目 录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五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十三释智差别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释智差别胜相品第十三。○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如此。释曰前已(至)可知。○二正释中大分为三。一正出智果体。二重以十义证成法身。三广分别诸义。初中有二。初标出智果。后分别三身。今初。

  论曰由佛。释曰智差(至)三身。法身以如如如如智为体。余二身乃为悲智之所击动示现应化身成利益他事。虽非唯智以智为主。故以三身明智差别。至下当知。○二分别三身中二。今初总标三身。

  论曰一自。释曰身以(至)化身。三身义出于

【T2269_,P187jpg】胜义谛(如来身上甚深微妙绝言绝虑非身非非身非三科等所摄谁云三非三)
  世俗谛依机所现说有三身
  法身空理
  报身空智
  变化身利物所现
  有义谓意法意识三法所摄法身(以真如为体)
  自(大定智非增上六七八识及相应品)
  受用身
  他(平等性智所现身土)第七识智意意识
  (妙观察智现自共土)
  变化身(成所作智所现身土)第六识色法
  (起化用者)
  有义如应三科所摄。此有四说
  自性身(清净法界)(大圆镜智)
  ○一说自(平等性智)
  受用身他(妙观察智)
  变化身成所作智
  自(清净法界真如)
  ○二说受自(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
  他(平等智品所现佛身为十地)
  变(成身智品所现随类身为凡小)
  ○三说金光明说真有法身(如如清净法界无为如如智四智品常遍色身有为)
  假有应身(如如如如智愿力故具足三十二相八十好此皆圆光)
  化身(由愿力故为诸众生现五趣身现通化身)
  佛地经说(云云)
  自性身(清净法界)
  ○四说受用身自(四智自性相应共有色身真实功德)他(四智所所十地所感一分细相)
  变化身(四智所现三乘有情所感一分粗相)

  金光明经第二。心地观经第二。大乘同性经下。金刚般若论上。大乘义章第十九。法苑义林七之本等。法苑章叙异说为三段。今以图出焉。


  ○唯识论第十释大牟尼名法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以五法性摄三身者。有义初二摄自性身。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身圆镜智品转去藏识而证得故。中二智品摄受用身。说平等智于纯净土为诸菩萨现佛身故。说观察智大集会中说法断疑现自在故。说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后一智品摄变化身。说成事智于十方土现无量种难思化故。又智殊胜具摄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实智。有义初一摄自性身。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说佛法身无生灭故。说证因得非生因故。又说法身诸佛共有遍一切法犹若虚空无相无为非色心故。然说转去藏识得者。谓由转灭第八识中二障粗重显法身故。智殊胜中说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实性故。自性法身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而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转诸转识得受用故。虽转藏识亦得受用然说转彼显法身故。于得受用略不说之。又说法身无生无灭唯证因以得非色心等。圆镜智品与此相违。若非受用属何身摄。又受用身摄佛不共有为实德故。四智品实有色心皆受用摄。又他受用及变化身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不可说实智为体。虽说化身智殊胜摄而似智现。或智所起假说智名。体实非智。但说平等。成所作智能现受用三业化身。不说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摄云云。寂曰。如此诸义乃大乘始门之意趣也。若据终极之说则三身不即不离智即是色。非情谓境。思之可知。古说明受用身异于唯识佛地等所判之辩。及以唯识佛地二论异义等如上显了意依章疏中明。此中分别自然得入功得。文旨可解。自性身中摄后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受用身中唯取他受用。条理显然。他修行地者盖乃指地前缘修之行位也。○二别释三身。今初自性身。
  论曰此中(至)止故。释曰此三(至)智故。此即空不空如来藏寂照不二真身也。二种生死因亡果灭。恒沙功德具足圆满。是为自性身。此身即摄后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身。而始终二门义意不同。可知。十种自在至下当知。又因下第二释。可解。寂曰。今译文言详悉。理致圆备。后译并无性论文甚简略。义亦未详。可检。○二受用身。

  论曰受用(至)因故。释曰土有(至)云何。种种土即登地已上菩萨所感无量净土是也。言二事者谓诸净土及与菩萨大集轮也。此二事依应身显现故。受用二释可解。此身即当后判四身中他受用身。无性论云即是西方极乐土等清净佛土等。可见。变化身下乃起后之词也。○三变化身。

  论曰变化(至)现故。释曰法身(至)谤故。余译云依法身。可知。应身以大定智悲等者。应身以大定智悲为体。体唯意法意识三法而已。虽有身土等是定果不思议身土。非五识境。是即大乘从始入终之说也。余译无此文。可知。以退为中阴是亦奇释也。唐译云现没。可见。王秘密等者下第十八云六十四王伎秘巧术法。又云六十四能。盖是印度王家所学伎能有六十四故耳。六十四数是八八大数。如六十四音六十四异书六十四有情等。八相义如探玄十一(七纸)瑜伽伦记九下(十五纸)等明。变化身示受生于天人中。三由可解。○第二重以十义证明法身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诸佛。释曰欲引(至)此问。法身中自含摄余身。如前引唯识。○二答释中二。初郁陀那颂总摄十义。授别释十义。今初(会本错置。今准隋唐释以改窜之。可知)。

  论曰此中(至)佛身。释曰为摄(至)第释郁陀那新云嗢陀南。此云总摄。嗢陀南颂有三。一初以一颂总列诸门。后依门释。二者中间重颂辨法未了。三者辨法竟。总举重颂总收前义。今乃当初。嗢陀南三别如瑜伽伦记七下(三十四纸)等辨。颂中十义。可知。○二别释十义。第一明相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相义。○二别释五相中五。今初法身转依为相。

  论曰五相(至)相故。释曰法身(至)身相。今译义趣精致。余译极略。可知。无性释论文虽简略。义意明畅。可寻。今译判三界内外之文异于通途。可知。○第二净白法为相(隋云白法自体相。唐云白法所成为相)。

  论曰二净(至)得成。释曰一切(至)自在。言四种善者。盖斯指世间善及三乘善也。于中法身是真实善。是最上无上善。是广大圆满善故。是为大白法界。六译定并以善为相。瑜伽四十三指菩萨修果六波罗蜜言大白法界。法界无差别论以白法所成相为如来藏一相。当知在因焉则名为佛性。在果焉则名曰法身。极善清净为任修集六度大白法旗之所显现。是即一切大乘通宗。从始门乃至终极其揆一致矣。后代所谭如来不断性恶之义。深成矣此大宗。可察。苟欲学佛道者。应须澡心信乐心性是大善具六波罗蜜故修集六波罗蜜大白法旗。则无明黑法所起二种重障灭除转得大白法界矣。十自在义诸译率同。文义明畅。可解。○第三无二为相中有三义。今初有无无二相。

  论曰三无(至)相故。释曰无二(至)身相。文旨分明。可解。○二有为无为无二相。

  论曰复次(至)相故。释曰无二(至)无为。有为无为是相待法。是分别境故名为非清净境。真如是有为无为无颠倒离言说法故名为清净境。此义具如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中说。○三一异无二相。

  论曰复次(至)真如。释曰无二(至)异相。诸佛法身一异不可得。可知。新旧文旨稍异。大旨无违。如是不一不异乃大乘始门之说也。可知。○四常住为相。

  论曰四常(至)竟故。释曰此下(至)常住。此中以三证成立法身常住。初一是本性常。亦名自性常。后二乃不断常。相续常。义亦云异门常密意常。至下有辨。无性释论文义乃然。可见。○五不可思议为相。

  论曰五不。释曰法身(至)思议。以三因缘明不可思议。文旨炳焉。余译极略。无三义别可见。○第二明法身证得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有证(至)云何。有证不得者如遍计所起杂染法。虽是圣智所照非所得法故。言有转不证者如自性住佛性虽一切众生从本成就未尝触证故。诸佛如来所得法身最初触是证是得。今之所问可知。○二答释。

  论曰是触(至)应知。释曰为显(至)此知。初标证得。次举眠见色五义喻况。配对可解。五修及五修果者如上第十二卷初入因果修差别品中第四修相章明。金刚喻定者如婆沙二十八(初)百五十五(终)瑜伽第十二伦记四下(三十九丁)杂集论第十唯识述记十本(五十纸)大乘义章第九等明。又涅槃经二十四第三十云云。

  一有实境对根缘一切法总相真如
  二根不坏无分别智离相清净
  三有觉观喻无分别后得智毗钵舍那
  四识不乱奢摩他三相
  五无闇等障灭离一切障
  五修因不失因圆满因
  福慧伴类
  故障功能

  ○第三明法身自在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此法。释曰欲显(至)此问○二答中初标。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五种。○二别释中有五。今初净土现色身无边音无见顶自在。

  论曰一净(至)依故。释曰如意(至)自在。无性论云。由转五蕴依故得五自在。诸声闻等怖畏苦故永断诸蕴。如愚癞人自舍身命。若诸菩萨摄巧方便转灭有罪色等诸蕴。转起无罪色等五蕴。如智癞人求诸良药转有病身成无病身。此中由转色蕴依故得能示现佛土自在。(云云)梵王不见顶缘如法苑珠林等出。余文可解。○二无失无量大安乐住自在。

  论曰二无(至)依故。释曰不为(至)自在。其旨可解。○三具足一切名字句正说自在。

  论曰三具(至)依故。释曰一切(至)自在。唐译云。由转想蕴依故得于名身句身文身辨说自在。以能取相故名为相。由名身等能取其相转染想蕴还得如是清净想蕴。○四变化改易引摄大集等自在。

  论曰四变(至)依故。释曰未有(至)自在。诸译率同。可知。○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智自在。

  论曰五显(至)依故释曰如来(至)自在唐译云。由转识蕴依故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圆镜智者。谓无忘失法所知境界虽不现前亦能记了。如善习书论光明。平等性智者。谓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应知此中究竟清净妙观察智者。谓如藏主如其所欲随于何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作意思惟即得自在无碍智转。成所作智者。能示现从睹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槃。种种佛事皆得自在(文)无性论明转识得智云转五识得妙观察智乃至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等。唯识演秘所引庄严论颂曰。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五六识次第转得故。然考现流庄严论第三(二十纸)偈第三句。云八七六五识。又无性论朝鲜本云。转意识故得妙观察智。转五识故得成所作智。由是观之演秘所引庄严偈及现流无性论应是错本也。虽然佛地论第三(六纸)叙二师释。初为正义以斥后说。然则其错本者印度旧来流行。可察。○第四明法身几法依止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此法。释曰欲显(至)此问。○二答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略说。释曰若广(至)唯三。○二别释中三。今初诸佛如来种种住处依止。

  论曰诸佛(至)无量。释曰住有(至)依止。瑜伽论三十八说三住。伦记十上(三纸)明三住四住。四静虑四无色定是名天住。四无量定是名梵住。空无相无愿住及灭定住名为圣住。首楞严定十力四无畏不共法等名为佛住。智论第三初说三住四住。其说稍异。可知。唐译云。佛住依止者。谓佛安住圣住天住及与梵住故言种种。法身为此诸住所依故说名佛住依止(文)与今少异。可知。次说二颂。隋译云。或有人作是念。诸佛何须现化身。以诸声闻不证此故。离五喜等(云云)唐译亦有此意。义意烦矣。恐是新语。可考。明五喜五因中初二因由诸译相似。而今译意趣超异。可知。第三明同法美味中全是大乘终门之说。即三乘会归一乘之密意。可知。此一段文颇异余译。可检。第四欲德成。唐译云。义德俱圆满。可见。第五喜所因可解。○二种种受用依止。
  论曰种种。释曰诸佛(至)依止。诸译同致。可解。○三种种化身依止。
  论曰种种。释曰此法(至)依止唐译云。由若离此下劣信解诸声闻等应不成熟。言多为者应知摄取胜解行地诸菩萨众。隋译云信行地。无性论云初业菩萨。可知。○第五明法身摄持中二。今初问起。
  摄大乘论释第十七。
  论曰有几。释曰不(至)此问。唐译云。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二答释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六种○二别释中六。今初清净类法。
  论曰一清。释曰灭不(至)类法。无性释云。谓由清净佛法摄持法身自性。以其法身体清净故。净谁转谁而得清净。为答此问说如是言。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譬如世间阿揭陀药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文)余文可解。○二果报类法。

  论曰二果。释曰有如(至)类法。此乃由转五色根得色等智。于尽十方界随类示现五根五识。虽以根识唯是清净无垢果报类智。应知如来示现色根色识全是无相无垢果报智耳。○三住类法。
  论曰三住。释曰如来(至)类法。唐云安住。言四不护者。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论十四(八纸)说三不护(云云)次卷说四不护即于身口应命说四不护。如来三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三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过非。又离一切邪命等缘心恒清净。定慧初应无有误失。故云不护也。○四自在类法。

  论曰四自。释曰于一(至)类法。○五言说类法。
  论曰五言。释曰如来(至)类法。唐译云。转世间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于见闻觉知自在。由此证得能令一切众生心喜智自在故(文)○六拔济类法。

  论曰六拔。释曰是诸(至)类法。世间法中有救济灾横事法。对治起时转舍蕴所有拔济法。转得不可思议最胜力拔济一切众生粗细三道大灾慧妙智自在故云类法。寂曰。若据大乘终极之说则于此类法颇有深秘。学者应思。○三结释。

  论曰如此。释曰此六(至)此知。暂利者谓世间益。永利者谓出世间益。可知。○第六明法身无差别有差别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诸佛。释曰十方(至)有异。○二答释中有三。一明法身。二明受用身。三明变化身。今初。

  论曰由依。释曰诸佛(至)有差别。诸译大旨相同。可知。○二受用身。

  论曰如法。释曰诸佛(至)有差别。此中初明无差别。后明有差别。明有差别中本末稍异。唐译云不由依止无差别故无量依止差别转故。无性释云。此说意乐及业无别。不说依止无有差别。无量依止差别转故。谓于一切别世界中诸佛国土众会名号身量相好受法乐等各不同故(文)。此乃法身中具三。即摄法应化以为法身。故法身之中明三无差。受用之中唯说意乐及业。此与今译义意稍异。可知。今译明受用中言依止业。而不言意乐者。于义允当。何以故。以应化有他依心无自依心故。○三变化身。
  论曰变化。释曰由依(至)差别。隋唐无释。可知。○第七明法身功德中二。今初问起(会本错误。可知)。
  论曰此法(至)功德相应。释曰此身(至)此问。○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明大小共功德相应。后明大乘不共功德相应。初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与最清净(至)诸法相应。○二别释。于中二十一。今初明四无量相应。

  论曰此中(至)顶礼。释曰偈有(至)二益。此中二释。可知。四无量定出于婆沙八十一(十四纸)俱舍定品。显扬四(初)杂集十三(十七纸)大乘义章第十一等。今此论所说与通途大别。可知。○第二八解脱相应。

  论曰解脱。释曰此一(至)劣心。八解脱藏如婆沙八十四。瑜伽论第十二·第十五·五十六·七十三。显扬四(二纸)杂集十三(十八丁)智论二十一等。凡圣通局如止观私记九(三十六纸)明。○第三八制入相应。

  论曰降伏。释曰此句(至)是佛。八制入亦云八胜处。如俱舍定品杂集十三等明。○第四明十一切入。

  论曰应知。释曰心于(至)解脱。十一切入亦名十遍处。是亦如婆沙俱舍杂集等论明。心解脱下结。二三功德。可知。○第五无诤三摩提相应。

  论曰诸众。释曰此偈(至)愍心。无诤三昧如婆沙百七十九(六纸)杂集十四等明。○第六愿智相应。

  论曰无功释曰此半(至)无著愿智如婆沙百七十八(十三纸)杂集十四(初)等明。○第七四无碍解。

  论曰一切。释曰此下(至)说者。四无碍解如于婆沙百八十(九纸)瑜伽四十五(二纸)显扬四(六纸)大乘义章第十一等明。○第八六通慧相应。

  论曰摄寿。释曰此偈(至)自在。通慧义如婆沙九十九至百三·及百四十一·百四十九·百五十·百八十六。瑜伽三十七。伦记九下。杂集三(四纸)十四(六纸)智论二十八及四十(十三纸)等明。今此偈中初句明留住舍专。留舍寿行如婆沙百二十六(初)俱舍第三(八纸)唯识述记八末。伦记二十一下(十七纸)明。次二句释文。可解。定通自在可讨上所引论等也。○第九三十二大人相。第十八十小相二功德相应分颂。

  论曰诸众。释曰此一(至)净心。三十二相出于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论二十九·八十八(终)婆沙百七十七(十纸)等。八十小相如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论八十九(初)涅槃经二十四(十六纸)等明。可寻。○第十一四种一切相清净相应。

  论曰故随。释曰此偈(至)此能。杂集十四(三纸)云。清净者谓四清净。一依止清净。二境界清净。三心清净。四智清净。如是四种一切相清净唯佛世尊及得大神通菩萨摩诃萨所得。依止清净者谓依止静虑于随所欲依止取住舍(云云)境界清净者谓于随所欲境界变化智具足中(云云)心清净者谓于如所欲三摩地门自在(云云)智清净者谓依止静虑于随所欲陀罗尼门任持具足中(云云略抄)今此颂所说功能即四清净所生。可知。无性释论中列四清净名。然余译中全无解释。可知。○第十二十力相应。
  论曰方便。释曰从出(至)众魔。文旨分明。可解。十力义如瑜伽四十九(十五纸)杂集十四(四纸)智论二十四(初)等说。可寻。○第十三四无畏相应。
  论曰智灭。释曰此偈(至)邪魔。文旨炳着。可解。四无畏义如增一阿含十九(十五纸)智论五(二十纸)二十五(初)杂集十四(五纸)等说。○第十四四不护相应。

  论曰无制。释曰此偈(至)戏论。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十四(八纸)说三不护。今更加命。如来于四最极清净。非故作意防护离过。可知。○第十五三念住相应。

  论曰于众。释曰此偈(至)大众。三念住者如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十四(七纸)明。○第十六永断习气。
  论曰于利。释曰十方(至)不虚。准上标列。释论之初应有此偈明永断习气之一句也。永断习气者如瑜伽五十(十二纸)杂集十四(八纸)说。○第十七无忘失。

  论曰于一。释曰此偈(至)自他。无忘失法亦如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十四(一纸)明。○第十八大悲相应。

  论曰日夜。释曰此偈(至)亦尔。大悲亦出于瑜伽杂集及智论二十七等。可见。日夜六时观众生者。下第十八(十八纸)云云。十住论及智论五十五(二十三纸)有此说。然此盖随转理门之说。故妙玄第四判为三藏门义。如私记四末(二十六纸)明。可寻。○第十九十八不共法。

  论曰由行。释曰此偈(至)不共。十八不共法者如智论第二十六及八十八明。○第二十一切法最胜智。

  论曰由三。释曰此偈(至)除断。瑜伽第五十及杂集十四(十五纸)云一切种妙智。释义稍异。大旨全同。可见。○第二十一六种清净相应论曰无系。释曰此偈(至)清净二十二业者出于俱舍论十五。(十六纸)可寻。七种生死如上已辨。余释唯有本颂。都无释文。无性释论每事有释。但无此一段六清净为所等之文。寂曰。此一段释最可怪矣。以等为下等则其所等根。岂止六清净耶。应思。○第二明大乘不共功德相应中二。今初承上起下。

  论曰诸佛。释曰前所(至)相应。○二正明大乘不共功德中亦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谓自。释曰此中(至)说偈。此中初列六种。次释不共。后说偈。可知。○二别释十六。初法身自性。

  论曰尊成。释曰此句(至)自性。唐译云尊成实胜义可知。○二法身因。
  论曰修诸。释曰此句(至)法身。○三法身果。
  论曰至他。释曰此句(至)觉等。○四法身业。
  论曰解脱。释曰此句(至)乘人。○五法身相应。
  论曰无尽。释曰此两(至)相应。五种胜可知。余译及无性全无此释。无性论云。无尽无等德相应者与诸功德相属相应。无边不共力无畏等无尽无等德相应故(文)○六法身生起。

  论曰于三。释曰此两(至)能见。此一段文与余译具略颇异。唐译云。现世间可见者此说变化身。及众会可见者此说受用身。非见人天等者此说自性身。诸天人等皆不能见。此显佛身三种差别说名为转。无性论释大旨相同。可见。然今译所明学大乘者须知之紧要处也。宜熟读思惟矣。凡一切众生执有我我所者不能见知身见灭处甘露界。未见此处者躇阶妄谈法身如来藏。则所谓法身如来藏者便陷于自性神我等文见说也。故上古切忌妄意说如来藏。良有由哉。后代夸大乘者骎骎乎伍数胜之队者盖为此也。○第八明法身甚深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复次。释曰以难(至)可见。○二答释中有三。初总标。二别释十二甚深。三结释。今初。

  论曰此中。释曰如大(至)此义。○二别释十二甚深。今初生不住业住甚深。

  论曰佛无(至)为食。释曰此下(至)甚深。此中四甚深各以十因证明其义。隋唐二译十因名义互有异同。可检。明第四句中诸佛不实者。准余译意。不字恐亦字形误。又三为显因等者因字应同字形误也。段等四食出于增一阿含二十一(七纸)杂集五(十纸)唯识述记四末法苑章四本等。余文可解。佛食时诸天受之说隋译云复有说言。盖乃有余师作斯说耳。未知其本据出于何典也。○第二安立数业甚深。

  论曰无异。释曰此下(至)道故。此中有三甚深。初安立甚深诸译大抵相同。第二数甚深诸译旨殊。隋译云。无数量一业者此是数甚深。乘虽无量诸佛一业故(文)此与今同。唐译云佛虽无量而同一果。无性云。虽有无量而无别业。何者一业变化受用业无差别成他利故(文)。明业甚深中。隋译云动不动业。以受用变化配坚不坚。三译旨同。但今明化身不坚固。文旨硕异余译。盖斯旌迦文一化之正轨之明释也。此义如余处辩。无性论译坚不坚与今不同。彼云。不坚业坚业者。自性身业是其坚住。余二身业是不坚住(文)寂曰。两论各有道理。准第四句。无性论旨于义允当。应思。○第三正觉甚深。

  论曰无一。释曰此下(至)不觉。此一段文意趣甚深。可察。无性论云。现等觉非有者。依他起中遍计所执性非有故。一切觉非无者。依他起中圆成实性是真有故。一一念无量者。谓遍无量说河沙数诸世界中念念俱时有无量佛。现等觉故。有非有所显者。谓如来是有非有空性所显。成显成尊位故(文)释第二句二论异致可解。释第四句。今译与余译稍异。今译特尚空无性不可言说以为理趣。可知。○四离欲甚深。

  论曰无欲。释曰此下(至)出离。此一段文今译甚深义含始终。隋唐两译及无性论大抵相同。而意趣浅略。可知。今译引无上依经即是大乘终门之说。而诸部大乘方等深经说以此旨为其纲纪。言杂深法即如等者斯指惑等空无性而已。非实有如谓惑等便为妙物。后谭圆教者于此交际生一解解。大滥圣旨坏乱方等大宗。不可不知。○第五灭阴甚深。
  论曰诸佛。释曰此下(至)最胜。诸译率同。隋译少异。于诸译中今译特善矣。凡诸大乘经中所说蕴即真如悉同此旨。后代谭阴即是者动入解见。以如今所说者辄谓是始教也终教也等。掉头不顾。执僻见处错为圆妙。岂可不慨哉。我今试问彼焉。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皆同今所说阴即是非一非异之旨。宁可言彼华严乃至涅槃悉始教也终教也废弃之乎。废弃如此经典而何经典中有汝所计阴即是哉。然此理公然如大王路。但于此理有七地已还所证与八地已上所照之异。此义甚深。非此所启。可寻华严法华等疏钞中矣。○第六成熟甚深。
  论曰诸佛。释曰此下(至)事成。诸译旨同。无性释论文义明着。可见。○第七显现甚深。
  论曰由失。释曰此下(至)佛耶。诸译旨同。文义了然。可解。○第八菩提涅槃甚深。

  论曰或现。释曰此下(至)后故。初二句释诸译旨同。但第三句文义颇异。隋译第三句言不生亦不有。与今意同。而无释文。唐译第三句云此未曾非有亦无解释。然此句与今义成左右。虽各有理今译及隋译其旨奇绝。可知。○第九住甚深。

  论曰如来。释曰此一(至)住。此明诸佛反道逆行住四最胜住不可思议。诸译粗同。今译旨趣深玄。可知。唐译第四句云最胜自体住。隋译云自位最胜者。可知。○第十显现自体甚深。

  论曰佛一。释曰此下(至)境界。三译释义全同。释初二句二义可知。无性释中但有前义。释后二句中诸佛不现不字恐示字形误。○第十一灭惑甚深。

  论曰诸惑。释曰此下(至)圆智。此乃明诸佛惑灭二障永尽不同二乘速灭般涅槃。初说留惑事乃出诸佛二障究竟永灭所由耳。诸译文义大旨相同。余文可解。○第十二不可思议甚深。

  论曰诸惑。译曰此下(至)思议。此亦明菩萨留惑净用至成佛果大用显现。苦集二谛是菩萨觉分。如净名佛道品等广说。可寻。留惑净用反道逆行并皆最甚深秘密境界。非初业菩萨及二乘之所能测。何况于凡夫乎。更辄作解成恶见取矣。○三结释。

  论曰由此(至)。思议甚深。○第九明念法身中二。初标章。二正释。今初。
  释曰佛有(至)应缘法身。○二正释中二。初问起。

  论曰诸菩。释曰法身(至)几相。○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略说七相。后复次诸佛下明净土清净。初中有三。一总标七相。二别释七相。三说颂重明。今初。

  论曰若略。释曰此七(至)清净。此释余译所无。而其旨要妙。可知。○二别释中七。今初诸佛于一功德至无碍自在。于中有二。初正释。后说偈释难。今初。
  论曰何等。释曰三世(至)无等文旨分明。可解。六通慧如上已明。○二说偈释难。
  论曰此中。释曰若诸(至)缘故。诸译相似。但明因不具中今译云此位中。此似约此世间谓永无般涅槃性。可察。有六通差别者。通字是道字形误。可知。二种不可转业地论一(二十四纸)云云。○二如来身常住。

  论曰二如。释曰以十(至)为相。三因证法身者。上第十六明五种相。第四常住为相中引三证云。真如清净相故。昔颠倒道最为极故。应作正事求究竟故。是为三因。今所出者即当彼第一因。可知。七因证余身者。下第十八(二十六纸)明二身常住。至彼当知。余文明着。可解。○三如来最无失。

  论曰三如。释曰一切(至)相离。○四事无功用。

  论曰四一。释曰作意(至)不尽。如来所作事业成所作智所现。故一切无功用。可知。○五大富乐位。

  论曰五如。释曰大富(至)清净。净土中有八不可得等者。瑜伽七十八(二十六纸)说八事易得二事难得。净土中与此相违(云云)是解深密所说。与今全同。佛土清净次卷当辨。○六如来最无染着。

  论曰六如。释曰上心(至)亦尔。今译其旨周足。余译无释。可知。○七如来于世间有大事。

  论曰七如。释曰如来(至)般涅槃。○三说颂重明。

  论曰此中(至)此念。释曰此中(至)法身。文旨分明。明应以七圆德如次配对上七相而消释也。○第二明净土清净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摄大乘论释第十八。
  论曰复次。释曰前(至)土相。问意可解。○二答释中二。初出所说经。二正明净土相。今初也。

  论曰如言。释曰总举(至)功德。释如言之文可怪。隋译云如百十偈修多罗菩萨藏缘起中说。唐译云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说。然今此所出经文即佛地经序品之说。而立十八圆满名以判经文者是佛地论一(五纸)之释文也。由是观之。今佛地经乃百千契经中之一分乎。华严经虽有十万颂现流经中无如此说。可考。○二正明净土相中二。初明十八圆净。后结释受用中土功德。初中亦二。初正明十八圆净。后别明佛住处。初中十八。今初色相圆净。

  论曰佛世。释曰一全(至)圆净。唐译文稍有异。名为显色圆满。○二形貌圆净(唐云形色圆满)。

  论曰无量。释曰此庄(至)圆净。如此显形二色以何为体。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圣者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之因缘成就。随十地菩萨变为净土。器土即以无漏色蕴四尘而为体性。佛所变土者定唯无漏。菩萨变者通有无漏。五八识变唯是有漏。六七识变通有无漏。一切色法准此可知。○三量圆净(唐云分量)。

  论曰大城。释曰径度(至)圆净。他受用土随十地菩萨所宜而现大小胜劣前后故转。初地净土百叶台上。二地净土千华台上。如此渐渐转大。渐渐转妙。如余处辨。○四处圆净(唐云方所圆满)。
  论曰出过。释曰三界(至)为体。他受用土者。瑜伽七十九(初)云。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杂集六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云云)佛地经云。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论曰。非三界爱所执受故离相应所缘二缚随增。言超过三界故。是道谛善性所摄。彼出三释。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处说在西方等故。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如实义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即三界处。若他受用之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十地所见乃是报土。地前所见乃是化土。随宜而现。所得定方别指一处。欲令众生起胜欣心别指处所。虽然如是横竖二义随众生心量而有局通。此实则是变易不思议境界。非分段众生之所测知也。若非苦集下乃起下之辞也。○五因圆净。

  论曰出。释曰二乘(至)善法。今约八等已上善明。唐译云胜出世义。不云八地上。或处言初地已上生受用土。或处云已入二地菩萨。或处云八地已上。盖斯由菩萨受变易身或住类智通分齐不可定根也。天台师于变易报建立方便土十方无障碍土。其旨精妙。可寻。明净土用者如法苑义林七之末(六纸)明。又孔目章第四(六纸)约六因四缘辨。可见。今云无分别智无分别后智者约正助因。无分别后智造受用土正因也。无分别智及加行智并是助因也。泛明因缘则信愿及福慧诸度悉是受用土因缘也。今乃由智为主因故以智说因圆净。○六果圆净。
  论曰最清。释曰菩萨(至)圆净。二智因行所感最极自在。净识为果。非是苦谛。佛地论云。最极自在净识为相。谓大宫殿最极自在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宝等。即佛净心如是变现似众宝等(云云)法苑章七末(九纸)云云。○七至圆净。
  论曰如来。释曰如此(至)圆净。佛地论云。如来所都谓大宫殿诸佛世尊为主。非余。以殊胜故。唯属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摄受。非余所能。乃至他受用土虽诸佛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摄受为主。不相障碍(文)法苑章七末(十二纸)云云。○八助圆净(唐云辅翼圆满)。
  论曰菩萨。释曰自受(至)圆净。佛地论云。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谓大宫殿常有无量大菩萨僧常来辅翼。故无怨敌能为违害(乃至)诸佛慈悲于自识上随菩萨宣现粗妙土。菩萨随自善根愿力于自识上似佛所生净土相现。虽是自心各别变现而同一处形相相似。谓为一土共集其中(云云)○九眷属圆净。
  论曰无量。释曰净土(至)所食。佛地论云。谓大宫殿唯有天等眷属围绕无有余类等者。等取药叉揵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等。莫呼洛伽即摄大蟒。云何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而有天等以为眷属。天等皆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或有成熟所化有情示现如是变化种类。如为调伏劫比拏王现化无量转轮王众眷属围绕。或诸菩萨化作无量天龙等身住净土中以供养佛。或自化身作天龙等翼从如来。故无有过(文)。当知他受用中有二乘及八部并是权现不可思议之事。不可以情谓而揣度焉。○十持圆净(唐云住持圆满)。
  论曰大法。释曰大乘(至)等业。佛地云。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又正体智受真如味生大喜乐。能任持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故(文)。○十一业圆净(唐云三事业圆满)。
  论曰一切。释曰凡夫(至)利益。佛地云。作诸众生一切义利。谓于此中自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世间名义出世名利。离恶名义摄善名利。福德名义智慧名利。如是等别虽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愿力任运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文)○十二利益圆净。

  论曰一切。释曰三界(至)畏不。佛地论一(十五纸右)广释(云云)大旨不异。可寻。○十三无怖畏圆净。
  论曰非一。释曰净土(至)有不。佛地论云云。大意相同。但彼明如来永离一切魔菩萨住净土中离粗四魔无五怖畏。可寻。○十四住处圆净。

  论曰胜一。释曰非惟(至)入路。佛地论释大旨相同。可见。○十五路圆净。

  论曰大念。释曰大乘(至)何法。佛地论中二释。初以三妙慧释余慧行已。次云。此说菩萨因三妙慧得入净土故名游路。若诸如来大念即是无分别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大慧即后所得智。分别诸法真俗相故。此二皆有造作净土增上业用。故俱名行。由此二智通生净土故名游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内摄记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别故。如其次第通生如来二种净土故(文)○十六乘圆净。

  论曰大奢。释曰大乘(至)门入。佛地论释云云。其致一揆。可见。○十七门圆净。
  论曰大空。释曰于大(至)何法。佛地论云。谓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解脱即是出离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脱门。依从此门而入净土偏计所执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是涅槃。无如是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求愿。观三界苦无所求愿。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由此空等三解脱门得入净土。故名为门。大如前说。此净土中亦应有事。路乘门等为令有情欣乐实德故就行说(文)寂曰。今此结释应思契经旨不。○十八依止圆净。
  论曰无量。释曰以大(至)住处。佛地论云云。与今文义颇异。彼就事明。今乃以真如法界为大莲华王。今文深玄旨趣无穷。可察。○二别明如来住处。

  论曰大宝。释曰此别(至)功德。如世间下乃起下之辞也。可知。○二结释受用净土功德。

  论曰如此。释曰恒无(至)此知。佛地论中云一向净名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今论二译可解。问。上来所叙十八圆净即明他受用土相。所以变化土中为当有净土。为当无净土。答。瑜伽庄严集论古说中判净秽土。以受用土为净。以变化土为秽。未尝细判变化土中有净秽别。于唯识佛地等论并言变化土通净秽。而所谓净者或指弥勒出世时。或指暂变净。然则虽曰净土此与瑜伽等所谓清净世界其义大别。以义会之则诸论无违。如瑜伽等则以法身菩萨所得一向净一向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变易不思议境界建立他受用净刹。其余一切三界所系众生所感世界不问净秽二相都名秽土。如唯识等就其秽土中更判净秽以分其相而已。如是所判大抵大乘始门之说也。若据大乘终极之说则不必如斯。欲知其旨者应须披读华严经及探玄记等而思惟研核矣。○第十明法身业中二。初正明五业。二说偈明诸佛同业。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诸佛(至)暂离。此一段释妙互深矣。法界即如来藏心。是心邑如虚空。本来寂灭清净光明。但由无明妄动自体成壳。隐藏是心令不显现。无所有中起惑业苦。是心内熏缘了萠生则虚妄三道渐除。阴谷灭却。本净显现。今此五业即法界五义所生妙业。而亦此业能显法界性。可知。余译全无此一段释。可见。○二别释五业中五。初救济灾横业。

  论曰一救。释曰此明(至)灾横。值遇如来者免灾除厄等事其如经论出。不遑此载。○二救济恶道业。

  论曰二救。释曰此明(至)行善。隋唐二释本末文合。今译释文不顺本论。恐文有脱错乎。或可救济其因果亦随无之谓乎。无性论中有其因若无果亦无之语。应考。○三救济行非方便业。

  论曰三救。释曰此明(至)教中。通慧导者是神通轮。三轮立名三神变。亦名三示导。如婆沙一百三俱舍论二十七(十三纸)明。○四救济行身见业。

  论曰四救。释曰此明(至)缘由。此一段文奇且妙矣。凡三界分段生死以有身见为其祸根。此有身见众生不能直入大乘圣道。故如来先说二乘人无我教令对治有身见。是道道即入大乘之圣道之妙方便也。次下当知。唐释云即说三界为萨迦耶(云云)然唐译意趣与今颇异。可检。○五救济乘为业。

  论曰五救。释曰此明(至)大乘。此一段文亦奇说矣。是即入于大乘修门之要领也。与新唯识家所立天渊不啻。隋唐两译大抵相同。率顺唯识论家宗致。可知。今译意趣。谓未成就菩萨正定聚者云未定根性。二乘若约此世则有定不定性。若据异境则一切皆有可转为大义。故无非未定根性者。至下分明显示其旨。当知。○二说偈明诸佛同业。

  论曰于如(至)一业。释曰世间(至)世将。此中初叙意。后说偈。于中初半颂明众生不同业。后半颂明诸佛五业不异。可知。
  ○自下第三广分别诸义中有七段。一显说一乘意。二辨如来一多。三明诸佛非一向涅槃非非涅槃。四明受用身不成自性身。五明变化身不成自性身。六明三身常无常差别。七释法身本有不可藉修之难。初中有二。今初问起。

  论曰若尔。释曰若诸(至)成佛。○二答释二颂。初颂以了义明。后颂以密义明。今初。

  论曰此中(至)一乘。释曰为显(至)一乘。庄严论第五(八纸)颂曰。法无我解脱。同故性别故。得二意变化。究竟说一乘。释曰。此中八意。佛说一乘。一者法同故。谓声闻等人无别法界。由所趣同故说一乘。二者无我同故。谓声闻等人同无我体。由趣者同故说一乘。三者解脱同故。谓声闻等人同灭惑障。由出离同故说一乘。四者性别故。谓不定三乘性人引入三乘故说一乘。五者诸师得同自意故。诸佛得如是意。如我所得一切众生亦同我得。由是意故说一乘。六者声闻得作佛意故。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七者变化故。谓佛示现声闻而般涅槃。为教化故。如佛自说。我无量无数以声闻乘示现涅槃。由离此方便更无方便化小根人入大乘故。理实唯一故说一乘。八者究竟故。谓至佛体无复去处故说一乘。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彼意而说一乘。偈曰。引接诸声闻。摄住诸菩萨。于此二不定。诸佛说一乘。释曰。彼彼意有二义。一为引接诸声闻故。二为摄住诸菩萨故。若诸声闻于自乘性不定佛为引接彼人令入大乘故说一乘。若诸菩萨于自乘性不定佛为摄住彼人令不退大乘故说一乘。云云广说。此与今全同。又显扬论二十(十一纸)说六因(云云)今一颂即庄严论中后颂。可知。○后偈以密义明。

  论曰法无(至)一乘。释曰由法(至)一乘。此即庄严前颂。于中初三因与彼全同。第四性别故因彼此少异。可知。第五因今译未了。与庄严论旨大异。无性释云。得二意乐故者谓得二种意乐。一者诸佛于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此因缘此既成佛。彼亦成佛。是故名得第一意乐。二者世尊法华会上。与诸声闻舍利弗等受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我名同。得授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诸声闻摄得同即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授记别(云云)此释符顺庄严。今译第五因中为声闻人意乐不应道理。第六因缺脱主意。盖乃印度学人展转写错作此差乎。第七曰。彼此相同。第八因彼以佛果为一乘。其旨妙矣。寂窃谓。庄严论等有说文相似易意趣难测。且三乘差别似非论毕竟性。今释分明约此世根辨定不定。至隋唐释其旨似就毕竟以辨定不定。虽然论文从容不堕情谓。如法苑义章释此十因(云云)将建立三乘五性宗旨废斥一乘一性之义使法华胜鬘涅槃会三归一之说殉同自三乘五性之趣。盖斯虽负扶宗之时安得能免以权蔽实之重愆乎哉。应思。○第二明诸佛一多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三世。释曰诸佛(至)言一。法身是一。而无量菩萨修因穷满现等觉。故有多佛之义。上已所明非今正问。今正问征于十方界同时唯一佛出世耶将有多佛出世耶。○二答释。

  论曰于一。释曰一法(至)义成。此中初句明如来是一。于中二义。初约法身共一。后约一世界一时无多佛。颂乃当后义。可知。释第二句中立十方世界同时多佛出世可得之理。第三句可解。释第四句中初标十方世界有无量佛同时出世之宗。次会经说中初出经说。次此经为当下双阙征问。次立应详释下出萨婆多义。乃引有经证会梵王经(云云)次复有余部下出大众部义。今当详辩下乃会前经说明十方界同时多佛出世应理。后结释今颂即同后义。俱舍论第十二(十纸)叙此二说。全同今文。论主勒思。文旨似以有余部说为优。瑜伽论旨明十方世界多佛出世。伦记十上(七纸)云云。智论第四(三十三纸)第九(十七纸)亦同此旨。大乘宗致多顺大众部等。可知。隋唐两译文义极略。可知。○第三明诸佛非一向涅槃亦非非涅槃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有诸(至)所显。此一段文最为要义。释中出二家失。后代谭大乘者多入初过。是诸论所诫。可知。○二答释。

  论曰此中。释曰为显(文)涅槃。如来具四涅槃。理趣显然。可解。○第四明受用身不成法性身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应身(至)可知。唐译云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此释易解。此下二段遮遣有部以释迦佛为实报身以五分功德。是为法身他方世界出世以为化身之计。可知。○二答释中三。今初标。

  论曰由六。释曰有六(至)非义。○二别释中六。今初色身及行身显现故。

  论曰一由。释曰十入(至)非道理。释中言不离化身者总摄应化而名化身。今此所明受用有色行皆指他受用。古说与后代论家异同。可察。古说多以如如如如智而为法身。此法身中含摄法身自受用身。如台家四土事寂光之中摄法性土自受用土。其旨相似。错宗并随时运转成变态。而其前前者就智建立。其后后者渐入情窠。入情法门犹知饴糖凡流所嗜。由智法门如水淡味故人多不喜。宜乎古说渐隐。新说日盛。浇世佛法运应尔矣。○二大集轮显现故。

  论曰二由。释曰应身(至)法身。是亦其应身者指他受用佛。是身即智悲功用。所谓理智悲乃法身自受用身也。日夜六时等者。庄严论十三(十八纸)云云。如上已明。○三随乐显现自性不同故。

  论曰三随。释曰彼谓(至)法身。应身由感见不同有种种声明等差别。法身不如是随乐有种种异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四别异见自性变动显现故。
  论曰四别。释曰有一(至)法身。文旨明着。准上可解。○五菩萨声闻天等大集会相杂显现故。

  论曰五菩。释曰应身(至)法身。有三相杂是亦与上相似。可解。○六本识及生起识转依非道理故。
  论曰六阿。释曰阿梨耶(至)用身。今译意谓。阿梨耶识及生起识即是受用身。此二转依名为法身。法身即如如如如智。此如如如如智有机所惑显现诸识。是名受用身。此旨最奇。颇有旨理。应思。隋唐两译硕异今旨。唐译曰。又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若受用身即自性身转诸转识复得可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无性释曰。谓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受用身非自性身。○三结释。

  论曰是故。释曰由此(至)理义。○第五明变化身不成自性身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变化(至)可知。○二答释中三。一以八因明变化身非即自性身。二以六因明化身不得永住。三明如来不永般涅槃。初中有三。一标八因。二别释八因。三说颂结证。今乃初也。

  论曰由八。释曰有八(至)非义。二别释八因中八。今初第一因。

  论曰一诸。释曰菩萨(至)化身。是乃明化身为二乘及凡夫而所示现化身非余二身。○第二因。

  论曰二诸。释曰六十(至)用身。六十四能如上已明。佛本行经等云云。乘除者算法之辞。离乘除观聚知数知量亦是算者之一术。今时所行算法亦有是术。余文可解。○第三因。

  论曰三诸。释曰菩萨(至)二身。悉达太子往外道所全是示现。非余二身。可知。○第四因。
  论曰四诸。释曰诸菩(至)二身。○第五因。

  论曰五诸。释曰诸菩(至)二身。萨婆多等计此阎浮提出世释迦为一实身。余万亿阎浮出世为化身佛。故今斥之。不别于一胜处等者难不如大乘所立于摩醯首罗智处实佛成佛无化万亿。万亿世界但一阎浮实身成。不应通理。可知。○第六因。
  论曰六若。释曰若汝(至)二身。与上同致。难意可解。释中得无上菩萨者。萨字恐提字写误。今以兜率陀天上而作难旨共许处故耳。○第七因。

  论曰七若。释曰若不(至)二身。斥偏于一阎浮实身成佛无数亦无理。可知。○第八因。

  论曰八二。释曰一婆(至)如此。一三千界多佛出世并是化身非余二身。经说一世界。无二如来出现于世。是约一阎浮而已。会释可解。○三说颂结证。
  论曰此中。释曰为显(至)此义。诸译旨同。唐译易解。可对。○二以六因明化身不得永住中二。初正出六因。后以颂结摄。今初。
  论曰有六。释曰有六(至)永住。此中初总标。后别释中第一因易解。第二因中诸译硕异。隋译云。为转乐欲涅槃意令求常住佛身故(文)此即同今译意。唐译云。二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无释(云云)义意未详。恐唐译梵本错乎。今译意趣甚深。正当从小向大秘密。可知。第三因中诸译有异。隋云。三为转于佛所起修修意令于甚深法正说中生觉了故。唐译云。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然今译意趣极甚深。可尚矣。第四因中隋译同今。唐译云。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念故。此文虽异义乃无违。第五因者。隋云。五为生自精进由知说者不可得故。唐云。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第六因诸译旨同。○二以颂结。

  论曰此中。释曰为摄(至)此义。二颂中第二句今译隋释其旨一致。唐译大异。如上已辨。余句三译大旨不违。可知。○三明如来不永般涅槃。

  论曰为度。释曰如来(至)有果。此一段文若隋唐译则在于上八因证变化身非即余二身文之终。两各有理。不可是非焉。○第六明三身常无常差别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后次。释曰若如(至)为身。○二答释。

  论曰由应。释曰法身(至)常住。此中初明由依止故常。次由应身下明应身不断常。后由化身下明化身相续常。庄严论第三(十九纸)偈曰。由依心业故。三佛俱平等。自性无间续。三佛俱常住。释曰。彼三种身如其次第。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食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又法苑义林七本(二十九纸)引经论广释(云云)上十七(三十纸)云十种因证三身常住。盖斯指佛性论四(十七纸右)所出三身常住十因乎。应考。○第七释法身本有何须修得之难中二。初举难。后释难。今初。
  论曰若法。释曰若法(至)修道。无性释曰。此中有难。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作证得因。为求佛果何须功用。复有难言。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一佛即能具足成辨一切有情诸利乐事。不应为得之作功用(文)此为二难。意趣易解。○二释难中二。初略答显大意。后说偈广释。今乃初也。

  论曰为得。释曰虽尔(至)身故。虽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诸佛证得此法于利益他事具足胜能。一切众生垢障自隔。不能证得此真如法界。故为显证此法身不应不正勤修行。此文标后代滥染圆教之辈错谓圆人不藕修之僻见之漫帖也。僻者或云摄论等乃权教也。又圆门经疏中诫此僻执之说岂止三五数乎。不遑此载○二说偈广释。

  论曰此中(至)应理。释曰为释(至)是处。释初句中不须自作等者。自作作亦恐舍字写误乎。应思。释第三句中若是因者若字应作苦字。从昔以来无复等者。无复二字恐写误耳。无性论云。若离正勤得佛果者一切有情未应皆得(文)今立应言一切凡夫乎。释第四句中其旨要妙。可知。上来释智差别胜相品竟。
  ○自下大段第三叹德劝诫分中三。初出所依品目结上。二说颂劝诫。三更以三颂结撮前颂。今初。

  论曰阿毗(至)究竟。此论正依阿毗达磨大乘藏故摄大乘品。兼依诸大乘经所说而造矣。如序品中已述。○二说颂劝诫中分名五段。初二颂者明造论所为。次二颂者明佛教及随顺佛教阿毗达磨而可依凭。次二颂者明佛教尊胜违则生愆顺则得利。次三颂者明伤法因果。后一颂者结结释回愿。今乃初也。
  由依佛言(至)亦复尔。此中二颂。初一颂则正明造论所名。后一颂则举譬况法。初中初一句及二字乃彰依阿含及道理而造论。为自等五字及次二句正出所为。所为有三。初自利。次利他。后令法久住。后一颂中初二句举譬。后二句咒法。譬中上句以前圣教下句乃喻教益。说法中上句叙所依佛。下句中四字说论后三字合譬。○次二句明经论而可依凭。

  若真实义(至)如佛教。此中初一颂则指佛圣教。后一颂则显此论依佛言故亦如佛教。初中初标净法界等流教法。次句明治障。次句述显德。后标余非。后一颂中初句标制论。次句述本师。次明说顺正道后句可解。乱心人者是指凡人。乃论主自谦之语。可知。○次二颂明佛教尊胜违则招咎顺别得益。

  世无慧人(至)净非垢。此中初三句明佛教兼胜。次三句出违教失。后二句述禀教德。初三句中初明佛无等。次二句述教无等无动次三句可解。后二句中初一句明此能生智离障。后一句譬显三污即指三杂染。庄严论三(三纸)云。众生三染污。谓烦恼染污业。染污生染污(云云)○次三颂明伤法因果中二。今初因。

  智钝离信(至)谤正法。此中初明无信及余善法。次一句明凡愚慢执。次一句述外道爱见。后彰二乘执劣乘住下愿。可知。○后二颂伤法果。

  于大蛇怨(至)。得解脱。此中初一颂则举喻明伤法罪愆深重。后明邪师邪教起过之本以诫伤法。此中第三句劝思离过。可知。○后一颂结释回愿。

  众宝界如(至)。成正觉。此中初一句明教所诠七种句。宝性论二(二纸)云七种金刚句。一者佛。二者法。三者僧。四者众生。五者菩提。六者功德。七者业。今言众宝者即是三宝也。界如即众生是如来藏也。德即功德业则可知彼论有释。可见。第二句可解。第三句若就事论焉则谓愿托生净刹亲睹受用佛身。若就理谈焉则见寂照不二真性。名为见弥陀。何以故。以寿光即理智也即寂照也。是故初地入见道亲证真如得无生法忍。名见弥陀。第四句可知。○三更三颂结撮前颂。

  如此十句(至)说胜果。此中从此者谓依教及理。言为此者即指三所为。由此者即指依灯电等一颂。言是所说者即指若真实义等一颂。言此流者谓说论。即当若乱心人等四句。为显前五义等者指世无慧人等三句。守自身方便者指若违正法已下五句。伤法因等者指智钝离信等一颂。偈法果说三者指于大蛇怨已下二颂。至大集者指众实界等二句说论事。杂集论十六云。何故此论名为大乘阿毗达磨集。略有三义。谓等所集故。遍所集故。正所集故。乃至等所集者谓证真现观诸大菩萨共结集故。遍所集者谓遍摄一切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诸思择处故。正所集者谓由无倒结集方便乃至证得佛菩提故(文)法忍者指见弥陀。证无上等者指末句。可知。此三法者谓大集法忍证菩提也。上来释叹德劝诫分讫。
  摄大乘论略疏第五(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