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四(论本第十)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八摄章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摄章第八○二正释文二。初问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余一(至)应知。○二正释中二。初正释一切善法悉波罗蜜所摄。后明其所以。今初。

  论曰一切。释曰一切(至)所摄庄严论八(四纸左)偈曰。一切白净法应知。乱定但六度总三。双是类皆悉摄释(云云)杂集十二(六纸)说摄与今旨异。可寻。智论处处明六度摄一切善。九十一云云。○二明其所以。

  论曰以为(至)成故。释曰由波(至)相摄。此中三由。一者一切善法以波罗蜜为性故得相摄。二者彼所流果故得相摄。三者彼为因所随成故得相摄。隋译云。此等摄一切善法故。彼体相故。彼随顺故。彼津液故。释曰。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体相故者是般若体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诸余功德皆是必津液。彼随顺故者谓信猗者与此相随顺故。唐释云。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释意同隋。今译意旨甚深。可知。○第九对治章二。初标章名。
  对治章第九。○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如波(至)应知。○二答释。

  论曰以为(至)果故。释曰如波(至)相摄。此中三由准上可知。庄严论八(五纸)明六波罗蜜治障说七着(云云)杂集十二(七纸)云。所治者。谓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悭吝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为所治。复次乃至一切波罗蜜多彼所对治及所知障皆是波罗蜜多所治(文)余文可解○第十功德章二。今初标章名。
  功德章第十。○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行世(至)应知。○二答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菩萨波罗(至)种者。智论二十九(初)五十三(十七纸)广明六波罗蜜有世间出世间。与今义异。可知。彼于菩萨所修六度地前所行名为世间。地上所行名出世间。今以世间求有施等对望菩萨所修以辨同异。二别释中初明六因。后明四异。今初。

  论曰菩萨(至)所摄。释曰转(至)轮种者。瑜伽七十八(九丁)云。一切波罗多果异熟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叶。杂集十二云。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用果。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文)。隋唐两译乃于外道行施等辨同异。可见可知。十八明处者如演奥钞二(二十五纸)明。○二明四异。

  论曰如慧(至)异故。释曰菩萨(至)异相。第一异相可知。明第二异中三种欢喜者。庄严论八(八纸)三彼乞求者于菩萨生三喜。一得见时生喜。二遂愿时生喜。三求见求遂时生喜。乃至菩萨一切时于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一得见彼时生喜。二遂彼愿时生喜。三求见求遂彼时生喜(云云)后二异可解。○第十一互显章中三。初标题名。二正释文。三结愿。今初。
  互显章第十一。○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如般(至)应知。般若经中有度摄品。智论八十至八十一广说(云云)三十六句至下可知。○二答释。一一度各具余五出如来说意。

  论曰世尊。释曰五波(至)六句。庄严论八(十六纸)云。次说六波罗互显。偈曰。恼摄及差别。作法亦为因。六度反相成一切种分别。释曰。六波罗相成自有四义。一相摄。二差别。三作法。四为因。相摄者。无畏施摄戒忍二度。由此二度能与无畏故。法施摄定智二度。由此二度能与法故。俱施摄精进一度。由此一度能行二施故。问。戒摄几种。答。摄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摄。如是忍等互摄如其所应作云云。杂集论十二(七纸)云。更互决择者略有三种。一方便。二差别。三差别显示。方便者谓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内外一切身财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舍一切是施波罗蜜多。即于此中若慈悲心遮防一切损害逼迫恼乱他性是戒波罗蜜。乃至即于此中能取施行如实因果不取异见是慧波罗蜜多(云云)差别省略有四种。一自体差别。二助伴差别。三劝赞差别。四种植差别。施等波罗蜜多。自体差别者。如其次第以弃舍防护堪耐策勤心住决择为体。助伴差别有谓施等方便中余波罗蜜多妄随转。如前广说。劝赞差别者。谓施等劝勤赞美随喜庆说。种植差别者。谓于他相续中建立施等波罗蜜多。此中施波罗蜜多是财施。余五波罗蜜多是无畏施。一切六是法施。皆于他相续中种植故。差别显示者。谓由一行等差别。显示施等波罗蜜多云云。上来所明是大乘始门之说也。若举大乘终门说登地乃至八地以上不思议六波罗蜜则与今所说颇有迳庭。大品一念兴万行品云云。智论八十七(二十纸)说行般若时一念中行六度乃至一切善品。乃至第八十八广说云云。又华严十玄门第七诸藏纯杂具能门中明八地已上无得自在受摄。可寻。○三结愿。

  论曰此中(至)度义。此偈略摄上十一章为令易解故科在于互显章。可知。上来入因果胜相品竟。
  ○自下第八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于中分三。初标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初二。
  摄大乘论释第十一。
  ○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
  释曰此义(至)修时。○三正释五章。初对治章中二。初标章名(寂云。章名在下。盖斯二正释文。今初曾名错矣。可检隋释)。对治章第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如此。释曰前已(至)应知。此问起颇异于余译。然以入三无性为入理极。于理深玄。与后代学相宗者枘凿不投。上云无相大乘教。今以入三无性为唯识智所归处。其旨可察。目前总说目字盖自字形误乎。应考。○二答释中二。初略答。后广解。今初。
  论曰由十。释曰若欲(至)为十○二广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此问(至)十地。此举所证真如唯一无相法界以问诸地差别。○二答释中二。初由地障十种无相明。二举能题法界十相明。今乃初也。

  论曰为对(至)为障。释曰真如(至)十地障。十种功德十种正行至下当知。释曰此十下初明无明覆障相。次标十种无明名。次凡夫性下广释十种无明。初明初地障中法执为因。我执为果。以执心外有法分别是我执根本故。唯识论九(二十七纸左)云。一异生性障。谓二部中分别起者。依彼性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位(云云)次依身案下明二地障。唯识第九云。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方及彼所起误犯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云云)此地通达一切恶法以十恶业为本一切乘善悉以十善道为根。故任运弃舍一切恶业。设令微细误犯永不现前。菩萨未入下明此位悟达一乘。若依大乘修门之说则登地上一乘智转。至于二地其智弥明。除灭求异乘心。故作此释。又释下更明一乘义。此释最奇绝矣。大日经疏第二释入心所因云。自心实相薰习因缘力也。如最初种子离微尘许心垢时。即显如微尘许净心势力。虽云善男子生其实相是不生。生以此坚固性故。在众生识心终不败已。未至自心实际大金刚轮中间更无住处。虽果复成种展转滋长然亦不出阿字门。故云最二大乘恒心续生之相诸佛大秘密外道不能知。法华药草喻品意亦在于此也(文)今意全同。今译处处显一乘一性之旨与相宗所立具旨天渊。此乃从始入终之说。可知。言方便者二乘道也。正道者菩萨乘也。次心迟苦下明第三地障。唯识云。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二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断云云。次微细下明第四地障。唯识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次于下乘下明第五地障。唯识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次粗相下明第六地障。唯识云。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次微细相下明第七地障。唯识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如经言等者。大集经第一对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说十二因缘不生。略同此旨。可寻。次于无相下明第八地障唯识云。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绝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因。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入八地时便能永断。次于众生下明第九地障。唯识云。元利他中不欲行障。诸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合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后于众法中下明第十地障。唯识云。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合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舍灭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文)余文可解。○二明能显法界十相中有三。一正明十相。二明二乘菩萨异。三显立十由。初中有二。初长行。后颂。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何者。释曰此间(至)德相。○二别释中二。初明十功德相。后十不共果。初中十。今初遍满义。

  论曰于初。释曰真如(至)相地。唯识论十(三纸)云。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文)与今旨同。○二最胜义。
  论曰于二。释曰人法(至)二地。唯识云。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辨中边论上(十六纸)云。第二地中所证法界名最胜义。由通达此故作是思惟。是故我今于因出离一切行相应遍修治。是为劝修相应出离。○三胜流义。
  论曰于三。释曰真心(至)三地。辨中边云。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为求此法设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文)与今义同。○四无摄受义。
  论曰于四。释曰于最(至)四地。唯识云。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辨中边云云。○五相续不异义。
  论曰于五。释曰此法(至)五地。唯识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六无染净义。
  论曰于六。释曰三世(至)六地。辨中边论曰。第六地中所证法界名无体无清净义。由通达此故乃知缘起法无染无净。唯识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文)诸论所说大旨虽同。释义稍异。可知。○七种种法无别义。
  论曰于七。释曰十二(至)七地。辨中边云。第七地中所证法界名种种法无差别义。由通达此知法无相。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唯识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文)今约行证一味以明无异。可解。○八不增减义。
  论曰于八。释曰菩萨(至)八地。辨中边云。第八地中所证法界无不增不减义。由通达此圆满证得无生法忍。于诸清净杂染法中不见一法有增有减。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自在。二净土自在。三智自在。四业自在。法界为此四种所依名四自在依止义。第八地中唯能通达初二自在所依止义。第九地中亦能通达智自在所依义。圆满证得无碍解故。第十地中复能通达业自在所依义。随欲化作种种利乐有情事故。唯识云云。可见。○九智自在依止义。
  论曰于九。释曰初二(至)九地。四无碍解如瑜伽四十五(二纸)十地论十一探玄十四(四十三纸)大乘义章十一等明。○十乘自在等依止义。
  论曰于十。释曰通达(至)入十地。唯识云。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初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二明十不共果。
  若通达法界(至)利益果。○偈颂。
  论曰此中(至)应当了知。摄上十功德相。可知。中边分别论者。辨中边论上(九纸)亦同可见。唯识云。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虽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行犹未圆满。为令圆满后后建立(文)当知虽真如性无染无净非善非恶具足生善灭恶除染成净之德用。故以末论本则应言真善妙常等也。是大乘性理之大宗也。○二明二乘菩萨异

  复次此无。释曰二乘(至)差别。所知障是法执所起。唯障菩萨趣大菩提饶益有情之事。不障二乘涅槃。故在于二乘则无覆无记性○三明立十由。

  若菩萨于初地(至)差别。唯识论第十(四纸)云云。如上已出。○第二立名章二。初标章名立名章第二○二正释文。

  论曰云何(至)身故。释曰菩萨(至)为义。此中十段可知。十地名义如瑜伽七十八(三纸)庄严论十三(九纸)明。又如地论地地初广释。可寻。○第三得相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得相章第三。○二正释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应知。○二答释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由四。释曰四种(至)则无。庄严论偈曰。由信及由行。由达亦由成。应知诸菩萨。得地有四种。释云云。愿行位中虽有总行信未决定行亦未净。二位异相至下当知。○二别释中四。今初已得信乐相。
  论曰一由。释曰有五(至)地相。五种信乐。可知。四不坏信亦名四证净。如婆沙百三(十三纸)显扬论三(十八纸)明。入地位如实证真如故。于真如及三宝得极净信。如须陀恒见谛迹于四谛及三宝成不坏信。故引以例证。其异于地前信乐。可知。○二已得行位。
  论曰二由。释曰若菩(至)障道。十法行者。如辨中边论下(六纸)显扬论第二(十纸)说。十七地论者。瑜伽异译。真谛三藏仅译中五卷。而不行十地。惜哉。显扬偈曰诸行通达性。论曰。诸行者谓十种法行。广说如经。一于菩萨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书持法行。二若劣若胜诸供养具供养法行。三若自书已以矜愍心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发意恭敬尊重以微妙声宣扬阐读由宗师故谛听法行。五发净信解恭敬重心披读法行。六为欲修习法随法行从师受已讽诵法行。七既讽诵已为坚持故以广妙音温习法行。八悲愍他故传授与彼随其广略开演法行。九独处闲静极善研寻称理观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令趣入乃至为令诸所求义成就法行(文)辨中边偈曰。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论云云。○三已得通达相。
  论曰三由。释曰由四(至)不异。如初地所得真如地地通达不异。何以故。以一无分别智通达真如无余相故。○四已得成就相。

  论曰四由。释曰成就(至)行心。瑜伽论七十二出四种心。与今相似。可见。得相章竟。○自下第四修相章二。今初标章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二。
  修相章第四。○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已说(至)应知。○二答释中二。初明五修及五修果。后因明十波罗蜜。初中有二。初明五修。后明五修果。初中有三。谓标释结。今初。

  论曰诸善。释曰三世(至)萨地。众生心性寂而常照。但无明妄动故自体成色流转生死。动寂故散乱。失照故颠倒。奢摩他止动焉则散乱复寂。毗钵舍那破昏焉则颠倒归正。流转还灭相翻缘成。○二释。

  论曰何者(至)足修。释曰依佛(至)无厌。此中五段可知。初中言名义等皆不可得者即是破相空。是空故非遍计分别。是破执空故非依他圆成。故不可说有。虽然此空是清净梵行所成故不可说无。第二中五种清净者如上第十(三纸)说。第三第四可解。第五中如前所说者。如上第十(十二丁)明六修广大意长时意中说。不生疲厌者。主字应作生字。○三结。

  论曰应知。释曰诸地(至)不失。○二明五修果中。初正明五修果。后因辨诸地义。初中二。今初总标。
  论曰此五。释曰五修(至)名果。○二别释。

  论曰何者(至)聚集。释曰何者(至)修所得。此中五段可知。初中唐译云。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无始时来熏习种子。说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缘总法止观智力念念销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坏故名销融。或令羸损故名销融。第二中唐译云。离种种想得法苑乐者。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远离如是种种性想。即是证得法苑之乐。于中可居故名为苑。复有余义。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纳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纳观察(文)第三中今译文旨明畅。可知。第四第五无后两译。大同少异应对照焉。杂集十二(十六纸)云。方广方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法苑乐。三了知无量无分别相大法光明。四顺清净分无分别恒现在前。五能摄受转上转胜圆满成就佛法身因。又云。有二种。一刹那刹那胜进轻安无有间缺遍所依故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胜解谛观一切教法无有差别因一味故远离种种蕴界处等诸义相忽得契经等喜乐法尔。又云。五修得五果。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二因明诸地义。二今初总标。

  所余诸地(至)十地行。有能无能等者出于次下灭三障得胜功德中。○二别释四段。一明由愿忍成得二种胜能。二明立六度十度由。三明十种学处前前成后。四明十地行十度圆满。初中有二。初明愿忍成。二明由愿忍成有二种胜能。今乃初也。

  菩萨先在(至)无分别智。此中初明由销行地中修十法行得愿忍成入正定位。次明十大愿。后明忍成。十大愿者如地论第三初(三十纸)广说。又瑜伽论四十五(十六纸)地持论六(二十四纸)云云。○二明由颠忍成有二种胜能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由愿忍成(至)胜功德。二十二无明十一粗重如解深密经瑜伽论七十八(四纸)唯识论第九(二十七纸)至卷尾广明。三障者谓所知乐无漏业及变易生死是也。此能障地道故名为障。○二别释十一段。初初地。
  初地能灭(至)初地圆满。唯识云。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云云。十方圆满可解。第十中言于外者乃指壳外。菩萨已入地则决定得破生死壳出于二死外故。○二第二地。

  菩萨于初(至)二地圆满。此中初明前地不能以显此地能。下皆准此。唯识云。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云云)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云云。八种清净者。瑜伽论七十八(五纸)所说与今全同。可见。○第三地。
  菩萨于二(至)三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云云)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即是此中能障总持明思慧者(文)余文可解。○第四地菩萨于三(至)四地圆满。唯识云。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文)○第五地。
  菩萨于四(至)五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五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纯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厌生死者。二纯作意向涅槃愚(云云)。○第六地。
  菩萨于五(至)六地圆满。唯识云。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文)与今大旨相同。可知。○第七地。
  菩萨于六(至)七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轮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细灭想故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文)与今意同。可知。○第八地(地论第十)。
  菩萨于七(至)八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生空智果不违彼故(文)○第九地(地论第十一)。
  菩萨于八(至)九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字句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云云)如次配义法词三无碍解。二辨才自在愚。即是辩无碍解(已上取意)与今少异。可知。○第十地(地论十二)庄严论十三(五纸)云。第十地有四名。一名大神通。菩萨得大神通故。二名满法身。具无量三昧门陀罗尼门故。三名能现身。菩萨住兜率天等示相身故。四名受职(云云)。
  菩萨于九(至)十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第十一如来地。
  菩萨于十(至)诸波罗蜜。唯识云。由斯(乃至)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文)七种清净者。瑜伽论七十八(十纸)明波罗蜜多七种清净。可见。十地功德下明因果异。○二明立六度十度由中二。初明说度有六由。后明说度有十由。今乃初也。

  是菩萨学(至)烦恼对治。菩萨学处生善治惑皆为利他。不为自利。可知。○二明度有十由。

  或说有十(至)罗蜜助伴。四中方便是前波罗蜜助伴能成前三。愿力智三如次助成后三波罗蜜。隋唐两译云云。可讨。○三明十种学处前前摄成后后。
  复次菩萨(至)力能引智。文旨明着。可解。不惜六度六度二字未详。恐文字误乎。应重不惜身财而可也应考。○四明十地行十度。

  初地通达(至)智圆满故。此一段文如上明十功德十不共果中辨。不复更释。显扬论三(初)说十地。以二地为戒蕴。以三地为定蕴。以四五六地为慧蕴。以七八九十地为解脱解脱知见蕴。○二因明十波罗蜜中二。初明前六度准上。后明后四波罗蜜。今乃初也。

  论曰于十。释曰前六(至)前说。前六度如上明六波罗蜜中辨。故今略不明。○二明后四中三。今总标。

  论曰于后。释曰若说(至)问故。十波罗蜜显扬论三(三纸)有说(云云)唐译七(二十左)云。若于见处宣说十种波罗蜜多。此中唯说无分别智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其余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多后得智摄。今何云前六波罗蜜耶。答。入见道位成就无分别智。至第六地入智圆满。由五度助无分别智极得清净。故总云前六耳。○二别释中四。今初沤和拘舍罗。
  论曰一沤。释曰若人(至)问故。净名云。方便为五。肇云。方便即智之别用耳。智以通一穷微决定法相。无知而无不知。谓之智也。虽达法相而能不证。处有不失无。在无不舍有。冥空存德。彼我两济故曰方便(云云)方便即以权智为体。权智即如量智。是菩萨权巧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复云何下乃起下之语。下皆准此。○二波尼他那。

  论曰二波。释曰此愿(至)问故。波尼他那或云尼抵。此翻云愿。余文可翻。○三婆罗。

  论曰三婆。释曰于余(至)问故。婆罗此翻云力。释文炳着。可解。自地或成字应作惑。○四若那。

  论曰心若。释曰此度(至)后智摄。若那此云智肇法师云。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慧(云云)余文可解。○三结。

  论曰后四明。释曰随别(至)同时。此一段文今译未了。隋唐两译文义周足。可依凭焉。唐译云。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乃至)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释曰。初地布施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其余一切波罗蜜多非不修习随力随分。乃至第十地智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其余一切波罗蜜多非不修习随力随分。是故说言由增胜故等。隋译其旨同此。今译恐有错误。可察。○二结释。
  论曰从波。释曰一切(至)胜故。唐译云。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释曰。此中一切大乘教法皆通说名到彼岸藏。如是所引十地法门是彼藏摄。非声闻藏所摄。一切地中皆修一切波罗蜜多。如是诸地遍于一切诸佛国土。一切诸佛同所宣说。是故最胜。由此法门是最胜故于最初时最胜处说。此处高广殊妙坚牢。故名最胜。隋译旨同。寂曰。此文似指华罗为十地波罗蜜多法门。若其然则持处及与既说者并皆不可思议。所谓最初是无初之初。所谓胜处是无处之处。时处既尔主之与主之与王岂情谓之事乎。隋唐两译唯说时处殊胜。今译说众生世间器世间殊胜。其异可知。大矣哉。十地波罗蜜藏是一切佛法之根本。河沙胜德之都会也。万善从是流出焉。还会归于斯道。故寄胜时胜处以表显耳。上来辨修相章竟。○第五修时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三。
  修时章第五。○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于几。释曰此十(至)行时。声闻有种类。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中间可知。独觉有钝利。四生乃至并皆以速为狭少道。为钝根修。以迟为初。以六十劫为广大道。如余处辨。大乘道中修行时分依教有别者。依大乘始门之说则以三阿僧祇劫。名具定量。如瑜伽唯识等说。若依大乘终门之说则或说云何僧祇。或说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此义甚深。不遑此辨。具如五教章中卷第五修行时分中明。至夫菩萨修道三阿僧祇劫即是时文性最广大道之标帜也。其说无量无数阿僧祇劫者是一乘究竟之极说以是故。由时长以显其道广大甚深。故后代谭圆明者无淳慕顿成。其所言则以高妙。其所志则堕凡情。殊不知由贪速成而骎骎焉入最狭劣道矣。今乃言所应至处最高远。譬以文行。是真菩萨道也。可知。○二答释中三。初总标三说。二别释。三明三劫修始。今初。

  论曰有五(至)三十三阿僧祇劫。此中初乃本说。后二乃异部说。隋唐两译唯出初说。全无后二。其异可知。○二别释中三。今初说三阿僧祇劫。

  何者为正。释曰何等(至)位摄。释中初明三劫有五人。次明五人位。此中初明愿行位未得清净意未得正定名。次明清净意行自在四种。次此清净意下明有相行。此中明四种境界相。初有分别相此乃毗钵舍那境。若无分别为奢摩他境。缘此境则生舍。舍梵云优毕叉。此云止观平等。亦云不诤。亦云不观。亦云不行。止举舍三相如瑜伽三十一明。次明后二相。第七地下明无相行有功用。熟思量者乃指胜行淳熟。次清净意下论第二劫有三人。次若人入八下明无相行无功用行。此中初明入八位初。次明八九十地成满无相无功用行历第三阿僧祇劫。次举声闻位以例证之。先明声闻三果制立五人。后明大乘二段。初分十地位以为三位。后分十地以为五位。可知。后复次下以大乘十二位比对小乘十二住。孔目章一(三纸)明声闻十二住。一声闻自种姓住。二入正未越次取证方便住。三越次取证住。四得不坏净味圣戒转上漏尽住。五依增上戒增上意学出生住。六七八得真谛智增上慧学住。九观察生无相三昧住。十究竟无相住。十一解脱学处住。十二一切种阿罗汉住(文)此中第一乃种性住资粮位。第二乃四加行。有云配七方便者恐不允当。今言若法忍等者。盖斯指观谛十六圣行。而非指见道也。或可加行下脱正定位者四字乎。第三乃入见道初果。第四第五乃圣位所得。戒定是无漏慧学所依止。第六第七第八乃无漏慧学是断欲界九品修惑分位。第九乃得四根本定断色缚位。第十得无色定离三无色缚位。第十一乃断有顶惑乃得灭定位。第十二可知。大乘十二住者。一种性住。二群行住。三净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谛相应慧住。八缘起相应慧住。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十一无碍慧住。十二最上菩萨住。具如瑜伽四十七至四十八说。可寻。后此十二下明此十二人即五住所摄。隋唐译本明胜解行地及十地位分为五补特迦罗。无大小十二住配对之说。可见。○二七阿僧释劫说二。初问起。
  论曰复次。释曰欲显(至)阿僧祇。释中初辨七阿僧祇劫与上三阿僧祇劫同等但由开合而成异。次明阿僧祇劫有二。瑜伽论四四十八(二十纸)云。此中略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二者大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切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若就前说无数大劫要由无量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就后说无数大劫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不过此量(云云)同七十八(十五纸左)亦同此说。准瑜伽说。今论说行年双三字恐是错误。应知。约除皮肉心等者。瑜伽四十八(二十一纸)云。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骨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骨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云云)又七十三(八纸)云。其最后乘要经三种无数大劫方可证得。依断三种粗重别故。何等名为三种粗重。一恶趣不乐品。在皮粗重由断彼故不往恶趣(云云)二烦恼除品。在肉粗重由断彼故一切种极微细烦恼亦不现行。然未永害一切随眠。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由断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随眠。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障得智自在而传(文)。今之所说与此符同。可知。后明三大劫超若干劫。上来所说其大旨则虽与过去三阿僧祇劫而无有异。其开为七阿僧祇及超劫等说未见现流诸论中有此说。不可知其说之巨细也。○二答释中三。初明地前三阿僧祇劫。二明地中四阿僧祇劫。三结。

  论曰地前。释曰复有(至)阿僧祇。此中初明缘境所行三种不同地前之三劫。地前得无流等者。与瑜伽本末论旨颇成泾渭。大乘终门之教往往有初住已成人空无漏之说。今所明三位即当其意。今第一位即当住前信想菩萨。第二则当三贤位。非黑白法即无流法。第三则当四加行位。当但无流者约义次第判之。非谓此位纯无流相续。义门者何。谓从有流住入无流杂位。从难法位入但无流。人空无流空竟净位入法空位。入法空位则二空所显真如出现。是名地道。由此次第要立三劫耳。○二地中四阿僧祇。

  论曰地中。释曰初地(至)摄二地。释中初明四位摄十地。次谛有三种下释谛三种。次菩萨如昔下明依四位住。次菩萨立誓下明四位行六度。此中初明依四位行施。财物受者。行施灭尽如次贪瞋无明怖畏之境。可知。灭尽者谓财等灭尽。次如昔所立下明依谛等行戒。次如昔至能忍下明依谛等行忍。次如昔至能作下明依谛等行精进。次如昔至能思下明依谛等行定。后如昔至了达下明依谛等行般若。次随应知下释四位名义。次三谛下明四位三种能违三失。次依谛摄下明谛舍寂静智慧互摄。次是故六波下明谛等为六度作至摄长净之因。次初以谛下明谛舍寂静是道始中终智慧涉始中后。后四依与下广明四依与十地相摄文者可解。○三结。

  为此义故(至)僧祇。此是别部所执与东流圣教其旨稍异。不可故加评量也。○后三十三阿僧祇劫说中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有诸(至)三十三。释中初明欲显地前三阿僧祇有别。后欲显入住下明欲显十地位中安立三十三劫。可知。○二答释中二。今初地前。
  论曰方便。释曰地有(至)向行。释中云云。此与上七阿僧祇劫中地前三位大旨相同。可解。明精进行中不借乐厌者。借字恐惜字写误。应思。○二地上。

  论曰于中。释曰为除(至)义如前释。释中初明由所对治有三故立三劫。次明三品道翻破三惑。次结立三劫由。后明此三十三阿僧祇劫与本说三大阿僧祇劫同等但由开合而有别。○三明三劫修始。
  前已说论曰如此(至)成就。释曰菩萨(至)成就。
  唐译曰。如说经三无数大劫得佛菩提。无始生死数修施等。数值诸佛。齐于何时名最初修三无数劫。故以伽陀显释此问。清净增上力者。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坚固心升进者。谓发牢固心起增进行。牢固心者应知所发大菩提心。诸恶友力不能令舍。增进行者应知现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终无退减(云云)寂曰。隋唐两译并出伽陀。今译四句不言伽他者恐有脱语乎。上来五章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竟。○自下第九释依戒学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释依戒学胜。相品第九。○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如此。释曰前于(至)应知。○二答释中亦二。初指本说。二正说。今乃初也。

  论曰应知。释曰地有(至)此知。○二正说中三。一略标四种差别。二广释四种差别。三指广说。今初。

  论曰若略(至)深差别。释曰若广(至)所行。唐译释曰。此中问答辨诸菩萨所学尸罗于声闻等有大差别故名殊胜。又此增上戒等三学即前所说波罗蜜多自性所摄。何故别立。于先所说波罗蜜多别义建立。今当显示为显展转相因性故别立三学。谓依尸罗发生静虑。复依静虑发生般若(文)明共不共中初正辨共不共。后此二等下明非止不具学处有别共学处亦有不同。余文可解。○二广解四种差别中二。初明四种差别。后结释。初中有四。初明品类差别中二。初明三种戒。二明三戒能名三法依止。今初。

  论曰品类(至)益戒。释曰论比(至)益戒。三聚戒者。如璎珞经下(十四纸)大集经四(十四纸)瑜伽论四十二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论四(二纸)等说。华严十九(七纸)云三种戒。或云三种净戒。不出别因。诸说异同。如梵网摘叶辨。今论所说大旨同于瑜伽第四十所说。可寻。明摄众生戒中出二四种。初以善道及三乘益为后四。四种可知。云何此三下明大小受持分满不同。文旨可解。○二明三种戒能为三法依止。

  论曰此中(至)依止。释曰若人(至)众生。此中初明初戒为二戒依止。如上引瑜伽七十五(三纸)明律仪戒为后二戒所依。次明摄善法戒为一切善法依止。次明摄众生戒为四摄依止。次明三种戒同。此中初明信等五种于此三戒为通别因。次明六法为因。可解。次明四种因。瑜伽四十(初纸)云。云何菩萨自性戒。谓若略说具四功德(乃至)何等为四。一从他正受。二善净意乐。三犯已还净。四深敬专念。无有违犯(云云)广说可寻。次明四种菩萨戒清净因。此中前三可解。第四由具根本等者。谓具五支戒。涅槃经圣行品说五支戒。一者根本业清净戒。二者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者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者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者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如大乘义章第十(二十六)释。寂曰。此释未详。此五中初三为律仪戒。第二是性戒。第三是遮戒。次二如次定道二戒。第五是大乘戒。与今全同。可知。后此三种下明三种戒体用。文旨明着。可解。○二明共不共学处差别中三。一明六学处。二明不共学处。三结共不共。今乃初也。

  论曰共学。释曰杀生(至)学处。性遮差别如梵网摘要辨。此中初约染心所犯以明性罪。次约有制无制皆悉成罪以辨性罪。余文可解。○二不共学处中二。初约别戒明不共。后约三业明不共。今初。

  论曰不共(至)无罪。释曰谓立(至)不犯。释中举掘地拔草等叙如来制意。引安居一例以安不共。具如瑜伽戒本中出不共学处。亦有相违学处现前时应行不应行分齐。可知。○二约三业以明不共。于中分二。初正明三业差别。后略辩应行不应行四句。今初。

  论曰菩萨(至)此事。释曰戒类(至)云何。此中初明所制别。次明戒体别。次明犯相别。后略明菩萨所应行。释中言七种觉观者。地持论四。成论第十六说八种恶觉。一欲觉。二瞋觉。三害觉。四亲里觉。五国土觉。六不死觉。七族姓觉。八轻侮觉。今言七者。盖乃前七觉也。是辩三觉四寻耳。四种寻者。谓亲里等四出于俱舍论二十一。可寻。○二略辩应行不应行四句。

  论曰若略(至)修行。释曰若有(至)修行。次举女人譬。瑜伽四十一(六纸)云云。与今义别。余文可解。寂曰。无性论七明共不共差别中不出女人缘者善矣。可察。如女人缘者。是性罪现行应于甚深差别中而论(云云)○三结共不共学处。
  论曰如此。释曰如(至)有几种。文旨分别。可解。菩萨至复有下乃起下之语。○三广大差别。

  论曰广大(至)广大。释曰广大(至)差别。此中总别。总中释出四义。大乘光等次品当辩。别中第一广大。谓如来藏心本来清净。与诸杂染法而不别应故。此心发生则一切恶无不离。又藏性具恒沙胜德故。此心发生则一切善无不修。又藏性具同体大悲故。此心发生则一切生无不度。此藏性即真法界。横同十方竖彻三世故。时节无除。功用无余。大矣哉菩萨尸罗。一心真法界为三种体性。自利利他为功用。可知。第二广大中言六度四摄各有九品。瑜伽论第三十九(初)至第四十四(终)明六度四摄各有九种相。地持亦同。可寻。第三广大中以四释释利益安乐意。可解。第四广大中三种戒是三德因。六度四摄因中有九种相。故果上亦有此九所熏习之德。可知。次明三义广大。后结两乘异。可知。○四明甚深差别中三。一正明性罪现行。二明变化逆行。三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甚深差。释曰如菩(至)如是。瑜伽四十一(五纸)所说与今旨同。但文少异耳。然性异现行有释家诤。如摘要辨。○二明变化示现逆行中二。初明变化事以显甚深。二举事明示现逆行。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前明(至)戒故。此中初明三业变化以身口为全。决明所作所为。后明化作虽非本身口所作亦名为戒之由。○二举事明示现逆行中二。一明现爱畏事摄化。二明现本生通行益物。今初。

  论曰由此。释曰众生(至)善处。拘物头此云地喜华。亦云黄莲华。耶曼王等者。华严入法界品所说。旧云满足王。新云无厌足王。隋译云如阿那罗王为善财童子示所现事。唐译云无厌足王化导善财童子等事。今译及字写错。可知。○二明现本王益物。

  论曰或现。释曰为化(至)利益。毗苟陀王等者。隋译云如毗输安怛啰王子(此云多能。即是须达拏也)本生经中说云云。须提梨拏王子施妻子之缘出于智论十二(六纸)法苑珠林九十七等。探玄记第八(二十二纸)叙施妻子三缘以分别其化实。可寻。又如药藏等者未考此本缘。杂宝藏经说。释迦文佛过去人远作白香象令二国王止斗安国。二国者。一迦尸国。二比提醯国。此缘与今相似。可见。○三结释。

  论曰生他(至)差别。释曰先令(至)差别。准此结释。性罪现行乃登地已上之事。非地前之应行之。宜哉南山慈恩等判为地上所行也。○二结释。
  论曰由此。释曰从他(至)名持。○三指广说。

  论曰复次。释曰从此(至)差别。毗奈耶瞿纱毗佛略此翻云律藏方广。此经未渡。相传云。真谛三藏将菩萨律藏拟来此土。于南海上船。便欲没。省去余物。仍犹不起。仅去律本。船方得进。真谛叹曰。菩萨戒律汉土无缘。深可悲欤。真谛疏云。婆薮斗律此翻品类律。此律多说缘制诸轻戒。优婆提舍律此翻正教。此律正说是罪非罪制诸重罪。抄批亦同。定宾出婆薮斗即犍度者恐不允。释中正护一戒四万二千者是明了论说。彼论(三纸)偈曰。倍二十一千福河。流善法水洗除污。释曰。云何倍二十一千福河成四万二千福河。律中如来所立戒有四百二十。于婆薮斗律有二百戒。于优婆提舍律有一百二十一戒。于比丘尼律有九十九戒。此四百二十戒中随一一戒各能生摄僧等十种功德。能生十种正法。谓信等五根。无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护。合成四万二千福河。由此福河能洗除破戒垢行(云云)余文可解。依戒学胜相品竟。
  ○第十释依心学处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四。

  释依心学处胜相品第十。○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如此。释曰菩萨(至)可知。○二答释中三。初标六种差别。二列六种差别。三别释六种。今初。

  论曰略说。释曰若广(至)此义。三摩跋提新云三摩谛庭。此云等至。智论五(七丁)云。复有人云。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种。有言二十五种。有言五百种。摩诃衍最大故无量三昧(云云)付法藏经二(三十二丁)商那和修举五百三昧问其名字(云云)○二列六种差别。

  论曰何者(至)。由事差别。○三别释六种中自有六段。今初境差别。

  境差别者。释曰所缘(至)二境释中初明三境。初乃真谛境。后二乃俗谛境。次出中边十二种境。辨中边论云。所缘有十二种。一安立法施设所缘。二法界所缘。三所立所缘。四能立所缘。五任持所缘。六印持所缘。七内持所缘。八通达所缘。九增广所缘。十方证所缘。十一等运所缘。十二最胜所缘(第九第十如来地境)与今少异。可知。九种正事即指因中九相果上九德也。○二众类差别中三。今初标。

  论曰众类。释曰有四(至)德道。四种三摩提破四障等者。四种障者地前所对治。今乃约习气云破。如五教章断惑分齐分别。此义如上引佛性论等明。○二释众类。

  论曰大乘(至)提等。释曰大乘(至)诸定唯识论第九引此文云。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地论经一(十丁)云。何以故。以得菩萨大乘光明三昧法故(云云)同经(十三丁)云。菩萨元明法门所谓分别十地事。诸佛子。此事不可思议。论(十五丁)云。光明者。此大乘法显照一切余法门故。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十五光明者。盖斯指四十心十地及佛果智光。唯识述记十本(四十三丁)明定学云云。义灯云。四明云。旧法师判初定。则初四地所修。次则五六七地。次则八九十地。后则金刚及佛。四定如次。今谓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别配地。戒慧亦尔。何不配地。故知随分地地皆修。寂曰。旧判甚有道理。亦演秘举有义弹云。初二弹亦有道理(文)余文可解。○三结。

  论曰摄种。释曰五百(至)所摄。○三对治差别。

  论曰对治。释曰无分(至)差别。总缘之智如瑜伽七十七明。本识相续中有无始时来惑业苦染污种子。障覆四德令不显现。菩萨大定能拔此种从粗至细能治智慧从劣之胜。楔喻可解。○四随用差别。

  论曰随用。释曰菩萨(至)差别。菩萨大定不思识力不由地系自在受生。可知。○五随引差别。
  论曰随引。释曰菩萨(至)差别。引有二种。能引是定。所引通慧。所以融引。但有体。而无事用。事用乃属所引通慧。可知。○六由事差别中三。一明引摄神通所作事业。二明引摄十难修正行。三明引摄波罗蜜乃至一切佛法。今乃初也。

  论曰由事(至)通慧。释曰由如(至)总句。唐译云。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惑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辨。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释云云。隋译云。震动故。炽然故。普遍故。显现故。转变故。往来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入身中故。所往同类故。所为自在故。伏他神通故。与辨故。与念故。与乐故。放光故。出生如是大神通故。三通慧者。婆沙百四十一说三神通。一运身通。二胜解通。三意势通。与今粗同。促远已下三事唐译云卷舒。释文稍异。可知。无复中间者谓极逼近。言具八自在者八自在如上已说。此释与余译其旨异。唐译云。所作自在者如变魔王作佛身等。隋译亦同。余文可解。余译极略。可知。○二明引摄十难修三行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能引(至)行故。释曰成就(至)正行。○二别释中二。初正明十难修正行。后更明随觉难修。今初。

  论曰何者(至)行故。释曰若依(至)难修。此中初自受难修。唐云自誓难行。十愿如上已明。第二不可回难修。唐云不退难行。二不背难修。唐云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乘故。第四现前难修。第五无染难修。诸译粗同。第六信乐难修(云云)余译颇异。隋译云。信乐难行。于大乘中虽复未解。然于一切甚深广大生信乐故。唐云胜解难行。义同隋译。寂曰。此品所明正明登地已上所行胜定。两译何云未解。今译应正。第七通达难修。本文者谓译旨同。释文奇趣。余译全无。可知。第八随觉难修。若本文者诸译粗同。今译有释。乃以二义判不了义。知则以未尽理为不了义。后以秘密语为不了义。今之所用即取后义。可知。秘密语义如上明四依中广明。第九不离不染难修。今译明畅。其义周足。后译疏略。可知。第十加行难修是依今译。精微可知。○二重明随觉难修中有二。今初标。

  论曰于随。释中十难(至)其相。此即以隐密语为不了义。为折伏轻慢众生故作此说。菩萨应随理觉察。以是故今圣广明焉。○二别释中三。一于六度说。二于十恶说。三于佛法甚深说相中有二。初举施经释。后例余度。初中摄出十文。今乃第一文。
  论曰如经。释曰菩萨(至)行施。释中二意。可知。隋唐译但有后义。不出前义。无性论八(五丁)云。诸菩萨一切有情摄。为已体通达自他平等性故。彼行施时即菩萨施故。无少施而名能行施。又以一切所有财物施于一切。是故说名无少所施。又所施物施者。受者皆不可得故三轮清净。是故说言无少所施。○第二文。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行施。释中八施者。俱舍论十八(十三纸)云。八施者何。一随至施。二怖畏施。三报恩施。四求报施。五习善施。六希天施。七要名施。八为庄严心为资益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而行惠施(云云)此中前七非真实施。第八真实最胜行施。今拣菩萨不具净心施故云不乐八施。义至二字恐字倒。或可是行复次下第二释。复释著名下第三释。隋唐译本疏略。义亦未了。可知○第三文。
  论曰云何。释曰由菩(至)成信。无性释云。若诸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者。谓证法性自了自信而行惠施。非唯信他。故前有根者谓自诠施。后无根者谓由他信。寂曰。今译本论似回文未尽。可考。不行诸佛等者谓非权信教已。○第四文。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行施。无性论云。谓任运常行施故不须自策。而能策他劝令施故(文)寂曰。今译义正。无性论旨恐非经意也。○第五文。
  论曰云何。释曰菩萨(至)物施。唐译云。云何菩萨于施耽乐等者。谓诸菩萨常行施故无暂时施。一切施故无少所施(文)今译回文未尽。可知。○第六文。
  论曰云何。释曰婆罗(至)大名。诸译义同。于中今译文义周悉。可知。○第七文。
  论曰云何。释曰郁波(至)清净。隋译云云。唐译云。殟波陀者。显曰生起。密诠拔足。波陀名足。殟名为拔。今取密义。拔除悭足令面倾覆而行惠施。是故说为殟波陀悭(文)与今旨同。○第八文。

  论曰云何。释曰究竟(至)相符。诸译及无性论释其旨全同。但今译文义精微。可知。○第九文。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自在。诸译旨同。但唐译其文易解。可见○第十文。
  论曰云何。释曰无余(至)无尽三。译旨同。但无性论释稍存异致。可知。○二例余度。

  论曰如施。释曰如施(至)分判。○二于十恶密语。

  论曰复有(至)观察。释曰若有(至)邪行。此中十段。初于杀生密语。次于不与取密语。诸译粗同。次于欲邪行密语。今译意谓。菩萨三业与淫欲相反。永断其事。但一念一刹那有安缘着诸尘。是应欲邪行。余译旨殊。隋译云。云何欲邪行者。若念知此欲是邪如是行故。唐译云。谓知诸欲皆是其邪而修正行故。寂曰。今译应正。次于妄语密语(云云)次于两舌密语。是与余译异。唐译云。云何贝戍尼者。此贝戍尼显目离间语。密诠常胜空(乃至)今取密义。与答相应。是故答言。若能常居最胜空住(乃至)次于恶口密语。诸译粗同。次于不相应语密语。隋译曰。云何得成杂乱语。若于差别种类法中如其相说故。唐译曰。云何绮问语。若正说只类差别(文)次于贪欲密语。次于瞋恚密语。后于邪见密语。诸译七义大抵相同。但余译释文极略。可知。○三于佛法甚深密语中三。今初标起。

  论曰复有(至)分别。释曰初明(至)甚深。○二译。

  一切佛法(至)染故。释曰诸佛(至)于世。此中七文。初会一切法常住(云云)今据大乘始门之说约佛法身以明一切化法常住。若据大乘终极之理则与今不同。如法华涅槃经及疏明。不遑此述。次以断为佛法。次以生起为佛法。可解。次以得为佛法。隋译云。证见法是佛法。众生八万四千行并对治皆证见故唐译云。又有所得法是诸佛法。八万四千诸有情行及彼对治皆可得故。次以有贪瞋痴为往。释中出二义。初义则诸译皆同。后义则余译所无。瞋痴及凡夫法亦应准知。菩萨定智悲等似贪等而现故。次二可解。隋译云无染法不污法。唐本云无染法无行法。其旨率同。可解。○三地。

  论曰是故。释曰此语(至)甚深。难思等三如次当理行果甚深。可知。○三明引摄波罗蜜等。
  论曰为修。释曰此论(至)此知。文旨明着。可解。唐译大抵与今译同。隋译极略。可知。上来释依心学胜相品竟。

  ○自此第十一释。能慧学差别胜相品中二。初标品名。后正释文。今初
  摄大乘论释第十五。

  释依慧学差别胜相品第十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如此。释曰菩萨(至)体相。释中初明三智差别。后此三智中下明三种中成立无分别智则前后二智自成立。十九差别者。今译出十九种差别。隋译出十八种。不叙威德。唐译举十六种。不出建立救难及威德。隋唐二译并以若字而成句别。可知。寂曰。威德有无异本应尔。立救难二句唐译无之。于义稳当。可察。○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正明十九义。后重辨诸义。初中亦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由无。释曰谓由(至)云何。释文可解。后一句乃起下之语。下皆任此。○二别释十九。今初自性中二。初长行明离五相。后结颂。今初。

  论曰无分(至)别智。释曰若具(至)智相。五中前四拣非相似无分别。无分别智即般若妙慧。非是以粗无分别名无分别智。由证真如实相名为无分别智。今此前四虽是无分别非证如智。故非是无分别智。后一虽是缘如是有分别故离却之。此智离分别相而独实证真如。譬如五识无分别对色等境各各别转。余文可解。○二释颂。
  论曰于此(至)分别。释曰于此(至)例尔。释颂中以无分别智自性为菩萨自性之释奇且妙矣。隋唐两译全无此文。可见。○二明依止中二。今初叙意。
  如此说菩(至)说偈。此中初承上起下。后前说下设问叙明依止所以。可解。○二释颂论曰诸菩。释曰此智(至)依止。唐译第四句云非思议种类。释曰。此智所依不名为心。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生所依。是心种类亦名为心。因彼而生(文)隋译旨同。寂曰。如此是大乘始门之说。故不显一乘终极之玄旨。可谓引而不发者矣。○三明因缘。

  为显。论曰诸。释曰(至)为境。第二句有言者谓依正教。唐译文同。隋译云有意言闻熏。释曰。有意言闻熏者。由于他音适正闻熏习。以此熏智为因生思惟意言。名正思惟(文)○四明境界。

  论曰诸菩萨。释曰前偈(至)云何。法性若约真谛则一切法无所有故不可说有。二无我空性真理实有故不可说无。若约俗谛则一切法空无所有故不可说有。似有显现故不可说无。可解。○五明初貌。
  论曰有善。释曰是智(至)分别。文旨分明。释义甚深。奇且妙矣。可察。若一下乃起下之语。○六立。

  论曰相应(至)义成。释曰一切(至)何成。此乃立不可言说性是所分别。所分别唯有言说无有别物。隋唐两译举斫刍名以释字展转相应相。此旨如唯识述记初明。可寻。又如上明名事互为客中释也。唐译中此下二颂并为释疑难之文属行相科。而不立为别句。义意稳畅。唐译八(十五丁右)若一切法不可言。复以何等为所分别。释相应自性义云云。此云何成。释字展转相应云云。如言斫刍云云。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释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云云。若言要待能诠名于所诠义有觉知起。为遮此故说是言。非诠不同故。寂曰。相应已下二颂就上一切法不可言说问所分别。答以虽一切法不可言说于名句字三法相续中成所分别之义。是即初颂。次释。若以名句字相续为所分别者。何故言一切法不可言说耶。乃答。虽以言说为所分别离名言无分别境。所言法体与言不同。故一切法性非一切言诠之所及。下偈颂显此理耳。由是观之此二颂乃傍论。就一切不可言生难及过。然则唐译以此二别属于行相。科者甚应道理。义亦甚深。下乃起后。○七救难。
  论曰离言(至)可言。释曰若人(至)摄持。此乃明所分别离言说无有别物故离言说则智不起。而言说于所言说不同故言所言悉不可言也。○八摄持。
  论曰诸菩。释曰是无(至)伴类。隋云住持。唐云任持。今译文明。可解。○九伴类。
  论曰诸菩。释曰伴类(至)果报。唐云助伴。诸本旨同。文义明着。可解。○十果报(唐云异熟)。

  论曰诸菩。释曰有但(至)云何。共用者谓器界等。独用者谓五根及根依处等。于此共不共有四句分别。如唯识论疏等明。寂曰。此一科文今译直以应化二身为根本及加行智果。若依唐译八(十六丁)云云。菩萨依加行智生化身土感异熟果。依根本智感受用土异熟之义。若隋译八(十五丁)同今译。两本并有道理。可察。准次有等流等。唐译为优。○十一等流。

  论曰菩萨。释曰果或(至)云何。同类因感等流果必于等及与胜。如俱舍根品明。今乃无分别智前前于后后等及胜为因。从初地乃至佛果展转增胜。后释增胜之辨余译所无。应思。○十二出离。

  论曰诸菩。释曰灭惑(至)究竟。此中初明出离。次明具三离故名曰出离。后明得成就。○十三究竟。

  论曰诸菩。释曰究竟(至)上果。此中初标二种究竟。后释四究竟。十自在者出于次卷。(十五丁)○十四明无分别智功德中三。初明加行无分别智。于中有二。初明加行无分别名。后正释文。今乃初也。
  无分别智(至)与壁云何。○二正释文。

  论曰不染。释曰此无(至)云何。此中初明无分别智不为四尘所染。次明重恶业。诸恶业生于三业具不具判轻重等。又有见修惑所起业。有唯修惑所起业。如对法明。极重烦恼等明重恶因。俱舍论第十五(十七纸)颂由重惑净心。及是恒所造。论云云。又第十八(十四纸)明造作业增长业。增长业由五种因。颂曰。由审思圆满。无恶作对治。有伴异熟故。此业名增长(文)审思者第一因也。此拣率尔。思圆满者第二因也。拣业力未满。无恶作对治者第三因也。造恶不追悔名无恶作。造恶不忏说名无对治。有伴者第四因也。谓造恶以不善为助伴。名增长也。是拣造不善以善业为助伴也。有异熟者第五因也。谓定感异熟之业名为增长。具如婆沙二十四及百十九明。若人深信乐如来正法教三无性二无我则能破如是极重恶业。所以可知。○二明根本无分别智功德。

  论曰清净。释曰如虚(至)云何。三净四障如上已明。此障根本等者起后之辞也。准前后立障字乃即字写误。可知。○三明无分别后得智功德。
  论曰如虚。释曰虚空(至)是譬。八法者。唐译云利衰誉毁称讥苦乐。此八世法亦曰八风。增一阿含三十九(十四纸)云云。○十五无分别智差别。十六三智譬喻合颂。于中五颂。今初如哑譬。

  论曰如哑。释曰譬如(至)差别。此中初约譬分别三智。后初来下约法分别。初来来字恐求字形误。求得向得即加行由。以对正得已得。可知。○第二颂。
  论曰如愚释曰未识(至)云何释义准上。释曰二字是剩。可知。○第三如五颂。

  论曰如五。释曰五名(至)差别。五识无分别现量得缘实境。第六意识与五俱起。虽在现量所得今唯约有分别意识以为缘虚。可知。求觅五尘或缘实等者。寂曰。隋唐译云云。无性论云。譬如五识求之境界。虽有所求而无分别。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准此等文。言求受者指正受前刹那。非谓分别希求。今译以五识意识问起而作解者非矣。是必后人之所加。可知。○第四于论颂。

  论曰如未。释曰譬如(至)云何。此约未解已解解究竟以喻显三智差别。大旨同上。○第五颂。

  论曰如人。释曰此偈(至)云何。此喻显正后二智。闭目即会假入空智。开目乃从空出假智。又可闭目是从假入中智。开目即中道成所作事用。凡学佛道事以闭目为入理始。以开目为悟后胜用。未闭之目是凡夫偏计盲识也。闭而不开是二乘无为也。闭而更开是菩萨通也。后代学佛之流全不修闭目之方便。恒住偏计盲眼。滥拟一回闭而更开不思议眼。扬扬弛弛。嗟乎释迦文佛正法为此湮灭。岂可不洪叹哉。从前指喻应知此旨也。○十七二智威德。

  论曰如空。释曰譬如(至)说偈。偈中言异者即是分别。可知。上二句则明根本智。下二句乃明后得智。隋唐两译与上颂同为二智譬不立威德之科。可知。隋译八(十七丁左)云。复次若以无分别智名为佛者。既离分别众生。云何得成众生利益事。唐译八(二十一丁)其旨全同。无性八(十八丁)亦同。准此三本。今译若佛果是下脱无字。若佛果下乃起后之文。○十八无功同作事。
  论曰譬摩。释曰譬如(至)天鼓。天鼓者天帝释所得鼓。如立世毗昙等说。○十九无分别智甚深义中二。初征问。后正释。今乃初也。

  此无分别(至)义则不成。问意可解○二正释中二。初正明甚深。后引经释无分别。今初释非智非非智中。隋八(十八丁)云云。唐八(二十二丁)云。根本无分别智正定是智。以于加行分别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从加行无分别智因而得生故。复有别义。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者。以非于此分别转故。说为非智。以非于余即于分别法性转故。

  论曰于此。释曰此智(至)说偈。非清净清净通相不通相如次当依他诸法与依他法性。非不缘识者。谓此智缘识性故。余文可解。○二引经释无分别。

  论曰佛说。释曰一切(至)无明。此中初明一切法自性无分别。何故无分别。谓所分别一切诸法本不可得故。凡一切分别者义悉是虚妄义。至无分别是真实义处。可知。唐译(二十二丁)云。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今译第四句语不巧。隋云无无分别智。若由下征一切诸法本性涅槃。但由无始无明虚障故不得自性解脱。缘了开发。加行修成方能解脱。如明镜金矿等譬喻。可知。○自下第二重辩诸义中五段。一重辩三智差别。二成立无分别智义。三明无分别智与般若波罗蜜名异义同四明声闻菩萨智慧差别。五于菩萨自在释通疑难。初中有二。初开章。后正释。今初。
  于自性无(至)差别。○二正释中二。初总标三智。二别释三智各有别类。今初。

  论曰此中。释曰于自(至)十一种。○二别释中三。今初明加行无分别智约因有三种别。

  论曰加行。释曰此三(至)力成。唐译文旨明着。易解可寻。○二明根本无分别智约人有三种别。

  论曰无分。释此三(至)知故。唐译之中释义稍异。其旨无违。○三明无分别后智约事有五种别。

  论曰无分。释曰此五(至)显示。唐译云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和意思择差别。释云云。大旨相同。唐译九文最明畅。易解。隋云以一切法为一搏相总相攀缘智。与今少异。隋译释与今同。唐译云。和合思择者。谓总缘智观一切法皆同一相。由此智故进趣转依。○二成立无分别智义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为成。释曰已说(至)说偈。唐译云无分别智成立因缘。可知。○二别释中有二颂。今第一颂。

  论曰饿鬼。释曰譬如(至)说偈。此譬与后两释其旨稍异。今译乃约一水四见明境非有。隋唐两释初明傍生见水饿鬼见陆之异见。次出人见粪秽猪等见净宅之异见。后叙人见饮食天为不净物之异见(云云)其致虽同今译允雅。可知。合譬成立境非实有。可解。若无实境下举唯识四难即推彼论。唯识四难者。二十唯识论举四难。第一难云。若离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第二难云。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第三难云。因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第四难中有三。一云。何因眩翳所见发等无用。余发等有用。二云。梦中饮等云云。三云。寻香城等云云。成唯识论第七(十二纸)出九难中第二云。若唯内识似外境起。宁见世间情非情物处时身用定不定转。如梦境见。应释此疑(云云)具如二十论通释。故今指彼耳。又上第五明四智。成就相违识相智即留此义。○第二偈。
  论曰于过。释曰过去(至)说偈。文旨分明。可解。此四智中成就无所缘现可得智。可解。○第三偈。

  论曰若尘。释曰若尘(至)分别。此亦如四智第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中明。下一句可解。后次有下乃起后。○第四偈约外境显尘无自性。

  论曰得自。释曰菩萨(至)云何。此乃四智第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有三种中。第一随自在者智转智。第二随观察者智转智。第三随无分别智转智是也。如唯识论第七(二十一纸)明。唐译九(四丁)云。得自在菩萨者谓已证得自在菩萨。由胜解力故者由愿乐力。如欲地等成者谓令地等成金等相。随欲皆成得定者亦尔者谓余声闻等。成就拣择者者已成满毗钵舍那。有智者诸菩萨。得定者得三摩地。此偈下乃起后。○第五偈明内境无自性。
  论曰成就。释曰简择(至)自性。诸译同致。可解。隋九(三下)云。成就观行人者。又得寂静思性一切法如其义显现。无常等十想如增一阿含四十一(十七纸)涅槃经三十八(初)智论二十三等明。○第六偈结内外境无自性。
  论曰无分。释曰若菩(至)为异。文旨分明。可解。隋九(三丁)云。智行无分别一切义不现即知无有义识亦不得有。此智下乃起后。○三明此智与般若波罗蜜名异义同中二。初正明其因。后引经证。今初。
  论曰此无。释曰不以(至)是同。○二引经证。

  论曰如经(至)槃处。释曰欲成(至)果故。此中初明菩萨为圆满所行离五种处修诸波罗蜜。次明离五处。后明无分别智异所离五处。可解。隋唐译中全无分别智异所离五处之一段。○四明声闻菩萨智慧差别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初中二。初问起。
  论曰声闻。释曰已说(至)差别○后答释。

  论曰应知(至)此故。释曰声闻(至)差别。此中五义差别。初无分别差别者。声闻法中以入无为为究竟处。故离见人空。除烦恼障而已。法执所知障不妨彼果。故住有分别。菩萨不尔。可知。第二非一分差别者。唐译云非少分。义分三种。今译为二。可知。唐译九(六丁)云。非少分差别者谓显三种非少分性。一所通达真如非少分性。二所知境界非少分性。三所度有情非少分性。所通达真如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具足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性。声闻等智入真如时唯能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之性。所知境界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普缘一切所知境界。声闻等智唯缘苦等诸谛而生。所度有情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普为度脱一切有情勤修菩提。声闻等智唯求自利。第三无住差别。可解。第四恒差别者。隋唐云毕竟差别是亦今译详悉。可解。第五无上差别。可解。○二释颂。

  论曰此中(至)为远。释曰为摄(至)云何。此中明不正智有五胜修福广大果报亦胜妙。第四句唐译云说此最高远。寂曰。唐译应允当。应知菩萨福智高远广大能显示世间胜果报及三乘果报也。隋云世出世果报。当知不为远。释云。世出世果报者。谓色无色等是世间果报。声闻等是出世果报唐云世出世漏中说是最高远。释似隋本。无性释云。静虑无色名世间漏。声闻乘等所得涅槃名出世漏。是皆胜彼故说高远。诸菩萨也至下乃起后。○五于菩萨自在释通疑难中二。初明菩萨有体有恩得极自在。后正释通疑。今初。

  论曰若菩(至)胜能。释曰此显(至)此义。此中初标。后释。有体者即菩萨智断实德。有恩者即菩萨恩德化用。三学摄十度等是有体德。具十自在作一切利他事是有恩德。余文可解。此一段文最为要义。隋唐两译全无此文。无乃缺脱乎。唐译九(七纸)云。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诸有情匮乏财位(云云)隋译亦同。○后正释通疑难中二。初问起立难。复通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此次(至)为重。释文可解。○二通释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初中亦二。初释。后结。今初。

  论曰由菩(至)因缘。释曰菩萨(至)智力。此中五段。诸译旨同。余译无配十力之文。可知。○二结。

  论曰是故。释曰胜能(至)众生。余译之中全无此结文。可知。○后偈颂。

  论曰此中(至)萨施。释曰为摄(至)萨施。余本颂文少异。义意无违。上来释依慧学胜相品竟。
  ○第十二释学果寂灭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六。

  释学果寂灭胜相品第十二。○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如诸。释曰菩萨(至)可知。○二正释中二。初明灭果无住处涅槃。后明转依。初中有二。初总标。

  论曰诸菩。释曰二乘(至)无所住。唯识第十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转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为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如何善逝有有余依。虽无实依而现似有(云云)余译极略不出四涅槃。可见。○二解释中二。初征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此相。释曰无住(至)为相。○二正释。
  论曰舍离(至)他性。释曰若菩(至)本依。菩萨转依位证得灭惑无余不舍生死二所依真如。是为无性处涅槃。若论起用则虽有前后。其所得涅槃则二义在于一时。可知。次明本识为依他住具净不净二分。此一段文虽今译与后译纲纪相同。其意趣则颇有迳庭。可知。○二明转依中二。初乐行。后偈颂。初中有四。一正明转依相。二明六转依。三明下劣转过失。四明广大转功德。今乃初也。

  论曰转依。释曰转依(至)本性。释中初释本文。后配释五分法身。寂曰。此释五分之文道理极成。无复余蕴。由斯应知婆沙等所明五分法身是未尽理之说也。后译全无此释。可知。见谛等或字应作惑字。○二明六转依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此转。释曰若约(至)六时。○二别释中有六。今初益力损能转(隋译名同。唐译云损力益能转)。

  论曰一益(至)行故。释曰由三(至)过故。诸译率同。隋译云。由信解力住闻熏习故。有惭微烦恼行不行故。释曰。阿梨耶识中染污熏习损其能益对治力。是故得转住。解行地者住闻熏习力得转依故。若烦恼现行。彼有惭愧故现行烦恼熏习薄少。唐译云。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释曰。若烦恼现行即深羞耻。或少分现行。或全不现行。寂曰。准余译。惭弱惭字恐暂字形误。惑永不行惑字或字写误。庄严论十(初丁)说有羞四种相。一于诸度障增时极生羞耻。二于诸障治减时云云。三修诸度懈怠时云云。四随顺烦恼法行时云云。唯识第十云。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文)寂曰。今译或言十解已上是圣。或云十解已去证得人空。与余译及唯识所说崇卑不同。断伏亦殊。可谓今译总笼奄含始终二理故耳。可察。○二通达转。

  论曰二通(至)六地。释曰得无(至)其位。诸译粗同。但唯识论旨与今不同。彼论唯以见道为通达转。即真如断分别生云。二通达转。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文)彼亦会释摄论异说。次下当出。○三修习传。

  论曰三修(至)十地。释曰前位(至)其位。三相即三性相。三性若有三相则非是真实。三相不显现入三无性真实显现。此一段文与新唯识论家所说冰炭。可知。唯识论曰。三修习传。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摄大乘中说通达转在前六地。有无相观通达真俗。间杂现前令真非真现不现。故说修习转在后四地。纯无相观长时现前。勇猛修习断余粗重。多令非真不显现故。三异趣。可知。○四果圆满转。
  论曰四果。释曰三德(至)依止。唯识论云。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习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五下劣转。
  论曰五下。释曰人境(至)舍集。诸译旨同。唯识论说。义趣亦同。○六广大转。

  论四六广(至)舍故。释曰人境(至)生死。此即与前所明无住处涅槃其旨全同。唯识论云云。孔目章等明法无我未证则人无我智亦不清净之趣者。盖乃议此论旨耳。可知。○三明下劣转过失。

  论曰若菩(至)过失。释曰欲显(至)断德。余译极略。其旨无违。○四明广大转功德。

  论曰诸菩(至)功德。释曰欲显(至)可说。十自在至下当知。释中明四相之文最为要义。但余译中全无此说。可知○二释颂。

  论曰此中(至)不得。释曰为显(至)得义。三释义同。文旨明着。可解。上来释学果寂灭胜相品讫。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