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三(论本第七)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四显了意依章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显了意依章第四○二正释文。大分为二。一正明四意四依。二明解释大乘三相。初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释曰如来(至)此法。四意者。大乘庄严论第六。杂集论第十二(云云)庄严论及今论陈隋译并曰四意。魏译唐译及杂集论中云四意趣。可知。四依者。庄严论云四节。今论魏译云密语渐次。隋译云四合义。唐译及杂集论云四种秘密。可知。此四意及四依由三性故可决了者。谓一切教门不出三性。何以故。以说诸法真如是由真实姓。说梨耶种子从因缘生乃由依他性。为调伏众生故以补特迦罗及时方等而说者是由分别性。离此三性无别道理故。意依差别至下当辨。○二别释中二。初明四意。二明四依。初中有二。初正明四意。后明意依差别。初中有四。今初平等意。
  论曰一平(等)成佛。释曰譬如(至)等意。有人执平等法尔等者。唐译云。平等意趣者。谓如有人取相似法说如是言。彼即是。我世尊亦尔云云。与今少异可知。我名毗婆尸等者。唐译楞伽第四云。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以何密意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诸佛及说百千本生之事。我于尔时作顶生王大象鹦鹉月光妙眼。如是等佛言。大慧如来应正觉。依四平等秘密意故。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于昔时作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云何为四。所谓字平等。语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云何字平等。谓我名佛。一切如来亦名为佛。佛名无别。是谓字等。云何语平等。谓我作六十四种梵音声语。一切如来亦作此语。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不增不减。无有差别。是名语等。云何身平等。谓我与诸佛法身色相及随形好。等无差别。除为调伏种种众生现随类身。是谓身等。云何法平等。谓我与诸佛皆同证得三十七种菩提分法。是名法等。宋译第三魏译第五亦同。通别平等。可知。唐译云胜观如来。梵汉异耳。○二别时意。
  论曰二别(至)受生。释曰若有(至)时意。将释别时意三门分别。一引诸文。二判弥陀佛国。三斥通论家谬。初引诸文者。瑜伽论七十九云。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无有异生及非异生声闻独觉若异生菩萨得生于彼。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开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菩萨教中作如是说。若菩萨等意愿于彼如是一切皆当往生。答。为化懈怠种类未集善根所化众生故密意作如是说。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劝励时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从此渐渐堪于彼生当得法性。应知。是名此中密意。(文)伦记二十一上(二十六纸)云云。以别时意释。可寻。庄严论第六云。别时意者。如佛说若人愿见阿弥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别时得生故如是说。如是等说。是名别时意。(文)唐译云。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释曰。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惰者由彼彼因于彼彼法精勤修习彼彼善根皆得增长。此中意趣显诵多宝如来名因是升进因。非唯诵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文)隋译其旨全同。杂集十二云。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文)二判弥陀佛国者是亦有二。初总明佛国土。后正辨弥陀佛国。初总明佛国土者略出四家。一天台说。二贤首说。三净影说。四相宗说。初天台说者。净名疏云。二别明佛国者。诸佛利物差别之相无量无边。今略为四。一染净国凡圣共居。二有余国方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身居。四常寂光即妙觉所居也。前二是应即应佛所居。第三亦应亦报即报佛所居。后一但是真净。不应非报即法身所居。言染净者九道杂共也。何者六道鄙秽故名为染。三乘见真故名为净。三六共居故名染净。亦名凡圣同居国也。就染净国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恶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二权。实圣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信后心通惑虽断。报身犹在二。权圣者。方便有余三乘人受偏真法性身为利有缘愿生同居。若实报及寂光法身大士及妙觉佛为利有缘应生同居皆是权也。是等圣人与凡共住故云凡圣同居。四恶趣共住故云秽土。二明同居净土者。无量寿国虽果报殊胜难可比喻然亦染净凡圣同居。何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何以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经云。犯重罪者临终之时忏悔念佛业障便转即得往生。若但圣生凡夫何得愿生彼土。故知虽具惑染愿力持心亦得居也。圣生权实类前。可知。但以无四恶趣故名为净。乃至二明有余土者。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观断通惑尽。恒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为有余。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乃至三明果报土者。即因陀罗网是华藏世界纯净法身菩萨所居。以其观一实谛破无明。显法性得真实果报。而无明未尽。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报身所居依报净国名果报国也。以观实相发真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修因无定色心无碍亦名实报无障碍土。言无障碍者。一世界摄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无尽藏。别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种净义。乃至华严明因陀罗网世界。摄大乘明华王世界皆明果报土无障碍相。四明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故涅槃云。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经云。若知无明性即是明。如是皆是常寂光义。不思议极智所居故云寂光。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说身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其名土。一法二义故。金刚般若论云。智集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庄严庄严。乃至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文)二贤首说者。探玄记第三明世界种类云。小乘唯有一类娑婆等界。无别净土。三乘中有二。一约佛自住处有三。一法性土。二实德土。谓行等。三色相土。谓胜宝等。后二为自受用土。此三非是摄化处。故此中不辨也。二约佛摄化处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一染。谓此娑婆等。此约释迦。二净。谓余方化土。此约余佛。二变染土。谓足指按地等。三他受用土。谓十八圆满等。初中二。若依始教唯有百亿阎浮百亿释迦为摄化境。若依终教如智论中。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数。数此至恒沙为一世界性。数此复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此复至恒沙为一世界种。数此复至无量恒沙为一佛所化分齐。其受用土若依始教在色界顶。为引小乘在同界说。若依终教不在三界。如涅槃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无胜。是释迦佛实报净土。又于一切须弥楼山世界畔间往往安一净佛土。此通报化为引众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约果分。十佛自体国土海此当不可说。寄缘说十。如第二会说。二约摄化处有三类。一从须弥山界及树形等已去。乃至一切众生形世界海为第一类。二三千界外别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轮。四世界圆满。五世界分别。六世界施。七世界转。八世界莲华。九世界须弥。十世界相。此等当万与已去轮王境界。为第二类。三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网等。是佛境界为第三类(文)又梵网本疏出五说(云云)三净影说者。大乘义章第十九明净土义。今略出之。净土有三。一事净土。是凡夫有漏净业所感。是亦有二。一则凡夫求有净业所得土。如上诸天等。受用之时还生三有烦恼。二则凡夫求出净业所得土。如安乐国众香界。受用之时能生出道。二相净土。谓声闻缘觉及诸菩萨所居土。如龙树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其中。此诸贤圣修习缘观对治无漏。所得境界离垢清净土。虽清净妄想心起。如梦所睹。虚伪不真。相中离垢。故名相净。修因之时心无局别。故受报之时土无方限。所得境界随心回转(云云)约行约心二门(云云)三真净土者。初地已上乃至诸佛所在土也。诸佛菩萨实证善根所得之土。实性缘起。妙净离染。常不变故。故曰真净。然此真净因无缘念。土无相状。如梵王顶上宝珠体虽是有而无青黄赤白等相。亦如比丘无作戒法体虽是色而无一相有。又此真土因无定执。土无定所。因无分别。土无彼此自他之异。于中菩萨所得之土名离妄真。所得真土还与妄合。如空在雾。于此门中土随位别。阶降不等。随诸地位。妄土渐灭。真土渐现。如雾渐消虚空转现。如来所在之土名纯净真。纯真无杂。如净虚空。土虽清净应与染合。如是真土智悲所得。智依空成。以智摄行。行皆离相。所得之土还同彼因。妙寂离相。犹如虚空。悲随有生。以悲摄行。行皆为物。所得之土还同彼因。随物所现。犹如净珠无色不现。是乃由如来藏中法门有二。谓寂灭门。缘起作用门(云云)四相宗说者。相宗所依经论其说非一。且如瑜伽论第四说色顶成佛相。第七十八卷明净土秽土别相。第七十九卷初说清净不清净刹差别。其言净土言清净刹者。指已入大地菩萨所居土。其言秽土言不净刹者。即指娑婆世界。其余无别明佛身土之文。杂集论第六曰。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庄严论第三说三身。谓自性身。食身。化身。土亦准知。今论第十六说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此中自性身者。是诸如来法身于一切法自在依止故。受用身者。诸佛种种土及大人集轮依止所显故。此以法身为依止。诸佛土清净大乘法受乐受用因故。变化身者。以身为依止。从住兜率天及退受生(云云)说八相。唐译第九(云云)唯识论第十释大牟尼名法曰。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二转依果皆此摄故。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云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云云。二他受用云云。三变化身云云。即判如来身土出三义。有义如来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门所摄。有义如来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摄非实五境五识。故知如来唯有意法意识三法。有义如来功德身土如应摄在蕴处界中云云。以第三义为如实义。佛地论第一亦出三义。初义即当唯识第三如实义。第二义同彼第二说。第三如实义即当唯识所出第一义。师资异义。可知。寂曰。佛地三义中。初义则大乘始门之说。后二义则大乘终门之说。今论所说大旨同后二说。且按无著天亲等古说。建立三身三土。不显了分自他受用。佛自受用含摄自性受用之中。而非有孤然自受用色等而诠缘可攀。后至唯识佛地二论条然分别四身四土。虽二论所判极精密。不如古说淳朴似疏却妙乎。至下更辨焉。二正辨弥陀佛国者。经论及释家判弥陀佛国其说颇多矣。或说为报土。如大乘同性经摩诃俱絺罗经悲华经楞伽经华严经寿命品无性摄论第九佛地论第一等。或说为变化土。如鼓音声经等。或说为通二。如智论等。如无量寿等三部经等诸师所判非一。如净土论说为莲华藏世界。意趣可知。天台判为凡圣同居上品之净土。净影判为事净土。如前已出。至相云。阿弥陀国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弥陀佛土属世界海摄。何以故。为近引初机成信欣境。真实佛国圆融不可说故。若依三乘西方净土实报处。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事净土。三实报土。四化净土。是报化也。非化身化。观经玄义分判为唯报非化云云。慈恩佛土义林以二义判弥陀佛土。以观经第九观证他受用。引鼓音声经证变化土云云。群疑论第一出三释。一谓西方极乐是他受用土云云。二谓变化土云云。三谓通二土。地前见变化土。地上见他受用土云云。判西方三界摄不摄异论云云。又判观释九品分齐众说纷纭。不遑此载。问。上来诸说孰是孰非。答。并皆有道理。随顺圣旨。不可偏执诤竞是非矣。三斥摄论通释家谬者。当初摄论通释家盖多矣。而典藉不行于世。故叵辨其说之巨细。今准群疑所举以弹斥之。彼云。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云云。彼说当时障蔽净教。可知。今将辨彼非略出二失。一者不辨教格之失。二者执一妨余之失。初不辨教格之失者。大乘有始门终门。智断行位条然有差。如悬谭述。四意四依等乃大乘始门之说也。如瑜伽摄论等以他受用土名为净土。不许变化土有他方净刹。唯识论中虽于化土立净秽名。所谓净者即指慈氏出世。是与瑜伽摄论等所言净土硕异。若以西方净土为他受用土则以说异生菩萨发愿得生。判为别时意者是五分八教之定格也。岂可怪乎。无量寿三部经等乃大乘终门之说。而开宣愿力摄受门与瑜伽摄论宗致各别。岂可得以彼说为定量判断余深经乎。故世亲论主制若干论随其所依宗致自别。情无固必。如玉走盘。摄论释中说别时意。净土论中劝奖愿生。论家之通宏大率若是。通论诸师不循此洪范。墨守一途障闭大道。遂使时人不修净业。盖斯不辨教格之所致也。后执一妨余之失者。凡佛教门有无量差别。所谓性相分别门。结缘劝信门。遮止恶非门。遣荡执情门。出假利生门。唯识缘起门。实相中道门。感应道交门。佛力加持门。秘密理趣门等。是乃由十因缘所成众生有种种根性种种欲乐种种信解。不可以一法门摄化犹如一匙之不能开众户也。如是异门不止不相障碍。亦能相成。互相助显。譬如人一身皮肉筋骨脏腑荣卫互不相离互相资成。是为大道。名真佛教。是故执一妨余则蓦地违害于普门应机之智印。其过莫大焉。论诫之为地狱业。岂可不惧哉。智论第一说四悉檀明说化之善巧。天台诸部以此为判教之洪基有旨哉。又次下众生乐欲意趣了然日下。摄论通释家何其不思之甚矣。如夫玄义分群疑论等则以唯愿无行之义遮彼部障。可见。此辨叵此罄。略述梗概而已。○三别义意。
  论曰三别(至)觉了。释曰此言(至)义意。唐译云。别义意趣中。于大乘法方能解义者。谓于三种自性义理自证其相。若但解了随名言义是佛意者。愚夫于此亦应解了。故知此中言解义者意在证解要由过去逢事多佛(文)涅槃经四依品云。善男子。若有众生。于凞连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此恶世受持如是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众生。于一恒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乐是典。不能为人分别广说。乃至若有众生于八恒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经卷。亦劝他人令得书写。乃至具足能解尽其义味云云。其旨可解。○四众生乐欲意。
  论曰四众(至)种意。释曰有众(至)毁义。其旨明着可解。此中言修者。应通禅慧。非唯指定无漏戒定慧体。若虚空无可毁义可知。○二辨意依差别。
  意及依异(至)为依唐译粗同。但释秘密云决定令入圣教为异。无性释云。远观于他欲作摄受名为意趣。近观于他欲令悟入说为秘密。隋译其旨同唐。可知。○二明四依中二。初正明四依中四。今初令人依。
  论曰四依。释曰于正(至)入依。此与四悉中世界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别二相者。隋唐二译云自性差别。自性差别至下当辨。○二相依。
  论曰二相。释曰于正(至)相依。此与第一义悉檀其旨相似。可知。无性释曰。相秘密者为令悟入所知相故(文)凡一切教法数过尘算。论其大体则无不由三性相之理。故云相秘密。○三对治依。
  论曰三对。释曰于正(至)治依。此与对治悉檀其旨相同可知。八万四千惑者。如智论五十九探玄十六等明。此一段文今译与余译异。可知。○四翻依。
  论曰四翻(至)多摩。释曰于正(至)正说。今译及隋译偈出梵语。魏译唐译以汉语颂。秘密语义出于涅槃经大众所问品。广博严净经第四。发智论第二十。今论第十四。杂集论第十六。孔目章第二(二十八纸)五十要问答下(二十七纸)探玄记三(六纸)等。杂集论中出于三偈。广如解释。孔目要问答明翻依所由。可寻。杂集十二云。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谓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贞实。二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善住于颠倒者。谓翻常乐我净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善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勤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文)如罗睺罗法师等者。无性释云有颂曰。可考。○第二明翻依所为。
  欲令众生(至)是名翻依。孔目第二(二十八纸)广明翻依所为。可见。○第二明解释大乘三相。于中有二。初先总列三相。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至)所说诸义。悉字乃义字形误。可知。○二别释中三。今初广解缘生体相。
  广解缘生释曰外尘(至)为因。本识与生起识更互为因者。如上互为因果章说。○二广解释依因缘已生诸法实相中二。初长行。后偈颂。今初。
  论曰广解(至)显现。释曰是诸(至)切果。已生诸法不出相识见识。此相见识依他性本识为依止。分别为相。真如为性。是故一切从因缘生法于三性中则得显现。可知。顺逆二相其旨奇矣。是亦从始入终之说也。隋唐全无此文。问。顺相易解逆相之中。言由分别故有法尔者其义云何。答。虚倒及所起果生分别。由分别加行熏修。真性显现。岂非由分别而有法尔也。○二偈颂中二。今初颂。
  论曰如偈(至)见此。释曰诸法(至)真实。凡夫迷依他性故见生死。而不见涅槃。圣人悟依他性故见涅槃。而不见生死。如说见般若者不见一切法见一切法者不见般若亦此意也。凡之与圣所见虽殊。其见不见同时则同焉。可知。○第三颂。
  论曰如偈(至)平等。释曰为显(至)得义。此颂与前颂其旨全同。○第三广解成立所说诸义中三。一总标。二别释。三结颂。今乃初也。
  论曰广解(至)义依止。释曰因前(至)因事义(会入不允)。初科明本识生起识互为因。第二科明所知三相。此二摄尽诸法体义。故今应示解释轨则矣。○二别释中二。初明功德依止。后明因事义依止。初中亦二。初叙出二十一种功德。二明解释轨则。初中有二。初总句。后别句。今乃初也。
  功德依止(至)净慧。依功德(至)此义二十一种功德出于佛地经论二(初)。可寻。○二别句中有二十。今初无二行。
  论曰无二。释曰不如(至)无二。唐译云不二现行。佛地经说同译。可知。○二无相法为胜依意行。
  论曰无相(至)。释曰即是(至)意行。隋译云无相法为胜道。释曰。第一清净者。清净真如即是无相法。此真如非有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亦非无相。由有自体相故。此真如于无相法中为第一清净入处故言令入。功德最胜故名为道。道者入处义。故名为道。唐译云趣无相法。义者同隋。○三住于佛住。
  论曰住于。释曰此显(至)佛住。诸译皆同。此论十六(二十七纸)明四住。佛住其第四也。又智论第三初辨三住或四住。可寻。○四至得诸佛平等(唐云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论曰(至)得。释曰依止(至)至得。唐译曰。即是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文)四平等如上已明。○五行无碍行(隋云至无障碍处。唐云到无障处)。
  论曰行无。释曰为对(至)障碍。三障者谓惑业苦。如来修觉慧对治诸障者。谓如来智慧三世融即周遍法界。是言对治。非如来尚有三障故修对治。如说精进无减等。可知。○六不可破无对转法(唐云不可转法)。
  论曰不可。释曰于世(至)性故。无失本性者。谓如来所说是最清净法界等流称性法门。故非魔外之所能破。可知。○七不可变异境(隋云无碍境界唐云所行无碍)。
  论曰不可。释曰世间(至)如空。八法者亦云八风。名八世法。谓利衰等八。如增一阿含三十九瑜伦记五上(二十纸)等明。境即四念处等者。此一句最珍奇。胜于夜光。隋唐全无此文。可知一切佛弟子皆依四念处修学。如来遗敕意在于斯矣。○八不可思惟所成立法(隋云不可思议成立。唐云其所安立不可思议)。
  论曰不可。释曰修多(至)相应。十二部经乃最胜真如等流。一文一句悉是毗卢遮那之智印也。岂可凡小之所测知。故鸠摩罗迦叶八岁出家得阿罗汉之缘出于诸律。新译律第十七广出其缘。亦如经律异相引僧祇律。可寻。○九云三世平等(唐云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论曰至三。释曰如来(至)平等。此中明二平等。初智平等。后说平等。四答者出于婆沙十五智论二十二三十五瑜伽八十一等说。隋唐释此句云即是授记功德。其义未了。可知。○十于一切世界现身(隋云遍行一切世界身。唐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论曰于一。释曰为化(至)为行。二身者谓受用身变化身也。○十一于一切法智慧无碍(隋唐文言粗同今译)。
  论曰于一。释曰由得(至)决疑。隋唐云断疑功德。四无畏者如增一阿含第十九智论第五第二十五杂集第十四明。四无碍辨如瑜伽四十五显扬第四大乘义章十一等明。○十二一切行与智慧相应(隋云一切行具足智。唐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论曰一切。释曰如来(至)空过。神通等三轮如下第十(二十七纸)出。○十三于法智无疑(唐云于诸法智无有碍惑)。
  论曰于法。释曰此法(至)立教。唐译云知当来如是法生。可见。○十四不可分别身(唐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论曰不可。释曰众生(至)分别。如来一切化用悉成事智所作。如摩尼天鼓无思作事。准此思之。上所说四意等只是法门耳。今此所说是真实义门。与华严所说等合。○十五一切菩萨所受智慧(隋唐可检)。
  论曰一切。释曰由无(至)依止。唐译云云。与今其旨稍异。可知。○十六至无二佛住波罗蜜(隋云到无二佛住第一波罗蜜。唐云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论曰至无。释曰如来(至)成就。唐曰。得佛无二住胜彼岸者。即是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就满功德。谓无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于如是此无二法身。得善清净波罗蜜多。○十七至无差别如来解脱智究竟(隋云。于如来无差别智中解脱究竟故。此中解脱者。即是增上解故。唐云。于无杂如来智中胜解脱究竟此中胜解脱与今异。可知)。
  论曰至无。释曰于无(至)脱故。唐译可见○十八已得无边佛地平等(隋云入无边无中佛地平等。唐云经无中边佛地平等)。
  论曰已得。释曰如来(至)身外。其旨甚深。宜细思筹焉。○十九法界为胜(隋云法界第一。唐云极于法界)。
  论曰法界。释曰如来(至)穷尽。此一段文奇且妙矣。隋唐两译全无此趣。因化身下意趣甚深。幸留意焉。○二十虚空界为后边(隋云尽虚空界等。唐云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论曰虚空。释曰如来(至)虚空。唐译释中广明云云。○二显解释轨则。
  论曰最清。释曰由二(至)成就。以别成总。其旨可知。余二十二句者下二之字恐衍。○第二明因事义依止中二。初正明。二示解释轨则。初中有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示解释轨则。今初。
  论曰因事。释曰因事(至)菩萨。大集经及宝积经论说菩萨三十二法与今颇异应披。余经因事二义。可知。次下出十六业。后有十六句以释诸业。故成三十二法。至下当知。○二别释中二。今初总句。
  论曰于一。释曰于一(至)句义。于一切等者。上句则约第一义。下句则约俗谛。可知。○后别句中有十六业。今初传传行业(隋云展转起行业。唐云展转加行业)。
  论曰令入。释曰若菩(至)知之。此中初正明展转行业。后略明别以显总。○二无倒业(唐云无颠倒业)。
  论曰我今。释曰若菩(至)倒业。唐译云无颠倒业者即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云云。隋云知我何价故云云。中善处中字恐衍。○三不由他事自行业(隋云他不请作亦自行业。唐云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
  论曰舍高。释曰此人(至)正法。○四不可坏业。
  论曰坚固。释曰由菩(至)乐心唐译云。不动坏业者即是坚牢胜意乐故。不以有情作邪行故动坏菩萨利益安乐增上意坚固之心。○五无求欲业。
  论曰非假(至)余生。释曰前有(至)可知。此中有三句。所牒可知。前三句即指本二句。后三句者指不会报等解释二句。余文可解。此无求欲意下乃起下之语。○六随处相应言说业(唐云相称语身业)。
  论曰称量。释曰此二(至)欲业。唐译云。此二句中。应量而语及先言是语业。含笑是身业。应量语者唯作法语言含笑者。舒颜往来。作饶益事(文)此二称下起下。○七有苦有乐无二众生平等业(隋云于苦于乐及非二中平等业。唐云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
  论曰于诸。释曰于有(至)欲业。○八无下劣业。
  论曰于所。释曰若菩(至)弱心。○九不可令退转业。
  论曰无厌。释曰菩萨(至)厌倦。○十摄方便业。

  论曰闻义。释曰若人(至)修行。○十一厌恶所对治业。
  论曰于自。释曰由智(至)瞋轻。唐译云。厌恶所治业者。即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悔故。由此方便乃能如实调伏有情。○十二无间思量业。

  论曰于一。释曰此显(至)菩提。威仪清净品者。隋译云净行修多罗。唐译云所行清净契经。今此一文全与华严净行品意同。未知是指彼品乎。将阿毗达磨经中有此品乎。○十三行进胜位业(唐云胜进行业)。

  论曰不求。释曰前有(至)之因。前有七句者。从不求果报至四摄相应之七句也。后总举等者。指正修加行已后二句。余文可解。○十四方便成就业。

  论曰于持(至)二句。释曰前有(至)云何。唐译云。十四成满加行业。此有六句差别应知。谓亲近善士故。听闻正法故。住阿练若故。离恶寻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助伴功德故。此复有二句(云云)余文可解。○十五显方便业(唐云成满业)。

  论曰恒治(至)功德。释曰前有(至)两法。唐译云。谓无量清净故。得大威力故。证得功德故。释曰。恒住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云云。隋译文似缺脱。应考。○十六安立他业(隋唐并言安立彼业)。

  论曰于住(至)污心。释曰前有(至)污心。唐译可寻。言无不定故不信受者。不信不字恐可字形误。余文可解。○三结释。
  论曰与如(至)名菩萨。○二示解释轨则。
  论曰如此文。释曰初句(至)释总。三结颂。
  论曰此中(至)句别。释曰以一(至)别义。是颂结上功德依止因事义总别句法。隋译第一第三句云初句所摄故。唐译云由最初句故句别德种类。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今译取字盖乃显取初句义别句中分别种类差别。可知。上来释应知胜相品竟。
  ○自下第六释应知入胜相品。于中有三。一题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摄大乘论释第八。
  摄应知入胜相品第六。
  释曰此品(至)差别。○三正释十章。初正入相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正入相章第一。○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如是。释曰一切(至)此问。释中初释应知胜相名二义云云。后释最奇。是亦有从始入终之旨。可知。后明入应知相中。初明三种性云云。是文亦超异可尚矣。后略明入相。此一段文后译全无。未知孰是正本矣。○二正答释。
  论曰多闻(至)意言分别(至)。释曰于大(至)法因此一段文明出世心种子能生正思惟意言分别。此正思惟从净法界等流正法教生起。瑜伽论五十二终云。问。若此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遍行粗重者。诸出世间法从可种子生(乃至)。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生(文)然印度诸论师有三家异诤。如护月等计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云云。如难陀胜军计。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云云。即引此论文证。如护法等计。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即会此论文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断。感胜异熟为出世法胜增上缘。无漏性者非所断摄。为出世法正为因缘。此正因缘微隐难了。有寄粗显胜增上缘。方便说为出世心种云云。具如唯识第二明。如难陀等释瑜伽文乃有二义。一谓诸佛菩萨由证真如展转流出十二部经。流行在世。见道已前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缘彼经教作所缘缘生。从本为名名从真如所缘缘生。二谓初地出世圣道一从世第一法顺决择善为增上缘等无间缘生。二从真如所缘缘生。若依护月护法等亦有二释。一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增上缘。真如为所缘缘。故顺解脱分等善根得生。二云。以本有无漏种子为因缘。解脱分等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真如为所缘缘。故初地出世间法得生。论从后缘说。故云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生。寂曰。三家所说虽各有理。若以显了而论焉则难陀胜军等义正当瑜伽摄论等之旨趣。虽然如是诸家所论并皆大乘始门之说。故未尽其理。教限应尔。若欲究此理之渊极者。应须披读思惟大乘终门之经论及章疏矣。释依止中二说云云。寂曰。前义为正。若依后义则恐不连属于下句乎。应思。明正思惟中。离邪思惟者拣非外道。离偏思惟者谓拣二乘道。余文可解。意言。分别至下当知。正入相章竟。○第二能入人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能入人章第二。○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何人。释曰此问(至)止力。○二答释。

  论曰大乘(至)资粮。释曰为离(至)入人此中四节可知。明正思惟力中出三种信即是信三佛性。至下当知。此文及举三贤位等隋唐全无。可知。能入人章竟。○第三入境界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入境界章第三。○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诸菩。释曰此问(至)识位。○二答释。

  论曰有见。释曰此法(至)法相。因大乘法。生意言分别。此意言分别中有二相。谓相及见。是为胜解行地菩萨唯识境界。可知。入境界章竟。○第四入位章中二。今初标章名入位章第四。○二正释文二。今初总标。
  此意言(至)四位故。问起在于前章。可知。○二正释中二。初正叙四位。后更显其缘境。初中有四位。今初愿乐行地。

  论曰于愿。释曰有意(至)乐位。隋译云信解行地唐译云胜解行地。此位菩萨意言分别有相有见。有能取所取修唯识观。可知。○二入见道位。
  论曰见道。释曰如此(至)见位。○三修道位。

  论曰修道。释曰意言(至)修道。此中初正明修道。后明见修别相。后中五义。可知。事不成者。见道位唯通达唯识真理。未能以后所得智照了俗谛差别。故名为事不成。此拣别二境之释。隋唐全无。寂曰。此五义之中第二释。应思。○四究竟位。

  论曰究竟。释曰究竟(至)境界。此中释文与隋唐译硕异。可知。诸地之中有分究竟。可解。杂集论第八(十八纸)已下辨五种道。开胜解行地以为一道。谓资粮道加行道故成五道。广释云云。至第十终可寻。若人入等者起后之语。○二更释其缘境。
  论曰一切。释曰此言(至)竟位。言四界者。盖斯指分段三界及变易生死耳。以识真如为诸法体相即为方便道见道所入。此文亦有从始入终之密意。可察。此一段文隋唐所无。可知。入位章竟。○第五入方便道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入方便道章第五。○二正释文中三。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得入。释曰此问(至)方便。○二起下。
  何者为善(至)所明。○三正释中二。初明善根力持。后明八处入方便。今乃初也。

  论曰由善。释曰未有(至)为八。此释文隋唐所无。可知。善根力应知下起下之语。○后明八处入方便中有八。初三练磨为三处。于中有二。今初总标。
  论曰由有。释曰此即(至)屈心。寂曰。隋唐两译并无八处名目。可知。且此本论文总系下八处之文。而释论中唯举三种练磨心而作释焉无。乃本末不符顺乎。应思。○第一练磨心中二。今初起下。
  何者三(至)磨心。唯识论第九(八纸)云云。○二正释。

  论曰十方(至)磨心。释曰此显(至)磨心。文旨明着。可解。二轻贱下起下之文。○第二练磨心。

  论曰由此(至)磨心。释曰此显(至)磨心。此中初明菩萨正意为方便体相以况己正意。后明诸菩萨三功能方便以况已所修诸波罗蜜心决定而不动转。所谓正意即信乐大乘心。所谓施等诸波罗蜜是所修功德。如是信乐及所修以为比况生勇进心谓方便体相及功德与他无异。他既成满。我何不得也。结释之中明信乐三因佛性云云。此文与佛性宝性等论旨相邻。可知。隋唐两译文义颇异。可检。三疑应得下乃起下之文。○第三练磨心中二。今初长行。

  论曰若人(至)磨心。释曰人即(至)不生。此中初举凡夫及二乘所修善得果不虚。比况菩萨所修福智诸波罗蜜发愤思惟。彼小善有碍善既能克得所期果报。何况我广大无碍善。岂可不成满大果哉。于是怯退心灭。余文可解。○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何无。释曰偈中(至)言无此中初以三义除退屈心。从初至下劣一颂第一练磨。次一颂第二练磨。后一颂第三练磨。·次明善心作增上缘生施等果。前前善心作同类因生后后善心。施等望施等同类因。引等流果亦尔。次举凡小善比况勇进云云。如上已明。言移位者。谓转凡位趣圣位。○第四处明灭四处障中二。初长行。后偈。初中亦二。今初总标。

  论曰由灭。释曰八处(至)说之。○三别释中四。今初舍离二乘思惟障。
  论曰由舍。释曰二乘(至)思惟。寂曰。从空出假法门也。菩萨十解证悟人空时了了知见生死是大灾患大过失涅槃是大寂静大安稳。故动则堕二乘无为坑不能出假利生。是名菩萨死。为击发此沉滞故说从空出假法门贬二乘道。名为曲见。或称邪见。大乘始门之说往往有此法门。可知。若凡夫法望二乘道则凡法是曲也邪也狭也劣也。二乘道乃直也正也广也胜也。若二乘道望菩萨十地道则二乘道者偏邪也狭小也粗劣也。菩萨道者中正也广大也胜妙也。故以菩萨道引二乘道。以二乘道治凡夫法。是为阎浮一化之正轨。然后代学教之流谬解大乘经中从空出假一法门拟对凡夫。尊珍凡法。弃掷二乘。恰如匹夫闻见三公之藐视列卿效之以己贱下侯伯。不亦错乎。应思。○二除于大乘中邪意及疑。

  论曰于大。释曰于大(至)乃疑。隋唐二译与今稍异。今译旨趣明畅可尚。○三闻思法中除灭法执。

  论曰是所。释曰闻思(至)方便。释中初明闻思境。次明法执我我所。举执涅槃我我所例证云云。以执有涅槃涅槃有离苦用名为邪执。是执障入唯识故。后明今唯除法执人执前已灭除之旨。此一段文与后两译大异。后译极略。可知。今译中云十解已上名为圣人意在于此矣。○四除于一切相分别障。
  论曰安立。释曰于散(至)分别。此中明于散心所缘境定中所缘境如是一切相悉不分别。何以故。见境无相。见识无生故。○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上觉。释曰此偈(至)上觉。此偈唯颂第四除障。余则不颂。○第五处入方便。于中为二。初标章。后正释。今初。

  论曰缘法。释曰此即(至)说之。法乃十二部经。义乃十二部经所诠义。理是所缘境。○二正释。

  论曰何因(至)别故。释曰此问(至)尘故。此中初问起。后答释。明闻思二慧为入唯识之因以答第一问。余文可解。○第六处入方便。

  论曰由四。释曰此即(至)亦尔。此明四寻思。四寻思四如实出于瑜伽三十六。显扬第六。杂集十一(九纸)唯识论第九。述记九末(五十三纸)等。瑜伽论云。云何名为四种寻思。一者名寻思。二者事寻思。三者自性假立寻思。四者差别假立寻思。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唯见名是名名寻思(大乘义章四初云。废名息相去其言。说以求诸法。诸法体同犹如幻化。因缘虚集。非有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类名藉相假于言说。施设彼法。法随名等有种种)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事唯见事。是名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者。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事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性假立(文)显扬全同。杂集云。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观彼自相皆不成实。事寻思者。谓推求诸法蕴界处相皆不成实。由诸蕴等如名身等所宣说事皆不成实。是故观彼相不成实。推求者是观察义。自体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自体假立言说自性。能诠所诠相应者。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闻能诠。由忆念门即于所诠得生领解。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能诠得生领解。于如是共立相应法中眼等自相唯是假立。但于肉团等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差别唯是假立名言因性。所以者何。以于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若常无常有上无上有色无色有见无见差别相唯是假立名言自性如是观察。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文)若就通言。地前地上并修此观。若就别说唯在四加行位。寻思在暖顶。如实在忍世第一。推求智名为寻思。决定智名为如实。凡夫无明妄执故谓名属于义义属于名名义不相离。是遍计所执生死之根本也。菩萨观名但假施设依名求义必不可得。故言于名唯见名等。下三准此。可知。此下明入方便以答第二问。四寻思中。前二名离相观。后二名合相观。可知。文中明菩萨观名义各异自性差别唯有言说实性不可得。次明名义互为客不是同体。次又若下明名义非实相属。次复次曰下更明名义了不了二法各异。次复次若下引例证名义各异。后由如下结释。可知。○第六入资粮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入资粮章第六。○二正释文明第七处中二。初明四如实智。后明入唯识观。今乃初也。

  论曰由四。释曰此即(至)实智。此中初正明四寻思所引四如实智。后结四寻思四如实名义。初中四节。可知。瑜伽论三十六云云。何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即于此名如实了知。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故。若于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无有能于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无有想则无有能起增益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者。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已。观如一切色等想事性离言说不可言说。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寻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像响应光影水月焰火梦幻相似显现而非彼体。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有差别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别假立不二之义。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可言说性不成实故非有性。离言说性实成立故非无性。如是由胜义谛故非有色。于中无有诸色法故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于中说有诸色法故。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差别假立门。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了知。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差别假立不二之义。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愚夫于此四如实智有所阙故不现前。故便有八种邪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谓由此邪分别起诸杂染(云云)。
  ○后明入唯识观中有二段。初观四境遣外尘。二证得意言分别遣分别。今乃初也。
  论曰若菩(至)为量。释曰已入(至)通达。十信三贤四善根通名如行。初修观时观名义自性虽似显现唯是意言分别难此无别外境。此中初观名。次此义依下遣义。后此名义下遣自性差别。如是四境唯意言分别似而显现耳。○二证得意言分别遣分别。

  论曰亦如(至)识观。释曰是观(至)真观。此中初明证得一切唯是意言分别不见四境。次明境已无故分别亦无有实体。后结四寻思四如实智观意言境入真唯识观。○第八处入方便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于唯。释曰此下(至)入譬。○二答释中有二。初答第一问明所入法。二举譬答第二问。初中亦二。初略叙所入三法。后重释所入法今乃初也。
  论但入唯。释曰此下(至)得入。此中三节。初明入唯量。次明入唯二。后明唯种种。明唯二中。因者即相识。果是见识。所依能依亦应准知。明唯种种中与隋唐译颇异。隋译云。唯是一识。种种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生。唐译云。种种性者唯是一识显现。似有种种相非速疾故别别而现(文)诸译各有道理。未知熟正。三法即指上三节。可知。○二重释上所入三法。

  论曰名义(至)生故。释曰名义(至)藤譬。此中三节。初明六相无义。显入唯量义即指定实法。名义及名义上自性差别唯是识量。无定实法故言六相并无义。次由此下明入唯二。于相见离言依他性遣能所取分别性。后一时下明入唯种种。种种相貌非有似有。是依他离言种种。非情计种种。可知。为显入三性等者起下之语。○二举譬答第二问中二。初举譬喻。二合譬明入三性。初中有三。初明于藤蛇乱智转。次乃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三明藤智亦灭知真。今初。

  论曰譬如(至)有故。释曰人见(至)法故。此中举蛇想譬分别性。三烦恼者谓皮肉心三烦恼。如上已明。二若乘者字倒。可知。二乘唯有法执分别性。凡夫人法具有。此二执相犹如藤上蛇。虚妄不有。可解。○二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

  论曰人已(至)智在。释曰于依(至)智在。此举蛇智灭时藤智自生。譬了依他性则分别性灭。可知。○三明藤智亦灭知四尘实。
  论曰此藤(至)可灭。释曰若人(至)可除。此举分折藤唯是四尘似藤而现无有实藤以譬依他细执亦灭入真实性。○二合譬明入三性中三。初入分别性。二入依他性及以真实性。三总结。今乃初也。

  论曰若如(至)蛇智。释曰一如(至)别性六相无义如上已明。文旨分明。可解。○二入依他性及真实性中二。初略明入依他性及真实性。后重广明证真如法界入真实性。今乃初也。

  论曰于伏(至)智故。释曰于入(至)实性。藤智譬依他性。四微譬真如。菩萨先以依他性遣分别性。今亦依真如无生性智遣依他假智识入真实性。是名入依他性及真实性。○二重广明证真如入真实性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如此。释曰若菩(至)实性。本文承上入分别性入依他性以问入真实性。释中略明入三性。可解。○二正释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初中亦二。初明伏灭尘想。后明入真观。初中有二。今初正明伏灭尘想。
  论曰若舍(至)尘想。释曰若菩萨(至)尘想此明修此观位先所闻数习熏修力能伏灭尘想。是乃前所熏习闻思慧功成位真修现前之趣也。○二明伏灭尘想由。

  论曰以一(至)得生。释曰昔意(至)得生。此中本文上句明一切尘不生所以。下句明一切想不生所以。释论之中。总明尘想不生。而不分句释。会本分为二段者。盖不得释论之文旨故耳。○二明入真观。

  论曰由此(至)实性。释曰由菩(至)为名。释中二问。以二义酬此问。初以无分别智为名。后以至究竟名为名。是名为菩萨将入真观时所住。究竟名至下当知。次以无分别智证真如法界为酬第二问。次明菩萨无分别智证住真如法界。故心行平等平等离能取所取。十种平等者出于十地经论第八(初纸)后由此义下结入真实性。前说菩萨下起下。○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别境。释曰为答(至)如境。此结颂明第十究竟名是菩萨所住。音字合三十七者。大品广乘品。智论二十八·四十八·八十九。华严五十八。涅槃经第八。大集经第四。大日经具缘品等。说四十二字门。大集第十(十八纸)说二十九字母法门。(云云)○三总结。

  论曰如是。释曰如此(至)胜相。上来入资粮章竟。○第七入资粮果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摄大乘论释第九。
  入资粮果章第七。○二正释文中三。初开章。二正释。三结释。今初。
  释曰由入(至)有八种。○二正释中八种果。今乃初三。一得胜时。二得胜方便。三得胜果。

  论曰由入。释曰此文(至)摄故。释中初明得胜时。次明得胜方便果。后明得胜果。又障名摄者。三烦恼者是地所对治故。○第四得胜通达果。

  论曰善通。释曰即明(至)二乘。释中以三义明胜通达。初由得四依者。四依有三种。谓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今乃指法四依。法四依者出于涅槃经第六(十八丁)大乘义章十一本(十五纸)法苑珠林百十八(八纸)等。依法不依人者。谓菩萨自深通达法性得决定智。不由人语而心移转。故言依法。第二释云云。十地即法界始终。出障显现必有此躇通达此始终。故云善通达。第三释中言四种方便者。指四寻思四如实。二方便者即指寻思如实二方便。凡夫不达生死苦故不修二方便。二乘不达不住涅槃故速修是方便趣求涅槃。菩萨不然云云。余文可解。○第五得胜定位果。

  论曰得生。释曰即明(至)佛家。如来家即一真法界也。入见道位无分别智冥合真如法界。是名生佛家。余文可解。○第六得胜恩养果。

  论曰得一。释曰即明(至)自苦。是亦通达法界故。即见自他法界平等成四种恩养而自利利他所究竟。般涅槃为归处。无余依涅槃界是一切乘所归处。最极无上甘露界可知。○第七得胜意用果。
  论曰得一。释曰即明(至)解脱。文旨明着。可解。四摄者如大品二十六。智论六十六·八十九。瑜伽四十三。伦记十下(二十八纸)等明。可寻。○第八得胜至得果。
  论曰得一。释曰即明(至)平等可解。○三结释。

  论曰此观。释曰菩萨(至)次第。上来入资粮果章竟。此一章文在隋唐译仅十二行。文义极略。结释三见全无。可见。○第八二智用章二。今初标章名。
  二智用章第八。○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复次。释曰此问(至)益用。○二答释中二。一明入唯识观。二正明二智用。初中有二。初明入唯识观。后标二智。初中亦二。初所缘境。二能缘智。今初。

  论曰由缘。释曰先明(至)无倒。释中通法四品。可知。初三品乃声闻乘见谛智所缘境。上上品乃大乘二智所缘境。可知。唐译云。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云云)释曰。此后得智复何所用。无分别智。不能宣说诸因果法无分别故(云云)○二能缘智。

  论曰出世(至)智故。释曰即第(至)方便。止观义如涅槃经三十一。及瑜伽三十七·三十八·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伦记十一上(二十五纸)十八下(十三纸)等明。瑜伽七十七(十三纸)说奢摩他毗钵舍耶已云。一切胜三摩地皆此二所摄。又云。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此二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粗重缚云云。○后标二智。
  论曰由无(至)智故。释曰欲显(至)难得。寂曰。此章从由缘至毗钵舍那智故是明根本无分别智。从由无分别至相智故是明后得智。应思。○二正明二智用中二。初明本智用。后明后智用。初中有二。一正明三用。二结三用。初中有三。今初灭障。用。

  论曰为除。释曰此下(至)识中。此中初列三用。次释灭除二字。次释共阿梨耶。次释本阿梨耶。后更明种子因果。此一段文最奇矣。隋唐两译其文极略。义亦未了。可知。○二立因用。

  论曰为生。释曰即明(至)菩提菩萨所行虽过尘数总摄六度。至下当知。○三得佛法用。

  论曰为转(至)智智。释曰此下(至)智德。此乃三德四无畏。可知。四无畏者如智论第五(二十纸)二十五初杂集十四(五纸)等明。○二结三用。

  论曰故入。释曰为成(至)后智。此中初正结上三用。入观后下乃起下文。○二明后智用中。初正明后知无颠倒。后明二利用。今乃初也。

  论曰无分(至)颠倒。释曰此文(至)流故。此中初标智无倒。次明本识依他性是因。所生识识相识是分别性是果。菩萨于此因果中正知正见无复颠倒。三相即根尘识也。内外相等者如上第四卷明。后明菩萨后智了达如幻等不由见闻觉知而取诸法定实相。何以故。一切法唯本识所流故。○二明二利用。

  论曰由此(至)偏倒。释曰如幻(至)利他。二文可知。五明者如瑜伽论第十三至十五及第三十八伦记十上(十三纸)等明。○第九二智依止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乃初也。
  二智依止章第九。○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是时。释曰此问(至)此法。释云真境者。前所谓极通境即三无性真如也。四种三摩提如次下说。○二答释中二。初明四种三摩提。后结释。初中有四。今初光得三摩提暖善根依止。

  论曰由四(至)依止。释曰乐观(至)四分。此是下品。无尘忍未离三相。三相者即三轮相。谓能忍所忍忍者。或可指观善成就因缘。惑者即分别也。光得三摩提唐云明得。三摩提名如瑜伽伦记四上初明。五分五智未详指何。瑜伽第十二明圣五支三摩地五圣智三摩地。伦记四下释之。虽是圣定亦通地前。今乃入见道方便故具五分五智乎。次福德下初明暖行。次明通达分。通达是见道也。次明善根。次明依止。后复释通达分。○第二光增三摩提顶善根依止。
  论曰于最。释曰已离(至)云何。是最上品。无尘忍光增。唐译云明增。顶三义可知。已说菩萨下乃起下之文。可解○第三通行三摩提忍善根依止。

  论曰于四(至)依止。释曰若菩(至)名忍。此中初明四如实智。入唯识观。依除无明及疑惑。次明入真义一分了悟无相性。后明此定即非安立谛忍依止。余文可解○第四无间三摩提。世第一法依止。

  论曰此三(至)依止。释曰此三(至)第一。此中初明先了别无相性。今复思量能所缘不可得。了别无生性入见谛道。于其中间有此三昧。次明无间名。后释世第一名。可解○二结释。
  论曰此四。释曰前二(至)方便。四修者。俱舍论第二十七明佛德云。复有四种。一无余修。福德智慧修无遗故。二长时修。三阿僧祇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刹那刹那修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修无慢故。今以二修判四种定。其旨未详。应考○第十二智差别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二智差别章第十○二正释文二。初问起。二答释。初中有二。初举已得见道。后正问修道。今初。

  论曰若菩。释曰此下(至)地果。释中初明见道为修道所依止。次举真俗二谛不相离。明见道为修道·依止所以。后显四义。可知○后正问修道。

  论曰云何。释曰此云(至)初地。释中初释云何。十义乃地中所有义别。瑜伽八十一出十义。一地义。二相义。三作意等义。四依处义。五过患义。六胜利义。七所治义。八能治义。九略义。十广义。又同卷(十一纸)云云。虽与彼义稍异。释义相类。可知。今此十义自出于答中。可知。次释修习。后释观行。菩萨下乃起下。○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长行释。后说颂。初中有二。初正答所闻。二明菩萨见道与二乘别。初中二释。今初释中二。初正释。后重释云何。今初。

  论曰如佛(至)加行。释曰此中(至)更修。释初明三慧境中。小乘十地者。大乘同性经下(十一纸)说三乘及佛果各有十地。可寻(隋译曰。如是入地菩萨入唯识故得见道。云何发起修道。随所成立说十地。一切修多罗摄取现住事通相法为缘。出世间及后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智。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数习故。为转依止得三种佛身故修行。释曰。随所成立说者。谓若为成立故说。十地经中诸地故)无量无数百千等者。瑜伽七十八(十五纸)有说。可见。○第二重释云何中二。今初释中二。初释云何。后正释答文。初中亦二。今初释。

  复次论曰云何。释曰(至)加行。此问分为六义。一修位境界。此中三种。如次三慧境。二约修位三慧功能。配文可解。三约修位修慧因果。此乃成二智问。四约修位四修可解。五约修位依止。此乃为转依问。六约修位胜用。可解。此与上释大旨相同。○第二释。

  复次论曰云何。释曰(至)是利他。此中亦分六段。与上少异。可知。○第二释。

  复次论曰如佛(至)更修加行。所合之境即真俗。真俗别说为单。真俗双诠为复。余文可解。寂曰。前来以多义解释此章。隋唐两译极略。与今颇异。唐译曰。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行。于如所说安立十地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他劫数修习故而得转依。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释曰。于如所说安立十地者。谓于随说安立菩萨十种地中。由缘总法者谓缘总相。非分别缘。言出世者无分别智。后得即是能成立智。此不应说唯是世间。由于世间未积习故亦不应说唯出世间。由随世间而未现前故由是因缘不可定说。而得转依者。由缘总智故得转依。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者。谓我当证三种佛身故勤修行。(文)准隋译云随顺世间行未现前。未字恐衍耳。寂曰。隋唐两译简易可尚。虽然今译释义精密。其旨幽邃。未知熟正。十地安立摄一切经。意旨深玄。可知。○二明二乘菩萨见道有异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是声。释曰声闻(至)云何。此论说大乘阿梨耶缘起法门故。菩萨为自。声闻为他。可知。○二答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论曰声闻。释曰前五(至)别者。○二别释中有十一。分为二段。初五明道差别。后六明果差别。今初。

  论曰何者(至)出离。释曰如来(至)别者。此中第一乃闻慧境。第二是思修依止即道方便。第三即真实慧是正道体。第四第五是修道。第四是为无为果。第五是有为果。下中上者即三乘道。四种生死乃因缘方便有有无有。后六等者起下。○后六明果差别。

  论曰六七(至)果故。释曰前有(至)此事。此中前五地中果。后一乃究竟果。前中第一内清净。菩萨能断正使及习气异于二乘唯除正使。第二外清净。谓菩萨恒居清净刹故。第三成熟众生。第四种性成就。第五显现。大集云云。寂曰。此释奇且妙矣。何者登地已上恒集会于如来大法会中摄受正法。如华严世间净眼品及探玄等明。一人不集则于法界伽蓝成别众过。亦名破僧。大集法华等说诸佛菩萨与欲事即此趣也。法轮义者如探玄第三发挥钞明。第六果差别。可知。○第二说偈中二。初以两偈明入见道。后更引诸经论偈明。今乃初也。
  论曰此中(至)无性。释曰此中(至)安立谛。
  释颂诸译相似。但末句陈隋两译并言入三无性。唐译云入三性。虽其大旨则不相违旧译为优。余文可知。○二引诸经论偈明见修道中二。初引分别观论明入见道。二引庄严论五偈具显五位道。今乃初也。

  论曰又正(至)无得。释曰今此(至)无性。此中初释偈颂。后辨与前偈异。分别观论新云分别瑜伽论。是瑜伽十支之随一而不流此方也。此颂与上颂大旨相同。后明与前偈异中。正教者新云教授。教授教诫义。如瑜伽三十八(二十纸)已下广说。○二引庄严五颂明五位道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复有。释曰经义(至)了义。庄严论第二真实品偈今现流本作五言偈。可寻。○二别释五偈中二。初正释五偈。后判五偈以配五位。初中五。今初颂。

  论曰菩萨(至)别因。释曰菩萨(至)能了庄严论偈云。福智无边际。生长悉圆满。思法决定已。通达义类性。释曰。此偈显第一集大聚位。福智无边际者由差别无数及时节无边故。生长悉圆满者。菩萨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决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达义类性者。解所思诸法义类悉以意言为自性故(文)此中释无量际最是奇说。硕异于后两译。释第三句中又释亦余本所无。可知。○第二颂加行位。

  论曰已知(至)无二。释曰由菩萨(至)已证。庄严颂云。已知义类性。善住惟心光。现见法界故。解脱于二相。释曰。此偈显第二通达分位。由解一切诸义唯是意言为性则了一切诸义悉是心光。菩萨尔时名善住唯识。从彼后现见法界了达所有二相。即解脱能执所执(文)○第三颂见道位。

  论曰若离(至)法界。释曰由此(至)法界。庄严颂曰。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释云云。与今同致。唐译云。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第四颂修道位。

  论曰由无(至)除毒。释曰此已(至)生智。庄严颂曰。无分别智力。恒平等遍行。为坏过聚体。如药能除毒。释曰。此偈显第四修道位。菩萨入第一义智转依已。以无分别智恒平等行及遍处行。何以故。为坏依止依他性熏习稠林过聚相故。问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药能除一切众毒。彼刀如此(文)隋唐二译不释譬喻。唐译偈云。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释云。周遍平等常顺行者。于平等中随顺而行。观契经等一切诸法。犹如虚空性平等故。隋译可见。○第五颂究竟道。

  论曰佛说(至)人(至)。释曰一切(至)海岸。庄严颂曰。缘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惟分别。速穷功德海。释曰。此偈显第五究竟位。缘佛善成法者。诸菩萨于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总聚缘故。问。云何总聚缘。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义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问。此后复云何。答。辨念惟分别。谓此后起观如前观事处处念转。解知诸念唯是分别非实有故。问。如是知已。得进何位。答。速穷功德海。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能速穷彼岸故(文)今译释成立正法文最奇妙。与后两译硕异。可知。今所谓一乘最胜者。与天台贤首所判究竟一乘其旨颇殊。可察。○二判五偈以配五位道。
  此中五偈(至)究竟道。上来释应知入胜相品竟。第七释入因果胜相品三。今初标品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
  释入因果胜相品第七。○二分章。
  释曰此义(至)互显。○三正释十一。初明因果位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因果位章第一○二正释文二。初承上起下。

  论曰如此。释曰总举(至)易见。○二正释中二。初总标六度是因果体。二别释因果义意。今乃初也。
  论曰由六。释曰此答(至)为果。六度义出于瑜伽三十九至四十三第七十五第七十八庄严论第七至第八杂集十一(十二纸)智论十三至十九及五十一八十九十一等。可讨。○二别释中二。初明六度是入唯识因。二明入唯识得清净信乐所摄六度果。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识观。释曰向虽(至)入因。此明由缘修六度能除六弊故成入唯识因。初明六度能除入唯识障。后明菩萨能修此故得入唯识。六障出于瑜伽七十八云。波罗蜜多相违事。略有六种。一者于喜乐欲财富自在诸欲乐中。深见功德及胜利。二者于随所乐纵身语意而现行中。深见(云云)三者于他轻懱不堪忍中(云云)四者于不勤修着欲乐中(云云)五者于处愦闹世杂乱行(云云)六者于见闻觉知言说戏论(云云)○二明得净意乐所摄六度中二。初长行。后结颂。初中有二。初略标。后广解。今乃初也。

  论曰由依。释曰若菩(至)清净。释中五因缘者。瑜伽论七十八(九纸)云。世尊。何因缘故波罗蜜多说名波罗蜜多。善男子。五因缘故。一者无染着故。二无顾恋故。三者无罪过故。四者无分别故。五者正回向故。无染著者。谓不染着波罗蜜多诸相违事。无顾恋者。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无罪过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无分别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辞执着自相。正回向者。谓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文)次说波罗蜜多相违事即上所明六障也。次明波罗蜜多果异熟六种。次明波罗蜜多间杂染法有四。次明非方便行。可寻。○二广解。

  论曰此正(至)圆满。释曰已入(至)三偈。此中初重牒由行六度入唯识地。次明得清净信乐意所摄六波罗蜜。次明见位已上真修六波罗蜜不作功用而恒时法尔功用满足。例如瑜伽四十一说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等。文中五段可解。○二结颂三。今初偈。

  论曰此中(至)大说。释曰先于(至)二偈。四位四障如佛性论二(十二纸)宝性论第三等说。忍上上品者谓登地已上忍。而非指如行位中忍。虚空器者具言破虚空器定。亦云贤护三昧。破虚空名由破二执。一者声闻执涅槃如虚空(云云)此定破彼执故名破虚空。二者始涉大乘人闻说如来法身如虚空不知为破着。执虚空是如来性。此定破彼执故名破虚空器。言等者等取集福王首楞严等。如下第十四卷中明诸定。以甚深广大为菩萨境界。深趣可知。○第二颂。

  论曰觉唯(至)意地。释曰菩萨(至)云何。七有者谓七种生死。如上已明。七爱者即感七生死烦恼所知二障所摄爱惑也。余文可知。○第三颂。

  论曰菩萨(至)得故。释曰清净(至)显现。三种佛性者如佛性论第二第四明。唐译分此三颂为七。谓资粮堪忍所缘作意自体瑞相胜利。可见。○第二成立六数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成立六数章第二。○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何故。释曰此问(至)不减。○二答释中二。初标三义。后别释三种。今乃初也。

  论曰为安。释曰立破·(至)利益瑜伽七十八(七纸)以二因缘建立六数。一饶益诸有情故。二者对治诸烦恼故。前三饶益有情。后三对治一切烦恼(云云)杂集十一(十四纸)云。六波蜜多决定数者。谓波罗蜜多数唯有六不增不减。何以故。一切菩萨道略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如其次第。三三摄故。所以者何。增上生道有三种。一大资财。二大自体。三大眷属。故施戒忍如次感此三果。决定胜道有三种。一伏诸烦恼修习善品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进禅及慧如次成此三方便云云(取意)次出二义。与瑜伽同。可寻。○二别释三种中三。今初为除惑障。

  论曰为对(至)六数。释曰贪着(至)正解。此中三段。初对治不发行心。是成立施戒二波罗蜜之所因也。次若已下对治退弱心。是成立忍进二波罗蜜之由。此中忍退二文可解。后坏失下对治散乱邪智。是成立禅慧二度之所由也。此三段文唐译之中文义易解。可见。○二为生起佛法。

  论曰为一(至)六数。释曰六度(至)于疑。一切众生由六蔽隐覆如来藏心。如来藏心是佛法体也。般若智光能显此真性。是名生起佛法。前五度能开发助显此般若。于中前四度乃除遣四障离散乱因。禅度即不散乱体能为般若依止。复次下约五盖明。五盖义如瑜伽二十一。智论十七。大乘义章第五本。法苑珠林八十九等明。余文可解。○三为成熟众生(会本不正可知)。

  为随顺成(至)六数。释曰善教(至)善教。唐译易解。可见。○第三相章二。今初标章名。
  相章第三。○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此六。释曰何故(至)蜜相。○二答释中二。初举六种最胜明波罗蜜相。后四句分别。今初。

  论曰由六(至)尽故。释曰此明(至)果位。杂集论十一(十五纸)明波罗蜜相。谓种性。愿。意乐。事。自体。云云广说。又智论第十二·第二十三(初)二十九(七纸)五十三(三纸)六十等明波罗蜜名义。可寻。初依止无等可解。二品类无等中施等皆有三种者。瑜伽论七十八(八纸)杂集论十二(五纸)及下差别章广说云云。外内等者。外谓施财宝等。内谓施身肉等。内外者谓施妻子等。三行事无等。可解。四方便无等明三轮清净。涅槃高贵德王品及智论八十八(十七纸)明施三事空。可见。若菩萨了达一切法空唯识则心无分别。无分别故智得清净。杂集十二(四纸)明依止方便修云。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云云。五回向无等六清净无等云云。惑智二障断位如法苑断障章明。○二四句分别。

  论曰施即(至)四句。释曰此问(至)简别。此中初问后答。答中有二。初于施波罗蜜四句分别。后例余度。可知。杂集论十二(八纸)广明。可见。○第四次第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次第章第四。○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此或(至)须问。隋唐两译全无此释。无之为正。应思。○二答释二段。今初前生后。

  论曰前前。释曰菩萨(至)生后。杂集十一(十六纸)云。次第者。谓前前波罗蜜多能为后后所依止故。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由施波罗蜜多串习舍施内外事。故不顾身命。弃大宝藏。受持禁戒。由护戒故他所毁骂终不反报。由如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热等苦虽遭此缘加行不息。发勤精进。精进方便证究竟果。成满静虑。静虑满已。由净定心。如实知故证得出世究竟大慧(文)○二后持前令清净。
  论曰复次。释曰施由(至)次第。杂集云。复次前前波罗蜜多后后所持故。谓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静虑。由具尸罗施得清净。乃至由具慧故静虑清净。何以故。若由无量门数数观诸法。能证内寂静增长三摩地。又伽他云。无有静虑而不由慧(文)杂集此次有由粗细次第。可见。隋唐两译但说前前生后后次第耳。如是次第并大乘始门之说矣。可知。隋唐二译极略。仅两三行。可见。○第五立名章二。今初标章名。
  立名章第五。○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依何。释曰世间(至)罗蜜。○二正释中二。初释通名波罗蜜。二释别名施等。初中有二。初最胜无等。二到彼岸。今乃初。

  论曰于一。释曰有六(至)菩提杂集十一(十七纸)云。波罗蜜多三种最胜。一自体最胜并积习。二方便最胜。三果最胜。积习者谓长时施故云云。次举十二最胜释波罗蜜多。可寻。前六相者。上相章中明六种无等是也。五种清净者出于此卷(三纸)○二到彼岸。

  论曰以能。释曰到彼(至)那等。此中三义明着。可解。○二释别名施等中六。今初陀那。

  论曰能破(至)称那。释曰吝惜(至)陀那。陀那亦云檀那秦云布施。今以义分二字为灭恶生善之义。非谓陀那梵语的翻如是。下皆准此。○二尸罗。

  论曰能寂(至)称罗。释曰因时(至)尸罗。尸罗此云清凉智论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音义云。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今论所言即当止得。盖斯义翻耳。掎谓轻安也。○三羼提。

  论曰能灭(至)称提。释曰因时(至)羼提。羼提此曰安忍亦言忍辱。观五义者。瑜伽四十二(六纸)说五想。一宿生亲善想。二随顺唯法想。三无常想。四苦想。五摄受想。云云广说。与今义同。但二三前后不同耳五德者。庄严论八(二纸)云。五德者是忍果。如经中说忍得五种果。一得少憎嫉。二得不坏他意。三得喜乐。四得临终不悔。五得身坏生天(云云)与今略同。彼偈说三忍二因二利等(云云)可寻。○四毗梨耶。

  论曰灭除(至)梨耶。释曰于恶(至)梨耶。瑜伽四十二(十六纸)说四种精进。一离染法精进。二别白法精进。三净除业精进。四增长智精进(云云)今文初段是离染法精进。后段即后三精进。可知信乐因果等者。庄严论八(三纸)云云。○五持诃那。

  论曰能灭(至)称那。释曰散乱(至)诃那。瑜伽伦记四上云。驮衍那此云静虑。旧云禅义不正也。或云持阿那讹也。俱舍光记云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那。或云禅。或云持阿那。皆讹也。隋译云持耶那。未知孰正矣。五种散乱。可解。○六般罗若。

  论曰能灭(至)称若。释曰见行(至)罗若隋译云。能除遣一切见处恶智故名钵罗。得知真如法及种类法故名贤穰。是名钵罗贤穰。六十二见者。如婆沙百九十九瑜伽八十七大乘义章四末法苑章四末等明。名等五者。谓名相分别正智如如如瑜伽七十二已下显扬六(初)十六(四纸)等明。余文可得。○第六修习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修习章第六。○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世间(至)可知。二答释中二。初明五修。后明六意。初中亦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胜故。释中举十二修云云。明治成修中言五失者。谓懈怠·忘念·惛沈·掉举·及不作行作行。辨中边论中(十三纸)曰。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云云)言八灭资粮者。新云八种断行。瑜伽二十九(七纸)说谓欲勤信安念正知思舍。伦记七下有释。杂集十(五纸)明八断行。可见。初际修随顺颠倒者。凡夫位中修倒想尚不止故。余文可解。○二别释五修。

  论曰一加(至)罗蜜。释曰谓身(至)他事。庄严论七(十九纸)云。诸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势力依止。物依止修诸波罗蜜有四种。一依止因。二依止报。三依止愿。四依止数。次思惟依止亦有四种。一心思惟。二味思惟。三随喜思惟。四希望思惟云云。心依止修诸波罗蜜有六种。一无厌心。二广大心。三胜喜心。四胜利心。五不染心。六善净心云云。广说方便依止修有三种。即是三轮清净云云。势力依止修有三种。一身势力。二行势力。三说势力。身势力者应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势力者应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于一切相为一切众生示现一切善行故。说势力者谓演说六波罗蜜一切种时无滞碍故(取意)今于思惟修以说六意庄严。于心依止修明六意。其异可知杂集论十二(初)云。云何修。略有五种。谓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云云)广说。与庄严论所说其名虽异。其义全同。可检。今论说利益他事修即当庄严势力修杂集依止自在修。然今论所说意趣甚深。应知。佛所得大涅槃是真无余涅槃。是为法身。应化二身是不思议妙用。由无量无数大悲愿熏修力有惑则似色心而显现。修诸波罗蜜。其旨可知。○二于思惟修明六意中四。初总标列名。二别释。三明三思惟。四叹法劝修。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好意。释曰此章(至)此三。爱重等三思惟修是登地已上真修。亦名清净位修。菩萨入见道位如实证真如法界。转凡夫依。成圣人依。任运安住广大乃至善好意乐。故成此三思惟修。恒时法尔修习诸波罗蜜。供养无量诸佛。是名得清净意乐菩萨。愿行位中则无此义。可知。○二别释中六。初明广大意中二初明行施广大意。后明修余五度无厌足心广大意。今乃初也。

  广大意(至)不满足。释曰总举(至)言凉。此中初明长时缩为刹那。后明长时以多施物行施心不厌足。杂集十二(初纸)文义明着可寻。七阿僧祇劫三十三阿僧祇劫至下当明。○二明修余五度广大意。

  如此多时(至)大意。释曰此下(至)厌足。庄严论七云。若菩萨有恒河沙数自身。一一身复有恒河沙数劫寿。一一寿中复乏一切资生。于此乏中复有火聚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菩萨以此多身经此多寿。在此火聚起四威仪于一刹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尽诸戒聚。乃至尽诸智聚。能得无上菩提者。菩萨修之心不厌足云云。杂集十二(三纸)亦同。○后明余五意。

  若菩萨从(至)好意。庄严论七(二十一纸)杂集论十二(三纸)略同此意。可寻。○三明爱重等三思惟。

  由此六意(至)思惟。释曰爱重(至)进心。此三思惟具如此卷(四纸)因果位章中明。庄严杂集开为四种。庄严论七(十九纸)云。思惟依止修诸波罗蜜亦有四种。一者信思惟。于诸波罗蜜相应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于诸波罗蜜中见功德味故。三者随喜思惟。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所有诸波罗蜜皆生随喜故。四者希望思惟。于自身及他未来所有胜波罗蜜起希望故。杂集论十二(初纸)明依止作意修。四种其名虽殊。其义全同。可寻。○四叹法劝修。

  论曰若人。释曰有二(至)修行。庄严论第八广明诸度灭恶生善二力广多无边。可寻。上来修习章竟○第七差别章二。今初标章名。
  差别章第七○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此问(至)显现。○二正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由各。释曰此总标数以答问。瑜伽七十八(八纸)庄严论第八。杂集第十二(五纸)唯识论第九(二十一纸)等广说云云。○二别释中三。今初施三品。

  论曰施三。释曰法施(至)三品。三施如智论十二涅槃经三十一等明。○二戒三品。

  论曰戒三。释曰守护(至)三品。三聚戒出于璎珞经下(十四纸)瑜伽论四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论等。释中守护戒是余二戒依止者。瑜伽七十五(三纸)云。由律仪戒之所摄持令其和合。若能于此精勤守护亦能精勤守护余二。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是故若有毁律仪戒名毁一切菩萨律仪云云。二释可解。后三品戒配四无畏。初律仪戒是断德漏尽无畏因。摄善法戒是智德正等觉无畏因。摄利众生戒是恩德障道无畏出苦道无畏因。○三忍三品。

  论曰忍三。释曰由毁(至)三品。毁辱忍新云耐怨害忍。余文可解。○四精进三品。
  论曰精进。释曰云何(至)三品。唐译云。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释中引经云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杂集论中初二同此。第三名饶益有情精进。唯识云被甲摄善饶益。瑜伽云被甲转生善法加行饶益有情加行。诸论所说名义稍异。可知。○五定三品。

  论曰定三。释曰有定(至)三品。瑜伽唯识杂集等其名各异。其义粗同。当下心学品中明也。三轮者如法苑义林六(末)瑜伽伦记九下(十七纸)等明。○六慧三品。

  论曰般若。释曰从闻(至)三品。此三般若至下慧学中。广说云云。瑜伽云。慧三种者。一者缘世俗谛慧。二者缘胜义谛慧。三者缘饶益有情慧。唯识云。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杂集全同瑜伽。可知。三无漏根如俱舍根品瑜伽五十七伦记十六上(三十五纸)等明。大小乘所立少异。可知。般若三种能成无漏性住用。至下当知。上来差别章竟。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