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二

  释论第二(十二纸)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四互为因果章二。今初标章名。
  更互为因果章第四。○二正释文中三。一标章。二举二譬喻明。三重彰互为因果由。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阿梨(至)说譬。种生诸法时本识为诸法因。诸法熏本识时本识为诸法果。诸法于本识亦尔。云何可知下起后。○二举二譬明中初喻。
  论曰譬如释曰由炷(至)可见。灯焰生光烧炷。生烧同时。光焰与炷互为因果。合法可知。○第二喻。
  论曰又如释曰如二(至)法果。芦束喻以显本识染污法更互依持互为因缘。○三重彰互为因果由。
  论曰何以。释曰何故(至)应尔。此中二段。初征问。后答释。此二法者即指本识与染污法。释中言于世间中者。拣除真谛中有圆成实。有为法中唯有分别依他二法。更无余法故。问。通途判诸八识或说三分四分皆依他。或说自体分是依他相见分是分别。不言本识外一切法悉分别性。今于本识与诸法断断乎剖判二性耶。答。今文固为奇说。谈唯识家与今抵牾。不须强会。然今此说即大乘终门之义。率合于楞伽起信等说。贤首宗所谓终教与此相似。若依此义则一切法虚妄分别。此妄分别息则依他阿梨耶识亦止。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至下当知。前所谓此论含容从始入终之趣者即此等也。共有因者。新所谓俱有因也。功力果即士用果也。○第五因果别不别章中二。今初题章名。
  因果别不别章第五。○二正释文中二。初征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此难(至)同时。本文可解。释中明于俱有因则不成难。若难异熟因。此应成难。何以故。俱有因乃同一刹那无有因果异相可难故。若异熟因则梨耶种子无记一相。而至果之时现种种别异相。故所难应成。可知。○二答释中二。今初譬喻。
  论曰譬如释曰引此(至)相现。缬系也。系缯染为文也。又彩缬也。譬喻巧妙。可知。○二合法。
  论曰如此(至)显现释曰阿梨耶(至)说果。本文明着可解。释中作业出两三种。初三种即加行根本后起也。此三时业各取与果如俱舍唯识等明。后三种可知。如是善恶诸业种子在于本识同无记性无差别异相。后至生果显现无量种别异相。如染衣譬。言现生后者即指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也。若汝下遮妨难。常途云异熟因必有记。今云本识所持种子同无记。此义无异。其云有记者记熏种因。今云无记者正说种子。种是能熏现行之果故言于果说果。余文可解○第六缘生章二。今初题章名。
  缘生章第六○二正释文二。今初标章。
  论曰此缘释曰欲显(至)为二。缘起缘生义。出于中阿含第二十四·第四十七。长阿含第十。增一阿含第三十·第四十·第四十二·第四十五。杂阿含第十二。大集经第一·第二·第四。涅槃经二十七·三十四。智论第五·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四十四·第八十。瑜伽第九·第十·第九十三。对法第四十。地论第八。唯识论第八等。长阿含第二十四广明缘起甚深(云云)大集经四云。十二因缘甚深难解故着二法者不能知(云云)又第八云。深法界即十二因缘也。又瑜伽九十三广明缘记最极甚深。可寻。三种缘生者。谓分别自性缘生。分别爱非爱缘生。受用缘生也。言小乘但二种者。除第一分别自性缘生。分别自性缘生亦名穷生死缘生。小乘不说本识故但立后二缘生。至下更辨焉。何者为二者起下之辞。○二别释二。一广明二种缘生。二更明受用缘生。初中亦二。初开章。后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略。释曰由此(至)。已显。是大乘二缘生也。此二种中含摄受用缘生。故开则成三。合便为二。是乃由义门异耳。○二正释中三。初正释二种缘生。二明迷二缘生起妄计。三略标三相以彰本识摄一切法。初中有二。今初明分别自性缘生。
  论曰依止(至)性故。释曰由诸(至)非爱者一切诸法生起因及一切诸法自性差别无非一阿梨耶识缘起转变。何以故。无始以来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虚伪名言熏习所依所缘悉皆依止本识故。二分别等者起下。○二明分别爱非爱缘生。
  论曰复有(至)因故释曰约三(至)非爱。本文可解。释中显三世两重十二缘。显因者。谓前际唯说无明行因故。显果者。谓后际唯显生老死果故。显因果故者。谓中际具显三因五果故。根本八分者。盖指五果三因也。十二缘起支不出惑业事三。如俱舍论第九(十三纸)广明。乌沙絺梵语未考。芭蕉梵名乎。二种生身者即爱非爱二身也。此二是福等三业所感果报可知。福业乃感欲界人天果。不动乃引上二界果。非福业乃引三恶趣果(云云)如俱舍业品明。余文可解。○二明由迷二种缘生生妄计二。初正明。二约譬明。初中亦二。一明由迷第一缘生生二见。二明由迷第二缘生执我作者受者。初中有二。今初总标。
  论曰若人。释曰迷有(至)因者。释中末一句是起下。可知。○二别释中二。今初明执不平等因。
  论曰或执(至)在我。释曰僧佉(至)无忧。此中四计。初僧佉自性计。二宿作因计。三自在天计。四八自在计。初僧佉自性计具如金七十论及唯识论疏明。五义以证立自性是实有。可知。后代学佛教者谭性理多堕此见处。不可不辨。后三计可解。外道诸见。如长阿含十四。增一阿含四十三。婆沙百九十九·第二百。瑜伽第六·第七·八十七。显扬第九·第十。大乘义章四。末法苑义林第四末等明。今略不辨。○二执无因。
  论曰或执。释曰由不。外人见世间现事一分有法尔自有不由因。比判道理以为无因。如法苑六十二见章等明。○二明由迷第一缘生执我作受者。
  论曰若迷。释曰亦由(至)。受者。本文可解。释中三。惑者即上所举三惑也。此中初总标。次明增因减因。次明增果减果。次明增事减事。次结上。次明生我执作者受者执。我者如我所谓本识。作者如本识变造诸法。受者如本识所执取。可知。○二约譬明中二。初正约譬明。二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譬如(至)受者。释曰众多(至)见等。阿梨耶识体性因果即上三相也。文旨明着。合法可解。六十二见者。如长阿含十八。婆沙百九十九等出。○二结释。
  论曰由不。释曰品初(至)者执。本末文义明了。可解。○三略标三相以彰本识摄一切法中二。今初正举三相以彰本识摄一切法皆尽。
  论曰若略(至)皆尽。释曰阿梨(至)识摄。此中初明三相。后由此下明本识摄一切法尽。初中本识种现一体义分。可知。后中三界六道四生只是义门差别而已。如是杂染一切诸法无有不入本识中摄尽者也。可知。○二以颂显。分为七段。今初略显外内别。
  论曰为显(至)真实释曰已说(至)本故。偈中初句若具说者应言外内不明了明了。偈窄故。如斯至释当知释中言种子有二种子外等。下子字应一字写误。是有记有字恐无字写误耳。隋译云外种子不可记义故。唐译云外种子是无记义。可寻。次辨内外假实。可解。○二明种子六义。
  颂曰一切(至)自果释曰一切种子(至)生义。种子六义具如唯识论第二(二十一纸)及疏明。可寻。颂中云。如引显自果者。如字恐能字写误。○三明所熏四义。
  颂曰坚无记(至)相应。释曰如此方便(至)受熏所熏四义如唯识二(二十三纸)论及疏明。能熏亦有四义。如彼论辨。可见。○四结释本识具诸义受熏义成。
  颂曰若异(至)体相。释曰若异(至)以故。此中初叙唯本识应受熏非余法。次明本识具六义。次明生起识虽具六义得为种子全缺所熏四义故非是受熏识。本识能具六义及四义故能受熏习转为种子也。生起识虽具六义等者。若是设言之词则义不违常途。若是实说则是亦从始向终之说也。余识则等八字乃承上起下之辞。○五遮余识立熏种。
  颂曰六识(至)应尔。释曰六识(至)相熏。此中自四义。初明六识无前后相应义。二明三差别相违。三差别者。谓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也。寂曰。今译似文有脱错可考。隋译云三差别相违者一一识各各依止生各各攀缘生各各作意。复有别义谓诸识各别相故。唐译云三差别相违者谓彼诸识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复有余义别别行相一一转故(文)今译未了可察。三明二识不同时。遮经部师计前念熏后念。唐译云。譬喻论师欲令前念熏后念。为遮彼故说言二念不得俱。无有二刹那一时而有俱生俱灭熏习住故。隋译云。譬喻者说前念得熏后念。为遮此义故论云二刹那不俱。无有二刹那并起义。若同生同灭熏习乃得住(文)后两译文旨分明。今译虽其旨同回文未尽乎。应知。四若汝言下遮识类受熏计。彼言。前识后识虽不同时并起。是识类故亦得相熏。故言余生例应尔。非汝所执等者。非字。盖以字草误耳。彼亦不许诸根净色相熏。故举彼所计以例准之。诸色根虽同净色类汝既不许相熏。六识例亦应尔。虽同识类不相应故不可说熏习。隋唐两译其旨了了可见。○六明外内二种子各有生引二因。
  颂曰此外(至)灭尽。释曰前已(至)灭尽。此中初正明二因。二约譬明。三结释。文旨了然。可解。今此明二因之文自有两势。一显种子有生引二功能。二暗斥譬喻者计前后念相熏识类相熏。以转转相生相续是本识所持种子力用非前后相熏等义故。余文可解。○七重明外内种子其义不同。
  论曰譬如(至)有熏。释曰若内(至)熏习。此中初半偈是总标。后二颂是别显。释中初略明外内不同。次此义非证下显不同所由有三。初约闻等熏习明内外熏有无。二复有下约二过失以显内有熏习。三复次云何下明外若成种必由内种。何以故。以一切法悉从本识种而生故。是故内有熏习。外无熏习。后一由下结上三节。可知。○二更明受用缘生。于中有二。初正明受用缘生。二引证明。今乃初也。
  释曰前已(至)云何。论曰所余(至)用识。释曰此六(至)貌云何。若大乘始门说则诸识各别体。从各种生是依他性。若终门说则七转识全揽本识生。犹如水波。唯是一体之义分而已。故三界六道四生等执为我法。虚妄分别境为生起识。虚妄分别所遍计依他离言实体名为本识。然则本识与诸识但有二义。而无二体。今此论陈译中往往有顺终门之说。可谓从始向终之意趣矣。又此前后唯辨本识及与生起六识。不言第七末那。是亦与起信论宛相似焉奇哉。余文可解。○二引证明二。今初引中边分别论偈。
  论曰如中。释曰一说(至)心法。释中云云。与成实论等所立大旨相同。可知。辨中边论上(四纸)偈曰。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所。长行曰。缘识者。谓藏识是余识生缘故藏识为缘。转识受用主故名为受者。此诸识中。受能受用想能分别思作意等诸相应行能推诸识。此三助心故名心所(文)新旧二论其旨颇异。可知。○二引阿毗达磨偈。
  论曰此二。释曰此言(至)常住。此一段文与上互为因果章其旨全同。今但由二识更互为因果是缘起之大本引以为证耳。○第七四缘章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乃初也。
  四缘章第七。○二正释文中三。一总标。二别显。三结释。今乃初也。四缘者出于瑜伽第五。杂集四及五。智论五十五。唯识第八。述记八本。大乘义章三本。
  释曰如此(至)四种缘。第一穷生死缘生即上二缘生中分别自性缘生也。○二别显中三。今初明第一穷生死缘生为是因缘。
  论曰若于。释曰因缘(至)因果。毗婆沙宗说因缘是五因性。今大乘因缘硕异于彼。但于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建立因缘。种种相续亦因缘摄。除此所余无亲因缘。如唯识明。○二明第二缘生是增上缘。
  论曰于第。释曰由无(至)报故。二种增上缘与通途异。其旨珍奇。可知。云若下无明者。谓见所断分别起无明。言修道无明者。谓修所断俱生起无明。言须陀洹人等者。举见所断惑已断者不造感有业。以证无若下无明诸行不生。言阿那含等者。举那含欲惑已离故不受欲界生以明无修道无明诸行不熟。可知。○三明第三受生缘生有三缘。
  论曰复次。释曰从根(至)次第三缘生六识。可知。种子生六识者即是第一缘生故非今所明。今但由根境及前灭识为缘生六识之义以明受用缘生耳。非六识生时无因缘也。○三结释。
  论曰如此。释曰以四(至)四缘。显了义乃如上所说。所谓隐密义者即大乘终门之缘起也。华严五教章六义为因缘中明从始教缘起向终教秘密缘起。从终教缘起入圆宗十玄缘起之义趣(云云)若约大乘秘密则一切法但一如来藏心回转。故曰因曰缘曰果只是义门差别而已。是故三种缘生皆悉具四缘。可知。今译有从始入终之旨。此文特着矣。隋唐两译全无此文。具略料简如悬谭述。四缘之义大小两乘法门之枢柱也。具如瑜伽论第五。杂集论第四·第五。唯识论第八。智论五十五。俱舍论根品等明。不遑此载。上来释相品竟。
  自下第三引证品三。初题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摄大乘论释卷第三

  释引证品第三
  释曰此(至)道理。○三正释六章。初烦恼不净章中二。今初释章名。
  烦恼不净章第一。○二正释文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此阿。释曰如此(至)立诤。○二正释中二。初征问。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彼云(至)问故。○二答释中二。初总明若无本识则一切种子依止不成。二正明烦恼不净品离本识则不可成。今乃初也。
  论曰若离(至)。成就。释曰若汝(至)此名。此中初明三义离本识则不应成。三义者谓净不净品及正道理。后开三章以为六章。于前三义。净中开世间净出世间净。不净中开烦恼业生。此六义离阿梨耶识则皆不成就。可知。○二别明烦恼不净品熏习种子离本识则不成中。初正明离本识所余非烦恼品法熏习依止。后结释。初中有三。一正明离本识所余非烦恼品熏习种子依止。二约从上生下初受生识明。三约有学圣人入出观辨。初中有五。一总明眼等非欲等熏习依止。二明种子不得住于欲中。三明眼俱欲等于余识亦无熏习。四明眼等同类亦无熏习。五准例余识。初中有二。初正明。后引例明。今初。
  论曰云何(至)成就。释曰欲依(至)灭故。根本烦恼者指六烦恼。少分烦恼者谓随烦恼。此中初明六识非种子依止。次约眼识明眼与欲俱起时余识非熏习处。然此眼俱欲等已谢灭。或余识间起时前眼俱欲等熏习依止皆不可得。已灭是无法。安得熏种。释中举无识地有识地二灭。释已灭无法不应成种子所依止。可解。○二引例明。
  论曰譬如(至)。释曰过去(至)无故。此中初举过去已灭业。次准例有欲眼。后斥毗婆沙师过去实有。余文可解。○二明眼俱欲等种不得住于欲中。
  论曰复次(至)住故。释曰眼识(至)依处释中举入灭定及余识所间明离本识余则熏习不成。言自在法及相续坚住法者。即如本识者是也。○三明眼俱欲等于余识熏习亦不成。
  论曰此欲。释曰种子(至)不成。此中二义以明眼俱欲等于余耳等识熏种不成。言此识者即是眼识。言彼识者谓耳等识。○四明眼等同类亦无熏习。
  若如说(至)。论曰同类(至)所熏。释曰眼识(至)所熏。斥同类相熏。如上已明。○五准例余识。
  论曰如此(至)思量。○二约从上生下初生识明。
  论曰复次(至)余故。○释曰从上(至)为因。本文云从无想天以上等。释论云从上界堕等。若约从上二界堕生此间则其义易解。若局从无想以上退堕则其旨难解。唐译本论云从无想等上诸地。此即与释论符顺。以是思之。陈隋译文云从无想天以上者。恐回文未尽乎。从上界退生此间者。初受生心离本识则不成。何以故。下地诸惑昔已伏除故。若无本识持种则初受生心应无因而得生也。○三约有学圣人入出观辨中二。今初明有学圣人住无漏心时若无本识则余烦恼种应无依止。
  论曰复次(至)灭次。释曰若汝(至)解脱。惑对治识者指无漏识。言自性解脱者。谓无漏心起则其性解脱故必不应与漏相应。若无本识何识持有漏识种。若无有漏种则应是无学也。释中举二过失。初过失者即此一段文旨。后过失者预叙次下所说可知。如四向三果圣人。入无流观时虽意识纯无流心。本识持所余惑种故。出观则尚有惑起。故名有学人。若无本识则意识住无流位既无惑俱。应是无学。若是无学则何用修道。若言无流意识得与惑俱无流意识不得解脱。与流俱故。○二明若无本识则有学人出观起世间心而应无因。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须陀(至)而生。本末文旨明着。可解。○第二结释。
  论曰是故释曰若汝(至)可立○第二业不净章。于中为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业不净章第二○二正释文二。今初标章。
  释曰若人拨(至)污义○二别释中二。一明若无本识行缘识义不成。二明行缘识义不成则取缘有之义亦不应成。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释曰行有(至)此义。若无本识则不能摄持诸业种子以引果报。故行缘识之义不成。可知。○二明行缘识义不成则取缘有义亦不成。
  论曰若无。释曰若无(至)染污。此中初正明云云。二因释业染污名。可知。前段明若离本识则不能摄持业种以引果。今乃显若离本识则惑不能令业种圆满。释业染污者。可解○自下第三生不净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生不净章第三。○二正释文二。今初开章。释曰若离(至)说之○二正释中三。今初征问论曰复次(至)成故○二正释。分为九段。初明若离本识结生不成中二。初标章。二别释。今初。
  论曰结生不成故。释曰此生(至)何以故。释中何以故者起下。○二别释中三。初显结生识。二遮异计。三显正义。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至)受生。释曰不静(至)受生。不静地者谓欲界地。言有中阴者是欲色界。言无中阴者是无色界。今约欲界胎生者以明结生中阴末心起染污意识。此识无间受生。异熟无记心生焉。今之所诤即此托生心也。柯罗逻托生如俱舍论第九(五纸)明。又彼论九(六纸)说胎中五位可寻。结生之言凡有四释。一谓结生即润生。若生无色命终三位名为结生。若生欲色界中有末心名为结生。二正受生时名为结生。瑜伽第一云云。三云。合前二义名为结生。四谓命终心及中有末心俱名结生云云。今云染污识者即当于第一义第四义。托柯罗逻识即当第二义结生。此两位并有结生义。第三义即依此意。可知。○二遮异计中四。今初牒异计略斥。
  论曰若但。释云若汝(至)何以故。有余计受生柯罗逻识是意识。此为依止。有别意识起。寂谓。此计与经部等立细意识其旨相似。可知。释中征托生识与余意识异同。初斥同。次明不同则不可言意识。后复引无识地征破(云云)若汝说下乃起下。○二约二识并起遮。
  论曰于母。释曰此言(至)起故。本文可解。释中初正以二识并起辨斥。次举彼计明柯罗逻识非是意识。即以二因证其不同。复更以二义释成二意识并起不应理。可知。○三以三义证托生识非是意识。
  论曰已变(至)知故。释曰初受(至)意识。结生柯罗逻识三义非意识行相。故知是即阿梨耶识。非是意识也。○四征何识是一切法种子以显托生识是阿梨耶识非是意识。
  论曰若此(至)不成。释曰若已(至)义岂成。依止此识生余识者。是即前所谓别意识也。唐译云此识所生余意识。可见。余文可解。○三显正义。
  论曰是故(至)得成释曰此识(至)得成。○二明若离本识则执持色根不可成。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前已(至)不成。本文之中。初明执持色根离本识则不成。后明色根无执持识不应理。释中举三义以显离阿梨耶识此义不成。余文可解。○三明若离本识识名色互相依义不成。
  论曰复次。释曰于经(至)识食。此一段文具如唯识述记四本(九十一丁)明。释此经文凡有七释。如了义灯出可寻。释中若离阿梨耶识下乃起后之文也。隋唐译(云云)可捡彼文矣。○四明离本识识食不成。
  论曰复次(至)能故。释曰此言(至)不成。四食义出于增一阿含二十一。杂阿含第十五。瑜伽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婆沙百二十九·百三十。俱舍第十。法苑章四本等。若离本识则识食不可成之义具如唯识述记四末初明。○五明若离本识则等引地受生不可成。
  论曰若人(至)不成。释曰于静(至)受生上已明不静地结生不成。今乃明静地结生相续离本识则不成。释中言方便生及正生者即指中有及生有也。受生识必具四义。若离本识则此义不可成。当知上地本识无始时来成就。为不动业力之所感。染污心无间引起中有生有最初受生心为上静地生。若于余识则此义不成。○六明若生无色界起染污及善心时若无本识则应无依止。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显已(至)续住。总报果体必无覆无记性。若无本识则无色众生起染善心时应无依止。若无依止无色果报必应断灭故。余文可知。○七明若无本识于无色界起无漏心界即坏灭。
  论曰于无。释曰若人(至)此识。文旨明着。可解。○八明若无本识有顶众生或时依无所有处定起无漏心时。非想处·无所有处二地并舍应无依止。
  论曰若众(至)依止。释曰若圣(至)何法。此中明三义不成依止。言三义者。谓非想非非想处。不用处。及涅槃。此三并非彼依止也。○九明若离本识舍命时或上或下冷触次第生义不可成。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若人(至)死身。舍命时冷触下上次第起。如俱舍论第十(十七纸)瑜伽论第一(十五丁)伦记一上(三十九纸)明。释中言此依上身上字恐止字形误。余文可解○三结释。
  论曰是故释曰生染(至)不成○第四世间净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世间净章第四○二正释文中二。今初开章。
  释曰由如此(至)说之○二正释二。一明若离本识则色界善心生无有因缘。二准例一切离欲地。初中有二。初正明色界善心离本识则无有因缘。二明加行善心俱为增上缘。初中亦二。初正立义。后遮异计。
  论曰云何(至)种子。释曰若人(至)得生世间净品者谓色无色界善品也。欲界善心与色界善粗细动静等异。故不得俱生俱灭相熏习。若无本识则色界善心无有因缘能令生此。可知。释中修行人二种。初乃正在闻思慧。后乃初将修闻慧者。此二人并是未得色界善。是将生色界善修加行位故。今举此二人耳。闻思等各有三品。如下出世净章明。欲色善心四种异相第三自性修异者。欲界善心是生得。色界善心必由修得故。余三可解。○二遮异计以显正理。
  释曰若汝(至)以故。论曰过去(至)因缘释曰无始(至)何用。有余部计。过去已生色界善心未灭。为今色界心作因缘(云云)遮破可解。释中言非至定者即未至定也。若以宿世下起下。○二明加行善心但为增上缘。
  论曰此加释曰此加(至)因缘修加行心能引起色界善心。但是增上缘而已。其亲因缘者。本识所摄持无始时来熏习种子也○二准例一切离欲地。
  论曰如此释曰若约(至)了别。准上离欲界欲得色界善心。今亦乃约四空离色界欲。例释若离本识则不可成。可知。○自下第五出世间净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乃初也。
  出世间净章第五○二正释文二。今初开章。
  论曰云何(至)释曰今当说此义○二正释中三。今初明出世净因。
  论曰佛世。释曰清净(至)为因。出世无流心品以正见为上首。无流心品最初生起名未知欲知根。闻思修慧作增上缘引起无流心品。然此二因各有四义。可知。○二明若离本识余识则非出世净熏习处。于中有二。一明闻思等种子不能熏耳等识。二结释离本识则出世净心无熏习依止。初中亦二。今初遮闻思等慧与耳等识前后相熏。
  论曰此闻(至)得生。释曰他音(至)相熏。此中初总明于耳及意识单熏双熏叵得。次明不得熏耳识。后明意识亦为散动识。所间故不得度前思于后思熏习义不成。准前可解。○二明世出世心无同时相熏。
  论曰复次(至)种子。释曰正思(至)不成。文旨明着。可解。○二明若离本识则出世净心无熏习依止。
  论曰是故(至)种子。释曰若离(至)种子。本来未曾有起出世净心与闻思等俱生俱灭。云何得熏习成种。是故若离本识则出世心起无有因缘。○三明出世净心种子依附本识而能对治本识。于中有二。初征诘本识持染净种子不应理。二答释出世净心种熏习本识而能对治本识。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应答。释曰本识(至)令答。释中言对治即除或者。或字应作惑。此中初征本识摄持染净种。后明无始来未曾起出世心何得熏种于本识。余文可解。○二答释中分为六段。今初显出世心种。
  论曰最清。释曰欲简(至)得生。寂曰。依大乘终门则以真如为正因佛性。以闻思修等为了因佛性。以一切万行为缘因佛性。此三即如来藏空不空义。亦真如体相用也。三德秘藏由是显生。如华严楞伽胜鬘等经起信佛性宝性等论说。今此论乃从始向终之说。故未分明显如来藏缘起之源底。所说未了。斯教限耳。言如理如量通三无性者。谓如理如量唯是一真如故。言六种熏习者谓刹那灭等六义。如上已出。○二明此与本识虽俱和合而不同性能灭本识。
  论曰此间(至)子故。释曰若尔(至)对治。此中初总征同性不同性。次别难同性不同性。后至诸佛下答释。闻熏习出世心种子依止本识俱生俱灭。犹如水乳。虽是和合俱生灭非是同性。乃能为本识对治种子故。○三明三品熏习即法身种子非是本识。
  论曰此中(至)世心。释曰此中(至)世心。此中初明闻熏习三品展转相生。释中初分闻熏习功能三品。次明三慧各有三品。次出解脱分品等三。次明闻三义。次明闻熏习下中上品对治本识上中下品。次明三品相生能对治本识所由。次明闻熏习下中上品是法身种子。释中何法名下明法身转依相。次明由闻熏习以成四法。四法为四德种子能对治本识。次乃明闻熏习是五分法身有为无漏法种子故。但是四德道种子能显四德。四德即真如本来自有不从种子生。从因作名故称种子。寂曰。此说即大乘始门故未显真如熏变。不说五分法身即常住可知。次由对治下明闻熏习种子非是阿梨耶识摄。性相违故。此种即为五分法身因能对治本识。释中言七种若谛等者。此论下文或云七有。或云七种生死。而未显何为七种。台教中引摄论。以分段流来支出方便因缘有后无后。为七种。予窃谓七种应是分段三界及变易四种生死。流来支出等盖斯摄论通释家暗索之说。不足凭用者也。三种集谛者应是指见思惑及所知障也。余文可解。○四明出世净心种子有四种对治功能。
  论曰何以(至)菩萨。释曰何以(至)所摄。四种对治出于婆沙百八十一瑜伽六十六杂集第九等。四种者何。谓厌患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是即当于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然今所说稍异常途。可知。初明厌恶对治中。言上心惑者指现行惑。菩萨三贤位虽未能断惑种能伏现行粗惑。是名厌患对治。次明除灭对治中。三定聚者出于婆沙百八十六。瑜伽六十四。伦记十一上(八纸)十八上(十纸)起信义记下末初等。依教有异。可知。若依瑜伽论宗则菩萨入见道入正定聚。尔时于四恶趣得断对治。次明朽坏对治。后明依摄对治。可知。四摄义出于瑜伽四十三(九纸)伦记十下(二十八纸)智论六十六·八十八等。可寻。多闻四义。可知。○五明多闻熏习种子是法身及解脱身摄。
  论曰此闻(至)身摄。释曰耳识(至)当说。解脱身即有为无为解脱。断除烦恼障得证此身。法身即理智悲。除灭二障证得此身。今此闻熏习初修观胜解行地菩萨虽是尚世间法属法身摄。何以故。以是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教法正闻熏习种子起而能为法身至得因故。言十解已上悉属圣位者是大乘终门之说。不与瑜伽论合可谓奇说矣。隋唐两译全无此说。可检。寂曰。此论以未知欲知根已还为世间法者与瑜伽符顺焉。言十解已上为圣者全不顺瑜伽者何耶。学者思择焉。次拣异二乘三乘所得解脱身以显如来法身无等。可知。○六明此与本识渐增渐减转依相中二。一正明增减转依相。二明此种与本识和合而一灭一在。今乃初也。
  论曰此闻(至)皆尽。释曰闻熏(至)之异。此中初明闻熏习种子与本识渐增渐减相。后正明转依。转依义如此论第十六初。唯识论第十等明。转依有五义。转依所依是本识。转依智是无分别智。转依障乃八分别所感果。是涅槃转依位。分满可知。至下当辨。释中以有种子无种子一切尽为三位。此释隋唐所无。隋本论云。依止即转依止。一切转已。此一切种子果报识悉无种子即一切皆灭。(云云)下品上本识等者准上文旨。上字恐生字形误。舍初地等者渐次转舍转得故。○二明此与本识和合而一灭一在。
  论曰若本(至)亦尔。释曰前举(至)此生。此中举水乳譬以难一灭一存。次譬如下以鹅唼乳譬解释一灭一在。后犹如下引世间离欲转依以例证出世转依。释中言闻熏习与解性和合等。解性之言似指如来藏性觉照。此即与第一卷初明如来藏五义其旨一揆。颇是奇说。即从始向终之意趣也。隋唐两译全无此文。可检。○自下第六顺道理章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乃初也。
  摄大乘论释第四。
  顺道理章第六。○二正释文中分四段。一正引经说以证本识实有。二叙十义以明灭定中非有转识。三斥色心次第生是种子计。四结释不立本识则一切染净品不成。初中有二。一明经所说(云云)是本识。二出其所以。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释曰此章(至)本识。说灭定识不离身者是引经所说。婆沙等中亦引此说即言契经云。灭定义具如婆沙百五十二至百五十四。俱舍论第五。瑜伽五十六。成实论第十六。杂集论第九(十纸)大乘义章第九(三十一丁)唯识述记七本(七十八纸)等明。可寻。释中初标章。次牒异计。次佛世尊下立正义以遮异计。后出二过失释成所立。可知。○二出其所以中二。初明灭定不为对治本识。二明若无本识从此定出后识不可更生。今乃初也。
  论曰何以(至)治故。释曰复以(至)于身。灭定是为对治生起识得寂静住离退失过而修。非为对治本识。如上已明。○二明若无本识出定后识不更生。
  论曰云何(至)得生。释曰如此(至)本识。释中初牒他所计。后明若无本识从灭心定起后不可有识更生义。○二叙十义明灭定中非有转识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释曰言有(至)成心。言不成心者即指他所计灭定中心。唐译云若有执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心不成。可见。○二别释有十。初定义不成故。
  论曰何以(至)成故。释曰欲更(至)不成。释中初述立破大旨。次明有心离心法义不可成。心若有受想亦应有。三法若不灭则灭心定及灭受想定不可成。后若人执下述正义。○第二解相及境不可得故。
  论曰解相。释曰此第二(至)显故。释中初明能缘行相有二种以辨证比二知。前五识必唯现量知。意识迩现此知。次明所缘有二种。后心及下正明第二义。本识乃能生依止识故。所缘行相俱不可知故。此定中虽有则无有妨。此识能生等者。隋译云此识以摄持身得名故。唐译云执受所依之所显故。义无所违。可知。○三与善根相应过故。
  论曰与善。释曰此第三(至)为善。此明灭定中。若有心是善则应与无贪等善根而相应。此不可许。何以故。若此与善根相应则受想等亦应相应。若其尔则应至失灭心定义故。又若言此心是自性善不与善根相应则此亦不许。何以故。以不可有善心不与善根相应故。○第四与恶及无记不相应故。
  论曰与恶。释曰此第四(至)记性。此定于大小乘判以为善。四种善中是等起善故不可此定中心与恶及无记相应。其旨粲然。○五想及受生起过故。
  论曰想及。释曰此第五(至)善心。其旨可解。所对治是受想。能对治是灭定。若灭定中心与受想相应则能所对治应俱时有。岂可许乎。引欲等与不净观能所对治不俱以例证之。○六三和有触故(云云)。
  论曰于三。释曰此第六(至)以故。灭定中。若有心则三和应有触。若定中有触则必应生轻安或生乐受或生舍受。何以故。以于余定皆有此功能故。此定亦应尔。何以故者承上起下。○七但灭想过患故。
  论曰但灭。释曰此第七(至)无故。文旨昭乎。可解。○八作意信等善根生起过故。
  论曰作意。释曰此第八(至)理故。其旨可解。释中若汝欲下举异解以起下难。此文应属于下文也。应知。○九拔除能依离所依不可得故。
  论曰拔除(至)可得故。释曰此第九(至)不然。
  释中初正出其非。次牒计破。于中有二。初遮执定前加行厌恶触受想等。故拔除心法但有心。后斥执定前方便与无贪等善根相违故。无贪等善根不生但有善心。可知。○十方譬喻故。如非一切行至不如是故。
  论曰有譬(至)是故。释曰此第十(至)离身。寂曰。从来十科遮灭定中有转识以显本识不离身。然此论文以故字分句则有十一句。隋唐两译并有十一句。而不言第一第二等。今译分明以十科释。若分为十科则应以有譬喻故如非一切至是故属第十科也。不则如非一切等句为则文。会文未正。可知。譬喻有二。初引经说。以觉观灭则言语不生比况心行灭则心亦随灭。后举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不可相离。遮从所依拔除能依。初中先引经略释。次以觉观灭则语言不生比例心行。息则心亦息。次遮他以身行灭而身犹在将成立心行虽灭心则不灭之义。其身行灭而身不坏灭者。由有饮食寿识等能持色身令不坏灭之别因。心行灭时无别法持心令不灭。是故引例不齐。可知。次述正义。后更明能依所依不可令离。举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不可令离以证心心法不可相离。后若汝执下牒救破他救。云离能依所依不可相离由定前深厌恶受想故唯此二法定中不行是亦不然。何者若非遍行心法应有如是义。非遍行心法如此不生故。何以故。既是名遍行故。非一切行者即如别境心所等是也。○三结释。
  由有此说(至)如前说。此下重叙上十义释成说灭定识不离身定是本识非是余识故应信决定本识实有。言无第五无记者。谓异熟·威仪·工巧·通果。此四无记外无第五无记也。余文如上已辨。○第二遮色心次第生是诸法种子计。于中有三。一总破。二举别失斥。三结释是次第缘非是因缘。今乃初也。
  论曰若有。释曰若有(至)不然。上座部及经部一师作如是执。其旨可解。○二举别失斥。
  论曰何不(至)得成。释曰前过(至)此义。此中初明前过。后举别失。初中有二。初出识相续断后识无因之失。后出从无色界退生欲色界后色生亦无因之失。后举别失中亦有二。初出从无想天退及出灭定后生心应无因之失。后出前色前心能生后色后心则阿罗汉最后心应不成之失。可知。○三结释前后次第生是次第缘非因缘。
  论曰若离。释曰此前(至)脱故。此乃纵前后次第生是前色前心与后色后心为次第缘以显非是因缘。可知。问。色法立等无间缘者是上座部经部师等所计。毗婆沙宗不许此义。如婆沙十一(四纸)八十九(十五纸)百九十六(十五纸)等明。瑜伽论中亦不许色法等无间缘。今此论中于色法许有等无间缘者何耶。答。由来讲唯识者以谓。摄论自宗不立色法等无间缘。但为显成诸法亲因缘是阿赖耶识故且纵许色法等无间缘。顺彼所许却破彼离本识建立因缘(云云)。寂曰。此不必然也。熟按此论。其不顺婆沙论瑜伽论者。岂啻一二数乎。由是观之。大乘宗致不应局执一部拘拘乎名相。此论往往依凭异部。不专攻一部者翻是超上也。学者察焉。违解脱者。谓前色前心传传相生。后色后心起不可尽。故解脱不应成。是故彼计非理。○四结释若无本识。一切染净品不成。于中分三。初开章。二说偈。三释颂。今乃初也。
  论曰如此。释曰此义(至)行偈。此中结若离本识净不净品不成以劝信。下说偈中特明转依不成。释中标上颂意。可知。○二说偈。
  菩萨于善识(至)转依义不成○释颂。
  释曰菩萨(至)。信有本识。颂意谓若安立本识则转依义成。何以故。本识是所转依。善无漏意识是能转依。善无漏意识起除遣二执。治对二障。则转灭摄持杂染法种子本识。转得无杂染法种子本识。故一切杂染法及种子永灭不生。是名转依。若不安立本识。则能对治善识起时既无五识。亦无染污意识及有流善识。既是善识故无无记识。以何等法为所转依。若言此能对治即转依则此不应理。有因果无差别等过故。释中菩萨有二种等者。隋唐二译全无此文。可见。言则离余五识等者。谓五识恒不相应之义。言转依以何方便作者。隋译云转依何心作。释云云。唐译云心转依云何汝当作。释云。若汝信有阿赖耶识可作一切杂染种子无种子义名心转依。若不尔者。云何当作(文)此文易解。非灭故不成。释中以二义显非对治是转依。可解。果因无差别。释文义虽可通似回文未尽。唐译本末文义明畅。可讨。于无二无故等者。隋译释云。于生起识无种子。及无体。如此为转依。彼无二无故转依则不成。唐释论云。若于转识作无种子或即无体许为转依。无彼二无故转依不应理。杂染转识此定位中不得有。故亦无种子可令作无。无二可无而名转依不应道理(云云)此亦易解。可见。今译之中无作亦无四字难解。作字恐法字写误乎。应思。余文可解。上来释引证品竟。
  ○自下第四释依止胜相品中。差别品中。三。初标品名。二分章。三正释文。今乃初二。
  释差别品第四。
  释曰此品(至)当更说。○三正释中七章。初言说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言说章第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征问。
  论曰此阿。释曰此问(至)差别○二答释中三。初标三种四种。二叙三种名。三别释名言熏习。今初。
  论曰若略说。释曰今就(至)差别○二叙三种名。
  论曰三种。释曰论本(至)不释○三别释名言。
  由言说熏(至)第一差别二种名者。谓以音声诠显自性名言说名。直以心想思惟其名名思惟名。凡一切诸法缘生无性无有实体。但由无始虚伪名言熏种子为生起因。今举眼根生因以例所余。至下当更辩焉。○第二我见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我见章第二○二正释文。
  论曰由我。释曰有染(至)差别。一切有情无始时来依止有身见。于本识起我我所熏习。由此熏习力故分别自他彼我(云云)○第三有分章二。初标章名。
  有分章第三○二正释文。
  论曰由有。释曰由随(至)差别。文义明着。可知。○第四引生章二。今初标章名。
  引生章第四。○二正释文。
  论曰四种。释曰引生(至)习果。此中初叙四种差别。后正明引生差别。自下四种差别不出前三种差别。但由义门有别分为三种四种耳。今此引生因即明若无本识则业能引果惑能润业引生后有差别则不可成。是与前有分熏习而义门稍异。可知。释中若无引生等者。谓行缘识之义。由取所摄等者。谓取缘有之义。若不安立本识。则如是熏习不成。可知。法取法字恐此字写误乎。○第五果报章。初标章名。
  果报章第五○二正释文。
  论曰果报。释曰行有(至)报果。此与上有分差别其旨相似。但上就因明。今就果论。义门差别。可知。释中言更生为法者。准本文及余译。为字恐诸字写误乎。应思。○第六缘相章二。今初标章名。
  缘相章第六○二正释文。
  论曰缘相。释曰此本(至)似果第二识内缘本识为我见境。第六识取蕴相执我我所。若无本识则我执所缘境不成。由本识有执我所缘相意及意识能起我执。相续不断故云相似果。相似果即等流果也。隋唐两译言染污意。不言第六识。其旨稍异。对照可知。○第七相貌章二。今初标章名。
  相貌章第七○二正释文中二。初明四种相。二因辨诸相。初中亦二。初标列。后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相貌。释曰相貌(至)四种○二正释中二。初正明四种相。二明共不共因同生一果。初中亦二。一明共不共相即二种种子。二明此二种子对治起时所治有别。今乃初也。
  论曰共相。释曰本识(至)无觉无受。无受生有受生之目三译并同。此与无执受有执受其异可知。释中初明共相从无受生种子生。次不共相下明不共相从有受生种子生。后若自别因下明他有情法别因所感故如木石无觉受。此文旨与隋唐译硕异。可知。○二明二种子对治起时所治有别中二。初征起。后正释。今乃初也。
  此二种子(至)所破○二正释中二。一明不共种子为道所破。二明共种子离缚于境所见清净。今初。
  论曰若对。释曰此不(至)功用一切有情杂染种子皆由无明妄倒熏习。无流智明与彼相违。犹如明闇。对破可知。于共下起下。○二明共种子离缚于境所见清净中三。一辨对治道于共种子功用有无以明所见净。二引瑜伽者以例证。三说偈重明。今初。
  论曰于共。释曰道于(至)不同。共相法者。多众生共业所感故。自他识共所变故。自识种子虽灭他识所持故不能都灭。但得道以后。于境离缚所见清净。无功用有功用可知。慧眼照真则但见真如。不见诸法。法眼照俗则见一切诸法非有似有似有无性。乃悯迷倒众生不了缘生无自性妄执我法三道流转起大慈悲。由如量智更起分别。然此分别恒不离如。故所见清净见清净刹。可知。唯一境下起下之语。征有缚无缚众生所见不同。○二引瑜伽者以例证。
  论曰譬如。释曰由观(至)净见。瑜伽者由定力故境随乐转。道力于境得净亦复如是。○二说偈重明中二。今乃初偈。
  论曰此中(至)佛见清净。释曰结有(至)故见佛见。此二颂有二段。初五句明对治道生时共结不灭。后三句明共相虽不灭得道人所见清净。初中初明二结。二结亦名二缚。相缚粗重缚义如显扬论十六唯识论第九述记九末(六十四纸)等明。约二结明难灭难解(云云)次约二道辨难灭难解(云云)次释共结名。后举三义明共结难灭难解。寂曰。初约二结二道释难解难灭甚不合今颂意。何者颂云共结者。谓共相境乃众生共变故。对治生时不能除灭如内种子之旨趣耳。虽是言结非二结等。二结乃见道已后。随应除灭。外结虽清净人不灭。但得所见净而已。何得一混焉。隋唐两译全无此释。予窃谓。结有二种已下四行余盖梵土讲学者傍加笺释。后人错混入于论释乎。学者更思焉。释后三句中。明对治道生时虽共结不灭于境得所见净文旨明着。可解。五义以释佛见(云云)义有傍正。可知。○二别偈明观行人随乐变境。
  论曰复有(至)有识。释曰此偈(至)有本识。释中初以二义显颂大旨。菩萨于内观唯识无尘。观心成就则正智现前。不共种子灭。于共种子得心自在则境随心转。所以境随心转变即由实无外境唯有识也。余文可解。○二明共不共因同生一果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文。今乃初也。
  前已明觉(至)生一果○二正释。
  论曰是不。释曰共不(至)互相见。寂曰。此一段文本末意趣似不允合。何者本文乃明不共种子生众生世间共种子感器世界以结成上。释乃明共不共二因同生内五根及内五尘故。即内根尘为自六识而作依止亦能为他六识所缘。是为二因生一果之义。岂非柄凿不投乎。隋唐二译全无此释应考。内根及尘自他识变差别唯识论疏颇有异义。不遑此述。○二因辨诸相中五。一明粗重相细轻相。二明受不受相。三明譬喻相识。四明具不具相。五明本识是白净无记。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若无(至)得成。大小二惑者即指烦恼随烦恼也。于理及事心无功能者。谓惑心违性起故失心功能。善法顺性起故成胜功能。可知。释中以等流异熟二果辨(云云)本识中摄持粗细二种种子。故善恶二趣六道生死等流异熟生起不同。若无本识二果差别则不可成。可知。○二明受不受相中二。初正明二相。二明无本识二相不成。今初。
  论曰复次(至)子故。释曰欲明(至)过失。受不受相新云有受尽相无受尽相。释中同业种子者应言不同业种子。恐脱不字乎。同一切法者。同字恐说字写误。应思。此二相具如唯识述记八上(六十一纸)瑜伽伦记一下初明。三烦恼亦名三随眠如解深密经及瑜伽七十八等说。或云皮肉心。亦曰皮肤骨。肉烦恼乃分别起二障。皮烦恼乃修断惑。心烦恼者俱生所知障。与瑜伽等大同小异可知。三种烦恼并皆无始以来虚伪名言熏习种子前因后果等流相续。二种生死犹如暴流。是名无受尽相。○二明若无本识则二相不成。
  论曰若无(至)得成。释曰若无(至)二相。此中二段。初明若无本识有受尽相不成。作不作者即表无表业也。此业与果则功能灭尽。有受相可知。若无此义则解脱不可成。传传引果不止故。后始生下明无受尽相。释中意谓若无久远熏习名言种子则今时名言熏习无由生起。何以故。以此等流果无同类因故。若无同类因而果得生则二乘无学应更生烦恼。
若无同类因而果不生则离本识无始名言熏习则应无根本烦恼。若无根本烦恼则无业。若无烦恼业则应无苦集差别。若无苦集则应有自然解脱之失也。然则若言无因而果得生则有无解脱之失。若言无因而果不得生则有自然解脱之过。可知。及差别之及字恐若字写误乎。无无解脱者。盖无字衍。可知。结文云云。○三明譬喻相识。
  论曰复次(至)此事。释曰譬如(至)识生。释中以末那四倒释。其旨甚深。可知。隋唐两译文言极略。全无如此配释。可诃。○四明具不具相。
  论曰复有(至)得成。释曰约此(至)不成。具缚可知。已离欲染者除皮烦恼一分。故名被损。乃至不用处惑可知。声闻有学乃能除分别起烦恼。修所断惑断或不断随应可知。所知障则一向不断。菩萨入见道位断分别起二障。俱生起二障如应可知。三乘无学所断差别文旨分明可解。如此诸相并皆随本识所摄持种子有无差别。若无本识则如此诸相皆不可成。○五明本识是无覆无记中二。今初略标。
  无记中二。今初略标。
  本识于三性(至)报故○二正释。
  论曰何因(至)记性。释曰非烦(至)记性。其皆明着。可知。唯识论第三(五纸)云云可寻。上来四品应知。释依止胜相竟。
  ○自下第五释应知胜相。于中有三。初标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释应知(至)之一

  释曰此义(至)意依。○三正释中四章。初相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相章第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承上起下。
  论曰如此。释曰前说(至)可见○二正释中二。初开章。二广解。今乃初也。
  论曰此应(至)性相。释曰此下(至)是名。○二广解中二。一正释三相。二重举十一识明无尘唯识。初中有三。一依他起相。二分别性相。三真实性相。初中有二。初明十一识以三熏习为因。后明十一识虚妄分别是非有虚妄尘显现依止。今乃初也。
  论曰依他(至)子生。释曰此下(至)为因。此即五法中名为分别。又辨中边云虚妄分别有是也。十一识即由三种熏习。本识所变异虚妄分别而已。余文可解。○二明十一识依他相是分别性依止。
  论曰由如(至)性相。释曰一切(至)性相。有四种识者。辨中边偈曰。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论曰。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此境实非有者。似义似根无行相故。似我似了非真现故皆非实有。境无故识无者。谓所取义等四境无故能取诸识亦非实有(文)十一识四种识虚妄分别是本识所变异。体非都无。但由此依他相为依止非有虚妄尘显现。使迷倒众生妄计实我实法不能了依他似有无性。依他遍计不可相离。何以故。以于依他法执似为实故。至下当辨○二分别性相。
  论曰分别。释曰如无(至)别性。于十一识四种识不能了唯有识非实我实法。种种遍计。是名分别性相。依他相如水。分别性相如波。而波之与水全无别体。依他性分别性亦复然。十一识等唯有识无尘等义边名依他性。尘等差别显现名分别性。上以阿梨耶为依他性。余一切法为分别性者。即此意也。
  新译唯识家所计不止与陈译摄论而有抵牾。于隋唐译亦有顺违。可知。○三真实性相。
  论曰真实。释曰虚妄(至)性相。辨中边偈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云云)此文即明三性相。可知。○二重举十一识明无尘唯识于中分三。一以十一识配十八界以明无尘唯识。二约譬喻显无尘唯识。三立难解释。今乃初也。
  论曰由身(至)等故。释曰此言(至)得成。此中初以十一识配十八界。后明唯识无尘。释中以二谛明以十一识为俗。是即所谓道理世俗也。若无尘等。者乃承上起下之辞。○二约譬喻以显唯识无尘中二。初正举譬明。后更由教及理证。今乃初也。
  论曰譬如(至)此觉。释曰梦中(至)亦成。本末文旨明着。可解。○二更由教及理证中二。今初教证。
  论曰若人未得(至)如尘释曰由此(至)得成。此中初引十地经第六地之文。次引解深密经。释中释三时文最为奇释。学者察焉。十一切入新名十遍处。如瑜伽论第十一。杂集十三。智论十二·二十一·二十八等明。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是名十遍处。可知。解深密经第三分别瑜伽品中广说云云。可寻。○二理证。
  论曰譬如(至)比知。释曰此譬(至)别境。理证中二。初以镜喻显。后对忆持识辨。寂曰。镜喻出于解深密分别瑜伽品。是教中所兼之理证也。故无性论云此教中亦即兼显比量道理。非忆持识等者。无性论云。恐彼异计故作此说。谓若有人作如是计。由彼先于澹泊路等见骨锁等今犹忆持。为三摩地所行影像遮此计故。故言云云广说余文可解。○三立难解释中二。初立一难解释推上。二举二问通释。今乃初也。
  论曰是种(至)应知。释曰十一(至)此知。此中初难后通释。初中先纵眼识等识唯识义。后难根及尘。等名为识。后通释。已悉于上所引教及理中故推上不释。○二举二问通释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论曰若色(至)相似。释曰此问(至)别色。二问可知○二答中二。初长行释。二说颂释。今初。
  论曰由颠(至)是实。释曰能颠(至)别法。依他性与分别性相应故虚妄颠倒。由虚妄颠倒故似我似法显现。由我法执故二重障生。本识变似色等相续坚住。余文可解。○二说颂释。
  论曰此中(至)得生。释曰无中(至)得生。色等能作境生识故名为乱因。即诸六识名为乱体。由有乱因乱体便生。由乱因乱体故本识似色等现。相续坚住诳惑愚夫。可知。释相章竟。○自下第二差别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差别章第二。○二正释文。于中六段。一明十一识中前五识一身俱转。二明后六识差别。三以三相明诸识皆唯识。四明一意识义。五安立三识。六举四智。以证唯识无尘。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显故。释曰此五(至)合生。唐译云。何故身至能受识于一切身中但有和合转。能圆满生受用所显故。释曰。所显故者是彼因性(文)今乃以十八界于一身中不可相离为其所以。以受生必具根尘识故。○二明后六识差别生。
  论曰云何(至)摄故。释曰此更(至)生死。文分六段。可知。释中明言说识(云云)隋译云。无量所作事更互言说故。唐译云。诸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量故可寻。次明自他差别识(云云)无量摄者。我见生因受用差别。乃我所见因。隋译云无量摄受受用差别故。唐译云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次明善恶两道生死识中云云。释证得文奇矣。隋译云受无量生老死差别故。应思。○三以三相明诸识皆唯识中三。一总标三相。二别释三相。三释偈颂。今初。
  论曰云何(至)唯识。释曰前记(至)唯量。今译意谓今此三相明后六识令成唯识。隋唐译世亲论及无性论并皆以为三相成十一识唯识。寂曰。隋唐译等于义稳当。今译约后六识最不应理。未审梵本有错误乎。译家失旨乎。应思。○二别译三相。
  论曰唯有(至)生故。释曰于六(至)显现。此中三。文可解。初明唯量。量犹分。唐译云唯识。由十一识唯一识义分无有别体故名唯量。次唯二可知。后明唯种种中。明眼等识各以色等自境为相。意识通以十八界为相(云云)释中初明六识各有相见起种种相取种种相故名唯种种。后明五识缘局自境。意识通缘一切法。五识不能分别。意能分别。故但意识缘境名唯种种。寂曰。前解为正。后义则不顺本文旨。无性论中无第二释。可见。今于眼等六识明唯种种。释中言成立世等六识枘凿可知。○三释颂。
  论曰此中。释曰此偈(至)前解。此中初释三相。后明能通达人。释中二段。所取尘若无下第二释可知。然释能通达之文今译硕异于余译。隋译云。唯量二种种。观行人能入得入唯心时。此心亦灭离。释曰。观行人能入者。谓修行人相应故(至)由正入唯心时则义无所有识亦不有。若无所取义云何得有能取心也。唐译云。唯识二种种。观者意能入。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离。释曰。观者意者。诸瑜伽师所有意趣。问。于何悟入。答。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离。若能悟入唯有其心都无有义是则于彼亦能伏离。既无所取义。何有能取心(云云)无性论大旨相同。寂曰。隋唐两译其旨明着。无容间然。今译以空处乃至灭定为伏离位者义似不顺。学者幸思焉。○四明一意识义中二。初正明一意识义。后引经证。初中亦二。初正出一意识计。二举例明意识依六根生显现二相。今乃初也。
  论曰诸师(至)业名。释曰诸师(至)别名。此中初正明一意识。后引身口业例可知。凡判一意识有三家别。一六识体一。二七识体一。三八识体一。古来异诤。如余处辨。寂曰。此三说以理会取则无所相妨。何者论次下文以阿梨耶识为义识。余一切识为相识。意识识及所依止为见识(云云)深密瑜伽等说镜像水波譬喻。本识如镜如水。诸识如像如波。若据非离本识有别诸识则八识体一义自成立。以水波不相离故。若据波浪识一识随依止得别名则六识体一义亦自成。第七识即本识染污义分与诸染污而为所依。故或时别立。或不别立。七识体一亦有道理。今言更无余识异于意识离阿梨耶识。唐译云。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盖斯以末识拣本识以言别有。非必言是各别体。古人以谓此论与无性论意趣不同今论出别师义者不允。按。此一意识计意大抵与楞伽等说相似。与慈恩宗所立颇有迳庭。今论主举彼计而不遮遣。由是观之。无著天亲等诸大士其说通宏。无所固必。与后代局执新唯识者之知见天渊不啻也。可知。○二举例以显意识依诸根生起显现二相中二。今初举例。
  论曰譬如(至)。意识亦尔。○二正明意识依诸根生起显现三相。
  论曰此识(至)身生。释曰谓依(至)而起。此中初标一意识依诸根而得别名。次明意识依六根生显现二种法而显唯识。后明意识必依身故似触显现虽无五识缘内受生似触于身作或损或益。譬如下引例。可知。○二引经证中三。今初法足经偈。
  论曰此中(至)魔缚。释曰诸菩(至)此义。唐译云。若远行独行无身寝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释云云。唯识论第七疏七本(三十八纸)等引此以证唯心无心所之义。今证唯一意识无别识。可知。○第二证。
  论曰如经言。释曰此五(至)生因。隋唐两译与今少异。可知。○第三证。
  论曰复有。释曰此更(至)余识。文旨彰然。可解。○五安立三识成唯识义。
  论曰是处。释曰是本(至)止事。以本识为义识。此本识由无明力变异为相见识。意识及意识依止名为见识。眼等及余一切为意识缘境者名为相识。然则阿梨耶识为阿陀那之所执持。自体成壳。似能取所取示现。所谓能取名为见识。所谓所取名为相识。意识及依止者即指意识及二意根也。言我识者犹曰实识。盖此义字与上所说义硕异。可知。与彼至相指实佛而言义佛其旨相似焉。寂曰。今此一段文大抵与楞伽等意合。又安慧等所立似此意趣。与后代谈唯识者之所计其异可知。隋唐两译文言简易。可寻。○六举四智以证唯识无尘中二。今初总标。
  论曰如此。释曰四法(至)无尘。佛世尊说者即指阿毗达磨经所说也。唯识论第七引之以明唯识无境。可见。○二别释中四。今初成就相违识相智。
  论曰何者。释曰于一(至)为智。唯识云。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一相违识相智。谓于下处鬼人天等随业差别所见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云云)○二成就无所缘现可得智。
  论曰二由。释曰有时(至)等境唯识云。二无所缘识智。谓缘过未梦境像等非实有境识现可得。彼境既无。余亦应尔(文)譬如识等者。识字恐缘字写误耳。可考隋译。○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
  论曰三由释曰菩萨(至)颠倒唯识论云。三自应无倒智。谓愚夫智若得实境彼应自然成无颠倒。不由功用应得解脱。○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
  论曰四由(至)是等。释曰一切(至)所有此中有三智。唐译分明牒释三种。可寻。唯识云。四随三智转智。一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随欲转变地等皆成。境若实有。如何可变。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修法观者随观一境众相现前。境若是真宁随心转。三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无分别智一切境相皆不现前。境若是实何容不现(文)此中三文可解。由境界等下结释三智。后依智学者下第十五卷(二十一纸)广说(云云)释差别章竟。○第三分别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分别章第三。二正释文分为十段。一明三性体义及立名。二明三种分别。三明三性非异非一。四明三性品类差别有几种。五明四种分别。六明五种分别。七明十种分别。八明依他性成三性不相杂。九明依他分别二性不同体。十广明三性有无等差别。初中有三。今初明依他性名义。
  论曰若唯(至)依他。释曰离尘(至)依他。此中初显依他性自体。后云何说此下明依他性名。余文可解。○二明分别性名义。
  论曰若分(至)分别。释曰此问(至)分别。初明分别性义中三意可解。后释名(云云)○三明真实性名义。
  论曰若真(至)真实。释曰分别(至)真实。初明真实性体。后于胜义下释名。初中二义答两问。寂曰。此释奇说。应思。唐译云。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如不虚诳性。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依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文)四种清净者。次下所说。五种无分别者。下第十五(三纸)说无分别智自性离五相。可见。此真实性离诸虚妄能为一切清净品所缘。是一切善法中最胜胜义善。可知。○二明三种分别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三种。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释曰欲问(至)别名。○二别释三相中二。初总问三种。后正释。今初。
  论曰此中。释曰一一(至)异相○二正释中三。一明分别。二明所分别。三明分别性。今初。
  论曰意识(至)分别。释曰此下(至)分别。具三种分别者即指今三分别也。或可自性随念计度三分别也。意识起时必有根境识现。此三即从二种熏习种子生。于彼彼境起彼彼分别。故名分别。言以根似尘者。以字乃似字形误。可知。○二明所分别。
  论曰此依(至)分别。释曰此下(至)分别。依他性即本识也。寂曰。今论释所分别旨趣与唯识论第七所说颇有左右。可知。今乃指本识随因缘流变为依他性。以似根尘识显现一切法悉属分别性。此趣甚深。宜细思忖矣。○三明分别性二。初正明分别性。二问答广解。今乃初也。
  论曰此中。释曰(至)别性。成依他性因即次下所说六因也。○二问答广解中。初问。后答。今初。
  论曰云何(至)增益。释曰此下(至)他性。此中初总问。后缘我境界下别问。可知。○二答中亦三。初总叙意。二别释六因。三结释。今乃初也。
  意识名分别(至)此义。○二别释六因。
  论曰由名(至)增益。释曰由依(至)益执。第三决判起见中。约外计分别起惑明。隋唐两译并言。由见执著者。如所取相如是执着。寂曰。今此六因通是分别俱生一切妄分别。而非局外计等也。今译文旨似不允当。余文可解。○三结释。
  论曰由此。释曰由此(至)别性。此六因能起意识分别。使依他性成所分别。○三明三性非一非异中二。初问答总标。后别明异不异。今初。
  论曰此三(至)此说。释曰问此(至)此说。○二别明异不异中二。初明异义。二明不异义。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有别(至)真实。释曰此下(至)亦尔。此标由义门三性有异。○二别释三。今初明依他性名依他。
  论曰何者。释曰此下(至)二性。三熏习者。初乃名言熏习。次三识熏习。色识乃根尘相分。识识者即本识自体。见识者即意识及意依止。后即惑业苦熏习。此三种种子所生名为依他。是乃本识。依他起之义分而已。○二明由别义此依他性为分别因。
  论曰复有(至)分别。释曰识以(至)别性。唯一识义分属依他性。属分别性。其义甚深。可知。○三明由别义此依他性成真实性。
  论曰复有。释曰依他(至)实性。文旨可解。为存有道故等者。明为显灭道二谛有别故不说依他性即真实性。寂曰。此一语乃从始入终之旨趣也。若据此意则此论不显了说真如缘起者唯教限而已。若约密意则依他起性即真如故二性唯一心义分也。后代执相学以说真如熏变为译家意等者谬之甚矣。可知。○二明不异义。
  论曰复有(至)生故。释曰此更(至)子生。如上已明。本识如水如镜。转识如浪如影。其旨可知。又如绳上蛇。麻全成绳。绳全成蛇。相见识如蛇。识识如绳。无离绳之蛇。无离地之绳。识变亦尔。转识起时即其相见识。于种子生边则阿梨耶识依他离言法体也。于其种种能所取相貌显现义边则分别性也。于此依他性显现诸相永无所有边则是真实性也。如此依他一识上义分无有异体也。○四明三性品类差别有几种中三。今初明依他性体类及义。
  论曰依他(至)他性。释曰此问(至)依他。此中初明依他体类。后明依他义。初中二种可知。后中言不成就者谓无定性之义。言境界清净者谓正说大乘法。言道清净者谓诸波罗蜜及一切助道法。言果清净者谓菩提涅槃。余文可解○二明分别性有二种。
  论曰分别(至)差别。释曰如眼(至)差别。二类可知。○三明真实性亦有二种。
  论曰真实。释曰谓有(至)真如。○五明四种分别。
  论曰复有(至)分别。释曰若众(至)无觉。自性差别至下当知。○六明五种分别。
  论曰复有(至)何名。释曰义谓(至)向释。隋唐两译可见。○七明十种分别中二。今初总标。
  论曰若摄(至)十种。释曰如前(至)皆尽○二别释中有十。今初根本分别。
  论曰一根。释曰(至)耶识○二相分别。
  论曰二相。释曰(至)尘识。唐译云。缘相分别者。谓色等识为所缘相所起分别。○三依显示分别。
  论曰三依。释曰此分(至)依止。隋译曰。似相分别者。于彼相种类中若分别生。于所分别中能分别故得此名。即是眼识等识体及依止故。唐译云显相分别。释云云。○四相变异分别。
  论曰四相变(至)变异。释曰相谓(至)色界。唐云缘相变异分别。三译文旨大抵相同。但释在时节等之文少有异同。可知。○五依显示变异分别。
  论曰依显(至)分别。释曰谓眼(至)分别。唐译云。显相变异分别者。谓眼识等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有变异缘此显相变异分别。此亦如前所说老等种种变异。由此亦于老等位中变异起故。隋译云似相变异分别。率同唐译○六他引分别。
  论曰六他。释曰此分(至)分别。○七不如理分别。
  论曰七不。释曰是(至)法外。○八如理分别。
  论曰八如。释曰是(至)法中。○九决判执分别。
  论曰九决。释曰以不(至)分别。隋译云见处相应分别。唐译云执着分别。○十散动分别二。初举色明十种散动。后准例四阴及四事。初中有三。一标十散动。二别释十散动。三结十散动。今乃初也。
  论曰十散动。释曰菩萨(至)八法。释中言初二法者。谓真空对治无相散动。遣俗有对治相散动。至下当知。次明五事有三解。五事者。谓名事各有两句。物有一句。是名五事。具八法者即指十中后八散动也。次下十种于后一事五阴中一色阴明散动对治。至下当知。三解云云。此一段文隋唐两译全所不出。对照可知。○二别释十散动。
  论曰无有(至)起名散动。释曰无有(至)执着。
  初言无有相散动者。唐译云。此中无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即以其无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般若波罗蜜多经言实有菩萨。言实有者。显菩萨实有空体。空即是体故名空体。次有相散动者。唐译云。谓此散动即以其有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不见有菩萨。此经意说不见菩萨以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为体。次增益散动云云。次损减散动云云。唐译举经言。即彼经言。不由空空故。谓法性色不空故。次一执散动云云。唐云一性散动。次异执散动云云。唐译云异性散动。释云云。次通散动云云。隋唐并言自性散动。次别散动云云。隋唐并言差别散动。又释云若生即有染若灭即有净。文则虽殊。义则一致。可知。次如名起义散动云云。唐云如名取义散动。次如义起名散动云云。余文可解。○三结十散动。
  论曰为对(至)执着。释曰为对(至)别惑。此一段文会本错置可知。十种分别具如杂集论十四(十八纸)明。可寻。○二例准余四蕴及余四事。
  如观色(至)别义。释曰如八(至)种观。上来于色遣下八分别故。今例余阴及名事四句。上来释十种分别竟。○八明依他性成三性而不相杂。
  论曰若由(至)分别。释曰此问(至)分别。此中问答。答中三节。可知。○九明依他性分别性不同体中二。初长行。后释颂。初中亦二。今初问。
  论曰云何。释曰此问(至)同体。○二答。
  论曰未得(至)相违。释曰依他(至)一体。此中三证。可知。依他离言法性即真实性。非分别之所缘着。其为分别作所分别者但名而已。名之与义而不同体。可知。瞿名目九义。如俱舍论根品明名句文中及疏记明。可寻。○二释颂。
  论曰此中(至)虚空。释曰重显(至)清净。此初四句颂上三相违。后四句释弟子疑。可知。○十广明三性有无等差别。于中分五。一明依他性是染净本非无。二引经明三性差别。三释于依他性说诸譬喻。四引经明三性不相离。五会经随义异说。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清净。释曰此问(至)同体。此中初征问。后答释。释中长行偈颂可知。寂曰。今此一段今译会文错误。今准隋唐以匡正之可知。依他虽有。离言法性不如情有。可知。○二引经明三性差别于中有二。初长行。后偈颂。今初。
  论诸佛世尊(至)皆尽。释曰由是(至)真实。此中初引经显三性别。后明四清净。寂曰。此四清净即众生心性出障显现及真性等流道教。凡一切方等深经所说皆亦如是。可知。○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品类。释曰欲重(至)分别。释中但释初二句。余无释文。盖斯上已所明故耳。○三释于依他性说众譬中二。初正明。后别义。今初。
  论何因何缘(至)变化譬。释曰为此(至)显现。
  幻等十喻具如智论第六第九十五等说。今乃出八喻。其旨明着。可知。○二别义解八譬。
  复有何义(至)随顺经义。其旨可解。如是众譬显依他性。若能知依他性如幻等则自知分别性计谓实有全是妄计都无所有。亦能知所显现永无所有真实性。当知三性即一理义分。亦是大乘法教之纲领也。所以一切大乘经说无尽法义无有不以三性三无性以为纲纪也。是故随顺三性三无性者名为正法。不顺三性三无性者名为邪说。可知。○四引经明三性不离中二。今初引婆罗门问经。
  论曰婆罗。释曰依他(至)如此。华严五教章中卷于从大乘始门入终门之分齐以明三性同异义。其旨宛转善美备矣。即引此经明三性不离可寻。隋译云梵天问经。唐译云梵问经。此经不翻传。不知孰正。余文可解。○二引阿毗达磨经二。初法说。
  论曰阿毗。释曰阿毗(至)此说。此说与前婆罗门问经其旨同。可知。○二譬喻说。
  论曰于此(至)地界。释曰如来(至)可信会本错置可知。此譬巧妙哉。阿梨耶识犹如地界。分别性三界惑业及苦譬之土相。圆成实四清净譬以金相。一切凡夫三道流转虚妄显现隐覆依他阿梨耶识及真实性。譬如土相显现时不止无金相亦不显地界。无分别智火烧炼则三道士相不复显现。四清净圆成实金相自然现成。而四清净乃真实性。如金是地界真性。惑业苦是虚妄性。虽不离阿梨耶识非是梨耶真性。如土相非是地界真性。亦如绳上蛇非是麻性。宜深思惟矣天台诸文引用此譬喻与今少异。彼师所览盖错本乎。台之末学传传纰缪。可知。从上三经文并是从始向终之妙旨矣。○五会经随义异说。
  复次有处(至)涅槃。释曰诸法(至)亦尔此中初长行。后偈颂。长行中。初释常无常无二。余准例之。常即真实性。菩萨入初地位无分别智现前则常住显现。然细惑未尽故生死分别性不灭。出观则依然住生死法。位登八地惑障永灭。真性恒显。而人空智现前时微细智障尚起见细生灭。唯有如来二生死尽湛然常住。若能见常住者便见不二。不二即中道也。今此论乃大乘始门之说。故于依他性有二分以明无二。未显了说中道秘极耳。后代妄说常住妄谈不二。不知己生死无常法毫不损伏之非可察。苦乐无二乃至生死涅槃无二可准知矣。偈颂中。初明法非法无二。次明有非有无二。次明永无非无无二。后二颂中。初一颂乃显无性意。后一颂乃明由无性故无生无灭本清净自性涅槃展转得成。初中亦有二意。初二句明大小通说无性。后二句显唯大乘所说无性句。无性即真实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是胜义谛相。一切法门所归处矣。后代所计以三性为大乘究竟义。以三无性为密意说不了义者。颇违深密经等所说。其义具如法苑总章纂注述。不遑此出。释分别章竟。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