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略疏第三(论本第二)
  长泉律院苾刍普寂撰

  ○自下第二明内境(执受)中二。初解种子。后解有根身。初中亦二。初明有漏种。后明无漏种。今初。
  诸种子者(至)故是所缘。论云识性其言奇矣记以三义而辨性义。一约体性。二约性类。三约三性。顺违可考。如护法等以种为识相分。如月藏等说种是识自体立见分受熏。如上已辨○二明无漏种。
  无漏法种(至)不违唯识。无漏种子虽依附本识本识持种。与本识性相乖故非本识摄。不离识故名为唯识○二明有根身中二。初正明有根身。后叙异计。今乃初也。
  有根身者(至)受用他义。此中初明根是不共中不共。次明根依处是不共中共。后明共相种子变为不共中共自他互受用○二叙异计中二。初安慧论师解。后护法论师解。今初。
  此中有义(至)五根现故。此中初立义。后引证。辨中边论(二纸)云。变似有情者。似自他身五根性现(文)此师意说。依处与根定不相离。为用依处故亦变他根。色界鼻舌二根必无发识之用。为依处故变二根。如无色界以无根故依处亦无。由此根定不相离故须变也。旧中边颂言。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论曰。似尘者。谓本识显现相似色等。似根者。谓识似五根于自他相续中显现似我者。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本识者。谓阿赖耶识。生似彼者。谓似尘等四物。新论颂云。识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论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尘故。寂曰。旧论颂及长行与新翻异旧论意粗似楞伽等说本识举体成七转识犹如水波之趣。古对法中往往有与新唯识家所言而抵牾者。
由是观之如瑜伽·庄严·摄大乘·辨中边等梵本则应含容楞伽·密严等大乘终门之理而二门不相妨也。贤首大师频存此疑。寂亦讶之。慈恩基师见古说中不合自所立者谓之译家误或归之旧师情见。学者宜于是着择法眼矣○二护法论师等解。
  有义唯能(至)犹见相续。此中初明五根唯自所变非他变但根依处是自他共变。次会释上辨中边文。后举事以证变他依处。寂曰。他根变·不变是佛二智境。非凡小所测也。岂可以情识而判断耶○三总料简中二。初明定等所变。二总定此识缘境明此识不变缘心·心所等。今乃初也。
  前来旦说(至)击发起故。此中初结牒前来业力所变内外境差别。次明定等所变与前业变而不相同。后明所变境相差别。定等力者。等取法威力·大愿力等。瑜伽三十七云。诸佛菩萨威力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调柔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二者法威力。谓诸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即是六种波罗蜜多。乃至三者俱生威力。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复有五种。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诸声闻独觉威力。五者不共声闻独觉威力(云云)初明神通威力。次(十三纸)明法威力。次(十七纸)明俱生威力。可寻。其有漏定力微劣者虽变身器但令他见而已。非实身器。若其胜定自在所变是真实变而有实用。问。此胜定通果色唯圣者定耶。将通凡耶。答。一义云。胜定果色通凡圣起。五十四云。心自在转微细性者。谓色无色二界诸色如契经说。有平等心天。曾于人中薰莹心故。随其修力于一毛端空量地处展转更互不相妨碍。又阿含云。无色诸天泪下如雨侧立佛边。又五十四云。此色亦通有漏。故知凡圣能起。显扬等云唯诸佛菩萨。据大威德胜人说故。岂二乘等亦不能变。无色界天许雨泪故。瑜伽又说。虽非出世定之所行然由彼定增上力故有能现者。此文非简异生不能现起。有义。此色非异生起。显扬十八说云诸佛菩萨等故。准瑜伽文旨。圣有定增上力者。有一能现。尚非一切圣者能起。况诸异生。六十五(云云)三十三云。诸圣神通随所变事随所作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辨。无有改异堪任有用。非圣神通不能如是。犹如幻化。唯可观见。不堪受用故。此二义孰正耶。瑜伽伦记十四下(云云)如基师西明等前解为正。如景师等后义为胜。演秘云。有威德者所起胜定名威德定。此有两释。一云自在。菩萨及二乘者所得定故(云云)故知唯圣。二云。亦通异生依定久习得自在者简非自在(云云)前解为胜。对法钞一末·枢要上末(五十纸)义灯三(六十九纸)(云云)寂曰。大威德定名应判为唯圣所得也。胜定果色之名应通凡圣与。何者虽是凡夫有漏定。其多生熏莹得大自在者。所得之定所变。亦应得胜定果色之称也。应思。胜定果色西方有二说。一定果色实无香味。无用故。色界中无种因故。前五十三卷虽由胜定力于一切色皆得自在等。此据色声等语。二解。以定力故实亦能现故。前五十三(云云)又华严经(云云)后明所变境相续间断中。此就一往判而非有间断唯声光也。问。声是第八缘境耶。答诸计不同。如伦记十三上(二十三纸)明。三藏说。三大及声虽非执受而是所缘。基师同之。神泰师以为。第八不缘声。以间断故。问。声是异熟耶。非异熟耶。答。景云。声是异熟。泰云。声界是异熟。现行是非异熟。基云。声是非异熟。造声大及界是异熟。问。定果色是大种不。答。五十四说。胜定果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大种所造。又说。此色胜定力故先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又说。此色不依大种。然从缘彼种类三摩地发故亦说彼大种所造。非依彼造故名为造。六十六言。问。世尊说有无间无对色。当言何等大种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诸法影像生起。当言欲界大种所造。思惟色界大造亦尔○第二总定此识缘境明此识不变缘心心所等中分三。初正定此识缘境。二明此识不变缘心心所等。三结释料简。今初。
  略说此识(至)所现实色。有漏种及十色处是识缘境。可知。法处所摄色凡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成所引色。遍计所起色。此五之中成所引一分大威德定所行境。独此识缘境。其余非境。可知○二明此识不变缘心心所等。
  何故此识(至)无实用故。此中初问后答。答中有二。初明二变。后明此识缘境。初明二变者。述记中意谓。因缘变乃由先业及名言实种生即五八识。分别变乃分别作意遍计所起即六七识。然据枢要上末(五十三纸)等意有四异解


  寂曰。诸解各有道理。于中第四解其旨精密足可依凭矣。次明此识缘境中。初明第八所变但因缘变有实有。后若变下明此识不变缘心等。于中初明不变心等。后变无为下明不变无为等。初中初正明不变缘心等。后须彼下明虽不变缘七识能得生七识。是今宗教限之说也○三结释料拣中三。一正结释。二至无漏下判无漏有漏辨。三约界分别。今初。
  故异熟识不缘心等○二判无漏有漏位辨。
  至无漏位(至)及有漏种。此中初明无漏位。佛果第八识与圆镜智相应。身土智影现于其中。即缘无及心心所无为影故名一切智。后明有漏识局于三境不同无漏位通缘十八界○三约界分别。
  在欲色界(至)此色为境。三界缘境可解。无色定果色如大乘义章八玄签四之一等辨。本识缘彼色如上已辨○自下第二解不可解中。初正明不可知。后出不可知所由。今乃初也。
  不可知者(至)名不可知。此中初明见分行相不可知。后明所缘相分不可知。五十一云。阿赖耶识当言于欲界中缘狭少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文)○二出不可知所由。
  云何是识(至)当知亦尔。是识行相所缘唯是圣智所照。而未见谛者之所不能知也。故乃问征答中以灭定中是识不离身证是识极微细行相所缘俱不可知。摄论引证品中开六章以证有阿赖耶。即第六章以灭定证。彼以灭定证有是识。今以灭定中识不离身显此识行相所缘不可知。二文稍异。今此一段藉问直示不可知相而已。非必对异部辨论也。无想等准释可知○第三段辨心所相应门(第六义)中有五。一问起论端(至)五释相应之义。今初。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二举颂正答。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三释常字显所在位。阿赖耶识(至)心所摄故。阿赖耶是初名。今举此一名摄因中二位。谓我爱执藏现行位。善恶业果位。若佛果相续执持位识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故拣之。遍行义至下当辨○第四别解五所中二。初解五体性作业。二总释与识俱。初中五。初明触中二。今初总。
  触谓三和(至)所依为业○二别解有二。一广前。二破他。初中四段。今初释触谓三和”。
  谓根境识(至)故说为彼。婆沙百九十七(三纸)俱舍论第十(三纸云云)俱舍云。三和有三。一同在一世故名为三和。二因果相顺不相违返故名三和。谓虽根境在过未识在现在。因果义成。三互相随顺同得一果。谓根境识虽各一世同一触果故名和合。初之一义依五识说。后二意识大乘与此有异。末那意根俱时有故虽缘过未。影像亲所缘缘恒在现在故。根境识恒在同世和合之义可解○二释分别变异中二。一正明。后会相违。今乃初也。
  三和合位(至)故名分别○二会相违。
  根变异力(至)根之变异。集论一(五纸)杂集一十(一纸)但说根之变异故今会违。杂集云。触者依三和合。诸根变异分别为体。受所依为业。谓识生时所依诸根随顺生起苦乐等受变异行相。随此行相分别触生(文)中边论上云。三分别故者。谓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据彼论旨则分别。即分辨义。根等变异生三受分位。触能分别三受分位。故名为分别。寂曰。分别变异即有二义。一领纳为义。二分位为义。今论即约初义相似为分别。辨中边等乃据后义今论以相似为分别。奇释可知○三明触性。
  和合一切(至)是触自性○四明触业。
  既似顺起(至)引发胜故。此中二段。初明触业。后会异文会违中二。初会瑜伽第三(七纸)五十五(三纸)之文。后会集论第一文○第二破他。
  然触自性(至)非即三和。此中初叙三和成触生触二计。次立宗以破三和成触。经部师中旧有二说。谓三和成触·三和生触。有部及大乘判触。即同生触而已○第二明作意中三。一略辨。二广。三破。今破。
  作意谓(至)引心为业。瑜伽第三(七纸)云。作意云何。谓引心为业。五十五(二纸)云。引发心法。又云。于所缘引心为业。显扬一(三纸云云)○二广。
  谓此警觉(至)但说引心。述记之中叙种子警觉·现行警觉二解。意取种子警觉。西明要集以为。通种现为义。义灯四本(三纸)破西明等成立种子警觉。于婆沙宗取顺正理不正杂心。寂曰。沼公局见何其甚哉。种子若有警觉业何谓之种也。心心所法同一刹那生起。体业不可思议何敢诤竞种现乎。应思○三破。
  有说令心(至)不异定故。此中初破顺正理。后破集论释家。应非遍行故者破顺正理。应不异定故者。破集论释家。集论释家即安慧论师也。此文实乃师子觉解。今乃归失于糅者耳。寂曰。古对法中旨趣深玄而于琐琐名释疏漏甚多。且就一相而作释耳。护法论师所学精密。殚力于名相域。字义句义转成详悉。基师深服护法论师。搰搰焉核精于百本。名相周悉百倍于古。人或以谓。相宗学极矣。以寂言之名相转盛实义转隐。是正法衰灭之运也。三科性相法门乃学道之根基。犹如作厦者之集材也。于谛因果成立解行者。犹如营家屋也。悟入二空真如者。犹如受用家屋利乐身心也。然则安足于三科性相之法门而无进步之分者。犹如集材而不喜作家恒受寒露之弊也。况末代逐名相者仆仆尔费思于琐琐之事。恰如拾集木札十袭珍重。岂是圣旨哉。寂虽不似。于疏此论务省枝末将明根本。其旨可察○第三明受数中二。初辨自义后破外执。今初。
  受谓领纳(至)非二欲故○二破外执。
  有作是说(至)不共余故。述记分十四段以释此文。初叙彼计。二彼说下论主破。三若似下彼救。四似因之下论主难。五又既等者彼救。六应名下论主难。七若谓下牒彼救。八理亦下论主破。九若不下牒彼计。十应一切下正破彼执。后故彼下总结非。俱舍论一(十一纸)受领随触。光记余(二十七纸)分二受。谓执取受·自性受(云云)宝一余(三十纸)偏取自性受破光记(云云)寂曰。光记所辨其言虽有少疵其旨全无所违。宝疏所言深泥众贤妄致破立耳。其如俱舍论要解辨。俱舍论中虽有受领随触之言。此即言境界受相似随触。非外执取受而言。而正理师将废境界受但自性受以为受正义。是众贤之局见。即此论所破也。此论弹驳一一的当。可察○第四明想。
  想谓于境(至)种种名言。瑜伽第三云。想云何。谓了像。又云。想作何业。谓于所缘令心发起种种名言为业。枢要一本云。此中由想起言说。何不为语言因者。故果例现。想疏故○第五明思。
  思谓令心(至)令造善等。瑜伽三(七纸)云。思云何。谓心造作。又云。思作何业。谓发起寻伺身语业等为业(云云)演秘(云云)○第二总释与识俱。
  此五既是(至)后当广释。后者指第五(二十六纸)具明遍行相。可寻○第五解前颂中相应二字。
  此触等五(至)故名相应。五十五(四纸)云。何故名相应。答。由事等故。处等故。时等故。所作等故。略纂十四(三十四纸)云。事等谓体也。体皆一故。无第二受等者。谓同于一境处转故。又依缘处同故。时等者。同一刹那故。所作等者。同于一境行所作等。故知缘青者。但为青也。又善恶无记所作等。伦记十五上(五纸)引之。可见。俱舍论第四(十三纸)说五义平等。谓所依·所缘·行相·时·事○自下大段第四明第七义五受门中二。初三复次释唯舍俱。后明不与余心所相应。初中亦二。初三复次。释后释外难。今初。
  此识行相(至)舍受相应初复次中五义可知。注家以果识栋(云云)寂曰。凿矣。可知。余二复次可解。无性摄论二(五纸)世亲摄论二(二纸云云)○二释外妨难。
  若尔如何(至)善恶俱招○二释不与余心所相应。
  如何此识(至)定非异熟○自下大段第五明第八三性门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法有四种(至)何法摄耶。三性差别原出婆沙第二及百四十四俱舍十三(十四纸)大乘说者。集论第二·杂集论三(十六纸)至四初。


  对法第三善立十二种。谓自性·相属·随逐·发起·第一义·生得·加行·现前供养·饶益·引摄·对治·寂静·等流。同第四初不善叙十二。无记立十四种。述记三科辨之与俱舍杂集其旨稍异。于义无违。但俱舍所判理致周足无复遗缺。宜凭用焉○二答中有三。一总答。二别答。三释无记名。今初。
  此识唯是(至)异熟性故○二别答。
  异熟若是(至)无覆无记。此中三因。第一因可知。次又此识是染等乃第二因。后又此识是所熏下乃第三因。意趣明着可解○三释无记名。
  覆谓染法(至)故名无记。枢要下本(云云)○自下大段第六明心所法例同于心中四说。今乃初师说。
  触等亦如(至)心同性故。此护法别义。以五心所例同心王无记○第二说护法别义。
  又触等五(至)亦如是言○第三难陀师说。
  有义触等(至)无简别故。此说例同异熟一切种所缘相应三性及不可知。寂曰。此师所例亦有道理。述记贬言邪宗谬义。其言何凶勃哉○第四师说中二。初破前师。后述自义。今初。
  彼说非理(至)触等相应。述记分二十三段往复难答分文甚烦。可知。此中难例同一切种分为二段。初难触等受熏。后谁言触等下难转救言触等虽不受熏有似种相故例同一切种中。初正牒救释。彼救非理下论主难。寂曰。触等亦如是。如第一师但例同上无覆无记。如第三师识例同上诸句。并皆有理。触等亦受熏。或言有似种相。亦无所违。然论第四师对破前师。是一往立破。学者生智之资粮。不可敢咎焉。而至疏家明宗执情持论不平。可知。二申正义。
  由此故知(至)非谓一切○自下大段第七明第九因果法法喻门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答中有三。一解本颂。二破外执。后劝归信。初解法。二解喻。三总解。今初。
  非断非常(至)因果法尔○二解譬喻
  如暴流水(至)恒相随转演秘云。有说。此中总有三喻。如次况于三种缘起。谓爱非爱受用自性(寂曰。三种缘起乃摄论第二卷说)初喻显示由第八识五趣流转。第二喻乃显示生眼等识受用境界。第三喻乃显示自性相续而不断绝。寂曰。此判善矣。深密一(云云)○三总结
  如是法喻(至)恒转如流○第二破外执中有三。一破有部正量部。二破上座部。三破经部。今初。
  过去未来(至)应顺修学。此中初有部等难。二论主返质。三外人返诘。四论主出正理。五因现有下外人难。六若有下论主返质。七因果义成下外人解质。作用立三世俱舍第二十(三纸)叙婆沙四大论师中。世友所说(云云)可寻。八体既下论主难。九由斯下曲结。申正义。缘起正理即依圆离言法性。苟涉言虑但是悉檀善巧而已。故云假施设。十如是下结劝学。五十一(十四纸)六十九(十一纸)显扬九(五纸)杂集三(十四纸)中边中(十纸云云)可寻。三种三世如瑜伽伦记一末(三十七纸)十三上(五十九纸)明。识变三世亦名唯识三世。是通义而多分约妄识。约种子曾当立名道理三世。亦名法相三世。神通三世可知。此旨甚深。可察○第二破上座部中二。初叙彼计。后破斥。今乃初也。
  有余部说(至)舍此信余。此中三段。初总立宗。二谓现在下出所因。三如是下总结○二破斥。
  彼有虚言(至)理必不成。此中七难。如述记判释可寻○第三破经部师。
  经部师等(至)能持种故○第二劝归信。
  由此应信(至)缘起正理。大乘建立阿赖耶识生之与灭非定一法非定异法非定同时非定异时。缘起正理迥出言虑。可察○自下大段第八明第十义伏断位次门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此识无始(至)当究竟舍○后答中二。一略举颂答。二广答。今乃初也。
  阿罗汉位方究竟舍○二广答中二。今初略释。
  谓诸圣者(至)说之为舍。此中初释阿罗汉位。后辨舍。言烦恼粗重者。乃指烦恼种子。永远离者。谓永断不行。粗重之名义不一准。义灯五上云。总摄诸文。粗重有四。一现行有漏诸心心所。即杂集论说二十四粗重。二现行二障。三二障种子。四二障习气。寂曰。此四虽各有理。今唯指种子以为粗重。不可异释○二广释二。初释阿罗汉。后释舍位。初中二。初叙三师解。后破第三师。初中三。今初师解。
  此中所说(至)不违此义。此中初正释阿罗汉位舍。次引决择证。后会违文。五十一(二十一纸)决择文云。或有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无心闷绝。入二无心定。生无想天。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识。谓阿罗汉·独觉·不退菩萨及如来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谓诸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若诸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入灭尽定处无余依涅槃界(文)第一师意但取三乘无学为阿罗汉故举决择所谓不退菩萨以征(云云)彼说下会谓。决择所言不退菩萨乃指二乘无学转向大乘者。故不违此判。是故阿罗汉名唯指三乘无学耳○第二师解。
  又不动地(至)名阿罗汉。此师意谓。三乘无学及八地已上菩萨并得舍赖耶名。此中初明八地已上菩萨具四义名不退菩萨。后然此下明此位能舍阿赖耶名即阿罗汉摄。八地上菩萨行相如智论·十地论第十·探玄记第十四等辨○第三难陀师等解。
  有义初地(至)名阿罗汉。此中初明初地已上菩萨具五殊胜义故亦名不退菩萨。后明此位菩萨得舍阿赖耶名。集论中者。集论第七(九纸)杂集第十四(十七纸)之文也。可寻○二破第三师说。
  彼说非理(至)无余涅槃。此中初难。二若彼牒第三师救意。三则预流下论主难。四地上下第三师会。五彼六识下论主难斥已申正义。述记之中顺论文旨取前二说斥第三说(云云)寂评曰。此三说中。其第二说道理明着典据亦验。宜依凭焉。其第三说若依今论所牒所难难免。按难陀师实义者。必应就一类智增上菩萨厌弃烦恼舍分段身受意成身第七识我见眠伏无执藏义既得证不退者而判也。然直往菩萨多至八地舍于分段故。诸论中率以判。第八地上同于无学舍阿赖耶。若约一类初地上舍分段者则其言初地上舍阿赖耶亦无所违。其第一说恐难成立。何者瑜伽论分明言诸阿罗汉·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不成就阿赖耶。亦处处说赖耶名八地已上能遮。何遮此位。岂可八地已上菩萨不得名不退耶。将有何简言瑜伽所谓不退菩萨是回心向大菩萨。回心菩萨从无学回转者是即阿罗汉独觉中摄。何重言不退菩萨。瑜伽云三乘无学及不退菩萨。不退即八地已上。理无所妨矣。虽然如是瑜伽决择文义容预叵辄评定。应须熟读思忖矣○第二明舍位。于中有二初列异名后正明舍。初中有七。今初明心。
  然第八识(至)所积集故。第八识有多名中且叙七名。今初明心。瑜伽论一(九纸)六十三·显扬第一·第二十·梁摄论一(二十六纸)唐译一(二十纸)无性论一(十九纸)杂集二(五纸)等(云云)摄论以积集·生起二义。对法论中但言积集不说生起。可知○二明阿陀那。
  或名阿陀(至)令不坏故。七十六(初)摄论第一·杂集第二(五纸云云)寂曰。心及阿陀那名虽通诸位。于施设门多于有取识而立义。可知。阿陀那名旧或为第八名或为第七识名。如余处辨○三明所知依。
  或名所知依(至)依止故。世亲摄论一(六纸)云。此中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者。所应可知故名所知所谓杂染。杂染清净诸法即三自性。依是因义。此所知依即是殊胜故名所知依殊胜。由此殊胜故语殊胜。此依即阿赖耶识。演秘引无性论(云云)○四明种子识。
  或名种子(至)通一切位。此中初明种子识。后明上诸名通一切位。七十三·对法二(五纸云云)此等者。乃指上四名。其言等根本识等者烦矣○五释阿赖耶。
  或名阿赖(至)执藏义故。此中初明执藏义。后拣执藏位分齐。可解○六明异熟识。
  或名异熟(至)无记法故。此即善恶业果位识。此名通一切异生二乘乃至菩萨金刚。何以故。未成佛以来本识未转故。藉令变易微细果报不得离异熟。况于其余乎。异熟舍位或言金刚或言佛果。是古今所诤。至下当辨○七明无垢识。
  或名无垢(至)镜智相应。此中初明如来无垢识。次简除余位。后引经证○二正明舍位次。
  阿赖耶名(至)随义应说此中四段。初明阿赖耶舍时。复显此名过重故偏说此名舍。二明异熟识舍时。此舍异论。应当至于下第十卷而辨也。三明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四明心等四随义应说。心等四名随义唯局因位。随义亦通果位。故舍·不舍不定。上来以八段十义释颂中。初以八段别解本识心心所竟○自下第二以有漏无漏位总辨本识心心所。
  因相不可知了受俱恒转同然第八识(至)一切法故此中初明有漏位。后明无漏位。有漏·无漏位三门不同。今以图示


  无漏位中四门可知。上来总别释颂竟○自下大段第二以五教十理证有本识中三。一问。二答。三总结劝信。今乃初也。
  云何应知(至)有别自体○二答中二。初总。后别。今初
  圣教正理为定量故○二别中有二。初引教理以证有本识。后结教理二证。初中二段。初引五教别答。后举十理别答。初中二。初引大乘教。后引共许经。初中亦二。初以四颂三经证有此识。后立大乘至教量摄。初中有二。初别引经。后指例。初中有四。初阿毗达磨经颂。此中有三。一引经颂。二长行别解。三总结。今初。
  谓有大乘(至)涅槃证得○二长行释中有三解。明初解中三。初显举用示体。二别释颂。今初。
  此第八识(至)显示之。五十六(十四纸)世亲摄论第一(十二纸云云)○二别释颂中二。初判。后释。今初。
  颂中初半(至)作依持用○二释中二。今初解上半。
  界是因义(至)为因缘用。此中初释第一句。二释第二句。后结上二句。基疏意谓。第一句乃本识持种生诸法为诸法因。第二句乃现行第八与一切法为依止故名缘。此识能变缘三境亦能与七转识为所依止故。俱有等义至下当知。演秘云。有云。界有三义。一者因义。二者性义。三者种义。今依因义以释界言。疏唯取种。今取现行。与所持种体不异故。说现亲生名之为因。现识亦名种子识故。因相唯取现行识故。详曰(云云)破付。寂曰。有云。颇有道理。古对法中往往有本识种·现非一非异非凡识之所测知之旨。摄大乘论若依世亲释。则种·现一异不可得。因性即依故。若依无性释。则种·现各异。依非因性故。基师深旨无性故种·现隔别如谷种之与芽茎。此释于情则亲。而于理则疏矣。梁论颂云。此界无始时。一切法依止。若有诸道有。及有得涅槃。释曰。界有五义。一体类义。谓一切众生不出此体类。众生不异。二因义。谓一切圣人法四念处缘此界生。三生义。谓一切圣人所得法身由信乐此法生。四真实义。谓在世间不破。出世间不尽。五藏义。若应此法自性善故成内。若外此法虽复相应则成㲉(云云)寂曰。此文似以如来藏为性为因为依。宝性论第四(二十一纸)引此颂曰。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长行释全于如来藏建立。由是观之。摄论梵本必应与新唯识家而其致硕异乎。若依阿赖耶识论因依止。则是为大乘始门之说。若依如来藏立因依止。则是为大乘终门之说。如彼深密·瑜伽·摄大乘等梵本计应是始·终二门而不相离之说也。具如摄论疏辨○二释下二句中二。初释有诸趣。
  由此有者(至)作依持用。此中初释颂。次别解。后总结。别解中二。一正释。二料简。料简有二。一诸趣之言唯约果报。后或诸趣下谓诸趣之言通能所趣故三道兼收。三杂染者。瑜伽第八至第十及七十七摄论第二广明三杂染皆由本识成世间清净亦由此成。可寻○第二明有涅槃。
  及涅槃证(至)作依持用。此中亦三。一总释颂。二别解。三总结。别解中二。初总明。后料简。五十一(九纸)明由阿赖耶识还灭相。可寻。料简中三。第一说同无性论。第二说则同世亲论。第三说可解。梁摄论云。言若有诸道有如经言。世尊。若如来藏非有。于苦无厌恶于涅槃无欲乐愿。故言及有得涅槃。又云。若有此道则有果报。亦由有此果报。众生受生。易可令解邪正两说分别有异。后后能得上品胜行。应得胜德。由烦恼依止故生极重烦恼及常起烦恼。是果报等四种差别名依止胜。翻此四种名依止下劣。生死中不但道等非有。涅槃义亦非有。何以故。若有烦恼有解脱(云云)寂曰。此文奇矣。此与华严性起品探玄记所谓惑业苦约所断所知所救则亦名性起其旨相似。可思。旧论与新译意趣硕异。可解○第二解。
  又此颂中(至)理不成故。此中三科可知。初中自有种·现非一非异之趣。述记所辨亦殊余处。应见。别解中三道通苦·集。即同于有宗分位缘起之旨。可知。清净法者。谓灭·道谛。一切无漏有为无为法。若摄方便资粮·加行亦此中摄。杂集第八摄资粮·加行以为道谛。可寻○第三解。
  或复初句(至)如次应知。二科可知。述记云。依他起是第三句。一切法等依有漏无漏有为法也。即是含藏一切种故说为所依。遍计所执即第三句。由此有诸趣。谓起执故诸趣遂有生彼趣也。或缘诸趣而起于执。此由彼起故。此彼性或趣是见趣起二执故。圆成实性是第四句。及涅槃证得者。即无漏法有为无为四清净法为圆成实性也。摄论等说。阿赖耶识是染净。依言依他性。亦为遍计·圆成·依他依也。依他性本即此识故(文)四清净者。梁摄论七(四纸)唐译五(三纸)说。一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离垢清净。即此离一切障垢。三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清净法界等流性非依他起自性(云云)○三总结。
  今此颂中(至)皆不得有○第二教证三。初举颂。
  即彼经中(至)我开示。是亦阿毗达磨经颂。诸译摄论第一所引○二释中二。初释上三句”。
  由此本识(至)名阿赖耶。梁摄论所出云。诸法依藏住。一切种子识故名阿梨耶。我与胜人说(文)非如胜性等者。无性摄论一(十二纸)云。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为简彼义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余转识互为因缘展转摄藏。是故说名阿赖耶识(云云)又同(十二纸云云)枢要下本(云云)○后释第四句。
  已入见道(至)故亦为说。此中二段。初唯见谛已上菩萨名为胜者。后通地前地上一切菩萨皆名胜人。寂曰。大乘深经是登地已上正所学处。地前三贤乃随顺修学分齐。十信已还仰信如来之机。若人未入三贤妄意滥染大乘秘密则多生见取丧失善根。苟欲学大乘道者。则应须读胜鬘真子章备之学范矣。浇时弊风可察○三总结。
  非诸转识有如是义○第三教证中三。初举颂。
  解深密经(至)执为我。解深密经(玄奘译)一终所说。五十一所引○二释颂中三。今初释第一句。
  以能执持(至)故名甚细。无性摄论一(十三纸)云。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文)六十六云。若结生相续。无间之心亦是异熟。释云。结生心者。即中有心。无间心者即是生有。生有之心唯是异熟。命终心者。对法五云。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余界准知。问。准六十六命终最后刹那是异熟法。云何对法云爱相应。答。既言最后是异熟法。不障初中而得爱俱。二论意别故不相违。瑜伽五十九广说起爱受生(云云)无姓有情等者。明非凡夫所知。趣寂二乘等者。显此识非是二乘境界。翻此准知。虽是凡夫有大乘根姓者。能得信有此识。虽是二乘不愚法回心之机亦得信有阿赖耶识○释第二句。
  是一切法(至)犹如暴流○释第三·第四句”。
  凡即无姓(至)不为开演。夫我·法二执者系缚心性之羁索也。就中萨迦耶有身见乃诸见之根本。一切殃过皆从是生故。如来悯斯迷倒宣说四真谛无我之法。以人空金刚杵摧破萨迦耶所起诸恶见趣。人空极净位入于大乘大空生·法无我理。二空智现前位显示大乘秘密阿赖耶如来藏等不思议教法。故此大乘秘密但是已成熟补特迦罗之所禀受。而非浅识肤见者之所宜也。所以非其器而妄说阿赖耶如来藏等教。则闻焉者执以为我为法入妄见网中。凡外趣三途二乘障进趣。问。凡愚第七识恒执我·法。纵令不说阿赖耶识二见固有。何有所恐不说此耶。南印度尊者般若鞠多会此问言。第七识所计我者俱生我不生恶趣未障圣道。少害有情。若妄说阿赖耶等令堕自见取生分别二执则成大过失。是故大乘不与堕身见有情而说者。我世尊大悲之秘术也。然法入像法妄说大乘。故令人堕于见坑。于是制七百颂遮说大乘。当时奘三藏在于印度造制恶见论破斥彼颂。基师亦以彼颂为诽谤大乘。痛贬斥之(云云)寂曰。般若鞠多乃安慧之资。三代帝王师杰然于一时。盖此师依于诸大乘经论中诫与住身见等众生说大乘秘藏。制颂遣斥妄说大乘而已。定非诽谤大乘也。述记所辨恐不当彼颂之制意也。可察○三结唯第八识有如是相○第四教证。
  入楞伽经(至)第八识性。宋译第一(十四纸云云)寂曰。此文虽应引证有第八识。其旨似乎本识举体为七转识。水波之喻应思○第二指例。
  此等无量(至)此第八识。述记引显扬第一所引经(云云)可见○第二立大乘至教量摄中二。初以比量成大乘是佛说。后引庄严论成立是佛语。今初。
  诸大乘经(至)至教量摄。初一句是有法。后一句是宗法。皆顺无我等五句是因。如增一等是喻。此一比量。或分为八。或开为十量(云云)无性摄论三(十八纸)云。大乘真佛语一切不违补特迦罗无我性故。阿赖耶能诠之教称所诠义。佛所说故。如刹那速灭等言如佛余言。又诸大乘定是殊胜与法·有法不相违故。如说甚深缘起教(文)寂曰。以因量将成立大乘是佛说者。印度诸德乘于时世以因明诠量是非之弊风弗获已而所设之智术。以是降异道而已。其实则以因明一量欲成立大乘真佛语者。恰如寸尺乎嵩·华斗斛乎沧溟乎。一量之下有许多不定相违。予今试问。他若作比量相违言汝大乘非佛语。未显了传佛在世及佛灭过五百年弘扬大乘经如僧佉法等。则云何祇对亦改因应言自许极成佛语所不摄故。然则以因明一量欲成立大乘真佛语。甚不应理。如悬谭中辨。若欲成立大乘真佛语究竟者。应须以此论五教十理成立本识且循环研核摄大乘十种殊胜及庄严论七因等以辨其大体而后摄心疑思悟入大乘三摩地秘密之教如是如此成就万牛不可回之大决定心。大乘真佛语不可辄成立其如斯。岂可以因明一量得成立此义哉。於乎以世间粗浅因明韦陀法将究明乎我至玄至妙至大至高之教理。是教中之大弊也。学者勿惑○第二引庄严论成立是佛语中二。初正叙庄严七因。后总结举颂。初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又圣慈氏(至)真是佛说○后别释七。今第一因。
  一先不记(至)先预记别。庄严论一说八因。今叙为七。如述记会。显扬二十出十因。可见。正法灭尽经(现在藏中)说分十八部灭正法等。或记。瞻波罗国有诸比丘灭我正法有可怖事等。未尝记灭后有大乘而坏正法。汝何妄言大乘非佛说而坏正法耶。若大乘非佛说而坏正法者。如来一切智者何不预记也。述记中贬斥鞠多。恐非公论也。可察○第二因。
  二本俱行(至)独非佛说。寂曰。大乘经乃甚深秘藏。佛及与诸菩萨圣圣迭共三摩地说。方时主伴不可思议。小机在座不闻不知。譬如人鬼同处异见互不相知。然佛灭后上座部宗秘而不传。大众部中密结集之。虽密传之未显露行。所以上座有部师间有一向不知有大乘秘密者。频以大乘非佛语遮遣之。大众部等率信佛有大乘秘藏。故今本俱行因直对有部则不成。对大众部等则此因即成。真谛三藏部执疏言。大众部住央掘多罗国在王舍城地。此部弘华严·涅槃·胜鬘·维摩·金光明经等经(云云)本俱行可知。有部师执情如胶极难调化。所以世亲论主以经部宗善巧对说以荡执情而后渐弘大乘。具如俱舍论要解辨。若欲对有部师成立此因。先须引大众部说证大乘本俱行矣○第三因。
  三非余境(至)非非佛说。庄严论一(六纸)云。复次前说不行者。我更示此义令汝信受。偈曰。有依及不定。缘俗亦不普。退屈忖度人。宁解大乘义。释云云。寂曰。此一因道理明着。阿赖耶教是证智境。非依教智境。亦非不定智境。亦非俗智不周遍智境。亦非忖度智境。唯是菩萨大人所知之境界也。岂可外道等所说有此广大甚深不测法义哉○第四因。
  四应极成(至)其理极成。有一类言。大乘是迦叶佛等余佛说而非释迦文佛。或言。大乘是报佛说非是释迦牟尼应化佛说。故今立此因也○第五因。
  五有无有(至)不应正理。庄严论一(四纸)云。第五体者。若汝言余佛有大乘体此佛无大乘体。若作此执亦成我义。大乘无异体。是一故。第六非体者。若汝言此佛无大乘体。则声闻乘亦无体。若汝言声闻乘是佛说故大乘非佛说故无体。若作此执。有大过失。若无佛乘而有佛出说声闻乘者。理不应故(文)声闻法家言。大乘乃余佛说。而薄贪瞋痴者所应学。非是阎浮五浊增时所宜之教。何以故。五浊增时众生见爱炽然深蔽真理。叵顿开觉。所以先显示四真谛无我之理。以戒·定·慧为所学处。以四念住为入理门。人无我关已透过去。无量妙法百千三昧由是开现。是为阎浮一化当机之教。教理智断与机相当故名有体。大乘教者迦叶佛等三浊薄时所应学行。今时浊世虽说此教而无其机。智断不成。是为无体(云云)寂曰。此论甚有道理。阎浮一化以声闻乘为正所学。以人空智碎破见爱后渐进入大乘。是名渐入佛慧。然以渐入佛慧为阎浮一化正轨之旨粲然乎经论古说之中。可寻。李唐已来支桑讲学之流。忘却阎浮一化正轨。滥染大乘蔑弃二乘。正法纲纪由是坏乱。岂可不洪叹乎。盖大乘乃四十二贤圣空宗真理。无上无容不可思议甚深广大之妙法宝。是菩萨大人最上根姓者所应学处。真往回心大有学范。具如华严疏发挥钞等辨。可寻○第六因。
  六能对治(至)是佛所说。庄严论云。第七能对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无分别智能破诸烦恼。由此因故不得言无大乘。故显扬论二十(十一纸云云)○第七因。
  七义异文(至)诸非佛语。庄严论云。第八文异者。大乘甚深非如文义。不应一向随文取义言非佛语。又同(十纸)云。如文取义时师心退真慧谤说及轻法缘此大过生。释曰。师心者。谓自见取非智者边求义故退真慧。如实真解未得退故。谤说者。毁善说故。轻法者嫉所闻故。缘此非福次身受大苦报。是名大过(文)寂曰。大乘经乃诸佛及大菩萨甚深三摩地法智印。而非如文取义者之境界。外人未领大乘是何等境界。岂可得论是佛说非佛说哉。述记引楞伽等秘密语而解此文者。谬之甚矣。可知○后总结举颂”。
  是故大乘(至)异文故。现流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大乘庄严论无此结颂。奘译应有。今不行世○自下第二引共许经中二。初总。后别。今初。
  余部经中(至)有别自性。摄论第二(云云)○后别中有四部别。今初出大众部。
  谓大众部(至)有如是义。按宗轮论所出大众部。不说有根本识。今唯叙出摄论所说耳○二上座部。
  上座部经(至)为三有因。无性摄论第二(三纸)云。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云云)枢要下本(七纸)明九心轮(云云)如初受生未有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其心已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既见彼已便寻求察其善恶。既察彼已遂等.观彻识其善恶。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既反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名九心○三化地部。
  化地部说(至)穷生死蕴。无性摄论二(二纸云云)宗轮论疏(八十一纸)出此部计而无此说。同(九十纸)出经部所计根边一味蕴。与无性所引三蕴中后二蕴大旨相似。三蕴如述记出○四说一切有部中三。一叙经。二释义。三总结。今乃初也。
  说一切有(至)喜阿赖耶。传有部传持四阿含今不行世。今现流经乃大众部所传也。或云。是化地部所传持也。未知孰是。现流四含而无此文○二释义中三。一释彼四名即第八识。二征余非此。三显理。今初。
  谓阿赖耶(至)五取蕴等。世亲论二(初)无性论二(初)同(五纸云云)二论少异。可知○二征余非此。
  谓生一向(至)真爱着处。此中七段初明三恶苦处非真爱着处。二明五欲非。三明乐受非。四明身见非。五明转识非。六明色身非。七明不相应行非爱着处具如世亲无性摄论第二明○三显理。
  异生有学(至)真爱着处。除无学余一切有情虽于余蕴有爱·非爱。而无有于此识而不爱执者。故知真爱着处唯此识耳○三总结。
  由是彼说(至)阿赖耶识○自下大段第三举十理别答中三一结前生后二正出理证三总结今初。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二正出理证中十。一持种证。于中分三。一引经。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谓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瑜伽五十一·显扬第十七·杂集第二等并以八证证有此识与今十证互有具缺。异同可知。


  此识通持漏·无漏种。一切种子之所集起故。出世净心寄在于阿赖耶识如水中乳。如无性摄论三(八纸)出○二显斥他中五。一破经部。二破大众部。三破上座部。四破有部。五破清辨。初破经部中三。一破五蕴受熏持种。二破识类受熏。三破事类双熏计。今初。
  谓诸转识(至)理应别有。此中三段。初明六识不应受熏持种。次明色不相应不得持种。后明心所亦非持种处。文旨明畅可解○二破识类受熏。
  有说六识(至)识类受熏。此中初牒计。二破斥演秘。然准诸教。经部计总有四类。一本经部许内六根是所熏性(云云)二六识展转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后念。四类受熏。如次下所破计。总有五计。或言次下所牒乃设遮耳。摄论第二(云云)后破斥中初就假实破。二约三性故。三又无心下就无心位破。四又阿罗汉下以凡圣类同染净相滥破。五又眼等下以根法类同破。后总结。可知○三破事类双熏计。
  又六识身(至)必俱时故。摄论二(十二纸云云)此师于六识身及识类而计前后相熏。故遮破之。寂曰。经部宗或言细意识。或言识类者。其旨仿佛乎大乘所谓本识。不可辄破。应思○第二破大众部。
  执唯六识(至)能持种义。大众部许六识俱转不言熏习。今乃设遮而已○第三破上座部。
  有执色心(至)前已说故。此中初叙宗。次彼执非理下申难。此中有三。初以自类无熏习破。次约间断难。后就无学后蕴无后难。三亦不下遮转救。瑜伽五十一(十六纸云云)○四破说一切有部。
  有说三世(至)皆不得成。此中二段。初叙宗。后正破。初中亦二。初正叙宗后会经文○第五破清辨计。
  有执大乘(至)染净因果。掌珍论上(二纸)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于自他宗计度分别虽有众多偏计所执。然所知境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以诸愚夫不正觉了胜义谛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妄执诸法自性差别增益种种邪见罥网。如有一无智画师画作可畏药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乱意谓为实有故。自起惊怖或生贪染。于彼境界众多计度增长分别诸见罥网。若正觉知胜义谛理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尔时如世有智慧画师不执彼有真实自性非如前说。有为无为境界差别邪见见网以自缠裹。如蚕处茧。彼非有故。无分别慧趣入行成(云云)寂曰。清辨论师承龙树宗倡空大乘。于俗谛中立一切法。胜义谛中泯一切法。凡一切假智言诠所及是遍计境。即名俗谛。真智所照离言法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所谓空者。是无自性义。是离言说义。非是拨无。如上所说。乃大乘空宗真理全不违一切方等经论。且今所引掌珍之文全叙述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之说耳。岂可谓之非哉。今乃为遮谬解大乘空宗堕恶取空者贬斥彼颂为似比量。基师亦深慨乎谬取空教动也则拨无因果报应之弊。将抑其根本以绝其枝叶之元意乎。理趣赞中称清辨菩萨深致尊信。明知今所弹乃一时抑扬而已。次知断修证已下破恶取空。次若一切法下明依他非都无。寂曰。此辨只遮恶空之墙堑而不当于清辨宗致也远矣。大经说有一法过涅槃。犹如幻化。维摩观众生品说。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如是。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炎。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云云)妙玄三之二(五十七纸)云。虽知五阴众生如虚空。而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集无所有。而断诸妄想如与空共斗。虽知道不二相。而勤于空中种树。虽无众生得灭度而灭度无量众生。又四之一云。菩萨为诸幻从于持戒幻出无作破结业幻。从于禅定幻出背舍。从无生慧幻出无漏。从无量慧幻出有漏。从无作慧幻出非漏·非无漏。见思幻破真谛幻成。无知幻破俗谛幻成。无明幻破中道幻成。故经言。如来大幻师(云云)凡一切大乘经论中。如是如幻如化法门如竹如苇。除虚幻之敌求石女之儿者。显依他法非有似有之明文也。今此论及述记所辨。唯欲斥恶取空之弊。荏苒焉作此不顺之弹而已。恰如见噎饭而死者嫌弃饭欲令人不食也。清辨所谓空者。是无自性离言说义非拨无空。经所谓说一切空远离断常即此空也。如护法宗说依圆有。此有即离有离无之有。与彼离断常之无理归一致。相破相成理其应尔。妄意杭敌必堕负处矣。应思○第三总结。
  彼心即是此第八识○自下第二异熟心证。于中有三。初引经明。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显中四。一破计。二申义。三明身受。四立异熟心。今初”。
  谓眼等识(至)非真异熟。此中初总破。总于六识立量后别破。别于异熟六识破。可知○二申正义。
  定应许有(至)恒立有情。此中初出真异熟体。次总明身器非有情依。次对有部明命根众同分非真异熟。次对经部明六转识非真异熟。后结○三明身受。
  又在定中(至)有此身受。定位·不定位·有心位·无心位有众多第八所缘触境起。恒有损益。五识不起故不觉损益。后出定等身识起时。或怡适或劳损。因知前位恒有真异熟识所缘身受。五十一(三纸)六十三(九纸)伦记十三上(十六纸)十三下(三十九纸)(云云)○四立异熟心”。
  非佛起余(至)佛有情故,此中初简佛者。以佛无异熟心故。起余善心等者。谓除异熟心余起善等时。有部执。善无漏心起时。异熟心不转。唯有命根众同劣为有情依故。异熟不断。今乃破云一切时中必应有真异熟心如汝许起异熟心时。可知○第三总结。
  由是恒有(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三趣生证中三。一引经。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显中三。一具义多少。二遮余非。三归本识。今初。
  谓要实有(至)正实趣生。此明具四义能为正实趣。了义灯中。于一切有漏法中简具义多少。虽非无理名相烦芜失论正旨。且其所简颇有纸谬。可知。具义多少下科自彰。可解○二遮余非。
  非异熟法(至)正实趣生。此中四节初明非异熟法趣生杂乱故非趣生体。次明诸异熟色及五识中业感者不遍趣生故非趣生体。次明诸生得善及意识业感者不恒有故非趣生体。后明不相应行非实有故非正实趣生○三归本识。
  唯异熟心(至)心及心所。此中有三。初正归本识。二破他。显本识是趣生体。三简佛位明本识是趣生体。初中枢要问答趣生之体为一为异五数取耶不取耶(云云)义灯亦叙此问答作三释(云云)寂曰。论文分明言唯异熟心及彼心所等。何劳异释。心心所法非一非异。况第八王所最极微细不可了知。虽是六法如空中画不妨总是正实趣生。应思。次破他中。初破生无色界善心等起时应非趣生。次设许下叙转救难起无漏心时应非趣生。前过即上不具四义之过。此失者今此一段之难也。三简佛位中可解○三总结。
  彼心心所(至)此第八识○自下第四有执受证中三。一引经。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显中三。一显所执彰能执心。二明执心显唯第八。三破异计。今初。
  谓五色根(至)能执受心。此中明有根身是有执受是定有能执受心○二明能执受心唯第八识。
  唯异熟心(至)故作是说。此中初明唯异熟心具五义能作能执受心七转识不具五义故非是能执受心。次显非能执受唯异熟心无漏第八识亦能执受诸佛色身故。五义者与五十一初说五因大旨相同。迷记所辨甚迂矣。可知○三破异计。
  谓诸转识(至)如虚空等。此中初遮识等非。后斥色等非○第三总结。
  故应别有(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五寿暖识证中三。一引经。三别解。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解有三。一非转识。二即赖耶。三难异执。今初。
  谓诸转识(至)持寿暖识○二即赖耶。
  唯异熟识(至)持寿暖识○三破异执。
  经说三法(至)能持彼寿。此中有三。初申难。二外返质。三此于下解征。此中有二。初正解征。后又三法下别难解征中。初解征。后前以此理下反诘○第三总结。
  由此故知(至)此第八识○自下第六生死识证中三。初引经。二别解。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解中五。一破六识非。二显第八是。三破异说。四破上座部计。五难死时渐舍之识。今初。
  谓生死时(至)如余时故○二显第八是。
  真异熟识(至)不违正理○三破大乘异说”。
  有说五识(至)何劳别说。此中六节。初叙计。二若尔下正破。三若谓下牒救。四彼初生下破救。五若由下更救。六此即下难救○四破上座部义。
  有余部执(至)不如是故。经部本计等亦立细意识。寂曰。立细意识与大乘所立阿赖耶其致相似。然大乘第八识应于细意识以义建立。若离意识别有七·八二识。岂可开十八界立为二十界耶。由是思之。其建立细意识之计。于其说之了与不了则应分别取舍。于其大体则不应拨置焉。相家于此破立一以因明挍量计度。其弊极矣。如上已遮。无性摄论第三初(云云)○五难死时渐舍识。
  又将死时(至)由彼渐生。世亲摄论三(六纸)无性三(七纸云云)又瑜伽第一(十五纸)明冷触上下。同(十八纸)云。羯罗蓝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起。即于此处最后舍。伦记一上(三十九纸)(云云)演秘叙异说会释(云云)寂曰。经论异说不须强会。俱舍论第十(十七纸云云)遍寄身中等者。演秘云。传有尔解。一云。显第六识相续遍依非如第八恒相续言应在初说。语法故。二云。此举赖耶行相返显第六无此行相故不可依冷触渐起。有义遮转识中。总有六因。余德两释。前解为正破述记。演秘救(云云)第六因中两解。应思。寂曰。六识非遍寄身中恒相续。前解难成。第二解言返显。亦无其理。恐论文脱不字乎○第三总结。
  唯异熟识(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七互为缘证中三。初引经。二即举彼释立破。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摄论第三(四纸云云)○二即引彼释立破中四。今初引彼释显识即本识。
  谓彼经中(至)不相舍离。初生位识与名色俱转。犹如芦束。此识非第八而何也。了义灯云。然释此经文总有七释。一萨婆多师。如本疏辨。二本经部。同有部释。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罗蓝时粗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四本上座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五末上座粗细二识必不俱起。释意大同说一切有。六大众部师。六识俱转言如束芦。据七日以后。七日以前未有五识。约长时说。七大乘师。复有三释。一依此论十二有支当起位说。二依瑜伽第九所说。复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泛明名色支说。今此论意约泛名色支不依瑜伽等(云云)寂曰。此解虽精用舍应思○一申难遮转识。
  眼等转识(至)说谁为识○三破救。
  亦不可说(至)无五识故○四立量
  又诸转识(至)名色为缘○第三总结。
  故彼识言显第八识○自下第八四食证。于中有三。一引经。二别释。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四食义出故增一阿含二十一·杂阿含十五·集异门论第一·第八·婆沙百二十九·百三十·俱舍第十·瑜伽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梁摄论三及十七·义林章四本等。引意可解○二别解中四。一陈自宗义。二斥他说。三结识食体四释妨难。今初”。
  谓契经说(至)随识有无。此中四段。初辨四食体。二由是下明法所摄。三此四下明食义。四段食唯下约界辨。初出体中四。初明段食。旧云抟食。新家非旧。寂曰。旧名乃佛所说本名也。谨按阿含经旨有漏四食大有过患。应深厌背。无漏五食可尊可贵应勤修求。说意只如斯而已。然印度风俗抟握啖食故。佛随世俗以抟食称。虽水浆不可抟。抟食之类就世所知辨食差别。何谓之非也。新译家于琐琐名释穿凿是非。动也是其不是非其不非。名相转精而真学转衰遂乃至使学者仆仆尔驰逐乎四食名相殊不知说四食之教兴如何毫无背舍乎有漏四食之气分也。此是教中之大弊也。故举而辨耳。四食释义如述记及纂解辨。次明法所摄。集论第三(四纸)杂集论五(十一纸云云)


  蕴处界三通有·无漏。今唯有漏。又蕴处界通等流·长养·报·非报等三性·三受等。今此四食随应可拣。次释食义中。婆沙百二十九(十四纸)云。增益有摄受有任持有者应说为食。又百三十初(云云)对法五(十三纸云云)后约界辨。此中举余三食遍不遍有无等以显·识食通三界一切时一切处。可知○二破执诸识为识食中四。一总破诸部。二别破有部。三别破上座。四别破经部。今乃初也。
  眼等转识(至)皆依食住。此中初总破。后别辨。于中初约有间断。次约有转易。次约非遍非恒辨。后对诸部引经结破○二别破有部。
  非无心位(至)非实有故。文旨明着可解。世亲摄论三(四纸)无性论三(五纸云云)○三别破上座部。
  有执灭定(至)后当广破。世亲摄论三(十二纸)出经部计。亦同此计。后者指下灭定证○四别破经部。
  又彼应说(至)无实体故。此正破经部兼破有部。初破无漏心不可为食。次破无漏识中不应持有漏种以为食。次破身命相持。后破众同分能持命根。文旨粲然不应劳以因明污涜矣○三结识食体。
  由此定知(至)皆依食住○四释妨难。
  唯依取蕴(至)示现而说。枢要下本云。中观论破如来品云。如来者亦名众生。又智论三十云。于二足·四足等众生最为尊胜等。说为有情。皆是示现。又言。于众生中尊。佛身何。必则是众生。入城乞食等皆名依食住。亦示现也。对法五叙四种食。四示现依止食。谓诸佛乃已证得大威德。由唯示现力住故。摄论第十亦同(云云)广解○第三总结。
  既异熟识(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九灭定证中三。一引经。二正解。三例证无想。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身语心行者。瑜伽五十六(十八纸)云。如世尊言。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当知此中入出息风名为身行。风为导首身业转故。身所作业亦名身行。乃至如是寻伺与诸语业俱为语行。受·想与意业俱名意行(文)○二正解二。正初破灭定识不离身。后总结归正义。初中有四。一总破诸部小乘。二破萨婆多。三破经部本计。四破经部末计。今初。
  谓眼等识(至)识不离身。毗婆沙宗计。二无心定极长七日。不能过七日。成实大乘许七日。过七日乃至一劫等(云云)破意可解○二破萨婆多。
  若谓后时(至)无重生故。有部所计具如婆沙百五十二至百五十四·俱舍论第五(四纸)等明。此中初叙计。后是则下申难。五难可知○三破经部本计。
  又若此位(至)实不离身。此中四难。可解。第一(十八纸)第二(二十三纸)第三(二十四纸)已明持种等义故○四破经部末计中二。初总破有心。后别征有心所。今初。
  若谓此位(至)入此定故。此中三节可知。世亲摄论三(十二纸)无性论三(十四纸)成业论(十三纸)粗同。寂曰。彼部所谓细意识与阿赖耶名异体同。与粗显意识所缘行相等全不相同。此破何当也。但应讨别立七·八二识及与摄七·八二识于第六意识之细分施设如何也。夫以六根·六境·六识建立法门者。释迦一化之显说也。所以诸部般若及智论等中并以六识建立法门。可知。说七·八·九识说如来藏者。大乘秘藏之密教也。此教乃与大根姓智慧人之所说而非凡小境。未除身见者妄说妄听于此教。则却堕恶见取引大殃祸。岂可不怖哉。然诸大乘经论之中虽说阿梨耶如来藏等率皆显示全如来藏阿赖耶举体成七转识之旨。本识与诸识犹如水之与波。一异不可得。故显说之与密教理归一致。互不相妨。但如新唯识宗则不然。六识之外条然别立七·八二识(云云)破细意识破一意识。但欲遮他而不觉自入僻地也○二破有心所中二。初总征。后别破。今初。
  又若此位(至)为有为无○二别破中二。一破有心所。二破无心所。今乃初也。
  若有心所(至)灭受想定。此中七问答。初以违经违名难。二经部救。三论主破。四经部救。例身行灭而身犹在。将心行灭而心令在。五论主例寻伺灭语亦灭成立心行灭时心亦随灭。寻伺遍行故。寻伺灭时语行亦灭。受想亦遍行。受想灭时心亦应灭。身行是非遍行。何得相例也。但受想遍行不可以对末经部也。第六以受缘爱救。七论主引经例破。可知○二破无心所唯有心中二。初破有令无难。二纵有别征。今初。
  若无心所(至)名无心定。俱舍云。经部先轨范师咸言。二法互为种子。二法者。谓心有根身。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又婆沙百五十二云。譬喻者·分别论者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凡按经部所计。或言。灭定一切无心唯色持心种。或计。灭定唯灭受想余随应有。或计。灭定无诸转识及心所唯有细意识(云云)述记所辨颇有纰缪。可知。此中有五问答。第一问七难。一心同所无难。二法随遍行灭难。三受应非大地难四识应非相应难。五识应无依缘难。六定中应有触难。七受等应必俱难。二若谓下经部救。三若尔下论主返难。四若谓下经部救。五既尔下论主难。寂曰。是一往之立破也。不可局执矣○二纵有别生征。
  又此定位(至)心亦应无。此中初总问。后别破。于中初设破不应是染无记心。次若谓下正破。此心既非自性善或胜义善。应是相应善。若相应善则应与无贪等相应(云云)亦不应言是等起善(云云)○第三总结。
  如是推征(至)执持识故○第三例证无想”。
  无想等位类此应知○自下第十染净心证中三。一引经。二别解。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无垢称经二(八纸)注维摩三(十九纸云云)阿含经亦有此说。瑜伽五十四·摄论第二(二十纸)至第三卷·染净章(云云)○二别解中二。初总解。
  谓染净法(至)持彼种故。此中有五句。一以心为本。二因心而生。三依心住故。四心受彼熏。五持彼种故。初一句通有为无为下之四句唯是有为。述记以四解释。第二解应正。余皆有过。可知○二别解二。初解杂染。后解清净。初中二。初总举。后别破。今初。
  然杂染法(至)种类别故○二别破中二。今初明烦恼。
  若无此识(至)皆应起故。摄论二(十七纸)无性论二(二十三纸)全同此意。可寻○二破业及果。
  若无此识(至)后亦不成此中二段。初难界地往还等起无因。后破行缘识等。无性摄论二(二十四纸)唯约行缘识义不成等明业杂染不成。而不约界地往还而论。今论二段异同可知○二解净法中二。初总显净法。后别破。今乃初也。
  诸清净法(至)断果别故○二别破中二。初破世出世道。后破其断果。今初。
  若无此识(至)三乘道果。梁摄论三(十七纸)唐译三(七纸)无性论二(七纸云云)○二明其断果。
  若无此识(至)永不生故世亲摄论三(十七纸)无性论三(十八纸云云)此中初正破。后牒救破○三总结染净。
  许有此识(至)染净种故○第三总结十理”。
  证此识有(至)略述纲要○大文第三总结五教十理以劝信受。
  别有此识(至)应深信受。寂总论曰。阿赖耶识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乃大根性智慧人之所禀矣。何者大根性智慧人。谓深信因果具正知见发菩提心乐大慈悲修习三学恒无懈慢者。是大乘器也。若非其器禀斯教。则便成见取损失善根。此教犹尔。何况于如来藏甚深秘藏之教乎。梁摄论二(四纸)云。不迷人是菩萨。由阿含及行诸佛观人根性。依根性立阿含。于下品者有秘密说。于上品者无秘密说。是故具明诸识。由此阿含菩萨不迷此识。由行者。若人修行能破欲界惑。则见自身为色惑所缚。乃至无色界亦尔。若修行出无色界见身被缚在阿梨耶识中。为灭此缚故修十地。诸菩萨由甚深行故不迷此识(云云)又十七(十七纸)云。如经说。如来藏非堕身见众生境界。非游戏颠倒众生境界。非于空散乱菩萨境界。何以故。凡夫人于色等诸法无如此性。执我及我所性不能信乐身见灭离处甘露界。何况能正觉诸佛境界如来藏(云云)如上明文不遑缕出。寄语。学大乘之士。苟欲学习阿梨耶如来藏者。应须随分伏除我我所执殚力乐求正知正见矣。上来明初能变竟○自下大段第二解第二能变中二。今初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至)其相云何○二依问辨其相中二。初先举颂后正解。今初。
  颂曰次第(至)世道无有○第二正解。于中分二。一以八段依释十门。二以二教六理证有此识。初中八段。初段举第二能变释末那名中亦二。初释颂。二问答名义。今乃初也。
  论曰次初(至)胜余识故。梵名末那。此翻为意。末那有恒审思量义。然小乘之中以无间灭意为意不说有第七末那。唯有其名而无其义。梁摄论一(二十二纸)唐译一(十七纸)无性论一(十四纸)明意有二。可寻○二问答名义中二。初正辨意识名。二明圣教但名意。今初。
  此名何异(至)识异意故○二明圣教但名意。
  然诸圣教(至)故但名意。此中三意。初为拣二识别。次为简此识思量义胜而积集了别之义劣。三意是依止义。为显此与意识为近所依。可知○自下第二段明其所依。于中有二。初略。后广。略中亦二。初总解依彼转。后别解依彼转。今初。
  依彼转者显此所依○二别解依彼转三字”。
  彼谓即前(至)取所缘故。此中三。初解彼字二解依字。三解转字。解依字中二说。初是难陀胜子解。后乃护法等说。二师异诤如述记明○二广解所依中三。一总泛明极成所依有三。二别叙诸师于三依各有异解。三结归正义。初中三。初总举有所依法显所依数。二别列释所依体。后总结前。今初”。
  诸心心所(至)总有三种。瑜伽五十五说。心心所是所依。然彼约恒定说俱有依。今通恒定·不恒定而说三种依。可知○二别列释所依体。
  一因缘依(至)必不起故。述记云。若言种子依。即唯现行法有种。现望种子应无此依。今言因缘依者。令知宽遍故。有人有弹。演秘义蕴殚力救释。寂曰。虽各有理邻于穿凿。应知○三总结简。
  唯心心所(至)非所余法。心心所法必具三依。色不相应等缺开导依等随应可知○二叙诸师异解于三依中分为三。谓因缘依·增上缘依·开导依。初因缘依中有二师说。初难陀胜子等说。后护法说初中有二。一标宗。二引证。今初。
  初种子依(至)现果方生。述记辨因果异时经部等义叙世亲论主造胜义谛论之因缘。结释云。胜义七十论者。世亲未入大乘时作而救如意论师经部之义非大乘之实义。
  传世亲菩萨老年废忘此论是经部义而尚凭用。难陀胜子等明彼论势(云云)寂曰。甚哉基师党宗之甚矣。因果异时·因果同时两理不相离而大乘缘起之正宗也。瑜伽本说固具两义。故难陀胜子等据异时之义。护法等倡同时之义。然基师偏欲成立护法宗。将使古对法殉同自所计而作斯不顺之辨而已。寂窃谓。世亲论主乃没量智人。少壮时义学拔萃声振远迩。回心大乘之后妙悟入神不屑寄心琐琐义学。遍计妄境始乎似忘却。是超情之气象尔。窟宅于名相义学之辈将谓。论主老而废忘焉。基师领受彼妄传者何耶。其所职由全出党宗。可察。且彼之所引出于西域记第二·第四·慈恩传二等。然此传文奇怪不应聊尔信用者乎。学者应考○二引证。
  无种已生(至)不俱有故。对法论三(十二纸)云。无种已生最后蕴(文)难陀师以此文为因果异时证。生无学最后蕴种已入过去名为无种所生法在名为已生。既因已灭而果现在明知因果异时。五十六(九纸)于眼·眼界而说四句。其第一句云。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文)是即今所证句。眼种已谢现行眼根在。故难陀师会释果俱有云。以前后俱名为俱有。婆沙五十一(五纸)百四十四(十四纸)云。俱有二种。谓并俱·有俱。今亦以有俱为俱。可知。此师意谓。瑜伽第五所谓法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念。长读此文乃为。种生现行种子相生并因前果后○自下第二护法说中四。一破前。二立理。三会违。四结正。今初。
  有义彼说(至)互为因故。此师意约种子自类相生辨无种已生。谓无学末心更不生后念种子名为无种。现在种子名为已生。可知。次明种芽喻非极成。后以焰炷证同时因果(云云)○二立理。
  然种自类(至)定非前后。此中初正立理。后引二论证。瑜伽说者。第五(十二纸)说种子七种相。一无常法。是刹那灭义。二与他性为因。是果俱有义。与后自性为因。是恒随转义。三已生未灭。是兼果俱有恒随转义。四待余缘。五成变异。此二相乃待众缘义。六必与功能相应。是性决定义。七相称相顺。是引自果义。如上已辨。护法师意谓。种生现行现行熏种。必是同时因果。种种相生则异时因果也。次引摄论二(九纸)云。何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互为因(云云)引灯焰·芦束同喻。又说者。无性论二(十四纸)云。何者俱有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以此与果不相违故。如莲华根。虽复俱有。然非一二三刹那住。犹如电光○三会诸文。
  设有处说(至)随转理门。寂曰。以因果异时为随转理门。是护法一家之所立也。若平心论则不必然也。因果同异时。犹如极微有方分无方分。前后俱时交际难知。不必同时。不必异时。亦同时亦异时。两理不相离。诸论有二途。盖为此也。应思○四结正。
  如是八识(至)种子所依○自下大文第二明增上缘依。于中有四师解。一难陀师等。二安慧师等。三净月师等。四护法师等。明初师中有三。初解五依。次解七·八依。后解第六依。初中二。初立宗。二引证。今初。
  次俱有依(至)即种子故。此师意谓。五识以意识为俱有依。无同时色根。五根即眼等识种子故。寂曰。此师所计至下当悉。然以识种为根不立五色根之说甚难领会。何者五十四(八纸)分明说五根是清净色。对法一(五纸)亦云。眼根者何。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为体。岂难陀师不读如上论文耶。顾难陀所立应有别意趣也。所憾无由见彼师全论也。不可敢于糅论所述评定是非矣○二引证。于中有二。初引二十唯识。二引观所缘缘论。今初。
  二十唯识(至)即五识种。二十唯识论颂及长行并世亲菩萨自作。护法别作一卷释彼二十唯识。名导唯识论。义净译名成唯识宝生论。亦名二十唯识顺释论。真谛译名大乘唯识论。菩提流支译名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亦名破色心论。论(四纸)颂曰。识从自种(至)为十。论曰。此说何义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文)又颂曰。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论曰。依此所说十二处教受化者能入数取趣无我。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应受有情无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入所执法无我(云云)旧论颂曰。识自种子生。显现起似尘。为成内外入。故佛说此二(文)二即内外入。可知。寂曰。境即五识相分故别立无妨。五根非五识所缘。若非五识相分而有别色物。不应唯识道理。如第八所变五根。现之与种非一非异。若约非异边。则第八相分即种子故。为五根净色即第八所持种子。可谓有理矣。若见难陀等全论者。应于此间极有深致矣○二引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论(至)为因故。观所缘缘论乃陈那菩萨造。旧名无相思尘论。今乃奘三藏译。此颂大旨与上二十唯识同致。可解。述记以四解释。虽各有理失羊多岐应知○二明七·八二识依。
  第七八识(至)自力胜故○三明第六识俱有依。
  第六意识(至)而得起故。第六于末那亲且与力。如第六入法空观第七转成无漏。有时则不与力。如第六入人空观第七有漏。应知○自下第二安慧等诸师解。于中有二。初破前说。后申正义。初中三。初总非。
  有义彼说理教相违○二别非中三。一非五识。二非六识。三非第七。初中又二。初非。后会。初非中二。初申十难。后总结非。初中十。今初诸界杂乱难。
  若五色根(至)处处说故。破意可解。了义灯云。释俱有依中本判有四。第二即是安慧师义。西明判云。第二火辨。要集疑云。第二师是安慧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慧既许自证分种生十八界。若一自证分。种生根境亦应杂乱。且安慧自许第七入见道时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今为释之。安慧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又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乃至言第七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慧合为文故。故既言等不唯安慧。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枢要云。俱有中第二安慧师义。彼见·相分虽是体所执体性都无而有似色之相如梦所见。今时山河一切皆尔故。有藏识所变根境为所依缘亦无失。寂曰。灯主所救虽极精巧。要集所疑亦有道理。非是劳疑。学者应思○第二二种俱非难。
  又五识种(至)内处所摄。五十七(七纸)五十四(六纸)五十五(四纸)五十六(九纸)并说五根内处○第三四缘相违难。
  又若五根(至)增上缘摄。瑜伽第三(八纸云云)五十四(八纸)广明眼是清净色。亦可以证根是色法望识是增上缘。对法第五(七纸)出增上缘有九类。根于识其一也。又五十六(十四纸)云。眼与眼识非正生因。唯建立因(文)无以眼为眼识因缘之文。岂可以识种为根哉。应思○四根识系异难。
  又鼻舌根(至)为难亦然。对法第四(四纸)瑜伽五十六(十纸云云)并言色界有五根初禅有三识香味及鼻舌识唯欲界系。若以五识种为五根。则界系杂乱。前圣教云何通○五根通三性难。
  又五识种至非唯无记○六根无执受难。
  又五识种(至)非有执受。今云执受者取能生觉受之义。非取第八执持不失之义。难意可解。五十六(十纸云云)○七五·七不齐难。
  又五色根(至)为同法故。五色根是五根俱有依。末那亦意识俱有依。故摄论第一云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等。可寻○八三依阙一难。
  又瑜伽论(至)依但应二瑜伽一(五纸)○九诸根唯种难。
  又诸圣教(至)圣教相违。对法一(五纸云云)○十假为他救难中二。初正叙救。后申难。今初”。
  有避如前(至)善顺瑜伽。业种虽种非五自种故。应免对法唯种之责。故假立救○二申难。
  彼有虚言(至)非为善救。文旨明着。虽业种与因缘种有少异。大旨相似可解○后总结非。
  又诸圣教(至)深违教理。深密经一(十六纸)入楞伽五(十六纸)辨中边上(三纸)瑜伽五十一(四纸)七十六初·显扬十七(十六纸)等(云云)○二会前文”。
  然伽陀说(至)即识业种○二非六识。
  又缘五境(至)执力等故。初师以末那为第六俱有依故。今难应以五识为俱有依。可知○三非第七。
  又第七识(至)意识得转。此中二。初立理。后引证。安慧师计入见时而第七有间断。今云无间断者。如了义灯以二意会也。
  六十三(十一纸)显扬十七(十七纸)至第十九(云云)引证中。如瑜伽者。五十一(四纸)显扬十七(十六纸云云)明以第八为第七俱有依。可知○三结非”。
  由此彼说理教相违○第二申正义
  是故应言(至)无俱有依。瑜伽三(八纸)五十五初·七十六(二纸云云)并如上引○自下第三净月等师解。于中有三。一立理。二结正。三指前。初中三。一明第八亦应有俱依。二种识例现识令有所依。三令第八亦依色根。今乃初也。
  有义此说(至)斯有何失○二种例现令有所依。
  许现起识(至)生长住故。述记之中作三解释。第一解意谓。现行与种虽因缘依。非是种子依故。此师取令为俱有依(云云)第二解意谓。虽现行与种是因缘。异熟现行不能熏种故。于种无力。非因缘依故。异熟现行与种为俱有依。第三解意谓。第八余异熟心与种无力故非因缘依。亦不以为俱有依。第八现识虽不熏种。能持种子故。望种有力取为俱有依。复且第八现行由他七转识熏所共熏故。现行望自种颇有力用。六识异熟无此义故略而不言。寂曰。古对法中虽说第八种现。往往显示种之与现非一非异。释义深玄叵辨鼻巴。虽说诸八识各变。隐然乎见本识举体成七转识犹如海水因风而成波浪也。但此教是大乘始门之说故。未显了说本识举体为诸法本识之与诸法非一非异等如大乘终门之经论而已。如基师所言。恒拘守乎此教门庭之施设。殊不顾其于堂奥有无穷之玄猷。所以所解动也则呈斧凿之朕。今此一段三解即其连类也○三令第八亦依色根。
  又异熟识(至)有不定失。此中二节。初总明令依色根。第二引证。契经说者。演秘引楞伽第九(云云)寂曰。秘之所引其旨疏矣。可寻余文。瑜伽亦说者。五十一所说八证。第一执受证中有五因其第四因以六识各别依故明六识执受不可得。即各别依以对遍依。若第八识非是遍依。彼所立因有不定失○二结正。
  是故藏识(至)亦依能熏。现行第八依第七识。此依恒定在有色界。亦依色根。若识种子初熏习位依能熏及异熟。后后位转识不熏习时。但依异熟而住而已。可知○三指前。
  余如前说。余义同于前师故推前○自下第四护法论师解。于中有三。一斥前。二申正。三结正。今初。
  有义前说(至)与依别故○二申正中有二。初明依·所依别。后明具依多少。初中亦二。初先解。二别后解违文。今乃初也。
  依谓一切(至)彼非主故。一切有为法生住必托四缘故。杖因者。因缘也。托缘者。余三缘也。无为法为缘者。如真如为境起无漏智等憎背灭道起诸恶见取。依义宽广可知。所依必具四义故唯局内六处。


  相家诸师于四义具阙拣法精密。虽非无理。事类斧凿。转失淳朴。学者幸察圣旨如何○二解违文。
  然有处说(至)随宜假说。瑜伽第一(五纸云云)三依并云所依。与今相违故作此会。可知○二解具依多少中二。初明识依。后解心所。初中四。今初明五识所依。
  由此五识(至)相顺故。此中初正明五识必有四种所依。后会对法二(六纸)唯说依五根。具如述记引诸论以证五识依四所依也○二明第六识所依。
  第六意识(至)相顺故。此中初明第六识有二所依。后会对法二文。述记引五十一(五纸)显扬十七(十六纸云云)对法二文并第二(八纸云云)○三明第七识所依。
  第七意识(至)转识得生。六十三(十一纸云云)如伽陀说者。楞伽第九(十九纸云云)○四明第八识所依。
  阿赖耶识(至)而无所依。此中四节。初标宗。可解。二论说下引证。论说者。六十三(十一纸云云)又说者。世亲摄论三(二纸)无性论三(三纸云云)三而说下会违。三位者阿罗汉灭定出世道也。二乘无学及灭定菩萨无漏入人空观时。人执末那已舍故。云无末那。尔时尚不妨有法执第七识。菩萨入法空无漏观及果位。虽二执相应第七识不转。但有平等性智相应第七识。转无有一向无末那体时。如虽言四位无阿赖耶非无第八。三位无末那者。六十三(十五纸云云)四位无阿赖耶者。五十一(十七纸云云)四识种下解种子识。种子于现阙。四义中第二第四非是所依。可解○第二解心所。
  心所所依(至)相应之心。前心王以四二一一为所依。心王各增自相应之心。如次有五三二二。前三师所立应准知○第三结正若作是说妙符理教上来四家虽各擅美。第四师说特究精妙。寂曰。于慈恩宗以精为妙。若溯古对法之淳源则其不必然也。非第四师独是而前三师则疏漏矣。应思。

成唯识论疏第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