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一卷同学钞第六目次

归敬

  今论归敬限身业欤
  由语离过
  然是虚妄
  虽总言断
  本释二师证文
  此论所依
  世亲虽是
  佛圣弟子
  虽报恩经
  僧法佛次第
  善逝善说妙三身
  稽首无上良福田
  变化唯是
  无等妙法真圣众
  诸会真净究竟理
  亦僧宝摄
  无唯敬法
  法门句义及次第
  般若灯论归敬颂
  归命大智海
  敬礼无边际二方
  无唯敬别体
  唯语业礼
  诸论不说
  若直所惭
  若无漏者正智所摄
  名等诠所转
  多缘谛理
  语业界地
  上地不造
  是佛菩萨之所化作
  中阴经大小(问题斗)
  我即安慧
  此世他世不为利益菩萨可有耶
  初果虽除常我二倒二方
  诸法从缘生
  皆独觉姓

论第一卷同学钞第六

  归敬

今论归敬限身业欤

  问。今论归敬颂。唯为限身业。为当如何两方。
  私云。稽首言显所示者。身业礼也。以首致地。名稽首故。若依理释之者。可通三业也。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敬礼之异名也。故显举身业。意显三业也。疏二释此意也。更非相违释欤(处处可准之。)

由语离过

  问。本疏中。以三业礼。为三轮因(云云)尔者何配释之耶。答。扑扬大师。释此事给身语意三业。如次神变记心教诫轮之因也(云云)。付之以身业礼。为神变轮因。其理可尔。余二因果。似不符顺。以知他人心。名记心轮。可以意业为其因。以教诫有情。名教诫轮。尤可语业之果耶。是以起化用之时。他心通作意业化。教诫轮起语业化(云云)。于其因果何非如此耶。
  答。疑难之趣。即扑扬问难也。正答之。由语离过。发言诚谛。令他于自信。识其志故得通果。善悟他心。意业澄清息恶务善。故所招果。得漏尽通。由斯发语。教诫有情。断恶生善。因果相扶。故无有失。又知他心。不待于语教诫于物必藉其言故三轮化三业如次。非语业因即语为果。意业亦然(云云)。归敬章并三轮章。明述此旨。大师释亦源依十地论说。仍无失欤。
  私云。又知他心已下。遮化用难也。起化用之时。神变。教诫。记心。如次可起三业。于因果者。依义相顺为言。
  演秘问。三轮如次神境他心漏尽通摄。如次乐身意语化。语意二业因何不次。

然是虚妄

  问。以遍计所执。可为唯识性耶。答。尔也。付之遍计所执。体性都无之法。何云唯识耶。况唯者。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持取依圆也。若以遍计所执。名唯识者。简去何物。持取何法耶。况五重观门之时。初遣虚存实观中。以遍计所执。遣都无体用毕。若名唯识者。五重中。何摄之耶。
  答。遍计所执。虚妄识所执也。故名唯识。依之扑扬大师。遍计所执。体性虽无。然是虚妄识之所执。亦名唯识(云云)。虽情有理无法。不离虚妄识。故名唯识也。但至无简持之难者。于遍计所执。遣心外有。内心不离持取也。五重唯识中。遣虚存实唯识可摄也。遣心外所执。存不离内心之物也。故遍计所执。亦初重唯识也。

虽总言断

  问。本疏中。释本颂唯识性言。二者胜义即圆成实(云云)。尔者今此圆成者。为常无常门圆成将如何。答。秘中有二释。一云常无常门圆成。二云漏无漏门圆成(云云)。付之二释俱不明。先付初释。披本疏前后。思依圆废立。依他唯识者。所断清净(云云)。既云。一者世俗即依他起。限染分依他。述二者胜义即圆成实。定可净分依他。若不尔者。何初世俗云所断清净耶。付次释。今唯识性分二相对。任第九卷文。而下论文。皆于常无常门论之。知。今所明亦是非漏无漏门云事。依之下卷枢要中。此中实性。唯取真如。但有常无常门。不说漏无漏门者。无漏有为。非实性故(云云)。尔者二释共有疑如何。
  答。初释意云。圆成实者。常无常门圆成也。所以上世俗者。含染净依他也。但指彼所断清净者。且显染分之边也。非云限此也。虽总言断。意断染者者。此意也。次释意云。今本疏中指依他云所断清净。故知。不可断净分依他。名圆成云事。但疏此此释准下第九卷初唯识性解者。于唯识性出二种废立。但云唯识性。未云实性。故亦漏无漏门也。下云实性。故限常无常门圆成也。或无漏法皆名圆成。其断于前亦无失矣者。此意也。

本释二师证文

  问。本疏中。引中边论云。稽首造此论善逝体所生。及教我等师(云云)。尔者为证何事。引此文耶。进云。准疏现文。敬本释二师之证也见。付之论本师是佛也。以菩萨名释论师。而中边论善逝体所生者。慈氏。及教我等师者。无著也。俱是释论师也。何为证耶。
  答。引此文者。为证唯敬人非法之义也。中边论既唯敬慈氏无著。准之今论敬本释二师也为言非云彼论归敬颂敬如来也。或云。

此论所依

  问。疏引杂集论云。此论所依及能起故(云云)。尔者为敬本释二师之证文将如何。两方。若言本释二师证文者。论所依。谓即三宝。能起者。无著。觉师子等也。论文既兼三宝。何为唯人非法。证文耶(云云)。依之见彼论次上文。举三宝再造论之人。下云此论所依及能起故者。即上三宝及造此论二师也。是以扑扬大师。论所依者。谓即三宝。无著。觉师子。名能起者。如次造彼对法本释(云云)。依之要中以对法论出敬三宝之文耶。对法抄第一所依者三宝(云云)。同今扑扬释也。若依之如此者。疏中证本释二师之中引此文。知。其证文也。
  答。引杂集论。敬本释二师之所以也。是以引中边论。证敬二师之义毕。问何故但敬本释二师。答如来是作者。论所依故。弟子是述者。起此论故。成此义。此瑜伽杂集二文。其中杂集虽是兼法宝之文。有敬本释二师之所以故。引此文也。是以见全文云。此论所依及能起故。佛薄伽梵。诸法所依。一切教起。所依处故。佛圣弟子。依法随学。无倒依止。而造论故(云云)。虽敬法宝之边违文。敬佛敬僧之所以。成此义证耳。

世亲虽是

  问。以世亲菩萨。可摄分清净耶。答。摄也付之夫寻世亲菩萨者。位居四善根。未登圣性离生。行积一僧祇未得无漏真智。何名分净者耶。
  答。世亲菩萨。位居明得。道邻极喜。亦博综于三乘。乃遍游于诸部。伏除能取所取之倒执。作寻思。如实观门。信解唯识唯心之道理。知依他圆成之自相。分有所得。何非分净者耶。是以本疏中。世亲虽是地前菩萨。于唯识性。决定信解。虽未证真。亦随修学。分有所得。名分净者(云云)。

佛圣弟子

  问。本疏中。引对法论云。佛圣弟子。依法随学(云云)。尔者可通凡圣耶。答。秘云。圣之弟子。名圣弟子(云云)。付之既云佛圣弟子。何通凡圣耶。依之大师余处。此赞非凡。前言圣故(云云)。如何。
  答。本疏中。引佛圣弟子。依法随学。无倒依止。而造论故之对法说毕。世亲虽是地前菩萨。于唯识性。决定信解。虽未证真。亦随修学。分有所得。名分净者(云云)。意云。佛圣弟子等文。摄地前凡夫见。虽未证真。随圣弟子修学。何圣之弟子之故。不云圣弟子。故扑扬大师释。得彼论意也。但于对法抄者。释敬礼如是等一颂。彼抄有二释。一云一乘三宝敬。胜非劣。二云三乘三宝亦有力皆敬故也。此中此赞非凡之释。在一乘三宝释内。故知。三乘三宝有力皆敬之释。亦许敬圣弟子之凡僧也。故今疏并演秘意。付三乘三宝之释。作此释也。

虽报恩经

  问。报恩经心付列三宝。且可许法佛僧次第耶。进云。疏云。不许法在佛前所说(云云)。付之披经现文。以法为佛师说。既存师资义。岂非许法佛僧次第哉。依之大师余处中。报恩经中亦说法前。佛宝次说。后说僧宝(云云)。
  答。正见彼经文。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以佛在初等(云云)。虽存师次义门。遂不许此次第。故疏显经所成取之义。云不许法在佛前所说。章虽遂不许。显师资次第故。云亦说法前佛宝次说也。各有所存。互不相违。
  疏云。何故论初三宝不次。答。师资相因法前佛后。显说相因佛前法后。故与常说三宝次第。义各不同。所望异故。虽报恩经不许法在佛先所说。今以师资之义。亦无过失(云云)。
  报恩经第六优婆□品第八云。佛以法为师。从佛来法是佛母。故依法住。问曰。佛若以法为师者。于三宝中。何不如法为初。答。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以佛在初等(云云)已上里书。

僧法佛次第

  问。有人意。依修行次第。列僧法佛。尔者扑扬大师。可许之耶。答。不许之也。付之三宝次第。随义门宜。而依修行次第者。何不许僧法佛前后耶。彼身子至马胜之处。闻三谛偈。后来诣佛前。是岂非僧法佛次第耶。依之大师余处。列僧法佛次第如何。
  答。凡破他师。非一准也。或虽有道理。破违教文。或虽依教文。难背道理。而有人立此义。虽有其理。更无教文。凡三宝次第。尤可依教文也。虽无教文。由道理立其义。虽宗家常习。其别事也。三宝次第。尤可依教也。

善逝善说妙三身

  问。显扬论中。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云云)。尔者今此归敬颂。为敬三乘三宝将如何。进云。疏中一乘三宝证引之付之三身中化身。唯二乘佛宝也。既佛宝出。三身。何限一乘佛宝耶。依之大师余处变化唯是二乘佛宝文如何。
  答。既说僧宝上乘真实牟尼子(云云)。僧宝既限一乘。此之所见佛宝。定可限一乘。但至变化身者。变化唯是二乘佛宝者。付三乘同见身论之。四善根能化是大乘佛宝也。显扬指之云妙三身。故限一乘佛宝也。或。
  余本云。至变化身者。是言总别也。意可取其中大乘佛宝也。若尔者今既不取变化身。故变化唯是二乘佛宝余处解释不可相违耶。

稽首无上良福田

  问。佛地论云。稽首无上良福田。三身二谛一乘众(云云)。尔者可云敬三乘三宝耶。
  问答如上。此以僧宝可知。

变化唯是

  问。付三宝配立。且为加行位菩萨所现变化身。为摄大乘佛宝。将如何。答。两方。若不摄大乘佛宝者。既为菩萨所现之身也。何非大乘佛宝耶。依之显扬论中。明一乘三宝。广以三身。共为大乘佛宝。佛地论出大乘佛宝。兼变化身。以为其体爰知。以四善根位菩萨所见佛身。为大乘佛宝也。若依之如此者。大师余处变化唯是二乘佛宝(云云)如何。
  有云。四善根能化二乘佛宝摄也。地前菩萨。非大乘僧宝。能化何摄彼佛宝耶。为大乘僧所现之佛。摄大乘佛宝故。故章云。为彼僧现是彼佛故(云云)。然四善根菩萨中。有圣果回心之类。彼类未入大乘见道故。虽非大乘僧宝。既证二乘圣果故。二乘理和义具也。所化中既有二乘僧宝故。能化摄二乘佛宝也。故变化身。设三乘同见佛。设四善根能化。皆是二乘佛宝也。类三乘同见佛。取之无失。
  问。直往人见此佛。何偏寄迂回边谈之耶答。直往人非三乘僧宝。迂回类二乘僧宝也。故从此僧宝。云二乘佛宝也。若如此难者。三乘同见佛。大乘见之。可偏寄二乘耶。善逝善说妙三身者。言总意别也。
  答。叶上佛非三乘同见身。唯四善根菩萨所知见也。摄大乘佛宝不可关二乘佛宝加之身量广大。其土纯净处也。既非一大千界化身境。何可属二乘佛宝耶。虽变化土。变净土为地上菩萨也。如云然由本为十地菩萨现净土故。论说化土。有其净言也。淄洲大师解释中。以四善根能化。属他受用身。则异叶中化佛故也。故随十地。随报佛土。摄大乘佛宝之时。变化唯是二乘佛宝释。全非相违。不随十地能化之小化身等谈也。

无等妙法真圣众

  问。摄大乘论中。稽首大觉诸如来。无等妙法真圣众(云云)。尔者为敬三乘三宝。为当如何。进云。本疏中敬一乘三宝见。付之既云诸如来。广亘三身佛。亦述真圣众。更无简别言。定知。通三乘三宝云事。依之大师余处无别简别故通三乘文。
  答。释摄大乘论归敬颂。总有二意。今本疏云限一乘三宝。义林章述通三乘三宝。各成其意者。疏意云。既云无等妙法。云真圣众。可一乘三宝。诸言非难。三世受用十方报身。俱为一乘佛宝也。凡摄大乘论。释阿毗达磨一品。尤可敬一乘三宝也。章意云。既云诸意包二乘佛宝。真圣众言。何遮证圣果之二乘耶。例如对法论敬礼如是大觉尊。无等妙法真圣众之文通敬三乘也。
  问。摄大乘论归敬颂云。稽首大觉诸如来。无等妙法真圣众(云云)。通敬三乘三宝欤。将敬一乘三宝欤。两方。若三乘三宝者。今论是阿毗达磨摄大乘经中摄大乘品力请加可一乘三宝。况见颂文。不可云三乘三宝。大觉如来者。可大乘经论教。至无等妙法。亦是偏大乘教法也。述真圣众。此岂非大乘菩萨僧乎。大乘教中指三乘三宝。如是礼赞乎。依之疏中。引归一乘三宝显扬佛地等文毕。摄大乘等处处皆同(云云)。若依之如此者。况云诸如来其言广可通三乘三宝中依之三宝章中。摄论亦言稽首大觉诸如来。无等妙法真圣众。无简别故。故通三乘(云云)。

诸会真净究竟理

  问。付敬三宝之义。且引何文。敬三乘三宝耶。答。疏引对法论云。诸会真净究竟理乃至。敬礼如是大觉尊。无等妙法真圣众(云云)。付之此文明敬一乘三宝见。例如摄大乘论如何。
  答。于对法颂。可有二释。依之对法抄上下。俱作二释今准彼案。疏又有二释欤。摄大乘等等字。等取对法。是对法抄初释也。依此释意。诸会诸字。不通下敬礼文欤。后释意。对法文为三乘三宝之证。诸会诸字。贯通下敬礼文也。诸三宝有皆敬礼之。故引具初句诸会文也。摄大乘论亦有二意。如上抄之。世亲摄论既通三乘论之。知于无性同世亲不同之二释可有欤。

亦僧宝摄

  问。大乘意。以麟喻独觉。三宝中。何摄之耶。答。僧宝摄也。付之以三人以上和合。名僧宝。而寻麟角独觉者。作世无二佛之思。多类无并。既阙和合之义。何摄僧宝耶。依之天亲论主。以麟角摄法宝(云云)如何。
  答。正见本疏文。麟角善根。僧种类故。许彼种类有多独觉。同时出故。故麟角者亦僧宝摄(云云)。意麟角虽无多类并出之义。部行之种类故。名僧宝也。况麟角独觉。具无漏正见。约理无乖诤。虽无事和。既具理和。岂非僧宝耶。天亲释者。若是俱舍论说欤。既付大乘所被寻。出彼备难势之条。颇似失决择之礼矣。
  三宝章云。

无唯敬法

  问。付于归敬三宝。有诸经论异说。且唯敬法。非佛僧之教可有耶。答。枢要云。无唯敬法(云云)。付之既有唯敬佛。偏敬僧之文。何无唯敬法之说耶。依之有师引法界无差别论云。稽首菩提心。能为胜方便。得离生老死病苦依过失。证唯敬法之义如何耶。
  答。先归敬者。凭佛等加护。为成就其事也。何不敬人。唯敬法耶。但至法界无差别论者。并敬法佛也。后二句敬佛也。就中彼论提云般若译也。既大师已后人也。非大师所览。何为难耶(大师永淳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入灭。法界无差别论天授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译之。时代相隔数十余年也。)
  难云于今论归敬颂。有唯法非人释如言者今论即证据也如何。答其释非正义也。何唯见本疏邪正。加此难耶。

法门句义及次第

  问。付诸论归敬颂。且唯敬法僧。不敬佛宝文如何。进云。金刚般若论云。法门句义及次第。世间不解离明惠。大智通达教我等。归命无量功德身(云云)。付之既云大智通达。述无量功德身。何非佛宝耶。依之余师敬礼三宝(云云)。
  答。法门句义及次第等者。佛所说般若文义等。则赞法宝也。大智通达教我等者。慈氏广大智慧。通达般若文义。教世亲等说也。赞僧宝也。是以无著颂言。智者所说教及义。闻已转为我等说(云云)。慈氏既具诸功德。何不云尔耶。或归命无量功德身者。人法合为身。功德积集。名身故也。上举法僧毕。终句合敬之耳。
  义宾常腾教我等者。无著者恐违由绪。天亲般若论释慈氏颂故也。

般若灯论归敬颂

  问。付诸经论中说归敬。且唯敬自性身。非余二身者。引何论文耶。要云。般若灯论初归敬颂(云云)。付之见般若灯论文。本释二论中。俱有归敬颂。然清辨释论归敬颂有初。龙树归敬颂是后也。既云初归敬颂。可清辨归敬颂若尔见彼颂文云巧说真实法。于言语境界。善安立文字。是故稽首礼(云云)。巧说真实法之言。明应化二身相。善安立文字之说。更非自性身。何以此文。为唯法身之证文耶。
  答。应化说法。非真说法。以法身说。名真说法。即般若论应化非真佛亦说法者者。此意也。般若灯论述巧说真实法。定可法身说。推应化名句文说法。何不云安立名句文耶。深得此意。为敬法身之文也。
  私云。彼论第一卷。有二归敬文。初云。普断诸分别。灭一切戏论。能拔除有情。巧说真实法。于言语境界。善安立文字。破恶惠妄心。是故稽首礼者。释论主清辨菩萨敬礼龙树也。依之释颂义云。我师圣者。如自所证乃至。为断诸恶邪惠网。故(云云)。次指如偈言。不灭亦不起。不断亦不常。非一非种种。不来亦不去。缘起戏论恩。说者善灭故。礼彼婆伽婆。诸说中最上(云云)。此本论主龙树归敬佛也。则赞八不敬法身也。经云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去来。不一不异非断常(云云)。龙树颂尤此意也。依之义宾。常腾。皆引此文。知。指龙树归敬颂。云般若灯论初归敬颂也。但初字论初有此文。故云尔也。若不尔者。引归命大智海之文。楞伽初(云云)云。岂楞伽经有二类颂耶。就中清辨颂。归敬本论主。不敬佛也。何为法身证耶(此义可存也)。

归命大智海

  问。楞伽经中。归命大智海毗卢舍那佛(云云)。尔者三身中。敬何身耶。答。枢要中。唯敬法身(云云)。付之既云大智海。可敬受用身。况梵云毗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智遍法界。身应大机故。得此名也。依之见余经说。或云毗卢舍那具严好边花藏师子座。准此等文。可说报身佛如何。
  答。佛土义林中。引璎珞经说。配释三身梵汉。毗卢舍那佛是法身。卢舍那佛是受用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云云)。准今此释。既云。毗卢舍那定可法身。但至疑难者。见扑扬释。梵云卢舍那。此翻光明遍照(云云)。显幽抄一本同之。此释顺璎珞经。尤可指南也。凡于光明有二释。智光明身光明也。法身不可有此二种也。故知。于自受用。二光明俱具。于他受用。唯具身光明。二身合说光明遍照也。若尔者法藏释。不足依信者欤。次于花严说。翻译三藏。不辨法报差异。谬置其词也。但云大智海者。法身智之性也。何不得大智称。是以智度论云智及智处俱名般若。瑜伽论述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准之可知。或大智之词。虽当智品。指其所证云海也。大智之海。名大智海无失。

敬礼无边际二方

  问。发菩提心论中。敬礼无边际。去来现在佛(云云)。尔者三身中。敬何身耶。答。枢要中。唯敬受用身(云云)。付之披彼论文既云去来现在佛。定用明三世唱觉化身。述救世大悲尊。唯可说对机说法之身。况地持论敬礼过去未来世。现在一切佛世尊之文。通报化(云云)。例此可尔耶。
  答。以归敬颂。相配三身。依义门宜。任文相顺。今文说等空不动智。赞如来大智。演救大悲尊。敬世尊大悲。尤当自受用。唯敬佛之实智悲故之释。存此意也。虽自受用佛。十方诸佛三世唱觉。何不云去来现在佛。又救世根本也。何不云救世耶。爰知。举用显体也。法花经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是自受用也。例此可尔。次于地持论。不云实智悲。异菩提心论说。亦云敬一切三世佛故。通报化二身也。菩提心论限举实智悲故。为唯敬报身之文也。
  要云。有唯敬受用非余二发菩提心论是唯敬佛之实智悲故○有通报佛非法身。古地持云。敬礼过去未来世。现在一切佛世尊(云云)。
  上文云。发菩提心论云。敬礼无边际。去来现在佛。等空不动智。救世大悲尊(云云)。
  问。古地持论中。敬礼过去未来世。现在一切佛世尊(云云)。尔者三身中。敬何身耶。答。准上问答。可沙汰也。

无唯敬别体

  问。唯敬别体三宝。非同体之教文可有耶。答要云。无唯敬别体非同体及唯敬住持三宝者(云云)。付之既出唯敬同体三宝之文。何无唯敬别体三宝之文耶。是以佛地论云稽首无上良福田。三身二谛一乘众。四分戒本。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此等文岂非唯敬别体三宝之文耶。答依之汉土人师。引此二文。为唯敬别体三宝之文。加之本疏中。释今论归敬颂。此中但敬别体三宝(云云)。
  答。本疏中。释今论归敬颂。初释云但敬别体三宝。后释云。兼敬同体三宝。其中后释引涅槃经等说尽理释之。又枢要中。无唯敬别体之文(云云)。爰知疏二释疏相。尽理二释也。仍可成申第二释意也。凡敬别体三宝之时必兼敬同体三宝也。必摄法性真如故。疏云。论文虽举满分二净。意取所证。同体三宝皆常住故(云云)。所以佛地论等。必兼同体也。但四分律是小乘律也。故彼唯限别体三宝也。枢要付大乘谈之。仍彼律文。非相违欤。

唯语业体

  问。了义灯中。付明三业归依不同。且唯语业礼非身意二业之义。引何文证之耶。灯云。无垢称颂中说。是偏取语业(云云)。付之以一颂之所明。思三业之归依。故我稽首大沙门(云云)既云稽首。岂非身业耶。今论云稽首。俱舍述稽首。皆身业礼也。无垢称文。何非如此耶。
  答。灯有或本。显扬据此。偏是语业(云云)何守一本。舍此本耶。但依所进之本。正见彼经文。宝性长者。先礼如来。却坐一面。以语业赞云。久积无边清净业。获得广大胜名闻。故我稽首大沙门。开道希夷寂路者(云云)。既以语业赞佛。灯文何有疑殆。是以见义林章文。初虽身礼。后但以言。故名语敬。非身意摄(云云)。稽首之言。虽是身业以身业礼之相。由语业赞故。为语业之文也。
  归敬章举三业俱礼之文。出显扬我今至诚先赞礼之文准此或本云。显扬据此者。非正本欤。就中灯释移归敬义林释也。

诸论不说

  问。付诸教明三业归依。且可有唯说不显相归依之文耶。灯云。诸论不说(云云)。付之意业。殊胜。何无唯限之文。彼念安养知是佛者唯不显相之归依耶况有唯说身业偏说语业之文。此何不尔耶。依之法花经云。以深心念佛。须菩提。以空观礼佛(云云)。
  答。虽三业中意业殊胜。他人不知其事业故无唯说意业归依之文也。是以灯云若依不显相。唯取意业。内发殷诚。虽是极重。他人不了。诸论不说。章述无唯意敬非身语文。但标令他知必形色声故。但归依伽陀之中无此文也。非云经论中。无意业敬礼之文。法花等说。何成相违无失。

若直取惭

  问。要集意以惭心所。为归依体(云云)。淄洲大师。何破之耶。灯云。若直取惭。惭五识俱。岂五相应。亦是归敬(云云)。付之设惭心所。广通六识。五识相应惭不能别缘三宝。偏以第六相应惭。可为归依体。彼思心所。虽通六识。不取五识相应思数。彼相例其义可等耶。
  答。要集意。惭心所崇重贤善故。为归依体。若如此义。五识相应惭。亦崇重贤善。可为归依体。但至思心所例难。以起三业。为归依体故。不取五识相应思也。道证依崇重行相。以惭为归依体故。五识同有其行相何不为其体耶。若云不取行相何别之能破。此意也。灯云○若直取惭。惭五识俱岂五相应亦是归敬。说惭行相。崇重贤善五识不能别缘三宝。若云不取。行相何别。故正三业为归依体。不得约思虽遍五识。业非五思何妨。惭通敬唯在意。何者。论辨业体。自简择讫。无处。辨归敬说惭为体者(云云)。
  寻云。论辨业体自简择讫者。何论文耶。
  答。今论出律仪不律仪。三业体唯云取意识相应思。瑜伽论列意识十五种不共业。出发业体。不取五识相应思云事。瑜伽唯识说分明也。故正义意。惭是归依因也。非直为体。婆沙论以惭为体者。谈为因之边也。

若无漏者正智所摄

  问。无漏身语二业相名等五法中何。答。灯中正智所摄(云云)。付之夫法门相摄。任义道顺否。于实业体。可正智所摄。于假身语。尤可摄相也。若摄正智。假实遥异。缘虑质碍相替。何论相摄。是以见本论文。相通漏无漏(云云)。既通无漏。何不摄于身语业耶。
  答。本论瑜伽中。说五法二所文异。今灯文。依七十七卷说也。彼卷相唯有漏。正智通色心(云云)。故无漏身语。不论假实。俱正智所摄也。如判佛色心等道谛摄故也。加之下论中。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云云)。今灯依此等说。若无漏者。正智为体。若色若心。俱名智故(云云)。但七十二卷中。相通二种。一唯有漏。二唯无漏(云云)。依此意者。假身语业。可相摄也。

名等诠所转

  问。大乘意。以名等。可名假语业耶。答。不名也。付之长短等依色。既名假身业。名等依声。盖名假语业耶。若夫长等。表内心故。名身业者。见灯上文。由名句等表诠内心(云云)。尤等彼可名语业耶。况扑扬大师。有处以化人离质语。名语业(云云)。准思此可尔耶。
  答。疑难即义灯。问难也。出其答文。遮相例难。长等表于心。故得名身业。名等诠所转。不得名语业(云云)。长短直身屈申表心善恶。故名身业。名等转所诠义所。直无表心善恶之义故。不名语业也。是则名等声上屈曲重立之故。望声破疏。诠所转者即此意也。故不即声而为语业不同长等也。但由名句等表诠内心者。摄假从实。且云尔也。非云直表心善恶也。次化人语。尚是声故。何非语业。名等非如彼故。彼此不等无失。
  有云。名等诠所转者。声上立名等。且依此土所余佛土等。亦依光明妙香等。立名等故。诠所不定。故不为直语业也。
  灯二云。长等相形待。依色即不离。名等不即形。重假故即离。以依屈曲假声之上。假立名等是重假故。不同长等(云云)。

多缘谛理

  问。二乘无漏后得智。可作身语归依耶。答。灯作二释。以不作归依之释为正(云云)。付之有漏狭劣。犹作归依。无漏心胜。盖作归依。况八圣道支。通三乘无漏者。所定也。而正思惟支。语业之因。正语业命。语业之体。若无漏无语业者。正思推支。无其果正语业命。阙其体依之对法论中二乘无漏后得智。起名句文(云云)。加之二乘无漏。既缘佛身土。闻佛说法。何不发身语归依耶。
  答。二乘无漏后得智。深观察谛理。无别缘事相之能。作用狭劣不起身语归依。所以作事相归依之时。必出有漏心也。是以见义灯文。三乘真智。总不归依。二乘后智。多缘谛理。无别功能。不能发起身语等业。无胜用故。此解为正(云云)。但至正思惟支等难。二乘无漏心所有正语等。非所发身语业也。是防语业恶之现行思与无漏惠俱。名正语等也。非必发身语也。正思惟支。所发语言名正语支者。付有所发论之(义蕴见此意欤)。正思惟支为正语等。离邪语言之因故云发语也。或正思惟支。通根本智。岂其位起语言耶。故知。正思惟支。为语言因者。不必同时起语言欤。若依此义。无漏定中。有正语等者。由为此因出定以后。能发正语。故于因无表。立果正语等名也(俱舍颂疏第十四意也。此义可存之。)次至缘佛身土听教法之难者。先身土变不变。大师处处作二释。而佛土义林章。以不变之义为正义若尔疑难更不可来欤。设依缘义者。归依生殷重心故。二乘无漏无归依任运缘身土。更非所遮。听法义可准之。况教法顺谛理。故反之也。闻法之时。闻谛理声。此为增上缘。即缘谛理故。异见佛之时。无此缘也。对法论文云安立名句文。不云起名句文。何为疑难。况后得智言广。何定无漏。以后得类。以有漏心名后得也(委细略之)。
  问。无垢称经疏第三。三乘无漏后得智不缘身土或缘二释述了此释为好(云云)。此释为正见。今云前释为善。此释为前好之或本欤准章释前释为善可正也(已上里书。)

语业界地

  问。付于有漏三业。分别界地之义。且二禅以上。为有语业。为当如何耶。答。灯有二释一云。限欲界初禅。二云。通五地也。付之二释共不明。先付初释。身业意业。既许通五地。语业何独阙而无耶。何况四禅梵王。俱来佛边。受别解脱戒。若自地无语业。可借起下地心。岂以无记心。方得戒耶。付次释。因位发语言必假寻伺。上地无寻伺。何发语业。彼金刚心菩萨发语言。尚依寻伺力。况于余类耶。是以见论文。寻伺于语是遍行摄(云云)。依之大师处处定判。淄洲余处解释。皆限欲界初禅(云云)。如何。
  答。义灯二释。互有文理。邪正难知。仍共可成其意也。二边疑难。各可备二释之文理也。夫初释意。等觉以还。必依寻伺之力。方起语言。二禅已上无寻伺。岂起语言哉。虽有思心所。微细而无起语之力。是以见义灯余处释。粗思能发语。上细不能发。在佛即得任运语故(云云)。但四静虑王得戒事。虽第二释为其证初释无会之。又处处述初释心。未会释之。尤可为奇。倩案其事。不足会释欤。凡经文说听受事欤。得戒作法。必正威仪而住师前表宣所欲正受戒也。而此经中。明地狱等众生。受菩萨戒之相爰知。说听受之义也。是以经上下。皆说听受之旨见。故经云。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云云)。(表无表章等可见之。)或菩萨戒以意业为本故欤。乞戒前。于自受戒。审虑思为远加持。决定思为近加行。是则共上地善心也。今此审决二思。俱名意业次在师前。正威仪身业。表宣所欲语业。动发胜思。即借起心。即无记心也。各熏种子也。至第三羯磨毕。羯磨师告受者云。如是事。告持之时能持云语即乞戒之时。所熏种子。所生现行也。后念所起意业。审虑决定二思。所熏种子。所生思也。此时意业。思种上立无表戒也。菩萨戒以意业为本。故灯云。既菩萨戒具防三业。胜于二乘。尽未来际(云云)。故无戒品无记之失欤。
  问。若尔论何云谓此。或依发胜身语。善恶。思种。增长位立耶。
  答。论通三业明故云尔也。若论菩萨不共戒者。不发身语。意业思种立之也(犹可沙汰之。)
  次释意以四静虑梵王得戒事。为其证据。寻伺于语是遍行摄者。就他论之。何为难哉。说法之时。必观察机根。故假寻伺。非总起语言之时。一切依寻伺也。处处释述初释意也(二释之中可依初释耳。)
  灯云。

上地不造

  问。上地可造下地业耶。答。灯云。上地不造下地业故(云云)。付之无闻苾刍。第四定中有。起谤灭邪见。生地狱中。此岂非上地起下地业耶。依之大师余处。以此成上地造下地业之业。如何。
  答。上地不造下地业故者。论常时也。谤灭等时。造下地业。是少分了。或造上下地俱有善业也。不造下地不共善业欤(可见周记。)
  今云。不作善业也。造下不善业也。谤灭事是恶业也。何为难耶。

是佛菩萨之所化作

  问。有大乘经中。十八梵王。来于佛边。受菩萨戒(云云)。尔者为实类人。当为如何。两方。若实类者。五净居天众。皆定性那含类也。不可有来佛边受菩萨戒之义。既许来佛所得戒之义爰知。佛菩萨示净居天形。来受菩萨戒云事。依之扑扬大师。是佛菩萨之所化作(云云)。若依之如此者。见大师余处所释。上举十八梵王俱受菩萨戒之义。毕此依实身(云云)如何。答。释十八梵王来佛边。受菩萨戒之义。虽有人师先德异义。且依扑扬大师所释。十八梵王之中。五净居天众。佛菩萨所化也。其旨如疑难。是佛菩萨之所化作来于佛边。受菩萨戒。非实净居之释。此意也。但此依实身者。未辨疑难之趣。若实身者。实类得心被为难欤。若尔颇不当也。正披诸藏草全文。十八梵天。诸神王等。俱能悟解。皆悉受持菩萨戒法故知。调伏亦被二界五趣之中。此依实身。无色界中。无有耳识。不闻教故。故知。但被二界五趣有情实身(云云)。是则对无色界无实色身。欲色二界。设实类设权化。皆为实身也。更非论义。
  答。梵王来佛边受菩萨戒。必实身也。受戒品身。必实身也。若化身者。争受尽未来际戒哉。是以淄洲大师。义灯余处梵王来下依身实身释。况若通化身。亦通无色界。可受菩萨界。何限欲色二界哉。故见诸藏章解释。十八梵王诸神王等。俱能悟解。皆悉受持菩萨戒法。故知。调伏亦被二界五趣之中。此依实身。无色界中。无有耳识。不闻教故。故知。但被二界五趣有情实身(云云)。但至五净居天者。实不来也。但云十八梵王者。言总意别也。如云六群比丘来。设虽一人来。云六群来也。又如言□议起也。善珠释。或净居天。是权化也。此依实身者。付多分论之。故周记云。是佛菩萨之所化作。来于佛边。受菩萨戒。非实净居(云云)。或降五净居。有论十八梵王之配立也。此云十八梵王者。付彼论之欤。

中阴经大小(问题斗)

  问。中阴经大乘欤(如第七卷)。
  我即安慧。
  问。今论归敬颂。我今释彼说(云云)。尔者我者。指谁人耶疏云。我即安慧自指己身(云云)。付之总论释家。可通十大论师。独举正义。可限护法一人。又依造论初者。可亲胜火辨。指安慧释。有何别因耶。依之见疏上文。今论归敬颂。护法等菩萨。归敬福田(云云)。如何。
  答。疑难可尔。但宗前敬叙分有三师中。安慧为初。故随初师。云安慧欤。

此世他世不为利益菩萨可有耶

  问。付本论出菩萨种类。且此世他世不为利益之菩萨可有耶。答。此世他世不作利益菩萨不可有也。进云。本论中有(云云)。付之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名之菩萨。若有此义。何立其称耶。
  答。不可有此类也。其旨如难。但至本论文。于菩萨行。有应修。应断。应断行。于二世阙利他义。所以云尔也。全非论义秘云。

初果虽除常我二倒二方

  问。初果圣者。常乐我净。四颠倒。俱断之可云耶。答。进云。灯云。初果虽除常我二倒。修惑未除。缘外尘境。犹起后二(云云)。付之入见道观苦谛下四行相之时。依苦空行相。何不断乐净二倒耶。况大师余处常我通见修。中二唯见断(云云)。任此所释。定可断乐净二倒也。加之净倒见取摄。乐倒戒取摄。而见戒共见所断也。岂初果圣者。不除之耶。
  问。付四颠倒。且乐净二倒。可通见修二断耶。两方。若通二断者。伽抄第三云。且于四见倒中。常我通见修。中二唯见断。想心二倒。随应通二(云云)。任此所释。唯见断也。若依义灯释者。唯修惑见金刚仙论四云。明前二人始断我常二倒。未断乐净二倒。故有行烦恼(云云)。任此等释。唯修惑也。若吹唯见唯修者。枢要中。释四颠倒自性。皆以贪为体(云云)。明知。通见修二断。云事。
  私云。案四颠倒体大小二乘。其义各异。于小乘中。亦有异义有部十二皆见断也。经部于见四倒。是见断。余想心二倒。通见修。分别部见四倒中。常我二倒。是见断。余二倒与想心。各四倒通见修(天亲论主意。依经部。可见光记。)大乘心四倒皆通见修二断。依之要中。我倒以萨伽耶见为体。常倒以边见一分为体(边见有断常等。故取常为一分也。)净倒以见取为体。乐倒以戒取。为体。贪通乐净(云云)。常我二倒以身边二见为体故。通见修二断也。乐净倒。见戒二取及贪为体二取之边限见断。贪边通见修也。伽抄常我通见修。乐净唯见断者。不顾贪为体之边。付见戒为体之边云尔也。还知。贪为体者。通见修也。于灯释者引真谛三藏义也(增明记意也)。即同分别部意也。金刚仙论。亦此意也。
  要下文云。萨伽耶见。是无我我倒。边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戒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通净乐倒故(云云)。
  伽抄三云。见取是不净净倒。戒取是于苦乐倒者。随其所应。缘见缘戒及相应法为胜能故。是二取不尔。便成邪见。所摄想见心三。通四种。四无别体。且于四见倒中。常我通见修。中二唯见断。想心二倒随应通二(云云)。
  此释乐净之体。出见戒二取。不出贪也。中二唯见断者。尤可尔也。
  同十三云。然据理论之。在家乍可不起见倒。出家不起贪倒。邪贪我见最为生天解脱因。若作此释。想倒通见修断。以为心见二倒依故。见倒唯见道。出家外道起故。若心倒通在家出家所起故。通见修断。又唯见断。分别所起故(云云)。
  此文有二义。初义经部意也。后义有部意也。上文述大乘义也。但未尽理也。以枢要释。为大乘实理也。

诸法从缘生

  问。舍利弗尊者。闻谁人几偈。初证初果耶。答进云。灯云。如舍利弗。闻阿悦耆说半偈义。于半偈中。解千种义。即得圣道(云云)。付之阿悦耆。为舍利弗所说一颂也。所谓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此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云云)。何云半偈耶。
  答。于三谛偈。或说非一。或半偈说三谛。或一偈说之。今勘智度论第十八卷说。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云云)。虽有四句。上二句中。说三谛尽。故云半偈也。
  智度论第十一卷三句说三谛也。

皆独觉姓

  问。舍利弗。目连等。皆独觉种姓欤。灯云。皆独觉性(云云)。付之寻舍利弗目连云。昔行者大乘人。论今果声闻人可云唯具菩萨声闻种姓。何云独觉种姓耶。是以法花论中出退菩提声闻。舍利弗目连等也(云云)。既云声闻。何云独觉种姓耶。
  答。舍利弗等。具独觉种姓云事。出宗家处处定判。退见契经说。说舍利弗目连等事。具独觉种姓见(可寻学也)。是以义灯云舍利弗。目连。迦叶等类。皆独觉姓。由见佛故。方作声闻。玄赞述如大迦叶。若不遇佛。应为独觉。由遇佛故。今作声闻。宗轮部执疏。见道章等。皆有此意。任所释。若不遇佛者。可成独觉果。由遇释迦。得声闻果也。
  法华经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云云)。

十八梵王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补天。大梵天。)
  第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
  第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第四禅八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
  (以下五五净居天)
  (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
  (善见天。色究竟大。大自在天。)
  (第十地菩萨)

论第一卷同学钞第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