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八(之本)(集众异说不敢和会)

  大安寺沙门案澄撰

疏第九卷
如来品第二十二

  疏大乘观行凡有二门等者。约此品由。大文有二。初明来由。后明品目。初中有二。初约世出世。次辨来由。后约出世一间。以辨来由。初中有四。第一明世也世难易。次又自上已来下。第二明以无出世亦无世间。次又大小学人下。第三明世出世等无有二相。便入实灭迷。次又惑者下。第明因性悟出世。如文可悉。而言涅槃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七卷。具有此文。今略引之。宝疏解云。俗相有异。真体无二。愚者知俗异。智者知真一也。述义解云。明者解也。无明者烦恼也。今疏主解云。今明。求此时无明体相。毕竟不可得。何所论其异。若了明无明不二。即是智人。若见明无明二。则是愚人。准之可悉。言因世间悟出世间者。述义明云。问。二十一品为破世间之中。今因何世间。令悟出世间。答。二十一品所破。此是横世间。今因如幻化世间。今悟出世间耳。问。令悟出世间。何故破出世间耶。答。外人谓。世间有生灭。出世间无生灭。故求其横谓世间。令悟即是出世间。然以彼谓异于世间有出世间之出世间故。名破出世间也。判世出世四义。一义一者十信为世间。三十心为出世。此就未伏无明。与伏无明。二者初地至六地为世间。七地已上为出世。此就不□观义与□观义。三者七地以还为世间。八地以上为出世。此就功用与无功用。四者十地以还为世间。金刚道后。为出世间。准之可悉。
  疏就一间凡有四品等者。此下第二约出世一章以明来由。于中凡有三复次。此即第一复次。有五第一约世出世。以明广略互现。次又显执出世间下。第二明破世间即破出世。次又世为出世本下。第三约本末辨之。次又如来下。第四约人法。解惑以论之。次又破如来下。第五约人法。以明之。如文可悉。言前世间中直以广略为二者。述义解云。上二十一品中七品辨大乘行为略。十四品辨大乘行为广。故以广略为二也。准之可悉。
  疏又四品次第等者。此下第二复次。于中有二。初明诸佛出世为破烦恼。说四谛教宗归一灭。次又如来下。第三明能离所离所观所证四义。如文可悉。案。琳疏云。虽有四品。合而言之但唯人法。如来是人。余三是法也。但以人为法将开导之原。所以先明如来。大觉既兴。累无不遣。破染成净。次观颠倒。然解生惑灭。必假胜境方成。次观四谛。四谛平等即是寂灭涅槃。所以后观涅槃。准之可悉。
  疏又前破如等者。此下第三复次。于中有四。第一明世出世互破人法。次二者下。第二明以有人故必应有法。次三近从成坏品生下。第三明通从上品而生。次四者下。第四明的从上一偈而生。如文可悉。言世间法中等者。就二十一品破世间人法。初七品破法。次作者品下破人。然破法之中。非无人。破人之中。亦非无法。互有傍正故也。言世间是生灭等者。案。硕疏云。造而为论。外人谓。世间虚空可得是无。出世如来不无也。若无如来即邪见。故得举而破之。准之可悉。言以内坏结等者。案。硕疏云。外人云。如来内坏外坏魔军。故菩提树下得成佛道。便有成有坏。何俱言无成坏耶。述义解云。内坏结贼者。谓起心惑。又有漏五阴身也。外破摩军者。谓烦恼魔也。又有漏四取也。亦可魔者。四魔也。军者。十军也。
  疏所言如来者等者。此下第二明品名目。于中有三。初明如来名义。次释如来不同下。第二明外人情计。即为所治。次问若具破一切佛下。第三明论旨归。此文初也。于中有二。初明观如来之所以。次据法而言下。第二正明如来名义。如文可悉。言据法而言等者。第二正明如来名义。如文可悉。言据法而言等者。案。大论第二卷释初品中。婆伽婆第三云。云何名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成。佛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影疏解云。此正明义合三号如来如去如住等义。准之可悉。
  疏释如来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外人情计。此中有三。第一明外道所计。次经小乘有三说下。第二明小乘计。次地论不真宗下。第三明大乘计。此文初也。言故论云等者。案。此品破他之中。第二纵破偈长行云。我有种种名。或名众生人天如来等。康疏解云。我名无量。略举四种。如大论说我众生等十六名字。准之可悉。
  疏小乘略有三说等者。此下第二明小乘执。于中有二。初通明三师所执。次成论师立五时教佛下。第二别明成论学人所执。此文初也。有三师所立。即为三别。文处易知。言犊子部云等者。此初师计。所言人法者。犹是人体也。言成为师明等者。此第二师执。于中三说。言假别有体等者。是庄严义。言无体无用者。是光宅义。言无体有用者。开善义。此三师□是成实宗大师也。言阿毗昙等者。此第三师执。案。杂心论第十一卷择品云。若修诸相即方便彼起业。从是转增。进说名为菩萨。长行释曰。度三阿僧祇劫。于百劫中。种相好业。乃至广说。彼论疏解云。此偈明决定菩萨相。凡有二决定。一者菩提心决定。谓从初阿僧祇云。至第三阿僧祇劫。决定成佛。不退作二乘是。二者趣到决定。谓从百劫之初。造相报业。始得决定到佛是也。述义解云。三十四心者。断三界见惑。十六心与断九地修惑。九无碍。九解脱。合为三十四心。此中前三十三心不因位。第三十四心为果位。问。二乘断见修。与佛断见修何异。答。异。何者二乘但断染污无知耳。佛断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故异也。染污无知者。见修之中无明是也。不染污无知者。不知草木几尘所成之心。余物准之。言在无漏心等者。案。琳疏云。毗昙人明二种如来。一有漏五阴。为生身如来。二无漏五阴。为法身如来。故三僧祇行有漏行。百劫修相好业。后三十四心成佛。佛在无漏心。不为缘缚。若出在有漏心。则为缘缚也。准之可悉。
  疏成论师立五时教佛等者。此下第二别明成论学人所执。案。灌顶玄第十卷 云。庄严旻师判四时教。谓十二前明三藏见有得道。名相教。十二年后。明见空得道。名地无相教。于无相后常住之前。指法花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名同归教。最后双林。明一切众生佛性阐提作佛。名常住教也。开善光宅用五时教。四时不异前。更约无相之后岿之前。指净名思益诸方等经。为褒贬抑扬教。准此师意。今言。成论师者。开善寺智藏师。光宅寺法云师。所言五时者。三藏。大品。净名。法华。涅槃也。案。法华御制法师品疏云。高原譬初教及第二般若教。干土譬八十年果。施功不已者。譬闻净名教。湿土譬净名教。七百阿僧祇果少近泥。譬今日法花经至法花方知寿量果。准之可悉。悉第五时佛之中言一云如来体是世谛所摄等者。□□□(二十五字缺)
  言二释既云等者。案。硕疏云。二者计空是佛。如明庆寺尚禅师用即空是佛。用大品中空无来无去。无来无去即是佛也。疏主解云。此南方尚禅师义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三卷大如品末云。尔时须菩提语诸天子。汝等言。须菩提直佛子随佛生。云何为随佛生。诸天子。如相故须菩提随佛生。何以故。如来如相不来不去。须菩提如相亦不来不去。是故须菩提随佛生。今略引之。言次北土智度论师云等者。案。净名玄第四卷末云。有人言。佛有三种。一者法身佛。二者报身佛。三者化身佛。实相则是法身佛。实相可轨。名之为法。此法有体故名为身。而实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者名佛。二者报佛则修行。会实相理。实相既常。报佛亦常。以法常故。诸佛亦常。三化佛则应物之用。此北土论师释也。言四云佛果灵智非二谛摄等者。此应庄严义。故硕法师云。 佛出二谛外。不同俗谛浮伪之有。不同真谛虚9之空也。
  疏地论不真宗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执。案。北地论师作四宗。一因缘宗。谓数家义。二假名宗。是成论义。三不真宗。指三论义。四真宗。谓唯识义。又法花玄第三云。爰至北土。还影五影。制于四宗也。述义解云。光律师所立。彼师取他宗。为自宗。故以为所破。今灌顶玄十卷云。六者佛驮三藏学士光统。所辨四宗判教。此即南方所立。何为指此师耶。然未详彼名也。言真宗明于三佛等者。述义解云。不住道者。谓权智也。又言。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经云。不动真际。建立诸法。由空观故。不着生死。经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云。不住道为因。故有化佛也。言助道为因等者。谓十地六度万行因。就三智者。加行智也。证道为因者。谓正因也。证于真如正体。无分别智也。
  疏问若具破一切佛等者。此下第三问答申论旨归。以遣惑情。文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有三。初别破空有四句。次又论破十二种佛下。第二据通破十四种佛。次又有异三师云下。第三破异师说。以显论是归。此文初也有三。初正破四句佛。以为论旨。次又大小乘人下。第二破有佛之见。次又有所得人下。第三破邪正二见。初中言外人计佛等者。案。硕疏云。外道小乘大乘众计虽多。不出四句。一计有是如来。如外道小乘人。言有佛是一切知人不可无也。二者计空是佛。如明庆寺尚禅师。三计亦空亦有。以佛是世谛故言亦有。即真边故言亦空。如开善解。四计佛出二谛外。不同俗谛浮伪之有。不同真谛虚9之空。故非空非有。如庄严解佛二谛外。下文具破如此四句。准之可悉。次中言故净名呵善吉云等者。案。净名经上卷弟子品须菩提章内外平等者门中。有此文。而云乃至可取食者。此疏主加引之。言此明善吉等者。疏主解云。善吉自谓见佛闻法。而言不见闻者。其言似反。其理实顺。若有佛可见。即是有见。故不见佛。若有法可闻。即是有闻。故非闻法。今明。无佛可见。乃名见佛。无法可闻。始是闻法。盖是斥三乘之有。是故说无。既知佛非有。则识佛非无。如是五句无所受始是法身。如斯而悟名见佛也。后中言故净名呵云等者。案。彼经文云。外道六师(乃至)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之所堕汝亦堕堕。乃可取食。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彼外道六师者。声闻人。谓以见佛闻法。即事佛为师。已为弟子。异于外道。故次泯之。释迦出世正值六师也。言是汝之师等者。此令善吉事外道为师。因其出家。现世受其邪法。故堕邪见。后世同其果报。故堕恶道也。言乃可取食者。若不同六师。则见邪正相异。便无等观。故不能受食。若知六师即是法身。以同六师。是同法身便得等观。乃可受食。问。云何六师即是法身。答。四句求六师不得。六师身即是实。实即是法身。故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又同六师。即体邪即正。故是正见人。若不同六师。则谓邪正二。名邪见人。故同六师也。言七佛者。案。四分戒本初偈云。毗婆尸式弃。毗舍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宾律师疏解云。过现七佛同说。一毗婆尸。二式弃。三毗舍。四拘留孙。五拘那含牟尼。六迦叶。七释迦文。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最末偈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今略引上半偈文。硕疏解云。此来偈略示如来体性。前偈既言。佛过戏论。恐外人云。若尔世是与佛异。世间虚妄不无。如来出过世间故。终应是有故。今齐世出世法。无毫厘差别。世间既无性。如来亦尔如来无性。世间亦尔。准之可悉。
  疏又论破十二种佛等者。此下第二通破十四种佛。此中有二。初明列十四种佛。破此故以名品。次问十四种佛下第二问答。明十四种佛初破之所以。如文可悉。而言论丰十二种佛等者。案。此品文云。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寂灭相中。无常无常等四。寂灭相中。无边无边等四。疏主解云。初偈破空等四句是佛。后偈破常边等八句是佛。准之可悉。
  疏又有异三论师等者。此下第三破现说以显旨归。文中有二。初列异师二说。是应北土三论师即琛法师等。次今明不然下。第二破谬执以显正义。如文可悉。
  疏大分为二等者。言佛于九道中尊等者。案。康疏云。为世所尊。故曰世尊。更无与等者。故曰唯有。体如而来。故曰如来。如法相知。故称正。穷一切种。谓之遍。无碍谓之知。于法自在。故名为王。无法不知。名一切智。问。法性无量无边。佛智能尽知不。答。十住论中。论主自释言。所知法无量无边。佛智亦无量无边。以无量无边智。知无量无边法。如函大盖亦大。问。大品经中。佛言。一切智是二乘智。一切种智是佛智。今何故云佛是一切智人耶。答。下不兼上。上得兼下。故知。佛亦名一切智。准之可悉。
  疏所以有此五章者等者。此文中总明此如来一品五章。即为五别。第一明破有是佛章。次外人既闻有非是佛下。第二明破空是佛章。次外云若空有下。第三明料简空有俱非佛所以章。次自上以来破病既周下。第五明呵责外人章。次三问破病下。第五明略示佛相章。如文可悉。
  疏初偈五求破等者。言五求破者。述义解云。论文云。为五阴是如来。为离五阴有如来。为如来中有五阴。为五阴中有如来。为如来有五阴。准之可悉。言楞伽经有法身品等者。入楞伽经第六卷此品文云。佛告大惠菩萨。如来法身于五阴中。非一非异。如来法身五阴一者。即是无常。以五阴是所作法故。如来法身五阴异者。即二法。不同体相。如牛二角。乃至法身之相。于五阴中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今略引之。
  疏长行为五等者。言一者阴陉生灭等者。案。琳疏云。若与阴一。则同阴习。则无积习之功智照之用。准之可悉。言如五阴品说等者。案。此论第一卷观五阴品最后偈长行云。若实无常。则无业报。眼耳等诸法念念灭。亦无有分别。若之可悉。康疏解云。答家反难云。汝难我云。若也是常。则无业报。眼等诸法不能分别故知。无常者我还难汝。若也无常亦无报。眼等诸法亦不可能分别。何得是无常乎。
  而言眼耳等法者。眼耳等六根法也。亦可眼耳等是根。诸法是尘。根尘无常。念念不住。能所皆然。若为分别耶。虽有二说。今取初说也。言涅槃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二卷中。佛告德王菩萨。云何非常。以有知故。常法无知。犹如虚空。如来有知。是故非常。今略引之。疏主解云。瞿师罗长者。大富而无儿息。请祷神明。后生一女儿。身长三尺。此儿不久。忽然死已。长者爱念失于本心。如来观其道根应熟。化作此身。长者见大欢喜得悟。佛因复本身。为说法。即得初果也。如来非常。身有分故。即是丈六之身。分限故也。就就身业也。次明。有起即是意业。有言说即是口业。今略引意业文。法华玄第九卷云。又非常故。不同虚空。下云。常法无知。如来有知。是故非常。念念灭不同有为。故如来身非有为非无为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第二不自不他门破等者。言即是犊子计等者。案。大论第一卷具有此人计。今略引之。述义解云。此部宗立人法俱有。而言五阴和合别有我法者。我者是人。法者即体。谓五阴和合别有人体也。四大和合别有眼法者。同毗昙义。以四大造根造根等五根及一切色。而能造之色是无记。所造之色通三性。何者。四大品是报法。故为无记。所造之色。有报色及善无作。与恶无作色。故通三性。准之可悉。言又是成实等者。庄严云。假有本。有用有名。开善云。无体有用今取此二师说。故云师等也
  疏答中有三偈等者。言俱舍论出犊子义等者。案。真谛所翻论第二十二卷破说我品中。有此文。今略引之。具引之如燃可燃品记也。
  言无佛者为释疑故来等者。所言无佛者。此文标释相违。亦检论文。亦无此文。若有异本。然今本云。若法非我者。即应此文。若尔此文应云。无我者为释故来也。下释处云我故也。言故常云等者。述义解云。人者神我之异名。以统御义为人。如众生命者等也。玉篇。孔子云。仁者人也。郑玄曰。人谓施以恩义。准之可悉。
  疏若不因五阴下第三前后破等者。言答本住品等者。案。此论第二卷观本住品初长行。具有此文。今略引之。案。琳疏云。此是卫世师外道。虽复离身计我及微相。还用阴等为相。准之可悉。言二者小乘人谓等者。所言五分法身者。述义解云。戒身者。佛尽无生智。无学正见智。共生身口无漏戒也。又以道共戒为体。以色十一中无作为性。依第四禅起也。定身者。佛尽无生智。无学正见智。共生无漏三三昧。与无漏道相应而起。以心所中定数为体。依第四禅起也。慧身者。谓无漏正见也。解脱身者。正见智共相应。起解脱数。新译书云。无漏胜解。此有为德。亦是智德也。解脱知见身者。谓尽无生起。于解脱身中起。故名解脱知见。此无为德。亦此断德也。
  疏今实不受阴下第二偈夺破等者。言破初家义等者。案。琳疏云。下一偈夺。上半夺本。言今者。今于本也。明本既不受阴更无如来法者。夫明有法不出色心。本地既无五阴。则无色心。将何物为有。故云。更无如来法也。准之可悉。言故肇师云等者。案。肇法师注净名经序。具有此文。疏主解云。原肇公论本迹之意者。正欲解不思议。此经说既名不思议。约何物法辨。不思议中。有本有迹。故开本迹二门。虽有本迹而同。是不思议。故明不思议耳。述义解云。本者理之与智。迹者。教之与形。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第二章偈破空等四句等者。言如江南尚禅师者。案。硕疏云。如明庆寺尚禅师用即空是佛。准之可悉。
  言开善义佛具空有二句等者。所言金刚者。案。开善师金刚心义云。金刚三昧者。是学地之终极。以其照邻佛慧。万惑因此而忘故。借以金刚。喻其解用。世有金刚。真实坚而且利。以其坚故。所不能伤。以其利故。能摧坏万像。譬穷学之心。以其照一切境故。能断诸惑。以思坏道遣之相故。惑所不能。又此是虑法。故受心名。是定中能有。故名三昧。准之可悉。所言至忘弥存者□□□□□□□□言四句不可说者。案。康疏云。不可言方有空。不可言无空。不可言亦有亦无空。不可言非有非无空也。即如大虚空。诚是无物。今以四句微责义亦不成。何者。太虚若有。有何形质。太虚若无。无所容受。亦有亦无。是则相违。非有非无。复成戏论。世间大虚。当离四句。至于理也。岂复可论。故曰。空则不可说也。准之可悉。言如涅槃无名等者。案。大经第二十三卷德王品云。如抵罗婆夷。名为食油。实不食油。强为立名。名为食油。善男了。是大涅槃亦复如是。无有因缘。强为立名。准之可悉。言涅槃经生生等六句等者。案。彼第二十一卷德王品云。佛言。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云何不生生不可说。不生名为生。云何可说。何以故。以其生故。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说。云何生不生不可说。生则名为生。生不自在故不可说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不生者。名为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说。何以故。以修道得故。生亦不可说。以生无故。云何不生不可说。以有得故。云何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十四缘法为生作因。以是义故。亦可得说。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第五能难之中。有七句。弹其难。初标七句。次云何不生生下。第二释七句。于中有二。初有六句。正弹共四句六句。即是弹其生义。弹其说义。弹有六句。第二有一句。弹其无六义。弹无说义也。十四缘法为生作因者。十二因缘中。是第十一。老死第十二。今不取生老死。但取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此十因缘为生作因。准之可悉。述义解云。今合六句。为四句不可说而证。以常等四名不得取佛也。第七为一句可说而证。但以假名说之也。十法者。即大经云。十二因缘法。谓六因四缘是也。
  言空违于有等者。案。硕疏云。明空与有想违。是相违害法。为汝执有假名说空。以违完汝有耳。实无此空也。准之可悉。
  疏如是正观思惟下生第二偈等者。言摄论云等者。案。梁摄论第十二卷释论云。譬如虚空有四种德。一无染。二无碍。三无分别。四无边。根本智亦尔。一切世间八法七流等。所不能染。由是彼对治故。故说无染。于一切境。如理如量。无障无碍。故说无碍。于一切法。一味真如。空遍满故。故说无分别。离一切诸边。中道不可量故。故说无边。譬如色于空中显现。空不可分别。色可分别。后得智亦尔。因不可分别。此智可分别。谓此是能分别。此是所分别。若佛果是无分别智所显。离则别众生。云何得作众生利益事。如理不倒。今略引之。
  疏如是性空下第二明等者。言般若实际品等者。案。大品经第三十七卷实际品余初有此文。所引全同。所以不引。言又诸法性等者。述义解云。冥寂者。绝智曰冥。绝境曰寂。斯乃廓然寂静之义。又云。冥者。泯然能所无间。故云冥也。支道琳师以泯为冥也。睿师亦以泯然为冥。今意亦尔。心泯成中。智泯无相。准之可悉。言答大品云等者。案。彼第三十七卷实际品余。佛言。第一义相者。无作无为。无生无相无说。是名第一义。亦名性空。亦名诸佛道。今略引之。言问成实论二世有无品云等者。案。彼论第二卷二世无品第二十二中云。又汝言则无佛者。佛之灭相。虽现于。不称有无。况灭度耶。今取意略引之。聪法师疏解云。第十七事破第十九事无佛难。就中有二。此初约本明有无。言佛寂灭相等者。解者不同。一云。佛应身即空。即空故寂灭相。寂灭相不称有无。况灭度。二弥沙塞部解云。约应身为论。佛身非业烦恼所造。不得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显故。不得言无。故言。佛寂灭帮不称有无。三解约本为论。佛法性身非有非无。故言寂灭相。应身虽现于世。随本不称有无。今同第三解。准此论文。今应云二世无品。不应言二世有无。以彼论无二世有无品故。但有一切有无品。然彼品中。无此文故。又言不摄有无者。准论应言不称有无也。言以智度轮。第十一卷忍度余有此文。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本为破有病故。所以说无。为破无病。所以说有。为破非有为病。故说非无。为破非无病。为破非无病。故说非有。若闻说。诸法不可说是常。不可说是无常故。剬执言诸法定是非有常非无常者。此还是。故为痴论。此论缚论。非为解论。何意如此。本为破有破无。故说非有非无。有无既无。何得别有非有非无。无法在故为痴论。此是无知论。故云痴论。一云。痴论者。见前三句有过。遂计有一法。不同前三。不得言说。为哑论。亦名愚论。准之可悉。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十六卷。佛告须菩提言。若法性外更有法者。应坏法性。法性外法不可得。是故不坏。何以故。须菩提。佛及佛弟子。知法性外法不可得不可得故。不说法性外有法。今略引之。言又楞伽等者。案。入楞伽经第六卷。佛告大慧菩萨言。不生不灭者。即如来异名。譬如释提桓因帝释王等。虽说百千名号。而不知是如来异名。乃至有知实际者。有知涅槃者。有知法界者。有知法性者。准之可悉。
  言净名云等者。案。彼经下卷见阿□佛品中。有此文。今略引之。具明如记初卷。言是故经云等者。此诸法无行经文。案。目录云佛说诸法无行经一部二卷三十二纸也。今案。彼经下卷。文殊自举本章。过去久劫有佛。名师子音王。灭度已后。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善根。便说诸法实相清净。二名胜意。持戒清净。行头陀法(乃至)善根。为胜意徒。一心说偈。淫欲即是道等七十余行偈。大论第六卷末又有此事。影疏解云。若能解淫欲无淫欲者。淫欲实相。即是于道。恚痴亦尔。此明实相义。明淫欲实相即是道义也。而今言贪欲者。染者品云。贪欲有种种。名爱□染淫贪欲。准之可悉。

观颠倒品第二十三

  疏问四品破出世间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问答以明来由。次问云何为颠倒下。第二明品名目。初有三番问答。此初番问答。有二。问与答。如文。言前破世间等者。案。康疏云。前虽破世间。亦破出世。缚解品是也。后破出世间颠倒品是也。准之可悉。言三者又显等者。案。硕疏云。今品非但破外道邪见。亦佛法中计涅槃如是常亦破。若言不破者。那有破如来涅槃耶。故此品破常。即是破汝所见出世间法也。准之可悉。言四者二乘之人等者。案。大乘玄八倒义中云。外道起生死。计有常乐我净。佛初说四谛。破四倒。说生死中但有苦无常无我不净。无有常乐我净。比丘闻此。非便生死苦无常无我不净。佛果亦苦无常无我不净。起后四倒。故涅般经云。便生死无常无我不净。佛果是常乐我净了□□□□破其佛果苦无常无我不净。若外凡夫起到者。是见谛烦恼。若学人起者。是修道烦恼。若罗汉起者。辊界外烦恼也。外凡人不起前四倒。八内凡位。不复起之。后四倒者。八内凡位。乃至罗汉起。准之可悉。
  疏问染者品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二。初明烦恼难破故须多破。次又前破染下。第二约爱见二使。以显二品差别。如文可悉也。
  疏问何故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二。初约自行化他。以明来由。次二若接下。第二明近接上偈文起之。如文可悉。
  疏问云何为颠倒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明品目。文中有二。第一明外人情计即为所治。次问云何破颠倒下。第二申论旨归。正明品目。初中又二。即问与答。答言中有二。初明通倒。后辨别倒。此文初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八卷末。须菩提言。众生颠倒因缘故。造作身口意业。随欲本业报。受六道身。又第三十八卷末。佛告须菩提。凡夫人不入圣法。不知法无性相。颠倒愚痴故。起种种业因缘。是诸众生随业得身。若地狱身乃至天身。今略引之。
  疏别而为言等者。此下第二明倒。文中有二。初列颠数。次三倒者下。随列别释。文中有四。第一明三倒。第三明十二倒。第四明八倒。初中又二。初举邪显正。次问答以辨三倒生断差别。举邪之中。凡有三异执。文处易知。言想心见者。述义解云。想谓心数法中想数也。心谓心王也。见谓心数法中慧数也。言毗昙云等者。案。杂阿毗昙心论第八卷修多罗品长行云。如是说者。此义不然。何以故。颠倒是见性故。想心为见所乱。故说想心颠倒。受等虽为见所乱。非世所传故不说。今略引之。述义解云。想但于长短方圆。能想像耳。未起决定心。故非倒体也。心但想心之为想像。境上总为缘耳。不分别此青黄等。故非倒体也。见者于前二境。分明起决定执。故为倒体。花严十藏品云。先起想。次起心。后起见。体僻为心倒者。四心之中识心是也。言毗婆阇婆提人言等者。案。杂心论第八卷修多罗品长行云。毗婆阇婆提欲令有十二颠倒。所谓无常常想倒。见倒。心倒。余亦如是。彼八种见道断。无常无我六。(此二各心想见故也)若有乐见倒。不净净见倒四。见道修道断。苦及不净想倒心倒(乐净见一向见谛断。乐净想心见道修道断。以见谛者见道断而想心不尽也。)今取意略引之。
  言成实师有二释等者。言今龙树意等者。疏主解云。一切心了别是心倒。一切心想像。皆是想倒。一切心决了。名见倒。可悉。
  疏问三倒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明三倒生断差别。文中有二。即问与答。如文。言智度论释随喜品明等者。案。彼论第六十一卷释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九云。问曰。见为诸颠倒本。如得初道人。然起想心颠倒无见颠倒。以见谛断故。答曰。是颠倒生时异断时。异生时想在前。次是心。后是见断时先断见。见谛所断故。颠倒体皆是见相见谛所断。想心颠倒者。学人未离欲。忆念忘故。取净相起结使。还得正念即时灭。如经中譬喻。如渧水堕大热铁上。即时消灭。小错故名颠倒。非实颠倒。是故说。凡夫人三种颠倒。学人二种颠倒。今取意略引之。影疏解云。问曰下婆沙释云。三倒之中。唯见为倒性。唯从见倒。生四颠倒。此意以见违理故。说为倒性。心想二倒。但缘事起。是爱分故。非正是倒也。答曰正若大乘诸义皆言。从颠倒生心倒。从心倒生见倒。从见倒生四颠倒。此是从受生见。故断见之时。四倒永灭。若小乘中乃言。从遍使生诸烦恼者。即是从见生爱。此中既扶大乘义。故云。生时断时异也。师释云。言从见生爱者。是及起相生。从爱生见者。据住处相生耳。准之可悉。
  疏四倒者。此下第二明倒。文中有二。初总明种颠倒。即是前四倒。次问答释成。凡有三番问答。文处易知。言四倒者。谓于生死中等者。案。婆沙第四卷末云。有四倒。所谓常乐我净。为相似法所覆。故不知无常。为适意威仪法所覆。故不知苦。为皮肤所覆。故不知不净。为所作事覆。故不知无我。言同四倒等者。此初番问答。案。婆沙次文云。问曰。此四倒性是何。答曰。是慧性。准之可悉。言问五见等者。此第二番问答。案。婆沙次文云。问曰。若是慧者。此五见几是倒。几是非倒。答曰。二见半是倒。二见半非倒。二见半是倒者。身见见取及边见所摄常见。二见半非倒者。邪见戒取及边见所摄断见。言我见中等者。案。婆沙卷。说无常见常处云。问曰。边见是何义。答曰。取于断边。取于常边。是边见义。复次起我见者。犹是边僻下贱。世所呵责。况复于我。计有断常。复有说者。此见行边处。故有二种义边处。一行常边。二行断边。以是等义。故名边见。今疏主引此文。加增释成上。述义解云。独头足上者。于无物处。取有物心。是名独头见取。由前心。而起后心以定执故。名足上见取也。又婆沙第四。说净见不净处云。问曰。此但说我见。何以不说我所见。答曰。我是见颠倒性。我所见非倒性。复有说者。我见是根本。若说我见。当知亦说我所见。准之可悉。言问何故尔耶等者。此即第三番问答。案。婆沙第四卷末文云。已说自体所以今当说。以何等故名为倒。答曰。倒有所增。故名倒。此四倒唯见苦断。所以者何。缘苦生故。还见苦断。复次此倒缘果生。还以见果慧断。复次身见。见苦所断性。是倒若断身见亦断。复次苦□。若于□苦有错谬者。贤圣所呵。如人书日错谬。人之所呵。三谛微细。若于微细有错谬者。不深呵责。如于夜中有脱失者。则世人不深呵责。准之可悉。但初三如次相当。然后二前后相当也。述义解云。迷理惑者。谓见谛惑。迷事惑者。修道惑也。果上起等者。数人云。四倒迷于苦集理。故但由若集起耳。成论云。净倒起苦集上。何者。苦集是不净物。谬计净故。常乐二倒。依苦集道。二谛无常苦。谬计常及乐故。我倒通于谛起。何者。四谛下皆无我为计我故。今就数人义。而为言之。言婆沙又云等者。案。同卷次上文云。问曰。以何等故二见半是倒。二见半非耶。答。以三事故名倒。一转行。二增益。三性倒。邪见断见。虽转行性。倒而非增益。所以者何。是坏物性故。戒取虽转行。虽增益性。非是倒。所以者何。有少相似法故。亦说。有色界道。能离欲界欲。有无色界道。能离色界欲。此是自体。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又案。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云。先作是说。以三事故。是颠倒。一以猛利。二以妄取。三以一向性颠倒。须陀洹爱染。虽是猛利及以妄取。而非一向性颠倒。今古引此二文。准之可悉。述义解云。言同性倒者。于假我上。起实我故。此是我倒。又昨日色相。似今日色。故计有我。此是常倒。世间之中。实无乐净。而沐浴时谓净。计五欲为乐。此皆妄取也。犹利性者通起也。言俱舍三义立倒等者。案。彼论第十四卷分别惑品一云。余师说。其取云何以我所为倒。彼见我于是处自在。故于是处。起我所见。是故此见。皆是身见。由二门起。若汝计我。是第一执。我所第二。若我与带物称我。此二文应成别执。云何不立余惑为颠倒。由以三因成立颠倒义故。云何为三。偈曰。颠倒故。决定度增益故。释曰。此二见半一向颠倒故。于境界决定度故。境益义故。断邪见不能增益。非有门起故。戒执取非一向倒。随分量清净。为境界故。所余诸惑。不能决度。是故不立为颠倒。若尔于经中说。于无常执常。是名想倒心倒。此中云何唯见为倒。偈日。想心随见故。释曰。由随乐见倒与相应想及心亦说为倒。云何不说受等为倒。由世间成故。于世间说。此人颠倒心此义明了。不说世间颠倒受。如此颠倒。于须陀洹人。一切皆灭。由诸见见谛所灭故。所余相应法亦同灭。今略引之。
  疏次明十二倒等者。此下第三明十二颠。言上座部及毗婆阇婆提明四倒等者。案。杂心论第八卷修多罗品云。毗婆阇婆提。欲令有十二颠倒。所谓无常常想倒。见倒。心倒。余亦如是。彼八种见道断无常无我六。苦有乐见倒不净净见倒四。见道修道断苦。及不净想倒心倒。今取意引之。无常无我。各有想心见故六也。乐净见一向见谛断。乐净想心。见道修道断。以见谛者。见断而想不尽也。又婆沙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文。如次下所引。言俱舍论更出一师云等者。案。彼论第十四卷分别惑品有此文。如次上所引。言数人云等者。案。杂心论第八卷修多罗品长行云。谓彼四颠倒。当知。见苦断者。一切四颠倒。不寻根本。故苦处起。故见苦断。又又婆沙第四以五义。明名倒所以。次上所引。又俱舍论第十四卷分别惑品云。是前所说。有常倒我倒。为喻是名倒。为更有余。颠倒有四。谓于无常常颠倒。于苦乐颠倒。于不净净颠倒。于无我我颠倒。今引此文。准之可悉。言问初二果人等者。案。婆沙论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云。问曰。须陀洹斯陀含。起爱染时。为是乐想净想。为是苦想不净想。若起想净想者。云何不是颠倒耶。若是苦想不净想者。云何起染爱耶。答曰。应作是说。起乐想净想。问曰。若然者云何不是颠倒耶。答曰。先作是说。以三事故。是颠倒。一以猛利。二以妄取。三以一向性颠倒。须陀洹爱染。虽是猛利及以妄取。而非一向性倒。复次或有于谛计乐计净。或有于境界计乐计净。于境界计乐计净者。须陀洹未断。复有说者。须陀洹起爱染时。计苦计不净。问曰。若然者云何爱染耶。答曰。从无始已来。学习此法。身心生热。为制伏此心故。起此染爱。犹如自喜婆罗门指触粪秽。诣锻师所以火净之。时锻师语言。可以灰土浣草而以净之。婆罗门言。如此等物不能净于我指。必当以火净之。是时锻师烧钳。作火色以钳其指。时婆罗门为热所苦逼。便振其指苦口中。婆罗门审指不详。但为苦痛所逼而着口中。彼亦如是。今略引之。言锻师譬者。玉篇。锻都乱反。摇也。推也。小冶也。言十二倒者毗婆阇婆提云等者。案。婆沙第五十四卷云。此四颠倒须陀洹几断。几不断。问曰。何故造此论。答。始如毗婆阇婆提。说有十二颠倒。谓无常有常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苦有乐想见心颠倒。无我我想心见颠倒。不净之想心见颠倒。八是见道断。四是修道断者。无常常想见。苦有尔想见。无我我想见。不净净想见。四是修道断者。无常计常心。苦计乐心。无我计我心。不净计净心倒。同见道断者。苦比丘忍现在前。毕竟断。诸修道断者。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毕竟断。今略引之。言若依杂心等者。案。彼论第八卷修多罗品云。颠倒是见性故。具引如上。准此论文。今言。见心者。想心见中。唯见之所起。名为颠倒。非谓见与心之所起。准之可悉。
  疏所言八倒等者。此下第四明八倒。言杂心师等者。言成论师云前后八倒皆是见惑等者。□□□(十八字缺)言常谓无常等者。述义解云。就后以四倒中而为言之。言复有说云后四倒属无明摄等者。□□□□□言问皆外道凡夫等者。案。婆沙第四卷云。无常有常见者。无常名一切有为法。而外道言常者。见色相似相续。诸心法忆本所作。能诵持诸论。是故计常。苦作乐见者。五受阴是实苦。彼诸外道言是乐者。以少时乐故。如人极时息为乐等。不净见净者。不净名为一切有漏法。彼诸外道见者。愚于所行。以少时净故。如治爪等。疏主解云。八倒者。前倒常乐我净。外道起四倒。谓常倒。乐倒。我倒。净倒。佛破四倒。故说无常苦无我不净。比丘佛果上更起苦无常无我不净。更起后四倒。谓无常倒。苦倒。无我倒。不净倒。前后合论故有八倒。准之可悉。言答言具有也。疏主解云。只就今具得有八倒。今且就初倒作倒。后即可知。如来实非是苦。彼谓如来是苦。此于乐中。生于苦倒。以计如来是苦故。自谓此解为是。既谓此解为是。即生欢喜。故复是颠。是即具二倒。谓若说如来是无常。名大罪苦。此是佛名其为罪苦。若言如来是常。即是我见。我见无量罪。是故说如来无常。谓此解为称心。故欢喜乐也。无常常。想法师云。此约令昔语无常者。名不修空不修苦。故寿命短促者。此语难解。今明。言不修空者。空无十相。十相者。五尘三男女等。今涅槃修空。空无此十相。故是常。若不修空者。有此十相。故即无常也。。无我我相者。二乘不修空。故寿命短促。故无我。佛法修空有我。故寿命得长。广说如四倒品疏也。
  言凡夫之人具足八倒者。述义解云。生死计乐常我净。亦计二乘涅槃是无常苦无我不净。应知。言答此品等者。案。硕疏云。然颠倒有通别。通论一切有得皆是颠倒也。若别则唯三倒四名倒耳。问。三倒四倒八倒。何者通。何者别也。释云。三倒即通。四倒八倒即别。如一常倒。具有三倒。谓想心见。故三倒通。四倒即常乐我净。八倒更足苦无常无我不净。复成十六倒。何者。只见生死是苦无常等。见涅槃常乐我净等。向已自是倒。何故尔。诸法实相中。岂有生死是无常涅槃是常。见有此八。已自是倒。而复横谓生死中。作常乐我净。计涅槃苦无常无我不净。复是倒上更起倒。故二八成十六倒。准之可悉。言凡夫八行者。生死是无常苦无我不净。涅槃是常乐我净。此为八行。望于实相中八行。皆是倒。故名破八行也。随分为言。无常等四是行非倒也。今案。大第玄第三八倒义云。三修者。一常无常。二若乐。三我无我。常者凝然也。无常者迁流。乐者怡应愈。苦者逼恼。我者性实。无我不自在。通称修习业也。若具足而应是四修。离即八修。谓净不净。所以除净不净者。不净观是远方便。因中除不净观。故果中除净观。准此玄文。今言行者犹是修也。然有经云。生死是苦空无常无无我不净者。就生死之无我。分为二义。如成论云。知无我者。名之为空。知法体空。名为无我。依净名意。知无有我。名为无我。知无法体。名之为空。文云。众生是道场。知法无我故。诸法是道场。知法体空故。然则一无我上分空义。故为五。空与无我合故为四。准之可悉。
  疏问云何破等者。此下第二问答申论旨归。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三。初明。不知本性空寂。而令知之。次又内外大不下。第二明外颠倒生灭。而令识不生灭。次又外人下。第三明破二见悟小二。如文可悉。
  疏开此品者异释云云等者。言开此品者等者。琳法师云。此品二十四偈。分之为二。初一偈外人总立。下二十三偈展转破之。康师云。前有十二偈。破颠倒所起之烦恼。后有十二偈。破烦恼所因之颠倒。硕法师云。品开三段。初十二行破烦恼。次九行破颠倒。第三二行双破二种涅槃。准之可悉。言又净名经云等者。案。彼经上卷弟子品须菩提章有此文。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门呵善吉。所谓理唯二彻。一断三毒。二者与俱。俱谓凡夫也。断即二乘。今闻不断不俱。理出意外。茫然不解。大士体三毒本自不有。故不与俱。今亦不无。称为不断。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普贤观经云等者。言故无行经云等者。案。彼经下卷文殊自举过去事处之偈文。今取意略引之。具明如上也。言又天魔等者。此他化自在天魔也。言故火宅中等者。案。法华经第二卷譬喻品火宅偈初具有明毒虫恶鬼事。具引文明如上。言又依花意等者。案。法华经第二卷譬喻品火宅偈。明迷悟不同有四种人以为净第。初明在家起爱众生。不知生死亦不知出。如经有五百人止其中下。明五钝使是。第二明。出家外道知厌恶老病。迷于出路而不知出处。如经处处皆有魑魅魍魉下。明五利使是。以上二人显总譬中。第三明二乘之人知厌知出。但是曲出。故于佛道□回稽留之住半。不更进求。如经是时长者下颂三车救譬是。第四明菩萨之人知厌知出。名为直出故。第是宝车直至道场。如经尔时诸子下颂。等赐大车譬是。准之可悉。
  言从忆想分别等者。案。硕疏云。忆是心倒。心能忆境也。想即想倒。分别者即见倒。见能推获分别也。余二师亦同之。准此等文。今言。三毒因者。想心见三倒也。何者。以众生内邪三倒故。外见净色即生贪。见不净色即生恚。见中庸色。即生痴也。言故净名云等者。案。彼经卷观众生品中。说两舍行处有此文。今以意略引之。言贪欲者。前世贪爱也。受身虽具藉从结闰业闰生。爱为其主。故偏说欲贪。言颠倒者。法本非有。倒想为有。既以为有。然后明其美恶。此则或心内传为倒。然后妄分别外事也。忆想分别者。虚妄分别也。无住者。非有则绝四句亡百非。言断虑穷。即是诸法实体。为一切法本。而此实相更无有本。然今检经文次乱。何者。经云。贪欲本分别。分别本颠倒。颠倒本无住故。述义解云。今此言。颠倒者。虚妄分别也。想分别者。颠倒想故不相违也。
  疏答中五偈等者。言经中明烦恼等者。案。硕疏云。今第一作无性破。无性故无法。汝引经言。三毒等从缘生。故应必有。今明。只为从缘生。故知其决定不有。何者。三毒等烦恼。本无自性。乃因不净故生。复无自性。因前世业。前世业亦无自性。如是推求。卒终不实。既其无实。则无所有。准之可悉。所言经中明得者。第一偈长行。经说因净不净等者是也。
  疏第二偈以人例法破等者。言大品多举等者。彼经第三卷中。佛告须菩提言。譬如说我名和合故有。是我名不生不灭。但以世俗名字故。说般若般若波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亦不生不灭。但以世俗名字故。今取意略引之。言龙树云等者。案。大论第一卷云。佛弟子等虽知无我。堕俗法。说我非实我。今限意引之。言上半举我以无者。案。硕疏云。以之言与也。起惑之主。即是我人。准之可悉。
  疏若谓虽无我下生第四偈五求破等者。言答摄论师等者。案。彼论第二卷释中云。于世间中。离分别依分二法。更无余法。阿利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此二法摄一切法。皆尽三界。唯有识故。准之可悉。
  言若身见与五阴一等者。案。影疏云。若与阴一言。即应为五。变是色声及善无漏等。若异即同无为。非阴所摄。准之可悉下半有二各五求等者。案。康疏云。烦恼于垢心。五求亦不得者。杂心云。烦恼者。九结十缠。从此烦恼。更生害恨诳高。是烦恼之垢。故云垢心。烦恼于垢心中。五求不得也。前以我为能有。五阴是所有。于五阴中。五种求我。不可得。今以烦恼是能生垢心是所生故。于垢心中。五种求烦恼。亦不可得。然此五求不出一异。影师作一异。互求释云。若结即垢心。应在识阴。垢心即结应摄行阴。若结非垢心。应离心别有垢心。异结则可与善俱起。若准此释。则垢心是心王。烦恼是心数。不得以害恨等为垢心。准之可悉。言即释净名经明等者。案。彼经上卷弟子品优婆离章。维摩诘言。唯优婆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也。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今取意引之。疏主解云。如佛所说下。第二次辨心空。夫罪由心起。则心是罪根。然心本尚空。罪未宁有。故逆寻其本也。凡有三句。初此佛诚言。夫心有垢染。则众生受果。众生受果。便是垢累众生。垢义既尔。净义亦然也。心亦不在下。第二句明心空也。若在内应不由外境。心若在外。内应无心。即非二处。岂在两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此第三句以本类末也。夫罪之生由因缘有。求其实性。不在三处。不在三处。则见罪空。以见罪空。便悟理实。悟理实则发心正观。正观既生则烦恼灭。烦灭尚灭。罪岂在哉。准之可悉。言又即大乘人皆执经中云。三界一心作。或云。一贪心作等者□□□(二十字缺)
  疏问曰下第三救等者。言此救来意有二等者。案。康疏云。问。前言。从净不净。生贪恚痴。令何故言。从六尘生耶答。此义无别。但言有出没。因见六尘有净秽等。故生三毒。前但举六尘家净秽。今举净秽之六尘。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四破等者。言还破外救中等者。述义解云。由六尘起净不净倒。由净不净倒生三毒。此为三事。应知。言一庄周时间无定等者。案。庄子内篇齐物章云。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耶。郭象注曰。此略举四者。以明天下所好之不同。不同也而非之即无。以知所同之如是矣。成法师解曰。毛嫱越王之嬖妾。丽姬晋献公宠嫔此二人者。姝妍冠世。人谓之美也。然鱼见怖与深入。鸟见惊而高习。麋鹿走而不顾。举此四者。谁知宇内定是美色耶。故知。凡鄙愚蕊10迷。妄生憎爱。以理观察。孰是孰非哉。决卒疾貌貌也。麋似鹿而尾长。荐旻草也。准之可悉。言二譬喻部明等者。案。杂心论第四卷使品长行云。譬喻者说。结成人不成。事不成境界不定。有欲无欲故。有时于彼。起欲起嗔起慢起嫉起悲起舍。准之可悉。言三摄论明境亦空等者。案。彼论第六卷。说十种散动中。异执散处长行云。若投分别性。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别色。永无所有。此永无所有。即是有即空。此空即是色无所有。不如依他性于真实性不可说一。由清净不清净境界故。今取意略引之。
  言法之有无等者。案。影疏云。未与心合。夫法之有无。何假心合。若未合时。无合岂有耶。此将明倒由心生。不在诸境。如鱼深鸟翔安住。准之可悉。言及楞伽经有二种意一者从此想心谓有前境等者。案。入楞伽经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萨言。彼诸外道堕于二见。不知唯心。妄想分别。增长自心界。如身资生器世间等。唯是心分别。不得分别免角离于有无。不得分别一切诸法离于有无。又第三卷有文。具明缚解品记也。今略引之。
  疏问曰经说下第二次破颠倒等者。言二者此中所立等者。案。硕疏云。他解。若金刚心还是无常苦空。金刚心后。是常乐我净。若于金刚心已还。作无常苦解。则非颠倒。若于后心佛地。作常乐我净观。亦非颠。若于佛地。作无常解。则是倒。若凡夫外道。于生死谬计。常乐我净。亦是始终合举。则成八倒不倒。今此文中。略举四不倒也。准之可悉。昔倒不倒等者。述义解云。昔于生死。起常等四倒即无常等倒。故此倒不倒。今皆成倒。合为八倒也。今佛果上。起无常等者四倒即常乐等非倒。故倒非倒。今皆成倒。亦为八倒。生死涅槃合十六倒也。言又计生死无常等者。前四倒各有四句。后四倒各有四句。合三十二倒。一一句中。皆有想心见。数之九十六倒也。
  疏答曰。下九偈三门等者。言可着是常无常境等者。案。硕疏曰。着即是前境。可爱之境。可行人意。故生着。故云可着也。著者。即是起贪着之人也。着即是受。心领纳前可爱境果也。所用着法。即是□□随用何根中取境。名为所用着法。准之可悉。
  疏有倒不生倒下第二三时门破等者。言又前是夺破等者。案。硕疏云。所以须作此破者。为上来性空门及寂灭。但是□夺破。直明诸法性空寂灭。都无如此倒与不倒。故今纵开。纵汝言有者。不出三时。故次以三时责也。准之可悉。
  言一师明生灭无生灭二种烦恼等者。述义解云。所言客烦恼者。直于理中无生灭。横计生灭。故名客耳。非望夺为客也。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一卷末云。佛告舍利弗。行般若时。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亦不见我行般若。亦不见我不行般若(乃至)菩萨行般若时。不见一切名字。今略引之。
  疏如是颠倒灭下自上以来等者。言则十二因缘河倾等者。案。涅般经第三十二卷师子吼品中云。佛言。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乃至广说即是生死河七人。又第三十六卷。迦叶品中。佛言。如恒河中有七众生。乃至广说。即是涅槃河七人。疏主解云。生死深旷。回流不息。悉能漂没六道众生。故名为河。佛性亦尔。深而无底。旷而无边。□□□大乘贤圣皆在其中。故名为河。准此等文。今□十二因缘河缘生死河。佛性河即是涅槃也。
  言问若尔经云等者。案。大品经第三十一卷有此文。今略引之。

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疏所以有此品来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由。次但谛有二种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三。第一约二十七品次第。以辨来由。次二者外云下。第二约如来说说法前后。以明来由。次三近从下。第三约次上前品生。以明来由。此文初也。言苦集二谛等者。案。琳疏云。所言四谛。谓苦集灭道。三相所切为苦。相续感后为集。因果尽寂名灭。三学能通为道。四谛当相实而作虚。目之为谛。然苦集两数是生因因生果。灭道二谛通有二种。苦望本寂灭涅槃。性与法身。是了因因果。若据方便涅槃。始起二身。是生因因果。又苦集二谛名染因染。称为世间。灭道二谛是净因果。名为出世。染净虽殊。而因果俱实。故云四谛。准之可悉。
  疏二者外云者。此下第二。约如来说法前后。以辨来由。言故初教转四谛法轮等者。案。法华经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思以便是事已。即趣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疏云解云。若据自而言。佛初成道。目转法轮。谓初转也。今为他说法。即他转之初。然转法转具四义。一轮。二转。三言。国降敌。言轮者。以生灭观为体。即可轨名法。轮转为转也。转者。婆沙云。佛在菩提树下。转自身法轮。谓自得无漏。行四谛境。于鹿兰为他人转法轮。谓陈如等有应发之慧。须佛言教为其扣发。名为他转。但自转之义。就初成道。此义即短。从尔已后皆属他转。故他转时长。言方者。义转必有方所。即是转境义。若尔小乘生灭观。照四谛境。故轮于四方转。所以然者。小乘以苦集为相生。灭道为还灭。境既生灭。观亦复然。故生灭境。发生灭观。生灭观照生灭境。所以言生灭之轮四方转也。降敌者。即辨轮用。小乘于四谛方。转降四谛下怨。具明如法花玄第八卷也。案。大经第三卷初。迦叶菩萨问言。云何诸调御心喜说真谛。至第七卷中。为答此问。佛说四谛。准之可悉。言是迷悟之本等者。案。硕疏云。而两品所以相随者。是以迷四谛。故成四倒。只以悟四倒。便成四谛也。所言迷故成四倒等者。明生死实是苦无常。横计常乐我净。即是迷。苦谛具足。求四倒。既不识苦。岂复知集。即失集谛。既不解苦知集。即无有道。既无无漏道。将何物断惑得灭谛耶。故为四谛。故有四倒也。若了四即识四谛。何者。谛若识苦无常无我。即除常等四倒。即识苦。识苦即了集。既解苦集理。即生无漏道。即有道谛。既有道。即能断惑得成。故有灭谛。所以除倒即了谛。故两品相随。准之可悉。
  疏三近从颠倒品生等者。此下第三。约次上品生。以明来由。案。硕疏云。前外人举四倒救义。此意甚远。何者。四倒即是能障。而四即是所障。既有能障之倒。即应有所障之谛。既有四谛。能了此四谛。即名为智慧。智慧义既成。则前如来后涅槃。如此真法皆成。出世间法既。则前世间亦成。论主上得此意故。即破四倒。四倒既不存。岂有谛四谛。是故乃至一切世法皆无。然四倒为能障。四谛所障。既无能障之四倒。岂有所障之四谛。但外人今翻举四谛。还证有四倒。故此品来也。准之可悉。
  疏但四谛有二种等者。此下第二。明品名目。第一出外人情计。即为所治。次今言破四谛下。第二申论旨归。初中有二。第一总标量无量四谛。次释有量四谛下。第二正出计情。此文初也。疏主解云。有量无量者。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无限量亦名作无作。举小乘谛。望后更有大乘观谛。可以修作。名为有作。以有作观智。詺所观谛。故名有作谛。举大乘观谛。望后更无余观可作。名曰无作。以无作观智。詺所观谛。名无作谛。变名边无边。亦名为无为。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有量者。三界见修烦恼并断智等有限故。言三界苦果等者。案。硕疏云。但四谛有二种。一有量。二无量。若三界内苦为苦为谛。三界内业烦恼为集。若灭三界内苦集。为灭。治三介内苦集。为道谛。此是有量四谛也。若三界内外一切苦集。为苦集谛。灭三界内外一切苦集。为灭。若道能治三界内外一切苦集。为道谛。如此即是无量四圣谤。准之可悉。
  疏释有量四谛等者。此下第二正出计情。文中有二。第一约有量四谛。以出计情。次无量四谛下。第二约无量四谛。以出计。初中又二。初正出计情。次问答解释。此文初也。言毗婆沙云等者。案。彼论第三十八卷智楗度八道品云。问曰。谛体性是何。答曰。阿毗昙者作如是说。五取阴是苦谛。有漏因是集谛。数灭是灭谛。学无学法是道谛。譬喻者作如是说。名色是苦谛。烦恼业是集谛。烦恼业尽是灭谛定。慧是道谛。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八苦相。是苦是苦谛。余有漏法。是苦非苦谛。生后有爱。是集是集谛。余爱余有漏法。是集非集谛。生后有爱尽。是灭谛。余爱余有漏法尽。是灭非灭。觉入道支。是道是道谛。余学法一切无学法。是道非道谛。今略引之。惠基师阿毗昙章第五卷四谛义解云。依此论宗。诸说之中。毗云以为善也。述义解云。有漏因者。爱取有也。名色是苦谛者。一在五果中。第二名色也。结业是集谛者。现在爱取有也。止及观者。梵云。奢摩他此云止也。亦言定也。梵音。毗婆舍那此云观也。言方慧。住于一境。推求曰定。于诸法中。悟达曰慧。以此无漏定慧为道谛也。当来有爱者。当果令有之爱感当来有爱者。罗汉灭现在三因故。不感未来苦果。凡夫以爱等。感当来果故。余爱者。虽起贪心。若不用者。名余爱也。八正道者。正语。正业。正命。此配戒学。离嗔痴起。口业者。正语。离嗔痴。身业者。正业。离贪起。身口业者。正命。故正念正定。此配定学。求定初心。守于一境者。正念。求定之心。终不动念者。正定故正见正思惟。此配慧学。于法遍达而明悟者。正见。推求诸法之前方便者。正思惟。故正精进者。通三学也。
  疏问四谛摄法尽不者。此下第二问答解释。文中有二。初问答解释。次数论解下。第二明成实萨婆多所解不同。初中凡有三番问答。即为三别。初问答明摄法。次问答明单名谛所以。次问明名圣谛之所由。此文初也。有二。即问与答。如文。案。婆沙论第四十八卷云已说体性。何故名谛。谛是何义。答曰。实义(乃至)不异义。是谛义。问曰。若尔虚空非数灭。何故不立谛耶。答曰。若法有因有果。故立谛。虚空非数灭无因果。故不立议。复次虚空非数灭无漏故。非苦集谛。无记故非灭谛。无为故非道谛(乃至)复次若法能生厌离随喜者。立谛。此法不能厌离随喜。故不立谛。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数人义虚空非数灭者。不起邪见正见。故四谛不摄。若以四谛之外无法。相从而摄于灭谛也。
  疏问曰何名谛谛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案。杂心论第八卷修多罗品长行云。问。何故说名谛。答。此二因缘故。有二因缘说谛。谓自性不虚。及见彼得不颠倒觉。虚空非数缘成。虽自性不虚。无记故无漏。故不说谛。准之可悉。
  疏问云何名圣谛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案。杂心论第八卷云。问。圣谛有何义。圣于此诸谛起真实觉。及显示他。故说圣谛。言双昔有凡夫等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尊者僧迦婆修说曰。佛在世时凡夫圣人共论此事。凡夫人作如是。诸行是常乐我常。圣人作如是说。诸行是无常苦空无我。凡夫人言。我所说是实。圣人亦言。我所说是实。以是事故。共诣佛所。佛作是言。圣谙实。所以者何。圣谛是圣人所知见法。是故名为圣谛。准之可悉。
  疏数论解有量而义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成实萨与蒴婆多。解有量四谛不同。文中有四。初明苦谛。次数集下。第二明集谛。次成论即此能生下。第三明灭谛。次数明一切无漏行下。第四明道谛。如文。言数明苦通三聚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圣谛。佛经说生等八苦。略说五取阴是苦。准此论文。约五取阴中。色阴是色聚。行阴之中。有不相应法。此非色非心聚。识受三阴是心聚。故云通三聚。言论但是心等者。案。聪法师成实论章第一卷云。唯据心神。不通三聚。又云。若从因名而果不定。或是有漏。或是无漏。言数但有漏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如是等诸苦。是有漏取阴所摄。是故略而之五取阴苦。准之可悉。言数集通三聚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集圣谛。佛经说。生复有爱及喜。心俱爱处处喜爱。是名苦圣谛。准之可悉。言论但取业烦恼者。案。成论章第一云。集谛业烦恼为体。业为因。烦恼为缘也。言数因集有缘等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问曰。见集谛时。见集四行。谓因集有缘。可故但说集谛。不说因有缘谛。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是说有余也。聪法师解云。四卷毗昙云。成相似果故因。故此相续故习。一切生死穷可得故有。不相似事相续故缘。杂心云。种等法故因等故集。相故有相。成就故缘。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有事苦集。有理苦集。今所定者。是理苦集。后念应前念者为果。前念生后念者为因也。言成论即此能生等者。案。成实论第九卷嗔恚品云。问曰。嗔云何生。答曰。从不适意苦恼事生(乃至)或从屠猎蛇中来故嗔恚生。乃至广说。述义解云。彼不说理苦集。故一期报中。前灭后生。皆为报也。
  言数但取烦恼等者。案。婆沙论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灭圣谛。答曰。佛经说□复有爱及喜。心俱爱爱处处喜爱。已11已舍无余。是名苦灭圣谛。集亦应说。而下说者。是有余说。又说苦已说集。乃至广说。言论明无漏灭等者。案。成论章第一云。空解具三义。一照不失理。二智上无彼惑漏。三能灭无诸漏伏结。故名无漏。言数明方便道永伏等者。述义解云。四善根位信伏诸结者。此非数灭。非灭谛摄。此位未真无漏解。故名伏也。言成论明五方便中等者。述义解云。四念处为一。并四善根。为五方便也。言数明一切无漏行等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灭道圣谛。答曰。佛经说八正道是也。述义解云。从苦忍以上诸无漏智。取为道谛。四善根位相似无漏。不为道谛。故名不取相似也。言论明真似等者。案。成论间第四卷云。五方便为相似道。苦忍以上为真。但空解有三义。一解二忘三善。合为道体。照空曰解。无一存曰忘。言照空者。照无所照。方名照空。亦云不只忘是照也。述义解解云。苦忍真无漏。方便相似无漏。皆为道谛也。言数明无被导法义者。述义解云。数义便入观时。起无漏心。出观之时。若佛若罗汉。不起无漏心。唯缘有漏境。故有缘缚义也。言论明有被导等者。案。成论章第一卷云。被导四心有一义。无被或漏也。述义解云。非但入观时起无漏心。亦出观时。初入观时无漏心。而发无漏心不为缘经也。
  疏次无量四谛者。此下第二明无量四谛。案。宝窟下云。权名有作。亦名有量。实名无作。亦名无量也。言作无作。从□立名。举小乘谛。望后更有大乘观谛可以修作。名为有作。以有作观智。詺所观谛。故名有作谛。兴举大乘观谛。望后更无观可作。名曰无作。以无作观智。谛所观谛。名无作。亦云。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无限量。故云有量无量。乃至广说。述义引涅槃疏云。于不极处。作四谛而故名有作。极处说故名无作。此就界内外判。今案。灌顶法华玄第三初云。有师解。胜鬘无边圣谛。对二乘有余。彰佛究竟。二乘是作圣谛作者。有量四圣谛也。无作四谛者。无量边圣谛也。作无作就有量无量。就法二乘观谛。得法不入。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尽则有限量(乃至)今明无量者。迷中重故。从事得名无作。
  者。此下第二中论旨归。文中有三。初破二人怀四谛义。次双显此二人下。第二破二人不解佛大小乘义。次问何故就此品下。第三明外人执空有故俱破四谛。此初文也。有二。初明大小乘人俱坏四谛。次又有二人下。第二明单小乘人坏四谛义。初中又二。初明迷执。次所以然者。下释成。如文可悉。
  疏又显此二人等者。此下第二破二人不解佛大小乘义。文中有二。初破迷大小故出谛。次又观谛始末下。第二迷二谛。故不识大小。初中又二。初明不识大小迷二谛。次既迷大小下。第二胆论主破迷显道。初中又二。初总明大小二人不解大小乘义。次小乘人下。别明不解大小。如文。约论主破又二。初明。论主具智悲德。破外人迷执。显示中假道理。次又破此大小下。第二明破大小迷执。令识道未曾大小。约迷二。明论主破执中。因缘空有二谛。初中双二。初举外人执。次初执有难下。难外人迷有四。初明外人执空有。难论主故迷二谛。次亦是初执下。明外人执大小难论主。故不识大小。次又初已来下。第三明外人执自性空有。故不识因缘空有。次又显外人下。第四明外人执空有。故不成问答。如文。
  疏又显外人等者。此下第三明外人执空有故俱破四谛。凡有三番问答。如文。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十七卷成就众生品云。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舍利弗。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摩诃行般若。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今略引之。言论释云等者。案。大论第九十一卷云。不但说空。不但说有。为爱着众生故说空。为取相着空众生故说有。有无中二处不染等。今略引之。
  疏品开为二等者。言长行可有二义等者。案。硕疏云。已破颠倒故。通达四谛境。生智断惑得四沙门果。岂得二云都空耶。元康师解云。破四倒是四谛之因。四果是四谛之果。因果既有。四谛不无。准之可悉。
  言前半行牒论主执空者。案。康疏云。然此牒前有通有别。通者。若一切法空句是世谛。初以来品品。皆明法空。若也是空则无生灭。既无生灭。何有三宝四谛耶。此是住家意也。别者。无生亦无灭句是也。论牒标八不。今牒八不中生不灭两句。不生不灭即是空义。故云。若空无生无灭。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以无生故者。案。琳疏云。以无生故。便无苦集。以苦是可生。集是能生故也。以无灭故。则无灭道。以道是能灭。灭识是所灭。准此疏文。今言。灭至真谛者。灭谛也。言初偈明无四行者。康疏云。行者智也。以能行境。故名为行也。方后偈辨无向果者。案。康疏云。此偈明涅槃四果也。上半明失四果法。四果者。谓须陀洹等四也。下半明涅槃得向人也。得者。得于果。向者。向于果。若无所得所向之法。何有能得能向之人耶。准之可悉。言又初一偈等者。案。硕疏云。初三偈过论主无四谛。次两偈。论主无三宝。在文分别明。又下说论主还外人之过处云。第一还无四谛三宝之过。第二还无因果罪福之过。初中为二。第一还无四谛过。第二还无三宝过。初中有三。第一还无四谛境。第二还无四谛智。第三还无贤圣过。准此疏文。今应云就偈为二。第一过论主无四谛三宝出□法。第二过论主无因果福罪福世间法。初又有二。第一过无四谛。第二过无三宝。初中有三。初一偈无四谛境。次一偈四谛智。第三一偈半明无僧宝也。次无三宝中又二。初则明无三定次半行决结无三也。
  疏空法坏因果下第二等者。言一者上来等者。言鹿园者。案。法华疏云。波罗捺。此云鹿林。昔有王。以林施鹿。故云鹿林。婆沙云。仙人园。昔有仙人。在此处住。因以为名。今谓。波罗捺是其通处。鹿园是其别处。三世诸佛常在此说法。乃至广说。言□林者。泥洹经云。坚因林。此表示如来真身坚固不可破坏等。西域记云。在河西岸。其形类檞。而彼青白。叶甚完闰。四树特高。即是如来涅槃之处也。言今明无佛等者。佛初成道。为提谓长者等五百价人。说三归五戒十善等世间因果道理。即提谓经两卷云。不或目银也。言二者上明等者。所言世间仁义礼智等者。此间五常教也。案。孝经注云。道者。扶持万物。使各终其性命者也。是以总而言之。一谓之道。别而名之。则谓之孝悌仁义礼忠信。为之也。准之可悉。
  疏答中三十四偈等者。言初明不知三法等者。案。康疏云。山门云。不知空者。我所说空。是则色空。如大品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汝不知此。谓空异有。执有难空。是故生恼也。空因缘者。为破有病。是故说空。有现病若亡。药亦遣。如行品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化。汝不知此。谓有定空。是故生恼也。空义者。空以不空为义。如涅槃经云。又解脱者名空。汝不知此。谓空定是空。是故生恼也。言佛为治有病等者。案。此论第二卷行品末偈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今取此偈意。疏主释云。外人向于有起爱。佛为治此病故说空。今复于空起见。乃至于绝四句。亦复起见。故云不化。此不化即化。故非永舍。广说如彼。言故因缘品云等者。此略引被初牒长行末文。言故下云等者。此品释因缘所生法等偈长行文。今略引之。
  疏诸佛依二谛证第二等者。言诸佛依二谛中等者。大品经第三十七卷文。略引之。见文如品初也。言外人着空失于世谛等者。案。二谛章上卷云。乘往二人并失二谛。萨卫既不知诸法性空者。亦不识诸法性空者。亦不识诸法于颠倒有。既失第一义即出世谛。次方广明诸法空。失于世谛。既世谛即失真谛。又云。中论具破二失。若大乘学二谛失二谛。若小乘不识二谛失。即是前方广萨卫。然方广未知何学。若小乘学则推画起邪。明有分既无诸分亦无。于有起邪见。闻大乘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者有罪福则不就推画空便起见也。既起空见。即不识世谛。既不识世谛。即不识真谛。又此空是邪见空故。二谛皆失。准此章文。今言。外人者。方广道人也。言如因缘品中等者。疏第一卷末说佛灭度后下文广说。
  疏三偈即开为三别等者。言初偈明论主识佛依二谛说法等者。约释此偈大分为二。初释上半。次释下半。初中有三。初明依三谛所由。次明于谛。后明于得失。此文初也。有二。初明宾主得失。后明能所俱实。各有问答。如文。今案。二谛章上卷云。问。诸佛何意。依二谛说法耶。解云。欲明十方诸佛所说皆实。故依二谛说法。何者。谛是实义。有于凡实于圣实。是二皆实。诸佛依此二实说法。是故诸佛所说皆实也。外道不尔。问。何故二谛说法。说法皆实耶。解云。诸贤圣如实悟诸佛法性空。如来依如实悟而说。故诸佛所说亦实。此依真谛说法是实。世人于瓶于瓶衣等是实。诸佛随俗说瓶衣。故所说亦实。准之可悉。
  疏问云何是二于谛等者。此下第二明于谛教谛。文中有二。初一番问答双明于谛教谛。后二番问答。别明教谛。如文。言所依即是二于谛等者。案。二谛章上卷云。于谛从两情解为名。但此义有两种。一者得失。判二于谛。有于凡实。名为世谛。空于圣实。名为真谛。此有谓情有为失。此空真解空为得。此就谓情真解判二谛。二就两谓判二于谛。如色未曾空有。凡谓色有。于凡是实。名谛。圣谓色空。于圣是实。名谛。此之有无皆是谓情故□是失。既凡谓有。圣谓空。此之空有悉须洗破。无如此有无。始得明因缘空有。既识非空有空有。即悟空有非空有也。前之空有□是所治之病。故皆失也。以如此义名教谛。以如此义名于谛。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所依即是二于谛者。权实二智所二谛。又凡夫有与圣人空。所依二谛。又瓶衣等为俗谛。诸佛知本性空。为真谛。而此所依二谛。又言得失二谛。又言悟二谛也。所言于者为。瓶衣为凡夫实。瓶衣空为圣人实故也。言百论引枣捺等者。案。彼论下卷破空品末云。内曰。不然。相待故。如大。(修□路)俗谛于世人为之。于圣人为不实。譬如一捺于枣为大于瓜为小。此二皆实。若于枣言小于瓜大者。是则妄语。如是随俗故无过。今略引注释文。疏主解云。如捺于瓜枣大小皆实。问。捺定譬何物。答。正譬俗也。如捺望瓜实小。形枣实在。形枣实大。譬俗于凡是谛。望瓜实小。譬俗于圣非谛。准之可悉。言智度论等者。案。彼论第二十六卷释十八不共法三十四云。复次有人信等诸根。未成就故。先求有所得。然后能舍。为是人故。佛说求诸善法舍诸恶法。有人信等诸根成就故于诸法。不求有所得。但求远离生死道。为是人故。佛说诸法空无所有。此二皆实。如无名指亦长亦短。观中指则短。观小指则长。长短皆实。有说无说亦如是。说有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既无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佛说是有我无我。皆是实今略譬说文。惠影疏解云。如无名指已下。就五指中。若大名为大指。小者名为小指。中者名为长指。其次小指着。既无此等名。故名为无名指。此明相形复不定。皆有实义所以。将此喻来者。欲明空有二法对遣为论。相形尽有实义。既相形故说皆实。准之可悉。言能即是教教谛等者。欲明空有法对遣为论。相形尽有之义。既相形故说皆实。准之可悉。言能依即是教谛等者。案。章上卷云。为凡说夫众生说法。不为圣人说法。明众生迷有无未悟有无。故为众生。说有说无。令众生从有入无舍凡取圣。或是圣人已悟。故不爱教。何须为说。又云。为凡二谛。为圣说二谛。明凡夫迷我无我。故为说我无我。令离之。则悟中道。圣人解我无我。便闻我无我。令解之。此不就利益判。直明凡不解圣解。而言说法者。法品长行云。为凡说我无我。为圣亦尔。此为凡圣两人。名说二谛。涅槃经但说世谛。大论唯说真谛。准之可悉。言诚谛之言者。章云。教谛者。如业诚谛之言。依凡有有说有。有不住有。有表不有。依圣无说无。无不住无表不无。此则有无二表非有非无不二。二不不二□□。不二二即是理教。二不二即是教理。教理应教。理表理。谓教二不二因缘是为得也。
  疏问二于谛等者。此下第三单明谥谛。此中有三。初约情智判得失。次问已下。约两怀判。次又三句下。通约凡圣判。如文。言答一往二于等者。案。章上卷云。有于凡是实有。空于空空是实空。此空有于凡圣各实。是故为失。准之可悉文有广略。大意不违也。又案。章中卷初云。佛直说二于谛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即是前二于谛。诸法凡是有。此有为失。诸肾圣真知诸法性空。此空为得。示其空有。令识得失。令其舍有学空改凡成圣也。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是失。于凡有。有既失。于圣空。空亦失。何者。诸法未曾空有。于凡谓有。于圣谓空。如一色未曾有无。有见之人谓色有。空观之人谓色空。一色于空有两缘。成空有。故此空有□失也。两皆得者。只知于二即不二。此下五句皆净。于缘二岂是二。准之可悉。语殊而旨同也。言如涅槃云等者。案。彼经第十七卷具有此文。今略引之。
  疏下半明二谛名等者。此下解释下半偈也。案。章中卷云。谛以审实为义。俗于凡实。真于圣实。故谛以实为义。即是中百二论意。又云。欲于凡是谛。于圣则非谛。故亦谛亦谛非谛也。又真唯是谛。不得是非谛。俗亦谛亦非谛者。圣得望凡。云但望凡。不得望圣。故真但谛不得非谛。俗亦谛亦非谛。言圣得望圣。圣得望凡者。圣人了达圣境。故得望圣。问。何者是圣境。解云。诸法性空。圣人还了达圣空为实。故空于圣名谛。圣人复了达凡夫颠倒虚妄有非实。故有于圣非谛也。凡但望凡不得望圣者。凡但知凡颠倒境。此境于凡是实。故俗于凡是谛凡是谛。凡是谛凡不能知圣诸法性空。故真不得是非谛。具明如彼。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得失等者。言外人不识等者。案。十二门论观性门长行云。若人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利他共利。如是若知世谛则知真谛。知真谛则知世谛。准之可悉。疏主解云。若人不知下。明不知二谛故失三利。此为识小乘人也。若知世谛下明知二谛则得三利。赞大乘人也。亦令舍小而学大也。悟世谛第一义谛生方便般若。为自利悟第一义谛世谛。生般若方便。为利他具生二慧为共利。又自悟二谛。生二慧。为自利。依二谛。为他说法。令他得二慧为他利。自他俱悟为共利也。
  言故净名云等者。案。彼经中卷观佛道品维摩诘所说偈文。所引全同。疏主解云。实智内照为母也。方便外用为父。方便有二。而今辨适机三妙胜于实智故智称为父也。又章上卷云问。此二种二智何异耶。解云。初则就真俗判二智。何者。了世谛第一义谛。名方便实智。了第一义谛。名实方便智。了二谛。判二智也。后就自他内外判二智智。何者。内自悟二谛。名实智。外为他说二谛。名方便智。此则就内外自悟化他。以判二智也。广说如彼也。
  疏若谓一切法不生下第三明二谛。相资等者。言若望百论等者。案。彼破空品末。外曰。俗谛无不实故。疏主解云。外道总明悬智二谛义有相违。真有三义。可得是谛。一者空是真实故名实相。可得是谛。二者空于圣人为实此亦是谛。三既名为真。真故是谛。俗有三义。不应名谛。一者有是虚妄。不应名谛。二于凡为实。不足称实。三名中无真。不得称谛。故云尔俗若是谛。便入于真。又若二种俱。则二俱应真。准之可悉。言故涅槃经云等者。案。彼经第十七卷有此文。今略引之。言若依百论答等者。案。彼论古卷破空品末内曰枣捺喻文是。具引如上。然今引注释文也。
  言不敢信人漫语者。所言漫语者。下篇。漫漫不可分别也。王逸曰。漫漫长也。
  疏不能正观空下第三明等者。案。硕疏云。举譬蚁外。上半法。下半譬说。然观空本为求道。而有利钝两人。若利根人观空得道。增长法身慧今。若钝根人观空则住空。谓无罪福。堕断灭见中。反自伤害。何者。空是治烦恼业。若有方便。即养法身慧命。汝今起空见。非但不能得道。翻成自损法身。方便堕三有。故成为云。宁起身见。不恶取空。不以是见堕三恶道世也。下半即举譬。譬如为利故捉毒蛇。以不能善捉故。非但不得反所害。观空亦尔。无方便故。非但得道。反堕恶道也。此中有两譬。一不善□术。譬不善□术。为鬼所害。二捉毒蛇。譬不善根故。蛇为所害也。准之可悉。言故经云等者。案。入楞伽经第五卷有此文。如上所说。引亦可成实论文。述义解云。为二乘之空也。问。恶取空善取空云何。答。离有取空故。名恶取空。即有取空故。名善取空也。不以是见等者。是自见者。无记性故。不堕恶趣。又不恶取空者。犹离有见也。离有取空人者。有性堕于邪见空时。堕于断见。若即有取空者。不堕二见之中。准之可悉。
  疏世尊知是法下第四等者。言如法华云等者。案。彼经方便品说第三思惟处。直出所思惟事。凡有三事。今此半行明佛慧微妙。谓非愚非智。绝观绝缘。故称微妙也。言大品亦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三卷末。化告诸天子言。色如相。乃至种智如相。一如无二无别。以是义故。佛初成道时。心云默然。不乐说法今略引之。述义解云。今言我者。宜以义詺佛为我也言亦法华云等者。此亦第三思中后二思唯。疏主解云。上半明众生钝根。言众生诸根钝者。明慧根钝也。着乐痴所盲者。非直钝根。复有二失。一者着乐。所谓爱也。二者愚痴。谓无明也。下半明不可以妙慧授钝根也。准之可悉。
  疏汝谓我着空下第二等者。言第二一行等者。有本云。第二一行。明空义为得。略出有过。第三三行释有过。案。琳疏云。初偈明无失。第二偈明成德。第三三偈总出彼过。准此疏文。今言第三略出有过亦无妨也。
  言答前偈空亦复空者。案。硕疏云。由空故有有。如由长故有短。我既有空。空有有。是则空有俱成。空有二既成。非空非有不二亦成。是则理教。是足汝但有有而无空。以无空故亦无有。无空有故。一切法不成。准之可悉。有本云。答前偈空亦复如空则是非空非有。今明非空非有空有得成。此亦无妨也。
  疏汝今自有过下第三等者。言譬说云等者。案。硕疏云。有二意。一云。其自倒乘马。而谓他人乘马倒。此则其自有过。而反谓他人有过也。二云。此人自乘马。如人与百匹骑乘共行。而其数唯见九十九匹。此人遂自忘其所乘者。便谓百人中一人无马。今亦尔。汝报诸法性有。则常无有造罪作福汝自有此过。而翻他人无因果罪福。如人乘马自忘所乘也。准之可悉。
  疏一者就破病渐舍等者。言众因缘生法等者。案。十二门疏云。外道执诸法有自性。如僧佉五尘和合别有瓶性五尘和合别有瓶性。体与尘为一。世师为异。勒沙婆亦一亦异。若提子非一非异。外瓶既尔。内总亦尔。今明。瓶为众缘所成无自性若有性不假众缘也。萨卫犊子等。准之可悉。言我说即是空等者。疏云。内学之人。乃不言众缘和合别有实瓶。与有无性假瓶。是故今明。若无有自性。云何有是法。故亦无假瓶。令内学人从因缘门悟瓶空。准之可悉。
  言成论师明等者。疏云。成实师云。虽无自性之法。而世谛有于三假。是故今明。若无自性。即无有法令悟此三假。即是四绝。准之可悉。言彼即谓若尔等者。案。大乘玄初卷云。开善明二谛一体用即是。龙光明二谛各体用不相离。即众师虽多。不出此二。准之可悉。
  疏次直依因缘正义等者。言经说因缘等者。涅槃云。一切从生悉有佛性。疏主解云。因名佛性。果名佛性也。若约五种佛性者。前四名缘。一后因。然总云佛性故故皆作因名等也。大品经说四缘。约上缘合五因名因缘。开所作因。以为三缘。此中虽具因缘。总名四缘。故云。皆作缘名也涅槃经说十二缘。约此十二。各具因缘义。故云尔。言无明望行等者。且如望行于无明。肯有无两义。谓无明内有行可生之义。此即有义。虽然行体未有。此即无义。若无明辨成行体未有者。即是因义。以亲生行故。若生可生之义者。此即缘义。以助□成行故所以无明具因缘两义。约余亦尔。言行起望无明等者。上明行无义。明有义。述义解云。我谓行也。行体非都无矣。汝谓无明即行。依无明起矣。言数人六因四缘等者。杂阿毗昙心论第二卷行品。并明六因四缘。又婆沙第十卷杂犍度智品中。说六因差别。具明如余文记也。言成论三因四缘等者□□□(十二字缺)
  疏第二偈上半摄法等者。言答是花首经等者。案。康疏云。有人云。此两偈是花手经文。今寻彼经。不见此偈。或可经本来未尽也。入大乘论云。问。空异十二因缘耶。答曰。不异。如尊者龙树所说。言十二因缘空。我今欲解说假名因缘法。此即是中道。彼论虽有一偈。与此两偈意同。应是翻译之家随时广略。若准彼论此偈。是论是论主自说。非佛说也。有人解云。检智度论。此偈四言。又彼经无五言偈。但有四言。又是长长散在。非是一处也。今案。彼经第八众杂品第二十七末偈云。我常修行空。空空及大空虽行是空法。而不著于空。若法及所得。二俱不在空。大名为真空。世界所不测。今应此此文。亦可第六卷求法品云。若人不随名。亦不分别我。知但假名。是人得寂灭。又云。如是展转生。空无决定子。于法无正。但着假名字。准之可悉。
  疏长行云。汝上所说下第此生第二段还有等者。言初又二等者。上外人难论主处疏云。后论主灭外人过。亦作此此别之。令案。硕疏云。今还推此二过。归外人。即成二别。第一推还其无四谛三宝之过。第二推还其无因果罪福之过。初中有二。第一推还其无四谛过。第二推其无三宝过。初中又三。第一推还无四谛境。第二推还无四谛智。第三推还无贤圣过。初中有三。第一总还柄明无四谛。第二别明无四谛。第三结明无四也。准之可悉。言问。论主说空。空可无有生灭。故无有生灭。故无四谛耶。答。外人执诸法定性义。诸法既有性定。则未生定未生。不可使之生。故无生。已生既定生。不可令灭。故无灭也。又一意。譬如定无无不可令有者。有既定有。亦不可令无。故无生灭也。准之可悉。
  疏若不从缘生下第二等者。此文应云。下第二四偈别无四谛。则释前章门。第一偈明无苦谛。第二偈明无集谛。第三偈明无灭谛。第四偈明无道谛。此初明无苦谛。然今文显故不更言。可悉。言数人正以无常刀切有漏五阴等者□□□□□□□□言成论师明等者。案。聪法师成论章第二卷云。第三通别。三苦通别释有两家。一云何苦通。二苦别而行苦通。释义不同。一治城秀治师解。一切心遍无常所动。行缘领境。境逼于心。心境相向生苦。为通行苦。二云见师释。偏取心向境。是通行苦义。苦苦与坏苦。皆就苦受。合缘为苦苦。离缘生为坏苦。故言二苦别。三一家旧一解。三苦皆有通别。通三苦者。三受举体。为缘所逼。即是苦苦。灭相毁坏。即是坏苦。三相迁役。即是行苦。别三苦者。不善果苦受。是别苦苦。因中说果。名乐受。为坏苦。后心觉前心行缘不停。心患此生苦。为别行苦也。准之可悉。言如前苦品引俱舍论释之等者。案。疏第六卷观品。引真谛所翻俱舍论第十六卷云。言苦受。生时苦。住时苦。灭时乐。以苦受生住二时皆苦故。与苦苦之名。乐受生时乐。住乐。唯果报坏时苦。是故乐受。名为坏苦。舍受生住坏三时苦。义□皆不彰。便为无常所迁。是故舍受。称为行苦。准之可悉。所言舍受者。聪法师云。背苦乐故。詺以为舍。舍是功能立称不苦不乐体为名。准之可悉。
  疏苦若有定性下等者。此文可落。案。硕疏云。第二偈明无集谛唯此疏文。可言苦若有定性下破无集谛也。康疏解云。第二偈释失集谛过也。定则自有。不应从生也。下半明既不从生则无有集也。准之可悉。次文应云。苦若有定性下。破无灭谛也。言成论师云等者。述义解云。有余灭假实二心也。无余灭空心者。无余涅槃时。灭无漏智。以灰身灭智故。今案。聪法师成论章第四卷。论云。灭三种心。名为灭谛。又云。一明三心灭。论言。为心灭灭谛。谓假名心法心空心。一等四执。执异我心。名假名或。执实五阴心。名实法。或缘泥洹心。名为空心。二或是所治。空心为能治。所治是因患。能治是果患。故对举三心。以明灭谛。准之可悉。次文苦若有定性下。破无道谛也。康疏解云。第四释文失道谛过也。修道断苦。良为无定。如其有定。则道不可修也。准之可悉。
  疏若无有苦谛下。第三总结无四谛等者。案。硕疏云。此一偈结破无四谛。上半结破无道谛。道谛是能至。灭谛是所至。今既无灭谛所至。故无能至道谛也。准之可悉。
  疏若苦定有性下第二等得。言无三宝等者。此文应言。就无三宝中即为一别。初明无僧宝。次一行偈明二宝。初中又二。初别明无僧宝。次无八圣故下。还外人结无僧宝。初中又三。初明无四行。次及四果下。第二还外人无四果。次若无有四果下。第三还外人无八贤圣。若如上分此。无四谛智。从及四果下。始是无僧宝。若尔者。从若如上分至智由何如。此第二说文也。准之可悉。问汝本有等者。案。硕疏云。所以无者汝义。凡定是凡。不见定是不见。前来是凡是凡。既不见定不见。今不应得见理生智也。述义解云。若从本不见四谛而今回邪入正见四谛理者。本不见四谛。故四谛理无。是故名亦本不境今境也。康疏解云。而言见者。此是行也。所见之苦。先来不可见。今就不应见也。准之可悉。言二若乘前破等等。案。硕疏云。二者智由境生。无境则无智。先来四谛境无故。则无智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第二别明等者。言大乘论第四卷迦旃延云等者。案。彼论第四卷释初品菩萨第五云。问曰。菩萨何以故。以相严身。答曰。有人言。阿耨菩提住是身中。若身相若不端严。阿耨菩提不住此身中。譬如欲娶豪贵家女。其女遣使。语彼人言若欲娶我者。当先庄严房室。必令严饰。后我当到汝舍。阿耨菩提亦复如是。遣智慧使。未来世中到菩萨所言。若欲得我。先修相好。以自庄严。然后我当住汝汝身中。若不尔者我不住也。以是故。菩萨修相严身。为得菩提故。今略引之。言若尔经云等者。案。大品经第三十九卷中有此文。即是须菩提语。具引文解。如记初卷。今略引之。言问经言等者。述义解云。法华等诸经中。明释迦所行事如此也。言故夜半等者。案大论初卷云。复次菩萨厌病死。于夜半逾城出家。□年苦行现破魔军。成无上道。准之可悉。言故云五菩提耳等者。案。大论第十五卷云。问曰。是五种菩提。答曰。一者柔顺忍。二者无生忍。及三种菩提。于三中过二。而住第三。复有五种菩提。一者发心。于生死中发心。为菩提故。此因中说果。就十信位。二者伏心。断诸烦恼。降伏其心。行彼罗蜜。就三宝位。三者明心。观诸法相。分别筹量。得诸法上毕竟清净。谓般若相。就初六地。四者出到。于般若中。得方便力。故见十方佛。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般若。就七地以上。五者无上道场。断烦恼习阿耨菩提。准之可悉。
  疏虽复勤精进下第二破因果等者。言明汝谓等者。案。硕疏云。此取意破。彼意谓。乃前是凡夫。后时修因得佛果。但凡时未有佛。佛时无复凡。成圣故也。宁得破我无因果耶。今取此意。而破之。汝义执有定性。凡时定有凡。定无佛。虽复勤精进。终不成佛。以无是定无故也。如铁中定无金。虽复终日人工。终不出金。准此疏文。萨婆多云。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此部未知大乘性得佛性故。言问小乘人亦云等者。案。世亲佛性论第一卷破小乘执品云。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二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若修时即得。下解云。所立中一切众生等者。总明性有无也。彼不明空。故无性得。言修得性。亦不同大乘非有非无等也。彼部言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故。又此部未知大乘性得佛性。故言。但有修得佛性。言分别众生等者。此下别明修得性有无也。初无性可知。次不定中贤善共位以上人者。疏云。谓凡夫及四念上。若不断善作逆犯重。称为贤善。此有通作三业圣人。故曰共位。准此论文。今言。汝谓等者。指萨婆多等。故云汝也。言凡夫等者。共位以上不定有无之人也。述义解云。此毗婆沙论言。如法结玄引之。言十家释于佛性者。述义解云。一师云。地虽有十家释性。未有用中道为佛性者。虽复众师释涅槃。亦无有总别释涅槃者也。如义章中真神为佛性。及以心为佛性等。应知也。言当现为异者。案。百论序疏云。北土略论当现二常。广论灭不灭等者。略论二常者。一云定现常。一云定当常。广论灭不灭等者。一云闻熏习灭。一云定不灭等。如此皆言有当也。准之可悉。
  疏若无有空者下论主答中第三等者。言如般若经等者。案。大品经第二十卷中。须菩提言。世尊。诸菩萨般若。为大事故起。所谓示是道是非道。又第二十二卷中。佛告须菩提言。如是深般若。为大事起故(乃至)所有声闻辟支佛法。若菩萨法。若佛法。一切皆在般若中。般若能成辨其事。今引初文也。故肇师云等者。述义解云。释僧肇注净名经云。法身者虚空身。众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乃至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岂复近□□□而远求法身乎。准之可悉。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卷末。佛告迦叶菩萨言。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即是法身。今略引之。言涅槃经见缘起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七卷有此文。今略引之。具引如上也。

中论疏记卷第八(之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