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七(之本)(集众异说不敢和会)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疏第七卷末 观合品第十四

  疏所以有此品来者具于六义等者。约此品由来文有二。初有六复次。次明来由。后问答以显品名目。初中有六。今此初复次。言无待无绝者。述义解云无有单空故名无待。亦触空亦无故名无绝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卷习应品中。佛告舍利弗言。菩萨行般若时。不作是念。有法与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萨不见法与余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相应。今略引之。大论第三十七卷释习应品下释曰。一切法无有法与法共合有。何以故。诸法无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合合多故。何以不名为不合。(乃至)以是故言。无有法与法合。无合故亦无不合等者。一切法一相故名等。不等者各各别相。菩萨不见等与不等。何以故。一切法无故。自性空故无法。无法故不可见。不可见故无等不等。等与合是习相应。不合不等是不相应。准之可悉。
  疏二者上来等者。此第二复次。言上来有四种等者。案。上行品末外人。有四种□。一者外人立有实人法。论主即破。二者外人有虚空妄人法。论主即破。三者外人云。无实无虚即是空。便应有空。论主即破。四者外人云。无有无空乃是大空。论主即破。准之可悉。
  疏三者诸行等者。此次二复次。言诸行名五阴等者。案。此论行品初长行云。诸行名五阴。从诸行。生是五阴名行。琳法师释五阴名行。自有二义。一者五阴从三行生。从因受名。故名为行。以业行之因。妄取不实。还感五阴虚妄之果。是以五阴名行。故云。从行生故名行。准之可悉。
  言行品破无性五阴等者。案。影疏云。上品破无性五阴。今遣缘合根尘上以后异明无彼还执异以难无。今以异方明不合。还使执异以救合。故二品中俱有破异。准之可悉。
  言答颠倒众生。案。疏云。上品破虚妄五阴。此品遣缘合根尘。二乘凡夫谓有根尘和合。遂生毒烦恼。既生便招业。若今破根尘本自无合。则烦恼不生。烦恼既无。业苦便息。今复举而观之。故次明也。准之可悉。
  疏五者上行品等者。此后二复次。言含识之流等者。案。琳疏云。旨归者然含识之流。皆言万像为果。自他差别。我所纷然。起于惑业。不得解脱。今明。万法一如。异义无从。自他平等。或业不生。准之可悉。
  疏问谁计合耶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显品名。文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有二。初出四师计。后正破执。以显品目。言外道人等者。案。百论上卷破神品云。外曰。不然。优楼迦弟子诵卫师经言。知与神异。是故神不堕无常中。亦不堕无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经曰。譬如人与牛合故。人名有牛。如是神情意尘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知故。以神合知故。神名有知。疏主释云。卫世师称为异。异于僧佉。胜于僧佉。故名胜异也。四合知生者。欲显神受知名。准之可悉。言毗昙人等者。案。杂心论第二卷行品长行云。触者。触者。于依缘心和合。生触境界。疏释云。能和三事使更相愿乐。光法师解触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准之可悉。
  言成论义等者。案。彼论第五卷无相应品第品十五云。又经中。因眼缘色眼识生。三事和合故名触。若说心心数法一时生者。则无三事和合。若说一一生则有三事和合。以是等缘故。无相应。准之可悉。
  疏品开为二等者。言此品称说曰等者。述义解云。般若灯论云。说者开演义故。此直解曰说。更言曰论。然则论主得陀罗尼。具妙辨才。为解释佛经意。故唱说曰。居于品初。此说曰者。论主应物施教之功。若就因果是因。因有权实是实。实有凡圣即圣。圣有大小即大。然就浅深次第论之。凡所有言。皆佛说曰。诸二智无所不遍。所有之法皆是佛事。而以休用本末之义。法身是本。能起用义。故有说曰。应化不尔。又就应化有本末义。应身能起种种化用。故有说曰。化身即无。又彼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知功德具足成就。故是极果。如诸菩萨。地前地上皆此因位故。故未是极。所以化身。当有说曰。菩萨即无有诸。又菩萨分。各有法身观智□观之义。故有说曰。而凡夫人无如此事。故无说曰。然说曰毗有五种。一者佛说曰。谓佛所说十二部经八万法藏。于是处无所不摄故。二者菩萨说曰。谓佛灭后。四依菩萨。出世造论。而为解释佛经意故。三者凡夫说曰。谓世间虽有佛经菩萨论。而末代众生不能自悟。故凡夫之人。依准经论。造玄疏等。而随自分。申经论意。令当时人有利益故。四者所证之理。肾起能化三种说曰。故就真理。而言说曰。五者由所化有能化由能化有所化。所化无所。不得有能化。能化无处。不得有所化。如有鸟处得以张网。不有鸟处不得张网。诸佛菩萨以教起缘。犹如慈母以乳起儿。故就所化之缘言说曰也。今此处言。说曰者。就本为论。是佛曰。而当论主自造此论。为令开合今后之徒。故知。正是菩萨说曰。然此说曰。具有五义。一者相起义。谓菩萨造论。而能说起佛经妙奥之义故。二者相生义。谓由菩萨论。而能生化缘之解故。三者相合义。谓能称经意。而申明显故。四者相因义。谓由能证智。有所证理。由所证理。有有证智故。五者相待义。谓无所证理。不得有能证智。无能证智。不得有所证理故。又有二义。一通理教名为说曰。谓说中道理及二谛教故。二但就教名。为说曰。谓但是音声言说故。于二义中后义为正。准此义意。应有二说曰。言此品摄等者。用论主说曰。谓能化之说曰。言又上品等者。明所化之说曰。故硕法师云。今第一文言。取意指前破者。谓情虽不发言。执根尘和合。以冗论主。而坏抱决。言有根尘共合。有觉知见闻之用故。论主取彼谓情指上已破毕竟无所有也。所言心下者。述义云。犹心内也。提者者举也。
  疏八偈为三等者。言三法具故无合等者。案。硕疏云。见即眼根所见即色尘。见者即是人也。眼在身中。所见境在远处。假人又非色非心。此三各在异方。云何得合耶。言问世间外道等者。此文上下相违。何者。初云世间等。但明异而合。次言异不合。何名破邪。故更可寻求也。言答此有二义一者等者。案。硕疏云。今偈纵计三事有异。亦不得合。何者眼在身中。所见境在近处。假人又非色非心。此三各在异方。云何得合邪。故偈云。终无有合时也。若远遂得合者。譬外之色与相远。亦应得合。眼应见障外色。准之可悉。言此中破不得合等者。此第二义。谓二义之中。第一义破而合。第二义异而不合也。
  疏长行为五初释偈本者。言我或在内或在外者佛法学人等者。案。康疏云。佛法中犊子部计。我在身内。如树神依树无约住处。外道计。我是常遍一切处。今案。广百论第三卷云。论曰。一类外道执。我周遍于一切处。受苦乐故。我无形质。亦无动作。不可随身往来生死。故知。内我遍于一切。一类外道作如是言。我性如色随所依身形量不定。虽无形碍。而有所依。转变随身。受诸苦乐。虽依形质有卷有舒。而我体性无生无灭。修法师释云。言一类外道等者。此是论胜论二宗我执。周遍无偈碍常住。以身遍行一切处时。由不出我境故。恒与苦乐相应。故知。遍一切。言一类外道等者。此是露形尼乾子。执我称身量舒卷不定。体亦实有。常住共同。是故我宗所立我性。应如色心随所依身形量不定。此我体性虽无形碍。而有所依之身。转变随身。领受苦乐。准之可悉。
  疏复次下第二开二关责之等者。言又应水渍眼者。玉篇。渍似知反。浸也。沤于候反。渐也。久渍也。言又数论云等者。案。婆沙第作卷云。到有二种。若以取境界言之。六根尽到。若以无间言之。则三到谓鼻舌身根。三不至谓眼耳意根。成实论第四卷根尘合离品第三十九云。眼识不待到故知尘。所以者何。月等远物亦可得见。又假空与明故得见。若眼到色。则间无空明。如眼篦触眼则不得见。当知眼识不到而知。言又大士眼等者。案。华严经第七卷。贤首菩萨说偈中言。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起。示现色法不思识。一切天人莫能知。于色法中入正受。于眼起定念不乱。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于耳根中入正受。于声法三昧起。示现声法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于声法中入正受。于耳起定不乱。观耳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法藏师解云。约自身中。约十二处辨。于中缘起无碍定等圆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对无碍之相。第一对根境无碍。既观根入定还应根。为显此根即是境故。从境出也。以心缘起无二而二故。恒相则而根境两分。述义解云。凡夫未入定时。不用六识。又见空时。不见有。菩萨入定时。用六识。形静在而耳闻。物空有□见。准之可悉。言又持法华等者。案。彼经第六卷法师功德品云。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女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脱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乃至)三乘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饰。疏主释云。言遥闻香者。旧释任根常用。即如数论等释之。今依经力故。鼻能遥闻。法花论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边闻者。是此智境胜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岂不能遥闻香耶。盖是菩萨无二而六。权智巧用。无六而六名实方便。六而无六为方便实。持经人既悟此经。具足二慧。故能尔也。准之可悉。
  问曰下第三外人救义等者。案。硕疏云。所以作此救者。论主上责。若合而见合即是到。到以边有眼与人。此不可。若未合而见。即是不到。不到而见。应见远方之色。二关俱有过。彼今救云。但见闻之体。必须具四法。若四法不足。即不得见闻。故言和合。和合由是不阙养耳。何得闻和合。便令根至尘尘到眼耶。以此意救。上破眼不无见与可见等也。今看此文。全是优楼迦人四合生知义。一者神我。二意根。三眼根。四色尘。神我既御四种和合。故知。虽是外道义。而今世学佛法。人立义与此更无异。一者假名行人。二眼根。三者色尘四者意根。四种具足。前惑心为意根。后生为眼识。故眼识备藉此四缘生。岂非四合生知义耶。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四破救等者。言六情品中明三法无见等者。案。彼品文凡有八偈。初一偈立。次七偈破。于中为二。初有六偈。正破眼情。次有一偈。类观余五。六偈为六。第一偈正破。即举不自见。况破见他。第二偈约三时门。以破见他。第三偈重约色破眼见。第四偈明法无故无人。即破色无见义。第五偈明人无故法无。第六偈明因无故果无。准此。疏文今言。眼不能见者。六偈之中初三偈意言色不能见者。第四偈意。即见不能有见。非见亦不见。若已破于见则为破见者是。言人不能见者。后二偈意。
  言故云识等四法无者。六情品末偈云。见可见无故。识等四法无。四取等诸缘。云何当有。今略引偈第二句。准之可悉。
  言具破因果者。约此偈文。识等四法无者。破无果也。四取等诸缘者。四取既无。则不起二业。三业无故。未来两果已观见可见空。则十二缘河竭佛性水生。此偈即明。破六情之大意也。言此即具破因果者。疏主解云。所言因者。眼色和合。生于眼识。乃至四取故。眼识色为因。识等为果。准之可悉。
  言又根品中等者。取上六情品意。案。彼品文。论主破眼情。凡有六偈。初三偈破眼见。次一偈明法无故人无。次一偈明无故法无。又云。初三偈破。三偈破眼见。次半偈破人。次一偈半破法。准此此疏文今言。见者。眼根也。见者者。人也。可见法者。色尘也。
  疏深与于可染下第二偈等者。言由眼见色等者。案。康疏云。眼见好色起贪。见恶色起嗔。见中色起痴耳闻鼻嗅莫不皆尔。
  言今染等无合者染可染染者无合。案。康疏云。染为心。可染为境。染者是人。以眼见色心中染着故。准之可悉。
  疏复次异法当有合者第二破无有等异者。言又合由异生等者。案。影疏云。要以异故有合。合故有异。然合因异生故无合。异因合有故无异。无异则无合。无合则无异。亦以异故无合。合故不异。准之可悉。言是以二品俱有破异者。述义云。六情品与合品是也。淡海记亦同之。今谓不尔。违起尽故。上文既云上品明以后异破性外还投异救性。今以异明不合外还执救合故。所以应言上行品与今合品名为二品也。故行品疏云。破救大意但破其义。上以虚妄显空而变着虚妄。今以后异显无复著于异。以彼执异性故今明无异即无性。准之可悉。
  言故今求异不得等者。述义解云。眼与境异故合。合故起贪。贪故有业。业故有苦。而求异相不可得。即三毒不生也。问。眼与境界何得言异乎。生死涅槃推求亦尔。今意佛具一切种智。众生不具一切种智。故名平等。何以故。异而不成异。故名平等耳。
  疏问曰若有定异法有何咎第二偈等者。言外云义卷由指有等者。案。影疏云。有定异法。言眼色相因而异故可尔。如天上月闇中瓶。此则定异无相因故。准此应言。卷指相因而异故可尔。卷柱此则定异。无相因故。名定异法也。言若离五指异等者。案。康疏云。舍从梁栋得。则梁栋为从异。舍为异也。若离梁栋异。别有舍为异。准此应言。卷从五指得。则五指为从为卷为异。若离五指从异而卷异者。亦应当卷异与瓶住柱等而有异也。言今离五指异等者。案。康疏云。离梁栋从异。无别有舍异。何得言舍为异。准之应言。今离五指从异。而无别有卷异。当何物与瓶柱为异也。
  疏长行为二第一前□破外人立等者。言迥破外人立义者。□者。犹越也。远也。言此意须翻取之者。述义云。有二义。一者不异法。在异相中时。不可言异相法。二者异相法。在不异中时。无有不异。若无不异者。何言异相法耶也。
  疏复次下第三段明无异故无合等者。言如指一方等者。案。大论第三十七卷释习应品下云。一切法无有法与法共合者。何以故。诸法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不合多故。何以不名为不何。准之可悉。

观有无品第十五

  疏此品来有近远两义等者。约此品来由。大文有二。第一约近远两义。以明来由。第二问答以显品目。初中有二。第一远来由。第二近来由。初中又二。初约上诸品意。以明来由。后破他说。以明来由。此文初也。
  言六种云等者。案。彼品文云。答曰。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疏主释云。此破无。凡有二种。一者若有无异体。无有可待。即无有于无无。二者有无一体。有有故有无。若无有即无无。今略引上半偈文。言行品云等者。案。彼品云。答云。若有不空法。即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云何得空法。疏主释言。此偈直作相待破之。若有不空。可待之说空。不空即无。何有空耶。如空内名内本不有。何有空耶。此亦略此偈上半文。言略破散破者。述义云。破有处不破无。破无处不破有。故云。略破散破也。言广破束破者。述义云。就破无而破有。故名广破。以一切不出有无故。名不破也。言诸见根者如因有无等者。案。法花经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中六十二。疏主解言。初句明一见。谓总名外道诸见。为一邪见。邪见智多。譬如密林。故云。稠林也。次句明二见。智度论云。爱多者。著有故起有见。见多者。着无见。又云。四见多者。著有。邪见多者。着无。次二句明六十二见也。大品经以我见。为六十二本。又以一异为本。此经。有无为本。此三不违也。由计有我。故生诸见。即我为本。以有我故。计我与阴一异。故以一异为本。我与阴一。即阴灭。我灭使起断见。我与阴异。即阴灭。我存故起常见。断常即有无故。以有无为本。有无谓边见。边见。为六十二见本。我为边见本。准之可悉。问。经疏云。有无即是断常。今何故云。因有无成断常。答。案。此品疏末文云。且约人作。人因阴有。即无自本。若人有自体。不假阴成。阴虽断灭。即人存。故是常。瓶柱亦然。故有是常。然因果相续。名为不断。今因遂灭无。即果无所续。故无即是断。故云。有无即断常也。硕法云若谓三世定有。如从未来来现在现在入过去有法不可令无。因此即生常见。若推获诸法定无。无有因果罪福。同草生。灭同灯灭。无复来续。此即因无成断见。故云。因有无成断常。各有义门。故不违也。言如佛呵迦叶等者。案。大经第三十五卷。迦叶白言。世尊。若言五阴是佛性者。云何说言众生佛性非内非外。佛言。善男子何因缘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说众生佛性是中道耶。迦叶言。世尊。我实不失意。直以众生于中道不能解故。发此问也。疏主释云。此是生善中第二。辨中道佛性。今此约非内非外。明中道。前迦叶难。因前五阴是佛性言为难。若五阴是佛性。佛性即应是内。前了吼章中明。佛性中道耶。佛答正呵。止。答前处明中道为佛性。今那复作此问耶。次迦叶佛亦为众生多起二见。不解中道所以问也。述义解云。我先不说等者。就四谛教时。而为言之。言汝何故等者。就涅槃教时。而为言耳。今谓不尔。准疏可见。
  疏又有此品来者有人言等者。此下第二破他说。以明来由。言有人等者。此北土三论师说。即是应琛法师说也。言故作者品云等者。案。品文破人法见有二。初问答以生起。后正以偈破。初中又二。即问与答。今此答文所引全同。元康师云。下明离断常过也。假名为有故非无。无有决定故非有有则堕常。无则堕断。既非有无则非常也。无有决定如海所说者。汝说定有定无。堕断常过。今不如此。准之可悉。言无有非道等者。述义云。外道之道。名非道也。外道之义。名非义也。外道道与义无。故名无见也。
  疏次破合品等者。此下第二。明近来由。言惑者云等者。所言万化者。万法之异名也。化犹有义也。言无无异相等者。谓于无无者异相也。于有法者有异也。言又外难论主若言无异者。(云云)
  疏问云何是有无耶等者。此下第二大段。问答以显品目。凡有两番问答。此初番问答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二。初就因果明有无。后就人法明有无。初中又二。初就外道因果明有无。后就内学因果明有无。言昙无德等者。述义云。亦云。昙摩崛。此云。法藏。此部多同大众部执。言俱舍论出天亲小乘义云等者。述义解云。如现在行十善因。未来天报即有。故云。现在作因等也。今案。真谛所翻俱舍论。□□□(二十六缺)言迦叶鞞义作因便作等者。案。成实论第三卷过去业品第三十二云。论者。言迦叶鞞道人。说未受报业过去世有。余过去无。琳法师解云。又迦叶鞞义。作因虽谢。而有感之能。名之为有。得果因灭。号之为无也。述义解云。五百部中。一师名为迦叶鞞也。准此等文。今言。作因者。业也。业是造作义故。
  疏若就人法明有无等者。此下第二就人法明有无。于中有二。初约外道明有无。后约内道明有无。初中言三外道□计有人法等者。僧佉。卫世。勒沙婆。此三外道俱计有人法也。言邪见外道等者。六师外道中。第一富兰那迦叶。故注维摩经第三卷须菩提章云。罗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此是邪见外道拨无万法也。肇法师曰。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母叫孝之道。准之可悉。言迦罗鸠□应物起见等者。案。注维摩第三卷弟子品须菩提章。罗什曰。迦罗鸠□迦旃者外道字也。其人应物起见。其人问言有耶答言有。问言无耶答言无也。肇法师云。姓迦旃延字迦罗鸠□。其人谓诸法亦有相亦地相也。准之可悉。  
  疏佛法内亦有三部等者。此下第二约内道明有无。于中有二。初约人法明有无。次约尘识明有无。此文初也。案。净名玄初卷云。二佛灭度后五百论师诸部异宗亦不出四句之义。如龙树所引。犊子计有我有法名为有见。方广无我无法名为空见。萨婆多谓无法有法。即是亦有有亦无。诃梨言世谛有我有法故非无。真谛无我无法故非有。即二谛合明中道非有非无。述义解云。大论等处处所引犊子部言我法二种俱有体性。立三聚法。一有为聚。二无为聚。三非二聚。前二聚法。第三聚我。又立王法藏。如上所说。言方广者二十部中一说部是。彼言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体。故名为空见。方广方等是大乘异名。彼部所言似于大乘。故以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说。何者阿含就世俗言诸法无主色欲如幻。既言欲界色界无主如幻。故知空也。萨婆多言有法无我。如俱舍论前之八品分别诸法后之一品破我见也。梵语诃梨跋摩此言师子铠。造成实论人名。彼论论门品云。有二门。一世谛门。二第一义谛门。世谛故说有我。第一义谛门故说无我。故中道。又一切明无品云。方便说有。方便说无。若决定说有即堕常见。若决定说无即堕断见。离此二边名行圣中道。准之可悉。
  疏若就法识论有无等者。此下第二就尘识明论有无。案净名玄初卷云。三明即世所行尘识四句。一萨婆多问不得法空计有尘识。二方广道人学毗佛略执邪无之义明无识无尘。三罗什未至之前有心无之说明有尘无识。者计无尘有识。如执识唯无有境界。述义解云。萨婆多义但空于人不空于五阴法。何者人是假故空。五阴法是实故不空。然于五阴法中观于人空以得道。故为见有得道耳。观人空者。如其义云。内义人故空者于五阴内无有人故。不自在故无我者。自在是我之异名也。而今言旧大乘义者古旧学大乘人也。玄疏各举一义也。毗佛略者广之异名。此小乘十二部中一也。谓无尘识。此邪无义似大乘耳。大论初卷云。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我所有。譬如菟角龟毛常无即其证也。言若心无义等者。案。二谛搜玄论云。晋竺法温为琛法师弟子也。其制心无论曰。夫有有形者也。无无象者也。然即有象不可谓无。无形不可谓有。是故有为实有。色为真色。经所谓色为无者但内其心不滞外色。外色不存衿情之内。非无如何。岂谓廓然无形为无色乎。将明心空必举境以明之。故知心空由照空境。境空由心而显。境智相成犹函盖相可也。而解心无凡有三义。一者色尘是可见法。心是不可见法。非如可见相故名心无耳。非是心体无故名心无。二者色法更不应空。唯其上执着心是可空。故名心无。三者所证理空故能证智亦空。若所证理虽空而证智是有有契耶。当知量空心亦复空。故名心无。言若唯识论等者。楞伽经中唯识论一卷亦名破色心论。彼论初偈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见毛月等事。又末偈言。诸法心为本。诸法心为胜。离心无诸不法。唯心身口名。心身口名者。但有心识。无身口业。身口业者。但有名字。实是意业。身口名说。准之可悉。
  疏问众生何因缘故故起有无见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文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三十七卷释习应品下云。或有众生。谓一切皆空。心着是空。着是空。故名为无见。或有从生。谓一切六根所知法皆有。是为有见。爱多者著有见。见多者着无见。如是等众生著有见无见。是二种见。虚妄非实。破中道。譬如人行陕道一边大火二边俱死。著有着无二事俱失。所以者何。若法实定有。则无因缘。若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自性。今略引之。慧影师解云。爱惑多缘事生。故曰著有。见惑多缘理生。故云着无也。陕道者。喻中道深水者。喻无见。大火喻有见也。以众生于此二见强故。说为深水等也。言又云四见多者著有等者。案。大论同卷次先文云。一切世间着二见。若有若无。顺生死流者。多著有。逆生死流者。多着无。我见多者著有。邪见多者无。复次四见多者著有。邪见多者着无。二毒多者著有。无明多者着无。今略引之。慧影疏云。凡夫多著有。二乘小圣多者无。明为明菩萨有无二见悉舍故。先出他家所见等也。复次四见下明。就五利使分有无二见也。二毒多者下。次就钝使明于二见也。无明者。此据邪见无明。故云着无。准之可悉。
  疏初长行立等者。案。硕疏云。今第一外人立有性义云。有力用故者。以力用证有性义。如瓶有持水之力用。布有作衣服之力用。力用既殊则有性。瓶有瓶性。故泥遇缘成瓶。缕有布性。遇缘即成布。故云。是性众缘合时即出。若先无性者。众缘合时。不应有果生。以此证有性义。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案。硕疏言上半总非不然。不然其上说言。是性众缘合时生。今禅此说。汝语自相违。若自性不顺众缘。若众缘生即是无性。而言有性从众缘者。不然也。下半正破。若言有性从众缘。即是作法。若是起作之法。即无定性。何得谓有性耶。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生第二偈受论主责等者。案。硕疏云。问意正如数义。未来有性须藉现在缘乃至今问云。若诸法性从众缘作。此有何过邪。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言明性非因缘所作等者。案。琳疏云。明性不可作。作则非性。汝言有性而复云作。言自相违性将安在。然性虽是有要须缘发。如木中火性要假人功攒3方得火也。准之可悉。
  疏长行初以二义破自性等者。言一就因成门破等者。案。琳疏云。长行初以二义破自。一举因缘破。文言。诸法性从缘作故。二举相待破。文云。亦因待成故无自性也。言后亦引二义等者。案。硕疏云。若尔者下此释无他性义。他于他是自故。文云。他性于他亦是自性也。亦从众缘生。相待故者明他由自有。即是从缘相待有。亦无他性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生破自他外有等者。言自他外有者。案。硕疏云。此偈通先四句计明非但自他不得生。亦他非自他俱无生义。准此疏意四句之中第三第四云自他外有。今疏主不尔准之可悉。言意云诸法等者。案。琳疏云。外云。泥无自性不触生瓶。要藉众缘。缘亦无性触不能复藉淤泥。虽无因缘自他之性但有瓶法有何过。今疏主不尔。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言以阴中人为自等者。述义云。□以五阴及人为自也。准此记文。应读疏文。阴与中人为自也。
  疏长行云。必有见者此见非是等者。言必求有见者。述义云。此以邪推求有所见也。谓此乃是深着等者。案。硕疏云。虚妄尤重。故云深着。准之可悉。
  疏佛能灭有无下第二引经劝舍有无等者。答此是小乘经等者。案。硕疏云。阿含经出佛化迦旃延事。即名化迦旃经。如经中说。比喻名城喻经也。此人本在外道中。此人利根。种种推尽。广起诸见。经历多年。不能得道。后到佛所。为说正见我同有无。即得悟道。准之可悉。言大品经引先尼得信等者。案。彼经第四卷末。须菩提言。如是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诸法相。今取意略引之。大论三十二卷解云。问曰。此中何因缘说先泥梵志。答曰。此经种种因缘说法空(乃至)无征相可取。人心疑怪不信。是理难见。以毕竟无相故。以是故须菩提引证。小乘中尚有法空。何况行大乘法者。而不信法空。又云。先尼是那若婆罗门4也(乃至)广说。影疏解云。问曰下明论主自科经文也。答曰下正释科文之意。以小证大义也。此经是佛成道五十说之。已明先尼得道。而大本经始言成圣者。当知。非是实人始于后席得果(乃至)广说。
  言上半有无是断常者。案。硕疏云。上半明。因有无成断常见者。若谓三世定有。如从未来不现在现在入过云。有法不可令无。因此即生常见。故云。定有则着常也。次句明。因无成断见。推获诸法定无。无有因果罪福生同草生。灭同灯灭。无复来续。此则因无成断见。故云。定无则着断。准之可悉。言下半劝舍等者。案。硕疏云。明道理无有二见。但迷心横。谓谬执有无。即成二见。故远离正道。故有智慧人。不应起见。言缠垢者。案。法宗原云。十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悔。六眠。七掉举。八惛沈。九忿。十覆。缠缚有情。故名为缠。初二是大不善地法。嫉悭忿覆是小惑地四。恶作睡眠是不定中二。掉举惛沈是大烦恼地中二也。六垢者。一恼。二害。三恨。四谄。五诳。六憍。此六即以小惑地中六法为性。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释有是断常所以等者。言征起无念等者。述义云。所言徽者犹趣也。言成坏品等者。案。彼品云。复次若有所受法。即堕于断常。当知所受法若常若无常。今略引偈上半文。琳法师解云。此众举断常二见。遮其受着。上半明。有所得人受着诸法。序其能见之心。下半所受之。皆堕于断常。彰所计法。如有见外道即是常见。无见外道同断见。三世有部即是常见。二世无部。则为断见。又大乘学者。而谓断除二死。灭于五住。别计有常住果起。诸此例□不离断常二见。准之可悉。

以缚解品第十六

  疏此一品生有远近通别等者。约此品由来。有二义解释。第一远来由。第二近来由。初中有二。第一约内外大小所计。以辨缚解。第二问答以显断惑差别。初中有二。第一总约外道执。以辨缚解。第二别约内迷。以辨缚解。初中言。一者云众生缚解自然而有等者。案。大经第十卷云。今有大师。名尼乾陀若提子。一切知见清净梵行。为诸弟子。说如是言。无施无善无修无道。一切众生迳八万劫。于生死轮。自然得脱。有罪无罪。悉亦如是。又大论第七十卷云。有人说。众生世世受苦乐。尽自到边。譬如山上投缕丸。缕尽自止。受罪受福舍归于尽。精进懈怠无异。肇法师净名经注第七品须菩提章云。那阇夜字也。毗罗□其母名也。其人谓。道不须求。迳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丸于高。缕尽自止。何假求也。今案。涅槃疏第十三卷云。第六师计。众生经八万劫于生死轮。自然得脱。若不经八万劫。众生不得脱。故什师为其作譬。喻如以綖尽自然而住。綖不尽则住也。此人名尼乾陀者。此是出爱外道之通名。如今比丘与沙门等。出家人之通名。若提即其母名。以母标子。前是通名。今举别。通别两名。准此等文。今言。一切众生等者。涅槃经文意也。如转缕丸等者。智度论文意。合别论文也。准之可悉。言又有外道云要须修道断惑方得解脱等者。言如僧佉云等者。案。百论上卷破神品初云。迦毗罗言。从冥初生觉。乃至神为主常。举相处中。常住不坏不败。摄受诸根。能知此二十五谛。即得解脱。不知是者。不离生死。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能知下上来明境。此辨迷悟所以。明迷悟者。为欲自立破他。自立者。明从境生智断生死得涅槃。破他者。论主明。空无相无有人法。无法故迷彼二十四谛。无人故学彼神谛。是似外人谓得解脱。言论主不离生死。可悉。
  疏毗昙云等者。此下第二约蚋迷以辨缚解。文中有二。初辨缚字。次辨解字。初中有三。第一明毗昙执。第二明成论人执。第三明大乘执。此文初也。案。阿毗昙章第二卷断障义云。使有二缚。一者缘缚。二相应缚。依此宗中。圣道生时。唯断缘使。不断相应。所以然者。一切众生昔于缘愚。今缘中得不愚时。但断缘使。其相应使。极相近故。不断相应。故心云。中得解脱。大仙之所说。下自断云。当知。于缘中得解脱。相应解脱一刹那。故但生。故一切众生于缘中愚。彼起不愚。烦恼解脱。准之可悉。言一缘而不缚等者。言无漏缘使者。述义云。俱舍论云。亦能缘无漏。谓二邪见二疑二无明。除此六余一五部惑。皆缘有漏。有漏乖无漏故。以有漏缘无漏。而无漏不被缚。故有缘而不缚。又无漏心王心数相应。而非缚。然望大乘是缚也。二邪见者。谓拨无灭道二谛。二疑者。谓疑灭道若有若无。二无明者。相应无明反不共无明。不共无明。谓独头无明。此二无明能。暗惑于灭道二谛。此就界上二界亦同。合有十八也。九上缘使者。十一遍使之。除身见边见。余九是也。除身边二见者。此二唯缘自界。而不缘他界。故此九上界缘使。何者。此九缘上界。境不随增。故无失得。得下者。劣境。即堕增故。有失不缘也。十一边使者。苦谛下七。谓五见疑无明。集谛下四。谓邪见。见取。疑。无明也。言二缚而不缚等者。述义云。不善心王起时。即贪嗔等不善心数俱起。故心五与心王与心数相缚。然同时起故不相缘。缘者。缘女也。生贪等。故云。烦恼与心法等也。言故杂心云等者。案。彼论第九卷杂品长行云。问。心心法。云何于缘转。答。有缘说俱行。若有缘法。俱于缘中。转辨一事故。问。于何缘转。答。谓于他相转。心心法缘他法非自性。何以故。无二决定。不自行故。亦不缘相应。行一缘亦不缘共有。同异一果故。疏释云。无二决定者。心无二定体。故不自缘。述义解云。心王不缘心王。故名自缘。心王不缘心数。故名不缘相应。心王心数。俱在四相不缘。故名不缘共有也。言三亦缘亦缚等者。述义云。以有漏贪心。缘苦谛境。故云。有漏缘使。言四非缘非缘非缚等者。述义云。三无为等也。释四句文。诸记皆同之。
  疏成实义云等者。此下第二辨成实师执。言以无同时心数等者。案。成实论第五卷苦谛聚立无数品云。心意识体。一而异名。若法能缘。是名为心。问曰。若尔则受想行等。诸心数法。亦名为心。俱能缘故。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别名(乃至)如经中说。是人欲漏心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应品云。无相应法。所以者何。无心数法故。心与谁相应。又受等诸想。不得同时。又因果不俱。识是想等法法因。此法不应一时俱有。故无相应。又第十卷杂烦恼品云。问曰。诸烦恼何故名使。答曰。生死相续中。常随众生。相续增长。故名为使。问曰。是使为心相应。为不相应。答曰。心相应。所以者何。所说贪等使相。是诸使相。与喜相应。若喜心不相应。是事不然。又贪名染着。心不相应中。无染着义。故知。诸使与心相应。问曰。不然。诸使非心相应。所以者何。经中说。小儿淫心无。何况能淫。欲亦为欲所使。故知。诸使非心相应。言破数人云等者。案。咸实论第十三不善根品云。问曰。是诸使为法中使。众生使耶。答曰。因法生众生心。随众生心。则受诸受。随诸受贪等烦恼使。故知。因法生使。而使众生。何以知之。若众生未断此使。则此使使。若断则不复使。若法中使常有。故使应常常。使常不应断。又非众生数。亦应有使。若然者若以使故。壁等有使。以人识故。壁等亦应有识。是事实无。然则无学阿罗汉。余人使故问曰。是使未断则使。断则不使。答曰。二种使使。一缘使。二相应使。是使若断若不即是缘及相应。何故说断则不使。若尔更应说第三使相。以不可说故。当知无也。又使缘异地而不使。故知。但众生使。非法中也。问曰。二种使使。一缘使。二相应使。是众生诸使。非缘非相应。云何当使。答曰。是事先答。诸使因法生。而使众生。如阿毗云身中说。欲界众生几使使等。若不使众生。云何有如是问。问曰。若使众生。经中说。乐受中贪使。此则相违。答曰。是不尽语。应言。乐受中生贪。而使众生。问曰。是贪亦因色等生。此中何故但说。因乐受生。答曰。以忆想分别欢喜等故贪生。非但从色等生。疏释云。于中凡五番问答。破缘缚相应缚。就中有二。初三番问答。破缘缚。后二番问答。破相应缚。数人义。缘使者。欲界贪缘缚五阴。为欲界法。相应使者。贪起时二十一心数□起。缚二十一心数。不相离。故名相应使。故彼言。使者。使缚为义。缘缚相应缚。俱缚法。不缚众生。故狭意。今论主对破数义故言。然明使义有二解。一云境界喻国主。贪等烦恼。喻使人也。众生喻所使民也。二解今所习贪等烦恼。喻国主。能使故名使。众生喻所使故涅槃经言。烦恼喻乡主。众生喻僮仆也。因境界生前三心。故云。因法生众生心也。随前三心。则受三受。故云。随众心则受也。随三受生烦恼。故云。随诸受贪等烦恼使也。又非众生数。下第二非众生数。亦应有使为然。汝言。同缘缚一切法。则非众生数初使缚。既被使缚故。非众生数有使也。若所缘有使。人识壁则应有识。而实不尔。准之可悉。
  疏大乘人云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执。言二种生死等者。述义引大经第二十九卷云。佛告师子吼菩萨。解脱二种。一者子断。二者断。子断者。名断烦恼。阿罗汉等。已断烦恼是故子结不能系缚。未断果故。名果系缚。准之可悉。未详执文。言复有二障之说等者。案。晓法师二障义云。言二障者。一烦恼障。亦名惑障。二所知障。亦名知障。惑有异门名。烦恼碍及与智碍。烦恼障者。贪嗔等惑。烦劳为性。遍起现行。恼乱身心。故名烦恼。此是当体。从初立名。又复能感界内烦恼闷之报。逼恼有情。令离寂静。故名烦恼。是为因中说果名也。障以遮以为义。亦用覆蔽为功。遮止有情。不出生死。覆蔽理性。不显涅槃。由是二义。故名为障。此从用而受名也所知障者。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二所知所照。故名所知。法执等惑。遮止智性不成现观。覆蔽境界。不现观心。由是义故。名所知障。此从所蔽及用得名。然人执等惑。亦有障于少分境智。而未于无上菩提。亦不蔽于一切种境。虽已断此。不得彼故。是故不立所知障名。法执等惑。亦有少分感生死义。而不蔽于二乘涅槃。亦不止于分段生死。虽不断此而证离。故不受烦恼障名。与夺之意义在此乎。或知之名。如常所说。广说如彼。准之可悉。
  疏所言解者毗昙之人等者。此下第二明解字。案。摄论章第二卷凡夫伏惑义云。依萨婆多。凡夫离欲见修双断。以不作四谛部别观故。修慧总相。厌下欣上。见修断若依成实。见修双伏。凡夫不见空。不能双断。以俱厌故。见修双伏。今依大乘。凡夫之人。不作谛观。是故见惑一向不伏。六行碍智。厌下欣上。事境界故。但伏修惑。六识贪嗔。及与贪嗔。邻近憍慢。此三烦恼相应无明。反相应修惑。广明如彼。准之可悉。
  疏问毗昙何故明凡夫断惑等者。此下第二间答。显断惑差别。凡有三番问答。此初问答言以毗昙有见得道等者。案。毗昙章第二卷障义云。若依小乘论凡夫断惑者。未见四谛。但可总观有漏作世俗六行。如断欲界乃用色界未来禅心。下观欲界。作苦行□行障行。为无碍道。观上初禅。作灭行正行妙行。为解脱道。乃至断无所有处欲。用非想边。下观无处有处。作苦等三行。为无碍道。观上非想。作灭等行。为解脱道。非想一地。凡夫不断。以凡夫断惑不过三界故。如阇楼虫喻。此是凡夫乃至广说。言成初见空者。案。大义记第五卷四果义中云。数有超果。谓凡夫未尝断结。入佛法见谛。即十五心为初向。第十六心为初果。若曾断欲界六品。即十五心为第二向。第十六心为第二果。若曾断九品。十五心为第三向。第十六心为第三果。凡夫不能断非想结。故无超证第四果也。论明。凡夫不能断结。悉以次第证果。但有出观不出观不观异耳。又二圣行义云。见谛外之外。诸结具在。理皆未见。若但观苦不观空。即通厌不成。我心不伏。不见真理。若但观空不观苦。则无缘折境。空观不成。诸结不伏。是以遍观诸理。通厌众结。故惑伏解成。即见真理。而思惟资见谛苦等。能通厌我慢。以能通厌故。所以用伏结。无复方便空。空无伏义。又第十三卷见思义云。问。外道修禅伏结。非观理除正应如忏。何义同断下下。除上上耶。答曰。禅知见。同断习因。故从□次第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第二问答中言喻如虽脱铁锁等者□□□。(三十九字缺)
  第三问答中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七卷末。须菩提言。五阴等一切法。无缚无脱。无所有故。是名菩萨无缚无脱大庄严。今略引之。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十一卷中。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有智慧时。即无烦恼。有烦恼时。即无智慧。譬如明时无暗。暗时无明。若言智慧能破烦恼。为到故。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众生即应破。若到故破者。初念应破。若初念不后亦不破。若初到便破。是即不到。云何能破。复次毗婆舍那破烦恼者。为独能破。为伴故破。若独能破。菩萨何故修八正道。若伴故破。即独不能破。若独不能。伴亦不能。如一盲人不能见色。虽伴众盲。亦不能见。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明修道惑。第一师子吼难。若直者难意似如云。毗婆地能破烦恼者。只毗婆舍那破。是足复不须修奢摩陀耶。今望答意。即不然。正是破其智慧能破烦恼。毗婆舍那即是智慧。人皆言。智慧是能破。烦恼是所破。见有能破所破。故师子吼接此意。问。如来破斥也。佛言下第二答。答中十段破此见。今前作有无不□破。前牒总非。何以故破。有智慧进。无烦恼有烦恼时。无智慧。智慧烦恼终不得□。故不得有破。次譬说破。若言智慧能破烦恼。为到故破。下复是一门。若不到破。凡夫应破者。论中亦有此破。今且□见谛之解不观见谛惑。能破见谛惑。思惟之解。不见思惟惑。应破思惟惑。今经中破云。凡夫众生即应能破者。本言。智慧不到故破。今何得以众生为难。今明。此同取无智慧到惑为难。凡夫亦无智慧到惑边。圣人亦尔。故凡夫应能破也。若到破。初念应破者。明若到破者初念。则到则不应须复念。古来有河园隆法师。用实法断惑复三大法师□不用。明实法一念与惑俱灭。何能破惑。但假名破惑。假名相续道中而复着。后破初不能得。复亦不破。若初到使破。是则不到。初念使破惑者。即是不与惑□。若然终不到惑也。具如涅槃疏第十七卷也。述义解云。毗婆舍那。此翻为观。谓二乘之人智。二乘人见苦空无常无我之理。故名观也。又大经同卷云。善男子。慧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复有三种。一者般若。二者毗婆舍那。三者阇那。般若者。名一切众生。毗婆会那者。一切圣人。阇那者。诸佛菩萨。又般若者。名为别相毗婆舍那者。名为总相阇那者。名为破相。此有二解。一者无浅深中。作浅深说。何者。翻般若无定。或翻为慧。或翻智慧。以慧翻时。配于众生。如一切众生皆有慧数。即通大地之中慧数也。毗婆舍那。此云见。即观之异名也。明见理故。配于二乘。阇那。此云智。通达决了故。配诸佛菩萨。二者就总别。
  疏此品近生等者。此下第二明近来由。案。琳疏云。生死羁系。目之为缚。涅槃无累。称之为解。又烦恼缠束以之为缚。智慧免羁号之为解。今明。此二世谛故有。据理则空。故云。观缚解品。准之可悉。
  疏品开为二等者。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六卷云。得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六度时。当作是念。虽生死长众生性多。尔时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性边亦如虚空。是中实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大论释曰。生死无边如虚空。众生性无边。亦如虚空。以是事故。生退没心。佛教是菩萨正忆念。生死虽长。是事皆空。如虚空如梦中所见。非实长远。不应生厌心。众生虽多。亦无定实众生。度亦不能。今略引之。言正忆念者。述义解云。大论中。明六种法师功德。谓受持读诵书写解脱正忆念。今谓不尔。准经可悉。
  疏问云生死非都无根本等者。言楞枷等者。案。入楞伽经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萨言。彼诸外道堕于二见。不知唯心。妄想分别。增长自心界。如身资生器世间等。唯是心分别。不得分别菟角离于有无。不得分别一切诸法于有无。又第三卷云。大慧应当善观二无我相何者。人无我智。谓离我所阴界入聚故。何者。法无我智。谓如实分别阴界入相。依不实相分别。得名愚痴凡夫。妄想分别以为有。故非证实者见以为有。今取意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二正作常无常破等者。言然往来之本等者。案。琳疏云。诸行往来者。行是五阴。往来即转也。往来之本。不出人法。此二若实。要随断常。之则天人居在定作。何有往来。断则六道各尽一形。谁复往来。准之可悉。言莎提比丘等者。成实论第一卷立论品末。有此人计。今略引之。引文如上。总法师疏解云。莎提执义。生死中无我。若心非常。谁修因得果。故知。生死心常。准之可悉。
  疏问曰经说有涅槃下生第二章次破解本等者。言解本者。案。硕疏云。言解根者。涅槃名解脱。由灭五阴与众生。方得涅槃。詺五阴。五阴与众生。为解脱根本。准之可悉。言华严云等者。案。六十经第十五卷十回向品第五回向中云。菩萨不着意业及业果报。不坏因果。不取有法。不坏有法。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今略引之。法藏师疏第七卷释云。就第五无量功德藏回向中菩萨摩诃萨下。明入实成离妄益。有十对。初对离能回之妄。次不妄耶佛等者三对。明离所向之妄。次为取业等二对。明离回向业果。初对离总报业果。后对离不报业果。上来离有。次不坏等明离无。以即空而不碍存故。是故不坏。又性自即真。故不待坏也。次不取有等。明有无双离。以不取有。是遣有执。不坏有是遣无执。次生死非离等。明离背向相。以法离生死相。故非杂乱。亦离涅槃相。故非寂静。今谓。文意只如此。然古德有多释远离师云。泛释有二。一就破相解。生死体空。故非杂乱。涅槃亦如。故非寂静。二寂用解。生死体寂。故非杂乱。何者是体。近说空是。深说不空。如来藏是。大般涅槃有建大义。妙用繁兴。无所不为。故非寂静。然依后义。此二佛境。佛所行道名境界道。生死涅槃法无定相。故曰无法。诸圣同依。故名同止。术法师云。以缘就实。生死杂乱。以实从缘涅槃非寂静。准之可悉。
  疏若可缚前缚下第二偈次破他缚等者。言涅槃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九卷中。佛告师子孔菩萨言。如说名色系缚众生。名色若灭。即无众生。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亦名名色系缚众生。亦名众生系缚名色。今色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此中文则破庄严假有别体义也。有烦恼故名为系缚。无烦恼故名解脱。法宝师解云。此辨缚体也。名色之与从生。更无别体。故说相缚。前说烦恼离合。此说全体有无即是果缚也。述义云。名者四阴。四阴微细。非眼识进故。色者色阴也。言智度论亦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檀婆罗蜜之余云。复次是名色用和合。假名为人。为诸结所系缚得无漏智慧。抓解此诸结。是时名人得解脱。如绳结绳解。绳即是结。结无异法。世界中说。绳解绳。名色亦如是。名色二法和合。假名为人。是结使与合色不异。便名为名结名色解。受罪福亦如是。虽无一法为人空名色故。受罪福果。而人得名。譬如车载物。一一推之。竟无车实。然车受载物之名。人受罪福亦如是名色受罪福。而人受其名。受苦乐亦如是。今取间略引之。慧影师解云。下复破假我。四阴名名。色阴名色。但有名色和合。强呼为人。何家有人。如萨波车多名为蛇盖。低罗波夷名为食油等义。但强呼之。涅槃无名强名涅槃。人亦如是。但有名色。强唤为人。实无人也。假人尚无。况有神人。言有系缚者共义亦然。实无有人。何所系缚。尔时但有名色二法。此之二法。有烦恼时。说为系。若得无漏慧解时。断此烦恼。名得解脱。以此断用。名智慧抓解诸结也。如绳结时亦是绳。绳解时亦是绳。更无异绳。名色亦尔。有烦恼时。名名色缚。无烦恼恼时。名名色解。亦是名色。无异名色。别有众生。有缚解也。故大本中问云。若言名色系缚众生。众生系缚名色者。诸阿罗汉名色。应有系缚。佛答言。断有二种。一者子断。二者果断。准之可悉。
  疏长行云若离五阴前有众生等者。言问毗昙人云等者。述义解云。彼宗云。但行阴起烦恼。余三心怯弱。不能起烦恼也。言答云等者。述义解云。清净五阴者不起染者之心。故名清净也。又阴垢时者。能起染心。故名垢也。
  疏复次亦无有解第二次破解等者。言如有为解脱等者。述义解云。就小乘言。前三果是有为解脱。罗汉是无为解脱。就大乘言。金刚以还。是有为解脱。刚道后。是无为解脱。准之可悉。言如计我见等者。案。法华疏第六卷末云。三计我见人即是外道。谓。何执有我。不信寂灭。准之可悉。而言我见者。于五取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也。有人解云。随于所立。故云我见亦云身。疏主释云。五阴名身。于中起见。名为身见。有人解云。以随所迷。故云身见。以不知五阴合假故。准可悉。大义记第十三卷十使义云。因疑起见。决定尽境相。谓之见义。然五见有通别。言身见通别者。论云。五阴名身。于中起见。名为身见。见皆从阴起。悉应名身见。但众生执阴。用以当我。故计我名身见。是以此见。两称谓身见我见。受身名。余见不立也。述义解云。道坏障方有万德。圆满曰方便净涅槃。二就本始。其涅槃出于三世。非先有染后时显净。故曰性净。如佛果中修生功德断结无为本。无而今除障嫁净。曰方便净。三就体用。如来功德总分为二。一自在德。金刚道后。证报佛沙功德生现成就。一起无尽。常恒寂静。故曰性净。二现前德。后时随宜正作用。遂缘现前用。用恒寂方便。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第二破无为解脱者。言如言本有涅槃等者。案。净名玄第四卷正二道门中云。地论人真修般若。则本自有之。缘修般若。则修习始起性净涅槃。方便净涅槃亦尔。述义解云。言真修者。亦言真照般若。非境非智。智即佛性。佛性即空。以自性清净心为体。言缘修者。亦言缘修般若。境智冥会。转无常。作常等。证实已缘。名为性净方便修生。方便修显。为方便净。故十地经云。净相解脱。远离诸趣。名方便净。自体本空。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后时离者。说为性净。准之可悉。今案。十地论第二卷云。彼智已显方便坏涅槃。复示性净涅槃。乃至广说。菀法师疏解云。彼智者。彼前微智为方便坏。示性净者。不同相涅槃。从其方便坏障。而得名方便坏也。同相涅槃者。体性清净。故曰性净。准此论文。今言。方便净者。方便坏涅槃。即不同涅槃相也。性净者。同相涅槃也。述义解云。性净即名同相。谓寂灭无相之理灭。以方便净。名不同相。谓有余无余之而灭。何者。一切众生本有理灭。平等不异。名曰同相。已今当证。名别非一。名不同相。又体涅槃一味。而无能所知相。犹如虚空。名为同相。证用凡行。差别众多。为不同相而言性净方便净者。有通别义。就通义言。以体涅槃。名为性净。以用涅槃为方便净。就别义言。即有三解。一就隐显谓无二智。在道前时。虽为惑隐。而其自性。湛然清净。故名性净。此即性净。一切众生。有而未要须方便。修德除显证得。故曰方便净。何者。法身之体。与烦恼染。如白在泥中。恒有不染义。曰本来清净涅槃。虽不染而有。
  疏答曰下正破无为涅槃等者。言南方云等者。案。净名玄第四云。有人言。修空无相。会理圆通。心意识灭。烦恼清净。此无为般若。则是实相。若有心行。未免生死。则菩萨六度。得十地差别。名有为般若。此南方尚禅师义。硕法师云。明庆寺尚禅师。用即空是佛也。准之可悉。言摄论师云般若是正体智是无为等者。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卷。佛告迦叶菩萨言。如求是常。不变易法。此常法称。要是如来。非是余法。迦叶应当如是知如来身。今略引之。疏主释云。下第四结。明内法是常外法无常。酬其问。彼前问云。佛亦说常外道亦说常。何异者。今外道说此。是虚妄谬说也。迦叶应当下。正结常宗也。法宝师解云。此常法称下。结使彼常名唯在佛非余也。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一卷檀度中。有人言。从初发意。乃至道树下。于其中间。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罗蜜。成佛时转名萨婆若。影疏解云。第四解从初发心。至金刚。不问有漏无漏。智慧皆名般若也。净名玄第五卷云。大品以般若为因。萨婆若为果。因果更无有二。般若之因变。名萨婆多果。如什公云。萨婆若则老身般若也。述义解云。梵语。萨婆若。或云。萨云若。或萨芸然。皆讹也。正言。萨伐若。此云。一切智。然论第十九卷云。是般若在佛心中。变名为一切种智。此以二智体同故言尔。名一切智。是正义也。佛智照尽二谛之境。故为一切。菩萨随分虽照未尽。故唯为慧。今案。玄第五摄智门云。一切智为空智。一切种智为有智。又云。一切种智为空智。一切智为有智。以种种性则实相理。为诸法根本。故名为种一切智。智一切法为有智。准之可悉。今言。变者。犹转之异名也。言入无余时无此二受等者。案。琳疏云。外云。舍此二受法得涅槃。以之为解。故言。不受诸法也。今明。受因不受而生。不受因受而起。但知体自无。岂有不受也。若见不受异于受。而受于无受者。当知。未免于受。故云。还为受所缚也。准之可悉。

观业品第十七

  疏此品为五人故来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第一明来由。第二问答。以辨品目。初中有二。第一明为人故来。第二明通别。此文初也。案。净名玄初卷云。如龙树所引。犊子计有我有法。名为有见。方广执无我无法。名为空见。萨婆多谓无我有法。即是亦有亦无。诃梨云。世谛有我法故非无。真谛无我无法非有。准此文意。今言。有我部等者。犊子部。无我部等者。萨婆多部。第三是成实义。第五中言。如云初地等者。案。述义引大经第二十七卷末云。佛告师子孔菩萨言。成就十法。虽见佛性而不明了。一者多欲。二者知足。三寂静。四者精进。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脱。九者赞叹解脱。十者为大涅槃。教化众生乃至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今取意略引之。解云。言初地犹有法我者。就法执有俱生分别。就我执亦同之也。分别法我二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即能除灭。生俱法我二执。细故难断。后修道时。方能除灭。故云。初地有法我执。有法我执者。就法执也。计阴为实。名为法执。我者。自体义也。今案经文。凡有六番问答中。第四番云。尔时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一切众生释有佛性。如金刚力士者。以何义故。一切众生。不能得见。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虽有青黄赤白之异。长短质像。盲者不见。虽复不见。亦不得言无。何以故。盲虽不见。有目见故。佛性亦尔。一切众生虽不能见。十住菩萨见少分故。如来全见。十住菩萨所见佛性如夜见色。如来所见发书见色十住菩萨十分之中得见一分。诸佛世尊见于佛性。如观掌中阿摩勒□。(乃至)佛性者。一切众生悉有三种破烦恼故。然后得见。疏主释云。三种破烦恼者。即是见谛道。思惟道。无学道三。次云。方便道无碍道解脱为三。招提云。六地以来断正使。七地断习气。八地断无知。断烦恼不出此三。准之可悉。言亦言住十住等者。案。同卷第六番问答中云。善男子。如汝所问。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明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为菩提行故。则不了了。若无行故。则得了了。住十住故。虽见不了。不住不去故。得了了。(乃至)广说。今略引之。疏主释云。今言。慧眼不了了佛眼见了了者。此就因果判。在因名二慧。在果名二智。因名二智。果名二身因是慧眼。果名智眼。因中则晦。果地则明。因中晦故。见则不了了。果地则明。故见则了了。准之可悉。
  疏又此品来意有通有别等者。此下第二约通别。以明来由。文中有二。第一约约通明之。第二约别辨之。初中有二。第一以四复次明来同卷第六来由。第二明。为邪见外道等乱此品。初中有四。今此初文也。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一偈文云。虽空而不断。虽有亦不常。业果报不失。是名佛所说。今略引上半偈文。硕法师解云。此偈明随情说世谛不断常。一偈为三意。今上半明。世谛假名业行。不断不常。以破断常二见。虽空不断者。正破其断病。其谓诸法若空便无业果。是故今明。是毕竟空非是断也。虽有不常者。其谓既不是断便应是常。故复明。虽说是有而非是常。此宣弹破其断常二见。问。既言其空。何故不断。既言其有。何故不常耶。答。空是有空故。虽空不断。有是空有故。虽有不常也。又虽是不空不住之辞。空不住空故。空不断。有不住有故。有不常也。业果报不失。此一句是第二意。弹外人执。汝自贪□颠倒。言业果不失。是有耳。实相之道。何曾有汝所见耶。是名佛所说。此一句第三意。引佛说为证。亲以佛说业行不常不断毕竟空非我。强作此难相破。故结云。是佛说也。言长行释云等者。释此偈长行云。此说义离于断常。何以故。毕竟空寂灭相。自性离有。何法可断。何法可悉失。颠倒因缘。故往来生死亦不常。何以故。若法从颠倒起。则是虚妄无实。无实故非常。复次贪□颠倒。不知实相。故言业不失。此是佛所说。今略引之。硕法师解云。长行释偈。还为三意。今初释上半偈。前解虽空不断义。恣外人谓。有此业但空。空之使成断灭。为此明。业本来毕竟空。复有何法可灭之尔断耶。颠倒因缘故下。释虽有不常。毕竟空但于倒者为有。颠倒有何所有。故非常也。复次贪□下断。偈第二意引佛说为证。准之可悉。
  疏二者诸大乘经等者。此下第二复次。言如涅槃师子吼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一卷师子吼品。佛告了孔菩萨言。善男子。一切业。有轻有重。轻重二业。复各有二。一者决定。二者不定。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当知。非一切业悉定得果。虽不定得果。亦非不得。善男子。一切众生凡有二种。一者智人。二者愚痴。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狱极重之人业。现世轻受。愚痴之人现世轻业。地狱重受。(乃至)智者善根。学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业。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若小教。轻业得轻报。重业得重报。亦大乘教谨有重业轻受。业重受等无定。二乘不知也。法宝师解云。善男子至二者不定者。明所作之业轻重不同。定不定异。轻重不同。由心不等。定不定异。由治有无。或有重业至可得作重者。此明轻重二业皆可轻也。非一切人至亦非不得者。示正义也。定与不业。由愚智故。善男子至地狱重受者。明愚智故。善男子至地狱重受者。明愚智二人转业相也。智者善根至不名决定者。明不定相也。由智故轻重令轻。由愚故转轻成重。轻重随缘故。成不定也。义解云。愚人即以轻为重者。谓有造五逆人。欲忏悔灭此罪。即有断常过。故名以轻为重。忏悔欲断此罪为断。谓实有罪为常。如小铁丸沈于水也。无而成有者。有净行人。谓我持戒他不持戒。而发取舍断常之心。此是戒取所摄。故云尔也。智者能转重为轻者。虽作重罪。观空灭之。如大铁钵浮于水也。谓造杀生。必具众缘。缘所生故。即杀无性。若无自。何得言杀。故无造者。无受报者。但可堕地狱业者。暂痛头腹等止耳。转有令无者。所有逆罪。以观空力。令无有也。众记亦同。准之可悉。言普实观云等者。案。彼经佛说偈末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思实想。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今略引之。述义解云。端坐者。端犹正也。准之可悉。
  疏三者内外大小虽立诸业义□不成等者。此下第三复次。言如须跋陀罗等者。案。大经第三十卷末。梵志须跋陀罗言。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由往日本业因缘。何以故。我见众生。习行诸恶。多饶财宝。身得自在。又见修善贫穷。多之不得自在。今略引之。疏主释云。彼义明。一切众生苦乐果报皆由往业。此义参于佛法。则难分别。而今异者。彼一向全由往业。失于现在因缘。故为邪义。此中文意。正迷悟多本。苦乐之报。由往业。往业作苦事。故现在得苦果。此即是迷。今欲尽于苦果者。现在终苦行。受苦亦尽。自然得解脱。此即是悟本。故举为问也。述义解云。此所计与佛法有同义。何者。命根是众生正果报。由过去业得故同。梵志言。众生果报。皆由往业。五根者别报。不由过去业得。故此异也。言尼乾子云等者。案。注净名经弟子品须菩提章罗什解曰。其人起见。谓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当必偿。今虽行道不能中断。准之可悉。又大经第三十卷初。纳衣梵志言。众生善身及不善身。获得解脱。皆是自性。不从因缘。述义解云。此依尼乾子宗。如此言也。由不善业。所得恶报。以修道因缘。而不断。此计与化佛法。亦有异义。何者。定业不可免。故罗汉果人犹以宿业。受恶报苦。此同义也。不定业可转灭。是异义也。言下偈云等者。此品下。此偈所引全同。硕法师解云。此明世谛第一义不生不灭。故论初云。深求不常不断。即入无生无灭义。所以知。此偈明第一义谛者。长行释云。第一义中诸业不生。以此为证也。上半明不生。下半明不灭。以为属因缘无性。故本来不生。本因性故。本既不生。则今亦无灭。准之可悉。
  疏四者又为一切有所得等者。此下第四复次。文中有二。明为有所得说此品。次明为外道小乘说此品。初中有二。初直明来由。后问答释显。此文初也。言故净名呵优婆离等者。案。净名经弟子品优婆离章云。优婆离白佛。昔二此丘犯律行以为耻。来问我言。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婆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疏主释云。不堪为三。初明被呵之由。次述能呵之旨。后明时众得答。初文有二。初明比丘犯罪。事别出经。有二比丘林间修道。一比丘疲劳仰卧眠熟。忽有女人。以女形置一比丘。而比丘不净流出。眠觉始觉。而向同伴述之。彼比丘云。伺求而彼女忽来。比丘便往逐之。女人怖走遂堕坑死。故云。犯律律行也。第二明彼离依律篇聚。定罪轻重。未得为其说详过之法。故云。如法解说也。次时维摩诘下第二明能呵之旨。文中有二。初明彼离错教。此丘见有身心。对着也。复言。有罪可起。心生疑悔。而欲灭之。二对着也。而彼离定其罪相。则对着弥厚。对着弥厚。则罪转增。三着也。今前诫之。故云。无重增此二比丘罪也。当除直灭下第二。明净名善治。有三。此初标也。彼离有失。一者不说实相。于理成迂。二不应大机。于缘而曲。今对此二事。还明两法。一说实相。称乎理实。名直除灭。二应大机故。不扰其心也。所以者何下第二。释善治。有四门。此初罪空。夫罪之生。由因缘有。求其实性。不在三受。不在三受则见罪空。以见罪空。便悟理实。悟理实。则发生正观。正观既生。则烦恼斯灭。烦恼尚灭。罪岂存哉。不在内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不应待外缘也。不在外者。不在他身也。若在于他。不应由我起也。不在两间者。合自他求罪尔得也。又识为内。尘为外。根为两间。而罪不在三处。又罪因为内。罪缘为外。内外两间也。今略引之。述义解云。佛在世时。有二比丘。山中坐禅。一女人来。犯眠比丘。比丘惊悟。而追去之。其女堕穴而死。比丘悔犯二波罗夷。将欲忏悔。而怀耻悔之心。不敢问优婆义。优婆离依五篇七聚之法判也。净名呵云。汝欲忏悔灭罪故是断见。欲成忏悔解故是常见。何于二罪。增断常二见。但以正观。可忏悔也。
  疏问如此人有何过耶等者。此下第二问答释显。凡有二番问答。言答因缘品。缘缘章长行云。实法可信。随宜所说不可为实。今取意引之。琳法师解云。如为直实究间之谈。理宜可信。随宜之教对机而已。不可为实。故云。初法等也。准之可悉。
  疏又此品者为邪见道者。此下第二。明为空见外道小乘说此品。言如六师等言等者。案。大经第十八卷云。月称大臣白言。今有大医。名富兰那。一切智见。得自在定。毕竟修集清净梵行。常无量无边众生。演说无上涅槃之道。为诸弟子。说如是法。无有黑业。无黑业报。无有白业。无白业报。无黑白业。无黑白业报。无有上业及以下业。今取意略引之。即是六师之中第一师计也。肇不师注净名云。姓迦叶。字富兰那。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灭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什流注云。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而言黑业等者。经文自释云。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果报亦黑。不可意故。二界善名白。不杂恶故。果报亦白。是可意故。欲界人天善。名亦黑白。作业时杂。果报亦杂故。诸无漏业。名为不黑。不染污故。亦名不白。以不受三界善报故。具名如上。准之可悉。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末破现见事。凡有三偈。举喻。次偈合喻。后偈合也。今此略引初偈文。硕法师解云。此中所以举佛神通变化者。余人神通。但能化作一化人。不能复更作化人。及化作余事。若佛能重化佛。化作一化人。此化人复能作变化。转觉圣生虚不实。故举化佛。不举余人神通变化。又为余人作化。化主灭后不能留。化佛在后化物。唯能尔。余人化作者。化主语。化人便默。化人语时。化主便默。佛化则。化主与所化人。俱语俱默。然此中欲显烦恼业果及作者。皆如幻俱默。然此欲显烦恼业果及作者。皆如幻化非有。准此可悉。述义云。世尊谓众缘所生。罪福等业。神通谓方便业。虽而示因果。如所现奇特事故。复变化等者。由善恶之业。所得果报也。
  疏次近生者缚解品明无缚解者。此下第二明近来由。言又业有二种等者。疏主释云。烦恼是漏善恶之业。从于漏生。与漏相随。名有漏业。三乘圣人无漏之解。名无漏业。
  疏问业有几种者。此下第二大段。问答以显品目。凡有三番。初番明业数。次番明业体。后番明烦恼与与业差别。此文初也。言约身即有身口意者。案。琳疏云。成论人明三业□以心为体。身口但是为业具而非业也。开善师解云。所受七尺。当分有体者。身也。唇舌牙齿。能吐言辞者。口也。神虑之法。能思虑者。意也。业名造义。动此三。所造故。云三业也。
  言就界有罪福有不动者。琳法师解云。罪业是三途系。福业。是欲界人天系。无动业。是色无色界系。无漏业。是三界不系也。聪法师云。感三途报业。名为苦报业。感从人至第三禅报。名为乐报乐。感第四禅至无色界报业。名为不苦不乐报业。亦名不动业。第四禅以上。三灾所不动。感不动报。故名为不动业。议曰。约善业有定散。初师约散善。故云。欲界人天为善业。上二界为不动业。后师约定散合论。故云。第四禅以上。为不动业。开合不同。故不相违也。言就报即有现生后者。开善师云。今身起而未灭。名为现在。更受第二身。是复生曰生报。又舍第二身。虽得第三身。避第二之生名。实次于生。故从第三。至无量身。悉名后也。若今身起业。即今身受名现报业。今身造业。第二身受。名生报业。今身起第三身受。谓后报业也。酬应是报义。造作曰业。体者。谓利疾心。于佛众圣及父母境。起善恶业。即受现报。若于此境。起善恶心。不利而重。即得生报。若业亦利亦重。即得后报也。现报恶业者。如溺人变九色鹿也。现报善业者。如救蚁沙弥也。生报恶业者。如五逆业也。生报善业者。如不顾虫水比丘也。后报恶业者。如谤般若生生堕地狱也。后报善业者。如转轮王及菩萨也。(乃至)广说。言约垢净即有黑白杂等者。成论第和卷四业品云。黑黑报业者。随以何业。生苦恼处。如阿鼻地狱及余苦恼无善报处。若畜生饿鬼中少分。与此相违。名第二业。随以可业。生无苦恼处。如上二界及欲界人天少分。黑白杂名第三业。随以何业。生苦恼不苦恼处。若地狱畜生饿鬼人天少分。第四业名无漏。能尽三有。聪法师解云。黑者。秽恶为义。而云黑黑者有三者。恶业是二世所呵。何者。今世作因时。诸佛一切圣人所呵。后世受报时。阎罗王所呵。此约因言二者。二世苦恼。何者。今世作因时。极因苦后受极重苦。约果言三者。因果俱黑。故云黑黑业。若作此业者。生全苦无乐舍处。即如地狱等。谓三途中全苦无乐也。何故造此业者。生全苦处。以有四事故。一者恶心不绝相助故。二者邪见心所作业故。三者起于重境恶故。四者损他剧故。言白白业者。生全乐无苦处业。故云白业。所言白者。净妙为义。而云白白者。准上可思。造此业者。生全乐无苦处。如欲界人天等者。此处亦有苦。然今从多故云尔。何故造此业者。生全乐以有四义故。一者善心恒相接故。二者正见所作善故。三者起于重境善业故。四者慈非利益多众生善业故。云杂业者。生苦乐杂受处业。如小地狱畜生饿鬼少分。及欲界人天少分。此有三解。一解云。此杂业明受二业。人天中乐有生受业。苦者受业报。三途中苦。有生受业报。乐者受报业二业也。又以十七无漏业。断黑白杂业。故名非白非黑。何者。见道中有四。谓四谛法忍。此四法忍相应。为无漏业。断三途黑业。修道中有九。断欲界修惑。有九无碍九解脱。此中八无碍。断三途黑业。以第九无无碍。断杂业。或以四无漏业。断白业。就色界四禅。各有九无碍九解脱。即取初禅(乃至)四禅第九无碍。为无漏业。就无色界。四空准之。成论者。上二界皆为白业故。萨婆多义。色界为白业。以无色界。无身口故。业淡显。故不为业也。然身在欲界。具造三业。在色界中。但造白业也。此生修善业。即得报。如末利夫人及熊折臂人等。其类非一。此为现报。以第二所得。为生报。以第三生以后所得。为后报也。
  疏问云何为业体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也言毗昙取善恶色声为身口业体等者。案。杂心论第三卷业品云。是业相今当说。身业当知二。谓作及无作。口业亦如是。意业当知思。长行释云。身业二种。作性及无作性。作者。身动身方便身作。无作者动灭。已与余识俱。彼性随生。如善受戒。秽行无记心现在前。善戒随生。如恶戒人。恶无记心现在前。恶戒随生。意业当知思者。意业是思自性。疏解云。业者谓身口意。五形积聚名自。自有造作。名曰身业。人五面门称之为口。借口表宣。名曰口业。心识思量名意。差别业故称意业。业虽有三。得名有二。身口二业。从所依得名。意之一业。以相应受称。故婆沙云。相应得名意业。或说。得名有三。所以者何。口业有二名。若言语业。即当体立名。以语即业故。若言口业者。以所依立称。以口非业故。业体性者。部别有三。说则四。部别三者。一僧祇部。唯心心数法。是善恶业。非身口。色法故。婆沙解报曰云。僧祇说曰。唯心数法能感报非余。二譬喻。就中有一说云。唯思是业。余非是业。故婆沙云。唯思是报因。受是报果。二说唯意是业。非身口也。此之说意明。身口作业之具。故说身业。然身口是无记。故非业体。若依萨婆多部及此论宗。身口二业。以色为体。意业思为性。身作可见有对。口作不可见有对。无作俱不可见无对。然此偈明五业。何业五。身业有作无作。口业有作无作。意业非非作无作。以思为性。偈中初二句明身业。第三句明口业。第四句明意业。硕法师解云。数人身口即是业。身业以色为体。口业以声为体也。不以意为意业。意是心王。心王边同时思数。为意业体。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思即识之思量也。不为思量时。但意耳。非是业也。为思量时名业。如此心王心数。同时共起。而俱思量。故云。以思为意业体也。言成实云等者。案。彼论第七卷集谛业相品第九十五言。业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身业者。身所作名业。是业三种夺命等不善。起仰礼拜等善。断草无记。又云。身能作业之具。身于余处生时。所集罪福名为业。是故身非业也。又云。随心力故。身余处生时。能集业。是故集名为业。善不善非直是身。口业亦尔。非直音声语言。以心力随音声语言所集善恶。是名口业。意业亦如是。若决定心我杀是众生。尔时集罪福。亦如是。或意即意业。或从意生业。若决定意杀众生。是不善意。亦是意业。是业能集罪。胜身口业。若未决定心。是意即与业异也。大义记第十二卷三业义云。三业者。身口意业也。所禀七尺。当分有体者身也。唇舌牙齿。能吐音辞者口也。神虑之法。能思虑者意也。业名造作义。动此三所造。故云三业也。捡此三名。有其通别。其口意二法。唯别无通。向有通别。通者五阴之体者有身名也。别者。唯七尺形段色阴为身也。然则三各论名体。业义有离合。离者谓现有起作动此到彼。唯身口是业。意无也。若体是善恶能造业报。唯意是业。身口非也。其义伊邪。以身口是色有方处法故。现有起作。从此到彼。意非形方。故无此彼造也。然意是法本。于理有乖会。故意有善恶。能造来果。身口色可割截。性非善恶。故无能造业报之功。(乃至)广说。准之记文。今以动身口之心。为善恶招报业体。色教终归非恶。故云。三业以心为体等也。述义云。问。意与心何异。故名以心为体。答。积聚义为心。思量义为意也。准之可悉。
  疏问意地三烦恼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言毗昙三烦恼起烦等者。案。杂心论第四卷业品二云。问。几不善业道。一时与思俱转。答不善业道起。一与思俱转。二三乃至八。当知次第增。长行释曰。此身自性三不善业道。彼一一与思俱转。谓杀生偷盗邪淫。(乃至)如是八不善业道。与思俱转。疏解云。此偈明不善业道与思俱多少。此问意。思但取身口意。思及起者。但令身口业与思俱。在现在则名一时俱转也。一一思俱转者。十不善中一一业成。现在前则与思俱转也。述义云。意地三地烦恼者。贪嗔邪见此是愚痴所摄。故名贪嗔痴也。俱舍论云。十业道中后三烦恼。是道非业。何者。先以贪心故。欲于善室。贪后念起。思数思量。于室方起作业。自余亦尔。故三烦恼但以引道。而非业也。言成实师破此义立正义等者。案。成实论第六卷苦谛聚中思品云。愿求名思。意即是思。知法句中说。恶心所作所说皆受苦果。善心亦尔。故知。意即是思。若意非是思。何者为意业。意业名意行缘中。是故思即是是意。虽总相说意行名思。而思多在善不善中说。是思有众多分。若人为他众生求善恶。尔时名思。若求未得事。尔时名求。若求后身。尔时名愿。故知。一思以种种名说。准之可悉。言成之者云等者。述义解云。就一念善有二因。一者有报因义。二者有习因义。报因者。近受人天之报故。习因者。善善相续。远至佛果故。言开善等者案。聪法师成实论章第二云。义本旧解。有漏不善心。即业即烦恼。报因名业。习因为烦恼。但约教化众生。分二种异。以前轻者。为烦恼。后重者为业。大有二义。一者前能生扶能闰。后所生扶所闰。二者重者报因力。独习因义。少役乐业。轻者报因缘习因义。多役属烦恼。准之可悉。述义解云。不善心亦见烦恼等者。未结时为烦恼。已结时为业故。未结者既以对治道之善。可除灭。故烦恼而亦非业。未结为杀之心也。若招生之义等者。唯嗔而止。不起心结怨是烦恼。又意当起心结怨。是为业。设一念内有十杀那。初九刹那为轻。第十杀那为重。生者感生故为业。轻者不尔故但名烦恼。又修惑九品之中。初二三等为轻。第九为重也。言庄严光宅云等者。案。成论同卷云。第二小庄严师四义不善心大制属烦恼。三义不善心大对属业。若作决定心。我杀是众生。尔时集罪福。名为意业。第四光宅云。直起三毒未决。有所作。但名烦恼。因此烦恼作决定心。欲有造作。是为意业若遂动身口。即属七拔。准之可悉。述义解云。就感果不感果。故分决不决。十种者十不善也。言次建初师云等者。述义解云。建初者寺名也。此寺有二法师。同名慧□。但颜色殊。一白一黑。黑者名乌迥法师。白者名白迥法师。今此一师举是乌迥法师义也。未详出处。
  疏长行有四等者。言如法句云等者。案。大经第三十一卷云。如法句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二所脱之不受业。准之可悉。述义引出曜经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得五通。自知化七日必死。共议避死。第一兄曰。吾入大海上下平等下处中间。第二弟曰。吾入须弥。还令其表无便际限。第三弟曰。吾在虚空。隐形无迹第四。弟曰。吾隐大市猥陋众中。各适所议。七日皆死。佛以天眼见之。即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处。脱之不受死。今略引之。言故佛十力中业力最深者。案大经第三十一卷。佛告师子吼菩萨言。善男子。佛十力中最深。善男子。有诸众生。于业缘中。心轻不信。为度彼故。作如是说。准之可悉。法宝师解云。善男子至为力最深。第二叹力深也。将欲答难。故先叹深也。有诸众生作如是说者。明说意也。汝所引经证业定者。以有众生心轻不信业能招感。我欲度彼不信心。故作如是说。其实不定。智者修道转不受故也。言释迦受作九罪等者。案。西晋天竺居士竺难提所译大宝积经第一百八卷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三云。善男子。我先于说。示现众生十业因缘。或是菩萨或是如来。于此十中示现方便。唯有智者。能知是义。善男子。不应生念。谓菩萨当有微细之罪。若菩萨如是微细不善之法。坐于道场成阿耨菩提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善男子。如来成就一切善法。断一切不善法。无有生死业报习气。若有遗余不断灭者。无有是处。何况有障碍业业障。善男子。若有众生谓无业报。不信业报。为是众生。示现业报因缘。如来实无业报。我是法王。尚受业报。况余众生而不受耶。为彼众生。作如是示现。是故如来示现业报。(乃至)善男子。如来为一切众生故。而作是方便。示现佉违罗刺。善男子。尔时佉违罗刺刺如来足。善男子。佛神力故。令否则刺入足。何以故。如来金刚之身。无能坏者。善男子。昔舍卫城中。有二十人。皆是最后边身。彼二十人更有怨家二十人。各各思惟。我当为作亲友。而至其舍。夺其命根。不向人说。如来尔时为谓伏是四十人故。于大众中。告目连言。今此地中。出佉违罗刺。欲刺吾右足。未至足之间。即从地出长一肘。当出之时。目连白佛。我今当取此刺掷着他方世界。佛告目连。非汝所能。此佉违罗刺。今在此地。汝不能拔。尔时目连以大神力。前拔此刺。于时三千大千世界皆大震动。一切世界随刺而举。不能刺乃至一毛。尔时如来以神通力。上四天王乃至梵天。彼佉违罗刺。亦随佛法。还至阎浮提本所坐处。刺亦遂还至此地中。竖向如来。尔时如来即以右手捉佉违罗刺。右手安地。右脚逾之。之。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皆大振动。(乃至)我过去世入大海中。持钻刺人。断其命根。以此业缘。得如是报。又为五百比丘。而从耆城药王索段钵罗花。嗅之令下。为未来无福比丘。来入城中。乞食空钵而出。又为未来诸比丘等。示现旃遮婆罗门女。以木杆系腹。诽谤如来。为化不知解众生故。又示现孙陀利女。命根将尽。必为他杀。唯佛知之。为令多众生生清净心。增善根。如来七日不入会卫大城。又为示现五百马。于先世中。已学菩萨乘。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故如来毗兰若聚落。三月之中食马麦。又为示现八千天子。于过去世敬闻迦叶比丘说七觉法。如来十五日说戒时。告长老迦叶。我今背痛。汝今说七觉之法。又为断见三千天子及好杀者。释种破时。如来自言我头痛。又如来能以神力。掷此婆罗门。置余世界。乃至不能出于骂詈之声。见佛世界。生于舍心。婆罗随婆罗门。以五百种。骂詈佛。如来闻已能忍。(乃至)提婆达多。放大醉象。欲害如来。亦于耆阇崛山。推下大石。俱是如来方便示现。非业报罪。亘于一卷。具说诸缘。彼今略录之。准之可悉。述义引大论第九卷末云。问曰。若佛神力无量成德魏魏。何故受九罪报。一者梵志妇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初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杆。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脚。五者毗楼离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背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波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答曰。佛得道时。一切不善法尽断。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实有不善法报可受。但怜愍未来世众生故。现方便受此诸罪。言迸木者。亦云。木锵。亦云。丸珠罗。应知。皆是刺名也。别记云。方便一乘经云。迦多罗一尺二寸也。坚木也。言仲尼厄于陈蔡者。案。庄子第二十卷云。孔子围于陈蔡之意。七日不火食。淡海记云。仲尼与十弟子去。于陈国说礼义时。众人不受。即成蔡兰处时。饥可死之。尔时有一人。其形被铠子。路走出。打即成死大鱼。此鱼食时。臣谏曰。不义。食之孔之。曰是时不以助身。故云。坚圣定业不得脱也。又论语第五卷子罕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郑玄曰。匡人误围夫子。以为阳虎。阳虎尝暴于匡人。夫子弟子克5时。又与虎俱行。后为夫子御至匡。匡人相与识克。夫子容貌与虎相似。故匡人以兵围之。准之可悉。
  疏如经说下第三等者。言一下品业等者。案。康疏云。然恶有三品。上中下。上品恶业生地狱。中品恶业生畜生。下品恶业生饿鬼。善亦三品。上业生天。中业生人。下业生阿修罗。无动业亦有三业。所谓三乘道果。唯今疏主。以恶为下。善为中。不动为上。开合不同。所以不违。
  疏初一业者即一善业等者。言于善业中但明慈业等者。案硕疏云。言一业者。谓一慈善业也。问。何故外人偏明善业耶。答。慈心最重。行慈必得果报故。迦叶行慈三昧施者。能获理报。故遍行之。所以经云。慈是佛菩萨之根本也。论主既是菩萨。必有大慈。不应破慈善之业。故举慈来以立义。准之可悉。言此明慈业之用等者。案。康疏释上半云。有离合二释。离释者。降伏心谓灭三毒。灭三毒者。止恶也。利益他谓。行六度。行六度者。行善也合释者。降心利他。通是一意。所谓行善也。准此疏意。初是当离释。又降伏心等者。是当合释。而言行善者。行六度行也。止恶者。灭三毒也。即三毒名为恶也。言以有慈故等者。案。康疏释。是名为慈善。亦有离合二释。离释者。慈谓降伏心也。善谓利他也。合释者。此二无别。慈与善也。琳法师云。慈是思中之妙。通前心作。故举显之。言今明得果者。案。康疏云。此业能生现在未来果报。故名为种。明。业有如此功能何得言无也。准之可悉。案。般若灯论第十卷观业品云。慈者谓心。心即名法。亦是种子。种子者。亦名因。为谁因耶。谓果之因。是何等果。谓是未来现在之果。云何名心。为种子耶。谓能起身口业。故名为种子。准之可悉。
  疏大圣说二业下第二一偈明二业等者。而言大圣者。案。般若灯论第十卷观业品长行云。释曰。云何名大仙。声闻辟支佛诸菩萨等。亦名为圣。佛于其中最尊上。故名为大仙。已到一切诸波罗蜜善根彼岸。故名为大仙。准之可悉。
  疏次以二偈明七业等者。言有人言等者。案。硕疏云。但解七业不同。今略出两解。一云。一者身业。二者口业。三者作业。四者无作业四也。善不善中。随取一足前四。为五业也。从用无作业中。亦有善人用恶从用。亦随取一足五成六。及意地思业。合有七业也。第二释云。身业中。有作无作二。口业中。亦有作无作二。即为四也。善有从用无作。恶亦有从用无作。此二无作并前四为六。及恩合为七业也。一往与此文相似。此解所用。准之可悉。言二释云等者。案。影疏云。又下偈辨本末二相及恩为七。此七是昙无德部中。一段法数。其犹善恶等三黑白等四也。要取体相别者为数。如身业属色口业属声。是名为二作时。眼耳无作时。心相亦差别。故名为四。说善不善在欲阴中。无记非七数也。此四有从作生。有从用生。作生由内。用生由外。是名为六。罪福同善恶。亦非此数。思非六所摄。善不善等。通此七中。释中。以作无作善不善用生罪福及思为七。亦得可尔。但偈中言如此四事。小妨不见此经。何由可了。准之可悉。但述义云。影师云。此青目释也者。此言可误。何者。影师从用罪福为六。第七名思。论文既尔。所以谬也。今谓不尔。准文可见。言又释云等者。述义解云。如脱衣服施他人等名事在前。受者每服施者。得福德等者。名从用善。造井桥等亦尔。问身口所作。即身口业。何别取作而为业耶。实尔。然以屈申之形有限所对义故。取为作业耳。
  今所释者等者。身中作无作。口中作无作为四。从用中身无作。口无作为六。第七名思也。从用中身中无作者。如人运衣与人。人若受用时。生作无作。无作属于施主。作属前人也。从用中口无作者。如法师讲说。学士覆述之时。起作无作。无作属本师。作属弟子也。
  从他而生目之为外者。谓从用无作也。言此句总明身口二业者。案。硕疏云。四业附身口而有。故云向业及口业也。琳法师云。此直彰身口是所依。非七数也。言别明身口二业等者。案。硕疏云。身作者。有举下屈申等为作。如受戒等时惊举合常礼拜等者。名身业善作。若挥刀舞刃杀害等。名身不善作也。如诵习经典。称叹善事等。名口业善作。若口诵恶言论说非法等。名口不善作也。言无作者。作息已常随逐生。如云睡眠闷等者。尔时常生也。琳法师如身业动转旋绕恭敬名作。作已其福续生。任运恒起。名无作。口业亦尔。如歌咏赞叹者。彰在口名作。作也善业任运。常名口无作也。言无记虽有作等者。述义解云。工巧无记等谓不当善恶。今案。般若灯论第十卷观业品云。云何名为记。谓违法非法。名为无记。无记者。有四种业。一者报生。二者威仪。三者工巧。四者变化。又无记者不记善不善。故名为无记。又无记者。不起善不善果。亦名无记。准之可悉。外业亦有作无作者。有人造寺。有此寺故他人来敬礼。由此本作人。得从用无作。今业敬礼人得作福。是故云。有作无作也。言身从用者如身运衣与他等者。述义解云。此有二意。一以衣物等。施他人时。生福名作善。此称入内善。二所施衣物等即事在。故名事在善。此摄入外善。问。事在善非从用善。何摄从用。答依事在善。生从用善。故得摄入也。言第七名思即是意业者。案。硕疏云。问。思数是业者。为独起故能造作。为当有伴共起耶。释云。数义思不独生。必与诸心数。同时共起。但思于诸数中。造作用强。故名为业。如十人共起。其中一人于造作义。强者偏受其名。准之可悉。言其犹善恶等者。述义云。善恶加无记为三也。黑黑。白白。亦白亦黑。非白非黑。为四。如前所明之。
  疏答曰业住至受报下第三论主破等者。言萨婆多云现在善恶业等者。案。琳疏云。萨婆多云。现在起善恶业。入于过去为得。所得系属行者。后若果起。此得即断。此只不离断常。起而即谢为断。在过去不灭为常。所言得者。光法师解云。得谓得彼有情数法择非择灭也。述义解云。数人义云。善恶之业。以得得。而得待果起方灭。故名得。得属于行人。行人行善恶业。故此得者。就三聚中。非色非心聚摄。就三性中皆通也。谓僧祇昙无德譬喻明等者。案。琳疏云。僧祇等云。现在业谢过去。体虽是无。而有于有义。是故得果。此亦不免断常也。谢入过去为断。有于有义。还复是常。准之可悉。言次迦叶鞞双用两家义等者。案。成实论第三卷过地去业品第三十二初云。论者言。迦叶鞞道人说。未受报业过去世有。余过去无。准之可悉。案。琳疏云。次迦叶鞞双用两家义。彼云。现业谢过。未得果以来。具业常在。此同萨婆多随在常过。果起谢业。同僧祇断义也。次成实师庄严等者。述义解云。因相应不违背。故云。若与果报等也。言引论文云等者。述义解云。此成实论文。过去所作善业。虽受报身而存。附着现在身心若作恶业受于苦报。而不散失。亦不妨其苦果。如身在欲界修色界诸禅。成论中云。欲界有电光定。而散乱地。故定不久。如电光也。四禅四空八定中第八极定者。定力微劣故。不得起无漏。七定得起无漏。故名七依定也。所言曾者。昙摄师云。曾音尝也。是也。又音增。人性也。言次开善云等者。案。大义记第十二卷转业义中云。论主即法成就。无别得绳。又唯成就过去现在。不成就未来也。其义何耶。谓。过去远近无在。且促百劫时法。以示相貌。如百劫之初。起一念贪。从此一念。生后念。心善恶无记。悉无所在。但使后念实由前生。如是转起相续。乃至今日。故相续道中。得云百劫初心。言论文云时起贪心相续至等者。今犹在以起贪心。尚在而其间未受报。复无相违道。得云今心昔起贪。贪今犹在。即今心能成就昔贪。是所成就。以昔起贪心。来至今。此心不异昔。得云相贪实有我也。而无未来贪相续至现在。是故不得云成就未来法。乃至广说。准之可悉。所言我有者。述义云。人有生死报身。今谓不尔。违本文故。而云论文云等者。无彼记文明言论文。准之可悉见也。言摄师云等者。述义云。问。小乘得绳。与大乘种子何异。答。就三聚。就三聚言。得绳是非色非心聚。种子是心聚。应三性言。得绳皆通。种子体虽三性。而固是无记。与本识同故。又得绳凡圣所知。种子凡圣所不知。又得绳若生上地而舍下地。种子虽生上地。而不舍下地之种子。合四异也。
  疏问曰下第二破业相续义等者。案。康疏云。是昙无德部救前义也。亦可别是萨婆我部立。以杂心论中。盛明相续义故。亦可是弥沙塞部立。亦可通是诸部立。何以知之。如毗婆沙论第二卷云。复有说者。相续有三种。一者时相续。二者相续。三者相似相续。或谓。无二相续。但有似相续。若但立一相续。即是弥沙塞部立。若通立三相续。即通是诸部立。准之可悉。
  疏是善业业因缘果报者。下第二别出十善业能果报等者。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三十六卷末释摩诃衍品云等者。案。彼论第三十六卷末释摩诃衍口云。问曰。尸罗即总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所谓不领须。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摄。何以但说十善。答曰。(乃至)十善为旧戒。余律仪为客。又次下文云。复有二种戒。有佛时或有或无。十善有佛无常有。今二复次文取意略引之。慧影师解云。此中一意复作客。旧解引佛出为证。客旧之义。述义解云。轮王出世八万岁时。以十善化之。佛未出前有十善。故名旧善也。一往就释迦言耳。余善者。出世善。即布施等也。言优婆塞戒经云等者。案。迈法师图记云。优婆塞戒经六卷。沙门昙摩忏。亦云。昙无忏。此云。法丰。中印度人。以北凉沮渠玄始元年岁。次壬子至姑藏。三年岁次甲寅起译。至十年辛酉焉。今案。彼经第六卷。佛告善皇言。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十善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今略引之。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作卷释又光末云。问曰。后三业道非业。前七业道亦业。云何言十善业道。今略引之慧影师疏解云。后三业道非业者。就七善十恶为语。凡论行杀盗淫等事者。要须先意地。起心方得造作义事。犹意地三种。通生前七业。故言。后三是业道也。不善既尔。义善亦然。意地微隐。造作义晦。故言。非业。前之七种造作义彰。是故名业。复能通畅意地三思。故言业道也。此意地三种思。若以名字数者。其即在后。故言后三。若相生次第论者。要须意地起心始能行于七事。此三复须在前。故成实论云。前行后三。中后行前七中。广说如彼。准之可悉。言今须。会之等者。慧影师云。经论一倍翻此义云何。师解云。经意以身口等者非是正业。但是业具故名业。后三言业者。此唯据意地三思。不取烦恼及诸业具等也。此之三思正能得于来果。是故名业。是不自通。是故非道。论意。前之七恶亦以意三为根本。七善亦以意三为根本。今唯以三善根为根本名。但取其根本能通生业义。故名业道。而非业者。此但据根本能生七业义为言。各取一义。故作如此不同也。述义解云。经正取意等者。此就论人为言。故意为业耳。论人非谓立思为业故。非道者。由此意更无意起故。然贪嗔痴是意业但意不自通故。是业而非道者。但是意业耳。然此意业。于起业上。更不起业。故不名道也。七亦业亦道者。身口七业。亦当体是业亦意业道。而有更通畅业义。故名道也。论云。三是道非业者。贪嗔痴有二义。谓三根义与导义。三根义者。三毒本无业。体能起业故。导义者起业体上更起业故。虽三毒非业。但是起业之根。故名是道而非业也。
  言论明四句等者。案。大论名教云。业道长短应作四句分别。一者是业而非道。二者是道而非业。三者亦业亦道。四者非业非道。是业非道者。如善直能起造作。名之为业。不能自畅不名为道。是道非业者。思有三善根。能畅前思。故名为道。非是思量作性。故名为非业。亦业亦道者。身口七拔能运动造作。故名为量。复能通畅前思。故名为道。但案。琳疏云。成论师明四句(乃至)道而非业。如智度论明三烦恼也。今案。毗昙章第二卷十恶业义中云。昔来法师约十业道。作四句分别。一业而非道谓意思是。二道而非业。谓后三业道。三亦业亦道。谓前身口七支。四非业非道。思有三根也。准此章文。今疏主意。唯取意地三思。名之为业。此之三思。正能得于来果。是故名业。思不自通。故云非道。故经云。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也。此即第一句意也。第二句意。前之七恶亦以意三烦恼为根本。今但取舍本能发通生业义。故云。道而非业等也。述义解云。二道而非业者。能起思故为道。然思为业。意非为业。故名非业。此数人义。三亦业亦道道者。合取意与身口。身口当体。是为能畅思。故名道。四非业道等者。身口色声。由意而在。但是业具非为业。又身口是业更不通畅。但意能通畅。故名非道也。言毗昙师亦四句等者。述义解云。毗昙所云思者。业也。无更有思等者。于思处有思而无畅思。故非道但思有畅于身口。故名道。又畅思为道者。畅思于身口七支。此于身口七支。更能起业。故名道也。思前三不善根者。谓未起业贪嗔痴。将作业前方便之三烦恼是也。若与思共起三毒。即是业也。未详其人。今案。毗昙章第二卷十恶义中云今依此案十业道体唯有两句。前之七业亦业道。后之三道而非业。故俱舍云。贪等三种是业家道。故说业道。发故意故。依彼起故。前七亦业亦道。能显本意故。彼种类故。若对余门。亦有四句。一业而非道。谓三业门中思业。并无记身口虽也。二道而非业。十业道中。后三道也。三亦业亦道。前七业道。四非业非道。十一色中。除色声无作业。取余根尘等。乃至广说。准此章文。今云。毗昙师者。道基师也。所言畅者。玉篇。□亮反。郑玄曰。充也。广雅曰。长也。达也。汉书音义曰。通也。此亦畅字在日部也。言论主答曰等者。案。大论第八卷问答云。答曰。少是多故。通名业道。后三虽非业。能起业。又得为业故生。是故总名业道。今略引之。疏云。以少从多通名业道。又此之十种悉各有造作义。故名为业。前七有通畅意三义。故云道。意三有通生前七义。故名道。有造作义。故名业。准之可悉。
  疏所谓不失法如券等者。言世人现责等者。所言责者。玉篇。滓革反。求也。字不当此。文作责字。才忍切。说文会礼也。财责也。应当是字也。有本作债字。然篇无此字。但作债字。此见反反。假也。言故地经云等者。案。十地论第七卷。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一切三界唯心轮故。今取意路引之。言答真谛三藏正量部明等者。案硕疏云。今极十八部记中。是正量部义。正量是佛灭后三百年中。于犊子部中出。其人明不失非色非心非是非恶体是无记。准此疏文。今于此中。引真谛三藏所造十八部论记文。故云尔也。述义解云。不失法持善恶业。而待果报。故名功用常。待善恶之报起。方灭故名期灭。如梨耶识持二种生死之种子。故名功用常。此二种生死种子灭时。梨耶自灭。名大期灭也。案。琳疏云。此是正量部义。其人本是律学佛灭度后三百年中从犊子部也。立有不失法能持善恶二业。令果报不失。准之可悉。
  言善业如他负财等者。案。康疏云。佛陀提婆部。及譬喻成实论。俱立成就云。人为能成就。众生为所成就。得果成就。萨婆多部立。有得绳人。知财主作善业。如负财物别有得绳。令业得果。正量部云。人如财主。善业如他负己财。恶业如已负分财。别有不失法持业。令业得果。如券持债。准此疏。又初说当正量部义。后说当萨婆多义。可悉。
  疏此性则无记者第二释二章门等者。言得绳等者。光法师云。得谓得彼有情数法择非择灭也。述义解云。此之得绳数约三聚者。是非色非心聚。若三性中皆通也。言摄论师梨耶不失是大乘等者。案。五重游意云。摄大乘论者以九识者。六识名毗婆伽识。翻为分别事识。以六识为本。第七名阿陀那识。翻为无解识。亦名执识。以执相烦恼为体。第八阿耶梨识。翻为无没识亦本识。以无明烦恼为体。此上八识就妄用辨体。第九阿摩罗识翻为无垢识。亦名净识。以清净真如为体。准之可悉。言又梨耶体等者。案。梁摄论第五卷相貌章末云。论曰。有受相者。果报已就善恶种子识。释曰。此本识者。有善恶种子。果报若皆就用种子尽。但有本识在。说此本识。为有受相。准之可悉。言券部发萨婆多人亦有四种为假名众生如财主等者。□□□(三十三字缺)
  言无券部者佛陀提婆譬喻成实等但明三种等者。案。成实论第七卷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云。得者诸不成就。为众生故有得。众生成就现世五阴名为。又过去世善不善业。未受果报。成就是法。如经中说。是人成就善法。成就不善法。准之可悉。言今明善恶自感报等者。述义解云。言无记不感报者。但不感善恶果报。而感无记果报也。言答婆沙云。述义解云。不能感生者。谓不能感二生报也。言故不人业感报者。得绳不作业而感果者也。四相亦尔者。四相不感果报亦同之。言如智度论引集法经诸罗汉说偈等者。案。彼论第二卷云。复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间。故加叶等诸阿罗汉问阿难。佛初何处说地。说何等法。阿难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林中。为五比丘。说是苦圣谛。我本不从他闻法。中正忆念。得眼智明觉。此义具如集法经中说。(乃至)诸阿罗汉已过度老病死汝。心念说七言偈言。已度凡夫恩受河。老病死券已裂破。见身6中四大蛇。今入无余灭涅槃。今略引之影疏云。今此中释。乃取小乘结集义也。言正量得是无记等者。案。硕疏云。正量解是无记者。彼意谓。业由作意而起。故业是善恶俱。得绳任运。随业而起。非关作意造。所以但是无记也。述义解云。此不失法为得。更无得绳也。言数人明券等者。案。影疏云。以之持业。而非其业。如金石贾殊。券无贵贱。故名无记也。述义解云。詺得绳为券耳。问。若尔得绳通三性。何言无记。答实尔。然彼意言。所喻之得。虽通三性。而能喻之券。但无记耳。言若解法说者。以得绳为法也。法宗原云。得谓彼有情数法择非择灭也。言众生为成就者。述义解云。能成就善恶法故也。言故婆沙云佛陀提婆说曰若众生不离是法等者。言不离是法者。述义解云。即善恶法也。言有人言昙无德部辨心为能成就等者。述义解云。前就众生五阴身。今但就众生之心识。故云。心为能成就也。言又依正量部义等者。案。慈恩部执论疏云。正量部者。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深法义。刊定无邪。目称正量。从所立法。以彰部名也。言明了论是觉护法师造等者。述义解云。明了论者。凡有一卷。正量部律师佛陀多罗。此云。觉护。那含果人之所作也。真谛三藏译。今检。彼题论下注云。正量部佛陀多罗多造也。言论云正量部有二种等者。案。彼论第卷云。有余师说。相离二分。无失一分。定聚一分。名相出离弃舍涅涅槃至得。如此等名修习类法。所余皆名自性法。若人解自性法及修习类法。此人于律明了。不看他面。又云。如阿毗达磨中说。由了别性。由灭次第等差别。如文言。罪为善恶无记。或有覆无记。或自性无记。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摄。欲界摄为有流无流。有流为心法非心法。非心法为与心相应不相应相应为随心不随心。有随不随。若观心生。生是随心。余非随心。与心俱起亦尔。为有色无色非色非无色。为有教无教。或有教或无教。有缘缘无缘缘。无缘缘为业非业。业与业相应不相应随业与业俱业俱起亦尔为先业果报应修不应修。不应修应知不应知。应知可证不可证。可证可由智不可由智。不可由身可灭不可灭。可灭由见及修。如判罗刺非罗亦尔。由了别性界灭次第。今略引之。
  疏分别有四种者第二系门等者。述义解云。分别有四种者三义。一者不失法。是无记分别。无记有四种也。二者此不失法所系。三物有四种也。二者正量部二义。一至得。二不失法。至得者。通持三界内外系尔系法。不失法者。但持三界内系法耳。今唯就不失法所持也。言依论义等者。述义解云。六道众生。与三乘贤圣舍四人也。昙无德同之。
  言有人言四种等者。述义解云。此明数人义。言报生者。现在五阴果报无记心也。威仪者。行住坐卧心。是无记也。工巧者。巧作物时心。亦是无记也。变化者。虚空中示十八变化。亦是无记。谓罗汉示变化时。始即是记而感。示变化时。无分别故是无记也。言正量部自有四无记等者。述义解云。言根本无记等者。心不当善恶。故亦无记。心王与心数也。有覆等者。以身边二见。覆圣道。故名有覆。计有我身亦断亦常。此是无记。何者。不起善恶之心。而计断常故。然不顺圣道。故名烦恼也。上界烦恼奢摩他所覆。而不现起分别善恶故。禅定所覆故名有覆。无记分别善恶之事。故名无记。然违圣道。故名烦恼也。无覆等者。白净无记。即果报无记。非烦恼。故名白净。又有烦恼而蔽自心。故名有覆。既无烦恼。故名白净。谓无漏五阴。如罗汉识想受三心。是无漏而分别弱故。是无记也。言今依青目等。案。长行云。是不失法。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及不系。述义解云。大分不失法所持。三界虽是系法。而不失法。非是系法。又三界系法。虽有善恶无记。合名恶法。亦名有漏。若不系者。是无漏是善。准之可悉。言所以通四种者。正量部云等。述义解云。此非正量部正义。此部立。不失法就为无为者。是有为。以大期灭故。就漏无漏者。是有漏。以不系无漏故。就三性者。是无记也。三界有漏。得不失法。是有漏无记。就三界故。为三无记。出世无漏。得不失法。是无漏无记。有三无记为四种也。今案。彼义解云。持三界系法三无记与持不系法至得无记。合名四种也。今案。□□□(十六字缺)
  言例如萨婆多明二无不等者。述义解云。虚空无为。与非数灭无为也。言成论明识想受意等者。别记解云。罗汉识想受三心者。是无漏。而无漏以分别弱故。是无记也。言若不失法通系不系等者。述义解云。若不失法。通漏无漏。即应通断不断。故可名见谛断。何故唯言思惟断见谛断乎。正量部义不失法但是系。不通不系不系是至得。若言不失法通不系。即违论文。故名便通断不断也。言摄论梨耶等者。所言长观者。委曲观察也。今以不失法。持三界系业。以至得持不系法。具如上明也。
  疏见谛所不断但思惟所断者第三等者。言摄论依大乘义判见思等者。案。梁摄论第八卷二智差别章初云。论曰。若菩萨如此入初地。已得见道。得通达入唯识。释曰。此下显见道为修道依止由。先成立见道。故修道得成。若菩萨于愿乐地中。具修诸方便。得入初地。所以得入初地。由得见道故。见道即无分别智。所以得无分别智。由通达真如及俗谛故。又云。论曰。云何菩萨修习观行。入于修道。如佛广说所安立法相。于菩萨十地。释云。于菩萨十地即修慧境。小乘亦有十地。故以菩萨标之。地地皆有十相。故言十地(乃至)广说。摄论章第四卷云。初所证所者。于其真实正见道中。但证真如。不缘俗境。故此论云。于法界中。现见相应。说名见道。不说俗谛。又下论云。见先未见生法界。故名为见道。准之可悉。言梨耶至金刚心等者。兴摄论第二卷说种子六义处云。随逐至治际者。治谓金刚心道。阿梨耶识于此时。功德则尽。故名际。言金刚者。述义解云。金刚是能破义。何者。金刚拟无不破。谓一切沙砾瓦石诸毒鬼等。第十地刚喻定亦尔。摧灭一切烦恼及外道魔怨。又金刚者。清净义。无阙无染故。定亦复尔。于入定时。无此秽恶。又金刚者。难得义。俱输王得。下贱之人难得。此定亦尔。但第十地菩萨所得。二乘凡夫及下地菩萨不得。又金刚者。最胜义。一切宝中胜故。此定亦尔。胜诸定故。又金刚者。难测义。世人不得计其价故。此定亦尔。除第十地。自余之不得知也。又金刚者。是珠之名。毗婆沙云。从金非出金。从金出金刚故。如金中精。名曰金刚。又大论云。帝释手执金刚。与修罗碎□。落阎净提。变成如意珠。梵语。跋阇罗。此云。金刚。此金刚宝。一切诸物不能摧破。如圣天言。谁恐食金刚。执杖防从蠹。谓等觉菩萨在金刚座。于一刹那。修心观时。无明等惑。皆大现前。故云。至金刚治际时。所言治际者。第十地之终。言本识都尽者。述义解云。就梨耶有三相。谓自相。因相。果相。此三义中。自相转作大圆镜智。故非云都尽。今就余二相。故云都尽。以梨耶果相是生死报。故云都尽。也因相准之。言俱为二惑等者。述义云。共二惑之所缘缚也。缚无记。故名缘缚无记也。
  言昙无德人都悄断业等者。言数人得绳等者。述义解云。一断谓见修。二断及不断者。取无记边。以得绳通三性故。亦就无漏也。见修二惑之得绳者断。无漏之得绳者不断也。言明了论云等者。□□□(十七字缺)
  言而不失法等者。述义解云。所言治道起时者。就道谛解。而为言之也。言故罗汉之人等者。案。琳疏云。所以四果圣人犹受三界果报者。良以见谛不断不失法故。遍系三界。不系业准之可悉。言答无记是苦集摄等者。述义解云。但此五阴无记报上。前灭后生义。名苦集摄也。就三界中。欲界具有三界。上二界。但有善与无记。上界烦恼。但是无记。就成论者。云上界烦恼皆是不善也。
  疏以是不失法等者。言以见谛不断等者。案。琳疏云。以见谛不断。但思惟重虑断。此不失法无记义成。能持生界。令不失果。故中不失法也。案。康疏云。持诸须陀洹不失。不失令得果报。准此等文。今言。能持业者。能持诸须陀果业之不失法。令得三界报。故云。令不失果也。
  疏若见谛所断等者。言破异门者。述义解云。以正量部之正义。斥破他人之异释也。言影师云等者。案。彼疏云。至相似。此立相中。见谛所断都无。无记一向得报。此法若在。见谛便应得报。体是无记。得无记报。名至相似。则坏诸业。准此疏文。今言。若言为者。为犹在也。言又释业至相似等者。案。硕疏云。此是正量部。执己义以破萨婆多部说。萨婆多部说。明见谛烦恼得绳。还为见谛解断。今正量部难萨婆多说若言得绳通三性。为见谛断。此即得绳。今为与业相似。何故尔。明不善业为见道断。今得绳亦为见谛故。故与业相似也。而言业至相似者。至即是得绳。俱舍论。詺得绳为至得。准之可悉。
  疏一界初受身等者。言今释二业等者。述义解云。轻重二业得报也。今案。硕疏云。自在众生具有三界业。随其重者前受。不可一时□受三界身。故言一界。准之可悉。
  疏或言受报已等者。言一者对上业果不俱等者。述义解云。如有人过去作可受百年报业。此至第生遇邪缘。而先受三十年报死。今存七十年报。至第三生受尽时。业力谢灭也。所言养者。犹是遂也。今案。硕疏云。如今感得人身。而往业虽谢过。而此业势用犹在。成就乐行人。未失。故言受报等。准之可悉。若度果已灭等者。言得上果等者。述义解云。如初果人得第二果时。舍初果并向故。乃至第三第四亦尔。舍果与向。此名二灭。此之二灭。但是无漏。又云。度是取舍义。二灭者。灭见惑证无为灭谛。与得第二果时。灭修惑九品。证无为灭谛也。凡夫但就一生耳。
  疏死已而灭等者。言上明三果学人等者。案。硕疏云。若是学人度果时。此有漏业灭。若是凡夫及学人死已。此业乃灭。如须陀洹人得须陀洹果时。无量生死业□灭也。度者。云得度果。犹是得果。可得圣果时。有漏生死业灭也。言凡夫死时业灭者。明由业得此报身。此身未谢时。业势用犹在。即是前因养果义。亦报身灭时。此为业势用乃灭。故言。死已灭也。罗汉亦尔。案。康疏云。凡夫未曾得果。无果可度。阿罗汉已度果讫。不复受度。故灭同凡夫。准之可悉。

中论疏记卷第七(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