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三(之本)(集众异说不敢和会)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疏云不生亦不灭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辨青目注解八不也。就此文为二。第一标谛智章门。即申归敬。第二长行注释。就初有三。第一行偈。标二谛中道。第二半偈。标二智中道。第三半偈。顶礼归敬。即是第一标二谛中道也。此即青目取龙树意解。以青目取龙树意解。故非关造论。既言青目能取龙树意解。何故非是青目注论也。琳法师云。自下第二就本分别。圣者龙树造大无论。有十万偈。于中抽出五百偈颂。明中道。今之论本所存。只有四百四十四偈。以减数因缘。犹称五百。初有两偈。名为序分。第二诸法不自生已下。辨其正宗。末后两偈。为流通分也。元康师云。下第二牒八不也。文中有二。前是偈文。后长行。解释偈亦为二。前偈标宗。后偈归敬。今初标宗也。
  言以云仁寿等者。述义引传云。后周少帝阐在位一年。隋杨坚令子杨光袭位。即隋有二君。合三十八年治之。坚初年号开皇。注二十年。次年号仁寿注四年。光年号大业经十四年。今言去者。于大业时。着此疏故。以后坚前。故云去仁寿也淡海记云。陈时于杨光而所伐。以破国之日。大师来至长安。长安年号前名仁寿。后呼大业。又后时号贞观。故以后望前。名为去仁寿也。如有偈云。后周终王少帝阐。将诸太夫。享祀先庙。掌客之臣杨坚。有二美女与一男。男是杨光也。坚使此二女举觞上帝。帝感等二女好色。即□之曰。□纳其弟女耳。坚乃献之。仍纳此女而弃先妃。宠爱甚重。经乎三年。女启帝曰。欲见父焉。乃诏莫过三日归矣。女退语父。欲帝位乎。父曰。苈似朝花一日得耳。女曰。欲赍铦刀遂置靴裹而入宫中。女以铦刀密颊帝颈。乃出□日。杨坚入宫。因宠爱女。而让位于坚矣。有人传云。一卷玄义云。在隋仁寿二年四月。奉命撰。又下文云。如疏初序。准此玄文。仁寿二年造此疏。然有人云。仁寿四年造此疏者。可问也。今捡嘉祥碑。云仁寿二年。令古净名三论二疏百论序疏云。大业四年。今云。仁寿三年。有人解云。唯此疏文初牒。重牒相开序。疏既云大业四年以去。大业年中制作此疏也。
  言江南学士智泰等得。所言江南者。有人传云。大唐十道图之中。江东江南黔中道。此道内有会稽处。此即吉藏师本生之所也。别记云。吴国在东南角。故或云东或云南。长安在西北角也。此江从西南角。至东北角也。又长安西北在河。此即黄河也。从天竺阿耨达池。流来河也。有记云。江东江左也。今案。唐图芳州西方。吐香国北有昆仑山。是黄河上源。从昆仑山东边下。黄河通出。直向东流。主临洮郡。向于东北方。当于此处西。名河西即河右。是以身以东而流下。以至银川郡。向南方而流下。彼处名河东是河左也。然后更向东。趣之北溟也。又昆仑山南。在岷山。从此江上源。从此山江流出。直向东流下。及至寻阳郡。向南方而流。其信安郡。向东南流。趣南海。然会稽在信安郡之东。今疏主居彼会稽。故云江南。后信杨光请赴长安。所以云江左也。言学士智泰者来至言皇朝者。述义云。隋大德真也。为简伪王。故名为皇。好杨光也。朝即朝延。谓至光处也。
  言请述所闻遂为其委释者。八不义。复记云。三论大师吉藏法师。为大隋天子。在长安日严道场。撰作异家八不。虽多不如此佳也。今捡彼书之中观八不玄要。六重明义寻本。一得失。二正宗。三浅深。四绝道。五同异。六凡有作枚。今疑。若是依智泰所请。为大隋杨光天子。在京师日严寺撰。辨正论第三云。隋杨帝京师造日严寺也。
  疏云。大意第一等者。言正观之旨归者。述义云。约明八不凡有二义。一约境明八不。二约智明八不。故云。正观旨归也。言方等之心苻者。所言方等者。方广异之名也。言定佛法之偏正者。有一卷记云。有所得是偏也。无所得是正也。言八万法藏者。且举圆数。若具应言八万四千法藏。谓佛果地有三百五十德。此等一一六度为□有二千一百。复以此等行。对治四大六衰十患。有二万一千。以此二万一千行。对治三毒等分之病。故成八万国千也。所方若者如也。游者往也。言十二部经者。述义云。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大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此十二部经。表理之文为体性也。故大经云。知法知义。知法者。十二部经。知义者。十二部经所表之理也。具明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如记初卷也。言白日者。瑜伽论第二卷云。其日轮量五十一逾缮那。当知。月轮其量减一。日轮以火颇胝所成。月轮胝所成。此二轮中。月轮行速及与不定。又彼日轮恒于二洲俱时作明。复于二洲。俱时作阇。谓于一日中。于一日出。于一夜半。于一日没。乃至广说。
  言余昔在江左等者。显疏主昔在吴国学文。注年即是信也。言者□在江左者。吴国在江东。故云江左也钻仰者有记云。从在江南之时以来。常爱乐八不。□年无间也。多分学文时也。□言未栖河右等者。显后说法处。即约解也。言河右者。黄河西也。所方栖者。玉篇○致也。招声貌也。呼来也。照遥亦翱也。今须致训也。言虽复东西阻隔者。述义云。左犹东也。右犹西也。阻者险也。塞也。言未始分乖者。述义云。此有二解。一者信东有西。相依而不离故。二者在东观不二。在西亦尔。故云尔耳。言阻隔者。玉篇上。○谓险难也。疑也。邪也。下说文。○隔塞也。○河之东西江之南北。准大唐图可悉。言周旋南北等者。所言南者杨州也。北者长安也。○尝者。玉篇。○诚也。徒者。玉篇。○党也空也。○使今须空训也。岂日穷微等得者。如十二门论序云。岂期能益耶。庶以此心开自进路耳。元康师云。岂其能益耶者。岂能益谓不能益也。论语云。岂其然乎。谓不然也。庶以此心开自进之路也者。望以作序之心。开自悟进向之道路。非敢悟人也。准此等文。今云。岂曰穷微者。非谓穷微也。题自心之路者。表示自心进向之道路也。题者。表识者视之题为题字也。
  疏云。第二寻本等者。言偈含五百者。案。序疏云。四百四十六偈也。或全大数也。或翻者不尽。今师即文捡文。四百四十八。故元康师云。言五百者。举其大数也。即文数之。四百四十八偈。初之两偈文是重牒。唯有四百四十六偈耳。然琳法师云。今之论本所存。只有四百四十四偈。以减数因缘。犹称五百者。不知所以也。言答领前序意等者。述义云。第一大意门云。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旨归等。今指此文。故云。前序意也。所言领者。犹领解也。净名经云。等者。案。彼经中卷佛道品。维摩诘答普现色身菩萨问偈。最初一行偈文。所引全同。故更不记。疏方主释云。实智内照为母。而言度者。穷智之原也。方便外用为父。方便有二。一解空而不取证。二实相涅槃深莫能信。要唯方便诱引。令物得悟。前明顺理之巧。此辨适机之妙。胜于实智。故称为父。又实慧虚凝与阴同静。方便巧用动与阳齐。故配父母也。佛与菩萨□是导物之师。由此而生也。三藏解云。菩萨如来通名导师。以新学谓其未离受生。应有父母。今欲题其以法化生。绝于是受身。故益之以法也。问。大论第三十六云。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今何故方便为父耶。答。疏主判云。般舟翻为现前。现前见佛是有行。故属方便。名之为父。既方属方便。故不相违。
  疏问八不但是等者。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第二卷。佛告舍利弗言。菩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帝为二乘。作福男。以有菩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乃至六度世间果报三乘圣道。皆现于世。又第十三卷。诸天子白佛言。以菩萨因缘故。断三恶便。十善道及四禅刹利大性轮王。六大乃至色究竟天。须陀洹乃至诸佛。出现于世。佛言如是。如是乃至广说。准之可悉。今取意引之。
  疏云。问二慧云何由二谛而生等者。下明□衣二谛发生二智。言关内影法师中论序云等者。举伪秦长安昙影。旧说。此师制作中论疏二卷有本也。注但在二卷。名注也中论也。然述义云。此师制述中论义疏。凡有四卷。流行于世者非也。彼四卷疏无作者名。疑净秀师疏也。今捡彼序云。夫万化非无宗。(九行之有)时有大士。厥号龙树。爰诧海宫。逮无生忍。意在傍宗。载隆遗教。故作论以折中。其立言意也。即无言不穷。无法不尽。然统要归。即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即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即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即不果于有。虽无而有。即不滞于无。即断灭见息。不存于有。即常着水消。寂此诸边。故名曰中。今略引之。述义云。斯论虽无法不穷等者。示论宗致。以真谛故等者。且约开门二谛。示于显道之义。谓欲明中道正境。先举用二谛耳。譬如有波必有水。有水不必有波。既言用故。必明于体。此非专欲言用义也。而云以真谛故等者。于非有假说有。于非无假说无也。言不著于有故等者。结正境义也。言断无见者。犹无边者。执常著者。犹有边义。言关内者。长安之东方有关。从此关至长安。诸师皆初关内耳。今谓不尔。从长安京。于西北角有玉门金城二关。指此中间。故云关内也。
  疏云。问云何真谛虽无而有等者。问答以显旧序意也。言答此由是等。净名玄云。详此意者。真故无有。虽无而有。即是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俗故无无。虽有而无。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以为坏假名而说实相。虽曰假名。宛然实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法。以真际宛然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实相。即不果于有。不果于有故不常。不滞于无故非断。即中道也。述义云。真故无有等者。于非有假说有。于非无假说无。言真际者犹真谛空。即非有义。立诸法者。谓假说有。言假名者。犹俗谛法。即非无义。说实相者。谓假无。言不坏假名等者。明有即无无即是有义。以真际宛然等者。明即是故离边之义。不果于有等者。结正境义。如大经云。非常非断故名中道也。准此玄文。今云。不坏假名等者。引大品经第十三卷文。以明有即无无即是有义。言不动真际等者。引大品经第三十六卷文。明即是故离边之这也。经二所文。具引如初牒末也。有人传云。经云。诸法相。今云实相所言相者。体相也。即实相是。经云。建立众生于六度。今云。建立诸法所言六度者。即是诸法也。言真际者。犹实际之别因也。故大论第九十一云。菩萨求无明体。即时是明。所谓诸法实相相若为实际也。言不动者。如净名经上佛国品偈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御制云。言动者失也。乖也。准之可悉也。言实相者。本来寂灭之理。离虚妄法。为诸法性。故曰实相。所言实者。非虚妄义。相者体性也。故无行经云。实相无烦恼。无众生无佛。观好恶音声。知非音声性。常入无文字实相之法门也。
  疏云。二谛生慧等下。明释正观。先举用之境智相生。即以悟有宛然而无等是也。故净名玄云。以了诸不实相故。生沤和般若。以悟实相诸法故。生般若沤和。准玄文。今云。有者诸法。无者实相也。言沤和般若等者。明即是义如境有无相即。智之权实相即亦尔。般若即沤和。沤和即般若。故净名玄云。沤和般若而宛然沤和般若沤和与宛然而般若故等者。明即是故远离二边。故玄之。以沤和宛然般若故。不著于有。般若宛然沤和故。不滞于无。准此玄文。今云。常者有也。为者无也。言不断不常名为中道者。话正观义。故玄云。不果于有。故常着水消。不滞于无。故断无见灭。寂此诸边。故名中观。准此玄文。今云。下奢此义也。
  疏云。然离二谛无别中道等者。此示境智相应。谓由中道正境。发生不二正观。正观证照正境。境如智。智如境。相生证照。不差失故。言然离二谛等者。约境明体用相即也。即明正境也。言离二慧等者。约智以明体用相即也。即明正智也。言故以二谛等者。正明境智生相生也。故百论序疏云。非正境。无以发正观。非正观。无以照正境。准之可悉。
  疏云。问既知二慧由二谛发等者。此正示父母也。言一者实慧等者。明约动静以配父母也。述义引游方策云。问曰。何谓阴阳。答阴阳者天地之气。寒气为阴。热气为阳。阴气□□阳气主生。阴阳之气共五行。故曰阴阳也。今有三解。一约天者。日为阳月为阴。二约人者。男为阳。女为阴。三约地者。山南为阳。山北为阴。余义准知。言虚凝者○严s之貌也。言又凡夫等者。第二义明约同体以分胜配当父母也。故净名玄。照空之慧。未能涉有。复照空慧未巧。但般若照空之慧。即能涉有。故转名方便也。言故罗什答王稚远问明云等者。此引大义章。证成同体义。如法华玄第四卷云。人如什公答王稚远问。方便与智。同是慧性。但智浅而方便深。了实相名实慧。不证实际名方便。准之可悉。述义云。秦王姚兴之博士也。姓王名稚远。翻大品时。以此问罗什也。准之可悉。
  疏云。问般若沤和等者。下总定体用也。言答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一百卷云。般若中虽有方便。方便中虽有般若。而随多受名。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以所用小异故别说。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各异名。菩萨得是般若实相。即欲灭度。以方便故。不取涅槃证。是时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功德未具足不应取证。以方便力。过二地入菩萨位。知甚深微妙法。引导众生。是名方便今略引之述义云。直照空有。似存滞碍。犹如金体照空即涉有用。妙而无滞。如金上巧物时不失金。金时未有巧。方便时必有般若。般若时。未有方便。其义例之。故玄云。般若与方便等者。此即明权实一体。约义分二。金喻般若等者。方便为用也。有人传云。譬如主于巧譬沤和。此即论文。只譬如字至天于有金巧二义方用也。
  疏云。问沤和云何巧耶等者。下显方便善巧所以也。即明一照一巧义也。言故罗什云等者。注净中经第四卷问疾品中。罗什曰。观空不取。涉有不着。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地以还未能无碍。当其观空则无所取着。及其出观。净国化人。即生见取想。心爱见。拙于涉动。妙于净观。云空慧不取相。虽是方便而从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着。为方便。故无方便。而有慧也。七地以上。其心常定。动静不异。故言有方便慧也。今取意略引之。有人传云。准此注文。以同巧故。下文是疏主顺同之。言但观空不证等者。述义云。夫论二智。照空时即涉有。有时即照空。举般若时。方便所言。举方便时。般若所言。虽同一时。随义隐显。般若照空。即隐巧显照。方便涉有。即隐照显巧所言照者。虽复照空。即能鉴空。故玄云。般若实相境立名。又当其体故。显照隐巧。方便不从照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显巧没照。故玄云。虽复照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为方便。虽复照有。即能鉴空。此用□巧。此照虽巧。但实智为体。故隐其巧。名与其实称也。
  言智度论悉譬喻品云等者。如彼论第七十一云。须菩提。譬如有人年百二十岁年耆根弱。又有风冷热病若杂病。须菩提如向老人百二十岁是人欲起行有两健人。各扶一腋。语老人言。莫有所难。随所欲至。我等二人终不相舍。如是须菩提。若善男女为阿耨菩提。有信忍净心深心欲解舍精进。为般若方便力所护。乃至为一切种能护。当知。是人不中道堕二乘地。能到是处。所谓菩提。论释曰。老病人者是有信等功德。菩萨不断六十二见故若老。不断百八等诸烦恼故名病。从床起者。从三界起。我当依佛。以邪见烦恼因缘故。能成菩萨道。二人者般若及方便。般若灭诸邪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今略引之。净名玄释云。将入毕竟空。即是照实相。无诸戏论则谓无著及断惑之功也。方便将出毕竟空。即是为般若所导。又是方便不证照境起行之力。述义云。入者悟也。谓修正观悟性空故。出者起也。如经中言从三昧知知即是出。谓从空观而出缘俗有之境。故空是实相。谓无实相。然言实者。对俗浮虚。以真空义为实也。有一卷记云。佛为众生。是故说教。依教修行。随根上下而受生。处常清净故。严土化人也。别记云。上求佛道。故云严土。下化众生。故云化人。今捡论文。无严土化人益。是得意引净名文。以润饰也。所言将者。玉篇。○助也。牵也。
  言净名等经者。如彼经中卷问疾品云。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厌疲。是名有方便慧解。疏主释曰。严土化人随有不著名方便。入空自调伏。称之为慧。如此修者。能以空慧。导有不着。故名方便。义成而在慧便解。准之可悉。言及释僧肇大同此意者。注净名经第四卷。释僧肇云。始行者自在。先以方便积德。然后修空慧者亦有无。修空慧而后积德者。各随所宜。其解不殊。积德向菩提。即严土化人之流也。又云。巧积众德。谓之方便。直达法相。谓之慧。二行俱备然后为解耳。若无方便而有慧。未免于缚。若无慧而有方便。亦未免于缚。准之可悉。有人述有说云。罗什心与智度论文。同明二智各照一境也。净名经及僧肇。大同此心。虽然肇师正用二照二巧也。
  疏云。问直观空为般若等者。上来约一照巧以明二智。今约二照二巧以明二智。言答以罗什意者。上所引注第四卷文意也。彼文云。观空不取相。虽是方便。而从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着为方便。故言无方便而有慧也。准之可悉。言肇师正用此意等者。如注经第四卷云。释僧肇曰。巧积从德谓之方便。直达法谓之慧。二行俱备后为解耳。今略引之。述义云。所言巧者。不证不着之义也。今捡净名玄。云照空不证者。凡有二义。一者般若照若实相。实相既无所依。即般亦无取证。此般若之□二不证空。名为不证。此方便力也。涉有不著者。亦有二义。般若入空。故言不著有。二者方便为般若所道。能涉有不着。此般若力。准此玄文。照空不证者。方便之力也。涉有不著者。般若之力也。所言涉者。苍颉篇云。入水间行曰涉也。序疏云。行山为践。行水为涉。盖是别论耳。今通取行义为涉也。问。何等为直达法相耶。答。玄云。直照空有。名为般若。行空不证。涉有无著。故名般若。此之照巧更无二体。以巧而照。故名为实。以照而巧。故名方便。准此玄文。直达空有法相。名为直达法相。问。若照空□名实者。空有二境应俱得称真。答。能照之智。若名实智。所照之境同称实境。实境实智之中。有空智有智。实境之中。有真境俗境。问。既有真俗。云何皆名实境。答。是如实智境。故名实。从智受名。又实是真俗。非妄情之当体名实也。问。何故真俗二境。名如实智境耶。答。般方便如实照境。故云如实智。此二智所照境。故云如实智境。问。云何名为如实照境耶。答。于假无有如其道理实知。是假不生性执。故云如实照境也。有人传别记云。直达法相者。约二是也。此照二谛义。云实相也。云实相也。传又记云。正用此意者。正用前问之心耳。传自意云。至于沤和。此肇师语。所言巧积众德。即是照空不证等文意。问。般若照二谛境者。二境应起一智。答。般若体非不能照诸法。便用既照。不烦恼般若照耳。若用既诸法而体复照者。即一境二照。既一境二照。亦应二境一智生。是生但明般照实相沤和诸法也。今诸此明二智。答照一境耳。非谓二照二巧门。故不相违。
  疏云。问亦得直照空义等者。此下明体一用多门也。言般若直照等者。由不见一切相。而见实相。故云直照。所言照者。犹照见也。言一能照空等者。实相既无所依。即般若亦无依着。故大品云。菩萨于空不着。故不证空。所言证者。犹证着也。言次观空等者。以无累着故能导方便。令涉有无深着。所以然者。照空于空无著。是般若之力。故属实慧也。言三涉有复能无著等者。如大品云。菩萨以方便力故。为众生受五欲。而无所染。准之可悉。
  言故用金为体等者。如大论第一百卷云。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各异名。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以所用小异故。别记述义云。照空有。似存滞碍。犹如金体照空即涉有用妙而无滞。如金上巧物。准之可悉。
  疏云。问若净名经等者。上来明以二智为法身父母竟。自下会能异文。言璎珞经等者。今捡。目录云。宋沙门道严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凡有二卷。如彼经下卷佛母品云。佛子。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十方无极刹土。诸佛皆作是说。今取意略引之。t法师云。不一亦不二者。显彼初双二谛离边。以有无常尔故不□。圣智照空故不二故。第三不常亦不断者。显第二门二谛离边。以法界不变。故不断。第一无二故不常故。第三不来亦不去者。显第三门二谛中道。以因缘和合而无从来因缘。破散而无所去故。第四不生亦不灭者。顾第四门二谛中道。以不坏假名而非有生。其用显实相而非有灭故。是谓别门八不义也。而二相即圣智无二者。前说四双皆不相离。故离诸边。而不堕中偏。如不一即是不二乃至不灭即是不生。如是相即远离诸边。如是二谛相即不离。所以二智随境无二。是故无二之二谛境。能为无二之二智母。以之故言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然智母之义。略有三种。一都是一切众生本觉之姓。始觉所依故名智母。能与始觉。而作本体三者二谛中道。非本非当能生圣道。故名智母。今此文中显第三义十方如下第三总结。正明智母竟。在于前也。言答若以二慧生佛等者。此示生母义。言若二慧生佛等者。此示说母义准之可悉。
  疏云。得失门第三等者。言问八不但是众圣之和源者。通示八不与得失作本。言六趣者。述义云。约所得报。名为六趣。若约能得业。名为六道也。问。经说有五道。今云何言六趣纷然耶。答。智度论第十一卷云。佛去久远注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异部。或言五道。或言六道。摩诃衍法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旨。应有六道。复次分别善恶。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故有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也。述义云。修罗摄于鬼道。故云五道也。法华疏云。道安师之道行注。胡音此云质诣。其以多□曲。故为亦此名。令其质直诚信诣即信也。婆苏传云。非天也。正法念经云。修罗有鬼有畜。罗□是师子种。婆娑伽陀经云。有鬼有畜有天。准之可悉。言纷然者。犹□乱也。言又涅槃云等者。彼经第七卷文。今取意略引之。如彼文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药王既没已。其后是药或酢或咸。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异。是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疏主释云。雪山譬众生五阴身。一味药譬佛性中道。佛性故念一。智者所可药。故云味得。此佛性能破烦恼病。故言药。言王既没已。明佛去世后众生薄福。修行断常生灭等因。致令佛性成六种。是药真味停留在山者。明众生虽复行断常。得种种果而佛性终不失。如满月者。譬佛性中道圆正。准之可悉。言中道佛性不生不灭等者。案。大经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断不常。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十二因缘其义甚深。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云。问云何失于八不等者。下别示八不与失作本也。言爱见烦恼者。案。序疏云。生死根本唯爱与见。起爱见二因。感无常苦二果也。疏主引法品云。戏论有二。一者爱论。谓于一切有取着心。二者见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也。硕法师云。贪瞋慢疑无明此五钝使。名为爱论。身见边戒取见取邪见。此五利使。名为见论。所言爱者。以染着为义也。见者决定为义也。所言业者。造作之义也。即三种业。所谓善不善动业也。不善之业感于三途。善业感欲界人天。不动业者。感上二界。具明如下。言即有生老等者。如稻等经。弥勒菩萨答舍处弗言。后阴始起。故名为生。住世衰变。故名为老。最后败坏。故名为死。追感往事。言声哀戚。名为忧名为恼。疏主释云。此八通是内身之苦。故稻芋经云。邪见妄解。名为无明。以此邪解。赴于三业。故名为行。善恶等业。能受果报。故名为识。从染污无记业。生染污无记识。不动业生不动识。从识生名色。从名色生六入。从六入生触。从触生受。从受生爱。从爱生取。从取生有。从有生生。从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准此经文。今云不悟八不等者。即是无明也。故净名玄初卷云。迷缘人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无二慧。则称为无明。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无所有。是事不了。名为无明。故知尔也。即是过去受生本也。言爱者。现在受生本也。所言病者。一乖变常百一病。四大乖变四百四病。故云病也。若依十地经经者。死别离时。愚人贪着心热名忧。发声啼哭名悲。五根相对为苦。意相对。忧苦转深为恼。准之可悉。
  疏云。问得失入不凡有几人等者。下明得失八不之人。言失人四者一钝根起爱众生等者。此下别明失人。言一钝根起爱众生者凡夫也。人是在家。又是天魔也。言二者利根起见外道者。此出家外道。亦可二乘人也。言如智度论呵旃延云等者。如彼论第四卷云。问。何以故。未得佛道名为菩萨。得佛道不名为菩萨。答曰。未得佛道。心爱者求欲取阿耨菩提以是故名菩萨。已成佛道。更得佛种。种异大功德。故更有异名。名为佛。譬如王子未作王名为王子。已作王不复名王子。既为王。虽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萨亦如是。未得佛道名为菩萨。已得佛道名为佛。声闻法中摩诃迦旃延尼子弟子辈说摩诃衍人言。是迦旃延尼子辈是生死人。不谤不诵摩诃衍经。非在大菩萨。不知诸法实相。自以利根智慧。于佛法中作论议。诸结使智定根等。于中作义。尚处处有失。何况欲作菩萨论议汝言。初阿僧祇劫中。不知当作佛。不依佛。二阿僧祇劫中。知当作佛。不自称说。三大阿僧祇劫中。知得作佛。能为人说。佛何处说是语。何经中有是语。若声闻法三藏中说。若摩诃衍中说。迦旃延尼了弟子辈言。虽佛口三藏中不说义理。应尔阿毗昙婆沙菩萨品中如是说。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师云。摩诃衍人言已下。即是大分第三论主。广破尼子等所说非义。就中有二。一总出其失。谓虽得罗汉。不脱变易。虽断烦恼。报身未亡。此报身犹属分段生死。故云是生死人也。得诸法实相少故。言不得如美中少盐名无盐美也。当说。于小乘中以诸戒使定智业。与大见根等为八法聚。释犹有失。何况乃欲解大乘义耶。未得三藏意□。故言失耳。汝言。初阿僧祇劫中下第三。破未知是菩萨不是菩萨义。汝言。三阿僧祇劫中既未种佛相。故不知是菩萨者。汝第二僧祇劫时已得授记。能上升虚空见十方佛。尔时授记即是大相。岂得不知是菩萨而取小相也。三藏经摩诃衍经□无此言。汝体何处得此义也。准之可悉。有人传别记云。亦三藏所无者。言有极微也。今谓不尔。违大论故也。有一卷记云。大乘说十作不共法。不如旃延所引。故云是法非大乘中说也。大乘中说十八法者。三藏中所无。故云亦三藏所无也。
  言盖是等者。论云。旃延尼子弟子辈言。虽佛口三藏中不说。义理应尔。阿毗昙毗婆沙菩萨品中。如是说是也。有人云。是疏主释成论意者非也。言如五百部等者。大论第六十四卷信毁品文。具明如上。慧影师云。般若虽言其无。而不伤其有。但以给集假聚。故名有。说为非无。无性故说为无。名为非有。不解此义。故如刀伤心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即是小乘人回心等者。上来已明了从生回心学小乘有三失竟。今次明小乘人回心学大乘亦有三失。言于大乘中种种推斥等者。方广道人也。故下文云。方广道人学大乘。明一切法不生不灭毕竟空也。有一卷记云。地论师云。般若是不真宗。涅槃即是真宗。此语大乘与小乘。中所无故云尔。又嵩法师云。双林灭是实同大品意。然涅槃明常乐我净。此是权教故云尔。
  言三保执大乘等者。言如法华论释药草喻品等者。案。彼论明七种对治之中第三。云雨譬言三者。大乘人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如是意倒取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应知。疏主解云。大乘人者。标人也。一向决定者。标病也。起如是意释病。谓无别二乘人。故称为病也。此人初闻一乘经。谓唯有一乘无有余乘。遂有二失。一失于一说三。二失于缘成三。如是倒取者。实有二种。二乘有而有无。故言倒取为对治。此故下第二。由能对治。虽地雨是一。于草木成差。随草木成差。虽理是一。随缘成三。于缘成三也。准此论文。如字至于破菩萨病而用耳。
  言以菩萨闻通理等者。疏主释成论意也。药草喻品疏云。次依法华论。明此品来意者。火宅譬初凡夫病。穷子譬破二乘病。云雨譬破菩萨病。菩萨之人闻上来所说。唯有一理。便为毕竟无复三乘方便。此即得实失权。存体忘用。然识权方乃悟实。达用乃鉴于体。既不识权亦不悟实。即权实俱丧体用。□□为治此病故。明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虽至理无二。而于缘有五故。权实义故体用方显。
  言虽一地所生等者。疏主解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者。第七明能生是同譬也。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者。第八是所生差别譬。今此两譬有生是同所生有异。而是至理无二。于缘得益不同。所以论同异者。为欲今昔二病称叹二人破。今昔二病者。昔五乘人正执于教异。不知理同。受今一乘教。执理同。不知教异。破此二人故。明理是同不生教异。虽五乘教异。而主常同。故文云尔耳。有人传别记云。此有二义。一约体用理教言之。所言一地及以一雨。是体是理。即是非大非小体也。而诸草木是用是教。二者约用而为言之。何者一地一雨。是大乘教即是本也。而诸草木。是小乘教即是末也。所生所润。约所分别。而为言之。以小乘教从大乘内出故。非是被缘而言教也。即是大乘机。大乘教。大乘因果也。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者。小机小教小乘因果也。亦可约大小乘。即是各有受润增长义。故约大乘教而为言者。受大机人。故云爱润也。修因得果。义名增长。以此义言。但约大机受大乘教。故云所生所润也。今谓不尔。违疏文故。不妨于缘成小者不妨大教。于小缘而成少之语也。
  言故云城逾远岐路逾多者。尔雅云。道二达谓之岐。言故法华经等者。如彼经第二卷譬喻品火宅偈云。□枭雕鹫。乌鹊鸠鸰。蚖蛇蝮蝎。蜈蚣蚰蜒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夜叉恶鬼食啖人肉。疏主释云。若约摄法而为禾者。毒害虽多。不出二种。一者显现有形之物。谓怪鸟毒虫也。二者隐无形之物。夜叉恶鬼。为害之极。唯有斯二。有形虫鸟。譬三毒缘事烦恼。无形鬼神。譬迷理诸见。害法身慧命。唯有理事两惑也。若约次第者。有形鸟兽。譬在家起爱众生。无形鬼神。譬出家起见外道。若约同异者起三毒烦恼。名为毒虫。若起诸见。称为恶鬼。具此爱见使惑苦果烦恼身心。故名火宅也。若禅文者。上有怪鸟。譬上二界爱使。下有毒虫。以譬瞋使。爱唯在上不在下。譬同诸鸟。瞋唯在下不在上。喻彼毒虫。重瞋如蚖蛇蝮蝎。轻瞋如蜈蚣蚰蜒。以处处皆有下。上来第一。譬在家凡夫起缘事之使即起爱之徒也。自下第二譬出家外起达理之使。于中有二。初明疑使。夜叉恶鬼下第二。明见使也。述义云。以贪等五。喻毒虫及禽兽。虽然毒虫多故。今从多举毒虫。以身见等五为见。喻慧鬼也。虫者。昙捷师云。虫今作虫。
  言方广道人等者。有传有说云。是人此乃五百部内人。而盗大乘。故云学大乘耳。今谓不尔。五百部执于定性有。方广道人。执定性空。此部即是大众部有一说部是。
  疏问如来出世正为何人等者。言此二人中有无闻非法者。如胜发经摄受正法章第三明康法之人譬云。又如在地持四重担荷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如荷担种重任逾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人。授声闻乘。求缘觉乘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如荷担种重位也。疏主释云。不近善友。故云离善知识也。虽有善友。不相值愚。亲近义希。故称为离三乘人及人中善人。能以善法利物。为善知识。不能听受正法。故曰无闻。或都不闻正法。或闻之甚希。或可虽闻不解。无恶不造。不能系念思惟如法修行。故言非法。授与福分善根。令修福舍罪复生善处渐得入道。故言而成就之。有下乘根性。复欣乐下法。故名为求。为说四谛。欣厌观法。故授与声闻乘。问。缘觉之人。佛在世时。为其说教。可得是授。出无佛世□有授义以不。答。亦有二种授义。一者诸佛菩萨以神通力。起风动树。自而弃落。令其思量。故云授与。二者以人为缘。如弥猴仙人坐禅遂得缘觉。亦如是授义。准之可悉。有一卷云。有无闻非法人。昔有可闻人天教之机。以人天乘而化度之。有可闻三乘教之机。以三乘教而化度之。非谓现在为有五乘性。而说五乘教以化度之。
  疏云。次明四人等者。此下示得八不之人。言如前所明等者。疏初卷正名门中。引涅槃经第二十七卷。且明观十一因缘。今指彼文。故云如前所明也。言观中道者。述义云。凡有三义。一者以体中为所观。皆向于体。而智力不同。故有四种耳。二者体用具足。方是中道。夫中以不偏为义。三者二谛用中。名为中道。何者虽等观二谛。而二乘人不能究竟观。具明如记初卷也。言三兽者。有本作狩字。
  言何得文云为声闻人说十二生灭等者。初牒长行文。如彼文云。如彼文云。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人。为已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元康师云。先说十二因缘生缘。其计无因邪因生。即如增一阿含中说十二因缘生灭。次又为已习行下第二。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也。久行大道久舍善根。故云已习行也。发大乘心。故云有大心也。以久习行已发大心。所以堪受深法。故云堪受深法也。以大乘法下上来教之缘。此下明缘之教也。先为外道计无因邪因生故。说十二因缘和合生。今为菩萨宜闻不生不灭故。说因缘不生灭也。十二因缘前后相续。不可言生。不可言灭等。既不生灭。是故言空。今引此文。以为难问。只本云。阿得经云。今本。无经字也。
  言如智度论释大小二空等者。如彼论第三十一卷云。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如谁阿鋡大空经说生因缘生死苦。有人言。有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诃衍经说十方。十方相定是为大空。问曰。十方空何以名为大空。答曰。东方无边故名为大。亦一切处有。故名为大。记一切色。故名为大。常有故名为大。益也世闻故名为大。令众生不迷闷。故名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为大空。余空破因缘生法。作法□法易破。故不名为大。是方非因缘生法非作法。微细法难破。故名为大空。慧影师云。大空者已下论。于二乘不得法空。而言声闻法中以法空为大者。师言。其实不得法空。但其观法故。注云。如罗他茂树。树虽已卧灰炭等。在时树想犹生。至灰炭都尽。树想乃灭。尔时来得法空。而所以除灰炭者。只追树想故。说言法空为大耳。今解。若谓其观法不得空者。云何乃说法空。法空为大。而所以尔者。有二意。一者。诸小声闻不得法空。唯大者得。故云不法空为大。二者。于声闻中以法空难得。故云法空为大。不得言尔时但观法。故言法空为大。人人赞叹法空。故云是大。如杂阿含大空经已下。所以引此经来者。欲明声闻但以十二因缘等空为大空为大空义。言谁老死等空为生空乐小空者。尔时但得谁空。故云尔小也。老死等空为法空者。属大空人。欲明此大空义。□故所以引来也。摩诃衍经十方空者。欲大乘中大空广义。此中以十方为大空。若大本经乃以般若空为大空者。此就世间法。明大空义。彼就出世间明之。各有一意不相违也。今取意引之。
  言答玄义中已释者。如一卷玄义第六分别大小门云。问。小明一空。大辨二空。可有差别。既同二空。大小何异。答。略明四种。一者小乘折法明空。大乘本性空。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人法空。大乘明三界内外人法□空。三者小乘但明空。未说不空。大乘明空亦辨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涅槃。四者小乘名为但空。住于空。菩萨名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也。故知。虽明二空。空义有异。故分大小。准之可悉。述义云。一说部人。折法之后。方知是空。而不知本来空。如二乘与菩萨立因缘假法。而见义有异。故云。一者小乘折法明空等。故净名玄云。利根二乘设得法空。盖是折法明空。菩萨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为有。即有为空。故二乘折法明空。菩萨明本来空也。
  言智度论云二乘名俱空等者。如彼论第三十七卷习相应品下云。空相应有二种。一但空。二不可得空。以但空堕二乘地。以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即无处可堕。复有二种空。一者无方便空。堕二乘地。二者有方便空。即无所堕。直至阿耨菩提。今取意略引之。述义云。但空者人空之异名。又但者住也。出观时着空故。不可得空者。知空亦复空。故即不着空之言。
  智度论又云等者。如彼论第三十七卷云。舍利弗欲以须陀洹同得解脱故。与诸佛菩萨等。而佛不听。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与虚空等。今取意略引之。净名玄。二乘得小空。如毛空。菩萨得空。广遍知十方空。问。空有何大小耶。答。一乘不能别相一一知诸法空。但总想知十二入空。故名为小菩萨。能引相知一切法相。谓□细大小浅深法。然后知其是空。故空广大。述义云。如阿含云二乘不知赤盐白盐。问他方知余物亦尔。又大品云。菩萨名一切种智。以别别知诸法故。二乘名一切智。唯总知诸法故。是知二乘有小分方便智。准就自行总相知因缘假法智。而无他方便智也。□细等者。若就教法。小乘教□。大乘教细。大小例之。大乘所说之理大故。能显教法亦大。小乘及此浅深亦例。小乘法浅。大乘法深。若就事法因微是细。柱等是□。广明如名记第三卷也。
  疏云。正宗门第四等者。约此第四门。大有三段。第一总明由八不正故三种中道正。第二明三谛各其八不。第三明结束。今此文初也。言问前言二谛等者。上第二寻本门云。答由八不则二谛正二谛正即二慧生。今指此文。故云前言八不等。言答由八不故世谛成中道等者。案。中论玄义云。诸法实相。言亡虑绝。未曾真俗。故名之为体。绝诸偏邪因之为正。故云体正也。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强说真俗。故名为用。此真与俗。亦不偏邪。目之为正。何者。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无。此之假有远离二边。故名为正。俗有既尔。真无亦然。假无不可定无。假无不可定有。远离二边。故名为正。然像末钝根多堕偏邪。四依出世廷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识正教便悟正理。即有体正准此玄文。末世钝根堕在八迷。今由论主。释于八不廷正佛法故三谛正。准之可悉。
  疏云。问论主何故等者。言三者即世所行亦云有三种中道等者。述义云。齐梁之代。学成实者。所明如前卷。应知。又案。法师云。破彼有虚假理与真无相理。虽就此明中。终是二理不离断常。今云中道者。中假无二。中义岂同乎。有人得云。下料简门云。成云无生无灭此明真谛。复有人云。不生不灭明真谛义。不断不常明世谛义也。后之有义。当于此处。即世所行之义。今捡。均正十二卷章第二卷八不义云。成实师解。八不不同。一云。八不□是真谛。中道亦是真谛也。二云。不生灭是中道。即是真谛。不有不无中道。余六不是俗谛中道。准之可悉。
  言但考责三中皆成中等者。彼云。实法灭故不常。假名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名为中道。今谓不尔。不常犹是断。不断犹是常何中之有也。又彼云。真谛四绝故非有。不妨会真成圣故非无。所以真谛中道。所言非有非无。即不生不灭也。今谓不尔。汝真谛四句绝故是无。会真成圣故是有。只是有无。何有中道。彼云。俗即真故非有。真即俗故非无。即非真非俗中道。今谓不尔。非真犹是俗。非俗犹是真。还是二谛更无别中。故云堕在偏邪也。真如硕疏。
  疏云。问云何将八不释成世谛中道等者。此下第二明三谛各具八不。于中有三。第一辨世谛具八不。第二辨真谛具八不。第三辨非真非俗具八不。今此第一。明世谛具八不即成四别。今即第一。明不生不灭。言一师语等者。所言一师者。兴皇寺法朗师也。言他有可有等者。失四对中初二句。所言有可与不由也。得句亦二。所谓无可之与由也。言故以空有等者。二谛假也。道理只应举世谛假。然今欲示二假不离。故具举耳。言因缘生不可定生等者。正作世谛中。是从世谛复假。入世谛复中。
  疏云。问师云假生不生等者。简世谛所除之执。有人传云。此举二三方言世谛中以问耳。今谓不尔。此第二方言世谛中。云假不生假灭不灭。此乃不假。何言不性耶。言答师云假生不生此有三意等者。有人传云。此第二第三两方言之意。何者。言若明二谛俱无生义等者。第二方言意也。即是举世谛无生义。可知。真谛无生义故云尔耳。言自有假生不生等者。此第三方言阶渐义。故彼文云。二者欲示阶渐明义者。世谛中不生不灭。即是真谛之假。非是破性明中。乃明世谛假生。虽生不起世谛假灭。虽灭不失。故生灭宛然。未曾生灭故。世谛中即是真谛之假也。准此疏文。今云。不于假生者。泯寂泯不之义也。言是如上释者。指初牒文。
  言三者明此假生即是不生等者。第三方言相即义。故彼文云。一者即世谛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是世谛。准之可悉。然此文大意明中假相即。故云即世谛是不生。所谓即者非即。是即远离四句。故名为即。谓世谛假生。离边之义。即是中道也。非谓二谛相即也。言若安不生置于真谛等者。别记云。若定不生但置真谛者。即是不知复假。何者世谛具有生灭。故名为复假也。今案。玉篇。安者○止也。定也。
  疏问性实生灭等者。答以生定生即生是常生示者。有人传云。若者。玉篇。○汝也。如也。比也。今谓勿加比字。述义云。所言故者即也。
  言答论云等者。此即是论第四卷四谛品中。引华首经之偈文。然令为证中假无二谛。故略引下半文。琳法师云。亦不是假名者。追有明空。空是假名说也。又真理绝相。言行斯断。岂容有空于其间哉。但假言以示无言。故云亦为是假名也。亦中是中道义者。无性故非有空。空故非无。远离二边。名为中道。此释直明相待。以破有无。而未正明因缘空义。今明万法起也。藉因托缘互相依持。离有离无。相依故非有。恒持不是无。离有无二边。乃名中道义也。疏主之意如记初卷。
  疏问若尔摄山大师等者。述义云。杨州之南有摄岭山。山内有止观寺。昔染武帝初学成实毗昙。闻高丽国道朗法师从北地来。住摄山止观寺。善解三论。妙达大乘道。智定等十师就山学之。而传训授梁武。因此遂改小从大。后摄山麓造栖霞寺。坐禅行道。故云摄山大师也。案。均正玄义第十云。道朗师德会稽山阴。悬少时说法处。诸法师请法师后来摄山。摄山云杨州七十里。止观寺行道乃至广说。具如记初卷也。
  疏问大师何故等者。言四谛品云等者。此论第四卷观四谛品偈文所引全同。具如初。言长行释云等者。如彼文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何以故。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是属众缘。故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自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今为证体用异。具引偈文并长行文。取意略引之。今云。以远离二边等者。疏主释云。因缘是中道义。即此因缘离于二边故。名为中道。言为众生故等者。因缘是假义。既无自性故。不得言空。空亦复空故。不得言空。为化众生故。以假名说。故因缘是假义。准之可悉。言中道为体等者。此疏主释论意。示体用别也。只中与无有二体。然义不同故前后举之也。言若辨三中三假等者。述义云。于二谛处名之与合。皆具中假故。故三中三假也。中假不相离义。故云常通也。此卷之末具明中假。故云。后当具说即体中具八不之处。具明四种中假即是文也。
  疏问何等是性实生灭等者。言一者世间所说等者。此顺世外道计。故疏主云。现缘外道。谓。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会能生众生。准之可悉。言二者诸外道所计无因邪因等者。疏主释云。无因外道。谓。万法自然而有。不从因生。言邪因者。一者一因外道。谓自在天等只一因。能生万类之果。二宿作外道。谓万法之果。但由往业。无有现缘。三现缘外道。上所引是也。是诸外道计定有生。亦名性实也。言三者小乘之人等者。疏主释云。从未来来现在。从现在谢过去。今捡。此论第二卷末观有作无品长行云。如说三世者未来中有法相。是法为至现在转入过云。不舍本相是则为常。疏主释曰。此是萨婆多义。准之本悉。又大论第六卷云。如鞞婆沙中说。微尘至细。不可破不可烧。是则常有。复有三世中法。未来中出至现在。从现在入过云无所失。是则为常。慧影师云。汝毗婆沙中萨婆多家执微尘等常。同外道义。言四者有所得大乘等者。有人传云。此处文而世谛破假。今云。何言第二方言谛之处不破假耶。解云。净名玄述义第五云。为计性者。故说俗谛假。为计俗假者。故说真谛假。以此义故。言渐舍等。准此记文成实方广俱是定性病。故以世谛假破之也。又纵破云。二谛破假执。但今夺破云。世谛不性真谛不假。总显意云。有所得假生灭。犹堕性灭执。有所得假无生。犹堕假故假生灭执。故云夺破也。又下文云。计实无生。既是有所得。犹是生义耳。又云。由来虽言世谛。是三假。令以无所得望之终。是性义。为今世谛所破。今谓。以假故假执为谛所治者。总谬传。以此真谛所治故。又有所得。学大乘人虽言有为诸法是假。遂道决定有生可生。此即生不由灭故。便成自性。故为世谛所治。即是性执。云何言假耶。
  疏问世谛破此性实灭等者。言以如此等性毕竟空寂等者。有一卷记云。所执境法体永无。故云毕竟空寂也。述义云。谓由性执心之所有若人若法皆有所得故。五眼不见。今案。净名玄云。大品经举我人为喻。十六知见毕竟无所有故。五眼不见。今有所得性有人法。五眼不见亦复如是。所言五眼者。案。法华疏明五眼有二门。一就应身论五眼。佛托父母生身。故有肉眼。以在道树下。得于四眼。以有远见。故有天眼。照三乘根性。故有法眼。照于实相。故有慧眼。照佛境界。故有佛眼以就法身论五眼者。照五种境界。故有五眼。照障内境。名为肉眼。照障外境。名为天眼。余三如上。肉慧两眼就体得名。以肉为眼。名为肉眼。以慧为眼。故名慧眼也。法眼即从境立名。以其见法。名为法眼。天眼佛眼得名不定。天眼得名凡有三种。一从人立称。又从义目。诸佛菩萨名为净天生。在天中报得眼根。彻见大千世界。从彼净天以立其名。故名天眼。二者就报得名。始从四王上至非想。通是天报。生彼天中报得眼。能远照瞩。故名天眼。三者从因受目。如地持说。一切禅定于三住中名为天住。依此天住修得净眼。故云天眼。佛眼得名凡有二种。一从人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觉。即此觉知照。故名为眼。此之五眼若据法身。以智为体。智有五用故名法五眼。若就应身天肉既是报名。即以色法为体。余三以智为体。若依毗昙义。天眼通亦以智为体。准之可悉。问。法华经云见六道众生。今何故云不见耶。答净名经云。有佛世尊得真天眼。悉见诸佛国不二相。不二相者。见宛然而无所见。虽无所见。而无所不见。故见不见不二。法花明不见而见。大品经明见无所见。故不相违也。问。五眼与十眼。相摄云何。答。十眼之中。初□眼一。五眼中□眼亦兼天眼。见□细近远。是天眼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慧眼。诸根差别。第五佛眼。佛十力。第六智眼。分别了知一切种法。第七明眼。诸佛光明。第八出生眼。涅槃法。第九无碍眼。见一切法无碍。此之六种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前慧眼。见诸法实相第一义谛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见平等真法界故。广明如疏第四卷也。
  言此性本来空寂等者。述义云。谓性执有之无处。即永无之无也。即是二谛之外本性空义。今案。净名玄云。有所无故称无。即是有所得五句。皆毕竟空。是诸佛菩萨所离。故云无也。此无是二谛外无。二谛不摄。准之可悉。
  疏问此出何处等者。言答涅槃经云第□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五卷。佛告迦叶言。从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虽无不同菟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炎。乃至得道。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疏主释云。下第二。约非有非无明中道也。文云。不断不灭如灯炎者。此引大品深奥品灯性喻。非初炎燋炷。不离初炎。非后炎燋炷不离后炎而燋炷。得菩提亦尔。法宝师云。善男子至非有非无第二就非有非无明中道也。众生佛性非有非无者立宗。所以者何已下辨释。以可见故。不同虚空之有。以可生故。不同菟角这无。是故已下结非有非无也。亦有亦无至非有非无。第二就亦有无明中道也。即是就佛性。破有无执也。今略引。约亦有亦无明中道文。准之可悉。言又涅槃无生死不可为有等者。□□□(二十八字缺)。
  疏问性空有几种等者。言一者计有空性等者。述义云。所言性者。犹体性也。如言有虚空也。言此空性即是佛性等者。有一卷记云。因缘本性本来自空。名为性空。即此空性是乃佛性。般若实相三异名也。言二乘人等者。□□□(四十八字缺)。
  疏问二谛俱不生等者。言□□□□无性假两生等者。案。净名玄第六云。世谛无实生。故云不生。真谛无假生。故云不生。言世谛不说性等者。问。净名玄云。世谛不说无生灭。真谛不说生灭。故云二谛俱不说。今何故云世谛不说性生真谛不说假生耶。答。各举一义。故不相违。言二谛绝假实两生等者。有所得假。实皆是性实。故因缘世谛绝此实生也。无所得方是假。乃为真谛所绝。述义云。如成实等。他学大乘有所得人。所有一切假实之言。皆为性执。何者五阴和合为人。五阴为实。以人为假。乃至四尘和合。为瓶□等。假实亦尔。是乃世谛绝。以无所得因缘有无为假。是乃真谛绝。故方具绝也。言绝即是如等者。若世谛绝实生灭。名为世谛。如真谛绝假生灭名为真谛。如只问举五事。今答三事者。性之与空乃是如义。何者。述义云。如者空义。空者无也。世谛无实无生灭。故名为如。若有实生灭。即为不如。真谛亦尔。无假生灭故为如。若有假生灭。即为不如。大论三十二卷云。若实是坚相者。何以故。胶腊等与火会时。舍其自性。有神通人。入地如水。又分散木石。即失坚相。又破地以为微尘。以方破尘终归于空。亦失坚相。如是推求地相。即不可得。其实皆空。空则是地之实相。是名为如。准此为言。如即是性。如即是空。故不别答也。
  疏问何故初就不生不灭等者。言答随寄一门等者。言万化者。如昙影中论疏序云。夫万化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述义云。万化者万物之异名。以因缘生。俗法万差。即曰万化。化者生义。即无而忽有之义。言冀茍者。玉篇下。○且也。得也。沫也。上○连苦也。连草也。孔安国曰。茍城也。元康师云。冀者望也。今二字□须后训也。
  疏问何以故知等者。言答青目释不生等者。疏主释云。此文虽正是内迷。今具明内外所立。以此论正大破内傍破外故。僧佉大众成实上座毗昙。计因中有果。卫世大众成实。执因中无果。僧佉毗昙成实。计自体生。摩醯首罗论师毗昙成实。计他生义。尼乾子外道数人成论。计共生义。眼水外道地论人。计有因生。卢呵外道琛法师。计无因生。故云内外论师九种因果也。问。疏第三卷述山中旧语云。前周就第一义门释。后周就世谛门释。所以然者。第一义为本。世谛为末故。前释其本。次释其末。何以知者。复云世间现见故。即知是世谛。复既是世谛。即知前是第一义谛。准此疏文。正破内外论师九种因果。应明真谛中道。今何故言明世谛中道耶。答。二周义含多意。第二说云。又二周释八不同。破一切有所得人颠倒定执。同申佛二谛中道。但初周总释。约为三根人作四对释这。后周别破一现事。以解释之。既去同申佛二谛中道。今且约世谛而为言之。以因果皆是世谛故。彼此两处各举一义。故不相违。
  疏问何故不言不因不果等者。如涅槃经第二十七卷。佛告迦菩萨言。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佛性亦尔。以此义故。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云。非因非果。疏主释云。譬如无明为因下第二譬说。无明为因。行为无明果。行为识因。识为行果。行为识因。今无明为此因。作因故言因因。行为无明果。识得得此果之果。故言果果。佛性亦尔下合譬。以此义故下第四。明佛性无定定义。十二因缘能生观智。既是观智之根本。不宜不正。若其不正境。即成生灭。断常之境智复然。今简此境。是无生灭境智。即是无生灭智故。将十不以简十二因缘。故云。不生不灭乃至非因非果。即此因果常自不生不灭。非因非果。非是观观。其故方如此不生不灭也。问。十二因缘。是境界佛性。那得亦非因非果。答。此是境界中道。中道悟道能于缘正。今辨十二因缘中道。故云不正不灭乃至非因非果。问。若尔为第五非因果何异。答。十二因缘非因非果。非过去二因故非因。非现在五果故非果。现在三因未来两果亦尔。故云非因非果。第五非因果者。非境界观智缘因缘因。故云非因。非菩提涅槃缘果。故云非果。所以异也。今取意引第四佛性无定定义文。以为难问。准之可悉。述义云。所言非者。犹不之异名也。发旨者□□□(十一字缺)
  疏云。问已说不生不灭等者。下第二明不常不断。故重牒长行云。问曰。不生不灭已总破一切法。何故复说六事。疏主释云。第二次释不常不断。故知。明不常不断也。言不生不灭等者。牒前也。何故复说六事者。问后。此问大意。以后六事。难前不生不灭。今明不生不灭已足。而更说六事者。八事难足亦应更说。若八事为足。不更说者。今明不生不灭。亦不更说六也。言答利根者闻初即悟等者。约法为言。无生已报一切诸法。所以利根闻一知十异。不须说六。所以然者。以世谛无□实生灭故。无病不破。了知因缘假名生灭故。无正不显。所以不须更说六事。而更说六者。为人未悟。宜转势演之。所言转势者。别记云。意同而易语。故云转势也。故论云。为成不生不灭义故。言又根性不同等者。论主破诸法生灭。明无生灭。外人闻此。更不肯受。论主破诸法断常明不断常。外闻之即便生信。所以然者。彼谓。诸法有因灭果生。闻说不生不灭。即破其因果。成阐提邪见。是故不受。若闻因灭故不常。果续故不断。不失因果。是故生信。即是僧佉卫世。乃至若提子等外道。并上九种论师。乃五百部。立有果因义。闻说不生不灭。即谓无复因果。是故不受毕竟空乃至不生不灭故。若言因果相续不断不常。即不失因果。所以生信也。
  言如净名三十余菩萨说不二法门者。如彼经中卷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语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入不二法门会。法自在菩萨言。生灭为二。得无生法忍为入不二法门最后文殊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为入不二法门。文殊问维摩诘言。当说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准之可悉。所言三十余者。初阶有三十一菩萨。并文殊净名合三十三菩萨。今且约初阶。故云三十余菩萨也。
  言又如昙无竭说六百万亿般若之门者。如大品经第四十卷。昙无竭菩萨告萨陀波仑菩萨言。善男子。诸法等故。当知般若亦等诸法不可思议故。般若亦不可思议。是时萨波仑菩萨即于座处。得六百万诸三时门。谓诸法等三昧等。大论第一百卷云。问曰。萨陀波仑先已知诸法空相。今种种总苦。位立七岁。见昙无竭。得何等利益。答曰。萨陀波仑先见诸佛。得诸三是昧。尊重般若生著相。今昙无竭七岁从定起。为说般若。破其着心。一切法性自空。非般若令其空。是故说诸法等。故般若等诸法离相。乃诸法不可思议故。般若不可思议。不令轻贱余法实般若萨陀波仑得是教化。断般若中着心。即得诸法等诸三昧。句句解说。散乱心中俱有智慧。不名三味。今从师皆已。一心思惟。名为三昧。称心不乱。智慧变成三昧今入摄心乎。所闻诸法。皆名三昧。能破诸烦恼等及魔人。如水寒风未至水成为水。即无坚用。若成冻水能有所蹈。得如是等六百万三昧门萨陀波仑得闻昙无竭所说法。得诸法中大智慧明。所谓种种诸法实相门。诸法中平等。平等是智慧。入萨陀波仑禅定心中文为三昧。今欲说三昧智慧今世后世果报故。准之可悉。淡海记云。萨陀波仑菩萨以六百偈。问昙无竭菩萨。昙无竭菩萨以六百万亿偈者。非也。违大论故也。新译大般若经第四百卷云。法涌告常啼菩萨言即于座前得六亿三摩地门也。
  疏问已知更说异门等者。言涅槃如来性品等者。如彼经第七卷如来性品。佛赞迦叶菩萨言。汝已成就深利智慧。善为汝说入如来藏。若言诸法皆无我。是即断见。若言我住。即是常见当知。如是远离二边。而说真法。今捡。彼经第二十七卷师子吼品。今有此文。即是释前因果中道凡有七文之中。第一明众生迷中道故。成于二见文是也。谓众生迷中观故。成断常之二见。即成前生死本际。凡有二种。谓无明与爱。穷生死之本。不过痴爱。今即穷生死之本。即是断常二见故。尔以断常二见。释成前痴爱也。具明如疏第十六卷也。述义云。彼经如来性品。与师子吼品。广明佛性义故。于此令为一名。而曰如来性品也。
  言此论业品云等者。如此论第三卷观业品。未申二谛中谛中道。明业离于断常。初偈长行云。此论所说义。离于断常。何以故。业空寂灭。自性离有。何法可断。颠倒因缘故。往来生死不常。疏主释云。此论所说者。总标离于断常。何以故。释离于断常。言业寂灭等者。业本性毕竟空。非是前有业灭之然后方方空。故□是断。若前有业。灭无方空。即是断。此释偈初句云。虽空而不断。言颠倒因缘等者。明业虽毕竟空。于颠倒者。宛然而有。往来六道亦非是常。此释第二句云。虽有亦不常。今略引释上半。总标离于断常之文。准之可悉。
  言如百论云等者。如彼论下卷破因有果品初云。外曰。诸法非不住。有不失故。无不生故(修□路)有相诸法如泥团。从团底。从底腹。从腹咽从咽口。前后为因果。种种果生时。种种因不失。若因中无果。果即不生。但因变为果。是故有诸法。疏主释云。立有三意。一者上品末云。诸法念念生灭。无有住地。僧佉今弹内此言。故云非不住。言有不失者。第二僧佉自立义宗。转因为果。而不失因。盖是僧佉二十五谛大宗。无不生故者。破卫世也。注不释非不住。释后二句。开为四别。言有相诸法等者。第一释有不失以弹内失。若因中无果下。斥于世师。但因变为果。防提婆及世师二家之难。因既不失。果云何生。是故释云。因变为果。有果生。而果体即是因体。故有不失。是故有诸法下第四。证有情爱及一异等。今略引经释中。释有不失以弹内失之文也。别记云。因时有果。果时有因。从生苦乐万物生灭道理皆然。故云。种种果生时。种种因不失也。智度第七十卷出僧佉义云。众冥生竟。从大生根。谓从细生□。根散归大。乃至从觉还真。谓从□归细。虽从细生□从□归细。而都无所失。故云。种种果生时。种种因不失。准之可悉。又金七十论上卷注释云。随因有果故者。谓随因种类。果种亦如是。譬如麦芽者。必随于麦种。若因中无果者。果必不似因。是即从麦种。豆等牙应成。以无如此故。故知。因有果。准此论文。故知。僧佉计因中有果。言卫世师执因中无果等者。如金七十论上卷云。卫世师等执因中无果。是义不然。故知因中。定有果。准之可悉。
  言佛法内萨婆多明三世有即是本有果性未来等者。案。大论第六卷云。如鞞婆沙中说。复有三世中法。未来中出生现在。从现在入过云。无所失。是则为常也。道基师阿毗昙章第五卷三世义中云。流转生义是世义也。故婆沙云。去义是世。世别不同。乃有三种。谓过去现在未来。有为诸法。已起已灭。名为过云。已起未灭。故曰现在。未起未灭。称之未来。譬如眼见色已灭说为过去。见色未灭是说现在。未见色者名为未来。又云萨婆多宗三世皆有。故谁心云一切世悉有。不违其所应。牟尼之所说。声闻僧无佛。长行释云。有三世此萨婆多所立一切有。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僧祇部二世无义。以本无今有已有还无等者。□□□(二十四字缺)言今明因缘因果不可言定有等者。如大经第二十七卷云。得次善男子。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二中间。即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为中。以是义故。中道之法名为佛性。乃至广说。疏主释云。今是明因果中道。此即穷于生死之本。生死不出无明与爱有。此二种故。即有生死。故二种为生死本。今欲穷此生死之本。欲明此二种无明即是现在生死之本。爱即是未来生死之本。言是中间有生老病死者。无明中间。有现在生老死。爱中间。有未来生老死。故云。二中间有生老死。言是名中道。过去前二因。灭故不常现在五果。续故不断。不常不断故即是中道。亦是现在三因。灭故不常。未来二果。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即名为中道。故云。具如涅槃师子吼品说也。然有人传云。上所引文者非也。
  疏云。次明不一不异者世谛虽离性实生灭等者。下第三明不一不异也。言如僧佉与大众部等者。有无名。疏云。因果一者。外道僧佉人义。因果异者。卫世人人义。佛法有二部。佛云。复一百六十年中。一大众部谓。因果一故。变种子为牙转少为老。故因果更无二体也二上座部无转变义。故种灭于前。牙生于后。少灭于前。老生于复。此因果异也。问。疏第三云。上座明二世有。即是因中有果。大众明二世无。即是因中无果。准此疏文。应云。大众明因果异体。上座明因果一体。今何相违耶。答。述义云。因果有二。报因因果。习因因果。一念之善。近以招人天报义。名为报因。以善善相续远至佛果义。名为习因。若约报因因果。而立异体。若约习因因果。而立一体故不相违也。又约上座部。有本宗同义。有末宗异义。若约本宗同义。而言一体。若约末宗异义。而言异体。此亦义别故不相违。有人传有说云。本立因中有果。二世同有。故云本宗同义也。立因中无果。二世有无。故云末宗异义也。今谓不尔。见记第四谓。苦集同是有为。故云因果一。灭道以是为无为别。故云因果异。报因因果。因中无果。习因因果。因中有果。各举一义。故不相违。
  言答法品云等者。如此论第三卷观法品明菩萨得方便慧益。偈上半文所引全同。疏主释云。下明悟无生灭生灭。即是世谛。世谛虽有万化不同因果是立信之根。诸法之本。故偏说之。今此上半。明因缘因果不一不异。如卷指不同不可言一。更无两体不可为异。即破僧佉卫世一异两部。亦除大众一异二宗。准疏文。今云因果等者。且如五指为因拳以果。五指能生。拳即所生。何得言一。五指名拳五指。拳名五指拳。何得言异。故称中道。准之可悉。有一卷记云。众因缘生法者是也。此果法与因。不一不异。故云不异因也。若约喻为言。譬如有人向于山谷发呼音时。彼呼音者因。应音者果。此呼音与应音者。不得一异。何者若呼未应时。不得言一。若呼应时者。不得言异。故云不一异。此约法法相而为明之。若约观行。人天因得人天果。乃至作三途因。堕三恶道。故云不一不异也。
  疏云。次不来不出者惑病无穷等者。下第四明不来不出也。言如计众生苦乐等者。法宝师云。第五□得者。是自在天因外道。以迦罗鸠驮迦旃延为师。计众生罪福皆是自在所作。既非人造当有何罪。准之可悉。
  言复有外道计苦乐之果等者。如十二门论观作者门云。是裸形迦叶。谓人是苦因。有我者。说好丑皆所作。神常清净。无有苦恼。所知所解。释皆是神。神作作好丑苦乐。还受种种身。元康师云。下第二释经意也。文中广破四作。以明无此理。故佛不答之。此前出谓情。明佛所以不答之意也。谓人是苦因者。又自造苦还自受也。有我者说下。此我还是人。人我皆是宰主之名。故下但破我作。即无所破也。言裸形者。杂阿含经第十三卷云。阿支迦叶。阿翻为无。支迦叶言衣。今言。裸形即无衣。准之可悉。
  言复有宿作外道等者。法宝师云。此须跋□他计。即此宿作外道。以现苦行破于宿业。彼计唯过去能超业报。便能断业。即苦果不生。果不生故。即得涅槃。虽引此说。尚怀犹预。故今问佛是义云何。准之可悉。
  言复有外道等者。如提婆涅槃论云。尼乾子论师说。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无命等物。准之可悉。
  言又如毗昙计木有火性从于性火以成事火等者。□□□(云云)。
  言成论明木无火性但假缘生等者。□□□(云云)
  疏问世谛因果等者。言答因缘因果等者。如大经第三十五卷。佛造迦叶菩萨言。我为众生得闻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疏主释云。此即第一。约非内非外。明中道。上言非内非外。此是双内外。下云内外合故者。此复明亦如是非亦如是非外。一切遗荡。故云非内非外合故。故名中道。准之可悉。
  言所以然者论等者。如此第四卷四谛品华手经偈长行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好是空。何以故。众缘具足。和合物生。是物属从缘。故无自性。今取意略引之。故云。不内外也。述义云。此论四谛品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等。及大论同必因缘和合生物。一一不能生故。就所生果明道也。言净名玄云。法不属自等者。如彼经上卷弟子品目连章。明所演之法。有二十六句。明法空处第十句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记。疏主释云。因缘之名其义不定。因有种子。亲而能生。为因。水土□而助发为缘。因有本无果体。藉因无之。索有其分。假缘而发。故互具有无二义。种种受因缘。两名。因近故难晓。缘远故易了。今以所易。释所难也。因亲故言属。缘□故言在也。御制云。因者由因也。缘者缘起也。缘既自空。故不属因也。肇法师云。前相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若观法不在缘。即法不属因也。道生曰。因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也。缘谓索有其分而彼起也因本以生义。今也不以不生。岂曰能生灭。是即因不成。因□近故难晓。缘远故易了。今以所易。辨所难即难也。因亲故言属。缘□故言在也。
  言但以四对历破从计等。所言历者。玉篇。○过也。
  疏云。次明真谛具八不等者。第二明真谛具足八不。明真谛中道中有四对。即为四别。此初约不生不灭。明真谛中道。言以空有等者。对世谛假。以明真谛假。言不生不灭为真谛中道者。正明真谛中道。此从真谛复假。入真谛复中。故玄义初卷云。假无不名无。假不无不名不无。从假无假不无入不无非不无。此名真谛。复假入真谛。复中此乃横作中耳。
  疏问何以知二谛俱无生等者。上云。世谛不生不灭。今言。真谛不生不灭。 故发此问也。言答璎珞经佛母品云等者。沙门释道严所译菩萨本业璎珞经。凡有二卷也。秦姚兴时沙门竺佛念所译菩萨本业经二卷。同本异译。今所引文。道严所翻下卷文。具引经文。如记第二卷也。晓法师彼经疏下卷云。此下第二总明八不。释此文意。略有二门。一者通门。二者别门。言通门者。谓如前说。二谛四门。各有此中四双八不。是义云何。此初一双不一不二。总释四门不一不二。言之与义。不异前故。其第二双不常不断。通释四门不空不有。有即为常。无便断故。第三不来亦不去者。重显初双不一不二。空有不一故。有不从空来。空有不二故空不遣有去也。第四不生亦不灭者。重显第二不常不断。不生故不有。不灭故不无。无是断义。有是常边。是故八不通于四门也。若就别义释此四双次第示现彼前四门。是义云何。此中不一亦不二者。显彼初双二谛离边。以有无常尔故不一。圣智照空故不二。第二不常亦不断者。显第二门二谛离边。以法界不变故不断。第一无二故不常故。第三不来亦不去者。显第三门二谛中道。以因缘和合。而无从来。因缘破散。而无所去故。第四不生亦不灭者。显第四门二谛中道。以不坏假名。而非有生。用显实相。而非有灭。是谓别门八不义也。准之可悉。
  言此论明大小二人俱失二谛等者。萨婆多五百部等小乘。执诸法有。非斥直空。是故失于真谛。方广道人。执邪无义。拨除俗有。是故失于世谛。今为欲续此二种失。仍牒八不也。言排拨者。上昙捷师云。○广雅云。排斥也。下玉篇。○绝也。弃也。理也。○言接仍者。上玉篇。○会也。○庄子。知者接也。司马身u云。接犹持也。述义云。接犹续也。○别记云。接此二失者。约就破病而言之。即执二谛也。仍牒八不者。约申二谛而为言之。因缘二谛是也。
  疏问但应直明二谛等者。言大乘偏空病者。如上得失门云。保执大乘。遂拨无小。如法华论释药草喻品破菩萨病道理。乃唯有大。不妨于缘成小。而菩萨拨无小。故名失。准之可悉。今谓不尔。此方广道人偏空病也。言又由来但明等者。净名玄云。旧云二谛。是二理四绝。为真谛理。三假为俗谛理。二理则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然迷之而成六道。悟之而有三乘。述义云。江南成论师等。既言是二理不可改转。即有无根深事如盘石。因此决定有无。故起二见。准此等文。今云。一谛生者。世谛三假。假是有义。故云。生一谛无生者。真谛四绝。绝即空义。故云无生。准之可悉。
  疏又明二谛俱无生等者。言故五十二位贤对皆就无生观内分其阶级等者。晓法师璎珞经疏上卷开说宗云。谓开前因。立四十一。于中加果。为四十二。果无增减。故立为一。因有阶降。立四十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四十二道名贤圣。别门而言。即有三句。前三十唯贤非圣。于凡夫法。但伏非断故。二最后一。唯圣非贤。于凡夫法。但断非伏故。三者十一。亦贤亦圣。于诸圣法惑伏惑断故。准此疏文。今言五十二位者。前四十二加十信。故云五十二。准之应云。前四十。唯贤非圣。于凡夫法。但伏非断故等也。
  言初信诸法本性无生等者。法站名义集云。十信心菩萨。一信心。信佛常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也。二念心。于六念处境。念不念。三精进心。如念精进心而行。勤修止观。四慧心。进观人法二种无我。五定心。解空处寂心心理静。六不退心。止观两融心不退没。七回心。善会平等回向于心舍。八护法心。解理坚固受持不坏。九戒心。善护身口意三业齐净。十愿心。以三业之善正求菩提。故曰愿心。以上十心此习种性。外凡之位也。我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大心也。述义云。信无生理。故名信忍。所言忍者解也。定也。
  言稍折伏生心令不起动念等者。仁王经疏上卷教化品云。伏忍上中下。即是得其方便行。若出其位。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上。在三贤位。习种姓名习忍。性种姓名性忍。道种姓名道种忍也。法门名义集。习种姓十住菩萨。一发心住。始从凡地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空性。住而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心地清显也。三修行住。善观诸法门对治也门慧照逾明。解心步境。终起种觉。故曰修行住也。四生贵住。理胜解进。生在真如法性理家。种姓清净故。曰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涉有入空。资智相资善行无滞。万解齐进。故曰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得般若真解。安心上理。故曰正心住。七不退住。空有不二得坚固真解。故曰不退住。八童少真住。从发心以来。远离二边。不起烦恼。长养真谛。契同无生。得佛法分。故曰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即从法化生。得佛法分。故能治真宗。令摄种立。故曰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观达真宗。理照逾净。解满最上。故曰灌顶住。以上十住内凡下品。三贤初位也。性种姓有十行菩萨。一欢喜行。前观解脱既满。今如解而行。自行化人离于邪。倒爱此深得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三无瞋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尽行。五离痴乱行。虽行有为以度众生。而无我人之相。不为无明所惑。心心离念佛三昧。故曰离痴乱行。六善现行。心常在定。而现行慈悲。化物同己。故曰善现行。七无著行。行空不空于无。行有不染于相。静乱俱游无碍。故曰无著行。八尊重行。常行于有无。而有无所不动正。以等行诸法。一切皆如。无可轻弃。重法心成。故曰尊重行。九善法行。既自善巧于法。而以此法授人。动成物轨。故曰善法行。十真实行。行于真谛。自利行成。行于俗谛。利他满行。真不弃于俗行。俗不乖于真。无伪曰真。非虚称产。故曰真实行。以上十行三贤位中品也。道种姓有十回向菩萨。亦名解行地。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从生相回向。菩萨授无为。众生不令住空。称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以为名也。二不坏回向。回有为而向无为。即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即无为所不不阻。有无俱通即通。即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若行有为无为。平等周通。即与三世诸佛。同行菩提。故以为名。四至一切处回向。若能通行一切诸法。即到一切诸法实际之分。故以为名。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既至一诸法实际。故能依实而成行。蕴积众生利润无心。所以为名。六随顺平等善相回向。即以无尽平等之善。出生增益。故以为名。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善生弥广。故能平等。津道法界众生。所以为名。八如相回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言如者不二不异也。行如此道。相无不融。是故为名。九无缚无著解回向。从生即如。即本来无缚也。如之众生。即如无可着也。此道妙通。即无所羁碍。是以为名。十法界无量回向。既体达一切诸法皆真如实相。故其道博通。非可限极。故以为名。以上十回向三贤之中内凡上。自此已前三十心。是地前三贤之位。用三品伏忍。除伏我相。相心不起。行善调顺。得名为贤。未断我相。故名内凡夫。若作无相观行。即犹有相间。故在世间之位也。述义云。地前三十心伏无明。故名为伏忍也。晓法师璎珞经疏上卷云。于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种姓。故十住名习种姓。十行位中久习成。成在姓之行转顺种姓。从行自性。名性种姓。十回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种姓。通名种姓者。种是种类义性是体性义。是佛种类。是佛体性。诸佛种姓。故名种姓。若当法身名种姓者。是持业释从生衍德名种姓者。依主释。余三准之。
  言以析伏生心不起动念等者。明于顺忍也述义云。初地以上六地以还。名为顺忍。既信无生理。而心顺此理。故名顺忍。此以傍义而为言之。言又生心动念等者。明无生忍。述义云。七地以上佛果以还。名无生忍。既悟无生理。诸烦恼不生。名无生忍。此亦傍义也。今疏主意。七地为下。八地为中。九地为上也。言生心动念等者。明寂灭忍。述义云。从第十地乃至灭理。故云寂灭忍。明寂灭忍有二。二地下品。佛果上品。此十地与金刚不异。故今为下忍也。法门名义集云。一欢喜地。始出凡规。初登圣竟。尘心内融。悦表外发。故地论云。初登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相无明。证通满功德。擅波罗蜜为增上也。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或度为增上也。三明地。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地。以加行智。断也迟苦。三慧忘失无明。尽证胜流功德。忍度为增上也。自此已前三地。总修大乘光定。断阐提不信习气障方便生死果报三。得大乐果。涅槃地。定既内明发慧。外照妄伪之法。于兹寂灭。故名涅槃地。以加行智行智断微细烦恼行生身见无明。尽证无摄功德。精进度为增上。五难胜地。得出世间智方便。着功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以行智断于下乘般涅槃无明。尽证无异功德。禅度为增上。六现前地。大智现前。名现前地。以加行智。断□行相无明。尽证无染净功德。般若义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总修习福智生定。断外道着我习气障因缘果报。已得大净果。七远行地。照法见空。于有不着。照空见法。于空不证。乃超越有无。出二乘世间道。故名远行地。以加行智。断细行无明。尽证无有功德。方便度为增上。八不动地。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地。以加行智。断于无相作功用心无明。尽证不增减功德。愿度为增上。九善慧地。色难已穷。心滞须尽无。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以加行智。断利益众生事。不由功用无明。尽证智自在依止功德。力度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总修贤护定。断声闻自利习气障有有生死果报。已得大乘我果。十法云地。自以所得无边善法。普□苍生。悲覆若云。法泽如雨。能令善根开发。道□互滋义。故地论云。得大法身。具足在。故名法云地。以加行智。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无明。尽证业自在依止功德。智度论为增上此一地。修首楞严定。断独觉自爱障。无有生死果报。已得大常果。十一等觉地。构二具大。二中安心平等。照齐种智。一相无二。故中等觉地。亦名无垢地。断烦恼垢习皆尽故。亦名金刚心断无明住地。十二妙觉地。圆觉内融穷鉴法性。摄无始终。穷微尽极。故曰妙觉。亦名佛地。种智现前。无上菩提金刚以后。至极常果前。等觉位中断烦恼习气。除生死尽。名无碍道。今于此地。菩提证涅槃果外之果。名解脱道。前来十二圣名为地者。有二种义。一能出佛果。二能住持万德。故通喻为地。具明彼。别记云。等觉妙觉有二种义。一者约妙觉。即有等觉义也。谓得无等等三菩提等。以此义者。二地不异。故仁王经云。五十一位也。二者等觉是因位。妙觉是果位也。初是无碍。后即解脱。无碍之时解惑相。对解脱之时。但是解耳。故璎珞经云。五十二位也。
  言无阶级阶级故有五十二位不同等者。有一卷记云。疏生立五十二位。亦云一位。然今云五十二位者。依假有无。悟解非有非无中道。依于中道。依假有无。悟解非有非无中道。依于中道。悟假有无。即是义说也。仁王经但言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不言假。十信中。十信即是依教而建立也。然均正师立六十二位。亦云一位。谓知有无是假十信。知非有非无是中十信。即是义说。法鼓经云。地前之三十心。与二种十信行。名为福分。初地以上。所以名为智慧故知二种十信也。此乃依教为建立也。问。二种释俱依圣教。若尔者立一种中信。不立二种十信。立二亦尔。此乃信不具足阐提。故大经云。十二部中信六。不信六。故名信不具足。答。随缘申教有傍有正。故不阐提。问。若尔者。二种释中。几实几权。答。以佛说教无不实。故皆是实也。若以随缘而为言者。皆是方便。问。若言皆实者。二种相违。若皆权者。如来一代所言教。皆不究竟。答。为人故相违。故大经云。一切诸法无有定相若有定性是生死。是摩王相。非佛法相。准之可悉。
  言如涅槃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佛告师子吼菩萨言。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阿耨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佛性。善男子。譬如胡□名为病热。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疏主释云。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等者。法师于此。略作四双八句。明只此十二因缘是因果境智凡圣种非种。言因果者。观十二因缘。智有成来。成来是因。成即是果。言境智者。十二是所观为境。此智不离于此。心十二是智也。迷故为凡。悟名为圣。此是因果境智。凡圣无离。凡作圣离境也。智所言种者。菩萨观十二因缘为种子。言非种者。二我观是也。譬如胡□等者作譬。胡□能为热病作因缘。名□为热病。此□热能令发热病也。又十二因缘能发观智。故名为种子者也。今取意略引证成因境启智也。故中论玄云。所言中发观者。如涅槃经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譬如胡□能发热病也。
  言以了世谛故等者。所言无生法忍者。如大论第五十二云。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法忍。准之可悉。问。述义云。解无生之智。名无生忍。若尔时者。智之与忍有何差别。答。大论五十二云。初名无生忍。后名无生智。□者名忍。细者名智。准此论文。体虽无别。义用不同也。
  疏问世谛破性生灭等者。言所以经云等者。如大品经第十三经卷。佛告天帝云。须菩提。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等也。今略引之。所言相者。即是体相实相是也。言论云因缘所生法等者。如此论第四卷四谛品偈文。今为证生即无生。略引上半。硕法师云。因缘所生法者。如因五指成捧拳。拳是所生。五指为能生。假五指成一捧。故云因缘所生法也。此之一句具有因果及以能所也。我说即空者。此是佛称我。故云我说也。即是无者。明所生之拳既由五指有。即捧无自性。故拳即空。准此疏文。随寄卷指。万义例之。
  疏问何故破性生等者。言此因缘假生等者。谓因缘假生。为佛境界。故云为佛眼所见。故法华疏云照佛境界。故史佛眼。只佛眼得名。凡有二种。一从人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觉。此觉智照。故名为眼。具明五眼。如记第二。言但因缘生即寂灭性等者。别记云。此有二义。一者约寂灭义。名真谛无生也。约不偏义。云真谛中道。世所言不偏义者。非但是无生。亦非是不无生。约具足义。名不偏义也。二者寂灭义。云真谛也。无生以为真谛中道。何者。对世谛不寂灭。明真谛是寂灭者。是真谛假耳。即约非寂灭义。故云无生也。所言无生即是空也。
  疏问旧何等者。有人传有记云。第二方言料简之处云。后意明渐舍义。即世谛破性生灭辨中道。真谛破假生灭辨中道。准之可悉。
  言答此据假病等者。别记云。此谓假病也。言故二谛俱破性假等者。中论玄。明收取义凡有四句。一破而不取。若是诸部所说。乖大小乘经。自立义者。即破而不取。故智度论。呵旃延弟子云。三藏无此说。摩诃衍中亦无此说。盖是诸论义师自作此说。即是其本也。二取而不破。如文殊问经说。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记。三亦破亦取。破诸部能迷执情。故取诸部所迷之教。四不破不取。就正道门。未曾有破亦无所取也。亦有四句。一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逆观于缘。无益有损。二取而不破。外道偷穷如来遗余善法。今□收之。如贼盗牛即其证也。又外道各邪心推冥智与内。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亦收外道。偷窃佛教。不识旨归。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教。第四可悉。准此玄文。世谛所破也。问。外道小乘大乘。执有诸法决定生性障世谛中道。迷世谛观解。于机缘有损无益。故破而不收。真谛所除空假名。与不空假名。只闻假空。不识说假表中道旨归。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假也。言故但除其病等者。净名经中卷文殊问疾品中。说化他调伏之中。第三辨除物文。所以不记。疏主释云。将欲寻物病原。故前释断义。菩萨自断我及空等三病。今欲断众生三病者。实无三法可除。但除空谓病耳。□眼病见空花。但治眼病。无空花法可除。故云不除法也。又一义不除法者。但破众生执有等病。不除因缘假名法也。故涅槃云。但断所著。不断我见。我见者即佛性也。此二名有其义。非无两释。准之可悉。
  疏问若因缘假生即是无生等者。别记云。于因缘上。定执性生。故云因缘性生也。约法性有二义。如约法界等者。差别法界。约用言之。无差别者。就体为言。然此处也。约用而言所言性者。谓法体等也。今谓不尔。因缘性生即是法性此法性也。犹是假义。故云因缘示现答文也。言答因缘性等者。有人传有说云。法性涅槃若一道一乘真如实际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昧法界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八识无住实际。皆佛性异名。解云。为诸法体性。故名法性。理用圆寂。故名涅槃。无所知无所不知。名般若善恶平等妙运不二。名一道。一乘如实不二。故名不二。尽原之实。故名实际。平等不二遍覆。故名法界。隐生死。故名如来藏。融诸不究竟清净。故名自性清净。心绝动静。故名三昧。为众生觉悟之性。故名佛性。此即一之平等大道上。说诸名也。平等大道。无方无住。故名无住实际也。准此说意。今言如者。即是真如。所言等者。即是外等。举真如佛性法性三名。等取余十一名也。故大论初卷云。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檀故无。第一义悉檀故有也。亦可如者。指事之如也。言此犹是假义耳者。有人传有说云问。真如理何为假耶。答。如中论云诸法复异故。今谓不尔。此约通因缘义。名为假耳。
  疏问何人执假生等者。言答有二种人一者不空中二谛二者空假名二谛等者。有人引均正玄义第三云。成实师执两家。说二说不同。师义辨为一家。第十三周颙义不不空二谛。此为一家也有人显玄意云。今依此义。空假名与不空假名俱。成实师执。只疏主意。与玄义小异。今捡。彼玄义第三卷云。成实师执两家。说二谛不同。广州僧亮法师云。法本自无。因缘成诸。称之为俗。法本性无。名之为真。终是二法两体不相关。即失假名义。河凉显亮法师云。因缘即体。不可得即空。即体不得之因缘因不空。此之二师十五家中。初即第一名。为假名空。次是第十二名。为不空假名。又山门玄义第五云。释显亮。立不空假名义。于法邃支道林。立空假名义。又大乘玄论第一卷末云。次周颙明三宗二谛。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空假者。开善寺用假空四重二谛中。初重二谛。虽空而宛然假。虽假而宛然空。空有无碍。治城寺泰法师二谛搜玄论云。不空假名者。宗何园显亮法师。慧静师弟子也。准此等文。今云不空名者。释显亮师义。空假名者。开善寺智藏师等义。假名空者。四重二谛中初重二谛也。具明如下同异门也。别记云。所言为此二人等者。不空假人之假执。二空假名人明空。望于此人。不知假。故作如是说耳。约不知假义。故云假执。言不空假名二谛空假名二谛者。一法□举二谛耳。但是世谛也。言不空假人等者。疏第三卷云。又有不空假生大乘人。但言空无性实性不空假生。准此疏文。所言不空假名二谛者。有所得大乘二谛。□释显亮师义。应知也。言汝云空无性实故是真谛者。述义云。所言故者。犹故之故也。
  疏问观由来义等者。如净名玄第六云。今且举成论。明三假义不堕失门何者。彼明三假有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即三假而常四忘。即四忘而常三假。即三假而常四忘。故有不自有。即四忘而常三假。空不自空。故非性义。述义云。此成论师立宗云。三假为俗。假空为真。以真俗相离之相即故。即假而常空。故有不自有。即空而常假空。空不自空。故非性义。准此意文。今云。由来即是成实也。
  言答义浅深门自当具释等者。后第五浅深门云。问。他亦云。有为世谛空为真谛。与今何异。答。复初章语简之。乃至广说。谓以初章中假明之也。四对为初章也。不有有即不有。不无无即不无。非有非无假说。有无是中假义。又明四重二谛。准之可悉。
  疏二者空假名人等者。有人传有说云。净名玄第六云。成实人云。三假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此坏生说无生也。又云。空假人。云四绝为真。真非假者。还是实也。为今之世谛所离也。准此玄文。今云成实人者。即是开善寺知藏师也。
  疏问不生不灭等者。言答以有空义为真谛等者。如上释世谛具八不之中。第一不生不灭文云。即一性实之执。具于二义。以性实是偏义故。障于中道。以自性义故。障于假名。能障一惑。既具二义。所障世谛中假亦然。以有不自有故。有是假名。即此假有。远离二边。故称中道。故云如世谛不异也。准此疏文。一假故假执。具于二主色假执是偏故。障于真谛中道。以欣然义故。障于真谛不假之假名。能障一惑。既具二义。所障真谛中假亦尔。以空不自空故。空是假名。即此假空。远离生灭二边。故称中道也。
  疏答余年二十二于绍隆寺等者。所言绍隆寺。述义云。江南梁朝所有寺也。言向所周者即二谛俱破性等者。此初方言意。何者。有所得之徒所行。无不堕此八计之中等是也。述义云。有所化缘。禀二谛教成性有无。故前破之。无如此性。故以两非为中。所言假者。有无相由而有。即不自义。识而有而无之假时。前性有无永断。此俗谛中。破于性有真谛中破于性无也。故净名玄第五卷伏断门云。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故名非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次明假有假无。即性有无始断。所以然者。既识假有假无。即知毕竟无有定性有无。故名假断。准此等文。真俗二谛相由而有。故云俱是假也。
  疏二者二谛俱破假等者。此不相关三种方言。疏云。答彼真谛虽非假等者。净名玄述成实义云。彼本立俗谛有三假。三假可说真理是四忘。四忘不可说。故净名杜言释迦掩室。所以真理虽无名。为真假立名。遂属真摄。准之可悉。述义云。以成论等义宗。恒立俗谛三假真谛四忘。故今举失真谛宗耳。
  言又中假师闻假作假解等者。淡海记云。善钟寺融法师长于寺地师等也。述义云。禅众融长于辨。俱是诠法师学士。而作中假解也。有人传有说云闻二谛之假。作假解故云中假师。闻假作假解也。
  言师云中假师重等者。佛藏经第三卷云。过去苦岸。萨和多。将云。拔难陀此四比丘有相说地。堕于地狱。又大品经第二十七。佛告须菩提言。譬如比丘于四重禁法。若犯一事非沙门非释子。是着空名字。菩萨心亦如是。轻弄毁蔑余人。故罪重于比丘四禁。且过五逆。当知。罪中重者无过于此。应见大品信毁品说也。淡海记云。中假罪重者。佛藏经云。宁起四重五逆。真起一念有相心。故云重也。
  疏三者世谛破实等者。此亦不关三种方言也。言由来世谛等者。述义云。法假受假名假。是为三假绝于四句。名为四忘也。有人传有说云。此正成实义也。言真谛四绝则非假者。此实不生也。
  疏答世谛是假等者。若准净名玄。应云。三假为世谛。四忘为真谛者。世谛之有为待。真空为不待耶。此定两关也。所言假者。此有义也。言若待真者真谛非所待等者。若言世谛之有待真谛之空者。即世谛为能待。真谛为所待。只真谛也绝四句。故是非所待。世谛三假。何是能待也。言世谛既不待真等者。若言世谛之有不待真空者。亦不自待世谛。既不相待更成自性。便成自性云何是假耶。
  疏四者世谛破实等者。此第二方言之意也。故初牒云。世谛破性生灭。以辨不生不灭。明于中道。真谛破假生灭。以辨不生不灭。明于中道。故云如前释之。
  疏问世谛破实而世谛是假等者。淡海记云。此问意云。若言以世谛破实而世谛是假者。真谛破假。故真谛应非假。若以真谛破假。犹名假者。亦应以世谛破性尚名性也。言答真谛破假生灭等者。述义云。但破取于假生灭心。而不破其法也。虽言真谛破世谛假。而不言破真谛假。由此义故。云不言破一切假也。
  疏问既具有四句等者。言若言世谛破实生等者。问言尔者。初言世谛破性生。真谛破性不生。此乃不释八不耶。答。初二谛。俱无生义。世谛破实性。真谛破实不生者。不释八不。非谓余义。
  疏问叵有真谛等者。昙捷师云。所言叵者。普可反。字尽云。叵不可也。
  疏云。次不常不断者。下第二明不常不断也。言既闻真谛等者。述义云。天然者犹自然之异名也。故慧达师云达猥生天。□元康师云。天者自然也。又云。天者自在也。又云。天者自在义。是纵任之称也。有一卷记云。佛出世时。名为有佛也。佛灭度后时。名为无佛也。问。由来亦云。有佛无佛性常住。与今何异。答。大异也。何者。他不依教谛。常有真道理。而四绝也。今依教谛而明之。若不尔者。不言二谛也。有人传有说云。由来者成实也。
  疏云。不一不异等者。下第三明不一不异也。言光宅谓真理等者。有人传有说云。光宅寺法云师也。捡有传云。其光宅寺本是梁武帝父母之宅也。因观音像放光。号为光宅寺也。厥法云法师者。年登四岁便讲六卷泥洹经。其人生时。感得紫云。年至四岁从瓦官寺解脱和上。奉□请。于内道场。□为出家。御执剃刀。亲落发下。于三刀众中着僧剃之讫。□施法眼施名名法云师。仍配住光宅寺。乃至广说。述义云。就能证智。而有胜劣。故云真理亦浅深。非谓所证而有差别。所言果者。犹是重也。即是层级之重。不如轻重之物也。别记云。于十地中。有十重浅深真谛。故云果隔真谛也。大分诸大乘师等。皆云。因于智故真谛有浅深耳。只成实师云。真谛有浅深。故智亦有浅深也。言所以经云无色无形等者。如大品经第六卷。佛告须菩提言。譬如佛光中日月光诸天光不现。菩萨行般若时。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何以故。是阿耨菩提。菩萨菩萨义。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龙树释云。如日月星宿真珠等诸天鬼神龙王光。于佛光中即不现。从大德神通力生故。菩萨句义亦如是。入此般若智慧光中即不现。因此譬喻教。诸菩萨常学一切法。不取相。无所得故也。今略引之。有人传云。无青黄等故云无色。无长短等。故云形也。别记云。约不异义。故云一切。就寂灭义。故云无相也。今案。大论第十八卷释般若品云。复次菩萨观一切法不合不散无色形无对无示说一相。所谓无相。如是等诸法一相。云何谓无相观种种相。一切法摄入二法中。所谓名色色无色。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二百法门。如千难品中说。今第八复次不破诸法。明诸法从本已来不合不散。唯是一如唯一无相。就此以明总义也。诸法非一。故言不合也。非二。故言不散也。就诸色中取对眼者。名色。对余四情者。名对。此等皆有状貌。故名形。此等皆不可得。故言无色无形无对也。诸法皆无有实。故不可示人。故云无示也。诸法无实。皆不可为他说。故云无说。亦言语相尽。故云无说也。一相所谓无相者。此有二释。一解云。虽复百华异色。同是一阴。万法虽同一如相。故云一相。一相此如相。亦不可得。故云无相也。一解云。诸法皆是一毕竟空相。故云一相。此毕竟空相亦无。故云无相。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云不来不出等者。下第四明不来不出也。别记云。由来拆俗得真等者。约就非于俗外之义。而为言也。言从真出俗等者。约就本来。而为言之。此之来出皆约真谛也。
  疏答智度论解集散品解无为法有集散云等者。如彼论第三十四卷云。问曰。五众法有集散。与此相违。故言不集不散。如法性实际等无相违故。云何言不集不散。答曰。行者得如法性等故。为集。失故。名为散。如虚空虽无集无散。凿户牖名为集。塞故名为散。今略引之。淡海记云。空集散者。成实师宗不立集散。只明大虚。故此集散。寄就毗昙。彼宗立有有为空。故言不来不出。真谛中道者。别记云。准上应云。约不偏义名中道。对世谛来出。故云不来不出为假也。下义准悉。
  疏答通即例之但佛弟子等者。别记云。彼宗皆许假生假假断假常。但云不断不常。约世谛言。不生不灭。约真谛言。然今随彼一往不言。而为言之。所言谛者○谛先王之名也。隐避也。忘也。
  疏一异来出即可通二义者。别记云。世谛者。假一异来出也。真谛者。假非一异来出也。是故云。通亦可真之与俗。皆有一异及以来出。故云通也。
  疏云。次二谛合具八不等者。此下第三明非真非俗具八不。于中又二。第一总标体用二。中第二随标别释。初中又二。初明合论用中具八不。复明合明体中具八不。初中又三。第一显经论明二谛差别。第二正明具八不。第三问答中以显各合差别。今言就合明二谛为中等者。第一明经论卷别。若准文起尽者。应云。欲显合用中以举经论差若准义道理者。应云。欲说合明体中以举经论异说。若准此判。科文就云。文中有二。第一总标体用二合中。第二随标用合中各具几不。初中又二。初双标体用二合中。后别约合明体中。以显经论差别。二判各有道理。任意取舍也。别记云。约合明中言具八不耳。不偏之义。名为合中也。
  言一者欲释经论等者。如大品经第三十一卷。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众生于五受众生有差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大论释曰。菩萨世谛为众生。说若有若无非第一义。若有是实有。无亦应有实。若有不实。无云何应实众生于亦五受众生中有所著。为是众生。离有所得。无所有故。菩萨说无所有俗法故。分别诸法。欲令众生知是无所有也。又仁王经上卷二谛品云。大王。若有为无即世谛也。以三谛摄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故。说一切法不出三谛。我人知见五受阴空。乃至一切法空。疏主释云。下第三明诸谛教门摄一切皆于空。文中有三。言若有若无等者。第一明世谛。此意明凡夫定执有无。故名世谛也。言以三谛等者。第二明三谛摄法。三藏师云。诸法本性为空体也。凡夫色□显。据色为端。名为色谛。二乘人修道无漏心。名为心谛。若义论生死涅槃。各有三谛生死。三者天人四大色是色谛。八识心。是心谛。生死无涅槃。是空谛。三者真实色。是色谛。二真实心。名心谛。无生死四颠倒。名空谛也。教虽说三。理非三也。我人知见下。第三明世谛还归于空。又教化品偈云。二谛理穷一切尽。疏主释云。能所立□冥境智俱寂。故云理穷一切尽。今文意云。尔故云摄法义周也。准之可悉。述义云。就合门二谛。开合明中。故云摄法周也。
  疏二者单明二谛等者。如菩萨本业璎珞经下卷。敬首菩萨白佛言。二谛法性。为一为二。为有为无。佛告敬首菩萨言。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一切诸佛菩萨智母。又云。慧有三缘。一照有谛。二照无谛。三照中道第一义谛。晓法师疏下卷佛母品云。别释二谛。即有四门。一有无有门。二三无二门。三因缘门。四假名门。有无有门者。谓分别性有理有事。道理假有假有非空。名为有谛。事法实无。实无是空。名为无谛。如经世谛有故不空。无谛空故不有故。真如即是中第一义谛。第二二无二门者。前说二谛有无差别常尔不变。名为世谛。有无俱空平等一味。是名故为第一义谛。第三因缘门者。诸佛已出三界诸行。而起机缘还入六道。如是感应因缘集会。以知不无。名为有谛。虽不是无。而不得有。不得有故。且谓之无。虽谓之无而不存无有无俱无。名为无谛。此门二谛即是中道第一义谛。所以然者。有不生故。即为无谛。无亦空故。即为有谛。所以二谛即为中道。第四假名门者。三假集有。名为世谛。实相名为第一义谛。具明如彼。而言单明二谛者。述义云。就关门二谛言。淡海记云。约离门二谛。辨合明中之文也。
  言第三明非真俗方是体中者。有人传有说云。单明用中为一。事论用中为二。今非真俗名为第三。非是先泯二归不二句也。又传有说云。指于先泯二归不二句也。非是单明用中合论用中之第三□也。显在下释泯二归不二之名文处也。又传有说云。与初释同。文执理尔。唯一不须明三谛。二明三谛义。故知尔也。准之可悉。
  疏云问云何但明二谛为中等者。此下第二随标别释。亦可第二随标以辨体用合中各具八不。于中又二。第一明合论用中具足八不。第二明合明体中具足八不。初中又二。初正明具八不。后问答。以显各合差别。初中有三。第一明初四不。第二明不一不异。第三辨不来不出。此文初也。言彼云真故无有等者。伪秦长安昙影法师中论疏序文。今略引证成四不义。所言彼者。彼昙影师也。所言真故无有等者。述义云。此就关门二谛。而为言之。言果者深也言即是不有不无等者。疏主释成序意也。有人传云。影师之言。至于不常不断之文也。所以然者。初云旧二谛本文亦有同文者。非也。捡序文者。显然无疑。具引序文。如记第二也。恐烦恼不记。准可悉。
  疏云不一不异者例上应云等者。此下第二明不一不异。言例上应云等者。例上影师序文。应云也。
  疏若对破立者开善谓真俗一体等者。如二谛章下卷云。就明二谛一体家。复有三说。一云真谛为体。此有二义。一明空为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为本。有非是本为是。故以真谛为体也。二有为俗谛。拆俗为悟真。故真为体。二云俗谛为体。要由拆俗。故得真。若不拆俗。即不得真。良田前拆俗故得真。所以俗为体也。三云二谛互指为体。前两家□□。今明具二义。明空为有本。故真为俗体俗为真用。拆俗得真。故俗为真体。真为俗用。二谛互为体。真俗互为用也。此即是开善门宗。有此释。开善本以真为体。余两释支流。准此章文。以真谛为体。故云二谛一体也。
  言龙光寺者。述义云。就师龙光寺释慧珠也。开善寺智藏师大学士。此法师住彼寺。江左敬法师。故举寺为名也。此师宗立三假。为俗谛体。四忘为真谛。名相为俗谛体。无名名相为真谛体。故二谛体。故二谛体异也。而言龙光。方案。高僧传第五卷道生传云。其年夏乘青园佛殿。龙升于天。光影西壁。因改寺名曰龙光。又云。又有释慧生者。亦上龙光寺也。
  言所以天亲释大品明十种散等者。如梁摄论第六卷云。论曰。十散动分别。谓菩萨十种分别。无有相散动。增益散动。损减散动。一执散动。异执散动通散动。别散动。如名取义散动。如义起名散动。释曰。菩萨分别。不与般若婆罗蜜相应释名散动。般若波罗蜜经说。十种法对治。此十种散动无有相是散动因。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是菩萨实有。释曰。由说实有。显有菩萨。以真如空为体也。有相是散动因。对治此故。经言。不见有菩萨。释曰。不见有菩萨。以分别依他为体也。以有增益无所有。此执即是散动。对治此故。经言。何以故。色由自性空。释曰。由分别色性色性空也以无损减实有。此执即是散动。对治此故。经言。不由空空。释曰。此色不由真如空故空也。依他分别即是空。此执即是散动。对治此故。经言。是色空非色。释曰。若依他性。与真实性是一。真实性是清净境界。依他性亦应如此也。色与空异。此执散动。对治此故。经言。无色异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释曰。若色与空异。此空即不成。色家法空不成。色通此义不祥。譬如有为法与无常相不异。若捉分别性。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别色永无可有。此永无所有即是空。此空即是色无所有。不如依他性于真实性不可说。一由清净不清净境界故也。执色有。通相为性。谓有碍此执散动。对治故。经言。何以故。舍利弗此但有名。所谓色。释曰。唯有名。是色通相。何以故。若离名色实无体性也。已执色有通相。又分别色有生灭染净等差别。此执散动。对治此故。经言。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释曰。此色无所有为通相。若有生即有染。若有灭即有净。由无此四义故。色无别相也。如名。执义。于义动。对治此故。经言。对假立名分别诸法。释曰。名是虚假所有作。对诸名。分别一切法也。如义于名。记旧执。此执即是散动。对治此故。经言。由假立客名随说诸法。释曰。名不与法同相。经言。如如随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释曰。随假所立名。说诸法。计名与法不异。经言。如此一切名菩萨。不见若不见不。不生执着。释曰。为对治十种散动。故说般若。以此说为因无分别智生。由无分别智。灭诸分别惑。具明如论。

中论疏记卷第三(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