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二(之末)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疏云。先于声闻法中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明赴两根缘起说大小乘法。就文为二。第一为小心说小教。第二为大行说大法。今即是第一。为小心说小教。元康。师云。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者。先说十二因缘生。破其所计无因邪因生。即如增一阿含中说十二因缘生灭也。
  疏问前云等者。硕法师云。问。先即言。令知佛法。故即应a佛法。今那道。先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乃明声闻法前后二文。似如相反也。B答凡有二意等者。硕法师答此两义。一者明此声闻义通。何故尔。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声闻。既言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何故非佛法。故断如是诸邪见。令知佛法耳。二者如问寻佛本意。欲开大道不说小乘。故释论云。譬如须山王不为小风所动。佛亦如是。不为小事因缘所以出世。是为大事因缘所以出世。谓开佛之知见。摩诃衍正道不众生。着小者多不堪闻大教。故不称佛之本怀。便俗取于灭度。故经道。从生诸根钝着乐。痴所肯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但为梵王殷勤致请故。佛于三七日思惟曲巧。就情施三乘方便。前明小。次辨大。何故尔。正道未即可阶。所以施三乘差别。令得藉斯悟道。故前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准之可悉。
  言依此义即具三轮等者。有人解云。然三种法轮文证者。如法华疏第四卷方便品云。知第一寂灭者。根本法轮。以方便力故者。枝末法轮。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者。摄末归本法轮。又化城喻品疏云。如五百由旬等者。三世诸佛有三种法轮。一根本法轮。谓一乘教。二树末法轮。于一说三。三摄末归本。谓摄入一。私案云。方便品。约一代取三种法轮。化城喻品。约三世显三轮。不挟华严也。
  疏声闻有四种如法华论说等者。如彼论云。言声闻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今取引之。言一决定声闻等者。此本乘声闻故。疏主释云。一本乘声闻。始即发声闻心。终证声闰闻果。言二退菩提心等者。此非本乘声闻。故疏主云。二非本乘声闻。开为二人。一本是缘觉。发缘觉心行。缘觉行中间值佛因缘。得转名声闻。即通业是也。二本是菩萨退取声闻。即身子之流。今是第二人。问。身子何故退大取小耶。答。身子本是小乘也。得燸顶次舍小乘。大六十劫行菩萨道后。值乞眼故。还舍大取小。故优婆塞经云。舍利弗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施眼故大难成。退求小果也。述义云。以有二事故大行。一者久习放逸烦恼因缘故。二者久殖愚痴之业。亲近有所得恶知识故。如舍利弗行菩萨道时修布施。从来求者。施与不逆。有婆罗门乞眼童子。即桃与之。虽于汝身有用。而于我掌无用。以脚践坏。因此退之。即十信中六心以下。退为二乘。璎珞本业经云。净日天子法财王及舍利弗不能入七位者。正此十信发心位耳。而基法师引优婆塞经云。十六劫者误写字焉。
  言三增上慢等者。此明于小乘内自复失也。实未得小乘道果。谓得小乘道果故。故名为失也。问。此三世中何世失耶。答。且今于现在世。值释迦佛。修习小乘。未得小果谓小果。复谓此果。以为究竟。不受大法。故是现在失。又有二种增上慢。一者未得小究竟。谓得小究竟。是小乘增上慢。二者保此妄情。复不进求大乘谓大乘增上慢。此人已得小果。但小果望大乘。非究竟。但有大中增上慢。无小中慢。亦释出家二众。同有增上慢。所以然者。出家二众专心道果。多获禅定。故得四禅时。谓得四果。名增上慢。有人言。慢中之增。慢中之上。名增上慢。今明增上是增胜之法。未得增胜之法。谓得增胜之法。恃此自高。名增上慢。问与邪慢何异。答。真谛三藏云。都未得圣法。而恃怙邪法。以起。慢名为邪慢。若得少许法。如得四禅等。谓是究竟。名增上慢言四应化声闻等者。如摄大乘论云。诸大菩萨及佛等。化示声闻。皆引实行。释向大乘故。富楼那等即其类也。此有二义。一赞扬大乘。二引诸小行。谓欲显菩萨道高。二乘行劣。令菩萨进求大道不退。取小乘。亦令小乘人深自鄙劣舍小求大。具明如法华疏并净名玄也。
  疏所以名声闻法者此欲明声闻菩萨两藏相对等者。如净名玄第七云。二藏义有三双。一声闻藏。菩萨藏。此从人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从法为称。三半字满字。就义为日。此三犹一义耳。问。说何法名声闻藏。答。说二乘法皆声闻藏。问。既说二乘法。应名二乘藏。云何名声闻藏。答。以立二藏意。但取大小相对。以小义为声闻藏。以大义为菩萨藏。案。大义记初卷三三藏义云。三藏者声闻学法也。释迦之教凡有三种。一是大乘。名方等等经。二是小乘。名三藏经。依准此文声闻学法。名声闻藏。菩萨学法。名菩萨藏。所言藏者。蕴畜苞容也。道基师云。通名藏者。苞含蕴积摄藏诸义。名之为藏。故摄论云。此三及二云何名藏。由能摄故。此摄何法。一切应知义。准之可悉。
  疏问小乘等者。此问意。何故唯云声闻藏菩萨藏。非谓缘学藏佛藏耶。言答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教名也。等者如玄云。答。凡有二义。一者立菩萨藏。大小相对。菩萨藏中具有佛法即是佛藏。二者示菩萨禀佛教。偏立菩萨藏。声闻藏中亦有缘觉。示声闻禀教。偏名声闻藏。人从多为论声闻因果二时。皆禀教。缘觉因人藉教。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声闻藏。不名缘觉藏。又云。缘觉亦不是小乘。故云声闻藏。故地持云。说声闻缘觉法名声闻藏。问。声闻藏非但说二乘法。亦说菩萨法。云何属声闻藏。答。小乘法说于菩萨。属声闻藏。若以大乘说菩萨法。即属菩萨藏。小乘法中明菩萨从凡得圣。教即未圆。理不具足。故名声闻藏。大乘法中明菩萨教圆理满。名菩萨藏。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少说菩萨法。如大论云。三藏中。广为声闻说种种法。不说菩萨行。其中本末经。为弥勒授记。亦不说菩萨行。故知。明菩萨法少。以少从多。名声闻藏。不名菩萨藏。具明如净名玄第七卷也。
  疏法华经言等者。如彼经第一卷序品文殊师利答成就中云。尔时日月灯明佛演说正法初中后善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菩提成一切智。疏主释云。为求声闻者。第二明三乘教古佛之缘。□有不堪受一。故于一说三。依毗昙宗。三乘行行乃异而同见四谛。以成三乘果。依成实宗。三家同见一灭谛。以成三乘果。言缘觉观因缘者。此是因时习观。悟道远缘耳。依大乘。三乘同观实相。故正观论云。得实相者有三种。但根有利钝。见空浅深。故开三也。今文云。说应四谛法者。机教称故。言涅槃经云。十二缘河等者。此涅槃经第二十七卷文。具引经文如记第一卷。今取意略引之。问。净名玄第四卷云。若尔涅槃经中。说三乘人同观中中。应是三尔通教耶。准此玄文。彼涅槃经是三乘别教。然今云何言是通教耶。答。今云通教者。十二因缘。是三乘人之所通观。故云通教。谓涅槃经是通三乘法之教。故云通教。若不尔者。法华经是独闻法。谓彼约能观智言别。今约观境言通。名举一义故不相违也。言又十二因缘等者。案。硕疏云。若使顺观十二因缘。即成苦集。若使逆观十二因缘。即成灭道。故四谛不乖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不乖四谛也述义解云。四谛是名略体广。十二因缘是名广体略。何者。十二因缘唯是世间法。四谛之中。苦集是世间法。灭道是出世间法故。然以十二之还灭义即是灭道。故名十二即四谛也。
  疏问乃知教等者。所言乃犹止也。而也。为者有也。有也。言答夫论设教等者。寻问意有二。今答亦有二。初答所以就通而不取别也。次言若说四谛等者。答所以。辨因缘。而不辨四谛。而言经云众生病有三种等者。案。大经第二十五卷德王品云。佛告高贵德菩萨言。譬如良医先观病根谓风热水。有风病者授之苏油。热病之人授之名密。水病之人授之姜汤。诸佛菩萨亦复如是。知诸凡夫病有三种。一者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病者教观骨相。嗔恚策者观慈悲相。愚智病者观十因缘相。今略引之。
  疏问经云等。案。大论初卷云。问曰。佛经中说十二因缘甚深如。佛告阿难。是因缘法甚深难见难解难觉。细心巧慧人乃能解。愚痴人于浅近法。犹尚难解。何况甚深因缘。人云。何言愚痴人应观因缘法。答曰。愚痴人者。非谓如牛羊等。是人欲求实相。邪心观故。生种种邪见也。准此论文。今此一番问之与答。取大论文略引之也。述义解云。经者涅槃经。故彼经第二十七卷云。佛告师子孔菩萨言。十二因缘不生不灭非因非果。故常恒不变。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准之可悉。所言世智辨聪者。案。法宗原云。八难者。一者地狱。二者傍生。三者饮鬼。四北俱卢。五无想天。六世智聪。七佛前后。八盲聋喑哑也。不能入圣及离染。故名之为难也。于八难中。世智辨聪。以大地法中邪慧为性。自余七难。皆以异热熟无记五阴为性。准此今言。世智辨聪者八难中一也。
  言答智度论释等者。案。彼论第十八卷云。复次能如是□因缘法者。不见有一法定自在。无因缘而生一切法。不自在出。属因缘生。有人虽见一切法从因缘生。谓为□邪因缘生。邪因缘者微尘世性等。是故不见□无因缘生。今取意略引之。
  疏问云何等者。言上来诸计凡有五句等者。案。有疏云。就此文中凡有五句。言有如是谬者。第一句明九十六种所计。凡有异佛法者。皆是谬。望前即总结八计皆谬也。堕于无因邪因者。第二句明一切外道所计。虽复无量□出无因邪因。以无因邪因。摄外道所计尽也断常者。第三句。亦束一切外道有异佛法者。皆堕断常。无有离断常故也。邪见者。第四句一切外道凡乖佛道者。皆不正。为邪见也。种种说我我所者。第五句。此之一句□外计。复□准此疏文。今言。以不识因缘等者。为破第一句邪谬。故说因缘也。言过去二因等者。为破第二句无因邪因。故说因缘。于中有二。初为破天因说因缘。谓从过去无明行业二因。有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从现在爱取有三因。□□□生老死两果。故非无因。而破外道自外。然生执。是明有因生果。破彼无因。问。何故过去□无明为本。现本在以爱为本。答婆沙云。无明有四事。一通缘漏无漏。二通缘为无为。三是遍使不遍使。四通缘自界他界。是故在前爱但缘有漏。但缘有为。但不遍使。但自界缘。所以在后。爱虽不通四事。生未来苦为胜。故说为未来本。问。无明与爱同是烦恼。何故名字不同。答。过去烦恼已谢。用相既隐。故但从无他受。称名为无明。现在用相显。目之为爱也。案。问法师章云。十二因缘二世流转。是大乘义。三世流转。是小乘义。此说不尔。十二因缘经。说十二因缘二世流转者。是小乘义。从阿含中出。非大乘教。何在以知之。此小乘经者。且有三义。一经缘序。同阿含经中诸比丘等。在于一处。论阴等义。如来即至众中。为说阴等。此因缘经序。亦同二所为从众。是诸比丘非菩萨故。三此经所明十二入支义。虽说二世生灭轮转。不说因缘甚深实相。若定判。无明行是能引。识名色六入触受是所引。爱取有为能生。生老死为所生。十二因在过云。两果在现在者。即有未来世过。若十因在现在。两果在未来者。即有无过去失。为离此三边愚夫。故过去立二支。显不常。未来立二支。显不断。现在立八支。显中道。今乃以正为邪。用邪为正。是失中之失也。准之可悉。
  言此十二因缘等者。第二为破邪因说因缘。谓此十二因缘。即正观之方便说。故非是邪因缘。破彼计自在天生等之邪因也。言十二相生等者。为破第三句断常等。说因缘也。案。琳疏云。正以二自谢往。即过去非常。两果当续。即未来不断。但说过去已谢。即知现在三因非常。明未来当续。即知现在五果不断。故论云。但说过未也。知现在也。又复二因虽谢。能生现果三因。今续当报必续正。以因能生果。岂容有断果为因生可□为生。此则破前断常二见。准之可悉。言若见十二等者。为破第四邪见。故说因缘也。言故四谛品云等者。案。此论第四卷观四谛品末偈云。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即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偈中略明见因缘。有二种利益。一者见人即是见佛。次明见法即见四谛。故长行云。见因缘即见法身者。因缘即是寂灭性。寂灭性。即绝四句超百非。故如来以寂灭为法身。见四谛者。见寂灭因缘。即见苦集。见因缘寂灭。即见灭道。故涅槃经云。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见佛见佛性。是今论所引。准之可悉。
  言但有十二不同等者。此破第五句。说因缘也。彼计有我。故即是有我所。今以十二支。推我不得。故无我。既无我亦我无所也。琳法师云。十二因缘□为三道。谓烦恼业苦。更相因缘。不得自在。即灭我我所。二见谓。过去无明。现在爱取。名烦恼。过去行现在世有。名为业道。现在五果未来两果。名为苦道。准之可悉。
  疏云。又为已习行有大心者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为大行说大法。若使了前后。为小乘说十二因缘。亦不须说大乘十二因缘。何故尔。明教本为缘。缘病既除。教药亦废。但为小缘对执住小作生灭解故。今为对小乘生灭。辨大乘不生灭。就文为二。第一明称教之缘。第二明称缘之教。初中文有三句。只是一意。文有三句者。一是已习行。二者有大心。三是堪受深法。只是一意者。由已习行故有大心。由有大心故。堪受深法。是故交结相成也。琳法师云。下第二引小归中有二。初正明说大。第二如般若已下。引经为证。前中复二。初观机大小。明堪与不堪。第二正明对机授法也。元康师云。下第二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也。文亦有二。先辨缘教。后辨教缘也。
  言答前明邪感正应等者。疏疑云。以外道邪为感。佛为应。若尔邪感即是□能感义。若邪口能感者。五逆四重等亦应感佛佛。解云。例邪见。既感五逆四重亦感也。问。五逆四重等。此是障佛。云何能感耶。答。恶有二种。一有可转义。二无可转义。若有可转义即感。若无可转义故感。约善亦尔。今此中约可转恶故。恶能感佛。故大论云。罪将灭福将生。尔时见佛闻法。即是此义。
  言故望法华经意等者。如彼经第五卷涌出品云。乐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是诸众生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如来慧。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疏主释云。下答所化问。就文为两。初明直往菩萨易可化度。始见我身所说者。即华严之会诸菩萨等闻说华严。即入佛慧。除前修习学小乘者。明回小入大之人。大机未熟。从华严之会间竟。灵山之前。未得为教大乘。故简除之。如是之人下第二。明回小入大菩萨大机□熟今化得之。故名易度。亦称入于佛慧。故知。法华即是华严。不应谓华严理深法华义浅。然直往之人初见佛身。即得领悟。故佛疲劳。回小之人经四十余年。方便得入道。应有疲劳。但今取始终。皆得悟入道。总名易化。无疲劳也。今取意引之。
  疏云已习行者。等者。硕法师云。此有二义。二者久殖根已修正道。但为中忘斯事。今将根发故堪闻大乘。二者既修学小乘已久。今时大根将发故。须为说大。阿须尔时因小得大。佛说小欲令悟大。所以先为说小。今次说大也。琳法师云。初中牒前。舍外归小。故称已习行也。元康师云。久行大道久殖善根。故云已习行也。
  言故法华法云等者。彼经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第二。明昔说大乘教意。偈文所引之文全同。故不更记。疏主释云。有佛子心净者。第一叹菩萨。现在早有堪闻之德。即显声闻听有堪闻之义。离凡夫二乘有所得心称净也。柔软者。有无所得信心顺从诸佛。不违大乘。如涅牛皮易可屈折。利根者信为其始。慧为其终。略举五根之初后也。又是大乘法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故举此二也。无量诸佛所下第二叹菩萨。早习大因值佛。既多修行亦积。即显声闻修大乘因晚也。言柔软者。昙摄师字释云。上如周反。下柔变反。通俗文云。铁爽曰柔物曰软也。又木直柔广雅。三柔软弱也。准之可悉。
  疏云。有大心者等者。硕法师云。如般若经明。菩萨有大心。不可坏如金刚。能为毕竟。众作上首。既有道有大心。不可坏如金刚。个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名为佛心。能了初后不二佛菩萨平等。即是大心。有大心故堪受深法耳。琳法师云。简异定性声闻。不堪受大。若机缘不定。终会一乘。故云堪受深法者。元康师云。发大乘心。故云。云有大心也。准之可悉。
  疏云。堪受深法者等者。琳法师云。久殖大根。现起大欲。如斯之人。方能堪受大乘深法也。此彰根欲相应即能受法也。言虽发大心等者。此显示器不之人。何者或过去有根。而现欲不生。或现虽有欲。而过去无根。或根大欲小。或乐广而机狭。如此等人。现在虽发大心。不堪受深也。言言故大品如化品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九卷。须菩提言。世间法是化出世法。谓四念处十八共法。并诸法果及贤圣人。亦是不化。佛告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若法有生灭相者。皆是变化。若法无生无灭。谓不诳相。涅槃是非变化。为新发意菩萨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灭者不如化。若新发意菩萨。闻一切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亦如化。心即惊怖。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以大乘法说因缘相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明称缘之教。就文为二。第一正明为大行说大乘法。第二举佛方为证也。言以大乘法说因缘相者标。所谓一切法下释。谓以大乘法说因缘相。其相若为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等。今明大乘无别不生不灭。只前生灭者。不生不灭。即是大乘不生不灭也。琳法师云。下第二对机授法。言大乘法者。泛论有三。一谓心性。真如不生不灭称曰性乘。即自性住佛性。二依性。起行会说本实。名曰随乘。称为引出佛性。三本性。圆显名为法身。方便行满。成应化二身。名曰果乘。亦为至得果佛性。性是所乘。行为能乘。性是能运。行为所运能所相依。终至极果。号为大乘。但说因缘不生不灭等。唯是性乘。若据依性起行。终成至果。即备有三种也。说因缘相者。前为小乘人说因缘。直明因果生灭三成所□。今为大乘人。辨因缘实相。始从无明终到老死。不生不灭毕竟空寂。以为大乘深法也。元康师云。下第二辨缘教也。先为外道计无因邪因生。故说十二因缘生。今为菩萨宜闻不生不灭。故说因缘不生不灭也。言在乘者。大集经经第十卷实女品中。佛答须菩提云。具乘广大故名大乘。乃至广说。所语等者。十二因缘先后相续。不可言生灭等。既不生灭。是故方空也。
  言故大品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六卷云。菩萨行六度时。见众生有三乘。当作是类。我作佛时。令我国土众生无二之名。纯是一大乘。复次须菩提菩萨诃萨。行六度时。当作是念。虽生死道长众生性多。尔时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是虚空。众生性边亦如虚空。是中实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大论释云。生死无边如虚空。众生性无边亦如虚空。以是事故。生退没心。佛教是菩萨正忆念。生死虽长。是事皆空。如虚如梦中所见。非实长远。不应生厌心。众生虽多亦无定实众生。度亦不难。今略引之。
  言毕竟空无所有者。硕法师云。结成八不也。若使他人所释。世谛不空。真谛即空。生死不空。涅槃即空。引非毕竟空。今下绝生死。上怡涅槃。皆毕竟空无所有。此即了达十二因缘之深底。
  言答涅槃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三卷云。如彼驶河能河漂香象。烦恼驶河亦复如是。能漂声闻缘觉佛菩萨能得底故。故名极深。所言底者。名为空相。今略引之。硕法师云。若是凡夫顺观十二因缘。欣生□灭。若是声闻逆观十二因缘。欣灭□生。此如菟马度河不能得底。菩萨不尔。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故。能得底耳。述义云。既以二乘喻菟马。故宜以菩萨喻香象也
  疏云。如般若中说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举佛言。为证无尽品说也。琳法师云。下第二引经证成。如大品般若无尽品中。佛说痴空不可尽老死空不可尽也。言道场者。即是菩萨初欲了悟。即詺此为道场也。元康师云。下此即般若经文。但有广略之耳。有疏云。如般若下此文证前二义。一者证是大乘非小乘。二者证是了义非不了义也。言引大品无尽品者。大品经第二十九卷有此无尽品。次当第六十七亦云不可尽品也。其引经文。如记第一卷也。
  言问此论等者。玄谈云。先依四部大经。华严大品涅槃大集。四部小经。维摩思益佛藏无行。方入文门准此文也。只引八部大乘经。此趣引耳。非只八部通申一代圣教故也。言答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一卷云。问曰。佛以何因缘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答曰。佛于三藏中。广引种种诸喻。为声闻说法。不说菩萨道。唯中阿含本未经中。佛说。弥勒菩萨。汝当来世当得作佛号字。弥勒亦不说种种菩萨行。佛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诸菩萨行。是故说摩般若波罗蜜经。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师云。答曰。下第二明论主既欲释此经宗致。就中有三意。言佛于三藏等者。第一明小法不说大义。何者。果不孤成。必由其本。本者是何。谓六波罗蜜。是法身之本业行。所以创言也。三藏□各有十成万偈三百二十万言。合有三十万偈九百六十万言。为三藏经体。周称藏者。以蕴积为义。明小不说大。蕴积大义。故名为藏。言唯中阿含下第二。明说当果不说因义。四阿含中。增一阿含者。即是短阿含。其中明事短。但一一事增。故云增一。若其中明事长者。名长阿含经。明诸事。故名杂阿含。明事处中。故言中阿含。而中阿含中。多明本末。于此本末经中。说授记事。故云阿含本末经也。言佛今欲为下。第三结答。今案。成佛经疏云。中阿含第十三卷云。佛在波罗奈鹿园中时。阿那律说本事云。以一钵食施辟支佛故。我七反生天为天王。七反生人为人中王。于是佛告诸比丘。阿那律说过去事。我亦因未来事说法。仍说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提极大富乐。时有轮王我螺。舍界修道得罗汉果。时世当有佛出。名曰弥勒。如我无异时。阿逸多在中白佛。我于未来可得成佛。名曰弥勒耶。准之可悉。
  言即般若是大乘之始等者。经远义中云。又佛成道五年。说十万偈般若。备明二空。七年为大菩萨说般若。明色心皆空。准此文也。今云。大乘之始正对小乘者。约般若之名通。故云大乘始。非谓大品般若正对小乘之大乘始。故大论云。般若非一时一会之说也。
  言般若明于二道等者。发如大论一百卷云。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属累者。为说般若波蜜体竟。今以说今众生得是方便竟属累。有人解云。但龙树菩萨。对八十九品经而造论。故应言。六十五品明般若道。二十四品明方便道。然今疏主对九十章经而制疏。故云。六十六品明若道。彼无尽品已去二十四品明方便道。而二本不同者。第十四富楼那品。开为二品谓乐说品辨才品。新译大般若经。合云六到彼岸品也。述义云。言般若者鉴虚照实之慧言方便者。清净巧用之智。先言般若。非无方便。为显般若。而止方便。后言方便。非无般若。为成方便。而止般若。二道既彰因果万行。无不统摄也。
  言盖是三世诸佛等者。案。净名经下卷观佛道品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道师无不由是生。疏主解云。实智内照为母。方便有二。一解空而不取证。二别物令得悟。故称为父也。佛与菩萨□是导物之师。由此而生。准之可悉。
  言故智度论云等者。如彼第论四十八卷云。譬如五来必为营从。虽不说从者。当知必有。摩诃衍亦如是。菩萨所行。为求佛道。随缘说法。如是无量无边经。皆名摩诃衍。此诸经中般若波蜜最大。故诸余明道法。无般若。和合即不能至佛。今略引之。
  言昔江南大令般若师等者。述义云。即任僧正大法师是也。言山中大师者。述义云。昔高丽国大朗法师。宋末齐始。往炖煌郡昙庆法师所。学三论。而游化诸方。乃至度江住冈山寺。弘大案义。乃入摄岭。停止观寺。行道坐禅。今谓。可是止观寺僧诠师。故大品疏第一卷云。摄山止观寺师六年内常住山中也。二谛章下卷云。山中法师之师本辽东域人。从北地学三论。远习什师之义。来入南吴。住钟山草堂寺。亦可兴皇寺法朗师名山中师。故涅槃疏第十二云。山中法师请止观师讲涅槃。不听师立。以无所得为经宗也。
  疏云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以尽等者。琳法师明彰菩萨所行之道也。然因缘之法。离生离灭。空无分别。故云如空诸佛齐证出生众德恒性无灭称为不尽也。言一者十二因缘等者。述义云。十二因缘如虚空。无边际故如虚空。十二因缘如虚空。故十二名实相也。有人解云。然十二因缘有三。一凡夫所观是有生灭。二二乘所观是还灭。三菩萨所观。从得无生忍乃至坐道场。菩萨所观。是故说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以观是因缘。不堕断常。而得中道嘱累品释论云。诸法实相有种种名。或名空。乃至或名无上菩提。此中说诸法实相名空行。如一切声闻弟子中须菩提空行最胜。如是佛菩萨空行胜出二乘。以智慧分别利钝。入有浅深。故名皆得诸法实相。今以此文推此疏所引。是指毕竟空及二空行而云十二因缘空即实相。更无他释也。言故无尽品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九卷属累品云。佛告阿难。过去诸佛皆学般若波罗蜜。得度彼般若波罗蜜。故不心。未来世诸佛变是般若波罗蜜故。得度是般若波蜜。故不尽。现在十方诸佛皆学般若波罗蜜。得度般若波罗蜜。故不尽。今取意略引之。述义云。然此引文。虽在彼经属累品。而明不可尽。语势近故举无尽品耳。有人解云。今此疏所引。虽实是累品文。而先品略举。后品问答广释先品。是故二品同意。今取同意义。故云无尽品耳。言二者实相等者。硕法师云。假名说虚空。有取虚空不得。故虚空非是有。无取虚空不得。故虚空非是无。十二因缘亦如是。准之可悉。
  言三者二乘等者。琳法师云。又凡夫无知。随而受生二乘。少悟灭而取寂。今明诸佛菩萨如法性。而解不断不随。不断故不同二乘所证涅槃。不随故不同凡夫流转生死。所以常行生死涅槃而不著者。良以悟因缘实相不可尽也。今云坐道场者。然其久行大法。心无分别。契理圆极。乃至举足下中足第游斯旨。称坐道场也。
  疏云。佛灭度后等者。硕法师云。下就此长行。本开为二。第一明佛出世说经之涡。此文已竟。今罢第二明菩萨出世造论之意。就文为二。第一明佛灭度后迷教失旨之缘。第二明菩萨为此迷缘所以造论申教。就初后复四。佛灭度后下。第一明迷教时节。次人根钝。第二辨学教之意。次深着诸法下。第三辨下大小乘教。次即生见疑下。第四辨为大小乘教。故生见疑两使也。琳法师云。下第二彰化感尽化终感应归真。众生钝根迷教起执。文中有三。第一明时节。次人根转钝下。第二彰迷教所以。次深着诸法下。第三正明起执也。元康师云。下第二明龙树出世缘经造论。文亦有二。初明教缘。次龙树菩萨下后辨缘教。初中可有三释。一者总明小乘执有不信空。故通业段。二者开为二段。初明毗昙论师执有。次开大乘法下后。辨方广道人执空。亦可先明小乘人先执有。后明小乘人反执空执也。三者分为三段。初明闻小乘教执有疑空。次明闻大乘教执空疑有。后双结空有两失也。
  言解佛灭不同等者。今先定佛生年并成道灭度年月。然后头部执不同。述义云。如释迦佛初生月日诸说不同。因果经云。四月八日明星出时。降神母胎。乃至十月满足。于二月八日日初出时。无忧树下从右□生。费长房三宝录曰。周第十五庄王九年癸已四月八日。降神摩耶之胎。至于十年甲午二月八日右□而生。(已上二说彼意全同)西域传云。吠舍佉月后半八日诞灵。此文亦应二月八日出胎。而彼记云当三月八日也。灌佛经云。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等。然以四月八日为大乘义。宜应须之。二月八日为小乘义。因果经等是小乘故。又佛入灭之日四解。一者二月十五日中夜涅槃。如大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二者三月十五日涅槃。西域传云。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涅槃。当此三月十五日也。天竺俗法从此间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王日乃为制恒罗月。此是正月。从此间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显吠舍佉月。此是二月。以此义故。大经中云。二月十五日此依天竺二月十五日。若依大唐即是三月十五日也。三者四月八日涅槃。两卷泥恒经云。佛以四月八日生。乃至八日灭度。灌佛经云。十方诸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般泥洹。四者大毗婆沙云。佛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夜半而般涅槃。此有二解。一云。此是唐八月八日。于十二月中第八月名故。一云。此天竺月。次第月即当大唐九月八日。西域传曰。说一切有部。即佛以迦刺底迦月后半八日入般涅槃。当此九月八日。然以二月十五日为大乘义。余皆小乘说耳。法宝师俱舍疏第一卷云。定成道日者。依长阿含经第四云。八日如来生。出家成菩提取灭度。次下文云。二月如来生。出家成菩提。八月取涅槃。灌佛经云。佛告诸人天。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出家成道而涅槃。诸经八日皆同。说月有异。唯二四别。不言余月。准上二说虽有异。成道月同。所以得知。略有二理。一以立正异故。婆罗门国以建子立正。此方先时以建寅立正。建子四月即建寅二月。故存梵本者。而言四月。依此方者。即云二月。根本同故。转法轮日诸说不同。诸经中错二月为四月者。由建正不同故。错八月为二月四月者。以迦栗底迦是建八月。卯星之名二月。又是建卯地之月星。地虽别卯名同也。若知迦栗底是酉地之卯。翻为八月。若谓迦栗底迦震地之卯。翻为二月四月。由此转法轮日有二四八月不同。般涅槃日有八四月之异。详多理教度五比丘为定。故知。定是八月八日转法轮也。涅槃疏第一卷云。小亮师解。俗有四时。佛法唯有三时。于三时中夏即大势。冬即过寒。唯有春时暄暖调和。暄凉中适。是故正取春时二月涅槃也。若依经判者。二月名春阳之月。百兽孚乳。众生多起常想。为破众生常乐想故二月涅槃。又明此时百卉□芽开发。即明众生善根增长。故取此时也。若依月藏天子经云。今年二月十五日唱告。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入涅槃。故犊子梵志七日后方寄消息也。又云。佛亦如是五十年在世。而今一旦便欲入灭也。又出真谛三藏记云。住八十年教化声闻。住寿一劫教化菩萨。又出旧说云。佛昔初成道不欲说法。而欲涅槃。于是梵王稽首请佛。即受请转于法轮。五十年在世。今者已后唱灭也。第三卷从鹿□至l林以前五十年中病无常也。又法华疏第五卷云。如释迦文佛寿。若道俗合轮总有八十岁。若论佛寿但为五十。唯此等文佛周照王瑕二十一年癸寅四月八日。降神摩耶之胎。至于二十二年甲寅四月八日日初出时。无忧树下从始右□生。周穆王满二年癸未之岁四月八日。佛年三十成道。以同年八月八日。为五比丘说法。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夜半入涅槃。初后总合七十九岁。故双卷泥洹经云。佛言。自我为圣师。七十九所应作。亦已究竟。又智度论第三卷世尊以偈答言。我年始十九出家学佛道。我出家已来已过五十岁。惠影师云。我二十九出家者此字错。十九当是。已过五十岁者。从出家来至十九入涅槃。不满六十。正是其义。又涅槃疏第三卷云。如来有三时学。一者是未出家时。药羊车诣师所求学书。时名为学。二者出家六年就阿罗等二外道学八禅定。第三时即是舍至树下六年苦行也。信解品疏云。如来成道八十灭度。其中五十年说法。此经次邻涅槃。故寿量品云。于伽耶成道至今四十余年。诸师□云四十九年说法华经。今明。若说法华必是四十九年即佛非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何以知之。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即出家已后经十二年。而经及释论云。逾城之夜生罗烩□罗。若尔故知十二年耶。又经皆言六年苦行。若十二年者其间复何所为耶。以推之非十九出家处而四十成道。若必十九出家者即二十五成道。寿量品应云五十余年。不应言四十余年也。今依释论。引经云我年二十九出家。若尔即三十五成道。而寿量品云四十余年。即会其文也。若言经教不同适缘而见者。斯即时节不定也。既邻次涅槃如临终义也。
  言一百一十六年等者。案。真谛三藏所译部执论云。佛世灭。譬如朗月隐頞悉多山过百年。复更十六年。有大国名波宅利弗多罗。王名阿柯。阎浮提有大折盖。覆一天下。如是时中大众破散。分成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弟子部也。中论玄云。如来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诸圣弟子四月十五日。于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结集三藏。尔时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谓迦叶为上座。所领性五百。二大众部。界外万余大众。婆师波罗汉(此出泪云)为主。但有名字未有异执。百十产年。外有舶主铁。名摩诃提婆。端正聪明作三逆罪。后入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诸大乘经内三藏中释之。诸阿罗汉集法藏时。已简除此义。而大众部用此义。上座部不用之。由尔起诤遂成二部。而大众部执生死涅槃皆假名。上座部言生死涅槃皆是真实。准之可悉。
  疏宋代二师等者。言m城竺僧弼作丈六即真论云等者。案。彼论云。问。且若皆即真何故见异。答曰。或者不同。心水各各异。天各受其所异者。故不知满异之。即同理故宜然。复何怪哉。夫水以既异。故受者百品。其实一矣。焉无有二也。但万物各信其所受。故不知其一耳。何以言之。譬月丽天宫。而万江具受。清浊不同。故所受各异。感应不同亦若是也。问曰。圣人以无心为宗。身一为未。宗既妙则与物绝。故化以接□。为之不难。何如真化未其于一也。答曰为不难而易。故圣人无为。如此虽功高理妙。而玄应普因。然则缘尽则应潜。非水竭则像隐。像隐故而不见者。不可谓之无也。而好异之人。徒见其竭。不知其像隐。从□其化灭。不知其即真。可不哀哉。可不哀哉。然则像因水见像。则谓之生。水竭像隐谓之灭。细而求之无生无灭。余信久矣。乃至广说。今取意略引之。而言彭城竺僧弼者。案。高僧传第五卷云。释僧弼本吴人。性度虚简。仪止方直。少与龙光昙干。同游长安。从习受学。爱日借力。竭有深思。什加赏特深。使颁预参译。后游历名邦。备瞻风化。时有请弼为寺主。止彭城寺。宋元嘉十九年卒春秋七十有八矣。广赞如彼也。述义云宋文帝时人也。言如月在高天等者。华严经第三十七卷中。普贤菩萨方。佛子。设有日出。照明世间诸净水器。影无不现。若水器破。日影不现。佛法如来智慧圆满净日。一念出现悉能照明一切世界一切法界众生垢。净心水器影无不显。常现在前。其实如来。不生不灭。永无灭度。准之可悉。
  言彭城嵩法师等者。案。高僧传第五卷道温传末立。时中兴复有僧嵩。义学显誉。普明数论。末年僻执谓佛不应常住。临终之日舌本先简也。述义引有传云。宋中兴寺释僧嵩。本性赵。河北人也。而今言彭城者是后所住处也。疏主解云。古有嵩法师。云佛无常。何故如此。大品先来此土。涅槃后出来。故彼法师依大品等言论辨道理无过此经。故佛是无常是其道理无可言佛常之义。何以故尔。青黄境无常智云何常。后至涅槃经。春经盛明佛常。而其法师言。无有道理。佛常此经乃是方便之说。非佛之正意。如此之故。舌皆烂坏而此法师深怀恐怖。于涅槃经忏悔。后时还舌。故此法师后时。亦说佛常。而说佛常者不同。或人作九达通。谓佛已达九世境界也。嵩法师作悬镜高堂譬通佛智常。成论如此而已也。述义云。大品广明般若。而不明常。涅槃守明常住。故顺自所执。起信毁也。难云。若言佛智疑然境自有生灭者。知青已后知黄之时。前知青之用。为有为痴。若言有者即是倒智。若言无者即是无常。通此难作九世义云。佛智常照九世之境。只境自有生灭也。玉篇。彭者补康反也。竺者丁梏反。修也。泉也。概也。弼者字书令弼也。双者所愿反。
  言问佛为等者。有人解云。应法者。大乘玄第五卷感应义中云。应者赴接之义。众生有善致彼佛前垂形赴接也。别记云。丈六相好色。此云应法也。
  言答自古爰今等者。述义云。晋代名古。梁代名今也。爰者反也。方言。爰志也。犹思慕义也。有人解云。疏主作疏以前皆从宋也。以弼宋故名古。今有阿难耶也。
  言开善藏师等者。开善寺智藏师也。此师用无别应法之义也。
  言故经云等者。如大经第十五卷。佛告迦叶菩萨言。我于尔时为欲降伏护财俱故。即入慈定。□手捐之。即于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举身投地敬礼我足。我于尔时手五指头实无师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其调伏今略引之。法宝师云。下广引八种事证慈善根力利益不虚。此文第一调伏恶象杀害心故。证慈不虚也。
  言庄严是法师云等者。庄严寺僧旻师。此师用别有就法之义也。言如经云等者。如大经第二卷。纯陀答文殊师利言。如金翅鸟上升虚空。无量由旬下。观大海。悉见水性鱼□鼋鼍龟龙之属。及见己影。如于明镜见诸色像。凡夫小智不能筹师。如是所见。我与仁者亦复如是。不能筹量如来智慧今取略引之疏主释云。旧释此譬。譬上能知下。今谓。譬下不能知上也。法华疏第一卷云。迦楼罗者此云金翅鸟。以其翅头有金色。故以为名。海龙王经翻为凤凰也。卵生金翅鸟能食卵生龙余三生鸟各食余三生龙也。大乘玄云。第五卷云。虚空是法身佛。金翅鸟是报身佛。及是己影是化身佛也。法宝师云。此第三金翅鸟喻也。如金翅鸟至见诸色像。是举金翅鸟所见也。金翅鸟者喻佛也。上升虚空无量旬者喻在居密严五也。下观大海喻三界生死海也。悉见水性下。喻见三界众生也。鼋似□而大。鼍似蛟大也。及见己影者。喻见反示化身在三界也。如于明镜见诸色像者。喻佛离有无也。凡夫小智下。喻纯陀文殊不测佛智。观众生及化佛也。我与仁者下合也。音义云。□蒲结反。似龟也。又云。小龟也。大龟也。又云。甲肉□厚也。鼋祸安反。似□而大也。足似犬足也。甲肉□薄。鼍堂多反。似蛟而大也。大者长一丈。有鳞辨皮。可以为鼓也。又云。似蚸蜴守宫。蚸蜴守宫者。倭言。波良阿加也。亦云。井守也。蚸赤反。又作柝字。蜴药反。龟。非此国龟。在吴地也。又云木龟也。
  言招提琰公等者。述义云。招提寺琰法师双用二义。善于成实论义也。有人解云。即是招提寺慧琰法师也。琰呼余冉反。别记云。此师本是优婆塞。为学问僧等干食。又来至汉地。书二边见。度人在也。言今明正为异论纷纶等者。上座部等云实灭。大从部等云不实灭开善云无别应法之起。庄严别有应法之起。招提用二。故云尔耳。所言纷纶者。玉篇上。孚云反。乱也。王逸曰。纷盛貌也。力旬反。经理也。言不同旧记等者。不同开善等三大法师之所也。所言旧者。常也。本也。
  言问由佛灭度等者。述义云。不知此问起之所由。何者上既言不应灭。不灭谁言灭耶。而就为缘示灭。示灭故云尔耳。言答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二十二卷云。菩萨从发意深入佛法。大作佛事。得一切种智。时身出光明。照无量世界。一一光明变化作无量身。度十方无量众生。涅槃后八万四千法聚舍利化度众生。又第十八卷云。复次二乘无慈悲心。乃至无有三世度众生心。所谓菩萨时作佛时灭度时。今取意略引之。言华严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七卷。普贤菩萨言。佛子。但如欲令众生欢喜。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忧悲感慕。故示现涅槃。其实如来无有出世。亦无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法界。故为化众生。示现涅槃。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后五百岁等者。琳法师云。此第一明时节。前五百为正法。取后五百为像法也。元康师云。外国语倒。应云五百岁后也。硕法师云。好体应言佛灭度后五百余年。而今倒悟。故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耳。此第一正辨迷教之时节。起自何时迷教。即是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也。
  言一者俱舍论引经云等者。述义云。真谛三藏所译俱舍论。有二十二卷也。别记云。所言经者。涅槃经也。今捡。俱舍论第十三卷分别业口之四云。复次今世尊昔在菩萨位中。事几诸佛。于初阿僧祇。事七十五干佛。于第二阿僧祇。事七十六干佛。于第三阿僧祇。事七十七千佛。一一阿僧祇最后时。佛世尊出由逆时。应知次第。偈曰。先释迦。释曰。佛有世尊号释迦牟尼。昔已出世。于世尊所。今佛世尊求修菩萨行。初发菩提愿。愿我成佛。皆同如此相。昔修世尊如今末世时生。乃至世尊正法住。唯一千年内。新译论第十八卷分别业品六云。谓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一佛。号释迦牟尼。遂对其发弘誓愿。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于末劫出世。正法亦住千年。故今如来一一同彼。光法师第十卷云。若依大智度论。正法五百年。此文千年。岂不相违。解云。依善见律尼。故减五百年。以行八敬。故还得五百年。彼论约初减时故言五百。此论据后。故说一千。今略引之。
  言所以然者释迦过去等者。疏主引大论第三卷末文。释显俱会论意。如彼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佛。弟子名舍竿弗目伽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桨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便发愿言。我于当来老病死。恼五恶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释迦文。我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名。以佛愿故得字阿难。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言二者摩耶经云等者。如摩诃摩耶。摩诃摩耶问。佛正法几时当灭。阿难答言。佛涅槃后。摩诃迦叶结集法藏。及以正法付优婆n多。善说法多人。乃至五百岁已。八部众生发菩提心。于此便就灭尽。六百岁已。邪见竞兴。而灭佛法。乃至千五百岁。彼相相致。于是佛法而灭尽也。今取意略引之。疏云。下第二明住持法藏。明阿难迦叶共结集。即隐迹也。次百二十岁付优婆n多。此云大护次二百岁付尸罗难陀。次三百岁付清莲华眼比丘。次四百岁付牛口比丘。次五百岁付宝天比丘。正法尽。此次六百年付马鸣比丘。次七百年付龙树菩萨。次主八百年有二人灭法也。
  言三者真谛三藏引毗婆娑沙云七佛法住世久近不同等者。案。靖迈图记第二卷云。沙阿婆罗末陀。此言真谛。亦曰枸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澄明。器宇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冈不厝坏。艺术异解。偏索谙练。历游诸国。随机利现。或铺坐具。跏趺水中。若舟而济岸。接对使而座具无湿。或以荷□水乘之而度。如斯其例期甚多。乃至广赞也。言七佛皆住世久近不同等者。所言七佛者。案。基师法华疏云。七佛者即过去佛七佛。前劫有三。谓毗钵尸佛。尸弃佛。毗湿缚浮佛。贤劫有四。谓迦涅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准此疏文。今且举贤劫四佛也。宣律师注戒本云。毗婆尸佛此贤劫前九十一劫出兴于世。百年中常说此偈。后方说广。尸弃佛是贤劫前三十四劫出兴于世。八十年中常说此偈。自后说广。毗叶罗佛是佛出世与前同劫。人寿七万岁七年前说此偈略。后方说广。□楼孙佛是佛贤劫初兴。人寿六万岁六十年前常说略偈。后方广也。□那含牟尼佛此贤劫中为第二佛。人寿四万岁四十一年前说此略说此略偈。后方广说也。迦叶佛此为贤劫第三佛也。人寿二万岁二十年前说此略偈自后方广说也。释迦牟尼佛此佛略教。即是毗尼之正宗。乃至广说也。
  疏问损五百年等者。言□者。玉篇。胡o姜反。尔雅云。□远也。假也。转相训耳。述义云。□者犹灭也。言三释云尼修八敬等者。述义云。一百岁比丘见新受戒比丘。应一心谦礼足。一比丘应从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若比丘尼犯僧残。应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无比丘住处不得安居。五比丘尼安居竟。应从二部僧中自恣求见闻疑罪。六比丘尼应从僧请半月教戒法。七比丘尼语比丘。言听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听者应问。不听者不得问。八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尼见闻疑罪。具明如善见论等也。而言出十诵律者。□□(十二字缺)
  言四者大集经明六种坚固等者。述义云。北凉时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有三十卷。亦有六十卷。今所引后本是也。如彼经月藏分第九卷初。佛告月藏菩萨言。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诤言讼。损灭坚固。从是以后虽剃鬓发身着袈裟。而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今取决引而为六种。准例可知。
  言五者善见毗婆沙第二十卷等者。述义云。齐时沙门僧伽跋陀罗。齐云。众贤西域人。译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后人开为二十卷。今案。彼论第十八卷比丘尼健度云。何以如来不听女人出家。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得五百岁住。犹世尊制比丘尼八敬。正法还得千年。法师曰。千年已佛法为都灭也。答曰。不都灭尽。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复千中得受尽罗汉。元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复得五千岁。于五千岁得道。复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万岁后经书。父字灭尽。但现剃头。有袈裟法服而已。今略引之。今此律论但有十八卷。准之可悉。
  言六外国祇洹精舍铭等者。元康师云。古涅槃经后记云。外国祇洹精舍铭云。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天竺朝夕众中宣唱此语云。佛法若干年已过。余若干年在。佛法欲灭。老死至近。宜须精进也。述义云。铭者犹碑文之流。故文锭抄云说。故文选集云篇。数者都合十八三十八首。其中赋五十六首。诗四百二十首。乃至铭五首。哀三百首等也。言古涅槃经者。有疏云。布法师北地得尽归。云正法一千年。天竺礼佛皆作是言也。何以知之。昙无谶喑翻涅槃经竟。后题如此也。有人云。北凉时京兆人法丰释智猛。释设涅槃凡有二十卷。是云古涅槃经也。有人解云。佛正法等者铭文也。天竺等者疏主加增也。而言后载之者。玉篇。载子载反。事也。行也。成也。辞也。为也。物终更生也。始也。则也。昙摄师云。再音也。字林载乘也。三苍云。措于车也。乘子算经云。数极于载也。谓地不能载也。今须乘训也。淡海记云。铭者初造寺时。铭碑置寺也。而出在古涅槃经。后者后时安置寿命经。后流行于世也。
  疏后五百岁等者。言此是五百岁后者。案。硕疏云。好体应云佛灭度后五百余年。百今倒语。故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也。准之可悉。
  言智度论等者。案。彼论第六十四卷有于引文。亦云泥梨品。取意略引之。具如记初卷也。
  疏像法中等者。言初五百为正法等者。案。硕疏云。睿师序云。龙树是五百三十年出世。即是兴像法之初。此中又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故知。正法只有五百年间。何故。名为正法像法耶。答。禀正道能正悟。即名正。p像行即称像末行。即言末也。准之可悉。
  疏问佛二月十五日涅槃等者。案。中论玄云。如来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圣弟子四月十五日于王舍城耆阇崛山。结集三藏。尔时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谓迦叶为上座。迦叶上陈如一夏为佛以法付属迦叶。名上座部。迦叶所领也。但有五百人。依智度论即有千人。二大众部。即界外大众有万数。婆师波(此云泪出)罗汉为主。常悲苦众生而泪堕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也。而年大迦叶教授界外大众。所以有二众者。迦叶有五百罗汉。前入界内结集三藏。后多人结集三藏。迦叶□不许之。有二因缘。一者五百皆聪明人故。二者已羯磨竟故。依智度论。阿阇世五但设千人食。故余人来不得。从是以来至佛灭后百十六年。但有二部名字。未有异执也。释曰。言佛二月十五日涅槃者。案。周异记云。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二月十五日生。年七十九岁入无余涅槃。故大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故云二月十五日涅槃也。言婆师波者。案。最胜王经云波湿波也。凞法师云。婆湿波此云气息。即五比丘中第三故。故云五比丘之一人也。言所以有二乘等者。尔时迦叶□得千人皆阿罗汉。具德聪慧。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说戒之时。迦叶入定以天眼观。谁未漏尽应遂出者。唯有阿难一人不尽。余皆已尽。清净无垢。迦叶定引出阿难云。汝勿来也。便自闭门。阿难入定漏尽具德。即以神力从钥孔中。入礼拜僧足。于此众中富楼那。此云满慈子。结集阿毗达摩藏。邬婆离。此云近执。集毗尼藏。阿难。此云欢喜。集修多罗藏。往者界内耆旧至多。共为一徒。名上座部。昔时蜀外年少极多。界外六人共为一朋。名大众部。恐界内人多。难可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时虽两处结集。无人异诤。法无异说。故云。未有异执也。
  言至一百一十六年分成二部等者案玄义云。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儿。名摩诃提婆。(此云大天)端正聪明作。逆罪。后入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诸大乘经。内三藏中释之。二者自作伽陀安置。或后布萨戒竟。亦诵此偈。因尔起诤遂成二部。释曰。昔末土罗国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颜容端正。字曰大天。持宝远适他国。展转贸易。经久不还。其子长大。染秽于母。后闻父还。心既怖惧。与母设计遂杀其父。事渐彰露。便语其母。逃隐波吒厘城。彼后逢本所供养无学比丘。复恐事彰。遂设方计杀彼无学。后见母与余人交通。便愤恚言。我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国。彾跰不安。今复舍我更好他人。如是偈秽谁堪容忍。于是方便复杀其母。故云。造三逆罪也。由彼不断善根力故。深生忧悔。q处不安。自惟重罪。何缘当灭。亦欲探华严般若等诸大乘经杂三藏说。彼后传闻沙门释子有灭罪法。遂性鸡园僧伽蓝所。于其门外。见一比丘徐步经行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时彼闻已欢喜。知归佛定当罪灭。因即往诣一比丘所。请求度出家。时彼比丘既见固请。不审捡问。遂度出家。还字大天。教授教诚。大天聪慧。出家未久。便能诵持三藏文义。言辞清巧。善能化导。波吒厘城无不归仰。十五日夜布洒他时。次当大天升座说戒。彼便自诵所造伽陀云。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尔时众中多闻持戒修定者等诸阿罗汉。闻彼所说。无不惊诃。于是竟夜□诤纷纶。遂除彼义。而大众部用此义。上座部不用之。各随见异遂分二部。故云遂成二部。
  言三百年有二十部等者。如玄义云。至二百年中。大众部又出三部。一一说部。二出世说部。三灰山住部。又出一部名多闻部。更出一部名多闻分别部。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大天。身自出家。上座部言。和上无戒及破或。阇梨大众有戒得戒。萨波多部用此解之。余部不用。因此诤论。遂不容大天徒从。因尔别住山间。于此山间执义。又别故有支提山部及北山住部。于中前五因内执起。后二因外道。故成七部。若本末并数成八部。次上座部二百年已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子去。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弟子部。二萨婆多部。次萨波多部出一部。名可住弟子部也。次三百年中从可住子部。复出四部。一法尚部。二贤乘部。三正量弟子部。(上三部从立名也)四名密林部(从住处作名也)次三百年从萨波多部。复出一部。三百年中从正地部复出一部。名法护部。三百年中从萨波多部又出一部。名善藏部。又出一部名说度部。若本末合计有十二部。释曰。一说部者。从所立名为名。此部说世也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既乖本旨。可以别分名一说部。故云。从所立为名也。文殊问经云。执一语言部。名虽相似。然注解云。所执与僧祇同。故云一说。此释非也。出世说部者。此亦从所立为名。此部说。世间之法从颠倒起。复生业从业果。世间之法既颠倒生。颠倒不实。故世间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实有。唯此是实。世间皆似。既乖本旨。所以别分名出世说部。此随梵语。故云尔耳。若从此方。应云说也世部。然文殊问经注云可称解者。此犹非也。言灰山住部者。此山有石。堪以作灰。此部住其山中修道。所以从住处以为名也。大乘玄义云。崛居部亦同意也。若从律正以为名者。应言鸡胤部。上古有仙贪欲。所过遂染一鸡。后所生施因名鸡胤。婆罗门中仙人种姓也。此部唯弘毗昙。为实经。律为权教故。
  言多闻部者。当时律主广学三藏。深悟佛言。具多闻德。从德为名。名多闻部。言多闻分别部者。从所为立名。谓至二百所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出。更分别前多闻部中义。时人有信其所说者。故云多闻分别部。大乘玄义云。施设论部意亦同也。若从所立应名说假部。世出世法中皆有小似。非一向似。故不同一说部。非一切实故。不同出世说部。所以为名也。只文殊问经。略无此部民。言支提山部者。佛得道及转法轮处。大众处名支提。此处有山。名支提山宗轮论云。制多山云灵庙山。即安置圣灵之庙处。引山多有制多。故云制多山。此乃梵本轻重不同耳。言北山住部者。支提山北称曰北山。既与大天不和。因此别住。即支提山北之一山也。有人传云。如世人舍多死人处云尸多林。此山亦尔。置多圣灵之庙处。故云支提山也。部执论并文殊问经。加东山住。略无西山住部。慈恩云。此□译家谬。今捡。经迹中云。八名阿波罗部。九名□陀罗部。问。大乘玄义云九部。今云八部何相违耶。答□□□(二十二字缺)言上座弟子部者。从所制为名。大乘玄。从住处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经教。至迦旃延大兴毗昙。上座弟子见弃本弘未四过。宣令遣其改宗。遂宗不改。移住雪山。故云雪山住部。
  言萨波多者。梵语。此云说一切有。一切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有为三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从所立为名也。言可住了弟子部者。女人是可住仙人之女也。罗汉艰可住女之男。此阿罗汉之弟子。故云何住子弟子部。从母为姓。从性立名。大乘玄云。犊子部从远袭立名。谓上古有仙居山。静处贪欲起。不知所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后仙种皆言犊子。即波罗门姓也。言法尚部者。亦云法上部。即律住名。有法可上。名为法上。或有法出世众人之上。名为法上。所言没法尚者借音耳。大乘玄云。达磨□多部也。言贤乘者。大乘玄云。跋陀耶尼部。此云。贤胄部。言贤者部言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贤罗汉之苗裔。故云贤胄。从所袭部主为名也。言正师弟子部者。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故言正也。甚深法义刊定邪正。自称正量。有有大正量罗汉。 有刊定德。故云正量。今此部主。是彼弟子了。从所袭立名。大乘玄云。三称底中者。梵语轻重。新人云。摩帝部。此云正量也。
  言密林部者。从所住立名。近山林木蓊□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部。大乘玄云。六城部也。言正地部者。从本为名。此部之主本是国师。匡正土境。拾而弘法。故正地亦云化地部。化地上之人度故。故云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然文殊问经云大不可弃非也。大玄云。弥沙塞部者。从梵本立名也。此云化地也。言法护部者部主之名。亦云法藏部。义意大同。法护法藏二义皆得。此师护正法。如藏之覆护也。在乘玄。昙无德部者。梵语。存若具足。应言昙摩屈多迦部。此云法藏。故玄恽师云。昙无德。秦言。法藏。此是人名。即四分律主也。善藏部者。梵语。苏婆利师部。此云善岁。今云善藏。同意。谓此师少岁性贤藏德嘉。其少藏贤行。故以立名。大乘玄云。迦叶唯部从姓立名。此部教主饮光苗裔。又此部主身有金光。能饮余光。故言饮光。言说度部者。从所立为名。此部主立五阴。从此世度至后世。得治道乃灭。大乘玄云。修多罗论部。谓唯经藏为正。余二皆成经耳。今云三百年有二十问者。具有二十部。当至三百年中故云尔。然实百十六年外。依大天事起上座大众二异执。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如是展转成二十异部。只大众部中。凡多圣少。所以二百年内犹乖诤。诸部行先起。上座剖翻之。
  疏答睿师作喻疑论云等者。元康师。喻疑云。五百年先得道者多。不得者少。以多言之故曰正法。五百年后道者少。不得者多。亦以多言故名像法。以其似正而非是正。故像法也。而言睿师者。案。高僧传第五卷云。释慧睿冀州人。少出家入关从什公r逾禀。后适京师。止于乌衣寺宋元嘉中卒。春秋八十有五矣。述义云。盈路者满世也。
  言次慧义法师杂门论云等者。述义云。宋祇洹寺释慧义者。会通杂六论是也。高僧传第五曰。释慧义姓梁。北地人也。少出家。风格秀举。专业强正。备通经义宋元嘉二十一年。终于乌衣寺。春秋七十三矣。言以此释望无所得观者盖是等者。碑云。唐武德三年。春秋七十一乃。迁神于寺东房。续高僧传第十一卷云。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奄然而化。有人解云。当今疏主唐武德六年癸未卒。今至延历二十年。合为七十八岁。又大业十余年。假令二百余岁计许。故知。五百余年入六百院。第四之五百疏主出世。故云。时节理数尔也。
  言答睿师成实论序述罗什语云等者。□□□(五十五字缺)
  言匡山慧远法法师云接九百年之运等者。案。高僧传第四卷云。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人也。弱而好书。年十三博综六经尤善庄老致。年二十二沙门释道安闻讲般若。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耳。便与弟慧持。投簪落饰。委命受业。既入乎道。励然不群。年二十四就讲说。远乃于精舍无量寿像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乃令髅遗民着其文曰。惟岁在摄提。秋七月代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止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身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廌而誓焉。以晋义凞十二八月。初动散。至六日困笃。乃命律师令披卷寻文得饮与不。卷未半而终。春秋八十三矣。
  言接九百之运者。慧影师云。龙树一身假服仙药。乃三百余年住持佛法。至八百年后始付提婆准之可悉。
  言具如玄义中释者。中论玄破外道。毗昙成实大乘意。明人正处。具引楞伽经摩耶经。明论主出世破邪显正。云七百年出世。今引此文也。
  疏问经中何故正法时少等者。摩耶经云。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今且引此经文。以为难问。
  言问法华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卷譬喻品舍利弗记当果中第八住持果文云。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象法住世示三十二小劫。疏主释云。下第八明住持果。大论佛法凡有四时。一佛在世时。二佛虽去世。法义未改。谓正法时。三佛去世久。道讹替像法时。四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今但举三。摄末属像。今去卅二小劫者。但论时节大小。非三灾之小劫也。今取意引以为问难也。言答舍利弗等者。如法华经第二卷身子国土果文云。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稳丰乐。天人炽盛。□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疏主释云。下第二明国土果。然未曾净秽。由众生心净秽。故有净秽耳。身子昔日。无凡夫秽心。今悟一乘。复离二乘之垢。既离凡圣垢。故得佛之时。土名离垢。然心亦不曾垢净。约迷故称垢。约悟故称净。即是标土名。亦总明土体。次其土平正下出土体。离高下故称平。非小大邪故名正。无秽恶名清净。有众宝为严饰也。次安稳量乐下明物也。离刀兵劫。故为安稳。离饥饿劫。故为丰乐。离疾设劫。故为炽盛也□璃为地者。别明地庄严也。有八交道者。有道庄严也。准此疏文。身子既离凡夫二乘心垢秽。故于净土中得菩提果。今取意引以答释之。
  疏云。人根转钝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辨迷教之意。何意迷教。只钝根薄福。若佛在世时。人根爽利。识信坚明。但佛灭后度后。人根转钝。识信不明。所以迷教也。琳法师云。下第二明迷教所以。信知。万法无生。究竟寂灭。称之为利。若封名著法。随文起着。目之为钝也。言答正是慧根钝者。有疏云。二十二根中正是信首五根钝也。述义云。就明人根。而有傍正。正言慧根。傍二十二根。以慧根钝故流转生死。男女二根之所缠缚。故大毗婆沙云。缘缚不断故不清净。不清净故。爱于未来男女二根。故名转钝。反此名利也。
  言亦得云信等五根俱钝者。述义云。信勤念定慧。此为善本。出生善法。故名根也。大乘光师云。增上名根。前二以大善地法中信勤为性。后三大地法中念定慧为性也。成法师云。于因果法。心得澄清。故称为信。舍恶修善。炽然不断。谓为精进。录性住境。名之为念。心住不乱。故名为定。观照分别谓为慧也。通称根者。出生增上名之为根也。
  言二十二根者。述疏云。眼等五根。信等五根。并五根受根。谓苦乐忧喜舍。意根。男女二根。及三无漏根。谓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言眼等五根埏。眼耳鼻舌身。此五能生五识。故名五根。亦名五依。为五识之所依。故亦名五情。能生情识果故也。杂阿毗昙心论第一卷云。眼识所依。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余亦如是。差别者。随识所依也。言五爱根者。宝崛下卷云。五受根者。居喜苦乐舍也。若五根后所生受名苦乐。意根后所生受名忧喜。不忧不喜。名之为舍。通从六极后生也。明此诸受能生烦恼故名受根。三受是根。名诸受根。众生若命未尽。受根常在。随在何受念念不住。一一受根。随有几念。或多或小。同类异类。受受相续。不得断绝。四受心强。不得命终。命终之时要在舍根。一报尽时。舍受灭尽。故名为没也。准此疏文。以此五受。为诸烦恼。出生增上。故名为根。言命根者。谓寿命增上。故名命根。言意根者。出生意识增上之义。名为意根。言男女二根者。身根一分也。言三无漏根者。从未来知理而欲知。故名未知欲知根。从信根立。以上乃至第十五心道北忍。此未知欲知根位也。既已得知真理。故名也知根。第十五心以上乃至罗汉金刚心。此已知根位也。知理更无可知。名具知根。无学果地。名具知根位也。此二十二根。若漏无漏而为分别。三无漏根唯是无漏。十是有漏。谓男女二根。眼等五根。命根。忧根。苦根。九根通二。信等五根。意根。乐舍喜根。若约三界系不系者。三无漏根唯是不系。余十九根欲界。通系色十五。眼等五根。信等五根。意根。命根。乐喜舍根。若约三性而为分别。信等五根。三无漏根唯是善性。一根善恶。即是忧根。五根通三。意根。苦根。乐喜舍根。八唯无记。眼等五根。男女二根。及以命根。若约三断是为分别。四根唯是见谛所断。意根。乐根。喜根。舍根。通见修断。即是忧根。九根即是修道断。眼等五根。男女二根。命根。苦根。见修道断。及以非断。信等五根不所断。三无漏根。若约三界受生分别。欲界受生胎生卵生湿生。初得身根及以命根。欲界化生。初受生时。若无形者。初受生时。唯具六根。谓眼等五根及以命根也。若一形化生者。初受生时一形与六根合。故具七根。谓眼等五根命根身根。若二形者。二形与六根合。故具足八根。若色界化生者。初受生时唯约六根。谓眼等五根及以命根。若无色界化生者。初受生时。唯得命根。不举舍意二根者。一切化生死生之时。唯具二根。故更不举也。若约死时者。无色界人最后死时。灭于三根。谓意命舍根。色界死时。灭于八眼。谓眼等五根意命舍根。欲界顿死二形化生。舍于十根。谓眼等五根命意舍根命意舍根及以二形也。一形化生舍九根。除之一形。无形化生唯舍八根。无身根故。若以染心渐渐死者。灭于四根。谓身意根及命舍根。若发善心渐渐得发信等五根。故增上五根。谓信等五根。若约证果而为分别。初后二果依九根得。谓信等五根意舍二根未知已知。依此九根证得初果。信等五根意根喜根已知。具知。此九根证罗汉。若次第行。以世俗道。依于八根。得第二果。谓信等五根意根舍根及已知根。依于七根得第三果。意舍二根信等五根。若超越行依于九根。得第三果。信等五根舍意二根。未知已知。此二十二法通名根者。以能生他。名之为义。以前生后。故名为根也。如此诸门分别。具如俱舍论第二卷也。
  言佛在世时等者。琳法师云。以佛在世时。亦有钝根。而判位利。正法中亦有利根。而位判为钝。今像法众生。乃是钝中之钝。故云转也。故无行经云。信一切法毕竟无生。从本以来常自尔。故名为信根也。有疏云。真谛三藏云。佛在世利为正。佛灭度钝为像。约此判像正。亦有此义。但于灭后。有近远像正。前五百为正。后五百为像。前五百已是钝。像法中复钝故云转钝也。
  疏云。深着诸法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三辨正迷大小乘教。就文为二。第一信小乘故失旨。第二不信大乘故迷教。今初第一信小乘故失旨。举类如般若信毁品。此人虽能信般若。而此信即入称信毁。今亦然。此人虽能信小乘。而此信即是失故。失旨也。取相有所得。心贪深诸法。故云深着诸法也。琳法师云。第三正明起执也。言佛在世时等者。如来在世。投机布教。言虽在近。意存深旨。众生利根。闻皆悟道。佛灭度后。人根转钝。迷小谬大。断常交执。迷小迷有。名为常见。迷大唯空。即为断见。故今论主双申两教。明有无不实。俱治断常也。言所言深着等者。元康师云。正法之末已着。像法之中更着故云深着也。问。何不言着人。但言着法耶。答。人空易得。故不言着人。法空难得。故但言着法。又此云法者。通詺人法以为法也。言埋者。玉篇。莫阶反。荃也。藏也。
  疏云。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者。琳法师云。求十二因缘者。迷小也。其圣意为无因邪因缘断常等邪见。故说十二缘。又为垢重计我不同。或迷于色。或愚于心。或色心俱迷。佛为破病故。开合色心。建立假名。而明无我不欲存法是但尸舍生不达圣说之意。随名求实。故求因缘定相。乃至着但文字也。元康师云。此是昔曰小乘教中所说法也。说此等法无为破我。我执既破。此法亦亡。钝根不了。执为定有。故求其相也。十二因缘者即。即因为缘也。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者。如杂心第一卷心界品偈云。积聚是阴义。轮门义说入。种姓义说界。是三种差别也。释论云。十一种无量色等。总说色阴。譬如军众其类各异。名之为军众。色亦尔。虽有十一。同一色相。名为色阴。余阴亦尔。轮门义说入者。通苦乐故。种姓义说界者。譬如一山多有诸性。谓金银等。如是一身中。种种姓各异。故说十八界。问。何故但言是入耶。答。毗婆沙论第四卷云。略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藏要义。唯此文阴界入是小乘义要。是故言之。硕法师云。积聚十一色。乃至积聚从识。故积聚阴义。内有六根。外有六尘。筒即是门。中间有六识。明此六识六根出入六尘。从六尘入六根。故轮门是入义。明十八界性别不同。故性别是界义。决定相者可解。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者。明佛说阴入界等教为有。即是文字意。欲表理求决定相。言是有。不识表于不有。故不知佛意。何故不知佛意耶。为但著文字也。
  言一者同失等者。佛说阴界入之法为有。欲破外道神我。故云。有法无人。既无人既即无法。为诸小乘不达说无我之意。取相有所得。心贪深诸法。与圣说之意乖。如此等执。诸部皆同。故云同失。
  言二者异执等者。如杂心论第一卷界品云。十种谓色入及无作假色。是分别色阴。牟尼之所说。释论云。十种色入者。五根五尘。无作假色者。如业品说。准此论文。今言色有十一者。法救论师义。故彼论初云。敬礼尊胜法所说我。段受我达摩多罗说。彼未曾说。玄义云。千年之间有达摩多罗。以婆沙太博四卷极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名为杂心也。
  言或言色有十四色者。有疏云。成论义述义云。五根五尘□四大也。今案。大义记第十二卷十四种色义云。十四种色者。上大五根五尘形碍是色义也。四种名大者。谓地水火风遍到故名大。谓遍身内外。有一切处名遍。则诸根无其义。故四大独得称大也。五种名根者。眼耳鼻舌身也。五种名尘者。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准此说文。今言。或言等者。开善寺智藏师也。今捡。涅槃经第三十四卷。佛告迦叶菩萨云。善男子。我又一时为跋波比丘说。跋波菲比丘观色若三世。若近远。若□细。如是等色非我我所。若有比丘如是观已。能断色爱。跋波又言。云何名色。我言四大名色。四阴名名。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说。言色是四大。善男子。我复说言。譬如因镜则有像现。色亦如是。因四大造。所谓□细□滑。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耶角轻重。寒热饥渴。烟空尘雾。是名造色。犹如向像。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四大即有造色。或有四大无有造色疏主释云。此下一双诤论。有造色无造色义。跋波比丘即五比丘第四人也。言有造色者。萨婆多等计有造色。彼明有十一种色中。十色是所造。一种是能造。言一种者。即是一触色。触中复有十一种触。四触是能造。七触是所造。七触者。以是轻重□滑饥滑饥渴冷此是所造。余四大坚湿□动是能造。不造色根本。有佛陀提婆后呵梨跋摩。不明造色。破八微俱等。而经中复明有造色者。诸论师解云。若是外色者。不造内色。各成为造。四大成五根。五根成色阴等。如此各造。不如前家。若大判者。前即明造色。后即明无造色也。此文中具破二家义。谓青黄等此复破论人。彼明青黄色为识。心所得非是对眼也。准此经文。初是萨婆多义。后即根本佛陀提婆(此云觉天)后呵利跋摩(此云师子铠)义也。
  言或有作色等者。如大经次文云。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非异色因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善男子。我于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止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疏主释云。此下一双诤论。有无作色无无作色。若是萨婆多明有无作而无作是色。无作色。从身口二方便善生。即是受戒时。身礼敬。口言能持等。生故无作有公。故论偈云。十色谓色入。亦无作假色。是分别色阴。牟尼之所说。若僧祇部人。明无有无作。故非是色。明此戒直是制恶法。若不作恶即是持戒无别无作也。若是呵梨果所明有无作。而是非色非心法。问。此法为摄属色耶。答。彼明此戒。是非色非心。而从心生故属心。是行阴摄。故云。离思无报因。离受无报果。皆从心生。而是非色非心也。若是今文所明前言有无作色者。萨婆多人是用也。佛答有无作色故。虽在恶无记中。犹不破戒。故睡眠闷等是时常生也。非异色因者。此无作色。前念色为因。不为异色作因也。非异色因果。明无作色果。不为异色因作果。还为前无作色因作果。故云。非异色因作果也。我于作经下。此即破萨婆多。然后是破僧祇。不得佛意。故云无无作色。准此经文。初即萨婆多义。后是大众部义。然述义云。无无作色者。成实义非也。言菩提王子。是摩伽陀国附庸国王子也。
  言或言四心一时等者。有疏云。数云四立□起。心王心数。论云四心前后起。无心数。述义云。数人义。四年并一时生。何者识是心王。受想行是心数即为臣。岂不得同时耶。成论义不许四心□起何者必前心灭而后心生。但前三心灭已。至行心中前。三心成就耳。
  言或言别有心数等者。如涅槃经第三十四云。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圣人色阴乃至识阴。皆是无明因缘所出。一切凡夫亦复如是。从无明生爱。当知。是受即是无明。受者即十二支。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记已。不等我意。唱言。如来说无心数。善男子。我于经作如是说。从眼色恶欲等四。即生眼识。言恶欲者。即是无明。欲性求时。即名为爱。爱因缘取。取名为业。业因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想受爱信精进定慧。如是等法。因触而生。然非是触。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心数。疏主释云。此下一双诤论。有心数无心数。若萨婆多等即明有心数。横论五品心。皆有心数。故彼偈云。欲善二十二。不共有二十无记有十二。悔眠俱即增。此即是有心数。若是根本佛陀提婆人呵梨等。明无心数。故言。譬如狭道乃至不受二人□行。况复多人。经中明心王心数者。必前起者为王。复起为数。亦得此是心之差驰之名也。今明经不□此经。只一时□起。有王有数。何时□前后耶。今前即破论人无心数义。从无明生爱。爱不异无明。只转无明。以为爱。故无别心数。余下类然。我于经中。说从眼色恶欲四注。此明有心数。从眼色明恶欲等。即生眼识。此即是心数□也。准此经文。初义即是萨婆多也。后宗佛陀提婆及呵梨等也。
  言三者佛教所无等者。述义云。佛经不说有极微色。而诸部小乘言有此色也等。又言因中有果无果等也。今谓不尔。原佛意说三科者。为破外道神我。故说三科。既为神我。而说三科。我去法不留。心无所依便得解脱。然彼分别三科决定相。不知佛意。但着三科之名字。故云。佛教所无也。凿者。昙捷师云。上尺专反。字林云。穿通也。下但说反。说文。文凿穿木也。
  疏云。十二因缘等者。述义云。十二因缘不关三科法门。故今欲释此别牒举耳。言外道计无因邪因等者。原佛说十二因缘之意者。非是佛有十二因缘。破外道所计无因邪因。此十二因缘还是外道所有十二因缘。今借汝有十二因缘。以破汝所计无因邪因。故云借妄止妄也。只外道重倒不可顿除。故以十二轻倒。而毁无因邪因重倒。此乃以榍出榍义。重倒若去。轻倒亦除。即得解脱。而为钝根□解此意。谓决定言有十二生。即是具足有无两缚。既言无我。而言有法。故具二缚。
  言。又既决定等者。如大经第三十四云。善男子。我经中说。云何旬为十二因缘。从无明生行。从生即有忧悲苦恼。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因缘定是有为。又一时告喻比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诠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言如来说十二因缘定是无为。疏主释云。此下一双。诤论十二因缘是有为是无为。诸部中计。若是育多提婆人。计十二因缘是有为。若是毗婆阇婆提部人。计因缘是无为。出毗婆沙经中云。十二因缘有佛无性相常住。故是无为也。若是数论两家计。皆同育多提婆计是有为。成论主自分判是有为。但论师辄判通为无为。若取其因果相生轮转义。即是有为。若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即是无为。此□不得佛意。若执有为。即失无为。执于无为。即失有为。若双用即双不得佛意。准之可悉。
  言毗婆阇提者。述义云。诸部皆执十二因缘是有为法。唯萨婆多部内有别人名略。婆阇波提执十二因缘即是无为法。何者。以法由是所生来故。因缘是为无。然生于法故是无常也。
  言涅槃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五卷。佛告迦叶菩萨言。如是诤论是佛境界。若人于是生疑心。犹能摧坏无量烦恼。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如是执着不名为善。为是谁耶。断善根者。若有聪明。能善分别。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断善根。今取意略引这。疏主释云。下第三结也。言是佛境界者。此是佛说。故云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也。言若人于是生疑心等者。彼前任定执。今又生疑。即能动其定执。故能破烦恼。又疑为解本。若疑心值善知识。即得决了。得于正见。言于是中等者。数论等皆作定执。即是执着。初执着。珠即能断善根也。问。佛为说教。而诸部等发生诤论。若说诤论耶。答。具有二意。言诸数者。即被前缘。言诤论者。令众生诤论。问。何故令缘诤论耶。答。缘有二种。若是福德利根。即能悟解。不生诤论。若钝根者。即生诤讼。问。何故尔耶。答。要因诤讼。得无诤讼。以能生道彻因缘故也。而言能断善根者。案。法宝师涅槃疏第十四云。夫断善人。须是聪明利善分别者。具四因缘。成断善业。一远离善友。二不聪正法。三不善思惟。四不如法住。具此四事方能断善也。部有二。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今断方便善。但生得生准之可悉。
  疏问小乘具迷人地等者。言外道执我者。案。净名玄云。天竺外道九十六种。略而言之。不出四句。僧佉计神与阴一。世师执神与阴异。勒娑婆明亦一亦异名提子云。非一非异。述义云。我者神我。以统御义为人。如众生命者等。以自在主宰义为我。僧佉所以方阴我一者。能分别义。为神所依之义。因义为阴义。虽有异而体是一也。世师主体义。俱异勒婆娑。令用上二人之义。若提子意亦一故非异。亦入非一也。
  疏又就小乘中等者。言一计人法俱有等者。净名玄云。犊子计有我有法。名为有见。述义云。犊子部言我法二种俱有体性亦外道异者。未入空无我观。是故有我入观之因。即知我空也。言二逆法不计人得者。述义云。萨婆多言。有法无我。如俱舍论前之八品。分别诸法后之一品。破我见。故知尔也。言三俱不执人法等者。如成实论第二卷论门品云。以世谛故说有我。第一义门故说无我人。一切有无品云。方便说有。方便说无。若决定说有。即堕常见。若决定说无。即随断见。离此二边。名行圣中道。准之论文。故知。不执人法也。言如智度论云等者。彼论第六十四卷文取意。呼引如记卷也。
  疏问小乘中三部等者。言答望文殊问经等者。事彼经等者。如彼经下卷分别部品。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末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佛告文殊。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法住□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根本二部。从十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二部者。一摩诃僧祇。二体毗履佛说此偈。摩诃僧祇部。分别说有七。体毗覆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今略引之。述义云解云。如五盲人触象。触鼻者言象如梨柄。触牙者言如杵。触耳者言如簸。触足者言如臼。触尾者言如□。此五盲人虽皆触象而失象体。故曰无是。然非离象而别有者。故曰无非。今二十部各别异义。非是佛意。故曰无是。非佛语外。故曰无非。无异相中而明异相者。就佛所说。而以我说未来起言非实。异执分别成十八部。言本二者。一体毗履。此云上座。二摩诃僧祇。此云大众。言十八者。从上座部出十一部。从大众部出十一部。从大众部出部。具明如上。言及在集云虽有五部不同不妨法界大涅槃等者□□□(三十六字缺)所言三部者。淡海记云。犊子部萨婆多成实论也。言但今望大乘实相言亡虑绝等者。中论玄义云。于小乘内自分三品。一者俱不得二空。如犊子部云。四大和合有于眼法。五阴和合。别有人法。此下根人也。二者萨卫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空。为次根人也。三者譬喻诃梨跋摩之流。具得二空。为上根人也。约空义浅深。即毗昙是小乘之劣。成实为小内之胜。故云玄义中说也焉。
  疏云。闻大乘法中说人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明不解大乘故迷教。琳法师云。第二次明迷大。文中有三。今此第一明迷教也。元康师云。下第二问闻大乘教执空疑有也。言故前序云等者。如昙影师此论疏序云。是故如来始逮直觉。应物接□。启之以有。后为大乘乃说空。法化适当时。取悟不二。流至末叶。像教中人根庸浅道浅。不明遂废旨守筌。存指忘月。观空教便谓罪福俱□。闻说相即谓之为真。是使有无灾兴生灭造诤。断常诸边。纷然竞起。今略引之。述义云。影师作此诸序。而前制序在疏初。故即为前序。何者睿师序中无此文。故以影师序为正也。言采此文作者。求五阴与闻大乘法。名为此文也。准此等文。今云。闻说有则等者。序云。闻说相即谓之为真。准之可悉。言采者。玉篇。木部在此字。千代反。字书采槲也。有人解云。采者犹取也。
  疏云。不知何因缘故空下等者。琳法师云。此是迷教也。言故行品云等者。此论第三卷行品末。论主破重空偈文。疏主释云。上半序。佛说空意。明佛说单空及与重空。为离诸见。佛说单空及十八空。为离有见。说于重空。不及以独空为破空见。半增明佛不化者。以着单空。不可以单空化之。重空十八空独空。准之可悉。言说空离见者。众生计有人法。故起爱见。诸佛说人法皆空。即无起爱见二处。言不化者。向于有起爱见。今于空复起爱见。乃至于绝四句。复起爱见。是以不化也。乃此以不可化门。而化外人也。
  言如智度论初卷云等者。如彼论第一卷。明说经因缘有二十。复次之中。第十六复次云。第一义悉旦是真实。故名第一。余者不应实。答曰不然。是四悉旦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旦故无。第一义悉旦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有。第一义悉旦故无。所以者何。五众因缘有。故有人等。譬如乳。色香味触因缘有故有。若乳实无。乳因缘亦应无。今因缘实有。故乳亦应有。非如第二头三手无因缘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为世界悉旦。今略引答文。足慧影师问答料简成上实义。就世界法中。既有成人成乳等法。何故不得实有假名人。正可无有真实人。何妨假有真实也。述义云。言人等者。等取柱瓶乃至万物。如此诸法。俗谛故有。真谛故无。言如实际者。只就用中如此空义。真谛故有。俗谛故无。有人解云。此本于明空而言耳。故涅槃经十种二谛中。第二本于二谛□。世人知俗。出世人知真。佛说及问者是第一。教随顺众生。故说二也。今案。大乘玄论第一卷云。大论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则有。第一义旦则无。如实际等于第一义旦则有。世界悉旦则无。此名字互有互无。故知。二种俱绝俱不绝。准此玄文。瓶人等之名世界悉旦即有。第一义悉旦即无。如法性名第一义悉旦则有。世界于即无也。今案。净名玄。为证世谛说真谛不说等四句。引此论文。唯此玄文。真谛说毕竟空。世谛不说毕竟空。世谛说假有。真谛不说假有。然方广道人。闻说第一义谛毕竟空。谬取佛意。谓世谛亦毕竟空。故不知经说毕竟空之因缘。今引论主诚文。令知说毕竟空之一历缘也。
  言故四谛品云等者。此论第四卷观上谛品中。引华首经偈文。硕法师云。下第三章双证得失。上一往明有是失空为得。故释其所以。我言空者。此是因缘空。故此空为得。汝言有是自性有。故有是失也。文有两偈为二。今此一偈明因缘空。有离断常过。约此多释。今且述一。言因缘所生法者。如因五指成拳。拳是所生。五指为能生。假五指成一拳故云众缘所生法也。此一句具有因果能所也。我说即是空者。此文引佛华首经偈。此是佛称我。故云我说也。即是无者。明所生之拳。既由五指有。即拳无自性。故十二门论云。众缘生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以无自性。故即无拳。故拳即是空也。亦为是假名者。前明众缘生法是空。此空不自空。空是有空。故空是假名。众缘之有是空有。故有不自有。有亦是假名。故云亦为是假名也。亦是中道义者。明假有岂有。有之可有。假空岂有。空之可空。故空有即不空不有。名中道义也。言长行释云等者。如上所引偈长行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何以故。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是属众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自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今略引之。
  言四者了因缘有宛然即毕竟空等者。如仁王经上卷观空品云。即有即空。疏主释云。集起故即有。自体空故即空。言即是不坏假名等者。如大品经第十三卷。佛语帝释云。五阴但假名。须菩提。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所以者何。诸法相无坏不坏相故。须菩提所说。亦无坏不坏。今略引之。有人解云。所言相者。即是体相也。即实相是也。言不动真际等者。如大品经第三十六卷。佛告须菩提言。菩萨行般若时。不坏实际法。立众生相实际中以方便力。建立众生。于布施建立己说。布施先后际定相等吟取意引之。述义云。诸佛世尊炳然妙智。游毕竟空。凝然不反。然由大悲本愿力故。乘种种化。济度众生。虽复应物法断疑。而于真际不动不转。如大经云。而是涅槃。实非是有。随世俗故。说涅槃有。然则诸法。皆真绝心言路为化众生。大悲力故。无所有中。巧说诸法。故云建立诸法。非离真际说诸法。只不真空。云不动真际诸法立处。所言立处者。假立诸法之名体也。今捡。智度论第十一卷云。诸法实相名为实际。今云真际者。实际之异目也。所方动者乖也。失也。具明如重牒记。
  疏云。即生见疑下等者。硕法师法云。下四辨迷大小乘。故生见疑两使也。琳法师云。下第二起执。此初列见疑二章。若依起惑次第。先疑后见。今据说次说第。故云见疑也。元康师云。既生空见。即执空疑有。不信因果也。言如涅槃经云等者。彼经第七卷。世尊答迦叶菩萨。说偈文。今略引初一行。具如记初卷。疏主释云。此中正叹大乘为甘露。愚智两人致成甘毒。今言或服甘露等者。此正是无方便。服甘露成毒药。受方等夭法身慧命。或服甘露寿命得长存者。此是有方便。受大乘即能长法身慧命。准之可悉。言伤夭者。玉篇上。舒扬反。玉逸曰。伤害也。广邪。伤毁也。下骄乌老二反。屈也。残也。折也。
  言偏执一理等者。硕法师问云。疑是犹豫不了。疑决成见。好体应通疑见耶。忽道见疑。答。此明于有生见。闻空生疑。故云见疑耳。琳法师云。此说次第耳。若约起惑次第。实如所疑也。今疏主意亦尔。故云。学教之意必先疑后见也。信行音义云。犹预者。上翼周反。下以遮反。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犹性多预在人前。故不决定者。皆谓之犹预也。
  疏云。若都毕竟空下等者。琳法师云。下释二章门也。元康师云。若都毕竟空者。此是见也。云何分别有罪福者。此见疑也。如是即无下第三。双结空有两失也。今疏主不尔。准之可见。言然空有具得二疑等者。硕法师云。此中一者。于有生见。闻空生疑。何故尔。执有来久。故于有已生见。忽闻说空。是故生疑。二者于有生见。闻空生疑。即双疑空有。若都空那有。若都有那空。犹预不定。是故双疑空有。生见疑者。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福报应等。即生见疑。即是于有生见。闻空生疑。又即是于空生见。闻有生疑。故云双疑空有。准此疏决。双疑空有。只今论文。有以空疑有故。琳法师云。一者以空疑有法。若实空应无罪福。二者以有疑空。然既罪福不无。云何复言毕竟空也。今此文正以空疑有。故云。若空云何有罪福等也。今云学大乘人者。方广道人。此学毗佛。略执邪无义。具明如记初卷也。
  疏云。如是即无世谛第一义谛下等者硕法师云。即是疑决故成见。向者疑疑决故成见。若尔故知。定空审。定是有。定非世谛虚妄。故非有真谛。真实故是有。有此空故道。如是则无世谛。此属上句。第一义谛属下文。取是空相。而起贪着明拨有为非取空是也。琳法师云。下释见章门。此人初闻二说。虽复坏疑。久推不已。妄为决判。若都毕竟空。即坏于二谛。然既二谛不无当知。小乘据俗论有。大乘望真说空。文中反释。故云。如是即无世谛第一义谛也。
  言既是学大乘人等者。如大论第四十四卷云。若名字因缘和合。无即世俗语。言众事都灭。世谛无故。第一义谛亦无。二谛无故。诸法错乱。述义云。此处但言。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然从既无罪福以下具明者。此大师述大论。明二谛相失之义。故云。作此牵文出大智度论。准此记文。疏主引大论文。以明生见义也。取言牵者。昙捷师云。苦田反。字林云。牵引也。言故智度论云等者。彼论第六十四信毁品文。言五百部者。六百年初有五百罗汉。是旃延弟子。于北天竺。造毗婆沙论。谓北天竺罽宾国。集五百罗汉。共□尊者。造大毗婆沙论。此云广解。于西凉州译出。凡有百卷。值兵火烧之。唯六十卷现存。止解三揵度也。准此文。今云五百部者。萨婆多部枝流也。具引论文。如记卷也。
  疏云。取是空相而起贪着下等者。琳法师云。下第三结过。其人空有定执。便谓有真无二谛修别。闻大乘人说万法空。遂则谤云是真谛。邪见人故云种种过也。又复外人定执有无断常见故。复因断常遍生诸惑。故云种种过也。元康师云。下结空见过。谓执空疑有。不信罪福。故云。取是空相等也。
  疏云。于毕竟空生种种过等者。硕法师云。即是结也。明毕竟空者何曾空。 何曾有。而复计空计有。即是种种过人云。或谓有此空。或谓无此空。有此空即是种种过人云。或谓有此空。或谓无此空。有此空即常见。无此空即断见也。元康师云。下结有见过。谓执有疑空。不信无明相也。
  疏云。龙树菩萨为是等故下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辨菩萨为此迷缘造中论也。琳法师云。下大文第二结答。前问明造论所由也。言问非有非无是愚智论等者。如中论玄义引释论云。有四种门。一毗昆门。二空门。三毗勒门。四非空有门。不得般若方便。学毗昙门。则堕有见。学于空门。则堕空见。学毗勒门。则堕亦有空。学非空非有门。则堕愚痴。论准之可悉。今案。大论第十五卷忍度余云。问曰。佛法常空相中非有非无。空以除有。空空遮无。是为非有非无。何以言愚痴。论答曰。佛法实相不受不着。汝非有非无受着。故是愚痴。论若二言非有非无。是则可说可破。是生心处。是诤论处。佛法则不然。虽因缘故说非有非无。不生着。不生是不可破不可坏。准之可悉。

中论疏记卷第二(之末)

  写本云
  宽喜二年(庚寅)五月八日于广隆寺北僧坊书写毕
  三论宗沙门阿耨坊觉严
  于时正应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书定了同日终夜自校合之毕
  所望只为兴隆佛法利益众生也
  金陵末资玄空坊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