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颂疏论本第十)

  论云无明何义(文)宝云。就文中先问后答。此则问也。论谓体非明。此则答也。答中有三。前二不正答。后一举颂正答。就不正中有二。一以非明故曰名无明。二以明无故名曰无明(文)尧抄云。无明何义。此问无明体义也。谓体非明答也。谓诸智分明了知诸法。无明非此义故名无明(为言)若尔无明已下。难也。谓若言诸智分明非如了知诸法故名无明者。眼等五根亦应名无明。非如诸智故。既尔此义已下。得难转救。谓非智明非名无明。明无之处名无明云也。若尔无明也下。重而难杀转救也(以上)。
  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云云)宝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无漏明。并体非明。应名无明(文)惠云。七十五法中唯惠是明。余七十四法体皆非智明。应皆是无明(云云)为显有体义不乱余(文)光云。前二有过论主正解。为显无明有体无非有过。义不监余眼等无眼等失(文)。
  此无明不了四谛(文)惠云。无明迷情言不了不知。约用辨体也(文)本义抄。问。贪等烦恼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义难显无明别体耶。答。泛论之者。贪等烦恼虽为明所治。明无明是敌对相翻法。以明所治无明为本。故云明所治无明之时。能显无明别体也(以上)。
  非是离明之外皆是无明(云云)麟云。谓有别烦恼。不了谛宝等。是无明性。非是离智明之外一切皆是无明也。亦非明无之处等者。亦非但以明无之处即名无明也。以无明自有体故(云云)。
  论云如诸亲友所对○(文)举喻见成。宝云。就中有三。一举亲非亲喻。二举实非实喻。三举等言等余非法等喻。此即是初亲非亲也(云云)麟云。非异亲友等者。谓泛尔之家虽非亲友。然非怨敌。故不得名非亲友也。谓唯怨敌方名非亲友故。非亲友无者。谓若但以亲友无处便名非亲友者。即此无处都无人。将何以为非亲友体。无明亦尔。若但以明无之处即名无明。即此无处总无有物。将何以为无明之体。余皆类此(云云)。
  谛语名实(文)尧抄云。真实正语非妄语名实语云也。
  虚诳言论事。第十六卷颂疏云。要具四缘成诳业道。一于所诳境界异想发言。谓见言不见等。二所诳者解所说义。相领会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误(文)。
  非异于实皆名非实(文)惠云。不可异实语外皆名非实者。余离间等三语。不妨不是实语及非实语。又不可实无处名非实。即离语九体(云云。不审可正之)。
  等取非法非义非事(文)惠云。又无记法义事。不是善法所对。不妨不是法义事及非法事也(云云)寻云。不善法不善义不善事者。指何法耶。
  非是异明之外总是无明也(文)正文云。应言非是异明名无明。或非是明外名无明。何云异明之外耶。异明之外。即是明也。故光记无之外二字(以上)。
  又契经说无明缘行(文)问。此略证之文可。为第二引证科内(光·宝记尔见)何今释义下科之耶。答。光·宝记释长行偈颂。故引证下略证广证为二。此疏唯释颂。故唯以广证为第二引证段。重心云。颂略证文无之。今疏释颂。故不立略证科。但略证之文长行要故。第一释义下引此要处注之欤。惠云。无明为缘行得生。行为缘识得生等也(文)。
  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无明结。四慢结。五疑结。六见结(三见)七取结(二取)八嫉结。九悭结。结者。正理论云。于境于生有系缚能故(文)于所缘境令有情爱着。云于境有系缚能。三界四生沉沦不出牢狱。云于生有系缚能也。
  三缚。一贪缚。二痴缚。三嗔缚(以能系缚有情立缚名)。
  十随眠。贪·嗔·痴·慢·疑五见也。光云。随逐有情名随。行相微细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难了(文)。
  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泄过无穷烦恼名漏)。
  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见瀑流。四无明瀑流(漂流善品故)。
  岂无实体说为结等(文)宝云。无明既是九结中○故知非是异明眼等余法。亦非全无体如兔角。而可说为结等事。故有别法说名无明(文)。
  彼云如恶妻子(文)惠云。惠有简择用。恶惠既无此能。无惠不殊。应无明(文)古抄云。惠简择义故是明义也。然者设虽恶惠称惠者。难云无明处会也。谓如恶妻子云无妻子。恶明故云无明也(为言)麟云。如恶妻子者。谓无妻子之德名恶妻子。如是恶惠无有明德。应名无明(云云)。
  于中有见故非无明(文)光云。于恶惠中有五染惠。是见性故。见性推求猛利决断。故非无明(云云)宝云。恶惠之中有一分惠。是五见故(文)。
  谓余师言(文)尧抄。问余师转。救心何。答。恶惠中有五见。亦有非五见。余以非五见恶惠应名无明。谓贪等相应惠是非五见故也(以上)问。能破心如何。答。贪等相应惠名无明不尔。若惠是无明。无明与见相应。见亦惠性也。岂有二惠并起耶(为言)。
  然无明体谓不了(文)已下显正义也。
  持我类性(文)光云。此大德意持我。谓持我起慢名为持我。即是我慢类性是无明。此无明是我慢流类性故。约我慢以显无明。理亦是余惑流类性。且寄我慢以显(文)惠云。我慢即七慢中我慢。持我陵人故。类性即是无明。无明不了相亦相似持我陵物。即是我慢流类也(文)尧抄云。持我者。指我慢。类性者。指无明。谓持我起慢。我慢呼为持我。光明即是我慢流类性故。约我慢显无明也。
  色如先辨(文)光云。色如先辨。谓前界品色蕴中辨。今唯辨名。前文虽亦辨余四蕴。未说为名。故今分别(文)。
  问云何随名势力(文)两重问答在之。初问答明名转变诠表之义。次问答明四蕴称名。问词云。此复何缘(文)光云。此四蕴复以何缘标以名称(文)可准之。疏释。如今时名至名为转变。释初问答。名既如此至名转变缘也。释次问答也。可见之。
  如今时名(文)光云。谓劫初时随种种法世共立名。由势力故后名方得于彼彼义转变诠表。如牛马等名(文)尧抄云。劫初时人。随种种诸法诸共立名。或名牛。或名马。如是诸法各有名。此名传世至今时。由此诠表牛马等诸法义也(以上)。
  四蕴亦然(文)问。受·想·识三蕴。并行蕴中心所。有转变缘义。不相应无缘境义。何云转变缘耶。光云。余不相应虽无转变。同无色中有转变故名摄无失。如变碍名色。虽无表等无变碍同于色中。有变碍故色摄无失(云云)。
  寻云。转变义受等名其义同也。受等缘。名诠。共义别也。何四蕴云名耶。惠云。名行蕴摄。余四蕴不能诠法。何名名。答。名诠多法。四蕴随六根亦缘多法上。转似彼名诠多法。故四蕴总名名也(文)。
  第二释云(文)光云。婆沙十五解四蕴名名所以云。佛于有为总分二分。谓色非色。色是色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聚中有能显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总说名(文)古寻。非色类是多。何立名称耶。答显了诸法事名功能胜。故殊更称名欤(以上)。
  第三解云(文)惠云。色法有形质眼能见等。四蕴无形段。一一要须名显说。方知故四蕴总立为名(云云)准此释。色法有形碍。显露云粗着欤。
  第四释云(文)光云。无色四蕴舍此身已。转趣未来余生处。转变如名故标名称。无漏四蕴虽不受生。是此类故名摄无失(文)惠云。舍身者。身即是色身。四蕴舍前趣色身。取后趣色身。如名诠多法。名四蕴名名也(文)尧抄。寻云。舍此生已趣余生时五蕴舍。若尔何故。限四蕴立名。不云色蕴耶。答。实五蕴俱虽有转变义。四蕴与名义同者。约决定说。三界生中皆有四蕴。故舍此趣彼义。四蕴必有。色蕴无无色界。故于无色界易生。舍此色蕴趣彼色蕴义无之也(以上)。
  三和生者(文)宝云。触体难辨。寄因以说(云云)第四卷光云。根境识三和合而生。举因以辨。能有作用触对前境。举业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触对前境。虽心心所对境○触对强故偏得触名。故入阿毗达磨云。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艰治心心所。为顺乐受等差别有之(云云)准此释。触者。根境识三和合位别生触心所。此心所令心王等对触境也。心心所皆虽对境。触心所触对强故得触名。如受领纳(矣)。
  论云且如五触生(文)麟云。谓眼等色根现在恒有故。得与识同时可成和合。若其意根定依过去者。以无间灭方名意故。识居现在者。以了别名识故(云云)。
  此有多释(文)光云。非以同世名和合。根境识三虽各居一世名和合。谓因果义成。意法为因。意识为果。又根境识三同顺生一触果。故名和合(云云)有二。一俱起名和合。二相顺生果名和合。于六中。前五具二和合。后一相顺生果名和合(文)。
  意法为因意识为果(文)光云。问。因果相望。因望果。或俱或在前。如过去意根。生现意识。或生现触果。其理可然。未来法境如何生现识及现触果。解云。果有三种。一取果·与果为果。此果望因。若俱。若后。即有为四果。二证故为果。择灭果。三相随顺故相由借故为果。如现意识名果。于三果中。望过意因有初后果。望未法因但有后果。如现触果。于三果中。望过意根现意识因有初后果。望未法因但有后果。此果前因后名为果者。据相随顺故。相由借故。假名为果。非是五果中果(文)第二释云。又解。现在意识及现触果。望未来法境亦是增上果(文)本义抄。付此释明五果相。云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于增上果。无果前因后之义(定)如何。答。第二释心存得果名。不可过五果。故以未来法境为因。以现在意识及现在触为果。可增上果摄(为言)俱除前有为法文。就取果与果增上果云尔也。光释云。增上果有二。取果·与果·增上果。此果必无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与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据此说也(文以上)。
  依萨婆多(文)论云。有说。三和即名为触。彼引经证。如契经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有说。别法与法相应三和所生说名为触。彼引经证。经言。云何六。六法门。一六内处。二六外处。三六识身。四六触身。五六受身。六爱身。此契经中根境识外别说六触。故触别有(文)。
  眼等五触名有对触(文)尧抄云。今论心诸法有七十五法中。色境有见有对。眼等五根并声香味触四境无见有对。除此所余诸法皆悉无见无对。有对触者。眼识相应触与眼识俱。以眼根为所依。所依眼根是有对故。能依触虽无对从所依名为有对触。余耳鼻舌身四识触准之。可知之(以上)。
  增语是名(文)光云。语是音声而无诠表。名有诠表。增缘于语故名增语。又解。此名以语为增上。方能诠表故名增语(文)尧抄云。语是音声而无诠表。名有诠表故。增胜语也(以上)古抄云。名句文俱转言音名语。虽然正诠表物体名功能也。诠表能语胜以名云增语。然缘诸法名事意识能也。故意识相应触云增语触也(以上)今疏。增语是名至故名增语。明名称增语。名是意触至名增语触。明意相应触名增语触。次问答述名意识长境。次增语是境下。释得名。次引论证。次出有说。可见之。
  名是○长境(文)尧抄云。如眼识但了青不了青名。意识了青及青名。意识与眼识了青虽同。意识更了青名。故以余为长。所长境即名。故呼名为长境也。意识相应触与意识俱缘长境。故意识相应触名增语触也(以上)宝云。所缘境中。异于五识不唯缘义。意兼缘名故名为增语。增语谓名。五不缘名。意增名故名为长境。从所缘长境为名(云云)此心长者。增长义欤。
  有说(文)光云。此说意识以差别语言为增上。故方于境转。五识不然。此且从多分说。亦有意识非望语故。而能缘境。是故意识触名增语。以语为增上。有财释也。与此相应名增语触。从相应立名。邻近释也(文)语为增上者。为增上缘云意欤。宝云。此师说。意识缘境。因语为增上。故方能缘境。此即意识名为增语。触与增语相应故名增语(文)麟云。第二意识因语得生。意识从因立名。名增语触。与此触增语识相应名增语触。增语之触(文)。
  古抄云。意识缘语起识也。谓如五识直对境缘之。必不待言语指示。婴儿等如缘物。意识所缘非语言指示。不能缘。以语为增上缘起识云增语也(以上)。
  约三受○为三触(文)对触顺境生乐受。对触违境生苦受。对触俱境生舍受。约所生三受为三触也。
  一云此三能引乐等受(文)尧抄云。此三者。顺乐受触等三触也。乐等受者。苦乐舍三受也。引者。能触也。所引者。受也。寻。触引受者。前念触引后念受欤。答。萨婆多宗意。许同时触受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也。所领触。能领受也。又能依受。所依触也(以上)麟云。谓因于触引生受也。触能引受。名为能引。受为所引(云云)宝云。能引受故。因于触境若违顺故(文)。
  又论云如何触为受所领(文)光云。于前三解中。初解可知。故不别问。后二稍隐。故今别征(云云)。
  行相极似触(文)神云。行相极似触。故名受领触。如触作苦行相。其受亦尔。如触作乐舍行相。其受亦然。故言行相极似触也(文)。
  从此生六受者(文)此句约能生六触为六识也。谓眼识相应触为缘所生受等也。
  五属身余心者(文)此句前眼触所生受等六中。前五名身受。后一名心受(为言)。
  依色根故(文)第三卷颂疏云。身谓身受。即五识相应受也。身谓所依。受依身起名为身受。身云受故。依主释也(文)可准之。
  意触所生受(文)意识相应触所生受(为言)但依心故为心受(云云)意识相应受名心受(为言)意触所生受者。此是约同时因果也。可思之。
  彼宗不许同时因果(文)准论光。经部破萨婆多云。触受二法同时生。触为能生。受为所生义如何。于己生受法余触无能。譬如牛二角。俱时生彼此相望。谁为能所。萨婆多意触受同时生为乐为果。今此因能作因。果增上果也。经部意。前念触为因。后念受为果也。萨婆多破云。第一念缘顺境。第二念缘违境。顺顺境受。与缘违境触。前后违顺性相别。何为因果(为言)。
  释曰此后成十八○(文)此一段为五。初定十八数。二问答成十八。三于中十五下。明杂缘不杂缘之别。四问此意近行下。释得名。五身受不名下简乱。可思之。
  此前心受由意近行异(文)光云。身受相显故不更释。心受义隐所以重明(文)。
  谓色等五十五近行(文)喜色意近行。忧色意行。舍色意近行等也。余准之。三法近行者。谓喜法意近行。忧法意近行。舍法意近行也。麟云。言十五近行境各别者。谓色声等境。既不同。缘色声心品有异。故名不杂。五境各三。故成十五。言五境外所余法者。谓第六法境心所及不相应等四类法也。言通法所谓五境者。五境若为意识所缘亦名法境。以通五识及意识缘故名通法。第六法境唯意识缘。故名别法。或二合缘如缘色声二境。或色香等合。随应可知(文)。
  或二二合缘(文)二二三三事。后月云。下贤圣品引法相松室记注之。可见之。问。云二二云五五意如何。答。二合缘为显有多种云二二欤。三三合缘等同之。下贤圣品此名自在之。对明师可寻之。难云。二合缘等多种可尔。于五境论之故。五合缘多种难有哉。既五境合缘。何有多种耶。答。宝云。若两合缘乃至五六合缘。皆名杂缘法意近行(文)惠云。第六意识唯缘法名不杂缘。若兼前五缘即名杂缘。六境一一别缘为六句。二二合缘为五句。乃至六境合缘为一句也(文)准此等释。于六境论合缘。既六合缘在之。若尔者。五合缘可有多种也。约此旨今疏云五五合缘欤。尚难云。宝并惠于六境论合缘故尔也。今疏云五境或二二合缘乃至五五合缘(文)唯约五境论合缘(见)何有多种耶。答。今疏缘别法时兼缘色等(文)别法者。五境外所余法也。色等者。色等五境也。既云兼缘色等。此则六合缘也。若尔者于五合缘可有多种欤。
  麟云。缘别法时兼缘色等者。谓将第六法境与色等合缘也(文)。
  以杂缘故此之五境○(文)古抄云。不被杂缘时名五境。不受法称。作杂缘境时于五境受法境称也。若缘别法名不杂缘者。不杂五境故云不杂缘也(以上)寻。于五境杂缘时得法称理趣如何。答。各别缘时得色声名。合缘时如观诸法无我。故得法称欤。
  传说喜等(文)本义抄。初说意云。喜等意为近缘。第二说意云。喜等与意为近缘。此二师俱许同时因果之义。故论主意不信此二说置传说言也。故此传说言贯通二师也(以上)麟云。释此名者。喜等与意互能相依为近缘。故名之为近。于境游行故名行。婆沙二释同此。更有一解。又依意故近境而行名意近行。又云。于境捷利乐数分别。故名为行(文)。
  身受不名意近行(文)光云。正理云。以意近行唯依意识名为近。分别三世等自相共相境故名为行。一切身受与此相违。故非意近亦不名行(云云)。
  谓欲界意识无乐(文)问。就初释何必例欲界耶。答。以初为本故也。惠云。欲界无意乐第三定亦不立也(云云)问。就后释若无所对故不立近行者。舍受亦不可立近行。无所对故。答。舍受以忧喜为所对也。正理云。不尔。忧喜即舍对故(文)问。若尔者。第三静虑对近分舍可立乐近行耶。答。根本地中无所对舍故不立也。问。初二静虑根本地中。无所对舍何以初二禅喜受立近耶。答。初欲界中有所对舍。故以初二禅喜受立近行。第三禅意识相应乐唯限第三禅一地。故异初二禅喜受。彼喜受欲界中有喜舍。是即为所对。由此所对。初二禅喜受亦成有所对。受近行称也。设上界中虽无同地所对义。于欲界中有同地所对义法者。立近行。由此近分地舍根。虽无同地所对法。欲界中舍根有同地所对法。故彼近分地舍根立近行。理可准知之(以上)。
  欲缘欲十八者(文)欲者。欲界系云也。欲界系缘共其数同十八也。界系十八者。喜近行有六种。谓缘色喜近行。乃至缘法喜近行也。忧近行·舍近行各有六种准之可知之。欲界喜·忧·舍意近行共缘六境。系缘共十八种也。惠云。自界见顺境生六喜。见违境生六忧。见俱境生六舍(文)。
  色十二上三(文)缘色十二。缘上三(为言)惠云。欲缘色界梵王等胜生四喜。缘无想果无心生四忧。缘通果即生四舍。缘无色无处等一忧受。缘命长等缘生一喜。缘无造作等即一舍也(云云)。
  二缘欲十二者(文)二者二禅系云也。宝云。初二定体缘此地有喜舍二受。故欲界具六境。故欲界境具十二也。色界无香味故。缘色唯八(文)光云。此明色界初二静虑唯有十二。俱缘欲界。八缘色界。除缘香味二喜二舍。二缘无色(文)色界虽无香味境。色界近行缘欲界香味故。能缘近行喜舍各缘六境故。喜舍近行六种在之。故色界系十二也(以上)麟云。初二禅为一对。明三四禅为一对明者。以二禅同有喜故。三四禅同无喜故。名数是同故为两对(文)惠云。八解脱中。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依初二定缘欲界。不生贪生六喜。缘欲通果即六舍(文)。
  八自二无色者(文)惠云。初定缘二定胜即生四喜。缘变化即四舍。色界缘无色。准欲界缘无色说也(文)。
  后二缘欲六者。宝云。述三四定。于此定此地静虑。唯舍受容缘欲界故唯六也。若缘色界即唯有四(文)第三第四静虑系舍六也。此亦自地虽无香味。缘欲界香味。故能缘近行舍六也。麟云。但有六舍者。上无喜故。又三禅乐不立为近行故。前已说境但云六舍(文)惠云。缘欲界变化事生六舍。四自者。缘自地变化生四舍(文)。
  初无色近分(文)惠云。无色者。欲四远不缘欲界。无色根本无通缘智。故不缘色界也(文)麟云。空处近分能缘色者。谓离第四禅染时。依空处近分观第四禅。为苦粗等行。故缘色也。上三近分并不缘色。空处有二说。一许别缘下色声等四。二不许别缘。但总杂缘下。今言有四者。约许别缘者说。若不别缘者。但唯一杂法舍近行也(文)古抄云。无色微细定无缘他地明利力用也(以上)。
  定品当辨(文)麟云。彼颂云。并上三近分总名除色想。谓彼诸地无遍缘智。及厌色故并不缘色(文)问。意近行通三性耶。光云。准下成就通三性(文)谓善心相应受名为善意近行。染污心相应受名为染意近行。无记心相应受名无记意近行也。
  从此第二有漏无漏分别○释曰(文)光云。就长行中。一释颂。二明成就。三叙异说。四会师句经(文。准)此释今疏一段科之。一释曰至不通无漏。释颂文。二论云谁○下。明成就。三此上所论○叙异说。四论云又○下。会师句经。可见之。
  不通无漏(文)光云。正理二十九云。无有近行通无漏者。所以者何。增长有故。无漏诸法与此相违。有说。近行有情皆有。无漏不然。故非近行(文)。
(已下尧圆抄全写之)。
  欲缘欲十八色十二上三(文)此颂明欲界系意近行也。
  欲界系喜近行有六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香喜近行
  缘味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欲界系舍近行有六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香舍近行
  缘味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欲界系忧近行有六种
  缘色忧近行
  缘声忧近行
  缘香忧近行
  缘味忧近行
  缘触忧近行
  缘法忧近行
已上欲界系喜近行记有十八种由此。欲界系也
  欲界系喜近行缘色界有四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欲界系喜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
  缘法喜近行
已上欲界系喜近行明缘上界数也
  欲界系舍近行缘色界有四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以上欲界系舍近行明缘上二界数也
  欲界系忧近行缘色界有四种
  缘色忧近行
  缘声忧近行
  缘触忧近行
  缘法忧近行
  欲界系忧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
  缘法忧近行
以上欲界系忧近行明缘上二界数也
  已上欲界系近行记有十八种由此。欲界系喜·忧·舍意近行。皆悉缘欲界色等六境。故欲界系意近行缘欲界境有十八种。以之可知也。
  二缘欲十二八自二无色(文)此颂明初禅第二禅系近行也。初禅系喜近行有六种。舍近行有六种。又第二禅系喜近行有六种。舍近行有六种。此各六种近行准欲界可知。谓缘色近行乃至缘法近行。故各成六种也。
  初禅系喜近行缘欲界有六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香喜近行
  缘味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初禅系舍近行缘欲界有六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香舍近行
  缘味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已上初禅系喜舍近行明缘欲界数也
  初禅忧近行无。其故者。喜舍斗有也。忧恼之苦者。欲界限也。
  初禅系喜近行缘自界有四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初禅系舍近行缘自界有四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以上初禅系喜舍二近行明缘自界数也
  初禅系喜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缘法喜近行
  初禅系舍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缘法舍近行
以上初禅系喜舍二近行明缘无色界数也
第二禅系喜舍二近缘欲色无色数如初禅也
后二缘欲六四自一上缘(文)。
  第三禅系喜近行缘欲界有六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香喜近行
  缘味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第三禅系舍近行缘自界有四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第三禅系舍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缘法近行舍
以上第三禅系舍近行缘境分别了。第四禅系舍近行亦如是分别也。
  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二(文)。
  空处近分地所系舍近行缘第四禅有四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空处近分地所系舍近行缘自无色有——谓法舍立近行
  四本及三边唯一缘自境(文)四无色并上三无色近分地所系舍近行。缘自无色界有一。谓法舍之近行也。寻云。意近行通三性欤。答。通三性也。谓善心相应受名为善意近行。染污心相应受名为染意近行。无记心相应受名为无记意近行也。意近行成就分别。先未离欲者。未得未至定善心。成欲界善无记诸近行。后成初禅染污四舍近行(色声触法)四喜近行(色声触法)未离下地烦恼者。必成上界上地烦恼故。未离欲者于初禅染污喜舍成之。彼受与烦恼相应故也。染污心不缘下地。故除缘香味近行成四。总上二界中于染污近行无缘香味。不可云缘自地香味。自地无香味故。亦不应言缘下欲界香味。染污心不缘下地故。由此上二界染近行中无缘香味也。复成第二禅染四喜近行·四舍近行·第三禅染四舍近行·第四禅染污四舍近行·四无色各一染法舍立近行·理。准初禅可知之。总言此人不成近行者。欲界十八·初禅八·第二禅八·第三禅四·第四禅四·无色各一也。其数有四十六。别言之。成八十二近行。欲界善·恶·无记三性各别故也。次未离欲者。获得未至定善心。如前所得。未至定善者。不成近行。成八十二近行。此外成初禅六舍近行。并论之。八十八近行思可知也以上二类颂疏所引载论意也。
  次已离欲贪未离初静虑法者。未得第二禅近分善心。彼成欲界善·无记喜·舍近行。除忧近行。忧受是离欲舍法。故已离欲人不成之也。复成初禅善六舍近行·六喜近行·并染污四舍近行·四喜近行·及无记喜·舍近行。于中无记近行者。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离欲界染。第九解脱道时得初禅通果心。故余无记心依身在下地。无得上地也。次第二禅已上近行。如未离欲舍说。总论之者。有四十四。谓欲界十二(除六忧也)初禅十二。第二禅八。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有六十六。谓欲界十二开为二十四。善无记别故。初禅十二开为二十二。善恶无记别故。以之并二禅已上论。诸地近行成六十数也。次未离初静虑染已得第二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成四十六。谓欲界初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成七十二。谓次前所明已离欲者所成就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禅善六舍近行也。次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未得第三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成四十八。谓欲·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七十二近行。谓次前所明七十二中除八。所更加八者。谓除初禅染四喜近行·四舍近行。更加八者。谓加第二禅善六喜近行·无记喜舍二法近行也。次未离第二静虑染已得第三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成五十。谓欲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六。第四禅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七十八。谓次前所明七十二外。更第三禅六善舍近行也。次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大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七十一。谓次前所得七十八中除八亦更加一。除八者。谓第二禅染四喜近行·四舍近行。加一者。谓加第三禅无记舍法近行也。次未离第三静虑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五十二。谓欲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六。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五十七。谓次前所明七十一外更加第四禅善六舍近行(文)次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未得空处善心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七十四。谓次前所明七十七中。除四亦更加一。除四者。除第三禅染四舍近行。加一者。谓加第四禅无记舍近行也。次未离第四静虑已得空处善心者。约总相数成五十五。谓欲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六。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七十八。谓次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空处善四近行也。次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未得识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七十四。谓次前所明七十八近行中。除第四禅染污四舍近行(文)次未离空无边处染已得色无边处善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四。 谓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空处染舍法近行也。 次未离识处染已得无所有处善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五。 谓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无所有处善舍法近行也。 次已离识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四。 谓欲界前所举七十五中。 除识处染舍法近行也。次未离无所有处染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五。谓次前所举七十四外更加非想非非想染舍法近行也。 次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染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四。 谓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无所有处染舍法近行也。 次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二。 谓次前所明七十四中。除非想地染舍法近行也(已上明依身欲界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初禅未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二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三。谓欲界一。谓舍法近行。初禅十二。第二禅八。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注云。今所云二禅以上近行。皆悉约染污论之。准依身欲界人可知之也。委论之者成五十七。谓初禅十二开为三十二。善六舍近行六喜近行。无记六舍近行六喜近行。染污四喜近行。以之并余地近行成五十七也。次依身在初禅未离初静虑染已得第二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五。谓欲界一。初禅十二。第二禅十。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三。谓次前所明五十七外更加第二禅善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七。谓欲界一。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三。谓次前所明六十三中除八亦更加八。先除八者。谓除初禅染四舍近行染四喜近行也。次加八者。谓加第二禅善六喜近行并无记喜舍二法近行也。无记近行者。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已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九。谓欲界一近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禅六。第四禅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九。谓次前所明六十三外更加第三禅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二。谓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谓除第二禅染四舍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谓加第三禅无记舍法近行。无记近行者。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已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四十四。谓欲界一。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六。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九。谓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第四禅染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已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六。谓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识处善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空无边处染未离识无边处染未得无所有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空无边处染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空无边处染未离识无边处染已得无所有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六。谓次前六十五外更加无所有处善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识无边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识处染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识无边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前所明六十六中。除无所有处染舍法近行(文)次依身在初禅已离非想地染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四。谓次前所明六十五中。除非想地舍法近行也(已上依身初禅有情不成就近行了)先依身在第二禅未离第二静虑染未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二十六。谓欲界初禅各一舍法近行。第二禅十二。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四十六。谓第二禅十二开为三十二。善有十二。无记有十二。染污有八。以之并余地近行成四十六也。次依身在第二禅未离第二静虑染已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二十八。第三禅有六。余地如前。故成二十八也。委论之者成五十二。谓前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禅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四。谓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谓第二禅染四舍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谓加第三禅无记一舍法近行。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三十。谓第四禅有六。余地如前。故成三十也。委论之者成五十一。谓次前所明四十五外更加第四禅善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未得空处意善者。约总相数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八。谓次前所明五十一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谓除第三禅四舍近行也。次加一者。谓加第四禅无记一舍法近行。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已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三。谓欲界初禅各一。第二禅十二。第三四禅各六。空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五十二。谓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空处善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八。谓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第四禅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已得识无边处善者。约总相数次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九。谓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识处善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空无边处染乃至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准前依身欲界初禅者。可分别之(已上依身第二禅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三禅未离第三定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七。谓欲界初二禅各一舍法近行。即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第三禅六。第四禅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二十七。谓第三禅六开为十六。善有六。无记有六。染污有四。并余地近行成二十七也。次依身在第三禅未离第三禅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九。谓第四定六。余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论之者成三十。谓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禅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九。谓第四定六。余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论之者成三十三。谓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禅善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三定染未离第四定染未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三十。谓次前所明三十三年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谓除善无记一舍近行。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三定染未离第四定染已得空处染者。约总相数成二十二。谓空处四。余如前。委论之者成三十四。谓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空处善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三十。谓次前所明三十四中。除第四禅染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已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三十一。谓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识处善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空无边处染者。乃至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准前欲界初禅者。可分别之(已上依身第三禅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四禅未离第四定染未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十四。欲界初禅各一。谓皆无记舍法近行。即是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第四禅六。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二十四。谓第四禅六开为十六。善有六。染污有四。并余地近行成二十四也。次依身在第四禅未离第四定染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七。谓空处四。余地如前。故成十七也。委论之者成二十八。谓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空处善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二十四。谓次前所明二十八中。除第四定染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已得识处染者。约总相数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二十五。谓次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识处善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禅已离空无边处染者。乃至已离非想处善者。准前依身欲界者。可分别之(已上明依身第四禅有情不成就了)。
  若生空无边处未离空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成七。谓空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九。谓空处四开为六。善有四。无记有一。染污有一。并余地成九也。无记近行者。谓异熟无记心相应受也。若生空处未离空处染已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谓前所明九外加识处善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空处染未离识处染未得无处有处善者。总相数如前。委数成九。谓次前十中。除空处染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空处染离识处染已得无所有处善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者成十。谓次前外更加无所有处善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识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者成九。谓次前十中。除识处染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识处染未无所有处染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者成十。谓次前九外更加非想地善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成九。谓次前十中。除无所有处染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成八。谓次前九中。除非想处染舍法近行也(已上明生在空处有情不成就近行了)若生在识无边处有情无成空处已所有情无成谓处以下。诸地近行唯成自地近行。舍染近行。并得善近行。及得无记近行。准生在处。有情随其所应所分别之易。故别不注之(以上尧圆抄)。
  于有漏中取杂染(文)光云。爱谓贪。憎谓嗔。不择舍谓痴。此痴于法不择而舍(文)惠云。不择者。择即是慧。不择即痴。三毒门中立近行也(文)尧云。意云。贪爱相应喜受名喜近行。嗔恚相应忧受名为忧近行。痴相应舍受名舍近行也(以上)。
  耽嗜依出离依事。光云。耽嗜依者。谓诸染受受与耽嗜烦恼为依故。出离依者。谓诸善受受与出离善法为依(文)又引婆沙云。耽嗜谓爱耽嗜性故。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耽嗜依。有说。耽嗜名一切烦恼。执着性故。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耽嗜依。若受不与爱或一切烦恼为安足处名出离依(云云)尧抄云。耽嗜烦恼以受为所依。故名耽嗜依。出离依者。诸善喜忧舍。出离言属诸善法。受为善法为所依。故诸善受名出离依也(以上)私云。耽嗜之依。即依主释欤。出离依同之。无记喜忧舍事。惠云。余无记忧舍顺染耽嗜依摄。顺善出离依摄。不顺善染皆非近行(文)。
  论云又即喜等(文)光云。证近行唯是杂染。世尊说为三十六师句。谓耽嗜依有十八。此是近行。是所对治。出离依有十八。此非近行。是能对治。二种不同成三十六。此句差别。是佛大师所说法。故名为师句(文)本义抄。问。论引此经虽明耽嗜依·出离依差别。全无述意近行唯杂染义。何释证近行唯是杂染耶。答。上述唯杂染者。与意相牵数行所缘是意近行之师义毕。先引六恒住经说为证。次引三十六师句经说之志。彼经中辨耽嗜出离差别。明能治所治不同。故为证意近行唯杂染义。引此经文见也(以上)。
  识等摄故无指陈(文)光云。生老死即识等五。于此五中识与六处已指前文。名色触受如前别释。故不别说。问。若尔爱取即是无明。应不别指。解云。无明异说不同。或说恶惠。或说非明。或说明无。由此爱取不指无明。别指下说(云云)。
  烦恼如种者(文)麟云。烦恼总有五喻。一如种。二如龙。三如草根。四树茎。五糠米。业有三喻。一如糠米。二草药茎。三花。果有一喻。谓如熟食。应知烦恼润业如糠米裹业为惑润。如米有糠。故二喻别言。异熟为后边者。诸业等果是最后边也。以果熟后更不生余果。故业亦然也(文)惠云。生烦恼等事者。从烦恼生业。从业生识等果事。如种生芽业后生果也。烦恼镇业如无学。故业无烦恼镇无果。烦恼根者。有顶地见道烦恼名烦恼根。无漏道能拔。如诸草药果熟为后边者。如草亲能生果。即枯更不能生果。业感现在果了更不能生未来世果也。食熟更不可转成余食。人异熟不可转天等中受也(云云)。
  生烦恼业事(文)寻云。如惠释(如上所引)从烦恼生业事(见)况以种子(能生)喻烦恼(能生)以芽茎(所生)喻业事(所生)今疏释生烦恼业事(云云)以烦恼为能生。又为所生如何(从种子生种子无之故难思哉)答。惠释尔也。准此释。以烦恼为能生。展转业事生(为言)而今疏生烦恼业事者。于所生业事立烦恼名欤。以烦恼非谓为所生。谓生烦恼之业事(为言)或案云。以烦恼业事三可为所生。从烦恼生烦恼者。如从爱生取。依此意取喻。从种子(烦恼)生芽(烦恼)从芽生茎叶(业)从茎叶生花果(事果)如此可意得欤。
  趣灭灭还起(文)趣者。五趣。还起者。五趣生死替。起无穷(为言)。
  如树茎者(文)树茎(烦恼能生)生枝叶(惑所生)花(叶)果(事。为言)。
  中生本死如前已释(文)麟云。即此前明死生二有中。即中有义及言本有谓死前。即本有义余并如前(文)。
  自地烦恼皆能润生(文)论云。自地诸惑。谓此地生。此地一切烦恼染污。此地生有(文)光云。自地显非他地。诸惑显是本惑。谓此地生此地本惑皆容现起染污生有。又解。不现起者。有染能故亦名能染(云云)麟云。自地烦恼皆润生者。谓欲界有三十六烦恼。色无色界各三十一。皆能结生。不简上缘无漏缘等(文)此释约四谛修道十七七八四起立欤。然今疏约缠垢显不起。若尔者。约大不善等心所显润生欤。
  嫉悭忿覆悔睡也(文)嫉等四者。小烦恼十中初四也。悔不定八内一也。嫉于他与盛事令心不喜。悭违财法施令心悭着。忿除嗔及害。于情非情令心愤发。覆隐前自罪。悔缘恶作事心追悔性。通善染。今取染污边也。睡正文云。此中初五自力起也。眠非自力起。具如下随眠品。故光但举前五不云眠。恐眠字剩欤(以上)光云。自力缠者。谓悭·嫉·忿·覆·悔。自力垢者。谓六垢。问。缠中睡眠为是自力为是随从。解云。是随从。理实此位亦无睡眠。而不别简者。若自力缠垢定非现起。此别简。其随从缠即非决定。无惭·无愧·惛沈·掉举此位相应。睡眠不相应。似结生位非睡眠故不定。故文不别简(文)睡眠非自力起。如第四卷抄注之。可见之。
  垢谓六垢(文)恼谓坚执有罪事。不取如理谏诲。害谓逼迫行打骂等。恨结怨不解。谄谓心曲。诳心口相违惑他。憍染着自法也。无惭不重贤善。无愧不怖罪生非爱果。或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无惭。观他无耻名无愧。昏谓昧劣。沈谓沉重义也。是身心重性为轻安所治。掉举令心不静。是散乱义也。
  论云虽此位中身心昧劣(文)惠云。问。初受生时身心昧劣不能起自力缠垢。既身心昧劣。如何能起诸根本烦恼及随从缠耶。虽此位中身心昧劣下。是答(云云)准此释。虽此位中者。通伏难心也。
  初受中有亦唯染污(文)光云。应知中有初续刹那亦必染污与生有同。此即不便兼明(云云)。
  所余三有皆通三性(文)麟云。谓善·恶·无记皆容命终。即死有三性。中有·本有皆有善恶无记。可知(云云)。
  释曰有情由食住者标也(文)光云。初句总示。次五句别释。次两句通经。后一次明胜用。今疏初句标。次五句明食体。次两句通经(云云)后四句明食配立(见)。
  经说者。宝云。此明四食。是佛说也(文)惠云。四食者。世尊初成道了往鹿园度五人。过恒河逢富楼那外道。见太子威仪端正。问曰。瞿昙似得胜法。佛言。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因此。说四食。意自饿外道远离邪学邪说。名正学正说也(云云)。
  段有二种(云云)光云。一以无秽为细。有秽为粗。劫初食。谓劫初时人食地味地饼林藤。无麦秽故食香稻。以去方有便秽。二小软名细。多硬名粗。细汗虫即是虮虱。其体细小。从汗而生。或人身中有虫。食汗名细汗虫(云云)准此释。今疏或细汗虫已下。小软为细意欤。又今疏虽不出粗食体云无便秽为细。故有便秽。香稻等食是粗食也。尧抄云。此中有者。唯限欲界中有也。诸天者。六欲天也。此六欲天并人劫初食无便秽。故为细也。婴儿等食小软义显。又细汗虫食。即汗故小软义显者也(以上)。
  段欲体唯三者(文)惠云。段食者。段为分段。食资养为义。入腹已资养诸根大种。二时有益。一解除饥渴。二食了资益诸根大种。不资益诸根大种。是段非食。说名食者。据当名说也。疏体唯三尘者。三尘但是欲界摄。皆为段食体。正理论云。段食体有十三。开触尘为十一(云云)宝云。十三者。十一种触。香味二境也(文)问。求食为除饥渴。如何饥渴亦名食耶。光云。饥渴二触为食者。消宿食故。希新食故。显无病故名食(文)惠云。此二为食最胜。若无此二即不须食。由有此二能食资益诸根。故得为食体(云云)。
  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云。谓口能啖。鼻能饮。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又解。谓口饮啖。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饮故。鼻根即分分受香。口鼻中触身根分分受触(云云)。
  光影○(文)论云。光影炎凉如何成食。传说。此语从多为论。又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所摄。如涂洗等(文)光云。毗婆沙师传说。此饮啖言从多为论。如药涂身及洗浴等。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摄(云云)神云。寒时光炎暖触资身。热时影凉冷触资身。故皆食摄(云云)暖触者。触十一中火触欤。准此释。光炎等触十一中火触冷触也。此段食中细食摄(为言)。
  色不益自根者(文)光云。名食者。先资益自所对根及所依大。后及余根饮啖色时。于自眼根及所依大不能益。况及余根。由诸色根境各别故。饮啖色时鼻舌身根不能取色益根。未离欲者。见色生喜乐者。由缘色故触生喜乐。此是触食非色是食(云云。取意)惠云。六根取六境。鼻取香即益。眼见色即损自根况益诸根。故色非食体。不说声为食者。以无形段不相续故。又见色时生喜乐者。即是三和缘色生触。触即触食段(云云)。
  声等非食事。光云。声非相续。意法无有分段。眼等五根虽含二义。食中无故。体净妙故。非饮啖故。此之八种非食义显。故不别简。唯色一种相续分段乱段食。是故别简(文)。
  一种离贪(文)一种者。色·香·味·触一具离贪(为言)欤。正文云。一种之言未了。学者应思(以上)。
  思谓意业(文)神云。非一切思皆是思食。要属希望顺爱。现行意识相应乃名为食。故饥馑世愚痴小儿望悬沙囊而得存济。然契经说。意思食者。显此。唯与意识相应(云云)本义抄。一意业体可通六识相应思也。六识相应思同有造作义。故意思食限意识相应思也。谓有漏思心所分别筹度。要属希望顺爱现行。故思食体限意识相应思也。今论思谓意业之文。意业广通六识相应思。中意识相应思为思食体。故云思谓意业也。非谓一切意业为体也(以上)本义抄。问。识食可通五识耶。答。可通五识也。付之思食既限意识相应思。识食何可通五识耶。答。有漏心王了别境界。能任持身。故名识食。而了别境义不限意议。故识食体广通五识也。思食如见悬砂囊而得存济名思食。故唯限意识相应思也。义门各别也。更不可相例(矣。以上)。
  意成及求生○谓契经说(云云)尧抄。寻云。此经文为明何事引之耶。答。为显段·触·思·识四食皆有漏也(以上)光云。又引经显食唯有漏。部多·求生皆三有身。四食既能安住资益。明知有漏。无漏不然。为灭诸有。故非食体(云云)寻云。今疏释意成及求生颂云。此通经说中有名也(云云)此释不见显四食有漏哉。答。见论文起尽。光明四食。段引部多·求生之经文。为证四食有漏引之。次引中有五种名(当意成及求生等颂)为证前所引经求生者中有名也。然今疏释本颂。故于意成及求生○之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示由来也。故今疏通经说中有名者。直释本颂之卷也。重心云。部多求生之文与中有五种名之文。虽各别经。本颂颂中有五种名之文故。于此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释之也。
  论文起尽。毗婆沙师作如是释者。述无漏非食。次又契经之下。引部多求世之文。四食显有漏也。次后说求生之下。引说中有五种名文。前所明求生名证中有名也。次如契经说之下。引有坏自体文。证前五种名中起是中有也。次又经说之下。引已断起结文。转证说起名中有也。今疏结释之上来引经意。说中有名为起也者。指说五种名文·有坏自体之文·已断起结之文·三个文也。部多求生之文属说五种名文也。
  以五种名说中有(文)中有非如生有父母情血等和合生。故云意成也。神云。中有五名前四可解。五者名起。对向当来生有。中有暂时起(云云)。
  有坏自体起(文)惠云。有释云。死有坏中有自体起。中有坏即生有世间生。中有言自体起。破大众部无中有。世间生破常因外道。五蕴无常从因生也(文)光云。为明中有实有故。以自体标名。生有恐执为常故。以世间显过(云云)。
  已断起结未断生结(文)光云。断有二种。一得永对治断得择灭。不退名永。二得永不起断得非择灭。不行名断。于四句中随所应说此二断。润中有惑名起结。润生有惑名生结。第一句。诸无色上流者。离欲色二界贪。不受中有。起结已断。未断无色贪。生结未断。此中言断。约永对治断说。第二句。此中言断。据不现行以无生结已得永治。而于起结未断之理。谓断生结即离三界。而彼必无余起结。故知此但约永不行。第三句。谓阿罗汉断三界贪。不受中有。起结已断。不受生有。故生结已断。此中言断。据永治说。第四句。不断起结。不断生结。谓除现中般。诸余未永离色界贪者。受中有故起结未断。受生有故生结未断(云云)尧抄云。永对治断者。谓永断烦恼证择灭无为也。永不行者。令烦恼永不行。断名自得非择灭也(以上)。
  又部多者(文)光云。第二释。云部多者。是无生义。谓阿罗汉不受生。故部多言含多义。故存梵音。余凡夫有学诸有爱者。说名求生。更受生故(云云)。
  就胜说四(文)光云。就四食中。虽四皆能益现益当。二益现胜。二益当胜(云云)。
  有根身者。眼等五根也。触食益心心所者。见色生喜乐。此是三和缘色生触。是触食也。上所引惠心也。寻云。缘违境时。心心所触食于彼有资益义耶。
  思食是业能引当有(文)光云。薰之言资。思食引已从业所资识种子力。故后有得起。识起取果功能名为种子。又解。述经部释。此解似胜思食引已。从业所熏识种子力。后有得起。或从业所熏识种子力。识得现行。后有得起(云云)本义抄。问。今文更无违有宗义。何判述经部释此解似胜哉。答。今论思食引已从业所熏识种子力后有得起之文。虽强不违有宗之义。薰之文字。种子之言。专顺经部义。故初释痛之。会熏之言资释识起取果功能。名为种子。不如又解意。直得论文故判此解似胜也。泰法师解此文云。此就经部释(云云)惠云。此是论主依经部义。言识种子等故(以上)。
  第四句者除前相(云云)无漏思等欤(古人二说。一说同此。一说是有部义。种子即因义文)。
  触等三食皆有四句(云云)等言等取思识也。尧云。触食四句。第一句触而非食。无漏触及有漏触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也。第二句食非触。除触余思等三食也。第三句触而食。有漏触为缘。益诸根大种也。第四句非触非食。色境等也。思食四句。第一句思而非食。无漏思及有缘思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也。第二句食而非思。除思外余触等三食也。第三句者思而食。有漏思为缘。资益诸根大种也。第四句非食非思。色蕴等也。识食四句。第一句识而非食。无漏识及有漏识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也。第二句食非识。除识余触等三食也。第三句为识而食。有漏识为缘。资益诸根大种也。第四句非识非食。色境等也(以上)。
  论云五趣四生皆具四食(文)宝云。准此论文。八地狱中无益身食(文)麟云。孤地狱饮食如人者。如僧护经说(捡知。云云)。
  论云今应正辨何识(文)光云。问中有六。一问。何识现前。二问。何受相应。三问。定心无心得死生不。四问。住何性识得入涅槃。五问。于命终时识何处灭。六问。断未摩者其体是何。问中等字摄余四问(文)。
  释曰初两句标六法也(文)光云。答中初三句答初问。次一句答第二问。次一句答第三问。次一句答第四问。次三句答第五问。后一句答第六问(文)。
  于此六位(文)光云。于此六法。法尔唯许意识。非余五识。取功能故(文)。
  死生唯于受(文)光云。生言不但摄生有初心。应知亦摄中有初心。若言生有不通中有。若但言生通中有初念(文)惠云。生言兼摄中有。中有准前文名起不名生。正理论云。既无色没受欲色中有。初心即成欲色界烦恼。故知亦得名生也(文)光云。正理云。非明利识有死生义。以死生时必昧劣故。由此故说下三意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无舍受故(云云)。
  言非定者(文)惠云。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者。设许身在上界起自界定亦无死生。心定摄益故也。又受生要须染心。定心非染。起上界染。定心以加行生亦不受生死(文)光云。由此三因亦显异地无净记心无死生理(云云)。
  非无心者(文)光云。以无心位由定力持他不能害○以初生时同地心生故。后死时同地心死(云云)。
  二无起涅槃者(文)光云。虽死有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无记。无烦恼故无染污心。虽有善心工巧通果心以强盛故不入涅槃(文)惠云。善加行故不入涅槃。正理论云。生得劣善。何故不入涅槃。答。有异熟故不起善心(云云)。
  据最后意识灭(云云)惠云。识无相貌。但随寿暖一时灭故。如以小水置炎石上。渐微渐消。欻然都尽也(文)。
  此云死节(文)光云。顿命终者。无断末摩。渐命终有断末摩。断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极小。触便致死。正理引颂云。身中有别处。触便令命终。如青莲花鬓。微尘等所触(以上论文)又解。对法藏中说。众生身中有百处。名末摩。触便致死。犹如有人被断头已无觉知。故得断名(云云)。
  内三灾患(云云)光云。医方中说。身有三分。心已上淡分。心已下齐上热分。齐已下风分(云云)。
  断末摩唯人间(文)惠云。地狱无。以恒断故。唯人三州及傍生·鬼·通二乘圣有也。更无别物。但身支节。正理论云。由发言讥刺前人随实不实伤切人心。由此当来招末摩苦也(文)。
  光云。欲界诸天亦无断末摩。彼非恼乱业果故○诸佛无(文)。
  有五衰相(文)惠云。正理论云。此五相现不过五日即死。若有相现世尊亦不能转。亦非一切天子皆有。亦非一一天子皆具五相方死。今言五者。总举大数。更有小五相现。不定当死(云云)。
  谓诸圣人名正性○(文)得无漏圣道者。定得涅槃。故名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必堕地狱。故名邪定聚。所余有情不定聚也。惠云。苦法忍后决定得涅槃故。问。顺解脱分定得涅槃。如何不得此名。答。此容劫作邪性故。二未舍邪性故。三未定时。至苦忍初心即七生定得涅槃。问。得上忍及世第一法位亦得时定。缘何名邪性。答。一以时小故。二以未舍邪性也(云云)。
  定尽烦恼故(文)容尽烦恼故(为言)。
  或人依所望颂疏讲谈之次舍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十日。拟讲英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