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四
  (颂疏论本第四)

  论问起云(文)宝云。问意云。一切有为。如其体相。色心等法种种不同。此法生时。亦各别起。为有诸法决定俱生(云云)光云。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生时亦各各别异而生。为有诸法决定俱生。又解。总为一问。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其生亦各异。于此异体别生有为法中。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文)此释意。非谓为二个问。但二释差异者。初释意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各亦异者。总标一切有为诸法体相不同。生时亦各各别异而生之重。为有诸法决定俱生者。正是问言(为言)至此处始置有为之言也。第二释意云。今应思择已下文。皆为问言也。一切有为诸法。如体相不同。其生亦各异。于此异体别生有为法中。为有诸法决定俱生(为言)本义抄。尧抄云。如相不同者。如有为诸法体不同云也。生亦各异者。色法备色自性生。心法备心自性生。心所备心所各自性生。不相应行备不相应行各自性生。以与余法不相滥义故。云生各异也(以上)。
  欲谓欲界(文)麟云。言欲微者。谓简色界。以色中无香·味二无八事也(文)。
  微谓细义(文)麟云。章释意。显聚小名为微聚。即八·九事等以成小聚。聚谓假依。是聚名为微聚(云云)惠云。准正理论。释此颂欲微聚无声。欲即欲界。微即极微。聚即七极微成聚(文)宝记以正理说为善。光记云此论与正理别。今疏释同光记矣。问。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欤。既云。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等(云云)初标微聚名言。定可通九事十事。若限八事者。有何相滥可云无声无根耶。答。虽为上古未决。既述色聚极细立微聚名。结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微聚名限八事俱生欤。但于颂文者。欲微聚无声。无ケレハ根有リト八事。训之时。不可为难矣(以上)本义抄。正文云。极字应作于字。故论云。为显更无细于此者(云云)光如论(以上)。
  言八事者(文)惠云。言八事者。约类同说八事。理实有众多法也(文)麟云。此说总相。若细论者。如一色微。自有七极微。同时兼有香·味·触各七。四·七二十八极微。一一极微各有能造四大。计一百十二。所造色·香·味·触二十八。总计一百四十微也。今约体类同故。但言八事(云云)惠云。八事约外非情色说。有身九事即约内有情色身说也(云云)。
  明四根各别(文)惠云。四根依身处各别。不可眼上加耳等成十一也(云云)。
  以根上有声义隐故(云云)惠云。外非情发声。相显可知。内七色根如何有声。为通此难。谓有有执受大种发声也。或此文举内身有声。显外非情准内可知也(云云)麟云。根上有声义隐者。且眼等虽皆有声。非如外境可打击显故。所以复有声者。以四大相击必有声也。故婆沙云。四大相击。无时无声。言有执受大种因起者。谓根上声必是有情执受大种为因也(文)。
  明四品同起(文)四品同起事。古来不审也。
  麟云。言四品同起者。谓心与心所。诸行·及相为四前章已明色法俱生。此中不应更立色为一品。俱可摄在诸行之中(文)。
  随阙一时余则不起(文)光云。心与心所二种相望。必定俱生。阙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无差别。就总相说故言定俱(云云)宝云。无有心王起时不兼心所。心所起时不兼心王。故言必俱。非谓心王而与一切种类心所俱也(云云)。
  或得句事。宝云。于诸行中。或与得俱起。谓有情法。或与得不俱。谓无情法。故言或也(云云)。
  一明心所有二明不相应(云云)光云。色·心界品广明。故不别说(云云)。
  心所且有五者(文)宝云。言心所者。是心所有(云云)光云。心之所有故名心所。应言心所有。略故但言心所(云云)。
  且言事。光云。于心所中。广即更有不定等法。略而言之故言且五(云云)惠云。且者。未尽之言。此论文明五地外。更有八不定地。在五地外故言且。或准婆沙及此论下文。更有忻厌。在五地外。颂言且也。或婆沙一百三十二。更有覆地及无覆地。在五地外。颂文言且。此论谓二地。四十六心所中。无有一法唯有覆性及无覆性。不说此二地(云云)。
  略释大地法名(文)五地中释大地法名故云略。光云。若依婆沙十六云。问。大地法是何义。答。大者谓心。如是十法是心起处。大之地故名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说。心为大。体用胜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诸心所所依处故。受等十法。于诸大地。偏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说。受等十法。遍诸心品。故名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前两解与此论异。后一解同此论文。
  是心所行处故(云云)古(定春抄)云。地者心王也。行者依彼生也。心所依心王生故。心王ヲ心所カ地ト云也(以上)私云。谓心所行处。不云生处。又婆沙(如上所引)云大地所有。不云所生。如何。此是如人依地行。心所依心行故。云行处欤。依心行者。如心王缘色。心所缘色等欤。神云。地谓所依行处。如世间地。是人所依行处。若此心王是彼心所所依行处。即说此心王为彼心所法地(云云)。
  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文)惠云。问。受等通三性。受等名大法。心王通三性。心王名大法。答。以无二心王俱时生互相依。心王自不依心王。心王不得名大法。心所依心王。心所名大法。心所自不依心所。心所不得名地(云云)意云。心所通三性者。心所依三性心王义也。故心所名大。心王自体三性。通余三性心王义无之。故不名大。心所不名地义易知。准之。行处者所依处欤。又惠云。婆沙十六。心王·心所俱得名地以此二法互相依故。及此论下文亦有此义。俱有因中互相依故。已下诸地皆准此释。问。疑有无二转。未决断时。即无胜解。胜解应非大地法。答。疑有印有。第二念疑无印无。前后二念不同。皆得有胜解也(云云)。
  受谓领纳(文)光云。领纳前境。约用显体。三受不同。名有差别。虽心心所领境义边并应名受。受领强故。偏得受名(文)尧抄云。领纳违境名苦受。领纳准境名乐受。领纳俱非境名舍受也(以上)。
  想者取像(文)光云。想谓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相。能于境中封疆画界。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云云)宝云。正理论云。安立执取男女等境差别相因。说名为相。述曰。谓能为因。令心心所安立男女等相而执取故(云云)。
  思者造作(文)光云。思谓能令心有造作者。思有势力。能令心王于境运动。有造作用。理实亦令余心所法有造作用。从强说心(文)宝云。正理论云。令心造作善·不善·无记。成妙·劣·中性。说名为思。由有思故。令心于境有动作用。犹如磁石势力能令铁有动用(云云)决云。譬如国王眠。臣佐惊作政。心王无分别也。作作业事。是思心所也(以上)。
  触谓对触(文)光云。根·境·识三和合而生。举因以辨。能有作用触对前境。举业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触对前境。虽心心所对境○触对强故。偏得触名。故入阿毗达磨云。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心所。为顺乐受等差别有三(云云)。
  欲谓希求(文)光云。欲谓于境能有希求所作事业。由有此欲。心等趣境。又入阿毗达磨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文)尧抄云。希求所作事业者。于种种所作事业中。若一种若多种。生欣欲心。我当作如是事业希求也。
  慧谓于法○简择(文)彼此相对。不杂乱简择。是慧也。光云。推求名见。决断名智。简择名慧。谓于诸法能有简择。约用辨也。问。慧宁疑俱。答。正理第十云。若疑相应。全无慧者。云何得有二品推寻。于二品中。差别简择。推寻理趣。乃成疑故。准彼论故。得疑俱。慧与无明相应。故知亦与疑并(云云)宝云。正理论云。简择所缘邪正等相。说名为慧。简择未决。亦得疑俱(云云)。
  念○明记不忘(文)光云。念之作用。于所缘境分明记持。能为后时不忘失因○入阿毗达磨云。念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作诸事业义(解云。彼论从强说心。理实亦令心所。文)宝云。正理论云。于境明记不忘失因。说名为念。述曰。由念力故。于缘境得明记。显了能为后时不忘失因。非谓但据缘过去境(云云)。
  作意○令心惊觉(文)光云。作动于意故名作意。谓能令心惊觉前境○理实亦能惊觉心所。从强说心(云云)神云。如人眠无所觉知。由作意故。能令心王不眠。名惊觉也(云云)光云。心如睡眠。沉没不行。由作意力。惊觉取境(文)意云。惊觉心令起引令趣境义也。
  胜解○于境印可(文)光云。殊胜之解故名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审定是事必尔。非不如是。问。若尔。与疑相应如何有胜解。解云。有耶无耶。前后二心皆能印可。故有胜解(云云)又云。从强说心。诸心所法亦能印境(云云)又云。正理云。有余师云。胜谓增胜。解谓解脱。此能令心于境无碍自在而转。如胜戒等(云云。等胜定胜惠)。
  此事如此非不如是(文)古(定)云。此事如此者。火箸ヲハ火箸ト知也。非不如是者。火箸ヲ非トハ火箸不知也(为言)。
  此云等持(文)光云。由等持力。能令心王于一境转。若无等持。心性掉动。不能住境。从强说心。理实亦令诸心所法于一境转故(云云)麟云。由定力故。当刹那中。令心心所同属一境。至此非余。故名为定(云云)古(定)云。法相。此心所散心不相应云也。俱舍不尔。定·散共心寂静。皆此心所用也(以上)。
  遍三性等一切心品(文)古(定)云。此十通三性三界有漏无漏等也(以上)。
  信者澄净也(文)光云。信谓令心澄净。理亦能令余心所净。从强说心。由此信珠在心。皆得澄净。故入阿毗达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水精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净。如是信珠在心池内。诸浊秽皆即除遣(文)麟云。泛明其珠。乃至多种。若言珠青珠等。皆水精珠。若珠中能出水者。名月爱珠。若能出火者。名燧珠。若能清净浊水者。名水精珠(云云)。
  有说(文)光云。有说。此信于四谛·三宝·善恶业·异熟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又正理云。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解云。由信彼故。希求彼境。信许有境方能印可。此明信因(以上)宝云。正理论云。心浊相违现前忍许。无倒因果各别相属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说名为信(文)古(定)云。思许者。サル事有リト许也(以上)。
  不放逸者(文)光云。谓由有此不放逸故。于诸善法。专注为性。余部经言。能守护心。明知有体。理实亦守心所。从强说心(文)宝云。正理论云。专于己利。防身语意。放逸相违。名不放逸。述曰。己利即是三乘涅槃及世爱果。是己所专。举所依也。防身语意。举作用。放逸相违。明所治(文)神云。余部经。能守护心。不造诸恶过。名不放逸(文)。
  轻谓轻利(文)宝云。正理论云。正作意转。身心轻利安适之因。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述曰。正作意转。明所依位。则如理作意正现起时。能为身心轻利安适之因。举作用也。心堪任性。指其体也(云云)轻利者。轻疾事也。安适者。安悦事也。
  舍离沉掉(文)沉掉者。心惛沉掉举也。舍心所离此二静调也。光云。令心平等性。从强说心。亦令心所。或心之平等性。无惊觉性。如持秤缕。掉举相违。说名为舍。故入阿毗达磨论云。心平等性。说名为舍。舍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势力。令心于理及于非理。无向无背。平安而住。如持秤缕(文)惠云。问。行舍无惊觉性。作意有惊觉性。此二相违。如何同念起。答。一有惊觉。一无惊觉。二体既殊。同起有何乖返。作意有用。行舍无用。行舍有用。作意即无用。二体同时。何不顺也(文)。
  二根者(文)光云。于诸境界。无爱染性。说名无贪。贪相违也。于情非情。无恚害性。说名无嗔。嗔相违也(文)。
  不害者(文)光云。谓无损恼者。心贤善性。无损恼他。名不害。能违害也(文)宝云。正理论云。与乐损恼有情相违。心贤善性。说名不害。
  勤者(文)光云。勤谓令心勇悍为性。即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无退义也。懈怠相违。故入阿毗达磨云。精进谓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即是沉溺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义(文)。
  释大烦恼地四字(文)光云。恒染心有故名为大(文)。
  痴者愚痴(文)光云。痴谓愚痴。于所知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说名愚痴。照瞩名明。审决名智。彰了名显。此三皆是惠之别名。痴无明等故名为无。即是无痴所对治法(文)准之。今疏愚痴释名无之与。任光释。于事理诸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名愚痴。迷境起故。无明释名也。谓迷境不悟。无照了故。名无明(为言)义章云。闇惑名痴(云云)宝云。正理论云。痴谓愚痴。于所知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即是无明无智无显。故说名愚(云云)尧抄云。寻云。独头无明摄大烦恼地法耶。答。独头无明。虽无遍染义。彼相应无明流类故。摄大烦恼地法也(以上)。
  逸者放逸(文)光云。逸谓放逸。不修诸善。恐滥无记故。言是修诸善。即不放逸所对治(云云)宝云。正理论云。于专己利。弃舍纵情。名为放逸。述曰。专己利者。如不放逸中释(文)意云。弃舍三乘涅槃己利。三业纵情名逸(矣)。
  怠谓懈怠(文)于善法懒惰心也。光云。怠谓懈怠。于诸善法。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又正理云。怠谓懈怠。于善事业。阙减胜能。于恶事业。顺成勇悍。无明等流。名为懈怠。由此说为鄙劣勤性。勤习鄙秽故名懈怠(文)。
  不信者(文)宝云。正理论云。心不澄净。邪见等流。于诸谛·宝·静虑等至。现前轻毁。于施等因。及于彼果。心不现许。名为不信(文)。
  惛者惛沈(文)光云。身心重性。无堪任性。惛沈性。故名惛沈。惛谓惛昧。沈谓沉重义也○如受五识相应。依身起故。名身受。意识相应。依心起故。名心受。惛沈言身。亦无失(文)宝云。正理论云。?瞢不乐等所生心重性。说名惛沈。由斯覆蔽。心便惛昧。无所堪任。瞢愦性故。由是说为轻安所治(云云)。
  掉者掉举(文)宝云。正理论云。亲里寻等所生。令心不寂静性。说名掉举。心与此合。越路而行(文)。
  恒唯染(文)惠云。染言通有覆及不善。四句分别者。第一句。有遍善非唯善。即大地十。第二句。有唯染非遍善。即小惑十。大不善二。不定中贪·嗔·慢·疑。第三句。即大烦恼六。第四句。不定寻·伺·睡眠·恶作。大善十及忻厌。不入此四句。染言已简也(文)古(定)云。贪·慢·疑不善不共不善见等不相应也。不遍一切染心也(以上)。
  独得大不善名(文)古(定)云。不善者恶性也。引果义名不善。此不善局欲界。不通上界也。于上二界引果トナル烦恼ヲ起ス事ハ无之。上界天人堕恶趣等事。皆顺后业果。欲界身·边二见有覆性也。此二见ニ相应起时。余烦恼モ有覆。此见不相应起。欲界ニテハ不善性也。上界ニテハ何レノ烦恼モ皆有覆。今此二心所。唯不善性。遍一切不善。故得大不善名。受等十非唯不善性。大烦恼六尔也。小烦恼前七·不定嗔。虽不善性。独头惑。余惑不相应。故无遍不善义也。欲界作三性。善·恶·无记(有覆无覆)上界作三性。善·染污(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有覆无记者。染心故云有覆。虽染污心。无引果义故。云无记也(以上)。
  尧抄云。问。不定地法余七。及大烦恼地法六。大善地法十。何不简之耶。答。委言之。应简之。且略之(以上)惠云。大不善地四句者。第一句。有唯不善性。不定遍不善。即忿等七及嗔。第二句者。有遍不善。不定唯不善。即受等十。及痴等六。寻·伺二。第三句。即此不善地二。第四句。小惑余三。不定余七是。大善地十。同前简法也(文)。
  如后当释(文)次下释之。
  此忿等十名小(文。悭·嫉·忿·覆。十?2254-514C05在之。余六垢也)论云。此法如后随烦恼中当广分别(文)惠云。于他盛事。令心愤发。名忿。隐所造过。名覆。执耽财法。名悭。妒他得胜。名嫉。坚执不舍。名恼。于他有损。曰害。结怨不解。曰恨。诈现亲附。名谄。心口相违。名诳。染着自法。名憍也(文)第二十一卷颂疏云。嫉谓于他诸与盛事。令心不悦。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愤发。说名为忿。隐藏自罪。说名为覆(文)又云。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诲。害谓逼迫。行打骂等。恨谓结怨。谄谓心曲。诳谓惑他。憍根品已释(文)。
  谓有三义(文)光云。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小烦恼地法十。谓唯修所断。意痴相应。慢·疑二种虽唯意痴。非唯修所断。恶作虽唯修断。非唯意痴。余三十三心所法非唯修所断。亦非唯意痴。故皆不名小烦恼地法(云云)宝云。一唯修所断。二唯意识地起。三唯无明相应。四各别现行。大善地法不与一切染心相应。烦恼之名以简此法。寻·伺虽通染心。阙四义故。不名小烦恼地法。大烦恼地·大不善地。虽复唯与无明相应。阙三义故。不得名小。慢·疑二种。虽唯意地起·唯无明相应·各别头起。非唯修断。阙一义故。不得名小。恶作一种。虽唯修断·唯意地起。以非唯与无明相应。虽别头起。不名为小。睡眠一种。虽唯意地。阙三义故。不名为小。贪·嗔二种。虽复唯与无明相应·各别头起。阙二义故。不名为小(云云)恶作自力起。不通随从起之事。说论一同说(见)本义抄。惠云。慢·疑阙初及第三义也。恶作阙第二·第三义也。此处言睡眠阙三义。准下文。见所断慢·睡眠自在随烦恼皆意起トイフ唯此文。睡眠唯意地起。虽唯意地。有不与无明俱。如善睡眠。故阙第二也(云云)此释恶作随从起(见)如何。麟云。今详。新解四义为胜。如无惭等二及烦恼六。虽与无明相应。非唯意起。不可合为一义。睡眠唯意地起。不可言唯无明相应。通三性故。故知合意地起与无明相应为一者。不尽(文)。
  如是类名为句事。惠云。如是类名为者。此论类。即此小惑起。各别不同。是流类。正理十一云。即此十外。更有不忍·不乐·愤发等心所。是小烦恼地流类也。不忍·不乐即此嫉中摄。愤发忿中收也(文)麟云。颂中言类者。但是十种不同名类。依正理论。已下如惠释(以上)。
  第二明定俱生(文)论云。如是已说五品心所。复有此余不定心所。恶作·睡眠·寻·伺等法。此中应说。于何心品有几心所决定俱生(文)光云。如是已说至寻伺等法者。此即总结显余不定。不入五地名为不定。不定所依名不定地。不定地家法名不定地法。等者等取贪·嗔·慢·疑。此不定地法。因解五地。文更兼明(文)宝云。如是已说至寻伺等法已下。第六明不定也。言不定者。谓不定余五地故。故言不定(文)。
  且要先知○(文)古(定)云。欲界四十六心所具有之。初禅三十四。大地十。大善十。大烦恼六。不定贪·慢·疑·寻·伺。小烦恼后三也。除小烦恼前七。不定嗔。大不善地二。不定恶作·睡眠十二也。其旨如次下释。二定已上三十一心所。有云。初禅所除外。伺·谄·诳三除之。大地十。大善十。大烦恼六。小烦恼憍。不定贪·慢·疑。此三十通三界也(以上)惠云。初定心所。四十六中有三十四。中定有三十三。二定已上至有顶有三十心所也。于欲界五品心中。上界无不善心品一。有余四品心。此四品心与心所俱生。多准欲界说也(文)定云。欲界ニテハ身·边二见相应时烦恼。有覆无记也。同烦恼ナリトモ彼二见不相应一切烦恼皆不善性也。五见通三界。身边二见。三界皆有覆。余三见。欲ニテハ不善性。余界ニテハ有覆性。大地十·寻·伺·睡眠。通三性。大善十。唯善性。大不善二·小惑前七·不定嗔。唯不善性。大烦恼六。上界ニテハ有覆性。欲界ニテハ通不善·有覆。身·边二见相应时有覆。余不善。欲ニテハ此六通有覆也。余身边二见不相应故。皆不善也。小烦恼后三·不定贪·慢·疑。此六。欲不善。上界有覆性也。恶作通善·不善。忧相应故。忧强思起。故非无记也(以上)惠云。心王·心所。相应起非自力起。有二十九。大地十除思。大善十。大烦恼六除无明。大不善二。寻·伺·睡眠。第二句。有自力起非相应。有十五。小烦恼十。不定余五。有通二。惠中五见即自力。余即相应。无明共即相应起。不共即自力。第四句。即心王是也(文)。
  言恶作者(文)惠云。恶作者。如昨日恶作善恶二事名作。望今日不称情边名恶。恶之与作。皆属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缘恶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财释也。第二释。恶作所依。追悔能依。今唤追悔名恶作者。举所依显能依追悔名。如人依村。唤所依村即人来。举所依村显人也。第三释。追悔果取。恶作因名也(文)宝云。如不善悔缘善所作。能追悔心缘其恶作。从境为名。即是有恶作故。名为恶作。是多财释(云云)。
  空解脱门事。麟云。观空得解脱。故名空解脱门(文)。
  六触处事。麟云。六触处者。谓眼等六根能生其触。名为触处。宿作业是因者。谓前生造业为因。方成今生眼等六果(云云)。
  于是善恶不作之中(文)惠云。善恶即是二所作事。不作之中者。于善不作。于恶而作。心追悔。名善恶作。翻释。于恶不作。于善而作。后心生追悔。名不善恶作也。谓于先时下。是释上三句也。问。于已作善恶二事。心追悔。可名善恶二恶作。于未作善恶二事追悔。如何名善恶二恶作。答。谓于未作事。心悔。悔不作善。名善恶作。悔不造恶。即不善恶作也(文)。
  麟云。于未作事。亦得名恶作。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恶作(如有人言。我今日不布施物。我恶作。以上)各依善恶二处而起(文)善ノ恶作依善恶二处起。恶ノ恶作亦同之。故云各欤。麟云。且善ノ恶作通于善恶处。恶ノ恶作亦尔。今约追悔体性。但有善恶二种。若约境分。总成四句(文)惠云。婆沙三十七云。四句分别。一有善ノ恶作于善处起。如悔不多作善等。二有善ノ恶作于恶处起。如悔先作恶等。三有恶ノ恶作于恶处起。如悔不多作恶等。四有恶ノ恶作于善处。起如悔作善等(文)。
  不共者不共无明也(文)光云。谓此心品至贪烦恼等者答。谓此心品唯有无明。无有所余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恶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无明唯见所断。若贪等·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是相应。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论意解不共无明。不与贪等本惑相应名不共即是独头无明。及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无明通见修断○又婆沙有两解。一解意不与贪等·忿等相应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见所断以修所断忿等相应。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师意。不与贪等本惑相应。皆名不共。应知即是忿等相应·及独头起。若作此解。通见·修断。此论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后说。各据一义(云云)宝云。婆沙三十八有二说。第一师说。唯见所断。不与贪等忿等相应。自力而起。名为不共。以修所断忿等相应。非自力起。不名不共。第二师云。通见·修所断。不与贪等本惑相应。皆名不共。忿等相应非自力起。皆是不共。准此论文。第二师释。不与随眠相应起故。名为不共。此中俱起。依前师说。唯是见道(云云)。
  问。不共无明何位起耶。宝云。若诸异生。由胜解力。发起正见。或起邪见。心劳倦时。数数间起。迷四谛理。不共无明。谓缘四谛。不欲·不忍·不了行相(文)惠云。即是不共无明(文)。
  不共无明必有二十心所俱生(文)光云。正理第十一云。是故恶作是不善者。唯无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尔。若依正理解。不共无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文)惠云。问。恶作与根本十惑中无明相应。不与余九惑相应。恶作即二十一心所俱生者。前不共无明应亦二十一兼恶作。何故论云二十耶。答。正理论释颂云。于不善不共见俱唯二十者。不善见即二十心所俱生。不共无明即二十一心所俱生。既许无明与恶作相应。恶作二十一。何妨恶作与无明相应。无明有二十一。前婆沙二说中。不共无明通修断。以许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有痴等六故。此论据有恶作处。即有无明处未必有无作(文)宝释。恶作无明俱。非余烦恼俱。重委细也。可见之。
  能覆圣道(文)能覆圣道者。其体染污。覆无漏圣道。此约能覆。
  或有痴覆(文)此据无明覆用。约所覆欤。
  不能招果(文)正文云。光释此无记义云。以过轻故。无胜用记。不能感果。故名无记(已上)然论第二释无记云。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若尔。无漏应唯无记(云云)故知光释顺论意。今偏约不招果者未了(以上)。
  欲无覆心○(文)宝云。体非染污。不障圣道。无果记故。名无覆无记(文)。
  若依萨婆多宗(文)宝云。异师意云。忧如喜根。非唯有记。由此恶作亦通三性。此相应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正理论云。然此恶作通善不善。不通无记。随忧行故。离欲贪者不成就故。非无记法有如是事。然有追变。我顷何为不消而食。我顷何为不画此壁。如是等类。彼心乃至未触忧根。但是省察。未起恶作。若触忧根便作恶作。尔时恶作理同忧根。故说恶作有如是相。谓令心戚。恶作心品离忧根。谁令心戚(文)光云。省察是惠(文)。
  睡眠通三性(文)麟云。婆沙云。若梦见礼佛等事。即是善性。若梦见杀生等。即不善性。若梦见青黄等无记。以业羸弱。不能感报(文)宝云。睡眠无梦性唯无记。据有梦说故通三性(文)。
  睡眠自力随从事。睡眠心所。其性羸劣。随他力起。依他力成善等性故。分别自力·随从之时。随从非自力起也。光·宝意同也。依之虽有睡眠位中余贪惑所随睡眠起。贪等不随睡眠力成不善等性故。贪等自力非随从。睡眠随从非自力也(本义抄)。
  恶作与忧根相应(文)正文云。欲界中疑。亦忧相应。亦应无疑。既有例难。故不可言相应。故光云。无忧根故无恶作。又云。随忧行故(云云)不言相应(以上)。
  初禅地臣主相依故(文)第八卷颂疏云。第一静处。处有三者。一名梵众天。大梵天王所领众故。二名梵补天。卫侍梵王。为臣补翼故。三名大梵天。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灭故。威德等胜故名大梵(文)光云。二定已上乃至有顶。无王臣等尊卑差别。无有谄诳(文)。
  如经中说(文)光云。如佛昔在室罗筏城。住誓多林。时有苾刍。名曰马胜。是阿罗汉。作是思惟。诸四大种。致于何位尽灭无余。为欲知故。入胜等持。即以定心。于誓多林没。于四大王众天出。从定而起。问彼天众诸四大种。当于何位灭尽无余。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天展转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彼复仰推梵众。欲往梵世。入胜等持。复以定心。自在宫没。梵众天出。从定而起。还作上问。梵众咸曰。我等不知。复推大梵。马胜苾刍寻问彼大梵王。时大梵王处自梵众。忽被马胜苾刍问言。此欲·色界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烦恼系缚。梵王不知。随其所应。依四根本静虑·未至·中间·空处近分。断第四静虑烦恼尽时。诸四大种究竟离缚。无余灭位便矫自叹。显彼有谄。诳言愧谢。显彼有谄。略述如是。广如婆沙一百二十九说(文)又云。梵众中尊名为大梵。统摄一切皆得自在(云云)马胜运身定内定外事。及异义欤。且可云定外也。凡定中者。微细寂静也。善有运身者。宁不出定(云云)况运身者。出定之后神境通果(见)但今释云。即以定心云。从定而起事。出定后虽有运身。依定力令运身故。云即以定心也。又至彼天毕欲发问处。彼此依身大小不同。能问所问义不相应。故为化大依身。彼天中亦入等持。依彼定力。出定后化大依身也。其旨婆沙论文(见)谓初为运身。后为化身。数数入定。数数出定。文举初后。略中间欤。彼苾刍既阿罗汉果圣者也。可知四大种无余灭位也。为显初静虑有谄·诳。示不知相。致此问也(以上)本义抄。
  解云大梵天王(文)出无漏道并有漏道断二种能治也。谓起无漏道。设文依有漏道。断第四禅染尽位。是四大种无余灭位也(为言)矫乱答词是诳语摄者。谓矫乱答位。内心诳心所也。心口相违故。外语言虚诳语摄(为言)麟云。谄者希恶。意道恶意。谓之谄。谄亦佞也。诳惑也欺也。矫乱者。谓假作诳惑也。说文。构上命曰矫。六地中起无漏道者。谓无漏能断自上地染故。依六地皆得断第四禅染。以未离下染。不得上根本故。所以不依无色起无漏也。空处近分起有漏道。以有漏道依近分他离次下染故。唯空处近分离第四禅染也。是四大种无余灭位者。旧云(光)谓于此等地。起道断第四禅地烦恼尽时。诸四大种究竟离缚无余灭位(准此。但约离缚名灭。又解。既离缚生于无色)不受色身。名无余灭。二说并非要入无余涅槃方名灭也(以上)光云。谄谓谄曲。翻曲即为正直。正直是舍。故品类足第二云。身正直。心正直(文)。
  无敬无崇(文)惠云。四共释于有德人。亦以四共释于功德。或于功德无敬。于有德人无崇。于功德无所忌难。于有德人无所随属。或可。于功德无敬。于有德人。无所忌难。无所随属。功德及有德人。是无惭境也。
  此中怖言(文)惠云。现·当二世恶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唤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问。若见因果不怖。即是恶惠。惠有见故。若不见因果不怖。是无明。何关无愧不怖因果。答。无愧行相别有体性。与恶惠及与无明为因。生无明恶惠。推功归本。故言无愧不怖因果也(文)。
  有余师说(文)宝云。此师意说。造罪之时。观自无耻。是无惭相。观他无耻。是无块相。无耻是同。就自他别(云云)古(定)云。于所造罪。自身可得非爱果事ヲ不顾。自观无耻云也。人目不顾。无愧也(以上)麟云。自观无耻者。谓自观身。先世善业感得人类而不惭。此上造过恶。观他可知(云云)惠云。问。自观不观他。如何无惭愧俱时起。答。就胜说观自不观他。自观时非不观他。故得俱起(文)麟云。不说此二一时别起。然有无耻观自时胜。说名无惭。后有无耻观他时增。说为无愧。约胜说故不相违(文)。
  爱谓爱乐(文)宝云。与欣相应信。名之为爱。即是爱乐(云云)光云。泛明爱有二种。一有染谓贪。二无染谓信。若泛明信亦有二种。一忍许相。二愿乐相。由斯信·爱宽狭不同。得作四句。第一缘苦集忍许。有第一信。有漏法非可爱乐。无第二信。名非爱。第二句。第三句○此中缘灭道信。通摄两种(文)古(定)云。有染无染爱信相望作四句。若无染爱与信相对。一切无染爱皆信耶ト问。可顺前句答也。以狭问宽故(以上)。
  染污故非信(文)谓除前相(文)麟云。信是净。此既染污故非信也。除前相者。如缘苦集不忍许时(云云)。
  有惭非敬(文)光云。第一句。有惭非敬。缘苦集善心起时。有惭耻。有漏法非可尊重。第二句。有通惭敬。缘灭道心起时。有惭耻故。无漏法可尊重故有敬(文)麟云。爱敬有无复为四句。有爱无敬。谓于妻子等。有敬无爱。谓于有德人。有通爱敬。谓于自师父母等。有非爱敬。除前相(文)。
  无色界无(文)无色界无色身故。无尊卑故。无相貌故。不起缘补特伽罗爱敬也。
  寻伺心粗细者(文)麟云。问。寻·伺是心所。何言心粗细耶。答。与心相应。非体即心。言心粗细者。依主释也(文)古(定)云。寻一往物ヲ寻也。伺细伺也。复有别释者。寻伺有地。语言有也。寻伺语言因也。语云诠表也。表心二禅已上无之。生上三静虑起三识表心。皆初静虑摄(以上)问。寻·伺行相粗细互相违。如何一心俱起耶。宝云。正理论云。虽一心中二体可得。用增时别故不违。如水与酢等分和合。体虽平等。而用有增。粗心品中。寻用增故。伺用被损。有而难觉。细心品中。伺用增故。寻用被损。有而难觉(云云)惠云。言语粗者。因中寻用强。细者因中伺用强。二体同时用也(文)。
  称量自他德类(文)麟云。称量自他德类差别者。谓称量胜劣。若实不异并名为慢。旧云。此中亦应言称量种姓。略而不论。陵者。苍颉篇。侵犯也。蔑者。杜预注左传云。蔑无也。说文云。相轻伤(文)。
  自法谓自身(文)光云。憍谓染着种姓色等自法为先。令心傲逸。于诸善法。无所顾性。故婆沙三十三云。此中憍者。谓不方他。但自染着种姓色力财位智等。心傲逸相。此中慢者。谓方于他。种姓色力财位智等。自举恃相(文)宝云。谓由心傲。于诸善业。不欣修习。是矫(文)。
  有余师说(文)光云。憍是贪等流果。如是因贪生欣举之差别。说名为憍。欣举名宽。憍名狭。此憍是欣举之差别也(云云)古(定)云。欣举者。心テンホワニナル样事也(以上)欣举者。等流名欤。寄酒喻谓之。
  集起名心(文)光云。此训释异名。梵名质多。此云心。是集起义。谓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业等。故经云。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故能集起说名为心。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义也。梵云毗若南。此云识。是了别义也。宝云。集起义。谓由心力引诸心所及诸一切所作事业。如树界之心集起彼肤及枝叶等○思量义。以心能思量故。名为意也○了别义。谓心于境能了别故。谓之为识(云云)惠云。思量义。前心所思即造作义。与此别也(文)古(定)云。集起心所等。方名心。诸法计思方名意。法差别方名识也(以上)。
  复有释曰(文)光云。第二说一切有部解。界之言性。净不净性种种差别行相不同。故名为心。即以种种释心义也。即此心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以能依义释识义也(云云)宝云。述异说也。界是性义因义。净不净品缘境差别。作种种因。差别不同。故名为心。如一树心与大小枝叶种种不同而为界性。余文易了(文)光记以种种释心者。世间如云人心非一意。种种差别是心义欤。神云。复有毗婆沙师释言。令三界六道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亦同前集起义也(文)三名有行相(文)光云。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前境皆悉现于心心所上。此所现者。名为行相。即由此现带境义边似前境边。说为能缘。然此行相。无有别体。不离心等。即心等摄。非是所缘。犹如明镜对众色相皆现镜面。此所现像而非所照。然约像现。说镜能照。此亦应然(文)有宗心。心心所上所现影像者。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对前境时。其心心所上。法尔任运。前境相貌。皆悉显现。如情池明镜众像显现。名影像故。是能缘用。非所缘用也(以上本义抄)影像者。喻况也。非谓影像色。缘心心所时。取其行解。相貌现云。宝云。如其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与其心法。不即不离。非如像色与镜不同(文)。
  大乘相分差异事。有宗影像者。当大乘所立相分也。但大乘心。谈相分是心内境。不离心故。虽所缘境。为能缘心用。有宗心。存境在心外。故心心所上所现影像。唯属能缘心用。非所缘境用也(以上本义抄)正文云。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云云)可除心字。或可云心心所。故光云。三名有行相○(云云。以上)。
  或名有行相论云(文)正文云。此文狼藉也。为是一释。为是二释。若二者。义心不别。若一者。何言或耶。然麟师解云。或名有行相者。问。前既言有行相竟。今何复言有行相。释此。应是引论成前义然小不便(以上)。
  一所依(文)光云。一所依平等。谓必同所依根。意识及相应法有一种依。谓无间灭意根。五识及相应法各有二种依。一同时依止根。二无间灭意根。随应皆所依平等。此文欲摄二种所依。故不别云同一所依。议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据别依。故说六识及相应各同一依(云云)惠云。心心所同六根为所依。诸论云同一时依者。古人言。意识依意根。五识依五色根及意。即五识有二所依。如何言同一所依。理实有二。具据六识各依自根。说同一所依也。宝云。不然。同一者。心王·心所两法。同一刹那共依眼根。名同一。据心王心所同一刹那不相离。名同。不取一个所依名同一也(文)。
  二所缘(文)光云。二所缘平等。谓必同所缘境。于所缘中。或时缘一。或复缘多。随应皆是所缘平等。诸论中说心心所法一同缘者。且据别缘一法说也。若不尔者。如无我观。除自相应俱有。通缘一切。此岂同一所缘(云云)。
  惠云。同一所缘者。虽心心所缘多境生。且据一色境。名同一所缘。宝云。亦是心王·心所同一念不相离。名同一。诸缘多境。亦不相离。名同一。不据一色名同一也(云云)。
  三行相(文)惠云。同一行相者。虽心心所缘多境生起多行相。且据缘一色一行相说。宝云。设心王作十种行相。心所亦然。今据心王心所所依所缘行相不相离。名同一。不据依一根缘一境起一行相名同一也(云云)。
  释曰颂言二定者(文)此为三。初释颂文。二总有十四下。列数。三此十四下。释名。惠云。心不相应行者。心不相应简心相应法。行即简色及无为法。不在行蕴摄。此疏释云。不与心相应。名心不相应。即有色法及无为难也。相名身等流者。此论释十四不相应皆是流类。正理论中。更有和合性。在十四外。是此十四之流类也(文)光云。心不相应简异心所。行谓行蕴。简色·心·无为。非行蕴故(文)问。正理论和合性何法摄耶。光云。此和合性众同分摄(文)。
  释曰上两句(文)惠云。释疏分二。一释颂文。二引婆沙释得·非得(文)。
  释得自性(文)光云。得·获·成就。义虽是一。而依异门说差别名。故于此文。总言一得。于中义别立获·成就(文)又云。若于彼法有获。定有成就。得至生相。决定流入现在世故。自有于法有成就无获。如非想见惑。无始来成无初得故(云云)。
  如未得戒(文)古(定)云。别解脱戒。此戒无法前得也(以上)。
  此所得法流至现在(文)光云。若有法。从来未得及得已失。但今初得。此法上得创至生相。将成就时。名获。若流至现。得已不失。名成就。获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获(云云)准此释。今疏此所得法流至现在者。所得法上得流至现在(为言)惠云。疏云此所得法至现在世为成就者。此古人释。取所得法体入现在。名成就○若取所得法名得·成就者。即得应随所得法是色心等法。不应是不相应行法。又非得及不成就法。不生不入现在。如何立非得·不成就耶。正理论释云。无始来未曾得。今初得。名得。先无始来曾得已舍。今再得。名成就。不名得也。非得·不成就。准之应知(文)古(定)云。何法マレ初得时得。浮生相位。云获。第二刹那ヨリハ浮生相位。皆名成就也(以上)问。获时名成就者。有何过耶。惠云。即有一身亦凡亦圣过。如世第一法。现在身即成就凡法。未来苦法忍上法前得在身。成就圣法。若成就之时即是得者。即应成就凡法。亦成就无漏法。凡圣不辨也(文)。
  自相续者(文)惠云。若成就他身法。即有五趣杂乱过。若成非情。即有情非情杂乱过。问。如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及非情耶。答。轮王约过去造相系属业。感得七宝。七宝假说为得成就。非是得成就也(文)麟云。七宝中。轮珠等是非情。臣女等是他身。既成七宝。明知亦成他身及非情。此经部难也。论答云。谓转轮王于彼七宝有自在力。随王转故(文)。
  论云一切有情○(文)麟云。皆有缘阙者。谓一切有情。无始时来。必有无漏缘阙不生法。对法中云。谁成就无漏法。谓一切有情。即是非择灭也。除初刹那具缚圣者。初刹那言简第二念。具缚之言简先离染。诸余有情者。即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离染苦忍圣人。兼余一切断惑异生。此等诸类皆成择灭。名为余也。章中言余有情谓一切圣人者误矣。论文既除具缚异生。明知不具缚者即是所取(云云)。
  无有成就虚空(文)麟云。非碍法不生。故不同非择灭。非道力引。故不同择灭。故无得也(文)。
  又依大毗婆沙(文)自此下第二引婆沙释。惠云。下第二引婆沙分二。一引婆沙释得。二引婆沙释非得。前文分二。一释能得之得。二释所得之法。所得之法中分二。一引文。二疏释。释非得引婆沙文。准此科(文)。
  准此释科。
第二引婆沙二
  一引婆沙释得又二
  一释能得得
  二释所得法又二
  一引文 (其所得法下)
  二 释 (解云第一下)
  二引婆沙释非得

  释六段在之
  名牛王引前得(文)古(定)云。牛王者。母牛前行(喻法前得)犊子后行(喻所得法)犊子随后得者。犊子(喻法后得)母牛(喻所得法。以上)。
  有说此等亦有俱得(文)麟云。此意说。智虽毕竟不起。而与其得同在未来。故有俱得(文)。
  第一异熟生等(文)惠云。异熟生等者。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及自性无记。有覆及无覆无记色。有覆色者。即初定梵王起贪等烦恼。引身语二业。二定以上即无。无发业心故。欲界身·边见有覆性。不能发业。如下释(文)。
  准此。今疏有覆无记色等ト云等ノ言。等无覆无记色欤。麟云。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数习者。谓惯习者。如马胜之威仪·妙业天子之工巧。即有三得。故须除也。及有覆无记色者。谓有覆心通三种得。意简心王等。故言色也。此色初禅身语表(文)。
  决云。数习者。亦云串习。有三得。谓马胜苾刍及佛威仪强盛。其心有三得。又妙业天子及佛工巧。其心强盛有三得故。此等数习者除也(以上)。
  有覆无记色事。同云。上界烦恼皆有覆无记。初禅烦恼所发表。是有覆色也。二定已上发表心无。无有覆色欲界身·边二见。有覆无记ナレトモ见惑内门转故。非发表心。故有覆色限初禅。能发有覆。强盛ナレトモ犹无记。所发身·语二业动劣。法俱得ノ●アリ(以上)。
  第二三类智边○(文)决云。夫于见惑。二能治在之。有漏能治者。异生位五部合断智是也。无漏能治者。见道位忍智是也。此二共见惑能治故。今入见道。住三类智。发无漏能治时。同见惑能治有漏智。起法前得修之也。此云同治修。此则有漏·无漏二道。共为见惑能治故。一无漏起时。容有同所作有漏能治修也。是名同治修。今此三类智位所被修俗智。今见道三类智至时。始毕竟不生成。得非择灭也。入见道后。起有漏能治。无可断见惑。今圣者依身起无漏位。彼有漏智所依身非。故彼智所依身。已缘阙永不可起。故法俱得无之。古(定)云。三类智者。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也。边者。名于此三谛。穷边际故。云边。于法智位。未穷上界当谛事。故除之。此三类位。知苦·断集·证灭有漏智。未来得修也。谓苦类智位。未来知苦有漏智。起法前得。得修之也。余同之(以上)。
  此言修者(文)麟云。下文明修。总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防护修。四除遣修。善有为法有初·二修。初今此智体不起。非是习修。但起得得。是得修也。余如下明(文)。
  胜缘阙故(文)惠云。胜缘阙故者。谓世俗智无始来曾作六行断惑。今三类智亦断惑。在未来合有一类俗智所依五蕴。与三类智所依五蕴。同刹那生入现在。由世第一法施等无间缘。引三类智所依身。先入现在。俗智所依身。不得生。所依身既阙。俗智亦不生也(文)麟云。唯有见道所依身者。谓无漏身细。有漏依身粗。今既在见道。故唯有无漏依身。无有漏依身。依身既无。胜缘乃阙。故此俗智永不得生(云云)问。俗智所依身。何云胜缘耶。宝云。若过胜缘。法即得生。若过劣缘。法即不起(文)准此释。望俗智云胜欤。谓设俗智起。依此依身。容现起。故云胜。依余缘。不可起。故俗智依身外余缘ヲ指云劣欤。
  二义故修(文)惠云。有事现观故者。俗智虽与三类智。漏无漏不同。同作断惑事故。二当谛事周者。谓三类智知三谛事周也(文)麟云。一有事现观者。谓此俗智与三类智。知苦断集等事业是同。名有事现观。第二当谛事周者。谓三类智现其当谛事周。兼能修俗智也。问。非想地修惑未断。即是未遍断集。未遍证灭。云何名周。答。今虽未遍。后当遍故。不同于道全无遍义(文)私云。既云当谛事周。此是约见惑能治欤。若尔者。何就修惑问答哉。不审。
  于道类智不修俗智者(文)麟云。于道谛中曾无事现观者。谓无始来未曾得无漏故。二无遍事现观者。谓三乘种姓及利钝等。差别不同。不可遍修故(云云)惠云。二无遍事现观故者。道类智知道不遍。谓种姓多故者。释上修道不遍所以也。一三乘种姓互不相修。二就声闻种姓中。有六种姓。亦互不相修。三就六种中退法种姓中。有九品种性。不俱时修。名种性多也(云云)。
  佛亦于道得修(文)麟云。谓佛则不修二乘之道。既不修亦不起得。故得习二修俱不尽也。佛尚不尽。况余人哉(文)决云。佛不修二乘道劣故。已不修之。故不可起(以上)。
  第三别解脱戒等(文)种俱不尽也。佛尚不尽。况余人哉(文)惠云。别解脱戒等。即八众无表。等取恶无表兼处中无表及善恶色(文)。
  麟云。不随心色势微劣者。谓定道是随心转戒。势力微劣。故无前得(云云)决云。别解脱戒。从戒师作法受得也。不随心故。势力微劣也。谓能发心。受戒体时现起。即过去谢。所引无表尽戒寿。无舍缘间相续也。既不随能发心起。名不随心戒也(以上)。
  第四道类忍等(文)问。有为法中。最强盛者。有法前得。次强胜者。有法后得。无法前得。最羸劣者。唯有法俱。无前后得。而道类忍。既有法前得。宁无法后得耶。何况现在道类忍。虽无法后得。未来道类忍。可有法后得耶。答。若道类忍。有法后得。现起位分者。实可有法后得。而次念道类智。是得果位。必舍道类忍故。无法后得。现在分位故。虽势力强盛。无法后得也。次道类忍。定无现起之后。容被成就之义。故未来道类忍亦无法后得也。惠云。道类忍等。等取第二果第六无间。第三果第九无间。金刚喻定。及与此同时得·四相。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寻·伺·心王也(文)。
  第五所余善染等(文)惠云。第五取一切定。余除道类忍一念。及第二果第六无间道。及第三·第四果第九无间道。余一切散善。一切染法。及通果无记全。威仪·工巧少分。取数习者(文)。
  问现在道类忍如何得○(文)惠云。此问。现在一念道类忍上。如何有法前·法俱二得(文)答文三释是光法师释也。从显向隐。自粗至细。述边义门也。初释意。就实论之。可许现在道类忍未来有法前得。然释面旨趣别哉。先初释意。就正起用论之者。现忍虽唯有法俱无法前。未来道类忍有法前得故。约种类。现在道类忍有法前得成(为言)第二释意云。就正起用谈之者。现忍虽唯有法俱无法前。若不现前者。即容法前得起故。约容有义。有法前得(为言)第三释意云。约世言之现在道忍虽唯有法俱无法前。就实细论之时。约容起用辨前后者。现在道类忍实有未来法前得(为言)更非相违释也(以上本义抄)。
  约世横望实有现忍(文)古(定)云。不见起用方。约世未来得·现忍见。云横。见起用先后。云竖(以上)同云。入无余最后刹那心。异熟威仪中随一也(以上)。
  无所依故(文)惠云。无所依故者。身入涅槃无所依身。故无非得也(文)谓唐三藏(文)大宋高僧传云。奘初译婆沙论毕。宝有疑情。以非想见惑请益之。奘别以十六字入乎论中。以遮难辞。宝白奘曰。此二句四句为梵本有无。奘曰。吾以义意酌情作耳。宝曰。师岂宜以凡语加圣言量乎。奘曰。斯言不行。我知之矣(文)决云。宝师以非想见惑难三藏。此时笔受止笔译者失度。五百罗汉不精此义。梵本不通此难。故三藏以凡语加圣旨。甚其恐不少。然不通此难者。论有未尽失。三藏加十六字。遮此难也。此十六字。译婆沙毕后云加之。又被难时加之。后译毕云说在之。仍婆沙论上醍醐本无此十六字(以上)此十六字意者(文)此释。光法师三释中初释也。意云。有顶过去见惑。虽唯有法后非得无法前非得。彼未来见惑有法前非得故。约种类。彼过去见惑有法前非得成。不可得说唯有法后非得(为言)。
  三世法各三者(文)此一段。光释相当也。问。光意。已生法上法俱得在未来欤。既过去现在法上前得后得在未来。例可同耶。答。法俱得者。名与所得法俱生得。既已生法上法俱得也。更不可有未来之义也。但于例难者。法前法后之得者。不与所得法俱故。已生法上法前法后之得有未来也。不相例。
  如过去世异熟生(文)麟云。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据世横望。如上所释。此是旧义。自下同。然若依新解。未来无过去法家法前得。以得本性无决定。但随现起说前后故。不得约性定未来许有过去法家法前得也(云云)古(定)云。如未来别解脱戒。过·现不可有得。如现在别解脱戒。过去得无之。现在法俱得。未来法后得也。如过去别解脱戒。过去法俱。现在·未来法后得也。余法准之(以上)。
  未来法家过去现在得(文)如三类智边世俗智。法未来。得法前得。现在前过去落谢故。此未来法过去现在得也。可思之。
  善等唯善等(文)光云。三性分别门。此得大分虽约所得判性。于中非无小分差别。故婆沙百五十八云。问。何故得与所得法。性类或同或异耶。答。得有三种。一有为法得。二择灭得。三非择灭得。有为法得随所得法性类差别。以有为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择灭得随能证道性类差别。以诸择灭自无作用。但由道力求证彼时。引彼得故。非择灭得随自所依性类差别。以非择灭自无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众同分而现前故(云云)。
  通三界系谓(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判(文)正文云。注四字剩(以上)古(定)云。非择灭得。命根众同分为所依起也。命根众同分与力令生故。随彼判性类也。命根众同分通三界故。非择灭得通三界也(以上)。
  若有漏道证择灭(文)尧抄。问。圣二离八修各二离系得(文)有学圣者。若用有漏道。若用无漏道。断下八地修惑时。名得有漏无漏离系得(见)如今言者。用无漏道断下八地惑时。唯得无漏离系得。应不得修有漏离系得耶。光云。问。学人以有漏无漏道。能断无所有处已下八地修惑。随用何道。各能引起二离系得。既互相引。云何随道判性。解云。无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无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随二道判性。但随自道。彼能证道虽复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择灭得起。故各随自能证道判(云云。以上)惠云。若有漏道证择灭者。若凡夫断。下八地见修合断。即有八·九七十二品惑。断此惑。得七十二品择灭上得。若初·二·三果人。以有漏道厌下欣上。准断修惑。亦有七十二品无为上得。此二类得中。半色界摄。半即无色界摄(云云)古(定)云。问。设虽有漏道证也。择灭得离系得也。何有漏道证择灭。可云色·无色系耶。答。被后地烦恼缚故。云色·无色系。离前地烦恼方。可云离系得欤。私云。得体虽离系得。能证道有漏法故。随能证道。可云色·无色系欤。复云离系得是有为法也。可思之。
  若无漏道所证(文)惠云。若无漏道下者。明无漏道。断三界见·修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无为上得。即无漏不系也(云云)。
  若道谛得(文)惠云。若道谛得者。无间·解脱各有八十九能得ノ得。亦无漏不系也(文)。
  又颂文窄(文)私云。又言非显各别义。上标非学·非无学得通三学。此下释颂文标三学中一种。光三释在之。光云。颂文窄唯论一种。长行文宽故明三。又非学·非无学得通三学故别标。学·无学得各一种无差别故。不别显。或举后显初(云云)。
  有学法者(文)惠云。三乘有学身中。有为无漏五蕴法上能得得。亦是有学。若三乘无学身中。有为无漏五蕴法上能得得。亦无学随应所得判也(文)。
  非学非无学法虽是一(文)是一者。所得法虽三学门中是一。能得得通三(为言)惠云。有漏及无为。不是前三果四向修。名非学法。不是第四果人修。名非无学法也。
  一切有漏及三无为也(文)古(定)云。学者修习增长所得法也。有漏非修习可得者。无为虽修得。无增长义。故云非学非无学也。此则有漏法别赏玩之。非可云学无学法(为言)大都事也。杂修静虑虽亘漏无漏。所修者也。又灭尽定虽有漏。圣者所修法也(以上)麟云。有漏法有诸过患。但是可断。宁可修乎。无为体常无作用。故不可令长(云云)。
  以有漏法随所得判(文)正文云。可云以有漏法得随所得判。虽非重过。有小所阙也。故光云。以有为法得随所得法判(云云)有漏有为二文虽异。以总显别。故不相违(以上)。
  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判(文)命根者众同分有漏法故。是非学非无学也。非圣道是有漏故。又非学非无学也。故此二得非学非无学也。惠云。非择灭上得。及非圣道若凡若圣所证七十二品无为上能得得是(文)。
  若有学道所证择灭(文)惠云。即三果四向共证八十八品无为。其能得得。随能证是有学收(云云)。
  若无学道所证择灭(文)惠云。即第四果人第九解脱道。一时再得八十九品无为。有八十九个能得得。亦是无学摄也(文)私云。此位八十九品无为。尔也。能得得八十九个有者如何重得位。以一得得诸无为可云欤。始得·重得差异。可寻之。光云。若无学道转根时所引择灭得。即无学。随能证道是无学故(文)此释心。无学得果位尽智引因能证道。现起无间道。是有学摄。故不举之。唯出引因现起无间道同无学摄转根时也。问。离系得能证道无间道。道类智位及初尽智位所得离系得。随无间道判性类者。岂不见道修道杂乱。学无学道混乱耶。答。一个大仪也。离系得能证道。限无间道也。但道类智位及初尽智位所得离系得者。随现起无间道不判性类。道类智位未来修拟无间道修道摄道品。初尽智位未来修拟无间道无学摄道品故。随彼未来所修无间道判性类。故无三道离乱过也(以上。本义抄一义趣别。又有一义。如二十一卷本义抄)。
  三断门也(文)古(定)云。三断门者。见惑得。局见所断。修惑得。局修所断。非择灭得。所依命根众同分界系法。彼所缘缚故。命众同分修断也。有漏道证择灭得。能证道有漏故。被修惑所缘缚。故修断也。道谛并无漏道所引择灭得。非断也。故择灭得通二断也(以上)惠云。见·修烦恼。名见·修所断法。此上能得。即随二惑是二所断也。非择灭上能得。及有漏道断惑。有七十二品无为上得。此上二类得。与修惑为境。是修断。所得法。即非断也。圣道所证择灭。即无漏道断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无为上能得得。及八十九无间解脱道上得。此得皆是无漏。并非断也。此上所举诸法·取上能得得。辨三学三断等。不取法体也(文)。
  天眼耳通相应惠(文)正文云。相应字剩。论但言眼耳通惠。光亦云。谓二通惠(云云)。
  十四能变化心(文)依神境通变化人龙等形能变化心也。二十七卷颂疏云。从神境通生变化心。总有十四。谓依初禅有二化心。一欲界摄。谓初禅作欲界化也。二初禅摄。谓初禅作初禅化。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第二禅化。第三静虑有四化心。三种如前。加第三禅化。第四静虑有五化心。四种如前。加第四禅化。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无依下。如初禅化。依初禅名自。依二禅名上。二禅等化不依初禅。故无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谓势力劣故(云云)。
  虽有上品(文)光释意云。虽有依上品烦恼起。不发无表力劣故(为言)光云。虽有上品烦恼。而亦不能发无表故。势力微劣。由此定无法前·后得。或虽有上品表业。应知一切有覆无记四蕴。有三世得。心望色强。又是能发。故三世得。色望心劣。又是所发。故唯法俱(云云)惠云。虽有上品而亦不能发无表故者。由有覆心卑劣。从有覆心发身语更劣。此身语不能发无表也(云云)麟云。初禅有覆烦恼所发身语业者。即如梵王行谄诳等。欲界虽有身·边二见。是有覆惑。内门转故。不能发业。二定已上非寻伺。亦不发业。故唯初禅(云云)。
  是不随心势微劣(文)惠云。善恶无表。及身语二表色。是不随心色也(文)。
  非得净无记者(文)问。翻得立非得。得随所得法判性类。非得何随所不得法。不判性类之净无记耶。宝云。断善根者应成就善根。已离欲染者应成就不善。诸无学者应成就染异生应成三乘无漏法。退果应成果。舍向应成向。二灭非得应是无为。由此等过。非得不可随所不得(文)。
  非得随所依众同分判性事。宝云。婆沙一百五十八云。问。非得随何性类别。答。彼定不随所不得法。以相违故。又不随道。非道所求故。但依命根众同分转故。随所依性类差别。问。若诸非得·非择灭得。俱随所依性类差别者。所依或异熟。或唯等流。此二随何性类差别。答。随等流性。以义遍故。异熟非遍。故不随立(云云)惠云。随等流立。即自性无记收(云云)。
  若现在法唯有过去未来非得(文)宝云。若现在法。法前为过去。法后为未来(文)。
  旧云现法有非得(文)神云。旧俱舍论云。现在法有现在非得者。翻译谬也(文)。
  且过去法有过去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后(文)。
  如未得法(未受戒等)未得间。法前非得现起。过去落谢得戒后所得戒。过去落谢。其后遇舍缘舍戒。法后非得现起故。过去·今时同彼法前法后非得在之也。
  约性类别(文)惠云。即未来两聚非得。法前法后非得各别起。处不同故。有二非得也(文)。
  三者能得非得也(文)正文云。但可言能非得(云云)。
  且如欲界法(文)惠云。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如六欲天不得别解脱戒于上有非得。即随身欲界设立。色·无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无表非得随自界系也。良由非得下是释非得随自界系所以也。色界法即四禅定共无表。无色界法四空定也。不系法即释择灭非择灭及道谛。约三界有情。不得此三类无漏法。非得各随自界系也(文)。
  许圣道非得(文)寻云。许言表不信欤。答。尔也经部义同也。惠云。经部许。此身未得圣来。色心上假立异生性。得圣即舍(文)。
  起异类见○(文)麟云。起异类见者。谓五见等种种见也。异类烦恼造异类业等者即。贪嗔等种种烦恼。造五趣等种种业。受五趣等异类生也(文)。
  又婆沙四十五云已下。引婆沙释异生性得名也。
  所或人所望颂疏讲谈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润六月二十五日。拟讲英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