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六(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决断名智(文)惠云。释疏文分二。一释名。二分文解释(文)来意第一卷让欤。问。决断名智意如何。宝云。惠出曾见决断名智。或求见所见境意乐止息加行奢缓。说名为智(文)惠云。智惠见忍同体义别。决断名智简释称惠。推求名见信可是忍(文)私云。决断名智者。于境印地决定断疑虑名智(为言)。
  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文)麟云。言于前品初说诸忍智。即贤圣品中。于见道位说八忍八智也。于后复说正见正智者。品后八正道中说正见。十无学支中说正智也(文)为有忍非智耶(文)麟云。上约有忍智为问。下约智见为问。如此等四名异体同。故为问起(文)。
  圣惠忍非智(文)光云。惠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唯无漏惠立以圣名。以能如实正观四谛。故名为圣。有漏之惠虽亦观谛不分明。故不名为圣(文)惠云。圣惠忍简四加行忍言圣惠忍(文)忍种类事。光云。泛言诸忍略有四种。若忍辱名忍。即无瞋恚名为忍(耐怨害)若安受苦忍名为忍。即精进名为忍。若忍许名为忍。即信名忍。若观察法忍名为忍。即惠名为忍。此中言忍以惠为性(文)。
  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文)光云。决断名智。疑是犹预。自性相违。八忍起时。与自所断疑得正俱。尔时正断。敌对相违。未已断故。非决断故不名智(文)义章云。见解安理名忍。所断惑得犹与心俱。心俱得中有其疑得。带疑不决故不名智(文)问。如先离欲者。四法忍位自疑已断。可名智耶。光云。先离欲四法忍位自疑已断。是疑得俱忍流类故。故非智(文)又云。向疑障决断。忍与疑得俱忍即不名智。无明障推度。忍与痴得俱忍应不名见。答。疑有相应无明。助疑得有力能违忍。独头无明无惑助。忍与彼得俱可说名为见。若言亦有相应无明。今言助者据别刹那(文)续本义抄云。于若言亦有相应无明等释者。虽有学者异义。且一义云。此是修伏难也。难心云。于无明有相应无明。彼与余惑相应故。彼相应无明。蒙余惑助可障见。何八忍可名见哉(为言)今言。助相应无明。随从起虽助余惑。非蒙余惑助。何有余惑助哉(为言以上)古(尧圆)云。相应无明。与一切烦恼相应俱起故。有相应无明助。其力强。独头无明无惑助者。独头无明起时。相应无明不并起故。独头独起。无余惑助云也。今忍与相应无明得俱。相应无明与贪等诸惑俱起。非别刹那起。不论惑助有无也。今论助有无者。据独头无明别刹那。然忍与独头无明得不俱故。名见无失也(以上)寻。异生断惑无间道中慧。名忍欤。名智欤。光云。异生断惑诸无间道。虽疑得俱。非真对治。非极相违。后容退故。而得智名(文)古(尧)就此文或云一所以。或云二所以。或云三所。释心云。异生断惑诸无间道。虽疑得俱。非真对治等故。所断疑得。强不成敌对义。故得智名已。圣慧中八忍。与疑得俱起。正断非已断。而真对治极相违不可退故。疑得强成敌对义。由此忍不名得智名也(以上。明眼抄云)光又云。若言亦有相应无明今言助者。据别刹那(云云)意云。相应无明非自力起故。非别刹那也。古人谓独头无明边。有相应无明。是一刹那故。非别者。是谬欤。又别义云。若言相应无明助独头无明者。此是前后非同时故。不例也。此义善也(以上)。
  推度名见(文)麟云。泛论见有二种。一者推度性。二者照瞩。今约推度故。说非见。余处名见。约瞩义(文)。
  余无漏慧通智见二性(文)麟云。言已断疑故。见得智名。推度性故。释得见名。非初见故。不名为忍(文)惠云。除尽无生智八忍。外余八智等。通忍见圣慧也(文)此通忍言无思束。光·宝不谓名忍。可思之。
  有漏慧皆智性摄(文)宝云。明有漏慧皆得名智。所见境中非初见故。婆沙四十四云。无一有情于一切境无始时来非有漏慧数数观之。故有漏慧皆是智摄(已上论文)即是通染·不染一切有漏诸慧。皆名为智(文)。
  唯六亦是见性(文身)宝云。除五识身相应诸慧。所余善慧。皆名为见。即是世间正见摄也。诸染慧中。唯五名见。一切无记皆非见(文)。
  惠云。五识相应慧。不得名见。无推求故。正见取意识相应慧(文)。
  如上圣慧及有漏慧(文)宝云。此明有漏及无漏慧。于一切处皆得名慧。以此皆能简择法故(文)。
  初明二智三智(文)二智者。有漏皆无漏智也。三智者。世俗智·法智·类智也(下见)论云。智有几种(一问)相别云何(二问)初四句答初问。通二行颂答后问欤。
  一世俗智(文)下文自性故(文)自体有漏世俗法故。云世俗智(为言)宝云。正理释云。前有漏智。总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毁坏故。显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顺世间俗事转故。从多建立世俗智名。非无取胜义。顺胜义事转。然是爱境。无胜功能息内众惑。故非无漏(文)。
  二法智三类智(文)类智。义章云比智。比·类意同欤。缘欲界四谛。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缘上界四谛。与前相似故。得类智名。义章云。比智从其方便为因(文)又云。言比智者。准前度后。曰之为比。因比得智故。云比智(文)宝云。对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对治上界非法。亦应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类。以是对治非法·类故(文)。
  四苦智○七道智(文)此四智缘四谛故。云苦智等。从所缘境立名也。界品颂疏云。苦者。苦谛。三界有漏违圣心故。总名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谛也。有漏诸法招集苦故。名之为集(文)又云。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释灭(文)又云。道谛者。有为无漏也(文)义章云。逼恼名苦聚积称集。寂怕名灭。虚通曰道。照斯之解。名为苦智乃至道智(文)。
  八他心智(文)义章云。他心智。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期之解。名他心智。理实亦知他想受等。心是主故。偏云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故(文)疏下释云。加行故。立他心智等(云云)可见之。
  九尽智十无生智(文)二十五卷云。尽得俱尽智(文。如上)无生智者。下文不应更知等(云云)此明行相欤。得名如何。义章云。于彼宗中。利根罗汉。随所断结。保更不生。名无生智(文)(无生智得名下注之)。
  如是十智总二种(文)一者有漏智(世俗智全。他心智一分)二者无漏智(法·类四谛智。尽无生智。各皆全。他心智一分)束十智为二种者。漏·无漏势用别故也。故颂云。有漏无漏别。问二智势用何别耶。麟云。有漏无二智何别。无漏于境行相明利。有漏慧与此相违。如胜劣香薰别。炎铁草火势有殊(文)。
  有漏称世俗者(文)此明三智也。一世俗智(前同有漏智)二法智(缘欲四谛苦集灭道智也)二类智(缘上四谛苦集灭道智也)尽无生智(并)无漏他心智。法类二智摄也。
  世俗遍为境者(文)麟云。如无我观缘一切故(文)此明三智所缘境也。问。世俗智缘有为无漏无为法义如何。义章云。又曰。等智云何能知第一义谛。虽不能证。非不能解故。得智之(文)私云。无漏缘惑。既烦恼缘无漏法。世俗智何不缘无漏哉。
  第二明三增至九(文)宝云。法·类就境成四。兼前法·类复成六智。兼世俗总有七智。无学位成尽·无生。总成九智(文)。
  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文)光云。正理云。何缘俗智亦缘苦等。作苦等行相。而非苦等智。由彼先以苦等行相观苦等已。后时复容观苦等境为乐等故(文)。
  初起时唯苦集类也(文)宝云。初念唯缘有顶苦·集。余异缘(文)。
  作六行相(文)光云。问。何故不作空非我行。解云。以此二智涉于世俗。谓出观后。作我生等解故。前观内不作空非我行(文)古(尧)云。六行相者。苦集八行相中。除空非我二。余六行相。此二智行相。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故。空非我行相违之除之(文)。
  观有顶蕴(文)宝云。唯约有顶四蕴为境(文)。
  自生庆喜(文)古(尧)云。言生庆喜者。尽·无生智入观位。正非生庆喜。义可喜故。云庆喜也(以上)。
问。无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田耶。麟云。问。何故已身无漏他心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耶。正理答云。谓以诸圣智缘有漏时。必于所缘深生厌。皆乐总弃舍。不乐别观。缘是无漏时。生欣乐故。既总观已亦乐别观。如有见闻非所爱事。总缘便舍。不乐别缘。于所爱中。即不如是。总见闻已亦乐别缘。是故于他有漏心等。必无圣智一一别观成缘有漏心无漏他心智(文)。
  由四智成他心智(文)光云。此他心智知他别相。是容预修道见道中无(文)光云。无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故。非苦·集智。灭是无为故。非灭智。他心智是见性。尽·无生智非见性故。非尽·无生智(文)。
  于胜地根位○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文)正文云。何故但云不知上地耶。应言明他心智所不知心(以上)。
  不知胜地(文)惠云。有漏他心智。知心心所。有十五。谓欲界·四定各下中上三心。四定他心智。共有十二。初定下他心智。知初定下品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中他心智。兼知初定中下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上他心智。能知六心。二定准此可知(文)又云。无漏法。不由他有胜劣。但由根有上下。故二定下心。不能知初定中品心也。无漏他心智。能知所知各十二。四定各三。如二定下他心智。知自地下及初定下心。二定中品他心智。知自及下地中下品。二定上他心智。知自下地上中下心。以无漏他心智。无有一人独成三品故。唯知自下品心。有漏他心智。一人容成三品故。能知六心也(文)。
  不知胜根(文)光云。既不能知上根上位。义准能知自根·下根·自位·下位(文)。
  谓不还声闻无学(文)麟云。谓前二果。未得他心智故。所以不论(文)。
  前前不知后后(文)麟云。前类非一故。言前前。后类非一。复言后后(文)。
  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文)麟云。谓四法智。通能治欲见修惑故。名全分。类智通能治上界见修惑故。名全。虽灭·道法智亦能治上修惑。然非全故。故类智不缘。为简于此故。言全分(文)。
  此二智互不相缘(文)惠云。法·类二智。所缘境别故。不相知。如二人相背。一人视天。一人视地。不相而也(文)。
  声闻知见道二念心(文)麟云。见道中。虽无此智。而得为境(文)光云。且据初说。但言二念。后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缘(文)亦容作已下释意。罗汉所起他心智。知一有情所起见道心。虽限二念。知多有情所起见道心之时。应有十五心皆作他心智所缘义(为言)(续本义抄意)。
  谓初二念及第八集类智心(文)论云。知彼见道初二念心○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说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云云)今疏初师说也。明眼抄。问。付此论。二师何为正义耶。答。以初师为正义欤。不云有说故(以上)。
  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文)古(尧)云。一义云。加行分上中下三品者。唯依心力强弱。不依念多小。钝根者所证法。难得故。起强盛加行。以之为上品。利根者所证法。易得故。不用强盛加行。以之为下品。是则声闻·缘觉差异也。声闻经十三念加行。独觉经五念加行。于声闻中。起中品。钝起上品。就心强弱分三品也。但同声闻种性故。共经十三念也。一义云。加行分三品。依念多小故。十三念为上·中。五念为下品。用多功力为上中。于声闻利。用中加行。钝用上加行也。独觉声闻利根ナルヨリ尚利故。用下加行也。寻。依念多小者。上·中二品何同经十三念耶。答。声闻中才虽有利钝别。胜劣不有。尔所差异故。同经十三念欤(以上)麟云。谓声闻加行劣故。经多刹那方成。从第三心。便经十三念。前人已至第十六心。虽知此心。乃是修道摄也(文)。
  彼已度至第十六心(文)彼者前人也。前人者入见道人也。
  此麟角○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也(文)问。麟喻起他心智。加行用五念心(见)若尔。知第八心毕。更经五念。加行即满。何无知第十四念义耶。光云。解云。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见道位总有二分。一法分·二类分。知初二念。是法分。知第八念。是类分。既具知二。其心萎歇故。不更知。又解。欲知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复以五心为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六心为加行。不能成也(文)已下二个释在之。恐繁略之。惠云。正理论一说。麟角知四念心。初·二·第八·第十四·是正义。三心是不正义也○部行独觉同声闻说(文)。
  谓无觉位若正知我已知苦(文)明眼抄。问。我生等四智。与我已知苦等解。同欤异欤。答。今案。各别欤。意云。在观智中。义别说之。后得智中。行解少异欤(已上)续本义。凡观行者。依先加行意乐各别。证罗汉果之后。至后得智中。所作之行相。我已智苦等与我生已尽等。两个四种行相是异欤。所谓观行者。先加行位。谓我当证罗汉果之时。要起于四谛理已智已断已证已修之审察。依此意乐力。经得智中。作知我已知苦等○不应更知等之行相。又观行者。先加行位。起如此欣求意乐。谓云何当今我生永尽。乃至云何当更不受后有而证果时。至后得智中。作我生已尽等之行相。自生庆慰也(以上)问。无生智行相。云我已知苦。云不复更知。意何。宝云。若无生智知不退也。故言已知等。不应更知等故。正理云。何缘论说无生智中。复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应说不复更知等。二行不应俱时转故。若次第转。前与尽智无差别故。不应重说。应知。此说意为遣疑。恐有生疑。如时解脱。先起尽智。得无生智。如是应许不时解脱。先起无生。后得尽智。为显一切尽智先起故。复先说已智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显时解脱。唯有尽智后。复重言我已知等。显不时解脱。尽后起无生故。虽重言。而无有失(文)。
  问。尽智·无生智得名如何。麟云。言尽智者。知诸漏尽等故(文。如上)宝云。无生智者。何谓无生。正理师言。谓非择灭有无生故。此智得生。智托无生。名无生智。灭虽常有。而得非常。得彼灭时。此智方转。要由得起方名有灭。于有灭位。此智方生。或无生言目彼灭得。如涅槃得亦名涅槃(文)麟云。前解。非择灭名无生。后解。非择灭得名无生也(文)。
  世俗智摄一全一小分(文)惠云。凡言一全。只约摄自体。以下摄一全。皆准此择。俗智摄一小分者。摄有漏他心智。不摄无漏他心智。四智体中。对余三智。名小分也(文)。
  法智类智○七小分(文)惠云。摄苦等四智者。此四智通法·类智摄。法智摄法分边。不摄类分边。类智摄类分边。不摄法分边。名小分摄。尽·无生智者。此二以六智为体。法智摄法分及四谛智法分边。不摄类分边。摄他心智者。此智以四智为体。法智摄法分边。类智摄类分边(文)麟云。是无漏故不摄世俗。上下别故。法·类互除故。但摄七(文)。
  苦集灭智○四小分(文)惠云。摄法智类智者。此二智通四谛智。苦智摄苦边。集·灭准此。摄尽无生智者。此二智以六智为体。苦智摄六智中苦智边。集·灭智摄六智中集·灭边。及摄六智中法类智小分。法·类通四谛智。苦·集·灭智各摄法类中苦·集·灭小分也(文)麟云。不摄他心。又四谛智非互相摄故。全除之(文)。
  道智○五小分(文)惠云。摄法类者。此二智通四谛智。摄缘道谛边法类智。不摄缘余三谛法类智也。摄尽无生智者。此二智六智为体。摄六智中道品也。及法·类智中缘道谛法类智也。摄他心智者。摄四智体。中道智也(文)。
  尽无生○六小分(文)惠云。摄无学身四谛智及法类智非见性者。不取无学身中六智。有见性者及有学身六智也(文)此释意。简无学有见性及有学智。云小分(见)麟云。谓六智通三道故。今唯摄无学道中智故。言小分。以无漏故。不摄世俗。非见性故。不摄他心。利钝不同故。尽不摄无生。无生不摄尽智(文)。
  一自性故(文)光云。一自性故。立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此世俗智。非以无漏胜义智为自性故。若据前文。亦从境立名。故前文言。故有漏智总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文)准此释。世俗智立名二边在之。自体有漏可破坏之智故。云世俗智。或知世俗境故。名世俗知。
  二对治故(文)光云。二对治故。立法类智。法智全能对治欲界。类智全能对治上界。灭道法智虽亦能治上界修惑。而非全故(文)灭道法智虽治上修惑。不治上见惑。故非全。仍名类智。不名法智(为言)寻。依全对治欲界立法名如何。宝云。对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对治上界非法。亦应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类。以是对治非法类故(文)麟云若尔法智亦能治上应亦名类答法虽能治上非全能故故此全言已遮此难(文)。
  此二智境体虽无别(文)行相别者。能缘行相别也(光初释)麟云。以有宗苦集一物因果分故。言无别(文)。
  五加行故(文)寻。修加行观行如何。宝云。引此智时。修何加行。先应观察身之显形所乐言音表心差别。谓彼行者。初修业时。为欲知他心之差别。先审观察自身显形所乐言音因。何有别遂知显等差别由心。次复审观他身显等。亦由心异有差别生。由此后时离欲身意。调葇清净。所引胜定。依定发生有威德智。此智真实照见他心。如明珠中种种色缕差别之相了然可得。是名修世俗他心智加行。若修无漏他心智时。以观非常苦为加行。此加行位。通缘色心。至成满时。缘心非色(文)。
  惠云。他心智加行先观自身色形相表心喜怒。然后观他心。以色为门故。无色界无他心智(文)正理论文欤。
  事辨身中(文)惠云。无学智苦·断集·证灭。修道。第九解脱道事以辨。尽智初生。依事辨身也(文)麟云。谓于见断苦断集证灭修道等事。皆名尽。此人身中成智。名尽智(文)。
  若无漏者○作四行相(文)问。知他无漏心。作道下四行相。知他有漏心。何故不作苦·集八行相耶。惠云。无漏。无始未曾得作道下四行相方知无漏心。有漏他心智。无始曾得不作苦集谛行相亦能知也(文)光初释。麟云。欣观察容可别知。故知。他无漏心作道下四行观。厌观必欲总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相观(文)。
  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文)麟云。如心心所法。是自相境。亦依此境为行相故。名自相行。此非十六行相所摄(文)古(尧云)心心所。其体清如明镜。对所缘境时。境界相现心上。是云行相。境界已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云。此心也。惠云。问。他心智能知前人心。前人心缘色。此他心智能知此色不。又前人心作无常行相。此他心智能取此行相不。答。不能取前人所缘境及行相也(文)。
  一切圣道为因生故(文)光云。具以见修及与无学一切圣道。为同类因生故。名因圆。初尽智生。虽以见修圣道为因。未以无学圣道为因。不名因圆。后相续位。虽亦无学圣道为因。应名因圆。据初说故。或彼尽智。非无生智为因故生。不名因圆。
  修道所摄灭道法○治上界修断(文)麟云。修道简见道。见道中唯类忍治上故。灭道简苦集。欲界苦集粗。上界苦集细。缘粗不能断细故。故苦集法智不能治上。故正理云。苦集智缘所厌境无容厌。彼于此离贪。灭·道二智不缘厌境。缘下治上无过(文)。
  欲之灭道胜上界故(文)此是一由也。已除自怨已下一由也。光云。欲界灭·道。胜上界苦集法故。故缘下胜能治上劣(文)。
  已除自怨(文)光云。又复已除自界怨已。能兼对治他界怨故。由此类智无能治欲。故正理云。要于自界所作已圆。方可兼为他界所作。非诸类知。已事成时。他事未成。有资助义故。无类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治上无为事。惠云。问。法智治上界。得无为。为法智摄。为类智摄。若依前义。不应理。正是类智所治故。若类智摄。亦不应理。法智摄故。答。是类智摄。问。既法智。如何类智摄。答。以是类智正所知故也(文)。
  世俗作十六行○自共相行(文)惠云。世俗智作自相。共相。即前三方便中。作自共相加行中。十六行相也。无漏心心所道谛摄故。作道下四行相。能知他无漏心心所也。自相缘者。如受领纳名自。他心智。亦作领纳行相下知同类心。准此释(文)宝云。更有余能缘一切法自共相等者。谓五停心观。总别念住。十二缘。缘十八界无我观等总别之相(文)准此等释。自相者。如受领纳等。共相者。如无我观等。
  缘心时不缘心所(文)论云。若尔。何故薄伽梵说。如实了知有贪心等。非俱时取贪等及心。如不俱时取衣及垢(文)。
  简无色界(文)麟云。以他心智唯在四禅。下心不能知上地。故但知二界(文)。
  未缘过未(文)麟云。光云。过未无作用故。宝云。唯缘有情现起心故(文)。
  不缘色故(文)麟云。若知色者。应名他色智故(文)光云。自相简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识了别。名自相等。无漏他心智。虽作共相。别观一法不观多法。故亦名自相(文)古(尧)问。无漏他心智。作道如行出共相行相。缘共相境。如何。
  唯缘一事(文)宝云。一简缘二·三等(文)。
  不缘假法(文)非假相观也。答。是即共相别观。即更心所道也。如色行色出色トモ观シ。乃至何心所モ心王モ唯一许ヲ缘シテ作道如行出之行相。故犹为缘自相总缘一切心心所法。以作道如行出行相。可为共相境故。无违(以上)。
  见道速疾非容预故(文)麟云此。新云。无异心故。谓见道总缘。无别异心起作心智(文)。
  如应容有。麟云。若未离欲。虽在余道。亦无他心故。言容有(文)。
  无间道中(文)麟云。新云。他心智不断障故(文)。
  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文)麟云。婆沙云。我生已尽者。为尽何生。谓尽三世生。以显非总处四蕴尽也。梵行已立者。学梵行已立。非无学梵行立。以无学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辨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不受后有者。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言不受后有(文)。
  我生等言涉世俗(文)麟云。谓此二智虽是胜义摄。而涉于世俗。犹言我生已尽等故。此则前因涉于后果。谓观内尽无生力。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等故。在观内离空非我。已空非我违出我。问。不作无我行。可然。世俗智中不言不空。何无漏观中不作空行耶。答。空治我所见。无我治我。虽我见·我所见有殊。而同一我为体。犹言乘故。前因位中。亦不作空(文)问。我生已尽等相配四谛智耶。婆沙二十九云。我生已尽者。是缘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缘道四行相。所作已辨者。是缘灭四行相。不受后有者。是缘苦二行相。谓苦·非常(文)又云。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一一当言是何智耶。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灭智。不受后有。是苦智(文。已上二个文尧抄引之)。
  有是处有是事(文)光云。有是处处。是称合道理相容受义。有是事。事谓事用(文)惠云。正理论释二行相。即是前十六行相无颠倒。名是有处等也(文)麟云。有部通云。本论谓有是处有是事。但为显示前八行相义决定故。作如是言别立(文)。
  次句答第二问(文)问。第二问问行相。次句云此体唯是慧。只是出体。何云答第二问耶。答。问行相者。此是问行相体也。故答此体唯是慧也。婆沙论。行相体异说在之。委如下。苦谛有四(文。共谛得名如上)光云。问。谛各有四行。何故各一行标名。解云。婆沙七十九云。复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余。故名苦谛。非常等三。是共相。三谛皆有空非我相故。复次集相不共。但出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无漏故。缘·生·因通无漏故。复次灭名不共。唯究竟灭故。静滥定。妙·离滥道故。复次道名唯显趣涅槃路故。如滥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槃故(文)(取意)。
  待缘故非常(文)光云。待众缘生故非常。迁流逼迫性故(文)义章云。逼恼名苦。苦法迁流。说为非常。苦非我所故。名为空苦。非我体名为无我(文)惠云。待因缘生法。非常违我见。非我对我见故。如舍。不是人。违我所见故。空如舍中无人也(文)。
  集谛有四(文)惠云。相续即身。由受生不断。父母等缘成辨也(文)义章云。能生曰因。聚积名集。能有来果故。称为有缘。此得报故。说为缘(文)。
  等现理故集(文)。
  古(尧)云。一切有漏法为因。集未来散在法。等现在令生起我约念念生灭。或约一期也(以上)成辨理故缘(文)论云。譬如泥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辨瓶等(文)。
  灭谛有四(文)惠云。灭即释灭。五蕴息得无为也(文)义章云。灭中四者。谓尽止妙出。亦名灭止妙离。尽灭有过故。云尽灭。寂止恼患故。名为止。舍远粗碍称之为妙。出离缠缚。名出名离(文)。
  无众患故妙(文)有众患粗。无众患妙也。寻云。众患众灾差异如何。光云。无众患故妙。解脱众灾横故离(文)准此释。众患者。八灾患等。众灾者。横难等苦疫欤。
  道谛有四(文)寻云。通行义。云契正理如。意如何。光云。通众圣行义故道(文)准此释。智慧通达诸圣行义欤。章云。如法正行名如(文)准此释。如正理契故名如(为言)。
  此十六行体唯是慧(文)光云。如是行相以慧为体者。释第二句。此即标宗。若尔。慧应至不相应故者。论主难。若此行相唯慧为体。不通余心心所。是即慧应非有行相。若两慧俱起。可言彼此相有。以慧与慧不相应故。不可说言慧有行相。由此应言至皆名行相者。论主难杀。自为一解。由此应言。诸心心所取境之时。有影像相类各别故。皆名行相。或于境中实类差别青非黄等。取境类别。皆名行相。可得言有。如婆沙七十九。一说。行相通心心所。一说。行相以一切法为性。评家。行相以慧为性(文)。
  能行有所缘者(文)光云。能行·所行。体有宽狭。惠是简释。名为行相。能取境故。名能行。为他所缘故。是所行。所余心心所能取境故。是能行。为他缘故。是所行。非简释故。不名行相。诸余有法为他缘故。名所行。不能取境故。非能行。不能简释故。非行相(文)古(尧)云。以现在一念能缘心心所。名能行。除之外过未心心所(并)他身心心所及自他色不相应等。皆是名所行。
  俗智通三性(文)麟云。不简善恶。但于境决断。皆名为智。故通三性(文)。
  他心唯依四静虑(文)光云。正理云。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静虑。不依近分静虑中间。此智所缘极微细故。谓依彼地道力微劣。不能了达他相续中现在微细心心所法。亦不依无色无加行故(文)古(尧)云。他心智即五通随一。然五通必依止观均等四禅地起故。不依慧多定少未至中间。不依定多慧少无色也(已上)法智依六地(文)光云。正理云。法智通以六地为依。谓未至·中间·四根本静虑。不依余近分。彼唯有漏故。亦不依无色。此缘欲界故(文)。
  所余七地依九地(文)光云。正理云。所余七智。九地为依。谓下三无色及前说六地。总说如是。然有差别。谓此所说七种智中。类智决定依九地起。苦·集·灭·道无生智。若法智摄。六地为依。类智摄者。通依九地起(文)。
  他心智依欲色界身(文)光云。正理云。谓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现前。不依无色。彼自无故。不起下地他心智者。此智随转色。彼无容起故(文)。
  法智唯依欲界身(文)光云。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依上界。以缘欲界四谛境故。生上二界。不起法智。缘欲四谛。又婆沙云。谓生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厌下苦集谛故。不欲重观。既不观下苦·集。亦不观下灭·道。以灭道智用苦集智为上首故(已上论文)问。若不欲观者。如何生色天眼耳等亦缘欲法。解云。事观起易。得缘欲界。理观起难故不缘欲(文)古(尧)云。法智唯依身有欲界起之。依身在上界。除通果心外。不缘欲界法故也(已上)。
  缘择灭唯是法(文)麟云。择灭无为。但为法境。非为身受心也(文)。
  八智通四念住(文)寻。道智通身念住如何。麟云。谓八智境通色及心心所等故。通四念住。于中。道智缘无漏色。亦得名身(文)惠云。余八智通缘五蕴法故。通四念住摄也(文)。
  第三明十智相缘(文)惠云。十智相。缘自身。即约住念智。缘前念智。不约同时。若望他人说。即同时缘也(文)。
  法智能缘九智(文)古(尧)云。法智所缘境。即四谛境。然俗智有漏故。即苦集谛摄也。法智除现在一念能缘法智。所余过未法智。皆成所缘。是道谛摄也。他心智若无漏者。道谛摄。若有漏者。苦集摄也。尽无生智。亦道谛摄也(已上)四谛智又道谛摄也(以上)。
  类智能缘九智(文)古(尧)云。类智。缘上界四谛智也。九智有摄上界四谛义边故。成所缘。准前法智。可知之(已上)寻。法智不缘类智类智不缘法智义如何。麟云。法·类上下境别。不互相缘。如有二人同住一处。一人观地。一念观空。不相见面。余所不遮。若无漏智。皆道法智缘。若俗智。即苦集法智缘。类智亦然(文)。
  道智能缘九智(文)惠云。道智缘九者。道智知道谛无漏法故。不知俗智及有漏他心智也(文)古(尧)道智缘道谛无漏法也。九智皆道谛摄故。成所缘也(已上)。
  苦集二智○能缘二智(文)惠云。世俗有漏他心智。通苦集二谛摄故。苦集智缘此二谛时。知二智已(文)。
  此四皆缘十智(文)惠云。四皆十者。世俗智。缘无我观。能缘十智。他心智。知有漏无漏心。故缘十智。尽·无生初起。缘四谛起故。缘十智也(文)。
  所缘总有十○标所缘法也(文)正文云。何故不举第三句耶。应云。初句标所缘。次二句列十所缘(文)。
  十智所缘总有十法(文)惠云。一切法即五位。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色不相应。为三界不相应法。心心所为三界相应法。无漏相应。即大地大善地寻伺。心王不相应。即道共无表四相得。无为分二。善及无记。为十(文)。
  俗智缘十(文)惠云。俗智即作无我观。观一切法(文)。
  法智缘五(文)麟云。欲界二者。唯取欲界相应·不相应二。不缘色·无色故。道二者。亦相应·不相应。善无为者。谓择灭也。简无记无为故名善。以虚空非择灭非谛摄故。智所不缘(文)。
  类智缘七(文)麟云。类不缘欲。除欲·二界及无记无为故七(文)。
  苦集六者(文)麟云。此二智唯缘有漏故。但通三界各二。为六。不缘无漏境。除道二及无为也(文)。
  道智缘二(文)麟云。道智不缘有漏境及无为故(文)。
  他心智○三相应法也(文)麟云。三相应法者。谓他心智。唯缘心心所。不缘不相应及无为。又不缘无色。故但缘三(文)。
  尽无生智(文)麟云。尽·无生智。缘法虽广。然不缘非谛故。除虚空非择灭无记无为也(文)。
  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文)正文云。此分文颇不安。可思(文)光云。上三句答初问。后句答第二问(文)。
  俗智自体相应俱有(文)光云。自体。谓俗智自体。相应。谓俗智相应心心所法。俱有。谓俗智同时四相(文)惠云。四相得以邻近故。如眼不自缘扶根四尘也(文)寻。俗智俱有法。可通得四相(云云)光三释在之。初释(如上)不摄得(见)第二·第三释意。摄法俱得(见)极相邻近法故。
  境有境别故(文)光云。境是所缘境。有境是能缘智。以境·有境别故。不缘自体。若缘自体。应无差别(文)。
  同一所缘故(文)光云。同一所缘故。不缘相应法。譬如众人同观初月。不相见面(文)。
  极相邻近故(文)麟云。不缘俱有者。谓不缘四相。如眼不见扶根色等。极相邻近故。故一刹那三法。非此智所缘(文)惠云(如上所引)麟记不取得(光初释)惠释取得(光后释)。
  唯是闻慧所成慧(文)麟云。简修所成。论云。修所成慧。地别缘故。若异此者。应顿离染。解云。俗智总缘故。修慧别慧故。非修慧也(文)婆沙第十通三种慧(光引之)理理论云。此通闻思修所成慧(文)。
  三慧依地事。婆沙第十三。闻所成依五地。欲界四定。思所成。即欲界。修所成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定(文)。
  异生圣见道○(文)宝云。有三节。一渐增位。二离欲位。三无学位(文)麟云。此即第一位。一切凡圣皆成俗智。以并未离欲故。不成他心。苦忍初心圣人。虽成无漏慧。而未名智。但成世俗。与异生同。至第二刹那苦法智位。即加法智及苦智。并前俗智。及成三智。此法智·苦智。体虽是一。而所望异故。得两名故(文)。
  入见道○定成三智(文)麟云。于见道中。通成六位。第一念位唯世俗。第二位成三智。并后四位故。成六也。唯此六位。可有智增。余位并无。如集类智灭类智位。虽各有名。不异前处不增也。又诸忍位。皆无智增。道类智时。是修道摄(文)。
  离欲增他心者(文)麟云。离欲增他心者。第二节也。章约总相故。言以成如。论道理。于前诸位。各次第增。谓异生·初圣。先一今二。第二位。先三今四。乃至先七今八。方可尽理。诸位人各通离欲故(文)正文云。论云。如是诸位。已离欲各各增一。谓他心智(云云)故知从异生圣见道初念位乃至修道位。一一可增一他心智也。不可唯约最后位增一为八。两记如论。于诸位中。各增他心(已上)。
  诸位成所成事。宝云。然异生生无色者。虽离欲染。不成他心。有漏他心生上舍故。圣生上界成他心者。无漏他心智者。生上不舍故。然成二种他心。诸位不同。谓异生位及十五心。唯成有漏他心智。超越那含道类智时。具成二种。得根本地无漏道谛。为果体故。离欲染。余修位中。皆具成二。圣生无色便舍世俗(文)。
  第六约位辨修(文)光云。正理论云。且应思择。何谓为习善有为令圆满自在。非染无记者。无胜爱果故。非善无为者。不在相续故。又无为无果故(文)。
  此之忍智○唯修同类(文)宝云。论何缘见道唯同类修。问也。何故见道唯同类修非修道等论先未曾得至俱决定故。答也。有二义。一先未得此无漏智故。二对治所缘俱决定故。见道八忍。定缘八谛。断八谛惑。不相交杂。修道不尔。断修惑时。或缘苦谛乃至道谛。及缘非谛。交恭不定(文)光云。先未曾得此种姓故。今时创得势力未广故。修同类不能傍修(文)(次释如宝)。
  于苦集灭三类智时(文)古(尧)云。边者即极义欤。前法智。总不缘上界四谛。次类忍。虽缘上界四谛。犹与疑得俱故。无究竟义。今类智位现观上界谛理究竟。此即应极义(文)此三类智遍现观当谛理毕。所作已究竟。故傍得修俗智也。今此俗智。其体虽未来不生。以法前得得修之。此智见道以前未曾得之。三类智后必成就之。不舍之。见道不退故也(已上)。
  于一一谛现观后边(文)宝云。出一一谛后边修故。名现观边俗智。出彼后边观此谛智。得圆满故。后边修法智位时。未圆满故。故于此位。不能修俗也(文)古(尧)云。一一者。苦·集·灭三谛。后边者。类智也。法智初见谛。类智见谛终故。云后边也(已上)。
  现观边者(文)现观者。见道名也。现观见四谛理故。云现观(已上)。
  谓世俗智于无始(文)光云。以世俗智从无始来数曾知苦断集证灭。三现观边亦得知苦断集证灭。同为一事。又此俗智。从无始来。不断非想。今断非想。俗智欣庆。起得随喜(文)。
  有事现观故(文)麟云。事现观者。谓同知苦断集事业是同。即三现观中事现观也(文)答俗智于道中(文)宝云。有二释。一据曾不曾释。无始已来曾知苦断集证灭。以世俗智知断证故。由此三谛边修彼俗智。无始已来不曾修无漏道。由此不能修彼俗智。二必无于道谛事现观故。事现观者。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容一有情。遍知苦尽。遍断集尽。遍证灭尽。而道必无有遍修者。由此于道谛边。不能修彼世俗智(文)寻。一有情。于见道未断集尽。未证一切灭。如何。宝云。谓一有情。于见道位。知一切苦。未断一切集。未证一切灭。而于无学必断证故。道即不尔。非唯见道位不修一切道。至无学位。亦不能修。以三乘六种姓其道各别不互修故(文)。
  佛亦于道○俱不尽(文)麟云。举胜况劣。佛尚不尽。况余人哉。以佛不修声闻等道故。非起得得。故得修不尽。非尽现前。故习修不尽(文)问。虽三乘六性道品各别。自乘一种姓自分道品。遍修之。例如一有情。于见道位。断自分集尽。不断余人烦恼。如何。答。集谛。见·修二惑虽三乘六性不同。惑品分齐同。残分无之。一切惑品悉尽。灭谛理。一切择灭无为之理同证尽。智差别法。三乘六性道品各别也。修一切道品尽义无之。故无遍名(为言)于一切时无容起故(文)宝云。婆沙三十六云。问。若尔。何故不现在前。答。此智与见道现行相违故。过见道位无容起故。设见道位中见道须臾不现前者。此智便起。以见道无刹那断义。是故此智无容现前。问。若不现前。云何可说依此随信随法行身(文)。
  修世俗智唯自下地(文)光云。婆沙第四云。问。何故六地见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答。上地法胜现在前时。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现在前时。不能修上。如劣朝胜非胜朝劣。此亦如是(文)又云。婆沙一百六十八云。见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无漏依上必修下地。以自在不系故(文)。
  苦集遍修四念住摄(文)麟云。谓苦集通身·受·心·法四境故。通四念住。灭唯法境。故唯法念。道谛不修故不论也(文)。
  随于何谛现观边修(文)宝云。正理云。谓若苦谛现观边修。即以缘苦四种行相。若欲界系。缘欲界苦。色界系者。缘上苦谛。集谛·灭谛边修者。皆准此苦谛。谓若欲界系。缘欲界集·灭。若色界系。缘上二界集·灭(文)。
  唯加行得(文)宝云。唯加行得。即以见道加行得故。欲界摄者。是思所成。色界摄者。是修所成。非闻所成。彼微劣故(文)。
  修道初刹那者(文)麟云。且修有二种。一行修。二得修。行谓现行。得谓起得。修修道初念。行修二智。谓道及类。此体是一。而不二也。次第起越皆同此。二得修六七不同。今章中。唯约得修。不说行修。以依释颂故。唯论具明二种。诸道皆然(文)。
  已离欲者七(文)麟云。正理云。先已离欲入圣道者。何缘见道不修他心智。以他心智游观位德。依容预道方有修义。见道位中。为观谛理。加行极速疾故。不能修。无间道中。义亦同此。今第十六道类智时。容预位故。故修此智。非无学故。不修尽·无生。不修世俗。如上已说。又此治非想。俗智不能治非想故。无同治义。故不修也。虽三谛边是有顶治。修俗智者别缘故。修此无别缘故。不修也(文)。
  断八地无间者(文)宝云。后向之中断有三例。一断欲界惑。二断上七地。三断非想。就三例中。断一一惑。复有四道。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此等诸位。行·得二修。有同异。然同类者。于一处明。由此前后。取有差别(文)本颂明得·修故。今疏不明行修。论长行二修明也。寻。行修差别如何。宝云。断欲修断。九无间道·八解脱道。此断欲界惑故。不用四类智及他心。即是总有六智。谓四谛智·法智·俗智。第九解脱道行修亦同六智。断上七地用类智故。四类智也。灭道法智能断上故。兼二法智。非有顶故。兼俗智也(文)又云。明欲等行修。文中有四。断欲修断第九解脱。第一例也(俗智·四法智)断上七地诸解脱道。第二例也(四类智·俗智·灭道法智)断欲修断第九胜进。断上八地诸加行道。第三例也(俗智·四法类智)断上七地有顶八品诸胜进道。第四例也(俗智·四法类智·他心智。已上)寻。得修差别如何。麟云。此中总有三例。一断八地无间道。二有欲余道。三有顶八解脱。此之三类。虽修智不同。而七支数等故。颂同处明。但言八地无间者。以有顶不修世俗此八无间修世俗故。故别名之。由世治智不治有顶故。治下地故。故不同(文)。
  断有顶○除第九也(文)麟云。谓第九解脱。是无学道故。非此所明(文)。
  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文)麟云。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修七智者。此通漏·无漏故。修法智·类智·四谛智·及世俗智。无间道及有欲道故。所修他心非无学故。不修尽·无生。然法·类互修者。由因力相资故修。谓互为同类因故(文)除世俗智加他心智(文)麟云。有顶治故除世俗。解脱道故加他心。故亦成七(文)。
  上无间者(文)麟云。无间道故。不修他心。有顶治故。不修世俗。故但修六(文)。
  言余道者谓断欲界第九解脱道(文)麟云。断欲第九解脱道者。已离欲故。得他心(文)寻。余道类有几例(云云)麟云。此中总有四例。同修八智。一断欲第九解脱及胜进。二断上七地解脱及胜进。三上八地加行。四断有顶八品胜进道。然章门。是有学故。皆除尽·无生。极至出八(文)。
  又断有顶前八品惑(文)麟云。除第九。同前八解脱。然八解脱初离系故。无世俗智。此通世俗故。别明之(文)加世俗智及他心(文)麟云。非有顶治故。有世俗。非无间道故。加他心(文)。
  或九或十(文)麟云。并约得修说。若论行修。二种皆唯修四。谓苦集类及尽无生随一。以彼初心唯缘有顶四蕴故(文)寻云。无学初心。如何修世俗智(云云)麟云。世俗智。于彼无能。而无学位。众德具足。如王登位一切万国皆来朝贺。故世俗智起得来朝(文)。
  第四约余位辨修(文)宝云明练根等余位修也(文)对学无学断惑道。指练根等道。名余位也。
  有学练根○修六(文)二十五卷云。练根无学位。九无间·九解脱久习故。学一(文)麟云。有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六者。以五种性非一故。言诸。然实性但一无间。不得言诸。是有学故。除尽·无生无间道故。不修他心。有学练根。一无间道。正断见惑所引无知。似见道中道类忍时断非想惑。不修俗智(文)宝云。似见道故。无俗智(文)光云。学练根。未来修六。四谛·法·类。似见道中八无间道。不别标故。或似见道断非想地四无间道。彼地见惑非俗断故。或似见道断非想地道谛所断一无间。故以学练根如得初果一无间故。虽三解异。皆不修俗(文)寻。行修如何。光云。学位练根前五种姓诸无间道。以断障根无知。正是见惑所引发故。如断见惑四法·四类智。随应现修(文)。
  无学练根○修七(文)麟云。如治有顶故。不修世俗。谓无学练根九无间道。断修惑所引障。如断有顶染。谓诸练根皆如得果故。是钝根故。除无生智(文)。
  余学六七八者(文)寻。六·七·八言。如何相配解脱·加行·胜进三类(云云)答。六·七者。解脱道未离欲(六)已离欲(七)七·八者。亘加行·胜进未离欲(七)已离欲(八)故颂七言两度用之。或六者。解脱道未离欲(六)七者。加行道未离(七)八者。胜进道已离欲(八。已上)解脱道已离欲(七)加行道已离欲(八)胜进道未离欲(七)准例显之(已上)余学余言。对练根无间道。置余一字。含解脱·加行·胜进道也。总标余位者。指总练根无间道等也。通局可思之。寻。解脱道位。何不修俗智耶。光云。问。如见道中三现观边三解脱道亦修俗智。练根解脱。何故不修。解云。见道解脱。总有七种。三虽修俗。四不能修。随多分似故。不修俗(文。初释)有余师意修世俗(见)。
  解脱道行修事。光云。学位练根前五种性诸解脱道。四法智·四类智。随应现修(文)。
  若加行道(文)宝云。未离·离欲两位。未来加世俗智。见道加行有世俗智故。故修七·八(文)加行道行修事。光云。学位练根前五种姓诸加行道。俗·四法·类。随应现修(文)。
  诸胜进道(文)光云。容预道故。非断障故。容可行修得修他心(文)。
  约余道应八九一切也(文)光云。无学练根前五种姓中。各前八解脱·四类·二法。随应现修。未来修八。四谛·法·类·他心·及尽。非通解脱故。他心无现修。非断障故。他心有得修。前八解脱。未是息求。犹是见故。尽非现修。种类相属故。得修尽智。此释应八(文)。
退法等五(文)麟云。无学是解脱。必有他心。犹钝根故。除无生智。不修世俗者。如有顶治故(文)又云。六种性中。除不动性。彼是利根故。练根门咸皆不说(文)。
于退法等四(文)光云。就前五种姓中。前四种性。各第九解脱·苦集类·尽。随应现修。如断有顶第九解脱。得应果时。初起尽智。未来修九。除无生智。释应九(文)。
加世俗智(文)宝云。加世俗智同得应果故(文)。
于第五堪达(文)光云。第五种姓。第九解脱道·苦集类·尽。随应现修。未来修十。加无生智。此释应一切(文)麟云。加无生智。由此前八解脱五种性。同无无生故。一处明第九解脱。前四种姓。未得无生。第五种姓得无生故。所以别说(文)。
又无学练根○修九(文)。
  光云。重释应九。无学练根前五种姓。诸加行道。现修如学。俗·四·法·类。随应现修。加行道非容预故。他心非现修。未息求故。尽智非现修。未来修九。谓除无生(文)。
  若胜进道(文)光云。重释应一切。无学练根诸胜进道。于无学位。第二念已后。并是胜进道。随其所应。无生智可得现修。容预道故。他心亦得现修(文)。
  此明杂修无间道(文)宝云。明学位杂修。无间道无漏·有漏二念心故。行修兼俗。解脱道中。唯无漏一念心故。行修唯四·法·类。加行增俗者。加行心中。多无漏心。相间杂故。诸胜进道又加他心者。先得他心容现起故。未来唯八。是有学故。依根本故(文)。
  有学杂修○及修五通(文)麟云。有学杂修者。杂修静虑也。及五通者。于六通中。除漏尽。修七智者。通漏·无漏故。兼世俗智。无间道故。无他心。有学位故。无尽·无生(文)。
  余道○修八者(文)麟云。非无间故。加他心。既言杂修及五通故。明已离欲。不须简之。以除尽·无生。以未得故(文)宝云。五通无间道非理观故。现修俗智。互相引故。未来修七。除他心·尽·无生也。五解脱道。二是无记。不名修也。宿住·神境二解脱道。五加行道。皆非理观故。唯在俗。他心解脱道无漏故。法·类·道·俗·及他心。随应现起。一切胜进如他心智。更加苦集灭。随应现修。故言并也。学修通中。除五无间。自余未来。皆修八智。除尽·无生。以未得故(文)。
  应谓无学(文)行修事。光云。释余道应。九或一切。无学杂修诸解脱道。唯四·法·类。随应现修。修无漏故。现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脱道故。非现修他心。此解脱道。是见非息求故。尽·无生智非现修。若加行道。于所六上。又增世俗。随应现修。俗非加行故。得现修。非容预故。他心非现修。加行是见非息求故。尽·无生智。非是现修。此上二道。未来所修。钝九利十。诸胜进道。与练根同。钝者。九智随应现修。未来亦九。利者。十智随应现修。未来亦十(文)如理思之(文)论云。圣起所余四无量等修所成摄有漏德时。现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学未来。未离欲七。已离欲八。无学未来。钝九。利十(文)又云。若起所余无漏功德静虑摄者。四法类智。随应现修。无色摄者。唯四类智。随应现修。未来所修。同前有漏(文)。
  已离欲加他心智(文)麟云。若断欲第九解脱。得初定他心。乃至离第三禅染。得第四定他心。若离第四定染。不得他心故。异生依四静虑。即具二智。自余诸位。唯修世俗。又论云。顺决释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见道近眷属故(文)。
  诸道谓世俗及无漏道(文)光云。诸有漏道及无漏道(文)宝云。诸道者。谓有漏无漏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文)。
  此有两类(文)今疏光释。光云。修有漏法。总有二类。一依此地现起之时。能修未来。此地有漏二。得此地时。能修未来。此地有漏故。显宗三十六云。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时。能修未来。此地有漏。谓依此地。世俗圣道现在前时。未来唯修此地有漏。以有漏法系地坚牢难修余故。随依何地。离下地染。第九解脱现在前时。亦修未来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离下地缚必得上故(文)惠云。依此地者。如初定近分。离欲界染。九无间前八解脱道。能修初定近分有漏功德。得此者。即离下染第九解脱道。得根本定。修此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文)寻。修有漏。何无为离此耶。光云。问。修有漏中。何故不言。为离此地时。修此地有漏。解云。用有漏道及无漏道。离染之时。修诸有漏。不异依此地及得此地时修此地有漏。依下地道。渐离上染。复不能修上地有漏。不同修无漏。故不别说(文)。
  此有三类(文)光云。修无漏中。总有三类。一为离此地时。能修此地及下无漏。望离染地。言修此地下地。不望依地。若望依地。亦名修上。二得此地时。能修此地及下无漏。三依此地中。诸道现起。能修此地及下无漏故(文)麟云。一为离此者。谓圣人随依何地离此地染时。修所离地及下地无漏。即如依初定离二定染等时。得第二定及下无漏。二得此等者。圣人随依何得二·三定等。即修二·三定等及下无漏。三起此者。谓圣人现起二·三定等圣道之时。即修二·三等定及下无漏(文)惠云。谓离此者。即依初定离三定染。即能修三定下无漏。得此者。谓离下染得上地也(文)。
  皆修○下地无漏(文)麟云。正理论云。于上染同能治道故。故得修下。婆沙又云。无漏依上必修下。以自在不系故。问。何故无漏不修上。答。前之二类未得上地故。不能修。第三类中。虽容已离上染。不决定故。故不说。修惑依渐次得地。不言修上。或于上地不自在故。不修上地也(文)。
  论云为离此言通二四道(文)麟云。谓约能治。道二三道。非所治道也。以离此言。局修无漏故(文)为离此言。能治道。亘漏·无漏。所修局无漏也。
  唯初尽智○遍修九地(文)宝云。正理论云。唯初尽智现在前时。力能遍修九地有漏意地所摄闻·思所成不净观等无量胜功德。谓随何地尽智现前。通修未来自·上·下地。何缘唯此初尽智时。力能兼修诸有漏德。创能殄灭无始时来一切善根烦恼怨故。如有摧伏国所共怨。一切俱来庆赖称善。又烦恼缚断无余故。如能缚断所缚气通(文)。
  以彼自心(文)光云。彼自心杀惑怨已。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来朝。譬如大王登祚之日。西国风俗。以水洒顶。是故经言。灌顶大王。一切境土皆来朝。贡随方所尚种种珍奇(文)麟云(上出喻)心王亦尔。初证极果。善得来朝(文)。
  若生上地如不修下(文)光云。如生初定得阿罗汉。不修欲界诸有漏善。乃至生有顶得阿罗汉。不修下八地诸有漏善。以身生上定不成下有漏善故。所以生上不能修下(文)又云。初尽智言。显离有顶第九解脱道。及前五种姓练根时位第九解脱道。皆舍前道创得果故。并能通修九地有得(文)若法先时曾得(文)论云。若先时未得今得用功德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时曾得弃舍。今虽还得。而非所修。非设劬劳而证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现前。能未来。势力胜故。曾得而起。不修未来。非多功起势力劣故(文)宝云。论诸所言修至而证得故。名修·不名修法异。论若先未得至势力劣故。明能修·不能修法异(文)惠云。若法先曾得今再得。不名修。如退上界果作下。名得不名修。彼却得上果。名得亦名修。彼虽曾得。以胜进故。若现若未。创得此法。此法上得初念。名得。如闻思现在。但能自修不能修过未。修惠现在。能修三惠。亦能修三世也(文)。
  得习二修依有为善(文)光云。婆沙百六云。如契经说。善有为法。应修非余。所以者何。若诸智者。为爱果故。精勤修习。令渐增长。说名为修。善有为法。能得爱果。谓得世间可爱异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离系果故。诸有智者。精勤修习。从下至中。从中至上。令速获得所求爱果。染无记法及善无为。无如此用。故不名修(已上文论文。文)。
  治遣二种依有漏法(文)光云。此有漏法。望对治道生边。有能治故。名对治修。对治即是四种对治○若望离缚义边。除遣惑缚。名除遣修(文)麟云。唯有漏法可加二修。无漏无过不可治遣故。有漏法通具四种。若无漏法。但行·得二修也(文)。
  加防护修及观察修(文)论云。如契经说。云何修根。谓于六根善防善护。乃至广说。又契经说。云何修身。谓于自身观发毛爪。乃至广说(文)。
  即治遣修摄(文)光云。正义通经。迦湿弥罗国诸论师云。所言防护·观察二修。应知。即是前四修中。对治·除遣二修所摄。于根及身。若望能防护·能现察义边。名对治修。若望所防·所观遣惑义边。名除遣修(文)。
永正六年(己巳)润八月二日抄之毕。今日时正初日。于如意轮说持斋非法沙汰之。而客殿大鼠出来即㹨合取了。不便不便。善恶相杂。大法师英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