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八(颂疏论本第十八)

  第一出业障体(文)故云五无间业。约果立此名。或名五逆罪。义章云。此之五种。经名为逆亦名无间(文)。
  一五逆得名事。义章云。问。何故此五偏名为逆。以其背恩违福田故。杀父杀母背恩故逆。余三违于福田故逆。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违僧福田。出佛身血违佛福田(文)。
  一列次次第事。前十七卷。害母·杀父·害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即经说次第也。当卷下明轻重段次第同之。又当卷初列云。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随轻重次第列之欤。
  一轻重次第事。此卷下明轻重。可见之。义章云。次辨轻重。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深重。破僧最重。故成实云。破僧最重。离三宝故。令僧离佛。亦碍法宝(文)。
  一起罪次第事。义章云。言次第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此四相望。无其次第。随何在先皆得起之。若以破僧对杀父·杀母·杀罗汉等。破在先。久清净人能破僧。若先杀父·杀母·杀罗汉。人不信受。何能破僧。若以破僧对出佛身血。次第不同。若依杂心。要先破僧。后出佛身血。清净之人能破僧故。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后明破僧。提婆达多。先教世王杀害其父。自欲杀佛。望为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佛。以害佛故。恶名流布。利养断绝。因即起于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后。二说云何。并是圣言。难定是非。若欲和会。律中所说。就最初者。出血无犯故得破僧。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防信者语。必先破僧。后得出血。若先出血。不得破僧(文)珍海文义要。问。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传云。付出血罪。有加行·根本。出血加行在破僧先故。云律中所说就最初者。最初即是加行异名也。而作出血僧后故。云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信者语。就出血根本故。云后时。不非根本故名所信者也。又一说云。出血之事。有破僧先。五百新学初不知之。破僧已后。方乃知之。故律依初事。论约后知之(以上)。
  一佛与调达诤论本缘事。惠云。经说。佛与调达为兄弟。佛为兄前母子。调达为弟后母子。后父母已。不分弟财。唤入山游戏至顶。佛推调达堕山死。由此因故在灵山。西域记。山西埵有砖精舍。东辟其户。如来多在此处说法。傍有大石。高四五丈长三十余步。是调达掷石伤如来足出血处也(文)。
  一调达造三逆本缘事。破僧出血杀罗汉(花色比丘尼)智论(十四)云。斛饭王子提婆达多。出家学道。六万法聚。精进修行。满十二年。其后为供养利故。来至佛所。求学神通。佛告憍昙。汝观五阴无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为说取通之法。不得所求。涕泣不乐。到阿难所。求学神通。是时阿难未得他心智。如佛所言。以授提婆达多。受学道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得五神通已自念。谁当与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阇世。有大王相。欲与为亲厚。到天上取天食。还到郁怛罗越取自然粳米。至阎浮树林中取阎浮果。与王子。或时自变其身作象宝·马宝以惑其心。时时自说己名。令太子知之。种种变态以动其心。王子意惑。于里园中立精舍。四种供养并种种杂供无物不备。以给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大得供养。而徒众鲜少。自念。我有三十相。减佛未几。弟子未集。若大众围绕。与佛何异。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连说法教化。僧还和合。尔时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花色比丘尼呵之。复以拳打尼。即时眼出而死作三逆罪(云云)。
  四身一语业(文)第二句身·语分别。后二句根本·加行分别也。
  破僧诳语名一诳语(文)宝云。天授知五法。实非是道。诳无智比丘说是道故。是妄语(文)五法如下所明。
  第二明破僧(文)义章云。前之四种。显可知。破僧难识。今宜广辨破僧之义(文)。
  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文)光云。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为体。谓僧未破有和合性。同共和合许有圣道。僧由有此和合性故容得入圣。若僧被破。舍和合性。有不和合性起。由彼破此和合性故。不得入圣。故成无间。以和合体上非得为不和合性(文)惠云。不和合性。大乘论许别有体。此论即是非得。取法轮上非得。为僧破体。以诳语为因(问)和合以四比丘蕴为体。若不和合非得为体。和合应以得为体。答。不可相例。如异生性非得为体圣性非唯以得为体问。既破愚夫愚夫先有圣道上非得。缘何破了方以非得为体答。未破。虽有非得。容得入圣。破了未和来。无有得圣时。故非得为体(文)神云。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摄。是所余不相应行(文)。
  答如是破僧因诳语生(文)意云。诳语因。破僧果也。诳语是无间业体也。破僧非无间业体也。今疏得破僧是无间果者。破僧诳语无间业果也云。非无间业体然破僧为无间业。诳语因立破僧果名(为言)光云。虚诳语是因。所破僧是果。谓因虚诳语僧方破故。言虚诳语名僧破者。因受果名(文)。
  所破僧所成(文)不和合性所破僧上所成也。麟云。言所破僧所成者。谓非调达成破僧体。但是破愚夫。今不得圣。所破僧众所成就。虽当时千世界法轮不转。而成此非得。但是四伴。及五百少年比丘亦然(文)。
  无间一劫熟者(文)光云。若造余四逆。不必生彼。或生余地狱。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欲界恶强。受一中劫(文)一增一减名一中劫也。又引婆沙百十五云。如是说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尽中劫而得脱故。如毗奈耶说。提婆达多。当于人寿四万岁时。来生人中。必定当证独觉菩提(文)本义抄。问。提婆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答。虽有学者异义。悉起取果用可云也。付之提婆既不受尽一中劫异熟果。知于一中劫果不悉取果用之事。如何。答。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之事。必然也。但提婆于一中劫果。悉虽起取果用依别缘力。虽业□位至业力衰歇之时。不受尽彼地狱异熟果。来生人中等之义可有也(以上)。
  随罪增苦增(文)光云。造逆渐多。其身转大。转复柔软。而苦具渐加。受苦转增。造多逆中。初是引业后是满业。故正理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余助满故。成实论。若造一逆。一劫受果。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受。成实依经部宗。一业感多身。多业感一身(文)宝云。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大柔软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文)。
  论云谁于何处○(文)光云。一问谁能破。二问于何处。三问能破于谁。四问破在何时。五问经几时破(云云)。
  苾刍者(文)明能破人也。答。第一问。宝云。正理四十三云。要大比丘。必非在家比丘尼等。以彼依止无威德故。唯见行人。非爱行者。以恶意乐极坚深故。于染净品俱躁动故(文)光云。婆沙一百六十一云。见行者。所有意乐坚固猛利。于杂染清净品作决定。无道退转。诸爱行者。无如是事。故不能破。又唯男子破法转僧。非诸女人。亦非扇搋·半择迦等。皆是爱行者。所有意乐不坚不猛。于染净品皆不决定。是故彼类不能破僧(文)神云。于斯且举净行为初类。显端严语具圆等。丑陋讷等无破能(文)又云。住净行方能破僧。以犯戒人无威德故。即由此证。造余逆后不能破僧(文)惠云。问。见行人。为钝根为利根。若利根。调达何故退失神通。答。见·爱二人。皆通钝·利二性。调达失神通。钝根见行能破僧也(文)。
  破异处者(文)明破处也。宝云。谓羯阇尸梨沙。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在鹫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故非对大师(师在鹫峰山应捡文)旧云。伽耶山者讹也。以羯阇之与伽耶声相近故。谬传尔。然西方别有伽耶山。去鹫峰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非破僧处(文)义章伽耶山(云云)。
  愚夫者(文)明所破僧也。本义抄。问。初师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耶。答。尔也。付之忍世第一法位。见道近方便也。更不可为所破。如何。答。初师意。以诸圣者证法性故(文)愚夫言。广可取异生诸位(见)但于难势者。得忍善根之后。不可有随邪师信邪教之义云事。二师所存。更无替也。其中初师意。愚夫者。即指异生之言。故愚夫之言。广可通忍世第一法位。此异生诸位之中。有随邪师信邪教之类。亦有不随邪师不信邪教之位(为言)第二师意。今愚夫者。唯取随邪师信邪教之类故。得忍善根之后永无此义故。今愚夫之言。不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也。故正理论云。说得忍亦不可破。由决定忍佛所说故(文)二师所存。其趣如此也(以上)。
  忍异师道时○(文)明正破时也。宝云。同忍佛教名为和合。忍异佛及别佛教。名为僧破。正忍之时。是僧破时。亦是结彼破僧罪时。婆沙一百十六云。齐何当言法轮僧破。有多释。如是说者。若由意乐誓受余师。谓彼愚痴诸比丘众。由定意乐发如是心。作如是语。提婆达多是我大师佛世尊。齐此当言法轮僧坏(文)神云。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能障佛法轮坏僧和合故。谓僧坏シテ邪道ニ转ル时。圣道被遮。暂时不转。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为出离道。忍许彼所说时。名破法轮(文)大意调达设邪教(五法)化取正众四人以上。破僧意得也。正约调达事相。语取五百新学比丘。彼新学。信提婆我大师。信五法出离道。去鹫峰山。移住象头山时。云正破时也。麟云。言忍异师名破者。准四分律。调达于王舍城中说五法。五百新学比丘便即信受。后至伽耶方承羯磨。今此但言忍异或是通言。即亦同彼五法中制(文)义章云。问曰。破僧前后二时。一王舍城。调达比丘。宣说五邪行。筹和众。五百新学受筹之时。二在伽耶。邪正两众别作法时。此二时中。何时正破。释言。二时俱有破义。王舍行筹破行法时。伽耶布萨破众法时。是故二时皆名破僧(文)惠云。立邪三宝。五法为法宝。达多等为僧宝。自为佛宝。
  一调达五法事。疏出二说。五百人信心生时。名破僧也(文)居迥露(文)不食一切○(文)光云。一切鱼肉血味盐苏乳等(文)惠云。问。乞食等与佛制何别。答。名虽同。意别。调达为衣食等转。佛有出离处转(文)。
  一如来被破法因缘事。惠云。在鹫山中。劝调达。汝勿破僧造不善业趣非爱果。如是殷勤诃责。而无止息之心。尔时世尊起正智见。审观前际。而我昔破他眷属。见过去。为珍宝仙人时。有弥佉长者。嫁女慕才学超世。时有十二丑婆罗门。以与其女及财宝。后时仙人至。才学过彼。仙执手牵起。彼即告言。勿夺我坐处。我所得财宝皆悉与汝。仙人不许。彼言。我愿却生劫生破汝眷属。世尊观见。便入静室。默然宴坐。受其报(文)光所引婆沙同之。
  不经宿者(文)明破已经几时。光云。真谛师云。日将暮时。破僧至夜三更。还复和合故言此夜必和不经宿住(文)义章云。如经中说。不经一宿。僧还和合。何因故和。由舍利弗及目连故。目连以通令其调达眠而不觉。又现胜通。化彼新学五百比丘。令其生信。舍利弗辩说令其生解还来归正。故得和合(文)此时舍利弗·目连被教化五百新学鹫山还住也。
  如是名曰(文)总结上也。破法轮·破和合僧。约法·约人各别也。谓僧众集会和合セルヲ引分テ取ル方ヲ名破僧。如来正法轮结界羯磨不ル转セ方。名破法轮也。光云。问。破法轮·破羯磨僧。为体同不。今解云。两种破僧和合上非得为性。若破羯磨僧。以羯磨和合上非得为体(云云)。
  赡部洲者(文)义章云。如论中说。破羯磨僧在三天下。除郁单越。彼无僧故。破法轮僧唯在阎浮。此有正道故有邪道。此有正师故有邪师。故又破羯磨局在界内。所损之处。破法轮者。破处局在一界内。所损遍三千世界。故律经言。三千世界一时之中。应学不学。应诵不诵。应习禅定不习禅定。乃至应入无漏圣道不得入之。破处如是(文)。
  九等者(文)本义抄。问。八苾刍分为二众时。正众四人信邪法耶。答。提婆达多破法轮僧之时。八人僧众之中。四人留随如来。四人分信邪师邪教。留随如来四人。全不可信邪法也。正众四人设虽不信邪法。可成不和合性也。一和合僧分为二众之时。正众四人·邪众四人。俱被云所破僧之门。八人俱可舍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且一义意。以上)婆沙百十六云。于正众中极少四人。于邪众中极少五人。如是极少下至九人。则法轮僧坏(文)破僧以极少九人成之。能破一人所破八人。所破八人内分二部。语ヒ取ル四人。此名邪众。所留四人。正众也。互以有四人。成破僧。若减四人三人已下。不成破僧。不成布萨羯磨故也。律家云。调达王舍城未须羯磨。象头山邪众一和行布萨羯磨。此羯磨竟。邪忍必定行五法也(以上)。
  第五明无破法轮时(文)义章云。杂心云。于此六时中。无破法轮。不结界一。破僧前二。破僧后三。牟尼涅槃四。瘜肉未出五。无第一双六。不结界者。破法轮时。必依羯磨。羯磨依界故。不结界。不得破僧。言前后者。彼破僧前及破僧后。众僧一味不可破坏。已涅槃者。无正师故。亦无邪师故。无破僧。瘜肉未出时者。调达恶人起于恶戒恶见之患。如疮瘜肉。此未出时。亦无破僧。无第一双。舍利·目连。弟子中标名第一双此未有时。则无破僧。何故如是。调达见佛有胜弟子。学佛别蓄胜弟子故。又此二人能和合僧。故有此双方起破僧。盖乃是其佛力·法力·一切众生善根力故然(矣文)目连止第一(文)麟云。止即定也。目连神通第一。依定发故。约所依名止第一。观第一者。即惠之别目(云云)。
  弃坏恩德田者(文)光云。正理云。若有父母。子初生时。为杀弃于豺狼路等。或于胎内方便欲杀。由定业力子不命终。彼有何恩弃之成逆。彼定由有不活等畏。于子事忽起欲杀心。然弃等时。必怀悲愍。数数缘子爱恋缠心。若弃此恩。下逆罪触。为显逆罪有下·中·上故。说弃恩皆成逆罪。或由母等田器。法然设彼无恩但害其命。必应无间生地狱中。诸聪慧人咸作是说。世尊于法了达根源。作如是言。但应深信(文)。
  问父母形转○(文)宝云。明父母转根杀亦成逆。依止一故。然父母转作畜生。杀不成逆(文)问设有女人○(文)释。第三句也。光云。因彼血渧以成身者。此是生母杀成逆罪。身生本故。第二女人但是养母。诸有所作应往来等事应咨后母。以彼后母能饮能长养成故(文)宝云。正理论云。害其养者。成无间同类(文)惠云。母为因彼血者。童子迦叶是此生也(文)。
  误等无或有者(文)光云。此正明设杀无逆。婆沙由二因缘得无间罪。一起加行。二果究竟。虽起加行。果不究竟。彼不得无间罪。虽果究竟。不起加行。亦不得无间罪(文)。
  等者等取(文)麟云。此父母与余人同一处。起一加行杀二类。表唯有一。以从强有故(文)宝云。明两同处境起一加行杀于二类。表唯从强。无表具二。论。尊者妙音。此师意。说表亦有二。正理论云。今观彼意。表有多微。有逆罪收。有余罪摄(云云)。
  若害阿罗汉无阿罗汉(文)本义抄。问。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是可误杀。何成逆罪哉。是以于父母无父母想。杀之不成逆罪。答。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尤可成逆罪也。其故不可杀阿罗汉云事。一切有情不必思之。有悟之者虽知阿罗汉恩深。愚痴之类不辨其恩甚重。故杀一人僧之时。无是阿罗汉欤非阿罗汉欤ト云フ简别之思杀之故。是非误杀。亦成逆罪也。但于父母例难者。一切有情皆知。父母恩深故。自本同存不可杀父母之理故。于父母无父母想杀之。皆是误杀。不成逆罪也(以上)。
  若有害父父是(文)麟云。论云。若尔譬喻经说当云何通。谓佛在世南印度国有一国王。以国委付太子始欠持(此云顶髻)往室罗筏。归佛出家。得阿罗汉。太子无道。专行非法。暴乱百姓。有旧老臣。至父王所具陈上事。请大王还国乐诲太子。父王许请还本国。太子臣恐被诛戮佞太子言。父王今欲还来夺位。请遣一使在路而杀。太子纳此佞言。遂遣使杀。父王知业因缘应合。子杀甘心受死。佛知斯事。遣弟子告彼太子始欠持言。汝已造二逆。谓害父·杀阿罗汉。论主通云。彼显一逆由二缘成。或以息田·德二门。呵责彼罪故。言二逆(文)。
  但起打心出佛身血(文)麟云。婆沙于此四句分别者。有出血不成逆。谓以打心出血。有不出血成逆。谓以杀心打以令血处成二分。或俱句。如杀心出佛身血。或俱非。除上尔所(文)本义抄。问。于如来身起杀心。不出血成逆罪耶。答。于如来身起杀心。打之血虽不出。皮外令血移本处。亦可成逆罪也(以上)。
  二杀后无学亦无无间(文)婆沙云。问。于最后命终。必住无学。云何不得无间耶。答。于无处身无恶心故。谓彼但于学身中起杀意及加行。于无处。由无无间因故。不得无间罪(文)。
  五逆加行必定成(文)麟云。谓必定生地狱故。不能离染(文)神云。余恶业道加行必成スル中间ニ若圣道生。业道不起。以圣道所依止身与余业道定相违故(云云)。
  障世生天解脱道(文)生天者。天业即障静虑定ヲ修习スルフヲ。解脱道者。障离染得果之道也。麟云言障世生天解脱者。正理云。乃至力能遮遏诸异生等。未入正定。令不得入。若已入正定。令不得余果。若已得果者。令不得离染。若已得离染。令不证漏尽。习定等息(文)。
  入道得果离染等(文)惠云。入道即初果向。得果即初二果。离染即第三果。漏尽即第四果也(文)习定修习静虑。温诵。诵经欤。温思。思惟即惠欤。等。礼佛檀施等诸善根欤。道者。障离染得果之道也。
  余四无间(文)光云。由此。破僧。五无间罪中最为重。余四无间罪。第五出佛身血·第三杀阿罗汉·第一杀母。此三如次后后渐轻。第二杀父最轻。恩等少故。等谓等取德。恩·德二田中。德田胜恩田。以彼德田能拔有情生死苦故。于德田罪重恩田。然德田三中。破僧最重害法身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出佛身血罪重。以佛功德胜阿罗汉故。又是师故。次害阿罗汉轻故。于德田中以后德少故。所以罪轻。前德多故罪重。然恩田二种中。父恩少母。母怀长养慈恩多故。母重父轻(文)。
  第六明无间同类(文)宝云。正理云。言同类者。是相似义。今详。相似是得罪。相似。谓此五同类得罪与所似罪轻重相似。名为同类(文)惠云。同类者。相似义。此非无间即生。容顺后受也(文)本义抄。问。初师意。无间同类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欤。答。顺次生不可必感地狱异熟果也。付之。初师意可异有余师说。非无间生之义意。定知顺次感恶果哉。答。无间同类顺次必感地狱果者。与五无间业无差异。何不立无间业耶。知顺次不必感地狱果也。但于难势者。初师意。显无间同类业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有余师意。述顺次生不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也。二师各显一篇之相。更非相违之义也。故正理论不置有余师说之言。即显非相违二说之旨也。
  污母及污无学尼(文)光云。于母及阿罗汉尼。行极污染。谓非梵行名杀母同类。同于母所作罪业故。或杀住定菩萨。名害父同类。菩萨恩深犹如父故。或杀有学圣者。杀阿罗汉同类。学·无学同圣田故。僧和合缘。谓资具等。若有侵夺僧和合缘令僧离散。名破僧同类。或坏窣都婆。出佛身血同类。众人恭敬窣都婆与佛相似故(文)。
  第五明三时障(文)本义抄。问。三时障业唯限引业欤。答。满业之中。顺生业·顺后业。并不定业中异熟定异处熟者。可为障碍故。三时障业。不限引业。可通满业也。
  唯除顺现法受(文)麟云。谓不还果。一去不还。但不得受生·后二报。现身既犹在此。故得现受无妨。其不定业异熟定故。亦能为障故。不除也(文)。
  第六明菩萨相(文)惠云。菩萨相者。大乘。三无数劫修菩提资粮。百劫修相好。百劫学神通。千劫学威仪。万劫学万行。此论宗即四阶成佛。第一三无数劫修菩萨资粮。第二百劫修相好。第三王宫下生。逾城出家。以有漏道断下八地烦恼。第四三十四心成正觉。梵云。菩提萨埵略云菩萨。菩提即所求果。萨埵所度有情。大智上求菩提。大悲下济有情。从境立名。有财释。或菩提准前。萨埵即自身。即求菩提之有情。依主释(文)。
  修三十二妙相业(文)神云。言三十二相者。婆沙百七十七云。问。相异熟业。以何为自性。答。三业为自性。然意业增上。在意地。非五识。唯加行得。唯思所成。在欲界人趣。依唯赡部洲男身起。如是说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业圆满三十二相者。一足善住相。二千辐轮相。三指纤长相○三十乌瑟腻沙相。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得梵音声相。问。相是何义。答。标帜义。殊胜义。祥瑞义。问。何故三十二不增减耶。答。三十二世间共许是吉祥数故。问。八十随好在何处。答。在诸相间。相与随好更相显发。如林中华。又如宝山众宝杂饰。如是佛身威光奇特(文)惠云。如相好业非生得慧。加行生故非闻慧。劣故。非修慧。是散地故。意识修。分别故。加行得。功用生(文)。
  八十种好不说事。惠云。问。缘何不说修八十种好。答。以自相上用故不说修(文)。
  百大劫事。惠云。问。百大劫何劫。答。取中劫以下。超九劫既是中劫。取亦中劫也。
  住定事。惠云。问。菩萨先已得定。缘何百劫方得名定。答。先天知人不知。今人天悉知。方名住定也(文)。
  此有六义得名为定(文)光云。此中言定。谓彼决定生善趣等。名之为定(文)。
  一善趣定(文)论云。谓生人天趣妙可称故。名善趣(文)。
  二生贵家定(文)光云。或生大婆罗门家。婆罗此云豪族。或大婆罗通上三处(文)神云。三世诸佛。或婆罗门。或刹帝利。或巨富长者。或大婆罗此云阴覆。如上三家。能多阴覆一切有情。名大婆罗家(文)准此等释。等上三家乐有情云大婆罗门欤。
  三具根定(文)论云。菩萨恒具胜根。恒受男身。尚不为女。况有受扇搋等身(文)。
  五念定。六坚固定。论云。生生常能忆念宿命。所作善事无退屈(文)。
  于利乐诸有情(文)光云。于利乐至皆负荷者。别解无退屈。驮婆。此云好。不用钱直名为无价。谓彼菩萨受他驱役利有情。如不用钱买奴相似(云云)奴(净实私云。元价奴者。菩萨常他有情ヲ利乐故。无恩给分奉公人ノコトシト为言驱役言奴言可思之)。
  无缘大悲(文)惠云。无缘大悲者。二乘见有苦。或己父母方救。佛不简怨亲。有苦无苦皆救也。或无缘者。即真如。得此无缘法起大悲救有情。名无缘悲也(文)光云。无缘大悲者。谓彼菩萨起此大悲。有恩方起。无恩亦起。故言无缘大悲。任运恒时系属他故。以无慢心。皆悉摄同己身相似。须眼等时即便施与。名难求事。能代众生受种种苦。名劳迫事。显无退屈(文)。
  赡部男对佛者(文)宝云。此中总六门。一修处。二依身。三对境。四明慧。五明时严。六明数(文)要男子身(文)宝云。正理云。珠妙相业。必依净身方能引起。修佛相故对佛方成。胜故非闻及生得慧散地故非修(文)。
  能起九劫(文)次不明之。本义抄。问。释迦超劫限九劫欤。答。限九劫也。付之。涅槃经超十二劫(文)增一阿含云。弥勒菩萨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身超越成佛(文)如何。答。广披俱舍·正理·婆沙·杂心等。释迦超劫九劫(文)但涅槃经说者。彼述大乘实义。更非有宗依凭。次增一阿含经文。虽述小乘义门。亦是机见不同也。本义抄。问。释迦·弥勒最初发心同欤。答。释迦·弥勒二圣最初发心同时·先后。凡虑虽非所可测。依一义心者。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欤。其故。释迦超九劫。第九住劫成佛。弥勒无超劫。第十住劫成佛。以超劫(并)成佛之时分思之。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云事。必然也。
  各百福庄严(文)婆沙(百七十七光所引云)问三十二相。为一思所引为多思耶。评家云。如是说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业圆满问。菩萨所起三十二思。于诸相中先引何相。答。有说。先引足下平满善住相。后引余相。先安其足。后及余故。有说。先引目绀青相。先以慈眼观世间故。如是说者。此则不定。随此相缘合则引此(文)今疏云。次起一思正牵引彼者。是婆沙所说三十二思中一也。此则足下平满相牵引业也。余妙相业。准之可知之。正牵引彼者。彼言指足下平满相也。宝云。正理云。此中百思名为百福。谓将造一一妙相业时。先起五十思。净治身器。其次方起引一相业。于后复起五十善思。庄严引业。今得圆满五十思者。依十业道。一一业道各起五思。且依最初离杀业道有五思者。一离思杀。二劝导思。三赞美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谓回所修向为解脱。乃至正见各五亦然(文)光云二观道思(文)余同宝。
  如农夫先治畦陇(文)光云畦陇(文ツカウネクロ)有说量无边际(文)婆沙云(光所引)评家曰。如实义者。菩萨所起一一福量。无量无边。以菩萨三无数劫。积集圆满诸婆罗蜜多已。能引思愿极广大故。唯佛能知。非余所测(文)。
  一明佛数(文)光云。于三劫中。后位渐胜故。供养佛多。前位劣后故。供养佛少(文)。
  第二明所逢佛(文)神云。谓于第三劫末。佛号毗婆尸。此云胜观佛。供养七万七千佛。末后佛名毗婆尸。第二劫供养七万六千佛。末后佛名燃灯。第一劫供养七万五千佛。末后佛名宝髻。三劫中皆应供养七万七千。初劫在三涂化生时。多有佛出世。不得供养。减二千佛。第二劫时。减一千佛。第三劫时。虽亦三途受生散化众生。然用业自在故。但佛出世即来人中受生供养故。具供养一万七千佛(文)。
  最初发心逢释迦(文)宝云。正理云。初无数劫首。逢释迦佛。世尊为陶师子。于彼佛所起殷净心。涂以香油。浴以香水。设供养已。发弘誓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文)。
  正法住千年(文)光云。若依智论。正法五百年。依善见律。度尼故。减五百年。以行八敬故。还得五百年。彼论约初减时言五百。此论据后故说一千(文)。
  第四明六度圆(文)宝云。明菩萨六度圆满时不同也(文)光云。此约菩萨行因位中。说六圆满。不约果位。若约果位说六圆满。得尽智时(文)义章云。波罗蜜者。外国语。此翻名度。亦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如地持说。度有三种。一者时度。此六行度三僧祇方或满故○到彼岸者。波罗者岸。密者是到。能舍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文)。
  但由悲布施者(文)宝云。此中圆满有四节。此即第一前施圆满也(文)义章云。初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布。辍己惠人为施(文)。
  今疏普施一切乃至眼髓(文)施外财物(并)自身支节。乃至骨肉眼髓。无吝惜(为言)。
  被折身无忿(文)论云。菩萨被折身支。虽未离欲贪。心无少忿(文)光云。正理云。忍圆满者。于彼有情心无忿故。戒圆满者。不起害他身。语业故。心无忿故。身·语无恶故。无忿时。戒忍圆满(文)又云。第二位。戒·忍二圆满(文)义章云。尸罗。此曰清凉。三业烦恼焚烧行人。戒能防息故。号清凉。复言戒。以能防禁故。羼提此名忍辱。他人加毁名辱。于辱能安为忍(文)惠云。释迦因地为忍辱仙人。憍陈如为歌利王。与妃后入山游猎。妃后于仙人处求法。因此瞋彼。以刀断手足便归。护仙神雨沙石打王。即却向仙人处悔过。仙人言。我若有少忿恨之心。愿我手足不复反生。言讫手足如本。由兹因力。佛初成道。先度憍陈如等也。
  此明精进(文)义章云。毗离耶。此名精进。练心于法故为精。精心务达故为进(文)光云。第三位。精进一圆满。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为名(文)婆沙(光所引)问。近佛菩萨。于名·句·文得未曾得巧妙自在。应以别颂赞佛。何以一颂赞佛耶。答。菩萨思愿胜故。不重文颂。复次菩萨畏散乱。故以一颂。显己心无厌倦故(文)。
  逝宫。惠云逝者往即无常也(文)。
  如是赞已便超九劫(文)问。赞叹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欤。答。若存胜观佛底沙佛其体一非各别佛云义时。赞叹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之中初劫也。百劫中初逢胜观佛。婆沙论文故也。若各别佛云义意ナラバ。赞叹底沙佛。第九十一劫ナルヘキ欤。可思也。
  次无上菩提者。光云。第四位。定·慧二圆满尽智已去名无上觉。次无上觉前即金刚喻定。此时定慧圆满(文)慧云。金刚喻定时。定·慧俱圆满。或可金刚定即定尽智时即慧。此论依前说也(文)。
  于如是四位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七十八云。总有三说。第三评家云。如是说者。此等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此四波罗蜜方圆满。解云。以戒摄忍。以慧摄定故。但言四。此论同彼第二师说(文)。
  且初施类中(文)行布施时。身·语二业。名福业事。思托身·语起故。身·语名事。所依义也。麟云。思不自托者。谓思但托身·语而转。无自托之理。如指不自指。思俱有法者。即深思余受想四相等也(文)光云。彼因等起思。唯名福业。善故名福。作故名业。思非自依托故不名事。思俱有法唯受福名。善故名福非作故不名业。非思正依托故。不名事。以思正托身·语起故。俱有法不名事(文)。
  戒类既(文)麟云。戒。是善性名福。造作性故名业。思所托故名事。故具三名(文)戒身·语七支也。
  修类中(文)修慈观是慈无量欤。麟云。修类中慈善故名福者。慈以无瞋善根为性故。是善也。慈相应思托慈为门者。谓此慈定中。思以无瞋与乐为门故。亦名为事。非业性故。不名为业。慈俱时戒者。谓是定中。修此慈观。即定共戒也。思不自托。戒非正理故。并非事。以思但托慈为门故。不同戒类。别解脱戒是正托故。受事名。余俱有法唯受福名者。非造作故。不名为业。非思所托故。不名事。俱是善故。名之为福(云云)惠云。问。何故戒类中有事。修中戒不名事。答。戒类。是别解脱戒。散地思正托。即名事。修中戒。与心俱思不正托。不名事也(文)。
  有说唯思(文)光云。第三解。或是经部有说。唯思是真福业。善故名福。作故名业。非是所托事故。不名事。福业之事。谓施·戒·修。以此三种为所依福业转故。是所托故。此三名事。非真福业(文)。
  由此舍名施者(文)光云。虽所舍财物亦得施名。而于此施性中。舍财之具名施。谓由此身语业及能发思。舍物得成故。身·语及能发。是真施体。舍谓舍与。具是因义(文)由身·语·能发舍物故。身·语·能发为舍因也。故身·语·能发云舍具是施体也。
  谓为供为益者(文)光云。为简彼七施故。说供养言。谓为于他尊重供养贫乏饶益。而有所舍。此舍具名施。此则当八种施中第八施也(文)。
  言施类福者(文)光云。应知如是至草类舍等者。释第四句。应知。如是施类福业事。能招当来及与现在大财富为果。言施类福者。类之言体。显福以施为体义(文)麟云。颂言。此招大富果者。正理云。应知。如是施类福业事。回向解脱。亦得离系果。而且就近决定为言。且说招大富财果。依何立此大财富名。以财妙广不可夺故。角胜等施毒剌所伤。虽施而无大财富果(文)今疏不见颂第四句。故麟引正理释此句也。今疏言施类福者云条文。释第四句长行文也。准光记可知之。
  如叶类器(文)长行文也。麟云。言如叶类器者。西方多以荷叶等为器也(文)光云。类之言体显福。以施为体义。如叶类器。西方以荷叶等为器显。器以叶为体义。如草类舍。显舍以草为体义(文)。
  戒修类福准此应释(文)麟云。谓戒类以戒为体。修类以定为体。亦喻准施而明(文)。
  离欲贪异生○名目益(文)麟云。若异生第三生等犹下生故。所以离欲·未离并得自益。圣人离欲定不再生。所以自益要未离欲。可以思知(文)光云。离欲圣超于欲界异熟果地(文)有信等七种圣财(文)宝云。此圣财资法身也(文)义章云。言七财者。善能资具故。名为财(文)宝云。正理云。或有施主。于因果中得决定信。或有施主。于因果中心怀犹预。或有施主。率尔随欲。或有施主。具净尸罗。或少亏违。或全无戒。或有施主。于佛教法具多闻。或有少闻。或无闻等。而行惠施。由施主具信·戒闻等差别功德故。名主异。由主异故。施成差别。由施差别。得果有异(文)。
  行敬重等施者(文)论云。若施主行敬重施。便感常为他所尊重。若自手施。便能感得于广大财爱乐受用。若应时施。感应时财。所须应时不过时故。若无损施便感资财。不为他侵及火等坏(文)光云。能如法行敬尊重等四施。如次使得尊重等四果。无损施者。行施时不损恼他。施事得成(云云)惠云。无损施者。不损恼所施人。或财物无损也(文)敬重施者。起殷重心如敬世尊行施也。自手施者。所施物自手施之。应时施者。应时财施也。随四时施财欤。假令夏施惟。冬小袖重衣等也。
  或阙或具(文)光云。应知。此中具有二种或具好色·香·味·触名具。或随具三·二·一种亦名具。阙亦有二。或总阙好色·香·味·触。或随阙三·二·一种。亦名阙(文)宝云。此中财施据衣食等故。说四境略不言声。非异熟故。食等四境成。食三境成(文)光云。集异门第一云。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弃能舍能遍尽舍。是谓财供养。何故彼论与此不同。解云。此论不说声。以非恒有故。衣服等物色等以收。故不别说(文)。
  随时生乐受触(文)光云。有随时触者。寒有温触。热有凉触。故言随时(文)惠云。随四时生触。如夏有凉风生触等也(文)。
  如女宝等(文)麟云。言女宝等。即轮王七宝也(文)决云。轮王七中减女宝。不具之意欤。或具女宝之上。彼女宝于触境有好·不好不同。不好云减欤(以上)。
  由趣别者(文)宝云。犯戒人以是人趣故。胜狗千倍。非为有德有苦(云云)于此四种。作损益事。成善恶种。故云四田也。
  七有依福(文)光云。此七种济他苦故。依此七种功德增长故。名有依。言七种者。一施客人。谓羁旅他乡。二施行人。谓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谓染疾者。四施侍病。谓看病人。五施园林。谓以园林施诸寺等。六施常食。谓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白众僧言。从今已去。日别为我设七僧斋。此名常食。西国诸寺。现有此法。又解。西方国俗。诸信福人。于诸远途聚施处。恐行侣中路饥渴故。于路侧逼近华林造舍。置财多贮饮食。诸来去者所须施与。或有总施一切行。或有但标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为常食。七随时施。谓有或寒或风或热时。随其所应。施彼随时饮食衣等。总名第七随时施也(文)。
  由恩别者(文)麟云。如熊鹿等本生经说。菩萨本生曾为一熊。在深山中。尔时有人。入山采薪遇雪饥寒。熊将收养。余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见猎师。示彼熊处。共来加害。分取肉时。两手便堕(云云)惠云。婆沙说。菩萨昔为鹿王。其角如雪。其毛有九色。忽有一人。遇水所漂。鹿王入水救。得存此人命。王访此鹿。加以重赏。此人示处。将欲杀时。此人着癞。王知所由。发心不杀。此虽畜生。皆是恩由摄也(文)。
  一解脱人(文)光云。如无学者施无学者(文)。
  菩萨所行惠施(文)惠施法施也。说法门救他也。
  三八种施(文)一随至施。论云。宿旧师言。随近己至方能施与(文)神云。随至施者。宿旧阿毗达磨师言。随近己至方能施与。正理论云。谓随有情投造己来。随宜施与衣服饮食。非深敬重(云云)。
  二怖畏施(净立私云。怖畏施者。他人财宝失セン事ヲ知リテ其财ヲ借リテ后ニ本主ノ方ヘ返渡スヲ云怖畏施ト心欤)神云。怖畏施者。睹灾厄。为令静息。而行惠施。或见此物坏相现前。宁施不已。故行惠施(文)。
  三报恩施。光云。昔得他施。今还施彼(文)。
  四求报施。光云。今施彼物。希他返报(文)。
  五习先施。论云。谓习先人父祖家法。行惠施(文)。
  六希天施。光云。希生彼天。而行惠施(文)。
  七要名施。光云。要求美名。行惠施(文)。
  八。论云。为庄严心。为资助心。除悭吝。为资瑜伽(定也)为得上义(涅槃乐也)惠施者。说法谓法施。光云。正理四十四云。为庄严心者。谓为引发信等圣财故。行惠施。资助心者。谓欲减除诸悭吝垢。行惠施。资瑜伽者。谓求定乐展转生因。行惠施。谓由施故便得无悔。展转乃至心一境性。得上义者。谓得涅槃由初舍财。乃至展转一切生死皆能舍故。又行惠施。是胜生因。依此能引发证涅槃法故(云云)。
  一父二母○五后身菩萨(文)宝云。杂心第八云。施此五种人。得大果。何以故。父母。长育生身恩故。病者。无所依怙。增悲心故。说法者增长法身故。示人善恶故。近佛地者。积聚功德广摄众生故(文)寻。此五种于上四田何摄耶。答。麟云。父母菩萨恩田摄。病者是苦田。未审(云云)法师论ニ见。论云。法师。四田中何田摄。谓是恩田所以者何。为诸世间大善友故。无明盲者能施惠眼故。令有情生长无漏法身故(文)。
  先从意乐引○(文)此ヨリ明义次第也。谓先从意乐(此杀心也)引起加行。从床立取刀等事。皆是加行也。从加行引生于思。因等起思。是能发思也。从思引发根本(正命终一刹那也)此根本由趣·苦·恩·德四田成也。命终已后无表业。随转不绝。后起也。
  今依义次从后向前(文)麟云。谓次中后起在前。意乐居后。今准义先后为次。则意乐居前。后起在后(云云)。
  或有诸业于前六(文)光云。此即别显作业重也(文)宝云。如盗佛。得已供养。后起即轻。得已销铸。其罪即重根本(云云)。
  非由余四如于父母(文)麟云。虽有六因。此中约田及根本二种故。指后起·加行思·意乐为余四也。言如于父母者。盗·杀虽齐是根本。而杀则重。盗则轻。此则约田显根本重(云云)。
  所余加行思意业(文)麟云。如欲害佛。但由加行成重。不由根本。思与意乐。随其心重故重成(云)出佛身血罪事也。
  除此中间业非轻重(文)宝云。六上最重。六下最轻。随阙少多。非极上下(文)麟云。除此中间业非轻重者。如具二·三·四·五等因也。有云。若具六因。皆上品业最重。若不具六因。皆下品。此业最轻。若二三是下。名非轻重(文)。
  由审思者(文)宝云。若全不思及率尔思。但名造作。若审思造为增长(云云)光云。所作业非全不思。非率尔思。此名造作。亦名增长。若不审思。名造作。不名增长(文)。
  由有伴者(文)光云。正理云。如盗他财复污他室杀他子等(文)。
  善翻上应知(文)麟云。谓善。若有五因。即名增长。若无五因位。但名造作(云云)。
  制多舍类福(文)麟云。言舍类福者。谓由善心但舍资财。施便起。不假前人受用。今施制多。即时类福也(文)。
  如慈等无受(文)麟云。如慈等四无量时。虽运己心令得乐。而实前境未实得乐故。名无受(文)决云。作与乐拔苦等行相。于一切有情思救。此观是假相观也。虽作此观。有情不受用之。然而其福无量也。如此制多ニ施スルハ虽无受用。福尤胜。明文。故施制多。虽无受用。追申敬养福。从心生(文)假令造阿弥陀佛等作供养。是木像虽不受用。其心远敬极乐世界本佛故。福从心生其果不虚指也(以上)。
  如从末度伽(文)宝云。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聚。树似皂荚树。赁婆。大小如苦练子。二果此土无故不译(文)。
  离犯戒及遮(文)宝云。颂于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文)光云。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谓所遮非时食等。虽非性罪。佛为护法及有情。遮止。为护法者。法谓正法。犯遮罪人。为他说法。他不信受。因人拨法佛为护法遮止为护有情者出家人犯此遮罪。一他见讥谦获罪重。二他见轻慢不恭敬。为护彼有情遮止(文)。
  三依治者(文)光云。依治。谓依四念住·四断等。此念住等。能对治彼犯戒及因(文)。
  四念住(以慧为体。慧由念住。次治倒故唯四。文)一身念住(大种造色为体)二受住(受心所)三心住(心王)四法住(除上三外所余诸法)。
  四正断一(已生恶断)二(未生恶令不生)四(未生善令生)五(已生善令增长)复有异说(文)光云。杂心第八云。根本净者。离根本业道。眷属净者。离杀生等方便。不为觉所坏者。离欲·恚·害觉恼乱。摄受正念者。摄受佛法僧念。亦离诸无记心。正向解脱者。为解脱持戒。不为身财及余所作。是故亦说随顺觉支此五因缘戒清净(文)。
  三非寻害离恶觉也(文)恶觉者。欲·恚·害三恶觉也。谓思量世间可贪之事而起心欲名觉。思量世间怨憎之事而起瞋心名为恚觉。念知打骂乃至夺命名为害觉也(义章心)。
  定地善极重心(文)麟云。是熏习义定地。于心相续起。极能熏习。令成德类。如华熏巨胜也(文)。
  持戒亦感解脱(文)论云。持戒亦能感离系果。就胜说修(文)。
  论云经说四人能生(文)法华义疏第四(嘉祥)云。四事得梵福(增一阿含)一无塔处立塔。二和合圣众。三修治破寺。四佛初成道请转法轮(文)。
  四事供养(文)光云。四事。谓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如舍利子等令僧破已还和(文)。
  先轨范师(文)光云。岂不前说欲界无有善业能招一劫异熟。无一善犹如不善唯一刹那能劫寿。依如是理故。作是说。然于一事发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快乐。谓于彼死复于中生。故劫乐言。无违前失(云云)惠云。问。前欲界善业无有能感一中劫。此业如何能感梵福量耶。答。由此一业起多思愿故。感梵福也。问。何故散善能感上地果。答。由此造业。命终法尔得上定。如世界坏时法尔上界定。或可后一是定善色界寿。前三欲天寿积如成梵福量(文)今疏所出十胜行真谛师解(见光记等)。
  三救如来命(文)惠云。问。如来自在。谁人能救。答。若有请佛住世一劫。若过一劫。但约能请即是救也(文)。
  毗婆娑说(文)光云。此即第二师说。云梵福量。指同前解(文)问。于妙相业福量出三师说。指同何师耶。答。上明相好业量。有说。唯除近佛菩萨。所余一切有情。所修富乐果业。名一福量云。初师义同欤。若尔者。唯除近佛菩萨之言中。可除四梵福也。此师意。梵福量与相好业同之故。除近佛菩萨之言中。亦可除四梵福之理。必然也。
  第三明法施(文)惠云。法施·财施体同五蕴。财施色即身语。法施色即语业。余四蕴可知(文)。
  光云。言体性者。婆沙出法供养体。云用五蕴为自性。解云。准财施中出真施体。法亦应然(文)麟云。言无染者。请法施主不希利养恭敬名誉。不尔自他俱损(文)光云。言契经等者等取律论。又解。十二部经中举初契经。等余十一(文)正理云。言契经者。谓总摄世俗·胜义坚实理。如是契经是佛所说。或弟子佛许故说(文)。
  顺福分者。宝云。正理论云。感世间人天等中爱果。种子。由此力故。能感世间高族·大家·大富·妙色·轮王·帝释·魔王·梵王。如是等类诸可爱果(云云)。
  顺解脱分者。问。以五停心总别念处等摄顺解脱分欤。将顺决择分摄欤。答。学者异义也。顺决择分摄可云欤。夫散一花捻一香回向涅槃。是名顺解脱分。更不可通五停心等观。但论文顺决择分者。四善根(云云)知四善根以前五停心等可解脱分摄云难者。于顺决择分。为圣道。有近加行。有远加行。付近加行举四善根。以实论之。广可通五停心等也。
  书谓手书(文)印雕ロウ印文为印也。光云。书谓手书。印谓手印。并身工巧。以前身业为自性。及能发心心所法。总言之。五蕴为体。应知书印以能书印身业为体。非所言印。婆沙云。此中书者。非所造字。能造字法(解云。书与字眼目异名。非不相应中字也)又云。此中印者所有能造印。法此能成印故。说为印。算谓语算。如言九九八十一等。文谓文章。如人语言·讽诵·诗赋。并语工巧。以前语业为自性。及彼能发心心所法。总言之。五蕴为体。应知算文以能算文语业为体。非所算文。数谓意思计数诸法。一十等数是意业工巧。以前意业为自性。及彼意思同时能发心心所法。总言之。四蕴为体。但由意思能数法故。内思计数名数。出语以去名算故。应知此数以能计数为体。非所计数。婆沙云。数者。非谓所数稻麻等物百千等。所有能数之法。此数法故为数(文)麟云。文谓善巧安布音声等。亦非所述咏法名为文(文)。
  善无漏者(文)惠云。准正理。善有漏及无覆无记。皆名处中(文)光云。问。何故不善·无记非修习耶。答。正理云。不善·无记非应习者非升近法故(文)又云。一切有为·虚空·非择灭。非具善·常相故。应名有上(文)论云。涅槃名无上。以无一法能胜涅槃是善是常超众法故。余法有上义。准已成。
  右于讲谈席为扶引勘烦具疏等引载之抄之毕。
大永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时正初日)拟讲英宪(满六十)永禄四年(酉)七月朔日写之。阿阇梨净实(生年四十岁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