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十九。

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一。

  分别随眠品(文)。释随眠义光宝不同。光师依训词门为释。宝师不尔。总就行相释随眠义。两师各有依据。光师正依下论(第二十卷十五纸左)云。微细·二随增随逐与随缚住·流·漂·合·执。是随眠等义。如下记释(宝破光释云。微细是眠义后三是随义非也)宝师正依婆沙(此论虽复同。婆沙论不无少异)彼五十(初纸左)曰。问。何故名随眠。随眠是何义。答。微细义。随增义。随缚义。是随眠义。微细义是随眠义者。欲贪等七行相微细。 如七极微成一细色。随增义是随眠义者。欲贪等七普于一切微细有漏皆悉随增。乃至一极微或一刹那顷欲贪等七皆随增故。随缚义是随眠义者。如空行影水行随故。空行谓鸟。水行谓鱼。鸟以翅力欲度大海。水中有鱼。善取其相而作是念。无有飞鸟能过大海。惟除勇迅妙翅鸟王。即逐其影。鸟乏堕水。鱼便呑之。如是随眠于一切位恒现起得非理作意。若现前时即受等流或异熟果(准婆沙论及此论文。云随转。恐应是缚字形误)。
  以诸烦恼(至)为十事故(文)。正理四十五(初纸右)更加六事合为十六。彼云。第二生依粗重能辨所依中无堪忍性故。第五憎背功德性相能违诸功德故。六为厌诃本发智所厌诃身语意业故。第八拥解脱路弃背亲正说者故。第十二植众苦种能生一切生死苦故。第十六摄世非爱诸增上果。因此外物皆衰变故。
  意显慢等(至)义如后辨(文)。如衣有润尘埃随着。贪润于境嗔亦随增故名贪瞋。然正理论破此义云。此释无理。非文意故。谓此本为标数列名不明此因彼于境随增义。今详亦字为满句言。若必欲令此有别义。更为方便作无过释。谓瞋如贪。虽有多类而可总说为一随眠。慢等亦然。故复言亦。或此为显如贪与瞋行相不同是故别立。如是慢等行相虽同余义有殊故亦别立。及声为显释据相违或显总摄随眠类尽(已上论文)。今谓。正理破立自是一义。此论亦无巨妨。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六由贪异七(至)为遮解脱想(文)。光有三解并不稳畅。宝解为好。其义不凿。又符长行释也。
  谓随眠力(至)退失(文)。光有三解。宝同第一。今谓。光第三解为优。以论文明揭初因故。此唯释初略后二因。无有巨害。若如宝师等解三释各配。后二无失初释有失。以标与释文言不殊故。又不成释故。又第三解符顺旧论。彼云。云何得知。由随眠起心染污故。能为障故。与善相违故。由心为随眠惑所染污。未生善不得生。从已生善亦退故(已上旧论)对映新论毫无乖违。准释初文。其意明白。
  谓自体上差别功能(文)。光(第十九之六左)宝(第十九之五右)各解不同。宝解为正。此差别言何有对余语别之义。光解不允。
  如念种子是证智生(文)。证智者。光有五解。第五为善。证智言广以通定散现比六识等故。宝师不释。
  六由见异十(至)见取戒禁取(文)。二取不加见字者。婆沙四十九(十六纸右)曰。问。何故二见俱名为取。答。由此二见取行相*转故俱名取。谓有身见执我我所。边执见执断常。邪见执无。取此诸见以为最胜故名见取。取诸戒禁能得净故名戒禁取。后次前之三见推度所执势用猛利故名为见。后之二见执受能缘势用猛利故名为取。
  六行部界异故成九十八(文)。颂疏云。初六句明欲界后两句明上二界。正文云。应云初二句总标次四句明欲界。
  谓于六中(至)如前已辨(文)。颂疏云。行谓行解。宝疏云。六中一见行解不同。分为五见。如前已辨。今谓。二师解同。光师不释。然今检婆沙论。此中行言乃显行相。非谓行解。二师解非也。婆沙四十六(初纸*右)曰。问。九十八随眠既非经说。何故不除。答。阿毗达磨皆为释经。七种随眠是经所说。今作论者广以行相界部差别而分别之。是故此论亦不应除(已上论文)。此文已言九十八使以行相界部差别而分别之。此行之言是相非解必矣。
  如次有十七七八四(文)。大小二乘稍有差别。若依大乘。唯识六云。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若依此义应言八八。然大小乘所以不同。以戒禁取有差别故。如别章述。
  此中何相(至)名修所断(文)。光宝所解大有不同。颂疏云。此中者。光法师解云。此十随眠中也。宝法师云。此论前文将五见疑配四谛竟。后言余贪等四各通五部。则有此问。故知此中此贪等四中。宝解为善之也(文)。麟云。新解唯约四随眠为论。即正理破成谬也。
  注解甚明。寻之可晓(文)。惠晖云。今释云。此中辨贪等四中。前三十二以配见断了。何得正理以遍行及灭道邪见等难(已上)。今谓。诸师皆赞宝师解优。光师虽复救正理难。别加文字尚叵言善。宝师意。谓俱舍固无过失。众贤论师误错论文节段故致妄弹。顾者众贤论师不能领解此色节段。为支那宝师之所反质。吁天竺国亦可羞耶。在昔唐三藏将距天竺路遇木叉掬多。因咨掬多以毗婆沙文义。掬多不酬颜赩赩然。又有胜军论师者祖习难陀。又就安惠正焉。西域诸师称言学充食邑。然胜军论师大费工夫经四十载立一比量。于时唐三藏才闻即弹言。今此所立非正比量。此岂积功更岁加过于三支者乎。唐三藏有颖超诸三藏者。可以准知。具如因明疏等述。不遑枚举。然宝法师尚有斟酌唐三藏义。设访胜军设遇掬多宁敢推乎。往往攘斥众贤。又驳德光。不亦宜乎(题号指要。讵多谤论耶答。为欲勇大学者志气也。今也时已浇季根亦不利。然不拘枝叶勤学根本三藏汲汲不竭。则必生见解。见解已生。则纵虽诣何国抗何人判何理树何论。无有难者。予论之所以云云。唯为此而已矣)。然宝师此中破立甚难信受。大凡支那诸论藏者。是翻梵为汉。则皆以梵本为源。译场三藏等明达二土方音。翻名译义梵汉无差。如翻锦绣背面俱花。然玄奘等改正真谛等。又无畏一行等却驳奘师所译。或增减一十六字于婆沙论等。以诸文句中有出于译者之手者故也。大判言之。彼支那译家未览梵本。但凭汉本以拆论文节段者。虽大致不乖而或不精论旨。梵土论师不尔。现见梵本为释。应得详正以据根源不为岐派之所迷故。熟练自国语声及名句文身故。光师于界品中辨释此论所列味香不次。宝师不许。援引正理以为诚证。此为众贤论师熟练自国语声也。然众贤论师此中约十随眠以难俱舍。宝师弹言。论师误解俱舍等。具如彼疏。然论师设有谬解三藏邃致。何其误错此色论文节段。论师明了梵音犯耶不耶者。宝师亦已信许。如向所引。又宝师未尝阅根源梵本。设复有阅梵文应不周悉。以他土语声及起尽等或难知尽故。宝师唯据汉本分科。辄然弹斥论师。安知弹斥之克当非如闇射。是故此中破立甚难信受。又光法师约十随眠而解。此据正理论。又如字会难。非出胸臆。此亦据旧论也。彼论云。于中彼何相见苦所灭乃至何相修道所灭。由见谛相彼灭及能缘彼故。说见谛灭。所余名修道所灭若立如此。见成十二。疑成四。欲五·瞋五·慢五·无明五。如此欲界惑合成三十六种。又如正理及宝师等难。光师多为通会。余可准知。
  于此所辨(至)为决定不(文)。光师以于此已下属入后章。宝师乃至智所害故尚属前段。从如是等已下属为后文。此中光解为优。以符正理颂前文故。彼(四十六之十六纸左)曰。已辨随眠差别理趣本所说义。今次应辨前说八十八见所断等。此见修所断为定尔耶不尔云何。颂曰(云云)。
  不尔云何(文)。惠晖云。言不尔者。智害即决定有漏无漏道断皆是智害。忍即不定。无漏道即忍害。有漏道即智害也。
  谓于前际(至)无因生等(文)。六十二见如光宝引婆沙百九十九(十二纸右)及第二百。又如梵网六十二见经·长阿含经十二十四·智度论·瑜伽论等。又如义林六十二见章及唯识述记六末(三纸左)等中详辨圣论异同。
  坏故名萨(至)名萨迦耶(文)。唯识述记六末云。梵云萨伽耶达利瑟致。经部云。萨是伪义。伽耶是身。达利是见义。身是聚集假。应言缘聚身起见名伪身见。佛遮当来萨婆多等执为有身见者故说萨伪言。虽一萨言亦目于有。然今说是思诞提底提义。故萨言表伪。萨婆多云。萨是有义。迦耶等如前。虽是聚身而实有。身自体之异名。应言自体见。佛遮当来经部师等说为伪身见者说萨有言。虽一萨言亦名于伪。今者应言阿悉提底萨义。故萨言表有。大乘应言僧吃烂底萨。便成移转。由此萨伽耶见大小别见。萨婆多名有身见。经部名虚伪身见。今大乘意。心上所现似我之相体非实有。是假法故也(义林二执章亦同)。
  故说此见缘于有身(文)。婆沙四十九云。问。何故名有身见。答。此见于有身转故名有身见。问。余见*亦有于有身转。彼应名有身见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此见但于自身转故名有身见。即五取蕴名为自身。自因缘力之所作故。自业烦恼所得果故。
  如说臭苏(文)。光云。如说臭苏。诸苏皆臭。臭中极者名曰臭苏。本草云。其无紫色不香名野苏。
  于劣谓胜名为见取等(文)。杂心论四(四纸右)四注云。二取梵音中亦可言摩亦可言疵。并有窃取义选择义。虽实与理乖而意存求宗故言选择。所受非道故言窃取(已上注文)。如是得梵音意以解花语。其致更明且深也。梵字不可不勤者也。
  有说我例摄身见全(文)。光云。此论两说虽无评文。婆沙·正理意以此论后师为正。婆沙不言有说。正理复言决定义故(文)。宝师亦言后说为正。然颂疏中唯举初说。晖师以后说为不正故。此论云有说故。
  要具三因胜者成例(文)。释胜义者光宝不同。光解为优宝(十三丁)解未精。正理释颂中增总有二义。一增益义。如此论说。二增胜义。彼前释云增声亦显体增胜故。又后释云余部见取非增胜故。然则正理增胜是三中别义。此论所言胜者总通三义。总别已异。何为以彼释此。
  有余部说等(文)。光云。准婆沙(百四卷初纸右)正理(七十七卷十三纸右)是分别论者。宝疏亦同。然分别论者。光记二十(四纸右)云。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毗婆阇婆地。唯识述记四本云。分别论者。旧名分别说部。今说假说。宗轮论云。第二百年后。大众部中出一部。名说假部(已上)准此两释。分别论者。唯是一部目也。然婆沙二十三(五纸右)大众部等呼为分别论者。如光记九(三十四纸右)。是故唯识义灯三(四纸左)云。言分别论者。或大乘异师有种子故。或小乘诸部皆名分别。不定一部。故摄论中分别论者传释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别传说是正量部。此论下文分别论者云是说假部。惠晖亦同。
  如是(至)依品类足(文)。发智(第二十之九纸左)略说品类(第一之三纸左)广说。光曰。余八慢类如理应说。
  谓愿当为蔼罗筏拏大龙王等(文)。玄应音义云。蔼罗筏拏。乌艾切。旧名伊罗钵多罗。亦云哩罗钵多罗。伊罗此云香。钵多罗此云叶。名香叶象也。惠晖云。龙即是象。
  对法者言(至)是邪智摄(文)。光有三解。宝师唯破后二不破第一。准知宝师(四十二丁)亦应同第一解。然彼疏云。准上论所释。邪智即是不染污邪行相智。不与疑等烦恼相应。行相异故等。若准此文。与光不同。以光第一解云。无明相应邪智宝云不染污邪智与无明不相应故。宝疏第一云。问。此邪智是何。答。此是欲界修所断中无覆无记邪行相智。又云。何说云何邪智谓染污慧。答。邪智有二。一染污。二不染污。者无明相应。不染污者无明不相应(已上疏文)。已言不染污者无明不相应。明知是无覆无记。若是无覆无记则与下文云无覆无记不缘。于上大为违害。今案宝疏。不染污之不恐是衍字。宝师亦言染污邪智无明相应故作如是解。前后疏文无相妨害。又全同光第一解。是故宝师唯破后二不破第一。自亦所许也。
  二初无故非彼所引(文)。惠晖云。或更有释。四谛阙二谛下智。二无见修惑中阙不断上界见惑。初无法智虽治上界修惑不治上界见惑。见惑不缘法智品道也。
  即由此因(文)。麟云。谓因由所以之义。谓由缘灭唯自地缘道法类不同有遮之义。显缘上苦集境无遮也。又解。由灭无因缘义不能缘他地。道有因缘义得缘他地。道明知苦集境。既互为缘因。亦得缘他地。二释并通。任情取舍。
  互为缘因非能对治(文)。光有四解。宝师大同第二。
  如风病者(至)非所随增(文)。光宝解譬大别。光云。病人喻境。药喻能缘惑。宝云。药喻其境。病者喻随眠。宝解为优。
  于诸外道诸见趣中(文)。见趣之言大小通用。诸师解释趣义意不一准。光师释云。趣谓趣求(已上记文)。此约见用为释。慈恩唯识疏六末(十纸左)云。趣者况也。或所归处也。又(同卷十三纸左)云。今言见趣者。趣谓意趣。或是所趣。或谓趣况(文)对法钞二本(三十纸左)云。论一切见趣所依为业。述曰。一切见者六十二等。趣谓所趣。诸见纠纷皆趣我故。此属我见。趣或况。见趣况由执故。此属诸见。与彼为依。是作业五见作用。通障正慧。今举别用不说通业(已上钞文)。瑜伽伦记六下(二纸左)云。俱生诸见趣中者。泰·基同云如五趣。是有情归倒处。六十二见所见所归倒处故。云诸见趣。景云。诸见推求名有所趣。名诸见趣(略纂十五之二十五纸亦同)今谓。诸释皆不稳畅。且无诚证。稍难信用。今言见趣者。趣是类义。见类非一故言诸见趣中。此非能所趣及况义等。摄论明十种分别中云。第九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无性释(无性摄论第四之二十五纸左)曰。萨迦耶见为因所起六十二见相应分别。即梵网经中前际后际中际分别。谓我过去为曾有耶。如是等分别名执着分别。言见趣者是品类义(已上论文)。无性论师牒文消释。义甚分明。慈恩等师何以不举用乎。今考梵语或云奈耶或云娜衍。字体本同。华严大疏六(二十五纸右)曰。梵云●奈●耶。而义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法门。或云安立。一行大日经疏云。此中种种趣者。梵云●娜●衍。亦名为行。亦名为道。下云大乘道等义同也(已上疏文)。演密钞二(三十九纸)云。起信论云。三界五趣共三十五处。乃至趣者类也。
  如何舍置而立记名(文)。光宝并言。舍置记者。非谓无言。各引婆沙·正理以为皎证。然依大乘亦有无言。瑜伽伦记五上云。泛论置记有二种。或有言说或无言说。有言说者。若汝*问此不应记。虽复有言以遮止故。名为置记。或有默然。于理得胜。亦名置记。如婆秀罗默然不答奢提罗事。瑜伽八十一(十五丁)云。第四置记。由四因缘默然置而记。无体性故甚深等故。具如瑜伽八十一·九十六(二十三丁左)佛地第六·对法第十五等。
  然彼问者一向为问(文)。光宝各解不同。宝解为优。
  云何有问但应舍置(文)。此言十四不可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