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十五。

分别业品第四之三。

  即情非情罪遮罪(文)。光有三解。第三为胜。以符正理故。宝疏·颂疏并用此义。然第二解亦顺旧论。彼云从二者。谓众生名·非众生名。又性罪处·假制罪处。
  从现得者(至)有情处故(文)。表无表章云。涅槃云。戒有七种。从于身语生于无作。然通防彼加行·根本·后起二种义亦可言皆防三世。于现在法立于过未既防现法故义遮三。不同小乘。彼唯防现故。此不尔。定道二心生即顺理而能益物法尔破恶。故亦具七。既无文遮。亦可说言通防三时加行·根本·后起之非。若起后时。三皆灭故。亦可说言破三世恶。此上二类实唯防现在。去来二世无自体故。义可通之。
  况从遮罪(文)。光有二解。宝释不同。于中宝释于理为理。又从而所得三戒不同。光师解其不同亦有四释。于中第二为善。以顺正理故。宝疏·晖疏亦用此释。
  从恒时者(至)蕴处界等(文)。宝师破太师义甚有义理。光师有五释中。第四为胜宝疏·颂疏亦*有此释。宝疏兼含第五意。
  但得律仪相似妙行(文)。宝疏云。若作上五种定限。律仪不发但得妙行。诸经中说得戒者。是引接言。
  以一切佛(至)无减前过(文)。婆沙五说。光师于中立六种义以评正否。于中第一。初师为正。宝师亦同此说。然宝法师更立别义门解。具如彼述。
  此中何名不律仪者(文)。十二不律仪在婆沙百十七(初纸)然明不律仪者。大小经论不同。婆沙·杂心等瑜伽第九等明十二种。杂集明十五种。涅槃经等说十六种。又会经论相违。具如大乘义章七(四十八纸)涅槃章安疏十二(五纸右)胜鬘经宝窟上末(八十一纸左)对法钞第六(二十六纸右)。
  魁脍典狱(至)及罝弶等(文)。魁脍者。涅槃章安疏十二(五纸右)云。次能破十六恶律仪者。此就灭恶更释三品魁脍者。旧云。是贩鱼肉典军之人。又云。是行杖者。玄应音义第七(十八纸)云。苦回切。古外切。帅也首也脍切肉。未详所出也。又文有作侩。声类僧合市人也。恐非此义也。又二十五云。魁师也。脍切肉也。主杀人者也。典狱者。杂心云守狱。彼云。守狱者以守狱自活。婆沙亦同。又瑜伽等云断狱。伦记云。断狱者西域别立。断狱之人求财活命(已上)。今谓。断狱与守狱。不同断狱之狱。争罪曰狱。守狱之狱。牢狱曰狱。断之与守其别可知。花严音义四(十纸)曰。听讼断狱听他寗切。断都乱切。孔安国注书曰。听谓察是非也。周礼曰。狱讼者听而断之。郑玄注云争罪曰狱。争财曰讼。玉篇曰。断谓裁制分决也。缚龙者。杂集八云。举缚象咒龙。云缚象者。恒处山林调执野象。立坛咒龙者。习咒龙蛇戏乐自活(广百论第四恒策迦。应师音义第二十四。二十三纸右云。龙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绕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之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龙遂死焉)罝弶者。玄应音义云。置尔雅兔罟谓之罝。郭璞曰。罝遮取兔也。韵集云。施罥于道曰弶。今畋猎象施弶以取鸟兽者。其形似弓。
  有余部说(至)苾刍律仪(文)。光宝并言经部计。瑜伽略纂十六云。璟如诸苾刍犯他胜处法即弃舍别解脱戒者。如小乘中经部·上座部·正量部说。等皆云舍。于三品缠中随起何缠犯初重罪即舍律仪。唯萨婆多师起三品缠犯他胜皆不舍戒。又表无表章云。上座部·有部三缠不失戒。与璟不同。言感堕罪者。光宝并言堕地狱罪。事钞篇数各报篇(中一之一左八纸)云。初言波罗夷者。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种僧数。三者堕落。舍此身堕在阿鼻地狱故。十诵云堕不如意处。萨婆多解云。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资持记云。僧祇堕义与此不同)。
  非犯一边(至)有断尸罗(文)。羯磨上云。四重罪云边罪。又言余罪者。宝有二解。后义为优。光记颂疏亦同。事钞(中一之一十一纸左)云。此说别解脱戒。由境缘别得戒不同。故后犯时还随别犯。如萨婆多云。宁可一时发一切戒不可一时犯一切戒。且如淫戒。女人身上发得二十一戒。男子身上得十四戒余法界中男女亦尔。今或贪心犯一女一道。但名行一淫戒。比丘自余诸淫戒体光洁无行可违。称本受体。如忏初篇还得清净。不言更受。由有本戒。又如律云。打谤犯戒比丘皆结堕罪。若无戒者止同吉罗。问应当足数。不名断头。答。忏本清净。理当足数。如得作说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过深原。不任僧用故。云来不随意。断头之瑜。此望不阶圣果为言(资持记云。问。世云小无忏重之文。那云忏净哉。若大小两乘通明。忏重。小虽开忏但障狱业。不能复本故云无耳。若尔依大忏净可预数不。*若*化制不同*化据业道制就违教。纵依方等事理忏灭。于今制教不忏须摈。忏成学悔。若行制忏。纵业不亡还名清净。须知化制忏法天别。人多妄述故曲疏之。余在后篇)。
  何缘(至)立他胜名(文)。四分律云。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何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
  毗诃罗一足跟地(文)。光云。毗诃罗义翻为寺。是所住处。宝疏同。玄应音义云。亦言毗诃罗。此云游。谓僧游履处也。此土以寺代之。
  以世尊说(至)四行道沙门(文)。准陀者。光宝云。旧云纯陀。此云稚少。玄应音义云。旧言纯陀讹也。此云妙义。惠晖同此。然检旧论亦云准陀。恐有异本。又四沙门者。出婆沙六十六(五纸)。又出诸律及涅槃经三十五·瑜伽二十九·十地论五等。又如略纂·伦记并饰宗记二末(二十八纸左)会释经论相违文。
  正法灭时(至)无有舍义(文)。瑜伽亦同此意。具如报恩吼述。
  二由得退(文)。次下光记云。言得退者。先成此法后退不成名为得退(已上)。又对未得退以立已得退。今言得退者是也。
  亦舍少分殊胜善根(文)。光宝两解不同。光约总相。宝就别解。如麟辨二释别。然二解中光解为优。以俱舍·正理等无简别故。光师对余顺决择故云少分。余决择分者如下论说(第二十八卷十三丁)又婆沙第七明三善根。一顺福分善根。二顺解脱分善根。三顺决择分善根。或可暖等顺决择分对前二种善根故。云少分或殊胜。
  有余师说(至)依表得故(文)。光宝并言。后说为正其破正理二师有殊。广章第五用正理义云。今大乘中虽无文判。义亦应尔。若受戒时作永舍心。即便永舍。若心势舍。至于明旦舍律仪时还复相续。由彼恶思不永舍故。
  一由受心断坏故(文)。光引正理以为与此论别。宝即云同。宝解为胜。
  二由势力断坏故(文)。宝引正理婆沙会释。与光所解不同。宝师为稳。
  六由善根断坏故(文)。光宝二师会正理别。宝解为优。
  及彼助伴(文)。颂疏云。助伴者相应俱有能得也。
  生色界中除中定无想(文)。麟云。僻见故。惠晖云。梵王起戒取。无想外道居处无无漏戒也。
  谓安稳业(至)名为不善(文)。惠晖云。安稳业者。安稳在果故言得可爱果。若在因上不可论安稳及不安稳。举安稳等果以释因业名善等。
  虽此定中(至)立不动名(文)。若依大乘。杂集第七亦释不动。初约异熟不动释。次释定地摄故说为不动。
  非此诸业(至)此中名受(文)。次下(十四纸左)举五种顺受已云。此中但说异熟顺受。由业能招受异熟故(云云)。虽然如是非必唯感受果。受及资粮此中名受。言资粮者。颂疏解云。此相应俱有名资粮也。光宝并引正理意。显受果总通五蕴。
  故本论言(至)谓无寻业(文)。文见发智论第十一(五纸右)。
  又本论说(至)乃至广说(文)。文见发智论第十一(十纸左)。婆沙论百一十八(一纸右)。释此本论有三番文。光记具引更加自释。宝疏全如光记。然光法师举三番文已云。此中引意正取第二番中顺不苦不乐受业心心所法为证。既顺不苦不乐受业感心心所法。故知定感舍受异熟必同时故。非离欲界中有此三业一刹那中俱时熟故。上界即无。由此证知。下地定有舍受异熟。虽有顺舍受业色不相应行。非定感舍受故。不以为证(颂疏亦云。今引彼文意取第二节文为证。以说不苦不乐受业感不苦不乐受异熟。明知欲界有舍异熟。以本论说三业俱时受异熟果。由此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非离欲界有此三业俱时熟故。上界无苦故。三业之言唯说欲界。麟云。以第二节文不苦不乐受是心心所体是舍受。详知下地有舍受也。虽有顺舍受色心及不相应行亦是不苦不乐。然即体非舍受故非证也)。然宝疏中虽上同光引释而不依用此等文义。今案光师·晖师等释甚不允当。若言三番文中一二傍证第二正证。则今此论中唯举傍证不举正证何也。若言此中略举初番于广说言中具含第二第三番故无过失者。对敌引证。本为欲令所立道理明白无混何有隐正显傍。绝无斯理。今观论所引文实为正证。所以然者。今此所论正在于业不在于果。故论结释言由此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此一番文约所引果以明能引。然此能引说即为顺不苦不乐受业。是故引用以成下地有舍受业。然则此文足为正证。何用二番文为。加旃多分之言非唯属受。受及资粮此中名受。如上论说。准此论文。不相应行亦为受果无有巨妨。以不相应行亦是受资粮故。光·晖等释于理甚为不应。宝师不用盖为此也。
  毗婆沙师(至)麦方结实(文)。婆沙百十四(十六纸右)云。问。顺现法受业能近得果。于诸业中可说为胜。顺后次受业去果悬远。云何最胜耶。答。顺现法受业虽近得果。而果下劣不名最胜。顺后次受业虽去果远。而果殊胜难尽故名最胜。如外种子。有近得果而果下劣。有去果远而果最胜。如有释苗经三半月则便结果此果最近而最下劣。如稻麦等经于六月其果乃熟。去果次远而次为胜。如佉梨树经五六年或十二年方结其果此果次胜。如多罗树经于百年方结其果此果最胜。如外种子去果最近其果最劣。去果次远其果次胜。去果最远其果最胜。种随其果胜劣差别内业亦尔。顺现法受业去果最近而果最劣。顺次生受业去果次远而果次胜顺。后次受业去果最远而果最胜。业随其果胜劣差别。故顺后次受业最胜非余。
  论曰(至)是说为善(文)。光宝并言。正理亦非五业为正义。
  几业能引众同分耶(文)。光宝并引婆沙百四十卷(十五纸左)云。此论同第二师。光师更有一解。宝师破光师云唯同分是引果。此等义门如上已述。
  异生不退(至)后还生下(文)。麟云。虽不退性第二性不来生此。然是异生未得永离后还下生。故有顺后。若造现业现身即受。故亦无妨。
  然诸圣者(至)如后当辨(文)。麟云。谓离欲圣人是不还果退。不造欲界生后二业。有顺退圣果是罗汉果退。不造有*顺二业。退果不命终者。譬如壮士虽蹶不仆必于当生还证本果。惭愧增故(正文云。不造欲者。其义可然。不造有*顺者未了。应言不造一切生后业。文今谓麟释误也)。如后者指贤圣品。
  此中有位(至)一业引故(文)。光云。此中有位与自类生有十位一众同分。一业引故。颂疏全用(正文云。若欲指位。应云本有。何云生有耶。宝记云中·生一同分不云生·有十位)。
  由重惑净心(文)。若准旧论上重下心并通中间惑净。旧论颂云。重惑及净心。释曰。是业由重惑心所造或由重善心所造(文)。若准此论长行云由重烦恼或淳净心又下文(十六之六纸右)云猛利缠淳净心。则二字各别连续不相贯通。
  闻有黄门(至)事亦非一(文)。西域记一(七纸左)云昔龟兹国有一黄门等。具述奇特寺因缘。又婆沙百十四(十二纸左)云昔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有一黄门等。此但明因救诸牛现生男根。不明曾成黄门因缘。与西域记所述其国亦不同。冠注引合为一者误也。又婆沙中更举怛刃支国女人诣无忧王寺手扫狗粪。因此善业遍体生香及口吐莲花香等事。
  于佛上首僧(文)。光有二解。第一为优。若依大乘。瑜伽六十云。复次略由三因缘故成现法受业。何等为三。一田广大故。二思广大故。三相续清净故。由五种相田成广大。乃至五极清净相续究竟。谓阿罗汉及佛为首大苾刍僧。如是名为田广大性(杂集第八同之)又隽云。佛于一切贤圣中最为上首僧(已上)。此同第二解意。
  以不善因(至)忧非异熟(文)。正理云。以不善因苦受为果。意地苦受决定名忧。忧受必非异熟果摄故。显宗全同。旧论云。此业以苦受为报。若苦受在心地则成忧根。此忧根非果报。
  谓由身内(至)故致心狂(文)。婆沙云(一百二十六。九纸右)谓有多食胡桃·麻子·苣藤等时。发热风等。大种乖反心便狂乱(已上论文)。乖适之适颂疏作违。旧论云。风热淡互相违反。令身四大皆不调适。下十七(八纸右)云。离间语者亲友乖穆。真谛论云。亲友不和穆。今谓。据新旧论。乖违安适故云乖适。乖违和穆故云乖穆。二处意同。
  如婆私等(文)。具见婆沙百二十六及涅槃梵行品·会疏三十五(十七纸)三十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