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梵网戒本疏日珠钞卷第三十二
  东大寺沙门凝然述

  利涉疏下卷明篇聚同异云。声闻□□□□篇□聚三十九十篇虽不同。□□□□众学。七灭篇虽不同同是轻□□□□罚不同。忏则作法有异。今□□□□同彼初聚此第二篇合彼四聚。□□□□者皆言对手。良为菩萨制法□□□同声闻随事别制(已上)此七篇者□□□□且四分戒本所说戒有八篇。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七灭诤。此八篇中总摄比丘二百五十戒。□□□□除二不定故云七篇。以此七篇摄为□□□□何故不摄其二不定。答。二不定者。□□□□定定宾律师解二不定戒文已云。□□□□中不得定忏何罪。故不得入篇。又无忏□□□□此义故除二不定。若依南山律师□□□□不定罪其体吉罗。故事钞云。□□□□是突吉罗(已上)彼约所疑罪故不入也。法铣师云。问。何故此戒不同涅槃具有犯。但有二篇。答。涅槃善戒□□□□菩萨受声闻戒。故依声闻具彰□□□□此戒经通于道俗。是故相从但□□□□聚故不同也(已上)此中意说。出家菩萨□□□□五篇。故涅槃菩萨具说五篇。五□□□□同声闻。今经总通道俗制之。是故以道从俗所持唯立二聚。在家□□□□有□篇差别阶降。是故从彼通□□□□立轻重二篇。问。涅槃善戒五犯相□□□□涅槃经第一明菩萨护五篇戒。如罗刹乞浮囊尘许不与渡海。具文可至下下处引。其善戒经五犯相者。彼经所说□受五戒十戒具戒。然后受得彼菩萨□□□□菩萨必是出家。已受具者无不皆尔。未受菩萨戒前必受具戒。是故菩萨必护五篇。由此事故。彼经所制出家菩萨具有五犯。故彼经云。若比丘为求罪过听菩萨戒。不信受者不信教者。及不成就优婆塞戒不成就沙弥戒不成就波罗提木叉者。不得听菩萨戒。听者□□□□若比丘犯波夜提罪不惭愧。不生悔听菩萨戒者。得偷罗遮罪。若比丘犯偷罗遮罪不惭愧不生悔听菩萨戒者。得僧伽婆尸沙罪。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不惭愧不生悔听菩萨戒者。得波罗夷罪。谓第八重。若有说者得僧伽婆尸沙。是故经中作如是言。不信者不应听。不信者不应说(已上)此中亦有僧残罪相。与彼声闻大途无异。而亦不遮时有如此等异。今犯僧残听菩萨戒得夷罪者。谓第八重。此是毁谤三宝戒摄。潜轻谤妄听故尔。与菩萨戒共和会同戒相圆满护持备足。
  疏。诸佛何故制此轻戒者。所以言诸佛者。以此诸戒三世十方一切诸佛同诵说故。经下文云。诸佛师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亦如是诵(已上)是故经戒亦云诸佛。
  疏。一为护世间起讥嫌故者。佛为声闻所制戒相。皆为防护世间谦嫌。虽是性罪总约讥嫌。今菩萨戒亦有此门。所有制戒皆护讥妨。菩萨戒宗所制本意随顺业道。而兼有此护妨之门。性罪之上所制之门。尚有护讥过之义。何况遮罪专护讥嫌。故明制意举此义也。
  疏。四调伏三业制三毒故者。起信疏释调伏义云。调是调和。伏是折伏。则调和控御身语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已上)天台师云。菩萨律仪遍防三业(已上)菩萨戒宗既防意业。意三业道三毒为本。三毒烦恼是诸惑源。彼小律中有婆罗门。问佛制戒所以于阿难。阿难答云。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况今菩萨大乘宗。非但防护身口七非。亦即防护意三业道。非唯意三亦伏烦恼。非但伏惑亦断惑种。非唯断灭烦恼障种亦伏断彼诸所知障。现种习气二障俱尽二空理现。四智菩提三身极果。皆此戒能无不咸尔。戒具三聚无所阙故。
  疏。五方便远离十重戒故者。一切轻戒皆是枝条。并为防护根本重罪。彼小律中。僧残已下一切诸戒。皆是四重方便眷属。为令四重极净光洁。守此枝条圆明净洁。今菩萨戒其事亦尔。故轻戒令重戒满。
  疏。六增长菩萨三聚戒故者。于一一戒。令彼断恶修善度生三聚妙行增益长养故。制此戒成满万行。
  疏。余如下释文处说者。前之六意。通一一戒皆有此数无有缺减。是故六种为通制意。自此已外有别所由。或通多戒或局一戒。随下戒戒各有制意。其义至彼见其相貌。定故悬指下释文处。然下制意未必此中六意之外。或通或别其相不定。周疏第四明此轻戒总通制意。全同今疏举六名义。举此已云。此之六义戒戒通有。务使毫微杂染一念不生。清净真心湛如空月。故名无犯(已上)义意可见。
  疏。善戒地持总名突吉罗者。且地持论五云。此一切菩萨犯当知突吉罗摄(已上)此与声闻五篇之中突吉罗罪其名是同。而其摄罪即是不同。五篇中吉唯摄自分。此突吉罗总摄一切。是故其体宽狭不同。
  疏。瑜伽翻为恶作者。彼论四十一云。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已上)别译戒本文言亦尔。彼地持论与瑜伽菩萨地同本异译。地持直举梵名。故云突吉罗。瑜伽翻甚名。是故名恶作。古师翻此亦名恶作。故六聚门名突吉罗。翻云恶作。此中即摄身口轻非总名恶作。口言谈说亦是作故。七聚门中开为恶作及以恶说。别约身口二业故尔。瑜伽论中翻为恶作全同旧译。此兼摄语大同六聚中之恶作。今疏文云亦有恶说者。兼摄门也。问。地持·瑜伽三聚诸戒。不简轻重总名吉罗。以论文既云一切违犯故。何故今此轻垢罪中。引彼罪名以为同体。答。案彼论意总有二途。一约就通门。一切诸罪不简轻重。不论身口及与意业。不问方便并其究竟。皆名恶作号突吉罗。由此门故。本论文云一切违犯。二约就别门。此亦有二。一粗相门。淫盗等四赞毁等四俱名波罗夷。若摄在家菩萨所持。酤酒说过亦名夷罗。自余一切所犯诸罪皆名恶作。摄律仪中僧残已下。摄善摄生除四重外一切诸罪。通名恶作。此是通总约就重轻二篇定分。此门即通共不共戒。谓重戒有二。一共门重。淫盗杀妄四重是也。二不共重。赞悭嗔谤四重是也。轻戒有二。一共门轻。僧残已下轻戒是也。二不共门轻。四十四轻等戒是也。虽有共不共门之异。总约轻重二篇分之。二细相门。律仪戒中有七众戒。其相大同声闻七众。其大僧尼篇聚末后即是恶作。摄善摄生二聚之中所有诸罪重及轻垢通名恶作。忏悔文中立此名故。此细相者。约律仪戒且立其称。摄善摄生还属通门。上通别中轻重通总名恶作者。瑜伽论文其相炳然。疏中引者取其轻边。问。通门所说瑜伽定判。今梵网经有此义耶。答。今经唯分重轻二聚。然亦有其通名文义。谓十重四十八四十八轻皆可名恶作。圆照大德以此事义问于唐招提寺觉盛和上。和上答云。梵网经中重轻诸戒通名恶作。此义有之。即经云。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云云)其文非一。应当学者是突吉罗之名。律藏所说其相显然。是故十重通名恶作。轻戒数处大段之末皆云当学。此是自本轻戒名故。是梵网有通名义(云云)先师所传寔有由也。其别门中粗相门者。菩萨诸戒总为二聚。此相本是梵网宗义。瑜伽论中无其明文而有义意。虽忏悔文约其通相。律仪中戒约就共门细寻其义。何无二篇。赞毁等四既名波罗夷。自余四十四戒即是轻戒。律仪戒中四重是夷。残下诸戒皆是轻戒。依此义边。是故瑜伽必有轻重二篇义也。由此义故。取轻垢边言瑜伽论翻云恶作。其细相门。随其所应取彼义边边言翻恶作。
  疏。善生经名失意罪者。彼经第四云。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已上)如是二十八种轻戒。皆立此名以结罪也。一卷善戒经中说共不共四波罗夷。二四合成名八重法。说其轻戒。多分唯云得罪。若时立名号失意罪。即如说云。若菩萨不畏恶声不护恶声。得失意罪(已上)如此等也。利涉师云。此四十八名轻垢罪。轻有五义。一因缘轻。不由恶烦恼犯故。二果报轻。不于长劫受大苦故。三烦恼轻。于他无重于自少热恼故。四呵罚轻。佛僧无重呵忏悔易出故。五事业轻。不妨僧羯磨遂得之数故。垢有四义。一者对尘名垢。外相名尘易拂去故。内犯名垢难洗除故。此是内犯故与垢名。二者对罪为名。垢为十重名罪坏三业故。此轻名垢恶身语故。三常行名垢。谓六垢者非此所说。四根本名垢。谓三垢等当此所说。即有三垢故与垢名。身口无重不与罪名。即轻是垢故名轻垢。仍言罪者。乃至小罪见大怖故(已上)解释委细相状甚明。
  疏。一若依瑜伽有四十四种轻戒者。彼论菩萨地中说六波罗蜜相。一一度门各有九种故。彼颂云。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已上)一一度中九名皆同。而其行相随度皆别。戒波罗蜜九种相中。第三名为一切戒也。在家出家通明三聚净戒行相。即于此中摄律仪戒。以七众戒为其体相。以其四重四十四轻为彼摄善摄生行相。谓四波罗夷三十三轻摄善法戒中。轻中三十四已下皆在饶益有情戒中。是故瑜伽即说四重四十四轻。总而言之。九种戒相皆是三聚净戒所摄。且别言之。一切戒说。所言四重即是今经十中后四。前重戒中已附明竟。今其四十四轻戒者行相极广。且列其名。第一不供礼赞三宝戒。二利养恭敬生着戒。三不敬耆长有德戒。四憍慢不受请施戒。五嫌恨不受重宝戒。六嫌恨不施其法戒。七弃舍犯戒有情戒。八遮罪坚持共学戒。九遮罪有缘不共戒。十性罪现行不共戒。第十一求利味邪介法戒。十二悼动心不寂静戒。十三不忻涅槃厌烦恼戒。十四恶称誉不护雪戒。十五应行辛楚不行戒。十六骂嗔打报骂等戒。十七侵犯若疑不谢戒。十八他侵来报不受戒。十九怀忿坚不舍戒。二十贪供事御徒众戒。第二十一懈怠耽睡卧倚戒。二十一谈说世事度时戒。二十三憍慢不求禅法戒。二十四忍受五盖不舍戒。二十五贪味静虑为德戒。二十六不许学小乘教戒。二十七弃菩萨藏学小戒。二十八佛教未精学异道戒。二十九越正法玩外论戒。三十深真实义不信戒。第三十一爱恚自赞毁他戒。三十二说正法不往听戒。三十三于说法师毁笑戒。三十四所应作不为伴戒。三十五病若苦不供事戒。三十六行非理不为说戒。三十七不知恩不酬报戒。三十八失财等愁不开解戒。三十九求饮等不给戒。四十摄徒众不教给戒。第四十一于他不随心转戒。四十二他有德不显扬戒。四十三可诃责等不作戒。四十四应恐怖等不作戒。此是瑜伽所说轻戒。彼论戒度九种行相。即在第四十及四十一并四十二之初。就中四重在第四十之末。四十四轻是第四十一卷全分也。别译戒本一卷即说四重四十四轻。与彼广论四重四十四轻文言全同。然瑜伽论所说轻戒。员数多少诸师异解。憬兴法师判为四十二轻。故彼抄第十六云。初明四重后明四十二轻(已上)是故彼师此数为定。慈恩大师总有二判。或四十二或四十三。然四十三以为正意故。略纂十一云。明轻戒中有四十三(已上)遁伦法师总有三判或四十三或四十四或四五即是开合差异而已。然彼正意以四十三为其定数。故彼师瑜伽记第十云。若依旧论有四十二轻戒。新论有四十三。勘当二本。旧论无第九杀盗等七支性罪一向不共。故数有四十二。新论则有。故具四十三。于中若其第八遮罪有共不共。别开为二。应言数有四十四。又若其第二十九闻菩萨藏诸佛神力不生信解毁谤中两若。别开为二应数成四十五。而今两处皆合故云数有四十三也(已上)此轻戒中第一不礼三宝戒。乃至第七弃舍犯戒有情戒。此下次第有其三戒。谓遮罪共学戒·遮罪不共戒·性罪现行戒也。憬兴师意。合此三戒以为一戒。即可名为遮性共不共戒。是故总成四十二轻。慈恩·遁伦合前二戒总为一戒。即名遮罪共不共戒。后一即为一戒。名性罪一向不共戒。故虽有三戒总以为二戒。是故即成四十三轻。第二十九(此依疏主之意)越正法玩外论戒。次下文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惠自。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已上)此一段文以为一戒。即名深真实义不信戒。然或若分即成二戒。一不信深义戒。从初至而作是说是也。二不强信受深义戒。若诸菩萨乃至若闻甚深已下是也。如是分之以为二戒。是故总成四十五轻。遁伦师意兼有此义。而非正意故合为一。四十四轻已前诸师此段两文皆合为一。疏主大师瑜伽轻戒既判以为四十四轻。加之元晓大师处判亦尔。故持犯要记云。或四十四。如达磨戒本所说(已上)言达磨者瑜伽是也。瑜伽者是论。论是阿毗达磨藏故。利涉师梵网疏第三云。地持及瑜伽论不言总数。然结别名者有四十四。多依出家菩萨非在俗常行(已上)法铣所判亦四十四。扑扬疏第四云。若依瑜伽论有四十四轻戒(已上)道璇注释中卷亦尔。此等诸师皆判为四十四轻戒。西明法师判为四十五轻。故伦记第十云。测云即是菩萨四十五轻罪聚中第五恶作摄也(已上)此是彼师释瑜伽论一切违犯恶作所说文也。西明师意数处皆开无有所合。全同伦师。兼为四十五轻之义。虽未见彼所释之文。总相员数定可尔故。瑜伽轻戒。诸师开合各定其数如此不同。然疏主意定判即为四十四轻。此是彼论轻戒头数。其相全同伦师兼为四十四轻之义。不可异求义可尔故。
  疏。二若依地持善戒经虽有少增减大同瑜伽者。遁伦记云。旧论无第九杀盗等七支性罪一向不共故。数有四十二(已上)言旧论者是地持论。彼师即望四十三轻故云第九。若若约疏主即第十也。旧论既阙性罪现行。是故唯有四十三轻。憬兴师释新论性罪现行戒处云。此一段文旧论全无。翻译漏脱。此文还至(已上)彼兴师意。旧论应唯四十一轻。新论判为四十二故。义寂疏下云。地持四十四轻戒中。前三十三亦为摄善。后十一戒为利生故(已上)此是开合之异。可准伦师四十五轻。问。地持善戒与瑜伽论同本异译。何故今疏立为别类。答。若依同本唯是一数。今就异译少有差别。由此门故立为别类。智周疏中亦为别类。全同今疏。道璇注云。地持善戒少有增减大同瑜伽。以是同本异译故(已上)其意全与周疏同也。铣云。若依瑜伽有四十四种轻戒。地持瑜伽及善戒经同本异译。大分相似(已上)此铣师意。彼地持等三部经论同本异译。既是同本立为一类。不以地持善戒二部安瑜伽外立为别类。此义即与疏主别也。然法铣意。地持·善戒·瑜伽三部同本异译。疏主大师其义亦尔。不遮虽是同本由译人故有异。然善戒·地持梵本同异。古来诸师判定非一。开元录第十二云。菩萨善戒经九卷。一云菩萨地。或十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等译。右一经群录皆云。与地持经同本异译。今详文理非不差殊。其善戒经前有序品后有奉行。地持经并无。其地持戒品中有受菩萨戒文及菩萨戒本。善戒经即无。自余之外文意大同。地持复出瑜伽。诸录或编入论。既有差珠未敢为定。又按梁沙门僧祐菩萨善戒经记云。此名善戒。名菩萨地。名菩萨毗尼摩夷。名如来藏。名一切善法根本。名安乐因。名诸波罗蜜聚。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优波离问受戒法。第二卷始方有如是我闻。次第别品乃三十。而复有别本。显为菩萨地经。今按寻经本与祐记不同。经初即有如是我闻。而无优波离问受戒法。但有九卷。其优波离问受戒法即后单卷菩萨善戒经是。若将此为初卷。即与祐记释同。然北地经本离之已久。乍合成十卷。或恐生疑。此善戒经亦同地持作其三段。第一段名菩提地有二十品。第二段名如法住有四品。第三段名毕竟地有六品。祐云。次第别品者或恐寻之未审也(已上)贞元录第二十二文言亦尔。开元已前诸经录中。善戒地持以为同本。且南山律师内典录第六云。菩萨地持论十卷(或八卷。一百八十一纸)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善戒经九卷(一百七十二纸)一名菩萨地经。上二论同本。宋元嘉年求那跋摩于杨都译(已上)后至开元·贞元二录。评判梵本同别是非。二本别途差殊非一。然非全别亦非全同。大同少异事义难定。不同古谓全是同本。今疏主意同古录义。贤首大师未至开元前年入灭。开元经录制在于后。窃以瑜伽大论弥勒菩萨所说所陈。弥勒亲于佛前听闻此法乃至传之。善戒经是如来自说。弥勒正演在世亲闻全同佛说。有何妨乎。善戒·地持虽是别本。而多是同由此故耳。是故开元·贞元二录移在大乘律藏之中。善戒即是如来说故。地持即是菩萨戒论故。纵虽弥勒所演说法。正传佛世亲所闻法。是故从彼置如是我闻等言无过。是故南山移此二论安于大乘论藏录中。二论俱是菩萨说故。是同本故。今且从同本异译义。疏主本意其义尔故。法铣解释文分明故。彼地持论第四后半尽第五卷。即是戒品总明九种菩萨度。全同瑜伽所说。其第五卷即说四重四十三轻。彼昙无谶亦别译出一卷戒本。即当地持第五卷也。其善戒经第五卷中说九种戒。即自性等。一切戒中说三聚戒。而无菩萨受戒作法。及以四重四十四轻戒本等相。不同瑜伽地持所说。是故九卷善戒经中。无有说菩萨轻重等戒相。然一卷善戒经中具说受戒方法。并说八重及诸轻戒。今善戒者正指此本。然古世中有九卷本上加此一卷总为十卷之者。其外亦有此一卷本流行世间。此一本者唯是善戒经中初卷。重既行世。今疏所指即存彼十卷本。其外名为重楼戒经者。即别行一卷者是也。古亦有九卷善戒经不加单本。其单本者别行于世。南山律师智升师等并览九卷本。然不可遮疏主大师览十卷本亦览单卷。是故今指即如此也。日本藏经九卷单卷亦别行世。近代宋朝印本藏经调为十卷。九卷之上以此单卷为第十卷。而其单卷不别行也。今疏言地持善戒有小增减者。地持论说四十三轻。对瑜伽论阙性罪现行戒故。一卷善戒重法即说八波罗夷。失意罪中说四十五戒。与瑜伽戒有无开合互有不同。就中八戒唯在善戒而瑜伽无。一为人所赞默受戒。二见人非法不呵戒。三与尼同道食心戒。四轻说法人戒。五所畜之物不与白衣同。六不用金银器受饮食等。七不念恩戒。八过量床戒。此是瑜伽论所无也。其之六戒唯在瑜伽而善戒无。一求利邪命戒。二悼动不寂戒。二贪定为德戒。四越正法玩外论戒。五求饮食等不给戒。六于他不随心转戒。此是善戒经中所无也。见善戒文。侵犯不受与他谢不受似是合制。彼虽合制有其两相。故此二戒二论俱有。其善戒经不念恩戒。似是瑜伽不知报恩戒中合制。故文非显了。故唯在善戒。除彼八戒六戒二论互阙互有其余诸戒二论俱有。此等同异。善戒·瑜伽文极广博。对合可见。
  疏。已上多分是出家戒相者。瑜伽论等九种戒相。一切戒中总说三聚。即通出家在家二分随应皆有。然彼所说四波罗夷。既为出家菩萨说不共戒。故其轻戒一具相连。多约出家菩萨说也。其遮罪共学并彼不共现行。即是多分被出家人。性罪现行。淫除出家唯开在家。余之性罪多开在家。时亦开其出家之人。以论所说无简别故。自余诸戒通局之相。对文可见。恐繁不引。虽有两通。多分本意被出家人。事义炳然。善戒经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六重。出家八重(已上)八重既为出家菩萨。四十五种定是亦被出家人也。然其少分随应兼被在家菩萨者也。问。善戒经意。出家受具足戒之人受菩萨戒。四重楼级渐次升故。何故彼经意有在家菩萨。答。四重楼级渐次阶位。具戒之人受菩萨戒。即是渐增极满之相。故就极胜作如是说。若兼言之。彼经意致亦有式叉已下三众。及在家人直受菩萨不共妙戒。此亦非其顿受之义。随应学其六法等故。又先未受五戒等直受三聚戒人。必于摄律仪戒之中成前四重共门之戒。是故还成在家之人受菩萨戒之义。是故善戒经意有在家菩萨也。善戒经云。何故名为一切戒。总说出家在家戒故。是一切戒(已上)此释九种戒中一切戒名义也。彼经意致。具有在家出家二戒。义由兹也。
  疏。三依菩萨内戒经四十二轻者。此经有一卷。是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译。彼经佛依文殊请说菩萨种种戒行等法。其中总有四十七戒。故彼文云。南无佛。今受尸四十七戒。何谓四十七。一者菩萨不得杀生。身口意不得念杀生。念杀生者不得为菩萨也。二者菩萨不得盗他人财物。三者菩萨不得淫妷他人妇女。四者菩萨不欺怠人。五者菩萨不得饮酒。六者菩萨不得两舌。七者菩萨不得恶口。八者菩萨不得志言。九者菩萨不得绮语。十者菩萨不得嫉妒。十一者菩萨不得瞋恚。十二者菩萨不得痴疑。十三者菩萨不得信邪魔道。十四者菩萨不得持恶行教人。十五者菩萨当广方便益布施。十六者菩萨不得悭贪。十七者菩萨不得贪利他人财物。十八者菩萨不得邪心贼害人。十九者菩萨不得谗击人。二十者菩萨不得挝捶人。二十一者菩萨不得略取良民作奴婢。二十二者菩萨不得贩卖奴婢。二十三者菩萨不得卖妻子与人。二十四者菩萨不得男女更相淫戏。二十五者不得至博戏妒女舍。二十六者菩萨不得至黄门家。二十七者菩萨不得相欺诈。二十八者菩萨不得持重秤侵人。二十九者菩萨不得持轻秤欺人三十者菩萨不得持人计侵人。三十一者菩萨不得持小计欺人。三十二者菩萨不得持长尺侵人。三十三者菩萨不得持短尺欺人三十四者菩萨不得断弃牛马五阴。三十五者菩萨不得卖牛马。三十六者菩萨不得卖象驰。三十七者菩萨不得卖骡驴。三十八者菩萨不得卖猪羊。三十九者菩萨不得卖鸡犬畜性。四十者菩萨不得卖经法四十一者菩萨不得至邪魔道家。四十二者菩萨不得至担死人种家。四十三者菩萨不得入死丧家四十四者菩萨不得入酒舍。四十五者菩萨不得入羹饭舍。四十六者菩萨得人饭时心念言。我何时当布施与人令饱满如我今日。四十七者菩萨相见心当欢喜如见父母兄弟。见他人亦尔无有异。若见人作菩萨道行当等心视之。不得言其人善其人恶。是为四十七戒。具菩萨身口意不得犯十恶。不得教人犯。亦不得欢勉人犯之。昼夜思惟。我持此戒坚住不动。会当得三术。一者得阿惟越致。二者得阿惟颜。三者当得作佛(已上)此中初次第列通途五戒。次列两舌等。总有十恶。而亦举其种类。如嫉妒信邪魔道等。克体言之。初之五戒即是重夷。然其第五唯是饮酒。若摄酤酒即是重戒。或取瞋恚次为重戒。足为五重。余四十二并是轻戒。故疏简云四十二戒。其五即是重夷罪故。故彼经所说重轻合为四十七戒。以为菩萨所行戒相。是故应言内戒经说五重四十二轻也。
  疏。四依善生经除六重外别有二十八者。彼经即说六重二十八轻。六重如上十重文前钞处具引。亦非今要。其二十八轻者亦出彼经第四。其文繁广取要列之。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下戒罪名皆亦如是)二耽乐饮酒。三污恶不能瞻视病苦。四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五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六若见四众心生憍慢。七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八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九受招提僧卧具床座。十疑水有虫故便饮之。十一险难之处无伴独行。十二独宿尼寺。十三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十四若以残食施于四众。十五若畜猫狸。十六畜养象马牛羊驰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十七若不贮畜大衣钵孟锡杖。十八若为身命须臾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十九斗秤非法卖买不平。二十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二十一若犯国制。二十二若得新谷等。不先奉献三宝先自受用。二十三僧若不听而辄说法。二十四道路在比丘沙弥前行。二十五僧中赋食。若偏为师择好过分与。二十六若养蚕。二十七路遇病者舍去。以下正文云。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已上)善生经中二十八轻所列戒相。要略如此。
  疏。五依方等经除二十四重戒外别更有五五二十五种制不应作者。
梵网戒本疏日珠钞卷第三十二
  建治三年(丁丑)三月三日。于东大寺戒坛院述之
  华严宗沙门凝然(春秋三十七)
  弘安九年(丙戌)六月二十四日治定
  凝然(生年四十七)
  宝永三年龙舍丙戌六月六日昼写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