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第四

  分别悉地时分品第十二
  言时者。谓时节。即六时四时三时等也。言分者。谓时分等也。并通长短也。前段既明诸诵真言相。及说持诵时供物等。若不分别好时分者。何速得悉地成就。今为持诵者分别速得悉地时分。故云分别悉地时分品也。
  经。复次我今解说吉祥成就时节。释曰。从此品下二十三品。是大段第二明近修成就之相。即答云何扇底迦以下二十九问。然就答二十九问。其答不依问次。虽不次第。而其答旨究尽问底。但圣意难测。任机宜说之。今且顺答。应释经文。即大分为二十段。初分别悉地时分品。初明成就悉地时分。即答云何扇底迦等三周。次圆备成就品。及奉请成就品。并补阙少品半。第二明成就支具。即答于此三种中各成何等事。次补阙少品半。又更别补其辨以下。三超答云何持护身。云何广持法。云何知作障碍相。云何诸药相。次被偷成物却征法品。第四明失物却得等法。即答云何失物令却得。云何分别为分数。云何受用成就物。次成就具支法品。第五明具足作悉地法。即答云何被破却着。彼次分别成就品。第六明三部悉地成就。即答云何上中下次第成就相。次奉请品。第七明入本尊室奉请。即答云何法请召。次供养品。第八明依部类或诸事业而供养之。即答云何修供养。又兼答诵何偈真言。次增威品。第九明香水浴身。加诸供养。重作护摩。增益神威。所持真言而速成就。即答云何试真言。次本尊灌顶品。
  第十明先承事了令真言主增威德故灌顶真言主。即答云何作真顶。次祈请及受真言品。第十一明受得真言主及阿阇梨分付。而念诵者速得悉地。即答云何当受付也。次满足真言品。第十二明依梦所见知所受持真言殊异作满足法令其满足。即答云何字得圆。次增力品。第十三明更作护摩及以妙好涂香花等。奉献本尊。增真言威。即答云何得增益。次护摩口。及备物品。第十四明为令持诵者速得悉地。说护摩法并辨备诸物。此则答云何作呼摩种种次第法用以何物等能令速成就也。次成诸物相品。第十五明得法验已成就诸物。即答云何成药相。次取物品。第十六明简好日时。及得善警界。取所成就物。即答云何受药相。次净物品。第十七明净所成就物。即答云何净治药。次物量品。第十八明所成就物量。即答云何药量分。次灌顶坛品。第十九明成就诸物秘密妙法。即答云何成就曼荼罗及云何灌顶曼荼罗。次光物品。第二十明光显所成就物。即答云何护诸成就物。及云何事法曼荼罗。今就初明成就悉地时分中为二。初明标说。次谓时节者下。二明正说时节也。约初标说为二。初明标说。次明劝进。此即标说。即答云何扇底迦等三问也。吉祥节上好宿曜等。是上中下成就扇底迦等时分。故云吉祥成就时节也。又三种成就扇底迦等三事。是无非吉祥。成就此等时节故云吉祥成就时节也。言时者。谓四时三时等。言节者。谓雨时冬时春时初后节也。又时即节故云时节。故后文云。谓时节者。八月腊月等。准文可知。
  经。行者知已寻求悉地。释曰。二明劝进。若不知时节。辄尔修行者。违世道理。神祇不感。凡世间森罗本则胜义。若违差别胜义亦难故。仁王般若云。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又云。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一二。真入胜义谛。准思可知。
  经。谓时节者八月腊月正月二月四月。释曰。二明正说时节也。于中为七。初明简月应作成就。次于月蚀下。二明月日蚀时应作成就。次或月一日下。三明通吉日应作成就。次若作最上下。四明就宿曜作成就时。次然十二月下。五单明就月日而简择日作成就时。次七月八月下。六广明就三时初后而作三事及以三种悉地。次于初夜分下。七明就时分作成就时。初明简月应作成就中为二。初正明简择月。次此等五月白十五日下。二明五个月作三种成就及三种事。此即初也。所言八月腊月等者。然东夏西天。相去遥远。指用时候。其有不同。今引诸文。略祥定之。西域记云。若乃阴阳历运。日月次舍。称谓虽殊。时候无异。随其星建。以标月名。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咀利那。六十咀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昼三夜三)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于时各五日月)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舒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又分一岁以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热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渐寒也。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或为四时。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谓制咀罗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当此从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谓頞沙荼月。室罗伐拏月。沙达罗钵陀月。当此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谓頞涅缚庾阇月。迦刺底迦月。末伽始罗月。当此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冬三月。谓报沙月。磨袪月。颇勤寠拏月。当此从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故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或前三月。后三月。随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斯皆边商殊俗。不达中国正旨。或方言未融而传译有谬。又推如来入胎。初生。出家。成佛。涅磐日月。皆有参差也。梵语杂名又云正月祖怛罗。二月吠舍(引)佉。三月际史吒(二合)四月阿沙(引)荼。五月室啰(二合引)缚拏。六月跋捺啰(二合)波娜。七月阿湿嚩(二合)具惹。八月迦㗚底(二合)迦。九月么罗誐始罗。十月布史(引)十一月娑誐叉么佉。十二月颇攞遇抳。彼西域文。应以准知。又良贲法师释仁王般若经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文云初年月八日者。此方四时。时各三月。皇唐御历。建寅为正。西国三际。际各四月。寒际之首当十一月。即同往古建子为正。黑半标元。二十三日即初八矣。如金光明第九。立为四时。如西域记第二卷云。从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为春三月。即正月二十三日为初年月八日也。南荆州沙门无行在天竺国。致于唐国诸大德书云。中国安居。正当汉地后安居。即五月十六日。又黑前白后。四部皆同也。今检诸文。彼天竺国立年初日。不同唐国。彼土年初。即用汉地正月十六日。然佛如来既出天竺。岂以远取汉地所指之日而示悉地成就时哉。今推文意。所言正月等者。月称。即取汉地之名。指时始终。定依佛国。是即译家随方标名。令人密知佛正旨也。若不尔者。成就时月相违圣意。所求悉地无成就期也。余时月等须从佛国年初之日。计其日数。即定四时。作成就也。
  经。此等五月白十五日应作上成就。释曰。二明五个月应作三种成就及三种事。于中为二。初明五个月白十五日应作上成就及扇底迦次即此五月下。二明五个月黑十五日应作中下成就及以二事。就初又三初直明应作上成就。次明时难。次此五个月下。三结明。此即初也。
  经。其四月时。下二明时虽也。此文云如上所说之难皆成就相。应作成就。若尔。文云唯有腊月无诸难事。若如所言者。不应作成就。无成就相故。然诸月以难相助成就。如良医药痛病令差。腊月无难。相助成就。譬如良药不通令差。岂不好事。何致此难也。
  经。此五个月下至应作扇底迦事。释曰。三结明也。言上成就者。如下文云。乘空自在而进。此为最上。又有多种。或得诸漏断尽。或得辟支佛地。或证菩萨位地。或知解一切事。或辨才多闻。或成吠跢罗尸。或成药叉尼。或得真陀摩尼。或得无尽伏藏。具上等事。名上中上成就之法。具如下文也。扇底迦等如常释也。
  经。亦即此五月黑十五日下至阿毗遮噜迦事。释曰。二明五个月黑十五日应作中下成就乃以二事也。言中下成就者。如下文云。藏形隐迹为中成就。又有多种。于身得大势力。先来懈怠而得精勤。入修罗宫。得长寿药成钵凝史迦天使。或能使鬼。或能成就婆罗坌尔迦树神。或成多闻。未经所闻。悟深义理。或合乐成。才涂足顶。即远所涉无有疲乏。如上所说悉地。名中成就之法也。言下成就者。世间诸事为下悉地。又有多种。令众喜见。或摄伏众人。或能征罚恶人。降诸怨众。及余下事名下中下成就之法。今更广引上下经文。而明此意。此经初品云。佛部真言扇底迦法。观音部真言补瑟征迦法。金刚部真言阿毗遮噜迦法。又云。扇底迦法。补瑟征迦法。阿毗遮噜迦法。于三部中各各皆有也。供养花品云。三部各有三等真言。所谓圣者说。诸天说。地居天说。是为三部。圣者说者。谓佛菩萨声闻缘觉说者。是为圣者真言。谓天说者。从净居乃至三十三天诸天所说。是为诸天真言。地居天说者。
  从夜叉罗刹阿修罗·龙·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护罗·部多·卑舍遮·鸠槃荼等所说。是为地居天真言。若作扇底迦法者。应用圣者真言。若作补瑟征迦法者。应用诸天真言。若作阿毗遮噜迦法者。应用地居天真言。若求上成就者。应用圣者真言。若求中成就者。应用诸天真言。若求下成就者。应用地居天真言。如是三部。各有三等成就也。分别成就品说三部上中下成就竟云。圣者真言为上成就。诸天所说为中成就。世天真言为下成就。复次佛部真言为上悉地。莲华部真言为中悉地。金刚部真言为下悉地。若欲以上真言欲求下成就者。得下成就。或以下真言祈求上者。得上成就。或以中真言成上下者。亦等成就。真言之中。具此四德。当知即悉上中下分。能成大果。谓令成满辟支佛位。谓令成满菩萨十地。乃至成佛。为大果报。具如彼说也。又献食品云。扇底迦法为上成就。补瑟征迦法为中成就。阿毗遮噜迦法为下成就。又云。扇底迦法上佛部。补瑟征迦法。中莲华部。阿毗噜迦法下金刚部也。此等诸文。或于所成明上中下。或约能成明上中下。或随行者之所乐欲于一真言而能得辨三品成就。如是种种。推寻可知(云云)。
  经。于月蚀时下至通上中下成就之物。释曰。二明月日蚀时应作成就也。成就最上悉地之物。是为成就最上之物也。成就上中下悉地之物。是为上中下成就之物。更检。物量品云。若欲成就雌黄法。五两为上法。三两为中法。一两为下法。若牛黄法。一两为上法。半两为中法。一分为下法。于诸成就物。具说上中下。而总结云悉地之法有上中下诸物数量亦复如是。然成诸物相品云。我今说成就物。所谓真陀摩尼。宝瓶。雨宝。伏藏。轮。雌黄。刀。此等七物。上中之上。能令种种悉地成就谓增益福德。乃至成满法王之法。况余世事。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三部真言。皆有如是胜上成就。于三部中。随受持者。具获五通。为上悉地。若依此文。随受持者。而有上中下物。又余文云。应取黄牛苏。乃至云以佉陀罗木榄苏作加持。令现三种相。暖能成敬爱。烟相变颜色。令寿命增长。火光相出现。足践于虚空。得成就大仙。诸余教法亦有此例。以意斟酌。
  经。或月一日三日下至诸一切事。释曰。三明通吉日应作成就也。宿曜经云。天竺每一月。分为两分。从朔至望为白月分。从望至晦为黑月分。文殊师利偈言。一三五七十。十一与十三。于二白黑分。所作皆成就。黑三夜七昼。十夜十四昼。白四夜八昼。一夜十五昼。于此黑白分。昼夜不成就。日中及中夜。已后皆通吉。凡凶恶之昼。午后通吉。凶恶之夜。子后通吉也。释曰。择时等。具如彼说。然今此文。但举通吉日。而兼余意。准文可知。
  经。若作最上成就下至鬼宿为最。释曰。四明就宿曜作成就时。于中为二。初明随所作事而择宿曜。次或如本法下。二明依随本法本尊所说所授宿曜时等而作成就。约初为三。初明约上中下成就择宿曜等。次若作猛利下。二明约猛利成就简择宿曜。次或与三种下。三明与三种事相应而作成就。此即初也。言上宿曜时者。上宿曜直日故云时也。宿曜经云。曜与宿合者。假如正月十五日是软宿。其日忽是太阳直日。即是好日。他皆放此。太阳直日月在轸。太阴直日月在毕。火曜直日月在尾。水曜直日月在柳。木曜直日月在鬼。金曜直日月在房。土曜直日月在星。右已上名甘露日。是大吉祥。宜册立受灌顶法。造作寺宇。及受戒。习学经法。出家修道。一切并吉。文意准知也。又时者。一日一夜而有三时。是故云时。具如下文也。中下成就。应取乙丙宿曜时等(云云)。鬼宿为最者。彼经云。鬼五星形如瓶。苾利诃馺拨底神也。姓谟阇耶。食蜜盅?稻谷花及乳。此宿直日。宜作百事。求声誉长寿。若理生事及诸严饰之相。拜官升位入坛受灌顶学密法并吉。若用裁衣。必有吉祥。此宿生人法合分相端正无邪辟。有心气合多闻足妻妄。丰财能检校处分。又足亲识故云鬼宿为最也。
  经。若作猛利下至宿曜时等。释曰。二明约猛利成就简择宿曜也。言猛利者。谓斗杀降伏等事(更检)若作此成就。还可作其宿曜时等也。言猛利宿曜者。彼经云。太阳直日月在尾。大阴直日月在女。火曜直日月在壁。水曜直日月在昴。木曜直日月在井。金曜直日月在张。土曜直日月在尾。右已上名金刚峰日。作一切降伏法。诵日天子咒。及作护摩并诸猛利等事。文意可悉。言时者。亦如前也。
  经。或与三种事下至三事而作。释曰。三明与三种事相应而作成就也。言三事者。谓寂灾等三事。若作此事。应用与其相应宿曜时等。若作成就者。亦依三事。可作成就(更检)。
  经。或如本法下至本尊指授。释曰。二明依随本法本尊所说所授宿曜时等而作成就也。行者所修本法所说宿曜时等。又本尊所授宿曜时等。依此应修。故云如依也。
  经。然十二月下至成就及事。释曰。五单明就月日而简择日作成就时。分文为三。初单明取十二月初半中间应作一切成就及事。次或取本尊下。二明取本尊指日。次或诸月中下。三单明诸月中通吉十三日亦作成就。此即初也。前虽以腊月为上成就时。而于其中。此十五日以为最好。故云于其中间应作一切成就及事(云云)。
  经。或取本尊指曰。释曰。二明取本尊指日也。圣意难测。故令取其日。也。
  经。或诸月中下至亦得成就。释曰。三单明诸月中通吉十三日亦作成就。于通吉中。此日亦最。故云诸月中白黑十三日亦得成就也(更检)。
  经。七月八月是雨时下至作扇底迦法。释曰。六广明约三时初后而作三事及以三种悉地也。分文为三。初明三时应作三事。次正月二月下。二明通一切事时。次五月六月下。三明三时应作三种悉地也。就初为三。初明雨时后节应作补底迦法。次九月十月下。二明冬初节应作补瑟征迦法。次三月四月下。三明春后节应作阿毗遮噜迦法。此即初也。前举五个月。只是最好月。今明广经诸月而准用之。随所作事。先举七八。以后诸月。亦同此意。若准前说者。七八两月各白十五。是扇底迦时也。两月各黑十五。应作补瑟征迦等。文中虽不分判。其旨盖如是矣(云云)下诸月亦复准之。
  经。九月十月下至作补瑟征迦法。释曰。二明冬初节应作补瑟征迦法也。九十两月各黑十五。应作其法。各白十五。准前可知。又十一月十二月。是冬后节。各白黑月。亦可准前文。只举初兼后节耳。
  经。三月四月下至作阿毗遮噜迦法。释曰。三明春后节应作阿毗遮噜迦法。各黑十五。是即其时。各白十五。亦可准前。
  经。正月二月下至通一切事。释曰。二明通一切事。是正二月。即前五个月中两月也。各白十五。应作上成就及扇底迦事。各黑十五。应作中下成就并补瑟征迦等二事。故云通一切事。又一切者。谓上中下成就也。事者谓三事也。
  经。五月六月下至三种悉地。释曰。三明三时应作三种悉地也。分文为二。初明三时应作三种悉地。次明九品分别。此即初也。是雨初节。五六两月。各黑十五应作下悉地。各白十五应作余二也。春冬及雨后节。各白十五应作上悉地。各黑十五应作中下二种悉地。故云如是春冬及雨后节亦应成就三种悉地(云云更检)。
  经。此中九品下至随类分配。释曰。二明九品分别也。三三种悉地。各有三品成就。故云九品也。于所成就。其类不同。或乘空自在。或藏形隐迹。或世间诸事。于此等类。各有三品。故云随类分配。若细分别。其品繁多。今总略说故云九品耳。
  经。于初夜分下成就时下至上成就时。释曰。七明就时分作成就时也。分文为三。初明作三种成就时分。次于初夜分下。二明作三事时分。次然于日月蚀时下。三明日月蚀时是最。此即初也。
  经。于初夜分是作下至补瑟征迦时。释曰。二明作三事时分也。分文为二。初正明依三事时分。次于此三事下。二明九品分别也。或广聚经凡一日一夜唯有三时。一是善事及吉事。二是凶事。三是瞋怒事。若欲恶凶猛事。取用黄昏时。作一切凶猛事。若黄昏得好时。不劳好月颙月。皆用得。若善事时节。用日午时。若嗔怒事时。皆用未时作。此意与今稍异。更应检耳。玉呬经云。若作降伏曼荼罗者。于日午时起首而作法。今此经云。于中夜分作。然日午中夜。同是降伏之时。故云尔耳。于三部中。各有三事。是为九品。又于三事。各有上中下。亦为九品。三部事类是为类也。随其三类相应发起。验知时节。既验知时节。于所现相。应辨上中下。故补阙少品云。于夜三时。是其上中下相。与时相应。即是成就相。时不相应。即非成就。其三种相。谓暖气。烟。光。如是三相应次第现。若上成就即具三相。若中成就具前二相。若下成就唯现初相。然约成就而有多种。今且引一种示其例耳。
  经。然于日月蚀时下至最是相应。释曰。三明日月蚀时是最。于中为二。初明日月蚀时是最。次明起首成就之法则也。前明悉地及以三事时分已定。恐守时分过失好时。故云不观时分。何况猛利及以阿毗遮噜迦事。日月蚀时最是相应乎。是故供养品云。若有依法作曼荼罗时。或日月蚀时。于此二时加法念诵。其福增高。不久成就也。
  经。凡起首成就下至类日应知。释曰。二明起首成就之法则也。若欲起首成就者。随所作事。应为断食。故云三日二日一日断食也。所现之相上中下事。随于品品。三二一异故云类日应知也。

  圆备成就品第十三
  圆为圆满。备为备足。谓先念诵遍数满已。将作成就。更复满足所阙支具。而令悉地速得成就。故云圆备成就品(所阙支具在下文也)。
  经。复次当说本法阙少成就支具。释曰。今此品。及奉请成就品。并补阙少法品半。明近修成就相中。二十段中第二。明成就支具。即答于此三种中各成何等事。此问意云。依三事法。承事念诵遍数满已。欲起成就。于其中间。各更令成何等事。是故有此二品半。而答此问也。分文为三。今此一品。初明成就支具。次奉请成就品。二明为成就故作奉请。后补阙少法品半。三开恐由放逸致有阙少。故说补阙法也。就初为二。初明标说。次若恐身力不济下。二明正说。此即初也。前说成就时分已竟。次当陈说所阙支具。故云复次当说也。言本法者。谓行者所修之本法也。虽遍数满。本法若阙所须支具。所期悉地不能速得。故次说之。
  经。恐身力不济勿须断食。释曰。二明正说也。分文为六。初明须断食。次念诵遍数满下。二明更须念诵护摩等。次取白㲲缕下。三明备真言索。次又合眼药下。四明备眼药。次若成就时念诵疲乏下。五明备白栴檀香水。次欲成就时下。六明应取善相。此即初也。若自身力堪能断食。必须断食。故前品云凡起首成就三日二日一日断食。今此文。且约身力不堪。故云勿须断食也。
  经。念诵遍数满下至观念本尊。释曰。二明更须念诵护摩等也。言遍数者。谓落叉为遍数也。今释落叉。且分二门。一者就观佛门。二约字句门也。初就观佛门明落叉者。兴唐释云。所言落叉者。此译为见。谓心住一缘明了现前也。若就世语。则是十万遍耳。第二句观佛在于心镜深窟中。乃至自形作本尊。先观本尊心上圆明净镜。镜中有窟状。中有本尊。即是真见佛也。见佛已。此佛心上复有圆明圆净。初观此极净心镜甚微少。后渐大也。对面宛然故云现前也。净无比。中有种子字。一心正观此种子字。即是诵彼字也。从此得见其心。又见己身如本尊体相。在佛心中。若观自心上圆明亦是如来本尊在中如是。展转相现不相妨碍。本尊清净。虽诸分别。剂此名见菩提之心。为初成佛种子也。此亦名为一见一境故名一落叉。此是出世行中先承事法。如此成是入信地也。二约字句门明落叉者。所谓藻叉者。此是隐语。梵音别。即是一见义也。令心住此境一缘不乱。字字相应。句句亦相应。想此一一字明白净彻如净明珠。一一字皆又明了。遍有光鬘。次第不断。而住其心。如甘露灌洒。如是一缘之时。假使有种种障起。或作大可畏像。诸散心人。见者狂乱。或作大声。假使山王亦可破碎。有如是事。时行者住真勇健菩提之心。一缘不动。无有取舍。故名住于一见。若不足者。虽经百年诵满千万落叉。犹不得成就。何况一落叉耶(云云)就今经文。若先念诵毕。欲起首成就。必更须念诵及以护摩等增益真言威。是故云念遍数满已欲起成就更须念诵等也。故大日经云。复次秘密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如是计都鹄伽伞盖履屣真陀摩尼及安膳那药嚧遮等。持三落叉而作成就。亦得悉地。即义释云。次明所成药物。谓如上且先一落叉。次二月持诵已。作曼荼罗。于中置此所成物。而作念诵更三落叉。方成也(云云)。若念诵护摩等。必有花香供养等事。略举五供养。为花香供养。又复花香略举五供供养。养言广显普供。诸美妙赞。名为赞叹。心念本尊。是为观念。又花香供养。是身密。种种赞叹即语密。观念本尊是意密。若备三密。一切悉地。速得成就。是故云也。
  经。取白㲲缕下至七百遍。释曰。三明备真言索也。于中为四。初明作索法。次于晨朝时下。二明用索法。次佛部真言索下。三明所用真言。次其持诵绳下。四重明用索之时。此即初也。供养法云。佛部中用线纯白色。莲花部中用线黄色。金刚部中用线赤色。此等诸色。常备具在身。方作法。结大界。具如彼也。又此经上卷持真言法品云。复取白㲲丝及以麻缕。便令童女染作红色或郁金色。合作线索。作真言结。一真言一结。满一七结。置本尊前。以真言真言索一千八遍。念诵之时。及护摩时。若消息时。午暮时也。皆持系腰。眠不失精。常应系佩。今此文云如前作法者。即指此品也。或广聚经云。取好綖净洁者。得须赤色。童女合作綖。咒师与童女五味汁令饮。綖长五尺五寸。成须五尺。取二十条。合并在一处。唯紧合之。作三个北斗形。用金作之。若无金银亦得。胡印子里许克之。取三颗菩提子。于神边著于索上。三处着之。此是护身吉祥索法。此索者名定成就。此索不得用蚕虫。唯得用白㲲及藕丝。若作嗔怒索者。绯色綖作系。若作凶猛索者。用青色綖作带之。若欲作一切事者。用白色索带之。今文所说当其一耳。
  经。于晨朝时下至不失精。释曰。二明用索法。如文可知。
  经。佛部真言索下至莎嚩诃。释曰。三明所用真言也。于中有二。初正明真言。次初中后下。二明应诵求请句也。就初又三。初明佛部俱摩履真言。次明莲花部矩笼拟(鱼以反)抳真言。次明金刚部忙莽鸡真言也。言佛部真言索等者。意云。若作佛部真言索。用俱摩履真言。又于佛部而加持索之真言。故云佛部真言索等也。莲花金刚两部真言。亦准此也。
  经。初中后分下至当部用之。释曰。二明应诵求请句及当部用之也。三部各有真言索真言。是为初中后分。分谓分类。即部类也。于三部真言。间隙间隔之际。应诵求请句。是故云初中后分间等。又间者加也。谓初中后分。应加诵求请句也。求诵句者。谓求请所求愿之是类也。光物品云。随其所用真言。初且诵其真言。次诵求请之句。复中间诵其真言。复诵求请之句。后亦请其真言。还安求请句。如是真言之中。三处上中下分安置求请之句。最后安其虎?泮吒莎(去)诃(去)字。所谓阇嚩(二合放光)攞阇嚩(引二合)攞也(合放光)悉地(成)驮也(合也)你(去)[畢*也](威耀)你(去)跛耶(合威)耀你(去)跛跢(去二合)南(诸威耀音)帝阇(润泽)帝阇也(合润泽)拔驮也(合增长)[忄*巳]尾览摩(莫延迟)阿(去)尾赊(遍入)啰乞沙(二合护持)散你(轻)甜(合端现前)俱(上)噜(甘)?泮吒莎(去)诃(去)以如是等求请之句光显其物。前后中间。种种重说。亦无所妨。然彼品文。意在光显。今文意约求请加持其事各别不可乱用。但且引彼示法则耳。若行者所修本法。无有求请句。应安其句。此三种明。不许错用。故云当部用之。
  经。其持诵绳下至令除难障。释曰。四重明用索之时也。每日以部母咒等而为光显。若然诸事时无有障难。是故云也。
  经。又合眼药下至持诵百遍。释曰。四明备眼药也。分文为三。初明合眼药法。次成就之时下。二明用药法。次佛部合眼下。三明所用真言。此即初也。九种物相和以真言持诵。故堪为眼药。在文可见。
  经。成就之时下至梦预警见。释曰。二明用药法。次用药法。如文可知。
  经。佛部合眼药真言下至莎嚩诃。释曰。三明所用真言也。于中为二。初正明真言。次此三真言下。二明用咒法式。就初又三。即三部合眼药真言。在文可知。
  经。此三真言下至除于沉睡障。释曰。二明用咒法式也。言本部者。与当部意同也。每部持用合眼药。复非但用合药。或单咒水。数洗面眼。亦得除障。
  经。若成就时下至而饮三掬。释曰。五明备白栴檀香水也。分文为二。初明作香水法。次而饮三掬。此一句。二明用水式。如文可知。
  经。欲成就时下至应取善相。释曰。六明应取善相也。分文为三。初明劝取善相。次方欲成就具善相下。二正明示善相。次见此相已下。三明结劝。此即初也。
  经。方欲成就见善相者。释曰。二正明示善相也。分文为二。初正明示善相。次于此相中下。二明分判。初中又二。初明标显。次正示善相。此即初也。
  经。谓商佉下至及见翚虹。释曰。二正示善相也。有四十余善相。于此等中。若随得见一一善相者。则是成就之相也。右旋印。莎悉底迦印。吠陀声(云云)根药及果者。玉呬经云。种种根药。谓毗多罗根。竿子根等。其果子者。谓阿么罗果。石榴果。摩路子果。补桃果。枣柿子迦必他果阿么罗果子。于诸根中。毗多罗根为上。其果上中石榴为上。又具如上文献食品。然今此相不择根果。若得见一一者。亦是善相也。鹘。功忽反。斑鸠也。鹧。之夜反。鹧鸪似服鸟而大也。鸪状如乌而白文。其名曰鸪?也。鹦于耕反。山海经。黄山有鸟。其形如鹗。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䳇]。今时亦通呼为鹦鹉也。鹅我柯反。形如雁。人家所畜者也。鹤河各反。大鸟也。翚呼违反。尔雅伊洛而南素质五辨皆备成章曰翚。又曰鹰隼。丑其飞也。说文大飞也。
  经。于此相中下至为下成就。释曰。二明分判也。分文为三。初明判上中下。次明九品分别。三总判善恶。此即初也。细雨天华等。为上成就也。雷声庆云闪电微风等。为中成就也。所余皆是下成就相也。次于此三相九品分别如文也。
  经。如上所现下至不成就。释曰。三总判善恶。文意易知。结劝如文也。

  奉请成就品第十四
  奉请者。是启请祈愿之辞也。成就者。即备长成终之义也。谓行者以真实心启请祈愿三部诸尊。以大慈悲降赴道场。令我所愿备长成终。故云奉成就品也。
  经。次说奉请成就之法。释曰。二明为成就故而作奉请。犹答各成何等事也。分文为二。初明标说。次如前所说下。二明正陈说奉请法。此即初也。前品粗说所阙支具。而未陈说奉请法式。今次说之。故云次说也。奉请诸尊。令法成就之法。令成就之法故云成就之法也。
  经。如前所说下至广以陈说。释曰。二明正陈说奉请法。分文为二。初明结前生后。次若上成就下。二明广陈说也。初亦为二。初明结前。次若不善相下。二明生后。此即初也。如前所说者。即指时分品。以前五个月及雨时冬春月而为时节。又时谓五个月。节谓雨时冬春初后节也。好宿及曜以为星曜。谓吉祥成就时节中好宿曜也。又通吉宿曜等是为星曜也。及瑞相等者。即指前圆备成就品之所说。且举瑞相。等取所余。故云等也。如是等事。约作曼荼罗及成就时。故云于作乃至广以陈说。
  经。若不善相下至而作成就。释曰。二明生后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善相现即修护摩然后作法。次明依前所说曼荼罗地而作成就。此即初也。返前所现者。及余不吉祥相。以为不善相也。随所修部。以部母明修护摩法。诸不善灭而得成就也。前所分别者。即如前择处品等所说者是也。
  经。若上成就下至成就稍迟。释曰。二明广陈说也。分文为三。初明作成就之处。次简地定已下。二明结护道场。次欲作曼荼罗时下。三明奉请。就初文为四。初明三种成就之处。次于有舍利下。二别明上品之处。次凡是猛利下。三明诸成就之处。次此是秘密下。四明略结。此即初也。三部各有寂灾等三事真言。随其真言。地色不同。分辨地等与法相应故。云与真言相应处作也。若不作者。又作犹用也。善也。若不用此处起作。所修成就不速。故云迟也。
  经。于有舍利骨下至决定成就。释曰。二别明上品之处也。有舍利骨制底者。凡举一切有佛身骨等处。于此等处佛诸教法皆得成就。非是外法成就之处。故云内法也。言舍利者。释曰身。亦云体也。有云。舍利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于舍利有全身碎身。身体不散。是为全身舍利。身体分散。以为碎身舍利也。璎珞经。善吉问。生身。全身。碎身。功德等耶。佛言不等。色身言教化训。三业具足清净。众生得至道场全碎舍利。正可威神光明。供养得福。是故不等。是即以全碎比况现在色身佛故云不等。今文且指全碎身骨。以为舍利。不欲论说功德差别。只取诸成熏修力。大威德诸天所护持。故法验易成耳。言制底者。亦云支提。亦云制多。皆是彼方言音不同。阿含明四征(知荷反)谓生处。得道。转法轮。入灭。四所起塔。有云。支提无骨身者。是不必尔。何者。生处等四处制底。而无身骨。八大制底。而有身骨故。又云。塔婆或偷婆。此翻方坟。亦言灵庙也。杂阿含第四十二云。阿伽罗偷。应云鸯加罗偷波。此云灰塔。又鞞婆沙第九云。鍮波。应云私鍮波。又云窣睹波。唐云高显。言塔讹化。今谓。制底。支提。制多。塔婆。偷婆。私鍮婆。窣睹波。皆是彼方言音不同。广略异也。佛生处等者。即伽耶城以为佛生处也。等取降魔处。转法轮处。佛涅槃处等。故云等也。八大制底者。即安置佛舍利塔也。准付法藏。先为三分。谓人·天·海。人中一分。复分为八。若于此八制底之处作成就者。而最为上也。菩提道场无一切难等者。则如来成道之处。即法身生处也。然下犹有也。谓天摩尚于彼处修行不成其难。况余诸类乎。余如文知。
  经。凡是猛利下至于窟中作。释曰。三明诸成就之处也。文中略说六种成就之处。在文易知也。若欲成就等者。得不思议力。任运自在。令此等众随意驱使。不敢违逆。故云成就女药叉等。简择成就之处。具如择处品等。
  经。简地定已下至速得灵验。释曰。二明结护道场也。于中为五。初教结地界法。次作一白幡下。二明结八方界法。次复次金刚钩下。三明结上方界法。次外曼荼罗下。四明护曼荼罗门。次其台中心下。五明结护中心。就初又二。初略明结地法式。次初以成辨下。二正示结地法式。此即初也。
  经。初以成辨诸事下至辟除诸难。释曰。二正示结地法式。于中为二。初明辟除诸难。次以佉达罗木下。二明钉撅结地。此即初也。枳利枳利忿怒真言等以为成辨诸事真言。若准玉呬经。若作佛部中无能胜等曼荼罗者。应以最胜佛顶真言作净法。若作莲花部曼荼罗者。应以吉祥明。或以悉湿嚩(引)嚩(上)诃明作净地法。若作金刚部曼荼罗者。应以军荼利忿怒真言作净地法。其最胜佛顶湿嚩(去)嚩(上)诃及军荼利此等三尊。各于本部是其能辨诸事。是故于一切事用此真言。一切事者。谓净地法。及以护身。加被弟子。辟除诸难。清净香等。于此等事。悉皆通用。或依本法所说。应当用之。又案。彼经云。若于圣迹牛所居处。于岩窟中及山顶上先所净地。亦于屋上并与石上。或制底边。及于坦潬上。诸江河边。如是之处作曼荼罗者。不须堀地及以治打。勿疑高下等过。随其地势扫治洒水。手按其地。诵真言。即成清净。或于作曼荼罗处。有其地过不得除者。但以真言而作清净。亦得成就。若作急速之事作曼荼罗及作辟除鬼魅所著。并与自身灌顶曼荼罗者。勿须细简其地。随宜而作。都以枳利忿怒真言持诵香水。先洒其地。及洒亦净以为净地。文意准知。
  经。以佉达罗木为橛下至橛头少现。释曰。二明钉橛结地也。广聚经作五色橛法式云。若欲作一切事。用白檀为之。若嗔怒作恶之时。用赤铜作橛。若作凶猛之时。用铁为橛(五枚)若作善事之时。用却地罗木为橛。若作怨敌事之时。用死人骨为橛。今经所指。是于五橛即其一也。签七廉反。划又作剟铲等。初产反。
  经。作一白幡下至竿上。释曰。二明结八方界法也。分文为二。初明白幡悬东面以为幢帜也。次以金刚墙下。二明正结八方界。此即初也。
  经。复以金刚钩下至金刚钩栏。释曰。三明结上方界法。如文可知也。
  经。外曼荼罗门下至而护其门。释曰。四明护曼荼罗门也。分文为二。初明护三门。次此等护门下。二明通用。此即初也。
  经。此等护门下至通护三门。释曰。二明通用也。又分为三。初明通用。次此三圣下。二明能护所以。次此是以下。三且略结。就初又二。初明三护通三部。次或用下。二明一护通三门。悉如文也。
  经。此三圣者下至无有能坏。释曰。二明能护所以也。
  经。此是秘密护成就物。释曰。三且略结也。
  经。其台中心埋五宝物。释曰。五明结护中心也。于中为二。初明五宝结护。次若于本念诵室下。二释伏疑也。就初又三。初明埋宝结护。若于人民下。二明置宝结护。次以上五处下。三明置宝法式。此即初也。言五宝者。下文云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或云金。银。真珠。瑟瑟。颇黎等。玉呬经云。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或珠。或宝。余言一切宝者。应知五宝等也。彼文云。作曼荼罗时。七日已前。往于其地。如法护身。及护弟子。供养地神。及其地方起堀。除去地过。若不去过而作法者。必不成就。是故当除其地骨石炭灰树根虫窠及瓦砾等。尽去令净。次当细捣其所掘土。还填其处。打令坚实。复以牛尿散洒。令润洒已。还打捉令平正。犹如手掌。次以牛粪和水。从东北角右旋而泥。复于中心穿以小坑。持诵五榖及五种宝五种药草。安于坑中。还令平正。如是置宝。及净治已。次应当作受持地法。又三日已前。各用本部辨事真言。持诵香水。于日没时用洒其处。次以右手按其地上。持诵曼荼罗主真言。以心受持。此名受持地法。文意准知。
  经。若于人民下至亦复如是。释曰。二明置宝结护也。此有四处。谓人民集会处。若于中庭及与室内或佛堂中。此等四处。不假掘地也。
  经。以上五处下至不假掘地。释曰。三明置宝法式也。言五处者。若但取置宝之处。应云四处。而今双取埋宝置宝之处。故云五处。香水洒净。通于五处。不假掘地。但在四处。今依通义故云五处。
  经。若于本念诵室下至亦不合作。释曰。二释伏疑也。有人闻前云于上好处作成就法。疑移本处更于好处作成就法。是故释云本求好处既作念诵。如何舍本更赴余处。故云若于本念诵室中作此法速得成就也。又闻前云若欲成就入诸穴法。于窟中作。谓于余法亦窟中作。是故释曰。于窟中作。但约要入穴法之人。不在余法。故云于诸窟中不合作成就法也。又闻于相应处而作成就。谓若得相应上好之处于破坏杂秽之处亦须作法。是故释云于坏室中亦不合作也。
  经欲作曼荼罗时下至如对目前。释曰。三明请也。分文为二。初明奉请。次奉请凡一切物作奉请下。二明所以。就初奉请为六。初明奉请日时法则。次而奉请言下。二明奉请辞。次又阏伽花香下。三明供养诸方神。次又香涂手下。四正明接物奉请。次复以烧香下。五明薰物奉请。次又复断食下。六明略作曼荼罗奉请。此即初也。一切诸尊唯在心中。如镜中具有万像。能请所请。能供所供。坛场土地。自他依正。不超一念。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亦非有非无。如是深观三部法诸尊。故云观念诸尊也。曲躬恭敬。故云敬也。瞻仰尊颜。故云仰也。曲躬瞻仰。以心为本。故云敬仰心也。又敬仰是身密。观念即心密。奉请是语密。如是三业。皆是无非不生微密不思议法。故名三密。亦是诸佛秘藏故云密也。亦非人天及诸权乘之所能知。故云密也。
  经。而奉请言下至令我成就。释曰。二正明奉请辞也。于中又二。初正明奉请辞。次如是乃至下。二明举初例后。此即初也。物举诸部。故云三部内等。别举自己所修藏中。故云于本藏中也。念诵护摩。及坚持戒。此为真心先行已讫。供养诸尊。故云以此真心等。又供养通于先行后修义无妨也。愿日日降赴。受我微诚。以大慈悲与我悉地。故云愿后七日等也。
  经。如是乃至下至然后作法。释曰。二明举初例后也。谓奉请日日如是。然后应作成就法也。
  经。又阏伽花香下至一方护世神。释曰。三明供养诸方神也。又二。初明别供一方神。次例三方。此即初也。
  经。乃至三方皆应如是。释曰。二明例三方。皆悉如文也。
  经。又以香涂手下至而奉请之。释曰。四正明接物奉请。如文也。
  经。复以烧香薰物奉请。释曰。五明薰物奉请。如文可悉。
  经。又复断食下至用奉请物。释曰。六明略作曼荼罗奉请也。分文为三。初明略作曼荼罗法。次于莲花上下。二明置物供养持诵之法则。次凡一切物下。三明历一切而作奉请及受持等也。就初为三。初略明劝进。次或但用一色下。二正明作曼荼罗。次各以心真言下。三明奉请供养。此初也。非好时日不合作之。为物奉请。故云用奉请物。又物字亦应属后文初。若尔者。后文但用一色。是所成物之一色也。
  经。或但用一色下至置无能胜。释曰。二正明作曼荼罗。或种种色。或随用一故云或但用一色。又但用一色。是所成物之一色。物字如前所释。今依一义分判文也(云云)。
  经。各以心真言而请供养。释曰。三明奉请供养。如文也。
  经。于莲花上下至盛置莲花上。释曰。二明物供养持诵之法则也。亦为二。初明置物供养法则。次加以手按下。二明持诵法则。此即初也。
  经。加以手按下至其物即成奉请。释曰。二明持诵法则也。中有众多法则。皆悉如文。前所说者。指前圆备成就品等也。服字恐误。应是眼字。持诵自眼。用看其物。口诵真言。亦是一种法则。如是修法。其物即成就。故云其物即成。又如是作法。所作之法。即于其物即成奉请。然奉请字。通于前后。若属前文。即如所释。若属后文。即为后文发言之端。今从一释。是故即成奉请四字以为句末也。
  经。凡一切物下至作此奉请法。释曰。三广明历一切而作奉请及受持等也。分为四。初明历一切物作奉请法。次曼荼罗中下。二明一坛中而通受持光显诸物。次亦通净物下。三明通灌顶。次若作此法下。四明结示。此即初也。于中为二。初明奉请之功能。次或于本法下。二明正历一切应作奉请也。
  经。或于本法下至作此奉请法。释曰。二正明历一切应作奉请。如文也。
  经。曼荼罗中下至光显其物。释曰。二明一坛中而通受持光显诸物。又为二。初正明通受持光显诸物。次于中若作下。二明受持等之功能。此即初也。
  经。于中若作下至亦不得便。释曰。二明受持等之功能也。
  经。亦通净物下至灌顶自身。释曰。三明通灌顶也。又二。初正明通灌顶。次此是秘密下。二明灌顶之功能。此即初也。
  经。此是秘密下至胜曼荼罗。释曰。二明灌顶之功能也。
  经。若作此法不久得成。释曰。四明结示也。

  补阙少法品第十五
  补者补助。阙即阙少。补是能护阙谓所济。然恐修真言者。若由放逸有所阙少。故有此品。次演说之。于行者有多阶位。若细论者降佛以下。犹有放逸。何况凡位乎。故持诵真言。补于阙少。修行坛场。以助不足。今此品中。陈示其旨。令修行者速得成就。故云补阙少法品。又于品中。虽答持护身等四问。而意不离补助阙少。是故经家总在一段。名为补阙少法品也。
  经。我今当说补阙少法。释曰。从此以下。至手按其物而加念诵半品之文。三明恐由放逸有阙少。故说补阙法。犹答于此三种中各成何等事也。分文为二。初明标说。次从受持物已下。二正明补阙法。此即初也。
  经。从受持物已下至如是作法定得成就。释曰。二正明补阙法也。分文亦二。初明为设补阙之法陈勤修相。次或由放逸下。二正明补阙法。此即初也。然就文有三双一只。谓身心洗垢对。灭罪增福对。进善止恶对。一业而护三。初对三句。谓三时澡浴。及供养。并护摩手按。言手按者。加以手按。持诵其物等。是为手按复是别句。前文云加以手按持诵其物千遍或一百遍。故今取属护摩。且为一句耳。澡浴洗身垢也。供养及护摩。俱洗心垢。由心无染着。物亦有灵验。故可按物。同为洗心。是为身心洗垢也。第二对八句。谓换衣断食。增供礼拜。忏悔随喜。劝请发愿也。换衣是外洁。断食内洁。若内外净洁。所得果报。微妙第一。况于诸尊增加供养故为增福也。身结密印。口诵密言。心观诸尊。普礼海会。无始罪障。一时消灭。何况忏悔随喜等皆是灭罪之方便乎。故内灭罪。是为灭罪增福也(云云)。第三对四句。谓读经。及作曼荼罗。归依。受戒也。读经及作曼荼罗是进善也。归依受戒即止恶。是为进善止恶也。言护身者。单是一句。于三业中。且举一业。意口不离一身业故。是为一业也。以一印契印定三处及五处等。三业俱护故为护三。是为一只也。又十度释者。澡浴即是慧度。澡浴无量劫愚痴业种垢。获得三种慧。悟解世间出世间法。博达五明甚深义理。故云澡浴也。三时供养及护摩等。是施度。施设百种香味等。供养诸尊故。缘此度故。即灭无量劫悭吝业种。获得三种施。现在获得富饶。资缘具足。心得自在。寿命长远。又以手按物。意亦在利生故。亦为施也。换衣断食增供等。即忍波罗蜜也。脱却嗔恚粗蔽垢衣。而着惭愧忍辱净衣故云换衣也。苦节滋味。忍耐饥闷。是为断食也。随善恶等诸法兴起。谛观诸法甚深道理。是为节日供养等法。皆须增加。此即害怨耐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之意也。又换衣是忍度义。意如前也。断食即精进。勤励苦节故也。供养增加。此即力度也。修真言者。于世出世而有劣意业种。若常增加。诸尊加护。决定胜解。一切天魔恶友不能移易。获得不退转也。礼拜忏悔等。以为方便度。然行者为诸有情普礼诸尊。修忏悔等。回向发愿。即除无量劫无善巧方便业种。获得二种方便善巧。所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有情方便善巧也。读经此即智度也。依能诠教获得二智。断二种障。证得一切法如幻如阳焰等。不久满足十地故也。作曼荼罗以为禅度也。择弃心地烦恼株杭。平治清净法界定地故也。归依受戒。是归依三部海会诸尊。受三昧耶等戒。即为戒度也。护身是愿度也。何者。修真言者。结此契时。作此大悲心。无尽生死中。恒被大誓甲。为净佛国土。降伏诸天魔。成正觉故。被如来甲胄故。是故愿波罗蜜文云。即灭无量劫恶愿业种。获得二种胜愿。所谓求无上菩提愿。利益有情愿。文意可知。又十度互相助。文亦应互指也。
  经。或由放逸致有阙少至一十万遍。释曰。二正明说补阙法也。分文为三。初明持诵部母明补阙。次复应作此曼荼罗下。二明作曼荼罗补前阙少。次却后作三簸多护摩下。三明作三簸多护摩也。初亦为二。初明诵二十一遍而补阙少。次明念诵一十万遍而补阙少。此即初也。
  经。或若有阙更须念诵一千万遍。释曰。二明念诵一十万遍而补阙少也。如初犯罪被罚尚轻。若再犯之被罚更重。须念诵十万遍也。
  经。复应作此下至方作成就。释曰。二明作曼荼罗补前阙少也。就文为二。初正明作曼荼罗补前阙少。次如是供养毕已下。二明求得好梦及供养所作曼荼罗地。就初文为三。初明作佛部曼荼罗补前阙少。次如前所说佛部下。二明作莲花部曼荼罗补前阙少。次如前所说佛部曼荼罗此金刚部下。三明作金刚部曼荼罗补前阙少也。初亦为三。初总标示。次其曼荼罗下。二正明作坛法。次各以本真言请下。三明供养诸尊法式。此即初也。
  经。其曼荼罗方四角下至拔难陀龙王。释曰。二正明作坛法也。东面者。谓中央东。言右左者。先右边置。后左边置。以后诸文。准此知之。八方神位。准常列之。
  经。各以本真言下至依法供养。释曰。三明供养诸尊法式也。分文为四。初明奉请供养。次然后护摩下。二明护摩供养。次所供养物下。三明所供物之法式。次非但补阙下。四明劝进常作此檀。供养诸尊。此即初也。诸尊各有真言。是为本真言。又于三部各有心真言。是为部心明。具如供养法也。
  经。然后护摩下至补愆过法。释曰。二明护摩供养。如文可知。
  经。所供养物下至速得成就。释曰。三明所供物之法式也。言鸟那啰及砂糖和酪者。于所供中且举其要耳。滋充约身。欢喜约心。若依此作者。诸尊欢喜。令修行者速得成就。是故云也。
  经。非但补阙下至随力而作。释曰。四明劝进常作此坛供养诸尊也。
  经。如前所说佛部曼荼罗法此莲花部法亦皆同彼。释曰。二明作莲花部曼荼罗补前阙少。分文为三。初引前成后。次唯改圆作下。二正明改作。次此是莲花下。三明结示。此即初也。安置四门分布界道等与前不异。故引前成后也。
  经。唯改圆作其量随意。释曰。二正明改作也。分文为二。初明改坛样等。次明安置诸尊。此即初也。
  经。东面置观自在下至能辨诸事。释曰。二明安置诸尊。如文可知。
  经。此是莲花部补阙曼荼罗法。释曰。三明结示也。
  经。如前所说下至金刚部亦复如是。释曰。三明作金刚部曼荼罗补前阙少也。分文为三。初引前成后。次然须方下。二正改作次此是金刚下。三明结示。此即初也。
  经。然须方作其量随意。释曰。二正明改作。分文为二。初明改坛样。次明安置诸尊。此即初也。
  经。东面置执金刚下至皆如前说。释曰。二明置诸尊。如文可知。棓补后反。大杖也。税也。
  经。此是金刚部补阙之法。释曰。三明结示也。
  经。如是供养毕已求得好梦。释曰。二明求得好梦供养所作曼荼罗地也。分文为二。初明求得好梦。次明供养所作曼荼罗地此即初也。
  经。晨朝澡浴下至牛粪遍涂扫。释曰。二明供养所作曼荼罗地也。
  经。却后作三簸多护摩。释曰。三明作三簸多护摩也。分文为五。初明总劝进。次右边置酪下。二明置物法式。次然后以不散乱心下。三正明作三簸多护摩。次其物若大下。四明随所成就物护摩法式亦异。次三簸已洗灌下。五明洗灌项供养等更加念诵。此即初也。
  经。右边置酪下至次第安置。释曰。二明置物法式。就中为二。初明安置护摩所用物等法式。次所成就物下。二明安置所成就物法式也。初又为二。初明安置护摩所用物法式。次初敷青俱蒌草下。二明置物先供二尊等。此即初也。如文可知。言三簸多。此云竟也。[/舛]字。芳万属愿二反。量也抒也。
  经。初敷青俱蒌草下至作护摩事。释曰。二明置物先供二尊等供。然后作护摩也。
  经。所成就物下至土器等。释曰。二明安置所成就物之法式也。于中为三。初明置物之器。次明置器之物。次明隐覆其物。此即初也。言金银熟铜等者。如文可知。嚩弭迦(云云)。
  经。敷阿说他树叶下至置成就物。释曰。二明置器之物也。不是同时具用诸药等。随取一一而用敷之。故云随取敷之。先未审重数。今明其重数。故云五重等也。
  经。复以叶五重下至所盛之器。释曰。三明隐覆其物也。
  经。然后以不散乱心下至是名三簸多护摩法。释曰。三正明作三簸多护摩也。分文为四。初正明作三簸多护摩。二明遍数限量。三明三簸多时法式。四明诫劝。此即初也。
  经。经一千遍下至遍数之限。释曰。二明遍数限量也。
  经。三簸多时下至还须如是。释曰。三明三簸多时法式也。若准光物品。每日三时。以香薰之。以香水洒。以真言加被。观视其物。以吉祥环贯置指上。撝按其物。以牛黄水或白芥子洒散物上。及于节日加诸供具。奉献彼物。具如彼品说也。
  经。于成就曼荼罗下至不久即得成就。释曰。四明诫劝也。言三种相者。谓光焰为上。烟气为中。熅暖为下也。更有三种成就之相。如上说也。
  经。其物若大下至三簸多之。释曰。四明随所成就物护摩法式亦异也。分文为三。初明随便宜置物三簸多。二明随所成物法式亦异。三明随所成物所用殊别。此即初也。
  经。若成有情之物下至但称其名而作护摩。释曰。二明随所成就物法式亦异也。
  经。其成就物下至速得成就。释曰。三明随所成物用殊别也。
  经。三簸多已洗灌令净下至而加念诵。释曰。五明洗灌灌顶供养等更加念诵也。中有多事。悉皆如文也。
  经。又更别辨其线下至如法持诵。释曰。从此以下。大段第三。超答云何持护身。云何广持法。云何作障碍相。云何诸药相。即分为四段。此即初答云何持护身也。分文为二。初明持诵护身之物。次明持诵花等。就初又四。初明辨线如法持诵。次明辨臂钏等五种之物如法持诵。三明勤进。四明护身物之功能。此即初也。
  经。譬钏衣下至如前持诵。释曰。二明辨臂钏等五种之物如法持诵也。
  经。欲作成就之时下至拟充后用。释曰。三明劝进也。
  经。如是念诵下至持诵备拟。释曰。四明护身物之功能也。
  经。花等供养之物下至置于侧近。释曰。二明持诵花等。若持诵花等。必有持护能故。
  经。次则依作曼荼罗下至而作成就。释曰。从此以下。二明答云何广持法也。就文为二。初总明劝进。二正明广持法。此即初也。
  经。用能辨诸事下至然后作法。释曰。二正明广持法也。分文为二。初明三部各别辨广持法。次复次说通三部秘密曼荼罗下。二明三部通总辨广持法。就初为二。初明三部各别辨广持法。次若于此等曼荼罗中作成就下。二明三部曼荼罗之功能也。就初为三。初明佛部成就诸物曼荼罗。次如前以五彩色作下。二明莲花部成就诸物曼荼罗。次如前方作下。三明金刚部成就诸物曼荼罗也。就初为三。初明结净漫荼罗处。次其曼荼罗下。二明正作曼荼罗。次此是佛部成就下。三明结叹也。就初为三。初明持诵线瓶结净其处。次其时于外下。二明祭祀八方神等。次于其瓶上下。三明更以四物结护其处也。
  经。其曼荼罗或用干末下至此亦如是次第应行。释曰。二明正作曼荼罗也。
  经。此是佛部成就下至增加卫护。释曰。三明结叹也。
  经。如前以五彩色作下至应当此中作成就法。释曰。二明莲花部成就诸物曼荼罗也。
  经。如前方作下至亦皆如是。释曰。三明金刚部成就诸物曼荼罗也。
  经。若于此等曼荼罗中作成就下至此是三部秘密之法。释曰。二明三部曼荼罗之功能也。
  经。复次说通三部秘密曼荼罗。释曰。从此以下。二明三部通总辨广持法也。分文为二。初总明标说。次明正陈说法。此即初也。
  经。如法界通下至遍置诸印。释曰。从此以下。二明正陈说也。分文为四。初明作曼荼罗。次明王真言下。二明辟除诸难。次所有一切诸事下。三明归命启请。次其成就物下。四明成就其物也。就初为三。初明作曼荼罗。次以诸羹香下。二明应供养。次若如是作法下。三明结叹也。就初亦二。初明作曼荼罗。次于中所作下。二明结叹。此即初也。言莲花金刚者。观自在印。以为莲花。以金刚印而为金刚也。
  经。于中所作至毗那夜迦。释曰。二明结叹也。言顶行者。玄法阿阇梨云。魔波旬此为顶行也。
  经。以诸羹香下至此是秘密之法。释曰。二明应供养也。于中为二。初明光显供养所成就物辨加向陪供养曼荼罗主。次明于外如法祭祀。此即初也。
  经。供养毕已下至奉献阏伽。释曰。二明于外如法祭祀也。
  经。若如是作法本尊速得有验。释曰。三明结叹也。
  经。以明王真言下至置于左边。释曰。从此以下。二明辟除诸难也。分文为八。初明持诵芥子及以手印真言辟除诸难。次于其八方所下。二明八方各置丈夫辟除诸难。次于本藏中所有护身下。三明掷护身印等及散白芥子以击难者。次必若不止下。四明以好饮食除诸难众。次一切护法下。五明九种护法以除诸难。次或若不辨下。六明安置当方器伏以除诸难。次此亦不辨下。七明诸方置那罗遮器伏或弓箭等。次或与助成就人下。八明用助成就人辟除诸难。此即初也。
  经。于其八方所下至手执幢旗。释曰。二明八方各置丈夫辟除诸难也。于中为四。初明正置丈夫。次明其人身衣之色。次明丈夫所须。次明其人所作。此即初也。
  经。帝释白色下至皆亦如是。释曰。二明其人身衣之色也。
  经。其人皆须下至善知难相。释曰。三明丈夫所须。于中有十一所须之事。于颈两肩交络花鬘。以为一事。所余十事。在文可见。然前七事。全在身上。器仗等四。属在身外也。
  经。若有难至下至不动本处。释曰。四明其人所作也。
  经。于本藏中下至散击难者。释曰。三明掷护身印等。及散白芥子。以击难者也。行者所修本法。名为本藏。言护身印等者。护身之印。以为难催伏者。又是两印何者。护身印外。而亦更有难催伏者之印故也。诵白芥子等。如文可知也。
  经。必若不止下至彼诸难者。释曰。四明以好饮食除诸难众也。
  经。一切护法下至皆须忆念。释曰。五明九种护法以除诸难也。九种护法。在文可见。言作成就时等者。此即结劝也。
  经。或若不辨下至当方器伏。释曰。六明安置当方器仗。以除诸难也。如前八方丈夫所执器物者是也。
  经。此亦不辨下至置诸方所。释曰。七明诸方置那罗遮器仗或弓箭等也。言那罗遮器仗者。判处在下。其图样在毗卢遮那经释中(云云)。儒字又作擩。奴豆反。与耨字同音。柱也。
  经。或与助成就人下至彼皆应助。释曰。八明用助成就人辟除诸难也。言藏法者。真言藏法也。智是阿字本源智也。方便即是大悲方便智。是则大日经三句意也。久时持诵。真言有功。及以戒行清洁。是人能除诸难。故用此人助辨诸事也。戒行清洁是戒也。持诵有功即定也。明解有智方便是即惠也。三学具足。能堪除难。是故用之。
  经。所有一切诸事下至成就之法。释曰。第三明归命启请也。分文为二。初明时分。次先以诚心下。二正明归命启请。就初又二。初明起首时分。次明除障时分。此即初也。
  经。中间困时下至即便除愈。释曰。二明除障时分也。所除障者。谓疲极昏沉等。在文可见。
  经。先以诚心下至应观先瑞。释曰。二正明归命启请。分文为七。初明应得好相。二明当观察羯罗明王。三明右绕辨事诸瓶。四明顶礼遍观而奉阏伽。五明示请召真言。六明视本印等。七明略结。此即初也。
  经。先当须臾下至明王。释曰。二明当观察羯罗明王也。
  经。次则右绕下至皆右绕过。释曰。三明右绕辨诸事瓶也。
  经。到已顶礼下至真言奉献。释曰。四明顶礼遍观而奉阏伽也。
  经。所请真言主下至明妃请召。释曰。五明示请召真言也。
  经。已视本印下至真言及明。释曰。六明示本印等也。
  经。若如是作速得悉地。释曰。七明略结也。
  经。其成就物下至本尊之前。释曰。四明成就其物也。分文为十一。初明安置成就物。二明守护所成诸器。三明两间不应间隔。四明用两种法护成就物。五明数献阏伽花香等。六明令助成人常在其处。七明以手按以眼观。八明数数光显其物。九明三时供养阏伽等。十明令助成人相助诸事。十一明行者助成俱辟其难。其即初也。
  经。所成诸器下至供养其物。释曰。二明守护所成诸器也。分文为二。初明以三种物守护其器。次明三物功能。此即初也。辣字。力达反。底字(云云)。
  经。牛黄涂故下至不得废阙。释曰。二明三物功能也。
  经。于本尊前下至余物间隔。释曰。三明两间不应问隔也。
  经。成就之物下至白芥子。释曰。四明用两种法护成就物也。
  经。令成就物下至数应供养。释曰。五明数献阏伽花香等也。
  经。其助成下至常在其处。释曰。六明令助成人常在其处也。
  经。如是安置下至以眼观。释曰。七明以手按以眼观也。
  经。以其不散心下至勿令间断。释曰。八明数数光显其物也。
  经。其夜三时下至供养。释曰。九明三时供养阏伽等也。
  经。若须出外下至次念诵。释曰。十明令助成人相助诸事也。分文为三。初明替坐念诵。二明令补行人废忘。三明助成之人应拒其难。此即初也。
  经。其持诵人下至须补阙。释曰。二明令补行人废忘也。
  经。持诵之时下至拒其难。释曰。三明助成之人应拒其难也。
  经。如不能禁下至持诵其物。释曰。十一明行者助成俱辟其难也。
  经。于时东方下至阿修罗难。释曰。从此以下。大段第三。答云何持护身等四问中。第三答云何知作障碍现相。分文为三。初明障碍现相。二明结归。次凡上成就下。三明随三种成就其难亦差别也。就初现相有十种相。即十方相。悉皆在文。推此可知也。
  经。作上成下至中夜现。释曰。二明结归也。
  经。凡上成就下至准此应知。释曰。二明随三种成就其难亦差别也。
  经。于夜三时下至即非成就。释曰。从此以下。大段第三答云何持护身等四问中。第四答云何诸药相也。言药相者。谓成就诸药相。于中为三。初明成就相。次或若持诵虔诚下。二明受不受用。次又成就物下。三明药物成不也。就初为二。初明总释。次明别释。此即初也。
  经。其三种相下至应次第现。释曰。二明别释。于中为二。初明三种相。次正明成就相。此即初也。
  经。若上成就下至准现初相。释曰。二正明成就相也。
  经。或若持诵虔诚下至亦果其愿。释曰。二明受不受用。于中为二。初明禁住受用。次其助成者下。二明不受用为不吉。初中为二。初明因其虔诚非时成就。次于其初夜下。二明相应成就也。初中亦三。初明禁住即受用。二明禁住本时用。三明准上知中。此即初也。
  经。或若初夜或下至方可受用。释曰。二明禁住本时用也。
  经。其中成就准此应知。释曰。三明准上知中也。
  经。于其初夜下至获上成就。释曰。二明时相应成就也。于中为三。初明与时相应而得成就也。二明禁住受用。三明准中知下。此即初也。
  经。其中成就下至明晓受用。释曰。二明禁住受用也。禁住即用是其本分。或待明晓。故云纵也。
  经。其下成就下至各于本时。释曰。三明准中知下也。禁住即用亦是本分。故云各于本时也。文中但明中下阙略上兼含就之故云各于本时也。
  经。其助成者下至不即受用。释曰。二明不受用为不吉。分文为二。初明助成者不受用为不吉。二明自亦不受用物无所用。三明时既过已无有其验。此即初也。本为利自他成就此物等。而今助成者。不为受用故为不吉也。
  经。其物纵成下至无所堪用。释曰。二明自亦不受用物无所用也。设使令助成虽不受用。而自受用物有所用。而令自不受用。又复不禁住。又至其平晓亦不受用。故物若萎花及以秽食。无所堪用也。
  经。以念诵故下至其验亦失。释曰。三明时既过已无有其验也。念诵多时启请曼荼罗主等。真言威验令入物中。而时既过故无有验。是故云也。
  经。又成就物下至使作成就。释曰。三明药物成不也。分文为四。初明作成就。二明不可得成就。三明得成就时限。四明准成就时令知损法时限。此即初也。言初相现然不成就者。是约上中两成就法也。
  经。经于三年下至不可得成。释曰。二明不可得成就也。
  经。若上成就法下至不限其时。释曰。三明得成就时限也。所以明得成就时限者。为明损成就法时限故也。
  经。损成就法亦复如是。释曰。四明准成就时令知损法时限也。
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第四
  元庆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于元庆寺写得
  传灯大法师位最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