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私记卷第三
  金刚佛子阿寂记
  释真言行学处品第一之余
  大门第六从第六下。明一生成佛门中自为二。一明劝行人发入悉地心。二明五种三昧耶行仪。初中欲于此生者。今提此父母所生之肉身。欲得入法佛自内证之悉地。而当发深重誓愿也。故云欲于此生入悉地也。是故大日经云不舍于此身逮得神境通等。论云。不起于座。三摩地现前。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疏一云。今此真言门。菩萨若能不亏法则方便修行。乃至于此生中。逮见此无尽庄严加持境界。非但现前而已。若欲超升佛地。即同大日如来亦可致也(云云)依之高祖大师面现即身成佛。故奉敕承撰记即身成佛义。即此谓也。次入悉地者。成就满足义。夫于悉地即有种种不同。所谓于地前地上及极果。总有六种。故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中。如来即答金刚手悉地有几种之问而告言。逮得菩提心悉地最无上(已上极果也)从此有五种诸悉地差别(云云)疏十五释云。夫言成就悉地者。谓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是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觉。是名悉地。诸悉地中最在其上。故经云。彼悉地更无过上也。谓此无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种悉地。一者信(私云。指地前五种三昧道也)二者入地(私云。初地也)三五通(私云。非世间五通等。是即约地上菩提心观智之明昧。假立此名也)四二乘(私云。是亦约观智也)五成佛(私云。指九地十地)已上约普通浅略门而作此释而已。故疏云。然诸经论师大略皆作如此说(云云)若依深秘门者。于初地横有五种悉地。乃至第十一地亦如是。故疏云。若秘藏中义复有异。谓初欢喜地自有十心。从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从第五至第八心。得度声闻缘觉境界。从第九心一向行菩萨道至第十心名为成佛。佛者觉也。谓觉自心性净本来常寂灭光也。乃至第十地亦有十心。即是凡有百心。一一转胜可准知也(云云)故知今所言悉地者。初地为本摄尽自余悉地。即身义持明悉地者。今五种中第一信。是即地前悉地也。法佛悉地者自余四。谓初地上已是也。问。今言入悉地者。依大日经何品耶。答。依秘密曼荼罗品也。问。若然者。依何文耶。答。依逮得菩提心悉地最无上等文也。问。此经品品皆说悉地成就之句。何故必限当品文耶。答。品品文文皆说悉地成就之义门。如所难置所不论也。然殊指当品而所以为依凭者。此品中金刚手。直问真言行者之成就悉地。云悉地有几种。如来答曰。逮得菩提心悉地最无上。从此有五种诸悉地差别(云云)故知。正说今宗之悉地相。即有萨埵之巧问如来正说而穷尽。自余皆说悉地一分之相。未说普门悉地全分之旨也。疏十五卷能能可勘之问。今欲于此生者。依何品作此说耶。答。依悉地出现品及秘密曼荼罗品。而如是说耳。问。若然者何故即身义唯引悉地出现品文。不引秘密曼荼罗品之文耶。答。就此且有二意。所谓一者彼悉地出现品偈文。是总标说一大宗大事。故引彼品而略摄秘密曼荼罗品也。二者悉地出现品。犹虽标说传教之分。未说秘密。秘密品说传教之上秘密。故秘而不引证也。问。若然者。依何文句耶。答。秘密品金刚手问曰。云何身秘密(云云)此问意言。上悉地出现品中说风轮观成就相之时。不舍于此身(乃至)而成身秘密(云云)如来虽如是说。未说其身秘密义相。故甚深无相秘密之惠未生。是故金刚手为未来众生设此发问。而奉问身秘密之深义如来。是故如来答此云何身秘密之问。而告言。如乾闼婆城。所有诸人民身秘密。如是非身亦非识。又如于睡梦而游诸天宫。不舍于此身。亦不至于彼(云云)疏十五释曰。次答云何身秘密者。如乾闼婆城(乃至)复悲识(末会引牒也)言此悉地不舍此身(五大)不舍此识(识大)而能秘密其身。犹如乾闼婆城。于中见种种宫殿人民众物之相。虽似有。而实非有亦不有。或可见。或时而无。此行人秘密其身。亦如乾闼婆城。但从众缘而生。其实非实。或隐或显。由真言观行众因缘故。而合此身随缘生灭亦如是也(云云)已下次第以梦虹霓如意珠虚空等譬。委悉说之。能能可见彼文。故知悉地出现品标身秘密之相。未说其深义。然至秘密曼陀罗品。金刚手与如来问答决疑。说彼身秘密之深义。是故今欲于此生者。大圣为通摄传教秘密二机。依彼两品之意而作如是说也。鸣呼宗源在之。深智人能能可思之。
  二从随其下。明五种三昧耶行仪中自三。一明受明灌顶行仪。二明传教灌顶行仪。三明秘密灌顶行仪。初中亦二。初明遥见投花合说。二明授明灌顶。初中随其所应思念之者。是即五种三昧耶中。第一遥见第二投花三昧耶合说也。所谓随其所应者。合说第一第二灌顶之言也。谓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而说五种三昧耶云。正等觉略说五种三昧耶。初见万荼罗具足三昧耶。未传真实语。不授彼密印(已上第一)疏十五释云。此中五种者。第一但得遥见曼荼罗(乃至)忽有人善心随喜。欲求礼拜供养。尔时阿阇梨听令引入于坛外。遥令礼拜以花香等遥散道场而作供养得见如是法会。故无量罪业皆得灭除。然未合授彼真言及印。是第一(云云)言随其人所望之所应。而教导合除灭罪障。故云随其所应思念之。又说第二投花灌顶云。第二三昧耶入睹圣天会。疏释云。第二见万荼罗坐位。谓引彼人入于坛中。礼拜供养投花散于本位。师告彼。汝花堕某尊位上。为说本尊名号。并得入坛门内悉见诸位。此人说名第二三昧耶。若得随所应者授之(云云)是即第二投华灌顶人之所应也。故又云随其应思念之。问。若然者此第二人符合经疏随其所应之义可然。其第一之人文相不分明。然者云何。答。疏既言善心随喜欲求礼拜供养。是即随其所应之意也。况此人进求入于坛中供养。阿阇梨即听入之令投花供养。若不进求者。唯止于坛外。而不入坛中。既有进不进之两际。岂非随其所应之义耶。又疏释第二已。而言亦得所应者授之。亦之言所克。是即对第一三昧耶之随其所应。故云亦也。明知。于第一三昧耶。可有随其所应义也。
  二从亲下。明受明仪则中又二。初一句明得受印明。次一句明相应成就。
  初中亲于尊所者。亲对阿阇梨也。受明法者。今疏云明法者真言也(云云)。
  问。何故不说印耶。答。明者真言也。法者印也(更问)复次本经说印而摄明。故云第三具坛印。今说真言而摄印。故云受明法。是即彼此影略互显。而可成其义也。故疏十五释授明灌顶云。又授真言手印(云云)因兹大师六七两月受明灌顶具有印明耳。
  二观等一句明成就相应中。观察相应者。本经云随教修妙业。疏释云。谓阿阇梨从首至末。为此人而作曼荼罗。乃至诸尊印等一一告示(云云)是即今始从十八道至于许可等。次第相续而受阿阇梨之教导。观行相应。故本经云随教修妙业。今云观察相应。疏言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
  二从当自下。明传教灌顶仪则中自四。一明如说法则通达。二明礼尊请白。三明结前生后。四明择所居处。初中当自安住真言行者。前受明灌顶人。弥进所修真言妙行随顺。师教所有仪轨法测次第一一通达。乃至备五德等。堪能受传教灌顶。故云当自安住真言行如所说明次第仪也。是故本经云复次许传教说具三昧耶。同疏释云。第四者已能依随行法修真言门。所有法则一一通解。具知缘坛所须方便众艺。堪在师位悦可师意矣。
  二从先礼下二句。明礼尊请白中。先礼灌顶传教导者。指众德兼备阿阇梨也。如上劝行制戒门中云。解了具缘众支分。得受传教即可等。见如此明师。致信心而敬礼。故云先灌顶传教尊也。请白真言所修业者。弟子将备五德好相。而相叶阿阇梨自利利他平等意乐。故欢喜悦意。而住慈悲摄受之相貌时。稽首顶礼而求请传教之大业也。故上文云。善顺师意令欢喜慈悲摄受相对时。稽首请胜善逝行愿尊。如应教授我。故云请白真言所修业也。所言所修业者。传教灌顶之弟子所要一切事业也。
  三从智者下明结前生后中。智者者。此弟子具足五德。而有如实解了。故云智者也。蒙师许可已者。众德具足之阿阇梨。见弟子五德具足。此人欲堪作阿阇梨久度众生故。劝发彼人而为开演真言行道法。故云蒙许可已也。爰以大日经第一自往初发偈云。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开演为彼大乘器。乃至是故汝佛子。应以如是惠方便作成就。当获萨般若。依于地分所宜处者。弟子如此蒙阿阇梨听许已。五德倍增进。安住坚固之大菩提心。故阿阇梨为度此人择治地分也。是故本经一云。行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彼坚住授教。当为择平地。以如是义故。云依于地分所宜处也。
  问曰。今疏言智者蒙师等二句结前起后者。此料段意如何。答。智等一句结前也。依等一句起后也。言蒙师许可已者。指前受明灌顶而结前也。是故当世所受许可。即彼授明灌顶分也。是即入受明灌顶者。必定可得传法灌顶之储君也。是故具缘品疏曰。谓阿阇梨从首至末。为此人而作万荼罗。乃至诸尊即等一一告示(云云)故云蒙师许可已也。次依于等者。如是授受明灌顶已。传法已前所作已辨。于今者所可作之事者。所谓择处治地等之所宜也。是故依于地分等一句。是传法初事业。故云起后也。
  四从妙山下。明择所住处中自为四。一明择妙山龛窟处。二明择河池遍严处。三明择悦意树林处。四明择诸圣所游处。初中妙山者。如西天灵鹫山·雪山·大唐清凉山·天台山·日域高野山·比睿山等是也。故云妙山者高妙名山也。大山怀里之峰者。其山广大。而回峰如墙。除风寒之难。其内平正。而无出入行住之危。半严间者。半者大山之半腹也。严间者。彼此多严相列。其间如石壁而有可居坐之穴。故云石壁之中有穴可居也。自余可见。两山者。两山相双。其中间而有泉水石囊。微妙清净而离诸垢秽。故云泉石乃至安隐也。于一切时等者。四季昼夜等也。所谓春无雨水等难。夏无毒水极热等难。秋无大风等难。冬无深雪坚水等难。加之远离恶贼恶兽等诸难。故行道安隐成就易得。尤可居住之处也。二从河等下。明择河池遍严处中。阙无别表。恐展转书写之误欤。应云二明河等处(云云)所以然者。既于此中有四个文段。然于一三四之三段者。具有表释。于第二段阙二明之两言。当知准余段同可有表也。余文自可见。
  三从三明下。择悦意树林处中。敷茂貌者。其花妙开敷。其叶严好茂盛也。次二句明其可不者。指无有等二句。谓若虽如上之树林等。若其处有蚊虻等诸难。非行道相应之住处。疏明其可不者。始之无之一言可也。有等十三言不也。故云可不也。
  四从四明下。明诸圣所游处中自六。一明举能游圣者二明举所游寺塔。三明释练若。四明自心意乐处。五明简可不。六明结劝诸胜处。初中或诸如来者。如鹫峰山白鹭池等。圣弟子者。如鸡足山无热池等。于如是等处。住昔作广度众生之事业。皆是吉庆吉祥相应之灵地也。故云或诸乃至所游居也。二明举所游寺塔中。寺塔等者。其何可知。
  三明练若中无諠动处者。于练若有多种义中。今所用无动乱愦闹之处也。自余且非当用。故云约摩登伽也。
  四从当下一句。明意乐处中。当依自心等者。虽非如上之胜处。远离诸难。有相叶于阿阇梨意乐处者。于此处可行道。故云当依自心意乐处也。
  五从次一下。明可不中。次一句者。指舍离等一句也。谓舍·离·绝之三言者可也。在家諠务之四言者不也。
  六明结劝诸胜处行道中。勤之一言举能勤之正行。转等之六字出所转之非法也。五欲者如文可见。诸盖缠者。盖谓五盖。缠谓十缠。大论第七云。十缠。瞋缠·覆罪缠·睡缠·眠缠·戏缠·调缠·无惭缠·无愧缠·悭缠·疾缠。
  问。今疏举五盖而出其八种云何。答。悭贪为一。瞋为一。昏沉·睡眠合为一。棹举·散乱合为一。疑为一。已上五种也。故不相违也。
  问。五盖十缠虽开合不同。其义相同。然其差别云何。答。盖覆所见之法体故云五盖。是即所知障摄也。缠绕行者之善心故云十缠。即是烦恼障摄也。故大论云。一切烦恼结绕心故。尽名为缠。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烦恼(云云)。
  四从悉地下。明秘密灌顶义相中自三。一明深乐法味。二明堪忍惠。三明净命矣。
  初中一向深乐于法味者。今就此应有地前地上不同。所以然者。未于秘密之五重。前四重地前。秘密第五人者即地上也。故疏十五云。第五已具前事。又见己身于大会中。自作阿阇梨师。即是入地人也。知前四重犹是地前也。第五即地上也。
  问。若然者。次句云长养其心求悉地。既云求悉地知非地上。若地上。应云成悉地。何云求悉地耶。
  答。夫悉地名言通地前地上。所谓于地前有世出世有相无相等悉地。于地上亦初地乃至第十一地皆有悉地名言。故疏十五种悉地最无上句云。夫言成就悉地者。谓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觉。是名悉地。诸悉地中最在其上。故经云彼悉地更无过上也。但言求悉地者。初地菩萨求第二之悉地。乃至第十火菩萨求第十一地之悉地。故求悉地之义尤有其谓耳。
  问。若然者。悉地是成就义。然地前未得成就。何有悉地之名耶。答。秘密曼荼罗品云。逮得菩提心。悉地最无上。从此有五种诸悉地差别。所谓入修行及胜进诸地世间五神通诸佛缘觉等。疏十五释云。此无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种悉地。一者信。二者入地。三者五通。四者二乘。五者成佛。初信者。谓随分净诸根。深信如来秘藏。决定不疑。信佛有如是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此是地前信行也(云云)明知。五种中第一信者地前之人也。依之无畏禅要。于地前建立五种心云。既能修习观一成就已。汝等今于此心中。复有五种心义(云云)此亦于地前。立成就义。以如是等义故。悉地可通地前地上也。复次一向者。一心住阿字本不生之圆明。更不缘余境也。故秘密万荼罗品说见谛云。于诸法本寂(私谓阿字)常无自性中。安住如须弥。是名为见谛。阿阇梨真实知品云。佛子一心听以心作心。禅要云。唯见明朗更无一物。又云。安心静住莫缘一切诸境。疏十五释初地云。一向观于如来不思议界秘密功德(云云)如是等经释文。皆约地上释之。深乐于法味者。是即苏多罗之义也。谓乐着内心秘密曼荼罗。更不外缘诸境也。故成就悉地品云。决定欢喜说名内心处。时明品云。等起自真实不生疑虑心又禅要释甜美心云。甜美心。谓种功不已。乃得灵然朗彻。身心轻泰玩味于道。故云甜味(云云)若又约金刚界者。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心等。即此位也。故云一向深乐于法味长养其心求悉也。
  二从又常下二句。明堪忍惠中。堪忍知者。是即于本不生之观。有忍智不同。所谓忍者。柔顺忍之观。惠者无生忍之观也。故大论五十三云。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前说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忍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云云)今亦先修习无生忍。能成就无生智。故忍智具足故。能堪忍寒热饥渴等之疲苦。而安住大菩提心。令精进修行也。
  三从云净下。明释净命中自三。一明净命行。二明邪命行。三明良助伴矣。
  初中又三。一明别表。二明都摄汉名。三明胡音多舍。初别表自可见。
  二明都摄汉名中。小欲知足之行者。是即以如来大慈大悲之自在力。于无分别中作有分别。为一切佛道修行之者而所听许也。所谓食才支身命而知足。衣亦除风寒而知足。更敢不期明日明后日等衣食。何况畜藏室哉。故涅槃经第二十云。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少欲知足者何差别。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明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为法事不愁恼(云云)云又不求未来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不积聚。是名知足(云云)。
  问。佛弟子净命之正行广大无量。何故唯此少欲知足之行为都摄汉名耶。答。虽正行无量。不如此少欲知足。是即除四种重病。得四种甘药。故涅槃经云。复次善男子。出家之人有四种病。是故不得四沙门果。何等四病。谓四恶欲。一为衣欲。二为食欲。三为卧具欲。四为有欲。是名四恶欲。是出家病有四良药。能疗是病。谓粪扫衣欲治为衣恶欲。乞食能破为食恶欲。树下能破卧具恶欲。身心寂静能破比丘为有恶欲。以是四药除是四病。是名圣行。如是圣行名为少欲知足(云云)以是义故。少欲知足为都摄汉名也。
  三从胡下。明胡音多含中又三。一正出多含胡音。二表名数开合。三明释开合不同矣。
  初中胡语。即是指梵语而云胡语。故智光记云。古谓梵书曰故文(云云)故知。今胡语者从古而作释耳。二从具有下表名数。自可见。
  三从十六衣下。明开合不同中自三。一明十六头陀名数。二明十二头陀名数。三明引论随义摄略。
  初中又四。一表。二列。三释。四结。初二自可见。三释中亦三。一释衣名数。二释食名数。三释处矣。
  初中亦四。一释粪扫衣。二释毳衣。三释纳衣。四释三衣。初中又二。初正释粪扫衣。后明问答决疑。
  初中火烧者。虽少分自然为火所梵烧之衣也。牛嚼者。自然马牛等嚼损之衣也。鼠啮者。鼠蚰等啮损之衣也。死人者。着死人而舍之衣也。如是等衣者。印度之习俗为极大不净灾殃之凶物。故即弃舍于旷野等。而类同于粪秽。更无有人系念故。故云粪扫。乃至名粪扫也。取浣深染者。如此等不净衣。散在山野道路。而无人之希望。故行者取之。能洗泽其血肉垢秽等。令无垢清净已。染墨缀缝而用之。故云取浣染缝治用供身也。
  二从问何下。明问答决疑中亦四。一问答受四衣不受余衣。二问答不受僧衣。三问答不受檀越衣。四问答受粪扫不受余衣。
  初中问何唯受此衣之六言问也。所谓唯受此衣者。总指四种衣而云此衣也。
  问。若然者。释粪扫已。次云问何唯受此衣。明知。所言此衣者。可指粪扫之一衣。何故总指四衣可得心耶。答。就今问答。有总别之问答。所谓从问何唯受至于且越受粪。总约上粪扫等四衣而致问答。从何不受僧至于无罪故唯受之。各别约僧衣等而致问答也。能能可料简文前后也。
  二从三品下明答也。此中约三品成义。自可见。二从何不下。明问答不受僧衣中。何不等七言问也。僧法以下答也。此中僧法须同断理等者。夫僧事法聊不乱止时作持之律仪。宜断其理致。所应作之僧事。必和合处分而作之。敢不守其宾客之心。是故其宾人欲受之时。而之不被与。欲不受之时亦与。故与不与共乱其心。而废其道。故不受僧衣也。仍云僧法乃至乱心废道也。
  三从何不受檀下。明问答不受檀越衣中。何等五言问也。若受以下答也。此中略出七种过。故云为衣追求乃至是多过是故不受檀越衣也。
  四从何唯下。明问答受粪扫不受余衣中。何等四字问也。少事以下答也。
  二从言毳下。释毳衣中。湿洗鸟狩细毳者。鸟兽毛羽湿润垢臭时。自洗其身拔舍旧细毛。故云湿洗鸟狩细毳也。无粪者。鸟兽粪等而不染着。择取之而结缀连续以为衣也。
  三从言细下。释约衣中自三。初表。次释。后问答。初表自可见。
  二从朽下明作释中。朽故破弊等者。积年序故。朽损更无好色。破坏弊垢故。都以无人之希望故。取之缝缀而资其身。当修道行。故云朽故破弊缝纳供身也。
  三从不着下。明问答次疑中。不着等六言问也。若求以下答也。此中有三过故不着好衣也。四从言三下。释三衣中自三。初表。次列。后释。初二自可见。后明作释中自四。一明上行不畜余衣。二明问答所由。三明随时着五七大。四明着三衣缘起。初自可见。
  二从何者下。明问答所由中。何者之两言问也。白衣以下答也。答中有二之由绪。故不畜多衣也。
  三从若下。明随时着五七大中。各随其时宜。或五条或七条或大衣用着之。其文可见。四从故往下。明着三衣缘起中。故往一时者。指如来在世也。如来者。释迦如来也。佛便作念者。如此虽寒烈无极。如来在世根机上利故。犹能堪忍而修道。于灭后者。机根劣弱。而不可能堪忍极寒严切。作如此之悲念故。许者此三衣也。故云佛便乃至畜三衣也。
  问。三衣梵语云何。答。大衣云僧伽梨。中云郁多罗僧。小云安陀。
  问作三衣其长短数量云何。答。不空云。二长一短相交(私云已上大中衣也。小一长一短相交也)律制可寻之。问。大衣有几种耶。答。大衣有九种矣。
  问。何等九种耶。答。一九条。二十一条。三十三条。四十五条。五十七条。六十九条。七二十一条。八二十三条。九二十五条也。
  问。若然者。今真言宗殊用何等衣耶。答。用九条也。秘记文可思之(更有面授)。
  问。以何等作之乎。答。用荷绢麻布㲲等作之。此中以荷绢而为上。律*制可寻之。
  问。若然者。于袈娑有何等功德利益耶。答。其功德利益无量。不可胜计。且依悲花经。有五种圣德。彼经第八云。若有众生。入我法中。出家着袈娑者。或犯重戒行邪见。若于三宝轻毁不信。集诸重罪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于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世尊。或于法僧。世尊如是众生。乃至一人不于三乘得受记莂而退转者。则为欺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等现在诸佛。必定不成阿耨菩提(已上一事)又云。世尊我成佛已。诸天龙鬼神人及非人。若能于此着袈裟者。恭敬供养尊生赞叹。其人若得见此袈裟少分。即得不退于三乘中(已上二事)又云。若有众生。为饥渴所逼。若贪穷鬼神下贱诸人乃至饿鬼众中。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其人即得饮食充足。随其所愿疾得成就(已上三事)。又云。若有众生。其相违反起怨贼想。展转斗诤。若诸天龙鬼神人非人及共斗诤时。念此袈裟。寻王悲心柔软之心。无怨贼心。寂灭之心调伏善心(已上四事)又云。有人若在兵甲斗讼断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辈中。为自护故供养恭敬尊重。是诸人等无能侵毁触娆轻哢。常得胜他。过此诸难世尊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圣功德者。则为欺诳十方世界无边无量阿僧祇等现在诸佛。未来不应成阿耨三菩提作佛事也。没失善法。必定不能破坏外道(已上五事)。又大集经第五十云。彼诸众生于我法中。出家剃发被服袈裟。不持禁戒。若有供养彼等人者。如是众生亦得大果。又云。若有众生。与我出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设不持戒。彼等悉已为涅槃即之所印也。若复出家不持戒者。有以非法而作恼乱。骂辱毁訾。以后刀杖打缚斫截。若夺衣钵及夺种种资生具者。是人则坏三世诸佛真实报身。则排一切天人眼目。是人为欲隐没诸佛所有正法三宝种故。令诸天人不得利益。堕地狱故为三恶道增长盈满(云云)大乘经等所说如是。其功德甚深广大也。是即三世十方诸佛解脱同相法衣。大悲无尽福田衣也。譬如世间田厚薄上中下。虽有其数。依时宜致耕作下种。随其上中下田之分。无不得其果实。袈裟福田亦如是。信心之厚薄持犯之上中虽无量。才着袈沙少分乃至四寸者。随其根机上中下等。无不得其功德之果实也。幸哉我等虽破戒无惭。剃发而着袈裟衣。既是为涅槃之印所印。当知永远离外道之伴类入三乘道。而渐渐修学成无上大菩提耳。
  二从食中下。名释食名数中自三。初表。次列。后释。初二自可见。
  后明作释中自六。一释乞食。二释次第乞食。三释不作余食法。四释一坐食。五释一揣食。六释不中后饮水矣。
  初中亦三。一释下品。二释中品。三释上品。初下品可见。二释中品中。舍离前过者。除前耕田工巧等种种自在邪命。故云前过也。僧食者。夫于寺有多种物。所谓三宝物常住物。现前僧物。十方僧物等。其中依现前僧物受食故。云僧食也。檀越请者。夫有檀越请僧时。有别请有次第请。其别请食属前下品。今檀越请者。指次第请也。
  三从上行下。明上品乞食中。有种种问答。自可见。
  二从次第下。释次第乞食中。通亦乞食者。不论上下贫富。次第乞食。是亦有三品。上一家。中七家。下得为期也。收彰者。虽微少疏品之食。而受收故。云收彰也。
  三从言不下。明不作余食法中。数得正食者。饮食也。余食法者。饼果等也。然于得正食之处。数食其余饼果等故。云于求处乃至数数食也。
  四从一坐下。释一坐食中自二。初释其相。后举复次义。自可见。
  五从一揣下释一揣食。其义自可见。
  六从所言下。释不中后饮浆中。初明其相。后明能治方便。自可见。
  三从处中下。明释处名数自六。此中所言六处者。明随其人进而次第迁居也。其义可见。随别细分者。今疏主以别意乐而细分为十六也。故云随别细分有十六也。
  第二从依四下。明依四分说十二中。自有表列释。其义自明。不及别释耳。
  第三从大下。明引智度证十二十六广略。其义亦自可见。
  大门第二从已下说下。明邪命不净行中自三。一总表。二明四种邪命。三明五种邪命。初总表自可见。
  二从邪命四下。明四种邪命中。有表列释。自可见。
  问。何故名邪命耶。答。舍正直住邪曲。故名为邪。故疏释邪见戒云。曲即邪见也。犹如蛇未入竹个所行屈曲(云云)是即背如来前制之净命正行。住烦恼谄曲之不净邪曲。故云邪也。命者。所谓如来敕命。然非如其敕命。故云邪命。故疏云。邪见谓各各于其本法之中。即见理不正。顺于邪道者皆是也(云云)。
  三从十住下。明释五邪命中自三。表列释也。初中十住者。即十地论也。是即呼地为住常习也。次列自可见。
  三从矫下明作释自五。一明矫异。二明自亲。三明激动。四明抑扬。五明因利求利。初中矫异者。为贪供养恭敬故。矫伪当现头陀净行之相。故云矫是即矫净命之外相也。故云有人贫求乃至名为矫异也。
  二从二下明释自亲中。亲无异者。彼虽无亲心。此自伪亲而向檀越云。我亲思于汝。不异我之父母兄弟等。虽何事随汝之所存可作之。不可存内外。不可有怪想。如是伪以种种口辨为取其心。即能示现随从亲厚之相。故云有人贪利乃至索别人心也。别谓他也。非亲故云别也。
  三从三激下明激动中。激犹遮也。言为贪利故。兼为发动檀越之施心。激演我若得如是等物应悦喜受用之旨。而现动放逸无惭之贪相。故云激动也。我以亲旧者。言我多年之间。久既作师坛之契约。以如此之旧香故。可被与之。由频令发言。故云我以亲旧必当见与也。见犹被也。
  四从四抑下明释抑扬中。抑谓毁也。扬谓叹也。言此人或为利显明檀越之悭心。故檀越怀惭愧而施与之。故云有人贪利乃至施与也。或为利赞叹檀越之[示*甬]得。故檀越怀庆悦而施与之。故云又至余家乃至是名抑扬也。
  五从五因下明释因利求利中。因利者。捧己之前日得物。而令发起檀越之施心。故云因利也。求利者。因檀越见前施物。起类同之施心而施与。故云求利也。已上广释净命竟。
  三从善伴下。明说良助伴中自三。一明总说善伴。二明说四重为伴。三明总结。
  初中善伴者。为佛道修行成增上缘。而助其行仪不作障碍。是即善伴也。故涅槃经云。尔时佛告诸大众言。一切众生为阿耨菩提近因缘者。无先善友。何以故。阿阇世王若不随顺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是故近莫若善友。又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是故净命国净行者。得如是等善友。可成就一大事因缘。故说善伴也。次无伴者。若不得如此善友者。唯须不如更无。何况于作障难者哉。故云无伴也。
  二从常下。明说四重为伴中自四。一明不舍正法戒为伴。二明不舍离菩提心戒为伴。三明不悭吝法戒为伴。四明不饶益行戒为伴矣。
  初常与等一句。明说不舍正法戒为伴中。常者。昼夜四威仪深归诸佛之正法。不舍一句一偈。故云常也。妙法者。指显密大小权实一切佛教。以为妙法。例如妙乐释曰通指佛教以为大法。今亦如此。指一切佛教而通云妙法也。就此有重重义。若约浅略明义者。对彼外道之疏法故。总指大小之法教而云妙法也。若约深秘明义者。彼宗约开会明义。今宗约跨节明义。复次今此经说五种三昧道皆是佛。是故彼一一教法。莫非普门通入之妙法。以是义通一切佛教而云妙法也。
  问。若然者。以小乘名为妙法。有其诚证耶。答。有之。问。其文出在何经论耶。答。涅槃第三云。若有比丘。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乃至达摩。有如是等九部经典。为化广说利益众生(云云)诚证有此。更不可疑也。与俱者。善伴具足义也。
  二从若下三句。明不舍离菩提心戒中自三。一明以离相故同佛菩萨。二明白净信心义。三明住十缘生句观。
  初中疏行人者。指真言行者。所谓知心性如是得住真言行之行者也。捧心示于佛者。捧如实菩提心而示同于诸佛。所谓行者安住离一切相大菩提心故。故持明禁戒品云。菩提心及法。及修学业果。和合为一相。远离诸造作。具戒如佛智。异此非具戒。疏十七释云。菩提心即是如来正因(谓心王也)法谓心法。即是一切地波罗蜜自在力等。以要言之。一切功德之法皆是。此法皆是佛之眷属。亦是菩提之眷属。如华台之有叶蕊也。此妙果即同于佛。所谓业者是善业。即是如来妙业。以此行等同于佛。从初发心乃至戒及业皆等同于佛。佛离一切相而住净戒。所谓离诸相一切一味。若能如是离一切相而住于戒。即是佛戒也。其所作业即佛业也。其所得果即佛果也。以其一相无相离作业故。若行者分别此是戒此是持者此是所持法。以此不真实故。有所得故。即非持佛戒也(云云)以是义故。云若顺诸佛菩萨行。疏云行人捧心示于佛也。以此身心对人畜等者。身心者六大法界也。此六大法界情非情同持。而无自性故。离一切妄相分别。以离妄相分别故。对人伦犹如对畜生。对畜生犹如对人伦。是即以住无住无自性之实相故。更不见其差别之相也。故疏云。六趣众生毗卢遮那本无二体。但随众生种种妄想立种种名。又华花经云。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即此谓也。又对墙如人面等者。前人畜相对而明无自性。是情非情相对而显无自性也。言以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性故。对墙壁即如向人面。对人面即如对墙壁。故持明品云。常修无著行。等砾石众宝。疏十七释云。离于是法非法等种种差别之见。心无所住也。由无住故。等于兼恶及珍妙之宝。心无增减。尔时行者观五逆阐提与如来功德等无有异。不生增减何况余耶。若至观于一切烦恼恶业与如来功德。不生取舍。况瓦砾之与金宝耶(云云)无处造恶者。处者广指十方法界。于如此一切处。以住无自性故。无有取舍分别自他彼此之差别。以离取舍分别故。不存恶爱怨亲之思。无恶爱怨亲之想故。更不作小罪。何况于大罪耶。故大般若经五百五十二云。我应从今尽未来际。如痴如哑如聋如盲。于诸有情无所分别。假使斩截头足手臂。排目割耳劓鼻截舌。锯解一切身分支体。于彼有情终不起恶。若我起恶。则便退坏所发无上正等觉心。障碍所求一切智智。不能利益安乐有情(云云)故云无处造恶也。佛欢喜故者。凡一念发菩提心之功德。恒沙非喻。是故华严经云。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犹不尽。又上偈云。净菩提心如意宝。满世出世胜希愿。除疑究获三昧。自利利他因是生。若无势力广饶益。住法但观菩提心。佛说此中具万行满足净白淳净法。当知于菩提心如是之功德满足成就故。诸佛知见发菩提心之人大欢喜。故云佛欢喜。故经云若顺诸佛菩萨行也。
  二从于正下。明知白净信心出处中。正真言者。正直指阿字真言也。故疏十二释转字轮品阿字真言云。阿此是阿字真言门(云云)是正彼自性清净莲华台上境智不二体也。可思之(更问)清净法界者。一切众生自己本来自性清净圆明常住之法是也。此中知者。如实知自心之妙解妙知也。以此如实白净信心之大菩提心故。于一切诸佛及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圆明海德之平等法界。坚固常住如金刚。不动不变如须弥。故菩提心论云。其圆明即是普贤身。亦是普贤心。与十方诸佛同之(云云)故云此真言乃至坚信解也。
  三从具净下。明住十缘生观智中。知此身心者。今此父母所生之身心。从一念不知之妄想生。都无自性。所谓烦恼具足六大法界即是也。然性海底动修风上加。当发如实菩提心。安住白净信心之时。不知之。妄云速除散。三部日月星忽炳现。是即以十缘生之观智观察此身心。离四句百非三世十方之域。而无性无自性也。犹如镜像水月等。唯有名想终无实体。不生不灭无性无自性。而唯有明朗更无一物。不见身心。净如虚空。故云知此身心乃至能堪忍也。所言堪忍者。安住如上之大菩提心故。于违顺二境。能堪忍不退。故大论十五云。云何名法忍。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瞋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恭敬供养法及瞋恼淫欲之法。是法忍。法忍者。于内心六情不着。于外六尘不受。能于此二不作分别。何以故。内相如外。外相如内。二相共不可得(云云)。
  三从精进下二句。明不悭吝法戒为伴中。弃舍名利等者。悟瓦砾与金玉而等。故舍珍宝。而与求者犹如舍瓦砾。又达此身心与镜像水月不异。故舍名利。而住佛行犹如弃涕唾。观察一切有为诸法苦空无常无我故。更不生贪着。故云莫心回愿如烂尸也。不悭吝诸世财如是。若又有求显密一切法者。须能鉴其人利钝浅深信不信可度不可度等之行相。随其机根可投于药。若不然者。自损损他为人天之怨。努不可不察。不可不察随不失如师子者。师子王欲取禽兽之时。随其所在不回转。于前后左右而自在取之。菩萨亦复如是。随所在之方。不失于度众生之事。必定师子吼令利益安乐。故云随不失如师子是以坚固不怯弱也。
  四从自他下二句。明不饶益行戒为伴中。见他得益等者。夫菩萨发大誓愿。流出于无量珍宝饮食衣服等。随一一众生求愿。授与之令其心饱满欢喜悦乐。乃至不吝身命。随彼所求令彼满足。何况于财宝耶。以是义故。见他得利即为自身得利。见他衰苦即为自身衰微。以何故。即以平等大悲故。即如论云。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故云见他得利自获也。苦见自身等者。夫菩萨为得不可得之菩提。及度不可度之众生。身命犹不吝。何况畜财宝耶。凡随有所得。皆悉施与于众生。无有少分之保着。故云若见乃至作成就也。所言作成就者。以如此之四摄之方便。渐令众生入佛道。自他平等令成无上大利。故云自他现法作成就也。住心本尊者。专系念于自性心莲之本尊。不望六欲四禅之果报也。所言本尊者。秘记云。我本来自性清净。理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曰本尊。又已成佛自性清净。理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曰本尊。成就悉地品云。念彼莲华处八叶须蕊敷花台阿字门。乃至知心性如是得住真言行(云云)凡于显密一切之行。自非此妙行者。更无直入直进之正行。故云直进修之也(更问)傍闻赞天者。或闻赞欲天乃至第三禅乐果。若闻说二乘得果三明六通若四家大乘等果满功德等。发乐欲欣求之心。皆是与今宗大菩提心不相应之法也。是故一道极无犹可厌离。何况于世间三心耶。是故若真言行人有发动如实大菩提心不相应之心者。自责其心怀惭愧。而忏悔退三昧耶之罪。弥精进修行不可空费时日。例如大般若经云。若时菩萨摩诃萨。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不现在前。是时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我于今日。勿行非处。令我不忆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应自责心。我于今日虚费时日。舍利弗问具寿满慈子言。齐何名为*虚费时日。满慈子言。菩萨摩诃萨。于此六波罗蜜多。随一现行不能忆念一切智智。不能回向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虚费时日。损时日果。若菩萨摩诃萨。于此六波罗蜜多。随一现行。或第二日或三日。乃能忆念一切智智。及能回向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虽有所犯。而得名为有时日果(云云)以如是义故。云傍闻赞天乃至无畏依也。
  三从具下一句明总结中。世间出世所有善者。今宗所言世间者。如世间成就品所说。出世者。如悉地出现品成就悉地品等所说。如是等内外相应供养持诵。一切聚众皆悉知见证明。而随喜赞叹。故云世间乃至皆随喜。凡如上之四重根本戒。是真言行者命根也。命根若亡。己体皆丧。是故行者刹那不可舍离。若刹那舍离之者。四魔三障得便。妨碍无上大菩提心。不能速疾成就大菩提果。譬如世人依止强力之助伴。故除怨敌盗贼之难。令得寿福长远之乐。是故净命如实之行者。依止四重三昧耶之良伴故。魔军退散三障消尽。速令成就无上大菩提妙果。故云具此名为良助伴矣。已上释真言行学品竟。
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私记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