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日经疏私记第八

  沙门昙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余
  尔时执金刚下。依开题意。已上释通别二序毕。已下正释正宗分也。就中经有三句九句问答。当段初明三句问答也。若依智证义。三句问答尚属序分(具如抄出)又般若寺抄。住心一品以为序分(出指心)此两说今所不取也。执金刚等者。独举此尊。为对告众者。此尊主佛三密故(具如上疏)夫三密者。此经宗体。一经终始。不出三密。故始终对此尊而说也又此等菩提心体。毗卢遮那之圆因。因无不满瑕。果有轮圆美。此因显现。称为毗卢遮那。若无妙因何得妙果是故以因叩果。所以为对告主也。今金刚手见加持世界身语意三无尽庄严现瑞相。正发此问。是此尊所主故。于正宗初。正发此问也。抄广辨发起影向等四众义(云云)愚按。此经菩萨金刚等。实是毗卢遮那差别智印。普现色身之境界。何名为影向众。故知。不可必有四众义也。然对金刚手。或对住无戏论等。但是法门之标记耳。不可以常途义而解也。
  经于彼众会中等者。会谓加持处。金刚乎在加持会。见现瑞之迹。周遍无际。还疑其本为复云何。而发此问。故云彼众会中等也。抄云自证会者。今所不取之也。如来自证下。作释中。先明发问大意也。自证之智者。即一切智智也。上疏云。然此自证三菩提。出过一切心地。现觉诸法本初不生。是处言语尽竟。心行亦寂。若离如来威神之力。则虽十地菩萨。尚非其境界。况余生死中人(文)此自证境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故云不可示人。又心自证心。冷暖自知不由他悟。故云不可示人。是以佛现瑞相。乃示其迹大众见迹还疑其本。众会疑心。以为说经因缘故。是以金刚手因众会疑心。而发此问也。抄引第三卷(十四)释。辨前后之异。恐不得意也。愚按。前后无异。今具引文辨之。彼第三云。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乃至虽究竟寂灭不可言宣。而能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即是领解一切智心无尽庄严之迹也(文)夫自证者。唯自证知。非言语所及。凡有言语者。皆是加持之迹也。既云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说自证三菩提。明是加持之迹也。故结云一切智心无尽庄严之迹也。第六(二十四)云。若法依师而得。从于众因缘生。即是戏论生灭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惠。若是自然之惠。则非修学可得亦不可授人。如内证天甘露味假令种种方便为未尝者说之。终不能解。然佛大方便力。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名相。加持令诸众生以因果法证得非因非果法。是故权实二惠。具不可思议也(文)。前云奋迅等者。举前加持世界瑞相之迹也。是正众会疑心之本。谓依迹发疑。依疑发问。依问张说。依说得悟。所云疑。是悟之津。不亦是耶。智者见其条末等者。明见加持之迹。则喻自证之本也。谓见条末无尽。则喻宗本无边也。密抄云。智者执金刚秘密主也。条玉云。徒雕切。枝条小枝也。喻韵会。说文。逾告也。从言俞声。及其未悟。告之使晓。广韵譬谕也。集韵或作喻(文)字汇譬也。晓也。六书正讹。俗作喻非(文)喻当作谕。音同通用也。
  如观象迹下举二喻明见未喻本也。象龙喻自证法身。踊践澍雨等。喻加持外迹。初象喻转用涅槃文。经第三(会疏第三六十四纸)云。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最。此经如是。于诸经三昧。最为第一(文)龙喻出智度论。论二十一(二十四)云。复次佛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聚。见是语言多。故知智慧亦大。譬如居士清朝见大雨处。语众人言。昨夜雨龙其力甚大。众人言。汝何以知之。答言。我见地湿泥多。山崩树折。杀诸鸟兽。以此故知龙力为大。佛亦如是甚深智慧虽非眼见。雨大法雨。诸大论师。及释梵天王。皆以降伏以是可知佛智惠多(文)以此二物喻佛者。第五(八)云。摩诃那伽。是如来别号。以咒不可思议无方大用也。智度第一(九)云。摩诃耶伽秦云大无罪。阿罗汉诸烦恼尽故。那伽云龙象。五千罗汉中最大故(文)经音第三(二十四)云。那伽有三义。一云龙。二云象。三云不来。孔有经。名佛为那伽。佛不更来生死故(文)。抄云喻理智之二法。指心云表定惠或表色心。皆凿说(矣)。踊践者。踊字汇云。音勇。说文跳也。践踏也。履也。演密云。其所蹂践者。蹴踏也。龙象躘踏非驴所堪(文)。又云。怀山襄陵者。本出尚书。帝曰。咨四岳(四岳即义。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候。故以称焉。汤汤洪水。方割(汤汤流貌。洪大。割害也。言大水。方方为害)。荡荡怀山襄陵。洗浩滔天(荡荡言水奔突。有所涤除。怀也。里上也。包山上陵。浩浩成大。若漫天)。
  今诸大众下。合法。是初合见外用之迹也。如来无尽等者。上所云。三无尽庄严藏也。曲成佛事者。演密云(云云。如抄引之)一时普应法界等者。上经云。一切处一切时。于有情界。宣说真言道句法(文)。又第十三(二十一)释如来四辩。云佛以一音说法。普至一切处生之前。其所至处。各各自谓。佛同我音为我说法也。。
  则知下明知外用无碍自在也。必于一念等者。一体速疾力三昧之外用。即佛无碍智也。第六(二十一)云。经云。时佛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者。谓入此三昧时。则证知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于一念中。能次第观察无量世界海微尘等诸三昧门。知如是如是若干众生。于彼彼三昧门中。应得入道。知彼善知识已为若干众生。作种子因缘。未为若干众生作种子因缘。或有众生。入如是法门可得超升成佛。入余法门。久远稽留。不得成佛。如是等种种根性不同。进趣方便。皆亦随异。乃至游戏其中。次第修习。出入超间。于一一门。各得能成就无量众生。故名一体速疾力三昧也。本末因缘者。抄出二解。今取后解也。第三(二十五)云。复次深秘释者。知众生心。即是如实知自心。以能知自心故。即能明识他心。如家有宝藏。即善凿他宝。乃至诸根性欲。本末因缘。心所动作戏论无不了了通达。是名深行阿阇梨也。又解。三劫六无畏。次第浅深。云本末也。下疏(二末十六)。云。此经从浅至深。广明心相。皆为开示菩提心本末因缘(文)。五教章上云。十本末开合差别。如大乘同性经云。所有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此文约此本末分异。仍会末归本。明一乘三乘差别理耳(文)今经云。随种种趣种种性欲。乃至或声闻乘道。或缘觉乘道等者。是明群机本末因缘也。照俗之权等者。正明见迹推本也。照俗谓权智照物。是外用之迹。契实即实智契知。是自证之境。依权推实也。若法不然等者。是为释金刚手问之生起也。若法者。近指其契实之境界。远指上如来自证智等文。谓其契实之境界。非机所知。既非所知故。上云不可示人也。演密云。法谓如来自证之智。然即如是之词。微谓微浅。寻谓寻求。今此意云。如来自证甚深之智。设以神力加持。亦不可示人。若不如是耳。则有微浅之迹可以寻求。言我以等者。谓我于加持之迹。虽已尽观。纵也。夺云。然不知此如来自证之法。从何得之。即正是发起疑问之意也(文)。然抄破演密。读三种文点。不解汉字故。为此僻解耳。故执金刚手等者。谓金手。及一切众会。皆悉如来差别智印故。一相一味。无有差别。故一人发问。则是十佛刹微尘之发问也。第六云。十佛刹微尘众等。以一心一味。令一人诵此法者。非谓人人俱时别说也(文)。即此之谓也。云何如来等者。指心第五(四)云。问佛有十号。何但举三号耶。答法花序品。举三号。嘉祥义疏第二释云。略举三号则存彼国之称。如来为人。应供为断。正遍知为智。人具智断。在义略圆故(乃至)玄赞第二云。多陀如义。阿伽度来义。阿罗何应义。三正义。藐等义。又三正义。佛陀觉义。即是如来应正等觉。十号之中初三号也(文)举此三号者。天竺通法。具如上引瑜伽解。今此中如次。佛莲金三部义等。应思之。
  梵本下释三名也。●●●●总有四义。如次四方四智义。如来者。东方发心也。知解者。南方开敷花义也。说义者。西方说法智也。去义者。北方涅槃义也。又如平等义。去及来身业也。说义语业也。知解意业也。即三业平等义。第十八云。入大智灌顶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为一也。四智是如来自证。三密即用也。
  如诸佛乘下。释如来义。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文)如来者。如智证如之名也。●●如实义也。●●道也。众也。来也。●●中兼有证得义(见于第七卷)即成义也●●●知义是正觉也。故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今佛亦如是等者。抄云举应佛例法身者。恐不尔也。此释正明自受用成觉之相。非云自性法身也。第十九(三十一)释如来为义云。此自证境界出过语言道。以知自证非可宣说而授与人住如斯身故得如来名也(文)此教亦明知智证如。岂非自受用成量耶。又金光明疏云。法身如来道前无变异曰如。道后显曰来。应身如来乘如实道曰如。来成正觉曰来。化身如来者化身化人。不过时不待时曰如。八相趣果曰来(文)问依此释云何例同耶。答乘如实道者明诸佛道同义。诸佛道同故。云今佛亦如是也。今佛者。自受用佛。即以此身应同于他名他受用(见圣位经)是此经教主也。又今佛者。教主加持身也。不动本地住于加持。犹如化身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云今佛亦如是等。
  一切诸佛下。释知解义说义。一切诸佛者明诸佛道同。准上知之。成实论(前所引次文也)云。有所言说。皆实不虚。如佛问阿难。如来所言颇有一不。不也。世尊。故名如说。又如来从得道夜至泥洹夜。于其中间。皆实不可破坏。故名如说。有以一切种智。知前后际。然后说故。所言皆实。又忆念坚固。无所忌失。故于一切法现知已说故。皆说实义故所言应时。故应为说者即为说。故所应说法而为说故。依二谛说故。分别二谛。不混淆故。开遮应宜故。不从见乃慢生语。唯从假名生。故于见闻觉知。所言皆净心无差故。于三世无为不可说五种。明了知已说故。以此一十五因故。名如说。能如说故名为如来。如法实相者。第六(二十一)云。如实相智生者。心之实相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佛座道场。如法相解时。种子不如实见灭无余。是故萨婆若惠与虚空等也(文)如实知者。知谓如实知自心是自受用义。如实说者。说他受用也。自他受用其体是一(此义具如教主下辨之。)故今此二合释也。
  一切诸佛者。谓佛佛道同也。如法实相者。谓●●义也。如者指斥之辞也。仁王疏(青龙)云。梁武帝云。如即指法。是即定词(云云)今指实相。法实相者谓真如。是自证法故。云法实相。不言诸也。佛智如如不违实相。如智证如。是云如法实相知解。即自受用成觉也。知解即●●义可知。第六(二十二)云。如实相智生者。心之实相。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佛坐道场如法相解时。种种不如实见灭无余。是故萨婆若惠与虚空等也。第二十卷云。又如佛之理自然而证知。名为如来(文)即是自受用相也。知已下释如说义。知已者。自受用身成正觉已。即以此身为他十地菩萨说法。是云他受用。即他受用说法也释经云毗卢遮那如来名遍照。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色究竟天成等正觉。为诸菩萨说四种自证自觉圣智(云云)如诸法实相者。说法对他。即是俗谛。故云诸法实相。一一言说皆契实相。故云如实相。所谓如义语也。如字亦指辞也为众生说者。即●●义也。自他受用其体是一(此义具如教主下辨之)故今合释也。今佛等者。明今二身。如实知者是自受用。如实说者即他受用也。又成实论(前所引次文也)云有所言说皆实不虚。如佛问阿难。如来所言颇有二不。不也。世尊故名如说。又如来从得道夜至泥洹夜。于其中间皆实不可破坏。故名如说。有以一切种智。知前后际。然后说故。所言皆实。又忆念坚固无所忘失。故于一切法。现知已说故。皆说实义。故所言应时。故应为说者即为说故。所应说法。而为说故。依一谛说故。分别二谛。不混淆故。开遮应宜故。不从见及慢生语唯从假名故。于见闻觉知。所言心无著故。于三世无为不可说五种。明了知已说故。以此一十五因故名如说。能如说故名为如来(文)又楞伽经云。从得道夜至涅槃夜。不说一字(文)不说即不可破坏义。以维摩默为真不二法门者。意在此矣。又●字无言说义。又金刚不坏义也。应知无言即不破坏。俱●字义也。今明如法实相说者。实相不说。以之而说。是云如实相说。所谓不说一字。即此义也。不说一字即不说之说。是云如实相说也(文)。
  一切诸佛下。释如去义。得安乐性者。●●安乐性也。●●得义也。安乐性者即如如性。干栗驮真实心也。心自证心云得安乐性也。第十二(十)云。次决定心欢喜说名内心处者。(此心梵云只多。是愚知心也。又次于栗太者。是处中心也。)如二乘入道亦。先须得决定心。此决定心即三昧也。犹得决定心故。心得悦乐。即是内心自证现法之乐也。犹有定故。即生实知见。然三乘各有定。浅深不同。今此中意言。若能证此心处心中之心。(此即诃栗太)即是如来大决定心(谓三昧也)犹有此定故。得入阿字门。入阿字门故。即能了知真言行之与果也。若了知彼行及果。即是授得无上大果也(文)又(十九)云。行者即得出世间第一之乐。寿量常住。成如来现法之乐也(文)真至涅槃中者●●至也。●●涅槃也。即上所云安乐性也。又第十二(十五)云。行者由心净故。非但具足妙天之乐。亦得大涅槃微妙之乐(文)安乐性者。即自心实际。证此心时。得大脱乐。即涅槃大安乐也。
  今佛等下。例同诸佛也。如是即如也。是●●义也。●●即去也。第十九(三十一)云。又如诸佛所行之道。自然证处。我亦如是而去故名如去也(文)大涅乐色。名为深玄色。即具五色。五色即五智五大。常途名为真如。所云自性清净心。证此心者。名为如去。诸佛皆行此道而去。故云诸佛所行之道也。释论具含四义者。指心云。智度论第二云。问婆伽婆正有此一名。更无余名。答曰。佛功能无量。名号亦无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复有异名。名多陀阿伽陀等。云何名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是名多陀阿伽陀(文)同论疏第二(惠影)云。多陀阿伽度此正明义。合三号。如来如去如说等义。临文当说(文)。私云。论疏各三义。今何云四义矣。今疏中。如来如知如去如说四义出之。论中有如说。释中有如去。论释合论有四义欤。论更不去后有中者别义欤。可寻之(上已指心)又抄(云云)恐俱不得意也。愚按。第二卷虽无如去文。第二十一有文。疏主泛指论文故。云具含也。第二十一(十八)云。如三世十方诸佛。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破诸黑暗。心出智惠光明。破众生无是闇冥。功德名闻亦遍满十方。去至涅槃。此佛亦如是去。以是故亦名多陀阿伽度(文)当段疏释。取此文也又解第二论即具四义。不去后有中者。即如去义也。何者。不受后有者。即住大涅槃。故云至涅槃中也。古译者。泛尔指旧译。抄云依成实者。恐不可。成实具出四名。何但如来名耶。有部戒本者。更捡阿阇梨意者。如去者。如上引第十九卷。如智证如。即自受用也。自证如故。又如法实相。为众生说。是为说义。即他受用也。即具自证化他两义。即是二谛。此二义与曼荼罗二谛教相应。是以存此二义也。然抄存自证说法义。故判如去为本地身。今所不取也。且顺古题也者。意言。经云。如来应供等。是顺古译。非实义也。
  梵本下。释应供义。阿罗是烦恼等者。智度第二(二十)云。云何名阿罗诃。阿罗名贼。诃名杀是云杀贼(文)婆沙九十四(十三)有四义中。第二复次云。复次。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惠刀。害烦恼贼。令无有余。故名阿罗汉。文仁王音龙疏引此文云。阿正云无。义翻为杀。罗汉言无。杀烦恼贼名阿罗汉(文)演密云。阿罗等者。谓罗是尘义。尘即烦恼故诃是风轮。即降伏义。降伏即害也。谓是应以永害烦恼贼故(文)●字者。勇健菩提心。不动尊大摧障真言种子。与婆沙文。暗相会耳。●又刀种子。故云利惠刀。法花义疏云。此约离因患。就现在论也(文)因即烦恼也。佛以忍进等者。论云。佛以忍为铠。精进为钢钾。持戒为大马。禅定为良弓。智慧为好箭。外破魔王军。内灭烦恼贼。是名阿罗诃(文)。
  又阿名为不下。第二释不生义。论云。复次阿名不。罗诃名生。是名不生。佛心种子。后世田中不生。无明糠脱故(文)婆娑云。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诸趣诸生死中。不复生故(文)。无明壳皮者。演密云。离莩壳者。莩者苞中白皮。壳即甲也(文)。演密所释本作莩壳。准此疏文壳粗皮也。皮细皮也。又下释三句问中云。时雨润洒得离莩壳(文)。义疏云。此约离过患。就未来论也。
  复次下释应供义。论云。复次阿罗汉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惠。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故佛名阿罗诃(文)婆沙云。问何故名阿罗汉。答应受世间胜供养。故名阿罗汉。谓世无有清净命缘非阿罗汉所应受者(文)唯识述记第三等(六三)云。阿罗汉者此云应。应者契当之义。应断烦恼。应受供。故应不应受分段生故。若但言应即通三义。故言如来应。不言应供。若有供字唯得一义。便失二义。又云。阿罗汉言应。即杀贼应供无生三义故也(文)今此中杀贼不生二义别出。次释云应受故。义不想违也。
  以有如是功德下。所论二十一(十八)意释。具如次下引之。
  梵本云下。释正遍知义。智度第二(二十)云。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云正遍知一切法。问曰。云何正遍知。答曰。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知灭如灭相。知道如道相。是名三藐三佛陀(文)近代有人。辨正遍知梵名云新译●●云正等。●●●云正觉若略之合二●字。为一正字。曰正等觉。今亦就略故。合言正遍正知。云正遍知。以一正字贯通遍与知也(云云)愚按新译家次●字翻正。旧翻云遍。两释本异。云何云一正字贯通遍与知乎。智度文明。请勿迷矣。
  释论云下。引第二十一(十九)论。述释上论文正遍知义也。意明。非但如来如去如说故应受供养。得正遍智慧故。应受供养。何者智慧持戒具足故。名正遍智惠(文)论上文明多他阿伽度中。行于六度。及智慧光明。破诸黑暗义。故知。正遍知中。自具如来如去等义。故论答有人问云。以佛得正遍智慧故也。今具引论。论二十一(十八)云。问云。云何是念佛。答曰。行者一心念佛。得如实智慧。大慈大悲成就。是故言无错谬。粗细多少深浅。皆无不实。皆是实故。名多陀阿伽度。亦如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于众生中。起大慈心。行六波罗蜜得诸法相来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此佛亦如是。是名多陀阿伽度。如三世十方诸佛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破诸黑闇。心出智慧光明。破众生无明闇冥。功德名闻亦遍满十方。去至涅槃此佛亦如是去。以是故。亦名多陀阿伽度。有如是功德故。应受一切诸天世人最上供养。是故名阿罗诃。若有人。言何以故但佛如实说如来如去故。应受最上供养。以佛得正遍智慧故。正名诸法不动不坏相。遍名不为一法二法故以悉知一切法无余不尽。是名三藐三佛陀。是正遍智慧。不从无因而得。亦不从天得。是中依智慧持戒具足故。得正遍智慧(文)抄三部配释恐不得其意也。如来是空义故(旧仁王观空品。新云观如来品也。)又如来品云。慧害当配金刚部。应供大悲福德门故。应配莲华部。正遍知即佛部也。
  正名诸法等者。述释正遍知义也。是初释正义。不动不坏等者。谓知真谛也。智论第二(二十)云。复次知一切诸法实体。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名不坏相。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过。诸法如涅槃相不动。以是故名三藐三佛陀(文)遍名不为等者。次释遍义。遍谓知俗谛也。又论云。复次一切十方诸世间名号。六道所摄众生名号。众生先世因缘。未来世生处。一切十方众生心相。诸结便。诸善根。诸出要。如是等。一切诸法。悉知是名三藐三佛陀(文)又第十九(三十一)释佛陀义云。谓满足十地。自在通达。于一一地中。皆善遍达而得自在。了知诸法同于空幻。又知众生深心所行各名趣向。以有断德故。一切世间号之为佛(文)又华严大疏六(三十三)云。正遍智者。理无偏邪因之为正。无法不照名正遍知。即实智穷深号(文)。
  然此宗中下。佛陀名觉者。佛陀旧云知。新名觉。觉谓开觉。即开敷义。今存开敷义故。取觉义也。是开敷义者。吉庆第一赞云。没度●●(佛也)微没涎(引●●●开敷也)佛地论第一曰。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文)仁王青龙疏第一(二十也)云。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一切智者。能自开智。如睡觉智。观于空智。理智。真智无分别智。如所有也。总相而言。证真之智。一切种智者。觉有情智。如莲华智。观于有智事智。俗智。后所得智。尽所有也。总相而言。达俗之智。问本后二智体为同异。答。准此下经。由谛故二。智体唯一。了达一二真第一义(文)此释本依玄赞出之。摄释第一云。梦觉自知梦所更事。余即不委。故喻自觉。花开气馥。令他见闻。故喻觉他。以后二喻配前二觉文义顺也。故本释善(文)依此等释。佛地论意。莲华开敷喻觉他智。其义分明。今疏不尔。自觉觉他具喻开敷莲华。不取梦喻。意为显大悲胎藏生义。诸有所作唯为此一事因缘故。自他虽异觉义是同。故唯取莲喻故标云此宗中。中唯义。简他之辞也。第十二(十三)云。今欲教彼众生令尽识心之实相。开彼花台令得佛之知见。知见者。如俗言心开意解。此意有理也。以心开故即入阿字门也(文)又非但为喻。亦具当体义。故开敷义与大悲胎藏曼荼罗义相应也。愚按●含具义有义(见于薄伽梵释中)●一切智也●●●●云大心(见第五卷)是证如智也。●字一切种智。第七(二十五)云。心之实相即是一切种智。即是诸佛法界(文)即具一切智一切种智义可见。又●有离义●离也。●应是烦恼障。●应是所知障。由具二智故。离二障也。一切法者●字义。一切种相者。●字义。●字自觉也。●字开他也。相配可知。又●●云明。●●有明义也。又●无也。●●●云无惠。●●有无明义。无明即睡梦。又●开义也。故云如睡梦觉。又●开也。●是法界。即心莲华藏。故云如莲华开也。佛地论是梵释。故一一皆●●●中所含义也。以要言之。心莲开敷义也。如常途教或云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此经宗八瓣肉团名为心莲。心莲开敷即是大悲胎藏曼荼罗也。是约当体立名。非约喻也。第十二(十一)云。然此心源微妙寂绝。无名无相。不可示现。以何方便。而能得见耶。今诸佛为化真言行菩萨故。直从凡夫心处之心。而作方便。亦不作余对治行等也。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是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因。乃至何故。须观八叶不多不少耶。此有二义。一者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瓣。如合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观。而且便也(云云)又第五(十七)云。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秘密幖炽。花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漫荼罗之体。(云云。广明四重圆坛。往见。)当体义可见。
  谓由自然下。述释上觉义等也。自然智者。先举智体。是始觉智。或云一切智。或名一切种智。第五所释慰喻偈云。●●●●(自然智也)释云。自然智。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自然了了现前无所挂碍。故以为名。又第十四云。此法无人能教授者。不由他悟。而得证之。即是自觉无师之智。自然成佛道。于道场现寂觉如是法之实相也(文)问一切智一切种智二名已别。何同体乎。答智度第二十七(十一)云。问曰。一切智一切种智有何差别。答曰。有人曰。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云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云云)今即论第一义。故翻一切种智云一切智。或一切智略云种智。第三云。得大勤勇成一切智。就偈颂省文故云种智也。遍觉一切法者。明觉相。即是一切智种相也。●●●此云遍觉。谓以实智了了觉知诸法一异等相也。谓始觉智。始觉契心源时遍觉一切诸法本初不生。此时诸法皆悉入阿字门。为心万德。谓之遍觉。即六度十八空三昧陀罗尼门等(具如第十二卷)以此等功德。而为庄严。犹如莲华须蕊具足。故云如莲华开敷。第六云。南方观娑罗树王花开敷佛。身相金色普放光明。如住离垢三昧之标相。始自菩提心种子长养大悲万行。今成遍觉万德开敷。故以为名离垢即大空义也。第五(八)云。自然智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自然了了现前。无所挂碍。故以为名(文)又云。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文)第十七(十四)云。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之而生也(乃至)有此字(●字)者。即同诸佛。谓从字有果果即是佛。能正遍知。故名为正觉。由识此字之理性故。得如来名。此字之理性者。即是此心本不生之义也(文)自然智慧者。干栗太真实心。了知心本不生时。即离诸障。了了觉知一切诸法。是为觉义也。如盛开敷等者。述释上开敷义。是约喻明。故云如盛开等也。下疏云。本不生即是心实际。心实际亦复不可得。故曰极无自性心生也。此心望第二劫。犹如莲华盛敷(文)盛敷者。华严大疏第八(十八)云。经芬陀利花敷荣水中。疏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妙芬陀利即白莲华者。即唐三藏等诸师。所翻而言。亦是正敷荣时者。即什公意。故睿公法花序云。花有三时之异。花而未敷名屈摩罗。雕而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芬陀利。生公亦云。器像之妙莫逾莲华。莲华美荣在始敷。始敷之盛则子盈于内色香味足。谓之芬陀利。意亦同也。今存二译。各是一义。梵语多含。故两存耳(文)亦能开敷等者。上明自觉义。是明觉他义。按●●中有自觉觉他义。●有自义。●是施与义。即觉他也。第七释●字门云。又如来秘密之藏。皆是法然。所谓不可授人。若施他时。还就众生心室中。开出之耳(文)一切众生者。莲华梵中所含义也。吉庆第一赞云。●●●(水生也)●●(叶也)释云水生是莲华异名。又云●●(诸众生也)梵天真言●●一切众生也。●●●主也。又梵天印莲华也(文)。莲华及众生。字体是同。又与般若同●●即一切众生心莲华藏也。
  梵云萨婆若下。释得一切智智句也。是先举梵名。以明一切智智义也。然诸本有异。十本云。梵云萨婆若那。即是一切智。十四本云。梵云萨婆若那若耶。即是一切智智(文)智证疏抄云。梵云萨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有本云萨婆若若那。或本停惹重字。唐本云若那若那。今按言萨婆者。是一切也。若那若那智智也若存一若那者智智义不成(文)又捡承和古本。与今疏同。此中意●●●●。云一切智智。即身义云。萨般若者梵语古云萨云者讹略。具云萨罗婆枳娘曩。翻云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决断简择义(文)即与今疏同也。又疏引释论一切智文毕。结云。是名萨般若。此中除●字。明疏主意。●●●是一切智。若加●字。即一切智智也。然仁王疏●为界。●为缘。而成智义。故●●●●即一切智。云何会之。答所传有异。难强会耳。按●字亦具多声。故今云一切智智欤。更捡·萨婆若那者。举其梵名也。要集记云●●●。付此梵号。诸师音曲不同也。或如字体。云萨罗嚩若那。或云萨(入)婆(去)若。今付之。略意萨字下摄罗。用舌内涅槃音呼之。故入声也。次婆者●字。则为●字空点。故云般(去)也。次呼若者●字也依汉代音。耎密呼之。云若尔也反。或云萨(入)云若。谓●字。或一音云和。故呼字音也。萨若二音如上。可知之。悉昙加文云。此●字是后九中第七娑字。●字后九中第四嚩字。当今五天同呼云嚩(房下反。汉音。)上古。或有一说云和。或亦作祸。然以半体●罗字。加●字上。或时具足云萨罗嚩。或时简略云萨嚩。或时简略云散婆者。以罗半音隐嚩字上。是故以耎蜜声呼散婆等。●娑●嚩等字是涅槃点。以是等字连诸字下。呼上字音如涅槃点。是故以粗显音呼云萨嚩等。或时简略云散婆者。以罗半音隐嚩字上。是故以耎密音呼散婆等。又要集记云。智广云。●●二合字又作●。以之横字下也。一音合直云社也。●若(而下反。粗显)●拏(搦下反。粗显)●中天云娘(女两反。耎密)北天云若(人者反。耎密)●中天云拏(陀爽反)北天云拏(乃可反。耎密)一行阿阇梨意。枳攘(二合)一音合呼之直云娘。与智广同。之依反音呼之。玄奘三藏梵本云。●阇那依此说者。●●也。或人云。●是智义。故云般若之处用此字。尤其理也。今●是生义也。何用之。今云。依生义而尤可用此字也。所以者何。般若是为万法能生之母故。岂无生义乎。所以用●字有何失乎(文)愚按。●字非俱生义。亦有智义。守护经第十云。惹字声者。是最胜义。是富贵义(乃至)是智惠义(文)故则用●字者。亦有其理。今捡诸文●二合字。家家异说。且有六种。


  (见附图)
  愚按体文中既有智●字。舍此取他。似无其理。是故上●下●为正。然合作●形者。下●即●异体也。悉昙抄●●或作●●。以竖为横。是例也。又悉昙抄。智证大师值天竺般若多罗三藏所传悉昙章。以●字从诸字下中。至●●之处●●●●●●●●●●。故智梵文单(文)又按诸文。对译非一。社若(字记)贤若(良贲)肾若(同异本)慎若(注金刚)吉攘(海云)社拏(略出经叶衣轨)枳惹(莲心轨)若拏(不空摄真)枳攘(仁王陀罗尼释)旧来依贤吉等对译。梵文上字为●(支分)字者。恐非正矣。贤吉等唯是对译字音通同。而非梵文用●仰字也。例如天竺又云身毒。(身有申干二音)又枳字具诸失居失二音。又青龙疏异本。贤作肾。注金刚作慎等。本是音通故耳。即是一切智智者举汉名。是举常途所谓一切种智。以对明也。常途义合于二智云一切智智。故华严十地品云。满足一切智智故。大疏三十四(上七十七)云。等觉菩萨同满种智故。钞言满种智者。释一切智字。此有二意。一上一切智是根本智。重云智者是后得智。此二无碍名一切种智。二依论经意。上一切智是佛。下智字是佛智惠。故论云。得一切智人智满足故。二义皆是智(文)如上所引。佛地论。一切智为实。一切种智为俗也。仁王青龙疏(中一十一纸)一切智智者。此有二智。一切智者。证如智。下言智者。一切种后得智也(文)此经宗云一切智智者。实智也。与常途不同也。具如下辨之。
  释论云下引论而证。论所谓一切智是实智。一切种智即权智。合此二智云一切智智也。萨婆若多者。论云多秦云相(文)多是●字对译也。然未见●字有相义。●字有名色义(守护及大品等。皆云名色不可得)恐●●通同故。对译用多字。悉昙藏第四(五纸)云。今据声明八转声中。萨嚩若是体声谓决断性也。萨婆若那是业声。谓至实际也。萨婆若多是作具声。谓了诸法也(文)愚按。诸文中明八转声。带引点及空点者为业声。具伊声者为作具声(具如别记)不知然云何缘为此说耶。最可疑矣。若云●字第五声故同空点者。此义不尔。三昧耶会五佛真言。皆云●●。●字上点是业声。故知●字体非是业声也。又智度云。多秦云相。多字非作具声可见。即一切智者。是疏主加释而非论文也。今略云一切智。具应云一切智相。一切智相即一切种智也。论二十七(十七)云。复次萨婆若多者(萨婆秦言一切。若秦言智。多秦言相)一切如先说。名色等诸法佛知是一切法一相异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缘。各各果报。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惠力故。一切世一切种。尽遍解知。以是故说。欲以道种智具足得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问曰。如佛得佛道时。以道智得具足一切智一切种智。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种智。答曰。佛得道时以道智虽具足得一切智一切种智。而未用一切种智如大国王得位时。境土宝藏皆已得。但未开用(文)解云。论文从初至般若波罗蜜。释萨婆若多一切智相义。问曰下。明得一切智毕而用之也。然古师不解一切智相即一切种智。疏主略云即是一切智。故为种种解。恐皆不当也。
  一切谓名色下。释●●一切义。论云一切如先说名色等。前者同二十七(十三)纸已下明一切智所知一切法。论自指云先也。今疏主取前论文意而明也。具如抄引文。
  谓名色等无量法门者。明名色等二法门摄一切法也。名色者。名谓心法。色即色法也。俱舍颂疏第十云。论云。名色何义。色如先辨。今唯辨名。颂曰。名无色四蕴。释曰。名谓非色四蕴。即受想行识。问名于四蕴是行蕴摄也。如何四蕴总说为名。答轮有四释(乃至)第二云。又类似名此。解意。谓一切法不过二类。一者色类。二非色类。四蕴与名同非色类。类似名故四蕴名名(文)问此中二法为始(乃至)举阿僧祇法。云何不云一法乎。答抄(云云)愚按有二解。一云。一切者总义。总即一义也。第七(二十六)云。复次今言一切法者。是总相耳。若依摩诃般若。色乃至一切种智。一一别异说之。义别无量(文)总相者是一义。遍一切法故。且约阿字言之。阿字是一义。又总义也。第十一(十二)云。以一音声(●字)四处流出也。谓从阿字出三字成四字。此四字合为一。而遍布一切处也(文)第十九(十五)举西方下算喻毕。明合法中云。今此阿字门。亦如是。从本不生中为随顺世间故。随次出身无量法门。虽出是无量方便。然亦不异阿字本性。不生之义。犹如彼数不离于一也。以初算法从一起故。一切数法皆不离于一。乃至一万即是万一不得相离。余一切数可解也。今此一切法不得离于阿字。亦由是也(文)故知。一法是总相故。遍名色等一切法门。是以不明一法也。又解智论举所知法中。初举十二入。次举名色二法。乃至阿僧祇法也。论第十一(九丁)说亦如是十二数恐是总相义。十二处以有为无为法为体故是总义也。又如一日十二时一年十二月等。十二是一种成就数。故最初举十二入以为总也。
  是一切法中下释多字相义一相异相等具如抄辨之。一切智惠力故下。释●字智义。一切谓所知法。智惠力即能知。即是一切种智义也。智论第十一(九右)云。问曰。云何名一切种。云何名一切法。答智惠门名为种。有人以一智惠门观。有人以二三十百千万乃至恒河沙等阿僧祇智惠门。观诸法。今以一切智惠门。入一切种观一切法。是名一切种(文)一切智惠力者。即一切智惠门一切世者三世也。一切种者即一切法也。最胜疏第一(四二)云。得萨般若云一切种智。种谓种类。若空若有若理若事名一切种。于此咸达名一切种智。依主释。一切种者此是境界(文)是名萨婆若者。是疏主加释。而非论文也。言欲显论所谓一切智。是今初智。故结云。萨婆若。萨婆若即一切智也。
  今谓一切下。正释此经一切智智义也。智中之智者。上智是论所谓一切种智。下智是此经不共之智也。故云智中之智也。意明。一切种智是中道智。彼经空假以为中故。尚未为究竟。今达中亦不可得故。即空即假即中不思议三智也。故对彼云智中之智也。第十七(十三)云。又复此中真言心者。此梵云汗栗太之心。即是真实心也(乃至)次答言。秘密中最者。真言智者。谓智中之智无上无过也(文)真言心者。显此宗不共义也。第三(三十)云。上文金刚手直问毗卢遮那云何得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如实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今此中教授义亦同。然直举。无相菩提。便即劝令修证。更无行位差别可以错于其间。虽前品广明诸相作种种名字庄严。至论心处。意皆如是也。又第七释释阿字云(乃至)知本不生际是万法之本。犹如闻一切语言时。即是闻阿声。如是见一切法生时。即是见本不生际。若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毗卢遮那唯以此一字为真言也(文)自心者。谓●●真实心。其体●字。●字具有空不生三义。是以觉心本不生际。即是即空即假即中妙三大。是云真言心。即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下述释智中之智也。非但等者。明上智一切种智也。
  亦知下明下智也。此经一切智智者。其体五大五智。具如上辨。此中释亦有五义。即约五大五智义也。是法者。指法体。是中央法界体性智。●字也。究竟实际者●字东方智也。下云本不生即是心实际。常不坏相者。●字南方智也。秘密八印中。●字云金刚不可坏是也。不增不减者。●字西方智也。罗字净法界种子。平等法界不增不减义也。如金刚者。●字大金刚力即北方智也。第十一云。谓一切智智之心。等空●。无垢(●●)无量(●●)无碍(●●)无有分别(●●)。即是诸大空现证之法(文)理趣释云。一切如来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者。一切如来者。五佛也。一切智智者。唯佛自证之智。皆以瑜伽相应获得法自在(文)悉地出现品。五字咒名满足一切智智明。文次下经明一切智智义。广说五大喻。故知一切智智者。即五智五大也。又即身义云。彼曰一切智智(乃至)一切佛各具五智三十七智(乃至)刹尘智(乃至)不同显家一智以对一切得此号(文)第七(十一)云。初云一切智智者。即是总举十方三世如来一切金刚智印。以此同共加持。则无所不周(文)菩提心论。三十七智流现相以为三摩地菩提心。禅要云。三摩地者。更无别法。直是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文)自性清净心者。即自心实际。故下云。若瑜伽行人正观三法实相。即是见心实相。心实相者。即是无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文)以要书之。一切智智者。即摩诃萨意处。八辨肉团大悲胎藏曼荼罗处。谓之诸佛自证智也。问智论十一(九云)云。今以一切智惠门入一切种观。一切法(文)云何云显家一智耶。答彼不明五智三十七智各具五智重重无尽。又不明五佛五色等相。但以总相云一切智惠门。是故云一智也(文)智度八十四(七)云。须菩提言。世尊云何为一切种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又(十八)云。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种智名一切三世法中通达无碍智。知大小精粗。无事不知。佛自说一切种智义。有二种相。一者通达诸法实相故寂灭相。如大海水中风不能动以其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种智亦如是。戏论风所不能动。二者一切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说了了通达无碍。摄有无二事故名一切种智。问此等文。与今常不坏相云何异耶。谓彼说不动不坏理性云寂灭相。今直举五佛五智五大五色等相。云究竟实际。岂同日而论乎。
  亦知是法下。述明下智。是法者谓●字门真实智。对上种智云究竟实际。夫此法秘中之最。无上无过妙醍醐故云究竟。实际者谓本不生际也。常不坏相谓不思议中道。不增妙有。不灭真空。即妙三智。如是三智百非不能非。千是不能是。故云犹如金刚。金刚者谓●字大因陀罗。是金刚中之极刚者。能破金刚。金刚不能破彼。故举金刚之喻。以显法之绝离也。又下疏云。若瑜伽行人。正观三法实相。即是见心实相。心实相者即是无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文)无相菩提者。谓●●真实心也。第十二释摩诃萨意处云。如是净无垢处一即是诸佛大圆满。实相之地也(文)此心开敷称云大悲胎曼荼罗。此实相心即中胎花藏。如实知此心名一切智智。即是无上妙果。故第十二云。行者当勤求是真言之行无上悉地。所谓如来一切智智。当知诸成就中最在其上。无与等。无相比也(文)问依慈恩清凉等释。上智为实。下智为权。权实二智云一切智智。今何异乎。答。何必慈恩等以为定量。今疏所云。即是三藏之所传耳。又仁王经(菩萨行品)亦有此说。经云。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青龙曰。自性清净本觉性者。即真如也。依起信论。上句绝待。下句对待。对不觉等。说名本觉。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者。此有二义。有说真如是佛法身。法身智身性相平等。体相相从亦得名为一切智智。如实非智。有说真如即一切智。心归本源冥合不异。相用非无别体也。即以真如为一切智智。二智二身随应悉故(文)。以余观之。彼经文即与疏所云。众生自心品即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同也。众生自心品即是自性清净本觉真如。本觉真如即是法界体性智故。云即是一切智智。如上所引第十七及第三等疏亦皆此之谓也。又曼荼罗无尽庄严称一切智智印。若约从果向因。权实二智即是一切智智。中胎藏为实。三重即权。第六云。复次智谓心莲台(上智)具足方便谓叶蕊开敷(下智)二种具不可思议。故云希有也(文)应知一切智智义。如是不一准也。
  如是自证下。正释彼得一切智智文也。经初云何两字通彼得一切已下。正是问辞也。故下释中。云云何得此惠已等也。今如是自证者。为显金刚手问意先明自证之境无说无见义。至下当知。如是者指次上究竟实际等四义释。即是自证智也。自证者谓如实知自心。自心即汁栗太心胎华台。第七(十二)云(乃至)犹如闻一切语言时即是闻阿声。如是见一切法生时。即是见本不生际。若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毗卢遮那唯以此一字为真言也(文)。抄解当段文证自证说法义。指心立自证无说义。是新古异义·愚按当段正是正宗分故。加持说者得经疏意矣。今此中为显加持说。先举自证无说义也。说者无言等者。抄出二解。今取初义也。说者无言即明言语道断义。观者无见明心行处灭义也。守护经第二(五)说五字五如来义毕云。如上所说自证之法。唯自证知非言能说。离诸见相。为未成就诸众生故。于无相中以相显示。于无言说假以言宣。譬如空中乾闼婆城非实现实(文)。
  不同手中等者。举喻明自证法无师自觉故不可示人也。上云。如来自证之智。设以神力加持亦不可示人。涅槃第五(四相品)云。又解脱者名不可取。如阿摩勒果人可取持。解脱不尔。不可取持。不可取持即真解脱。又第二十八(师子吼品疏本三十一纸)云。诸佛世尊定惠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手中庵摩勒果(文)。佛性即庵摩罗无垢识与庵摩勒字体是同。故以为喻也。庵摩罗果此云甘果。与●●●甘露义同也。第十三释如来脐真言云。甘露●●●一切智智之别名(文)故今亦为喻也。此中释有四义。说者无言谓●字义。第二●与●同无言义也。无见者●字也●字即佛知见性也。庵摩罗者。●字甘露义。传授他人者●字北方作业也。又第一云。然此自证三菩提。出过一切心地(东方)现觉诸法本初不生(西方)是处言语尽竟(南方)心行亦寂(北方)若离如来威神之力(入中●字方便义也)则虽十地菩萨尚非其境界。况余生死中人(文)。
  若可以言语下。反显也。此有二。初反显不可以言语授人。何故下反显无师自觉义也。释迦菩萨等者但是举例显不可授人等义也。古师以为。以生身例显秘密义。其意在竞显密浅深之异。故其解甚曲涩矣智度第四(八)云。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此云宝髻)佛为初阿僧祇是中菩萨永离女人身。从罽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第二阿僧祇。是中菩萨七枚青莲华供养燃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是时燃灯佛即授其记。汝当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云云)定光即燃灯也。智度第九(三十六)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旧名锭光佛(文)经音第三云。提和竭罗●●●●此云锭光。亦曰燃灯佛是也。法花义疏第十(四十)云。余经锭光佛者。犹是然灯耳。有足者称灯。无足者称锭也(文)瑞应本起经上云定光佛(文)愚按。定锭音同通用也。抄解此文出三解。今取第一解。后二解甚凿矣。此中但是出自证不可授人之例。云何于此辨显密优劣乎。读者可知。具修方便等者。意明。依供养行轨具修三密方便。心自证心心自知心。谓之无师自觉也。十二门论疏云。任运现前为自然智。不从师得为无师智(文)蒙定光决未能成佛。显无师义。具修方便显自觉义也。
  又如目睹下举喻。此有二种。初喻不可以言语授人义也。世人者喻已证人也。终不证知者。明蒙授决时未成佛也。
  若自身触受下。喻无师自觉义。如文可知问意言等者。已上为显问意先明自证之境无言无说无师自觉义。此下正释问意也。问意者。指彼得一切智智问也。经总有三问。初云何如来乃至得一切智智者。初问佛自得也。上释云。我已尽睹。然不知是法从何得之。故金刚手因众会疑心。而问佛言。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此一切智智也(文)从此已上广释第一问意毕。今问意言已下释彼得一切智智已下文。此亦有二。初问众会自得。次问为他说也。经初云何两字流经此中。故疏主得经意。置二云何以显二问。是此二问俱约众会机。故云云何令我等。我等者释经彼字。经广指众会机云彼。今金刚手代众会机而发问故。疏云我等。我者金刚手自称也。等言摄一切众会也。此中意明。自证之境(一切智智)言断心灭。无师自觉。云何令我等得如是自证之惠。佛若自授与。则非无师自觉。云何名自证之惠耶。是初问自得义也。然抄云。云何令我等逮得如是自觉之惠者释经云何如来○得一切智智句。以为承来。云何得此已下正释彼得已下诸句也(文)此解恐不当也。今此中有二云何。抄主迷此以为经总有二问。页不解总有三问。故为此解也。又抄设问答云。经云如来等。疏云令我等等。经疏影略互显(文)此解亦不当。经疏无违。同约众会机明自证化他义。又抄主不解经彼言意也。若云经疏互影者。彼言应指佛。云何指佛云彼。若云指次一切智智。彼字当在得字下。抄主不得彼言意。可知。云何得此惠已等者。释经为无量众生等文。谓自得已而后为他说。故疏主示问承来。云云何得此惠已也。意明。自证是离言说。若自得已亦为他说。则随言说。已随言说。云何名自证耶。是问为他说义也。能为无量等者。牒经明为他说相也。所谓安立无量乘者。撮牒经文云无量乘也。经且举十种乘。而总显五种三昧道。二乘可知。大乘道中摄八地及等觉三昧道。或五通下世间三昧道。乃至者摄略阿修罗等八部众也。示现无量身者。撮牒经若有众生已下文也。上明说法故云乘道。此明现身故云无量身也。
  各各同彼下。牒经各各同彼已下文。可知。犹同一味者。经无犹同二字。此犹但是语辞非犹如之犹。与前所引法花义疏。所谓余经定光佛者。犹是然灯耳。语势相同。犹是者即是之意也。此妙方便者。谓现身说法是化他方便。一一方便不离阿字本不生体故。是不思议缘起。此经宗意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名相故。权实二智俱不思议。故云妙也。第三(十四)云。虽究竟寂灭不可言宣。而能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即是领解一切智心无尽庄严之迹也。复云何而得也者。正显问意也。也与耶通。即问之辞也。论语述而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又焚迟曰。何谓也。即此谓也。
  此中种种趣等已下。作释也。种种趣者。婆沙百七十二(四)云。问何故名趣。答所往义。是趣义是诸有情所应往。所应生。结生处。故名趣(文)大乘义章八之三(十上)所谓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文)亦名为行等者。行是修行道即所行之道是趣向之道路也。具第三卷记辨之。毗婆沙等者。论一百七十二(二纸)云。五趣谓捺落迦。傍生。鬼。人。天趣○于彼中。有阿索落。今当说。谓有余部立阿索落为第六趣。彼不应作是说。契经唯说有五趣故○问诸阿索落何趣所摄。有说是天趣摄○如是说者。是鬼趣摄(文)摩诃衍人等者。智度第十(三十四)云。佛亦不分明说五道。说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说。婆蹉佛妒路部僧。说有六道(婆蹉佛妒路此云犊子)同论三十(十四)曰。问曰。阿修罗即为五道所摄。是阿修罗非天非人。地狱苦多。畜生形异。如是应鬼道所摄。答曰不然。阿修罗力与三十三天等。何以故。或为诸天所破。或时能破诸天。如经中说。释提桓因为阿修罗所破。四种兵众入藕根孔。以自藏翳。受五欲乐与天相似。为佛弟子。如是威力何得饿鬼所摄。以是故。应有六道(乃至)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说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复次分别善恶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故。地狱畜生饿鬼道。若不尔。恶有三果报。而善有二果。是事相违。若有六道于义无违。如是广衍等者。五道六道乃至三十六处等也。三十六俱胝者。抄云未勘正说。按文意。一世界中有三十六亿众生欤。例如释论云十亿八万六十种邪定聚众生(云云)演密云。三十六俱胝者。起信疏云。问六道如环。巡历行相如何。答三界五趣共三十五处。所谓三涂四洲六欲天。此界十三处。并色界十八天处。无色四天处。如是三十五处。生死轮转。今开修罗即三十六。俱胝梵语。此当百亿。趣者类也。三十六俱胝趣类也(文)第十一(九)云。大乘中说欲界有三十六处。谓寒热地狱各八。共成十六也。又四大洲。此四洲又各有二随州(合十二州。并前二十八)六天并傍生鬼(合三十六文)愚按。第十一说与瑜伽第四(二右)说大同。论云。处所建立。于欲界中有三十六处。谓八那落迦复有八寒那落迦处。又有饿鬼处所。又有非天处所。傍生即与人天同处故。不别建立。复有四大洲。复有八中洲。又欲界天六处。聚如是三十六处。总名欲界(文。是除傍生取阿修罗也)又瑜伽第二云。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苏迷虑。百拘胝梵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文)慈恩赞云。俱舍俱胝当百亿。(十万为亿)今瑜伽显扬数百万为亿(十亿)十亿为俱胝。故言百俱胝为一佛土。此中准知。又按俱胝此云亿(十万)●俱●胝。或云●拘●利。与●●字体同。●●处也。今云俱胝恐含处义。更寻。
  性欲者下。释种种性欲义。欲名等者。取智论二十四取明。知众生欲智力文意释。是初明欲义也。论(十七纸)云。知众生种种欲智力者。欲名信喜好乐。好五欲好孙陀罗难陀等。好名闻如提婆达等。好世问财利如须弥刹多罗等。好出家如耶舍等好信如跋迦利等。好持戒如罗瞻罗等。好绝如陀跋罗(佛妒甘露女所生也)好头陀远离如摩诃迦叶。好坐禅如隶跛多等。好智惠如舍利弗。好多闻如阿难等。好知毗尼如优婆离等。如是佛弟子各各有所好。凡夫人亦各各有所喜。或有喜淫欲。或有喜瞋恚(云云)唯识第五(二十八)云。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述记六本(五)云。然勤依者。如此下说。及对法第十等皆云。信为欲依。欲为精进依。即入佛法次第依也(文)今信者举欲依也。喜者论作喜。喜同喜。喜欣也。悦也。(上声)又好也(去声)今对下好乐故。应是悦义也。然论明佛弟子中皆云好。次明凡夫中。云亦有所喜或喜淫欲(云云)。依论文意似好喜两字以显凡圣之异。更寻好乐者。即希望。是明欲性也。唯识云。希望为性是也。如孙陀罗等者。皆如抄辨。乃至诸得道人等者。愚按。孙陀罗及提婆是恶法欲。恶欲然一。故云等。论一一人下皆有等字。得道人等者。明善法欲。大迦叶等皆是也。今疏主为显。此义故。于中间自加语。云乃至得道人等也。论明得道人中。总有七人。今且举迦叶等五人。故云乃至也。
  性名积习等下。引智论明性智力文。论二十四(十八纸)云。性智力者。佛知世间种种别异性。性名积习。相从性生。欲随性作行。或时从欲为性。习欲成性。性名染心为事。欲名随缘起。是为欲性分别(文)性名积习者。性是现在心性。积习是过去熏习。依过去积习。现在心性种种不同。藏品弥勒真言释云。阿奢也心性也。谓彼先世所习行。诸根性欲(文)相从性生者。性在干内。相是外现。内性不同故。外相种种不同也。欲随性作行者。欲与性体不同。故云随。谓内在多闻性者。随外乐欲而为多闻事业。故云作行也。或时从欲等者。已上与种子生现行义同也。此下与现行熏种子义同也。性及欲皆在现在。谓且如好多闻数数希望遂为其性。所谓习为性之谓也。
  性名染心下。辨性欲异。染心者染名习染。非必不善。故云习欲。数数习染于欲。以成性故。此性名染心。故知染心应通善恶。若习善欲成善染心。若习恶欲成恶染心也。染心为事者。染心在内。欲即在外。其义可知。现流论文及两本义释。无一染心。恐今本为正。随缘起者。善恶染心缘境为希望事。是名为欲。欲随染心起。云随缘起也。种种方便道者明不思议权智也。龙树云者。引智度第一百(十七纸)论云。问曰先见阿閦佛品中嘱累。今复嘱累有何等异。答曰。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二者方便道。先属累者为说般若波罗蜜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属累。以是故见阿閦佛后说沤和品。般若波罗蜜中虽有方便。方便虽有般若。而随多受名。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以所用少异故别说。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各异名。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实相。所谓一切法性空无所有寂灭相。即欲灭度。以方便力故不取涅槃证。是时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于菩萨功德未具足。不应取证。功德具足乃可取证。是时菩萨以方便力。过二地入菩萨位。住菩萨位中知甚深微妙无文字法。引导众生。是名方便(文)金体与异物如次喻权实二智。般若是实智。沤和(此云方便)是权智。般若虽通二智。约胜实智名般若权智名沤和也。华严大疏十四(三)云。沤和俱舍罗此云方便善巧。肇公宗本论云。沤和般若者大惠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为一念之力权惠具矣。
  今毗卢遮那下合法也。正明今经本迹二门不思议二智也。第六(二十三)云。初云诸佛希有权智不思议者。具存梵本。应云一切诸佛希有智方便不思议。智谓领解前偈中我觉本不生(般若也)方便谓领解前偈中加持神力。复次智谓心莲华台具足。方便谓叶蕊开敷。二种具不思议。故云希有也(广明二谛相往见)遍一切处者。阿字义●字是中胎毗卢遮那种子。周遍干有情及器界故云也。第十七(十九)云。以此阿字法体常遍一切处故。若能如是相应即同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也。真金智体者。即毗卢遮那实相智身。第四(二十)云。阎浮金亦是自然性净。色又最深。明佛金刚智体最为深妙(般若也)通身放种种光。即是普门开示大惠明(方便)也(文)造种种乘者即巧方便。意明从本地身而流出加持身也。复次此中等者。抄(云云)愚按。上正说中释问意。云云何令我等逮得如是自觉之惠。是约众会机自证化他而为问也。今对彼云复次。文意可知。发起大悲胎藏等者。第三(十四)释希有世尊自性三菩提等文云。金刚手承佛神力领解上文。先叹世尊(云云)上文者。正指当段经文。故今疏释云发起大悲等。又遥发起具缘品中内心妙白莲等四重圆坛义故云于萨婆若平等心地等。萨婆若心地即内心妙白莲也。具如第五卷释。今得一切智智者。中胎藏也。种种方便者叶蕊开敷也。当知此问即是发起曼荼罗二谛义也。
  于萨婆若等者。约大悲漫荼罗以释宜说一切智智等文也。萨婆若平等心地者。指前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中胎华台本地常心。第七(三十)云。无垢同虚空者。即是净无垢不思议心地也。以大方便于此地上画作普门漫荼罗。故经次云住不思议心。起作诸事业。梵本具云心地。以偈中五字成句不可累书。然地即是心体。故但云住不思议心也(文)。又心地者。所云摩诃萨意处。第十二云。次如来答。摩诃萨意处说名曼荼罗处者。心处亦可名为心位。即指此众生自心之处即是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罗也(乃至)如是净无垢处。即是诸佛大圆满实相之地也(文)又具缘品所说择地治地等。皆是平治于行者心地画作大悲漫荼罗方便也。第十六(二十一)云(乃至)犹如手掌平正。所谓地平者。以三昧而言。即是得见净国庄严。其地平正无有瓦石诸山及沙砾等也。然是即是净菩提心之义。以信力故平其心地也。除去所有阿赖耶之所含藏沙砾株杌等类。唯除毕竟平等净菩提心体性之地。若能平净此地即可成就大悲胎藏佛会庄严也(文)又心地即●字义。第四(十七)香水真言初句云。●●●●●疏释云。以此字门即是菩提心本原。今所造大悲藏生漫荼罗王。乃先用香水洒净。皆为治如是心地令离诸垢秽故。若论外境亦是所持金刚心地。是故余字皆为成此字门(文)又十六明以字焚字中云。●字为弟子身(文)即是弟子菩提心地也。又云。既焚竟岂如二乘断灭灰烬而不复生耶。不复如是也。诸垢之薪已尽更有妙生。所谓净菩提也。真实生也。此生即是清净之性。如来种子也(文)清净者即弟子身中四重坛诸尊也。故第八(二十三)云。至弟子所先用啰字焚烧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灌之。灌已观世灰中作嚩字门。其色纯白从此出生五字。所谓阿鍐囕?缺。持其五字轮次说暗字。在其顶上转成中胎藏。又从此字生三重光焰。一重遍绕咽上。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即成第一院漫荼罗。次一重光遍绕心上。诸尊随现成第二重漫荼罗。次一重光遍绕脐上。诸尊随现成三重漫荼罗。尔时弟子都成漫荼罗身。若更深释。即是普门法界身(文)此发问正在于兹矣。画作诸佛等者。正释宜说一切智智等句。从本地常心流出四重圆坛。故云画作等也。画作者。图梵云●●●●(千文)第十六云。贺多者犹如众彩庄严积聚名为质多。文画作梵语应是●●●●。众彩庄严即普现色身义。故从本地身而流出三重。亦云画作。梵言自含浅深而义故耳。经宜说一切智智者是总。总指四重坛诸尊云一切智智。第七(十一)云。一切智智者。即是总举十方三世如来一切金刚智印(文)经云。或声闻乘道等。是别。别列加持流现诸尊也。疏合释总别文。云画作诸佛等。诸佛菩萨者。当经大乘道。是明八叶四智四三昧及第一二重也。乃至二乘者。当经或声闻乘道乃至或五通智道等。是明第三重也。百重圆坛者。指心出四义。第一义云。诸佛(一)菩萨(二)二乘(三)八部(四)如次为四重。第十四(二十)云。又此漫荼罗一一分位各有种子。用标记彼差别法界之门。当知一一入于阿字。见于内证之标。即知如来内证之德。故名标记也。随彼四重分位。从佛分位。而出者。即是佛之标帜。或从菩萨分位而出。或从二乘分位而出。或从天龙八部分位而出。当知。阶降差别各各表知。种子字不同(文)愚按第十四释。约三昧道以别分位。恐非约四重坛。何者二乘及八部俱有第三院故。第二十(二十六)明三句义云。此有二种。若有修行者因中说之。有如来之果地说之也。且如最外院八部等世天。即是前八心中从初解守齐已去。乃至受用果等也。然有善根开发与正道相应。即是大悲胎藏花台之因也。如来以方便力而引导之乃至令成就世间八心以来。即是外院之位。次渐渐向里。及二乘亦在此内。次又知有胜法无上心。稍进入第二第三。皆是大悲句也(文)亦在此内者。明八部及二乘俱在第三院。可见。○第二义云。常三重坛加中胎八叶为四重。三重唯约能围绕。四重能所合论也。当段诸佛(中胎八叶)菩萨(第一二重)二乘八部(第四重也)第七(三十)中胎毗卢遮那(中台八叶第一重也)第二院观音金刚手(常第一院也)次院文殊等四菩萨(第三重也。常第二也)外院释迦牟尼及所奉本尊等(文第四重也常第三院也)○第三义八叶为第一重(除中台取四佛四菩萨也)第二院已下与第二义同也。第二十卷(三十)云。即于此心花台上为漫荼罗中胎。其外八叶亦随佛位次列布也。(又云。此八叶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尔时行者观心八叶作中胎(第一重)观其身即是曼荼罗。从心已上为第一院(第二重)从心下至脐第二院(第三重)从脐已下为第三。世间天院(第四重)愚按此义与当段释全同也。○第四义约支分生曼荼罗。三重四重是开合不同。无尊增减也。第五(十六)云。上文所说。从大日如来脐以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脐以上至咽。所出光明为第二重位。自咽以上乃至于顶相之光。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花也。所共建立漫荼罗。第三(十八)云。约佛身上中下体以部类分之。自脐以下现生身释迦。示同人法。及二乘六种种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各殊异。及其眷属展转不同。普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自脐以上至咽出现无量。十住论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无量眷属。普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从心以下。是持大悲万行十佛刹微尘诸大眷属。从心以上。是持金刚密惠。十佛刹微尘诸内眷属。通名大心众也。从咽以上至如来顶相。出现四智四三昧果德佛身(文)十五(二十右)云。如前所说(指第三卷)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罗位也(已上指心解也)又果师抄出四义。第一义。第一重(中胎八叶及三部眷属)第二重(文殊除盖障地藏虚空藏四菩萨)第三重(释迦及眷属)第四(外部天等)配当段文云。佛(五佛释迦)菩萨(八叶中四菩萨第一第二重诸菩萨)二乘(十大弟子等)八部(外院三十天)愚按分二乘八部为第三四重者。恐不可。如前辨之。○第二义四重如前。佛(中胎八叶第一重总名诸佛。共居寂光故)菩萨(第二院四菩萨)二乘(主伴名二乘。释迦螺发形。同五罗汉故。摄二乘也)八部(第四重也。三重四重。依外部开合也)愚按。中胎摄第一院。经疏中无此义。释迦螺发形故等者亦甚凿矣。外部开合者。如前辨之。○第三义约现图。第四义恐有脱文。义不分明耳。愚按。指心所出第一解不可(如上辨之)其第二三四皆有其证。当段四重者与彼第三义同。萨婆若平等心地者。中胎花台从此流出四重诸尊。故诸佛者八叶四智四三昧果德佛身。菩萨者第二三重也。二乘八部者第四重也。今检前后文中胎八叶有二义边。或除中取八叶。中是总故。或中胎八叶合为第一也。第五(十七)云。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惠。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第三(十五)云。今此中妙法莲华曼荼罗义。毗卢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台具体。四佛四菩萨醍醐果德。如众实俱成(云云)又(十五丁)云。然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萨自证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文)又(十九右)云。从咽以上至如来顶相。出现四智四三昧果德佛身。即此八身于一切世界中。从众刹土名号身业。诸受用事皆悉不同(文此八叶是所现佛身。以为第一重也)如是诸文有其两义。然当段意。花台是总体而绝方所。非有心境。亦是能现德故。八叶已下为四重也。法界圆坛者。第七(十九)云。未法界者。即是心界。以心界本不生故。当知法界亦本不生。乃至心界无碍无舍故。当知法界亦复无得无舍。舍尚自无。无法可舍。况可得乎。若法界是可得相者。即是从众因缘生。若众因缘生当知自无本体。何况为诸法体。故法界者。唯是自证常心。无别法也。复次如来大施者。所谓大悲漫荼罗。法界者即是普门实相。如是实相不可以加持神力示人。是故无法可得(文)探玄记第十八(初)云。法有三义。一是持自性义。二是轨则义。三对意义。界亦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是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说法界。圣法依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初一唯依主。后一唯持业。中间通二释(文)华严大疏第六十(初)云。法界是所入之法。谓理事等别。然法含持轨。界有多义。梁论十五云。欲显法身含法界五义故。转名法界。一性义以无二我为性。一切众生不过此性故。二因义。一切圣人四念处等法。缘此生故。三藏义。一切虚妄法所隐覆故。非凡夫二乘所能缘故。四真实义。过世间法。以世间法或自然坏。或对治坏离此二坏故。五甚深义。若与此相应自性成净善故。若外不相应。自性成壳。故上之五义皆理法界。复有持义族义及分齐义。然持曲有三。一持自体相。二持诸法差别。三持自种类。不相杂乱。与法义同。族者种族。即十八界上二。并通事理。分齐者缘起事法不相杂故。于中性通依主持业。因唯依主。后六唯持业(文)今此法界者。广大金刚智体。即●字法界体性。一一诸尊皆悉以法界为体。是体义。法界者其体是五智五大。第十六(二十六)云。此阿者。即是法界之性。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同法界也。以阿字故。余水火风当知。亦是法界清净之性。从因缘起。而知本不生。以此一一真言之字加持而加持之。当知。此字本性清净也(文)具缘品云。染众生界以法界之味。古佛所宣说。是名色义。第六(十四)云。如世间彩画不过五色。然更相涉有种种深浅不同。巧惠者善分布之。出生万像。无有穷尽。法界不思议色。亦复如是。统而言之。不过五字门。然亦更相发挥。成种种差别智印。如来以普门善巧。图作悲生漫荼罗。乃至出生世界微尘数随类之形。犹不穷尽。若瑜伽行人得此中意者。当触类而长。自在施为。寂灭真如中当在何次。如偈中所说且举一途法门提其纲领耳(文)以五字五色。经纬交互以成一曼荼罗。谓之法界圆坛也。又一一诸尊皆是毗卢遮那具体法身故。即是法身之身分。是分义也。又四重诸尊从法界体性而流出故。是因义。又法界是诸尊所依性故。是性义也。又一一诸尊持自种类不相杂乱。是分齐义也。因义唯依主释。性义通依主持业二释。法界是诸尊之所依。又法界即所依也。分齐义唯持业释。诸尊当体不杂乱故。圆坛者曼荼罗之异名。第四(二十九)云。又曼荼罗是轮圆之义。集经第二(三十二)云。曼荼罗此云坛(文)此一一本尊等者。第二十(二十七中)云。今以如来平等惠观。从因至果但是如来。一身一智行耳。又(二十六)云。当知一切大会曼荼罗。皆是普门身。即是法界身。即是金刚界身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