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日经疏私记第二十

  沙门昙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余(十缘生句)
  经云秘密主等。自下释十喻经文也。十缘生者。带数得名。又从缘而生故。因缘之生。亦依主释也。青龙疏上二(初)云。言缘生者。缘谓众缘。生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生(文)第十一(二十三)云。虽复生此有为方便。然即了此分别之法本性常空。如是因缘起法离生灭断常一异去来。但如幻化不异中道。若舍离此而未无为别体不可得也。以无为之性即不异有为。了达如是甚深缘起法。故能以此有为即成无为之果也(文)第十九(六)云。缘起者谓观心八叶之花。花上圆明同于净镜之类。初时未即明了(因义)以罗字惠眼方便故(缘起)渐自明了。乃至于圆镜中见自身。即同一切佛等。如是法生(生义)即是从因(自心)缘(方便)起(生义)。若从缘起者观此不生门。即入法界体性也(文法界作性即阿字义。可如缘生法者。即阿字法界义)今按。用缘生者即阿字三义。亦即三句义也。空是因义。有即缘义。生即不生。如次因根究竟三句也。又阿等四字摄三句者。初阿字菩提心也。次行为根第三四即二转妙果。是究竟句也。三句五转开合之异。即因缘生义。因缘生者亦曼荼罗义第四(二十九)云。曼荼罗者是发生义(缘起)。今即名发生诸佛曼荼罗也。下菩提心种子(因义)于一切智心地中润以大悲水。照以大惠日。鼓以大方便风。不碍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议法性牙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根缘)成佛树王。故(究竟生)以发生为称。○次答义中。梵音曼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曼荼罗是苏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所不能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曼荼罗也。以三种秘密方便(缘也)攒摇众生佛性之乳(因义)乃至经五味即成妙醍醐。醇净融妙不可复增(生义)一切金刚智印同共集会于真常不变甘露味中为第一。是为曼荼罗义也(文)第三(十三)云。次明入曼荼罗行法。具众缘支分及所要真言皆于此中广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诸器物方便攒摇。以从缘起故。当知不异十缘生句也(文)此五味者如次五种阿字。五种阿字横谈则为中胎藏(入中恶字。即五字具足也)即五智五佛也。竖言则四重流现。即四阿义。具如第二十卷抄记中所明。以要言之。则一经始终不出于三句四阿因缘生义耳。真言门者是明第三重十喻。故云真言行。与前第三劫段复次真言门修行菩萨行义同也。通达作证者。第十九(八)云。通达是证果义。至于所至处也。此通达当言证也(文)又见道云通达位即此义也。作证者初地已上证知位故云也。
  是略下释中先明文来由也。是答九句问中第七问也。愚按。前第六自性平等无畏者即极无自性心。故疏云。此空智生即是时极无自性心生(文)极无自性心生者。正是第三重深修观察成就之心。此心成就必依十缘生修行。故及此文来也。
  如下文下。总明是修行句之大意也。下文者正指具缘品。兼指余品中明修行方便文也。上疏(释九句问中)云。如下文入大悲藏曼荼罗(具缘品)等(余品)即是答修行句(文)具缘品疏云。此品次明入曼荼罗行法。具众缘支分及所要真言。皆于此中广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诸器物方便攒摇。以从缘起故。当知。不异十缘生句也(文)又世间成就品明四种念诵。出现品说三月持诵。成就悉地品明●●●●四字观等。皆是修行方便也。广指此等诸品云下文也。第三(十三)释住心品毕云。从是已下明进修方便及悉地果生也(文)具缘以下诸品广明修行及证果。其中修行皆依十缘生句也。
  然统论下。抄(云云)今助一解云。此品者总指住心品。于此品中明十喻观略有三种。浅深虽异同用十喻。然上经文初劫说五喻。第二劫说六喻者。约所寄齐而明。若能寄齐真言行者。从初至此皆观十喻。是故初劫疏云。法谓十缘生句。第三劫中云。此中十喻望前十喻(指第二却六喻)此等疏文指五喻六喻云十喻者。皆约能寄齐而云也。故知。此中亦唯约真言行者而统论于十喻浅深。故总云十缘生句也。略有三种者。抄出简略摄略二义(云云)今出前后文明简略义。上释寂然界五喻中云。声闻经中虽说此五喻。而意明无我。今此中五喻意明诸蕴性空。又次明深修观察云。得净心(初地)以去乃至方便究竟(佛地)其间(十地)一一缘起皆当以十喻观之(文)广论之。则一一地皆用十喻。今且略明三种也。
  一者下明初劫十喻也。以心没蕴中者明湛寂心。是所离也。上疏释湛寂心云。然未度法障。未名真净菩提心。如莲花已离浊泥(无我)尚未出水(唯蕴)故经云。彼出世间心住蕴中也。以行者于瑜伽中。湛寂之心已虽明显。然涉事。根尘识等犹尚当心由厌怖有为故着无为法。然以菩提心势力自然不由他教也。有如是惠随生。能于蕴等发起其心。修离着方便。于五种譬喻观无性空。(云云次明五喻也)又明寂然界云。证此寂然界时渐过二乘境界(堪寂心)如莲华虽未开敷。而稍出清流之上(出蕴)行者亦尔。不复心没蕴中。故名出世间心(云云)对治实法者。谓对治唯蕴着心。蕴即实法。上经云。若害蕴住法攀缘(五喻)当得法无畏是也。如前所说者。指初劫五喻。上疏云。行者如是观察时从无性门达诸法即空。得离一切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为蕴处界能执所执之所动摇。故名证寂然界(文)。
  二者下明第二劫观也。心没法中者初明所离心。寂然界菩萨害唯蕴执还没空法。法即十缘生句也。欲对治下明能除观也。境界攀缘者。境界谓喻伽境界即十缘生句。住此不舍一心系缘云攀缘。攀缘即观察义(如上辨之)即是寂然界作证义也。如前所说者。上释无缘乘心云。又无缘乘者。此僧祇始能观阿他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文)又释第五无畏云。于心外有无影像智都无所得(文)对上即空云即心也。谓彼未了三界唯心故。着心外空法。今悟空亦不可得。心外无法故云即心之幻也。
  三者下明第三劫十喻也。抄云二解。初解不可也。心没心实际中者明所离心。即是遣空性心沈空也。具如上辨。欲离下明能除观也。离有为无为界者。是明以中道正观。离二界也。谓空性心舍有为界没无为界。今欲总离二种界故。住中道正观。尔时悟心实际亦不可得。极无自性心生。是云离二种扼缚也。上疏云。以此中道正观(十喻)离有为无为界。极无自性心生。即是心佛显现(文)如前所说者。指第三劫文。疏释云。行者解脱一切业烦恼时。即知一切业烦恼无非佛事。本自无有缚。令谁解脱耶(乃至)若住此不思议解脱时即是真阿罗汉。不著有为无为。一切世间应受广大供养(文)又云(乃至)以蒙佛教授故转生极无自性心。乃至心之实际亦不可得。虽解脱一切业烦恼。而业烦恼具存。至此不思议地乃名真离二乘地也(文)今解。业烦恼有也。解脱空也。具依中道也。即空即假即中故云不思议幻。不思议幻即中道正观也。摩诃般若中等有人设一解(云云)今按。第三卷(二十一)云。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深修观察十缘生句。见甚深中道照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诃般若中广说。若行者于文字及观心中善得通达离于见着。乃应为人作世间阿遮梨。复次初劫智惠于与二乘共行非深般若。二劫智惠尚与二乘共闻。亦非甚般若若第三劫等虚空心无边智惠。一切二乘不能思议。乃名甚深般若。堪作秘密行阿阇梨也(文)般若即十缘生句义。证于此智有三种别。共行共闻及甚深般若。故云含三意也。又下释通达三乘文云。十缘生句摄般若。是明三种十缘生句摄共行共闻及甚深般若。故云含三意也。
  今此中下。正释深修观察义。此有正释复次二门。由此二门深字有异。今此中对浅明深。下复次中于深中辨深。至下可知。意明。第三重者对初二浅云第三重。故对浅显深。是正释意也。何者接上第六无畏明深修十喻。故正明初地观相。上第六无畏虽明深修观察成就之心。而未明其观相故今明之。故知。约初地为正释也。
  且如下明深观相也。此中初明甚深因缘生义。自心为感者。是因义也(因句也)佛心为应者是缘义也(根句也。佛心者大悲义故)即时下明生义(究竟句也)毗卢遮那者是本地身。现所喜见等者是加持身。由感应因缘见海会现前。即是生义也。然我心等者明不思议因缘义。净谓净法界。因是法界。缘是法界。因缘所生法亦是法界故。云毕竟净也。若望我心等者。我心佛心俱净法界。净法界中岂有自他差乎。而今于无自他中。辨于自他。即不思议因缘也。
  今此境界下。明四生推捡毕竟不可得也。第九(四)云。当知。此像不从镜中生。不从外质生。不共生。亦非无因缘有。种种戏论皆不相应。亦复不可执取。但属众因缘耳(文)具如抄引中论辨之。今此境界者举所观境。是瑜伽中所现境界。即上所云所喜见身也。而形色宛然者。上云我心亦毕竟净等者。明因是法界缘是法界义。此中明因缘所生法亦是法界义也。形谓所喜见身。声即所宜闻法也。此三种相(自心佛心所现形色)同一法界。全法界而缘起故。即不思议也。
  论幻即幻下抄。有二解。今取后义。论幻者约所现身。此形声从因缘而生故毕竟不可得。故云幻也论法界者约自心为感义。此所现身不离自心故云法界。自心实相即是法界故。论遍一切等者。约佛心为应义。此所现身不离佛心故。佛心者即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义也。此三种无二故。随举一时三种并存。不异而异故三种差别。不同而同故都不可得。即是不可思议。今论幻故云不思议幻也问。今何故取幻义耶。答今瑜伽境界观自性无性毕竟不可得。故且论幻也。复次言源等者。抄云今云。上约三劫明深修义。是对浅而辨深义也。此下约十地明深修义。是于深中亦论深故云所证转深也。此中有三句。初地为因。二地至七地为根句。八地已上即方便也。
  且如四谛下。举例明十喻重重无尽也。演密云且者不尽之辞。如即指付之语也。法数诚多且举四谛。世界无量且示娑婆。盖取一隅耳(云云)娑诃者经音二十二曰。索河娑各切。旧言娑婆。或作娑诃。此云堪忍。亦云杂会世界也。愚按。●●通同。故新旧为异。且如藏梵云揭诃●●或云蘖罗婆●●●之例。●●风也。●即风大种子。其义相通可见。已有无量等者。此中总依华严四谛品意释。引文如抄。大疏第十二(五二)云。然此经中虽彰名异即表义殊。以名必召实故。是无量四谛义也。约一界一谛即有十千。娑婆四谛有四百亿小千名义。而文义包博言含性相(文)。
  又况下广明。法门无尽也。谓今且约娑婆四谛明无量无边义。若约无尽法界谈岂有限量。故云何可穷尽也。
  今行者下以尘沙四谛结归深修观察不思议幻也。此下总明通达相也。一念净心者即是初地也。净心之名广通诸位。且约最初证得此心。初地名净心地。华严大疏三十四中(四二)云。集功德即论经净心。净心即初地。由集功德故抄净心即初地者。证心离染故言由集功德故者。会经同论经论经云为十净心。论言净心。即所成初地。今经云集功德即能成因故(云云)。
  空则下。约于三谛观尘沙四谛也。三大即●字三义。●字即不思议故(不思议梵云阿真底)举不思议三谛。以显不思幻义也。三谛相即举一全收三法无定相。名为不思议也。谓论空即三谛悉空。故云毕竟不生。论有即三谛悉有。故云尽其性相。论中即三谛悉中。故云举体皆常。又四谛即三大。苦集有也。灭即空也。道为中道。三大即三句。三句即因缘生。缘生即阿字。阿字即不思议字。故云不思议幻也。以三法无定相者。明举一全收也。
  如四谛者下。例同诸余一切法门也。耳异本作尔字。承和古本朱注云。证本作耳。与尔通。不空罥索经第十四(三右)云。善法中疑为恶中恶。疑故不勤求。二谛诸胜法喻商贾者海遇真宝。疑惑无识解。不辨无价珍。遇斯不空法疑惑亦复耳。苏婆呼童子经下(八右)众生亦耳。(异本作尔)唯识述记第二(四八)极微聚集足成根境。何用果为故知耳也(文)。
  是故下明深有重重唯至佛而尽其深也。故下释渐次大乘句云。如入大海渐次转深。乃至(十六重浅深)毗卢遮那以上上智观方能尽其深底。故曰渐次大乘句(文)。
  此经所以下。明今释文大意也。初明次第六无畏说十喻之意也。意明。于是处说十喻故。包括三劫六无畏始终。综该十地诸位也。触缘成观者。意云。或于寂然界(乃至)初地及十地触缘成观。其一一相不可緌说。今且依智度一相明其大度归趣耳。经云云何下正释十喻。于中初牒文。牒文中初列名。次云何为幻下释义也。问云何用十喻观耶。答为遣于行者系着心也。且如本尊众相现前时。不知是从自他因缘而生故假而非实。自系着则还为戏论。又如第三劫住心实际生法爱心。为遣如此着心故用此观也。智度第六(初)云。是十喻为解空法故。问曰。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实无所有不应有可见(乃至)可识。复次若无而妄见者。何以不见色闰色。若皆一等空无所有何以有可见不可见者。如一指第一甲无第二甲亦无。何以不见第二甲独见第一甲。以是故知。第一甲实有故可见。第二甲实无故不可见。答曰。诸法相虽空亦有分别可见不可见。譬如幻化象马乃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文)华严大疏四十四(四)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言。如梦如幻。涅槃虽真从缘显故。遣着心故。抄有难云。妄法缘生可许如幻。涅槃真实又不从缘。如何同幻。故牒释之。释有二意。一明虽真而从缘。虽非缘缘生。而是缘显亦空无性。二明涅槃非幻。为破着涅槃心云如幻耳。
  佛说药力下。作释中初释第一幻喻也。释中有二。初举药术喻显幻事从缘而有。次又如药术下正释幻喻。抄解为正释复次者恐不得文意也。如人以药等者。明药力不思议相。是世间本有咒术为种种不思议事。又依此经世间成就之时而有此事也。如上疏出五通仙化土石类为金宝喻是也。又第十二(二十二)云。谓种种药物以法成之。能得闻持一闻不忘乃至力通明行皆得善成。于大空而得自在。若出世义如是。随其成就之时。能满一切所愿(文)不空罥索第十八(二十二)云。若加持香水油和药涂身熏衣。入阿修罗窟鬼神窟皆得自在不相娆害若入水底水不能溺。若入火中火不能烧(云云)隐形者安怛陀那法也。诸轨中住往在焉往见。
  此事下明药力不思议相也。亦非下明非思议所及故不可生疑也。
  又如药术下。正释幻喻也。能造所造者。抄有二解(云云)今云。能造所造俱约幻化。谓化人亦现化化人是能造所现即所造也。华严大疏四十五(五丁)云。然缘亦从缘故。缘果俱幻也。中论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即斯意也。
  虽于众缘中下。释惑自眠等文。五情即五根。具如上解。经且约初云惑自眼也。疏释意明无而假有是正幻义也。
  虽展转下。释展转相生等文。展转相生者。述明能所造义。化亦生化故云也。非去等者。如一化人本依术现无有实体。岂有去来。故云非去。然眼现见其去来相故云非不去也。此事不思议。故云亦非筹度等也。释论云者。第六论也。文甚广博。今略引之。佛问有二。初别次总。别亦有三。一约内外问。二约三世问。三约幻体问。三问皆明幻无义也。内谓幻师身。外即药术也。
  实有一法下总问。如文可知。
  佛言如颇下。明幻假有义也。
  佛言若幻下。明幻中道义也。谓幻无实故非有。而可闻见故非无。即是中道也。十四本作幻相法尔耳。今疏恐脱。
  佛言无明下合法也。无明合幻。诸行合幻事。无明尽行亦尽者。犹如幻人灭故所作舞等亦灭。惠影疏第二云。幻息所作亦息者。颠倒分别心若尽。妄分别法亦自无。非是除䔽万物已方乃致无。如无明尽业报则尽。故言知诸法如幻也(文)。
  今此真言下。释何以故已下文也。是正明瑜伽中幻喻也。如下文广说等者。具缘已下往往明缘起义。别如世间成就品悉地出现品所明。依三蜜修行等者。明因缘和合有此事也。三密行喻幻术。所谓梦真言行即是天台所谓空花万行也。不思议事以喻幻事也。第十五(二十八)云。如有人言。此真言事相之法云何能成无相见谛真实之法。然此真实之相实不离于因缘。即观此缘生实相不思议境界也。如如意殊在于幢头能满一切人愿。随心所欲叶彼所求心而至。今观是彼从玉得生耶。从人心生耶。若从珠出。何故一切时不出要待人心希愿方出耶。若从人心出则人心得何不自求而待珠耶。当知不从珠出。不从人心出。不共不无因缘。但和合有耳。今悉地不思议神变亦如是。但于真言观本尊及身印等缘而成悉地。由真言故口业净。观本尊故意业净。印故身业净。三事平等故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然亦不可分别无思无为也(文)奇特不思议事者。释经见希有事。依三密相应故感见诸佛海会现前。谓之奇特不思议。是叹阿字不思议缘起。奇特梵云●●●。不思议梵云●●●。第十六(十四)云。前偈云奇哉者。梵音即于初首而有阿声。此偈已表法已竟也。此即本不生义。能生一切诸法。谓如来身所示种种形色皆从阿字而生也。时出种种形竟还入佛身支分。又复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之中。各随所生之处而入。故经云又复入如来秘密法身不思议。此不思议梵音阿真底。亦有阿声。意明。从阿而出又从阿而入。此两头上下指两阿字明一切法出入即同法界之体也(文)离于四句者。谓以自他共无因四句推捡。终不可得无性相可见。故云也。法尔如是者。释经本性义●●●云自性。亦云本性。本性即法尔也。又华严大疏生三十四中(九)云。达磨驮都此云法界。亦云法尔(文)法界法性法尔皆真如之异名。本性净亦真如义故。本性法尔其义即一也。不异净心者。释经净义。意明从心因缘而生不离自心。谓行者心毕竟净。佛心亦毕竟净。行者心为因。佛心为缘。于瑜伽中而感见不思议事。皆依感应因缘故。云不异净心也。自在神变者。上云形声宛然。谓由感应因缘。现身说法了了分明故云。不谬也。神变义具如第一记解。
  此事下。对上此事非诸论师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故云亦也。是结奇特不思议事也。独有方便等者。方便即三密加持妙行。是明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义。第十(二十九)释世间成就相云。由三业平等清净能见诸佛相。净菩提心与念佛三昧相应。明了无碍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也。第二十(十一)云。然行者于身印真言及观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即自降临道场。而来加被也(乃至)但由彼佛菩萨等先立诚言大誓愿故。若有众生依我此法而修行之。不亏法则者。我必冥应。或虽不来而遥加护之。若行人法则如法而不应赴。即是违本所愿故不得不应也(文)。
  经云下第二明阳焰喻也。依上五喻。阳炎喻想。智度第六(八)云。声闻法中想如野马(文)俱舍云。想取像为体。此中经云。依世人妄想。疏云见诸佛海会等海会即像。行者心想于此现像。而生取着。则为戏论。故在阳炎观以遣之也。日光风动等者。惠影疏第一云。阳春之日如日光动尘西国名为阳炎。此间名为野马。无智见之执言是水。而实非水(文)此释中除风字。若依此义动即风也。当读为风动。不可读动尘也。谓日光风动及尘以三合故生阳炎也。动如野马者。野马本出庄子。郭注野马者游气也(文)今阳炎是体。野马。即喻。游气之形似野马。故以为喻也。
  众生亦尔下合法也。结使者大乘义章五本曰。随逐系缚称之为使。结集生死目之为结。结缚众生亦名为结。以结使即烦恼也。日光动者论无动字。华严大疏四十四(六十六丁)引论作热气。烦恼熟恼以喻日热气也。诸行尘者。诸法造作以喻动尘也。俱舍云。除前及后色受想识。余一切行(五十八法)名为行蕴。颂疏云。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为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遍得行名(文)。今下云阴界入性空法等。即五蕴等名行义也。邪忆念风者。第十(三十)云。经中所云命者所谓风。风者想也。想者念也(文)想梵云●●(唐梵)●●风也。意明。缘生法本来不生。于中起种种邪想。计我我所云邪忆念风也。总意明。由明具烦恼故起种种邪想。缘蕴等法而计我我所。由此生死不断故云于生死广野中转等也。无智慧下明能迷相也。是一向明迷相也。复次下迷悟相对而明。是述释上无智人初见之为水意也。水相喻人法二执按●是水义。与缚●通同。二执即缚义。出生无边门(八丁)云。嚩字愚夫法圣人法随入无二(文)此中二执是是愚夫法。二无我即圣人法也。俱●字义。
  如是远圣下。明无智相。圣法者般若教法。般若是智惠。故知。远圣法者即无智。无智故不知二无我也。无我者人空。诸法空即法空也。
  于阴界入下明执相。谓无脱故起执见也。性空者。阴界入等因缘生故自性无性。故云性空。生人想等者。论云生人相男相女相(文)若准论文。想当作相。若随今疏。想即妄想也。华严大疏引论亦作人想男想女想。俱是异本。意云。诸法实相出过众相。然远般若圣法者。起于妄想于无相法中见男等诸相也。
  若近下明悟相也。意云。近般若圣法者达诸法实相故离入法二我。故云种种妄想尽除也。
  此经下正释今经也。如世人等。释彼依世人等文。远望旷野等即妄想也。强立假名者。释经成立已下意也。求其实事等者。释经性空二字也。此中有名相及想三字。名相可知想即分别故。是五法中前三也。名相或为遍计摄。或为依他摄。俱明非实有。今阳炎相举体是空。徒依妄想分别成立假名。呼为阳炎。求其实事都不可得也。瑜伽七十四(初)云。问。三种自性(相名分别)相等五法。初自性(遍计)五法(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依他)几所摄。答。四所摄(除真如)问第三自性(圆成)几所摄。答。一所摄(真如)伦记二十一(初)曰景云。今此论初自性五法不摄。第二自性摄于四法。第三自性唯摄真如。旧乃佛性第二亦云。第一性五法并不摄。以无体故。第二性摄四法。第三性唯摄如如。又三无性论第一卷亦云。第一性无有体相。非五藏所摄。若法是有不出五藏。问若尔。楞伽又云相名是第一性。分别是第二性。正智如如是第三性。又中辨论第一性摄名。第二性摄相及分别。第三性摄真如及正智。如是等文云何会释。解云。文虽有异义不相违。所以者何。说第一性摄名相者据执空性名相毕竟无体与第一性无体义同。故得相摄因缘名相从心而生。不离心故总名分别。故云分别摄依他性中边论中相及分别据因缘法摄依他性。名据横计。无体义同摄第一性。正智一种依此论及佛性等。即依他也。以是有为依因缘故。以体变异非圆成实。楞伽及中边论。如如正智俱摄第三性者同据不颠倒义属圆成实。又依摄释分。正智亦属圆成实性。若解向来所辨通塞。世人不应辄起难词(云云)显扬第六(六丁)同瑜伽说。中边论中(五丁)四卷楞伽第一(二十六)如伦记会释。又十卷经第三(初)七卷经第二(十三丁)皆说往见。
  第十五(二十九)云。云何是有相耶。当知。世间种种有相之法取是形相。名之为相。因由此
  (见附图)


  分别而为立名。名之为名。如是名相之法皆同十喻。但从因缘故有。因颠倒生。故说其实无生无性即同法界。如如性也。若能如是观者。即是与一切如来同会一处(云云)如真言下释如是真言想等文也。按疏及义释牒文作真言相。又检高丽及明藏经本皆作想字。若依疏释意作相者是。然诸经本皆作想不可辄改耳。真言相者于瑜伽中所现诸佛三密。故疏释云诸佛海会无尽庄严。无尽庄严即三业化用。具如第一卷所释。殊特境界者。第六(十八)云。行者修习瑜伽或观本尊。或观秘密印。或观真言时有种种境界现前。不与本观相应。皆是邪观也。如于定中或见日月众星光明粲丽。或见大莲华王遍满空中。或见宝树楼阁殊胜庄严犹如天宫乃诸净刹。或复豁然不复有身心相。或见诸佛菩萨无量大众。或闻种种异声。或见悬崖巉绝至无间狱。以不依本所缘故皆不应取。但如常一心作意虽得与定境相应。须深修观察十缘生句不应味着。若见异境界以为殊妙。而取着之名为我慢定。亦名坚执定。但与正观相应时自然得见俱胝佛刹。此中佛谓百千众事。刹为净处也。如是相应时即知承前已来种种事相非无因缘。以如是如是因缘故有如是如是事相。不由他悟而无所挂碍也(文)乃至者等世天及菩萨金刚。即外三重也。诸佛者中胎八叶。总明四重流现。谓之无尽庄严也。
  尔时应作下。释唯是假名四字也。离于慢著者。慢谓未得已得增长慢也。着即味着。味著于所现境界也。转近心地者。今有二解。一影像成就位。心地者初地净心地。第二正觉句也。影像成就邻于正觉句。故云转近。法界焰者。法界谓行者自心。焰即影像。第十一卷所明。自身圆明中观本尊像。本尊圆明中见自身相。互相照见无有障碍。是名影像成就。如是影像知自心现。故云法界焰也。问焰之与影其义不同。答第二劫疏引庄严论二光显现文。改作一影。焰与影像无体义同故通用耳。二初地净菩提心也。心地者究竟佛果。毗卢遮那心地也。初地尚信解分齐。故云转近。第三(二十八)云。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此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文)法界焰者。镜曼荼罗第二正觉句。见此心佛云法界焰。是知心实际亦不可得故。深修观察不证作于心实际故云也。第七(十四)云。修瑜伽者有种种不思议事。或面见十方诸佛普现色身。亦是心之影像。以心本不生故当知。影像亦无所生(乃至)若了知心如实相时。影亦如实相。故不可得也(文)此释与上疏所云影像不出常寂灭光同也。今悟如是影像不出自心实际。故云法界焰已知焰则不味着也。
  经云复次下。第三明梦喻也。昼日等者明梦所经之时节也。昼日者一日二日等也。牟呼栗多者昼夜六时中之小分时也。俱舍第十二云。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此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有时增有时减有时等。三十昼夜为一月。总十二月为一年。于一年中分为三际。谓寒热雨。各有四月。十二月中六月减夜以。一年内夜总减六(云云)光记云。牟呼栗多此云须臾(文)刹那者时之最少。俱舍云。何等名为一刹量。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子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文)岁者谓一年十二月也。时者即三际。或云四时也。释论云者。论总有四复次。今此下引第一文也。论意梦喻无明也。华严大疏四十四(七一)云。谓要在觉时方知是梦。正梦之时不知是梦。纯昏心故。设知是梦亦未觉。故觉时了梦知实无梦。然由梦方有觉故。辨梦觉时若。离于梦梦觉斯绝(文)得道觉时者。道谓如如。觉即如智。如智证如即始觉也。是明无间道。觉亦下即解脱道也。自笑者欢喜大笑也。三昧耶笑尊真言●●(笑声也)●●(喜也)经云。获如来微妙笑(文)微妙声者即欢喜大声也。起信论云。谓以一念相应惠无明顿尽(无名道)名一切种智(解脱道)。
  又如下合论第二三复次而引也。论云复次梦者。眠力故无法而见有。人亦如是。无明眠力故种种无而见有。所谓我我所男女等。复次梦中无喜事。而喜。无瞋事而瞋。无怖事而怖。三界众生亦如是。无明眠故不应瞋而瞋。不应喜而喜。不应怖而怖(文)。
  故今下正释今经。如文可知。如梦中等者。释如梦中所见等文。有种种国土等者。释种种异类等文。
  觉时下释觉已都无所见文也。觉时但一念间耳者。第十五(二十八)云。如是瑜伽睡真言行者住真言行过于一劫及其梦觉。乃少时顷耳。彼人不舍此身不往彼天。但犹眠法之心有此不思议事也。不可以心识而能测其所以。今成就悉地者游诸世界亦如是。但以瑜伽梦因缘得有此事成种种事。宛然不无。然知彼皆如十喻。不生取着也。眠法因缘者。谓无明为因行等为缘生三界苦果谓之眠法因缘也。又智度第四复次中。说五种梦论云复次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见飞见黑。又复所闻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人亦如是。五道中众生身见力因缘故见四种我。色阴是我。色是我所。我中色色中我。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实智慧觉已知无实。问曰。不应言梦无实。何以故。识心得因缘便生梦中识有种种缘。若无此缘云何生识。答曰。无。亦不应见而见。梦中见人头有角。或梦见身飞虚空。人实无角。身亦不飞是故无实(文)。
  而梦事下。释如是梦真言行等文。此中明梦假有义也。依经现文唯明梦无实义。然疏主自得经意。欲显加持境界从因缘而有故。释出此事也。
  今此真言下合法也。须臾间者指瑜伽中时也。备见无量等者。明世间成就。心外见尊故云见加持境界等也。
  不起于座下明出世成就。是初地果相。第七(三十)释到于修行地授不思议果文云。乃至此瑜伽者能不起于座至此是诸佛会中。亦能次第询求诸善知识。故云初地菩萨化满百佛国也(云云)又上释第三劫中云。又此菩萨能于毕竟净心中普集会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亦自能普诣十方供养诸善知识。询求正法唯独自明了诸天母人莫能知由此因缘复名秘密(文)此事诸众等者。意明四句推检毕竟不可得。但从行者自心而生。故云不出一念净心也十四本作此事于诸等。今疏脱于字。诸是明辞。
  然亦下。明虽是不可得从因缘有也。故云分别不谬。是了了感见瑜伽境界也。
  行者下结释也。初结有义。谓依内外因缘见不思议境故。不可云是无。故云当不疑怪等也。亦不下结无义。是因缘生故举体即空。故云亦不生着也。
  即以普现下。明中道也。即空故云普现色身之梦。即有故云作无尽庄严。有而空空而有。不思议中道。是云深修十句也。
  经云下第四明影喻也。此镜像喻由三密方便所得悉地果也。摄大乘论云。云何无义净不净业爱非爱果差别而生。为此说镜像(文)此中下。明智度有光影与镜像之二种喻。今取镜像而非光影也。
  彼论下。约四生明像无实义也。惠影疏第二云。此(文)破四种邪因。非镜作者破自因义。外道执言。自有一我能作得果。是神我自作。神我自受。故名自因也。非面者破他因义。外道执言。梵天喜时众生受乐。梵天瞋时众生受苦。今日众生所以受苦乐等。者并是梵天所作。非是众生也。非持镜人作者。破共因缘。若言我与梵天共作者本有我。云何得有神我共作众生。所以受于苦乐皆由往业因缘。造恶得苦。造善感乐。云何说言由共。是故破共因也。非无因缘者。要须有镜有面持镜人等和合有像现。故言非无因缘也。明诸法因缘故有非是自然。论中五句义以自然为一。无因缘为二。此二同破无因义(文)三论玄义云。问。云何名为无因。答。复有外道。穷推万物无所由籍故谓无因。而现睹诸法。当知有果。例如庄周魍魉问影。影由形。形因造化。造化则无所由。本既自有即末不因他。是故无因而有果也。问无因自然此有何异。答无因据其因无。自然明平果有。约义不同犹是一执。难曰。夫因果生犹长短相形。已其有果何得无因。如其无因何独有果。若必无因而有果者。则善招地狱恶感天堂(文)此二计虽有少异实是一执。俱背因缘故以因缘生义破斥之也。何以非镜作等者。已下有五征释。皆如文可知。第五征释中云应常无者。抄云。或本作若常有(文)义释亦同今疏作常无。按作常有者是。何者上应常有者先定彼计。次若常有已下正难。若除镜等者。是难常有义。此中无常无难。故知异本为好(矣)。
  当知下合法也。以我不可得等者。明以有三所以非自作也。以我不可得故者。彼所计我但是妄计实不可得。我不可得何能自作。故知非自作也。又我是自在义。一切法从缘生故。非是自在。不自在故。非自作也。又诸法系属因缘故。已待因缘知非自作也。
  若自无下。明非他作。是初明非他作所以也。意云。对自故有他。自已无他何有。故云也。故非他作者。正明非他作。谓他体既无。何有作义。故云非他作也。
  若他作下明他作过也。意云。若是他作而非自业所感则恶者得乐善者得苦。非是自业故。即失罪福力也。论全文云。若他作则失罪福力。他有二种。若善若不善。若善应与一切乐。若不善应与一切苦。若苦乐杂以何因缘故与乐。以何因缘故与苦(文)。
  亦非共下明非共作也。论云。若共有二过故。自过他过(文)二过者计二共故。过亦有二。即前自作他作二也。中论第一(五)云。共生则有二过。自生他生故(文)。
  亦非无因下明非无因也。此中摄略文句。或前劫交杂。用者往见。先世业因等者。依唯识论第二(十四)种子熏习义有三师异。一本有家(护月)二新熏家(难陀)三新古合成(护法)具如述记第二未(百丁)释。今此中与护法义同也。业因者是本有种。行缘即新熏。即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同时展转相生义也。论云。一切诸法必有因缘。愚痴故不知。譬如人从木求火。从地求水。从扇求风。如是等种种各有因缘。是薰和合因缘生。先世业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缘。从是得苦乐。是苦乐种种因缘以实求之。无人作无人受。空五众作空五众受。无智人得乐淫心爱着。得苦瞋恚。是乐灭时更欲求得。如小儿见镜中像心乐爱着。失已破镜求索。智人笑之。失乐更求亦复如是。亦为得道圣人所笑以是故说诸法如镜中像(文)以愚痴故不知者。指四生执计云愚痴。不知因缘故名为愚痴。即喻小儿也。
  今此下正释经文。此中文难解故。抄及指心皆作会文未尽解。不可依也。今云。经云面缘于镜。疏释意。镜喻本尊身。面喻自修行。镜中面像喻悉地果。谓自己修行为因。本尊大悲为缘。生于悉也果也。镜中像因缘者。因缘即因义也。第十五(终)云。然由身口意业净因缘而得生。而得生此无生无性也。又次下。引智论云乳是酪因缘。即是也。又解。因缘者所以义也。上疏云。言彼法者离此无相菩提心外更无一法经中次说因缘云。何以故虚空相是菩提。无知解者亦无开晓(云云)演密云。因缘者所以义也。若行者下。明行位有浅深皆用此喻观也。悉地成就者。明世间成就也。即是第一(声字观)二(诸佛胜句)无畏也。具如世间品记。乃至起五神通等者。乃至言摄略第三四五无畏也。起五神通等者。明第六无畏也。第十二(成就悉地品)云。从此次思惟转此啰●字门。逻●字大空点。此之啰字是相义。上有点大空三昧。所谓无相之法诸相本空也(大空三昧即初地。如第六卷释)置之于眼位。见一切空句得成不死句。若欲广大智。或起五神通。长寿童子身成就持明等。真言者未得。由不随顺之。又云。如神通有多种。若行者以心离相无著故。乃至能得二乘五通。若更深修乃至能得菩萨五通。此五通即是入地菩萨自在之用。比于二乘之用如用日光等彼萤火。持明者谓持诵人得妙成就成就之果即能遍游一切佛土。供养诸佛成就众生也。若不观此离一切相本来空寂法门(●字)此仙亦不可得(世仙)此即是入于菩萨地也。长寿谓于寿得自在。常住世间利益众生。亲近诸佛。童子谓寿无量。常如十六童子容色鲜妙。亦是持明仙也(云云)。
  从自下。明如是悉地相四生推检都不可得也。初若谓下推检自生他生二句也。若共下明共句。何以故下征释二过相也。如文可知。我心为因者。上云以自三密修行为因。今云我心为因。即菩提心为因义也。众缘者以自三密修行及如来大悲为缘。故云众缘。疏中往往有此二义文虽有异义无违也。此中皆取智度意释。论第六(十三)云。问曰。镜中像从因缘生。有面有镜有持镜人有明。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忧喜。亦作因亦作果。云何言实空不生不灭。答曰。从因缘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实有是不应从因缘生。何以故。若因缘中先有因缘无所周。若因缘中先无因缘亦无所用。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故。若先无酪如水中无酪。是乳亦非因。若无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缘乳亦不自在。亦从因缘生。乳从牛有。牛从水草有。如是无边皆有因缘。以是故因缘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无。不得言非有非无诸法从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如偈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生。譬如镜中像。非镜亦非面。亦非持镜人。非自非无因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文)。
  然是下明非无因缘义也。故知论云等者。蹈前起后。蹈上从自生他生耶已下云故也。非有者空也。空故非自生也。亦非无者有也。有故非他生也。非有无者非共生也。此语亦不受者。破无因义。不共生故终归因缘。从因缘生故非无因也。因缘生即中道。故云如是名中道。又解。即空故非有即假故非无。即中故非有无。中亦不可得故。云此语亦不受。即是不思议缘起也。上疏云。复从众因缘生故。即空即假即中。远离一切戏论至本不生际。(文)。
  如作如是观下总结也。
  经云下。第五明乾闼婆城●●●喻也。演密云。梵语乾闼婆此云寻香。乾闼名香。婆名为寻。西土乐人寻香(饮食之香)求乞造作戏城。从人为名名寻香城(文)谢肇浙五杂俎第三(二十四)云。登州海上有蜃气。射结为楼台。谓之海市。余谓此海气非蜃气也。大凡海水之精多结而成形散而成光。凡海中之物得其气久者皆变幻。不独蜃也。余象海滨。每秋月极明。水天一色万顷无波。海中蚌蛤车螜之属。大者如斗。吐珠与月光相射。倏忽吐成城市楼台。截流而渡。香香至不可见方没。海滨之人亦习以为常不知异也至于蚌蝤蚶蛎之属。积壳厨下时中皆生光。尺许就亲之。荧荧然其为海水之气无疑矣。又卷四(四十三)云。万历乙未。淅师刘炳文提舟师从海道移登州。以备倭。四阅月始至。其记中云。过福山悬入龙山港。至栲栲岛乃云晴雨止。转泊八角山则斜曛凝耀。矶屿烟笼始若楼台。错列继若城郭周围。俄而人马纵横。又俄而旆帜掩映出没无定。变换不常。或告曰。此海市也。又第九云(三十四)尔雅曰。蜃小者珧是以蜃为蚌属。罗愿曰。蜃大蛤也。故海中车螯亦有谓之蜃者。然古人蛟蜃同称。若蚌蛤属岂能变化为人害。陆佃埤雅云。蜃形如蛇而大腰以下鳞尽逆。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嘘气成楼台。然则蜃有二种。而海所蜃楼及许逊所诛。慎即者必非珧蛤明矣。又雉入大水为蜃。雉本蛇所化。晋库中雉飞而得蛇蜕是也则其入水为蜃亦从其类耳。而罗氏以为蛤属。俱误也(文)愚按下释城喻中云。如海气日光因缘。邑居严丽层台人物灿然可观(文)依此释疏主亦海气之说也。千文城云●句●吒。唐梵文字宫云●●。第一云。摩醯首罗智处城。义释云宫。依此等文城之与宫同梵异翻也。干城喻身心非实有。故智论云。复次揵闼婆城人心想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为身。非心想为心也(文)今悉地宫者。即悉地果又宫云●●。与赖耶字体同也。净治于类耶心地。即是成就悉地宫也。
  释论云下。如文可知。
  饥渴闷极下。论具文云。次有合法文。今引甚略。论云。无智人亦如是。空众界人中见。吾我及诸法。淫瞋心着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欺诳穷极懊恼。若以智慧知无我无实法者。是时颠倒愿息(文)谓凡夫计我。二乘执实法。今离人法二执故知身心无自性。正是干城喻之意也。
  声闻经中下。全文云。复次一切声闻法中无揵闼婆城喻。有种种余无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乃幻网经中空譬喻。以是揵闼婆城喻异故此中说(文)。意明。大乘具明二空故用此喻。声闻经中唯说生空不说法空。故不用此喻也。惠影疏第二云。声闻经中但说生空不得法空。不无阴体犹在不无成城因缘。揵闼婆城因缘并无。是故不说。今曰。大乘生法并空。所以得明也(文)。
  又以城下。明声闻法中亦有城喻。是古德所云土木城也。谓土木等所集成之城以喻五蕴假成身也。说此众缘实有者。喻蕴法体实有。是明不了法空也。但城是假名者明城相假也。谓五蕴聚集身是假无实。故以喻城假相也。是为破人我。上疏云。今此五蕴尚从缘生都无自性。何况此积集中而有我耶(文)即此之谓也。
  菩萨下明简土木城用干城喻之所以也。谓菩萨知法空故用此喻也。寂然界菩萨既离蕴之扼缚故。云离一重法倒。是以成实论说干城喻。今是正明大乘菩萨观喻也。
  此中下释悉地宫义也。上谓密严等者。瑜祇经云。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乃至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藏(净花敷地义)以诸大悲行愿圆满。诸有情福智资粮之所成就。以五智光照常住三世。无有惭息平等智身(自心所具五智五大为密严花藏也)理趣释云。其宫殿大乐不空金刚萨埵大曼荼罗。皆从毗卢遮那福智资粮出生大乐金刚五宝(五智五大)所成金刚峰宝楼阁(文瑜祇经亦云金刚峰楼阁瑜祇经。思之)密严经中(十)云。常住密严刹。此之清净处瑜祇安乐宫(第十六二十六瑜伽座者阿字义。应知瑜祇宫即阿字义。即无垢识也)又(十六)云。复告大众言。密严微妙土是最胜寂静。亦是大涅槃解脱净法界。亦是妙智境及以大神通。修诸修行者所依之妙刹。不断亦不坏常住无变易水亦不能濡。风亦不能燥(文)又下卷(二丁)有阿赖耶即密严品(广说净阿赖耶。为密严也)又(八右)云。觉者常明见。如酪未钻摇酥终不可得。是故诸智者钻酪而得酥藏识亦然。诸识所缠覆。密严法诸定者觐观乃能得。密严是大明妙智之殊称。佛子勤修习生于此刹中(文)彼经始终阿赖耶识为密严土。即净赖耶无垢识也。即是此经所说中胎藏心亦即内心妙白莲干栗太真言心。瑜祇及释经亦此义也。所云如实知自心心自证心者。密严佛国上品悉地也。今解密严名义者。密谓秘密。严即无尽庄严。所云秘密曼荼罗也。谓净治阿赖耶心地。成就于如是无尽庄严。名为秘密严佛国也。第十六(二十一)释入秘密曼荼罗品云。彼佛入三昧时。彼佛土等如是。等者等同也。犹如手掌平正。所谓地平者。以三昧而言。即是得见净国庄严。其地平正无有瓦石诸山及沙砾等也。然此即是净菩提心之义。以信力故平其心地也。除去所有阿赖耶之所含藏。沙砾株杭等类。唯除毕竟平等净菩提心体性之地。若能平净此地即可成就大悲胎藏佛会庄严(云云。广说往见)又菩提心义第二(本二十八)云。供养次第法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成一切佛事○此文云。密严者是妙觉实报土。故密严经云。密严佛土是大智惠大定静(云云)大日义释悉地宫中云。上品悉地密严佛土。中品悉地十方净严。下品悉地诸天修罗宫(云云)彼文密严同今密严。彼文十方净严是他受用土。有方便故。诸天修罗宫得长寿住利生。是下品悉地(文)出过三界者。密严经上(初)云。一时薄伽梵住于超越欲色无色无想。于一切法自在无碍神通足力通之所游戏。密严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声闻缘觉所行之境(文)。佛地论第一云。如是净土为与三界同一处所。为各别耶。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处说在西方等故。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如实义者实受用土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亦不可说即三界处。若随菩萨所宜现者或有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如是净土方所周圆。已超三界异熟果地。如涅槃等。应无有因(业)若有因者应三界摄(文)今按。若浅略释者。其实报土在三界外。故云出过三界。若深秘解者。三界者三毒也。第十(十九)云。所谓三世者世名贪瞋痴。降此三毒名降三世(乃至)复次三世者名为三界(云云)今离三毒至三平等地。即庄严心佛国也。第一云。此经诸菩萨真语为门(乃至)严净心佛国(文)又密严云。密严佛土是大智惠。是大寂静(文)智惠谓正智。寂静即如如。智证于如。即是自受用正觉密严佛国也。十方净严十四本云。十方严净土。诸天修罗宫者。即世间悉地。所谓入阿修罗窟等事也。今按。三品悉地配释于曼荼罗从因至果义者。第二十卷云。且如最外院八部等世天。即是前八心中从初解守齐已去(乃至)受用果等也。然有善根开发与正道相应。即是大悲胎藏华台之因也。如来以方便而引导之(乃至)令成世间八心以来即是外院之位。次渐渐向里。及二乘亦在此内(诸天修罗宫也)次又知有胜法无上心。稍进引入第二第三。皆是大悲句也(十方净严)次成佛果入中胎。即是方便句也(密严佛国也)若约三劫。初劫下品。二劫为中。第三劫上品也。
  若行者下明辨观相。如文可知。胜妙五尘者。谓菩萨知如是境界因缘生无自性故。即于五尘中无所挂碍。还以此为佛事及众生事。若深释者。出现品云。令得见法安乐住发欢喜心(疏法喜即初地也)或得长寿五欲嬉戏而自娱乐。为佛世尊而作供养(云云)第十一(二十四)释云。或得长寿者。谓得无数劫恒睹佛真也。或得净好五欲而自娱乐。又能供养一切如来(乃至)然此中以心自在说为长寿。如是寿量即是如来法寿之命也。五欲者谓四无量及菩提心。一切圣人以此现法而自娱乐供养如来。即是真法供养法身佛也。若行者依佛方便甚深缘生得世法成就。即于此中观本性空。即是无为成就也(文)此等释皆约上品成就。若约中下者。十方净土实报庄严及诸天等净妙五欲也。
  经云下。第六响喻也。释中初引论文。如文可知。峡胡夹切。山峭夹水曰峡。以语言声相击者。论云若语声若打声(文)打声即拍手等声。俱舍明八种声中云。有执受大种为因声者。谓言手等所发音声。颂疏云。有情身所发音声名有执受。谓言手等也。就中语业名有情名。能诠表故。拍手等声名非有情名。不能诠表故(文)咽口中有风等者。问。忧陀那在于脐下。何云咽口中等。答。忧陀那风上在口等中。亦名忧陀那。故论次偈曰。风名忧陀那。触脐而上去。是风七处触。项及龂齿唇舌咽及以胸。是中语言生(文)触顶者论作项。今疏恐写误矣。愚人不解等者。全文云。愚人不解此。愚着起瞋痴。中人有智惠不瞋亦不着。亦复不愚痴。但随诸法相曲直及屈申去来现语言。都无有作者。是事是幻耶。为机关等人为是梦中事。我为热气闷有是为无是。是事谁能知。是骨人筋缠能作言语声。如镕金投水。以是故言。诸菩萨知诸法如响(文)随诸法实相者。谓愚人闻好声而着。闻恶声而瞋。智人即知好恶之声本来不可得不出实相。故不起三毒也。
  真言行者下正释经也。经云以响喻解了真言声者。瑜伽中所发违顺之音。皆从三密众缘而发。故云真言声也。八风违顺者。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是顺。四是违也。第十(二十八)云。如是一缘之时假便有种种障起。或作大可畏像。诸散心人见者狂乱或作大声。假便山王亦可破碎。有如是事时。行者住勇健菩提心。一缘不动无有取舍。名住于一见(文)第三(二十七)云。住勇健菩提心者。勇健是雄猛无怯弱义。取以须此心者。以真言行者未见真谛以来。当有违顺境界。或现种种可畏形色。或作异声(乃至)震动大地或有大力毗那野迦现作留难。尔时安心不动无有退屈。依于法教而净除之。犹行者见此净菩提心有大义利故。自然出生入死无怖畏相。彼彼魔事不能留碍(乃至)又当以十缘生句观之。心不取舍。但当勇进行菩萨道(云云)。
  或诸圣者下。明顺音也。所谓说法摩顶等是也。第十明世间成就相云尔时本尊及诸菩萨等随想而现。随念而至。随问而答(云云)是瑜伽中顺境界也。
  或由舌根下约行者释。法华(法师功德品)云。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乃至)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闻者皆欢喜设诸上供养。诸天龙夜叉及阿修罗等皆以恭敬心而共来听法。是说法之人若欲以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文)妙音即一音也●字有妙及一义故。又一音者阿字义第十一(十二)云。以一音声四处流出。谓是阿字出三字成四字。此四合为一遍布一切处也(文)此经宗明六根净。总有二种。一世间成就品疏所明。是所云相似六根也。成就悉地品所明。初地已上究竟六根也。今此中含二种义也。
  遇此境界下明用观也。
  但从三密下明观意也。三密众缘者。且约世间成就而言。依形音义三种而有此事。谓之三密众缘。第十(二十八)云。字真言观即是真言身。声真言观即是真言主。句义观即是真言之体。即真言心也。句是义趣所归趣处也。即本尊心也。身语意净。三事清净平等犹如内有明眼外观净镜。又无暗障。三事等故明了现前以此三事等故身口意皆住一见。众缘具故则有成就之乐也。此三事等明见本尊。故当于自处作也。又自观其身亦同本尊。以三事等故名世间成就。非生者空义。非灭者有义。非有非无者是中道本不生义即阿字三义。此三义即八不也。今约阿字而出三义。故次云戏论。戏论即八不也。上释住无戏论云。谓观缘起实相。无生无灭不断不常。亦非去来一异。是处诸戏论息法如涅槃。音声惠法门者。诸法无行经下云。若菩萨摩诃萨入是音声惠门者。纵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谤毁訾。是人不生叶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不生爱心。譬如漏尽阿罗汉。一切爱处不生爱心。一切瞋处不生瞋心。善男子入是音声惠法门菩萨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已惠心不倾动。譬如须弥山王(文)入音声惠法门者。即入阿字门也。阿字是音声惠体。上引第十一疏云。阿字一音声四处流出等。一音即音声惠也。第七(十一)云。经云。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众声之母。凡三界语言皆依于名。而名依字。悉昙阿字亦为众字之母。当知。阿字门真实义亦复如是。遍一切处法义之中也(文)。悉昙藏第六(二十五)引大品语等字等文毕云。评云。据大日经。此等字义是遍一切处善巧法门。故知。即是入印经中。遍一切处入音声惠之法门也(文)又无行经明世间八法不能倾动等。是与勇健菩提心中义同也。阿字即勇健菩提心故。故知阿字即音声惠体也。第九云。阿是金刚不动义。加一点是遍一切处。又云。不动者真净菩提之心(文)又不动尊是曼荼罗三角。三角即大勤勇印。应知。阿字即不动。不动即勇健菩提心也。第三(三十三)云。复次净菩提心安住谛理。坚固不动八方大风不能震摇(文)意明。入阿字门故知三毒声与佛音声平等无异。皆空如响。是以于违顺声其心不动。是云入音声惠法门也。
  经云下第七明水月喻也。释论下是明大乘法性缘起相也。真实法性月者如如智也。如如法性虚空者如如也。凡夫心水者八识妄心也。是明凡夫不解法性缘起故。妄计我我所也。如如智即一心真如。真谛三藏所翻决定藏论九识品云。第九阿摩罗识。三藏释云。阿摩罗识有其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能缘即不空藏(大智惠光明等即月轮也。是阿字中有义也)所缘即空藏(阿字空义)若据通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释曰。此二即起信一心二门。本觉在生灭门。一心即真如故。故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出花严大疏十九上五十丁)又菩提心论云。犹如满月洁白分明。何者为一切有情悉含普贤心。我见自心形如月轮。又云。其圆明普贤身也(如如空藏又。干栗太也)亦是普贤心也(如如智不空藏。即质多也)如如法性者。智度三十二(五)云。诸法如有二种。一者各各相。二者实相。各各相者。如地坚相水温相火热相风动相。如是等分别诸法各自有相。实相者于各各相中分别求实不可得。不可破。无诸过失。如自相空中说。地若实是坚相者。何以故。胶䗶等与火会舍其自性。有神通人入地如水。分散木石则失坚相。又破地以为微尘。以方破尘。终归于空。亦失坚相。如是推求地相则不可得。若不可得其实皆空。空则是地之实相。一切别相皆亦如是。是名为如。法性者如前说。各各法空。空有差品是为如同为一空。是为法性。是法性亦有二种。一者用无著心分别诸法。各自有性。名无量法。所谓诸法实相。如持心经说。法性无量声闻人虽得法性。以智有量故不能无量说。如人虽到大海以器小故不能取无量水。是为法性。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又如阿罗汉名为住于实际。问曰如法性实际是三事为一为异。若一云何说三。若三今应常分别说。答曰。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所以者何。凡夫无智于一切法作邪观。所谓常乐实我等。佛弟子如法本相观。是时不见常是名无常。不见尔是名苦。不见净是名不净。不见实是名空。不见我是名无我。若不见常而见无常者是则妄见。见苦空无我不净亦如是。是名为如。如者如本无能败坏。以是故佛说三法为三法印所谓一切有为法无常印。一切法无我印。涅槃寂灭印(文)又云。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坏不可戏论。法性名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又云。实际者如先说。法性名实。入处名为际(文)。
  又如小儿下。明计实我实法也。初举喻也。谓二种我法无有自性如水中月。然妄执欲取。是为愚童凡夫也。身见故等者。明计实我也。唯识第六(十四)云。萨迦邪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述记六末(九丁)云。萨迦耶达利瑟致(经部伪身见。有部有身见。相宗或伪或有通用。广如彼明)如显扬第一说。然俱生中如第七识。计心为我故。虽不如分别起者。简择别缘。蕴亦任运别缘故。然以此我见。为所依本。诸见得生故名一切见趣所依。趣者况也。或所起处也(文)。
  无实智故下执实法也。无实智者谓无无生观惠也。第十五(二十四)云。夫见住者。即是安住实智惠中。故名实也。犹觉了无性空本性净故。当知。诸法皆空。空谓离虚妄分别而住谛理。俱是为实也(文)。
  复次下。上明凡夫迷相。此下明菩萨悟相也。无明心静水者。喻无明暗钝相云静也。智惠杖者喻实智惠。按杖梵云攞矩吒●●●(杂名)●是无相惠。即大空三昧(见第十二释●字中)即实智惠也。●●俱有催破义。即实智之用。第十(九中)云。俱●是摧破之义。又(七丁)云。●●残害也。破障义(文)又杖云野瑟征(二合)华严七十六。唱●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光明。息除烦恼(文)普光明即智惠义也。又●字般若无知义。具如第七卷释。虚空藏所问至一(十四)云。以智惠器杖出诸魔境(文)。
  持明行者下。正明瑜伽水月也。此中有二。初时诸佛海会现于行者心水。次行者自身亦现于众生心水。即自利利他。所谓得除盖障三昧(自利)现曼荼罗身(化他)是也。持明行者者。即真言行者。第九(十九)云。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持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文)三密方便者。上所云供养行修行从是初发心是也。自心澄清者。谓瑜伽心水澄彻清净。即初地净菩提心也。诸佛密严等者。秘密庄严寂光海会现于心水中也。上疏云。又此菩萨(第三劫)能于毕竟净心中普集会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亦自能普诣十方。供养诸善知识询求正法。唯独自明了诸天世人莫能知。由此因缘复名秘密(文)第十六(二十六)云。以于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会大海。十方道同为一佛土。唯独自明了他所不见。故名秘密曼荼罗也(文)。
  或自下明化他相也。如意珠身者即普贤色身义也。第九(十二)云。前已开示普门身曼荼罗。今复显示普门语曼荼罗。如意珠寂然无心亦无定相而能普遍一切皆令称悦其心。故名巧色摩尼。从巧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语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财满法界众生希愿。如是应物之迹常遍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众德本无穷已(文)。
  尔时下明水月观相也。此亦有二。初约自证以四不生观之。从我下破自生。从佛下明他生。自他实相下明共生计。意明。共生者自心为因佛心为缘。即是因缘。因缘性是空。故云实相也。对次无因云尚自等。谓因缘实相尚自不生。何况无因计耶。何况下明无因计。相违因缘即是无因也。
  又如下。次化他相不生义也。如文可知。
  故当下。劝示无自性义也。依上所引智论意而释。谓普现色身皆从心因缘而生故。自性无性。故云便知无实。
  既能下释彼持明者等文。是总结也。既能自静等者结自利义。谓智住如心自证心不见心外相故。云静其意也。
  复当下结化他义。不动实际而为利益故。云如如不动等也。最胜王经(三身品)云。复次善男子。一切诸佛利益自他至于究竟。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能于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种种无边用故。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说种种佛法。说种种独觉法。说种种声闻法。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成就。是为第一不思议。乃至如是二法无有分别自在事成。善男子譬如日月无有分别。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光明亦无分别。三种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无分别。以愿自在故众生有感现应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现(文)。
  经云下第八明泡喻也。声闻经下辨喻说不说也。智度第六(八)云。声闻法中(乃至)色如聚法。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文)般若下。明般若中亦受喻泡也。大品二十二(六度相摄品)云。佛言。菩萨住禅那波罗蜜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泡。观想如野马。观行如芭蕉。观识如幻。作是观时。见五众无坚固相。作是念。割我者谁。截我者谁。谁受。谁想。谁行。谁识。谁骂者。谁受骂者。谁生瞋恚。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文)虽无下明智度十向中不说泡喻也。虽无实性者。浮泡从雨水与河水因缘而生。其体是假。故云无实性。此泡所生因缘二水本是实法。故云因缘实法。声闻法中约折法观。泡喻人空水譬法有。故法喻相应。今般若中明人法俱空故。此喻不感。是以般若十句中不说此喻也。
  今此经下明此经说泡喻义也。今喻即心之变化故。与般若意不同。故云复殊也。如夏时下明喻也。雨水喻佛心。河水喻行者心。能化身有佛菩萨及天等种种差别。以喻渧之大小也。泡喻种种变化。变化亦种种差别。故云种种浮泡也。水性一味者谓雨水河水其性是一。河水为因雨水为缘而生浮泡。譬之佛心自心其体是一。故云水性一味等也。四句下明浮泡无自性义也。无别所生之法者。谓水外无有别泡。泡举体是水故。
  是故下明泡无自性相也。此泡从二水因缘而起。故云举体从缘。从缘即无自性义也。泡起等者约法解者。变化起即是自心起。变化灭即是自心灭。故以泡喻即心之变化也。
  如行者下合法也。自心作佛者。上疏云。即心修万行。见心正等觉(文)又上疏云。空性即是自心等虚空性。上文无量如虚空。乃至正等觉显现。即喻此心也(文)又出现品所说第二正觉句。于镜曼荼罗自见心佛等是也。还蒙心佛示悟者。即是空性心警觉义也。还便也。转入无量法门者。上疏所谓以蒙佛教授故。转生极无自性心是也。入无量法门者即满足一切佛法义也。具如上除盖障三昧中所释。
  又以心下。约化他释也。以心为曼荼罗者。上疏所云于毕竟净心中。普集会十方诸佛菩萨是也。第四(三十一)云。曼荼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凑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是故说为曼荼罗(文)谓心自证心时诸佛海会于中显现。即是为曼荼罗身也。此境者即指曼荼罗。谓心中集会诸佛菩萨还与自心为缘。缘即大悲。是如来加持力也。心者以我功德力也。如来大悲与行者心。因缘相会故。能作种种变化现曼荼罗身也。
  是故下示用喻观意也。如从二水因缘而生泡。由心因缘。开见心佛。由心因缘现曼荼罗身。皆不离自心因缘。因缘生法毕竟无自性故。了知此义故不生取着也。
  释论云下。引论文明彼变化与泡喻同也。今具出文。论(十四丁)云。如幻者十四变化心。初禅二。欲界初禅。二禅三。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十四变化心。作八种变化。一者能作小。乃至微尘。二者能作大。乃至满虚空。三者能作轻。乃至如鸿毛。四者能作自在。能以大为小。以长为短。如是种种。五者能有主力(有大力人。无所下故。言有主力)六者能远到。七者动地。八者随意所欲尽能得。一身能作多。多身能为一。石壁皆过履水蹈虚。手扪日月。能转四大。地为水。水为地。火为风。风为火。石作金。金为石。是变化复有四种。欲界药草宝物幻术能变化诸物。诸神通人力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色界生报修定力故能变化诸物。如化人无生老病死。无苦无乐。亦异于人生。以是故空无实。一切诸法亦如是。皆无生住灭。以是故说说法如化。复次化生先无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无有实。人身亦如是。本无所因。但从先世心生今世身。皆无有实。以是故说诸法如化。如变化心灭则化灭。诸法亦如是。因缘灭果亦灭。不自在如化事。虽实空能令众生生忧苦瞋恚喜乐痴惑。诸法亦如是。虽空无实能令众生起欢喜瞋恚忧怖等。以是故说法如化。复次如变化生法无初无中无后。诸法亦如是。如变化生时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诸法亦如是。复次如变化相清净如虚空无所染着。不为罪福所污。诸法亦如是。如法性如如。如真际自然常净。譬如阎浮提四大河。一河有五百小河属是水种种不净入大海中皆清净(文)今解论文。大分为二。初十四变化下明变化体。次如化入下明变化无实义。初亦三。初明十四变化。二作八种下明十四变化各有八种。三是变化下明四种变化。是总明变化异类也。又有三复次。第一明从心生无有自性。第二明无初中后。第三明变化清净。如文可知。今疏所引中初出变化体。次如化生下明。无自性义。初出体中。初略明十四变化。天龙鬼神下。于四种变化出第三文。引文虽略。意明修定报得二种变化也。次如化生下。略摄第一第三复次文而引。引此二文者。意为合二种泡喻也。修定者。者论无此语。今为明变化必从定生故云也。颂疏二十七(十五)云。如所依定得者。如得初禅定必得初禅化。乃至得第四禅定必得第四禅化。以果化心与取依定俱时得故。又云。此十四能变化心。从定修生。无记性摄。四无记中通果无记也(文)十四变化者。颂疏云。从神境通生变化。总有十四。谓初定果有二。二定果有三。三定果有四。第四定果有五。且依初定有二化心。一欲界摄。谓初禅作欲界化也。二初禅摄。谓初禅作初禅化也。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第二禅化也。第三静虑有四化心。三种如前。加第三禅化也。第四静虑有五化心。四种如前。加第四禅化。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无依下。如初禅化。依初禅名自。依二禅等名之为上。二禅等化不依初禅。故无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谓势力劣故(文)天龙鬼神等者。明报得化也。颂疏云。若修得通唯人天趣。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余四趣。皆有生得。咒药二种通人天鬼种。占相唯人也(文)。
  如化下意明变化从心因缘生故空无实也。先无定物者。总明无自性义。但以下别明无自性相也。谓能化心生便有所化境。但从心而生灭。毕竟无自性也。是法无下引第二复次也。谓变化唯从心生故。空无实。既是空。岂有来去相乎。故云无初中后也。
  复次如实下引第三复次也。变化清净者。以喻诸法毕竟清净。与如法性不异也。譬如下举喻。四大河等以喻诸法相。入大海中者喻与法性不异也。与泡喻意同者。此有二意。一论化生先无定物等者。与自心作佛义同也。谓由心因缘开见心佛。唯是自心。不离心因缘。是与化生先无定物。但以心生便有同也。二论诸法自性清净譬彼变化。与此中以此为曼荼罗义同也。谓论清净如虚空等者。与行者自性净同。四大河及五百小河与曼荼罗同也。入大海中等者。即曼荼罗身。是不离自心也。按阎浮提四大河等者。即曼荼罗义。四大河即四佛八叶。五百小河者三重曼荼罗。第十一(十二)云。从如来心出此平等妙音。分为四处。如从无热大池(中胎)生四大河(八叶)流注无竭(三重也)此真言依处亦如是。以一妙音能表无尽法界。展转相生无有穷已(文)。
  经云下。第九明虚空喻也。经列名中云虚空花。空中花喻众生寿命等妄见也。谓如眼迷乱故见空中花。心迷乱故生种种妄见也。经无量众生等者。于十六智见中。且出四种也。十六知见义具如上辨。如虚空者。依俱舍论。虚空者虚空无为也。今此中以空界为虚空也。论第一(三)云。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光记(三十六)云。虚空但以无碍为性。容受一切诸有为法故。正理论云。虚空容受色等有为(已上论文)虽言容受而不可说虚空体性在此在彼无方所故。如眼识等。问。若不碍故说名虚空空界色性亦不碍。他应名虚空。解云。空界色(影光明暗)性虽非能碍。而是所碍。被余色障而开避故。其体不生。世言虚空者于空界色说虚空声(文)此中亦尔。于空界色说虚空声。故云。如虚空也。非可见法者。法宗源上云。有见无见者有彼眼见故名有见。非有眼见名为无见。七十五法中色名有见。余七十四法名无见。虽惠亦名为见。此中且约眼说(文)转见缥色者。下所谓空一显色。至下当悉。缥色者即青白色。以喻彼我等相也。如小儿者。喻凡夫迷见。有人飞上等者。喻圣人无漏智也。
  又如虚空下。已上明凡夫着我。此下明二乘偏见。各有所当故。引两个论文。至下当知此经云下。释今经文。心迷乱者。与论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同也。心迷乱者即远无漏智也。如人以疾下明迷乱相也。非人等者鬼魅所著等之类也。其心迷乱下。释生如是种种妄见。此中约违顺二境释。如文可知。若得本心等者。谓离疾病等也。是论所云得无漏心也。十四本作则知此事。今脱也。不染虚空者。虚空无相。设诸相生不能染也。灭时亦非等者。虚空本净。诸相灭时非始得净也。不碍虚空者。虚空无相容受万物。既是无相。谁能碍之。亦不异于空者。空中诸相举体是空。故云不异空也。
  行者下约行者用心释。种种魔事等者。即违顺境界。具如第三卷勇健菩提心中释。今种种魔事者。当智论初文。种种业烦恼者当论次文也。如净虚空者。此亦有二意。一观魔事等空。如虚空中种种之相毕竟不生也。二观业烦恼本来清净。如净虚空。当准智论二文而解也。虽于无量等者。以今净菩提心行者配论得通人也。上疏明除盖障三昧中云。常以四摄方便拔苦众生。乃至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常在无间狱中。身心精进炽然不息。无有退没。不辞劳倦。何以故。净菩提心其性法尔如金刚故(文)此中意云。知如净虚空即论所云无漏智。得此智者即知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故云意无挂碍。
  如得神通下。明无挂碍相也。空一显色喻自性清净心。证此心者即知地狱天堂同一实际。岂有何挂碍耶。空一显色者。俱舍第一(六丁)云。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赤白。余显是此四色差别。形色有八。谓长为初。不正为后。或二十者即此色处复说二十。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有余师说。空一显色第二十一。光记(一之余初丁)云。有余师说。至第二十一者。第三叙异说。谓妙高山四边空中各一显色(南方青色)名空一显色。故正理三十四云。空一显色谓见空中苏迷卢山所现纯色。问空一显色以何为体。解云。以空界色为体。故正理第一云。有说。色有二十一种。空一显色第二十一。即是空界色差别。问。若以空界色为体者。何故识身论第十一云空一显色此即如彼青黄赤白。准彼论文。即以青黄赤白为体解云。彼论言如彼青黄赤白者。谓妙高山四边空中各现一色名空界色。如之言似。此空一显色似彼青黄赤白非即是也。或可。如之言是此空一显色。即是彼青黄赤白(广说往见)不为人法等者。经云种种妄见者即人法二执也。又论初释明人执。次释明法执。配彼二文云人法等也。
  经云下第十明旋火轮喻也。惠影疏云。如旋火轮者。被火烧显名依火糟。提之急转遥看似如火轮。其实无轮。万法亦尔无实众生远离诸法实相故。见诸法似有观之则无色(文)今此中喻于瑜伽中见种种相。此相本从三昧因缘生故无体可见。若为实有见者名为戏论。故以为喻也。又前虚空喻约于显色。故云见缥色等。今此火轮约于形色。故云方圆等也。其异可知。第十五云。显形色显谓诸尊青黄赤白等。形谓坐位大小之事。色相貌也。谓喜笑忿怒寂静住之类(文)如人下。准旋陀罗尼门释。今此喻中亦具五字门等义。空中者是●字也。方圆等者如次●●●●四字。大小长短等者其余诸字门也。
  真言行者下合释也。此中约旋陀罗尼门释。乃至者今且举一阿字门乃至于余诸字门也。旋陀罗尼义具如第七卷(二十五丁)释文广不引往见。
  尔时当造下。示行者观相也。第六(二十一)云。经云。时佛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者。谓入此三昧时证知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于一念中能次第观察无量世界海微尘等诸三昧门。知如是如是若干众生于彼彼三昧门中应得入道。知彼善知识已为若干众生作种子因缘。未为若干众生作种子因缘。或有众生入如是法门不可得超升成佛。入余法门久远稽留不得成佛。如是种种根性不同。进趣方便皆亦随异。乃至游戏其中。次第修习。出入超间于一一门各得能成熟无量众生。故名一体速疾力三昧。尔时世尊遍观察已了知种种三昧道同归一体。皆是佛乘。复为执金刚说一切三昧道中成菩提印。(次说我觉本不生等五字。谓之成菩提印)又上疏释●微●吃哩●抳●多(踊跃义游戏义神变义)云一体速疾力三昧。●●●●即一体速疾力之异称。此梵中有大悲义(●●●悲也梵言通也。)大悲即五字门故。上疏明五大喻中。皆云大悲地界等也。又五种三昧道即四重曼荼罗无尽庄严义。世间三昧及与二乘第三院也。菩萨金刚第一二院也。佛地三昧中胎藏也。即是五字门无尽庄严。如是诸相归于阿字一实体故。云一体速疾力。故知。一体速疾力者。即五字门义。五字是转释阿字义。故其实阿字一实体义故次上云于一阿字门旋转无碍等。第十七(二十六)云。一切法门不出阿字门。即是一道也。又云。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第十九(十五)云。以初算法从一起故。一切数法皆不离于一。乃至一万。即是万一不得相离余一切数可解也。今此一切法不得离于阿字。亦由是也(文)阿字即速疾神通法门故云速疾。故知。一体速疾者即阿字义也。今净菩提心者即五字门故。第六释五字云成菩提印。净菩提心即一体速疾力。持业释也。
  释论下辨彼此喻有无也。然论影喻中亦举旋火轮喻。成影无实义。故知。影与火轮其义相似。故下云喻意大同也。如影可见下明影无自性义也。又如影映等者。影喻三道。是初烦恼道喻也。如影映光者。谓有物障映日月光明。则影现也。论次下云。复次实有影有因缘故。因为树缘为明。是二事合有影生(云云)俱舍颂疏云。日焰名光。月星火药诸焰名明。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文)。
  诸结使下合释也。结使烦恼合影。正见合光明。如文可知。
  又如影下喻业道也。初喻次法。如文可知。报不断故下。明果报喻也。谓罪福业熟时。善恶果报随出生也。
  然是影下。引论一处文正明影喻与火轮不相违也。论全文云。影异于色法。色法生必有香味触等。影则不尔。是为非有。如瓶二根知。眼根身根。影若有。亦应二根知。而无是事。以是故影非有实物。但是诳眼法。如捉火糟疾转成轮非实若影是有物。应可破可灭若形不灭影终不坏。以是故空(文)。
  秘密主下。已上释十缘生名义毕。自下明其得益也。谓了知此者。即了知如上所明十缘生义也。大乘句等者出十喻异名是此六句大分为二。初三句明法体。次三句明次位初中第一句总出法体。第二句所证境。第三句能证智次明次位中。初句空性心。次句极无心。第三句从二地至佛地也。又初三句所乘法。后三句能成人。能所合称云大乘句。故知。大乘句者即总义也(有人出图配十住心今所不取也)。
  此十喻下释第一大乘句也。摩诃衍人者即真言门人。第三(十三)云。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文)又大乘者别名真言门。如下引第十五卷疏。甚深缘起者对初二劫云甚深。上云此中深修观察者即是意明第三重。是也。缘起即缘生也。华严疏三十七(下二六)云言诸缘起者十二非一曰诸。前前为缘。令后后起。又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亦云缘生。生即起义。亦约果说(文)非声闻等者。是明第三重深修缘起。故即离二种二乘。一共行二共闻。即是明非初二劫人之境界。故云非声闻等。上所云真离二乘者即此义也。安足之处者兼释句义。上疏释句云。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云云)安足之处即句义也。今大乘句者是总句也。问。如何十缘生句名大乘耶。答。大乘者空义。空即缘生也。十二门论云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大分深义所谓空也。又第五(四)云。复次离缘业生得大空生。故云大乘生也(文)此经宗空者阿字门不思议空。●字为大乘体也。又言大乘者曼荼罗之称也。曼荼罗即因缘生义。故十缘生句名为大乘也。又十缘生句要是阿字义。阿字即法界体性曼荼罗之体也。亦阿字三义即三句义。三句即因缘生义(如上辨之)又此六句皆阿字义至文当知。上疏释大乘七大义毕云。以如是七因缘故。于诸大乘法门犹如醍醐淳味第一。故云最胜大乘也(文。翻梵语。优留曼荼译曰醍醐。亦云实也。文。曼荼即醍醐梵名也)乘名进趣。句名止息之处。故云大乘句也(文)第十五(三丁)云。大悲根原从大悲根本生。发大乘无上诸佛秘密者。谓此曼荼罗即是无上大乘根原也。谓此菩提之心以大悲而为根本。亦如胎藏。故云根本也。大乘者谓真言行菩萨事。由是具足方便故行大直道。一向无留难得至于真实。犹如乘调良之马行大直道至于大城。此即诸佛最上秘要之法(文。是指十二真言王云大乘。十二真言即十二因缘义也)。
  心之实性下释第二心句也。是明所证境。即指大乘句体。是与前所明七大中性大同也。上疏云。四者以性大故。谓自性清净心金刚宝藏无有缺减。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文)心之实性者释心字。此心即干栗太真实心。即所云自心实际。又干栗太即阿字义。第十七(十三)云。又复此中真言心(阿字)者。此心梵音汗栗太之心。即是真实心也。又上疏云。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文)阿字门即心之实性也。更无一法等者。上经于蕴界处(乃至)一切分段中以即离相在方便。一一谛观心不可得。故云也。亦不可授人者。上疏释一切智智云。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庵摩勒果(含庵摩罗无垢识义。无垢识即干栗太自性清净心也)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提蒙定光授决之时即应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无师自觉方名佛耶。又如目睹世人为刀杖所伤。虽复信其受苦无可疑惑。然种种令说终不证知。若自身触受乃得明了耳。
  但如是下明无师自觉义也。指前心之实性不可得观(云云)如是深观察者。上所云第三重观智也。上疏云。今真言行者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时人法戏论净若虚空。成自然觉不由他悟。当知。此观复名顿悟法门也。
  如来智惠下释无等等句。是初释无等二字。即能证智也。是与智大同。七者以智大故。谓诸法无边故等虚空心自然妙惠亦复无边。穷实相原底。譬如函盖相称(文)如来智惠者。自觉自证之智也。第十四(十一)云。此中常明即是大惠日。此日即是菩提之心阿字之体。无生无作无有变易。非由造成。如是常住实相之惠故名常明也。于一切法中等者举所对法也。无可譬类等者正明无等义。第十七(十三)云。真言智者谓智中之智无上无过也(文)上疏云。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种遍知一切法。亦知是法究竟实际常不坏相不增不减犹如金刚(文)一切智智即如来自觉证智。故云无过上也。又按仁王经(奉持品)云。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未能等无等等。青龙疏云。此位(等觉)由劣未能等佛。佛超此位故名无等。佛佛同齐名等等故(文)超此位故者即无过上义。今智住如平等无二即佛佛道同也。依此文无等等即佛智也。又佛智者无相妙惠。第十二释●字义云。真言智发起真实智。是极上。一切诸佛财富者以入览字门故。离一切诸相即见如来。即是平等大惠真实之智。如是真言之智于一切法中最在其上。一切诸佛以此为资财(云云)而心之实相下释等义也。等谓此智等于如也。言智如于如平等无二云等也。上疏云。以心实相智觉心之实相。境智皆是般若波罗蜜故曰无境界(文。境即实相般若所云如如也智是观照般若所云如智也)。
  若以十缘下释句义也。十缘生者无性观智。即大空三昧。第六(二十)云。及坐道场自证心性时。知如是等加持境界皆是心之实际。尔时心不住相亦不依空。而照见空与不空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住于佛无碍智。佛说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圆满(文)。了知心处者。心处即指心句。第十二释摩诃萨意处云。心处亦可名为心位。即指此众生自心之处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罗也(乃至)若能自觉心处者。即知此心自性常净。如是净无垢处即是诸佛大圆满实相之地也(文)了知者虚空藏真言释云。●●●了知也。●●是般若义。即是能证智。亦是能住也。心处者所证境是所住也。智住于如故云安住其中。安住即句义也。已上三句依起信论第一句即离言真如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论云。所云法者谓众生心(乃至)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文)应知大乘句即一心门也。第二三句即依言真如。于中第二如实空藏。第三即不空藏。如次所缘能缘也。验知。第三句即大乘体也。
  诸佛以此下。第四释必定句。是约次位句初空性心也。诸佛以此等者。初明所信教法。即必定句也。此位住心与法花涅槃意同故。第三卷云。如说如实知自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涅槃)如来秘藏(法花)皆入其中。此十缘生者即空性无境义。上云此空智生者即是也。又上疏云。行者得如是微细惠时观一切染净法(乃至)少分邻虚无不从缘生者。若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本不生。本不生即心实际(文)必定师子吼者决定说义。即必定句也。涅槃第二十五(师子吼品)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文)今此十喻阿字门甚深缘起诸佛了义教故云必定师子吼。如来性即佛性也。举涅槃说。涅槃第八(如来性品)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文)上疏云。今复约真我明心实相。此宗辨义即以心为如来应正等觉。所谓内心之大我(乃至。广明摸象喻)若瑜伽者开发心明道时。照见心王如来如大明中目睹众色。则不生如是诤论也(文心明道即空性心也)按如来性者即空性也。如来是空义。仁王新经观如来品旧云观空品是也。心实相印者举法华说。方便品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文)上疏云。彼言诸法实相即是此经心之实相。心实相者即是菩提更无别理也。
  若有下明能信智。信解即信解地。是如实智也。上疏云。今此菩萨以照见心明道故。即时无碍智生。于一切法皆悉现前通达无有错谬。犹如明目者于日光中睹见种种诸色。虽无量天魔皆化作佛身各说相似波罗蜜。不能动其少分疑网之心(文)第七(二十七)云。所云决定者。且如阿字门若声若字举体不生。声字之义即全举体不生。若证时还只证此不生。中间更无间杂。亦无异路。见此真实义时。假便十方诸佛同时现前说种种相似波罗蜜。欲令改易其心。然亦不生疑惑。故云决定也(文)此中有二种决定。如来性等是境决定。信解是智决定。境智皆般若波罗蜜谓之必定句也。
  以此中道下。第五释正等觉句也。指上必定句云此中道正观也。谓以空性无境观住于心实际。即中道正观也。上疏云。复观内身五蕴。亦如聚沫泡炎芭蕉幻化。自求性实尚无所有。况于此中而得有心。如是从粗至细去广就略。乃至现在一念识亦无住时。又复从众缘生。故即空即假即中。远离一切戏论至本不生际。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心入阿字门故。当知。一切法悉入阿字门也(文)第七(四)云。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心实际也)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文)第三(二十一)云。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深修观察十缘生句见甚深中道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诃般若中广说(文)离有为无为界等者。正明极无自性心。具如上解。正等觉句者。即第二正觉句。具如第十一卷释。
  以深修观察下明第六句。是从二地乃至佛地次第转深义也。深修观察者。前所云第三重观也。是踏前起后。谓以初地深修观察故。二地以去次第深入也。如入大海等者。海梵云●●●与●●通同。曼荼罗者行者自心。故摩诃萨意处云大悲胎藏曼荼罗处。又曼荼罗者因缘生义。即十缘生句也。又第三卷释修行曼荼罗行。作十六重浅深不同。即此义也。乃至等者略摄二地至十地也。上疏云。复次深修者。得净菩提心已去(初地因句)从大悲生根(从二地至七地)乃至十地方便究竟(佛果)其间一一缘起皆以十喻观之。由所证转深故言深修观察也。毗卢遮那者明第十一地也。上上智观者。依涅槃经(师子吼品)声闻为下智观。缘觉为中智观。菩萨为上智观。佛为上上智观。今约曼荼罗者。下中二观第三重也。上智观即第二第一重也。上上智观即中胎藏也。上疏释此四分之一度于信解文云。就前三句义中更开佛地为上上方便。至此第四心时名究竟一切智地是也。至上上智观中胎藏时。超八叶绝方所。故云尽其源底也。渐次大乘句者。大乘者如上辨之。即曼荼罗义。第三卷释曼荼罗行云。渐次证入者如初无畏。以声字观修曼荼罗行。乃至第六无畏于平等心中修曼荼罗行。离垢地已去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曼荼罗行。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浅不同(云云)是即渐次大乘义也。
  当知下明六句次第也。相释者谓十缘生总名大乘。故云大乘句。大乘者心性为体。故云心句。此心无相言断心灭。唯有无分别智。能证此心。函盖相称。故云无等等句也。如智证如心自知心名为信解。故云必定句。此句成就则见心佛。故云正等觉句。此观次第转深转妙故云渐次大乘句也。相生者甚深缘起名大乘句。此大乘句何以为体。谓心为体。依大乘句次生心句。心是所证。智能证此。次说无等等句也。智证如故名为信解。依无等等句生必定句。已断疑网则见心位。依必定句生正等觉句。此句生时进向后位。依正觉句生渐次大乘句也。有人云准旋转陀罗尼者不可。旋转陀罗尼者一多相入顺逆无碍等义。与今次第相释大不同耳。
  毗卢遮那等下释当得具足等文也。上经云。了知大乘句等者总明自证。已自证故即起化用。故次此文来也。毗卢遮那者上云毗卢遮那方能尽其源底。即是佛自证义。今明化用方便。故先标毗卢遮那也。此十缘生者十缘生即本不生大空义。大空即不思议法界也。不思议法界者。诸佛自证三菩提。中胎莲华藏五字五大万德具足之体。亦即众生本具干栗太真实心也。毗卢遮那已证此心故。还以此心作无尽庄严藏也。第三(十四)云。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所谓自心自觉不可思议法界。出过一切心地。的无所依也(文)又云。不思议法界即喻莲华台。种种方便道即喻莲华叶(云云)又第九(十九)云。阿字是诸法本不生义。即是法界体性智(文)无尽庄严藏者。即具足法财义也。第十一(三)云。先生谓先觉是法者。若觉此法即无尽庄严。无尽庄严定惠力妙严之藏(乃至)不久满足诸财宝。谓法财也。即此德以严身。此先觉者即曾得如是法。一切诸佛亦皆得此身也(文)。
  从十世界下。述释上无尽庄严义。此有二种。初此下明所喜见身。次当出生下明所宜闻法也。十世界等者。上疏云。所云十佛刹微尘数者。如来差别智印其数无量。非算数譬喻之所能知。旦以如来十种智力。各对一佛刹微尘以表众会之数(云云)诸法界门者。中胎藏名为法界。菩萨金刚等名为门。从此门而入法界。法界之门依主释也。上疏云。若行人殷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说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
  当出下。次明所宜闻法也。出生即加持义。第七(九)云。已知所加持处。如来以何法加持耶。故佛次言。秘密主如来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修行真实谛语。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十如来力。六波罗蜜。七菩提宝。四梵住。十八不共法。秘密主。以要言之。诸如来一切智智。一切如来自福智力。自愿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者。谓以如来无量阿僧祇劫所集功德而作一切处普门加持(云云)。
  一切如来下。释出生种种工巧等文也。是明方便智。故云智业。智业即工巧大智。第十一云。即是巧智智之异名也。若非巧智岂能随一切众生种种心行现其所乐见身。说其所宜闻法。称其得解之机皆悉不虚而入一切平等法界。即是巧中之极巧也(文)由此具足者。内具十方无畏等无量佛法。故由此出生种种巧妙智业。故云由此具足。
  若于一念下。释如实遍知等文。明如实知觉知根缘也。上疏云。成佛者具足梵音应云成三菩提。是正等觉正知义。谓以如实智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皆了了觉知。故名为觉(文)第六(二十五)云。以如来无相无分别惠法尔无碍。常照法界根缘。如大海潮终不过限故。一念心中者。起信论证发心章云谓以一念相应惠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文)义记云。前一念相应惠者。是无间道也。名一切种智者。是解脱道也(文)明见十缘等者。明十缘生观成就故得实智惠也。上云毗卢遮那以上上智观方能尽其源底是也。上极无尽法界者。明佛自证也。上疏云。法界者广大金刚智体也。此智所谓如来实相智身(文)第七(十九)云。法界者唯是自证净心无别法也(文)第七(二十五)云。心之实相即是一切种智。即是诸佛法界也(文)第三(十七)云。以如来本行菩提道时。立如是誓愿。我当成就一切诸佛法界。悉皆度脱无余众生界。今所愿已满。而应度众生不尽。以众生无尽。即是法界亦无尽也(文)其中一切等者。明实智知机之相也。依起信论。穷无尽法界者是无间道。极无尽众生界者即解脱道也。又此二句即无垢眼义。上释云。无垢眼者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极无尽法界也)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挂碍(穷无尽众生界也)又悲生眼真言。●●●(空也)●●(愿也)空即菩提心毕竟净。亦即无尽法界也。愿谓一切智愿。即极无尽众生界也。又解。此中总有三义。即阿字三义。十缘生者本不生义。上极法界是空义。下穷众生界是有义。于一念中了达于不思议三谛故。次云即空即假即中也。
  以皆从缘下。明自证化他法皆从因缘生也。不坏因缘而入法界。即有而空。故云即空。不动法界而从缘起。即空而有。故云即假。不坏因缘不动法界。即空时即中。即假时即中。故云即中也。第七(九)云。虽从机感因缘生而不动实际。虽善巧方便无所不为然非佛所作。虽普门异说。而但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善行者。于此真言十喻中。妄见有为生灭更增心垢。则非如来之本意也。
  阿阇梨下。举三藏口说。示观行大意也。初修观行等者。第二无畏本尊三昧众相现前位也。境界现前者。境界梵云●●●。降三世真言释云。佛境界者所谓诸法实相也(文)瑜伽中所现境界者。即实相身也。又清净云●●●。●●通同故。境界梵中有清净义。清净即所现身也。第十一(三丁)云。如是三有无余。清净生者。合云如上所说之行亦同于空。除三有之障令无有余能生清净之法。所谓法性清净妙身之生也。同因外缘等者。上云。且如行者于瑜伽中以自心为感。佛心为应感应因缘即时毗卢遮那现。所喜见身。说所宜闻法(云云)力者即以我功德力及如来加持力也。自然有缘起智生者。谓不著相而空智生也。义释第八(初)云。如来以甚深秘密藏不可以言说示人故。假籍世间有为事相以况喻法界藏中甚深缘起。若有众生通达此中世谛者。自然以加持力超悟第一义谛。悟第一义谛时则于世间实相倍复明了。故名世间成就也(文)不同常途等者。举常途义对明优劣也。今第二无畏当于小乘四念处观。故指彼云常途习定等也。梵本中等者。示梵本中明文生起也。持诵次第者。世间成就品及悉地出现品所明。四种念诵及三月持诵等是也。如法悉地等者。抄出二义。次私解云。私案如法悉地者。指悉地业。如法果者指悉地果。广引第十五卷(云云)今云。此解为好悉地业者作成就法。即世间成就。作是业义故云悉地业。验知。今如法悉地者总指世间成就品也。第十(世间品疏)云。如是于两月真言当无畏者。即是及悉地义(作成就法也)第十一(二十三)云。真言所成物是名为悉地者(种种药物等即指成就也)若得如此成就者。是名有分别成就也。以此药物等事犹是成就之法故。名有分别成就也。第十六(二)云。世间有相三昧犹有业。望报而修。故名成就。得是成就名悉地也。如法果者。指悉地出现品出现即心佛显现义。称之为果也。演密云。悉地出现品者是所成之果。出现即是果法显现。悉地即出现。持业为名(文)第十一(二十三)云。以分别药物成就无分别者。因有分别而得无分别成就也。此能分别为因也。依此有分别而得无分别者。无为无相不思议无染之果。虽非因成而以有分别为因。然成此无得无为之果也(文)悉地者未起成就。与无表来在身中。念念倍增尽未来际。而不灭义同也。如法果者已起成就。是与依无表功力当来得善果等同也。问悉地此云成就。法流至于现在名为成就。若如十五卷所明。当此悉地名得。果名成就。相违云何。答未起名成就者。是于得中立成就名(此义具如光记第二所明)故不相违也。已说净菩提等者。明次品生起也。次品疏云。上品已约种种心相对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入曼荼罗行法(云云)又解。是约三句明一经大科。此品为因句故云已说净菩提心等也。进趣方便者是根句也。是指具缘品世间品出现品等明修行轨则文也悉地果者泛指世出世间二种果。上疏所云百字果等即答殊异心及功德句是也。此解为好。
  解脱书写。以此功能回向菩提实际众生
  享保九年岁次甲辰二月初七日阁笔
  同十四年己酉夏五阅校治
  沙门达摩扇底
  元文二年岁次丁巳夏四月初十日重正治竟
  宝历十辰年极月初三日善住师以御本书写了
  顺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