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二

  东寺观智院法印杲宝撰述
  东都灵云寺苾刍净严挍阅
  疏第三卷之余(释经一具缘品)
  经云尔时薄伽梵(乃至)作救护安乐也者。以下如来答也。初牒经。后此中大会下随释。就中初释于大众会中五字。后今佛欲说下释遍观察已四字。佛观大会非是徒然。慧眼所加持故。善●开发成受道机故也。问。一会众悉善●开发欤如何。答。第一云。无机之人虽则遇际会。不能发起深益也(本之二十九)慧眼所照虽不简机。随善种熟不又有得益有无也。第六云。以如来无相无分别慧。法尔无碍。常照法界根缘。如大海潮终不过限。是故金刚手适有可传之机。如来即为演说。不待问而后答也(二十五右)可思之此修行等者。释经修行二字曼荼罗中等者。释曼荼罗义众生乘而行之等者。释行一字梵音娜耶者。修行与行梵音别也。第四注惊发地天偈云。●浙●唎耶(二合行也)●娜●也(修行也十一左)乘义道义者。大乘义章九云。问云。乘义道义何别。总相释之。能通名道。能运名乘。于中分别乃有三种。一就行·法相对辨异。乘者是行。道者是法。行能运人。故说为乘。法为行履。能通行心。故说为道。然就乘中。非无有法。今对道法唯说为行。道亦有行。对彼乘行偏说为法。二就行中随义分异。一切行德能通名道能运名乘。又复诸行体通名道。用通名乘。云何体通行无障故。云何用通能运人故。三就法中随义分异。能通名道能运名乘。又复诸法体通名道。用通名乘(四十八左)第七云。梵云●衍●那。此翻为乘。亦名为道。如人乘驭舟车则能任重致远有所至到。若见野字门。则知一切众生以种种因缘趣向生死果报。及趣涅槃者各有所乘。(二十一左)乘如舟车道如道路。娜耶梵语含所乘所行二意。所乘云乘义所行云道义。今修行者且似约道义。即所行行体也一念善根者。指最初一念守斋善根成佛者指方便究竟极果。此中间有所乘法如世舟车。是三密宝辂也。有所行道如世道路。是菩提心大地也通名娜耶者。中间诸位通名娜耶。或又乘与道通名娜耶也曼荼罗中等者。曼荼罗中善知识诸仁者。如世间造乘物治道路及将导旅人之者。众生乘而等者。乘彼善知识造乘物。假将导缘行彼治之道路为后行字。此行梵云●折●利耶。折利耶者第七云。梵音●遮●唎耶是诸行义。如见遮字时。即知诸行迁变不住。故知●●能行也。然则上来所明有三节。一乘道法体。当修行二字。二造乘治道之人。当曼荼罗三字。三乘之行之人。当行一字也问。若尔者此经文云何可训之耶。答。今说修行曼荼罗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可训之。修行曼荼罗行者。随所依立行名。谓众生乘之行者。依所乘法所行道。并造治将导者故也。且如下文等者。且字有其意。谓出造乘治道及将导三事。其中且明治道事故云且也。即引下治地文以明之若论外事等者。浅略释也。求胜地去诸发毛爪等。种种平治以引导弟子。如治道将导若为我倒等者。深秘释也无明父母极细之垢者。一义云。无明诸烦恼能生故云父母。四妄执中是第三故云极细也。于微细妄执者。法性同体细惑故且不论治道。仍举一生补处为治地极位也。一义云。今所云极细之垢者。直指微细妄执故。云无明父母也。上文如来已度此微细戏论进趣都息。(十四左)是治惑极位也。然出一生补处。彼佛地能障惑品。以金刚喻定智力断破之。惑智待对故犹属因满位。以无所断位。为果满位也。天台维摩经玄义第四云。六明等觉地者。穷无明源入重玄门。边际智满。毕竟清净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犹是后心金刚无碍。即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觉地者。究竟解脱无上佛智故。
  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五左)委细至第四卷治地文悉之由此言之等者。从一念守斋心至一生补处位。既有多重位。准此云之。说治地经文。一一言下所显治地义。凡有几重。例十缘生句。渐次转深。更不可穷尽。当卷上品释十缘生句渐次大乘生句文云。如入大海渐次转深。乃至毗卢遮那。以上上智观。方能尽其源底故。曰渐次大乘生句。
  (十二左)可思之执金刚作如是劝请(乃至)救护安乐也者。释经满足一切智智法门句也。金刚手劝请。
  云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今佛还以一切智智印印可彼金手请问。而后衍说彼大曼荼罗王也。小乘以三种法印印一切法。显教大乘以诸法实相印印一切法。今以一切智智印印之。一切智智者六大法界也。此大曼荼罗王。满足彼一切智智之法门故。先表云满足一切智智法门也。经第三(悉地出现品)云。
  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云云)可思之若此地不满等者。若此一切智地不满足者。不能为一切众生作救护安乐事。是故金刚手所劝请最可也。我今说修行曼荼罗行。是满足一切智智法门也。经第三说满足一切智智字句功能云。此诸佛菩萨救世诸库藏(悉地出现品)疏释云。上从诸佛下及声闻。

  无不依于此句而能施作种种神变利益一切也(十一之三十四右)救护安乐胜益其源在于此经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本昔(乃至)则旋转无尽也者。以下佛欲说四重曼荼罗之时。从身支分现四重曼荼罗。豫先示其尊位。为现其支分曼荼罗。先入三昧。所谓大悲藏发生三摩地是也以如来○休息也者。此一段释尔时毗卢遮那○无余众生界文也。于中大有三。
  初明二利愿成满相次而应度下明所度众生不尽后以众生界下明勤修不息。初二利愿成满者。一成就无尽法界愿。二度脱无余众生界愿。如次自利利他大愿也。二利圆满为觉者故。结云所愿已满也次应度众生不尽者。应度生界无尽期故。法界亦无尽也。其故者法界心界众生界三种无二故也。若众生虽无尽法界有尽者。可非无二无别界有三种者。金刚顶经开题云。界者法界心界众生界三种差别。法界则先成就觉者。心界则修行者。众生界者十方三世六趣有情非情。(二十四左)三井最珍钞云。经文法界众生界分明也。此外无别心界。经唯二种界也。释家何立三种界乎。答释次下文。或观无尽法界。以一切心为一心。或观无余众生界。以一心为一切心(文)法界众生界。皆以心界观之也。故释家得意。分别三种界也。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文)成就无尽法界者。云成就佛界也。(云云取诠)为欲转释等者通妨也。或难云。若法界生界无二无别者。何经无尽法界外。更云无余众生界乎。今通此妨云。转释法界云众生界。谓成就无尽法界故。度脱无余众生界。法界即众生界故也后勤修不息者。亦疑云。如来一利愿已成满故。更可无勤修事业。何故作入定现瑞说法利生等种种事业耶。今释云。如来虽所愿已满。众生界未得解脱。未得解脱众生之法界未得成就。是故勤修事业无有休息也。问。度生愿已满。何故众生不得解脱乎。答。因位菩萨度生愿未满故。纵虽有应度机。难可度之。佛此愿已成故。假令十方世界无量众生。可同时受化者。堪可施益。而众生不得解脱者。是所化人失也。非佛愿不成。譬如日轮照德成就故。虽照法界盲者不睹。不睹者彼失也非日过也。问。法华经云。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方便品偈)如文者。愿满时实化一切众生入佛道见。如何。答。现量既不尔。佛岂可妄说乎。而皆令入佛道者有其意。谓佛若不成此愿者。因何一切众生可入佛道耶。依善缘厚薄。虽有入道迟速。当彼愿满时。一切众生同时成入道功。譬如武将启运者。一朝武士同时启运。然而浴赏作荣之迟速。非无次第矣即以此本愿○加持也者。此释故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文也如僧中等者。举例证释同共集会相也。僧者智论第三云。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十六右。阿弥陀经义疏。元照云。僧者具云僧伽。此翻为众。四人已上秉御一切。灭恶生善羯磨。总该。凡圣通收理事故云众也已上)大事因缘者。僧中大事者。结界说戒等也。佛制如是法事不别众。若别众则不成法事。清净人不共法事。不集而在界内云别众也。若四人已上不共成破僧也。戒疏三上(南山)云。同界各行互不相成。(十三右)即此意也。最珍钞云。天台释大集经诸佛与欲。不同僧中与欲见。今何云如众僧集会乎。答。天台释意。如僧中与欲云也。而僧中依无力借他与欲。诸佛与欲不似之。虽一佛力堪。犹准僧中事与欲也。今亦其意也。全不相违也(已上)。问。大师三昧耶。戒仪云。不须结界同法界故。不欲说欲无异处故(已上)今者何可相例僧中结界乎。答。当经说结大界四大护等印明。于法界加持所住。岂可无结界等义乎。戒序且对声闻小戒。遮限量界法耳一戒一见者。六和敬中举初二也。六和者戒见利身口意也。智论第三云。共名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摩诃比丘僧(十四左)仁王经下云。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六右)翻译名义集第一云。僧伽净名疏云。律名四人已上皆名众。律钞曰。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二义。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故。二事和别有六义。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五十五右)同一本誓同一法界者。因位所发本誓同一故。果位所证法界同一故。十方诸佛皆悉集会作加持。第四云。第六句是忆念持义。犹如比丘作羯磨法。令众僧一心和合同共受持。今此真言亦尔。用阿字加持竟。请一切如来忆念本誓故同共受持也。第七句是本性净义。此即转释前句。何故诸佛同心加持。由本性净故。若法入阿字门。即是从本已来无动无垢。十方三世诸佛。由此义故。皆同一戒一见。所以同共加持也(二十四左)问。今此一切如来者指何佛乎。答。经第二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与一切诸佛同共集会等(已上)第六释云。三重曼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此等一切诸佛。各于本所流通法门。自说彼三昧道(二十左)彼此上下经释一准也。但当段次下释。今此十方诸佛。本行菩萨道时。各乘一法门到于一切智地。(十八右)此释不云从心流出内证眷属。为他方来影圣众欤。但次下释且准常途也。故非相违。若又约实义者。十方诸佛成佛已。则悉归入六大法界。同一毗卢遮那也。从此一毗卢遮那心。流出无量圣众故。次下文与第六释。文异趣同。不可强怪渐次证入○深浅不同者。此约十六重浅深。明渐次证入义也如初无畏等者。十六重中初六六无畏也。六无畏分别。当卷初委释之。今文示其纲领声字观者。身前观本尊。真言字从尊口出。入行者顶上。从行者口出入尊脐轮。其字道不间绝令成轮形。或如连珠。其字就入行者自身。或轨说布列心月轮中。或文说遍满一身支分灭无始罪障。身心太安乐。委细至世间成就品悉地出现品可明之有相观者。第二无畏。本尊三昧众相现前位也。带相作观故云有相观也唯蕴无我者。第三无畏。本尊众相现前之时。不生我慢之位也。依执有我故生爱慢。住无我理故我慢不生也法缘心者。第四无畏。本尊众相现时。如幻梦阳炎。观无性无生之位是也。上释云。法谓十缘生句(二左)依此释。依十缘生。观本尊众相为法缘心欤。又得法空菩萨心中。修曼荼罗行云法缘心欤无缘心者。第五无畏。万法唯心。心外无所缘境故云无缘。前于心外。假分析推求缘。作诸法无生观。此本尊众相现前时。作唯心解住无所得道也平等心者。第六无畏。于性相不二事理平等中。见本尊众相。于有为无为界二种扼缚。得苏息处者即是也离垢地以去等者。演密钞第四云。疏离垢地已去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漫荼罗者。以初地菩萨入三世平等。与第六平等无畏不异故。取二地以去乃至佛地。足前六种无畏故。成十六重玄义也。(二十七左)依此释者。从第二地至佛地之十种位。足前六无畏成十六重也。又智证大师三劫六无畏云。若约十六重玄门疏云。离垢地以去各于自地观心中○受用之果(如前上上方便位中疏说。此不通上上方便位已上)又云。上方便(八九十等)上上方便(佛地已上)此释于上方便中。开八九十等觉四地。从第二地至等觉之十位。足前六无畏成十六重也。此师以极无自性心合初地位。下十三重阿阇梨配释如此。疏钞释如彼段勘之。此一一位自有○受用之果者。
  此上所明十六重一一位各有三句谓种子者因义增长者根义果者究竟义也慧方便业者。方便究竟句。大师释云。向上向下。读文有异(已上)若依向上方便者。慧方便为业因。成受用之果。若准向下方便者。果满位有二利功德。慧方便业者利他事业。受用之果者自证极果也。以上文意。竖有十六重浅深。横具三句功德。横竖虽异。
  皆摄渐次证入句句也如前所说○旋转无尽也者。以下明十方诸佛证入此三昧也。如前者指上若自本垂迹等文。此文有二门。一自本垂迹。二行因至果从一一门各流出种种门者。当自本垂迹。从内出外有三重。同在此十字中。等一字摄行因至果也其中从因等者。二门中且依从因至果门。三密方便。从外入内之间展转不同。其究极至到处。大日心王果海也。至此处者一味无别。譬如百川入海同一咸味。所以作此释者。今所同共集会之十方诸佛。各乘一法门至一切智地故。为明从因向果轨则也。是故次云今此十方诸佛等也以将说等者。佛将说。大曼荼罗王是引入众生之普门众行发起佛果之增长因缘。是皆前佛所行道迹故。十方诸佛同共入此大悲胎藏三昧也从本所修行等者。假令有众生乐智慧故。从文殊一法门修真言行。其最初声字观。次有相观。如是次第升进入一切智地。其从因至果之间。有十六重位。渐次证入一一观之。如云文殊一门。余尊亦如是也如菩萨等者。大品经第二十二卷。智度论第八十一卷。说六度中禅波罗蜜之文意也九次第定者。律名句云。九次第定。一初禅定。二二禅定。三三禅定。四四禅定。五空处定。六识处定。七无所有处定。八非有想非无想定。九灭受想定(成实论同之)逆顺出入者不超次第。逆顺出入也定散超间者。超越中间定散出入也。其行相具如智论明奋迅游戏者。逆顺出入者。师子奋迅三昧力也。故释上逆顺出入云奋迅。定散超间者。超越三昧力也。故释上定散超间云游戏。游戏即是踊跃超越义也。游戏与超越言异意同无不自在者。总结通出入超间也。问。今云渐次故唯顺非逆。又云渐次故次第非超间。又云证入故唯入非出。又云三摩地故。唯定非散。何今引为例乎。答。
  此事至次下或观无尽法界等文可释之也或观无尽法界等者。以下约心与门。明顺逆观也。心者所入体。理门者能入教门。例如释论能入所入也其中以一切心为一心者。厌恶求善微少心为初。十六重玄。从外向内次第摄归。终至大日觉王不二一心。云以一切心为一心也。里云。最珍钞云。问。以一切心为一心。以一心为一切心意如何。答。以一切心为一心者。成就佛界心也。以一心为一切心者。观无余众生也(已上里)以一切门为一门者。厌恶求善心第一无畏。即人天乘也。此有三密门。以之为初。凡十六重玄。一一皆具三密门如摄归心。门亦如是摄末归本。终至大日心王三密门。如是观是顺次证入也次以一心为一切心等者。是逆次证入也。开一为一切之义。准前顺次证入可知之。止观第一云。若得此解。根尘一念心起。根即具八万四千法藏。尘亦尔。一念心起。亦八万四千法藏○一尘有三尘一心有三心。一一尘有八万四千尘劳门。一一心亦如是。贪瞋痴亦即是菩提。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翻一一尘劳门。即是八万四千诸三昧门。亦是八万四千诸陀罗尼门。亦是八万四千诸对治门。亦成八万四千诸波罗蜜(一三之二十左)私云。准此释可知一心一门分别也。问。摄一切归一云无尽法界。开一为一切云无余众生界。有何意乎。答。无尽法界者。诸佛法界即悟人境界。无余众生界者。九界因人迷境界也。悟摄多归一。迷引一成多。仁王经云。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上之十八右)大师释云。众生迷故成多差别。诸佛悟故。会多一佛(已上)即此意也。文虽不说之。论其义趣。则十六重玄。顺逆证入中。中间诸位。或超二或超三之等重重意可有之。是定散超间义也若以此十六等者。演蜜钞第四云。疏若以此十六等者。十六如上。谓以十六重深玄之义理。横竖统摄十二部经。次第别收曰横统。上下总融曰竖摄。又法门相当曰横统。一收一切曰竖摄。十二部者。
  所谓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诵·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三十左)十六如上者。
  上所明十六重深浅不同也经云世尊一切支分(乃至)意明一切便毕竟同归也者。以下以入三摩地力。所现之瑞相也前现庄严等者。指住心品三无尽庄严藏也。彼则毗卢遮那。于无余世界中。一一现佛身。所列会座之十佛刹微尘数菩萨金刚等。又各于无余世界中现彼彼身。随缘说法利生。不定方位不论主伴。随机出现。应变无方也今欲说等者。今所现异彼。欲说曼荼罗图位故。从佛身上中下。分部类出现之也还者有其意。谓金刚手请说大漫荼罗王故。佛合直说其曼荼罗王。而为图位模范。还出现如来身也。譬如合直往之人引还云还也佛身上中下体者。第十四云。头为上分。咽心为中分。斋为后分(私谓发菩提心为初。行果为中。大寂为后也。十二右)三密钞料简(觉超)下云。轨注云。漫荼罗三重。内金轮。二三同中位。恶字第三重云。此中以四重漫荼罗为三重也。合第二三院为一中位也。具如义释(已上)漫荼罗重位表字轮重位。中分开合准字轮可知之示同人法者。第三重教主释迦也。智度论第一云。复次佛初生时。堕地行七步。口自发言。言竟便默如诸婴孩。不行不语乳哺三年。诸母养育渐次长大○日月岁过。渐渐习学。能具人法○以方便力故。现行人法如人威仪(五六)及二乘等者。以下释迦眷属也。十卷十四卷两本义释。作及三乘彼本似宜言音金刚顶开题云。一字曰言一字曰名。(九右)说文二曰直言曰言。(二十七左)音者又第四云曰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征羽声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音也(二十六右)坛座者坛与座也。坛方圆等。座叶华等也及其眷属者。眷属又眷属也普于八方等者。一义云。于如来身上四方四角。如曼荼罗本位而住。曼荼罗本位者。指内心曼荼罗也。下八方本位。准之可知。一义云。于会座间现之。必非身体也。二义之中初义宜欤。所以然者。疏释出现相。云还约佛身上中下体。经说还入相。云还来入佛身本位故也自脐以上等者。第二十云。从心以上为第一院。从心下至脐第二院。从脐以下为第三。世间天院(三十左)十住诸菩萨者。十地菩萨也。十地具云十住地故。地前菩萨第三重释迦眷属也。上释第三重。云三乘六道无量应身故。三乘中菩萨是地前位也。是故第二重第一重为十地菩萨也
  大心众者。大菩提心众。是则内大二眷属通名也。问。第二重第一重同十住菩萨者。其差别如何。答。第二重悲增菩萨也。故云大悲万行。第一重智增菩萨也。故云金刚密慧。虽俱居十地。非无悲智别也。问五教章下破始教大乘说云。以诸菩萨从初以来异凡小故。悲智相导念念双修。如车二轮鸟之两翼何得说彼有增减耶。当知由此始终二教粗细异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三十一左)今何分大智大悲二类菩萨乎。答。显教所说。约修因向果实行菩萨。辨论悲智均不。今所示皆是毗卢遮那所现法门表像。各各不同故。于平等法界中。虽分重位。实是差别平等无碍。彼此同如。不可习常情生疑者也四智四三昧者。第五云。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十七左)般若寺疏钞云。四佛智四三昧定也(云云)佛主智慧故云四智。菩萨主定德故云四三昧也果德佛身者。第三重地前。第二第一重十地。中胎八叶是佛果故。云果德佛身也。第二十云。然此八叶及中胎五佛四菩萨。岂异身乎。即一毗卢遮那耳。为欲分别如来内证功德表示于外故。
  于一法界中作八叶分别说耳(二十六左)疏或本四智三昧功德法身(云云)释签第一云。同居分身寂光地涌。睹已咸信一道无偏。不同华严云是眷属。大集亦无分身之言。般若但云问者加说名字咸同。故知。此经与余经异(一一之五十三)六十华严经第一。列菩萨众了云。皆是卢舍那佛宿世善友(五左)里云。菩提心义第二云。又大日经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证入大悲胎藏发生三摩地。世尊一切支分。
  皆悉出现如来之身(乃至)本位中住而复还入(文)此会四重所现佛菩萨身因果。入一切身因果。尤与法华同也(已上里)即此八身等者。因明八身他方世界相也徒众者眷属刹土者住处。且案出生义。阿●土东方金刚威德庄严世界。宝生土南方宝光明功德世界。阿弥陀土西方大莲华法藏世界。释迦土北方变化轮作用世界。
  今又准此可知之名号者佛号身业者威仪诸受用事者。所受用之物。事者物也。如是不同。虽非当段所用因论之亦于八方等者。是正当段所用也经云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圆极者。此举所化人也。所化人虽通地前地上。今且举十地。是举胜显劣之意也谓初发等者。
  释随十地菩萨所见漫荼罗有广狭浅深也乃至第十一地等者。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上(施护译)云。唯佛如来妙智身。是名十一地圆满。十圣修十波罗蜜。十力自在诸行圆。如是超过十地已。佛相应法然后得。饮金刚水成正觉。法甘露味即相应(六左)如是安布○了了无碍者。以下释遍至十方四字也就中如是安布分位已者蹑前。前者上所明。
  于八方安布三重漫荼罗之相也即皆遍至等者起后。一一安布已。更至十方世界施作佛事也。问。若尔者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菩萨故者。为属上出现如来之身句。又为属下遍至十方句如何。答。或属上或属下。或二义俱通。用舍宜在学者意矣于自法界门等者。演密钞第四云。疏于自法界门等者。对上三重漫荼罗中所现。三乘六趣乃至四智果德佛身。各各形像乃至坛座。各各无不成法界门。随彼各各法界门。施作真言事业。对他法界门故称自也。若深释时。如是种种法界门。皆从遮那法界自心流出故。
  称自法界(三十三左)浅深两释学者可知之下文所说但开出此心作名字流通耳者。演密钞第四云。言下文所说等者。谓向下经文。虽说四重漫荼罗本尊真言手印无量差别不同。然究其根本。但从心王开出为逗根故。作种种名言字句流通耳(三十四右)此释意于上自法界门。作浅深两释。深秘释意。遮那法自心也(云云)疏主依深秘意。
  指彼自法界门云此心也又令普现○同归也者。此通妨也。或难云。既令普现随类之身。何经云出现如来之身耶。
  今通云又令普现随类之身而言悉现如来身者明本迹俱不思议加持不二也。演密牒文。云不令普现随类等。虽又字换不字。疑难会通大意是同
  本迹俱不思议者。本者独一法界心王大日也。迹者支分出现三重圣众也。二俱不思议故。云本迹俱不思议也加持不二者。所现三重云加持。此加持即独一法界身故云不二。演密钞云。加持之德毕竟不二故(四之三十四左)即此意也。寻云。悉现如来身释。尤可在前段。今于此作释有何意乎。答。为合还来佛身经文也。谓释悉现如来身文。明本迹不思议加持不二义已。安是故于佛事已句。次引合还来佛身经文。于当段作释意在此者欤是故作佛事已等者。十卷义释云。是故作佛事已。还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后还入(已上)十四卷义释云。是故作佛事已。还来入佛身本位(已上)诚于遍至十方句者。上释之故。彼两本省之非无其谓。当段加此句者。为还来由渐也意明一切等者释也。其意易知。抑经初云还来入佛。次云而复还入。二重还入有其意。初遍至十方诸尊。还入支分出现加持本位。次从加持本位。更还入本地法身身中也。第十六(入秘密漫荼罗位品)云。谓如来身所示种种形声。皆从阿字而生也。时出种种形竟。还入佛身支分。
  又复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之中(二十五右)当段释准此可思之。总意云。就此经教主。古来有本地加持之诤。或云所现加持身。或云能现本地身而今所现加持身。还入不思议法身。皆息加持事业归本地法身。然后说此经。本地身教主义自得其理。学者可知经云时薄伽梵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等者。以上现瑞以下正说也。正说中大有二段。初具缘后真言也。具缘中有众多支分。总略为十。

  一阿遮梨支分(当卷释之)二择治支分(第三卷第四卷初释之)三择时支分(第四卷释之)四造坛支分(第四卷释之)五护持弟子支分(第四卷终第五卷释之)六图尊支分(第五卷第六卷释之)七三昧支分(第六卷终第七卷初释之)八真言支分(第七卷释之)九供养支分(第七卷终第八卷初释之)十灌顶支分(第八第九卷初释之)若依安然具支灌顶科释。治地支分中。开择地择时治地三段也。至下悉之。今先说阿遮梨支分也。后说真言中有十六首(自大力大护至如来舌。
  第九卷释之)当品说相梗概如斯矣从此已后○所要真言也者。此疏主先作一品分科。
  即前所云具缘真言二段也从此者指当段文教诫竟者指经第二卷第二品末者。指具缘品终也缘坛行事等者。依圆坛行法事之时所要真言也。第九释大力明妃真言等云。
  以下明漫荼罗法事时所要真言支分(十二右)帖决第三十一云疏缘坛之事者。依坛种种事也(云云)所要真言者要者用。是所用真言也。或又缘坛事虽有多真言。今出肝要真言故。
  云所要真言也就众多支分○无寄故也者。此明众多支分中。最初说阿遮梨支分之所由也
  一阿阇梨得名(并)种类
  新华严音义(慧苑)第二云。阿阇梨此云轨范师。谓与弟子为轨则。师则师范。然有五种阇梨。一羯磨·二威仪·三依止·四受经·五十戒阇梨。西域又有君持阇梨(初左)翻译名义集第一云。阇梨或阿祇利。寄归传云。梵语阿遮梨耶。唐言轨范。今称阇梨讹略。菩提资粮论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南山钞云。能纠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种阿阇梨。一出家阿阇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阇梨。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阇梨。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阇梨。所从受经。若说义乃至四句偈。五依止阿阇梨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己十夏者为之。上四师皆多己五夏者为之。(五十七左)里云君持阇梨者。指灌顶阿阇梨欤。君持者贤瓶也施护所译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第七云。灌顶有三种。如此教中说。
  彼贤瓶灌顶此名为第一(十二右)可思之(已上里)然以解○而教授之者。此明阿遮梨所解。所谓浅略深秘二种义也。先所以作此释者。阿阇梨为轨范体。令生他解而差机说法。是大咎也。对浅机说深法必生疑谤。又为深慧说浅略当生轻弄。俱是奈犁之业因也。是故至阿遮梨位之人。当辨浅深法义施应机化导也今还以此○是名阿阇梨者。此今约阿遮梨所解二分。还释经阿阇梨义故云还也。经第五秘密漫荼罗品中。金刚手问佛云。阿阇梨有几。佛答曰。阿阇梨有二。深秘显略分(已上)显略者。事业坛阿阇梨第四三昧耶也。深秘者。秘密坛阿遮梨第五三昧耶也以此二重度所化机故。分浅略深奥二种释也。又以此二种摄十六重阿遮梨也就之有二意。一事业坛传教灌顶阿遮梨为浅略。秘密坛寂然界以上阿阇梨为深秘。二始从事业坛阿遮梨。终至毗卢遮那究竟阿阇梨。各具浅深二义故。云以此二分也。又初地已上阿遮梨为深秘欤。云深行故也若于此等者。是事业坛阿遮梨也。亦名未见谛阿阇梨。亦名世间阿阇梨也漫荼罗等者。略明所学事。所谓造漫荼罗众多支分。及诸尊三密并所得悉地。如是之事习学究竟。皆悉通达。临其事不看他面是也。尔时师为彼与传教灌顶。告言汝自今已后亦如我无异。造漫荼罗度诸弟子。令法久住不断佛种。许可之云传教灌顶也。得此许可之人名阿遮梨也若度违顺等者。以下明秘密坛阿遮梨。得瑜伽人也。此有重重位。此文明初劫阿遮梨。顺世八心人天。违世八心二乘。超度此二故云若度违顺八心也此人名证寂然界菩萨。
  是初劫极位也若已心王等者第二劫若生极无等者第三劫。是即于三劫各举极位略初位。举胜为论意也。总云之者。
  初劫二乘第二劫他缘第三劫空性皆可得阿阇梨名也十重深行者有二义。一义云。极无自性心初地故。从第二地至等觉云十重深行也。智证疏钞云。有十重深行者。从第二地至于等觉也。极无自性心当于初地也(已上)一义云。极无尚地前摄也。十重者十地也。依之下释云。
  亦约三劫十地以明深行也(二十三右)又演密钞第四云。疏从此复有十重等者。十重深行即十地也(三十六右)即此意也。里云。一义云。从此复有十重深行者。以极无摄初地。而成十重次第。不约二地已上也。如此释例繁多也。仍演密释不可有相违欤。乃至者从此以后。可具出十重名义。今略之故云乃至也(已上里)于解三密等者。金刚萨埵等觉位也。摄真实经云。超第八地证等觉位(下之二十二)可思之复次毗卢等者。大日妙觉位也。瑜祇经上云。当得大金刚阿阇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九右)可思之。问。智证些些疑文云。凡受戒时用和上羯磨阿遮梨教授师。而以和尚为第一甚尊重之。次座作羯磨。据此推之。和上第一羯磨第二。而何以大日为第二位行事之人。若此时无和尚否。若无和上。对何得阿遮梨名。又大日尊作菩萨形。既是俗体。若尔俗士学法作阿惹梨得否(已上)此等疑目云何可通乎。答。和上是胡语也。准俗儒佳称。于道人呼此名。邬波陀耶为正语也。阿遮梨者轨范称故。广通凡圣诸师。仍以大日尊称阿遮梨有何疑乎。和尚阿遮梨相对。显家一途施设也。不可为定量也。次俗士作阿遮梨否。表制集不空遗书等中。虽载唐朝开府李元琮俗居士赵梅等真言传受旨。此等持明灌顶。非传法阿遮梨受职。在家优婆塞既不着僧服。争可关付属道仪乎。可察者也是故作最初○无所能也成也者。以下明凡夫阿遮梨用心也。谓今所作曼荼罗。超过十地一切智地妙业也。凡夫阿遮梨云何作此事耶。而观自身为二尊(金萨大日)以三密作加持。虽居凡位遥同佛地。能成师位德也最初阿阇梨者有二义。一义云。众多支分中。阿遮梨事业是初故。云最初阿遮梨事业也。一义云。上所明凡圣诸位阿遮梨中。凡夫阿阇梨是初故。云最初阿遮梨也(后义为宜)金刚萨埵等者。所以出二尊者第五云。若行阿遮梨事时。即应以自身作毗卢遮那。若作缘漫荼罗诸作务时。即以自身作金刚萨埵(十四左至五)可思之以身语密印等者。两本义释。以身语意密印(云云)良以非秘密不思议方便者。底下凡夫。争可同毗卢本身乎。而执三秘密印印自身者。凡身忽同佛身。譬如拙人手执佛菩萨印印泥沙即成其形像。慈氏轨有其明文也善住师位者。下文云。唯佛一人。乃名一切调柔善住阿遮梨法也(二十六右)又云。不名善作阿阇梨也(同上)自余深行者即可以意得者。以上释浅行阿遮梨用心。证寂然界以上深行阿阇梨。自可得其意。故云即可以意得也次明阿阇梨众德○发心耳者。以下明阿遮梨十三种德。
  第一发菩提心德也谓生决定誓愿者标一向志求等者释。一向必当释决定二字。志求普度释誓愿二字。如次上求下化二愿也。瑜伽论第三十五云。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十一右)梵网古迹下(本)云。要须先发大菩提心。谓誓定取无上菩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如瑜伽云。菩提心者。决定希求以为行相故。
  无上菩提一切有情义利为境(初)当段释与此等文相契也犹如幢旗等者。军中幢旗喻犹如种子等者。草木种子喻若不发等者。识种托胎喻。各其意易知。或人云。三喻岂徒然耶。疏主约三部举此三喻。幢旗降敌之表示。是金刚部。种子莲华种子。是莲华部。托胎圣王入胎。是佛部也自不能等者。阿阇梨人师也。不能自建立善根。何为人师耶。是即内暗。则无照外之谓也当约一一地等者。以上约凡夫阿遮梨作释。以下约证位诸地。次第可作深密释。其最极是毗卢遮那究竟发心也。发者开发。不生心地究竟开发故名究竟发心也经云妙慧慈悲○深秘阿阇梨者。此第二德也。与妙慧相应慈悲故。云妙慧慈悲也般若有二种等者。释妙慧二字也与六波罗蜜和合者。方便智也。是名沤和般若。沤和者肇论云。沤和俱舍罗。此云善巧方便(云云)此方便智与六波罗蜜和合。假令行布施时。能简择利益有无。可有益之者施之。可有失之者不施之。若与此巧慧不相应徒施之。还招自损损他大过也。一切准此可知之实相般若者。正体智也。照实相理之智故。名实相般若。肇论云。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见法实相谓之般若(已上)即此意也。此二种般若。源出智度论。彼论第六十五曰。有二种般若。一者常住般若。二者与五波罗蜜共行有用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赞有用般若波罗蜜能破无明黑闇。能与真智慧。是故佛说常住般若波罗蜜痴慧不可得。故行是般若波罗蜜菩萨。初得菩萨十力。后得佛十力(二十八右)常住般若当实相般若。有用般若当和合般若矣此中意明等者。此中妙慧者当初般若。后般若第六般若波罗蜜下经文。
  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者是也此慧犹如等者喻行者犹有等者法也则能善知等者。通塞是非相配可知之动合规矩者动频也。所作事业频合规矩。规矩者则也。又规圆矩方也。或又动开也。开合规则心无疑滞故。云动合规矩等也。私考第九云。指麾百万之众。动止言一离合从心(十三左)动止离合云动合欤。尔者动合规矩也以要言之等者。以上明凡夫阿遮梨。若具论之。从此以后可明寂然界以上阿遮梨。今恐繁拾要故。云若同毗虑遮那等也慈悲谓等者。释慈悲二字也。智论第四云。复次得三法。一者若一心作愿欲成佛道。如金刚不可动不可破。二者于一切众生。悲心彻入骨髓。三者得般舟三昧。能见现在诸佛。是时名阿鞞跋致(七右)当段所举。三法中第二也若无此心等者。当段大意慈悲喻胎藏。妙慧类巧风。巧风吹胎分长养识种。合悲慧为一德意在此矣。而若无慈悲心者胎藏不成。胎藏若不成者。又何有所含养。又字有意。上释发菩提心德。
  云若不发此心亦如未托歌罗罗则大悲胎藏何所养育。对彼云又也乃至者。从证寂然界至金刚萨埵摄略之也毗卢遮那等者。指究竟大阿遮梨也兼综众艺○众艺也者。
  此第三德也声论者声明论因论者因明论十八明处者。些些疑文云。十八明处(文)若指外道十八大经否。十八大经未见其名。今释文不指彼者。以何为十八明(已上)问。杂钞云。十八明出何文(云云)披大般若经三百三十二。说不退转菩萨相云。六十四能十八明处。一切伎术无不善巧。众人钦仰(十一左)今释依准此文也。十八明处者。外道所学韦陀典也。法华文句第八云。外道梵志者。摩橙伽经云。初人名梵天造一韦陀。次名白净。变一为四。一名赞诵韦陀。二名祭祀。三名歌咏。四名攘灾。一一各三十二万偈。合成一百二十八万偈。有一千七百卷也。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子。各于一韦陀能广分别。遂有二十五韦陀。次有人名鹦鹉。变一韦陀为十八。次有人名善道。有二十一弟子。变为二十一韦陀。
  如是展转变为千二百十六韦陀也(八三之十右)慈恩唯识述记第一末云。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七十五右)六十四能者。智论第二云。四韦陀经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是等六十四种世间伎艺(二十八右)演密钞第四云。疏谓声论等者。声论声明也。因论因明也。十八明处六十四能者总标也。算数方药观相工巧等者略指也(三十七右)依此释者。明众艺略十八广略并表欤。或料简云。当段出五明。声论因论如文。十八明处者十八界也。是为内明。秘藏记以三科为内明故也(此义凿)六十四能者。此中摄医方工巧二明。方药是医方明也。算数观相等是工巧明也。里云。禁制杂艺否事。苏悉地经上云。乐成就人。
  不应歌咏言词调戏○无益言谈终不习学(十四右)苏婆呼童子经下云。不学占相吉凶男女等事。天文地理调象马法射艺书算世间言词无益之典。远离斯过。是名正见(一左)大曼拏罗经第二云。又复执好俗间典籍文字歌咏。又复赞叹我执人执有情。阿阇梨若如是者。决定堕于地狱恶趣(七右)持诵不同。第四云。又妙膊童子经云。转加聪明善缀文章。诸书算伎艺自然巧妙。心乐善法。勤勇修行。身无疾患垢污(十七)金刚智三藏行状。学五明论解九十四书。善达咒术妙达粉绘(已上)梵网经云。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下之十二右)私云。准此文会诸文(已上里)造次者。论语第四云。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马融曰。造次急遽。颠沛僵仆。虽急剧僵仆不违仁注疏四之二左)施为者。施施设为作为也复次行等者。以上明浅行阿遮梨。以下约深秘阿遮梨。初复次约实相真理。法华云。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已上)可准知之。

  后复次约功德法门也总持者五百陀罗尼三昧者百八三昧道品者三十七道品诸度者六度十度四辩者四无碍辩四摄者如常力者十力无畏者四无所畏也。漫荼罗一一事业。拟仪况此等法门作之故。云妙善众艺也善巧修行○阇梨也者。此第四德也即是深修等者。先明般若修行相。即十缘生句观也十缘生者。有而非有故。云甚深中道又有空俱不可得故。名不可得空也幻梦阳炎等观门。大般若中广说之故。云如摩诃般若等也若行者等者。次明世间浅行阿遮梨也文字及观心者。文字第一无畏声字观也。观心第二无畏有相观也。或又文字。三密中语密。观心意密。及字摄身密也离于见著者。依观十缘生句。离有见执着也复次初劫等者。以下明出世阿遮梨也。初劫三乘共行。此喻三兽渡河。是故虽名般若。不名深般若二劫智慧等者。第二劫须菩提等。犹在般若
  会中共闻之故。虽名深般若。不可名甚深般若第三劫等者。住心品说第三劫云。等虚空无边一切佛法依此相续生(已上)自心周遍法界。而无分别似虚空故。云等虚空心。若契此心源。无边智慧自然开发。此处一切二乘不能思议。是故经说第三劫云。
  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已上)至此位始得甚深般若之称也。法华义疏第四上云。甚深无量者叹佛实智。然凡夫二乘及以菩萨。不能测量佛智源底故名甚深○又甚深者。四句莫得其底故曰甚深。百非不测其边故曰无量。问。应但言深。何故云甚深。答。深中之甚故云甚深。然如来妙观未曾愚智。为对二乘之愚。强叹为智。亦非深浅量与无量。为对二乘之流不能测量故云无量(十六左)第三劫能越心。名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者。于前二劫中。识性二乘未如实识知心实相故。喻穷子虽出入家内财。无希取一食之意。至第三劫。如实了知自心实相即如来自然智故。喻穷子自识父也。是云乃名真离二乘地也。秘密一乘甚深般若法门出过二乘域者。此事也。二劫三劫浅深悉之佛为十地等者。智论一百(嘱累品)云。复次如先说。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非九住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复有九地所闻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般若波罗蜜总相。是一而深浅有异(十七左)金刚般若开题云。据智度论。般若有多种浅深。为地前人所说浅。为地上所说深。地上中亦有浅深。一一地菩萨皆有差别。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所知般若。乃至九地菩萨。不解十地菩萨所知。
  十地不知如来所得般若(七八)通达三乘○如前说者。此第五德也。释此经文大有三重一谓于大小等者。约常途显教三乘。是则广学夬小乘三藏。通达文义。难答应宜匠成三学。拔除恶邪。是名阿遮梨也
  若不尔者等者。出阙此德之失也大小乘三藏者。教时义第四云。问。义释阿遮梨相中通达三乘文云。谓于大小乘三藏教中。善其文义也(文)其大小乘三藏何耶。答。有四种三藏教。一秘密大乘三藏教。二显示大乘三藏教。三大小相对三藏教。四显示小乘三藏教。一秘密大乘三藏教。如三昧耶戒中云○此约所诠以明三藏。又空海和上真言。三藏流通天下表云○此约教部以明三藏。二显示大乘三藏教。如大界经云○三大小相对三藏教。如正法念经明○此约持人以明三藏。四显示小乘三藏教。如萨婆多明(三十二)二又此经宗等者约当经能摄心印。是则虽不广学大小经论。此经一一文句。摄诸教故。当经根本诸教枝末。若提举此心印。种种圣言无不统摄。譬如执大纲毛目自从。是故当经为能摄。所谓初劫唯蕴无我句中。摄小乘二十部三藏。部宗虽殊。未出我空法有义故也。第二劫观蕴阿赖耶觉自心不生文。法相三论所依经论。皆悉摄之。其法门八识三无性也。他缘觉心但知八识故。八识建立通二宗。三无性义又亘两宗。虽法相宗有三性三无性两个配立。三性彼宗不共所谈。三无性二宗共谈法门故。今且举之也。次第三劫极无自性及十缘生句文处虽别。缘生无性其义同故。拾两文举一处也华严般若者有二义。一义云。华严者华严经。般若者大般若也。当卷初品释云。摩诃般若中十喻。亦具含三意(四右)三意者是三劫也。今取第三劫边云华严般若也。一义云。般若者非摩诃般若。华严经即名般若也。净名经疏第一云。大论所明不思议经。是华严别名。故论云。般若有二种。一共二乘说。二不共二乘说。不共说者。如不思议经。故华严云。此经不入二乘人手。
  共说者即是摩诃般若及诸方等(二左)可思之如实知自心等者。经文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已上)疏主得意加名一切种智句。依之当卷下文云。上文金刚手。直问毗卢遮那云何得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如实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三十左)即此意也佛性一乘等者。智证杂钞云。佛性一乘如来秘藏指何经耶(已上)教时义第二云。佛性即涅槃经。一乘即法华经。秘藏即真言教(二十九右)大日经指归云。佛性一乘。不可读为两句。说教次第有乱故也。法华与涅槃。同明佛性一乘之旨故。总含为一句。如来秘藏为真言教(四十一右)些些疑文云。或云佛性指涅槃经。一乘是法华经。如来秘藏即大日经。或云佛性一乘合为一句。即法华经。以一乘即佛性故。如来秘藏非大日经。正指涅槃。以三点秘藏为佛性故(已上)已上三个释他门所立也。自门所传不然。当段释大意。真言为能摄。诸教为所摄。所摄中何有真言教乎。是故佛性一乘是如来秘藏故。指法华涅槃两经云如来秘藏也。依之法华第七云。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已上)北本涅槃经第八云。如来秘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二十二右)同经第十八(梵行品)云。善男子。大涅槃经悉是一切诸佛秘藏。何以故。诸佛虽有十一部经。不说佛性。不说如来常乐我净。诸佛世尊。永不毕竟入于涅槃。是故此经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十一部经所不说故。故名为藏。如人七宝不出外用名之为藏(十八右)思之可知。凡法华华严浅深显密二教同异。自他两门之诤。文义太多。不遑具记。如别钞矣心印者。心精要义印决定义。此经所说为心为印。广开一切法门。是故持此心印。名通达三乘也三复次真言等者。约三密佛乘法体。秘藏记云。三乘(三密声密曰声闻。心密曰独觉。身密曰菩萨也末之四右)谓乘三密印故名三乘。至佛三平等地故名通达也。以上三重从末之本。其间有广中略位故。存三重释也。问。上来三重释所明三乘建立。同耶异耶。答。或云三乘建立别也。初重释。三藏名三乘。第二重释。小乘菩萨乘佛乘名三乘。四心中。初一小乘。次一菩萨。后二佛乘也。康济问答集上云。问。三乘教者何。答。一者二乘教。二者菩萨乘教。三者佛乘教也(已上)依四心建立作此释欤。第三重释。三密名三乘也。今私案之。三重释虽殊。三乘建立是同也。初释大小乘三藏者。谓于三乘中。二乘小乘菩萨大乘故。云大小乘。大小乘各有三藏故。云大小乘三藏教也。次释有四心之中。初一小乘后三菩萨乘也。后释三密者。秘藏记声闻为语密。缘觉为意密。菩萨为身密。故三密又是三乘也浅深重数等者。凡圣重重阿遮梨。如次上释善巧修行德之文也(为言)然则凡圣浅深虽殊。上来所明三重通达三乘德。可各具之也
  一阿阇梨浅深重数分别若十五重。若十六重。若二十一重欤。第三劫与初地离合。十地等觉开合可有之
  世间浅行阿遮梨善无畏
  唯蕴身无畏
  (出世间深行阿遮梨)
  初劫阿遮梨拔业无我无畏
  寂然界法无畏
  他缘
  第二劫阿遮梨法无我无畏
  觉心
  (秘密行)一道
  第三劫阿遮梨一切法平等无畏
  极无
  (十地深行)
  大普贤地阿阇梨金刚萨埵
  究竟阿阇梨大毗卢遮那
  善解真言○明深行也者。此第六德也种种真言等者。真言身印本尊。如次语身意二密也。四重圆坛其类非一故云种种也具缘者。择地治地等众多支分也供物者。是又虽具缘摄。所以别出者。真言行法虽多众缘。以供养念诵二种为最要。于供物专可用意。是故别出之也一一支分者。
  指上所举种种真言乃至具缘供物也声字者真言形色者身印本尊诸相者。具缘供物。
  于此等各有差别故云不同也随事分别等者。随息灾等三种事。分别性类也
  知如是法等者。释其分别性类之相也
  如持明藏等者。随三种法所用真言供物等。虽可具说之。其说相繁多故。让经轨广说也。持明藏者。真言教总名也。第九卷云。持明藏中二部戒本(九右)演密钞第一云。持明藏者。秘藏之都称也(十九右)慧琳护摩略记云。
  都以今真言藏教师呼曰持明藏(已上)即其证也苏悉地等者。先举苏悉地一经。等言广摄苏婆呼瞿醯等。凡广通两部经轨也
  此是通违等者。如是分别性类。通达真言实义故也。若不通达实义者。何可能识其性类乎。是故云此是通达真言实义也
  所以然者等。从此以下。正释善解真言实义相也一一真言等者。释种种真言也如真言等者。真言字义句义其数虽多。且举●质●多二字。作浅秘两释。令准知其余也。浅释者句义门如常释。秘释者字义门。谓●字智慧字。●点三昧字也。当知●字是定慧具足字也。定慧具足是佛性也。此佛性名般若波罗蜜。是约慧边亦名首楞严三昧。是约定边也。菩提心义第一云。一切众生。元有真如净心名●●●。是心真实义。诸经论中。此心名为真如法性。此心元有觉性之心。名曰●质●多。●遮字带三昧声呼质●遮是诸法不迁动义。●多是如义体义。不迁动体即是佛性。名曰普贤大菩提心。此有三义。如菩提心论。一名无觉了。二名净法界。三名实相般若波罗蜜海。即是性得三智(末之二十六七)第六云。如大般涅槃经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三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十九左)首楞严三昧者。百八三昧中第一也。智论第四十七云。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不降伏(十一右)多字是等者。如是佛性。不见如不如相。又无结缚解脱相故。云如如解脱不可得也。佛性在何处。即是我心也。
  如是说心名妙极之语也复次如身印等者。释种种身印也。左右止观相配在摄无碍经秘藏记等。可披见之。于十度配立。金刚智不空善无畏等所译经轨异说如别钞。里云。大日经青龙轨摄大轨广大轨。左檀等右慧等也。又教王经略出经莲华部心轨。左慧等右檀等也。可挍本文。有相违欤(已上里)五轮相配如此经下说如本尊等者。释种种本尊也。其意易知乃至一切等者。释具缘供物也。亦约三劫等者。以上开浅行阿遮梨了。从此以后。亦可约三劫十地明深行阿遮梨也(为言)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二(毕)
  光云。此卷所解本疏。古存乱脱。即今出之楮余以便后学

  (一)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四)经云为彼○所见图极(二)如是安布分位已(五)即皆遍至○作名字流通耳(三)又令普现○皆见心王(六)是故(八)作佛事已(七)经云遍至十方(九)还来入佛身本位以下如文(故由上用此传”
  )又传
  (一)次第而住(五)经云为彼○所见圆极

  (二)如是安布分位已(六)即皆遍至○了了无碍(四)下文所说○流通耳(三)又今普现○皆见心王(七)是故作佛事已以下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