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妙印钞卷第三十七

  沙门阿寂纪

释入曼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

  三从次世下。明偈颂意中。又分为五。初别表。二明所愿圆满。三明具愿决定。四明劝诱修行。五明劝信印成初别表。自可见(云云)。
  二从真言下。明所愿圆满中。又分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具下。明随释中。是心所祈愿之愿者。是即菩提心所起之愿也。所谓悲智具足定惠平等二利圆满之愿也。此愿圆满者。指初法明道位也。复次如来一一三昧门声字实相等者。一一字门皆是如来无边万德三昧门。而声字实相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不坏法身也。故云复次如来一一三昧门乃至即是如来本地法身也。为欲以此法身等者。言以此常住不坏化身而平等加持众生。令得见此法尔声字实相三密。故云为欲以此法身乃至加持如是法尔声字故也。此声字即是诸佛加持之身者。此声字者是即法佛如来无相三密。以是义故自性法身如来以此无相三密加持众生。故云诸佛加持之身也。所谓诸佛者无相法身也。此一一字门即是如来等者。此一一字门无相法身三密故。一一声字实相法界量等。第一微妙不可思议境界。超越于三世绝离于方所。故云此一一字门即是如来不思议果不从别处来也。
  三从具足下。明具愿决定中。又分为二。初明牒经。后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具存下。明随释中。亦分为三。一明具足胜愿。二明决定义。三明以决定成金刚印。
  初中。所言胜愿者。一切总持三昧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所愿满足圆备。故云胜愿也。
  二从所云决定下。明决定义中。且如阿字门等者。言且如修行阿字门之时。声字实相举体皆悉不生也。若证入时又还唯证此不生。更始终中间无异路。住如此决定故。更不生疑惑。故云决定也。
  三从复次下。明以决定成金刚印中。是如来十世界微尘数内证等者。彼印所说内证功德表示也(更问)从此自证身者自性法身也(更问)复起加持身者。住心抄云。意者加持身者。曼荼罗中台大日尊也。此释意。上无相法身乍居中台而作加持故云尔也。
  四从真下。明劝诱修行中。自分为四。一明果德平施。二明众生不知。三明修行地分际。四明初地功德。
  初中。真言三昧门中者。指阿字乃至诃字等声字实相云如是不思义果德。是即法佛自内证三密圆满果德也。如此自内证三密是生佛等有而平等赐。故云虽有如是乃至等赐众生也。
  二从若下。明众生不知不行中。若诸众生不能生难遭想等者。如是不思议果德生佛平等虽有之。众生如实不知如实不信如实不修故不能证得。是即众生不知不修故非诸佛之咎。如遗教经云。服与不服非医过也(云云)故云若诸众生乃至授不思议果也。
  三从此修下。明修行地分际中。此修行地即是净菩提心者。于初地横有三句。所谓修行者大悲为根句也。地者心地。即是第一菩提心为因句也。授不思议果者方便为究竟句也。例如声闻见谛等者。声闻见道位如菩提心为因句。修道位如大悲为根句。无学道位如方便为究竟句。故云例如声闻见谛以后复入修道位也。
  四从此菩萨下。明初地功德中。如住心所记(云云)。
  五从次有下。明劝信印成中。又分为三。一明别表。二明牒经。三明随释初二。自可见(云云)。
  三从此中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明印成世谛。二明印成真谛。
  初中。此中开示是佛之知见者。开示四转功德。是即法华所说开示悟入四位也。彼宗意为住行向地四十位。今宗意为●●●●四转。是即浅深异耳。故云此中开示是佛之知见与法华义同也。是引诸佛道同劝信世谛者。彼经以说此开示悟入四位。为诸佛一大事因缘。显五佛道同令离集会之疑心。故云尔也。次半偈云乃至当获诸悉地者。言若行者依如此之诸佛证明印成。如说修行必当得一切悉地。是即相叶诸佛本誓故也。若如此如说修行之时。诸佛不垂加被者。是即可有违越本誓诳惑众生之罪也。故云若真言行者明解此法教中乃至欺诳众生罪也。
  二从次一下。明印成真谛中。又分为二。初遮伏难。二正释偈颂初文。自可见。
  二从故偈下。正释偈颂意中。此声即是等者。所言声者。指经之真实声也。言真实声者。于诸字有声字实相。然且如阿字者阿字之声即本不生也。非待字相字义成本不生义。如阿字者。迦字乃至诃字亦尔也。故云此声即是真言门语密之体乃至本不生也。初云真言者。指经之真言真言相之初真言也。是即真言之字相也。如声者。字相亦不待声实相而成本不生也。如阿字者。一切字门亦尔也。故云初云真言乃至世谛字轮之相也。次云真言相者是此真言实相者。是即实相也。所谓本不生也。此本不生者。自性法身之正体莲华台上之万德也。如实知见如实修习。念念证之节节入之。无法不得无德不圆。故云次云真言相者乃至句是迹息之处也(云云)。
  四从经云尔下。明萨埵领解中。自分为四。一明不思议解脱义。二明不共二乘异生。三明领到修行地。四明领劝信印成二偈。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牒经。后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如声闻下。明随释中。如声闻法等者。
  言声闻修行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证灰身灭智之果。故云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也。而维摩诘等者。彼净名大士方丈室内立三万六千床。十万诸佛来集其中不狭不广。是即常寂光表相也。如此等名为不思议解脱之相也。今此真言字轮之相亦如此。以无相法身三密作种种字轮。以种种字轮作无相法身三密。能作所作共不可得不可思议。而感应道交不空成不思议解脱。故云今此字轮亦尔乃至故名不思议真言相也。
  二从不共下。明不共二乘异生中。又分为二。初明引牒。后明随释初引牒。自可见(云云)。
  二从此经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总释其义。二明引法华证。
  初中。此经是法王秘密宝等者。即如下文云。此经圣者所秘故不明白次第说也。譬如轮王妙药不入卑贱之手。故云此经是法王秘密不妄示卑贱之人也。
  二从如下。明引法花证中。又分为二。初约迹门明义。后约本门明义。其义自可见。
  三从不普下。明领到修行地中。亦是领前偈中等者。所言到修行地者指初法明道位故。非诸凡夫境界。故云尔也。
  四从次云下。领劝信印成二偈。其文义自可见(云云)。
  八从已上下。明总结。自可见(云云)。
  大门第七从执金刚复承下。明曼荼罗所须次第中。自分为二。初明供养支分。二明加持教授支分。
  初中。又分为十二。初明结前生后。二明供养花。三明供养香。四明献食。五明献灯明。六明供物器相。七明幡盖等庄严(已上第七卷)八明以心供养。九明献瓶法。十明献衣服。十一明献供养次第。十二明深秘释(矣)。
  初中。执金刚复承蹑上文等者。佛既说真言支分已。金刚手承圣旨即因之请说入曼荼罗所须次第。故云执金刚乃至所须次第也(云云)世尊说偈中等者。如来今说偈答金刚手中。答先之十五种问中奉食香花等及与众宝瓶二句也。故云世尊说偈中乃至总名供养支分也。已上结前生后句也。
  二从就下。明供养花中。各随诸尊性类等者。夫于花有白赤黄青黑不同。亦有方圆三角半月团形等异。或有水中所生。或有陆地所生。于佛亦有三部不同。或降伏形或慈悲形等。种种类形不同也。故随其佛性类。行者得其意可献之也。故云凡所奉献各随诸尊性类乃至当准傍此意也。兼采苏悉地等者。此两经中花香等类分别委悉说之故云尔也。今经略之。要揽之人开瞿醯奉请供养品苏悉地供养花品可见之。经云是等鲜妙花等者。经所说诸花等。或有此方彼方无之。或有彼方此方无之。但随方人所吉祥以应供养也。故云经云是等鲜妙花者乃至则令诸尊欢喜护念也。
  三从次明下。明献香中。又分为二。初明涂香。二明焚香初义自可见。别不细释。瞿醯悉地等亦上所引品中委细说之(云云)。
  二从次明焚下。明焚香中。文自可见。应当随法教等者。总以成辨诸事印言加持之。别以花香等真言密印加持。如供养次第中说。故云应当法教乃至如供养次第中说也。如香花者。自余阏伽饮食等亦尔也。故云自余涂香及花等例此可知也。
  四从次云依教下。明献食中。自分为七。一明大本有修治方便。二明献乳糜。三明献饭。四明献诸饼。五明置食处庄严。六明献食多少。七明等心供养。
  初中。如经大本中等者。指十万颂大本。大本中造诸食修治作法委悉说之。今略经故不能具说。故云如经乃至此方既不具也。但依苏悉地等者。彼经献食品中献食法。并种种诸食上中下供养次第委悉说之。故云但依苏悉地乃至即名依教也。
  二从乳糜下。明献糜中。西方粥有多种者。如苏悉地经云。乳粥扇底迦用。石榴粥酪粥等补瑟微迦用。讫沙罗粥。谓胡麻粳米豆子等阿毗遮噜迦用(云云)。故云西方粥有多种乃至然最以乳糜为上也。凡献食时者。一切献食皆加苏沙糖等献之。故云尔也。
  三从西方下。明献饭中。西方饭有多种者。如苏悉地经云。以粳米饭。六十日熟粳米饭。大麦乳饭。不种自生粳米饭。粟米饭。应须献者依法献之。乳煮大麦饭。及不种自生粳米饭。求上成就。粳米饭及六十日熟粳米饭。求中成就。粟米及饭。求下成就(云云)故云西方饭有多种亦以酪饭为上也。献此食时等者。献如此等饭之时。献沙糖盐姜等诸味羹等。如苏悉地经云。及诸香味奇美羹臛并诸豆臛而奉献之(云云)故云献此食时乃至或随国俗所用也。但今经唯说灌顶所用花香食等。他经兼三部用故说种种花香食等。灌顶是息灾法故云奉乳糜酪饭也(云云)。
  四从欢喜下。明献诸饼中。欢喜丸等者。此方欢喜团也。曼荼迦乃至播钵吒食等。皆是天竺所有饼也。非此方所有。但此方所有希膳上味珍好饼果尽心求之至诚献之。故云如是诸希膳乃至上味及珍妙果随意献之也。其白糖石蜜等者。经所说蹇荼石蜜乃至乳酪净牛味等。或此方所有或此方所无。如此等诸珍味浆等亦尽心可献之也。故云其白糖石蜜乃至鲜夭折之患也。鲜犹少也无也(云云)。
  五从凡置下。明置食处庄严中。凡置食处者。是即供养院也。其供养院以涂香周遍涂之。其上布莲叶净叠净布等也。故云凡置食乃至以香遍涂也。凡献中胎食时等者。指八叶云中胎。其中四佛四菩萨各随座位奉花台内。大日奉花台前也。故云凡献中胎食时乃至置花台前也。此但二十七言有第八卷。或此烂脱不用(云云)。
  六从布食下。明献食多少。其义自可见(云云)。
  七从虽有下。明等心供养中。虽有此阶降不同者。如此三重曼荼罗随其次位虽有高下不同。上自大日如来。下至鬼畜等。自性法身平等平等故。皆以等心可供养也。故云虽有此阶降不同乃至所奉香花等例此可知也(云云)。
  五从次说下。明献灯明中。香油之类甚多等者。诸香类甚多不可胜计故云尔也。造香油事有口传(云云)。
  六从其献下。明供养物器相中。以众宝为上者。以金银等众宝造之。乃至最下新净瓦器等亦用之。如此虽有众宝乃至瓦器等不同。但行者以尽心随其力可用之(云云)。
  七从四方下。明幡盖等庄严中。四方缯幡盖者。于坦四方悬庄之。故云四方缯幡盖也。若有力者于一一尊所各各可奉之。余文自可见(云云)。
  已上七卷毕
  八从经云或以下。明以心供养中。自分为二。初明牒经。后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如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明同前供养运心。二明加持印明。
  初中。如世尊说诸供养中等者。诸佛菩萨财宝以不为重宝。唯以所起之心为重宝。如大论第三十云。福德从心。于所爱重持用供养得福增长。如阿育王小儿时。以所重土持用奉佛。得阎浮提王。一日之中起八万塔。若大人虽以多土投钵而无所得。非所重故(云云)又云。萨陀波论菩萨。为供养师故卖身血肉。如是等菩萨既得见佛(云云)又法花经云。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又大论云。善身口意叶是为供养(云云)如此经论文皆以心之所重为真供养。故云如世尊乃至心最为上也。如前一一供物等者。先所说花香饮食灯明等种种供养物皆是外事俗谛也。然献如此供物之时。一一各各运心应观想。所供养佛菩萨等三密周遍于法界无有间隙。能供养我身亦周遍于法界无有间隙。一一供物一一诸尘亦周遍法界无有间隙。如此能供所供供物三种不可得。而周遍法界不失性相。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圆满广大供养济度无尽众生。故云如前一一供物乃至普济一切众生也。
  二从如是下。明加持印明。谓虚空藏转明妃是也。此印明功能如下说(云云)复次有心供养印明可思之(更问)。
  九从次说下。明献瓶中。自分为八。初明金银造作不同。二明入净水等。三明瓶庄严。四明结护作净。五明置瓶处。六明瓶多少。七明随人数造一瓶。八明例瓶说器物并置所(矣)。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次具迦罗奢者。次说吉祥瓶法等(云云)。
  二明随释中。当用金银等者。金银等七宝为上。熟铜等为中。瓷瓦等为下。虽有如此等种种差别。但以殷重无贪心随其力分可造作之也。故瞿醯云。其应置瓶。勿黑及以赤色。端正新造令勿阙损。轻及端圆(云云)。
  二从如下。明入净水等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校牒可云。备足诸宝药乃至间?花果实者。如毗尼中等(云云)。
  二明随释中。如毗尼中等者。如律中灌漉之法而灌漉其净水可盛满其中也。又入五宝五药五谷等也。于瞿醯中说之者。彼经中卷云。盛香水满。及置五谷五宝五药。其五谷者。谓胡麻小豆大麦小麦稻谷。五药者谓僧祇。毗夜乞啰(二合)提婆。娑诃提婆。枳㗚羯(上)尼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或珠或宝(云云)。
  三从又取下。明瓶庄严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涂香等严饰系?以妙衣者。又取如前所说等(云云)。
  二明随释中。又取如前所说者。指上之及以余妙涂香等之文也。余文自可见(云云)。
  四从结下。明结护作净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结护而作净者。结护作净方便等(云云)。
  二从随释中。结护者。所谓以成辨诸事印真言作净结护也。
  五从中下。明置瓶处中。胎藏当安五瓶等者。花台上安五瓶也。其文自可见(云云)。
  六从若下。明用瓶多少中。又分为二。初明有力增广。二明无力极略。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瓶数或增广者若有力者(云云)。
  二明随释中。若有力者。所谓若势力增广。于一一尊之所各可献一瓶。若不尔者于上尊所各可献一瓶也。通门外别有一瓶者。门前漉水瓶也。此等是有力者事也。故云若有力乃至大略可百余瓶也(云云)。
  二从经云下。明无力极略中。又分为二。初明极略分。后明中略分。其文自可见(云云)。
  七从所下。明随人数造一瓶。其义又可见(云云)。
  八从如下。明例瓶说器物并置所。其义自可见(云云)。
  第十从又当下。明奉衣服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上首诸尊等乃至如是修供养者。又当于诸尊处(云云)。
  二明随释中。上首诸尊处等者。准前献食并置瓶等。上首诸尊倍增也。故云如前所说乃至各奉兼服也。若不能具辨者。或置上首所。或置中胎院内。运心普供养。故云若不能辨乃至运心供养一切诸尊也(云云)。
  第十一从凡献下。明献供物次第中。又分为二。初明置物处。二明供物次第(云云)。
  初中凡献中胎等者。其义自可见(云云)。
  二从又下。明供物次第中。又供养等者。且举六种摄其余。一阏伽。二涂香。三花鬘。四烧香。五饮食。六灯明也。
  十二从复次下。明深秘中。又分为五。一明六种深义。二明诸地横竖具足。三明例知实义。四明譬说。五明观照世谛(矣)。
  初中。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等者。言以性净大悲之水。洗百六十种妄执尘垢。显虚空无垢之真体。得福德庄严之身。是即檀波罗蜜义也。故云今行者乃至戏论之垢也。涂香是净义者。譬如以净涂香涂身时。除诸热恼垢秽而得清净之快乐。今此涂香义亦如是。以住无为戒之涂香涂父母所生凡身时。生死热恼烦恼垢秽速除灭得本性清凉之乐。是即戒波罗蜜满足义也。故云以住无为戒涂之乃至故曰涂香也。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者。净菩提心种子既萠动故。大悲为根妙花渐开敷。大悲忍辱色香周遍法界。是即忍辱波罗蜜圆满义也。故云所谓花者乃至故说为花也。烧香是遍至法界义者。譬如天宝树王开敷时。自然其香气遍薰无所不至。勇勤菩提心香气亦如是。随戒定等一一功德。智慧火所焚解脱风所吹。普薰尽空法界无时暂息。是即精进波罗蜜满足义也。故云烧香是遍至法界义乃至故曰烧香也。饮食是无上甘露不老不死之味者。譬如得希膳甘露饮食时。身心动散止息安稳。而住六大一实大定亦如是。住一相一缘大圆明饮●字本不生甘露味时。戏论动散忽止息。安住无上安乐果德。是即禅波罗蜜满足义也。故云饮食是无上乃至即名入证故说为食也。所谓灯者。譬如世间灯除闇得明所见分明。如来自然智光明亦如是。除如实不知之黑闇。得心自觉心之日月。还复转无尽惠。普照众生黑闇令见自然宝藏。是即般若波罗蜜满足义也。故云所谓灯者是如来光明乃至遍照众生故说为灯也(云云)。
  二从若竖下。明诸地横竖具足中。一一地中者指十地。皆具如是五义者。且除阿伽自余五也。若横说者。说初地中有三句十心。然于一一句一一心中皆具如是五义故云尔也。如初地者。二地乃至十地亦尔也(云云)。
  三从例下。明例知实义中。诸食虽适口则一等者。言虽同饭同饼。随调膳之好恶而有百千万不同。今所献阿伽等如是虽所献同一。随行者三密调和成百千万不可思议浅深重重。故云诸食虽适口则一乃至普度众生也。
  四从譬下。明譬说。自可见(云云)。
  五从若下。明观照世谛中。若以此中意趣者。言以如上即事而真知见而观照世俗有相香花等。彼一一香花饮食等随其色香性分。与五字门义相应。不改一一色相而到实际。普现色身应物无尽。无方化用三世无息。故云若以此中乃至触物而生也(云云)。
  第二从经云如是下。明加持教授支分中。自分为四。一正明加持教授支分。二明护摩支分。三明供养师德。四明灌顶法。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牒经总表。二明随释。
  初中。牒经总表。自可见(云云)。
  二从就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九。一明窍定佛答萨问。二明出外护身等。三明曼荼罗安立。四明奉迎召请等。五明避除结界等。六明六种供养仪。七明鬼神施食。八明还入内库作法。九明引入弟子仪。
  初中。又分为三。一明窍定萨问次第。二明窍定佛答不次。三明窍定护摩支分可别。
  初窍定萨问次第。自可见(云云)
  二从今下。明窍定佛答不次中。今此答中等者。佛答中。先说引入弟子。其次说护摩已。其次说灌顶作法供养师德也。故云今此答中乃至所余二句也(云云)
  三从然下。明护摩支分可别异中。通一切法事中等者。护摩法非但灌顶时加持弟子而已。通一切四种五种法等故别可为一种支分。故云然护摩乃至别作一种支分也。于前卷中者。指经第一疏第七卷。言以前既明曼荼罗位。于其中间更又别明所要灌顶供养师等支分者。是即文势可简断故。承蹑前第七夜正作法时画曼荼罗位之文。次之说护摩法也。故云于前卷中乃至作法次第说之也(云云)。
  二从阿下。明出外如法作净等中。又分为二。一明周遍观察作净等。二明阿阇梨口传。
  初中。周遍观察等者。言阿阇梨画曼荼罗竟。即周遍于坦中一一次第观察时。知无所阙减者。出坛外如法洒净。如前地神持乃至供养物中说。故云如法洒净如前乃至去垢辟除清净也。如法素具等者。若能如法素辨已。辟除清净而又当被服金刚甲也。故云如法素具乃至使一一如法也(云云)。
  二从阿下。明阿阇梨口传中。作如来身时者。转阿字成大日时可用如来甲。转●字成金刚萨埵时可用金刚甲。故云阿阇梨乃至当转换用之也。换犹易也改也。又准苏悉地等者。如彼经所说。作肉髻圆光印明而自严自身尤善。故可通用彼印明也。故云又准苏悉地乃至或可通用也。或成辨等者。或又用成辨诸事印明加持之。故云或成辨乃至真言作之也(云云)。
  三从如是下。明曼荼罗安立次第中。自分为五。初明●字观。二明三轮器世间观。三正明曼荼罗安立。四明入我我入观。五明浅深二师观行。
  初中。如是作已者。指上如法漉净等也。然后向曼荼罗等者。向前所画曼荼罗之位。二明王间随所应而修于瑜伽也。已上结前生后句也。先用啰字门者。以●字焚灭自身弟子坛地等三种罪垢。如供养次第(云云)
  二从然下。明三轮器世间观中。如此焚灭三种罪垢已。成唯一法界大虚空。于其中次第令观起三轮。故云然后以诃字乃至妙高山王也(云云)
  三从当下。明曼荼罗安立中。当知此曼荼罗等者。今所画曼荼罗必应有此须弥山王之上。其始终之相委悉说如供养次第。故云当知此曼荼罗乃至以虚空藏持之也。次于一一等者。于上所说一一诸尊座位。各观察本种子字。转一一种子之字成一一三昧形。转一一三昧耶形成一一尊形。故云次于一一曼荼罗乃至皆转作本尊身也。若彼阿阇梨等者。其义自可见(云云)。
  四从尔时以下。明入我我入观。是又自可见(云云)。
  五从阿下。明浅深二师观行。自可见。不能委释之(云云)。
  四从即下。明奉迎召请等中。自分为三。初明运心献宝乘。二明作召请法。三明不动本座而来。
  初中。运心作种种宝乘等者。运心应观想。如上四重法界曼荼罗圣众遍满法界。于一一尊所。以众宝庄严宝乘奉送。如此观想已。以辨事真言并宝车辂印言加持。故云运心作种种宝乘乃至加持也。
  二从以此下。明作召请法中。瞿醯云。当各以本真言者。以诸尊各别真言一一次第请之。故云尔也。或以曼荼罗王等者。以当部曼荼罗主印言总召请。故云或以曼荼罗主真言都请诸尊也。或依本教等者。以大钩召印言总请召之。广略兼用者。各以本真言者广也。曼荼罗主大钩召等略也。如此等广略兼用召请故云尔也(云云)
  三从又此下。明不动本座而来中。又此经宗者。指今经大宗。即于本座者。不动各各座位而随本誓趣于请赴来至道场。不同如情所谓彼此往来之相。故云又此经乃至此彼之相也。
  五从大众下。明辟除结界中。大众集已等者。既迎请召请了。以不动印言辟除结界等一一次第作之。皆悉如供养次第中。故云大众集已乃至皆普护之。从初已来即用不动尊等者。言从初日至第七日夜。于其中间持诵时皆悉以此印言如法结界护身了。还每度可解之。至第七夜作法时。限金刚线内可具足结界也。故云从初已来乃至具足结界也。又结界时但当于本座处等。行者结界时不起本座如常结界也。故云又结界时乃至如常作法也。若又欲行绕者亦得。故云若欲行绕乃至亦皆成就也。若结界了忽尔妄念等者。若结界了阿阇梨吐气发言之间废退菩提心仍诸魔得便。若如此时者当念持无堪大护也。非但此时而已。一切时若魔障起者必先可用此大护也。故云若结界乃至又当更用也。
  六从次当下。明六种供养仪中。次当作礼者。运心作礼也。奉阏伽水等者。先虽明六种供养次第。未说加持印言故。今略举其印言也。以大惠刀者。无所不至印之半印故云尔也。以此印洒诸供物故。一一供物遍法界无所不至也。故云以大惠刀遍洒诸供具也。净以不思议法界者。●字加持也。若献涂香时者。如先住涂香三昧以彼真言加持之故。除烦恼热恼得法性清凉之乐。一一加以彼尊真言者。诸尊各各印明也。或通者普供养印明也。或别者以三部部主印明。或以自所持者行者年来所持秘印等也。如涂香者。一切供物皆尔也。故云其余供物例尔也。复当作心供养法等者。如先运心能供所供供物三种一一遍法界成不可思议供养。如此观想了。以虚空藏转明妃加持之故。于尽虚空遍法界。宫殿楼阁宝瓶香花灯涂等种种无量供养具。于一一诸尊所无不充满。如之于一一尊所。行者以微妙吟讽奉尊重赞叹。故云复当作心供养法乃吟讽赞叹也。凡坛中献物等者。言凡坛中一切供物。随四重浅深虽有多少不同。更以平等无二之心不可遗阙。若误阙少者即补之可乞欢喜也。若奉饼时其饼阙少不足。以自余珍果可充足。故云凡坦中献物乃至应以余物充数也。
  七从次又下。明鬼神施食中。又分为四。一明初周四方食。二明第二周四方食。三明第三周四方食。四明种种异相如法防护等。
  初中。以又出外者。出曼荼罗外境施之。其义自可见。第二第三周亦尔也。
  四从当尔下。明种种异相如法防护中。或见种种极可畏形等者。如此等现形色相貌者。阿阇梨当安住大菩提心。以无极大悲使彼食饱满。可令欢喜也。故云当尔时或自现乃至当但随所有而已也(云云)。
  八从施诸下。明还入内库作法中。自分为三。初明门前洒净烧香等。二明入内运心奉献。三明普门持诵初二。自可见(云云)。
  三从然下。明普门持诵中。然后住瑜伽座等者。●字观三轮器界观。然后于妙高山上观阿字成黄色方形。其中自身居在。以五字严身成五轮法界圆明体。顶上观阿字成百光遍照王。以无垢眼观自身八叶心莲华台上●字门。从此字放光明照十方。于光所至成就三重曼荼罗。然后以密印言持诵之。故云然后住瑜伽座乃至具如供养次第中说也。
  九从阿阇梨下。明引入弟子仪中。又分为二。初明门前作法。二明内库作法。
  初中。自分为九。初明洒净香水。二明略说菩提心。三明生在净佛家。四明五字严身。五明金萨加持。六明阿阇梨自加持。七明覆面加持。八明耳语三昧耶戒。九明●字加持。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次引应度者乃至忆念诸如来者。阿阇梨如是作法毕已(云云)。
  二从阿下。明随释中。如是作法毕已等者。如上如法供养持诵作法己。如例运心奉顶礼诸圣众毕。然后召诸弟子一一次第令引入。以从先所储置之香水瓶而洒之。授涂香令涂两手。次授净花。是授花之花也。但当时作法至坛前授之(云云)。
  二从次授下。明略说菩提心中。次授等者。香水投花毕。然后略为说如实菩提心实义。令开示功德宝所。令忆念自心本来成就一切诸佛。依之速于如来种性中而生。堪能受法王子灌顶之位。故云略为宣说乃至不忘诸佛也。
  三从言净下。明生于净佛家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一切皆当得生于净佛家者。言净佛者声闻法中(云云)。
  二从言净下。明随释中。阿罗汉亦名为佛者。尽三界结证尽无上菩提故且为佛。权大乘等中。住行菩萨名为佛等。皆是非遍净也。故云声闻法中乃至不得名为遍净也。今正明本心常佛者。今此经明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常住不变佛故。以净字甄之。梵本正云佛家。又云佛部。是即如来种族部类之义也(云云)
  四从时阿下。明五字严身等加持。自可见(云云)。
  五从次即下。明金刚萨埵加持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金刚有情等而用作加护者。次即转彼心中阿字门(云云)。
  二从次即下。明随释中。次即转等者。言转前严身时阿字门成缚字。转缚字成金刚萨埵。是即为成就金刚事业也(云云)。
  六从时阿下。明阇梨自加持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次应当自结诸佛三昧耶者。时阿阇梨(云云)
  二从时阿下。明随释中。时阿阇梨亦者。言阿阇梨自以三种三昧耶加持自身。令成四重法界具体法身也(云云)。
  七从次取下。明覆面加持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三转加净衣乃至而用覆其首者。次取新净白㲲(云云)。
  二从次下。明随释中。先以不动等者。先以成辨诸事真言加持。次以本部大日印言加持之各三反。然后覆弟子面也。故云次取新净白㲲乃至周覆弟子面门也(云云)。
  八从当深下。明耳语三昧耶中。自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深起悲念三诵三昧耶者。当深起(云云)。
  二从当深下。明随释中。深起慈悲者。言深起大慈大悲之心欲令彼菩提心成生也。耳语告彼三昧耶戒等者。于此耳语一偈。不可令闻未入坦者。故云耳语告三昧耶戒乃至未入坛者闻声也。此一偈当于转字轮等者。彼品偈云。耳语而告彼无上正等戒。次当为彼结正等三昧耶印(云云)同疏云。时师欲令弟子结护故。自耳语教之。所谓令住菩提之心。别有说处也(云云)此中别有说处者。指具缘品四重三昧耶偈也。所以然者。其中初表云示三昧耶偈。后结复云佛说三昧耶(云云)疏第九释云。前云耳语言告一偈者。犹如僧祇家授六念。萨婆多授五时法。以验知曾受具戒以不。今此四戒如受具戒竟已略示戒相。当知即是秘藏中四波罗夷也(云云)指如此经疏文云别有说处也。故知耳语偈者指四重禁事(云云)又受明灌顶作法次第云。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语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诸余未入坦者闻声。耳语一偈未见正文。故引金刚顶经应告之言。汝今已入一切如来眷属部中。我今令汝生金刚智。汝等应知由此智故。当得一切如来悉地事业。然汝亦不应与未入此等坛场人说此法事。汝傥说者。非但违失汝三摩耶。自招殃咎耳(云云)此文源依今经虽说耳语戒。既云未见正文。是即今疏文虽云此一偈当于转字轮曼荼罗行品中说之。又彼品疏云别有说处。更见其说处有别。然者如此等经疏等间杂难见。但今疏文正指转字轮品耳语而告彼无上正等戒。次当为彼结正等三昧印之偈。然彼品疏云别有说处者。彼品所说无上正等戒今经第二委细说之。所谓四重三昧耶偈也。又禅要依金刚顶委悉细释。或名诸佛内证无漏清净法戒。或云是名真法戒。所谓说三昧耶萨怛梵等四陀罗尼已。云已上受无漏真法戒竟(云云)然者今品四重禁转字轮品名无上正等戒。彼品略云无上正等戒名句故指今品四重戒说偈云别有说处也。但授明灌顶作法彼别有说处之文者指金刚顶经被得心也。是即于今宗戒本有二本。所谓彼菩提心三昧耶戒仪依金刚顶。此禅要依胎藏界。故彼义亦各据一义故无咎耳。但当世世流布授与次第。以普贤三昧耶印言授之。是即彼禅要四个陀罗尼随一也。今经云三诵三昧耶。此意欤(云云耳语事在面授更问)。
  九从又观下。明●字观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顶戴以啰字乃至流出如满月者。又观彼顶上(云云)。
  二从又观下。明随释。自可见。
  二从次引下。明内场作法中。自分为六。一明引入所在。二明投花作法。三明开面教诫。四明香花供养。五明授印明。六明余人引入。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引牒。二明随释。
  初中。引牒可云。曼荼罗初门乃至安立于学人者。次引至第一重门(云云)。
  后明次引下。明随释中。令正当门厢不得前却者。在二龙王中间不可进不可退。故云不得前却也。
  二从师当下。明投花作法中。又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现对诸救世乃至行人而尊奉者。师当为彼(云云)。
  后从师当下。明随释中。又二。明投花作法。二明辨花所堕处。
  初中。结作三昧耶印者。入佛三昧耶印言也。置花印上者。普贤三昧耶印上插花也。
  后从随花下。明辨花所堕处中。随花所至之处等者。随花之所著佛菩萨明王天等。行人可进趣修行也。是即往昔结缘知识。故云随花所至之处乃至进趣修行也。凡阿阇梨等者。随花所至之处。阿阇梨能能可辨其先世因缘性类也。若堕佛首上者。于一尊中随其尊上中下左右等可分别之。故云若堕佛首上乃至俱知上中下之相也。若花堕去彼等者。随花远近可知其成不也。故云若花随去彼尊远者乃至不获成就也。瞿醯文意。谓今此弟子堪法器不。福德成就不。愿于此中示其相仰乞也(云云)。
  三从既散下。明开面教诫中。又二。初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住彼随法教而作众事业者。既散花已(云云)。
  后从既下。明随释中。以欢喜心者。阿阇梨以哀愍欢喜心而告弟子也。其意自可见(云云)。
  四从次令下。明香花供养中。次令弟子等者。至灌顶坛。以香花等普运心奉供诸尊也(云云)。
  五从即于下。明授印言中。授与本真言印者。随得佛授与其尊印明也。当世不尔。直授普门印言。阿阇梨至极大悲也。
  六从次下。明余人引入中。次引余人等者。一人既作法已。又次可入引余人故云尔也(云云)。
妙印钞卷第三十七
  (御本云)元德三年辛未正月四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