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妙印钞卷第三十一

  沙门阿寂纪

释入曼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经第一疏第五)

  三从复次行者下。明絣定方位中。自分为十。初明先示八方名句。二明定地空座位。三明定中台座位。四明总絣八方。五明定内院等外界。六明三重广狭。七明三重各置四分。八明三重深秘意。九明助伴弟子。十明三重开四门(矣)
  初中。复次行者指造坛阿阇梨也。应知护方八位者。此诸天皆是护世诸天则云护方也。先指定八方护主。然后从此已后处处依此名字为令知其方位也。故云应知护方八位乃至随此而转也。因陀罗者帝释也。是即东方护主也。焰魔罗者焰魔王也。缚噜拏者水天也。毗沙门者多门天也。伊舍尼者自在天也。护摩谓火天也。涅哩底者罗刹天也。缚庾者风天也。已上八方主天也。彼图位如第一书(云云)。
  二从其上下。明定地空诸天座位中。其上方诸尊等者。谓上方诸天。伊舍那之南帝释之北置之。故云其上方诸尊多依帝释之右也。下方诸尊等者。谓下方诸天。刹罗天之北水天之南置之。故云下方诸尊多依龙尊之右也。上谓空居者。谓夜摩天已上欲界四天四禅四无色是曰空居也。下谓地居者四王忉利二天并假号天等是也。
  三从又环下。明定中台座位中。又环中胎藏等者。谓回中胎藏之八方而定三重曼荼罗界域。所谓于第一重者。东方遍知院。北方观音院。南方金刚手院。西方持明院是也。于第二重者。东方文殊院(依烂脱置释迦院)南方除盖障院。北方地藏院。西方虚空藏院并苏悉地院等是也。第三重十二大天等座位如上可知之。如此三重曼荼罗方位座位一一次第依法作分量为标相可指定也。故云三重界域乃至图位素定也。要令大日等者。其中大日位必于前白檀曼荼罗时五宝所埋之处。当其中心可图之也。故云要令大日乃至至此图众相也。
  四从时阿下。明总絣八方中。又分为三。初明准定四方。二明准定四角。三明准定十字。
  初中。时阿阇梨者。造坛阿阇梨持五色绳。先至东北角面向南。如法护持作礼。而右回至东南角。尔时助修人在东北角。向南对师而持深准定。东方外界如此师弟皆同回。南方西方北方准定之也。此间皆其线各当其脐在空中。而均等平正令准定也。故云时阿阇梨先至因陀罗乃至在虚空中均等平正已也。
  二从至第二下。明准定四角。自可见。
  三从阿阇下。明准定四方十字中。理必有之者。四方四角八位是八叶座位也。是故尤可准定正四方故云尔也(云云)瞿醯云。先应归命三宝一切诸尊乃与供养。然后拼绳。从东起首。其阿阇梨于东南角。手执其绳面向北住。其执绳者。于东北角而面向南记取分量。复令彼人右绕住西南角面向东住。其阿阇梨不移本处。但右回身面向西住。亦取分量。其阿阇梨自亦右绕。往于西北角面向南住。其弟子者不移本处。但右回身面向北住。亦取分量。又其弟子亦应右绕。往东北角面向西住。其阿阇梨不移本处。但右回身面向东住。亦取分量。其阿阇梨住东南角及西北角。而量二方。其东北角及西南角。是彼弟子所住之处。四方定已(云云)已上定外界及八方相。瞿醯全分相同也。
  五从次当下。明定内院等外界中。又分为三。初明定内院外界。二明定第一院外界。三明第三院外界。如文自可见(云云)。
  六从其广狭下。明定三重广狭中。本法如此等者。言十万颂本法如上。虽然若大小广狭等相障。诸尊座位等不得相应者。阿阇梨能能相计调作之无失也。故云本法如此乃至于理无失也。余文自可见瞿醯云。复中心量。其中心上打一撅子。于外四角各置一撅。其第二院及最内院。各于四角亦置一撅。从内院量至于外院。半半而减。其绕院。但用白色而界一道(云云)已上其意同一也(云云)。
  七从如是等下。明三重各置四分中。文分为六。一明结前生后。二明定行道院。三定供物安置所。四明定诸尊座位五明定外缘。六明分三位法初文。自可见。
  二从其最下。明定行道院中。其最向里一分等者。谓于第一重有四分中最内之一分也。瞿醯此云绕院也(云云)。
  三从次一分下。定供物安置所中。次一分者最内行道院为第一。而其次一分也。
  四从次外一下。定诸尊座位中。次外一分者。最内者行道院。其次一分供养院。其次外之一分诸尊座位也。则云次外乃至诸尊座位也此二分者供养院诸尊座位共圣者分也。故云尔也。
  五从次于下。明定外界缘中。次于此外者。于此诸尊座位之后亦置外缘。于此外缘空位中。随其方位置相应之尊也。假令遍知院等相应尊者置遍知院之后外缘空位。观音院相应尊者置观音院之后外缘空位。金刚手院相应尊者置金刚手院之后外缘空位。持明院相应尊者置持明院之后外缘空位也。故云次于此外乃至皆都请供养也。所以尔者等者。言阿阇梨如法虽图画。若误失有所图落之尊者。于此外缘皆悉可运心供养也。
  六从分此三分位下。明分三分位法中。分此三分位法者。诸尊座位供养院行道院是也。先于第一重外界之里者。今所言外缘是第一重中之外缘也。于此界缘之内者。于此界缘之内而分座位等三分也。故云先于第一重乃至如是第一重竟也。既于第一重如此令细分了。第二第三重准之可知也。故云次于第二重乃至第三重亦如是也。瞿醯云。夫曼荼罗又有其三重。亦有四重亦有多重(云云)。
  八从上文所说下。明三重深秘意中。上文所说者次上所言之三重曼荼罗是也。从大日如来等者。指阿阇梨自身云尔也。如阿阇梨者。应度弟子身亦尔也。故云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花也。三悉地云。驮卢摩陀都法身如来真实也。从腋至顶为上。从脐至腋为中。从足至脐为下(云云)又云从咽至顶相。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成第一院曼荼罗。次一重光遍绕心上。从脐以上至咽。诸尊随现成第二重曼荼罗。次一重光遍脐上。从脐以下诸尊随现成第三重曼荼罗。即是世间天院也(云云)已上甚深秘藏事也(更问)。
  九从所共下。明助伴弟子中。自分为四。一明用通达人。二明用已灌顶人。三明用撅。四明用应度弟子。
  初中。金刚弟子等者。已灌顶之人。能通达真言法则。亚于大阿阇梨堪成法则阿阇梨者。是故云所共建立曼荼罗乃至所遗失也。
  二从可不下。明用已灌顶人中。可不得如是人者。不得如是通达法则之人者。取已灌顶之者。临事事作法教授而相共行之也。故云若不得乃至指授行之也。
  三从又无下。明用撅中。又无此人者等者。若又无已灌顶之者。置撅于其处可作之也。
  四从阿阇下。明用应度弟子中。阿阇梨又云者。又依一之口传。以今之应度弟子。无如上之人。可共引线。但所图画坛位等以物覆不令见也。故云又云欲共引线乃至勿令见也。已上三重曼荼罗坛位等。如彼抄图之(云云)。
  十从方等有下。明三重各开四门中。又分为三。一正明重重有四门。二明通入门。三明师傅言。
  初中。方等有四门等者。所谓于重重四方各开门。故云尔也。
  二从开西下。明通入门中开西向一门者。今此曼荼罗东曼荼罗故。通入门向西而开也。自余三门以线横引之而不通入也。瞿醯云者。彼经中卷云。凡诸方门要当中开(私云中者当中台也)谓量九分。其八分者。各取四分而为两边。取中一分而开为门。其出入门稍应阔作。自余诸门以白色末而作画闭所闭者稍向外曲。或置门印而闭其门。或置护方契印。中胎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三色。第三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云云)故云瞿醯云乃至作画闭之也。
  三从阿阇下。明师传言中。用金刚线等者。如此虽以白色未作画闭之。犹恐误可有越之。则以金刚线横引之不可越之。是则诸佛本誓也。若尚不用者犯诸佛三昧耶也。故云用金刚线乃至犯三昧耶也。又通门等者。今此曼荼罗向西开门。此即两部门时。胎藏曼荼罗则向西而开门也。若又金刚界万荼罗向东而可开门也若约三部门者。或向北或向西或向东而开门事可有之。故云又通门西向乃至余如下文所说也(云云)。
  四从诚心以殷重下。明正画诸尊中。自分为九。一明观相现前。二明殷敬彩画。三明画中胎藏。四明画第一重。五明画第二重。六明画第三重。七明经家结释。八明师传图位。九明结释色相等(矣)。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图下。有随释中。先住瑜伽等者。最初●字三轮器界须弥山等建立。于其上有五峰八柱。其中置彼物。于其中明观八叶九尊乃至十三大院诸尊。一一诸尊字印形像令明了现前。于此一一诸尊。各具八叶九尊十三大院诸尊。此一一诸尊又各具十佛刹微尘数眷属。主伴具足互相摄入。加之又于此一一诸尊心中。具金刚界五智无际智。心王心数具足圆融。加之于此五智三十七尊各心中。亦具八叶九尊乃至十三大院不可说不可说诸尊圣众。如此等两部曼荼罗诸尊各各互相摄入。一而多多而一。一多自在无障无碍。如阿阇梨自心。弟子心亦如此。如弟子心。诸佛又如此。诸佛曼荼弟子曼荼己心曼荼。平等平等而无二无别。如是明了观相现前然后彩画。故云先住瑜伽乃至皆悉现前具足明了也。委如供养次第并入秘密曼荼罗法品所说(云云)次记可用之。
  二从然后下。明殷敬彩画中。又分为二。初明释其意。二明结归经文。
  初中。然后以无量等者。谓如上。先住瑜伽成三平等妙观已。然后以极重殷勤恭敬尊重之心而奉彩画之。随坛位广狭。尊像大小能能相计与坛位而相应可图画也。故云然后以无量乃至亦令均停相称也。
  二从故云下。明结归经文。自可见也(云云)。
  三从内心下。明画中胎藏中。自分为九。一明示众生本心。二明示如来秘传法。三明释十六指义。四明八叶圆明义。五明显方角八德。六明释鬓蕊义。七明释金刚智印。八总结释八叶体。九明正画大日尊(矣)有烂脱(更问)。
  初中。又为二。初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此是下。明随释。其义有面授(更问)。
  二从此是如来下。明如来秘传法中。又分为二。初明校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挍牒应云。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罗者(云云)。
  二从此是下。明随释中。此是如来等者。今此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等义。是其深秘密。非十地等觉之所知。何况二乘凡夫所识耶。故云此是如来秘传之法(更问)甚深秘传而金人独传之。故云不可形于翰墨。虽然如来大悲犹不息故云寄在图像以示行人。夫领佛意之人自默而觉之。故云若得深意乃至默而识之也。
  三从略摄下。释十六指义中。又分为二初明挍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挍牒应云。十六央具梨。过此是其量者(云云)央具梨者此云指耳。
  二从略摄下。明随释中。略摄如来万德者。略摄如来无量万德故表以十六指也。然应物平施量无边。何唯限十六。故云申而长之则无量乃至义无限也。此则释经之过此是其量之意也(云云)。
  四从花台下。明八叶圆满义中。又分为二初明挍牒。二明随释。
  初挍牒应云。八叶正圆满者(云云)。
  二从花台下明随释中。花台八叶等者。彼八叶莲花台正等圆满无有亏缺之处。开敷圆满之形也。故云花台八叶乃至如正开敷之形也。此花台其花实是正境智圆满色心实相自然自证之体一切智智妙果也。故云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也。其八叶是毗卢遮那大悲方便八德也。故云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
  五从正方下。明释方角八德中。正方四叶者。东南西北不动花开弥陀天鼓是也。其种子者●●●●也。其三形者宝幢五?莲华螺具也。隅角四叶者。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也。如次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也。其种子者●●●●也。其三形者五古青莲白莲贤瓶也。如此四智四行者如来以大悲方便所示现八种善知识也。故云约此现为八种善知识也。
  六从鬓蕊下。明释鬓蕊义中。又分为二初明挍牒。二明随释。
  初即挍牒应云。鬓蕊皆严好者(云云)。
  二明随释中。鬓蕊是一切三昧门等者。言从此花台鬓蕊。内大等无量无边眷属流出。故云鬓蕊是一切乃至一种庄严眷属也(云云)。
  七从各持下。明释金刚智印中。又分为二初明挍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挍牒应云。金刚之智印者(云云)。
  二从各持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释金刚智印句。二明结释十六法。
  初释金刚之智印句而结归遍出诸叶间句。故云各持金刚慧印故云遍出诸叶间也。
  二从如是下。结释十六法中。十六法等者。所谓八叶并八金刚慧印也。为表示此十六法。花台极略之量唯十六央具梨也。故云如是十六乃至冥符也。
  八从正以此藏下。明结释八叶功德中。正以此藏等者。以此八叶八智胎藏为三重曼荼罗之体。故云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也。其余三重等者。除其八叶院。自余三重曼荼罗。是从此八叶自证功德。流出于普门法界之诸随类应现善知识也。故云其余三重乃至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也。已上辄难形于翰墨。如第三第四记(更问)。
  九从从此实相下。明正画大日尊中。又分为二。初明挍牒。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即应云。从此花台中大日胜尊现乃至离热住三昧者(云云)。
  二从从此实相下。明随释中。从此实相等者。从此色心实相境智平等之花台。出现大日如来加持尊特之相。故云从此实相乃至加持之相也。其义已如前等者。指白坛曼荼罗之处也。其所余秘密八印品等者。大日如来形像色相等大旨如前。其余功德庄严等如下品也。故云其所余乃至及图说之也。已上所说与第一记少不同也。彼存练磨义。以下皆效之。
  四从次于东方下。明画第一重中。自分为四。一明画遍知院。二明画观音院。三明画萨埵院。四明画持明院。
  初中。亦分为三。一明图遍知尊。二明图诸佛母。三明图诸救世者。
  初中。又分为二。初挍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应云。彼东应画作一切遍知印。乃至皓洁普周遍者。次于东方内院等(云云)。
  二从次于东方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明图画形色。二释其义。
  初中。次于东方内院等者。言次八叶院而明遍知院故云次也。对第二第三院故云内院也。正当中台藏而画之。然云之上者。若此曼荼罗向西悬之时有中台之上。故云之上画作一切遍知印。已上释彼东等二句也。次作三角形者。释经之三角之两言也。次在白莲华上者释经之莲华上之三言也。谓于白莲花台上作三角智印形也。次其锐下向者。然其三角之锐端向中台藏也。钝白色等者。释经之其色乃至周遍等之三句也。次即是十方等者。今此遍知尊者亲知见中胎藏大智印也。是即十方三世诸佛知见法界胎藏大勤勇智印也。故云即是十方三世乃至大勤勇印也。又此三角智印一切如来心密智印也。故云亦名诸佛心印也。
  二从三角是下。释其义中。三角是降伏等者。明具三部妙用。所谓三角是降伏等者即降伏用也。得成正觉者息灾妙用也。鲜曰是大悲等者增益用也。故云三角是降伏乃至故云普周遍也。
  二从次于大下。明诸佛母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随释。
  初中。即校牒应云。次于其北维乃至正受住三昧者。次于大勤勇等(云云)。
  二从次于下。明随释中。置虚空眼印者佛眼佛母是也。大慈大悲名为佛眼。故大论八十五云。大慈大悲等诸功德是名佛眼。问曰。智慧见物是眼相。云何大慈悲等名为眼。答曰。诸功德皆与慧相应。故通名为眼。复次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普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是故慈悲亦名佛眼(云云)以是义故毗卢遮那以如此智慧相应大慈大悲为母。故云即是毗卢遮那佛母也。佛母义如般若经等者。般若经中以般若为佛母。无碍知见之人从此生故也。真金是如如等者。譬实相自然之体也。毕竟清净圆满具足。故云毕竟净句是也。彼教门之外饰者。上句举自证。此句明化他。自余诸句。自可见(云云)。
  三从次复于大下。明图诸救世者中。又分为二。初明校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校牒可云。复于彼南方乃至住于白莲上者。次复于大勤勇等(云云)。
  二从次复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明释经文。二明阿阇梨口传。
  初中。作一切诸佛菩萨等者。言一切诸佛菩萨皆悉以净菩提心如意宝故满足无边行愿。成就世出世间求愿。故云作一切诸佛菩萨乃至普两世出世间一切财宝也。诸救世者等者。四智四行以下第一第二第三重等诸救世诸佛菩萨等是也。如此救世佛菩萨皆悉从自心本来妙法芬陀利花台开出此真陀摩尼宝已。还授与一切众生。故云诸救世者乃至住于白莲上也。
  二从阿阇下。明阇梨口传中。此是通一切印者。今此如意宝印四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等通印也。所谓如五大虚空藏等。若经中不说其尊印真言者。皆可通用此真陀摩尼印也。故云阿阇梨言乃至亦执此无价宝皆得也。已上与第一所记少少不同也。彼存练磨义。是即为慢法者。依先师口传如此记。能能前后可口传也(云云)。
  二从经云大日下。明画观音院中。自分为二。一明图部主。二明画眷属。
  初中。又分为二。初举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等者。即莲华部主等(云云)。
  后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三。一明坐位名号。二明色相庄严。三明顶上化佛。
  初中。即是莲华部主者。以此尊总为莲华部主也。谓如来究竟观察等者。以妙观察智于本有缘起自在观察故名观自在。约如来之无边万行故得菩萨之名。故云即是莲华部主乃至故名菩萨也。
  二从观自在下。明色相庄严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应云。色光如皓月商佉军那花者。观自在等(云云)
  二从观自在下。明随释中。当总此三等者。皓月商佉军那花也。此三种皆是白之中白也。而兼三部妙用。谓皓月息灾用。商佉降伏用。军那花增益用也(云云)。
  三从顶现下。明顶上化佛中。顶现无量寿者等者。观自在者即是因也。此佛者极果也。是即明因果俱时本来平等也。故云顶现无量寿者乃至微笑之容也。
  二从次于观音下。明画眷属中。又分为六。一明多罗。二明毗俱胝。三明大势至。四明白处尊。五明马头。六明总结归。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应云。彼右大名称圣者多罗尊乃至微笑鲜白衣等者。次于观音右边等(云云)。
  二从次于下。明随释中。次于等者。言于观音座西而画此菩萨也。他皆效此者。一切圣者皆向大日故。今此观音于大日北而南面故。此观音右边即观音之西也。准之一切诸尊皆可例知也。次青是降伏等者。交牒应云。青白色相杂者青是降伏等(云云)其义自可见。次此是观自在三昧者。即交牒可云中年女人状者此是观自在三昧等(云云)女人是定门表示也。青莲华是净无垢义等者。以无垢清净大慈普眼摄交一切众生不失应度之时。故云青莲华是净无垢义乃至不太老太少也。次其像合掌等者。即交牒应云。合掌持青莲乃至微笑鲜白衣者。其像合掌等(云云)今此合掌者。观音右所持未敷莲是也。此莲华是观音三昧也。故此尊名为观自在三昧也。面皆向观音者面向东也。余文可见(云云)。
  二从观音左边下。明画毗俱胝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左边毗俱胝乃至黄赤白相入(云云)。
  后从观音下。明随释中。观音左边等者。观音东边。余自可见(云云)。
  三从次近下。明画大势至中。又分为二。初明图明王。二明图明妃。
  初中。亦分为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次近毗俱胝乃至围绕以圆光(云云)。
  二从次近毗俱胝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明释名号。后明持物。
  初中。有法譬合。自可见。
  二从所以下。明持物中。如毗卢遮那实智等者。如大日如来。开敷自心八叶花台已。还以此自性清净大觉圆满种子普散众生心池水中又令生未敷莲华。为欲令此未敷莲开敷故。普护一切众生潜萌之微善而不损伤。念念增长终令开敷妙果持明王也。故云所以持未敷莲者乃至即是莲华部持明王也。
  二从次于明王下。明图明妃中。又分为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明妃住其侧乃至左持钵胤遇(云云)。
  二从次于明王下。明随释中。亦分为三。一释梵汉。二释色相。三释持物初梵汉。自可见(云云)。
  二从身真下。释色相中。身真金色者表无垢净菩提心体也。以诸璎珞者。以大悲万德庄严彼无垢净身也。是即释经一切等二句文也。如女天之像者。明妃定也。故云尔也。
  三从右手下。释持物中。右手持鲜白等者。是即一切众生净菩提心体也。明王以未敷莲之种散众生心水故念念生长。然有远有近有顿有渐机根无量故此白花不一纯。故云或有初疱乃至故其被服标帜皆与此义相应也。已上明王大智也。明妃大悲也。理智相应悲智相顺义能可思察也(云云)。
  四从多罗之右下。明画白处尊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近圣者多罗乃至钵昙摩花手(云云)。
  二从多罗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一明梵汉名义。二明服饰持物。
  初中。以此尊常在等者。常住自性清净大菩提心中。故云白处也(云云)。
  二从亦戴下。明服饰持物中。袭纯素衣者。袭犹着也被也。从此最白净处等者。从净菩提心白净处出生大悲普眼。是即莲华部母也(云云)。
  五从次于观自下。明画马头中。又分为三。初明梵汉名义。二明色相庄严。三释其义。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交牒可云。于圣者前作何耶揭利婆大力持明王(云云)。
  二从次于下。明随释中非黄非赤等者。增益降伏二用也。所谓啖食三毒根本枝末增长三部万德故云尔也。
  二从以白莲华下。明色相庄严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白莲以严身乃至利爪兽王发(云云)。
  二明随释中。以白莲华者。以自性清净白莲庄严彼二用也。光焰猛盛赫奕如鬘者。释赫奕成焰鬘句也。次作极吼怒之状者释吼怒之两言也。次双牙上出者释牙出现三字也。次指甲长利者释利爪之两言也。次首发如师子项毛者释兽王发三字也。
  三从此是下。明其义中。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者。先大势至护一切众生潜萌微善不令损失大智明王也。此明王振威猛大势啖食生死重障三毒水草。犹如转轮王马宝去心不息也。故云此是莲华部忿怒乃至故用白莲璎珞而自严身也(云云)已上经疏共有烂脱须口授(更问)。
  六从已如下。明总结归中。又分为二。初明校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校牒应云。如是三摩地观音诸眷属(云云)。
  二从已如下。明随释。自可见。
  三从次于大日如来左方下。明画萨埵院中。又分为二。初明画部主。二明画诸眷属。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后次花台表大日之左方乃至左执拔折罗周环起光焰者(云云)
  二从次于大日下。明随释中。次于大日如来左方者。八叶院南故云左方也。安置金刚部明王者。是即金刚部之大智明王故云尔也。执金刚者。如疏第一释(云云)能满一切愿者等者。自证化他一切愿无不满足故云尔也。钵胤遇花者淡黄色莲华也。是则黄白和合色也。白是本源净法界色。即本有五大也。黄是金刚智体色。本有常住五智也为显境智共本有平等故用淡黄色也。彼第一记存练磨义。今显实义也(更问)绿宝者虚空色。如此平等智身不可破坏犹如虚空也。故云其色如钵胤遇花乃至于坚固性中最为第一也。次首戴三峰乃至初月之形者。释首戴众宝冠之一句也。次此意言乃至故云首戴众宝冠者释其意也。次以种种微妙乃至庄严其体者。释璎珞庄严身之一句也。次以此妙惠乃至广多数无量也者。释间错互严饰广多数无量之两句也。次所持密印乃至故云周环起光焰者。释左执拔折罗周环起光焰之两句也已上有烂脱须口授(更问)。
  二从次于下。明画诸眷属中。自分为五。一明画忙莽鸡。二明画金刚针。三明画商羯罗。四明画月厌尊。五明总结萨埵院。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金刚藏之右乃至严身以璎珞者(云云)。
  二从次于下。明随释中。次于金刚部主之右者。于金刚手东而画之。亦持金刚智杵者。部主金刚手持五?金刚。对之故云亦持也。然部主部母共持五?金刚。此五?者五智五大表示也故金刚手所持五?者五智为面。忙莽鸡所持五?者五大为面。此则互存表里而境智不二也。次诸璎珞者。以诸金刚璎珞而为庄严。是则以金刚智力庄严金刚智体。故云以诸璎珞乃至金刚三昧也。
  二从次于下。明画金刚针中。又分为二。初明金刚针。后明使者。
  初中。又二。初明校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彼右次应置大力金刚针者(云云)。
  二从次于部母下。明随释。其文自可见。
  后从其下有下。明画使者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使者众围绕微笑同瞻仰者(云云)。
  后从其下有下。明随释中。皆女人形者。彼金刚针以金刚智之利针摧破烦恼重障之三昧故云尔也。而瞻仰之者承仰之形也。其状卑而充满者。显奉仕之相故卑也。内证法乐圆满故云充满也。
  三从以于下。明画商羯罗中。又分为二。初明画商羯罗。二明图使者。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交牒可云。圣者之左方乃至持金刚锁者(云云)。
  后从次于执金刚下。明随释中。两头皆作拔折罗形者。其两头皆作独?形也。
  二从锁下亦有下。明图使者中。又分为二。初明校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自部诸使俱其身浅黄色智杵为标帜者(云云)。
  后从锁下。明随释中。与金刚针使者无异者。女人形胡跪瞻仰。状卑而充满等也。次此智印者。以独?金刚为标也。余文自可见。
  四从次复于执下。明画月厌尊中。又分为二。初明月厌。二明眷属。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于执金刚下忿怒降三世乃至操持众器械者(云云)。
  后从次复下。明随释中。次复执金刚下者。自金刚而西也。然下者。如现图曼荼罗者。向西而悬时者。自成金刚手之下也。降伏三世等者。降三毒成三部故云面有三目也。以四智摧四障故云四牙出现也。如夏水雨时云色者。或极黑。或青黑。或浅黑。如此等诸黑色密合色也。是即极恶威猛降伏标相也。作大笑之形者。此释经之阿吒吒笑声之句。忿怒而大笑出威猛之声也。是即息灾表示也。以金刚宝为璎珞者。增益表示。为显此三用故面有三目也。故云如夏水雨时云色乃至摄护众生三昧也。次乃至一身具百千手乃至竖立森然者。释经之乃至百千手操持众器械之两句也(云云)。
  二从以无量下。明画眷属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后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无量众围绕如是忿怒等皆住莲华中者(云云)。
  后从以无量下。明随释中。皆悉卑而充满忿怒形等者。其义如金刚针使者也(云云)次若不可尽画者等者。虽有无量眷属不可悉尽故。若可画一二乃至五六等也。故云若不可画乃至五六也。余文可见(云云)已上此中经疏共有烂脱。宜口授(更问)。
  五后已建立下。明总结萨埵院。自可见。
  四从次往西方下。明画持明院中。又分为四。一明画持明使者等。二明画不动尊。三明画降三世。四明总结。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交牒可云。次往西方画乃至为诸众生故者(云云)
  二从次往下。明随释中。次往西方画等者。自八叶院西故云尔也。持明使者等者。所谓不可越守护门者相向守护门者难降大护者等也。如此等金刚皆持如来之智明。受如来之教令普令利益安乐。故云画如来持明使者及诸执金刚众也。随面面本誓有种种形色密印标帜。故云有种种乃至标帜也。皆于图中出之者。指下第六卷阿阇梨所传图位也。余文自可见(云云)。
  二从于此下。明画不动明王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校牒可云。真言主之下依涅哩底方乃至如是具惠者(云云)。
  二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明形色持物。后明释其深义。
  初中。涅哩底方者西南维也。所谓罗刹方也。画不动明王如来使者等者。是明王者为大日如来教令轮执作诸大悲事业故云使者也。其义具如息障品所说(云云)作童子形者。是表给使明王之相。又显不老之句。其顶剥是则表年岁久远与明王同际。又显不死之句。故云作童子形也。次其身卑而充满肥盛者。其身青黑而极痤陋。是即表虚空无垢大菩提心体离诸爱着。又显以大慈大悲本誓奉事行人犹如婆伽梵。故云其身卑也。而充满肥盛者。外以大悲方便虽示极卑色相。其内证者久游大日光明心殿受微妙大法乐。故云而充满肥盛也。次右持大惠刀印乃至左边下唇稍翻外出者。释经之持惠刀罥索顶发垂左肩一目而谛观三句也。次作奋怒之势乃至标帜相也者。释经之威怒身猛焰一句也。次坐于石上者。释经之安住在盘石一句也。次额有皱文犹如水波状者。释经之面门水波相一句也已上经疏共有烂脱(更问)。
  二从此尊下。明其深义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如是具惠者(云云)。
  后从此尊下。明随释中。此尊者此不动明王也。于大日花台等者。于自心八叶莲华三昧中。成自然觉已久远也。然以大悲誓愿示初心卑劣之相。作如来使者执作诸务。故云此尊于大日花台乃至作诸务也。尽欲杀害一切众生者。非杀害其生命。杀彼业寿无穷三毒根本之命也。故云所以持利刃乃至令得大空生也。以等目所观等者。言以平等普眼观察一切众生异生二乘乃至一阐提等群类。无有一可度残者。故云明如来以等目乃至无可宥者也。余文自可见(云云)。
  三从复次于下。明画降三世中。又分为二。初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次应往风方乃至专请而受教者(云云)。
  二从复次于下。明随释中。于下方西北隅际等者。今此持明院。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大日下方也。然其持明院北端也。故云于方下方西北隅际也。作降三世忿怒等者。经云胜三世。胜与降其同。可思之。次此亦是成辨诸事真言等者。今此曼荼罗以不动虽为成辨诸事。而亦说或用降三世故。此明王亦此成辨诸事持明王也。故云此亦是等也。次首戴宝冠持五?金刚印者。释经之宝冠持金刚之句也。次为此五如来智乃至使得清净之意者。释其深秘义也。此中为此五如来智等者。是即五智圆满义也。所谓以五智成就五?金刚摧灭三毒重障也。皆悉至于果地庄严者。依断除惑障故圆满果地功德故着宝冠也。故云为此五如来智乃至首戴宝冠也。而在风轮之中者。住半月中。是即大菩提心表示也。即法花经等者。如来八相作佛本意唯为开示佛知见。开佛知见者●字门大菩提心是也。故云即法花经乃至使得清净之意也。次偈云不顾乃至不顾命之容者。极恶忿怒为折伏刚强难化众生。更不顾自身命也。次瞻仰毗卢乃至教敕之状者。释经之专请而受教句也。次谓欲摄召乃至法王威命者。是犹释前句义也已上有烂脱(更问)。
  四从已安立第一下。明总结中。又分为二。初明总画第一重竟。二明配当三部。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校牒可云。已说初界域诸尊方位等者(云云)。
  二明随释中。已上等者。指遍知观音金刚手持明院云尔也。
  二从大凡此第一重至意在之也。七行余文者。明配当三部门也。此文是当所无之。上遍知院次观音院前有之依烂脱上首诸尊竟次读之也。上方是佛身等者。遍知院文殊院释迦院梵天帝释等是也。下方是佛等者。持明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水天地天等是也。右方是如来等者。观音院地藏院毗沙门天等是也。左方是如来等者。萨埵院除益障院焰摩天等是也。如下字轮品等者。彼品中说三部四处字轮观。并明百光遍照王。统摄法界曼荼罗。故云如下字轮品以此三字统摄百明意在之也(矣)。
妙印钞卷第三十一
  一交了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十二月十六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