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将释此论四门分别。一论起所因。二明同异。三明归在。四释本文就初起因复分为四。一明部分之处。二明部分之年。三明部分所由。四明造论因.主 如来说教体一真如。平等利生实无差异。然随根性悟解不同。渐.顿有殊说教为异。故法华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生长各异。宝性论中犹如一河三兽渡水得浅深异。摄大乘论如一宝珠随求雨异。无量义经常说一相。悟解不同得诸果异。故如来教随机说别。初对外道等。说我为无谈法为有。次对小乘。破执法有说法亦无。后令趣实方为显说非空非有。故瑜伽释云。诸有情类无始时来。于法实相无知僻执。起惑发业轮回五趣。如来出世随宜为说处中妙理。令诸有情了达诸法非空非有。远离疑执起处中行。随应灭障各自修满。得三菩提证寂灭乐等 佛涅槃后大迦叶波。及婆师波。虽分二处结集三藏。然一百年中佛法一味。时有舶主之子名摩诃提婆 真谛三藏部执疏云阿逾阇国。慈恩法师宗轮疏云中天竺国 出家学道遍通三藏 然准部执.宗轮疏等。说其五事与慈恩法师瑜伽抄中说少有别。应大小乘说之各异。此具如彼三处所说 于百年外在波吒[利/里]子城鸡园寺内 说此城由具如大唐西域传及真谛部执疏说 十五日夜次。大天说戒经。说戒经了遂说五事颂云。余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耆年圣者咸不许之。即翻彼说第四句。云汝言非佛教因此小乘部分为二。诸圣者众。遂以根本结集之时大迦叶波。以为其师云上坐部。大天徒侣以婆师波。为其所师。云大众部。后二百年内。于大众部复分成九。三百年内。于上坐部分成十一。如宗轮论并文殊所问般若具说。若部分缘由真谛三藏部执疏中一一广说 昔者阿难将入涅槃念曰。佛记罽宾新云迦叶弥罗。当有比丘名末田提。于彼国土。流布法眼。即便法付末田尊者。欲此国中立寺弘法。此国有山四面高峻中间极广.唯有一门。龙王所居中满其水。尊者运通从空而下。向龙王言。意乞一坐具许地。龙王许之。便以通力令坐具宽侵水将尽。龙王从乞愿留周回十五里水为龙所居。因即立寺僧从既多净人复众。后僧渐少奴渐群强。自立为王。因号奴国。后此国王号迦叶利师。极甚敬信。每请众徒入宫说法。中间诸部而共杂居。前后说法各各有异。王问所以。具说其由。王曰今者取谁部定。时迦延子依萨婆多造发智论以示于王。王可弘之(此上传说未见正文)。依天亲传。佛灭度后三百年中。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母性迦旃延。从母为名。先于萨婆多部出家。本是中天竺人。后往罽宾国。罽宾国在西天竺。与五百阿罗汉.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毗达磨秘不流出。经于多时五天不睹。后东天竺阿逾阇国有一法师。名婆须跋陀罗。聪明大智。往彼习学诵得流外。广如彼说。后鸠摩逻多.室利逻多皆广造论。弘初有教众生著有。大乘法教多皆隐没 二百年外有南天竺龙猛菩萨.提婆菩萨俱出于世。龙猛菩萨造大智度论释大品般若。造无畏论。满十万颂。中论出于无畏部中有五百偈。十二门论等。龙猛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等。广如付法藏传及龙树等传说。为破小乘及诸外道执我执法说之为空。时多着空 后九百年北天竺境富娄沙富罗。此云丈夫国。有国师婆罗门。姓憍尸迦。有三子同名婆薮盘豆。此云天亲。今云筏苏畔度。此云世亲。虽同一名复立别号。第三天亲于萨婆多部出家得罗汉果。别名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是其母名。跋婆译为子亦云儿。长兄是菩萨根性。亦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后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身。有宾头卢阿罗汉。在东毗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观意犹未安谓理不应尔。因此乘通往睹史天咨问。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观。还下思惟即便得悟。因名阿僧伽。此云无著。尔后数往兜率陀天。咨问弥勒大乘经义。为余人说闻多不信。即自发愿。请弥勒菩萨下说大乘。令众生见皆得信受。即如其愿于夜下时。放大光明集有缘众。于逾阇国说十七地论。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十七论竟。虽同一堂唯有无著得近弥勒菩萨。余人但得遥闻。或有见异。时无著师更为余说。因此余人方始信受大乘法义。第二子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藉。神才隽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为匹。兄弟既有别名。故法师但称婆薮盘豆。所余因缘广如本传所说。依瑜伽论广造诸论。解释大乘弘非空有。及造此论。十师之释合糅翻译皆如枢要。然护法菩萨千一百年后方始出世。造此论释及广百论释。清辨菩萨亦同时出造掌珍论。此时大乘方诤空.有。上来总辨四门之义。智者知之。此即论之起因。

  二明同异者。复分为四。一教益有殊。二时.利差别。三诠宗各异。四体性不同。具如法苑总聊简说。问前说轮益.义益二理何殊 答义约所诠之理为称。轮据断道为言。二义各约一途。故云轮.义二益 问以教对机教有三时之别。未审轮体为别为同 答根性既差轮体有别。约初有教说体如常。空教之中体少有别。以八空圣道为体。证空理智为体。以说空教为因。以证空加行智为因。所缘空为境。余觉支等空为助伴。以道.定戒空为眷属。以菩提.涅槃空为果。若第三时法轮体者。双合前二亦得非正。正者如瑜伽论.及法华疏第四卷明 问说此密语有何益 答准摄论第八有十果。谓令说法者易可安立总括义故。乃至于智者前论义决择入聪慜数。为斯十利说秘密言 问义益之中有了.不了。轮中亦轮.非轮不 答大.小相形隐.显相对二并得有 又解不例。诠理有显.密。义中了.不了。对机皆灭障。皆轮无不轮 又问要集叙解深密。云了义者清辨等云。说了义者结集家语非正佛说者不尔。彼非善通。应云清辨等言。此对俗谛说最为胜名为了义不望胜义。若以有违云非佛语。便令圣教皆不可信 了.不了义法苑分四。今要集云。更加一门。执著名字名为不了。不著名了。故自在王菩萨经上云。了义经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以依义故。一切诸法不可说故。菩萨如是名为了义。若人于一切经。不能如是依义是名不了义。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义故。准此经文云。是人不了义故名不了义。不判经为不了义。又经云。自在王菩萨依如是义趣法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不如是依者。一切经皆是不了义。准此意。能不执着一切经皆是所了义。若执著者一切经皆是所不了义。不得约人自不能了。便判圣教亦为不了。要集解云。能令生过或生功德。说了.不了。此通一切大小乘经 此判不尔。若由不了即生过失名为不了。亦应名不善。亦应名有漏。便非称实。有多过故。今者正解应云。依法分四。如法苑明。又加依人。对解了不执名为了义。对执著者名不了义。如似二谛 辨时利中 问何故如来初说有教。中谈空教。后演不空不有教耶 答据不定姓。未发趣时。且令惭悟所执我无。唯有蕴.处.界等诸法。名为有教。为已发趣得小果者。令趣于大次悟法空观彼所执界处等无。名为空教。后为发趣一切乘者。显所执无。非执是有。非一向空。亦非皆有。为不空不有教。为对惭悟说教三时。若对顿悟无三时别。又所说教非定如是前后次第判为三时。并约所说义类相从。望不定姓当第三时。不尔华严第二七日世尊即说。可对惭悟在般若等后。方始演说判属第三此有二义。一约前后。二约义类。约前后亦有二义。初说生空。次说法空。二者初说生空密诠法有。次说法空密诠法无。后方显明生.法二执所取不有。若离二执真俗不无。故经说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 问若据渐入此等诸教是第三时。第三时教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今此一论正被何乘。若为三乘如何破彼。若唯被大非第三时 答破我之文通入三乘。破二乘处令唯入大。又破彼执不破彼乘。故通为三 若尔法华既亦云破乘应第二时 答对不定姓约理说一。破执理别令其趣大。若其定姓观行不同说如药草。乘即有别故得通被。然多为不定故说此经。唯说一乘为诸声闻所作事故等 若尔既第三时普为一切。何故解深密云我于凡愚不开演。阿毗达磨云胜者我开示 答大分三时云为一切。不言一一文各各为三乘故。今此论.解深密等上下文中可通被三。故不相违 问既对渐悟说教三时。即第三时亦为渐悟趣大者说。只是为大何得说言普为一切 答为根熟惠悟既通故。为显说三乘所观空.有诸法云为一切。般若经中虽有三乘各各得益。未分明说法非空.有。故属第二。若约顿悟可立一时 问若立一时与古何别法苑不许 答古立一时。约佛一时能顿说。故名为一时。据能虽示对机不然。以众生机熟有前后。宁得一时说法名为一时。今立一时约理是一。对究竟果名为一时。又约被于顿悟之人。随说何教而能顿悟一会所说二空之理。双除二执故名一时。所以鹿苑初说四谛法轮。无量菩萨入于初地等。若闻四谛不悟法空。云何得入初极喜等。不定一会名为一时。约顿悟者随所闻教。常悟空.有及以二空始终一化名为一时 辨时之中刘虬立五时教。设云据渐悟理亦不然。为提谓等说五戒本行经时。通得诸乘圣道。不得云初唯人天教。正为价人不得云兼。又设对渐不得约定年月前后以立五时。又无教文故为过也。又渐顿教。若以一会所说二谛理尽名之为顿。即不应说华严.胜鬘等为顿。法华.般若等为渐。俱一会中明理尽故。若云对大不由小起即说为顿。亦不应定说华严等为其顿教。判法华等为其渐教。俱有渐顿机在会故。不障立渐.顿。不许定判教。法苑本意应如是知。

  又辨时意以解深密说三时教。今此论等何时教收 然要集等云。约此等以辨教时名为教依 今谓不尔。不约说于半满二教。有作无作.生法二空.人天言教。此等法时以为所依。若依此等各自是时。说唯识教说唯识时。何须更辨是何时教。若约半满.有作无作.生法空等法门别辨。法门无量何只尔许。又随别法而以辨者。即亦如名说唯识法教。何须对辨。若云诸教所说不同。诸师立时明教各别。此何所摄者。亦不应尔。说一.二.四.五时教等无圣教文。并不可依何云教依。既不准定空设劬劳。然瑜伽论说时为依。依三世辨不约教时。取此误也 又因论生论。圣教之中一音说法有二不同。一词。二法。如无垢称经。皆谓世尊同其语词。或生厌离。或欢喜等法。如涅槃经二十四云演说一法若界若入。一切众生各随本解而得闻之。是法.词合说。一名.句中现多名句。一音声中现多音声。故各随本解摄假从声。以诸名.句随生有别。然不离声故总名闻。又梵网上云。一音中说无量法品。又云苦.空.无常.无我一谛之音。并法.词合 或但举法。如华严云。若多贪恚等八万四千垢各闻对治法 又云。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知声闻藏。此等即但明法无碍。亦得通词。闻即闻声 又无量义经云。能以一音普应众声。即但是词 又如婆沙七十三云。一音者梵音 若支那人来在会坐。谓佛为说支那音义。此通法.词 又云。贪行者来在会坐。闻佛为说不净观等。此即唯法。虽各有义且辨一音不说所余 问随能闻现声各有殊。若据所诠法各差别。何名一音 答或一刹那。或一无漏。或且随一所诠之法。或随于一所化之生。或从于如。总得名一 问若尔何故毗婆沙云一音者。梵音。若支那人来在会坐。谓佛为说支那音义 答不以小乘而为定量。既如如意随求雨宝。故随生感各各现声。或声清净名为梵音。非必唯同一梵音声 问佛说一音具诸法门为不具耶 答有四解(要集所叙)。一云如来无相圆音。以无相故佛说一音。以圆满故普应众生。此答不了说不具故 一云如来但出一音。未知何以为名。而众生心中闻无量法门(此答不正。不答问故。亦同外道老庄说故) 一云如来随所化者。一时具有无边法门。随正所为故云一音。此意一音具诸法门。随正所为一别有情名为一音。然答不明。应云随所化生方类不同。于一时中现一切音。一一音中具诸法门。且随一生或正所为故名一音。非一音言唯诠一法。虽然答问亦不分明 一云如来所出一音声体自在难思。与彼无边名等相应为众生说故。经云。如来所出一语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此释虽胜亦未尽理。言一音者。为一梵音。为一刹那。为名等各别。为一名中此现多名等。今谓一一声.一刹那声.一一名等.各能现多。或一声现多名。或多声现一名。或一名现多名。或多名现一名。句.义准知。随义皆得名为一音 要集云。菩提流支云一音教。法苑广破然恐不当 此亦不了破意。彼云一音顿说名为顿教者。非一音中即顿说教尽。根性前后不一时故。何得一音顿说教尽。又复设尔不应别判华严等为顿。又以一音名为一时无教定判 又云半.满而为二时。法苑所破亦恐不当。经云为声闻说半字者。岂不约逗机。故恐不尔。亦不解彼法苑说意。彼意不障逗机而说名为半.满。但不许判为渐顿机。说于半.满名渐.顿教。为定姓人亦说半满故 诠宗各异者。叙外道如下破明及法师瑜伽论抄明。叙小乘计如法师异部疏具解。烦不具引。明自宗者。别宗即唯识章是。然疏略解名成唯识故。此即以唯识为宗。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以为宗也。虽具明诸法皆不离识也 西明云。总相分别唯识为宗。别即境.行.果三 此释不异法苑。然枢要中释名科文广明宗意 体性不同者。于中分三。一辨本释如法苑。于中复三。一总出体。二别出教体。三明聚集 二叙异释。叙异释中。初叙异。次诠简。三叙自释。自释者至下当辨 先叙异释者。有释五门。一摄妄归真。二摄相归识。三以假从实。四三法定体。五法数出体 又云三藏开为八门。于前三门各开二门。谓一摄妄归真。二真妄差别门。余二准此 有解六门。一五法自性体(心心所等五法)。二三相差别(三科法门)。三摄义归名(名言所熏摄一切法)。四摄假归实。五摄劣归胜(心识)。六摄相归性 旧摄论师四门。一随名义别体。二摄义归名体。三摄尘归识体。四摄事归理体 要集为三。一离能所诠教。入楞伽第二云。法佛说法者离心相应体。故内证圣行境界故。四卷亦同。谓佛法身真如理。生正智解名说法 二通能所诠教。瑜伽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 三唯局能诠教。十地云。说者听者二事究竟 依三藏八门作四渐略。一摄妄归真门。二真妄差别门。真妄差别门中。一摄相归识门。二识相差别门。此识相差别教中有本无本。佛地两说。由斯四句。如有释说 差别相中。一摄假从实门。二假实差别门。假实差别门中。一三法定体门。二法数出体门。法数出体门中。初法数出体。后聚集显现。法数中有三渐略。谓内外相对。内中大小相对。大中中边相对 次诠简者。有释五门名中有滥。缘生名妄。此则可尔。若约五法相.名.分别.正智.如如。摄彼前四总归如如。正智非妄。总云摄妄故即有过。又辨中边颂云。虚妄分别有。乃至是则契中道。故不可说无漏名妄 二摄相归识。此亦有过。若识性名识不异前门。若即归八识识亦是相。亦不可说心王所变相分名相。以不离识所有五法皆名识故。若以五法总名为识。如非相故。离五无法可摄归故。若云约教体说所变相分。同时心所亦变名等为相缘故 摄假从实。即本第三。三法法数合是第四性用门摄 又摄不尽。既约三法。何不约于五法三性。若云从略应依四门。何假分五。分为八门得失准前。有解六门后之三门。即本前三。前之三门即本第四性用别门。虽更开三犹广略失。准同有释 然彼意辨先宽得后狭。又摄义归名亦少有失。非一切义皆是名摄。因名言故名名言熏习。非即是名 旧摄论师后二门体。亦本初初二二合是性用别论。阙本第三摄假从实。亦广略失 要集三门离能所诠。即摄相归性。推功归本复是无分别智所缘之境。因境起智。言法佛说法。寄诠谈之。云离心相应故。内证圣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说法之相。非是真智正证如时。能证所证有此行解名为说法。后之二门亦即性用别论门摄 要集云。依三藏八门作四渐略。一摄妄归真。二真妄差别门。真妄差别门中。一摄相归识门等 此意从宽渐向于狭名之为略。然摄妄归真即以一法。乃至法数出体。以声.名.句.文。即有多法何得名略。不解所以 今为渐略即有二意。一从通向别略。即从初向后是。二从多向少以末就本略。且就教体辨渐略者。以性用别论中能所诠异。由能诠文义得显现。略所诠义但取能诠。故十地论说者听者俱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声。二者善字。能诠之中有声.名.句文。即假实别。摄假从实以声为体。故集论等云成所引声而为教体。于能诠声能所变别。摄从能变以识为体。就识之中性相有别。摄相归性。引文可知。聚集显现中云。五心中前三唯无记。后二通善.染者。此义有余。与唯识第五解五心违。彼许定中有初二心故。约识分别文多不叙。要集云。有说得新境故名为率尔。有释不作意缘名为率尔。以何为正。解云论唯任运。若言新境不见其文。然准道理合有二义。今谓不尔。瑜伽第三云。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名率尔。既云缘不串习即是新境。若唯任运散乱缘境不与欲俱即名率尔。除第六外余一切时。但名率尔应无余心。未转依位皆唯任运散乱缘故。更有同异繁不具述 言聚集显现者。如说诸行无常。有释云。西方三解。一云说诸字时率尔现量。寻求前境不缘名等但得声相。至决定心具现三相。谓声.名.字。说行现六。说无现九。说常字时现十二相。并句.所诠合十四法。经十六心乃具聚集。谓四字中各有四心。谓耳.意各四率尔。并意寻求.决定各四。一云寻求是非量故。亦缘名等故。于寻求亦得聚集。四寻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准前应知经十二心具足聚集。一云耳识同缘意识亦缘名等。此有二说。一云四率尔心各唯得三。不缘过去现量得故不说聚集。至寻求心方名教体。一云耳识同时意识。容非现故得缘过去。即八心中具足聚集。今谓有余。且初释中所经心多聚集法少。何者意识上聚集何故经耳识四率尔心耶。岂许意识不取本质但缘耳识所变声耶。既许意识.耳识同时自缘本质。但经意识十二心现。不应十六。若取耳率尔。应取耳缘声。应成十八法。若以声相似但说十四法。亦应心相似但说十二心 如实说者除耳四率尔。但经意识十二心现。所集之法 四刹那声.四个字.四个名.名所诠四。即四自性。又有一句并句所诠一差别义。合十八法聚集显现。此据一相。若于一字等现无量字等。法则不定。说五心中诸识.三性至下第五明其是非 又本所说于行.常二方有决定决定知诸诠迁流行无于彼常。有释四字皆有决定 要集云。若无此释于理有阙。虽有诸释仍未尽理。谓立论者欲成无常。对敌论等即立量云诸行无常。其敌论等虽闻前三。而于所立未生定解。说常字时方生定解。故前三字未有决定。乃至云。若依此释。立因.喻后方生决定。亦准此理此意立宗。若未解时未有决定。因.喻.已后方生决定 此义应思。且西明释于四字上皆决定者。且闻诸字知目于何。既未知诸诸于何法。岂生决定。若言决定知是诸声有决定心。说行字时应有三决定。决定知行复决定知诸言目行。若不定知诸言目行不生解故。余二准此。即合念六决定。不应但有四故亦增减.失 要集所说亦不尽理。对敌立量可如所说或但说法不立比量可无决定。故法苑意通约说法。决定知彼诸言所目生决定心。说有七心或十二等。故即无过。不唯据悟所说义旨以判多少。余既重说何不尽言 要集云。法苑云诸恶者莫作依婆沙作法。字.字身.多字身.名.名身.多名身等。闻一句时即有五十一法。令谓闻经一句义中。生解之心必无如是多法现前者 此不善得法苑之意。且据一句作法如是。如说五字。或有一字名即名.名身有十五等。言五十一聚集显现不决定言。闻一句时有许聚集。如第五卷五别境中作法之类 要集云。由此理故有字非名摄。一字字不成句。字为二依故于此中有十八法。谓字有十五。字有五。字身四。多字身六。准作法知 此亦不尔。应言字及字身等有十五。下准知之。一句一名一所诠义。此亦不尔。依字成名依名成句诸处通说。岂可莫作不是名耶。不尔苦.空等亦应非名摄。又下自判诸行无常二名为正。何故此处即但一名。又不应言一所诠义。如瑜伽论等云。所立有二。一自性。二差别。又名诠自性。句诠差别。自性差别岂不二义。说一义耶。又云。若不依识相准义作法。非唯五十合七十一法。字有十五。名有三十五。句有二十。及所诠义故。此意或有二名成句。三名成句。四名成句。五名成句故。三十五名有二十句。此意一字成名有五个名。二名成句有四。二二合。三名成句有三。三三合。四名成句有二。四四合。五名成句有一。五合说。即有十个句 二字成名作句中名既有四。二名成句有三。三名成句有二。四名成句有一。复有六句 三字成名作句中。二名成句有二。三名成句有一 四字成名作句中。有一句。总二十句 五字成名名既唯一。一名无句。并一诠义。合七十一 此亦不尔。何者若论字有五。名有十五。一字所成名有五。二字所成名四。三字所成名三。四字所成名二。五字所成名一。若字身.名身即重合彼。非更有别名之与字。并句二十合三十五所诠之义。足字.字身十五。名.名身三十五句有二十。合一百五。若更句.句身并所依声即更有多故。今但言为七十一有增减过。法苑本意且约能诠粗作法尔。复既细论不尽故过 问准何得知以字成名以名成句 答解深密经第五云。即于一切名聚集中 又百论第八云。然诸世间随自心变。谓有众字和合为名。复谓众名和合为句。故知如是 后叙自释者。本末合有十二门。于本四门又复加二。即后四门取无相.因缘。并前成六。七三性出体。即依遍计.依他.此及圆成实八依显扬等四真实。并依辨中边四真实。九依五相。即瑜伽等能诠相所诠相等。十依五法。即相.名等复四不同。一瑜伽。二辨中边。三楞伽经。四摄大乘论。并如唯识第八明其所以。十一约瑜伽八十一云。经体有二。一能诠文。二所诠义。文义二中各有多法并为经体。十二约百法。若三科五法通三乘故。杂小不说。唯取大乘。又略即二。一总出体有四。真如.唯识.无相.因缘。别即有八。通体性故。别别法故。略举大意。繁不细述。

  三归在者。复分为四。一归藏。二归分。三归乘。并如法苑藏.分.乘章。四归名者。初辨。后归。辨有三。一辨六释。亦如法苑总聊简章得名悬隔辨然有解六释中依士依主作四句辨云。有依士非依主。如取之蕴。以取是所非心王故。有依主非依士。如蕴之取。此不应尔。若依士依主二不相摄应有七释。有解六释勒为三例。一同体非别。持业.带数。二别体非同相违.邻近。三亦同亦别。依主.有财。思之理有相滥。若所释法通即不障。据六释体即不必然。且如四断断者是勤心所。四者是数。即不相应。云何同体。又如相违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二法别合一处说据体各异。如五识身相应地自是地。不是用彼意相应之五识为地。亦非以五即意地等。既言五识身相应地。此岂别体 要集云。三藏相传约分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业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财唯第二。相违唯第四。邻近通二.三。带数初及三。乃至带数三句如四正断即初句。四即正断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属欲等非神足故。如说三藏法师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是藏俱非人故。彼释极广。恐烦不具。然准此释有相杂乱。六释简滥应可思之。二辨四名。谓教.理.行.果。然真帝三藏有五种名。一义。二相。三方便。四果。五极清净。极清净者是阿含净故即是教。然义.相二大意不别。以所诠正有实道理名义清净。远离增减名相清净。故今合之为所诠理总立四名 于中分二。初立名不同。后立名意 立名不同者。一依教有三名。一无义言。如四吠陀论。婆罗门诵之音声有上中下甚自可爱。但寻声求理都无义趣。故名无义言。如吠陀论云。我已饮甘露。成就不复死我已入火光。愿诸天知识。谓钻乳海以为甘露。饮之则得不死。诵此等言甚好音声。而都无义故云无义。二邪妄言。如九十六种外道。亦说因果但明乖僻故名邪妄三如义言如佛法说因果道理。苦.集为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因果。如名真实故名如义言 依理亦有三名者。一增益义。如外道说有漏之法为常乐我净。故名增益义。二损减义。如断见说断邪见谤无善.恶因果等。名损减义。三顺体义。如佛所说有说为有无说为无称法体故名顺体义 依行亦三名。一顺世因。如依俗典事君尽忠文朋存信等。二邪僻因。谓诸外道妄计诸邪戒等。三处中因者。谓依佛教行处中行离苦.乐边等 依果三名者。一谄诳果。如臣从君命以取叨荣等。二虚妄果者。谓诸外道妄计无想及有顶等。以为涅槃等。三出世果者。如佛所说三乘所得菩提涅槃 立名意者。为得四清净故立此四名。为得教清净故立如义言。言教无杂一切莫过如义而立不可破坏可得悟理。教诠不正易可破坏。不得悟理故立如义言为得理清净故立顺体义名。理有增减正智观之理则不可入。顺体而说正智观之理则易入。故立顺体义名为得行清净故立处中因名。以处中行对彼顺世及邪僻因彼俱可转。此处中行则不可转。以处中行内观界.处等。望僻因行僻因可转。观蕴.界等则不可转。以四谛因果所有观行对观蕴等。蕴等可转。以二空行望四谛行。四谛可转。二空之行则不可转。以二空智既不可转。证真之智亦不可转。以不可转。即此真智及后得智为正行体。能令所得果不可转。即名方便清净正行。正行有二能。一出恶入善。二出有为入无为。故此正行即处中因。为得果清净故立出世果名。果清净者是无余涅槃。一切患累皆已尽故名果清净。有漏有四失。即无常.苦.空.无我。无为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既离过失故名出世果。此意由依正教观正理。起正行得圣果。若教有邪不显正理。故依起行即皆颠倒。行既颠倒便获恶果。故为得此四种清净立此四名。又为依正教生闻惠。依正理起思惠。依正行得修惠。三惠既圆当得圣果。故摄论云。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故立四名 三依人法二。立其名目。于中有二。一立意。二差别。初立意者凡有两义。一依善意二依恶意。若依善意即立恭敬名。若依恶意即立毁訾名。如呼为法师法主等是恭敬人名。呼为过人贱人此毁訾人名。若呼为正法胜法是恭敬法名。呼为邪法恶法是毁訾法名。如弊魔经等是毁人名。须达拏大子经等是恭敬人名。十八泥梨经等是毁訾法名。大般若经等是恭敬法名。于中复双单名别。如佛藏经菩萨藏经等双恭敬二。有双毁訾人法如魔逆经等。有于人处亦毁亦敬。如未生怨王经。有于法处亦敬亦毁如辨中边论。中是所敬。边是所毁。有于人.法俱敬俱毁。如旧云部执异论。部执是恭敬名。异是毁訾名。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然执名乃通能所。正以所执之法为执。能执之人是圣弟子。所执之法皆是佛法。今以部名目圣弟子众。以执名目佛所说法。故部执是恭敬名。所恭敬者不过人之与法。部是人名。执是法名。分破是异义。人.法皆分破故名为异。圣弟子众各相朋党即是人异。取执之义又各不同。即是法异人相傥故。人起诤执法不同故。法相非斥故立异名。故异是毁訾名 然今此论是恭敬名。成立世尊圣教所说唯识教理故 或毁訾名。令依于智不依识故 或此识言虽是所厌。恭敬世尊。所起教理故名成唯识论 问何故于此人法二处立此等名 答依佛灭诤法故。灭诤有二。一灭外诤。二灭内诤。外诤即灭人诤。内诤即灭法诤。毁人灭人诤。毁法灭法诤。灭人诤令修六和敬。此彼同持戒。同见谛。同用财。戒.见.财三彼我不隔故和合无诤。身.语.意三各修慈悲。拔苦与乐以摄前人故和合不诤。二灭内诤者。所说法有二。黑说.大说。如次内.外对。大.小对。了.不了对。说恶.说善对。传闻前人说黑说法及大说法。不得便信依。约三藏相应则应信受。若不与相应则应弃舍。若依此而执义。法则和无诤 问何故须灭二诤 答修悲智习成佛德。由佛有般若及以慈悲。以般若故摄正法令和。以慈悲故摄生令和。诸造论释亦依学佛般若.慈悲。摄法摄生故。又有多解如部执疏广解 二辨差别者。诸经论中亦有依法依喻为名。或单或双。诸经之中有依处时事法立名并在法摄。依法喻者。为利钝根故。为显法明净故。亦为赞毁故。依三宝立亦人.法收。上无不尽广说此人.法差别摄彼诸名。并举教显并如法华义决。上辨名讫 第二归名者。复分为四。一总解释成唯识论。二别辨能所成号。三明立名之意。四通释情疑 初总解释如枢要辨释能所成枢要十解。今又加之。言唯识者。从粗至细总有五重。如唯识章辨。即以所诠既有五重。能诠之教亦有五别。或以世亲五理成佛五教。或以五教成彼五理。或以五教成五教。或以五理成五理。或以五理成佛五理教。或以五教成佛五教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或以五理教成佛五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理。且以世亲望佛所说。为四十五释。又护法等释双望彼二亦成四十五。合九十释。复以天亲.护法等教成境.行.果三。以理成三复有六释。足前枢要。有一百六释。复以教.理等绮互单双乃更有多。思准可悉 明立意者。枢要广说 四通释情疑者。枢要云。问准下正宗或分为二。一因二果。已下文是。虽次下云上立成唯识名之意。即问此立意故为释疑 又问何故经说唯心。论言唯识 答一云心.意.识了体一名殊。各举一名亦无妨也。二云心积集法胜。识即了别境强。如瑜伽论五十一云。据胜道理建立心.意.识差别。即心谓第八识。杂染.还灭之根本故。经据初名论依后义。三云心.意通果。识。但在因。经依通称论约局名。四者论从所厌为名。经依体义为目。

  四科释本文者。有三。一辨年.主如疏所明。二明支分者。谓诸菩萨所造论意。非但为弘佛经。亦为广显瑜伽中义。诠教不同略有十支。支谓支分。并是瑜伽所有支分。言十支者。一百法论(名略陈名数论)。二五蕴论(名粗释体义论又名依名释义论)。此上二论天亲菩萨之所作也。三显杨论名总苞众义论。此论无著菩萨造。四摄大乘(名广苞大义论)。此论本无著菩萨造。释论天亲及无性等造。五杂集论(名分别名数论。亦名广陈体义论)。此论本是无著等造。今盛行者唯觉师子释。安惠菩萨糅。六辨中边论(名离僻彰中论)。此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天亲菩萨造。七二十唯识论(名摧破邪山论)。八三十唯识论(名高建法幢论)。此之二论本颂并天亲造。三十唯识释是护法菩萨等造。二十唯识天亲菩萨释。九大庄严论(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慈氏菩萨造。释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名摄散归观论)。此是慈氏菩萨之所造也。今又助解。或十支中除摄大乘。彼论别释阿毗达摩经。非瑜伽论支分之义。应加正理门论。以论缘起中云案达罗国王请陈那菩萨证无学果。菩萨抚之欲遂王请文殊师利于虚空中弹指警曰。何舍大心而期小果。可制因明以弘慈氏所造瑜伽论。菩萨敬受指诲奉以周旋。遂造正理门论。故应取此以为一支。集量.因明皆此支摄。正理门论。名建正摧邪论。或可。旧释为正。虽释阿毗达摩。瑜伽亦是广释诸经。唯识即是华严等说既是彼支。故取摄论亦复无妨。若尔因明何支所摄。答义门少故略不名支。故此唯识即十支中之一支也 三正科解如疏具辨 西明云。然诸释中所宗各异。护法.难陀等多述宗旨会释违文。火辨.亲胜正释本颂以标论意。安惠菩萨建立比量斥他宗失。由斯诸本别行摄义皆不周悉者 今意未详。捡论上下未见安惠偏多破斥。准本疏释广颂上两句破我法已下云多护法文。亲承三藏执笔缀文糅唯识人。传定不谬。余非执笔。纵时咨问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论大纲纪非可为定。合译意者如枢要说。

  初颂稽首二字。辨能归敬相。广如法苑。且释名者。有解云。稽者古文为稽今别为稽。白虎通曰。稽者至也。首者头也。言下拜上头至地也。又郑玄云。稽者稽也。以头至地稽少时也。

  出体之中。法苑敬礼即以三业为体 西明以惭.愧为体 要集云。今取前解三业为正 有云。依教十法为体。一思。二惭。三敬。四爱。五信。六无慢。七舍。八色蕴。九识蕴。十智今谓不尔。若言十法敬.爱.不慢百法是何。所余非理如要集辨烦不具录。要集云。言稽首者显胜身业。然由于德.有德等境发胜解俱决定思已即起净信。思此起惭崇重贤善。因斯能发清净身.语。是故此中意通三业惭为敬体。信等诸法是敬之因。身.语二业是敬之果。意通因果。法苑所说三业及愧以为敬体理亦难成。三业体思。思即造作。敬相微隐。故大婆沙三十四云。敬惭为体。崇重贤善是敬相故者 今详。此释理未必然。且自不定。先叙法苑思为体性。有释以惭。自断取前三业为正。今复取惭为能敬体从何为正 复不可说前后义别。同解稽首敬礼义故 又若以惭为自正义者。理必不然。何者若发胜解俱决定思已即起净信。理且不然。思非信因。第六卷云忍谓信因乐欲为果 不言信俱思为因起信。若遍行故。应说作意。不应说思 又云由此起惭崇重贤善。因斯能发清净身.语。是故此中意通三业惭为敬体者 此亦不尔。为取三业为归敬体。为但取惭 若但取惭。何须说云意通三业惭为敬体。惭性非是三业体故 若通三业即不唯惭。何故复云信等诸法是敬之因。身.语敬果。意通因果。即三业但是敬之因果。非自体故 若唯说惭为敬体者。理亦不然。此唯明敬可但是惭。既云敬礼。明是三业。三业致礼由敬惭因。无处说惭亦为业体。又不说惭是发业故。又摄大乘论云。故我至诚身.语.思频修无倒归命礼。又瞿波论师云。三业礼者欲显大师有天眼故以身业礼等。律中云在明处近已身业礼等。故但是思不可说惭。为因可尔。如以贪等而为加行方起三业。虽复论云断命名嗔等。终不说贪等以为业体。虽说于惭敬德.有德。论归敬体即是三业。此理决定勿更别解。又法苑中但说三业。无文说愧以为敬体。波错看文应更审读 前约克性出稽首体但说是思。若义说者。凡论归敬有其二种。谓显相及不显相。若就显相所谓身.语二业。由身敬礼定发殷重令他见故。俱舍据此偏言身业。虽身不礼但发语宣扬。由名.句等表诠内心令他听故。无垢称颂中说是偏取语业 若依不显相唯取意业。内发殷诚虽极是重他人不了。诸论不说。此论具以三业归敬。通显.不显二种尽故 若就别者三业有异。若其身业实即惭等相应动发胜思。通假即兼表色。语业亦用惭等相应动发胜思。假亦通声 若萨婆多有实善.恶色。即依报色有业色生。即长.短色以此为体。复众贤师别有长等极微。正量部师别有动色。譬喻论师别有动色非显非形。并如下说 今大乘中若在佛果身.语色声可许是善非归依体。若就因中即是无记。约表心边假通善.恶。故身.语业假.实为体 于意业中有二。一就业。二约勤治。就业有二。谓自性.助伴。言自性者。唯取遍行数中缘三宝为境惭等相应思为体。思有三种。谓审虑.决定.动发。论文虽说前二思唯在意地。后一思是身.语二业。今据道理意亦得有动发胜思。云作动意故发无贪等故。若约助伴即此思俱四遍行。五别境。散地善十。定加轻安。心王.寻.伺二十三法 次约对治复有二种。谓自性.相应。自性唯取缘于三宝能治轻慢惭.愧为体。此有二义。一体胜。二义顺 言体胜者。显扬论云。惭者谓依自增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愧者显扬云。谓依世间增上羞耻过恶为体。唯识.对法文引可知 第二义顺者。俱舍云无惭.无愧差别云何。答无惭.无愧乃至云。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准能治此故正是惭。由斯理顺故约对治说归敬体即惭.愧也。克实即非。若直取惭惭五识俱。岂五相应亦是归敬。说惭行相崇重贤善。五识不能别缘三宝。若云不取行相何别。故正三业为归敬体。不得约思虽遍五识。业非五思何妨惭通敬唯在意。何者论辨业体自简择讫。无处辨归敬说惭为体者。助伴准前。

  第二五法出体者。于中有二。依瑜伽论云。五法者谓相.名.分别.正智.如如。若有漏敬者以名.相.分别三法为体。身.语二业假即相收。名依声立。虽非名等。虽复非是语业。以假从实声由名表故得通名。若取无表即思种上假无表是。若就实业体即分别。若无漏者正智为体。若色若心俱名智故 第二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准法可知。蕴.处.及界.三性.百法皆可准知 问答分别。问出体中长等依于色是假。假身业名等依声假。名等为语业 答长等表于心。故得名身业。名等诠所转。不得名语业 二问五逆业中破和合僧。即是妄语重。三罚业中意业重。五僻见中邪见重。曾无处说身业为重。何故此说偏举身业 答邪见断善胜。破僧损处大。意杀嫌恨深。所以各偏举。此中身业且据世间从事制戒。细犯多发身业为重。所以偏举 又解身业是总。余二是别。举总摄别。并在其中 三问二乘归依得通无漏以不 答一解许得。以自在者在定之中得起五识。何故无漏不得归依。一云不得。三乘真智总不归依。二乘后智多缘帝理。无别功能不能起发身.语等业。无胜用故。此解为正 四问意通三界理显不疑。身.语归依通何界地 答身.语二业通欲.色界。若准九地语业唯初禅。身业通五地。二定已上虽起语业及以身业。若起语业借下寻.伺。故随寻.伺是初定系。又是无记。上地不造下地业故。设无漏者亦属下故。或不系故。身业通四定。以出入息非是遍行上得起身 又解。通上。若上不得作下地善业。四静虑王俱受别脱。岂许无记心得戒耶。既许善心方始得戒。故于上地得有语业。多由寻.伺未必一切皆寻.伺起。又复寻.伺非语遍行。如出入息四定。虽无得有身业。以有思故。语业应同此。引证如下第七论记 要集云。俱舍.正理皆说。爱敬以法为缘虽通三界。此中唯缘补特伽罗故唯欲.色。若依大乘。中阴经说佛入中阴。无色有情郁头蓝等亦入中阴礼拜听法。故知虽缘有情亦通无色。问已入中阴非无色摄。如何说云彼有敬耶。解云经意难寻。今且一解。无生中间所有诸蕴名为中阴。此意不说中有名中阴。以在生死中间名为中阴。如说世间以在世间故。此释不尔。若以生死中间名为中阴。何须云郁头蓝子入先在彼故。又云。依定果色变现似身。依下地定发天眼.耳。借下地识见佛闻法者 此亦不尔。若依有部。眼不下于身。如何色界。眼依无色界身。无色界身非实身根。既无身根眼等何依。若依大乘此亦不许。杂集第二十八界四句中云。有眼非眼界。谓最后蕴。有眼界非眼。谓在卵.胎.无色异生。有亦眼亦眼界。谓欲.色界现得眼等。有非眼非眼界。谓无色圣及无余依。郁头若凡成界非眼。如何现起。现起即眼。非唯是界。若是圣者眼及眼界二俱不成。复如何起。若云是化。如彼定果所变似身。所起眼.耳亦似眼.耳。何须起下 故正解者。佛既不灭现彼中阴。郁头不死亦入中阴。故是化现非实中阴。

  疏解六十二有情。在家等四。一谓在家。二出家。三苦行。四非苦行 习断等十九者。一习断者。二习诵者。三净施人。四宿年。五中年。六少年。七轨范师。八亲教师。九共住.及近住弟子。十宾客。十一营僧事者。十二贪利养供敬者。十三厌舍者。十四多闻者。十五大福智者。十六法随法行者。十七持经者。十八持律者。十九持论者 异生等者。谓异生.见谛.有学.无学。余者可知。故颂云。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

  造论缘起者。真谛三藏解云。凡有六义。一为令法义增长。二为有有情于所造论应得解脱。三为所迷失义令更明了。四为摄分散法义集在一处。五为分别甚深之义令浅易解。六为庄严言辞令义可爱。即疏所述作论六因 令增长者。众生根欲性各不同。或乐多说。或乐少说。乐处中说。故造论者。适众生意集诸法义。或多。或少。或复处中。适生所欲正法则得久住。此处虽灭彼处犹有。故使法义增长。即疏云欲令法义当广流布 二为众生于所造论而得悟者。或有众生厌旧乐新。或乐此说不乐彼说。只是一理有悟.不悟。犹如一金作种种物卖令生乐。前是为法。此是为人。即疏云。为令有情随入正法 三为所迷失义令更明了者。若说未了。令学者迷须更明说。或说有脱误令学者不解。又须明说 又众生有三种烦恼。一无明。二疑。三颠倒。由疑及倒故迷。由无明故不解。为除众生此烦恼等令迷失义得明了故。故须造论。即疏云。令失没义重得开显 四为摄分散义集在一处者。佛法诸义不出三解脱门。摄分散义集在三解脱门中。以除众生三种烦恼。一贪欲。二诸见。三无明。贪是修断。见是见断。无明通二。又是习气 以无愿门除贪。以空门除见。以无相门除无明。声闻所以不得一切智。为不能断无明习故。为断无明转钝成利故。说无相解脱门除故。摄分散义所以造论。即疏云。为欲略摄广散义故 五为分别深义令浅易解者。甚深有三。一所通达是境界。即如如理。以世智观之不能通达故名甚深。分别令易解。二修行甚深。二边之解易得。中道之行难生。偏见之心不能生得中道之解。故为辨说中道之解。为修行深所以造论 三微妙甚深。即无余涅槃果。生死有可度义故非甚深。极果一得永不可度。于不得者则为甚深。分别开示令易得之故须造论。即疏云。为欲显发甚深义故 六为庄严言词令义可爱者。义由言显。若不庄严言词则义不可爱。义不可爱则众生不能信受。犹如真金若不为镮钏等则不足可爱。故须造论。即疏云。为欲巧妙文词庄严法义令起爱乐生净信故 又造论意。义虽有六不出两种。一为摄持正法。二为成就众生 为持摄正法者。六种缘起从后向前次第相生。名.句.文是法。所诠是义。以义显行。以行显果。法是言辞。若言辞有诠次。句.味.名合理。则义趣可观。故造论意为严言辞令义可爱。言辞既合于理。义趣遂令可爱。则使深义易解。即从第六义生第五义。深义既显现易解。则义有途彻。分散者便得集在一处。即从第五生第四义。义既不散所迷失者则更分明。即从第四生第三义。所迷失者既更明了。依于了义得入正位。入正位故解脱系缚。即从第三生第二义。既解脱惑障。则能受能说。既能听受。又能解说。义则弘多。即从第二生第一义 又为令众生成就增上般若故须造论。成般若体有前三义。成般若事有后三义。故造论缘合有六义 成般若体有三义者。有三种烦恼障于般若。一无明。二疑。三慢 为令众生生解脱除无明障。须令法义增长。故第一义成般若初分 虽已解法及义。但于四谛犹有疑惑。以疑惑故障四谛解不得成圣。须释四谛令得正解除断疑惑。疑惑既除成圣之时即得解脱。故第二义成般若中分 虽已成圣断除疑惑。犹起我慢于六尘境而生爱着。起我所心于无我理犹有迷失义。须更分明说所迷失义。令进入修道除我慢等。故第三义成般若后分 般若事。事者业用有三种。一通真实义。二为他说。三安立真实义。此三即是八支圣道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也 自能通达真实义即正见 又能为他解说之时必动寻.伺。故第二事即正思惟 他既得解欲令不退。故须安立真实之义。安立之时须作功力。故第三事即正精进 若义无途辙散而不集不可通达。故须摄分散义集在一处则能通达。故第四义成第一事 若为他说须分别深义令其易解。故第五义成第二事 若欲令他所解不退。须严言词令义可爱便解心坚明。故第六义成第三事 又为成就众生毗钵舍那.奢摩他故须造论。前三义成毗钵舍那。后三义成奢摩他 生死根本有二烦恼。一无明。二贪爱。如次障二。即见.修惑。入见破无明。在修破贪爱 毗钵有三德。一速疾智。二决定智。三微细智 于一时中能达多法义为速疾智。犹如帝释名为千眼非有千眼。以能一时见于千法故名千眼。疾智亦尔。故第一义为成疾智 于境不决定解则不生。须生决定解除疑惑心。故第二义成决定智 智虽决定若是粗解唯解粗境。不能通达甚深之义。又须生微细智达甚深境。若有迷失则智不微细。若所迷失明了则得微细智。故第三善为成第三智 若遂三惠分之。如次即闻.思.修惠。或唯就修.惠义分前.中.后 奢摩他亦有三位。一在定中。二出世。三不退。在定中离散乱。有漏定犹非胜。又令得无漏定出世间故。虽得出世定有退失者犹非胜。又令得无退定 若法义分散难得在定。故第四义摄分散法义集在一处成第一德 若深义隐昧则无漏定不生。深义显了胜定得起。故第五义成第二德 言说是修定本。若言说合理信受师教忆持不忘。则所修定无退。故第六义成定第三德也 又为破为立故造论也。为破者破四种烦恼。一为破迷真.俗无明。亦名迷生灭处无明。二破九十六种外见。三破障解脱见。四破迷因果无明 为破迷真俗无明者。苦.集是俗。于此不了名迷俗无明。灭.道是真。于此不了名迷真无明。苦.集是生处。灭.道是灭处。故为令通达四谛理故破此无明。所以造论 二破九十六见者。是九十六种外道各有所报。为令众生识于正理破此诸见 三为破障解脱见。即六十二见。由断.常见生六十二见。此见正与解脱相违。为令众生离断.常见执。及破此诸见。

  四为破迷因果无明者。十二缘生是因果。欲示生死依因得立无因不立。令离他作等见达生死因果。二为立者为立如方便不动。此有三义。一立如。二立方便。三令不动 如者真实理也。方便者达如智也。不动者若得此方便正见不可动也。

  如首罗长者性甚悭贪。有人就其求乞无有得者。佛知根熟得道时至故往化之。佛为说布施法。闻大惊怖问世尊言。唯有此法更无余法。佛答彼云。我唯以布施为法。如不杀生是施。即是他不怖。及令不盗即施他财。次第为其说十善法。其闻不损己财而成布施。生大欢喜赞叹如来。令人取两粗衣施佛。佛福德感好不感粗。令人取粗只得好者。其意惜好自起取之出粗还复得好。择之不得。乃以好者持用施佛。佛受之竟为说四谛。长者及眷属皆得初果。取诸财宝悉以施佛。佛去后魔王欲坏其正见。作佛形像至长者所。长者见喜。魔为长者倒说四谛。又说苦为乐。长者思惟正见不转。知非是佛语魔王言。汝定非佛。犹如鸡鸣作拘翅罗声 此即是如.方便.不动。为安立如.方便令其不动故造论也。为破破系缚方便。为立显解脱方便。为令离缚得解脱故 又为令得十种智能故造论也 一断背正法意智能。有向邪法断。令不背正法向邪法也 二入正法智能。有舍心者虽不背正向邪。而处中住令入正法 三令成熟智能。已入正法令其善根成熟 四令得解脱智能。善根既熟又化之令得解脱也 五令得五明智能。所以令得五明智能。为破邪论制伏他故 六观罪过智能。自观三业有过无过。用法律约之为令得现乐。若无过失则现世得恭敬供养等 七正愿智能。愿胜好事为令未来一切所求皆具足故 八通达声闻乘。九通达独觉乘。十通达佛乘。此三智能。为称众生根性说法。众生根性不同。随其所宜以三乘法化之 复有论师说造论意凡为四事。一为断众生于四谛疑惑。二为令出恶道。三为向正法。四为断下愿。下愿即是二乘愿。此四次第相生之意思之可悉 又明得造论及不得造论人。凡有四种四人。第一四人者。一无智。二疑惑。三颠倒。四已度。

  无智。即钝根凡夫。于法及义悉皆不解故名无智 二疑惑者。是聪明凡夫。虽解法义。而于四谛理犹有疑惑未得入圣 三颠倒者。有初果人已通四谛但有颠倒。颠倒有三种。一时节。二相。三处所。时节者无常是时节。于无常时计有常故。二相者于无我中计有我故。三处者于不净处及于苦处计为净乐。初果虽除常.我二例。修惑未除。缘外尘境犹起后二故行非梵行。即犹计不净为净。无乐谓乐 四已度者即已度前三烦恼。是无学人。前三人初人是不肯知。第二人是迷路。第三人是僻路。此四人中唯第四人得造于论。若就事为语。凡夫菩萨亦是第四人。故得造论 又四种。一依言殊胜。但能诵文而不解义。譬如鹦鹉唯能诵语而不解意。不能得道最为下劣 二依他胜。附依善人则能行善。依恶人即唯行恶。譬如画人随画师意。若画为坐终日坐。若画为立即恒常立。虽尔可化。以值善友可化入道犹胜初人 三依分别胜。有闻他说一往不解。得解方悟须为分别。如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生必灭。寂灭为乐。如虽闻诸行无常未解所以。是生灭故释彼无常。未来是生。过去是灭。现在是生灭。诸行既有三世故是无常。是生必灭者。更释未来是无常之意。若未来唯生不灭则应是常 又释云。待过去灭故名未来为生。是生必有灭故未来是无常。前三句是生死。第四句是涅槃。作此分别第三人方解 四开智胜者。智惠自能开通见理不待分别。如舍利弗闻阿悦耆说半偈义。于半偈中解千种义即得圣道。此等即是开智胜也。譬如毒蛇伤身如发以毒势力须臾遍身。此人又胜。此第四人正得造论。余三人不应。舍利.目连.迦叶等类皆独觉性。由见佛故方作声闻。故在第四 第三有四种人者。一自恼。二恼他。三自他俱恼。四自他俱不恼。如常见外道为未来报。自苦其身坐卧荆棘等是自恼。如断见外道不见未来果于现世中为自身安乐或夺他财食等。皆是恼他。常见外道行自苦行为自恼。杀牛.羊等缚不与食用祭天等是恼他。俱不恼者得理之人知惭愧故。知恼他得罪。自恼无福。为欲离罪生福俱不为恼。不恼他故。离断见。不自恼故离常见。唯第四人可得造论 第四四种人者。一向下道人。即一阐提必入恶道。二向生死道。即出家外道起见戒取等故回转六道。三向自利者即是二乘。二乘之人乃识出离。但自怖苦疲极化他。速求解脱故言向自利。四向利他者即是菩萨。菩萨以兼济为怀。恒欲利物故言向利他。唯第四人可得造论 四种第四人即是四德。若其一人具此四德方堪造论。一已度德。离一阐提。阐提贪生死。若已度三则识正道故离阐提。二自他俱不恼德。离外道执断.常二见。以得理故。离断常见故。不恼自他离外道见。三开智胜德。离声闻乘。声闻乘人依他得悟不能自达。大利根人于一切法中能通达无量义故离声闻。四向利他德。离独觉独觉根虽利。而无济物之怀大行之人常欲利物故离独觉 又云。摄决定论又明无四失人则堪造论。一不显自德。二无我慢。三于同行中有利他心。四于众生有慈悲心 若无显自德心则离阐提失。离阐提失得已度德。无我慢心则离外道失。离外道失得自他俱不恼德。若见同行无利他方便。为其说他利方便者。离声闻行失。离声闻行失得向开智德。若于众生有拔苦与乐心。则离独觉行失。离独觉行失得利他德。既离四失。具足四德。即是菩萨志求佛果。佛果有四德。为求四德故行四德因。离一阐提行净德因。离外道即行我德因。离声闻即行乐德因。离独觉即行常德因。既行四德因欲自利利他。心不为烦恼所染。常能亡怀益物。若是此人方堪造论 世亲菩萨虽住地前。具前四德亦堪造论。又复世尊说唯识教名为作者。教之主故。世亲等师释佛所说唯识之理名为述者。依教起故。此经.论相对 若世亲等造三十颂名为作者。护法等释名为述者。此论.释相对。今者此中但经.论相对。以护法等释彼颂故恭敬二师。故说诸论诸义之前。须说两师名也。恭敬作者即恭敬法。恭敬述者即恭敬义。法是句.味.名。义是句.味.名所显之理。作者先说句.味.名言教在世。作者若已入涅槃。后人于此言教不能得解。述者更造论解之义意方显。故恭敬作者应敬法。恭敬述者应敬义 又众生根有利有钝。钝者有信根。利者有智根。有信根者识人不识法。有智根者识法不识人。信根粗而多。智根细而少。故信前智后。五根之内定.念.精进成就三惠。随前信根随后智根 言成三惠者。若心散乱则听闻不入。必须敛心方生闻惠。即以定根成就闻惠。思惠思择善之与恶简恶取善。若不系念则思惠不生。即以念根成就思惠。修惠正灭恶生善。若不勤加功力则恶法不灭。善法不生。即以进根成就修惠。言随前后者。随有信根此三成之。随有智根三亦成之。信根识人不识法。其根既钝不能思择理之是非。若闻圣人及聪明人说。为信能说人故。即信此人所说之法。既依人取信故。名识人不识法。钝根者既依人信法故。说论之前须先说作者及述者名。令恭敬两师。恭敬两师即恭敬法.义。智根识法不识人。其根既利寻文求理。自知理之是非。不依人取信故。名识法不识人。利根者既识法。则应谓此正法是圣人及聪明人说。故须为此人说作者及述者名。令恭敬两师。既恭敬能说人。于所说法义弥生殷重。◎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末)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论今造此论下有三段文。西明云。如次安惠.难陀.护法。本疏有等。要集云。二不同者所承有异。然彼有说皆有等言。意或不违 今谓。西明若云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当。十师俱释本颂。岂余七师不明本师造论意耶。本疏主是糅论文人。故定说是。既不言唯不违本疏。等言定是。何须言或。

  言有迷谬者。疏有二解。初约人。后约法。人即据能迷说。起痴.邪见摄属于人。约法者据无明不解名迷。邪见不正解名谬。据惑分二。然总是法。俱约能迷说。

  西明云。问二空即是我法二无。如何说无为迷悟依。解云谁言说无为迷悟境。此说二空所显理性是迷悟境 此未必尔。何者于空执有何非迷境。达此空无可非悟境。若非为境。违下第八云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又下第十云。余虽亦得作迷悟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说。非谓全非。今解。此据根本迷悟之境故说真如。由要证真方了俗故。加行缘空不断惑故。故说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据实二空及二空性俱迷悟境。

  问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本疏中解通约余师。此初段文不唯安惠。故总相说。若据安惠枢要中有三解。第三云所知障中种.习为重。现行名轻。由二障种.习余现行得生。若断种.习现行永灭 要集云。执.障有现.种。如何习.种说名为执。现名余障。稍乖此文 此意执.障俱有种.现。不应执种.习独得执名。现行不名执但名余障 今谓无过。不说现行不名为执。但是种.习重执之余名为余障。以其现行轻而易伏有不行时。若论种子不妨现在。若断种子现行必无。故现行轻名为余障。故由有种二障具生文极相符。何处乖反。

  西明释云。安惠烦恼执狭障宽。所知障体即与法执体无宽狭。今约别烦恼说故不相违 要集云。顺文义者有释为正。此意以烦恼障别头贪等我执断时彼亦随断故。云彼障随断故顺文义 今谓不尔。前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若但烦恼。何须云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即应云若证生空彼障随断。又所知障障.执相似。何须言二重。一障有重故 今又助释。安惠有障非执者。如佛地论障所得果亦名为障。即所知障所起三业。并所得果。及见.相分。虽此所执亦名随断。如于遍计说断之义。

  又二障体。佛地论云。烦恼障体。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二所发业。三所得果 若此论下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以为体性 西明云。如此二论障体不同者。护法就正障说根本.等流以为障体。亲光通据障及眷属故障.业.果为障体性 若准此释亦未尽理。护法初出障体且据胜说。非不取业及果。以不说唯故。又下明十障中说断恶趣杂染愚。云应知愚品总说为愚。明知障品亦说为障。又此据自性断故。但说根本及随烦恼。佛地论等据三断故。若所发业并所得果。故不相违。若根本.随惑名自性断。若所发业名相应断。据不善业作如是说。若其善业亦缘缚断。若所得果名离缚断。由自性.相应断显有余涅槃。由缘缚断.及不生故显无余涅槃。

  问言彼障随断者。要待执除。彼非执障随彼说断可不如是。若不如是便违论文。若说言尔即有二难。一问如二乘渐断修道九品惑时。前八品道断迷事惑。第九品道断迷理惑。准此即是非执先除。是执后遣。如何可言由我法生彼障随断等。我执断时惑方遣。可说末障依执生。执未断时惑已除。此应不由于执起 第二问大乘菩萨第四地中方断身.边。至第五地方断害伴。若害伴四地断。诸障随执生。害伴五地除。如何随执断 答云。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者。据依见道及究竟说。彼非见道等故不相违。

  证真解脱者。声闻.菩萨各别简之。且简声闻者。具足三事乃名大般。今二乘人不能证彼真如理体。但能悟此真理体上离烦恼障染覆义边名证解脱。以二乘人不能证悟法空真理。但能悟得生空一分。虽得生空又不知亲证。但名解脱非真解脱。

  简菩萨者。十地菩萨虽能具证二空真理。变易生死犹未离故是真非解脱 又二乘得无余之时身智永无故是解脱而非真。

  菩萨证二理烦恼未尽是真非解脱 如来双异故真解脱。

  得大菩提者。二乘生空智是菩提非大。凡夫有漏智等虽通缘一切法。行相虽宽大非菩提。非正觉故。佛具二故名大菩提。

  问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体俱是择灭。起金刚心断烦恼时即证二理。何故乃言身智无时方显无余涅槃耶 又问无余涅槃是所证理。今言二乘证得涅槃必须能证。身智既亡说谁证得 答初问云。据实此二涅槃。金刚心后解脱道时即已证得。然无余显要身智无。非是已前曾未证得 答第二问。谈实得灭身知不无。可言二乘得无余灭。由身.智在无余不显不言彼得。身.智无时无余方显。虽无身.智今于果谈因。从因谈说故不相违 问菩萨得无住处涅槃已不 答得。何以得知。摄论智殊胜中云。菩萨远离如是处所。般若.大悲皆具足故。能正安住无住涅槃 又辨菩萨.声闻智差别中云。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 若尔亦云菩萨四毕竟差别者。谓住无余依涅槃界无断灭故 答此非成难。下论释中又若诸菩萨得成佛时所证法身。穷生死际无断尽故。无住处中真云菩萨住。不言成佛故。又杂集论.及大庄严第九解大悲云。是故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

  西明云。本业经说。金刚三昧名为等觉。此意既云等觉与如来等。如何得云佛果智胜解深密经第五说。由解脱身故。彼二乘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 准此等文二皆非胜。如何总言二胜果耶。解云解脱实无差别。同断烦恼所证得。而说胜者从能证智故不相违 此解不然。若从能证智者应名菩提。菩提断俱名菩提。又此意说真解脱者。简二乘人所得择灭。不得障尽所显真如真实涅槃。故涅槃经云。声闻之人有苦有谛而无真实。胜鬘经云。言得涅槃者去涅槃界近 明知不得真实涅槃。今者说此真实涅槃名为解脱。故名胜果。又复解脱二乘。得或障解脱未断习气。故非胜果。大乘断习并所知障。故名胜果。故入大乘论云。如来解脱胜于二乘。断习气故 法华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解深密云解脱等者。据断烦恼假解脱说。故不相违。然次论文别断障得者。据胜显说。前且总说。亦约离所知障故解脱胜 西明云。三藏解。等觉者。无间.解脱同断一障。故言等觉。非谓解齐名之为等 今又助解。约所证理后更无障障所证理。故见分明。不同此前犹有微障见不了了不云等觉。此云等觉但约根本。非据后得。今此菩提意说。后得一切种智不同前故。名为胜果。

  西明云。至千二百年清辨菩萨。依诸般若及龙树宗。造般若灯论.掌珍论等。破无著等有相大乘。当时护法依深密等成立有宗破彼空义 今谓不尔。清辨三性总说为无。可得云空。护法三性非皆说有。何名有教。又若名有与初何殊。由此应说护法依彼瑜伽等论成非空有。依圆有故非空。遍计无故非有。如中边颂等 西明仁王般若经疏中云。破瑜伽师全立有故。护法释广百论中明不空有。广如彼辨 亦不应尔。岂可护法解过弥勒破瑜伽师。但彼论中云破瑜伽师者。破余后人学瑜伽者。一向执有乖瑜伽故。名破瑜伽师。非破弥勒菩萨所说瑜伽。如理门论云破古因明师者破古余师。非破弥勒.无著等师 又假叙清辨立识空量云。内识非有。宗。能所取中随一摄故。因。犹如外境 又量云。真性有为空等如掌珍论。此如后辨 今谓。前量若以缘生内识为有法。因即有他随一不成过。护法不许内缘生识能取外境故。若立实能取识。即有相符极成之过。故第二云若执唯识是实有者。亦是法执。既云执实有亦是法执。明无实能取识。今以能.所取因。立同外境无故是相符。既有此过。不得与论主作比量相违过。

  论。或执诸识用别体。同西明云。有说八识为一。有说但执六识为一不说七.八。虽有二解取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释云。唯除别有第八。故彼论云。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识。故知别有第八自体。虽无正文。准理第七离意别有 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为正 今谓不尔。若无唯言可如所会。既说唯除别有第八。更许离六别有第七。乖论唯言 要集又会。如深密经文唯显说第八与六。意中合说第六.七故。彼意唯信有第八识。本未信有第七末那。故世亲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 若尔那知世亲不依楞伽所说第八与七如水起浪。执七为一。唯除第八。又复无性但言此中无别余识。那知不依一类诸师。依楞伽经如水起浪。八识体一 此论但云诸识体同。诸言无简 又无著摄论云。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 依彼论文即云说一意识。明不许多 又云如意思业。只说意思分为三业。非别二思。若许余识。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无性但总说言无别余识。世亲摄论唯除第八。更别师义。如古因明师立能所成。多少各别非皆相似故。古一意师亦应如是。非可违论说六为一将作正叙。

  或执离心无别心所。本疏云。经部师云。唯三心所。又云。受.想.行信.思等心所 要集云。如何得知立三.四等 见不引文即云如何得知。如彼西明所引。何知本疏不见彼文。恐烦不引。徒设徴责。

  疏言依大般若八啭声中释世间云是世间出故名世间者。以五蕴体即是世间。非是五蕴别从世间而出。以五蕴体是世间故。五蕴自现之时名世间出。如世说言圣人出故。准八啭声即体声也 造世间故者。以从蕴上起诸烦恼。烦恼生业造作当果名造世间。即业声也。由世间者。以烦恼等是五蕴具。能造五蕴蕴从彼具故名由世间。即具声也 为世间者。以为蕴体堕在世间故名世间。即为声也 因世间故者。过去惑业体是世间。从彼招感因于彼故名因世间。即从声也 属世间故者。系属世间故。即属声也 依世间者。以刹那生灭后依于前而得起故名依世间。一切诸法皆七转声之所目故。第八呼声以召彼故。更无别义故略不说。

  又难有五。一为不了义得显了故。如言此文有何义耶。二语相违故。如言何故世尊先说与今说异。三由道理相违故。如有显示四种道理相违之义。四不决定故。于一种义于彼彼处种种异门说故。五者究竟非现见故。如言内我有何体性。而言常恒无有变易如是正住等。今此设难即第二三。

  由假说我法。此之颂文科判。如疏及枢要说。释此颂文虽有十师大类分三。谓安惠菩萨就依他中唯立一分。难陀.亲胜等立于二分。陈那等师立于三分。护法准下虽立四分。然随于古释依三分 且安惠云。相.见无体。能所取故。故经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无。此说有为及以无为二种为有更无余法。佛能证知离虚妄故。以自证分缘真如时。更无见.相分。无能.所取故。缘自证时为后得智。无二取故亦无见.相。犹此相.见既是虚妄。即遍计收。依他之中唯自证分。既有二分皆是妄心。故三性心皆许有执。除佛已外并皆有执。何以得知。准多经论。第五地中断于下乘般涅槃障。求涅槃者既是善心。若其无执何须说断。八地已上除加行心。加行心善。既说言除。故知有执 又复世亲造缘起论许三性心并无明俱。故并有执 问既除佛外皆悉有执。十地无漏心有执不 答有二解。一云有执。二十唯识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既云不知如佛境。明无漏心亦是有执 问既许无漏复名为善。何有无明 答简余重故。如有漏乐受亦名为苦。行苦摄故。如有漏善亦名不善。胜义不善故。故名为善及无漏者。亦简重故 二云虽通三性无漏心无。故下第八云八识心.心所有漏所摄皆有执故。既简无漏心故不说有 问岂无二分耶 答准下第九解真见道。叙异说中不立二分即安惠等。故无漏心不许有执。然二十唯识云不知如佛境者据有漏说。或非明了不得如佛。相传二解 准此唯佛不有二分。故知我法不依佛说。无二分故。证不可言故。执习断尽故。施设我法唯在于余 除佛已外于计所执总无之上。别执为我及以实法。世尊除此虚妄执故。于总无上假施设为圣教我法。故经颂云如愚所分别。颂证余妄执。为对遗愚夫所执实我法。颂证佛说意。世尊离执故。无相.见分故。故不依佛施设我法 若尔何故名如来等 答为对遣余执实如来故施假号。如对法论说我之义 问佛无相.见谁能说耶 答准此应同无性等释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佛实不说 然安惠释。假我假法。世间愚夫。于自证分上妄生相.见。相.见本无。不了此空执有我法。我法别无 或执相.见别二。以为若我若法。故名别无 相.见总无为别我法作所依止。以此我法依相.见故。名别无依总无。而假立为世间我法。以无依无假立圣教所说我法。虽迷.悟异俱依于无 又此安惠以外似内以无似有。相.见体无似内心执有故。法准同。圣教我法以有似无 若护法释具如疏辨。然疏判云。此上二解。第一解云。我.法二假乃属于说。唯假言说以为我法。彼体都非者 此意释云。世间我法说所执相以为我法。我法本无唯只言说圣教虽说所缘见.相蕴等诸法以为我法。蕴等实非若我若法。但唯有言故云乃属于说 第二解云。以所说为若我若法者。此意解云。所执外我法无。世说我法者。随自情执我法之解说为我法。无彼所执我法可说。以我法无依内情故。以无依有假。故但说情。圣教所设依识等上有我法义。义依于体。即义是别。识体是总。以别依总。故说别义以为我法名义依体。此既说义以为我法。故不在言。有彼体义为所说故 又护法释。以内似外以有似无。向外似故。相.见是有似外我法我法是无。此意圣教所说相.见而体虽有。愚夫所执实相.见无。以执实有能缘所缘为见.相故。今护法意相.见缘生假名相.见分。从彼愚夫所执二分故。云以有似无。

  论。及了别境识。要集叙。有说下一识字通三能变。有云。前云彼依识所变。三变通名。此云识者。唯属第三了别能变。以心.意.识名体别故(要集但叙而不决断)。今谓。释非。所以者何前标我法依识所变。次辨能变识体一多本欲释前。不拟别解心.意.识号。故下释云此三皆名能变识故。又心.意.识了名之通故。随增立名。余处说别。此处据通识之名体不得云别。

  法谓轨持。本疏释云。轨为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此意能有屈曲轨范表彰差别生物解者随增名轨。不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名为持。持自性故。缘无为等生解之时通得名法。不是定说无及真如不能生解故名为持。今于总一法名分为轨持。不尔轨持二言何别。又以轨持疏有四对。不是如次配前轨持。但随所应为其四对。准义配取。并枢要中圣教世间对 枢要解云。此中皆依增上义说。前四解通世间圣教。第五别配 若解此释。西明引立无亦名轨。如因明论立我为无。亦得名轨。徒设劬劳 有解不得本疏主意救此义。云以我体无为疏所缘缘以无体故不能生解。亲缘有体生解名轨。亦是徒施 有云。复引瑜伽论轨通有法.无法.有为.无为.若有.若无俱名论轨。亦应自息 要集复云。有说四对辨持.轨异。无为.无法唯持非轨。义即难寻。复引楞伽真智缘如。乃至云后得智缘远从本质生解名论轨亦无有失者 此不异前何烦广说 又引瑜伽五十二云。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乃至意.法。答由能轨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五识不行通为.无为既欲证无及如名轨复引通语如无轨言。不解本释徒为证据。应寻前解。经论无违。

  释我谓有情命者等具如枢要。十种生中。一生云何。谓胎.卵二生初托生时(谓初入胎)。等生云何(谓住胎卵内)趣生。谓从彼出(谓出胎卵)。

  枢要我差别有十七。今又加之。大庄严论第十一云。见者.闻者.觉者.识者.食者.知者.说者.作者。此虽说八。见者.知者.作者与前说同。闻.觉.识.食.说者五别。前十七上更加此五有二十二。虽未见文准大般若等。既有使作.使受者等。加使闻者等成二十七。理亦不违。

  圣教中我有凡圣别。且圣教中施设凡我。即三界.四生.四姓.四有等是 施设圣者我差别者。且辨声闻广有二十七贤圣。集总颂曰。信.见.身.惠.俱。向.果各有四。七返.家.并种。中.生.有.无上。退.思.护.住法。堪达.并不动 二十七贤圣(若方便有二。谓随信行.随法行。若果差别有二十七)。一信解(此是随信行人修行至果位。即钝根之人)。二见至(此是随法行人至果住亦是利根之人)。三身证(此是不还得灭定者)。四惠解脱(罗汉未得灭定者。唯断烦恼障未离定障故。通利.钝二人)。五俱解脱(得灭定罗汉定惠二障俱解脱故。亦通利.钝二人)。四向四果者(此八俱通利.钝二人)。此八前五为十三 十四七返有。谓初果极多七生人.天。然后得无学果。或亦不定 十五家家者。即预流果进断修道三四品惑入一来向而经生者。或天上家至人中家。或于人家至天上家。于欲界中天.人二趣。决定往来极二.三返。得无学果故名家家。若不经生俱名一来向不名家家 十六一种子者。唯有一生之业名一种子。亦名一间。即一来果进断欲界修所断惑。至七.八品入不还向而经生者。或人或天唯受一生即般涅槃故。唯有一隙容此一生名为一间。若不经生但名不还向不名一种子 十七中般者。于欲界身得那含果。命终后生色界中有得般涅槃故名中般。以生结已尽起结未亡。以生结尽故不受生有。以起结未亡故但受中有 生结者。能润生有之惑。此已尽故名生结已尽 起结者。能润中有之惑 云何名起以于现身起此烦恼润中有身故名起结 或令此中有起名为起结。此未尽故名起结未亡 此有三种。一上界中有才起即得圣果而般涅槃。二中有起已为往生有才起思惟圣果现起即般涅槃。三思已欲往生有。即得极果而般涅槃 十八生般者。生色界已便般涅槃故名生般 十九有行般者。生色界已数数起行。断惑得般名有行般 二十无行般者。生色界已不数起行。由串习力能断随眼得般涅槃名无行般 二十一上流般者。从初禅生乃至非想名上流般。于中有二。若乐惠上流极至色究竟。由五品熏禅生五净居得无学果而般涅槃。不生无色。若乐定上流即极至非想非非想不生五净居。上至无色得无学果而般涅槃。此二俱定性二乘 二十二退法者。钝根之中极下者遇缘即退名为退法。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必退失现法乐住。即是世间静虑乐。非退圣法 二十三思法者。恐退失现法乐住。常思惟圣道故。若不思惟即失。思即不失 二十四护法者。作意护持。恐失现法乐住。若游散.放逸不护即失。若不游散不放逸护即不失。

  二十五住不动者。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持刀若不持刀。皆不退失现法乐住。亦不能转钝根成利名住不动 言持刀者。谓有圣者厌患身故。自手持刀欲自害身故。不持刀者不为此事故 二十六必胜进者。若散不散皆不退失现法乐住。必能转根至不动故名必胜进。亦名堪达。谓堪能转根至不动故 二十七不动者。既成利根若散.不散终不退失现法乐住。毕竟不为烦恼所动故名不动 问云何名身证 答言身证者。萨婆多云。以得此定六识不行。唯有色根及命。于此身边有得得此灭定故云身证 问何不依命根 答以非色非心不可还依非色非心。若大乘师不言身边有别得得。但显得灭定者得理更亲。如身根取境。从喻为名名为身证 问如有部欲.色有身根。依此得灭名身证 答无色虽实无身根不入灭定无身证。大乘既别。无色亦得证有身证。

  增生损生者。欲界修道烦恼分为九品。将此九品以润七生。初上品惑以增盛故独润二生。断此品时二生便减。上中.上下此之两品共润二生。断此惑时二生永绝。通前二生减四生也。中上一品能润一生。若减损此一品五生已退。下五品在名为家家。中中.中下共招一有。若断此二下三品在名为一往来不名家家。下上一品唯感半生。断此一品即名一间。以有下中.下下惑在故。下中.下下亦增半生故名一间。初果极有无越七生。余不定者七中不说 已上据大生说。人天两报合名一生。若论中有人.天别说乃有十四。一一生中皆有中有人天各七。若兼本有二八生。此上略举未细寻文。如有误处当可正之。上依随转。大乘无文。据大乘宗未必如彼分品润生。何以故。瑜伽云全界一切烦恼皆能润生 若如彼说上上品惑能受二生。预流果人余惑谁遮不令共润。但上品润故应总润。犹断一品余惑但能润于五生。力势渐微。余者准此(当更捡文)。若大乘中或说五补特伽罗.七地.十三住.或四十二贤圣等。

  法种种相谓蕴处界等。此说善巧诸论不问。依瑜伽论二七说有五善巧。加处非处.及缘起善巧。如般若心经或说为六。于此论中加缘起.谛.及无智.亦无得。即四善根中能.所取观善巧。此约三乘 或无智得但约大乘作唯识观 若瑜伽五十七说六。于前五上加根善巧 显扬十四说七善巧。于此六上加谛善巧。故彼颂云。于诸蕴.界.处。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若辨中边有十善巧。颂云。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根.世。谛.乘.为.无为。是名十善巧。

  论。此中识言亦摄心所。本疏意云。外问我法所依内能变相岂无心所。此意难言。心能变见相。依此上立我法。心所变相.见。何不依彼立我法。今答此难。此中识言亦摄心所。何以故。定相应故。心起之时非定有所。如贪.信等心起之时随与一俱。非一切时恒贪.信并。故举心王摄于心所。不举心所摄于心王。西明云答外难。难色等依心变。摄本名唯识。心所非心变。心所非唯识。故今释言。此中识言亦摄心所 此未必然。何者乘前为难。前云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答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乘此即难。识转变见.相。依之立我法。心所变见.相。何不依彼立。此下即答。此中识言亦摄心所。文势相连 如西明释终有此难应更须通。又未释变义及以唯识。何有斯难 或可。外难。相.见识所变。依之立我法。心所非识变。应非立我法。故答。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 此亦不然。若前言依识立我法者。可言识摄所。言所变非变为难不齐。故本疏解正 要集云。二疏意同 读不审细 要集又云。言定相应故下释所以。谓彼心所虽非识变。而定相应亦得识名。又问云。色等心所变摄相明唯识。心所定相应。摄所辨唯识 解云非倒。色等唯一分。随彼能变说唯识。心所具三分。不随彼识名唯识。谓彼心所见等三分具足成故。受等各各自成唯识 此释不然。以具三分故名为识。心所具足三得识名者。何故但云识有八种。又违下第七不离识故释于唯识。

  论。相见俱依自证起故。问相.见二分为同种生。为别种起 答有三师不同。一师云。见相同种生起名唯识。若别种起既与识殊何名唯识。此有二类。一三法同种生。谓本质.影像.及见分三。二两法同种生。谓相.见分 三法同种者。且眼识起时缘于色境熏成种子。种子有三功能。一能生本质。二生自相分。三生自见分。两法同种者。但自相.见。不生本质(谓缘过未.龟毛.无等)。或虽有质。质本有生。不能熏故 问前三法同种生者。有二过失。一第八相例失。眼识亲缘色相.见同种生。本识亲缘色亦应同种起 答眼识自能熏相.见同种起。第八不能熏见.相各别起 问若尔眼不缘八见。八见.相别起。六既通能同。八见.相同种 答第八见.相亦同一种 若尔二诸法杂乱失。如第六识一刹那中缘十八界。质与见.相既同种生。故十八种成杂乱失 亦有三界杂乱过失 若依第二不生本质本质唯旧。亦有二失。一违教失。若前转识不熏成彼第八本识种。违阿毗达磨经云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因性。亦常为果性 二者界杂乱失。又若见分与相同种。如在下地起上天眼。既许本识缘彼二根以为相分。即欲界本识与彼二根同一种生。上界眼根与下界识同一种过 若言第八不能熏故相见别种。一前言不简。二违理失。八俱有相何有不同 第二师云。见.相别种 若尔亦有三过。一假法种生失。如缘极微极微无体。但假想惠折为极微。唯识下云非谓极微有实自体。又瑜伽五十四云。建立极微非由有体。是故极微无生无灭。若此相分别熏成种后生现行。极微有体亦有生灭。缘不相应过亦同此二违圣教失。显扬十八云。谓诸极微但假想立。自体实无 瑜伽五十四非由有体。若别种生即成有体。故违圣教 三假法能熏失。既假想惠安立极微。相分是假许能熏种。即违第二假法如无非因缘故 第三师云。见.相二分随其所应种或同.异。如缘龟毛.菟角等。相与见同种。以无自体相分复假。不别熏种。但随见力带同熏种。如缘五根有为实体。相与见分即别种生。以十八界定异因故不相杂乱 然相与质。一云同种。一云别种。虽有二义相.质种别理亦应好。以亲.疏缘种各别故 如缘第八相.质同种。即许一种生虑.非虑 亦有二身根等俱失。以相与质既同种生。何不二身根等 若六缘时相分是假。即有一种生假实失 此言假者非如瓶等。以能熏故。但无根用不发识故名之为假。由此相.质或说同.别。然于此义应设劬劳 又解若相与质同种生者。如眼等根第八所变是因缘故实有根用。若起相分因第六生。虽与本质同一种生。以第六见为缘起故。分别变摄故无实用。非无体假故无假实同一种失。

  然同别种 复有种别性与见同 或复性同而系.种别 或复相分性随见质判性不定 或虽有质。相.见同生不生本质。由此不定故。三藏法师以为一颂显此差别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释此颂文如枢要说。以义稍难故更广之 先定性境后显不随 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 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种生复因缘变。名为性境。眼等五识及俱第六。现量缘时得境自相。即此相分亦是性境。相从质故。余法准知 如此相分有四不随。一不随能缘同善.染性。二不从能缘同一界系。三不随能缘同一种生。四不随能缘是异熟等 于中虽有与能缘心同界.同姓是境自性。不由能缘心力是此性.界地等。名性境不随心。且如五识通三性。相.质俱无记。不从于五亦通三性。余准知之。虽五识身无记性者。缘五尘境其性虽同。而相.见分各守自性。不是随彼能缘心故方成无记性。余皆准知 若独散意识缘自界五尘等。但是彼境自住自性非得自性。然性.种等亦同五缘。

  释第二句。谓能缘心但独变相。无别本质第二。虽有本质。然彼相分不生本质。以彼本质是不生法等。此等相分。及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应五数所现相分。但与能缘同一种生故。名独影唯从见。如独意识缘彼空花.及无为等。皆与见分同一种起 或无为缘是第三句 或是第四 缘第八识相应五数。或第四句 缘空华等此等影像有四从见。一从见分同是善.染。二同一界。三同一种。四同异熟及非异熟。以不生本质但意识所变。此之相分由能缘心。故是此界性等。摄相从见故。名独影唯从见 问如空花相分为色为心。若是色者何得同性。若是心者本意缘色。云何变心相分缘耶 答虚妄计者。是遍计色。泛尔缘者。虽非遍计是彼类故。亦彼所收。以彼同种故同识性 又遍计名是分别义。非唯执心。不尔摄法有不尽失 如似热病坏眼等故非黄见黄。非黄见黄是第六识。非是眼识得自相故。此虽非是法执之心。亦得名为遍计起色。然所熏种随本质收 问如后得智缘诸无为自共二相。及缘凡夫所缘空华菟角等相。是何法收 答缘无为等所有相分.法同分收。以体是假。法同分宽故。不同有漏非妄缘故 或缘空花等亦是遍计所起色摄。遍计之言是分别故。二解任取 问如身在上界以上天眼缘欲界色。此色相分为何类收 答一云。虽非独影相亦从见。以彼定色不生于下。地系别故。此从于见同一界系非同一种 若尔云何缘自相境耶 答亲杖本质名得自性 若尔后得缘无为等相.见应别 答虽得自性。元不生故 二云。性境不随心。以杖自八所变之色为本质故。别成种故。性自无记不由心故。又既通果实是上界似下界故。以天眼通作用胜故。上得似下。不同缘上要引通果及定果相同彼方缘 又解所起相分而是业果。虽天眼通眼识所起非通果色。以缘欲界业果色故。但由通果心所变起是彼识缘。如业果眼所起眼识带定通果色之相分。何妨通果心带于业果色 前二解胜义难更思 问如有无漏更互相缘。及不相应相分何摄 答亦二解。一云法同分。二云遍计色。前释为正 问既色中立遍计。心等中何无 答色聚非缘虑。遍计同彼立遍计。心法唯能缘。遍计非缘故不立。不相应法可许立之。言二十四且随胜立。如诸心所随胜立故。又随其所应。亦属彼能缘心 问上地散眼耳缘下地不。若不缘下。云何上得见下。若缘于下相分何收。答散不缘下。以极远故。言上见下据通果故 又解散眼.耳识亦可缘下。如见下三灾生异想等 杖自他质二解不定。系从见分上地所收。有漏异界不随增故 有说下系。托下地相熏成下故。非漏自性故不随增。然难思之。

  解第三句。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杖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如第七缘第八。是摄相从见有覆性。从质无覆性 问影依于质起。从本名无覆。影依于质生。从质名异熟。答无覆是性类。影.本俱无覆。异熟据酬业。影像非异熟 问异熟据业引。影像非异熟。无覆是报体。影像非无覆 答性类是宽。本影像俱无覆。异熟性局。唯本不通影 问五识缘五境。相即不两判。七杖第八生。相不两性判 答五缘之境但境性。唯是性境不随心。七缘之境。境通虑.非虑。具二义故随两判 问因五但缘色。唯是性境。境非两判。互用通缘于六境。相分应通情.本判 答互用缘虽称境相。既通多法即随应。未互用但缘于自尘。故说五缘于性境。若独头意识缘境宽通亦第四句 有云。带质通情本中。如现相分离质离见即法同分摄 问若尔同分应通实有 答计亦无过。如名色支唯种无记。不妨第七亦在名收 又解不尔。第七在名色据现假非支。同分不相应。唯假不通实。若以现相不能缘。非心非色法同分。一切相分不能缘。种子等应法同分。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不可说离见.质判。定随一故。非法同分。此释为正。故判第七相离见.质法同分收。此非正说 今又助释。言带质通情本者。如有无漏互相缘相。如第七缘八。无漏相分从见是善无漏从质即是无记。余准此知。故云带质通情本。又设有质。相与见分或随不定。为无为.漏无漏。准义思之。若依本释。漏无漏等互相缘时。即第四句。

  性种等随应者。通释前三句。谓前三句中。随其所应判性.种等不可一例。有性.界随心种不随。有性.种随心界不随。有界.种随心性不随。有三俱随。有俱不随。且如第八缘天眼.耳。性随种.界俱不随 问五.六无记缘五尘境得自相时。性不随心。云何第八性随心耶 答八本余末。又五.六识体通三性。八识因位唯无记故。如因七缘八。性同不同。通情.本故。界同种不同。如斯等类思之可悉 又七缘八以相从质是无覆。不得从八是异熟。故云随应 又作四句分别。有性境不随心亦独影唯从见者。谓第六散意与五同缘。即于此时缘菟角等。及第八识心王。性境不随心。心所独影唯从见。相分是假无别种故 问如第六缘第八心所相不缘彼见。此所带相为同别耶 答从能缘心同一种起 问缘彼见相。即许与六见分别种。此缘彼相云何同种 答以相分假从能缘起。与见同种 有性境不随心亦带质通情本。谓散意识与五同缘。即于此时并缘第八等 有性境不随心亦独影唯从见及通情本。谓散意识顿缘十八界。望与五识同缘五尘。名性境不随心。缘七心界即通情本。望不相应等即唯从见 问后得缘如相是何摄 答或通情本。从质名无为。从见名有为。以许无为依识假立。或复约性随境随心。有漏缘如亦可准此。若约种辨。即唯从见 或第四句 无分别智缘真如时性境不随。质善无为。智善有为。见独成种。无相可熏。得性境故名不随心 问初禅眼等识依彼上根缘彼地色相分是何 答有两解。如前上地识缘下。一云上地系。缘彼色故 应有随增 不是随增非漏性故 起染如何 若生上者已离下染故。若在下地缘上色等。眼.耳通果亦伏染故 俱生可伏见惑如何 设纵不伏起退定故 一云随心下地系故。以能熏心是下地故 如何缘上变下相分。又应不得彼自性故 由定通引任运缘上故得自性 二俱难。解 问既在下识云何上缘 答惑由他定通力引故 问梵天来下其事云何 解云。以下界色粗不为上依。自变为上地自身依之。即上地器依下地器为增上缘 问既来下界岂不缘下。如马胜往上。许缘上故 答亦缘下 问既尔相分是何所收 答上界所摄。以欲界无通果色故。准萨婆多即欲界摄。有通果故 问下界缘彼上界身器。是何句收 答性境不随心。由彼所引起定通果色为相分。属彼本质性界及种皆不随心 问第八可尔。既许眼等亦得缘上。相属上地岂非有漏异界随增 答色相不是漏自性故。或约业力异界不增。定通等引互增不障 又解但由上引第八通果。眼等杖之所起相分自是业果。属于下界无随增失。如通力变为鱼米等。引第六识通果之色为第八质。或虽即杖他八为质。即业果色是欲界系。第四卷云香.味.触三而为段食。唯欲界系故。二解任情。道理亦难。应可思择 问下界第八缘定通色。同时心所相分是何 答随能缘心所业果。同种同下界系。不别体故 问独头散意缘过去境及于五根相分是何 答是随其所应。准前义释。

  释独影唯从见中。西明云。缘极微空花等所有相分皆熏成种。问既从种起。云何极微等说之为假。解云。以不生质故说为假。据有种生相分成实 今难。若云不生本质即为假者。异熟心.心法等应假非实。以各不能熏成种故。若云彼犹缘虑等故是实非假。即不由成种生质不生名为假实。又五识异熟心缘五境相。一非缘虑。二不能熏应假非实。此既非假彼云何然。若以独相分无质碍用名为假者。即法处中自在生色。论说无碍应假非实。若许尔者。八地已上自在所变金银乳等应非实有。又复且如色等之中。若质若相有假有实而色聚摄。如无为缘相分何摄。若无为摄现有生灭。若言色法现缘无为云何名色。若云心法为难亦尔。若云同分。岂有同分从种生耶。又若极微别熏种起复有五失。三失如前一向别种说。第四不如理思失。五十四云。由五相知。名不如理思惟极微。谓于色聚中有诸极微自性而住。应知名初一不如理思。既从种生即自性而住。五违正理失。论云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折至不可折。假说极微。本无微质。但以假想立为极微。即熏成种有极微色。应实无我妄计遍空。相熏成种生遍空相名遍满我。许即违教。有遍满我。不许违理。俱心假想。何不成种 要集又云。杂集所说十八界种各各不同。必无意识不从二缘。缘无为影似无为故。于百法中无为所摄。他界缘.无漏缘。虽异地无系而不离色等。缘一切无法。定必有所无不离色等。故与见相必不同体。强分别心得缘无等。所现相分具四缘义故是能熏。既得自熏何用见种。故依西明不依枢要。此等过失准前应知。恐烦不述 又云。然所变相能熏不熏总有三解。初二解非。要集自断。第一解云。缘菟角等独影从见。然异熟无记劣不能熏。胜者能熏。例圆镜.成事。以观察.平等杖因八.五缘他身土及佛说缘亦得成种。第二说缘无。一向影从见。如枢要解 第三解云。有质.无质.他界.有漏.无漏.无为.无法。所现相分除劣无记。余一切法具四义者。皆是能熏。云此说胜。不违教故。理遍通故。前之二说有力不熏成过失故 今谓此判不应正理。若已相分除劣无记皆别熏种。如缘假法不相应等。既有相分能熏成种。种何法收。若不相应摄。即各有体非三分位。从种生故。若非此摄复在何收。成种义齐。非是彼法不应道理。又他界缘散非他引。相别成种是何界摄。若他界摄不应异地心熏成他界种。不应正理。若自界摄缘他根心成种何摄。若根心摄不应正理。何以故。生心应虑根起发识。若不能尔何名根心。若在余摄亦多过故。又过如前恐烦且止。

  西明云。此三分二分以释变言。自有三说。一云初三分安惠等八师释。除亲胜.火辨。世亲同时唯立二分。二云三分除安惠释。变似二言是依他故。余如上说。三云二分诸师共释。唯除安惠。三分更除火辨.亲胜。三藏意存后释。此释不尔。若以后释为正。三分非安惠文。二分亦无安惠。岂许安惠不释此颂。又准本疏。二分正是难陀等文。今云二分诸师同释。唯除安惠。三分复除火辨.亲胜者。岂可难陀亦立三分。根本疏主亲承三藏翻糅论人。岂可不知妄为此断。故取本疏科判为正。余定妄传。非三藏释也。

  论。如患梦等。西明释云。对经部.萨婆多。萨婆多梦境虽实。而非父母执为父母。故得成喻。要集救断此亦为正 今谓不尔。既云正理五十云。梦缘过去曾所缘法。而有梦中见菟角者。曾于异处见菟见角。今于梦中由心惛倒。谓于一处和合追忆。或大海中有此形兽。曾见闻故今梦追忆。婆沙三十七大同正理。既有父母梦见父母。何不许梦缘实父母。不得引智度论外云实有人头余实有角救。彼自破云虽实有人实有角。但人头生角者妄。又外救云世界广大。或有国人有角等。亦破云若余国人有角可尔。但梦见此国所识人有角。则不可得破 何以故。大乘许梦缘虚妄故。作此破他。非他外人许缘妄法。今萨婆多自许缘实。何得以大乘义显成彼宗亦许缘妄。破彼可尔。立彼不成。故如本疏除其有部但对经部。

  论云。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至变似我法者。问六.七有分别。后识生时有我法。五.八无分别。后识生时无我法 答今约分别解。我法五.八可得无。由他染熏成。识生似我法 问执心有分别。由彼故有似我法。无执无分别。非一切时似我法 答地上菩萨独作生观。七法执行。故心起时恒有我法 问有漏位有执。漏位似我法。无漏位无执。起无似我法 答前依执说。分别熏习。后似二生。执为我法不依无漏。无漏之心虽有二现。不执我法。但随假说 问执位分别有似二生。无漏不执应无相.见 答心二缘起。故有相.见。不由于执方见.相生。

  论。境依内识唯世俗识是假境依亦胜义者。有四解。一云。有无对。遍计虚妄。唯世俗有。依他是缘生。境依亦胜义。二相见对。相分是假依见起。假境依识唯俗有。见分是实能起相。是假境依胜义有。第三胜劣对。世间世俗唯世俗有。后三形前亦胜义有。第四凡圣对。凡境唯世俗。圣境亦胜义。虽有四解。此中文意但依初对 问依凡圣缘。遍计亦应名胜义谛 答许亦无过。下第八云。亦可说为凡圣智境。既为圣缘亦名胜义。但不名有今。依有无谛摄故尔。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