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1 俱舍论记

俱舍论记卷第四

  沙门释光述

  分别根品第二之二

  今应思择至决定俱生者。此下当品大文第二明俱生法。即约俱生辨用。就中。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 就初门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 此下第一明色法俱生。将明问起 就中。一问。二答。此即问也 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生时亦各各别异而生。为有诸法决定俱生 又解总为一问。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其生亦各异。于此异体别生有为法中。为有诸法决定俱生 有定俱生至此中不说者。就答中。一总答。二别明。此即总答 必有诸行决定俱生。总说诸法略有五品。所以不说无为。此品明诸法用。所以但明前四品法。就中。色.心界品广明。更不别显但辨但生。心所.不相应前来不说。此品广明。且辨俱生。

  今先辨色至十事有余根者。此即别答。明色俱生。一切诸色略有二种。一是极微聚即五根五境。二非极微聚即无表色。此中且辨极微聚也。微聚是假。假必依实。实有多小不同。是即约假聚明有实数也。

  论曰至随一不减者。就长行中。一释颂文。二便明上界。三问答分别。四止诤论 就释颂文中。一正释。二释外难。此下正释。即释上两句。于欲界中色聚极细。无声无根。外山.河等犹八俱生随一不减。立微聚名。为显更无细于此者 言微聚者。显细少聚。谓色聚中极少细聚名为微聚。即微是聚也。非是极微名为微聚。又正理第十云。如是众微展转和合。定不离者说为微聚(彼论微之聚故名为微聚。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应知。微有二种。一色聚微。即极少八事俱生不可减也。此论据斯说。二极微微。即色极少更不可分。正理据此说。

  云何八事者。问。

  谓四大种至色香味触者。答。数可知。

  无声有根至处各别故者。释下两句。若内无声有根。诸极微聚有身根聚九事俱生。八事如前外无声处身为第九。有余眼.耳.鼻.舌根聚十事俱生。九事如前有身根处加眼等一。眼.耳.鼻.舌必不离身依身转故。显定有身。眼等四根展转相望处各别故。显非同聚。

  于前诸聚至大种因起者。此别显加。于前八.九.十等诸聚。若有声生八增至九。九增至十。十增至十一。

  以有声处下通伏难。伏难意云。外声相显此即可知。内有根处何得有声。故今通言以有声处不离根生。谓有执受大种因起。此即正显不离根声 又解内声相隐所以偏明。外声相显故不别说 又解不说外声影显可知 问于内身中声若新加至十.十一。何故发智论云若成就身定成就色.声触。又云。身.色.声.触界。欲色界成就。无色界不成就。准彼论文。内有情身恒成就声。如何此论说声新加 解云声在内身虽定成就相续不断。非能总遍一切身分。发智言成据一身中相续不断。此论言无据身一分不发声处。各据一义并不相违。故婆沙九十云。身.色.声.触界。欲.色界成就。无色界不成就者。问身.色.触界可尔。声界云何恒时成就。有作是说。大种合离必生声界。有情若在欲色界中。大种恒有故常发声。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若四大种必恒生声。此所生声何大种造。若即此造。应多有对色一四大种生。若说余造。余四大种复必生声。如是展转有无穷过。应作是说。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多四大种在一身内。有相击者便发生声。不相击者即无声起。虽一身中必有声界。非诸身分皆悉遍发声(已上论文)有古德说。身中遍能发声。其声微小。论说无声。无粗大声。此解不然。微聚据体不论小大。此解稍疏。声若遍身还同婆沙评家所破 问旧婆沙一师云。一切四大必不离色.声。一切欲界色必不离香味。又一师云。一切四大不必有色.声。一切欲界色不必有香.味。又于此二说何者为正。此论复同何说 念法师解云。两师并非正义。各取少分方可为正。应言一切四大必不离色。不必有声。一切欲界色必不离香.味。故杂心云。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九。余八。谓是有香味地 念法师意以杂心不说有声。明知此声非恒成就 泰法师解云。念法师若作斯释。此大谬也。发智云谁成就声持。答曰欲.色界 又杂心云。无想众生十八性 声既恒成就。故知婆沙初师一切四大必不离色.声一切欲界色必不离香.味是其正义。然杂心.俱舍颂不说声者。以声因大种相击故生。非如色等恒时有故。故俱舍别加。杂心略而不说。泰法师意说声既恒成。明知一切四大必不离声 今详二德互有是非。念法师解两师俱是不正。各取少分。应言一切四大必不离色。不必有声。一切欲界色必不离香.味。此即是。若言非恒成就声。此即非。以诸论说声定成就故。泰法师解若言定成就声此即是。若言初师为正。一切四大必不离色.声。此即非。只可定不离色。何得必不离声。准婆沙评家义。有四大种不离声。有四大种离声。何得说言一切四大种必不离声。若言大种皆遍发声。还同婆沙评家所破。故亦非理。

  若四大种至可得非余者。此下第二释难。就中。一释四大种难。二释造色难。就释四大难中。一问。二答此即问也。若言四大不相离生。于诸色聚中。坚.湿.暖.动云何随一可得。非余二大。如金等中唯坚可得如水等中唯湿可得。如炎等中唯暖可得。如空等中唯动可得。

  于彼聚中至与面合味者。此下第二答。总有三师。此即第一说一切有部师。约用增以释。于彼聚中体虽俱有用有胜劣。势用增者随其所应明了可得。余体非无。如针与筹齐触身时。针强先觉。筹劣难知。如盐麨末俱时尝味。盐势先觉。面用难知。正理第五取四大体增为正。广破用增。故彼论云。如酢和水。良药和毒。盐和水等。虽两数同而用者有异。如何言色就体说增。此不相违。以酢与水触微虽等。而味不同。酢味微多。水味微少。故酢微胜还此体增。于诸聚中有味等物体增强故谓是用增。良药毒等。缘起理门有差别故体类如是。由此虽少而能伏多。非异体类有别用生。故执用增是为邪计。又彼论云。或如类别品别亦尔。故唯心等就用说增。就体说增。谓诸色法。譬如依多依一成故 解云。显彼色.心差别。如色.心性类别。胜劣品亦应别。谓色即约体有胜劣。心即约用有胜劣。如色依一成。谓但依色。心依多成。谓通依色.心故。彼不应以心例色言唯用增。若作俱舍师救。且如一合酢和一升水。但觉酢味不觉水淡味。明知用增又不可言水中淡味有处有。无处无。成相离过。今说用增甚为正计又难云。正理论师以世亲论主。造胜义谛论中叙用增家破遂不认此解。然婆沙一百三十一说。四大种或说体增。或说用增。然无评家。俱舍同用增。正理同体增。是即用增是自宗义。岂不能救。便破自宗。

  云何于彼知亦有余者。复徴。既言余体非无。云何于彼聚中知亦有余三大。

  由有摄熟长持业故者。通释。约业证有。由色聚中有水摄.火熟.风长.地持。四种业用。明知四大体遍诸聚。故婆沙一百三十一云。问云何得知此四大种恒不相离。答自相.作业一切聚中皆可得故。谓坚聚中地界自相现可得故。有义极成。于此聚中若无水界金.银.锡等应不可销。又水若无彼应分散。若无火界石等相击火不应生。又火若无无能成熟彼应腐败。若无风界应无动摇。又若无风应无增长 于湿聚中水界自相现可得故。有义极成。于此聚中若无地界至严寒位应不成冰。又地界无船等应没。若无火界应无暖时。又火若无彼应腐败。若无风界应不动摇。又风若无应无增长 于暖聚中火界自相现可得故。有义极成。于此聚中若无地界灯烛等焰应不可回。又地若无不应持物。若无水界应不生流。又水若无焰不应聚。若无风界不应动摇又若无风应无增长 于动聚中风界自相现可得故。有义极成。于此聚中若无等界触墙等障应不析回。又地若无应不持物。若无水界应无冷风。又水若无彼应分散。若无火界应无暖风。又火若无彼应腐败。

  有说遇缘至用有胜劣者。此即第二说一切有部师。约缘显有。还据用增。如金.银.铜.铁.坚硬等物。遇火等缘便有流.湿.暖.动等相。故知彼聚先有水等。如水聚中由极冷故变成冻雪。此冻雪上有干燥用名暖相起。冷.暖虽不相离。而冷用增。冷虽非水是水果故。约果显因此中言冷。故婆沙云。水风增故冷(已上论文) 又如将欲下雨。空中水聚。由极冷故击出电炎。名暖相起。

  又如极冷井水便暖。如地狱中苦胜舍劣但言受苦。如三定中乐胜舍劣但言乐受。此约处说。非据刹那。如打鼓时虽复手鼓俱各出声。鼓胜。手劣。但言鼓声。

  有余师说至界谓种子者。此是第三经部师解。有余经部师。随其所应。于此偏增现行色聚中。现行者有体。余不现行但有种子未有体相。故契经说。于水聚中有种种界。界谓种子。即是火等种 又解随其所应。于此地.水.火.风偏增现行聚中。现行者有体。余三大不现行者。但有种子功能未有体相。释经如前 若依经部宗。俱生有二。一种子俱生。二现行俱生。种子俱生者。谓体未现行。但有能生因种功能。据此义边说种子俱生。如诸色聚若遇缘时。随其所应即有地.水.火.风.色.香.味.触等现行。明知彼聚先有种子。现行俱生者。谓体现行事相显了。据此义边说。现行俱生如色聚中地.水.火.风.色.香.味.触等。随其所应。或一现行。或二俱起。乃至具八。多少不定。以彼宗许有所造色离诸四大。如日光等及孤游香独行触等。又许四大或具不具。所以得作斯解。又许一具四大容造多所造色。于俱生中同处不相离。乃至析至一极微处。四大.造色。随其多少同一处所。更相涉入不相障碍。如众灯光同于一室。于同一处不相碍中。大种.造色展转相望。若异性相望即不障碍。若同性相望即相障碍。如国无二王。天唯一日。应知此中若有种子不必有彼现行。若有现行定有种子。随其所应若内若外辨二俱生。或约现行俱生。或约种子俱生。或二种俱生。当说其相。

  如何风中知有显色者。此下第二释造色难。就中。一问。二答。此即问也。既言外聚必具八微。风中如何知有显色。

  此义可信至不相离故者。此即答也。风中有显。此义但可依教故信。不可比知。或所合香。鼻现可取。香与显色不相离故。风中有香明知有显。此即以香证显 虽有黄.黑等风现亦可取。此据微细清风为问答也 问于欲界中色.香.味.触定不相离。何故此中偏问于色 解云恐文繁广不能具说。色在初故举初显后 又解清风显色相相隐难知。所以偏问。于余色聚形色.香.味触等相显故略不论 又解随外所疑即便为问。何必遍举 问若言欲界色.香.味.触定不相离。何故正理第二有一师释大云。有说一切色等聚中。具有坚等故名为大。风增聚中阙于色等。火增聚中阙于味等。色界诸聚皆无香.味 准彼师释大。风中阙色.味。火增中阙味.香。是即欲界八微亦有相离。云何此中乃言风中有显。欲界八微定不相离 解云正理有说非是正义 又解此说据显言阙。据隐非无。若作斯解亦不相违。

  前说色界至故不别说者。此即第二便明上界。类释色界前文具说于色界中香.味并无故。彼无声有六.七.八。有声有七.八.九俱生。此可准知。故于颂文不别说也。

  此中言事至为依处说者。此下第三问答分别。就中。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难。六通。此即问也。

  若尔何过者。此即答。

  二俱有过至有太多失者。此即徴也。依体依处。二俱有过。若依体性说者八等便少。由诸微聚不但有显。亦必有形多微集故。体应有多。虽于光.影.明.暗等中有显无形。此中且据形.显俱说。重.轻二性定随有一。滑涩二性亦定有一。冷.饥渴三或有。或无。非定有故不言定有。是则所言有太少过。若依十二处说。八等便多由四大种触处摄故。八应说四。九应说五。十应说六。是则所言有太多失 问五境之中。何故唯约色触难。不约声.香.味耶 解云随问者疑广略何定 又解于五境中。举初举后以显中间 又解色.触相续遍欲.色界。故以为问。声即间绝。香.味唯欲。故略不论。

  二俱无过至谓能依造色者。此即释也。应知此中事者。大种依体。造色依处。能造义强故约事说。所造义劣故约处说。

  若尔大种至一四大种故者。此即难也。若四大种约体说者。事应成多。色.香.味.触诸所造色。各别依一四大种故并本为五。八应成二十。九应成二十五。十应成三十。若有声生二十至二十五。二十五三十。三十至三十五。

  应知此中至类无别故者。此即通也。应知此中大种虽多。但说四者依体类说。诸四大种流类相似无差别故。造色差别故约处说。若依正理第十总有三说。初说同此论。后二说云。或唯依体亦无有失。由此中说定俱生故。形色等体非决定有。光.明等中则无有故。或唯依处。然为遮遣多诽谤故。别说大种。

  多诽谤者。或复谤言。大种.造色无别有性。或复谤言无别触处所造色体。或复谤言非一切聚皆具一切。或复谤言数不决定。别说大种此谤皆除(解云初说唯依体说。若分形等即有形而非显。显而非形。聚各_差别。便非决定故不应分。若总言色决定恒有。乃至轻重分别亦然。四大便定未曾减一故说八等亦无有过 第二说唯依处说应唯有四。为遮大 多诽谤故。觉天论师及譬喻尊者立四大外无别造色 室利逻多说于触中无所造触。许余造色。诸经部师许有色聚无四大种故言非具。或言定有大种不必具四故言数不定。今说造色有四别立四大种。四谤皆除。故复偏说)。

  何用分别至义应思择者。此即第四止诤。论主劝言。此色俱生。或离。或合。或多。或少。亦复何定。此非深义。何用分别如是语为。语从欲生。义应思择。

  如是已辨至诸行相或得者。此下明四品同起。结问颂答。

  论曰至是故言或者。心与心所二种相望。必定俱生。阙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无差别。就总相说故言定俱。诸行即是色等四法。前第一句必俱二言。流至于此第二句中。谓色.心等诸行生时。必与有为四相俱起 言或得者。谓诸行内唯有情法与得俱生。余非情法非与得俱生。显得不定。是故言或。若依成实论诃利伐摩.及觉天计。无有心所。但有心王。心分位殊假立心所。

  向言心所至大地法等异者。此下大文第二广辨差别 就中。一明心所有。二辨不相应色.心。界品广明故不别说 就明心所中。一明五地法。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众名别 就第一明五地法中。一总标名数。二别释名体。此下第一总标名数。问及颂答。

  论曰至且有五品者。心之所有故名心所。应言心所有。略故但言心所。犹如我所。于心所中。广即更有不定等法。略而言之故言且五。

  何等为五者。问。

  一大地法至少烦恼地法者。答。数可知。若依婆沙四十二说。诸地法。与此论有同。有异。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小烦恼法十(此三地与此论同)又说大烦恼地法十(同此论下文。开合为异。然婆沙不说惛沈者。顺等持故。过失轻故)。又说大不善地法有五。谓无明.惛沈.掉举.无惭.无愧(解云无明是随眠性。通一切不善心相应。惛沈障慧胜。掉举障定胜。以过重故所以别显。与此论亦开合为异)又立大有覆无记地法有三。谓无明.惛沈.掉举(解云无明是随眠性。遍与一切有覆无记心相应。于随烦恼中。惛沈障慧胜。掉举障定胜。以过重故所以别显与此论亦开合为异)又说大无覆无记地法有十。即受等大地法(解云以此十法通一切无覆无记心中可得。故别标显。与此论亦开合为异)地谓行处至一切心有者。此下第二别释名体。随解五地不同。文即为五。就初明大地法中。一释名。二辨体。此即释名 言大地法者。地谓行处。即是心王。若此心王。是彼心所所行处。即说此心王。为彼心所法地。此即别释地义。受等十法通一切心。名为大法。此地是大法之地。名为大地。依主释也。即目心王。此即别释大地义也。此心所中。若法。是大地家所有。名大地法。第二依主释也。即目受等十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故名大地法。此即别释大地法也。若但言大即目受等。若言大地即目心王。若言大地法还目受等。此中意取大地法也。正理文大同此论。若依婆沙十六云。问大地法是何义。答大者谓心。如是十法是心起处。大之地故名为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说心名为大。体用胜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诸心所所依处故。受等十法。于诸大地遍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说受等十法。遍诸心品故名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前两解与此论异。后一解同此论。文显可知。大善法等皆有两重依主释。准大地法应知)。

  彼法是何者。此下第二辨体。将明问起。

  颂曰至遍于一切心者。此即颂答。自古诸德。皆以多义废立大地法等。各谓指南齐称第一。并皆费言论不能具述。今依此论。各以一义废立大地法等。此乃论能。非关人解。西方号为聪明论也。信不虚言。有古德五义废立。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大地法者。谓遍于一切心名大地法。余心所法非遍一切。故不立为大地法也。

  论曰至和合遍有者。此释第四句。

  毗婆沙师传说如是。所列十法。一切诸心一刹那中和合遍有。论主意朋经部 非信十法皆有别体。故言传说。

  此中受谓至有差别故者。受即标名。三种举数。领纳前境约用显体。苦谓苦受。乐谓乐受。俱非谓舍。三受不同名有差别。虽心.心所领境义边并应名受。受领强故偏得受名。喻况如前受蕴中说。正理第十云。领爱.非爱.俱相违触说名为受 正理论意约彼触因以辨受果。受似彼触领似触边名为领触。此亦如前受蕴中说。

  想谓于境取差别相者。想谓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相。能于境中封疆画界。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正理云。安立执取男.女等境差别相因(解云谓能为因安立女等相。令心心所执取女等境差别相。是差别相因)。

  思谓能令心有造作者。思有势力能令心王于境运动。有造作用。理实亦令余心所法有所造作。从强说心。故正理云。由有思故。令心于境有动作用。犹如磁石势力。能令铁有动用。

  触谓根境至能有触对者。根.识.境三和合而生。举因以辨。能有作用触对前境举业以明 又解能令心等触对前境。虽心心所对境义边并应名触。触对强故偏得触名。故入阿毗达摩云。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心所为顺乐受等差别有三(解云从强令心。理实亦令心所触境)若依正理云能为受因。(解云举果显因也) 欲谓希求所作事业者。欲谓于境能有希求所作事业。由有此欲心等趣境。又入阿毗达摩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

  慧谓于法能有简择者。推求名见。决断名智。简择名慧。谓于诸法能有简择。约用辨也 问慧宁疑俱 答正理第十云。若疑相应。全无慧者。云何得有二品推寻。于二品中。差别简择。推寻理趣乃成疑故 准彼论故应得疑俱。慧与无明相应。故知亦与疑并。

  念谓于缘明记不忘者。念之作用于所缘境分明记持。能为后时不忘失因。非谓但念过去境也。故正理云。于境明记。不忘失因说名为念 又入阿毗达摩云。念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作诸事业义(解云彼论从强说心。理实亦令心所)。

  作意谓能令心警觉者。作动于意故名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前境。心如睡眠沉没不行。由作意力警觉取境。理实亦能警觉心所。从强说心。故正理云。诸心.所法依心转故。但动于意余动亦成。又正理云。引心.心所。令于所缘有所警觉说名作意。此即世间说为留意。杂心。名忆。又入阿毗达摩云。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即是引心趣境为义。亦是忆持曾受境等。

  胜解谓能于境印可者。殊胜之解故名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审定是事必尔非不如是 问若尔者与疑相应如何有胜解 解云有耶.无耶前后二心皆能印可故有胜解。又入阿毗达摩云。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是令心于所缘境无怯弱义(解云从强令心。亦令心所) 正理十一云。胜解别有亦如经说。心由胜解印可所缘。谓心起时皆能印境(解云从强说心。谓心所法亦能印境) 又正理更叙杂心等师解云。有余师云。胜谓增胜。解谓解脱。此能令心于境无碍自在而转。如胜戒等(解云令心于境自在为胜。境不能碍故得改易名为解脱。如言胜戒.胜定.胜慧如说由触故心属于境。由胜解故心离于境。即斯义也。杂心云解脱者但得脱义阙于胜义译家谬也) 三摩地谓心一境性者。等持力能令心王于一境转。若无等持。心性掉动不能住境。从强说心。理实亦令诸心所法于一境转。故正理云。令心无乱取所缘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 言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即平等持心.心所法。令专一境有所成辨。故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名等持。答平等持心。令专一境有所成辨。故名等持。

  诸心心所至唯觉慧取者。叹心.心所行相微细。如文可知。若依义次第。一欲。二作意。三思。四触。五受。六想。七胜解。八慧。九念。十定。所以颂文不依此说者。显一刹那同时并起。或受等五显染用胜。慧等五显净用胜。作用类说。

  如是已说至诸善心有者。此下第二明大善地法。就中。一释名。二辨体。此即释名。地义如前故今不解。两重依主准前大地法释。恒善心有故名为大。

  彼法如何者。此下辨体。颂前问起。

  颂曰至勤唯遍善心者。上三句出体。第四句释大义。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大善地法十。谓唯遍善心。大地法十虽遍善心。而非唯善心。余心所法非唯善心。亦非遍善心故。皆不名大善地法。

  论曰至唯遍善心者。释第四句。

  此中信者至故名为信者。信谓令心澄净。理亦能令心所净。从强说心。由此信珠在心皆得澄净。故入阿毗达摩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水清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净。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已上论文) 有说此信于四谛.三宝.善恶业.异熟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又正理云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解云由信彼故希求彼境。信许有境方能印可。此明信因)。

  不放逸者修诸善法者。谓能修诸善法名不放逸(即放逸相违)。

  离诸善法复何名修者。问。即诸善法说名为修。离诸善法复何名修。

  谓此于善至名不放逸者。答。谓由有此不放逸故。于诸善法专注为性。余部经言。能守护心。明知有体。理实亦守心所。从强说心。

  轻安者谓心堪任性者。轻安谓能令心于善有所堪任。故正理云。正作意转。身.心轻利安适之因。心堪任性说名轻安。又入阿毗达摩云。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违害惛沈。随顺善法。

  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耶者。经部难。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何故但说心轻安耶。经部计身轻安是触事轻安。触用风为体。为轻安名通轻触。故以为难。彼宗心轻安是心所。身轻安是轻触。

  虽非无说至应知亦尔者。说一切有部通经。经虽说有身轻安性。此如身受。受虽心所。若五识相应名身受。若意识相应名心受。应知轻安亦尔。虽是心所。若五识相应名身轻安。若意识相应名心轻安。

  如何可立此为觉支者。经部复难。若五识相应名身轻安。即是有漏。如何可立此为七觉支中。此中难杀难绝。

  应知此中至身堪任性者。上既难杀。论主依经部宗复为好解。应知此经中言身轻安者。身堪任性。轻安即是轻安风触。此触在身。于诸善法有所堪任。诸师多解。此文。是说一切有部答者。此解谬矣应善思之。

  复如何说此为觉支者。说一切有部师难经部师。此身轻安既是轻触。还是有漏。复如何说此为觉支。

  能顺觉支至心轻安故者。经部通难。此身轻安风虽是有漏。能顺觉支心轻安故。名为觉支亦无有失。如何顺者。由入定故。身中即有轻安风起。能引觉支心轻安故。此即同时说名能引。由斯相顺故名觉支。

  于余亦见有是说耶者。说一切有部复徴经部。于余经中。亦见有是相顺说耶。

  有如经说至得名无失者。经部答言有 如经已下引经出例。喜是喜受。顺喜法即是与喜相应.俱有等法。皆名喜觉支。瞋谓瞋恚。瞋因缘即是瞋相应.俱有等法。皆名瞋恚盖。慧蕴克性但摄正见。而摄思惟.及正勤者随顺慧故。亦摄思.勤故。身轻触能顺觉支心轻安故。得名觉支亦无有失。正理救云。有作是言。此中既说身轻安故。非唯心所说名轻安。此言非理。受等亦应同此说故。然五识身相应诸受。说名身受。有作是说。设有轻安体非心所。然此中说心所法故。不应说彼。以能随顺觉支体故。亦名觉支。谓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亦见余处。瞋.及瞋因名瞋恚盖。见.思惟.勤名为慧蕴。虽彼瞋因思惟.及勤非瞋非慧。然顺彼故亦得彼名。此亦应尔 解云一有作是言下叙经部说总非。以受例破。见有身轻安即说轻安非心所。既说有身受应有身受非心所。然有五识相应名身受是心所。亦应五识相应名身轻安是心所。此有何失 二有作是说下叙自异说纵破经部。设许轻安非是心所。此正辨心所法故不应说彼。三以能随顺下引例自释。身轻安虽是有漏。五识相应为因。能引无漏觉支心轻安故。是即身轻安是因。心轻安是果。因从果目总名觉支。虽立身轻安是心所不同经部。引经释顺其文不别 若作俱舍师救第一身受难云。轻安之名通非心所。故身轻安得名轻触。受是领纳唯局心所。不得身受通非心所。救第二纵破云。轻安之名通于二种。或是心所。或是轻触。为简差别于心所中。说亦何苦。救第三身轻触是觉支云。我说身轻安触与入定心轻安。同时能引能顺。望彼有力。可得相从说名觉支。汝说身轻安。五识相应唯在散位。引后定心轻安起时。前后隔远。如何相顺可立觉支。如身欲界将入圣道。先起五识。次起生得。次闻。次思。次修。后方入圣。起心轻安时分即远。如何相顺。故不可说为觉支也。论主意朋经部。所以此论文中。绝救叙经部释。若依经部许有心轻安而无别体。即思差别唯定心有。于散即无。五识相应理即非有。若身轻安是轻安风触。若说一切有部宗轻安通六识。五识相应唯有漏。唯散位。意识相应通漏.无漏。通定.及散。

  心平等性至说名为舍者。令心平等性从强说心亦令心所。或心之平等性。无警觉性。如持秤缕。掉举相违。说名为舍。故入阿毗达摩论云。心平等性说名为舍。舍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势力。令心于理.及于非理。无向.无背。平等而住。如持秤缕。又正理云。心平等性说名为舍。掉举相违。如理所引。令心不越是为舍义。

  如何可说至二相应起者。难。作意有警觉性。舍无警觉性。如何一心二相应起。

  岂不前说至难可了知者。引前微细难了以答。

  有虽难了至而不乖反者。复难。世间诸物。有虽难了由审推度而复可知。此舍.作意最难了知。谓有警觉.及无警觉。二相违背而不乖反一心中起。

  此有警觉至有何乖反者。释。若一体之上。说有警觉。说无警觉。可言乖反。此作意有警觉于舍则无。二既悬殊有何乖反。

  若尔不应至皆互相应者。复难。虽于一体无彼二用。然性相违。不应同缘一境。若两性相违同缘一境。或应一切贪.瞋等法皆互相应。

  如是种类至应知亦尔者。引例释通。如是种类所余受等诸法。种类.作用。各各不同。此一性心中应来。种类之言例同作意及舍。如彼受等各别相应理趣。今于此舍.作意中。各别相应应知亦尔 又解今于此一心中。舍.作意二。行别相应应知亦尔。应知心所互相应中。或有行解不同互相随顺一心相应。如受.想等。或有行解不同非互相顺非一心起。如贪瞋等。故不可难皆互相应。

  惭愧二种如后当释者。指同下释。

  二根者谓无贪.无瞋者。于诸境界。无爱染性说名无贪。贪相违也。于情.非情。无恚害性说名无瞋。瞋相违也。

  无痴善根至大善地法者。三善根中应说无痴。大地法中慧为性故善中不说。

  言不害者谓无损恼者。心贤善性无损恼他名为不害。能违害也。

  勤谓令心勇悍为性者。勤谓令心勇悍为性。即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无退义也。懈怠相违。故入阿毗达磨云。精进谓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即是沉溺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义。若依正理。于善法中更说欣.厌。彼论意言。颂说二及言兼摄欣.厌。厌谓厌背如缘苦.集。欣谓欣尚如缘灭.道。此二互起。必于一心不得俱生。虽唯是善非遍善心。故大善地法中不别标显。又入阿毗达磨论云欣谓欣尚。于还灭品。见功德已令心欣慕。随顺修善心有此故欣乐涅槃。与此相应名欣作意。厌谓厌患。于流转品。见过失已令心厌离。随顺离染心有此故厌恶生.死。与此相应名厌作意。

  又婆沙二十八云。评曰有别法名厌。非慧。非无贪是心所法与心相应。此说摄在复有所余如是类。诸心所法与心相应。然见蕴说苦集忍智名能厌者。由彼忍智与厌相应故名能厌。非厌自性 又婆沙一百九十六评家别说有厌体。与前文同。此厌唯是善。通漏.无漏 又婆沙一百四十三亦别立欣.厌。准上诸论欣.厌定有 然此论中别不说者。以非恒起。或非并生。故不说为大善地法。

  如是已说至染污心有者。此下第三明大烦恼地法 就中。一释名。二辨体 此即释名。两重依主准前应释。恒染心有故名为大。

  彼法是何至惛掉恒唯染者。此即辨体。问答可知。有古德五义废立。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大烦恼地法六。谓恒唯染心名大烦恼地法。恒染。显遍染心。唯染。显不通净。大地法十虽恒染而非唯染。余染心所虽唯染而非恒染。大善地法十.及寻.伺.睡眠.恶作。非恒染亦非唯染。故皆不名大烦恼地法。

  论曰至无智无显者。痴谓愚痴于所知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说名愚痴。照瞩名明。审决名智。彰了名显。此三皆是慧之别名。痴无明等故名为无。即是无痴所对除法 又解欲.色.无色。如其次第名无明等 又解过.现.未来。如其次第名无明等 又解如其次第障见.修.无学道名无明等。

  逸谓放逸至所对治法者。逸谓放逸。不修诸善恐滥无记。故言是修诸善即不放逸所对治法。又正理云。于专己利弃舍纵情。名为放逸。

  怠谓懈怠至勤所对治者。怠谓懈怠。于诸善法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又正理云。怠谓懈怠。于善事业阙减胜能。于恶事业顺成勇悍。无明等流名为懈怠。由此说为鄙劣勤性。勤习鄙秽故名懈怠。

  不信者谓至信所对治者。可知。

  惛谓惛沉至是名惛沈者。引本论证。身.心重性。无堪任性。惛沈性故名惛沈。惛谓惛昧。沈谓沉重义也。正理论云。轻安所治。

  此是心所如何名身者。问。身是色聚。此惛沈是心所。如何名身。

  如身受言故亦无失者。答。如受。五识相应依身起故。名身受。意识相应。依心起故名心受。惛沈言身故亦无失。

  掉谓掉举令心不静者。理实亦能令心所不静。从强说心。正理论说。舍所对治。

  唯有如是至烦恼地法者。结数。

  岂不根本至掉举放逸者。问。本论说十又不说惛沈。今言说六太减太增。

  天爱汝今至不闲意旨者。答。西方相弄呼为天爱。非能自活天爱得存。汝今但知本论言至不闲意旨。

  意旨者何者。徴。

  谓失念至谓除前相者。释。此显不减过。无痴慧性善中不说。失念等五念等为体。大惑地中亦不说也。故本论说相对四句。如文可知。故念等五大地法摄 问大地法十皆通于染。何故本论。于大烦恼地法中。说念等五非受等五 解云受.想.思.触.欲顺染偏强。念.定.慧.作意.胜解顺净偏胜。恐疑念等五法。唯净中有不通染中。为释此疑是故别翻。若尔。亦应恐疑受等五法唯染中有。于净品中何故不说 解云据此义边。于善法中亦应别说。而不说者略而不论。或可影显 又解念等五法。虽顺净品。于染品中不起即已。起必猛利胜受等五。故偏说之。受等顺染据长时说。今据猛利。是故别翻 若尔。受等于净品中不起即已。起必猛利胜念等五。于善法中何不别说 解云据此义边。于善法中亦应别说。而不说者略而不论。或可影显 又解念等五法偏顺净品。不应起染障善法生。而今障善显法希寄。如自眷属忽相违背 若尔受等偏顺染品。不应起净障染法生。起善心时障染不生。亦显法希奇。何故不于善法中说 解云据此义边。于善法中亦应别说。而不说者略而不论。或可影显。

  有执邪等持至与此不同者。叙异说。此非正义。有执大地法中邪等持。非即是大烦恼地法中心乱。彼作四句与此四句不同第一句加等持。第二句加心乱第三句除定。第四句可知。

  又许惛沉至于谁有过者。此显不增过也。论主责言。汝宗自许惛沈通与诸惑相应。而不说在大烦恼地法中。于谁有过。

  有作是言至非掉举行者。法救释也。惛沈应说大烦恼地法中。而不说者。彼谓惛沈行者速发等持。非掉举行。以过轻故而不别说。顺等持故。

  谁惛沈行至不俱行故者。论主难。二既同时未曾别起。如何可说二行不同。

  虽尔应知随增说行者。法救释。二虽俱起行有增.微。随增说行。亦有何过。

  虽知说行至唯六义成者。论主复难。虽知说行随用偏增。而依有体建立地法。故此大烦恼地法唯六义成。

  此唯遍染心俱起非余故者。释恒唯染。此六唯染非余净心 遍染心。显染俱起 俱起即显并生。

  如是已说至不善心有者。此下第四明大不善地法 就中。一释名。二辨体。此即释名。两重依主释亦准前释。恒遍不善故名为大。

  彼法是何至无惭及无愧者。此下辨体。问答可知。有古德亦以五义废立大不善地法。一通六识。二通五断。三并头起。四唯不善。五唯欲界。若具五义立大不善地法。余心所法不具五义。是故不立。亦费言论不能具述也。今依此论。以一义废立大不善地法二。谓唯遍不善心。泰法师解云。唯简大地十。遍不善心简余三十四数。此解不然。如大烦恼地法六。寻.伺二。此八既遍不善心。云何将遍不善以简。应以唯不善以简同大地十。又大善地法十。少惑中謟.诳.憍。及睡眠.恶作.贪.慢.疑。此十八应以二义简。遍不善言。但应简忿.覆.悭.嫉.恼.害.恨.及瞋。非是法师不达此应误耳 今解云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及寻.伺二。此十八法虽遍不善心。而非唯不善。忿.覆.悭.嫉.恼.害.恨.及瞋。此八虽唯不善而非遍不善。余大善地法十。少惑中谄.诳.憍。及地外睡眠.恶作.贪.慢.疑。此十八法非唯不善。亦非遍不善故。皆不名大不善地法。作斯解释可无妨矣。

  论曰至如后当辨者。指同下释 如是已说至染污心俱者。此下第五明少烦恼地法。一释名。二辨体。此即释名。两重依主亦准前释。

  彼法是何至小烦恼地法者。此下辨体。有古德亦以五义废立少烦恼地法。一不通六识。二不通五断。三不通三性。四不通三界。五别头起。亦费言论不能具述。若具五义立少烦恼。余心所法不具五义是故不立。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少烦恼地法十。谓唯修所断。意痴相应。慢.疑二种虽唯意痴非唯修断。恶作虽唯修断非唯意痴。余心所法非唯修所断。亦非唯意痴故。皆不名小烦恼地法。

  论曰至当广分别者。就长行中。一释小指下。二总结显余。此即释小指同下解。忿等十法名如是类若依正理第十一释颂类云。类言为摄不忍.不乐.愤发等义(淮彼论于小惑中更说有不忍等)又法蕴足论第九杂事品中。更说有众多小烦恼名。可有五六行。不能具述 问诸论具说何故此论不言 解云诸论既别各立异名。论其体性。皆是此论忿等十摄。且如正理不忍.不乐。于嫉中摄。愤发忿中以收。法蕴足论众多异名。随其所应皆此十摄 又解随烦恼名众多差别。或多或少。头数何定。或说十种且据显相以论。或更说多随事别说。余论既说众多不可限其头数。

  如是已说至寻伺等法者。此即总结显余不定。不入五地名为不定。不定所依名不定地。不定地家法名不定地法 等者等取贪.瞋.慢.疑。此不定地法。因解五地文便兼明 若依婆沙。于不定中更说有怖。故婆沙四十五云。睡眠.恶作.怖.及寻.伺心。又婆沙七十五云评曰应作是说。此所起中应别说怖。所以者何。有别心所与心相应是怖自性。此即摄在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心所法内。非诸烦恼(彼论复说怖唯欲界。上界言怖于厌说怖)又婆沙七十五云。问若尔厌.怖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彼名厌。此名怖。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怖唯欲界。厌通三界。复作是说怖在烦恼品。厌在善品。复作是说怖通染污.无覆无记。厌唯是善。大德说曰。于衰事深心疑虑欲得远离。说名为怖。已得远离深心憎恶。说名为厌。如是名为怖.厌差别(虽有四说然无评家)问准上婆沙文别说有怖。何故此论不说 解云此论据显故于不定但说八种。不说怖也。或可。等中亦摄。或可。论意各别 问诸心所法相对翻名。何故于中有翻.不翻 解云详诸经.论。心所多少难为一准。多少不定。若总搜括相对废立便成杂乱。只依此论显相废立。总有四十六种。谓大地法十至不定有八。于四十六中。如大地法十.寻.伺.睡眠.恶作以通三性。或通二性故。此十四不别翻名。余三十二中总有二类。一净品有十。谓信等。二染品有二十二。谓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十。及贪.瞋.慢.疑。若于染中通五断遍六识者。即正翻入净中。若不遍五断不遍六识者。但可傍翻非正翻也。言通五断遍六识正翻者。总有十法。谓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及与贪.瞋。大烦恼地法六中翻痴为无痴。无痴即是大地法慧故。于善地中不立无痴。翻放逸为不放逸。翻懈怠为精进。翻不信为信。翻惛沈为轻安。翻掉举为舍。不善地法二中翻无惭为惭。翻无愧为愧。翻贪为无贪。翻瞋为无瞋。于少惑中。害虽不通五断非遍六识。而别翻者以过重故。恼乱菩萨障趣菩提。菩萨将证无上菩提。仍起欲.恚.害觉。由斯过重所以别翻。余少惑九及与慢.疑。二义不具。但可傍翻非正翻也。谓余少惑九.及疑。非通五断非遍六识。慢虽通五断。而不通六识故不翻也。此十一种但可傍翻者。就中有二。一约等流门翻。二约行相相似门翻。言约等流翻者。谓是本惑等流果故。念.恨.嫉是瞋等流。翻入无瞋。恼是见取等流。翻见取为正见。正见即是大地法中慧数。所以善中不别立也。覆或是贪等流翻入无贪。或是痴等流。翻入无痴。无痴是慧故善中不别立也。悭.诳.憍是贪等流。翻入无贪。谄是诸见等流。翻五见为正见。正见还是慧数故善中不立。约等流门但翻得九。慢.疑本惑非是等流。故此二种不别翻也。害虽是瞋等流。过重别翻也。已如前释。言约行相相似翻者。如忿.恨.嫉.恼。总与瞋行相相似。翻入无瞋。覆若贪等流与贪行相相似。翻入无贪。若是痴等流与痴行相相似。翻入无痴。即慧摄也。悭.诳二种与贪行相相似。翻入无贪。谄谓谄曲翻曲即为正直。正直是舍。故品类足第二云。身正直心正直。憍之与慢。憍自傲逸。慢凌蔑他。不敬师长。若不憍慢心便恭敬。敬即是惭翻入惭中。疑谓犹豫不决行相。若能正决即是其慧。翻入慧中。害虽似瞋过重别翻已如前释。

  此中应说至决定俱生者。此下大文第二明定俱生 就中。一约欲界俱生。二约上界俱生。此下约欲界俱生。颂前问起。

  颂曰至若有皆增一者。就颂答中。初一句总标显有寻.伺。次三句明善品俱生。次四句明不善俱生。次两句明无记俱生。后两句显遍增眠。

  论曰至及无覆无记者。此总标显心品有五 问准前颂文。不善三见与不共无明合说。何故长行余烦恼收 解云于颂文中不善三见数同不共。所以合结。长行五品别分。故彼三见余烦恼摄。

  然欲界心至至二十三者。此释初颂。善心俱生其数可知。于心所中。随从.自力相对差别成四句者。随从谓随他起。自力谓别作头生 第一句随从非自力。有二十九法。谓大地法十中除慧余九法。大善地法十。大烦恼法六中除无明余五法。大不善地二。及寻.伺.睡眠 问若睡眠是随从非自力者。何故婆沙五十简缠非结中有复次云。睡眠.恶作虽亦独立。而不离二 准彼论文睡眠是独立。如何乃言非自力耶 解云婆沙据睡眠不与贪等.忿等相应。与善.无覆无记心相应名独立。如无明不与贪等忿等相应。名不共无明。今立四句中睡眠非自力起者。据无别自力起相。如寻.伺等故初句摄 又解婆沙此师意说。一切睡眠皆名独立。此贪等皆名随从。以于睡位起故。若作斯解第二句摄 又解睡通二种。若与贪等相应名随从。若与善.无覆无记心相应名自力。婆沙但言虽亦独立。不言不通随从若作斯解即第三句摄 又解是余师义不必须通 第二句自力非随从。有十五法。谓小烦恼地十。及恶作.贪.瞋.慢.疑 第三句随从亦自力。有二法。谓慧.无明。慧若是五见名自力。余三性相应名随从。无明若不与贪等.忿等.恶作相应名自力。若与贪等九惑及忿等十惑。并恶作相应名随从 第四句谓除前说。

  恶作者何者。问。

  恶所作体至说为不净者。答。恶所作之体名恶作。恶作是所缘境。体即正是追悔 又解体之言事。恶所作事名为恶作。此即正解恶作。应知此中缘恶作法。心追悔性说名恶作。此即从所缘立名。如缘空解脱门体正是定。说名空者从所缘立名。亦如不净观以无贪为体。说为不净从所缘立名 又见世间至说为恶作者。第二解悔名恶作从所依立名。恶作即是追悔所依。谓恶作言显能依悔。如村邑等皆来集会。此举所依意显能依人也 又于果体至名宿作业者。第三解。恶作是因。追悔是果。因恶作事而有追悔故。恶作是因。追悔是果。今言追悔名恶作者。于其果体假立因名。如说此六触处果。应知名宿作业因。此亦于果立因名也。六触所依处即是眼等六根 若缘未作事云何名恶作者。难。缘已作事可名恶作。缘未作事云何名恶作 于未作事至是我恶作者。释。于未作事业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受戒等事业是我恶作。此即缘未作事亦名恶作。亦得从境为名 何等恶作说名为善者。问 谓于善恶至二处而起者。答。谓于善不作于恶作。心追悔性名善恶作。若与此善恶作相违名不善恶作。谓于善作于恶不作。心追悔性。此善.不善二种恶作。各依善.恶二处而起。故婆沙三十七云此中恶作总有四句。一有恶作是善。于不善处起。二有恶作是不善。于善处起。三有恶作是善。于善处起。四有恶作是不善。于不善处起。

  若于不善至谓寻与伺者。此即第二明不共无明。可知。

  何等名为不共心品者。问。

  谓此心品至贪烦恼等者。答。谓此心品唯有无明。无有所余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恶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无明唯见所断。若贪等.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是相应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论意解不共无明。不与贪等本惑相应名不共。即是独头无明。及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无明通见.修断。故正理第十一云。是故恶作是不善者唯无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尔。若依正理解不共。不共无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又婆沙三十八解不共无明具有两解。一解意不与贪等忿等相应。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见所断以修所断忿等相应。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师解意不与贪等本惑相应皆名不共。应知即是忿等相应.及独头起。若作斯解通见.修断。此论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后说。各据一义释不共名并无违害 应知诸论说不共无明。若说唯见所断据前师说若言通见.修所断者据后师说。

  于不善见至或戒禁取者。此下第三明五品中余烦恼等相应。即明不善三见。二十俱生。

  于四不善至加忿等随一者。此明四惑.忿等。二十一俱生。

  不善恶作至第二十一者。此明不善恶作。二十一俱生。不善恶作自力起故。所以不与贪等.忿等相应。唯与无明相应。

  略说不善至有二十一者。将明无记略结不善四节烦恼。不善恶作十缠摄故。随烦恼摄。

  若于无记至应知如前释者。此即第四于五品中。明有覆无记心所俱生。能有覆障。或有痴覆故名有覆。以过轻故无胜用记不能感果故名无记。

  于余无记至并不定寻伺者。此即第五明无覆无记心所俱生。无能障覆或无痴覆故名无覆。无胜用记不能感果故名无记。又正理云。工巧处等诸无记心。似有勇悍。然非称理而起加行。故无有勤。又非染污故无懈怠。无信.不信类此应知 问何故恶作不通无记 答正理第十一云。然此恶作通善.不善。不通无记。随忧行故。离欲贪者不成就故。非无记法有如是事。然有追变我顷何为不消而食。我顷何为不画此壁。如是等类彼心乃至未触忧根。但是省察未起恶作。若触忧根便起恶作。尔时恶作理同忧根。故说恶作有如是相。谓令心戚恶作心品。若离忧根谁令心戚(解云省察是慧)。

  外方诸师至心所俱起者。前十二是迦湿弥罗诸论师说。今外国诸师说有十三。即是印度国诸师也。故正理论云。有执恶作亦通无记。忧如喜根非唯有记。此相应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此非正义)。

  应知睡眠至如例应知者。释下两句。应知睡眠与前所说五种心品。皆不相违。有皆增一。睡眠通三性者。据有梦说。若无梦时唯是无记。

  已说欲界至上兼除伺等者。此下第二约上界明。结问颂答。

  论曰至如欲界说者。释上两句定所滋润无瞋等惑不善法。故无不善。无忧根故无恶作。无假食故无睡眠。余如欲界。

  中间静虑至如前具有者。释不两句。上地渐细渐离灾患故。中定除寻。上兼除伺。二定已上无众相依王臣等别亦无谄.诳。余皆如前具有。

  经说谄诳至令还问佛者。引经证成。经说。谄诳始从欲界至初定梵天。由有王.臣尊.卑差别。更相接事众相依故。故有谄.诳。二定已上乃至有顶。无王.臣等尊.卑差别。无有谄.诳。所以得知初定有谄.诳者。如佛昔在室罗筏城住誓多林。时有苾刍名曰马胜。是阿罗汉。作是思惟。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为欲知故入胜等持。即以定心于誓多林没。于四大王众天出。从定而起问彼天众。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天展转。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彼复仰推梵众。欲往梵世入胜等持。复以定心自在宫没。梵众天出。从定而起还作上问。梵众咸曰。我等不知。复推大梵。马胜苾刍。寻问彼大梵王。时大梵王处自梵众。忽被马胜苾刍。问言此欲.色界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烦恼系缚。梵王不知随其所应。依四根本静虑.未至.中间.空处近分。断第四静虑烦恼尽时。诸四大种究竟离缚。无余灭位。便矫自叹显彼有诳。謟言愧谢显彼有謟。略述如是。广如婆沙一百二十九说。

  问是大梵等有何差别 解云梵众中尊名为大梵。统摄一切皆得自在。能作器世间名作者。能化有情世间名化者。言生者释前作者重显作义。谓能生器世间者故名作者。养者已下释前化者重显化义。谓能养育有情世间者。是一切有情父故名化者(此是婆沙正理意释) 问马胜至彼更化身不。至彼一念复容得有几通果俱 解云马胜运身至彼初定。作彼地化。大梵故得执手相牵。若不别化欲界色粗执便不得。应知运身及化神境通果。先留化身后起天眼见彼地色。或起天耳闻彼地声。二通互起。总而言之。于一念中容二俱起。故婆沙一百五十云。问一念得起几通果耶。答诸有欲令无留化事天眼.天耳无彼同分者。彼说一念唯起一通果。谓五通随一。诸有欲令有留化事天眼.天耳无彼同分者。彼说一念得起二通果。谓神境通果.及余四随一。诸有欲令有留化事天眼.天耳有彼同分。彼说一念得起四通果。谓神境通果.天眼.天耳.及余二随一。谓他心通.宿住随念通。境界各别不俱起故。如是说者。应知第二所说为善。以化事可留天眼.天耳必无彼同分。要于同时乃现前故。

  如是已说至少分差别者。此下大文第三明相似殊。于其体性。实各不同有少相似。故辨差别总有四对。此下明前两对。颂前问起。就问起中。一总。二别。此即总也。

  无惭无愧至差别云何者。此即别也。颂曰至唯于欲色有者。就颂答中。上两句明无惭.无愧。下两句明爱.敬。

  论曰至所敌对法者 诸功德。谓戒.定等 有德者。谓师长等 无敬等四总显不重。于前二境无敬.无崇。或于诸德无敬。于有德者无崇。或于有德者无敬。于诸功德无崇。于前二境无所忌难。无所随属。或于诸德无所忌难。于有德者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即是敬.惭所敌对法。以敬。惭为体故 为诸善士至能生怖故者。此释无愧 罪。谓罪业。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 此中怖言显非爱果。能生怖故名之为怖。

  不见怖言至名不见怖者。外难。不见怖言欲显何义。为见彼罪怖果。而不怖畏名不见怖。为不见彼罪怖果。名不见怖 又解为见罪而不怖名不见怖。此问怖属心。即缘境怯怖。为不见彼罪家怖果名不见怖。此问怖属境。即所怖果。

  若尔何失者。论主总答。

  二俱有过至应显无明者。外人出过。若见彼罪怖果。而不怖畏名不见怖。应显智慧。智慧谓邪见。以此邪见拨因果故。故正理云。应显邪见。若不见彼罪怖畏果。名不见怖。应显无明。以此无明不见怯怖 又解若见罪而不怖。应显邪见。若不见彼罪家怖果。应显无明。

  此言不显见与不见者。论主答。此不见怖言不显邪见.及与无明。

  何所显耶者。外人复徴。

  此显有法至说名无愧者。论主答。此显有法无愧。是随烦恼。为彼邪见.无明二因。说名无愧。故正理云。能与现行无智.邪智。为邻近因说名无愧。

  有余师说至说名无愧者。叙异释。此师约自.他无耻辨二差别。

  若尔此二至云何俱起者。难。无惭.无愧.自他别观云何俱起。

  不说此二至说为无愧者。余师释。不说此二无愧.无惭。一时俱起。无惭别观自无愧别观他。然有无耻观自身时用胜说名无惭。尔时观自身虽亦有无愧。观自身时用劣故。复有无耻观他身时。用增说为无愧。尔时观他身虽有无惭。观他身时用劣。又正理云。有说独处造罪无耻。名曰无惭。若处众中造罪无耻。说为无愧 广如彼释。婆沙三十四亦广说二种差别。不能具述。

  惭愧差别至说名为愧者。便释惭.愧翻上二释应知。前说惭.愧。无惭.无愧如后当辨。指此文也。

  已说无惭至谓除前三相者。此下辨爱.敬差别。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泛明爱有其二种。一有染谓贪。二无染谓信。若泛明信亦有二种。一忍许相。或名信可。名异义同。二愿乐相。或名信乐。或名信爱。名异义同。由斯信爱宽狭不同得作四句 第一句有信非爱。谓缘苦.集信。忍许苦.集有第一信故名有信。有漏之法非可爱乐。无第二信故名非爱 第二句有爱非信。谓诸染污爱。缘妻子等起染污爱。是有第一爱故名有爱。是染污故非信。

  第三句有通信.爱。谓缘灭道信。忍许灭.道有第一信故名有信。无漏之法是可爱乐。有第二信故名有爱。应知此中缘灭.道信。通摄两种 第四句除前相。

  有说信者至故爱非信者。叙不正义。此师意说。忍许.爱乐。既不同时。故爱非信。

  敬谓敬重至缘灭道惭者。此别解敬.惭。惭宽。敬狭。但为两句 第一句有惭非敬。谓缘苦.集惭缘彼苦.集善心起时有惭耻故。所以有惭。有漏之法非可尊重。所以无敬。故缘苦.集惭而非敬也 第二句有通惭.敬。谓缘灭.道惭。缘彼灭.道善心起时。有惭耻故有惭。无漏之法可尊重故有敬。故缘灭.道惭。即摄敬故也。

  有说敬者至故敬非惭者。叙不正义。敬先.惭后。时既不同。敬非惭。正理第十一破此师云。彼师应许无惭耻者能起恭敬。以执先起敬时未有惭耻故。应无惭者能起恭敬。若谓敬时已有惭耻。则不应说由敬为先方生惭耻。若谓敬时非无惭耻。然敬非惭。此亦非理。言敬非惭无证因故 望所缘境至谓除前三相者。约所缘境辨爱.敬有无四句差别 第一句有爱无敬。于妻.子等由贪染故有染污爱。非可尊重所以无敬 第二句有敬无爱。于他师等可尊重故有敬。非愿乐故无爱 第三句有爱有敬。于自师等可愿乐故有爱。无染污爱可尊重故有敬 第四句无爱无敬。除前三相 补特迦罗此云数取趣。数数取诸趣也。总而言之通于五趣。

  如是爱敬至无色界无者。约界分别。

  岂不信惭至无色亦有者。难。爱以信为体。敬以惭为体。大善地法无色亦有。如何言无。

  爱敬有二至无色界无者。答。若据缘法爱.敬实通三界。此中意说。缘补特迦罗故不通无色。以欲.色界有色身故。有尊.卑故。相貌显故。可得相望有爱有敬。无色不尔。故在彼无。

  问若通色界。何故婆沙二十九云。问如是爱.敬于何处有。答三界.五趣虽皆容有。而此中说殊胜爱.敬。唯在欲界人趣非余。唯佛法中有此爱.敬。准婆沙据别意说。唯在欲界。何故此论通色界耶 解云此论据显故通色界。婆沙据殊胜故欲界。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如是已说至心高无所顾者。此明后两对。初一句明寻.伺第三对。下三句明慢.憍第四对。

  论曰至细性名伺者。心之粗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于心所中各别有体。与心相应。非体即心。言心粗.细依主释也。

  云何此二一心相应者。论主难。寻粗。伺细。性相违故。云何此二一心相应。经部不许寻.伺二法一心相应。论主意朋经部故为此难。

  有作是释至俱有作用者。此下毗婆沙师总有两释。此即初师。苏由水故非释。苏由日故非凝。水是凝因。日是释因。如是一心由有寻故不过细。由有伺故不过粗。寻是粗因。伺是细因。故于一心俱有作用。何理相违。

  若尔寻伺至体非凝释者。论主约喻难。如水是凝因。日是释因。体非凝.释。亦应寻是粗因。伺是细因。非粗.细体。

  又粗细性至以别寻伺者。论主又难。夫粗.细性相待而立。或约三界。或约九地。或约九品。差别不同。上.下相形下地名粗。上地名细。乃至有顶望下地为细。望灭定为粗。应有寻.伺 又解粗名为上。细名为下。即粗.细相形乃至有顶应有寻.伺。论主叙经部计为难。故婆沙五十二云。或有执从欲界乃至有顶皆有寻.伺。如譬喻者。(已上论文)。又诸法中粗.细二性无别体类。不可依之以别寻.伺二种差别。如受领纳所显。想取像所显。诸心所法皆有别相。此粗.细性总通五蕴。故不可依以别寻.伺。

  复有释言至于理何违者。此即第二毗婆沙师释。行之言因。寻.伺二种是语言因。能发语言故。因中有二。粗者名寻。细者名伺。于一心中粗.细俱起。何理相违。

  若有别体类至别相云何者。论主复难。于心所中。若有粗.细二别体类以别寻.伺。理实无违。然无粗.细二别体类。故成违理。上名为粗。下名为细。下准此释。同一心体类中无容粗.细俱时起故 又解同一性体类心.心所中无容细.粗俱时起故。汝毗婆沙师若言寻.伺体类亦有差别。应说体类别相云何。

  此二体类至显其别相者。毗婆沙师答。寻.伺体类别相难说。但由上粗下细显其别相。

  非由上下至一心相应者。论主复难。非由粗.细能显寻.伺别相。心.心所法一一类中。据相待对皆有粗.细。既无别相以简寻.伺。由是应知。寻.伺二法定不可执一心相应。

  若尔云何至具足五支者。毗婆沙师引经反难。若不许彼寻.伺二法一心相应。云何契经说初静虑具足寻.伺喜.乐.及定五支。

  具五支言至故无有过者。论主通经。具足五支言。就于一地前后而说。非一刹那。故无有过。论主意朋经部。故顺彼解此中绝救。

  如是已说至无所顾性者。明第四对。慢谓对他称量德类。心自举恃凌蔑于他。此中亦应言称量种姓等。略而不论 憍谓染着种姓.色等自法为先。令心傲逸于诸善法无所顾性。故婆沙四十三云。此中憍者谓不方他。但自染着种姓.色.力.财.位.智等心傲逸相。此中慢者。谓方于他种姓.色.力.财.位.智等自举恃相 问慢皆方他以不 答方他之言从多分说。故婆沙云。评曰应作是说。非一切慢要方他起。无始时来数习力故。依自相续慢亦现行(解云慢.过慢.慢过慢.卑慢。此四方他。我慢.增上慢.邪慢依自相续起) 有余师说至差别之相者。叙余师释憍。如因酒生欣举之差别。说名为醉。憍是贪等流果。如是因贪生欣举之差别。说名为憍。欣举名宽。憍名即狭。此憍是欣举之差别也。

  如是已说至名义差别者。此下大文第四明众名别 如是已说诸心.心所五地法等品类不同。三性心品俱生定量。四对心所异相差别 然心.心所下。问起 言名想者。或从果为名。或从因立称。故言名想。

  颂曰至相应义有五者。上一句别明心异名。下三句通明心.心所异名。

  论曰至故名识者。此训释异名。梵名质多。此云心。是集起义。谓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业等。故经云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故能集起说名为心。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义。梵云毗若南。此云识。是了别义也。

  复有释言至故名为识者。第二说一切有部解。界之言性。净.不净性种种差别。行相不同故名为心。即以种种释心义也。即此心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即以所依释意义也。以作能依止故名为识。即以能依释识义也。

  故心意识至而体是一者。结文可知。又婆沙七十二解心.意.识云。或有说者无有差别。复有说者谓名即差别。复次世亦有差别。谓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故。复次施设亦有差别。谓界中施设心。处中施设意。蕴中施设识故。复次义亦有差别。谓心是种族义。意是生门义。识是积聚义。复次业亦有差别。谓远行是心业。前行是意业。续生是识业(更有三复次释业。不能具述)。

  如心意识至等和合故者。心.心所法有四异名 一名有所依。必托依根故 二名有所缘。必杖境起故 三名有行相。即于所缘一切诸法。品类差别种种不同。心.心所法。随缘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前境皆悉现于心.心所上。此所现者名为行相。即由此现带境义边。似前境边说为能缘。然此行相无有别体。不离心等。即心等摄非是所缘。犹如明镜对众色相皆现镜面。此所现像而非所照。然约像现说镜能照此亦应然言行相者。谓有境界像貌故名行相 又解有所行境家相故名行相 又解迁流名行。心等上现名相。即行名相故名行相 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释此行相广如前释 四名相应。等和合故。

  依何义故名等和合者。问。既以等和合释彼相应。依何义故名等和合。

  有五义故至各各亦尔者。答。谓心.心所。五义平等相似故说相应 一所依平等。谓必同所依根。意识.及相应法有一种依。谓无间灭意根。五识.及相应法各有二依。一同时依止根。二无间灭意根。随应皆是所依平等。此文欲摄二种所依故。不别言同一所依。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据别依。故说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依 又解所依平等。此显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依。故解相应因中云。此中同言显所依一。虽复五识亦依意根。此文且据同时依说 二所缘平等。谓必同所缘境。于所缘中或时缘一。或复缘多。随应皆是所缘平等。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缘者。且据别缘一法说也。若不尔者.如无我观除自相应.俱有通缘一切。此岂同一所缘 又解所缘平等。此显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缘。故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所缘。虽复亦有缘多境者。此文且据缘一境说 三行相平等。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缘何境各起行相。或缘一法各一行相。或缘多法各多行相。若一。若多。行相皆各别。随应皆是行相平等。以多现时各有多相故不言同一行相。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者。且据缘一境相似义。理实皆别 又解行相平等。此显心.心所法同缘一境。名同一行相。故诸论说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虽复行相各别不同。据相似同故。言同一行相。虽复亦有缘多境时多行相现。各互相望而不相似。此中且约缘一境说 四时平等。谓心.心所必定同一刹那时也。或同生.住.灭.及堕一世故。言时平等 五事平等。事之言体显各体一故言事等。于一相应心.心所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体亦各一。必无二体一时俱行。此约刹那同时体等。非言前.后异.品数等。应知此中所依.所缘.行相三种。如前已释。时义可知故不别释。事稍难知故偏明也 若依五事论。一复次释相应义云复次同一时分.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缘.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异熟是相应义。

  已说心心所至何者是耶者。此下大文第二明不相应行 就中。一总标名数。二别牒解释。三诸门分别。此即第一总标名数。结前生下 问准前文势。此中应但结心所法问不相应行。何故此中亦结心耶 解云辨心品俱生及异名中。兼明心故故亦结心。

  颂曰至不相应行者 心不相应。简异心所 行。谓行蕴。简色.心.无为。非行蕴故 又解心不相应。简行蕴中诸心所法。行谓行蕴。简色.受.想.识.及与无为。非行蕴故 二定。谓无想定.灭尽定 相谓四相 等。谓等取句身.文身 类。谓流类即是得等 今案此论。心不相应行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十二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二论既说不同。无容并是。假兴宾主问答研寻 俱舍师问云。此和合性如何证知。正理师解云。如破僧时舍和合性。明知别有 正理师问云。如我所立别有体性。汝不立者何法中收。俱舍师解云。此和合性众同分摄 正理师难云。凡言同分必依法得。和合同分依何法得。俱舍师解云。依戒而得。谓受戒时得二同分。一和合同分。破僧时舍。二大戒同分。破僧不舍。以成戒故 正理师复难云。若依戒得。破僧之时戒既不舍。如何舍彼和合同分。俱舍师解云。诸法不定。何必因彼而得与彼同舍。如因十戒得勤策同分。受大戒时不舍十戒。而舍勤策同分。以得苾刍众同分故 正理师复难云。谁言。受大戒时舍勤策同分。引不极成此中为喻。俱舍师复反诘言。若不舍者。即应一人亦名苾刍。亦名勤策。正理师解云。从强立称偏名苾刍。以不舍勤策同分。如大戒身中。亦成十戒而名苾刍。俱舍师复引极成喻云。如因戒得持戒同分。遇犯戒缘虽不舍彼戒体。而舍持戒同分。此既极成不应违拒 俱舍师复反问彼正理师言。汝立和合性。复依何法得耶。正理师解云。我和合性依戒而得。俱舍师难云。破僧之时戒既不舍。如何舍彼和合性耶 正理师解云。如持戒同分受戒时得。后犯戒时非与持戒同舍。还同汝立和合同分。依戒而得。非与戒同舍 俱舍师复难云。破僧之时舍和合同分不。正理师答云舍 俱舍师复难云。若破僧时不舍和合同分。可使别舍和合性。破僧之时既舍和合同分。何须别舍和合性耶。由斯理证故知同分摄和合性。

  其和合性异说不同。故须研究。和合同分。宗必许有。随何和合法上即有和合同分。所以不别研寻 问破僧不和合即是非得摄。何妨僧和合以彼得为体 解云夫论其得必有所得。和合无别所得。故体非是得收 又解诸法不必皆相翻立。如以凡翻圣凡性是非得。不可以圣翻凡圣性唯得。然诸圣法皆名为圣性 若依品类足第一。十三同俱舍。不说非得。然别说有依得.事得.处得。彼论解云。依得云何。谓得所依处。事得云何。谓得诸蕴。处得云何。谓得内外处 又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 法蕴足论第十同品类足论 若依杂心。十三同俱舍。不说非得。然说异生性。

  问诸论不同如何会释 解云。品类足说依.事.处得约法别说。应知即是得中摄也。不说非得即是复有所余不相应摄。即是此论非得所收。杂心说异生性。应知即是非得少分。如变化心是通果少分。杂心略举一边。非为尽理 又正理解颂中类字。言类者显余所计度法即前种类。谓有计度离得等有蕴得等性 解云余所计度。谓说一切有部中。后代不正义浪作计度。离得等外计有蕴得。处得。界得。退等性。今显彼计随其所应即得等摄 若作俱舍师救。类言即显此十四种同流类。故非显余计。

  于中且辨至自相续二灭者。此下第二别牒解释 就中有七。一明得.非得。二明同分。三明无想。四明二定。五明命根。六明四相。七明名等 就第一明得.非得中。一明自性。二明差别 此即明自性。上两句正出体。下两句明所依。

  论曰至与此相违者。就长行中。初正释颂。后广问答。此下释颂。即释上两句。得。获.成就。义虽是一而依异门。说差别名。故于此文总言一得。于中义别立获.成就。谓若有法。从来未得.及得已失。俱今初得。此法上得。创至生相将成就时名获。若流至现得已不失名成就。获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获。设有文言得至生相名成就者。于彼获中。说成就故。设有文言得至现在名为获者。于成就中说彼获故。如是名为获.成就别。应知。若于彼法有获定有成就。得至生相。决定流入现在世故。自有于法有成就无获。如非想见惑。无始来成无初得故 问于成位中。得至生相为名获。为名成就 解云。非初得故不名获。未至现在不名成就。但可说言前后俱得 古德皆云。成通新.旧。获据新论。是获皆成。有成非获者。不然。辨二差别如前具说。前文言得。后文言获。名异义同 应知。非得与此相违者。谓若有法。先未曾失。及重得已。但今初失。此法非得创至生相。将不成时说名不获。若流至现在名不成就。不获时未名不成就。不成就时不名不获。设有文言非得至生相名不成就者。于不获中说不成就设有文言非得至现在名不获者。于不成就中说不获故。应知若于彼法。说有不获定有不成就。非得至生相。决定流入现在世故。自有于彼法有不成就无不获。如无生智。以于彼智无初非得故 问于不成位。非得至生相。为名不获。为名不成就 解云。非是初非得故不名不获。未至现在故不名不成就。但可说言前后非得。应知。此中获与不获。据得.非得初至生相。成与不成。据得.非得流至现在相续已去又正理十二。释此四种差别云。得有二种。谓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说名为获。先已得得说名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谓先未得。及得已失。未得非得说名不获。已失非得名不成就。故说异生性名不获圣法 解云。正理论意。但据从来未得。今时创得名获。即未得法上非得名不获。若已曾得。设令因退今时重得。但名成就以重得故。即用已失法上非得。名不成就正理若作斯解。而得.舍成就不成就。四句相违。或可。得.获.成就本唯一物。随作论者宽.狭异门庄严于义。不可皆使例同。

  于何法中有得.非得者。此下释后半颂。此即问起。

  于自相续及二灭中者。此即总答。显得.非得所依法也。自相续谓自身。二灭谓择灭.非择灭 谓有为法至决定如是者。此下别释。就别释中。所依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此即别解有为。谓有为法中。若堕在自相续身有得.非得。非他相续身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属我故所以不成。若有成就他相续身。即有趣.身.业坏。自.他杂乱过故 非相续谓外非情。非是内相续身故。言非相续。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以非属我故不成就。若成非情即坏法性。为是有情。为非有情。且有为法决定如是。

  无为法中至相翻而立故者。别释无为。就无为中。唯于二灭有得.非得。择灭是所证法有得.非得。非择灭碍法不生有得.非得 一切已下。证成二灭。念念必有阙缘不生。故诸有情定成无漏非择灭。先未断惑今初入圣。苦法忍位名初刹那具缚圣者。以彼身中具成惑故。及余一切未断三界见.修二惑。具缚异生不成择灭。除此二种诸余有情皆成择灭 决定已下。别释虚空无得.非得。虚空非是所证不同择灭。非能碍法不生不同非择灭。所以无得.非得。

  诸有得者至故不别释者。以理而言。诸有得者亦有非得。义准可知。故于前文但解二灭得。不别释二灭非得。

  何缘知有别物名得者。此下广问答。此即经部师问。

  契经说故至乃至广说者。说一切有部师答。引圣教证得有别体 十无学法。谓八支圣道.及正智.正解脱五支。谓五顺上分结 以之言由。圣者于彼十无学法。由生由得由成就故。已断五支。乃至广说。经言得成。明知别有实物。

  若尔非情至亦应成就者。经部难。

  所以者何者。说一切有部徴。

  契经说故至乃至广说者。经部引经出过。经言轮王成就七宝。若成就是假。可言成就他身.非情。汝若言实。于七宝中。若成轮.珠成非情过。若成象.马.女.主藏.主兵成他相续过。故婆沙九十三叙譬喻者说云。问彼何故作是执。答彼依契经故作是执。谓契经说有转轮王成就七宝。若成就性是实有者。成就轮宝.神珠宝故应法性坏。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有情故。成就象宝.及马宝故复应趣坏。所以者何。亦是傍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宝故复应身坏。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是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臣故复应业坏。所以者何。君臣杂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实有。

  此中自在至随乐转故者。说一切有部通经。谓转轮王。于彼七宝有自在力。随乐受用。据自在说名为成就。非别有体。

  此既自在至知有别物者。经部复难。此轮王经既言自在说名成就。余经成就复由何因知有别物。

  许有别物有何非理者。说一切有部复问经部。复许有别物名得。有何非理。

  如是非理至是为非理者。经部出过。上来约圣言量破。今约现.比量破。谓所执得。无体可知。如色.声等五识现取。如贪.瞋等他心智现取。无用可知。如眼.耳等。谓眼.耳等由有见.闻等用。比知有眼等根。得既无用。宁知实有。开现.比二量俱不可知。故无容执别物名得。是为非理。

  若谓此得至理不成立者。经部纵破。若谓得有作用作法生因。无为不生应无有得 又若执得为法生因。如所得法。或时未得。或时已舍。或三界.九地往来转易。或复离染。如是诸法彼现无得。后若起时当云何生 若言虽无法前得生。而有法俱生得为生因者。大生少生复何所作 又非情法既无有得。应定不生 又具缚异生。烦恼未断等有九品烦恼生因。生因既等。下.中.上品烦恼现起差别应无。所以者何。得为生因无差别故。既得无别。应不可言上品贪现行名贪行者。非中.下品。瞋等亦尔 今此难意。生因既等。不得现起三品不同。随增说行。汝若救云由余因故。烦恼现起有差别者。即应由彼余因诸法得生。得复何用。故执得用作法生因。理不成立。

  谁言此得作法生因者。说一切有部救云。谁言此得作法生因。而徴难我。

  若尔此得有何作用者。经部复徴。

  谓于差别为建立因者。说一切有部答 所以者何者。经部复徴。

  若无有得至建立差别者。说一切有部答。若有得体。可得建立异生.圣者两种差别。若无有得。异生.圣者起世俗有漏心。应无两种差别。

  岂不烦恼至应有差别者。经部为释差别。岂不烦恼已断名圣。未断名凡。有差别故。应有差别。

  若执无得至离未离故者。说一切有部难。我许有得断.未断成。由烦恼得离故名断。未离故名未断。若执无得如何可说惑断.未断。

  此由所依至但假非实者。经部释。断.未断由治道力。令所依身无复功能令其现起名为断。名不成就。与此相违名为未断。名为成就。若圣道力毕竟断故名断。若世间道损伏断故名断。成与不成皆假非实。昔有惑种。今断即无故名转变异本。

  善法有二至亦假非实者。经部义便。约二善辨成.不成。断与未断 生得善不由功力修得。有断.未断。有成.不成。言断者。谓邪见力。能损身中生得善种。令不能生现行善心。应知名断。非毕竟害令其总无故。说名为断。有而无用故名为损。损时名断名不成。未损名成名未断 加行善要由功力修得有成.不成。若所依中彼善法种。由已起故。善种增长生彼现行。功能自在势力无损。自在义边说名成就。即当大乘自在成就。若彼善种虽复先有。或时未起。或起已退还不自在名不成就 故所依中至无有别物者。经部结成已义故所依身中唯有种子。未为圣道永拔烦恼种子。未为世间道伏损烦恼种子。未为邪见损伏生得善种子。若加行善增长自在。于如是位立成就名。但假无有别物。前诤得体故今偏结成就 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者。说一切有部问。

  谓名与色至生果功能者。经部答。言名色者名谓四蕴。色谓色蕴。彼宗种子熏名.及色。谓名.色中于生自果。所有种子相续不断名展转。将生自果。名邻近。邻近果也。无间取果名功能。正起功能也。此三皆是种子异名。此展转。由种子相续故展转不断。此邻近。由种子转变故邻近于果。此功能。由种子差别故正起功能。此三亦是种子异名。如其次第释上三种 又解此果。由种子相续.转变.差别故生。何名第二转变。谓相续种子中将欲生果。其种转变后异于前。犹如种子将欲生芽其体转变。何名第一相续。谓此种子望后为因。望前为果。故得通摄三世诸行。总名相续。于此文中。所以先解展转后解相续者。以约相续明展转故 又解义便即明。何论次第。何名第三差别谓有种子无间生果功能。此后念种与前种异故名差别。经部因.果前后不同故。说无间生果功能 又解谓展转功能邻近功能。谓相续转变相续差别。由此相续转变即是展转功能。此由相续差别即是邻近功能。

  然有处说至必不能修者。经部通经。所以须通此经文者。经部意说。虽复成就染法种子。而能修善。然有处经。说若成就贪便不能修四念住者。彼经意说。耽着贪现行者不能厌舍现行贪惑故名成就。由随耽着贪爱现行时分。于四念住必不能修。经据现行说成就。言不能修。我据种子成就能修诸善。故对法论云。有三种成就。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经部同彼 又解通说一切有部伏难。伏难意云。若得无别体。何故经说若成就贪便不能修四念住。经言成贪不修四念住。明知得有别体 经部通云。然有经说若成就贪便不能修四念住者。彼经意说。耽现贪者不能厌舍故名成就。由随耽着现贪时分。于四念住必不能修。非言成就别有体性。

  如是成就至亦假非实者。经部总结。如是成就。随其所应遍一切种类。唯假非实。唯遮于此成就名不成就。亦假非实。

  毗婆沙师至实而非假者。说一切有部结归本宗。

  如是二途皆为善说者。论主双印两宗。

  所以者何者。徴论主。理无两是。必有一非。如何赞言皆为善说。

  不违理故我所宗故者。论主释。经部说假不违理故。亦说一切有部说实我所宗故。论主意朋经部故作斯解。

  已辨自性至旦应辨得者。此下第二明差别。就中。一明得差别。二明非得差别。就第一明得差别中。一正辨差别。二随难别解。此下第一正辨差别。将明问起。就问起中。一总。二别。此即总问。

  且应辨得者。此即别问。

  颂曰至非所断二种者。就颂答中。初一句三世门。第二句三性门。第三.第四句系.不系门。第五句三学门。第六句三断门。今此文中约所得法说能得别。

  论曰至各有三得者。三世分别门。过去法有过去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后.或是法俱。有现在.未来得者皆是法后。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据起用前后。未来亦有彼法前得。

  未来法有过去.现在得者。皆是法前。有未来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后.或是法俱。未来虽无前.后次第。约得类别约容起用说前.后也 现在法有过去得者唯法前。有未来得者唯法后。据世横望虽唯法后。若据起用前后。未来亦有彼法前得。有现在得者唯法俱得。约容有义且作是说其中差别后当更辨 若依婆沙一百五十八云。能得总有四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三与彼法俱。四非彼法前.后.及俱。若所得法则有六种。一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异熟生等。二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类边世俗智等。有说此等亦有俱得。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后得。如别解脱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前得。如道类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后.俱得。如所余善.染污等。六有所得法不可说有前.后.俱得而有诸得。谓择灭.非择灭。必无有法唯有法后得者。现在前时必有得故 解云异熟生等等余无记。世俗智等等相应法等。此智既毕竟不生故。无法俱.法后。有说亦有俱得。应在第四类摄。别解脱戒等等余恶戒等。道类忍等等相应法等 问现在道类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 解云现在道类忍。虽复唯有法俱得。未来道类忍亦有法前得。约忍种类说故言有法前。以所得法据种类说故 又解现在道类忍。今虽唯有法俱得。脱不现前即有法前得。约容有说言有法前 又解现道类忍约世而言唯有法俱得而无法前得。由此现忍有未来法前得故。亦名有法前得。此未来得。约世横望实在现忍后。而名法前得不名法后得者。以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忍前。以能得得约容起用说前.后.俱也。由斯现忍亦有前得。

  又善等法至无记三得者。三性分别门。此得大分虽约所得判性。于中非无少分差别。故婆沙一百五十八云。问何故得与所得法性类或同.或异耶。答得有三种。一有为法得。二择灭得。三非择灭得。有为法得随所得法性类差别。以有为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择灭得随能得道性类差别。以诸择灭自无作用。但由道力求证彼时。引彼得故。非择灭得随自所依性类差别。以非择灭自无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众同分而现前故。

  又有系法至得有四种者。系.不系分别门。若三界系法得。随所得法还三界系。以有为法得随所得法判性。若无漏不系法得。三界系.及不系。总相如是 别分别者。诸不系法总有三类。一择灭。二非择灭。三道谛。若非择灭得通三界系。随身在何界。得即彼界系。以非择灭得随所依判性。若择灭得随能证道判性。若有漏道所引者。色.无色界系。以欲界无能断道故。若无漏道所引者。即不系故。云及与无漏。若道谛得唯是无漏。是不系。道是有为。以有为法得随所得法判性故。无系法得通三界.不系四种。

  又有学法至得即无学者。三学分别门。学.无学法是有为故。得随所得。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得有差别。若总说通三学。若别分别。一切有漏.及三无为。是非学.非无学。且有漏法唯有非学非无学得。以有为法得随所得法判。若非择灭得随所依判。若非圣道所引择灭得随能证道判。皆有漏故并是非学非无学。若有学道所引择灭得即有学。随能证道是有学故。若无学道转根时。所引择灭得即无学。随能证道是无学故 问学人以有漏.无漏道。能断无所有处已下八地修惑。随用何道。各能引起二离系得。既互相引。云何随道判性 解云无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无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随二道判性。但随自道。彼能证道虽复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择灭得起。故各随自能证道判 问颂中但言非学非无学。何故长行具明三学 解云颂中文窄唯论一种。长行文宽故具明三 又解非学非无学得。有差别。通三学故所以别标。学.无学得各唯一种。无多差别故不别显 或举后显初。

  又见修所至皆非所断者。三断分别门。见.修所断法体是有为。能得随彼亦是见.修所断。一切无漏名非所断法。得有差别。总说有二。或修所断。或非所断。若别分别非择灭得唯修所断。随所依身同修断故。若有漏道所引择灭得。亦唯修断。以随能证道同修断故。若无漏道所引择灭得。随能证道是无漏故名非所断。若道谛得道是有为。得随所得同是无漏名非所断 问颂文但明非所断。何故长行通明三断 解云颂窄别标。或通二断是故别显。或举后显初。

  前虽总说至欲色无前起者。此下第二随难别解。问起颂答。

  论曰至得亦现在者。释初句。

  一切无覆至皆如是耶者。问。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徴。

  除眼耳通至及俱起得者。释。即解第二句。谓二通慧.及能化心俱生四蕴。一势力强故。二加行差别所成辨故。虽是无记而有前.后.及俱起得。

  若工巧处至得亦许尔者。工巧处以色.声.香.味.触为体。威仪路以色.香.味.触为体。此举所依显能依四蕴。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工巧处者。谓色.声.香.味.触五处为体。起工巧处者。谓能起彼意.法二处为体 又云威仪路者。谓色.香.味.触四处为体。起威仪路者。谓能起彼意.法二处为体 又解应言工巧处心.威仪路心。不言心者略而不论 又一解云心是威仪.工巧所依名处。名路。若作此解即与婆沙相违。若工巧处.及威仪路四蕴。极数习者亦有前.后.俱得。除上别简有三世得。自余一切异熟五蕴.及威仪路.工巧处.通果色蕴。及威仪路.工巧处四蕴一分。并自性无记色.行一分。唯有法俱得。故正理十二云。又威仪路四蕴之得。多分世断.及刹那断。唯除诸佛.马胜苾刍.及余善习威仪路者。若工巧处四蕴之得。亦多分世断.及刹那断。除毗湿缚羯摩天神.及余善习工巧处者 问色界威仪路四蕴。有三世得不 解云彼界非极串习。无三世得。又婆沙一百五十七解欲界中云。威仪路四蕴中。善串习者。如佛.马胜.及余有情所善串习。并工巧处四蕴中。善串习者。如佛.妙业天子.及余有情所善串习。彼得亦皆世杂。刹那杂。谓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又婆沙解色界中云。一切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色蕴.及威仪路异熟四蕴。彼得世不杂。刹那不杂。随在彼世即唯有彼世得故。准婆沙文。于欲界中。即别简威仪.工巧极串习者。有三世得。于色界中。即不别简威仪有三世得。明知色界威仪四蕴。无三世得 问若威仪路.工巧处不串习者。无前后得。何故识身足论云。成就欲界善心.不善心。皆云定成就欲界无覆无记心彼论既言定成。是即初生欲界。必定成就二无记心。云何乃言不串习者无三世得 解云论意各别。难为会释 又解此论.正理.婆沙.杂心。亦据不串习者。所以有不成就。识身唯据串习者。故言成就。各据一义并不相违。至后得心当更分别 问威仪路.工巧处四蕴。若极串习者有三世得。何故颂文不简。但简二通变化 解云二通变化 以定成故。所以别简。威仪.工巧以不定故 故不别标。

  唯有无覆至但俱起耶者。问。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徴。

  有覆无记至法前后得者。释。解第三句。谓唯色界初静虑中。修所断惑。发有覆无记身.语表色。得亦如前但有俱起。虽有上品烦恼。而亦不能发无表故。势力微劣。由此定无法前.后得。或虽有上品表业。应知一切有覆无记四蕴。有三世得。心望色强。又是能发故三世得。色望心劣。又是所发故唯法俱所以此色唯初定者。欲界有覆无记身.边二见。不能发业。二定已上非寻.伺俱。亦不发业。

  如无记法至亦有异耶者。问。

  亦有者。答。

  云何者。徴。

  谓欲界系至及后起得者。释。解第四句。谓欲界系善.不善表.无表色。是有记故有法俱.法后得。非心俱故无法前得 问初定善身.语表。亦唯有俱得.后得。何故颂。及长行不别说耶 解云总而言之。色界善色其得不定。若初定善表。有俱得.后得。若随心戒有三世得。以不定故略而不论。欲界善色定故别标也。应知除欲界善.不善色。及初定善表色。余一切不善四蕴。及余一切善五蕴。即是有漏.无漏善四蕴。及随心道定善色蕴。皆有三世得。

  非得如得至品类别耶者。此下第二明非得差别。将明问起。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徴。

  颂曰至得法易地舍者。释。颂第一句三性门。第二句三世门。第三句界系门。后一句明舍门 今此文中约所不得法。说非得差别也 若准得中。亦应合有三学.三断分别。以初句言非得净无记。明知唯是非学非无学。唯修所断义准可知。故不别说。

  论曰至无记性摄者。三性分别门。一切非得无覆无记。以诸非得皆随所依命根.众同分无记性故。故婆沙一百五十八云。问非得随何性类差别。答彼定不随所不得法。以相违故。又不随道。非道所求故。但依命根.众同分转。故随所依性类差别。问若诸非得。非择灭得。俱随所依性类别者。所依或异熟.或唯等流。此二随何性类差别。答随等流性。以义遍故。异熟非遍故不随立。问非得若随所不得法。性类差别有何过耶。答断善根者应成就善。已离欲染者应成就不善。诸无学者应成就染。异生应成三乘无漏法。退果应成果。舍向应成向。二灭非得应是无为。由此等过。非得不可随所不得性类有异。

  世差别者至三世非得者。三世分别门。过去法有过去非得者。谓若在法前。若在法后。今时同在过去总名过去非得。有现在.未来非得者。皆是法后非得。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据起用前后未来亦有彼法前非得 未来法有未来非得者。谓若是法前.若是法后。今时同在未来总名未来非得。虽复未来未有前后次第安立。约性类别。约容起用。说前后也。有过.现非得者。谓皆法前非得 现在法有过去非得者。唯有法前非得。有未来非得者。唯有法后非得。据世横望虽唯法后。若据起用前后。未来亦有彼法前非得。现在法决定无有现在非得。故正理云。以现在法与不成就不俱行故。有说现法无现非得。性相违故。旧俱舍云。现在法有现在非得者。此翻谬矣。若依婆沙一百五十八解非得云。一切非得总有三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三非彼法前后及俱。所不得法亦有三种。一有所不得法唯有彼前非得。谓未来情数毕竟不生法。及入无余涅槃最后刹那心等。二有所不得法通有彼前.后非得。谓余随应有情数法。三有所不得法无彼前.后.及俱非得。而有非得。谓择灭.非择灭。必无非得可与法俱。以法现在前时。是所得者必有得故。非所得者无得。无非得故亦无唯有法后非得。非无始来。恒成就彼未舍。必起彼类尽故。然诸非得性羸劣故。唯成就现在一刹那。现在一刹那得已即舍。于未得彼法及已舍位。恒有此非得应知 解云非得三种可知。言有所不得法。唯有彼法前非得。未来简过.现。情数简非情。毕竟不生法。谓三类智边世俗智等。此法既毕竟不生。所以唯有法前非得。及三乘人临入无余涅槃时最后一刹那心等。谓未来有一类心。唯作临入涅槃心。从来未曾起彼种类。所以唯有法前非得。无有法后非得。等者等取相应法等。及无生智等。此无生智等一得不退故。亦无有法后非得 问最后心.及无生智等。起现前时。未来世中有彼法前非得性类。何不说有法后非得 解云凡言非得。约容起用说其前.后。未来非得约世前.后。实在彼后。以此非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最后等前。故说法前不名法后。第二.第三所不得法。及必无非得下可知 言亦无唯有至彼类尽故者。此是反解。显无唯有法后非得 若无始来恒成就彼法。于未舍位必起。彼种类入过去尽。可得唯有法后非得。非无始来恒成就彼法。于未断舍位。必起彼法种类。令尽入于过去。以彼种类无量无边不可起尽故。无唯有法后非得 问如断有顶见惑必无有退。已入过去者。岂非唯有法后非得 解云所不得法。约法种类说有非得。有顶见惑种类众多已入过去。虽复但有法后非得。在未来者即有法前非得故。彼有顶过去见惑。不可得说唯有法后非得 又解过去见惑。今虽但有法后非得。脱不现前即有法前非得。约容有说言有法前 又解过去见惑。约世而言唯有法后非得。而无法前非得。由彼过惑有未来法前非得 故。亦名法前非得。此未来一类非得。约世横望实在过去惑后。而名法前非得不名法后非得者。以此非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法前。由彼非得约容起用辨前后也。由斯过惑亦有法前非得。此中三解应知准前道类忍说。

  界差别者至是无漏应理者。界系分别门。非得随所依系故。一一法非得皆通三界系。定无非得是无漏者。非通不系。所以者何。由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故。以异生性定非无漏。随所依身是有漏故。引本论证。可知 问异生性。非得圣非得是有漏。圣不得异生非得是应无漏 解云一切非得皆随所依。所依有漏故皆有漏。

  不获何圣法名异生性者。问异生性所不得法。

  谓不获一切至应名异生性者。答。若在凡位。不获一切三乘圣法非得。名异生性。以本论中不别说故。此不获言表离于获。若获少分圣法即名圣者。若异此者而言获得一切圣法方名圣者。诸佛世尊。亦不成就二乘种姓。应名异生 又解此不获言。表离于获。若获少分即名圣者。虽圣身中亦有非得不获余圣法。而不名异生性。若异此者。而言但是不获一切圣法非得。皆名异生性。诸佛世尊。亦不成就声闻.独觉种姓圣法。应名异生 问何故凡身非得名异生性。圣身非得非异生性 答如婆沙四十五云。复有说者不得一切圣法。是异生性。问若尔则应一切有情皆名异生。无圣者成就一切圣法故。答虽无圣者具足成就一切圣法。而非异生。以彼非得杂圣得故。谓若凡身中圣法非得。不杂圣得者。是异生性。圣者身中圣法非得。杂圣得故。非异生性。彼得.非得恒俱生故。复次彼非得有二种。一共。二不共。不共者是异生性。共者非异生性。圣者身中圣法非得。一向是共故无前失。复次彼非得有二种。一未被害。二已被害。未被害者是异生性。已被害者非异生性。圣者身中圣法非得。皆已被害故无前失。复次一切圣法非得有二。一依异生相续现起。二依圣者相续现起。前是异生性。后非异生性。故无圣者名异生失 问非得于圣法说名异生性。非得于凡法应名为圣性 解云凡不成圣法。可说非得异生性。圣必成凡法故。彼非得非圣性 问圣性是何 解云谓诸圣法 难云即诸圣法皆名为圣性。亦可即诸凡法皆名异生性 解云圣法不通凡。可立为圣性。凡法亦通圣非皆异生性。故正理十二云。岂不如圣法即说是圣性。成就此性故名圣者。如是异生法.应即异生性。成就此性故名异生。此例不然。以诸圣法唯圣者可得。即圣法说为圣性。诸异生法圣者亦有。如何可立为异生性 问异生性体如上可知。未审。其名如何解释 答婆沙四十五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能令有情起异类见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果异类生。故名异生。复次能令有情堕欲界故往异趣故受异生故。名异生性。广如彼释。

  若尔彼论应说纯言者。难。若尔本论应说纯不获圣法名异生性。

  不要须说至食水食风者。通。不要须说纯言。此不获圣法一句文中含纯义故。如说鱼类食水。龟类食风。虽无纯言。而亦知彼纯食水.风 有说不获至彼非得故者。第二师解。谓不获苦法智忍.及俱生法。名异生性。不可难我。言道类智得果时。舍此向中苦法忍故。彼忍非得还起。应成非圣。前苦法忍时。已永害彼异生性非得故。应知苦忍非得有二。一依凡身。非与无漏得俱行故。是异生性。故见道已前苦忍非得。依凡身故名异生性。二依圣身。与无漏得俱行故。但名非得。不名异生。道类智时。虽有苦忍非得。以依圣身不名异生。又婆沙四十五云。有作是说。不得苦法智忍是异生性。问若尔道类智已生。舍苦法智忍。尔时苦法智忍非得。应是异生性。是则住修道.无学道者。亦应名异生。答苦法智忍生时。害彼非得。令于自相续永不复生。故住修道.无学道者。于苦法智忍虽不成就。而不名不得。亦不名得。如眼根生时害彼非得。令于自相续永不复生。眼根灭已虽不成就。而不名不得。亦不名得。此亦如是。故无前过。复次道类智已生。苦法智忍虽不成就。而成就彼等流果故不名异生。

  若尔此性至名异生性者。问。此苦忍性既通三乘。不获何等名异生性。

  此亦应言不获一切者。答。谓不获一切三乘苦法智忍。

  若尔此应同前有难者。难。若尔此应同前有难。本论应说纯言。谓纯不获圣法 此难复应如前通释者。通。此难亦应如前通释。不要须说。此不获圣法一句文中。含纯义故。如食水.风。

  若尔重说唐捐其功者。论主难第二师。汝今所立大意同前无两差别。而复重说岂不唐捐 又解论主难前两师。皆与本论不获圣法说无差别。二师重说唐捐其功。

  如经部师所说为善者。论主印经部说。

  经部所说其义云何者。问。

  谓曾未生至名异生性者。经部答。谓曾未生圣法。相续身上分位差别。假立异生性。

  如是非得当何时舍者。问。

  此法非得至舍于非得者。答。舍分别门。二时舍非得。一此法非得得此法时舍此非得。此据以得替于非得处说名为舍。如圣道非得名异生性。得此圣道时舍彼非得。二转易地时舍此非得。此非定有得替非得处。以彼非得随所依身。但舍身时非得亦舍。于转易地。虽非能舍异生性尽。亦舍少分。余法非得。随其所应类此应思。若非得上法俱得断。于所舍非得上。复有非得生。非得前非得。如是名为舍于非得。据实而言于所舍非得上法俱得。亦有非得生。此文正明舍非得故。但言非得非得生。不言得非得生 问非得无记。刹那成就。得已即舍。无前.后得。于前非得既不成就。有非得起。是即刹那刹那皆舍非得。如何乃言得法易地方舍非得 解云实有斯理。今言舍非得者。据舍一类尽。非据舍少分。

  得与非得至得与非得者。问。得复有得不。非得复有非得不 又解得复有得.非得不。非得复有得.非得不。

  应言此二至得及非得者。答。应言此得复有得。非得复有非得。若别说者。得有同时得。前.后得。若非得有前.后非得。无同时非得 又解应言得复有余得.非得。非得复有得.非得。若别说者。得有同时得.及前.后得。非得无同时非得。若非得有同时得。有前.后非得。无同时非得。

  若尔岂不有无穷过者。难。得复有得。非得复有非得。岂不有无穷过 又解准下答文此唯问得。以现非得无现非得无无穷过。故不别问。

  无无穷过至后后转增者。释。法之得故名为法得。即是大得。大得之得名为得得。即小得也。大得力强成就二种。得得力劣唯成一种。故初刹那于三法中。大得得二。小得得一。此三落谢第二刹那随前三法起三法得。起三得得。六法俱起此六落谢足前成九。第三刹那于前九法。起九法得起九得得。十八俱起。如是诸得后后刹那展转增多。如理应释 问如第一刹那三法俱起。各有大.小四相。此之四相为更起得得。为三法中得得。若更起得。得复有相。相复有得。便有无穷。若不起得此谁得耶 解云即三法中得得。如初三法各有大.小四相。三九总成二十七法。于此法中。若大得得十八法。谓得本法并本法上大.小四相。又得小得.并小得上大.小四相。若小得得九法。谓得大得.并大得上大.小四相。由此故无无穷过。理实初念有二十七法。但言三者且据法体不论能相。故婆沙一百五十八云。如是说者。法与生等同一得得。相与所相极亲近故。由此善通色蕴.行蕴一得得等。又云如前无穷过失。具作问答。广如彼说 问第二刹那有三大得。有三小得。复各得几法。解云若大得各得十八法。谓得过去本法.及本法上大.小四相。又得同时小得。并小得上大.小四相。若小得各得九法。谓各得大得。并大得上大.小四相 又解大得各得十法。谓得过去二十七法。中随得一法。又得同时小得。并小得上大.小四相。若小得得九法。如前释。虽有两解前解为胜。若据无为大得得十法。谓得无为。及得小得.并小得上大.小四相。小得得九法。谓得大得.并大得上大.小四相。故婆沙云。有为.无为一得得 问如得既然。非得复非得几法 解云。非得必无法俱非得。但有法前.法后非得。应知非得非得九法。谓非得法体。并法体上大.小四相。法体现前必无非得故。不得望法俱以说也。故望大得小九法也。言得非相翻立者。随其所应非要数等 又解非得唯非得一法。虽有两解前解为胜。

  一切过去至诸得俱起者。叹得无边。如文可知。无记过.未非定成就。加行起难而非任运。且约烦恼.生得以明。

  如是诸得极多集会者。问。如是诸得。极多集会宁相容受。

  无对碍故至况第二等者。答。得无对碍互相容受。若如色碍一有情得。虚空不容。况第二念。

  俱舍论记卷第四

  久安三年四月八日辰刻于石山寺一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