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36 册 No. 1736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四别显处严中。文亦有二。一通释前后。二别释器界。前中疏。即如来依正者。别显处。严是依教主。难思是正众。海云集是众。而言辅翼不空者。菩萨即十八圆满中辅翼。圆满不空。即眷属圆满。谓净土中无有四趣。龙鬼等众是佛现有。欲示净土不空故。

  疏。今初器界下。第二别释器界。文中五。初总科。二然此诸严下。示释仪式。谓各三故。三然或一因下。通妨难。谓有问言。因果圆融。何以就因各别所表。故今释云。实具四句为约所表。故别属因耳。然通别无碍。四然各摄无尽下。总科四事。

  疏。今初心地十句下。第五释本文。言彻华藏者。以华藏世界。海大莲华地面。金刚所成故。此依本经。若依观佛三昧海经第二。亦异常说而未尽源。彼云尔时菩提场地化以金刚。满八十里其色正白不可具见。此相现时菩萨眉间白毫相光。端洁正直矗然东向。长一丈五尺有十楞现。释曰。既有里数。又言化以故非极说。四因中。

  疏。或于树中现者。以上别中第四宝树行列故。言或诸严具及地中现者。以是叹地尊胜故。二树严疏长耸等者。谓长耸为高。迥露释显。圆妙释殊胜。故独出为特。然案西域记。长一百尺。即毕钵罗树。

  疏。表神通等法者。即净行品云。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疏。下经云。菩萨妙法树等者。等取下文。云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定叶神通华。一切智为果。最上力为鸟。垂阴覆三界。释曰。此五十九经所以引者。意明表法。皆有文据。非是臆说。

  疏。菩提智放教智光者。菩提即是证智。教谓差别之用。乃至言教即教证二道。十地广明。

  疏。无心成行等者。陶隐居云。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以知还。凡举云义虽有多种。多明无心。

  疏。即明涅槃众圣冥会者。无有一圣不证涅槃。犹如百川皆归大海。故肇公云。恬然而夷。怕然而泰。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矣。

  疏。染违性净等者。即通外难。谓有问言。涅槃既无不包染净同在其内。何以果用即言出生。居处屋宅不言出生。故今释云。染净之法涅槃实包。净则顺体染则违体。证会涅槃方有大用。故曰出生。染既违净。非此出矣。而体不离故云依现耳。

  疏。然上充遍等下。上直消经文。此下会成无碍。

  疏。十种宫殿此应说之者。亦约表法之宫殿耳。亦同上文妙法树矣。即五十四经。经云佛子。菩萨有十种宫殿。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是菩萨宫殿。恒不忘失故。十善业道福德智慧是菩萨宫殿。教化欲界众生故。四梵住是(云云)教化色界众生故。生净居天是(云云)一切烦恼不能染故。生无色界是(云云)今诸众生离难处故。生杂染世界是(云云)今诸众生断烦恼故。现处内宫妻子眷属是(云云)成就往昔同行众生故。现居轮王护世释梵是(云云)为调伏自在心众生故。一切菩萨行游戏神通。皆得自在是(云云)善游戏诸禅定解脱三昧智慧故。一切佛所授无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顶记是(云云)住十力庄严作一切法自在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灌顶一切世间神力自在。释曰。从第三是下。皆有菩萨宫殿之言。

  疏。空乃高而无上等者。疏有三义。释师子座。今唯约表法释高广妙好。事则可知。下多就表。

  疏。诸觉诸通者。净名。云觉意净妙华。净行品云。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疏。即菩萨妙法树随化分枝者。释宝树枝果周回间列。菩萨妙法树。即前文所引。前云方便为枝干。今以权实为枝。随树不同分枝差别。随枝有华各各成果。随因有异感果不同。并依无相不离法空之座。

  疏。一一智中知一切法等者。如一实智知遍法界理。如一权智穷事法界之边。则二智圆明无不知也。言一一法体显一切智者。如于一尘能显实智权智中道智。证智教智无边智门。

  疏。智论云轮王宝珠等者。即第十二论说。宝有三种。人宝天宝菩萨宝。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饥渴寒热种种苦事。天宝亦大亦胜。常随逐天身可天使今。亦可共语轻而不重。菩萨之宝胜于天宝。兼能有人天宝用。又能令一切众生知死此生彼因缘本末。譬如明镜见其面像。

  疏。如文殊师利冠中毗楞伽宝者。即文殊般泥洹经说。文殊身如紫金山等。其文殊冠毗楞伽宝之所严饰。有五百种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诸天龙宫。世间众生所希见事皆于中现是也。

  疏。用此严座者下。出严所以。言寂照照寂皆莹净照烛者。准璎珞经妙觉方称寂照等觉照寂。今菩萨宝义同照寂。如来宝珠即当寂照。

  疏。佛境如空故云广大者。即问明品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疏。显教皆从法空下。上就事说。此下约表。无有一法不从法界流。无有一法不归于法界。故从座流还周法界。第五教主难思。

  疏前但云佛下。疏文有二。先彰大意。后文分下。开章。前中二。先蹑前徴起。对前二文。一对标主。二对别明时分。后谓具十种深广下。总答。初答前佛。后遍于法界成正觉者。答其成相。

  疏。今初总辩即菩提身下。疏文有三。初当相以辩。即菩提身总示所属具无尽下释世尊。次座相现时下释尔时。次于一切下牒释余文。于中二解。先当相解。后寄对明。言开悟称觉者。二谛中道理本湛然。妄惑所翳久迷不见。今二障既寂。若云卷长空故名为开。了了分明若晴天廓彻故称为悟。悟即觉悟如睡梦觉。开即开发如莲华开矣。

  疏。若拣别者下。第二寄对以释。仍含二意。一对凡名觉。对小名正。对因名最。对位极名成。二者对凡名觉。对邪名正。对小名最。对因名成。一时双牒如文思之。

  疏。但悟我空未知我有等者。谓敌体与菩萨相反。二乘知我空法有。菩萨知法空我有。然二乘所空之我菩萨亦空。谓是我执。若无我法中有真我。菩萨知有二乘不知。若但约二空了我空与菩萨同。不了法空与菩萨异。

  疏。有厌生死空该涅槃者。此出上空有之过。由谓法有故厌生死。不如菩萨了生死之本空无可厌故。故净名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又宝印子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二乘不能如是解故。故厌生死。言空该涅槃者。即涅槃经意。涅槃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今二乘谓生死却为不空。以涅槃无余永寂却是于空。故云空该涅槃。

  疏。颠倒未除者。倒有八种。外道谓世间为常乐我净。为四颠倒。二乘永寂计为涅槃。则无常乐我净为四颠倒。若谓世间无常乐我净。涅槃乃有常乐我净。则名八行皆非颠倒。是则二乘但有无常乐我净之四倒。此约与之。若夺二乘。二乘既不能知涅槃常乐我净。则于无常乐我净亦不如实知以其漫该。如虫食木偶成字故。况不了生死实性即是涅槃。安离八倒。故云颠倒未除岂得称正。余如涅槃四倒品说。

  疏。设许称正亦未名最者。此对邪名正。对小名最。以上与之。能知我空异乎外道。故得名正。不能双觉二空及不空义。故不名最。

  疏。菩萨虽正下。亦有二意。初对二乘不名正义。今对菩萨方得名正。有上者。上有佛故。有修者。未绝学故。

  疏。设位极下。对上二乘得名正义。则菩萨许得最名。但未成故佛方成耳。

  疏。我佛独能下。第三结归就佛。具有成最正觉四字之义。谓如量如理下。对上所觉境中。以释觉义。如量觉俗。如理觉真。三谛中道亦如理摄。亦是合上二智觉于中道。了了究竟。拣异菩萨。故涅槃云。十住菩萨见不了了。唯佛世尊名为了了。故阇王云。了了见佛性犹如文殊等。

  疏。已出微细下。释上了了究竟之言。二障有三种。一现行。二种子。三习气。习气种子名为微细。佛已尽故。然二障习气。通障菩提及大涅槃。若就别说。断烦恼障显于涅槃。今成正觉略言所知耳。后别中。

  疏。一三业普周等者。十中后五。全十身名。前五无有身言而义具之。一即菩提身。前总中已示。二即威势身。三福德身。四意生身。五相好庄严身。

  疏。今初意业下。疏文有二。先总标。后前云于一切下。别释。于中复二。先略释。后智即二智下。广释。于中亦二。先标能入之智。后二智者下。别明智入之相。即为四段。一释二智。二释三智。三释无障碍智。四释四智。以无障碍智约义即圆故列在后。因三谛成故释居四前。

  疏。一以如量智达俗等者。然入有二义。一达二证。故以达入俗。以证入真。然二智相者。摄论云。如人初开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眼。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疏。如其胜义觉诸法故者。证第二义。上则二智别觉二境。则三世为俗。平等为真。今觉俗即真。是故三世即是平等。胜义是真。诸法是俗。今以真智而觉于俗故。令诸法即真胜义。以其性相非一异故。

  疏。一真俗互泯双遮辩中者。俗即真故非俗。真即俗故非真。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则三世即平等故非三世。平等即三世故非平等。为两亡也。

  疏。真俗虽即而不坏相者。谓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为妙有。空有不二两相历然。如波即水而恒动。水即波而恒湿。故云双照疏。此二觉三谛之境者。结成也。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果为一智而三智。如一圆珠。珠相喻有。珠净喻空。圆明喻中。三无前后。此喻一谛而三谛。若以明镜照之。珠上三义一时顿现。即喻一观而三观。若就镜中观珠。珠之与镜非一非异。则喻心境二而不二为真觉也。

  疏。境既双泯而双现下。第三仍前三智释无障碍智。谓合前二种中道为无障碍。然前三智圆融已为无碍。而未明遮照无碍故。复双融明无障碍。然双泯即前双遮。双现即前双照。若境双泯。则无心于真俗为寂也。若境双现。则心权实双鉴为照。故云智亦寂照而双流。二种中道既无障碍。二种二谛居然相融。

  疏。谓无障碍智下。结成疏。言四智者下。第四释四智。疏文有三。初总标。二会释经文。三通妨难。

  疏。通缘三世下。第二会释经文。然四智广义次下。喻中广引论释。今此但取其中同义。言通缘三世者。四智皆缘三世之境。果位八识相应之智皆缘三世。故云并入三世。下释平等。言镜智离分别故依持平等者。论云。此智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故云离诸分别。又云。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故云依持平等。意云。虽言现行功德之依种子功德之持。由无分别故得平等。

  疏。平等性智证平等性者。论云。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既云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即是所观平等故。云证平等性。

  疏。妙观察智观察平等者。论云。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既云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此即明平等能遍观一切诸法。故云观察平等。

  疏。成所作智普利平等者。论云。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此即普利之义。不拣怨亲岂非平等。

  疏。四智圆融一句摄尽者。叹胜也。下身语皆四智之现者。明此中用四智之意。以观下文佛德。与唯识论释四智同。故云皆是四智之显现。所以总中宜用四智释也。

  疏。四智圆融无二性故下。第三通妨。谓有难云。四智菩提有为无漏。非我经宗何得参杂释此玄旨。故今通云。四智菩提性相二宗皆具有之。但义小异耳。用之无爽。谓圆融无二是其一义故。彼宗说四不得相杂。今明一智便具四智故。下出现以四宝珠喻其四智。经云。复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宝珠具无量德。能生海内一切珍宝。若大海中无此宝珠。乃至一宝亦不可得。何等为四。一名积集宝。二名无尽藏。三名远离炽然。四名具足庄严。佛子。此四宝珠。一切凡夫诸天龙神等悉不得见。何以故。娑竭罗龙王以此宝珠端严。方正置于宫中深密处故。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复如是。于中有四大智宝珠。具足无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闻独觉学无学位。及诸菩萨智慧之宝。何等为四。所谓无染着巧方便。大智慧宝(一大圆镜智离诸分别名无染着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巧方便故)。善分别有为无为法。大智慧宝(二平等性智观一切法有为无为自他境相名巧方便利他平等名善分别)分别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大智慧宝(三妙观察智此智善观察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故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无量法者即摄观无尽总持定门而言说者雨大法雨断一切疑)知时非时未曾误失。大智慧宝(四成所作智知机知时作所应作故若诸如来大智海中无此四宝有一众生得入大乘终无是处此曰智宝薄福众生所不能见何以故置于如来深密藏故)其一一智。皆云平均正直端洁妙好。即具四智之德故。况同一性居然融通。言修生本有非一异故者。第二意不同彼宗。彼宗四智修生涅槃本有。今即四智是本觉智。修生之四非别有体。如金成像金像不殊故。

  疏。然上能觉下。第三总结。所以结者。欲明一菩提身已具法报二身。况具下九。

  疏。二其身下身业等者。疏文有二。先总明。后法身普周下。别释。于中二。先随相各别遍。二圆融总摄遍。今初。且寄三身以明下。明摄十以为三故。今明法身本体遍。智身修成如体而遍。色身即体之用遍。法身如虚空遍。智身如日光遍。色身如日影遍。

  疏。并是圆遍下。别示遍相。三身皆如下说。故云并是。言并是圆遍者。若大若小皆圆满故。非分遍者。非是分析散布令遍。谓一切下示圆遍相。纤尘亦圆粗则可了。总看亦现者。遍法界内唯是一佛。佛身充满于法界故。言别看亦现者。则向一一国土一一尘中。皆见全身。故下经云。如于此处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是也。又总别看者。总则一身处处皆有。别则支分眼耳鼻等各遍法界。故现相品云。佛眼云何无有量。耳鼻舌身亦复然等。

  疏。又国土等即是我身下。二圆融总摄遍。谓前明能遍三身非所遍土。今明能遍即是所遍。能所互融故。又明一一身相融和杂遍故。又上约佛身上十身。谓菩提愿化力庄严等。今明三世间无碍之十身。谓国土众生等故。十身相作于何不融。故云犹如灯光。经云。譬如冥室百千灯。一一灯光遍室内。诸佛身智亦复然。

  疏。譬如下喻显下。疏文中二。先总明大意。后开章别释。今初。言佛三业非喻能喻者。八十卷末云。三界有无一切法。不能与佛为譬喻。譬如山林鸟兽等。无有依空而住者。虚空真如及实际。涅槃法性寂灭等。唯有如是真实法。可以显示于如来。即其文也。又佛地论第四云。如契经言。乃至所有施设譬喻。喻诸如来所有功德。一切皆是谤诸如来。唯除一喻。所谓虚空。可喻如来。戒等无量功德同虚空故。

  疏。然虚空为喻有同不同等者。上两句标。下释二相。先释不同。即第五回向之文。此明佛有自利之德。不同虚空不能自利。而言等者。等取次下经文。云于一切处令诸众生积集善根悉充足故。此明如来有利他之德不同虚空。

  疏。今分取同下。二释同义。但是分同。言同义多种如下十忍品者。即第十如空忍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界犹如虚空。以无相故。一切世界犹如虚空。以无起故。一切法犹如虚空。以无二故。一切众生行犹如虚空。无所行故。一切佛犹如虚空。无分别故。一切佛力犹如虚空。无差别故。一切禅定犹如虚空。三际平等故。所说一切法犹如虚空。不可言说故。一切佛身犹如虚空。无著无碍故。释曰。上所引文。若取总通。无相无起等。皆是虚空多义。若取别相。唯取无分别无差别无著无碍。以喻于佛佛力佛身故。又彼忍下文云。譬如虚空一切法依不生不没。又云不可破坏。又云一切世间之所依止。而无所依。又云无生无灭。能持一切世间生灭。又云无方无隅。而能显现一切方隅。又云非行非住。而能示现种种威仪。又云非色非非色。而能示现种种诸色。又云非久非近。而能久住现一切物。又云非净非秽不离净秽。又云一切世间皆现其前。非现一切世间之前。又云普入一切而无边际等。皆喻菩提经具有合。今略不引。例喻于佛亦具上诸义。以十忍位是等觉故。故可同佛。疏今有二喻下。第二开章别释。于中有三。一总显喻相。二喻其所喻。三结示有归。今初可知。

  疏。以此四喻喻意业下。喻其所喻。别喻三业。即为三段。古人唯将前喻。喻于意业。后喻身语。普遍喻身。随入喻语。今并喻三业。但引文证居然可知。今初喻意业。中文分为二。初引经总释。后随相别明。今初。言佛智广大同虚空者。通于二智四智。然下三句云。普遍一切众生心。悉了世间诸妄想。不起种种异分别。了世妄想即是量智。不起分别即是理智。而今但取广大同空。则二四皆广。故云总也。

  疏。量智包含而普遍下。第二随相别明。于中二。先喻二智。后喻四智。前中取前喻中包含之义。及后喻中普遍之义。以斯二义并喻量智。量智知差别故似包含义。无法不知是普遍义。言理智无分别而证入者。取前喻无分别义。后喻平等随入义。总取二义以喻理智。理智即无分别智。方能证入真如故。

  疏。又大圆镜智下。第二以喻喻四智。于中二。先以初喻。喻于圆镜及平等智。后以后喻。喻后二智。前中复二。先别释喻相。后总结喻意。前中复二。先喻镜智。后喻平等。前中又二。先引唯识。证包含义。后引当经。双证二义。今初唯识第十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释曰。纯者无杂。净者离染。圆者满义。现种依持者。现行功德之依。种子功德之持。能现能生身土三智之影。余文可知。

  疏。下经云菩提智普现下。第二引当经双证二义。一经云。譬如大海普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说以为大海。诸佛菩提亦复如是。普现下同疏。

  疏。无所现言无有分别者。上现心欲等。即证含摄义。今证无分别义。然唯识镜智。亦有无分别义。前疏总中已引用故。故今略之。然无所现有其二义。一所现即空。二无心而现。今取后义。

  疏。平等性智等者。疏文亦二。先引唯识。后引当经。今初。论云。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形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释曰。由昔因中执有我故。自他差别。今我执既无故皆平等。随十地有情所乐。中无住涅槃所立。此识恒共悲智相应一味无漏。

  疏。亦无分别者。然唯识论平等智中。无有无分别言。今言亦无分别乃有二意。一依唯识。四智通缘真如境。故是无分别。二者约境无差。名无分别。今初论云。大圆镜智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余三分二。准此应知。释曰。准此论文四智各通二智。并通缘真俗。今且约于增胜。而说增胜二喻。各配二智。

  疏。无分别言显无差别者。即此第二意。然所观二境无分别故。能观之智亦无分别。故无分别言显无差别。此显平等性智无分别义与镜智不同。镜智无分别。若明镜之无心。平等性智无分别。如日合空空无异相。名无差别。谓不分别差别相故。故摄论第八云。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能分别亦无。

  疏。故下经云。于一切义无所观察等者。二引当经。即出现品菩提相中。经云佛子。如来成正觉时。于一切义无所观察。而言等者。等取余经。云于法平等无有疑惑。无二无相无行无止无量无际。远离二边住于中道。出过一切文字言说。释曰。无所观察证大圆镜无分别义。于法平等下证平等性无分别义。余义兼具。

  疏。是以太虚下。第二总结喻意。在文可了。

  疏。二普遍喻下。第二以第二喻。喻妙观察及成所作智。疏文有四。一引唯识。二引当经。三结成喻意。四总结难思。今初。言妙观察者。论云。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释曰。神用无方称之曰妙。缘自共相。名为观察。自即色心等别。共即同无常等。又摄论云。圆成实性为共相。依他起性为自相。言摄观者。摄即藏义。观即观察。六度道品为功德宝。诸神通等为作用差别。既观有情自相共相等。明无不遍知也。

  疏。成所作智曲成无遗。即随入义者。论云。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释曰。既云种种三业。成所作事岂非委曲。成就于物无所遗漏。此言即周易系辞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注云。范围者。拟范天地而周备其理也。曲成者。乘变以应物。不系一方者也。则物宜得所矣。此说易之德。今借况佛之德耳。唯识结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会二宗义已如上说。

  疏。下经云佛智广大下。第二引当经释。于中二。先释普遍。后释随入。前中有四种遍。一约智体遍。二约智用遍。此二即第八十经。已如前引。三约契证通。心与境冥。即出现品菩提章文。四约理遍者。即义引起信论云。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释曰。此文亦可证下身遍。今但取其二性不异之义。以明智性之遍。上言智体以智为体。今是理性与前悬隔。

  疏。云何遍入下。二释随入之言。今先正释。言不坏能所者。由前普遍之言。有其二义。一有能所遍。谓约体遍。众生却是智中物故。二无能所。若约理遍。所遍全是能遍体故。则能所不二故。今此义不坏能所。所证能证二相容差。

  疏。故下经下引证。即问明品。佛境甚深中答佛境入文。然彼中意入有二义。一者色身入。二者智身入。今取智入。身入可见。智入唯智。智能知故。故云非彼所能见。

  疏。由随于如下释平等。入言此乃义。引净名目连章云。法随于如无所随故。谓若有所随。所随则在能随之外。能随之法乃在所随。如外所随之如。不遍能随。由无所随当体如矣。若约观行。随如之心不生真顺如矣。下问明亦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即其义也。

  疏。是以虚空遍入国土下。第三结成喻意。于中先结喻。后法合。前中先结遍入。后虚空之于国土下。结平等随入义。

  疏。虚空可喻佛智下。二法合。于中复二。先合遍入。后合随入。今初。言三世有处。佛智必在其中者。佛智通达染净无碍。一念普观无量劫故。则知佛智无不遍知。如来定慧无边际故。前观无始。后无终故。言佛智知处三世或无其体者。谓真如实际涅槃法性。是佛智证。彼无三世故。

  疏。佛智之于三世下。二释随入之言可知。

  疏。此犹约不二而二说等者。第四总结难思也。于中三。初就随入义结。次例普遍。后总结二喻。今初。由上随入之言。约不坏能所。故云不二而二说耳。则喻中虚空为能入。国土为所入。法中佛智为能入。三世为所入。所入不得为能入。今皆互相入。则国土亦入虚空。三世亦入佛智。故云举一全收。疏普遍亦然者。二例普遍也。上但佛智遍三世。今三世亦遍佛智也。

  疏。三世间圆融等者。兼结上来包含之义及无分别。皆悉圆融故云不可思议。疏故名下。总结二喻。

  疏。次以二喻喻身业。即第二段亦具四义。初义引经文举况。以释含摄之义。故云一毛尚容法界全分必含众像。世界成就品云。一毛孔内难思刹。等微尘数种种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众会中宣妙法。出现品云。如人持尺量虚空。复有随行计其数。虚空边际乍可得。佛一毛孔无涯限。次下文云。一一毛端悉能含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皆即一毛含法界义也。

  疏。出现身业第二下。引此一喻。证前含摄兼无分别。但合文未具。具云如来身亦复如是。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一切众生世出世间诸善根业皆得成就。而如来身无有分别亦无戏论。何以故。从本已来一切执着一切戏论。皆永断故。对文可知。

  疏。佛身充满于法界者。即现相品。下三句云。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此四句皆普遍义。今但用初句足已为证。

  疏。又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等者。引此一文亦证二义。诸普遍随入二喻。喻中次释经云。何以故。虚空无身故。合中略引。具云如来身亦复如是。遍一切处。遍一切众生。遍一切国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今但略引足证遍义。亦非至非不至。是平等随入者。谓无身故非至非至。即平等非不至。即不碍至是随入义。

  疏。次以四义喻语业等者。即第三段如次证四义。言如来于一语言中。具一切语言故者。即证含摄义。亦是义引。即出现语业中。第四善口天女喻合云。当知如来亦复如是。于一音中出无量声。随诸众生心乐差别。皆悉遍至悉令得解。释曰。据其末句。可证遍至。今但取前。即含摄义。又妙严品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亦即含摄义也。

  疏。舍支天鼓无心出故者。即证第二无分别义。此有二喻。一舍支者。即十忍品如响忍云。如帝释夫人阿修罗女。名曰舍支。于一音中出百千种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无分别界成就善巧随类之音。于无边世界中恒转法轮。天鼓即出现语业第三。天鼓觉悟喻。结云佛子。彼天鼓音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而能利益无量众生。下法合竟结云。而如来音不住方所无有言说。即无心出义。又如随好品天鼓为诸地狱天子说法云。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着我不着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不著于我不着我所。即无心义故。诸论皆云。佛身如摩尼珠无心现色。佛口如天鼓无心出声。皆无分别义。

  疏。如来音声无不至故。亦出现语业第一相云。应知如来音声遍至普遍无量诸音声故。此证第三普遍义。

  疏。应知如来音声无断绝普入法界故。此全证平等随入之义。以普入故法界平等故。

  疏。又云如来音声无邪曲下。引于二文。别证平等随入二义。彼文具云。应知如来音声无邪曲。法界所生故。言随其信解令欢喜者。具云应知如来音声。随其心乐皆令欢喜。说法明了故。上来四文皆出现语业。

  疏。以空下喻下。第三结示有归谓既明文具有故。应不可唯以初喻喻意业。及将后喻喻身语也。

  疏。第二身恒下。此段疏文有三。初标章。二谓随诸下。引论总释。后言一切道场下。牒文别释二中即唯识论平等性智之用以四身明义。此当他受用身故。虽语于土。意正取身。唯识第十云。一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广大法乐。释曰。彼唯据净土。今十身圆融染净交彻。与彼小异耳。疏言一切道场下。牒经别释。上就别义配受用身。为顺法相。此中据实故说十身皆坐道场。而言此四义便故来者。为顺十身别故。若将十身配十道场。初二可知。三即福德身愿身相好庄严身。以福德云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是万行故。愿是众行之本。以行填愿方能遍周故。相好庄严由行成故。故十佛中名业报佛。由万行事业报得相好故。如云不可思议大劫海供养一切诸如来。普以功德施群生。是故端严最无比等。皆约因成相好也。然法门之言。是天台依智论立名。即功德法身。四幻化身。即化身意生身及力持身。此三皆属化身摄故。菩提身为总。亦此化身摄。此四具九。兼后威势则十身具矣。上约别说。既十身圆融。随举一身即十身具故。坐一道场即坐十类。今就相显。故说不同耳。已知十身所坐之处。次当别释遍坐之义。

  疏。智身遍坐法性道场者。法性是所证。以能证智安处理故。

  疏。法身非坐而坐道场者。法身既无能所。故曰非坐。非坐之坐湛然安住。名坐道场。

  疏。三法门身等者。即净名经光严童子章云。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广说乃至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释曰。光严谓事道场故。问道场何者是。净名以法表示故。万行为得道之处即是道场。故曰法门身坐万行道场耳。

  疏。四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场者。涅槃云。吾今此身是幻身矣。则所得道之处。如水中月。故昔人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成梦中佛果。意云。若因若果皆从缘生。如幻梦故。二引疏若正约威势下。别辩十身之一。坐六类道场。但自狭之宽。威势既通变化他受用身故。约诸刹渐宽周遍法界。乃至重重。

  疏。言如名号品等说者。等取四圣谛。光明觉品。及升忉利天宫品。谓遍法界虚空界。皆有百亿四天下等。一类相似佛皆遍故。已如前引其名号四谛。皆先列百亿。后结周遍。皆有百亿十千名等。故知皆是同类界也。下之五类至下当见。

  疏。菩萨众中等者。即以此文显是威势身也。映蔽菩萨。疏映山出没等者。谓映山出没如化身坐道场。无隐显者。即法身坐道场。处处全现下。即报身坐道场。以即应即真故。随处即全皆无异体。

  疏。大明流空下。正释威势。大明即日。余辉谓星月等。日喻如来。月喻菩萨。星等以喻余众生。正取映夺。是威势义。兼菩萨不测。亦威势义。言赫日之照难究其涯者。即夜摩会胜林菩萨偈云。譬如孟夏月。空净无云翳。赫日场光辉。十方靡不充。其光无限量。无有能测知。有目斯尚然。何况盲冥者。诸佛亦如是。功德无边际。不可思议劫。莫能分别知可见。

  疏。既云照世下通妨。谓有问言。既十身圆融则普应一切。何为唯处菩萨众耶。故义取喻中如日轮出之言。则无所不益。故云终益生盲及照高山。皆是出现品。并如前引。疏今三际已断者。此下释清净义。若有三世相福非清净。称法界修故无三际。谓不从前际来。非向后际去。不于现在住。法身已净为断三际。福岂可量。万行之上垢习斯亡。故云清净。谓恒沙等烦恼皆已尽故。

  疏。第四而恒下随意受生者。即意生身。然意生有二义。一者是喻。犹如意去速疾无碍故。二者是法。自有二义。一随自意。二随他意。总谓随意速疾而成故。余义至回向品辩。

  疏。谓慈悲般若恒共相应等者。此即唯识平等性智之用此下配属于化身。略举一相。实则此身亦通他受用。随十地菩萨意所生故。又悲智相导通化用故。化身即是无住涅槃之大用故。疏感而遂通者。即周易系辞云。夫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注曰。至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盖功用之母象数之。所由生。意明亡象方能制象。遗数方能极数。非动方能应动。彼取易之虚无。无动故能无不动。今借此言。以况如来内体圆寂外应群生。蹑上众福已净之体寂。便言而恒示生。故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即法身无生。无所不生耳。

  疏。即愿身演法等者。此文有三。一标示。谓雨大法雨断一切疑。即引唯识妙观察智之文。释成此义。二故下经云引文证成。疏三然经二句下。牒经委释。三中总有五意。一云喻法身。雨喻说法。法喻影略者。然出现语业第十。娑竭罗龙王降雨喻中。广说诸处云色不同。雨亦各别。合中云。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法王。亦复如是。欲以正法教化众生。先布身云弥覆法界。随其所欲为现不同。所谓或为众生现意生身云。或为众生现化身云。或现力持身云。色身云。相好身云。福德身云。智慧身云。诸力不可坏身云。无畏身云。法界身云。皆有或为众生现言。次复云此相现已。一切众生身之与心皆得清凉。然后从如来大法身云。大慈悲云。大不思议云。雨不思议广大法雨。令一切众生身心清净。所谓为坐菩提场菩萨。雨大法雨。名法界无差别等。故知云为现身。雨为说法。言法喻影略者。法中但有法说。喻中但有兴云故。若具应云广现化身演一切法。如布大云雨大法雨。

  疏。又先兴慈云后注法雨者。亦即上出现所引之文。

  疏。一云一雨所润不同者。即法华药草喻品云。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喻也。合云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普覆三千大千世界。释曰。上即合云。次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释曰。上即合雨。何以知是一耶。次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即一云一雨之义也。偈云。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亦一云一雨所润不同下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以一妙音演畅斯义。乃至云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等。皆一云一雨所润不同也。

  疏。亦随物机宜云雨各异者。亦出现意。上引法华云雨则一所润不同。喻佛身说法曾无有差异。在于物。今明佛能具异。谓现十种差别身云降十法雨。如娑竭罗龙王兴云。或现阎浮檀金光明色。或毗琉璃光明色。或白银光明色。或玻璃光明色等。即云不同也。次云。所谓于大海中雨清净水。名无断绝。于他化自在天雨箫笛等种种乐音。名为美妙等。即雨不同也。故云云雨各异。

  疏。掩尘蔽日普覆无心者。即十地经。及法华意。法云地云。佛子。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大悲云震大法雷。通明无畏以为电光。福德智慧而为密云。现种种身周旅往返。于一念顷普遍十方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数国土。演说大法摧伏魔怨。复过此数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数国土。随诸众生心之所乐。霔甘露雨灭除一切众惑尘焰。是故此地名为法云。释曰。此即掩尘及普覆义。无心之义乃是通说。即出现云。复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龙王名大庄严。于大海中降雨之时。或降十种庄严雨。或百或千或百千种庄严雨。佛子。水无分别。但以龙王不思议力令其庄严。乃至百千无量差别。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为诸众生说法之时。或以十种差别音说。或百或千或以百千或以八万四千音声。说八万四千种行。乃至或以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音声各别说法。令其闻者皆生欢喜。如来音声无所分别。但以诸佛甚深法界圆满清净。能随众生根之所宜。出种种言音皆令欢喜等。即无心义。即娑竭兴云喻中亦云。虽彼龙王其心平等无有彼此。但以众生善根异故而有差别。亦是无心之义。法华亦云。我无贪着亦无限碍。又云等雨法雨而无懈倦。皆无心义。

  疏。谓于大众会下。即引唯识妙观察智之用。释成化身。

  疏。先明广容者。然法界如空有二义。一广容。二普遍。今一尘如法界之包含故。即是广容。

  疏。以广容不碍普遍下。出毛内调生所以。谓广容。则收法界入于一毛。普遍则展一毛遍于法界。今毛正容无边刹时。即普遍故。便遍所容刹内。

  疏。若广遍十方示现下。二举况以释。谓尚遍毛内何况外耶。疏文即是成所作智之妙用也。

  疏。法身弥纶者。标章。弥纶即周遍包罗之义。以法为身等者。先明法性法身遍无来往。后依法现色下。约应化法身明无来往所以。用此释者。由下以三身收之。以此属化身故。

  疏。力持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释力持此经分二。

  疏。上约十身下。第二以三身收束也。于中五。一正以三身四身收之。二出收所以。三拣权实。四融国土等身。五结叹难思。今初。然则十身望三有通有局。菩提为总。亦是化身。余九身中愿化力持。此唯化身。意生威势通他受用及与变化。福智相好通于二报及变化身。法局法性。今且取顺次故为此配。所以前菩提身复明真身。向来法身复明色身。欲顺今次第配故耳。二中疏。以诸教中三身等者。二出收所以。谓有问言。何用更以三身收束十身。故今释云。以诸教三四迢然不同。今明圆融一身具三。则权实有别。言三身成异者。法身无成。但出障为成。报身四智创圆为成。化身八相菩提树下为成。三身说异者。法身无说。报身佛佛相见亦无有说。化身有说。若摄末归本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即报身说。报同所证是法身说。言四身成说异者。于报身中开自他受用。自受用遍法界成。则无所说。他受用为十地成。为十地说。若依楞伽。四佛皆说而说不同。言四佛者。一化佛。二报生佛。三如如佛。四智慧佛。初化次报后二皆法。如如及如如智为法身佛。亦可智亦是报。自受用故。言说异者。化身说施戒等因缘法。报佛说三性法。谓为地上菩萨。说令成佛故。法佛唯说离心自性。则以无念会于法界。是故法佛唯说法性。智佛说者。依净法界了相智觉。如说而解故名为说。

  疏。十身为正下。三拣权实。

  疏。又毛内调生下。第四融国土等十身。毛内调生。则有众生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及业报身。光中持刹是国土身。如空普遍是虚空身。上菩萨众中亦菩萨身。如来居然可见。言三世间圆融岂报化之云别者。十身中众生业报。即众生世间。国土虚空。即器世间。余是智正觉世间。此三情非情异。染非染异。尚得为一。岂一如来身上。而分报化之殊。明知权说隔历难可比此圆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