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02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二

  长水沙门子璇录

  将释下。二、开章正释

  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约义开章遂申经旨。文二

  初、标列章门

  将犹欲也。此依崇圣寺尘外疏,唯开四门。若准《大云疏》中,即开六门:一明经意,二明宗旨,三明经体,四辨译时,五解题目,六释经文。今虽四门,含六门义。谓此第二摄彼二三,第四摄彼五六,其余单摄但小异耳。

  二、依章正释二

  初、总论诸教如多药共治一病。二、别显则如一一药各有功能也。初中二

  初、通赴机缘

  酬因者,酬谓酬报,因谓因地。以佛于因地初发心时,希求无上正等菩提,遂启四弘誓愿: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于此四中,三愿皆毕唯一未圆,誓度众生众生宛在。今虽证果不舍因门,现身说法济度群品,以报先愿,故曰酬因。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以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酬请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释等请转法轮。故《法华》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如来默然受请。既受其请故,始于鹿苑终至鹤林,四十九年说诸经教救度众生。故《法华》云:“即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等也。

  显理度生者。此二相从合说,然有通别。通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别则说四谛法显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说六波罗蜜,显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道;说一乘法显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及地住菩萨并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竟佛道。

  若据下。二、克就佛意

  唯为一大事等者。《法华经》具云:“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乃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准《天长疏》解云:“佛之知见非三非五故云一,广博包含故云大,诸佛仪式说此化生故云事,众生有此机能感于佛曰因,佛即应之曰缘。”故者所以义。由此一大事因缘,所以佛出于世。开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于二:初二句能化,后两句所化。能化有二:谓大开而由示,此属于佛。所化亦二:谓始悟而终入,此属众生。若准《法华论》释:“开者双开菩提、涅槃二无上果。示者别示法身,显三乘同体。悟者知义,别指报身,二乘不知说令知故。入者因义,修因契入故。”《华严》疏主解云:“开者开除惑障。示者示真实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体寂,只今悟上真理。入者冥于心体。”石壁解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开也。指云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示也。斩新领解决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念想都亡,终入也。”诸家解释旨趣不同,白璧黄金各为至宝。

  疏后别显者。近指一卷《金刚》,远关诸部《般若》。以同宗故,意明有何所以说无相经。于中五段具列如疏。初中三

  初、标

  对治者。如病设药义见序中。我执者有二:一、凡夫情计我,即执五蕴总相,以为主宰。二、外道神我,即蕴离蕴或大或小,幽灵神圣动用难思,皆计为实,故示我执。计一切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然佛说小乘以除我执。今说般若重为此者,盖深必该浅也,由是正除法执,兼明我空也。

  由此下。二、释二

  初、总标

  由执起障烦恼,即根随等,此依我执而起,如前逐妄中说,所知即根本无明也。故《起信论》云:“无明义者名为智碍,即所知障也。”此依法执而起。

  由烦下。二、别示二障过患二

  初、烦恼障

  心不等者。心本清净自在,功德妙用过于尘沙,良由此障覆蔽不得显现,故云心不解脱。解脱者自在义。不唯令心不解脱,复能造业润业,业即善、恶、不动业也。以有业因,必招果报即受生也。受生之处所谓五道,生而复死往而又来,故云轮转。轮转之相已如序中纶轮义也。反推其源即是我执,故知我执是过患根本,故要除之。

  由所知下。二、所知障

  慧不等者,此即大乘深慧,不论小乘浅慧。此慧若发,照见五蕴皆空,唯是心性,离自心外无别有法,今为无明覆蔽不得开发。故《华严》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

  不达等者。然诸法性相有别有通。别则如水以湿为性,以动静为相等。通则诸法同以无为为性,有为为相。由无是慧,故不能了之。然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后得智。二智不显盖由无明,无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纵出三界亦滞二乘”等。斯则虽出火宅,犹止化城,不到宝所。若反推其本由于法执,将知法执是过患根本也。然此二障非谓抗行,皆由一心所为,但微著有异。所知则细,烦恼则粗,粗细虽殊都无别体,犹如一水起动成波微著有异。于中亦有二义。才动则不能现像,同彼所知,猛盛则覆舟溺人,况于烦恼。法喻相对,昭然可见。又心慧解脱,约人料拣以成四句。谓心解脱、慧不解脱,二乘也。心不解脱、慧解脱,大悲菩萨也。俱解脱,佛也。俱不解脱,凡夫也。

  疏二执下。

  三结以前推穷一切过患根本是其我法二执,二执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则诸过自灭,由是过患之源即其二执。为除二执故演斯经,故知此经是大良药。故《心经》云:“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乃至云“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欲知此经除二执者。如经云:“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除我执也。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除法执也。如此类例遍于经中。

  疏二中二。

  初、标

  可知。

  二、释

  疑者。于理于事犹豫不决,即心所法中烦恼一数。然有二种: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谓蕴在藏识未显发者,名为未起。现行谓动之于心或形之于口,名为现起。遮则遮其种子,不令起于现行。断则断于现行,即自除其根本。其犹筑堤防水倾津泼焰,其义可见。

  即经下,指经也。然准经即答三问已,展转而断,起复连环,故云节节至二十七。然遮断之言总有两意:一则经中有须菩提陈疑处,是现行,即第二第十一第十九,余无问辞,皆种子也。二即当时尽是现行,望于后代总名种子。斯则断现行时,即是遮种子也。然二意中后意稍切,故二十七疑,皆言断而不言遮也。

  疏三中二

  初、标

  二、释

  然泛论业有三种,谓:善、恶、不动。受有三时,谓:现、生、后。若今世造善恶,今世受苦乐者,名顺现报业。若今世造善恶,次生方受,名顺生报业。若今世造善恶,从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顺后报业。今世有人造善恶业,目下无报,便疑无因果者,良由不达此三时报也。故《佛名经》云:“行善之者触事轗轲,行恶之者是事谐偶,致使世间愚人谓之善恶不分。我经中说,有三种报。”如上所叙。

  今言转灭者,三中唯转恶业,以违理故;时则通三。然此恶业受报,准小乘宗说,有定不定。如初篇四重名为定业,僧残已下名不定业。以此对时应成四句,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俱定,俱不定。若此经说者则不然,以未入我法名决定业,若入我法名不决定业。所言不定者,或轻或重、或受或不受也。

  问:“若然者,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决定业应受报’耶?”

  答:“但转重成轻,非令不受,故无违也。如此经云:‘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菩提。’言先世者有二意:一、前生之前名为先世。二、未持经前名为先世。虽通此二,后义为正也。今以三涂之业,用轻贱代之,令报不定,生报现偿,令时不定,此皆转重令轻也。其灭轻不受,经则无文;经虽无文,义乃合有。然有两意:一者以重况轻,意云:重业既转之令轻,轻业故宜不受。二则曾堕三涂之者,出在人中犹有余业,即贫穷诸衰等苦,今既不堕三涂则余业必免,亦是时报俱不定也。”

  疏四中三

  初、标

  二、释二

  初、未说

  夫为凡小,佛成正觉者,即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断结,五分法身初圆,示成正觉也。

  未说等者,即成道之后十二年已前,但说人天因果及四谛缘生,未说三空般若。

  无妙慧者,妙慧谓无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说般若、未显法空,故无此慧也。

  施等住相者,等于戒忍等四,住于我人众生等相,及住法非法相也。既住我法等相,则成世间因果,故皆有漏也。此说凡夫,依人天教者,或滞二乘者,设有断惑证真,不无厌苦欣乐,纵出三界,亦堕声、闻缘觉之地,此依小乘教者。若准凡夫兼无粗慧,就胜通说,故言无妙慧也。

  疏故谈下。二、已说得为佛因二

  初、顺释

  即十二年后,说诸部般若之教诠显妙慧。妙慧即第六般若波罗蜜。以法身是真如妙理本不生灭,但以烦恼覆之,名如来藏。若妙慧照破烦恼,真理显现成大法身,故说妙慧为法身因也。

  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进、定。应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之体也。此由积习五波罗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为应身因。

  疏若无下。二、反显

  非波罗蜜等者,虽行施等由无慧导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世间善因乐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资粮论》云: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

  疏故须下。三、结。

  福慧属因,即五度六度是能严也。两足是果,即真身、应身为所严也。然诸佛果德虽无量无边,以要言之不过此二。故《法华》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意谓由无般若,致使施等非波罗蜜,不成佛因。故须福慧二严,乃成两足妙体。然前五与第六互相资助,以真应二果必须具故。其犹胶青彩色,彩非胶而不着,胶非彩而无色,六非五而无相,五非六而无因。如经云:“应无所住”,即修慧也;行于布施,即修福也。又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多。

  疏五中三。初、标

  真应二果者。然诸经论皆说三身,此中唯明二者,已合摄故。言三身者,即法、报、化。如权宗所说:法身是理,无漏无为,报身是智,转识所成,有为无漏虽证于理,智且非理,如日舍空。由是理智分为二也。化身是影固宜不同,由此说佛有三身也。今言二者,法报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说为真身也。如《净名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岂言报体是有为耶!又《涅槃经》云:“若人言如来同有为者,死入地狱。”是故此中不说于三,但言二也。故《智论》云:“佛有二身:一真身,二应身。”亦云生身应身,皆化身也。

  问:“法报化等皆是佛身,法报既其不分,化体何故别说耶?”

  答:“法报皆实所以合论,化体唯虚故宜别也。”

  疏未闻下。二、释。谓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为真佛,不知更有真佛,故云但言色相。不知下。以未达法空故,不知此相但是真身之中所现影像也。故《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则知非真。故弥勒颂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不如等者,若知真身是实、应身是虚,又了相即无相名为真身,无相即相名为应身,如是见者名如实见。故《华严》云:“于实见真实,不实见不实。如是解法相,是则名为佛。”若不如是,名为不如实见。

  疏故此下。三、结

  发明二果者。如经云:“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发明真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发明应身也。又云:“则非具足色身”,发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发明应身也。余例此知。

  二因等者。真身由前慧因证得,应身由前福因证得也。前段中云:故须福慧二严等,即是约果说因。今云:故此发明等,即是望因说果。如是说者。意令众生修二种因、证二种果也。然前五门展转相蹑,谓说《般若经》本除二执,故有第一,二执虽遣两疑犹存,故有第二,纵使无疑争奈先业,故有第三,恶业既灭无漏因成,故有第四,因既昭然果证何远,故有第五,由是一经大意极此五重矣。

  疏明经宗体者。宗即所诠、体即能诠。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也。然言由于心故。故肇公云:“情尚于空者,触言而宾无。”《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余皆例此。文二。初、统明诸教

  然此方古今教有三种,浅深既异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王,谓孔丘也。宗于五常仁义礼智信,意以修身慎行、理国理家,扬名后代也。二道教,主即玄元皇帝,谓老聃也。宗于自然,自然即融荡是非,齐平生死终归虚无也。三释教,主即释迦也。宗于因缘,意令识迷破惑,证真起用也。是故疏云:“因缘为宗。”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缘,虽小乘生灭、大乘无性浅深有异,大约统论皆因缘也。然有二种:一世间。二出世间。世间有二:一内,二外。外复有二:一谓种子为因,水土人时等为缘,而芽得生。又泥团为因,轮绳陶师等为缘,而器得成。二内,谓无明为因,行支为缘,而生识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器世间,后一即有情世间。故知成此三界世间,只由因缘二字。二者,出世间有三种:一则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而始觉得生。二始觉为因,施等五度为缘,而佛果得成。三则大悲为因,众生为缘,而应化得兴。故知出世间一切净妙等事,不出因缘二字。故《法华》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又云:“我说是因缘,能灭诸戏论。”然统收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有义、空义、假义、中义,虽浅深不同,皆堕因缘也。

  言有者。有生有灭也。谓诸法缘会而生,缘离则灭。如马胜比丘为舍利弗说偈曰:“诸法从缘生,缘离法即灭,如是灭与生,沙门如是说。”空者既属因缘,则知无体,无体即空义也。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假者如镜像水月,虽则不实,缘会不得不现。故《净名》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为中义。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又如《中论》都明有等四义,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即三乘教中所说,空有中假等义,并不出因缘。故云佛教统宗因缘也。

  疏别显等者。所谓通中之别,随何经中所宗各异。如:《华严》法界,《法华》一乘,《净名》不思议、真如、佛性等也。文三

  初、约法正立

  然般若种类诸说不同。准《智度论》说,有三种:一文字,即能诠教。二观照,即能观智。三实相,即所观境。罗什后来开为五种,谓:于观照中开出眷属,即随行五蕴及燸等善根。于实相中开出境界,即俗谛境。此五中唯观照,持业释,余皆依主。大云解之,五皆持业。谓:文字性空即般若故,眷属境界同文字故,实相即是法身。《起信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然虽三虽五,三者为正。何则?般若所照皆实相故,不唯真如。故《智论》云:“照色等空即名实性”,性空实理离于颠倒非虚伪故,于空见空亦名颠倒,于空无著乃是实法。色等虚为诳人眼根。故知但约不颠倒离虚伪便为实相。则双实真俗二谛,为一实相也。燸等眷属是慧性故,相应随行俱观照故,故知观照摄眷属也。由是虽则说三,已摄于五,既符《智论》,必契深经。故三为正。然诸家立宗,或为观照、或唯实相,此并未当。且此经所诠,一一离相,岂唯观照。又教化众生断疑破执,岂唯实相。由是今疏双取为宗。

  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体用有殊。欲言其二,寂照常俱。故非一二。

  疏以即下。二、约喻释成则显双取为正

  且本举能坚能利一金刚,以喻观照、实相二种般若。若单取观照则阙坚义,若单取实相则阙利义。又皆言即者。释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离理无智、离智无理,故如金刚即坚即利。

  疏万行下。三、约行结显谓菩萨行中必须具此

  若昧实相则难亡分别,便成住相即堕有漏。若昧观照则阙智用,便滞偏空同于二乘。故须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则如前行玄之义也。由是《起信论》中止观合说,《法华经》内定慧庄严,《华严》明定慧二事菩萨依赖,《涅槃》显定慧不等不见佛性。诸教中说,无明邪见自此而生。故《华严疏》云:“万行忘照而齐修,顿渐无碍而双入”,皆此义也。

  二、体分三

  初、标立可知

  文字下。二、正释

  或曰:“诸家所出教体,皆取声、名、句、文,或通取所诠之法,今何单取文字耶?”由是疏云:“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声即言音。名、句、文三,即声上屈曲表示,名诠诸法自性,句诠诸法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也。

  问:“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摄声等法耶?”

  答:“所以能摄者,有二意。一能显文字有其三处。谓:心上显即意识境,声上显即耳识境,色上显即眼识境。今取初者故能摄之。二有声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则必有声、名、句,前前未必有后后,后后必有于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义故,故摄声等。文字性空下。明摄所诠理也。谓依于般若显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体也。然有二意:一体属缘生无自体故。二非别有一法为文字体故。此皆意显般若是文字体也。其犹镕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疏故皆下。三、总结

  含摄之义,如上所明。能所总该故,言理无不尽。此乃文字则该能诠尽,般若则该所诠尽,诠旨既备故云统为教体。

  疏分别处会文二,初中二

  初、总示大部

  此经下。二、别显此经。总可知。

  疏别明中文三

  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

  初、通辨诸译

  流支者。天平二年于洛阳译成十四纸,名《金刚般若》。真谛,太康元年于金陵郡译成十四纸,名《金刚断割》。笈多,开皇十年于洛阳译成十六纸,名《金刚断割》。玄装,贞观二十二年于玉华宫译成十八纸,名《能断金刚》。义净,证圣二年于佛授记寺译成十二纸,名《能断金刚》。

  疏今所下。二、克示所传

  疏天竺下。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

  转授天亲者。有说云:以天亲久习小乘、近从大教,要涤情执故转授之,断疑执,显行位,正宗文中可见。

  疏今科下。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

  初、正明科释所依

  兼无著者。以显此疏正依天亲、傍用无著,余论诸疏义见开题处。

  疏题云下。二、结成立题

  所以不同《净名集疏》备书四圣之名义,即如何晏《集解论语》于孔安国、马融等注中,当者用之,不当者翦之。今疏亦尔,或双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义,故两存焉。

  疏释通文义二

  初、题目二

  初、释所诠三

  初、释金刚二

  初、翻名示相

  梵云下。新云缚左罗。力士所执者如经所说。执金刚神,梵云诺建那,此云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最刚者,金语通五,此最精坚故安刚字。仍非人间之物,故云帝释有之,乃是天上至宝,故云薄福者难见。《正理论》云:“帝释有宝名曰金刚,不为薄福众生所见。”

  疏极坚下。二、约法辨义二

  初、引经论总彰二义三

  初、总标略辨

  为有胜能,故云极坚极利,喻般若焉。无物下。释极坚等相,则知若有一物能坏则非极坚,若有一物不碎则非极利也。如银铁虽坚遇火则融,刀剑虽利斫石则缺,非极坚利也。拣余坚利,故加极字。

  疏涅槃下。二、引教委释

  《涅槃》下引经。无著下引论。难坏即坚义。能断即利义。细牢者。细谓拣粗显是微妙,牢拣可坏坚固义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果。此约观照般若说。以微细故能入于惑,令彼灭也。

  不可坏者。《智论》云:“一切语言名相等事皆可破坏,唯无相智不可破坏。”此约实相般若说。

  问:“实相般若分因果耶?”

  答:“用有胜劣故分因果,体无增减因果一如。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华严经疏》云:‘理开体用名大方广,智分因果号佛华严。’”

  疏皆以下。三、结显喻旨

  此结所引经论之意,然先上诸德皆用此义。资圣云:“金刚者坚而复利。坚喻本觉真性,虽流转诸趣而觉性无坏,利喻般若净照,三贤十地贯通万行,无明惑暗无不坏也。”肇云:“金刚者坚利之譬也。坚故物不能沮,利故物无不摧。以况斯慧,邪魔不能毁坚之极也,万物皆能破利之义也。”又诸经论说金刚喻定,《胜鬘经》说金刚喻智,《梵网经》以十回向为十金刚,《仁王》谓十坚心,《净名》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脱得无生法忍。又诸经论说金刚座、金刚山、金刚轮,如是等说皆取坚利义也。又晋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炖煌有人献金刚宝,生于金中,色如紫石英,状如荞麦,百炼不销,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坚利之极也。”

  疏真谛下。二、引真谛别示六种二

  初、正明六种

  一一以法合之,分明在疏,皆般若之功也。

  灾厄等者。有厄则灾祸必来,有业则苦果定至,厄除则灾祸不起,业丧则苦果不生。随人所须。有二意:一则如余物不能随所须,金不可为银用,罗不可为锦用等;金刚则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尔,有漏功德人不可为天,富不可为贫;无漏不尔,随心所成。二则余物用之则尽,金刚出之不穷。法上亦尔,有漏受之则穷,无漏受之不尽。

  对日等者。慧即始觉,合本觉时,见法无生名无生智。如《起信》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无生义也。”火出烧尽世间,使六合空廓,智起断除烦恼,令大道通同。

  能清等者。水清则万像齐鉴,疑除即佛法现前。

  空中等者。升太虚则不履于地,住真空则不堕世间。

  锁诸毒者。中毒则令人命终,起惑则永沉生死。毒除则延年益寿,惑遣则不灭不生。

  疏傍兼下。二、结示傍正

  佛所立名本约坚利,如上六义乃是兼明,诸家至此多不料简,殊滥正义。若将此六配前五因,即一当第三,二三当四五,四当第二,五六当第一。

  疏般若下。二、释般若二

  初、翻名略指

  般若正翻慧者,以古来诸德义翻为妙慧、净慧、无相慧,此皆挟到彼岸义,是别相也。或云智慧,今云正翻慧者,即通相也。

  即照下。约功用以出体也。照蕴空即是功用,本觉之慧即是出体。《大品》云:“色如聚沫,受如泡幻,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如是观者名照蕴空。

  相应等者。本觉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非新生故言本,不顽暗故言觉。慧即始觉也,依体起用故云之慧,始即同本故曰相应。然本觉与慧不一不二,以不二故故言相应,以不一故故言之慧。故资圣云:“妄心见俗曰无明,悟心照真为般若。”俗境万有见心必异,真空理一悟自无差,第一义空离照无理,清净本觉即理是照。又《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等皆证体用非一非二义也。然本即实相,始即观照。

  疏若约下。二、引教广释二

  初、引论别相释二

  初、明总蹑三慧

  学者即修大乘行人也。初须闻法生解名闻慧。次则测度所闻评量教理,分明忍可以印自心曰思慧。然后如闻思处,依而行之无所乖越名修慧。前二有漏、后一无漏,前浅后深,深浅虽殊通名为慧,是故总收名为般若。如人攻文赴举及第,虽前劣后胜皆一人也。云云。

  疏故无著下。二、引论文释成二

  初、正释成

  波罗蜜中等者。此明顿悟中渐修也。慧才发时照万法空便到彼岸,名为顿悟。由有多生习性,未得念念相应,故须听闻正法、思惟其义、如说修行,方得究竟证入,名为渐修。开题中略明也。若《唯识》中说,则具根后二智。谓十度中,六通本后,四唯后得,六中则二智皆具,为分十度,故第六偏取二空本也。今依无著更加加行智,则通前三矣。

  金刚断处等者,如金刚断物之处而断烦恼,非谓金刚亦通所断。

  疏又云下。二、配因果二

  初、双引论

  上者字论牒所标。下者字疏牒论文。智因即慧、慧果即智也。前虽引用,今方解释。此引无著也,次引《智论》可知。

  疏则闻下。二、双解释。此明法空深慧,意拣我空慧为粗浅,不为佛因,但是二乘因故。般若下。出所以。以慧是拣择义,拣择惑障显无为故。以因位有惑故须择之,乃名为慧。智但决断为义,以果位无惑但唯决定朗然独照,故名为智。只是一法受此两名,如人破贼为将功成为相也。有说以无漏智性为智因,大云破之,三涂有性何不断惑?阙细义也。此约妙慧别相以破。若就通相取亦可矣。以凡是有心皆成佛故,此得是因也。

  疏若依下。二、引经通相释

  此明字缘字界。若字是字界,般那都为缘。若以般为缘助于若界,则名为慧。若以那为缘助于若界,则名为智。如僧人俗人等云云。名殊谓曰智曰慧,义殊谓决断拣择,此中义殊故使名殊也。

  体性无别者,皆别境中一也。前三种智皆名慧故,故智与慧皆如金刚。故《萨遮尼干经》云:“帝释金刚宝能灭阿修罗,智碎烦恼山,能坏亦如是。”《无常经》云:“金刚智杵碎邪山,永断无始相缠缚。”

  疏波罗下。三、释波罗蜜文三

  初、约语对翻

  应云下。回梵文,以西域风俗例皆如此云云。青龙云:“蜜多者离义到义。”元康云:“天竺风俗,所作究竟,皆云到彼岸。”到离之义次文明之。

  疏谓离下。二、约义顺释二

  初、释义

  前三句中,每句皆上法下喻。意明烦恼如大河,难可度故。生死如此岸,有情居故。涅槃如彼岸,诸佛住故。则慧是能离能度能到,生死等是所离所度所到。若欲离此到彼,必须渡于中流。此约四谛说之,理则明矣!知苦是离此岸,断集、修道是渡中流,证灭是到彼岸也。此顺小乘义说。下经令入大乘无余涅槃,即须离二种生死此岸,乘六度船筏,度三障中流,到二涅槃彼岸。

  涅槃等者。以翻波罗蜜为彼岸,即是涅槃,是故约转依果,明彼岸义。然生死即分段、变易,烦恼即总该二障。圆寂者。义翻也。谓:德备尘沙曰圆,妙绝相累曰寂。灭度者。肇云:“涅槃者,秦言无为亦云灭度。”或但云灭,然灭与小乘不同,小乘以灭生死为灭,大乘以寂灭为灭。故《涅槃》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然灭唯据果,灭度乃兼因。今则约果标因故云灭度。所以经中上言涅槃、下云灭度,亦是唐梵双彰也。涅槃种类下文具明。

  疏一切下。二、通难

  此即《净名》经文。彼云:“若弥勒得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应授记。何以故,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等。今用此文以为难辞。难意云:“众生既即寂灭,何有离此到彼?今言到彼者,莫违经耶?”但以下。释通。但约翻迷成悟,便是离此到彼,若悟此已渐除渐证,名为究竟。然成波罗蜜要与七最胜相应,如《唯识》说。

  疏若兼下。三、顺义通结。则是波罗蜜中之闻思修慧也。

  疏经者下。二、释能诠二

  初、翻名

  修多罗或云修妒路,或云素怛览,此但梵音楚夏之异耳。义翻者。以修多罗正翻云线。由西天以修多罗一名召于四实。谓圣教席经井索线,彼多以华献佛置之案上,恐风吹散以线贯之。又见此方圣教,能持佛语得无所遗,如线贯华故,以线称目之。就彼处呼曰修多罗,据此正翻即合云线。此方不贵线称故翻为经。斯则暗符彼方席经,兼顺此土儒道之经。然虽符顺彼此,而未免相滥。由是更加契字以拣异之。然更合于修多罗上加欲底二字翻为契经。则唐梵皆足也。

  契者下。二、释义

  诠表下。释契字。诠表义理,释契理也。谓说事如事、说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释契机也。谓令人有所悟解欢喜信受。云云。斯则契理契机之经,依主释也。文虽是倒,意以经是能契也。

  经者下。次释经字。初、标

  以佛下。释。如开题处明已。今唯言经而不言契者,以为有般若拣滥,明非《道德》等经,故不言也。

  后释下。二、释经文。疏二

  初、科分

  斯则道安法师所判,但是佛经,无问大小皆科为三。意云:序分彰说法之由致,正宗畅本意之玄门,流通继遐芳于万古。冥符西域,今古通遵。此经从如是至敷座而坐,是序分。时长老下,至应作如是观,是正宗分。佛说是经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证信者。即六成就也。显说听时处一一分明以证非谬,令物生信故。发起者。则以事相表示发起正宗法义也。然此二序更有异名,谓:通序、别序。通谓诸经同故。云云。别谓诸经别故。云云。亦谓经后序、经前序。经后序者,佛说之时未有,结集之时方安立故。经前序者,佛先发起方说经故。

  疏中三段。今初。云云。

  疏建立因者。意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佛临下。佛将入灭阿难愁恼,阿泥楼豆告阿难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汝当往彼咨问后事。”阿难曰:“云何后事?”阿泥楼豆曰:“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灭后,依何而住?恶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遐益后来理宜结集,一切经首置何等言?”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今疏影略不载问辞,但书答语也。

  四念处者。四即身、受、心、法,念谓念慧,处谓身等,即是念慧所安住处。则念是能住,身等四处为所住。于此四处安住念慧,名四念处住,带数释也。

  一、观身不净,即有漏色蕴具有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乘过去业识种子,揽现在父母精血,合成身故。故《净名》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智论》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华间生,唯从秽道出。”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居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受熏秽。故《智论》云:“是身如臭物,不因华间生,不从薝卜有,亦不出宝山。”三、自体不净。合三十六物以成身故。谓外有发、毛、爪、齿、眵、泪、涕、唾、垢、汗、便利等十二,次有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等十二,中有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等十二。《智论》云:“地水火风质,能盛受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不净物。故《智论》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一旦命终,膀胀烂坏臭恶狼藉不堪见。故《净名》云:“是身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智论》云:“审谛观是身,终归于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如小儿。”《金光明》亦云:“虽常供给怀怨害,终归弃我不知恩。”

  二、观受是苦者。受即是心所遍行五中一也,仍有三种。谓:苦、乐、舍。苦谓苦苦,乐谓坏苦,舍谓行苦。

  问:“乐受未坏,应非苦耶?”

  答:“以乐是苦因故,凡夫妄计为乐,元来是苦。”

  问:“舍非苦乐,云何苦耶?”

  答:“行蕴迁流逼迫常苦,但以苦乐粗相所覆,常情不知此微细苦。故此三法俱名苦也。”

  三、观心无常者。心即缘虑生灭之心。谓心心念念前灭后生相续不绝,如水流注。故经中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灭。

  四、观法无我者。法即五蕴,谓五蕴法中一一推求,即蕴离蕴皆无我也。

  如上观之,即能对治凡夫四种颠倒。谓凡夫颠倒则造业受生,及此用心自然无咎。

  以戒为师者。从其轨范,但依戒律作止分明。故《菩萨戒序》云:“波罗提木叉者是汝大师,如来在日无异此也。”

  默摈等者。佛法慈悲为无刑罚,比丘恶性唯默摈之。意令省己知惭,自然调伏耳。

  经初等语,释在次文。然此四中意在第四,文中承便兼带前三。

  疏建立意者。建立如是等言,意在于何?此有三意,如疏三段。

  断疑等者。《智度论》说:“佛灭度后,诸天王等请迦叶言”,乃至云:“法城欲颓、法幢欲倒,当以大悲建立佛法。”迦叶受请,往须弥顶击大揵槌,诸圣弟子得神通者皆来集会。迦叶告言:“佛法欲灭,众生可慜,待结集竟,随汝入灭。”诸来圣众受教而住毕钵罗窟。迦叶入定以天眼观,今是众中谁有烦恼应逐出者,唯有阿难烦恼未尽。尔时迦叶从定而起,于大众中牵出阿难告言:“清净众中结集法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是时阿难惭耻悲泣告迦叶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为侍佛,以阿罗汉者不得给侍故,留残结不尽断尔。”迦叶告言:“汝更有过。佛意不听女人出家,为汝殷勤致请,令佛正法五百岁衰微。是汝突吉罗罪。佛临涅槃近俱尸竭城,背痛叠郁多罗僧敷卧,语汝须水,汝不共给。是汝突吉罗罪。佛昔问汝:‘若有人好修四神足,应住寿一劫,若无减一劫。’为汝不对,令佛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罗罪。汝于一时以郁多罗僧,衬身而卧。是汝突吉罗罪。汝昔与佛叠僧伽梨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罗罪。佛阴藏相,入涅槃后以示女人,实为羞耻。是汝突吉罗罪。”迦叶言:“汝有如是六种突吉罗罪,应于僧中悔过。”是时阿难脱革屣袒右肩,长跪合掌,依六种突吉罗罪忏悔。忏悔已。迦叶牵阿难出语言:“汝漏尽可来。”言讫自闭窟门。是时阿难涕泪悲泣,求断结惑靡不精诚,至于后夜疲极偃息,头未至枕朗然得悟,三明六通作大罗汉,却至窟门击门而唤。迦叶言:“汝复何来?”曰:“我漏已尽。”迦叶言:“汝若漏尽,可纵神通于户钥孔中入。”阿难腾身入来礼拜僧足。迦叶手摩阿难顶言:“我欲为汝令汝得道,汝勿嫌恨。”此如苏秦张仪,云云。然阶圣果切在修心,不如说行事佛何益?狐假虎威宜其止绝,斯意甚妙详而警之。时大众请阿难升座结集法藏,既升座已未发言间,感得自身相好如佛。是时大众遂起三疑。故说下。既言我从佛闻,则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来、亦非阿难成佛。故云三疑顿断。广如彼论,恐烦略叙也。

  疏息诤等者。同为罗汉德业颇齐,若云自言固宜喧诤。

  疏异邪等者。阿者言无,忧者曰有。外道意云:万法虽异不出有无,置之经初以之为吉。以初吉故,今中后亦吉。今则不尔,故云异邪。

  疏正释下二。初、标列述意

  言成就者,谓六为能成就。教为所成就也。

  疏一信下。二、依科解释六

  初中二。初、合释

  谓兼次段合而释之。此则别义不计六数,单释谓正释信成就义。所引论文有标有释。

  佛法下。是释。或曰:“因何最初便明其信?”故此释也。

  信为能入者。然佛法无量信为初基,若无信心宁肯修习。由是五位之内信位居初,十信之中信称第一,十一善法信亦为先。故知信心之前更无善法。依此信本方兴解行乃至证入。故《华严》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槃无上道。”今置经首,以表信相为入法之初也。

  智为能度者。菩萨万行非智不成,若无智慧即滞有着空,以智为主不着二边,成无漏因获菩提果。故《菩提资粮论》云:“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

  信者下。正显。如是二字是信之辞。上皆《智论》所释。

  又圣下。是刘虬注《无量义经》中释。此下皆约法说也。

  显如者。众生如隐故沈三界,欲沈三界只要显如。故云但为除如之外余皆虚妄。故云唯如为是。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有云:始从得道乃至涅槃,其中所说无不为如。

  又有下。即梁武帝解意,明有即无故不有,无即有故不无。相即同时故名不二,不二即如也。此约双融显如也。

  如非下。恐闻有无不二为如,便谓如体是有是无,故有遮云如非有无,意明有无即不是,是即非有无也。此上二解,如字是显体,是字即无非也。

  疏二闻下二。初、正释我闻之义

  然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神我,三、三乘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拣余者故云五蕴假者,则第三随世流布,要简宾主乃称于我。阿难已达我空,实不计执故云假者闻者,然大小乘诸论辨闻不同,有云耳根,或云耳识,或云根识和合故闻。今云耳根发识,则后义也。以根识单阙皆不能闻云云。然根识闻声而不闻教,若准名句唯是意闻。故《瑜伽》云:“闻谓比量。”然由耳识缘于声境,与意同时得闻也。然此二识闻声名句,实非先后异时,以率尔耳识同时意识故得闻也。五识皆然。

  废别下。或曰:“既云耳根发识故闻,合云耳闻。云何经内唯言我闻?”故此释也。以耳是六根之别,我是一身之总。今废别耳从其总我,故言我闻。

  阿难下。二、啇较所闻之法。前二句牒难辞。谓阿难是佛成道夜生,年至二十方为侍者。二十年前佛所说法并具不闻,何得结集诸经皆称我闻?

  有云下。通释。此有三意。有云重说者,一也。佛初命阿难为侍者,阿难从佛乞三愿。一、不着佛退衣,二、不随佛受别请,三、请说未闻之法。佛随其愿故得闻也。得深三昧等者,二也。《金刚华仙经》说:“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力,故前所说经皆能忆持,与闻无异。”故《法华》经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若推下。三也。《不思议境界经》云:“复有百千万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在座,其名曰舍利弗乃至阿难等。”是则三中前二权说、后一实论。故言推本也。

  疏三时下二。一、拣显释

  师资合会者。谓说者教人以道德曰师,资者取也。从师之教取而行之也。佛及大众说听具足故云合会。说毕听毕故云究竟。意取说无异席贯通首末,故曰一时。《佛地论》云:“此就刹那相续不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一时之语佛自言。故《涅槃》云:“昔佛一时在尸首林。”又云:“我于一时在迦尸国。”此则显说听能所一切圆毕也。

  诸方下。拣时也。不同有二。谓横则参差不同,竖则延促不同。延促不同如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上上倍增。故参差不同者。如《俱舍》云:“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既然,云何定言寅卯辰已日月等耶?

  又说下。二、会法释。此是悫公《楞严疏》意。说领即师资也。下有四对。

  心竟泯者。以闻法之时妄心不起,心既不起境即不生,心境两亡故云泯也。此即不得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此通依计,故皆泯也。斯则染心俗境一对。

  理智融者。以听法之际能所不分,以动念即乖法体,二皆真实故,言融而不言泯也。斯则净心真境一对。

  凡圣如者。由心分别则见圣见凡,心既不生谁凡谁圣?相本目尽故言如也。斯则因果一对。

  本始会者。妄念起时隔于本始,念既不起本始自同,摄用归体故言会也。斯则体用一对。

  问:“此与第二何别?”

  答:“前智是始觉,中根本智。前理是本觉,中真谛境。若此始、本本通真俗,始舍本后则前狭后宽也。前为形染且言真境净智,此为都明,故言本觉始觉也。又前约分证故云理智融,此约极证故言本始会也。”

  诸二者。谓心、境,理、智,凡、圣,本、始,也。

  皆一者,一义不同。谓:心境则泯之故一,理智则融之故一,凡圣则如之故一,本始则会之故一。义虽不同俱名为一,故云一时。

  疏四主下。二。初、翻名

  经唯标佛者。以秦人好略故。仍存梵音者。恐滥菩提故。以菩提云觉则属于法,今指于人故言其佛。无相滥失故不翻也。若释其义须得唐言,故先翻对也。然觉谓觉察、觉悟,觉悟既照真本有,觉察则了妄本空。了妄本空则不逐于妄,照真本有则不迷于真。真妄既明则能破和合识、灭相续心,显现法身,智纯净也。当尔之时,始本无二唯一觉耳。菩萨虽亦照真了妄,未得究竟,犹带萨埵之名。唯佛如来所作究竟,故独称觉者。

  《起信》下。二、释义二

  一、约体离念释

  然此论明本觉心体性离诸念。今此引释果佛者,以果佛之体即是本觉、元自离念,因果虽分离念无别,故以本觉离念即是佛体。故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等。是故在缠名本觉,出缠名究竟觉,始终体一更无别法。故论云:“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则以下。疏结。本觉离念是佛体也。

  然觉下。二、约位三义释

  无生灭者。谓智照真如,如理见故。然有二意:一则心中无生灭之法。如《起信》云:“如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以念生则染,今既无念,故不相应。二则无者不也,只明此心本不生灭。”即同《起信》云:“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无生灭也。”

  觉他者,此亦始觉了事即真,以望自心故名觉他。即同《起信》云:“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觉满者。以前二觉有解有证,先后胜劣,存自他之相,未得称满。今此圆备不立自他,故称之满。若准《涅槃经》说:“自觉者,觉自身有佛性。觉他者,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觉满者,若自若他无二佛性故。”然常途所说,自觉拣凡夫,觉他拣二乘,觉满拣菩萨。此中说者,自觉便拣二乘、权教菩萨,岂唯凡夫。故《华严》云:“一切诸法性,无生亦无灭,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故知下。二、引论反释三

  初、反显

  意云无念故名觉,当知有念则不名觉也。

  《起信》下。二、引证

  前云心体离念虽通因果,今明众生不名为觉,独显果人方名觉也。

  又云下。三、顺结

  正结无念是佛义。以无念是佛,故能观无念者,即是向佛智也。

  疏五处下二。一、释舍卫

  舍卫亦云舍婆提,新云室罗伐悉底,此但梵音楚夏耳。此城在中印土憍萨罗国,缘南天亦有憍萨罗国,恐滥彼国故,以城为国名。闻物者,谓名闻胜德、珍奇宝物多出此国。

  谓具下。释。欲尘即佳丽女色,财宝即珍奇宝物。多闻谓博通内外典籍,解脱即五通仙人等。远,离欲也。此即国丰四德,亦翻为丰德也。远闻等者。如上四事皆为外国之所闻知。

  义净下。但证远闻之义,以有名称故得远闻。

  祇树下。二、释祇园二

  初、总指

  舍卫国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须达多,为儿聘妇躬至王舍城,寄止长者珊檀那舍宅。时长者中夜而起,庄严舍宅营办肴膳。须达闻已问言:“大士欲请国王为婚姻之会耶?”答言:“请佛无上法王。”须达闻已身毛皆竖,复问:“何等名佛?”长者广为说佛功德。须达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无上,今在何处?”长者答言:“在王舍城迦阑陀竹林精舍。”时须达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其光炽盛犹如白日,即寻光处至城门下。佛神力故,门自开辟寻路而往。尔时如来出外经行,须达见已欢喜踊跃,不知礼法直问世尊。时首陀天,为其长者化作四人至世尊所,接足礼拜,胡跪问讯右绕三匝,却住一面。须达见已依而为之。世尊即为如应说法,长者闻已得须陀洹果。后复请佛:“惟愿临顾至舍卫城受我微供。”佛即问言:“卿舍卫国颇有精舍容受我否?”须达多言:“必见垂顾,便当营办。”世尊尔时默然受请。时须达多回舍卫国,佛令鹙子同往指授造寺仪式。即须达布金,买祇陀太子园,祇陀太子施园中树林,二人共构精舍。既讫即执香炉向王舍城,遥作是言:“所设已办,惟愿如来受此住处。”佛时悬知长者之心,即共大众发王舍城,犹如壮士屈伸臂倾至祇陀园。是时长者以其所设奉施于佛,佛即受已即住其中。广如《涅槃经》、《贤愚经》、《四分律》、《西域记》说,须者往检。今佛于此说《金刚般若经》,故云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也。

  然须达是主、祇陀助成,今树先园后者,以太子是储君,须达是臣佐,礼别尊卑故尔。真谛记说住处有二:一境界处。即舍卫也,为化俗故。二依止处。即祇园也,为统出家人故。又《善见婆沙》云:“举舍卫令远人知,举祇园令近人知,故双举也。”

  祇陀下。二、别释三

  初、释祇陀

  战胜者亦云胜林,余如疏。

  梵语下。二、释给孤

  谓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拯给孤独名为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独偏所矜哀,其实余人亦非不施故也。

  西国下。三、释园字

  梵音具云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则僧伽是能住之众,蓝摩是所住之园,斯则约能要所耳。寺者司也官舍也。以佛法初来,安鸿胪寺,后置僧舍,便以为名也。

  疏众者下。文二。初、释标类

  名高谓遐迩称誉,德着谓行业恢隆。

  怖魔者。谓初出家日,飞行夜叉唱乃至魔宫闻故怖也。以一人出家展转化度,损减眷属故。然出家人从因至果三度怖魔。谓:出家时,发菩提心时,成正觉时。前二但怖,后乃兴戈为佛所摧,莫不降伏。

  乞士者,谓上从善友乞法以练心,下从檀越乞食以资身。故《智度论》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乞士。”如经中说:“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时有梵志女名净目,来见舍利弗云:‘沙门!汝食净耶?’答言:‘食净。’净目言:‘沙门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问:仰、维、方等?皆答言:‘不也。’净目女言:‘食有四种,我问于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说。’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名下口食。有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等不净活命,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势通致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不净活命,名维口食。姊!我不堕是四种不净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净目因闻是说清净法食,欢喜信解得须陀洹道。”如是清净乞食活命,故名乞士。

  净戒者。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无表持,清净持戒名为净戒。有说五义,谓加净命破恶。今以乞士即净命、净戒即破恶,故唯三也。

  理和下。梵语僧伽,此云众和合。谓:理和无违、事和无诤也。

  千二下。二、释举数

  佛初成道者。即菩提树下,示成正觉也。

  憍陈如等者。余阿湿鞞、摩诃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准《本行经》说:“佛初成道,梵天王等请转法轮,世尊受请,作是思惟:‘诸世间中谁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与我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转法轮。’复作是念:‘彼等五仙今在何处?’以净天眼观彼五仙在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即向彼园广为说法,外道身心悉皆伏灭,所著之服即成三衣,手执钵器,须发自落,经于七日威仪具足,如百夏比丘。乃至为转四谛法轮,得阿罗汉果。”

  迦叶三兄弟等者。《智度论》说:“尔时第一优楼频螺迦叶,在火龙窟为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叶,领三百弟子,在象头山修行。三伽耶迦叶,领二百弟子,在希连河曲。共计千人。皆为世尊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师徒皆得阿罗汉果。”

  舍利弗等者。《智度论》说:“摩伽陀聚落有婆罗门,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优婆低沙,即舍利弗也。复有一婆罗门产子名离多,即目连也。是二童子共为亲友,于删阇耶外道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愿:‘若复更得胜是师者,为我等说甘露胜道必相契悟。’尔时世尊有一弟子名曰马胜,威仪庠序入城乞食,进止有方。舍利弗见已,随到所止,白言:‘仁者!汝是正师?为是弟子?’马胜言:‘别有大师,我是弟子。’又复问言:‘汝之大师说何法耶?’答言:‘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如是灭与生,我师如是说。’时舍利弗闻是语已,即于是处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归到所止为目连说,亦复如是。二人共相领诸弟子,俱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来须发自落,袈裟着体,执持应器,成比丘相,于声闻众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百眷属,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罗汉果。”

  耶舍等者。未检。

  此常随等者。以此诸人先并事外,艰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随也。然具四众及龙天等,今但显一隐余。

  流通分中,自俱者下。前则标指,约主望众故言与。此则都结,主众通论,首末相望,事不异也。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