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释往生品第四之上(卷三十八)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习相应者,从何处终,来生此间?从此间终,当生何处?”

  佛告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习相应者,或从他方佛国来生此间,或从兜率天上来生此间,或从人道中来生此间。

  “舍利弗!从他方佛国来者,疾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故,舍身来生此间,诸深法要皆现在前,后还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在所生处常值诸佛。

  “舍利弗!有一生补处菩萨,兜率天上终,来生是间;是菩萨不失六波罗蜜,随所生处,一切陀罗尼门、诸三昧门疾现在前。

  “舍利弗!有菩萨人中命终、还生人中者,除阿毗跋致,是菩萨根钝,不能疾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诸陀罗尼门、三昧门不能疾现在前。”

  【论】

  问曰:

  是般若波罗蜜中,众生毕竟不可得;如上品说:“舍利弗!如一切众生不可得,寿者、命者乃至知者、见者等众生诸异名字,皆空无实。”此中何以问“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上”?众生异名即是菩萨,众生无故,菩萨亦无。又此经中说:“菩萨但有名字,无有实法。”今舍利弗何以作此问?

  答曰:

  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复有二种:有知名字相,有不知名字相;譬如军立密号,有知者,有不知者。

  复有二种:有初习行,有久习行;有著者,有不著者;有知他意者,有不知他意者(虽有言辞,知其寄言以宣理)。

  为不知名字相、初习行、着、不知他意者,故说“无众生”。

  为知名字相、久习行、不着、知他意者,故说言“有众生”。

  舍利弗以天眼明,见六道众生生死善恶,于此无疑;但不知从他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菩萨来者,故问。有诸大菩萨从此间终,生他方无量阿僧祇佛国,舍利弗天眼所不见,故问。

  复次,有声闻人见菩萨行六波罗蜜,久住生死中,漏未尽故,集种种智慧、内外经书,而不证实际,未免生老病死,愍而轻之言:“此等命终,以三毒未尽故,当堕何处?如佛说:‘诸凡夫人,常开三恶道门;于三善道为客,于三恶处为家。三毒力强,过去世无量劫罪业积集,而不取涅槃,将受众苦,甚可愍之!’”如是等小乘人,轻愍是菩萨。

  舍利弗于一切声闻中为第一大法将,知有是事,欲令众生起敬心于菩萨,故问。

  佛以三事答:一、从他方佛国来生,二、从兜率天上来,三、从人道中来。

  问曰:

  如从他方佛国来者,以远故,舍利弗不知;兜率天上、人道中来者,何以不知?

  答曰:

  舍利弗不知他方佛国来者故问;佛为如所应分别,答有三处来。

  问曰:

  世间有六道,何以故于天中别说兜率天来,人道中不分别处所,他方佛国来者亦不分别天道、人道?

  答曰:

  六趣中,三是恶道;恶道中来,受苦因缘,心钝故,不任得道,是故不说。

  问曰:

  三恶道中来,亦有得道者。如舍利弗大弟子牛足比丘,五百世牛中生,末后得人身,足犹似牛,而得阿罗汉道。复有摩偷婆尸他比丘,五百世生猕猴中,末后得人身,得三明、六神通阿罗汉,犹好跳踯,以有余习故。如是等皆得道,何以言不任?

  答曰:

  虽有得者,少不足言。又此人先世深种涅槃善根,小有谬错,故堕恶道中;偿罪既毕,涅槃善根熟故,得成道果。

  此中不说声闻道,但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身、后身次第。譬如从垢心起,不得次第入无漏,中间必有善有漏心,以无漏心贵故,言:“于三恶道出,不任次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天、人、阿修罗则不然。

  下三天结使利而深,上二天结使深而不利,兜率天结使不深不利。所以者何?常有菩萨说法故,是故不说余处;或有,少故不说。

  色界诸天,得道者不复来下;未得道者,乐着禅味故不下,以着味故,智慧亦钝,是故不说。

  阿修罗同下二天,故不说。

  他方佛国来者,从诸佛前来生是间,诸根猛利。所以者何?除无量阿僧祇劫罪故;又遇诸佛随心教导故,如刀得好石则利;又常闻、诵、正忆念般若波罗蜜故利。如是等因缘,则菩萨心利。

  人中来者,此间佛弟子听般若波罗蜜,集诸功德,舍身还生是间,或于异国土。虽无有佛,值遇佛法,听、受、书写、正忆念,随力多少,修福德、智慧。是人诸根虽钝,堪受般若波罗蜜;以不见现在佛故心钝。

  他方佛国来者利根故,修行般若波罗蜜疾得相应;以相应故,常值诸佛。值佛因缘,如先说。

  问曰:

  兜率天上,何以但说一生补处,不说二生、三生?

  答曰:

  人身罪结烦恼处所,唯大菩萨处之则无染累。如鹅入水,水不令湿;如是菩萨,一切世间法所不能着。所以者何?佛自说因缘:“不失六波罗蜜,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疾现在前。”是菩萨于是世界应利益众生,其余菩萨分布十方;譬如大智慧人已在一处,其余大智则至异处,是故不说。

  复次,有人言:但说大者,不限于小。

  复次,余天中来生者,余处当广说。

  人中死人中生者,不如上二处。何以故?以人身地大多故,身重心钝,以心、心数法随身强弱故;又诸业结使因缘生故。

  彼二处来者,是法身菩萨,变身无量以度众生,故来生是间。人道中者,皆是肉身。

  问曰:

  阿毗跋致菩萨不以结业受身,何以故人道中说?

  答曰:

  来生此间,得阿毗跋致,未舍肉身故。以钝根故,诸陀罗尼、三昧门不疾现在前;不疾现在前故,不疾与般若相应。

  【经】

  “舍利弗!汝所问‘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从此间终当生何处’者,舍利弗!此菩萨摩诃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终不离佛。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不以方便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得禅故,生长寿天,随彼寿终来生是间,得人身,值诸佛,是菩萨诸根不利。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般若波罗蜜;不以方便故,舍诸禅,生欲界,是菩萨诸根亦钝。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虚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行十力乃至大慈大悲;是菩萨用方便力,不随禅生,不随无量心生,不随四无色定生;在所有佛处于中生,常不离般若波罗蜜行。如是菩萨,贤劫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

  问曰:

  舍利弗今问前世、后世,佛何以故前世中三种答,后世中广分别?

  答曰:

  人以肉眼不见过去、未来故而生邪疑;虽疑二处,而未来世当受,故广分别。譬如已灭之火,不复求救,但多方便防未来火;又如治病,已灭之病不复加治,但治将生之病。

  复次,佛无量辩才自恣,舍利弗所问虽少,佛广为其说。如问“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一事,而佛种种分别。如贫者从大富好施者乞,所乞虽少,所与甚多。佛亦如是,有无量无漏佛法具足之富,以大慈悲好行施惠;因舍利弗少问故,佛为大众广分别说。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中,种种因缘譬喻,多说空法。有新发意者,取空相,着是空法,于生死业因缘中生疑:“若一切法毕竟空,无来无去,无出无入相,云何死而有生?现在眼见法尚不应有,何况死后余处生不可见而有!”如是等种种邪疑颠倒心。为断是故,佛种种因缘广说有死有生。

  问曰:

  无有死生因缘。何以故?人死归灭,灭有三种:一者、火烧为灰,二者、虫食为粪,三者、终归于土。今但见其灭,不见更有出者受于后身!以不见故,则知为无!

  答曰:

  若汝谓“身灭便无”者,云何有众生先世所习忧喜怖畏等?如小儿生时,或啼或笑,先习忧喜故,今无人教而忧喜续生。又如犊子生知趣乳;猪羊之属,其生未几,便知有牝牡之合。

  子同父母,好丑贫富,聪明闇钝,各各不同;若无先世因缘者,不应有异!如是等种种因缘,知有后世。

  又汝先言“不见别有去”者,人身中非独眼根能见,身中六情各有所知:有法可闻、可嗅、可味、可触、可知者;可闻法尚不可见,何况可知者!有生有死法,亦可见、亦可知;汝肉眼故不见,天眼者了了能见。如见人从一房出,入一房;舍此身至后身,亦如是。若肉眼能见者,何用求天眼?若尔者,天眼、肉眼,愚圣无异;汝以畜生同见,何能见后世?

  可知者,如人死生虽无来去者,而烦恼不尽故,于身情意相续,更生身情意;身情意造业,亦不至后世,而从是因缘更生,受后世果报。譬如乳中着毒,乳变为酪,酪变为酥;乳非酪、酥,酪、酥非乳,乳、酪虽变而皆有毒。此身亦如是,今世五众因缘故,更生后世五众,行业相续不异故,而受果报。又如冬木,虽未有花叶果实,得时节会,则次第而出。

  如是因缘,故知有死生。

  复次,现世有知宿命者,如人行,疲极睡卧,觉已,忆所经由。

  又一切圣人内外经书,皆说后世。

  复次,现世不善法,动发过重,生瞋恚、嫉妒、疑悔内恼故,身则枯悴,颜色不悦。恶不善法,受害如是,何况起身业、口业!若生善法,净信业因缘,心清净,得如实智慧,心则欢悦,身得轻软,颜色和适。以有苦乐因缘故,有善不善;今定有善不善故,当知必有后世。但众生肉眼不见,智慧薄故而生邪疑,虽修福事,所作浅薄。譬如药师为王疗病,王密为起宅,而药师不知;既归见之,乃悔不加意尽力治王。

  复次,圣人说今现在事实可信故,说后世事亦皆可信;如人夜行险道,导师授手,知可信故,则便随逐。

  比智及圣人语,可知定有后世。汝以肉眼重罪、比智薄故,又无天眼,既自无智,又不信圣人语,云何得知后世?

  复次,佛法中诸法毕竟空,而亦不断灭;生死虽相续,亦不是常;无量阿僧祇劫业因缘虽过去,亦能生果报而不灭;是为微妙难知。

  若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应说往生,何有智者前后相违?若死生相实有,云何言“诸法毕竟空”?但为除诸法中爱着邪见颠倒故,说毕竟空,不为破后世故说。汝无天眼明故疑后世,欲自陷罪恶!遮是罪业因缘故,说种种往生。

  佛法不著有,不着无,有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如是人则不容难!譬如以刀斫空,终无所伤。为众生故随缘说法,自无所著。以是故《中论》中说:

  “一切诸法实,  一切法虚妄,
  诸法实亦虚,  非实亦非虚!
  涅槃际为真,  世间际亦真,
  涅槃世无别,  小异不可得!”

  是为毕竟空相。毕竟空,不遮生死业因缘,是故说往生。

  问曰:

  若般若波罗蜜一相,所谓无相,云何“与般若相应,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

  答曰:

  般若波罗蜜摄一切法,譬如大海,以是故不应作难!

  复次,汝自说“般若波罗蜜一相,无相”,若无相,云何有难?汝则无相中取相,是事不然。

  复次,因般若波罗蜜故,行念佛三昧等诸善法,生值诸佛。

  复次,行般若波罗蜜者,深入大悲;如慈父见子为无所直物故死,父甚愍之,此儿但为虚诳故死!诸佛亦如是,知诸法毕竟空不可得,而众生不知;众生不知故,于空法中深着,着因缘故,堕大地狱。是故深入大悲;以大慈悲因缘故,得无量福德;得无量福德故,生值诸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是菩萨从此间死,彼间生;彼间死,复至彼间生;如是乃至得佛,终不离佛。譬如有福之人,从一大会至一大会。或有是间死,彼间生,于彼以五神通力故,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诸佛,度脱众生——是初菩萨。

  “佛国”者,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一佛土。

  诸佛神力虽能普遍自在无碍,众生度者有局。

  “诸佛现在”者,佛现在其佛国土中者。

  第二菩萨无方便入初禅,乃至行六波罗蜜。

  “无方便”者,入初禅时,不念众生,住时、起时亦不念众生;但着禅味,不能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为初禅果报所牵,生长寿天。

  复次,不能以初禅福德与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等无量无方便义。

  “长寿天”者,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

  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

  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味、邪见,不能受道者。

  “还生人间值佛”者,以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或于禅中集诸福德。所以者何?彼间着味,善心难生故。如经中说:“如佛问比丘:‘甲头土多?地上土多?’诸比丘言:‘地土甚多,不可为喻!’佛言:‘天上命终,还生人中者,如甲头土;堕地狱者,如地土。’”

  问曰:

  “钝根”者,二十二根中何者是?

  答曰:

  有人言:慧根能观诸法,以久受着禅味故钝。

  有人言:信等五根皆助成道法,以受报着味故钝。

  有人言:菩萨清净福德、智慧因缘故,十八根皆利;罪故则钝。眼等六根,如《法华经》说。命根不为老、病、贫、穷等所恼,安隐受乐,是为命根利。喜、乐等五根了了觉知,故言利。复次,受乐时知乐无常等过随逐,不生贪欲故利;余受亦如是。信根牢坚深固,难事能信,故言利。余亦应如是随相分别。男根净者,得阴藏相;不着细滑故,知欲为过,是为利。

  复次,三善根利,故名为利;菩萨或时于三无漏根不证实际故利。

  与利相违故钝。

  问曰:

  第三菩萨若能舍禅,云何言“无方便”?

  答曰:

  是菩萨命终时,入不善心,舍诸禅定方便。

  菩萨若入欲界系善心、若无记心而舍诸禅,入慈悲心,怜愍众生,作是念:“我若随禅定生,不能广利益众生。”

  生欲界者,有十处:四天下人,六欲天。三恶道,菩萨所不生。

  钝根者,如第二菩萨说。

  第四菩萨,入位,得菩萨道,修三十七品,能住十八空乃至大慈大悲,此名方便。

  上二菩萨,但有禅定,直行六波罗蜜,以是故无方便。

  第四菩萨,方便力故,不随禅、定、无量心生。所以者何?行四念处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终时怜愍众生,愿生他方现在佛国,续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所以者何?爱乐随顺般若波罗蜜故。

  问曰:

  此是何等菩萨?

  答曰:

  佛自说跋陀劫中菩萨,或有非跋陀劫中菩萨,但取其大者。

  问曰:

  云何名跋陀?云何名劫?

  答曰:

  如经说:“有一比丘问佛言:‘世尊!几许名劫?’佛告比丘:‘我虽能说,汝不能知,当以譬喻可解:有方百由旬城,溢满芥子,有长寿人过百岁持一芥子去;芥子都尽,劫犹不澌。又如方百由旬石,有人百岁持迦尸轻软叠衣一来拂之;石尽,劫犹不澌。’”

  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

  劫有二种:一为大劫,二为小劫。

  大劫者,如上譬喻。劫欲尽时,众生自然心乐远离;乐远离故,除五盖,入初禅,是人离生喜乐;从是起已,举声大唱言:“诸众生!甚可恶者是五欲,第一安隐者是初禅。”众生闻是唱已,一切众生心皆自然远离五欲,入于初禅;自然灭觉观,入第二禅,亦如是唱;或离二禅、三禅亦如是。三恶道众生,自然得善心,命终皆生人中;若重罪者,生他方地狱,如〈泥犁品〉中说。是时三千大千世界,无一众生在者;尔时,二日出,乃至七日出,三千大千世界地,尽皆烧尽。如“十八空”中,广说劫生灭相。

  复有人言:四大中三大有所动作,故有三种劫——或时火劫起,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初禅四处;或时水劫起,漂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八处;或时风劫起,吹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十二住处。

  是名大劫。

  小劫亦三种:外三大发,故世界灭;内三毒发,故众生灭,所谓饥饿、刀兵、疾病。

  复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说:“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佛从三昧起,于六十小劫中说《法华经》。”是众小劫和合,名为大劫。

  “劫簸”,秦言分别时节。

  “跋陀”者,秦言善。

  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诸净居天欢喜,故名为善劫。净居天何以知此劫当有千佛?前劫尽已,廓然都空;后有大水,水底涌出有千枚七宝光明莲华,是千佛之相;净居诸天因是知有千佛。

  以是故说“是菩萨于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方便力故不随禅生,还生欲界若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成就众生故。”

  【论】

  问曰:

  菩萨有二种:一者、随业生;二者、得法性身,为度众生故,种种变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脱众生。故二者之中,今是何者?

  答曰:

  是菩萨是业因缘生身。所以者何?入诸禅方便力故,不随禅生。法身菩萨变化自在,则不大须方便。

  入禅方便义,先已说。

  问曰:

  若不随禅定,何以生于欲界,不生他方清净世界?

  答曰:

  诸菩萨行各不同。或有菩萨于禅转心,生他方佛国;菩萨回心生欲界,亦如是。

  问曰:

  生他方佛国者,为是欲界、非欲界?

  答曰:

  他方佛国,杂恶不净者,则名欲界。若清净者,则无三恶道、三毒,乃至无三毒之名,亦无二乘之名,亦无女人。一切人皆有三十二相,无量光明,常照世间;一念之顷,作无量身,到无量如恒河沙等世界,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还来本处。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

  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世界,出于三界。

  或有以大慈大悲心怜愍众生故,生此欲界。

  问曰:

  若命终时,舍此禅定,初何以求学?

  答曰:

  欲界心狂不定,为柔软摄心故入禅;命终时,为度众生起欲界心。

  问曰:

  若生人中,何以故正生刹利等大家,不生余处?

  答曰:

  生刹利,为有势力;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故,能利益众生。贫穷中自不能利,何能益人?

  生欲界天,次当说。

  【经】

  “舍利弗!复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方便力故不随禅生;或生四天王天处,或生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于是中成就众生、亦净佛世界,常值诸佛。”

  【论】

  是义同上,生天为异。

  问曰:

  欲界诸天,情着五欲,难可化度,菩萨何以生彼,而不生人中?

  答曰:

  诸天着心虽大,菩萨方便力亦大。如说三十三天上,有须浮摩树林,天中圣天,厌舍五欲,在中止住,化度诸天。兜率天上,恒有一生补处,诸菩萨常得闻法。密迹金刚力士,亦在四天王天上。如是等教化诸天。

  【经】

  “复次,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入初禅,此间命终,生梵天处,作大梵天王。从梵天处,游一佛国至一佛国,在所有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转法轮者,劝请令转。”

  【论】

  问曰:

  若随初禅生,有何方便?

  答曰:

  虽生而不着味,念佛道,忆本愿,入慈心,念佛三昧,时与禅和合,故名为方便。

  问曰:

  何以故作梵王?

  答曰:

  菩萨集福德因缘大故,世世常为物主,乃至生鹿中,亦为其王。

  复次,是菩萨本愿,欲请佛转法轮,不应作散天。

  或时此中三千大千世界无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求见初成佛未转法轮者。所以者何?梵天王法,常应劝请诸佛转法轮故。

  【经】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三生补处,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入空三昧、无相、无作三昧,不随禅生,生有佛处,修梵行。

  “若生兜率天上,随其寿终,具足善根,不失正念;与无数百千亿万诸天,围绕恭敬,来生此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

  问曰:

  是三生菩萨,在十住地,已具足诸功德,今何以修习诸行?

  答曰:

  心未入涅槃,要有所行,所谓四禅乃至三三昧。

  复次,是菩萨于天、人中,示行人法,修行求道。

  复次,是菩萨虽在十住地,犹有烦恼习在;又于诸法犹有所不知,是故修道。

  复次,是菩萨虽行深行,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等,犹未取证;今为证故,更修诸行。

  复次,虽是大菩萨,于佛犹小;譬如大聚火,虽有能照,于日则不现。如《放钵经》中,弥勒菩萨语文殊尸利:“如我后身作佛,如恒河沙等文殊尸利,不知我举足下足事!”以是故,虽在十住,犹应修行。

  问曰:

  三生菩萨,何以不广度众生,而要生佛前?

  答曰:

  是菩萨所度已多,今垂欲成佛,应在佛前。所以者何?非但度众生得成佛,诸佛深法,应当听闻故。

  问曰:

  若为咨问佛事故在佛前者,何以故释迦文佛作菩萨时,在迦叶佛前,恶口毁呰?

  答曰:

  是事先已说,法身菩萨种种变化身以度众生。或时行人法,有饥渴、寒热、老病,憎爱、瞋喜、赞叹、呵骂等,除诸重罪,余者皆行。

  是释迦文菩萨,尔时为迦叶佛弟,名郁多罗。兄智慧熟,不好多语;弟智慧未备故,多好论议,时人谓弟为胜。兄后出家,得成佛道,号名迦叶;弟为阎浮提王讫梨机师,有五百弟子,以婆罗门书,教授诸婆罗门,诸婆罗门等不好佛法。尔时,有一陶师,名难陀婆罗,迦叶佛五戒弟子,得三道,与王师郁多罗为善友,以其心善净信故。尔时,郁多罗乘金车,驾四白马,与弟子俱出城门;难提婆罗于路相逢,郁多罗问言:“从何所来?”答言:“汝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供养还,汝可共行觐见于佛,故来相迎!”郁多罗作是念:“若我径到佛所,我诸弟子当生疑怪:‘汝本论议、智慧恒胜,今往供养,将是亲属爱故?’必不随我。”恐破其见佛因缘故,住诸法实相智中,入无上方便慧,度众弟子故,口出恶言:“此秃头人,何能得菩提道!”

  尔时,难提婆罗善友,为如瞋状,捉头挽言:“汝不得止?”郁多罗语弟子言:“其事如是,吾不得止!”即时师徒俱行诣佛;见佛光相,心即清净,前礼佛足,在一面坐。佛为随意说法,郁多罗得无量陀罗尼门,诸三昧门皆开;五百弟子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郁多罗从坐起,白佛言:“愿佛听我出家作比丘!”佛言:“善来!”即成沙门。

  以是方便故,现出恶言,非是实也。虚空可破,水可作火,火可作水,三生菩萨于凡夫中瞋心叵得,何况于佛!

  问曰:

  若尔者,佛何以受第八罪报六年苦行?

  答曰:

  小乘法与大乘法异,若无异者,不应有大、小。

  小乘法中,不说“法身菩萨秘奥深法、无量不可思议神力”;多说“断结使、直取涅槃法”。

  复次,若佛不受是第八罪报,有诸天、神、仙、龙、鬼诸长寿者,见有此恶业而不受罪报,谓为无业报因缘;以是故,虽现在无恶业,亦受罪报。

  又有今世因缘:诸外道等信着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则人不信,言“是王子串乐,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有外道苦行者,或三月、半岁、一岁,无能六年日食一麻一米者;诸外道谓此为苦行之极,是人若言无道,真无道也。于是信受,皆入正道。

  以是二因缘故六年苦行,非实罪也。何以故?诸佛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故;佛若实受罪报,不得言“成一切善法,断一切不善法”。

  复次,小乘法中,佛为小心众生故,说二生菩萨犹恶口毁佛。二生菩萨,尚不骂小儿,云何实毁佛?皆是方便为众生故。何以知之?是释迦文佛,毗婆尸佛时作大婆罗门,见佛众僧食疾而发是言:“如是人辈,应食马麦!”因此罪故,堕黑绳等地狱,受无量世苦已;余罪因缘,虽成佛道,而三月食马麦。

  又声闻法中说:“佛过三阿僧祇劫,常为男子,常生贵处,常不失诸根,常识宿命,常不堕三恶道中。”

  从毗婆尸佛来,九十一劫。如汝法,九十劫中,不应堕恶道,何况末后一劫!以是故知非是实也,方便故说。

  问曰:

  佛二罪,毗尼、杂藏中说,是可信受。三阿僧祇后百劫不堕恶道者,从初阿僧祇亦不应堕恶道,若不堕者,何以但说百劫?佛无是说,但是阿毗昙鞞婆沙论议师说!

  答曰:

  阿毗昙是佛说,汝声闻人随阿毗昙论议,是名鞞婆沙,不应有错!

  又如薄拘卢,以一诃梨勒果施僧,于九十一劫中不堕恶道,何况菩萨无量世来以身布施、修诸功德而以小罪因缘堕在地狱!

  如是事,鞞婆沙不应错!以是故,小乘人不知菩萨方便。

  复次,听汝鞞婆沙不错,佛自说菩萨本起:“菩萨初生时,行七步,口自说言:‘我所以生者,为度众生故。’言已,默然。乳餔三年,不行、不语;渐次长大,行、语如法。”一切婴孩,小时未能行、语,渐次长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萨初生能行、能语,后便不能?当知是方便力故。若受是方便,一切佛语悉皆得通;若不受者,一实一虚!

  如是种种因缘,知为度众生故现行恶口。

  问曰:

  三生菩萨何以但生兜率天上,不生余处?

  答曰:

  若在他方世界来者,诸长寿天、龙鬼神求其来处不能知,则生疑心,谓为幻化。

  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后作佛者,人起轻慢,天则不信;法应天来化人,不应人化天也!是故天上来生,则是从天为人,人则敬信。

  无色界中无形,不得说法,故不在中生。

  色界中虽有色身,可为说法,而深着禅味,不能大利益众生故,是故不在中生。

  下三欲天,深厚结使,粗心错乱;上二天结使既厚,心软不利。

  兜率天上,结使薄,心软利,常是菩萨住处。譬如太子将登王位,先于静室七日斋洁,然后登正殿受王位。补处菩萨亦如是,兜率天上如斋处,于彼末后受天乐;寿终来下,末后受人乐,便成阿毗三佛。

  无量百千万亿诸天围绕,来生是间。以菩萨先常于无始生死中,往反天上人间,今是末后天身,不复更来生天,是故咸皆侍送。菩萨于彼寿尽,当下作佛;诸天寿有尽者、不尽者,作愿下生,为菩萨檀越。

  复次,诸天下者,欲常侍卫菩萨,以有百亿魔怨,恐来恼乱菩萨故。

  此菩萨生人中,厌老病死,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菩萨本起经》中说。

  【经】

  “复次,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得六神通,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游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至到处,无有声闻、辟支佛乘,乃至无二乘之名。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游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至到处,其寿无量。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游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至到处,有无佛、法、僧处,赞佛、法、僧功德;诸众生等以闻佛名、法名、僧名故,于此命终,生诸佛前。”

  【论】

  释曰:

  菩萨有二种:一者、生身菩萨,二者、法身菩萨。一者、断结使,二者、不断结使。

  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得六神通”者,不生三界,游诸世界,供养十方诸佛。

  “游戏神通”者,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雨七宝;所至世界,皆一乘清净,寿无量阿僧祇劫。

  问曰:

  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

  答曰:

  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

  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如后章说。

  【经】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得初禅乃至第四禅,得四无量心,得四无色定,修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萨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常生有益众生之处。”

  【论】

  释曰:

  此菩萨或生无佛世界,或生有佛世界。

  世界不净,有三恶道,贫穷下劣;或生清净世界。

  至无佛世界,以十善道、四禅乃至四无色定,利益众生;令信向三宝,称说五戒及出家戒,令得禅定、智慧功德。

  不清净世界有二种:有现在佛,及佛灭度后。佛灭度后,或时出家,或时在家,以财施、法施种种利益众生。若佛在世,作种种因缘引导众生,令至佛所。

  清净世界者,众生未具功德者,令其满足,是名“在所生处利益众生”。

  【经】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行六波罗蜜,上菩萨位,得阿毗跋致地。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与无量阿僧祇众生作益厚已,入无余涅槃;是佛般涅槃后,余法若住一劫,若减一劫。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与无数百千亿菩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为净佛世界故。”

  【论】

  释曰:

  有三种菩萨,利根心坚,未发心前,久来集诸无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闻是大乘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无量福德,利根心坚,从佛闻法故。

  譬如远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马者差速,乘神通者发意顷便到,如是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相尔,不应生疑!菩萨亦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入菩萨位。

  有菩萨初发意,初虽心好,后杂诸恶,时时生念:“我求佛道,以诸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无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发心渐渐行六波罗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乘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说。

  是三种发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净福德。

  清净有二种:一者、初发心时,即得菩萨道;二者、小住,供养十方诸佛,通达菩萨道故,入菩萨位,即是阿鞞跋致地。

  “阿鞞跋致地菩萨”义,如先说。

  次后菩萨,大厌世间,世世已来,常好真实,恶于欺诳。是菩萨亦利根、坚心,久集无量福德、智慧。初发心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转法轮,度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法住若一劫、若减一劫,留化佛度众生。佛有二种神通力:一者、现在时,二者、灭后。“劫”义,如上说。劫中所度众生,亦复不少!

  次后菩萨,亦利根、心坚,久集福德;发心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得六神通;与无量众生,共观十方清净世界,而自庄严其国。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