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17 册 No. 0815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No. 815 [No. 816]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忉利天上,昼度树下无垢白石,愍哀其母度脱之故。正夏三月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皆阿罗汉——诸漏已尽,得大神足,威曜无极;生死悉断,无复尘垢,弃捐重担,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心即从计致平等忍,心已得解度于智慧,普则正士,于世福地多所祐安——唯除一人贤者阿难。菩萨七万二千人,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辩才无碍,各从他方异佛世界皆来集会。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

  时,于众会有二天子,名曰月氏、月上。月氏天子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叉手长跪而白佛言:“吾欲咨问如来、至真、等正觉,假使听者乃敢自陈。”

  佛告天子:“欲问如来何所义乎?”

  月氏天子以偈颂曰:

 “其于众生类,  兴发愍哀心,
  逮求于佛道,  志无垢甘露,
  自伤己身行,  及慈哀群黎,
  余以斯等故,  咨问释师子。
  于亿劫积行,  悉能忍勤苦,
  一切而布施,  志寂然无念,
  等心于群生,  疗化已平均,
  我问此胜义,  导利黎庶者。
  假使见正道,  妙相自庄严,
  无垢三十二,  英特之福田,
  逮斯功德者,  奉敬乎巨海,
  今予问大圣,  欲了斯义归。
  假使无异心,  则无有别念,
  常志求妙慧,  人中巍巍尊,
  而无声闻意,  不慕缘觉事,
  今余问此义,  坚固无过者。
  有利若无利,  等心于毁誉;
  有名若无名,  苦乐不以移;
  虽处于俗法,  则不以动转,
  今我问此义,  远离恐惧者。
  以爱己身事,  等念于黎庶,
  未曾有若干,  咸化于三处,
  而以修慈心,  有谄无厌秽,
  今余问此义,  贤将持土地。
  心恒行精勤,  布施戒离邪,
  其身逮寂然,  戒品不永灭,
  身口意常正,  将御顺拥护,
  今问最胜义,  处垢而无尘。
  其忍辱调柔,  达已加遵修,
  能修任苦患,  愦扰放逸众,
  游救于一切,  而不生瞋恚,
  因此故问义,  欲决诸狐疑。
  各常力精进,  恭顺不违义,
  悉愍伤世间,  不为己身施,
  行道无厌足,  如海受众流,
  是故问最胜,  其德如大海。
  虽存于三处,  不退从诸想,
  以贤圣之慧,  伏除诸垢尘,
  承禅定妙通,  神足自娱乐,
  今故问此义,  普往开化众。
  智慧度彼岸,  圣达无有际,
  弃捐众思想,  出家除根株,
  憺怕得自在,  晓了斯法慧,
  是故今启问,  无极大圣人。
  所分别神足,  解了随顺行,
  游亿垓佛土,  无有国土想;
  供养亿垓佛,  无有诸佛想;
  是故问此义,  睹者普受欣。
  其离欲尘魔,  忽化阴身魔,
  弃舍于死魔,  降伏诸天魔,
  蠲除一切魔,  则逮成佛道,
  是故问斯义,  永弃于众冥。
  乃震动天地,  树木及山岩,
  觉了成佛道,  无量最胜慧,
  假使已一心,  习于寂定明,
  是故问此义,  咨启如斯像。
  晓了一切慧,  威耀甚巍巍,
  设住于佛教,  善建立法行,
  导利于众圣,  靡所不开化,
  今故问斯义,  济游三处者。”

  月氏天子又问世尊:“唯然,大圣!何谓菩萨得大圣通殊特之行,度于彼岸?何谓菩萨至不可思议善权方便,备劝助慧?何谓菩萨一切诸法以为一议,入于一味所趣同均,入于一慧平等之说?何谓菩萨奉深禁戒行无放逸,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佛言:“善哉,善哉!月氏天子!多所哀念,多所安隐,愍伤诸天及十方人,乃能发意启问如来如此之义。诸菩萨行佛道正真慧、被大铠者,建立大乘,度大欲、御大船、转大法轮,施无极法恢弘慧典,欲放大雨、欲演普光,慕击大鼓、志大雷震,乐立巨幢、愿吹大珂,执大法英、揽大法典,演无极明欲照世间,务令大乘永存不断;愿大祀祠究竟足满。以此比类无极之德,愍伤群庶故问如来。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说之。如诸菩萨大士之行,致大圣通具足深戒,至于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月氏天子与诸大众受教而听。

  佛告天子:“菩萨有四法行,得大圣通殊特之行,度于彼岸。何谓为四?菩萨大士晓了诸法而应真谛,于一切法无所倚着,等念诸法而无有尽,逮于圣慧而造明证,游一切法亲近众典。虽在诸法无有脱者,不见异法。

  “何谓诸法而应真谛?如过去空,当来、现在亦自然空。天子!欲以晓了是空平等,三世空无所想。彼诸有慧分别处所,建立开化解畅道品,便通正业达其义理,是谓晓了而应真谛。

  “何谓于一切法无所倚着?一切诸法住于我所,现有所住于我非我,则谓菩萨晓了诸法而无吾我;不依倚身,是则名曰无所倚着。假使菩萨于斯诸法身无所著,无所著已,不住异法;其于诸法不生、不住。尔能于彼无所倚着,已无所倚;供养诸法则于诸法而无所倚。

  “二、何谓菩萨晓了一切犹如虚空?其三界者心之所为,不计斯心无有色像,亦不可睹,无有处所、无有教令,犹如幻化。因其心本而求诸法则不可得。若以于心不求于心,则无所获心不可逮;以不得心一切诸法亦不可得。诸法则无有法、无形类想,亦无有影而无所有,及与实谛亦无所睹。无所睹者,于一切法心无所入,知一切法无所成就,亦无所生。譬如虚空,犹如天子!欲察虚空永无有生、无所成就,了一切法亦复如是。犹如虚空名曰虚无,彼则憺怕。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但假字耳,彼则寂寞。

  “三、何谓菩萨于一切法而亲近典也?菩萨大士观察思惟一切诸法,于斯无知亦无所见。眼不知耳亦无所见,耳不知眼亦无所见;鼻不知舌亦无所见,舌不知鼻亦无所见;身不知意亦无所见,意不知身亦无所见。一切诸法虽有痴騃、快眇、凶暴见于法界,慧常平等所行具足。其六情界有所照来则有所在,计于本者无有内法;教于外者彼无外法,教内法者所见如是。睹若斯者则无有法、无有起者,亦无有法有所作为;若有住者睹无所见。”

  佛语天子:“是为法界,法无所起亦无所灭,而亦不住则无所有。假使有念:诸法不住、不生、不起,无有处所。如是观者真谛慧备,无有诸法及与法界,不见解脱,斯一切法亲近诸典,是为四法。菩萨大士得大圣通殊特之行,度于彼岸。

  “四、何谓圣通?所云通者,于一切法不信他慧而有咨受;所以言慧,于一切法不造二事,所谓无二,彼则无名法不可知。设使天子具足斯慧,其菩萨者速逮圣通,以成就愿具足所晓。菩萨晓了如是慧者,则净道眼,超天世人。便睹十方无量无限亿百千垓诸佛国土、佛天中天所有圣众,悉闻诸佛所说经法;彼佛国土群萌之类,其心所念善恶、好丑悉识知之,人民伴党行来如是。逮及若斯,自知往古所周旋处,以慧明证解己本际,他人众生始无所由,所居止处悉证明之;从缘说是。”

  佛告天子:“菩萨大士虽未得至一切通慧,圣明之智巍巍如是。为诸众生兴立佛事,速疾具足一切佛法,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以善权慧方便道明,  则具足成于大圣通,
  而常遵修深妙禁戒,  寻用一义解一切法。
  分别真谛一切经典,  其明目者无所倚着,
  常观诸法犹若虚无,  以有所察宣扬悉空。
  习近诸法彼假号法,  不见诸法有解脱者,
  其不见者靡所不观,  已得圣通所见若斯。
  假使过去法已空者,  当来诸法亦如是空,
  分别现在则亦若兹,  是乃谓为真谛之见。
  一切诸法三界常空,  斯明知者无念不念,
  已无有应应不应者,  其无所畏为睹真谛。
  若慧如是无著方便,  讲说经法无有法想,
  意无所念则无所著,  无所著者则不动摇。
  一切诸法自然而兴,  其自然者本净无我,
  晓了诸法而无吾我,  尔乃不起无他异法。
  其不生者不有不来,  察计于彼则无所倚,
  而反讲说诸法处所,  虽演佛道不念有我。
  一切三界心之所由,  彼心则亦不可常睹,
  无色无人犹如幻化,  当以斯法务求于心。
  彼以此法求于心已,  则知无心亦无心法,
  假使已心求心处所,  则便不睹心之本净。
  已于诸法无所著者,  虽在黎庶不随众想,
  一切诸法无意无成,  常分别知犹如虚空。
  如观虚空不生不有,  分别诸法亦复如是,
  假号虚空谛无有实,  说有言辞彼法虚空。
  其眼未曾观见于耳,  其耳亦不观见于眼,
  舌不属鼻鼻不属舌,  斯等展转而不相见;
  其身未曾察见于意,  意亦不察身之形类,
  各各如是不能相知,  以是之故斯常憺怕。
  计着众恶谀谄痴騃,  诸法之界常等均平,
  其内事者不知于外,  若外事者亦不知内,
  以是之故晓法所趣,  成就智慧常不可限。
  观见十方亿垓诸佛,  及诸声闻无有罪衅,
  又彼诸佛所说经典,  无量圣达清净之义,
  悉得逮闻所演美辞,  则能受持普修平等。
  便能了知众生心念,  具足飞到亿万佛土,
  识念往古无数世事,  亿百千劫如恒河沙。
  逮成于此妙五圣通,  则得亲近安住之慧,
  彼以佛故有所显发,  无放逸道兴造利义。
  假使闻斯如是空法,  生欣踊心乐微妙乐,
  魔不能得彼之瑕短,  则能疾成觉了上道。”

  佛告天子:“菩萨大士有四事法,至不可议善权方便。何谓为四?菩萨晓了往返度流之法,犹如己身若干种痛苦毒之患,睹所游起。亦欲蠲除他人之苦,修行精进,劝诸众生趣于圣路,令一切法留存道心;为诸群黎积累德品,三世亦然。而已劝助一切诸佛,集三世行劝助德品,所作善本加施众生,放舍弘施有所开化亦不生心。其不劝进:一切智者心不离脱亦不见道,心不离道、道不离心;如道之相,身相若斯。

  “以慧平等于心、于道亦无所倚,顺权方便长益德本,不见法界有所增益。彼于诸法无所思议,积功累德未曾厌倦,不以心业求晓了心。彼若布施则无望想,奉修禁戒亦无所失,遵行忍辱亦无所住,所行精进亦无憺怕,一心禅定无所依倚,奉行智慧亦无所习,劝化众生亦无所著。以愍哀故,严净佛土。求于圣达无所起慕,讲说经法亦无所入。

  “如是,天子!菩萨所行、所造德本,虽为薄少,善权方便不可限量,乃至大道。何谓菩萨所造德本虽为薄少,善权方便得至无量,乃致大道?菩萨大士于一切法念发无量,观察诸法无有计限得边际者。所以者何?天子!欲知一切诸法,则空无想亦无有愿;其以空者则亦无量。假使畅达无量心者,讲法虽少,善权方便广大无际。所以者何?佛道无量,劝心无限至无际法,则为诸佛世尊之道。

  “复次,天子!菩萨大士善权方便,劝勉众生令入正行。忧群萌类所乐法者而劝立之,若施有所救济为说经法。

  “复次,天子!菩萨大士不以布施而为审谛,言:‘是我所。’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复如是,不名我所。又有所施、若持戒者,亦无所念,常顺禁戒;具足忍辱,见人所作,是、非悉忍;奉行精进,修清白行;一心禅思;晓了方便,观察智慧。

  “复次,天子!菩萨大士分别晓了:善权方便与声闻俱,而开化之,不乐所行;所修坚固与缘觉俱,不乐所行,坚固其志。是为四法,菩萨大士致不可议善权方便。”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晓了于二事,  己身及他人,
  当除吾苦患,  疗尽众恼热。
  愍念于众生,  劝使在道心,
  思惟一切法,  演令入一义。
  一切群生庆,  合集于三世,
  普于诸佛德,  悉当劝化之。
  而悉晓了斯,  皆以施众生,
  真心而惠施,  犹以佛慧故。
  一切所发心,  悉劝助佛道,
  不失于道心,  见诸法悉脱。
  察心及于道,  不见有二事,
  其相有所存,  了心相同等。
  法等故平等,  不二无所有,
  明知权方便,  长益清白法。
  其种无为益,  法界不可议,
  志求于佛道,  常以不厌倦。
  不以心念心,  吾长清白议,
  不忘失道心,  所作而劝助。
  布施不望报,  护戒无所念,
  常修行忍辱,  不立计有人,
  恒奉行精进,  身口心寂然,
  禅定无所倚,  智慧度无极。
  开化解众生,  不处于颠倒,
  严净诸佛土,  志性无刚强。
  常志于佛道,  于法无所舍,
  咨受一切典,  故慧不可议。
  为众生说法,  不著于文字,
  造行如是者,  速成佛无难。
  心不想于空,  不慢无所念,
  无想无所愿,  不可称限量。
  知群黎所行,  随之因开化,
  自在而布施,  说法给所乏。
  有施众生,  不言我获,  不高于戒,
  不忽忍辱,  不慢精进,  不着禅定,
  而于智慧,  无所吝惜。  常喜布施,
  讲论众戒,  遵修谦下,  恒行勇猛。
  虽奉禅思,  永无所著,  兴发智慧,
  而以布施。  在于缘觉,  声闻之中,
  菩萨大士,  游于此党;  假使处中,
  有所造业,  明眼达士,  不乐彼行。
  以能建立,  如斯法者,  是则名曰,
  菩萨之行。  晓了善权,  不可思议,
  所为惠施,  至无限量。”

  佛告天子:“菩萨有四事法。一切诸法以为一议,入于一味所趣同等,入于一慧平等之说。何谓为四?菩萨大士晓了法界无所破坏,解诸法空而普游至。于诸法议无所同像,平等吾我及于他人,晓了诸法悉为憺怕,是为四。

  “晓了是慧所睹若此,于世俗法及度世法靡不通达,不造二观:若罪、若福,有碍、无碍,若闻、不闻,有为、无为,于此诸法不造、不观,不见诸法有所受者。无凡夫法、无罗汉法,无若干观,其凡夫法不为清净也;不察罗汉法独解明。不举、不下分别一议,趣憺怕门演畅讲说。散一切法,而于诸法不见散坏;修行一忍,永无有二,以入一议普入诸法。所谓入者,无所从生。是为天子!菩萨大士得近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亦不念言:‘我近若远。’所以者何?不处一议。见异群黎,亦观睹人与道别异。又思惟之人不可得,尔乃是道。”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而于法界,  无所破坏,  又彼法界,
  无能散者。  计如法界,  诸人若斯,
  但假有字,  无有若干。  了诸法空,
  则致响忍,  其内若外,  有为无为;
  观察斯法,  悉无所有,  分别一议,
  皆知为空。  诸所现法,  无所同像,
  不着己身,  及与他人。  若不计念,
  有吾我人,  其行未曾,  有若干想。
  修于寂然,  志在憺怕,  普观一切,
  诸法所存。  于一切法,  靖默无念,
  游于憺怕,  而无所著。  讲说现在,
  及度世事,  彼则不兴,  造尽灭尽。
  若福若罪,  若闻不闻,  不念于法,
  不取音声;  不在有为,  亦不无为,
  常等一观,  不喜二事。  不睹诸法,
  有所受者,  不得凡夫,  及阿罗汉。
  不说凡夫,  痴秽不净,  此则名曰,
  阿罗汉法。  亦无所举,  不有所下,
  分别一议,  而悉寂然。  晓了诸法,
  皆无所坏,  亦不毁散,  一切法界。
  不谓忍别,  与空异耶?  普知诸法,
  一切悉空;  不著于空,  无倚了忍,
  以入一议,  悉了一切。  此无所起,
  其本清净,  如是行者,  疾成佛道。
  速得亲近,  无量正觉,  不计有身,
  不念道心。  一切诸法,  吾我及彼,
  悉无所著,  得平等觉。”

  佛告天子:“菩萨有四事法,奉深禁戒行无放逸。何谓为四?菩萨大士而自念言:‘何谓禁戒?’则顺观察思惟其议。若身行善、口言至诚、心念柔顺,是为禁戒。又复念言:‘何谓身善?何谓言诚?何谓心柔?’不犯身事,而不杀生、盗窃、淫妷,是身行善;口不说非,妄语、两舌、恶口、谗言,是口言诚;心不念非,念余瞋恚、邪见之事,是心念柔。彼谛观察而自念言:‘假使不犯身、口、心者,不可分别其处所在青、黄、赤、白、紫、红之色,计于眼者不分别识;耳、鼻、口、心亦复如是,不分别识。所以者何?彼亦不生亦无生者,亦无起者亦无不起。设不有生、无所生者,亦不有起;无所起者,则不堪任分别识法。’又更念言:‘尔时察之则无所有。亦无有戒则无所行;已无所行则不可知;已不可知,不当于彼有所倚着,造此行已则无所见。’当尔之时不见有戒;已不见戒,劝彼戒者亦无所见。是为天子!菩萨大士奉深禁戒。

  “复次,天子!若有菩萨晓不贪身,不处见身亦不睹见修于持戒,亦不犯禁亦无所著。

  “复次,天子!菩萨大士入深法藏在所护禁,威仪礼节,行步进止安详顺教,是曰为戒。不自见己之所兴行,不见他人之过咎,是故名曰深妙之戒。

  “复次,天子!菩萨不犯于戒,亦不毁戒又不弄戒。其反己者则以反戒;若不反己则不反戒,以不反戒则无所犯。已不犯戒则不弄戒,便无所度。所以不弄、不度戒者,了一切法悉度脱故。以度脱者则无有我,亦不无我。既无有人,何所度者?是为四。”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其身清净,  言无误失,  心念鲜明,
  行无瑕秽,  而常自护,  谨慎于行,
  彼菩萨者,  乃谓奉戒。  将顺奉行,
  于斯十善,  聪明菩萨,  若能护此,
  则身口意,  无所犯负,  斯能名曰,
  奉明达戒。  其无所造,  不起无生,
  彼无形色,  无有处所,  已无像貌,
  则无所住,  便不可得,  何所归趣?
  戒不有造,  常如无为,  则不可以,
  眼观察之;  耳无所闻,  无鼻无舌,
  身不可别,  及心所念。  设不分别,
  于六根者,  则达诸趣,  无所依倚。
  设如是观,  乃清净戒,  未曾逮戒,
  有所立处。  彼无有戒,  无意无正,
  护于禁戒,  无吾我想。  将养于禁,
  亦无戒想,  修深要戒,  志得自在。
  以能分别,  所见身者,  即不堕落,
  六十二疑。  其无所见,  不睹处所,
  虽奉禁戒,  不自憍恣。  则能顺入,
  深妙法藏,  所行礼节,  为不妄想。
  善修安详,  将顺谨慎,  其禁戒者,
  无有异着。  不倚吾我,  亦不依戒,
  已无吾我,  则无禁戒。  不念己身,
  及与禁戒,  如是乃谓,  为法器耳。
  无吾我者,  不依倚戒,  不计身者,
  不想念法。  无身见者,  无有戒心;
  不犯戒者,  无有脱禁。  亦不建立,
  于禁戒中,  不计有身,  则无戒想。
  深妙之戒,  谓无所犯,  假使勇猛,
  奉戒如是,  彼则未曾,  有所毁犯。
  如是戒者,  圣贤所叹,  于一切法,
  而无所著。  愚騃之夫,  住吾我想,
  将护禁戒,  言我畏慎。  则失戒宝,
  永无有余,  便不度脱,  三界之患。
  假使有人,  除诸见网,  则不见彼,
  违失禁戒。  其人心计,  无有吾我,
  顺奉禁戒,  不堕疑见,  便不恐惧,
  堕于恶趣。  若使分别,  禁戒如是,
  则不睹见,  犯禁戒者。  不察吾我,
  不见三世,  况当观察,  犯戒毁禁。”

  月氏天子白佛言:“得未曾有,天中天!诸佛世尊道法微妙,无上正真甚深难及。菩萨所作第一巍巍,乃能奉修如此之法,而无所住亦无所修,除去一切诸所妄想,离吾我念。行无数劫而不堕落声闻、缘觉,而不中道违失道意,具足佛法入不缺漏。云何菩萨奉行何法修微妙典,于真本际而不取证?”

  世尊告曰:“天子听之!菩萨有四事行深妙法,于真本际而不取证。何谓为四?菩萨大士坚固志愿、建立要行、具一切智,奉修精进而不怯弱,不住立者不舍众生,于大哀不断教,善权方便劝众德本。是为四行深妙法,于真本际而不取证。”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其明智者,  志愿坚强,  未曾违失,
  往古所晓。  为一切智,  精修殷勤,
  终不处于,  兴废异乘。  奉行精进,
  常无放逸,  敢所遵修,  心不怯弱,
  亦不捐舍,  一切众生。  而普等心,
  群萌之类,  常加愍哀,  普世群黎。
  能忍勤苦,  意不转移,  志不欲令,
  道教断绝。  犹如有人,  积无数宝,
  而善觉了,  善权方便,  劝一切德,
  行无厌足。  游趣最要,  怀于愍哀,
  不于中间,  灭尽诸漏。  其有禀授,
  于此经典,  其菩萨者,  名曰勇猛。
  而常奉修,  深妙之法,  彼则未曾,
  倚着本际。”

  月氏天子复白佛言:“何谓菩萨奉行深要?”

  佛告天子:“于是菩萨未曾破坏凡夫之法,而普成就于佛道议。亦不谤毁凡夫之法;亦不睹见佛法长益;亦不远离于凡夫法;亦不求慕。欲得佛道不兴斯行,凡夫法异,佛道异乎?亦不念言:‘凡夫之法瑕秽、卑贱。佛之道法为微妙乎?’不作斯行,凡夫之法则为斯漏,佛之道法无穿漏乎?又复念言:‘凡夫之法及与佛法,二者俱法虚无寂寞,但假号耳!思想致秽。’凡夫之法亦无成就;诸佛之法亦无具足。凡夫之法而无有实,亦无自然;诸佛之法悉无有实,亦无自然。若欲理者,凡夫之法而无所知,亦不无知,不生、无生。若观察者推其本末,若以空慧、无相之慧、无愿之慧,智慧明省是为佛法。不可别知佛法所处,观此本末彼悉则空;空不见空,亦无所知亦无所观,悉为本净,无明故起。

  “是以,天子!法者无法,诸法自然住立,诸法憺怕。其憺怕法则无有二;其无二者则无凡夫,亦无声闻亦无缘觉,平等佛道,亦无所教深妙之行为菩萨行。菩萨深修分别正教,无有一法非佛法也。所以者何?其言法者,习俗为法,无习俗言;有所言者则无所得;其无所得则无所兴;以无所兴则无形教,一切诸法悉无形像。假使诸法无有限数,不离佛法。

  “是故,天子!当作斯观:一切诸法悉为佛法,无有想行。其念想行,寻即兴、废二事之识。是等之类,以识为行;佛法无漏,亦复于彼而不想求,于彼生起声闻之行。其解了者,法界无尘亦无寂然。假使于法而不受法,则无有法。其尘劳法及寂然法,岂可获到尘劳、寂然乎?欲作斯求终不可得。

  “如是,天子!假使菩萨晓了如是,则为名曰深妙之行。其于诸法及与佛法无所见者,以无所见则为离见;其所见者为无所见。假使菩萨如是观者,魔及官属不能得便、莫能胜也。”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


大正藏第 17 册 No. 0815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月氏天子便白佛言:“唯然,世尊!至未曾有。菩萨大士所行难及,如是像类观察诸法,志于所趣终始、没生、坐起、语言亦无想念。”

  佛言:“譬如,天子!幻师所化来往周旋,坐起经行而出言教,彼无想念。如是,天子!其有晓了诸法如幻,普现五趣不有所生,彼则无想。其菩萨者,不念于生亦无所起,用本愿故,有所建立现有所生。”

  天子复问:“如尊所教而言:‘菩萨不念所生亦不往生。’云何大圣如来至真,愍哀垂念所生之亲,上忉利天一时三月,如来不为从王后摩耶而由生乎?”

  佛告天子:“菩萨不从王后摩耶所生,常应如法。”

  天子又问:“如来至真!云何生乎?”

  佛言:“天子!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设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之,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所以者何?天子!其三十二大人相,非从摩耶而所生。学大智慧真谛之谊,乃能致此,自然成就如来之身。其十力者,不从王后摩耶而生。本时奉行智度无极,得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不从王后摩耶而生。大慈大悲,无见顶及不虚见,佛眼、佛慧、佛之辩才,知人心念所从来生,神足、善权如是比类不可限量,皆因智慧所度无极。所以如来名曰为佛,斯诸功德悉为不从王后摩耶而生。

  “天子!当知悉从大智度无极行学此道品,如来因斯致如是像、无量佛法、如来弘德,缘是之故名曰如来。是故,天子!当作斯观: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不因王后摩耶所生。”

  天子又问:“唯然,世尊!智度无极法无有母,亦无所生亦无所灭。云何,世尊!智度无极而生如来?”

  佛言:“天子!因其法故号曰如来。其彼法者则无有生亦无有终,不生不灭。其无有生、无终没者,不起不灭。斯无色法则为智度无极所生,以故名曰智度无极生于如来。其所生者都无所生亦不终没,亦无所起。”

  佛言:“天子!其不生不没、不起不灭,是则名曰智度无极之处所也。智度无极者如有所生如有所行,而智度无极者未曾有生亦无所行。”

  天子又问:“唯然,世尊!智慧有想、有分别。而依智慧,如有所生如有所行。”

  佛言:“天子!智慧无想亦无分别。假使智慧而有所想、有分别者,则为不行智慧之事。所以者何?有所想念、有所见者,则不应行也。设于智慧无所思想、无所分别,彼能名曰奉行智慧。”

  又问:“世尊!何谓依行?”答曰:“天子!其依行者无所言取,何所依乎?”

  佛语天子:“无言取者,则以放舍三界所生。其取言者,则便不离三界所生。是故,天子!演此教耳。其无言取何所依行,而生三界令有所依?”

  天子又问:“云何世尊为诸声闻讲说经法度三界乎?”

  佛告天子:“吾为声闻、欲界因缘而说经法。又如来身不得欲界,于色、无色界为诸声闻而演经典。如来不得色、无色界之所处,亦无所度,而声闻众度于欲界。佛亦不得色、无色界,而声闻众超度过出色、无色界。又复,天子!不得三界、不倚三界,计于空无柔顺之法,不顺欲界,于三界中而无所慕。生于三界亦无所生,不知所趣。

  “天子!欲知何谓度者?贤圣之教,但假言耳!推于正义无有度者,无往、无反。所以者何?观一切法无有度者。譬如虚空究竟自然,无有生者亦无所著;无有作者亦无所有,亦无不有。观一切法亦当如斯。”

  于是世尊说是语时,彼诸天众七万二千天,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万六千天子宿殖德本,悉发无上正真道意。千菩萨德本普具,得不起法忍。佛之威神令其裓上自然有华,自昔未有。各取此华供养如来,应时彼华普悉遍布忉利天上。

  尔时,天帝前白佛言:“吾未曾见如此辈华族姓子等,奉如来者。”

  月氏天子报天帝释:“拘翼!且听。今所散华如来上者,众人未曾见斯圣尊。所以者何?所因心见如来者,彼心忽然已过去灭,而不可见。是故,拘翼!有所见者,一切诸法皆为本空,本所不见。”

  拘翼又问:“天子!今为见如来乎?”

  答曰:“见矣。拘翼察之!假使如来有色、有为乃当见耳。设使如来有痛痒、思想、生死、识者,吾当见之。如来无色、痛、想、行、识,亦无合会,亦无所有。五阴法想则无有想,不可色观。又复向者拘翼所云:‘若见如来乎?’如令如来见于我身,吾睹如来,亦复如是。”

  又问:“天子!云何如来见尔身乎?”天子答曰:“如来在前便可启问。”

  时,天帝释前白佛言:“云何世尊见于天子?”

  世尊告曰:“不以色见,不以痛痒、思想、生死、识见;不见过去、当来、现在,亦不以见凡夫之法,亦复不离凡夫之法;不见所学及与不学,亦不学成究竟诸法;不见罗汉法、不见声闻,亦不以见缘觉之地,无缘觉地。佛之所见为如此也。其作斯观,则为正观;其正观者则无所见;其无所见则平等观,不为邪观。

  “拘翼!欲知如来所观,如斯无异。如是观者普见一切,名曰一切审观。是故如来名曰为佛,如来所兴不坏法界。于意云何?如来所见如是法者,为见何等?”

  答曰:“世尊!如是如来不见名号亦无有色。于此所察,则无法数、无所兴造。”

  又复问曰:“唯然,世尊!如佛所见,月氏天子见如是乎?”

  答曰:“拘翼!其有逮得不起法忍菩萨行者、于诸法界随顺住者,法不见法,则无所有,为自然法。”

  又问:“世尊!月氏天子得法忍乎?”

  佛告拘翼:“汝以自问月氏天子,当为发遣。”

  于是天帝问月氏曰:“仁者!为得不起法忍乎?”

  天子答曰:“于拘翼意,无所从生,有发起乎?”

  答曰:“不也!”

  报曰:“设无从生,不有发起。云何逮得不起法忍?一切法界悉无所起,此之谓也。其法界者,不起不灭亦无所得。”

  时,天帝释心自念言:“如今天子有所讲说,以为逮得不起法忍,以为亲近无上正真之道?”

  月氏天子即知帝释心之所念,报天帝曰:“拘翼!欲得法忍者,不为亲近无上正真道。其不有起法忍,乃能亲近无上正真之道。”

  又问:“天子!何故说此?”答曰:“有所得者,则堕颠倒亦无所得。其道心者,无有成觉不起忍者,是曰无所从生。其无所起乃成正觉。”

  又问:“天子!道当何求?”

  答曰:“拘翼!其道心者,当于己身自然求之。”

  又问:“其己身自然之者,当于何求?”答曰:“其法不生,亦无生者亦无所生,当于彼求。当造斯求,求如求意,不求名称而无所求;则无所求则无所住。”

  时,天帝释前白佛言:“至未曾有,天中之天!月氏天子深入智慧巍巍难限,于何终没而来生此?于斯没已,当于何生?”

  月氏天子答天帝曰:“假使幻士有所变化,为男、为女?为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是没已,当复所趣?”

  答曰:“化者无所至趣。又其化者无有、没生。所以者何?化者无想。”

  答曰:“拘翼!设使无想,云何如是斯幻化人往至于彼,没来生斯?于此没已,当生某处。设有斯念,则非明智,人所蚩笑。”

  答曰:“如是,天子!诚如所云。今者拘翼所发问者,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悉为如幻,而问如来:‘今此天子于何所没而来生此?没斯何趣?’于意云何?如幻所化宁有去来,岂可得见没所生乎?”

  答曰:“不也!所因化者,欲有所兴、有所造乎?”

  答曰:“无有所作。”

  报曰:“如是!其晓了一切诸法皆如幻化,则能示现去来、没生。彼虽现此,亦无想念、亦无所作。于意云何?其于梦中睹色,若闻声者,鼻所嗅香,口所嗜味,身遭细滑,心所识法,宁可谓之实有所有?”

  答曰:“不也!”

  天子报曰:“如是,拘翼!其有晓了诸法如梦、如自然者,有所见闻,心于诸法无所染污,亦不离尘、亦无所求、亦不忧戚。如所闻法悉分别之,为他人说;于诸言声亦无所著。”

  时,天帝释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月氏天子不得所生,不没不生,当以何义开化众生?群黎有生而有终没,于声闻之地不生不没。不生不没非菩萨地,云何菩萨之行当在生死,游无央数亿百千劫?”

  佛告天帝:“其有菩萨逮得成就不起法忍,不念于生亦无终没,犹如罗汉灭度已来,积于百年。所以者何?观察菩萨亦复如是。菩萨者无吾我想、无他人想。菩萨所行又复过彼,不念于生无终没想,无有吾我、他人之想,皆悉灭度。一切诸法无有本末。假使不了于是法者,则无所觉。大悲菩萨设无数劫亿百千垓,游于终始不以懈倦。譬如男子于四徼道烧大屋宅,无所复慕。行大慈者亦复如是,不惜身命。在于五乐弃捐之,去于所乐欲,如远大火;在于火中悉能忍之,其身不烧。于意云何?其人所作为难不乎?”

  答曰:“甚难。天中之天!”

  佛言:“拘翼!菩萨所行复过于此。度脱一切诸欲尘垢,而现于生,教化群黎。是故当观:菩萨大士超越一切声闻、缘觉,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尔时,佛告天帝:“向者仁问:‘于何所没而得生此?’听佛所说。东方去斯九十二亿百千佛土,而有世界名曰积宝。其国有无央数众宝树木,枝叶华实,各各别异。经行游观棚阁、讲堂悉用七宝。彼国土地悉绀琉璃,以无央数百千众宝合成。积宝世界,佛号宝场威神超王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其佛国土无有二乘声闻、缘觉之所教业,纯诸菩萨具足弘普周满佛土。其佛说法一会时,三十六亿菩萨逮得不起法忍。众适得忍,寻则踊身在于虚空四丈九尺,动于三千大千世界,则无央数七宝百千莲华,自然布地无不周接。即从虚空诣他佛土,奉觐异国如来正觉,稽首归命咨问经法,听所说谊。其佛兴来以十二劫,昼夜各三讲说经法。以故拘翼!当作斯观。其佛之界诸菩萨众不可计亿,无有损耗众宝积聚。佛之国土无异聚名,无有山林、溪谷、诸渊;无谈语者,无有众患、罗汉、缘觉,无食饮者。所以者何?斯诸菩萨昔以乐法悦豫为食。今此天子从积宝世界没,来诣此处忉利天。故来见佛稽首归命咨问经典,为无数人演斯经法广解其谊。又复欲令诸余菩萨,具足兴发于斯法忍。”

  佛言:“天帝!月氏天子,佛欲释命:当护正法,受持奉行。如来灭度之后,最于末世法欲尽时,当住此阎浮提。于彼世时,当授人民如是比像深妙之法,优奥无量精进将养,化不可计亿百千人住斯法忍。法没尽后人间终没,生兜术天弥勒菩萨所,启受于此诸佛世尊微妙之道化,于无量百千天子立无从生,或发无上正真道意。

  “弥勒菩萨成正觉时,住阎浮提十岁供养。弥勒如来及诸弟子与二万人俱,舍家之地离家为道,行作沙门启受经法,尽其形寿常持正法。佛灭度后,而以此法将济群生,悉当复值于斯贤劫千佛兴者,次第供养九百九十六佛世尊。悉于大圣净修梵行,过七十五江河沙劫,寻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号曰日曜如来、至真、等正觉,其佛土名一切具足。”

  于是月上天子谓月氏曰:“于斯世尊授仁者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而今如来独与欢豫,偏见愍念而授决乎?”

  月氏天子答月上曰:“如来至真永无所欲,亦无所难亦无疑结;假使授决无所悕望。若有菩萨学开士行,以故如来而授决耳。何因如来独当欢豫,偏见愍念而授决乎!”

  又问:“天子!当何以欢豫之信,当于信求?”

  又曰:“假使于心而想心者,计于彼人无欢信者,无所受取,无受取者第一欢豫。计于彼信其无瑕秽,无欢豫者乃为信乐。若于言辞无所言者,乃为信乐。彼则未曾无欢豫信也,亦无结恨。是故,天子!假使有人求欢豫信,便当修行无言辞法。所精进行如无所行亦无不行,无忧无喜。所以者何?其法界者亦无有行亦不不行,不进不怠。”

  月上天子谓月氏曰:“所可名曰菩萨学者,为何谓乎?”

  月氏答曰:“所谓菩萨学者,则无有身亦不护体,又无有舌亦不护口,又无有心亦不护意,是为菩萨第一之学也。所谓学者,其无所受亦无所行,若无所起亦无不起,是为菩萨学也。”

  又复问曰:“仁者!学斯,如来授决乎?”

  答曰:“天子!吾不学此而见授决。所以者何?学如此者,不得吾我及我所耶!其不念知有所学,斯名曰学也。天上世间不能得短,亦无有失。若有念言:‘我有所学。’则不为趣于正业也。不逮平等,用自谓言:‘我所学。’故。”

  又问曰:“以何等事谓逮平等也?”

  答曰:“天子!假使行者不上不下、不处中间,不着所行、不有所作;有所行者而无所造,是菩萨行。不作斯念:‘是为尊法、此卑贱法。’于斯诸法,晓了平等,不为二念。如是行者谓逮平等。”

  又问曰:“于今仁者逮何等法?乃为如来所见授决。”

  月氏答曰:“亦不蠲除凡夫之法,亦不逮成诸佛之法,如来以此授吾之决。吾于是法无所断除,又于诸法亦无所得,故见授决。”

  又问曰:“计如是者,愚冥凡夫悉当得决。所以者何?亦不蠲除凡夫之法,斯则名曰为凡夫矣,焉致佛法?”又重问曰:“何故解凡夫法乎?”

  月氏答曰:“吾以空义,为诸法界解佛法耳。其本际者实无有本也。谓空法界可灭乎?”答曰:“不能也。本际无本岂可获乎!”

  答曰:“不也。”

  “是故,天子!吾说此言:‘亦不灭除凡夫之法,亦不逮成诸佛之法,如来以此授于吾决。’”

  又复问曰:“空与法界本际无本,有言辞乎?”

  答曰:“无也。”

  “假使空与法界本际无本,无有言辞道无言说。于今云何授仁者决?”

  答曰:“天子!今授吾决犹如空义,诸法之界本际无本,是为诸法之所归谊。如法无法,受决亦如,授别亦如,授别竟者亦复如是,等觉亦如;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亦复如是。”

  于是月上天子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月氏天子入深智慧巍巍难及。”

  佛告天子:“菩萨以逮成法忍者,其法如是有所分别,若发道谊演经典者,解脱一切法界之事。又其法界所可讲说,亦无言辞宣畅示众。所以者何?理于法界无有言辞亦无所说。计如法界,人界亦如;如众生界,佛界亦如;佛界、法界亦如。假使菩萨入此谊者,则能独立不从他受。”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


大正藏第 17 册 No. 0815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下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于是贤者大目揵连,咸请劝发于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天子众、欲行天人、色行天人,各各疾取华香、捣香、杂香、缯幡,各往诣佛供养世尊,前礼足下却住一面。时,目揵连还诣大圣,稽首于地迁住佛前。

  佛告目连:“汝听如来所现神足正觉变化,有经名曰如来感动威变,善思念之。”

  目连应曰:“受教而听。”

  佛告目连:“斯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四大海、百亿须弥山王、百亿四天下,是则名曰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国土。于意云何?佛为独在一阎浮提成正觉乎!莫作斯观。所以者何?吾普悉遍诸四方面佛之世界,顺如所应,为众生类讲说经法。或以成佛;或复自现从在胞胎;或复示现在兜术天;或复现身已,灭度矣。”

  佛告目连:“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在于东方去此万二千四大天下四大之域,则有世界名曰无垢。其佛号曰离垢意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斯四大域佛之世界,所与众生淫、怒、痴薄,易可开化。少菩萨学及辟支佛乘,多诸声闻。

  “又目揵连!离垢意如来,一一集会说经法时,导九十九亿诸声闻等,其土所化不别四证如此国土,不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其彼世界一坐听经,证六神通至八脱门。逮获神足踊在虚空四丈九尺,身中出火还耶维已而般泥洹,忽即㸌灭无有烟炭。其土如来常说经法未曾休废,救济群生亦无懈息,诸声闻等日日灭度。亦不贩卖估作治产,欲得饮食从意应至,不传口教。衣食、屋宅悉为化生,如忉利天皆自然生,不由胞胎。紫金为地。离垢意如来寿五百岁,其土人民亦复如是,亦有中夭。目连!欲知彼界如来讲说法者,岂异人乎!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则吾身是也!佛之神足威变所为,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及也。”

  佛告目连:“于斯三千大千世界南方,去此十八四大域,其四大域名曰宝成,而以三宝——金、银、琉璃——为地、为树。有佛号曰宝体品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但演宣示缘觉之法,少声闻乘,诸菩萨学亦复薄鲜,及缘觉乘。若使彼国土忽终没者,则生他方空佛境界成缘觉道。于目连心所忆云何?宝体品如来讲说经者,岂异人乎!莫造斯观。所以者何?则吾身是。如来于彼现威神变讲说经法,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及知也。”

  佛告目连:“于斯三千大千世界西方,去此二十二四大域,其四域界名宝锦。悉以七宝,金、银、琉璃、水精、珊瑚、琥珀、车?、玛瑙合成土地,其境树木众宝化成,经行棚阁、栏楯、苑囿皆以七宝。其浴池中满八味水清澄且美。犹如兜术天上诸天宫殿饮食、被服,彼界人民亦复如是等无差特。又其土地无女人名,亦复不从女人生矣。人民之类不兴秽浊,化生莲华结加趺坐。其土众生无淫、怒、痴,无贪欲想、无瞋恚想、无危害想亦无胞胎。彼佛号曰宝成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其佛所说不讲异义,但演菩萨法典之藏,总持金刚分别三场,奉修六度无极之行。彼无央数不可思议众生之类,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不可计人得不起法忍;授无量人无上正真道慧。其界无有二乘之名,声闻、缘觉之言行,纯有大乘,无诸情欲,一切鲜洁而无秽浊诸菩萨众充满世界。其佛寿命八万四千载。世人终后不趣地狱、饿鬼、畜生,不堕八难。斯诸菩萨若迁神命,即便往生清净佛土现在佛所。天、龙、鬼神、阿须轮、揵陀罗、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心皆同一志一切智诸通之慧,不乐异义唯乐佛法。天龙鬼神形体被服,举动进止不可分别,唯名异耳。天龙鬼神及世人民,皆同一源无有异流。于目连心意之云何?宝成如来岂异人乎!于彼境界讲说经道,开发教化一切群黎。勿造斯观也。所以者何?则吾身是。斯即如来神足变化,则非声闻、缘觉之所及知也。”

  佛告目连:“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北方去,是计三十六四大诸域,其四大域名无恐惧,黄金、白银交成其界。彼土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之患难也,亦无八处之恐惧也。人民所行无犯禁戒及与邪见,志性礼节调顺,无卒暴者,亦无外道众、邪异学之名声也。佛号无畏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

  “其佛始往诣树下时,须摩提等七十二垓诸魔往,欲与佛战。又彼如来为菩萨时,行无放逸成诸通慧,魔便遮往。应时如来随诸魔数化诸佛树,变诸菩萨其数亦尔,各各别坐于佛树下。时,诸魔怪未曾有:‘何所为审菩萨身者?吾等当往,妨废所兴坏其道意。’诸化菩萨告众魔曰:‘一切诸法皆如幻化,于今仁者欲何所乱?假使卿等能分别了,发于无上正真之道,福德庆者;若复劝助,使发道意。遮发道意,又来坏乱之罪衅者。卿等未曾乃复怀害。’

  “诸魔又问:‘发无上正真道意,及劝化人发大道者,其福云何?’菩萨答曰:‘正使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发道意者,福德超彼。又复正使江河沙等,诸佛国土所有众生,悉共供养一切施、安奉众学者,恣其所欲。设复有人劝发道意,德超于彼。’

  “又复问曰:‘假使有人乱坏道意,其罪如何?’诸菩萨曰:‘设复有人普取众生挑其瞳子,罪宁多不?’答曰:‘甚多。’报曰:‘坏道意者,罪过于彼。’时,无数亿诸魔之众,闻此言说睹大变化,皆发无上正真道意。皆以天华、天香、杂香、散华、烧香奉诸菩萨,鼓诸音乐百千之数。各叹颂曰:‘愿令圣众疾得无上正真之道。’

  “时,彼菩萨成最正觉,寻有异天而举声曰:‘斯诸魔众皆脱恶趣,乃发道意。如来为施无恐惧义。’以是之故,如来名曰为无所畏。无所畏如来岂异人乎!莫造斯观。所以者何?则吾身是也!”佛言:“目连!佛变斯名,于彼世界示现说法,是为如来威神之感,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及。”

  佛告目连:“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东南,去斯八万四千诸四大域,其域名曰普锦彩色,佛号众华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彼四大域种种妙好,八品珍宝以成为地,交露宝幔。其地柔软如上妙衣,以珍为草,自然四寸遍布于地;足蹈其上则便陷偃,举足还复。其地平正犹若如掌。普锦世界有大城郭名曰上贤,人民炽盛安隐无患,米谷平贱快乐不伦,人民繁滋。其城东西长千二百八十里,南北广六百四十里。上贤大城人民所居,众多难计,复多于此安迦摩竭拘娄沙国。众华如来常游在于上贤大城,若一说法化三垓人得罗汉证;有三垓人至阿那含;有三垓人至斯陀含寂寞之行;有三垓人得道迹证;有三垓人化缘觉乘;又两倍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有无数人皆殖众德本。

  “彼四大域其境界中,而有一树名蜜合成,常有华实其味甚美如百味馔。男子、女人若取华实当食之者,昼夜七日饱不饥渴,颜容姝好色中改变,精气充满、势力强盛、形体轻便。食是已后亦不大行、亦不小便、无有涕唾。土不耕种贾贩求利。服是华实自然安隐。亦无贫富,饮食、居宅等无差特。又彼如来诸声闻等,六十四亿百千诸垓诸菩萨众复倍此数。而彼如来所游观园名曰普华,佛所食处。佛与声闻、诸菩萨众,适坐饭顷。寻时诸树曲躬作礼,有此华实自然来入比丘钵中。饭食已竟,有诸树木复重作礼复住如故。”

  佛言:“目连!彼之世界功德巍巍乃如是矣。众华如来则吾身是。今续现在,以此名号讲说经义,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知也。”

  佛告目连:“斯三千大千世界西南方,去此七大四域,有四方界名曰选择。一一方域有八万四千国,一一国有八万四千王,一一王有八万四千城。其州域大邦郡国县邑、村落,人民之众亿百千垓具足备满,斯一切王弃去非法。一一王者有八万四千夫人婇女,一切婇女国中第一为真玉女。一一国王有五百子,或有千二百子者。一一诸王以正治国,不加鞭杖刀刃不设,各各教化不令而从。佛名释宝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

  “彼佛所游厥四方域精舍,香座高四丈九尺,一一座床香气流布。于四天下而雨天华,散于释宝光明如来上,百千伎乐自然和鸣,天地忽然为大震动音声如梵,积累功德不可称计。百千之福为转法轮,断诸尘劳泥洹无垢,名曰将护。诸菩萨容如来说法为四大。八万四千王住在宫中,及诸婇女,男女大小闻了道义,悉得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诸王妻子、中宫眷属悉发无上正真道意,皆同一音各自宣言:‘志愿出家。’如来劝赞,悉使一时同作沙门。若游郡国县邑、丘聚、村落,造行亦不种作,自然生粳米,诸天悉来供养之。

  “其佛第一讲法,诸声闻众皆得立于须陀洹果,诸菩萨乘皆逮信忍。第二说法得斯陀含果,诸菩萨乘皆悉逮得柔顺法忍。第三法会讲说经典住阿那含,诸菩萨学获致五通。第四说法立于罗汉,诸菩萨学得不起法忍。诸王中宫女子官属,皆转女身得为男子。斯诸如来悉授其决,皆当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于意云何?彼界如来名释宝光明,岂异人乎!莫造斯观。所以者何?则吾身是也!以此名号于彼世界示现说法。如来变动,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知也。”

  佛告目连:“于是三千大千世界西北方,去此五十五四大方域,有四方域号名香土。以上妙好栴檀、杂香为阎浮提土地,有树名曰普香。一一树者香闻四十里,自然莲华大如车轮,有无数叶香气普流,极柔软好绝细彩衣,色不可计,光耀炜炜生高二丈。一一莲华其香之气,遍四天下香周无量。香为重阁,香为经行。池生莲华。无有郡县国邑、丘聚村落,惟有高台无央数千满其境界。犹如第六无憍乐天,自然之物人民之安,饮食游居等无差特。彼土如来说经法时,惟演清净诸大人教,舍于声闻、缘觉之事。神通菩萨周遍四方,不可思议诸菩萨众,逮得法忍。

  “诸菩萨中有菩萨名曰变众法王,志愿高妙获威成三,忍明神通辩才巍巍,供养、稽首、归命无央数亿百千诸佛。变众法王菩萨大士劝请世尊演说经典,佛即听之宣扬道义。即于佛前从座而兴高四百里,因从毛孔悉放光明普照世界,自然化生微妙莲华,其色像貌生无央数亿百千叶,遍布境界积四丈九尺。诸天伎乐不鼓自鸣,出八部音法印之声。一一法印总八十四亿经典之训,一一经典摄二万二千香气之敏言,从虚空中自然而建。九十六百千亿人立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皆逮得至不起法忍。诸菩萨众如是比像周遍彼土。

  “其境人民无有盲聋亦无跛蹇,亦无恶色瑕秽之难,无贫匮者。斯众菩萨三十二相庄严其身,无有异乐以法为乐,亦不食饮,服志禅定以为供养。彼无八处及与恶趣,假使寿终无有别趣,惟归佛道。”

  佛言:“目连!于意云何?释贤光明如来,则吾身是也!如来于彼变化感动,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知也。”

  佛告目连:“于是三千大千世界东北方,去此四十二四方大域,有别大界名曰志危。其土人民淫、怒、痴盛,弊恶悭贪手执刀杖,无信、嫉妒、犯戒、瞋恚,多为徙倚懈怠慢突,放心恣意而不安详。计有吾我,贪人寿命,复无智慧,不知时节、不晓羞惭,志性卒暴而无恭敬。彼土众生颜貌变恶下劣卑贱,相求长短欲相危害,喜相骂詈诽谤相言。风雨不时,邪辞相教。其地坚硬粗恶之瑕,荆棘污秽周布土境。斯诸人民形体颜貌似冰麻油草木蓝色,衣服丑陋、饮食粗恶、贫穷困厄。土石七凶,人民憍念。是天宫殿人民之党,若得财宝悉没王藏。彼土人民遭众罚厄,加之杖痛一类无差也。”

  佛言:“目连!彼土人民勤苦之患现在如是。假使命过终没之后,悉堕地狱、饿鬼、畜生。其佛名曰心念愍哀如来、至真、等正觉。讲说经法现十八变而演典籍,七百岁中无有一人受法教者。其佛世尊不以懈厌,兴发大哀益加演经。其佛若入郡国县邑、邦域村落,人民见之皆共骂詈诽谤毁辱唾贱,瓦石打之。彼如来尊欲开化故,亦不退止。时,佛复于七百岁中说经,八十四垓人皆得罗汉,得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各各亦复八十四垓,悉于一日出作沙门受成就戒。一切学者及不学者,于三月竟不乐余谈,一日之中皆般泥洹。又其如来续存处世,复有五人学菩萨乘,宿有余衅生彼佛土,遭勤苦恼佛为说经。”

  目连白佛言:“其土菩萨以何罪殃,生彼土弊恶之处耶?”

  佛告目连:“菩萨以四事法,生于恶处受于恼患也。何等四?假使菩萨慕供养利,不学道法即生恶处。复次,目连!菩萨又喜诽谤正法,既自不学又止他人令不受持。复次,目连!菩萨呵折他人,断不得共行诽谤之。复次,目连!菩萨不护身口意者。以是四法,生于恶趣而受恼患。”

  佛言:“在彼世界讲说经者,则吾身是也。如来现变感动威神,则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知。”

  目连白佛:“如来至真惟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现作佛事,复于余国异佛土乎?”

  佛告目连:“今尔所见世尊示现与声闻俱。吾又复于斯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大域,随人所乐察其本志各为说法。又佛于斯三千世界四方大域,以梵天色像说法、或如来像而现教化、或现白衣不着袈裟、或如帝释示现说法、或如四王转轮圣王,如是一切行权方便为说经典。如来于斯三千大千世界,各各随心之所喜乐,所应度者众生之类,而为说法开化之也。及在他方无量佛土,一切声闻、缘觉之乘所不能知也。如日月宫而不动移,普悉现于郡国县邑、村落丘聚、州域大邦。如来若斯自于佛土而不动摇,则便皆现于无央数诸佛国土,随从群黎本志所应,为说经典。”

  目连白佛言:“今所现佛,何所审实?忉利天上阎浮提者?诸天宫中三千大千域者?在他方异佛世界说法者乎?惟天中天当何因知审真佛者?施何所佛,福祐大巨不可称限?”

  佛告目连:“吾今问尔,从意报之。卿意云何?犹如幻师化造化人,为男、为女何所审实?”

  目连答曰:“无有实者。天中天!所以者何?幻祝术力化有所变,悉无所有不可别知。”

  又问:“目连!所可故化,宁有所辩不乎?”

  曰:“辩之。天中之天!”

  佛言:“如是一切诸法亦如幻化,不可别知等无差特,亦不作。犹如幻师,任力祝术多所化变,所可化者等无差特。佛亦如是,以智慧圣而普示现诸佛国土,所造平等而无差特,悉为佛事。其有供养斯诸佛者,建立福祐德量一等,诸佛世尊无有差别。是一切法悉无所生亦无有实,犹如幻化。法异,亦无差别。”

  佛言:“目连!如来发意之顷,以一毛孔现江河沙等,如来至真三十二相,具足微妙自然颜貌,随形而化普为说法,而口宣示以六十音。一切如来晓了众生心之所行,众生群黎心之所好,悉知根源。顺诸群黎而为说法,有所演说众生悉受,则除苦患。斯诸如来皆以三品,感动变化说众经法,悉以四辩分别之慧,皆现佛德。于目连意所趣云何?何所如来为第一尊形像威容初最胜耶?化佛者乎?佛所化如来耶?”

  目连答曰:“无有尊卑。天中之天!所以者何?有所变动等无差别故也,是故无异。颜貌威容辩才圣达,神足说法有所度脱,不可分别言有差特也。”

  佛言:“是故,目连!当造斯观:其有自然化现法者,无有差特不可别知。”

  佛言:“目连!设了诸法自然化者,则不分别言凡夫有异,况佛法乎!所以者何?目连!一切诸法悉本清净,诸法皆空。人迷惑者,反住众想为应不应,从其所喜而为驰骋。其法界者亦无所起、亦无所灭。法界平等如来善解。其有解斯,悉于阎浮提众生之类前,化现诸佛形像相好及诸比丘,而令人民无觉知者。

  “置是,目连!阎浮提人也。正使四方大须弥方域,诸天人民及余所生,群萌伴党。如来现入一毛孔,于诸人中变化示现,及与圣众,诸人各各不能相见,不知所入。

  “置是,目连!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之类,复令稍渐悉得人身,一切群生、比丘、圣众、人民之党。如来普现于一毛孔,不能相知为何所入也。

  “置是,目连!正所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及于十方诸佛世界众生之类,无量世界一切悉变逮得人身。如来遍令一切人民及与圣众入一毛孔,不使众生知为所入也。

  “置是,十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群萌之类。”

  佛言:“目连!今佛现在无挂碍眼,见诸佛国,能以具足圣达佛眼,引若干变而为譬喻,于百千劫说诸佛土,不能究竟;诸佛国土不可限量。又斯一切群萌之党,悉令得道,犹如缘觉,不能计数称量知限,何况声闻!惟有如来能知多少,国土所有广狭大小、远近深浅、毫毛分寸分了微尘。正使无量无限不可计会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满其中尘,佛眼无极,以无挂碍圣达皆见。此诸佛国复过于彼。斯诸佛土所有群萌不可限量,人界若斯,众生甚多,多于地土。斯诸众生稍稍渐得为人身。一切悉为转轮圣王,一一圣王如彼众生眷属之数,亦复如斯。一切圣王及与官属,如来悉能各各现入于一毛孔。及与圣众各不觉知,不知所入也。各见如来一切毛孔,普现佛身及与圣众。

  “如来所现威神之变,终不损耗。正使一劫、不可计劫、无量无限劫中现变,如来威圣道德之光不可称尽,巍巍神妙乃如是也。于意云何?诸转轮王及与七宝,所获功德宁增多不乎?”答曰:“甚多,甚多!天中天!无量安住。”

  佛言:“目连!今吾告汝。如彼一切众生之类,皆为转轮圣王,与七宝福悉合集之。不及如来所造成满一毛之福。德善之庆超出于彼,无以为喻也。”

  尔时,贤者目连白佛言:“惟然。世尊!我得善利慧及余福。佛为法师圣尊,无限神妙乃尔。威豪无极明达,浩浩堂堂,光辉无边不可穷底。又天中天有所兴造无所损耗,于一切法靡不畅达。我以违失如是之像、无碍之慧,其有众生得闻若斯——佛之所为威圣之变——一心能闻一句义者,则得善利无极之庆。何况信持讽诵读者,便当具足如斯神足,发兴无上正真之道。如是等人,当为归命天中之天,无有恐畏,不当复疑有向恶趣。”

  尔时,诸天龙神、释梵、四天王,从世尊闻佛所示现感动变化,异口同音而咨嗟曰:“南无诸佛!归命世尊!假使有人能发斯心清净意者,吾亦归命为之作礼。兴隆大道亦当逮获。若兹变化犹若如来之所感动也。吾等不疑、无犹豫结。”

  时,天、龙、神、揵陀罗、释梵、四王,五体投地归命斯经,则以恭敬稽首礼佛,百千伎乐自然为鸣,散天青莲芙蓉茎华遍忉利天。

  佛说经时,七十二垓天人,昔者以来未起道心,今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各自说言:“吾于来世,于天上、世间人民之前,当畅宣显大师子吼,亦如今日如来所为,兴发师子大吼之导。”

  于斯月氏天白佛言:“若有族姓子、族姓女受斯经典,持讽诵读广为人说,得何福祐?”

  佛言:“假令族姓子、族姓女受斯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当值三宝而不断绝。所以者何?其闻经者,不发声闻、缘觉之心,惟志无上正真道意。所以者何?有学是经,其人则好微妙之义,诸根明达靡不信乐。是故,天子!当造斯观:能受奉持讽诵读其经典者,为护三宝令不断绝。于天子意所察云何?其护三宝使不断者,设令千佛各寿一劫,宁能叹尽其功德乎?”

  答曰:“不能。天中之天!”

  佛言:“以故天子当了知之,若有受持斯经典者,德不可量也。”

  于斯慈氏菩萨白佛言:“是经名曰何等?何因持名?”

  佛告弥勒:“是经名曰‘忉利天品佛现感动威神之变’,奉持之。”

  佛言:“慈氏!殷勤受持讽诵说者,若为他人分别解义,多所成就。于众人民若斯像经,流布天下甚难得值。”

  佛说如是。月氏天子、月上天子、慈氏菩萨、贤者目连,诸天、龙、神、阿须轮、世间人民,莫不欢喜,作礼而退。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