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17 册 No. 0721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九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第六之八(三十三天之五)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七地名曰柔软。众生何业生彼天中?彼以闻慧见:持戒人不杀不盗,生此天中。云何不杀?有诸众生为贪财利,恣足五欲,断毒蛇命,取其宝珠,以自供命。持戒之人不为此事,是名不杀,亦教他人令行不杀,乃至蚊蚁微细众生亦不故杀。云何不盗?不以盗心取人草土,乃至微细亦不故取,乃至他人所有书记,不以盗心书写自用,是名不盗。云何布施?是持戒人贫穷乏财,以无贪心,减身资分,施初禅人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具,或施一食,或于僧寺平治僧地,令僧去来安隐无难。如是自行布施,亦令他人安住善道,劝于他人令舍恶业。是持戒人不杀不盗,自利利他,以是因缘,命终生于三十三天。生此天已,受天快乐。其地皆以柔软天缯以为敷具,遍覆其地,柔软滑泽。若天行上,随足上下,足蹑则偃,举足随平。譬如大风吹水波起高下不定,风止则平,其地柔软亦复如是。其地清净犹如明镜,若有工师、若工师弟子善能磨镜,莹拭明净照显众像,若折一毛以为百分,于此镜中皆悉了见。此天地中见诸天子一切身分亦复如是,如彼明镜清净无垢,其地清净亦复如是。其地复生希有之事:若诸天女心有所念,欲令天子共其游戏,天子即于所住地中,自见书字,即与天女游戏受乐。其地复有希有之事:若天忆念一切所须,皆从地生。

  “如是三十三天于柔软地受天快乐,复往诣于游戏之处。其游戏处有大园林名摩偷迦,铃网弥覆,无量宝树以为庄严。于彼林中种种众鸟、华果具足,五乐音声游戏受乐,五根境界受果报乐。于其地中复有林树,名曰婆罗,若诸天众入此林中游戏之时,树则变小,令诸天女取果不难。其林皆是七宝所成,光明晃曜如日初出,以为庄严,无量种色华果庄严。种种色鸟出妙音声,以为庄严,如是众鸟住于林中,出众妙声。于此林中受六欲乐,歌舞戏笑。舍此林已,复往诣于游戏山峰,名曰高聚,往至彼峰与诸天女种种庄严歌舞戏笑。升高聚峰,其峰周匝广十由旬,其山峰上有大华池,名曰光明,以七宝华、拘牟陀华、俱迦那陀华、青优钵罗华充满池中。其水清净,鹅鸭鸳鸯出众妙音,甚可爱乐,天子天女围绕华池歌舞戏笑,饮于天味,无有醉乱。六味之果,随念食之,其汁香美,饮之无失,天子天女皆共饮之。复于异处有诸天女歌舞戏笑、鼓乐弦歌,箫笛箜篌种种乐器,与诸天子娱乐受乐,围绕华池久受天乐。复有华池名一切意乐游戏之处,天鬘庄严,栴檀涂身,散以末香,身出光明。

  “以其自作上中下业因缘力故,随心所乐,得三种报,生似业意。若人造作如是之业,得如是果——眼识缘色而生乐心。何以故?若作下业,于等色中见作下色,其人如是于一缘中见于下色。若作中业,则见中色,生中乐心。若作上业,则见无量种种妙色形相端严。如是一切声香味触亦复如是。目之所缘,欲界天中一切诸地皆亦如是,若不如是,三种之报则不成就。当知如是三种之业,得是妙色端正庄严、天女殊胜。此诸天众于一切意乐园林之中游戏受乐,贪着色声香味触等,不知厌足。

  “比丘观已,而说颂曰:

“‘劫尽日焰,  大海干竭,  亿百千劫,
  贪爱不灭。  诸水雨等,  海尚可满;
  贪欲之海,  爱色无厌。  忆念诸乐,
  欲不可满,  若离忧爱,  欲则止足。
  乐从欲生,  智者不乐,  离欲之乐,
  乐中最胜。  杂爱之乐,  如杂毒水;
  若离爱欲,  如水乳合。  欲烧痴人,
  盲冥无觉,  如摩罗耶,  山虫食木。
  爱欲忆念,  念不可数,  念无厌足,
  死王所缚。  不为欲使,  不住爱境,
  是人乐器,  如来所说。  如梦所见,
  乾闼婆城,  虚妄不坚。  诸欲虚诳,
  如幻水沫、  甄婆迦果(生于海渚食醉七日)。
  欲为衰恼,  如火害人,  若知欲过,
  不贪醉果,  能见实谛,  永离爱恼。
  诸欲如毒,  未得思念,  得之自恼。
  众恶炽然,  欲无厌足,  退失天乐,
  堕于地狱,  由欲所诳。  欲如水波、
  如电如灯,  女欲如毒,  如鱼洄漩。
  思惟增长,  如火益薪,  初后不安,
  智者所弃。  若有习近,  展转增长,
  触如火焰,  欲受苦报。  知此欲过,
  智人厌舍,  离欲之人,  得涅槃乐。
  无数千万,  那由他天,  习欲堕落,
  受地狱苦。  欲火刀毒,  求乐应舍,
  常应舍欲,  地狱之因。  未见有人,
  不为欲使,  无有习欲,  不受苦恼。
  是故舍欲,  莫生心念,  一切诸欲,
  如火炽然。’

  “如是比丘观诸天子为欲所使,说偈呵责。放逸诸天复诣一切意乐园林作众伎乐,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入彼林中歌乐音声,欢娱受乐。无量河池庄严园林,处处皆见种种妙色,如是眼根受于色欲。又随忆念闻众妙音、种种爱声,鼻闻种种上妙爱香,舌得种种殊异之味,随心所念皆悉得之。随心所念,得种种触,身心悦乐,随意所念,乐法成就。如是天众为爱所覆,放逸游戏,如心所念,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常爱华鬘涂香末香,大富饶财,直心善心,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信受其言,众人所爱,妻子具足,善行礼义不失仪式,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夺,王所供养,生大种姓。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八地名杂庄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持戒人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云何不杀不恼众生?自不杀害,不教他杀,亦不随喜;亦不亲友杀生之人,乃至不与语言交接;不听他人不净之语,不同路行。复有不杀:有诸众生或以歌音或琴乐音、箜篌箫笛诳诸禽兽,令堕网陷。此持戒人不作如是方便杀害,亦教他人令行不杀,见他作者,赎令得脱,心不念杀,是名不杀。云何不盗?或有众生虚妄诳诈,商贾求财行于非法,种种偷盗。云何诳诈?或以碎沙杂余财物,称而卖之。见其为非,劝令不作,方便教言:‘莫以妻子、自身财物、恶友因缘而作偷盗。若行偷盗,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偷盗果报,受大苦恼。’如是自不作恶,亦劝他人令离恶法。因缘既至,能舍不取,如是之人自利利人。云何布施?或入大海、过大旷野以求财物,或从他人佣力求财,布施贫穷苦恼之人,心生敬重、诸根悦豫而施与之。或以此物施二禅人,或施贫者,是名布施。云何不杀?若诸猎师罗网捕鸟,若人捕鱼,其人见之,以物赎命,还令得脱。思惟欢喜,诸根悦豫,亦教他人令赎生命,心生随喜:‘我为善业,恒愿修习。’亦令他人修行善业。如是善业——不杀不盗——自利利他。如是二种持戒利益自利利他,命终生于三十三天,种种厕填庄严之殿而于中生。

  “善业之人生此天已,种种摩尼光明晃曜,厕填庄严。其身光明,种种色衣、种种天女,种种衣服庄严其身。住在其后,初生天子作如是念:‘我以何业而生此处?’自念前生修善业故,来生此天,即自叹曰:‘奇哉!善业我修行故,来生此处。’如是天子既思惟已,以善业故,初闻乐音,天女歌音遍一切处山峰宫殿,美音充满,禽兽率舞。闻此歌音百倍受乐。初闻此音,心生乐着,是名第一生欲因缘。既着声已,心复生念,欲是众色,即时回顾见诸天女无量色相不可譬喻,具足庄严。‘是谁天女?谁之所摄?’心既念已,欲心即生。

  “是时,天女而说颂曰:

“‘种种欲因缘,  我最为第一,
  我今奉天子,  游戏种种乐。’

  “尔时,天子既闻歌音,又见美色,即时回身至天女边,欲受触乐,是名第二生欲因缘。复有第三生欲因缘,心使诸根贪于境界,心缘自在。天子欲心触诸天女,天女以身亦触天子,是名第三生欲因缘。复有第四生欲因缘:无量无等香熏之气不可譬喻,天子观之从何所来?即知此香从天女生。便以欲心抱持天女,嗅无等香,是名第四生欲因缘。于四境界,心爱染乐。时诸天女以种种饮食须陀之味供养天子,是名第五生欲因缘。如是不可譬喻生欲因缘、五欲境界,初着天乐。

  “如是天子受天乐报,初生之时忆念宿命,以着欲乐,皆悉忘失。复以欲心往诣天女,天女亦来向天子所,歌舞戏笑互相娱乐至天子所,调戏爱语欢娱受乐。复往向于园林华池,天女身着种种庄严,复与天子往一切观意乐园林、一切见林,一切地天游戏之处。其林诸树意念具足,无量庄严。金树银叶,赤宝为枝,颇梨为果,色香味具,有如是等无量诸树庄严园林。复有异林以为庄严,毗琉璃树,真金为枝,赤宝为叶,白银为果,车?庄严。复有异树于一肘量,一宝庄严,所谓金银赤宝、毗琉璃宝、车?庄严。复有树枝一肘之量,一宝所成,华果具足,天华庄严。其华种种色香具足,其香周遍满六由旬,种种色蜂饮诸华汁。是一切见意乐之林,如是诸树以为庄严,种种白业受斯果报。复以莲华而为庄严,毗琉璃茎,真金为叶,赤宝为须,青因陀蜂以为庄严,其音美妙,天众闻之生大欢喜。其林复有行列庄严,种种色林以为行列——青黄朱紫,如阎浮提观于电光。其林如是行列庄严,河津华池庄严林园。如是功德具足之林,天子见之,心大欢喜,与诸天女至彼林中。余天见之,知初生天子欲来我所,皆起往迎,互相慰问,美言称赞,娱乐受乐妓乐之音,游戏种种莲华林中,久于一切见林受五欲乐。复舍此林,往诣乐行游戏之处,其游戏处种种栏楯以为围绕,长流美饮、七宝宫殿行列如林,真金为地,种种众鸟出妙音声,舞戏自娱。河池流水其音美妙,饮食河流色香味具,天子游中受五欲乐,游戏自娱。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受天善业,经于久时,以放逸故而不觉知。

  “如是天子受五欲乐,业尽还退,放逸覆心,不观退没,爱心所迷,欲火焚烧,心着欲乐而不觉知。若衰相现,怖畏成就,见无常变,决定必退,尔乃心觉。如是天子乐着放逸,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受第一乐,财宝具足,端直不谄,生于中国,识邪正行,知法非法,一切善人顺法之处、知报恩处而于中生,为一切人之所乐见,一切长幼皆生爱敬,常无病恼,端正第一,大力无畏,安慰一切,妻子具足,所有财物,王贼水火不能侵夺。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九地名曰如意。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以正见心信业果报,坚住正见,其心质直不恼众生,孝养父母,顺法修行而不懈怠,恭敬三宝佛法众僧,不杀不盗,不教他作亦不随喜,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为诸众生说于业果,令住善道,不杀不盗。若有众生不持戒者,教令住戒,若人持戒,教令坚住。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终之后生于善道三十三天。云何不杀生?若是众生知他众生,乃至虮子蚊蚁之类,不故断命,是名不杀。有诸众生杀害瞿陀鼠?兔等,安置罝罗罟网机陷,劝令不作。复有异人以恶方便作诸罥弶,张设罗网捕猎鸟兽,种种杀具网漉众生令其断命;是持戒人劝令放舍,是名不杀。令他众生安住善道。云何不盗?乃至草叶不起盗心。见他偷盗,劝令不作。复有众生行于非法:若于佛塔、若于精舍,以诸音乐供养佛塔,复有异人亦在其中歌舞自娱,或与女人歌舞戏笑而生欢喜。或于僧寺,若客作伎人,或鼓众伎乐供养佛塔以自活命,作诸音乐,不令此人为他作乐,是名不偷盗。复有偷盗:或于淫女初许多直,后酬少价,是名偷盗。复有偷盗:若有酤酒,屠儿贩卖,市买决价,不酬本直,是名偷盗。如是杀生偷盗,持戒之人悉舍不为,见作不喜,心亦不念。云何布施?贫穷少财能舍财物施三禅人,自忍饥苦,施与他人,慈悲心施如爱己子。云何持戒不杀众生?若治屏厕杀害众生,教令不作,施其水浆,还置秽处,令不害命,是名不杀。善业之人作此善业,命终生于三十三天。

  “善业之人生彼天上受五欲乐,天伎乐音、种种天女以为围绕,受无比乐。今为此天说少分喻,如金轮王所受之乐比于天乐,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所受天身无有骨肉亦无垢污,不生嫉妒,其目不眴,衣无尘垢、无有烟雾,亦无大小便利之患。其身光明,转轮圣王都无此事。于己妻子,不偏摄受,离于嫉妒,饮食自在,无有睡眠亦无疲极,转轮圣王都无此事。以是因缘,转轮王乐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故以人中说少分喻,如是次第受五欲乐。

  “有一园林,名迦毗罗,长十由旬,广五由旬,一切皆以金鸟庄严。无量众鸟遍身众宝,以为庄严,妙花光明庄严园林,七宝为树。林有众鸟光明殊胜,如人著于种种庄严转增胜妙,种种色鸟庄严天树亦复如是。复有天子于此林中,以种种华游戏娱乐。其华皆以毗琉璃宝以为茎叶及以华须,赤莲华宝以为华台,其花香气满十由旬,胜一切华,天闻此香十倍增乐。复与天女于迦毗罗向饮食河,随念即至。高大之殿种种栏楯,楼阁门户种种宝铃、种种宝鬘、真珠罗网以覆其上,种种宝幢悬众宝幡,金银颇梨赤宝庄严。种种诸柱,或有鹅鸟或有鸠鸽、或命命鸟或有鸿雁以为庄严,有如是等种种众鸟庄严其殿。天众升殿,以善业故,与诸天女向迦毗罗大林诣饮食处,到已即下,食天甘馔。食讫游戏,于园林中种种乐音游戏受乐,经于多时,心着乐故,不觉长远。复往诣于一切见林,升于高峰欲见众林,共余天众还升化殿。种种歌舞、种种戏笑互相娱乐,同心受乐。既至一切见林住于峰上,见须弥山王一面,多有园林以为庄严,其花光色如融金聚,光明腾焰。种种河泉流池济处,美饮之河、种种食河,无量天女种种庄严以为围绕。其须弥山持诸世间,处于六万众山之中,六万众山以为围绕,高峻广大,天、龙、夜叉、阿修罗、甄那罗之所住处,善业诸天之所依止,种种善业果报所得。四宝成就一一住处,种种众色以为庄严,皆悉见之,互相欢娱,欲心放逸,种种美言共相调戏,上中下身游戏行食。既见此已,而作是念:‘非我独受五欲之乐,亦复多有其余诸天与诸天女游戏受乐。’如是见于种种色香如意之树庄严园林。

  “尔时,诸天复见余地:一名高聚;二名大高聚。种种河流以为庄严,若其日月行此山顶,观彼二山,于此日中见百千身,如罗睺阿修罗手障日光,如前所说。尔时,天子复于空中徘徊旋转观于山王,与诸天女娱乐受乐,歌颂音声住于宫殿,山王园林皆悉见之。还于自地,既至本宫,于园林中歌舞戏笑受种种乐,五欲自娱欲乐覆心,不觉长远。复往诣于娑罗摩山,其山纵广有五由旬,高十由旬,或乘宫殿或乘飞鸟而升此山。种种宝柱以为庄严,种种河池七宝庄严,如意宝树光焰腾赫,种种妓乐欢喜相娱,受自业果。以放逸故,经于多时,而不觉知,为乐所迷,不知厌足。复往诣于优钵罗林,于此林中百千众蜂以为围绕,入于林中共食美饮,歌舞受乐而无厌足。复往诣于游戏之处,名曰无垢,百百千千众乐音声共相娱乐而不厌足。诸天放逸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颜色光泽主上贵重,第一富乐,聪慧明了。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十地名微细行。众生何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法,自利利人,不诳众生、不恼众生,质直修行而行善业得乐果报,作清凉业得清凉报,善业乐报,一切众生之所供养,众人所爱,现在未来安乐利益。若舍此身至未来世,所作善业犹如父母,为如实故,受无量乐。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行不杀、不行偷盗。若复有人杀生偷盗,不共同止亦不亲近、不共游戏、不与同事,如是破戒行恶之人不与同住。亲近持戒、行善之人,同其事业,游戏受乐,互共思惟法以非法。此善业人自不作恶亦教他人令不作恶,如是之人遍修善业,令破戒者住于善道,示人正法令入正道,种于善业。其人心净犹如炼金,行于善业,现在未来安隐快乐。是名不杀。复有不杀:有诸众生以邪见故,杀诸蛇蝎、百足蚊虻、蜥蝪之类,杀如是等,熏诸果树,欲令园林华果繁茂。持戒之人则不如是,以护生命,种种果食疑有虫者,终不故食。若水酪浆种种诸饮,不谛观视,终不饮之。经宿之水,若不细观,恐生细虫,若不漉治,不饮不用。是名微细持不杀戒。云何不盗、不恣?复有几种?若人思惟欲令种种稻谷麻麦、种种黍豆,我独成就;令世间人五谷不登,独我成熟。常作如是不善思惟,复于异时众生薄福,田稼不收,如是恶人见世饥馑,心生欢喜:‘如我所念。’于市肆卖,曲心巧伪,量诸谷麦诳惑于人,究竟成业。若心思惟,名为思业;若作诳时,名为诳业;作诳业已,名究竟业。如是众过,舍离不作。持戒之人虽复贫穷,不为非法诳惑他人,见他作者,心不随喜。若饥馑世,治生求利,如法贩卖,不诳众生,是名不盗。如是善人云何布施?善心善行,自利利他,自身贫穷勤苦得财,若从他人常乞财物,得已布施贫穷疾病、困乏之人。若学三禅、得三禅人从他求索,勤苦得已而行布施。是人布施三业成就:若心思惟,欲行布施,是名决定;若布施时,名之为业;若行施已,心复思惟,是名究竟。

  “如是之人造作一千二百善业,命终之后生于善道微细地处。行善业人生彼天已,以作微细业因缘故,所得天身,随其所念,巨细随心。其地园林七宝为树,第一清净,自业成就。其七宝林长二十由旬,广十由旬,河泉流水、园林具足,见者爱乐,清净无垢犹如明镜。其树枝叶清净无垢如融金色,金银琉璃及余种种杂色之树以为园林。天子入林,于诸宝树枝叶之中,皆悉自见身之色像。如一树中自见其身,百千树中自见其身亦复如是,一一天子身之色相,悉现众树。以善业故,得相似果。其树复有奇特之事,随其造作上中下业生此天中,随其本作上中下业悉现树中,根茎枝叶皆悉睹见。时天帝释与诸天女华鬘庄严,其殿光明晃曜大明,胜于和合百日并照。微细行天遥见帝释,皆往出迎,到已恭敬顶礼帝释,随天帝释还入林中受五欲乐。释迦天王亦以美言慰问诸天:‘行大善业!’其林众鸟出美妙音,真金为树庄严园林。

  “是时天王观业报已,而说颂曰:

“‘善业得此果,  种种业林证,
  虽无有言说,  知以善业报。
  种种诸果报,  处处受生死,
  或善或不善,  故得如是报。
  若人修善业,  当得生天中;
  若作不善业,  堕于三恶道。
  乐行善不善,  着欲痴所迷,
  不知当退没,  决定受死苦。
  今此善业报,  以树相而知,
  于欲不厌离,  心为乐所迷。
  欲味放逸人,  心常求境界,
  常为爱所恼,  亦为爱所缚。
  欲共女人生,  女人为甚恶,
  能生于热恼,  如火害众生。
  如是欲热恼,  过于大猛火,
  女色大热恼,  焚烧众生心。
  女人坏世间,  令善皆尽灭,
  是地狱因缘,  大仙如是说。
  口善说美言,  其心如毒害,
  诳诈无暂停,  女人心无实。
  须臾起爱心,  须臾心不爱,
  其心不暂停,  如电不久住。
  巧智虚诳人,  心贪则亲近,
  常思乐他人,  怀慢情恣态。
  天人毗舍遮、  罗刹龙夜叉,
  皆为女色缚,  女人如恶毒。
  不念于恩惠,  非种姓伎术,
  女人性如风,  其心不停息。
  若见大财富,  心则生爱乐,
  又见衰祸至,  厌之而舍弃。
  若有人亲近,  则生爱乐心,
  见其忧恼至,  须臾即舍离。
  如蜂乐游华,  见萎速舍弃,
  女人亦如是,  不悦则舍离。
  恶心无慈惠,  躁扰心不定,
  为破愚痴人,  女人出于世。
  天中大系缚,  无过于女色,
  女人缚诸天,  将至三恶道。
  若心贪女色,  是欲最尤甚,
  女色欲烧心,  后受大苦恼。
  现在所作业,  贪欲自迷心,
  痴心不能觉,  女欲之所迷。
  丈夫既信已,  为无量爱缚,
  忽然便舍离,  犹如蛇脱皮。
  如是女人性,  诸方便供养,
  种种而守护,  犹不可从心。
  女人性如是,  其心无诚实,
  虚诳多奸伪,  智者所不信。’

  “时诸天子闻天帝释说是法已,心生厌离而说颂曰:

“‘如是如是能天王,  所说如实诚不虚,
  我无智慧不觉知,  为天女网自缚心。’

  “时天帝释闻此偈已,即往诣于鸟音声林,无量宫殿以为庄严,莲华浴池庄严林树,金色山峰如融金聚,种种伎乐歌颂妙音,多有种种天女眷属。帝释天王入此林中欲受天乐,诸根境界受五欲乐。复往诣于乾陀聚山须弥之峰,七宝庄严,其河流注端严奇特。如真珠璎珞庄严山峰,真珠为沙以布河底,于河两岸多有众鸟出妙音声,见此河者,皆生爱乐。释迦天王与诸天女及诸天众,种种庄严,游戏受乐于此山峰。既受乐已,复与天子及诸天女复往诣于周罗宫殿游戏之处,既至此处,余地诸天闻天主至,亦皆来集。其峰宫殿居须弥顶,高广严净,夜摩天光照触其顶,如须弥色映四天下,夜摩天光照此山顶亦复如是。得夜摩天光明照故,于余宫殿,千倍殊胜。尔时,天主释迦提婆于此宫殿既游戏已,与诸天子及诸天女还善法堂。此微细行天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或为国王或为大臣,第一螺发,其心审谛,人所咨奉,不好多言,衣服鲜洁净无垢污,妻妾贞洁,心不邪曲,好行布施,端直不谄,兄弟宗亲之所爱敬,恭敬师长,爱乐宾客,乐行布施,持戒自守,性爱香鬘,远恶知识,生于大姓,端正殊妙种种庄严。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十一地名歌音喜乐。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以闻慧见:有众生善心善业、善身口意,行于善业,自利利他,饶益众生,心有慈悲,信于业果,正见正业,持二种戒,心不散乱,不失威仪,不亲恶友,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三种善业遍行究竟,持二种戒——不杀不盗。云何不杀?若稻谷黍麦生微细虫,不捣不磨,知其有虫,护此虫命,不转与人。复有不杀生:若牛马驼驴担负,脊坏疮中生虫,若以浆水洗此疮时,不以草药断此虫命,以鸟毛羽洗拭取虫置余臭烂败肉之中,令全其命。护此驴牛恐害其命,复护虫命,乃至蚁子亦不故杀。若昼若夜不行放逸,心不念杀,有众生想,若虮若蚁亦不故杀。是名不杀。云何不盗?几种不盗?若有众生见蛇食虫、虾蟆食虫、黄鼬食虫,若狗野干取诸众生欲自食之。其人若见,以其所食而贸易之,令其得脱。如是之人护彼此命,是名不盗。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劝诸众生令住善道,未住戒者,教令住戒,已持戒者,令其增长,说业果报令其觉悟。是则名曰不杀不盗。复有顺法行人利益众生,见诸蜜蜂,知他欲杀,以物救赎令其得脱,施众生命,是名施命。复有布施:若法行人贫穷乏短,若以一食施四禅人,若见恶人欲断人命,以物赎命,令其得脱。施命、施法,诸施之中最为第一,是人行于二种之施,亦教他人令行二施,见作随喜。如是持戒,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歌音喜乐之地。以善业化,得胜供养。其地园林以善业故,种种庄严。

  “‘天所住处,无有一迹非善业化,无有一天不游戏者,无有一天不受乐者,无有一天不退没者。善业尽故,退时自知,犹不厌足,爱绳所缚,爱所欺诳。’帝释天王说是语已,与诸天众于园林中游戏受乐,林树华果种种具足。饮食之河众味具足,与诸天众至此河边欢娱受乐。复与天女往诣摩多邻南游戏之处,时天帝释见其林树,告诸天曰:‘汝等见此游戏处不?’诸天子言:‘唯然,已见。’时天帝释为诸天子说本事法:‘如我昔于宿旧诸天闻如是说:过去有佛,号迦迦(居伽反)村陀如来,于此林中为天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善义善语,纯备具足白净之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灭故是事灭。”云何名有?以有欲故,则有过失。若无欲者,则无过失。天子当知!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欲者,则无欲过,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云何是事灭故是事灭?爱灭故欲灭,欲灭故欲过灭,是名是事灭故是事灭。天子当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若以逆观爱之因缘、生欲之本,欲之因缘能生于欲。云何为欲?心求忆念,欲有所作,是名为欲。痴有所求,故名无明。以无明故,于境无厌,是名为爱。诸天子!不求知足,故名为欲。诸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所谓有爱,贪不知足;若爱灭者,无厌则灭,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是名是事灭故是事灭。

  “‘复次,天子!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和合作业。以有业故,则有业报;若无集业,则无业报。诸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先以忆念,眼缘于色而生于识。忆念为先,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色则无眼,无眼则无忆念,无色、无眼、无忆念故眼识亦无。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譬如陶师,轮绳泥水众法和合,而有瓶生。诸天子!是事有故是事有亦复如是。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譬如陶师,轮绳泥水若不和合,则亦无瓶。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亦复如是。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和合必有别离,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和合则无别离。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以有生故则便有死。若无生者则无有死。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天无老故,为天说法不言老支,但言有死)。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欲故,决定被烧,譬如有火则必有烧。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所谓厌离欲故,欲不能烧,犹如无火则不能烧。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父母精血,有业、有藏、有中阴身,犹如香气故有身生。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父母则无精血,无决定业、无藏、无中阴则无身生。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