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0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六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阿阇世王所爱之子名为师子,与其同友五百人俱,皆已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各持种种幢幡宝盖,从王舍城往耆阇崛山,到如来所礼拜供养。于是王子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唯愿如来为我宣说诸菩萨行。”

  尔时王子即说颂言:

 “云何得端正?  莲花中化生?
  云何知宿命?  愿佛为宣说。”

  尔时如来了达诸行究竟彼岸,随问而答即说颂曰:

 “忍辱得端正,  施莲花化生,
  法施知宿命,  汝当如是解。”

  王子又问:

 “云何得成就,  三昧陀罗尼?
  凡有所发言,  皆令人信受?”

  世尊答曰:

 “修心得三昧,  忍获陀罗尼,
  敬重于众生,  发言人信受。”

  王子又问:

 “云何得正念?  具足智慧生?
  如法而修行,  坚固不可坏?”

  世尊答曰:

 “不谄得正念,  巧观智慧生,
  尊重所修行,  护法心坚固。”

  王子又问:

 “云何成妙相,  具足三十二,
  八十随形好,  观者乐无厌?”

  世尊答曰:

 “由施得诸相,  行慈获随好,
  等心于众生,  观者无厌足。”

  王子又问:

 “云何得梵音、  迦陵频伽声?
  云何令世间,  见者皆欢喜?”

  世尊答曰:

 “诚言获梵音,  迦陵由软语,
  离绮言两舌,  见者皆欢喜。”

  王子又问:

 “由何等业行,  得生诸佛前,
  能请微妙义?  唯愿如来说。”

  世尊答曰:

 “于诸法施中,  不曾为障碍,
  因此故恒得,  值遇诸如来。”

  王子又问:

 “云何离诸难,  而生于善趣?
  云何世世中,  性常无放逸?”

  世尊答曰:

 “净信离诸难,  持戒生善趣,
  由修习于空,  所生无放逸。”

  王子又问:

 “云何获神通,  及证宿命智,
  能永尽诸漏?  愿佛为开演。”

  世尊答曰:

 “施乘得神通,  教授成宿命,
  舍离于二边,  由是尽诸漏。”

  王子又问:

 “云何净业成,  魔网不能罥,
  而于世世中,  为众之所爱?”

  世尊答曰:

 “胜解成净业,  精进摧伏魔,
  如说而修行,  所生令众爱。”

  王子又问:

 “云何得长寿,  获少病之身,
  感难坏眷属?  愿牟尼宣说。”

  世尊答曰:

 “不害得长寿,  除他忧少病,
  诤讼使和安,  得难坏眷属。”

  王子又问:

 “云何得财富,  资具无损减,
  于世世所生,  成就大威德?”

  世尊答曰:

 “不嫉获财富,  无悭资具增,
  谦下成尊贵,  有威德自在。”

  王子又问:

 “云何获大力,  众魔不能害,
  威势常超胜?  唯愿人尊说。”

  世尊答曰:

 “恒施上味食,  恐怖令安隐,
  由斯得大力,  威势常超胜。”

  王子又问:

 “云何得成就,  天眼及天耳?
  云何能了知,  种种众生心?”

  世尊答曰:

 “施灯感天眼,  奉乐成天耳,
  远离于二边,  故获他心智。”

  王子又问:

 “云何得净土,  及以众圆满,
  获随体圆光?  功德海当说。”

  世尊答曰:

 “由愿得净土,  忍力众成就,
  施众妙宝帐,  得周遍圆光。”

  王子又问:

 “云何所生处,  菩提心不坏,
  乃至于梦中,  亦无有忘失?”

  世尊答曰:

 “凡所游行处,  城邑聚落中,
  化众趣菩提,  菩提心不坏。”

  王子又问:

 “云何大牟尼,  为众之所爱,
  摄取一切法?  唯愿人尊说。”

  世尊答曰:

 “胜志乐具足,  不退菩提心,
  由此摄诸法,  为众之所爱。”

  尔时王子与诸大众闻是偈已咸作是言:“如佛所说此诸妙行,我等从今尽当修学。”

  是时如来即现微笑,放大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于是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现此微笑?愿为宣说断除疑惑。”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此王子等五百同友,皆于往昔为求无上正等菩提,恭敬供养十那由他八十亿诸佛。而我往在然灯佛时,作婆罗门子成熟于彼。然彼诸人于未来世弥勒佛等诸世尊前,恒受化生亲承供养。如是奉事十亿如来满三百劫,其最后佛号无边智善学诸法。时无边智佛知彼诸人心之欲乐,各随所应为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同于安乐光严劫中成等正觉,皆号智慧幢相。此诸佛刹所有庄严,亦如西方无量寿国等无差别。善男子!若有众生闻此所说而生信解,发愿当成大菩提者,应知是人所获功德,于三世中无有伦匹。善男子!若有人能六百劫中,恒以众宝遍于诸刹奉施如来。若复有人闻是经典所生善根,比前功德,算数校计所不能及。”

  说是法时,众中八十亿众生一时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此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震动天雨妙花。

  尔时王子与五百同友闻授记已,欢喜踊跃,咸作念言:“我等定当成无上觉。”于是王子及诸同侣,既兴供养获五神通,即于佛前种种变现,出家为道。

  尔时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天人,所有趣向大菩提者,见彼王子与诸同友随众所乐示现神变,皆大欢喜咸作是言:“师子王子所问疑惑,如来法王悉为除断。如是世尊不可思议,如来正法及能信受,乃至果报不可思议。如来功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靡不明达。为世导师度未度者,普能遍于十方世界,悉已了知三世诸法。谁有智者得闻如是生安乐处功德之聚,而不发起猛利信乐趣求菩提?”

  佛说是经已,师子王子等五百同友,欢喜奉行。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一

  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八千人俱,皆学无学大声闻众。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皆得神通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得诸法忍,无量功德皆悉成就。

  尔时如来从三昧起,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智胜,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欲问一事,唯愿听许。若佛听者乃敢咨请。”

  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恣汝所问。当为汝说,断汝所疑。”

  尔时智胜菩萨白佛言:“世尊!所言方便,何等为菩萨方便?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如是问已,佛赞智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诸菩萨摩诃萨故问方便义,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愍念世间利益安乐诸天世人,为摄未来诸菩萨智慧及去来现在诸佛法故。善男子!当为汝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智胜菩萨受教而听。

  “善男子!行方便菩萨,以一抟食给施一切众生。何以故?行方便菩萨以一抟食施与,下至畜生,愿求一切智,以是菩萨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二因缘摄取一切众生,所谓求一切智心及愿方便。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见行施之人生随喜心,以此随喜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方便菩萨亦愿施者受者不离一切智心。假令受者是二乘人,亦愿不离一切智心。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见十方世界中无主花树及种种香,合集愿以供养诸佛。若见十方世界中有主花香若香若叶,风所吹者一切合集,愿以供养十方诸佛。以是善根若自为若为一切众生具一切智心。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无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见十方世界众生受诸乐报,见已作如是念:‘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乐。’若见十方世界众生受诸苦报,为诸众生忏悔诸罪作是大庄严:‘如是众生所受苦恼,我悉代受令彼得乐。以是善根愿成一切智,除一切众生苦恼。’以是因缘故,毕竟不受一切诸苦纯受诸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礼一佛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作是念:‘一切如来同一法界,一法身,一戒、一定、一慧、一解脱、一解脱知见。’作是念已,当知若礼一佛,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是礼拜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一切诸佛。若供养一佛,即是供养十方诸佛。如是供养十方佛已。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钝根者不应自轻,乃至若能通利一四句偈,作是念:‘若解一四句偈义,即知一切佛法。一切佛法皆摄在此一偈义中。’如是通达已心不懈怠,若至诸国城邑聚落,以慈悲心广为人说,不求利养名闻赞叹,作如是愿:‘此四句偈愿令他闻。以是善根因缘方便,愿已令一切众生多闻皆如阿难,及得如来辩。’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生贫穷家,是菩萨乃至乞食,若得一抟食用施僧。若施一人不以为愧,应作是念:‘如佛所说,心增广大胜以财施。我财施虽少,以一切智心,愿是善根成一切智,令诸众生悉得宝手犹如如来。’以是缘故,具足施戒禅定福处。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若见声闻缘觉多得利养尊重赞叹,是菩萨自以二缘慰喻其心。何等为二?所谓因菩萨故有诸如来,因如来故有声闻缘觉。如是思惟:‘二乘之人虽得利养,我犹胜彼。彼所食者是我父物,云何于中而生希望?’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行施之时具六波罗蜜。何等为六?善男子!菩萨行方便时,若见乞儿除悭惜心,具足大施,是名檀波罗蜜。自持禁戒施持戒者,见破戒人劝令持戒,劝持戒已然后给施,是名尸波罗蜜。自除瞋恚行于慈愍,心无秽浊利益众生等心而施,是名羼提波罗蜜。若施饮食汤药,即时具足身心精进,去来进止屈伸俯仰,是名毗梨耶波罗蜜。若行施已其心得定,欢喜悦预专念不乱,是名禅波罗蜜。如是施已分别诸法,施者是谁?谁为受者?谁受报者?如是观已无有一法名为施者、若受施人及受报者,是名般若波罗蜜。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具六波罗蜜。”

  尔时智胜菩萨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即于施时以此施故摄一切佛法及诸众生。”

  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如汝所说。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以方便力故虽行少施,所得福德无量无边阿僧祇。”

  佛复告智胜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虽至不退转地,亦以方便而行于施,是名菩萨行于方便。善男子!有时恶知识教菩萨言:‘汝何用久处生死?可于此身早入涅槃。’菩萨知已即应离之。‘我如是大庄严教化一切众生,是人为我作诸留难。若我不在生死中者,何能教化无量众生?’”

  智胜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以妄想故犯四重罪。”

  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若出家菩萨以妄想故犯四重罪,行方便菩萨能尽除灭。我今亦说无有犯罪及受报者。”

  智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犯罪?”

  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菩萨虽行解脱戒,于百千劫中啖果食草,能忍众生善恶之语。若与声闻缘觉共思惟法,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犯于重罪。善男子!如声闻人犯于重禁,非即此身得入涅槃。善男子!菩萨如是不除声闻缘觉共思惟法,不舍不悔者,终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得佛法,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入舍卫城次第乞食,见众尊王菩萨与一女人同一床坐。”

  阿难说是语已,即时大地六种震动。众尊王菩萨于大众中,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语阿难言:“尊者!何有犯罪能住空耶?阿难!可以此事问于世尊,云何罪法?云何非罪?”

  尔时阿难忧愁向佛,右膝着地手执佛足:“世尊!我今悔过。如是大龙,我说犯罪。如是菩萨,我求其过。世尊!我今悔过,唯愿听许。”

  佛告阿难:“汝不应于大乘大士求觅其罪。阿难!汝声闻人,于障处行寂灭定,无有留难断一切结。阿难!行方便菩萨如是成就一切智心,虽在中宫婇女共相娱乐,不起魔事及诸留难,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阿难!行方便菩萨无有受如是众生不以三宝劝化,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若学大乘善男子善女人不离一切智心,若见可意五欲,即便在中共相娱乐。阿难!汝应作是念:‘如此菩萨即是能成如来根本。’”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谛听。以何缘故,众尊王菩萨摩诃萨与此女人同一床坐?阿难!彼女人者曾于过去五百世中,为众尊王菩萨作妇。彼女人本习气故,见众尊王菩萨心生爱着系缚不舍。此众尊王菩萨威德端正持戒力故,见已欢喜踊跃在一独处生如是心:‘若众尊王菩萨能与我共一床坐者,我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尔时众尊王菩萨知彼女人心之所念,如是知已即于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至彼女家即入其舍。寻时思惟如是法门:‘若内地大、若外地大,是一地大。以地大心执女人手共一床坐,众尊王菩萨即于坐上而说偈言:

“‘如来不赞叹,  凡夫所行欲;
  离欲及贪爱,  乃成天人师。’”

  佛告阿难:“时彼女人闻此偈已,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即从坐起向众尊王菩萨接足敬礼,说是偈言:

“‘我不贪爱欲,  贪欲佛所呵。
  离欲及贪爱,  乃成天人师。’

  “说是偈已作如是言:‘我先所生恶欲之心,今当悔过。’即生善欲发菩提心,愿欲利益一切众生。”

  佛告阿难:“尔时众尊王菩萨劝彼女人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即从坐去。阿难!汝观是女人专心福报。我今以正遍知记彼女人,于此命终得转女身当成男子。于将来世九十九劫,供养百千无量阿僧祇诸佛,具足一切佛法,得成为佛,号无垢烦恼如来、应供、正遍知。彼佛成道已,当是世时无有一人起不善心。阿难当知,行方便菩萨所摄眷属,终不堕三恶道。”

  尔时众尊王菩萨从空中下,顶礼佛足。礼已白佛言:“世尊!菩萨行于方便,若为一人起大悲心合集善法,若似犯罪、若实犯罪,于百千劫堕大地狱。世尊!此菩萨堪受诸恶及地狱苦,以此善根愿不舍一人。”

  尔时世尊赞众尊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菩萨成就如是悲心,虽受五欲不犯重罪,离于诸罪及远一切堕恶道业。善男子!我念过去阿僧祇劫复过是数,时有梵志名曰树提,于四十二亿岁在空林中常修梵行。彼时梵志过是岁已,从林中出入极乐城,入彼城已见有一女。彼时女人见此梵志仪容端严,即起欲心,寻趣梵志以手执足,即时躄地。善男子!尔时梵志告女人曰:‘姊何所求?’女曰:‘我求梵志。’梵志言:‘姊!我不行欲。’女曰:‘若不从我,我今当死。’善男子!尔时树提梵志如是思惟:‘此非我法亦非我时。我于四十二亿岁修净梵行,云何于今而当毁坏?’彼时梵志强自顿抴得离七步,离七步已生哀愍心,如是思惟:‘我虽犯戒堕于恶道,我能堪忍地狱之苦。我今不忍见是女人受此苦恼,不令是人以我致死。’善男子!尔时梵志又如是思惟已,还至女所,以右手捉作如是言:‘姊起,恣汝所欲。’善男子!尔时梵志于十二年中共为家室,过十二年已寻复出家,即时还具四无量心,具已命终生梵天中。善男子!汝勿有疑。尔时梵志即我身是,彼女人者今瞿夷是。善男子!我于尔时为彼女欲暂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善男子!汝如是观,若余众生由爱欲故堕于地狱,行方便菩萨由生梵天。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

  佛复告智胜菩萨:“善男子!若舍利弗、大目犍连等行方便者,不令瞿伽离堕于地狱。何以故?善男子!我念过去世鸠留孙佛时,有一比丘名曰无垢,在空林野止住窟中。去窟不远有五仙人。当尔之时卒起大云而降大雨,时有贫女道遇暴雨寒裸恐怖,即入无垢所住窟中。时雨既止,无垢比丘共此女人从窟而出。时五仙人见此事已心生荒秽,各相谓言:‘无垢比丘心怀奸谄作不净行。’时无垢比丘知彼仙人心之所念,即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时五仙人见无垢比丘上升虚空,见已复相谓言:‘我等所见书记经论,若人作不净行,不能如是飞升虚空;若修净行则能如是。’彼时仙人即向无垢五体投地合掌悔过,不敢覆藏。”

  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尔时无垢比丘若不作如是方便飞升虚空者,此五仙人即此生身入于地狱。善男子,尔时比丘岂异人乎?即弥勒菩萨是。善男子!汝今当知,舍利弗、目犍连若作如是方便飞升虚空者,瞿伽离比丘不堕地狱。善男子!汝今当知,如诸菩萨摩诃萨所行方便,声闻缘觉之所无有。善男子!譬如淫女善知六十四态,为财宝故媚言诱他诈许舍身,所重之物无所匮惜,后得彼物。得彼物已,驱逐令去不生悔心。善男子!行方便菩萨能知随宜行于方便,如是教化一切众生,随其所欲而为现身,于所须物心无吝惜,乃至舍身为众生故,爱乐善根不求果报。知诸众生作善根已心无退转,即于尔时心生舍离,所现五欲永无恋着。善男子!譬如黑蜂在畜生中,于一切花虽经香味,而于其中无依止想无所爱着,于花叶茎香不持而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亦得如是,为化众生处于五欲见法无常,不以常想而起于爱,又不自害亦不害他。善男子!如小种子虽生于牙,然其本色无所亏损不生异物。善男子,如是空、无相、无作、无我智慧种子,菩萨虽有烦恼于五欲娱乐,不生三恶道牙,不损善根之色亦不退转。善男子!譬如鱼师以食涂网投之深渊,既满所求即寻牵出。善男子!行方便菩萨亦复如是,以空、无相、无作、无我智慧勋修其心结以为网,一切智心以为涂食,虽投五欲污泥之中,如其所愿牵出欲界,命终之后生于梵世。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咒术,为官所执被五系缚,此人自以咒术力故即断五缚随愿而去。善男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虽处五欲共相娱乐,为化众生如其所求,以一切智咒断五欲缚生于梵世。善男子!譬如士夫善知战法,藏一利刀卫送行人。而彼众中无有一人能知此人密怀奇谋而反轻之,更生怜愍无敬重心,各相谓言:‘彼人既无器仗亦无伴党,此非健士复无势力,自身不救何能济人?此若坏贼无有是处。彼人必当受诸困厄。’时彼士夫遂至空泽,群贼俱发。尔时士夫牢自庄严,寻时即出所藏之刀,始一掷刀群贼丧命,诸贼既坏复还藏刀。善男子!行方便菩萨善藏智刀,而以方便处于五欲共相娱乐,为化众生。声闻见此方便菩萨处于五欲共相娱乐,不知方便故生浊心,或复怜愍谓为放逸:‘如是之人尚不自度,况能救度一切众生?若能坏魔无有是处。’尔时菩萨善用方便智慧之刀,如其所求断诸烦恼尽令摧灭,以智慧刀至净佛土,无诸女人乃至无有一念欲想。”

  尔时有菩萨名曰爱作,入舍卫城次第乞食,渐渐遂至一长者家。长者有女名曰德增,住高楼上。彼时女人闻菩萨声,寻持食出向爱作菩萨。女见菩萨取其形容相好音声,欲心即起为欲所烧,即时命终骨节解散。爱作菩萨见德增女,亦起恶觉淫欲之心。于时爱作菩萨即自思惟:“云何彼法?法者为着。云何彼眼?何者此眼?眼性非知,但是肉团,不爱不知、不思不觉、无所分别、其性本空。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薄皮厚皮、血肉脂肪、发毛爪齿、骨髓筋脉,从足至顶如是观已,若内若外无有一法而可爱着、若瞋若痴。于一切法如实观,即离欲心得无生忍。得无生忍已,其心欢喜踊跃无量,即升虚空高一多罗树,绕舍卫城七匝。

  尔时世尊见爱作菩萨飞腾虚空,犹如鹅王无所挂碍。佛见是已告阿难言:“阿难!汝见爱作菩萨飞腾虚空,犹如鹅王无所碍不?”

  阿难言:“唯然已见。”

  佛告阿难:“是爱作菩萨因起欲心推求诸法,即坏魔众当转法轮。”

  时德增女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转于女身得成男子,自然处于七宝宫殿,纵广正等十二由旬,有万四千诸天婇女以为侍卫。是德增天子得识宿命推先业行:“以何业缘而来生此?”如是思惟已,见舍卫城中作长者女,因见爱作菩萨生淫欲心,欲心炽盛即身命终,便转女身得成男子。“我以是事得无量神力。”尔时德增天子如是思惟:“因起淫欲得如是报。今我于爱作菩萨心甚清净礼敬供养。我今若住先受五欲,此非我宜。”如是思惟已,当诣如来并欲见于爱作菩萨礼敬供养。时德增天子与其眷属,持天花香涂香末香,即于初夜来至佛所,自以光明普照祇洹,入觐世尊及见爱作,即以天花末香涂香供养于佛,顶礼佛足及爱作菩萨、一切大众,右绕三匝,合掌向佛即说偈言:

 “天人之尊,  不可思议,  菩萨所行,
  亦不可议。  如来之法,  不可思议,
  大名称者,  亦不可议。  我昔舍卫,
  曾为童女,  在长者家,  名曰德增。
  其年幼少,  颜貌端正,  父母爱念,
  为作遮护。  如来世尊,  无有轻戏,
  有子爱作,  有大威德。  入舍卫城,
  而行乞食,  渐到我父,  所止之舍。
  我时闻其,  好妙音声,  心大欢喜,
  即持食出。  寻时向于,  行大心者,
  如来之子,  爱作菩萨。  见菩萨时,
  已在我心,  观其净妙,  心生染欲。
  我若不得,  内心所愿,  便当即时,
  身命殒没。  我于尔时,  口不能言,
  手所持食,  不能与之。  内心怀热,
  而发淫欲,  是时身热,  寻便命终。
  我时命终,  经一念顷,  寻得上生,
  三十三天。  离于最下,  女人之身,
  得成男子,  为人所赞。  胜妙宫殿,
  自然而出,  种种妙宝,  人之所珍。
  具足一万,  四千婇女,  如是眷属,
  是我所有。  我以此缘,  寻观宿命,
  而自思惟,  即知往因。  因发欲心,
  得如是报,  我以染心,  视于爱作,
  由见菩萨,  得喜光明。  我身所出,
  光明之焰,  因彼业缘,  得如是报。
  我终不愿,  求于二乘,  所愿之处,
  唯佛知之。  淫欲之心,  得报尚尔,
  何况能作,  善心供养。  如我于今,
  向于世尊,  发如是愿,  求一切智。
  假使所行,  劫如恒沙,  终不退转,
  于佛智慧。  遇善知识,  爱作菩萨,
  今我当以。  真法供养,  若余供养,
  非为供养,  唯发菩提,  是真供养。
  行于菩提,  最胜最尊。  更不以欲,
  视诸女人,  我愿如是,  离于女身。
  向诸佛说,  四无所畏,  我之父母,
  寻晓见我,  身坏碎烂,  悲号啼哭。
  父母谓之,  比丘所为,  称怨啼哭,
  呵骂比丘。”  佛之神力,  令彼天子,
  至父母所,  呵责谏喻:  “于此比丘,
  勿生瞋恚,  莫于长夜,  受诸苦恼。
  德增女人,  先命终已,  即得上生,
  三十三天。  离于女身,  得成男子,
  为天人身,  光明远照。  父母今当,
  诣世尊所,  先不善心,  今应悔过。
  若除如来,  诸佛世尊,  更无有人,
  可归依者。”  以无畏心,  劝喻父母,
  即时父母,  得闻佛名。  寻共和合,
  至于释迦,  牟尼佛所。  至佛所已,
  头顶敬礼,  二足之尊。  “今者悔过,
  本瞋恚心;  恭敬尊重,  人中之尊。
  今者应问,  如来自知。  云何供养,
  佛法及僧?  云何修习,  行于善行?
  如是所问,  愿为说之,  若得闻已,
  专心修行。”  佛知父母,  其心决定,
  天人之师,  说如是言:  “若欲供养,
  一切诸佛,  专心坚固,  发菩提心。”
  德增父母,  及诸眷属,  其数具足,
  满五百人。  闻天人师,  如是之言,
  发菩提心,  而作大愿。  尔时佛告,
  贤者阿难:  “汝今善听,  我之所说。
  菩萨所行,  不可思议,  无上智慧,
  及以方便。  爱作菩萨,  数数发愿,
  女人见我,  若发欲心,  寻时得离,
  于女人身,  得成男子,  为人所尊。
  阿难汝观,  德力如是,  若犯非法,
  应堕恶道。  健士行之,  得坏魔众,
  令彼生天,  得为天人。  今此天子,
  供养于我,  其心恭敬,  正向菩提。
  彼当供养,  无量世尊,  来世成佛,
  号曰善见。  此五百人,  向菩提者,
  亦当作佛,  为天人师。  佛有是德,
  谁不供养?  是处深信,  得无量乐。
  非一女人、  非二非三,  无量百千,
  那由他亿,  见于爱作,  发淫欲心,
  寻即命终,  得为男子。  大医药王,
  有大名称,  如是菩萨,  谁不尊敬?
  虽生欲心,  更得快乐,  况于菩萨,
  生恭敬心。”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