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85 渐备一切智德经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玄妙住品第七

  金刚藏曰:“惟佛子!菩萨大士,以能净治第六道地,具足安住,入第七地行善权智,则有十事修玄妙道。何谓为十?谓行空事无相无愿,所遵真谛,成就忍力,愍伤慈哀,念于众生,奉行佛法,乐供如来,笃信无违,心抱慧门,常顺空义,积累功德,无穷之福。解三界虚,在于三世,劝化群黎,永以消秽。所由恬怕,除一切尘炽然之炎,欲消众生一切贪淫瞋恚愚痴,晓诸所有,如幻如化,如梦影响,野马水中之月,而无有二。罪福之事,终不腐朽,意念国土,犹如虚空,开导众生,庄严国土,法身清净。坏来至义,得入一切诸佛名号,具悉色身诸相种好而自庄严,行无所著,离于音响,信如来声,本寂清净,解群黎音,导利庄严,一时之间觉了三世,入于诸佛世尊之业。又能普入若干时劫,分别诸数,剖判众生志性所行,是为十事。修殊特道,从六道地,至于十住,名曰玄妙。

  “是菩萨大士,当勤修学善权方便智度无极,因便得入第七道地住第七地,劝化无数众生之类,以用诸佛无限之法,教授无量众生之恼,入不可计诸佛世界。严净无数诸佛国土,入不可议若干品藏经典之教,入不可计诸佛正觉圣慧道业,下入无量不可计劫,入不可计诸佛所行去来今世,劝不可计众生之类,令入笃信殊特之行,入不可计诸佛色身现若干形,解不可计众生根性,入不可计诸佛所宣音声言教可悦一切,入不可计众生所思若干心行,入不可计诸佛大圣导利慧堂,入不可计诸佛应时化利声闻所归笃信,乐不可计诸佛所宣好入导教,尊习开化不可计数缘觉之众使得成就,入不可计诸佛至圣深要之慧所演道门,入不可计诸菩萨众开士之行,班宣诸佛不可称计大乘之业,所布导慧斯等自谓是不可计,乃逮佛名诸平等觉玄妙之地,所行殊特,不可称限,乃至若干无央数劫亿百千垓,乃能积累如是佛法,自谓我等建立此道,不贪财业,无想不想,具足众行,如斯谛观,缘神通慧,常行精进,入于道行,善权智慧,善住圣道,所行无动,一时闲静,奉行道教,未曾懈废,自恣所欲。其行如是,巍巍之业,坐起经行,卧寐言谈,默然无盖,常立威仪,不忘一切,不离若斯念道之行。彼发意顷心一念间,备积菩萨十度无极,普累功勋。所以者何?菩萨大士,奉修如是所在发心,兴无极哀以为元首,合聚佛法,劝如来慧,以是德本,施于众生。习于佛道,是施度无极;烧灭众尘,是戒度无极;若能愍慈无尽之慧,知众生无,是忍度无极;若能勤行众德之本,习念救济一切众生,行是方便,是为进度无极;其不舍道向一切智,是禅度无极;若了本净自然之行,无所生门,逮得法忍,是智度无极;若能导利,无量圣慧,益于十方,是权方便所度无极;若能修行极上妙智,宣于道业,是为誓愿而度无极;降除一切诸外异学,伏魔兵众,是为势力而度无极;审如至诚,越一切法,发悲义行,是为慧度无极。以是具足斯十度无极,辄能宣备四恩之业,具悉三十七道品之法,至三脱门,常平等心,一念之顷,渐备普备,成立如是。”

  有一菩萨,名曰解脱月致究畅,时问金刚藏大士:“菩萨之行,以何等业,一切具足第七道地?欲悉能备成菩萨道,必当学进至十住乎?”

  答曰:“佛子!一切菩萨,菩萨行道,皆当具足十住道地,因是济脱,何况于斯七住菩萨。所以者何?又是佛子菩萨道地行以具足,入神通慧,普能具足一切道品,亦复成就一切十住。具足十住勉力解脱,从一发意,备斯七住。所以者何?是为佛子菩萨道住具足诸行备慧神通。又有佛子从初发意,始第一住,一切誓愿,渐以亲近具足道品,心好第二,次至第三弘要之业,逮法光曜第四道地顺从之业,第五光明随俗之行,入于第六深妙之法,劝立一切诸佛之法。所以者何?若有菩萨成就七住,入神通慧,辄在八住,具足究畅无家业地,犹如佛子有二世界,一者瑕疵,二者清净,本际平坦,一等清净,所度一等,其两界间,不可越度,以大神通,至力愿力,乃可越矣。如是佛子!菩萨当以至勤清净开士之行,乃能究畅,不以轻懈,唯以弘誓善权智慧神通之力,乃能普备。”

  又问:“云何在第七住,宁复亲慕尘劳行乎?诸菩萨业,当以何察?”

  答曰:“佛子!从始发意,住菩萨地,乃至十住,咸悉消除一切尘劳祸福之业,劝助道元,当作是观。犹如佛子别知同道,义无所越度,故名曰七。犹如佛子转轮圣王,乘大宝象,游四天下,晓了是非,与诸贫穷苦恼之患,尘劳杂居,解众杂垢,不为瑕秽所见污染,亦无所犯,成人威德,舍人间性,生于梵天,升梵天宫,睹见千界,住在梵天,显现光耀,不入人间。如是佛子!从初发意,在菩萨住,乘度无极,皆知一切众生之行,不为尘秽之所污染,升奉道堂,亦无所犯,乃名曰七。假使能弃一切诸行,因从第七,至第八住,亦承清净菩萨之乘,悉了一切众生之行,不着尘劳,瑕秽不染,永无所犯,辄得超度,入玄妙法。是故佛子!菩萨若逮此第七住,若在淫种,越一切欲,住在彼欲,行清净法,不当谓之有尘无尘,虽习在欲,则无尘劳,愿如来慧,未具所愿,不当谓之离尘劳也。住此地已,志性清净,身行清白,究竟鲜洁,口所言辞,心所念行,本末清净,其心一切所可念事,皆度众生,咨嗟诽谤如来至真,有形无形,诸平等觉,所可言教,皆悉顺从,未曾违之。无复慕乐世俗所有工匠异术,犹如第五住菩萨道,不好世间,普为师友,多所悦可,一切所好,至未曾有,乐至真法,住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来、至真、等正觉及第八住菩萨道行,无等侣,志性所行,常怀仁和,其意所乘,以恒进定,及与神通三脱之门,皆修专精,奉行道门,无所希望,尚未成就第八菩萨道地。住斯地已,一切发意,遵承权慧咸以具足,遂修道品,以得菩萨普具足业七住道地,逮成开士善择三昧正受,次名善念义定,意胜定,分别义定,审宣法定,善住本定,慧通门定,修法诫定,若干义藏定,生死无为定门。菩萨逮此三昧正受,如是备悉百万定意,道地清净,因其正受,以斯定意,逮净权慧,又入大哀无穷之力,过声闻地,越缘觉地,近行慧门,以住此定,持顺无量身行之业,进诵瑞应,口言心念,亦不可限。见谛清净,光明巍巍,无所从生法忍。”

  又问:“其初发意,得第一住,其身口意,不普越度声闻缘觉乎?”

  答曰:“以故勤修弘广之心,行至七住,乃能逮成自在己行,而无等侣,犹如有人,生于王家,乃为王子,有殊异德,为诸群臣所见奉敬,不以自己而放恣行。假使长大,承己身力,超诸臣下所论国位。菩萨如是,这初发意,过诸声闻缘觉之地,心性柔和,宽弘无极,是为菩萨七住之地。己慧自在,入七住菩萨,甚为深也,亦寂然也,至无行也,身口心也,逮得道业,不复重进更求义也,何所望舍,不望不舍,乃为大道也。”

  又问:“佛子!何谓菩萨所住道地也?乃至菩萨寂灭成就正真之行?”

  答曰:“已逮六住,能行斯法,乃致菩萨七住道地,一时发心,心数数念,辄致寂灭成就正行,不当谓之证于灭尽,以是之故,身口心行,不可思议,从其所作,此之谓也。若有菩萨,游于本际,而不取证,犹如佛子。时彼丈夫乘大舟船,入于大海,将船之师,工有方便,知水之宜,既行大海,不遭水难。如是佛子!菩萨立行,逮第七住,乘度无极道法之船,游行本际,而不取证,以逮如是圣慧势力,承三昧力,成就诸行,解觉道意,以大善权智慧之力,现生死门,游辄灭度,心性自然,已现其身,与眷属俱,往来围绕,在愦闹中,而常专精,逮致寂定。本愿之故,生在三界,不为世俗之所污染,出入进退,寂寞惔怕,善权光明,靡所不耀。无所燋然,逮致佛慧,退舍声闻缘觉之地,获佛藏界。现在魔界,已过四魔,游在其部,行度魔事,现在异学,一切诸邪,九十六种,六十二见,开化外异,令舍邪学,不违佛道。现在一切世间俗业,以等导利,度世之法,示在一切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人与非人,释梵四天王,随其习俗,庄严居服,清净好妙,其心不舍法乐之娱,斯慧如是,具足究畅菩萨道地,住于深远,难逮巍巍玄迥之法,如是供养,无量不可计数百千亿垓诸佛大圣,贡上衣食床卧之具,病瘦医药,所用为安,归命稽首斯等如来,奉受诸佛之道化,过众声闻缘觉法,独步无侣所问以时。

  “又彼菩萨,用摄众生,法忍清净,遂转显耀,其善德本,无央数亿百千垓劫,乃复益茂,清净赫盛,犹如佛子。而有琦珍,于众宝中,光独明照,巍巍无侣。如是佛子!菩萨住斯妙法难逮开士道业,以是德本,逮成善权智度无极,遂更名显成无上道。声闻缘觉,所不能逮,犹如佛子日之弘光,月之台宫,光明所照,普遍天下,皆使丰熟,亦能干燥污泥之地,日月之光,亦无蔽碍,莫不能通利。如是佛子,菩萨住斯玄妙难逮开士道业,其功德本无能逮者,德转巍巍,皆化一切声闻缘觉,令怀羞耻,除众尘劳,使性清净,是为佛子菩萨大士玄妙难逮第七道住。菩萨大士,若成七住,益得自在,若为天王,以随时慧,诸所兴立,行精进业,若行布施,爱敬仁慈,有所劝利,等惠利义,心常念佛,未曾忘舍,乃至普慧,一智慜智,心初不念何时不逮成佛最正觉,处众生中,而最圣尊,导利众生,示一切智。发心之顷,如是比像,精进超绝,一时须臾,逮致百千亿兆垓三昧正受,睹诸菩萨,亿百千垓眷属围绕,以斯誓力,承于菩萨,所显殊特,因显神变,莫能称计,以若干亿百千垓劫,所修德义不可限量。”

  时金刚藏说是法已,重欲散义,即说偈曰:

 “玄妙之圣慧,  顺第一句义;
  心了第六住,  谨顺己身行。
  勤修于道教,  应善权智慧;
  辄善逮入尊,  第七之道地。
  遵空无相愿,  志行慈愍哀;
  若奉行供养,  诸佛之道法。
  晓知众圣慧,  于德力无厌;
  由是行之故,  入第七道地。
  而在于三界,  大乱中寂静;
  消灭诸群黎,  寂凝尘劳炎。
  如影照幻化,  在梦因行法;
  以入第七住,  显示愍伤业。
  严净佛土空,  世性无有想;
  备悉最胜相,  舍于动摇法。
  以致妙音响,  除众生瑕秽;
  思惟慧本空,  最胜等导利。
  以修行此法,  逮致斯显明;
  通在殊胜地,  为众生所乐。
  已住于是地,  众生行无量;
  选观安住法,  数察不可限。
  若干无数国,  众念想各异;
  志性怀笃信,  心行若干品。
  宣布三乘教,  导利等无量;
  吾等皆当进,  诵读化斯党。
  如是等慧心,  逮致殊妙道;
  威仪有四事,  遵善权智慧。
  心念一切顷,  逮获道功勋;
  则能具足此,  十度无极业。
  若以发意念,  是施劝众生;
  戒灭众尘劳,  忍无所思念。
  精进勤遵修,  转上增行业;
  道不可动摇,  慧功德立意。
  无所从生忍,  离垢慧圣尊;
  愿劝助善权,  永无复狐疑。
  周旋有势力,  以圣明普济;
  道功勋如是,  一切随时授。
  先行如是着,  名显以具足;
  拔去心之垢,  断绝斗讼源。
  等四等奉道,  造立第五业;
  无起不分别,  乃长成第六。
  是逮第七住,  彼成时功勋;
  能遵若干行,  誓愿不可计。
  用何等之故,  受此圣慧业;
  因逮第八住,  一切悉清净。
  玄微行难逮,  慧无无央数;
  犹入第二国,  超越于中间。
  修行七住法,  无著如锭燎;
  若住于道义,  勇猛越一切。
  得入第八住,  前乃圣慧地;
  以越心念境,  住在慧之业。
  在梵天常观,  不倚世民间;
  贤圣行如是,  无著犹莲华。
  住是若干品,  越度众尘劳;
  此无尘劳行,  亦无所尽灭。
  如是至道住,  无尘劳秽行;
  最胜幻无本,  以慧消灭瑕。
  于世若干品,  工匠所修业;
  明达是一切,  化住世尊教。
  一心为神通,  咨受奉行力;
  遵御若干品,  增进三品定。
  超越诸声闻,  缘觉行如是;
  其住第七业,  修菩萨之行。
  住本心性行,  致此真慧明;
  成就诸圣子,  犹长养道力。
  遂增精勤行,  得入深微妙;
  心归趣灭尽,  亦不造取证。
  犹如入大海,  而住舟船前;
  观见一切水,  不增亦不减。
  若能勤受行,  殊胜权智慧;
  一切众生类,  不能限德藏。
  供养亿载佛,  益更净道业;
  犹若干璎珞,  无央数珍宝。
  贤明住此行,  殊胜智慧光;
  消竭爱欲源,  亦如月盛耀。
  已入住此地,  自在为圣王;
  造修最道义,  宣布慧果实。
  而发意之顷,  强治精进力;
  见佛诸佛千,  亿百之垓数。
  善修顺己身,  普见诸十方;
  加增在至愿,  功勋尊无限。
  普世难可了,  自由行道缘;
  是为第七住,  严净善权慧。”

  诸菩萨众位尊,神妙巍巍,无量天龙,无数人民,闻其所说,莫不欢喜,供养安住华香幢幡,杂成捣香,珍宝衣服,伫立众盖不可称载;雨诸璎珞,诸天在上,宣扬妙声柔软之音,自然演畅美柔和声,以奉众祐及诸佛子:“咨嗟能仁世尊无量,皆见至圣人中之上,睹佛境界,愍伤众生,其音若雨,布大雷响,伎乐箫成,演若干声,诸佛无限亿百千垓,帝王国土,亦如恒沙,供养诸佛。刹土无侣,最为豪富,威力能化,入一毛孔。诸佛班宣离垢无穷之法,如演一毛,岂复难乎!国土处所,及四方域,若干种品,泉源大海,亿载铁围及须弥山,皆自然现,无所逼迮,悉入毛孔,在中自恣。地狱饿鬼,及与畜生,诸天人民,鬼神众魅,阿须伦,罪福各异,俱来会在诸佛境界,游一切国在诸郡县,自然成现尊妙法轮,讲说柔软,安住音响,众生心念,如所修行;群黎若干,其身各异,众祐国土,群黎有身,所在成体,生天人间,各各别异,一切如佛所宣法教,消除微想众垢之秽,兴怀道念,广大佛土,诸佛神足,如是变异,一切世人,称不能畅,诸佛如是道慧无穷。磬畅柔和微妙之音,时来众会,寂然欢喜,咸共观敬,最殊特圣,以智众会,寂寞静思,犹如月蚀,其光还复,唯复欲闻第八住也,愿时演之,行者所入。”◎

  ◎渐备经不动住品第八

  金刚藏曰:“唯听佛子!菩萨大士,若能畅成第七住,以慕谛志求清净之业善权智慧,谨顺众行,乐在所施,无极弘誓,依承如来所建立旨,蒙宿德本,逮得势力,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思念正觉,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志性仁和,念其清净,功德圣慧,威势转上,兴大悲哀,愍众生界,不舍法乐,通入无量一切诸法,至无所生,而无有相,不有合成,不失慧明,无所究畅,亦无所灭,然无所有,等入元本,转上得度,普除一切心念识想,等摄志性本净惶慌,因是超越,应时逮得无所从生法忍,此之谓也。菩萨以逮如是法忍,这得是住菩萨地,不可倾动,获致菩萨,深要之行难知玄妙,无能坏者,消一切想,皆摄众念,而究竟矣。无量无侣,一切声闻缘觉之众,永不能逮其寂寞事,以淳淑矣。自然现哉,犹如佛子神足比丘,所念自在,稍渐进前,乃至寂灭三昧正受,悉除一切所欲妄想。菩萨如是,适逮此住,舍众俗业,致无业财至真之法,离身、口、意之所习乐,住于寂寞,犹如佛子假使在梦,逮大功德即自知之,因在于彼大精进力,普以越度,逮则解觉,彼修方便,夙夜思念,以除好乐。如是佛子!菩萨大士,无极精进,适逮此已,住菩萨地,如是不动,远一切业,稍习诸宜,于行无二。又等修行,无所亲近,犹如佛子,若生梵天,住于梵宫,不着欲行,亦无尘劳。菩萨如是,住此道地,其心普游诸所习行,虽在是行,不以是行有所染污,彼意晓了所在作行。菩萨之行,在泥洹行,不以为行,何况俗行。菩萨大士,以入是地本愿力故,至如来觉无极大圣,是法典门,道如来法,造立圣慧,如是辞曰:‘善哉,善哉!族姓子!是诸正士第一法忍,归于佛法。又族姓子!佛十种力,四无所畏,佛法尊位,仁则未有,以是勤行,慕求精进,慎莫违失。是道忍门,为众生故,而尊修行。又族姓子!仁宁逮此,若斯寂行,而愚凡夫,失不寂静,习在无数尘劳之行,为若干想之所危害。又族姓子!众生设忆念本宿愿,哀念在冥,故为求道,奉行静寞不可思议圣慧道门,终不懈废。又族姓子!是诸法本,从法发来,兴成如来,以立如来,住在法界,如来至真,不别行是,一切声闻及与缘觉,不能逮至斯不相法。又族姓子!且观我身不可称限慧莫能论,土不可量,明不可量,道场不可量,音响清净亦不可量,以是之故,仁慈所行,因显发业。又族姓子!所可定言,光明之谓,云一切法,无所想念,乃为光明。诸族姓子,法明若斯,如来所行,行无边际,眷属无底,斯等所入,从发行来,巍巍如是。又族姓子!仁且观此十方无量诸佛国土众生无限,分别经典而不可计,普入一切,言行相应。如是佛子,佛天中天,菩萨行是,如斯比类,不可限量导利道门,用开化众,若有菩萨,分别解说无量圣慧,具足成就导众之业。诸佛子等!吾嘱累汝,假使诸佛,化此菩萨,入众生中导利道门,由是之故,致于灭度众生之事,自然舒畅。’

  “诸佛世尊,劝化于斯,诸菩萨法,无量慧业,乃令一时,所导利众,因其圣业,以为元首。从初发意,计七住竟,合集方便,由此功勋,百倍千倍,万倍巨亿万倍,终不与等,无以为喻。所以者何?以是宿命,一身导众,致导利业,逮得此住,诱进平等诸菩萨行,分别身事,行力成就,宣畅布散无量音声正法之教,修慧无量,导利无量,所生之处,严净无量,诸佛国土,开化无量。又众生类,供养遵奉,无量诸佛,发觉无量。诸法道门,神通之力,不可限量,剖判开化众生厄难,广令无量。众会道场,所可游居,亦不可量。持身、口、意,积累菩萨一切要行,亦不可量。犹如佛子大舶舟船,欲入大海,安无放逸,庠序进前,致无量宝珍琦瑰异,适到大海,望风举帆,其风和顺,一日之中,超越大海,一切财宝所得利入无央数藏,皆为充满,用不可尽。菩萨如是,积成无极广大德本,合集大乘逮菩萨行道法慧海,一时须臾,致圣明财无极道宝,入一切智,前宿所积世俗财宝,不可比之,思惟计校百劫千劫,万劫无央数劫,不以为喻。又佛子!菩萨若立第八道地,遵大善权智度无极,宣布劝化,无财业义。若菩萨解奉一切智,遍知十方诸成佛土,亦复分别坏散佛土,若以睹知世界散坏,若世合成,用何因故世界散坏?以何缘故世界合成?悉能见知,地种少,地种多,地种有限,地种无量,悉别知之;水种火种风种,亦复如是。皆晓了知多少大小,有限无限,诸尘微妙,分别所在,诸尘限数,随时悉解,若干世界,有若干种,无限众尘微妙难了,普悉知别,若干品尘,自然合成,诸佛世界所有尘限,悉能知之。众生之数,国土形数,其身长短大小,悉能知之。地狱处所,?兽饿鬼性行,何因堕此,皆知所行多少。诸尘合数,阿须伦行,诸天所居,世人所处,悉能知之。合会教化,欲界合散,色界无色界合散,皆悉知之。少多大小,有限无限,而悉知之。游居三界取舍之义,开化众生,彼能成就。晓了众生诸身方便,诸身形像,所在之处,悉晓明之。所行生处,诸佛所游,如众生类,所生安居,身所积行,随其身行,而建立之。己身国土,随立己身,其意无尽,己身建立,无身之身,己身国身,罪福之身,乃须建立,罪福报身,建立己身,无尽身意,无身之身,己身无尽,众生类身,国土身,缘报应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圣慧身,法身,随时建立。显此诸身,悉解众生,罪福身,报应身,尘劳身,色身,无色身,国土身,多少大小,秽浊清净,广大无量,减损平正,导利平等,讲说报应,皆悉知之。罪福身行,所当获报,合散成别,亦复了之。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所行业,合散所归,而悉知之。如来圣体,成最正觉,所誓愿身,及灭度身,所建立身,色像相好,所庄严身,其行者身,可意身,自大身,谦恪身,功德身,圣慧身,报应身,谨慎行业圣慧之身,所归度脱,皆悉知之。法身平等无身之身,不可限量一切普入,有身无身靡不分别,一一畅解。其身以逮如是行业,致寿自在,心得由己用度所为,自恣无难,所行无拘,所生从己,本愿所致,笃信之故,神足之恩,蒙圣慧行,因法所将,而逮致此,以是菩萨十事自在。适得自在,成无量慧明不可思弘普之圣,圣无有侣,以入如是,究竟永在无所生身。转所习行,永无生故以转诸行,慧为元首习转身行,以慧为首转口习行,取要言之,智度无极,为大锭光,大哀为首。分别晓了善权方便,不弃至愿,为诸如来威神所立,不应休息,其慧以应一切众生,游于无际诸佛世界,宣义散结。

  “佛子!又省菩萨常修平等所逮道住,不可动摇,积累一切诸佛法典,身、口、意行转增进业,以获此住,其力志性,则辄坚住。皆以消除一切尘劳,心怀仁和,力势坚强,在于元首。恣化群生大哀之力,所可建立,用众生故无所望舍,益加建立大慈之力。将护一切众生之类,总持要力而得坚住,不舍众生,其誓愿力,而谛得住一切佛法。选择分别,善谛建立,神通之力住无限世,于诸行本,拥护一切,众生之类,坚住愿力,遵习一切菩萨道业,而无所舍。度无极力,其行坚住,合集一切诸佛经典,正住如来所建立力,成就正觉一切敏知。以入此行,如是力势,普现一切神变无穷,辄往生于一切所趣。”

  金刚藏曰:“是为佛子诸菩萨业住于慧地,而不可动,是谓无侣,亦复号曰不退转地。慧不回还,则谓难当,一切众生所不能逮,则童真地,为无所生为所生地,所愿自在为灭具地,无所造作究竟之地,积累真慧则无为地,善修志愿为建立地,度无所作为无财业,宿世所行,众苦消去,邪以降伏。如是佛子!菩萨大士,以入佛种承佛功勋威神远照,由归如来威仪至业佛境界门,常为如来之所建立,得入释梵四天王宫,金刚力士,常随侍后,逮致定力,其身无限,降伏色藏,散无量结,以皆永离。诸身行力,具威无极,大神通力,所行报应,而得自在。无限定意,受莂无量,自恣由己,而无所碍,如其淳淑,觉度众生,所示现义。以入是行,得入道场,无极大慧,以行大慧神通之业,常演大圣智慧光明,施与章句,无挂碍界。分别世界十方国土所宣章句,现一切业功勋之德,发心自在,而谛思惟,解去来今,回转一切众魔径路。下于圣慧,游入如来,州郡境界,无际国土,所处讲堂,奉菩萨行,其所诱进,无能退转,以故名曰入无动地。”

  金刚藏曰:“是故佛子!菩萨逮得无动转地,常在无际,见诸如来不可称限,未曾违远,彼行究竟,成三昧定,威力所入,见佛供养,奉事归命,终不忘舍。于一一劫中一一世界,所见讲堂,各现诸佛,咸各供养无央数亿百千垓佛。一切施安,稽首归命,以礼如来,晓了世界,以为元首,慕导道明启受法教,重复加增,逮佛灭度,行无等侣,巍巍超绝,与众殊异,咨受世界。讲问宣传,遵无央数亿百千垓所积德本,转进显耀。犹如,佛子!此阎浮利上明月珠,又其价直,一阎浮提,以用着颈,为无等伦,一切天下人民之众,所著璎珞,无能及者。如是佛子!菩萨住是不动转地,以此德本,成其大明,一切声闻及缘觉众,所不能逮。及于七住菩萨行业,菩萨以入此道地者,承无极慧,消除众生一切尘劳,剖判圣慧微妙道门,犹如佛子,主于梵天,所行慈心,遍大千界,其光普照。菩萨大士,亦复如是。住此菩萨无动转地,照耀百千诸佛刹土满中尘数,光明悉周无量佛国,照尽一切众生尘劳,稍渐灭除心之毒垢,是为佛子,菩萨住是不动转行所宣平正,菩萨功德第八道地。弘普咨嗟,诸劫无际,不可究竟,菩萨所住,因为梵天大梵天王,主千世界,声闻缘觉,菩萨所行,真正莫能逮者,而度无极,分别世界,修无等伦,闻所讲说,所兴因缘,方便之业,布施敬爱,利人等利,一切救济,常思念佛,未曾违舍,众行具足,至一切智。专惟大道,以何修行,为众生尊,一切殊特。将顺普圣,覆护十方,发意之顷,遵如是像。勤奉精进,一时须臾逮具足成十千世界百千刹土,满中诸尘三昧正受,及见十千百千三千世界满中尘数诸菩萨等,眷属围绕,从是发愿,菩萨力势所誓殊特,靡不感动,智慧明了,不可称计。如是思之,亿百千垓不可限载行无量劫,功勋无底,无以为喻。”

  时金刚藏菩萨大士,复欲重散分别此义,即说颂曰:

 “渐备七住地,  智净行善权;
  谛将护导业,  结立无极愿。
  积功而累德,  坚住人中上;
  志乐于圣慧,  辄入第八住。
  殖德大圣慧,  精进行慈愍;
  其心无限量,  意念犹虚空。
  闻法能晓了,  入大圣势力;
  忍力无所生,  寂寞顺微妙。
  所受无所起,  不生无有相;
  不灭无所坏,  亦无所究畅。
  处所为自然,  无本藏舍念;
  已离心意性,  其思等如空。
  斯忍以如是,  所行无放逸;
  行深要感动,  逮致惔怕行。
  众生无能解,  由闲居行业;
  执持心所想,  晓了众行念。
  其意立若斯,  心无有思想;
  如比丘消灭,  逮得无所著。
  心之所想念,  犹梦所见觉;
  若梵天具足,  欲界亦如是。
  安住本立愿,  数数而劝众;
  是为第一忍,  得致阿惟颜。
  我等慧玄迥,  势力意解法;
  彼则无我所,  精进勤修行。
  所可奉寂寞,  消一切爱网;
  灭于大然炽,  世俗尘劳火。
  自识本宿愿,  行愍哀众生;
  以慧利造立,  用度脱黎庶。
  常能尊此法,  住本无无想;
  佛解一切住,  越声闻缘觉。
  世间俗威势,  无及此十力;
  唯智无能限,  三世无挂碍。
  无等伦如是,  天人所奉敬;
  合集以导化,  行无数慧门。
  成就最胜法,  入无量彼岸;
  前世行佛道,  假使顺随时。
  如是致贤明,  逮入殊圣地;
  一时普周遍,  至于十方界。
  以致慧所归,  逮得诸神通;
  犹如大海水,  诸天华神器。
  心贪以永除,  得立慧道业;
  选择诸刹土,  住在晓分别。
  四种之境界,  离若干贪利;
  微细及粗犷,  等入识解义。
  一切三千界,  满中众尘数;
  分别众生本,  四大所生身。
  计数诸慕乐,  六趣限如是;
  解散慧境界,  不可称限量。
  慧剖判心意,  至于一切心;
  彼修己身行,  故将导众生。
  一切三千界,  周普若干色;
  彻见众品形,  然在无限世。
  犹如日周行,  在上虚空行;
  已斯殿舍进,  光明普照耀。
  御以本无慧,  在法界不动;
  黎庶性清净,  道明所遍照。
  如众生本性,  其身各所在;
  显现一切众,  照化天世间。
  己身得自在,  胜降无性行;
  示现安住身,  庄严诸相好。
  众生土如是,  从罪福受身;
  若干种圣性,  成法之慧体。
  虚无为身界,  受以平等业;
  现神足诸变,  消黎庶众秽。
  十力广自在,  因慧广无极;
  造圣逮慧明,  兴发愍顺哀。
  一切最胜教,  以法生道业;
  谨慎护三事,  无动如须弥。
  诸众祐号力,  柔士势无恚;
  是士无回转,  众魔莫能当。
  佛之所建立,  释梵咸奉敬;
  其金刚力士,  以力势常侍。
  于是土地处,  合德不可量;
  亿百千劫中,  不能尽其限。
  稽首归诸佛,  其亿数那术;
  成就最上道,  犹严王者服。
  极是道地处,  菩萨斯集会;
  得为大梵天,  若干界功德。
  宣布三乘业,  逮得无限侣;
  慈心为清净,  光明慧消尘。
  一时发心顷,  至百千佛土;
  逮诸定意元,  如满刹土尘。
  勇猛睹处所,  十方化众生;
  所愿亦如是,  庄严尊无限。
  此说取要言,  第八胜自在;
  具足亿千劫,  皆不能尽极。”

  说此第八住时,应时震动百亿佛土,佛之威神之所建立,不可思议功德巍巍。不可限量演妙光明,普现一切诸身形类,照诸国土,安诸众生。无央数千诸菩萨众,住于虚空,所供养具,超天上物。所贡上佛,玄绝殊特,大神妙天,与其眷属自在天人,亦咸悦豫,以若干品,而供养尊,奉事德海。诸天玉女,无数亿千,欢喜踊跃,诸根和悦,以妙伎乐,鼓天倡乐,供养大圣。斯诸伎乐,乐大神圣,出如是辈百千音声,其响柔和,寂寞惔怕,消诸患厌,离众秽垢。舍于土地,所行至真,而有卓然,用众生故,游到十方,大通所显,现最上行,志若虚空,心亦如之。天中之尊,人中为上,觉了最明,玄妙境界,无底功勋,十方严净,奉事道门,众祐诸子,以道显示,不可限量佛之功勋。遵行圣慧,不慕径迹,于一刹土而不动移,皆周诸国无有尘垢,遍趣愍伤众生之类,为之元首。灭一切向,无所想念,所言畅音,辞百千种。若有闻教不肖众生,心在下劣,其意自归。彼若闻声,至圣所现,随其本行,而开化之。若有众生,诸根明达,心好因缘,无所志乐,为现离垢慧明之义。若有众生,心抱愍哀,意怀慈仁,佛在彼处,勤示正行。若有众生,志在上尊,意乐斯法,在彼显示无量佛身,因其化现,犹如幻师。所周旋处,导无央数亿千垓身。佛子如是,乐于慧幻,现一切行离诸所有,如是音声,其数百千,班宣柔软,仁和之向。天人玉女,在世归伏,默然乐寂,众会欣豫,歌颂安住,功勋德称,巍巍无量,不可讲论。说此菩萨,第八道地,奉行正法,通至大乘。

  渐备经善哉意住品第九

  金刚藏曰:“且听佛子!菩萨大士,诸佛慧行,无量如是。转复增加,游于寂寞,志在脱门,诸如来慧,长益至德,又以仁意,所可修行,如来秘密。因可游入斯大道慧不可思议选择至要总持清净三昧正受,放舍众非,清净之业导利一切,成大神通,弘广殊远,分别世界,教令黎庶,只行独步。十力无畏,诸佛之法,十八不共,而无等伦。严治道本,如来至真,转于法轮归趣境土。建立大哀,住于大愿,不舍十方,入于菩萨第九道地。住此地已,有不决行,善恶之心,知如审谛。供养经典,奉事至真,以及有漏无漏之法,各顺俗法度世之法。修行所思,不可思议,遵承究竟,不决了法。顺从声闻缘觉之法,奉行菩萨,敬重斯道,要誓随时如来道地。以时归至,有为之法,亲近志在无为之法,知如审谛。如是慧明,觉了所归,如审解知众生心行,所可取舍,尘劳之垢,所受祸福,摄取诸根所行,笃信诸种归趣心性众结造行之处,所生受处所居止处,决了三聚。业所至奏,知如审谛。察众生心,所行是非,若干品心,其心须臾而有进退,若合若散,其心无身,心不可限,一切普兴,心为显耀,其心若尘,若无尘劳,若有缚心,及与解心,亦如幻化晓了其心,所归住止因缘进退,又其尘劳,玄绝远游,疗治当来,等类无业,诸结因缘,所游居处,心之合会,在一处所。若有别离,有所生处,周旋现在,进止行来,分别三界恩爱无明诸见病痛自大愚痴,无极罪殃,断截灭除,三藏之珍,晓了审知。入至计常,八万四千,众尘劳行,未决罪福善不善义,教告无明,使乱心党,令无异业,思惟众祐,以致报应,积聚众利,所亲造行,不失果实。所报无报,黑冥清明,无闇结白,如是辞语,所行缘报,而有齐限。罪福田地,则无有量,贤圣处世,所行治事,现在罪福,当来所习,方可更历。解乘所趣,不了所趣,晓解分别方便随时。常等识知八万四千若干品罪,知审所由所趣。彼达诸根柔劣中间明了之本,取要言之,随众生本,前世宿命,毁坏之事,不坏之业,微妙中间,下劣之行,尘劳伴党,无有财业。从本行心,能以决了,若不决了开化真厚,诸根罗网,分别退转,摄取众想。诸相豪劣,周旋往来,进退无回,解畅三世,远游无穷,独步无侣,于若干品,常以平等,八万四千若干种根,悉能知之。取要言之,其笃信乐,柔劣中间,诸根明达,常随诸根八万四千,所怀笃信,而悉畅了。若干种品诸众生行,其界柔劣,中间明达,随从诸根八万四千,诸种四大,上中下心,性行善恶,解畅诸根之所归趣,彼心性行,心意伴侣,志造[仁-二+般]党,其心合会,或有别离。玄迥远游,若有自大,无有自大,其意调顺,无有众厌,亦不懈废。皆承一心脱门三昧正受神通之宜,而无合会,缚着三界,愿至实心,不习众行,习入道门,无言教矣。不倚伴党,无财业事,无异无侣,修治道门,审谛知正。众生之行,有若干品,所生处行,其行而住,生地狱饿鬼畜生之中。阿须伦诸天人民之所归处,色无色所生处,想无想所生处,悉了知之。罪福报由恩爱情欲,无明闇冥精神种类,还复回生,名色为侣,用无道业,生死愚騃,亲近恩好,则致贪欲,慕求情爱,若不慕荣,众生所乐,于三界趣,意怀至实,无所伤害,悉审谛知志行所居。所当行者,如来归趣,系习所在,从众生行,各由罪福,而习尘劳。善恶未宣,本末所作,转轮无际,复转回旋。归本所行,未有远游难断难断,欲拔淫尘,贪嫉虚事,不可卒清。心明开达,乃能超出,于所作事,至无所有,悉审谛知。于众生行,究决不决,志在邪业,驰趣反见,愚惑之业,在于正见,定在正业,除众恐畏,莫不究竟。又有五逆中间之难,悉以究畅五根达趣正真之行,以舍恐畏,及无究竟。晓了邪灭,及正寂灭,并所犯事,令趣寂业,还无所归。而堕邪业,回行退转,导示贤圣无上正道,若不决了,随时散结,将护业耶。当所宣布,悉当知谛,是为佛子若归此慧菩萨大士则得安立善哉意地菩萨之住。

  “已住此地,皆能晓了一切众生,如是行业,随其积行,应当解脱而开化之。能明众生,应时教导,知以劝诱声闻缘觉,化诸菩萨说如来地,从其众生,而为说法,导利度脱,如其性行。从本根元,应当解脱而为说法,因其所行,更历本末,而为开化。如所乘法,修思脱门,因其脱门,班宣道法。住此道地,睹大法师之所兴隆,拥护如来无极法藏。彼若往诣法师所,咨入无量,晓了圣慧,奉行宣布,四分别辩,菩萨所行。随其说法,彼常修行,无所破坏。菩萨大士,四分别辩,游不退转。何谓为四?一曰、分别法,二曰、晓了义,三曰、顺次第,四曰、解辩才。彼所谓言分别法者,明宣诸法自然之相;晓了义者,能解畅法之所归趣;顺次第者,说无所坏剖判诸法深远之慧;解辩才者,无所结缚,知法无断。分别辩法,晓了法者,谓法自然,自然之身。晓了义者,知以照耀,咸归经典。顺次第者,畅一切法,当可讲宣无能断绝。分别辩者,如其道教,无所希望,演布无际。解畅法者,达现在法,所宣归趣。晓了义者,知去来法报应之理。顺次第者,说解一切去来今法,无所破坏。分别辩者,一一所说,而无二心无有边际,振法光明,解畅法音,能识诸法,剖判众事。晓了义者,分别诸义,靡不蒙慈。顺次第者,从众生音言辞远近,而为说法。分别辩者,观察一切心性所行,因为演经。解畅法者,晓知方便,明散法慧,不坏众善。晓了义者,明通本无住无二慧,而为黎元,各各了之。顺次第者,而讲说业,圣慧财富,不可破坏。分别辩者,解畅众理随时之义,晓了本末。解畅法者,知一切法其元为一,失其本源,随流生死轮转无际。晓了义者,则能越度五阴四大,又十八种诸衰众入,方便解脱,明十二因缘,悉无端绪。顺次第者,宣说一切众生之元,五趣周旋,志性和雅,音声柔软,闻者普受。分别辩者,演要言教,其明转增,而无边际,光明远照,去众愚冥,莫不蒙耀。解畅法者,导利一品,无有若干菩萨大士,兴无极慈,立无尽哀,开发大乘。晓了义者,分别诸乘,度众齐限,弘迥之行,坦然无侣,独步众会。顺次第者,班宣一切所志诸乘,上中下学,无所破坏,稍引诱进,入于大道。分别辩者,而为一乘无有边际,宣布正法,炎照三界苦恼之厄,除去阴盖,逮致三昧。解畅法者,奉诸菩萨圣慧之业,遵修法行,道明超越,巍巍无量。晓了义者,敷演十住所处本末,开解学者各得其所,不失志行,得度世俗靡所不通。顺次第者,宣布法禁,各从慕求,婉娈道教,无所破坏。分别辩者,宣一切行,而无边际,讲说本业,至成正真,不在二乘声闻缘觉。解畅法者,心自然达,一切如来,皆为一佛,诸力无量,觉了此义,由是之故,因转法轮,至一切智,而有所度。晓了义者,又能知识若干种类,制住正真,须臾分别,当所归趣,道俗是非,靡不宣布。顺次第者,如其正觉,剖判言说,观其根本,上中下行,心之深浅,而开化之。分别辩者,所班宣法,一一章句,演若干义慧无边际,不可断绝,饱满饥虚。解畅法者,普请如来,所布言诲,一切十力,及无所畏,诸佛之法,十八不共,修于大哀,而转法轮,畅达无穷一切敏慧。晓了义者,识知众生八万四千若干品行,从其志性,察彼根源,随如信乐,宣如来音,而为散结。顺次第者,于一切行,无所破坏,为师子吼,出如来音,八部之声,闻于十方,彻睹无表。分别辩者,畅如来慧威神光明,消除众冥闇昧盲塞,自以己行道场之力,随其信乐,而开化之,各令得所。”

  金刚藏曰:“如是佛子!第九菩萨,立九住者,其惠德本,巍巍如是。辩才若兹,逮得如来无极道藏,为大法师,造立义器,为义之君,获致义句,玄妙总持,摄救三界,法主总持。取要言之,圣慧神通而用拔济,照明总持照于十方,善意总持摄一切意,如地总持行犹虚空,威神难逮帝主总持之要无极法门。所向总持所游无量,回转总持周旋往来也,逮若干种方便总持,如是等类具足备悉。逮十不可计百千总持,音声随宜无所不达所分别门不可限量,班宣经典莫能称载,如是总持不可限载正法道门。闻不可计诸佛世尊现身演法闻之不忘,所听班宣不可讲论,在于一一如来之所,咨受讽诵十不可计百千总持。如一如来所可开化,无有边限如来至真无上之法,亦复如是等无有异。彼稽首顷转复增加,于无央数至真等正觉,受道法门,声闻缘觉不能称载,所修博闻受音总持。逮此总持者,建立恩施,以德总持,于百千劫,逮如是持,获致辩才,而以建立。如斯巍巍,法与圣众,若合会时,周满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所应当化,而为说法。处于法座,而于法座承如来旨,逮得十住阿惟颜地,于余一切自在自在,尊无有侣,致于光明靡所不耀,处于法座,须臾之间,适发意顷,则以一音,演若干向,普告众会,一时之间,光从口出,其诸毛孔,宣一切音,演布道化,无所不解。照于三千大千世界及与有色无色之界,咸演法音。尔时于彼大千世界,所在众生,一时皆来,难问义理,各各讲说,质无数事,不再重启,各得开解。彼时菩萨,一时须臾,悉受众向,所宣诸音,以一言教,普告一切。取要言之,遍二三千大千世界,三四五十,二十五十,乃至周百三千大千,不可称计大千世界。光作法事,建立如来威神圣旨,常以应时,为诸众生,兴作佛事。发起得立,转复增进,如是圣慧,受振光明,而行精进。假使一一从诸毛孔,如无边际诸佛世界满中众尘,睹若干数不可限量诸佛国土,及其众会,集在道场,班宣经典,一一如来,与无央数众生之类,若干群黎,而为散结。一一众生,心性所怀,不可称载,心各各异,劝导利法,因开化之,如一如来之所度脱。一切如来,亦复如是等无有异,犹一毛孔,一切亦然,悉演法音,吾等于学亦当如之,广然其志,思方等谊,将导不逮,一切如来,一时之间,普现其身,悉受法明,斯皆一音,恣其所乐,顺所称叹。诸众生会,充满道场,欲听法者,具足备悉,吾等于彼,亦当复然。智慧光明,辩才通彻,清净之业,一时须臾,悦解众生,其身周旋,若干世界,所有众生,以逮此住菩萨道地。夙夜转进,所念无异,入佛道行,逮得如来平等之教,致于菩萨深妙脱门。以入斯惠,常见诸佛,未曾违离,一一劫中,睹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如来尊,供养奉事。问诸如来,咨受所演,执持经典,而班宣之。其功德本,遂更滋茂,超无等侣,犹如佛子工师绝伎,能成璎珞,治文饰好,以用进上转轮圣王。尊玉女宝,系在颈着,巍巍无比,晃然炜炜,暮处一切高台楼上,普照天下诸四方域。众生璎珞,掩蔽不现,以独显耀。如是佛子菩萨大士,逮得行此,善哉意开士道住。其功德本,转更茂盛,超无等伦,过诸声闻缘觉之乘。越初发意七八住表,其德本明,消灭众生诸尘劳心,咸能照之。从是得恩,回恶就善,舍俗入道,犹如佛子,大梵天光,周于一切三千国土,明无不至,众人蒙耀。菩萨如是,住此善哉开士道地,一切德本光明之耀,普照众生,圣明远达,以道法耀,消众冥尘,咸令一切回俗就道。是为,佛子!诸菩萨大士,名曰善哉意第九道住平等之教玄旷之业。宣讲其德,无央数劫不可究竟,无能穷极。

  “菩萨大士,以住此地,若为梵天,若大梵王,居三千世界,而得自在。造立声闻缘觉之法菩萨之行,讲度无极,明无有侣,咨问众生志性本末,所为道业,布施惠人,爱敬仁和,利人饶益,等劝财共,以是四恩,普济一切。以斯积德,常感念佛,心不违远,乃至备悉,成一切智。思念不忘,云何逮致于诸众生最尊无极,至于普圣,将导不逮,发意之顷,如是色像。勤修精进,须臾一时,具足充备十无央数百千佛土满中诸尘定意正受。见诸菩萨,亦如十不可计诸佛国土尘数大士眷属集会,以上妙愿道力所致,诸菩萨等所愿殊特,感动变化,无能称载,至不可计亿百千垓无限之劫,皆不可议。”

  时金刚藏,欲广此义,重散其意,即说颂曰:

 “斯力不可量,  奉行佛要道;
  微妙慧第一,  众生难晓了。
  如是处秘藏,  众祐面执持;
  为众生之故,  得入第九住。
  以是逮总持,  三昧无极尊;
  广普神通业,  又周遍国土。
  决解圣慧力,  最胜现处所;
  志愿心愍哀,  正住入第九。
  以通此道地,  上胜摄持藏;
  真妙之法要,  不分别义德。
  其在有漏行,  及世贤圣身;
  斯心不可议,  尊觉了至义。
  分别畅诸法,  所思惟究竟;
  成就三乘事,  称量计所作。
  有为若无为,  体解所当行;
  二事俱造有,  顺世而随入。
  以入如是慧,  意微妙殊特;
  摄受众生心,  思求其本末。
  心若干犹画,  远移而回转;
  其神识无限,  晃耀皆遍入。
  诸尘劳之门,  伴侣难疗治;
  众结受处所,  周旋亲近患。
  所作若干种,  入于剖判业;
  等下无果报,  因缘以消灭。
  有入明达根,  软劣及中间;
  坏除诸过去,  下通当来义。
  笃信无央数,  清净不清净;
  通周八万行,  又边四千事。
  若入于诸种,  成騃邪见尘;
  由是受驰骋,  无边不可断。
  其心之结缚,  党侣而俱游;
  斯心等思惟,  缚束无穷竟。
  志性之径路,  众结犹覆月;
  永无有处所,  亦不止宿居。
  以故会难化,  人界不反源;
  以金刚断截,  其道而无异。
  分部随行入,  生在六趣处;
  欲情为爱润,  无明罪福田。
  神识为下种,  造行为名色;
  在于三界中,  所游无边际。
  至于天坐处,  随尘劳心行;
  一切遍周游,  故复还生死。
  众生处三品,  故使有往反;
  诸邪见之火,  便种神识迹。
  以至如斯行,  因住此道地;
  从众生心性,  诸根顺应解。
  为其说经法,  班宣分别事;
  剖判斯义理,  善权真辩才。
  若诣法师所,  辄以到所居;
  言说无所著,  犹如须弥山。
  雨为柔软泽,  甘露普润众;
  觉意之根力,  充满犹如海。
  晓了善义慧,  解法亦如是;
  一切皆灭尽,  逮得至辩才。
  获明无央数,  一万诸总持;
  以执众法要,  如雨于大海。
  如是有总持,  逮清净三昧;
  一时见无数,  诸佛亿百千。
  以闻于法宝,  数数而班宣;
  言辞畅清白,  自然妙音声。
  须臾发意顷,  知三千世界;
  众会一黎庶,  若干种所念。
  可悦一切众,  如其心诸根;
  所入等亦如,  四方域大海。
  其德复超此,  总要致精进;
  思惟如恒沙,  实为不可限。
  安住唯说法,  化凡夫众生;
  闻之寻受持,  犹下种于地。
  假使诸众生,  处在十方界;
  普令此众生,  悉会坐一处。
  斯等性行念,  皆能周遍至;
  则能一音声,  普以充饱足。
  人中尊住斯,  最上之法王;
  转进悉国土,  成就世尊子。
  恒以夙夜宁,  得胜合志愿;
  住在深妙寂,  勇猛慧脱门。
  奉事专供养,  礼诸佛亿垓;
  成如道巍巍,  庄严如轮转。
  光耀消尘劳,  所受演威明;
  犹如梵天光,  照三千世界。
  功勋住于斯,  持无极梵天;
  佛分别说解,  造立于三乘。
  有所勤修行,  愍哀于群黎;
  以入一切智,  逮得圣慧德。
  国土不可计,  乃至王舍城;
  威势一时思,  三昧遍十方。
  睹见十方佛,  众祐音柔软;
  兴造微妙愿,  其心无限际。
  是为第九住,  深微妙难解;
  安住已自演,  大乘之行业。”

  净居诸天亿载来会,闻如是行无上正教,住于虚空,心怀踊跃,恭敬谦下,承事安住。诸菩萨众,无量亿垓,处于虚无,心中欣豫,雨众华香,可悦无限,炙然众生尘劳之秽。自在天王,甚大欢然,住于其上,亿千众俱,恭恪之心,散诸妙衣,梵天等,寂然琦珍,一心自归。诸玉女众,无数悦颜,鼓诸伎乐,亿百千垓,亦复作礼。一切普演如是像音,众祐眷属,坐遍佛国,其光明耀,皆照诸刹。诸身亿载,若干柔软,周遍法界,靡不悉达。如来至真,一毛光耀,其光晃然,灭众生尘。尚可数尽,刹土之尘,此会人数,不可称计。有时佛身,微妙诸相,而以咸睹,诸转轮王,复游他国,所行最上,甚好巍巍,见天人圣诸大神尊,处兜术天,现下母胎,复以出生,虽在胎中,现无数亿国,适生堕地,现其佛土,导师本愿,用众生故而复出家,得成佛道,为最正觉,转于法轮,现诸佛土。无数亿载,犹如幻师,善学术咒,将顺寿命,现无数术。世尊如是,修学智慧,用众生故,而复出家,空无寂寞,本净无相,诸法平等,犹如虚空。佛之教戒,最利本无,示现殊胜,佛之游居,诸安住行,皆为自然。愍哀众生,逮成经典,诸相之相,见平等相一切诸法,第一无相诸众祐义,圣慧所从,悉弃众相,有想无想所行,等解诸行,速得成就众人之上。如是音响,无数亿千,宣仁和声,在世降伏众魔天女,以知众会。至真寂寞,如月盛猛,照于天下。又金刚藏,演若干品时,诸佛子,修于大乘十事之业,当可施行,诸室宅行,功勋之业,见瑞应来,心怀悦豫,上人圣慧,咸悉歌咏。

  渐备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