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八字没见一撇】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李明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可以广泛应用多方面的比喻。百尺竿头,百尽高的竿子顶端,指极高处。用以勉励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要继续努力,更求上进。语本《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禅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文是“百丈”,后人为易解改“丈”为“尺”。)前云“竿头”,意在“不动”;后云“进步”,意在“十方”。后文“师又有劝学偈云: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禅师愿达南泉去,满月青山万万秋。”后人沿用为成语,意在更求上进。宋·朱熹《答巩仲至》:“然感左右见顾之重,若以为可语此者,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又茅盾《漫谈文艺创作》:“学习是深刻领会了人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长以后,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禹振声)

  【拜佛修斋】佛教徒修行的主要内容之一。拜佛是佛教徒每天应修的定课;如入寺院,亦应礼拜佛菩萨等。拜佛必须依从佛教仪规,采取“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方式。至少三拜,或为三的倍数。斋字有戒、敬、清净等义。修斋原指过午不食,后转指不食肉(包括“长斋”与每月若干天的“花斋”)。此外,在家信徒在斋日修“八关斋戒”,使身口意清净,也叫“修斋”。修斋还包括设食供养僧众的“斋僧”,为亡人设斋会的“斋七”等。总之,一切时、一切处“自净其意”,便名“修斋”。俗语用“拜佛修斋”形容修习佛法者。如清·讴歌变俗人《醒世缘弹词》:“生来心地最慈仁,拜佛修斋一秉仁。”(李明权)

  【半路出家】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宝塔】佛塔俗称“宝塔”,又称“浮屠”、“浮图”。如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四:“本是众宝装饰,故称宝塔,今则砖瓦所成动称宝塔矣。”又如陈毅《延安宝塔歌》:“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宝塔起源于古印度,本有两类:一类是窣堵波(Stupa,或称浮图Buddhastupa),“塔”是省音译,意为方坟、灵庙等,是收藏佛舍利和高僧遗骨的建筑。《说文解字》中没有“塔”字,最早见于晋·葛洪的《字苑》。一类是支提(Chaitya),不放舍利、遗骨,而放佛像、经卷等。相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八国国王分取其舍利,造塔供奉。后阿育王立佛教为国教,据说造了“八万四千”宝塔。印度的窣堵波一般为复钵状的半圆冢,传入中国后,同中国故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习见的楼阁式、密檐式等,用木、砖、石等建造,亭亭玉立,千姿百态。宝塔的平面以八角或四方形居多。层次通常为单数,五、七、九级居多。宝塔分为塔刹、塔身和地宫三大部分。藏传佛教的塔,如北京北海的白塔,与印度窣堵波的形制比较接近。一说,宝塔为“七宝塔”的省称,指用“七宝”(众宝)装饰之塔。典出《法华经·见宝塔品》:“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狮子座上结跏趺坐。”佛教认为造塔功德很大,故佛教徒广建佛塔,使佛塔星罗棋布,为大好河山生色不少。在语词中,塔亦泛指高耸细长的塔形建筑物,如灯塔、钟塔等。(李明权)

  【报恩】恩,又称恩惠或恩德。即有好处施于他人。受恩惠者,尽心竭力报答之,叫做报恩。佛家的报恩思想,始于佛世。藏经中收有《报恩经》七卷。《经》中说佛在世时,其弟子阿难闻外道讥佛不孝,便去告佛,佛当即召集大众讲述自己如何尽孝的事实。他说他过去生中是须阇提太子时,曾以身肉济父母之难。此生成佛之后,又先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等等。佛认为这些都是尽孝报恩的行为。佛教寺院中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又是根据《盂兰盆经》的报恩思想而举行的宗教活动。传说佛的大弟子目莲,以神通力,见其母堕饿鬼道(佛教讲的六道之一),受倒悬之苦,就请示佛陀解救的办法。佛以此因缘而说《盂兰盆经》。经中说:“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Ullambana),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心地观经》还列举佛弟子必须报答的四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无名氏)

  【报应】此语,反映了佛教的因果说。佛教讲因果,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所谓世间因果,即“苦”和“集”二谛。苦是果,集是因。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这种苦果,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业因(集),由于业力的牵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所谓出世间因果,即“灭”和“道”二谛。灭(涅槃)是果,道是因。佛教认为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要遵照佛陀的教法去修道,断除烦恼;以修道为因,将来证得涅槃(灭)正果。因果报应是佛家的重要学说,一般所说的“报应”,似乎只是偏指作恶事得恶果而言。其实“报应”包含着善、恶两个方面。《法苑珠林》卷八云:“故经曰: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中亦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未报,时节未到”之说。这些都是告诫人们应当做好事,不要做坏事。(无名氏)

  【悲观】佛教五观之一。悲,恻怆之意。即以悲悯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法华经·普门品》云:“悲观与慈观,常愿常瞻仰。”注曰:“以大悲观人观众生苦,拔其苦难,名曰悲观。”今指消极失望之意,与乐观相对。如冯雪峰《上饶集中营》第三部:“不是面对着屠杀而悲观,而是进行有准备的、有希望的战斗。”又如巴金《随想录》五:“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超凡)

  【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李明权)

  【比丘】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比丘是佛的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慢之心。《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憍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李明权)

  【比丘尼】《魏书·释老志》谓:“比丘为行乞,妇人道者曰比丘尼。”比丘是梵语bhiksuni的音译,意为“乞士女”,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比丘尼的具足戒比比丘要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举其大数,号称五百戒。释迦牟尼成道后,在弟子阿难的请求下,允许佛的姨妈大爱道出家,大爱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宝唱著《比丘尼传》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称尼姑,也有称为尼师、师姑的。关于“比丘尼”的意义,可以参阅“比丘”条。(李明权)

  【毕竟】表示终归、到底、究竟等意义,表示追根究底,最终所得的结果或最后所达到的状态。“毕”是终止、结束的意思,“竟”是完毕、终于的意思。佛典中常见“毕竟”一词,如:“毕竟空”,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终归于空。“毕竟依”,谓佛为众生究竟依处。“毕竟无”,谓龟毛兔角之类毕竟是无。“毕竟智”,谓如实证如一切法总相、别相之智。如此等等。后亦常见于诗文。唐代白居易《题王侍御池亭碑诗》:“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李商隐《早起诗》:“莺啼花又笑,毕竟是谁春?”(禹振声)

  【闭门造车】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符合规格,关起门来造的车子,出门也能合辙。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师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后来仅用“闭门造车”一句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如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宽忍)

  【辩才无碍】能言善辩,谓之“辩才无碍”。如《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口似悬河,辩才无碍。”原指佛、菩萨具有“广长舌”,善于说法。如《华严经》说:“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辩才”出于智慧。据《起信论》说,佛、菩萨在完全了解“宿命”、“未来”和“他心”等基础上对机说法,故能义理贯通、言辞畅达、方便善巧、毫无滞碍。《华严经》说有“四辨”,即法无碍辨、义无碍辨、辞无碍辨和乐说无碍辨。在娑婆世界,佛主要以音声为佛事,重视“声教”。佛说法既有超越时空,专为圣贤而说的“密音声”;也有应时对机,广为凡夫而说的“不密音声”。(李明权)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大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中“灌口二郎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李明权)

  【病鬼碰着阎罗王】病鬼,指病入膏肓,形容可怕的人。阎罗王,指地狱之主。“病鬼碰着阎罗王”,指必死无疑,毫无生还的可能。如《宋史演义》第五一回:“(耶律乙辛)阴与宫婢单登等定谋,诬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洪基不辨真伪,即将赵惟一系狱,嘱耶律乙辛审问。病鬼碰着阎罗王,还有什么希望?”(李明权)

  【不二法门】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涅槃经·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认为,“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李明权)

  【不即不离】《徐霞客游记》卷三:“急贾余勇穿其中,则其隙不即不离,仅容侧身而进。”指物体若分若合。《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夫妻之间……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指的是人际关系既不亲热也不疏远。按“不即不离”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李明权)

  【不看僧面看佛面】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不可思议】《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各部经对“不可思议”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象。如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的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权)

  【不受福德】《金刚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意思是说,菩萨虽然做了许多功德善事,但他不能因此贪求果报或骄傲自满,否则反而成为修行的障碍,所以说不受(执着)福报和功德。以后引申为不会享福。《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个女儿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诏逃走了。”(常正)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宋·悟明《联灯会要》卷十八:“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也作“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红楼梦》第六四回:“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又如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多一次经验,才会多明白一个环境的意义。”(李明权)

  【不知不觉】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说:“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山名)之高广,内(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已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法门。”后因以用“不知不觉”形容不经意,没有觉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两人不及细说,将身上衣裳略搅掉些水气,不知不觉,天已昏黑。”又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笔,不知不觉就停下来了。”(李明权)

  【步步生莲花】莲花,是一种吉祥清净的花,出污泥而不染,清香可爱。佛教视莲花为圣洁的象征。所以佛、菩萨像都设有莲花宝座。佛典中说在印度,莲花分为四种:一、优钵罗华(华同“花”),青色;二、拘物头华,黄色;三、波头摩华,赤色;四、芬陀利华,白色。虽然因颜色不同而各有其别名,但总称之为莲华。《杂宝藏经》卷一有鹿女步迹生莲花的故事。据说鹿女每走一步,都生出一朵莲花。后来鹿女被梵豫国王娶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每片叶上有一个小孩,共得一千个儿子。据《南史》记载:南齐东昏侯肖宝卷穷奢极欲,仿照鹿女步迹生莲花的故事,在宫中用金片雕莲花铺地,令其宠妃潘玉儿在上面行走,称她为“步步生莲花。”后来就用这句话形容女子步态的轻盈多姿。(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