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口*耶]哪】 (杂语)又作阿耶耶。忍痛之声也。见禅林句集干。

  【阿[少/(兔-、)]楼驮】 (人名)见“阿那律”条。

  【阿[少/(兔-、)]罗陀补罗】 (地名)梵名Anurādhapura,锡兰之古都。在岛之北部。此地自佛教初传以来至西历第八世纪末,以为锡兰岛之首府,故关于佛教之遗物存者不少。塔园,无畏山塔,逝多林园Jetavanārāma及铜宫,其最著者也。其中以塔园为最古。此地东方有眉沙迦山者,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初在此地教化国王及其岛人之所也。见善见律二。

  【阿[少/(兔-、)]夷】 (地名)城名(巴Anupplya)。

  【阿[少/(兔-、)]夷经】 (经名)佛在阿[少/(兔-、)]夷城为房伽婆梵志说善宿比丘之事,且破关于世界创造之诸见。摄于长阿含经十一。

  【阿[台-台+犮]】 (人名)梵志名。Ambaṭṭha。

  【阿[台-台+犮]经】 (经名)佛开解梵志阿[台-台+犮]经之略,一卷。

  【阿[央/车]荼国】 (地名)(Avaṇḍa)西印度之境。多小乘僧徒。见西域记十一。

  【阿】 (术语)ā长声。安,阿,阿阿,安,庵,頞,悉昙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阿之转生。于阿字附修行之点者。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阿(引去)字门,一切法寂静故。”文殊问经曰:“称阿字时,是远离我声,”大庄严经曰:“唱长阿字时,出自利利他声。”大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长阿字,当知修如来行。”同十曰:“长声第二字,是金刚三昧。”一切法寂静者由阿练若āraṇya释之,远离我者由Atman(我)释之。又由ākāṣa,ārya释为空,圣者。【阿】(术语)a悉昙十二母韵最初之韵。五十字门之一。又作遏,哀,曷,安,庵,頞,恶。此音为本生一切之梵语,此字为元,生一切之梵字也。大日经疏七曰:“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众声之母。”同十二曰:“阿字为一切字之种子。”理趣释曰:“阿字菩提心义,为一切字之先。”译曰无、非、不。日本弘法金刚顶经开题曰:“阿名无、不、非。”又,阿弥陀佛之略,如顿阿、他阿等。见“阿弥”条。

  【阿跋度路柘那】 (杂语)译曰不要语。见四阿含暮抄上。

  【阿跋多罗】 (杂语)Avatāra,译曰无上,入。楞伽经注曰:“阿跋多罗,华言无上,亦云入。”

  【阿跋摩罗】 (异类)Apasmāra,鬼名。法华经陀罗尼品曰:“阿跋摩罗鬼。”文句三十曰:“阿跋摩罗,青色鬼。”义疏十二曰:“阿跋摩罗,此云影形鬼,亦云无铠,注经云转筋鬼。”

  【阿跋耶祇厘】 (堂塔)Abhayagiri,译曰无畏山,在锡兰古都阿[少/(兔-、)]罗阤补罗之伽蓝名。法显传记于狮子国条。今存锡兰。

  【阿般兰得迦】 (地名)Aparāntaka,印度古王国名。阿育王派遣传道僧于四方时,昙无德所行之地也。见善见律二。

  【阿般提】 (地名)Avanti,又作阿般地,阿盘提,頞饭底,阿和檀提。在西印度频阇耶山之古王国。

  【阿傍】 (异类)又作阿防。狱卒名。译曰不群。五苦章句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刚铁钗。”五分律二十八曰:“悉见地狱诸相阿傍在前。”法苑珠林八十四曰:“牛头阿傍。”又单云旁。铁城泥犁经曰:“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又曰访罗。十王经曰:“访罗取于罪人,置秤盘石。”皆梵语也。但俱舍颂疏廿一作“防逻人。”防捕行逃罪人之义,汉语也。

  【阿卑罗吽欠】 (术语)a vī ra hūṃ kham梵语。大日如来之真言,阿字为地大,卑字为水大,罗字为火大,吽字为风大,欠字为空大,此一咒网罗一切万象,故诵之,则一切法悉成就云。具云唵,阿毗罗吽欠,莎婆诃。但以唵与莎婆诃,一切真言皆有之,故从略。参照“阿毗罗吽欠”条。

  【阿鼻】 (界名)Avīci,又作阿鼻旨。译曰无间。无间地狱是也。涅槃经十九曰:“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间无暂乐,故名无间。”受苦无间断之义。八大地狱之一。是最苦处。极恶之人堕之。法华经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狱。”俱舍论世间品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阿鼻旨,或言阿毗至,亦云阿毗地狱,或云阿鼻地狱,一义也,此云无间。无间有二:一身无间,二受苦无间。”身无间者,谓常不死而保苦命也。

  【阿鼻大城】 (杂语)阿鼻地狱广漠,非凡力所得脱出,其坚固如大城也。见三界义。

  【阿鼻地狱】 (界名)阿鼻为地下之牢狱,故曰地狱。在此地下之最底,余大地狱重叠其上。见俱舍论世间品。止持音义曰:“阿鼻,此云无间。观佛三昧经云:阿言无,鼻言救。成论明五无间: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阿鼻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此五无间,乃造五逆业者报之。”

  【阿鼻唤地狱】 (界名)受苦之众生不堪阿鼻之苦而叫唤,故曰阿鼻唤。

  【阿鼻焦热地狱】 (界名)阿鼻之猛火烧人,故曰阿鼻焦热。

  【阿鼻旨】 (界名)又作阿鼻至,阿鼻脂。略名阿鼻。见“阿鼻”条。

  【阿比罗提】 (界名)又作阿维罗提。阿閦如来之净土名。

  【阿比目佉】 (术语)Abhimukha,又作阿毗目佉。菩萨位之名。是十住中之第六住。出三藏记九曰:“阿比目佉,晋曰六住,或作阿比牟佉。”

  【阿比目佉印明】 (印明)或作阿毗目佉印明,译言相向,守力金刚之印也。

  【阿鞞】 (术语)名位。阿鞞跋致之略。玄应音义三曰:“阿鞞,此译云不退住,十住经云第七住。”见阿鞞跋致项。

  【阿鞞跋致】 (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阿避陀羯刺拏】 (堂塔)Aviddhakarṇa,译曰不穿耳。在中印度波罗奈斯国东,战主国之伽蓝。昔国王为睹货逻国沙门建立。西域记七记其因缘。

  【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 (术语)āpatti-pratideśana,忏悔之梵语,新译曰说非。寄归传二曰:“阿钵底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旧云忏悔。非关说罪。何者?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悔乃东夏之字,追悔为目。悔之与忍回不相干。若的依梵本,诸除罪时,应云至心说罪。”饰宗记八本曰:“旧云忏悔。”

  【阿波会】 (天名)ābhāsvara,又作阿波譮,阿会亘修,阿波亘羞,阿波罗,阿波嘬罗遮。色界第二禅天中,第三天之名。旧译曰光音。新译曰极光净。玄应音义三曰:“阿波会天,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净天,即第二禅第三天。”可洪音义一曰:“阿波会天,楼炭经云阿波罗,四阿含暮抄云阿波嘬罗遮天,此云光音,即第二禅天王也。是第二禅之第三天也,唐云极光净天也。”

  【阿波笈多】 (人名)Apagupta,人名。译曰不正护。见阿育王经八。

  【阿波兰多迦】 (地名)Aparāntaka,印度古王国名。阿育王于各地派遣传道僧时,昙无德所赴之地也。见善见律二。

  【阿钵唎瞿陀尼】 (地名)Apara-godāna,西牛货洲之梵名。见“瞿耶尼”条。

  【阿钵罗[口*底]诃谛】 (杂语)Apratihata,译曰无对,无比力。见大日经疏九。

  【阿波罗】 (界名)天名。见“阿波会”条。

  【阿波罗啰】 (异类)Apalāla,龙王名。阿育王经二曰:“龙王名阿波罗啰。”

  【阿波逻罗龙泉】 (地名)阿波逻罗Apalāla,为梵名,译言无苗。北印度乌仗那国之池,阿波逻罗所住,故有此名。即苏婆伐窣堵(今名Swat)河之水源也。据西域记之说,昔迦叶佛时,所谓殑祇Gaṅgi之人,深通咒术,御恶龙不许暴雨。国人德之,恒从收获中赠几分,后怠之,彼怒,自为暴龙,损害苗稼,佛教化之,惟许十二年为一回灾害。此国古来以禁咒有名。

  【阿波罗摩那阿婆】 (界名)Apramāṇābha,又曰阿婆摩那,廅波摩那。色界第二禅中,第二天之名。译曰无量光。四阿含暮抄下曰:“阿波罗摩那阿婆,此言无量光。”玄应音义三曰:“廅波摩那,晋言无量光天。诸经中有作阿波摩那天,非也。应言阿钵罗摩那婆钵利多婆也。”

  【阿钵罗摩那婆钵利多婆】 (界名)见“阿波罗摩那阿婆”条。

  【阿波罗提目伽】 (人名)Apratimukha,王名。译曰端正。见贤愚因缘经八。

  【阿波罗质多】 (印相)Aparājita,印相名。译曰无能胜印。见陀罗尼集经三。

  【阿波么罗誐】 (植物)草名,见“阿波末利加”条。

  【阿波摩罗】 (异类)鬼名。慧琳音义十九曰:“阿波摩罗,讹也。正云阿跛婆么啰,疟鬼总名也。”梵Apasmāra。

  【阿波摩那】 (界名)天名。见“阿波罗摩那阿婆”条。

  【阿波末利加】 (植物)Aparamārga,草名。又曰阿婆末唎,阿婆末迦,阿波么罗誐。千手陀罗尼经曰:“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不空羂索经曰:“阿婆末迦。”梵语杂名曰:“阿波么罗誐。”

  【阿波那伽低】 (术语)Aparagati,译曰恶趣。由恶业而趣之场所也。见玄应音义四。

  【阿波他那】 (术语)见阿波阤那项。

  【阿波阤那】 (术语)Avadāna,译曰譬喻。十二部经之一。经中以世间之譬喻,寓言解说教理之部分也。智度论三十三曰:“波陀那者,与世间相似柔软浅语也。”大乘义章一曰:“阿波陀那经,此名喻。”巴Apadāna。

  【阿跛婆么啰】 (异类)鬼名。见“阿波摩罗”条。

  【阿叉摩罗】 (印相)Akṣamamālā,印相名。别名跢赊波啰蜜多印Daśapāramitā,译言十度彼岸印,数珠印。见陀罗尼集经三。

  【阿差末】 (菩萨)Akṣayamati,无尽意菩萨之梵名。见慧琳音义十九。

  【阿差末菩萨经】 (经名)七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乘部无尽意菩萨经同本。

  【阿阐底迦】 (术语)Anicchantika,旧称阿阐提。译曰无欲。不乐欲涅槃之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阿阐底迦,此云无欲,谓不乐欲涅槃。亦言阐底柯,此云多贪。谓贪乐生死,不求出离,故不信乐正法。旧言阿阐提,译云随意作也。”

  【阿阐提】 (术语)阿阐底迦之旧称。见阿阐底迦项。

  【阿畴那】 (人名)Arjuna,天子名。无翻名。见慧琳音义四十三。传未详。

  【阿刍婆】 (杂语)Akṣobhya,又作阿閦婆。数名。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中之第二十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刍婆,隋言数千兆也。”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阿閦婆,西方数名,此方万载之数也。”

  【阿閦】 (佛名)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于去此东方千佛刹,出现于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于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于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于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东方亦有阿閦鞞佛。”慈恩疏曰:“阿閦鞞佛,名无瞋恚,在东方阿比罗提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同慧远义记曰:“阿閦胡语,此云无动。”玄应音义九曰:“阿閦鞞,亦云阿閦婆,此译云无动。”

  【阿閦鞞佛】 (佛名)见阿閦条。

  【阿閦佛法】 (修法)阿閦佛之修法也。其作法为“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一卷。

  【阿閦佛国经】 (经名)支娄迦谶译,二卷。与宝积经之不动如来会同本异译。

  【阿閦佛经】 (经名)阿閦佛国经之略。

  【阿閦佛之二种身】 (名数)教时问答四曰:“金刚顶瑜伽云:东方阿閦佛现二种身:若依正法轮,现普贤菩萨身。若依教令轮,现降三世身。”

  【阿閦供养法】 (经名)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之略。

  【阿閦婆佛】 (佛名)见阿閦条。

  【阿閦如来羯磨印】 (印相)左手安于脐,右手垂触地。见图印集四。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

  【阿閦如来之印】 (印相)右手舒五指指地,左手以五指执衣角,是曰破魔印。见教王经。

  【阿閦如来之种子】 (种子)(hūṁ)吽。见种子集本。

  【阿底哩】 (天名)Atri,天仙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众。秘藏记末曰:“阿底哩仙,左手水瓶,右手覆身。”

  【阿地目得迦】 (植物)见“阿提目多伽”条。

  【阿地瞿多】 (人名)Atikūṭa,沙门名。译曰无极高。中印度之三藏。见开元录八,陀罗尼集一。

  【阿颠底迦】 (术语)ātyantika,译曰毕竟。毕竟无成佛之性之义。毕竟无善心之义。唯识论枢要上本曰:“第五性有三种:一名一阐底迦,二名阿阐底迦,三名阿颠底迦。一阐底迦,是乐欲义,乐生死故。阿阐底迦,是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阿颠底迦,名为毕竟,毕竟无涅槃性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阿颠底迦,此云毕竟,毕竟无有善心也。”

  【阿点婆翅罗国】 (地名)Atyambakela,西印度之境。临信度河,邻大海之滨。小乘僧徒多学正量部之法。见西域记十一。

  【阿阇梨】 (术语)ācārya,旧称阿阇梨,阿祇利。译曰教授。新称阿遮利夜,阿遮梨耶。译曰轨范正行。可矫正弟子行为,为其轨则师范高僧之敬称。玄应音义十五曰:“阿阇梨,经中或作阿祇利,皆讹也。应言阿遮利夜,此云正行,又言阿遮梨耶,此云轨范。旧云:于善法中,教授令知,名阿阇梨也。”南海寄归传三曰:“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先云阿阇梨,讹也。”案阿阇梨又译悦众。

  【阿阇梨大曼荼罗灌顶仪轨】 (经名)一卷,失译。秘密部。

  【阿阇梨所传曼荼罗】 (图像)谓善无畏三藏所传之曼荼罗也。胎藏界曼荼罗之一种。此曼荼罗之建立次第,与大日经所说之曼荼罗及现图曼荼罗略有不同。三重,十大院,列三百八十四尊云。出于大日经疏六,义释四。

  【阿阇梨耶】 (术语)又作阿遮梨耶,阿遮梨夜。见“阿阇梨”条。

  【阿阇婆罗】 (杂名)水名。见因果经四,翻梵语九。

  【阿阇世】 (人名)又作阿阇贳。王名。旧称阿阇世。新称阿阇多设咄路Ajātaśatru,译曰未生怨。佛在世之顷,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治者。父名频婆娑罗,母曰韦提希。韦提希怀胎时,相师占之,谓此儿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未生以前结怨之意也。西域记九曰:“阿阇多设咄路王,唐云未生怨,旧云阿阇世,讹也。”又名婆罗留支。译曰折指。父王闻相师之言,与夫人共谋于生日从楼上落于地,而阿阇世仅损指未死,故名折指。法华文句五曰:“阿阇世者,未生怨,或呼为婆罗留支,此云无指。”同记曰:“言未生怨者,母怀之日,已常有恶心于瓶沙王。未生已恶,故因为名。无指者,初生相者言凶,王令升楼扑之,不死,但损一指,故为名也。”又名善见。涅槃经曰:“提婆达多语善见太子,言国人骂汝为未生怨。善见言:何故名我为未生怨?谁作此名?达多言:汝未生时,一切相师,占言是儿生已,必杀其父,是故外人悉号汝为未生怨。一切内人护汝心,故谓善见。”阿阇世既长,近恶友提波达多,幽囚父母。见观无量寿经。即位后并吞诸小国,威震四邻,建一统印度之基。后因害父频婆娑罗王之罪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即平愈(见涅槃经十九),遂归依释迦。佛灭后,五百罗汉,结集佛说。王为之护法。佛教之兴。与有力焉。普超经曰:“阿阇世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

  【阿阇世王经】 (经名)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同本异译。说阿阇世王闻文殊师利菩萨说法而得悟。摄于方等部。

  【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经名)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阿阇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与舍利弗,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与大宝积经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同本异译。摄于方等部。

  【阿阇世王女经】 (经名)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之略。

  【阿阇世王品】 (经名)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之异名。

  【阿阇世王授决经】 (经名)佛说阿阇世王授决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说阿阇世王以灯华奉佛授成佛之记别。摄于方等部。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阿阇世王问五逆罪之受果,说由功德一旦堕地狱,后为辟支佛。

  【阿阇世王五梦】 (故事)佛涅槃之夜,阿阇世王感五种之恶梦。见“五梦”条。

  【阿阇世王之梦】 (传说)王于如来涅槃之夜,见月落,日由地出,星宿云雨,缤纷而落,七彗星现于天上。又天上有大火聚,一时堕地。问之臣下,知如来涅槃不祥之相也。见大般涅槃经后分下。

  【阿尔多缚底】 (地名)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阿伐罗势罗】 (堂塔)Avaraśaila,译曰西山。在南印度,驮那羯砾迦国之伽蓝名。见西域记十。

  【阿防罗刹】 (异类)阿防之暴恶,可畏如罗刹,故以为名。名义集二曰:“罗刹,此云速疾鬼,又云可畏,亦云暴恶。”

  【阿浮达磨】 (术语)Adbhuta-dhama,又作阿浮陀达磨。译未曾有希法。说佛菩萨神变希有事迹之经名。十二部经之一。

  【阿浮呵那】 (术语)Apattivyutthānaṁ,又作阿浮诃那,除比丘犯罪之作法名。比丘尼钞下上曰:“阿浮呵那,此翻出罪羯磨,见论名为唤入众,亦名拔除罪法。”行事钞中一曰:“阿浮诃那,翻为呼入众也。”巴Abbhāna。

  【阿浮陀达磨】 (术语)见阿浮达磨项。

  【阿缚卢枳低湿伐逻】 (菩萨)Avalokiteśvara,旧称阿那婆娄吉低输,阿梨耶婆楼吉弖税。译曰观世音,光世音。新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卢吉帝舍婆罗,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等。译曰观自在。观世音也。西城记三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观世音,皆讹谬也。”法华玄赞六曰:“阿缚卢枳帝湿伐逻耶,云观自在,观三业归依,而拔众生苦。”玄应音义五曰:“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此译云观世自在,旧译云观世音,或云光世音,并讹也。”释迦方志上曰:“阿缚卢枳抵(云观也),伊湿伐罗(云自在也)菩萨。”慈恩传二曰:“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唐云观自在。”观音玄义一曰:“阿那婆娄吉低输,此云观世音。”嘉祥之法华义疏十二曰:“阿梨耶婆楼吉弖税,此翻观世音。”见“观音”条。

  【阿缚卢枳帝伊湿伐罗】 (菩萨)观自在菩萨之梵名。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项。

  【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菩萨)观自在菩萨之梵名。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项。

  【阿缚罗诃佉】 (术语)又作阿缚罗贺迦。A,va,ra,ha,kha五字,地水火风空五大之种子也。大日经疏一曰:“阿字门为地,嚩字门为水,啰字门为火,诃字门为风,佉字门为空。”

  【阿缚遮罗】 (杂语)译曰市廛。见玄应音义二十三,唯识演秘四末。梵Avacara。

  【阿伽坏】 (器具)入供佛阏伽之土器也。见“阏伽”条。

  【阿伽嚧】 (杂名)AguruAgaru,又作阿伽楼。译曰香树。沉香。见名义集三。

  【阿伽罗伽】 (天名)星神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众。秘藏记末曰:“阿伽罗伽,白色持鉾。”胎曼陀罗钞六曰:“或记曰:荧惑星,或火曜也。是恶星也。”梵Aṅgāraka。

  【阿伽摩】 (术语)Agama,见“阿含”条。

  【阿伽母陀罗】 (印相)印相名。译曰供养法印。见陀罗尼集经五。梵ārgpya-mudra。

  【阿伽目陀】 (杂语)数名。译曰数千万柿。见本行集经十二。

  【阿伽陀】 (饮食)一作阿揭陀Agada,药名。译曰普去,无价,无病,或作不死药,丸药。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竭陀药,又言竭陀,或云阿伽陀。梵言讹转也,此云丸药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阿揭陀药,阿云普,竭陀云去。言投此药,普去众疾。又阿言无,竭陀云价,谓此药功高,价直无量。”慧苑音义上曰:“阿无也,揭陀病也,服此药已,更无有病,故为名耳。”止观一之五曰:“阿伽陀药,功兼诸药。”

  【阿伽云】 (菩萨)药王菩萨之梵名。见药王药上菩萨经,法华经药王品,名义集一。

  【阿含】 (术语)āgama,小乘经之总名。新称阿笈摩。旧称阿含,阿鋡,阿含暮。译曰法归。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之义。又译曰无比法,谓无类之妙法也。或译曰趣无,所说之旨毕竟无归趣之义。长阿含经序曰:“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名义集四曰:“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妙乐云:此云无比法。”四阿含暮抄序曰:“阿含暮者,秦言趣无也。”新称阿笈摩,阿伽摩,译曰教,又作传。唯识述记七曰:“阿笈摩者,此翻为教,展转传说故,名为传。”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笈摩,亦言阿伽摩,此云教法,或言传,谓展转传来以法相教授也。旧言阿含,讹略也。”佛成道初,于鹿野苑始说之。吉藏之法华论疏曰:“阿含正是外国教,名通大小。四阿含等为小也,涅槃云方等阿含,此即大也。”华严探玄记九曰:“阿含,正音阿笈摩,今译名传。谓此圣言,是三世佛之所同说。但古今诸佛,相传而说,非新翻作,故名传。”

  【阿含部】 (术语)属于阿含之部门也。原为佛说之总称,后大乘经兴,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总名为小乘,遂为小乘经之异名。北方佛教谓长中杂增一为四阿含,四阿含及属于此者,总称为阿含部。南方所传者,于四阿含之外,称小乘杂部为屈阤迦阿含,是为五阿含。至元录六出一百十一部,三百三十七卷。注曰:“重单合译,阿含部类支派别行,并编于此。”明藏目录举称为小乘阿含部者一百三十七部。又南方所传之巴利圣典,于四阿含经外,现存屈阤迦阿含十五部。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玄,严佛调共译。说断生死应念十二因缘。

  【阿鋡暮】 (经名)见“阿含”条。

  【阿含时】 (术语)教相判释五时之一。世尊说阿含经之时。又名鹿苑时。以于鹿野苑说此故也。佛成道后十二年间之名。大藏经中四阿含之外,或冠阿含之名,或立别题之小乘经甚多,皆为阿含之别出及其部类,故一切小乘部之经典,总名阿含经。

  【阿含正行经】 (经名)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又说十二因缘持五戒等。

  【阿呵呵】 (杂语)Ahaha,笑声。阿者发语辞。见碧岩着语。

  【阿吽】 (术语)Ahūṁ,阿吽二字,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为金刚萨埵之种子。悉昙三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众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舒遍,弥纶法界也。吽是吸声条末,卷缩尘刹,摄藏一念也。阿字是毗卢遮那,吽字是金刚萨埵。”又阿者菩提心之义。吽者涅槃之义。阿吽二字为菩提涅盘之二者。守护国界经曰:“阿字者,是菩提心之义。”吽字义曰:“吽字者,一切如来诚实语。所谓一切诸法,无因无果,本来清净,圆寂义。”大日经义释五谓吽字师子吼声。为大日经悉地成就品所说,以二字喻莲花与水,阿为悉地之果(莲花),吽为使之成就之行因也。

  【阿呼】 (术语)Ahū,叹美之词。译曰奇哉。见名义集五。又山名Arka,译曰日。见弥沙塞律三十四。

  【阿呼地狱】 (界名)法苑珠林曰:“何名阿呼地狱?此诸众生受严切苦逼之状,叫唤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为阿呼地狱。”

  【阿会亘修】 (界名)ābhāsvara,天名。玄应音义三曰:“阿会亘修天,长安品作阿陂亘修天,即光音天也。”

  【阿笈摩】 (术语)阿含之新称。

  【阿迦花】 (植物)花名。具名阿歌罗花。译曰白花。见玄应音义十。

  【阿迦罗】 (书名)书名。译曰节分。见佛本行集经十一。

  【阿迦囊】 (异类)又名阿伽,阿揭多。电神名。译曰无厚。见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

  【阿迦尼瑟吒】 (界名)见“阿迦尼吒”项。

  【阿迦尼沙托】 (界名)见“阿迦尼吒”项。

  【阿迦尼吒】 (界名)Akaniṣṭha,天名。旧称阿迦贰吒,阿迦尼吒,阿迦尼沙托。新称阿迦尼瑟吒,阿迦尼瑟搋。阿迦尼瑟揥。译曰色究竟。此天者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云质碍究竟,色究竟天。又名有顶天。过此则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矣。法华经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即全色界也。慧苑音义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言阿迦者,色也。尼瑟吒者,究竟也。言其色界十八天中,以最终极也。”玄应音义六曰:“经中或作阿迦尼沙托,或作尼师吒,或作贰吒,皆讹也,正云阿迦扼瑟搋。译云:阿伽,言质碍。扼瑟搋,言究竟。谓色究竟天也。”玄赞二曰:“阿迦扼瑟揥。”(巴Akaniṭṭha)。【阿迦尼吒】(界名)巴利语Akaniṭṭ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抳搋。梵语曰阿迦尼瑟吒Akaniṣṭha,又作阿迦尼沙吒,阿迦尼师吒,阿迦抳瑟搋。略曰尼师吒,尼吒,或二吒。译言色究竟。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名。慧苑音义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阿迦,云色。尼瑟吒,云究竟。谓色界十八天中,此最终极。又阿者无也,迦尼瑟吒者小也。谓色界十八天中,最下一天唯小无大,余十六天,上下互望,亦大亦小。此一天唯大无小,故以名。”又玄应音义七,取前说,阿迦译云质阂。

  【阿迦色】 (术语)一义,有形之物质。一义,无形之空界。俱舍论界品曰:“阿伽谓积集色,极能为碍,故名阿伽。有说,阿伽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伽。”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伽色。伽,此云碍。阿有二义,或言无,或云极。犹含两释,故立本名也。”俱舍宝疏一下曰:“阿伽是极碍也,又阿伽为无碍梵语阿伽,通此二义。”梵Aghaṁ。

  【阿迦奢】 (杂语)ākāśa,译曰虚空。见大日经疏十三。

  【阿犍多】 (杂语)Agantuka,译曰客比丘食。见善见律第六。

  【阿揭】 (饮食)阿揭陀之略。译曰无病。出于可洪音义四。见“阿伽陀”条。

  【阿揭多】 (杂名)又作阿竭多。电名。星名。最胜王经七曰:“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见“阿迦囊”条。梵Agastya。

  【阿竭多仙】 (人名)此仙有通力,停十二年恒河之水置于耳孔之中。见涅槃经三十九。梵Agastya。

  【阿竭多星咒】 (修法)涅槃经十二曰:“如摩罗毒,凡所触螫,虽有良咒上妙好药,无如之何?唯阿竭多星咒,能令除愈。”同疏曰:“阿竭多星者,此星八月出。若有人得此星咒者,能消其毒。”

  【阿竭陀】 (杂名)见“阿伽陀”条。

  【阿羯罗】 (杂语)译曰境。心识依动之场处,如耳之于声,目之于色。声与色,是耳与目之境。唯识了义灯五本曰:“阿羯罗,云境。”梵āgāra。

  【阿鸠留】 (人名)豪商名。尝行布施而生于天上。见阿鸠留经。

  【阿鸠留经】 (经名)佛说阿鸠留经,一卷,失译,小乘部,说阿鸠留之事。

  【阿鸠罗加罗】 (杂名)ākulakara,风名,译曰作乱。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五。

  【阿拘卢奢】 (杂语)译曰骂。见文句记八之四。梵Akrośa。

  【阿剌剌】 (杂语)见“阿喇喇”条。

  【阿喇喇】 (杂语)细语不休之意。又作阿剌剌。如韩文所谓“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剌剌不能休。”即其例也。又恐怖或惊骇之意。如金陵报宁语录三所谓“东西南北,土旷人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阿喇喇。”之类是也。又散见于禅林类聚第十七刀剑门等。

  【阿赖耶】 (术语)ālaya,又作阿剌耶。心识名。八识中之第八。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新称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外界)、正(身体)二报“三界唯一心”之义,即由此识而立。唯识述记二之末曰:“阿赖耶者此翻为藏。”慧琳音义十八曰:“阿赖耶者,第八识也,唐云藏识。”起信论疏中本曰:“阿梨耶,阿赖耶,但梵语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大日经疏二曰:“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同十四曰:“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

  【阿赖耶识三种境】 (术语)一种子。生一切有漏无漏现行法之种子也。二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三器界。山河草木饮食器具等一切众生之依报也。阿赖耶识常以此三种为所缘之境。

  【阿赖耶外道】 (流派)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二曰:“经云阿赖耶者,是执持含藏义,亦是室义。此宗说有阿赖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万象。摄之则无所有,舒之则满世界。不同佛法中第八识义也。”

  【阿蓝】 (人名)见“阿罗逻”条。

  【阿蓝伽蓝】 (人名)见“阿罗逻”条。

  【阿蓝磨】 (杂语)见“阿罗磨”条。

  【阿兰那】 (术语)又作阿襕拏。寺院之总名。见“阿兰若”条。又梵志名。

  【阿兰那经】 (经名)说释尊往昔为阿兰那梵志,后出家说无常,以利益无量人天之往因。摄于中阿含经四十。

  【阿蓝婆】 (杂名)药名。正名阿罗底蓝婆Ratilambha,译曰得喜乐。涂身去患得喜之义。见华严探玄记二十,慧苑音义下。

  【阿岚婆苏都】 (杂语)ārambha-vastu,风名。译曰发事。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五。

  【阿岚婆也那】 (人名)ālambāyana,仙人名。修蛇行者。见饰宗记四本。

  【阿兰若】 (术语)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诤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正云阿兰攘,此翻无诤声。”玄应音义一曰:“阿兰拏(友加反),或云阿兰若,或云阿练若,皆梵音轻重耳。此云空寂,亦无诤也。”玄应音义三曰:“阿兰那行,或言阿烂拏,正言曷剌[羊*儿]。曷,此云无。剌[羊*儿],此云诤。名无诤也。曷,阿葛反,或苦曷反。”金刚顶纂要曰:“阿兰那者,此云寂静。”饰宗记五本曰:“阿兰若迦,去村五百弓,云住无诤处人也。”可洪音义八曰:“阿兰那,此云无诤,云空家也。”大日经疏三曰:“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四阿含暮抄上曰:“阿练茹。”

  【阿兰若行】 (术语)比丘常居阿兰若,不住于外。十二头陀行之一。

  【阿兰若迦】 (术语)āraṇyaka,见“阿兰若”条。又谓其住人也。

  【阿唎多罗】 (菩萨)ārya-tāra,观音之别名。常略曰多罗观音。见多罗观音条。

  【阿唎多罗经】 (经名)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第十四,唐不空译,一卷。

  【阿唎瑟迦紫】 (植物)译曰木槵子。见千手合药注。与阿梨吒同。

  【阿梨】 (植物)木名。法华经陀罗尼品曰:“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名义集三曰:“其枝似兰枝,若落时必为七分。”义净译之孔雀经上曰:“头破为七分,犹如兰香蕱。”同注曰:“梵云頞杜迦曼折利,頞杜迦,兰香也。曼折利,蕱头也。旧云阿梨树枝者,既不善本音,复不识其事,故致久迷。西方无阿梨树也。”梵Andūka-mañjari。

  【阿梨呵】 (杂语)Arihan,阿罗汉之误用。坐禅三昧经上曰:“阿梨呵:阿梨,秦言贼。呵言杀。”

  【阿梨瑟吒】 (植物)Ariṣṭaka,木名。见“阿梨吒”条。

  【阿梨斯那】 (人名)āryasena,大众部之僧名。译曰圣军。见慈恩传四。

  【阿梨耶】 (术语)ārya,又作阿离耶,阿哩夜。译曰圣,圣者。玄应音义一曰:“阿梨耶,此云出苦者,亦言圣者。”寄归传三曰:“阿离野,译曰为圣。”良贲之仁王经疏曰:“阿哩夜,此云圣者。”演密钞六曰:“梵语阿哩野,此言远恶,义翻为圣人。”

  【阿离耶跋摩】 (人名)新罗人。尝入长安。唐贞观年中,追求正教,欲亲礼释尊灵踪,远涉中印度,止于那烂陀寺,学律论,抄写诸经,虽欲归国,而所期不契,后于那烂陀寺寂。见求法高僧传上。

  【阿梨耶伐摩】 (人名)āryavarman,沙门名。译曰圣胄。见慈恩传四。

  【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流派)ārya-mahāsaṃghika-nikāya,译曰圣大众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

  【阿梨耶婆楼吉弖税】 (菩萨)观世音菩萨之梵名。出于法华经义疏十二。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条。

  【阿离耶三蜜栗底尼迦耶】 (流派)ārya-sammitīya-nikāya,译曰圣正量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参照“正量部。”

  【阿梨耶斯那】 (人名)即阿梨斯那。

  【阿梨耶驮娑】 (人名)Aryadāsa,沙门名。译曰圣使。见慈恩传四。

  【阿离野慕攞萨婆悉底婆拖尼迦耶】 (流派)ārya-mūlasarvāstīvāda-nikāya,译曰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

  【阿离野悉他陛攞尼迦耶】 (流派)ārya-sthavira-nikāya,译曰圣上座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

  【阿梨宜】 (术语)āliñgita,定名。译为抱触。探玄记十九曰:“阿梨宜者,此云抱捺摩触,是摄受之相。”

  【阿梨吒】 (植物)Ariṣṭaka,巴Ariṭṭhaka,木名。翻梵语九曰:“阿梨吒,应云阿梨瑟吒,译曰无环。”木槵子也。又比丘名。阿梨吒,亦名阿利吒。此云无相。是人生邪见,言须陀洹斯陀含皆有妻室,亦不障道。牵此自比,故生邪见。言淫欲非障道法也。萨婆多论云:此人先是外道弟子。外道邪见师遣入佛法中,倒乱佛法。其人聪明利根,不经少时,通达三藏。即便倒说云行障道法不能障道。尽其智辩,不能令成。

  【阿梨吒经】 (经名)阿梨吒比丘,起恶见说淫欲不障道,诸比丘谏之,不舍,佛呼责之,说非法之当舍。此经摄入中阿含经五十四。

  【阿黎沙】 (术语)ārṣa,译曰圣主。佛也。智度论二十五曰:“阿黎沙,秦言圣主。”见“阿利沙”条。

  【阿黎沙住处】 (术语)智度论二十五曰:“安住阿黎沙住处。”注“第一最上极高,不退不却不没,具足功德,无所减少,是名阿黎沙住处。”即佛之住处。

  【阿黎耶】 (杂名)梵语ārya,又作阿哩夜,阿梨阿,或阿略,阿夷。译言圣者,尊者,或作出苦者。通晓四谛理者之名称也。

  【阿力多柯】 (衣服)Haritaka,衣名。阿毗昙经下曰:“阿力多柯衣者,织吉贝庸磨之多毛也。”

  【阿利罗跋提】 (地名)Aciravatī,流于舍卫城外之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阿利沙】 (术语)ārṣa,旧作阿黎沙。译曰古圣主。演密钞五曰:“梵语阿利沙,秦言古圣主。即自利利他殊胜功德,古仙圣道也。”(即佛也)。

  【阿利沙偈】 (真言)谓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经疏曰:“所说阿利沙偈,名为自然成就真言。”供养法疏下曰:“阿利沙,叹佛功德也。”

  【阿利耶】 (术语)识名。见“阿赖耶”条。

  【阿练儿】 (术语)慧琳音义十四曰:“阿练儿,旧云阿兰若,唐云寂静处也。”见“阿兰若”条。

  【阿练若】 (术语)见“阿兰若”条。

  【阿留那】 (杂名)Aruṇa,又作阿楼那,阿卢那。时名。或曰萨埵。译言明相,即晓时也。见开宗记三末,名义集二。又译曰赤色。见名义集三。

  【阿楼那】 (物名)香名。见“阿留那”条。

  【阿噜力】 (真言)观音真言“阿噜力迦”之名。见阿噜力经项。

  【阿噜力迦】 (真言)多罗观音之真言也。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曰:“唵,阿噜力迦,娑缚诃。”

  【阿噜力经】 (经名)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第十四之略。

  【阿噜陀罗印】 (印相)Rudra,译曰大怒印。见陀罗尼集经三。

  【阿卢汉】 (杂语)译曰杀贼。杀害烦恼贼之义。嘉祥之观经疏下曰:“天竺三相近:阿罗诃Arhat翻应供,阿罗汉Aruhan翻无生,阿卢汉Arihan翻禁贼。”参照“罗汉”条。

  【阿卢那】 (植物)又作阿楼那,阿留那。见“阿留那”条附录。

  【阿卢那花】 (植物)花名。慧苑音义上曰:“阿卢那,此日欲出时,红赤之相,其花似彼,故用彼名之。谓即红莲花也。”

  【阿卢那香】 (物名)又作阿楼那香。慧苑音义上曰:“阿楼那香,红赤色香,其色一如日欲出前之红赤相,即梵语中,呼彼赤相为阿楼那香也。”又曰阿卢那跋香。是阿卢那跋底香之略。同音义下曰:“阿卢那者,此云赤色也。跋底者有也,或云极也。谓此香极有赤色,因名也。”梵Aruṇapati。

  【阿路巴】 (杂名)Rūpya,译曰银。见名义集二。

  【阿辘辘地】 (杂语)阿者助语。辘辘者车轨之道,运转自在之义。碧岩集五十三则评云:“丈云:我适来哭,如今却哭。看他悟后,阿辘辘地,罗笼不住,自然玲珑。”是即示无碍自由圆转自在之境界之意。与所谓转辘辘地同义。

  【阿啰婆娑】 (杂语)译曰光明。见华严疏钞八。

  【阿罗】 (杂名)阿罗摩之略称。又锥之梵名。

  【阿罗波宝多夜叉】 (异类)Alpapota yakṣas,鬼名。译曰不称鬼。见孔雀王咒经上。

  【阿罗波多】 (人名)大臣名。译曰前言,见本行集经四十三。

  【阿罗波遮那】 (杂语)见“阿罗婆遮那”条。

  【阿逻底蓝婆】 (杂名)见“阿蓝婆”条。

  【阿罗阇】 (术语)Rāja-dhātu,阿剌阇界,结界名。译为王界。饰宗记八末曰:“阿罗阇界者,一王所领,一国土众僧,皆得是名阿罗阇界。阿剌阇,此翻为王也。”

  【阿罗伽】 (术语)梵云阿罗伽,此云欲。如五欲之欲,希求之义也。见翻译名义集十五。

  【阿罗歌】 (植物)Arka,花名。又作阿迦。译为白花,其大叶,外道用以祭祀。

  【阿罗汉】 (术语)Arhāñ,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法华文句一上曰:“阿[台-台+犮]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四果之一。参照“阿卢汉”条。

  【阿罗汉果】 (术语)悟位谓之果。以是为对于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罗汉为小乘之极果。

  【阿罗汉具德经】 (经名)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品同本。

  【阿罗汉所不习十一法】 (名数)一舍戒,二不净,三杀生,四盗,五不食残食。六妄语,七群党,八恶言,九狐疑,十恐惧,十一受余师及受胞胎。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阿罗汉向】 (术语)四向之一。不还之圣者,进断余残之烦恼而向于阿罗汉果者。见俱舍论二十四。

  【阿罗诃】 (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

  【阿罗迦摩罗】 (人名)阿罗与迦摩罗之二仙人也。见“阿罗逻”条。或云是一人之名。

  【阿罗梨】 (杂名)屣之饰。四分律开宗记八本曰:“阿罗梨,以鸟毛安华屣边也。”梵Ararī。

  【阿罗逻】 (人名)ārāḍakālāma,又作阿蓝,仙人之名。译曰懈怠。佛出家始就此人学。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郁陀迦阿罗逻等大仙人所。”因果经三曰:“尔时太子即便前至阿罗逻仙人处。”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罗逻此云懈怠,亦获通定者也。”又寒地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罗逻,阿波波,谓地狱寒苦之声也。”梵AtataHahava。

  【阿罗逻迦兰】 (人名)见“阿罗逻”条。

  【阿罗逻迦蓝】 (人名)又作阿罗逻迦罗摩。阿罗荼迦逻摩。阿兰迦兰等。佛本行集经二十一曰:“有一仙人修道之所,名阿罗逻,姓迦蓝氏。”中阿含五十六,罗摩经曰:“盛时年二十九,(中略)便住阿罗逻迦罗摩所。”般若经五百九十九曰:“阿罗荼迦逻摩子。”若依此等说,则阿罗逻迦蓝,为阿逻罗之具名,然他经,谓阿罗逻迦蓝是二人。佛本行经三曰:“菩萨不然阿兰是法,于是复诣迦兰问法,(中略)舍迦兰法,于是便至尼连禅江。”释迦谱一曰:“有二仙人阿罗逻迦兰。”(二人之说则迦兰似为Udraka Rāmaputra者)。

  【阿罗逻迦罗摩】 (人名)见“阿罗逻”条。

  【阿罗弥】 (杂名)见“阿罗磨”条。

  【阿罗蜜】 (杂语)Harmita,译曰远离。智度论五十三曰:“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言相近,义相会,故以阿罗蜜释波罗蜜。”

  【阿罗磨】 (杂名)ārāma,又曰阿罗弥,阿蓝么,阿罗,译为园。玄音应义二曰:“阿蓝磨者,园也。”翻梵语九曰:“阿罗弥者,园。”梵语杂名曰:“阿罗磨,园也。”

  【阿罗婆】 (杂名)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阿罗婆药者,云阿吒迦阿罗婆,此云金光汁药。阿吒迦,云金光明Hātaka,阿罗婆,云汁药。”Rasa。

  【阿罗婆伽林】 (地名)林名。译曰不诸林。翻梵语九曰:“阿罗婆伽,应云阿罗婆分。译曰:阿者不也,罗婆分者诸也。”

  【阿罗婆遮那】 (术语)又作阿罗波遮那。般若经所说悉昙字母四十二之初五字也。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智度论四十八。梵Aiapacana。

  【阿逻荼】 (人名)仙人名。慧琳音义十八曰:“阿罗荼,唐言自讹。旧经阿兰迦兰是也,见“阿罗逻”条。”

  【阿逻荼迦逻摩】 (人名)外道仙人名。无正翻。见慧琳音义八。案此是阿罗荼与迦逻摩之二子。见阿罗逻条。

  【阿罗陀】 (地名)Aruta,山名。译曰无声。见翻梵语九。

  【阿罗耶】 (术语)见“阿赖耶”条。

  【阿落刹婆】 (异类)Rākṣasa,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婆,或言阿落迦婆,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啰叉婆,此云护者。若女则名罗叉私。”见“罗刹”条。

  【阿曼怛罗泥】 (术语)译曰呼声。八转声中之第八声。

  【阿茂吒】 (物名)宝名。见慧琳音义四十四。

  【阿没[口*栗]睹】 (术语)译曰甘露。见大日经疏十三,见阿密哩多条。

  【阿弥】 (杂语)阿弥陀佛之略。

  【阿弥陀】 (佛名)Amita,译曰无量。玄应音义九曰:“阿弥陀,译云无量。”

  【阿弥陀报化异】 (术语)诸佛有法报化三身。法身者,诸佛平等。其报身依因位之愿行,其化身依所化之机缘,种种不同。今示弥陀报化二身,则如前记之悲华经,又如观音授记经记弥陀之入灭,观音势至之补处。又如鼓音声经记弥陀之国城父母等,是化土之化身佛也。见悲华经(宙帙三),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地帙十二),观世音菩萨授记经(同上)。但化土有净秽之二,阿弥陀之化土亦然。已上诸经所说者,诸净秽之化土也。故五浊世界亦名安乐世界。更有秽恶之化土,如释迦之于娑婆。智度论三十六曰:“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无量寿经所说之身土,真报身报土也,身者光寿皆无量,土者广大无边际,众者纯大菩萨,净土门之愿生者,限于此佛土。但此有圣道净土二宗之诤,圣道诸师如天台慈恩皆曰:弥陀净土有化土报土之二相。既有无量之菩萨众,则对于此众者报身报土也,故观经说佛身曰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是菩萨之所见也。又许凡夫声闻之往生,说彼土有无量之人天声闻众,是生于化土而见化身也。非有化土则彼等未断惑之凡夫,不得生于报土。经论之所判分明也。而此二土非别处,一于世界上,地前之凡夫见化土,地上之菩萨见报土,故佛地论言释迦如来说佛地经时,地前之大众,变化身居秽土而见说法,登地之菩萨,受用身居佛之净土而见说法。如此同一处,凡圣皆同居之,故天台谓之凡圣同居土。自人天声闻之方言之,则是必化土,于此化土闻法勤修,登于地位,得于当处感报身报土也。其化土之相说之分明者,前鼓音声经等及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之经说是也。是为凡夫二乘之机感。若通教之菩萨,感见带劣胜应身方便有余土,别教之菩萨,感见胜应身实报土,圆教之菩萨,感见法身常寂光土,是天台观经疏及净名经疏所具说也。但以化土为安乐净土,无五浊多难,则为增进佛道故愿往生彼土也。然昙鸾道绰等净宗诸师,言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无量寿经于四十八愿中立所生人之光寿二无量愿,且有人天等之名者,以经说佛自会通,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神通皆为一类,形状无异,但因顺余方,故有此等之名,彼土之众。实为纯大菩萨,是真报土也。然圣宗以此等文为摄大乘论所说四意趣中之别时意趣,而不许凡夫直成阿毗跋致之菩萨也。而净宗则言圣净二门固异其途,弥陀别意之弘愿,不能以常规律之。

  【阿弥陀忏法】 (修法)又云无量寿忏法。忍辱杂记上曰:无量寿忏法者,即罪障忏悔,神超净域之胜法也。又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有往生净土忏愿仪一卷,在明藏中。

  【阿弥陀成道因果】 (术语)密教之阿弥陀,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于大日成道之外,不说阿弥陀成道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道者总有四处。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三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为沙弥,求等正觉。佛听之。于四众中说法华经,说经已,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载。此时十六菩萨沙弥,各升法座为四众覆讲此经,一一度数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尔时佛由三昧起普对四众印可十六沙弥,使之欢迎供养。彼十六沙弥今皆成等正觉,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其二沙弥于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灯。(中略)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中略)第十六为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等正觉(取意)。其二者,悲华经二谓往昔过恒河沙阿僧祇劫有世界名删提岚。劫名善持,有转轮王,名无诤念王。有一大臣名宝海,有子名宝藏。其后出家,成等正觉,遂号宝藏如来。宝藏如来为转轮王广说正法,王随喜渴仰请如来及圣众,供养三月。王有千子,长名不眴,第二名尼摩,千子亦供养过二百五十岁。劝宝海,梵王,千子及无量众生令发菩提心。尔时如来即入三昧放大光明,现十方世界,或有世界五浊弊恶,或有世界清净微妙。王白佛言:诸菩萨等以何业故取净世界?以何业故取不净世界?佛言:菩萨以愿力故取清净土,离五浊恶。复有菩萨以愿力故,取五浊恶世。王言:我今欲真实行菩提,愿不取不净佛土,我发愿,愿成道时,世界中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众生皆金色,无有女人,等一化生,寿命无量,世界清净,无有臭秽,余佛世界,若有众生闻我名,修诸善本愿生我世界者,愿其命终必定得生。唯除五逆与诽谤圣人破坏正法等(大要与平等觉经之廿四愿同)。轮王发深愿已,请佛授记。佛即告曰:大王,汝过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尊音王如来世界,清净庄严,悉如大王所愿。汝发此愿,改汝字为无量清净,彼佛入灭后三佛出现入灭,一经过恒沙阿僧祇劫入第二阿僧祇劫,此时世界转名安乐,汝当于此时作佛,号无量寿如来。次又第一之不眴太子亦发大悲愿,佛即授记曰:汝欲观一切众生生大慈悲心使住于安乐,故今字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槃后,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汝成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次第二尼摩太子亦发大势之愿,佛即告太子,汝今所愿,取大世界,如汝所愿成佛,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由汝取大世界故,字汝为得大势至。(中略)第十一子各发愿,佛随授记(取意)。其三者,无量寿经上谓“过去久远锭光如来出世,如是次第出世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弃国捐王为沙门,号法藏,至佛所白佛曰:我发无上菩提心愿,广演经法,我当修行取清净妙土,使我速成正觉,拔众生生死苦本。尔时佛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粗妙,应其心愿使悉睹见之。法藏具足选择,摄取五劫诸佛清净妙土,清净妙行,于佛前建立四十八愿。其第十八愿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其一一愿皆誓不取正觉。尔时大千感动,天雨妙华,空中有声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集无量德行,其愿遂满足成正觉,号无量寿佛,其世界名安乐,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由成佛凡历十劫,今现在说法。”其四,观佛三昧海经九说,于过去空王佛所三比丘共拜佛之白毫而成佛。

  【阿弥陀大心咒】 (真言)前条阿弥陀真言中之大咒也。

  【阿弥陀二身】 (名数)阿弥陀有正法轮,教令轮之二身。教时问答四曰:“金刚顶谕伽云:西方阿弥陀佛现二身。若依正法轮现文殊师利菩萨身,若依教令轮现焰鬘德迦身。”

  【阿弥陀二胁侍】 (术语)又曰二夹侍。观音势至二菩萨也。见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本名】 (杂语)日本安然之说,引证梵语礼赞,谓阿弥陀佛之本名为观自在王如来。以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为其德称。见“观音”条。

  【阿弥陀佛法】 (修法)阿弥陀佛之修法。即阿弥陀护摩也。

  【阿弥陀佛化鹦鹉】 (传说)安息国人不知佛法,阿弥陀佛化为鹦鹉,教化国人。见三宝感应录上。

  【阿弥陀佛偈】 (经名)具名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以偈颂赞叹净土者。

  【阿弥陀佛三名】 (名数)一译无量寿Amitāyus,二译无量光Amitābha,三译甘露Amṛta,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其大咒称十甘露明者是也。菩提心义九曰:“此佛亦名无量寿佛,梵云阿弥陀喻丽,又云阿弥陀婆耶没驮,此云无量光明佛。”因之以此三名如其次第为法报应三身之称号。但此为密教之说。显教唯取初之二名。阿弥陀经所谓“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中略)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是也。

  【阿弥陀佛十三号】 (名数)即十二光佛之别谛,加无量寿佛之本名,为十三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阿弥陀佛说咒】 (经名)一卷,失译。

  【阿弥陀根本印】 (印明)二手交叉作拳,竖二中指以头相拄作莲华之形。见无量寿仪轨。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

  【阿弥陀护摩】 (修法)密教所行之阿弥陀修法也。

  【阿弥陀迦良】 (人名)王名。昔阿弥陀迦良王有病,自调药将服之。时有辟支佛,与王同病。来乞药。王即持药施之,自作誓愿,欲使一切众生病,如是悉除。其时阿弥陀迦良王,即今释迦也。见菩萨本行经下。

  【阿弥陀讲】 (行事)讲赞阿弥陀佛功德之法会也。

  【阿弥陀经】 (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此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此经所摄,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也。各家注述如下:阿弥陀经义记一卷,隋智顗说,灌顶记。阿弥陀经义述一卷,唐慧净述。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唐窥基撰。阿弥陀经疏一卷,唐元晓述。阿弥陀经疏一卷,唐窥基撰。阿弥陀经义疏一卷,宋智圆述,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三卷,宋元照述,戒度记。阿弥陀经句解一卷,元性澄句解。阿弥陀经略解一卷,明大佑述。阿弥陀经疏钞四卷,明祩宏述。阿弥陀经疏钞事义一卷。阿弥陀经疏钞问辩一卷,阿弥陀经疏钞演义四卷,明古德法师演义,智愿定本。净土已诀一卷,明大惠释。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智旭解。阿弥陀经舌相一卷,净挺着。阿弥陀经直解正行一卷,了根纂注。阿弥陀经略注一卷,续法录注。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明大佑述,传灯钞。阿弥陀经摘要易解一卷,真嵩述。阿弥陀经约论一卷,彭际清述。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三卷,明智旭要解,达默造钞,达林参订。阿弥陀经疏钞撷一卷,明祩宏疏钞,徐槐廷撷,阿弥陀经应验附。阿弥陀经释一卷,郑澄德郑澄源排定。阿弥陀经注一卷,郑澄德澄源合注。阿弥陀经笺注,丁福保注。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经名)此传附于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之后。作者不详。一卷。

  【阿弥陀经决十疑】 (书名)别称十疑论。一卷,天台大师着。

  【阿弥陀经开题】 (书名)别名阿弥陀经释,一卷,佛法大师着。

  【阿弥陀九品曼荼罗】 (图像)净土曼荼罗之一种。于开敷之八叶莲台中央,安上品上生之阿弥陀佛,其周匝之八叶,安八品之弥陀,内院之四隅,图法利因语之四菩萨,第二院图十二光佛,四摄外四供,第三院图二十四菩萨。

  【阿弥陀曼荼罗】 (图像)以阿弥陀佛为八叶莲台中央之主体,秘密之曼荼罗也。其法以弥陀为普门万德之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弥陀四亲近菩萨中第一之金刚法菩萨(即观音)为东方大圆镜智,第二之金刚利菩萨(即文殊)为南方平等性智,第三之金刚因菩萨(即弥勒)为西方妙观察智,第四之金刚语菩萨(即维摩居士)为北方成所作智。日本真言家颇行之。

  【阿弥陀婆耶】 (佛名)见“阿弥陀”条。

  【阿弥陀三摩耶形】 (术语)见密教弥陀条。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经名)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吴支谦译。与佛说无量寿经同本异译。外题略名佛说阿弥陀经,坊本表题曰:大阿弥陀经,三耶三佛萨楼佛檀为如来之尊号,过度是济度之义,此经说阿弥陀如来济度人道者。

  【阿弥陀三字法报应三身空假中三谛】 (术语)阿字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谛。弥字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谛。陀字为如之义,故是中谛。又三身者,取阿字第五转方便究竟之义为应身,弥为报身,陀为法身。日本慧心之阿弥陀部心集曰:“阿即空之义也,弥者即假之义也,陀者即中之义也。”

  【阿弥陀三尊】 (图像)中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势至菩萨之三体。见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檀那】 (人名)Amrtodana,王名。译曰甘露施主。见佛本行集经五。

  【阿弥陀五佛】 (术语)三尊加地藏与龙树,即为阿弥陀五佛。

  【阿弥陀相好印相】 (图像)阿弥陀之相好印相,有显密之别,密教有胎金之别,显教有坐立之别。密教中四方之四佛,惟阿閦等三佛,胎金两部,各改其方易其名,独于西方之阿弥陀无所改易,是为表无量寿佛之灭度无期也。其相好,胎藏界为金色之螺发形,结定印,目稍闭而视下,是乃法藏比丘出家成道之相。金刚界为金色之宝冠形,印相如前,是为在俗之当体,本有自然久远实成之相。显教之坐立相好,皆为螺发之出家形。其坐像如密教之胎金两部,结定印,是为照智而寂理体胎藏界之意,弥陀成道自利之相也。其立像分离此定印而分上下,举右手以五指表声闻,缘觉,菩萨,显佛,密佛之五界,下左手以五指表人,天,鬼,畜,地狱之五界(此十界之配立者密教也),是为寂而照,金刚界之意,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住立空中之弥陀,理智不二而分,真应不离而离,以来迎众生引接净土之化他相也(台宗网要)。其定印于脐前仰两手交叉竖第二指而相背,以左右拇指捻其端(胎曼大钞一图印集一)。愚案其两指之圆相为本有修生之两觉,又为胎金两界之圆圆。其分之为上右下左者即立像之来迎印也。

  【阿弥陀鱼】 (传说)执师子国西南有鱼,能作人语,唱南无阿弥陀佛。因名阿弥陀鱼。人唱阿弥陀佛时则鱼喜近岸,取食之,味甚美,谓是阿弥陀佛之化身。见三宝感应录上。

  【阿弥陀真言】 (真言)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三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为之一字。不空神变经二十八曰:“溥遍解脱一字真言曰:唵恶莎缚诃。若人六时依法持诵满一洛叉,是业成就,观世音菩萨现金色身,当灭无始一切根本重罪。若不现者,复倍精进诵。满二洛叉或三洛叉,是业成就,观世音重当现身,执手指示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座宝莲华师子之座,复得阿弥陀佛手摩其头。”二为之一字。理趣释曰:“纥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曰:唵阿密[口*栗]多帝际贺啰吽。此真言能诵十万遍满,得见阿弥陀如来,命终决定得生极乐。欲解此小咒,则此中有五句,第一唵字与第五吽字如常,第二句之阿密[口*栗]多为甘露之义,譬弥陀之大悲也。第三句之帝际有六义,一大威德之义,具足六臂之威德故也。二大威光之义,具足遍照光明故也。三大威神之义,具足神境神通故也。四大威力之义,具足六大力故也。五大威猛之义,具足速灭怨家之德故也。六大威怒之义,具足怒入地之菩萨故也。第四句之贺罗为作业之义,有六义:一作佛之义,得如是心作佛久来始觉故也。二作业之义,来迎引接无间断故也。三作用之义,神力自在故也。四作念之义,迎十念之众生故也。五作定之义,入妙观察智之三摩地定故也。六作愿之义,发六八之大愿故也。此九字即弥陀八菩萨之种子,唵者阿弥陀。阿者观音。密[口*栗]者弥勒藏。多者虚空藏。帝者普贤。际者金刚手。贺者文殊。啰者除障盖。吽者地藏也。见五字九字秘释。其大咒本名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又咒中阿弥栗多即甘露之语,有十句,谓之十甘露明。出无量寿教行仪轨。真言后之文,有“此真言仅诵一遍。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业障悉皆消灭。(中略)临命终时。见无量寿与大众俱来迎安慰。即生极乐上品上生。”其他同仪轨有无量寿如来拳印真言。

  【阿弥陀种子】 (种子)Hrib纥哩字也。密教为人法一体,故纥哩为阿弥陀之种子亦为其三昧耶形之莲华种子,其所以为种子者,有二义:一就字音,名八叶心莲之肉团心,名讫栗驮心,今字谓之讫里瞿有同音之意,以同音而亦有同体之义故为莲华之种子也。二就字义,为之四字合成,此四字配于东西南北。ha字者,东方,痴烦恼,即无明也,有因之义,无明为一切惑业之因,一切之惑业,以之为首,故以之为东方。ra字者,南方,贪烦恼也,为尘染之义,是爱着之烦恼,南方之火大赤色,人所爱着,与贪烦恼相应。i字者,西方,瞋烦恼也,为殃祸之义,殃祸由瞋恚而生,西方风大能破坏物,与瞋烦恼相应。ah字者,北方,涅槃也,为寂静之义,前之三毒寂静,即是涅槃,北方黑色与涅槃相应,此涅槃由三毒中出生,犹莲华之从淤泥中生,名莲华曰水精华,以此水大为自性清净之性分故也。由泥中出者,是即淤泥自性清净之德也,恰如涅槃由三毒而出,彼此其义相应,故以字为莲华之种子,亦为即阿弥陀之种子,盖据中图之次第,阿弥陀者涅槃也。见护身法钞。

  【阿密哩多】 (术语)Amṛta,又作阿阿密[口*栗]多,阿密哩帝。译曰甘露。真言修行抄三曰:“阿密哩帝,此云甘露也。”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明王)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见“军荼利”条。

  【阿摩】 (杂语)Ambā,译曰母。名义集二曰:“阿摩,此云女母。”

  【阿摩揭陀】 (天名)Amagadha,译为无害毒。帝释名。法华玄赞二曰:“能天帝,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害毒,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

  【阿摩勒】 (植物)果名。楞伽经四曰:“如来现前世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见“阿末罗”条。

  【阿摩罗识】 (术语)阿摩罗者,梵名Amala,或作阿末罗庵摩罗。译言无垢。阿摩罗识者,即清净无垢之识也。九识中之第九识。见“庵摩罗识”条。

  【阿摩洛迦】 (植物)见“阿末罗”条。

  【阿摩提】 (菩萨)Abhetri Abhettī,又作阿么[齿*来]。译曰无畏。观音菩萨之别名。阿摩提观音仪轨曰:“无畏观自在菩萨,一名阿摩[齿*来]观自在菩萨,又云宽广。”

  【阿摩昼】 (人名)童子名。

  【阿摩昼经】 (经名)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令其弟子阿摩昼观佛之相好。阿摩昼轻慢释种。佛出其种姓之因,并说妙法。摄于长阿含经十三。

  【阿末多】 (人名)外道名。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条。

  【阿末罗】 (植物)见“阿未罗”条。

  【阿牟伽】 (术语)Amogha,又作阿谟伽,阿目佉。译曰不空。功德不空之义。见光明真言金壶集。

  【阿牟伽皤赊】 (菩萨)Amoghapāśa,不空羂索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三曰:“阿牟伽皤赊,唐云不空羂索。”

  【阿目多印】 (印相)印相名。译曰无能压印。见陀罗尼集经三。

  【阿目佉】 (杂语)又作阿牟伽,阿谟伽。译曰不空。见“阿牟伽”条。

  【阿目佉跋折多】 (人名)传不详。

  【阿目佉跛折罗】 (人名)Amoghavajra,沙门名。宋高僧传一曰:“阿目佉跋折罗,华云不空金刚,其先北天竺婆罗门也。”

  【阿拏】 (术语)Anu,又曰阿菟,阿耨等。译曰极微。色界之色法最微者。法苑义林章五本曰:“阿拏谓最极小者,说此名极微。”大日经疏一曰:“言小分者,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关于极微之说,见“极微”条。

  【阿那阿波那】 (术语)Anāpāna,观法名。见“阿那波那”条。

  【阿那般那】 (术语)见“阿那波那”条。

  【阿那邠邸】 (人名)又作阿那邠坻。舍卫国给孤独长者名。长者有七子,不信佛法,阿那邠邸悲之,各与金千两,使诣佛处,蒙佛之教而归于正法。见阿那邠邸经。

  【阿那邠邸经】 (经名)具名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出增一阿含经四十九卷非常品。

  【阿那波达多】 (地名)又作阿那跛达多,见“阿耨达”条。

  【阿那波那】 (术语)ānāpāna,旧称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称阿那波那,阿那阿波那。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法名。大乘义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观,自气息系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那波那,此云数息观。”旧俱舍十六曰:“若风向身入,名阿那。若风背身出,名波那。”俱舍论二十二曰:“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同光记二十二曰:“阿那,此云持来。阿波那,此云遣去。”

  【阿那伽弥】 (术语)Anāgāmin,阿那含之旧称。智度论三十二曰:“阿那名不,伽弥名来,是名不来。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无色界中,于彼漏尽,不复来生。”见“阿那含”条。

  【阿那伽迷】 (术语)阿那含之旧称。坐禅三昧经下曰:“阿那伽迷者,秦言不来。”见“阿那含”条。

  【阿那含】 (术语)Anāgāmin,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大乘义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还。小乘法中,更不还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阿那含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得阿那含果报之位名。无量寿经下曰:“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

  【阿那含向】 (术语)向阿那含果修行之位名。为四向中之第三向。

  【阿那呼吒卢】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护国土及众生。见七佛八大菩萨神咒经八。

  【阿那篱攞嚩】 (术语)Aṇāsrava,译曰无漏。无烦恼之义。见华严疏钞三十。

  【阿那律】 (人名)Aniruddha,旧称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少/(兔-、)]楼驮,阿楼驮,阿[少/(兔-、)]驮,阿泥[少/(兔-、)]豆,阿泥噜多。译曰如意无贪。新称阿泥律陀。译曰无灭如意。佛十大弟子之一。为佛之从弟,迦毗罗城之释氏也。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那律陀,旧言阿那律,亦云阿[少/(兔-、)]楼驮,亦言阿泥卢豆,皆一也。此云无灭,亦云如意,甘露饭王之子,佛堂弟也。”其传见法华文句三,阿弥陀经慈恩疏上,名义集一。

  【阿那律经】 (经名)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即中阿含经长寿王品中八念经之同本异译。阿那律起八种之正念,一一对明之。佛知其所念住赞之。

  【阿那律失明】 (故事)出家之初,贪睡眠。佛诃之为畜生之类。闻责乃七日不眠,遂失明。见楞严经五。

  【阿那律天眼】 (故事)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为天眼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所谓阿那律比丘是。”天眼是六神通中之天眼通也。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陀】 (罗汉)见“阿那律”条。

  【阿那律陀经】 (经名)阿那律陀尊者,为诸比丘说四禅及漏尽之法,为贤善之命终。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六十。

  【阿那摩低】 (人名)Ratnamati,沙门名。译曰宝意。见梁高僧传三。

  【阿那婆答多】 (地名)见“阿耨达”条。

  【阿那婆达多】 (地名)又作阿那波达多,阿那跋达多Anavatapta,池名。为阿耨达之新称。见“阿耨达”条。

  【阿那婆达多龙王】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八大龙王之一。文句二之下曰:“阿那婆达多,从池得名,此云无热。无热池,长阿含十八云:云山顶有池,名阿耨达池。中有五柱堂,龙王常处其中。”

  【阿那婆娄吉低输】 (菩萨)āryāvalokiteśvara,观音菩萨之梵名。观音玄义一曰:“阿那婆娄吉低输。”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条。

  【阿那耆不智究梨知那】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大极济。见七佛八大菩萨神咒经八。

  【阿那耆富卢】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法忍。见七佛八大菩萨神咒经八。

  【阿那耆尽宁】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拔众生苦。见七佛八大菩萨所说神咒经一。

  【阿那耆智罗】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救诸病苦。见七佛八大菩萨神咒经八。

  【阿那耆置卢】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度脱众生。见七佛八大菩萨所说神咒经五。

  【阿那薮啰嚩】 (术语)见阿那篱攞嚩项。

  【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 (人名)Anāthapiṇḍada-gṛhapati,长者名,译曰给孤独。见“阿难宾低”条。

  【阿那他摈荼他】 (人名)Anāthapiṇḍada,见“阿难宾低”条。

  【阿那陀宾荼驮写耶阿蓝磨】 (地名)Anāthapiṇḍadasyaārāma,阿那邠阿蓝磨,阿那邠阿蓝,阿那陀宾荼陀私那(正耶),阿罗祢,阿难邠坻阿蓝,皆为梵音之讹略。译曰给孤独园。舍卫城之富豪,须达长者园之梵名。玄应音义三曰:“阿那陀,此云无亲,旧人义译为孤独。宾荼驮写耶,此云团与,旧人义译为给。犹是须达多之别名。须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阿蓝磨者,园也。”

  【阿那陀答多】 (地名)见“阿耨达”条。

  【阿难】 (人名)ānanda,阿难陀之略。译曰欢喜,庆喜。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之从弟,十大弟子之一。生于佛成道之夜。佛寿五十五,阿难二十五岁时出家,从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见中阿含第八侍者经,智度论三,文句二之上,阿弥陀经慈恩疏上。

  【阿难八不思议】 (传说)佛告文殊,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思议:一受特别之请待,不往施主之家,往必与众共。二如来之衣,虽故物不受之。三见佛以当见时。四见女人不生欲心。五听法不再问。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众会之得益。八知佛所说之法。见涅槃经四十。

  【阿难八法】 (故事)佛曰阿难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经: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三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七成就定慧。八从闻生智。见涅槃经四十。

  【阿难跋陀】 (人名)又作阿难陀跋罗。三阿难之一。见“阿难”条附录。

  【阿难半身舍利】 (传说)西域记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侧,有尊者阿难半身舍利。昔尊者将寂灭也,去摩揭陀国,趣吠舍厘城。两国交争,欲兴甲兵。尊者伤愍,遂分其身。摩揭陀王,奉归供养,即斯胜地,式修崇建。”

  【阿难宾低】 (人名)Anāthapiṇḍada,又作阿那他滨荼揭利呵跋底,阿那邠抵,阿那他滨荼陀等。长者名。译曰给孤独。建祇园精舍之人也。饰宗记八末曰:“阿难宾抵,此是梵语讹略也,正云阿那陀宾荼揭利呵跋底。阿那陀,此云无依,亦名孤独。宾荼揭利呵跋底,此云团施,言长者以团食施无依孤独之人也。因此时人号为给孤独长者也,本名须达多。”玄应音义二曰:“阿那分坻,正云阿那陀摈荼陀。”

  【阿难多闻第一】 (故事)阿难在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

  【阿难放光】 (故事)阿难为多闻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说法,故佛灭后,迦叶结集三藏时使阿难升师子座复演其说法。增一阿含经一颂之曰:“阿难仁和具四等,意转入微师子吼,顾眄四部瞻虚空,悲泣挥泪不自胜,便奋光明和颜色,普照众主如日初,弥勒睹光及释梵,叉十希闻无上法。”

  【阿难分别经】 (经名)佛说阿难分别经,一卷,秦法坚译。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同本。

  【阿难分身二国】 (传说)阿难将入灭,去摩竭陀国,趣吠舍厘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竭陀王闻之。慕其德,严兵追请之,吠舍厘王亦闻阿难来,治军旅迎之。阿难恐其兵互欲杀害,由舟中上升虚空,化火焚身中分落两岸。二国之王,各奉其舍利造塔。见西域记七。

  【阿难奉佛敕受持经典奉持左右】 (故事)出经律异相十五。

  【阿难感七梦】 (传说)出七梦经,经律异相十五,六帖七。见“梦”条。

  【阿难迦罗】 (人名)又作阿难娑伽,阿难娑伽罗。三阿难之一。见“阿难”条附录。

  【阿难见金为毒蛇】 (传说)义楚六帖十九曰:“根本律云:佛行,见有宝伏藏,佛曰此毒蛇也。有人得之。被王知,禁夺。阿难白佛言:毒蛇不谬也。”

  【阿难教化波斯匿王】 (故事)出经律异相十五。

  【阿难结集】 (故事)佛灭后,摩诃迦叶,于摩揭陀国大石窟结集三藏时,使阿难结集经藏。见智度论二,西域记九。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将阿难集摩诃衍。见智度论百。参照“结集”条。

  【阿难密号】 (杂语)胎藏界曼陀罗钞三曰:“阿难密号集法金刚。”

  【阿难七梦】 (故事)阿难七梦经说:“阿难在舍卫国得七梦,来佛问:一陂池火焰。二日月星宿没。三比丘在不净坑中,白衣登头。四群猪来抵突旃檀林。五头戴须弥山不以为重。六大象弃小象不顾。七师子王头上有七毫毛,在地死,一切禽兽见而怖畏,后身中虫出食之。佛言汝七梦表当来遗法弟子,不依佛教。第一梦者,当来比丘,恶逆炽盛。第二梦者,佛泥洹后诸圣随而泥洹,众生眼灭。第三梦者,出家比丘死入地狱,在家白衣生天上。第四梦者,当来白衣,来入塔寺,诽谤众僧,破塔害僧。第五梦者,佛泥洹后,阿难为出经师,一句不忘。第六梦者,将见邪见炽盛,破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隐不现。第七梦者,佛泥洹后一千四百七十岁中,我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恶魔不得娆乱,弟子自行不法,以坏佛法。”

  【阿难七梦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为阿难解释七梦悉应末世之事。摄于小乘部。

  【阿难前世为佛善友】 (本生)出经律异相十五。

  【阿难入于钥孔】 (故事)结集三藏时,阿难烦恼未尽,故迦叶牵出阿难于外,阿难坐禅经行,后夜疲极息卧,头未至枕,廓然得悟,为大阿罗汉。其夜叩门呼,迦叶言汝由门钥孔中来,即由钥孔中入。见智度论二,西域记九。

  【阿难说经】 (经名)阿难为诸比丘说跋地罗帝偈及其义,摄于中阿含经四十三。

  【阿难四事经】 (经名)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

  【阿难同学经】 (经名)佛说阿难同学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掘多比丘欲还俗,阿难启佛开示之,使之证果入灭。

  【阿难陀】 (人名)见“阿难”条。

  【阿难陀补罗国】 (地名)ānandapūra,西印度之境。小乘之僧徒颇多。见西域记十一。

  【阿难陀拘蚕】 (界名)ānandakūṭa,佛世界名。译曰华积。见陀罗尼杂集九。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 (术语)ānanda-mukha-nihāri,陀罗尼名。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经】 (经名)与上经同本异译。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 (经名)一卷,元魏佛驮扇多译。

  【阿难陀夜叉】 (杂语)译曰白牙。见孔雀王咒经上。

  【阿难为佛乞牛乳】 (故事)出经律异相十五。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经名)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阿难问佛吉凶。佛答持戒是吉,犯戒是凶。并问答杀生恶意之果报,问答末世俗弟子之理生事。

  【阿难问事经】 (经名)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之略称。

  【阿难有三人】 (杂语)法华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经,明三阿难:阿难陀,此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阤(ānandabhadra)此云欢喜贤,受持杂藏。阿难娑伽(ānandasāgara)此云欢喜海,持佛藏。”华严玄谈八引集法经出阿难,阿难跋阤,阿难迦罗三人。探玄记二引阿阇世王忏悔经举阿难陀,阿难跋阤,阿难娑伽罗三人。

  【阿泥底耶】 (天名)āditya,日天子之梵名。见不空羂索经四。

  【阿泥律陀】 (罗汉)Aniruddha,阿那律之新称。见“阿那律”条。

  【阿尼弥沙】 (界名)佛世界名。

  【阿你啰迦】 (植物)梵名Ardraka,生姜也。印度南部多种之。

  【阿你真那】 (人名)Ratnacinta,沙门名。译曰宝思惟。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见开元录九。

  【阿耨[台-台+犮]】 (地名)Anupada,城名。佛在此所说法。

  【阿耨[台-台+犮]经】 (经名)佛说阿耨[台-台+犮]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与中阿含经之阿奴波经同本。说提婆达多,断善根堕于地狱,及说如来大人之根相。

  【阿耨】 (术语)译曰极微。见“阿拏”条。

  【阿耨达】 (地名)Anavatapta,旧称阿耨达,阿那陀答多,阿那阿达多,阿那婆达多。新称阿那婆答多。译曰无热。西域记一曰:“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讹也。”释迦方志上曰:“阿那陀答多,唐言无恼热,所谓阿耨达池。”翻梵语九曰:“阿那跋达多池,译云无热。”华严探玄记二曰:“阿那婆达多龙王,此云无热恼。”

  【阿耨达池】 (地名)在赡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颇黎饰其岸,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之故,化为龙王,中有潜宅,出清泠水供给赡部洲。见西域记一。按喜马拉亚山之佛母岭,高出海岸一万五千五百尺处,有一湖名玛那萨罗华,即阿耨达池也。殑伽,信度,缚刍,徙多,四河出焉。佛典载,此湖之水。自山谷间曲折流出,分为四大河,一河中有黄金,一河中有金刚石,一河中有红宝石,一河中有琉璃是也。并谓湖中莲花甚多,实则并非莲花,乃是一种小草。近时瑞典人海丁,游历西藏。言喀拉山之东南。有玛拉萨罗瓦湖。即阿耨达池。其湖为淡水湖。无出口。潜流地中。为恒河之源。恒河。即殑伽河也。

  【阿耨达龙王】 (异类)八大龙王之一。住于阿耨达池,分出四大河以润阎浮洲云,长阿含十八谓唯此龙王无三患。智度论七谓:“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西域记一之说,见“阿耨达池”条。

  【阿耨达山】 (地名)池所在之山,即以池名名之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术语)Anuttara-samyak-saṁ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风经】 (经名)阿耨[台-台+犮]经之异名。

  【阿耨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作坐于岩上观海之状。盖以配法华普门品所谓“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也。阿耨之名,以巨海及龙鱼,于阿耨达池有因缘,故称之。

  【阿耨菩提】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涅槃经三十五曰:“阿耨菩提,信心为因。”智度论三十四曰:“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菩提。”教行信证二曰:“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

  【阿耨窣都婆颂】 (术语)Anuṣṭubh,数经论之文字充三十二也。华严疏钞二曰:“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都婆颂,此不问长行与偈颂。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

  【阿奴波】 (人名)具名阿奴波跋耆Anupadabhāgī,人名。

  【阿奴波经】 (经名)佛在阿奴波跋耆之都邑,对阿难豫言提婆达多入地狱,且说大人之根智。此经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七。

  【阿奴羯烂多】 (术语)Anukrānta,译曰逆。次第之义。

  【阿奴逻陀】 (杂名)Anurādha,星宿名。译曰房宿。见翻梵语。

  【阿奴律陀】 (人名)罗汉名。译曰随顺义。出于玄应音义二十六。见“阿那律”条。

  【阿奴摩】 (地名)国名。译曰常满。见修行本起经下。

  【阿奴谟柁】 (杂语)Anumoda,译曰随喜。辞别施主时之词。见寄皈传一。

  【阿欧】 (术语)AU,又作阿沤。阿者无之义。欧者有之义。外道之经前必置此二字,佛教对之而置如是二字。法华文句一上曰:“对破外道阿欧二字不如不是。”同记一上曰:“阿沤者:阿无,沤有。一切外经,以二字为首,以其所计此二为本。”百论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名佉楼书。世间敬情渐薄,梵王贪吝心起,收取吞之。唯阿欧两字,从口两边堕地。世人贵之,以为字王。”见华严疏钞一上,百论疏上之下,圆觉大钞四上。

  【阿潘】 (人名)汉土始出家之尼名。洛阳人。见僧史略上。

  【阿槃陀罗】 (杂名)译曰结界。为限寺院之境内者。饰宗记八末曰:“阿槃陀罗界者,阿兰若处界也。”梵Abhyantara。

  【阿判那】 (衣服)衣名。阿毗昙经下曰:“阿判那者,库麻杂吉贝衣也。”见“刍摩”条。梵āvapana。

  【阿毗达磨】 (术语)Abhidharma,又作阿鼻达磨。论部之总名。旧称阿毗昙。译曰大法,无比法。大法,无比法,乃真智之尊称,凡论部为发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无比法之名。新称阿毗达磨。译曰对法。对法者智慧之别名。以智慧对观诸法真之理义。盖论部问答决择诸法事理使人之智慧发达。智慧为对观真理者,故转指论部对观真理者,即谓之阿毗达磨。出三藏记十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大乘义章一曰:“阿毗昙者,此方正翻,名无比法。阿,谓无也。毗,谓比也。昙,谓法也。”西域记三曰:“阿毗达磨藏,或曰阿毗昙藏,略也。”玄应音义十七曰:“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音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或云向法,以因向果故。或名对法,以智对境故。”起信论疏曰:“今译为对法,谓阿毗是能对智,达磨是所对境法,谓以正智。妙尽法源,简择法相,分明指掌,如对面见,故云对法。”

  【阿毗达磨藏】 (术语)一切论部之总称。三藏之一。含藏文与义故云藏。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书名)尊者众贤着。显扬自宗者。唐玄奘译,四十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书名)毗婆沙,译曰广说。佛灭后四百年初,五百罗汉,由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广解释发智身论者。唐玄奘译,二百卷。

  【阿毗达磨发智论】 (书名)佛灭后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二十卷。六足论义门少,发智论最广,故后代论师以被六论为足,发智论为身。因之名曰发智身论。已上六足一身之七论,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见俱舍论光记一。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书名)六足论之一。尊者大目犍连造,唐玄奘译,十二卷。

  【阿毗达磨集论】 (书名)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之略称,七卷,无着造,玄奘译。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书名)六足论之一。尊者舍利子说,唐玄奘译,二十卷。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书名)六足论之一。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译,三卷。已上五论加入施设足论者,对于发智身论谓之六足论。见俱舍论光记一。

  【阿毗达磨俱舍论】 (书名)解释上之本颂者。世亲先造本颂,后造释论。释论之中固牒举本颂也。唐玄奘译,三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书名)颂数六百,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俱舍,译曰藏。包藏之义。包藏根本阿毗达磨论要义,故谓之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书名)婆薮盘豆造,陈真谛译,二十二卷。婆薮盘豆者世亲之梵名。此论与阿毗达磨俱舍论同本异译,是曰旧论,又云旧俱舍。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书名)六足论之一。佛灭后三百年,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译,十八卷。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书名)六足论之一。佛灭后一百年,提婆设摩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书名)尊者众贤着。驳世亲之俱舍论者。一名俱舍雹论。唐玄奘译,八十卷。

  【阿毗达磨杂集论】 (书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之略称。别称对法论。解阿毗达磨集论者。十六卷,安慧造,玄奘译。

  【阿毗罗吽欠】 (术语)又作阿尾罗吽欠,阿毗罗吽剑,阿味罗[合*牛]欠。A,vi,ra,hāṁ,khaṁ,胎藏界大日如来之真言也。大日经三曰:“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又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说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句字: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味罗[合*牛]欠。”大日经疏十一曰:“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曰:“毗卢遮那五字真言曰:“阿毗罗吽剑。”秘藏记上曰:“即结定印,观五字,是月轮观。又实相观,谓阿卑罗吽欠。”此五字如其次第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胎曼陀罗大钞一说此五字:“当界大日真言也,一切众生五大,即等佛界无异,仍己身即大日,大日即己身。”

  【阿毗罗吽欠娑婆诃】 (真言)陀罗尼之末句,多有娑婆诃一语。秘藏记上曰:“娑婆诃:究竟义,惊觉义,成就义,散去义也。”此为呼胎藏界大日如来功力之咒文。见“娑婆诃”条。

  【阿毗目底】 (术语)Abhimukti,译曰信解。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其理,心无疑虑。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罗驮,是依事依人之信。梵语本是两名,唐音以无甄别,同名信耳。”

  【阿毗三佛陀】 (术语)Abhisaṁbuddha,译曰现等觉。佛成正觉也。玄应音义三曰:“阿惟三佛,此言讹也,正言阿毗三佛陀。阿毗,此译云现。三,此云等。佛陀,此云觉。名现等觉。”智度论三十八曰:“兜率天上如斋处,于彼末后受天乐,寿终后来下,末后受人乐,便成阿毗三佛。”

  【阿毗私度】 (人名)三教指归下曰:“阿毗私度,常为胶漆之执友。”梵Abhijit,女宿。

  【阿毗昙】 (术语)Abhidharma,阿毗达磨之旧称。

  【阿毗昙八犍度论】 (书名)与阿毗达磨发智论同本异译。苻秦僧伽提婆,竺佛念共译。三十卷。犍度。译曰聚。积聚之义。发智论以有篇章八聚谓之八犍度论。

  【阿毗昙甘露生味论】 (书名)尊者瞿沙造,失译,二卷。有十六品,论种种之法相。

  【阿毗昙经】 (书名)阿毗昙八犍度论之异名。

  【阿毗昙苦慧经】 (书名)阿毗昙五法行经之异名。

  【阿毗昙门】 (术语)阿毗昙者,梵语,译言无比法等。即发智六足等小乘之诸论也。以之为宗通入涅槃谓之门。当于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智度论十八于佛法明蜫勒门阿毗昙门空门之三门,其中曰:“阿毗昙门,或佛自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又智度论二曰:“阿毗昙三种:一者阿毗昙身及义,略说三十二万言。二者六分,略说三十二万言。三者蜫勒,略说三十二万言。蜫勒广比诸事,以类相从,非阿毗昙。”可知以发智六足诸论为宗,分别法相,使起正慧,为阿毗昙门之大旨。僧伽提婆等来支那,依之建立毗昙宗,东晋以后流行一时。后天台及嘉祥取智度论十五:“诸法非有常非无常是愚痴论”之文意,于此等三门外,别加非有非空之一门,是为藏教四门,阿毗昙门配于有门,见法华玄义八,三论玄义等。

  【阿毗昙毗婆沙论】 (书名)与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同本异译。但有初之三犍度,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译,六十卷。

  【阿毗昙五法行经】 (书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释四谛五行。

  【阿毗昙心论】 (书名)尊者法胜,嫌婆沙论太博而略撰要义者。晋僧伽提婆,惠远共译,四卷。

  【阿毗昙心论经】 (书名)此经为解释阿毗昙心论者。大德优婆扇多造,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六卷。

  【阿毗遮噜迦】 (杂语)Abhicāraka,又作阿毗拓[口*留]迦,阿毗左[口*留]迦。译曰调伏,降伏。缚一切万物使不自在之意。

  【阿毗遮噜迦仪轨品】 (书名)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唐不空译,一卷,说诸调伏之法。

  【阿毗遮罗】 (异类)饿鬼名。译曰疾行。见正法念经十六。

  【阿毗左啰】 (杂语)与阿毗遮噜迦同。

  【阿婆卢吉低舍婆罗】 (菩萨)观世音之梵名。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条。

  【阿婆卢耆兜帝梨置】 (术语)陀罗尼名。译曰护助佛法消诸奸恶。见七佛八大菩萨神咒经八。

  【阿婆罗骞陀】 (人名)王名。译曰云片。见起世因本经十。梵Abhra-khaṇḍa。

  【阿婆魔罗】 (异类)Apasmāra,疟鬼之总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婆魔罗,此云无花鬘,或云颠狂也。”

  【阿婆末迦】 (植物)草名。见“阿波末利加”条。

  【阿婆末唎】 (植物)草名。千手千眼治病合药经曰:“阿婆末唎草,牛膝草是也。”见“阿波末利加”条。

  【阿婆颇那伽】 (术语)观法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婆颇娜伽,唐云微细金刚观,亦曰从真起用也。”

  【阿婆施罗】 (地名)Avaraśaila,译曰西山。见外国传四。翻梵语九。

  【阿婆娑摩罗】 (异类)鬼名。译曰颠病鬼,形影,转筋。见尊胜经注下。梵Apasmāra。

  【阿婆孕迦罗】 (菩萨)Abhayaṁkara,如来名。译曰离怖畏。见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阿耆达】 (人名)Agnidatta,又曰阿耆陀。王名。大部补注五曰:“萨婆多云:以供养火故,名阿耆达。”

  【阿耆达王堕蛇道】 (故事)此王一生积功德,皆以临终之一念起瞋恚,遂堕于蛇道。见杂譬喻经。

  【阿耆达王请佛】 (故事)佛应阿耆达王之请,三月间食马麦。见中本起经下,大方便佛报恩经三。经律异相五,智度论九。

  【阿耆多】 (人名)又曰阿夷头。十外道之一。译曰无胜。饰宗记七末曰:“阿夷头,梵云阿耆多,此云天胜也。”梵Ajita。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人名)Ajitakeśa-kambara,又作阿耆多颈舍甘婆罗。新称阿末多。外道六师之一人。执现世受苦则来世为乐之外道也。维摩经什注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粗衣也。”同肇注曰:“其人着弊衣,自拔发。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此云无胜。颈舍,此云发。甘婆罗,此云衣。此外道以人发为衣,五热炙身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耆陀,此云无胜。翅舍云发,钦婆罗云衣,此以人发为衣,五热炙身也。”

  【阿祇梨】 (术语)又作阿祇利。阿阇梨之变音。玄应音义九曰:“阿祇利,或言阿阇黎,皆讹也,正言阿遮利耶。或作夜,此译云正行,或言轨范师也。”四分律开宗记七本曰:“阿阇梨,或祇梨,阿祇利,此云正行。”梵ācārya。

  【阿耆尼】 (神名)即阿祇你。

  【阿耆尼达多】 (人名)Agnidatta,巴连弗国婆罗门名。彼在母胎内,使母能论议。见杂阿含经二十五,经律异相四十一。

  【阿祇你】 (神名)Agni,又作阿祇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为火神,拟人化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赞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为印度人所崇拜。后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人之行业之天帝也。后婆罗门教以为三脚七臂之赤人,常乘青牡羊。梵语杂名曰:阿祇尼,译火。名义集二曰:恶祁尼,译火神,佛教中之火天也。

  【阿耆毗伽】 (杂语)ājīvika(注),译曰邪命。以邪法生活之义。见本行集经四十五,名义集六。

  【阿耆婆沵池】 (地名)唐书西域传曰:“提婆大喜,延使者同观阿耆婆沵池。池广十丈,水常溢沸,共传旱潦未始耗溢。或抵以物,则生烟。釜其上,少选可熟。”法苑珠林十六引王元策西国行传曰:“显庆二年敕使王元策等往西国送佛袈裟。至泥婆罗国西南,至颇罗度来村东坎下,有水火池。若将家火照之,其水上即有火焰于水中出。欲灭以水,沃之其焰转炽。汉使等曾于中架一釜煮饭,得熟。使问彼国王?答云:曾经以杖刺着一金匮。令人挽出,一挽一深。相传此是弥勒佛当来成道天冠。金火龙防守之,此池火乃是火龙火也。”

  【阿耆陀】 (人名)即阿耆达。

  【阿乞叉野句势】 (杂语)Akṣayakośa,又曰恶乞叉也句势,译言无尽藏。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阿乞叉野句势:阿者无也,乞叉野者尽也,句势者藏也,无尽藏也。”仁王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恶乞叉也句势:恶,梵本云此是;阿字,此翻为无;乞叉也,此翻云尽;句势此云藏,即无尽藏也。”

  【阿乞朝啰】 (植物)Akṣoṭa,又作播啰史。胡桃也。

  【阿乞史罗】 (术语)见“恶察那”条。

  【阿若】 (人名)阿若多之略。译曰无知。五比丘之上首。见“阿若憍陈如”条。

  【阿若多】 (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

  【阿若多憍陈那】 (人名)见“阿若憍陈如”条。

  【阿若憍陈如】 (人名)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知无耳。无量寿、文殊问、阿毗昙、婆沙、皆称为了本际。”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陈那,婆罗门姓之一姓也。憍陈如,讹也。”饰宗记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

  【阿若居邻】 (人名)见“阿若憍陈如”条。

  【阿萨阇】 (杂名)病名。涅槃经疏六曰:“阿萨阇无的翻,义言无可治。玄应音义三曰:阿萨阇病,谓不可治病也。”(梵Asādhya)。

  【阿萨多】 (杂名)星宿名。译曰轸宿。见翻梵语九。梵语Pūrvā āsādhāh。

  【阿僧】 (菩萨)Asaṁga,阿僧伽之略。无着菩萨之梵名。见阿僧伽项。性灵集十曰:“阿僧释龙猛之中观。”

  【阿僧伽】 (人名)Asaṁga,一作阿僧佉。无着菩萨之梵名。为法相宗之祖。婆薮槃豆传曰:“既得大乘空观,因此为名,名阿僧伽,阿僧伽译为无着。”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僧伽:阿此云无,僧伽此云着,短声呼之。若长声呼之,即云众。旧云僧佉,讹也。”三藏法师传三曰:“城西南五六里,有故伽蓝,是阿僧伽菩萨说法处。菩萨夜升睹史多天,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论庄严论大乘论中边分别论,昼则下天,为众说法。阿僧伽亦名无着,即健陀罗国人也。佛灭度后,一千年中,出现于世。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

  【阿僧祇】 (杂语)Asaṁkhya,旧称阿僧祇。译曰无数。或作无央数。印度数目名。智度论曰:“僧祇秦言数,阿秦言无。”新称阿僧企耶。译曰无央数。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僧企耶,此云无央数。旧言阿僧祇,讹略也。”按阿僧祇为数之极。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计之。一阿僧祇凡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梵,又,Asaṁkhyeya。

  【阿僧祇劫】 (术语)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

  【阿僧企耶】 (杂语)又作阿僧祇耶。阿僧祇之新称。见“阿僧祇”条。

  【阿沙波陀】 (植物)树名。见“阿湿婆他”条。

  【阿沙妃么洗】 (杂语)译曰四月。

  【阿沙干那】 (地名)见“頞湿缚羯拏”条。

  【阿沙荼】 (杂名)又作頞沙荼。纪月之名。此月之大阴,值鱼宿而满,故名。印度纪月之第五月,即此方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之间。按此说与阿沙陀条所载者异。

  【阿沙陀】 (人名)āṣāḍ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见阿育王经九,经律异相十七。又译曰四月,见西域记二,梵语杂名。又星宿名。译曰箕宿。斗宿。见翻梵语。

  【阿擅】 (术语)Anātman,或曰阿捺摩,译言无我。见名义集四。

  【阿赊迦】 (异类)饿鬼名,梵语Aśaka,译曰希望。见正法念经十六。

  【阿奢理儿】 (寺名)āścariṇi,见“阿奢理贰”条。

  【阿奢理贰】 (寺名)āścariṇi,又作阿奢理儿。译言奇特。龟兹国之寺名。此国先王,崇敬三宝。时以母弟有奇特之行为,欲传其美迹于后世,故建此寺。玄奘西游时,此寺有学匠曰木叉鞠多,滞留六十余日,学俱舍婆沙等诸论焉。见西域记一,慈恩传二。

  【阿奢也】 (杂语)Aśaya,译曰心性。大日经疏十曰:“阿奢也,心性也。谓彼先世所习行,诸根性欲。”

  【阿奢逾持】 (人名)Aśvayuj,罗汉名。本行集经三十二曰:“长老阿奢逾持,隋云调马。”

  【阿施】 (术语)Artha,译曰义。诠于文义理也。见名义集五。对于言语道断之义而言。

  【阿师】 (杂语)阿者发语辞,如阿谁阿娘之类。师者师匠。碧岩着语曰:“多口阿师。”

  【阿湿薄迦】 (人名)梵音Aśvaka,慧琳音义六十曰:“阿湿薄迦,人名,无正翻。”

  【阿湿波】 (神名)Aśvin,日天与阿湿毗腻间所生之双子名,乘曙光拟人,驾马或鸟之金色车为女神乌沙斯之先驱。佛所行赞入苦行林品所谓“诸梵志等,惊喜得相告,为八婆薮天,为二阿湿婆”者,即此神也。

  【阿湿缚伐多】 (人名)Aśvajit,马胜比丘之梵名。舍利弗之师。五比丘之一。佛之血族。瑜伽论略纂十六曰:“马胜者,即旧俱舍三,阿输实,应云阿湿缚(此云马)伐多(此云胜),与梵王论义比丘也。”又作阿湿婆氏多。见慧琳音义一。又曰阿湿婆。见弥勒上生经上。又曰阿湿波持。见西域记九。又曰頞鞞。见中本起经。又作阿说示。见宝胜陀罗经一。

  【阿湿缚婆】 (杂语)Aśvaka,译曰苏息处。见大日经疏三。

  【阿湿缚庾阇】 (杂名)梵名Aśvayuja,又作阿湿嚩喻若。纪月名。此月之太阴值Aśvini(马师)宿而满。故有此名。为印度纪月之第八月,即此方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也。

  【阿失丽沙】 (杂名)Aśleṣā,星宿名。译曰柳宿。见宝星陀罗尼经四。

  【阿尸罗婆那】 (杂名)Abhijit,星宿名。译曰女宿。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

  【阿湿嚩揭波】 (物名)Aśvagarbha,又作阿湿摩揭波。译曰马脑。慧苑音义上曰:“阿湿嚩者,此云马也,揭波者脑也,若言阿湿摩揭波(Aśmagarbha),此云石藏。按此宝出白石中,故应名石藏宝。古来以马脑声滥石藏声故,谬云马脑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遏湿摩揭婆,亦名阿输摩竭婆,是赤色宝也。”法华玄赞二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此言杵藏,或言胎藏者,坚实故也。色如马脑,故从彼名。作马脑字,以是宝类,故字从玉,或如石类,字或从石。”

  【阿湿摩揭波】 (物名)又作遏湿摩揭婆,阿湿摩竭婆。马脑之梵语。见阿湿嚩揭波项。

  【阿湿嚩喻若】 (杂名)见“阿湿缚庾阇”条。

  【阿湿毗你】 (杂名)Aśvimī,星宿名。译曰虚宿。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众。胎曼陀罗大钞七曰:“此天虚宿,破军星也,五行金精也,金必有破物能,故曰破军。”(翻译名义大集以为娄星)。

  【阿湿婆窭沙】 (人名)Aśvaghoṣa,马鸣菩萨之梵名。见释摩诃衍论一,西域记八,名义集一。见“马鸣”条。

  【阿湿婆迷陀耶若】 (行事)Aśvajmedha-yaña,译曰马宝祀。国王之大祭也。大集经五十注曰:“阿湿婆者,齐云马也。迷陀者宝柱也,耶若者祀也。为此祀者,唯阎浮提王之所能也。”(为古代最神圣之祀,祭以马为牺牲,故有此名,通常译曰马祠)。

  【阿湿婆恃】 (人名)马胜比丘之梵名。见“阿湿缚伐多”条。出于西域记九。

  【阿湿婆氏多】 (人名)Aśvajit,马胜比丘之梵名。见“阿湿缚伐多”条。

  【阿湿婆他】 (植物)Aśvapāda,木名。译曰马脚。翻梵语九曰:“阿湿婆他,应云阿舍婆陀,译曰:阿舍婆者,马。陀者,脚。”或谓Aśvattha,即菩提树之误。

  【阿氏多】 (人名)又曰阿嗜多,阿私陀。见“阿私仙”条。又阿逸多之新称。

  【阿恃多伐底】 (地名)Ajiravati,旧称阿利罗跋提,阿夷罗拔提。新称阿恃多伐底。阿夷罗婆底。阿尔多嚩底。阿脂罗婆提。译曰无胜。别名[口*尸]罗拏伐底。译曰有金。世尊于此河边入灭。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曰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言谓之[口*尸]剌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翻梵语九曰:“阿夷罗跋提河,应云阿夷罗婆底。译曰阿夷罗者,迅流。婆底者,有。”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阿利罗跋提河,正云阿尔多缚底,西国河名也。”玄应音义二曰:“阿利罗跋提河,泥洹经作熙连河,皆讹也,正言[口*尸]剌拏伐底河。[口*尸]罗拏,此译云金。伐底,此言有。名为有金河。”此河名异说甚多。法显译之大般泥洹经一曰:“拘夷城力士生地熙连河侧坚固林双树间。”法显传曰:“希连禅河边。”涅槃经一曰:“阿利罗跋提河边。”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玄应音义二曰:“阿利罗跋提河,泥洹经作熙连河,皆讹也,正言[口*尸]罗拏伐底河。”同三曰:“尼连禅河,应云尼连禅那,或云熙连禅。此译云:尼者,不也。连禅那者,乐着也。名不乐着河也”熙连与尼连,似彼此相通,故佛成道时沐浴之河,涅槃后洗浴之河与阿夷罗婆底河之三河,有混同之风,金河乃熙连转得之字音。佛成道前,舍苦行而沐浴之河,为尼连禅河Nairañjanā,亦即希连,熙连也。阿恃多伐底乃流于舍卫城岸之河。至于拘尸城之河,为金河([口*尸]剌拏伐底Hiraṇyavati)无论矣。

  【阿市多鸡舍甘跋罗子】 (人名)旧称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详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条。

  【阿氏多尊者】 (罗汉)十六罗汉之一。出于三藏法数四十五。见“罗汉”条。

  【阿世耶】 (术语)āśaya,译曰意乐。意之爱欲也,又种子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阿世耶此云意乐,亦云种子。”显扬圣教论三曰:“贪阿世耶,瞋阿世耶,痴阿世耶。”

  【阿输阇】 (地名)见“阿逾阇”条。

  【阿输伽】 (人名)Aśoka,新称阿输伽。旧称阿叔迦,阿舒伽等。译曰无忧。见“阿育”条。

  【阿输伽树】 (植物)翻梵语九曰:“阿叔迦树,应云阿输迦,译曰无忧。”僧伽罗刹佛行经曰:“阿舒伽。”名义集三曰:“阿输伽,或名阿输柯。”悉多太子生此树下。此树又单名毕利叉Vṛkṣa,即岚毗尼Lumbini园之无忧树也。

  【阿输伽王】 (人名)见“阿育”条。

  【阿叔迦】 (人名)见“阿输伽”条。

  【阿输柯七日为王】 (传说)是阿输伽王之弟。见“阿育”条附录。

  【阿术达】 (人名)Aśucita,阿阇世王女之名也。译曰无愁忧,无畏德。此女十二岁即能论大道。阿术达经曰:“是时王阿阇世有女,名阿术达,汉言无愁忧,年十二,端正好洁。”

  【阿术达菩萨经】 (经名)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之略。一卷。

  【阿恕伽】 (人名)阿舒迦,王名。阿育王传一曰:“作字名阿恕伽,阿恕伽者,晋言无忧。”见“阿育”条。又树名。一作阿舒树迦。见“阿输伽”条。

  【阿顺那】 (植物)Arjuna,又作頞顺那,阿阇那,阿周陀那,阏剌树那,夷离淳那。印度所产之乔木,尊树中之一也。龙树菩萨之名即取此树。见“阿周陀那”条。

  【阿说示】 (人名)见“马胜”条。

  【阿说他】 (植物)Aśvatth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阿说他树,此云无罪树。谓绕三匝,能灭罪障,此是菩提树。”百一羯磨五曰:“阿说他子,菩提树子是也。”

  【阿说旨】 (人名)见“马胜”条。

  【阿私】 (人名)又作阿夷。见“阿私仙”条。

  【阿私陀】 (人名)又作阿斯陀。见阿私仙项。

  【阿私陀仙相太子】 (故事)释迦初生时,阿私陀仙人相之曰:“若在家者,年二十九,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智,广济天人。”见因果经一。

  【阿私仙】 (人名)又作阿夷,阿私陀,阿斯陀Asita等。译曰无比端正。名义集二曰:“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有二人:一人于过去世为释尊说法华经者。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一人为释尊生于净饭王宫时相之者。见因果经一。

  【阿死罗摩登祇旃荼】 (人名)女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女名也,摩登祇,女之总名。阿死罗,女之别名。此女由卑贱故,恒以拂帚为业,用给衣食也。”即旃荼罗女也。

  【阿苏】 (异类)阿苏罗之略。译曰非天。西域记九曰:“阿素落,旧曰阿修罗,又曰阿须伦,又曰阿苏罗,此皆讹也。”见“阿修罗”条。

  【阿苏罗】 (异类)见“阿修罗”条。

  【阿速达】 (人名)Aśuddha,阿遬达为玉耶女之舅。玉耶,不孝无礼节,遬达诣佛所自责其不德,佛闻之对玉耶说妇道。见阿遬达经。

  【阿速达经】 (经名)佛说阿遬达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与玉耶女经及玉耶经同本异译。说女之十恶,又说五善三恶之法,分别七种妇之差别。皆出于增一阿含非常品。

  【阿素洛】 (异类)见“阿修罗”条。

  【阿遬达】 (人名)Aśuddha,阿遬达为玉耶女之舅。玉耶,不孝无礼节,遬达诣佛所自责其不德,佛闻之对玉耶说妇道。见阿遬达经。

  【阿遬达经】 (经名)佛说阿遬达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与玉耶女经及玉耶经同本异译。说女之十恶,又说五善三恶之法,分别七种妇之差别。皆出于增一阿含非常品。

  【阿娑迦】 (植物)见“无忧树”条。

  【阿娑罗】 (饮食)Asaru,药名。止观一之五曰:“如服阿娑罗药先用清水。”同辅行曰:“阿娑罗药,未详形状。”(罗BhumeaLacera)。

  【阿娑弭】 (杂语)译曰无等。出于大日经疏十三。与阿娑磨同。

  【阿娑磨】 (术语)Asama,佛之德号。译曰无等。出于智度论二。见“阿娑磨沙摩”条。

  【阿娑嚩】 (术语)Asava,阿字为如来部,娑字为莲华部,嚩字为金刚部,以此三字统摄胎藏界之一切真言(胎藏界分三部)。大日经疏五曰:“入阿字门,一切诸法不生,是法身义。入娑字门,一切诸法无染着,是莲华义。入嚩字门,一切诸法离言说,是金刚义。如下字轮品中,以此三字统摄百明,意在此也。”同十四曰:“谓阿字,娑字,嚩字。即此三字,显三部义也。阿字是如来部,娑字是莲华部,嚩字是金刚部。”

  【阿娑摩】 (术语)即阿娑磨。

  【阿娑摩补多】 (杂语)Asamāpta,译曰无尽。见大日经疏十四。

  【阿娑磨沙摩】 (术语)Asamasama,又作阿娑摩娑摩。佛之德号。译曰无等等。智度论二比佛于其他菩萨等全非其等比,故曰无等,与佛等同,故重云等也。

  【阿娑摩娑摩】 (术语)见阿娑磨沙摩项。

  【阿娑颇那伽三摩地】 (术语)又作阿娑婆那伽三摩地。定名。数息观也。金刚顶经疏二曰:“阿娑颇那伽者,旧经云:初依瑜伽安那般那,系念修习,不动身体,亦不动支分。名阿娑颇那伽法,安那般那,亦云何那波那,亦云阿般那,谓数息观。”金刚顶经一曰:“阿娑颇那伽三摩地。”秘藏宝钥下曰:“阿娑婆那伽三摩地。”见“阿那波那”条。梵āśvāsaapānaka。

  【阿他婆吠陀】 (书名)Atharvaveda,又作阿达婆鞞陀,阿闼波陀。四吠陀之一。阿他婆者,术,咒,咒术,或禳灾之义,即载录祭祀所用咒文之婆罗门教典也。自二十篇约六千颂而成,皆免恶鬼病毒怨贼等灾害之禁咒祈祷方法也。

  【阿闼婆那】 (术语)Atharvaṇa,译曰咒术。见“韦陀”条。

  【阿提阿耨波奈】 (术语)Adi-anutpāda,译曰本初不生。释梵字(阿)之语。智度论二十八曰:“四十二字,阿罗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耨波奈(秦言不生)。”见“阿”条。

  【阿提佛陀】 (佛名)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p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为生自毗卢遮那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p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为跋折啰陀罗Vajradhara(金刚持),与跋折啰萨埵Vajrasattva(金刚有情),一体不二之身。跋折啰陀罗者,亦名最胜佛,最上胜者,一切秘密主,诸如来都统,无始无终者等。跋折啰萨埵者,亦有最上智,上首,五禅那佛统领等异名。虽有时说此两金刚如别佛,然其一体不二,称为阿提佛陀,是具足三德之大觉者,无上者,大自在者,无始无终,无限无际,能遍满于十方,离因缘而为因缘之本源,即无相而作无相之大因,一切万物皆出于其所造,依其力而显现,又具有五体五智五见,为一切佛之能造者。五禅那佛之统领,其净土为Og-min(色究竟天之义)最上根本大乐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所谓“即金刚萨埵,秘密大主宰。所言五秘密,谓毗卢遮那,及不动如来,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是名五秘密。所言诸部者。谓一切如来,真实之妙理,成金刚萨埵。毗卢遮那佛,不动如来部,宝生无量佛,不空成就等,真理亦如是”者,说金刚萨埵即阿提佛陀入于路迦三惹那Lokasañjñana之甚深三昧,开发本具五智时,现成此等五秘密也。

  【阿提目多伽】 (植物)Atimuktaka,草名。译曰善思夷华,苣胜子,龙舐华。草形如大麻,赤华青叶,子可作油。亦能为香。见名义集三。又树名。慧琳音义十二曰:“阿地目得迦,花树也。”

  【阿菟】 (术语)Aṇu,译曰极微。色法分割至最微之极度者。俱舍光记十二曰:“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应知为天眼,轮王眼,后有菩萨眼所见。”见“阿拏”条。

  【阿菟浮多】 (书名)Adbhuta,书名。译曰未曾有。见佛本行集经十一。

  【阿菟林】 (杂名)译曰小林。见翻梵语九。

  【阿菟楼陀】 (人名)Aniruddha,见“阿那律”条。

  【阿菟卢摩】 (书名)Anuloma,书名。译曰顺。见佛本行集经十一。

  【阿菟罗】 (人名)师子国王夫人名。见慧琳音义七十八。

  【阿菟吒阐提】 (术语)偈名。数经论之文字满三十二字者。百论疏一曰:“婆娑列四种偈:一者以八字为一句,三十二字为一偈。此是结偈法,名阿菟吒阐提,是经论数法,亦是计书写数法。二者或六字为句,名初偈。三者二十六字为句者,是后偈。此偈名摩罗,四者减六字为句,此偈名周梨荼。”(梵Anuṣṭubhchandas;巴Anuṭṭhubha-chando)。

  【阿陀】 (饮食)阿伽陀之略。药名。宗镜录二曰:“于群药中,但取阿陀之妙。”见“阿伽陀”条。

  【阿驮啰】 (术语)ādara,作阿陀罗。合掌名。大日经疏十三曰:“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驮啰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次又双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亦同名也,亦云覆手合掌。”

  【阿陀那】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阿陀那】(术语)Adāna,心识名。阿赖耶识之别名。译曰执持。此识之力,执取维持善恶之业因及有情之身体使不破坏。解深密经一曰:“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唯识论三曰:“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同述记曰:“梵云阿陀那,此云执持。”

  【阿陀那识】 (术语)见“阿陀那”条。

  【阿陀婆耆耶修妒路】 (经名)见“阿陀婆耶修妒路”条。

  【阿陀婆耶修妒路】 (经名)经名。饰宗记八本曰:“阿陀婆耶修妒路晋云众德经。”十诵律二十四曰:“阿陀婆耆耶修妒路。”

  【阿维罗提】 (界名)Abhirati,又作阿比罗提。阿閦佛之净土名。在东方。吴译之维摩经下曰:“阿閦佛阿维罗提世界。”同注曰:“阿閦佛者,汉言无怒。阿维罗提者,汉言妙药也。”慈恩之阿弥陀经疏曰:“阿閦鞞佛经云:名无瞋恚,在东方阿比罗提国。”见阿閦条。

  【阿惟三佛】 (术语)又曰阿毗三佛。译曰现等觉。显现正等知觉之义。佛智之异名。放光般若经二曰:“具足佛十八法,当成阿惟佛。”玄应音义三曰:“阿惟三佛,此言讹也,正言阿毗三佛陀。”见“阿毗三佛陀”条。

  【阿惟颜】 (术语)译曰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之位。见玄应音义三。

  【阿惟越致】 (术语)见“阿鞞跋致”条。

  【阿惟越致遮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不退转法轮经同本异译,摄于法华部。

  【阿尾奢法】 (修法)见阿尾舍项。

  【阿尾奢法经】 (经名)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

  【阿尾舍】 (修法)āveśa,又作阿尾奢。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于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遍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遍入于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谛听。(中略)若欲知未来事者,当拣择四五童男或童女,可年七八岁,身上无瘢痕靥记,慧聪灵利。先令一七日服素食,要须吉日沐浴,遍身涂香,着净衣。口含龙脑豆蔻,持诵者面向东坐,身前以白檀香涂一小檀,可一肘量。令童女等立檀上。(中略)取安息香,以大印真言,加持七遍。烧令童女薰手。又取赤华加持七遍,安童女掌,便以手掩面。则持诵者结印诵言,应诵七遍。则彼童女战动,当知圣者入身,必速应验未来善恶一切灾祥事。”瑜祇经曰:“若加持男女,能令阿尾舍,三世三界事,尽能知休咎。”

  【阿亹贼奇】 (人名)ākimśuki,儿名。译曰无恼。见贤愚因缘经八。

  【阿未罗】 (植物)āmalaka,果名。新称阿末罗,阿摩洛迦,庵摩洛迦等。旧称庵摩罗,阿磨勒,庵摩勒。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阿末罗,旧言庵摩罗,亦作阿摩勒。其叶似小枣,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药分。经中言如观掌中者也。”西域记八曰:“阿摩洛迦,印度药果之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无垢。涅槃经,作呵梨勒,讹也。”善见论十七曰:“阿摩勒果,此是余甘子也。”维摩经弟子品肇注曰:“庵摩勒果,形似槟,食之除风冷。”有部毗奈耶杂事一曰:“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庵摩洛迦果。”梵语杂名曰:“阿摩攞迦。”案“阿末罗果”与“庵没罗果”全别。阿末罗,形圆,径一寸许,药用。庵没罗(āmra),椭圆,大如梨,食用。又心识名。阿末罗识及阿摩罗识之梵语全为别语也。见“庵摩罗”条。

  【阿羞】 (异类)新称阿素洛。出于可洪音义一。见“阿修罗”条。

  【阿休何】 (地名)Aho-gangā,山名。译曰向。见善见律毗婆沙二。

  【阿修罗】 (异类)Asura,又作阿须罗。旧称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译曰无端,容貌丑陋之义。又曰无酒,其果报无酒之义。新称阿素洛。译曰非天。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之义。为常与帝释战斗之神。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名义集二曰:“阿修罗,旧翻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新翻非天。”西城记九曰:“阿素洛,旧曰阿修罗,又曰阿须伦,又曰阿苏罗,皆讹也。”法华文句五曰:“阿修罗,此云无酒。四天下采华,酝于大海。鱼龙业力,其味不变。嗔妒誓断,故言无酒神。”大乘义章八末曰:“阿修罗者,是外国语,此名劣天。又人相传名不酒神。”玄应音义三曰:“阿修伦,又作阿修罗,皆讹也,正言阿素洛。此译云:阿无也,亦云非。素洛云酒,亦云天。名无酒神,亦名非天。经中亦名无善神也。”

  【阿修罗道】 (界名)六道之一,修罗道也。多由瞋,慢,疑之三因而生。见法苑珠林五。

  【阿修罗宫】 (杂名)阿修罗之宫殿。义楚十六曰:“长阿含云:阿修罗宫,在大海底。(中略)如天富乐。”西域记十说清辩菩萨,入南天竺案达罗国修罗窟待弥勒出世。同九曰:“石室西南隅,有岩岫,印度谓之阿素洛宫也。”

  【阿修罗界】 (界名)阿修罗之世界。三界义曰:“若依十地经妙高山(须弥山)北,大海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阿修罗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勇健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华鬘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毗摩质多罗王宫。若依起世经,须弥东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毗摩质多罗宫,纵横八万由旬。又云修罗中极弱者在人间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阿修罗)宫也。”

  【阿修罗居大海边】 (杂语)法华文句五曰:“阿修罗有二种:鬼道摄者居大海边,畜生道摄者居大海底。”智度论十曰:“阿修罗,恶心斗诤,而不破戒,大修施福,生在大海边住。”

  【阿修罗琴】 (杂名)阿修罗之琴,欲听之则无弹者,而随意自出声。此阿修罗之福德所使然也。智度论十七以之喻法身之菩萨,心无所分别,而自然应众生之机,得于种种说法教化。又出于法华玄义六上。

  【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 (传说)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于地,又嫉佛之说法,佛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三十七品,则说三十八品,常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阿修罗王】 (异类)法华经序品列四阿修罗王。如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有百千之眷属。

  【阿须伦】 (异类)旧译无端,无酒,新译非天,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见“阿修罗”条。

  【阿剡底诃罗】 (异类)鬼神名。译曰食火。见孔雀王咒经上。

  【阿耶怛那】 (术语)āyatna,又作阿也怛那。旧译曰入。新译曰处。即十二入十二处等。俱舍光记一曰:“阿耶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应云钵罗吠舍,旧经亦有译为处者。如空无边处及阿练若处,并与今同。”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阿也怛那。”

  【阿耶底柯】 (杂语)仙人名。毒药之师。见饰宗记四本。

  【阿耶吉唎婆】 (菩萨)见“阿耶揭哩婆”条。

  【阿耶揭哩婆】 (菩萨)Hayagrīva,又作阿耶揭唎婆。马头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一曰:“尔时观世音菩萨,现阿耶揭哩婆身,唐云马头。”大日经疏五曰:“阿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之色。以白莲花为璎珞。(中略)此是莲花部忿怒持明王也。”苏婆呼童子经曰:“阿耶吉唎婆。”

  【阿耶罗】 (杂语)āyāna,译曰观。观经嘉祥疏曰:“阿耶罗,此云观,观是观见,亦是观行,亦是观察。”

  【阿耶穆佉】 (地名)Ayamukha,国名。在中印度,僧徒多学小乘之正量部法。昔佛陀驮婆论师于此国制说一切有部之大毗婆娑论。见西域记五(佛陀驮婆之译为觉使,则婆为娑之写误明矣。即Buddhadāsa是也)。

  【阿夜健多】 (杂名)Ayahknṇḍa,铁名。阿夜塞健那之略。阿夜,译铁。塞健那,译胜伏。谓此铁能伏碎余铁之义。见探玄记二十。

  【阿夷】 (杂语)阿梨耶ārya之讹略。译曰尊者,圣者。饰宗记十曰:“阿夷翻尊者或圣者,今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听,即是也。”又(人名)悉达多太子之阿私陀仙人之别名。法显传曰:“阿夷相太子处。”大部补注五曰:“阿夷亦云阿私陀,此云无比,又云端正也。”

  【阿夷多翅舍钦婆罗】 (人名)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条。

  【阿夷罗跋提】 (地名)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阿夷罗和帝】 (地名)Ajiravatī,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阿夷罗婆底】 (地名)Ajiravatī,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阿夷那】 (人名)异学沙门之名。

  【阿夷那经】 (经名)因异学沙门阿夷那弟子来为诸比丘说法非法,义非义等之差别。摄于中阿含经四十九。

  【阿夷恬】 (术语)译曰新学。又新发意发心入佛道,经时日未多者之称。见玄应音义九,名义集一。

  【阿夷头】 (人名)见“阿耆多”条。

  【阿诣罗】 (天名)天仙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众。秘藏记末曰:“阿诣罗仙,赤肉色。在天后傍,持莲华,上有瓶。”净严云与[央/瓦]伽罗和Aṅgiras同。

  【阿逸多】 (人名)Ajita,旧称阿逸多,阿嗜多。新称阿氏多,阿制多。译曰无能胜,最胜之义。是弥勒菩萨之字。维摩经什注曰:“弥勒,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氏多,此云无胜,旧言阿嗜多,或作阿逸多,皆讹也。是弥勒今生名也。”慧苑音义上曰:“阿逸多,正云阿制多,此曰无能胜也。”慈恩之阿弥陀经疏曰:“阿逸多菩萨者,依新译称赞净土经,翻为无能胜,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阿寅罗波帝夜】 (地名)江名。正言阿夷罗婆底。译为有驶流。恒河之支流。佛成道前水浴之河也。见善见律毗婆沙七,翻梵语九。见阿恃多伐底条。

  【阿由多】 (杂语)Ayuta,又作阿庾多。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由多,隋言数十亿也。”慧苑音义下曰:“阿庾多者,当此方一兆之名也。”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中之第十数名。

  【阿逾阇】 (地名)Ayodhyā,一作阿输阇。国名。译曰不生,不可战。胜鬘经宝窟上本曰:“阿逾阇国者,此翻为无生。此国往昔大乘人住,多解无生。国从人立名,故云无生国也,又翻为不可战。边城坚固,不可攻战,是支祥王所居,为舍卫国附庸。”玄应音义六曰:“阿逾阇,此译云不可战国。”

  【阿伛】 (术语)又作阿优。见“阿欧”条。

  【阿育】 (人名)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三百二十一年顷,于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p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跋罗祇(Subhadrāṇgi)王幼时甚狂暴,不为父王所爱。欲以兄修私摩(Śusmna)为嗣。偶值领内德叉尸罗(Takṣasilā)国叛乱生,命彼往讨。据阿育王经言:“器杖资具悉不与之。”又阿育王传言:“唯与四兵,不与刀杖。”父王之意盖期其没阵也。然彼豪迈善战,平定叛乱,威权由此大张,遂于父王崩后,杀修私摩而登王位。南传之善见律一,岛史六章,大史五章则与之异,当阿育王未为王时,出为乌阇衍那(Ujjayini)副王(Yuvarāja)在任地司收敛事,偶闻父之讣音,仓皇归都,首袭修私摩杀之,自即王位,四年间除同母弟帝须,并杀异母兄弟九十九人,然后举即位大礼。是乃佛入涅槃后二百八十年也。两说虽异,而于即位前后兄弟间有内讧,则同。登位之初,依然极狂暴,杀大臣戮妇女无数。又容栴陀耆利柯之言,造一大地狱,戮无辜之民无算,及后翻然归于佛教,大发挥慈悲精神,努力于正法之兴隆宣布。王之事迹,有其敕语诰文可证。又佛典中亦有记载,得彼此综合而知之。诰文或刻于岩面或刻于石柱,现今所发见者,有三十四章。经几多学者之苦心研究而得之。据是等诰文观之,则王有兄弟姊妹及两后。国都为华氏城,王权所及之范围,北由雪山地方,南及摩奈索,东由频伽罗湾,西及亚剌比亚海。诰文内容虽有种种异说,而要在宣布正法(Dharma)天下和乐,奖励国民怀抱慈悲精神之事。可知王不仅统御广大之版图,甚得其宜,并爱真理,富于博爱之精神,诚印度空前绝后之圣王也。即称为有史以来世界之大王,亦无不可。王归佛之动机,自阿育王传第一考之,乃因见海比丘之奇迹,自善见律毗婆沙第一考之,乃出于尼瞿陀(Nigrodha)之感化,然有名之诰文第十三章有谓“天爱善见王灌顶第八年,征服迦[饥-几+夌]伽,捕虏十五万人,戮十万人,其僵者更不知为几倍。迦[饥-几+夌]伽并吞以来,天爱热心护持达摩,归依达摩,又宣扬达摩教规。”则直接归佛之动机,在于征服迦[饥-几+夌]伽,然其远因当为即位初年所经验之悲剧与一沙门之说法,于残忍酷薄之王心,唤起宗教的信念之萌芽,后又目击征服迦[饥-几+夌]伽之大惨事,一时勃发,遂直入佛门,归于正法也。王一入佛门,热烈之度非常,于领内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大寺与八万四千宝塔,又将正法宣布之诰文刻于四方,亲身拜佛迹而供养之,此其最著名之事迹也。又依善见律婆沙第二考之,王即位十七年,于华氏城为异论防止,企求第三次之结集,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一千之长老从事于此,以九月终其效,结集终了之后,派遣宣教师于四方,如派末阐提(Majjhantika)至罽宾(Kaśmir)犍陀罗(Gandhāra)国,派摩诃提娑(Mahādeva)至摩醯沙末陀罗(Mahisa-maṇḍala)国,派勒弃多(Rakkhita)至娑那娑私(Aanavāsi沙漠地方)国,派昙无德(Yonaka-dkamma-rakkhita)至阿波兰多迦(Aparantaka五河西部)国,派摩诃昙无德(Mahadhamma-rakkhita)至摩诃勒叱(Mahā-raṭṭha)国,派摩诃勃弃多(Mahārakkhita)至叟那世界(Yonaloka希腊领地)派末示摩(Majjhima)至雪山边国(Himavanta-pada尼波罗地方)派须那迦及郁多罗(Sonaka,Uttara)至金地(Suvarna-bhūmi缅甸)国,派摩哂陀(Mahinda)至师子(Laṅkā锡兰)国,令各从事教化。以上乃善见律之所传也。又诰文第十三章记王与希腊之五王国交通。所谓五王国者希利阿(Syria)曷奇伯笃(Egypt)买赛顿(Macedon)曷毕落司(Epiros)及克雷纳(Cyrene)是也。王之出世年代,古来颇多异说,若于近时希腊,印度比较研究上由前记希腊五王国之出世年代换算之,便得确定其年时,虽从换算之方法,生三五年之差异,而其即位在西历纪元前二百七十所前后,则甚明也。盖王之记传南传与北传之间,不无乖错。其中显著者,如北传谓王乃佛灭百年出世,不言迦罗阿育出世。南传谓王之出世,是佛灭二百八十年,佛灭百年,别有迦罗阿育之治世。佛教史家或融会此南北两传,谓北方传之阿育为迦罗阿育,南方传之阿育为达磨阿育,南北所传之阿育实非一人,此恐出于附会,不可信也。从来以南方所传者为正确,信之不疑。而诰文所记者,反助北方之所传,亦一奇也。

  【阿育王传】 (经名)七卷,西晋安法钦译。记阿育王之事迹及摩诃迦叶以下优波鞠多等之因缘者。

  【阿育王弟七日为王】 (传说)据南传善见律,王弟帝须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见群鹿交尾,疑比丘能制欲,还语王。王乃解此疑问,欲使归佛教,让王位于帝须,七日且告以期终处死。帝须升王位,虽快乐供养,无不任意,而畏死无宁日,故不起欲,忧恼憔悴。王仍谓帝须曰:出家比丘,常思惟死,故无暇起染着心。于是帝须即信佛法,感激昙无德(Dhamma-Rakkhita)之奇迹,终强请于王,至阿育寺为比丘。北传阿育王传(卷二)王弟宿大哆。阿育王经(卷三)毗多输柯之传说,大略与南传相同。见韦陀输条。

  【阿育王经】 (经名)十卷,梁僧伽婆罗译。与前本大同小异。

  【阿育王譬喻经】 (经名)具名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一卷,失译。天尊为佛之尊号,是汇集教训的譬喻者。百譬喻经之类,冠以阿育王三字者,因其初之一喻关于王之事也。

  【阿育王山】 (地名)在今浙江宁波鄞县。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有刘萨诃者,于此山得古塔一基以为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之一,尊崇之,此山遂称为阿育王山。刘宋元嘉十二年,昙摩密多,建立寺塔。梁大同六年,武帝诏越州守臣萧察重修寺宇。简文帝亦时奉钱。或云:寺本号广利寺,梁武帝时,改赐阿育王寺之名。尔后塔之供养,数数行之,及宋代,大觉怀琏住之,建宸奎阁。苏轼作记。寻而宗杲,介谌,德光,如洪,大观等,交董之,为临济之道场,一时称盛见广弘明集十六,法苑珠林三十八,佛祖统纪三十六五十三等。

  【阿育王石刻文】 (杂名)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诰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于四方,故于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诰文,法显传及西域记等,处处记石柱之事,谓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后湮没者多,世人遂无知者,至近代欧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发见几多之磨崖等,经普林摄Prinsep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读破其诰文,确定为阿育王使刻者。其发见者,有大磨崖七所,小磨崖七所,石柱九基,有铭文之石窟三所。大磨崖虽略有具缺,而大都各有十四章之诰文,皆磨砺岩或大石,而镌刻文字,其中亦有雕饰象身等者。其文字或用佉卢瑟底Kharoṣṭhi文字书之(仅有二大磨崖用此文字),或用古梵字记之。佉卢瑟底文字与梵字反对,读法自右而左。此等大磨崖所刻十四章之诰文,据其中之记载,可知为阿育王灌顶(即位)第十二年至第十四年之间所刻者。小磨崖各刻诰文(与前十四章异),一章或二章,或同或否。石柱九基中,六基各有同文之教法诰文七章,他三基各有简短之别文一章,虽多毁损,亦有柱头柱身完全者。柱头者,铃形之上,有圆板,其侧缘雕饰莲华忍冬花或鹅类,板上置狮子像者为多。其长,小者三十二三尺,大者及四十二尺余。其直径,下部约二尺乃至三四尺。自其诰文所载考之,可知为王即位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之间所刻者。石窟三所,各刻铭文一章,皆不长。今述各诰文及铭文之大意如下:大磨崖诰文十四章,禁畜之牺牲及祭典。施药,移植药草,并植树穿井,以利人畜。官民皆应每五年参集正法之大会。应不怠正法之弘通。任命大法官,使努力庶民之康安,穷乏之救恤。亲听政事,以利民众。与异教徒勿互相争。废畋猎。应止败德无益之俗典,行正法之式典。应为来世离罪业。应行法施。异教徒应相和合,无论何法皆应重之。悔悲迦[饥-几+夌]伽征服之惨事,归于正法,于希腊五王国及他国弘通法音。又记诰文刻石之缘由。又别文二章,皆记应爱抚百姓,使得二世之福祉,每五年应催无遮大会。小磨崖之诰文,或谓弘法既及全印,将来尚应益益扩布,增进天佑。或言应作孝顺等正行。或对于摩揭陀之僧众记王归敬三宝之志厚及佛宣说之经法应长存。石柱之诰文七章,言任辅弼之任者,应无上下之别,诱导民于正道。正法殊胜。勿为恶业。知事应以慈仁为旨,宽于赏罚。应不行杀害生类或去势等。一切阶级,一切异宗,皆为王所崇敬及禅定功德宜尊等。其简短之别文,或记王妃施舍树林等因缘。或记王之参拜并建柱等。石窟之铭文,各记其洞崖施舍之事。以上皆为现今所发见者。而后来之学者,或再发见未发之遗物,未可知也。

  【阿育王塔】 (堂塔)阿育王为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众。据善见律毗婆沙一,谓阿育王统领之国,其数有八万四千,故王敕诸国建八万四千大寺,八万四千宝塔云。阿育王传一及阿育王经一等,谓王由海比丘知佛有悬记,诣王舍城,取阿阇世王所埋之四升舍利,又悉取他六所所埋之舍利,造八万四千宝箧,一箧盛一舍利,复造八万四千宝瓮,八万四千宝盖,八万四千疋彩,为庄校,以建立八万四千宝塔云。法显传及西域记等亦皆叙王造八万四千塔。又杂譬喻经上,谓阿育王希疾病平愈,造一千二百宝塔。其塔数虽不知孰确,而王由兴教爱法之至情,多建寺塔,则非子虚也。今诸塔殆已无存,彼中印度之僧志古塔,是否为此中之一,亦不可考。又古来有传说此阿育王塔我国亦有之者,如广弘明集十五,举鄮县(今宁波鄞县)塔已下凡十七塔,法苑珠林三十八列鄮县塔以下凡二十一塔,谓皆为阿育王所造。案阿育王之领土,不及于我国,塔何从来?殆附会之说也。考佛祖统纪四十三,谓吴越王钱俶,慕阿育王造塔事,以金银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箧印心咒经,布散部内,凡十年而功竣。其附会即由此欤。

  【阿育王为女造像】 (杂名)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也。梁书扶南国传曰: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见浦中五色光长数尺。不知何怪,乃令人于光处掊视之。得金像,未有光趺。悝乃下车载像,还至长干巷首,牛不肯进。悝乃令驭人任牛所之。牛径牵车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每至中夜,常放光明。又闻空中有金石之响。经一岁,捕鱼人张系世于海口忽见有铜花趺浮于水上,系世取送县。县以送台乃施像足宛然合会。简文咸安元年,交州合浦人董宗之采珠,没于水底。得佛光艳。交州押送台以施像,又合焉。自咸和中得像,至咸安初,历三十余年,光趺始具。初高悝得像后,西域胡僧五人来,请悝曰:昔于天竺得阿育王造像。来至邺下。值胡乱,埋像于河边。今寻觅失所。五人尝一夜俱梦见像曰:已出江东,为高悝所得。乃送此五僧至寺,见像嘘欷涕泣。像便放光,照烛殿宇。又瓦官寺慧邃,欲模写像形。寺主僧尚虑亏损金色。谓邃曰:若能令像放光回身西向,乃可相许。慧邃便恳到拜请,其夜像即转坐放光,回身西向。明旦,便许之。像趺先有外国书,莫有识者。后三藏那求跋摩识之,云是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也。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经名)一卷,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奸之而不能,遂与奸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为说其因缘者。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故事)阿育王有一子,名摩哂陀,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摩哂陀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为和尚,摩诃提娑为阿阇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昙摩波罗为和尚,受六法。此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摩哂陀于三藏中总持一切佛法,后依和尚帝须之劝至师子国。

  【阿育王役使鬼神】 (传说)王建八万四千塔时,欲一夜成功之,遂役使夜叉。见阿育王经一。杂阿含经二十三。

  【阿育王最后施半庵摩勒果】 (传说)王卧病,施心益强,日夜送黄金于鸡园寺不止。时邪见之大臣,劝太子三波地,勒守库藏,使王命不行。王竟无施物,唯有半庵摩勒果在手中。王大悲恼,说偈曰:“今我阿育王,无复自在力,唯半阿摩勒,于我得自在。”乃遣侍臣施与鸡园寺。鸡园寺上座碎为粉末,置羹中遍分与众僧。见阿育王经五。

  【阿吒薄拘付嘱咒】 (经名)一卷。失译。

  【阿吒薄俱】 (神名)又作阿吒婆拘。与阿吒嚩迦同。见阿吒婆拘咒经项。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 (经名)三卷,唐善无畏译。

  【阿吒筏底】 (杂名)多闻天即毗沙门天之居城。慧琳音义十一曰:“阿吒筏底城,即多闻天王所居也。”

  【阿吒厘】 (地名)国名。中印度之境。人性浇薄,佛法不行。见西域记。

  【阿吒嚩迦】 (神名)āṭavika,鬼神名。又作遏吒薄。阿吒薄俱。慧琳音义十二曰:“阿吒薄迦,旷野鬼神大将名也。或名遏吒薄,皆声转也。俗名元帅大将非也,十六药叉将之一将也。”

  【阿吒那剑】 (经名)Aṭṭana,外道所传之经名,未详。十诵律二十四曰:“阿吒那剑,鬼神成经。”

  【阿吒婆拘】 (神名)见阿吒嚩迦项。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

  【阿吒婆拘咒经】 (经名)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之略。

  【阿遮】 (明王)阿遮攞Acala之略。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金刚般若经开题曰:“不动者,梵阿遮攞。”秘藏宝钥上曰:“阿遮一睨业寿之风定,多[(匕/禾)*(企-止+米)]三喝无明之波涸。”

  【阿遮利耶】 (术语)ācārya,阿阇梨之新称。南海寄归传三曰:“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先云阿阇梨,讹也。”

  【阿遮楼】 (地名)Acala,山名。译曰不动。见咒毒经,翻梵语九。

  【阿遮罗】 (明王)ācala,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见“阿遮”条。又菩萨位名。是十住中第八住也。出三藏记九曰:“阿遮罗,晋曰八住。(中略)第八住名不动。”

  【阿遮昙摩文图】 (书名)Acala-dharma-mudrā,圣法印经之异名。圣法印经题下曰:“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佛对比丘说圣法印者。案阿遮,译曰无动。昙摩,译曰法。即指圣法印也。

  【阿遮一睨】 (杂语)不动尊左目眇,故曰一睨。见“不动”条。

  【阿折罗】 (人名)ācāra,罗汉名。译言所行。见西域记十。

  【阿者丽】 (明王)译曰不动。出于大日经疏四。见“阿遮罗”条。

  【阿轸[帝*也]】 (术语)Acintya,译曰不思议。见大日经疏十三。

  【阿支罗迦叶】 (人名)Acela,王舍城之居士名。佛入城乞食,于途上问苦事,遂得悟。见阿支罗迦叶经。

  【阿支罗迦叶经】 (经名)具名佛为阿支罗迦叶自他作苦经,一卷。

  【阿质达霰】 (人名)梵Ajitasena,印度沙门名。贞元录云:阿质达霰,此云无能胜。天竺三藏名也。

  【阿制单阇耶】 (杂语)Ajitañjaya,译曰无能胜。最胜之义。大日经疏十曰:“阿誓单阇耶,无能胜也,阇耶是胜,阿是无。”

  【阿制多】 (人名)Ajita,阿逸多之新称。慧苑音义上曰:“阿逸多正云阿制多,此云无能胜也。”见“阿逸多”条。

  【阿至摸】 (术语)菩萨位名。第四住。出三藏记九曰:“阿至摸,晋云四住。”梵Arciṣmati。

  【阿众毗】 (术语)ācumbhin,禅定名。译曰接吻。探玄记十九曰:“阿众毗者,此云接口,得言教密藏之定。”

  【阿周陀】 (人名)目连昔称阿周陀道人,在檀特山时,见须大拏太子(释迦如来因位时名)发愿为神通第一之弟子。见佛本行集经,大部补注三。

  【阿周陀那】 (植物)Arjuna,木名。又龙树菩萨之字也。龙树菩萨本传曰:“菩萨之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

  【阿字】 (术语)见“阿”条。

  【阿字本不生】 (术语)是密教之根本义,本不生者,本来本有,非今始生之义,是为阿字之实义,何谓阿字有不生之义?凡物之为元初根本者,必为不生之法。生法必为能生之因,有能生之因,即非是根本元初也,今阿字即字之根元,更无能生之因,最便于知此为不生之义,故托于阿字使知一切诸法不生之义也,观是谓之阿字观。大日经二曰:“阿真言教法,谓阿字门,谓一切诸法本不生。”

  【阿字布心】 (术语)一切真言心之阿字,布于行者之心,是名心作心,又云心布心,略称心心。

  【阿字观】 (术语)真言宗之观法。观念阿字之方法也。辨惑指南一谓真言行者之要道,无过于阿字观。阿字观有三别:一声,二字,三实相。声观者其坐法与印相如常。口每出息唱阿字于其声付意息息不懈,修时妄相自息,其心寂灭真智自生,明达一心之本源。字观者,先于我身之心中,观径一肘量之圆明月轮,于其中观八叶白色之开莲花,于其台上观金色之字也。

  【阿字具四用】 (杂语)阿字有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且举三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义故,即有‘息灾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无缺,即有‘增益用’,以本不生故,无量过失殄灭无余,即有‘降伏用’,更无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摄召用’,如是本不生中无所有功,即能成办一切诸事如阿字者,余一一字亦如是。”

  【阿字门功德七句】 (名数)大日经转字轮品曰:“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若欲见佛者:一若欲供养,二欲证发菩提心,三欲与诸菩萨同会,四欲利益众生,五欲求悉地,六欲求一切智智者,七于此一切佛心(阿字),当勤修习。”今此七句合为五点功德。初一句为发心,第二句为修行,第三句为证菩提,第四、第五二句为于涅槃中,第四句为内证,第五句为外用,第六第七两句为方便,此中第六句为身之方便,第七句为心之方便。慧光云故和上谓第五、六、七三句并是中方方便。见演奥钞四十二。

  【阿字内外声】 (术语)阿字之一字,有喉内声与喉外声之二音也。大日经疏十七曰:“阿有内外,若虽无外声,然不能离阿字内声。内声者即谓喉中阿声也。”云云,外声者谓其喉中阿字之显现也。

  【阿字七义】 (名数)一菩提心,二法门之义,三无二之义,四法界之义,五法性之义,六自在之义,七法身之义。

  【阿字数息观】 (术语)观阿字于出入之息之观法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阿字门,作出入息三时思惟,行者尔时能持寿命。”大疏十一及演奥钞三十九说观入息为不生出息为不灭之法。

  【阿字为月轮种子】 (杂语)三密观观阿字为月轮,是阿字本不生之法有理智,智之本不生为现觉诸法本体不生之智,以此义故,智月之种子用阿字也。见护身法钞。

  【阿字一百义】 (名数)一、一切法无来。二、一切法无去。三、一切无行云云。举无住,无本性,根本以下一百。

  【阿鍐】 (种子)梵A,vaṁ,阿为胎藏界大日如来之种子。鍐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真言宗以此二字为秘要。

  【阿鍐览唅欠】 (术语)A,vaṁ,raṁ,haṁ,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有三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三曼多,没驮喃,阿鍐览唅欠。”三种悉地陀罗尼法曰:“下品悉地,阿罗波左那。中品悉地,阿尾罗吽欠。上品悉地,阿鍐览唅欠。”佛顶尊胜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欠,毗卢遮那真言,是五字者,是名秘密悉地。”此五字之解释如阿尾罗吽欠,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大日如来之自体也。

  【哀怜】 (术语)哀苦之众生也。大经净影疏上曰:“佛心哀怜。”

  【哀亮】 (术语)物音哀而明亮也。无量寿经上曰:“清扬哀亮微妙和雅。”

  【哀愍】 (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哀雅】 (术语)物音哀而有雅致也。观经曰:“百宝色鸟,和鸣哀雅。”

  【啀喍嗥吠】 (杂语)啀喍者,以口啮物也。嗥吠者张口而吼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斗诤揸掣,啀喍嗥吠。”

  【蔼吉】 (鬼名)见蔼吉文项。

  【蔼吉文】 (鬼名)魅人死尸之鬼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蔼吉梵言蔼吉支,此云起尸鬼也。”慧琳音义五十四曰:“蔼吉支,起尸鬼名也。”详见“毗陀罗”条。

  【蔼罗筏拏】 (异类)Airāvana,又作爱罗筏。龙名,又象王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蔼罗筏拏,旧名伊罗钵多罗,亦云[口*垔]罗钵多罗Elāpattra,伊罗此云香。钵多罗此云叶,名香叶象也。”(钵多罗Pattra者叶也vana者林也)。慧琳音义八曰:“大龙王名,此无正翻。”俱舍光记十九曰:“蔼罗筏拏,是水名。水中龙象,从水为名。即帝释所乘,龙象王也。”见“堙罗那”条。

  【爱】 (术语)梵字。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爱(引)引字时,是威胜声。”是似由有威仪路义之Airypatha转释者。又贪物之意。染着之意。乃十二因缘之一。俱舍论九曰:“贪资具淫爱。”大乘义章五末曰:“贪染名爱。”唯识论述记十六曰:“耽染为爱。”楞严经四曰:“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圆觉经曰:“轮回爱为根本。”

  【爱别离苦】 (术语)八苦之一。别所爱者之苦痛也。如妻别夫时之苦痛是。

  【爱财天】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中,第十二外金刚院北方之天神名。乃七曜中之贪狼星也。以司财故名爱财,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七。

  【爱道】 (人名)比丘尼名。又曰大爱道。梵名摩诃波阇娑提(Mahāprajāpati),是佛之姨母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爱道是佛姨母。佛生七日,摩耶命终,姨母乳养。”

  【爱毒】 (譬喻)恩爱害道如毒药。为恩爱所系缚,而妨害佛道修行也。智度论十五曰:“为邪见箭爱毒涂。”

  【爱法】 (术语)爱乐执着于法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同慧远疏曰:“修慧行,得法爱着,名为爱法。”止观五之六曰:“爱法即无明。”

  【爱缚】 (术语)恩爱之系缚。仁王经下曰:“无明爱缚。”同良贲疏曰:“爱与无明,自缠缚故。”

  【爱根】 (术语)爱欲之烦恼为根本,生他烦恼,谓之爱根。与善根之根同。大乘同性经上曰:“无明爱根。”

  【爱鬼】 (譬喻)爱着害人,譬如鬼也。三教旨归中曰:“羁縻爱鬼。”付法藏传三曰:“爱罗刹女,常欺众生。”

  【爱果】 (术语)爱欲之果报也。大悲经三曰:“乐着生死三有爱果。”

  【爱海】 (术语)爱欲之海。欲之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爱欲海,我慢山。”止观五之四曰:“摧邪山,竭爱海。”教行信证三末曰:“沉没于爱欲广海,迷惑于名利大山。”

  【爱行】 (术语)对见行之语。爱欲之情多者曰爱行,推理多者曰见行。行即心行。心之活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智度论二十一曰:“众生有二分行,爱行见行。爱多者着乐,见多者多着身见等行。”

  【爱河】 (术语)爱欲溺人,譬之为河。又贪爱之心,执着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二十六曰:“随生死流,入大爱河。”浴像经曰:“愿永出爱河登彼岸。”楞严经四曰:“爱河枯干,令汝解脱。”探玄记十一曰:“以有爱水所没故,为爱河。”善导之观经疏四曰:“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梁武帝文曰:“登长乐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

  【爱护】 (术语)爱而护之也。止观七之三曰:“爱护将养。”秘藏记末曰:“诸佛菩萨爱护。”

  【爱恚】 (术语)贪爱与瞋恚之二惑也。大集经三曰:“离爱恚故,一切世间,供养恭敬。”

  【爱火】 (术语)谓情爱如火也。梁元帝文曰:“苦流长泛,爱火仍燃。”

  【爱惑】 (术语)爱欲之惑。惑为惑真理之义,此惑不断,则不能见理。光明文句三曰:“八人见地,犹有爱惑。”

  【爱假】 (术语)思惑之异名。思惑以爱为主。爱自迷情而起,其体虚假,故谓爱即假也。

  【爱茧】 (譬喻)爱欲之情,缚人使不自在,犹如蚕之吐丝束缚自身也。止观五之三曰:“还以爱茧自缠。”

  【爱见】 (术语)执着于人而起爱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什注曰:“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又,爱与见二种之烦恼也。迷事之惑名爱,迷理之惑名见。如贪欲瞋恚等为迷事之惑。我见邪见等为迷理之惑。楞严经六曰:“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智度论七曰:“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同二十一曰:“众生有二分行,爱行见行。”

  【爱见大悲】 (术语)不断烦恼而运大悲以救众生也。爱者思惑,见者见惑。小乘之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济度众生。然未断见思之烦恼,为伏惑行因,故认能爱所爱二相,其大悲亦虚妄不净,故令人为疲厌之想,当舍离之也。

  【爱结】 (术语)贪爱之烦恼也。贪爱缚人谓之结。大集经三曰:“诸见因缘增爱结。”万善同归集中曰:“爱结情根,其类一等。”九结之一。

  【爱界】 (术语)爱欲之境界也。爱欲之种族也。大集经三曰:“知世爱界。”

  【爱金刚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中台五尊中西方之菩萨名,亦曰摩竭幢。左右持人头之幢。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三。

  【爱敬】 (术语)爱敬尊贵之人也。无量寿经上曰:“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爱敬法】 (修法)又曰敬爱法。为爱敬神佛之修法也。又使人起爱敬心之修法也。

  【爱罥】 (术语)爱者贪爱,羂者羂罟。谓愚痴之人,罹贪爱之羂,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经七曰:“己为爱羂诳,作恶不善业。”

  【爱羂】 (术语)爱者贪爱,羂者羂罟。谓愚痴之人,罹贪爱之羂,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经七曰:“己为爱羂诳,作恶不善业。”

  【爱糠】 (譬喻)爱欲之糠。言爱欲之宜弃如糠也。智度论二十八曰:“诸圣人糠已脱。”

  【爱渴】 (术语)又曰渴爱。言爱欲之心,其贪如渴者之求水。圆觉经曰:“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爱剌】 (譬喻)言爱欲之烦恼毒害人如棘剌也。八十华严经十三曰:“众生无智慧,爱剌所毒害。”

  【爱乐】 (术语)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唯识论六曰:“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净土论曰:“爱乐佛法味。”

  【爱乐金刚】 (菩萨)在金刚界理趣会金刚萨埵之后。青色,两手持摩羯幢。又名爱金刚。

  【爱乐金刚女】 (天名)金刚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持蜡蠋供本尊之天女名。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三。

  【爱流】 (譬喻)贪爱之流。贪爱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也。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

  【爱轮】 (譬喻)爱欲之车轮也。爱欲乘人轮回于六道,譬如车轮也。性灵集八曰:“四生之爱轮。”

  【爱论】 (术语)爱着之戏论也。由爱着之迷心而生种种不正之言论。中论疏一曰:“明戏论有二:一者爱论,谓于一切法,有取着心。二者见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

  【爱罗刹女】 (譬喻)爱欲之鬼女也。爱欲能害人如鬼女也。罗刹为鬼之总名。付法藏传二曰:“爱罗刹女,常欺众生。”

  【爱罗筏】 (异类)龙王名。见“蔼罗筏拏”条。

  【爱念】 (术语)爱他念他之意也。涅槃经二曰:“如来无有爱念之想。”智度论三曰:“净饭王爱念子故,常遣使问讯。”

  【爱菩萨】 (菩萨)金刚爱菩萨之略。

  【爱染】 (术语)贪爱染着之情也。烦恼之名。智度论一曰:“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同三十四曰:“爱染无门。”净住子曰:“洗除心垢,六尘爱染。”王维诗曰:“爱染日以薄,禅寂日以固。”

  【爱染金刚如法佛】 (佛名)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祇经爱染王品曰:“三世三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爱染曼荼罗】 (图像)此曼荼罗以明王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女,及色声香味之四菩萨,外院置时春、时雨、时秋、时冬,之四菩萨。见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爱染明王种子】 (种子)吽。

  【爱染如法佛】 (杂语)示冥合敬爱之理者。即爱染之标帜。

  【爱染三尊】 (杂名)种子集末说三尊之种子。三尊之名未检。

  【爱染王】 (明王)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即爱神是也。爱染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为神明之体者,烦恼即菩提之意也。大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大贪治贪。”其身相乃三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法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身色如日晖,住于炽盛轮,三目威怒视,首髻师子冠,利毛忿怒形,又安五钴钩。在于师子顶,五色华鬘垂,天带覆于耳。左手持金铃,右执五峰杵,仪形如萨埵。安立众生界,次左金刚弓,右执金刚箭,如射众星光,能成大染法。左下手持彼,右莲如打势,一切恶心众,速灭无有疑。以诸华鬘索,绞结以严身,作结跏趺坐,住于赤色莲。莲下有宝瓶,两畔吐诸宝。”

  【爱染王法】 (修法)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祇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

  【爱染王根本印】 (印相)左右两手于掌内交叉为缚,竖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着。见瑜祇经爱染王心品。

  【爱润】 (术语)人将死时,特起恩爱之烦恼以润业种,令生未来之苦果也。八十华严经三十八曰:“业田爱润无明覆。”

  【爱身天】 (天名)此天在欲界。智度论十曰:“爱身在六天上,形色绝妙。故言爱身。”

  【爱水】 (术语)自爱欲之情流出之水液。如精液者。楞严经八曰:“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中略)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又爱欲之烦恼,能润业而引未来之果,故譬之以水。八十华严经三十七曰:“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

  【爱网】 (术语)为情爱所束缚也。出曜经曰:“其有众生堕爱网者,必败正道。”

  【爱惜】 (术语)爱惜难离之情也。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止观七之二曰:“舍身命财,决无爱惜。”

  【爱系】 (术语)恩爱之系缚也。智度论二十八曰:“断诸爱系,直趣涅槃。”

  【爱涎】 (术语)由爱欲情而垂之涎也。楞严经八曰:“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爱想】 (术语)执着亲爱自己所好者之想也。与爱着同。涅槃经二曰:“如来无有爱念之想。”

  【爱心】 (术语)爱欲之心也。楞严经七曰:“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往生十因末曰:“五戒优婆塞,由爱心为鼻虫。”

  【爱眼】 (术语)佛慈爱之眼。华严经二十五曰:“大慈大悲爱眼,等视诸众生。”

  【爱焰】 (术语)犹言欲火。梁简文帝文曰:“业动心风,情漂爱焰。”

  【爱业】 (术语)贪爱之业因。业为善恶所作,招未来之果者。楞伽经二曰:“无明爱业等法。”

  【爱语】 (术语)四摄法之一。见“四摄法”条。无量寿经上曰:“和颜爱语。”

  【爱狱】 (譬喻)贪爱之狱。谓爱欲束缚迫害人如牢狱也。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处贪爱狱自不能出。”性灵集二曰:“同脱爱狱,齐游觉道。”

  【爱欲】 (术语)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深爱妻子等之情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欲荣华,不可常保。”

  【爱欲海】 (譬喻)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十三曰:“众生流转爱欲海。”四十华严经六曰:“破烦恼山,竭爱欲海。”

  【爱缘】 (术语)恩爱之缘。宝积经七十八曰:“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

  【爱憎】 (术语)谓爱亲憎怨也。八十华严经二十八曰:“愿一切众生,舍爱憎心,断贪恚结。”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爱着】 (术语)爱者恩爱、亲爱。著者,执着、染着。深执着于恩爱之境而难离之情也。与爱执同。为三毒中,贪欲之烦恼。宝积经九十七曰:“如蝇见于吐,而生爱着心。”六十华严经二十五曰:“不能干竭爱着大海。”

  【爱着慈悲心】 (杂语)从爱着之念而起之慈悲心也。此慈悲心于佛道最甚。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什注曰:“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爱见大悲。”

  【爱着迷】 (杂语)一切万有,为五蕴和合而假存者,不知此理而执着一切万物为常恒不易,谓之爱着迷。

  【爱着生死】 (杂语)凡有生者,不论在如何之境遇,不免生老病死,不悟之,而思惟永久不灭,执着于此世。是曰爱着生死。

  【爱执】 (术语)爱惜执着之情。谓执着恩爱之情而难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

  【爱种】 (术语)爱欲之种。爱欲能招苦果,故云种。大集经一曰:“能焦三有诸爱种。”

  【爱子成就法】 (修法)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之略名。

  【闇】 (术语)am,又作庵,暗。是十二摩多之第十一,转声五转之第四轮成菩提也。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闇字门,一切法边际不可得故。”理趣释曰:“庵字者觉悟义。”文殊问经曰:“称暗字时,是无我所声。”大庄严经曰:“庵者,能遮一切诸不净物。于佛法中,能舍一切金银宝物,是故名庵。”大日经疏十四曰:“暗,是成菩提。”同十八曰:“暗字一切真言之心,于一切真言最为上首。”此于阿字加空点也。于普通之梵语,为母音而不数。边际不可得,自Anta(边际)释之。无我所声,自Amamakara(无我所)释之。

  【庵】 (杂名)隐遁者所住之茅屋。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刘熙释名曰:“草圆屋曰蒲,又谓之庵。庵,奄也,所以自奄覆也。”拾遗记曰:“汉任末编茅为庵。”后汉书曰:“皇甫规监关中兵,亲入庵卢巡视。注云:庵庐,军行宿室也。”按,今凡奉佛小舍称庵。翻译名义云:庵罗,本果树名。此树开花,花生一女。国人叹异。封其园。园既属女,女宿善冥熏,以园奉佛。佛即受之,而为所住。广韵云:庵小草舍,庵果名,是也。黄山谷谓庵非屋,不当从广,乃斥庵为俗书。

  【安般】 (术语)见“阿那波那”条。

  【安般经】 (经名)大安般守意经之略。

  【安禅】 (杂语)犹言入定。张缵赋曰:“今筑室以安禅。”王维诗曰:“安禅制毒龙。”

  【安底罗】 (神名)Aṇḍira,又作安陀罗,安捺罗,药师十二神将之一。

  【安阇那】 (植物)Añjana,又作安膳那,花名。见翻梵语九。又(杂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安阇那药,古音亦云安陀,此云眼药。经云:能治眼痛。应是黄连也。”

  【闇钝】 (术语)闇且钝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根闇钝,矬陋癴躄。”

  【闇钝障】 (术语)见“十重障”条。

  【安法钦】 (人名)沙门安法钦者,安息国人,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来洛阳,译出阿育王传等数部。见开元录二。

  【庵浮梨摩国】 (地名)印度之国名。慧苑义下曰:“庵谓庵罗,此云无垢,则西域果名。其果堪以疗疾,诸国之中,此国最多,故以名焉。其国即在中印度内也。”

  【安骨】 (仪式)火葬后,舍收白骨安置于本堂,谓之安骨,其时之佛事。谓之安骨佛事。见禅林象器笺十四。

  【安国师】 (人名)杭州盐官山海昌院之齐安国师,嗣法于马祖,见五灯三。

  【庵华】 (譬喻)庵罗之花。譬难实者。止观五下曰:“坏器易堆,庵华难实。”见“庵罗”条。梵āmra。

  【安慧】 (术语)安置意于智慧而不动。十住论十曰:“诸佛安慧常不动。”往生要集指麾钞十五曰:“安谓安置,慧是智慧。”又天竺论师名Sthiramati,解释唯识论之十大论师之一。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悉耻罗末底,唐言安慧,即糅杂集。救俱舍论,破正理师护法论师同时先德。南印度境,罗罗国人也。妙解因明,善究内论。”

  【安居】 (行事)Varṣ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见“布萨”条。

  【安居竟】 (术语)安居之终日。即七月十五日(旧译家),或八月十五日(新译家)。

  【安咀罗缚】 (地名)国名。在迦毕试国北方。玄奘归途,通过此国。

  【闇蓝水】 (杂名)水名。见智度论二十八。Amla。

  【安乐】 (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安乐国】 (界名)西方极乐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安乐行品】 (书名)法华经品名。文殊菩萨问于五浊恶世安乐修行妙法之道。佛说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之四种安乐行。法华经四要品之一也。

  【安乐行义】 (书名)书名。法华经安乐行义之略。一卷。南岳大师着。

  【安乐集】 (书名)唐道绰着,上下二卷。集往生安乐国之要文者。

  【安乐净土】 (界名)极乐净土,安养净土之合称。谓极乐也。

  【安乐十胜】 (术语)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系。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安立】 (术语)安置建立之义。无量寿经上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唯识论八曰:“安立真如。”胜鬘宝窟上末曰:“安立者,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安立谛非安立谛】 (术语)述记十九曰:“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

  【安立果】 (术语)西方师所立四果之一。即于某基础上安立之结果也。大毗婆沙论百二十一曰:“安立果者,谓依风轮安立水轮,复依水轮安立金轮,复依金轮安立大地,复依大地安立一切情非情数。此中后后者,是前前之果。”

  【安立行菩萨】 (菩萨)涌出菩萨四上首之一。见法华经涌出品。

  【安立三昧】 (术语)定之名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者,一切诸功德善法中,安立牢固,如须弥山。”

  【安立真如】 (术语)见“真如”条。

  【闇林】 (地名)西域记曰:“秣苏伐那,此言闇林,千佛皆于此地说法。”

  【安廪】 (人名)姓秦。因敕出家。往魏就司州光融寺容公习经论,就嵩山少林寺光公听十地,又受禅法,具明其玄理。住魏十二年,讲四分律并大乘经论各数十遍。受业者日益多。梁泰清元年,与门人等还至杨都,武帝敕住天安。于是讲华严经,大张宗纲。及陈兴,永定元年,奉敕于内殿说戒,开法于耆阇寺,讲演不绝。文帝时奉命于昭德殿讲大集经,宣帝时亦于华林园说法,年七十七寂。见续高僧传九。

  【庵罗】 (植物)果名。又作庵婆罗,庵罗(波利),庵没罗等。维摩经佛国品什注曰:“庵罗树,其果似桃非桃也。”同肇注曰:“先言柰。”西域记四曰:“庵没罗果,虽同一名,而有两种:小者生青熟黄,大者始终青色。”玄应音义八曰:“庵罗或言庵婆罗,果名也。案此花多,而结子甚少矣。果形似梨。旧译云柰,应误也,正言庵没罗。”起世经一曰:“郁多罗究留洲,有一大树,名庵婆罗。其木纵广七由旬,下入于地,二十一由旬,出高百由旬,枝叶垂覆五十由旬。”名义集三曰:“庵罗,正言庵没罗,或庵罗(波利)。”参照“庵摩罗”条。梵āmra,巴Amba。

  【庵罗波利】 (人名)āmrapāli,人名。又植物名。见“庵罗”条。

  【庵罗果熟少】 (譬喻)智度论四曰:“帝释以偈答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往生要集上本曰:“鱼子难长,庵罗少熟。”以比信法之难也。

  【庵罗女】 (人名)又作庵婆女,庵树女,柰女等。皆为庵罗婆树女之略。彼女由庵罗婆树而生,因呼曰庵罗女。为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妃,生耆婆,后归佛奉园于佛。佛受之以为住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庵罗女,亦云庵树女。此依传云依树花中而生。”同卷曰:“温室经云柰女者,即其人也。即频婆娑罗王之贵妃,良医耆婆之母也。”长阿含经二、游行经,记献庵罗园于佛。梵āmrapālī。

  【庵罗树园】 (地名)在印度之毗耶离国,庵罗树女所献,佛于此说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曰:“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嘉祥之维摩经疏一曰:“庵园者,即是别处,亦云捺女园。此事如祇陀园。祇陀园,给孤长者,买为佛起精舍。此处是捺女自舍,为佛起精舍。”梵āmrapāli-ārāma。

  【庵罗卫】 (植物)见“庵摩罗”条。

  【庵罗卫女】 (人名)俱舍光记八曰:“庵罗卫者,有庵罗卫女,从庵罗树湿气而生。或从子生,或从枝生。”梵āmrapālī或āmrāvatī。

  【庵罗卫园】 (地名)āmrapāli,又名āmrāvati,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庵罗卫,旧云庵罗树园,即庵罗婆女。以园施佛,仍本为名也。言卫者,此昔守卫看护此园林。”

  【庵没罗】 (植物)果名。庵罗之新称。见“庵摩罗”条。

  【庵没罗女】 (人名)即庵罗女。见“庵罗”条附录。

  【庵没罗园】 (地名)即庵罗树园。见“庵罗”条附录。

  【闇密里帝军荼利菩萨】 (菩萨)Amṛtikuṇḍalin,译曰甘露瓶。集经云:闇密里帝(甘露金刚)军荼利(瓶)。

  【安名】 (术语)新受戒者,初付法名也。见禅林象器笺五。

  【安明山】 (地名)又曰安明由山。须弥山之译语。天台之维摩经疏会本二曰:“须弥山者,此云安明,亦云妙高。”垂裕记三曰:“须弥者此云安明,入水最深,故名为安。出诸山上,故名为明。”

  【安明由山】 (地名)即须弥山。玄应音义六曰:“安明由山,即须弥山也。”见“安明山”条。

  【庵摩罗】 (植物)āmra,一作庵罗,庵没罗。果名。新称阿末罗,阿摩洛迦,庵摩洛迦等。旧称庵摩罗,阿摩勒,庵摩勒等。译曰无垢清净。谓如林檎。汉字之使用混乱。āmra相当于庵罗,庵没罗,Amara译曰天果,Amala译曰无垢,通用阿摩罗,庵摩罗等。汉名混用之而不分明。西域记八曰:“阿摩落迦。印度药果之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无垢。涅槃经作呵梨勒,讹也。”维摩经弟子品肇注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有部毗那耶杂事一曰:“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庵摩洛迦果也。”梵语杂名九曰:“阿摩楞迦。”

  【庵摩罗识】 (术语)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辅行三之一曰:“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宗镜录五十六曰:“阿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识。”旧译家以为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谓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唯识论三举第八识之异名:“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云云(参照“阿赖耶”条)。以为八识之异名。是新译家之说(此识名从译为清净识观之,则为Amala而似非āmra又非庵摩罗也)。

  【庵摩洛迦】 (植物)Amalaka,果名,见“庵摩罗”条。案庵摩勒果,即庵摩罗果,不可与庵罗果混一。庵罗果,新称庵没罗果。庵摩勒,新称阿末罗果,又作庵摩洛迦(余甘子)。因而依西域记二曰:“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庵没罗果,(中略)阿末罗果。”列举二果。毗奈耶杂事二曰:“梵言庵摩洛迦,此言余甘子,广州大有焉。上庵没罗,全别,为声相滥,人皆惑之,故为注出,是掌中观者。”同五曰:“庵摩洛迦,即岭南余甘子也。初食之时,稍如苦涩,及其饮水,美味便生。从事立名,号余甘矣。旧云庵摩勒果者,讹也。”

  【安那般那】 (术语)ānāpāna,见“阿那波那”条。

  【庵婆利沙】 (人名)Aṁbariṣa,国王名。译曰虚空箭。见佛本行集经二十一。

  【庵婆罗】 (植物)果名。见“庵罗”条。

  【庵婆罗多迦】 (植物)āmrātaka,巴Ambāṭaka,慧琳音义五十三曰:“庵婆罗多迦,亦天果名也。西国有,此国无。”见“庵罗”条。

  【庵婆女】 (人名)āmrā,巴Ambā,又作庵罗女,庵树女。皆为庵婆罗树女之略。见“庵罗”条。

  【安清】 (人名)字世高。安息王之太子。父薨让国于叔。出家。博通经论。游化四方。遂来中国。汉桓帝时。至洛阳。才机英悟。直通汉语。译齎来诸经。凡一百余部。见高僧传一等。

  【安忍】 (术语)安心忍耐也。止观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三藏法数三十七曰:“安即不动,忍即忍耐。”

  【安膳林】 (地名)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安膳那】 (物名)又作安缮那,安禅那。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膳那,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绀色,亦似金精。”此言其为石粉之类也。然慧苑音义下曰:“安缮那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此又似为一种之植物矣。要之则其为一种之眼药明甚。现今印度往往有以之涂于小儿眼睑者。盖信其有强眼之效,又以眼缘黑色为可爱也。

  【庵室】 (杂名)庵寺之室。

  【闇室】 (杂语)黑闇之室。

  【闇室忽明】 (譬喻)如来密藏经下曰:“迦叶!若闇室中然火灯明,是闇颇能作如是说。我百千载住,今不应去。迦叶白言:不也,世尊!当然灯时,是闇已去。佛言:如是,迦叶!百千万劫,所造业障。(中略)诸烦恼等,智慧灯照,势不能住。”大集经一曰:“譬如一处百年闇室,一灯能破。”止观一下曰:“如百年闇室,若然灯时,闇不可言我是室主,住此久,而不肯去。”

  【闇室念佛】 (术语)为绝外界视听,避乱想,专心修念佛三昧,在闇室作高声念佛也。

  【安士全书】 (书名)周梦颜着。是书凡四种。印光法师曰:“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颜,一名思仁。江苏昆山诸生也。博通三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厌仕进。发菩提心,著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于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故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以众生造业,唯此二者最多,改过亦唯此二者最要。又着阴骘文广义,使人法法头头,皆知取法。皆知惩戒。批评辩论,洞彻精微。可谓帝君功臣。直将垂训之心,彻底掀翻,和盘托出。使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训受训,两无遗憾矣。以其以奇才妙悟,取佛祖圣贤幽微奥妙之义,以世间事迹文字发挥之,使共雅俗同观,智愚共晓故也。又以修行法门,唯净土最为切要。又着西归直指一书。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大事。良以积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尽还须堕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萨之位,决定直成佛道。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此一种书,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说法度生者。不谓之菩萨再来,吾不信也。”

  【安受苦忍】 (术语)见“二忍”条。

  【庵寺】 (杂名)本通于僧尼。后多为尼寺之称。

  【闇诵】 (术语)背读也。行事钞上曰:“说戒人,先当闇诵令利。”

  【安土地真言】 (真言)即“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牢地神也。凡有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禅讲解之处。此坚牢地神禀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安陀会】 (物名)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三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著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禅僧,遂至被着于法衣之上。今禅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为法,短部分谓之短条,长部分谓之长条。其条缘谓之叶,前方里面有结纽之轮,谓之[巾*句],后方表面有着纽之处,谓之帖。[巾*句]纽附于袈裟全体三分之一处,[巾*句]附于上边隔四指之处,纽附于隔八指之处。缘以缝三道为法。今缝二道者,略也。叶之缝法,有揲叶,马齿,鸟足之别。

  【安陀罗舍婆罗】 (地名)国名。裸国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注。

  【安稳】 (术语)身安心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身意泰然,快得安稳。”文句十四曰:“不为五浊八苦所危,故名安。日倒暴风所不能动,故名稳。”稳通作隐。

  【安息】 (地名)波斯地方之古王国名。案史记大宛列传,后汉书西域传,此国古时强盛。而安世高,安玄,昙无谛,安法钦,先后来自彼国,尤可见彼国传播佛教甚盛也。

  【安息香】 (物名)香料之一种。安息香树所生之脂汁块也。安息香树产于暹罗波斯等,高丈余,落叶树也。叶为卵形,有光泽,花外部为白色,内部为带红褐色,排列为总状花序,树皮为褐灰色,带软毛。由其树皮采收之脂汁称为安息香,为药用及香料。但普通之安息香,多为其树之木粉,更以臼碎之,混胶等使之凝固者。

  【安下处】 (杂语)禅语。安息而置行李之处,即宿泊处。又请升座斋僧时设于山门外之小休憩所也。见百丈清规及象器笺。

  【安详】 (术语)安稳微妙之貌。法华经方便品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嘉祥之义疏曰:“安详者,示大人之相。又安详者,动寂无碍也。”慈恩之玄赞曰:“安者徐也,详者审也。”无量寿经上曰:“安详徐逝。”

  【安像三昧仪轨经】 (经名)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之略名。

  【安心】 (术语)谓心期待于某一点,而安住于此,确乎不动也。安心之法,诸宗各有其说。天台一家,谓离三谛无安心之处,离止观无安心之法,禅宗以不可得为安心之处,如彼达磨印慧可,谓为安心了,即其例也。净土门说,安心甚盛。净土宗谓厌欣之心为总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心之三心为别安心,俱为行者所起之心,真宗谓信乐开发之一念具三信,大信大行,悉由如来本愿力回向而获得,安心即信心也。

  【闇心】 (术语)疑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闇心?于无疑虑法,生疑虑解。”

  【安心起行】 (术语)安心者,谓三心,起行者,谓五种正行等。此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称之为心行具足,又曰显行具足。净土宗谓此二者不具,则不得往生。即发三心,安心决定之后,修念佛等行也。

  【安玄】 (人名)安息国人,优婆塞也。汉灵帝末,来洛阳,以功为骑都尉,世称为都尉玄。光和四年与严佛调共译法镜经二卷,又译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一卷。理辞皆正到,巧尽微旨。世称安侯都尉佛调三人,传译难继。年寿并缺。见出三藏记集十三。

  【安养】 (界名)西方极乐国之异名,无量寿经下曰:“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义寂疏曰:“安心养身,故曰安养。”

  【安养即寂光】 (术语)西方之极乐,于四种之国土中,位虽最下,然以圆融无碍之道理言之,则此最下之土,即最上之寂光土云。与所谓娑婆即寂光同。盖天台宗立四土:一凡圣同居土,谓娑婆及安养。二方便土。三实报土。四常寂光土,是究竟之佛土也。然由圆融之理言之,则四土总为不二。法华文句记九下曰:“岂离伽耶别求常寂,非寂光外别有娑婆。”止观义例上曰:“故知心体即常寂光,寂光诸土无二无别。”同随释三曰:“体即用故,有实报方便同居三土之殊。用即体故,一一无非常寂光土。”

  【安养教主】 (杂名)安养国之教主,弥陀如来也。

  【安养净刹】 (界名)同安养净土。

  【安养净土】 (界名)对于裟婆之秽土,而谓极乐为净土。净土者,清净之国土也。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

  【庵园】 (地名)庵罗树园之略。见“庵罗”条。

  【安远】 (人名)道安与慧远二师,皆晋代之高僧,世并称之。

  【安宅神咒经】 (经名)一卷。后汉失译。略云安宅法,又曰安宅咒。

  【闇障】 (术语)无明之障也。八十华严经十五曰:“所有闇障,靡不除。”大集经十一曰:“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坏闇障故,即是菩提。”

  【安镇法】 (修法)又曰镇宅法,安镇国家法。造新宅时,祈其家宅安稳,或为镇护国家而修之秘法也。劝请四臂之不动明王,十二天诸眷属,道场观观种子吽字,三昧耶形镇轮(三股轮),诵镇宅咒等,当日再画十二天曼荼罗(中央四臂不动),悬之坛场,结愿后,卷其画像,封之竹筒中,镌寝殿中心梁之横侧,置于其中而坚闭之,或书不动镇宅之咒并十二天之种子等,安置之于梁上,又有以五寸之金铜不动授与施主家者。见圣无动尊安镇家国法等。

  【庵主】 (杂名)本通于僧尼。后为尼主之称。

  【安座】 (仪式)凡奉佛像安于殿内时,请宗师法话,谓之安坐佛事。

  【唵】 (术语)oṁ,胎藏界之陀罗尼,冠曩莫之语,金刚界之陀罗尼冠唵之语。秘藏记末曰:“唵字有五种义:一归命。二供养。三惊觉。四摄伏。五三身。”一归命者,归依于佛,献无二之命之义也。所归之佛体有自佛他佛之二,自佛者,自心之本觉佛,即在缠如来也,莲华三昧经所谓“归命本觉心法身,(中略)还我顶礼心诸佛”是也。众生无始以来违背吾本觉之佛流转生死中,今始知自心之本佛,归于本觉之佛,是还源之最初,真言之归命也。他佛者,已成之佛,即出缠如来,并一切众生之本觉佛在缠如来也。诵此唵字则归于如是自他佛之功德,一时成就。二供养者,是亦有自他佛之二,准上可知。三惊觉者,诵唵字时,其音自行者毛孔入,惊觉自心本有之佛及一切之佛,现于目前,如由春风与雷雨而蛰虫破地出现,草木花果开结(春风者,大悲愿行,雷雨者,如来加持力,蛰虫者,本有法身之如来,草木者,本有之法身,华果者,始成之智身)。四摄伏者,譬如诸司百官有王之敕召时,身心不厌寒暑而参集,行者诵此唵字时,一切诸天龙神等闻此音,皆悉摄伏而参集也(摄伏法有忍之功,瑜祇经曰:“摄伏如奴仆。”)。五三身者法报化之三身也。其故以唵之一字为阿乌麻Auṁ之三字合成,阿者本不生之义,是法身,乌者譬喻不可得,是不可思议之报身,麻者,吾我不可得,现人天鬼畜之诸众生。因而诵此唵字则三身成现加持掌护行者也。见守护国经九,秘藏记钞七。

  【唵阿吽】 (术语)oṁAHūṁ三个种子各别项解。以此三字书于木佛之三处。安像三昧仪经曰:“诵此真言已,复想如来如真实身诸相圆满,然以唵阿吽三字,安在像身三处,用唵字安顶上,用阿字安口上,用吽字安心上。”

  【唵呼卢呼卢】 (真言)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药师如来之真言有大小二种,此其中之小咒也:“唵。呼卢呼卢。战驮利。摩撜祇。莎诃。”诸尊真言句义钞上曰:“句义未勘也。但元来言钞,呼卢呼卢者,无能胜药师义也。此不审也,追可考之。”唵之义,见“唵”条。

  【唵嚤呢叭[口*尔]吽】 (术语)梵语Om maui padmehūṃ又作唵摩尼钵头迷吽,唵么抳钵讷铭吽。祈宝珠莲上之义。喇嘛教徒常口唱之咒文,即莲华手菩萨Padmapāṇi祈未来极乐往生时所唱之六字题目也。彼教徒信此菩萨,如彼阿弥陀如来,在极乐莲台,救济祈者,生生世世,出离因果无穷之生死,故不问僧俗,皆口唱之,尊戴最厚。恰如吾国人之信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然。西藏观音经摩尼伽步婆Maṇi bkaḥ ḥbum以诗赞叹此六字题目之功德,说其所以有智慧解脱救济快乐之本源。盖人若一度唱六字题目中唵Oṃ之一字,其功德能塞死后流转天上界之途;又唱嚤ma之一字时,免轮回于恶鬼所住之修罗道;唱呢ṇi之一字时,离再受生于人间界之厄;唱叭pad之一字时,令人能去轮回于畜生道之难;唱[口*尔]me之一字时,能脱沉沦于饿鬼道之苦;唱吽hūṃ之一字时,有使无死而堕于地狱之功德。又描出唵字者,以表明天上界之白色。嚤字为修罗道之青色,呢字为人间界之黄色,叭字为畜生道之绿色,[口*尔]字为饿鬼道之红色,吽字为地狱之黑色。又不惟独唱此题目,始有功德,即着之于身,或持于手,或藏于家,亦得为生死解脱之因。西藏人多书此六字题目于长布片等,藏于经筒中,称之为法轮,人人手自回转之,或依风车及水车之力,使之旋转,名为转法轮。盖西藏人信以如是法轮旋转之功德,得脱生死轮回之苦,最大之法轮,书十亿之题目云,又西藏国内所至之门户飘扬之旗旆,即为此六字题目,路旁所建之碑亦是。可以见尊信六字题目之状矣。

  【唵字观】 (术语)就唵字观法报化三身字义之观法也。出守护经九。

  【唵字印】 (印相)侧掌屈风指,余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余申直,净行吉祥印,名为唵字印。”大日经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义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说,皆侧右手,作印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演奥钞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声者,净行者结此印欲语之时,先唱唵字声欤,是说法惊觉标帜也。秘藏记唵字出五种义,惊觉义其一也。此印亦名吉祥印,释迦说法印,亦名智吉祥印,准而思之。”

  【暗蔽】 (术语)愚人之心,常暗于理,蔽于欲。法华经譬喻品曰:“愚痴闇蔽,三毒之火。”

  【暗禅】 (杂语)又作暗证禅师,暗证,暗证禅,暗禅比丘,暗禅法师,盲禅等。谓不依教之暗解禅人也。以不依教法之故暗于智解,堕于上慢。修行无志,终于独证盲悟之徒。

  【案达罗】 (地名)Andhra,南印度国名。首府曰瓶耆罗城。陈那在此国造因明论。又此地东南之驮那羯磔迦国,亦名大案达罗国。

  【按摩】 (杂语)涅槃经二十九曰:“按摩故,得手软相。”

  【岸树】 (譬喻)譬人命之危。涅槃经一曰:“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慈恩传九曰:“众缘和合,念念无常,虽岸树井藤不足以俦危脆。”

  【岸头】 (杂语)苦海之岸。无门关曰:“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

  【按位接】 (术语)对于胜进接而言,被接之一种。按者止之义,即止于旧位,为后教接入也。法华释签二曰:“伏位来入伏位,名为按位。”是盖通别二教之人被接于后教后,犹在与前教同一伏位(别教为地前,圆教为住前),不能进入证位之意。又约于开会而或名为按位开。即由尔前之伏位,直接入于圆教住前无明未断之伏位也。

  【暗证】 (杂语)以坐禅工夫为专,而暗于教文之义理者。

  【暗证禅师】 (杂语)嘲禅僧惟耽观道,不知教相文理,为禅宗以外之宗派者。止观五上曰:“非暗证禅师,文字法师,所能知也。”

  【按指】 (杂语)押指也。楞严经四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长水之义疏曰:“无生智合无相理,大用显现。”

  【奥】 (术语)梵语au,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燠、炮。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奥字门,一切法化生不可得。”文殊问经字母品十四曰:“称奥字时,是化生声。”盖文殊问经说浅略之字相,金刚顶经推究其字相,明绝对不可思议之甚深字义也。净严之悉昙字记讲述曰:“一切事法,幻化生灭,其生灭即不生灭,故化生不可得。其不生灭即生灭,故常住相又不可得。复次,化生为四生中化生,化生相又即本有,故化生即常住。胎卵湿三生亦如此。奥音双示能生所生,是则事理生不生并说之义也。奥音为归结本源之义。”

  【奥阇诃洛鬼】 (异类)鬼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奥乌报反,此云吸人精气鬼也。”梵Ojaāhāra。

  【懊恼三处经】 (经名)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之略称。

  【奥箄迦】 (术语)译曰可尔、如是、方便。慧琳音义六十一曰:“奥箄迦Aupayika,唐云可尔,或云如是。”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奥箄迦,译云方便。”


  【八百功德】 (杂名)六根中眼鼻身三根之功能数量也。见“一千二百功德”条。

  【八宝塔】 (名数)见“八大灵塔”条下。

  【八辈】 (名数)四向四果之圣者也。

  【八背舍】 (名数)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三法。此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禅也。智度论二十一曰:“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

  【八备十条】 (名数)唐彦琮法师就翻译立八备十条之法式。义楚六帖九曰:“彦琮法师云:夫预翻译,有八备十条: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二、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三、文诠三藏,学贯五乘,不苦暗滞。四、傍涉坟史,工缀典辞,不过鲁拙。五、襟抱平恒,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要识梵言。七、不坠彼学。八、博阅苍雅,类谙篆隶,不昧此文。十条者:一句韵、二问答、三名义、四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本部、十字番。”

  【巴鼻】 (杂语)又作巴臂,巴者把也。碧严集普照序曰:“颂出衲僧向上巴鼻。”同种电钞曰:“宗门方语云: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弇摄也,犹可把之者独立,唐人常谈也。类书纂要十二云:没巴臂,作事无根据也。”韵府作把鼻。

  【八臂天】 (天名)那罗延天也。涅槃经二十四曰:“八臂天摩醯首罗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八臂天此云那罗延天。”见“那罗延”条。

  【八辩】 (名数)如来之八种辩也。如不嘶喝辩。不迷乱辩,不怖畏辩,不憍慢辩,义具足辩,味具足辩,不拙涩辩,应时分辩是。

  【八变化】 (名数)智度论谓为八神变。涅槃经谓为八自在。八神变者,一、能小,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为极小微尘也。二、能大,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满于极大虚空也。三、能轻,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如极轻鸿毛也。四、能自在,以变化力使大小长短等转化自在也。五、能有主,以变化力自化为大人小人,而心无高下,降伏一切,摄受一切也。六、能远至,以变化力能到远处。凡有四种:一、飞行远至,二、此没彼出,三、移远而近,不往而到,四、于一念遍到十方。七、能动,以变化力使大地为六种震动或十八种震动也。八、随意,以变化力而能一身多身山壁直过,履水火,蹈虚空,转四大,使地作水,使石作金等,悉得如意之所欲也(八自在我大同小异)。玄义释签四曰:“大论名八神变,大经名八自在我。言神变者,无而忽有,有而忽无。言自在者,不谋而运,一切无碍。故与大论义同而名小异。”

  【八波罗夷】 (名数)小乘于比丘之初篇说四波罗夷,于比丘尼之初篇说八种波罗夷。前四者如比丘戒所述。五摩触戒,以淫心摩触男子之身分也。六八事成重戒,有淫心:一捉男子之手,二捉衣,三入屏处,四共立,五共语,六共行,七身相倚,八共期行淫之处。此八事满足方成波罗夷。七覆藏他重罪戒,知同辈犯重罪,故意覆藏之而不发露于众也。八随顺被举比丘戒,随顺以持恶见,其罪为僧众所举(是云被举)之比丘,或供给所须或共言语也。比丘尼比比丘妄情深,故更加后之四戒也。见行事钞下之四。【八波罗夷】(名数)比丘尼之八重罪也。见“波罗夷”条。

  【八部】 (名数)天龙等之八部众,又干闼婆等之八部鬼神也。

  【八不】 (术语)三论宗所说八不中道也。

  【八部般若】 (名数)又以八部总该般若。金刚仙论一曰:“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光赞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金刚般若)。”如经本所见,阅藏知津所云之大品,放光,光赞,其文虽有具异,然为同一经本,以之配于三部,非也。故天台之金刚疏及嘉祥之仁王经疏,皆以为八部中第一第二之经本未渡,取第三之光赞亦名之曰大放光。是为第三部。又八部中第四之道行与第五之小品为同本异译。大般若之第四分也。故嘉祥名第四分为小品或道行云。【八部般若】(名数)般若经之部类有八部。见“般若”条。

  【八部佛名经】 (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译。佛为善作长者说东方八佛之名号功德。

  【八部鬼众】 (名数)四天王所领之鬼众也。仁王经合疏上曰:“八部者:干闼婆、毗舍阇二众,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鸠槃荼、薜荔多二众,南方毗留勒叉天王领;龙、富单那二众,西方毗留博叉天王领;夜叉、罗刹二众,北方毗沙门天王领。”一、干闼婆Gandharva,译为香阴,不食酒肉,唯以香资阴身者。二、毗舍阇Pisāca,译为啖精气,食人及五谷精气之恶鬼也。三、鸠槃荼Kumbhāṇḍa,译为瓮形,其阴茎似瓮形之厌魅鬼也,四、薜荔多Preta,译为饿鬼,常逼于饥渴之阴鬼也。五、诸龙Nāga,水属之王也。六、富单那Pūtana,译为臭饿鬼,是主热之病鬼也。七、夜叉Yakṣa,译为勇健鬼,有地行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之三种。八、罗刹Rākṣasa,译为捷疾鬼。见名义集二。又天龙等之八部众也。三藏法数三十三曰:“八部鬼神,森然而翊卫。”

  【八不净】 (名数)比丘有不可畜积之八种不净物诸师之解不一。涅槃经六曰:“八种不净之物。”同疏六曰:“八不净者:畜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贩卖、耕种,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仪,损妨处多,故名不净。”佛祖统纪四曰:“案律云:八不净者:一田园、二种植、三谷帛、四畜人仆、五养禽兽、六钱宝、七褥釜、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

  【八不可越】 (名数)八敬戒之异名。

  【八不思议】 (名数)大海有八不思议,以譬涅槃。见“大海”条。

  【八不显实】 (术语)诸法实相之妙体,由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之八不而显者。

  【八不正观】 (术语)三论宗所说之八不正观也。见“八不中道”条。

  【八不正见】 (名数)八种之不正见也。一、我见,迷执实有我体也。二、众生见,迷执五众(五阴)有和合之生(即众生)也。三、寿命见,迷执实有长短之寿命也。四、士夫见,迷执众生实有士夫之用,能作一切之营务也。五、常见,迷执我身今世虽灭后世复生相续不断也。六、断见,迷执我身今世已灭更不再生即行断灭也。七、有见,迷执一切诸法为实有也。八、无见,迷执诸法皆空也。见大集经二十六。

  【八不中道】 (术语)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于偏,谓之中。对于邪,谓之正。三论宗以之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于八不而该摄一切焉。此八不为众生之得源,亦为群生之失本。悟八不,故有三乘之众生。迷八不,故有六趣之纷然。但因悟有高下,迷有浅深,故成六趣之别,三乘之异。何则?诸佛说法,不出真世二谛。真世二谛,该摄一切之佛法。佛说此二谛,使众生依世谛而成方便,依真谛而得般若也。然众生于此二谛,每执八迷,不得方便般若。故今就真世谛,破各八迷,以显二谛之中道焉。不者,有泯之义,有破之义。就体言,谓之泯;就情言,谓之破。是言虽属空门,其意则在于显中。如成论师,乃单就世谛以明真谛之中道。嘉祥师,则依本业经,就真世二谛,而各明八不之中道。其言曰:破世谛之八迷,治凡夫之有病;破真俗八迷,治大乘中方广道人之空病。一、不生不灭,先言俗谛之中道。俗谛之生灭,非实生实灭,但由因缘而假生,依因缘而假灭,故不生不灭也。是之谓世谛中道,如外道小乘,违此不生不灭之中道,而执世谛实生实灭,故世谛堕于有之偏邪。今因破之曰不生不灭,是显世谛之中道也。次言真谛之不生不灭,对于俗谛之有假生假灭,故说真谛之假不生假不灭。何则?空以有为世谛,有以空为真谛,二谛相依相即也。可知空以有为世谛,则世谛即是假生假灭也。有以空为真谛,则真谛即假不生假不灭也。此中对于世谛之生,说真谛之不生;对于世谛之不灭,说真谛之不灭,;故世谛之生灭是假,真谛之不生不灭亦是假也。指此假不生假不灭,为真谛之不生不灭。不生之言,显假不灭;不灭之言,显假不生;假不生假不灭即是真谛之中道也。大乘之方广道人,不了此真谛之假不生假不灭,执真谛破世谛之假生与假灭,方为不生不灭;故真谛堕于空之偏邪,实则真谛之不生要破世谛之假生,因假生而明其为假不生。因世谛之假灭,而明其为假不灭,以显真谛之中道也。故经云: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或问何故先就不生不灭,而明中道耶?答曰:世谛以因果相生为根本,因果若成即一切皆成,因果若坏则一切皆坏。今欲正世谛因果相生之义,故先就不生不灭,而论世谛之中道也。或问既说不生不灭,便足矣,何故复说断常等六事?答曰:利根者初闻即悟,无须更说,盖以世谛无性实之生灭,则病无不破;又以了因缘假名之生灭,即正无不显,故不须更说六事,但为钝根未悟宜转势而演之。又根性不同,受悟非一,自闻不生不灭而不悟,听不常不断而便悟者有之,故趣于异缘宜开别教。二、不断不常已下六事,就世谛真谛而论中道,准于以上不生不灭之中道而可解矣。今但就世谛而明之,不断不常于以上之不生不灭知世谛之因果相生,是为假生灭,非为实之生灭,即虽离性实之过,犹未免因中有果无果等之失,如僧佉计因中有果,故生,是常之义也。卫世执因中无果,是断之义也。佛法内之萨婆多,明三世常有,亦是常之义也。大众部过未无之义,以为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断之义也。今明真实妙有之因果,不可常不可断,故说不断不常之中道也。三、不一不异,既离世谛性实之生灭及决定之断常,犹恐堕于一异,如僧佉与大众部明因果之一体。如卫世与上座部明因果之异体,如此之一异并坏世谛因果之中道,故不断不常之次,明不一不异也。四、不来不出,惑者虽闻以上六不,而终谓决定有果,或谓自外来,或谓自内出,或执外道众生之苦乐,万物之生灭皆从自在天来,是外来之义也。复计外道苦乐之果,皆是我之自作,我之自受,是内出之义也。又如毗昙计木有火性,由性火以成事火,内出之义也。成实论明木无火性,但待缘而生,外来之义也。如是来出皆坏世谛之因果,是故说不来不出之中道也。本业璎珞经下曰:“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八不也)。涅槃经二十七曰:“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十不也),龙树承之。智度论五曰:“如说诸法相偈,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八不也)。同七十四曰:“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非有非无。”(十二不也)。中论归敬颂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末书多举八不而言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是依智度论而变其次第耳)。大乘玄论卷二八不义曰:“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诸圣之行处也。(中略)竖贯众经,横通诸论也。”中论疏二本曰:“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骨也。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经如对白日。”止观六曰:“横门者,如中论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一论明八门,诸经论则无量。”八宗纲要下曰:“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八不中观】 (术语)八不中道之观法也。

  【八部众】 (名数)有二说:一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众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禅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为天。二龙众Nāga,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三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干闼婆Gandharva,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干闼婆。五阿修罗Asura,旧作无酒,新作非天,又作无端正,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无端正,彼之果报,有美女而无酒,故云无酒,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六迦楼罗Garuḍa,译作金翅鸟,两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撮龙为食。七紧那罗Kiṁnara,译作非人,新译作歌神,似人而头上有角,故名人非人,为帝释天之乐神,故云歌神,帝释有二种之乐神,前之干闼婆为奏俗乐者,此则为奏法乐者之天神也。八摩睺罗迦Mahoraga,译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龙也。见名义集二。此八部总为以人眼不能见者,故谓之冥众八部,八部中天龙之神验殊胜,故曰天龙八部,又名龙神八部。

  【八藏】 (名数)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摩诃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见菩萨处胎经七。又大众部立八藏。以声闻藏与菩萨藏各立四藏故也。四藏者,经律论之三藏及杂藏也。义林章二本曰:“大众部又说八藏,菩萨声闻各有四故。”【八藏】(名数)八部之法藏也。

  【八缠】 (名数)缠为烦恼之通名,而特举八法名为缠:一,无惭,令于所造之罪自省无耻者。二,无愧,令于所造之罪对他无耻者。三,嫉,令于他人之盛事心不喜者。四,悭,令于所有之财与法心生吝著者。五,悔,令于所作之善事追悔者。六,眠,使心闇昧者。七,掉举,使心不安静者。八,惛沈,使心惛重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惛沈,(中略)品类品说有八缠。”【八缠】(名数)八种之根本烦恼也。缠,为缠缚之义,指烦恼而言。八种者,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是也。

  【八成】 (名数)八相成道之略。

  【八城经】 (经名)阿难为八城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收于中阿含第十六。

  【八成立因】 (术语)成立一个命题之八种因。即立宗,立因,立喻,合,结,现量,比量,圣教量也。阿毗达磨杂集论所说。

  【八除入】 (名数)八胜处之异名。八胜处之禅也。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仁王经上曰:“八除入,八解脱。”见“八背舍”条。

  【八触】 (名数)身有所感触,谓之触。将得初禅定时。身中生八种之感触。谓之八触:一曰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也。二曰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也。三曰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也。四曰重触,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少动也。五曰冷触,俄而身如水冷也。六曰暖触,身热如火也。七曰涩触,身如木皮也。八曰滑触,身滑如乳也。考此八触发生之原因。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狂乱而如此发动也。不知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怖,思我今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矣(此依止观九,止观八无动痒二者,有软粗二者)。止观八曰:“八触者:心与四大合则有四正体触。复有四依触,合成八触。重,如沉下;轻,如上升;冷,如冰室;热,如火舍;涩,如挽逆;滑,如磨脂;软,如无骨;粗,如糠肌。此八触,四上四下,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又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又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滑;又入息顺水大而软,出息顺火大而粗。

  【八达】 (人名)高僧支学龙,学达内外,称为八达。释氏要览中曰:“高僧支学龙博通内外,阮瞻等名士并为知己,呼为八达。”

  【八大】 (名数)即八大地狱。

  【八大地狱】 (名数)对于八寒地狱而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逾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竖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于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故名众合。四号叫地狱,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故名号叫。五大叫地狱,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故名大号叫。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故名炎热。七大热地狱,为热中之极,故名大热。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故名无间。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州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七捺落迦,在无间上重累而住。其七者何?一者极热,二者炎热,三者大叫,四者号叫,五者众合,六者黑绳,七者等活。”智度论十六曰:“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显宗论十二之说,谓一想地狱,等活地狱也。罪人互怀毒想害,以毒爪相攫,又罪人被斫剌磨捣作已死想,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寻复起活,故名想地狱。二黑绳地狱,同前。三堆压地狱,即前众合地狱也,有大石山,罪人入其中,则堆压其身,故名堆压。四叫唤地狱,即前号叫地狱也。五大叫唤地狱,即前大叫唤地狱也。六烧炙地狱,即前炎热地狱也。七大烧炙地狱,即前大热地狱也。八无间地狱,同前。【八大地狱】(名数)八寒地狱及十六小地狱之外,有八热地狱,即八大地狱也。见“地狱”条。

  【八大佛顶】 (名数)五佛顶与三佛顶也,胎藏界释迦院释迦之左图五佛顶,以表五智,其右图三佛顶以表三部,即八佛顶也。大日经疏五曰:“此八佛顶,皆周身有光,光极广厚以诸璎珞严身。由如来本誓愿力故,悉能满足一切愿也。”【八大佛顶】(名数)见“佛顶尊”条。

  【八大观音】 (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一圆满意愿明王菩萨,二白衣自在,三髻罗刹女,四四面观音,五马头罗刹,六毗俱胝,七大势至,八陀罗观音也。

  【八大金刚】 (名数)八大金刚明王之略。又曰八大明王。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八大菩萨各现光明轮,各现作八大金刚。金刚手现降三世,妙吉祥现大威德,虚空藏现大笑,慈氏现大轮,观自在现马头,地藏现无能胜,降一切盖障现不动,普贤现步掷。”能现者菩萨之正法轮身,所现者明王之教令轮身也。

  【八大金刚明王】 (名数)即八大金刚童子也。

  【八大金刚童子】 (名数)不动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也。一慧光童子,二慧喜童子,三阿耨达多童子,四指德童子,五乌俱婆迦童子,六清德童子,七矜羯罗童子,八制吒迦童子也。此童子皆手持金刚杵,故名金刚童子。见八大童子义轨。

  【八大灵塔】 (名数)一迦毗罗城之龙毗尼园,二摩伽陀国之尼连河边,三波罗奈城之鹿野苑,四舍卫国之祇陀园,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七广严城,八拘尸那城。见八大灵塔名号经,八大灵塔梵赞。【八大灵塔】(名数)八大灵塔名号经曰:“一、佛生处,迦毗罗城龙弥你园。二、成道处,摩迦陀国泥连河。三、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园。四、现神通处,舍卫国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桑伽尸国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宝宝阶降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众分离二处,佛化度之使归一味处。七、思念寿量处,毗耶离城(译言广严),佛在此思念寿量,将入涅槃。八、入涅槃处,在拘尸那城。”又心地观经言,佛放光,于光中现八大宝塔,与之大同小异。经一曰:“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拘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波罗奈国鹿野园中初转法轮度人宝塔;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日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毗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拘尸那国跋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供养恭敬,为成佛因。”有赵宋法贤译之八大灵塔梵赞一卷。

  【八大灵塔名号经】 (经名)一卷,并梵赞一卷,皆赵宋法贤译。

  【八大龙王】 (名数)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

  【八大罗刹女】 (名数)一,谟诃苏呬磨矩。二,舍恶器。三,鸡施腻。四,甘[竺-二+捕]侍。五,苏蜜怛罗。六,庐。七,多恶器。八,迦折罗。

  【八大曼拏罗经】 (经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观自在菩萨乃至地藏菩萨八大菩萨之修法。

  【八大明王】 (名数)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一、金刚手菩萨现作降三世,二、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三、虚空藏菩萨现作大笑金刚明王,四、慈氏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五、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六、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明王,七、除盖障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八、普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已上菩萨为大日之正法轮身,忿怒身之明王,为大日之教令轮身也。又秘藏记末于上五大明王。见“五大明王”条。加三大明王而为八大明王。即第六秽迹金刚明王,为不空成就佛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金刚业也。第七无能胜金刚明王,为释迦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慈氏菩萨也。第八马头明王,为无量寿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观音也。

  【八大奈落】 (名数)八大地狱也。奈落者,地狱之梵语。

  【八大菩萨】 (名数)般若理趣经说八大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金刚拳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才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诃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又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八大菩萨。经曰:“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曼殊室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又药师经说八大菩萨。义净译之七佛药师经曰:“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玄奘译之药师经曰:“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又八大菩萨经说八大菩萨。经曰:“复有八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普贤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除盖障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摩诃萨。”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所说与之同,而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又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有八大菩萨各说神咒:一文殊、二虚空藏、三观世音、四救脱、五跋陀和、六大势至、七坚勇、八释摩男也。金刚顶经说八大菩萨,各现光明轮,各现作大金刚。见八大明王条。

  【八大菩萨法】 (修法)指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之修法。

  【八大菩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对八大菩萨说东方五佛之名。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即大乘八曼拏罗经也。

  【八大人觉】 (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注,一卷。丁福保注。

  【八大神将】 (名数)轮藏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三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藏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八大童子】 (名数)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色。右手持五智之金刚杵,左手执莲华,其上安月轮。身着袈裟,有耳珰环钏臂脚钏,种种璎珞,庄严于身。二、慧喜菩萨,左手持摩尼宝珠,右手把三股钩,天衣珠璎,庄严其身。三、阿耨达菩萨,译曰无上,尊形如梵天王,身作真金色,顶戴金翅鸟王。左手执红莲华,右手持独股杵,乘于青龙背。四、指德菩萨(或作忠德),尊形如药叉,色如虚空,面有三眼,着甲胄,左手把羯磨金刚,右手把三叉锋。五、乌俱婆誐童子(亦作忧丘婆丘),译曰越三世,身色如金刚,现暴恶之相,戴五股冠。左手把三股之缚曰罗,左手作金刚拳,而押腰。六、清净比丘,剃头发如比丘像,着袈裟,于左肩垂结。左手把梵荚,右手当心而持五股杵。右肩偏袒,示恭敬之相,腰缠赤裳。面貌非少非老,眼目如青莲,其口上牙显出于下唇。七、矜羯罗童子,尊形如满月童子,着莲华冠面目少视虚空,有爱念之貌,身相白肉色,两手合掌,其二大二头之间横插独股之金刚杵,以袈裟缠身,天衣珠璎,严饰其身。八、制吒迦童子,身作红莲华色,头上五处各结一髻,以天衣缠肩上,不着袈裟,不柔软忿怒之相也。左手三股杵,右手金刚杵。或云:面目忿怒,而具四臂,七结之髻发垂于左肩,顶上有八叶白莲,二手合掌当于心前,恭敬圣者之相也。左第二手持弓,右第二手把箭,无袈裟,其腰缠椤,身相青黑,立于磐石上。又,面貌如十五岁之童子,身着绯衣,以珠璎为庄严,乘白马,其马作骤势,马颈悬铃。【八大童子】(名数)不动明王之使者,八金刚童子也。又文殊菩萨有八大童子。见“文殊”条。

  【八大童子仪轨】 (经名)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之异名。

  【八大童子印言】 (真言)第一慧光童子。种子为,三昧耶形为五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竖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摩帝入嚩啰(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心)曩(种子)”。第二慧喜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钩,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啰怛曩(宝)摩底娑度(慧喜)摩诃摩尼(大宝)莫(种子)”。第三阿耨达菩萨。种子为,三形为开敷莲华,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莲华形。真言曰:“唵(归命)钵纳摩(莲华)萨嚩娜贺(一切热)钵罗舍弭曩(除)摩诃达磨(大法)三(种子)”。第四志德菩萨(或作指德)。种子为,三形为羯磨轮,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入掌合面,加持四处。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摩诃吠哩耶(大精进)钵哩布啰迦(满足)[牟*含](种子)”。第五乌俱婆誐童子(亦名忧丘婆丘)。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萨怛嚩(金刚萨埵)乌俱婆誐(住三世)摩诃燥企耶(大乐)多(种子)”。第六清净比丘。种子为,三形为梵筴,印为梵筴印,仰左手而置心下,以右手覆左手上是也。真言曰:“唵(归命)摩尼(宝)尾输驮达磨(清净法)俱噜啰乞叉达磨(作拥护法)嚩(种子)”。第七矜羯罗童子。种子为,三形为独股杵,印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达摩(法)矜羯罗(能作者)底瑟吒(安住)曰[口*逻](种子)”。第八制吒迦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外缚五股印,又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制吒迦(使者)吽(恐怖)发吒(破坏)喃(种子)”。

  【八大辛苦】 (名数)八苦也。详见“苦”条。

  【八大夜叉】 (名数)宝贤夜叉,满贤夜叉,散支夜叉,众德夜叉,应念夜叉,大满夜叉,无比夜叉,密严夜叉也。

  【八大丈夫】 (名数)声闻乘之四向四果也。见诸仪轨诀影二。

  【八大自在我】 (名数)大般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为义,自在有八义,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见涅槃经二十三。

  【八大总持王经】 (经名)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之略名。

  【八倒】 (名数)凡夫二乘迷执之八种转倒也。常乐我净为凡夫之四倒,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为一乘之四倒。止观五曰:“止是净水,荡贪淫八倒。”

  【八道】 (名数)八正道也。

  【八道船】 (譬喻)八正道之船也。同性经上曰:“勤行八圣道者,似正疾风吹于船舶。”宝积经六十八偈曰:“斯诸世间天人众,生死苦恼之所逼,愿度群生于有海,演说八正大船路。”往生要集上末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八道行】 (名数)八正道也。此正道为圣者之所行故。

  【八道支】 (名数)同于八正道支。

  【八德】 (名数)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见“大海”条。

  【八等至】 (名数)四静虑四无色之八定也。

  【八谛】 (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谛开四重,于胜义谛立四重,世俗胜义,合为八谛。瑜伽论六十四明两种之四谛,唯识论九说胜义之四谛。世俗之四谛者,一世间世俗谛又名有名无实谛。瓶衣军林等之假法也。是为隐覆真理世谷之法,故曰世间。为凡法之认为实有者,故曰世俗。二道理世俗谛,又名随事差别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种种差别之法门也。一一法门,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差别易见,故名世俗,三证得世俗谛,又名方便安立谛。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之苦等四谛也。是为行人证悟之法,故曰证得,因果之相状,分明可知,故名世俗。四胜义世俗谛,又名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真如也(空我而得之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也),是离诸相(非安立之义),而为圣智所觉,故云胜义,尚以假相安立,体非离言(假名之义),故名世俗。胜义之四谛者,一世间胜义,又名体用显现谛。即第二俗三科等之法也。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为圣者所知,异于第一之俗,故名胜义。二道理胜义,又名因果差别谛。即第三俗苦等之四谛也。知断证修因果之差别,谓之道理,无漏智之境界,异于前第二俗,故名胜义。三证得胜义谛,又名依门显实谛。即第四俗之二空真如也。依圣智诠空门观而显理,故曰证得,凡愚不侧,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四胜义胜义谛,又名废诠谈旨。即一真法界也。妙体离言,超法相,故曰胜义。为圣智之内智,胜于前第四俗,故复曰胜义。见义林章二末。【八谛】(名数)法相宗所立之真俗八谛也。详“见谛”条。

  【八颠倒】 (名数)凡夫二乘各有四倒,合为八倒。大疏钞一曰:“倒有八种:外道谓世间为常乐我净为四颠倒。二乘计永寂为涅槃,即无常乐我净为四颠倒。若谓世间无常乐我净,涅槃乃有常乐我净,则名八行,皆非颠倒。”

  【八定】 (术语)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空定也。四禅定者,第一初禅定(新译云初静虑次下同),得生于初禅天之禅定也,此定具寻与伺之二心所,喜与乐之二受。第二第二禅定,得第二禅天生果之禅定也,此定无寻伺,但有喜乐之二受。第三第三禅定,得第三禅天生果之禅定也,此定但有乐受。第四第四禅定,得第四禅天生果之禅定也。此定离寻伺喜乐,最为寂静。四空定者,第一空无边处定,可生无色界空无边处之禅定也。此乃作空为无边解,破一切色相之禅定,故名无边。第二识无边处定,可生无色界识无边处之禅定也。此乃作识为无边解,破第一空无边能观心相之禅定,故名识无边。第三无所有处定,可生无色界无所有处之禅定也。此乃作所观能观皆为无所有解之禅定,故名无所有。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可生无色界有顶天即非想非非想处之禅定也,此禅定极为寂静,心想虽有如无,故名非想非非想。见俱舍论二十八。

  【八定根本】 (名数)四禅四无色之八定各有根本与近分二种,根本定者,如离欲界之修惑,得色界之初禅定,乃至断无所有处地之修惑,得非想非非想处之禅定。总为离下地之修惑,而得上地之禅定也。若但伏压下地修惑,所得之禅定,则谓之近分定,是有近似根本之功能,故曰近分。而得之之顺序,先近分定,后根本定也。七十五法名目曰:“根本定离下地烦恼得之,近分定伏下地烦恼得之。(中略)上二界合八根本八近分也。”

  【八段】 (杂语)律宗分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为八律。例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分为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是也。见“篇聚”条。

  【八多罗树】 (杂语)多罗树为高大之树,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罗树。言有多罗树八本之高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见“多罗”条。

  【八堕】 (名数)比丘尼之八波罗夷也。

  【八筏】 (譬喻)以八个之筏譬八正道也。名义集五曰:“智论云:筏是八正道,到常乐涅槃之彼岸。”

  【八法】 (名数)谓利衰等之八风也。见“八风”条。又八法者,名地水火风为四大,以此四种,无处不有故也。名色香味触为四微,以此四种体性微细故也,谓人身因四大之假合而有,此四大亦由四微之所成,故总称曰八法。见楞严经义海十四。又八法者,一教,师所说之教法也。二理,教所诠之谛理也。三智,行人所发之观解也。四断,真智所断之烦恼也。五行,学人所修之行法也。六位,次第趣入之位次也。七因,正感证果之因体也。八果,所得之圣果也。凡一切之法门,总归此八法(若略之则曰教理行果之四法)。故天台大师以此八法,诠量藏通别圆四教之义。见四教仪,大藏法数四十六。又释摩诃衍论之法相,有八法八门之目。见三十三过条。

  【八梵】 (名数)八种之梵音也。梵者,清净之义。如来之净梵,名为梵音。玄应音义一曰:“八梵,八种梵音者。按十住断结经云: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

  【八方便】 (名数)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仪轨说,持诵者当具八方便。颂曰:“净浴着净衣,涂香严身体,归命念真言,至诚恭敬礼,焚香忏诸罪,随喜及难请,回向发弘誓,深起大慈悲,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遗忘,然后净三业,依法作持念。”

  【八方上下】 (术语)谓四方,四维,上下之十方也。

  【八方天】 (名数)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焰摩罗,焰摩天也。西方嚩噜拏,水天也。北方毗沙门,毗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摩,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罗刹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于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陀罗,次第随转至,南方阎摩罗,西方嚩噜拏,北方毗沙门,东南为护摩,西南涅哩底,西北为嚩臾。”

  【八分斋戒】 (名数)与八支斋戒同。药师经曰:“受持八分斋戒。”

  【八风】 (名数)又名八法。世有八法。为世间之所爱憎。能扇动人心,故名八风。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行宗记一上曰:“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动物情,名为八风。”法华文句一曰:“佛无食想,久离八风,不为损益。”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同辅行曰:“八风只是四违四顺。”思益经一曰:“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如此之八法,常率于世间。”寒山子诗曰:“八风吹不动。”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见前排拨名毁,不见前赞美为誉,现前赞美为称见前排拨名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为乐,见要览。

  【八佛】 (名数)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三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界之宝莲华善住沙罗树王如来。见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因舍利弗之间而说东方八佛之名号,闻者不退菩提也。

  【八福生处】 (名数)瑜伽师地论所说。为布施等之福业,应其福之多少,而生于下之八处如人中之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是也。

  【八福田】 (名数)见八字部八福田条。【八福田】(名数)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受戒本师)、四阇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为敬田,和尚、阇梨、父母为恩田,病人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惠施,则皆能生无量之福果,故曰福田。贤首之梵网经戒本疏三更举三种之异说:“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苦厄、八设无遮大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是以三宝亦为八种。”

  【八干】 (名数)又作八犍。八犍度也。广弘明集三十曰:“五部横流,八干起执。”

  【八功德池】 (杂名)极乐之浴池也。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中略)八功德水湛盈满。”

  【八功德水】 (术语)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俱舍论十一曰:“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肠。”

  【八功德水想】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行法也。

  【八供】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八供养之菩萨也。见“八供养”条。

  【八供菩萨】 (名数)见“八供养”条。

  【八供养】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也。内供者,从中央大日如来流出,为供养四方如来之菩萨,约于能现之佛而谓之内供。外供者,从四方如来流出,为供养中央大日如来之菩萨,是亦约于能现之佛而谓之外供。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三摩地之德,故供养之于四方如来,四方如来亦以自己所证三摩地之德而供养大日如来也,是主从之分所由然也。此八供,与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皆为对于十六菩萨慧门之定门,故皆为方形。

  【八关斋】 (术语)八斋戒之异名。三藏法数三十二曰:“关者禁也,谓禁闭盗杀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见“斋戒”条。

  【八关斋经】 (经名)一卷,刘宋涅槃享声译。中阿含持斋经之别译。

  【八国王分佛舍利】 (故事)见“香姓”条。

  【八还】 (名数)诸变化相,各还本所因处,有八种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苏轼次韵道潜留别诗曰:“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八海】 (名数)见“九山八海”条。

  【八寒八热】 (名数)八寒地狱与八热地狱也。梁武帝文曰:啖食众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囚。按翻译名义集地狱篇云:八大狱外附十六小地狱。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地狱者:一炭坑、二沸屎、三烧林、四剑林、五刀道、六铁刺林、七咸河、八铜橛。八寒冰地狱者:一、额浮陀,寒生疱;二、尼罗浮陀,疱裂;三、呵罗罗,四、阿婆婆,五、睺睺,皆寒颤声;六、沤波罗,寒逼其身,作青莲华色;七、波头摩,红莲华色;八、摩诃波头摩,大红莲华色;八寒冰八炎火,即八寒八热。

  【八寒冰地狱】 (名数)同于八寒地狱。

  【八寒地狱】 (名数)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三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pap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三者逼于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钵罗Utpala,此云青莲华,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也。七钵特摩Padma,此云红莲华,身分折裂如红莲华也。八摩诃钵特摩Mahāpadma,此云大红莲华,身分折裂如大红莲华也。涅槃经十一曰:“八种寒水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智度论十六曰:“八寒冰地狱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罗浮陀(无孔),三名呵罗罗(寒颤声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声),五名睺睺(亦是患寒声),六名沤波罗(此地狱外壁似青莲华也),七名波特摩(红莲华色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诃波头摩。是为八。”八热八寒之原语,出名义大集二一四.五。【八寒地狱】(名数)又作八寒冰地狱。在八热地狱傍之八处寒地狱也。见“地狱”条。

  【八恒河沙】 (术语)涅槃经六明信解大乘经之人,宿福深广,由于熙连河沙及八恒河沙之诸佛所发心修行。谓之九河供佛,又云九河发心。

  【八恒值佛】 (杂语)涅槃经六谓佛对迦叶菩萨于熙连河及八洹沙之诸佛所说值佛发心之功德。

  【八斛食】 (故事)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摩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于一切大会之众使之充足。涅槃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三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八斛四斗供入灭,留八斛四斗舍利。”

  【八会】 (名数)华严一经为七处八会之法,故谓为八会之经。慈恩寺传序曰:“八会之经谓之为本。”见“华严经”条。

  【八秽】 (名数)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二、种植根栽。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三、贮聚谷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四、畜养奴婢。谓比丘当闲居静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五、畜养群畜。谓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牛马等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六、藏积金银钱宝。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谓比丘于众居止,当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爨,背众而食,是为不净。

  【八吉祥经】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八佛名号经同本,八吉祥即八佛之名号也。

  【八吉祥神咒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与八吉祥经同本异译。

  【八偈】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无常偈,总有八颂,谓为八偈之文。

  【八髻文殊】 (菩萨)八字文殊法之本尊也。顶上分八髻,以表八大童子或八佛。见胎曼大钞四。

  【八家】 (名数)日本入唐学密教有八师,称为真言八家。八家者:高野之弘法,安祥寺之慧运,禅林寺之宗叡,小栗栖之常晓,灵严寺之圆行,此云东寺五家。传教慈觉智证之三师,此云台密三家。合为八家。又俱舍宗等之八宗云八家。

  【八家九宗】 (名数)八家者,俱舍等之八宗也,再加禅,称为九宗。净土门总称他门之名目。

  【八犍度】 (名数)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三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三、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三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三业之所行,三业道,乃至十善十恶之业行,故名。五、大犍度,说地水火风四大能造所造之法,故名。六、根犍度,说眼等之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故名。七、定犍度,说四禅,八定等之禅定,故名。八、见犍度,说断定之二见,乃至六十二见等,故名。见八犍度论。【八犍度】(名数)阿毗昙八犍度论所说八种之犍度也。见“犍度”条下。

  【八犍度论】 (书名)具名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十卷,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等译。为阿毗达磨发智论之旧译。以所说之法聚名论。

  【八渐偈】 (杂名)唐白居易,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八讲】 (行事)妙法莲华经八卷,讲八座称为八讲。朝夕二座,分为四日。三宝感应录中曰:“释慧明,不知何处人,颖悟佛乘,讲法华经。入深山,坐于石室讲经,有光明渐近窟前,是天人也。自称吾是猿猴群中之老弊盲者,闻公讲因生于忉利天,思师之恩,故降临于此,愿闻讲说。明云如何讲说?天曰:吾忽忽欲还天,师以一部之典分八座讲之。明云:所持七卷(法华经古本为七卷),可分七座,何必八讲?天曰:法华是八年所说,若讲八年,则实悠久,愿开八座以拟八岁之说,且亦叶于佛旨。明乃开七卷为八轴,为天人讲之。”又后来仿法华八讲,有最胜八讲,即金光明最胜王经之八讲也。

  【八憍】 (名数)憍,憍慢也。诸人恃自己胜于他人遂生慢心,如鸟有凌高视下之概,故法华文句六引文殊问经配八憍于八种之鸟:一、盛庄憍,恃己盛庄,凌他劣弱,如鸱鸟。二、姓憍,恃己种姓凌他,如枭鸟。三、富憍,恃己财物凌他,如雕鸟。四、自在憍,恃己长大适意凌他,如鹫鸟。五、寿命憍,恃己寿高凌他,如乌鸟。六、聪明憍,恃己聪明凌他,如鹊鸟。七、行善憍,恃己行少善凌他,如鸠鸟。八、色憍,恃己颜容凌他,如鸽鸟。

  【八交道】 (杂名)通达四方四维之道路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八觉】 (名数)八种之恶觉也,觉犹言念:一、欲觉,贪欲之念也。二、瞋觉,瞋恚之念也。三、恼觉,恼害他之念也。四、亲里觉,常忆亲戚乡里之念也。五、国土觉,常忆国土安危之念也。六、不死觉,富有财宝常忆不死之念也。七、族姓觉,常忆族姓高贵之念也。八、轻侮觉,恃己才德常轻侮他之念也。见华严经十三。

  【八教】 (名数)台家所立之八教也。于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通三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傍机。三、别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者。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别圆二教之相违唯隔历二圆融耳)。以上之四教,为化益众生之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说示众生之仪式作法也。一、顿教,对顿大之机,顿说别教圆教之大法者,如华严时是也。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之四教,如鹿园方等般若三时之说相是也。三、秘密教,对一种之机,说秘密之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来身口意之不思议力。四、不定教,于一会之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盖化法之四教,如药味,化仪之四教如药方,合成八教也。止观义例曰:“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八教大意】 (书名)天台八教大意之略名。

  【八解】 (杂名)八解脱之略。唯识述记序曰:“澄八解之真波辽净玉井。”维摩经佛道品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八解脱】 (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见“八背舍”条。【八解脱】(术语)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以上新译之名称,旧译少异)。问:唯第三禅无解脱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之显色贪故(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又为自地之妙乐所动乱故(彼地曰离喜妙乐地)无解脱也。【八解脱】(名数)又名八背舍,违背三界之烦恼而舍离之,解脱其系缚之八种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同天台疏中曰:“能脱心虑,故名解脱,亦名背舍。背者背彼净洁五欲也,舍者舍是着心也。”见八背舍条。

  【八戒】 (术语)同“八戒斋”。【八戒】(名数)详见“戒”条。

  【八戒斋】 (术语)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淫不同)。四虚诳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坐卧于高广严丽之床上也。八食非时食,食非时之食(午后之食)也。离此八种之非法为八戒,然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犹如八正道中惟正见是正道,遂通谓之八正道也。依萨婆多论及成实论,智度论等之说则分涂饰香鬘与舞歌观听为二,总有九戒,此中前八者为戒,后一者为斋,故戒斋合而名八戒斋也。申言之,即依俱舍论,则八戒即八戒斋。依他论则八戒与斋法合为八戒斋也。但八戒必具斋法(不过中食),此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智度论十三曰:“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大床上,七不着华璎珞,不香油涂身,不着香薰衣,八不自歌舞作乐、不往观听,九一日一夜不过中食。”十善戒经曰:“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薰衣,八者不过中食。”

  【八戒斋八种胜法】 (名数)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八禁】 (名数)即八戒也。

  【八敬】 (名数)比丘所持之八敬戒也。

  【八敬得】 (术语)得戒十缘中之受重得也。见“具足戒”条。

  【八敬法】 (名数)见“八敬戒”条。

  【八敬戒】 (名数)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三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复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为女人,说八尽形寿之不可过法,若能行之,即是受戒也。何等为八?一、百岁之比丘尼,见新受戒之比丘,亦应起而迎逆礼拜,敷净座请坐。二、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三、不得举比丘之罪,说其过失,比丘能得说尼之过。四、式叉摩那(学法女)已学戒(六法也)应从众僧求受大戒。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名)应于半月中在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六、尼于半月内当于僧中求教授之人。七、在比丘处不可夏安居。八、夏讫则当诣僧中,求自恣之人(自恣者,忏悔之法也)如此八法,应尊重恭敬赞叹。不可尽形违越。”(取意引行事钞下四)。善见律十八曰:“比丘尼犍度何以佛不听女人出家,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但得五百岁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还得千年。”中阿含三十八瞿昙弥经说八尊师法同此,但第五云非得比丘之听许,不得就比丘问经律论之义。尊师即敬之异名,故八尊师法即八敬也。

  【八九二识】 (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

  【八句义】 (术语)禅宗之根本眼目,最切要之义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八句是也。

  【八聚】 (名数)此日本凝然师便宜所立之类聚也。一波罗夷,如上。二僧残,如上。三二不定,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开。四舍堕,梵云尼萨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pāyattika,尼萨耆者,翻云尽舍,今略云舍。尽舍与所犯之财物于僧中也,波逸提翻云堕,是结堕狱之罪故也,此有三十戒。五波逸提,译曰堕,此罪无所犯之财物,故云单提,亦云单堕。有九十戒。六提舍尼,如上。七百众学,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出。八七灭诤,亦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出。见八宗纲要上。

  【八卷藏】 (书名)悉昙藏之异名。

  【八苦】 (名数)前五苦中,开生老病死苦为四苦。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八苦】(名数)详见“苦”条。

  【巴利语】 (术语)Pālī,南方佛教之圣典语,为古南天竺之一地方语。与北方佛教圣典语之梵语相比较,音调变化少,文法亦简易。不如彼之繁杂,极富通俗之语。后入锡仑而行,现今存在之小乘经原本,大抵以此语记之。南方佛教徒,以巴利语为古摩迦陀语。

  【巴连弗】 (地名)城邑名。见“波吒厘”条。

  【巴陵】 (人名)岳州巴陵之颢鉴,云门之法嗣也。见传灯录二十二。

  【巴陵三转语】 (公案)巴陵,谓岳州颢鉴禅师也。碧严第十三则评唱曰:“师,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报恩足矣。自后果不作忌辰之齐,依云门之嘱,只举此三转语。”【巴陵三转语】(名数)碧严十三则评唱曰:“巴陵深得云门脚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后而法嗣于云门,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书,只将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即足报恩。自后果不作忌辰斋,依云门嘱只举此三转语。”

  【八六四二万十千劫】 (杂语)小乘之圣者,回心于大乘后,至入初僧祇之位,其间所费之修行时间也。见“八万劫小乘”条。

  【八龙】 (名数)见“八大龙王”条。

  【八龙王】 (名数)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Nanda,跋罗陀龙王Upananda,娑伽罗龙王Sāgara,和修吉龙王Vāsnki,德叉迦龙王Takṣ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pt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钵罗龙王Utpalaka,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八轮】 (名数)八正道也。世间之轮,有辐毂辋,互相资助,以成轮体,八支之正道,互相资助,以成正道,故譬之为轮。名义集五曰:“正理论云:如世间轮有辐毂辋,八支圣道似彼名轮,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辐,正说正义正命似毂,正定似辋,三事具足可乘转通衢也。”

  【八论】 (名数)外道十八明处中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毗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者。三、伊底呵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者。四、僧佉论,明二十五谛者。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者。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者。七、犍闼婆论,明音乐之法者。八、阿输论,明医方者。见百论疏上之下。又无着之八支论也。一、二十唯识论,世亲造,有慈恩述记二卷。二、三十唯识论,世亲颂,十师长行,慈恩述记二十卷。三摄大乘论,无着论本,有世亲无性各释,真谛达磨笈多玄奘各译之。四、对法论,无着论本,师之觉释。安慧糅之。慈恩作疏。五、辨中边论,弥勒颂,世亲释。六、缘起论,有藏中缘生论郁迦道,达磨笈多译,恐是。七、大庄严论,无着造,波罗颇迦罗密多罗译。八、成业论,世亲造。此中虽有余人造者,然归功于无着也。见寄归传四。又陈那有八论:一、观三世论,未译。二、观总相论,义净译。三、观境论,似是玄奘译之观所依论。四、因明论,未译。五、似因明论未译。六、理门论,玄奘译。七、取事施设论,未译。八、集量论,未译。见寄归传四,解缆钞四。

  【八慢】 (名数)慢之八种类: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大慢是也。

  【八曼荼罗】 (经名)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之异名。

  【八门】 (名数)见“八门两益”条。

  【八门二悟】 (名数)八门两益也。

  【八门两益】 (名数)因明入正理论一部所明也。八门者何?一曰能立,因喻满足,圆成宗义,生他之正智者也。二曰能破,检出他过失之量,我能斥其非(名之曰显过破),或立量而破之(名之曰立量破)者也。三曰似能立,宗因喻之三支互有缺,或三支完全,而所陈有过(三十三过是也),堕于自负者也。四曰似能破,他量圆满,妄为弹诘,或立量而破之者也。五曰现量,例如眼识之于色,耳识之于声,定心之于诸境,能缘之心符于境之自体者也。六曰比量,例如见烟而知火,以极成之因喻而比知未许之宗义者也。七曰似现量,如目见玄黄,谓为见瓶,能缘之心妄为计度,与境之自相不符者也。八曰似比量,妄兴因喻,过成邪宗者也。此八门中,能立能破,皆有立者自发言,开悟他敌者及证义者之益。似能立,似能破,虽不使他敌者开悟,而有使证义者生解之益,故皆以之为悟他之益。其次真似之现量比量,均为发言立量,就立者之自智而分别者,智能自悟而不能悟他。故以之为自悟之益。然则前四门,为关于言语之上者,后四门为关于自智之上者。则当先自悟而后悟他。盖以不自证,即不能使他悟也。然因明之法。原在利他。故悟他为先而自悟在后。因明入正理论开益颂曰:“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八迷】 (术语)三论宗之正观八不所对治,生灭去来一异断常八种之迷见也。八宗纲要下曰:“遣八迷,故说此八不,此即今宗所显理也。”

  【八迷戏论】 (杂语)同于八迷。戏论云者,谓违背正理之虚妄见解也。

  【八名经】 (经名)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之略名。

  【八名普密经】 (经名)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之略名。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有异译者,谓之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佛告金刚手菩萨,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广大之威德易成,秘密之神用无损,故说八名咒。八名者神咒之八种德名也,一功德宝藏,二庄严象耳,三善勇猛,四胜谛云,五成炽然,六微妙色,七严饰,八金刚。

  【八名三昧】 (术语)念诵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之勤行法也。

  【八魔】 (名数)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为八魔。是前四为凡夫之魔,后四为二乘之魔也。涅槃经二十二曰:“八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法华文句六曰:“圆教法身安处空理,无复通别二惑八魔等畏,故言踞师子床也。”【八魔】(名数)见“魔”条。

  【八难】 (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净心诫观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大乘义章八末广说其相。

  【八念】 (名数)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拔苦与乐也。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烦恼也。三、念僧,念僧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为世间无上之福田也。四、念戒,念戒遮诸恶为无上菩提之本也。五、念舍,念布施能生大功德,又舍断烦恼得大智慧也。六、念天,念四天王乃至他化天,果报清净,利安一切也(已上六念),七、念出入息(又云念阿那般那),念出息入息也(即数息观),此是治散乱之良药,入禅定之捷径。八、念死,死有二种:一、自死,命报尽而死者,二、他缘死,遇恶缘而死者,念此二种之死,由生以来,常与身俱,欲避无所也。”法界次第中之上曰:“通言念者,内心存忆之异名也。专心存忆八种功德,故名为八念,非但能除世间惊怖,若能善修,亦除世间三界生死一切障难也。”又大人之八念也,佛为阿那律说大人之八念法,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二道从知足,非无厌得。三道从远离,非聚会得。四道从精勤,非懈怠得。五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六道从定意,非乱意得。七道从智慧,非愚痴得。八道从戏乐,非戏行得。见八念经。

  【八念经】 (经名)具名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为中阿含八念经之别译。

  【八念门】 (名数)同于八念。

  【八篇】 (名数)具足戒分类为八种谓之八篇。

  【八菩萨】 (名数)见“八大菩萨”条。

  【八弃】 (名数)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也。波罗夷译作断头,又作弃,谓犯此罪者,弃于佛法之边外也。楞严经八曰:“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同长水疏曰:“梵云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犹如死尸,大海不受,故名为弃。”见八波罗夷条。

  【八热地狱】 (名数)与八大地狱同。

  【八人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大乘义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

  【八忍】 (名数)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谓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三灭法忍,四道法忍也。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谓之四类忍,一苦类忍,二集类忍,三灭类忍,四道类忍也。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也。既断见惑已,而观照明了,则为八智,盖八忍是无间道,八智是解脱道,忍为智之因,智为忍之果也。合此八忍八智,称为见道之十六心。止观辅行六曰:“忍者因也。”

  【八忍八观】 (名数)八忍八智也。是为见道之十六心。慈恩寺传曰:“船筏者八忍八观之净业。”参照八忍八智与八忍及八智条。

  【八忍八智】 (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道,后一心为修道,八忍八智者,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是也。

  【八色幡】 (物名)西方阿弥陀佛之三昧耶形也。瞿醯经中曰:“其幡竿者端直及长,各于八方去处不远,如法安置。东着白幡,东南红幡,正南黑幡,西南烟色幡,西方赤色幡,西北青色幡,正北黄色幡,东北赤白幡,如是八色,随方而置。”

  【八神变】 (名数)见“八变化”条。

  【八圣】 (名数)声闻乘之四向四果也。仁王经上曰:“七贤八圣。”同天台疏上曰:“八圣谓四果四向也。”又八圣道也,与八正道同。三藏圣教序曰:“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

  【八胜处】 (名数)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此三者为远离三界贪爱之一具禅定也。见“八背舍”条。【八胜处】(名数)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之八种禅定也。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但以行人之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而至于十百千万之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观一切之胖胀,观广大之外色清净谓为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观道渐为胜妙,虽观外色,而内心不存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之义,如第一胜处,又观净不净亦如初。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不留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之义,如第二胜处,观净不净如前。以上四者,净不净杂观也(俱舍说唯净观)。五、青胜处,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于所见之青相,不起法爱也。六、黄胜处,观黄色而不起法执,如青胜处。七、赤胜处,观赤色如青胜处。八、白胜处,观白色如青胜处(今四色以为胜处者,依智度论俱舍论,若依璎珞经,则以四大为四胜处,以上四者唯净观也,凡观净色,必远离不净色也)此八胜处之相,与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同,盖前二胜处,如第一解脱,次二胜处如第二解脱,后四胜处如第三解脱,然则云何重说之?曰:为使八解脱之观心,自在胜妙,对于所缘,不起执惑,进修此八胜处也。譬之人之乘马,能破前阵(八解脱)亦能自制其马(八胜处)也。俱舍论二十九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中略)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为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大智度论作譬云:如人乘马能破前阵,亦能自制其马,故名胜处也,亦名八除入。”

  【八圣道】 (名数)与八正道同。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八圣道支】 (名数)又名圣道分。见“八圣道”条。

  【八圣言】 (名数)于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之事中,言为实见等,或于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之事中言为不见等。如是八种,名为非圣言。若于不见乃至不知,言为不见等,或于所见乃至所知,言为实见等,如是八种,名为圣言。见俱舍论十六。又谓梵语为圣言或圣语。见“圣语”条。

  【八施】 (名数)见“布施”条。

  【八师】 (名数)为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老,病,死。佛师此八法而修道也。见八师经。

  【八师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梵志邪旬,问佛之师,佛以八师答之。见“八师”条。

  【八识】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ādā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八识】(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详见“识”条。

  【八时】 (名数)印度俗法,以一日一夜为八时,如那烂陀寺亦依此俗法。然圣教所说,以六时为法。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寄归传三曰:“夜有四时,与昼相似,成八时也。(中略)调御之教但列三时,谓分一夜为三分也。”

  【八十八佛】 (名数)世合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称为八十八佛。五十三佛出于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于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三十五佛名礼忏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三十五佛之像。

  【八十八使见惑】 (名数)对于八十一品之修惑,而有八十八使之见惑。见见惑条。

  【八识规矩】 (书名)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为嗢陀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三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洞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玆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境界地诸法各有定断故也。见相宗八要中。玆将本书各家之注述列之如下。八识规矩补注二卷。明晋泰补注。○八识规矩补注证义一卷。明明昱证义。○八识规矩略说一卷。明正诲略说。○八识规矩颂解一卷。明真可述。○八识规矩通说一卷。明德清述。○八识规矩纂释一卷。明广益纂释。○八识规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八识规矩浅说一卷。行舟说。○八识规矩颂注一卷。行舟注。○八识规矩论义一卷。性起论释。善漳等录。

  【八十华严经】 (经名)唐实叉难陀新译之华严经八十卷,谓之八十华严经。

  【八识十名】 (名数)第八阿赖耶识之异名有十。见阿赖耶识条。

  【八十四法】 (名数)成实论所立。

  【八十诵律】 (书名)根本之律藏也,如来灭后结集三藏之时,优婆离比丘于一夏九旬之间,八十番诵出之,故名八十诵律。至其后四分律五分律等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无存者。戒疏上曰:“时接利机,各体权实。虽闻异制,不相是非。故但通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同行宗记一上曰:“八十诵者即根本部,波离结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诵,故以为号。”又“根本部波离一夏诵出,逐座为目。”

  【八十随形好】 (名数)见“八十种好”条。

  【八识体别】 (术语)对八识体一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各各有别也。此为唯识宗之正义。

  【八识体一】 (杂语)对八识体别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悉为同一也。出于无性之摄论四卷,世亲之摄论三卷,为一类之菩萨所主张者,唯识宗之异义也。

  【八十无尽】 (名数)无尽意菩萨,说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萨经。

  【八识五重】 (名数)法相宗之观门,就八识有五重唯识观之法,观万法唯识由浅至深为五重之观想也。见“五重唯识”条。

  【八识心王】 (名数)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曰心所。

  【八十一法】 (名数)大般若经所说之法门,有八十一科,一为色,二为心,三为五阴,四为十二入,五为十八界,六为四谛,七为十二因缘,八为十八空,九为六度,十为四智,总为八十一法。见教乘法数十二。

  【八十一科】 (名数)大藏一览三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余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一、五蕴,二、六根,三、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三、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众数者,十八、作者,十九、使作者,二十、起者,二十一、使起者,二十二、受者,二十三、使受者、二十四,见者,二十五、知者,二十六、二十空,二十七、四谛,二十八、真如,二十九、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虚妄性,三十二、不变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离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实际,三十八、虚空界,三十九、不思议界,四十、四静虑,四十一、四无量,四十二、四无色定,四十三、八解脱,四十四、八胜处,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处,四十七、四正勤,四十八,十遍处,四十九、四神足,五十、五根,五十一、五力,五十二、七觉支,五十三、八圣道支,五十四、空解脱门,五十五、无相解脱门,五十六、无愿解脱门,五十七、菩萨十地,五十八、五眼,五十九、六通,六十、十力,六十一、四无畏,六十二、四无碍解,六十三、大慈,六十四、大悲,六十五、大喜,六十六、大舍,六十七、十八不共法,六十八、无忘失法,六十九、恒住舍性,七十、一切智,七十一、道相智,七十二、一切相智,七十三、一切陀罗尼门,七十四、一切三摩地门,七十五、预流果,七十六、一来果,七十七、不还果,七十八、阿罗汉果,七十九、独觉菩提,八十、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觉觉他),八十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因圆果满)。

  【八十一龙王】 (名数)出于名义大集一六七。

  【八十一品思惑】 (名数)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于此加色界之四禅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也。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既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者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也。见俱舍论十二。【八十一品思惑】(名数)见“思惑”条。

  【八十亿劫】 (杂语)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八十种好】 (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着;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八世风】 (名数)八风也。

  【八事随身】 (术语)行事钞上三曰:“善见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事随身。”

  【八水】 (名数)印度之八大河也。涅槃经长寿品曰:“佛告迦叶: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阎魔罗、三名萨罗、四名阿夷罗跋提、五名摩河、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曰:“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八塔】 (名数)见“八大灵塔”条。

  【八天】 (名数)色界之四禅天与无色界之四空处也。

  【八童子】 (名数)见“八大金刚童子”条。

  【八万藏】 (杂语)八万四千之法藏也,举大数而言,故曰八万。

  【八万法藏】 (术语)八万四千之法藏也。

  【八万法门】 (术语)八万四千之法门也。

  【八万法蕴】 (术语)与八万法藏同。蕴者积聚之义。藏者包藏之义,包藏即积集也。

  【八万劫小乘】 (杂语)开声闻缘觉二乘之证果者,而声闻之初果,经八万劫,二果经六万劫,三果经四万劫,四果经二万劫,缘觉经十千劫,则自发心而入大乘。因指声闻之初果(即预流果),谓之八万劫小乘。

  【八万十二】 (杂语)八万四千法藏与十二部经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宣说。”

  【八万四】 (杂语)八万四千之略名。华严经三十五曰:“或说八万四,乃至无量行。”同四十四曰:“为发大悲心,具说八万四。”般舟赞曰:“门门不同八万四。”

  【八万四千】 (杂语)西天之法,显物之多者,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云八万,如举烦恼之多,曰八万四千之尘劳,举教门之多,曰八万四千之法门,须弥之高深,曰八万四千由旬,非想天之寿命,劫初之人寿曰八万四千岁。

  【八万四千病】 (术语)以病譬八万四千之烦恼。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

  【八万四千尘劳】 (术语)八万四千之烦恼也,尘劳为烦恼之异名,以烦恼污人之真性,使人烦劳也。止观一曰:“一一尘有八万四千尘劳门。”

  【八万四千法藏】 (术语)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退治之,说八万四千之经典。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见“法藏”条。

  【八万四千法门】 (术语)菩萨璎珞经法门品曰:“吾今当说菩萨璎珞八万法门。”胜鬘经曰:“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心地观经七曰:“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心地观经之说也。参照“法藏”条。【八万四千法门】(术语)就能诠之教曰法藏,就所诠之义曰法门,皆有八万四千之数。胜鬘经曰:“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见“法藏”条。

  【八万四千烦恼】 (术语)同于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光明】 (术语)无量寿佛一一之相好,有八万四千之光明。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八万四千教门】 (术语)八万四千之法门也。见“法藏”条。

  【八万四千塔】 (故事)阿育王所立。见“阿育”条。【八万四千塔】(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八万四千塔。见“阿育”条。

  【八万四千相好】 (术语)对于劣应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八万岁】 (杂语)八万四千岁之略数也。增减劫中以八万四千岁之人寿为最长,以十岁之人寿为最短。俱舍论十二曰:“从十年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十年。”

  【八万威仪】 (术语)三千之威仪,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然作法数者说云。三千威仪,配身口七支而成二万一千,约之于贪瞋痴之三毒与三毒等分而成八万四千。见大藏法数六十八。法界次第下之上曰:“三千威仪,八万律行。”撰择集曰:“不犯威仪有二:一大乘谓有八万,二小乘谓有三千。”

  【八万细行】 (术语)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共为一千,对于摄律仪戒等之三聚而为三千,又对于杀,盗,淫(身之三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口四支),之身口七支而为二万一千,又配于贪瞋痴之三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为八万四千,是即八万四千之律仪也,今言八万者仅举其大数而言之耳。见三藏法数。参照三千威仪条。

  【八王日】 (杂名)法苑珠林八戒篇引提谓经曰:“何等八王日?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谓八王日,天地诸神阴阳交代,故名八王日。”

  【八王子】 (杂名)法华经序品曰:“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

  【八妄想】 (名数)宗镜录所出。一、自性妄想。妄执根尘等之法,各有体如,不相混滥也。二、差别妄想,差别无差别之妄想也。三、摄受积聚妄想,妄执五蕴和合而成一切众生也。四、我见妄想,执有我之妄想也。五、我所妄想。妄执有我身及所受用物之妄想也。六、念妄想,分别可爱之净境而不断之妄想也。七、不念妄想,不缘念可憎之境之妄想也。八、念不念俱相违妄想,于爱憎两境皆违理之妄想也。

  【八惟无】 (名数)又作八惟务。八背舍也。八背舍复作八解脱。为八种之禅定,以此禅定思惟色心之空无,谓为惟无。勤行思惟,谓为惟务。玄应音义三曰:“八惟无,或作八惟务,即八背舍也。”见“八背舍”条。

  【八味】 (名数)如来所得之大涅槃,有八种之法味,称曰涅槃之八味。一常住,二寂灭,三不老,四不死,五清净,六虚通,七不动,八快乐也。见方等般泥洹经二。又有甘,辛,咸,苦,酸,淡,涩,不了之八种。见释氏要览上。

  【八位】 (名数)圆教之位次也。法华之圆教,以六即为位次,而以分真即之位长,姑借别教之位,分其品秩。八位中前一位从法华经,后七位依璎珞经。

  【八位胎藏】 (名数)小儿在母胎中之八时期也:一、羯罗蓝Kalala,二、额部昙Arbuda,三、闭尸Peśī,四、健南Ghana,五、钵罗奢佉Praśākhā,六、毛发爪齿位,七、根位,八、形位,受胎后七日间曰羯罗蓝,译作凝滑。受胎二七日后其形如疮疱,谓之额部昙,译作疱。受胎至三七日则其状如聚血,谓之闭尸,译作聚血,或软肉。受胎四七日则渐渐坚固,有身意二根而未具眼耳鼻舌之四根,谓之健南,译作凝厚。受胎五七日,则肉团增长,四支及身分之相始现,谓之钵罗奢佉。受胎后六七日,则生毛发爪齿,谓之毛发爪齿位。受胎七七日,则眼耳鼻舌之四根圆满具备,谓之根位。受胎八七日以后,在胎藏中,形相完备,此位谓之形位。

  【八无碍】 (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谓之七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为无障碍之法,故曰无碍。俱舍论二曰:“八无碍者,七心法界。”

  【八无暇】 (名数)八难之异名。八种之难处。无修佛道之闲暇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八无暇,言八难之时,无有闲暇可修善业也。”

  【八无暇有暇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

  【八五三二】 (杂语)八识,五法,三性,二无我也,是楞伽经唯识论所明,即法相宗之法门也。

  【八相】 (名数)如来成道之八相也。见“八相成道”条。又生住异灭,有大小二相,即四本相,四随相也。合之则有八相。以此八相迁流万物。谓之八相迁物。见“四相”条。

  【八相成道】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证。”

  【八相成道图画】 (图像)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尔时世尊才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方便,即依次第而为陈说。仁今疾可诣一园中,于妙堂殿如法图画佛本因缘。菩萨昔在睹史天宫,将欲下生,观其五事,托生母胎。既诞之后,逾城出家,苦行六年,坐金刚座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中略)于诸方国,在处化生,利益既周,将趣圆寂,遂至拘尸那城娑罗双树,北首而卧入大涅槃。如来一代所有化迹,既图画已,白王观其图画。(中略)行雨大臣一如尊者所教之事,次第作已。(中略)王至园所,见彼堂中图画新异,始从诞生,乃至倚卧双林。王问臣曰:岂可世尊入涅槃耶?是时行雨默然无对。王见是已,知佛涅槃,即便号啕闷绝,宛转于地。”是为圆通八相成道之滥觞,世之为涅槃像者,基因于此。

  【八相示现】 (名数)世尊八相之示现也。见八相成道项。

  【八邪】 (名数)反于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不舍八邪,入八解脱。”同净影疏二本曰:“言八邪者,翻八正说八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普贤观经曰:“八邪八难无不经历。”

  【八炎火地狱】 (名数)智度论所说十六小地狱之八地狱也。见“地狱”条。

  【八炎热地狱】 (名数)与八炎火地狱同。

  【八阳神咒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为八佛名号经之异译。

  【八业家】 (流派)俱舍宗以三时业为四业,四业复各开为二业,立为八业,故称为八业家。即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三者,各开为时报俱定业,时定报不定业二种,顺不定业开为报定时不定业,时报俱不定业二业,故合成八业也。

  【八叶九尊】 (术语)见“八叶莲台”条。

  【八叶莲华】 (术语)密教以为须弥山之异名。又见“八叶莲华观”条。

  【八叶莲华观】 (术语)于吾人之肉团心(心脏)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是故先当观此心处。作八叶莲华观。令开敷诸蕊具足。于此台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中略)何故须观八叶不多不少耶?此有二义。一者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瓣。如合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观而且便也”宗镜录二十六曰:“问何故莲唯八叶?答: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其内心亦自然而有八瓣,合成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实故。若观此心八叶之华,即得与理相应。此八叶者,四方即是表四摄,四隅即表如来四智。此华本来无生,即是菩提心,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所得也。”

  【八叶莲台】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台也。中央为大日,四方之八叶,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为九尊,是三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心脏)开敷之相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须蕊。”同疏四曰:“先观此莲,令其开敷,为八叶白莲座,此台上应观阿字。”教时义一曰:“心中八分干栗驮心,开为八叶芬陀利华,故现中胎八叶而已。”

  【八叶莲座】 (术语)见“八叶莲台”条。

  【八叶肉团心】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八叶印】 (印相)八叶莲华开敷之印相也。为阿弥陀如来之印。见图印集上。又莲华部之三昧耶印也。见三昧耶条。

  【八叶院】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八叶院也。见“八叶莲台”条。

  【八叶之中尊】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称为八叶院。即八叶之莲华,有中胎八叶之九座,而九尊住立,其中胎之尊即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也。

  【八叶中台】 (术语)见“八叶莲台”条。

  【八一有能】 (术语)俱舍论之法相也。一切之有为法,有四本相与四随相之八相。此八相有八与一之功能,以其互为能生所生,故谓之八一有能。见“有为”条。

  【八亿四千万念】 (杂语)安乐集下曰:“净度菩萨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起恶得十生恶身。(中略)恶法既尔,善法亦然。”

  【八音】 (名数)如来所得八种之音声也。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于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世欲之德,其音声使敬异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服。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使闻者各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之邪非。七、深远音,佛智如实穷际,行位极高,其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使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证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来极果愿行无尽,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八印功德】 (术语)谓胎藏界中台八叶四佛四菩萨四智四行之智印也。见悉昙三密钞上。

  【八游行】 (名数)八正道也。是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名。

  【八由行】 (名数)即八正道也。是为圣者之所由行,故名。

  【八有】 (名数)欲界之第八有也,如云后之二十九有。是于预流果以上之人无法也。正理论六十一曰:“有谓第八有。”见“七有”条。【八有】(名数)又曰八生。

  【八喻】 (名数)见“譬喻”条。

  【八圆】 (名数)四教仪一出圆教之法,列八种: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业苦三道,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妙理,或谈诸法实相,凡圣一如,生佛不二等。是教圆之相也。二理圆,三谛之妙理,中道不偏。是理圆之相也。三智圆,照一切种智之中道。是智圆也。四断圆,一断一切断,断一惑,则断一切惑。是断圆也。又不断之断。是断圆也。五行圆,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观行,为一行一切行之修行故。是行圆也。六位圆,先后相即,一位具诸位之功德,即六即位之相。是位圆也。七因圆,双照二谛,自然流入果地。是因圆也。八果圆,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是果圆也。【八圆】(名数)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之八种圆融也。见“圆教”条。

  【八蕴】 (名数)发智论有八品,称为八犍度,译作八聚八蕴等。大毗婆沙论为解释此八蕴之法门者。俱舍颂疏一曰:“包括六足,吞纳八蕴。”

  【八灾】 (名数)八灾患之略。

  【八灾患】 (名数)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之八法为妨害禅定者,故称为八灾患。对于火水风三灾,彼曰外灾,此曰内灾。离此八种之内灾,即色界之第四禅定也,故外三灾不至第四禅。俱舍论二十八曰:“下三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伺四受入息出息。此八灾患,第四都无,故佛世尊说为不动。”

  【巴吒】 (人名)长者名。玄应音义二曰:“巴吒,案阿含经,此长者因国为名也。”梵Pata’。

  【八斋】 (名数)八支斋之略。即八戒也。

  【八斋戒】 (名数)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若俱舍论之意,合第六涂饰香鬘与第七歌舞观听为一戒。以前七为七戒,第八为斋戒,合为八斋戒。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舞歌观听,七眠坐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又曰:“离非时食是斋亦斋支,所余七支是斋支非斋。如正见是道亦道支,余七支是道支非道。”【八斋戒】(名数)八戒斋之异名。见“斋戒”条。

  【八遮】 (名数)三论宗所明之八不中道也。遮者遮遣,八遮者谓遮遣不生不灭等与生灭等之八迷也。性灵集六曰:“八遮荡秽,一真简净。”

  【八正】 (名数)八正道也。

  【八正道】 (术语)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āryamārga,巴Arīyamagga)。玄应音义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一、正见Samyak-dṛṣti,巴Sammā-diṭṭhi(正者Samyak及Sammā也,以下略之),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二、正思惟(一saṁkalpa,巴一saṁkappa),既见四谛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长也。以无漏之心所为体。三、正语(-vāc,巴-vācā),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四、正业(-karmā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也。以无漏之戒为体。五、正命(-ājiva,巴同),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六、正精进(-vyāyāma,巴-vāyāma),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也。以无漏之勤为体。七、正念(-smṛti,巴-sati),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也。以无漏之念为体。八、正定(-samādhi,巴同),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总为无漏,不取有漏,是见道位之行法也。七觉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经以七觉八正为次第者,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见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余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八正道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阿含经二十八卷有八正道经,此其别译也。

  【八支】 (名数)正见等之正道,八种所支分,故谓之八支。详见“八正道”条。又无着所造之论有八部,谓之八支。寄归传四曰:“瑜伽毕学,体穷无着八支。”详见“八论”条。又斋戒八种所支分,亦名八支,详见“戒”条。

  【八支论】 (名数)无着所造之八论,对于瑜伽本论,谓之八支论,见“八论”条。

  【八支斋】 (行事)八戒之异名。八戒实有八戒与斋法之九支,故谓之八戒斋,详见“戒”条。然八戒以一斋法为体,余八戒不过资助之耳,故不言九戒或九支斋,而言八戒或八支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准文九戒,而言八者,多论云:斋以过中不食为体,八事昭明,故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故言八斋不言九也。”

  【八直行】 (名数)八正道也。以此为正道之行法也。

  【八帙钞】 (书名)一切经之目录也,帙者以绢布类卷之,有八卷,故名八帙钞。见因陀罗网十。

  【八智】 (名数)证欲界四谛之智,谓之四法智,证上二界四谛之智,谓之四类智,四法四类,合为八智。即观八谛正断烦恼之无间道位谓之忍,既断烦恼之解脱道位谓之智。总有八忍八智。是无漏智之初也。见“见道”条。【八智】(名数)观欲界及上二界之四谛之真智也。观欲界之四谛有四,是曰四法智。观上二界之四谛有四,是曰四类智。

  【八中洲】 (名数)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之二中洲:一、遮末罗洲Cāmara,此译言猫牛。二、筏罗遮末罗洲Varacāmara,此译言胜猫牛。东胜身洲之二中洲:一、提诃洲Deha,此译言身。二、毗提诃洲Videha,此译言胜身。西牛货洲之二中洲:一、舍谛洲Śāthā,此译言谄。二、嗢怛罗漫怛里拏洲Uttaramantrina,此译言上仪。北拘卢洲之二中洲:一、矩拉婆洲Kurava,此译言胜边。二、憍拉婆洲Kaurava,此译言有胜边。见俱舍疏颂。

  【八种别解脱戒】 (名数)八种之别解脱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学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优婆塞戒、七优婆夷戒、八近住戒。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名数)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又有八种之别:一苾刍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二苾刍尼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尼受具足戒而发者。三正学律仪无表色,依式叉摩那受六法而发者(式叉摩那,译曰正学女),四勤策律仪无表色,依沙弥受十戒而发者(沙弥,译曰勤策),五勤策女律仪无表色,依沙弥尼受十戒而发者。六近事律仪无表色,依优婆塞受八戒而发者。七近事女律仪无表色,依优婆夷受八戒而发者。八近住律仪无表色,依优婆塞优婆夷受五戒而发者。

  【八种不还】 (名数)前七种加不定般为八种不还。不定般者,虽于三界中任何一界,断余恶而般涅槃,然无决定之种性也。但此为台宗一家所立,性相家不释之。

  【八种布施】 (名数)一随至施,随近己至,方能施与也。二怖畏施,畏怖灾厄,欲其静息而行惠施也,又见此财坏相现前,宁施而不失也。三报恩施,昔得他施,今还施于彼也。四求报施,今施物于彼而希他之返报也。五习先施,习于先人父祖之家法而行惠施也。六希天施,希生于彼天而行惠施也。七要名施,希美名而布施也。八为庄严心,为贤助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瑜伽者,禅定也。上义者,涅槃也。见俱舍论十八。

  【八种法】 (名数)一、三三味,二、四禅定,三、四无量心,四、四无色定,五、八背舍,六、八胜处,七、九次第定,八、十一切处,合为五十法。

  【八种更药】 (名数)百一羯磨五曰:“言更药者,谓八种浆:一招者浆Coca(酢似梅状如皂荚),二毛者浆Moca(即熟芭蕉实是),三孤落迦浆Kurakā(其果状似酸枣),四阿说他子浆Aśvattha(菩提树子是),五乌昙跋罗浆Udumbara(其果大如李子),六钵噜洒浆Parūṣa(其果状如蘡薁子),七蔑栗坠浆Mṛdvikā(是蒲桃果),八渴树罗浆Kharjura(形如小枣)。”

  【八种谬】 (名数)一、性谬,若色作色相乃至重作重想,是名性谬。二、分别谬,若分别色是色非色,是可见是不可见,是有对是无对,是名分别谬。三、聚谬,如于色中见我见众生,士夫之寿命于屋舍,四众,军旅,衣,食,莲华,车乘,树木,积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是名聚谬,四、我谬,五、我我所谬,于有漏中取我我所,于常无量世中生取着,计我我所,是名我我所谬。六、爱谬,于净物中生贪着心,是名爱谬。七、不爱谬,于不净物中生瞋恚心,是名不爱谬,八、非爱非不爱谬,于一切不净物中生贪恚心,是名非爱非不爱谬。见菩萨善戒经二。

  【八种清风】 (名数)四方四维八方之清风也。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同传通记曰:“八种清风者,今家无判。天台云:八种清风者,彼处实无时节,若寄此八谓除上下余四方四维,故云八,亦可以对八卦也。

  【八种声】 (名数)如人口舌所发之声,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有执受大种为因。如木石等之声,发自非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无执受大种为因。此二种之声,各有言语之声与不然。谓之有情名非有情名。即发自有执受之大种,而为言语之声者。如寻常之语声(是一),同发自有执受之大种,而不为言语之声者,如拍手之声(是二),次发自无执受之四大而为言语之声者,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之言语(是三),又同发自无执受之大种而不为言语者。如溪声水音(是四)。已上四种,又各分可意不可意(即好恶)之二声而为八种。

  【八种胜法】 (名数)谓受持八斋戒者得八种之胜功德也。一不堕狱、二不堕鬼、三不堕畜、四不堕须罗、五常生人中出家得道、六生欲天上、七恒生梵天值佛请法、八得菩提。见十善戒经。

  【八种施】 (名数)布施之八种类也。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

  【八种授记】 (名数)一己知他不知,发心而自发誓愿,未广及于人,未得四无所畏,未得善权故也。二众人尽知己不知,发心广大,得无所畏,得善根故也。三己众俱知,位在七地得无畏,得善权,得空观故也。四己众俱不知,未入七地,未得空观之无着行故也。五近觉远不觉,如弥勒是,诸根具足不舍如来无着之行故也(弥勒成佛在近,近者得觉知其授记,远者不能觉知)。六远觉近不觉,此人未能演说圣贤之行故也。即师子膺是。七近远俱觉,诸根具足不舍无着之行,遍游十方世界,作不思议,显佛之神德故也,今之柔顺菩萨是。八近远俱不觉,未得菩提,皆不能悉知如来藏等之行故也,今之等行菩萨是。见菩萨璎珞经九,法华文句七之一。

  【八种塔】 (名数)如来塔,菩萨塔,缘觉塔,阿罗汉塔,阿那含塔,斯陀含塔,须陀洹塔,转轮王塔也。此八人灭后,为必当立塔者,故有此名。翻译名义集所说。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名数)于诸陀罗尼之字门逆顺旋转而为释,故云旋陀罗尼字轮门。此有八种:一以一字释一切字义。如释迦字之时,但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所作之义,乃至如释诃字亦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因之义(是就初之迦与后之诃而略中间也)。二以一切字释一字。如释阿字之时,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无造作,即见本不生,乃至以种种之因缘观诸法无因即见本不生。三一切字成立一字。一切法本不生,以无作故,如虚空无相故,无行故,无合故,乃至无因故。四一字成立一切字。一字法无作也,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无因也,以其本不生故。五以一切字破一字。如执人有造作,应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作,是义不然,乃至执有因,亦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因,是义不然。六以一字义破一切字义。七顺旋转,若法本来不生,即无造作,若无造作,则如虚空无相也,若如虚空无相,即无有行,若无有行,则无有合,若无有合,则无有迁转,乃至若无因,当知法之本不生,是名顺旋转(是约初之阿迦佉哦伽遮六字与最后之诃字而作释,略其中间也)。八逆旋转,若无法因,则谛不可得,若谛不可得,则自性钝,若是自性钝,当知本性寂,若本寂者,当知无相,乃至若本不生,当知无因(是逆次越诃娑沙奢四字而约逻之一字与最首阿六字而释之者)。见大日经疏七。

  【八种旋陀罗尼字门】 (名数)见“旋陀罗尼”条。

  【八种长养功德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护译。说发心受八斋戒之功德者。

  【八种粥】 (饮食)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和米粟煮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和米粟煮为粥也。三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等之乳和米粟煮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等和米粟煮为粥也。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言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以此豆和米粟煮为粥也(摩沙Māṣa译豆颗)。七麻子粥。以黄麻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八薄粥,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十诵律二十六。

  【八种自在】 (名数)如来之大我,有八种之自在。见“八大自在我”条。

  【八重】 (名数)比丘尼之八波罗夷也。见“波罗夷”条。

  【八重无价】 (名数)八重真宝也。见八重真宝项。

  【八重真宝】 (名数)世为无上之福田者有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也。大集经五十五曰:“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为无价;若无鍮石,伪宝为无价;若无伪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中,佛宝为无上;若无佛宝,缘觉为无上;若无缘觉,罗汉为无上;若无罗汉,诸余圣众为无上;若无圣众,得定凡夫为无上;若无得定,净持戒者为无上;若无净戒,污戒比丘为无上;若无污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应受世供为物福田。”末法灯明记曰:“如所引大集所说八重真宝,是其证也。”

  【八轴】 (术语)法华经八卷也。见“八讲”条。

  【八啭】 (名数)八转声也。

  【八啭声】 (名数)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声Subanta(Sup+anta)。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为八啭声。一曰体声,又名泛说声,梵语为你利提势Nirdeśa(-e),此为主格,乃泛说物体之语也。二曰业声,又名所说声,梵名为邬波提舍泥Upadeśana(-e),此为宾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则为宾格;自作业之目的言之,便为目的格也。三曰具声,梵名为羯朅咥迦啰泥Kaitṛkāraṇa(-e),属于具格,乃表示能作者之具之词也。四曰所为声,又名所与声,梵名三钵啰陀你鸡Saṁpradāna(-ike),属于与格,乃表示能作者之所对之词也。五曰所从声,梵名系裒波陀泥Apādāna,属于夺格,乃表示其物所从来之词也。六曰所属声,梵名莎弭婆者你Svamivacana(-e),属于物主格,乃举物主以示所属之格也。七曰所依声,又曰所于声,梵名珊你陀那啰梯Saṁnidhānārtha(-e),此为于格,乃表示物之所依(此谓为依之第七啭,即所依声),及物之所对(此谓为境之第七啭,即所依声)之词也。八曰呼声,梵名阿曼怛啰泥āmantraṇa(-e),乃但为指呼物体之格也。以上八啭声,各有一言声、二言声、多言声三种之别,为二十四声。此二十四声,又有男声、女声、中声三性,则有七十二声之变形。此即苏漫多声变化之总数也。此苏漫多声之变化,系于名词之语基上,附以语尾由其语尾之变化而来。而附加语尾,仅限于前七啭。第八啭呼声,非有语尾之变化,仅于语基上加一醯字而已。职此之由,示啭声仅限于七种,称为七啭声、七例句、七言论句。唯识枢要上本曰:“苏漫多声说即八啭声也。(中略)瑜伽论第二卷七啭声亦名七例句。(中略)然有别目但唯七啭,第八乃是泛尔呼声,更无别诠。”寄归传四曰:“言七例者,一切声上皆悉有之。(中略)于七例外有呼召,声便成八例。”

  【八字】 (杂名)涅槃经圣行品所说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八字也。谓之雪山八字。三教指归二曰:“雪山八字者,即圣行品,雪山大士从罗刹求半偈而舍全身也,八字即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涅槃经十四曰:“谁当信汝如是之言,为八字故弃所爱身。”

  【八字布字】 (修法)大日经实智品说八字布字之法。阿字(纯白)布于心中(佛部),娑字布于膺下(莲华部),吽字布于眉间(金刚部),阿字布于腰以下(地轮第一命),缚字布于脐(水轮),啰字布于心(火轮),吽字布于额(风轮忿怒),佉字布于顶(空轮虚空同)。

  【八字陀罗尼】 (真言)八字文殊之真言也。有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一卷。

  【八字文殊法】 (修法)是亦取真言字数而名之。即唵恶尾啰吽佉佐[口*路]之八字也。此法为日本慈觉大师门徒最极之秘法。避天变怪异日月蚀之灾及兵阵之难之法也。其本经为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经曰:“若有诸国王统师欲斗战,书此陀罗尼于顶上安置,一心常亿念,不为怨敌害。一切诸刀杖,亦不着其身。若入军阵中,画此文殊像,乘骑孔雀上,安置于旗上,或使人执行,诸贼遥望见,自然当退散。”又,有仪轨一卷,名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八字文殊法】(修法)诵八字真言之文殊法也。

  【八自在】 (名数)见“八大自在我”条。

  【八宗】 (名数)日本弘传之宗有八宗:一俱舍宗、二成实宗、三律宗、四法相宗、五三论宗、六华严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也。此中前六宗,起于奈良朝,后二宗起于平安朝,古来通称为八宗。八宗纲要奥书曰:“日本所传自昔已来,共许所玩唯此八宗。”

  【八宗九宗】 (名数)与八家九宗同。

  【八祖相承】 (名数)谓真言宗之相承也。第一大日如来,第二金刚菩萨,第三龙猛菩萨,第四龙智菩萨,第五金刚智,第六不空,第七惠果,第八日本之弘法也。

  【八尊重法】 (名数)八敬戒之异名。

  【跋】 (术语)Pa,又作波、簸。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一。金刚顶经曰:“跋字门,一切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跋字时是胜义声。”智度论曰:“若闻波字,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谛中。波罗末陀(Paramārtha),秦言第一义谛。”

  【跋陂】 (菩萨)Bhadrapāla,又作[台-台+犮]陂陀。贤护菩萨之梵名,[台-台+犮]陀婆罗之略称。

  【跋陂菩萨经】 (经名)一卷,失译。般舟三昧经之异译。般舟经由拔陂菩萨之请而说。拔陂为跋陀婆罗之略称,译作贤护。

  【拔波】 (菩萨)见“拔婆”条。

  【拔除罪障咒王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由曼殊菩萨之请,为末代不信之人说此一大咒王。

  【拔传授】 (杂语)谓真言阿阇梨,传授事相于弟子时,不传关于修法之全部,拔教勘要之部分也。

  【跋怛[木*罢]】 (物名)Vitāna,译曰盖。即幡盖之盖也。见梵语杂名。

  【拔底耶】 (术语)Upādhyaya,正音邬波驮耶。译曰亲教师。常云和尚是也。秘藏记本曰:“天竺呼有智僧为人师者,为拔底耶。拔底耶者,亲教义也。”

  【跋阇】 (地名)Vṛji,毗舍离国Vaisāli之地名。佛灭后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见“跋阇子比丘”条。

  【跋阇罗】 (物名)一作伐阇罗Vajra,译曰金刚。与缚曰罗同。

  【跋阇罗波腻】 (菩萨)Vajrapāṇi,译曰金刚手。名义集二曰:“应法师云: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谓手执金刚杵,以立名。”

  【跋阇罗婆罗】 (人名)Vajrabala,三藏法师名。译曰金刚坚。见续高僧传二。

  【跋阇子】 (杂名)见“跋阇子比丘”条。

  【跋阇子比丘】 (杂名)Vṛjiputrabhikṣu,毗舍离跋阇之出家人也。此地之僧。于佛灭后百年,起十事之非法。长老耶舍陀比丘因此集七百贤圣于毗舍离城,起第二结集。

  【跋阇子比丘十事非法】 (名数)毗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众非法之羯磨大众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于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众随喜,又于界内先作别众之羯磨,然后求来人听可则其法成。三、旧事净法(四“得常”,十“行法净”,五“习先所习净”),比丘自堀地,教人使堀等旧作事,作之亦非违法。四、盐事净(四“得与盐共宿”,十“盐净”,五“盐姜合共宿净”),以筒盛盐带于身常受用,亦非非法。五、道行常法(四“得聚落间”,十“近聚落净”,五“越聚落净”),比丘于一处食已,未行一驿半驿,便作别众食,亦非违法。六、二指净法(四“两指抄食”,十“指净”,五“两指抄食净”),比丘足食已,不受残食之法,更得食以两指食之,亦非违法。七、必治病净法(四“得饮阇楼罗酒”,十“贫住净”,五“饮阇楼伽酒净”),和水饮酒为治病,亦非非法。八、酪浆净法(四“得和”,十“生和合净”,五“酥油蜜和酪净”),以乳酪一升和水搅之,于非时饮用,亦非违法。九、座具净法(四“得畜不截坐具”,十“楼边不益尼师坛净”,五“怖坐具大小随意大小净”),作新坐具,不着故物,且大小随意作之而受用,亦非非法。十、金宝净法(四“得受金银”,十“金银宝物净”,五“受畜金银钱净”),受金银宝玉之施物而畜之亦非违法(五分合一与二更加复坐食净为十事)。”南传律本言十事非法与此稍有相违。而古来各异其解。即一、盐净,于角蓄盐可持。二、二指净,至下二指得取食。三、聚落间净,自一村行于他村时,时间外得取食。四、住处净,住同一境界内得别别作斋日说戒。五、随意净(又后听净),无裁断权利之众僧行事。事后得乞大众承认。即得随意行事务也。六、习先所习净(又久住净),若有惯例,无论何事,皆得为之。七、生和合净,午时过不许饮新乳,但饮残乳,非其所限。故少变质之生和合Amathi得饮之。八、水净(又饮阇楼伽酒净),阇楼伽Jalogi浊也。谓白酒,甘酒之类。耶树汁之酦酵者。要之饮酒精分少之酒也。九、不益楼尼师坛那净,饰楼之席布,越定量之大亦不为罪。十、金钱净,手捉金钱亦非为罪。以上为据南传之巴利律者。西藏所传大体同“跋阇子比丘”条。

  【跋伽婆】 (人名)Bhārgava,仙人名。译曰瓦师。佛出家,始到此仙人处。见佛本行集经二十。

  【跋伽仙】 (人名)梵音Bhārgava,又Bhagava,又Bhaga,佛二十九岁出家求道时,最初师事之仙人,苦行婆罗门也。

  【拔济】 (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依不可说庄严菩萨之请问,说不动如来与灭恶趣王如来之二咒。

  【拔苦与乐】 (术语)拔苦为悲之德,与乐为慈之德。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跋蓝】 (杂语)数量名。俱舍颂疏世间品五曰:“十大姥达罗为跋蓝。”梵Bala。

  【跋梨迦】 (人名)商主之名。译曰金挺。见佛本行集经三十二。

  【跋利诃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食藤。见孔雀王咒经上。

  【跋利沙键拏】 (流派)又作伐里沙键拏。缚利沙键拏Varṣagaṇa,雨众外道之梵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缚利沙,亦云跋利沙,此云雨,外道名也。键拏,此云众,谓雨等师徒之名,故名雨众。”

  【跋罗哈摩达多】 (人名)Brahmadatta,王名。译曰净授。俱舍光记八曰:“昔有一王名跋罗哈摩达多。唐言净授。于王腋下有疱生一女子。名为鸽鬘。”

  【拔罗魔啰】 (杂语)Bhramara,译曰黑蜂。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

  【跋罗末罗耆厘】 (地名)Bhrāmaragiri,山名。译曰黑蜂。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十。

  【跋罗婆堂】 (人名)巴Bhāradvāja,梵志名。婆私吒与婆罗婆之二人,皆梵志之种姓而出家,为诸梵志所呵责。佛为说劫初渐立四姓之事,又说善恶业报无差别。见中阿含婆罗婆堂经。

  【跋摩】 (人名)Harivarman,诃利跋摩之略。成实论主之梵名。

  【跋摩宗】 (流派)成实宗也。从其论主之名,故称曰跋摩宗。

  【拔目鸟】 (异类)十王经所说二鸟之一。谓鸦也。经曰:“一名无常鸟,二名拔目鸟。(中略)我汝旧里化成乌鸟,示怪语鸣阿和萨和。”同抄一曰:“无常鸟者杜鹃也,拔目鸟鸦也。”

  【跋捺罗婆娜】 (杂语)Bhādrapada,六月之梵名。见梵语杂名。

  【跋南国】 (地名)扶南国之异称。寄归传一曰:“跋南国,旧曰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外道杂居,斯乃赡部南隅,非海洲也。”

  【跋难陀】 (人名)Upananda,比丘名。译曰善喜,贤喜,闻佛涅槃而欢喜之恶比丘也,善见论谓之须跋陀罗摩诃罗。长阿含经四曰:“时彼众中有释种子。字跋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彼老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为。”四分律五十四曰:“尔时有跋难陀释子,在众中,语比丘言:长老且止,莫大忧愁啼哭,我等于彼摩诃罗边得解脱。彼在时,数教我等,是应是不应,当作是,不应作是。我等今得自在,欲作便作,欲不作便不作。”善见律一曰:“时有比丘名须跋陀罗摩诃罗,言止止,何足啼哭。”巴Subhaddo。又(异类)Upananda,龙王名。难陀龙王之弟也。皆保护摩竭陀国使无饥馑者。法华文句二曰:“难陀名欢喜,跋名善,兄弟常护摩竭提。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为一会,百姓闻皆欢喜,从此得名。”法华玄赞二曰:“第一名喜,第二名贤喜。此二兄弟,善应人心,风不鸣枝。,雨不破块。初能令人喜,后性贤令喜,故以为名。”

  【跋难阤龙】 (异类)跋难阤龙,唐言贤喜也。见跋难陀项。

  【拔婆】 (杂语)Vatsa,译曰子。婆薮槃豆传曰:“跋婆译为子,亦曰儿。此名通人畜,如牛子亦名跋婆。”婆字宜作娑字。

  【跋渠】 (杂语)Varga,译曰部,品。经论中之篇章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言讹也。正言伐伽。译云部,谓部类也,或言群,同其义也。”同十七曰:“跋渠亦言伐伽,此译云部,亦品之别名也。”法华文句一曰:“跋渠,此为品也。品是义类义。此中文句气类相从。节之为跋渠。例如律中有篇聚,毗昙有犍度尔。”

  【拔舌地狱】 (界名)作口业之恶者,所堕之地狱也。法苑珠林曰:“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往生要集上本曰:“瑜伽四云:从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钉而张之,令无皱褶,如张牛皮。”

  【跋私弗多罗】 (流派)Vatsi-putra,犊子部之梵名。见“犊子部”条。

  【跋私弗多罗部】 (流派)亦作婆苏富罗部,婆蹉富多罗部。梵音Vatsiputriyāḥ,译曰犊子部,可住子部。见“犊子部”条。

  【跋窣堵】 (术语)Vastu,又作婆薮斗,律藏名。饰宗记二末曰:“婆薮斗律者。真谛三藏云:此翻品类律也。此律多说缘起制诸轻戒。”开元录九(义净传)曰:“跋窣堵即诸律中犍度跋渠之类也。梵有楚夏耳。”

  【拔提】 (地名)河名。支那但取流于涅槃林之尸赖拏拔提Hiranyavati之拔提二字,以为河之名,与阿夷罗拔提Ajiravati混同,阿夷罗拔提者,舍卫城侧之河也。见阿恃多伐底条。

  【跋提】 (人名)贫人之名。供养一燋木于佛,受当来成辟支佛之记别。见百缘经三。又婆提比丘之名。见“跋提梨迦”条。又(地名)又作伐提、跋提、跋底、嚩底,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拔提达多】 (人名)Bhadradatta,王名。译曰贤授。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拔提言贤,达多名授,即贤授王也。”

  【跋提唎加】 (人名)梵音Bhadrika,佛成道后,于鹿野园济度五比丘之一人。甘露王之子也。

  【跋提梨迦】 (人名)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胜王经曰婆帝利迦,本行集经曰跋提梨迦,译为小贤。本行集经十一曰:“白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难提迦,第二名为婆提唎迦。”同三十四曰:“次一长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贤)。”

  【跋陀和利】 (人名)巴Bhaddāli,比丘名。佛赞叹一座食之法,跋陀和利不堪,固辞,夏三月竟,复来见世尊,佛种种呵之,为说出要。见中阿含五十一跋陀和利经。

  【跋陀迦毗罗】 (人名)Bhadrakapilā,比丘尼名。曾为波斯匿王所逼,其心无染爱,脱诣祇洹。佛言心无爱染,则无罪。见十诵律二、经律异相二十三。

  【跋陀罗】 (杂名)Uttar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壁宿。见宝星陀罗尼经二。又(人名)Bhadrā,比丘尼名。自识宿命,遇佛成道。见跋陀罗比丘尼经,经律异相二十三曰:又Guṇabhadra,求那跋陀罗之略。三藏法师名。又(罗汉)十六罗汉之一。又(异类)Bhadra,龙王名。译曰贤龙。见正法念经十八。又(植物)Bhadra,树名。译曰贤树。见慧苑音义上。

  【跋陀罗迦卑梨耶】 (人名)Bhadrakapilā,婆罗门女名。译曰贤色黄女。见本行集经四十五。

  【跋陀罗楼支】 (人名)Bhadraruci,论师名。译曰贤爱。摧大慢之婆罗门,使生陷于地狱。西域记十一曰:“西印度有苾刍,跋陀罗楼支。唐言贤爱,妙极因明,深穷异论。”

  【跋陀罗婆提】 (杂名)Bhadrapati,城门名。译曰贤主。见本行集经三十五。

  【跋陀罗室利】 (人名)Bhadraśri,又作跋捺罗室利,贤首菩萨之梵名。华严探玄记四曰:“跋陀罗,此云贤。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或云胜。是故非初首之首,亦非上首之首。此等梵语皆有别名故,此但为显吉祥胜德超绝为首。当体至顺调柔曰贤,贤约体性,首约德用,是持业释也。”

  【跋陀罗耶尼】 (流派)Bhadrayāṇikāḥ,译曰贤胄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饰宗记一本。

  【跋陀罗耶尼部】 (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见“贤胄部”条。

  【跋陀婆罗】 (菩萨)又作軷陀、[台-台+犮]陀波罗、[台-台+犮]陀和、[台-台+犮]陀和罗、跋陀罗波黎、跋陀罗波梨。贤护菩萨之梵名。法华文句二曰:“跋陀婆罗菩萨,此云善守,亦云贤守。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见“贤护”条。

  【跋陀耆婆】 (地名)Bhadrajiva,城名。译曰贤寿。见贤愚经二。

  【拔业因种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缘觉之住心也。业者善恶之二业,因者十二因缘,种有无明,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云种,即拔除惑(无明),业(业),苦(十二因缘)之三法而入涅槃也。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重译。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附于此。

  【跋移阿修罗】 (异类)见“婆稚阿修罗”条。

  【跋曰罗菩提】 (人名)Vajrabodhi,又作缚曰罗冒地,三藏法师名。译曰金刚智。见开元录九,宋僧传一。

  【跋遮那】 (物名)梵语。袈裟环也。清异录曰:“天福三年,赐僧法城跋遮那。”

  【跋折罗】 (物名)一作筏折罗。亦作拔折罗Vajra,金刚也。见嚩曰罗条。

  【跋折罗母瑟知】 (印相)Vajramuṣṭi,译曰金刚拳印。见陀罗尼集经四。

  【跋折罗吒诃沙】 (菩萨)译曰大笑金刚。陀罗尼集经八曰:“跋折罗吒诃沙身,唐云大笑金刚。”梵Vajra-aṭṭahāsa。

  【罢参】 (杂语)禅林之语。大事了毕,参禅罢休也。见象器笺十二。

  【罢参斋】 (仪式)参禅了毕,设斋供养大众也。见象器笺十四。

  【罢讲】 (术语)经文等之讲义终了也。

  【罢讲斋】 (仪式)教家之人参禅有省悟之分,即罢讲教,而办斋供养大众也。见象器笺十四。

  【白白业】 (术语)色界之善业,其业之性亦善,果亦清净,故重白字,而谓为白白业。

  【白报】 (术语)善业曰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曰白报。

  【白处观音】 (菩萨)又曰白住处菩萨。白衣观音之异名也。

  【白处尊】 (菩萨)白处观音也。

  【白槌】 (仪式)又曰白椎。凡鸣槌而白事者,皆是白槌也,然禅林独于开堂称为白槌,乃鸣槌一下,息静群喧,方白于众,谓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称之曰白槌,其次长老之对说终。白椎之人,更槌一下,白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是曰结槌。祖庭事苑八曰:“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长老才据座已,而秉白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长老观机法会酬唱既终。复秉白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盖先德之真规皆不失佛意。且见丛林多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槌。”

  【白道】 (譬喻)清白之道路也。见“二河白道”条。

  【白叠释迦像】 (故事)经像初来之画像也。守伦法华经注曰:“摩腾法兰二梵僧齎白叠画释迦像并四十二章经,以白马负至洛阳。”

  【白二羯磨】 (修法)众僧法三种之一。僧中辨事为一表白与一羯磨也。合白及羯磨而曰白二。又一白与一羯磨。故曰白一羯磨。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曰白二。”参照白二羯磨项。

  【白法】 (术语)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钞上之三曰:“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又白净之法也。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经五十一曰:“后五百年,斗诤坚固,白法隐没。”

  【白饭王】 (人名)梵音Śukulodanarāja师子颊王之第二子,净饭王之弟,释尊之叔父也。

  【白分】 (杂名)白月也。见白月项。

  【白佛】 (仪式)白为表白之义,疏及回向之首,叹佛之语,谓之白佛。见象器笺十三。

  【白拂】 (物名)白毛之拂子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手执白拂。”见“拂子”条。

  【白盖】 (物名)金刚界之白盖,胎藏界之赤盖,皆以白红之羂为所张之天盖也。

  【白骨观】 (术语)即九想中之骨想也。为知无常而拂执着之念,故观白骨也。见“九想”条。

  【白毫】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大般若三十一曰:“世尊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睹罗绵,鲜白光净逾珂雪等,是三十一。”嘉祥法华义疏三曰:“智度论出小乘人解白毫相云:舒之即长五尺,卷之即如旋螺。观佛三昧经云:为太子时长五尺,树下时长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时一丈五尺。舒之表里有清彻白净光明,置之便失净光而卷缩在两眉之间。经或言: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或言:如天白宝。”佛说实经,放白毫之光者,表理之显明与白净。且表其法为诸教之源也。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白毫者表理显明称白,教无纤隐为毫。”探玄记三曰:“眉间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无流证道白净法也。又白为众色本,故表此一乘为诸教源也。”

  【白毫之赐】 (术语)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于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终不念衣食所须,所以者何?如来福藏无量无尽。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舍利弗!如来如是无量福德若诸比丘所得饮食及所须物辄得皆足。”释门正统三曰:“如来留白毫一分功德供养末世弟子。”

  【白和】 (术语)将成僧事,集僧告白其事使众和之也。

  【白鹤】 (杂语)譬娑罗树之白也,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

  【白黑布萨】 (行事)白月十五日(即阴历十五日)、黑月十四日或十五日(即晦日)两度之布萨也。白黑月之终,说戒经而清僧众,谓之布萨。律院之严制也。

  【白黑二鼠】 (譬喻)或喻昼夜,或譬日月。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曰:“昔日有人,行在旷野。逢大恶象,为象所逐,狂惧走突,无所依怙。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啮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龙,傍畏四蛇,下畏毒龙,所攀之树其根动摇。树上有蜜三渧,堕其口中。于时动树蹚坏蜂窠,众蜂散飞,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复来燃树。(中略)旷野者喻于生死,彼男子者喻于凡夫,象喻无常,丘井喻于人身,树根喻人命,白黑鼠者,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众蜂喻恶觉观,野火烧者喻老,下毒龙者喻死。”名义集五曰:“大集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缘藤(命根)入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啮藤将断。傍有四蛇欲螫(四大),下有三龙,吐火张爪拒之(三毒),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滴入口(五欲),是人唼蜜,全亡危惧。”(捡大集经不见此文)性灵集四曰:“四蛇相斗于身府,两鼠争伐于命根。”

  【白黑二业】 (名数)善业曰白。恶业曰黑。

  【白胶香】 (物名)娑罗树之胶乳也。大日经疏七曰:“白胶香是娑罗树汁。”

  【白脚师】 (人名)魏书释老志曰:“统万平惠始到京师,多所训导。时人莫测其迹,世祖甚重之。每加礼敬,始自习禅,至于没世,称五十余年未尝寝卧。或时既行,虽履泥尘,初不污足,色愈鲜白,世号之白白脚师。”

  【白芥子】 (故事)龙猛菩萨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天之铁塔,而传授密教(金刚顶经义诀),清辨论师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印度执金刚神之岩窟,而入其中,待弥勒出世(西域记十)。盖芥子,梵名啰尔迦,非罂子粟,非蔓青子。加良志也。加良志者,其性辛且坚,备降伏之德用,故为打开铁石之相应物也。大日经义释曰:“啰尔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白莲】 (植物)梵名分陀利Puṇḍarīka,此曰白莲华。

  【白莲菜】 (杂名)宋高宗绍兴初,吴郡延祥院沙门茅子元,曾学于北禅梵法王会下。依仿天台,出圆融四土图,晨朝礼忏文,偈歌四句,佛念五声,劝诸男女,同修净业,称为白莲导师。号其徒曰白莲菜(但吃菜不茹肉,故曰菜),亦曰茹茅阇梨菜。护生之一戒最谨之。见释门正统四,佛祖统纪五十四。

  【白莲华社】 (杂名)略曰白莲社。亦曰莲社。晋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集慧永慧持道生等名德,刘遗民宗炳雷次宗等名儒缁素一百二十三人,于无量寿佛像前,建誓而修西方之净业。以寺多植白莲,故名莲社。又为愿求莲邦之社团,故名。释氏要览上曰:“彼院多植白莲,又弥陀国以莲华分九品次第接之,故称莲社。有云:嘉此社人,不为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莲华,故名之。”正字通曰:“团结共事者亦曰社。”僧史略下曰:“晋宋间有庐山慧远法师,化行浔阳。高士逸人,辐辏东林,皆愿结香花。时雷次宗、宗炳、张诠、刘遗民、周续之等,共结白莲华社,立弥陀像,求愿往生安养国,谓之莲社。社之名始于此也。”

  【白莲华座】 (物名)称胎藏界曼荼罗第一院中胎法界莲华之藏。

  【白莲教】 (杂名)伪托佛教之邪教也。其教始于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等。诡言弥勒佛下世,白莲华开,以焚香诵经惑愚民,言可救劫。转辗相煽,遂成大乱,而元以之亡。明代有唐赛儿王森徐鸿儒等,至清代,其萌蘗日炽。又变为清水八卦荣华红阳白阳青莲红莲等名目。不可究诘。乾隆三十九年寿张王伦以清水教倡乱。舒赫德平之。四十年又有刘松刘之协等以持斋治病惑众。事发被捕。而党徒四起。以色分号。其最著者为齐王氏姚之富徐天德王三槐等,蔓延川湖陕数省。至嘉庆七年,始得额勒登保德[木*咢]太杨遇春等肃清之。十六年西巡,又有林清李文成之变,是为天地八卦教。清党潜伏禁城起事。文成在滑县应之。幸即事败。就擒伏法。而根株未绝,酿成义和团。遂有庚子之变。按沈氏涛瑟榭丛谈,载元英宗至治二年,禁白莲佛(即白莲教,见元史),则其来久矣。录此以着邪匪伪托于佛之谬妄。

  【白莲社】 (杂名)见“白莲华社”条。

  【白莲社七祖】 (名数)宋四明石芝晓法师,取异代同修净业之高德,立莲社之七祖。始祖庐山辨觉正觉圆悟法师(慧远),二祖长安光明法师(善导),三祖南岳般舟法师(承远),四祖长安五会法师(法照),五祖新定台岩法师(少康),六祖永明智觉法师(延寿),七祖照庆圆净法师(省常)。见佛祖统纪二十六。

  【白莲社十八贤】 (名数)白莲社中,缁白之翘楚有十八人,称十八贤:一东林慧远法师,二西林慧永法师,三慧持法师,四道生法师,五昙顺法师,六僧叡法师,七昙恒法师,八道昺法师,九昙诜法师,十道敬法师,十一觉明法师,十二佛驮跋陀三藏,十三刘程之,十四张野,十五周续之,十六张诠,十七宗炳,十八雷次宗。见佛祖统纪二十六,莲宗宝鉴四。

  【白莲之交】 (杂语)谓白莲华社也。

  【白林】 (地名)白鹤林也。即娑罗林。广弘明集二十曰:“白林将谢青树已列。”见“白鹤”条。

  【白鹭池】 (地名)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之一处也,在王舍城竹林园中。五百九十三卷至六百卷,说于此处,即十六会中之第十六会也。大般若五百九十三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树中白鹭池侧,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白鹭池经】 (经名)般若经之异名。以大般若经之第十六会,在白鹭池之侧说之故也。

  【白缕三昧】 (术语)五种三昧之一。见“三昧”条。

  【白马】 (杂名)天竺国。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停毁。自后改招提为白马。诸处多取此名焉。见唐高僧传。

  【白马寺】 (寺名)在河南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于鸿胪寺。遂取寺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间,俱重修。洛阳伽蓝记曰:“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日月光明。胡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明帝崩,起祇洹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

  【白衲】 (衣服)白色之僧衣也。是为非法。僧史略上曰:“近有衣白色者,失之太甚。佛记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此得非是乎?(中略)南方禅客多搭白衲。”

  【白拈】 (杂名)白拈贼之略。

  【白拈贼】 (杂名)白者空之义,拈者,以指取物也。手不持一物,指尖盗拈人物,更不留盗之形迹,谓之白拈贼,贼手之最巧者也。如不持刃物而战曰白战,以柔道杀人曰白折。联灯九曰:“雪峰云:临济大似白拈贼。雪窦云:夫善窃者鬼神不知,既被雪峰觑破,临济不是好手。”无准录临济赞曰:“窃不见踪,败不见赃。是真白拈,其谁与当?”

  【白牛】 (譬喻)法华经所说三兽之一。以譬一乘法。见“大白牛车”条。

  【白牛无角】 (杂语)马也。

  【白瞿】 (杂语)瞿,梵语,转为九义,中有兽之一义(见瞿条),白瞿即白兽也。

  【白伞佛顶】 (菩萨)又曰白伞佛顶,大日经疏五作白伞。同十六作伞。字典曰:“伞盖也。”即白伞盖佛顶也。

  【白伞盖佛顶】 (菩萨)Sitātapatroṣṇiṣa,五佛顶尊之第一也,大日经及疏略曰白伞。释迦如来顶上化现作轮王形,顶有重髻之尊体,谓之佛顶尊。白伞盖者,佛之净德覆一切之义也。黄色,持莲华,上有白伞盖,号为异相金刚。大日经疏五曰:“如来五顶,第一白伞。”轨曰:“白伞坚慧风镇定,常覆如盖。”大日经义释七曰:“此则如来众相之顶,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有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一卷。

  【白伞盖神咒】 (真言)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罗。译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为白,遍覆一切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间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同长水疏曰:“萨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曰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从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心。”

  【白蛇印】 (印相)诸龙印也。见印田。

  【白身观音】 (菩萨)Svetabhagavatī,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也。秘藏记末曰:“白身观自在菩萨浅黄色,左手持莲华。”

  【白四】 (术语)白四羯磨也。

  【白四羯磨】 (术语)Jñap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众先告白其事,曰白。次三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三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三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忏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三羯磨量可,方能成遂,故曰白四。亦以一白三羯磨通为四也。”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五曰:“白四受戒、忏重、治举、诃谏等,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

  【白俗】 (杂语)白衣之俗人也。印度之俗人,多着白服,故亦曰白衣。参照“白衣”条。

  【白塔】 (杂名)白色之塔也。北京有白塔寺。

  【白檀】 (植物)香木名。白色之旃檀也。旃檀有赤白黑紫等之别,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为摩罗度,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见“旃檀”条。

  【白夏】 (术语)夏安居中日日警告大众而劝精进也。行事钞上四之二曰:“安居上座于一切僧集时、食时、粥时、浆时,应白言:尔许时已过,余有尔许时在。若行此等行法者,是名僧父母,亦名僧师。”同资持记曰:“于小食上维那打槌告云:白大众,安居已过一日,余有八十九日在。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余日准此加减)。”禅林类集十四曰:“世尊在摩羯陀国,为众说法,是时将欲白夏。”

  【白香象菩萨】 (菩萨)维摩经之同闻众。

  【白象】 (故事)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众妙香,散天妙华。随从菩萨。”普曜经曰:“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宗轮论曰:“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同述记曰:“以象调顺,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故现此仪。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师子王等虽有威力然多杀伤,故圣不现师子形。”又象为普贤菩萨所乘。是表菩萨之大慈力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普贤观经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止观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头上有三人,一持金刚杵,一持金刚轮,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无漏顶。”

  【白心】 (术语)清净之苦心也。

  【白学黑学】 (杂语)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曰:“慧琳者,秦郡人。姓刘氏,少出家,住冶城寺。尝着均善论,其词曰:有白学先生,以为中国圣人经纶百世,其德弘矣。智周万变,天人之理尽矣。道无隐旨,教罔遗筌,聪叡迪哲,何负于殊伦哉!有黑学道士陋之,谓不照幽冥之途,弗及来生之化,虽尚虚心,未能虚事,不逮西域之深也。于是白学访其所以不逮云尔。”

  【白业】 (术语)对于黑业之称,总谓善业。以善为清白之法,又感清白无垢之果故也。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毗奈耶杂事八曰:“大王当知白业白报,黑业黑报,杂业杂报。是故应舍黑杂二业,当修白业。”

  【白衣】 (杂名)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缁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智度论十三曰:“白衣虽有五戒,不如沙门。”

  【白衣大悲咒】 (杂语)白衣观音之陀罗尼也。大日经普遍真言品为白处尊真言而出之。

  【白衣观音】 (菩萨)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为白衣。以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啰嚩悉宁,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亦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同十曰:钵头摩,白花也。摩利你以波头摩为鬘,因以为名也。即是此摩利你,是处义住义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苏婆呼经下曰:“半拏啰嚩徙宁,此云服白衣。”不空羂索经二十二曰:“半拏罗婆徙你白衣观世音菩萨,手执莲华。”秘藏记末曰:“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白一羯磨】 (术语)又曰白二羯磨。戒律之法,将于寺中行法务,随事而集寺中之僧众。先示其事,表陈其次第,是曰白,更使量事之可不,方能成立,曰羯磨。羯磨译言作业,言使有作业之功之言辞也。以如是一白辞与一羯磨辞而成事,故曰白一羯磨。又合白与羯,故又曰白二羯磨。白一白二,其意一也。业疏上曰:“初牒事表陈,劝僧和忍,名之为白。即是成遂有作业之功,名为羯磨。(中略)须一白牒事陈情,一羯磨量其可不方能成遂,故曰白二羯磨。计又应名白一羯磨,以白与羯磨双建其功,故曰白二也。”梵Jñaptīdvitīyā-karmavacanā。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对二婆罗门语四姓之缘起,即出家证果。与长阿含四姓经同本。

  【白月】 (杂语)又曰白分Śuklapakṣ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为黑分,即Kṛṣṇapakṣa又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白云】 (人名)宋舒州白云山守端禅师为杨岐会之法嗣,五祖演之师也。见续传灯录十三。

  【白云菜】 (术语)谓白云宗之徒众。菜者,吃菜之道民也。见白云宗项。

  【白云宗】 (流派)宋白云庵清觉,于禅门立一宗,取所居名为白云宗,其徒众谓为白云菜。释门正统四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寺僧孔清觉,称鲁圣之裔,来居杭之白云庵。涉猎释典,立四果十地以分大小两宗,造论数篇传于流俗,从者尊之曰白云和尚。名其徒曰白云菜,亦曰十地菜。”释氏稽古略四曰:“灵隐圆明童禅师以寺后白云山庵居觉,玄化开阐,乃自立宗,以所居庵名为号曰白云宗。”(依稽古史略所记则堂堂之大宗师也)。

  【白赞】 (术语)白为表白。赞为赞叹。赞佛德之语名为白赞。又白佛叹佛赞也。见象器笺十三。

  【白真】 (仪式)又曰叹真。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表白于真影之义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曰:“维那白真宣疏。”

  【白足】 (杂语)沙门昙始,关中人,以鸠摩罗什为师,多异迹,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时称为白足和尚。见高僧传及鸡跖集。后因谓僧为白足。刘禹锡诗曰:“都人礼白足。”李商隐诗曰:“白足禅僧思败道。”

  【白足阿练】 (杂语)即白足和尚。法苑珠林谓之白足阿练。见“白足”条。

  【白足和尚】 (杂语)见白足项。

  【百八法明门】 (名数)明者,智慧之异名也,除众生昏闇,使通达一切法之法门有百八种。第一正信法明门,乃至第百八不退转地法明门也。见佛本行集经六,三藏法数五十。

  【百八烦恼】 (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为三十六,配之于心意识之三世而有百八,是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毗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七十五法曰:“本惑九十八随眠加十缠云百八也。”

  【百八结业】 (名数)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业。百八者,三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称九十八随眠。加之以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之十缠而为一百八。释氏要览中曰:“百八结者,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中略)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瞋痴慢。上二界各除瞋一,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加十缠,合前都有一百八也。”木槵子经曰:“当待断除百八结业。”

  【百八句】 (杂名)楞伽经之首,大慧菩萨以百八句问一切大乘之法门,佛以百八句答之。楞伽经注解一曰:“此一百八义,文有三段:始则大慧请问,中则如来领释,然所问所领皆无伦次,故不可以定数开合而论之。至后乃结指显示一百八句,句句遣着。然而不多不少数至此者,盖表对百八烦恼成百八法门也。”

  【百八名赞】 (杂名)金刚界仪轨所出之十六大菩萨赞也,亦出于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又有别尊之百八名赞,即金轮之百八名赞,毗俱底之百八名赞、圣观音之百八名赞等。

  【百八牟尼】 (物名)谓念珠也。

  【百八三昧】 (名数)佛大品般若经,摩诃衍品说百八种之三昧:“一首楞严三昧,(中略)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智度论五曰:“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略说则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不染不着三昧,广说则无量三昧。”同四十七曰:“百八三昧佛自说其义,是时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则不然,论者重释其义,令得易解。”

  【百八兽】 (名数)于三十六兽各开三兽为百八,止观列记其名。

  【百八数珠】 (杂名)数珠之种类有九种。其中特以百八之一种,为之根本。瑜伽念诵经曰:“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表无量寿,慎莫蓦过越法罪。”【百八数珠】(物名)木槵子经言贯木槵子一百八颗为数珠,以之念三宝,则退治百八之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是数珠之起因也,然则百八之数,对于百八之结业即百八之烦恼也,又表示百八尊之功德也,又表示百八三昧之功德也,又表示本有修生之五十四位也。见“数珠”条。木槵子经曰:“佛告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但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中略)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

  【百八丸】 (杂名)清异录曰:“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念珠之数百有八,故云:亦曰百八牟尼。

  【百八消灾】 (修法)诵消灾咒一百八遍也。

  【百八钟】 (术语)晨昏大钟,打之一百八下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其百八之数,支那之世典以为合所谓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谈采余曰:“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或以醒一百八烦恼之睡云。【百八钟】(仪式)昏晓两时鸣大钟一百八声,自百丈之清规为始。后世略之,有唯于晓时鸣百八声者,有鸣于昏晓者。但元朝之晓,一般鸣一百八。是称赞百八尊之功德,又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之表示也。敕修清规曰:“大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然百八之数,谓为醒百八烦恼之睡者,通说也。

  【百八尊】 (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中之一百八尊也。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十二供养,谓之三十七尊。加以贤劫之十六菩萨,为五十三尊。又加以外金刚部之二十天,为七十三尊。再加以五顶轮王,十六执金刚,十波罗蜜,地水火风之三十五尊,为百八尊,出于出生义。

  【百宝轮掌】 (术语)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故云。

  【百本论师】 (人名)与百本疏主同。

  【百本疏主】 (人名)又曰百本论师。慈恩大师窥基造百部之疏,时人称为百本疏主。宋僧传四(窥基传)曰:“造疏计可百本。(中略)凡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疏主真。”佛祖统纪二十九曰:“撰述疏钞及于百部,时号百部论师。”

  【百不会】 (术语)见“百不知”条。

  【百部疏主】 (人名)与百本疏主同。

  【百不知】 (术语)又曰百不会。一切不知不会也,所谓非思量底。莫妄想也。大慧普说上曰:“你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会,蓦地向不知不会处得个一念子破,佛也不奈你何。”

  【百城】 (传说)善财童子之故事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明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之教,渐次于南方经由百十余城参五十三善知识而问法是也。性灵集七曰:“故能访朋百城,勇锐之心弥励。”

  【百尺竿头】 (杂语)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百大劫】 (术语)三大阿僧祇劫之后,更为种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之时量也。见“百劫”条。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名数)大乘所说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条。

  【百二十八使】 (名数)大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百二十八使】(名数)与百二十根本烦恼同。

  【百二十八尊】 (名数)见“三十七尊”条。

  【百二十妙】 (名数)本迹二门,各有十妙。经心与佛及众生而为六十,加之以相待绝待。乃为百二十妙。

  【百二十岁寿命】 (传说)据经论所说,释尊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也。智度论四曰:“人寿百岁,佛出时到。”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然佛寿有二说:一人寿百岁之时,则佛寿亦百岁。为以其福分与未来之弟子,减寿之第五分(五分百岁也),八十入灭。二人寿百岁,而佛过于众人,其寿命亦超过之,为百二十岁。只为末世之弟子,减第三分(三分百二十岁),八十入灭。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为众生弃舍身寿命,为增三精气,悲愍众生故,舍身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大毗婆沙论百二十六曰:“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五分寿。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三分寿。若说诸佛舍第三寿者释迦牟尼佛寿量应住百二十岁,舍后四十但受八十。(中略)若说诸佛舍第五寿者,释迦牟尼世尊所感寿量应住百岁。舍后二十,但受八十。”

  【百法】 (名数)唯识宗于说明世间出世间之万象用之。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一心法八,即八识也(俱舍为一参照各项)。二心所有法,其中遍行与别境,俱舍之大地法也。次下两者稍有广略。参照“七十五法”条。

  【百法界】 (术语)地狱乃至佛之十法界,互为相具,即百法界也。一法界,各具十如是,故百法界有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法华玄义二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百法论】 (书名)百法明门论之略称。

  【百法明门】 (名数)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明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门,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别,故曰明门,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萨璎珞经所说十信之百法,一百法明门论所说五位之百法。十信之百法,菩萨于初住之位,修互具之十信,是名百法明门。五位之百法,心心所等之百法也。璎珞经上曰:“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观经妙宗钞下曰:“三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论所出名数。”洞空之观经会疏曰:“入初地心,明了五位百法明门。(中略)若依璎珞,初住所得百法明门,别有名数。”璎珞经所说之初住,为圆位,即别教之初地也。

  【百法明门论】 (书名)具名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本论各家之注述如下: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明昱赘言。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百法五位】 (名数)大乘唯识宗立一切法为百法,分别之为五位。

  【百非】 (术语)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中略)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此中列三十一非)。三论玄奘义曰:“牟尼之道,道为真谛,体绝百非。”同上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演密钞二曰:“离诸过罪者,离四句百非也。”涅槃经金刚身品就如来之金刚身出实数之百非。孤山着有百非钞一卷。

  【百佛名经】 (经名)一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百福相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文殊师利,以福德三量请问如来。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乃至如来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也。

  【百福庄严】 (术语)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更于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一百庄严一相也。智度论四谓若过三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问曰:三十二相之业可种何处?答曰:在人道中阎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种。佛不出世,不得种缘。问曰:几许为一福德?答曰:有人言于转轮圣王四天下,受福乐之业。名为一福业。如是百福成一一相。问曰:菩萨几时能成满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释迦牟尼菩萨九十一大劫行而办三十二相。

  【百福庄严相】 (术语)如来之三十二相,为一一以百福之业因感得者,故曰百福庄严之相。法华经方便品曰:“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心地观经一曰:“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

  【百福庄严相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同人译之百福相经同本。字稍有增减。

  【百光遍照王】 (佛名)大日如来也。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以此自加持故即成毗卢遮那身也。”

  【百光王遍照真言】 (真言)南摩三曼多勃驮喃。

  【百会】 (杂名)谓人之顶上也。一身之精要,归于此处,故名百会。又释迦之异名。时处轨以五佛布于身之五处时,以释迦布于顶上,百会为顶上之异名,故谓释尊曰百会。见秘藏记钞三。

  【百即百生】 (术语)专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礼赞曰:“应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百讲】 (行事)谓百座之仁王讲也。见“百座仁王讲”条。

  【百劫】 (术语)小乘之菩萨,终三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于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三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于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于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赞叹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见“底沙”条)。九十一劫而成佛云,又大乘集四处之超劫为四十劫之超劫。是俱舍论之说也。涅槃经说为雪山童子时,为半偈舍全身,依此功德超十二劫。此初僧祇中之事也。见“雪山童子”条。又,瑞王经说为摩纳仙人时布发掩泥,供养燃灯佛,依此功德超八劫,是二僧祇中之事也,见“燃灯佛”条。又,金光明经说为萨埵王子时,舍身投饿虎,依其功德超十一劫。此第三僧祇中之事也。见萨埵童子条。而大乘于三祇之外,不立百劫,以此九劫摄于第三劫中也。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以求正法因缘故,十二劫超生死苦。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昔为萨埵王子时,舍所爱身投饿虎。自利利他因缘故,十一劫超生死因。七日翘足赞如来,以精进故超九劫。”

  【百界】 (名数)天台所说。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故以十界乘十界而为百界也。

  【百界千如】 (术语)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为十如,盖一界为十如则十界为百如,百界为千如也,乘之以三世间,则为三千,台家所谓三千之诸法是也。观此三千之法为一念具足,即一念三千之观法也。故举所观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三千之性相。惟具略异耳。法华玄义二曰:“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祇百界千如,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又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参照“一念三千”条。

  【百卷钞】 (书名)日本真言宗觉禅着。百十一卷。亦云觉禅钞。广记诸佛菩萨明王天部之图像及经轨之说。

  【百录】 (书名)国清百录之略称。

  【百论】 (书名)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增减。现品之偈数无定矣。百论僧肇序曰:“论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后十品,其人以为无益此土,故阙不传。”百论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减,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

  【百门学处】 (术语)以百光遍照真言王暗字所生之百字,遍布于一身也。大日经六曰:“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佛所说心。”

  【百目】 (物名)土制之灯笼也,多穿小孔,故曰百目。毗奈耶杂事十三曰:“苾刍夏月然灯损虫。佛言:应作灯笼,(中略)应作百目瓶。苾刍不知云何应作。佛言:令瓦师作如灯笼形,傍边多穿小孔。”

  【百衲衣】 (杂语)僧衣也。衲谓补缀。百衲衣。极言其补缀之多也。智度论曰:“比丘曰:佛当着何等衣?佛言:应着衲衣。”

  【百譬经】 (经名)百喻经之异名。

  【百千万劫】 (术语)劫者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经其劫百千万,则曰百千万劫。白乐天句曰:“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百千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有三咒。谓可书而供于塔中。

  【百日】 (杂语)北史胡国珍传曰:“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人斋。百日,设万人斋。”王元威传曰:“献文百日,元威自竭家财,设四百人斋。”万斯同群经杂说曰:“汉明帝营寿陵之诏,有云过百日惟四时设奠。百日之说,始见于史。意者尔时佛法初入,明帝即用其教耶。开元礼卒哭篇注,有古之祔在卒哭,今之百日也,二语。此可为唐用百日之据。”

  【百日经】 (行事)限百日之期而书写经文也。

  【百僧】 (仪式)法华讲等大法会,七僧要讲师读师等七役,外加伴僧为一百四,是为百僧。

  【百僧供】 (仪式)请百僧而供斋也。

  【百十二使】 (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分类也。

  【百四十不共法】 (名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具曰四一切行净,一身净,永断习气,得清净之气,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灭自由,名为身净。二缘净,神通自在,名为缘净。三心净,修集善法,心离烦恼,名为心净。四智净,知一切法。无有挂碍,得自在智,知一切法行,名为智净。三念处者,一众生于如来之说法,至心听受,心得欢喜,受诸安乐,如法住而不违佛教,佛不以为喜,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二众生不信受如来之说法,虽有违反所说,佛不以为瞋,无有愁恼,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三众生中有听如来之说法者,有不听者。不喜听者,亦不愁不听者,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见菩萨戒经九(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不护以下见各项)。

  【柏庭】 (人名)宋上天竺寺善月,字光远,号柏庭。月堂慧询之法嗣也。淳佑元年寂,寿九十三。所著楞严玄览,金刚会解,圆觉略疏,楞伽通义,因革论,简境十策,三部格言,金錍义解,宗教玄述,仁王疏记,附钞笺要,皆行于世。自余之杂制,名曰绪余集。见佛祖统纪十九。

  【百万遍】 (行事)唱弥陀之名号百万遍也,满百万遍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禅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遍之文,会之于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遍。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遍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禅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遍也,由此义故经中多道七日念佛也。”同下曰:“问曰:经虽说七日念佛即得往生,未知念几许佛名得往生也。答曰:如绰禅师检得经文,但能念佛一心不乱得百万遍已去者,定得往生。又绰禅师依小阿弥陀经七日念佛检得百万遍也。是故大集经、药师经、小阿弥陀经、皆劝七日念佛者,此意明矣。”

  【百味】 (饮食)百种之好味也,百者就大数而言。无量寿经上曰:“如是诸佛,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梵网经下曰:“日日三时供养三两金百味饮食。”

  【百一病恼】 (名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为灾,百一病恼。”

  【百一供身】 (名数)又曰百一物,百一众具。三衣六物之外,一切资道之什具也。百者概称多数之名,非限于百。为比丘者于三衣六物之外,种种之什器,唯得蓄一个。是曰百一供身。其一个之外,名为长物。长物者,不行名为说净之一种法,则不得蓄之。然比丘之根性有三品,上品但蓄三衣,中品更蓄百一,下品更蓄长物。行事钞下曰:“百一供身,令受持之。长物及余,令说净蓄。萨婆多云:百一物各得蓄一,百一之外皆是长物。”同资持记曰:“百一供身谓时须要用者,长物局衣,更收钱榖等物故云及余也。”释氏要览中曰:“百一物大概之辞也。萨婆多论云:百物各可蓄一也。”

  【百一羯磨】 (书名)百一之义,如百一供身之百一,其法数多,故曰百。其数多之法各有一种之羯磨,故曰百一羯磨,羯磨者。僧中作事,求众同意赞成,而成就其事之作法也。有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之二部。

  【百一物】 (名数)与百一供身同。

  【百一众具】 (名数)与百一供身同。

  【百喻伽陀经】 (经名)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之略名。

  【百喻经】 (经名)二卷,萧齐求那毗地译。设一百喻,喻道法邪正等之事。末结曰:“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

  【百缘经】 (经名)撰集百缘经之略名。

  【百杂碎】 (杂语)细碎其物也。传灯录七大梅章曰:“庞居士因问大梅常和尚,久闻大梅,未审梅子熟未也?师云:何处着觜?居士云:百杂碎。师展手云:还我核子来。居士无语。”

  【百丈】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元三。

  【百丈忌】 (行事)正月十七日也。百丈怀海禅师始创禅林之清规,时在住持之职。故特修百丈忌。

  【百丈清规】 (书名)画唐百丈山怀海禅师之禅门规式者,称为古清规,今不传。后元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改修之。称为敕修百丈清规,有八卷。世所传者是也。

  【百丈三日耳聋】 (公案)百丈再参马祖之顷,祖见丈来。拈禅床角头拂子竖起。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侍立片时,祖曰:你已后将什么为人?丈挂拂子于旧处。祖即振威一喝,丈大悟。后来谓黄檗云:我当时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不觉悚然吐舌。见传灯录六,百丈传,会元三大智章。

  【百丈野狐】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师使维那白槌告众曰: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亦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欲转转不错,作个什么?师曰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师与一掌。师打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见会元三,大智章,从容录八则,无门关二则。

  【百众学】 (名数)突吉罗Duṣkṛta罪之戒法也。突吉罗译言恶作,就所防之过而立名。梵曰式叉迦罗尼,此译应当学。就能治之行而立目,此戒轻微,难持易犯,为常须念学者。故特以学名之。其戒相无量,故曰众。其中今惟举百戒,故曰百众学。行事钞中一曰:“四分律戒本云:式叉迦罗尼,义翻为应当学,胡僧云守戒也。此罪微细,持之极难,故随学随守以立名。”同资持记曰:“善见云:式叉云学,迦罗尼云应当,今回其语顺此方言。(中略)疏云:若就所防,应名众突吉罗,今就能治行以立目也。”同中三之四曰:“罪无限量故云众,易犯难持故令学。”梵Śiksākaraṇīya。

  【百字论】 (书名)一卷,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一论有百字,故名百字论,破我见等。译师之归敬颂曰:“我今归依聪叡师,厥名提婆有大智。能以百字演实法,除诸邪见向实相。”

  【百座不动法】 (修法)设百座而念诵不动之修法也。

  【百座仁王讲】 (行事)一日设百座而讲仁王经也。百座之法。经中所说也。

  【百座文殊法】 (修法)设百座而念诵文殊之修法也。

  【百座药师讲】 (修法)设百座而讲药师经也。

  【拜】 (杂语)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玆将拜法详述如下:一、两手合掌,当胸,站于蒲团之前。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此为一把左掌不动),两膝跪于蒲团。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此为一把)。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此为半把故拜之俗名谓之两把半),两掌相离约六寸。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六、以两手掌向里面翻转,以手心向上(在当时即以两手接佛足故曰头面礼足)。七、以两手曲指成拳,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八、头离蒲团。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拜毕时,两手尚合掌当胸。即以所合之两掌向下(是时鞠躬),过膝约一寸。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一拳。从下向上,与眉齐(是时已直其躬),再以两手所叠之拳放直,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置左手之上。两大指相接。此即弥陀手印也。此为拜佛礼毕。余详五体投地及问讯条。

  【拜忏】 (杂语)释氏礼佛为人忏悔。俗谓之拜忏。因沿称其所诵经典亦曰忏。其事始盛于南朝梁武帝时。今所传梁王忏是也。文言谓之礼忏。梁书庾说传。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六时。礼忏不辍。

  【败根】 (术语)又云败种。谓声闻、缘觉二乘,永不成佛,于法华以前入于灰身灭智之涅槃,自认永不成佛者,毫不生求菩提之心也。因而譬以废坏之草木根及种子。三论玄义曰:“大品呵二乘为痴狗,净名贬声闻为败根。”维摩经不思议品曰:“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涅槃经如来性品曰:“如焦种虽遇甘露,百千万劫终不生芽。”止观八曰:“焦种不生,根败难用。”玄义九曰:“堕三无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败种,再不还生,智医摄手,方药无用。

  【败坏菩萨】 (术语)菩萨之败坏佛种者。智度论二十九曰:“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

  【稗沙门】 (杂名)谓僧之无行者。宝积经曰:沙门在于众中,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见时,谓尽是沙门。而彼人实非,是名稗沙门。譬如麦田中生稗麦也。见容斋随笔。

  【稗稊】 (譬喻)稗似禾之谷而非者,稊者似稗而杂生于地之秽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诸比丘:应审定问彼人,彼人于佛法中无所住无所增长。譬如农夫田苗稊稗参生,苗叶相类不别而为妨害,乃至秀实方知非谷之异。既知非谷即芸除根本,何以故?恐害善苗故,比丘亦复如是。”

  【拜愿】 (杂语)宣府志曰:“市人于五月十三日为父母妻子或已身疾病,具香纸牲醴于城隍庙拜祷。自其家门,且行且拜,至庙乃止,谓之拜愿。今各处皆沿其风。”

  【败种】 (术语)见“败根”条。

  【败种二乘】 (术语)见“败根”条。

  【班禅额尔德尼】 (杂名)即班禅喇嘛也。西藏新志中曰:“班禅额尔德尼,世在后藏之札什伦布传灯承继者也,统治后藏全体。虽隶属达赖喇嘛,然其人民对于后藏国王兼法王,有至尊敬之意。按班禅额尔德尼者,藏语智识或文字宝珠之意。”余见“达赖喇嘛”条。

  【班禅喇嘛】 (职位)Panchen-blāma,位在达赖喇嘛之次。见班禅额尔德尼项。

  【般呾罗】 (杂名)悉怛多般怛罗Sitātapattra之略名,白伞盖咒之梵名也。首楞严经七曰:“一向持佛般怛罗咒。”同长水疏七曰:“悉呾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

  【般迦舍末底】 (术语)Prakāśamati,沙门名,译曰照慧。见求法高僧传二。

  【般剌蜜帝】 (人名)梵僧名。译曰极量,中印度人,唐神龙元年,在广州之制旨道场译首楞严经十卷。见宋高僧传二。梵Paramiti(Pramiti)。

  【般那摩】 (植物)与钵纳摩同,译曰莲华。陀罗尼集经四曰:“般那摩印,唐云莲华印。”梵Padma。

  【般泥洹】 (术语)Pariṁrvāṇa,与般涅槃同,入灭也。

  【般泥洹后灌腊经】 (经名)般涅槃后灌腊经之本名。

  【般泥洹经】 (经名)二卷,失译。与佛般泥洹经同本异译。

  【般涅槃】 (术语)译为入灭。常略曰涅槃。见“涅槃”条。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梵云般涅槃。槃,此云圆。涅槃,此云寂。”

  【般涅槃后灌腊经】 (经名)般泥洹灌腊经之异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灭后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陈供之法。

  【般涅槃那】 (术语)译为入灭息。常略曰涅槃。见“涅槃”条。

  【般若】 (人名)Prajñā,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ñā,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般若跋摩】 (人名)Prajñāvarman,高僧名。译曰慧甲。见求法高僧传上。

  【般若波罗蜜】 (术语)Prajñāpāramitā,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多】 (术语)见“般若波罗蜜”条。

  【般若波罗蜜多藏】 (术语)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之第四。见“五藏”条。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印相)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于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遍,结此印,诵此陀罗尼,而行法之行者,即变成般若波罗蜜菩萨,为一切诸佛之母。见仁王般若念诵法。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之异名。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图像)于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众宝璎珞,遍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系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箧,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于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遍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遍于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为众生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之法,皆使悟解也。见仁王般若念诵法。陀罗尼集经三画大般若像法曰:“其菩萨身,除天冠外身长一肘,通身白色,面有三眼,似天女相,形貌端正如菩萨形。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头戴天冠,作簸箕光,其耳中着真珠宝珰,于其项下着七宝璎珞,两臂作屈,左臂屈肘侧在胸上,其左手仰五指申展,掌中画作七宝经函,其中具有十二部经,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藏。右手垂着右膝之上,五指舒展,即是菩萨施无畏手。(中略)菩萨右厢安梵摩天,通身白色,耳着宝珰,其项上着七宝璎珞,立叠毹上。(中略)菩萨左厢安帝释天,通身白色,耳着宝珰,其项上着七宝璎珞,立叠毹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名)见“般若心经”条。

  【般若波罗蜜多咒】 (真言)般若心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陀罗尼集经第三亦说此咒。见“心经”条。

  【般若部】 (术语)大别一切经,总称诸种之般若经曰般若部。

  【般若船】 (譬喻)般若之智慧,渡生死海之船筏也。千手经曰:“愿我速乘般若船。”

  【般若道行经】 (经名)道行般若经之异名。

  【般若灯论】 (书名)又曰般若灯论释,十五卷,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分别明菩萨释龙树之中论五百偈者,较释青目之五百偈者(即中论也)详悉。

  【般若多罗】 (人名)Prajñātāra,禅家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也。东天竺人。已得道,至南天竺香至国,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罗(后改为菩提达磨)而付法。五灯会元(达磨章)曰:“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此四句偈为达磨东来化益之谶也。

  【般若锋】 (譬喻)般若之空慧,能断尽烦恼,故譬之于锋刃。证道歌曰:“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般若佛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同百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若师在母存不名为失利。”大品般若萨陀波仑品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般若会】 (行事)读诵大般若经之法会也。

  【般若羯罗】 (人名)Prajñākara,小乘三藏法师名。译曰慧性。见慈恩寺传二。

  【般若尽净虚融】 (术语)谓般若经所说诸法皆空之理也。见“尽净虚融”条。

  【般若经】 (经名)说般若波罗蜜深理之经典总名也。旧译曰般若波罗蜜经。新译曰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数十部。其中除仁王般若经一部外,其他皆玄奘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之支流重译也。参照“大般若经”条。

  【般若经十喻】 (名数)大乘显诸法之空性有十喻。智度论六曰:“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般若拘罗】 (菩萨)Prajñākūṭa,菩萨名。译曰智积。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般若拘罗,正梵云钵罗吉娘拘,唐云智积,菩萨名也。”

  【般若鞠多】 (人名)Prajñāgup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鞠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三代帝王师。造七百颂诽谤大乘。”

  【般若理趣分】 (经名)大般若十六会中第十会,谓之般若理趣分(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为说实相般若之深旨者。故名为理趣分。别行之为教宗之课诵,有慈恩之释三卷。名为理趣分述赞。此经与蜜藏中之般若理趣经其说相酷似。故密家言理趣分说理趣经中浅略之行相也。

  【般若理趣经】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之异名,般若理趣释为解释此经者。

  【般若理趣释】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之略名。是不空所译。又有金刚智译之理趣般若经。其异译也。

  【般若流支】 (人名)Prajñāruci,三藏法师名。译曰智希,慧爱。续高僧传一曰:“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二十唯识上曰:“魏时有居士名般若流支,此云慧爱。”

  【般若论】 (书名)金刚般若论之略名。

  【般若菩萨】 (菩萨)Prajñā-bodhisattva,胎藏界持明院(又云五大院)五尊中之中尊也。为天女之形,有六臂,其左一手持梵箧,于此纳般若之真文,开其法味与其余之四大明王(五尊中之四尊),故以般若为名。密号为智慧金刚。是与大日四波罗蜜中之金刚波罗蜜同体,大日之正法轮身也。仁王经仪轨曰:“金刚般若波罗蜜者,即般若菩萨也。”秘藏记末曰:“五大院中坐般若菩萨,天女貌,白肉色,并有六手。左一手持梵箧,五手信契印。”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并陀罗尼集经三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具说印咒坛法。

  【般若时】 (术语)天台所立五时之一。见“五时”条。

  【般若十六善神】 (名数)见“十六善神”条。

  【般若塔】 (堂塔)见“八大灵塔”条。

  【般若汤】 (杂名)禅林酒之隐辞也。东坡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般若淘汰】 (术语)依天台所立之教判,谓般若经说诸法皆空之理者,欲以遗荡淘汰声闻之法执故也,又会一切法悉为摩诃衍(大乘)者,欲以融通二乘之执情故也。因而释般若之部意,以融通淘汰之四字。四教仪集注上曰:“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般若提婆】 (人名)Prajñādeva,高僧名。译曰慧天。见求法高僧传上。

  【般若头】 (职位)禅林司般若经者。

  【般若无知】 (术语)肇论有般若无知论。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

  【般若心经】 (经名)有数本:一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为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宋施护译之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此中举世流通者,罗什译之本也。说般若之心要,故题为心经。略疏曰:“般若等是所显之法,心之一字是能显之喻,即大般若内统摄要妙之义,况人之心藏。”余详“心经”条,诸家之注述如下:心经注一卷,中天竺提婆注。心经赞一卷,唐圆测撰。心经疏一卷,唐明旷述。心经疏一卷,唐慧净作。心经疏一卷。唐靖迈撰。心经幽赞二卷,唐窥基撰。心经略疏一卷,唐法藏述。心经略疏显正记三卷,唐法藏宋仲希述。心经略疏连珠记二卷,唐法藏述,宋师会述记。心经略疏小钞二卷,唐法藏述,明钱谦益集。心经三注一卷,唐慧忠宋道楷怀深述。心经注解一卷,大颠祖师注解。心经注解一卷,无垢子注。心经注解二卷,心经注解一卷,孚佑帝君注解。心经疏一卷,宋智圆述。心经疏诒谋钞一卷,宋智圆撰。心经颂一卷,宋光睦撰。心经注一卷,宋道隆述。心经幽赞添改科一卷,宋守千添改。心经幽赞崆峒记三卷,宋守千集。心经注解一卷,明真可撰。心经直谈一卷,明真可撰。心经要论一卷,明真可撰。心经说一卷,明真可说。心经释义一卷,明观光释。心经释疑一卷,明观光释。心经直说一卷,明德清述。心经概论一卷,明观光释。心经说一卷,明洪恩述。心经注解一卷,明宗泐如玘同注。心经斫轮解一卷,明通容述。心经正眼一卷,明大文述。心经开度一卷,明弘丽着。心经发隐一卷,明正相解。心经际决一卷,明大慧释。心经添足一卷,明弘赞述。心经贯义一卷,明弘赞述。心经释要一卷,明智旭述。心经小谈一卷,明观衡述。心经一贯疏一卷,明益证疏。心经指掌一卷,明元贤述。心经事观解一卷,续法述。心经理性解一卷,续法述。心经如是经义一卷,行敏述。心经注讲一卷,行敏述。心经句解一卷,净挺着。心经请益说一卷,道霈说。心经论一卷,函昰撰。心经口义别一卷,大瑸着。心经注解一卷,敬止撰。心经解义节要一卷,明宋濂文句。心经提纲一卷,明李贽撰。心经释略一卷,明林兆恩撰。心经注解一卷,明诸万里注。心经句解易知一卷,王泽注注解。心经解义一卷,徐槐廷解义。心经易解一卷,谢承谟注释。心经大意一卷,王起隆述。心经解一卷,徐昌治解。心经注疏一卷,仲之屏纂注。心经汇纂一卷,孙念劬纂。心经心得一卷,叶锡凤着。心经笺注,心经详注,丁福保注。

  【般若之夕】 (杂语)依天台所立五时之释,则自第一时之华严经至第四时之般若经为化仪之方便说,第五时之法华经涅槃经为出世本怀之真实说,盖般若经为方便说之终,故曰般若之夕。

  【般若转教】 (术语)般若经,佛之自证少。多使须菩提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对诸菩萨说诸法皆空之理。是曰转教。是佛于彼等声闻欲附属大乘法财之密意,故曰转教付财。四教仪曰:“次说般若转教付财。”

  【般若斫羯啰轨】 (经名)摩诃吠室啰末那也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之别名。以此毗沙天王之仪轨,为般若斫羯啰之译故也。梵Prajñācakra(智慧轮)。

  【般若字】 (术语)悉昙文字有般若字,三昧字,般若三昧共通之三种。

  【般僧伽胝】 (衣服)Parisaṁghāti,佛之僧伽梨也。见“僧伽梨”条。

  【般荼迦】 (术语)Pāṇḍaka,又曰般吒、半托、半择迦、半释迦。译曰黄门,不男。男根之不具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吒,此讹略也,应言般荼迦,此云黄门。其类有五,般荼迦总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半释伽,此云黄门。”此有五类,见“五种不男”条。

  【般荼卢伽法】 (术语)般荼与卢伽,二比丘名。此二比丘好与他为斗诤,佛因制呵责羯磨之法。十诵律三十一题之为般荼卢伽法。一曰苦切羯磨法。四分律四十四题之为呵责犍度。巴Paṇḍuka,Lohitaka。

  【般陀】 (人名)比丘名。见“半托迦”条。

  【般陀罗】 (人名)过去世波罗奈国长者之妇,尝以大便器施辟支佛,因感无量世臭饿鬼之报。见百缘经五。梵Pandara。

  【般吒】 (人名)又作半择。见“般荼迦”条。

  【般遮】 (杂语)Pañca,又作半者。译曰五。瑜伽伦记一上曰:“梵言般遮,此云五。”梵语杂名曰:“五,半者。”又(行事)见“般遮于瑟”条。又(天名)见“般遮于旬”条。

  【般遮罗】 (人名)Pañcāla,又作般沙罗,国王名,译曰五执。此王仁慈,废死刑,但缚罪人之五体,舍之于山林,因而国人称为般遮罗。王妃卵生五百子,各于他国生长而还,欲寇父王,王妃出而镇之。慧琳音义十八曰:“般遮,唐云五。数名也。罗,名为执。此乃国名,王之美称也。言彼国王性多慈爱。纵有犯死刑者不忍杀之。但缚五体送于旷野山林。时人嘉之。因为国号也。”俱舍光记八曰:“婆沙一百二十四云:毗舍佉,鹿子母。般遮罗,是地名,唐言执五。此王从地为名。妃生五百卵,羞愧恐为灾变,以小函盛弃殑伽河,随流而去下。有邻国王,因观水见卵,遣人取将归。经数日开,各出一子,养大饶勇,所往皆伏,无敢敌者。彼邻国王与彼父王久来怨雠,欲遣征罚,先作书告:今欲决战,寻后兵至围绕其城,即欲摧破。般遮罗王极生忙怖,王妃闻委,慰谕王言:王不须愁,此五百子皆是吾儿。具陈上事,夫子见母,恶心必安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说上因缘,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皆应张口,妃按两乳有五百道乳汁各注一口,应时信伏。因即和好各起慈心,两国交通永无征伐。”

  【般遮罗犍荼】 (异类)Pañcālacaṇḍa,又曰般遮罗旃陀。夜叉名。译曰五可畏,五处。大孔雀王咒经上曰:“般遮罗旃陀,梁言五可畏。”大孔雀经曰:“般遮罗犍荼,翻曰五处。”

  【般遮婆栗史迦】 (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般遮婆瑟】 (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般遮尸】 (人名)见般遮尸弃项。

  【般遮尸弃】 (人名)Pañcaśikhin,仙人名。译曰五顶,五髻。唯识述记一末曰:“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弃,此言五顶,顶发五旋,顶有五角。”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般遮尸,此云五髻。”

  【般遮旬】 (杂名)Pañcābhijñāna,译曰五神通。又曰五旬。般遮为五也。玄应音义三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按阿阇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等经云五神通,同义也。”又曰:“般遮旬,般遮,此云五,犹五神通也。经中或作五旬,存二音。”

  【般遮于瑟】 (行事)Pañcavārṣika,又作般阇于瑟、般遮婆瑟、般遮跋瑟迦。般遮越师。具曰般遮跋利沙,又曰般遮婆栗迦史。直译则为五年会。每五年一设之大斋会也。义译曰无遮会。以容受一切之人而不遮遣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阇于瑟,或作般遮于瑟,皆讹略也。应言般遮跋利沙,又言般遮婆栗史迦。般遮,此云五。婆栗史迦,此云年,谓五年大会也。佛去世一百年后,阿输迦王设此会也。”十诵律五曰:“般遮婆瑟会。”注“云五岁会也。”法显传曰:“般遮越师,汉言五年大会也,国王作大会也。”文句私记二曰:“育王经云五年功德会,开元录云五年一切大集会,探玄记云无遮大会。”

  【般遮于旬】 (天名)乐神名。大部补注五曰:“诸经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记二曰:“瑞应云:般遮弹琴而歌。又云:帝释般遮伎。”高僧传十三曰:“般遮弦歌于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于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

  【般遮越师】 (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般舟】 (术语)见“般舟三昧”条。

  【般舟经】 (经名)般舟三昧经之略名。

  【般舟三昧】 (术语)Pratyutpannasamādhi,般舟,译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则诸佛现前故也。大集贤护经谓为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又译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间断修行故也。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此时行为行旋之义,对座三昧法而言),四种三昧之一。止观二曰:“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佛立有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故名佛立三昧。(中略)唯专行旋九十日为一期,(中略)九十日身常行无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弥陀佛名无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弥陀佛无休息,(中略)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般舟赞曰:“梵语名般舟,此翻为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无间,总名三业无间,故云般舟也。”

  【般舟三昧经】 (经名)三卷或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之旧译也。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

  【般舟赞】 (书名)一卷,唐善导作。赞叹般舟三昧乐之偈颂也。

  【斑足王】 (人名)贤愚经十一谓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为说四非常偈,普明王闻之而证虚空等定,斑足王得空三昧。此斑足王即佛在世之鸯崛摩国罗Aṅgulimāya前身也。仁王经护国品曰:“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斑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己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斑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十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说偈言(即四非常偈)。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虚空等定,还至天罗国斑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时斑足王问诸王言:皆诵何法?时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闻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闻法己,皆证三空门定。”七卷楞伽经六曰:“昔有一王,乘马游猎,马惊奔逸,入于山险,既无归路,又绝人居。有牝师子与同游处,遂行丑行,生诸子息,其最长者名曰斑足,后得作王。领七亿家,食肉余习,非肉不食,初食禽兽,后乃至人。所生男女,悉是罗刹。”贤愚经十一曰:“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入山林中游行猎戏,王到泽上驰禽兽,单只一乘独至深林,王时疲极,下马小休。尔时林中有牸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盛,思欲从王,近到其边,举尾背住。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兽,力能杀我,若不从意,傥见危害。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己,师子还去。诸兵群从已复来到,王与人众即还宫城。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斑駮。师子忆识,知是王有,便衔担来着于王前。王亦思惟,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取养之。以足斑駮,字为迦摩沙波陀(Kahmāṣa-pāda),晋言斑足。”(此下说王食人肉,最后记为须陀素弥王得道(法华文句一)亦叙王事,与二经稍异)。参照“须陀须摩”条。

  【板】 (物名)响板也。为报时间之板。

  【板笈】 (物名)修验者之用具。与普通之笈异,长方形,薄板之上部,为圆形,板之周围作大缘,下端为长脚附笈裹及肩箱。笈中入不动尊,香炉等,外结水瓶钵袋等。

  【半不男】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

  【伴禅】 (杂语)禅林之语。住持五更行香之次,入僧堂伴大众坐禅,谓之伴禅。见象器笺九。

  【半超】 (术语)谓乐慧不还果之圣者,于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一天,或超越二天乃至十三天者。

  【办道】 (术语)修行也。敕修清规侍者进退曰:“随众办道。”

  【半果】 (故事)阿育王死时。以半分庵摩勒果施于众僧。为最后之供养。见“阿育”条。

  【半行半坐三昧】 (术语)天台所立四种三昧之一。或行道而诵经文,或安坐而思惟实相之三昧法也。法华经即依此三昧法而修行。三昧者,译言定。使心定于其境止息妄念也。见“三昧”条。

  【半偈】 (本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刹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刹不听。乃约舍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涅槃经十四曰:“为求八字故,弃所爱身。”

  【半跏趺】 (术语)半跏趺坐也。

  【半跏趺坐】 (术语)两足加于两[月*坒],谓之结跏趺坐,又曰全跏坐。一足加于一[月*坒],谓之半跏趺坐,半跏趺。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坐。半跏坐亦有吉祥降魔之二种。以右之单足加于左之[月*坒]上,为吉祥之半跏;以左之单足加于右之[月*坒]上,为降魔之半跏。全跏坐为如来坐,半跏坐为菩萨坐。禅苑之半跏,降魔之方也。释氏要览曰:“念诵经云:全加趺是如来坐,半加趺是菩萨坐。”见“结跏趺坐”条。

  【半跏坐】 (术语)半跏趺坐也。

  【半斤八两】 (杂语)言轻重相等也。五灯会元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又曰:“一个重半斤,一个重八两。”

  【半酪】 (譬喻)小乘九部之修多罗,于半满二者中为半字教,于五味中为酪味,故曰半酪。法华玄义十曰:“若修多罗半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于后。”

  【半满教】 (术语)涅槃经以梵书之悉昙章阿阿(引)等半体字譬小乘经,毗伽罗论之成字譬大乘之经典。昙无谶三藏依之判一代教立半满之二教。谓小乘为半字教,大乘为满字教也。大乘义章一曰:“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华严玄谈四曰:“昙无谶三藏立半满教,隋远法师亦同此立。”止观三曰:“明半满,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部法也。(中略)半满之语直是扶成大小。”同辅行曰:“半唯在小,永隔于大。方等则具存半满,般若法华涅槃华严唯满不半,鹿苑唯半不满。”

  【半拏啰嚩悉宁】 (菩萨)Pāṇḍaravāsinī,又作伴陀罗缚子尼。白处观音又白衣观音之梵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罗缚悉宁,译云白处。以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海轨曰:“伴陀罗缚子尼,是白衣观音也。”秘藏记钞八曰:“约住处名白处,约衣服名白衣。疏第五云:袭纯素衣,是白衣义也。”秘藏记末曰:“莲华部马头观音为主,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半娜】 (植物)果名。见“半娜婆”条。

  【半娜婆】 (植物)果名。可洪音义一曰:“半娜,奴可反,亦名半娜婆,亦云般捺婆,亦云波那婆。西域记云:其果大如冬瓜,熟则黄赤,剖之中有数十小果,大于鸡卵。又更剖之,其汁黄赤,其味甘美。”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娜婆,旧云波那婆。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婆为娑之误。梵Panasa。

  【半钱】 (譬喻)贫人数邻人之宝,于己无半钱之分,以比闻如来之圣教,不行之则于己无少益也。华严经十三曰:“如人数多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伴僧】 (杂名)伴导师之从僧也。

  【办事明王】 (菩萨)谓办事之明王也。于金刚部为金刚军荼利,或金刚童子,于莲华部为莲华军荼利,于佛部为不动明王。通用不动明王。请佛于本土时牵车或行供养也。

  【办事真言】 (术语)成办事业之神咒也。大日经疏八曰:“凡欲灌顶时,用办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华台上。”又于诸尊奉供物时所诵之真言也。随部而不定。日本拇尾护摩钞曰:“办事真言者:于佛部中以难胜忿怒王为办事也;于莲华部以呵耶诃利婆真言为办事也;于金刚部中以军荼利真言为办事也。难胜忿怒真言曰:唵户鲁户鲁旃荼利,摩登祇,莎波诃。马头明王(即呵耶诃利婆王)真言曰:唵阿密哩,妒妒皤婆,娑婆贺。军荼利明王真言曰:唵阿密哩底,吽吽。”此约于三部耳,若约于五部,则如日本高雄口决曰:“佛部忿怒尊(不动),莲华部忿怒尊(马头),金刚部忿怒尊(军荼利),宝部忿怒尊(降三世),羯磨部忿怒尊(无能胜)。”

  【伴谈】 (杂语)Vaudana,和南之异称。见“和南”条。

  【伴题】 (杂语)和南之异称。见“和南”条。

  【半天婆罗门】 (杂名)饿鬼之种类也。焰罗王供养法次第曰:“五百饿鬼,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性为相违之法,故此双身相背,无明法性为同体之惑,故不相离也。法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半托迦】 (人名)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于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陀,汉曰路边生。般陀之母,为大富长者女,与其家奴通,逃于他国,久而有孕,垂产思归。于中路产子。如是复生弟。长名莫诃般陀(Mahā-),弟名周罗般陀(Cūḍa-)。”有部毗奈耶三十一,大毗婆沙一百八十亦记出生及出家之因缘(大同小异),分别功德论五以般咃为道生,祝利般咃为极闇道生。文曰:“祝利者极也,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彗,扫者除。帚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道彗扫三毒垢,所谓扫帚义者,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增一阿含经十一曰:“是时周利槃特诵得扫复忘彗,若诵得彗复忘扫。”

  【伴陀罗缚子尼】 (菩萨)白衣观音之梵名。见半拏啰嚩悉宁条。

  【伴陀罗缚字尼】 (菩萨)见伴陀罗缚子尼项。

  【半晚】 (杂语)谓禅家斋了与晡时之中半时也。备用清规知浴曰:“半晚浴头覆首座方丈维那鸣鼓三下。”

  【半夏】 (杂语)结夏与解夏之中间也。临济录曰:“师因半夏上黄蘗。”

  【瓣香】 (物名)香之形似瓜瓣,故名。其制上圆下方,表里条条,竖而成畦。祖庭事苑曰:“古今尊宿,拈香多云一瓣。瓣皮莫切,瓜瓣也。以香似之故称焉。”

  【伴夜】 (杂语)荼毗之前夜,为大夜,终夜不寐,以伴灵故,亦曰伴夜。大鉴清规曰:“入灭第三日荼毗,先第二日晚夜,此时名大夜。大夜之义,谓只此一夜之留,明日出而不归也。故慇懃供养,小师围绕终夜不寐,名曰伴夜。唯诵金刚经鸣磬。”

  【半月形相】 (杂语)五种结界之一。结界之地形,由水,石,路等作半月之形。

  【半择迦】 (术语)此云变。今生变作不男者。

  【半斋】 (术语)半日之斋也。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为限。故过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至夜分为食事而破斋,曰半斋。自正午至暮持半日之斋。至夜分而破斋也。故就昼食曰半斋。就夜分曰破斋。半斋破斋同意也。经律异相四十四曰:“破斋犹得生天第九。昔有迦罗越,兴设大檀请佛及僧。时一人卖酪,主人留食,劝令持斋听经,至暝乃归。妇语之言:我朝来不食,相待至今,败坏夫斋,半斋之福犹生天上。七世生人间常,得自然。一日持斋,六十万岁自然之粮。”旧杂譬喻经上曰:“昔有四姓请佛饭。时有一人卖牛湩,大姓留止饭,教持斋戒。止听经,宾乃归。妇言:我朝相待未饭,便强令夫饭,坏其斋意。虽尔,七生天上,七生世间。”又禅门之诸规,有半斋之语,诸解多端,或言早朝粥时与正午斋时之中间曰半斋,半斋为时之名。申言之,即于粥斋之中间点心曰半斋之点心,于粥斋之中间为法事曰半斋之讽经。诵半斋亦去,半斋以时而名也。象器笺三曰:“旧说云:在粥与斋之半,故曰半斋。(中略)半斋者,时名也。”或言半斋为正午之斋,以日中午刻为一日之正半也。宋高僧传一贞诲传曰:“半斋僧讫,望空合掌而卒。”或言半斋者于午前略用食物也。是与点心混同,此说非也。或言半斋一作判斋。半判音同,故以判斋为半斋也,判即判释之意,判断疏通献斋之意也。然则半斋者,谓禅家所谓献斋之回向文。又指献斋回向之法事而言。盖半斋点心云者,献斋回向之法事,有点心之飨应也。集古录有判斋字。曰:绹父子为唐显人,仍世宰相,而楚尤以文章见称。世传绹为文喜以语简为工,常饭僧。僧判斋,绹于佛前跪炉谛听。而僧唱言。曰:令狐绹设斋,佛知,盖以此识其好简,夷坚志。有一僧人,为人判水陆斋。意半判音同义亦通,故以判斋为半斋,判则与疏相近。

  【半斋讽经】 (仪式)早粥已过,午斋末及,在其中间讽经,谓之半斋讽经。【半斋讽经】(仪式)谓早粥已过,午斋未及,在其中间讽经也。见半斋讽经项。

  【半遮罗】 (天名)pañjala,译曰笼。见慧琳音义二十六。又(人名)长者名。译曰笼或狱。卵生之人也。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半者珂但尼】 (饮食)Pañ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阇尼,半者佉但尼。译言五嚼食,五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五物也。寄归传一曰:“呵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谓五也。(中略)半者呵但尼应译为五嚼食:一根,二茎,三叶,四华,五果。”饰宗记五末曰:“五种佉阇尼(此谓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半者蒲阇尼】 (饮食)见半者蒲膳尼项。

  【半者蒲膳尼】 (饮食)Pañcabhojanīya,旧曰半者蒲阇尼。译言五啖食,五正食。寄归传一曰:“半者蒲膳尼,应译为五啖食,旧云五正,准义翻也。一饭,二麦豆饭,三麨,四肉,五饼。”

  【半者佉阇尼】 (饮食)见半者珂但尼项。

  【伴真汤】 (仪式)禅林之语。法忌之前晚,对于真像而相伴吃汤也。

  【半只迦】 (异类)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阇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三,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复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诸药叉众咸皆欢庆,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即鬼子母神)。半遮罗妇有娠,月满生儿,名曰半支迦。昔曾二人指腹为亲,半支迦即娶欢喜为妻。”呵哩底母经曰:“有大药叉女名曰欢喜,容貌端严,有五千眷属,常住支那国护持世界。是娑多大药叉将之女,娉半支迦大药叉将(昔云散指者讹),生五百子。”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曰:“佛至王舍城竹林精舍为诸人天演说法要,时有大药叉女名曰欢喜,容貌端严,有五千眷属,常住支那国护持世界。是沙多大药叉将之女,聘半支迦大药叉将(名散指者讹),生五百子。”杂宝藏经七曰:“鬼子母者,是鬼神王般阇迦妻。”陀罗尼集经七曰:“鬼子母夫字德叉迦。”。孔雀王咒经下曰:“般止柯大药叉军主,诃梨底药叉女,及五百子等所随喜。”孔雀明王经曰:“散指迦大将,诃利帝母,及五百子。”见“散支”条。

  【半装束数珠】 (物名)全分水精之数珠曰本装束。半分水精曰半装束。

  【半字】 (术语)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为半字,摩多十二字,体文三十五字是也。余章之文字义理皆具足,为满字。毗伽罗论是也,以半字譬小乘。满字譬大乘。涅槃经五曰:“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慇懃,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中略)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论者,所谓方等大乘教典。”同八曰:“云何如来说字根本?佛言:善男子!初说半字以为根本,持诸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凡夫之人,学此字本,然后能知是法非法(此下说十四音五十字之义)。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名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行宗记一上曰:“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止观辅行六曰:“半字者,引证唯小。”

  【半字教】 (术语)昙无谶所立二教之一。判一切之小乘教为半字教。见“半字”条。

  【半座】 (杂语)世尊尝分半座使迦叶坐,是二乘与佛同解脱床之义也。华手经一曰:“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时大千世界六反震动。”杂阿含四十一曰:“告摩诃迦叶:善来迦叶,于此半座。我今竟知谁先出家,汝耶我耶?”佛本起经下曰:“善来迦叶,豫分半床。”又多宝如来分多宝塔中半座,使释迦如来坐之。见法华经见宝塔品。

  【榜排手】 (图像)千手观音四十手之一。榜者以盾排御敌之义也。观音纂玄记曰:“榜木片标榜,牌与榜同,俗呼盾为牌。案释名云: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

  【谤法】 (术语)诽谤正法之略。

  【谤法阐提】 (术语)二种阐提之一。又曰断善阐提,阐提为梵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人也。以诽谤大乘而断善巧,故不可成佛也。见“阐提”条。【谤法阐提】(术语)二种中之第一种名谤法阐提。

  【谤佛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有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为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悉地,因而于佛法生疑惑,舍戒还家,作鄙劣之行。时阿阇世王设大施,十大菩萨在其会座,不畏行菩萨请问佛以十大菩萨之事。佛为明过去世谤佛之因缘,且说恶业消灭之陀罗尼。

  【棒喝】 (术语)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于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问,三度被打。后参大愚,得悟黄檗宗旨。却回黄檗,机锋敏捷。檗便打,师便喝。以后接人,棒喝交驰。故今谓警醒人之迷误者,曰当头棒喝。

  【谤三宝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

  【傍生】 (术语)旧云畜生,新云傍生,一作旁生,傍行之生类也。婆沙论曰:“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又曰:“因行不正,受果报旁。负天而行,故云旁行。”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傍生,梵言吉利药住尼。又云帝利耶瞿揄泥伽。此云傍行。旧翻为畜生。或言禽兽者分得。仍未总该也。”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言傍生者,以傍行故。”梵Tiryagyoni。

  【傍生趣】 (术语)五趣之一。

  【褒罗那地耶】 (杂名)Purāṇa-dvitiya,又Pārva,译曰故二或第二。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律中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译言旧第二。杂心论云众具及第二是也。”

  【褒洒陀】 (行事)Poṣadha,见“布萨”条。

  【褒沙陀】 (行事)见“布萨”条。

  【胞胎】 (杂语)四生中之胎生者。谓受生于母胎中也。观无量寿经曰:“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

  【胞胎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入胎之因缘及胎中三十八个七日生长之相貌,出胎七日后所生八万尸虫之名字,末说五阴皆无常苦无我我所。即大宝积经第十三佛为阿难说人处胎会之异译。

  【薄地】 (术语)薄者逼也逼于下地也。为诸苦所逼迫之地位也。言凡夫之境界。净心戒观下曰:“薄地凡夫臭身鄙陋,果报卑劣。”同发真钞中末曰:“文选注云:薄逼也,谓逼下地而居耳,此通收四洲人也。”弥陀经元照疏曰:“薄地,凡夫业惑缠缚,流转五道百千万劫。”同戒度记下曰:“薄音博,逼也。”大部补注十一曰:“博地,博广多也。下凡之地广多故耳。”(依此说则薄字博之假借也)。又通教十地之第五地。欲界九品之思惑中,既断前六品,余后三品,欲惑轻薄,故名薄地。大乘义章十四曰:“或须陀洹,或斯陀含,薄欲结故名薄地。”

  【薄福】 (术语)今世福德薄之人也。今世福德薄以无宿世之善根故也。唐华严经十曰:“苦多而乐少,薄福之所处。”南本涅槃经九曰:“薄福之人则不得闻。”止观二曰:“一种众生底下薄福,决不能于善中修道。”戒疏一上曰:“三宝薄福不遇。”

  【薄迦】 (杂语)薄迦梵之讹略。世尊之梵名。见“婆伽婆”条。

  【薄迦地】 (杂语)薄迦梵即世尊之地位也。

  【薄迦梵】 (术语)又曰婆伽婆。梵音Bhagavat,译曰世尊。见“世尊”条。

  【薄拘罗】 (人名)Vakkula,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鸠蠡。罗汉名。译曰善容,或伟形。法华文句二曰:“薄拘罗者,此云善容,或伟形,或大肥盛。(中略)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薄俱罗,旧言薄俱罗,此云善容,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者也。”俱舍宝疏二十二曰:“缚矩罗,旧云薄罗。”可洪音义二曰:“波鸠蠡,即薄拘罗也。”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弹指顷头痛者,未曾忆服药乃至一片诃梨勒。”

  【薄拘罗不偃卧】 (杂语)薄拘罗经曰:“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

  【薄拘罗经】 (经名)中阿含经八未曾有品收之。薄拘罗自说种种未曾有法。

  【薄拘罗省事第一】 (杂语)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旬颂亦不为说。”分别功德论四曰:“阿难问薄拘罗,何以不为人说法耶?为无四辩为乏智慧而不说法乎?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唯自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耳。”

  【薄拘罗无病】 (杂语)智度论二十九曰:“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法华玄义曰:“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余病。”中论疏十末曰:“如薄拘罗,云我年过八十,未曾头病。”

  【薄矩罗】 (人名)又作波鸠罗。比丘名。见“薄拘罗”条。

  【薄佉罗】 (地名)国名。玄应音义四曰:“月氏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梵Bhuḥkhāra。

  【薄证】 (术语)轻薄之证悟也。止观七曰:“那得薄证片禅而以为喜。”

  【宝[片*票]】 (物名)法螺之贝也。

  【宝】 (杂名)梵语摩尾。一译宝。

  【宝波罗蜜】 (菩萨)金刚界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二。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刚轮,密号曰平等金刚。见胎曼大钞一。

  【宝部】 (术语)密教五部之一。谓佛之自利圆满,而具无边福德之方面也。

  【宝藏】 (譬喻)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无量寿经曰:“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曰:“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宝藏论】 (书名)一卷,姚秦僧肇着。一云肇论。

  【宝藏如来】 (佛名)宝海梵志之子,出家成道,号宝藏如来,阿弥陀佛乃至释迦牟尼佛,皆依此佛而发心成道。

  【宝藏神】 (异类)司无尽财宝之大夜叉王也,众生敬信者能安住一切之财宝。见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

  【宝藏天】 (天名)福德之天。梵云吒罗佉。即宝藏天女也。

  【宝藏天女】 (天名)天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经名)一卷,失译。说宝藏天女之陀罗尼及修法。

  【宝刹】 (杂名)佛土之尊称也。又为佛寺之美称。刹者梵语Kṣetra之略,译曰土田。庄严经下曰:“遍覆如来宝刹中。”

  【宝唱】 (人名)梁沙门僧佑律师之弟子也,奉敕与僧旻等共撰经律异相等者。见唐僧传一。

  【宝车】 (譬喻)以众宝庄严之大白牛车也。以譬一乘之法。法华经譬喻品曰:“以众宝物造诸大车。(中略)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

  【宝车辂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见“十八道”条。

  【宝乘】 (譬喻)又云宝车,大白牛车也,以譬法华经所说一乘之法。经譬喻品曰:“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宝城】 (譬喻)珍宝充满之城郭也,以譬佛之正法。涅槃经二曰:“汝等比丘,云何庄严正法宝城?具足种种功德珍宝戒定智慧以为墙堑埤堄,汝今遇是佛法宝城,不应取此虚伪之物。”

  【宝池】 (杂名)净土之八功德池也。观无量寿经曰:“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宝池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五。观见极乐净土八功德池之相也。经曰:“次当想水,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中略)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宝处菩萨】 (菩萨)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四位。密号曰祥瑞金刚。万法能所依能生之尊也。大疏谓:“宝处者,如从宝海生,从彼处生,故名宝处,如在宝海,从彼而有,故名。”

  【宝处三昧】 (术语)释迦世尊之三昧也,世尊住此三昧而化现天部八部第三院之诸众,施与功德之宝财于一切,故名宝处三昧。大日经疏十曰:“次释迦入于宝处三昧,宝从彼出,名为宝处。(中略)佛入此三昧已,从其面门出种种光。光中现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刹。”同义释七曰:“已上皆是释迦眷属,宝三昧中一种法界门。”

  【饱丛林】 (杂语)谓禅林之旧参也,少丛林之反对。古尊宿三十九智门祚录:“所以赵州八十尚自行脚,祇是要饱丛林,又旦不担板。”

  【宝带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之别译。为童子带佩可避恶鬼之神咒,故名宝带。

  【宝德藏经】 (经名)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宝地】 (术语)谓佛地也。王勃文曰:“香城宝地。”沈佺期诗曰:“长歌游宝地。”皆就僧寺而言。

  【宝典】 (杂名)经典之美称也。教行信证六末曰:“无上甚深之宝典。”

  【宝铎】 (物名)又云风铎,檐铎。今悬于堂塔之檐端之大铃也。法华经曰:“金铎琴箜篌。”

  【宝筏】 (譬喻)喻以佛之妙法渡生死也。

  【宝坊】 (杂名)寺院之美称也。欲界色界之中间有大宝坊,佛于此说大集经。大集经一曰:“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又曰:“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六祖坛经曰:“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又给孤长者,布黄金地为伽蓝,故寺宇号为宝坊。

  【宝辐辟支佛】 (佛名)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七位之尊。密号曰圆寂金刚。四缘觉之一。白黄色,比丘形,右手掌向外,垂指当胸,左手执袈裟二角,置脐下,坐于赤莲。

  【宝盖】 (物名)饰以宝玉之天盖,佛菩萨及讲师读师之高座上所悬者。维摩经佛国品曰:“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来诣佛所。”

  【宝冠菩萨】 (菩萨)胎藏界文殊院文殊菩萨右第二位之尊,密号曰庄严金刚主文殊菩萨庄严之德之使者也。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左手持细叶青莲,上载宝冠,右手载宝珠当胸,坐于赤莲。

  【宝冠释迦】 (图像)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璎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三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台有西域书。三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三斤。”盖造立者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璎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说曰:宝冠释迦者,大乘佛转轮圣王之相也,不同小乘厌俗出家之相。十六罗汉之中尊,必为宝冠释迦也。华严合论曰:“略说大相在九十七种大人之相,随好无尽,顶有华冠,顶着璎珞,手着环钏,非同三乘厌俗出家。”

  【宝光明池】 (地名)在摩伽陀国,佛在此池边说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印陀罗尼经曰:“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

  【宝光天子】 (菩萨)三光天子之一。日天子也,名宝意。观音之应现也。法华文句二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菩萨应作。”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光天子者谓日天子也,(中略)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

  【宝国】 (杂名)极乐净土之异名。

  【宝海】 (譬喻)功德之宝珠,甚多无数,不可测量,喻之以海。海土论偈曰:“功德大宝海。”

  【宝海梵志】 (本生)释迦如来之前身也。见“无诤念王”条。

  【宝号】 (术语)谓佛菩萨之名字也。

  【宝号经】 (经名)日本净土真宗一家多引用此经,但不载于经录。

  【宝华】 (杂名)至宝之妙华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宝华承足。”

  【宝华太子】 (人名)智度论九曰:“宝华佛生时,一切身边有种种光明华色,故名宝华太子。”

  【宝积佛】 (佛名)以无漏圣道之法宝,积集庄严,故名。智度论九曰:“宝积,以无漏根力觉道等法宝集,名为宝积。”

  【宝积经】 (经名)大宝积经之略名。

  【宝积经论】 (书名)大宝积经论之略名。

  【宝积菩萨】 (菩萨)法华经之同闻众也。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积者财法二宝积累兼充也。”

  【宝积三昧】 (术语)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三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三昧。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名宝积?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复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无不见者。(中略)住是三昧中,无不见诸法本际,其有住者以为得印。”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三昧,自三昧起,与文殊问答法身不生不灭之深义,后舍利弗与文殊应答。

  【宝积长者子】 (人名)毗耶离城之长者子也,五百长者子皆持七宝之宝盖献佛,以偈赞佛,请问菩萨净土之行。见维摩经佛国品。

  【宝吉祥天】 (菩萨)月天也。月天之名云宝吉祥。势至菩萨之应现也。法华经文句二曰:“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嘉祥法华经疏二曰:“有经云: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

  【宝偈】 (杂语)至宝之偈颂也。唯识述记序曰:“此宝偈南赞。”

  【宝髻佛】 (佛名)啰怛那尸紧鸡佛之译名。

  【宝髻经四法优婆提舍】 (书名)一卷,天亲造,元魏毗目智仙译。释大方等大集经之第十分。

  【宝阶】 (杂名)以七宝所作之阶段。佛从仞利天下之阶段也。西域记四曰:“劫比他国城西二十余里有大伽蓝,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也。”

  【宝阶塔】 (杂名)八塔之一。心地观经一曰:“曲女城边宝阶塔。”然依西域记,则劫比他国也。见宝阶项。

  【宝界】 (杂名)七宝之世界,即诸佛之净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弥陀宝界,凡圣开欣。”

  【宝镜】 (物名)至宝之明镜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若为求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般若轨二十一种供物中第十八为宝镜。又神前置宝镜,是坛境也。

  【保境将军】 (图像)大经藏中有列保境将军之像者。是取傅大士为鸟伤宰时之形也。释门正统三曰:“又立保境将军,助香火之奉,谓是在日乌伤宰也。”

  【宝镜三昧歌】 (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示汝。”宝镜才命论曰:“心彻宝镜。”注曰:“夫心以鉴物,庶品不遗。洞彻幽明,同乎宝镜。”

  【宝聚】 (譬喻)珍宝之积聚也。以譬无上道。法华经信解品曰:“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宝,故名。智度论四十七曰:“宝聚三昧者,得是三昧,所有国土悉成七宝。”

  【宝林】 (植物)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又(寺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三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别。溪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随流至源步顾。山水回环,峰峦奇秀。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乃谓曹侯村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闻奏,上可其请,赐宝林为额。遂成梵宫,盖始于梁天监三年也。”又云:“师(六祖大师)至宝林,观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竭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就檀趣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几许阔,祖出具示之。亚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现身,坐镇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岭,因玆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广大。但吾高祖填墓,并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余愿尽舍,永为宝坊。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此地指南华山而言,在曲江县南六十里。生龙指回龙山而言,在曲江南四十五里。白象指象岭而言,在南华山之上方。见清一统志三百四十一),祇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后营建,一依其言。”传灯录五曰:“中宗神龙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宝林为中兴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为法泉寺。”宋高僧传八曰:“太平兴国三年,敕建塔,改为南华寺,又改曰华果寺。”

  【宝林传】 (书名)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建康沙门慧炬与天竺三藏胜持编禅宗诸祖传法之谶记及宗师之机缘,名为宝林传(稽古略三),如七佛之说偈,世尊之拈华,皆宝林之捏造也。而传灯广灯等诸录皆因袭之以为口实。释门正统四曰:“德宗之末,乃有金陵沙六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至与僧传所记,如皂白冰炭之不相入。(中略)铠庵论之曰:宝林说诡,非特达磨慧可事迹与僧传不同,其最虚诞无稽而流俗至今犹以为然者,七佛说偈世尊拈华是也。”

  【宝铃】 (物名)珍宝之风铃,又铃子也。无量寿经上曰:“垂以宝铃,光色晃曜。”

  【宝楼阁法】 (修法)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宝庄严,于中有曼荼罗,曼荼罗中心有字,字变成佛钵,钵变成释迦如来。住于说法印,相好圆满,大众围绕。有根本陀罗尼,能诵持之,则成就一切所愿。见宝楼阁经,百二十尊法。

  【宝楼阁经】 (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楼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法中第六,观极乐宝楼珠阁之相也。经曰:“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宝轮】 (杂名)转法轮四轮之一。见“四轮”条附条。

  【宝螺】 (物名)螺贝也,为法具,故云法螺,尊重而云宝螺也。千手经曰:“若欲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手宝螺。”参照“法螺”条。

  【宝女】 (杂名)又云玉女。转轮王七宝之一。法华经曰:“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智度论曰:“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

  【宝女经】 (杂名)宝女所问经之略名。

  【宝女三昧经】 (经名)宝女所问经之异名。

  【宝女所问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第三之别译,分为十三品,有宝女为舍利弗说大乘之深义,佛明其往因。

  【宝瓶】 (物名)梵云军持Kuṇḍika,尊称佛具法具之瓶器也。有华瓶水瓶等数种。观无量寿经曰:“有一宝瓶,盛诸光明。”又密法容灌顶誓水之器,谓之宝瓶。

  【宝瓶印】 (印相)宝瓶形之印契也。初成合掌,屈左右头指,使至于中指之根下,左右拇指并压之,使如瓶也。图印集二曰:“宝瓶印,作三补吒,屈二风指,令指头至火指根下,二空指并压之。”十八道事钞上曰:“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别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阇梨观心也。”

  【宝菩萨印】 (印相)金刚宝菩萨之宝印也。成金刚缚,以左右之头指,如宝形,并立左右之拇指。图印集一曰:“宝菩萨宝,金刚缚,进力如宝形,禅智并立。”

  【宝契陀罗尼经】 (经名)消除一切灾难宝髻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器】 (杂名)宝玉之器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宝箧印】 (真言)宝箧印陀罗尼也。

  【宝箧印塔】 (堂塔)纳宝箧印陀罗尼之塔也。经中说其功德曰:造像作塔者,奉安此咒,即成七宝所成之塔,即是奉藏三世如来全身舍利也。佛祖统纪四十三曰:“吴越王钱俶,天性敬佛,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箧印心咒经,布散部内,凡十年而讫功。”见“塔”条。【宝箧印塔】(堂塔)藏宝箧印陀罗尼者。

  【宝箧印陀罗尼】 (真言)宝箧印陀罗尼经所说之神咒也。经曰:“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

  【宝箧印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箧,坚固不坏,故云印。

  【宝如来三昧经】 (经名)二卷,东晋祇多蜜译。佛说无极宝三昧经之别译。

  【宝沙么洗】 (杂语)Pausamāsa,又作报砂么洗。十月之梵名。见饰宗记六。又作布史。见梵语杂名。

  【宝山】 (杂名)珍宝累积之山也。心地观经六曰:“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智度论一曰:“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有。”

  【宝尚光基】 (杂名)玄奘门下之四哲。即大慈恩寺之法宝,嘉尚,普光,窥基也。见宋僧传四。

  【宝生佛】 (佛名)见“宝生如来”条。

  【宝生经】 (经名)宝生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生论】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略名。

  【宝生马座】 (杂名)五佛座之一。见“金刚界”条附录。

  【宝生如来】 (佛名)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三,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为拳,右手开于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来,其密号同。秘藏记末曰:“南方中台宝如来,金色,左手拳,右手开外,无名小指屈,中指大指剑立。”守护经曰:“复于南方面向北坐,亦作如上金刚结跏,端身正坐,左手如前执衣两角,右手仰掌,名满愿印,此即宝生如来之印。”参照五智如来条。

  【宝生如来羯磨印】 (印相)见“羯磨印”条附录。【宝生如来羯磨印】(印相)左拳置于脐,右手为施愿印。见图印集四。

  【宝生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经说持诵者能灭一切罪,得清净天眼。

  【宝生印】 (印相)宝生如来之宝形印也。成金刚缚,以左右中指使如宝形。图印集一曰:“宝生印金刚缚,忍愿如宝形。”

  【宝胜如来】 (佛名)于施饿鬼法,五智如来之南方宝生如来,称为宝胜如来。教行录一放生文曰:“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秘藏记本曰:“施饿鬼义,宝胜如来南方宝生佛。”

  【宝手】 (杂名)从手出财宝,名宝手。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宝手比丘】 (人名)舍卫国有长者,财宝无尽,生一子,从其两手中出金财,因名宝手,幼岁诣佛出家,遂证阿罗汉,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九。

  【宝手菩萨】 (菩萨)又名宝常。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中之一。肉色,左手取莲华,上有三股杵,右手上有宝珠华鬘。见胎曼大钞四。

  【宝手菩萨印明】 (印相)义释十曰:“右手作拳,以大指压诸指,直竖无名指也。真言,喃,啰怛怒(密),怛婆嚩(出世,谓此圣者从宝而生。从何宝生耶?谓从菩提心宝而生也),莎诃(成就)。”

  【宝兽摩罗】 (动物)即失收摩罗。翻译名义集谓是鳄鱼。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宝兽摩罗水族之类。”

  【宝授菩萨】 (菩萨)三岁童子而说大乘之深义。见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三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弗互相问答,明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问答。宝授次以一器之饮食,遍供佛僧而不尽。

  【宝疏】 (书名)指神宝师之俱舍论疏。

  【宝树】 (杂名)珍宝之树林也。谓净土之草木。法华经寿量品曰:“宝树多华树,众生所游乐。”观经详说宝树观。

  【宝树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四,观净土宝树之相也。经曰:“地想成已,次观宝树。(中略)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宝思惟】 (人名)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梵云阿你真那,此云宝思惟。唐天后长寿二年至洛京,译出不空羂索经等。后于龙门山创天竺寺,制度皆依西域。开元九年寂,寿百有余岁。见宋僧传三。

  【宝所】 (譬喻)珍宝之所也。法华经化城喻品以譬究竟之涅槃。经曰:“欲过此道至珍宝所,(中略)前至宝所。”又曰:“宝所在近,此城非实。”止观一曰:“如是道品,直通宝所。”戒本一上曰:“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

  【宝塔】 (杂名)严饰珍宝之塔也。法华经宝塔品曰:“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佛祖统纪四十一曰:“无着禅师入五台,至金刚窟见山翁。翁说偈曰: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宝塔品】 (经名)具云见宝塔品。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为证明法华所说,多宝如来之宝塔,忽自地涌出。一会大众悉见之。品中叙此事。故名。

  【宝台】 (杂名)珍宝之台阁也。法华经曰:“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

  【宝天比丘】 (人名)舍卫国长者有一子,生时天雨七宝,因名勒那提婆Ratnadeva,此译宝天。既长,诣佛所,出家为比丘,得阿罗汉果,佛说其往因。见贤愚经二。

  【宝童子经】 (经名)宝网经之异名。

  【宝陀岩】 (地名)观音之住处,宝陀洛迦山Potalaka也。又作补陀洛迦,布呾洛迦补陀洛。祖英集曰:“宝陀岩上客,应笑未归人。”冷斋夜话二曰:“有如世画宝陀岩竹今犹在。”见“补陀落迦”条。

  【宝王】 (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

  【宝王论】 (书名)念佛三昧宝王论之略名。

  【宝王如来】 (术语)非佛之名,尊佛而云宝王如来也。见“宝王”条。

  【宝王三昧】 (术语)念佛三昧之美称也。念佛者即三昧中之至宝,故名宝王三昧。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众具,供施一切众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宝王名字。”宝王论下曰:“法华三昧者,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

  【宝网】 (物名)珍宝之罗网也。帝释宫之罗网为帝网,亦云因陀罗网。无量寿经上曰:“珍妙宝网,罗覆其上。”

  【宝网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依宝网童子之请问,说六方佛之功德。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于如意宝珠王三摩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众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宝贤大将】 (异类)夜叉王名。最胜王经四天王品云:彼献佛以陀罗尼,名宝贤陀罗尼经。”

  【宝贤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

  【宝相】 (杂语)谓佛像庄严也。邢邵文曰:“神仪内莹,宝相外宣。”

  【宝香合成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

  【宝像】 (杂名)以珍宝所造之佛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宝像及画像。”

  【宝星经】 (经名)宝星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星陀罗尼经】 (经名)八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即大方等大集经中宝幢分之同本别译也。说调伏魔王护持国土。宝星者三昧之名,旧经谓之宝幢三昧。得此三昧,则观见一切法如宝星,犹如在高幢而下观,故云宝星,宝幢。经四曰:“时光味仙人,即得菩萨三昧,名曰宝星。所得三昧于菩萨三昧一切观见,如在高幢。”

  【宝性】 (术语)如来藏之异名也。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云宝性。宝性论之名本此。宝性论曰:“尘劳诸境中,皆有如来藏。下至阿鼻狱,皆有如来身。真如清净法,名为如来体。”

  【宝性功德草】 (杂名)庄严净土之七宝,柔软如草,故云宝性功德草。以草为喻也。净土论偈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同论注曰:“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能荣[廿/眇]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宝性论】 (书名)究竟一乘宝性论之略名。

  【宝严经】 (经名)摩诃衍宝严经之略名。

  【宝钥】 (书名)秘藏宝钥之略称。

  【宝要义论】 (书名)具名大乘宝要义论,十卷,宋法护等译。集诸经论中菩萨发心修行之功德。

  【宝意】 (界名)罗陀那质多之译语。

  【宝印】 (术语)三宝中之法宝也,又三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复次三法印名为宝印三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怛多槃怛罗无上宝印。”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常住真如宝王大印。”又(术语)诸佛菩萨种种之印契,美称之而云宝印。又(印相)宝生印及菩萨印生财宝之宝形印,略称云宝印。又(术语)印佛之种子,真言等者云宝印。乌枢瑟摩经曰:“以莽度迦木刻其印,一内木印于苏蜜烧之,及出以印印山山碎,印海海竭。”又(譬喻)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譬之国王之宝印也。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拏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宗镜录九十五有释。

  【宝印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法之实相,又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灭之三法印,谓之宝印三昧。见智度论四十七。

  【宝印手菩萨】 (菩萨)维摩经同闻众之一。经注曰:“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宝之相。亦曰:手中有宝印。”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密号曰执契金刚,执事金刚。

  【宝雨经】 (经名)十卷,唐达摩流支译,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佛于伽耶山顶放光明,遍照十方,摄入面门,授记于月光天子,当于支那国作女王。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来问一百一事,佛以十法答之。

  【宝月童子问法经】 (经名)具名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一卷,赵宋施护译。频婆娑罗王子,问佛号之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之名答之。

  【宝月智严音自在王如来】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东方过五恒伽沙佛土妙宝国之佛名。发八大愿者。

  【宝云】 (人名)西凉州人,以晋隆安初,远游西域,与法显智严前后相随,备睹天竺诸国所有之灵异,诸国之音字诂训,无不了解。还长安,随禅师佛驮跋陀罗策进禅道,后止江左之道场寺,译出诸经。初关中之竺佛念于苻秦二代出众经,江左之译梵无过于云者。元嘉二十六年寂,寿七十四。其游履外国,别有纪传。见梁僧传三。

  【宝云经】 (经名)七卷,萧梁沙门曼陀罗仙译。宝雨经之旧译,缺月光天子作女王之事。

  【宝掌】 (人名)谓千岁宝掌和尚也。中印度人,于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来游此土,入蜀。一日谓众曰:吾愿住世千载,今年六百二十有六,后历游海内,唐显庆二年,寂于浦江宝岩寺。见五灯会元。

  【宝掌菩萨】 (菩萨)法华经之同闻众也。智度论四十五曰:“如宝掌菩萨等,七宝从手中出,给施众生。”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掌者,掌出众宝,惠施无竭也。”又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六位之尊。密号曰满足金刚。

  【宝志】 (人名)六朝时高僧。金城人,俗性朱。师事僧俭,修禅业。往来都邑已五六十年。宋齐之交。稍显灵迹。齐武帝忿其惑众,收付狱。旦日咸见游市里。既而检校。犹在狱中。武帝乃迎入华林园。梁天监中无疾而终。世称宝公。亦作志公。详见梁僧传十。

  【宝志瘗所】 (杂名)人海记曰:“明孝陵,即梁名僧宝志瘗所。傍有八功德水,诚意伯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启之,志公端坐于内。发被体,指爪绕腰矣。瘗即迁,水亦随往。太祖异焉,敕建灵谷寺赐之。庄田甚广,仍迎其像,建塔居之。命太常岁祭。”

  【宝洲】 (譬喻)譬佛果之大妙地。华严经三十五曰:“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人名)沙门觉岸,号宝洲,元朝人,着释氏稽古史略。见续稽古史略一。

  【宝珠】 (物名)摩尼珠也。译云如意珠。法华经曰:“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心性宝性无有染污。”智度论五十九曰:“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

  【宝珠比丘尼】 (人名)舍卫国有长者,生一女,顶上自然有一宝珠,因字云宝珠。有来乞者,即取而施与,施已复生。年长诣佛所出家,遂证阿难汉。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八。

  【宝珠法】 (修法)宝珠者舍利之标帜也,宝珠法即舍利法也。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大宝陀罗尼,名曰法身驮都如意宝珠甘露药王金刚精进常经真如宝王大印。”

  【宝主】 (地名)四主之一。从雪山之西至于西海,其间多出财宝,故曰宝主。见释迦方志上。

  【宝渚】 (譬喻)珍宝之洲渚也,涅槃经以譬究竟之涅槃。同于法华经宝所之喻。经二十五曰:“譬如估客,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随语即至宝渚,多获诸珍,不可称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至善处采取道宝,不知其路通塞之处。菩萨示之,众生随已得至善处,获得无上大涅槃宝。”

  【宝幢】 (物名)以宝珠庄严之幢竿也。大日经疏五曰:“上置如意珠,故曰宝幢。”又天神名,司音乐。弥勒上生经上曰:“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师名曰宝幢。身雨七宝,散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观无量寿经曰:“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宝幢如来】 (佛名)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众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大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为拳,安于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为无点之字,以是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界称阿閦如来。其密号同。是四种法身中之自受用身也。大日经一曰:“东方号宝幢,身色如日晖。”同疏四曰:“次于四方八叶上观四方佛,东方观宝幢如来,如朝日初现,赤白相辉之色,宝幢是发菩提心义也。譬如军将统御大众,要得幢旗,然后部分齐一,能破敌国,成大功名。如来万行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愿为幢旗,于菩提树下降伏四魔军众,故以为名也。”

  【宝座】 (物名)珍宝之座床也。见法华经。

  【抱跋迦】 (杂语)译言食邑。德者之尊称。唯识述记四本曰:“有大名居士,德重智高,芳振一时,英流八表。时人不敢斥其尊号,号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其学业有余,理当食邑。”

  【报得】 (术语)其人之果报自然而得者。对修得而言。

  【报恩】 (术语)世有四恩,为报酬之而尽心致力也。有报恩经。

  【报恩奉盆经】 (经名)一卷,又名报缘功德经,失译。佛说盂兰盆经之异译。

  【报恩经】 (经名)大方便佛报恩经之略名。

  【报恩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施众生以德,众生思报其恩时,令众生行道之方便也。

  【报恩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以报恩之意思而布施者。

  【报恩寺】 (寺名)在江苏吴县治北隅。本吴通元寺。唐改开元寺。吴越为报恩寺。今称北寺。中有浮图。称北寺塔。

  【报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故名福田。

  【报佛】 (术语)与报身佛同。

  【抱佛脚】 (杂语)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刘敞中山诗话曰:“王丞相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王大笑。”张世南宦游纪闻曰:“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抱佛脚】(杂语)俗讥未经预备而临事为之者。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

  【报果】 (术语)酬报善恶业因之苦乐结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释门归敬仪曰:“形缠桎梏,报果不可顿销。”

  【报命】 (术语)报过去业因而受之一期寿命也。因之报命不可增减,即定命也。

  【报赛】 (杂语)为报恩而奉财物也。

  【报身】 (术语)见“三身”条。

  【报生】 (术语)亦曰生得。亦云果报。非由习修,得于先天者。

  【报生三昧】 (术语)此为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常入三昧,住此三昧,则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依此三昧之力自然作事,不加功用,其身之果报,现种种之形,生种种之功德,故云报生三昧。智度论五十曰:“经曰: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论曰:得报生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报通】 (术语)五种神通之一。如鬼神龙王等有自己生得果报之神变者。

  【抱徒憨】 (术语)Bauddha,译曰事佛者。唯识述记一末曰:“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

  【报土】 (术语)四土之一。酬万行之因而得之万德庄严净土也。见“四土”条。

  【报土真身】 (术语)对化土之化身而言。谓住于真实报土之佛之真报身也。

  【报像功德经】 (经名)报恩奉瓮经之异名。

  【报谢】 (术语)报恩谢德也。教行信证曰:“深知佛恩,为报谢至德。”又一期之果报谢去也。法华文句记七曰:“一期报谢,无付故惜。”

  【报因】 (术语)对习因之称,报者果报也。感苦乐果报之善恶之因,谓之报因。新译家谓之异熟因。

  【报应】 (术语)佛家谓有施必报。有感必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有报应。又,佛三身中报身应身之二身也。

  【报冤行】 (术语)行入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报缘】 (术语)果报之因缘也。言一期之寿命。

  【报障】 (术语)三障之一。报为果报。依烦恼惑业而得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之果报。又虽受生于人天,而生来不信者,由之障碍圣道之善根,是云报障。涅槃经十一曰:“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

  【悲】 (术语)梵语Karuṇā,或跛哩泥嚩Parideva,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大乘义章十一曰:“爱怜名慈,恻怆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梵语杂名曰:“悲,跛哩泥嚩。”

  【碑】 (物名)欲使永知死人之功绩,以其事迹或赞辞等刻于石等,建之于众人共见之处者。

  【卑帝梨耶】 (异类)Pitṛya,见“薜荔多”条。

  【卑帝利】 (异类)Pitṛ,又曰毕帝黎。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杯度】 (人名)宋京师杯度,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以为名。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无测其由来。见梁高僧传十。

  【杯度别】 (故事)杯度自言与鸠摩罗什别也。慧皎高僧传曰:“杯度在彭城,闻鸠摩罗什在长安。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余年,杳然未期,迟有遇于来生耳。”

  【悲华经】 (经名)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宝海梵志,劝无诤念王及其千子诣宝藏如来所,发无上心,使各取净土。无诤念王受无量寿佛之记,王之第一子,受观世音之记,第二子受大势至之记,乃至千子悉受记也。

  【悲济会】 (行事)施饿鬼会也。

  【悲敬二田】 (名数)悲田与敬田也。加恩田则为三福田。见“福田”条。

  【卑栗蹉】 (地名)Mleccha,边地之名。

  【卑慢】 (术语)七慢之一。见“慢”条附录。

  【悲门】 (术语)对智门之称。见“悲智”条。

  【卑摩罗叉】 (人名)Vimalāksa,三藏法师名。译曰无垢眼。见梁僧传三。

  【悲母】 (术语)垂悲于我之母也。心地观经二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悲生曼荼罗】 (术语)三重之曼荼罗,从中胎八叶之大悲而生,故有此称。大日经一曰:“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罗。”

  【悲生眼印】 (印相)此印相出摄大仪轨二。灌顶时,于坛前结此印开弟子之眼。

  【悲手】 (术语)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救意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余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为无名指,空为拇指)。

  【悲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可悲愍之苦难贫穷境界,向此境界而惠施,则得无量之福,故名悲田。法论谓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武宗纪。悲田之名本此。

  【悲田院】 (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俗作卑田院。

  【悲无量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于一切众生起悲心而无量也。

  【卑下慢】 (术语)见“慢”条附录。

  【卑先匿】 (人名)Prasenajit,王名。波斯匿之变音也。见索经。

  【悲心】 (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

  【悲旋润菩萨】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上第七位,密号曰悲念金刚。以旋大悲智水润众生干田为三昧。菩萨以大悲缠其心,故名大悲缠,又名悲念,悲愍慧,悲发生。菩萨形肉色,左手执未敷莲,右手大中相捻,坐于赤莲。

  【悲引】 (术语)大悲之引导也。教行信证六本曰:“浊恶群萌,齐悲引也。”

  【悲愿】 (术语)佛菩萨大慈悲所发之誓愿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等。唯识论四曰:“悲愿相应善心。”大日经疏四曰:“劝嘱阿阇梨,令兴平等悲愿。”

  【悲愿船】 (譬喻)佛菩萨之悲愿,即度人于生死海之船筏也。心地观经一曰:“应念我何时,乘悲愿船去。”

  【悲愿金刚】 (菩萨)地藏菩萨之密号也。

  【悲增菩萨】 (菩萨)二增菩萨之一、见“二增菩萨”条。

  【悲智】 (术语)慈悲与智慧也。此为佛菩萨所具一双之德,称曰悲智二门。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以之配于人身之两手,则悲为左手,智为右手。又配于真言之两部,则悲为胎藏界,智为金刚界。配于弥陀之两胁士,则悲为左胁之观音,智为右胁之势至。有如是无尽之对配。法事赞上曰:“释迦诸佛,皆乘弘誓。悲智双具,不舍含情。”

  【悲智圆满】 (术语)慈悲与智慧完全具足也。

  【悲幢】 (物名)大悲之摩竭幢也,于幢头安摩竭幢,故名摩竭幢,以标爱金刚之三昧也。五秘密轨曰:“爱金刚摩竭幢为大悲金刚锁,度一切众生以为其道。”

  【北本涅槃经】 (经名)四十卷,大般涅槃经之异名。北梁昙无谶译。

  【北辰菩萨】 (菩萨)北辰者,北极星,密教以之为北斗七星,故谓为妙见菩萨之化现也。

  【北单越】 (杂名)北郁单越之略。

  【北斗】 (杂名)北斗七星也。为妙见菩萨之化现。

  【北斗护摩】 (修法)对于北斗尊星王,而修护摩供也。有一行之北斗七星护摩法一卷,大兴善寺阿阇梨之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一卷。

  【北斗七星】 (名数)一贪狼星,二巨门星,三禄存星,四文曲星,五廉直星,六武曲星,七破军星。此七星在北方,成斗形,故曰北斗七星。尊星王之法,祈念此七星也。见北斗七星延命经。

  【北斗七星护摩法】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经名)一卷,唐大兴善寺阿阇梨述。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

  【北斗七星延命经】 (经名)一卷。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此经。

  【北斗堂】 (堂塔)祀北斗七星之堂也。

  【北斗尊星王法】 (修法)祈念北斗七星之法也。北斗者,妙见大士之垂迹,为除灾延命之秘法。多为息灾或除天变地妖而修之。见百二十尊法。

  【北度】 (杂语)师居北位度弟子,弟子而北作礼,即师弟之礼,谓为北度。智者别传上曰:“导以律仪,摄以北度。”

  【北方佛教】 (术语)南方佛教之对。纪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传道师派遣后,发达于印度北部,传播于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总称。此等处所现存之经典,与锡仑,缅甸等所谓南方佛教国之经典为小乘教者相反。含大乘经典为多,两者显有相异之点,故从地理上之区分,称为北方佛教。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为降伏敌国祈念毗沙门天之法式。仪轨曰:“昔五国大乱,有八个月。经月行多法,遂无法验。行此法降伏五国五万军,自平安故名随军护法。”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经名)一卷。唐不空别行翻译。不入于正经。

  【北方七曜众】 (天名)以二十八宿分配四方,每一方配七宿。北方为胃娄奎壁室危虚七宿即胎藏界曼荼罗中之百药,爱财,适时,贤钩,和合,满者,阿湿毗你之七天也。

  【北拘卢洲】 (杂名)即北俱卢洲。佛经所说四大洲之一。在须弥山北。彼洲人民平等安乐,寿足千年。洲形正方。

  【北俱卢洲】 (杂名)又曰北拘卢洲。旧曰攀单越,见攀多罗究留条。

  【北七】 (名数)见“南三北七”条。

  【北齐尊者】 (人名)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观论,始证明一心三观之妙旨,是东土台家之鼻祖也。彼徒称师为北齐尊者。

  【北山住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第二百年末,对于制多山部而起,住于制多山之北部,故称为北山住部。见宗轮论述记。

  【北台】 (地名)五台山在北地。故云北台。

  【北郁单越】 (杂名)Uttarakuru,又曰北郁怛越,四大洲之一。郁单越洲在须弥山之北方。,故曰北。见“郁多罗究留”条。

  【北枕】 (杂语)如来以灭后之佛教有止住于北方之缘,故临灭至北方拘尸那城,于沙罗双树间北首而入涅槃。是北枕之起因也。长阿含经三曰:“尔时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处沙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为如来于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而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对曰唯然。即敷座令北首。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王,累足而卧。”涅槃经后后分上曰:“尔时世尊,三反入诸禅定,三反示海众已。于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脊东方。(中略)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

  【北洲】 (杂名)北俱卢洲也。此洲之定命千岁。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论十一曰:“北洲定千岁,西东半半灭,此洲寿不定。”

  【北宗】 (流派)禅自初祖达磨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之下分南北二宗。六祖慧能之宗风,行于江南,故为南宗之祖,神秀禅师之行化,盛于北京,故谓为北宗之禅。此中至后代极其隆盛者,为南宗。五家七宗之分派,亦属此下。

  【贝】 (物名)即法螺也,吹之以报法事之时期招集大众者。法华经曰:“击鼓吹角贝。”

  【被】 (衣服)卧时覆身之物也,章服仪谓为被单。

  【贝牒】 (物名)贝多罗之牒册,言经典也。大周三藏圣教序曰:“穷贝牒之遗文。”

  【贝多】 (杂语)贝多罗之略。

  【梖多】 (植物)木名。出摩伽佗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取其皮书之,本作贝,俗作梖。见酉阳杂俎。按贝叶,沤之似纱縠,可用以写经。

  【贝多罗】 (物名)Pattra叶。但传说贝者叶之义,多罗(Tāla)树之叶,谓之贝多罗,三藏之经典皆记之。多罗树之形如棕榈,叶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脱出之义欤。古师以之为菩提树者讹也。翻梵语曰:“贝多罗,译曰脱也。”名义集三曰:“多罗,旧云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榈。”法显传曰:“菩萨前到贝多罗树下,敷吉祥草东向而坐。”天台戒经义疏上曰:“坐菩提树下得道,因名道树,亦曰思惟,梵音贝多也。”(误也)参照“多罗”条。

  【被甲护身】 (印相)又曰护身三昧耶。十八道之一。于真言念诵法,为欲行者之身,被金刚甲胄,防护邪神恶魔之怨害时所结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胄印。十八契印曰:“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即成被金刚甲胄。所有毗那夜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见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险难皆悉无畏。”

  【被接】 (术语)接者于中途前后会合也,如通教之人于中途为别教圆教之人,别教之人于中途为圆教之菩萨,既成就前教之修证者未至其极果内,随其位之分际而为后教之人,故前教有前无后,后教有后无前。如是中间前后接合谓之接。从佛之一方言之谓之受接。使我被别圆中道之理以接于彼,而我受之接合于别圆也。

  【焙经】 (行事)设火炉,焙藏经,去其蒸湿也。敕修清规知藏曰:“函帙目录,常加点对。缺者补完,蒸润者焙拭,残断者粘缀。”【焙经】(仪式)禅林设火炉焙藏经去其蒸湿也。

  【孛经】 (经名)具名孛经抄,吴支谦译。佛住祇园有孙陀利女谤怀胎佛子,至第八日,波斯匿王察知其情,佛乃为说往昔行菩萨道时,其名曰孛,为国师,受四臣及夫人之谤,久后方明,今复如是。

  【背鲙经屏】 (术语)空见之人,非道无惭,以木像之背切鱼鲙,以佛之经论糊屏风也。止观十曰:“背鲙经屏,天田尿井,逆父慢母,剧于行路,乃谓无碍。”

  【倍离欲贪】 (术语)欲界烦恼之总称曰欲贪。在凡夫之位欲界见修二惑九品中,断前六品者。谓为倍离欲贪,倍于断分离欲贪三品,故曰倍。

  【贝母】 (譬喻)诸惑随逐一邪见,譬如众鱼众贝随从鱼王贝母也。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以有见故,三假苦集烦恼随从,鱼王具母,众使具足。”

  【背念】 (术语)厌背生死安住于涅槃之念也。瑜伽论记六下曰:“念求出世违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无漏涅槃之念。”

  【背上使】 (术语)见疏迷惑条。

  【背舍】 (术语)八背舍也。净心诫观曰:“背舍离欲,顺菩提分。”见“八背舍”条。

  【被位】 (杂名)僧堂中大众坐禅之坐席,谓之被位。被者坐禅时敷座之物也。

  【贝文】 (杂语)记于贝多罗叶之经文也。大唐三藏圣教记曰:“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性灵集八曰:“贝文连珠,龙章金响。”

  【孛星】 (杂名)孛,音弗,弗沙之略,鬼宿名,见“补沙”条。

  【贝叶】 (物名)贝多罗叶也。印度之人以写经文。慈恩寺传三曰:“经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唯识枢要上本曰:“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见“贝多罗”条。

  【贝叶经】 (杂语)以贝多树叶书经文,故云贝叶经。酉阳杂俎曰:“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被叶衣观音】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三行第一位。裹于莲叶中。故名。密号曰异行金刚。

  【背正】 (术语)违背佛法之正理也。

  【贝支迦】 (杂语)辟支迦之变音。

  【贝钟】 (物名)法螺之贝与钓钟。皆寺中之道具。不空羂索经十八曰:“若加持螺,诣高望处,大声吹者,四生众生,闻螺声者,灭诸重罪。”名义集七曰:“增一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呗】 (杂语)呗匿之略。梵音之歌咏也。见“呗匿”条。

  【呗比丘】 (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军众倾耳,象马不肯行,王乃还祇洹,下象至佛所,敬礼问讯云云。”谈呗比丘之因缘。毗奈耶杂事四曰:“憍闪毗城有一长者,诞一男儿,名为善和,形貌羸瘦,其声和雅。”

  【呗策】 (物名)记梵呗之册子也。

  【呗匿】 (仪式)单曰呗。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为赞叹三宝之功德,故曰呗赞。佛在世有最巧于呗道者,称为呗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呗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岩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呗者,或云呗匿,云赞颂。”行事钞上四曰:“出要律仪云:如是郁鞞国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巳止巳断。尔时寂静任为佛事也。”法华玄赞四曰:“梵云婆陟,此言赞叹。呗匿,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婆师,此言赞叹,言呗匿者,疑讹也。”高僧传十三曰:“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称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萨婆多毗尼勒迦六曰:“瓶沙王信佛法,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多得利养,眷属增长,愿世尊听诸比丘。(中略)佛言:听诸比丘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说法。”梵Pāṭhaka。

  【呗器】 (物名)锡杖,磬,铃等。总为法会讽诵所用之道具。呗者,歌咏也。

  【呗士】 (杂名)又曰呗师。法会唱如来呗,云何呗等之梵呗者。

  【呗赞】 (仪式)歌颂赞叹佛德也。梵语谓歌颂为呗匿。诸经要集四有呗赞篇。

  【奔那伽】 (植物)Puṣpa-nāga,译言龙树华。弥勒菩萨在此树下成道。大日经疏七曰:“龙华奔那伽者,此奔迦是龙树花。弥勒世尊于此树下成佛,其直言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奔荼】 (植物)Puṇḍarika,奔荼利之略。

  【奔荼利】 (植物)Puṇḍarika,又曰奔荼利迦。译曰白莲花。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奔荼,旧言芬利,亦作分陀利,此云白莲花也。”慧琳音义五曰:“奔荼利花,白莲花名也。古云芬陀利,正云奔拏。”见“分陀利”条。

  【本标】 (术语)本誓之标帜,即三昧耶形也。性灵集七曰:“点尘身云执本标。”

  【本不生】 (术语)与阿字本不生同。详见“阿”条。

  【本不生际】 (术语)不生不灭之本际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同七曰:“为不生际是万法之本。(中略)若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

  【本不生智】 (术语)觉本不生际之智也。

  【本成】 (术语)本地佛之成道也。法华文句曰:“迹化举三千墨点,本成喻五百微尘。”

  【本初】 (术语)根本元始也。或以名如来之觉体,或以名真如法界,或以名事物之元始。大日经三曰:“我一切本初,号名世所依。”即身成佛义曰:“我者大日尊自称,本初者本来法然,证得如是大自在一切法之本祖。”瑜祇经曰:“自觉本初。”显密二教论下曰:“自觉本初平等性智。”理趣释曰:“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

  【本地】 (术语)对于所现之化身,而称能现之本身为本地。能现所现,相望重重,故本地亦重重而不一定,唯佛之实相法身,即穷极之本地,越之更无能现之实身。故曰地法身。本地即法身也。道安之舍利礼文曰:“本地法身,法界塔婆。”演密钞二曰:“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于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法华文句九曰:“诠量本地三佛功德。”

  【本地垂迹】 (术语)见本迹条。

  【本地风光】 (术语)又曰本来面目。形容自己心性本分之禅语也。

  【本地供】 (术语)悬法华本门之十界曼荼罗而供养之也。

  【本地门】 (术语)谓大日如来之自性法身也。为三世常住之法身,理智之法性自具足一切之因果,圆满万德之方面也。加持门之对。

  【本地身】 (术语)见“本地”条。

  【本典】 (书名)根本之法典。

  【本断超】 (术语)台家所立超越证四种之一。见“超越证”条。

  【本二】 (杂语)又曰故二。比丘在家时之妻也,对于出家时,谓之本,为配遇故曰二。五分律一曰:“我与本二作不净行。”见“故二”条。

  【本法身】 (术语)本地法身之略。

  【本坊】 (杂语)自子院称本院。或称自坊为本坊。

  【本佛】 (术语)指自己心内之佛性,而曰本佛。

  【本感应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众生之感与佛之应,共为不可思议也。

  【本高迹下】 (术语)台家论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三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现菩萨之身也,本下迹高者,如菩萨现佛身也。本迹俱高如佛现佛身也。本迹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萨现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现神者,即谓为本高迹下。以佛对于神为上位也。见法华玄义释签十五。

  【本国土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佛本时之同居土,寂光土之妙也。

  【本果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门佛果之真性,观照,资成三德之妙。

  【本行】 (术语)本来所修之行法也,又为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也。大宝积经三十曰:“各随本行为其称。”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同慧远疏曰:“菩萨所修,能为佛因,故名本行。”

  【本行集经】 (经名)佛本行集经之略名。

  【本行经】 (经名)佛本行经之略名。

  【本弘誓愿】 (术语)佛未在因位时誓愿弘济一切众生也。见“本愿”条。

  【本化】 (术语)久远实成之本地佛教化也。对于伽耶始成之垂迹佛教化,故云尔也。

  【本怀】 (术语)心中根本之思念也。或曰素志,或曰素怀,并同。玄义释签一曰:“华严顿大,尚非本怀。”行事钞下二曰:“训诸佛本怀。”

  【本惑】 (术语)二惑之一。又曰根本惑,又曰根本烦恼。为感得迷果之根本烦恼,合之则为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种,开之则为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之十种,更分之为见修二惑,分配于三界,则为见惑八十八使,修惑十种,合为九十八种。

  【本极】 (术语)法性之理体,为法之根本穷极,故曰本极。法华玄义七曰:“本极法身,微妙甚深。”

  【本迹】 (术语)本地与垂迹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之应化,以化众生。其实身为本地,分身为垂迹,地者能生之义,为利物而自本身垂万化,故能现之本,谓为本地。所现之末谓为垂迹。自本垂迹,由迹知本,是即一佛菩萨上之妙德也。然此本迹有高下,台家立本高迹下,本下迹高,本迹俱高,本迹俱下之四句而分别之(见本高迹下条),如初地之菩萨,现二地之身,或示八相成道之相者,本下迹高也。如佛由佛之法身垂化身,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者,本高迹下也。但以本高迹下为通途。维摩经序曰:“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观音玄义上曰:“上地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

  【本际】 (术语)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本迹二门】 (名数)诸家释法华经无不大判之以本地门垂迹门之二门,一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之序正流通,后十四品为本门之序正流通。迹门之法华,谓释迦如来成道后至法华会座之间四十余年诸经之说法,三乘法为方便,一乘法为真实(方便品之正说),所说之教理上开权显实也,本门之法华,谓释迦之身,生于王宫,成道于伽耶,以至于今,此佛身非我之实身,为我久远实成之法身,为济度众生,一时垂迹,现伽耶成道之应身而已(寿量品之正说),佛自己之身上开迹显本也。然由斯开迹显本上观之,则法华以前至法华上开权显实之说法,悉为垂迹身之垂迹说。故后半谓为本门法华。此本迹之义,为佛身上真应二身或法应二身之关系,故此义虽弥满于法华已前之诸大乘经,然是惟对于大乘菩萨之说,未对于二乘凡夫而明之,对于二乘凡夫,且就释迦之身而开说证明之者,惟本门法华之所说耳。再如菩萨之授记作佛,尔前之诸经虽不少,然声闻之授记,则以迹门法华为根本。

  【本迹相摄】 (杂语)参照“十不二门”条。于迹中开因而合果,合习果报果为三法妙也。于本中合因而开果,开习果,出报果,明本国土妙也。又于迹中,委悉明境智行位,于本通为因妙。次为果妙,是迹中之三法,即三轨妙也。感应神通,说法眷属,与本迹相同。本开涅槃寿命二妙者,释迦佛在法华虽未入灭。而久远诸佛迦叶灯明佛等。皆于法华入灭。以此义推之。本佛必是净土之净机,又往事已成,故开出涅槃等妙也。迹中无此二义者,以释迦虽倡言入灭。而未入灭也。最后之利益妙,彼此相同。见玄义七。

  【本际智】 (术语)照了佛智诸法之本际,名为本际智。

  【本教】 (术语)二教之一。末教之对。根本之教,一乘教也。

  【本觉】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本觉流转】 (术语)见“法身”条附录“法身流转。”

  【本觉内熏】 (术语)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众生之妄心,能使众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众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信论曰:“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自体相熏习,二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中略)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中略)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力。”

  【本觉下转】 (术语)释摩诃衍论有本觉下转始觉上转之义,本觉有性净本觉与随染本觉之二,本觉下转者,随染本觉之相也,随染之本觉,随众生之染缘,顺众生之相,现为种种利益也。始觉上转者,依本觉之内熏习,如实修行,发究竟智也。论三曰:“始觉背凡向圣,上上去去为次第转,随染本觉背圣向凡,下下来来为次第转。(中略)证说经言,谛听诸佛子。我从具缚凡,具一切地,圆满行因海庄严大觉果。我从清净地,具经一切地,将一切万行,得第一信位,入无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时非前后。”

  【本觉真如】 (术语)就相言,曰本觉。就体言,曰真如。又本觉为能证之智,真如为所证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来之全体也。

  【本经】 (杂语)于论疏中,指所依所释之经曰本经。

  【本净】 (术语)言本来清净也。

  【本净无漏】 (术语)谓心性本来清净,离烦恼诸漏之污染也。指众生之心性而言。法华经科注曰:“与本净无漏相应。”

  【本据】 (术语)经论释号所引用经论释内之文也。

  【本眷属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眷属妙也。谓佛处所集之十方诸大菩萨不可思议也。

  【本空】 (术语)诸法本来性空,非始于今名为本空。无量寿经下曰:“净慧知本空。”

  【本来】 (杂语)无物之始。谓之本来。如云无始以来。

  【本来成佛】 (术语)立于万物一如之见地时,众生如来,同一无异,故悟即烦恼为菩提,众生即如来,故众生之心性谓为本来成佛。

  【本来法尔】 (术语)谓自始自然也。

  【本来空】 (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

  【本来面目】 (公案)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示禅门法道极度之语也。显教之本觉,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则何物为本来之面目,请参之。六祖坛经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本来无一物】 (术语)禅之悟道也。空之又空,第一义空也,与小乘之偏真但空相去天壤也。六祖坛经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呵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了无一物可了,是名真知。”传灯录三(达磨章)曰:“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将来与汝安。曰觅心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术语)唯识论所说。见“四种涅槃”条。

  【本利益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利益妙也。言本佛之利益众生不可思议也。

  【本门】 (术语)本迹二门之一。法华经二十八品中后十四品明佛身之本地及本地法身之众德,故谓之为法华之本门。见本迹二门条。

  【本门本尊】 (修法)日本日莲宗三大秘法之一。谓十界曼荼罗为本尊也。十界曼荼罗为日僧日莲所始,中央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左右图各种天部诸尊,以表十界互具,示无作三身之佛形者。

  【本门十妙】 (名数)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三、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三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复居何处。经云:自从是来我常在此裟婆世界说法教化。案此文则非今日迹中娑婆,亦非中间权迹处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国土妙也。四、感应,既已成果,即有本时所证二十五三昧,慈悲誓愿机感相关,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应也。经曰: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众根利钝是也。五、神通,亦是与昔时所得无记化化禅与本因时诸慈悲合,以神通骇动最初可度之众生,故言本神通也。经谓之如来秘密神通力,或谓示己身他身,示己事他事是也。六、说法,即是往昔初坐道场始成正觉初转法轮四辩所说之法名为本说法妙也,经曰:此等我所化,令发大道心。今皆住不退是也。七、眷属,本地说法所被之人,如地涌之菩萨,弥勒不识,乃本之眷属也。经曰:此诸菩萨下方空中住。此等是我子,我则其父是也。八、涅槃,本时所证之断德涅槃也,亦是本时之应身处同居方便二土,有缘既度,倡言入灭,即本时之涅槃也。经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是也。九、寿命,既言入灭,则有长短远近寿命。经曰:处处有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是也。十、利益,本业愿通应之眷属(除理性之一),八番十番饶益者。经云:皆令得欢喜是也。见法华玄义七。

  【本门事观】 (术语)日本日莲宗之意,法华本迹二门之法体,不出十界十如三世间。然迹门明九界之修因门,故以心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心,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妙观,使行人开觉法界唯心。故约于空门理观归于唯一心性。使泯绝他之事相也。本门明佛界之感果门。故以身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身,使行人开觉法界唯一身。故约于有门事观,直指事之十界依正,而作自己之全身,以为本觉之圆体。此中天台宗以迹门之理观为主,日莲宗以本门之事观为旨。故定经体,台祖直以法性之冥理为体,日莲以一经所诠之义为体(所诠之义者,神力品“以要言之。如来一切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曰四句之结要:第一句结妙之名,第二句结妙之用,第三句结妙之体,第四句结妙之宗,以示一经之所诠在名用体宗之四,加之以能诠之经文即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义也。故日宗以此所诠之四法定为经体。不别立理性之法界以为经体),故台家欲开悟此法性之冥理,依迹门之理性,立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理观。日莲欲证即身成佛之实事,依本门之事成,制唱题之妙行。夫经题之五字,已含摄一经所诠宗体字用之全体,经题即本迹二门之妙法,然则信解经题即信解十界之依正本有常住之相也。十界之依正者,即信解吾一身也。是岂非即身成佛耶。故末代凡夫,欲即身成佛,则宜一心唱念题目,一心信受之力,会于任运之妙法,是以唱题之事相为门,入于本门之妙法,故谓为本门之事观。

  【本门题目】 (术语)日本日莲宗三大秘法之一。口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七字也。妙法莲华经五字,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之题号,故名为题目,又概括法华八轴之秘奥。本尊之奥义,全在此五字而无所泄,故表归依本尊之意,而加南无二字,以唱此七字,为归名于本尊之方法。愚者不解本尊之意唱之,亦自然生本尊之影,遂得成佛云。

  【本明】 (术语)又曰元明。本觉之体清净,有大智慧光明,故曰元明。楞严经一曰:“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本命道场】 (修法)祈念皇帝本命星,以镇护国家之道场也,唐青龙寺之镇国道场,即皇帝本命之道场也。见“镇护国家道场”条。

  【本命星】 (术语)北斗七星中,当于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星。二十七宿(唐用二十八宿西国除牛宿),中当于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宿。算求本命宿之法,如宿曜经下,假令有人生于二月十七日,则先以十七日为位,于此加十三日共得三十。即自二月之角宿,历亢氐房。至于轸二十七宿为一周,除此数,尚余三,即复历角亢氐,至氐而尽,彼人生于氐宿也。又有于生年之十二支推知本命星者,此分配由何算数,未详。

  【本命宿】 (术语)见“本命星”条。

  【本命元辰】 (术语)本命为当人之本命星。元辰为其人之生年。

  【本末究竟等】 (术语)见“十如”条。

  【本母】 (术语)梵语曰优波提舍Upadeśa,此译论议。又名摩怛理迦(注)Mātṛka,此译本母。本母者取出生之义。以集诸经之义而论议之,出生别趣之义理故也。华严玄赞三曰:“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亦名摩怛理迦(注),此云本母。”瑜伽伦记五上曰:“摩怛履迦云本母(注),集诸经义论义明之,出生诸经别所诠义,故名本母。”

  【本拏哩迦】 (植物)又作奔荼利迦。与奔荼利同。

  【本囊伽吒】 (术语)又作本那伽吒Pūrṇaghaṭa,译言满瓶。佛之德相也。慧苑音义上曰:“本囊伽吒,此云满瓶也。”

  【本涅槃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于本时常住本寂之涅槃不可思议也。

  【本起经】 (经名)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之略名。

  【本三昧耶印】 (印相)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三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传云:此印习为本三昧耶印,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印也。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三昧耶之印,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于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以后,出于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也。仍于行法最初先结此印安住于理智不二之体性已,由此印开种种印契次第行之,为一座之行法。今相传云:净三业之印习为宝部之印,瑜祇经下有宝光净三业。以此印习为如意宝珠形,由此宝珠出生种种法财,为一座之行法。凡南方宝部,为修行之方,故于行法最初作此印云。

  【本山】 (杂名)由末寺称所属之本寺曰本山。又素来所住之山曰本山,广弘明集十六(慧远万佛影铭)曰:“共立此台拟像本山。”

  【本身】 (术语)禅家言本身即本心。详见“本心”条。

  【本神通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

  【本生安荼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说有大安荼,如鸡子,分为二段,遂生一切万物之论师也。

  【本生贯】 (经名)见“社得迦摩罗”条。

  【本生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曰阇陀伽Jātaka,翻为本生。如来说昔为菩萨时所行行业之经文也。俱舍光记十八曰:“言本生者,谓说菩萨本所行行。”

  【本生鬘论】 (书名)菩萨本生鬘论之略名。

  【本生说】 (术语)本生经之所说也。

  【本生心地观经】 (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八卷,来舟浅注。

  【本师】 (术语)佛教以释迦如来为根本之教师,故称本师。其余曰受业之师。史记乐毅传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后汉书曰:“何汤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大灌顶神咒经十二曰:“本师释迦牟尼佛。”业疏三之六曰:“本师和尚明相摄法。”

  【本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本识】(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是为有为无为一切法之根本,故名本识。见了义灯四本。

  【本时】 (术语)久远之昔,谓佛最初成道之时也。

  【本事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Itivṛtaha,又曰Ityuktaka(译为如是语,如是说),谓佛说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也。显扬论曰:“本事有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又(经名)七卷,唐玄奘译。有三品:一法品第一,说一法之法数,乃至三法品第三说三法数。

  【本事说】 (术语)本事经之所说也。

  【本誓】 (术语)梵语三昧耶Samaya,一译本誓,原为因本之义。诸佛菩萨在因地所立之根本誓约,谓之本誓。二教论下曰:“各各以本誓加持。”往生礼赞曰:“本誓重愿不虚。”理趣释曰:“三昧耶者名为本誓。”

  【本寿命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时非长非短之慧命不思议也。

  【本书】 (杂名)各宗开宗根本之书曰本书。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合六十卷,谓之本书。

  【本说法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说法妙也,谓佛说法之不可思议也。

  【本寺】 (杂名)本来所住之寺也。广弘明集三十一曰:“各还本寺宣告诸小僧尼。”又解为根本之寺,则自末寺呼祖师之寺之称也。

  【本算】 (术语)问答之论题。一问即最初所问,谓之本算。二问已下,谓之末算。

  【本体】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本相】 (术语)又曰大相。生住异灭之四相,有本相与随相之二种。见“有为”条。

  【本相绮致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本际经之别译。明善法之展转为习。

  【本心】 (术语)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坛经曰:“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本形】 (术语)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并非有本经本轨之典据,但据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传耳,其本经轨之说,如大日经疏五曰:“地藏菩萨,于种种间饰杂宝庄严地上,以金银颇胝水精四宝,为莲华座,令穷极巧丽。其菩萨在华座上,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中略)此圣者主持宝王心地中性起功德无边宝藏,故其标帜以一切珍奇杂宝绮错庄严也。”输婆迦罗译之地藏菩萨仪轨曰:“次说画像法,作声闻形像,着袈裟,端覆左肩,左手持盈华形,右手施无畏,令坐莲华。”秘藏记下曰:“地藏菩萨,白肉色,左手持莲花,上幢幡,右手持宝珠。”【本形】(术语)自身固有之形也。华严经十五曰:“或复舍本形自化其形。”

  【本性】 (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

  【本性佛】 (术语)华严十种佛之一。佛具大智慧照了一切法,自性本来是佛,故名本性佛。

  【本性住种性】 (术语)大乘二种性之一。谓无始已来本识所具有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

  【本业经】 (经名)菩萨本业经之略名。

  【本因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佛最初成道时之智慧,修行,阶位等妙不思议也。

  【本有】 (术语)对于修成或修生之称。谓本来固有之性德也。依性宗之谈,则不论有情非情,其本性万德圆满,在圣不增,在凡亦不灭,譬如矿中之金,暗中之宝,是为本有。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四有之一。生后死前,现在之生活,谓之本有。

  【本有家】 (术语)法相宗之一派,护月之说也。见“本有说”条。

  【本有今无偈论】 (书名)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之略名。

  【本有说】 (术语)说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为先天所固有,非新被薰习者,种子本来为第八识之功能作用,故为自无始即具有者,薰习惟增长其功能耳,若种子非先天的本有,则五性各别之义无意味矣。此为护月之说,法相宗之异义也。

  【本有修生】 (术语)谓本有与修生也。本有者,谓凡夫圣者,本来法尔,皆具足无缺,真如法性之德也,修生者。谓由观行之力开发其本有之德,渐渐修习而次第开显佛德也。

  【本有种子】 (术语)二种种子之一。谓阿赖耶识中本来含藏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种子也。更有新熏种子。参照“种子”条。

  【本于二谛】 (术语)见“二谛”条。

  【本缘】 (术语)有事之由来也。维摩经菩萨品曰:“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

  【本源】 (术语)自性清净心也。梵网经上曰:“虚空光体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圆觉略疏序曰:“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本源清净大圆镜】 (术语)圆觉经之语。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其清净如大圆镜。

  【本愿】 (术语)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无量寿经上曰:“皆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同下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住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十住毗婆沙论三曰:“一切去来今佛,威力功德智慧无量深法,等无差别,但随诸佛本愿因缘或有寿命无量,或有见者即得必定,闻名者亦得必定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以本愿故,说三乘法。”

  【本愿功德聚】 (术语)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佛也。谓阿弥陀佛。

  【本愿力回向】 (术语)见“回向”条。

  【本愿三心愿】 (术语)见“三心”条。

  【本愿药师经】 (经名)药师经有五译。大藏中第二,宋慧简译,缺。此本愿药师经,与所存四译,文多不同,或即慧简之所译者欤。

  【本愿一乘】 (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二之教,一实真如之道也。”

  【本愿一实】 (术语)如来之本愿,即一实之理。教行信证文类三本曰:“道者即是本愿一实之直道。”

  【本愿一实大道】 (术语)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为归入于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为真实之大道,即得真实到着大涅槃之道也。

  【本愿正机】 (术语)指本愿标的之众生而言。盖弥陀之本愿,由于欲救济罪业深重烦恼炽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浊世之吾人众生,为本愿之正机也。

  【本致】 (术语)本意归趣之所也。法华经弘传序曰:“统诸佛降灵之本致。”

  【本质】 (术语)如眼识之缘色境,眼识所现之影像(即相分)外,别有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之实质色法。为其影像之所托者,是曰本质。如意识浮空华兔角之相,惟有影像而无所托之本质,故谓之独影境。唯识述记六末曰:“除影外别有所托名本质。”

  【本尊】 (术语)梵语曰娑也地提嚩多。此译本尊。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故名本尊。又于诸尊中以其尊为本而尊崇之,故名本尊。大日经本尊三昧品于本尊说字印形之三种。字者,等之种子也,印者,金刚杵羂索等之三昧耶形也,形者,相好具足之尊形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者直所尊之义也。尊亦云自尊,自所持之尊也。”演密钞十曰:“诸圣随行者本所宗主,故名为本尊。”

  【逼迫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摈斥逼迫作恶事者使就于善之方便。

  【鼻虫】 (传说)经律异相三十七引居士物故为妇鼻中虫经曰:“有清信士持戒精进,有一沙门为道友。时清信士得病将死,其妇在傍大悲之,清信士增爱恋,死而魂神在妇鼻中为虫。妇啼吠不能自止。沙门往见妇,虫自鼻涕坠地。妇惭愧欲以脚蹈之。沙门告曰:勿杀,是汝夫婿化作此虫。沙门为虫说曰:卿精进持戒,福应生天见诸佛,但坐恩爱恋慕之想,生此虫中,即宜惭愧。虫闻而意解,便自克责,俄命终即得生天。”

  【鼻隔禅师】 (杂名)谓闭息六根,而隔离前境也,约鼻之一而总称六根。谓住于空见,枯木闇坐之禅人。犹言闇证禅师。止观十曰:“鼻隔禅师发得空见,多堕网中不能自拔。”同辅行曰:“鼻隔无深观行唯止心鼻隔,因此观故发得空见。此人尚不识小乘真谛,岂能观于空见之心令成妙境?但随见转堕于见网。”

  【鼻根】 (术语)六根之一。梵语,揭逻拏。译言鼻。生鼻识之所依为鼻根。义林章三本曰:“鼻者能嗅义,梵云揭罗拏,此云能嗅。”

  【鼻溜荼迦】 (天名)见“毗卢择迦”条。

  【鼻摩罗难利帝】 (菩萨)见“毗摩罗诘”条。

  【鼻那夜】 (术语)见毗奈耶条。

  【鼻婆沙】 (术语)见“毗婆沙”条。

  【鼻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鼻根也。

  【鼻识】 (术语)六识之一。了别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识也。

  【鼻息】 (术语)二十五圆通之一。

  【鼻致迦】 (杂语)Bijika,译曰种。见“翳迦鼻指迦”条。

  【彼岸】 (术语)梵语波罗Pā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注“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曰:“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心经注曰:西土俗以设喻诸佛地谓之彼岸。涅槃经曰:彼岸者,喻如来也。又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智度论一曰:“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智度论三十三曰:“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法华嘉祥疏二曰:“以究了真俗之原,称到于彼岸。故大品云:到有为无为彼岸,即其事也。”

  【彼此摄持】 (术语)真言所谈。谓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互相映而摄持。即入我我入也。

  【笔端舍利】 (杂名)宋高僧传曰:“唐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后得弥勒上生经,造疏通畅厥理。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色红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

  【比呼】 (术语)Bhikṣu(巴Bhikkhu),比丘之别音也。探玄记十八曰:“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

  【俾礼多】 (异类)Preta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比量】 (术语)因明三量之一。又心识上三量之一。比者比类也,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如见烟比知于彼有火是也。因而因明法者,以因与喻比知主义之轨式也。总称为比量者,是八识中唯意识之用也。因明入正理论曰:“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义。”

  【比量相违】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宗法九过之一。如:“瓶可为常(宗),所作性故(因)”是也。所立之宗相违比量之因,故曰比量相违。”

  【比卢持】 (人名)外道名。

  【比罗达】 (人名)Vira-datta,长者名。译曰威施。见菩萨修行经。

  【比罗婆洛】 (地名)Pīlusāra,山名。译曰象坚。西域记一曰:“比罗婆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坚也。昔如来在世,象坚神奉请世尊及千二百大阿罗汉。山岭有大盘石,如来即之受神供养,其后无忧王即盘石上起窣堵波,高百余尺,今人谓之象坚窣堵波也。”婆字当是裟之讹。

  【比摩寺】 (寺名)在于阗国。魏书于阗传曰:“于阗西五里,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

  【比目多罗】 (术语)见“毗目瞿沙”条。

  【比那】 (地名)Vinata,比那多之略。山名。译曰不高。

  【比耆陀羡那】 (人名)儿名。译曰胜军。见贤愚经六。

  【比丘】 (术语)Bhikṣ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见“苾刍”条。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有比丘因恶名住林中欲自杀,正住天神说偈晓之,即得道果。

  【比丘化为蛇】 (传说)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三曰:“有比丘喜乐衣服,因病致死,后化为蛇来缠衣。”

  【比丘尼】 (术语)Bhikṣuṇi,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新云苾刍尼。梵语尼者,显女性之声也。因之比丘为男僧,比丘尼为女僧。俱舍光记十四曰:“苾刍,唐言乞士,旧云比丘,讹也。苾刍尼苾刍如前解,尼是女声。”慧琳音义二曰:“苾刍尼义说同上,出家女之总名,尼例声明即女声也。”以阿难恳请初度佛之姨母大爱道为僧,是为比丘尼之始。参照“苾刍”条。

  【比丘尼阿姨】 (人名)Bhikṣuṇi āryā,阿姨者阿梨夷之略,梵语阿梨耶,译言圣者,今依女声曰阿梨夷,即比丘尼圣者之意,为佛姨母大爱道之尊称也,或言阿,如汉语阿爷阿娘之阿,姨即姨母也。

  【比丘尼八归敬戒】 (术语)比丘尼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尼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具足戒。尼,犯僧残当从僧忏悔。每半月宜受僧教诫。宜从比丘三月安居,夏满宜诣僧中求自恣之人。以上八法谓之比丘尼之八敬法。【比丘尼八归敬戒】(术语)见“戒”条。

  【比丘尼传】 (书名)四卷,梁宝唱撰。

  【比丘尼大戒】 (书名)十诵比丘尼大戒之略名。

  【比丘尼戒】 (术语)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

  【比丘尼戒本】 (书名)揭比丘尼五百戒之本经也。每月比丘尼之布萨日诵之。

  【比丘尼僧祇律戒经】 (经名)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之异名。

  【比丘听施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听施比丘不乐法,将废道。佛以方便说旅人不知道者问知道者之喻以化之。

  【比丘五德】 (名数)怖魔,乞士,净戒,净明,破恶也。参照“苾刍”条。

  【俾沙阇罗所】 (佛名)Bhaiṣajyarāja,佛名。维摩诘经下曰:“有佛名俾沙阇罗所如来,汉言药王。”

  【笔受】 (杂语)见“笔受”条。笔即笔之俗写。【笔受】(杂语)于译场受译主之言,笔之以汉言也。事物纪原七曰:“宋朝会要曰:太平兴国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译经诏梵学僧笔受缀文,七月诏左右街义学僧详定,十二月选梵学沙门一人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证义。其后以惟净为梵学笔受,自此始也。谈苑曰: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经缀文二人,证义八人。唐世翻译有笔受官,以朝臣为之,佛陀多罗之译圆觉经也。房融为笔受是矣,宋朝太宗始用梵觉僧也。”

  【彼同分】 (术语)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二门,根境识三者,互相交涉而作自业,为同分,不然则为彼同分,彼同分者,为彼之同分之类,故名彼同分。而十八界中,惟法界为同分,余十七界通同分彼同分之二者。俱舍论二曰:“根境识三,更相交涉,故名为分。或复分者是己作用,或复分者是所生触,同有此分,故名同分。与此相违名彼同分,由非同分与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

  【比吒迦俱舍】 (杂语)Piakakośa,译曰藏。刀鞘丞椟之类,如三藏之藏是也。演密钞七曰:“梵语比吒迦俱舍,此译为藏,即是鞘韫椟之藏为要,拣异中心之藏故。”

  【比智】 (术语)新云类智,旧云比智。见“类智”条。

  【苾[口*陵]吃[口*栗]知】 (天名)摩醯首罗天之子名。大日经疏五曰:“苾[口*陵]吃[口*栗]知,是摩醯首罗子。身极枯瘦,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为此形。私谓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也,所以住在南方。”梵Bhṛṇgiriṭi。

  【荜[廿/(乏-之+友)]利】 (饮食)五种果之一。百一羯磨八曰:“荜[廿/(乏-之+友)]利即蒟酱也,旧云荜[廿/(乏-之+友)],略也。”梵Pippali。

  【毕钵】 (植物)一作毕跛。毕波罗之略。毕钵罗树或毕钵罗窟也。

  【毕钵罗】 (人名)大迦叶之实名。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中略)名毕钵罗。或毕钵波罗延。或睇毗犁(Sthavira),毕钵罗树也。父母祷树神求得此子。以树名之。”梵Pippalāyāna。又(植物)Pippala,又作必钵罗,庳钵罗,树名。即菩提树。佛于此树下证菩提,故称菩提树。西域记八曰:“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每至如来涅槃之日,叶皆凋落,顷之复故。”探玄记二十曰:“毕钵罗树,此云榕树,在岭南亦有此类。”慧琳音义八曰:“庳钵罗,树名也,或云毕钵罗。”

  【毕钵罗窟】 (地名)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钵罗窟,宾钵罗窟。以窟上有毕钵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钵罗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钵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三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佛祖统纪四曰:“如来灭后,于毕钵罗窟立三座部主结为三藏。”更有一处。西域记九曰:“温泉西有卑钵罗石窟,世尊在昔恒居其中,后壁洞穴,是阿素洛宫也。习定比丘多居此室。”法显传一曰:“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名宾波罗窟。佛食后常于是座禅,又西行五六里,山地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

  【苾刍】 (术语)Bhikṣu,又云煏刍。同于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馑男,熏士,道士等。出家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刍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而清净活命故也。破烦恼者,以修圣道而破烦恼故也。净持戒者,以受持尽形净戒故也。能怖魔者,以必入涅槃使魔畏怖故也。智度论三曰:“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复次,受戒时自言:我是某甲比丘,尽形寿持戒,故名比丘。复次,比名怖,丘名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言是人必得入涅槃。”维摩经佛国品注曰:“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净乞食,或名破烦恼,或名净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该此四义,秦言无一名以译之,故存本名焉。”玄应音义八曰:“除馑,旧经中或言除士,除女。亦言熏士,熏女。今言比丘,比丘尼也。案梵言比丘,此言乞士,即与除馑义同。除六情饥,断贪欲染也。以善法熏修,即言熏士,熏女。”释迦谱七曰:“凡夫贪染六尘,犹饿夫饭不知厌足圣人断贪染六情饿饥,故号出家为除馑。”南山业疏三曰:“中梵本音,号曰煏刍。此传讹失,转比丘也。”探玄记十八曰:“比丘者,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义翻有三:谓怖魔,破恶,及乞士。”然有以苾刍为草名者,亦一说也。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一曰:“吾吉祥草,矩舍(此言草),摩贺矩舍,室哩矩舍。世尊因地修行时,常卧此三草也。苾刍矩舍,悉党矩舍(此言白),世尊因地修行时,常枕此二草也。”慧琳音义二曰:“苾刍草名也,僧肇法师义苾刍有四胜德。”俱舍慧晖钞,翻译名义集,释氏要览等皆以为草名(业疏济缘记三之一,言世中妄传是草名者,讹也)。

  【苾刍迦尸迦十法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说惭愧等十法。【苾刍迦尸迦十法经】(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对迦尸迦而说具足惭愧多闻等十法则得为人师。

  【苾刍律仪】 (术语)苾刍应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

  【苾刍尼】 (术语)又作煏刍尼Bhikṣuṇī,即比丘尼也。尼者女声。男僧云苾刍,女僧云苾刍尼。

  【苾刍尼戒经】 (经名)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之略名。

  【苾刍尼毗奈耶】 (经名)Bhikṣuṇīvinaya,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之略名。

  【苾刍五法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新比丘有五法得离师之依止及戒,有七种之别。

  【苾刍习学略法】 (经名)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之略名。

  【必定】 (术语)梵语阿鞞跋致Avaivartikā,译言不退转,又翻必定。不退转大道,必定入于涅槃之位也。大智度论九十三曰:“阿鞞跋致即是必定。”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

  【必堕无间】 (杂语)罪恶深重者,必堕无间地狱也。

  【闭关】 (杂语)禅林之语。闭居养道念也。禅余内集曰:“闭关守寂。”又曰:“闭关学道。”

  【毕竟】 (杂语)物之至极最终也。

  【毕竟成佛道路】 (术语)谓绝对不二之一乘法。成佛之道虽多而结局唯归入于一道路者也。谓其终局成佛之一道。

  【毕竟断】 (术语)对于损伏断而言。无漏道之力,断灭烦恼之种子使不再生也。经量部所说。

  【毕竟觉】 (术语)佛之所证,他人无有类似之证也。同于无上觉。

  【毕竟空】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与无为法,毕竟为空,名为毕竟空。智度论三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为无有遗余。性空者名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贲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可得。”法华嘉祥疏九曰:“毕竟空是诸空中之王,故智度论云:性空菩萨所行,毕竟空是佛所行。”华严经离世间品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放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

  【毕竟空行】 (术语)见“四安乐行”条。

  【毕竟无】 (术语)如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不同于毕竟空,毕竟空者理性之谈,故不遮毕竟有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毕竟无者,即龟毛等。”

  【毕竟无常住】 (术语)宇宙之万有,其体空无,而毕竟无常住之法也。吾人认万象之体形而以为常也住也,不过为假想妄想耳。

  【毕竟依】 (术语)佛之德号也。佛为众生究竟之依处,故称毕竟依。赞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是故稽首毕竟依。”

  【毕竟智】 (术语)究法界理性之智也。涅槃经四十曰:“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

  【毕兰陀筏蹉】 (人名)同于毕陵伽婆蹉比丘,见毕陵伽婆蹉条。

  【毕勒支底迦】 (术语)Pratyeka,不逢佛世而悟,故云独觉,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云缘觉。慧苑音义上曰:“辟支梵音。具云毕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独行。佛者觉也。旧翻为独觉,正得其意,或翻为缘觉,译人谬。以梵语云钵攞底迦,此翻为缘故。智论第十八中通上二类也。”玄应音义三曰:“缘一觉又云独觉。旧经云古佛,又云辟支佛,又言辟支迦,或云贝支迦,皆梵言讹转也。此云独觉是也。”

  【毕勒支底迦佛】 (术语)Pratyekabuddha,旧云辟支佛。译曰独觉。又云钵攞底迦佛。译曰缘觉。三乘之中乘也。见毕勒支底迦项。

  【毕哩体瞿摩夷】 (物名)Pṛthvi-gomaya,译曰牛粪。见慧琳音义十。

  【毕里孕迦】 (天名)见“冰揭罗”条。

  【苾力叉慕里迦】 (杂语)Vṛkṣamūlika,译曰树下坐。饰宗记五本曰:“苾力叉暮里迦,此云树下坐也。智论云:树下思惟,如佛生时,转法轮时,涅槃时,皆在树下。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

  【毕力迦】 (物名)又作必栗迦,香名。译曰目蓿香,又曰触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中曰:“必栗迦香,注云目蓿香也。”慧琳音义十二曰:“毕力迦,香名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触香也。”梵Pṛkkā,Spṛkkā。

  【必栗托仡那】 (术语)梵音Pṛthagjana,译言独生,异生。即凡夫也。

  【毕陵】 (人名)毗陵伽婆蹉之略。比丘名。

  【毕陵伽】 (人名)又作必陵伽。毕陵伽婆蹉之略。

  【毕陵伽婆蹉】 (人名)又作毕兰陀筏蹉Pilinda-vatsa,比丘名。译曰余习。以有高慢之余习故也。法华文句二曰:“毕陵伽婆蹉,此翻余习。五百世为婆罗门,余气犹高。”法华玄赞一曰:“毕兰陀筏蹉,此云余习,言毕陵伽婆蹉,讹也。五百世中为婆罗门,恶性粗言,今虽得果,余习犹在。如骂恒河神,故名余习。”

  【毕陵慢心】 (故事)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毕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佛告毕陵伽婆蹉,忏谢恒神。毕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忏谢汝。是时大众笑之。云何忏谢而复骂耶?佛告恒神:汝见毕陵伽婆蹉合手忏谢不?忏谢无慢,而有此言,当知非恶。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余人,本来所习,口言而已,心无憍也。如是诸阿罗汉,虽断结使,犹有余习。”止观二曰:“又道不妨恶,须陀洹人淫欲转盛,毕陵尚慢身子生瞋,于其无漏有何损益?”

  【闭炉】 (仪式)禅宗之行事。每年三月三十一日闭暖炉之行事也。

  【毕洛叉】 (植物)又作毕剌叉,树名。译曰高显。阿输迦树之异名也。佛诞生于此树下云。探玄记二十三曰:“毕剌叉者,具云钵剌叉,义翻云高显树也。有处名阿输迦树,此云无忧树也。”慧苑音义下曰:“毕洛叉树,或曰毕剌叉,此云高显。佛于此降诞则为高显,名显人天故曰高显也。或有处云佛于阿戍迦树下生者也。”梵Vilakṣa。

  【必灭】 (术语)谓有生者必灭也。

  【毕舍遮】 (术语)Piśāca,又作臂奢柘、毗舍阇、毗舍遮。食肉鬼名。孔雀王咒经下曰:“毗舍阇,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言毗舍阇,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癫狂鬼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啖精鬼,东方天王所领鬼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舍遮者,唐云食血肉,鬼之异名也。”

  【邲输跋陀】 (菩萨)普贤菩萨之梵名。名义集一曰:“邲输跋陀Viśva-bhadra,或三曼跋陀Samanta-bhadra,此云普贤。”

  【苾吒瞿波罗】 (异类)Pṛthukagopāla,夜叉名。译曰护儿。见大孔雀经中。

  【必棏家】 (术语)Pitaka,又作比摘迦。译曰藏。三藏之藏,即库藏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下曰:“必棏家,是藏。”开宗记一本曰:“梵曰比摘迦,此译为藏。”

  【必至补处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使欲往生净土者,必至一生补处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中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必至灭度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一愿,又名证大涅槃之愿。往生净土,即誓必到达涅槃之大果也。

  【痹钵罗】 (植物)Pippala,又卑钵罗树之名。见毕钵罗条。

  【煏刍】 (术语)Bhikṣu,比丘,新作苾刍,又作煏刍,见“苾刍”条。

  【碧岩集】 (书名)碧岩录之异名。

  【碧岩录】 (书名)又名碧岩集。十卷,宋圜悟于澧州夹出灵泉院碧岩方丈提倡雪窦颂古百则者。然圜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烧弃之,后人更拾集其烬余,传之于今。黄檗宗大智为之注释,名种电钞。

  【碧眼胡】 (杂语)碧眼之胡人,指达磨也。祖庭事苑四曰:“初祖达磨大师眼有绀青色,故称祖曰碧眼。”

  【碧眼胡僧】 (杂语)谓达摩。高僧传曰:达摩眼绀青色,称碧眼胡僧。

  【薜服】 (衣服)薜萝之服,喻僧衣之陋劣也。

  【馝柯罗摩诃秩多】 (人名)Vikramāditya,王名。译曰正勤日。见婆薮槃豆传。

  【薜荔】 (异类)薜荔多之略。

  【薜荔多】 (异类)Preta,又作闭黎多,闭丽多,闭戾多,鞞礼多,卑帝黎(Pitṛ),新称弥荔多,俾礼多。译曰祖父。饿鬼之总名也。玄应音义三曰:“薜荔,上蒲计切,下力计切。或言卑帝黎,或云帝黎耶,或言闭黎多,皆讹也。正言弥荔多,此译云祖父鬼,旧译云饿鬼,于中最劣者也。”王渔洋先生曰:余前记梵书薜荔为饿鬼。又按酉阳杂俎云:人犯五千恶为五狱鬼,万恶乃堕薜荔也(香祖笔记十)。

  【薜萝】 (杂语)又曰薜荔。蔓草也。形容破袈裟之语。

  【薜攞斫羯罗】 (物名)Velācakra,译曰时轮。计时之器也。寄归传三曰:“于要处安小土台,圆阔一尺,高五寸,中插细杖,或时石上竖丁,如竹箸许,可高四指,取其正午之影,西方在处,多悉有之,名为薜攞斫羯罗,译为时轮矣。”

  【弊魔试目连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降魔经之别译。

  【薜舍】 (地名)Vaiśāli,见“毗舍离”条。

  【薜舍离】 (地名)见“毗舍离”条。

  【蔽尸】 (杂语)Peśi,作闭尸,箄尸,蜱罗尸。译曰肉团,结。胎内五位之第三。玄应音义一曰:“蜱罗尸,或作闭尸,此译云肉团也。至第三七日,结集成肉团,若男则上阔下狭,若女则上狭下阔。成肉团,犹未坚。”瑜伽略纂一曰:“闭尸,此名结。虽已成完,仍柔软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闭尸,彼相类也。”

  【薜室罗末拏】 (天名)Vaiśravaṇa,见“毗沙门”条。

  【薜陀】 (杂名)Veda,与吠陀同。见韦陀条。

  【弊宿】 (人名)又作蜱肆。婆罗门名。拘萨罗国斯婆醯婆罗门村有婆罗门,名弊宿。童女迦叶已证罗汉,与五百比丘共游行诣彼处,种种说法,破其断见,使之归正翻邪,死生于天。见长阿含经七弊宿经,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巴Pāyāsi。

  【弊耶伽罗】 (杂名)Vyāghra,译曰虎氏。天竺之姓。见续高僧传三。

  【弊欲】 (术语)世间弊恶之五欲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心着弊欲,乐于小法。”

  【鞞跋罗】 (地名)Vaibhāira,山名,在王舍城。

  【鞞跋致】 (术语)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萨,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毗跋致。”

  【臂卑履也】 (动物)Pipili(多)Pipilikā,又作比臂里迦,译曰蚁子。大威德经六曰:“臂卑履也,蚁子也。”梵语杂名曰:“蚁子,比臂里迦。”

  【鞞侈遮罗那三般那】 (术语)Vidyā-caraṇa-saṁpanna,又作鞞多遮罗那。译曰明行足。佛十号之一。智度论二曰:“鞞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云何为明行足?宿命天眼漏尽名三明,(中略)行名身业口业,唯佛身业口业具足,余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坐禅三昧经上曰:“鞞侈秦言明,遮罗那言善行,明三明也,行清净之行。”玄应音义三曰:“鞞侈遮罗那,蒲迷切,此译云明行足。”

  【鞞稠利夜】 (物名)Vaiḍūrya,见“琉璃”条。

  【臂钏】 (物名)真言修法者臂所悬之环钏也。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臂钏者作二十五金刚之结,中置一珠,两头各一。”

  【壁定】 (譬喻)恶觉譬如风,定譬如壁,壁定坚固,则觉风不能入也。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同辅行曰:“壁定者室有四壁,则八风不入。”

  【鞞铎佉】 (寺名)见“毗铎佉”条。

  【鞞佛略】 (术语)见“毗佛略”条。

  【鞞浮罗】 (地名)见“毗富罗”条。

  【壁观】 (故事)达磨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世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会元达磨章曰:“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曰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又直以禅门之观谓为壁观。释门正统八曰:“独以真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注曰:“客尘伪妄不入曰壁。”

  【壁观胡僧】 (人名)谓初祖达磨也。见壁观项。

  【鞞诃罗】 (术语)见“毗诃罗”条。

  【鞞羯俞】 (佛名)佛名。译曰离愁。见可洪音义二。

  【鞞岚】 (杂名)见“毗岚”条。

  【鞞蓝婆】 (杂名)见“毗蓝婆”条。

  【鞞礼多】 (异类)Preta,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鞞嚧杜那】 (佛名)见“毗卢舍那”条。

  【避罗】 (植物)果名。见频婆条。

  【鞞罗羡】 (人名)鞞罗羡那之略。国王名。

  【鞞罗羡那】 (人名)Virasena,国王名。译曰勇军。一日一夜,出家持戒,生于天上,永受富乐,遂修道而为辟支佛。见出家功德经,诸经要集四。

  【鞞摩那修】 (人名)巴Vekhanasa,外道名。佛为说法,悟道出家。中阿含鞞摩那修经是也。

  【鞞摩肃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即中阿含之鞞摩那修经也。见鞞摩那修项。

  【鞞尼迦】 (术语)见“毗奈耶”条。

  【鞞纽婆那】 (地名)Veṇuvana,译曰竹林。见“迦兰陀”条附录。

  【鞞婆诃罗】 (流派)EkaVyāvahārikāṇ,译曰一说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四分开宗记一本。

  【鞞婆丽陵耆】 (地名)巴Vebhaliṅga,往昔迦叶佛时之村邑名。佛与阿难共行道,到此处而微笑。阿难问故。佛因说昔迦叶佛时,此村邑长者有优多罗童子,与难提波罗陶师为亲友,难提婆罗劝优多罗使见佛出家事。中阿含鞞婆丽陵耆经是也。

  【鞞婆沙】 (术语)见“毗婆沙”条。

  【鞞婆沙论】 (书名)十四卷,尸陀般尼阿罗汉造,苻秦僧伽跋澄译。广说有部之法相者。

  【鞞婆尸】 (佛名)见“毗婆尸”条。

  【鞞瑟氏罗居士】 (菩萨)华严经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二十六。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鞞沙门】 (天名)梵语。亦曰毗少门。四天王之一。其义为遍闻,多闻,古婆罗门教。以为财神。此神住须弥第四层。主夜叉罗刹。

  【鞞杀社】 (杂语)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药,即是陈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毗皱社。”

  【臂奢拓】 (术语)见“毕舍遮”条。

  【鞞舍】 (杂语)见“吠舍”条。

  【鞞舍离】 (地名)见“毗舍离”条。

  【鞞舍隶夜】 (物名)见“毗舍离”条。

  【鞞世师】 (流派)Vaiśeṣika,即卫世师也。

  【鞞恕婆附】 (佛名)见“毗舍浮”条。

  【避死经】 (经名)婆罗门避死经之略名。

  【臂索】 (物名)真言修法者手臂所悬之珠索也。谓之真言索。苏悉地经一曰:“作诸事时,常须右手臂常以真言索带,右手持珠索以香而涂。持诵真言或一百遍,或一千遍。带持此等索者,毗那夜迦不能为障,身得清净,速得成就满所求愿。”(略钞)。

  【鞞头梨】 (物名)见“吠琉璃”条。

  【鞞陀】 (经名)见“韦陀”条。

  【鞞陀梨】 (地名)Vidhāra,山名。慧苑音义上曰:“鞞,此云种种也。陀梨,亦曰陀罗。此云持也。谓此山中能持种种众宝及诸华叶故名之。”

  【鞞陀路婆】 (异类)起尸鬼也。见“毗陀罗”条。

  【鞞醯得枳】 (饮食)药名。慧琳音义六十三曰:“鞞醯得枳药名也。”梵Viheṭhaka。

  【臂线】 (修法)以五色之线悬于臂次除病,是婆罗门之法,佛亦为病缘于诸弟子开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系臂上。六众亦以五色线系臂上,入城乞食。诸人见之而讥弄之。佛因制之,言若系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婴病,诣医问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系于臂即病愈。曰:世尊不听。彼言:仁大师慈悲为本,缘病开许无疑。时诸苾刍言于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为病因缘,受医人教者,系线亦无犯。”

  【臂香】 (杂语)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珰皆然。”今俗事神者,以钩贯臂,下悬香炉,焚香于神前,谓之烧臂香。

  【臂吒犍稚】 (物名)Piṭaghaṇṭikā,译为打犍槌。比丘尼钞一曰:“西域传云:时至应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者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也。”见“犍稚”条。

  【边鄙众】 (杂名)见“四众”条。

  【边地】 (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边地懈慢】 (术语)弥陀之化土。边地与懈慢国土也。边地即疑城胎宫,真门自力念佛人所生之处,懈慢为懈慢界,要门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教行信证曰:“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编发仙人】 (杂名)亦曰螺髻梵志。印度之梵志编发如螺形者。文殊师利问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编发仙人。”此指三迦叶等之弟子也。

  【蝙蝠僧】 (杂名)又曰鸟鼠僧。见“鸟鼠僧”条。

  【边际】 (术语)言物之穷极也。唯识述记二本曰:“边际者是穷尽义。”

  【边际智】 (术语)谓等觉菩萨之智慧。以是居妙觉位之边际故也。四教仪四十曰:“边际智满入重玄门。”

  【边见】 (术语)五见之一。或断见或常见偏于一边之恶见,谓之边见。又起身见,其后边所起断常之恶见,名为边见。见五见条。

  【边界】 (界名)边地懈慢界之路。

  【边无边】 (术语)见“六十二见”条。

  【边五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谓边国以僧侣少,不能从正式行三师七证之十人受,故减人数,以四僧众与一羯磨师,作法授戒,依之而得具足戒也。

  【边执见】 (术语)五见之一。略曰边见。见五见条。

  【边州】 (杂名)佛教以印度为阎浮提大州之中地,以外为边州。

  【边罪】 (术语)比丘犯淫等四重罪者。是为边罪。此人罪重,为佛法边外之人,更不堪重入净戒之海也。行事钞上三曰:“边罪难者,谓先受其戒,毁破重禁,舍戒还来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法边外之人,不堪重入净戒海也。”

  【边罪难】 (术语)见“遮难”条附录。

  【褊袒】 (衣服)偏袗之异名。章服仪曰:“褊袒椅支。”

  【变不男】 (杂名)见“五种不男”条。

  【辩才】 (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

  【辩才妙音】 (天名)辩才天,即妙音天也。

  【辨才天】 (天名)司音乐之天。为福德之神。或作美音天,妙音天。即干闼婆之类。后与吉祥天混而为一,遂至以为福德之神。胎藏界外金刚部院西方那罗延天之旁,有其位。

  【辩才天】 (天名)亦云大辩才天女,亦云大辩天神。见“大辩才天”条。

  【辩才天三部】 (经名)一、佛说最胜护国宇贺耶顿得如意宝珠陀罗尼经一卷;二、佛说即身贫转福德圆满宇贺神将菩萨白蛇示现三日成就经一卷;三、佛说宇贺神王福德圆满陀罗尼经,一卷;已上称曰辩才天三部经,然皆为伪经,经录不载。

  【辩才天五部】 (经名)以上三部再加佛说大宇贺神功德辩才天经一卷,佛说大辩才天女秘密陀罗尼经一卷,谓之五本经,亦皆杜撰者。

  【遍参】 (杂语)禅僧行脚参学遍天下之知识也。

  【变成男子】 (术语)女性变成男子也。女子有五障,非成佛道之器,其成男子,或于现身得之,或生于净土而得。诸佛各有变成男子之愿。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智度论四曰:“初僧祇中永离女身。”

  【变成男子愿】 (术语)诸佛有一切女人各变成男子之愿。无量寿经上曰:“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药师经曰:“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法华经曰:“尽此女身后不复受。”诸教中密教独许女身成佛。

  【变成王】 (异类)地狱十王之一。司掌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唤大地狱。此狱广大五百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第五殿解来鬼犯,更有余罪,则发入大地狱,分发小地狱受苦,受满转解第七殿。

  【遍成诸行】 (术语)顿成诸行之对。由行布门修行之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次第经过诸法门阶级,遍修诸行也。

  【遍出外道】 (流派)出家外道之一类,以名遍离世俗之义。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道名波利呾罗拘迦,翻为遍出。遍能出离诸俗世间,即是出家外道之类。”

  【遍处】 (术语)观法之名。与十一切处同。见八背舍条。

  【遍槌】 (杂语)禅林之目。食粥之时打槌遍集大众也。

  【遍地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东方第一重也。又曰佛母院。此以三世诸佛能生之德为主故也。是有七尊(主五尊,伴二尊),中央一切如来智印(左右胁侍,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左边大勇猛菩萨,左傍大安乐不空金刚真实菩萨,右边佛眼佛母,右傍七俱胝佛母尊是也。而此院为降魔之印,故中尊于白莲华上作三角形,光焰围之。表以三角之智火,降伏四魔也。

  【遍法界身】 (术语)佛之真身也,谓真身无边而周遍于法界也。华严经世界成就品曰:“愿我当见遍法界身。”

  【遍观一切色身想】 (术语)观经十六观中之第九观,观想阿弥陀佛之身相光明也。其观成就,则得见十方诸佛之身相。对于第八观而谓此观为真身观。

  【遍行惑】 (术语)为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也。

  【遍行因】 (术语)六因之一。见“六因”条。

  【遍行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证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诸法。故云遍行真如。

  【变化】 (术语)转换旧形,名为变,无而忽有,名为化。佛菩萨之通力,能变化有情非情之一切也。法华经曰:“神通变化不可思议。”义林章七本曰:“转换旧形名变,无而忽有名化。变与化异,是相违释。”

  【变化法身】 (术语)五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变化人】 (杂名)佛菩萨之化为人身者。法华经曰:“即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

  【变化身】 (术语)诸佛三身之一。为济度众生变现六趣有情之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见“三身”条。

  【变化生】 (术语)四生中之化生也。不处于胞胎而忽然生也。法华经曰:“其国诸众生,淫欲皆已断,纯一变化生。”

  【变化通力】 (术语)见“通”条。

  【变化土】 (术语)三土之一。变化身所住之土也。此中有净土秽土之别。唯识论十曰:“变化身依变化土。”义林章七末曰:“身既有三,土随亦尔。(中略)三变化土,通净及秽。”见“三土”条。

  【变化无记】 (术语)四无记之一。见“无记”条附录。

  【变坏】 (术语)变者,有形之物,异其相也,坏者,对于外物不得抵抗,而忽变形体也。即色法有性之一义,形色体质有之物,触于外物,以变化破坏而言也。例如肉体触于他人之手乃至蚊蛇之类而为其所坏是也。

  【辩积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之尊。密号曰巧辩金刚,大慧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

  【遍吉】 (菩萨)普贤菩萨之异译。普为遍,贤为吉,言别意同也。智度论九曰:“一佛图中有人癞风病,来至遍吉菩萨缘边,一心自归。”释门正统三曰:“妙德现于清凉,遍吉彰于岷峨。”

  【遍计】 (术语)凡夫之妄情,遍计度诸法也。唯识论八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

  【遍计所起色】 (术语)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谓依第六意识之妄分别所变起之空华水月等无实事之诸色相也。

  【遍计所执性】 (术语)三性之一。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名为遍计。以此遍计之妄情计无我为我,执无法为法,恰如暗中谬绳为蛇。是名为遍计所执性。此所执性为当情现之妄相。体性都无也。唯识论曰:“由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见“三性”条。

  【遍觉】 (术语)周遍圆满之觉悟也。止观五曰:“乃至成佛,正觉大觉遍觉。皆是观慧异名。”

  【遍界】 (杂语)遍三千世界也。碧岩五十三则垂示曰:“遍界不藏,全机独露。”

  【遍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禅天第三天之名。此天净光周遍,故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光音及遍净。”可洪音义一曰:“遍净天,三禅天王也。长阿含云:遍净天王名净智,四臂捉贝,持轮御金翅鸟。”

  【便利】 (杂名)大小便也。法华经授记品曰:“便利不净。”

  【遍没般不还】 (术语)九种不还之一。见“不还”条。

  【便膳那】 (术语)Vyañjana,又作便善那,[扁*瓜]膳那,便社那。旧译曰味。新译曰文。能显之义,以文能显义故也。俱舍光记五曰:“梵云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于义。西国俗呼扇盐酢等,亦名便膳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为味,译者讹也。”唯识述记二末曰:“梵云便膳那,此有四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盐,能显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义巧妙等目之为便膳那。此中四义总是一显义,古德说名为味。”饰宗记六本曰:“便社那,此云文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文身,梵言[扁*瓜]膳那,此言显了。但以文能显义故代之,旧言味身,或言字身一也。”

  【便社那】 (术语)见便膳那条。

  【变食真言】 (真言)即“娜谟萨缚怛他蘗多,嚩卢枳帝,唵,二婆啰三婆啰吽”二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变成种种诸天肴膳。皆有五种色香上味。一一如须弥山。”案先念普供养真言,次念此变食真言,而后再念普供养真言。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感皆饱满。

  【遍是宗法性】 (术语)因明三相之一。三支之中,望因于宗而示其关系者。盖因必于宗之前陈名辞中,为元来遍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前名辞中)有遍是宗法之性之意,是云遍是宗法性。例如谓声无常也(宗),所作性故(因)时,为因之“所作性”,于宗之前名辞“声”中固遍有之是也。

  【遍所许宗】 (术语)因明所立四宗之一。如言眼之见色,彼此所共许也。

  【辨体】 (术语)五重玄义之一。见“玄义”条附录。

  【辩天】 (天名)大辩才天之略称。

  【便同弥勒】 (杂语)净土之行者,于信之一念,便同弥勒菩萨到阿惟越致之位也。教行信证信卷末曰:“王日休云:不退转者,梵语谓之阿惟越致。法华经谓弥勒菩萨所得报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弥勒。佛语不虚。”

  【辩无碍解】 (术语)四无碍解之一。

  【变相】 (术语)对于所谓圆轮具足之曼荼罗而谓诸尊极乐地狱等之曼荼罗。有二义:一、变动也。画极乐或地狱种种动相,故曰变相。二、转变其形相。写此之义也。又转变本质为画图相也。毗奈耶杂事十七曰:“浴室火堂依天使经法式画之,并画少多地狱变。”观念法门曰:“画造净土庄严变。”西方要决曰:“造西方弥陀像变。”瑞应传曰:“见西方变相。”

  【便旋】 (术语)速疾容易之义。无量寿经下曰:“便旋至竟年终寿尽。”

  【遍一切处】 (术语)法身佛之梵名。名为毗卢舍那。一名遍一切处,以如虚空无遍际,遍满于一切处故也。普贤观经曰:“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遍依圆】 (术语)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性也。

  【遍依圆三性】 (术语)一、遍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故曰遍计。为此遍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为蛇耳。是曰遍计所执性,吾人于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为之万法,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但自妄情计度而迷执为我为法,因而指实我实法。谓之遍计所执性。是但由妄情而存,不能离妄情而有者。二、依他起性,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万法是也。他指因缘,以阿赖耶识之种子为第一之因。藉其他种种之助缘而生者。是离忘妄情用而自存也。例如绳自麻等之因缘而生者。三、圆成实性,圆满成就之真实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为法体性也,恰如绳之实性为麻。此有二义。谓此法性随缘,为依他起性者,为实大乘之义。谓此法性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为权大乘之义。然而此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为妄有,依他起性为假有,圆成实性为实有。又遍计所执性为实无,依他起性为似有,圆成实性为真有。此三性于别事上亦在,于一事上亦具。龟毛兔角及过未之法,认为实者,为遍计所执性。如于百法之中差别前九十四法为依他起性,后六无为为圆成实性,是别事上之三性也。又举一花以妄情迷执为实之花,花之相,是遍计所执性也。自因缘而生,假现花之相,是依他起性也。花之实体,是圆成实性也。如此分别之。则诸法各各于一事上具三性。说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抄四。

  【变易】 (术语)其形体状况如异物谓之变,恰如代以他物谓之易。又变易生死也。法华科注曰:“虽离分段,而未离变易,故非自在。”

  【变易身】 (术语)变易生死之身也,三乘圣人于界外净土所受之正报也。

  【变易生死】 (术语)见“生死”条。

  【辨意长者子所问经】 (经名)一卷,元魏法场译。佛应长者子之问,答生天乃至佛会各有五事。

  【遍照】 (术语)法身之光明,遍照世界也。大日如来之密号为遍照金刚。瑜祇经曰:“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

  【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说诸字之义门并神咒。

  【遍照金刚】 (佛名)大日如来之密号也。

  【遍照如来】 (佛名)大日如来之异名。瑜祇经曰:“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

  【遍照遮那】 (杂语)毗卢遮那佛也。此佛译为遍照,亦略曰遮那。遍照遮那合二而成一佛也。

  【辨正论】 (书名)八卷,唐沙门法琳撰。以道儒二教与佛教对比,而辨佛教正直之书也。分三教治道篇以下十一品。终载撰者与尚书右仆射蔡国公之书。

  【遍知所缘断】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谛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谛下无漏缘之惑,依之而断。即观其为烦恼所缘之境之四谛理而至于遍知,故能缘之烦恼,自然断灭。

  【遍至法界】 (术语)烧香之真言。译曰遍至法界。烧香之功德周遍于法界也。大日经疏九曰:“达摩驮赌拏蘗帝。译云遍至法界也。”

  【遍智】 (术语)遍知一切法之智慧也。

  【遍周法界】 (术语)法者有形无形事理色心之通称,法之有限,谓为法界。弥满于其法界,而无不至,谓为遍周法界。以名法身之功德。

  【辫发】 (杂名)不动明王之顶髻也。

  【辫发梵志】 (杂名)辫与编同。交也,织也,列也。谓以顶发交列为紒。紒同结也。

  【标领】 (术语)秀于物而为标帜首领也。高僧传六(僧叡传)曰:“姚兴问嵩:叡公何如?崇答:实邺卫之松柏,兴敕见之。(中略)兴后谓崇曰:乃四海之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

  【标月】 (术语)标者表也,经文譬之表示月之指,谓之标月。圆觉经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标帜】 (术语)一作幖帜。标者表也,又旌旗也,标帜者,彰表之义。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来内证之德。大日经五曰:“秘密主,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同疏四曰:“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幖帜。”同演密钞九曰:“标帜者彰表之义也,谓彰表如来内证之德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幖帜,通俗文徽号曰标,私记曰帜。字皆从巾,或从木作标,谓以木为标,标而记之,此亦两通。”【标帜】(杂语)(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为本不生,空之边亦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于有之边,亦不动于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间隔为其体,故挥不二中道之智剑,则无量魔军不攻自降,表此义以智剑为标帜。(二)羂索,此有四义:一、系缚之义,缚四魔之意也。二、引摄之义,以大悲方便能引一切迷徒,使入于法界曼荼罗故。三、大寂静不动之义,何则喻三学则戒如扑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右手之剑,是风大之动,而为能杀之慧也,左手之索,是空大之不动,而为能缚之定也,是故两手所持合表动即不动之义也。大寂静与大定同。四、不动即动之义,以索缚住散动之魔是不动之义,引摄沉沦,是动之义也。(三)独股杵,此有四义:一、菩提心之义,二中一股杵之印(立左右之二中指),是最初发心三昧耶戒之印故,又为阿閦佛之三昧耶印故。二、能破之义,一股者上下锐利,而有能破之相,外道凡夫着于生死,声闻缘觉着于涅槃,今住焉舍焉取不二之实德,则生死涅槃之二执皆息,不倚二边,故不动也,即能破二执,故以上(破涅槃之执)下(破生死之执)锐利之独股表之。三、二利具足义,剑者上求菩提之智,索者下化众生之悲,独股杵者,通彻上下,表具足二利,即胜义(上求),行愿(下化),三摩地(二利本体),三种之菩提心也。不动以菩提心为其体,故以独股为标帜。四、三十七尊住心城义,独股者是一心法界也,四处各镌八叶之莲华者,四波罗蜜十六菩萨八供四摄也,最中所把处,彰四宝珠,中心埋一宝珠,是五佛也,故以是表三十七尊住心城之中道,一实本不生之妙慧(若依立印轨及底哩三昧耶经下卷则应以三股杵缚曰罗宝棒为标帜。何则?为尊之所持故,但古来多用上三种,故略而不注)。【标帜】(杂语)见“不动明王”条附录。

  【表白】 (仪式)表显法事之旨趣,白告于三宝及大众曰表白。有表白兼愿文者,有更设愿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座。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为表白之推轮也。”说法明眼论表白品曰:“表白三宝境,同别住持佛。先赞修善体,次叹施主意。圣灵成菩提,听众愿成就。回向法界众,诸天增威光。次有愿文可读之矣。”

  【表刹】 (杂名)刹,为刹多罗Kṣetra之略,幢竿之类,塔上高表出之幢竿曰表刹。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表刹甚高广。”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

  【表德】 (术语)二门之一。对于遮情之称而曰表德。与所谓遮诠表诠同,但表诠遮诠之目,出于法相宗,而表德遮情之称,本于华严宗,真言宗盛用之。见二门条。

  【表戒】 (术语)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者登戒坛,发表身口意之三业,而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名为无表戒。

  【表诠】 (术语)二诠之一。表示具德曰表诠。遮止过非曰遮诠。禅源诸诠三曰:“表谓显其所是。又,表者直示当体。”见三诠条。

  【表色】 (术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名为表色。是依可见之义而名为色。俱舍不立表色。

  【表示】 (杂语)发表示他也。宝积经三十四曰:“诸佛无能说,称叹及表示。”大日经疏七曰:“一切法离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

  【表无表戒】 (术语)表戒与无表戒也。见“无表戒”条。

  【表无表色】 (术语)表色与无表色也。见“无表色”条。

  【表业】 (术语)身口意之三表业。见“业”条。

  【表业无表业】 (术语)就身语意之三业言之,小乘俱舍之说,局于身语二业,有表业无表业(谓为表色无表色)。大乘法相之义,三业皆有表业无表业。表者表示之义,身之表业者,他可见之动作。取舍屈伸等是也。语之表业者,他可闻之言语,名句文是也。意之表业者,起贪瞋等之念。意业虽不表示于他人,然犹于心内自表示,故名为表业。三业之无表者,与身表业共于身中生不可表示于他之一种业体也。是为身无表业。又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一种之业体,谓为语无表业。又与意表业共生一种之业体,谓为意无表业。其中小乘不立意表业,故随而不立意无表业。大乘立意表业,且三业共以思之心所为体,故意表亦如身语二表有意无表。然而小乘以为表业无表业共为四大所生实之色性,谓之表色无表色,大乘之表业以现行之思之心所为体,无表业以思心所之种子为体。故其实业性虽为心法,而现行之思,起色法之身表业语表业,有防色法身表语表过非之用,故纳于所发所防,而假名谓为表色无表色也。盖小乘立思心所造作之身表业语表业,为善性恶性无记性之实法,故直以所发之身语二业为业体,以其中善恶之业体为感苦乐之果,然则业体即色法也。无表业为色处中之表色(色处有显色形色表色之三,取舍屈伸等为表色),语表业为属于声处之声屈曲,故共是无记法,而不能招当果,故不立为业体。业体定为能发之思心所,但就所发所防之色而假付以色之名。盖业体正为心法也。若依成实宗,则立之为非色非心法。问:小乘立身语二表业。大乘立身语意三表业。此二表业三表业悉有无表业耶?答曰:表业有律仪,非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之三种。律仪业,为受五戒八戒等时之表业。非律仪业,为正作杀生等恶戒之表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非善戒,亦非恶戒,此其余善恶之所作也。小乘俱舍谓此三种共生无表,大乘唯识家无定判,一同于俱舍。一谓律仪非律仪之表业,虽必生无表,然非律仪非不律仪即处中之表业,善恶之心,皆为微弱,故无发无表者。是难陀论师之义也。慈恩谓二说中为判是非之显文,故取舍任情。但俱舍论处中之表业,虽谓为律仪非律仪外之善恶,然非谓无论如何微少之善恶业,皆生无表,谓依善类似律仪,恶类似非律仪之规则所立之中品善恶业而为无表,非不规则之泛尔善恶也(此事于无表色部辨之),因而善恶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之善,与律仪之表业,共有律仪之无表业,上品之恶,与非律仪之表业,共有非律仪之无表业,中品之善恶,亦与非律仪非不律仪之表业,共发非律仪非不律仪之无表。但下品之善恶,惟有善恶之表业而无生无表者。例如誓于十日乃至一月布施于僧,为处中之善业,此发无表,如只布施一时。为泛尔之善业,不发无表。见俱舍论业品,义林章三末。

  【表义名言】 (术语)对于显境名言而言。名句文也。名句文诸诠表义理,故名为名言。

  【表义名言种子】 (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之自体者也。即自一切诸法之语言音声等名言传而薰习之种子也。

  【表制集】 (书名)六卷,唐不空三藏为三朝之国师,谢表答制凡一百四十四首,西明寺圆照编集,名为不空表制集。

  【俵嚫】 (杂语)禅林之语。俵者分与之义,分与人之施物云俵嚫。品字笺曰:“俵,俵散也。以应得之物而照人分散为俵。”

  【俵子】 (物名)禅林之目。印纸之类也。以小片纸朱印其寺号谓之印纸。见象器笺十六。

  【鳖】 (动物)介族。甲鱼也。

  【鳖不慎口】 (传说)鳖遇枯旱,湖泽干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时有大鹤,住于其边,鳖来求哀,鹤衔之飞过都邑。鳖问此为何等?如此不止。鹤便应之,口开鳖坠,人得而食之。见旧杂譬喻经下,法苑珠林四十六。

  【鳖谋猴肝】 (传说)有鳖与林间一狝猴亲,屡往游。其妇妒之,欲杀狝猴,止夫外出,佯卧病,谓夫言:吾病甚重,当得汝所亲狝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请弥猴,谓将供小食,狝猴曰:吾居陆地,卿在水中,安得相从。鳖曰:吾当负卿。狝猴便从之。负至中道,谓狝猴言:所以请卿者,因吾妇病困,欲得卿之肝也。狝猴报曰:吾肝挂在树,今未持来。速还取肝相从。便还树上,跳踯欢喜。时鳖问曰:卿何不早持肝来?狝猴曰:天下之至愚,无如卿者,谁以肝挂于树,共为亲友而反相图,欲危我命,自今以往,各自别处。见本生经一。

  【别报】 (术语)别业所感各人殊别之果报也。同在人间而贫富寿夭等之差别是也。往生论注下曰:“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

  【别传】 (杂语)禅宗之极意,于教外别对其机,以心传心,谓之别传,亦曰单传。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等。梁僧传(慧远)曰:“禅宗别传之旨。”

  【别行疏】 (书名)观音义疏之异名。本经文句之外,于观世音普门品别造义疏者。

  【别行玄】 (术语)观音玄义之异名。对于法华玄义而曰别行。于法华本经中特取观世音普门品,于法华玄义之外,别作玄义。使之流行也。

  【别惑】 (术语)又曰别见。性为分隔之妄见也。别教之菩萨入地以后渐断之。

  【别偈】 (术语)二种偈之一。见“偈”条。

  【别见】 (术语)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见。真言宗所言无始之间隔是也。别教之菩萨入初地始断其一分。四教仪集注下曰:“初地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故云见道。(中略)两教三乘,别教地前,未见中道,未断别见,皆名邪见人也。”

  【别教】 (术语)华严宗之判,开一乘为别教同教之二门。与三乘之机共同之一乘法为同教。法华等是也。永与三乘之机别异,而独被于圆顿大机之一乘法,为别教。华严经之所说是也。其别异有十门。见同别二教条。

  【别教四门】 (术语)别教缘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业,此有四门不同:一有门,观虚妄之色尽,别有妙色,名为佛性也。二空门,观如来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门,双观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门,观但中法性之理,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也,见止观六等。

  【别接通】 (术语)亦曰别入通。通教利根之菩萨被接,而接入于别教也。

  【别解别行】 (术语)与我别见解,与我异行法也。如圣道净土二门相对。观经散善义曰:“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

  【别解律义】 (术语)别解脱律仪之略。

  【别解四类】 (术语)今于四类之别解中,示地狱界与人界及佛界三种之相。先言地狱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恶人显后堕地狱之前相,凡夫虽不知,而佛菩萨之目,则能见之也。性如是者,专习恶之人其习状如生成,改变为难也。体如是者:“摧折粗恶色心以为体质。”即堕于地狱为狱卒所责之荒恶身心体是也。私记二本云:“问:体者即指受报身。与报何异?答:阴身为体。苦乐为报。”力如是者:“地狱有登刀上剑之用。”即于地狱有上剑山上刃林裂破身体之力用也。作如是者:“构造经营。”谓于身口意之三业造恶也。私记云:“作是造业与因何别?答:构造为作,约外约色,习因为因,约内约心。”因如是者:“恶习因也。”谓于过去习恶也。缘如是者作恶之缘助也。果如是者,谓过去所习之恶事,受地狱之身亦能起也。报如是者:“铜柱铁床之苦。”谓于地狱攀登铜柱。坐热铁床也。本末究竟等者,相如是,报如是,皆为空谛故谓为等。又恶之果报在本之性相中,本之性相,在恶之果报中则为假谛等,又地狱之理体与佛果无异,则皆为中道法界,是中道之等也。次明人界之十如,则相如是者:“相表清升。”谓对于四恶趣之沉沦,格别清净,有上升之相也。性如是者:“性觉白法。”谓清白之善法,成为其性也。体如是者:“体是安乐身心。”谓与三途等苦报相违,安稳快乐之身心也。力如是者:“堪任善器。”谓堪于勤善之器也。作如是者:“造止行二善。”谓作止恶行善之二善也。因如是者:“因是白业。”谓成就清白之善因也。缘如是者:“作善我我所。”谓我思能作善也,此为白善之缘。果如是者:“任运修善心生。”谓依前来习善之习用,而自然生善心也,报如是者:“自然爱乐。”谓自然受人果之快乐也。本末究竟如前地狱界。次明佛界之十如,则“佛界十法者。皆约中道分别也。”言佛界之十如其体皆为中道也。此虽为一中道,而因义理相违,故分为十如。相如是者为缘因佛性,是外修万行也。性如是者为了因佛性,是内生真智也。体如是者为正因佛性,是真如法界也。力如是者,谓初发菩提心,超二乘上为力。是发菩提心也。作如是者四弘誓愿也。因如是者智慧庄严也。缘如是者福德庄严也。果如是者一念相应大觉朗然之无上正觉也。报如是者大般涅槃三德秘藏也。本末究竟等者三谛法界之体等也。

  【别解脱戒】 (术语)又曰别解脱律仪。三种戒之一。依受戒之作法,受五戒乃至具足戒,身口恶业别别解脱之戒法也。义林章三末曰:“别别防非名之为别,(中略)戒即解脱,解脱恶故。(中略)别解脱者是戒别名。”

  【别解脱经】 (术语)戒本也。以戒本中说别解脱律仪故也。

  【别解脱律仪】 (术语)与别解脱戒同。俱舍论十四曰:“别解脱律仪,由他教等得。”

  【别境】 (术语)各各别别之境界也。亦别境心所也。

  【别境心所】 (术语)遍行心所之对,于一切之心不遍起。对于各各别别之境而起之心所也。例如向所乐之境,则欲之心所起,向决定之境,则胜解之心所起是也。

  【别理随缘】 (术语)又曰但理随缘。理者真如也。谓别教之真如随缘而为一切万法,曰别理随缘。与圆教之真如,性具诸法,而为一切诸法异,纯一之真如,依无明之和合而取随缘之义,谓为但理随缘。此别教随缘之义,四明尊者对于严家盛所唱导。抑真如随缘之义,原为起信论所详说,严家之贤首作起信论之疏,以此真如随缘为自家所判五教中渐顿圆三教之分际,以真如不随缘为始教,即唯识论等之所明。因而以真如之随缘与不随缘,判大乘之权实,自家所立圆教之极致,亦不过为此真如随缘之义。然四明之意谓真如随缘之义,岂为大乘之极致,凡随缘有二种,但理随缘与理具随缘是也。依自家所判,则但理随缘为别教之分,而理具随缘为圆教之分。不察起信论之所明含此二种,贤首单以但理随缘释之,且以唯识论等为无明随缘之义者,是大谬也。唯识论之所明,岂无真如随缘之义,彼亦有真如随缘之义(但法相宗不许之。还与贤首同),但彼以别教,止于但理随缘而不及于理具随缘,且以不知性具之深义而释本论,不能开阐理具随缘,以但理随缘为至极,故只是为别教之随缘,而非圆教之随缘,诚可惜也。见指要钞下,教行录二,起信论融会章,同三别理随缘章。

  【别念佛】 (术语)但称一佛之名号也。通念佛之对。

  【别请】 (术语)于众比丘中特请一人而供养之也,但如法之比丘,不受别请。行事钞下三曰:“请有二种:即僧次别请也。律开别请,然诸经论制者不少。”首楞严经一曰:“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往生要集中末曰:“常乞食不受别请。”

  【别申论】 (术语)三论宗之判。对于通申论之称。如中,百,十二之三论,泛申一代诸经之佛意,故谓为通申论。如智度论别申一经之意,故谓为别申论。见三论玄义。

  【别时念佛】 (术语)又曰如法念佛。以净土行者于日日之行法常不能勇进,故或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十日乃至九十日为期而勤行念佛,是曰别时念佛。见观念法门,往生要集中末。

  【别时意】 (术语)别时意趣之略。

  【别时意趣】 (术语)见“四意趣”条。

  【别受】 (术语)受戒之法,有通受别受之二规。见“通受”条。

  【别他那】 (天名)天名。又曰吠率怒天Veśṭana,译言围。名义集二曰:“别他那,梁言围,亦云吠率怒天。”

  【别坛曼陀罗】 (术语)又曰诸尊曼荼罗。一门之尊为中胎,以自部眷属为第二重第三重之法也。演奥钞十曰:“诸尊别坛曼陀罗者,一门尊为中胎,以自部眷属为第二重第三重也。”

  【别途】 (杂语)主义之别异也。法华文句记三之一曰:“文虽广略,事无别途。”

  【别相】 (术语)六相之一。事事物物各别之相也。

  【别相念处】 (术语)七方便之第二。身为不净,受为苦。心为无常,法为无我,各别观身受心法之四者,而破净乐我常之四颠倒见也。见四念处观条。

  【别相三观】 (名数)别教所明之三观。以空假中隔历而不融合故也。

  【别向圆修】 (术语)依天台四教之判,别教菩萨,至十回向之位,则所修之行德。事理和融,渐称于圆教之性德,是曰别向圆修,亦曰十向圆修。四念处三曰:“别向圆修。”杂编五曰:“十向圆修。”

  【别选所求】 (术语)在观无量寿经之会座韦提希夫人由释尊所显示之十方诸佛净土中特选择自己所愿之净土,而曰:“我今愿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也。”

  【别业】 (术语)对于总业之语。众生殊别之业因也,随而众生感各异之果。

  【别依】 (术语)对于总依之语。凡宗义总以诸经为所依,故曰总依,别以一经为所依,故曰别依。如净土真宗所言,总依三经。别依大经。

  【别义意趣】 (术语)见“四意趣”条。

  【别译杂阿含经】 (经名)十六卷,失译。杂阿含经中之撮要别译。【别译杂阿含经】(经名)二十卷,失译。自五十卷之杂阿含经撮要别行者。

  【别语】 (术语)禅林之目。举古则中虽有古人语,而我复别下一转语谓之别语。见于诸录。

  【别圆】 (术语)天台四教中之别教圆教也。共以中道为极理。见“四教”条。

  【别愿】 (术语)如药师之十二显(见“药师”条),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见“千手观音”条),普贤之十愿(见“普贤”条),弥陀之二十四愿及四十八愿,释迦之五百愿。【别愿】(术语)对于总愿之语。如四弘誓愿为诸菩萨之通愿,故曰总愿,如阿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愿为各自特殊之誓愿,故曰别愿。止观七曰:“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

  【别众】 (术语)有比丘与众比丘在同一界而自乖离,不同法事,曰别众。别众者,突吉罗罪也。行事钞上一曰:“别众,谓同一界住相中,有乖不同僧法,故云别众也。”

  【别总二种念处】 (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观之也。但于第四法念处,有杂缘不杂缘之二者,不杂缘法念处,唯观法之一境,杂缘法念处,于身等四境或合观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总观之。盖法之名,泛通于前三者也。总相念处者,于杂缘法念处之法后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总合之而观诸有为法为无常。观诸有漏法为苦,观一切法为空为无我,故名总相念处。别相与总相之相违,在于前境之分与不分。又,能观之行相,别相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之四者。总相为无常,苦,空,无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别相观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别相念处,此总相观之位,名第三之加行总相念处位,于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观,称为三贤位。

  【别尊法】 (修法)别请一尊而修法也。见“别坛曼陀罗”条。

  【宾钵罗】 (植物)Pippala,毕钵罗之异称,树名。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

  【宾坻】 (人名)Piṇḍada,给孤独长者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宾坻,直讥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云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Anāthapiṇḍadagṛhapati,此云给孤独长者也。”

  【宾伽罗】 (人名)Piṅgala(Nilanetra),梵志名。译曰青目。释龙树之中观论。中论序曰:“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秦言青目之所释也。”

  【滨迦毗黎河】 (地名)唐书西域传曰:“中天竺在西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镈和罗城,滨迦毗黎河。”同注曰:“今安治士河也,佛经言恒河皆指此。”

  【邠耨文陀弗】 (人名)见邠耨文陀尼项。

  【邠耨文陀尼】 (人名)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富楼那尊者之母曰邠耨文陀尼。富楼那曰邠耨文陀弗,或邠耨文陀尼子。弗者,子之义也。见“富楼那”条。

  【邠祁文陀弗】 (人名)Pṭrṇamaitrāyaṇiputra,比丘名。见“富楼那”条。

  【宾头】 (界名)地狱名。见“宾吒罗”条。又(人名)宾头卢之略。罗汉名。

  【宾头卢】 (人名)Piṇḍola,罗汉名。见“宾头卢颇罗堕”条。

  【宾头卢伽】 (异类)鬼王名。译曰立不动。见金光明文句七。

  【宾头卢经】 (经名)请宾头卢经之略名。

  【宾头卢颇罗堕】 (人名)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于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阇,宾度罗跋罗惰阇。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之臣,王以其精勤,使之出家,证阿罗汉果。而对于白衣,妄弄神通,为佛呵责,不得住于阎浮提,使往化西瞿耶尼洲,后阎浮四众,思见之,白佛。佛听还,而不听入于涅槃。使永住于南天之摩梨山,度灭后之众生。元照弥陀经疏曰:“宾头卢此翻不动,颇罗堕真谛翻捷疾,或利根,或广语。婆罗门中一姓也。”名义集一曰:“宾头卢翻不动,字也,颇罗堕姓也。本行集经翻重瞳。”法住记曰:“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堕阇,(中略)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西瞿陀尼洲。”杂阿含经二十三曰:“时王(阿育王也)见尊者宾头卢,头发皓白,辟支佛体,(中略)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毛视王言:我见如来于世无譬类。”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证阿罗汉果,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厌恶。

  【宾头卢迎王王七年失国】 (故事)四分律五十三说,世尊在拘睒弥国,王优陀延是宾头卢亲厚之知识,王朝哺常往问讯。时有不信乐之婆罗门大臣,见宾头卢不起迎王,以恶心谏止王。王曰:明日清旦当往,若不起,当夺其命。明旦宾头卢遥见王来,便远迎,先意问讯言:善来大王。王问言:汝今何意起迎我?答言: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为汝故。王问:云何为我?答言:汝昨日善心来,今日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夺我命,必堕地狱。若起迎王,将失王位。然宁使失王位,不可使堕地狱。是故起。王曰:几日失王位?言却后七日必失王位。即如记,至第七日,慰禅王国波罗殊提王来捉王,七年锁脚囚禁。”法华文句记曰:“宾头卢知七年失国,及稠禅师进否为王。”

  【宾头卢住处】 (杂语)杂阿含二十三曰:“时王(阿育王也)白尊者曰:尊者今住在何处?尊者答王曰:在于北山,山名犍陀摩罗,共诸同梵行僧。”请宾头卢经曰:“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称名言。”(云云)。

  【宾头卢住世因缘】 (本生)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钵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禅定,申手取之。依四分律,当时坐于方石纵广极大,逐身飞空,得钵已还去。佛闻呵责:云何比丘为外道钵(旃檀钵非比丘宜持之物),而于未受戒人前现神通力?从今尽形摈汝,不得住阎浮提。于是宾头卢如佛教敕往西瞿耶尼,教化四众,广宣佛法。阎浮提四部弟子思见宾头卢白佛,佛听还坐,现神足故不听涅槃。敕令为末世四部众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有请悉赴。”(依十诵律三十七,四分律五十一)。杂阿含经二十三宾头卢自说曰:“世寿住舍卫国,五百阿罗汉俱。时给孤独长者女,适在富楼那跋陀那国。时彼女请佛及比丘僧,时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尔时以神力合大山往受彼请。时世尊责我:汝那得现神足如是?我今罚汝,常在于世不得取涅槃,护持我正法,勿令灭也。”请宾头卢经曰:“宾头卢者字也,颇罗堕誓者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佛摈之不听入涅槃,敕令为末法四部众作福田。”

  【宾头沙罗】 (人名)Bindusāra,王子名。译曰遍实。见阿育王经一。

  【宾荼波底迦】 (术语)Piṇḍapātika与傧荼波多同。

  【傧荼波多】 (术语)Piṇḍapāta,又作宾茶波底迦,宾荼夜。译曰常乞食。见“分卫”条。

  【宾吒罗】 (界名)Piṇḍāra,又作宾跎罗。地狱名。译曰集欲。普超经下曰:“舍利弗!阿阇世王所入地狱名宾吒罗(秦曰集欲),适入寻出,其身不遭苦恼之患。”可洪音义六下曰:“宾跎罗,地狱名也。晋云集欲,又云宾头。”

  【摈出】 (术语)又曰驱遣,驱摈。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为折伏恶比丘摈出本处也。若随顺忏悔而乞解,则许还来。其摈出时僧众相集,行白四之羯磨,谓之摈出羯磨。见行事钞上之二。

  【摈罚】 (术语)与摈出同。

  【摈治】 (术语)摈斥恶比丘而治罚之也。此有三种:一摈出,从本处驱出之,待彼忏悔乃许还来。二默摈,一切之人不与之交语。三灭摈,极恶之比丘犯重罪而不忏,灭除彼名,永由本处驱出。

  【冰揭罗】 (天名)又作冰伽罗。诃哩底母(鬼子母神)爱子之名。又曰冰揭罗天童子。新曰毕哩孕迦。爱子成就法曰:“其母左手于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中略)时欢喜母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说爱子毕哩孕迦陀罗尼法,为利益护持诸有求者。(中略)我今复说毕哩孕迦刻像法,取白旃檀香木无瑕隙者,长六指或一磔手,令巧匠雕作童子形。顶上有五朱紫髻子,相好圆满,以种种璎珞庄严其身,于荷叶上交脚而坐,右手掌吉祥果作与人势,左手扬掌向外垂展五指,此名满愿手。”冰揭罗天童子经曰:“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长六指作童子形状。左手把果,右手垂作满愿掌向外。置道场中,作种子饮食乳粥香花供养。”孔雀王咒经上曰:“冰伽罗,梁言苍色。”大孔雀经中曰:“此云青色。”梵Piṅgala。

  【冰揭罗天童子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冰揭罗天童子念诵之法。

  【冰想】 (术语)坚冰之观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秉持】 (术语)持律坚固也。

  【丙丁童子】 (职位)司灯火之童子也。碧岩第七则评唱曰:“如则监院在法眼会中未曾参请入室,一日法眼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耶?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法眼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法眼云:好语,恐你错会,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求佛。法眼云:监院果然错会了。则不愤便去。法眼云:此人回则可救;若不回,则不得救。则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之善知识,岂赚我耶?遂回再参。法眼云:你但问我,我为你答。则便问如何是佛。法眼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按传灯录十与此异。

  【秉法】 (术语)羯磨法四种之第一。行羯磨法时受戒忏悔等之法也。见“羯磨”条。

  【秉拂】 (术语)禅林之语。一寺之首座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开示大众者也。凡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东藏主,书记,称秉拂之五头首,为各有秉拂之资格者。见象器笺六。

  【秉拂寮】 (堂塔)勤于秉拂之头首寮舍也。

  【秉拂侍者】 (役名)秉拂者,为捧白拂之侍者也。圣僧侍者任之,此无班位,立于方丈侍者之下位。见象器笺六。

  【秉拂五头首】 (名数)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东藏主,西藏主,书记,谓之秉拂五头首。此五人得执秉拂之职。

  【禀教】 (术语)禀承佛之教法也。止观辅行一曰:“受化禀教,须讨根源。”玄义释签六曰:“昔禀佛教,起于誓愿。”

  【禀具】 (术语)受具足戒也。

  【秉炬】 (仪式)禅林之语。与通常所言下火同,别曰秉炬者,因秉炬语长,下火语短,下火一人行之,秉炬数人行之。行荼毗式时,秉炬火为法语之佛事也。若用真火,则移刻易烬,故刻木炬涂朱为火之状,或用红绵缯造花着之于炬首,不点火。

  【柄香炉】 (物名)又云手炉。香炉之有柄者。

  【柄语】 (术语)禅林之语。谓山门洞门等疏之小序。如器之有柄也。见象器笺十五。

  【病导师】 (术语)凡师之化导,反增众生之病,谓之病导师。止观五曰:“身子圣德,亦复差机。凡夫具缚,称病导师。”

  【病行】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以菩萨大悲治众生罪业之大行也。病者喻众生之罪业。大乘义章十二曰:“言病行者,从所治为名,罪业是病,治病之行故名病行。”

  【病苦】 (术语)四苦之一。梵语弭也地,译作病。病有二种:一依先世之恶业而招者,二依今世之风热等而感者。智度论八曰:“病有二种:先世行业报故,得种种病。今世冷热风发故,亦得种种病。”

  【病魔】 (异类)四魔或十魔之一。

  【并起】 (术语)二法以上同时相并而生起也。

  【病起六缘】 (杂语)一四大不顺故,二饮食不节故,三坐禅不调故,四鬼神得便故,五魔神为故,六业所起故。止观八之一。

  【病暇】 (杂语)为养病而请暇也。

  【病子】 (譬喻)喻极恶之众生也。如母之忆子,最深于病子。佛于众生亦如是也。涅槃经三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

  【钵】 (物名)梵语钵多罗Pātra之略。比丘之饭器也。行事钞下之二曰:“十诵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见钵多罗条。

  【播般曩结使波】 (神名)译曰步掷。金刚神之名也。有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一卷。

  【波卑】 (异类)Pāpīyas,旧称波旬。毗奈耶杂事三十六曰:“恶魔波卑,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见“波旬”条。

  【波卑椽】 (异类)旧称波旬。大宝积经二十八曰:“善哉波卑椽。”可洪音义二曰:“波卑椽,下以绢反。或云波卑夜,此云恶者。”见“波旬”条。

  【波卑夜】 (异类)旧称波旬。法华玄赞二曰:“魔罗,云破坏号也。略云魔,名波卑夜。云恶者,波旬,讹也。”见“波旬”条。

  【波卑缘】 (异类)旧云波旬。慧琳音义十二曰:“波卑缘,悦绢反,梵语天魔名,相传误云波旬。梵语元无波旬,古译书波[句-口+目]。音悬。略也。后人误书[句-口+目]为旬字。”见“波旬”条。

  【波波】 (杂语)奔波忽扰之貌。六祖坛经曰:“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又(地名)Pāva,准陀所住之聚落名,译曰罪恶。今之Padrama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世尊告阿难陀曰:我今欲往波波聚落(波波,此云罪恶)。答曰:如是世尊。是时欲往俱尸那城,壮士生地,渐至波波邑。(中略)时此众中有锻师之子,名曰准陀,亦坐听法。”

  【波钵多】 (饮食)饼糍名。大日经疏七曰:“播钵吒食,是不起面饱[饥-几+俞]。”梵语杂名曰:“菁蘘,波播吒。”

  【波波劫劫】 (杂语)波波者奔波流浪也,劫劫者汲汲不息也。类书纂要九曰:“波吒,劳苦也。劳碌奔波也。”丛林盛事下曰:“我波波吒吒出岭来。”

  【拨草参玄】 (术语)见“拨草瞻风”项。

  【拨草瞻风】 (术语)又曰拨草参玄。拨无明之荒草,瞻望佛祖之玄风也。又涉险路,瞻仰知识之德风也。洞山录曰:“此去沣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无门关曰:“兜率悦和尚,设三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碧岩十七则评唱曰:“古人行脚,结交择友,为同行同伴,拨草瞻风。”同种电钞曰:“涉险路瞻仰知识之德风也。”

  【波叉】 (天名)四天王中西方天王名。玄应音义七曰:“波叉,或言毗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译云杂语,一义也。正言丑眼,西方天王名也。”即广目天也。梵Virūpaksa。

  【钵刺底羯烂多】 (杂语)Pratikrānta,译曰顺次第。唯识述记四末曰:“逆次第云阿奴羯烂多,阿奴是逆义,羯烂多云次第。顺次第云钵剌底羯烂多,钵剌底是顺义。”

  【钵刺迦罗】 (杂语)Prakalā,译曰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刺迦罗,此云章也。章即章段,一章一段以明诸义。”

  【钵刺婆刺拏】 (术语)Pravraṇa巴Pavāraṇā,译曰随意自恣。当安居之末日,使他随意于见闻疑三事,举发安居中自己之过罪,以为忆念忏悔云。旧译云自恣。使他恣举己愆也。寄归传二曰:“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当名随意,即是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之义,旧云自恣者义翻也。(中略)钵刺婆刺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波刺斯】 (地名)Pārsa,又作波刺私,波啰悉,国名。见“波斯”条。

  【钵刺闼摩】 (杂语)Prathama,译曰第一。通常为第一第二之第。见瑜伽伦记一上。

  【波怛啰宾荼波辰迦】 (术语)Pātrapiṇḍapātika,译曰一揣食。见饰宗记五本。

  【钵袋】 (物名)见钵囊条。

  【钵单】 (物名)禅林之目,铁钵之敷藉物。日用轨范曰:“先展钵单,仰左手取钵安单上。”其制,以柿汁累合厚纸造之。于横三掇之,更于竖三摺之,如乙字。见象器笺二十。

  【钵耽岚婆】 (衣服)又作钵耽娑婆。衣名。玄应音义十四曰:“钵耽岚婆或作钵耽娑婆,此国名也,从国名衣也。”梵Pratilamba,又Prativāsa。

  【钵耽娑婆】 (衣服)见钵耽岚婆项。

  【钵蹬伽】 (人名)仙人名。译曰蛾。出于二十唯识述记下。

  【钵底婆】 (杂语)Pratibhāna,译曰辩才,辩说。见名义集四。

  【波帝】 (杂语)Pati,一作钵底,译曰主。梵语杂名曰:“主,波底。”名义集二曰:“波帝,此云夫主。”起世经十曰:“诸恶法中,即得如是波帝波帝之名字也(梵语波帝,隋言人主)。”

  【钵兜那波吒】 (物名)译曰绢。见善见律六。巴Pattuṇṇa-paṭṭa。

  【波阇波提】 (人名)Prajāpati,又作波阇钵提。见“摩诃波阇波提”条。

  【波阇罗】 (物名)Vajra,又作发阇罗。见“缚曰罗”条。

  【钵多】 (物名)钵多罗之略。

  【波哆迦】 (物名)Patākā,译曰幡。出于梵语杂名。见“幡”条。

  【波多迦比丘】 (人名)百缘经七曰:“迦毗罗卫城中长者儿初生时,于虚空中有一大幡,遍覆城上,因为立字名波多迦。后求佛出家,名波多迦比丘,得罗汉果。曾于毗婆尸佛塔悬一长幡发愿而去,故九十一劫不堕恶道,所生之处感有大幡。”(略抄)。

  【钵多罗】 (物名)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啰,钵呾罗,播怛啰,钵和罗,钵和兰。略云钵。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三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钵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曰:“波呾啰,钵也。”玄应音义十三曰:“钵和罗饭,独证身誓经云钵和兰,亦梵言轻重耳,此译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宗密疏曰:“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和字误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六物图曰:“二释名者,梵云钵多罗,此名应器。有云:体量色三皆应法故。若准章服仪云:堪受供者用之名应器,故知钵是梵言,此方语简省下二字。三明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也。五分律中用木钵犯偷兰遮。僧祇云:是外道标故,又受垢腻故。”参照钵盂条。

  【钵伐多】 (地名)国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蓝,僧徒数百,并学大乘。昔最胜子论师于此作瑜伽师地论释。又为贤爱论师,德光论师之出家处。见西域记十一。梵Parvata。

  【拨非】 (杂语)禅家谓俗气为拨非。

  【波吠你野】 (杂语)见钵披祇条。

  【钵袱】 (物名)包铁钵之袱纱也。又曰袱帕。见象器笺二十。

  【波伽罗】 (衣服)又云波利迦罗。译曰助身衣。十诵律六十一曰:“优婆离问佛:佛听诸比丘所著衣,覆身衣,拭身巾,拭面巾,僧祇支,泥洹僧,是衣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罗(晋言助身衣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罗,唐译助身衣也。”梵Parikara。

  【钵盖】 (物名)铁钵之盖也。释氏要览中曰:“律云:有尘坌钵,听作钵盖。”

  【波诃梨】 (异类)鬼神名,译曰威武盛。金光明文句七曰:“波诃梨子,翻威武盛。”

  【波和利】 (杂语)见“波婆离”条。

  【钵和罗】 (术语)Pravārana,又作钵和罗,钵和兰。玄应师之说,安居竟谓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养三宝之饭食,谓为钵罗,译曰自恣食。宗密师之说,钵和罗为钵多罗之误。玄应音义五曰:“钵和罗,亦言钵多罗,梵音讹转,此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曰:“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同宗密疏曰:“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两解共误。参照“自恣”条。

  【钵吉帝】 (人名)又作钵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淫女也。见阿难而生淫心,请之于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为佛所救,淫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谏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有梵志名弗伽娑有女名志性,弗伽娑女则志性比丘尼是。”鼻奈耶三曰:“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平旦入城乞食。时甚热,阿难中路蕉渴。路上有旃荼罗女,名钵吉蹄,于井汲水。阿难诣井请水。女曰:我是摩邓伽种,君为贵种,瞿昙第一弟子,波斯匿王所敬,末利夫人师。我敢持水不与?阿难曰:我不问汝旃荼罗非旃荼罗,但施我水。女于是掬水灌阿难手足,于是生淫意。阿难饮水去。钵吉蹄女还家启父母,愿以沙门阿难为夫婿。母曰:此阿难为转轮王家子,沙门瞿昙弟子。我等旃荼罗种何得以阿难为女婿?女曰:若得阿难而不得为婿,我当饮毒死。母于是设祭坛,请摩邓伽神,诵摩邓伽咒。阿难在祇洹,恍惚牵心于此,至其家。钵吉蹄女见阿难,踊跃抱之,着床上。尔时,阿难以道力得自寤,自念:我今困厄,世尊何不慈愍我?佛乃知之,为阿难诵佛语(摩登伽经,舍头谏经,佛为诵神咒,但其咒语异),于是阿难得脱幻术至佛所。淫女逐阿难而至。请佛以阿难。佛言:汝欲得阿难,阿难既为比丘,汝亦应为比丘尼。淫女乃还家白父母,剃发至祇洹。时佛为淫女广说四圣谛法,淫女即思惟佛道。得阿罗汉果。”更有摩邓伽经二卷,摩邓女解形中六事经一卷,摩邓女经一卷,舍头谏经一卷,此四经为同本异译。皆记摩邓伽女之事。但并为小乘部。大乘部首楞严经,记阿难乞食,途次经历淫室,遭摩邓伽以娑毗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如来宣说顶光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往护阿难,恶咒消灭。即与阿难及摩邓伽归来佛所。大小二部所记不同。梵Prakṛti巴Pakatī。

  【钵健提】 (神名)天神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钵健提此云跳蹲,此中力士甚勇健捷疾也。”涅槃经疏七曰:“钵健提此云坚固。”巴Pakkhandin。

  【波鸠蠡】 (人名)罗汉名。见“薄拘罗”条。

  【钵剌底】 (杂语)Pratiti,译曰顺,至。唯识述记四末曰:“钵刺底是顺义。”俱舍论九曰:“钵刺底是至义。”

  【钵剌翳迦佛陀】 (术语)Pratyekabuddha,旧所谓辟支佛是也。译曰独觉。瑜伽伦记八上曰:“独觉地,若作梵语名钵剌翳迦佛陀,旧云辟支,讹也。此云独觉,初发心时亦值佛世,闻法思惟。后得道身出无佛世,性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

  【钵喇底木叉】 (术语)Pratimokṣa,见“木叉”条。

  【钵喇底提舍那】 (术语)Pratideśaniya,见“波罗提提舍尼”条。

  【钵喇底提舍尼】 (术语)见“波罗提提舍尼”条。

  【钵喇特崎拏】 (术语)Pradakṣiṇa,译曰旋右,即绕右而行也。寄归传三曰:“言旋右者,梵云钵喇特崎拏。钵喇字缘,乃有多义。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总名尊便之目,故时人名右手为特崎拏手,意是从其右边为尊为便,方合旋绕之仪矣。”见“右绕”条。

  【钵蜡若帝婆那那部】 (流派)又作般罗若底婆拖部Prajñaptivādināh,译曰说假部。见“说假部”条。

  【钵蜡若帝婆耶那】 (流派)Prajñaptivādināh,小乘部宗之名。说假部也。见四分律开宗记一本。

  【波赖他】 (杂语)斤两名也。见钵罗条。

  【钵兰那赊嚩哩】 (经名)Pranāśabalin,陀罗尼之名。译义未详。有钵罗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疾疫。

  【波离】 (人名)Upāli,邬波离之略。

  【玻璃】 (物名)又作颇梨,颇黎。新译曰颇胝迦,颇置迦,娑波致迦,塞颇致迦,飒破[木*致]迦,窣坡致迦Sphaṭika,当于此方之水精,有紫白红碧四色。玄音应义二曰:“颇梨,力私切。又作黎,力奚切。西国宝名也。梵言塞颇胝迦,又言颇胝,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为颇梨珠,此或有也。胝音竹尸切。”同二十四曰:“颇胝迦,陟尸切。亦言娑波致迦,西国宝名也。旧云颇黎者,讹略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颇胝迦,古译或云颇黎,或云颇胝,皆讹转也。正梵音云飒破[木*致]迦,形如水精,光莹精妙于水精,有黄碧紫白四色差别。”慧苑音义上曰:“颇梨色,正云窣坡致迦,其状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等也。”智度论十曰:“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梵语杂名曰:“颇梨,萨颇置迦。”

  【波梨钟】 (物名)祇园精舍无常院之钟也。见“钟”条。

  【钵里饭桶里水】 (公案)碧岩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

  【钵里萨啰伐拏】 (物名)Parisrāvaṇa,六物之一。滤水囊也。寄归传二曰:“钵里萨啰伐拏,滤水罗也。”

  【钵哩体吠】 (天名)Pṛ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体字为真言之体。正音是他字门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处,故如来藏犹如大地,今以入阿字门之故,一切法所依住处不可得也。上加伊点是三昧声云云。见大日经义释七。见坚牢条。

  【波利】 (杂语)Pari,译曰圆。圆满之义也。又皆也,遍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波利圆也。”华严经疏钞十四曰:“波利,此云皆也,遍也。”又(人名)佛陀波利之略。唐仪凤元年由西国来至五台山,受文殊之告命,更还西天,齎尊胜陀罗尼经之梵本而译出之,是婆罗门僧也。见尊胜陀罗尼经序。又(植物)波利质多之略,树名。

  【波利呾罗拘迦】 (流派)又作般利伐罗多迦,般利伐罗勺迦,簸利婆罗阇迦。外道之一类,出家外道也。唯识述记一曰:“有外道,名波利怛罗拘迦,翻为遍出。遍能出离诸俗世间,此是出家外道之类。”俱舍光记九曰:“般利伐罗多迦外道,此云遍出,即显出家之义。是出家外道,此持执三杖行拟护衣服瓶钵等,并剪鬓发无义苦行。”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般利伐罗勺迦,亦言簸利婆罗阇迦,此云普行,事那罗延天,顶留少发,余尽剃去。内衣在体才蔽形丑,其衣染以赤土之色也。”

  【波利迦罗】 (衣服)衣名。见“波伽罗”条。

  【波利罗睺】 (异类)鬼神王名。译曰勇猛进。见金光明文句七。

  【波利昵缚喃】 (术语)Parinirvāṇa,旧称之涅槃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言涅槃者,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

  【波利婆沙】 (术语)律中之罚名。译曰别住。犯戒者与别房使之独住,不与僧共同住也。羯磨疏四下曰:“波利婆娑,此名别住。别与下房下卧具宿,不同僧住,故名也。”四分戒本定宾疏上曰:“准明了论翻为宿住,准僧祇律翻为别住,准四分律翻为覆藏。覆藏者,就过翻名也。别住者,罚令独宿静思其过故。律文不得二人三人同室宿也。经,宿,住也。”

  【波栗湿缚】 (人名)Pārśva,比丘名。译曰胁。马鸣之师,胁尊者之梵名也。西域记二曰:“波栗湿缚尊者,唐言胁尊者。”见“胁尊者”条。

  【波利师迦】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

  【波利树法门】 (术语)涅槃经三十二引忉利天宫之波利质多树以喻菩萨出家受具足戒,乃至具足诸行得大般涅槃之功德也。

  【波利质多罗】 (植物)Paricitra,又曰波利质罗,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罗拘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遍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罗,具云波利耶怛罗拘陀罗,此云香遍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遍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遍也,亦曰周匝。质多罗,云间错庄严也。言此树众杂色花周匝严饰,或云圆妙庄严也。”华严探玄记二十曰:“波利质多树,正云波唎耶怛罗拘毗陀罗,此云香遍树。谓此树枝叶实一切皆香,故立此名。”

  【波楼那】 (杂名)Vātyā,风名。译曰迅猛风。华严疏七十八曰:“婆楼那风,此云迅猛风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迅猛风也,其风坚密,如持世界风轮。”

  【波楼沙迦】 (杂名)忉利天四苑之一。译曰粗涩园。见起世因本经六。梵Paruṣaka。

  【钵噜洒】 (饮食)八种浆之第六。百一羯磨五曰:“钵噜沙浆,其果状如蘡薁子。”见“更药”条附录八种更药项。

  【波仑】 (菩萨)又作波伦,萨陀波仑之略。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三曰:“波仑又作波伦,此云常啼。明度经云普慈,皆一义也。”慈恩寺传八曰:“闻道必犹波仑之归无羯。”见“常啼菩萨”条。

  【钵啰底婆娜嚩底】 (杂语)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钵啰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辩才也。”

  【钵啰帝提舍耶寐】 (术语)Pratideśayāmi,梵语,布萨说戒之具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布萨是讹略也,应言钵啰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云净住者义翻也。”

  【钵啰嚩娜睹嚩罗】 (杂语)译曰最无上。大日经疏九曰:“钵啰嚩娜睹嚩啰,是上妙义,殊胜义,即是世间第一更无过上,故云最无上。”梵Pravanatuara。

  【钵啰拏摩】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译曰归命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合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云钵啰摩合掌。”梵Praṇāma。

  【钵啰惹】 (天名)Prajāpati,译曰生主,梵王之别名。见钵啰若钵多曳条。

  【钵罗】 (杂语)一作波罗,又曰波赖他。译曰四两分。戒本疏三下曰:“钵罗,多论云波罗,此云四两。”饰宗记五末曰:“多论第五云四两,立世阿毗昙论云两,称一两名一钵罗,盖多论约少称,毗昙就大称说之也。今解,钵罗翻为分,如钵罗奢佉翻为支,支豆是四两也。”梵语杂名曰:“两,波罗。”解脱道论七曰:“一颇赖他,梁言四两。”梵Palārdhaa。

  【钵罗步多啰怛曩野】 (佛名)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钵罗步多啰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昙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钵罗底也】 (术语)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醯都(Hetu),因也。钵罗底也,缘也。”

  【波罗阇已迦】 (术语)旧称波罗夷。见“波罗夷”条。

  【钵罗吠奢】 (术语)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钵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钵罗尾舍。”

  【波罗伽】 (术语)梵语。华言度彼岸也。见翻译名义集。

  【钵罗笈菩提】 (地名)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波罗迦】 (术语)Pāraga,佛之别号。译作度彼岸。见智度论二。

  【波罗加罗】 (杂名)Prākāra,又作钵啰迦罗,译曰墙。陀罗尼集经五曰:“结四方界法。”注曰:“梵音波罗迦罗。”梵语杂名曰:“墙,钵罗迦罗。”

  【波罗羯罗伐弹那】 (人名)Prabhākaravardhana,国王名,译曰作光增。见西域记五。

  【波罗利弗多罗】 (地名)城名。见“波吒厘”条。

  【波罗罗】 (杂语)梵语。谓重生华也。见翻译名义集。

  【波罗罗油】 (植物)花名。译言重华。法华义疏十一曰:“波罗罗油,此云重。”名义集三曰:“波罗罗,此云重生华。”

  【波罗门】 (杂名)梵语。译言净行也。天竺四姓以波罗门为贵族,亦作婆罗门。

  【钵罗弭】 (杂语)Parami,译曰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钵罗弭,译为第一也。以无等故即是第一,更无过上也。”

  【波罗蜜】 (术语)Pāramitā,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

  【波罗蜜多】 (术语)又曰播啰弭多,见“波罗蜜”条。

  【波罗蜜形】 (术语)明妃之表相,即女形也。明妃即三昧之形,见秘藏记钞一。

  【钵罗摩祸罗】 (物名)译曰珊瑚。慧苑音义上曰:“珊瑚梵本正云钵罗摩祸罗,宝树之名,其树身干枝叶条华皆红色。”

  【波罗末陀】 (杂语)译曰第一义Paramārtha,智度论四十七曰:“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又(人名)真谛三藏之梵名。真谛,五代时西印度僧,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措怀。梁武帝时于宝云殿译经,遭乱西归,遇风漂还广州,译业无辍,讫陈泰建,译五十部。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陀,陈云亲依。或云波罗末陀,译云真谛,并梵文之名字也。”

  【波罗那】 (地名)河名。译作断除。见本行集经三十五。梵Vāraṇa。

  【波罗奈】 (地名)Vāraṇ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中今为Benares。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波罗痆斯,拏黠反,旧言波罗奈,或作波罗奈斯,又作婆罗捺写。皆一也。”同二十三曰:“婆罗痆,女黠切,国名也。旧云波罗奈,译云江绕城。”西域记六曰:“波罗痆(女黠反)斯国,旧曰波罗奈国,讹也。中印度境。”法华义疏四曰:“波罗捺,此云鹿林。又翻为绕河城,城有水绕。今谓波罗捺,是其通处,鹿林是其别处。”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曰:“何故名婆罗痆斯?答:此是河。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是城亦名婆罗痆斯。”十二游经曰:“波罗奈,此云鹿野,一名诸佛国。”法华科注曰:“婆罗痆斯国都城东北有河,同名婆罗痆河,河东北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其侧大林名施鹿林,亦鹿苑。”

  【波罗奈斯】 (地名)见“波罗奈”条。

  【波罗尼蜜】 (界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天名。译曰他化自在。玄应音义三曰:“波罗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人名)见“波颇”条。

  【波罗颇密多罗】 (人名)见“波颇”条。

  【波罗颇婆底】 (异类)Prabhāvati,阿修罗王之妹名,译曰明妃。婆薮槃豆法师传曰:“阿修罗有妹,名波罗颇婆底(知履反)波罗颇,译为明。婆底,译为妃。”

  【波罗颇莎罗】 (异类)Prbhāvara,夜叉名,译曰最光明。见孔雀王咒经上。

  【钵罗若】 (术语)Prajñā,一作般赖若,般罗若。见“般若”条。

  【钵罗若钵多曳】 (天名)Prajāpati,梵天名。即其真言也。钵罗若为一切生之义,钵多为主之义,曳ye为助声。所谓一切众生之主也。一切众生因梵天而生,故名一切生主。而实众生无始,是非梵天所生,如来亦如是。以世间一切善,皆自佛心生之故,又不见如来之终始,故名为世间之父。然实众生之佛性,前际无始,是非如来所生也。以最初之钵啰字为真言之体。钵是第一谛最胜之义,啰为尘垢之义,入阿字门,则成净法界。不为尘垢所染,即是莲华胎藏也。一切之佛子亦如是。自最胜之胎藏生,是故名为最胜子。末句加曳字,故名为梵天乘。见大日经义释七。演密钞七曰:“此钵罗,疏主义译为一切生,谓一切世间计,无不从彼生故。若敌对译时或云胜,或云他,谓一切世间中为尊为主,故名为胜。又西方外道计,梵王能生一切,即是他我故名为他,是故亦得名为胜生主他生主。”

  【钵罗萨他】 (杂语)译曰斤,量目也。菩提资粮论一曰:“譬如量物有钵罗萨他,有阿宅迦。”经注曰:“如此间合升斗斛之类。”梵语杂名曰:“斤,钵罗萨他。”梵Prastha。

  【波罗塞】 (杂名)戏伎名。梵网法藏疏六曰:“波罗塞戏,是西域兵戏法,谓二人各执二十余小玉,乘象或马,于局道所争得要路,以为胜也。”同智周疏曰:“波罗塞戏者此翻象马斗,是西国象马戏法。”梵Prāsaka。

  【钵罗塞建提】 (神名)Praskandha,神名。译曰胜蕴。俱舍光记二十七曰:“钵罗塞建提神名,钵罗此云胜,塞建提此云蕴。”

  【波罗奢】 (植物)树名。译曰赤花树。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波罗奢树,此云赤华树,树汁滓极赤,用之为染,今紫矿是也。”同二十四曰:“紫矿,波罗奢汁也。其色赤,用染皮叠也。其树至大,亦名甄叔迦,一物也。花大如升,极赤,叶至坚韧,商人缝以为袋者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波罗奢花,此云赤色花。”又药名。宝楼阁经中曰:“波罗奢,赤药也。”梵Palāśa。

  【波罗奢华】 (植物)西域树名,叶青,华有三色:日未出时黑色,日正照时赤色,日没时黄色。树汁甚赤。用染皮叠。名曰紫矿。见翻译名义集。参照波罗奢条。

  【钵罗奢佉】 (术语)Praśākhā,又作钵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于产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手足之支分差别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钵罗奢佉,亦云婆罗舍佉,此云枝枝。第五七日时上有形相,若至第六七日从五处更生耳鼻手足等,故有重枝名。有风生眼耳等孔,亦云生苦也。”俱舍颂疏世品二曰:“钵罗奢佉,此云支节也。”

  【钵罗肾禳】 (杂语)Prajñā,译曰智慧。见慧琳音义四十七。

  【波罗市迦】 (术语)旧称波罗夷,义净三藏云波罗市迦。见“波罗夷”条。

  【波罗提木叉】 (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为定共戒道共戒,称之曰别解脱戒。又翻曰随顺解脱。以戒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戒本疏一上曰:“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也。”大乘义章一曰:“木叉者此名解脱。(中略)戒行名为解脱,有其两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义林章三末曰:“别别防非名之为别,能防所防皆得别称。戒即解脱,解脱恶故。”华严探玄记三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就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异定道(定共戒与道共戒),名之为别。二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为随顺解脱。此据果立名。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故。”希麟音义八曰:“钵喇底木叉,旧云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即七众别解脱律仪也。”巴Pātimukha,列记戒律项目之书也,普通呼为戒本。布萨之日,于僧众现前,读此各条,令比丘忏悔犯非也。

  【波罗提木叉僧祇戒本】 (书名)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异名。

  【波罗提毗】 (杂名)Pṛthivi,译言地。翻梵语九曰:“波罗提毗,应云波罗梯毗,译曰地也。”梵语杂名曰:“地,钵里体尾。”

  【波罗提毗叉】 (饮食)Prativiṣa,药名。华严探玄记二十曰:“波罗提毗叉药者,此云登照药。”

  【波罗提舍尼】 (术语)波罗提提舍尼之略。

  【波罗提提舍尼】 (术语)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尼,钵喇底提舍那,钵喇底提舍尼,略曰波罗提舍尼,波罗舍尼,提舍尼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译曰向彼悔。此中有四戒,犯此戒者,必对余一比丘忏悔,忏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钞中一曰:“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祇云:此罪应发露也。即此律戒本中具明悔过之辞。僧有四种如下具陈。尼有八种与僧全别。明了论解第四波胝提舍尼部有十二罪,翻为各对应说,谓对人说所作罪也。”饰宗记六末曰:“钵喇底提舍那,正翻为对他说也。或云钵喇底提舍尼,义是一也。”寄归传二曰:“梵云痾钵底钵喇底提舍那。痾钵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

  【波罗陀】 (术语)菩萨行位之名,译作性种性。仁王经下曰:“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罗陀位。”同嘉祥疏五曰:“波罗陀位者,此名性种性。三藏师云:义翻为守护度,所习诸行能坚守不失也。”梵Pālatāpāla-gotra。

  【钵逻犀那恃多】 (人名)Prasenajit,见“波斯匿”条。

  【波罗夜质胝柯】 (术语)见“波逸提”条。

  【波罗夷】 (术语)Pārā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严重罪也。新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于内法而弃于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于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如何行法,亦不为用,不得救之而再为比丘故也),无余(绝一切僧中行务之分限,永弃于清众也),不共住(不得共住于僧中也)。俱舍论谓之他胜(胜于恶法也)。通常用四分律断头之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波罗阇已迦,此云他胜,谓破戒烦恼为他,胜于善法也。旧云波罗夷,义言无余。若犯此戒,永弃清众,故曰无余也。”行事钞中之一曰:“言波罗夷者,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种僧数(说戒与羯磨之僧众也)。三者堕落,舍此身堕在阿鼻地狱故。十诵云堕不如意处。萨婆多解云: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四分云:波罗夷者,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故。此从行法非用为名。又云:波罗夷者,无余也。此从众法绝分为名。故偈云: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尸,众所不容受,以此当持戒。又名不共住者,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俱舍论十五曰:“薄伽梵说犯四重者不名苾刍,不名沙门,非释迦子,破苾刍体,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同光记十五曰:“梵云波罗夷,此云他胜。善法为自,恶法为他。若善胜恶法,名为自胜。若恶法胜善,名为他胜。故犯重人,名为他胜。”有部毗奈耶一曰:“波罗市迦者,是极重罪。极可厌恶,可嫌弃,不可爱。若苾刍亦才犯时,即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他所胜,不可救济。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不能郁茂增长广大,故名波罗市迦。”

  【波罗夷四喻】 (名数)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淫者,如针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复生。”

  【波罗逸尼柯】 (术语)见“波逸提”条。

  【钵罗由他】 (杂语)Parāyuta,又作波罗由他,数量名。俱舍颂疏世品五曰:“十那庾多为钵罗由多。”本行集经十二曰:“波罗由他隋言数十万亿。”

  【波罗越】 (杂语)Parāvata,译曰鸽。佛国记:有国名达嚫僧伽蓝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第五层作鸽形,因名此寺为波罗越。波罗越者,天竺名鸽。

  【钵罗枳娘】 (术语)Prajñā,见“般若”条。

  【波罗质多罗】 (植物)梵语,树名,译言圆生。法华称为天树王。翻译名义集引大经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罗树,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华开敷,香气周遍五十由旬。

  【钵履曼荼罗】 (杂语)Pari-maṇdala,又作钵哩曼荼罗。译曰圆。寄归传二曰:“钵履曼荼罗着泥婆娑,即其真也,译为圆整着裙。”梵语杂名曰:“圆,钵哩曼荼罗。”

  【播磨】 (术语)Upamā,译曰喻。因明论纂要曰:“喻者西方云为播磨,此译为喻。今因明中后同异支,准西方云达利瑟致案多(Dṛṣṭānta),此云见边,为顺此方故义言喻。”

  【钵摩罗伽】 (物名)译曰赤光珠。见名义集三。

  【波摩那】 (界名)天名。可洪音义四上曰:“波摩那,亦云阿摩那天,此云无量光。”

  【钵摩婆底】 (人名)夫人名。阿育王经四曰:“日中王夫人名钵摩婆底,翻云芙蓉花。”梵Padmavati。

  【钵拏】 (杂名)梵语。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迦利沙钵拏。见翻译名义集。

  【波那和提】 (界名)天名。玄应音义三曰:“波那和提天,新道行经云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

  【钵纳摩】 (植物)Padma,译曰莲华。见钵头摩条。

  【波那娑】 (植物)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慧琳音义四曰:“半娜娑果,此国并无。”(Jack-fruit)。

  【钵娜他】 (杂语)又作末喇誐Mārga,译曰道路。见梵语杂名。

  【钵囊】 (物名)又云钵袋。盛铁钵之囊也。四分律五十二曰:“手捉钵难护持,佛言:听作钵囊盛。不系囊口,钵出。佛言:应系。手捉钵囊护持,佛言:应作带络肩。”毗奈耶杂事四曰:“时有苾刍手擎钵去,在路脚跌,钵堕遂破。因斯阙事,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不应手擎其钵。便以衣角裹钵而去,废阙同前。佛言:应作钵袋盛去。苾刍手携,招过如上。佛言:不应手持而去。应可作襻挂肩持行。”

  【波泥】 (杂语)Mani,译曰玉。秘藏记本曰:“波泥,玉也。月曰水波泥,日曰火波泥,是意也。”

  【播尼】 (杂语)Pāṇi,译曰手掌。见大日经疏一。

  【波尼】 (杂语)又作波抳,译言水。涅槃经十三曰:“如有一人善解杂语,在大众中。是诸大众热渴所逼,咸发声言:我欲饮水!我欲饮水!是人即时以清冷水随其种类说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郁持,或言娑利蓝,或言婆利,或言婆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无量水名为大众说。”梵语杂名曰:“水,波抳,又乌娜迦。”梵Pānīya,俗Pāni。

  【波尼蓝】 (杂语)Pānīya,译曰水。智度论四十二曰:“三字名者,如水名波尼蓝。如是等种种字门。”

  【波你尼】 (人名)Pāṇini,造梵语文典之古仙名。西域记二曰:“人寿百岁之时有波你尼仙,生知博物,愍时浇薄,欲削浮伪,删定繁猥,游方问道,遇自在天。遂伸述作之志。自在天曰:盛矣哉!吾当佑汝。仙人受教而退,于是研精覃思,采摭群言,作为字书备有千颂。颂三十二言矣,究极古今,总括文言。”

  【波奴】 (杂语)Vidhu,月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月名波奴,隋言光者。”

  【钵披祇】 (杂语)又作波吠你野。译曰弃家。舍头谏经曰:“有人弃家,除玄须发,是故世间有灵道沙门钵披祇。”注曰:“钵披祇者晋云弃家。”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你野。”巴Pabbajita Pabbajiya。

  【剥皮】 (本生)昔释迦如来为爱法梵志(或作乐法菩萨)时,请剥身皮而干之,以书佛所说之一偈。求法精勤之极也。智度论十六曰:“如爱法梵志,十二岁遍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时世无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我有圣法一偈,若实爱法当以与汝。答言:实爱法。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之,当以与汝。即如其言。破骨剥皮以血书偈: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可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同四十九曰:“如释迦文佛本为菩萨时,名曰乐法。时世无佛,不闻善语,四方求法,精勤不懈,了不能得。尔时魔变作波罗门,而语之言:我有佛所说一偈,汝能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以与汝。乐法即时自念。我世世丧身无数,不得此利。即自剥皮,曝之令干,欲书其偈,魔即灭身。是时佛知其至心,即从下方涌出,为说深法,即得无生法忍。”

  【波毗吠伽】 (人名)梵语。清辩论师之梵名也,专精诵持,志见慈氏(即弥勒佛)入山九年,见神谓曰:此岩石内,有修罗宫,如法行请,石壁当开。开即入中,可以见也。论师受命。乃咒芥子,以击石壁。论师入里,壁复如故。见翻译名义集。

  【波颇】 (人名)Prabhākaramitra,三藏法师名。续高僧传三曰:“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此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大庄严经论序曰:“摩诃驼国三藏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刹利王之种姓也。”唐高宗武德九年达京,住兴善寺,译大庄严经论等。太宗贞观七年寂,寿六十九。

  【波颇蜜多罗】 (人名)三藏名。见“波颇”条。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钵婆叮】 (异类)龙王名。译曰忍龙。见正法念经十八。

  【波婆离】 (人名)又作波婆利,如来在世弥勒菩萨之舅名。在波梨弗多罗国为国师,有多数之弟子,年百二十,归佛证阿那含果。见贤愚经十二波婆离品。梵Pravari。

  【波婆梨奄婆】 (地名)又曰波婆梨庵婆罗,林名。翻梵语九曰:“波婆梨庵婆林,应云波婆梨庵婆罗林。译曰:波婆梨者,衣。庵婆罗者,果名。长阿含经十二。”梵Pravariāmraavana。

  【波婆利】 (地名)又云波和利,园名。译曰毛衣。翻梵语九曰:“波和利,应云波婆利,译曰毛衣。中阿含第五十五。”梵Pravari。

  【波婆提伽】 (杂语)译曰清净。名义集四曰:“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净。”

  【波婆遮吒】 (人名)比丘名。译曰恶谄,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梵Pāpacāṭa。

  【钵器】 (物名)钵为梵语钵多罗之略。译曰应器,或应量器。比丘之饭器也,世云铁钵是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钵器自然在前。”行事钞下之二曰:“钵器制听篇。”

  【拨遣】 (术语)又曰发遣。真言法修法事已,解界之后,奉送召请之佛于本宫,又奉还自心所观之佛于心内本土,谓之拨遣。轮王经二曰:“合掌顶礼,依方拨遣。”又释迦如来使此土之众生,往生弥陀之净土,谓之发遣。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

  【波俏】 (杂语)五灯会元: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今人于事物之妍美可意。足以制胜擅场者,谓之波俏。亦作波峭。

  【波若】 (杂语)Prajñā,同般若。

  【钵塞莫】 (物名)译曰数珠。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钵塞莫此云数珠。”见“数珠”条。巴Pāsakamālā。

  【波沙提迦】 (杂语)梵语。译言清净也。宝性论云:“一自性清净,谓性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尽解脱。”见翻译名义集。

  【播舍】 (物名)Pāśa,译曰羂索。梵语杂名曰:“羂索,播舍。”

  【波师】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

  【播输钵多】 (流派)Pāśupata,又曰波输钵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钵多,此涂灰外道名也。遍身涂灰,发则有剃不剃,衣才蔽形,但非赤色为异耳,事魔醯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钵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钵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故云牛主。此外道学彼天法。从彼为主。故名牛主。此外道持受顶上持一髻子。身体涂灰。”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道云播输钵多,翻为兽主。如一瞿声,别目于牛,通名于兽。但言牛主者未善方言,非但与牛为主故,如伏牺等。”

  【波戍】 (术语)Paśu,又曰咥哩也遇庾尔Tiryagyoni,译言畜生。见梵语杂名。

  【钵刷】 (物名)小板一头圆形,加漆,清钵门粘粒之器也。见象器笺二十。

  【波斯】 (地名)又作波嘶,国名。新作波剌私,波剌斯,波啰悉。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波剌私,亦云波嘶,或云波斯,国名也。临近西海,最饶其宝,诸国商人皆取其货,斯以龙威珠力古昔推焉耳。”西域记十一曰:“波剌斯人,性躁暴,俗无礼仪,无学艺,多工伎,婚姻杂乱,死多弃尸。”梵语杂名曰:“波斯波啰悉。”又又波斯匿王之略。梵Pārasī。

  【波斯匿】 (人名)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钵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曰胜光,梵授王之子也。与佛同日生。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谓憍萨罗国王胜光王是也。王第二夫人曰末利(译曰胜鬘,胜鬘经之胜鬘夫人,此王夫人之女也,母子名同),本为劫比罗城(迦毗罗之城也)婢女,以归佛之福力为王聘为夫人,生一子,名恶生Virñḍhaka,有逆害自立之心,长行大臣谏止之,后王将长行大臣至佛所听法,久不出,长行意变,窃引车马还城,策立恶生太子为王,驱逐大王之二夫人行雨胜鬘。二夫人诣王所,中途遇王白事,王便令胜鬘还城,自与行雨共向王舍城,城外有一园林,王停此,令行雨报未生怨王(阿阇世王)。未生怨王闻之大喜,严驾自出迎之。时胜光王久不得食,乞于园主,得萝菔五颗食之,往水边过量饮之,因成霍乱,遂仆死。未生怨王后来厚葬之(见有部毗奈耶杂事八)。仁王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西域记六曰:“如来在世之时,钵罗犀那恃多王,唐言胜军。旧曰波斯匿,讹略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曰:“室罗伐城(即舍卫国,又曰憍萨罗国),王名梵授。(中略)其梵授王告人曰:我子生时,光明殊胜,普照世间,应与我子名曰胜光。”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波斯匿王者,此翻为和悦。以其情用弘和,故云和悦。又以德接民,能令万姓和悦。又翻为月光。如仁王经云月光王。有人言:波斯匿王与佛同日生,佛号日光,国人言:佛既号日光,当号大王为月光也,因国人称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为胜军。以其斗战无敌不胜,故云胜军。”

  【波斯匿女发心】 (故事)见“胜鬘夫人”条。

  【波斯匿王见十梦请佛解之】 (传说)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经律异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女金刚丑女念佛改形】 (传说)见贤愚经二波斯匿王金刚品,经律异相三十四,杂宝藏经二,百缘经。

  【波斯匿王女婆陀死王求赎命】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女善光嫁乞人】 (传说)见杂宝藏经二。

  【波斯匿王十梦】 (故事)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说:“舍卫国波斯匿王得十梦,以问佛:一有二瓶,一空,一满,其水往来,不入空瓶,表当来富者相送遗而不给贫者。二于马口尻置食,表大臣食于官与民。三小树生花,表后世人三十头白。四小树结实,表女子小即生子。五有羊食绳,表夫出贾贩,妇在家与他男共住,食夫之财。六有狐坐于金床,表贱人之富。七有大牛随小犊子而乳,表货女使与他男子共住,己守门,食于女之淫钱。八四牛自四面来欲斗,未斗而去,表后世人主放逸不畏天,雨师祈雨,祇有云自四方来,须臾云四散。九大陂之水,中央浊,四边清,表后世阎浮国土,八方安而中土乱。十大溪水赤,表后世国王兴兵杀戮,流血赤。”

  【波斯匿王太后崩王求赎命】 (传说)见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波斯匿王游猎得末利夫人】 (故事)见四分律十三,经律异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造金像】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二。

  【波斯匿王造牛头旃檀像】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三。

  【波他】 (杂语)Pada,译曰语言,见智度论四十八。

  【钵他】 (杂语)译曰一升。见楞伽经。巴Pattha。

  【钵昙】 (术语)Pada,又曰钵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钵昙,正翻为足。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三论大义钞序曰:“贻钵昙施将来之人矣。”见钵陀条。又(植物)花有钵昙,赤莲华也。见钵头摩条。

  【波昙】 (植物)又作钵昙。花名。见钵头摩条。

  【钵昙摩】 (植物)Padma,花名。见钵头摩条。

  【钵特】 (植物)钵特摩之略。

  【钵特摩】 (植物)又作波头摩,钵头摩,钵昙摩。梵语Padma,译曰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七。此地狱众生为寒苦割肉似红莲,故有此名。见钵头摩条。

  【波提】 (人名)Gavāṁpati,憍梵波提之略。罗汉名。

  【钵头摩】 (植物)Padma,又作钵特忙,钵弩摩,波头摩,钵纳摩,波昙,波昙摩,钵昙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三曰:“波昙,又云波暮,或云波头摩,正言钵特摩,此译云赤莲华也。”慧苑音义上曰:“波头摩,正云钵特忙,此曰赤莲花也,其花茎有刺也。”大疏七曰:“钵头摩,是红莲华。”同十五曰:“钵头摩,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花是也,非芬陀利。”慧琳音义三曰:“钵弩摩,正云钵纳摩,此人间红莲华之上者,或云赤黄色花。”

  【钵陀】 (杂语)Pada,又作播陀,波陀,钵昙。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陀,此翻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钵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为句,播陀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钵昙,正翻为足。声论是进行义,住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智度论四十四曰:“天竺言波陀,秦言句。”梵语杂名曰:“跛娜,句、步。”又曰:“播娜,足。”

  【波陀劫】 (术语)Bhadra Kalpa,译曰贤劫。见[台-台+犮]陀劫条。

  【波陀罗】 (人名)Bhadrapāla,见“跋陀婆罗”条。

  【钵位】 (杂语)禅林之语。僧堂大众粥斋之坐位曰钵位。见象器笺二。

  【拨无】 (术语)见“拨无因果”项。

  【拨无因果】 (术语)拨者,绝也,除也,除遣为无其事,谓之拨无。拨无因果者,否定因果之道理也,是五见中之邪见也。地藏十轮经七曰:“拨无因果,断灭善根。”楞严经九曰:“拨无因果,一向入空。”广百论释五曰:“若无善恶者,苦乐亦无,是则拨无一切因果。”俱舍论十七曰:“缘何邪见,能断善根?谓定拨无因果邪见。”慧琳音义七十二曰:“左传云:拨犹绝也。考声云:拨却也除也。”

  【波旬】 (术语)又作波旬逾,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āpīyas,又Pāpīman,巴Pāpimā之转讹也。慧琳师云: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为波。[句-口+目]误作旬也。如荼毗阇毗作耶旬之类。波旬者恶魔名,译为杀者,恶者。注维摩经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义林章六本曰:“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玄应音义八曰:“言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恶者,常有恶意,成就恶法,成就恶慧,故名波旬。”慧琳音义十曰:“波旬,梵语正云波俾椽,唐云恶魔。佛以慈心呵责,因以为名。古文译为波卑,秦言好。略遂去卑字。旬字本从目,音悬,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俱舍光记八曰:“释迦文佛魔王名波旬,羯洛迦孙驮佛魔王名度使。”大部补注三曰:“波旬,亦云波旬逾,此云恶者。”胜鬘宝窟中末曰:“林公云:外国法,佛在世及灭后。共魔语皆悉笑之为波卑面,此云恶者,且恶物。”

  【波演那】 (杂名)Paryāyatana,又作波衍那,译曰院。玄应音义十六曰:“波演那,梵言波衍那,此云周团郭舍,院也。”

  【波药致】 (术语)即波逸提之异名也。

  【波耶】 (杂语)Paya,译曰水。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波耶,此云水也,即罽宾国人呼水名也。”

  【波夜提】 (术语)见“波逸提”条。

  【波夷罗】 (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名。梵Vajra。

  【波逸底迦】 (术语)波逸提之异名。见波逸提项。

  【波逸提】 (术语)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为堕,犯戒律之罪名,由此罪堕落于地狱,故名堕罪。此中有尼萨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pāyattika,与波逸提之二数。尼萨耆波逸提,译曰舍,堕波逸提译曰单提,又云单堕。舍堕有三十戒。盖应以所犯之赃物舍入于僧中,故名舍堕,单堕有九十戒,犯者无应舍入之赃物,但结堕罪,故名单堕。戒相分八段时,别此为二者,为五篇或六聚七聚时,则此二者合为一波逸提。行事钞中一曰:“波逸提,义翻为堕。十诵云: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四分僧有百二十种,分取三十,因财事生犯,贪慢心强,制舍入僧,故名尼萨耆也。余之九十单悔别人,若据罪体同一品忏。(中略)出要律仪云:尼萨耆,旧翻舍堕。声论云:尼翻为尽,萨耆为舍。波逸提,本名波药(夷割反)致也。明了论解波罗逸尼柯部有三百六十罪。正量部翻为应功用。萨婆多云波罗夜质胝柯,翻为应对治。恒须思惟,若犯即觉。上座部云波质胝柯。翻为能烧热,此罪得大叫唤地狱。因时能焦热心,因时能烧燃众生。”有部毗奈耶二十曰:“波逸底迦法。”瑜伽伦记十八曰:“波逸底迦,旧云波逸提,亦名波夜提,此云堕罪。”

  【钵印】 (印相)仰两手掌,其头指已下四指头,左右各捻,左右大指,各着于其头指侧。饭食供养印与地神印,佛部三昧耶印,地藏菩萨之印,共为此钵印也。

  【钵油】 (故事)见“油”条。

  【钵盂】 (物名)或作钵盂。钵为梵语,盂为汉语,梵汉双举之名。敕修清规辨道具曰:“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钵,又呼云钵盂,即华梵兼名。”演繁露曰:“东方朔传注:盂,食器也。若钵而大,今之所谓钵盂。钵音拨,今僧家名其食器为钵,则中国古有此名,而佛徒用之。”按说文云:钵食器也。盂属。然则以钵多罗为钵盂者,音义兼译也。参照钵多罗条。

  【钵孕瞿】 (植物)花名。大日经疏十三曰:“钵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间粟榖之色,花房亦如榖穗,甚香也。”

  【钵吒】 (衣服)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为缦衣。又曰缦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毗奈耶二十三曰:“织作钵吒。”注曰:“言钵吒者,谓是大叠,与袈裟量同,总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叠。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钵吒也。此云缦条。”大日经三曰:“钵吒为裙。”同疏曰:“用极细绢为下裙。”梵语杂名曰:“绢钵吒。”

  【钵吒补怛啰】 (人名)Pāṭaliputra,华严疏钞四十五曰:“波吒补怛啰,此云黄华子,即黄华女之子也。”又地名,补吒梨子城也。见“波吒厘”条。

  【波吒厘】 (地名)Pāṭaliputra,又作波吒厘子,波吒利弗,波吒罗,波吒梨耶,波罗利弗多罗,巴连弗。本为树名。遂以名城,摩竭陀国之帝都也。初云拘苏摩补罗城,后改名波吒厘子城,以此城为波吒厘树之神子而筑也。阿输迦王于是建都。西域记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Kuśāgārapura巴Kusumapura)(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人寿数千岁,更名波吒厘子城(旧曰巴连弗邑,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波吒厘,亦云波吒梨耶,旧言巴连弗,讹也。是一华树名,因此花树以目城。”智度论三曰:“佛涅槃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一小城,广长一由旬,名波罗利弗多罗。”宗轮论述记曰:“波吒厘子城者,波吒厘者,树名也。子者,树之儿也。城因树儿以立,故名波吒厘子。”慧琳音义十曰:“波吒罗国,亦波吒厘。”善见律一曰:“波吒利弗国阿育王。”

  【波吒厘弗多罗】 (地名)即波吒厘子也。

  【波吒厘子】 (地名)波吒厘者,梵语树名。子者,汉语儿也。见“波吒厘”条。

  【波吒厘子城缘起】 (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为男父母,二人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厘树下。谓女婚者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举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辞。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归,怀恋不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同归。林中猛兽多,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及夜,异光烛野,管弦清雅,俄见老翁策杖来慰。复有一老妪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学徒疑为兽害,往求之。乃见独坐树荫,如对上客。虽告同归,辞不从命。后自入城谒亲故,陈其始末。闻者惊骇,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第,僮仆役使,驱驰往来。彼老翁陈膳奏乐,从容接对。暮岁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其妻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勿异志。于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苏摩补罗之旧城迁都于此。由彼子故,树神为筑城,尔后名波吒厘子城。

  【波吒利弗】 (地名)见“波吒厘”条。

  【波吒利弗城结集】 (故事)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三十五年,目犍连帝须为上座,会一千比丘,于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pp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笃信佛法,外道之徒,穷于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于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为陶汰正邪而开也。善见律二曰:“阿育王,四年中杀诸兄弟,唯置同母弟一人。过四年已,然后阿育王,自拜为王。从此佛涅槃已二百一十八年。后阿育王即统领阎浮利地。(中略)王白诸大德,愿大德布萨说戒。王遣人防卫众僧,王还入城。王去之后,众僧即集。众六万比丘,于集众中。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能破外道邪见徒众,众中选择知三藏得三达智者一千比丘,如昔第一迦叶集众,亦如第二须那拘集众出毗尼藏无异,一切佛法中清净无垢。第三集法藏,九月日竟,大地六种震动,所以一比丘说,名为第三集也。”然有此结集之记事者,惟为南传,北传则无之,故以此为虚构之作说而排之者多。虽然,此独断之甚者,北方所传,未可云全然无之,真谛之部执论疏,三论玄义冠注,髣佛有其痕迹。其他三论玄义之摩揭陀优婆塞,与宗轮论述记一之好云王为同人两书记事合致。而好云王与阿育王其原语皆为Devānaṁpiya,尤可推知。故不可断为北传所无也。案此结集为分派后锡兰上座部间所起之事件,故他部派,不知其事,即知之亦风马牛视之,所以惟记于与锡兰上座部有关系之书,而其他无之乎,其历史的事实,无可疑之余地,故称第三结集。

  【波吒罗】 (地名)国名。天竺十六大国之一。见“波吒厘”条。又(植物)又曰钵怛罗。树名。梵语杂名曰:“黄桐波吒罗。”最胜王经七曰:“蕾香钵怛罗。”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波吒罗,此翻为重叶树也。”慧苑音义下曰:“波吒罗,其树正似此方楸树也,然甚有香气,其花紫色也。”梵Pāṭala。

  【钵支】 (物名)又曰钵枝,钵鈘、钵搘。支钵之台也。四分律四十三曰:“钵若不正,应作钵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钵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钵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钵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钵鈘。”传灯录道禅师章曰:“钵搘。”

  【钵昼罗】 (饮食)药汤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钵昼罗亦名优陀伽(Udaka),此云煮树药汤,如今时茶榠之类也。”梵Pāthola。

  【钹】 (物名)又曰铜钹,铜钹子,铜盘等。原为西戎南蛮之乐器,僧家采用为法会之乐器。又铙与钵原为别物,后混为一,称为铙钹。见“铙钹”条。

  【博叉】 (人名)博叉般荼迦之略。又(地名)Vaṅkṣu,又Vakṣu,一作薄叉,河名。见“缚刍”条。

  【博叉般荼迦】 (人名)Pakṣapaṇdaka,见“半托迦”条。

  【博叉半择迦】 (人名)见“半托迦”条。

  【博吃刍】 (杂名)Pakṣa,译曰魔军。大日经疏九曰:“魔军者,梵本正音搏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

  【勃噜唵】 (术语)Bhrñṁ,金轮佛顶尊之种子也,三字连声而成一字。金刚顶经成佛仪轨曰:“勃噜唵,三合。以此国无字同故,以三字连声合成一字急呼。”

  【勃沙】 (佛名)Puṣya,又作弗沙,译曰增威,佛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弗沙,正云勃沙,此云增威也。”

  【帛尸梨蜜多罗】 (人名)Srimitra,又作帛尸黎蜜多罗,西域三藏名,译曰吉友。梁高僧传一曰:“帛尸黎蜜多罗,此云吉友。”帛者应为西域国名之略。

  【帛尸黎蜜多罗】 (人名)同帛尸梨蜜多罗。

  【勃陀】 (术语)Buddha,又作馞陀,勃驮。旧称佛陀略云佛。译曰觉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馞陀,讹略云佛。”华严经疏钞一曰:“佛者具云勃陀,此云觉者。”见“佛”条。

  【勃陀提婆】 (人名)Bodhideva,译曰觉天。为婆沙四评家之一人。俱舍光记二十曰:“梵云勃陀提婆,勃陀名觉,提婆名天。旧云佛陀提婆,讹也。”

  【馞陀】 (术语)见“勃陀”条。

  【蘗喇婆】 (杂名)Garbha,译曰中心。大日经疏八曰:“梵音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藏之藏。与比吒迦,俱舍等其义各殊也。”

  【簸腊复多】 (异类)夜叉名。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曰:“簸腊复多此云众多。”名义集二曰:“波罗赴,亦云钵剌部,此翻自在。”梵Prabhūta。

  【蘗哩诃】 (异类)Gṛha,执着于人之鬼名。四鬼之一。大日经疏七曰:“经云鬼魅所著,或云非人所持。智度云着蓑,皆是蘗哩诃鬼所作,以着人不相舍离故以为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终始相随,故梵语名蘗哩诃,翻为九执。(中略)是执持义。”同Graha。

  【蘗噜拏】 (动物)见“迦楼罗”条。

  【蘗罗诃】 (异类)梵名Graha,又作蘗[口*栗]诃,蘗[口*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着于人也。大日经疏八曰:“蘗[口*栗]何是魅鬼着人者。”又出瑜祇经爱染王品。

  【蘗驮矩吒】 (堂塔)Gandakūtī,译曰香台殿。世尊之居室也。位于祇园精舍之中央部。

  【卜羯娑】 (杂名)玄应音义曰:“卜羯娑,又作补羯娑,声之转也。谓除粪担死尸等鄙贱种类也。”

  【卜经】 (杂名)说占卜事之经典也。灌顶经十曰:“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说卜经一百偈颂,以示百姓,决了狐疑,知人吉凶。”

  【逋多】 (地名)Potalaka,山名。逋多罗山也。见“补陀落迦”条。

  【逋多罗】 (地名)山名。见“补陀落迦”条。

  【逋利婆鼻提贺】 (杂名)Pūrva-videha,东大洲名。见“毗提诃”条。

  【逋卢羯底摄伐罗】 (菩萨)Avalokiteśvara,观自在菩萨之梵名也。探玄记十九曰:“观世音者,有名光世音,有名观自在,梵名逋卢羯底摄伐罗、逋卢羯底,此云观。毗卢,此云光。以声字相近,是以有翻为光。摄伐罗,此云自在。摄多,此云音。勘梵本诸经中有作摄多,或摄伐罗。是以翻译不同也。”

  【逋沙】 (杂语)Purusa,又作甫沙、补沙、晡沙。新作富卢沙,译曰丈夫、士夫。玄应音义一曰:“逋沙,又作补娄沙。或言富留沙,皆讹也。正言富卢沙。此言士夫,或言丈夫。经中或作甫,讹也。”见“补卢沙”条。

  【逋沙他】 (杂语)梵语。华言斋日。释氏以过午不食为斋。每月有六斋日。见翻译名义集。

  【晡提木底鞞杀社】 (饮食)Pātimukta-bhaiṣajya,陈弃药之梵名。见“陈弃药”条。

  【补处】 (术语)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也,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又此位名等觉,弥勒即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也。维摩经曰:“弥勒在一生补处。”智度论七曰:“弥勒菩萨应称补处。”观音玄义中曰:“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四教仪集注下曰:“一生补处者,犹有一品无明,故有一生。过其一生,即补妙觉之处。”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补处弥勒】 (菩萨)与所谓一生补处之弥勒同。弥勒为当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成道,继释迦如来之迹而补佛处之菩萨故也。见“补处”条。

  【哺多外道】 (流派)天竺外道之一种。涂灰外道也。慈恩寺传四曰:“哺多之辈,以灰涂体,用为修道。遍身艾白,犹寝灶之猫狸。”梵Bhūtika。

  【补伽罗】 (术语)Pudgala,又作福伽罗。见“补特伽罗”条。

  【补教编】 (书名)三卷,宋契嵩撰。

  【补羯娑】 (杂名)Pulkasa,Paulkasa,又Pukkaśa,又作卜羯娑,作婆者误也。贱种族之名。除粪秽之贱人。不信因果之邪人也。慧琳音义五曰:“补羯娑,上博母反,中居谒反,下桑何反。此译云边地下类不信因果杀生劫盗爱乐邪见人也。”同二曰:“补羯娑,梵语,此云垢渴种,即边鄙恶业不信因果之人。”瑜伽伦记三上曰:“卜羯娑者,亦云补羯娑。除粪秽家也。”可洪音义一曰:“补羯娑,亦云卜羯娑。唐言除粪担死尸等。鄙贱种类也。”唯识了义灯二本曰:“补羯娑,典狱也。”

  【哺剌拏】 (人名)又作补剌拏Pūrṇa,阿罗汉名。见“富楼那”条。

  【补剌拏伐摩】 (人名)Pūrṇavarman,无忧王之末孙。译曰满胄。见西域记八。

  【补剌拏迦叶】 (人名)一作布赖那迦叶。外道名。见富兰那迦弃条。

  【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罗】 (人名)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比丘名。译曰满慈子。见“富楼那”条。

  【补卢沙[多*页]】 (杂语)Puruṣāt,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五啭,即所从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沙】 (杂语)Puruṣa,又作富楼沙、补娄沙、富娄沙、浮溜沙、布路沙、逋沙、甫沙、晡沙。译曰丈夫,或人。瑜伽论二说男声之八啭,用补卢沙之语,以之为第一啭(即体声)之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沙。旧言富楼沙。此云士夫。或云丈夫。谈体也。”慧琳音义四十五曰:“浮溜沙,唐言丈夫也。”寄归传二曰:“言布路沙者,译为人也。”

  【补卢铩】 (杂语)Puruṣe,补卢沙Puruṣa(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七啭声,即于声也(又曰依声)。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铩。所戒切。所依士。声明中七转呼召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沙拏】 (杂语)Puruṣena,又作补卢崽拏。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三啭,即具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杀沙】 (杂语)Puruṣasya,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六啭。即属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沙耶】 (杂语)Puruṣāya,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四啭,即所为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衫】 (杂语)Puruṣam,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二啭,即业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啰嚩尾祢贺】 (地名)Purva-videha,东大洲名。慧琳音义一曰:“补啰嚩尾祢贺,翻云身胜。此洲人身形殊胜,故为名。古云弗于逮,弗婆提。”

  【补涩波】 (杂语)又作布瑟波Puṣp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禅宗正脉序曰:“布瑟波印于饮光。”名义集三曰:“布瑟波,此云华。”

  【补瑟迦】 (术语)见“补瑟置”条。

  【补瑟微迦】 (修法)五种护摩法中钩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钩召。”请知诸尊之修法也(微或为征字,指增益法)。

  【补瑟置】 (修法)Pauṣṭika,又作报瑟置迦,此云增益。又作补瑟迦Pauṣtika,护摩法四种中之增益法也。略出护摩仪曰:“补瑟置,此云增益,或云富贵。”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迦。云增益。”

  【补沙】 (杂名)Puṣya,又作富沙、布洒、弗沙、佛星、孛星。星名。二十八宿中之鬼宿也。玄应音义八曰:“沸星,或云佛星,或作孛星,或言弗沙星,皆音字讹也。正音富沙。依诸经云:如来成道出家皆用二月八日鬼宿合时,依日藏分经二月九日,曙夜属九日故。”宝星陀罗尼经四曰:“富沙(唐言鬼宿)星生者有最上相,手中轮相犹如日轮。”可洪音义五曰:“弗沙,此云鬼宿。”最胜王经七曰:“布洒星日。”苏悉地经中曰:“若作最上成就,应取上宿曜时。其中下法,类此应知。然诸宿中鬼宿为最,若作猛利成就,还依猛利宿曜时。”护摩法略钞曰:“当知若值补洒星合日,作一切法皆得速成。”

  【捕鼠】 (譬喻)毁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经指鸟鼠僧之譬喻。见“鸟鼠僧”条。释门归敬仪曰:“捕鼠之证,频繁于胸臆。”

  【补特伽罗】 (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补陀】 (山名)一作普陀。在浙江定海县东海中。亦名普陀山。详“普陀”条。

  【补陀落】 (地名)普陀落。补陀落迦之略。

  【补陀落海会轨】 (经名)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罗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标帜曼荼罗仪轨之略名。一卷,唐不空译。

  【补陀落迦】 (地名)Potalaka,又作补陀落伽、逋多、逋多罗、补怛洛迦、布呾洛迦、补但落迦、补陀落。山名。译作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在印度之南海岸,为观音之住处。其山形为八角。旧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于此南方有山曰光明,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同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山在南印度南边,天竺本名逋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树蔓庄严山。又十一面经在此山说。”新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千手经曰:“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西域记十曰:“秣剌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欹倾。山顶有池,(中略)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陀罗尼集经二曰:“补陀落伽山,此云海岛也。”慧苑音义下曰:“补怛洛迦山,此翻为小花树山。谓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树,其花甚香,香气远及也。”

  【补跖翁】 (人名)六度经云:昔察微王谓补跖翁。孰最乐乎?曰王乐也。使之摄统权治。握统万机。劳役其心。王复问乐乎。曰万事劳心。非如补跖巧拙随意。

  【不安稳业】 (术语)安稳业之对。不善业也。以其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名。

  【不拜】 (杂语)受三归为优婆塞优婆夷者,不得拜余道之天神地祇。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国王父母也。般舟三昧经四辈品曰:“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梵网经下曰:“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唐彦悰所撰有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

  【不谤三宝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谓于佛法僧常当恭敬尊重,不可谤毁也。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经名)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入定不定印经之旧也。

  【不变随缘】 (术语)对于随缘不变现象之事也。即虽触所缘而现万有,然其本体不变也。翻译名义集曰:“未了不变随缘不变之义,而生二执。”

  【不变易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以真如于一切时不变易故也。

  【不变真如】 (术语)对随缘真如之称。真如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故曰不变真如,即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也。此不变之体,随缘生三界六道之相,谓之随缘真如。权大乘不许真如之缘起,故不立随缘真如之义,实大乘于真如立不变随缘之二义,所以明不变之真如造作有为之万法者。金錍论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步步声声念念】 (杂语)常行三昧之状也,步行专念弥陀而唱名号也。止观二曰:“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同辅行曰:“步步身业,声声口业,念念意业。”

  【不才净】 (术语)不才不净也,指斥言句葛藤。临济录曰:“山僧今时,事不获已,话度说出许多不才净,你且莫错。”

  【不忏举】 (术语)三举之一。恶比丘破戒不肯忏悔,众僧谕之,指为妄陈滥说,我不忏悔。此不忏之人,为极恶者,因举治之而摈于僧外。是云不忏举。见行事钞上二。

  【不瞋恚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生一切忿怒之心也。

  【布刺拏】 (人名)Pūraṇa-kāśyapa,又作脯刺拏,棓刺拏,外道名,旧曰富兰那,见“富兰那迦叶”条。又Pūrṇa,论师名,译为圆满,作释毗婆沙论。见西域记三。

  【布刺那迦叶波】 (人名)外道名。见“富兰那迦叶”条。

  【布达拉】 (地名)又名普陀罗。达赖喇嘛所居之处也。西藏新志中曰:“布达拉者,平地耸起之山也。高约二里,叠砌成楼,楼高十三层,上有金殿三座,亦唐文成公主所建。金殿下有金塔五座,西殿有黄帽喇嘛祖宗喀巴手足印,日久不化,达赖喇嘛即居于此。”

  【布怛那】 (异类)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那旧云富单那,或作富多那,此义云臭,是饿鬼中胜者也。”慧琳音义十二曰:“布单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秽,虽身形臭秽,是饿鬼中福之最胜者。”

  【布袋和尚】 (人名)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入廛,见物则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师拊其背。僧回首。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福曰:为祇如此,为更有向上事。师负之而去。梁贞元三年,端坐岳林寺盘石,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遂入灭。后现于他州,亦负布袋而行。明如惺龙华忏法后附有布袋和尚传。

  【不但空】 (术语)二乘之人,观一切法悉皆空,见但空而不见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萨不但见但空,兼见不空,故名不但空,即中道空也。天台四教中通教之空观也。

  【不但中】 (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观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为中,谓之不但中。圆教之中观也。

  【不盗戒】 (术语)与不偷盗戒同。

  【不定地法】 (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之八者属之。

  【不定观】 (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谓之不定观,天台大师为陈尚书令毛喜所著,修禅六妙门是不定观之法也。法华玄义十曰:“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证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杀人也。(中略)学无作四圣行谛法华般舟等四种三昧,豁然心悟得无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杀人也。”

  【不定教】 (术语)台家所立化仪四教之一。如来以不思议之力,能令众生,于说小乘中得大乘之益,于说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如是得益不同者,谓之不定教。即同听异闻得益不同之教法也。

  【不定聚】 (术语)与不定性聚同。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土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不定受业】 (术语)四业之一。受果报而无决定之业也。

  【不定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三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无成佛之期,余者时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超三界,谓宿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

  【不定性聚】 (术语)三聚之一。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无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名定性邪聚,凡夫是不定性聚也。俱舍论九曰:“正邪定余名不定,彼待二缘可成二故。”同颂疏曰:“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不定止观】 (术语)天台三种止观之一。见“不定观”条。

  【不定种性】 (术语)与不定性同。

  【不动】 (菩萨)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为烦恼所动乱者。

  【不动安镇法】 (修法)祈念不动尊而安镇家宅之法也。

  【不动慈护咒】 (真言)慈救咒也。

  【不动慈救咒】 (真言)不动尊之慈救咒也。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地】 (术语)十地之第八。

  【不动点】 (术语)涅槃点之异名也。

  【不动定】 (术语)不动尊所住之禅定也。大菩提心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为寂定,故谓之不动定。底哩三昧耶经曰:“不动者是菩提大寂定义也。”

  【不动法】 (修法)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也。

  【不动佛】 (佛名)东方世尊阿閦如来也。楞严经五曰:“见东方不动佛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不动供】 (修法)不动尊之供养法也。

  【不动轨立印】 (经名)立印轨也。

  【不动护摩供】 (修法)对于不动尊修护摩而供养之也。

  【不动讲】 (行事)讲赞不动明王功德之法会也。

  【不动解脱】 (术语)时爱心解脱之对。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

  【不动金刚明王】 (菩萨)不动明王也。安镇轨曰:“毗卢遮那如来,为拔济一切有情,于三界中现威德光明自在之身,号曰不动金刚明王。”

  【不动明王】 (菩萨)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啰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三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为一切诸尊之总体,为自性轮身,而此尊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享多数之祭祀。约金胎两部,而分别其德,则五方之五佛各有三轮身:中央者毗卢遮那如来,为自性轮身,金刚波罗蜜多菩萨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为教令轮身。是奉大日如来教令示现忿怒形,降伏一切恶魔,有大威势之真言王也。又称明王,明王者与称真言王同(是约于金刚界,见“教令轮身”条)。又,此尊于大日华台虽久已成佛,而以其本誓之故,现初发心之形,为如来之童仆而给使诸务,且给使于真言行者,故称使者。使者即使役于人之义也。不动使者,不动即使者而非不动者,不动之使者如二童子,八大童子等(是约于胎藏界)。大疏五曰:“此尊于大日华台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愿故,示现初发大心诸相不备之形,为如来僮仆给使,执作诸务。”立印轨曰:“无动尊现身奉事修行者,犹如婆誐鍐。”诸部要目曰:“此经中不动尊等四十二地如来僮仆使者。”此尊之密号,谓之常住金刚。其本地于大体为大日尊勿论,而在称为释迦不动者,则以释尊为直接之本地佛云。不动爱染二明王,为密教的本尊,受最多之祭祀,其中不动尤为密宗所重。至于行法之祈祷的目的,则降伏,爱敬,钩召等一切通用之。

  【不动如来】 (佛名)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教王经曰:“结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入东方不动如来三昧。”略出经曰:“由结阿閦佛触地契故,得心不动。”拔济苦难陀罗尼经有不动如来净除业障咒。

  【不动生死】 (术语)生死即涅槃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

  【不动使者】 (杂名)不动尊之童子形,谓之不动使者,给使于行人之意也。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使者法】 (修法)祈念不动使者之法。即说于不动使者秘密经者也。又仪轨之名。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动使者秘密法】 (修法)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本经述使者即毗卢遮那之化身,而能满种种之愿。

  【不动陀罗尼】 (真言)慈救咒也。

  【不动无为】 (术语)六无为之一。生于色界之第四静虑,而离苦乐二受际之真如也。离苦乐粗动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动无为。

  【不动义】 (术语)性虚空十义之一。真如之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也。

  【不动咒】 (真言)慈救咒也。

  【不动尊】 (菩萨)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尊十四印明】 (印相)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竖,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此尊为佛部之教令轮身,故以佛心为印母。次以空指押二火二水之四指,即降伏四魔之义也。次二风竖而合者,即独股杵之形也。凡以三种杵为三部之智,三股者,表胎之三部,五股者,表金之五部,一股者,是苏悉地不二之本誓三昧耶也。不动尊为不二一实之法界体,故以一股之印为根本契也。此印一字之明用字。立印轨云:用此一字心真言,能成辨一切事业,通用一切印,是以之一字为主,故与一股之印相应也。二、宝山印,轨云:次宝山印相,定慧门相叉,二空入满月(掌中)是为内缚印。三、头秘密印,轨云:以二金刚拳定置慧眷属上,名头秘密印。四、眼密印,轨云:二羽内相叉,二空入满月,风轮和合竖,印眼及眉间,是名眼密印。五、口密印,轨云:次结口密印,地轮(小指)内相叉,水(无名)押地叉间,二火(中指)并申直,二空各加水甲,二风加火甲,此印置于口。六、心密印,轨云:复次密印想,二羽三补吒(虚心合掌),风空如弹指,是名心密印。七、甲印,又云五处加持印。轨云:复次三补吒,二火建如幢,风住火初节,二水如宝形,二地及二空,各各而建立。印心及两肩,喉位顶上散。八、师子奋迅印,轨云:次作恶叉波(译奋迅),名师子奋迅。不改前密印,开竖慧风轮。九、火焰印,轨云:次结火焰印,以慧手空轮,加于水火甲,风竖拄定掌,右旋成界方,左转名解散。十、火焰轮止印,使者法谓之遮火印。轨云:定慧各为拳,空出风火间,二拳背相合,能制止诸火。十一、商佉密印,轨云:次商佉密印,定空(左大指)加地水,慧羽亦如是。二火甲如针,观风(右头指)附火节,止风(左头指)开竖之。十二、渴誐印,轨云:不动渴誐印,止空加地水,风火并申直,是名三昧鞘。慧手亦如是,观风轮入定空水地环,轮面与月合,即剑住定鞘,抽出辨诸事,断结辟护等。十三、羂索印,轨云:次结羂索印,慧空加火水,及地等三轮,风建入定月,止地水火拳,空风如环,是名索标帜。十四、三股金刚印,轨云:三钴金刚印,观空加风甲,三轮如金刚,所有请供具,散洒作净除,此名不动十四根本印。占最主要之地位者,为根本印与剑印,通用于行法上。

  【不动尊仪轨】 (经名)立印仪轨之异名。

  【不断】 (杂语)谓日日不间断,相续勤修也。如不断读经,不断念佛等。

  【不断常】 (术语)对相续常而言。无暂时间断谓之常。无间绝谓之续。

  【不断烦恼得涅槃】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见“即”条。

  【不断光】 (术语)阿弥陀佛之光明。十二光之一。弥陀之光明,常存三世,恒照益世间而不断绝。故名不断光。

  【不断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不断经】 (行事)日日常读经也。如药师经之不断经,法华经之不断经等。

  【不断轮】 (行事)禅林之语。为祈祷而定僧员,日日相续,讽诵经咒轮环,以期感应,谓之不断轮。敕修清规祈祷曰:“如祈晴祈雨,则轮僧十员二十员或三五十员,分为几引,接续讽诵。每引讽大悲咒消灾咒大云咒各三七遍,谓之不断轮。终日讽诵,必期感应,方可满散忏谢。”

  【不断相应染】 (术语)六染心之一。

  【部多】 (术语)Bhūta,已生之有情名为部多。俱舍论十曰:“又契经说,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中略)言部多者,显已生义。诸趣生已,皆谓已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部多,已生义,含多解,故仍置本名。”又以名鬼类之一种。慧苑音义下曰:“部多宫。部多,此云自生。谓此类从父母生者,名夜叉。化生者,名部多也。”

  【不恶口】 (术语)十善之一。不发粗犷之恶言骂辱他人也。

  【不二】 (术语)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门论疏上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

  【不二不异】 (杂语)不二祇是不异。亦可言不二从性,不异从相。见辅行五之四。

  【不二法门】 (术语)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众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十二门论疏上曰:“净名以理为门,一道清净,故称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云门。”见“不二”条。

  【不二之法】 (术语)独一无二之法门。六祖坛经曰:“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案不二即无二。

  【不法】 (术语)背佛法为非道之行也。

  【不放逸】 (术语)一心专注而修诸善法也。俱舍论四曰:“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

  【不更恶趣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使生彼国者不更堕于恶道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不共般若】 (术语)佛说般若经有共与不共之二者,说共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人之法,谓之共般若。唯谈菩萨所行之法,不共通于声闻缘觉,谓之不共般若天台以共般若为通教,以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智度论百曰:“如先说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中略)般若波罗蜜总相是一,而深浅有异。”

  【不共变】 (术语)以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见“四变”条。

  【不共不定】 (术语)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异喻,因而使宗不定,谓之共不定,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因而使宗不定,谓之不共不定。如声为常(宗),以所闻性故(因),如虚空(同喻),如瓶(异喻),是所闻性之因,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宗如何可决。

  【不共法】 (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ṇika-buddhadharma。

  【不共无明】 (术语)又谓之独头无明。二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不共相】 (术语)不与他共通,但属自己之相状,所谓特性也。

  【不共业】 (术语)二业之一。人人各别之业因,而感各自之果者,如各自之五根是也。

  【不共中共】 (术语)不共法中之共法。如人间之身体,人人各有一体,是不共也。然尚与众人共通而受用,是共也。

  【不顾论宗】 (术语)因明四宗之一。为不顾他而随自意乐所成立之宗法也。

  【不果遂者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愿也。系念净土,植诸德本,至心回向之,则誓遂其愿望,必往生净土也。故名此愿为植诸德本愿,系念定生愿,至心回向愿。

  【不还】 (术语)即不还向。又云不还果。

  【不还果】 (术语)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于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果之圣者,有五种七种九种之差别。

  【不还向】 (术语)声闻乘四向之一。修向不还果之行法之位也。即断欲界修惑九品中第七品第八品之位,不还者,不还来欲界之义,断第九品已,则不再生于欲界,必生于色界无色界之上界,故谓之不还果。今七八品断而向其不还果之行位,故谓之不还向。俱舍论二十四曰:“即断修惑七八品者,应知亦名不还果向。”

  【不害】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十一善心所之一。善心所之名,不为他之不利,不损恼他之精神作用也。唯识宗于无瞋之作用上假立名者。

  【部行】 (术语)部行独觉也。

  【部行独觉】 (术语)二种独觉之一。谓声闻乘中预流一来不还三果之人或为四善根人之最利根,最后证第四阿罗汉果时,离佛边而观飞花等外缘或观十二因缘道理而独自觉者。此种之独觉者,修行中组织数多之部党,如声闻人,故云部行,至证果而独悟,故云独觉。见“独觉”条。

  【不行而行】 (术语)无故行之心,而自契于行,谓之不行而行。大日经疏一曰:“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不和合性】 (术语)廿四不相应行之一。色心之诸法众缘不和合也。

  【不坏法】 (术语)成就白骨观之阿罗汉有二种:钝根之人,更恐执着于白骨,为烧骨人为灰之想,是曰坏法。利根之人,不为烧骨人为灰之想,由彼眉间放出八色光明之状,修炼而得神通等,谓之不坏法。此二为当于慧解脱俱解脱之二者。

  【不坏金刚】 (杂名)金刚宝坚固不能破坏,故曰不坏金刚。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术语)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说法处也,不坏金刚者,叹诸尊之身,常住坚固,光明心者,叹其心之觉德,以五智配之,则当于成所作智,三密之业用,皆由此生。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不坚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二教论曰:“谓不坏金刚者总叹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叹心之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中略)亦是成所作智。三密业用皆从此生。”

  【不坏句】 (术语)称阿之一字。以此为金刚不坏之体性故也。大日经二曰:“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

  【不坏四禅】 (术语)四禅天,内则觉观之定心不坏,外则器界不为三灾所坏也。

  【不回向】 (术语)净土门立二种之回向:一、往相回向,愿所修之功德回向而往生净土也。二、还相回向,愿成佛后回入生死教化一切众生也。此二种回向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行者依自力勤修,为佛教通途之义。故净土一门,皆欲依自力成就此回向,独净土真宗一派谓此二种回向。于信之一念,自弥陀之方回向行者,不须自行者之方更成回向,故名之为不回向。不回向之言,显他力之极致也。教行信证二曰:“明知,是非凡圣自力之行,故名不回向之行也。”

  【不活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初学之菩萨,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尔后自己不能生活也。

  【不唧[口*留]】 (术语)唧[口*留]者,秀与就之反切语也。犹言秀者唧[口*留]切,就者唧[口*留]切,不唧[口*留]者,不秀不就之义也,指不秀不成就之钝汉,而云不唧[口*留]也。类书纂要曰:“杭州人以秀为唧[口*留]。”俗呼小录曰:“说人之不慧曰不唧[口*留]。”宗子京笔记曰:“孙炎作反切语,本出于俚语常言,故谓就曰唧[口*留],凡人不慧者曰不唧[口*留]。”中峰录一下曰:“除夜示众曰:不如念一道真言,消遣残年不唧[口*留]。”碧严第一则着语曰:“说这不唧[口*留]汉。”

  【不即不离】 (杂语)如水与波,水与波相别,故云不即,水波之性无别,故云不离。如言不一不异也。圆觉经曰:“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不见】 (术语)眼不能见者有四种,见“四不见”条。

  【不见举】 (术语)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谓之不见。不见举者,举治不见也。见“三举”条。

  【部教】 (术语)谓部与教也。天台宗所说,部者为释尊之教说,时间的竖立顺序者,教者为空间的横区,别教义之浅深者。化仪之四教,为从于部之教判,化法之四教,为从于教之教判也。

  【不觉】 (术语)一切众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觉悟,名曰不觉。一切之凡夫地是也。为不觉故造业,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论曰:“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布教】 (杂语)弘布教法也。法华玄义十曰:“如来布教之元旨。”又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不觉现行位】 (术语)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虽为圣者之位,然仍自然任运而起烦恼,故有此名。

  【不净】 (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

  【不净忿怒】 (术语)鸟枢沙摩明王也。

  【不净观】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一死想,二胀想,三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啖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智度论中加烧想,而缺死想(见“九想”条)。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之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之不净物所合成。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出于智度论十九,俱舍论二十二,大乘义章十二。

  【不净观经】 (经名)达磨多罗禅经之异名。

  【不净国】 (杂名)智度论二十三说不净国之老母,卖白髓饼之故事也。

  【不净行】 (术语)又云非梵行。梵者清净之义。非梵行谓淫事也。爱染污心,故名不净行。梵网经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净行。”

  【不净金刚】 (明王)Ucchuṣma,乌刍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刚。此明王为不动明王所化现,调伏一切之不净鬼者,故于东司安置之,上东司时,诵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下曰:“乌枢瑟摩明王教法不拘净秽,恒示忿怒相,诵满三十万遍得验。”大日经疏九曰:“时,不动明王,受佛教命召彼,见其作如是事,即化受触金刚(即是不净金刚也),令彼取之,尔时不净金刚须臾悉啖所有诸秽,令尽无余。”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言不净洁金刚。”

  【不净轮】 (术语)三轮之一。无常,不净,苦,此三法轮相依而转,故云三轮。见“三轮”条。

  【不净肉】 (术语)小乘律中见闻疑之肉为不清净,禁食之。大乘教则无论净不净,总制之。参照“五种净肉”条。

  【不净施】 (术语)二种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报而行布施者。见智度论十一。

  【不净说法】 (术语)又云邪命说法。或说邪法,或说正法,其心邪,故总名之为不净说法。佛藏经三曰:“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于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故为人说法。”此佛藏经所说第五之过失有邪命说法之名以卖法而利养己,是不正之活命也(不正之活命谓之邪命)。优婆塞戒经二曰:“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故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中略)不净说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说法明眼论曰:“不净说法有五科:一以有所得心说虚妄言令他发信堕恶道故,二不说佛法徒说世事故,三食酒食五辛犯非淫正淫,即身着法衣及入堂中秽三宝故,四诽他有德赞自无德故,五不悟一乘一宝法而耽着权门有相之教故。”观经妙宗钞下曰:“不净说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观经散善义传通记三曰:“邪命说法者,以邪因缘不净说法,利养活命,故不净说法名曰邪命说法。”

  【不净纸】 (杂名)拭不净之纸也。临济录曰:“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

  【不酒酤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酒者昏乱人之心性,故一切不卖之也。

  【不久诣道场】 (杂语)谓不久成佛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

  【布咀洛迦】 (地名)又作补怚洛迦,补但落迦。山名。见“补陀落迦”条。

  【不可称智】 (术语)谓佛之智慧也。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

  【不可得】 (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经德王品曰:“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释签二曰:“不可得即是理也。”

  【不可得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之不可得空。

  【不可见无对色】 (术语)三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有无表色之一法,是非眼见,故云不可见,为极微所生之法,而非极微所成之法,故云无对。

  【不可见有对色】 (术语)三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内之胜义根),与声香味触四尘之丸法者,非眼所见,故云不可见。为极微所成,故云有对色。对者,对待障碍之义也。

  【不可弃】 (人名)小乘化地部之祖,传说生时母弃之井中,父救之,故名。初为婆罗门,通外道之诸义,后入于佛教。

  【不可说】 (术语)真理可证知,不可言说,涅槃经说四种之不可说,天台以明四教之理。见“四不可说”条。

  【不可思议】 (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谘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

  【不可思议光如来】 (佛名)阿弥陀如来之德号也。取无量寿经十二光佛中难思无称之二种,而立不可思议光佛之名。鸾师之赞弥陀偈曰:“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是立名之初也。宝积经如来会上所列十四光中虽有不可思议之名,但此为唐代之译,则赞弥陀偈以后之事也。教行信证五曰:“谨按真佛土者,佛者则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

  【不可思议解脱经】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为名。”华严经大疏钞三曰:“四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名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

  【不可思议经】 (经名)与不可思议解脱经同。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佛为诸大菩萨说不可思议经,舍利弗目莲在左右而不得闻,以不种闻大乘行法因缘故。”

  【不可思议尊】 (佛名)阿弥陀如来之德号也。赞阿弥陀佛偈曰:“稽首不可思议尊。”见“不可思议光如来”条。

  【不可有】 (术语)七有之一。地狱有之异名。不可犹言不是,地狱之果不是,故名。有者果报之总名也。见“有”条。

  【不可越守护】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于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坐。守护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为难持,谓力持之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为不可越使者,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过越,奉金刚戒以行之,一切不敢违越。又名无能见者,此奉教者威猛炽盛,如百千日,无敢视者,犹如向生小儿,不堪仰视日轮,常在佛之内门,有所教令,如说而行,故名奉教者。”

  【不空】 (人名)三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号曰智藏。天宝八年许还国,至南海郡,有敕再留。十五年,有诏还京,使住大兴善寺。自天宝至大历六年译出密部之经轨,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时为最。代宗永泰元年特进试授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大历九年示疾,敕使劳问,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六月十五日寂,寿七十,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三藏。详见宋僧传一,不空传。

  【不空成就如来】 (佛名)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当胸,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为三昧耶形,以字为种子,密号为不动金刚。胎藏界谓之天鼓雷音,其密号同。菩提心论曰:“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秘藏记末曰:“北轮不空成就如来,金色,左手拳,右手五指舒开当胸。”

  【不空供养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茶罗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养宝菩萨。梵名阿利也阿目伽补惹摩尼,译言不空养。密号曰如意金刚。肉色,四手,左第一手莲,第二手索,右第一手剑,第二手三股戟,坐赤莲上。或谓为赤色忿怒形。

  【不空钩观音】 (菩萨)梵名曰央俱舍Amoghānkuṣa,与不空羂索观音同体。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谓之不空羂索,在虚空藏院谓之不空钩观音。钩者,标帜之意,同于羂索。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不空钩依菩萨法】 (修法)不空钩观音之修法也。宋僧传一金刚智传曰:“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

  【不空见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上第二位。梵名阿目伽捺罗舍,译言不空见。密号曰普观金刚。普观众生,开五眼而不空见,故名。菩萨形为肉色,右手持莲,上安佛顶,左手为施无畏,坐于赤莲。

  【不空金刚菩萨】 (菩萨)胎藏界苏悉地院之一尊也。

  【不空罥索法】 (修法)以不空羂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羂索法】 (修法)以不空羂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罥索观音】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āṣa,译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羂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羂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羂索名不空,世间羂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羂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

  【不空羂索观音】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āṣa,译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羂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羂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羂索名不空,世间羂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羂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

  【不空罥索经】 (经名)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

  【不空羂索经】 (经名)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不空罥索菩萨】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羂索菩萨】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羂索观音之本经轨也。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 (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羂索观音之本经轨也。

  【不空罥索王】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羂索王】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如来藏】 (术语)二如来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法无不现也。

  【不空三藏】 (人名)见“不空”条。

  【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不空王三昧】 (术语)大乐金刚不空三昧也。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也。金刚顶经出生义曰:“住自受用身,据色究竟天,入不空王三昧,普集诸贤圣,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不苦不乐受】 (术语)三受之一。又云舍受。于不违不顺之境领纳不苦不乐之心意也。

  【不腊次】 (杂语)禅林之语。为胡乱坐之异名。

  【不来不去】 (杂语)谓法之本性无去来往复也。智度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

  【不来迎】 (术语)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而往生极乐,独净土真宗之极意,谈平生业成于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成辨已,则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也。但平生业成之念佛行者,决无不来迎者,有因缘,固有预来迎之人,而获得他力金刚之信心者,决不期待其来迎,谓之不来迎。参照“来迎”条。

  【不兰迦叶】 (人名)外道之名。见“富兰那迦叶”条。

  【不老不死】 (杂语)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闻妙经者,得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品曰:“众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嘉祥义疏十一曰:“不老不死者,闻此经知老病死,死本来寂灭,故云不老死也。”

  【不了佛智】 (术语)无量寿经所说。疑佛智之不可思议,不悟如来之所以为大也。

  【不了义经】 (经名)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涅槃经六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中略)不了义经是声闻乘。”

  【不厘务侍者】 (职位)为不执实务而在侍者之职者,即名誉侍者是也。

  【布利迦】 (饮食)Pūrikā,饼名。大日经疏七曰:“布利迦译云着鉴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为鉴作之。”

  【不立文字】 (术语)禅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岩第一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五曰:“传法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尔。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余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释门正统三曰:“禅宗者,始菩提达磨,远越葱岭,来于此土。初无不立文字之说,南泉普愿,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不两舌】 (术语)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诤也。

  【布噜那跋陀罗】 (异类)Pūrṇabhadra’,夜叉八大将之一。译曰满贤。见大日经疏五。

  【布路沙】 (杂语)一作布噜沙Puruṣa,又作补卢沙。译曰人,丈夫。寄归传二曰:“言布路沙者,译为人也。”梵语杂名曰:“丈夫,布噜沙。”

  【不落因果】 (杂语)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耶,彼不落因果之一句既得五百生狐身。”百丈野狐之因缘也。见“百丈”条。

  【不律仪】 (术语)三种律仪之一。恶戒也,戒律有善恶二种,要誓而作善止恶,是善戒,称为律仪,要誓而作恶止善,是恶戒,称为不律仪。外道诸种之邪戒是也。恶戒虽为戒律之部类,然此为颠倒之戒律,故云不律仪。律仪发善之无表色,不律仪发恶之无表色。见“无表色”条。

  【布毛侍者】 (人名)杭州招贤寺会通,唐德宗时为六宫使,乞为僧,礼鸟巢道林禅师而落发。通一日欲辞去。师曰:汝今何往?曰会通为法出家,和上不垂慧诲,今将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上佛法?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遂领悟玄旨,时号为布毛侍者。见传灯录四。

  【怖魔】 (杂语)梵语比丘,一译怖魔。见“比丘”条。

  【部母】 (术语)密教之三部五部,各立部主与部母。见胎藏界及金刚界条。

  【不男】 (术语)男根不具之人也。见“五种不男”条。

  【布你阿偈】 (杂名)译言腐烂食药。即陈弃药也。四分开宗记七本曰:“布你阿偈,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律第十六云残弃药。”Pūti-agada’。

  【不起法忍】 (术语)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法。忍者忍可决定此无生无起之空理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同注云:“肇曰:忍即无生慧也。以能堪受实相,故以忍为名。得此忍则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曰无所得不起法忍也。”幻士仁贤经曰:“离八十垢得不起法忍。”

  【不绮语】 (术语)十善之一。不作污杂之语,巧佞之辩也。

  【不悭贪戒】 (术语)梵网经十戒之一。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

  【不轻】 (本生)不轻比丘又云不轻菩萨。作出家沙门之形相,故云比丘,为大乘菩萨之根性,故云菩萨。具名常不轻。此比丘常修不轻之行,因受常不轻之称,即释迦佛往古之前身也。见“常不轻菩萨”条。

  【不轻品】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

  【不轻菩萨品】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说不轻菩萨之行事者也。

  【不轻之行】 (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

  【不请】 (杂语)不请求也。

  【不请法】 (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不请净施】 (术语)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离实有之见,有粗细之执心也。

  【不请之友】 (杂语)谓众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胜鬘经曰:“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同宝窟上末曰:“四乘众生虽有根性,乐欲未生,不能请求。菩萨照机,知其堪受,即便为说,故言不请。闻必得益,目之为友。”

  【不取正觉愿】 (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其第一愿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乃至第四十八愿之结句皆然也。依此而谓之不取正觉之誓愿。

  【不染世间法】 (杂语)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也。法华经涌出品曰:“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

  【不染污无知】 (术语)二无知之一。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道理,法门之义理也,即智慧之劣者。是无始以来不学之结果也。但此无知非执着于物之不净性分,故云不染污,是以此无知非为悟谛理离生死之自行障,但为了知一切法成一切智人,普教化人之化他障,因而亦谓之化导障之惑,阿罗汉独断染污无知,不断不染污无知,故阿罗汉有赤盐亦不知之愚者。佛兼断不染污无知,故即称为一切智人。天台之三惑,以之为尘沙惑。

  【不染着诸法三昧】 (术语)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之标帜也。文殊无相之妙慧,不着诸法。故云不着讲法。大疏五曰:“青莲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

  【不融三谛】 (名数)见隔历三谛条。

  【不如法】 (术语)如法之正理谓之如法,不如者谓之不如法。维摩经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不如无子】 (术语)有恶子不如无子也。无量寿经下曰:“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布萨】 (行事)原为梵语Upavasatha,变于巴利Up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集众僧说戒经,使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于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善法,谓之布萨。因而就所作之法,谓之说戒或八戒。就其功能则曰布萨。又曰优补陀婆,译曰断增长,断恶长善之义也。又名钵罗帝提舍耶寐Pratideśayāmi,译曰我对说。此日向人忏悔所犯之罪也。智度论十三曰:“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秦言善宿。”又曰:“我某甲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名为布萨,愿持此布萨福报生生不堕三恶八难。”玄应音义十八曰:“布沙他,或作逋沙,此云增长,谓半月叉磨增长戒根。叉磨此云忍,谓容恕戒罪,旧名忏者,讹略也。”同二十四曰:“布洒他此云增长,谓半月叉磨增长戒根也。或言逋沙他,亦言布萨,皆讹略也。”寄归传二曰:“半月半月为褒洒陀,朝朝暮暮忆所犯罪”,“褒洒是长养义,陀是净义,意明长养净除破戒之过,昔云布萨者,讹略也。”行事钞上四曰:“布萨此云净住,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有二义:一清净戒住,二长增功德。杂含云布萨陀婆,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云断,补陀婆云增长。国语不同,亦呼为集、为知、为宜、为同、为共住、为转、为常也。三千威仪云:布萨者,秦言净住,义言长养,又言和合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逋沙他此云增长,或名钵罗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名布萨者,讹略也。译云净住者,义翻也。”布萨与安居皆原为婆罗门教徒之行事(安居者防于雨期不健康时期外出杀草木小虫,且资各自修养),王舍城诸外道梵志于月三时为集会,众人群来周旋,共为知友,供养饮食。佛劝瓶沙王制之,有比丘对白衣说经,白衣施食比丘等者原为月二回。次第增为六斋八斋等。此有如结八戒之观。

  【布萨护】 (术语)八戒斋之异名。就在家之人而言。以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受持八戒而为布萨故也。在心曰护。在身口曰戒。护即戒之别名也。智度论十三曰:“受持八戒,是则布萨。”行事钞上四曰:“俱舍论名八戒为布萨护也,明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

  【布萨犍度】 (术语)Poṣadhakhaṇḍa,犍度为篇聚之名,律中集布萨之法于一处,谓之布萨犍度。四分律二十犍度中谓之说戒犍度。说戒者就其作法而名,布萨者就其功能而名耳。

  【布萨日】 (杂语)每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之两日,行布萨法之日也。

  【布萨食】 (杂名)斋日之净食也。羯磨疏四上曰:“布萨食者亦是净斋之食耳。”

  【布萨陀婆】 (杂语)见“布萨”条。

  【不杀生戒】 (术语)在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禁止杀害有情之生命也。

  【布沙他】 (行事)又曰逋沙他,布洒他。见“布萨”条。

  【布沙陀】 (行事)见“布萨”条。

  【不善】 (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

  【不善律仪】 (术语)与非律仪同。

  【不舍誓约】 (术语)谓阿弥陀佛誓愿之约束。弥陀第十八愿,以念佛往生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即谓以他力摄取信心念佛者不舍之誓,故称曰不舍之誓约。

  【不审】 (杂语)比丘相见之礼话也。如不审尊候如何等语是。僧史略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重,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往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大如歇后语乎。”

  【不生】 (术语)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又梵云阿耨波陀,译言不生。真言之阿字,不生,以诸法之本初不生故也。又不生为如来之异名,以如来常住不生不灭故也。凡诸法观为不生者,佛道之枢键也。智度论三曰:“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生是名阿罗汉。”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智度论四十八曰:“菩萨若一切语法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阿提(ādi)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楞伽经四曰:“不生即如来异名。”

  【不生不灭】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不生不生不可说】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不可说之一。理者本不生也,事者以理之故,事亦不生也,是名不生不生。此理玄妙,故曰不可说。天台以之为圆教诠之理。

  【不生断】 (术语)三断之一。烦恼尽时,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断灭也。此谓之不生断。

  【布施】 (术语)梵语曰檀那Dā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布施波罗蜜】 (术语)六波罗蜜中之檀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

  【布施偈】 (杂名)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净者,于此三轮无念无所得也。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是也。

  【布施经】 (经名)有二本:一、赵宋法贤译。一卷。二、分别布施经,赵宋施护译。一卷。

  【布施摄】 (术语)四摄之一。以布施摄受他也。

  【布施物】 (杂语)布施之物料也。

  【不时解脱】 (术语)二种罗汉之一。阿罗汉之根性愚钝,而待好时好缘解脱烦恼者,谓之时解脱;根性锐利,不必待好时好缘,随意入定解脱烦恼者,谓之不时解脱。六种罗汉中前五者为时解脱,后一者为不时解脱。俱舍颂疏二十五曰:“后不动种性名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能入定,入心心解脱故。”

  【布史】 (杂名)Pauṣa,十月之梵名。见梵语杂名。

  【不守自意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自守不自守之法。

  【不受三昧】 (术语)法华经普门品,无尽意菩萨奉佛敕以珍宝之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天台解之云若约事而解,则无尽意奉佛命为供养,我未奉命,何可辄受,若就理而解,则是不受三昧广大之用也。观音义疏下曰:“不肯受者,事解者,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辄受,亦是事须逊让。观解者,不受三昧广大之用,故无所受。”秘略要钞九曰:“不受三昧者,毕竟空也,以一心三观而空无不遍,即空之故不受有,即假之故不受空,即中之故不受二边,双照空假之故,亦不受中道。此非但空(藏通二教),非次第空(别教),正是圆空(圆教)也。此谓之不受三昧。

  【不受一切法】 (杂语)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嘉祥法华义疏曰:“心无爱着,故名不受。”

  【不说菩萨】 (杂名)维摩居士也。取默不二之故事而名之也。梁武之金刚般若经忏文云:“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无说之深。”

  【不说四众过罪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说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四众之过罪也。

  【不思善不思恶】 (术语)绝善恶之思量也。无门关廿三则曰:“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岭,祖见明至,即掷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明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蹰悚栗。明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当下大悟,遍体汗流。”

  【不思议】 (杂语)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见“不可思议”条。

  【不思议变】 (术语)真如之妙理转变而成万法之事相也。参照“不思议薰”条。

  【不思议变易生死】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离三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三界五趣果报,曰分断生死,以所谓可求之菩提在实,可度之众生在实之法执即所知障为助缘,起无漏之大愿大悲业所感得之细妙殊胜果报,曰不思议变易生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分段生死之粗身,而受细妙无限之身,故云变易,为无漏之定愿力所助,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为大悲意愿所成之身,故亦云意识身。或云无漏身。亦云出过三界身。若依相宗之判,二乘之无学,回心而入大乘,则涅槃之后,直受变易身,有学之圣者,转向大乘,于初地已后亦得受变易身,若菩萨八地已上受变易身,一类智增之菩萨初地已上受变易身。若依性宗之制,则二乘之无学及菩萨之种性已上得随应而受。唯识论八曰:“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不思议变易死】 (术语)见“不思议变易生死”条。

  【不思议乘】 (术语)与佛乘同。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 (经名)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之异名。

  【不思议慧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最下端。梵名阿惹底也么底娜多,密号曰难测金刚。为权实不二智不可思议之主。菩萨形,肉色,左手持莲,上安珠,右手举臂,掌向内,坐赤莲上。

  【不思议慧童子】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为是此五奉教之总名。为天女童子形,一髻,肉色,两手持杖,杖头有半月,上有星形,跪于莲上。

  【不思议劫】 (杂语)劫数多量而不可思议也。

  【不思议解脱】 (术语)华严经,维摩经所明之法门也,见“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条。

  【不思议解脱经】 (经名)华严经之异名,又维摩经之异名。见“不可思议解脱经”条。

  【不思议界】 (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以真如为绝思虑言议之法界故也。

  【不思议经】 (经名)或指华严经,或指维摩经,以二经皆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见“不可思议解脱经”条。

  【不思议境界分】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境界分之略名。

  【不思议境界经】 (经名)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之略名。

  【不思议空】 (术语)又名第一义空。佛菩萨所得之空,为绝有无之空,而非二乘凡夫之所测知,故名不思议空。胜鬘经宝窟曰:“龙树云:空有三: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谓二乘空智;三者无所得空,谓菩萨空智也。今此无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议。”又大日如来之大空三昧也。此大空微妙而不可思量故云不思议空。大日经二曰:“知空等虚空。”同疏六曰:“知空等虚空者,本来不生即是毕竟空义,以自性净无际无分别故,同于大空,是故以世间易解空譬不思议空也。”

  【不思议空智】 (术语)证不思议空之理之实智也,以佛此智断烦恼。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不思议身】 (术语)不思议变易生死之身也。

  【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不思议境界经,三卷,赵宋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入普遍光明三摩地,而放大光明,殑伽沙之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入无垢普光三摩地,现大神变而来,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而得如是神通,佛以四种之四法答之,又说妙吉祥最初发心转女成男之因缘。

  【不思议疏】 (书名)解释大日经第七卷之疏也。为唐灵妙寺沙门不可思议法师所著,有二卷,附于大日经疏之后。

  【不思议薰】 (术语)无明薰炙真如而生妄法,谓之不思议薰。是真如为无为坚实之法,不可薰,而能受薰,故云不思议。楞伽经一曰:“不思议薰,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同注解曰:“薰谓薰炙,变谓转变,言不思议薰者,全真成妄也。言不思议变者,全理成事也。”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不思议薰者,谓无明能薰真如,不可薰处而能薰故名不思议薰,又薰即不薰,不薰之薰名不思议薰。”

  【不思议业相】 (术语)智净相之对。还于清净本觉上之业用也。依智净相而本觉之德用现,能为一切胜妙之境界也。即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应众生之机类,而使得种种之利益业用之不可思议也。

  【不思议缘起】 (术语)曼荼罗之法,以三密之方便为缘,行者之观心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而维摩诘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种种声字作无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议真言相也。”

  【不思议智】 (术语)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

  【不死甘露】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甘露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不死觉】 (术语)八觉之一。因多财荣华而常念不死之恶觉也。

  【不死门】 (术语)不死者,涅槃也。入于涅槃之道,谓之不死门。无常经曰:“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不死药】 (物名)雪山有上香药,人见之则年寿无量,名不死药。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往生十因曰:“雪山不死药。”

  【步他】 (杂语)见“浮图”条。

  【不他生】 (术语)四不生之一。

  【不退】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不退地】 (术语)阿毗跋致,即不退之位地也。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又虽依诸宗而位次不同,然常谓菩萨初地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罗尼。”

  【不退轮】 (术语)不退转之法轮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已能随顺,转不退轮。”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同分别功德品曰:“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见不退转法轮条。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见不退条。

  【不退土】 (杂名)不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为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之处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回之乡至不退之土。”见“不退”条。

  【不退相】 (术语)九无学之一。又二十七贤圣之一。生来利根,所得之功德,悉无遗失。谓无学之圣者也。

  【不退住】 (术语)十住之第七位。见“十住”条。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不退转法轮】 (术语)略云不退轮。佛菩萨之说法,谓之法轮,菩萨得此法轮,愈增愈进,而不退失,故云不退转,又所说之理有进无退,故云不退转;又为证不退之法而转之法轮,故云不退转;又使众生得不退转,故云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嘉祥义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一得不丧,名为不退。”注维摩经一:“肇曰: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

  【不退转法轮经】 (经名)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又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略名。

  【不退转经】 (经名)不退转法轮经之略名。

  【不妄禅】 (术语)练习记忆之禅定也。维摩经天台疏一曰:“舍利弗问经云: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不妄戒】 (术语)不妄语戒也。

  【不妄语戒】 (术语)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皆制之。禁止一切虚妄不实之言也。

  【怖畏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见“布施”条。

  【不闻恶名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怀感谓之无诸不善愿,静照谓之不闻恶名愿。谓至极乐者,不使有不善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不惜身命】 (术语)菩萨之大心,为菩提不惜身命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若人精进常修慈念,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不相应行】 (术语)见“心不相应法”条。

  【不相应心】 (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

  【不邪淫戒】 (术语)五戒之一。对在家之二众禁止奸他妻等不正之淫事也,若为出家戒,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淫戒。如梵网经之十戒是也。梵网经疏下曰:“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

  【不信】 (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惰依为业。”

  【不修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阇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为冥谛涅槃。注维摩经三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不修外道,以却顺观见八万劫,外更不见境,号为冥谛涅槃。如转缕丸高山,缕尽丸止,何须修道?”

  【不虚妄性】 (术语)真实性也。

  【怖一切为障者印】 (印相)以右手作拳,舒风指(第二指)直竖之,以此印当眉间指头亦当眉间即作毗俱胝之形也。其面如忿怒,心住于一境不动。故经云:以毗俱胝形住于等引,此一切佛之大印,能现如来威猛一切之力,恐怖一切为障难者使其降服,亦能与一切众生之所愿,如来菩提道场,以印能降诸魔也。

  【不疑杀】 (术语)三净肉之一。谓此肉为不疑其为我而杀之净肉也。

  【部异执论】 (书名)部执异论之异名。

  【不淫戒】 (术语)在家之八戒及诸出家之中皆有之,离一切之淫事也。在在家五戒中为不邪淫戒,仅禁邪淫而已。

  【不饮酒戒】 (术语)在家出家比丘菩萨等一切之戒中,必列此戒。

  【部引陀】 (杂名)梵语。华言水星。见翻译名义集。

  【不愚法】 (术语)二种小乘之一。见“愚法”条。

  【不与取】 (术语)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

  【不悦】 (术语)有情之异名。俱舍光记三十曰:“或谓有情,有情识故。或名不悦,劫初时人,见地味等没,心不悦故,从此为名。”

  【不增不减】 (术语)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即就无尽者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即真空也,真空无增减也。然如说生佛二界之不增不减,就生界之无尽佛界之无尽而言,二界无增减也。起信论义记上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

  【不增不减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明众生念念成佛而生佛二界皆无增减也。

  【不增减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减真如。

  【不真宗】 (术语)大衍法师所立四宗之第三。见“宗”条。

  【不正见】 (术语)八邪之一。反于正见也。

  【不正食】 (术语)佛制十食中之后半,如果实之类可啮嚼而食之五种之食物也。

  【不正知】 (术语)误解所观之境也。唯识论六曰:“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不知足者】 (杂语)欲念强而不知足者也。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部执】 (杂语)各部之执见也,如小乘二十部之类。唯识枢要上本曰:“佛涅槃后,因彼大天,部执竞兴。”唯识了义灯一本曰:“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

  【部执异论】 (书名)一卷,世友大菩萨造,陈真谛译。与异部宗轮论同本异译。

  【步掷金刚】 (菩萨)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普贤菩萨所现之明王也。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善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以右手把一旋盖,左手把金刚杵,遍身作虚空色,放火焰。”有步掷金刚修行仪轨一卷。

  【步掷金刚修行仪轨】 (书名)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之异名。

  【步掷明王】 (菩萨)与步掷金刚同。

  【部主】 (杂语)小乘之二十部各谓其开祖为部主。又真言胎藏界之三部各立部主,金刚界之五部各有部主,部主有二义:一者国主之义,一者执权之义也。秘密瑜伽学习上曰:“部主者此有二说:一如国主,大疏义是。一如执权,是管领义,以名主也。诸部要目义是。”

  【不住拜】 (仪式)礼拜不止,至于百千拜也。

  【不庄校女经】 (经名)腹中女听经之异名。

  【布字观】 (术语)真言之法,以阿字等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观想其理义,谓之布字观,又曰布字严身观。大日经疏十七曰:“以阿字布于行者之心。(中略)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余诸字则布于一切支分,如下品说也(指布字品)。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说,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将行者染欲之心与真实慧心而相和合,即同于真而共一味也。”

  【布字品】 (经名)大日经三十一品中第十七品之名。说迦佉等之种子,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成妙观。演密钞九曰:“布字品者,布谓安布,字即字门。谓此从迦佉乃至暗恶等,一一皆是入法界门。字即门,故曰字门。行者将一一字从唯下腭上乃至顶,十字处分明安布,心常现前如是行者,即得名为成等正觉,乃至名为一切智者,故曰布字品也。”

  【不自惜身命】 (杂语)为法而舍自己之身命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不自在】 (杂语)梵语曰:阿伊湿伐啰Eśvara,中阿含经三十六梵志品曰:“佛言: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以不自在为乐。”

  【不自赞毁他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赞自己德而诽毁他人也。


  【擦擦】 (杂语)小浮屠也。元史二百二曰:“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又曰:“作擦擦者,或十万二十万以至三十万。”

  【财供养】 (术语)三供养之一。以世间之财宝,供养诸佛菩萨也。

  【财慧】 (菩萨)梵名缚苏摩底。又名地慧。或称文殊师利使者,文殊师利使者女。文殊五使者之一。胎藏界文殊院二十五尊中居于文殊师利使者之左。即使菩萨四十二位地地修行之慧增进之文殊使者,故有此名。密号曰吉祥金刚,或曰般若金刚。

  【财悭】 (术语)二悭之一。吝于财施也。

  【财色】 (术语)财宝与女色。无量寿经上曰:“弃国捐王,绝去财色。”四十二章经曰:“财色施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净心诫观法上曰:“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

  【财施】 (术语)三施之一。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他也。

  【财首菩萨】 (菩萨)财首菩萨自说往因,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教我入塔拜佛像,且称南无佛。依是因缘,我值九百万亿那由他佛,得甚深念佛三昧。以来无数劫不堕恶道,今日遂得甚深首楞严三昧。见观佛三昧经九、安乐集上,往生要集下本。

  【财欲】 (术语)五欲之一。贪财宝也。

  【采华授决经】 (经名)采华违王上佛授决号妙华经之略名。

  【采华违王上佛授决号妙华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阿阇世王受决经中之采华人受决一事。

  【采莲华王经】 (经名)采华违王上佛授决号妙华经之异名。

  【采菽氏】 (人名)佛弟子目干连之译名。慧琳音义六曰:“采菽氏,古译梵语云大目干连,讹略不正。正梵语云摩诃没特伽罗,唐云大采菽氏,俗云菉豆子,古仙人号也。目干连是此仙种,亦名俱利迦Kulika,或名拘隶多,或云俱律陀,皆一人之号。”梵Mahā Maudgalyāyana。

  【蔡】 (杂名)量日晷也。三德指归曰:“那烂陀僧吉祥月云:西域立表量影,影梵云蔡,此云影。朝蔡倒西去,便以脚足前后步之,数足步影也。”

  【蔡华】 (故事)莲华之异名。蔡,灵龟名。出自蔡地。取千岁灵龟游莲华上之故事,名莲华为蔡华。论语公冶长篇注曰:“蔡国君守龟。”史记龟策传曰:“龟千岁乃游莲华之上。”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

  【菜头】 (职位)禅林之语。在典库之下,管领菜蔬之僧。见象器笺七。

  【参】 (术语)凡禅门集人为坐禅说法念诵,谓之参。参者交参之义,谓众类参会也。故诘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暮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说法,谓之小参。凡垂语之尾多用参语。参言外妙旨之意也。象器笺曰:“参,趋承也。晋谒。”

  【参榜】 (物名)禅林之语,参见人时之名刺也,又云门状。

  【参禅】 (术语)参入禅道之义。证道歌曰:“寻师访道为参禅。”禅苑授戒章曰:“参禅问道,戒律为先。”皮日休诗曰:“林间孤鹤欲参禅。”

  【参后】 (杂语)晚参或放参之后曰参后。

  【参寥子】 (人名)宋僧道潜号参寥子。

  【参寥子集】 (书名)宋释道潜撰。道潜性褊寡合。故其诗颇少含蓄,然落落不俗,亦因于此。其集世有二本,卷帙相同,而次序少异。一题三学法嗣广宾订,一题法嗣法颖编,考集中有与法颖倡和诗,则法颖本当不失真也。凡十二卷。

  【参前】 (杂语)禅林之语,谓晚参之前也。

  【参请】 (杂语)禅林之语。参学请益也。

  【参堂】 (杂语)禅林之语。新戒之沙弥,初参入僧堂也。

  【参同契】 (书名)石头和尚希迁所作。其结句云:“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参头】 (职位)禅林之语。丛林旧参,能谙礼乐,指导四方来之云衲者。

  【参退】 (杂语)禅林之语,同于参后、晚参或放参之后也。

  【参问】 (杂语)参至师下而问道曰参问。

  【参暇】 (杂语)暂时请暇出寺者十五日以内再还来,谓之参暇。后世新依住某寺而云参暇者失本义矣。

  【参椅】 (物名)参者交也,脚木交叉可以折叠之椅子。或云学者参问时,师家坐此椅子,故名参椅。

  【参诣】 (杂语)为礼拜至神佛之前也。

  【参状】 (物名)门状之异名。

  【惭】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

  【残果】 (杂语)死后残存之果体。即死尸是也。

  【蚕茧】 (譬喻)蚕为茧而自缚,譬众生自以烦恼之绳系体也。三启经曰:“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涅槃经二十七曰:“如蚕作茧,内住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

  【苍龙窟】 (杂语)苍龙藏玉而蟠之处。为得之,不顾丧身失命者,大丈夫之胆。碧岩第三则雪窦颂曰:“二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

  【藏】 (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

  【藏尘】 (术语)佛之劣应身三十二相,对于胜应身尊特之相而言。含藏尘垢之义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尘弊垢腻之衣。”

  【藏持】 (术语)五持之一。见“五持”条。

  【藏殿】 (堂塔)经藏之异名。置藏经之楼殿也。释门正统三曰:“诸方梵刹立藏殿。”

  【藏海】 (譬喻)如来藏譬之海。秘藏宝钥下曰:“藏海息七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吽字义曰:“藏海常住,七波推转。”

  【藏教】 (术语)三藏教之略。天台四教之一。

  【藏教七阶】 (名数)谓藏教菩萨修行之阶级有七阶也:一,观四谛之境而起四弘誓愿。二,于三阿僧祇劫修六度之行,而得本愿满足。是为三祇修六度。三,于百劫中种诸相好,用百福德,成一相好,至三十二相具足而得身庄严。是为百劫种相好。四,如世尊在因位时,多数之善根修行,六度相满。五,为补处菩萨,自兜率降生。六,厌生老病死之苦而出家,入山修道。降神出家也。七,菩提树下降服魔军,安坐不动,而成佛道。菩提树下成道也。

  【藏教四门】 (名数)见“四门”条附录。【藏教四门】(术语)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证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门,有部宗(旧曰毗昙宗)是也,以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故也。二空门,成实宗是也,以立三假而空我法之二者故也。三亦有亦空门,毗勒论是也,以双照实有与空理故也。四非有非空门,那陀迦旃延经是也,以双非有空故也。毗勒论迦旃延经不来此土,依智度论而知之。见止观六等。

  【藏经】 (术语)隋书经籍志记梁武帝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按此是佛经有藏之始。南史姚察传遂有读一藏经之说。开元释经录。列五千四十八卷。其后宋元明日本高丽公私刻板多至二十余副。然存者无多。略举存者:则一为高丽本,六千四百六十七卷,此本最古。一为宋本,五千七百十四卷。一为元本,五千三百九十七卷。日本天海僧正,由南宋藏翻刻六百六十五帙。一为明本,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明万历年间密藏禅师,依当时北藏(当时明有南北二藏)初刻缀本者。日本黄蘗山翻刻之。清代重刻明本,且刊行绩藏九十函又续藏三十函。日本弘教书院根据丽藏,校合天海本,元藏,铁眼本,增以其国古钞本,出缩印藏经四十帙,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其后藏经书院,又由铁眼本,刊行卍字藏经千六百六十八部,及引续续藏经千七百五十七部。最近频伽精舍主人罗诗氏,据弘教本,略加增减,益以清刊龙藏及乾隆续藏千一百二十七卷。刊行藏经四十帙,四百十四册,凡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余详“一切经”条。

  【藏经纸】 (物名)海监金粟寺。为唐宋以来古刹。有藏经千轴。用硬黄茧祇书之。纸背每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纸上间有元丰年号。知为宋时物也。见金粟笺说。此纸本有黄白两种。今仿造为笺对斗方等用。惟黄色斑驳者。名为藏经笺。

  【藏理】 (术语)如来藏之实理。止观十曰:“实相即如来藏,无量客尘覆此藏理,修恒沙法门显清净性。”

  【藏六】 (譬喻)龟藏六处,免野干之难。以喻比丘藏六根而免魔害。见“龟”条附录。

  【藏师七佛】 (菩萨)见“七佛药师”条。

  【藏识】 (术语)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也。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种子之识也。依性宗,则为直真妄和合之识也。圆觉经曰:“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履诸根曾不间断。”六波罗蜜多经十曰:“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如人目有翳,妄见空中华。”业疏济缘记三下曰:“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赖耶,此云含藏识,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染净种子。”

  【藏识四相】 (名数)见“四相”条附录。【藏识四相】(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有无明,迷于自之心体,而违寂静之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即使心体生住异灭由细至粗也。今就此义而明四相,既鼓静使动,便有前后粗细之异。依之以彼先际之最微,名为生相。及最后之最粗,名为灭相,取中间为住相异相。而以之配于三细六粗,生相者三细中业相之一也。住相者三细中转相,现相,及六粗中智相,相续相之四相也。异相者六粗中执取相,计名字相之二相也。灭相者六粗中起业相之一也。而于断位逆次之,先断灭相,为十信,是内凡之位。断异相,为十住十行十回向,是相似觉之位。断住相为十地,是随分觉之位。断生相之一念为佛,是究竟觉也。见起信论中本。

  【藏司】 (职位)藏主寮也。若呼人则曰藏主。

  【藏通】 (术语)三藏教与通教。天台四教之第一第二。

  【藏通别圆】 (术语)天台所立化法之四教。见“四教”条。

  【藏主】 (职位)司经藏者。大禅苑大藏经分二副,置于东西。因而有东藏主西藏主。

  【槽厂】 (杂名)马房也。六祖坛经曰:“五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曹洞】 (杂名)曹洞宗之第一祖洞山,第二祖曰曹山。

  【曹洞五位】 (名数)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为重离卦,第二取重离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中孚卦,第三取中孚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大过卦,更取其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还于前之重离卦,故三变而止。宝镜三昧谓之“叠而为三。”次取单离以其中爻回于下,则为巽卦,以中爻回于上,则为兑卦,依之而成前后之五卦。宝镜三昧谓之“变尽成五。”以此五卦判证修之浅深,名为功勋之五位,示理事之交涉,名为君臣之五位。功勋之五位,为洞山之本意,君臣之五位。为曹山之发明。又由卦爻之形而图黑白之五位。是亦洞山之发明:第一正中偏,正者、体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者,正位之体处,具偏用事相之位也。是能具为体,所具为用,故以能具之体,定为君位。是君臣五位之君位也。学者始认体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为修行之位,为功勋五位之第一位,配于大乘之阶位,则与地前三贤之位相当。第二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体之位也。因之以能具之用定为臣位。即君臣五位之臣位也。在修行上论之则为正认事具之理用中之体,达于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之位,即大乘之见道也。第三正中来,是有为之诸法如理,随缘,如性缘起者。即君视臣之位也。学者于此,如理修事,如性作行,是与法身菩萨由初地至七地之有功用修道相当者。第四偏中至(一本作兼中至林间录以之为大谬),是事用全契于体,归于无为者,即臣向君之位也。学者于此终日修而离修念,终夜用而不见功用,即由八地至十地之无功用修道位也。第五兼中到,是体用兼到,事理并行者。即君臣合体之位,而最上至极之佛果也。已上就法而论事理之回互,为君臣之五位,就修行上而判浅深,为功勋之五位。五灯会元曹山章曰:“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着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兼带者言兼中到之一位。白隐之五家要语曰:“却怪大圆镜智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于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宝镜三昧多时,果证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无碍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为足,亲入正中来一位依兼中至真修,获得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后到兼中到一位折合还归炭里坐。”黑白之五相,五灯会元以第四偏中至作○纯白,第五兼中到造●纯黑者非也(是由偏中至误为兼中至而来),洞山之作有五位显诀,五位逐位颂,功勋五位颂,曹山之作,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五位旨诀,黑白五相偈。

  【曹洞宗】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出所有二说:一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后者颠倒行次,为语便也。祖庭事苑七曰:“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犹慧远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远而不言远持,盖由语便而无他。丛林或指曹为曹溪,盖不知世裔来历之远近,妄自牵合。”然以前者为近于真也,案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师。住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其说立五位君臣以为宗要。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为正位,臣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

  【曹山】 (人名)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法嗣本寂禅师之别号。由住处而称也。大明一统志抚州府曰:“曹山在宜兴县北三十里,旧名荷玉山。山巅曰罗汉峰,昔本寂禅师因礼曹溪六祖回此,遂易名曹山。”

  【曹溪】 (人名)六祖慧能之别号。大明一统志七十九曰:“韶州府曹溪在府城东南三十里,源出狗耳岭西流合浈水。”皇舆考八曰:“韶州府曹溪,府城东南。梁时有天竺国僧,自西来泛舶曹溪口。闻异香。曰:上流必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乃云:百七十年后当遇无上法师在此演法,今六祖南华寺是也。”

  【草庵】 (杂名)以草所造之庵也。法华经信解品曰:“犹处门外,止宿草庵。”往生要集上本曰:“当知草庵瞑目之间,便是莲台结跏之程。”

  【草创】 (杂语)谓堂塔寺舍等初建立也。

  【草单】 (物名)安居之戒腊簿。

  【草饭】 (饮食)粗饭也。敕修清规曰:“方丈备草饭。”史记陈丞相世家曰:“更以恶草具进梵使。”注曰:“草,粗也。”

  【草贺】 (杂语)草者略也。禅林,住持入院之时,知事上首等先略贺,是云草贺,住持既开堂下座之后,一山之大众更展贺,谓之展贺。见象器笺十。

  【草环】 (物名)又曰茅环,指钏。以茅草所造之指环。密教修法时用之。苏悉地经一曰:“又作法时,当用茅草而作指钏,着于右手无名指上。应诵当部三字半心真言,或经百遍或千遍,后安指上。若供养之时,持诵之时,护摩之时,应着草钏。以着此草环故,罪障除灭,手得清净,所作皆成。”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茅环者,称无名指量,以茅三缠作金刚结。”

  【草里汉】 (杂语)山野浮浪之徒。为良民之害者。碧岩十六则曰:“镜清草里汉。”

  【草木】 (譬喻)以譬受教法雨润之一切众生。见“三草二木”条。

  【草木成佛】 (术语)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于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遍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遍于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为佛性,在无情之边为法性。如是差别佛性法性,故不成非情成佛之义。荆溪于金錍论中详细破之,极论为“木石无心语。生乎小乘。”以其是不知依正不二,色心一如之理,依凡情之迷见,故敢执木石无心也。荆溪释本经诸法实相之文谓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身土既为实相,何不能成佛耶?又四明之言,谓:“欲显真修,须依理性。理非古今,不简古今。一成一切成,故说无情成佛也。”又真言宗之意,则据大日经所说六大周遍之理而立之。大日经阿阇梨真实智品曰:“我即同心位,一切处自在。普遍于种种,有情及非情。阿字第一命,嚩字名为水,啰字名为火,[合*牛]字名忿怒(风),佉字同虚空。”此中初句我即同心位说识大,后五句说五大,中间之一切处自在等三句,说六大之自在无碍。盖六大为大日之礼性,周遍于有情非情,故一切草木瓦砾,悉为如来之三昧耶身也。而有情既由于此六大周遍而往生,则非情亦此六大周遍。岂不能成佛耶。故据六大周遍之文,而草木成佛之义成立也。见秘藏记钞七。

  【草疏】 (杂名)禅林所用之疏,多为四六体,有时为散文。是谓草疏。见象器笺十五。

  【草堂】 (人名)宋处元之号。作义例随释六卷,破斥从义之纂要。见佛祖统纪十四。又(寺名)罗什三藏译场之名。释氏要览上曰:“草堂,始因罗什法师得名。姚兴世鸠摩罗什,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舍盖,于中译经,因此名之也。”

  【草堂寺】 (堂塔)姚兴于长安寺建四个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即罗什译场草堂所在之处。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统纪五十三曰:“昭宗敕罗什译经处,重建草堂寺。”

  【草系比丘】 (人名)佛在世时,有比丘,为贼以生草系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刍在跋蹉国,游行人间为贼所执。贼相告曰:仁等今可净诸苾刍。是时贼中有一先是苾刍相近住人。告诸伴曰:何劳杀此,应以连根茅草可急缚之,令其饥渴自饿而死。时彼群贼即以茅草缚诸苾刍弃之而去。时跋蹉国王名乌陀延,为猎所出,遇到其所,告从臣曰:此是鹿熊耶?走骑观察,乃见苾刍。问言:仁是何类?苾刍答曰:是出家者。于何类中?是释迦子。何为住此?答:我被贼缚。以何物缚?曰生草。王曰:何不拔起?报曰:世尊为我制其学处,若复苾刍坏生草木得波逸提迦。王即下乘,自手解放,各施三衣。”贤愚经四,庄严论三亦引之。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涅槃经二十六曰:“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

  【草鞋】 (物名)僧于法会所著之靴有二种:一云鼻高。二云草鞋。又曰捽鞋。

  【草座】 (物名)导师所敷之坐具名。以绀与白之组丝垂左右。是取如来成道时受吉祥草敷金刚座之故事。无量寿经上曰:“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厕】 (杂名)又名西净、东净、东司、雪隐、后架、起止处等。释氏要览下曰:“释名云:厕,杂也,或云溷。溷,浊也,或云圊。圊,清也。至秽之处,宜洁清故。”

  【厕篦】 (物名)厕筹也,见僧祇律三十四。

  【厕筹】 (物名)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粪,一名厕筹,又名厕橛。

  【厕简子】 (物名)又曰厕筹,拭屎之小木也。江南野录云:李后主亲为桑门削作厕简子,试之腮颊,少有涩滞者,再为治之。

  【厕孔】 (譬喻)譬极污秽者之辞。临济录曰:“道流莫将佛为究竟,我见佛犹如厕孔,菩萨罗汉尽是枷锁缚人底物。”

  【厕神】 (明王)乌刍沙摩明王有解秽真言,遂以为厕神。

  【策修】 (杂语)策进心而行善法也。

  【厕之位置】 (杂语)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于其南。摩诃僧祇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园图经曰:“次北第六院名为流厕,有大高屋,三重而立,飞桥双上,甚是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窦,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窦,北出会于大河,人无见者。一切比丘,皆此便利。”业疏济缘记二上曰:“西土僧寺门皆东向故,塔庙置前,厨在后角,僧在两间。行来处即大小便处,彼多东风故。厨厕皆在西南吹气于后,而厕在厨后。”同卷曰:“然此土寺门多是南向,尚正阳故。厨厕宜在东北,亦以多南风故也。”

  【厕纸】 (物名)天竺皆用筹,支那僧多依竺法,又间有用纸者。

  【岑大虫】 (杂名)人称景岑禅师也。

  【曾郎】 (人名)唐雪峰义存禅师,姓曾氏,有曾郎之称。

  【插单】 (杂语)禅林之语。初入禅林,插入己单位于僧堂众僧间也。敕修清规新戒参堂曰:“归堂插单,随众禅诵。”

  【叉磨】 (术语)Kṣama,见“忏悔”条。

  【叉拏】 (杂语)Kṣana,刹那之新称。慧琳音义二十曰:“叉拏古云刹那。”

  【叉十】 (杂语)合掌而交叉十指也。

  【叉手】 (杂语)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韵曰:“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礼,合掌交叉中指者,单曰叉手,亦曰合掌叉手。方等般泥洹经上记阿难礼空无菩萨曰:“叉十指说是偈言:其雄根为寂定,空无出大光明,我为勇猛叉手,为师子大吼礼。(中略)佛告阿难:汝用是叉手功德,我般泥洹后,六月中当独作佛,天上天下人皆当稽首向汝作礼。”观无量寿经曰:“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此合掌有深意,见“莲华合掌”条。

  【茶鼓】 (物名)于祖忌献茶汤时,或茶礼汤礼时所鸣之鼓也。见象器笺十八。

  【茶末】 (饮食)禅林之语。茶之为细末者,所谓末茶是也。见象器笺十七。

  【茶毗】 (术语)梵语。此云焚烧。旧译阇维。讹也。见翻译名义集。正字通曰:“梵言阇维即茶毗,僧死而焚之也。”或作阇毗,亦作荼毗,译音字本无定,荼茶古本一字,尤易混也。

  【茶汤】 (仪式)茶与汤也。凡禅家之法,每日于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汤为恒例。又新住持晋山时等,有点茶点汤之礼。先点茶后点汤。又有称观音等诸佛为茶汤日者,与缘日相类,其日参诣者,谓有特别之利益。

  【茶汤会】 (行事)以茶汤开筵也。俗以茶会谓为“茶汤。”松源岳禅师录有茶汤会之颂。

  【茶堂】 (堂塔)禅林中,在法堂后,寝堂前,住持行礼之处,即方丈也。见象器笺二。

  【茶头】 (职位)禅林司煎点茶者。在诸寮舍。

  【刹】 (术语)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尽不可得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又梵名,Ksetra,掣多罗,差多罗,纥差怛罗,刹摩等。译曰土田,国,处。大乘义章十九曰:“刹者,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玄应音义一曰:“刹又作擦,音察,梵云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言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即刹帝利名守田主,亦是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呾罗,此曰土田也。”法华文句记二曰:“刹者应云刹摩,此云田,即一佛所王土也。”

  【差别】 (术语)对平等而云。不指万法一如之法性,而数个个之性类也。在佛教,从觉法上舍离差别之见,并全然离差别见之平等,皆为恶平等之名所排。于菩萨修行上越自利利他之差别相,始为达圆满之平等者。

  【刹尘】 (譬喻)尘者微尘。刹尘者,无数国土之义也。唐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秘藏宝钥下曰:“刹尘勃驮吾心佛。”

  【刹帝利】 (术语)Kṣatriya,又曰刹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译言田主。王种也。西域记二曰:“二曰刹帝利,王种也。旧曰刹利,略也。”注维摩经二:“肇曰:刹利,王种也,秦言田主。”智度论三十二曰:“刹利者,王及大臣也。”

  【刹多罗】 (术语)见“刹”条。

  【刹竿】 (物名)长竿之上以金铜造宝珠焰形,以立之于寺前。刹者土田之义,以表梵刹,故名刹竿。又西国不别设幡竿,于塔上立竿柱(即九轮),竿头安置舍利,其义同土田,故亦名刹竿。竿之梵语,乃刺瑟胝(Yaṣṭi巴Raṭṭhi)也。见“金刹”条。联灯会要阿难章曰:“祖问迦叶云:师兄!世尊传金栏袈裟外别传个什么?迦叶召阿难。祖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

  【刹海】 (杂语)如言水陆。刹者梵语,译作土田。唐华严经二曰:“刹海微尘数。”法界观门曰:“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广容十方刹海而一尘不大。”

  【刹即塔字】 (杂名)清罗振玉面城精舍文甲,敬史君碑,建七层之宝刹。钮树玉说文新附考。谓古无塔字。宝刹即宝塔。其说极精。南史虞愿传。帝以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此尤宝刹即宝塔之明证。愚按说文亦无刹字。则作刹与作塔无异。同一后出字耳。

  【刹利】 (杂名)见“刹帝利”条。

  【差利尼迦】 (植物)树名。译曰研枝。出乳汁之树也。本行集经三十二曰:“彼树林,名差利尼迦,隋言出乳汁林。”同四十一曰:“有一林,名差梨尼迦,隋言研枝。”梵Kṣiriṇika。

  【差罗波尼】 (衣服)又作叉罗波腻。衣名。译曰灰水。玄应音义十四曰:“差罗波尼,或作叉罗波腻,或云谶罗半尼,此译云灰水也。”Kṣarapānīya。

  【差摩】 (人名)Śamā,婆罗门妇之名。译曰安隐。见贤愚经差摩现报品。

  【刹摩】 (术语)Ksamā,译曰土田。见“刹”条。

  【差摩比丘】 (人名)因病说法得心解脱。见经律异相十七。

  【差摩竭经】 (经名)Sumāgadhā-sūtra,菩萨生地经之异名。

  【差摩莲华】 (人名)比丘尼名。神通第一。遇强暴之人,欲犯之,脱两眼示彼得免。见经律异相二十三。

  【差摩婆帝授记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与弥勒共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王夫人差摩婆帝Kṣemavati,以衣为座,请佛坐之,佛为夫人说法授道记。

  【差摩塞缚弥】 (杂语)Ksemasvāmin,译曰田主。田当为误译。

  【刹那】 (术语)Kṣ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刹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于弹指顷有六十刹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西域记二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楞严经二曰:“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梵语杂名曰:“刹那揭沙曩。”

  【刹那三世】 (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

  【刹那生灭】 (术语)一刹那之短时间中有生灭。谓万法刹那生,刹那灭,转转相续也。此为成实论之说。梵Kṣaṇabhaṅga。

  【刹那无常】 (术语)谓刹那之间,具生住异灭之四相。转变无常也。对一期无常而言。仁王经上曰:“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刹说】 (术语)谓草木国土说之说法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佛说众生说,及以国土说,三世如是说。”

  【刹土】 (术语)刹者梵语差多罗Kṣetra之讹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云刹土。即国土之义。玄应音义一曰:“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云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

  【刹柱】 (物名)又作刹竿,金刹,表刹等。表彰寺院之竿柱也。法华文句记二曰:“刹者应云刹摩,此云田,即一佛所王土也。今名刹柱者,表田域故,故诸经中多云表刹。”见“刹竿”条。

  【豺狼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豺狼来啮罪人。

  【柴头】 (职位)禅林之语。在饭头之配下,管柴薪之役务。见象器笺七。

  【禅】 (术语)禅那Dhyāna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卢。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于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种定心之法,故虽时翻为定,而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槃之妙心,非谓色界所属之禅。见“禅定”条。智度论十七曰:“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禅是西土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慧苑音义上曰:“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旧翻为思惟修者,略也。”

  【缠】 (术语)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缠行人,目之为缠。又能缠心,亦名为缠。”

  【禅版】 (物名)坐禅时安手或靠身之器也。上头穿小圆孔,此名向上一窍。盖此穴贯索,缚着绳床背后之横绳,使板面斜,以靠身也。今时夏日横安膝上,于其上定印,或支颐而已。释氏要觉曰:“倚版今呼禅版,毗奈耶摄颂曰:倚版为除劳,僧私皆许畜(僧即众,私即己)。”

  【缠报】 (术语)缠缚有情而使不自在之生死苦报也。

  【禅病】 (术语)谓一切之妄念也。妄念为禅定之病魔。圆觉经,闻佛说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之过曰:“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又修禅定人种种之病魔也。藏中有治禅病秘要法二卷,详说其病相及治法。

  【禅波】 (譬喻)禅定譬湛然之水,妄念乱想比波。性灵集九曰:“静禅波而涉,开觉华以芳。”

  【禅波罗蜜】 (术语)Dhyāna-p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旧译定度,新译定到彼岸。谓禅定乃渡生死海,到涅槃岸之行法也。

  【禅带】 (物名)修禅定时以带束腰使便于静止者。五分律曰:“诸比丘广作禅带,以是白佛,佛言不应过人八指。”

  【禅道】 (术语)达磨所传禅宗之道。

  【馋灯】 (器名)花田纪事一曰:“阅佛经,有馋灯,初不解,查为魧鱼,即懒妇鱼也。多膏,可以为灯,照酒食则明,照纺绩则暗,此可为懒妇之喻。”

  【禅定】 (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禅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禅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止寂静之义,故得名为定,而三昧无思惟审虑之义,故得名为禅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然禅定虽皆为心之德,而欲界所属之心非有此德,属于色界,无色界之界之心德也。若色无色相对,则禅为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故谓之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为世间法,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非三界所属之心体所具,故欲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欲得定,则必断欲界之烦恼,欲得无漏之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而此中禅在最初,不惟为诸定之根本,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亦依此禅。且禅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于禅,故以禅为学道之最要者。大乘义章十三曰:“禅者是中国之言,此翻为思惟修习。(中略)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邪乱故说为正。”智度论二十八曰:“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次第禅门一上曰:“禅是外国之言,此间翻则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诃衍论中,翻禅,秦言思惟修。二举例往翻,如檀波罗蜜,此言布施度、禅波罗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禅。三阿毗昙中,以功德丛林以翻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深入禅定见十方佛。”无量寿经上曰:“得深禅定。”同净影疏曰:“禅谓四禅,定所谓四空定等。”六度集经曰:“复有四种禅定,具足智慧:一常乐独处,二常乐一心,三求禅及通,四求无碍佛智。”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禅定波罗蜜】 (术语)又云静虑波罗蜜。见“六波罗蜜”条。

  【禅定藏】 (术语)禅定之库藏。千手陀罗尼经曰:“诵持此陀罗尼者,(中略)当知此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禅定法界】 (术语)观门十法界之一。见“法界”条附录。

  【禅定坚固】 (术语)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谓佛灭后第二五百年间诸比丘坚固修禅定之第二期也。见“五五百年”条。

  【禅定境】 (术语)见“十境”条。

  【禅定窟】 (杂名)禅定之窟宅,比丘多于山林岩窟坐禅。故有此名。涅槃经三十曰:“如来今住于拘尸那城入大三昧深禅定窟,众不见故,名入涅槃。师子吼言:如来何故入禅定窟?善男子!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中略)为令众生尊重所闻禅定法故,以是因缘入禅定窟。”

  【禅定门】 (术语)禅定之门户。又以入禅定门户之义,呼一切出家入道之人。略曰禅门。位牌书某禅定门某禅门是也。

  【禅定十种利益】 (名数)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之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安稳,是为行慈境界。三,无烦恼。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瞋凝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四,守护诸根。菩萨习诸禅定,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五,无食喜乐。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六,远离爱欲。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是为远离爱欲。七,修禅不空。菩萨习诸禅定,虽获诸禅之功德,证真空之理,然不堕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八,解脱魔羂。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之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羂。九,安住佛境。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之智慧,通达甚深之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故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菩萨习诸禅定,一切惑业,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是为解脱成熟。见月灯三昧经七。

  【禅法】 (术语)有二种:一曰如来禅。一曰祖师禅。如来禅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祖师禅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磨初传之。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槃之妙心。是如来禅之宗源也。故称为佛心宗。常言禅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禅。

  【禅法要解】 (书名)又名禅法要解经。二卷,秦罗什译。明不净观,四禅四定等诸种之禅观。

  【禅梵天】 (界名)色界中有四重之天处。皆修禅定所生之处故曰禅天。其第一禅天更有三天,第一为大梵天。第二为梵辅天。第三为梵众天。此三天通曰禅梵天。

  【禅房】 (杂语)修禅者之房舍。总名僧之居室。善见律二曰:“是时太子往到禅房。”

  【缠缚】 (术语)十缠四缚也,又一切之烦恼,缠缚有情而系于三界之狱者。无量寿经上曰:“解诸缠缚。”同净愿疏曰:“缠谓十缠,缚谓四缚,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缠缚。”

  【禅供】 (杂语)对于修禅人之供养。对于僧之施物。

  【禅关】 (术语)禅法之关门。释门正统三曰:“然启禅关者,虽分宗不同,挹流寻源,亦不越经论之禅定一度与今家之定圣一行也。”

  【禅观】 (术语)坐禅而观念真理也。善无畏传曰:“总持禅观,妙达其源。”本事诗曰:“太和末敕僧尼试验若干纸,不通者勒还俗。李章武为成都少尹。有山僧来见云:禅观有年,未尝念经,愿长者宥之。”

  【禅关策进】 (书名)一卷,云栖寺祩宏撰。分诸祖之法语节要,诸祖之苦功节略,诸经引证节略之三部。

  【禅规】 (术语)禅家寺院所行之规则也。唐百丈山怀海初制规则而行之。称为百丈请规。

  【禅行】 (杂语)坐禅之行法。禅家之行仪。

  【禅行法想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一弹指之间,亦思惟死想等,则能堪食人之信施。

  【禅行敛意经】 (经名)阿那律八念经之异名。

  【禅行三十七品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少时修三十七科之道品。

  【禅河】 (譬喻)禅定之水,能灭心火,故譬之于河。一心戒文下曰:“注禅河,涤烦笼。”又(地名)尼连禅河之略。

  【禅和】 (术语)又曰禅和子,禅和者。参禅之人也。和子,和者,亲人之语。碧岩六十三则着语曰:“杜撰禅和,如麻似粟。”六祖坛经御序曰:“越之南有禅和者卢慧能。”碧岩二则评唱曰:“如今禅和子,问着也道,我亦不知不会。”

  【禅和者】 (术语)与禅和子同。

  【禅和子】 (术语)与禅和同。

  【禅化】 (术语)禅法之化导。

  【禅会】 (术语)参禅之会坐。谓学禅道之法席也。传灯录十一曰:“沩山禅会。”

  【禅慧】 (术语)禅定与智慧。此二者以摄一切之证行。无量寿经上曰:“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净影疏曰:“净止禅观,证行虽众,要不出此。”止观辅行一曰:“南山叹云:唯衡岳合崖,双弘禅慧。”

  【禅偈】 (术语)禅门宗匠之偈颂。禅源诠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禅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众。禅偈撮咯,就此方一类之机。罗众则漭荡难依,就机则指的易见。”

  【禅寂】 (术语)禅者梵语,译为静虑。寂静思虑之义。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维摩经方便品曰:“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不动经曰:“其心禅寂,常住三昧。”卢纶咏蒲团诗曰:“惟当学禅寂,终身与之俱。”

  【禅家】 (流派)禅宗之一家。四家大乘之一。

  【禅教】 (术语)禅宗之教法。又禅与教。三藏所诠之法门为教。教外别传之宗旨为禅。禅家者流之判也。传通缘起上曰:“或禅教两门,或显密二教。”

  【禅戒】 (术语)禅定与戒法。又禅宗与律宗。

  【禅巾】 (物名)禅者所被之头巾。画中维摩所被者是也。见象器笺十七。

  【禅襟】 (杂语)禅僧之称。着禅衣之义也。

  【禅经】 (经名)坐禅三昧经之异名。

  【禅静】 (术语)梵语禅那Dhyāna,译曰静虑。谓寂静审虑而摄乱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或乐禅静者,则以礼拜为粗疏。”

  【禅居】 (术语)禅者之住居也。祖庭事苑八云:自达磨来梁隐居魏地,六祖相继至大寂之世,凡二百五十余年,未有禅居。洪洲百丈大智禅师怀海始创意不拘大小乘,折中经中之法,以设制范堂布长床,为禅宴食息之具,高横椸架,置巾单瓶钵之器。屏佛殿,建法堂,明佛祖亲自属授,当代为尊也。行普请之法,上下均力,置诸寮务,各有司存斋粥二时,宾主均遍,示法食之平等也。后世各随于宜,别立规式。

  【禅铠】 (譬喻)以禅定为铠甲护身也。华严经净行品曰:“见着甲胄,当愿众生,常服禅铠,趋无师法。”

  【禅客】 (职位)禅家之寺院,豫择辩口者,于应白衣之请,升座说法时,使出众与升座之人问答者,谓之禅客。始自宋代圆悟大慧之顷,宫人屡入寺谓升坐说法时。

  【禅窟】 (杂名)修禅者所住之岩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园林浴池,经行禅窟。”又如会住湖南东寺。号禅窟。

  【禅乐】 (术语)三乐之一。修行之人,人诸禅定,则一心清净,万虑俱寂,自然得适悦之妙味者。大集经十一曰:“菩萨修行禅波罗蜜时,获得禅定,不能调伏一切众生,心生悔厌,贪着禅乐,(中略)是名魔业。”

  【禅礼】 (术语)坐禅与礼拜。此二者以统比丘之自行。唯识枢要上本曰:“礼拜之暇,注裁斯释。”

  【禅林】 (杂语)僧徒和乐之园林。又禅院之丛林,丛森譬众之多。

  【禅林宝训】 (书名)四卷,宋妙喜竹庵共集,东吴净善重集。凡三百篇,教训学人。注释如下:禅林宝训音义一卷,明大建较。禅林宝训合注四卷,张文嘉较定,张文宪参阅。禅林宝训拈颂一卷,行盛着,超记录。禅林宝训顺朱四卷。德玉顺朱,禅林宝训笔说三卷,智祥述。张照撰心赋附。

  【禅录】 (杂语)禅宗之语录。参学之机缘,宗匠之说话,以当时之俗语录之者。

  【禅侣】 (杂语)修禅定之僧侣。总名僧家。

  【禅律】 (流派)禅宗与律宗也。

  【禅门】 (术语)禅定之法门也。止观九曰:“禅门无量。且约十门:一,根本四禅。二,十六特胜。三,通明。四,九想。五,八背舍。六,大不净。七,慈心。八,因缘。九,念佛。十,神通。”依俱舍成实,则此十禅但缘事而不缘谛理,故总为有漏,天台依大乘之教理,以为十六特胜以下之事禅,亦通于无漏禅。又禅定之法门。三学中之定学,六波罗蜜中之禅波罗蜜也。心定于一而除妄念之法也。又达磨所传禅那之法门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证道歌曰:“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辅行一曰:“预厕禅门,衣钵传授者盈耳。”又在家而剃发入道者,谓之禅门。离世染,入佛法禅定门之义也。非谓禅宗之人。某禅门,某禅定,某禅定门等,依人之高下,称呼分具略耳。

  【禅门戒】 (术语)禅宗所传之戒法也。

  【禅门口决】 (书名)具名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决。一卷,说数息观之法。

  【禅门五宗】 (名数)皆六祖之后。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也。法眼流入高丽,沩仰至石晋时已亡。今惟云门曹洞临济存。而临济尤盛。

  【禅秘要法经】 (经名)三卷,秦罗什译。说白骨观,数息观等种种之禅观。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ā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

  【禅那波罗蜜】 (菩萨)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主静虑。胎藏界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五位之尊也。密号曰正定金刚。

  【禅那观】 (术语)圆觉三观之一。见“圆觉”条附录。

  【禅尼】 (杂语)女性之出家者。禅为入禅定门之义。尼为梵语示女性之声,故译曰女。

  【禅念】 (术语)乐禅定之心念。厌世之烦累之念虑也。

  【禅球】 (物名)以毛作球而掷之,觉禅者之睡者。十诵律曰:“有比丘众中睡。佛言:听水洗头。(中略)若故睡不止,听以鞠掷,若故不止。佛言:听用禅杖。”智度论曰:“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鞠、禅镇。”资持记下二之三曰:“禅鞠如毛鞠,遥掷以警睡者。”

  【禅拳】 (术语)禅者左。即左拳也。以智慧配于右,禅定配于左也。

  【禅人】 (杂语)以禅为宗之人。止观五曰:“一种禅人不达他根性,纯教乳药。”

  【禅三昧】 (术语)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

  【禅僧】 (杂语)禅家之僧,坐禅之僧。

  【禅师】 (术语)修禅定之师也。善住意天子所问经曰:“天子问: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独孤及文曰:“间生禅师,俾以教尊。”三教指归一曰:“修心静虑曰禅师。”毗奈耶杂事十三曰:“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禅师之称号有二种:一系天子之褒赏,一禅僧呼前人为禅师。师家众僧通用之,天子之褒赏始于陈宣帝大建元年,崇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神龙二年赐化宗神秀上座以大通禅师之谥号。

  【禅史】 (杂语)禅宗之历史。

  【禅室】 (杂名)修禅定人之居室。中阿含经四十三曰:“无事禅室。”日藏经一曰:“或有建立讲读论堂经行禅室。”行事钞下三之三曰:“阿含云:佛及比丘,食竟皆入禅室坐禅,晡时从禅起而说法也。”

  【禅思】 (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寂静之义,思惟寂静,谓之禅思。即禅定也。无量寿经下曰:“禅思一心。”释门归敬仪中曰:“乐礼拜者,又以禅思为坐睡。”

  【禅髓】 (术语)禅道之骨髓。传灯录(达磨章)曰:“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时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又楞严经之别称。楞严文句讲录一曰:“古人有禅髓之语。”

  【禅榻】 (物名)修坐禅之橙子也。

  【禅堂】 (术语)修禅之处。及禅家之僧堂起,僧堂亦名禅堂。以众僧于此坐禅也。首楞严经曰:“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若不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止观曰:“身开常坐遮行住坐,或可处众,独则弥善。”辅行曰:“或可处中者,谓禅堂中,别处最胜,故云弥善。”

  【禅天】 (界名)色界有四重之天处。修各禅那生于此,所生之天人亦随生。各有其禅那故曰禅天。即初禅天乃至第四禅天也。

  【禅头】 (杂名)禅林之称。首座之异名。

  【禅徒】 (杂语)禅家之僧徒。又佛徒之总名。

  【禅陀迦】 (人名)Jñātaka,南天竺国王名。龙树菩萨为此王作偈赠之。称为禅陀迦王偈。藏经中有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寄归传四曰:“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名为苏颉里离佉,译为密友书。寄与旧檀越南方大国王,号娑多婆汉那,名市演得迦。”

  【禅味】 (术语)入于禅定,则有轻安寂静之妙味,适悦身心。所谓禅悦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以禅悦为味。”同问疾品曰:“贪着禅味,是菩萨缚。”大集经十一曰:“赞叹寂静,贪着禅味。”

  【禅屋】 (杂名)禅者之小屋。中阿含经五十二曰:“在无事处,住禅屋中。”

  【缠无明】 (术语)四无明之一。缠者缠缚之义,无明烦恼,系缚众生而使不能出生死,故有此名。大藏法数曰:“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不能出离生死,故谓缠无明。”

  【禅习】 (术语)心住于禅而习修道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叡无常以禅习。”

  【禅心】 (术语)寂定之心也。李颀题璇公山池诗曰:“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刘长卿宿北山禅寺兰若诗曰:“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禅学】 (术语)禅家之学。见性成道之法也。

  【禅要】 (术语)修禅之要道,禅法之要义。僧史略中曰:“或注解经文,或敷扬禅要。”

  【禅要诃欲经】 (经名)禅要经之异名。

  【禅要经】 (经名)一卷,失译。别名诃欲经。说色欲之可厌恶。

  【禅要秘密治经】 (经名)治禅病秘要法之异名。

  【禅衣】 (衣服)禅僧所著之衣。有挂络等。禅家特殊之衣。上古虽诸宗一样,而至后世,则皆依宗生别,律衣,教衣,禅衣,各异其制。

  【禅余】 (术语)习禅之余暇。又禅僧之余残。

  【禅源诠】 (书名)禅源诸诠集都序之略名。

  【禅源诸诠集】 (书名)禅源诸诠集都序之略名。

  【禅源诸诠集都序】 (书名)四卷,唐宗密着。述教禅不二之旨趣。

  【禅院】 (杂语)修禅之院房,禅宗之寺院。

  【禅苑】 (杂语)与禅林同。

  【禅月】 (人名)见“贯休”条。

  【禅悦】 (术语)入于禅定,快乐心神也。华严经曰:“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曰:“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同净影疏曰:“禅定释神,名之为悦。”

  【禅悦食】 (术语)二食之一。以禅定闲寂之乐养心身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心地观经五曰:“唯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食者。”

  【禅斋】 (术语)禅室也。释氏要贤上曰:“中阿含经云:佛入禅室燕坐。又有呼为禅斋者。斋者肃静义也,如儒中静室谓之书斋。”

  【禅杖】 (物名)以竹苇作之。以物包一头,坐禅有昏睡者。则以软头突之。十诵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听用禅杖。取禅杖时应生敬心。云何生敬心?言:以两手捉杖,戴顶上,应起看余睡者以禅杖筑。”资持记下二之三曰:“禅杖竹苇为之,长八肘。下座手执巡行,有睡者点起付之。”今以泛称僧所用之杖也。刘基诗:“过桥禅杖落,坐石袈裟袒。”

  【禅者】 (术语)习禅法者。

  【禅镇】 (物名)坐禅时头上所镇警睡之木片也。十诵律曰:“诸比丘故睡,听用禅镇,作孔已,以绳贯孔中。绳头施纽挂耳,上去额前四头着禅镇。”资持记下二之三曰:“禅镇如笏,坐禅时镇顶。”释氏要览下曰:“禅镇以木版为之,其形似笏,中作孔施纽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眠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禅枝】 (杂语)禅堂之树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禅枝四静,慧窟三明。”少陵游觉寺诗曰:“禅枝宿众鸟。”

  【禅宗】 (流派)以禅那为示,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磨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磨。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宗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下独盛,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至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总是五家七宗。案禅宗之称,始于李唐。

  【禅宗七祖】 (名数)传灯录谓初祖达磨至六祖慧能,以法及衣相传,自七祖以后不传衣。又,荷泽神会禅师于天宝四载入京,着显宗记,以订两宗,南能顿宗,北秀渐宗,师嗣六祖,禅宗推为七祖。杜甫诗曰:门求七祖禅。

  【禅宗杂毒海】 (书名)十卷,元祖阐重编,性音重编为八卷。

  【禅钻】 (术语)钻者锥也。以禅法为锥,穿觊所也。琅玡代醉编三十一曰:“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及为相,务简静,罕与士大夫接,惟能谈禅者多得从游。于是好进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游禅寺,随僧斋粥,谈说理性,觊以自售。时人谓之禅钻。”

  【禅坐】 (术语)谓之结跏趺坐。以是为修禅人之坐法也。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中略)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恐怖。”

  【谄】 (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之名目。向他人,秘内心,表面装作亲爱之精神作用也。

  【阐铎迦】 (人名)Chandaka,又作阐陀。旧称车匿。比丘名。译曰乐欲。太子出城时御马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铎,徒洛切,人名也。此云乐欲。”慧琳音义六十三曰:“阐铎迦,如来仆使之名,古云车匿也。”见“车匿”条。

  【阐教】 (职位)见“僧录司”条。

  【谄曲】 (术语)为欺他而作娇态,曲顺人情也。无量寿经上曰:“谄曲之心,和颜爱语。”法华经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阐提】 (术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而成佛,众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见一阐提条。楞伽经一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有心,犹可作佛。二乘灭智,心不可生。”又比丘名。涅槃经二十六曰:“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

  【阐陀】 (人名)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见“车匿”条。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阐陀论释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说偈名首卢迦。”又婆罗门读诵之法也。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鞞陀书,后于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不正,讥诃言: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语、一语多语、现在过去未来语、长短音、轻重音,乃作如此诵读佛经。比丘闻羞耻。二比丘往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听随国音读诵,但不得违失佛意,不听以佛语作外书语。”有部毗奈耶杂事六曰:“苾刍不应歌咏引声而诵经法,若苾刍作阐陀声诵经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国言音须引声者,作时无犯。”注曰:“言阐陀者,谓婆罗门读诵之法,长引其声,以手指点空而作节段。博士先唱,诸人随后。”

  【阐陀鞞陀】 (术语)十八鞞陀之一。梵Chandas。

  【刬子禅】 (术语)刬子者锄也,空解之邪禅,譬之铲子之锄物也。

  【忏】 (术语)梵语忏摩Kṣamayati之略。悔过之义。茶香室丛钞十三曰:宋钱易南部新书云:忏之始,本自南齐竟陵王,因夜梦往东方普光王如来所,听彼如来说法。后因述忏悔之言。觉后,即宾席梁武王融谢眺沈约共言其事,王因玆乃述成竟陵集二十篇,忏悔一篇。后梁武得位,思忏六根罪业,即将忏悔一篇。召真观法师慧式,广演其文,非是为郗后所作。按今竟陵王集有净住子三十一篇,内第三篇,为涤除三业门。其文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忏悔之法,先当洁其心,净其意,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肃其容云云。岂即所谓忏悔篇乎?

  【忏除】 (术语)忏悔而除罪也。普贤观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圆能消除。”华严经曰:“忏除罪障,随喜福德。”

  【羼底】 (术语)Kśānti,译曰忍辱,安忍。旧称羼提。慧琳音义十三曰:“羼底,上察限反,下丁以反,唐云忍辱,或云安忍。”

  【羼底僧诃】 (人名)Kśāntisimha,比丘名。译曰师子忍。见慈恩传二。

  【忏法】 (术语)谓礼忏之仪制也。释氏通鉴谓梁武帝为妃郗氏阅大藏,制慈悲道场忏法。

  【忏法堂】 (堂塔)法华三昧堂之异名。法华忏法,即法华三昧之法也。

  【忏悔】 (术语)止观七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忏为梵语忏摩Kṣ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经文句记三曰:“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悔过之译,不叶本义。忏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那矣Deśayati或Deśanakaranīyā,译曰说罪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忏悔,此言讹略也。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云忍。谓容恕我罪也。”南山戒疏一下曰:“忏悔,悔是此土之言,忏是西方略语,如梵本言忏摩也。忏字非苍雅所陈,近俗相传故耳。”寄归传二曰:“旧云忏悔,非关说罪,何者?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悔乃东夏之字,追悔为目,忏之与忍,回不相干。(中略)恐怀后滞,就他致谢。即说忏摩之言,必若自己陈罪,乃云提舍耶矣。”有部毗奈耶十五注曰:“言忏摩者,此方正译当乞容恕,容忍致谢义也。若触误前人,欲乞欢喜者,皆云忏摩。无问大小,咸同此说。若悔罪者,本云阿钵底提舍那āpattideśanā,阿钵底是罪,提舍那是说,应言说罪。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悔是东语。不当请恕,复非说罪,诚无由致。”慧苑音义下曰:“忏悔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

  【忏悔功德】 (术语)忏悔罪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四分律毗尼增一法曰:“佛告比丘言:汝自忏悔,于我法中能至诚如法忏悔者,便得增长。汝忏悔应生厌离心,汝比丘至诚如法忏悔,我为受之。”

  【忏悔品】 (经名)金光明经一曰:“忏悔品。”金光明最胜王经二曰:“梦见金鼓忏悔品。”妙幢菩萨,梦金鼓出大音声而说忏悔之偈颂。次日述之于佛前。

  【忏悔文】 (杂语)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此文谓之忏悔文。

  【忏悔五法】 (仪式)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着袈裟,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忏礼】 (术语)谓斋礼忏悔以冀降福也。南史曰:“比来慕法,普天信向。家家斋戒,人人忏礼。”

  【忏摩】 (术语)Kṣamaya,译曰忍恕请忍恕于人之辞。寄归传二曰:“忏摩乃是西音,身当忍义,(中略)口云忏摩,意是请恕。”然旧译家翻为悔。资持记中之三曰:“梵云忏摩,此翻悔往。”见“忏悔”条。又衣名。四分律开宗记三末曰:“忏摩衣Kṣauma,野麻作衣也。”西域记二曰:“[宋-木+最]摩衣,麻之类也。”

  【羼提】 (术语)Kṣānti,六度之一。译曰忍辱。忍屈辱,堪苦难也。智度论十四曰:“羼提秦言忍辱。”

  【羼提波罗蜜】 (术语)Kṣantip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译曰忍度。羼提者忍波罗蜜者度,忍辱之行,为度生死海到涅槃岸之道,故称为度,新译云到彼岸。

  【羼提罗】 (术语)Śaṇḍha,一作扇提罗。新称曰扇搋。译曰石女。不具男女根者。胜鬘宝窟上本曰:“依外国语四名相滥:一名旃提罗Saṇḍila,此云奄人。二扇提罗Śaṇḍhilā,此云石女。三旃陀罗Caṇḍāla,此云杀狗人。四旃荼罗Candra,此名为月。”

  【羼提提婆】 (人名)Kṣāntideva,释尊幼时教武术之人。

  【羼提仙人】 (本生)佛往昔修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淫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淫女采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为诸淫女赞说忍慈,听者无厌,久而不去。迦利王觉,不见淫女,拔剑追踪。见在仙人前立,大怒,夺剑问仙人:汝为何物?仙人答言:我今在此修忍行慈。王曰:我今试汝。”同四曰:“羼提婆罗蜜云何满耶?答曰:若人来骂,挝捶割剥,支解夺命,心不起瞋,如羼提比丘为迦梨王截其手足耳鼻,心坚不动。”贤愚经二曰:“羼提波梨品。”

  【忏仪】 (修法)忏法之仪式也。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佛祖统纪三十三曰:“僧传称:汉魏以来,请僧设供,同于祠祀。起坐威仪,略无规矩。至晋朝安法师,始依经律作赴请礼赞等仪。”

  【忏主】 (人名)杭州天竺灵山寺遵式。于灵山寺建金光明忏堂,造金光明忏仪,行其法,因之称为忏主。

  【常悲菩萨】 (本生)世尊昔为菩萨,曰常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常愁忧悲恸。其时有佛名京法无秽,灭度未久,经法都尽。常悲梦闻其佛说法消除心垢,而入清净定,即舍妻子入山苦行,自恸哭我不遇佛,不见法僧,何由修佛道?天神下教之,使东行。常悲随教东行,数日即止。上方有佛飞来其前,菩萨见佛,且喜且悲,稽首曰:愿佛垂哀为我说经。佛告之曰:三界皆空,夫有必无,万物若幻,一生一灭,犹若水泡。且教之东行二万里逢健陀罗越国法来菩萨使听度无极之法。见度无极经七。

  【常波罗蜜】 (术语)四波罗蜜之一也。

  【常不轻菩萨】 (本生)常不轻者,梵语Sadāparibhūta之义译也。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曰威音王如来,当其佛像法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其菩萨凡有所见,不问四众皆悉礼拜恭敬,我深敬汝等不敢轻贱。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故言。而此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故往礼拜赞叹如前言。四众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是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如前作授记言。作此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此言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等号之为常不轻。其比丘临命终时,于虚空中闻威音王佛说法华经得六根清净,广为四众说之。前骂詈打掷者皆悉归依。由其遇无数佛受持读诵法华经,为四众解说之,遂作佛,佛曰即今我身是。见法华经常不轻品。

  【常不轻菩萨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说常不轻菩萨之因缘,故名。

  【常道】 (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

  【常德】 (术语)四德之一。

  【常灯】 (物名)又作无尽灯,长明灯。见“无尽灯”条。

  【常光】 (术语)化身佛平常之光明也。见常光一丈项。

  【常光一丈】 (术语)又云常光一寻。化身佛之常光明,其径一丈也,是为常光,故不别言放光。智度论八曰:“问云:如来何故常光一丈?答曰: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光故,若放多光则失眼根,若众生利根福重,佛则放无量光明。”

  【常行乞食】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见“头陀”条。

  【常行三昧】 (术语)常恒修念佛三昧也。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

  【常寂光土】 (界名)四土之一。

  【常见】 (术语)二见之一。

  【常境】 (术语)常智所照之境,离一切生灭之相,故云常境。经云世间相常住即是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常乐】 (术语)涅槃四德中之二。见“四德”条。

  【常乐我净】 (术语)涅槃之功德也。见“涅槃”条。又凡夫之四颠倒也。见“四倒”条。

  【常力】 (术语)菩萨十三力之一。

  【常没】 (术语)常沉没于生死海之众生也。南本涅槃经三十六曰:“常没者。所谓大鱼,受大恶业,身重处深,是故常没。”

  【常念】 (术语)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三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观之而远离淫心,或分析色法至极微观所执男女,本来空以破淫心,皆常念观音之姿也。通教之常念以诸男女之境界,皆由因缘生,观为自性空而灭欲情,此大乘通教常念观音之姿也。别教之常念,初用即空之观,破凡夫实有之执,次用假有之观,破着于空相之执,后观非空非有,离空假之二边而随顺于中道。此别教常念观音之姿也。圆教之常念,从男女始,一切之境界本来融通一味而无别体,然又不泯事相,无量之相即一理,一理即无量之相,譬如镜中浮万象之影而万象本空,为一镜体,即于男女等相而为法界实相,则能执之我身亦为法性,被执之男女,亦为实相,孰为爱著者,孰为被爱著者,能爱所爱,毕竟无相。是一切之相不存而不存自他之隔故爱着之心一齐歇息,此是不断而自除之妙术也。是圆教中道常念观音之姿也,盖如是念则此正念之体,即观音也,何则?以能念之行者,所念之观音,其体无隔故也。

  【偿起罗】 (物名)又作尚企罗。见“商羯罗”条。

  【常求利】 (杂语)又作常瞿利、穣虞梨、蘘虞哩曳。

  【常瞿利童女】 (天部)除虫毒之尊也。常瞿利翻云大体,或作常瞿利毒女,又作常瞿利童子。毒女经谓“此常瞿利,虽现女人,而实非女,善男子,诸佛菩萨智慧神通,能为众生现种种身,摄化诸毒。”此言其为男性也。童女经言:“我游香醉山,见一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以鹿皮为衣,以诸毒蛇为璎珞,将诸毒蛇蟒之类,围绕前后常为伴而戏。”此明其住于毒虫之三昧也。成就法曰:“身绿色状如龙王,具七头,顶有圆光,应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股叉,第二手执三五基之孔雀尾,左第一手持黑蛇,第二手无畏。”

  【常身】 (术语)二佛身之一。见“二身”条。

  【常食施】 (术语)七种布施之一。见“布施”条。

  【常侍看球】 (故事)王常侍参睦洲踪禅师。一日踪问今日何故入院迟?王云:为看马打球故来迟。踪云:人打球耶?马打球耶?王云:人打球。踪云:人困耶?王云困。踪云:马困耶?王云困。踪云:露柱困耶?王恤然无对。归至私第中,夜间忽然省得,明日见踪云:某甲会得昨日事。踪云:露柱困耶?王云困。踪遂许之。见禅林类集一。

  【常受快乐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

  【常随佛学】 (术语)普贤十大愿之一。见“普贤”条。

  【常塔】 (杂语)殿堂与塔庙。

  【常啼菩萨】 (菩萨)梵名萨陀波伦Ssadāpralāpa,智度论九十六曰:“问何以名萨陀波伦(萨陀,秦言常,波伦名啼),是因缘得名字耶?答有人言其少时喜啼故,名常啼。有人言此菩萨行大悲柔软故,见众生在恶世贫苦老病忧苦,为之悲泣。是故众人号为萨陀波伦。有人言是菩萨求佛道故,忧愁啼哭,七日七夜,是故天龙鬼神号曰常啼。”

  【常途】 (术语)通常之规则也。大日经疏三曰:“不同常途习定之功力。”寄归传二曰:“持衣说净,常途轨式。”

  【常无常二身】 (名数)一、常身,即真身也。二、无常身,即应身化身也。见涅槃经三十四。

  【常喜悦根大菩萨身】 (术语)宝生如来四亲近之第四,金刚笑菩萨也。使一切有情诸根得无量之安乐悦意,故名常喜悦根。见金刚顶经一。

  【常修多罗宗】 (流派)涅槃宗之异名也。涅槃经说涅槃常住之义,故名常修多罗,彼宗成于此经,故称常修多罗宗。如云涅槃宗。

  【常修梵行愿】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三十六。

  【常智】 (术语)智绝缘虑,谓之常智。诸法实相,离生灭而为无相,证其无相常境之智为无缘之常智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常住】 (术语)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常住有三种。见“三种常”条。又常住物之略,又常住之果有七种。见“七常住果”条。

  【常住藏】 (术语)千手陀罗尼持诵者十二藏德之一。持此陀罗尼者得常住之乐也。

  【常住常住僧物】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见“四种僧物”条。

  【常住二字】 (术语)明涅槃之常住为涅槃经一部所诠,故经如来性品四曰:“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证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常住果】 (术语)常住者无生无灭不迁不变之谓,在修曰因,在证曰果,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果也。此有七种。见“七常住果”条。

  【常住教】 (术语)岌法师三教之一。见“三教”条。

  【常住僧物】 (术语)见“四种僧物”条。

  【常住物】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

  【常住心月轮】 (术语)在真言之金刚界,观想吾心为清净之圆月,是表示本有常住之菩提心也。

  【常宗】 (流派)耆阇法师所立六宗之第五。见“宗”条。

  【常醉天】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尊。

  【常坐】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见“头陀”条。

  【常坐常行】 (术语)法华四种三昧中之常坐三昧与常行三昧也。

  【常坐三昧】 (术语)法华四种三昧之一。

  【场室】 (杂名)行灌顶之坛场也。

  【唱导】 (术语)宣唱法而化导人也。佛世以舍利弗,富楼那为第一,梁高法传十科中有唱导之一科。法华经涌出品曰:“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大部补注九曰:“启发法门,名之为唱。引接物机,名之为导。”梁僧传(唱导论)曰:“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昔佛法初传,于时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礼。至中宵疲极,事资启悟,乃别请宿德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傍引譬喻。”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座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为表白之推轮也。”

  【唱道师】 (职位)为说法之人也。又法会之首座,唱经文始诱导众僧之僧也。常略称为导师。

  【唱寂】 (杂语)唱寂灭也。谓佛之入涅槃。涅槃经一曰:“二月十五日,以佛神力出大音声。(中略)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

  【唱礼】 (术语)法会表白,终后唱礼,师登礼盘,唱五悔五大愿等之文。谓之唱礼。其唱礼初所唱奉请之佛名,有金、胎、合之三种差别。胎藏界唱礼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无东方宝幢佛、南无西方无量寿佛、南无南方华开敷佛、南无北方天鼓雷音佛(已下诸菩萨等省略)。金刚界唱礼南无常住三世净妙法身金刚界大悲毗卢遮那佛,南无金刚坚固自性身,南无福德庄严聚身阿閦佛,南无受用智慧身宝生佛,南无作变身阿弥陀佛,南无尽虚空遍法界释迦牟尼佛(已下诸尊省略)。合部唱礼南无胎藏金刚界清净法身大悲毗卢遮那佛、南无东方宝幢阿閦佛、南无南方华开敷宝生佛、南无西方无量寿阿弥陀佛、南无北方天鼓雷音释迦牟尼佛(已下诸尊省略)。依法会而异其所用,例如阿弥陀三昧之时,用金刚界之弥陀唱礼,盂兰盆三昧之时,用胎藏界之弥陀唱礼。

  【唱名】 (术语)同于称名谓称佛之名号也。

  【唱萨】 (杂语)萨者娑度Śādhu之讹略,善哉之义。玄应音义十六曰:“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唱食】 (杂语)食时之咒愿曰唱食。唱食之咒愿之谓也。见象器笺十三。

  【唱衣】 (术语)比丘等五众死亡时,其遗物别为轻重之二,金银田园房舍等之重物以之归入常住物,三衣百一众具为轻物,以之分配于现前之僧众,就此分与而不得分与之均等时,则集僧众而竞卖之,平分其价,此竞卖云唱衣。以先定价而唱呼几许也。释氏要览下曰:“唱衣。律云:僧轻物差一五法比丘分与现前僧,为分不均故。佛听集众,先以言白众,和许可卖共分。目得迦云:佛言:初准衣时可处中,勿令大贵大贱,不应待其价极方与之。若不买者故增价,犯恶作罪,大毗婆沙论。问:命过比丘衣钵等云何得分?答:彼于昔时亦曾分他如是财物,今时命过,他还分之。增辉记云:佛制分衣本意,为令在者见其亡物,分与众僧作是思念。彼既如斯,我还若此。因其对治令息贪求故。今不能省察此事,翻于唱卖之时,争价上下,喧呼取笑,以为快乐。愕之甚也,仁者宜忌之。”唱衣之上解不可,反于古意。

  【钞】 (杂语)要略广博之文义者。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钞者有二义:一采摘义,二包摄义。”

  【超八】 (术语)天台宗之语,谓法华涅槃之教超胜于八教而为摄含八教之高教也。

  【超八醍醐】 (术语)天台宗之语,谓法华涅槃之教,为超胜八教之醍醐味教也。

  【超断】 (术语)同超越证。

  【超佛越祖】 (术语)谓作家手段超越于佛祖也。传灯录(云门章)曰:“汝等没可作了。见道着祖意,便问超佛越祖之谈。汝且唤那个为佛,那个为祖,说个超佛越祖底道理。”

  【钞经】 (经名)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之略名。

  【超日明经】 (经名)超日明三昧经之略名。

  【超日明三昧经】 (经名)二卷,西晋聂承远译。佛因普明菩萨之问说超日明定,又随诸菩萨之问而说诸法,终受日天子供养。

  【超日王】 (人名)梵名Vikramāditya,亦译曰力日。为印度阿逾阇国之王。笈多Gupta王朝之始祖也。灭当时割据各地之诸王国,而统一印度,领地颇大。王保护诸有宗教奖励文学语学,贡献于印度文明不鲜。无着,世亲等与王同时代之人也。

  【超日月光佛】 (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佛之光明,超越日月,故亦名超日月光佛。

  【超入三昧】 (术语)见“超越三昧”条。

  【超世悲愿】 (术语)与超世愿同。

  【超世本愿】 (术语)与超世愿同。

  【超世愿】 (术语)阿弥陀如来之誓愿也。世者普通之意。超者卓出之意,为卓越三世诸佛誓愿之大悲本愿,故称超世愿。指普通四十八愿而云,或特名摄身(摄法身也,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愿),摄土(即摄净土也,第三十一与三十二愿)之五愿。无量寿经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同注曰:“超世流布诸佛本愿是名超世。”

  【超越断】 (术语)同超越证。

  【超越三昧】 (术语)凡禅定浅深次第为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出入皆以顺此次第为法。例如散心之人,不能直入四无色定,必先入初禅定,顺次而入第四禅,后入四无色之初定也。又出定不得直出,必逆次依此次第。是乃声闻人之法也。然佛及深位之菩萨不必用此次第,得由散心直入灭尽定,得由灭尽定直出散心,谓之超越三昧。智度论八十一曰:“问曰:超越三昧不得超二。又不从散心而入灭尽定。答曰:大小乘法异,不超二者。小乘法中说,菩萨无量福德,智慧深入禅定力故,能随意超越。”但依小乘有部之说,则许超前二果。

  【超越心地】 (术语)超绝一切心法之佛位也。大日经真言品曰:“诸佛自证三菩提不思议界超越心地。”同疏三曰:“如世人拳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来已度此微细戏论,进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

  【超越证】 (术语)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证阿罗汉果,谓之次第证,超越此前果而证后果,谓之超越证。就超越证而论,诸说不同。俱舍论仅有从凡夫直证第二果者与从凡夫直证第三果者二种,是曰超前二果。唯识论更许超中二果,一旦证初果后,超中间之二果三果,直证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许超前三果。因立四种:一、本断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观断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见道于第十六心断见惑已时,超预流果一来果之二(所谓超前二果),直证第三不还果者。二、小超,圣弟子于见道之第十六心证预流果了,更修无漏道,断三界之思惑,或一时断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证第三不还果,或一时断下八地(除有顶地)之惑者,超中间第二果第三果直为阿罗汉向,若一时断尽上九地之惑者,直证阿罗汉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闻佛善来比丘之言,直证阿罗汉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萨,于三十四心断一切之烦恼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义立也。

  【超宗越格】 (术语)宗为大法之根源,格为格式格令,宗匠之手段,不立真如佛性等之手段,是为超宗,不依旧例之格式,是为越格。碧岩普照序曰:“超宗越格正眼。”

  【朝参】 (仪式)早朝之参禅也。于粥罢为之。禅门清规曰:“阖院大众,朝参夕聚。”

  【朝打三千幕打八百】 (仪式)言宗匠为人之作用,朝夕棒打学人也。碧岩六十则颂古着语曰:“直铙朝打三千,幕折八百,堪作什么。”

  【朝讲】 (行事)即朝之讲也。同朝座。

  【朝露】 (譬喻)譬人命之无常也。涅槃经三十八曰:“是寿命常为无量怨雠所绕,念念减损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

  【朝山】 (杂名)盐铁论曰:“古者无出门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像。”按俗于远处进香,谓之朝山。据文则此俗之兴由于西汉。西藏新志中曰:“其热心礼佛者,至不远千里而来拉萨,向达赖宫殿长跪,待达赖出。若得见者,荣幸无比,不吝献千百金;其不得见者,则望宫殿礼拜而回,更变家产,兑金银缝衣服内,沿途行乞至西藏,曰朝山。又曰朝活佛。(中略)人民见达赖及他高僧时,匍伏于地行敬礼。达赖以木板轻击其头,或抹以手,则欢喜欲狂。”

  【朝鲜之佛教】 (故事)三国佛教略史曰:“世尊灭后一千三百余年,当西洋纪元后四百年代(佛教入汉三百余年),秦主苻坚遣沙门顺道送佛像经文于高勾丽。是为朝鲜佛教之始。时高丽王小兽林二年也。王受之。越三年,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是为佛寺之始。”又曰:“朝鲜之佛教,现所存者有二派:一渐派,又名教宗。持戒清净,诵经礼拜,以渐种佛因也。二顿派,又称心宗。昼夜不断,一心念佛,以顿生净土为期也。朝鲜僧徒于此二派之中必属其一。”

  【潮音洞】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潮音洞在普济寺左龙湾之麓,金沙尽处,岩石丛起沙中。广至亩余,齿齿然不可容足。从崖至洞脚,高二十余丈。歧处如门,穹上虚下,窅若漏屋。朝山士女,向洞叩拜。大士现身不一,随诚所感。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额赐挂。”

  【朝座】 (行事)修法华八讲等时,一日中,设朝夕二座,谓之朝座夕座,因之八讲四日而终。十讲五日而终。

  【麨】 (饮食)梵语,怛钵那。干饭之粹屑也。广韵曰:“麨糗也,糗音去久反,干饭屑也。”

  【车钵罗婆】 (天名)鬼神名,译曰忍得脱。见金光明文句七。

  【车帝】 (杂名)石窟名。法显传曰:“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梵Saptaparṇaguhā。

  【车匿】 (人名)Chaṇḍaka,新作阐铎迦。译曰乐欲。佛出城时之驭者也。后出家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恶口之性不改,谓之恶口车匿,或云恶性车匿。佛临涅槃,敕阿难以默摈之法治之,后遂证果。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阐铎迦,人名也,此云乐欲。”慧琳音义六十二曰:“阐铎迦,如来仆使之名,古曰车匿也。”西域记六曰:“阐铎迦,旧言车匿,讹也。”智度论二曰:“佛涅槃后,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告阿难,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

  【砗磲】 (物名)慧苑音义曰:“梵音正云牟娑罗揭婆Musāragaiva,牟娑罗,此云胜。揭婆,藏也。旧名车渠。所未详也。”本草纲目四十六曰:“时珍曰:案韵会云:车渠海中大贝,背上垄文,如车轮之渠。”后人于字偏加石。

  【车也】 (杂语)Chāya,译曰阴。阴阳之阴也。见梵语杂名。

  【车轴】 (譬喻)雨滴之大,譬如车轴。池阳问曰:“香如须弥,泪如车轴。”俱舍论十二曰:“起大云雨,澍风轮上,滴如车轴。”

  【彻见十方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使彼国土清净照见十方世界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愿名诸师不同。望西楼钞四曰:“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中略)真源云:彻见十方愿。”

  【彻悟】 (人名)清代干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三圣庵荣池老宿薙发。于性相二宗三观十乘之旨,靡不通达。乾隆三十三年冬参广通粹如纯翁,乃印心焉。是为临济三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尝慕永明延寿禅师之为人,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日限尺香晤客,过此惟礼拜持念而已。师每当说法,如瓶泻云兴,辩才无碍,莲宗之风大扇。当时为法门第一人。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西向合掌,端坐念佛,见佛垂引而化。年七十岁。所著有示禅教律,念佛伽陀行于世。见彻悟语录下。

  【彻心明】 (术语)五相第一通达本心之真言也。连华部心轨曰:“诸佛同音言:汝应观自心。既闻是说已,如教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复想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理谛观察。真言曰:唵,质多钵罗底吠邓,迦噜(引)弭。”

  【瞋】 (术语)又云瞋恚。三毒之一。梵曰讫罗驮Krodha,于苦与苦具憎恚,谓之瞋。使身心热恼,起诸恶业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中略)瞋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大乘义章五本曰:“忿怒为瞋。”遗教经曰:“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决定毗尼经曰:“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瞋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往生要集中曰:“或处经云:能损大利无过瞋,一念因缘悉焚灭俱胝广劫所修善。”(同指髦钞曰未知何说)。

  【瞋病】 (术语)三病之一。

  【瞋斗诟地】 (杂语)瞋者忿怒,斗者狞视,诟者怒号声,地者助字。赫怒之状。

  【瞋毒】 (术语)三毒之一。

  【瞋烦恼】 (术语)六烦恼之一。

  【瞋缚】 (术语)三缚之一。

  【瞋恚】 (术语)三毒之一。

  【瞋恚火】 (譬喻)瞋恚之热恼如火,谓之瞋恚火。又瞋恚能烧尽一切之功德,故譬之于火。增一阿含经十四曰:“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

  【瞋恚身缚】 (术语)见“四缚”条。

  【瞋恚尸利】 (术语)三毒尸利之一。见“三毒”条。

  【瞋恚使】 (术语)五钝使之一。

  【瞋恚心】 (术语)六蔽心之一。见“六蔽”条。

  【瞋火】 (术语)瞋恚之热恼譬如火,谓之瞋火。万善同归集五曰:“慈云既润,瞋火潜消。”

  【瞋觉】 (术语)三觉之一。

  【瞋习因】 (术语)十习因之一。

  【瞋想】 (术语)三想之一。见“三想”条。

  【瞋心】 (术语)三毒之一。瞋恚之心也。三毒中此为最恶。资持记下四之一曰:“华严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云:一念起瞋,殃堕无间。”

  【瞋心不受悔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

  【瞋业道】 (术语)十恶业道之一。见“善恶”条。

  【尘】 (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

  【尘表】 (术语)俗尘之外也。谓佛道也。

  【尘刹】 (术语)尘数之世界也。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往生要集上末曰:“普入一切尘刹作诸佛事。”正信偈曰:“超日月光照尘刹。”

  【晨朝】 (杂语)一日分三时,第一云晨朝。而晨朝各于其本堂修晨朝之勤行,故直指其勤行曰晨朝,是六释中之有财释也。

  【晨朝日没观行】 (行事)天台宗之常作法,朝忏法夕例时之勤行也。

  【尘尘刹土】 (术语)如尘数之无数国土也。又微尘之中有国土,华严经说之。尘中毛端皆有刹有佛,说法利生。

  【尘尘三昧】 (术语)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谓为尘尘三昧。华严经贤首品偈曰:“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碧岩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

  【尘道】 (术语)常义,秽土谓为尘道,华严教之意,尘为微尘,十方虚空界一一尘中皆有世界,谓之尘道世界。又曰毛道。一毛端处,有刹有佛也。道与五道六道之道同。

  【尘道世界】 (术语)称加持世界。见密轨问辩上。

  【尘谛】 (杂名)地之一尘水之一滴也。

  【尘点】 (术语)尘点劫也。

  【尘点劫】 (术语)有二种:一,三千尘点劫。一,五百尘点劫。

  【尘垢】 (术语)烦恼之通称。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结也。”不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

  【晨昏钟】 (杂名)山内晨昏打钟者,支那之寺规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尘劫】 (术语)即尘点劫也。楞严经一曰:“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见“尘点劫”条。

  【尘境】 (术语)为六尘之心所对者。色声香味触法是也。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尘累】 (术语)烦恼恶业之污我缚我者。楞严经一曰:“拔济未来越诸尘累。”长水疏一上曰:“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

  【陈那】 (人名)Dinnāga,菩萨名。译曰童授,或译曰域龙。佛灭后一千百年顷出现于南印度案达罗国,作因明正理门论,是新因明之祖也。西域记十曰:“陈那。唐言童授。”慈恩传四曰:“此言授童。”因明后记曰:“域龙者,梵语此云陈那是也。”大部补注曰:“陈那,具云摩诃陈那迦,此翻大域龙。”

  【辰那饭荼】 (人名)Jinabandhu,译曰最胜亲,大乘尊之僧名也。见慈恩传二。

  【辰那弗多罗】 (人名)Jinaputra,译曰最胜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见论识述记上本。

  【辰那咀逻多】 (人名)Jinatrāta,译曰最胜救,僧祇部之僧名也。见慈恩传二。

  【陈那裂石】 (故事)见“石”条。【陈那裂石】(故事)陈那为新因明之祖。与迦毗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迦毗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余甘子食,可延寿。食已于林中化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为陈那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尘那罗】 (杂名)Dināra,译曰金钱。最胜王经义净自注曰:“陈那罗即金钱也。”

  【陈弃药】 (饮食)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复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时比丘病毒,医教服腐烂药。若是已腐烂药堕地者,应以器盛水和之,漉受然后服;若未堕地者,以器受之水和漉服之,不须受。”业疏三曰:“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有本说云陈弃药者,谓世间煮残渣滓可弃者,取重煮之,得疗即止。何须问本?”同济缘记曰:“腐烂制中有二释:初释中,小便治劳,大便解热,名黄龙汤。次释,则通众药,人所不用,故云陈弃。即腐烂异名。”义净师极斥之。寄归传三曰:“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堈盛瓮贮。号曰龙汤,虽加美名,秽恶斯极。(中略)陈弃之言,即是陈故所弃之药,意在省事,仅可资身。上价自在开中,啖服实成非损。梵云晡堤木底鞞杀社。晡提是陈,木底是弃,鞞杀社,译之为药,是陈弃药也。律开大便小便,乃是犊粪牛尿。(中略)正量部中说其陈弃,既是部别不可同斯。了论虽复见文。元非有部所学。”巴Pūtimutta(mūtra)-bhesahjja(粪便药)。梵(义净)Pūtimukti-bheṣajya(陈弃药)。

  【尘沙】 (术语)如尘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钞上一曰:“法界尘沙。”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又(术语)天台所立三惑之一,谓为尘沙。尘沙之惑,称为化道障之惑,菩萨教化物之障也。菩萨教化物,必通达如尘沙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间昧。不能通达此尘沙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即就不知不达之法门多而与以此名,其恶体为唯一之劣慧。俱舍论所谓不染污无知,唯识论所谓所知障,与之同。四教仪半字谈五曰:“所治之病,能治之法门,缘生之事法,其类无数,无一一了知者,无知之种类无数,故名为尘沙。然种类虽多,而其体唯为劣慧,非一一为别。”辅行一曰:“尘沙者譬无知数多。”文句记一曰:“不污染无知,劣慧为体。”辅行五曰:“尘沙障俗理,俗显能垂化。”

  【尘数】 (杂语)数之多者譬如尘。

  【尘说】 (术语)以普贤之耳闻之,则至草木国土一微尘,悉常恒说无上之妙法。即十方虚空界一一尘中有刹有佛,常说华严经,谓之尘说刹说。华严旨归曰:“四遍尘道者:谓于十方虚空界中,一一尘处皆有佛刹,悉于其中演说此经。”

  【尘体】 (杂名)尘数之身体也。性灵集七曰:“尘体为身,沙心为用。”

  【尘网】 (术语)色等之六尘网人者。行事钞上一曰:“迹超尘网。”

  【尘妄】 (术语)不净曰尘。不实曰妄。一切生死之境界也。明神宗续入藏经序曰:“使人破尘妄之迷,以印妙圆之体。”

  【尘乡】 (术语)六尘之乡里。谓生死海也。秘藏宝钥上曰:“渴鹿野马,奔于尘乡。”

  【沉香】 (物名)沈水香之略。

  【尘药】 (术语)律宗所立行之四依之一。谓比丘所用之药财也。尘者,言人之弃而不顾,如尘芥也。如衣为粪扫。释门归敬仪中曰:“纳衣乞食,树不尘药。”

  【尘欲】 (术语)六尘之贪欲也。中阿含三十三曰:“雄猛舍尘欲。”

  【尘缘】 (术语)六尘之境,色声香味触法也。以是为心之所缘而污心性故也。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尘洲】 (术语)谓如尘数多量之世界也。因明大疏序曰:“应物机于双树,至教浃于尘洲。”

  【陈尊者】 (人名)又曰陈尊者。号睦州,嗣法于黄檗,居睦州之龙兴寺。见传灯录十二。

  【嚫财】 (术语)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Dakṣiṇā,嚫财者其布施物也,哒嚫为僧家之法施,嚫财为俗人之财施。

  【嚫金】 (物名)又曰嚫财。斋后之施物,谓之达嚫。因而布施之金银衣服等,总曰嚫金嚫财等。

  【谶罗半尼】 (衣服)Kśārapāṇiya,见“差罗波尼”条。

  【嚫钱】 (杂名)与嚫财同。

  【嚫施】 (术语)嚫为哒嚫Daksiṇā之略。斋后之说法,所谓法施也,供之以财施,谓之嚫施。

  【嚫物】 (物名)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其供物谓之嚫物。

  【嚫资】 (术语)布施之资具物也。

  【称法行】 (术语)行入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称法界】 (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

  【称佛】 (术语)唱佛名也。归元直指下说称佛之功德。

  【称名】 (术语)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三昧为唯心念为亦口唱?答如止观第二云: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又威禅师云: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岂非苦恼所逼?念想难成,令声不绝至心便得,今此出声学念佛定亦复如是。令声不绝遂得三昧,见佛圣众皎然目前。故大集日藏分言: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斯即圣教有何惑哉?现见即今诸修尊者唯须励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称佛遂多驰散。此乃尊者所知,非外人之晓矣。”

  【称名念佛】 (术语)称名即念佛也。

  【称名杂行】 (术语)五种杂行之一。非专念称弥陀之名号,称诸佛诸菩萨诸天神之名号也。

  【称名正行】 (术语)见“五正行”条。

  【称念】 (术语)称名念佛也。往生要集上曰:“专心称念三昧有成。”

  【称实声闻】 (术语)见“声闻”条附录。

  【称檀德佛】 (佛名)见“啰怛那尸紧鸡佛”条。

  【撑天柱】 (物名)凡殿堂正面左右之二露柱也。见象器笺一。

  【称扬诸佛功德经】 (经名)三卷,元魏吉迦夜等译。佛在灵山为舍利弗及弥勒迦叶说东方五十三佛,南方三十八佛,西方三佛,北方六佛,上方二十七佛之名号功德。

  【称意华】 (植物)翻译名义集曰:“须曼那或云须末那,又云苏摩那,此云菩摄意,又云称意华。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盖,须曼女生于须曼华中。”

  【称赞】 (杂语)称扬赞叹其功德也。称赞净土经曰:“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称赞大乘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

  【称赞净土经】 (经名)称赞净土摄受经之略名。

  【称赞净土摄受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阿弥陀经之新译也。与旧经异者,旧经为六方佛之劝信,而新经为十方佛之劝信也。

  【称赞悭】 (术语)五悭之一。见“五悭”条。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与十二佛名神咒较量功德除障灭罪经同本。文稍略。

  【称赞我名】 (术语)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第七愿也。

  【乘】 (术语)梵语,旧曰衍。新曰野那Yāna。乘者乘载之义,以名行法,乘行人使至其果地之意。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其中一乘有二种,二乘有二种,三乘有三种,四乘有四种,五乘有五种。各见本项。

  【成办诸事真言】 (真言)不动真言也。大日经疏四曰:“用成办诸事真言,加持五宝五谷五药安置其中。”又以降三世真言为成办诸事真言。大日经疏五曰:“于下方西北隅际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中略)此亦是成办诸事真言也。”

  【成道】 (术语)化佛八相中之第六。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无上菩提之相也,但四教成佛之相各异。

  【成道会】 (行事)每年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之日)所行之法事,又云腊八。

  【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经】 (经名)无量门微密持经之异名。

  【成等正觉】 (术语)满菩萨之因行而成等正觉也。见“等正觉”条。

  【成佛】 (术语)菩萨因位之万行究竟而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为成佛。真言立三种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种之成佛,占察经说四满成佛。见“四种成佛”条。

  【成佛得道】 (术语)成佛,即得道也。

  【成佛得脱】 (术语)脱者涅槃三德之一,解脱之德也。得解脱之德,即成佛也。

  【成佛塔】 (堂塔)八塔之一。

  【成坏空】 (术语)成住坏空之略,见“四劫”条。

  【乘缓】 (术语)见“戒急”条。

  【城隍神】 (神名)陔余丛考三十五曰:“王敬哉冬夜笺记,谓城隍之名见于易,所谓城复于隍也。又引礼记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则隍也,庸则城也。以为祭城隍之始,固已。然未竟名之为城隍也。按北史慕容俨镇郢城,梁大都督侯填等舟师至城外,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王神。俨于是顺人心祷之。须臾风浪大起。凡断其荻洪铁锁三次。城人大喜,以为神助,遂破填等。隋书五行志,梁武陵王纪祭城隍神,将烹牛,有赤蛇绕牛口。是城隍之祀,盖始于六朝也。至唐则渐遍。唐文粹有李阳冰缙云县城隍记,谓城隍神祠典所无,惟吴越有之。是唐初尚未列于祀典。张曲江集有祭洪州城隍神文。杜甫诗有十年过父老,几日赛城隍之句。杜牧集有祭城隍祈雨文。则唐中叶各州郡皆有城隍。五代钱镠有重修墙隍神庙碑记,书大梁开平二年岁在武辰。顾宁人谓以城为墙。以戊为武,盖以朱全忠父名诚,曾祖名茂琳,故避其嫌名而改。陆放翁宁德县城隍记所谓唐以来郡县皆祭城隍是也。宋史苏缄殉节邕州。后交人入寇,见大兵从北来,呼曰:苏城隍来矣,交人惧,遂归。又范旺守城死,邑人为设像城隍以祭。(中略)吴澄记江州城隍庙曰:江右列郡,以汉颍阴侯灌婴配食(按查初白诗,今江西城隍即系灌婴,并非配食矣),明太祖初封京师城隍为帝。开封临濠东平和滁以王。府曰公,县曰侯。洪武三年去封号,但称某府县城隍之神。”

  【乘急】 (术语)见“戒急”条。

  【乘急戒缓】 (术语)四句之一。

  【成假中】 (术语)三论宗所云四中之一。见“中道”条。

  【成劫】 (术语)四劫之一。见“四劫”条。

  【乘戒】 (术语)乘者,以名开悟实相之智慧,戒者以名净除身口恶之制法。此中小乘之比丘,戒急乘缓,大乘之菩萨,乘急戒缓。涅槃经六曰:“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然是一往之相对,其实大乘之真萨埵,乘戒俱急。此有四句。见“戒急”条。

  【乘戒缓急四句】 (术语)即乘戒四句也。

  【乘戒俱急】 (术语)乘戒四句之一。见“戒急”条。

  【乘戒四句】 (术语)见“戒急”条。

  【乘津】 (譬喻)发佛乘船筏之生死海渡津也。四分戒本疏序曰:“乘津五众,覆寿群萌。”同行宗记曰:“乘能运载,津是水济。载出家众,度生死津。故曰乘津。”

  【成就】 (术语)二十四不相应之一。又,诸经之证信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谓之五成就六成就七成就。

  【成就持明仙众】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尊。

  【成就法华仪轨】 (经名)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经之略名。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经】 (经名)一卷,不空译。先有归命本经二十八尊之颂,次说成就此法之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作如理瑜伽观,四随法而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成就明王】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尊。

  【成就四法】 (术语)见“四法”条。

  【成就仙女】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尊。

  【成就仙众】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尊。

  【成就仙众眷属】 (天名)成就仙众之眷属也。

  【成就众生力】 (术语)菩萨十力之一。见“十力”条。

  【成具光明定意经】 (经名)一卷,后汉支曜译,贵姓子善明,问佛:佛之妙德由何致之?佛言:有定意法,名成具光明,当净行百三十五事。

  【成具光明经】 (经名)成具光明定意经之略名。

  【成具光明三昧经】 (经名)成具光明定意经之异名。

  【承露盘】 (物名)塔上重重之相轮也。寂照谷响集一曰:“重重相轮名承露槃,故传中(高僧传)云:承露金盘一十一重,铁锁角张盘,及锁上皆有金铎。承露盘,或略云露盘。”

  【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真言)五种护磨法中总称增益法,成就延命法自他福寿诸愿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或有扇多Śānta(是寂义),微戍陀Viśuddha(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成善羯磨】 (术语)二种羯磨之一。见“羯磨”条。

  【成身会】 (术语)又曰根本会,羯磨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一会也。见九会曼荼罗条。

  【成实】 (杂语)成实论,又成实宗,又成实师也。

  【成实二种观】 (术语)观我法俱空也。是所以超越于萨婆多宗之我空法有观者。

  【成实论】 (书名)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罗什译。成实者成立修多罗中实义之意也。有惠影之成实论义章二十卷,道藏之疏十六卷,今已亡。

  【成实偏空观】 (术语)我法二执虽空,然偏于空之一边,不知空即不空,故称之为偏空观,而大乘诸宗摈斥之。即四见,又四执之一。

  【成实四善根】 (名数)成实宗不如俱舍宗别观四谛,直以无常观观察五蕴,生相似之涅槃智。其中分四品,下名暖法,中名顶法,上名忍法,上上名世第一法。见大乘义章十一。

  【成实宗】 (流派)印度小乘中最后所立之宗也,即小乘中之空宗,酷似大乘,以诃梨跋摩所造之成实论为所依,故名成实宗。于四谛立章,于五聚明义,来支那而居于十三宗之一。立南北两宗。梁朝之三大法师,皆此宗之人也。天台嘉祥以前之诸师,有谓之为大乘宗者,二师勉破之。日本无以之为宗者,但附属于三论宗而学习之。

  【成事智】 (术语)四智又五智之随一,成所作智之略称也。

  【成所作智】 (术语)四智之一,又五智之一。见四智及五智条。

  【成唯识宝生论】 (书名)五卷,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唐义净译。护法菩萨造,释天亲所造之二十唯识颂。

  【成唯识论】 (书名)十卷,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之三十颂。唐玄奘师合糅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成唯识论述记】 (书名)六十卷,唐慈恩窥基撰。石埭杨文会曾为之序云:有窥基法师者,奘公之高弟也。亲承师命,翻译成唯识论。会萃十家而成一部,并以闻于师者着为述记。学相宗者,奉为准绳。迨元季而失传,五百年来,无人得见。好学之士,每以为憾。近年四海交通,得与日本博士南条上人游。上人以此书赠予。金陵讲经沙门松岩见而心喜,亟募资锓板。扬州观如大师愿任其半,未及竣工,而观松二公相继西游,江表缁素踵而成之。

  【成唯识论随疏】 (书名)即成唯识论随注。文约义丰,理明词达,唯识入门之要书也。武林钱伊庵因此疏而着唯识随疏翼二卷。

  【成唯识论随注】 (书名)一作成唯识论随疏,十卷,明西蜀高原大师原着。御生氏明善,亲受业于高原。于法席之次,启请随文以疏其义,高原许可。述至第七卷,明善逝世,嗣法门人慧善续成之。吴淳斋父子刻行后,仁和龚定庵曾脩补印行。

  【成相】 (术语)六相之一。见“相”条附录。

  【诚信】 (术语)真言至诚之信心也。

  【成业论】 (书名)大乘成业论之略名。

  【承远】 (人名)莲宗九祖之第三祖也。曾居衡山设教,人从而化者万计。法照国师言其师承远有至德,代宗欲征之,度其不可,乃南向而礼焉。赐其居曰般舟道场,赐其寺额曰弥陀寺。贞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示寂于寺,年九十一。见莲宗九祖传。

  【成正觉佛】 (术语)华严所说十佛身之一。见“佛身”条附录。

  【乘种】 (术语)出佛乘萌芽之种子也。宗镜录二十六曰:“因闻般若深经为乘种。”

  【成住坏空】 (术语)四劫也。见“四劫”条。

  【成自然觉】 (杂语)众生观内心之实相知本不生之理,则自然得觉悟也。大日经疏一曰:“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时人法戏论净如虚空,成自然觉,不由他悟,当知此观复名顿悟法门也。”

  【澄观】 (人名)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三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复请使于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诏入都。使与罽宾般若三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诏使作疏。师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进呈。天和年中寂,寿七十余。初德宗诞节,讲经于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法师,礼为教授和上。元和五年。宪宗问华严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师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历九朝,为七帝之门师。师去贤首百余年,遥禀其旨,所著疏记四百余卷,宰相裴休奉敕作碑。见宋高僧传五、佛祖统纪二十九。

  【澄什】 (杂名)晋之神僧佛图澄与姚秦之译师鸠摩罗什也。

  【橙子】 (物名)椅子前所置承脚之小几也。见象器笺十九。

  【痴】 (术语)梵语慕何Moha,译言痴,又曰无明。心性闇昧,迷于事理也。一切之烦恼由之而起。三毒之一。唯识论六曰:“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曰:“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俱舍论四曰:“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大乘义章五本曰:“闇惑为痴。”

  【痴爱】 (术语)愚痴与贪爱。三毒中之二。愚痴为父,贪爱为母,而生一切之烦恼恶业。大日经一曰:“劣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探玄记七曰:“痴爱是苦因。”止观九曰:“爱茧自缠,痴灯所害。,百千万劫。”观音别行疏曰:“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男六识女为媒嫁,生出无量烦恼之子孙。”

  【痴闇】 (术语)无明之闇惑。唐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金光王童子经曰:“远离诸烦恼,痴闇云翳除。”

  【痴禅】 (杂名)又曰痴室。斥空坐禅者而言。

  【痴灯】 (譬喻)凡夫譬如蛾,愚痴譬如灯火也。止观五曰:“爱茧自缠,痴灯所害。”

  【痴定】 (术语)有禅定而无智心者。观音玄义上曰:“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辖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

  【痴毒】 (术语)三毒之一。愚痴之烦恼能毒害人者。

  【痴凡】 (杂语)愚痴之凡夫。净心诫观下曰:“无碍之智与痴凡一如。”

  【痴缚】 (术语)三缚之一。愚痴之烦恼,缠绵而不离者。

  【痴纲】 (譬喻)愚痴为三德之一。为发一切烦恼之本,故譬之于网之纲。万善同归集五曰:“沃渴爱之甘露,截痴纲之慧刃。”

  【痴狗】 (譬喻)譬声闻缘觉之二乘。大品般若经十五曰:“须菩提!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须菩提!当来世间善男子等,弃深般若而攀枝叶,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三论玄义曰:“大品呵二乘为痴狗,净名贬声闻为败根。”

  【痴猴】 (譬喻)凡夫认虚为实。如痴猴捉水中之月。止观一曰:“痴猴捉水中月。”见“狝猴”条。

  【痴惑】 (术语)心性痴闇,惑于理者。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

  【痴聚】 (术语)多种之愚痴也。楞伽经二曰:“外道痴聚。”

  【吃栗多】 (杂名)梵语吃栗多。华言贱人也。底栗多。华言畜生也。

  【痴慢】 (杂语)愚痴与我慢。起信论曰:“远离痴慢。”

  【痴迷】 (术语)痴心迷于理也。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

  【吃弃罗】 (物名)Khakkhara,锡杖之梵名。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吃弃罗,即是鸣声之义。”

  【痴取】 (术语)愚痴之烦恼。取为烦恼之异名。

  【痴犬】 (譬喻)痴犬逐块。见“犬”条。

  【痴人】 (杂名)愚痴之人。续谷响集七曰:“痴人前不可说梦,达人前不可言命。宋人就月录,以为陶渊明之言,不知何据(丹铅录)。”

  【痴人说梦】 (杂语)冷斋夜话曰:“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痴使】 (术语)十使之一。愚痴之烦恼也。使为烦恼之异名。

  【痴水】 (譬喻)愚痴之烦恼,譬如浊水。楞严经八曰:“十方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吃素】 (杂语)郑康成礼注曰:“素食平常之食。”汉书霍光传曰:“昌邑王典丧不素食。”注云:素食,菜食无肉也。金史世宗纪曰:“山陵每以朔望致祭,朔则用素,望则用肉。”东京梦华录曰:“有素食店。”剑南集曰:“有素饭诗。”鼠璞曰:“今俗人食三长月素。释氏智论,天帝释以大宝镜照四部神州,每月一移,察善恶。正五九月照南赡州。唐人于此三月不行死刑,曰三长月,因戒屠宰。是以天帝释为可欺也。”通俗编曰:“吃素之风,肇始于唐,盛行于宋。沿至今日,名目转多。更有辛素,灶素,三官素,观音素,准提素,玉皇素。妇人女子,有一月间仅三数日不持素者。”

  【痴网】 (譬喻)愚痴之缠绵譬如网。唐华严经一曰:“令诸众生永割痴网。”

  【痴心】 (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

  【痴子】 (术语)愚惑之凡夫也。法华经信解品曰:“痴子舍我五十余年。”

  【持本三昧】 (术语)又名普载三昧。地神之三昧也。地为万物之根本,故名本,能持本,故称持本,能负载万物,故名普载。大疏十曰:“地能持万物,一切万物依之生长,当知即是佛心。犹如来心能持万物,深入持本三昧而说真言也。(中略)若人诵持修习,不久亦得如来心地也。(中略)此三昧名为普载三昧,以同大地故也。”

  【持边山】 (界名)七金山之外边,围绕护持其余之六金山者。梵名尼民陀罗。

  【持钵】 (术语)同托钵。谓比丘之乞食也。

  【持地】 (菩萨)菩萨名。佛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为作三道之宝阶。观佛三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三昧。三昧力故从金刚际金刚为轮,金刚为根,金刚为花,花花相次出阎浮提。时四龙王难陀,跋难陀,阿耨达多,娑伽罗龙王等,各持七宝诣持地所。奉上七宝,为佛世尊作三道宝阶。左白银,右颇梨,中黄金,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摩诃摩耶经上曰:“天帝释知佛当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宝阶。”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中略)化作金银水精。”造像功德经上曰:“毗首羯磨,并诸天众,知佛将欲下阎浮提,作三道宝阶。”又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第七位,有持地菩萨。密号曰内修金刚,愿相金刚。其荷负众生,如地之能持万物。故名。

  【持法紧那罗】 (天名)法华经所说四种紧那罗之一。

  【持法轮】 (术语)三轮之一。如解深密经,说三性三无性而保有空有二理之教也。

  【持犯】 (术语)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谓之犯。而戒律有止恶作善二门,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恶之法,而防止三业,谓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励三业,谓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动三业以触止持之法,即由作而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而为犯者。资持记中四之一曰:“所谓执持,犯即侵犯。”

  【持国天】 (天名)又云治国天。四天王中,东方天之名。

  【持海轮宝】 (物名)摩尼珠之名。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之王而庄严之。”

  【持剑明仙】 (术语)咒剑而作成就,剑现光焰,得变身而成持明仙,飞腾于虚空,是名持剑明仙。见圣迦抳金刚童子仪轨上。

  【持戒】 (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地持论八曰:“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智度论谓有大力毒龙,以眼视人,弱者即死。以气嘘人,彊者亦死。时龙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树间,疲懈而睡。猎者见之喜曰:以此皮献国王,以为船饰可乎?便以杖案其头,刀剥其皮。龙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计此身,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时日大热,欲趋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敢动。畜生尚能坚持禁戒,至死不犯,况复于人!

  【持戒波罗蜜】 (术语)六度之一。见“戒波罗蜜”条。

  【持金刚】 (菩萨)又作执金刚。标帜金刚部菩萨不坏之智力而执持独钴三钴五钴等金刚杵者。大日经疏一曰:“梵云伐折罗陀罗,此伐折罗即是金刚杵。陀罗是执持义,故旧译云执金刚,今谓持金刚。(中略)此宗密意,伐折罗是如来金刚智印。”

  【持金刚锋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一行第五位。密号曰迅利金刚。住于发心猛利之德。

  【持金刚慧】 (术语)秘密主,金刚手,即金刚萨埵也。大日经一曰:“牟尼诸法主,告持金刚慧。”

  【持金刚慧者】 (菩萨)执金刚也。大日经一曰:“能满一切愿,持金刚者。”

  【持金刚利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三行第七位。密号曰般若金刚。主智慧猛利之德,与金刚界之金刚利菩萨同一本誓云。

  【持金刚众】 (菩萨)于大会式持金刚铃金刚轮宝等随从阿阇梨者。

  【持经者】 (术语)常受持法华经而读诵者。经者泛名,当时人多受持法华经,故总名即为别名。

  【持净】 (职位)净头之异名。

  【持句】 (术语)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持句者,持陀罗尼之言句也。

  【持句神咒经】 (经名)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

  【持莲观音】 (图像)三十三观音之一。乘莲叶,两手持莲花,显现童男童女之体。

  【持莲华】 (杂名)作礼时持于手者。供华之意也。又千手千眼观音之一手。

  【持律】 (术语)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八十二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注维摩经三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戒疏一上曰:“由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持律第一】 (杂语)增一阿含经三说百比丘第一中以优婆离为持戒第一。曰:“奉持戒律,无所触犯,优波离比丘是。”智度论二曰:“长老,忧波利。于五百阿罗汉中,持律第一。”注维摩经三曰:“什云:长夜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

  【持鬘天】 (天名)持华鬘之天众也。占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之一位。秘藏记下曰:“持鬘天,白肉色,持华。”大部补注五曰:“若部有众生施香华鬘,必生此天。于其胸前天悦意华自然为鬘,故号彼天为持鬘耳。”

  【持明】 (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尼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中略)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经疏九曰:“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持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同三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便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曼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还同盗听布萨反招重罪。”

  【持名】 (术语)受持阿弥陀佛之名也。念佛之人谓之持名行者。观无量寿经曰:“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明藏】 (术语)持明之法藏。即一切真言陀罗尼之经典也。演密钞一曰:“藏者能摄义故,(中略)今但取府库名之为藏,由如世间国大库藏即能蕴摄种种杂宝,出纳取与赈济无穷。持明藏亦尔,蕴摄诸佛秘密法义,利乐无尽故以为明藏。”西域求法高僧传有毗睇陀罗必得家,译曰持明藏(Vidyā-dhara-piṭaka)。

  【持名称者】 (明王)胎藏界释迦院之一尊,耶输多罗之译名。此明妃凡有来求者,则必施与之,故名称普闻。以持此名称普闻之德故立此称。大日经一曰:“明妃住其侧,号持名称者。”

  【持明灌顶】 (术语)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三昧耶,学法灌顶也。灵妙疏下曰:“阿阇梨灌顶者,行传法阿阇梨灌顶也,如律中受具足戒。持明灌顶者,如律中未受具戒者,但自作本尊真言印念诵,不得广行学也。”梵Vidyādhara-abhiśekha。

  【持明仙】 (术语)诵持陀罗尼,或以药力成就通力之仙人也。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余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同十一曰:“或以法加童男女,亦令彼成就以为供侍,即游十方刹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人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就即是持明仙也。”

  【持明院】 (术语)胎藏界十三大院之第五,亦名五大院。安置不动尊等五尊。

  【持念】 (术语)受持忆念正法而不忘失也。

  【持牛戒】 (术语)有一种之外道为造生天之因而持牛戒。百论疏上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论说:合眼低头,食草以为牛法。”

  【持人菩萨所问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持世经同本异译。

  【持僧】 (术语)护持僧也。

  【持世经】 (经名)一名佛说法印品经,四卷,秦罗什译。依持世菩萨之请问而说大乘之法门。

  【持世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为说陀罗尼。与雨宝陀罗尼经及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同本。

  【持诵】 (术语)受持诵读经典或真言也。

  【持素】 (术语)持素食之法。即不食肉食也。

  【持息观】 (术语)同持息念。

  【持息念】 (术语)旧云数息,新云持息,五停心之一。俱舍论廿二曰:“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慧由念力观此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以慧为性。而说念者,念力持故。”梵ānāpāna。

  【持心梵天所问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持心经】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持业释】 (术语)六合释之一见“六离合释”条。

  【持油钵】 (譬喻)义楚十九曰:“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

  【持斋】 (术语)过正午不食曰斋,持斋谓受持斋法而不违越也。释氏要览曰:“斋,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受持斋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犹如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为“愚童持斋心。”

  【持斋经】 (经名)斋经之异名。

  【持者】 (术语)念持经典或陀罗尼等不断者。如法华之持者,千手陀罗尼之持者等。法华经宝塔品曰:“若暂持者,我即欢喜。”

  【池中取琉璃譬】 (杂语)涅槃经二曰:“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砂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无常苦无我相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砂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中略)如彼智人巧出宝珠。”

  【持轴山】 (杂名)梵名伊沙驮罗山īsadhara,译曰持轴。山顶之形如车轴,因有此名。高广皆二万一千由旬。

  【持字】 (术语)金刚拳菩萨之种子鍐字也。字为金刚界智法身之种子。能总持一切之秘密,故称其菩萨为拳,称其种子为持,拳者坚持之义也。瑜祇经曰:“金刚密持尊,持字发光明。”字之智光,照法界,故云发光明。

  【齿木】 (物名)刷齿之小木也。寄归传一曰:“齿木者,梵惮哆家瑟托Dandakaṣṭha,惮哆译之为齿,家瑟托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大日经疏五曰:“印度国人,凡请僧食,乃至世人相命,皆先遗其齿木。以种种香华严饰而授与之,当知明日请彼饭食也。”

  【耻小慕大】 (术语)小乘之行人,在维摩思益等方等时之会座闻盛褒大乘,初发耻小乘慕大乘之心也。释签十曰:“如观众生品,即是叹大。称叹文殊净名,即是褒圆,故令小根耻小慕大。

  【齿印】 (杂名)印度之法有以齿印于证书者,如吾邦之拇印。杂阿含经二十五曰:“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之,以齿印印之。”法华玄赞八曰:“如王齿印,非余人物。”

  【赤白二渧】 (杂语)母之精为赤渧,父之精为白渧,二渧和合之处,心识托于其中也。止观七曰:“赤白二渧和合,托识其中,以为体质。”承阳大师发菩提心曰:“身体发肤禀于父母,赤白二渧始终是空。”

  【赤钵】 (物名)此是舍卫国上贵赤色瓦钵。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用。

  【赤鬼】 (异类)地狱之狱卒,如牛头马头等为赤色者。

  【赤袈裟】 (衣服)又作赤衣,绛袈裟,赤绛衣等。根本毗奈耶三十九,以青泥赤三色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三种净。毗奈耶杂事二十九曰:“时大世主闻佛去已,与五百释女,自剃头发皆着赤色僧伽胝衣。”善见律毗婆沙二记末阐提身着赤衣,西域记一梵衍那国条谓:“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绛赤色,设诺迦,草皮之所绩成也。”此皆指茜色者。盖印度,律之五部,似各异其服色,舍利弗问经谓昙无屈多迦部着赤色,三千威仪卷下谓萨和多部着绛袈裟。僧史略上谓汉魏之世,出家者多着赤布僧伽梨,为昙无德之僧先到汉土也。以此征之,可见吾国早已用之。密教亦重此色,陀罗尼集经一金轮佛顶像法下曰:“于其叠上,画世尊像,身真金色,着赤袈裟。”要略念诵经曰:“谛观佛身犹如紫金,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被赤袈裟,跏趺坐。”

  【赤裸裸】 (杂语)放下万事天真独朗之貌。参照“赤洒洒”条。

  【敕命】 (术语)因如来为无上法王,故称其教命云敕命。

  【赤肉团上】 (杂语)肉体之身上也。又谓人之肉团心。临济义玄语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为真人。”见传灯录十二义玄章。

  【赤肉中台】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八叶院也。赤肉者众生之肉团心,即心藏也。此中台八叶者,为三密瑜伽成就众生肉团心开敷之相,故云赤肉中台。与言心莲华同。【赤肉中台】(术语)此中台八叶院为凡夫肉团心之开敷者,故谓之赤肉。

  【赤洒洒】 (杂语)同于赤裸裸。洒洒者物爽而不留一点污物之貌。五灯会元十一灌溪章曰:“十方无壁落,四畔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无可把。”

  【赤色】 (杂名)梵语干陀色。旧云袈裟色是也。有部百一羯磨九曰:“或干陀色,梵云袈裟野,译为赤色。”梵音Kaṣāya。

  【翅舍钦婆罗】 (人名)Keśakambala,十外道之第五。译曰发衣。外道着此衣也。四分疏饰宗记七末曰:“翅舍钦婆罗,此云发衣也,此外道着此衣也。”

  【赤身明王】 (明王)马头明王也。

  【炽盛法】 (修法)炽盛光佛顶法之略称。

  【炽盛光】 (杂语)炽盛光佛顶法也。又炽盛光如来也。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炽盛光之陀罗尼及其功德。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书名)一卷,宋遵式撰。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之法。

  【炽盛光法】 (修法)炽盛光佛顶法之略称。

  【炽盛光佛顶法】 (修法)略曰炽盛光法。炽盛光者,金轮佛顶尊之别名,佛身之毛孔,放炽盛之光明,故名炽盛光如来。其本体为金轮佛顶,故曰炽盛光佛顶如来,其修法曰炽盛光佛顶法。其道场观曰:“前地结上金刚墙内有大海,海中有宝山,山上有宝师子座,座上有宝莲华,华上有宝楼阁,阁内有无量庄严周匝悬列,阁内有大曼荼罗,(中略)本尊位上有字,字变成金轮,轮变成本尊,毛孔飞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释迦,本尊放光照诸尊座位。”(百二十尊法)。不空译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唐代失译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之经曰:“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五星所陵逼,(中略)作诸障难者,于清净处置立道场,念此陀罗尼,一切灾难,皆悉消灭。”

  【炽盛光如来】 (佛名)佛顶尊之名也。见炽盛光佛顶法项。

  【敕使拈香】 (仪式)临法筵为敕使烧香也。

  【赤铜叶】 (物名)以赤铜作贝叶之形者。用刻文字。

  【敕修百丈清规】 (书名)唐百丈山怀海禅师初立禅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于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于世。有宋徽宗崇宁二年,宗赜所集之崇宁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年,东林咸公所集之至大清规三种。最后元顺宗至元四年,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选拔前之三规,大成清规。名敕修百丈清规。有八卷。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规而行。至明屡下敕不入此清规者,以法绳之。见敕修清规序跋。

  【敕修清规】 (书名)敕修百丈清规之略名。

  【赤盐】 (杂语)阿罗汉虽断染污无智而证涅槃之真理,然不断不染污无智,故不得通世间之事相,至为愚蒙,其例如不知赤盐也。俱舍光记一曰:“诸境中或有阿罗汉不识赤盐,出有异生是通三藏,是名于境智(阿罗汉人),不及愚(异生)。”止观四曰:“不识五盐,名之睡盖。”

  【赤眼】 (动物)龟之异名也。虚堂净慈后余曰:“赤眼撞着大柴头。”

  【赤衣】 (衣服)赤色之净衣也。于蜜教修法随本尊而异其色。五大明王中,军陀利明王为南方,故真言师之净衣为赤色。又赤色之袈裟也。见“赤袈裟”条。

  【翅夷罗】 (衣服)鸟毛所作之衣也。四分律同宗记三末曰:“翅夷罗衣,鸟毛作衣也。”

  【翅由逻】 (物名)Keyūra,又曰枳由攞,吉由罗。译作璎珞。可洪音义五下曰:“翅由逻,亦云枳由攞,亦云吉由罗,此译云璎珞。”

  【敕愿】 (杂语)书写经典起立塔像等天子之御愿也。

  【赤旃檀】 (物名)旃檀中有赤白二种,此其赤色者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宫殿。”

  【赤真珠】 (物名)智度论所说七宝之一。见“七宝”条。

  【赤髭毗婆沙】 (人名)天竺佛陀耶舍Buddhayaśas此云觉明。后秦弘始九年至长安。善毗婆沙论。而髭赤。时人号为赤髭毗婆沙。见稽古史略二。

  【憧摩】 (杂名)天竺贱族之一种。唯识了义灯二本曰:“憧摩,此云不共死。”

  【虫】 (杂语)梵语曰钵罗拏。见梵语杂名。

  【崇敬】 (杂语)崇敬贤圣也。大方便报恩经七曰:“若说者尊重于法,听法之人亦生崇敬。”

  【虫食木】 (譬喻)涅槃经二曰:“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大王当知旧医亦尔,不别诸病悉与乳药,如彼虫道偶成于字。”止观一曰:“若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达,宁是菩提。”

  【崇信】 (杂语)崇敬信仰也。

  【抽单】 (杂语)谓禅僧之去寺也。抽取己之单位,故云。与起单同,见起单条。

  【抽解】 (杂语)或于坐禅之中间,出僧堂而少休息,或新挂搭之人归寮安息,皆云抽解。谓抽解袈裟也。又谓行大小便也。或称抽脱。以行厕脱袈裟僧祇支故也。见象器笺十。

  【抽脱】 (杂语)行大小便也。以上厕者,抽脱袈裟也。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曰:“应脱袈裟僧祇支大小便。”

  【抽韱】 (杂语)即俗所谓求签也。幸蜀记曰:“王衍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剑南诗自注曰:“予出蜀日,遣僧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以老杜诗为签,予得遣兴五首中第二首。”朱子语类谓:“易爻辞,如今签解耳。”按诸签解,最家谕户晓者,莫如关帝签。据陆粲庚已编,苏州江东神行祠在教场之侧。以百签决休咎。甚着灵异。记所知者数事:一长洲赵同鲁乞得诗云:前三三与后三三。一县桥许氏得诗云:万里鹏程君有分。一周应良得诗云:巍巍独步向云间。一陶麟得诗云:到头万事总成空。一毛钦得诗云:忆昔兰房分半钗。凡此俱今关帝签句也。陆氏谓其神姓石名固。然则此百签,初不属关帝。其移就,未详何时?陔余丛考二十三曰:“顾仲恭竹签传,载神前设签之始曰:入唐为陈武烈太祝附帝意作韵语。入宋又辟江东神幕关壮缪侯之改谥武安王也,倚势辟之。明兴,为王立庙京师正阳门外,命签典谒。然则神前设签起于唐世也。又夷坚志,建昌大寺塔中置泗州僧伽像,甚灵。张彦文尚书与其子元晋,初预乡荐,皆祷之,同得一吉签,遂登第去。癸辛杂识临安太学有岳武穆王祠,井祀银瓶娘子。其签文与天竺同。”

  【筹】 (物名)梵语舍罗Śalākā,算人数之器,以竹木作之。于投票等用之。行事钞说戒正仪篇曰:“十诵云:行筹者为檀越问僧不知数,行筹数之。若人施布萨物,沙弥亦得。虽不住布萨羯磨处,由受筹故。(中略)五分筹极短并五指,极长拳一肘,极粗不过小指,极细不得减箸。(中略)四分云:听行舍罗,此云筹也。”同资持记曰:“并五指者,谓中人五指相并,当五寸也。拳一肘者,谓尺八也(舒手则二尺故),然不明物体。今时多以竹木为之。(中略)疏云:舍罗草名,以为筹计。”

  【稠禅师】 (人名)齐邺西龙山云门寺僧稠,能修禅法。尝山行见两虎斗,以锡杖中解之而去。齐文宣帝为建云门寺。屡幸寺,稠师守比丘之法,都不送迎。或人以此谗于帝,帝大怒,欲自来加害。稠师冥知之。避寺去二十里,孤立道傍。帝至而问之。曰:恐鲜血不净,污精舍。帝下马悔谢,躬负师还寺。见唐高僧传十六。

  【稠林】 (譬喻)以譬烦恼。种种之烦恼,交络繁茂,如稠林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止观九曰:“无明戏论翳如来藏稠烦恼林。”同十曰:“邪画日增,生死月甚,如稠林曳曲木,何得出期?”

  【筹室】 (故事)昔优婆鞠多度人无数,算其人之筹量,盈纵横六丈之室云。付法藏传曰:“优波鞠多化度无量众生,皆悉获得阿罗汉果。其得道者一人一筹,筹长四寸,满一石室。室高六丈,纵横亦尔,于是名满阎浮提。世号为无相好佛,(中略)尊者于无余涅槃而取灭度,以室中筹而用耶旬。”

  【酬因感果】 (术语)酬报因行而感得果报也。见“因果”条。

  【丑陋比丘】 (人名)铃声比丘其形甚丑陋,称为丑陋比丘。见“呗比丘”条。

  【丑目天王】 (天名)广目天王也。

  【臭口鬼】 (异类)九种鬼之一。见“饿鬼”条。

  【臭毛鬼】 (异类)十类鬼之一。

  【初阿后荼】 (术语)大般若经所说四十二之悉昙文字,阿为最首,荼为最终。是配于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也。

  【出爱王】 (人名)优填王也。西域记五曰:“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

  【初刹那识】 (术语)生有最初之第八识也。最初之一刹那,唯此第八而已。故曰初刹那识。仁王经中曰:“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

  【初禅】 (术语)初禅定又初禅天也。楞严经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法苑珠林,若据火劫,即是初禅。若约火劫,即是二禅。若约风劫,是其三禅。”

  【初禅定】 (术语)四禅定之第一。

  【初禅梵天】 (界名)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

  【初禅天】 (界名)四禅天之第一。

  【出缠真如】 (术语)在缠真如之对。二真如之一。见“真如”条。

  【出尘】 (术语)出离烦恼之尘垢也。四十二章经曰:“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出出世间】 (术语)超出出世间之法也。三分菩萨之十地为三世间。五教章上曰:“如本业经仁王经及地论梁摄论等中,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间,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间。于出世间中,四地五地寄声闻法,第六地寄缘觉法,七地寄菩萨法,八地已上寄一乘法。”

  【出出世一乘法】 (术语)称赞唯佛一乘超出于二乘三乘之出世间而言。五教章上曰:“四衢别授大白牛车者,此在出世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

  【出道】 (术语)出离世间入于涅槃之道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

  【出到菩提】 (术语)五种菩提之一。见“菩提”条。

  【初地】 (术语)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见“十地”条。

  【出定】 (术语)出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

  【初度五比丘】 (故事)佛成道初度之五比丘也。见“五比丘”条。

  【出队】 (杂语)禅门,住持率大众之队出外劝化财粮曰出队。见象器笺十二。

  【出队迦提】 (行事)迦提者安居竟之月名。支那僧众,夏安居毕,持花鸣铙而行道曰出队迦提。出队者出众队之义。僧史略上曰:“又此土夏安居毕,僧众持花执扇吹贝鸣铙,引而双行,谓之出队迦提(取迦提月名也)。”暹罗于此月,国王整卤簿诣诸寺,众庶群参。谓之迦提。

  【出队上堂】 (仪式)住待出队归而上堂也。

  【初顿华严】 (术语)华严教为佛成道初所说之顿教,故曰初顿华严。

  【初发心】 (术语)初发求菩提之心也。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杂语)晋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为显华天两宗圆顿极意之经文。然华天于此文异其义,天台谓初发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觉者,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为圆教初住成佛之意。华严谓若约于寄位而显,则始自十信乃至佛地,虽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随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圆融,故于经中十信之满位得一切位及佛地,此谓之信满成佛。是于初心成究竟之正觉也。

  【初发心四十一义】 (名数)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护念,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见十住毗婆沙论一。

  【初法明道】 (术语)是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庄严住心。得除盖障三昧,初地分证之位也。大日经疏一曰:“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萨住此道时,从妄想因缘所有烦恼业苦皆悉清净除灭。譬如有人暗中为利宝所伤,谓为蛇毒,以作毒想故。其心执着,便成毒气,遍入肢体,垂欲命终。时有良医诊之,晓其本末。即时引至伤处以明灯照之,犹见所伤宝有血涂相,其人了知非毒,毒气亦除。分别玩好之具而生喜乐,行人亦复为是。因净菩提心照明诸法故,小用功用便得除盖障三昧,见八万四千烦恼实相,成八万四千宝聚门,(中略)不久成就佛法。故云得此三昧者,即与诸佛菩萨同等住,当知行人则是位同大觉也。以其自觉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觉大牟尼位。”同七曰:“到修行地,即是净菩提心初法明门,例如声闻见谛以后入修道位也。”同三曰:“初入净菩提心门,见法明道,如识种子歌罗罗时。前七地已去,为大悲万行之所含养,如在胎藏。无功用已去(八地),渐学如来方便。如婴童已生习诸伎艺,至如来一切智地。如伎艺已成,施手从政,故名大悲胎藏生。”

  【出佛身血】 (术语)五逆罪之一。

  【初更】 (杂语)又曰一更。见“五更”条。

  【初果】 (术语)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一预流果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见“四果”条。

  【初果向】 (术语)预流向也。见“四向”条。

  【初欢喜地】 (术语)十地之第一位。与欢喜地同。

  【初会】 (杂语)法会之初度也。无量寿经上曰:“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弥陀佛之初会也。

  【出慧】 (术语)出离生死之妙慧也。佛地论二曰:“得能出离生死妙慧,故名出慧。”

  【出家】 (术语)梵名波吠你野,āraṇyaka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释氏要览上曰:“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你耶。”

  【出家阿阇梨】 (术语)五种阿阇梨之一。见“阿阇梨”条。

  【出家二戒】 (名数)一十戒,二具足戒。此二种戒共为不淫戒,故名出家戒。见“戒”条。

  【出家功德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闻鞞罗羡那王子之音乐,记彼七日命终。使阿难劝其一日一夜出家,命终之后,七返生于六欲天。当得辟支佛道。阿难因问放人出家之福与障人出家之罪。佛具答之。

  【出家行道具】 (杂语)此派举出家者宜持之道具。如金七十论下所谓:“取者一切出家行道具,具有四种:谓三杖,澡罐,袈裟,吉祥等。吉祥有五:一灰囊,二天目珠,三三缕缨身,四诸咒术章句,五以一长草安顶髻上,谓吉祥草。此五并是学道之具,能去不净,故曰吉祥。就前三种合八具也。”

  【出家乐】 (术语)五种乐之一。见“乐”条。

  【出家入道】 (术语)出恩爱之家,入菩提之道也。心地观经四曰:“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遗教经曰:“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出家入道本为同一人之事,后世分为二者,入寺为僧曰出家,在家剃头着衣者曰入道。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 (经名)一卷。元拔合思巴集记。受具足戒之作法。

  【出家四愿】 (故事)释迦如来初欲出家,而发四愿: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见普曜经四。

  【出家因缘经】 (经名)出家缘经之异名。

  【出家缘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为难提优婆塞说犯五戒之罪及饮酒之三十五过。

  【出假行】 (术语)菩萨固意起假观,而认差别相,化益众生也。与从空出假观同。

  【出见】 (术语)此道必得出离之妄见也。归敬仪中曰:“还执出见,犹承爱种。”

  【初江王】 (异类)十王之第二。见“十王”条。

  【出离】 (术语)出离生死证入于涅槃也。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心地观经四曰:“深着世乐,不乐出离。”仁王经中曰:“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佛地论五曰:“言出离者,即是涅槃。”

  【初能变】 (术语)唯识论立变现诸境之心识为八识。其第八之阿赖耶识称为初能变,于第一明之。以是为诸识之根本故也。唯识论三曰:“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

  【出期】 (术语)出离生死苦之期限也。无量寿经下曰:“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行事钞上三曰:“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解脱。”

  【出乳光经】 (经名)乳光经之别名。

  【出入板】 (物名)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以分前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见象器笺一。

  【出三藏记集】 (书名)十五卷。梁僧佑撰。列记经律论三藏之经目及翻译之同异序跋等。

  【初僧祇】 (术语)三阿僧祇劫之第一。

  【出深功德经】 (经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异名。

  【出生】 (饮食)生饭之异名。出众生食之略。自我饭中出他众生食之义也。见“生饭”条。

  【出生菩提心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发菩提心之功德,四摄法及天行梵行圣行。后说破魔众会陀罗尼。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经名)同名二部:一唐智严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冠佛说之二字。皆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与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条同。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出生无量门持经】 (经名)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持经之持,为陀罗尼之翻名。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护译。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

  【出生义】 (经名)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之略名。

  【出圣】 (术语)出世之圣道也。归敬仪中曰:“但出圣道,无始未经。”

  【初胜法门经】 (经名)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之略名。

  【初胜分经】 (经名)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之略名。

  【初时教】 (术语)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一。见“三教”条。

  【出世】 (术语)谓如来之出现于世也。金刚三昧经一曰:“佛言:善男子!汝能问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梁,是一大事不可思议。”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令一切众生皆获利益。”心地观经七曰:“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如是名为出世法要。”金刚三昧经一曰:“令彼众生获得出世果。”智度论一曰:“一人出世,多人蒙庆。”又智德兼备,所作已办后,隐退长养之人,一旦人天推毂,住于大小寺院,谓为出世,盖比之佛世尊之出现于世也,此宜训为出于世之义。又超出世间,入于涅槃,谓之出世。再如出家出尘等,超出世间以修净行,谓之出世。

  【出世本怀】 (术语)释迦如来出兴于娑婆世界之本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为出世之本怀。因法华经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故也。又净土门诸师以无量寿经念佛往生为出世之本怀。因无量寿经:“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故也。愚案佛之教门有二种:一智慧门,二慈悲门。一摄上智,一度下愚。法华之本怀,在于智门。念佛之本怀,存于悲门。

  【出世部】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出世禅】 (术语)三种禅之一。

  【出世大事】 (术语)佛出生于世之大因缘也,恶业之凡未,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者,由佛加被力,遂得成佛之大因缘也,不外乎佛为成就之而生于世也。

  【出世服】 (衣服)袈裟十二名之一。

  【出世果】 (术语)涅槃也。金刚三昧经一曰:“令彼众生获得出世果。”

  【出世间】 (术语)对于世间之称。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即苦集二谛,世间也,灭道二谛,出世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起信论曰:“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胜鬘经曰:“世间出世间善法。”

  【出世间道】 (术语)出离有为迷界之道。与菩提道同。毗婆沙论曰:“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

  【出世间法】 (术语)与出世间道同。

  【出世间上上智】 (术语)三智之一。

  【出世间说部】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出世间檀】 (术语)二檀之一。以有漏烦恼之心布施也。

  【出世间语言部】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出世间智】 (术语)三智之一。

  【出世舍】 (术语)寺院十名之一。出离世俗人之住处也。见僧史略上。

  【出世说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说出世部之旧译名也。宗轮论述记曰:“真谛法师云出世说者,随顺梵言,于此便倒。”

  【出世五食】 (名数)上述之九种中,后五种为增长资益出世之善根者,故称出世之五食。见华严大疏十九。【出世五食】(术语)见“食”条。

  【出世心】 (术语)谓无漏心也。唯识论二曰:“亦薰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出世心故。”

  【出世业】 (术语)出离世间之净业也。

  【出世智】 (术语)无漏之圣智也。清凉玄谈五曰:“世出世智依如来藏。”

  【初随喜】 (术语)台家所立五品弟子位第一之随喜也,是为五品位中之最初,故曰初,又是圆顿观行之最初。见“五品”条。

  【出胎】 (杂语)与降生同。

  【出体】 (术语)出诸法之体也。

  【初位】 (术语)三乘行位之初阶也。

  【出无量门持经】 (经名)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之异名。

  【出息】 (术语)呼出之息也。止观七曰:“风气依身名出入息,此息迁谢,出不保入。”同辅行七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往生要集上末曰:“经言出息不待入息,入息不待出息。”

  【出息不待入】 (杂语)言无常迅速也。辅行七之三引智度论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

  【出现】 (术语)佛菩萨自实身现化身出于世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出像大悲忏法】 (经名)千手千眼大悲咒行法之异名。

  【初心】 (术语)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首楞严经一曰:“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止观一曰:“初心尚尔,况中后心。”往生要集中本曰:“初心观行不堪深奥。”

  【出要】 (术语)出离生死之要道也。地藏十轮经六曰:“三乘要道四圣谛等相应正法。”十地义记四本曰:“出要者,谓果为出,因为要道。”行事钞上一曰:“慕存要道,无染于世。”止观七曰:“如救头燃,以求出要。”

  【出曜经】 (杂名)二十卷。尊者法救造。姚秦竺佛念译。出曜者,十二部经中第六部之名也,旧名譬喻。以本经自说第六之出曜经。故题曰出曜经。出曜经四曰:“六者出曜,谓从无常(本经之第一品),至梵志(本经之最后品),采众经要义,演说布现,以训将来,故名出曜。”

  【出曜论】 (书名)出要经之异名。

  【初夜】 (杂语)昼夜六时之一。又,初夜之勤行,单曰初夜。见“六时”条。

  【初夜偈】 (杂名)天台之初夜偈曰:“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初夜之钟】 (杂语)报初夜勤行之钟也。

  【初曰分】 (杂语)一日分三时:曰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金刚经曰:“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出障圆明位】 (术语)佛果也。无烦恼障。亦无所知障。离脱二障而知慧圆满,心镜明朗,故名。

  【出阵】 (杂语)禅客,出于众而问话曰出阵,终曰入阵,盖取法战之义也。杨岐会和尚录曰:“一日七人新到。师问:阵势既圆,作家战将何不出阵与杨岐相见?”

  【初中后三呗】 (仪式)梵呗有三节,初呗单云梵呗。复有如来呗与云何呗,在显行之法事,用如来呗,在密行之法事,用云何呗。如来呗曰:“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我归敬。”云何呗曰:“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中呗曰:“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后呗曰:“处世界如虚空,如莲华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

  【初中后三分】 (术语)凡字轮大别为三,初以阿字(四十二字门),五阿字(五十字门)为第一分,次以迦乃至婆之二十字为第二分,次有也乃至诃之八字,是为涅槃声,同于字傍之二点,是为第三分。已上皆为男声,智慧字也。次有伊等八字(四十二字门),伊等十二字(五十字门加噜留卢吕之四字)即成就三昧,是为女声,三昧之声也,即同于字上之点画“.”次有仰等之五字,是为大空声,同于上头之点。此五字者,遍于定慧也。即见也等字则是涅槃,除之义也,见伊等字即显三昧,若见仰等字即大空之点,大空者,离一切诸相即是成佛之义也。见大日经疏十四。

  【初住】 (术语)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住之第一。

  【初住即极】 (术语)见“信满成佛”条。

  【初祖】 (杂名)一宗之开基也。多指禅之初祖达摩。

  【厨】 (物名)安像之椟也。字典曰:“厨庖屋也,又椟也。”南史齐陆澄传: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广弘明集十八梁简文帝书曰:“十尊五圣共处一厨。”校定清规曰:“至后门对圣像厨立。”

  【除盖障菩萨】 (菩萨)除一切盖障之略名。除盖障院之中尊也。大日经一曰:“次行者于右方,次作大名称除一切盖障,执持如意宝。”同疏五曰:“次于第二重大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中略)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切众生无畏满其所愿也。”又金刚界曼茶罗贤劫十六尊中之一尊也。

  【除盖障菩萨印明】 (真言)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于掌中也。真言曰:归命阿萨埵系多(阿是能除义,萨埵即众生,系多是利益义,谓利益众生也),骠也嗢伽多(是除义,亦是开发其善性,令显现也),怛囕怛囕囕囕(怛览真如无垢义,览无垢也,上所谓除者,除何事,谓除四垢也,凡夫爱见垢一也,声闻垢二也,缘觉垢三也,菩萨垢四也,除凡夫垢故,入声闻位,除声闻垢故,入缘觉位,乃至除菩萨垢故,清净位也),莎诃(成就)。”梵Namas Samanta-buddhānām,Aḥ Sarva-sattva-hitābhyudgata Traṁ Traṁ Raṁ Raṁ Svāhā。

  【除盖障三昧】 (术语)真言行者入初地,初见法明道,断除烦恼障等五障之三昧也。大日经一曰:“此菩萨住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菩萨住此修学,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同疏一曰:“今此真言门修行诸菩萨以见法明道故,即生获除一切盖障三昧。得此三昧故,即能与诸佛菩萨同住,发五神通。”

  【除盖障院】 (术语)胎藏界曼茶罗十三大院第八院之名。安悲愍菩萨之九尊。

  【除盖障院八菩萨】 (菩萨)一除疑盖菩萨,二施一切无畏菩萨,三除一切恶趣菩萨,四救意慧菩萨,五悲念菩萨,六慈起菩萨,七除一切热恼菩萨,八不可思议慧菩萨。见大疏五。是除盖障菩萨之眷属也。

  【除觉支】 (术语)七觉分之一。新译曰轻安觉支。除一切之心缘而身心轻安也。见智度论十九。

  【除馑男】 (杂名)梵语比丘,一译除馑男。以比丘能修福德之因,得供养之果,除因果之馑乏故也。天台维摩经疏一曰:“释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无翻。言有翻者翻为除馑,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馑乏也。”

  【除馑女】 (杂名)梵语比丘尼,一译除馑女。参照“除馑男”条。

  【除雷符】 (物名)最胜王经如意宝珠品曰:“世尊于大众中告阿难陀曰:汝等当知,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远离一切灾厄,亦能遮止诸恶雷电。(中略)于此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电王,名设羝噜;西方有光明电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电王,名苏多末尼。(中略)若于住处书此四方电王名者,于所住处无雷电怖,亦无灾厄及诸障恼。”

  【刍摩】 (植物)Kṣauma,又作菆摩。译云麻衣。西域记二曰:“刍摩衣,麻之类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刍摩衣,上侧俱反,梵语正言菆摩。菆音邹,唐言麻衣也。”【刍摩】(衣服)Kṣuma,又作菆摩,须摩,刍摩迦,苏摩,谶磨。麻衣也。西域记二曰:“刍摩衣,麻之类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刍摩衣,上侧俱反,梵语正言菆摩。菆音邹,唐云麻衣也。”玄应音义二曰:“刍摩正言菆摩,此译云麻衣,旧云草木。案其麻形似荆芥,华青色。”同十四曰:“刍摩,或云苏摩,或言谶磨。此云粗布衣。”四分开宗记三本曰:“刍麻衣者。”有部毗奈耶七种衣中“二者刍摩迦,纻麻作衣也。”

  【除散乱心印明】 (印相)先舒左五指,安于脐轮之前,次舒右五指,安于左掌上。结此印已,入于西方无量寿如来之三昧。当观字,其字及我身十方悉皆为红莲华色。能使行者诸众生除散乱之心,入于三昧之位。见摄真实经中。

  【雏僧】 (杂名)稚僧也。

  【除一切恶趣菩萨】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见“除盖障院八菩萨”条。

  【除一切盖障菩萨】 (菩萨)见“除盖障院八菩萨”条。

  【除一切盖障三昧】 (术语)见“除盖障三昧”条。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为除病之真言。

  【除一切热恼菩萨】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见“除盖障院八菩萨”条。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也,先若不得所愿者,云何能授与人耶?由先得所愿,皆自满足故,今忆本所愿,而与一切众生,令除一切热恼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愿,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当忆本所愿度一切众生,皆念入佛道也),莎诃(成就)。He varada vara prāptasvāhā。

  【除一切忧冥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最上端,密号为大救金刚。除一切众生之忧恼冥想。故亦名除一切忧恼菩萨。形白黄色,左手扬,右手施与,坐赤莲。

  【除疑怪菩萨】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一名除疑盖。密号曰巧妙金刚或功德金刚。众生有疑怪者,故此菩萨以强断其疑网为德。

  【除灾教令法轮】 (修法)又名炽盛光佛顶法。除灭一切灾厄之修法也。

  【除灾咒】 (术语)消灾咒之异名。

  【除障佛顶】 (菩萨)又作除业,摧碎,尊胜。尊胜陀罗尼者,此尊之咒也。

  【楚江王】 (杂名)十王中之第二。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燋石下活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为恶之人犯何罪孽,推入大狱,另发应到何小狱受苦。满期,转解第三殿加刑发狱。

  【楚石】 (人名)名梵琦,字楚石。得法于元叟端,住持天宁永祚寺。明洪武三年寂,寿七十五。国初第一等之宗师也。见续稽古史略二。

  【触】 (术语)梵语萨婆罗奢Sparśa,五境之一,身根所触有坚湿暖动等十一种。俱舍论一曰:“触者有十一:谓四大种、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又心所法之一。俱舍之十大地法,唯识之五遍行摄之。彼属于五境者,为所触之色法,而此为能触之心法也。使根境识三者和合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触者,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大乘义章二曰:“令根尘识和合名触。”十二支中之触支是也。又不净为触。增韵曰:“触污也。”盖触于不净物而自为不净者,是云触秽。

  【处】 (术语)三科之一。梵名阿耶怛那āyatana,旧译曰入,新译曰处。根与境为生心心所作用之处,故云处。根与境相涉入,故云入。有六根六境之十二法,故谓之十二处,又云十二入。俱舍论一曰:“心心所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同光记一下曰:“梵云阿耶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应云钵罗吠舍,旧经亦有翻为处者。如空无处等及阿练若等,并与今同。”见“三科”条。

  【触背关】 (术语)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曰:宝觉禅师,见学者必举手示之。曰:唤作拳是触,不唤拳是背。莫有契之者。丛林谓之触背关。

  【触鼻羊】 (杂语)羊目不能辨物,凡有触于鼻者,即食,故云。临济录曰:“今时学者总不识法,犹如触鼻羊逢着物安在口里。”

  【处不退】 (术语)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之一。见“不退”条。

  【触尘】 (术语)六尘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坚湿等是也。此境能眩惑人之识情而污真性,故斥之云尘。

  【触筹】 (物名)屎橛之尚未使用者曰净筹,已使用者曰触筹。

  【处处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种种之法。

  【触毒】 (术语)触尘害人如毒也。毗奈耶杂事九曰:“女是触毒,被摩触时,心便动乱发诸恶念。”

  【触光柔软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触于弥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之柔软也。离身口之恶,为身之柔软,离三毒之烦恼,为心之柔软。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触秽】 (术语)触于不净物而自污,谓之触,自是直训触为污。增韵曰:“触污也。”婆罗门法中,严立触秽之条制,且有祓除之法。大日经疏二十曰:“触秽时者谓失净法,如沙门犯戒也。或谓有时放逸不觉,人截其发,或络身绳断,或三奇杖折,或食时为首陀触等,欲忏悔自罚,集三二百同姓者,大众中用微吠至火自悔。”佛法中亦有之。杂阿含经曰:“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

  【触金刚】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五尊之一。即五秘密尊之一。别名,计里吉罗金刚。交二手腕而持五钴。触者触于欲境之烦恼也。今明触性即菩提之深秘,故住于抱持之相而立触之名。见金刚界曼荼罗钞三。

  【触境】 (术语)见“七十五法”条。

  【触乐】 (术语)依于触对而发乐情者。如男女之身分相触。

  【触礼】 (仪式)以坐具触于地为叩头之礼者。见象器笺十。

  【触落牌】 (物名)牌之一面书触字,一面书落字。触者不净之义,落者遗落之义。若厕中有不净污秽,则挂触牌,有鞋履等落于厕内,则挂落牌,告之于净头。见象器笺十六。

  【触瓶】 (物名)触者污也。携带于厕中之瓶也。

  【畜趣】 (术语)畜生趣也。

  【触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

  【畜生】 (术语)梵语底栗车Tiryagyoni,畜生新译傍生。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为啖食或为驱使畜养此生。傍生者,言为傍行之生类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畜生者,从主畜养以为名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立世论曰:“由因谄曲业故,于中受生,复说此道众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车。”婆沙论曰:“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生,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问:若以畜养名畜生者,如诸龙水陆空行,岂可为人所养,名为畜生耶?答:养者义宽,且满人世及以六天,不养者处狭,唯在人中山野泽内。又,古昔诸龙亦为人养。具在文史,今从畜养偏多,故名畜生。

  【畜生八寿命】 (名数)一一弹指顷,二一日,三半月,四一月,五一岁,六十岁,七百千万亿岁,八乃至一劫。见甘露味论。

  【畜生道】 (界名)六道之一。有畜生业因者死后所趣之道途。与畜生趣同。又道以名因,谓其业因也。

  【畜生界】 (界名)天台宗所立十界之一。畜生之一类,其法体差别,故谓为界。

  【畜生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畜生业因者死所趣之处。即畜生之依住处也。

  【畜生食时】 (术语)见“四食时”条。

  【畜生因】 (杂语)生于畜生趣之业因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曰:抵突堕畜生。”释氏要览中曰:“辩意经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窃。二负债不还。三杀生。四不喜听受经法。五常以因缘艰难斋会。”止观十曰:“无惭无愧,即畜生界。”

  【畜生有】 (术语)长阿含十报经所说七有之一。畜生之果报,有而非无,故曰有。

  【触食】 (术语)四食之一。触对于六识顺情之境而资益心身者。如观剧而不觉饥。又食物之触秽不净者。如触于他人之手及触于他未洗净之器物衣巾等者,或非为受食而触于自己之手者,又有种种之触秽。西方道俗,悉决之为不净而不食也。见行事钞下一之二,寄归传一。

  【触桶】 (物名)粪器也。又名净桶。本是触器,却名净器者,以凡厕为触秽之处而必使之极净洁,故云:西净东净等之称,为此也。见象器笺二十。

  【触象】 (譬喻)同于摸象。三教指归曰:“俱醒触象之醉,并学师吼之道。”见摸象条。

  【触因】 (术语)见“二十五圆通”条。

  【触欲】 (术语)五欲之一。男女身分等之触境,使之人起爱欲之心者。

  【触杖】 (物名)同于触筹。

  【触指】 (杂名)印度之俗,上厕以左手之第四指第五指洗肛门,故左手无论,左手之四五指皆为触指,忌触于食器也。触者增韵云污也。日用轨范展钵法曰:“以两手大拇指迸取鐼子,从小次第展,不得敲磕作声,仍护第四第五指为触指不得用。”

  【处中】 (术语)言处于中也。即非空非有之中道。瑜伽论释曰:“如来出世,随宜为说处中妙理。”

  【触钟】 (杂语)鸣钟之法,起止之二,名为触钟。见象器笺十八。

  【触庄严】 (术语)二十九种庄严之一。见“庄严”条附录。

  【欻尔】 (杂语)唐韵曰:“许物切。”玉篇曰:“忽也。”与忽然同。

  【揣食】 (术语)四食之一。又作团食。揣抟字通。以手握食为丸而食之也。是印度人之食法,指欲界中一切之食物。印度人手握饭与菜纳之于口中也。新译曰段食。分分段段而食之义。注维摩二曰:“生曰:凡欲界食,谓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同净影疏二曰:“揣食者,即揣握之食也。”康熙字典曰:“汉书注,揣与抟通。抟,以手圜之也。礼曲礼,毋抟饭。疏,取饭作抟易得多。”义林章四食章解之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旧言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搏,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殆误。梵Piṇḍapāta。

  【穿耳客】 (杂名)见穿耳僧项。

  【穿耳僧】 (杂名)印度之僧,多系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众吼集指达磨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蓝,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睹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三同志礼诵余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伽蓝,轻其边鄙,莫之见舍。外迫风露,内累口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时此国王出游近郊,见诸客僧,怪而问曰:何方乞士,何所因来?耳既不穿,衣亦垢弊。(中略)王闻其说,用增悲感。即斯胜地建立伽蓝。白叠题书,为之制曰:我惟尊居世上,贵极人中,皆三宝之灵佑也。既为人王,受佛付嘱。凡厥染衣,吾当惠济。建斯伽蓝,式招羁旅。自今已来,诸穿耳僧,我此伽蓝不得止舍。”

  【穿井】 (譬喻)渐见佛性,譬之穿井而见湿土。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川施饿鬼】 (行事)为水死之人,追福,于河中浮船,或在河岸筑坛行施饿鬼也。多行于夏期。

  【传持】 (术语)从他受法而保持于吾身也。法华文句一曰:“传持如来无碍智慧。”戒疏一上曰:“由上传持,正法兴显。”

  【传灯】 (人名)明释传灯,字无尽,号有门。居高明寺。博通内典。传南教宗。释楞严维摩诸经。着天台方外志。【传灯】(术语)法能破阇,故以灯譬之。传法于他,故曰传灯。大般若经四百六曰:“尊者善现,告尊者舍利子言: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为他宣说法要,与诸法性常不相违。诸佛弟子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由是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照。”维摩经菩萨品曰:“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智度论百曰:“所以嘱累者,为不令法灭故。汝当教化弟子,弟子复教余人,展转相教。譬如一灯,复燃余灯,其明转多。”

  【传灯阿阇梨】 (术语)传法阿阇梨之异名。

  【传灯录】 (书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元年,吴沙门道彦,系释迦以来祖祖之法脉,录法语者。后效之有种种之灯录。此其嚆矢也。

  【传灯式】 (仪式)相承法脉之仪式也。

  【船筏】 (譬喻)以譬佛之教法度人也。

  【传法】 (术语)弘传佛法也。

  【传法阿阇梨位】 (术语)受传法灌顶而为教示密法身之位也。是为密教之极果,与大日如来同位。亦曰传教阿阇梨。亦曰传灯阿阇梨。

  【传法灌顶】 (修法)二种灌顶之第二、五种灌顶之第四。又曰受职灌顶。受大阿阇梨职,上传授密法于人之位之灌顶也。依此灌顶受大日如来之职,自身为传法之阿阇梨也。故具曰传法阿阇梨位灌顶。

  【传法院】 (杂名)事物纪原引宋朝会要曰:“太平兴国五年,诏于太平兴国寺大殿西度地作译经院。中设译经堂,东序为润文堂,西序为正义堂,自是每诞节即献经也。八年改为传法院。”

  【传供】 (仪式)于佛坛传送供物之仪式也。原为禁中大法会所行之仪式,后禅门亦有此式。大鉴清规佛诞生曰:“住持至,烧香一炷,大展三拜。不收坐具,侍者一班,进卓排立传供。”敕修清规圣节曰:“住持上茶汤,上首知事递上。”

  【船后光】 (杂名)谓佛像后之后光,其形如竖船也。

  【传教灌顶】 (术语)又名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传受秘密之事法,而绍阿阇梨位之灌顶也。演密钞四曰:“灌顶之言有二种别:一传教灌顶,二结缘灌顶。(中略)二者传教灌顶,从初发心求阿阇梨。为欲绍袭阿阇梨位故,师许可已。为造立漫荼罗具足仪轨而与灌顶,得灌顶已,堪绍师位,故名得传教灌顶,名阿阇梨也。”

  【传戒】 (仪式)僧寺召集四方新出家之僧人为之受戒。名曰传戒。释氏以杀盗淫妄酒为五戒。谓授以戒律,使知遵守也。

  【船师】 (术语)佛之异名。度众生于彼岸之船筏之意。无量寿经曰:“船师大船师。运载群生,渡生死河,置涅盘岸。”唐华严经二十曰(注):“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以往返无休息。”涅槃经九曰:“如来名为无上船师。”

  【传通】 (术语)或于东西,或于古今,教法传来弘通也。宗轮论述记上曰:“具叶传通,道终未替。”行宗记上一之一曰:“古今传通。”

  【传通缘起】 (书名)三国佛法传通缘起之略称。

  【传心】 (术语)禅家以心传心也。唐诗纪事僧希运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一空,万缘俱寂。裴休录之为传心法要。”传心法要上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说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又曰:“夫学道者,先须屏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参照“以心传心”条。

  【传衣】 (术语)禅宗以金襕之大衣为法衣,或传衣。是为表传法之信之衣,故曰传衣。于上堂升座着之。余时一切不着之。案释迦佛坐四十九年,将金缕僧迦梨衣,传与摩诃迦叶。见传灯录。初祖达摩至六祖惠能,皆传衣。自七祖以后不传衣。亦见传灯录。

  【篅衣】 (衣服)比丘尼之裙也。慧琳音义六十三曰:“篅衣者周匝相连缝合,犹如篅囤,名曰篅衣,即今之女人所著裙是也。”

  【椽仪】 (行事)大法要时于本堂周围之椽侧行道之仪式也。盖通常之法式,唯于内阵或本堂内行道,而大法要时,大众多,且仪式庄严,故特行此式。行于庭上,谓之庭仪,今行于椽侧,故有此名。

  【船子】 (人名)秀州华亭县船子和尚,名德诚,遂宁府人。得法于药山,至华亭,泛小舟,随缘渡日,因号曰船子和尚。后得夹山善会付法,自覆舟入水而逝。见传灯录十四。

  【疮】 (杂语)男根女根为人身九疮门之一。故曰疮。见“九疮”条。

  【疮门】 (术语)通者为人身九孔之总名,别者指男女之二根。见“九疮”条。

  【噇酒糟汉】 (杂语)只喰人糟粕之钝汉也。唐代骂人之语。碧岩十一则曰:“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同评唱曰:“唐时爱骂人作噇酒糟汉。”

  【吹法螺】 (譬喻)佛之说法譬若吹螺而号令三军也。见“法螺”条。

  【吹光】 (杂语)吹灭光明也。首楞严经曰:“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断断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摇。”

  【吹毛】 (物名)利剑名。碧岩百则评唱曰:“剑刃上吹毛试之,其毛自断乃利剑,谓之吹毛也。”

  【槌墩】 (物名)槌砧之异名。正字通曰:“墩音敦,平地有椎者。”

  【垂迹】 (术语)佛菩萨之本体,曰本地,由其本体示现种种之身济度众生,曰垂迹。佛三身中法身报身为本地,化身为垂迹。此本地垂迹之义,为法华经寿量品所说,又为大日经胎藏界四重曼陀罗所说,大乘摄化门之枢纽也。于胎藏界第四重,外金刚院摄印度古来诸天诸神,皆是大日之垂迹也。维摩经序曰:“幽关难启,圣应不同。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垂示】 (术语)垂语示众也。与垂语同。

  【垂语】 (术语)垂示之语也。禅门宗匠上堂提撕学人,曰垂示。

  【垂裕记】 (书名)十卷,宋孤山智圆着,释天台之净名略疏。

  【槌砧】 (物名)承槌打之木,谓之槌砧。拈打之小木谓之槌。槌为本器。为槌而有砧。敕修清规维那曰:“左手按砧,(中略)右手鸣椎,高不过五寸,声绝方下椎,急缓合度。”

  【纯陀】 (人名)Cunda,又作准陀、淳陀、周那,译曰妙义。拘尸那城工巧师之子。佛自此人受最后之供养。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准陀,此云妙义。旧云纯陀,讹也。”涅槃经二曰:“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拘尸城工巧之子,名纯陀。”涅槃经纯陀品与一切大众所问品详记之。

  【纯陀私夷罗】 (地名)译曰无角槌。聚落名。见本行集经三十三。

  【纯一】 (术语)无杂曰纯。无二曰一。胜鬘经曰:“彼诸众生,纯一大乘。”法华经序品曰:“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清白梵行之相。”止观一之一曰:“纯一实相,而实相外更无别法。”

  【纯圆独妙之经】 (经名)法华乃开三乘差别,而为一大圆会尔前粗味而成醍醐妙味之经,故称为纯圆独妙之经。法华科注前录曰:“如此五时,群经无量,括而统之,无出此四,故此四教乃是释经之纲目,故知法华五时中乃纯圆独妙之经。”

  【纯真】 (人名)译曰真人。见名义集二。

  【纯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经名)纯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之异名。【纯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经名)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纯真者,神人之义,陀罗者,紧那罗之讹略,即神人紧那罗。此虽为通释,而实则纯为屯Druma(树),真陀罗者Kinnara之音译也。

  【纯真陀罗问经】 (经名)纯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之略名。

  【縒么野】 (杂语)Samaya,慧琳音义三十九曰:“縒么野,古云三昧耶。”

  【慈】 (术语)见“慈悲”条。

  【慈悲】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慈悲忏法】 (修法)释氏通鉴云:梁武帝妃郗氏,帝为雍州剌史时,妃薨,其性酷妒,化为巨蛇,入后宫通梦于帝,求为修功德使离苦。帝阅大藏,制慈悲忏法请僧忏罪,寻化为天人,于空中谢帝,既得生天。帝毕生不复立后。【慈悲忏法】(书名)具曰慈悲道场法。梁武帝所撰。

  【慈悲道场忏法】 (书名)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之略名。

  【慈悲观】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

  【慈悲忍辱】 (术语)法华三轨中之二轨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慈悲十二利】 (名数)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慈悲十力无畏起】 (术语)谓诸佛如来之慈悲由十力与四无畏而起也。无量义经偈曰:“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众生善业因缘出。”

  【慈悲室】 (譬喻)法华三轨中譬慈悲为如来之室。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之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也。”

  【慈悲水忏法】 (书名)三卷,唐智玄述。河施饿鬼之法也。

  【慈悲万行】 (术语)菩萨住于大悲心而修万行,以慈悲之水滋荣万行之树木也。

  【慈悲万行菩萨】 (菩萨)修慈悲万行之菩萨也。

  【慈悲五利】 (名数)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瞋恶见善。见檀特罗经。

  【慈悲衣】 (杂名)法衣之德名也。见“袈裟”条。

  【慈辩】 (术语)由慈心起说,谓为慈辩。无量寿经曰:“演慈辩,授法眼。”

  【祠部牒】 (物名)自祠部给度牒,故度牒曰祠部牒。释氏要览上曰:“祠部牒自尚书省祠部司出,故称祠部。”僧史略曰:“唐会要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

  【祠部筒】 (物名)以竹筒盛度牒,行脚之人随身带之者。见象器笺十九。

  【慈地比丘】 (人名)是六群比丘中第一恶者。于生生中与摩罗子常为怨恶。

  【慈恩】 (术语)施慈悲之恩德于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蝡动之类,皆蒙慈恩。”又(人名)唐法相宗窥基,住京兆大慈恩寺,后世称之曰慈恩大师。见“窥基”条。

  【慈恩八宗】 (流派)慈恩大师于佛教判别八宗。我法空有宗,指犊子部等。有法无我宗,指有部宗等。法无去来宗,指大众部等。现通假实宗,指说假部等。俗妄真实宗,指说出世部等。诸法但名宗,指一说部等。胜义皆空宗,指般若等空宗龙树系。应理圆实宗,指华严法华等经及无着系之说。

  【慈恩传】 (书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之略名。

  【慈恩家】 (流派)唐慈恩大师窥基,以法相宗成一家谓之慈恩家。

  【慈恩教】 (术语)称唐慈恩大师弘阐之法相宗。

  【慈恩三观】 (术语)一、有观,观依他圆成之二性为有也。二、空观,观遍计之一性为空也。三、中观,观诸法以遍计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圆成之故非空,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然此中道有二。对望中道者,如上所云,三性对望立非有非空之中道也。一法中道者,三性一一有非有非空中道之义也。其先遍计性为情有理无之法,故以情有之故非空,以理无之故非有,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其次依他圆成之二性为情无理有,妄情所执之依圆,其体性非有,离迷情之圣智之境,体性宛然,而非空,故亦非有非空之中道也。见义林章一本,观心觉梦钞。

  【慈恩寺】 (寺名)唐高宗为太子时,为文德皇后所创建,十大寺之一。在陕西长安县东南,曲江北。隋无量寺地。南临黄渠。竹松森邃。为京师最。西院浮图七级。崇三百尺。永徽三年沙门玄奘立。东有翻经院。摭言曰:“进士自神龙后,期集慈恩寺塔下题名。”按唐杜甫岑参等并有登慈恩寺塔诗。

  【慈恩寺三藏】 (人名)唐法相宗之开祖,玄奘三藏,住大慈恩寺,因名慈恩寺三藏。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书名)十卷,唐慧立本,彦琮笺。玄奘三藏之传记也。

  【慈恩宗】 (流派)佛教之一派。天竺有性相二宗,性宗即三论宗,相宗则从楞伽深密密严等经流出。有瑜伽显扬诸论,而以成唯识论为最。唐玄奘至中印度,就学于戒贤论师。归译传,以玄奘住慈恩寺,故号慈恩宗。明季此宗大振,一名法相宗,又名唯识宗。

  【慈父】 (杂语)心地观经三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慈父长者】 (譬喻)就法华譬喻品所说穷子之喻而云。慈父即长者。以譬如来之大悲大福也。

  【慈光】 (术语)诸佛大慈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慈光遐被施安乐。”

  【慈航】 (术语)大慈弘誓之船也。万善同归集六曰:“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

  【慈行童女】 (菩萨)五十三知识之一。

  【慈济微命】 (故事)毗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刍,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难遇,饮而涉路。大者直生于三十三天,以胜妙之身礼世尊,得法眼净。小者后至,为佛呵责。”南海寄归传一曰:“恚捐轻枝,现生龙户。慈济微命,交升帝居。”

  【慈敬】 (术语)以慈爱之心而敬崇之也。无量寿经曰:“慈敬于佛。”

  【慈救真言】 (真言)同慈救咒。

  【慈救真言宝箧印】 (印相)不动尊之印也。

  【慈救咒】 (真言)不动明王之真言也。见“不动”条。

  【慈力王】 (人名)往昔慈力王行十善,鬼神无食,以人皆持戒,时五夜叉来见王,王以身血施,令饱满,而愿若我当来成佛时,令汝得法食,且先度。慈力王即今释迦牟尼佛,五夜叉即今五俱伦也。见贤愚经二,慈力王血施缘品。梵Maitrabala。

  【慈门】 (术语)佛菩萨由慈心流出诸功德及善巧方便,谓之慈门。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碧岩外道问佛颂曰:“慈门何处生尘埃?”

  【慈明】 (人名)赵宋潭州石霜山慈明禅师,名楚圆,嗣汾阳昭,临济六世之孙也。见稽古略。

  【慈明行心】 (公案)慈明平生以事事无碍行心,非凡圣所能测。见禅林僧宝传五章。是圆顿家之常事,有何不能测。

  【慈明虎声】 (公案)慈明圆禅师,泉大道来参。问曰:白云横谷间,道人何处来?泉顾指左右曰: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呵曰:未在,更道。泉作虎声。师打一坐具。泉推倒慈明。明亦作虎声。泉退身大叹云:我对七十余员善知识,唯师可继得临济正宗。见会元十二。

  【慈明论棒】 (公案)慈明谓黄龙曰:书记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顿棒,于洞山时应打否?龙曰:应打。慈色庄言,闻三顿棒声便吃棒,则汝旦及暮闻鸦鸣雀噪钟鱼鼓板声,亦应吃棒,何时当已?龙瞠却。慈明云:吾始疑汝不堪师,今可也。即令拜。见普灯录三。

  【慈明盆水】 (公案)慈明圆禅师,一日于方丈内安一盆水,上横一口剑,下着一双草鞋,横安柱杖而坐。见僧入门,便指,僧拟议,师便棒。见会元十二。

  【慈明速喝】 (公案)杨岐问慈明,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明云: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杨岐云:官不容针,更借一问得否?明便喝。岐云:好一喝。明又喝。岐亦喝。明速两喝。岐便礼拜。明云:这事是个人正能担荷。岐拂袖去。见普灯录三。

  【慈明执爨】 (公案)慈明之婆,近寺居,人无测之,慈明乘闲必至彼。一日罢粥当参,久不闻槌鼓。杨岐为监寺。曰:今日当参,何不击鼓?云:和尚出未归。直往慈处,见明执爨婆煮粥。岐云:和尚今日当参,大众久待,以何不归?明云:你下得一转语,即归。下不得,东西去。杨岐以笠子盖头上行数步,明大喜,遂同归。见普灯录三。

  【慈起菩萨】 (菩萨)又曰慈爱生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九尊之一。肉色,持梵箧。金刚名曰慈念金刚。见大日经疏五,胎曼钞四。

  【慈忍】 (术语)慈悲与忍辱也。是三轨之二。证道歌曰:“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磁石吸铁】 (譬喻)喻无缘之慈悲心。止观五之三曰:“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众生心性即无缘慈,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众生。”

  【慈氏】 (菩萨)旧称弥勒。新称梅怛丽耶Maitreya,译曰慈。是为其姓,故称慈氏。见“弥勒”条。

  【慈氏轨】 (经名)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之异名。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 (经名)二卷,唐善无畏译。

  【慈氏菩萨誓显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慈氏说咒,慈氏立誓拔苦,因受记。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经名)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了本生死经,稻秆经同本异译。

  【慈氏菩萨陀罗尼】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

  【慈氏誓愿经】 (经名)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之略名。

  【慈氏所说稻秆喻经】 (经名)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之略名。

  【慈水】 (譬喻)慈悲之心,能使人滋荣,故譬之以水,曰慈水。性灵集七曰:“慈水奄游。”此云慈母也。

  【祠堂经】 (仪式)在佛寺或檀家之祠堂,或单对牌位于其忌日诵经,谓为祠堂经,永代修之,故亦曰永代经。

  【祠堂银】 (物名)檀越为祠堂经,纳钱财于佛寺,佛寺以之为常住而保存之,谓为祠堂银。又曰长生钱,亦曰无尽财。释氏要览下曰:“寺院长生钱,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

  【慈童】 (人名)慈童女长者子之略。

  【慈童女】 (人名)慈童女长者子之略。

  【慈童女长者子】 (人名)慈童女长者之子也,慈童女为长者之名,非为女人。杂宝藏经一曰:“佛于过去世为一慈女,由事发愿,愿一切受苦者,尽集我身,命终生于兜率。即教父母少为不善,则得大苦报,少为供养,则得无量福。”

  【辞无碍辩】 (术语)同辩无碍智。

  【辞无碍智】 (术语)四无碍智之一。

  【慈无量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

  【慈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

  【慈心十一种果报】 (名数)一卧安,二觉安,三无恶梦,四天护,五人爱,六毒不侵,七兵不侵,八水不侵,九火不侵,十盗贼不侵,十一得生梵天。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七。

  【慈心童子】 (人名)同慈童女。见慈童女条。

  【慈严】 (术语)有慈悲,有威严,谓为慈严。所谓慈母严父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慈眼】 (术语)佛菩萨以慈悲心视众生之眼也。

  【慈意】 (术语)欲与人以乐之意也。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慈云】 (譬喻)慈心广大,覆于一切,譬如云也。鸡跖集曰:“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又(人名)宋杭州天竺灵山寺灵应尊者,名遵式,字知白,真宗赐号慈云。天台宁海人,宋太宗干德元年癸亥生。于国清寺普贤像前烧一指,誓传天台之道。明道元年壬申十月八日入寂,寿六十九。见佛祖统纪十一。

  【慈云忏主】 (人名)宋遵式法师,慈云,治定往生净土忏仪。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金光明忏法。因而后世称为慈云忏主。

  【慈霔】 (杂语)以慈悲之雨注于人也。唐高僧传(智顗传)曰:“二时慈霔。”

  【慈子】 (杂语)释迦之弟子曰释子,弥勒之弟子曰慈子。义楚六帖六曰:“长阿含经云:所有弟子随佛各别,释迦弟子号释子,弥勒弟子号慈子。”

  【慈尊】 (菩萨)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今案之,从释尊入灭至慈尊出世隔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观经散善义曰:“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慈尊宝冠】 (物名)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慈尊之宝冠安窣睹波。是释尊全身之舍利也。

  【慈尊月】 (术语)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

  【此岸】 (术语)对于涅槃为彼岸而谓生死为此岸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注:“生曰: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此土耳根利】 (术语)法华玄义六曰:“他土余根皆利,随所用尘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他佛土之众生或有眼根之利者,佛对之而起色尘使得益,或有鼻根之利者,佛对之而起香尘使入于益,即六尘说法是也。今此娑婆界,耳根最利,故佛偏起声尘而说法也。此谓之作音声佛事。

  【次第禅门】 (书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之异名。

  【次第乞食】 (术语)十二头陀之一。

  【次第三观】 (术语)台宗空假中三观有次第与圆融之二种。见“三观”条。

  【次第缘】 (术语)四缘之一,新云等无间缘,旧云次第缘。见“四缘”条。

  【聪明憍】 (术语)见“八憍”条。

  【从地涌出】 (杂语)法华经说时佛之神变也。法华经从地涌出品曰:“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从佛支生印】 (印相)秘密八印之一,先合掌,稍开曲,其二风指(左右人指)稍向里曲,张掌心,如掬水之像,是名从佛支生印。谓从如来一切支分而生也。见大日经疏十七。

  【丛规】 (术语)丛林之规则。敕修清规,禅苑清规等,皆书丛林之规则者。

  【从空入假观】 (术语)别教三谛观之一。见“三谛”条。

  【从冥入冥】 (杂语)众生不听佛法从幽冥而流转于幽冥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

  【从容录】 (书名)六卷,元万松老人行秀提唱天龙觉和尚之颂古百则者。从容者,老人所住燕京报恩寺内之庵号。

  【从僧】 (职位)又云伴僧。随从住持之僧也。

  【从香】 (仪式)开堂祝圣,侍者插瓣香,更拈一炷,又或新住持为嗣法亲插于炉却而中立,侍者进更撮香烧之,并谓之从香。

  【从义】 (人名)赵宋神智法师,学四明之正统扶宗,学成,勉破四明,为山外派之泰斗。元佑六年入寂,谥曰神智。所著有大部补注十四卷,光明玄义顺正记三卷,光明文句新记七卷,观经往生记四卷,十不二门圆通记三卷,义例纂要六卷,四教仪集解三卷,金錍寓言四卷,净名略记十卷,搜玄记三卷。见佛祖统纪二十一。

  【粗恶语】 (术语)十恶业之一。旧译曰恶口,以恶诽谤他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若以染心,发非爱语,毁誉于他,名粗恶语。”

  【粗恶苑】 (杂名)帝释天四苑之一。帝释诸天若欲斗战,则入此苑中,随其所须,而现出甲杖等器。见俱舍论颂疏世间品五。参照粗涩苑条。

  【粗人】 (术语)小乘之行人为粗人,大乘之行者为细人。智度论三十九曰:“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为罪。作者见者皆是虚诳故。粗人则粗罪,细人则细罪。”天台之教判上借之有粗人细人之目,四教之中,奉藏通别之三教者为粗人,奉圆教者为细人。释签一曰:“细人粗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为俱粗人。”

  【粗涩苑】 (杂语)帝释四苑之一。六波罗蜜经,俱舍论,正理论等,作粗恶苑。长阿含经,起世经,瑜伽论等,作粗涩苑。帝释欲战,则入此苑。所须之甲杖等,自然现出。正理论三十曰:“粗恶苑,天欲战时,随其所须,甲杖等现。”智度论八曰:“是时释提婆那民,将诸天众入粗涩园中,以此园中树木华实气不和悦,粗涩恶故,诸天人众斗心即生。”

  【粗相】 (术语)起信论分别无明为三种之细相与六种之粗相。见“六相”条。

  【粗言】 (术语)粗恶之语。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谓之粗言,又有劝诫之二门,诫门之教,谓之粗言。涅槃经二十曰:“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

  【粗重散乱】 (术语)见五种散乱及六种散乱条。

  【摧碎佛顶】 (菩萨)佛顶尊之一。见“佛顶尊”条。

  【毳衲】 (杂名)唐裴休晚年,披毳衲,于歌姬院捧钵乞食。曰:不为俗情所染,可以说法为人。见癸辛杂识。

  【毳徒】 (杂语)见五百毳徒与毳衣条。

  【翠岩】 (人名)明州翠岩永明大师,名令参,嗣法于雪峰,大张法席。见传灯录十八。

  【翠岩眉毛】 (公案)“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已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见碧岩八则,从容录七十一则。

  【毳衣】 (衣服)以鸟毛所织之衣也。真言家多着之。

  【啐啄】 (譬喻)鸡子将孵化时,小鸡在卵中之吮声,谓之啐,母鸡欲令出而啮壳,谓之啄。以譬禅人之机锋相据。碧岩十六则公案曰:“僧问镜清:学人啐,请师啄。”同七则评唱曰:“法眼禅师有啐啄同时底机,具啐啄同时底用。”禅林宝训音义曰:“啐啄,如鸡抱卵。小鸡欲出以嘴吮声曰啐,母鸡忆出以嘴啮之曰啄。作家机缘,相投而解,亦犹是矣。”

  【存见】 (术语)有恶见者。

  【存略】 (术语)存者存置之义,略为存置也。略有二义:一全略而不说,一略说义。行事钞上一曰:“今通括一化所说正文且引数条,余便存略。”此第一义。往生要集上本曰:“若存略者,如马鸣菩萨赖吒和罗伎声唱云。”此第二义。

  【存命】 (术语)存生命也。心地观经四曰:“若存其命,是无价宝。”有部毗奈耶四十八曰:“共立要盟,方存汝命。”

  【存生】 (术语)存生命也。地藏本愿经上曰:“菩萨之母存生,习何行业。”

  【寸丝不挂】 (杂语)传灯录曰:“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

  【磋】 (术语)梵字。C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车、绰、扯、捙、瑳、[奢*多]。其字义说者不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磋字门,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大日经二曰:“车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是由梵语车野Chāyā,有影之义,故有此说。新华严经七十六曰:“唱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方便藏各别圆满。”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曰:“称磋字时,入修加行藏盖差别道场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欲乐覆性不可得故。”涅槃经八曰:“车者,喻如来覆荫一切众生如大盖。”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磋字时,是不覆欲声。”般若波罗蜜经五曰:“车字门,入诸法欲不可得故。”是由梵语縒怛罗Chattra,有欲及盖之义,故有此说。智度论四十八曰:“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是由梵语伽车Gaccha,有去之义,故有此说。

  【嵯】 (术语)Jha,又作酂、社。悉昙五十字门之一,谓一切法战敌不可得之义,制伏恶语言之声。金刚顶经曰:“酂(上)字门一切法战敌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酂(才舸反)字时,是制伏恶语言声。”


  【怛钵那】 (杂语)见“叹波那”条。

  【怛刹那】 (杂语)百二十刹那也。俱舍论十一曰:“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

  【达嚫】 (术语)Dakṣiṇā,又作哒嚫、达嚫、达亲、达榇、大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于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为法施之义。义净三藏谓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丁+亲]者,尊婆须蜜论作檀嚫。此云财施。律云:报施之法名曰哒嚫,导引福地亦名哒嚫。西域记云:正言达[打-丁+亲]拏,或云驮器尼,此云右手也。以用右手受他所施为其生福故,从之立名。”行事钞下三曰:“大嚫法,五分食后施衣物,名为哒嚫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达嚫,大嚫。梵音少异,亦云檀嚫。此翻财施,谓报施之法名曰达嚫。文约施衣,准应不局。世谓以财衬食,故名嚫者,不识华梵。又名说法为施财者并非。问:为名财物,为目说法?答:据名名物。今谓行施之时必为说法,因名说法以为达嚫,准理具云达嚫说法,事义方全。问:此与咒愿何别?答:约事似同,究义须别。咒愿则别陈所为,达嚫则通为说法,今或营斋事须双用。”寄归传一曰:“但至食龙,必为说特欹拿伽陀。是持施物供奉之义。特欹尼师,即是应合受供养人。是故圣制,每但食了,必须诵一两陀那伽陀,报施主恩。”

  【达池】 (地名)阿耨达池之略。

  【怛怛罗】 (杂语)译曰鸡声。玄应音义二曰:“呾呾罗,是鸡声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呾呾罗,由声得名。”

  【达多】 (人名)提婆达多之略。

  【怛埵三弟铄】 (书名)论名。译曰辨真。德光论师作。有二万五千颂。见慈恩传二。

  【怛缚】 (杂语)Tvam,又作悉怛缚,怛缚也。译曰汝。见梵语杂名。

  【怛缚多利】 (杂名)观音陀罗尼名。

  【达滑】 (杂名)了义灯二本曰:“达滑淫女家,沽酒家。”

  【达赖喇嘛】 (职位)DalaiLama,达赖者,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语,Lama,胜者之义。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于黄衣派。为禅定菩萨之化身,在主都剌萨。相承者,喇嘛死时,国内派人以奇瑞为表征,求死喇嘛之转生者,令婴儿继嗣。西藏新志中曰:“达赖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国所最尊崇者也。宗教上有无限威力,殆如欧洲之罗马法王。土民以达赖为保护国家,维持佛教,而出现世界代表佛陀者。其政治悉委之驻藏大臣,实不能专生杀与夺之权。按达赖云者,蒙古语大海之意,谓智慧如大海也。藏语格乐瓦,皇帝至宝之意也。”又曰:“按达赖喇嘛为宗喀巴之大弟子,班禅额尔德尼为宗喀巴之二弟子。宗喀巴以明永乐十五年生于西宁卫。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遗嘱二大弟子世世以呼毕勒罕转生,演大乘教。呼毕勒罕者,华言化身也。皆死不失其通,自知往生之所。其弟子辄迎立之。常在轮回,不昧本性。其所指为呼毕勒罕者,不限于一地一族。一世二世出后藏。三世出前藏。四世出蒙古。五世出前藏。六世出里塘。宗喀巴经言:达赖六世,班禅七世后,不复再来。”

  【达梨舍那】 (术语)梵语。又作达利瑟致。华言见。见有五种: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具此五种,名曰见惑。见翻译名义集。

  【怛哩支伐离迦】 (术语)Tlicīvara,译曰但三衣。十二头陀行之一。见饰宗记五本。

  【达利瑟致】 (术语)Dṛṣṭi,又作达梨舍那Darśana。译曰见。邪见正见之见也。因明大疏中本曰:“达利瑟致,云见。”玄应音义六曰:“达梨舍那,此云见。”

  【达利瑟致案多】 (术语)Dṛṣṭ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见因明大疏中本。

  【怛利耶怛喇舍】 (界名)译曰三十三。天名。

  【达噜噶齐总管】 (职位)僧官名,见“广教总管府”条。

  【怛啰么洗】 (杂语)么洗者月之义,怛啰么洗者正月也。十二缘生祥瑞经曰:“怛啰么洗。”西域记二曰:“制怛罗月。”梵Caitra-māsa。

  【怛啰吒】 (杂语)又作怛啰磔。译曰叱呵。大日经疏九曰:“怛啰吒,是叱呵慑伏之义,如师子奋怒大吼时,众兽无不慑伏。”梵Traṭa。

  【呾罗迦】 (杂语)译曰坚固,见大日经疏十。

  【达罗毗荼】 (地名)古国名,在南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麻打拉萨西南一带之地。西域记曰:“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都城号逮志补罗。周三十余里,土地沃壤,稼穑丰盛,多华果,出宝物,气序温暑,风俗勇烈,深笃信义,高尚博识。而语言文字,少异印度。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

  【怛罗夜耶】 (术语)Trayāya,译曰三。啰怛那怛罗夜耶Ratnatrayāya者三宝也,与格。仁王良贲疏下曰:“怛罗夜耶,此云三。”

  【怛么】 (术语)ātman,译曰我。吽字义曰:“梵云怛么,此翻为我。我有二种:一人我,二法我。”

  【达弭罗】 (人名)Dharmila,童子名。俱舍宝疏五曰:“达弭,此云有法。罗,此云取。于有法神边乞取。从所乞神为名。故云有法取。”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达弭罗,弥尔切。此云摄受法。”

  【达磨】 (术语)Dharma,又作达摩、达么、驮摩。译曰法。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法。方广经云:轨则,名法。成唯识云:法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法,名不觉。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法。南天竺之刹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为其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嗣法。改多罗曰达磨。梁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帝迎之到建业。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有何功德?磨曰:无功德。帝曰:云何真功德?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以世求。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磨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磨曰:不识。帝不悟。遂渡江之魏。乃后魏孝明正元元年也。止嵩山少林寺,终日壁观。号壁观婆罗门。孝明帝闻之,三召不起。后得慧可,付法并衣。付法偈曰:“吾本来玆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又曰:此有楞伽经四卷,为如来极谈法要,今并付汝。梁大通二年寂,其年葬熊耳山,梁武帝制碑赞德,唐代宗谥曰圆觉大师。见传法正宗记五。

  【答摩】 (术语)Tamas,数论所立自性冥谛三德之一。为闇之义,粗之义,赤之义,忧之义,瞋之义,苦之义。见唯识述记一末。

  【达磨般若】 (人名)Dharmaprajña,优婆塞名,译曰法智。见续高僧传二。

  【达磨毕利】 (人名)Dharmapriya(-pri),比丘名。译作法爱。见慈恩传二。

  【达磨波罗】 (人名)Dharmapāla,菩萨名。译曰护法。十大论师之一。西域记十曰:“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号逮志补罗。(中略)逮志补罗城者,即达磨波罗菩萨(唐言护法),本生之城。”见“护法”条。

  【达磨阇那】 (人名)Dharmajñāna,比丘名。译作法智。见开元录六。

  【达磨多罗】 (人名)Dhasmatrāta,阿罗汉名。译曰法救。有四人:一于佛灭后三百年出世,作无常品等邬南那颂。俱舍论一曰:“大德法救无常品等。”同光记一曰:“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师涅槃后三百年出世。”二于四百年出世,为婆娑论四评家之一人,俱舍论中往往引之。三于六百年出世,立漏随增义之人。俱舍光记一曰:“至六百年达磨多罗,此云法救。(中略)论主亦同彼释。”四于千年出世,造杂心论之人。三论玄义曰:“千年之间,有达磨多罗,以婆沙太博,四卷极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名为杂心。”法华玄义作达磨郁多罗,译曰法尚。见“达磨郁多罗”条。名义集一曰:“达磨俎(庄吕)罗多。”

  【达磨多罗禅经】 (经名)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说小乘之禅法。

  【达磨弗多】 (人名)Dharmaputra,太子名。译曰法子。见历代三宝记八。

  【达磨笈多】 (人名)Dharmagupta,译曰法密。南印度罗啰国人。隋开皇十年来,译药师经等。见续高僧传二。

  【达磨忌】 (行事)十月五日也。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入寂,大小禅刹悉修之。

  【达磨计都佛】 (佛名)Dharmaketā,译曰法幢佛。见文殊师利宝藏经。

  【达磨羯罗】 (人名)Dharmakāra,比丘名。译曰法性。见慈恩传二。

  【达磨流支】 (人名)Dharmaruoi,沙门名。译曰法希。见续高僧传一。又国王名。译曰法爱。见弥勒上生经疏上。

  【达摩面壁石】 (杂名)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曰:“河南少林寺后殿西壁前设供桌,供一石。高几二尺强,上下宽五七寸不等。即之一粗石,了无异处。向之后退至五六尺外,渐有人形。至丈余,则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腮边短髭,若有动意。寺僧言乾隆三十六年,驾幸嵩山,欲观祖师面壁石。石在少室山洞中,故浮置之者,因请以呈览焉。”

  【达磨摩提】 (人名)Dharmamati,沙门名。译作法意。斋武永明年中译提婆达多品。见历代三宝记十一。

  【达磨婆陀那】 (人名)Dharmavardhana,阿育王王子之名。译曰法益。见阿育王经四。又作达磨跋檀那。见释迦谱十。

  【达磨菩提】 (人名)Dharmabodhi,沙门名。译曰法觉。见开元录六。

  【达磨舍罗】 (杂名)Dharmaśālā,义译曰福舍。慈恩传二曰:“达磨舍罗,唐言福舍。王教所立。使招延旅客,给赡贫乏者也。”

  【达磨尸罗】 (人名)Dharmaśiras,沙门名。译曰法首。见开元录二。

  【达磨提婆】 (人名)Dharmadeva,沙门名。译作法天。见求法高僧传下。

  【达磨驮都】 (术语)Dharmadhātu,译作法界。或谓诸法之身体,或谓佛舍利。大日经疏七曰:“梵云达磨驮都。名为法界,界是体义,分义。佛之舍利,亦名如来驮都,言是如来身分也。”同六曰:“莲华台达磨驮都,所为法身舍利也。”

  【达磨耶舍】 (人名)Dharmayaśas,沙门名。译曰法称。见开元录四。译曰法明。见出三藏记十一。

  【达磨郁多罗】 (人名)Dharmottara,阿罗汉名。玄义释签六曰:“达磨郁多罗者,此云法尚,是阿罗汉。佛灭后八百年中于婆沙中取三百偈以为一部,名杂阿毗昙。”他处多作达磨多罗。见“达磨多罗”条。

  【达磨宗】 (流派)禅宗之异名。

  【答秣苏伐那】 (堂塔)Tamasāvana,译曰闇林。伽蓝名。见西域记四。

  【呾你也他】 (杂语)Tadyathā,又作呾绖他,译曰所谓。

  【达婆罗摩】 (天名)达婆为干达婆之略,罗摩其名也。报恩经三曰:“达婆罗摩。弹七宝琴,出微妙音。”梵Gandharva-rāma。

  【怛萨阿竭】 (术语)如来之梵语。见“多陀阿伽度”条。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 (术语)Tathāgata Arhan Samyaksaṁbuddha,怛萨阿竭为如来。阿罗诃为应供。三耶三佛为正遍知。佛十号中之三号。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大品经作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同一名也,此则十号中三号也。但犹梵音轻重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也。”见“十号”条。

  【达水】 (地名)阿耨达池也。

  【答顺宗心要法门】 (书名)一卷,唐宗密注。

  【怛索迦】 (异类)Takṣaka,龙王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怛索加,都达反,龙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绕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释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所患,龙遂死焉。”

  【怛他】 (杂语)又曰呾绖他,但你也他Tadyathā,译曰所谓。可洪音义一曰:“上多达反,下借音亭夜反,梵云呾绖他,此云所谓,入咒之初也。”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怛你也他,此云所为,古云即说。”

  【怛他蘗多】 (术语)译曰如来。见“多陀阿伽度”条。

  【怛他揭多[口*栗]旨】 (术语)译曰如来光。见演密钞八。

  【怛他揭多】 (术语)译曰如来。见“多陀阿伽度”条。

  【怛他揭多鞠多】 (人名)Tathāgatagupta,比丘名。译曰如来蜜。见慈恩传二。

  【怛闼阿竭】 (术语)译曰如来。见“多陀阿伽度”条。

  【怛荼】 (物名)又作但荼,檀荼。见“檀拏”条。

  【怛陀竭多】 (人名)王名。译曰如来。释迦谱十曰:“为佛造寺王也,此云如来。”

  【答香】 (仪式)禅林之规,凡来宾为我插瓣香于炉,则我亦为彼插之,是曰答香,或云还香。见象器笺九。

  【达须】 (杂名)又曰达首。蛮俗之名。慧琳音义四十八曰:“达须,谓此等人微识佛法,不能坚固修持行也。”瑜伽伦记六上曰:“达须,无有正音可译。虽有识别,是狠戾义。(中略)四天竺外。佛在世时,无佛四众出世游行,然有识别,如唐国等名达须国。(中略)基法师云:达须者,细碎下恶鄙猥贱类。梵Dasyu。

  【达絮】 (杂名)又曰达须。边国下贱之名。慧琳音义五曰:“达拏,奴雅反。有经文有作絮,思预反。书写人误也。此即梵语也。亦是边夷戎羯下贱恶种,不知礼仪如禽兽之类也。”可洪音义一曰:“达絮,息虑反,亦云达须。言此等人微识佛法,不能坚固修行也。”见“达须”条。梵Dasyu。

  【打板】 (杂语)打板而鸣之也。

  【打包】 (杂语)行脚僧身负之包裹也。陆游诗曰:“打包僧趁寺楼钟。”

  【打成一片】 (术语)去一切之情量计较而一千差万别之事物也。打字无别意,不依何事而为其事曰打。字汇曰:“俗用打字义甚多,如打叠打听打扮打睡之类,不但打击而已。”其他吃饭为打饭,汲水为打水,取鱼为打鱼等。碧岩第六则颂评曰:“长短好恶,打成一片。一一拈来,更无异见。”同十七则评唱曰:“香林尝云:我四十年方打成一片。”无门关第一则评曰:“久久纯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碧岩种电钞一曰:“不立一尘一法,合平等之域,谓之打成一片。”

  【打饭】 (杂语)吃饭也。

  【打给】 (杂语)为给与也。禅门供给大众粥饭等曰打给。打为支那俗语,一切事所触皆曰打。

  【打供】 (杂语)为供养也。

  【打静】 (杂语)打椎曰打静。静有南北之异义。南部之义,静是所打,即指砧。谓打砧静众也。北京之义,静是能打,即指椎。谓打椎静众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打椎止为自告静众,不同钟磬打为事用也。”

  【打眠衣】 (衣服)禅林之称。禅僧之寝衣也。

  【打野榸】 (杂语)原为打野堆,作土堆人足共悬之声也。作榸者误,碧严四十八则曰:“明招云:朗上座吃却招庆饭了去江外打野榸。”同评唱曰:“野榸即是荒野中火烧底木橛谓之野榸。”集韵曰:“榸椿皆切,音[齿*来],枯木根出。”然联灯录二十一悟明章曰:“如福州谚曰:打野堆者,成堆打哄也。今明招录中作打野榸,后来圜悟碧岩集中解云:野榸,山上火不遇底火柴头。”

  【打斋饭】 (杂语)俗谓僧道沿门索食为打斋饭。夷坚志云:将打回斋饭归家,是宋时已有此语,今或讹为打盏饭。则以其每至人家取饭一盏也,见曲园杂纂。

  【打掷】 (杂语)以木石击人也。法华经不轻品曰:“杖木瓦石而打掷之。”

  【打钟】 (杂语)敲钟作响,以召集僧,或报时也。

  【打坐】 (杂语)释家跏趺而坐。使心入定。谓之打坐。

  【大】 (术语)梵语Mahā,摩诃、么贺。自体宽广之义,周遍包含之义,又多之义,胜之义,妙之义,不可思议之义。俱舍论一曰:“体宽广故。”起信论义记上本曰:“包含为义。”法华玄义二曰:“大义有三大多胜。”玄义十曰:“即妙是大,即大是妙也。”止观三曰:“大经云:大名不可思议也。”长水楞严义疏三下曰:“周遍含摄,体无不在,物无不且,非因待小当体受称,故名为大。”

  【大阿罗汉】 (术语)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为大阿罗汉。”

  【大阿弥陀经】 (经名)佛说大阿弥陀经有二本:一为宋进士王日休,取前译诸经删补订正者,二卷。一为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之异名。【大阿弥陀经】(经名)吴支谦译之佛说阿弥陀经二卷,内题曰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坊本之表题曰大阿弥陀经。大经之异译也,又,赵宋王日休定本大阿弥陀经二卷,以康僧铠译之无量寿经为本。取当时现存之异译经校订删补者。

  【大哀经】 (经名)八卷,西晋竺法护译,大集经之序品与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之二品。开为二十八品。

  【大爱道】 (人名)佛之姨母,梵名摩诃波阇波提Mahāprajāpatī,乳养佛者。由阿难之请。始许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别号憍昙弥Gotamī,如佛言为瞿昙。法华文句二曰:“波阇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昙弥,此翻众生。”此翻误也,众主乃波阇波提也。

  【大爱道般尼洹经】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以大爱道为始,五百比丘尼不忍见佛之涅槃,先佛而涅槃,佛命阿难厚葬之。建塔焉。

  【大爱道比丘尼经】 (经名)二卷,失译。叙大爱道三请出家。不许。遂依阿难之强请始许之,说八敬法,十戒,具足戒,及其他比丘尼种种之要法。

  【大爱道涅槃经】 (经名)上经之异名。

  【大爱道施佛金缕袈裟】 (故事)见“金缕袈裟”条。

  【大爱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之神力说陀罗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难。

  【大安般经】 (经名)大安般守意经之略名。

  【大安般守意经】 (经名)三卷,后汉安世高译,安般者梵语,数息观也,座禅而数出入气息,以止散守意之法也。梵Anāpāna。

  【大安乐不空金刚真实菩萨】 (菩萨)与大乐金刚萨埵同。坐于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之最南。梵名摩诃缚曰罗母伽三昧耶萨怛缚。译言金刚不空真实菩萨。密号称为真实金刚。即普贤延命菩萨也。

  【大安乐经】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之异名。

  【大安慰】 (术语)佛之异名。以佛于一切众生施安乐,使得法喜故也。赞弥陀佛偈曰:“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大安镇法】 (修法)营造宫禁时,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之修法也。为台密之大法。

  【大白光神】 (天名)山城名胜志九曰:“大白光神,梵云郁多罗迦神,天竺雪山神也。有禅法拥护之誓,故劝请之,即十二神之随一也。”

  【大白华】 (植物)又曰大白团华。梵语,摩诃曼陀罗华。四华之一。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

  【大白牛车】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所说三车之一。对于声闻乘之羊车,缘觉乘之鹿车而以譬菩萨乘也。“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见“四乘家”条。

  【大白伞盖佛母】 (菩萨)此佛母尊有大威力,放光明,表覆盖一切众生,以大白伞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伞盖佛母。佛母者,诸佛之母之义也。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曰:“于其空中华月轮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复回,字种变成白伞金柄;柄上严唵字,其字放光复回,字种变成白伞盖佛母。一面二臂具三目,金刚跏趺而坐,右手作无怖畏印,左手执白伞当胸,严饰种种璎珞,身色洁白,如雪山上日光明照,具喜悦相,显无自性,应观如镜中像然。”

  【大白伞盖经】 (经名)此经为元朝自西藏刺嘛教之经本译出者,有二译:一者光录大夫司徒三藏法师沙罗巴之译。题云: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一者俊辩大师唧啭铭得哩连得啰磨宁等译,题云: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共一卷,后译之本,前记白伞盖佛母之画像念诵法,后附总赞叹祷祝偈。而元本藏经记收前译,明本藏经载后本。此经说白伞盖佛母之陀罗尼及其功德。

  【大白衣】 (菩萨)白衣观音之修法也。见“白衣”条。

  【大般泥洹经】 (经名)六卷,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分,唯有十八品。泥洹与涅槃同,般为梵语,有入之义。为佛入涅槃夕所说之经。故名。

  【大般涅槃】 (术语)梵语摩诃般涅槃那Mahāparinirvāṇa,译言大入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入等。大者美灭德之称,灭者,灭烦恼灭身心之义,息者安息之义,度者,超度生死之义,圆寂者圆满功德寂灭相累之义,入者归于灭也。大乘义章十八曰:“摩诃般涅槃那,磨诃为大,大义有六。(中略)槃,此翻为入,入义有之。(中略)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息何等事?息烦恼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诸行事故。”涅槃玄义上曰:“摩诃此翻为大,般涅此翻为灭,槃那此翻为度,是为大灭度也。”四教仪集注上曰:“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即三德秘藏也。”华严经疏钞五十二曰:“疏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满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钞梵云摩诃般涅槃那,具翻为大圆寂入,谓那即入义,应回在入。(中略)总以义翻者即唐三藏等,在义周圆。”

  【大般涅槃经】 (经名)常略称为涅槃经。有大乘小乘之二经。小乘之大般涅槃经三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经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经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昙无忏译称为北本涅槃。分十三品。二三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为南本涅槃。天台章安依此经作疏。

  【大般涅槃经后分】 (经名)又曰后分涅槃。二卷,唐若那跋陀罗译。说涅槃之后佛现神变,及荼毗分舍利等。即大乘之大般涅槃经后分也。

  【大般涅槃经论】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达磨菩萨译。释大涅槃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

  【大般涅槃经疏】 (书名)三十三卷,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及玄义二卷,隋灌顶撰。

  【大般若】 (经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常略称为大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缩印揭于目录之首,及十六会有各沙门玄别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一万三百三十一纸。大唐三藏玄奘于玉华寺译。”Mahāprājñāpāramitā。

  【大般若供养】 (修法)谓新书大般若已,设斋会而讲赞之之法事也。唐玄宗初行之。三宝感应录中曰:“玉华寺,都维那沙门寂照,庆贺翻译功毕,以闻皇帝。经既译毕,设斋会供养,皇帝欢喜庄严嘉寿殿设斋会,宝幢幡盖种种供具极妙尽美,即龙朔三年冬十月三十日也。此日请经从肃成殿往嘉寿殿斋会所讲读,当迎经时般若放光照能远近,天雨妙华兼有非常香气。”

  【大般若经】 (经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大般若转读】 (修法)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之题目与品名。扩其间经卷而拟于读诵也。

  【大般舟三昧经】 (经名)支娄迦谶译之三卷,般舟三昧经也。

  【大板】 (物名)鸣板之大者。禅林库司前之板曰大板。以其制比余堂之板为大也。见象器笺十八。

  【大宝】 (术语)以法为大宝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又以菩萨为大宝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又护摩坛之异名。

  【大宝藏】 (术语)包含无量珍宝之库藏。胜鬘经曰:“大宝藏者,摄受正法。”

  【大宝坊】 (界名)大集经之说处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间。大集经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于欲色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中略)尔时世尊至宝坊中升师子座。”同五曰:“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见“宝楼阁经”条。

  【大宝海】 (术语)生无量珍宝之海。净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教行信证二曰:“归入功德大宝海,必获入大会众数。”

  【大宝华】 (杂名)由珠宝而成之大莲华也。

  【大宝华王】 (杂名)殊妙之大宝华也。于华中为第一,故云王。

  【大宝华王座】 (杂名)由大宝华王而成之座床也。报身如来坐之。四教仪曰:“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四教仪集解下曰:“旧摄论云大莲华王清净世界,新摄论云大宝华王清净佛土。”

  【大宝积经】 (经名)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译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三十六会三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十三会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为全本。宝积者法宝之集积也,为大乘深妙之法,故目之为宝,无量法门摄在此中故谓之积。宝积经论一曰:“大乘法宝中,一切诸法差别义摄取故。所有大乘法中诸法差别者,彼尽摄取义故名曰宝积。”

  【大宝积经论】 (书名)四卷,失著者名,后魏菩提流支译。宝积经第一百十一卷,释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之一卷。

  【大宝摩尼】 (物名)大宝之摩尼也。摩尼为宝珠名,译作离垢,又曰好意。

  【大悲】 (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大悲阐提】 (术语)阐提为梵语一阐提之略。成佛不可能之义。大悲阐提者,言为有大悲而自己之成佛毕竟不可能也。如观音地藏之大悲菩萨是也。见“一阐提”条。【大悲阐提】(术语)此为第二种之通名。以大悲誓愿,欲度尽一切众生而后成佛者。故己无成佛之期。何则,以众生尽有成佛之期也。因之亦名一阐提。

  【大悲忏】 (书名)出像大悲忏法之略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之异名也。四明大师智礼着。依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而说千手观音之忏法。

  【大悲代受苦】 (术语)言菩萨之大悲心代众生受地狱之苦也。请观音经曰:“众生若闻名,离苦得解脱,亦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智度论四十九曰:“佛自说,本愿大心为众生故,所谓为一一人故于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无余涅槃。”

  【大悲分陀利经】 (经名)具名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失译人名。悲华经之异译。分陀利为莲华之名。

  【大悲弓】 (杂名)悲智为一双之法门,故以之配于左右手大悲以静德为左手,大智以动德为右手。随而以大悲配于弓。以大智配于箭。

  【大悲观世音】 (菩萨)与大悲观音同。

  【大悲观世音菩萨赞】 (书名)大明太宗皇帝御制。

  【大悲观音】 (菩萨)台家所立六观音之一。千手观音之异名。见“千手观音”条。又,观音之总名。

  【大悲经】 (经名)五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有十三品。佛临涅槃,以法付嘱于梵天帝释及迦叶阿难,记灭后弘法之人,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灭后结集之法。

  【大悲铠胄门】 (术语)大日如来生出北方金刚护菩萨之三摩地也。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大悲铠胄门而生金刚护。”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经名)五卷。赵宋法护译。说荼吉尼之修法。

  【大悲曼荼罗】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异名。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罗也。

  【大悲菩萨】 (菩萨)观音菩萨也。大悲之名,虽通于诸佛诸菩萨,而此菩萨为慈悲门之主。故特以名之。请观音经曰:“亦闻大悲观世音诵持此咒离诸恶。”观经定善义曰:“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

  【大悲普现】 (术语)谓大悲之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而普应众机也。

  【大悲千地狱】 (杂语)见“大悲千手狱”条。

  【大悲千手狱】 (杂名)六观音六道对配之偈中第一句。二中历曰:“大悲千手狱。”

  【大悲三昧】 (术语)含藏大悲功德之禅定也。佛菩萨住于此三昧而起大悲。

  【大悲生心三昧耶】 (术语)弥勒菩萨慈悲所发生之三昧也。

  【大悲四八之应】 (杂语)观音菩萨三十三身之应现也。

  【大悲胎藏】 (术语)胎藏又曰华藏。为众生本具之菩提心。言肉团心所具菩提之理性,依大悲之万行,而生长发育,犹如母胎内之子。故曰大悲胎藏。又胎藏谓肉团心开敷之八叶中台之大日。此中台之大日,以大悲出生无尽之诸尊垂普门之化用。故曰大悲之胎藏。

  【大悲胎藏八字法】 (修法)是佛眼佛母尊之所说也。见佛眼佛母尊条。

  【大悲胎藏曼荼罗】 (术语)大日经所说,谓胎藏界之曼荼罗。为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罗。故曰大悲胎藏曼荼罗。大日经一曰:“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大疏五曰:“如上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者,即是心实相华台。大悲胎藏开敷,以大悲方便现作三重普门眷属,以是义故名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也。”此三句之分配有二样。义释抄记曰:“今就大悲曼荼罗说之,以为中胎为菩提心,次八叶为大悲,外三院为方便也。”见“现图曼陀罗”条。

  【大悲胎藏三昧】 (术语)胎藏大日生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三昧也。大疏九曰:“如是三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

  【大悲坛】 (术语)总言胎藏界之曼荼罗。以是自大悲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罗故也。别言北方羯摩部释迦之曼荼罗。以是出现于浊世而摄化六道四生故也。圣财集下曰:“北方不空成就佛云者,大悲坛三界六道能化之释迦也。”

  【大悲心】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大悲心陀罗尼】 (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陀罗尼之念诵法。

  【大悲者】 (菩萨)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众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座,口出五色光莲华叶形舌,赞叹大悲者调御师子法。”

  【大悲咒】 (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千手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大本】 (经名)天台称净土,三经中之无量寿经为大本。称阿弥陀经为小本。

  【大比丘】 (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

  【大比丘三千威仪】 (书名)二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比丘之威仪行法。

  【大辩才功德天】 (天名)大辩才天之异名。

  【大辨财天】 (天名)经轨作辩才,辨财俗字也。

  【大辩才天】 (天名)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为男天,或为女天,但以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啰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辩天女,大辩谓后也。”是妙音乃男天之名,大辩乃其后之名。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现为阎罗之长姊,常着青色野蚕衣,好丑容仪具有,眼目能令见者怖。”大随求经上曰:“大辩才天女。”不空羂索经十五曰:“辩才天女。”此等皆为女天也。聪明而有辩才,故曰辩才天,能发美音而歌咏,故名美音天妙音天,为主智慧福德之天神,若供养此天则可得福与智慧云。大日经疏十曰:“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干闼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大日经义释七曰:“美音天亦名辩才天,是诸天中歌咏美妙者,犹如毗首羯磨工于伎巧之类,非干闼婆也。”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若有法师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我当益其智慧具足庄严辩说之辩。”又“若人欲得最上智,应当一心持此法,增长福智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财者得多财,求名称者得名称,求出离者得解脱,必定成就,勿生疑。”

  【大辩功德天】 (天名)大辩才天之异名。

  【大辩天】 (天名)见“大辩才天”条。

  【大波罗蜜】 (术语)菩萨于第八地以上所修之十波罗蜜也。任运无功用之德称为大。

  【大不善地法】 (术语)于一切不善心相伴而起之二种心所法也,一无惭,二无愧。见俱舍论四。

  【大藏】 (术语)大藏经之略称。杜荀鹤诗,所谓大藏经门一夜寻。即言释典之大藏也。

  【大藏经】 (术语)一切经从所入之藏殿而谓为大藏经。见“一切经”条。及藏经条。

  【大藏目录】 (书名)三卷,高丽本一切经之目录也。

  【大藏一览】 (书名)十卷,明居士陈实编。

  【大藏总经目录】 (书名)尝见行脚禅和。佩带小摺经目。奉为法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西游记。见有唐僧取经目次。即此摺所由来矣。按西游记系邱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内丹之术。其于经卷数目。不过借以表五千四十八黄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未考核也。乃后人不察,以此为实。居然钞出刊行。广宣流布。虽禅林修士。亦莫辨其真伪。良可浩欢。余既知其源流。遂记之以告夫来者。见等不等观杂录。

  【大禅佛】 (杂名)犹大禅师之德称也。祖庭事苑曰:“禅宗有二大禅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归宗常。”

  【大禅师】 (职位)陈宣帝初赐南岳慧思以大禅师之号。见佛祖统纪南岳传。

  【大车】 (譬喻)以大白牛车譬佛乘。法华经譬喻品曰:“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

  【大嚫】 (术语)Dakṣiṇā,又作哒嚫,檀嚫等。见“达嚫”条。

  【大乘】 (术语)Manāyā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大乘别途五逆】 (名数)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四曰:“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毁呰留难隐敝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门信心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系闭牢狱枷锁打缚,策役驱使责诸发调,或脱袈裟逼令还俗,或断其命,是为第三根本重罪。于五逆中若作一业是为第四根本重罪。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是为第五根本重罪。”小乘之五逆,与此中第四一逆相当。

  【大乘纯界】 (术语)印度大小乘并行。其行人亦异住处。中国日本有俱舍成实之二宗。是为小乘宗。然惟学习之。而非有行之者。所行者悉为大乘宗。故中国日本为大乘纯一之国土。

  【大乘道】 (术语)道之名,通于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胜鬘经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同宝窟下末曰:“此名佛果为大乘道,与佛为因名大乘因。”

  【大乘二种成佛】 (术语)于大乘之法,立一切众生悉皆成佛上,有二种之别。生得成佛者。言众生之心性清净。自可成佛也。修得成佛者。言遇教化。始修佛道。而得成佛也。

  【大乘法师】 (杂名)唐代慈恩基师之尊称也。

  【大乘法相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大乘方等经典】 (术语)谓诸大乘经也。方等为大乘经方正之通名。言其所说之理方正平等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大乘基】 (人名)慈恩大师窥基,为大乘家之泰斗,故尊之曰大乘基。宋高僧传窥基传曰:“慈恩寺传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中略)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琮不全斥故云大乘基。”

  【大乘教】 (术语)大乘之教法。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所说。满六度之行而成佛之法门也。法相之三时教,第二时空教已上也。三论之二藏教,菩萨藏也。天台之四教。通教已上也。华严之五教,始教已上也。真言之十住心,他缘大乘心已上也。参照“大乘”条。

  【大乘教九部】 (名数)对于小乘教之九部而立大乘教之九部。见“九部”条。

  【大乘结集】 (传说)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于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众。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萨藏结集八藏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稚集众。(中略)集诸罗汉得八亿八千众,来集到忍界,听受法言。(中略)使阿难升七宝高座,迦叶告阿难言:佛所说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漏。菩萨藏者集着一处,声闻藏者亦集着一处,戒律藏者亦集着一处。(中略)最初出经,胎化藏为第一,中阴藏第二,摩诃衍方等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萨藏第五,杂藏第六,金刚藏第七,佛藏第八。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足矣。”次依智度论则文殊弥勒等大菩萨将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三藏,谓之菩萨藏,或言小乘三藏于耆阇崛山(智度论之说)结集之。智度论百曰:“有人言: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

  【大乘戒】 (术语)谓菩萨僧所受之戒也。又曰菩萨戒。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善戒经所说之三聚净戒等是也。其别名依宗而异。天台曰圆顿戒,真言曰三昧耶戒,禅宗曰无相心地戒。

  【大乘戒持犯相】 (术语)出义释十三。

  【大乘戒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说大略之略戒。不别说戒相。

  【大乘戒坛】 (杂名)授受大乘戒之坛场也。

  【大乘金刚理趣经】 (经名)大乘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之异名。

  【大乘金刚萨埵仪轨】 (经名)大乘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之异名。

  【大乘经】 (术语)明作佛道法之一切经典也。佛计大小之根机,而说大小之二教。对于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谓为小乘。对于大机,说六度之法,谓为大乘。灭后,弟子结集之,别大小二经,各为一藏。智度论谓为声闻藏,菩萨藏,或谓为三藏,摩诃衍藏者是也。就现流之经典言之。则四部之阿含经等为小乘经。华严般若等为大乘经。问:阿含中有说菩萨之行法者,而般若等诸经亦非无小乘之道法?答曰:于阿含说大法,欲使弟子之小机,仰信师之胜因胜果也。于诸大乘经列小法,欲使知法之胜劣也。非为欲各得其法,故互有无妨。

  【大乘妙经】 (经名)法华经也。

  【大乘破相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大乘菩萨十地】 (术语)是华严仁王等诸大乘经所明大乘菩萨之十地也。一、欢喜地,为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菩萨于此位,成就檀波罗蜜。二、离垢地,成就戒波罗蜜。断修惑,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故云离垢地。三、发光地,成就忍辱波罗蜜,断修惑,得谛察法忍,智慧显发,故云发光地。四、焰慧地,成就精进波罗蜜,断修惑,使慧性炽盛,故云焰慧地。五、极难胜地,成就禅定波罗蜜,断修惑,真俗二智之行相互违者,使之合而相应,故云极难胜地。六、现前地,成就慧波罗蜜,断修惑,发最胜智,使现前无染净之差别,故云现前地。七、远行地,成就方便波罗蜜,发大悲心,亦断修惑,远离二乘之自度,故云远行地。此位即终第二阿僧祇劫之行。八、不动地,成就愿波罗蜜,断修惑,作无相观,任运无功用相续,故云不动地。九、善慧地,成就力波罗蜜,断修惑,具足十力,于一切处知可度不可度,能说法,故云善慧地。十、法云地,成就智波罗蜜,亦断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出生无边功德水,如大云覆虚空出清净之众水,故云法云地。

  【大乘起信论】 (书名)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为三分观之。起首三颂为序分。从论下为正宗分。末后一颂,即是随行所起大愿,为流通分。玆将本论各家之著述列下。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卷(陈智恺作),起信论义疏上卷(缺下卷隋昙延撰),起信论义疏四卷(隋慧远撰),起信论同异略集二卷(唐见登集),起信论义记七卷(唐法藏撰),起信论别记一卷(唐法藏撰),起信论疏注四卷(唐法藏撰宗密注),起信论疏笔削记二十卷(宋子璇录),起信论纂注二卷(明真界纂注),起信论捷要二卷(明正远注),起信论续疏二卷(明通润述疏),起信论疏略二卷(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纂略未刊),起信论直解二卷(明德清述),起信论裂网疏释实叉难陀译六卷(明智旭述),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一卷(续法辑),起信论疏记会阅十卷(续法会编),起信论疏记六卷(新罗元晓疏并别记),起信论别记一卷(新罗元晓撰),起信论内义略探记一卷(新罗太贤作)。

  【大乘三藏】 (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大乘善根界】 (术语)西方净土之德称也。谓大乘为成就善根功德之国界。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生于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净土论曰:“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大乘声闻】 (术语)台家所立五种声闻中之第五。见“声闻”条。

  【大乘十八不共法】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于一切众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不离禅定也;六无不知已舍,佛照了一切法舍离之,而不执着也;七欲无减,欲度诸众生而心无厌足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胜相随智慧而行,利益一切众生也;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也。”次下之结文云:“问曰:若尔者,迦旃延尼子(小乘师)何以言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为十八不共法?若前说十八不共法是真义者,迦旃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说?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释子则不作是说,释尊说者是真不共法。”又出大乘义章二十末,法界次第下之下,止观七。

  【大乘十种清净禁戒】 (术语)见文殊千钵经五。

  【大乘四果】 (名数)通教之菩萨,历十地修行,有证果有不同。以小乘之四果而区别之。一在初地以断惑证理生于如来之家者为须陀洹果。二在八地蒙佛之授记而得作佛者为斯陀含果。三在十地受如来之职,如别圆二教等觉之位者为阿那含果。四在佛地,即通教之果佛断见思之惑,习气俱尽而成佛者。为阿罗汉果。见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天】 (杂名)印度之人美玄奘三藏曰大乘天,以三藏能鼓吹大乘也,印度之俗,总称物之美者为天。慈恩传五曰:“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曰解脱天。”梵Mahāyāna-deva,Mokṣā-deva。

  【大乘无上法】 (术语)大乘法中最上之法门也。语出楞伽经。对于权大乘之法而指实大乘之法,又对于自力圣道之大乘而指他力本愿一乘之法。正信偈所谓“宣说大乘无上法。”为后者。

  【大乘无作大戒】 (术语)谓天台宗之圆顿戒也。是为大乘戒,故曰大乘,无作者,戒体也,新译谓之无表。凡受戒时,受者身内发生戒之实体。旧译家对于三业之有作。谓之无作。新译家对于三业之有表,谓之无表,戒之通名也。

  【大乘五位】 (名数)见“五位”条。

  【大乘现证三昧耶】 (术语)修秘密乘,现证法界体性智。谓之大乘现证。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义也。金刚顶经上曰:“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耶名一切如来心。”同疏曰:“修行秘密乘,现证本界体故名大乘现证也。”

  【大乘心】 (术语)依大乘之道而求佛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大乘心是菩萨净土。”注曰:“肇曰:乘八万行兼载天下不遗一人,大乘心也。”慧远疏曰:“求佛之心为大乘心,行能运通目之为乘,乘中莫加谓之为大。”

  【大乘玄论】 (书名)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第六涅槃义,第七二智义,第八教迹义,第九论迹义,委曲尽三论宗之奥义。

  【大乘义章】 (书名)二十卷,隋净影寺之慧远撰。分义为五聚:一教聚,有三门。二义聚,有六门。三染聚,有六十门。四净聚。有一百三十一门。五杂聚,欠缺。解释大小乘法相之古今第一书也。

  【大乘因】 (术语)或指菩提心,或示诸法实相。大疏九曰:“所谓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南岳止观曰:“大乘因者,诸法实相。”

  【大乘缘生论】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与上本同。实小乘之论也。

  【大乘止观】 (书名)具名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南岳慧思说。说止观二门之深义。唐末经典,流散海外,咸平三年日本国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云得之为作序。见佛祖统纪二十五。明智旭释之曰止观释要。

  【大乘宗】 (术语)佛灭后诸宗纷起,其中求罗汉之证悟者为小乘宗,求作佛者为大乘宗。先在印度,依寄归传之记惟中观瑜伽之二宗,为大乘,余皆为小乘。中观即中国之三论宗。瑜伽则法相宗也。在中国日本之诸宗,惟俱舍、成实、为小乘,余皆为大乘宗。但其二宗亦为学习法门而存,无有行之者,故谓之依学之宗。

  【大赤华】 (植物)法华所说四花之一。光宅法华义疏二曰:“摩诃曼珠沙华者,译为大赤团华。”

  【大炽盛光】 (菩萨)金轮佛顶尊之别名。见“炽盛光”条。

  【大炽盛光法】 (修法)炽盛光佛顶尊之修法。日本叡山四个大法之一。见“炽盛光”条。

  【大船】 (譬喻)以譬渡生死海。安乐集下曰:“善知识者,是汝大船。”教行信证序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大船师】 (譬喻)佛之德号。以能导众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为汝作大船师。”

  【大慈】 (术语)见“大慈大悲”条。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慈悲门】 (术语)对于佛之大智慧门之称。门者差别之义。

  【大慈大悲】 (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中略)菩萨大慈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曰:“大慈大悲,常无懈倦。”

  【大慈恩寺】 (寺名)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皇太子治,为文德皇后于长安创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三年,玄奘三藏奏请建大塔,奉安西来之经论梵本佛舍利,塔高二百尺。见稽古史略三。

  【大慈恩寺三藏】 (人名)玄奘三藏尝住大慈恩寺,故有此号。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书名)十卷,唐慧立本等撰。

  【大慈生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上第五位。主众生自发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发生,慈愍慧。梵名昧怛利也。毗廋拏蘗多,译言慈发生密号称为慈念金刚。肉色。左手持无忧树。右手于膝上仰掌,立开敷莲。坐赤莲上。

  【大慈尊】 (菩萨)谓弥勒菩萨。弥勒译言慈也。

  【大导师】 (术语)佛菩萨之德号。以其能导众生使超生死之险难也。无量义经曰:“处处为众作大导师,能为生盲而作眼目。”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一切大导师。”

  【大道心】 (术语)梵语菩萨摩诃萨,译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华文句二曰:“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什师嫌烦,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摩诃此言大,此诸人等皆求广博大道。又成熟众生故,道心大道心之气类也。”

  【大德】 (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檀陀,秦言大德。”毗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中略)诸传纪私呼僧中贤彦多曰大德,非国朝所辅也。(中略)大历六年辛亥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有阙即填,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补德号之始也。宪宗朝端甫为引驾大德,此带引驾为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诞日,内殿禅大德辩肇二人,此带禅学得名。”四分戒本序曰:“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诸,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位高曰大德也。”

  【大地】 (术语)见道已上之菩萨,分为十地,高地之位,谓之大地。

  【大地法】 (术语)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个心所。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故名之为大地法。善恶一切之心。名为大地,大地之心所有之法,故为大地法。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见俱舍论四。

  【大地四轮】 (名数)一风轮。以有情之业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而生风轮,其广无数,厚有十六亿逾缮那。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令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击之,金刚碎,而风轮无损。二水轮。又以有情之业力起大云雨,澍于风物上成积水轮。如是水轮于未凝结之位,深有十一亿二万逾缮那。三金轮。有情之业力,起别风搏击此水上结为金,如熟乳之凝结为膜。故减水轮而厚八亿,其余转成金轮,厚有三亿二万,与水金二轮之广相等,其经十二亿三千四百半。已上为俱舍论世间品所说。于此加所依之虚空轮,称为四轮。

  【大颠】 (人名)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那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学者四集。潮州府志曰:“宝通,号大颠。俗姓陈氏,或曰杨姓,先世为颖川人。生于开元末,大历中,与药山惟俨并师事惠照于西山。即复与之同游南岳,参石头。正元六年,开辟牛岩,立精舍,蛇虎皆远遁。七年又于邑西幽岭下创建禅院,名曰灵山,出入猛虎随之。时已大悟宗旨,得曹溪之绪,门人传法者千余人,自号为大颠和尚。元和十四年,刺史韩愈贬潮州。远地无可与语,闻大颠名,召至,留十余日,谓其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为难得。因与往来,及祭海神,至潮阳,遂造其庐。未几移袁州,复留衣服为别。长庆四年,一日告辞大众而逝,年九十三。所著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金刚经释义,又尝自写金刚经千五百卷,法华维摩经各三十部,藏之山中。墓塔在灵寺左,唐末有贼发其塔,骨髀尽化,惟舌根犹存如生。复瘗之,号瘗舌冢。宋至道中,乡人又发视之,惟见舌镜而已,乃叠石藏之如故,又号为舌镜塔。”

  【大定】 (术语)诸佛三德之一。见大定智悲项。

  【大定智悲】 (术语)大定大智大悲,是佛之三德也。佛心澄明,谓为大定。以澄明故,照一切法界,是曰大智。以照一切法界故,于苦众生生救济心。是为大悲。又谓之智断恩之三德。以大定断一切之妄惑。是断德。大智即智德。大悲即恩德也。此中前二者为自利之德,后一者为利他之德,此三者以之圆具自他之万德。不动经曰:“唯圆满大定智悲无不具足,即以大定德故坐金刚盘石,以大智德故现迦楼罗焰,以大悲德故现种种相貌。”

  【大度师】 (术语)如言大导师。言佛菩萨为导众生度生死海者。智度论三十三曰:“为世作大度师兴显佛法。”

  【大恶象】 (譬喻)譬恶心之狂乱。涅槃经三十一曰:“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驰骋奔逸如大恶象。”

  【大恩教主】 (术语)称释迦如来,于一切众生,利他之恩德广大,故曰大恩。为教法之主,故曰教主。

  【大耳三藏】 (人名)唐代宗时,有西天之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敕使与忠国师试验。三藏方见师,便礼拜而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而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三藏无以对。见传灯录五忠国师章。

  【大法】 (术语)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广者。法华经序品曰:“今佛世尊欲说大法。”

  【大法鼓】 (譬喻)大法能警醒生死之长夜。故以譬于鼓。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大法鼓经】 (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在祇洹说有非有之法门,波斯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当说大法鼓经,使迦叶令不堪闻大法者尽去座,说如来之常乐我净,不般涅槃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空经皆为方便。

  【大法会】 (仪式)为法事大集人者。

  【大法紧那罗】 (天名)法华经序品四人紧那罗之一。奏妙法之乐者。

  【大法炬陀罗尼经】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善威光天子请问陀罗尼门。佛入大力庄严三昧,说过去之放光如来说此经事。一经五十二品,皆述昔时放光如来所说之法。

  【大法螺】 (术语)大法之声能警醒人,故譬于螺贝。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大法慢】 (术语)法慢之大者。于所得之法起慢心曰法慢。

  【大法师】 (术语)说见“法师”条。大者,尊之之词。

  【大法雨】 (譬喻)大法能慈润枯渴之众,故以譬于雨。法华经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化城喻品曰:“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大烦恼地法】 (术语)与一切烦恼心相伴之心所也。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举。见俱舍论四。

  【大梵】 (天名)天神名,又观音名,大梵深远观音也。

  【大梵如意天】 (天名)大梵天也,彼天有威力,得如意自在,故曰如意。

  【大梵深远】 (菩萨)天台所立六观音之一。见“六观音”条。

  【大梵寺】 (寺名)刺史韦宙请六祖说法处也。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宁三年,诏诸州建崇宁寺,致和中改天宁寺。绍兴三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

  【大梵天】 (天名)Mahā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大梵天王】 (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见“拈花微笑”条。

  【大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也。

  【大梵王宫】 (杂名)大梵天王之宫殿。在色界初禅之梵辅天中。俱舍论八曰:“于梵辅天处有高大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别地,如世尊处座四众围绕。”往生要集上本曰:“忉利天上亿千岁乐大梵王宫,深禅定乐。”

  【大方便】 (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方便也,善巧之教化谓之方便。”

  【大方便佛报恩经】 (经名)七卷,失译。佛在罗鹫山,阿难,闻外道讥佛非孝,以白佛,佛乃放光,集十方之菩萨,说尝为须阇提太子,以身肉济父母之难,或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有九品,系结集家之手草。

  【大方等】 (术语)又,谓之大方广。大乘经之通名。言所说之义理方正平等也。于方等部中为最上,是大方等也。阅藏知津二曰:“方等亦名方广,于十二分教中十一并通大小,此唯在大。”

  【大方等大集经】 (经名)大集经之具名。见“大集经”条。

  【大方等如来藏经】 (经名)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大方广如来藏经同本先出。

  【大方等陀罗尼经】 (经名)四卷,北凉法众译。说方等三昧之法规。南岳大师依此经行方等三昧,而证圆位。固之天台智者说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大方等无想经】 (经名)别名,大方等大云经,六卷,北凉昙无谶译。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诸问云兴,赞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三十七品。最后,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之事。其第三十六品说祈雨之神咒。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与大乘流转所有经同本先出。

  【大方广】 (术语)又云大方等。方者方正,广者广大,诸大乘经之通名也。方广者,十二分教之一,虽为大小乘之通名,而独用于大乘经者为最多。探玄记一曰:“对法论说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名为方广,又瑜伽说声闻藏中无方广故。”今大乘于方广部中为最上,故云大方广。梵Mahāvaipulya。

  【大方广宝箧经】 (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才。

  【大方广佛】 (佛名)华严经之本尊也。证得大方广理之佛,谓之大方广佛。探玄记一曰:“大以包含为义,方以轨范为功,广则体极用周,佛乃果圆觉满。”又“方广之佛简下乘佛。”

  【大方广佛冠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具名,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示十方净土诸佛之名号,说称念受持之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经名)常略称华严经。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本。见“华严经”条。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同本异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经名)又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是本经入法界品中之一分自天主光天至有德童女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大方广菩萨藏】 (术语)大乘十二部经中方广部之通名。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经名)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为舍利弗等。佛入三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于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刹,于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于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三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证得此三昧之福德因缘。

  【大方广如来藏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举种种譬喻,说如来藏之义,如来藏者众生烦恼之中具如来法身之德也。

  【大方广如来秘密义经】 (经名)二卷,失译。东方宝杖佛所有菩萨,名无量志庄严王菩萨。问佛以如来秘密藏之法,佛答以发一切智心为首,说种种之法。迦叶更请说秘密藏之法,佛说逼恼菩萨,亦以菩萨之愿力而无害,如倒于地者,还依地而起,打旃檀者,亦得香气。次说极重之十恶,能解如来之因缘说,亦即除灭。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同本先出。

  【大方广三戒经】 (经名)三卷,北凉昙无谶译。与大宝积经三律会第一同本异译。

  【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经名)四卷,赵宋施护译。与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皆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

  【大方广师子吼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佛在日月宫中,使胜积菩萨,往北方欢乐世界法起如来之所,法起如来为师子吼,后告于大众,释迦牟尼即我法起也。

  【大方广十轮经】 (经名)八卷,失译人名,与大集地藏十轮经同本,文稍简略。

  【大方广文殊仪轨经】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菩萨根本仪轨经之略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经名)常略称圆觉经。见“圆觉经”条。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经名)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

  【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瑜伽法】 (经名)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怒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之异名。说金刚童子之修法。

  【大风灾】 (术语)大三灾之一。劫末起大风破灭至色界第三禅天之灾厄也。见“三灾”条。

  【大佛顶】 (佛名)佛名,佛顶尊有多种。大佛顶其一也。见“佛顶尊”条。又陀罗尼名,大佛顶尊之陀罗尼也。见“佛顶咒”条。

  【大佛顶白伞盖心咒】 (经名)与大佛顶如来心咒同。白伞盖为佛顶咒之异名。

  【大佛顶法】 (修法)金轮佛顶法也,此有金刚部大日金轮与胎藏部释迦金轮二者。大妙经所说为大日金轮,大日经所说为释迦金轮,首楞严经所说为两部不二。

  【大佛顶经】 (经名)具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略曰大佛顶经,首楞严经。楞严经等。见“首楞严经”条。

  【大佛顶曼荼罗】 (术语)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檀,泥于地。(中略)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之莲华。华中盛八月露水置于钵。更以十六莲华与香灯。参差庄严外围。取白牛乳为煎饼。砂糖。(中略)蜜,于莲华外,各各围绕十六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中略)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当阳张卢遮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金刚藏兼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中略)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安置左右云云。大妙经准之。中央之莲钵,即大佛顶也。八圆镜,八大佛顶也。十六华炉,八菩萨八金刚也。

  【大佛顶念诵法】 (术语)大妙经说心中观字,白色,成大月轮,遍于量法界,无上中下之际,成大八轮之金轮,又于一一轮中,右旋布八色金刚轮,依前观身,为大我,于轮脐中作顶轮王形,即结成就一切事业佛顶诸佛心本三昧耶印。以二手散开十指并二掌根。即以此印于指上散安十字真言。一一字上散无量百千杂色光明。散射十方诸佛之刹土。光明炽盛。三世无等。即以此印手右旋如羂索环之势。(中略)此印名摄一切佛顶轮王本三昧耶发生无边诸佛羯磨之印。不假结护及供养门,速成诸佛大三摩地,使成佛之身。十地菩萨目睹不及,耳听不闻。(中略)使同类之佛,亦不见自身。何况其余菩萨等。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罗陀罗尼】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

  【大佛顶如来心咒】 (经名)佛顶咒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初为诸众贤圣之名。最后之八句方为正咒。故唯取此八句为心咒。

  【大佛顶三昧】 (术语)依大佛顶经之坛法诵佛顶咒之行法也。三代实录一曰:“安置沙弥二十人于陵边,昼夜结番修大佛顶三昧。”

  【大佛顶咒】 (经名)见“佛顶咒”条。

  【大伽蓝】 (杂名)伽蓝者寺院之梵语,大者对于小伽蓝而言。

  【大纲】 (杂语)法门之大义,譬如网之纲,委细之教义譬如目。法华玄义十曰:“唯论如来说教大纲不委细网目。”同释签曰:“说法华唯在大纲不事网目。”

  【大根】 (术语)大乘之机根。法华玄义一曰:“令大根从不融向于融。”

  【大钩召印】 (印相)作内缚拳。竖右手之头指。少屈之作钩形。是除盖障佛顶,及九方便中,奉请法身方便之印也。

  【大灌顶】 (修法)顶上灌五瓶誓水之圣式也,或为结缘,或为传密法,而行之。是洗除罪恶注入功德之意也。见“灌顶”条。

  【大灌顶光真言】 (经名)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之略名。

  【大灌顶经】 (经名)灌顶经之异名。

  【大灌顶神咒经】 (经名)灌顶经之异名。

  【大光明佛】 (佛名)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诃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为父,瞿那为母。”

  【大光明王】 (本生)释迦如来于过去为阎浮提之国王。称为大光明。

  【大光明王发心因缘】 (本生)贤愚经大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说,大光明王自外国得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于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大菩提心。

  【大光明王舍头施婆罗门】 (本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于过去为波罗奈国王,称为大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谏,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大光明王舍头施婆罗门。”

  【大光普照】 (杂语)法华经序品曰:“眉间白毫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观音】 (菩萨)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所说六观音之一。天台以之为修罗道之能化。道邃六字经验记,配之于十一面观音。见“六观音”条。

  【大光音天】 (天名)色界第二禅天也。在胎藏界曼荼罗,位于外金刚部院之北方。肉色。右手持瓶。左手竖头中二指,屈余指,仰而当胸。坐于筵。左右有侍者,右持未敷莲。左竖头指小指,屈余指,向胸。右手作掬势,置于膝。

  【大鬼道】 (界名)有大威力之鬼神所住之道途。道者五道六道之道也。

  【大国师】 (职位)说见“国师”条。

  【大海】 (杂名)梵语摩诃三母捺罗娑誐罗Mahāsamudra-sāgara,见梵语杂名。

  【大海八不思议】 (譬喻)涅槃经三十二曰:“大海有八种不思议。以譬涅槃:一渐渐转深,二深难得底,三同一咸味,四潮不过时,五有种种宝藏,六大身众生居住,七不宿死尸,八万流大雨入海亦无增减。”又以此八喻譬僧伽。

  【大海十相】 (名数)华严经疏四十四曰:“华严经中以大海十相,譬十地菩萨修行: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入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

  【大海印】 (譬喻)大海之水面印现森罗万像。以譬菩萨之三昧含藏一切诸法,是名海印三昧。大集经十五曰:“喻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道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复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

  【大海众】 (譬喻)众水入海。则为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则皆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众。又譬众之多者曰海。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此阎浮提有四大河,一切诸流皆投归于海。众僧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决水以入于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往生要集中本曰:“清净大海众。”

  【大寒林】 (杂名)西国谓墓所为尸陀。译为寒林。使人怖而寒之义也。见“尸多婆那”条。

  【大寒林难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罗睺罗于寒林中多为鬼恼。佛为说难拏陀罗尼。难拏者欢喜之义,言此陀罗尼有安乐欢喜之功德也。

  【大行道】 (仪式)盛大行道之仪式也。见“行道”条。

  【大号叫地狱】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五。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大号叫地狱剧苦所逼发大哭声,悲叫称怨,故名为大号叫。”

  【大和竭罗】 (佛名)Dīpaṁkara,又曰提和竭,提洹竭。佛名。译言燃灯,锭光。玄应音义三曰:“提和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锭光,亦曰燃灯佛是也。”可洪音义二曰:“提洹竭,中户官反,亦云提和竭,此云锭光,即燃灯佛也。”

  【大和尚】 (术语)受戒之师,谓为和尚。和尚之年长德高者,称为大。又(职位)西晋怀帝永嘉四年天竺之佛图澄至,石季龙倾心事之,号为大和尚,见佛祖统纪三十六。

  【大黑飞砾法】 (修法)其法以槚木指干方之枝。作乔麦与麦之形(即宝珠形),其三面书字,置之于本尊之前。诵本尊之根本咒一千遍而加持之,然后投于福人之家,谓彼之福德来集我家也。是曰大黑之飞砾法。

  【大黑天】 (天名)梵语摩诃迦罗Mahākāla,译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三面六臂。系人之髑髅以为璎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为大自在天之后妃,而盛祀之。新译仁王经护国品曰:“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班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班足取千头王以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同良贲疏曰:“言冢间者所住处也,言摩诃者此翻为大,言迦罗者此云黑天也。上句梵语,下句唐言。大黑天神,斗战神也。若祀彼神增其威德举事皆胜,故向祀也。”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曰:“摩诃迦罗天像前,苏末那搵三甜,护摩三浴叉已。现为使者为成辨一切。”注曰:“大黑天也,披象皮横把一枪,一头穿人头一头穿羊。”义净译孔雀经中曰:“大黑药叉王,婆罗痆斯国住。”摄大仪轨二曰:“摩贺迦罗神,曩莫三满多没驮喃,摩贺迦罗野,裟嚩贺。”大日经疏十曰:“摩诃迦罗所谓大黑神也,毗卢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门欲除彼(指荼吉尼),故化作大黑神。过于彼无量示现,以灰涂身在旷野中,以术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无碍诸荼吉尼而诃责之。犹汝常啖人,故我今复当食汝,即吞啖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断肉。”理趣释下曰:“七母女天者是摩诃迦罗天眷属也。(中略)此天等亦有曼荼罗,中央画摩诃迦罗以七母天围绕,具如广经所说。摩诃迦罗者大时义,时谓三世无障碍义,大者是毗卢遮那法身无处不遍,七母女天并梵天母。”慧琳音义十曰:“摩诃迦罗,唐云大黑天神也。有大神力,寿无量千岁,八臂身青黑云色,二手怀中横把一三戟叉,右第二手把一青羖羊,左第二手把一饿鬼头髻,右第三手把剑,左第三手执羯吒罔迦(Khaṭvāṇga)是一髑髅幢也,后二手各于肩上共张一白象皮如披势,以毒蛇贯穿髑髅以为璎珞,虎牙上出作大忿怒形,雷电烟火以为威光身形极大,足下有一地神女天,以两手承足者也。”其他为此天之降魔神而现威灵。见仁王经良贲注下一,佛祖通载三十五。显教之所传者以之为施福神。谓祀之,则能得福德。西竺诸寺皆于食厨安置供养之。寄归传曰:“西方诸大寺处,或于食厨柱侧,或在大库门前,雕木表形,或二尺三尺为神王状。坐把全囊,却踞小床一脚垂地。每将油拭,黑色为形。号曰莫诃歌罗,即大黑神也。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属,性爱三宝,护持五众使无损耗。求者称情,但至食时厨家每荐香火,所有饮食随列于前。”是祀为施福神之本据也。

  【大黑天供相应物】 (术语)一以白米为相应物。如圣天供之浴油。念诵时以白米浴之,一咒为一度。相传是大黑天为炽盛光佛顶舍利法之本源。故以白米为舍利之当体,最相应也。二以盐为最上之供物。常供盐一杯。

  【大黑与黑色】 (杂语)摩诃迦罗之译,有大时与大黑二者。而大时之解,能尽神力之程。是为本义。大黑宜为傍义。大日经疏有阎魔之后黑闇女为摩诃迦罗,称为闇夜神之一义。此黑义虽可为本义。然无关于今之大黑神。然则其黑色如寄归传所言,以油拭之,其像自然而黑无关于迦罗之本义可知。用香油涂体。以拂身之邪热。印度一般之习也。但以之为降魔神,照密教之本义,则黑色不惟为降魔之色,胎藏界曼陀罗安置此天于北方,故黑色又与其神体相应者也。

  【大黑真言】 (术语)“唵摩诃迦罗娑嚩贺。”见摄大轨。又,唵尼旨尾旨(降伏),惹嚩礼(自在),多啰伽帝(救度),莎诃。见真言钞。

  【大红莲】 (界名)地狱名。以洹寒而身裂如大红莲之地狱也。见“地狱”条。

  【大弘誓】 (术语)广大之誓愿也。如来曾曰:“广发如是大弘誓愿。”

  【大护印】 (印相)顺于如来藏申二水指(第四指),使指头相柱如山峰,其二火指(中指),头亦相柱稍屈如连环状,又开二空指(大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萨婆怛他揭帝弊(归命一切如来等),萨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叹佛归命也),微湿啭目契弊(种种门也亦是巧妙养也,诸佛巧现种种功德力也),萨婆他(遍也,谓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方处也),唅欠(诃是因义欠空义也,点又是空,空净一切因又复空者此空亦空也),啰吃洒(拥护也,非但护二乘亦护一切诸佛由此故不舍有情常于佛事无有休息不住寂灭也),摩诃沫丽,(大力也,即是如来十种智力也),萨婆怛他揭多(一切如来也),本眤也宁社帝(生也,言此力从如来功德生也),吽吽(第一恐怖他除其障也,第二为令满佛三德故也,重言读极怖之也),怛啰吒怛啰吒(摄伏也,摄伏内外障,又为成佛法身故重言之),阿钵啰底诃帝(是无害也,无障义也),莎诃(成就)。(Namaḥ sarva-tathāgatebhyaḥ,Sarva-Apāya’-vigatebhyo,viśvamukhebhyaḥ,Sarvathā Haṁ Khaṁ Rākṣasī mahabali Sarva-tathāgata-punyo nirjāti,Hūṁ Hūṁ Traṭa Trata apratihatisvāhā。又此名无堪忍大护,彼之威光猛盛,譬如初生小儿不堪见烈日之光,此亦一切不能堪忍而映夺之,故名无能堪忍大护。见义释十。

  【大华严长者】 (人名)佛对此长者,说施食之福报。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经名)一卷,唐般若三藏译。佛说那罗延力之量,比较佛力。因说为施食者得此佛力也。

  【大化】 (术语)谓佛陀一代之教化也。法华玄义十曰:“说教之网格,大化之筌罤。”

  【大幻师】 (术语)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云幻师。大集经十九曰:“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礼大幻师。”

  【大黄汤】 (饮食)黄龙汤之异名。

  【大会】 (术语)大法会也。为佛事而会多众也。般舟赞曰:“一一大会随人入。”

  【大会众】 (术语)贤圣之众会。往生论注下曰:“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智相光明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

  【大慧】 (菩萨)Mahāmati,梵名摩诃摩底。菩萨名。于楞伽经会座为一会之上首,是对扬主也。佛地论一曰:“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又(人名)禅师名。宋杭州径山之佛日禅师,名宗杲,法嗣佛于果圜悟禅师,高宗绍兴十七年诏使住径山,以二十一年事窜梅州,二十八年诏使再住径山,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寂于径山明月堂,寿七十五。赐谥普觉,塔曰宝光。孝宗居藩邸师事之,及即位赐号大慧禅师。有语录三十卷,敕入大藏。见五灯会元十九。圜悟尝着碧岩集,大慧烧之。碧岩种电钞一曰:“此书已成,学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谓云门一棒打杀之高怀也。”又唐之一行禅师谥大慧。

  【大慧刀印】 (印相)其形同于塔印。十八道事钞上:“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别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阇梨观心也。”见塔印条。

  【大慧书】 (书名)二卷,集大慧禅师宗杲之书牍也。

  【大慧武库】 (书名)具名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附于大慧语录之后。

  【大慧语录】 (书名)具名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宋蕴闻集。

  【大火聚】 (譬喻)大火聚于一处者。以譬不可触着之物体。智度论六曰:“是实智慧,四边叵捉如大火聚,亦不可触,法不可受,亦不应受。”

  【大火灾】 (术语)大三灾之一,住劫终而入坏劫,坏劫之末有七日轮出,上自色界之初禅天,下至无间地狱,尽被焚烧,俱舍论十二曰:“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中略)于是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渴,众山洞然,洲渚三轮并从焚燎,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尽。”

  【大机】 (术语)受持大乘法可到菩萨乘之机类也。

  【大吉祥变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三行第六位。梵名椤乞叉摩摩诃微地也。译言吉祥大变。司观音三十三变化之妙用。密号称为动用金刚。白肉色。左手持半开莲华。若手当胸仰掌如受物。眼作上视之相。

  【大吉祥大明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二行第五位。梵名摩诃室利摩诃微地也。译言大吉祥明王。密号称为灵瑞金刚。肉色。左手持莲华安股上。右手竖小指,屈余指,当胸。坐赤莲华。

  【大吉祥金刚】 (菩萨)金刚手之异名。义释十二曰:“大吉祥金刚,欢喜,文殊等。”

  【大吉祥经】 (经名)大吉祥陀罗尼经之略名。

  【大吉祥明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二行第六位。梵名摩诃室利微地也。译言大吉祥明。密号称为常乐金刚。肉色。左手持半开莲华。右手屈无名小二指,竖余指,置胸边。坐白莲华。

  【大吉祥天】 (天名)又名功德天。主富贵之女天也。大吉祥陀罗尼经谓之大吉祥菩萨。见“吉祥天”条。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极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说吉祥天女之十二名及陀罗尼。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

  【大吉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苏珂嚩帝佛刹,为观自在菩萨说大吉祥菩萨所有之陀罗尼。使众生得大富贵。

  【大吉义神咒经】 (经名)二卷,元魏昙曜译。帝释与阿修罗战而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经名)十卷,唐不空译,与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同本异译。

  【大集法门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与长阿含经众集经同本。

  【大集会正法经】 (经名)五卷,赵宋施护译。大集会正法,以本经所说之法得名。佛在灵山,为普勇菩萨说之。次折伏尼犍外道。

  【大集经】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三十一卷至三十三卷之日密分三卷,北凉昙无谶译,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为大方等大集经而别行之。其第二十七卷至三十卷之无尽意菩萨品四卷,为智严宝云译,别行本题曰:无尽意菩萨经。其三十四卷至四十五之日藏分十二卷,隋那连耶舍译,别行本十卷称为大乘大方等日藏经。其四十六卷至五十六卷之月藏分为十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别行本十卷,称为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其五十七五十八两卷之须弥分二卷,同译,别行本题曰大乘大集经。其五十九六十两卷之十方菩萨品,后汉安世高译,别行本题曰: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止观辅行五曰:“彼经广集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于欲色二界大空亭中,故云大集。”但大集之经名有二种:一以名于欲色二界中间集大众而说之经,上所举之诸经是也。一以名于随处集大众而说之经,大集经贤护分,大集经念佛三昧分等是也。梵Mahāsaṁghāta。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十卷,隋达磨笈多译。与菩萨念佛三昧经同本。说念佛三昧之法。

  【大集经贤护分】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

  【大集譬喻王经】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为舍利弗以诸譬喻说菩萨与二乘智慧功德之差别。

  【大集日藏经】 (经名)大乘大方等日藏经之异名。

  【大集贤护经】 (经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之异名。

  【大集须弥藏经】 (经名)大乘大集经之别名。六十卷,大集经之须弥藏分是也。

  【大集月藏经】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十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收于六十卷大集经第四十六至第五十六。称为月藏分。

  【大己】 (杂语)自己对于五夏以上之同侣长者,所呼之尊称也。

  【大寂定】 (术语)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静妙三摩地。如来所入之禅定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三昧或三摩地,译为定。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涅槃经三十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大寂法王】 (术语)称大日如来。梵译曰牟尼Muni,译为寂。如来之身口意,离一切之烦恼。故云寂。大日经一曰:“牟尼诸法王告持金刚慧。”同疏六曰:“大寂法王,告金刚手。”

  【大寂静妙三摩地】 (术语)见“大寂定”条。

  【大寂灭】 (术语)大涅槃也。涅槃,一译寂灭。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语寂灭海终不能至。”

  【大寂室三昧】 (术语)见“大寂定”条。

  【大迦多衍那】 (人名)Mahākātāyana,旧称大迦旃延。新称大迦多衍那。

  【大迦叶】 (人名)摩诃迦叶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见“迦叶”条。

  【大迦叶本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大迦叶说制心之法。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经名)五卷,赵宋施护译,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之别译。

  【大迦旃延】 (人名)摩诃迦旃延也,新称迦多衍那。为十大弟子之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善分别义敷演道教,所谓大迦旃延比丘是。”见“迦旃延”条。

  【大坚固婆罗门】 (本生)释迦如来昔为大国黎努王之辅相。名大坚固婆罗门。能治国。后修禅观,感梵天王之来现,由彼之劝而出家,修佛道。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说大坚固婆罗门之事历。

  【大鉴】 (人名)六祖曹溪慧能,宪宗元和十年赐谥云大鉴禅师。

  【大焦热地狱】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七。见“焦热地狱”条。

  【大觉】 (术语)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又声闻虽自觉,而不使他觉,菩萨虽自觉亦使他觉,而觉事未满。佛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仁王经上曰:“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心地观经一曰:“敬礼天人大觉尊。”止观一曰:“大觉世尊,积功行满。涉六年以伏见,举一指而降魔。”

  【大教】 (术语)如来之教法也。

  【大叫唤地狱】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五。智度论十六曰:“第四第五名叫唤大叫唤。”见“地狱”条。

  【大觉金仙】 (术语)宋徽宗诏改之佛号也。宋史徽宗纪曰:“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大觉母】 (术语)觉母是文殊之异名,大者尊称也。见“觉母”条。

  【大觉世尊】 (术语)见“大觉”条。

  【大教王经】 (经名)金刚顶经之别名。见“教王经”条。

  【大教网】 (譬喻)如来之教法,能救生死海之人,故譬以鱼网。晋华严经五十九曰:“张大教网絙死生海。”五教章上曰:“是故经云:张大教网絙生死海,度天人龙置涅槃岸。”(五教章之文上二句依晋经五十九,下二句依同经四十四菩萨金翅王,生死大海,中抟撮天人龙,安置涅槃岸之文)。

  【大劫】 (术语)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见“劫”条。

  【大劫宾宁】 (人名)Mahakapphina,阿弥陀经曰:“摩诃劫宾那。”比丘名。贤愚经七曰:“大劫宾宁缘品。”见“劫宾那”条。

  【大羯磨轮】 (术语)连续十字金刚而作大圆轮也。瑜祇经曰:“当观吽一字成大羯磨轮。”

  【大羯磨印】 (印相)五股印之称。瑜祇经曰:“决诵一字明,结大羯磨印。”

  【大戒】 (术语)大小乘之具足戒,对于五戒,十戒等。谓之大。又,大乘戒之通名,以与小乘戒区别。

  【大界】 (术语)摄僧之大者。谓定僧众同一住同一为布萨之结界。如限一山一寺境内之结界是也。对于小界或戒场。而名为大界。

  【大界外相】 (术语)言结界之外面。于界结之标石书此四字。自此表内为摄僧界也。

  【大金刚轮印明】 (印相)加持虚空而结来遍一切大曼荼罗界之印与明也,易言之,即成护行者,身心之结界轮坛也。

  【大金刚位】 (术语)称真言行者初地之位。瑜祇经曰:“一时共成就,速得大金刚位,乃至普贤菩萨位。”

  【大金色孔雀明王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或义净译孔雀经六本之一。

  【大金色孔雀王】 (明王)金色之孔雀明王也。见“孔雀明王”条。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

  【大经】 (经名)净土三部中,二卷之佛说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谓之大经。天台谓之大本。玄义分传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龙兴名两卷经。”又,天台宗称涅槃经为大经。

  【大精进菩萨】 (菩萨)位于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南方。贤劫十六尊之一。亦名勇猛或大勇猛。梵名输罗野。译言勇猛。密号称为不退金刚。肉色。右持一股戟。左拳安于腰。

  【大经卷】 (譬喻)指心也。诸方门人参问语录曰:“心为大经卷。”

  【大经卷在一微尘内】 (杂语)唐沙门慧海曰:经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内在微尘中。一尘者是一念心尘也。故云一念尘中演出河沙偈,时人自不识。

  【大净法门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庄严法门经同本。

  【大拘絺那】 (人名)Mahākauṣṭhila,比丘名。阿弥陀经作“摩诃俱絺罗。”见“俱絺罗”条。

  【大拘絺那经】 (经名)舍利子问正见正法之事,拘絺那答之。摄于中阿含七。

  【大开静】 (术语)开静有大小二种。见“开静”条。

  【大空】 (术语)对于小乘之偏空,而谓大乘究竟之空寂为大空。空亦为空。是为究竟之大空。即大乘之涅槃也。密教以阿字为此大空。证之谓为大空智。宝积经二十二曰:“广大空寂名曰虚空,涅槃空寂亦复如是,为大空寂,无有主宰亦无我所,一切众生没入其中,无能摄取一毛端量,广大空寂广大无量名大涅槃。”入楞伽经三曰:“何者第一义圣智大空?谓自身内证圣智法空离诸邪见熏习之过,是为第一义圣智大空。”无尽灯论上曰:“后来重说般若法门,二乘三藏上下混杂,淘汰空法,所谓引小空归大空。呵偏空而入圆空,破假空而达真空。”又,十八空中,无东西南北等方位之实体。谓为大空。

  【大空点】 (术语)依大日经所说,则托于五字,以显大空之义。若此等字,连于上字则成上字大空之义。而字形以圆点表之。例如等。因而约之于前字谓为闇字轮。大日经二曰:“仰若拏那么,于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辨诸事。”同疏七曰:“今毗卢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又吽字义显宗记下曰:“凡空点有七种:仰、让、拏、那、么、佉、也。”余详“空点”条。

  【大空行三昧】 (术语)不动尊之三昧也,以其真言字为体,之字体诃字,是一切行不可得之义。故云大空行三昧。大疏十曰:“吽者是大空行三昧也。”

  【大空曼荼罗】 (术语)虚空无相寂灭,能现一切之相,曼荼罗之体亦无相寂灭,能成一切之事,故托于虚空之喻,而称为大空曼荼罗。义释十三曰:“喻如虚空非众生数而众生所依。(中略)一切众生依正作业皆由此成,滋益众生成种种事,不可以虚空能成一切事故便谓虚空有为有相。今此大空曼荼罗亦如是,毕竟清净而无所不有,寂住寂然而不空成就。”

  【大空三昧】 (术语)三重三昧之异名。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也。见“三三昧”条。大日经疏六曰:“空与不空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又称百光偏照真言之暗字,演密钞四曰:“行者止此十六位时,以十缘生方便证得暗字大空三昧,即是解了金刚项十六菩萨生,成等正觉也。”又云正觉三昧,以弩字为种子。大日如来之三摩地也。大疏四曰:“弩者大空三昧,如来住此大空三昧,无行无到,亦无去来,而能如其心量随缘应现,故云等随也。”

  【大空声】 (术语)见“大空点”条。

  【大空之战具】 (杂语)谓金刚杵,羯磨等武器也。为绝待无相之战具,故云大空。又为大空智之所现。故云大空。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今此诸执金刚亦复如是。各从一门持大空战具,能破众生无相之烦恼故以相况也。”演密钞二曰:“大空,即智也。今此诸执金刚,各从一门内自证智遍一切处破诸众生无明障染义名战具。大空智即战具名大空战具,作持业释。”

  【大空字】 (术语)见大空点项。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修法之仪轨。

  【大孔雀王】 (明王)明王部之一尊。驾孔雀,故云孔雀明王。详见“孔雀明王”条。

  【大孔雀咒王经】 (经名)三卷,唐义净译。亦同前经。华梵之音声稍别。

  【大苦海】 (譬喻)谓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论五曰:“没大苦海不自觉知。”

  【大乐不空】 (菩萨)金刚萨埵之异名。理趣释开题曰:“大乐金刚者金刚萨埵异名。妙乐之中,此尊三摩地特为殊胜,故曰大乐。不空者,梵曰阿目佉,此云无间。自证之大乐,化他之大喜,无有间断,故曰无间。无间与不空,其义一也。”见“金刚萨埵”条。

  【大乐金刚】 (菩萨)金刚菩萨之异名。见“大乐不空”条。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书名)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 (术语)金刚萨埵所证之三摩耶也。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 (经名)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证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大乐金刚萨埵】 (菩萨)具云大乐不空金刚萨埵。大乐不空,为金刚萨埵之总名。见“大乐不空”条。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 (经名)一卷,不空译,金刚萨埵修法之仪轨也。

  【大利】 (术语)广大之利益。无量寿经下曰:“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大力大护明妃】 (真言)又云无堪忍大护明。诵此真言者与如来等,具大力,能护持其身,故云大力大护。又,此真言,威光猛盛,如小儿之眼不堪烈日之光,故云无堪忍。大疏九曰:“尔时世尊。(中略)发普遍一切如来法界哀愍无余众生界音声,说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诚实不虚者,其有诵持习令其势力与我无异,故名大力大护明妃也。”同十三曰:“此名无堪忍大护,由彼威光猛盛,如初生小儿不堪初日之光,此亦如是。一切不能堪忍而睒夺之者,故名无堪忍大护,以此护真言之行者也。”

  【大力金刚】 (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一行金刚萨埵前之使者也。梵云摩缚罗。译言大力。为忿怒形,青色。左手执独股杵。踏莲花。又为香象菩萨之金刚名。

  【大力王】 (人名)昔有王曰大力,好施。有来乞者,则一切施与。帝释欲试之,化为婆罗门,来乞王之身分。王以刀断臂与之,无悔恨之心。大力王者今之释迦佛,婆罗门者今之提婆达多是也。见菩萨藏经下,经律异相二十五。

  【大莲华法藏界】 (界名)西方极乐之称。出生义曰:“西方大莲华法藏世界,无量寿如来四亲近菩萨也。”

  【大莲华智慧三摩地智】 (术语)称西方阿弥陀之妙观察智。

  【大林精舍】 (寺名)大竹林精舍之略称。见“竹林精舍”条。

  【大龙权现】 (神名)深位之菩萨以愿力权现大龙之相。而护众生也。西域记一曰:“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

  【大楼炭经】 (经名)六卷,西晋法立等译。楼炭者梵语,译曰成败。此经说世界之成坏。异译曰起世经是也。

  【大轮金刚】 (菩萨)菩萨名。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表断惑之智德,故曰大轮,手持三股之跋折罗。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 (经名)一卷,失译。

  【大轮明王】 (菩萨)即大轮金刚。见次条。(CBETA注:见“大轮金刚”条)

  【大论】 (书名)大智度论之略名。

  【大罗汉】 (术语)大阿罗汉之略。

  【大律师】 (术语)说见“律师”条。大者,尊之之词。

  【大满愿义】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南方金刚幢菩萨之义趣也。出生义曰:“由一切如来大满愿义而生金刚幢。”

  【大曼】 (术语)大曼荼罗之略。

  【大慢】 (术语)我慢之大者。

  【大曼荼罗】 (术语)四种曼荼罗之一。图画雕刻诸尊之形体及形体者。此中具足五大故曰大秘藏记本曰:“大曼荼罗五大也,谓绘像形体等也,高广之义。”

  【大曼荼罗王】 (术语)称阿字也,真言之梵名曰曼荼罗。阿字为真言中之王。故称为大曼荼罗王。大疏十曰:“于大悲胎藏大曼荼罗王如所通达,净净法门各各乐欲自陈说之。”同六曰:“此阿字门为一切真言之王,犹如世尊为诸法之王。”

  【大梅】 (人名)马祖大寂禅师法副明州大梅山之法常,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天台山,余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居。大寂闻师住山,乃使一僧来问:和尚见马师得什么住于此山?师云:马师向我教即心是佛,我即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摩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祇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自此学者渐臻,师之道弥显。某年寂,寿八十八。传灯录七呼为梅子。

  【大门】 (杂名)寺院之外门也,又与三门通。

  【大梦】 (譬喻)譬生死之境界也。往生论注上曰:“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大秘密王曼拏罗】 (经名)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之略名。

  【大妙经】 (经名)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之略名。

  【大灭谛金刚智】 (术语)大灭谛为佛之断德,金刚智为佛之智德,是三德中之前二者也。仁王经上曰:“十号三明大灭谛,金刚智释迦牟尼佛。”

  【大明白身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一行第六位。梵名豪利摩诃微地也,译言大明白身。密号称为放光金刚常住金刚。大明白身者清净无垢之义。为黄白色,左手持开敷髻花,右手于胸边为与愿印,坐赤莲华上。

  【大明度经】 (经名)六卷,吴支谦译,梵语波罗蜜,旧译度,或度无极。大明度者大明波罗蜜行之意,与道行般若经同本异译。

  【大明度无极经】 (经名)大明度经之异名。

  【大明经】 (经名)大明度经之略名。

  【大明三藏法数】 (书名)五十卷,明朝一如等集注。

  【大明三藏圣教目录】 (书名)明永乐年间敕行藏经之勘校写录,翻刻于南北两京,此北藏之目录也。

  【大明王】 (术语)谓不动尊等诸明王也。又曰大真言,如言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见诸仪轨诀影四。

  【大明咒】 (经名)放大光明破众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为明咒。”又明为咒之别名。佛于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为明。大明即大咒也。

  【大明咒经】 (经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之略名。

  【大命】 (术语)死生为大于运命者。故曰大命。无量寿经下曰:“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大魔】 (术语)恶魔之大者。

  【大目犍连】 (人名)比丘名。见“摩诃目犍连”条。

  【大拏】 (人名)须大拏之略。太子名。见“须大拏”条。

  【大念】 (修法)大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三昧品曰:“于寂静处庄严道场,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念其余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余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

  【大念佛】 (修法)见“大念”条。

  【大牛车】 (譬喻)三车之一。以譬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曰:“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见“三车”条。

  【大毗卢遮那】 (佛名)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为摩诃。而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诃毗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毗卢遮那。但以毗卢遮那译为日。局于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遍照。见“毗卢舍那”条。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经名)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证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证说法,加持说法之大论,遂分古义新义之两派。见“法身”条。玆将本经各家之著述列之如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毗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卷(辽觉苑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唐不可思议撰)。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七段之即真言,说念诵大日经之法。

  【大毗卢遮那经】 (经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之略名。七卷。唐输波迦罗译。按输波迦罗即善无畏。

  【大毗婆沙论】 (书名)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略名。

  【大品】 (经名)大品般若经也。又(杂名)经卷之略者。

  【大品般若经】 (经名)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本与十卷本二经:一曰大品般若经,一曰小品般若经。嘉祥法师吉藏有大品经义疏十卷,缺卷二,又有大品经游意一卷。

  【大品经】 (经名)大品般若经也。又(杂名)佛经之卷帙较多者。白帖曰:“陈后主在东宫,令徐陵讲大品经义,名僧自远云集。”

  【大婆罗门】 (术语)婆罗门为四姓之上首,译为净行种。舍世染而专修净行之种族也。佛非婆罗门种。而为大净行者,亦称为大婆罗门。涅槃经十八曰:“如来名大沙门大婆罗门。”

  【大菩萨】 (术语)菩萨有大小。初心之菩萨为小。深行之菩萨为大。无量寿经下曰:“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

  【大菩提】 (术语)佛之菩提,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大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为菩提而非大。佛之无漏慧。乃为菩提而大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大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三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为佛菩提。

  【大菩提心】 (术语)求大菩提之心也。

  【大菩提幢】 (术语)谓密印也。是为无上菩提之标帜。故曰大菩提幢。大日经密印品曰:“菩萨由此严身故,处生死中巡历诸趣,于一切如来大会,以此大菩提幢而标帜之。”

  【大普贤】 (菩萨)普贤菩萨也。

  【大七宝经】 (经名)大七宝陀罗尼经之略名。

  【大七宝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

  【大千】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无量寿经上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

  【大千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见“三千大千世界”条。

  【大千世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大秦寺】 (寺名)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敕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敕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号波斯寺。”

  【大勤勇】 (术语)称大日如来师子奋迅之大精进力也。大日经二曰:“我昔坐道场,降伏四魔。以大勤勇声,除众生怖畏。是时梵天等,心喜共称说,由此诸世间号名大勤勇。”

  【大青】 (物名)青色之宝玉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大青,梵言摩诃泥罗,此云大青,亦是帝释所用宝也。”Mahānila。

  【大青面金刚】 (异类)夜叉王之一。见“青面金刚”条。

  【大庆喜心】 (术语)真宗之安心。谓为弥陀佛所摄取而大欢喜之心也。教行信证三末曰:“大庆喜心,即是真实信心。”

  【大权】 (术语)言佛菩萨之大圣权。化现异形也。法华玄义六曰:“摩耶是千佛之母,净饭是千佛之父,罗睺罗千佛之子。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示众有三毒实自净佛土,诸亲族等皆是大权法身上地,岂有凡夫能怀那罗延菩萨耶?”

  【大权善经】 (经名)慧上菩萨问大权善经之略名。

  【大权神王经偈颂】 (经名)密迹力大权神王经偈颂之略名。

  【大权修利菩萨】 (菩萨)护伽蓝神之一。右手加额为远望势之像是也。原为大唐阿育王山之镇守,修利或作修理者非是。育王山临东海,渡海者每望山祈船中安全,以其手加额者,遥望其船而保护之之意,其证为月江印禅师之育王录曰:“僧问:大权菩萨因甚以手加頞?师云:行船全在枢稍人。”

  【大染法】 (术语)理智冥合之至极。形于男女两性之染爱,谓为大染法。爱染明王之悉地也。瑜祇经曰:“左金刚弓,右执金刚箭,如射众星光,能成大染法。”

  【大人相印】 (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也。即是大人相印也。”

  【大忍法界】 (界名)言娑婆世界也。璎珞本业经上曰:“四非色众生皆以化生,下至五轮际。是为一佛刹,名为大忍法界。”

  【大日】 (佛名)见“大日如来”条。

  【大日大圣不动明王】 (明王)不动明王者五大明王之中尊,为大日如来之化身,故冠以大日之二字。

  【大日供】 (修法)供养大日如来之法会也。

  【大日觉王】 (佛名)大日如来也,觉王者如来之别称。

  【大日金轮觉胜印明】 (印相)时处仪轨曰:“智拳印者,所谓中小名之三指握拇指,柱头指大背,金刚拳乃成。右拳握左头指一节,面当于心,是名智拳印。当诵此密言:勃噜唵,三密才相应,则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成佛犹不难。获智寿力年,得一切遍行,现证大菩提,故名觉胜印。”

  【大日经】 (经名)本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以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称为大日经。唐善无畏译,共七卷。前六卷为正经文,第七卷为其供养法。秘密部三经之一,而胎藏界真言之本经也。所说之法对于金刚顶经之所说,而谓之胎藏界,亦曰大日宗,瑜伽宗。大日经疏二曰:“所以称大日经王者非为此乎?”

  【大日经不思议疏】 (书名)二十卷之疏及十四卷之义释,皆为善无畏三藏解释本经七卷中前六卷之经文者,其第七卷为说供养本经所说诸之次第者,三藏未释之,后不可思议法师解释之,称为不思议疏。有二卷。

  【大日经根本烦恼】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大日经三句】 (名数)大日经一曰:“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一部以此三句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三句义中悉摄一切佛法。(中略)佛已开示净菩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统论一部始终。(中略)当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种种因缘随宜演说法,无非为此三句法门,究竟同归,本无异辙。”此三句摄于金刚萨埵种子(吽)之一字。其故,以字体之字,为因之义,当于菩提为因之句,字之三昧点为行,当于大悲为根之句,(么)字之大空点为究竟之果,当于方便究竟之句也。吽字义曰:“虽千经万论亦不出此三句一字,其一字中所开因行果等准前思之。”

  【大日经疏】 (书名)善无畏三藏为玄宗皇帝讲说本经。一行阿阇梨记之,异本有多种,据日本僧家言,现今存者唯二本,一为日本弘法携回本国者,有二十卷,称为大日经疏。一为日本慈觉携回本国者,有十四卷,称为大日经义释。此二部大同小异也。大日经疏日本东密之学者,称为本疏,或谓之大疏,无畏疏等计二十卷,其中至第三卷半,释本经住心品之一品,谓之口疏,由是已下谓之奥疏。古来释疏者,有口奥二疏之异,此以教相事相之二门异故也。其解释吾国不多见,日本则甚多,如遍明钞,指心钞,口笔钞,大疏钞(又名宥快钞),已上皆解口疏。妙印钞,演奥钞,皆解奥疏。

  【大日经义轨】 (书名)一、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三卷,唐善无畏译。称为摄大轨。二、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三卷,同人译。称为广大轨。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于玄法寺集,称为玄法轨。四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三卷,法全于青龙寺集,称为青龙轨。已上谓之四部仪轨。

  【大日经义释】 (书名)十四卷,与大日经疏大同小异。日本之演密钞十卷,即释义释者。

  【大日如来】 (佛名)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诃毗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诃者大之义,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谓之遍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无有内外方所昼夜之别。(中略)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是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演密钞二曰:“毗云遍,卢遮那云光明照,为顺此方云光明遍照。”金刚顶经义诀曰:“梵音毗卢遮那,此翻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毗者最高显也,卢遮那者广眼也,先有翻为遍照如来,又有翻为大日如来,此盖略而名义阙也。”金胎两部之大日各异。

  【大日如来四种身】 (名数)一、瑜祇经,谓金刚界遍照如来是自性身。二、分别圣位经谓有二种之受用身,卢遮那是二受用身也。三、摄真实经言毗卢遮那示现化身至释迦菩提道场。又义诀言龙树先持诵毗卢遮那真言。感得现真身为说持念法,是变化身。四、略出经言毗卢遮那来天等之会者,是等流身。见菩提心义十。

  【大日三部】 (名数)见“三部秘经”条。

  【大日所现三菩萨】 (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伏方便,普贤对如法身门寂灾力便,观音对莲华三昧门增益方便,举此三点则无量不思议妙用皆已摄在其中,故殊言之。”

  【大日业】 (术语)日本叡山所立五业之一。专门习大日经之课业也。传教合密经诸部为遮那业。至智证乃分诸经为大日业,金刚顶经业等,各以一经为专门。见天台学则下。

  【大日与释迦】 (杂语)台密谓大日与释迦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与应身(释迦)之差,东密谓二佛别体,各具三身。守护国界守陀罗尼经九曰:“佛言:秘密主!我于无量无数劫中修集如是波罗蜜多,至最后身六年苦行,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大毗卢遮那。坐道场时,无量化佛犹如油麻遍满虚空。(中略)是时诸佛同告我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汝今宜应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作是观已,于夜后分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顶经一曰:“时一切如来满此佛世界犹如胡麻,尔时一切如来云集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坐菩提场,往诣现受用身咸作是言:善男子!云何证无上正等觉菩提?不知一切如来真实忍诸苦行。(中略)一切如来异口同音告彼菩萨言:善男子当住观察自三摩地,以自性成就真言自恣而诵。”是为明金刚界五相成佛之文,一切义成就菩萨者,悉达太子,即释迦如来也。依已上此等经文,则台密诸师成立大日释迦一体之义,其说颇盛。然东密依差别门谓大日释迦,有各三身,释迦之法身,为无相之空理,大日之法身,为六大平等之体性,故二身有天渊之别也。大日经六曰:“入薄伽梵大智灌顶即以陀罗尼形示现佛事,尔时大觉世尊随住一切诸众生前施作佛事,演说三三昧耶句。佛言: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如其本性表示随类法界门令一切众生皆得欢喜,亦如今释迦牟尼世尊流遍无尽虚空界于诸刹土勤作佛事。”二教论下举此经文曰:“此文明大日尊三身遍诸世界作佛事,亦如释迦三身,释迦三身大日三身各各不同应当知之。”

  【大日宗】 (流派)胎藏界之宗义,谓之大日宗。见菩提心义。

  【大萨遮尼犍子】 (人名)尼犍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系,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谛,大有离系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为郁阇延城严炽王,说世出世之法,遂与王共诣佛所受记别。慧苑音义下曰:“萨遮,此云有也。”翻梵语九曰:“萨遮者实,亦云谛。”梵Mahāsatya-nirgrantha。

  【大萨遮尼犍子受记经】 (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萨遮尼犍子,为严炽王说法,遂受记于佛,其所说世出世之法,曲尽其妙,文义亦通畅,世最流通。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为此本之异译,缺王论品。

  【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 (经名)上经之异名。

  【大三摩惹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

  【大三灾】 (术语)劫末之三灾,有大小二种。见“三灾”条。【大三灾】(术语)过住劫,则入坏劫,坏劫有二十增减劫。前十九增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一增减劫。坏器世间。坏此器世间有火灾水灾风灾之三者。是曰大三灾。此三灾非起于同时,各自轮次而起。以坏世界也。第一火灾,七个日轮,同时并出,焚烧此世界,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初禅天者。第二水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二禅天,为水所浸澜者。第三风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三禅天,一切物质。为风飘散者。其次第,先有火灾七度。后有一度水灾,更有七度火灾,复有一度水灾。如此每七火有一水,七度水灾后,更经七度火灾,有一风灾,然则三灾为一周,有八七火灾与一七水灾与一风灾,故总经六十四度之大灾。即六十四大劫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坏空之四劫坏劫之终有一度之大灾也)。俱舍论十二曰:“初火灾兴,由七日现。次水灾起,由雨霖淫。后风灾生,由风相击。此三灾力,坏器世间。乃至极微,亦无余在。(中略)第二静虑为火灾顶,此下为火所焚烧故。第三静虑为水灾顶,此下为水所浸润故。第四静虑为风灾顶,此下为风所飘散故。(中略)先无间起七火灾,其次宜应一水灾起,此后无间后七火灾还有一水,如是乃至满七水灾,复七火灾后风灾起,如是总有八七火灾一七水灾一风灾起。”

  【大僧】 (术语)对于沙弥而称比丘曰大僧。

  【大僧大经】 (经名)佛大僧大经之略名。

  【大僧统】 (职位)僧官名。佛祖统纪三十一曰:“陈文帝敕宝琼为京邑大僧统。”

  【大僧威仪经】 (经名)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之异名。

  【大僧正】 (职位)僧纲之极官。佛祖统纪五十一曰:“梁武帝诏云光法师为大僧正。”

  【大沙门】 (术语)佛之尊号。涅槃经十八曰:“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师子吼,名大沙门大婆罗门。”又通名比丘。对于沙弥或外道而名为大。沙门者出家之都名也。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经名)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

  【大沙门统】 (职位)僧官名。佛祖统纪五十一曰:“隋文帝诏昙迁为昭玄大沙门统。”昭玄者行僧务之昭玄寺也。

  【大善地法】 (术语)谓俱舍之心所法四十六中,信等善心所十个也,以是与一切之善心相应俱起故也。一切之善心,名为大善地。此十个心所,为彼大善地所有之法。故曰大善地法。一信,二勤,三行舍,四惭,五愧,六无贪,七无瞋,八不害,九轻安,十不放逸。见俱舍论四。

  【大善利】 (术语)大善大利也。善必具利。法华经信解品曰:“深自庆幸获大善利。”

  【大善知识】 (术语)伟大之善知识。善知识者,如言善友。知识者我能知彼之义也。

  【大摄受】 (术语)佛之德号。谓佛以大慈悲摄受一切众生也。赞阿弥陀偈曰:“稽首清净大摄受。”

  【大身】 (术语)对于丈六之小身而谓之遍虚空之大化身。

  【大神力】 (术语)力用之不可思议者。神者不测之义。法华经曰:“有大神力,及智慧力。”

  【大神咒】 (经名)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大生义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

  【大生主】 (人名)佛之姨母摩诃波阇婆提Mahāprajāpati,旧译曰大爱道,新译曰大生主。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大生主,旧言摩诃波阇婆提,翻为大爱道者是也。”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大圣欢喜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大圣欢喜天】 (天名)单曰圣天。亦曰欢喜天。见“欢喜天”条。

  【大圣欢喜天双身毗那耶迦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大胜金刚】 (菩萨)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三昧耶品曰:“尔时遍照薄伽梵,复现种种光明,于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复现身手具十二臂,持智拳印。复持五峰、金刚、莲华摩尼、羯磨、钩、索、锁、铃、智剑、法轮十二大印,身住千叶大白莲华,身色如日,五髻有光明,其光无主,遍照十方。面门微笑,即说大胜金刚顶最胜真实大三昧耶真言:唵摩诃(大),缚日罗(金刚),瑟抳洒(是云顶是大金刚顶),吽怛罗纥哩恶吽(是五佛种子)。说此明已,复说颂曰:十方净妙国,三世及三界。最尊独无比,此大转轮王。能摧诸佛顶,能摄诸等觉。亲近为眷属,速成大悉地。若末法世人,长诵此真言。刀兵不能害,水火不能漂。莲华金刚手,翼从为侍卫。若诵一百八,则能灭百劫罪。若诵一千遍,则能成满意愿。若诵一洛叉,则得大金刚身。若诵一俱胝,则得成遍照尊。千佛来守护,决定无疑。”

  【大胜金刚心真言】 (真言)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复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为爱染王,而曰此名金刚王,顶中最胜名也。

  【大圣金刚夜叉】 (异类)五大明王之一,见“金刚夜叉”条。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 (菩萨)旧称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童形之文殊菩萨也。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记五字文殊之修法。

  【大圣妙吉祥】 (菩萨)梵语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旧称文殊菩萨。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经名)一卷,唐菩提[口*栗]使译。说八字文殊之修法。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 (经名)一卷,失译。

  【大圣世尊】 (术语)佛之尊号,佛为圣之极,世之尊。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中而宣此言。”

  【大圣天】 (天名)大圣欢喜天,圣天,欢喜天,名之具略也。见“欢喜天”条。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 (菩萨)新称曼殊室利。译曰妙吉祥。

  【大圣主】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经方便品曰:“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

  【大师】 (术语)佛之尊号。瑜伽论曰:“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为摧灭邪秽外道世间出世间故名大师。”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大师者所谓天人之师即十号之一。以道训人故彰斯目。然以师通凡圣加大简之,是则三界独尊九道依学,唯佛师圣得此嘉号,自余凡鄙安可僭称。”四教仪集注上曰:“大师者群生模范。”又(职位)僧史略下曰:“唐懿宗威通十一年十一月左街云颢赐为三慧大师,右街僧彻赐为净光大师,可孚赐为法智大师,重谦赐为青莲大师。是其始也。”

  【大施行】 (术语)施行之大者,于孤独贫穷之人,施与以物。谓之施行。

  【大施会】 (行事)又曰无遮大会。不择贵贱上下。会一切之人而以物施与之也。约五年行一度。维摩经菩萨品曰:“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注曰:“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

  【大施菩萨】 (菩萨)大施太子也。见“大施太子”条。

  【大施太子】 (本生)贤愚经大施抒海缘品曰:“摩诃阇迦樊,译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昔释迦佛为大施太子时欲赈国人,入海求如意珠,知在龙王之顶,欲抒尽海水而取之。虽筋骨断坏,终不懈怠。诸天感其至诚而来助之。龙王恐送珠与之。”智度论十二谓为“能施太子。”是为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之圆满行相。智度论四曰:“毗梨耶波罗蜜云何满?答曰:若有大心勤力如大施菩萨,为一切故以此一身誓抒大海令其干尽,宣心不懈。”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大使咒法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大使者毗那夜迦之咒法。

  【大事】 (术语)见“大事因缘”条。

  【大士】 (术语)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士者事也,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韩诗外传曰:“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言志,谓子路曰:勇士哉!谓子贡曰:辨士哉!谓颜渊曰:大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务物之人,无大士焉。”大士文本出儒传。法华文句记二曰:“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士谓士夫,凡人之通称。以大开简别故曰大等。”四教仪集解上曰:“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运心广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名中士,具自他行名上士。大论以菩萨名大士亦开士,普贤观以声闻菩萨为大士,金光明以佛为大士,诸文不同。”释门正统四曰:“宋神宗宣和元年,诏改释氏为金仙,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梵Mahāsattva。

  【大势佛】 (佛名)如来之德号。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所谓大医王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贪欲自蔽,盲瞑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

  【大士签】 (物名)别名观音签。于观音像前抽竹签以决吉凶也。佛祖统纪三十三曰:“天竺百签,越圆通百三十签,以决吉凶,其应如响,相传是大士化身所述。”见“观音”条。

  【大事因缘】 (术语)一大事之因缘也。言佛出现于世而说法者,为因一大事之因缘也。云何为一大事?总言之。则转迷开悟也。别论之。则法华为佛知见。涅槃为佛性。乃至无量寿经为往生极乐。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仁王经上曰:“大事因缘故即散百亿种色华。”称赞净土经曰:“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大事因缘为玆出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以佛知见为大事,涅槃以佛性为大事,维摩思益以不思议为大事,华严以法界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为大事,名字虽别其义一。”

  【大势至】 (菩萨)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亦略称大势。隋炀帝文曰:“踵武观音,连衡大势。”又作势至。

  【大疏】 (书名)华严宗谓清凉之八十华严经疏,真言宗谓一行之大日经疏。

  【大树】 (譬喻)三草二木中之大树。天台以别教之菩萨为大树,法相以地上之菩萨为大树,三论以八地以后之菩萨为大树。

  【大树紧那罗】 (天名)住于香山紧那罗王名。紧那罗为八部众之一。帝释天之乐神也。见“紧那罗”条。

  【大树紧那罗琉璃琴】 (物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一曰:“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花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余八万四千伎乐,(中略)时诸一切声闻大众,闻琴乐音,不能堪任,各从座起,放舍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又见智度论十一。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佛,住耆阇崛山大树紧那罗王与其眷属共诣佛,弹琴,使大众及山川皆悉起舞。天冠菩萨问大树何不成佛?大树语以菩萨十二无满足之法。大树请问宝住三昧,佛答以修习生起八十种之宝,于世出世之宝,得自在。天冠问佛大树云何以伎乐教化众生?佛具答之。因应大树之请,佛将大众至香山,受彼供养。演说妙法,更还灵山,为阿阇世王等,说三十二种菩萨之法器。

  【大树仙人】 (人名)西域记五曰:“昔殑伽河边有仙人,久入禅定,肩上生大树,称曰大树仙人。见一百美女动心,诣王求之,美女无应者,仙人大瞋,咒王女悉使曲腰。”见曲女城条。

  【大水火】 (术语)大三灾中之水灾火灾也。

  【大水灾】 (术语)大三灾之一。于坏劫之末,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二禅天,悉以洪水破坏之大灾也。见“三灾”条。

  【大死底人】 (术语)言一切妄想都断尽之人也。碧岩四十一则曰:“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种电钞曰:“大死底人者,心智俱灭尽,不见世出世顺逆之法。”

  【大寺】 (杂名)梵语,摩诃毗诃罗Mahāvihāra,玄应音义十六曰:“梵言毗诃罗,此云游诸僧游履处也。旧本以寺代之,寺之言司也。”

  【大随求】 (经名)大随求陀罗尼也。

  【大随求菩萨】 (菩萨)见“随求菩萨”条。

  【大随求菩萨法】 (修法)以随求菩萨为本尊。而念诵随求陀罗尼之法也。是大随求经所说。

  【大随求陀罗尼】 (经名)大随求陀罗尼经所说之大神咒也。

  【大随求陀罗尼经】 (经名)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之略名。

  【大娑罗】 (杂名)Mahaśāla,大娑罗树也。西竺呼大官大富之第宅为大娑罗。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大娑罗,树名也,是大富贵家义也。案西国大官贵大富儿第,皆呼为沙罗也。”

  【大坛】 (术语)对于灌顶坛护摩坛等而名本尊坛曰大坛。寂然护摩以奢字为字体,以此字本性为寂义之故。大疏八曰:“若行者住奢字门而观诸供常寂然,疑悔永尽盖障净除,即是寂然护摩之本意也。”

  【大唐内典录】 (书名)十卷。唐麟德元年道宣之作。佛典目录也。

  【大唐众经音义】 (书名)一切经音义之异名。

  【大天】 (人名)摩诃提婆Mahādeva,译曰大天,比丘名。出于佛灭后百年,于大众部中出家,小乘部中初创异见,更称为大众部。先是虽有上座大众二部之名,但结集之场处不同,其宗义实为一昧,至此而上座大众初生宗义上之区别也。时国王阿输迦党于大天,欲悉杀上座部之圣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湿弥罗国云。西域记三曰:“摩竭陀国无忧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临,威被殊俗,深信三宝,爱育四生。时有五百罗汉僧,五百凡夫僧,王所敬仰供养无差。有凡夫僧摩诃提婆,唐言大天,阔达多智,幽求名实。潭思作论,理违圣教。凡有闻知,群从异议。无忧王不识凡圣,同情所好,党授所亲。召集僧德赴殑伽河欲沈深流,总从诛戮。时诸罗汉既逼命难,咸运神通,凌虚履空。来至此国,山栖谷隐。”宗轮论述记曰:“昔末土罗国,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颜容端正,字曰大天。”

  【大天三种无间】 (传说)婆沙论九十九曰:“昔末土罗国有一商,聘妻生一男儿,字大天。商主往他国,久不还,其母与其子有染。后闻父还,与母设计杀父,是第一无间业也。事恐灵,与母逃于摩竭陀国华氏城,彼后遇在本国供养之罗汉,复恐事彰,而杀罗汉,是第二无间业也。其后,母通于他人,大天怒,杀母,是第三无业间也。”案此事或出于后世之伪造。

  【大天五事妄语】 (故事)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于其门外闻一苾刍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刍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三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染心,梦失不净污衣,使弟子洗之。弟子曰:阿罗汉尽一切烦恼,何犹有斯事?大天曰:天魔所绕,阿罗汉亦不能免不净漏失。是第一恶见也。又彼欲使弟子欢喜,矫记别某为预流果,乃至某为阿罗汉果。弟子曰:我闻阿罗汉等有证智,如何我等都无知?大天曰: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犹有不染污无知,故汝等不能自知。是第二恶见也。时弟子曰:曾闻圣者已离疑惑,如何我等于四谛实理犹怀疑惑?大天曰:阿罗汉烦恼障疑惑虽已断,犹有世间的疑惑。是第三恶见也。弟子曰:阿罗汉有圣慧眼,自知解脱,如何我等不自证知,而由师令知?大天曰:如舍利弗目连犹佛若末记,彼不自知,汝钝根何能自知?是第四恶见也。然彼大天虽造众恶,而未断尽善根,故后于中夜自悔责重罪,忧惶所迫,数数呼苦哉。弟子闻之怪而问师。大天曰:称苦者呼圣道也。是为第五恶见。大天遂造偈曰:“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然此五事必非恶见,分别之各有一理,如真谛三藏部执疏所解,三论玄义幽捡钞五卷五十八纸所引。巴利书Kathāvatthū出于五事之原语可案考之)。

  【大铁围山】 (界名)围绕一世界之铁山云铁围山,有大小之分。围绕大千世界者,云大铁围山。法华经曰:“铁围山大铁围。”

  【大通】 (佛名)大通智胜之略。佛名。

  【大通和尚】 (人名)五祖宏忍大师弟子神秀上座之谥号也。

  【大通结缘】 (术语)过去三千尘点劫昔,有大通智胜佛,说法华经。尔时有十六王子于佛入定后八万四千劫间覆讲法华经。今日逢释迦出世,闻法华经之一切声闻众,其时已闻王子之说法而发心,结未来得度之缘者。是法华三周说法中因缘周之说法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大通智胜】 (佛名)三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升法座,为大众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为今之一座大众云:盖今之大众在大通智胜佛时,于第十六沙弥结缘,故在今日释迦如来之下,闻法华而入证得果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中略)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是。”此种熟脱之教理所以出也。参照“种熟脱”条。

  【大童子】 (职位)见大中童子条。

  【大统】 (职位)僧官名。统辖一国之比丘也。佛祖统纪五十一曰:“隋文帝敕僧猛为隋国大统。”

  【大陀罗尼】 (术语)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其中咒语多者,云为大。又美其功德。云为大。

  【大王】 (杂语)梵语,摩贺罗惹Mahārāja,见梵语杂名。

  【大威德】 (术语)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萨中之大威德,迦楼罗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其性德而名之。

  【大威德法】 (修法)大威德明王之修法也。

  【大威德迦楼罗王】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迦楼罗王之一。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大威德明王】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见“降焰魔尊”条。

  【大威德生印】 (术语)如来大威生印之异称。

  【大威德陀罗尼经】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大威德者】 (术语)谓百光遍照真言也。见百光遍照王条。

  【大威德咒】 (经名)消灾陀罗尼之别名也。彼陀罗尼之本尊为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尊】 (明王)大威德明王也。

  【大威灯光仙人问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大威灯光仙人问疑。佛为决疑。遂发大愿,求一切智。一切仙人亦然。佛悉授菩提之记。

  【大威光大菩萨三昧耶】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南方金刚光菩萨之三摩地也。见金刚顶经。

  【大威曜义】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南方金刚光等菩萨之义趣也。出生义曰:“由一切如来大威曜义而生金刚光。”

  【大我】 (术语)我者自在之义。凡夫虽认自己之身心为我。然身心无一自在者,思为我者。惟迷倒之见耳。无我之实也。悟此理即为小乘之知见。然彼但知无凡夫之倒我小我,更不知佛之有真我有大我。佛所证之涅槃,真我也,大我也,佛得八自在,离一切之系累,于万法自在,以之为涅槃之大我。涅槃经一部之所明是也。涅槃经二十三曰:“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日经一曰:“汝获无等利,位同大我。”同疏五曰:“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八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同十六曰:“大我者佛之别名也。”同十七曰:“大我者即是如来。”同一曰:“今复约真我明心实相,此宗辨义即以心为如来应正等觉,所谓内心大我也。”吽字义曰:“唯有大日如来,于无我中得大我也。”

  【大无量寿经】 (经名)无量寿经二卷,在净土三部经中为最大本,故名。又略曰大经。

  【大悟】 (术语)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者。观无量寿经曰:“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大仙】 (杂名)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为仙,佛子为仙中之极尊,故称为大仙。涅槃经称佛为大仙,仁王经,称缘觉为大仙,涅槃经二曰:“大仙入涅槃,佛日坠于地。”仁王经上曰:“大仙缘觉。”探玄记四曰:“涅槃中名佛,为大仙也。”祖庭事苑二曰:“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有仙号不?曰:仙者并修梵行多诸技术,是以为世所尚。佛初成道坐于菩提树下,世人未识是佛,光明显照。咸言摩诃大仙未曾有也!舍利弗目连等坐卧空中神化自在,各相读言此是大仙弟子也!佛以随机应现仙号生焉。”

  【大仙戒】 (术语)大仙所说之戒法也。大仙者,佛之称。毗婆尸佛经下曰:“释梵一切天,俱听大仙戒。”

  【大贤】 (人名)青丘之大贤,唐代高丽国人。法相宗也。多作经疏,称为古迹记。

  【大香】 (仪式)瓣香之谓也。敕修清规曰:“再插大香一片。”

  【大相国寺】 (杂名)在河南开封县治东北。齐天保六年建。初名建国。唐睿宗改为相国。宋至道二年重建。题寺额曰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又辽使入觐讫。翌日诣寺烧香。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相继重修。明末为河水淤没。清顺治时重建。乾隆时重修。赐额古汴名蓝。

  【大相看】 (仪式)禅家接见阖山之大众,谓之大相看。敕修清规月分须知曰:“十月初一日,方丈大相看。”

  【大祥忌】 (仪式)三回忌也,大祥为儒典三年祭之名。

  【大象藏】 (物名)龙斗而生之香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人中有香名大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兴大光网云,覆甘露味,周七日七夜,降香雨水。”

  【大小二乘】 (名数)大乘小乘也。一切经自教义之上分此二者,以对于小机说罗汉之道。为小乘,以对于大机说作佛之道为大乘。四部之阿含经等为小乘,法华经维摩经等为大乘。智度论百曰:“阿难知筹量众生志业大小,是故不于声闻人中说摩诃衍。(中略)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他人之别,是故有大小乘差别。”法华游急下曰:“佛教虽复尘沙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传灯录曰:“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吾法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柳宗元文曰:“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大小乘。”【大小二乘】(术语)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摄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涅槃经中说为半字教,满字教,智度论判为声闻藏,摩阿衍藏者是也。自经本上论之。四阿含经为小乘。其余诸经为大乘。以八宗配之。则俱舍成实为小乘。律宗以上为大乘。若依诸家之教判。则天台之三藏经,华严之愚法小乘教,法相之初时有教,天台之通教以上,华严之始教以上,法相之第二时空教以上。皆为大乘。问曰四阿含经中。有六度万行之菩萨乘。俱舍成实之宗中亦有释迦佛有弥勒菩萨。何声闻缘觉之为二乘耶?答曰:以小乘为本位而论之。则本有三乘。见“三乘”条。然自大乘上论之。则彼小教中说佛菩萨之大乘法。实非对菩萨之机而说菩萨之法。为使二乘信能化之佛。而说佛之自行即菩萨之大法而已。推其意。惟在度二乘。故其所说之佛果。亦无异于二乘之所证,惟与彼等同断见思二惑而脱离三界之生死,依析空观仅证但空偏真之理而已。所不同者。在依长劫之修行,断不染污无知,而自在度一切众生。八十而住世之缘尽,则与彼等同归无余涅槃,而法界中减一有情也。此小乘中所说之大乘佛果也。假说如是浅近之佛果。毕竟为度彼等二乘。故抑就所化之人,总为此二乘(即小乘)也。例如天台之通教,华严之始教。为欲化菩萨兼不愚法回心之二乘,虽说声缘之二乘。其本意为欲度菩萨。且使彼二乘向大。故总称之曰大乘。问曰:小乘教中。虽有菩萨乘。而为二乘之菩萨乘。则从二乘而为小乘教。大乘教中虽有二乘。而为菩萨乘之二乘。则从菩萨而为大乘教。然则大小乘之别。止就所化之人而差别。于教义上,无有深浅。何也?答曰:于教义大有深浅,例如瑜伽杂集论等,说声闻等之教行住果及断惑之分齐。与婆沙俱舍等不同,是也。又天台以观法判之。凡大乘有独菩萨法。有通三乘法。通三乘法,即天台之通教。独菩萨法,即天台之别圆二教。此中独菩萨法。以中道为观法。通三乘法。以空理为观法。观此空理,有析空与体空之二。分析诸法而悟空理为析空。知诸法如梦如幻,而体不坏悟其空理,为体空。以此析体二空为大小之区别。小乘之声缘菩均为析空。大乘之声缘菩均为体空。由是可知教义之深浅也。止观三曰:“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观,析于心色。(中略)大者大乘也。智慧深利,修不生不灭体法止观,大人所行,故名大乘。中论明即空者,由摩诃衍。摩诃衍即大也。衍中云:欲得声闻当学般若者。元此是菩萨法。大能兼小,傍狭声闻。譬如朱雀门,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防群小由之出入。虽通小人,终是天门。今摩诃衍亦如是。正为菩萨体法入空。虽有小乘,终为大。例如三藏析法,虽有佛菩萨,终是小乘。”

  【大小三藏】 (术语)合论大小乘而立三藏:一声闻藏,二缘觉藏,三菩萨藏也。见阿阇世王经下,嘉祥法华义疏十。又,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三佛藏也。见释氏要览中。

  【大笑明王】 (明王)梵名跋折罗吒诃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跋折罗吒诃婆法说其修法。

  【大心海】 (术语)谓佛智之广大也。赞阿弥陀偈曰:“集佛法藏为众生,故我顶礼大心海。”

  【大心力】 (术语)以名佛之大智大用者。赞阿弥陀佛偈曰:“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首顶礼大心力。”

  【大信】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大信心】 (术语)与大信同。

  【大信心海】 (术语)信心之功德广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证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从佛力发起故。真实乐邦甚以易往,藉愿力即生故。”

  【大兴善寺】 (寺名)在长安,隋开皇年中建之,后不空三藏居之,唐十大寺之一。稽古史略二曰:“开皇二年六月,隋帝诏,以长安龙首山宜建都邑,城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寺曰大兴善寺。”

  【大雄】 (术语)佛之德号。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法华经涌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大雄峰】 (地名)百丈山之别名。碧岩二十六则曰:“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独坐大雄峰。”

  【大休歇底】 (术语)如言大死底。言拂尽一切妄想,心智俱尽之位也。碧岩四十则垂示曰:“休去歇去,铁树开花。”种电钞曰:“宗师家到大休歇处,领铁树花开劫外春。不是尽细识人,争得如此乎!”

  【大虚空藏】 (菩萨)见“虚空藏”条。

  【大虚空藏印明】 (印相)十八道之一。大虚空藏为金刚界南方宝性如来四亲近,宝光幢笑四菩萨之总体,故召请本尊作运心之供养时,结大虚空藏菩萨之印诵明。其印为宝幢形。参照“十八道”条。

  【大虚空大菩萨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大夜】 (仪式)又曰迨夜,宿夜。荼毗日之前夜也。如女之婚嫁无再反之理。谓为大归。惟此一夜,明日出不再归。故曰大夜。世称忌辰之前夜曰大夜。谓为迨夜者误也。见象器笺三。

  【大衣】 (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为大衣,有三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

  【大医王】 (譬喻)譬佛菩萨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为大医王善疗众病。”无量义经曰:“医王大医王,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

  【大依止处】 (术语)谓佛菩萨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安稳乐处,救处,护处,大依止处。”

  【大义城】 (譬喻)唐沙门慧海曰:身为大义城。经云:多闻者善于义,不善于言说。言说生灭,义不生灭。义无形相,在言说之外。

  【大义渡】 (地名)黄檗运禅师之江西乡里。有江渡。名福清渡。黄檗于此为母为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之秉炬。自此改名大义渡。

  【大义王】 (譬喻)唐沙门慧海曰:心为大经卷,心为大义王。若不了了识心者,不名善义,祇是学语人也。

  【大意】 (术语)讲经论。初大意,次题号,次入文解释,分三段为例。大意者,论一部始终之纲要也。止观一曰:“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经律论等,必应有大意释名科文三段。”同钞上曰:“大意者,未入文前悬谈教起因由一部纲要,释名者次解名题也。科文者正入正文分三分科等。”又(人名)见大意经项。

  【大意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意为童子名。欲济国之贫穷,入海求宝,闻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采之。天帝感其精诚。来助之。海神恐,出珠。大意得珠还,施与国人。大意即今之释迦佛是也。

  【大阴界入】 (术语)大为四大,阴为五阴,界为十八界,入为十二入。

  【大因陀罗观】 (术语)黄色方形之金刚轮,即地轮,谓之大因陀罗轮。于此中观阿字,谓之大因陀罗观。大日经疏十一曰:“言大因陀罗观者,谓于金轮中观故也。”

  【大因陀罗坛】 (术语)言金刚轮之方坛也。大疏八曰:“方坛名大因陀罗坛,是心王之义。”同二十曰:“此中方坛梵名摩诃因陀罗,是帝释别名也,又则金刚轮别名也。”心王为诸法之所依。故以之名坛。

  【大因陀罗座】 (术语)又曰金刚轮座。方座也。大疏十七曰:“四方谓大因陀罗座也,金刚轮座也。”

  【大饮光】 (人名)摩诃迦叶之译名。迦叶或译为龟。或译为饮光。见“迦叶”条。

  【大印身定】 (术语)言结大印而置身于定中也。宋高僧传不空传曰:“以大印身定中而寂。”

  【大应供】 (术语)佛十号之一。见“应供”条。谓为大者,应供通于三乘,对于小乘之阿罗汉故云大也。又指弥陀而云。

  【大勇猛菩萨】 (菩萨)坐于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三角智印之左。梵名摩诃尼罗。译言大勇猛。密号称为严迅金刚。据大日经则此座可不安如意宝珠。故于如意宝珠附佛格,列于现图曼荼罗。其内证为雨万法。肉色。左手当脐,持如意法。右手持利剑。

  【大有经】 (经名)胜论六句义中之说大有句义者。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起信论曰:“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外道经说。”良贲仁王疏中一曰:“若言界外有众生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义中大有经说非佛教也。”

  【大鱼】 (传说)梵语摩竭Makara鱼,译言大鱼。商人入海,高声念佛,免摩竭鱼之难。见“摩竭”条。

  【大鱼事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借诫大鱼小鱼以喻大比丘小比丘也。

  【大愚】 (人名)洪州高安大愚禅师嗣于归宗。归宗嗣于马祖。大愚山号。见传灯录十。

  【大瑜伽】 (术语)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之异名,当称金刚界仪轨者是也。

  【大域龙】 (人名)因明正理门论之著者,陈那菩萨之译名。见“陈那”条。

  【大圆觉】 (术语)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大圆镜智】 (术语)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于如来,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众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曰:“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名为大圆镜智。(中略)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唯识论十曰:“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又密教五智之一。密教于显教之四智,加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配于五大五佛五方等。大圆镜智。东方也,地大也,阿閦如来也,菩提心也。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由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

  【大圆镜智观】 (术语)如许多圆镜相对,影子彼此相入。为佛身与我,入我我入之观法。即大圆镜智之相也。三摩地轨曰:“知身与尊无有二,色相威仪皆与等,众会眷属自围绕住圆寂大镜智。”

  【大元帅明王】 (明王)梵名,阿吒薄俱,阿吒薄迦等。或译为旷野鬼。以义而称曰大元帅。慧琳音义十二曰:“阿吒薄迦旷野鬼神大将名也,或名遏吒薄皆声转也,俗名元帅大将非也。十六药叉将之一将也。”见阿吒嚩迦条。

  【大愿】 (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

  【大愿船】 (譬喻)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众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去,此是易往也。”案清净觉经无此文,惟迦才净土论下有之。龙舒净土文二,引净土传而引此文,文少异。

  【大愿平等方便】 (术语)四种方便之一。

  【大愿清净报土】 (界名)弥陀之极乐净土也。意谓弥陀报大愿所成就之无垢清净净土也。

  【大愿业力】 (术语)大愿力与大业力也。阿弥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之四十八愿为大愿,积累兆载永劫之六度万行为大业。观经玄义分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大云光明寺】 (寺名)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纥请于荆杨洪越等州置大云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大云经】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异名。

  【大云轮请雨经】 (经名)有二本:一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是请雨经四译中之二。

  【大云密藏经】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异名。

  【大云请雨经】 (经名)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

  【大云无相经】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异名。

  【大哉解脱服】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着袈裟,当正着时依善见论复说偈赞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大赞】 (杂名)密行法会所用之赞文也。其汉语赞出略出经,其梵语赞出金刚顶仪轨。

  【大斋】 (术语)大设斋食,供养僧者。

  【大斋会】 (行事)设斋食,供养僧之大法会也。

  【大展三拜】 (仪式)大展坐具就之三拜也。见象器笺十。

  【大丈夫论】 (书名)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谛译。有三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之相状及功德。

  【大召】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大召在拉萨之大召内,名曰老木郎,唐时所建,楼高四层。上有金殿五座,宏敞庄丽,中殿供大佛,名觉释迦摩尼。自中国随唐文成公主至西藏者,年甫十二,在西域成圣。或谓请铸于中国者,左廊有唐文成公主及西藏王赞普(特勒德苏隆赞),并巴布国王女像(赞普之前妻),其内神佛数以万计,皆用大铜釭满贮黄油以点灯。惟文成公主前,不点黄油灯。楼顶东南隅之金殿,内有百喇末殿,神名百喇末,系文成公主成圣之神。神灵显赫,人民敬畏。(中略)殿门外前廊壁上,绘唐三藏师徒四人之像。”

  【大正句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

  【大志焚身】 (故事)三国佛教略史曰:“大业五年,诏天下僧徒无德业者,并罢道还俗。寺院冗余者,亦皆毁折。庐山沙门大志素服哭于佛前三日,誓舍身济法。乃诣东都上表曰:愿陛下兴隆三宝,贫道当燃身以报国恩。帝许之,遂以布蜡缠身,于大棚上,端坐焚死。于是帝停前诏不行。”

  【大智】 (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

  【大智藏】 (术语)谓佛之大圆镜智也。佛地论五曰:“诸佛镜智名大智藏,世出世间智根本故。”

  【大智度论】 (书名)百卷,龙树菩萨造,秦罗什译。释大品般若经。

  【大智灌顶地】 (术语)称佛地也。义释十三曰:“大智灌顶地者,即是如来第十一地也。由住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顶,乃能作如来事。”

  【大智慧光三昧经】 (经名)渐备一切智德经之异名。

  【大智慧门】 (术语)对于大慈悲门之称。大智大悲佛所具之二德也。门有差别之义。

  【大钟】 (物名)禅刹之钟有三:如大钟、殿钟、堂钟是也。大钟号令阖山之诸堂,即悬于钟楼者,每日昏晓及法会之节打之。

  【大中小劫】 (术语)有二种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而至八万四千岁者)又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而至人寿十岁者)为小劫,合一增一减而为中劫,成住坏空之四期,各经此一增一减之中劫二十也。而经此成等四期之间,即八十中劫为大劫。是俱舍论之意。二、合一增一减而为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为中劫,成等四期各经一中劫也。八十增减即四中劫为大劫。是智度论之意。已上二说大劫之量同一。

  【大种】 (术语)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故名大,能造色法,故名种。色香等一切物质,不能离此四大而生,故称为大种。俱舍论一曰:“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同颂疏曰:“三义释大,一体宽广故。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中略)一义释种。与所造色为所依,故名为种。大即是种,故名大种。”正理论二曰:“虚空虽大不名种,余有为法,虽是种而非大,此四种具两义,故名为大种。”

  【大众】 (术语)梵语,摩诃僧伽Mahāsaṁgha,译为大众。多众也,众有三人四人之异义。见“众”条。智度论曰:“大众者,除佛余一切贤圣。”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大众部】 (流派)有二:一、为根本结集时之大众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众部。是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众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诃僧祇Mahāsāṁghika(此言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Sthavira(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宗轮论述记上曰:“界内既以迦叶为上座部,界外无别标首,但总言大众,皆由未生怨生王为大檀越种种供养。恐界内人多难可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时虽两处结集人无异诤法无异说,界内耆年至多,界外年少极多。乃至大天乖诤昔时界外少年之僧,门人苗裔共为一朋名大众部,取昔为名,往苦界内耆旧之僧共为一徒名上座部。”二、四律五论中之摩诃僧祇律(译言大众)是也。此乃指窟内之上座部,名为大众者,其故以窟内上座部之律藏,诵出八十度名为八十诵,百年之间,五师相传,至优婆鞠多。鞠多之门人有五师,各立一见。于根本之八十诵律,建立一宗之律部,上座部之律藏,于此分五部。以是根本之八十诵律,称为大众部。是现存四律中之摩诃僧祇律也。大集经二十二曰:“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广博遍览五部经律,是故名为摩诃僧祇。”翻译名义集四曰:“智首疏云:总别六部,僧祇是总。前五是别,此僧祇部众行解虚通,不生偏执,遍顺五见以通行故,故知是总。”行事钞上一之二曰:“统明律藏本实一文,但为机悟不同致令诸计岳立,所以随其乐欲成立己宗。竞采大众之文,用集一宗之典。”同资持记曰:“如来灭后迦叶结集为八十诵律,五师相继一百年来并无支派,后因净计遂分五宗。(中略)言大众者此沥窟外部,高僧传论云:上座大众创分结集之场,彼言大众乃是窟外,此云大众定是窟内。即今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以五百人亦大众故(智论则云千人),是则大众名通二部,上座唯局窟外,学者须细辨之。”又行事钞同卷曰:“僧祇律是根本,部余是五部。”同资持记曰:“具云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从众为名,即窟内部。”

  【大众生弥卢】 (明王)谓不动尊也。见底哩三昧耶不动念诵法。梵Meru。

  【大众威德畏】 (术语)见“五怖畏”条。

  【大众印】 (物名)一寺公用之印鉴也。毗奈耶杂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印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大洲】 (界名)大海中须弥山之四方有四大陆。谓之四大洲。俱舍论八曰:“四大洲者:一南瞻部洲、二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四北俱卢洲。”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书名)十四卷。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敕明佺等作。外附大周刊定伪经目录一卷。

  【大咒】 (术语)诸尊之咒有大咒小咒心咒三种。咒语最多者为大咒,大中之略为小咒,小咒之略为心咒。

  【大珠和尚】 (人名)唐沙门慧海俗姓朱。建州人。依越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至江西参马祖得悟。马祖谓众,越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时号大珠和尚也。

  【大转轮佛顶】 (佛名)佛顶尊之名。见“佛顶尊”条。

  【大转轮王】 (菩萨)金刚界之金轮佛顶也。见“大胜金刚”条。

  【大庄严法门经】 (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文殊化现殊胜之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使得顺忍之悟。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长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为二人次第授记。

  【大庄严经】 (书名)方广大庄严经之略名。

  【大庄严经论】 (书名)大庄严论经之异名。

  【大庄严论】 (书名)大庄严论经之略名。

  【大庄严论经】 (书名)十五卷,马鸣菩萨造,秦罗什译。集种种之因缘譬喻以劝诫人。

  【大庄严三昧经】 (经名)三宝感应录下引此经举马鸣龙树二菩萨之本地。此经藏中无之。

  【大庄严世界】 (界名)虚空藏菩萨经谓虚空藏菩萨之本土为西方之一切香集世界,大集经十二虚空藏菩萨所问品谓为东方之大庄严世界。

  【大准提】 (菩萨)准提观音也。见“准提”条。梵Mahā-caṇḍi。

  【大准提经】 (经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之略名。

  【大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经名)准提忏之具名。

  【大姊】 (术语)优婆夷之通称。涅槃经一曰:“汝等诸姊,谛观谛观。”行事钞下三之四曰:“善见云:唤婢为大姊,不得云婢。”同资持记曰:“既已出家则非所属,故加美饰不复本名也。”

  【大自在】 (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大自在宫】 (杂名)梵语,摩醯首罗宫。大自在天之宫殿也。在色界之顶。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于此。又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于此处变现净土。自十方诸佛施成佛之灌顶。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自在故。”同述记七末曰:“大自在宫者,净居上有实净土,即自受用身初于彼起证,是第十地菩萨宫,旧言摩醯首罗,今应言莫醯伊湿伐罗,即大自在也。”天台观音义疏下曰:“大自在,即色界,顶摩醯首罗也。楼炭称为阿迦尼吒,华严称为色究竟,或有人以第六天,而诸经论多称大自在是色界顶。释论云:过净居天有十住菩萨号大自在,大千界主。”

  【大自在天】 (天名)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毗舍阇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毗舍阇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密教以之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自在天现种种之形,有种种之名。韦纽天,那罗延天等是也。提婆涅槃论明二十种外道中。以之为第十五摩醯首罗论师。涅槃经明六师外道中。第五迦罗鸠驮迦旃延之宗计是也。中古以来至于今盛为印度所崇拜之西拔派之西拔神。即为大自在天。以牛或男根为其神体之标帜。其次净居摩醯首罗者,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之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子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佛位,行灌顶。入大乘论下曰:“净治第十地,得无量无边禁咒方术能令一切无碍自在作摩醯首罗天子,亦为一切世间依止。问曰:所言摩醯首罗者为同世间摩醯首罗,更有异耶?答曰:是净居自在非世间自在。汝言摩醯首罗者,名字虽同而人非一,有净居摩醯首罗,有毗舍阇摩醯首罗。其净居者,如是菩萨邻于佛地犹如罗谷障。(中略)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中略)坐莲华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唯识述记七末曰:“旧言摩醯首罗,今应言摩醯伊湿伐罗,即大自在也。”智度论二曰:“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俱舍光记七曰:“鲁达罗,此云暴恶,大自在异名。大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其一名也。又解涂灰外道说,自在出过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宫,即佛法中说摩醯首罗天,三目八臂,身长万六千逾缮那。三、化身,随形六道种种教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邪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唐言大自在天也。”因明大疏上曰:“商羯罗天,是罗醯首罗天,于一切世界有大势力。”提婆涅槃论曰:“外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论,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所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地是依处,地主是摩醯首罗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摩醯首罗身者,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百论疏引之作日月为眼),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涅槃经十九曰:“今有大师,名迦罗鸠驮迦旃延。(中略)为诸弟子说如是说,若人杀害一切众生,心无惭愧,终不堕恶。犹如虚空,不受尘水。有惭愧者,即入地狱。犹如大水,润湿于地。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瞋,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天之所为作。云何当言人有罪福。”又(界名)谓欲界六欲天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也。法华经序品曰:“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同文句二曰:“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

  【大自在天外道】 (流派)与自在天外道同。

  【大自在天与男根】 (术语)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根为天神之神实而祀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余尺,中有天根,谓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为多。”西域记健驮罗国记曰:“跋虏沙城东北五十里至崇山,山有青石,大自在天妇像毗摩罗天女也。闻诸土俗曰:此天像者自然有也,灵异既多祈祷亦众。印度诸国求福请愿,贵贱毕萃远近咸会,乃至山下有大自在天祠。”是初为男根,后为女根也,此男女根之义。为与自在天同体之那罗延天名,更为分明(梵王与那罗延与摩醯首罗一体三分如上所引)。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那罗延,那罗此翻为人,延那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俱舍光记二十七曰:“那罗延是神名,此云人种神。”此那罗延天之居处,居于欲界之顶上第六天,常为佛道之障碍,故佛法之中名为摩罗天。慧疏音义六曰:“那罗延,欲界中天名也。”智度论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诸外道人辈言是名欲主,亦名华箭,亦名五箭。破种种善事,佛法中名为魔罗。”(爱染明王之箭,极秘说亦表男根)。同十曰:“魔王六欲天主。”其先以女根为毗摩罗(Vimalā)(毗如毗婆沙毗沙门毗卢舍那之毗妙胜高大之义)。又,摩罗之名,本来为男女根之名,见“摩罗”条。

  【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对目连等说大自在天子之往因。

  【大宗地玄文本论】 (书名)二十卷,马鸣菩萨造,陈真谛译。以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种不退心,十种真金刚心,及一大极自然陀罗尼地之五十一种为法门之大宗地。以显示一多相即无碍自在之大缘起门者。但五十一种之名字。存梵语,且以古来未疏释,而解之至难。其论体似释摩诃衍论。

  【大总相法门】 (术语)谓真如之实体也。真如广大,该收一切,故云大,一味平等,离差别之相,故云总相为行者之轨范,故云法,观智通游,故云门。起信论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大族王】 (人名)西域记四曰:“北印度磔迦国数百年前有一王,号摩醘罗矩罗Mihirakula,唐言大族王。有武勇,统治印度。有事,恶佛法。令于五印度,使尽毁灭。大擅残逆。摩竭陀国幻日王厚崇敬佛法与之战而胜。擒大族王。依母言,放之还国。大族王投迦湿弥罗国,后夺其国自立。乘余威伐健驮罗国,逆杀沙门国人,欲还国,中途死。”

  【大祖】 (术语)师之师也。

  【大坐参】 (仪式)坐参之大者。其规与寻常之坐参同,但首座入堂不烧香。见象器笺九。

  【大座汤】 (仪式)禅林请众供汤。谓之座汤。大小二种。见“座汤”条。

  【逮夜】 (杂语)又曰大夜,宿夜。谓物故之次夜,荼毗之前夜。逮者及也,逮明日荼毗之夜也。诗经匏有苦华篇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逮迨同字。后总称忌日之前夜。

  【带刀睡】 (杂语)同带刀卧。

  【带刀卧】 (杂语)又云带刀睡。谓右胁而卧也。盖带刀者,乃在左胁。故左胁不得卧,因名右胁卧为带刀卧。见象器笺十二。

  【待对】 (术语)谓彼此相待,二法相对也。一切因缘生之事物皆然。止观辅行三曰:“互相因依待对而立。”又曰:“皆是待对可思议。”

  【代礼】 (杂语)欲使代人礼他,则先使代人受自己之礼拜。即传拜也。释氏要览中曰:“代礼若此方俗之传拜也。十诵律云:弟子游方,和尚知彼有灵踪圣像名德人。和尚令传礼于彼,其弟子得侧身受和尚礼。”

  【带劣胜应身】 (术语)胜应身也。见“三身”条。

  【带数释】 (术语)六合释之一。带数语之释也。如言三藏,于藏带三之数,是带数语也。因而释三藏为三种之藏,此谓之带数释。

  【带塔德菩萨】 (菩萨)同于戴塔吉祥。

  【带塔尊】 (菩萨)弥勒菩萨之异名。

  【代香】 (仪式)谓代他烧香,或烧香之人也。

  【代语】 (术语)有二:一代现前之众者。谓师家垂语,使众下语,不契,则自下语代众也。云门录多代语。盖家门之代语别语,以云门为始。二代古人者。举古则,而他古人无语之处,我代他下语也。见象器笺十一。

  【带质境】 (术语)三类境之一。如第六识缘五根五境,第七识缘第八识,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犹如镜中所现之影像带持镜外之实物者。

  【戴塔吉祥】 (菩萨)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于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诃室利āryastūpa-mahā-śrī,所传图云带塔德菩萨,又云戴塔吉祥。”演密钞八曰:“观音持佛,佛现在故。慈氏持塔,师灭度故。又八大菩萨经说:慈氏菩萨顶带如来率都婆,又名带塔之尊。”

  【单】 (物名)书姓名于片纸者。又片纸记物名者。

  【单白】 (仪式)三种羯磨之一。最轻微之事及常式之事,仅一度白告于众,得使其事成立者。羯磨疏一上曰:“单白者,如设戒告众僧常所行,圣制同遵。有背结过,未假烦请,随作便遂,初牒事表陈劝众和忍,名之为白,即此成遂有作业之功,名为羯磨。”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一者单白,事或轻小。常所行,或是严制。一说告僧便成法事。”见羯磨条。

  【担板汉】 (譬喻)人夫之负板者,但见前方,不能见左右。方语曰:“担板汉,但见一方。”

  【单本】 (术语)译经之无别本者。开元释教录十曰:“单本原来一本,更无别本。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担步罗】 (植物)又作耽哺罗。药果名。慧琳音义六十六曰:“耽哺罗,西国药果名,俗士女多含此药。”慈恩传三曰:“担步罗。”梵Tāmbūla。

  【单传】 (术语)禅家之宗旨,不依经论文句,单传心印也。碧岩初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来,单传心印。”祖庭事苑曰:“传法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矣,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尔,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哉,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余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

  【单寮】 (杂名)独房也。头首知事退职居于独房及名德之居于西堂,首座之居于独房者,皆称单寮。单身专寮而无同舍者也。见象器笺五。

  【单麻】 (故事)一个麻实也。佛六年苦行,一日食一麻一麦云。

  【担木山】 (界名)梵名朅地洛迦山Khadiraka之译名,九山,七金山之一。

  【单拏】 (物名)与但荼同。

  【单前】 (杂语)禅堂贴己名单之坐床,谓之单位,又其床前之板谓之单,阔八寸,据周尺故为一尺,谓之单板一尺。而床阔六尺,加以单板一尺则为七尺,谓之七尺单前。若除单板则为六尺,谓之六尺单前。碧岩录曰:“三条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续传灯录(继圆禅师章)曰:“旦向三条椽下,六尺单前,须容取。”

  【单三衣】 (术语)唯有此一具之三衣,不更蓄余衣,谓之单三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大乘义章十五曰:“言三衣者,谓五条衣七条衣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蓄余衣。”

  【单提】 (术语)犹言单传,禅家直指之旨也。单提宗旨不涉余岐之义。又具足戒五篇中有尼萨耆波逸提与但波逸提二篇,尼萨耆者,舍之义,波逸提者,堕之义,舍者,应舍离所犯之赃物也,堕者,其罪报堕于地狱也。其舍堕罪有三十戒,堕罪有九十戒,因而九十之堕罪,对于三十之舍堕罪,谓之单堕,今以提之一字举堕之梵语波逸提Pācittika也。

  【丹田】 (杂名)脐下二寸半之所也。止观八曰:“右十二病皆止丹田,丹田去脐下二寸半。”

  【单位】 (杂名)禅堂贴己名单之座位也。敕修清规日用轨范曰:“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丹霞】 (人名)邓州丹霞山之天然禅师,嗣石头。初至江西,见马祖时,以两手拓幞头脚。马祖视之曰:南岳之石头是汝师也。遽抵石头,亦以手拓幞头脚。石头曰:着槽厂去。霞礼谢而入行者房。随执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欲割佛殿前草。及期。大众童行各构锹刬草。霞独以盆水洗头,而跪于石头前。石头笑而为之剃落说戒。霞遂掩耳趋去。再谒马祖,入僧堂,坐于圣僧之颈。马祖曰:我子天然也,即拜马祖,谢师之赐法号。因名天然。长庆四年寂,寿八十六。敕谥智神禅师。见传灯录十四。又,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青原下十二世之祖。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

  【丹霞烧佛】 (故事)五登会元丹霞章曰:“丹霞禅师尝到洛东慧林寺,值天寒,遂于殿中取木佛烧而向火。院主偶见而呵责云:云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云:木佛安有舍利?师云:既无舍利,更请两尊,再取烧之。院主自眉须堕落。”

  【单致利】 (杂语)Nidrā-tandri,译为肿眼病。大乘义章二曰:“喜睡五病,名单致利。”

  【惮哆】 (杂名)Danta,又作弹多,娜哆。译曰齿。

  【弹多】 (杂名)见“惮哆”条。

  【惮哆家瑟诧】 (物名)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寄归传一曰:“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玄应音义十五曰:“弹多抳瑟搋,弹多此云齿,抳瑟搋此云木,谓齿木也。”梵语杂名曰:“娜哆家瑟哆。”

  【弹多落迦】 (地名)Dantaloka-giri,山名。旧称曰檀特山。西域记二曰:“弹多落迦山,旧曰檀特讹也。”见“檀特”条。

  【弹多抳瑟搋】 (物名)见“惮哆家瑟诧”条。

  【旦过寮】 (堂塔)谓禅林行脚僧之宿泊处也。夕来宿,过旦去之义也。游方之人到某寺则先解打包入旦过寮憩息,然后与师家相见。见象器笺二。

  【旦过僧】 (杂名)宿泊于旦过寮之僧。谓行脚之禅僧也。

  【但空】 (术语)大小乘所见之空理有二种,小乘分析诸法,但见空而不见不空,故云但空。大乘之菩萨,分析诸法,不使归空,诸法如幻如梦,其当体见空,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理,故谓之不但空。天台分配之于二教,以但空为藏教,以不但空为通教。法华玄义一曰:“三藏二乘,明但空为极。譬颇梨珠,一往似真,再研便伪。”

  【但空三昧】 (术语)执于但空,不知不但空也。

  【但理随缘】 (术语)见“别理随缘”条。

  【憺怕】 (杂语)说文,憺安也。谓憺然安乐也。憺亦恬静也。怕,静也,无为也。广雅,憺怕,寂寞也。亦恬静也。言寂寥无人也。经文憺有时误作惔。说文,惔忧也。非此义。怕又作泊。说文,泊无为也。广雅,泊静也。

  【但三衣】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但持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之三衣,不更畜余衣也。资持记下三之一曰:“但三衣,但犹独也,三法服外无别衣故。”

  【诞生会】 (行事)与降诞会同。祝四月八日释尊降诞,或诸宗祖师诞生之法会也。

  【诞生偈】 (杂名)释尊降诞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宣“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玆而往,生分已尽”之偈。上文出于西域记六。长阿含一记下句为:“要度众生,生老病死。”诸经殊不一致。常用“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之下句。

  【但荼】 (杂名)Daṇḍa,又作单拏,译曰棒。演密钞八曰:“焰摩怛荼印者,怛字是但字书误,但荼棒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单拏,梵语。唐云棓,亦云杖。”

  【旦望】 (杂语)月初朔日曰旦,十五日曰望。

  【啖月】 (故事)大智度论曰:“十方诸菩萨来之余一时,罗睺阿修罗王欲啖月。月天子怖,疾到佛所。佛说偈言,罗睺罗即疾放月。”

  【弹宅迦】 (人名)Daṇḍaka,译曰治罚。王名。二十唯识述记下曰:“弹宅迦者,真谛云檀陀柯,此云治罚,治罚罪人处也。今罚罪人尚置其内,中阿含云是王名也。”

  【弹宅迦林】 (地名)为弹宅迦王所领有,故曰弹宅迦林。昔有仙人名摩灯伽。得五通,入山禅坐。其妻有容色,侍仙奉食。弹宅迦王游行入山,将妻还。曰:仙既离欲,何用妻为?仙大忿,雨大石,压杀国王及国人。弹宅迦林遂为空墟。见二十唯识述记下,饰宗记三末。

  【弹指】 (杂语)经中有三意:一为许诺,行事钞下三之三曰:“增一云:如来许请,或默然,或俨头,或弹指。”一为欢喜,法华经神力品曰:“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法华文句十曰:“弹指者随喜也。”一为警告,嘉祥法华义疏十一曰:“为令觉悟,是故弹指。”又(杂语)时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念为瞬,二十瞬为弹指。”

  【弹指顷】 (杂语)一弹指之顷。观无量寿经曰:“如弹指顷,即生彼国。”

  【但中】 (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

  【但坐不卧】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夜但坐,胁不就席也。

  【当分】 (术语)台家所立,有当分跨节之目,当分者谓于藏通别圆之四教各有其当分之教行理,跨节者,谓于前三教上直超说圆意。盖当分之义门,在一代经之当位,跨节之义门,在法华经而见一代经也。千差无量之法门,由施权之方便言之,则尽系当分,自开会之佛意言之,则皆系跨节,以当分而成相待妙,以跨节而成绝待妙。玄义二曰:“一当分,二跨节。”同释签曰:“答:中意者,即具当分跨节两义,应知两义即与待绝二妙不殊。(中略)若依施权,即当分义。若据佛意,即跨节义。(中略)当分通于一代,于今便成相待。跨节唯在今经,佛意非适今也。”又曰:“当分乃成今经相待义边,跨节乃成今经开权义边。”

  【当机】 (术语)佛之说法,契当众生之根机而使之得益也。有部毗奈耶十九曰:“为说当机微妙之法。”

  【当机益物】 (术语)诸经之说法不同者,应其机而与以利益之善巧方便也。法华玄义一曰:“余经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此经明佛设教元始。”

  【当机众】 (术语)说法会下四众之一。正当其法而悟道之机类也。法华文句一曰:“不起于座,闻即得道。此名当机众。”

  【当来】 (杂语)应来之世。即来世也。

  【当来变经】 (经名)有二部:一为佛说当来变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一为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一卷,失译。皆说当来恶法强盛,佛法变坏者。

  【当来导师】 (术语)谓弥勒菩萨。以其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界出世成道而化导众生故也。

  【当门】 (杂语)与当面同。犹言普通,通途也。

  【当情现】 (术语)谓当于凡夫妄情之前,现种种之相也。譬如于疑心之前生暗鬼。唯识三性中遍计所执性是也。盖凡夫之迷心,本来具实我实法之执情,苟于非我非法之事物上,现出实我实法之相貌,遂认之为实我实法也。

  【当情现相】 (术语)亦名中门存境。由迷情妄想而现无体之实我实法相分也。见“当情现”条。

  【当生爱】 (术语)命终时所起三爱之一。见“爱”条。

  【当体】 (术语)直指其本体之词。如当人当面之当。大乘义章二曰:“言虚空者,当体立目。”行事钞中一曰:“无作当体是戒。”

  【当体即空】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体本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观如此当体即空,称曰体空观。为天台四教中之通教观法。

  【当体即是】 (术语)如波之当体即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即是有相合相翻当体之三种。见“即”条。

  【当通机】 (术语)谓相当于通教之钝根机也。是天台之用语。

  【当头】 (杂语)犹言直下,当下。

  【当头棒喝】 (杂语)见“棒喝”条。

  【当途王经】 (经名)法华经普门品即观音经之异名。谓于当世流通中最尊之经也。法华文句十曰:“此品是当途王经,讲者甚多。”大部补注十曰:“途,道也,亦世也。王,尊也,大也。(中略)当世尊大之经也。”

  【当位即妙】 (术语)犹言当相即道。谓不论何事,其位皆妙。如良医所观,毒有毒之妙,药有药之妙也。

  【当相即道】 (术语)谓世间浅近之事相,皆有深妙之道理也。犹言即事而真。密家之事相门,盛谈此旨。

  【当阳】 (杂语)阳者明也,当阳者谓向于明而动作也。

  【当意即妙】 (杂语)当位即妙之误。

  【刀风】 (术语)人命欲终时,有风气,解支节如刀,名为刀风,所谓断末魔之苦也。正法念经六十六曰:“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筋骨脂髓精血一切解截。”五王经曰:“欲死时刀风解形,无处不痛。”安乐集上曰:“若刀风一至,百苦辏身。”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下曰:“能解支节故喻如刀。”

  【忉利】 (界名)见“忉利天”条。

  【忉利天】 (界名)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是为三十三天。玄应音义二曰:“忉利,此应讹也。正言多罗夜登陵舍天,此译云三十三天。”慧苑音义上曰:“忉利,讹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帝释所居。总数有三十三处,故从处立名也。”法华经劝发品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忉利之付属】 (故事)地藏菩萨于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之付属,救济六趣之众生。见“地藏”条。

  【刀山】 (界名)刀剑之山,地狱之难处也。千手经曰:“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往生要集上本曰:“牙如剑,齿如刀山。”

  【刀途】 (界名)三途之一。畜生道之异名。畜生为人驱逼屠杀残害,故曰刀途。止观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因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途道。”同辅行曰:“从被驱逼为名,故名刀途。”

  【倒凡】 (术语)颠倒之凡夫。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倒凡,随情妄执。”

  【倒合】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属于同喻之过也。设同喻,为证无常之宗,故于声无常之量为同喻之合作法。视诸所作者皆是无常,应言如瓶。然倒说之,视诸无常者,皆是所作,言如瓶时,反证所作,不证无常。谓之倒合之过。因明入正理论曰:“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导化】 (术语)导引教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导化各能宣布。”

  【倒见】 (术语)颠倒之妄见,有四种,常乐我净是也。无常为常,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大乘义章五末曰:“倒者邪执翻境,名之为倒。”

  【倒离】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属于异喻之过,设异喻者,为显无宗,处因亦无,故宜先离宗,次离因,是曰异喻之离作法。盖于声无常之量为之,则诸常住者(离无常之宗),视为非所作(离所作之因),应谓如虚空。若倒说,诸非所作者,视为常住,谓如虚空时。则是以非所作之因,成立常住之宗,违异喻之本义,故为倒离之过。

  【导师】 (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常乐故。”法华经序品曰:“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法华经涌出品曰:“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又法会之式,表白者谓之导师。观音忏法式,有导师,香华,自归之三职。僧史略曰:“导师之名而含二义:若法华经中商人白导师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导之师,此即表白也。”

  【倒退三千】 (术语)作家之机锋不可当,倒戈退三千里也。

  【倒我】 (术语)我无实体,思有我者,为颠倒之妄见,故云倒我。四颠倒之一。释门归敬仪中曰:“凡怀遵承倒我,我我因循,何由得觉?”

  【倒修凡事】 (术语)见“入重玄门”条。

  【倒悬】 (行事)梵语盂兰盆Ullambana,译为倒悬。人死,魂魄沈于闇道,有倒悬之苦也。为救此倒悬之苦供养三宝者,即盆供也。玄应音义十三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新称之婆拏,即旧称之盆,皆梵语也。

  【导引】 (术语)教导他也。唐高僧传(僧稠传)曰:“栋梁三宝,导引四民。”探玄记二曰:“或闇夜中导引众生。”

  【稻[廿/干]喻经】 (经名)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廿/干]喻经之略名。

  【道】 (术语)能通之义。大要有三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名为道,如地狱等之六道是也。净土论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大乘义章八末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七觉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谓之道。又行体虚融无碍,故为通之义。以通故,名为道。如道谛,道品,声闻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义章十六曰:“诸行同体,虚融无碍。名之为通。通故名道。”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之体,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下曰:“道者,无碍道也。”大乘义章曰:“末伽。”Mārga梵语杂名曰:“末唎识。”

  【道安】 (人名)苻秦道安,常山扶柳人,家世世业儒,早丧父母。十二岁出家。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所重。数年驱役,安精勤不倦。后求经,师与一经,殆有一万言,安一日诵之,不差一字。师大惊,为授具戒。次使游方,入邺都,遇佛图澄师之。澄讲,则安每覆述,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后历游诸处访道,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晋武帝宁康元年,避石氏乱,率弟子远等四百余人至襄阳,立檀溪寺铸佛像。武帝闻安名,资给厚禄,安固辞不受。晋太元四年,秦主苻坚取襄阳,得安。喜曰:吾以十万师取襄阳,得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安至长安,僧徒数千人,大弘法化。坚欲取江南,安谏之,坚不听,攻之果大败。安注经,每求圣证。一日感长眉尊者来降,见所制钦叹。即宾头卢也。因日设供。安每与弟子法迈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秦建元二十一年寂,寿七十二。安生而左臂有肉隆起如印,时称印手菩萨。沙门姓释,注经开三分,皆由安始。见高僧传五。

  【到岸】 (杂语)即到彼岸之略。

  【到彼岸】 (术语)梵语波罗蜜多Pāramitā,新译到彼岸。谓越生死海到涅槃岸之正道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复次,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

  【道场】 (术语)梵语菩提曼拏罗Bodhimaṇḍala,谓佛成圣道之处。中印度摩竭陀国尼连禅侧,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中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又得道之行法,谓为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中略)三十七品是道场。”又供养佛之处,谓为道场。辅行二曰:“严道场者,场者俗中亦以为祭神处也。今以供佛之处名为道场。”又学道之处,谓为道场。注维摩经四曰:“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隋炀帝时以为寺院之名。佛祖统纪三十九曰:“隋大业九年,诏改天下寺曰道场。”又为法座之异名。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是也。

  【道场观】 (术语)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三轮五轮之不同。今明其中三轮,则初为风轮,次为水轮,次为地轮。此三轮之种子为。摄大轨上曰:“最初于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欠。次上安水轮,其色如雪乳,啭字所安住。归命鍐。复于水轮上,观作金刚轮,忽置本初字,四方通黄色。归命阿。”但地轮之中,有字字字之三重。三重虽为不同,然并是地轮之摄,故总称为地轮。初字为金轮之种子,次字为火轮之种子,后字为八叶莲华之种子,八叶莲华者,须弥山也。苏悉地出现品曰:“行者一缘想八峰弥卢山。”青龙轨曰:“一缘而观总八峰弥卢山。”略出经曰:“其山众宝所成而有八角。”大日经疏十二曰:“先想八峰须弥山王,八峰谓四面周匝作于峰。”八峰八角为八叶之标帜,故以须弥山为八叶莲华。是即于字金轮上弥满八功德水,于其中出生大莲华王,即须弥山也。而于两字之中间观字者,军荼利轨曰:“为成变化莲华故,当观览字门,流散赤焰而成火轮,其形三角,渐引量同水轮。忽然之间,从金龟背跃出八叶大莲华,金刚为茎。”是为成莲华故。观字也。已上为器界,已下为坛场,其八叶莲华上有八柱之楼阁。千手仪轨曰:“于莲华上有八大金刚柱,成宝楼阁。”即每叶有一柱,阁内安坛。其坛形量随行者之意可也。其形随方圆三角半月等法而不同。其量有大小重重。如摄真经所说。于坛上更观八叶之白莲华,已上明所住之道场。已下为能住之佛身。即观吾身而为佛身也。先于腰下想字,是即地轮黄色也。于腰想字。水轮白色也。于胸想字,日轮火轮赤色也。于发际想字,风轮黑色也。于顶上想字,虚空轮青色也。阿字是本不生理之种子,落种子于地轮,则待水土之缘始萌,是故地轮上有水轮,虽有水土之缘,然必待日轮之暖气,茎叶始具,故上有日轮(即火轮),虽有水土日轮之缘,然必待解脱之风而得具足生长,故上有风轮。纵有水土日风,然皆悉坚实,何能使物生长?故最上有空轮。如是观五字于五处,即所谓五字严身也。下自地轮,上至虚空,重重观置,而五大相互融通矣。此率都婆放光,周遍于法界,为毗卢遮那之身,有种种之庄严。坐于白莲华台,宝冠有五佛,舍那之身着白纱。我自始至终种种之事亦如是。若以本尊为本,则可以我为影。以吾为本,则可以本尊为影。观诸佛亦如是相融。是三平等观之义也。见秘藏记本。道场观有二种:一理观,二事观。于行者之身内观之,谓为理观,于身外观之,谓为事观。器界及道场观为事观,佛身观乃理观也。见秘藏记钞三。为此道场观,用不空成就之成所作智定。三摩地仪轨曰:“行者次应以成所作智三摩地想,于己身前观。无尽乳海,出生大莲华王金刚为茎,量同法界。上想七宝珍宝楼阁殿,如意珠以为庄饰。(中略)毗卢遮那如来身色如月,首戴如来冠,垂妙縠天衣,璎珞庄严,光明普照,无量无数大菩萨众前后围绕以为眷属。”

  【道场神】 (神名)道场之守护神也。唐华严经一曰:“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所谓净庄严幢道场神。(中略)妙光照耀道场神。”大疏钞一下曰:“道场神从所依所守得名,下诸神众类皆同此。言道场者,非唯护佛道场。但有庄严道场之处即于中护故。”止观私记八曰:“道场神者,护法善神,如法华十罗刹,方等梦王等。”

  【道场树】 (植物)菩提树也。此树下有成佛之金刚座,故谓为道场树。无量寿经上记极乐世界之菩提树曰:“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

  【道绰】 (人名)真宗七祖之第四祖。唐并州玄中寺道绰,并州汶水人。称为西河。十四出家,讲敷涅槃经,后诣石壁玄中寺,读昙鸾碑,大有所感。自此舍涅槃之讲说,专事念佛。讲观经二百余遍,示诲道俗。撰安乐集两卷。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寂,年寿不记。唐高僧传(道绰传)曰:“绰今年八十有四,而神气爽明。宗绍存焉。”

  【道次】 (术语)证圣道之位次。百缘经曰:“获得须陀洹果,求入道次。”

  【道德】 (术语)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无量寿经下曰:“长与道德合明。”

  【道谛】 (术语)四谛之一。无漏之三学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谛者,涅槃也。是为出世间之因果。

  【道地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修行道地经之略出。

  【道殿】 (人名)字法藏。俗姓杜氏。云中人。唐末时人也。住五台山金河寺。着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一卷。其门人序之云:博学则侔罗什之多闻。持明则具佛图之灵异(指人言)。又云:其文则精俊简约。其义则渊奥该弘。穷显密之根源。尽修行之岐路。一十二分教之蓍龟。八万四千行之钤键云云(指显密圆通言)。

  【道法】 (术语)至涅槃正道之法也。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四十二章经曰:“为沙门受道法者。”维摩经方便品曰:“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

  【道法智】 (术语)观道谛而得之智,又,断迷于道谛之见惑之智也。

  【道风】 (术语)道之化人如风之靡草者。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释氏要览中曰:“宝林传云:祖师难提至摩提国。一日有风西来。占曰:此道风也,必有道人至,果得伽耶舍多至。”

  【道服】 (衣服)袈裟之别名。为道人所服者,故名。六物图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是法衣之总名也。

  【稻秆经】 (经名)又曰稻芊经,稻[廿/干]经。秆,芊,[廿/干],三字禾茎也。有二经:一,稻芊经,一卷,失译。说十二因缘之法。十二因缘之次第生,等于稻芊之由种生芽,由芽生叶等,故取以为喻。一,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廿/干]喻经,一卷,不空译,与上同本。梵Śālistambha。

  【道共戒】 (术语)三种律仪之一。三乘圣者,入色界所发之无漏定,则与无漏智共于身中自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即无漏之律仪),是名无漏律仪。又名道共戒。此无漏之律仪,与无漏道共生,与无漏道共灭,故名道共戒。

  【道观】 (术语)道为化道,谓教化他也。观为空观,谓自观空理也。自住于空理而向他行化道,谓为道观双流。是菩萨之正行也。止观六曰:“菩萨者,福慧深利,道观双流。”四教仪集注下曰:“道观双流者,道谓化道,观谓空观,带空出假,故曰双流。”金光明文句五曰:“通教八地,别教十回向,圆教亦在初住,皆是道观双流,自他俱益之位也。”同记曰:“道谓外化,观谓内行。”

  【道观双流】 (术语)自修空观,同时出假观,化道众生也。

  【道光】 (术语)道之光明也。道体清净,离一切过垢,照破无明之闇,故曰道光。赞阿弥陀佛偈曰:“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

  【道果】 (术语)道为菩提,果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故曰果。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经曰:“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道行】 (术语)学道修行也。又道德之行也。维摩经嘱累品曰:“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净影大经疏上曰:“内心求道,备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众生。”

  【道行般若经】 (经名)具名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昙无竭二菩萨事,是般若经译本之最古者。

  【道号】 (术语)以号表道者。即字也。又为道人之别号,故曰道号。某居士,某道人,皆道号也。见象器笺五。

  【道后】 (术语)道为自行真实之道。未契实道,为道前,正证实理,为道中,自证以后为道后。每地各分此三者。释签四曰:“道者,谓自行真实之道。未契实理,真理在缠,故名为理。故以地前名为道前。初地已上已证实理。复由此理成后行。初证已后,究竟已前,并名道中。由此地行,理究竟显。以显之理,名为道后。自行证后,故名道后。”法华文句记三曰:“此中须以十地为道前,妙觉为道中,证后为道后。”金光明玄义上曰:“当知道前圆性德,道中圆分德,道后圆究竟德。”

  【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道记】 (人名)成道之记别也。

  【盗髻珠】 (故事)法显记曰:“僧尼罗国王,以金等身,而铸佛像。髻装宝珠,有盗者以梯取之,像渐高而不及,盗叹佛不救众生,像俯首而与之。后市人擒盗,盗言其事,视像尚俯,王重赎其珠而更装之。”

  【道检】 (术语)声闻之人,于见道以道检心,故曰道检。玄应音义三曰:“以道检心,故言道检。大品经云:若入声闻正位是也。苍颉篇,检,法度也。亦摄也。”

  【道交】 (术语)众生善根发动曰机,大悲为之感动曰应,机应相称曰道交。法华文句记一曰:“诸佛不来,众生不往。机应相称,故曰道交。”

  【道教】 (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见道士条。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

  【道戒】 (术语)道共戒也。

  【道禁】 (术语)为佛道禁止诸恶者。即戒波罗蜜也。无量寿经下曰:“勿犯道禁。”

  【道旧】 (术语)道友也,以道相交,故曰道。旧者旧识也。

  【道具】 (术语)凡三衣什物,资助一切学道身之具,名曰道具。华严经入法界品宝髻长者章曰:“修无分别功德道具。”同观自在章曰:“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释氏要览中曰:“道具。中阿含经云:所蓄之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菩萨戒经云:资生顺道之具。”天台别传曰:“衣钵道具,分为两分。”

  【道具衣】 (衣服)象器笺十九曰:“业林谚语,名罗纱之直裰曰道具衣。”启蒙随录曰:“道具衣由禅宗而名,又云装束衣。”又明着衣之次第曰:“于表裤着道具衣,挂九条或七条之袈裟。”

  【道乐】 (术语)解道而自乐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以道受乐。”阿育王经八曰:“今已得道乐。”

  【道类智】 (术语)八智,十六心之一、观上二界之道谛而得之智也。以类法智,故谓为类。唯识宗以为见道之智。俱舍宗以之属于修道。

  【道理】 (术语)通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道理者通达无碍之谓。指一物上所具之义,通于余物而言。

  【道力】 (术语)自道体而生之力用得道,故由道发无畏之力用也。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智度论二曰:“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

  【道流】 (术语)学道者流,禅道者流也。临济录曰:“道流祇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

  【稻麻竹苇】 (譬喻)譬物之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道门】 (术语)道法之门户也。三论玄义曰:“开显道门。”

  【道灭】 (术语)道谛与灭谛也。修道法而得寂灭之涅槃,出世之因果也,妙乐之因果也。观法上次第为灭道。以先举涅槃之妙果,使之欣慕故也。

  【道念】 (术语)正道之心念也。心存于道者。

  【盗牛】 (譬喻)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三曰:“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余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诸牛。诸凡夫人虽复是戒定慧不能解脱。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已失醍醐。”三论玄义曰:“若言老教亦辨双非,盖以沙糅金,同盗牛之论。”

  【道品】 (术语)道法之品类,有三十七科。为至涅槃之道法,故曰道,品类差别,故曰品。见“三十七道品”条。无量义经曰:“三明六通道品发。”台家立四种。

  【道平】 (人名)唐道平沙门,为金吾大将军。佛祖统纪五十一曰:“肃宗,沙门道平,为金吾大将军,破安禄山反贼。”

  【道气】 (术语)佛道之气分也。止观十曰:“阇证凡龟,盲狗稆吠,自行化他,念无道气。”

  【道器】 (术语)堪修佛道之器量也。戒本疏二下曰:“断彼相续,违慈恼他。损害道器,过中之甚。”

  【道前】 (术语)证悟实道以前之位次也。见“道后”条。

  【道钦】 (人名)唐径山道钦禅师。见“径山”条。

  【道人】 (术语)得道之人,又修道之人也。汉书京房传曰:“道人始去,涌水为灾。注云: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地理志曰:“代郡道人县注云:本有仙人游其地,因以为名。”四十二章经曰:“道人见欲,必当远之。”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经名)四卷,西晋安法钦译。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之异译。经中说如来现十方之身而施化,故名道神足无极变化。

  【道生】 (人名)晋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庐山。幽栖七年,钻仰群经,后与慧叡慧严同游长安,从罗什受学。后还都,止青园寺。着二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在北凉,重译涅槃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生言。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寂。见高僧传七、释氏稽古略二。

  【道识】 (术语)正道之智识。三论大义钞一曰:“像教之时,人根转钝,道识亦昧。”

  【道士】 (术语)本为释子之称,后遂为神仙家之名,犹如言道教也。法苑珠林六十九曰:“姚书云:始乎汉魏,终暨苻姚。皆号众僧以为道士。至魏太武二年,有寇谦之,始穷道士之名,易祭酒之称。”盂兰盆经疏下曰:“佛教传此方。呼僧为道士。”行事钞资持记下三曰:“道士本释氏之美称,后为黄巾滥窃,遂不称之。”

  【道术】 (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

  【道树】 (植物)菩提树也。本名果波罗树。佛于此树下成道,故亦曰道树。大集经十曰:“怜愍众生趣道树。”菩萨戒经义疏上曰:“坐菩提树下得道因名道树。”见“菩提树”条。又道能生长,故譬之曰树。行事钞上三曰:“扶疏道树,光扬慧日。”

  【道树经】 (经名)“菩萨道树经”之略名。

  【道树三昧经】 (经名)私呵昧经之异名。

  【道水】 (譬喻)正道净澄而洗除尘垢,故喻之以水。行事钞上一曰:“洗心道水者,慕存出要。”

  【道俗】 (术语)出家之人曰道,在家之人日俗。智度论十曰:“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余五众是出家。”注维摩经二曰:“肇曰:大士美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而终日道法也。”中论疏一曰:“道俗者。智度论云:声闻法中未说生死即涅槃。众生则是佛,故二乘不能一道俗也。道则涅槃,俗则生死。”

  【道俗业经】 (经名)演道俗业经之略名。

  【道邃】 (人名)兴道尊者道邃,不知何许人。唐代宗大历中来,依荆溪于天台佛陇寺,荆溪嘉之曰:吾子其能嗣兴吾道,遂授止观辅行。师为众开说,发明深旨。贞元二十一年,日本沙门最澄来求法,师尽以一家之教观付之。见佛祖统纪八。

  【盗贪】 (术语)起窃盗业之贪欲。

  【道体】 (术语)圣道之体也。谓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圣道由之而生也。戒疏行宗记二上曰:“言道体者,道无别体,即本净心。心随染缘,与道相反,故禁重罪,还复本净。无漏圣道由此而生。故云体也。”

  【稻田衣】 (物名)即水田衣。袈裟也。德异坛经序曰:“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余见“水田衣”条。

  【到头】 (杂语)虽有诸说。而以毕竟究极之义为是。

  【道位】 (术语)修道之位次。如菩萨之十地,声闻之七方便位等。中论疏一曰:“名贯道位。德备三忍。”

  【道心】 (术语)称于五道之心也。归敬仪中曰:“福业不成,道心无涉。”又求菩提之心也。唐华严经十三曰:“普观众生发道心。”法华经义疏二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又道心者,言在家行佛道者也。与言道者同。

  【道心者】 (杂名)有道心而修行者。为在家修行者之称。

  【道信】 (人名)禅宗东土之第四祖也。嗣法于僧璨,传于弘忍,傍出金陵牛头山之一系。唐高宗永徽辛亥寂,寿七十二。见传灯录三。

  【道休】 (人名)释道休,恒以头陀为业。住雍州新丰福缘寺南晒山幽谷。结草为庵,一坐七日,乃出其定。出山乞食。施说禁戒。诲人慈善。如是积四十年。贞观三年夏内,依期不出,端拱而卒。然休师出家已来,常但三衣,不服缯纩。以伤生也。所著布衣,积有年稔。尘朽零破,见者心寒。

  【道宣】 (人名)姓钱氏,唐丹徒人。十六落发,隋大业中,从智首法师受具戒,唐武德中,充西明寺上座。及玄奘三藏自西域还,奉敕从于译场,宣撰行事钞,戒疏,业疏,高僧传,广弘明集等二百卷。尝筑一坛,俄有长眉僧来谈道,乃宾头卢也。复三果之梵僧礼坛赞曰:佛灭后住像法世,兴发毗尼者,唯师一人。干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正古译之谬。又有大人授天竺祇园之古迹,宣抄记之,即祇园图经二卷是也。贞观中尝隐沁州云室山,睹人天童奉待左右。又于西明寺夜行道,感毗沙门天王子那吒太子来,授佛牙及宝掌,而保持供养。干封二年十月三日寂,寿七十二。咸通十年谥澄照,塔云净光。师久居洛南,故号南山律宗。见高僧传十四。

  【道芽】 (术语)正道之萌芽也。法事赞上曰:“智慧冥加,道芽增长。”心地观经五曰:“道芽增长如春苗。”法华玄赞二曰:“佛说法雨,道芽生令生善。”

  【道眼】 (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台-台+犮]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楞严经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注曰:“真妄显现,决择分明,曰道眼。”苏轼诗曰:“道眼已入不二门。”

  【道要】 (术语)佛道之枢要也。贤愚经十三曰:“愿重矜愍,显示道要。”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

  【道业】 (术语)可感人天之果之善业为福业。可成佛果之善业为道业。以菩提心而修之诸业也。

  【道一】 (人名)唐江西道一禅师,姓马氏,时称马祖。南岳让之法嗣也。见“江西”条。

  【道意】 (术语)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也。无量寿经上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道缘】 (术语)佛道之因缘。

  【道元】 (术语)正道之根元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道院集要】 (书名)三卷,宋晁回撰。回耽于禅悦。王古序文言其名理之妙,虽白乐天不逮。回所著有道院别集,自择增修百法,法藏碎金录,随因记述,髦智余书凡五编。古删除重复,择其精要,以为此书。见四库提要。

  【道章句经】 (经名)五句章句经之异名。

  【道昭】 (人名)日本人,入唐谒玄奘三藏,三藏加意教诲。告曰:经论文博,劳多功少,我有禅宗,汝可承此法传于东土。昭喜修习,早得悟解。又指令见相州隆化寺慧满禅师。满委曲开示,且付以楞伽经。业成,辞三藏,三藏以佛舍利经论及相宗之章疏付之。昭归,盛弘相宗,日本始闻唯识之旨。寿七十二寂。遗命荼毗,日本火葬自昭始。

  【道者】 (术语)修行佛道者之称。释氏要览曰:“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道者亦同此说。”后谓禅林之行者云道者,投佛寺求出家而未得度者。

  【道智】 (术语)十智之一。证道谛之理之智也。

  【道中】 (术语)三道位之一。正证悟实道之位次也。见“道后”条。

  【道种性】 (术语)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一。十回向之位也,在此位始正修中道观,故名为道。能生佛果,故名为种。四教仪曰:“十回向者,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中略)十入法界无量(伏无明习中观),亦名道种性。”同集注下曰:“道种性者。始正修中,故名道。能生佛果,故名种。”

  【道种智】 (术语)智度论所明三智之一。学一切道法济度众生之菩萨智也。三谛中假谛之智也。见“三智”条。

  【得】 (术语)不相应法之一。梵语钵罗钵多Prāpta,谓有情所得之法,系于有情之身者。因而譬以绳,谓之得绳。如善恶之诸业及圣道,此得绳系于吾身故,全归我有也。谓以所得法上之“得绳”生而得其法也。此得有四种之别:一法俱得,所得之法现在,此得亦现在者。二法前得,所得之法尚在未来,仅得生于前者。譬如太阳在地下现明相于前也。三法后得,所得之法,入于过去,得犹现在者。如太阳西入犹留余光也。四非前后俱得,前之三得为有为法上之得,有为法有过现未之不同,故得有前后俱,无为法为不生法,无过现未之别,故所得之法不能言前后俱。因之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之得,谓为非前后俱之得。小乘萨婆多宗立此得为一种之实法,成实宗及大乘立之为假法。止观七曰:“笼以四大,系以得绳。”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得辩才智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九愿之名,令极乐之往生人得辩才与智慧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得病十缘】 (名数)佛说医经所说。一久坐,二食不节,三多忧愁,四疲极,五淫欲,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忍呼吸也),十制下风(忍放屁也)。

  【得不退转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七愿。誓令他方国土之菩萨,闻弥陀之名号即住于不退转之位也。

  【德叉迦】 (异类)Takṣaka,龙王名。法华经所列四龙王之一。法华文句二曰:“此云视毒,亦云多舌,或云两舌。”同玄赞二曰:“此云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语故,名多舌也。”

  【德叉尸罗】 (地名)国名。见“阿育”条。

  【得大势】 (菩萨)菩萨之名。经中又云大势至。见“势至”条。

  【得大势明王】 (菩萨)得大势菩萨为莲华部之持明王,故称为明王。见“势至”条。

  【得道】 (术语)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修行得道。”

  【得道梯橙锡杖经】 (经名)一卷,失译。锡杖为得道梯橙之意,此所说与律制之锡杖异。

  【得定】 (术语)即指三三昧三解脱门也。

  【得度】 (术语)生死比海,涅槃比彼岸,超生死而到涅槃云度。谓得渡生死之海也。无量寿经下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增一阿含经十四曰:“佛在菩提树下初得佛,作是念:罗勒迦蓝,诸根纯熟,应先得度。”遗教经曰:“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又(仪式)落发为沙弥云得度,是为得度之因缘,故因中说果而云得度。

  【得度式】 (仪式)为僧时之仪式也。见“得度”条。

  【得度因缘经】 (经名)给孤独长者女得度因缘经之略名。

  【德风】 (术语)极乐之清风具万德者。无量寿经上曰:“自然德风起微动,其余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得果】 (术语)三乘之圣人各得自乘之果法也。缘觉菩萨立一无学果,声闻立四果。南史曰:“到溉朝夕从僧徒礼诵,及卒。颜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德海】 (术语)功德之弘大如海也。最胜王经十曰:“我今略赞佛功德,于德海中唯一谛。”教行信证序曰:“大圣一代教无如是方德海。”

  【德行】 (术语)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即功德与行法也,又具足功德之行法也。三学六度是也。仁王经上曰:“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

  【德行品】 (经名)无量义经之品名,品中明阿罗汉与菩萨及佛之德与行。

  【德号】 (术语)功德圆满之名号也。指弥陀之六字名号。称赞净土经曰:“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德护】 (人名)梵名室利鞠多,又曰尸利崛多Srigupta,那连提黎耶舍译曰德护。玄奘译曰胜密。王舍城之长者也。受外道之劝,造火坑于门内,置毒药于食中,请佛欲害之。佛知而至其家,现大神力。长者见神力,惭愧忏悔。佛即授长者月光等以大菩提之记。见佛说德护长者经,西域记九。

  【德护长者经】 (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

  【德华】 (人名)见“贤劫”条附录。

  【德慧】 (人名)见十六论师条。

  【得戒】 (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

  【得戒沙弥】 (杂语)此是比丘犯重,即时发露,无覆藏心。众僧白四羯磨与学戒法。即非比丘,又不舍离袈裟,仍同大僧共住,故名得戒沙弥。

  【得金刚身愿】 (术语)又云那罗延身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六愿之名。见“那罗延身愿”条。

  【德母】 (术语)功德之母也。犹言德本。华严经曰:“信道元为功德母。”广弘明集序曰:“信为德母,智是圣因。”

  【德瓶】 (物名)又名贤瓶,善瓶,吉祥瓶,如意瓶等。人若祈天神而感得此瓶,则所须如意自瓶中出云。智度论十三曰:“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得德瓶。”法华玄赞二曰:“智度论戒为德瓶。”

  【德瓶喻】 (譬喻)又云吉祥瓶。见“瓶”条附录。

  【得入】 (术语)言得入于佛道也,又得者证得,入者悟入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要无不得入。”起信论曰:“若离于念名为得入。”法华经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得三法忍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四十八,使十方诸菩萨得三种法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法忍为证悟之异名。法为所证之理,心安于法为忍,忍有浅深之差别,仁王经明伏忍顺忍信忍生忍寂灭忍之五忍,本经之下明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之三忍,此三忍或言是仁王经五忍中之前三忍,或言是本经所说之三忍。

  【德山】 (人名)唐朗州德山院释宣鉴,姓周氏,剑南人。幼出家,深明经律,最达金刚经,时称为周金刚。不信南方禅宗之道,山欲破碎之。负金刚经疏钞到沣州。见一婆子卖油[米*兹],欲买之作点心。婆指其担云:这个是什么?师曰:金刚经疏钞。婆云:我有一问,若道得,我当供上座油[米*兹]。若道不得,别处买去。师云:但问。婆云:经中道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上座欲点那个心?师无语。婆遂指使去参龙潭。直之沣州龙潭寺至法堂曰:久闻龙潭,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龙潭和尚引身屏风后云:子亲到龙潭矣。师无语。一夕侍立久。潭云:更深何不下去?师便出。却回云: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之。师拟取。潭即吹灭之。师当下大悟礼拜。翌日悉焚经疏。辞抵沩山,复还住沣阳三十年,遭武宗废教隐独浮山石室。宣宗大中初,武陵刺史薛延望坚请居德山。其道峻险,棒杀天下衲子。咸通六年寂,寿八十四。见宋高僧传十二,传灯十五,会元七。

  【德山托钵】 (公案)雪峰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德山托钵至法堂。峰晒饭巾次,见德山云: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峰举似岩头。岩头云: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山闻使侍者呼岩头来,问曰:汝不肯老僧耶?岩头密启其意。德山至来日上堂,果与寻常不同。岩头至僧堂前打掌大笑云:且喜老汉得会末后之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见会元岩头章,无门关。

  【德生】 (人名)童子名。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知识之一。

  【得生净土神咒】 (术语)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之略名。

  【得绳】 (术语)有部所说,十四不相应法中有名得者,使一切之有情法,系于人身中不离,因而譬为绳。如善恶诸业,一旦所造之业,既入过去,有得系彼之诸业于身,故至未来而使受其果也。止观七曰:“笼以四大,系以得绳。心在色笼,无处不至。业绳未断,去已复还。”见“得”条。

  【得胜堂】 (杂名)天帝与修罗战而胜,令毗首羯磨作最胜之堂名曰得胜堂。止观五曰:“毗首羯磨造得胜堂。”同辅行曰:“长阿含云:天帝与修罗战胜,更造一堂名为最胜。(中略)此堂无比,故云最胜。今云得胜者,犹战得胜而造此堂。”

  【德尸罗】 (地名)Takṣasilā,城名。付法藏传六曰:“德叉尸罗城。”阇夜多比丘度饿鬼之处。

  【德尸罗城饿鬼】 (传说)往昔德叉尸罗住一饿鬼。五百岁间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见付法藏传六。

  【德士】 (杂名)僧之异名。释门正统四曰:“唐宣和元年,诏革释氏为金仙,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宋费衮梁溪漫志曰:宣和庚子,改僧为德士。饶德操已为僧,因作改德士颂。末二首云:衲子纷纷恼不禁,倚松传与法安心。瓶盘钗钏形虽异,还我从来一色金。小年曾著书生帽,老大当簪德士冠。此身无我亦无物,三教从来处处安。

  【得髓】 (术语)谓得玄理之至极也。传灯录三(达磨章)曰:“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中略)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

  【德天】 (天名)功德天女也。涅槃经圣行品说功德天女黑闇天女之譬。

  【德田】 (术语)阿罗汉及如来等也。以是能具诸胜功德,及供养之则生胜功德故也。田者能生之义。俱舍光记十八曰:“德田谓余阿罗汉僧及如来具诸胜功德,及能生他胜功德故。”

  【得通】 (术语)得通力也。

  【得脱】 (术语)得脱生死之苦也。法华经曰:“得脱三界苦恼之患。”遗教经曰:“虽复出家犹未得脱。”心地观经三曰:“口称南无三世佛,得脱无暇苦难身。”

  【德王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岩上,左手按膝,右手持绿叶之枝。

  【德无垢女经】 (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大宝积经二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第三十三之异译。

  【德香】 (术语)谓德之馨如香也。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无量寿经下曰:“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得益分】 (杂语)善导之观经疏科本经之王宫会为四分,第三曰得益分,即明十六观之正宗分已,而明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见佛得道之益之经文也。观经序分义曰:“四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

  【得意忘言】 (术语)不拘泥于文句以味其真意也。僧肇之宝藏论曰:“得意忘言,一乘何异?”

  【灯】 (物名)梵语你播Dipa,灯明也。六种供具之一。见“灯明”条。

  【登地】 (术语)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而十地之间自初地至第十地之终要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其初地称欢喜地,始断一分烦恼而悟一分法性欢喜之位也,以后登地之菩萨又名法身之菩萨。

  【登地菩萨】 (术语)入初地即欢喜地行位之菩萨也。见登地项。

  【登高座】 (仪式)诵经导师登礼盘也。诸法会仪则上记其式。又(物名)读经时导师所登之高座。在须弥坛之正前,前有经梵,左有柄香炉台,右挂磬。

  【灯光梵志】 (人名)止观辅行二曰:“慧上菩萨经云:过去无数有梵志名灯光,在林薮间行吉祥愿。经四百二十岁,入摩竭国。有陶师女,见梵志端正,投梵志前。梵志报言:吾不乐欲。女言:设不能,吾寻自害。梵志自念:吾常护戒,若数犯者非吉祥。离之七步,即起慈心而欲犯戒。不然女死,宁令女安,我入地狱。从其所愿。经十二年终生梵天。”

  【灯笼】 (物名)佛在世时僧房燃灯之具也。后为佛前之供具。毗奈耶杂事十三画曰:“苾刍夏月然灯,损虫。佛言:应作灯笼。苾刍不知云何应作?佛言:应以竹片为笼,薄显遮障。此若难求,用云母片。此更难得,应作百目。苾刍不解如何当作?佛言:令瓦师作如灯笼形,傍边多穿小孔。”

  【灯炉】 (物名)俗通用灯笼。

  【灯灭方盛】 (术语)如灯光将灭时,暂时增光,佛法将灭时,一时彩然法盛之豫言也。止观六曰:“初果犹七反未尽,如灯灭方盛。”法灭尽经曰:“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

  【灯明】 (物名)神佛前所奉之灯火也。六种供具之一。以标佛之智波罗蜜。菩萨藏经曰:“百千灯明忏悔罪。”无量寿经下曰:“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同净最疏曰:“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羂索经十九曰:“如是真言,三遍加持灯明,献供养之,持法者,观蠲诸暗障。”

  【灯明佛】 (佛名)具名日月灯明佛。于过去出世,如今之释迦佛,现六瑞之相,说法华经之佛也。法华经序品曰:“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

  【灯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外四供养菩萨之一。

  【登坛受戒】 (术语)筑高坛行授戒式之处曰戒坛,受者登此受戒也。

  【灯头】 (职位)禅林司灯烛之职。

  【灯王】 (佛名)维摩经云:东方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其师子座,高四万八千由旬。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来入维摩诘室。谢灵运赋曰:“应镫王之赠席。”咏此事也。

  【灯指】 (人名)比丘名。王舍城长者之子,生时一指放光,故名灯指。初富而中贫,后又富。出家得罗汉果。见灯指因缘经,法苑珠林三十五。

  【灯指因缘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说灯指比丘在俗时,前后富福中间贫困之往昔宿因。

  【登住】 (术语)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入十住之位者,谓之登住。然圆教菩萨之十住即当于别教菩萨十地之位,圆教之菩萨,有登住已去一分之断惑证理,别教之菩萨,于登地以后成之。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从此已去,乃判真因。”释门归敬仪中曰:“真俗并观,登住方修。”见登地条。

  【登座】 (仪式)禅宗之师将升座,指座有法语,谓之登座。见象器笺。

  【等】 (术语)平等之义,等级之义,等类之义。等类之等有二种:一向内等,如已列之物件,尽列后置等字者,二向外等,于应列之数种中,举二三类取其他而置等字者。又谓之向上等向下等。见“向内等”条。

  【等持】 (术语)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在于散心而心专注于一境即三摩地。故译为定者不可也。唯识述记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于境转,故名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论二十八曰:“等持者为定,名异体同。故契经说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为心一境性。”

  【等慈】 (术语)平等之慈悲也。楞严经一曰:“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中略)方行等慈不择贵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同长水疏曰:“轨则如来,行平等慈。”

  【等得】 (术语)等供之异名。见“等供”条。

  【等谛】 (术语)俗谛之别称。世俗诸法非一。

  【等供】 (术语)又云等得。凡大众之食法,由上座至下末待食物等配赋平均,令维那唱等供或等得然后得食也。行事钞下三曰:“四分得食便食,为俗讥责。佛令唱等得已,然后食。僧祇唱等供,若时欲过,随下随食无罪。十诵云等供。(中略)十诵因舍利弗为上座纯食好食。罗睺白佛。佛言:从今上座待得遍,闻等供声一切僧共食。”同资持记下三之三曰:“等供约赋遍,等得约受足。等即是同。”同下四之一曰:“等得亦云等供,即大小食时唱食平等。”问:梵语僧跋,此译等施,是亦食前所唱之语,与等供何别?答:总为相同,别则等供之语,就行食之平等而称,僧跋之语,就食味之平等而称。

  【等观】 (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

  【等活地狱】 (界名)八热地狱之第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参照“地狱”条。

  【等集众德三昧经】 (经名)三卷,西晋竺法护译。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之异译前出。

  【等觉】 (术语)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往生论注下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又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萨曰等觉。是菩萨之极位也。即满足三祇百劫之修行,别教之菩萨断十一品之无明,圆教之菩萨,断四十一品之无明,将得妙觉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谓之等觉,又名一生补处、金刚心、有上士、无垢地等。四教仪四曰:“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止观一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璎珞经上曰:“所谓等觉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刚慧幢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三昧。(中略)坐佛道场超度三魔,复住寿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等觉诸佛二谛境界外非有非无无色无心因果,二习无有遗余。”

  【等觉大士】 (术语)与等觉位之菩萨同。

  【等觉金刚心】 (术语)谓菩萨经三祇百劫修行登因地最后之等觉位,入金刚喻定也。金刚喻定者,正将成佛时所入之定,知慧坚固,故以金刚为喻,一念打破无始无明而到达无上佛果之因位最后道心也。

  【等觉已下】 (杂语)等觉者,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是也。下地望之,虽与佛等。然有极细一品无明未尽。故犹称菩萨。言下者,指下位九地三贤。

  【等空】 (术语)等于虚空也。大日经一曰:“等虚空无边一切佛法依此相续生。”

  【等流】 (术语)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类似,由甲出与甲无异也。唯识论九曰:“闻法界等流教法。”同述记九末曰:“法界性善顺恶违,具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等者相似义,流者出义,从彼所出,与彼相似,故名等流。”又等者等同,流者流类也。但言二者相似。

  【等流果】 (术语)五果之一。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也。例如从前念之不善心生后念之不善心或不善业也。果性似因性而流出,故云等流果。又等流为等同流类之义,因果之性同类,故云等流。旧译谓之习果。对于因,则六因中由同类因与遍行因而生者曰等流果。唯识论二曰:“等流果,果似因故。”俱舍论六曰:“等流果,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谓似同类遍行二因。”唯识述记二末曰:“等谓相似,流谓流类。”

  【等流身】 (术语)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变化,现与人天诸畜同类之形也,如曼荼罗中,外金刚部之诸众及观音之三十三身是也。

  【等流习气】 (术语)二种习气之一。习气又名种子,谓第八识所藏之生果功能也。等流习气为生等流果之种子。唯识述记二末曰:“自性亲因,名等流种。”

  【等流相续】 (术语)一类者不变更其性质而相续为一类也。

  【等侣】 (术语)同类之人也。报恩经五曰:“共诸等侣出外游观。”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无有等侣。”

  【等妙】 (术语)等觉与妙觉也,大乘阶位五十二级中第五十一位为等觉,第五十二位为妙觉,即佛果也。等觉如十四日之月,妙觉如十五日之月。三十七尊出生义曰:“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等妙觉王】 (术语)佛之尊称。等者等觉,是显因圆,妙者妙觉,是显果满,即因圆果满之觉,故称等妙觉王。

  【等妙金刚】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六位。密号曰细细金刚。司佛之内证。肉色,右手立大头两指,其间竖独股,屈余三指,左手持忿怒三股,安膝上,坐于赤莲。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 (经名)又名普贤菩萨定意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之十定品也。

  【等起不善】 (术语)四种不善之一。与自性不善,相应不善所等起之表业,无表业,及不相应行法也。此恰如饮毒液而生之乳。

  【等起善】 (术语)三种善之一。见“善恶”条。

  【等身】 (术语)造诸尊之形像,等于自己之身量,谓之等身。瑜祇经曰:“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身自坐,等量画之。”又佛有等身,晋华严经云等身,新华严经云是等身。

  【等味】 (术语)谓涅槃平等一味之性德也。胜鬘经曰:“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

  【等无间缘】 (术语)四缘之一。此乃于心心所相续上而立之缘,灭于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开导彼,以引起后念心法之作用也。犹如渡野中独木桥,前人避开以渡后人也。等者等同之义,前念后念其心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皆为一个,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为一个而相等者,谓之等。如色法不然,前刹那虽为属一极微者,然后刹那则同体之极微有增而为三者,又有反之而较前刹那减少者,前后不等也。无间缘者,于前心与后心之间,无他间隔之物体,纵经若干时前念之心法,直与后念之心法为生缘也。此缘唯局于心法,于余法不通。又罗汉临涅槃最后心之心心所外,一切之心法,尽有此缘用。盖罗汉入于涅槃,毕竟不再起心法,故彼之最后心,失此缘用也。俱舍论七曰:“等无间缘,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唯识论七曰:“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等无间缘依】 (术语)又名开导依。谓前念之心灭而为生起后念心心所之所依也。盖后念之心心所,必俟前念之心灭,让现行之位,始得生起,故前灭之心(意根),望后念之心心所,谓之等无间缘依。

  【等心】 (术语)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心。”大经净影疏曰:“诸行齐修,故曰等心。”

  【等一大车】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所说,长者于门外所赐诸子之大白牛车也,等一为平等一味之义,此大车以诸法实相为体,故曰等一。经曰:“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

  【等一切诸佛】 (术语)十回向之第三位。见“十回向”条。

  【等引】 (术语)梵名三摩呬多Samāhita,译曰等引。定名也。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引。等谓身心之安和平等也。人若修定则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唯识述记六上曰:“等持通定散。但专注境义。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为等引。(中略)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三摩地,此云等持。”

  【等愿】 (术语)诸佛平等之誓愿也,指四弘誓愿而言。赞阿弥陀佛偈曰:“或睹净土兴等愿。”

  【等正觉】 (术语)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又三藐三佛陀,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照“十号”条),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大经净影疏曰:“等正觉者,余经中亦名正遍知也。正是理,于理究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称理名等。正者,还是余经正也。言其觉者,是彼知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等正觉者,谓三世道同。正印简异邪妄。”

  【等至】 (术语)定之别名。梵名三摩钵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谓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为等至。是唯定而非散。通于有心无心,若有心定,则其心离昏沈与掉举而为平等,谓之等,以定力得至此等,故谓之等至,若无心定,则约定中依身大种平等,而名为等至。外有等持等引之二、见“三昧”条。唯识述记六上曰:“在定定数势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为等至。(中略)三摩钵底,此云等至。”见“等持”条。

  【等至三昧】 (术语)大日如来示现大悲胎藏曼荼罗庄严大会之三昧也。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曰:“尔时,大日世尊入于等至三昧。”义释十二曰:“等至者,三昧之名。”

  【等智】 (术语)十智之一。知世俗事之智也。大乘义章十五曰:“言等智者,世俗之慧,等知诸法,故名等智。”

  【等众生界】 (术语)遍众生界也,该收一切众之称。起信论曰:“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

  【敌论者】 (杂名)因明之对论法,以三支建立自宗者,谓之立论者,为立论者之所对者,谓之敌论者。

  【敌者】 (杂名)敌论者之略。

  【敌证】 (杂名)敌论者与证义者。

  【底理】 (术语)穷极之道理也。碧岩录普照序曰:“剔抉渊源,剖析底理。”

  【底哩三昧经】 (经名)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之略名。

  【底哩三昧耶】 (术语)Trisamaya,底哩者,三之义。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三种之三昧耶也。希麟音义五曰:“底哩,此云三,谓此经中说三种三昧,即金刚莲华佛部是也。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说念诵佛莲金三部不动尊之仪轨。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三部不动使者之仪轨。

  【底哩三昧耶经】 (经名)与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项同。

  【底栗车】 (术语)Tiryagyoni,译曰畜生见名义集二。

  【抵弥】 (杂名)大鱼名。玄应音义二曰:“抵弥应言帝弥祇罗,谓大身鱼也,其类有四种,此第四最小者也。”梵Timi,Timigila。

  【底沙】 (佛名)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赞佛,依其功德于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为名。”慧琳音义十八曰:“底沙,唐云鬼宿,即其人是此宿直日生。西方以二十八宿记日,但以月所临宿以为名,旧经云蛭数者是也。”婆沙论一百七十七曰:“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牟尼,二名梅怛俪药(译言慈氏)。尔时彼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士所化有情,谁根先熟。又如实知释迦所化应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机感相会遇耶?然令一人速熟则易,非令多人。作是念已,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随去。尔时彼佛取尼师檀,随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界定。经七昼夜,受妙喜乐,威光炽然。释迦须臾亦往山上,处处寻佛,如犊求母。展转遇至彼龛室前,欻然见佛,威仪端肃,光明照耀。专诚恳发,喜叹不堪。于行无间,忘下一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经七昼夜,以一伽他赞彼佛曰: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如是赞已,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

  【底沙佛】 (佛名)Tiṣya,又作弗沙Puṣya,佛名。原为星。以星为佛名。释尊百劫之修相中,逢此佛,翘足赞偈,因超九劫。详见“底沙”项。

  【抵突】 (术语)以瞋恚之心害人,如暴牛之抵触人者。无量寿经下曰:“朦冥抵突。”又曰:“鲁扈抵突。”法华文句四曰:“悭贪堕饿鬼,抵突堕畜生,十恶堕地狱。”

  【底下】 (术语)人中最为下贱者。无量寿经上曰:“贫穷乞人,底极厮下。”往生十因曰:“薄地凡夫,底下异生。”

  【底彦多】 (术语)又作丁岸哆Tiṅanta,即Tin+anta,梵语文法二声之一。示动词之变化者,有十八转。彦多者后之义,底字为置于后之声。是以动词中第三人称单数之语尾名,为动词语尾一般之名目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底彦多声有十八啭,辨此声中底字居后,彦多是后义,则是底字居后声也。”寄归传四曰:“二九韵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别。言有十八不同,名丁岸哆声也。”十八转者,慈恩寺传三曰:“其底彦多十八啭者有两:一般罗飒迷(Parasmai),二阿答末泥(ātmane),各有九啭。故合有十八。”般罗飒迷之九转者,于一事分当体,自,他之三,于其三各分一言,二言,多言之三也。今就有无之有而示九转,则如左。阿答末泥声之九转者,于前九转下各置毗耶底之言也:“依阿答末泥九啭者,于前九转下各置毗耶底言,余同上。安此者,令文巧妙无别义,亦表极美义也。”此中以毗耶底之有无,分上中下之尊卑,依自他说而见彼此之别也。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地】 (杂语)梵语曰钵里体尾(Pṛthivi),又作托史么(Talima史吏),又作步弭(Bhumī),译曰地,土地也。以能生为义。又所依之义。大乘义章十二曰:“能生曰地。”佛地论一曰:“地谓所依所行所摄。”梵语杂名曰:“地钵是体尾,又托史么。”

  【第八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大乘所说八识中自末数本居于第八为诸识之根本。【第八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八识中之第八。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二卷初,亦名第八识。”唯识了义灯四本曰:“从末向本,数为第八。”

  【第八外海】 (界名)九山八海中之第八海也,以须弥山为中心,有七海七山,故云七内海七宝山。第七宝山之外,为第八外海,阎浮提等四洲,在此中。第九铁围山围绕此外海。

  【地波罗蜜】 (术语)十地所行之十种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

  【地藏】 (菩萨)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也。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嘱累人天品曰:“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地藏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本愿经下曰:“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慇懃付属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地藏十轮经一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地藏讲式曰:“梵号叉底俱舍,密亦号悲愿金刚,今号地藏萨埵也。彼胎藏界现九尊之主伴,度九界妄情。此金刚界列宝生界会,举大悲之幢导三有迷途。”案:地藏菩萨名。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众生赖以救苦,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其状圆顶。手持宝珠及锡杖。或云即阎罗王之化身也。又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国主家。姓金。号乔觉。永徽四年,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南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时有阁老闵公,素怀善念。每斋百僧,必虚一位,请洞僧(即地藏也)足数。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许。衣遍覆九峰。遂尽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离俗网。反礼其子为师。故今侍像。左道明,右闵公,职此故也。菩萨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显灵起塔。至今成大道场。又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为地藏成道之处。有磴八十一级,缘练以登,峻险不堪言状。其化成寺,即地藏王宫,中存地藏之遗迹甚多。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曰:“无知愚人,妄谓地藏菩萨是暹罗国太子,其肉身塔,遇闰大七月,彼国之王亲来开塔。岂知此系新罗国王族出家,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来九华。居数十年,后坐脱,肉身不坏,遂以全身入塔,绝无开塔之说。当唐之时,高丽有三国:一高勾丽,二新罗,三百济。后高勾丽吞灭二国,而但名高丽耳。近时愚人,不知新罗,遂讹作暹罗。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此僧事迹,具载九华志,宋高僧传。”

  【地藏本愿经】 (经名)具名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唐实叉难陀译。经中载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复召地藏大士,永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观者,皆得报本荐亲。咸登极乐。此经多说地狱诸相,及追荐之功德。佛门中之孝经也。本经之著述如下:地藏本愿经科文一卷,灵乘定,岳玄排。地藏本愿经纶贯一卷,灵乘撰。地藏本愿经科注六卷,灵乘撰。地藏菩萨像灵验记一卷,宋常谨集。地藏经开蒙三卷,清释品乘集。

  【地藏二十八益】 (名数)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无盗贼厄。九、人见钦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转男身。十二、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从。十八、眷属欢乐。十九、诸横销灭。二十、业道永除。二十一、去处尽通。二十二、夜梦安乐。二十三、先亡离苦。二十四、宿福受生。二十五、诸圣赞欢。二十、聪明利根。二十七、饶慈愍心。二十八、毕竟成佛。见地藏菩萨本愿经下。

  【地藏会】 (行事)供养地藏菩萨之法会也。

  【地藏讲】 (行事)讲赞地藏菩萨功德之法会也。

  【地藏经科注】 (书名)六卷,昙乘撰。师自撰缘起云:予自幼失奉严慈,既长游学,尤疏定省。后将迎侍,业已化去。临风徒戚,欲养奚徒。(中略)顾此圆经,宁容冷视。遂综品题而释题,仍辑科注以销句。大要显我佛之悲心,昭地藏之本愿。补法门之阙典,启初学之孝思而已。

  【地藏六使者】 (名数)地藏菩萨念诵仪轨说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摩使者,化地狱。二持宝童子,化饿鬼。三大力使者,化畜生。四大慈天女,化修罗。五宝藏天女,化人。六摄天使者,化天。此念诵仪轨虽云为不空译,然与延命地藏经,莲华三昧经等,皆为疑似之本也。

  【地藏菩萨仪轨】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地藏十轮经】 (经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略名。十卷,唐玄奘译。佛依地藏菩萨之问而说十种之佛轮。十轮者即佛之十力也,一一力譬转轮圣王。

  【地藏十益】 (名数)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则由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一、土地丰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生天。四、现存益寿。五、所求遂意。六、无水火灾。七虚耗碎除。八、杜绝恶梦。九、出入神护。十、多遭圣因。见地藏菩萨本愿经下。

  【地藏与法藏】 (杂语)法藏者阿弥陀如来因位时之名也,是与地藏菩萨为一体云。

  【地藏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九,以地藏为中尊而安置九尊。

  【地藏院四菩萨】 (名数)一宝处菩萨,二持地菩萨,三宝印手菩萨,四坚固菩萨。见大疏五。是地藏菩萨之眷属也。

  【谛察法忍】 (术语)三忍之一。见“忍”条。

  【地尘】 (术语)大地作微尘也。以譬数量之多。释门正统四曰:“说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

  【地持经】 (经名)菩萨地持经之略名。

  【地持论】 (经名)菩萨地持经之异名。

  【地大】 (术语)四大之一。以坚因为性,以能持为用,周遍一切之物质,故云大。

  【地底迦】 (术语)比丘名,译曰有愧。见毗奈耶杂事四十。梵Dhītika’。

  【地动】 (术语)大地震动也。

  【地动八缘】 (名数)增一阿含经三十七谓:“一、风水轮动时。二、菩萨处母胎时。三、菩萨出母胎时。四、菩萨成道时。五、佛涅槃时。六、比丘现神通时。七、诸天来佛所现梵王或帝释形时。八、饥馑刀兵之灾将起时。”

  【地动七因】 (名数)佛将说法,而现地动,有七因。华严经疏六谓:“一为使诸魔怖,二为使众生心不散乱,三为使放逸者生觉知,四为使众生警悟,觉了微妙法相,五为使众生观佛之说法遍一切智,六为使根熟之众生得解脱,七为使随顺而问正义。”

  【地动瑞】 (术语)法华经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经,地神感之,震动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地动三因】 (名数)般泥洹经谓:“一者地依水,水依风,风依空,大风起时,水扰地动。二者得道之沙门及神妙之天现感应,故动。三佛成道时动。”

  【地动因缘】 (杂语)智度论八曰:“佛何以故震动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故。复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尘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敬心柔软,然后说法是故六种动地。”法华玄赞二曰:“胜思惟梵天经说有七因:一惊怖诸魔,二令时众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觉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观说处,六令成就者得解脱,七令随顺回正义。”(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一取意之文)。

  【第二禅】 (术语)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二禅天,新译名第二静虑。劫末之大水灾,限于此天。

  【第二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谓一来果也。

  【第二结集】 (故事)见“结集”条。

  【第二能变】 (术语)末那识之异名。分八识为三种,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余之六识为第三能变,心识对于所变之境而谓之能变。唯识论四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第二七日说】 (术语)华严经之说时,华严宗依十地论定为佛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为三七日间之说。见“华严经”条。

  【第二时教】 (术语)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二也。见“三教”条。

  【第二坛】 (术语)对于大曼荼罗称护摩坛或灌顶坛为第二坛。大疏八曰:“阿阇梨作第二曼荼罗,与中曼荼罗相对,去大曼荼罗二肘。第二是次小之义,即是相待言之也。”

  【第二月】 (譬喻)翳眼之人见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粗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新译仁王经中曰:“不定相待,有无异一,如第二月。”楞严经二曰:“此见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帝弓】 (杂语)天帝之弓,虹之异名。同天弓。

  【谛观】 (人名)高丽国沙门。吴越王钱俶发币使于高丽,求天台之教乘。彼国使谛观齎之,且诫曰:于中国求师问难,若不能答,则夺教父而回。师既至,闻螺溪义寂,善于讲授,往参谒之,一见心服,逐礼为师。尝以所制四教仪藏于箧,人无知者。师留螺溪,一日坐亡。后人见故箧放光,开而视之,则唯此书而已。由是盛传诸方。见佛祖统记十。

  【地观】 (术语)于地轮方形中观字之称。又云金刚座观。

  【地行罗刹】 (术语)于地上行动之罗刹也。未得飞行之通者。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乃至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地行仙】 (术语)十仙之一。以药饵得长寿,行动地上未得飞行者。楞严经八曰:“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地慧童子】 (菩萨)又曰持慧童子。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左第四位。八大童子之一。地慧又作财慧。主富财之愿。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头之幡,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地结】 (术语)十八道行法中以地界真言师,加持结成修法之净地。

  【地界】 (术语)四大之一,地大也。与他之三大差别,故云界。俱舍论一曰:“地界能持。”又曰:“地界坚性。”

  【地界真言印】 (术语)十八道之一。修法加持地界使清净坚固离一切障碍之咒与印也。见十八契印。

  【帝居】 (界名)天帝之居处。寄归传一曰:“慈济微命,交舛帝居。”

  【地居空居】 (界名)地居天与空居天也。

  【地居天】 (界名)五类天之一。六欲天中四王天忉利天之二者,以居住于须弥山,谓之地居天。余四天者空居天也。见秘藏记末。

  【地客】 (杂名)禅林耕寺领之田地者。

  【地腊脾】 (术语)Dravya,胜论所立六句义中第一句义之别名。旧译曰物,新译曰实。百论疏上中曰:“俱舍论云:地腊脾,此云物也。”

  【地了】 (杂语)天晓可辨方角之顷也。行中钞中二曰:“十一日地了时。”资持记中二之二曰:“言地了者,即明相现方维可辨故。”

  【帝隶路迦也吠阇耶】 (明王)Trailokya-vijaya,帝隶者三,路迦也者世,吠阇耶者降,又为胜之义。即降三世或胜三世明王之名也。见大日经疏十。

  【帝利耶瞿榆泥伽】 (术语)Tiryagyoni-gati,新译曰傍行(畜生趣),畜生之异名也。见名义集二。

  【第六识】 (术语)第六意识也。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第六天魔王】 (天名)此他化自在天王,常为佛道障碍,故云魔王,四魔中之天魔也,佛将成道,来为妨害,遂为佛所调伏,即此魔王也。三藏法数十七曰:“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

  【第六意识】 (术语)就唯识论所立八识从眼识数之意识位于第六,故谓为第六识,亦云第六意识。

  【第六阴】 (术语)五阴之外无第六阴,因而譬有名无实者为第六阴,如言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六阴,如第七情。”

  【地轮】 (杂名)五轮之一。地层从地水风空之四轮而成,最下为空轮,空轮之上有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地轮,地轮即金轮际也。塔婆之五轮,于此中加火轮,地水火风空从下次第,而最下之方石为地轮。

  【地轮坛】 (物名)言四角之护摩坛又言土制之护摩坛。见密门杂抄。

  【地论师】 (流派)立地论宗之人也。

  【地论宗】 (流派)为依学十地论之宗,故名。此论谈六相圆融,明一乘佛性,虽同华严,而立三祇成佛,不许一念成佛是故非圆教也。十地论者,与华严经第六会十地之一品,别行之十地经释论也,有坚慧,金刚军,世亲之诸论,今所取者,世亲之十地论也。梁代光统慧顺道慎诸师盛讲衍之,及中唐华严宗勃兴,此宗遂废退。

  【地墨】 (譬喻)大地为墨,以书文字之谓也。显其量之多也。吽字义曰:“地墨四身,山毫三密。”

  【地内】 (杂名)见“地中”条。

  【地念佛】 (仪式)真宗之葬礼,至葬所之途中立棺前行行念佛,谓之地念佛。

  【地皮饼】 (饮食)劫初时自生于地而养人者。俱舍论十三曰:“由渐耽味,地味便隐,从斯复有地皮饼生,竞耽食之。”

  【地婆达兜】 (人名)同提婆达多。

  【谛婆达兜】 (人名)与提婆达多同。见提婆达多条。

  【地婆达多】 (人名)同提婆达多。

  【地婆诃罗】 (人名)Divākara,中印度人。译曰日照。唐则天武后时来,于弘福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华严纲目曰:“中天竺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

  【第七情】 (术语)旧译之根,新译云情,有眼等之六名为六情,无有第七情,因此喻无法为第七情,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等。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七情,如第十三入,如第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第七仙】 (杂名)释迦如来之别号。释迦为过去七佛之第七,具长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仙。唐译华严经十二曰:“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一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舍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增一阿含序品曰:“自归能仁第七仙,演说贤圣无上轨。”

  【地前】 (术语)菩萨之行位十地以前也。见“地上”条。

  【地前三贤】 (术语)菩萨从初发心一大阿僧祇劫之间为地前,此中修行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位,谓之三贤位。

  【帝青】 (物名)宝珠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帝青,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Indranilamuktā,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为珠也。”

  【地人】 (杂名)地论宗之人也。

  【第三禅】 (界名)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禅天也。此中有三天,谓之少净、无量净、遍净。

  【第三地】 (术语)分见谛已上菩萨之阶位为十地,此中历二大阿僧祇劫,其第三地称为发光地。

  【第三分】 (术语)诸心心所四分中自证分为第三分。又就于佛寿而言。佛出于人寿百岁时,以佛之果报,胜于世人,寿命可至百二十岁,为灭后之弟子分其福分舍第三分即后之四十岁,故八十岁而入灭也。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为众生,弃舍身寿命。为增三精气,悲愍众生故,舍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

  【第三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悉断欲界之烦恼,不再还来于欲界者。

  【第三结集】 (故事)见“结集”条。

  【第三能变】 (术语)眼等六识之异名。识者变现境故谓之为能变。唯识论谓其能变之识有八种,此分三段,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第六意识乃至第一眼识合为第三能变,解释详之。眼等之六识其性类相大,故合之。唯识论五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云云明之。

  【第三时教】 (术语)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三也。见“三教”条。

  【第三焰天】 (界名)焰为梵语,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处也。

  【谛善巧】 (术语)见“十善巧”条。

  【地上】 (术语)菩萨终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初断一分之惑,证一分之理。是名欢喜地。为初地。已上有十地而满二大阿僧祇劫之行以至佛果。依之而初地以上为地上,初地已前为地前。地前者凡夫之菩萨,地上者法身之菩萨也。

  【地神】 (神名)地下之神也,名曰坚牢,女神也。最胜王经八:“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诸天传曰:“地祇乃总号,安住不动皆地神故,坚牢乃别名。”见“坚牢”条。

  【地神护法】 (术语)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曰:“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是地分由敷师子座令说法者宣说,我当在中,常作宿卫,隐蔽其身,于法座下顶戴其足。而此大地众味增长,药草华果皆悉具足,众生食已,增长寿命。”地藏本愿经地神护法品曰:“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莫及,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谷米从地有,皆由汝力。若未来世中依地藏本愿经修行者,以汝神力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闻于耳。”

  【地神证明】 (传说)观佛三昧经曰:“有王问佛:汝功德谁为证明?佛即垂无畏手指地:一切大地,六种震动,坚牢地神涌出,唱言我是证明。”大日经疏四曰:“如释迦牟尼佛初坐道场时谓魔王言:由汝先世作一无尽施故,今得自在天主,我从无数劫以来如是修大施不可胜数,云何与我较优劣?魔言我所作之福汝已为证,汝之福业谁当证明。菩萨尔时申右手指地说真实言:我本于此地上行菩萨道,种种难行苦行,地神证知。尔时无量地神由地涌出,现其半身作证明。魔王军众,由是退散。”西域记八所述亦同。

  【地神种子】 (种子)地神之梵音云跛哩体毗,故以最后之字为种子,即是金刚三昧之义,能持此道场之地,使如金刚也。见义释七。

  【地神众】 (神名)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西方诸地神。”

  【第十八愿】 (名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此名王本愿,众生念佛得往生于净土者唯依此愿,因此名为念佛往生之愿。教行信证三本曰:“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斯愿名选择本愿,亦名本愿三心之愿,复名至心信乐之愿,亦可名往相信心之愿也。”

  【第十六王子】 (名数)三千尘点劫之昔,大通智胜佛所有十六王子出家修大乘行,今尽成佛,于十方国土说法度生,其第十六王子即今释迦如来是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中略)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帝释】 (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印,及诸余眷属,慧者能分布。”同疏五曰:“于东方五顶之南当画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首戴宝冠,身被种种璎珞,持跋折罗。及诸余眷属,谓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图中所示也。”法华义疏二曰:“释提桓因者,具足外国语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称会天心,故为能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此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

  【帝释拜畜】 (传说)未曾有经上云:“有野干为师子所逐,坠井中,将死,说偈忏悔于佛。帝释闻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礼拜供养野干,听法要。”止观二曰:“上圣大人,皆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从鬼请偈,天帝拜畜为师。”

  【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名)一卷,赵宋旋护译。佛在鹫峰为帝释说般若之义无边,又说颂说咒。与通行之般若心经别本同。

  【帝释城】 (杂名)帝释天所居之城,即善见城。又名喜见城。在须弥山顶。见帝释宫项。

  【帝释地藏会】 (杂名)佛于忉利天说地藏本愿经,帝释念地藏,修其法会也。

  【帝释宫】 (杂名)帝释天之宫殿,在善见城内,名殊胜殿。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逾缮那。金城量高一逾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于践蹑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于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余天宫,故名殊胜。面二百五十,周千逾缮那。”又印度俗以虹名帝释宫。大日经疏十三曰:“西方名虹为帝释宫也,其光亦尔也。”

  【帝释弓】 (杂名)虹之异名也。演密钞八曰:“虹状如弓,西方之人呼名印涅哩驮弩Indradhanu,即帝释弓也。”

  【帝释宫音乐】 (杂名)此天宫有二类乐神:一云紧那罗,常奏法乐。二云干达婆,常奏俗乐。即八部众中之二也。

  【帝释供】 (修法)供养帝释天之修法也。

  【帝释窟】 (地名)见“帝释岩”条。

  【帝释瓶】 (物名)帝释天之宝瓶也,所须之万物,自然涌出。又云德瓶,贤瓶,吉祥瓶等。观无量寿经曰:“涌出诸果,如帝释瓶。”智度论十三曰:“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得。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复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

  【帝释善法堂】 (杂名)喜见城外角有善法堂,诸天集此商量四天下之善恶。

  【帝释四苑】 (名数)喜见城外面有四苑:一众车苑,帝释欲游戏,入此苑,则种种宝车,自然涌出。二粗恶苑,帝释欲斗战,入此苑,则所须器仗,自然现出。三杂林苑,诸天入于中,所玩皆同,俱生胜喜。四喜林苑,又云欢喜园,极妙之境界皆集于此,观之不厌。见俱舍颂疏十一。

  【帝释所问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于摩伽陀国毗提呬山帝释岩中为帝释演释种种之疑问。即中阿含之释问经也。

  【帝释天】 (天名)天者梵语提婆,诸天神之通名。帝释者,天主之别名。见“帝释”条。

  【帝释天妃】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之西方。主帝释天之定德。肉色。左手持未敷莲。坐于筵。

  【帝释网】 (物名)悬于帝释宫之宝网也,略云帝网。华严诸师取以譬诸法重重无尽之缘起。又为天竺幻术者之咒名,以此咒能如帝释之网现一切事故也。大日经五曰:“咒术网所惑,同于帝释网。”同疏十五曰:“此幻师真言,名帝释网。犹如彼网于一切事显示相,现有种种相,而实无有一一实事,故名帝释网。”

  【帝释为佛造讲堂】 (传说)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毗罗国,彼诸民众,禀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于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众。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须陀食,自然备有,供养佛僧。”

  【帝释心经】 (经名)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略名。

  【帝释宿因】 (传说)智度论五十六云:“问曰先言释者是字,提桓因者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释,乃命言憍尸迦耶?答曰:昔摩伽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伽,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皆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摩伽婆罗门为天主,三十二人为辅臣。以是三十三人故名为三十三天,唤其本姓,故言憍尸迦,或言天主,或言千眼等。”

  【帝释岩】 (地名)又云帝释窟。在摩伽陀,帝释尝于此请问疑事于佛,佛演释之,即佛说帝释所问经是也。弥勒菩萨今在窟中。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窭诃山,唐言帝释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郁。岭有两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昔如来尝于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事画石请问,佛为演释,其迹犹在。”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曰:“摩伽陀国,庵没罗聚落北,韦提希山有帝释岩。而彼岩中有九十九宫,(中略)慈氏菩萨今现在彼入三摩地,名最上庄严。”帝释所问经曰:“尔时帝释天王,闻佛在摩伽陀国毗提呬山帝释岩中。”梵Indraśilāguhā。

  【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金刚手说得面见帝释岩弥勒菩萨之作法秘咒。

  【帝释异名】 (杂名)一、帝释桓因,为人时,行顿施,于沙门婆罗门贫苦乞于路者,施以饮食钱财,以堪能故,名为释提桓因。二、富兰陀罗,为人时,数数行施,故名。三,摩伽婆,彼为人时之本名也。四,娑婆婆,彼为人时数数布施供养婆诜私衣故也。五,憍尸迦,彼为人时之本姓也。六,舍脂钵低,以彼阿修罗女名舍脂,为天帝释之第一天后故也。七,千眼,以为人时聪明智慧故也。八,因陀利,以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王为主故也。见杂阿含经四十。

  【帝释与修罗战】 (传说)法华义疏二曰:“问:何故常与帝释战?答:婆沙云:修罗有美女而无好食,诸天有好食而无美女。互相憎嫉,故恒斗战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宫中,为夺其女,起此斗诤。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共相战诤。”长阿含经二十曰:“有大阿修罗王名罗呵(Rāhu),感二万八千里大身,住须弥山北大海底,见忉利日月等诸天行我头上,大瞋,兴兵大战。”观佛三昧经一曰:“有阿修罗王名毗摩质多,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九手,八脚,口中吐火。有女端正无比,帝释请为妻,名悦意。后由天帝与他婇女游戏园中,悦意起妒心,以告父。毗摩质多为女兴兵攻天帝。”譬喻经下曰:“有阿修罗王名罗睺罗,生一女,端正无比。帝释厚币求之,若不与,则以兵取。阿修罗闻之大怒,兴兵大战。后讲和,阿修罗以女纳于帝释,帝释以甘露报之。”

  【谛殊罗施】 (术语)Tejorāśi,译曰火聚顶。五佛顶之第四。大日经疏五曰:“谛殊罗施,译云火聚顶。”

  【地水火风】 (术语)是为四大。见“大”条附录。

  【地水火风空】 (术语)是为五大。又云五轮。见“五大”条。

  【地水火风空识】 (术语)是为六大。见“大”条附录及六大条。

  【地水火风空识见】 (术语)是为七大。见“大”条附录。

  【地水火风空五指】 (术语)密教之说从小指至拇指如其次第,以配于地水火风空之五大。

  【第四禅】 (术语)色界四禅天之第四,最高处也。新译经论中谓之第四静虑。见“第四静虑”条。

  【第四结集】 (故事)见“结集”条。

  【第四静虑】 (术语)旧译曰第四禅。新译曰第四静虑。色界四地中第四地之名。此有九天,其第三广果天中有大自在天宫。此第四静虑以上无依三灾而成坏者。

  【地坛】 (术语)四轮坛之一。坛为四角,又有以土作者。见密门杂抄。

  【地天】 (天名)金刚界四执金刚神之一。能造之四大中,司地大者,女形,白色,种子为,三昧耶形为莲。一说为坚牢地神。十二天之一。见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二。大日疏作地神。

  【地天供】 (修法)地天之供养法也。于堂房舍等之新造开地修此法,见密门杂抄。

  【地天后】 (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东方,有楼阁,其北与地天并坐者,是也。

  【帝网】 (物名)帝释天宫之网也。同因陀罗网。见因陀罗条。

  【地位十信】 (术语)唯识宗对于慈恩大师之立四十一位,西明法师立五十一位,初之十信,更分地位十信,与行解十信之二义。而地位之十信者,排列于十住前之位也。

  【第五大】 (术语)一切色法之上但有地水火风之四大更无第五大,故如龟毛兔角之无法谓为第五大,与言第六阴第七情同。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五大,如第六阴,(中略)如第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第五十】 (杂语)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发白而面皱。齿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最后第五十,闻一偈随喜。是人福胜彼,不可为譬喻。如是展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地下天】 (术语)五类天之一。龙神,阿修罗,阎摩王等居于地上或地下,而有神用者。具人类已上之神用者,总称为天。见秘藏记末。

  【地仙】 (术语)与地行仙同。天隐子曰:“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参照地行仙条。又,喻安乐也。五代史,张筠居洛阳,拥其赀,以酒色声伎自娱足者十余年,人谓之地仙。此类人得此称者甚多。

  【地想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净土土地之相也。

  【帝心】 (人名)唐华严宗初祖杜顺,太宗敕赐帝心之号,见“杜顺”条。

  【帝须】 (人名)Tiṣya,比丘名。同时有二人同名,阿育王时,第三结集之上座谓为目犍连子帝须(巴Moggaliputtatissa)又王之弟,为七日王,观无常而出家,名为帝须比丘。见善见律二。

  【第一乘】 (术语)大乘之异名。唐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

  【第一第二第三法忍】 (术语)见“得三法忍愿”条。

  【第一华】 (杂名)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莲华中青莲为第一,一切陆生华须曼色第一。”

  【第一寂灭】 (术语)实相之妙理,是为第一义,故云第一,离一切言辞之相,故云寂灭。即涅槃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相,其实为佛乘。”

  【第一结集】 (故事)谓王舍城之五百结集也。见“结集”条。

  【第一句】 (术语)称阿字。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义释十四曰:“犹如世间地居天中帝释为第一,诸世仙圣中梵天为第一,诸圣智中佛为第一,此阿字门于一切真言门中最为第一也。由此一字成无量功德故无上也。”

  【第一空法】 (术语)第一义空之妙理也。见“第一义空”条。

  【第一空行】 (术语)空三业之恶之行法谓之空行,空行有大小乘之胜劣,大乘之空行谓之第一。涅槃经一曰:“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第一牢强精进】 (杂语)传心法要下:“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才起心向外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外游,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无,即是佛道。”

  【第一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本曰:“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

  【第一时教】 (术语)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二。见“三教”条。

  【第一义】 (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胜鬘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一实之道,理极无过为第一。深有所以,称为义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楞伽经二曰:“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第一义谛】 (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中略)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旦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旦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

  【第一义法胜经】 (经名)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之异译。

  【第一义观】 (术语)台宗三观中,中观之异名也。此名出菩萨璎珞经。是为观道之最上至极,故名第一义。止观三曰:“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昭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观。”

  【第一义空】 (术语)对于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极之涅槃为第一义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三藏法数四十六曰:“诸法中最第一法名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为第一义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度论三十一曰:“能使诸法实相空,名为第一义空。”观佛三昧经曰:“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又小乘之涅槃亦名第一义空。杂阿含经十三曰:“我今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

  【第一义乐】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第一义天】 (术语)譬第一义空之妙理为天,四天中之义天是也。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故。”法华玄义四曰:“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涅槃经十八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死不老不病。”

  【第一义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说一实中道之理,使众生断惑证理,佛之善巧也。

  【第一义智】 (术语)于金刚喻定断尽一切烦恼之究竟佛智也。胜鬘经曰:“金刚喻者第一义智。(中略)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

  【地涌菩萨】 (杂名)释迦如来既说迹门之法华已,将说本门之法华时,原受释迦如来教化之无量大菩萨众从地下涌出,住在虚空中。是称为本化之菩萨。法华经涌出品曰:“佛说是语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地皆振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地狱】 (界名)梵语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译义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乐故,名为地狱。地持中释,增上可厌,故为泥黎。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也。此两释皆对厌心,以彰其过,非是当相解其名义,若正解之言地狱者就处名也。地下牢狱,是其生处,故云地狱。”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法华文句四曰:“地狱此方语,胡称泥犁者,秦云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观无利,故云无有。”总之地狱有三类:一根本地狱,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也。二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也(此依俱舍论若依智度论则以八寒水八炎火为近边地狱)。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

  【地狱报应经】 (经名)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之异名。

  【地狱变相】 (图像)变者变现也。应机变现之地狱或极乐,谓之变相。

  【地狱道】 (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

  【地狱界】 (界名)十界之一。差别于其他九界而谓之界。

  【地狱趣】 (异类)五趣之一。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趣向之处,故云。

  【地狱天宫】 (杂名)地狱与天上也。圆觉经曰:“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地狱天子】 (传说)华严经随好品,说地狱中一有情由前生见闻华严经之功力,在地狱为佛光所照,直生兜率天而满足十地之行,得成佛之果,见三生成佛条。

  【地狱因】 (术语)堕于地狱之业因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曰:十恶堕地狱。”

  【地狱有】 (术语)七有之一。地狱之果报历然存在,故云地狱有。

  【地中】 (杂名)称一寺院境内之附属寺也。亦云内。

  【地种】 (术语)四大种之一,地之大种也。事物上之坚性谓之地,此坚性周遍一切之物质,而为能造之因,故云大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

  【弟子】 (术语)梵云室洒Śṣya,译曰所教,即弟子也,就师而受教者也。就佛言之,则声闻菩萨,通是弟子;但以声闻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行事钞上三曰:“学在我后名之为弟,解从义生名之为子。”同资持记曰:“以师望资,犹弟犹子。以资望师,如兄如父。”维摩经净影疏曰:“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维摩经嘉祥疏曰:“问声闻菩萨皆弟子,何意声闻云弟子,菩萨不称弟子耶?解云:通例而不尔者,声闻亲侍佛,形仪如法,故云弟子。菩萨形无定方,反常合道,如文殊按剑欲刺佛,非弟子之法,故不得云弟子也。”求法高僧传上曰:“室洒,译为所教,旧云弟子者非也。”

  【弟子品】 (经名)维摩经之品名,第三品也。如来闻维摩居士病于毗耶离城遣五百弟子顺次问疾,诸人各陈昔日为居士受屈,不堪问疾而辞,因此名为弟子品。又法华经第四卷所说五百弟子授记品之略名。

  【弟子十德】 (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议之缘起三种秘密(即三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若为作传法灌顶,使流通大法,则轻慢他,或成匮法之因缘,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简去毁辱众僧之极卑下姓也。若但为结缘受法,则非所论。复次,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之因缘,则是生于如来种姓中,最为殊胜。三、恭敬三宝,于佛法众僧起淳厚谦下之心,常好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可知是人有前世行过之因缘也。四、深慧严身,如是等于虚空之无边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为庄严者,乃可为说也。五、堪忍无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无所退屈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谓求法之因缘,种种艰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复更发迹而修之,如誓挹尽大海而后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则可传法也。六、尸罗净无缺,于在家出家之律仪,乃至于本姓受之诸禁戒,随所奉持,深心防护,无有缺毁,若具如是之性则虽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当恭顺无违,故堪传法也。七、忍辱,于内外违顺境界八种大风,其心安忍,无所倾动,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众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传法也。八、不悭吝,于所有财法常念惠施,于来求者,心无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悭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传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阇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种姓,于行道时,遇种种可畏之色声,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无怖畏之想,正顺于菩提萨埵大人所行,故可传授也。十、坚愿行,此是要心之愿,梵音与求之愿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诵三时,则终竟一期,虽遇种种之异缘,亦无间绝,如是事有终始则善行菩萨之事时,亦不亏本誓,故堪传法也。然此所说弟子之十德,若兼备者,甚为希有,但有所偏长,可望匠成,即应摄受。又如声闻之受具时观察种种之遮难,如所谓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诃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机可济,则虽有诸余过失,亦皆所不观也。见大日经疏四。

  【弟子死复生经】 (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优婆塞先事外道,后奉佛戒,死去十日复生,说冥中所见之事,以化一家,使皆见佛得果。

  【弟子位】 (术语)于真言行称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之三昧耶受明灌顶已下为弟子位,称第四已上为阿阇梨位。义释十二曰:“若弟子之位未得许可,固不在言限,何可妄说?”

  【禘婆达多】 (人名)见“提婆达多”条。

  【颠倒】 (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

  【颠倒善果】 (术语)谓人间天上果报也。虽为依五戒十善之因所得之善果,而为报着于其果报之凡夫迷倒境界,故曰颠倒之善果。

  【颠倒妄想】 (术语)见“五妄想”条。

  【颠迦】 (杂语)此翻极恶,又名毕竟。以毕竟无涅槃性,即无性阐提。

  【典宾】 (职位)知客之异名。

  【点茶】 (仪式)点者以茶筅点汤,又点冷水于汤也。文公家礼曰:“主妇执茶筅,执事者执汤瓶随之,点茶。盖以神主椟前先设盏托,至是乃注汤于盏,用茶筅点之耳。古人饮茶用末。所谓点茶者,先置末茶于器中,然后投以滚汤,点以冷水。而用茶筅调之,今人烧汤煎叶茶,而此犹云点茶者,存旧也。”

  【点茶汤】 (仪式)与点茶同。又言点茶点汤。

  【点尘】 (术语)尘点之数量也。对于恒沙之数而曰点尘。性灵集七曰:“点尘身云,恒沙心数。”见“尘点”条。

  【点对】 (杂语)点检对校帐簿与实物。

  【点化】 (术语)为他缘所点,己性分之变化也。

  【点净】 (术语)比丘得三衣坐具尼师坛等而受用之,以少分之故衣,贴于新衣,或以墨着点于此,谓之点净。净者离过非而为清净之义,不过依此点法而受用之,故名点净。行事钞中三曰:“僧祇作净者,极大齐四指,极小如豌豆(善见如麻子大),不得并作。或一三五七九,不得如华形作,若新僧伽梨趣一角作,乃至一切衣新细揲亦尔。”

  【典客】 (职位)知客之异名。见“知客”条。

  【典揽】 (术语)典者经典也,揽者,撮要也,撮经典之要义曰典揽。无量寿经上曰:“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又曰:“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同净影疏曰:“善解经典,揽知众义,名典揽。”

  【点石】 (故事)竺道生在虎丘山,对石讲涅槃经,使石点头之故事也。见“道生”条。

  【点汤】 (仪式)禅林之式,点茶之外,有点汤。供汤于人谓之点汤。汤有米汤七香汤等。

  【点心】 (饮食)正食前后之小食也。小食点空心之义。畷耕录曰:“今以早饭前及饭后,午前午后晡时食为点心。唐史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则此语唐时已然。”

  【典座】 (职位)禅林主大众床座及斋粥等杂事之役也。僧史略中曰:“典座者谓典主床座九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僧祇律六曰:“佛住舍卫城,尔时有比丘名陀骠摩罗子,众僧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请会,典次分房舍,典次分衣物,典次分花香,典次分果蓏,典次知暖水人,典次分杂饼食,典知随意举堪事人。是名僧拜典知九事(次者次第也,次第付与,次第差择也)。”僧堂清规五曰:“此职主大众斋食,故时时改变食物,大众受用安乐为妙,斋料已下,菜蔬盐酱类,一切保护蓄积,可受用长久,造食时,应自身考熟未熟,饤羹盐梅亦应自身试,粥饭时,向僧堂九拜发食,祖训也。”传灯录曰:“沩山在百丈会下作典座,又令遵有笊篱木杓分付与典座语。”按,释家云典座,犹居士云司厨。凡寺院各僧,例分东西两序,其职粗事者属于东序。典座等是也。五灯会元:雪峰在洞山为饭头,庆诸在沩山为米头,道匡在招庆为桶头,灌溪在末山为园头,绍远在石门为田头,智通在沩山为直岁,晓聪在云居为灯头,嵇山在投子为柴头,义怀在翠峰为水头,佛心在海印为净头,此类皆东序职。而典座之名,尤着于俗。

  【电】 (譬喻)金刚般若经六喻之一。维摩经,大般若经十喻之一,为忽生忽灭者,故以喻世相之无常迅速。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奠茶】 (仪式)供茶于佛前祖前灵前也。凡禅规以奠茶奠汤为恒例。又葬式据棺于龛堂后,有奠茶奠汤之佛事。茶与汤之前后,午后先汤后茶,午后先茶后汤。必并供。

  【电光朝露】 (譬喻)喻身之无常也。慈恩传二曰:“何为电光朝露?少时之身,作阿僧企耶长时苦种。”心地观经一曰:“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

  【电光石火】 (譬喻)譬事之迅速,势之猛烈。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奠汤】 (饮食)见“点茶汤”条。

  【电影】 (譬喻)以电喻法之无常迅速,以影譬无实体。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

  【殿钟】 (物名)禅宗佛殿之钟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殿钟,住持朝暮行香时鸣七下,凡集众上殿,必与僧堂钟相应接击之,知殿主之。”

  【殿主】 (职位)知殿之异名。又曰殿司。

  【雕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拘翼国优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来像,高五尺。”西域记五曰:“邬陀延王(即优填王)请尊者没特伽罗子(即目连),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旃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实此为冀。”

  【掉】 (术语)掉举也。令心高举,不安静之烦恼也。俱舍论四曰:“掉谓掉举,令心不静。”唯识论六曰:“云何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掉悔】 (术语)掉举与追悔之心,共为不使心安静之烦恼也。

  【掉举】 (术语)见“掉”条。

  【掉散】 (术语)五盖之一。身口意之三业不静,好为喧噪也。身掉者,好游走诸杂戏谑,不暂坐安静。口掉者,好吟咏,争是非,为无益之戏论,世间之语言。意掉者,心情放逸,恣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之才技,为诸恶觉观也。

  【钓语】 (术语)禅林住持上堂,于学者垂示难问题,谓之索语索话,又曰钓语钓话,钓出学者之疑之义也。禅林宝训三曰:“万庵曰:古人上堂,先提大法纲要审问大众,学者出来请益,遂形问答。今人杜撰四句落韵诗呼作钓语:一人突出众前,高吟古诗一联,呼作骂阵,俗恶俗恶,可悲可痛。”

  【钓钟】 (物名)梵钟之俗名。

  【牒释】 (术语)牒文作释也。牒为札,凡于注疏中断割所释之广文而举之,恰如简札,谓之牒文。释者就其牒文而施释也。

  【牒文】 (术语)见牒释项。

  【顶巢】 (术语)坐禅而身不动,至鸟巢于其顶上也。观音玄记下曰:“尚阇梨,得第四禅出入息断。鸟谓为木,于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禅,鸟飞方起,是禅满相。”

  【顶堕】 (术语)菩萨于十信之相似位永断见思二惑永不沈于三途,得六根互用之功德。于此安其分,着其法,不更进修而入十住之位,是名顶堕。离三界之惑之位,故云顶,于此顶位堕落不进,是即顶堕。八教大意曰:“若专住似位名为法爱,已得相似六根互用,已破两惑永无坠苦,若爱此似位名为顶堕。”智度论二十七曰:“爱着诸功德,于五众无常苦空无我取相心着,是菩萨顶堕。”

  【顶法】 (术语)又曰顶位。四善根之一。四善根中暖,顶之二者为动善。忍,世第一之二者为不动善。是动善中之最极犹如人之顶也。故名顶法。俱舍论二十三曰:“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说名为顶。”唯识论八曰:“寻伺位极,故复名顶。”

  【顶光】 (术语)佛菩萨顶上之圆光也。大阿弥陀佛经曰:“诸佛顶光不及弥陀顶中光明。”观无量寿经曰:“顶有肉髻,项有圆光。”

  【顶礼】 (术语)五体投地以吾顶礼尊者之足也。归敬仪下曰:“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

  【顶轮王】 (菩萨)金轮佛顶之异名。

  【顶轮真言】 (真言)佛顶尊之真言也。

  【顶门眼】 (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着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

  【顶生三昧】 (术语)出生佛顶尊之三昧也。出生义曰:“如此又住顶生三昧而现顶生之身耳。”

  【顶生王】 (本生)往昔有王名布杀陀王,王顶上忽生疱,自疱生一子。后长大为金轮王,称顶生王。顶生金轮王既征服四天下,遂上忉利天欲害帝释而己代之,不成还下地,困病而死。顶生王者,今之释迦佛是也。俱舍光记八曰:“曼驮多,是王名。唐云我养,是从布杀王顶疱而生,颜貌端正,王抱入宫告谁能养?诸宫各言我养也。故以标名。旧云顶生王,此义翻也。然非正目。此王长大为金轮王。”顶生王故事经,文陀竭王经,顶生王因缘经,贤愚经顶生王品,涅槃经十二说顶生王欲害帝释反败死之因缘。仁王经下说此时帝释设百座仁王会退顶生王军之事。

  【顶生王经】 (经名)有二部:一为佛说顶生王故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一为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赵宋施护译。二经共说顶生王之行迹,但具略相异耳。

  【顶石】 (譬喻)顶上之磐石,当速去之,以譬生死之危急也。心地观经五曰:“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然。”

  【顶王经】 (经名)有二本:一为西晋竺法护译,一卷,题曰大方等顶王经。一为梁月婆首那译,一卷,称曰大乘顶王经。二经皆与善思童子经同本异译。

  【顶位】 (术语)顶法之位也。见“顶法”条。

  【顶相】 (术语)如来顶上有肉髻,一切人天不能见,故名无见顶相。三十三相之一。大法炬陀罗尼经曰:“如来顶相,肉髻圆满,一切人天所不能见。”涅槃经曰:“无有能见我顶相者。”又禅家谓祖师之半身肖像云顶相,尊之而拟于如来之无见顶相也。

  【顶珠】 (譬喻)同髻珠。法华七喻之一。见“髻珠”条。又(术语)佛之肉髻圆如珠之相也,祖庭事苑四曰:“顶珠佛顶珠也,即世尊顶圆如珠。”大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定】 (术语)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为三摩地,以之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为定,以之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禅定者,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习而得之者也。如三学中之定学,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即指修得之禅定。梵名三摩地Samādhi,译言定,或等。等持者,平等保持心性之义也。是为散定唯有心也。又有等至等引之二。

  【定答】 (术语)四种问答之一。决定不变之答也。如一比丘问佛:五蕴不常变异否?佛言五蕴定为变异,是名定答。

  【定妃】 (术语)男配于慧,女配于定,曼荼罗中之天女,总为定门之标帜,故谓为定妃。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四波定妃,受适悦于法乐。”

  【定根】 (术语)五根之一。禅定能生一切之功德,故名根。

  【定弓】 (术语)密教之标帜,右手为智慧,左手为禅定,故以箭配于慧。以弓配于定。

  【定共戒】 (术语)三戒之一。又名静虑生律仪。入初禅,二禅等诸禅定,则与禅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恶之戒体,身口所作,尽契律仪云:俱舍论十四曰:“静虑生者,谓此律仪从静虑生,或依静虑。若得静虑者,定成此律仪。”七十五法名目曰:“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与定同时故。”

  【定光】 (佛名)梵名提洹羯佛Dipaṁkara,译言锭光佛,或然灯佛。有足曰锭。无足曰灯。作定非。释迦佛尝称为儒童。此佛出世之时,买五茎之莲奉佛。因而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玄应音义一曰:“锭光,大径切,又音殿,即然灯佛也。诸经中作提洹羯佛,是梵音。”辅行一之一曰:“瑞应云:至于昔者定光佛兴时,我为菩萨,名曰儒童。乃至买华奉定光佛,散华供养,华住空中。佛知其意,而赞叹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大部补注十一曰:“定光佛。定,正作锭。锭,都定切。亦云然灯佛。有足曰锭,无足曰灯。”又(物名)玻璃珠之名也。晋华严经小相品曰:“亦于念念中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等如来,佛告宝手菩萨言:譬如锭光玻璃珠,照十方佛刹微尘等世界。”

  【定光佛】 (佛名)即燃灯佛。见“定光佛手”条。

  【定光佛手】 (故事)天台之佛陇有禅师,曰定光,智者顗禅师尝梦师以手招之。佛者,禅门悟道人之通称,又拟于古之锭光佛。祖庭事苑五曰:“智者顗禅师,年十五时,礼佛像,恍然如梦,见大山临海际,峰顶有僧,招手接入一伽蓝:汝当居此,汝当修此。天台佛陇有定光禅师,先居此峰,谓弟子曰:不久当有善知识领徒至此。俄尔智者至。光曰:还忆畴昔举手招引时否?”冷斋夜话十曰:“然渠在海外,吾无定光佛手,何能招手?”

  【定慧】 (术语)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六波罗蜜多经八曰:“佛果大菩萨,定慧为明本。”六祖坛经曰:“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定慧二乘】 (术语)以定慧二法配于左右手,左手为定手,右手为慧手。大日经疏三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

  【定慧寺】 (寺名)在江苏丹徒县焦山。汉名普济寺。宋改焦山寺。清改今名。寺有古鼎。王士祯属程邃释文。定为周宣王时物。

  【定戒】 (术语)具曰定共戒。见“定共戒”条。

  【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不取正觉。”

  【定窟】 (杂名)修禅定之岩窟。义楚六帖七曰:“佛有诚言,四等六通憩禅林而始就。八除十入,依定窟而方成。”

  【定力】 (术语)五力之一。禅定之力用,能破诸乱想者。无量寿经下曰:“定力禅力。”

  【定潋】 (杂语)禅定湛寂,譬如清潋。寄归传四曰:“专意律仪,澄心定潋。”

  【定侣】 (术语)修习禅定之徒侣也,如言禅众。

  【定门】 (术语)定慧二门之一。定者禅定,门者差别之义,对于慧门而言。慈恩寺传序曰:“考绳墨以立定门,即贯华而开律部。”

  【定命】 (术语)人之寿命有定。八万四千岁为最长,十岁为最短。百岁增减一岁也。其增之时期,名为增劫,其减之时期,名为减劫。今为减劫之时期,释迦佛之出世,定命百岁之时也。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时出世,弥勒劫增出世。”然通常人之定命为五十岁者,由释迦如来故,减二十岁八十岁而入灭,以八十为起点,由此经过三千年减三十岁,此一往之说也。

  【定盘星】 (术语)与定盘子同。定盘为秤,星为衡上之目。定盘星为秤起点之星,于物之轻重无关系。故于执着之意味与超越之意味用之也。碧岩第二则评唱曰:“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钩头挂物之处)。

  【定判】 (术语)决定之判释也。杂阿含经四十二曰:“我等人人各说第一,意无定判。”俱舍论二十九曰:“定判识起由二缘。”大乘义章四曰:“大乘法中,文无定判。”

  【定散】 (术语)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者,散者散乱,心恒攀缘六尘之境而又暂住者。定心为贤圣之修成,散身为凡夫之自性。定心有有漏无漏之别,散心有善恶无记之三。以此二者统一切之心。

  【定散二善】 (术语)唐善导以观经一部所明十六想观之行,摄于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观以禅定之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故名之为定善。后三观以散心修三福九品之行,故名之为散善。散善义曰:“前明十三观,以为定善。即是韦提致请,如来已答:后明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自说,虽有定散两门有异总明正宗分竟。”观经玄义分曰:“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定散二心】 (术语)定心散心也。又修定善散善之心也。

  【定散自力】 (术语)弘愿他力之反对。对于他力大行之念佛,而定善散善为自力回向之行业,故云。

  【定散自利心】 (术语)定散自力之信心。欲以自力之定散心得证果也。

  【定散自心】 (术语)与定散自力项同。

  【定善】 (术语)定散二善之一。见“定散”条。

  【定善义】 (书名)唐善导撰。四帖疏之第三。释观无量寿经正宗分十六观中之定善十三观者。

  【定身】 (术语)五分法身之一。以禅定之功德,组织法身之一分者。又住于禅定之身也。

  【定水】 (譬喻)定心湛然,譬如止水。往生十因曰:“若定水澄净,自见满月尊。如净水为缘,见空中本月。”

  【定所引色】 (术语)又曰定果色。为法处所生色之一。由定力变出之色也。

  【定无表】 (术语)对于散无表而言。入定所得定共戒之无表,与起无漏道所得道共戒之无表也。其无表假令入于无想定,灭尽定,无心之时亦尚相续也。

  【定相】 (术语)常住不变之相也。一切世间之法无有定相者。唯是涅槃之相也。又(术语)入定之相也。

  【定心】 (术语)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定心别时念佛】 (术语)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为目的。为欲三昧发得,于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道场专心称名念佛也。

  【定心三昧】 (术语)观佛三昧之异名。一心称佛之名号曰口称三昧。观念净土之依正二报,曰观佛三昧,或定心三昧。观佛之目,对于口称之名号而言。定心之称,对于口称之散业而言。此定心口称之两三昧,总为念佛三昧。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定性】 (术语)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生曰定性,具二种或三种之众生曰不定性。总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曰无种性。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性,则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别是也。

  【定性二乘】 (术语)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也,即五性中之前二性。

  【定性声闻】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声闻无漏种子者。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是曰定性声闻。

  【定性喜乐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色界之第二禅天也。此地之天之众生,住于胜妙之禅定,由禅定生心识之喜乐,故名定性喜乐地。

  【定性缘觉】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缘觉无漏种子者。唯修缘觉之因,证缘觉之果,不更进求佛道。谓之定性缘觉。

  【定学】 (术语)三学之一。禅定之习学也。定心治乱以发真智者。三藏法数九曰:“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证神,见性悟道,故名定学。”

  【定业】 (术语)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三种,于造善恶业之生,直感苦乐之果,为顺现受业。隔一世而感其果,为顺生受业。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为顺后受业。已上皆为定业中之差别,此外善恶皆有不定业之一种,业力微弱,不必感果也。因而通为四业。又(术语)念佛四业之一。对于散业而言。坐禅入定而观佛也。往生要集下曰:“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

  【定业亦能转】 (杂语)文句记十曰:“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恶之定业,虽必受苦果,若众生之机,感佛菩萨为厚,则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也。理趣释下曰:“心不犹豫能发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能转定业,疾证无上菩提也。”

  【定异】 (术语)二十四不相应法之一。立于差别之因果互为差别,而不混乱之分位。

  【定意】 (术语)与定心同。无量寿经上曰:“不失定意。”

  【定印】 (印相)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亦名弥陀定印,或妙观察智定印。阿弥陀如来之住定印也。三金刚部之定印,名为缚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印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三。

  【定者】 (职位)大法会行道之时,执火舍前行之小僧也。谓为定者,沙弥或善财童子。又书定座。以于导师之下定座故也。善财童子者,为华严经入法界品历询五十三善知识之童子,其形为沙弥之相。故取今定者形为其异称。

  【定智】 (术语)禅定与智慧也。

  【定钟】 (杂名)初更五点后,经少时,鸣钟十八下,名之为定钟。又名十八钟。正当亥时。其后少时,打二更。凡坐禅至定钟而止,众便出僧堂,若更欲坐禅,则报言定钟坐禅,乃再入堂。定钟之后锁前门,众皆自后门出入。今俗所谓初夜之钟者,正是定钟也。见象器笺十八。

  【定中独头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定中之第六识也。入定中,前五识不全示其作用,唯第六意识为其所用。故称独头。

  【定自在所生色】 (术语)五种法处摄色之一。在定中自在变现出生之色体也。如入火定而现火光,入水定而现水。

  【东庵】 (堂塔)禅林之东堂又称东庵。见东堂条。

  【冬安居】 (行事)如夏安居。僧侣自十月十五日,迄明年正月十五日,禁外出而讲学修养也。

  【东班】 (职位)禅林两班之一,亦云东序。知事之班位也。见“两序”条。

  【东藏】 (杂名)禅林众多之处以经藏置于东西两处,谓为东藏西藏,敕修清规知藏曰:“后以众多列来西藏。”

  【东藏主】 (职位)处理东藏者。

  【东禅寺】 (寺名)湖广通志七十八曰:“黄州府黄梅县,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一里。”名胜志曰:“东禅寺号莲华寺,乃五祖传衣钵于六祖处。有六祖簸糠池,坠腰石,及吴道子传衣图。”

  【冬朝】 (杂语)冬至之朝也。禅林有贺仪。

  【东方降三世】 (明王)以五大明王配于五方,则降三世明王为东方之位。

  【东方净琉璃医王】 (菩萨)称药师如来。医王即药师,其国名净琉璃,在东方,故云:药师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东方万八千世界】 (杂语)法华经序品明如来之放光瑞。经文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同颂文曰:“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经名)一卷,阇那崛多译。佛在祇园,东方之最胜灯王如来遣菩萨至此,使说神咒。

  【东弗于逮】 (地名)Pūrva-videha,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新曰毗提诃。四大洲中东大洲之名。西域记一曰:“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毗提诃洲,旧曰弗婆提,又曰于逮,讹也。”见“毗提诃”条。

  【冬瓜印子】 (术语)暧昧印可也。

  【东渐】 (术语)谓佛教传播于东方诸国也。尚书禹贡曰:“东渐于海。”法华玄义一曰:“大法东渐。”

  【东净】 (杂名)禅林属于东序之厕曰东净,属于西序之厕曰西净。厕为至秽之处,宜为洁清,故曰净。见象器笺二。

  【东流】 (杂语)谓佛法自印度流转于支那也。四教仪曰:“东流一代圣教。”

  【东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胎藏界为示本有之理性者,金刚界为示修证之果相者,故二界相望。而胎为因,金为果,有因曼陀罗果曼陀罗之名。因而配之于方位,则胎为东位,金为西位。以万物发于东而成于西,东具因相,西具果相故也。

  【东密】 (术语)日本真言宗所传之密教对于天台宗所弘之密教而称为东密。以东寺为其根本道场故也。东台二密有种种之差异。见“东台二密”条。

  【东毗提诃】 (杂名)Videha,四大洲之一。东大洲名毗提诃,在须弥山东方之咸海。见“毗提诃”条。

  【东山】 (地名)五祖弘忍禅师住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境,因而谓为东山,称五祖之法门为东山之法门。六祖坛经序曰:“居士由是祝发登坛,应跋陀罗之悬记,开东山法门。”

  【东山法门】 (杂语)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云:宋高僧传八曰:“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摩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隐于嵩山少林寺。寻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璨,璨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东胜身洲】 (界名)四大洲之一。在须弥山东方之咸海中。其身形胜,故名胜身。俱舍论十一曰:“东胜身洲,东狭西广,三边量等,形如半月。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同光记八曰:“东胜身洲,身形胜故,或身胜赡部故,名胜身,梵云毗提诃。”

  【东司】 (杂名)又曰东净。谓禅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为东司。实讹言也。杂谈集七曰:“乌刍沙摩之真言,可于东司特诵咒,此为别段之事,不动明王之垂迹,号为不净金刚。东司不净之时,鬼若有恼人之事。则彼有守护之誓也。”

  【东台二密】 (术语)此为日本密教之派别。吾国密教式微,故特详着之。日本弘法于东寺弘通之密教,谓之东密,日本慈觉于天台山,智证于园城寺弘传之密教,谓之台密,二密不同者,东密以大日为本位,台密以释迦为本位也。故东密以大日与释迦为别体,台密以大日与释迦为同体。又台密于密教,分理秘密教与事理俱密教,理秘密教为总说真如法性之妙理者,法华华严楞伽仁王等之一乘教,悉为真言教。此以大日经疏解真言以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语,且疏中往往援引法华华严等诸大乘之说,证其与大日经所说,一其理趣故也。是为成立理秘密之屈强口实。故于两经中置重大日经,于两部中置重胎藏界,对于金胎次第而定胎金次第。故在台密,法华圆教与两部真言于理无轩轾。所异者唯在三密之事相说与不说耳。较诸东密贬法华置于第八住心即华严之下位,其差实为天渊。又如东台所立之神道,东密之两部神道,以大日金轮为本尊,台密之一实神道,以释迦金轮为主尊。即其名称,东密取于密经而称为两部,台密取于法华而谓为一实。又台密于两部之外立两部不二之苏悉地法而为三部,是亦东密之所不许也。其他两部之血脉,东密以一通之血脉,通用于两部,台密之血脉则两部各别而立。又在修法,东密以爱染法为至极之大法,而台密则以炽盛光法为至极。如此种种,不遑枚举。要之东密固执释迦大日显密不同,故台密斥之为昧于一实之理,台密主张释迦大日同一理密,故东密斥之为未脱显网也。

  【东土九祖】 (名数)天台宗在支那之相承。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即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也。

  【东序】 (职位)禅林之丛规,拟于朝廷文武两班,分东序西序两班。诸知事为东序。诸头首为西序,见“两序”条。

  【东阳】 (人名)梁傅大士,婺州东阳县人。故称为东阳大士。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义例随释五曰:“言东阳者,古东阳郡也,今为东阳县,县有东阳山属婺州。言大士者,大心之士,菩萨之美称也。姓傅氏,名翕,弥勒化身也。”

  【冬夜】 (术语)冬至之前夜也。幻住清规十一月冬至曰:“其冬夜土地堂念诵。”

  【东岳】 (杂名)泰山之神也。吴澄山岳碑曰:“岳者地祇,其祭坛而弗庙。五岳四渎总立庙,自拓拔氏始。唐乃各立庙于五岳之麓。东岳之遍于天下,则肇于宋之中叶。”

  【冬斋】 (行事)禅林冬至之秉拂,办都寺斋名为冬斋。见象器笺十七。

  【东震】 (杂名)犹言东夏。震旦在印度之东方,故曰东震。

  【动】 (术语)风大之自性也,令四大所造之物质,相续而自此至彼也。俱舍论一曰:“风界动性,由此能引大种造色令其相续生至余方,如吹灯光,故名为动。”

  【动不动法】 (术语)欲界之法,无常迅速,故为动法,上二界之法长久,故名不动法。遗教经曰:“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维摩经五曰:“什云:欲界六天为动法。上二界寿命劫数长久,外道以为常,名不动法。”

  【洞家】 (流派)曹洞宗之一家也。对于济家之称。

  【洞山】 (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师,名良价,姓俞氏,幼从五泄山默禅师出家,后,遍参诸师得法于云岩晟师。唐大中年中唱道于新丰,晚年移洞山,立偏正五位(见“五位”条),法威大扬。咸通十三年端坐长逝,寿六十三。谥悟本大师。见传灯录十五。又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为云门之法嗣。见五灯会元十五。以下附录为宗慧事。

  【洞山麻三斤】 (公案)“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碧岩十二则,无门关十八则。

  【洞山三顿棒】 (公案)“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山云:八月二十五日。门曰:放汝三顿棒。山明日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什么处?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山于此大悟。”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无门关十五则。

  【洞山土地神】 (公案)“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觅他踪迹不见。一日厨前抛散米面。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践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见,使礼拜。”见碧岩九十七则评。

  【洞上】 (杂名)曹洞宗也对于末师末流而云上。

  【洞下】 (杂语)曹洞宗之门下也。

  【都表如意轮观音】 (菩萨)此为如意轮观音入于日轮三昧之尊。如意金轮之德胜于余尊,故名。见都表如意轮轨。

  【都部要目】 (书名)诸部要目之异名。

  【都仓】 (职位)掌出纳之役。

  【都道场】 (杂名)唐土郡县每建祝寿之道场,以为一郡一县聚会祈祷之处者。敕修清规圣节曰:“或住持赴郡县都道场所,归时,鸣钟集众,门迎诣方丈问讯。”

  【都法阿阇梨】 (术语)于密教之秘法传受一切三部五部之法以为人师者之称。又四种阿阇梨中,第一为传法阿阇梨,第二为都法阿阇梨。此时为学法之至极,尚是居弟子之位,未叶师位者,谓之都法阿阇梨。正受传法灌顶,登于师位,则为传法阿阇梨。犹如等觉妙觉之差也。

  【都纲】 (职位)见“僧录司”条。

  【都管】 (杂名)见“都寺”条。

  【都会】 (术语)谓多数之事物,该收于一处也。玄义八曰:“体者,一部之指归,众义之都会也。”

  【都会大坛】 (术语)都会坛曼荼罗也。

  【都会坛曼荼罗】 (术语)以大日为主,自余佛菩萨为伴,该收一处之曼荼罗也。大日经疏曰:“夫漫陀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方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辏。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是故说为漫陀罗也。”

  【都监寺】 (职位)即都寺也,都监寺略云都寺。见“都寺”条。

  【兜楼婆】 (物名)Turuṣka,又作妒路婆。香名。楞严经七曰:“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大日经疏七曰:“妒路婆草,是西方苜蓿香,与此间苜蓿香稍异也。”婆者娑之误。

  【都嚧瑟迦】 (物名)Turuṣka,又作咄噜瑟剑,兜楼婆。香名,译曰苏合,香草,白茅香。陀罗尼集经六曰:“都嚧瑟迦油,唐云苏合香。”名义集三曰:“咄噜瑟剑,此云苏合。”见“兜楼婆”条。

  【兜罗】 (物名)Tūla,又作妒罗、堵罗、蠹罗。译曰杨华、絮、野蚕茧、绵。常曰兜罗绵、兜罗毦。又树名。慧琳音义三曰:“堵罗绵,细绵絮也。沙门道宣注四分戒经云: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杨,白叠花等絮是也。取细耎义。”同六十四曰:“兜罗贮,草木花絮,木绵也。”饰宗记六末曰:“兜罗者,草木花絮之总名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妒罗,是树名。绵从树果中出,名妒罗绵,如言柳絮。”瑜伽伦记八上曰:“野蚕茧,名妒罗绵。”

  【兜率】 (界名)天名。旧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睹史多、斗瑟哆、珊睹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众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天。”西域记三曰:“睹史多天,旧曰兜率佗,又曰兜术他,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兜率哆,或作兜驶多,或言兜率陀,皆讹也。正言睹史多,此云知足天,亦云妙足也。”可洪音义一曰:“[冉*寸]兜率陀,上所奸反。大般若作珊睹史多。胜天王经作[冉*冉]兜术率陀。应和尚音义作[月*冉]兜,并先安反。此云正喜。人云正知足也。”佛地论五曰:“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名喜足。”俱舍宝疏八曰:“睹史多,此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心故。旧云知足。”瑜伽略纂二曰:“都史多,名知足,受乐知足故。”法华经劝发品曰:“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中略)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梵Tuṣita。

  【兜率和尚】 (人名)宋隆兴府兜率院从悦禅师,宝峰克文之法嗣,元佑六年寂,寿四十八。见续传灯录二十二。

  【都率漫荼罗】 (术语)图画兜率天宫即弥勒菩萨净土之状者。

  【兜率内院】 (杂名)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于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于此,已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弥勒上生经曰:“尔时此宫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从座起,遍礼十方佛,发弘誓愿:若我福德应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令我额上自然出珠。既发愿已,额上自然出五百亿宝珠。(中略)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

  【兜率三关】 (公案)续传灯录二十二曰:“室中设三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座性在什么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么生脱。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什么处去。”大慧武库及无门关作“拨草参玄。”【兜率三关】(名数)见上兜率条。

  【兜率天】 (界名)兜率,此翻知足,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此天依空而居。人间四百年,为此天一昼夜。则人间十四万四千年,方为此天一年。若此天寿四千岁,则该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年矣。参照“兜率”条。

  【都率天】 (界名)具云兜率陀或都史陀,译云知足。于五欲知止足,故名,参照“兜率”条。

  【兜率天子】 (菩萨)又云地狱天子。释迦菩萨在兜率天宫,足下放光照十方世界,尔时地狱众生往昔曾植诸善根者,得蒙此光照,直脱地狱而生于兜率天,闻天鼓所说之法音于此天身中至第十地者。谓之兜率天子。见华严经四十八,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兜率陀】 (界名)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于五欲皆知足也。

  【兜牟卢】 (天名)天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兜牟卢,梵语天名也。此即四姊妹女天之兄也。并是欲界中诸天眷属。”梵Tumbura。

  【兜婆】 (术语)Stūpa,同塔婆。见“塔”条。

  【都萨罗】 (地名)城名。慧苑音义下曰:“都萨罗者,都谓都罗,此云喜也。萨罗者,此云出生也,言此城中出无量欢喜之事故,名之为城名也。”梵Turasāra。

  【兜沙经】 (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兜沙之梵语未详。

  【兜沙罗】 (杂语)Tuṣāra,又作都沙罗,译曰霜。华严经七十八曰:“兜沙罗色光明。”慧苑音义下曰:“兜沙罗色,具云兜沙兜罗色。言兜沙者,此云霜也。兜罗,冰也。”梵语杂名曰:“霜,睹沙罗。”

  【都史殿】 (界名)都史多天之宫殿也,弥勒菩萨所居。

  【都史多】 (界名)Tuṣita,一作睹史多、兜驶多、斗瑟多,天名,旧云兜率。见“兜率”条。

  【都史宫】 (界名)都史多天之宫殿也,弥勒菩萨所居。见“兜率”条。

  【都史天】 (界名)都史多天之略。

  【都史夜摩】 (界名)Tuṣita Yāma,都史多天与夜摩天也。

  【都市王】 (杂名)十王之第八。司掌大海底正西沃燋石下大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另有十六小地狱,罪鬼入狱期满解第九殿。

  【兜术】 (界名)Tuṣita,同梵语之都率。见“兜率”条。

  【都寺】 (职位)具名都监寺。位在监寺之上,而都总诸监寺,故曰都寺,又云都总,又作都守。

  【都坛曼荼罗】 (术语)大日之曼荼罗,以大日为中胎,而成三重之都坛,故称都坛曼荼罗,以对于诸尊之别坛曼荼罗。大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故,其所起大悲曼荼罗亦周偏法界。”见都会坛曼荼罗条。

  【兜调经】 (经名)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

  【都外坛曼荼罗】 (修法)于都会坛曼荼罗诸尊中置有缘之佛菩萨于别坛而行之也。

  【都维那】 (职位)三纲之一。律宗禅宗曰维那,教宗曰都维那。见“维那”条。

  【都闻】 (职位)又曰都文。禅林之语。掌文书之役。

  【兜夜】 (杂语)兜者兜率天,夜者夜摩天也。

  【都邑聚落念处】 (术语)见“念处”条附录十念处项。

  【都吒迦】 (杂语)一作咄吒迦,喜悦之音声名。又为鸟名。入楞伽经一曰:“以都吒迦音赞叹佛。”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咄吒迦音,梵语不求字义,唐云喜悦之音也。经作都吒迦。”华严疏钞十四曰:“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众音合和,微妙最胜。”梵Tutaka。

  【都子婆罗门村】 (地名)五分律曰:“都夷婆罗门聚落,在拘萨罗国界,舍卫大城西北六十余里。元是迦叶佛本生之处也。”

  【都总】 (职位)都寺之异名。

  【抖擞】 (术语)又曰斗薮。梵语头陀,或杜多之译。抖擞者,手举物也,又振拂也,鸡犬等起而振其身,亦曰抖擞。法苑珠林一百曰:“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是故从譬为名。”玄应音义十八曰:“斗擞,又作薮。郭璞注方言曰:斗擞举之也。”梵Dhūta。

  【逗会】 (术语)使适合于所化之机宜也。

  【逗机】 (术语)逗者止也投也,小大顿渐之教法各止住于其机类而不通融于他也。又各投合其机而与以应分之益也。总就方便教上而言。说文曰:“逗,止也。又通作投。”正韵“物相投合也。”

  【豆佉】 (术语)Duḥkha,译曰苦,四谛之一。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界之所逼恼是也。见法界次第。

  【斗胜】 (传说)佛教徒与道士比术而胜之也。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正月元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朝贺之次,表请比较佛教与道教之优劣,帝许可之,于其月之十五日,自临幸白马寺,使佛典与道经共焚。道经归于灰烬,佛典其轴为火,纸为黄色,而一字无损,故谓之斗胜。

  【斗帐】 (物名)帐形如覆斗。故以为名。汉刘熙逸雅六曰:“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小帐曰斗,形如覆斗也。”佛本行集经十五曰:“作瓶天子化作一尸,卧在床上,众人举行,复以种种妙色刍衣张施其上,作于斗帐。”起世经四曰:“妇女,丈夫命终,作种种斗帐幰盖而普周匝。”

  【斗诤坚固】 (术语)五种坚固之一。自如来入灭第五五百年间,诸比丘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谓之斗诤坚固。见五五百年条。

  【豆子爆】 (公案)传灯录曰:“佛日和尚参夹山,问与什么同行?师曰:木上坐。遂取拄杖掷于夹山面前。夹山曰:从天台得来否?师曰:非五岳之所生。曰:从须弥山得来否?曰:月宫亦不逢。曰:恁么即从他人得也。师曰:己尚是怨家,从人得堪作什么?曰:冷灰里有一粒豆子爆。”张无尽流通海眼经偈曰:“归命新经愿力深,决知一字直千金。蓦然豆子灰中爆,莫笑先生错用心。”

  【阇鼻多】 (杂语)见“荼毗”条。

  【阇多伽】 (术语)梵音Jātaka,译曰本生。十二部经之一。

  【阇梨】 (术语)阿阇梨之略。僧徒之师也。其义为正行。谓能纠正弟子品行。又谓之轨范师。以其能为弟子轨范也。梨亦作黎。寄归传曰:“梵语阿遮黎耶,唐言轨范,今称讹略。”

  【阇利】 (杂名)Jala,水之异名。见涅槃经十三。

  【阇楼】 (杂语)译曰儿衣。涅槃经九曰:“女人产者,阇楼未出,若服此药,阇楼即出,亦令婴儿安乐无患。”同疏曰:“阇楼,此言儿衣。”

  【阇嚩啰】 (杂语)Jvala,译曰光明。大日经疏十曰:“阇嚩(二合)啰,光英明义也。由住无去无来之行成大威光无与为比也。”又Jvāla,无相不生之义也。大日经疏十三曰:“阇嚩罗。阇者,生也。嚩,缚也,啰,相也。侧有阿点,与不生义同,无相不生也。”

  【阇嚩罗摩履你】 (杂语)Jvālāmālini,译曰焰鬘。谓如来之光焰,连环不断如鬘也。演密钞八曰:“阇嚩啰,此译为焰。摩履你,此译为鬘。谓如身光之焰,连环不断,犹如鬘形。”

  【阇那崛多】 (人名)梵音Jñānagupta,比丘名。译曰德志。见续高僧传二。

  【阇那耶舍】 (人名)Jñānayasas,比丘名。译曰藏称。见续高僧传二。

  【阇尼沙】 (异类)夜叉名。译曰胜结使。见长阿含经五。梵Janeśa。

  【阇毗】 (杂语)见“荼毗”条。

  【阇婆隶】 (异类)Jvāla,饿鬼名。译曰炽然。见正法念经十六。

  【阇世】 (人名)阿阇世之略。教行信证序曰:“调达阇世兴逆害。”

  【阇提首那】 (人名)涅槃经所说十仙之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阇提首那,此翻为愿勇。远法师云:邪见外道,以执涅槃是无常也。”了义灯二本曰:“有云:涅槃经云:上古有仙,名阇提首那。彼仙造论,名三弥叉,此云观察。广明二十五谛,准此观察即无智慧,与数论名同,数即智慧故。”梵Jati-sena。

  【阇陀波罗】 (菩萨)菩萨位之名。仁王经曰:“入无相阇陀流罗位,化一切众生。”同吉藏疏五曰:“阇陀波罗,此翻为度黑闇,无复黑闇,亦名无畏地,三藏师翻为满定也。”

  【阇陀伽】 (术语)新作社得迦。十二部经之一。译曰本生经。佛说自身之过去经历事。见“十二部经”条。

  【阇王】 (人名)阿阇世王之略。

  【阇维】 (仪式)梵语,一作茶毗,亦作荼毗,又作阇鼻多,谓僧死而焚之也。徐陵文曰:“用震旦之常仪,乖阇维之旧法。”参照“荼毗”条。

  【阇维分】 (杂名)大般涅槃经后分之异名。

  【阇演底】 (杂语)梵音Jayānti。见阇演帝项。

  【阇演帝】 (杂语)Jayante,梵音胜之别名,即是战胜之义。能降伏他之义也。见大日经疏十。

  【阇耶犀那】 (人名)Jayasena,译曰胜军。西域邬波索迦之名也。见西域记九。

  【阇耶宰那】 (人名)见阇耶犀那项。

  【阇夜】 (印相)Jaya,一作阇耶,印名,胜印或得胜印也。陀罗尼集经四曰:“阇夜印,唐言胜印。”又次下曰:“阇耶印,唐言得胜印。”

  【阇伊那教】 (流派)阇伊那者梵音Jaina,亦曰耆那教。开祖曰若提子Jñātiputra,其起原与佛殆为同时代而少早。其开宗之动机,亦与佛教同。在于排吠陀之教权,打破四姓之阶级。其教理与数论同,为物心对立论,使有生Jiva与无生Ajiva对立,谓有生之善神,为无生之物质的关系所系缚,至于营恶之生,故吾人修一切之道德,由于苦行禁欲而从物质界解脱,由于一切智而得常满精神Nityasiddha云,其与佛教异者,主张我之实在。于此点常骂佛教。开教后二百年顷北方摩伽陀之信徒与南方加罗奈克地方之信徒间,生教义上之异论,北方取宽容主义而着白衣,南方依然严格体教祖之旨,而主张裸体。前者称为白衣派,后者称为空衣派,二者各各编辑其所依教典焉。佛教云尼干子,即宿作外道是也。

  【独秉】 (术语)谓心念法也。以此告于自己一人之心念而其事成故也。见“羯磨”条。

  【独法】 (术语)见“七善”条。

  【独孤洛迦】 (衣服)见“七种衣”条。

  【毒鼓】 (譬喻)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众生之五逆十恶,使入于佛道也。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对于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证果之益,故譬之于天鼓,又如对于五逆十恶之众生,说佛性常住之大乘极致,彼等却为生诽谤,堕于无间,故譬之于毒鼓。但虽堕无间,而依此因缘,遂得灭五逆十恶,入于菩提之道。因而以此二鼓配于顺逆之二缘,天鼓譬顺缘,毒鼓譬逆缘也。如俗所谓忠言逆耳者,毒鼓之声也。涅槃经九曰:“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药大鼓,于大众中击之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瞋恚愚痴悉皆灭尽,其中虽有无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缘力故。能灭烦恼而结自灭,犯四重禁及五无间,闻是经已,亦作无上菩提因缘,渐断烦恼,除不横死一阐提也。”天台依凭集曰:“信者为天鼓,谤者为毒鼓,信谤彼此决定成佛。”照横实镜序曰:“照横实镜一卷,敬奉晋贤客。庶于中人为天鼓,于下愚为毒鼓。信谤俱利。”文句记四曰:“毒鼓者,大经云:譬如有人以毒涂鼓,于大众中击令出声,闻者皆死。鼓者平等法身,毒者无缘慈悲,打者发起众也,闻者当机众也,死者无明破也。”

  【独钴】 (物名)又曰独钴杵。真言师所用之金刚杵也。钴为股之借字,金刚杵之独,头谓之独钴,分为三股,谓之三钴,分为五股,谓之五钴,分为九股,谓之九钴。原为西土之武器。独钴者,标帜大日如来独一法界之智。见“金刚杵”条。

  【独股杵】 (物名)见独钴及不动明王条。

  【毒箭】 (譬喻)烦恼能害人,故譬以毒箭。涅槃经五曰:“见阎浮提苦众生,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毒箭,受大苦切。”

  【独角仙人】 (人名)又曰一角仙人。见“一角仙人”条。

  【独觉】 (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论十二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又曰:“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为独胜。(中略)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狝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谓必独居。”见“缘觉”条。

  【独觉舍悲障】 (术语)谓独觉有舍大悲心之障也。盖独觉之人,但能自度,无利他心,故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从而不能至于佛果,故谓之舍悲障。

  【独觉身】 (术语)见“佛身”条附录。

  【读经】 (术语)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行之一。对文曰读。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也。

  【读经法师】 (职位)见“五种法师”条。

  【读经争】 (行事)读经文而无滞为胜,滞者为负,以争胜负也。

  【独柯多】 (术语)梵语。与突吉罗同。

  【独空】 (术语)随事缘而说诸法之空,然空理是一,名之为一空或独空。止观七曰:“一切法趣十八空,历十八缘名十八空,但是一空。方等云:大空小空,皆归一空。一空即法性实相诸佛实法。大品云:独空也。”

  【毒龙】 (本生)毒龙持戒而失身。智度论十四曰:“菩萨本身曾作大力毒龙,若众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视便死。身力强者,气往而死。是龙受一日戒,出家求静入林树间,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龙法睡时形状如蛇,身有文章,七宝杂色。猎者见之,惊喜言曰:以此希有难得之皮,献上国王,以为服饰,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头,以刀剥其皮。龙自念言:我力如意,倾覆此国其如反掌。此人小物,岂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计此身。当从佛语,于是自忍。眼目不视,闭气不息。怜愍此人,为持戒故。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时日大热,宛转土中,欲趣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复敢动,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诸虫,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后成佛时,当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干命终,即生第二忉利天上。尔时毒龙,释迦文佛是也。时猎者提婆达多等六师是也。诸小虫辈,释迦文佛初转法轮八万诸天得道者是也。”止观七曰:“毒龙输皮全蚁。”

  【犊牛前身】 (杂语)南泉沩山之宗匠,皆言老僧百年后,成了一头水牯牛。牯牛为牝牛,可以生犊。然则今之诸禅师是犊牛之前身而已,假以骂禅宗也。

  【毒气】 (术语)三毒之习气,三毒者贪瞋痴也。法华经寿量品曰:“毒气深入,失其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

  【毒器】 (譬喻)观身为毒器。止观七曰:“财同粪土,身比毒器,命若行云,弃之如唾。”

  【独散意识】 (术语)亦曰散位独头之意识。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不缘五尘之境,独缘三世诸法及空华水月等色之时也。

  【毒蛇】 (譬喻)身之四大,譬如四种之毒蛇,四大增损,害人身如毒蛇也。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毒蛇。”涅槃经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喂饲卧起摩洗其身。(中略)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智度论十二曰:“佛说毒蛇喻经中,有人得罪于王,王令掌护一箧,箧中有四毒蛇。(中略)四毒蛇者四大。”又黄金譬如毒蛇。大庄严论六曰:“我昔曾闻,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行。于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尔时田中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作是念言:我当视之,沙门以何为恶毒蛇?即往其所,见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门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还置家中。其人先贫,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转得富饶。衣食自恣。王家索伺,怪其率富,而纠举之,系在狱中。先所得金,既已用尽,犹不得免。将加刑戮,其人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傍人闻之以状白王,王唤彼人而问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于往日在田耕种,闻佛阿难说言毒蛇,是恶毒蛇。我于今者方乃悟解实是毒蛇。”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术语)谓死生之际,唯为自己一身也。无量寿经下曰:“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读师】 (职位)法华八讲之时,与讲师同登高座而读经题之僧也。

  【读师高座】 (物名)行八讲时,设八讲坛于佛前左右,二高座相对,佛之左方为读师之座,右方为讲师之座。

  【毒树】 (譬喻)以譬恶比丘之害清众。涅盘经三曰:“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灭尽。又如壮人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生长。持法比丘亦复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呵责举处。”止观二曰:“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无令毒树生长者宅。”

  【读诵】 (术语)就文字曰读,离文字曰诵。法华经法师品曰:“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

  【读诵大乘】 (术语)读诵大乘经典也。

  【读诵品】 (术语)台家所立观行即五品之第二。至心读诵妙经以助内观之位也。止观七曰:“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观益明,名第二品也。”

  【读诵杂行】 (术语)五种杂行之第一。对于读诵正行而言。受持读诵净土三部经以外大小显密之诸经典也。

  【读诵正行】 (术语)五种正行之第一。一心专念读诵净土三部经也。

  【毒天二鼓】 (譬喻)毒鼓与天鼓也,软语生善,譬如天鼓。苦言灭恶,比于毒鼓。又教法于我顺缘为天鼓。逆缘为毒鼓。玄义六曰:“前药珠二身先以定动,今毒天二鼓后以慧拔。”见“毒鼓”条。

  【独头无明】 (术语)二种无明或五种无明之一。又名不共无明。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惑中,无明独起,不与其他五大惑共行,谓之独头无明。与其他五大惑随一共起之无明,名为相应无明。是于六大惑中论共不共也。故独头无明亦不遮与五大惑以外之诸惑俱起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独头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见“意识”条。

  【毒药】 (物名)佛菩萨之神力及神咒之力,能消灭毒药。法华经普门品曰:“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同陀罗尼品曰:“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独一法界】 (术语)显曰一真法界。密曰独一法界。一切诸法,真如平等,故为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举一法,则一切诸法悉归,以一法该收万法,谓之独一法界。大日如来之智拳印,标帜此独一法界之一也。大日经疏一曰:“如来独一法界加持之相。”同十七曰:“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

  【独一善】 (术语)见“七善”条。

  【独影境】 (术语)三类境之一,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浮实我实法之相如,现空华兔角之境,所现之相,多为相分。此相分非有实体,惟为意识之见分所变现之影像。故名之为独影境。对于带质境之相分有本质,而谓为独。对于性境之相分有实性,而谓为影。故独影境者,为一时妄分别之反应。为情有理无之法,三性中之遍计所执性也。既是妄分别之反应,故其性(善恶无记之性)、其系(三界之系属)、其种子(能生之种子),皆与妄分别之本体(即见分)相同,体性总为见分,如镜中之影,随本质之形。唯识枢要上本曰:“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石女,无为他界缘等所有诸境。如是等类,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

  【独园】 (地名)给孤独园之略。

  【犊子】 (人名)原为外道,故称为犊子外道。后出家入佛,故谓之犊子比丘。犊子部之部主也。详见“犊子部”项。

  【犊子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我,谓众生有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即不可说藏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谛玄应记之为可住子部。智度论一曰:“佛法中亦有犊子比丘说,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众和合有人法。犊子阿毗昙中说:五众不离人,人不离五众。不可说五众是人离五众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说法藏中所摄说。”(人指实我,五众即五蕴)。宗轮论曰:“于此第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中略)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补特伽罗译言人)。唯识述记一本曰:“筏蹉氏外道名犊子外道,男声中呼,归佛出家。皤雌子部女声中呼,即是一也。上古有仙,居山寂处,贪心不止,遂染母牛因遂生男,流诸苗裔。此后种类皆言犊子,即婆罗门之一姓也。涅槃经说:犊子外道归佛出家,此后门徒相传不绝。今时此部是彼苗裔,远袭为名,名犊子部。”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犊子部梵言跋私弗多罗(Vatsiputrīya),此云可住子部。旧言犊子者,犹不了梵音长短故也。长音呼跋私则是可住,若短音呼则言犊。从上座部中一切有部出也。”

  【独尊】 (术语)三界中佛独尊贵也。长阿含经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髑髅】 (物名)人之头骨也。

  【髑髅里眼睛】 (术语)或言:“棺木里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谓至道者非识之所识,此道之不现,实由于此识。一旦心识丧尽了,即有大活处,此为髑髅无识之活境界。即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也。碧岩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髅里眼睛。”

  【睹货罗】 (地名)Tukhāra,国名。西域记一曰:“出铁门至睹货罗国(旧曰吐火罗国误也),其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阨葱岭,西接波刺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中略)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睹史多天】 (界名)即兜率陀天,此翻知足。涅槃经曰:“此天,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天,为教化众生故。”

  【度】 (术语)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之度。又梵语波罗蜜,译曰度。渡生死海之行法也。

  【妒不男】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见“五种不男”条。

  【杜底】 (杂语)Dūta,译曰使者。

  【度弟】 (术语)已度之弟子也。

  【度牒】 (术语)许出家之公验也,又云祠部牒。以从尚书省之祠部司出之故也。编年通论十六曰:“天宝五年五月制,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给牒。今谓之祠部者,自是而始。”唐会要曰:“天宝六载,制僧尼道士令祠部给牒。”唐书食货志曰:“安禄山反,杨国忠遣御史崔众至太原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得百万缗。明年御史郑叔清与宰相裴冕又议度僧道收赀。”按此是鬻度牒之始。

  【杜多】 (术语)Dhūta,又作杜荼。与梵语头陀同,见“头陀”条。慧琳音义二曰:“杜多梵语也,古曰头陀。十二种苦行,具如本经所说也。”

  【度科】 (术语)得度之试科也。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经度僧,山阴灵隐僧童大义诵法华经第一,是为唐土度科之始。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杜口】 (杂语)法之玄妙不可说,杜其口而止也。僧肇之无名论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三论玄义曰:“释迦掩室净名杜口。”

  【度洛叉】 (杂语)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

  【度贫母经】 (经名)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之略名。

  【度僧】 (仪式)度人为僧也。度者出也离也。出离俗也,又出离生死也。故云度。

  【度生】 (术语)济度众生也。

  【度使】 (譬喻)恶魔名。俱舍光记八曰:“魔罗名度使。度使,此云毁坏。”

  【度世】 (术语)度者渡也,出也,如言出世。出过世间之谓也。无量寿经上曰:“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同下曰:“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述文赞中曰:“谛者安也,度者出也,即出世道之别名故。”大经净影疏下曰:“度世长寿泥洹道者,后生弥陀,终得涅槃。”又济度世间之人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能度诸世间。”

  【度世品经】 (经名)六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离世间品之异译。度即离之义也。

  【杜顺】 (人名)唐法顺,姓杜氏,万年人。十八出家,依圣僧道珍,受学定法,现神验。唐太宗诏问朕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曰:圣德御宇,微恙何忧?但颁大赦,圣躬自安。上从之,病遂愈,因赐号曰帝心。正观十四年坐亡。师着法界观门一卷,妄尽还源观一卷。专弘华严,以授云华智俨,俨授贤首法藏,以师为本宗之鼻祖。见佛祖统纪二十九。

  【杜荼】 (术语)Dhūta,与头陀同。

  【度脱】 (术语)超度解脱生死之苦也。法华经序品曰:“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无量寿经下曰:“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度沃焦】 (术语)旧华严经名字品释迦牟尼之别号。沃焦者,在大海中吸入万流之焦石也,众生犹如焦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超度此欲,故号度沃焦。见“沃焦”条。

  【度无极】 (术语)梵语波罗蜜多Pāramita,旧译度无极,新译到彼岸。度者,即到彼岸之义,无极,谓其行法无际限也。玄应音义三曰:“度无极,或言到彼岸,皆一义也。梵言波罗蜜多是也。”

  【度无极经】 (经名)六度集经之异名。

  【度众生心】 (术语)欲济度一切众生之菩萨大悲心也。往生论注下曰:“按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章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经名)一卷,失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之异译,先出。度者,入之义也。

  【端的】 (杂语)端,正也,的,实也,真实真正等之义。如“端的是好”等。

  【端心正意】 (术语)制止贪瞋痴之三毒而不作诸恶也。无量寿经下曰:“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极。”

  【端严】 (杂语)庄饰正严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端坐】 (杂语)正威仪而坐也。普贤观经曰:“一切业障海,智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断臂】 (故事)慧可大师,自断左臂,置于祖师之前也。见传灯录四达磨章。

  【断常二见】 (术语)五恶见中第二谓之边见,边见有二:一为断见,二为常见也。见断见条。

  【断畜生命】 (术语)见“六法戒”条。

  【断道】 (术语)断惑之道位也。如于见道断见惑,于修道断修惑。

  【断德】 (术语)诸佛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也。涅槃三德之解脱德当之。

  【断断】 (杂语)四正断之一。所起之恶法,断已更生,则更精进而不使生起,断之又断故曰断断。

  【断对治】 (术语)见“对治”条。

  【断恶修善】 (术语)见“十心”条。

  【断伏】 (术语)灭烦恼之种子,谓之断。制烦恼之现行,谓之伏。初伏之,后断之也。

  【断和】 (术语)彼此有争,则断事之人,断其是非,使两者和。

  【断惑】 (术语)以真智断妄惑也。断惑,则真理于是显。谓之证理。证理者断惑之果也。三乘之见道已上,始断一分之惑。自是已后为圣者。已前为凡夫。

  【断见】 (术语)有情之身心,见为限一期而断绝,谓之断见,反之而见身心皆常住不灭,谓之常见。此二者名边见,为五恶见之第二。涅槃经二十七曰:“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智度论七曰:“断见者见五众灭。”(五众者五蕴也)。

  【断见论】 (流派)十六外论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断见外道】 (流派)外道六宗之一。富兰那迦叶也。此人起邪见,谓无善,无善之报,无恶,无恶之报。见涅槃经十九。

  【断结】 (术语)结者烦恼之异名。谓断烦恼也。四教仪四曰:“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

  【断苦法】 (术语)断苦际之法,由小乘教而得涅槃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大势佛及与断苦法。”

  【断律仪】 (术语)与九无间道共生之静卢律仪(定共戒)及无漏律仪之称。有断烦恼之作用,故名。

  【断灭】 (术语)诸法因果各别,故非为常,因果相续,故非为断,拨无此因果相续之理,谓之断灭之见。即断见也。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

  【断末摩】 (术语)末摩译曰支节,又曰死穴。身中有特异之支节,他物触之,则起剧痛,其命必终。人将死时,水风火三大中,其一大偏增,触其末摩,使命断绝,谓之断末摩。断者,非切断未摩,乃触于末摩而命断绝也。俱舍论十曰:“于身中有异支节,触便致死,是谓末摩。若水火风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从斯不久遂致命终。”俱舍光记十曰:“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极小,触便致死。又解,对法藏中说,众生身中有百处名末摩,触便致死。”同颂疏曰:“末摩,此云支节。然于身中有百处异支节,其量甚小,触便致死,是谓之末摩。水等者等取风火,于此三大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命终,故名为断。此言断者,非如斩薪令成两段,但由三大触彼末摩,令身无觉,说名为断。”梵Marmacchid。

  【断七】 (杂语)人死后四十九日。召僧道诵经。俗曰断七。参看“七七”条。

  【断肉】 (术语)佛于小乘律,开比丘之食三净肉,于大乘之经律,向菩萨严禁之。以大乘之教理,大悲心为主故也。而于涅槃经更制比丘之食肉,废前小乘律之说。故依大乘家之说,则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皆不得食肉。梵网经下曰:“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涅槃经四曰:“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

  【断肉经】 (经名)师子素驮婆王经之略名。

  【断善阐提】 (术语)永不成佛之机,谓之阐提。有二类。为救众生之大悲,永不成佛,谓之大悲阐提。为极悲恶断善根,永不成佛,谓之断善阐提。【断善阐提】(术语)亦为二种阐提中第一种之称。因诽谛大乘法断灭一切之善根者。

  【断善根】 (术语)断无人身固有之善根也。起因果拨无之邪见时,初断善根,是极恶之人,比畜类亦劣。何则?畜类尚有生得之善根也。俱舍论十七曰:“恶业道中唯有止品圆满邪见,能断善根。”

  【断食】 (术语)原为外法,一为忍苦。一为自己断食,施与于他。以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为自饿外道。以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经曰:“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为表至诚,一为停便利之不净,有断食之法。苏婆呼经曰:“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三日亦须断食,然后作成就法。(中略)欲令彼等屎尿涕唾鼻秽不出故为遣断食,非为妨道而遣断也。”瞿醯经曰:“换表是外洁,断食是内洁。若内外净洁,所得果报微妙第一。”不动使者法曰:“一日一夜,水亦不饮。”陀罗尼集经十一面法曰:“其咒师一日不食,若不忍饥,唯得食酥。”

  【段食】 (饮食)梵名Piṇḍa,四食之一,旧译云搏食或团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食。俱舍论十曰:“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义林章五本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搏,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

  【断事沙门】 (职位)僧中之判决犯罪者。僧史略中曰:“周隋之际有法导,专精律范。北齐主既敬法门,五众斯盛,有犯律者令逆理之,敕为断事沙门。”

  【断头者】 (杂名)犯断头罪者。梵网古迹上曰:“虽失净戒,经说即悔,亦得重受。不同声闻如断头者,现身不能复入僧数。”

  【断头罪】 (术语)律称淫盗杀妄四者为波罗夷罪,译为断头罪。比丘犯此罪者,绝比丘之资格,犹如断人之头首不可再生也。行事钞中一曰:“四分云:波罗夷者,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故。”

  【断屠】 (杂语)高承事物纪原曰:“唐会要曰:武德二年正月,诏自今以后,每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断屠。此断屠之始。”通俗编二十曰:“隋书礼志,祇雨不应,乃涉市禁屠,百官断伞扇。许观东斋记事,隋高祖仁寿二年,诏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断屠。则此事隋已有之,不始于唐。”

  【断相读心】 (术语)见“十心”条。

  【断盐】 (杂语)于神咒之法不食盐也。五部律二十六曰:“有诸比丘,诵咒时,不啖盐,不眠床上,称言南无伽神婆。生疑我将无堕异见受余师法耶?以是白佛。佛言神咒法尔,但莫堕其见。”穣麌利童女经曰:“修行者欲成就此法者,先断五辛,亦不食盐,不食油。断语。于一静处,三时澡浴,三时澡衣。结印诵随心真言满一万遍,则行法成就。”盖断盐者减食欲之意也。

  【断疑生信】 (术语)于实相之妙理,断疑生信也。天台以之为法华经一部之功用。法华玄义九曰:“用是如来之妙能,此经之胜用。如来以权实二智为妙能,此经以断疑生信为胜用。祇二智能断疑生信,生信断疑由于二智,约人约法左右互论耳。”

  【断障无上】 (术语)见“七种无上”条。

  【断证】 (术语)断妄惑,证得胜果也。唯识论一曰:“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读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断智】 (术语)断烦恼之智也。大乘义章十三曰:“烦恼尽处,名之为断,断是智果。”

  【断诸烦恼念处】 (术语)十念处之一。见“念处”条附录。

  【堆惕鬼】 (异类)圭峰起信论疏下曰:“堆惕鬼。”三藏法数十二曰:“[怡-台+阜]惕鬼。[怡-台+阜]音堆。惕音剔。”起信论义记下曰:“埠场鬼。”止观八曰:“[怡-台+追]惕鬼。”正作[怡-台+追]惕鬼。

  【堆压地狱】 (界名)别名众合地狱,八大地狱之第三。狱中有大石山压碎罪人之身者。

  【对遍中】 (术语)四中之一。

  【对出家送丧】 (仪式)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众送之,附于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毗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刍,可令能者诵三启无常经并说伽陀为其咒愿。事了归寺,便不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不净洁,身近死尸身不洗浴。佛言:不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不触着但洗手足。彼还寺中不礼制底。佛言:应礼制底。”寄归传二曰:“然依佛教,苾刍亡者,观知决死,当日舁向烧处,寻即以火焚之。当烧之时,亲友咸萃,在一边坐,或结草为坐。聚土作台,或置砖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诵无常经。半纸一纸勿令疲久,然后各念无常,还归住处,寺外池内连衣并浴。其无池处就井洗身。(中略)然后归房,地以牛粪净涂,余事并皆如故。”西域记二曰:“诸有送死以为不洁,咸于郭外浴而后入。”律宗依此法规,谓死尸为不净,不许置于佛殿。

  【对触礼】 (仪式)面面相对而礼拜也。

  【对法】 (术语)阿毗达磨。译曰对法。梵语Abhidharma,对为对观对向之义,法为四谛涅槃之法。以无漏圣道之智慧,对观四谛之理,对向于涅槃之果,故名对法。盖对法者,智慧之名也。然三藏中论藏为于诸法之性相,问答决择,而生其无漏智慧之法文,故彼之论藏,亦名对法。俱舍论一曰:“论谓生无漏慧教,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

  【对法藏】 (术语)三藏之一。类集一切之论部,谓之对法藏。诸论之通名也。又(书名)世亲所造之俱舍论也。梵名,阿毗达磨俱舍,译曰对法藏。对法指发智六足等之诸论,藏指俱舍论,此论含摄彼发智六足等之妙义。故名此论曰:“对法之藏”。俱舍论一曰:“由彼对法论中胜义入此摄故,此得藏名。”

  【对法论】 (书名)阿毗达磨杂集论之异名。

  【对法宗】 (术语)阿毗达磨藏之宗趣也。俱舍论三十曰:“我多依彼释对法宗。”

  【对告众】 (术语)世尊说法之时,以大众内某一人为对手而说法。如节章之初,有“佛告阿难”者,阿难为对告众也。阿弥陀经,般若经之舍利弗,亦为对告众。

  【对机】 (术语)佛陀对于众生之根机,而施相应之手段。又禅家之宗匠答学者之问也。

  【对首】 (术语)三种羯磨法之一。首者面也,一人乃至四人之比丘对面而为说净忏悔等之羯磨也。见行事钞上五之一。

  【对首心念法】 (术语)见“羯磨”条。

  【对扬】 (术语)于佛之说法会坐,对佛发起问答等,以扬发佛意,而成办利益,谓之对扬。佛亦以其对扬者为一会之代表而说法,则谓之对告众。光明文句五曰:“诸佛说法,必有对扬。”又(仪式)于法会行散华式时,散华之偈终后,举希望佛法世法常住安稳之偈文,谓之对扬。

  【对缘假】 (术语)四假之一。见“假”条。

  【对在家送丧】 (仪式)比丘除其父母外,不许送在家人之丧,但为施无常助道念,则不在此限。善见律十一曰:“若檀越作是言:今某国王某檀越丧今葬,请比丘送丧,不得去。若比丘自念言:我往看彼葬,观无常,因此故我得诸道果,如此去无罪。”送父母之丧者,如佛担父棺,则为报恩也。檀越来为死者请诵经咒愿,可至葬所者,此固为比丘化方之一端。可如出家众之葬法,于在家者之葬处,诵无常经为死者咒愿,为生者澍法雨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

  【对治】 (术语)断烦恼也。是有四种:一厌患对治,谓加行道,在见道以前,缘苦集二谛,生深为厌患之念也。二断对治,谓无间道,于无间道缘四谛而正断烦恼也。三持对治,谓解脱道,于无间道后起解脱道,更缘四谛,摄持彼无间道所得择灭之得,以使所断之烦恼不更起也。四远分对治,谓胜进道,于解脱道后,入于胜进道,更缘四谛使所断之惑转更远也。其中正对治为第二之无间道断。

  【对治秘密】 (术语)见“四种秘密”条。

  【对治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如为破常见说空教,为破断见说有门,为对治彼此之执,说种种之法以成就破执之益也。悉檀者成就也。

  【对治助开】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七。若修正观时,邪倒之心,起而为障,因而不能前进,则行相应之法而对治之,以助彼正道,开前进之道也。

  【敦煌石室】 (杂名)甘肃敦煌县东南有鸣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余,旧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以四壁皆佛像也。清光绪庚子,有道士扫除积沙,于复壁破处,见一室,内藏书甚富,发之。皆唐及五代人所手写,并有雕本,佛经尤多,盖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也。英人史泰英,法人伯希和,先后至其地,皆择完好者捆载而去,陈于彼国博物院中。至我国政府更往搜求,精好者已不可得。近人据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有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古佚书二种,皆前所未见之秘笈也。

  【顿成诸行】 (术语)遍成诸行之对。谓依圆融门修行之菩萨,若断一惑,即断一切惑,修一行,即具足一切行,顿成满道行也。

  【顿大】 (术语)指华严经。顿为顿教,大为大乘教也。如般若经虽为大乘教,而为对于渐入之机说于小乘教之后者,则是渐教之大乘教也。华严经为佛于成道初,对于顿入之菩萨,顿说大乘教者,则为顿而大,故曰顿大。

  【顿大三七日】 (术语)天台一宗之说,谓华严经为佛成道后三七日间之说法。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观树经行之三七日,为小机之所见,大机于此间感华严之所说也。苕溪之五时说法颂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

  【顿断】 (术语)许多烦恼一时断灭也。

  【顿顿教】 (术语)二顿教之一。见“二顿”条。

  【顿法】 (术语)速疾成就所求之法也。

  【钝根】 (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正见邪见,利根钝根。”指月录曰:此是接引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苏轼诗曰:“钝根仍落箭锋机。”

  【炖煌菩萨】 (人名)炖煌国沙门,竺昙摩罗刹,晋曰法护。至洛阳,传译甚盛。时人尊其道,称为炖煌菩萨。正法华经即其译也。见高僧传一。

  【炖煌三藏】 (人名)与炖煌菩萨同。

  【顿机】 (术语)顿大之根机,谓闻顿教而顿悟佛道之机类也。圆觉经曰:“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钝机】 (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学佛道者。戒疏一上曰:“末代钝机,情多狡诈。”

  【顿渐】 (术语)顿教与渐教也。以判诸大乘教。又曰渐顿。见“渐顿教”条。

  【顿觉】 (术语)谓不依次第渐修而顿觉菩提之人。华严宗五教中之顿教是也。圆觉经曰:“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

  【顿教】 (术语)有二解:一,为顿成之教。凡历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为渐教。顿成顿悟佛果之法,名为顿教。楞伽经一曰:“如庵摩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中略)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依此义而佛自名圆觉经为顿教大乘,贤首于五教之第四,立顿教之名,天台善导判观经之所说为顿教,且天台所立第四之圆教,亦得圆顿之名。圆觉经曰:“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天台观经疏曰:“渐顿悟入,此即顿教。正为韦提希及诸侍女,并是凡夫,未证小果,故知是顿。不从渐入。”善导般舟赞曰:“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四教仪曰:“圆名圆妙,(中略)圆顿。”集注下曰:“体非渐成,故名圆顿。”二,为顿说之教法。对未熟之众生,初说小法,渐次说大乘之法,此为渐教。对顿悟之机,自初直说大法,此为顿教。玄义一曰:“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顿说。顿说本不为小,小虽在座如聋如哑。缘得大益,名顿教相。”大乘义章一曰:“自有众生藉浅阶远,佛为渐说。或有众生一越解大,佛为顿说。”依此义而天台于化仪四教之第一,立顿教之名。即谓华严经于一切经中,为对菩萨之大机,顿说别圆二教之大法者。故名为顿教。非如法华以圆顿之法名为顿教。是台宗之意也。

  【顿教一乘】 (术语)唐善导判净土之法门,为顿教一乘,速疾成佛,故谓为顿教,一切众生悉得乘此乘,故谓为一乘。观经疏三宝偈曰:“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偈归三宝。”

  【钝色】 (杂语)法衣丧服之色,黑色之坏色也。即灰色。

  【钝使】 (术语)十使中身、边、邪、取、戒之五惑曰五利使。贫、瞋、痴、慢、疑之五惑曰五钝使。使者烦恼之异名,迷于理之惑曰利使,迷于事之惑曰钝使。

  【遁世】 (术语)隐遁世间而独自修佛道也。但遁世有通别之二。通相之遁世,总名出家入道,别相之遁世,于出家中,止应请出世住持交众之念,一向营自行者。谓为遁世者,又曰后世者。弘明集十二沙门不敬王者论曰:“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唐僧传(慧勇传)曰:“每思遁世,莫知其所。”

  【顿说】 (术语)顿教之说法也。不以小乘为阶梯而说大乘,直说破大乘也。如华严经是。见“顿教”条。

  【钝同二乘】 (术语)天台宗分通教之菩萨为钝利二种,其钝根之菩萨不能证悟中道,故与二乘同一。是曰钝同二乘。

  【顿悟】 (术语)有一类大心之众生,直闻大乘,行大法,证佛果,此为顿悟。初得小果,后回入大乘,而至佛果,此为渐悟。又自初虽入大乘,而以历劫之修行,渐成佛道,为渐悟。速疾证悟妙果,为顿悟。但以初义为通说。圆觉经曰:“是教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大日经疏曰:“无顿悟机不入其手。”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云: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

  【顿悟机】 (术语)上根上智得速入悟之人。无量寿经注曰:“顿悟上机又如说修行之人也。”

  【顿悟菩萨】 (术语)又曰直往菩萨。渐悟菩萨之对。无始以来,于第八阿赖耶中,有菩萨之法尔无漏种子,无为二乘之修业,直进入菩萨之道位者。

  【顿写】 (仪式)又曰顿经,一日经。于一座疾书法华经也。为追福而修之。

  【顿圆教】 (术语)二圆教之一。见“二顿”条。

  【伅真陀罗】 (天名)Druma-kimnara,紧那罗王名,罗什之译本,谓为大树紧那罗。支娄迦谶之译,谓为伅真陀罗。玄应音义七曰:“伅真徒损切,字又作屯,徒门切,此译云真人也。”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经名)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罗什译之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先出。

  【顿证菩提】 (术语)速疾证得菩提之妙果也。往生讲式曰:“顿证菩提道,无如斯观门。”

  【顿旨】 (术语)顿悟之旨趣。出生义曰:“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多】 (术语)入T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一切法如如,不可得故。”从Tathatā真如释之。文殊问经曰:“称多字时,是真如无间断声。”

  【多阿摩罗跋陀罗】 (杂名)Tāmrapattra,译曰藿叶香,亦铜叶。名义集三曰:“多此云性,阿摩罗此云无垢,跋陀罗此云贤,或云藿叶香,或云赤铜叶。”

  【多宝如来】 (菩萨)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入灭后以本愿为全身舍利。诸佛说法华经,必于其前出现。见“多宝塔”条。智度论七曰:“有诸佛无人请者,便入涅槃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故一时出现。”

  【多宝塔】 (堂塔)见多字部多宝塔条。【多宝塔】(堂塔)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三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之一宝塔出现于空中,塔中发声赞叹释迦,证明法华,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欢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莲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汝说者,皆是真实。(中略)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忆阿僧祇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多宝塔碑】 (杂名)唐西京千福寺僧楚金之舍利塔,天宝间敕建。碑文为颜真卿书,为其中年笔法之最整齐而圆健者。世称董香光书宝得力于此碑,盖颜书师褚登善,董由颜以学褚,此碑最有蹊径可窥也。清嘉道间馆阁书礼,习此者甚多,当时有处处颜多宝之谣,则但取其结构之严整而已。赏鉴家以“凿井”之“凿”字未泐损者为最初拓本。

  【多财鬼】 (异类)三种饿鬼之一。饿鬼之多得食物者。见“饿鬼”条附录。

  【多瞋】 (术语)多瞋恚之心者。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瞋众生慈悲观。”

  【多伽留】 (物名)香名。见“多揭罗”条。

  【多揭罗】 (物名)Tagaraka,又作多伽罗。多伽娄。香名。最胜王经七曰:“零凌香多揭罗。”玄应音义一曰:“多伽罗香,云根香。”同二十曰:“多伽娄香,又作多伽楼,译曰木香相也,一作不没香。”慧琳音义三曰:“多揭罗香名也,正云蘗罗,即零凌香也。”

  【多劫】 (术语)多数之劫时也。劫者梵语,最长时之名。

  【多界经】 (术语)说十八界,六十二界之法。载于中阿含四十七。

  【多隶三喝】 (术语)多隶者多隶路迦吠阇耶Trailokyavijaya,即降三世明王之略。此尊三喝吽字而降伏众生三毒之烦恼。故重之。

  【多龄】 (明王)Trailokyavijaya,多龄路迦吠阇也之略。降三世明王之梵名。秘藏宝钥上曰:“多龄三竭无明之波涸。”

  【多龄路迦】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多龄路迦也】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多龄路迦也吠阇也】 (明王)又作帝隶路迦也吠阇也。帝隶者三,路迦也者世,吠阇也者降。降三世明王也。大日经疏十曰:“帝(入声)隶(二合)路迦(二合此是三世也)吠阇也(此是降胜之义也)。”

  【多论】 (书名)又云萨婆多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之异名。

  【多罗】 (杂语)Tārā,又作呾啰。译曰眼,眼瞳。苏婆呼经下曰:“多罗,此云妙目精。”大日经疏五曰:“多罗,是眼义。”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中曰:“多罗,周云瞳子。”梵语杂名曰:“眼睫砂吃刍钵呾啰。”演密钞七曰:“呾啰,此译云眼。”又(植物)Tāla,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玄应音义二曰:“多罗按西域记云:其树形如棕榈,极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慧苑音义上曰:“其形似棕榈树也,体坚如铁,叶长稠密,纵多时大雨其叶荫处干若屋下,又或翻为高竦树也。”此树干中断,则不再生芽,依之而中譬比丘犯波罗夷之重罪。楞严经六曰:“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俱舍论曰:“大师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罗树,若被断头,必不复能生长广大,苾刍等犯重亦然。”

  【多罗佛钵】 (物名)四天王供养释迦牟尼佛之钵也。长水金刚纂要刊定记曰:“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是过去维卫佛钵,龙王将在宫中供养。释迦成道,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为四钵,各得一钵,奉如来。如来受已,重叠四钵在左手,以右手以按之,合成一钵。”

  【多罗果】 (植物)其果如石榴,可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华白而大,若捧两手,果熟即赤,状如石榴。生经百年方有华果,旧言贝多讹也。”

  【多罗菩萨】 (菩萨)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毗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于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遍。晖发犹净金,微笑鲜白衣。”大日经疏十曰:“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罗尊,皆从观音眼生,皆是阿弥陀姊妹三昧也。”大日经疏五曰:“此是观自在三昧,故作女人像。多罗是眼义,青莲佛是净无垢义。以如是慈眼摄受群生,既不先时,亦不后时,故作中年女人像,不大老不大少也。(中略)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莲,如微笑形。通身圆光如净金色,被服白衣。首有发髻作天髻形,不同大日髻冠也。”大方广曼殊室利经曰:“多罗大悲者,一切之慈母,天人及乐叉无一非子者,故号世间母。”

  【多罗菩萨曼荼罗】 (术语)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谓多罗菩萨曼荼罗,四方三院。先于中胎画释迦牟尼佛,坐宝师子座,作说法相。右边应画观自在菩萨,坐莲华上,合掌瞻仰持白莲华,身白红色,严饰璎珞,首戴宝冠,左络白神索。左边画金刚藏菩萨,左手持金刚杵,身浅绿色。(中略)于释迦如来师子座下画莲华池。于其池中,有妙宝华,作赤光色,如红玻璃,放大光明。其莲华中坐多罗菩萨,左手持青莲华,右手仰安脐上,如坐禅势,眼亦如是,严饰璎珞,披纱縠朝霞衣,怡然而住(云云)。

  【多罗树】 (植物)见“多罗”条。

  【多罗叶】 (植物)其叶形恰如棕榈,干燥之可以刻文字,内外经典皆用之。其法以锥雕之后之墨汁者南方之书法。北方则以竹笔蘸墨汁而书。西域记十一曰:“其叶长广,其色光泽。诸国书写,莫不探用。”(此贝多罗叶Pattra之略也,梵Tāla-pattra)。

  【多罗夜登陵舍】 (界名)译曰三十三。天名。

  【多罗掌】 (物名)切叶末以其本为扇者。瑜伽伦记七上曰:“多罗掌者,西方有一树,叶状似棕榈,截去叶头,但留其掌,亦得扇凉。”

  【多摩罗跋】 (植物)Tamāla-pattra,香草名。玄应音义一曰:“多摩罗跋香,此云藿叶香。”慧琳音义三曰:“多摩罗跋,香名也。唐云藿香,古云根香,讹也。”嘉祥法华义疏八曰:“多摩罗跋者,藿叶香名,此云芬香也。”

  【多摩罗跋栴檀香佛】 (佛名)多摩罗跋,译曰性无垢贤。性无垢贤,栴檀香佛也。性无垢贤者。栴檀之形容词也。法华玄赞七曰:“多是性义,阿摩罗是无垢义,声势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陀罗是贤义,略但云跋。”梵Tamāla-bhadra。

  【多散】 (术语)多散乱之妄念也。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散众生数息观。”

  【多舌鱼】 (杂名)助毗留离王之恶使灭释种之梵志,名苦母,又名好苦。此梵志前世为多舌鱼,常害同类云。见毗琉璃条。

  【多生】 (术语)多数之生死。输回六道而经多数之生也。教行信证序曰:“强誓弘缘,多生叵值。”

  【多他】 (杂语)Tathā,又作多咃,译曰如,灭。智度论四十八曰:“多他,秦言如。”可洪音义十五下曰:“多咃,此云灭谛,或作多簸,或作踏部。”

  【多他阿伽陀】 (术语)Tathāgata,译言如去。见智度论四十八,见“多陀阿伽度”条。

  【多贪】 (术语)贪欲心之多者。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贪众生不净观。”

  【多体】 (术语)多数之实体也。楞严经一曰:“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多荼簸】 (杂语)译曰远离。四谛中之灭谛也。见可洪音义十五下。

  【多陀阿伽度】 (术语)Tathāgata,又作怛闼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驮,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于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大品经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慧琳音义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蘗多,唐云如来也。”仁王经仪轨曰:“阿佗蘗多夜,此云如来。”注维摩经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着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复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

  【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术语)多陀阿伽度者如来。阿罗诃者应供。三藐三佛陀者正遍知。如来十号中之三号。见“十号”条。

  【多陀阿伽陀】 (术语)又作多陀阿伽驮,译曰如来。见“多陀阿伽度”项。

  【多陀阿伽陀耶】 (术语)梵语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唐音之讹略,译言如来。耶为八转声之第四,示所敬也。

  【多陀竭】 (术语)译曰如来。见“多陀阿伽度”条。

  【多闻】 (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多闻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分出之派。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德为名,名多闻部,当时律主具多闻德也。”

  【多闻藏】 (术语)多闻之库藏。涅槃经四十曰:“是故我称阿难为多闻藏。”

  【多闻第一】 (术语)阿难于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也。增一阿含经三曰:“知时明物,所至无碍,所忆不忘。多闻旷远,堪任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得道力。”

  【多闻分别部】 (流派)说假部也。

  【多闻坚固】 (术语)五坚固之一。佛灭后第三之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期。

  【多闻庆】 (术语)多闻妙法而心生欢喜也。大疏八曰:“由多闻此法,行与法契,是大庆,故曰多闻庆。”

  【多闻室】 (杂语)多闻天之宫殿。

  【多闻天】 (天名)四王天中北方天之名。见“毗沙门天”条。

  【多心经】 (经名)即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简称。唐玄奘译。一卷。按心经称为多心经者世俗之谬称也。

  【多一识】 (术语)又云一切一心识。十识之第九。见“识”条附录。

  【多增道章经】 (经名)长阿含十报法经之异名。

  【多障】 (术语)多恶业之障者。天台四教仪集诠注中曰:“多障众生念佛观。”

  【多子塔】 (堂塔)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于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三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于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次斫一小树,无诸枝柯。一人独挽,都无滞碍。见此事已,即说偈言:我见伐大树,枝叶极繁多,稠林相钩挂,无由可得出。世间亦如是,男女诸眷属,爱憎系缚心,于生死稠林,不可得解脱。小树无枝柯,稠林不能碍,观我觉悟我,断绝于亲爱,于生死稠林,自然得解脱。即于彼处得辟支佛,以至现通入灭。时诸眷属为造塔庙,时人因名多子塔。”

  【多足】 (杂名)有情之有多足者,如蜈蚣等是也。心地观经二曰:“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如百足等。”

  【铎曷攞】 (术语)Dahara,译曰小师。受具足戒而未经十夏者。寄归传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攞,译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薛攞,Sthavira译为住位。”

  【夺魂鬼】 (异类)十王经所说三鬼之一。人将死时来夺魂之鬼也。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

  【夺精鬼】 (异类)十王经所说三鬼之一。人将死时夺其精气之恶鬼也。见“夺魂鬼”条。

  【夺衣鬼】 (异类)与夺衣婆同。

  【夺衣婆】 (异类)褫取罪人衣之恶鬼名。十王经曰:“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阴住二鬼:一名夺衣婆,二名悬衣翁。(中略)婆鬼脱衣,翁鬼悬枝。显罪低昂,送后王厅。”又作脱衣婆。

  【堕法处色】 (术语)法处所摄色也。

  【堕负】 (术语)负论义也。智度论十九曰:“汝论堕负处。”

  【堕罗钵底】 (地名)Dvārapati,译曰门主。城名。慧苑音义下曰:“堕罗钵底,此翻为门主,或云有门。谓古者建立此城王之号也。”

  【堕舍迦】 (杂名)Viśākhā,月名。译曰氏宿。见可洪音义十三下。堕当为误字。

  【堕喜净法】 (杂名)见“跋阇子比丘”条附录。

  【堕薪】 (故事)杭州兴教小寿禅师,初随天台韶国师,普请闻堕薪而悟。作偈曰:扑落非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颔之而已。见林间录上。

  【堕在】 (术语)自上入于下也。自理入于事也。报恩经二曰:“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唐华严经三十九曰:“受佛智识堕在佛教,能为众生广作佛事。”同十九曰:“三世堕在法,说名为世间。”


  【屙屎送尿】 (杂语)上厕大便,谓之屙屎。小便谓之送尿。临济录曰:“开单鹿钵,屙屎送尿,搬柴运水,吃茶吃饭,皆是衲僧家本分之三昧王三昧。”是即示日用行事中举足下足,无一而不为禅之意。

  【蛾】 (譬喻)以譬为欲乐而堕身命者。智度论十七曰:“诸欲乐甚少,忧苦毒甚多,为之失人身,如蛾趣灯火。”

  【誐】 (术语)梵字g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哦,我,[口*虐],仰,蘗,竭,釳,干,犍,干,虐,疙,俄。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云:“称誐字门,一切法行不可得。”大日经入漫荼罗品云:“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涅槃经八曰:“俄者,一切诸行破坏相。”盖誐ga者为gati,即步行之义,故依深秘释为行不可得之说者也。依大日疏七之释,则行谓去来进退不住之义。今从阿字门展转释之,则以诸法本不生故而为无作。为无作故则无可对待说为空。空即不行之处,不行之处尚不可得,况行处耶?文殊问经字母品云:“称誐字时,是甚深法声。”守护国界经三云:“誐字印,入甚深法无行取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誐字时,入普遍轮长养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是即谓无行无到,不动本处而知所诣之处入般若波罗蜜甚深之门也。

  【誐噜拏】 (动物)鸟名。见“迦楼罗”条。

  【誐啰娜】 (动物)梵名Gardabha,驴马也。

  【峨眉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大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三峨。周回千里,有石龛一百二十,大小洞四十。山顶有寺号光相寺。为普贤菩萨示现之灵场,因而著名。方舆记所谓:“自白水经八十四盘山,径如线,登跻六十里而至寺”是也。五杂俎四曰:“峨眉山虽六月,必具单夹絮衣而登。其下时犹炎暑,至半山则御夹衣,绝顶即着絮,过十月则不可登,道为雪封,且寒甚也。”明一统志七十一曰:“峨眉山在州城南二百里,来自岷山。连冈叠嶂,延袤三百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对峙,宛若峨眉。自州望之,又如人之拱揖于前。宋宋白诗:不知立处高多少只星辰在下头。”

  【俄那钵底】 (天部)梵名Gaṇapati,又作誐娜簸底,迦那钵底,誐那钵底,伽那钵底。译云欢喜。见誐那钵底条。

  【誐那钵底】 (天名)Gaṇapati,又作迦娜簸底,我那婆底。译曰欢喜。大圣欢喜天之梵名。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曰:“誐那钵底,此云欢喜,非余毗那夜迦也。以慈善根力,令诸毗那夜迦生欢喜心,然后呵责,令不作障。”见“欢喜天”条。

  【誐那婆底】 (天名)与誐那钵底同。见欢喜天条。

  【额上珠】 (譬喻)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于我?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相。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瞋恚愚痴之所蔽覆故,堕地狱畜生饿鬼。”

  【鹅王】 (譬喻)譬佛也。佛三十二相中手足为缦网相。以手指足指之中间有缦网交合似鹅鸟之足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若菩萨摩诃萨,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以是业缘,得网缦指,如白鹅王。”金光明经二曰:“足指网缦犹如鹅王。”又佛之行步如鹅鸟,故云。求那跋陀罗译之央堀摩罗经一曰:“住住大沙门,仪雅鹅王趍。”同卷曰:“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Haṁsarāja。

  【鹅王别乳】 (传说)和水乳置之于一器,则鹅鸟但饮乳汁而留水。祖庭事苑五曰:“正法念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存。”玄义五上曰:“无明是同体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此鹅王喻菩萨。

  【鹅王眼】 (譬喻)如鹅王之能别水乳,喻学者之择法眼明也。高僧传二曰:“直入正宗,可谓具鹅王眼也。”

  【鹅眼】 (譬喻)又曰乳水眼。鹅鸟能分一器之乳水,以譬学者之择法眼也。见“鹅王别乳”条。

  【鹅珠】 (传说)大庄严经论十一说:“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家,立于门。时彼珠师,为国王穿摩尼珠。为比丘入舍取食间,鹅鸟来,含其珠,珠师还来不见珠。疑比丘而责之。比丘恐杀鹅取珠,说偈讽之,不听。逐缚比丘,大加棒打,耳眼口鼻尽出血。时彼鹅来食血。珠师瞋,打杀鹅。比丘见而懊恼。说偈曰:菩萨往昔时,舍身以救鸽。我亦作此意,舍身欲代鹅。由汝杀鹅故,心愿不满足。尔时珠师开鹅腹视之,有珠。乃举声号哭。语比丘言:汝护鹅命不惜身,使我作此非法事。”天台霞标二光定戒牒曰:“乞食沙门,显鹅珠于死后,贼缚比丘脱草系于王游。”

  【额珠】 (譬喻)见“额上珠”条。

  【恶】 (术语)梵字。āh,又作恶。阿之转声也。参照“恶”条。【恶】(术语)乖理之行。于现在与将来招苦之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大乘义章七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又aḥ,悉昙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为阿之转声,即于无点之阿字傍加涅槃点者也。谓为沉没之声,又谓有一切法远离不可得之义。盖沉没者,由Astaṁgama(下往)译之。远离者,由Asta(舍离)译之者。金刚顶经曰:“恶字门,一切法远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恶字时,是深没声。”大庄严经曰:“唱恶字时,出一切法皆灭没声。”

  【轭】 (术语)谓烦恼也。众生为烦恼所系缚,譬如牛马受轭而挽车也。

  【恶报】 (术语)报恶事之因之恶果。中阿含经一曰:“秽污烦恼,受诸恶报。”优婆塞戒经四曰:“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

  【遏部多】 (堂塔)梵名Adbhuta,译云未曾有或奇特。塔名,在北印度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东北三十余里。昔佛为人天于此处说法,后此塔从地涌出云。见西域记三、释迦方志上等。

  【恶叉】 (植物)树名。其子似没石子,生必三颗同蒂,以喻惑业苦三者同时具足。见翻译名义集。楞严经曰:“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参照次项。

  【恶叉聚】 (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ṣa今之金刚子)。

  【恶察罗】 (术语)译曰字。与恶察那同。

  【恶察那】 (术语)Akṣara,译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变之义,取为不改转之义。唯识论述记四曰:“恶察那,是字。无改转义。”俱舍论光记五曰:“梵云恶刹罗,唐云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改变。”大日经疏十四曰:“字轮者。梵音云恶刹啰轮。恶刹啰。是不动义。”同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者名恶刹罗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Lipi),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梵语杂名曰:“字,梵名阿乞史罗。”

  【恶刹罗】 (术语)又作恶刹啰。见“恶察那”条。

  【恶触】 (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

  【恶道】 (术语)乘恶行而往之道途。地狱,畜生等是也。大乘义章八末曰:“地狱等报,为道所语,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与恶趣同。

  【恶道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见“五怖畏”条。

  【恶道者】 (术语)佛道之修行者谓之道者,此言道者之恶者。

  【阏伽】 (术语)又作阿伽,Arghya之略,译曰水。名义集二曰:“阿伽,此云水。”但内典特指奉佛之水而言。即于水入香花者。大日经疏十一曰:“阏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如意轮仪轨曰:“由献阏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净,洗染烦恼垢。”

  【阏伽杯】 (物名)盛阏伽之金属制杯。

  【阏伽灌顶】 (修法)以香水灌佛道修行者之顶,证明其修功之仪式作法。

  【阏伽花】 (杂名)阏伽上所浮之花。用樒。由此转为奉佛之花。

  【阏伽井】 (杂名)汲阏伽水之井。

  【阏伽棚】 (物名)载阏伽器之棚。

  【阏伽器】 (物名)即阏伽杯等。由此转谓供养佛之一般器具。佛祖统纪四十三曰:“阿伽此云器,凡供养之器,皆称曰阿伽。”

  【阏伽水】 (杂名)与常水异,故曰阏伽之水。犹言菩提之道。

  【阏伽水加持】 (修法)三摩耶戒当日之后夜,汲水行之。

  【阏伽桶】 (物名)盛阏伽水之桶。

  【阏伽印】 (印相)八字文殊轨曰:“定慧(左右手)并仰开云云。”

  【阏伽印言】 (真言)出于摄真实经中。

  【阏伽真言】 (真言)大日经疏九曰:“南摩三漫多勃陀喃云云。”

  【饿鬼】 (异类)梵语,薜荔哆Preta,译曰饿鬼。三涂之一。法华经云: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是也。又为六趣之一。饿鬼趣常苦饥饿,由其所受果报不同,而有胜劣。有福德者,则为山林冢庙之神。下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杂心论八曰:“从他希求故,说饿鬼。”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大乘义章八末曰:“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此鬼类中。有有药叉罗刹之大威德者,故新译曰鬼,不曰饿。然旧译之经论,名曰饿鬼,以鬼类中饿鬼最多故也。

  【恶鬼】 (异类)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

  【饿鬼爱】 (术语)二爱之一。欲爱之异名。以凡夫爱着五欲,同于饿鬼趣也。涅槃经五曰:“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

  【饿鬼报应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与佛说杂藏经一卷,佛说鬼问目连经一卷,皆为目连对于各种饿鬼一一说明其业因者。

  【饿鬼城】 (杂语)顺正理论三十一曰:“赡部洲西,有五百渚,于中有二,唯鬼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鬼,住一渚城。一渚城居无威德鬼。”

  【饿鬼道】 (界名)道者道路之义。造饿鬼业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饿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饿鬼界】 (界名)饿鬼之世界,曰饿鬼界。十界之一。

  【饿鬼趣】 (异类)大乘义章八末曰:“此之六种,经名为道,亦名为趣。”有饿鬼业因者之所趣,故曰饿鬼趣。五趣或六趣之一。

  【恶鬼神】 (异类)夜叉,罗刹之类,恼害人者。药师本愿经曰:“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大集月藏经五曰:“诸恶鬼神得敬信品。”又为狱卒。

  【饿鬼食子】 (传说)百缘经五说昔有一夫人,见其妾有妊大嫉妒,窃与毒使之堕胎。从命终为饿鬼。一日一夜,生五百子,随生随食。俱舍论八曰:“饿鬼母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

  【饿鬼因】 (杂语)可为饿鬼之因缘也。楞严经八曰:“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止观一下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途道。”此通因也。若别别之因,则饿鬼报应经,佛说杂藏经,佛说鬼问目连经之三经详说之。

  【饿鬼住处】 (杂语)正法念经十六曰:“饿鬼所住,略有二种: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俱舍论十一曰:“诸鬼本处,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横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

  【恶果】 (术语)自恶事之因而生之苦果。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

  【恶行】 (术语)不善之行也。俱舍论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语意业,如次名身语意恶行。”十地论义记四本曰:“现习恶行,当受大苦。”

  【恶见】 (术语)恶见解也。八十华严经十四曰:“舍不正道,永除恶见。”成唯识论六曰:“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行事钞上曰:“邪心决彻,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

  【恶见处】 (异名)地狱名,十六别处地狱之一。见正法念经六、往生要集上本。

  【恶觉】 (术语)恶之思想。有八种之别。大乘义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不同,离分有八。”止观五之四曰:“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恶口】 (术语)骂詈恼人之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十恶之一。无量寿经下曰:“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法华经不轻品曰:“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大乘义章七曰:“言辞粗野,目之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

  【恶癞野干心】 (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之四曰:“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但大论无此语,萨遮尼犍经九曰:“若不持戒,不得疥癞野干身,况当功德之身。”

  【恶灵】 (术语)人之执念留于此世而作祟者。死灵,怨灵也。

  【恶龙】 (异类)恶龙神也。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同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

  【恶露】 (术语)谓身上不净之津液也,如脓血屎尿等,恶者憎厌之义,露者津液也。心地观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本起经曰:“恶露自出,坐卧其上。”无量寿经下曰:“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无量寿经钞六曰:“医心方云:恶露者血也。”

  【恶律仪】 (术语)善律仪之反对。定时定事而守之行曰律仪。律仪有善恶,如戒法者善之律义。如畋猎者为恶律仪。法华经安乐行品曰:“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涅槃经二十九有十六种之恶律仪。报恩经六揭十二种之恶律仪。

  【恶名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见“五怖畏”条。

  【恶魔】 (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圆觉经曰:“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法苑珠林曰:“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见“魔”条。

  【恶念】 (术语)恶之念虑。四十二章经曰:“息灭恶念。”菩提心论曰:“宿殃未殄,恶念旋起。”

  【恶祁尼】 (天名)或作些吉利多耶尼,译曰火神。见名义集二。见阿祇尼条。

  【恶乞叉也句势】 (术语)见“阿乞叉野句势”条。

  【恶取空】 (术语)拨无因果之道理,无着于恶空见也。地持论二曰:“云何为恶取空?若沙门婆罗门,谓彼此都空,是名恶取空。”唯识论七曰:“拨无二谛,是恶取空也。诸佛说为不可治者。”止观五之六曰:“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

  【恶趣】 (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

  【恶人】 (术语)为恶事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恶人行恶,从苦入苦。”

  【恶生王】 (人名)恶生王依于宿福,忽感得五百之宝钵。出杂宝藏经九。恶生王者,别处谓之琉璃王,舍卫国末利夫人所生,族灭迦毗罗国之释种者。出有部毗奈耶杂事八、经律异相七。参照“毗琉璃”条。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本生)毗奈耶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于罗阅祇大城中时谷贵饥馑,(中略)其时罗阅祇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于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采鱼着岸上,在于陆跳。我尔时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一种名麸,一种名多舌。此自相谓曰:我等不犯人,横被见食,我等后世要当报此。佛语舍利弗:汝识尔时吱越村人男女大小不?则今迦毗罗越国诸释种是,尔时小儿者我身是,尔时麸鱼者毗楼勒王是,尔时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婆罗门恶舌者是(即苦母)。”

  【恶生王逆害】 (故事)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于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为正后。其产生之男为毗卢释迦王。毗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毗卢释迦嗣位后,追复先辱,便兴甲兵,云云。”经律异相七,引释迦毕罪经(今不传)曰:“波斯匿王新绍王位,遣使迦毗罗卫求婚,诸释五百集会,皆大瞋恚。曰:吾家大姓,缘何而与婢子结婚?时摩诃男,告诸释曰:波斯匿王为人暴恶,或能坏吾国界。时摩诃男之婢生一女,面貌端正,沐浴衣被,与彼波斯匿王,言此我女也,可以成亲。王喜,拜此女为第一夫人(即末利夫人)。后,生一男儿,集相师使作名。相师曰:求夫人时,诸释共议与不与,彼此流离,今以太子名流离。”毗奈耶杂事七曰:“劫毗罗城释子大名(即摩诃男)有一婢名明月,常使出园中探华。日日常采多华,结鬘献于大名。大名褒之,号此女曰胜鬘。后此女遇佛世尊入城乞食,深起敬心,以自饭食奉施之,誓愿言:愿我此福舍婢身,永获大富贵。后彼胜光王(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出游猎,乘马奔逸,遂至劫毗罗国,入彼大名园。胜鬘见之,种种方便给事于王。王感其机智,请之于大名。将归立为第二夫人。后生一子,即恶生太子也。后恶生太子,与大臣子苦母(与太子同日生)出城游猎,至劫毗罗城,入释迦园,诸释子大辱之。恶生还憍萨罗城,告左右曰:汝等忆持,父王没后,我绍位时,告我此事。苦母曰:善哉太子,快出此语,愿坚其心。绍位时,我当为说。后,恶生太子起逆害心,与长行大臣谋放逐父婆波斯匿王,自绍王位。时苦母白王言:大王顾念诸释子怨不?王于是兴兵灭诸释。”涅槃经十六曰:“琉璃太子,以愚痴故,废其父王,自立为主。复念宿嫌,多害释种。取万二千释种诸女,刵劓耳鼻,断截手足,推之坑堑。”

  【恶生王生入地狱】 (传说)毗奈耶杂事九曰:“佛记恶生王于七日后为猛火焚烧,堕在无间大地狱中。恶生闻之,大惧怖。苦母曰:如乞索婆罗门,入舍乞求,不得物时,欲使其家生种种不吉祥事。何况沙门乔答摩所有亲族,被王诛尽,宁无深重怨恨之言耶。随其恶心为咒诅耳。王若惧,则于后园中池水内造一柱楼,王应诣彼七日居住,日满后,方可入城。王便使造楼,将诸宫人及苦母升楼住。一夜过已,苦母白王言:大王,一夜已过,余六夜过,当共入城。如是二三乃至七日。苦母言今日安稳可共入城中。时四面忽云起。诸宫人相谓曰:庄严结束,可往城中。有一女以日光珠安偃枕上自严饰。云去天晴,日光忽现,照触宝珠便火出,烧其偃枕。猛炎上腾,即烧楼阁。诸宫人等四散驰走,恶生苦母皆被火烧,身皆烂熟,俱大号叫,便堕无间大地狱中,受诸极苦。”涅槃经二十曰:“阿阇世王,复于前路闻舍婆提毗流离王乘船入海遇火而死。”琉璃王经曰:“佛言诸比丘:彼琉璃王,肆意恶逆,罪盛乃尔。却后七日,有地狱火,当烧杀之,现世作罪便现世受。大使奏谶,怪与佛同。王大恐怖,乘船入海,冀得自免。停住海中,至七日期尽,水中则有自然火出。烧船及王,一时灰灭。”楞严经八曰:“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恶师】 (杂名)以恶道教人者。智度论一曰:“一切众生,入邪见网,为异学恶师所惑。”

  【恶时】 (术语)恶行盛之时。散善义曰:“五浊恶时。”

  【恶世】 (术语)恶事盛之世。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恶世界】 (术语)同于恶世。散善义曰:“五浊恶时,恶世界。”

  【恶说】 (术语)七聚之一。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行事钞中曰:“身名恶作,口名恶说。”

  【恶无过】 (术语)执作恶无过之一种邪见,又曰恶无碍。即如恶取空者,观空而言因果寂灭,心不怖罪,更起盖缠,是也。

  【垩醯掣呾逻】 (地名)见垔醯掣怛罗国项。

  【恶性】 (术语)三性之一。见“三性”条。

  【恶性须菩提】 (人名)见“须菩提”条附录。

  【恶言】 (术语)骂詈之言。报恩经三曰:“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证道歌曰:“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恶业】 (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六波罗蜜经五曰:“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

  【恶因】 (术语)可招恶果之恶事种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

  【恶语】 (术语)恶之言语。行事钞中曰:“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

  【恶缘】 (术语)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西方要决曰:“六恶缘伴,阻坏净心。”往生要集上末曰:“烦恼内催,恶缘外牵。”

  【遏吒薄】 (人名)见阿吒嚩迦条。

  【恶知识】 (术语)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注曰:“大士处世,犹日月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见形为知,见心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识其外形。又远众则知,近众则识。”转为师友之称。八十华严经五十八曰:“远善知识,近恶知识。”法华经譬喻品曰:“舍知识,亲近善友。”涅槃经二十二曰:“菩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

  【恶执恶】 (术语)屠者之极恶者。俱舍光记十九曰:“诸旃陀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

  【恶众生】 (术语)即恶有情。散善义曰:“恶世界,恶众生。”

  【恶作】 (术语)作恶事后之追悔,忏悔之心也。俱舍论四曰:“恶作者,谓缘恶作心追悔性。”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事,追悔为性。”又恶作法也。七聚之一。突吉罗罪也。

  【頞鞞】 (人名)见“五比丘”条。

  【廅波】 (界名)廅波摩那之略。

  【廅波摩那】 (界名)Apramāṇābha,无量光天之梵名。人至此天,则身放光明无量。玄应音义十二曰:“廅波摩那,晋言无量光天也。”可洪音义一曰:“廅波,四阿唅暮抄云阿波摩那阿娑,此言无量光。”【廅波摩那】(界名)见“阿波罗摩那阿婆”条。

  【頞部昙】 (术语)Arbuda,又作阿部昙,遏部昙。译曰疱,肿物。胎内五位之一。托胎后第二之七日间也。即于凝酪中生疱结之位。

  【頞部陀】 (界名)Arbuda,又作頞浮陀,或安浮陀。疱或肿物之义。八寒地狱之一。严寒逼身,其身生疱,故名。

  【頞杜迦曼折利】 (植物)见“阿梨”条。

  【頞多和】 (经名)见頞多和耆项。

  【頞多和耆】 (经名)经名。慧琳音义五十七曰:“頞多和,西国经名。”

  【頞多和耆经】 (经名)佛说頞多和多耆经,一卷,失译。说布施之事。

  【頞饭底】 (地名)见“阿般提”条。

  【頞浮陀】 (界名)见頞部陀项。

  【廅楼亘】 (菩萨)译曰光世音。即旧译家观世音菩萨之音译。见可洪音义二。

  【頞那】 (地名)Anna,山名。译曰饭。见普曜经七,翻梵语九。

  【頞瑟吒】 (杂名)又作阿史吒Aṣṭan,译曰八时。见唯识演秘一本。印度之俗有分日夜为八时者。见义林章一本。

  【頞湿缚羯拏】 (界名)Asvakarṇa,又作阿沙干那。九山之一。译曰马耳。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頞湿缚羯拏,此言马耳。”翻梵语九曰:“阿沙干那,译曰马耳。”

  【頞湿婆庾阇】 (杂语)Asvayuj,译曰七月。见西域记二,梵语杂名。

  【頞顺那】 (植物)见“阿顺那”条。

  【廅天】 (界名)Parittābha,色界第二禅中初天之梵名。译曰有光寿,少光。玄应音义十二曰:“廅天,晋言有光寿天,是第二禅中初天也,亦名少光天,以光小故也。”可洪音义一曰:“廅天正作廅也,四阿唅暮抄云波栗阿波,此言少光。”

  【頞温缚拏】 (地名)(温或湿之误)Asvakarṇa,山名。译曰马耳。山状似彼。见名义集三。

  【頞悉多】 (地名)Asta,山名。译曰日没。宗轮论述记曰:“梵云頞悉多,此云没。邬陀延此但云出,西方见日西没,呼言頞悉多。”

  【頞哳吒】 (界名)Atata,八寒地狱之一。见“八寒地狱”条。

  【恩爱】 (术语)于父母妻子等间互感恩溺爱之情也。无量寿经曰:“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恩爱河】 (譬喻)恩爱之深譬如河也。智度论一曰:“已度凡人恩爱河。”

  【恩爱奴】 (譬喻)譬毒刺也。长阿含经十曰:“三界无极尊,能断恩爱刺。”普贤观经曰:“色坏汝真,为恩爱奴色,使汝经历三界。”

  【恩爱狱】 (譬喻)以譬此世界,人人常为恩爱所缚,不得自由也。长阿含经一曰:“离于恩爱狱,无有众结缚。”

  【恩德】 (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见“三德”条。

  【恩度】 (术语)出家之称。张无尽东林善法堂记云:“以弼恩度而为上首。”

  【恩海】 (譬喻)四恩之广海。性灵集七曰:“以益自他,以酬恩海。”

  【恩河】 (譬喻)慈恩之河。性灵集八曰:“恩河深而无底,德山峻而冲天。”

  【恩怜】 (术语)恩爱怜愍。心地观经三曰:“母亦恩怜,不弃遗。”

  【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师长有恩德之人,则生福芽也。优婆塞戒经三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尚。”俱舍论十八曰:“害父母,是弃恩田。如何有恩?身生本故。”

  【儿文殊】 (菩萨)见“文殊”条附录。【儿文殊】(菩萨)佛在世生于梵德婆罗门家之形也(出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日本传教大师由唐携回本国,纳于根本之经藏,日本修五字文殊法时用此像。

  【耳处】 (术语)即耳入。见“耳入”条。

  【耳根】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耳轮】 (物名)穿耳朵垂金银之轮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彼国王等,或以金银作此耳轮。旧经言耳渠者,应是也。”

  【尔你】 (杂语)译曰仁者。呼人之称。大日经疏四曰:“梵音尔你,名为仁者。”

  【尔前】 (术语)台宗常用之语。由此以前之意,指法华经已前。法华文句四之一曰:“尔前非无上也。”

  【耳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耳根也,耳根与声境涉入,故曰入。新译曰耳处。

  【耳识】 (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

  【尔炎】 (术语)见“尔焰”条。

  【尔焰】 (术语)又作尔炎Jñeya,译曰所知,境界。智母,智境。谓五明等之法,为能生智慧之境界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尔炎谓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名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同中末曰:“生智境界为尔炎地。”玄应音义十二曰:“梵言尔炎,此译云所知,亦云应知。”

  【耳语戒】 (术语)又曰三诵三昧耶。为灌顶时窃耳语弟子之秘密戒,即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大疏八曰:“用此彩净帛周布弟子面门,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语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诸余未入坛者闻声。”

  【耳圆通】 (术语)言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以耳根证圆通也。铠庵赞曰:“固是尘尘俱法界,此方独撰耳圆通。”(释门正统三引之)。

  【二爱】 (名数)一、欲爱,众生爱念妻子,贪染五欲者。二、法爱,菩萨以平等心生法喜,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者。见智度论七十二。

  【二碍】 (名数)又名二障。见“二障”条。

  【二八】 (杂语)观经所说之十六观也。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弘规,盛乎西土。”

  【二百五十戒】 (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六灭诤。参照“戒”条。【二百五十戒】(术语)见“具足戒”条。

  【二百亿比丘】 (人名)见“守笼那”条。

  【二般若】 (名数)一共般若,即台宗之通教也。通声缘菩三乘说之,三乘共修证之,故曰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台宗之别圆二教也。唯对于别圆之二菩萨说之,不共于声缘之二众,故曰不共般若。见智度论百。又一世间般若,未行寂静真实之般若,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也。二出世间般若,于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而离诸名相也。见地藏经十。又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此三般若中之前二者也。见华严大疏一。

  【二报】 (名数)一、依报,又名依果,即世界,国土,房舍,器具等也。诸众生因先业而感之,其身依之而住,故名依报。二、正报,又名正果,即五蕴之身也。诸众生各因先业感得此身,是正彼之果报,故名正报。见华严大疏一。

  【二苾刍】 (名数)一世俗苾刍,凡夫之苾刍也。二胜义苾刍,圣者之苾刍也。见俱舍光记十五。

  【二边】 (名数)断常之二边见也。见二见条。又一、增益边,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则本无自性,众生不之了固执之以为有,此名增益边。二、损灭边,因缘所生之法,原无自性,然非无因果之功能,众生不之了,拨无之以为空,此名损灭边。见摄大乘论释一。又一、有边,边者边际,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顾虽无自性,然不得谓为无,此名有边。二、无边,世间一切之事物,既无有自性,若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谓为有,此名无边见中论四。

  【二变】 (名数)一、因缘变,谓心心所变现相分,不借能缘之分别力,由自己种子之因缘而生,有心色之实体实用者,即三类境中之性境是也。二、分别变,谓藉能缘之分别力而反起之相分。此有二种: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不带本质,亦不具能生之种子,即是三类境中独影境之相分也,如缘龟毛兔角之相分。二、带本质,又有能生之种子,亦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不备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是也。如第七识缘第八见分,第六识缘一切心心所时之相分。见唯识论二,百法问答钞二。

  【二部戒本】 (书名)比丘之戒本与比丘尼之戒本也。行事钞说戒篇曰:“僧祇云:若诵戒时,应诵二部律。”

  【二部五部】 (名数)印度小乘教,佛灭之年结集时,分上座大众之二部。佛灭百年优婆鞠多之时,分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之五部。行宗记一上曰:“二部,结集上座大众二部。五部,横分五部者是。”三论玄义曰:“言诸部异执者,或二部,或五部。”参照“结集”条。

  【二藏】 (名数)小乘之经量部立二藏:一,经藏。二,律藏。论藏者,但为诸经中诠慧之处,及弟子释经之疏也。是非藏之所摄见。顺正理论一。又摩诃僧祇律三十二叙佛灭后五百圣者之结集,唯举经律二藏,无论藏之结集。又大乘亦立二藏:一,三藏。经律论结集于别部之小乘法藏也。二,摩诃衍藏。说大乘之教理行果者。此二者即为声闻藏菩萨藏。三论之嘉祥以之为彼宗之教相判释。智度论百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众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子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释摩诃衍论一曰:“立三藏总摄诸法,谓声闻藏及菩萨藏。”瑜伽论二十五,对法论十一,显扬论六,摄论一广明之。【二藏】(名数)一、声闻藏,说声闻缘觉二乘之教理行果者,即小乘之三藏也。二、菩萨藏,说菩萨大士之教理行果者,大乘之三藏也。净影嘉祥以此二藏判一代教。大乘义章一曰:“就出世间中复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为声闻说,名声闻藏;为菩萨说,为菩萨藏。故地持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中略)龙树亦云: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圣教明证显然矣。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三论玄义曰:“但应立大小二习,不应制于五时,略引三经三论证之。(中略)以经论验之,唯有二藏,无五时矣。”

  【二禅】 (名数)色界之禅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禅定也,定心微细,无寻伺之心所。于三受之中感受喜乐之二受者。参照“四禅定”条。

  【二廛】 (名数)玄应音义曰:廛值连反,梵言阿缚遮罗,此云市廛。礼记:市廛不征。郑玄曰:廛谓市物邸舍也,今市中行肆是也。旧云欲行,非也。案梵本僧塞迦罗,此云行名不当本,故立为廛也。

  【二禅天】 (界名)修成二禅者,所生之天处也,为色界天之第二重,新译谓之二静虑。此中更别为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也。二禅之天人,既离寻伺之粗动,虽免劫末之大火灾,然以其犹有喜乐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水灾,何则,以喜乐之润身,与水大之润身相似故也。俱舍论十二曰:“第二静虑喜受为内灾,与轻安润身如水故。”

  【二超】 (名数)竖超横超也,圣道门之顿教,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教,谓之竖超。净土门之顿教,选择本愿之念佛,谓之横超。

  【二乘】 (术语)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二乘有三种。

  【二乘成佛】 (术语)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于阿含经说时,得二乘之极果,而中间缘于大乘诸经,其机调熟,终至法华,回其小心而发大菩提心,由佛受未来成佛之记也。相性二宗,各有异义,法相宗谓五姓各别,定性二乘,永无归涅槃而成佛者,法华于声闻授成佛之记者,为欲引一类渐悟之机之方便也。华严天台等之法性宗,谓一切皆成佛,即得小果者,又其身已死,入无余涅槃者,亦更回小向大,成万行,得佛果,法华之授记,非方便,乃真实也。

  【二乘异同】 (杂语)法华玄赞五论三同七异,谓三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三、同得假之择灭无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三、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谛,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缘觉练根四生乃至百劫,七、声闻为说法,缘觉现神通。大乘义章十七末辨五同六异,谓五同者: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也。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惑也。三、修行同,同修行三十七道品也。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之果也。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之涅槃也。六异者:一、根异,利与钝也,二、所依异,依师与不依师也。三、藉缘异,藉教法与藉事相也。四、所观异,四谛与十二因缘也,五、向果异,四向四果与一向一果也。六、通用异,神通之境界狭与广也。法华嘉祥疏八判七同十一异,谓七同者:一、断惑同。同断见思之二惑也,二、出义同,同出三界也。三、智同,依大品则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则同得尽智无生智也。四、涅槃同,同得有余无余之涅槃也。五、见同,同见四谛之理也。六、同知,同知过去未来八万劫之事也。七、同名。同名小乘也。十一异者:一、根有利钝,二、修因有短长,三、时有异,声闻与佛同世,缘觉不然,四、有悲无悲,声闻如鹿,但见自身,故无悲,缘觉如羊,顾念其子,故有少悲,五、福德厚薄,声闻之身或有相好,或无相好,缘觉之身,必有相好,六、印字有无,缘觉手中有十二因缘之因字,声闻手中无四谛之印字,七、现通说法异,缘觉为人现通,声闻为人现法,八、利益浅深,声闻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贤七圣,缘觉之化度,不能使人得暖法已上之益,其所以然者,声闻与佛同世,众生福德利根,缘觉出于无佛世,众生薄福钝根,且不堪多说也。九、神通之境界,声闻狭而缘觉宽,十、出处异,声闻出于人世而缘觉隐处山林,十一、渐顿异,声闻渐得四果,缘觉顿证一果。法华文句七,明六同十异,谓六同者:一、同出三界,二、同证尽智无生智,三、同断见思之正使,四、同得有余无余之涅槃,五、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十异者:一、行因之久近,二、根之利钝,三、从师与独悟,四、悲之有无,五、相好之有无,六、观之略广,谓四谛与十二因缘也。七、利益之浅深,声闻使人得四界,缘觉不能得暖法,八、一在佛世,一不然,九、缘觉顿证一果,声闻渐证四果,十、缘觉多现通,少说法,声闻不定也。

  【二乘作佛】 (术语)法华已前佛为方便说故,不说声闻缘觉二乘之作佛,至法华说真实之一乘,始说二乘作佛,与以记别。辅行六曰:“遍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以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二持】 (名数)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故曰作,如说戒安居布施礼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体曰体持。见行事钞持犯方规篇。

  【二出】 (名数)一竖出,圣道门自力之教,历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横出,净土门他力之教,不历修行地位,但念弥陀而生净土者。乐邦文类四择映辨横竖二出曰:“竖出者,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须自有才学,又如历任转官,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譬如荫叙,功由祖父他力,不同学业有无,又如覃恩普转,功由国王,不论历任浅深。”

  【二处三会】 (术语)法华经之说会也。二处者,灵山与虚空,三会者,自初至宝塔品之半,在灵山说,故曰灵山会。自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神力品之终坐于虚空中之多宝塔中,又佛以神力使大众亦在虚空,故曰虚空会。嘱累品已下由塔出还本座说,故曰复灵山会。

  【二答】 (名数)一、言答,以答言语也。二、示相答,示种种之形相而答也。

  【二道】 (名数)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三十曰:“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系缚于惑也。自在证理之义也。凡断一切之惑,必存此二道。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解脱道者。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道义云何?谓涅槃道,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一、难行道,修难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谓在此娑婆世界,欲修六度万行而因以成佛也,此法难行,故谓之难行道。二、易行道,易修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谓信阿弥陀佛往生净土而因以成佛者,此法易行,故谓之易行道。是龙树菩萨所判,而净土门诸家之教判皆依之。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至阿惟越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中略)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Avaivartya)者。”又一、有漏道,三乘之行人于见谛以前之一切行法,悉云有漏道。二、无漏道,三乘之行人于见谛后顺谛理所修之一切之行法,皆曰无漏道。漏者,烦恼之异名也,见谛已前,未断一毫之烦恼,其所修之行法,悉杂烦恼之垢染,故云有漏。见谛以后,已断一分之烦恼,离烦恼之垢染,故其行法谓之无漏。又一、教道。方便教示之道也。二、证道。诸佛所证之实理也。此教证之二道。据十地论一,所谓“叹说者于中有二种:一者为说阿含义,二者为证入义。”而立。大乘义章九曰:“证教两行出地经论,所言证者,乃知得之别名也。实观平等契如,故名证。(中略)上德下被为教。”然如天台一家,借此教证二道:一以判今昔之权实,一以释别教之教权证实。判今昔之权实者,前四时系随他意之说,故判为教道之方便。第五时,系随自意之说,故判为教道之真实(玄义三)。释别教之教权证实者,四教虽均有教证之二道,然藏通之二教,随于界内之机情而说,故其教勿论,论其所证之理,亦为偏真之空理,则教证均为权也。圆教,能入之教门,所入之理,均随佛之自意,则教证均为实也。惟别教能入之教门,随于界外钝根之机情,次第断破九界二边之法,而显佛界中道之理,是为随情之权。然所入之理,称为中道,九界即佛界,不为中偏所隔,故与圆教同为证实也。为释此教证之权实,借用彼二道之名耳(辅行三),由此而辅行出约行约说二种之教证。约行之教证,就行人之观行而立教证也。别教之行人,地前之间,依佛之隔历次第之方便教,修次第之三观,故以之为教道。至于初地,则自证入圆融之三观,故以之为证道。盖地前之观行,为教道方便。地上之观行,为证道真实也。约说之教证,就如来之说法而别教证也。佛对于地前之人,通于一教之始终(即地前以上)。就别教之当分,说隔历次第之法,为约说之教道。又佛对于地前地上之人,详说中道,为约说之证道。由此而论。于别教论证道,非别教当分之说,乃存行人之亲证隔历(约行之证道),及默示如来已证之圆融而已,因而可知别教之分际。

  【二德】 (名数)一、智德,众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为智德,照了一切之事理者,二、断德,众生所具之缘因至于佛性果为断德,断尽一切之妄惑者,智德是菩提,断德是涅槃也。诸佛心具此二德。见观音玄义上。又一、悲德,诸佛菩萨利他之德也,二、智德,诸佛菩萨自利之德也。又一、性德,本来性具之德也。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是也。二、修德,修成之德也,三因中了因缘之二佛性,三德中般若解脱之二德是也。小乘不知此性修,大乘之权教,使二德隔历,大乘之实教使二德相即。见四教仪集注下。

  【二谛】 (名数)一真谛,真理上之实义,又圣者所见之实义也。二俗谛,俗事上之实义,又凡夫所知之实义也。【二谛】(术语)一、俗谛,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也。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为凡俗法之道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事相,于俗为实,故云谛。二、真谛,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也,是离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理性,于圣为实,故云谛。经论所说,其名称不一,涅槃经仁王般若经谓之世谛,第一义谛,金刚不坏假名论谓之真谛,俗谛,瑜伽论唯识论谓之世俗谛,胜义谛,南海寄归传谓之覆俗谛,胜义谛,或谓之覆谛,真谛。其中以真俗之名最为通行。出二谛之法,诸家各异。法华玄义二曰:“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南山之广弘明集二十四,明二谛,列古来之异说二十三家,而净影于大乘义章一,举四宗而辨相宗之二谛,天台于法华玄义二就藏通别圆四教,辨七种之二谛,嘉祥于二谛章,辨三种之二谛,慈恩则在义林章二末,于真俗辨四重。盖真俗之名,如言长短轻重,随于所对而重重不同也。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义林章二末曰:“体相、显现,目之为俗。”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真实义。”中论观四谛品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一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百论下曰:“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智度论三十八曰:“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已上真俗二谛,于涉一切诸法,而分别事理浅深之义门也。梵,真Paramārtha-satya俗Saṁvṛti-satya。

  【二谛观】 (术语)台家三观中空观之异名也,空观成就,不但成空谛,复以俗谛历然显现之故,故云二谛观。

  【二断】 (名数)二种之断惑。缘缚断,不生断之称。

  【二顿】 (名数)华严宗之清凉国师澄观,原为天台宗荆溪尊者湛然之弟子,后入法华严宗分顿教为渐顿,顿顿,分圆教为渐圆,顿圆,以华严经为顿顿顿圆,以法华经为渐顿渐圆。其故以为法华者,诸声闻人自小乘来,经历诸味,至法华之会方开圆顿,故知法华是渐顿渐圆也。华严最初未经诸味,直开顿圆,故是顿顿顿圆也。荆溪于止观签例之中设喻疑显正之一科,自问自答,而破斥之。

  【二恶】 (名数)见思烦恼,无明烦恼之称。又谓之已生恶,未生恶。

  【二二合缘】 (术语)谓于别相念住位,观身、受、心、法、四法之中,以第四之法与他三法合为二法而缘观之也。即合法与身,法与受,法与心而观之。

  【二法】 (名数)凡明法门约于增数,以欲遍摄之也。一一数中虽至无量而诰摄行要无过于二法,即如行人。若能总识十重之二法,始终无阙,则方可论道。以所谓十重之二法,摄尽一切诸法也。一真修,二教行,三信法,四乘戒,五福慧,六权实,七智断,八定慧,九悲智,十正助。此十双阙一,则一切诸增数亦不可尽也。见辅行六之二。

  【二法身】 (名数)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如者平等之义)。(二)菩萨璎珞经所说。一果极法身,即法性法身也。二应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璎珞经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三)璎珞经所说。一自性法身,即前之真身也。二应化法身,即前之应身也,以应化而名法身者,全揽法身为应化也。是依理事不二之大乘实相。璎珞经上曰:“从初地至后一地,有果报神变二种法身:一法性身,二应化法身。”(四)昙鸾所立。一法性法身,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也,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也。此二法身即真应之二身,法性生身之二身也。论注下曰:“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五)元照所立。一理法身,如来所证之真理也。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也,是大小二乘相对之二法身也。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身亦二:一理法身,即所证理显。二事法身,即五分德圆。”【二法身】(名数)有种种。见“法身”条。

  【二法执】 (名数)一、俱生法执,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者。此妄执非由心分别而起,乃与自身俱生,故曰俱生。二、分别法执,为邪教及邪师所诱导,故分别计度而固执诸法之实有,是为分别起之法执。分别之法执,菩萨于见道顿断之,俱生之法执,于修道渐断之。见法苑义林章二执章。

  【二凡】 (名数)内凡外凡也。三乘之行人,见谛已前为凡位,凡位分为二,但闻教法而信之者为外凡。正行其法,近于圣位者为内凡。小乘之三贤,大乘之十信位,是外凡也。小乘之四善根,大乘之十住已上,是内凡也。法华玄义三曰:“四教并以外凡为教,内凡为行,圣位为证。”

  【二烦恼】 (名数)一,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为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忿恨覆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为体,或为由此流出者,故名为随烦恼。是唯识之法相也。见唯识论六,百法问答钞二。又一,分别起烦恼,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惑,谓之分别起烦恼。于见道一时断之。二,俱生起烦恼,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自身俱生之贪瞋等事惑,谓为俱生起之烦恼。入于修道,渐渐断之。见百法问答钞四。又(名数)一,大烦恼地法,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之六惑。常与一切之染心相应,故名之为大烦恼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忿,覆,悭等之十惑,唯为俱生迷事之惑,故唯为修道断,不通于见道断,又唯起于意识,不通于余识,又十惑各别而起,无俱起者,故名之为小烦恼地法。是俱舍之法相也。见俱舍论随眠品。又一,数行烦恼,如贪欲瞋恚,不断而起之烦恼也。二,猛利烦恼,如因果拨无之邪见,上品之烦恼也。见俱舍论十七。【二烦恼】(名数)二种之烦恼。见“烦恼”条。

  【二犯】 (名数)一止犯,于诸善业厌不修学。依于止而犯戒体者,谓之止犯。二作犯,于诸恶法策身口而作之,依于作而犯戒体者,谓之作犯。

  【二分家】 (流派)心识之二分说也。即心识起认识作用时,生相分(所缘之影像)与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二种差别之一派,此为难陀论师所立。

  【二佛并坐】 (术语)法华会座,迹门三周说法已后,涌出于灵山空中之多宝塔中二佛也。初宝塔涌出在空中,依大众之请释迦佛开其塔门,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宝佛在宝塔中分半座使释迦佛坐,谓之二佛并座。多宝表法佛及定,释迦表报佛及慧,并座表法报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孰右之说,各有异义。但以多宝在左,释迦在右为正。盖观智之法华仪轨,谓为“塔门西开”,则知释迦未入塔以前,向东而说迹门,迹门为因位之法,故向发心之东方而说之。多宝塔表本门之寿量,则塔之门,开于西。本门为果上之法,则或向菩提之西方也。然则法华之曼荼罗曰:东向西中央多宝塔中之二佛中,多宝佛在南方,即左位,结定印,释迦佛在北方即右位,结转法轮印,左为定位,右为慧位,显密之通则也,随属于定门之多宝为左位。属于慧门之释迦为右位。见法华秘略要钞三,参照多宝塔条。

  【二佛身】 (名数)见“二身”条。

  【二佛性】 (名数)一理佛性,不生不灭法性之妙理,名理佛性。二行佛性,大圆镜智等四智之种子,名行佛性。此中理佛性,一切有情皆具;行佛性,有具有不具,不具者永不成佛。是法相宗会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言,而成立无性有情之法门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总而言之,涅槃据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

  【二佛中间】 (杂语)释迦与弥勒之中间,即释迦既入灭。弥勒尚未出世也。

  【二福】 (名数)一、梵福,大梵天王之福德也。二、圣德,三乘圣果之福德也。见法华文句十。

  【二福田】 (名数)一学人田,小乘见道位已后,修学圣道之圣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到,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八向须陀洹,九得须陀洹,十向斯陀洹,十一得斯陀洹,十二向阿那含,十三得阿那含,十四中般涅槃,十五生般涅槃,十六行般涅槃,十七无行般涅槃,十八上流色究竟涅槃(已上圣位之差别也,谓之十八有学)。二无学人田,得极果更无可修学之圣者,即阿罗汉也,是有九人:一思法,二升进法,三不动法,四退法,五不退法,六护法,七实住法,八慧解脱,九俱解脱(是依根性差别而名之九种罗汉)。见中阿含三十福田经。又有二福田:一悲田,贫穷困苦之人也,是为可施与慈哀心之良田。二敬田,三宝也,是为可以恭敬心供养之良田。智者大师别传曰:“回施悲敬两田,使福德增多。”

  【二缚】 (名数)一相应缚。诸烦恼缚彼同时之心心所法,使于所缘不得自在也。二所缘缚。惑缘境有毒之势力,缚此所缘使不得自在也。见俱舍光记一。【二缚】(名数)见“缚”条。

  【二根】 (名数)一、利根,修佛道根性之锐利者,二、钝根,修佛道根性之纯弱者。无量寿经下曰:“诸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一、正根,二、扶根。扶根又名扶尘根,浮尘根。我等所见及之血肉所成之五根也。此唯为正根之依处,更无发识取境之用,眼如葡萄,耳如卷叶者是也。正根又名胜义根。为清净微细之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以能有发识取境之用,故比知为正根也。又(术语)男女之二根也。楞严经九曰:“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此秽言。”

  【二观】 (名数)一、事观,观因缘所生之事相,二、理观,观万法之实性也。诸宗之观法,各分此二观,如天台一家,以占察经所说唯识实相之二观为事理之二观,唯识观为事观,实相观为理观。

  【二光】 (名数)一、色光,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众生者。往生论注谓之智慧光。六要钞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为体。(中略)是故照触称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称耳。私案:观佛三昧所观所见之光明等可预身光之者耶?”选择集决疑钞三曰:“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论注称智慧光与今同也。”又一、常光,诸佛身常放之光明也。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明阿弥陀佛无量之光明是也。二、神通光,诸佛对一机之众生以神力特放之光明,如释迦之说法华经,照东方万八千土,弥陀佛之放神光,临月盖门是也。见辅行一。“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寻则不言放。寻外之光故云神变。”见观经记三,选择决疑钞三。

  【二归戒】 (术语)归依于佛宝僧宝之戒法也。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女人须阇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僧故。”

  【二鬼争尸】 (传说)见智度论十二,经律异相四十六。

  【二果】 (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二一来果也。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又一、习气果,由宿世修习善恶之气分,而今生感善恶之果也。如往昔修善,故今生善心强,往昔修恶,故今生恶心强。二、报果,依宿世善恶之因而感今生之苦乐感。前之习气果为等流果,后之报果为异熟果。见阿毗昙论一。

  【二行】 (名数)一、见行,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智度论二十一曰:“众生有二分行:爱行见行。爱多者着乐多缚,在外结使行。见多者,多着身见等行,为内结使缚。”又烦恼所知二障之现行也。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绝。”同疏钞十二曰:“凡夫二乘现行二障,世尊无故。凡夫现行生死起诸杂染,即烦恼障。二乘现行涅槃辨利乐事,世尊无彼二事,故云永绝。”又唐善导就往生净土之行业分别二种:一、正行,正行弥陀法者,此有五种:一、读诵正行,一心专诵净土之三部经等也。二、观察正行,一心专思想观察净土依正二报之庄严也。三、礼拜正行,一心专礼彼佛也。四、称名正行,一心专称彼佛之名号也。五、赞叹供养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也。二、杂行,除以上五正行而修其余诸善万行,回向净土之行者。杂行无量,姑对以上五正行而亦明五杂行。读诵杂行乃至赞叹供养杂行也。读诵杂行者除上三部经等,读诵其余之诸经而回向净土之行,乃至赞叹供养杂行,除阿弥陀佛,而赞叹供养其余之诸佛菩萨,为往生净土之行也。见观经散善义,选择集二行章。

  【二和】 (名数)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二、见和,谓同解也。三、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诤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和名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二河】 (譬喻)二河白道之喻也。见“二河白道”条。

  【二河白道】 (譬喻)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心。观经散善义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云云。”智度论三十七曰:“河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

  【二护】 (名数)一、内护,内者自己身心之心也。佛所制之大小乘戒,持人之身心,使离三业之非,使成菩提之果者。二、外护,外者亲族眷属也。凡学人之所须,由亲族眷属之供给,安稳身心而成办道业者,见涅槃经三十三。

  【二花】 (名数)一草木花,凡草木之花皆有开敷结实之义,以譬万行之因即有成就佛果之能。二严身花,世间金玉等花皆能严饰其身,以譬神通相好即能庄严法身。见华严经疏三。

  【二回向四愿】 (名数)净土真宗,谓众生之往相,还相,为弥陀之本愿力所回向也。往还二回向配于四愿。

  【二惑】 (名数)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于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故谓之见惑。二、思惑。新译谓之修惑。为凡夫之思念,对于事事物物而起之惑,谓之思惑,贪瞋痴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修道之位,屡屡思惟真理而断之惑,故谓之思惑,或名修惑。又一理惑,二事惑,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谓见惑者迷于四谛真理之惑,思惑者为迷于世法事相之惑也。别圆二教以根本无明为理惑,以尘沙及见思为事惑。谓根本无明为覆中道之理之惑,尘沙者能障化导,故为覆俗谛之法之惑,见思者,能障空寂,故为覆真谛之法之惑,又依法相家所立之二障,则烦恼障为理惑,所知障为事惑。以烦恼障迷于涅槃之理,所知障迷于俗谛之事相也。

  【二吉罗】 (名数)突吉罗罪分二种:一为恶作,非如法之动作也。二为恶说,非如法之言语也。见“突吉罗”条。

  【二际】 (名数)一涅槃际,二生死际,际者界之义。视生死涅槃有别际者,小乘也。大乘则生死即涅槃,本无际畔。见华严经一。

  【二加】 (名数)一显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鉴众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威力,长其辩才,利益显然可见者。二冥加,佛对众生冥以神力加被之,消其罪,增其德,使众生密得其利益者。见华严疏钞一。

  【二假】 (名数)一无体随情假,如凡夫之执我法,我法本无实体,但随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体施设假,五蕴之法非无,彼于五蕴和合之上假设我法之名者。初就凡夫之迷情而云,后就圣者之悟情而言。见述记一本。【二假】(名数)一、无体随情假,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此实我实法,为遍计所执性而非实体,但一妄情耳,世人随此妄情而于虚假执我法也,故谓之无体随情假。是世间常用之我法也。二、有体施设假,谓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也。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之种子而生,有实之体用,就此体用假付我法之名,故名为有体施设假,是圣教中所用之我法也。见唯识论一。

  【二见】 (名数)一、有见,偏于有之邪见。二、无见,偏于无之邪见。又:一、断见,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二、常见,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智度论七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二见】(名数)一、财悭,吝惜财物,见诸穷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悭,悭惜佛法,不肯教导他人者。见地持经三。又一、有见,固执实有物之见也,又增益实性之妄见也。二、无见,固执实无物之见也。又损减实性之妄见也。此有无之二见,通于一切法,边见中之断常二见,人身之有无二见也。智度论七曰:“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又一、断见,固执人之身心,断灭不续生之妄见,即无见也。二、常见,固执人之身心,过现未皆常住,无间断之妄见,即有见也。智度论七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一者断。常见者,见五众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

  【二教】 (名数)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众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余众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为显露教者,于彼为秘密教。在彼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露教也。法华玄义一曰:“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或为一人说显,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渐,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或一座嘿,十方说;十方嘿,一座说;或俱嘿,或俱说,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又真言所立之显密二教,以释迦佛所说之大小乘一切为显教,大日如来所说之两部大法为密教。释迦佛为化身,化身之说法,各应所化之机而说之,其法显露而浅略,故名显教。大日为法身,法身为法乐,集自己眷属说内证之境,其法秘奥而不可思议,故曰密教。显密二教论上曰:“应化开说名曰显教,言显略逗机,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又一渐教,二顿教。有三义:一、就佛之化仪而分之。如来成道,直对大乘之菩萨,顿说大乘之法为顿教,从阿含已下至法华涅槃,对二乘之弟子,始说小乘终会大乘为渐教。齐朝隐士刘虬,净影慧远等,依此义立顿渐二教(见大乘义章一本,华岩玄谈四)。天台之渐顿,亦依此意谓法华为渐圆教(彼宗谓之约部之顿渐)。法华玄义一曰:“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约说次第,醒醐味相。”二、就机之渐顿而判之。对渐悟之机,初说小乘,后说大乘,因大由小起,为渐教,对顿机直说大乘,大不由小为顿教。隋之诞法师等,依此义而立二教(见五教章上二),天台亦依此意判观经,谓之顿教。以观经对凡夫之韦提希,直说大乘之圆教也。三、就法之偏圆而分渐顿,偏僻迂曲之方便教为渐教,除圆教外,其余之诸教是也。直成佛之圆满至极法为顿教,圆教是也(台家谓之约教之顿渐)。止观三曰:“渐名次第,莳浅由深,顿名顿足顿极,此亦无别意,还扶成偏圆,三教止观悉皆渐,圆教止观名之为顿。”又一、界内教,台家所立四教中藏通之二教,说凡夫出离解脱三界之教法,故谓之界内教。二、界外教,别圆二教说既出三界,出离解脱三界外方便土及实报土变易生死之教法,故谓之界外教。见七帖见闻三本,同七本。又一、半字教,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未成字体,故曰半字,以譬不了义之小乘教。二、满字教,毗伽罗论文字具足,故曰满字,以喻了义究竟之大乘教。故半满二教者,为大小二乘之异名。此说出于涅槃经,西晋昙无谶,依此义而立二教。涅槃经五曰:“如彼长者教半字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我今亦尔,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止观三曰:“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部法也。世传涅槃常住,始复是满,余者悉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去皆满。今明半满之语,直是扶成大小。前已析体判大小,今亦以体析判半满如前。”群疑论探要记十四曰:“小乘九部妙义未究,故名半字。大乘三部正理已显,故名满字。”大乘义章一曰:“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又增长烦恼之言说为半字,增长善法之言语为满字。涅槃经八曰:“半字义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又涅槃经之二教也。依台家之意,佛最后说涅槃经,有二意:一、因在世之弟子机根未熟,漏于法华之开会,故更说藏通别圆四教,使之归入一乘圆常之妙理,以捃拾法华之残类,故名法华曰大收教,涅槃曰捃收教。又谓之常住之涅槃,三悉檀(除对治)之涅槃。文句十曰:“今世五味,节节调伏,收罗结撮,归会法华。譬如田家春生夏生,耕种耘治,秋收冬藏,一时获刈。自法华已后,有得道者,如捃拾耳。”释签二曰:“法华开权如已破大阵,余机至彼,如残党不难,故以法华为大收,涅槃为捃收。”四教仪曰:“说大涅槃有二义:一为未熟者,便说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槃,故名捃收教。”二、因末代之比丘,起恶见,佛入涅槃,则执无常,又或偏贵理性而废戒律之事行,逐失法身常住之命,故佛以之对治末代之恶见,赎常住之命,谓之赎命涅盘,又曰对治无常涅槃。此赎命涅槃有单复二义。谓涅槃经唯说戒律,是单义,谓乘门与戒门共说是复义。依单义,则此经为扶律,律是赎常住之命之重宝也。若依复义则为乘及戒也。此涅槃经,扶律事谈常,乘戒具足。故为赎常住之命之重宝。因之赎命涅槃,又曰扶律谈常教。法华玄义十曰:“涅槃临灭更扶,三藏诫约三乘,使末代钝根不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广开常宗,破此颠倒令佛法久住。”释签二曰:“彼经部前后诸文扶律说常,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说如来无常,及读诵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又一、偏教,即偏僻之教,藏通别三教之所明是也。二、圆教,即圆满之教,第四圆教之所明是也。止观三曰:“偏名偏僻,圆名圆满。”又一、权教,藏通别之三教,为实教权设而还废者。二、实教,如来出世元意真实之教法,第四之圆教是也。止观三曰:“权者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旨归。(中略)一大事出世,元为圆顿一实止观而施三观止观。”又一、世间教,可生三界善处之善法也。二、出世间教,出离生死之三乘教法也。大乘义章一曰:“圣教虽众要唯有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三有善法名为世间,三乘出道名出世间。”又一、了义教,大乘经所说,显了尽深义者。二、不了义教,小乘所说,不尽显了实义者。涅槃经六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中略)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又江南印法师敏法师等所判之一代教也。一、屈曲教,如法华涅槃等释迦所说之经,逐于物机,屈曲正道而说者。二、平道教,如华严经卢舍那佛所说,随于法性而说平等之法者。见五教章上。又一、化教,如来一代施化之教,通教内众受道之弟子及外众在俗之人,使皆依之修行而出离生死之苦者,如经藏之所明是也。二、制教,如来说诸戒律,专禁制内众受道之弟子。使如法受持而成圣果者,如律藏之所明是也。见华严孔目章。

  【二觉】 (术语)一、本觉,众生之心体,本来离妄念而灵明虚廓,等于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之平等法身也。此名本觉。二、始觉,众生本觉之心源由无明之熏动而为觉不觉,在于多劫迷者,本觉熏于内,修治资于外,渐渐觉悟,名为始觉,始觉之究竟,即成佛也。起信论曰:“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中略)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一、等觉,大乘行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等似之觉位也。又去佛之妙觉一等之位也。二、妙觉,五十二位之终极佛陀之觉位也。仁王经立五十一位而略等觉,本业璎珞经立五十二位而开等觉。又一、自觉,诸佛自开觉而成妙道者。二、觉他,既觉而运无缘之慈,广说诸法,开悟一切众生者,此二觉圆满名佛陀。善见论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是名为佛。”性灵集八曰:“二觉,寂照没驮之号也。”

  【二教论】 (书名)显密二教论之略名。

  【二解脱】 (名数)一,有为解脱。为阿罗汉无漏之真智。二,无为解脱。是为涅槃。俱舍论二十五曰:“解脱体有二种: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谓无学胜解,无为解脱谓一切惑灭。”又一,性净解脱,谓众生之本性清净,无系缚染污之相。二,障尽解脱,谓众生之本性,虽为清净,然由无始已来烦恼之惑,不得显现本性,今断尽此惑障,得解脱自在也。见宝性论五。又一,慧解脱,阿罗汉未得灭尽定者。是为唯解脱证涅槃之智慧障者,故曰慧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得灭尽定者。是为解脱慧与定之障者。故曰俱解脱。成实论分别贤圣品曰:“因灭尽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脱,得此定者名俱解脱。”俱舍论二十五曰:“俱由得灭定,余名慧解脱。”又一,时解脱,钝根之无学,待胜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二,不时解脱,利根之无学,不选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见俱舍论二十五。又一,心解脱,心离贪爱者。二,慧解脱,慧离无明者。见大乘义章十八,俱舍宝疏二十五。【二解脱】(名数)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见成实论十。又一、慧解脱,慧能离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俱解脱,又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共而得之定解脱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二戒】 (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注)等。四教仪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谓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论以五戒八戒称二戒,谓之在家之二戒。见“戒”条。

  【二经体】 (名数)经典中文与义之谓也。经者自一面观之,惟为显义之文字也,自他面观之,则由文而显之义理也。故文与义,为二种之经体。

  【二九五部】 (术语)小乘之宗,计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又律宗有五部之分派。

  【二九韵】 (术语)梵语示动词之变化,名为丁岸哆声,有十八之不同,名为二九韵。寄归传四曰:“二九韵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别,言有十八不同,名丁岸哆声也。”参照底彦多条。

  【二俱犯过】 (术语)华严之圆教,虽与法华之圆教相同,然其圆教兼有别教之粗,不得谓为纯一,故不得如法华名为妙。譬之曰二俱犯过,又曰二人俱犯。释签一曰:“总结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粗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为粗人。”

  【二空】 (名数)一生空,言众生之空无。二法空,言事物之空无。见智度论十八及二十。又,此二者,又名我空法空。见唯识论。又,此二者,名人空法空,见法藏心经略疏。又一内空,言内身之空无。二外空,言外器之空无。见般若经五,杂阿毗昙论七,吉藏仁王经疏二。又一但空。小乘之空,但见空也。二不但空。大乘之空,不但见空,见空亦为空,即归于中也。见止观三上。【二空】(名数)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于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为之说五蕴之自性皆空,菩萨悟之,入于诸法皆空之理,谓之法空。唯识论一曰:“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执我法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又一、性空,法无实性也。二、相空,法既无实性,但有假名字之相,此相亦非实,故名为相空。止观五曰:“当知无生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离,无四性,无四性故名性空,性空即无心,而言心者但有名字,名字不在内外,是名相空。”又曰:“如是破已,三假四句阴入皆无实性,即是性空,但有名字,名字即空,是名相空。”又一但空,二不但空。为台家之所明。凡于四教各说空理,藏通二教之空,谓为但空,别圆二教之空,谓为不但空。七帖见闻二末曰:“但空不但空有二义:一、藏通,不明三谛,但计空理,谈为至极之理。故名但空也,别圆非但为空,亦为假中,故三谛中之空,名不但空也。二、别圆之空,为三谛相即之空,故为不但空。藏通之空,为假中不具之空,故名但空也。”又就藏通二教言之,藏教所诠析空之空曰但空。通教所诠体空之空曰不但空。以体空之内暗含中道故也。止观三曰:“大论云:空有二种: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经云:二乘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非但见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大涅槃。”又一、如实空,谓真如体内无一切之妄染也。二、如实不空,谓真如体内具一切无漏之功德也。起信论曰:“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又希麟续音义曰:案瑜伽持明仪,作诸印契,用五轮十波罗蜜。五轮谓地水火风空,两手各以小指为头,依次轮上。经言并二空,即并竖二大拇指也。经作两腔,音苦江反,乃羊腔字,书写误也。甚乖经义。

  【二空观】 (术语)一、无生观,法无自性而相由故生,虽生而非实有,则是即为空,性自不生,故曰无生。是与南山所立三观中之性空观相同也。二、无相观,性无体,相即无相。见有相,犹凡夫之妄情也。离妄法而无相,如明眼而无空华。是南山所立三观中之相空观也。见游心法界记上。又思惟人空我空理之观法也。

  【二苦】 (名数)一内苦,此有二种: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等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二外苦,此亦有二种:一恶贼虎狼等之害,二风雨寒热等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见智度论十九。

  【二类各生】 (术语)净土宗之一义。往生于弥陀之净土,不仅限于念佛之一类,修念佛以外之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义名曰二类各生。盖弥陀本愿,其第十八愿,虽誓救济但修念佛者,而其第十九、第二十之二愿,于修诸行者,亦誓使往生也。

  【二类种子】 (名数)一本有种子,第八识处,为无始法尔,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是为本有种子。二新熏种子,种子由现行之前七识,随所应而色心万差之种种习气,皆悉落在第八识中,更成生果之功能,谓之新熏种子。亦曰始起种子。唯识论二曰:“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界处功能差别,(中略)此即名为本性住种。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中略)此即名为习所成种。”

  【二离】 (名数)离烦恼障离所知障也,义楚六帖一曰:“佛地论云: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所知二障。”

  【二力】 (名数)一思择力,二修习力。说详本条。【二力】(名数)自力他力也。为净土门所谈,以众生自身之三学为自力,以弥陀之愿力为他力,舍自力而归他力,乃净土门之至极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又一、思择力,思择正理而对治诸障之力也。二、修习力,修习一切善行而使坚固决定之力也。见华严经疏八。又有力无力也。为华严宗所谈。论万法之彼此相入以此二力。五教章中曰:“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中略)自有全力所以能摄他,他全无力故所以能入自,他力自无力反上可知。”

  【二利】 (名数)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

  【二量】 (名数)一现量,如以眼识见色以耳识闻声。二比量,如见烟知有火。以已知之法比显未知之法也。

  【二领】 (名数)一曰探领。二曰齐领。法华经信解品,四大声闻。陈述自己之领解。其领解如来未出世前,在法身地照声闻之机,之大悲状者。谓之探领。是探佛意之底蕴而领解者也。一品之中:“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已上之文足也。齐领一名齐教领:“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已下之文足也。是以取声问之身。受教于如来现在之身而领能者也。故谓之齐教领。

  【二流】 (名数)一、顺流,流即生死之流,六道之众生,起惑造业,顺生死之流,而背涅槃之道,即流转之因果也。二、逆流,由初果须陀洹,断已后三界之惑,渐逆生死之流,而趣涅槃之道,即还灭之因果也。见涅槃经三十六。

  【二六】 (杂语)十二也。

  【二六时中】 (杂语)一昼夜十二时也。是我国之历法。若印度则为六时或八时。虚堂录曰:“二六时中,抛三作两。”应庵录曰:“二六时中,一动一静。”

  【二六之难行】 (杂语)悉多太子十二年之苦行也。

  【二六之缘】 (杂语)十二因缘也。

  【二六之愿】 (杂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

  【二漏】 (名数)一、有漏,漏者烦恼之异名也,有烦恼之法,或为增长烦恼缘之法,谓之有漏。二、无漏,离烦恼之清净法,及不为增长他烦恼缘之法,谓之无漏。

  【二轮】 (名数)以车之二轮譬定慧。止观五曰:“驰二轮而致远,翥两翅以高飞。”同辅行五曰:“二轮远运,譬定慧横周。”又食轮与法轮也。大会必有说法,说法即转法轮也。又必行斋食,因法轮而谓为食轮。又此二者必相属而转,犹如车之两轮,故云二轮。元亨释书会仪志曰“牟尼觉王之御于西印也,嘉都之大会也。一说也,梵释圣凡遝沓而听矣。一餐也,菩萨声缘排列而食矣。是曰二轮,必于会焉二者相转属,所谓食轮法轮也。”

  【二轮身】 (名数)一正法轮身,二教令轮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二美】 (名数)定慧之二庄严也。吽字义曰:“二美具足,四辩澄湛。”

  【二门】 (名数)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三经,其余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三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教于此界中入圣得果名圣道门,云难行道;于安养净刹入圣证果名净土门,云易行道。”又一、遮诠门,谓遮遣其所非也,又谓拣却其余也。如涅槃说不生不灭真空寂灭是空门之言诠,遮情门也。二、表诠门,谓显其所是也。又谓直示自体也。如涅槃说常乐我净三德秘藏,是有门之言诠,表德门也。此遮诠表诠之名,出于法相宗,遮情表德之目,出于华严宗。宗镜录三十四,辨空宗性宗之相违,其十异中之第六:“遮诠表诠异者,遮谓遣其所非,表谓显其所是。又遮者拣却诸经,表者直示当体。”杜顺之华严三昧曰:“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问:缘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中略)二表德者,问:缘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无故。”是全与前遮诠二门之意相同。故此二种为显教诸宗所通用。然则遮诠表诠,为言诠之相违,遮情表德为法体之相违,其意则一也。故诸宗通用之。真言宗用此中华严之遮情表德以为简别显密二教之称目。谓一切之显教,为遮情门,故所归唯无相之一理,密教为表德门,故自始即行三密之事相。二教论曰:“中观等息诸戏论,寂灭绝离以为宗极,如是之义意皆是遮情之门,不是表德之谓。”秘藏宝钥上曰:“显药拂尘,真言开库。”但此为显密相对一往之判。若就自宗言,亦有遮情表德之二门。胎藏界为表德门,以性具之十界为体,即多法界之法门也。金刚界为遮情门,以无相之一智为体,即一法界之法门也。又一、迹门,法华经中前十四品之所说者。二、本门,法华经中后十四品之所说者。见本迹条。又一、抑止门,佛欲众生不造重罪,使恶逆之众生不得往生净土,乃抑止彼之教门。是佛之大智也。二、摄取门,极恶之众生念佛则得往生,乃摄取彼之教门。是佛之大悲也。是善导会大观二经相违而判释者(诸家立种种之义而会之)。观经散善义曰:“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念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障,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见群疑论三,探要六,散善记三。又华严一经,具行布圆融之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一、行布门,行者行列,布者分布也。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法门,由浅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门。二、圆融门,经中又明法界之理,圆融无碍,于前之四十二位,随举一位,而该摄诸位,谓之圆融门,如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为视别教圆教之差别。见天台之华严大疏一。又一、折伏门,折恶伏非而不假借,是佛大智之德也。二、摄受门,不与物逆,善恶皆摄取之,是佛大悲之德也。止观十曰:“夫经有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杖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又一、性起门,至如来之果上,则真如法性,顺于自性而起净法。所谓性海无风,金波自涌也。故唯是净法也。二、缘起门,真如法性在众生之因中,随染缘而起染法,故缘起之法,通于染净也。问佛果之功德岂可无缘而起耶?答非云无缘。实由缘而起,但起已,则违缘而顺性。故废缘而但云性起。探玄记十六曰:“以果海身体当不可说不称机感具缘,约缘明起,起已违缘而顺自性,是故废缘但名性起。”又一、流转门,无始之无明不达本觉之理性,起惑造业感生死之苦果,以流转三界六道,是曰流转门。二、还灭门,流转之众生,厌生死之苦,修戒定慧之三学以还归于寂灭之涅槃,是曰还灭门。苦集之二谛,为流转门之因果,灭道之二谛为还灭门之因果,释摩诃衍论,谓之下转门上转门。又一、真如门,如来藏之一心,其体性平等一味,离差别之相,真实如常,故曰真如门,即不变真如也。不和合于无明之缘之真如也。二、生灭门,如来藏之一心,随缘生灭,起差别之相,故曰生灭门。以真如与无明互相熏也。盖即无明以熏于真如而生流转之染法,真如以熏于无明而生还灭之净法,是为随缘真如,和合于无明之缘之真如也。然则真如门为如来藏心之体,生灭门为如来藏心之相。一切之小乘教,皆不知如来藏心之有实性,大乘中之权教,仅知其真如门之一边而不知生灭门之一边,大乘之实教,则二门皆知。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又一、福德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之五度为福德门,入于福德门,则一切之罪业皆除,所愿皆得。二、智慧门,了知诸法之实相为智慧门,即般若也。入于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也。见智度论十五。又一戒门,二乘门。佛说涅槃经有二意:一、单说常住之理而为捃拾法华所漏之机类也。因而谓之常住涅槃,名为捃拾教。二、为末代之众生破戒,执无常,亡失法身之慧命。因说戒乘二门,赎常住之命也。盖涅槃经中,欲赎灭后之众生为破戒无惭,夭伤法身之慧命,而说戒律,名为戒门。欲赎为固执无常之见,亡失法身之常住,而说佛性常住之理,名为乘门。因而谓之赎命涅槃,名为扶律说常教,释签曰:“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又一、悲门,诸佛菩萨利他之德也。为大悲之故,永度众生而不住于涅槃。二、智门,诸佛菩萨自利之德也。为大智之故,自断惑业,而不住于生死。是一双不离之德也。又一、定门,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谓之照而寂,是诸佛菩萨之定门也。二、慧门,心性虽湛然不动而常照法界无谬,谓之寂而照,是诸佛菩萨之慧门也。是一双不离之德也。报恩记曰:“观音势至为弥陀如来悲智二门。”

  【二密】 (名数)于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为理密,以真言部诸经为事理俱密。苏悉地经疏中曰:“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为理密;若三世如来身语意密,是为事密。问:华严维摩般若法华等诸大乘教于此显密何等摄耶?答:如华严维摩等诸大乘教是密教也。问:若如云是密者与今所立真言密教有何等异?答:彼华严等经虽俱为密而未尽如来秘密之旨,故与今所立真言别,假令虽少密言等未及究尽如来秘密之意。今所立毗卢遮那金刚顶等经咸是究尽如来事理俱密之意,是故为别也。”天台学则下曰:“法华涅槃二部为理密之大圆教,真言五部为俱密之大圆,教是判一代五时中第五时二密之大圆也。”

  【二妙】 (名数)妙为法华经题之妙,故有二义:一、相待妙,藏通别圆之四教,相对而判粗妙也。尔前所说诸经藏通别之三教为粗法,法华经所说之圆教为妙法,如斯就教体之上彼此相待,以今经名为妙,是曰相待妙。二、绝待妙,开会三教粗法,为一妙法,妙法之外无粗法可待望,是曰绝待妙。是今经独特之妙也。前四时之间,所化之机根未熟,故说圆教,以圆教不能开会他三教,圆教之外,存他之三教,则其圆教不过为相待妙,今至第五时,所化之机根淳熟,开前三教之权法,悉使归入于一实之妙法,故法华独得为绝待妙也。然则尔前所说之圆教,唯为相待妙,而法华之圆教具相绝二妙也。以相待妙判法华出于前四时中所说藏通别三教之上,以绝待妙开会彼之三教使皆为圆妙也。相待论判,绝待论开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出前三教四时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圆妙。”又福智之二庄严也。宗门无尽灯论上曰:“刻苦尽二妙。”

  【二灭】 (名数)一择灭,二非择灭也。又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也。

  【二明】 (名数)五明中之二:一、内明,佛所说大小乘之教法也。二、因明,古仙所说宗因喻三支之论理法也。

  【二木】 (譬喻)见“三草二木”条。

  【二难化】 (名数)一、欲天难化,欲界之天执着于上妙之五欲。故难教化。二、色天难化,色界之诸天,执着于世间禅定之乐,故难教化。

  【二鸟】 (譬喻)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也。南本涅槃经鸟喻品曰:“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章安会疏八曰:“云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谛即中中即二谛,非二中而二中,是则双游义成雌雄亦成。”

  【二涅槃】 (名数)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详见“涅槃”条。

  【二女】 (名数)一、功德天女,能使人盈财宝者。二、黑闇女,能使人耗尽财宝者。此二女,功德天为姊,黑闇女为妹,姊妹常不相离,功德天所到之处,黑闇女必伴之。见涅槃经十二。

  【二贫】 (名数)财贫法贫也。财贫谓乏资生之财物也。法贫,谓邪见不能信正法也。智度论九十八曰:“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功德法贫,功德法贫最大可耻。”

  【二七曼荼罗】 (术语)日本觉鍐上人所传之五轮九字曼荼罗也。五字轮九字轮合为十四字轮,故曰二七。五字九轮明秘密释曰:“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证,弥陀世尊之肝心,现生大觉之普门,顺次往生之一道。”

  【二求】 (名数)众生所有二种之欲求也。即得求与命求。得求者,求得诸乐也。命求者,欲得长乐而求长命也。

  【二诠】 (名数)一遮诠,二表诠。遮者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是也。具说事理曰诠。如诸经说真如之妙性,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是为遮诠。如云知见觉照灵鉴光明朗朗昭昭,是为表诠。禅源诸诠三曰:“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诸教每云绝百非者,皆是遮词。直显一真,方为表语。”空宗专以遮诠为宗,性宗则具遮表二门。宗镜录三十四曰:“今时人皆谓遮言为深,表言为浅,故唯重非心非佛无为无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只以遮非之词为妙,不欲亲自证认法体,故如此也。”

  【二人俱犯】 (术语)台宗用语。藏通别三教之人为粗人,圆教之人为细人,在法华以前,以圆教之人与前三教之人俱住,皆为有过之人。以譬彼之圆教不若法华之圆也。释签一曰:“总结前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粗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名粗人。”

  【二忍】 (名数)一众生忍,于一切众生不瞋不恼,纵使彼加种种之害,我能忍耐于心而不瞋不报也。二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之法理,而不动心也。见智度论六。又一安受苦忍,逼于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即前之生忍也。二观察法忍,观察法而心安于实相之理,即前之法忍也。见地持经五。又一生忍,此有二:一于人之恭敬供养能忍而不执着。二于人之瞋骂打害,能忍而不生瞋恨。二法忍,此亦有二:一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忍而不恼怨。二于心法之瞋恚忧愁等诸烦恼,能忍而不厌弃。见法界次第下之上。【二忍】(名数)一、众生忍,忍者忍耐也。诸众生以种种恶害加之,我能忍耐不起瞋恚,谓之众生忍。二、无生法忍,忍者安忍也。理原为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又名无生,菩萨于无生之法,安忍而不动心,谓之无生法忍。见智度论六。又一、安受苦忍,安受诸苦而不动心者,即众生忍也。二、观察法忍,观察诸法深理而安然忍可者,即无生法忍也。见持地经五。

  【二如】 (名数)一、随缘真如,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二、不变真如,随缘而为万差之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而随缘之波,不失水性,故以随缘真如之故,真如即万法也,以不变真如之故,万法即真如也。小乘不知二种之真如,大乘之权教知不变真如而不知随缘真如,大乘之实教,二种皆知之。起信论一部,正明此义。起信论义记上曰:“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曾乖于业果。故使不变于性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金刚錍论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又一、离言真如,真如之本体,唯为观智之境,离一切言说之相者。二、依言真如,真如之相状可依言说而分别者。见起信论。又一、空真如,真如之自体,真空虚明,离一切之妄染者。犹如虚空之空。二、不空真如,真如之自体具有一切之性功德者,犹如虚空含有一切万象。见起信论。又一、在缠真如,凡夫之真如实性隐没,而为无量之烦恼所缠缚者,谓之如来藏。二、出缠真如,佛菩萨之真如实性显现,而出烦恼之缠缚者,谓之法身。胜鬘经曰:“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如来藏之与法身,更无有二,只是隐显之名。”理趣分述赞下曰:“如来藏者,即是真如在缠之名,出缠之时,名法身故。”又一、有垢真如,自性真如之体,虽覆于烦恼,而原来清净,譬如泥中之莲华,不污于泥,名为自性真如,亦名有垢真如,即在缠真如是也。二、无垢真如,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而不覆于惑譬,如望月之清净圆满,名曰清净真如,又名无垢真如。即出缠真如是也。真谛译之摄论五曰:“论曰:真实性亦有二种:一、自性清净。释曰:谓有垢真如。论曰:二、清净成就。释曰:谓无垢真如。”又一、安立真如,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之诸法者,即随缘真如是也。二、非安立真如,真如之体,本来寂灭无为而离诸相者,即不变真如也。见华严大疏钞六。

  【二如来】 (名数)天台一家依成实论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之语,解真应之二如来。如实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道是因,觉是果,境智契合,而未穷满之位(是因),谓之乘如实道,已穷满之位(是果),谓之来成正觉,即真身如来也。又境智契合,谓之乘如实道,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谓之来成正觉。是应身如来也。前真身之释,属于乘如实道之四字因,今者全属于果,欲果上之境智冥合,而来生于三界也。法华文句九曰:“道觉义成,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真身如来也。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至三界,示成正觉者,即应身如来也。”

  【二如来藏】 (名数)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名数)见“如来藏”条。

  【二乳】 (譬喻)牛驴之二乳也。见“牛驴二乳”条。又新旧医之二乳也。见“新旧医”条。

  【二入】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二三】 (杂语)六师外道也。三论大义钞一曰:“二三邪徒。”

  【二色身】 (名数)如来之二种色身,如实色身(报身),化色身(应身)是也。

  【二善】 (名数)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业也。息虑凝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也。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业也。策身口意废恶修善也。唐善导释观经以此二善,以十三观为定善,以三福为散善。谓一经之所明,不出定散之二善也。观经疏玄义分曰:“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又一、未生善,戒定慧等诸善法未曾修习者。二、已生善,戒定慧等诸善法已曾修习者。见智度论四十八。又,事理善,藏教为界内之事善,通教为界内之理善,别教为界外之事善,圆教为界外之理善。是浅深相对而分事理也。见法华玄义五上。

  【二善三福】 (名数)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为定善散善,三福为世福,戒福,行福。

  【二摄】 (名数)一、自摄,以自力而自摄取也。二、他摄,以他力为他所摄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二身】 (名数)有六种:真身,应身之二身。常身,无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实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身。实相身,为物身之二身是也。见二字部二身条附录。又二法身有五种。见“法身”条附录。【二身】(名数)一、分段身,分段生死之身也。二、变易身,变易生死之身也。参照“性地”条。又佛之二身也,佛身之开合,经论之说虽有多端,但以二身三身两门为通会。二身之说颇多。

  【二圣】 (名数)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是为法华之二圣。

  【二胜果】 (名数)佛之真解脱(涅槃),大菩提二果也。唯识论一曰:“断障为得二胜果。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二师】 (名数)释迦如来多宝如来之二大导师也。又一、圣师。具慧眼,法眼,化导之三力者。二、凡师。不具此三者。止观五之二曰:“教他又为二:一圣师,二凡师。”

  【二时】 (名数)朝夕二时也。佛祖统纪智顗传曰:“二时慈霔。”同注曰:“此早晚两讲之明据。”又一、迦罗时,梵语迦罗Kāla,译作实时,佛于律中试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等,是实时也。二、三昧耶时,梵语三昧耶Samaya,译作假时,于诸法迁流上假立长短之时者,如诸经之初言一时Ekasminsamaye是也。见智度论一。

  【二识】 (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ñ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而不没失,且常了别自识所现之境(即种子五根器界),故名无没识。二,分别事识,又名意识Mano-vijñāna,依阿梨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识也。以唯识所说之八识观之,则阿梨耶识当于第八阿赖耶,分别事识当于前六识,第七末那识略而不说之。

  【二食】 (名数)一、法喜食,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身也。二、禅悦食,入于禅定得安静之悦乐,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也。见法华文句八。又一、正命食,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资色身,清净延命,故曰正命食。二、邪命食,依四邪或五邪之法而活命,故曰邪命食。

  【二十八部众】 (名数)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众,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为二十八部。”参照“千手观音”条。又毗沙门第四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之鬼神众。金光明经三曰:“散脂鬼神大将及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中略)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我当与此二十八部大鬼神往至彼所,隐蔽其形,随逐拥护是说法者。”最胜王经五曰:“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以净天眼过于世人观察拥护此赡部众。”

  【二十八大药叉】 (名数)见“二十八部众”条。

  【二十八见】 (名数)二十八种之不正见也。杂集论十二,引大法镜经中说二十八不正见。因明大疏上曰:“二十八见蚁聚于五天。”

  【二十八品】 (名数)法华经一部有二十八品。经论之篇章谓之品。

  【二十八轻戒】 (术语)出优婆塞戒经四。【二十八轻戒】(名数)见“戒”条。

  【二十八生】 (名数)与二十八有同。

  【二十八天】 (名数)欲界之六天与色界之十八天及无色界之四天也。色界之天数有异论,萨婆多部立十六天,经部立十七天,上座部立十八天。大乘则据上座部。见四教仪集注中。

  【二十八宿】 (术语)此为区划日月之运行以平常目见之群星为标据,而为天之分野者。其数所以举二十八者,似划白月一日至黑月终之分野为一日一宿者。今记宿之名目及其分配,如次表。法苑珠林四引大集经云:“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此所以以一一之星视为神化而祈其吉凶也。然其本来之意味,则由属于太阴历之历法发之。【二十八宿】(名数)见“星宿”条。

  【二十八宿经】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略名。

  【二十八有】 (名数)又云二十八生。欲界九品润二十八性之谓也。【二十八有】(名数)又名二十八生。谓欲惑九品润二十八生也。见“有”条。

  【二十八祖】 (名数)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诃迦叶至师子尊者,于西天立二十三祖,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禅家于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于慧炬之宝林传,成于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禅经之达磨多罗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证之以付藏传为谬书可烧。二十八祖:传灯录一,传法正宗记二曰:一摩诃迦叶、二阿难尊者、三商那和修、四优婆鞠多、五提多迦、六弥遮迦、七婆须蜜。八佛陀难提、九伏驮蜜多、十胁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十四龙树尊者、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罗睺罗多、十七僧伽难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鸠摩罗多、二十闇夜多、二十一婆修盘头、二十二摩拏罗、二十三鹤勒那、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二十六不如蜜多、二十七般若多罗、二十八菩提达磨。是于付法藏传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须蜜与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而四明之四教仪,以六义难之。

  【二十部】 (名数)小乘之分派有二十。见“小乘”条。

  【二十二根】 (名数)一眼根Cakṣurindriya,二耳根Śrotrendriya,三鼻根Ghrāṇendriya,四舌根Jihvendriya,五身根Kāyendriya,六意根Manendriya,已上六根,上所说眼等之六根也。七女根Strindriya,女子身中起色欲之处。八男根Puruṣendriya,男子身中起色欲之处。九命根Jivitendriya,有情一期之寿命也。十苦根Duḥkhendriya,十一乐根Sukhendriya,十二忧根Daumanasyendriya,十三喜根Saumanasyendriya,十四舍根Upekṣendriya,已上五者,所谓五受也。十五信根Śraddhendriya,十六精进根Viryendriya,十七念根Smṛtindriya,十八定根Samādhindriya,十九慧根Prajñedriya,已上五根,所谓信等之五根也。二十未知当知根Anājñātamājñāsyāmindriya,二十一已知根ājñendriya,二十二具知根ājñātāvindriya,已上三者所谓三无漏根也。见俱舍论三、大乘义章四。【二十二根】(名数)见“根”条。

  【二十二门】 (名数)诸佛大仙欲依自在三昧之力,安一切众生,以出生自在胜三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众生,即由其三昧出生二十二门也。如供养如来门、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禅定寂静三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量功德智慧门、一切缘起解脱门、清净根力道法门、声闻小乘门、缘觉中乘门、无上大乘门、无常众苦门、无我众生门、不净离欲门、寂静灭定三昧门、随诸众生起病门、一切对治众法门等。【二十二门】(名数)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三、善恶无记之三性,四、欲色无色之三界,五、有漏无漏,六、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七、有所缘无所缘,八、有执受无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三、能称所称,十四、五类分别,十五、得成就,十六、内外,十七、同分法同分,十八、三断,十九、见非见,二十、六识内几识所见,二十一、常无常,二十二、根非根。

  【二十二品】 (名数)谓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之二十二种也。以此皆在见道之前而分之。仁王经上曰:“二十二品,十一切入。”

  【二十二无减】 (名数)唯识论十谓如来四智相应之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之曰二十二无减: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是心所中之五遍行也),六欲,七胜解,八念,九定,十慧(是心所中之五别境也),十一信,十二惭,十三愧,十四无贪,十五无瞋,十六无痴,十七精进,十八轻安,十九不放逸,二十行舍,二十一不害(已上心所中十一善也),再加心王之一为二十二。

  【二十犍度】 (名数)一,受戒犍度,说受戒之法,故名。二,说戒犍度,说每月说戒忏悔之法,故名。三,安居犍度,说每年自五月(旧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说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随意举他所犯之罪而忏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着皮革说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度,说比丘三衣之法,故名。七,药犍度,说四药之法,故名。八,迦絺那衣犍度,说安居竟后,一月之间,自信者受迦絺那衣之事,故名。九,拘睒弥犍度,说于拘睒弥国所发僧中之争事,故名。十,瞻波犍度,记于瞻波国所起之僧中争事,故名。十一,呵责犍度,说呵责恶比丘之法,故名。十二,人犍度,说比丘犯罪而不覆藏时,对其人使忏悔而洗净之之法,故名。十三,覆藏犍度,说治比丘犯罪而覆藏之者之法,故名。十四,遮犍度,说比丘说戒时遮不如法之比丘不听列之之法,故名。十五,破僧犍度,说破法轮僧破羯磨僧之事,故名。十六,灭诤犍度,说灭七种诤论之法,故名。十七,比丘尼犍度,说比丘尼特殊之法,故名。十八法犍度,就比丘之坐作语默,说如法之威仪,故名。十九,房舍犍度,说比丘所住房舍之法,故名。二十,杂犍度,说已上十九犍度外之种种杂法,故名。见四分律三十一乃至五十四。【二十犍度】(名数)犍度为梵语Khaṇḍa,译作章篇。戒律,于作持门之戒,区别为二十类。四分律三十一卷至五十三卷。编集之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诤犍度、尼犍度、法犍度、房舍犍度、杂犍度等。

  【二十九有】 (名数)如言六阴十三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有为极度,无第二十九有。十住毗婆沙论一曰:“人得须陀洹道(即初果),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二十九有】(名数)二十九生也。

  【二十九种庄严】 (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焰炽盛明净曜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昧、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众,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二十九种庄严】(名数)见“庄严”条。

  【二十空】 (名数)见“空”条。

  【二十七贤圣】 (名数)成实论,中阿含福田经所说。俱舍家亦兼言之。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见“有学”条),与九无学(见“罗汉”条)。成实论贤圣品曰:“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学人,是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四教仪三曰:“贤人有二,圣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贤圣,具出成论。”又曰:“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及九无学。”

  【二十七宿】 (名数)见“星宿”条。

  【二十四不相应法】 (名数)俱舍宗立十四不相应法。而唯识宗分不相应法为二十四类。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二十四戒】 (术语)出方等陀罗尼一。

  【二十四疱】 (名数)九相随一疱相有二十四,疱有二十疱。

  【二十四周减行】 (名数)于中忍位减缘减行之时,每一周,减一行,则三十一周,为三十一之减行。其四种目之减行,摄收于减缘,故少去七减行,为二十四周减行。

  【二十天】 (名数)一大梵天王、二帝释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裟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见诸天传。

  【二十唯识】 (书名)唯识二十论之名。

  【二十唯识论疏】 (书名)又名二十述记。二卷。法相宗慈恩着。释唯识二十论。

  【二十唯识顺释论】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异名。

  【二十五部】 (术语)金刚界之五智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为二十五部。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且约阿閦佛言之,则阿閦佛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萨王爱喜之四菩萨为其余之四智。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欲触爱慢之四眷属为其余之四智。金刚界理趣会之曼荼罗是也。如是一一之法,皆具五智,则有无尽无数之意。故谓之无量部。

  【二十五谛】 (术语)数论外道说明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木原理也。所谓二十五谛者如表。即自性(物质的本体),受神我(精神的本体)之作用而生大,由大生我慢,由我慢生五唯,五知根,五作业根,心根,又由五唯生五大。而神我与自性之关系,恰如跛者与瞽者。神我虽有智的作用,然不能动,自性虽有活动作用,然不能生为其活动之源之动机,盖神我为使自性有活动者,自性为使活动,动机实现者,由此二相生中间之二十三谛也。【二十五谛】(术语)见“数论外道”条。

  【二十五点】 (杂名)一夜五更,每更五点。遂为二十五点。见“五更”条。

  【二十五方便】 (名数)台家修禅之法,分方便与正修二道,先为方便行,有二十五种,其次正修十乘观法。二十五种之方便行,分为五科:一、具五缘:持戒清净(离三业之非)、衣食具足(蔽形凌饥)、闲居静处(山林兰若)、息诸缘务(学问犹废何况俗事)、近善知识(资我身长我道)。二、诃五欲:诃色(色如热铁丸)、诃声(声如涂毒鼓)、诃香(香如憋龙之气)、诃味(味如沸密汤)、诃触(触如卧师子)。三、弃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此五法盖覆心神,使不能发定慧,故名为盖。四、调五事:调心不沈不浮,调身不缓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眠不节不恣,调食不饥不饱,五事各须中庸。五、行法:欲(欲离妄想颠倒欲得禅定智慧)、精进(持戒弃盖初中后夜勤行精进)、念(贱世法贵禅定智慧之念)、巧慧(筹量世乐与禅定智慧乐之得失轻重)、一心(念慧分明见世间之苦患与定慧之尊贵)。止观四曰:“此二十五法通为一切禅慧方便,诸观不同,故方便亦转。”四教仪曰:“依上四教修行时,各有方便正修,谓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中略)此二十五法为四教前方便,故应须具足,若无此方便者,世间禅定尚不可得,岂况出世妙理乎?”

  【二十五菩萨】 (名数)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华严王菩萨、众宝王菩萨、月光王菩萨、日照王菩萨、三昧王菩萨、定自在王菩萨、大自在王菩萨、白象王菩萨、大威德王菩萨、无边身菩萨,是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观念法门曰:“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以及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二十五神】 (名数)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二十五坛别尊法】 (修法)为破二十五有各别供养,二十五尊之护摩法也。

  【二十五条】 (衣服)袈裟之一种。在大衣中,此为最大。以二十五条之布横缀之。每一条竖缀长布四,短布一(四长一短)。

  【二十五有】 (名数)开三界为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有七有,四禅天及初禅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禅中之净居天与无想天也。无色界有四有,四空处是也。通三界而有二十五之果报,名二十五有。辅行二曰:“二十五有,总为颂曰:四域(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王,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舍(即净居天)。”涅槃经四曰:“二十五有,如首楞严经中广说。”【二十五有】(名数)见有字条。涅槃经二十五曰:“被无明枷,系生死桎。达二十五有,不能得离。”

  【二十五圆通】 (名数)圆而通于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众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于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于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根之圆通者,因此方之人耳根聪明,入法易也。而声与耳根为初后者,是首尾相贯之意也。一音声,陈那之圆通,即声尘也。二色因,优波尼沙陀比丘之圆通,即色尘也。三香因,香严童子之圆通,即香尘也。四味因,药王药上二法子等之圆通,即味尘也。五触因,跋陀婆罗之圆通,即触尘也。六法因,摩诃迦叶等之圆通,即法尘也。七见元,阿那律陀之圆通,即眼根也。八息空,周利槃特迦之圆通,即鼻根也。九味知,憍梵钵提之圆通,即舌根也。十身觉,毕陵伽婆蹉之圆通,即身根也。十一法空,须菩提之圆通,即意根也。十二心见,舍利弗之圆通,即眼识也。十三心闻,普贤菩萨之圆通,即耳识也。十四鼻息,孙陀罗难陀之圆通,即鼻识也。十五法音,富楼那之圆通,即舌识也。十六身戒,优波离之圆通,即身识也。十七心达,目干连之圆通,即意识也,十八火性,乌刍瑟摩之圆通,即火大也。十九地性,持地菩萨之圆通,即地大也。二十水性,月光童子之圆通,即水大也。二十一风性,琉璃光法王子之圆通,即风大也。二十二空性,虚空藏菩萨之圆通,即空大也。二十三识性,弥勒菩萨之圆通,即识大也。二十四净念,大势至菩萨等之圆通,是见大,即根大也。二十五耳根,是观音之圆通,即六根中之第二,即耳根也。见楞严经五六。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术语)一切菩萨欲证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二十亿耳】 (人名)Sroṇakoṭiviṁsa,比丘名。佛在世时证阿罗汉果。足下毛长二寸,足不踏地,为弟子中精进第一,智度论二十二曰:“沙门二十亿耳,鞞婆尸佛时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养众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乐果,足不踏地,生时足下毛长二寸,柔软净好,父兄欢喜,与二十亿两金,见佛闻法,得阿罗汉,于诸弟子中精进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勇猛精进堪任苦行,所谓二十亿耳比丘是。”

  【二十智】 (名数)台家约四教而明二十智。三藏教有七智、世智、外凡智、内凡智、四果智、辟支佛智、菩萨智、佛智是也。又通教有五智、四果智、支佛智、入空之菩萨智、出假之菩萨智、及佛智是也。又别教有四智、十信智、住行向之三十心智、十地等觉智、佛果智是也。又圆教有四智、五品智、六根智、住行向地之四十心智,佛智是也。见辅行三之三。

  【二十种护摩法】 (名数)扇底迦有四法,布瑟致迦有九法,阿毗遮罗迦有七法。是名二十种护摩法。此中更广之,则有一百一十种之火法,秘而不译。见金刚顶经义诀。

  【二十种外道】 (名数)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为诸法之生因者。三风仙论师,以风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为正行者。七毗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为涅槃之正因者。九女人眷属论师,计摩醯首罗天先作女人生一切万物者。十行苦行论师,计罪福功德总尽为涅槃者。十一净眼论师,以智为涅槃者。十二摩陀罗论师,以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父者。十三尼犍子外道,计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而生一切万物者。即六师外道之一。十四僧佉论,即数论师。十五摩醯首罗论师,以摩醯首罗天为万物之生因者。十六无因论师,计万物无因而然者。十七时论师,计万物由时而生者。十八服水论师,计万物以水为本者。十九口力论师,计虚空之力为生万物者。二十本生安荼论师,计由安荼生万物者。见外道小乘涅槃论,三藏法数四十六。

  【二十种喻法】 (名数)一、般若为母,二、方便为父,三、檀为乳母,四、尸罗为养母,五、忍为庄严具,六、勤为养育者,七、禅为浣濯人,八、善知识为教授师,九、一切菩提分为伴侣,十、一切善法为眷属,十一、一切菩萨为兄弟,十二、菩提心为家,十三、如理修行为家法,十四、诸地为家处,十五、诸忍为家族,十六、大愿为家教,十七、满足诸行为顺家之法,十八、劝发大乘为绍家业,十九、法水灌顶一生所系之菩萨为王之太子,二十、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

  【二始】 (名数)佛于寂灭道场说华严经,为大乘之始。于鹿园说阿含经,为小乘之始。谓之二始。

  【二世】 (术语)今生与未来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乐等。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所。”

  【二事非行】 (名数)指樗蒲围碁与种种歌舞伎乐。律宗所谈。

  【二世间】 (名数)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曰世,事事物物间隔曰间。大别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和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二、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之别,以容受有情者。盖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而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也。见俱舍论世间品。

  【二世尊】 (名数)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是多宝塔中之二佛也。

  【二受】 (名数)一身受,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苦乐舍之三受是也。二心受,领纳于心起分别心之受,即忧喜之二受是也。见俱舍论二,九。【二受】(名数)一、身受,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也。二、心受,意识之忧喜舍也。

  【二寿行】 (名数)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舍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于僧众或于别人布施诸命缘之衣钵等,施已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报之业,愿皆转招寿命之果报。彼时招能富果之业,即转招寿命之果。二、舍多寿行,是阿罗汉灭寿命而增长富福之法也。阿罗汉如前布施僧众了,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招寿果之业,愿皆转招富果。彼时招寿果之业,即转招富果。见俱舍论二。

  【二受业】 (名数)一由色界中间定以上乃至有顶天之善曰无寻业(二禅已上亦无伺),此唯感心受而不感身受,身受必与寻伺俱生,故无寻之业,不感身受也。又,一切之恶业,唯招身受之苦,苦在五识,故招身受,与心俱之苦受名为忧,忧非异熟果,故恶者不感心受之忧也。见俱舍论十五。

  【二鼠】 (譬喻)黑白之二鼠,以譬昼夜或日月。见“鼠”条。

  【二双四重】 (术语)真宗所立之教判也。难行道有竖出竖超之二重,竖出者自小乘至权大乘之法相三论。历劫修行之教法也。竖超者实大乘之真言法华华严等,即心是佛,即身成佛之教法也。又易行道有横出横超二重,横出者,生于化土之三福九品之自力行法,观无量寿经之所明是也,横超者,生于报土之选择本愿之实大。无量寿经之所明是也。因而合难行道之一双二重与易行道之一双二重,而称为二双四重。竖者难行道,横者易行道,出者渐教,超者顿教也。亦是权教实教之异名也。教行信证二本曰:“然就菩提心有二种:一者竖,二者横。又就竖有二种:一者竖超,二者竖出。竖超竖出明权实显密大小之教历劫迂回之菩提心,自力金刚心菩萨大心也。亦就横复有二种:一者横超,二者横出。横出者正杂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横超者斯乃显力回向之信乐。是曰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横大菩提心,是名横超金刚心也。”同六要钞曰:“然就菩提者,此有二双四重之释,所谓竖出竖超横出横超是也。所立差异,就文可见。”

  【二死】 (名数)见“生死”条。

  【二檀】 (名数)一世间檀,凡夫之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布施者。二出世间檀,圣人无漏心之布施也。见智度论十一。

  【二天】 (名数)日天月天也。又一同生天,此天与其人生于同时者,二同名天,此天与其人同名字者。此二天常随逐其人而护之。见华严经六十。又梵天与帝释天也。

  【二天三仙】 (名数)一韦纽天外道,以韦纽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二摩醯首罗天外道。以摩醯首罗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三迦毗罗仙外道,即数论师。四优楼迦仙外道,即胜论师。五勒沙婆仙外道,即尼犍子。九十六种中举此五师,余均略。见百论上,百论疏上之中。【二天三仙】(名数)中论列二天。百论列二天三仙。合之则为二天三仙。二天者,摩醯首罗天与毗纽天也。三仙者第一迦毗罗仙,为数论外道,第二优楼僧佉,为胜论外道,第三勒沙婆,为苦行外道也。辅行十曰:“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三仙。”中论一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百论一曰:“有人言:韦纽天(秦言遍胜天)名世尊。又言: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天)名世尊。又言迦毗罗、优楼迦、勒沙婆等仙人,皆名世尊。”

  【二童子】 (名数)一、矜羯罗Kiṁkara童子,二、制吒迦Ceṭaka童子。参照八大童子项。

  【二土】 (名数)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满于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为秽土。随众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又一、净土,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报土为佛之果报而自行受用之净土,化土为众生而变化之净土。极乐净土,或曰报土,或曰化土,诸家各有异论。二、秽土,为瓦铄土石所成,秽恶充满而有四趣五浊之杂秽者。如裟婆世界是也。此二土为相土中之差别见华严疏钞四。又一报土,报身所居之土也。此中有自受用,他受用之别。佛自受用身之所居,为自受用报土,对于初地已上菩萨而现之报土,为他受用报土。如华严经所说之莲华藏世界是也。二化土,佛之化身住处也。此中有净秽之别。如释迦佛之于娑婆世界,示现杂秽之国土,教化凡夫二乘者,是化土之秽土也。如阿弥陀佛之于懈慢界,观音之于补陀落山,是化土之净土也。化土者,为佛菩萨度凡夫二乘,而变现化作之国土也。问娑婆国土为众生实业所生之秽土,何以谓之化土?答曰:娑婆国土虽为众生之实业所生,而佛示现此土时,以佛之成所作智变现与彼秽土相似之国土而住之。其众生之所变,与佛之所变相和合而似一国土也。故由众生言之,则为实业所感之有漏实秽土,而由佛言之,则为由成所作智变化与秽土相似之无漏假秽土。今从佛而称为化土之秽土也。净土亦然。由众生清净之实业所感与佛之成所作智变现而成。今亦谓佛所变之边为化土之净土也。见百法问答钞八。

  【二万灯明佛】 (佛名)见“日月灯明佛”条。

  【二王】 (图像)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子名净意,得第一筹,拘留孙佛是也。得第四筹者,释迦佛也。乃至得最后之筹者楼由佛也(他经曰楼至)。时后二子,兄为法意曰:吾自誓当诸人成得佛时为金刚力士亲近于于佛,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不怀疑结。弟为法念曰:愿诸仁成佛道,则身当劝助法轮使转。其时之勇群王,即过去之定光如来是也;其时之诸子即此贤劫中之千佛是也;其法意太子即今之金刚力士,名为密迹者是也;其法念太子即今之梵王是也;彼时圣王之中宫夫人婇女即今之诸来会者是也。”(金光明文句记六,谓出于正法念经,误也。检七十卷正法念经无此文)依此本缘,则金刚力士唯为一人。故知礼之金光明文句记六曰:“据经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为二像者,夫应变无方,多亦无咎。”但以此为二像者,亦据佛说。毗奈耶杂事十七曰:“给孤长者,施园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吾欲庄饰。(中略)佛言:长者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夜叉新译作药叉)。然嘉祥之法华义疏十二,谓金刚力士为楼至佛之化身。又禅录皆为青叶楼至二佛之化身,此未审见宝积经文之误也。禅录之误,本于陆游之入蜀记。又密宗以爱染明王与不动明王并称曰二王。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

  【二往】 (名数)又名再往。谓再诠义也。止观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

  【二我】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见二我见项。

  【二我见】 (名数)一、人我见,一切凡夫,不了人身为五蕴假和合,固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也。二、法我见,一切凡夫,不了诸法之空性,固执法有真实体用之妄见也。起信论下末曰:“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二我执】 (名数)一、俱生我执,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二、分别我执,为后天的我执,依自己之分别力而生者。

  【二无常】 (名数)一、念念无常,一切有为之法,念念生灭而不停住也。二、相续无常,若干期限中相续之法终必坏灭也。如人命之死,灯火之灭是。见智度论四十三。又刹那无常,一期无常。见析玄记。

  【二无记】 (名数)无记性之体有二种,一有覆无记,妄惑之体性极为羸劣者,如俱生起之我法二执即第七识是也。是体性极为羸弱,故曰无记,然为自性妄惑,能隐覆圣道,故名有覆无记。二无覆无记,如阿赖耶识之自体及内之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是也。非自性妄惑,而羸弱,非善恶,故曰无覆无记。见百法问答钞三。【二无记】(名数)体性羸弱,不可记善,不可记恶者,曰无记性。此无记有二种:一、有覆无记,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曰有覆,非感苦果之恶性,故曰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二、无覆无记,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宿世业力如所感之五蕴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即一切之果报是也。见唯识论三,百法问答钞三,七帖见闻三末。

  【二无我】 (名数)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为大乘菩萨之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者也。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楞伽经一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

  【二无我智】 (名数)知人无我法无我理之智也。楞伽经一曰:“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中略)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分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

  【二无知】 (名数)小乘有部所说,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台家所谓见思二惑也。以无明为体,无明执着于事理之法,其性分不净,故曰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之真理,故曰无知。此无明俱起一切之余惑,故举无明,即摄一切之烦恼也。二、不染污无知,以劣慧为体,劣慧为无始以来怠于学问研究之结果,不解事物义理之下劣智慧也。是非执着于物之不净性分,故谓之不染污,不知事物之义理,故谓之无知,台家所谓尘沙之惑也。不染污无知不执着于事物,不能为出生死之障,故声闻缘觉之二乘不断之,佛于济度众生上有知一切事物之必要,故断此劣慧而成一切种智也。俱舍光记一曰:“问染污无知何为体?解云:以无明为体,所以不言余烦恼者,无明通与诸惑相应。若说无明亦显余惑。(中略)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所有一切有漏无染劣慧为体。”

  【二五食】 (名数)一者,蒲阇尼,翻云啖食。此有五种:谓饭麨干饭鱼肉。二者。佉阇尼,翻云嚼食。此有五种:谓枝叶华果细末食。

  【二悟】 (名数)菩萨有顿悟渐悟之二类:顿悟者,自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之所,唯有菩萨之无漏种子,其人经声缘二乘之行,直入菩萨之行位者,亦名直往之菩萨,渐悟者,由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之所,有三乘之无漏种子,必由浅入深故,先经二乘之果,后回心入菩萨之行位者,亦名回入之菩萨。见百法问答钞六。

  【二现】 (名数)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须现不须现二者,须现者,为中道之智眼。未开者,现起丈六之应身,广大无边之身相也。不须现者,中道之智眼已开者,观丈六之佛身,为周遍法界之妙身,故佛不必更现广大之尊特相也。如法华之龙女见佛之三十二相,赞叹为微妙净法身者。此中须现为别教之机,不须现为圆教之机,因之华严以兼别教之故,谓为须现之尊特。法华以纯圆之故谓为不须现之尊特。见观经妙宗钞下。

  【二相】 (名数)净智相与不思议用相也。净智相者,由真如内熏之力与法外熏之力而如实修行之结果,圆满方便,生纯净圆常之相也。由此净智相而现一切胜妙之境界与功德之相,利益众生,谓之不思议用相。起信论上曰:“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德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一切心识相即是无明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可坏。(中略)不思议用相者,依于净智,能起一切胜妙境界,常无断绝,谓如来身具足无量增上功德,随众生根,示现成就无量利益。”又同相与异相也。同相者,以染净之二相,同解为真如性相之见界也。异相者,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一切差别相之见界也。起信论上曰:“言同相者,如种种瓦器皆同土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中略)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相差别故。”又总相与别相也。智度论三十一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

  【二胁】 (术语)二胁士之略名。

  【二胁士】 (术语)又名挟侍。弥陀如来之两胁有观音势至二菩萨,药师如来之两胁有日光月光二菩萨,释迦如来之两胁有文殊普贤之二菩萨。谓之两胁士。

  【二心】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见“二善”条。

  【二修】 (名数)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于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于礼赞,举此二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为专修正行,杂修为杂修杂行之谓,二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二修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二行章引礼赞文毕曰:“私云:见此文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然日本见真大师就杂行分专行杂行,就正行别专修杂修,以专修杂修独为正行中之判目。正行中有五种,第四之念佛为正业,前三后一为助业,于此二业专修正业之念佛,为专修,助正兼行为杂修。教行信证六曰:“就杂行有专行专心,复有杂行有杂心。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中略)诸善兼行故曰杂行。(中略)亦就正助有专修,有杂修。(中略)杂修者助正兼行故曰杂修。”又一、缘修,缘真如而叶于理,有心有作之修行也。如地前之菩萨是。二、真修。证真如无修之行法,自合于理无心无作之修行也。如地上之菩萨是。法华玄义一上曰:“先藉缘修,生后真修。”

  【二宿因力】 (名数)如来为今日众生悲智双行摄化之宿因有二种。即大愿力(因位之誓愿力),昔行力(因位之万行力)也。华严经疏一曰:“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大愿力。及余诸文,成证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云云。

  【二序】 (名数)诸经之首,有通序别序,如是我闻等之六成就,通诸经有之,曰通序,本经特殊之缘起曰别序。参照“序”条。

  【二学】 (名数)一读诵,二禅思。释氏要觉中曰:“毗奈耶云:佛说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禅思。”

  【二严】 (名数)一、智慧庄严,研智慧而为身之庄严者。二、福德庄严,积福德而为身之庄严者。六度中檀等五者,福德庄严也,慧度者智慧庄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如佛性。”唯识述记七末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

  【二耶舍】 (名数)经论中耶舍比丘有二人,一人为佛在世之人,毗舍离城长者之子,名耶舍,出家后,还家淫故妇,佛大诘斥之,遂制淫戒,是佛法中制戒之初也。见僧祇律一(四分律作须提那子)。一人即佛灭后百年阿育王治世时鸡园寺之上座。见阿育王经一。

  【二业】 (名数)一引业,于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业,名为引业。二满业,其成满别报之业,名为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定不之二业:一定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业之三种。二不定业。不定受果报者。见瑜伽论九,法华玄赞十。又黑白之二业:一黑业,可感秽恶不净之苦果者。二白业,可感净妙清白之乐果者。见智度论九十四,玄义二上。【二业】(名数)一引业,二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例如人趣上自一人下至贱民,同一人趣之果报为总报,其中根有利钝,形有好丑,福有多少等,人人各异,谓之别报,引发其总报之业因,谓之引业,成满其别业之业因,谓之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一、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而能感善趣之乐果者。二、恶业,为五逆十恶等罪恶之所作而能引恶趣之苦果者。见俱舍论十七。又一、助业,善导所立五正行中前三后一之四业,能资助往生之业者。二、正业,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正为往生之正因者。观经散善义曰:“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二衣】 (名数)一制衣,五条七条九条之三衣佛制使比丘必畜之,不服则受罪。二听衣,百一资具粪扫衣等,计土地寒温人体消长,而为佛之开许者,不用亦无罪。行事钞下一曰:“二衣总别编。”【二衣】(名数)一、制衣,如僧众之三衣,尼众之五衣,如来制使必受持者。二、听衣,如长衣,百一资具,如来特应于机缘而听蓄之者。制衣不受持之则得罪,听衣不畜之则无罪也。

  【二义】 (名数)一、了义,诸大乘经中,明了说究竟真实之理者。如烦恼即菩提,悉有佛性是也。二、不了义,诸经中隐蔽实义而为方便之说者,如为我空记法有为遣法有说皆空是也。见圆觉经略疏。

  【二益】 (名数)谓现当二世之利益也。真宗说正定与灭度之二益。谓前者为现益,以信之一念入正完聚之位,受现生十种之益,后者为当益,命终后往生净土,开灭度之证者。

  【二翼】 (譬喻)譬二事相资之法,如止观,如真俗,如福智。

  【二因】 (名数)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也。见涅槃经二十八。又一、能生因,第八识能生起眼等之诸识,又为一切善恶之因,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萌芽之因是也。二、方便因,眼等之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如水土以发生谷麦等萌芽之方便是也。见宗镜录七十一。又一、习因,如习贪欲,则贪欲愈增长,新译曰同类因。二、报因,如行善恶之因,即得菩乐之报,新译曰异熟因。见四教仪集注中。又一、正因,众生本具之理性,正为成佛之因者。二、缘因,一切之功德善根资助智慧之了因,开发正因之性者。见涅槃经二十八。又有近因远因,见大论。牵引因生起因,见瑜伽论。

  【二印】 (印相)一、无相三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众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三昧印,二、有相三昧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三昧为种种利益众生之事,名为有相三昧。见演密钞六。

  【二应身】 (名数)一胜应身,应初地已上菩萨之机,而示现殊妙尊特之佛身也。一劣应身,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之机,而示现劣恶之佛身也。

  【二余】 (名数)生身之苦果与烦恼之余残也,又加业之余残为三余,就最后身之菩萨谓之余残。无量寿经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二愚】 (名数)菩萨十地中各有二种之愚法当断之者。见百法问答钞七。

  【二语】 (术语)又谓之两舌。即前后相违之语也。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

  【二圆】 (名数)天台家之名数。一今圆,二昔圆。今圆又曰开显圆,绝待圆,于今时之法华经开会藏通别之三教,显扬一实绝待之圆教也。昔圆又曰相待圆,于昔时之诸经,藏通别三教相待而说之圆教也。故昔圆虽为自圆而不能使他为圆也。又有部圆教圆之二者。前四时部之圆,为相待,无开会他之用,法华部之圆,为绝待圆,有开会他之用,如此就部意判今昔二圆之粗妙,谓之部圆,今圆昔圆皆为圆教之体而无异,就教体今昔视为同一之圆教,谓之教圆。盖依教圆,一切诸教不出八教也。依部圆,法华为超八醍醐也。又华严之清凉,分圆教为渐圆顿圆二者,为荆溪所破斥。见“二顿”条。

  【二增菩萨】 (名数)菩萨有二类:一、智增菩萨,大智之性分增上,而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多,利生化物之善根少者。二、悲增菩萨,大悲之性分增上,欲久住生死,利乐有情,不欲疾进菩提之果者。故智增之菩萨,于初地舍分段身而取变易身,悲增之菩萨,至第八地初舍分段身也。见百法问答钞七。

  【贰吒】 (界名)Akaniṣṭha,天名。译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顶也。玄应音义八曰:“贰吒或作阿伽尼沙托,或言尼师吒,皆梵音轻重也。正言阿迦尼瑟搋。此言色究竟天也。”

  【二障】 (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盖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实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为智障,亦名为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执而生。此二障,一体二用,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名烦恼障。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名所知障。小乘谓此为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胜鬘经于五住地中分别之,以见等四住地为所知障(注),以第五无明住地为智障。二乘但断烦恼障,而证涅槃,菩萨兼断所知障,亦不得菩提,此二障有宽狭。烦恼障所在处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处,烦恼障未必随之。盖烦恼障局于不善与有覆无记,而所知障亦通于无覆无记。且烦恼障粗显而易知,故示其头数,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难知,且随所知之法,而其数无数,故经论中不示其头数。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一烦恼障,即同上。二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也,灭尽定者心念都灭,离一切之障碍,是名解脱,即八解脱中之第八解脱是也。因而障圣者入灭尽定者之法,谓之解脱障。其法即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也,利根之不还及阿罗汉,以离其解脱障,而得入于灭尽定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谓唯依慧离烦恼障者,立慧解脱。依兼得定离解脱障者,立俱解脱。”又一、理障,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也。二、事障,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也。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相续生死。”

  【二真如】 (名数)有种种,一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也。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之妄法是为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然其真性不变,谓之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不变真如故,万法即真如。是华严之终教,天台之别教已上所谈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离染法而如明镜,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净法,如明镜之现万象,谓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论等之说。三清净真如,染净真如也。是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异名,出于释摩诃衍论三。四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众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诸佛所显之真如云无垢真如。此为大乘止观二所说。五在缠真如,出缠真如也。是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异名。出于起信论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空人我而所显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显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为唯识论所说。七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也。真如之体,本来离言辞之相,离心念之相,是云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论所说。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之异名。探玄记等所说。九相待真如,绝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异名。华严大疏钞所说。【二真如】(名数)见“真如”条。

  【二证】 (名数)一事证,二理证。三学之中修戒学谓之事证。修定慧二学谓之理证。见南山戒本疏一上。

  【二执】 (名数)一、我执,又名人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一切之烦恼障从此我执而生。二、法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者。一切之所知障从此法执而生。唯识论一曰:“由执我法,二障具生。”法苑义林章二执章详说之。此二执,为五见中萨迦耶见(即我见)之所执也。同体之我见有二用:一执取物之常一主宰为我执,一固执法体之实有为法执。此中法执为本,而起十我执,起法执者,必非我执而我执起时,必有法执也。由此我执而生烦恼障,由法执而生所知障。

  【二智】 (名数)有数种。【二智】(名数)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谛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谛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遍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三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着,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行宗记一上曰:“迷是者,障俗谛故。世出世法,唯佛通达,名如量智。迷理者,障真谛故。法性真理,唯佛尽证,境智相冥名如理智。”又一、根本智,如理智之异名,真智初起契会真理之智也。证此真理之实智,为通后有为事相之俗智之本,故名根本智。二、后得智,如量智之异名,真智后照了有为万法之俗智也。此为生于根本智后边之智,故名后得智。此二者,又称无分别智,后得智,以根本智之境,离一切之分别也。唯识论十曰:“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同九曰:“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又一、真智,根本智之异名,照了真谛理性之智也。二、俗智,后得智之异名,照了俗谛事相之智也。真谛译摄大乘论下曰:“真俗二智,更互相违。”佛性论二曰:“般若有二:一无分别真智,二有分别俗智。”又一、实智,达于佛菩萨实理之智也。二、权智,又名方便智,通于佛菩萨权方便之智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天台维摩经会疏九曰:“智度是实智,实智有能显出法身之力。方便是权智,权智外用,能有成辨。”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于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又一、一切智,达于一切法实性之智也。二、一切种智,通于一切法种种事相之智也。声闻缘觉唯有一切智,佛具二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二智】(名数)开佛智为二种:曰如理智,如量智。曰根本智,后得智。曰真智,俗智。曰实智,权智。曰一切智,一切种智。要之为事理一双相对,诸义相通,然华严宗多通用如理如量,法相宗通用根本后得,天台宗通用权智实智之目。

  【二智圆满】 (术语)如来实智权智二智圆满之意。

  【二种爱】 (名数)一有染污,即贪爱,如爱妻子等。二无染污,即信爱,如爱师长等。见俱舍论四。

  【二种白法】 (名数)惭与愧也,此二者能使一切之诸行光洁,故名白法。

  【二种本觉】 (名数)一随染本觉,依真如内熏之力与如来教法外缘之力,而如实修行。方便满足,故破妄心而显现法身,使始觉之智淳净,与本觉一致,又依始觉究竟与本觉一致,而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相之根,自然相应,现种种为利益,此二者,前曰本觉之智净相,后曰本觉之不思议业相,此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前者依自己之染缘所成,后者依他之染缘所成。故曰随染本觉。二性净本觉,本觉之真如,远离一切染法,具足一切性德,体相二大,为内熏之因,用大为外缘之资,是性净本觉也。

  【二种本尊】 (名数)本尊三昧品所说,字印形之本尊各立二种。字之二种者:一观字义,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观自性清净之菩提心也。二唱阿之声,唱之如铃铎等之不绝也,又以此声调出入之息也。印形之二种者:一有形,形是青黄赤白等色,方圆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处之类也。印谓所执之印,即刀轮羂索金刚杵之类也,初心者先于心外观画尊等,故名有形。二无形,后渐淳熟,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现,与心相应,以尔时此本尊但现于心,于心外无缘,故名无形。窃谓或初得世三昧,见其本尊如是形,如是色,如是住处,如是坐立,如是曼荼罗中持如是印等,尚是有相,故名有形。后转真言,宛然直见,如镜像等不思而见,故名无形。本尊形之二种者,一非清净,彼行者初因有相而引入无相,先观圆明之佛菩萨印身,其初不见,故画像等而观之,渐则法力所加,渐得明了,而尚有所障,闭目则见之,开目则不见之,又渐次而开目闭目,皆得明见,渐渐不加作意而亦见之,乃至触于身亦无有妨,犹如日对世人等然,依此有相渐引人于清净处。以有相之故,名为非净。此由三摩呬多(定之别名)等所引。故住于清净处,寂然无相,名为清净。净是果,非净是因,非净谓形色印相之类也,依此非净而引生净,由无常之因而至于常果也。见大日经疏二十。秘藏记本曰:“我本来自性清净心,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曰本尊。又已成佛本来自性清净理,于世间出世间最胜尊,故曰本尊。”

  【二种比丘】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

  【二种病】 (名数)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谓之身病。二、心病,或欢喜太过,或忧愁太过,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诸病者,谓之心病。见涅槃经十二。又一、先世行业病,谓先世好鞭打人,以种种之恶法,恼害众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现世失调病,即上之身病也。见智度论八。

  【二种布施】 (名数)一财施,舍财济贫也。二法施,说法度他也。见智度论三十三。又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见智度论三十三。

  【二种阐提】 (名数)一、舍善根之阐提。此先天的,本来之阐提也。二、方便阐提。菩萨为化度众生,以方便假为阐提也。参照“阐提”条。

  【二种常】 (名数)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于入灭,长时间之无变化,谓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坏为常,是真常也。

  【二种常住】 (名数)一百岁至减劫名常。诸菩萨若住百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入灭,是名为常,是即久远住世名为常,非不变不迁之常也。二常住不坏名常。诸烦恼之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变不坏名为常。见智度论四十三。

  【二种超越三昧】 (名数)超入三昧,超出三昧之称。

  【二种出家】 (名数)一身出家,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是也。二心出家,大乘之菩萨居士是也。如维摩贤护等。

  【二种独觉】 (名数)麟喻独觉,部行独觉也。

  【二种法身】 (名数)见“法身”条。

  【二种法性】 (名数)法界有事理二种,法性亦然,一事法性,如地之坚性,水之湿性等是。二理法性,诸法平等之实性是。止观曰:“地持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别故。二实法性,性真实故。”

  【二种方便】 (名数)一、体外方便,余经所说之方便也,是真实体外之方便,故云体外。二、体内方便,又云同体方便,方便即真实,真实即方便,故曰体内,如法华所说之方便是也。法华文句三曰:“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中略)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权。”辅行三曰:“此权者,本是诸佛妙体,体内方便,故名权谋。”垂裕记二曰:“法华名权即体内方便也。”

  【二种佛境】 (名数)一、证境,诸佛所证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二种佛土】 (名数)一真土,真佛之住处也。二应土,应佛之住处也。大乘义章十九曰:“佛土或分为二,唯真与应。自所托名之为真,随他异现说以为应。”又一真佛土,同于上之真土。二方便化身土,同于上之应土。日本见真大师以此二土分别西方弥陀之净土。见教行信证五六。

  【二种福田】 (名数)见“福田”条。

  【二种供养】 (名数)供养诸佛有二种:一出缠供养,供养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之位者。二在缠供养,供养一切有情在缠垢之中者。盖诸佛为出缠如来,众生为在缠如来也。又一财供养,供养香华饮食等财物也。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也。是取于三宝,第一之供养也。见普贤行愿品,三藏法数七。【二种供养】(名数)见“供养”条。

  【二种灌顶】 (名数)一,传教灌顶,对于如法积行之人,传受秘法,使绍阿阇梨职位之灌顶也。又称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二,结缘灌顶,唯为使结佛缘,引入一般之人于灌顶坛,使投花而授其本尊之印与真言,无秘法之授受也。演密钞四曰:“灌顶之言,有二种别:一传教灌顶,二结缘灌顶。结缘者,准下疏明。若人因遇道场,便云法缘难值,乞兼为济者,为作灌顶。得灌顶已,于一切真言门本尊法中,求受真法印法,随分修行,故名结缘。二传教灌顶,从初发心,求阿阇梨,为欲绍阿阇梨位故。师许可已,为造立漫荼罗,具足仪轨,而与灌顶。得灌顶已,堪绍师位,故名得传教灌顶,名阿阇梨也。”

  【二种光明】 (名数)一色光,二智光。智度论四十七曰:“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案智慧光又云心光。又一魔光,使人心躁动恍惚者。二佛光,使人心澄渟清净者。见宝王论。又一常光,始终一样,凡圣共睹者。二现起光。随机隐显不定者。弥陀经元照疏曰:“佛光有二:一者常光,二者现起光。”

  【二种行相】 (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于心内现影像,以之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能缘名见分,而此见分即行相也。然则由唯识观之,则我为见分行相,俱舍为相分行相也。唯识论二曰:“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中略)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述记三本曰:“行相有二:一者见分,如此文说。二者影像相分,名为行相。”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依大乘,此行相当相分,此相分是境摄,随变色等,即色等摄。”

  【二种回向】 (名数)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阿弥陀如来之安乐世界也。二还相回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愿回来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众生使向净土也。见往生论注下。又众生与佛果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回向二种:一者所作回施众生,二者所作回向佛果。”又一正回向,二邪回向也。上所述者是正回向,若以此功德,期望为未来恶鬼神,则为邪回向,古今来其例甚多。【二种回向】(名数)见“回向”条。

  【二种偈】 (名数)偈有二种:一通偈,二别偈。别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卢偈也,不问长行与偈,但以三十二字名偈,是竺人数经之法也。见百论疏上。

  【二种寂静】 (名数)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情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而不散乱,意之诸恶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静。见释氏要览下。【二种寂静】(名数)一、身寂静,舍离恩爱之家,避喧闹之世,闲居静处也。二、心寂静,离贪瞋痴等诸烦恼,修禅定,不起恶心也。

  【二种加持】 (名数)五相成身之后,有一切如来加持(总),与四佛加持(别)二种。此第二加持,不举大日者,四佛之总德,即为大日,故举四佛,以摄大日之意也。

  【二种结界】 (术语)一自然界。大者如阎浮一洲,小者如一洲一岛,自然限结界之区域者。二作法界,作羯磨之法而限定大小之摄僧界摄衣界乃至戒场等者。而自然中但得作最初结界之一法,其余之羯磨法,则必于作法界中行之。见行事钞上之一。

  【二种羯磨】 (名数)一,治罪羯磨。比丘犯罪,则大众作法,治定其罪也。二,成善羯磨。比丘有犯戒之罪,许对众发露,得灭其罪,而成就善根也。见四分律忏六聚法篇。又一,永摈羯磨。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见自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也。二,调伏羯磨。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则凡饮食坐起言语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之,以使调停摄伏,自能知过改悔,求僧忏,不复犯罪也。见毗尼母论二。【二种羯磨】(名数)有二种之羯磨。见“羯磨”条。

  【二种戒】 (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积极的行为者,亦名为戒,此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三月安居之规定是也。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间戒,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见毗尼母论一。又一性戒,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饮酒等戒是也,若饮酒,则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饮之,饮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论十八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见毗婆沙论十三。又一性重戒。杀盗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极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讥嫌戒,饮酒以下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机嫌特向内众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见涅槃经十一。又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二离相戒。离即远离,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之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之相,故名离相戒。见华严大疏五。【二种戒】(名数)见“戒”条。

  【二种精进】 (名数)一身精进,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二心精进,断悭贪等之恶心而不使得入也。见智度论八十。

  【二种立题】 (名数)凡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有经家所立。佛自立者如金刚经。经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经家所立者,佛灭后结集之时立之。如妙法莲华经。见法华文句一。

  【二种领解】 (名数)一曰齐领。二曰探领。齐领者,齐于自己之分而领解所受之化益也。探领者不限于自己之分,探佛之意,广通一切而领解也。见法华文句会本十七。

  【二种轮身】 (名数)正法教令之二轮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二种论】 (名数)一宗经论,以大小乘经教为所依而造之论也,如唯识论等。二释经论,解释大小乘之经义者,如智度论等。

  【二种罗汉】 (名数)一,时解脱罗汉。纯根之罗汉,待衣食住处师友等好缘具足,方证罗汉之机根也。二,不时解脱罗汉。利根之罗汉,不待衣食等事缘具足,自解法之道理,随时证罗汉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又一,慧解脱罗汉。但得慧障解脱,发得无漏地,即证涅槃之罗汉也。二,俱解脱罗汉,解脱慧障,定障亦解脱,于为定之极处之灭尽定,得出入自在者也。此人兼好事用之功德,故练习禅定,得种种之神通等也。见俱舍论二十五。【二种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二种涅槃】 (名数)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新译曰有余依,无余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惑业而曰余。有余涅槃者,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余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余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余也。此二种之涅槃,同为一体。三乘之行人,于初成道时,虽证得之,而无余涅槃之现,则在于命终之时。智度论三十一曰:“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二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此二种就大小乘分别之,有三门:一、单就小乘分别。断生死之因,犹余生死之苦果,谓之有余涅槃。断生死之因,同时使其当果毕竟不生,谓之无余涅槃。现无余涅槃之相,在命终之时。盖无余涅槃者,灰身灭智,一有情都灭也。二、单就大乘分别。变易生死之因尽,为有余,变易生死之果尽,为无余。三、大小相对而分别。小乘之涅槃为有余,以犹有变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为无余,以更无余之生死故也。此一义出于胜鬘经。见胜鬘经宝窟下本。又身智永灭,大小乘各异其说。小乘之空义,谓三乘之圣人,入于无余涅槃,则身智永亡而无一物。法界中灭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识宗谓定性二乘之无余涅槃,为毕竟都灭。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无余涅槃,非为实灭。二乘之人,离分段生死,谓为无余涅槃,佛息应身之化,归于真身之本,谓为无余涅槃。性宗三论华严天台之诸家,谓无有定性之二乘,毕竟成佛也。故法界无有实灭之无余涅槃者,但息妄归真,缉化还本,而入于无余涅槃耳。大乘义章十八曰:“入义有三义:一就实论,入息妄归真,从因趣果。二、真应相对,息化归真,故名为入。三者唯就应,现舍有为过,趣入无为,故名入。”

  【二种菩萨】 (名数)在家与出家也。智度论七曰:“此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中略)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参照“菩萨僧”条。【二种菩萨】(名数)见“菩萨”条。

  【二种菩萨身】 (名数)一生死肉身,三贤位之菩萨,未证法性,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也。二法性生身,既证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也。此法性生身,经论之说,多谓是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如往生论注。智度论七十四曰:“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往生论注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二种菩提心】 (名数)一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念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愿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是饶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缘因佛性,亦应身菩提之因也。二烦恼无边誓愿断,愿求自断无边之烦恼也,是摄律仪戒,亦是断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也。三法门无尽誓愿知,是愿求觉知无尽之佛门也,是亦摄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报身菩提之因也。四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愿求证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亦广利益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见往生要集上末。

  【二种清净】 (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名为离垢清净。见华严大疏钞六。

  【二种忍辱】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二种如来】 (名数)一出缠如来,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位之称也。二在缠如来,在一切有情缠垢中之称也。凡行者之供养,即供养此二种如来也。见秘藏记钞一。

  【二种三心】 (名数)净土真宗以为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二种。又日本见真大师分自利之三心与利他之三心,即要门自力行者之信心与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证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与散之三心,即息虑凝心行者之信心,与废恶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别之三心也。

  【二种色】 (名数)一内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属于内身,故名内色。二外色,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属于外境,故名外色。见宗镜录七十五。又一显色,青黄赤白之四种也。二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之八种也(大乘于此外加表色),见俱舍论下。【二种色】(名数)见“色”条。

  【二种色身】 (名数)一实色身,诸佛如来因中修无量之德,至于果感无量之相好庄严,是为实色身。二化色身,诸佛如来由大悲愿力为众生变化种种之身形,是名化色身。见佛地经论七。

  【二种僧】 (名数)一声闻僧,修小乘三学,剃头染衣,出家沙门之形相也。二菩萨僧,修大乘三学,有发俗衣,在家之形相也。见智度论三十四。又一应供僧,在檀越可供养者。二三归僧,三宝中之僧宝而可归依者。唯限于声闻人中之四向四果。见大乘义章十。

  【二种僧物】 (名数)一现前僧物,属于一结界中现在众僧之众物也。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之衣食等。二四方僧物,又曰十方僧物,亦曰僧祇物,属于四方僧之物件。寺之房舍饭米等也。此别由施者之意志而别者。又由于物件之性质而区别者为重物轻物,堂舍田园等为前者,钵锡杖三衣等十八资具为后者。重物轻物之别,明死者遗产相续之法。

  【二种舍利】 (名数)一全身舍利,如多宝佛之舍利是也。二碎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是也。又一生身舍利,依戒定慧所薰修,如来灭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使人天永获供养之福德者。二法身舍利,一切大小乘之经卷是也。智度论曰:“经卷是法身舍利。”

  【二种深信】 (名数)见机法一体条。

  【二种神力】 (名数)一令远处见闻神力,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使他方异土之众生,皆得见闻也。二令各各见佛神力,佛在一处说法,能使一一众生各自在佛前见说法,如日出而影现于众水也。见智度论九。又一现身面言说神力,初地之菩萨,住于佛之神力,入于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之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当面说法也。二以手灌顶神力。初地之菩萨,得三昧神力,于千劫积集善根成就时,次第入于诸地乃至第十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众宝璎珞,庄严其身,黄金荐卜如日月光明。是时一切如来自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手以甘露灌其顶。见楞伽经二。

  【二种生死】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二种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二种声闻】 (名数)一愚法声闻,二不愚法声闻。大乘义章所说。见“愚法”条。

  【二种圣】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说也。如来唯有此二法。见思益经如来二事品。

  【二种施】 (名数)财施,法施也。

  【二种识】 (名数)见“识”条。

  【二种世间】 (名数)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也。

  【二种授记】 (名数)一无余记,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如是有国土眷属等了了说之,故名无余记。如世尊复言:若我在世,或灭度后,闻诸法华经一句一偈者,我皆为授无上菩提之记,是名无余记。二有余记,如言告众生汝于未来某佛时当毕此罪,某甲如来为汝授记之类,是名有余记。复言:若一切众生悉有有余,彼生善根,相续不断,当至无上菩提,是名有余记。见大疏四。

  【二种寿命】 (名数)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二种死】 (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二种我见】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二种无知】 (名数)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也。见“无知”条。

  【二种邪见】 (名数)一、破世间乐邪见。谓无视因果之理而造恶,堕于苦趣不得人天之乐之邪见也。二、破涅槃道邪见。虽修善,而执着于我,虽得人天之乐,而不得涅槃之邪见也。中论四曰:“邪见有二种:一者破世间乐,二者破涅槃道。破世间乐者,是粗邪见,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是邪见,舍善为恶,则破世间乐。破涅槃道者,贪着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起善故得世间乐,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是故若言无如来者,是深厚邪见,乃失世间乐,何况涅槃?若言有如来,亦是邪见。”

  【二种心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二种信】 (名数)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毗目佉Abhimukh,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舍攞驮Śraddhā,是依人而信其言也。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佉,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心知在近,故曰信解也。下言深信者,梵音舍攞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诳故即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又有初信正信之二种。与贪瞋痴三不善根相应之信为邪信。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之信为正信。又有自力他力之二信。自发之信为自力信。依佛之大悲心而发之信为他力信。此中五根中之信根,就正信而言,是佛徒通途之信心也。又净土真宗之信就他力信而言,是一宗特殊之信心也。

  【二种信心】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二种性】 (名数)地持经一说:一性种性,性者本性,谓自无始以来,法尔六处殊胜,而未种解脱分之善也。二习种性,习为习修,闻法界等流教法,习修众善而成之种性也。唯识论九曰:“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又楞伽经二说:一圣种性,三乘圣者证涅槃之种也。二愚夫种性,愚痴凡夫迷执诸法之性也。是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二种性】(名数)一、本性住种性,此自无始以来,依附第八阿赖耶识,法尔所存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此种性于我等具缚之身中亦自无始备于法尔,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轮回,而于阿赖耶识之中,持之而不失坏也。二、习所成种性,闻如来之教法,而起闻思修之三慧,新熏习有漏之善种,依此熏习力增长彼法尔无漏之种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种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见百法问答钞六。

  【二种序】 (名数)别序之种类也。序总有二种:一通序,如是等之五事六事是也,是通诸经有之故云通序。二别序,由通序至序末是也,是各随其序而别,故云别序。又一证信序,即上之别序也。二发起序,即上之通序也。

  【二种薰】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二种薰习】 (名数)七转识各缘其外境时,依其识自体之力,薰习其所缘境之二相分与本质之种子于第八识,谓之相分薰。薰习能缘之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谓之见分薰。

  【二种一阐提】 (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

  【二种一乘】 (名数)华严宗所立也。一乘二种,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也。

  【二种因果】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二种远离】 (名数)修行佛道之际,为欲使身器清净,远离身心二种之恶。即身远离,心远离也。

  【二种证】 (名数)声闻乘之人证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证,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证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证,又云超越断,利根之声闻,一时断几许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证阿罗汉果也。此有四种。见“超越证”条。

  【二种庄严】 (名数)见二字部二种庄严条。【二种庄严】(名数)见“二严”条。

  【二种资粮】 (名数)宝积经所说。一福德资粮,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也。二智德资粮,修习正观而勤求妙智也。即第六度。见三藏法数七。【二种资粮】(名数)二种庄严之异名。福德与智德也。以此二德为资粮而证佛果也。见宝积经十二。

  【二种子】 (名数)一、名言种子,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则而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诠显色心之诸法,于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之名言所诠色心之法,于自心之目前反现其相分,以熏彼种子于本识。盖以名言为介成此种子之新熏,故谓之名言种子(是表义名言之义)。又,名言种子者,不特介能诠之言语而熏习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缘诸境时,亦反现其诸境之相分于心前,以熏其种子于本识也。如此依心心所缘境而熏成其种子者,亦名名言种子。名之为名言者,以心心所缘境时,能缘之心,了显所对之境,恰如名言诠显诸法之体义也,因是又名之为显境名言。此中第一种之表义名言,限于第六识,以名言缘名言,唯为第六识相应之寻伺力也,第二种之显境,通于于七识以了所缘之境而熏种子,通于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识为所熏处,自无能熏之用。二、业种子,为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作善恶之业,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业者,造作之义,造作善恶所熏,善恶之种子也,此思心所之种子,有二功能,一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种子也,二为助他羸劣无记之种子,使生现行之功能,此名为业种子,盖生自果者,非为业种,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为业种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识为三性中极劣无记之识体,故能生之名言种子,亦为羸劣无记之种子,自无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识无记之种子,决定可生于当来善趣之功能,为彼之业力所助,自生善起之无记之果也。故名言种子通于八识,且通于三性,业种子局于第六识之思心所,且局于善恶之二性,以无记羸劣,无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种子之功能而已。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三。

  【二种字】 (名数)一曰阿刹罗,阿迦等之根本字也,二曰哩比鞞,伊等之增加字也。大日经疏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刹罗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次从伊伊(长)乃至乌奥,凡十二字,是从生增加之字,悉皆是女声,其根本字是男声也。男声是慧义,女声是定也。其根本字遍一切处,次诸增加字亦遍一切处。根本增加不相异也,皆以根本字体有本而加点画,是故根本增加不一不异。犹如器中盛水,因器持水,水不离器,此亦如是。更相依持能遍内外也。”

  【二种自在】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二种自在】(名数)见“自在”条。

  【二种尊特】 (名数)一修成尊特,因位修行所成就佛之大相好也,是乃报佛之相好,别教之意也。二性具尊特,法性本具之妙相也,是乃法佛之相好,圆教之意也。此中性具之尊特为上品,修成之尊特为下品。而华严经之微尘数相好为修成,故是下品,法华经之微妙净法身为性具,故是上品,见妙宗钞四。【二种尊特】(名数)见“尊特”条。

  【二众】 (名数)一、道众,出家修道业,受具足戒,十戒者。二、俗众,在俗归于法,受五戒八戒者。玄义释签一曰:“道俗颙颙。”观经玄义分曰:“道俗时众等。”

  【二重曼荼罗】 (术语)胎金两部之曼荼罗,各有浅略秘密之两重。在胎藏界者,大日经具缘品所说,大日住阿弥陀三摩地所现之加持境界也。是于三部中为莲华部之曼荼罗,浅略曼荼罗也。疏六曰:“青色是无量寿色,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普现大悲曼荼罗,如净虚空中具含万德故。”又秘密品所说者,为毗卢遮那本地之境界,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罗即是秘密曼荼罗也。在金刚界者,教王经,略出经所说之大日,住阿閦三摩地,诵吽字成阿閦佛为成身会者,是三部中之金刚部曼荼罗,即浅略曼荼罗也。又瑜祇经序品所说之曼荼罗,是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罗,秘密曼荼罗也。故瑜祇经非十八会之摄,经自说谓为本有金刚界。大日如来住于众生本有之三摩地,于本有无作之境界所现之自性所成三十七尊,故其种子三形等大与常途之说相相异。即浅略者乃加持修生之曼荼罗,秘密者乃本有本地之曼荼罗,胎藏本地之理佛更住于西方莲华部加持现曼荼罗,又本有金刚之智佛更住于东方金刚部示修生曼荼罗,故深秘之两部于佛部中建立之,浅略之两部于莲金二部为其体也。见秘藏记本,同钞一。

  【二柱】 (名数)续多论曰:“佛法有二柱能持佛法,谓坐禅学问。”

  【二转】 (名数)二转依之略。

  【二转依】 (术语)相宗以第八识为迷悟之所依,性宗以真如为迷悟之所依。今转第八识或真如之迷依,而为悟依,以得菩萨涅槃之二果,谓之二转依。楞严经七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见“转依”条。

  【二字】 (名数)一、半字,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文字不具足者。二、满字,余章之文字语法具足者。又(杂语)僧之实名,以二字为古实,故僧名谓之二字。师弟之契,书实名奉师,谓之呈二字。又称他人之实名。敬其人,则分二字曰上某字下某字而呼之。后拾遗往生传曰:“须以今生结缘之力,必为当来引导之因,今欲得二字。”

  【二字文殊】 (菩萨)见“文殊”条。

  【二宗】 (名数)见二字部本条。【二宗】(名数)法相宗与法性宗也。此为大乘之宗别,华严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义,故名法相宗。如深密经唯识论之所明是也。华严之大乘始教,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当之。二、法性宗,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说之万法,而显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经,四论等之所明是也。华严宗五教中之终教已上,天台之四教中别圆二教,八宗中之三论宗当之。在竺土称为龙树天亲之二宗,中观瑜伽之二宗,护法戒贤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无相大乘者也。【二宗】(名数)即空宗与性宗。此于相宗之外,又于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三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诠与表诠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三论之一宗,正为空宗,天台以上为性宗也。就经论言之。则于般若经四论等,破诸法,而显如实际,实相等之真性者,是空宗也。楞伽经起信论等之初显示如来藏,而说真妄和合之缘起者,是性宗也。此法性宗在竺土尚未开扬,梁朝真谛三藏译摄论起信论等,开摄论宗,由是始阐明之。华严之宗密,于原人论判大乘,一曰大乘法相教,二曰大乘破相教,三曰一乘显性教,禅源都序谓。一曰密意依性说相教,二曰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曰显示真心即性教。其第一与第二、第三,即为相性二宗之判别,第二与第三,即空性二宗也。然空性二宗之判别,殊为不易,古来禅家讲经家,往往混同之,动辄以遮诠之破相为深,表诠之显性为浅。宗镜录三十四,举十异以判空性之二宗:一、法义真俗异。空宗未显真性,仅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也。此诸法。以无为无相无生无灭为义,义是真谛也。性宗以一真之性为法。以空有等种种之差别为义。二、心性二名异。空宗目诸法之本原为性。性宗多目诸法之本原为心。三、性宗二体异。空宗以诸法无性为性。性宗以虚明常住不空之体为性。性字虽同而体异也。四、真智真知异。空宗以分别为知。以无分别为智。知浅而智深。性宗以能证圣理之妙慧为智。以兼有理智而通凡圣之真性者为知。知通而智局。五、有我无我异。空宗以有我为妄。以无我为真。性宗以无我为妄。以有我为真。六、遮诠表诠异。遮谓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觉。又遮为拣却诸余。表乃直示当体。今时之人。均以遮言为深,表言为浅。故专重非心非佛无为无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以遮非之词为妙。不欲亲自证认法体也。七、认名认体异。空宗对于初学及浅机之人,只示以名。性宗对于久学及上根之人,忘言而认体。设有人问经云:迷之即垢,悟之即净,能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此是何物?答曰是心。是举名而答也。愚者认名而不加推求。智者应问何者是心,考征其体也?答云知即是心,指其体也。八,二谛三谛异。空宗住有真俗二谛。性宗总有三谛。以缘起之诸法为俗谛。以缘起无自性诸法,即空为真谛。以一真心体非空非色能空能色为中道第一义谛。九,三性空有异。空宗之有,即遍计依他之二性空,即圆成实性也。性宗,三性皆具空有之义。遍计即情有理无。依他即性有相无。圆成即情无理有。十,佛海空有异。空宗谓佛,以空为德。以无少法者为菩提。性宗谓一切诸佛之自体。皆有常乐我净,十身十智相好无尽也。性自本有,不待机缘。

  【二宗释题】 (名数)天台贤首二宗,释诸经之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一,天台通别释题,天台以通别之二义释经题。如妙法莲华经,上四字是别,别在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他例亦然。二,贤首能所释题,贤首必以能诠之文与所诠之义判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余经例皆然。见华严经疏三。

  【二足】 (术语)以人之两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为智足,其余五度为福足,义楚六帖一曰:“智论云: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

  【二足尊】 (术语)又名两足尊。言在有二脚之生类中为最尊者。是佛之尊号。又二足者,譬福智也(见二足项)。佛圆满福智之二足,故曰二足尊。法华经授记品曰:“供养最上二足尊。”

  【二祖】 (人名)禅宗东土之第二祖慧可禅师也。

  【二祖断臂】 (故事)禅宗二祖慧可,求道于达磨,不得,乃在雪中以利刀断左臂,示其坚固不动之志。遂得法。后世称为断臂慧可。

  【二罪】 (名数)一、性罪,杀盗淫妄之四重戒,其自性是恶,不待佛制,犯之则得罪报也。二、遮罪,酒戒等自性非恶,佛为保护余戒,故遮止之,若犯之则获犯佛制之罪也。

  【二尊】 (名数)释迦与弥陀也。观经玄义分曰:“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观经散善义曰:“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

  【二尊二教】 (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之说相。二尊为释迦弥陀。二教为要门与弘愿。此经之正宗分以释迦显说要门方便之定散诸善,弥陀彰弘愿真实之实力念佛,故云。

  【二尊一教】 (术语)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之说相。于正宗分释迦开要门,弥陀彰弘愿,二尊所教,各自异别。至流通分,释迦上来说要门之定散二善,以弘愿之念佛,附属阿难,故释迦之发遣与弥陀之招唤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为念佛之一道。

  【二尊一致】 (术语)与二尊一教同。


  【发得】 (术语)言禅定智慧等发生获得于吾身中也。往生十因曰:“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三昧发得故,必得往生。”

  【发阇罗】 (物名)见“缚曰罗”条。

  【发饿鬼心】 (术语)十种发心之一。众生刹那刹那起名利之心,作下品十恶。以植饿鬼道之种子也。

  【发烦恼障】 (术语)三障之一。

  【发光地】 (术语)菩萨十地之第三地。乃本觉之慧光开发位也。

  【发迹显本】 (术语)本门法华开显之意。谓伽耶成道之释迦如来,为开放垂迹,更显示久远实成之本地也。法华玄义七曰:“发迹显本者,还指最初为本,中间示现发迹显本。”

  【发讲】 (仪式)同于开讲。言讲经之始也。

  【发觉净心经】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异译。

  【发戒】 (术语)依授戒之法于受者之身中发得戒也。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

  【发露】 (术语)发露所犯之罪而无所隐也。四教仪曰:“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

  【发论】 (书名)黄发外道之论,即胜论也。名义集二曰:“娑毗迦罗亦云劫毗罗(Kapila),此云金头,或云黄发,食米斋外道。”性灵集六曰:“爪章发论,冥绝有涯。”

  【发菩提心】 (术语)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曰:“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玄义分曰:“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乘义章九曰:“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论】 (书名)具云发菩提心经论。二卷,天亲菩萨造,秦罗什译。有十二品,具说发心誓愿及六度之相。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出生菩提心经之新译。

  【发起】 (杂语)物之初起曰发处。又发扬鼓动他人也。注维摩经二曰:“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会。”

  【发起手】 (印相)为发起相之印相也。大日经疏十六曰:“除恶趣菩萨画作发起手,谓舒手仰掌,从下向上举之。”

  【发起序】 (术语)二序之一。对于证信序而立。见“序分”条。

  【发起众】 (术语)四众之一。如法华经之会座,依舍利弗三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谓之发起众。法华文句二曰:“发起者,权谋智鉴,知机知时,击扬发动,成办利益,如大象躄树,使象子得饱。”

  【发遣】 (术语)劝人而遣之于他处也。

  【发生佛顶】 (佛名)具名广大发生佛顶。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三位,密号曰破魔金刚,主息灾之德。有广大,大转轮之异名,黄色,右手持莲,上竖独股杵,左手为胎拳,立头指当胸,坐赤莲。

  【发生金刚部菩萨】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一行第一位,密号曰不坏金刚,发生金刚部之诸尊,故有此名。故有此尊为金刚部部母之说,与金刚针菩萨同体。白黄色,法界定印上立独股,着天衣,坐赤莲。

  【发思巴】 (人名)或作八思巴,八思麻。华言圣童也。西藏新志中曰:“至元之初,有发思巴者出。礼其伯父萨思哇,学伽陀三千言。七岁能演其法,论辨纵横。复遍咨名宿,钩元索隐,尽通三藏。国人以为圣。呼之为发思巴。岁十五、闻元世祖之德,驰驿谒之王府。世祖深信之。宫闱并东宫皆受法戒。及世祖登极,赐发思巴玉印,使任中国之法王,统天下之教。时仅二十二也。至元七年,受诏制元之国字,称旨。即今之蒙古字。至此更升帝师大宝王。赐玉印。由此统领诸国之释教。至元二十一年,召至京师。礼遇极隆。如一佛出世之时。于是遂以红教为元之国教。”

  【发塔】 (堂塔)供养佛发之塔也。十诵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给孤独居士白佛言:世尊游行诸国土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发。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发塔爪塔。佛言:听起发塔爪塔。是名起塔法。”是为佛塔之嚆矢。

  【发下品十善心】 (术语)十种发心之一。众生念念起胜他之心,行下品之十善,植修罗道之种也。

  【发心】 (术语)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维摩经慧远疏曰:“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

  【发心门】 (术语)四门之一。以名东门。见“四门”条。

  【发心住】 (术语)菩萨十住之第一位也。

  【发意】 (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发愿】 (术语)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曰:“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发愿回向】 (术语)唐善导观经疏释南无二字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发愿文】 (杂名)略名愿文。法事之时述施主愿事之表白也。

  【发愿心】 (术语)回向发愿心之略。

  【发愿钟】 (仪式)法会时,导师诵发愿文时之信号钟也。

  【发吒】 (术语)Phaṭ,为破坏之义。破坏一切之魔障也,故四种法中降伏法真言终,必用此句。大日经七曰:“初后吽发降伏用。”同疏七曰:“发吒也是扑义。”秘藏记末曰:“降伏初吽后发吒。”同私钞九曰:“吽字其音如牛吠,是降伏声也。又风轮种子也。风有摧破能,故为降伏加句。发吒者,破坏义,是又与调伏相应。”

  【发磔迦】 (杂语)译曰摧坏。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发磔迦,真言中摧坏句。”梵Phaṭaka。

  【发真】 (术语)发起自己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九曰:“一人发真。”

  【发智六足】 (书名)发智论与六足论也,萨婆多宗之根本论有七论,其中发智论最该博,故谓之身论。他六论名为足论。见“阿毗达磨”条。

  【发智论】 (书名)阿毗达磨发智论之略名。

  【伐[木*致]呵利】 (书名)Bhartṛhari,论名。寄归传四曰:“伐[木*致]呵利论,是前朱你议释,即大学士伐[木*致]呵利所造。”

  【筏蹉】 (人名)又曰跋私。梵音Vatsa,小乘犊子部之祖。佛当时之外道也。后归佛出家。

  【筏蹉经】 (经名)犊子部之经典也。

  【筏蹉外道】 (流派)同筏蹉子。由犊子部之部祖为筏蹉Vatsa而名。

  【筏蹉子】 (流派)见“筏蹉”项。

  【乏道】 (术语)梵语之沙门,一翻乏道,乏于道也。自谦之称,如云贫道。三德指归一曰:“沙门此翻乏道。”参照“贫道”条。

  【伐阇罗弗多罗】 (罗汉)Vajraputra,十六罗汉之一。译金刚。

  【伐伽】 (杂名)Bhāga,见“跋渠”条。

  【伐浪伽】 (天名)varāñga,神名。译曰妙支。见俱舍光记二十七。

  【伐勒迦梨】 (人名)Balakṛti,比丘名。译曰斗力。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伐里沙】 (流派)Varṣa,数论外道部主之名。译曰雨。唯识述记一本曰:“十八部中部主者名伐里沙,此翻为雨。雨时生故,即以为名。其雨徒党名雨众外道。”

  【筏罗遮末罗】 (地名)Aparacāmara,八中洲之一。俱舍光记十一曰:“逻遮末逻。此云猫牛。筏逻遮末逻。此云胜猫牛。”

  【伐那婆斯】 (罗汉)Vanavāsin,十六罗汉第十四称伐那婆斯尊者。翻名不详。

  【筏苏密呾罗】 (人名)Vasumitra,又作伐苏蜜多罗。旧作和须蜜,婆须蜜多,婆须密多罗。世友菩萨之梵名。旧云天友。佛灭后四百年有部宗出家之小乘菩萨也。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论时,此是其上首,且称为婆沙论四评家之随一。着宗轮论。宗轮论述记上曰:“异部宗轮者。佛圆寂后四百许年,说一切有部,世友菩萨之所作也。(中略)言世友者,梵云筏苏蜜多罗。筏苏者,世义。蜜多罗,友也。外道所事毗瑟拏天,亦名筏苏。(中略)住于世故。今此论主从彼乞得。彼天之友,故云世友。友者朋友。如云世亲世天亲也。世天友,故名世友。”俱舍光记二十曰:“梵名筏苏密呾罗。筏苏,名世。蜜呾罗,名友。旧曰和须蜜,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婆须密多,此云世友。亦曰天友。或曰宝。亦曰财也。”又有一人名筏苏蜜呾罗,为有部宗之阿罗汉。佛灭后三百年出世。作品类足论等。俱舍光记一曰:“至三百年初,筏苏蜜多罗,造品类足论六千颂(即是蜜众事分阿毗昙也)。又造界身足论。伐苏蜜多罗,此云世友。”西域记二曰:“伐苏密呾罗论师,唐言世友,旧曰和须蜜多,讹也。于是制众事分阿毗达磨论。”又有一人同名,为经部之异师。俱舍光记五曰:“世友,梵名云伐苏蜜多罗,旧云和须蜜,讹也。印度国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会中世友。”见世友条。

  【筏苏枳】 (异类)Vāsuki,龙王名。见“和须吉”条。

  【筏喻】 (譬喻)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舍,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舍,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为筏喻之法。示不执着于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舍此,当担戴去。于意云何?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佛言彼人更以此筏还水中,或于岸边舍去云何?比丘曰:有益。佛言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使弃舍不欲使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尚可以舍是法,况非法耶?”金刚经曰:“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筏喻经】 (经名)指中阿含五十五阿梨吒经而云。经中为阿吒梨比丘说筏喻。

  【伐折罗】 (物名)见“缚曰罗”条。

  【伐折罗大将】 (天名)药师经所说十三神将之一。译曰金刚大将。

  【伐折罗人嚩罗】 (菩萨)Vajrajvala,译曰金刚光。见大日经疏九。

  【伐折罗陀罗】 (杂名)Vajradhāra,译曰执金刚、持金刚。手持金刚杵之神部总名。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陀罗是执持义,旧译云执金刚,今谓持金刚。”

  【法】 (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谓如是既各有自体,皆为自体任持之状,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法者,兼摄无体,该尽一切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俱舍论光记一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十曰:“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磨,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唯识述记二末曰:“法者,道理义也。有般涅槃之义,名般涅槃法。”

  【法爱】 (术语)爱有二种,一欲爱,凡夫之爱着也。二法爱,菩萨已上之爱乐善法也。此法爱又有二种:一小机之爱涅槃者及菩萨未断法执而爱善者,此法爱必当断之。二如来之大悲,亦云法爱,是无上之真爱也。圆觉经曰:“善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同注曰:“法爱者,爱涅乐也。”仁王经中曰:“顺逆法爱无明习,远行大士独能断。”同良贲疏曰:“顺道法爱者,爱善法也,婆沙论中名善法欲。”涅槃经五曰:“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真解脱。”

  【法爱梵志】 (本生)名义集偈颂曰:“雪山大士求半偈而施身,法爱梵志敬四句而折骨。”智度论所谓爱法梵志也。

  【法岸】 (杂语)入道之境也。沈约文曰:“若非积毫成仞,累爝为明,无以方轨慧门,维舟法岸。”

  【法宝】 (术语)三宝之一。诸佛所说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财宝,故云法宝。维摩经佛国品曰:“集众法宝,如海导师。”增一阿含经一曰:“三阿僧祇集法宝。”又僧家所用衣钵,锡杖等也。僧法海有六祖法宝记一卷。见唐书。

  【法宝藏】 (术语)法宝含摄无量之法财,故曰法宝藏。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供养诸如来,护持法宝藏。”

  【法宝藏陀罗尼经】 (经名)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之略名。

  【法宝所立五时教】 (术语)唐法宝约于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论说之。唯此书今仅存第三一卷,阙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详细。惟略见于五教章通路记第五十而已。

  【法宝坛经】 (经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之略名。

  【法报】 (术语)佛三身中法身报身之二身也。

  【法报不分】 (术语)法华文句九曰:“近代翻译,法报不分,二三莫辨。自古经论许有三身,若言毗卢与舍那不别,则法身即是报身。”是荆溪批难华严家之语也。台家之意谓毗卢舍那为法身,卢舍那为报身,释迦为化身(慈恩传亦同)。然华严宗之意,则谓毗卢舍那与卢舍那不过为梵语之具略,是同一法身之称,因而彼宗之学者有立华严经为法身佛之说法者。今破之谓毗卢舍那即卢舍那,则无法报之别,不能办三身之区别,因之华严经为他受用报身之说法,决非法身也。见毗卢舍那条。

  【法报化三身】 (术语)大小乘通用之名目也。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品之功德为法身。以王宫所生相好之形为报身。以化狝猴鹿等为化身。若就大乘则即天台之法报应。又法相宗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也。

  【法报应】 (术语)佛之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是也。见“三身”条。

  【法报应化】 (术语)法身报身应化身,即佛之三身。第三身一名应身,一名化身,又云应化身。

  【法报应三身】 (术语)台家所立之三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三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三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为自受用报身。对于初地已上菩萨应现之报身。名为他受用报身。此与应中之胜应身,同体异名。三、应身,又曰应化身。自理智不二之妙体,为化度众生应现种种之身也。亦二分之。对于初地菩萨应现者。名为胜应身。即上之他受用报身也。应现于地前凡夫及二乘者。名为劣应身。释迦如来之丈六身是也。此三身中法身如来名为毗卢舍那。译言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为卢舍那。译言净满。又译曰光明遍照。应身如来名为释迦文。译言度沃燋。此三名为但就佛身分别者,故应化身单为释迦文度沃燋。然泛别应化身。则固于此中摄尽诸趣随类之身也。若以此三身配于彼宗所立之四土。则法身处于寂光土。报身处于实报土,胜应身处于方便土。劣应身处于同居土。法华论曰:“一者示现应佛菩提故,随所应见而为示现。二者示现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三者示现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常涅槃常恒清凉不变等义。”天台光明玄曰:“法报应是为三,三种法聚故名身。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止观六曰:“就境为法身,就智为报身,起用为应身。”文句九曰:“法身如来名毗卢舍那,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庐舍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文,此翻度沃燋。”辅行一之一曰:“从体,三身相即无暂离时,既许法身遍一切处,报应未尝离于法身,况法身处二身常在,故知三身遍于诸法,何独法身乎?”又密教立法报应之三身。日本弘法之三昧耶戒仪曰:“归依无上二身诸佛。”同资秉记曰:“约于密教之两部曼荼罗则各有横竖之三身。其胎藏中胎是法身;与第一重之内眷属第二重之大眷属合,是报身;第三重是应身;此是竖也。上之诸身,各具三身,是横也。其金刚依礼忏文等,于五佛之中,中东合,是法身;南西合,是报身;北方是应身;此竖也,横之义如前。”

  【法被】 (物名)禅林覆裹椅子之被布云法被。见象器笺十九。

  【法本】 (术语)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往生论上曰:“随顺法性不乖法本。”

  【法本内传】 (书名)具记焚释道经角试事。名义集一曰:“道家尹文操斥法本内传,是罗什门僧妄造。通慧辨云:明帝梦金人事,出后汉纪。此若虚妄,岂名信史耶?又吴书阚泽对吴主云:褚善信,费叔才,自感而死。岂是罗什门徒所造。”佛祖统纪三十五,志磐师引此名义集文辨妄亦尔。

  【法比量】 (术语)五种比量之一。由一法而推知他法也。如见生法知老法之至,由老法有推知死法,由无常知有苦等是也。

  【法波罗蜜】 (术语)金刚界,四波罗蜜菩萨之一。为无量寿佛之印,莲华之上,有函密号曰清净金刚,是司大日妙观察智说法度生之德者。见金刚曼陀罗大钞一。

  【法布施】 (术语)法施也。

  【法财】 (术语)法能利润如财,谓之法财。维摩经佛国品曰:“常以法财施一切。”同慧远疏曰:“法能资润名为法财。”

  【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又(术语)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释之者有多义,法华经序品曰:“此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同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贤劫经曰:“佛初发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十合八万四千。”俱舍论一曰:“有师言如来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法蕴有六千颂,如法蕴足论有六千颂。又有师说就所诠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其数八万四千因之显一法门之教门为一法蕴,其数八万。然如实说,所化有情,有贪瞋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多论一曰:“八万法藏者,树之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一藏,如是有八万。有曰佛名一座说法为藏,如是有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有八万。有云每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大千偈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又(杂名)纳经之库藏曰法藏,亦云宝藏。又(菩萨)无量寿佛在因位时之名也。见法藏比丘项。又(人名)华严之祖贤首法藏法师讳法藏。康居国人。姓康氏。来居长安。往侍智俨。尽得其教。以巾帻说法。武后度之为僧。乙未,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序经题,口出白光,须臾成盖。后大悦,赐号贤首。诏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既毕,诏讲新经。大地震动。即日指殿隅金狮子为晓譬之因。其说着金师子章。睿宗受内禅,请师授菩萨大戒。师讲华严三十余遍。楞伽密严梵网起信心经皆有义疏。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是为华严三祖。”

  【法藏比丘】 (菩萨)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无量寿经曰法藏。平等觉经曰昙摩迦留Dharmākara,译曰法宝藏,大阿弥陀经曰昙摩迦,无量寿经云作法,如来会云法处,智度五十云法积。嘉祥大经疏曰:“能蕴畜佛法,故曰法藏。”

  【法藏碎金录】 (书名)十卷。宋晁迥撰。皆融会佛理,随笔记载。亦宗门语录之类。其曰碎金,取世说新语安石碎金义也。孙觌谓其宗向佛乘,以老庄儒书汇而为一。明嘉靖乙巳,迥裔孙瑮始从内阁录出锓板以行。改其名曰迦谈。今仍从迥原名。见四库提要。

  【法差别相违因】 (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中之法有自相与差别之二者,言语之表面云自相,言语里所含之意许云差别(见“法自相相违因”条),今立者所说之因相违于欲其成立之法之言下意许,谓之法差别相违因。例如数论师对佛者谓“服等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他”为立者之意许者,非如佛者之言谓五蕴和合之假我,即常一之神我也,因之虽于言陈自相之上用立敌相符之言物,而彼意许者,欲成立自宗之神我也。然彼诸说之积聚性之因,转于同品之卧具等,而卧具等为假我之用物,非神我之用物,相违于欲立者成立之意许,于是生法之差别也。见因明入正理论。

  【法场】 (杂名)与道场同。行佛法之场处也。

  【法尘】 (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则曰法境。楞严经一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分别影事。”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法臣】 (杂语)佛曰法王,故菩萨云法臣。安乐集下曰:“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智度论第七之文。但论文法臣作法将。

  【法城】 (术语)正法能遮防非法,故名曰城,又涅槃之妙果,是安身之处,故名曰城,又名一切之经法以能守护正法故也。无量寿经上曰:“严护法城。”同慧远疏曰:“法能遮防,说之为城。”同嘉祥疏曰:“法城者,涅槃妙果,是安身处,故称为城。说法令众生修戒定慧以庄严之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为护法城,受持正法。”同注:“什曰:法城者,即实相法也。复次,一切经法皆名法城。”

  【法成就】 (术语)依密教之修法祈祷有效验,是云法成就,梵语云悉地。

  【法出离镜】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镜之一。见“四镜”条。

  【法处】 (术语)十二处之一。意根所对之境,总名法处。

  【法处色】 (术语)法处所摄色之略。

  【法处所摄色】 (术语)总括诸法为十二处,摄属于法处而为意处之所对者,有五种,一极略色,分析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等有质之实色而令至极微者。二极迥色,分析虚空青黄等无质之显色而令至极少者,达见为难,故名极迥色。三受所引色,即无表色也,是为依受戒而引发于身中之色,故名受所引色。四遍计所起色,遍计一切法之意识前所显现之五根五境等影像是也。如空华水月等皆为此所摄。五定所生自在色,禅定所变之色声香味等境也。以胜定力之故,于一切之色变现自在,故名定所生自在色。见义林章五末。

  【法船】 (譬喻)佛使人渡生死海到涅槃之岸,故譬以船筏。涅槃经一曰:“无上法船,于斯沉没。”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旧华严经五曰:“兴造正法船,普拯所应度。”付法藏传六曰:“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

  【法灯】 (譬喻)正法能照破世之冥阇,譬以灯火。心地观经二曰:“法宝犹如一切明灯。”华严经二曰:“能燃照世妙法灯。”燃此法灯者为佛祖,故指佛祖云法灯。传法者云传灯。

  【法敌】 (术语)对佛法之怨敌也。

  【法帝】 (杂语)佛法之帝王,即如来也。秘藏宝钥中曰:“人王法律,法帝禁戒,事异义融。”

  【法弟】 (杂语)为佛法修行而就师为弟子者。

  【法典】 (术语)说正法之经典也。顺权方便经上曰:“有法典,名曰顺权方便。”

  【法电】 (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慧远疏曰:“义无碍智益众生也,电光一发,有物斯睹。义言一宣,诸义悉见。”同嘉祥疏曰:“耀电譬说法有照了之用也。”

  【法殿】 (杂名)正法之殿堂也,正法为贤圣之住处,故以殿堂为譬。涅槃经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

  【法定】 (术语)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决定在诸法之中,故名法定。

  【法度】 (杂语)法者法规,度者度量也。无量寿经下曰:“都无义理,不顺法度。”

  【法恩】 (术语)四恩中之三宝恩也。

  【法尔】 (术语)与自尔,法然,天然,自然同。不假他之造作其法自然也。如火之热水之湿也。宗圆记四曰:“法尔者,尔此也。谓不构造,其法自如此,犹云自然也。”

  【法尔道理】 (术语)四种道理之一。谓有生必有死,有因必有果,乃天然自然之道理也。

  【法尔往生】 (术语)谓以弥陀之愿力自然往生于报土也。法尔为自然及他力之义。

  【法佛】 (术语)法身佛也。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

  【法佛无二】 (术语)即佛法无二也。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法服】 (杂名)又云法衣。三衣之总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者,名法服。法华经序品曰:“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法服者,非。

  【法缚】 (术语)与法执同。谓染着于法也。圆觉经曰:“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法盖】 (物名)禅林之器。绣罗三檐之大伞也,新住持入院,行者执而覆之。见象器笺十九。

  【法纲】 (术语)大法之纲也。止观五曰:“广施法纲之目,捕心行之鸟。”

  【法公】 (佛名)沙弥之别名。释氏要览上曰:“若年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今呼沙弥为法公也。”

  【法供养】 (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同注:“肇曰:如是等经,尽诸佛法身也。若闻斯经能信解护持宣示分别令大法增广者,名法之供养,养成法身也。”金光明文句二曰:“供养有二义:一财供养,可解。二法供养,佛说百千法门,随而修学,名法供养。”

  【法鼓】 (譬喻)扣鼓诫兵进众以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大集经五十六曰:“法幢当摧折,法鼓声亦绝。”大经慧远疏曰:“严鼓诫兵,说教诫人。”同嘉祥疏曰:“扣鼓诫兵,合佛说法以集众,欲进趣于善。”又禅林之器。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谓之法鼓,西北角之鼓,谓之茶鼓。见象器笺十八。

  【法鼓经】 (经名)大法鼓经之略名。

  【法观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数息观等之法。

  【法光定】 (术语)初地之菩萨证此定,放大法之慧光,是故名法光定。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着菩萨亦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

  【法果】 (人名)后魏沙门法果,戒行精至,太祖征为沙门统,太宗崇信弥深,永兴中前后加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及安城侯,俗官加僧以此为始。见僧史略中,佛祖统纪五十一。

  【法海】 (譬喻)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维摩经佛国品曰:“当礼法海德无边。”无量寿经上曰:“深谛善念诸佛法海。”大集经五十六曰:“法山欲崩颓,法海当复竭。”

  【法海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为海八德经之别译。

  【法行】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法号】 (术语)又云戒名。受戒时师所授之名也。又僧死后之谥号。亦称法号。

  【法河】 (譬喻)佛法甚深,譬如大河也。涅槃经十九曰:“甚深法河于今欲涸。”大集经五十六曰:“法水止不流,法河永枯涸。”

  【法后得】 (术语)三种得之一。亦名犊子随后得。谓如牛子附随母牛,能得随所得之后而来也。善恶诸法,过去灭去之后,其诸法得我之身者,依于此得之力也。

  【法护部】 (流派)同法藏部。

  【法华】 (杂语)法华经也。又法华宗也。

  【法华八讲会】 (行事)分八座讲赞法华经八卷之法会也。

  【法华八年】 (杂语)据三论法相两家之说,则法华为佛七十五岁以后之说法,八十入灭,则为足五年之说法(法华义疏七,法华玄赞九)。然台家谓由七十二岁始说至八十岁为足八年云:是据法界性论十二年说阿含,三十年说大品等,八年说法华之说。法界性论为菩提流支着,今已不传。

  【法华八叶】 (术语)据密教之意,妙法之莲华,即为标众生之肉团者,故如肉团心之八瓣,妙法之莲华亦为八叶之白莲华也。且云法华之八轴亦为表八叶者。见法华秘略要妙一。

  【法华八轴】 (杂名)法华本为七轴,后世因八讲之便,以为八轴。

  【法华忏法】 (修法)天台大师依法华经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之意,而定六根忏悔之仪式方法,着法华三昧行法(又名法华三昧忏仪)一卷,由此中抄出流行于世者,法华忏法是也。但行其法者,传自南岳大师起。【法华忏法】(修法)天台智者为行者制修法华三昧之仪式作法,是为法华三昧行法。

  【法华常行】 (仪式)法华三昧与常行三昧也。常行三昧即念佛三昧。

  【法华持者】 (杂语)一心持诵法华经者。

  【法华二妙】 (名数)相对妙与绝对妙也。

  【法华法】 (修法)转读法华经之法。为祈息灾而修之。

  【法华护摩】 (修法)静明法印云:密教之护摩,围陀梵志之行也,药王之烧臂烧身,真实之护摩也。法华药王菩萨烧臂烧身之行为最上乘之大行,真法供养之密行。所谓烧两臂者空二偏而归于中道之意也,烧身者烧别教假中显圆融三谛之意也。又依迹门之意,以不变真如为本,故云烧臂烧身。依本门之意,以随缘真如为本,故云还复如故。又烧尽色法五大是烧臂烧身之义,成法性五大是还复如故之义。又混万法而归一如,是烧臂烧身之意,苏生三千并成,显俱体俱用,是还复如故之意也。见溪岚拾叶集。

  【法华会】 (行事)讲赞法华经之法会也。

  【法华讲】 (行事)讲赞法华经之法会也。

  【法华经】 (经名)妙法莲华经之略名。经中法师品曰:“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同安乐行品曰:“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

  【法华经会】 (行事)常略曰法华会。讲赞法华经之法会也。

  【法华经会仪】 (书名)十六卷。明智旭撰。

  【法华经句解】 (书名)八卷,宋释闻达解,中国早已失传,今得仿宋本于日本而重刊之。

  【法华经论】 (书名)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之异名。

  【法华经七喻】 (名数)一火宅喻,出于第二卷譬喻品。二穷子喻,出于第二卷信解品。三药草喻,出于第三卷药草喻品。四化城喻,出于第三卷化城喻品。五衣珠喻,出于第四卷授记品。六髻珠喻,出于第五卷安乐行品。七医子喻,出于第六卷寿量品。

  【法华经说三昧耶】 (术语)经中说三种之三昧耶,自三部三身之三昧耶也,莲华即莲华部口业之应身三昧耶,宝塔为佛部身业之法身三昧耶,宝珠为金刚部意业之报身三昧耶。案宝塔为佛部,一地为金刚部,宝珠为宝部,莲华为莲华部,长者为羯磨部。

  【法华经种子】 (术语)说字也。又有一义,说此经中之神咒即是种子。

  【法华科注】 (书名)妙法莲华经科注,十卷,伦柯山着。

  【法华六瑞】 (名数)见“六瑞”条。

  【法华论】 (书名)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之略名。

  【法华曼荼罗】 (术语)图示佛所说法华经灵山之一会也。

  【法华曼陀罗】 (术语)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释二天五部众。”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王,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上内院)。次八菩萨者:东方势至,东南宝手,南方宝幢,西南星宿,西方宝月,西北满月,北方勇施,东北一切义成就等也。八供养菩萨者:东锁,巽灯,南铃,坤涂,西钩,干香,北索,艮华也(已上次院)。次五大明王者:艮乌瑟沙,巽军荼利,坤不动尊,干降三世也(仅有四大明王)。四大天王者:东方持国,南方勒叉,西方广目,北方多闻也。二天五部者:寅梵天王,辰帝释,未难陀龙,申紧那罗,戍乐干闼婆,亥罗睺罗,丑如意迦楼罗王也(己上外一院)。见二中历第三。

  【法华涅槃时】 (术语)台家五时之一。法华涅槃二经同为醍醐味,故合为一时也。见五时教条。

  【法华七喻】 (名数)见“譬喻”条附录。

  【法华千部会】 (行事)集僧一千人,读诵法华经一千部之法会也。

  【法华入疏】 (书名)七卷,四明智威撮略天台之文句合入于本经者。

  【法华三部】 (名数)一、佛说无量义经一卷,二、妙法莲华经八卷,三、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法华三昧】 (术语)三谛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三昧。此法华三昧之名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三昧之异名。法华三昧者,天台之意,三谛圆融为一实,譬之权实不二之花(花实为实,花瓣为权法),摄一切法使归一实相也。嘉祥云于三一自在,长短无碍,谓之法华三昧。慈恩云:达于一乘之理也。文句记二曰:“实道所证一切名法华三昧。”法华文句记十曰:“此十六并法华三昧异名耳,随义说之。”大部辅注十曰:“法华者,慈恩云:达一乘理。今谓三谛圆融名法,譬喻奇特名华。”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于三一自在长短无碍,道法华三昧也。”佛祖统纪慧恩传曰:“将于身倚壁,豁然大悟法华三昧。自是之后,所闻之经,不疑自解。”同智顗传曰:“南岳叹曰: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又欲证得法华三昧别设道场读诵法华之行法,谓之行法华三昧。又曰修法华忏法。智者大师之法华三昧忏仪,荆溪之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各有一卷。

  【法华三昧忏仪】 (书名)一卷,隋智者撰。取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之意,记修法华三昧之行法仪式。然此为宋人之删定本,已失其真,题曰法华三昧行法者。是其真本,今日所用之法华忏法,即由此本抄出。

  【法华三昧行法】 (书名)见法华三昧忏仪项。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书名)一卷,唐荆溪湛然撰。补助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之式法也。运想者,作香华等偈而运想供养也。

  【法华三昧会】 (行事)修法华三昧行法之法会也。

  【法华三昧经】 (经名)法华三昧经。一卷,刘宋智严译,众会欲问佛,佛放口光,遍照十方,即不见佛。大众各入三昧亦观察不可得。罗阅王辩通及女利行等来,佛由地涌出,坐莲华之上。利行问佛,乃至得道与众问答,诸女发心皆出家,王亦出家得授记。

  【法华三周】 (名数)法华经分括迹门之说法为三周。见“三周”条。

  【法华十罗刹法】 (经名)一卷,失译,法华经陀罗尼品所列十罗刹女之修法也。

  【法华四法】 (名数)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谓:“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此法华经?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诸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法华堂】 (堂塔)具名法华三昧堂。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而修法华三昧之所也。

  【法华文句记】 (书名)十卷,唐湛然,释法华文句。

  【法华问答讲】 (行事)就法华经立论题问答之讲会也。

  【法华玄论】 (书名)十卷,隋吉藏撰。

  【法华玄义】 (书名)妙法莲华经玄义之略名。

  【法华玄义释签】 (书名)二十卷,唐湛然着,法华玄义之释义也。释签者,笺注疑义而释之之意。

  【法华玄赞】 (书名)具名妙法莲华经玄赞,十卷,唐慈恩撰。

  【法华一实】 (术语)法华经所明为一乘真实之法也。

  【法华仪轨】 (书名)成就妙法莲华经主瑜伽观智仪轨经之略名。

  【法华义疏】 (书名)具名妙法莲华经义疏,十二卷。隋嘉祥寺胡吉藏撰。

  【法华宗】 (流派)原为天台宗之本名。因彼宗以法华经为本经故也。

  【法华尊者】 (人名)天台东土之第六祖智威禅师,卜禅居于台州普通山,其地名法华,习禅者有三百人,听讲者有七百。因之号曰法华尊者。见佛祖统纪七。

  【法化】 (术语)正法之教化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宣扬助法化。”华严经二十六曰:“独居其上,宣布法化。”涅槃经七曰:“光扬如来无上大事,开显方等大乘法化。”又吾弟子谓之法化。以法化之之意。大广智三藏愿赞曰:“金刚智之法化也。”

  【法会】 (仪式)为说法及供佛施僧之集会也。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圆觉经曰:“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法会社】 (杂名)寺院之异名,寺院为众人协力所成,众人之会所,故名法会社。见僧史略下。

  【法会咒愿】 (仪式)法会时导师诵法文为施主祈愿福利,是云咒愿。愿文者施主自述愿事,故与咒愿异。

  【法集】 (杂名)犹言佛会,谓聚佛教徒以讲法也。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曰:“太子素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谛法义。”

  【法集经】 (经名)六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最上楼阁妙宝台上,诸菩萨诸声闻各说胜妙之法集佛悉赞印。

  【法集名数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集佛所说出世间及世间法之名数。

  【法集要颂经】 (经名)四卷,尊者法救集,赵宋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之法偈。

  【法家】 (杂语)犹言佛门。

  【法犍度】 (术语)二十犍度之一。僧之行法行来进止规定者,是四分律四十九卷所说。

  【法剑】 (譬喻)佛之说法,能断烦恼,故以剑为譬。无量寿经上曰:“执法剑,建法幢。”同嘉祥疏曰:“剑有斩斫之用,内合佛说法以生物解,有断结之用。”

  【法见】 (术语)执着一法而是一非他,名曰法见。

  【法将】 (杂语)佛法之大将,高德之于弟子,如大将之于军。弥勒下生经曰:“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大方广十轮经七曰:“常住清净国法将之住处。”智度论二曰:“大师法将各自别离,当可奈何?”同七曰:“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寄归传三曰:“大师影谢,法将随亡。”五教章上曰:“此上十家诸德,并是当时法将。”

  【法匠】 (杂语)法门之匠人也。如世之工匠,能成诸器,以喻名德,能成弟子之三学也。演密钞四曰:“如世工匠成诸器,阿阇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学法器。”西域记十二曰:“为道场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也。”释氏要览下曰:“齐高僧僧印善讲经论,称法匠。”

  【法教】 (术语)佛法之教也。观佛经十曰:“读诵经,广演法教。”中阿含经四十一曰:“以法教令得安稳。”

  【法界】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于俗谛释十法界之时即此义也。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业果。”止观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滥,故言十法界。”同辅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行事钞上之一曰:“法界尘沙。”又界者,边际之义,法者极法之边际之言,言广大深远无过于此之语。如言法界万灵,周遍法界等也。止观三曰:“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同五曰:“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第也。”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穷事边际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众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约理而言,法相华严之释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为法界。”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记十八曰:“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是四种法界中理法界之义也。严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谓之法界。大乘止观曰:“法者法尔故,界者性别故,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性恶融通曰法界。”止观五曰:“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种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又支配于因果之理之法相范围名为法界。佛为超脱此范围者,故佛独屹立于法界之外。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于一法界有三界报。一切有为法,若凡若圣,若见着,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识所缘之境云法界,即六尘中之法尘也。此中总该有为无为之一切法以悉为意识之所缘也。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法界标帜】 (术语)密教之意,谓一切种种之俗事,皆悉为无上菩提之标帜。大日经疏四曰:“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标帜。所谓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中略)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修习瑜伽行。”演密钞五曰:“谓军旅既行,幢旗为前导,则识其主也。法界标帜亦复如是,诸佛如来于一切大会曼荼罗中,建此无上菩提标帜,能令八部等类善根性者观此种种像类。则识法界主,亲近修行,故曰皆是法界标帜也。”

  【法界藏】 (术语)五藏之一。持一切染净之有为法,故名法界。内含一切功德之性德,故名藏。见“五藏”条。

  【法界次第】 (书名)具名法界次第初门,六卷,隋智者撰。随义理之次第而解释法数者。

  【法界等流】 (术语)持无尽之法而生无量之性功德,名为法界,由此法界应众生之机而等流出,谓之法界等流。名如来之教法也。

  【法界定】 (术语)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者,是两部差别门也。若依通门,则金刚界之大日亦名法界定印。无畏之尊胜轨名此智拳印曰法界印。因之法界定通于两部之大日。见秘藏记钞三。

  【法界定印】 (印相)胎藏界大日之入定印,金刚界大日之智拳印,总名为法界定印。

  【法界佛】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佛证一真法界大智慧。大光明遍照一切,故云法界佛。

  【法界宫】 (杂语)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性(即理体),即理智妙合之处也。大日经一曰:“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同疏一曰:“金刚譬实相智,(中略)法界者金刚广大智体也。(中略)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宫。此宫是古佛成菩提处,所谓摩醯首罗天宫。”

  【法界宫密严国】 (杂名)大日法身之所都曰法界宫,又云密严国。虽常言在第四禅之摩醯首罗天(见“法界宫”条),而深秘之意,谓欲界之都率天亦为依此处云。

  【法界观】 (术语)证入华严经所说之法界之观法也。华严家之初祖杜顺修之而立三重,一真空观,二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见法界观门。

  【法界观门】 (书名)一卷,华严初祖终南杜顺着。明三重之法界观,是华严宗观门之创始。文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三重:真空第一,理事无碍第二,周遍含容第三。”此本之全文,今依圭峰之注法界观门可见之。

  【法界海慧】 (术语)观法界之平等大慧,深广如海,故名。圆觉经曰:“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法界加持】 (术语)诸佛真言,众生之实相互相加持,谓之法界加持。演密钞二曰:“疏释云: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为毗富罗法界,诸佛实相真言实相众生实相,皆是毗富罗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法界加持也。”

  【法界教】 (术语)说法界之理之教法也。佛地论六曰:“空无相理,说法界理,名法界教。”

  【法界三观】 (名数)华严宗所立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之三观也。见“三观”条。

  【法界三昧】 (术语)观见华严经所明一真法界之玄理之三昧也。配之于华严之三圣则为普贤菩萨之所得。又密教观等五字谓之法界体性观,一名法界三昧。莲华部心轨曰:“结三摩地印,入法界三昧。”

  【法界身】 (术语)佛三身中之法身也。佛之法身为周遍法界众生而感应之佛身,故名法界身。一身即现一切身也。探玄记二曰:“现一身即一切身,名法界身。”观经定善义曰:“言法界者是所化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天台观经疏曰:“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言入众生心想中。”又法界者,众生之心法也,此心能生诸法,故名法界,而今此法界心生万法之佛身。故称佛身曰法界身。即法界所生之身也。往生论注上曰:“法界是众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识,是故佛身名法界身。”

  【法界实相】 (术语)法界与实相也。是一体异名,今重言之耳。四教仪曰:“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更有一义,实相者别教之理,法界者圆教之理。涅槃经四十曰:“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万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辅行三曰:“实相是法理,法界是圆理。”

  【法界塔婆】 (术语)塔婆为表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之三昧耶形,故曰法界塔婆。

  【法界塔印】 (印相)佛部之三昧耶印也。见三昧耶印条。

  【法界胎藏三昧】 (术语)周遍法界之大悲胎藏三昧也。大日经二曰:“住法界胎藏三昧,从此定起,说入佛三昧耶持明。”

  【法界体性观】 (术语)密家观阿毗罗吽敛之五字,谓之字轮观。以字轮观所用之阿等五字即法界之体性故也。三摩地仪轨曰:“结三摩地印,入法界体性三昧,修习五字旋陀罗尼。(中略)旋复谛思惟,字字悟真实,初后虽差别,果证皆归一。”

  【法界体性智】 (术语)密家所立五智之一。无尽之诸法名法界。其诸法所依之体性,名法界体性智者,对之决断分明也。此智以之配于五如来中之大日如来。菩提心论曰:“中方毗卢遮那佛,由成法界智为本。”秘藏记本曰:“法界体性智三密差别,数过刹尘,名之法界,诸法所依故曰体也。法然不坏,故名为性。决断分明,得以为智。”

  【法界唯心】 (术语)总该万有而名法界,此法界悉为自己一心之变造,谓之法界唯心。华严一经之所明是也。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无碍智】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种智之一。证法界无碍理之智也。

  【法界无边智】 (术语)十种智之一。众生色心之诸法,即是法界,此法界广大无边际,谓之法界无边。周遍此法界之智,谓之法界无边智。

  【法界无差别论】 (书名)具名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坚慧菩萨造,唐提云般若译。明菩提心。本论之疏着如下: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唐法藏撰。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文一卷,宋普观录。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二卷,宋普观述。

  【法界无缘】 (术语)谓法界无缘之众生,法界无缘之功能等。法界中于佛道无缘之众生也。周遍法界而起无缘大悲之佛之功力也。

  【法界性】 (术语)单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圆觉经曰:“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玄镜】 (书名)具名华严法界玄镜。澄观着。释杜顺之法界观门。

  【法界一相】 (术语)谓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文殊般若经曰:“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法界缘起】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见“缘起”条。

  【法界圆融】 (术语)谓法界之诸法事事涉入交彻。是华严之无碍,天台之性具也。

  【法界智】 (术语)即法界体性智也。见“法界体性智”条。

  【法界宗】 (术语)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教之第五,指华严所明法界自在无碍之法界谓之法界宗。见五教章上。

  【法紧那罗王】 (天名)法华经会座所列,四紧那罗王之一。法者是其名也。

  【法镜】 (譬喻)大法能照物故以镜譬之。智度论五曰:“法之大将持法镜,照明佛法智慧藏。”

  【法镜经】 (经名)二卷,后汉严佛调等译。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第十九之异译。

  【法救】 (人名)梵名达磨多罗Dharmatāta,有四人。

  【法炬】 (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大集经五十六曰:“法炬当散灭。”

  【法俱得】 (术语)三种得之一。又云如影随身得。谓能得与所得之法一时俱来也。无记之诸法力弱,故无法前法后之二得,仅由此法俱得,得我身也。

  【法句经】 (经名)又名昙钵偈Dharmapāda,二卷,法救尊者造,吴维祇难等译。即法句譬喻经中三十九品之法句,凡有七百五十二偈。巴利语之原本现存。

  【法句譬喻经】 (经名)四卷,西晋法炬译。有三十九品,与大意出曜经同,惟次第不同,且少有解释。

  【法眷】 (杂名)禅林之目。法中之眷属,或称同修道者。见象器笺五。

  【法空】 (术语)二空或三空之一。色心之诸法为因缘生之俗法而无实体,谓之法空。法华经曰:“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同安乐行品曰:“菩萨观一切法空。”十地论一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法藏之心经钞曰:“般若妙行有其二种:一浅,即人空般若。二深,即法空般若。”又有以对于有之空,比虚空者。

  【法空观】 (术语)二空观之一。观见色心等之诸法,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也。是大乘菩萨之观见,非小乘比丘之分。

  【法窟】 (杂名)修法道场之称。

  【法腊】 (术语)腊者岁末祭神之名。即以为岁末之称。比丘受戒后,每年夏行三月安居,其安居竟,即为比丘之岁末,谓之法腊。又名夏腊,戒腊。比丘为出俗者,故不以俗年算之,必数此夏腊。以法腊之多少定比丘之坐次,谓之腊次。

  【法兰】 (人名)竺法兰之略称,见“竺法兰”条。

  【法乐】 (术语)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曰:“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曰: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中略)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智度论九曰:“安之以无患,度之以法乐。”俗以向神诵经唱陀罗尼等,谓之法乐。为使神得法乐之意。与言奉法施者,其事同,其义稍异。又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谓之法乐。

  【法雷】 (譬喻)佛之说法,能发动无明之识,如震雷之骇动物情也。又众生生法芽,如春雷一动,草木生芽也。又法音之雄猛,如震雷也。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嘉祥疏曰:“震雷能骇动物情,譬说法皆动无明之识也。”同慧远疏曰:“法无碍智化众生也,天雷一动卉艺生芽,法音一闻阐道快成。”

  【法类】 (杂名)称属于同宗同派之僧侣。

  【法利】 (术语)佛法上之功德利益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世尊分别说得法利者。”

  【法力】 (术语)正法之力能除灾伏恶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白居易文曰:“法力所摄,鲜不归心。”

  【法梁】 (杂语)佛法之栋梁也。尊胜陀罗尼经曰:“真是佛子,持法栋梁。”

  【法铃】 (譬喻)诵经之妙音,以金铃譬之。智度论五曰:“持诵广宣振法铃。”

  【法流】 (术语)言正法相续不绝,如水之流也。楞伽经四曰:“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楞严经八曰:“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佛地论一曰:“处真法流,住真净土。”行事钞上一曰:“宅身佛海,餐味法流。”

  【法轮】 (术语)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行宗记一上曰:“法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佛转法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恶害皆灭。遇佛法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法轮治一切世间天及人。”嘉祥法华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维摩经慧远疏曰:“名四谛以为法轮,从喻名之。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以为轮。”

  【法轮三相】 (名数)法轮之语,虽通名一切之佛法,然常别指见道之八圣道而言,盖轮有辐毂辋之三相,此八圣道亦具此三相也。又车轮速疾,见道之观行亦速疾也。俱舍论二十四曰:“唯依见道,世尊有处说名法轮,如世间轮有速等相。见道似彼,故名法论。见道云何与彼相似?由速行等似彼轮故,谓见谛道速疾行故,有舍取故,降未伏故,镇已伏故,上下转故,具此五相似世间轮。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如世间轮有辐等相,八支圣道似彼名轮,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轮辐。正语正业正命似毂,正定似辋,故名法轮。”

  【法轮僧】 (术语)破和合僧中二僧之一。出家之士不简凡僧,同行如来四依之正法,和而无乖。是曰法轮僧。破此法轮僧之和会,是为破僧罪之一也。见大乘义章七。

  【法轮塔】 (堂塔)心地观经所说佛八塔之一。在鹿野苑中,称曰初转法轮塔。

  【法论】 (术语)法义之议论也。

  【法螺】 (譬喻)梵语商佉,译曰珂贝。即螺贝也。螺贝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又螺声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号令三军,以譬说法降魔。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鼓音经曰:“吹大战螺,击大战鼓。”嘉祥法华经疏三曰:“螺鼓远闻之义,显大法有广被之能。”已上为显教所说,法螺但譬佛之说法耳。于佛事吹螺贝之说,今无行之者,惟密教徒用之。其说谓螺贝,乃无量音佛顶尊之三昧耶形,佛之法音标帜,吹之则诸天善神欢喜而影向,且闻之者灭诸罪障。千手观音之一手持宝螺。大日经疏十六曰:“无量音佛顶以珂贝,谓商佉也。”不空羂索经十八曰:“若加持螺语高望处大声吹者,四生众生闻螺声者灭诸重罪。”千手经曰:“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螺贝之实用,散见于律中布萨之条下,如犍椎为供告知之用者。中国古时军队亦用以示进退。本系软体动物。产于海中。壳为螺旋状。上部延长。形略似梭。故又称梭尾螺。色黄白。有淡紫斑纹。肉可食。大者于螺头穿孔吹之。发声甚响而远。俗谓之海哱啰。

  【法螺经】 (经名)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之异名。

  【法侣】 (杂语)尊法之徒侣也。犹言僧侣。梁武帝文曰:“恒沙众生皆为法侣。”

  【法律经】 (经名)法律三昧经之略名。

  【法律三昧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佛于摩竭陀国说十二自烧,乃至为勇声菩萨分别声闻禅,缘觉禅,如来禅,五通仙人禅之不同。

  【法曼荼罗】 (术语)四种曼荼罗之一。经论之文字言语并经论之义理及真言之种子陀罗尼等,凡关于法文义理者悉名法曼荼罗。以此为大日如来之法门身故也。秘藏记上曰:“法曼荼罗,种子也,是谓法身轨持之义。”又省作法曼。

  【法曼荼罗身】 (术语)三秘密身中种子秘密身也。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为字。

  【法门】 (术语)佛所说,为世之则者,谓之法,此法为众圣入道之通处,故云门。又诸法并通于一实,故名为门。又为如来圣智游履之处,故名为门。华严大疏二曰:“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同演义钞一曰:“并通一实,故得称门。”注维摩经八曰:“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轨生物解曰法,闻智通游曰门。”法界次第中曰:“门谓能通。”又,门者差别之义。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云法门。增一阿含经十曰:“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法华经方便品曰:“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止观一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己心中所行法门。”

  【法门海】 (术语)法门无尽不可测,譬之以海。华严经二曰:“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

  【法门眷属】 (术语)三重圆檀海会之圣众,皆为法门身,举一尊而主法门,故他为其眷属也。大疏五曰:“世尊所以待问方说,亦为法门眷属,相发明故。”秘藏宝钥上曰:“如来德具万种,一一佛即法门主也。”

  【法门身】 (术语)天台就佛身立色身法门身实相身之三身。见“三身”条。又密教谓曼荼罗种种之形像也。大疏六曰:“三重曼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此等一切诸佛各于本所流通法门自说彼三昧道。”

  【法门寺】 (寺名)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见清一统志。

  【法密部】 (流派)同法藏部。

  【法灭】 (术语)佛法灭尽也。凡佛法灭尽之相,乃诸佛之通轨,分正像末之三法,次第渐灭。一正法,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证悟之人多也。二像法,去佛世已久,道化渐讹替,正法变为似法也。三末法,去佛世长远,仅存教法之一分,更无修行证果之实效也。此三时之年限,其长短诸佛各不同,又我释迦佛经论之所说亦不同,今据通途之一说,则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过此三时,则佛法悉灭尽。

  【法灭尽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临涅槃,说末世众魔比丘为不如法事,乃至袈裟变白,为法灭之相者。

  【法名】 (术语)出家入道时,师所赐之名,谓之法名。又受戒时,受于师者,谓之戒名,但今时法名之名,惟真宗用之,戒名之目,他宗多用之。戒名之字,未见典据。广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萨戒弟子法名慧炬。”观经灵芝疏下曰:“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唐高僧传(僧迁传)曰:“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

  【法明道】 (术语)众生之净心,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之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谓之法明道。大日经一曰:“法菩萨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同疏一曰:“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

  【法明门】 (术语)照明诸法事相,分别义理,谓之法明。此法明即为入圣道之门户,故云门,又差别他法故曰门。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为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开空慧道,入法明门。”观无量寿经曰:“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法命】 (术语)法身之慧命也。法者理体,慧者智用,因而理体比人之身,智用譬人之命,谓之法身慧命。又僧之寿命谓之法命。

  【法魔】 (术语)菩萨执着于法,为法所娆乱也。是名法魔。

  【法尼】 (杂语)修法之尼僧也。

  【法譬】 (术语)所说之法义曰法,为此显其法义所设之譬喻曰譬,亦曰喻。因而或曰法譬,或云法喻。二者配对之语。

  【法瓶】 (物名)布萨时所用之瓶名法瓶。盛香汤及香水。见象器笺十九。

  【法器】 (术语)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人垢秽,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见山堂肆考。又僧道斋醮所用之乐器。谓之法器。如铙钹之属。

  【法悭】 (术语)二悭之一。谓悭惜佛法不肯教导他人也。

  【法前得】 (术语)三种得之一。亦云牛王引前得。谓如车前牛行,能得立于前引所得之法来也。吾人得善恶之诸法,由此法前得。善恶之法以力强故,于法之现在位未来之前既得此法也。无记法者无得。

  【法桥】 (譬喻)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长阿含经二曰:“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举,一切渡天人。”华严经十三曰:“众生无知不见本,迷惑痴狂险难中,佛哀愍彼建法桥。”涅槃经十九曰:“法船欲沈,法桥欲坏。”

  【法全】 (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禀颖悟,果公入寂后,剃发学道,号青龙之法全阿阇梨,制作之诸轨,称为青龙之仪轨。受胎藏界于慧果之弟子法润,智满,息怤,造玄,及日本宗叡,遍明,圆载,圆仁,圆珍等从之受法。禀金刚界于慧果之弟子义操,息怤,弘均及日本圆仁,宗叡,遍明,圆载,圆珍等并得付法。初住玄法寺,后移青龙寺。大震法雷,所制之书,有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等数部。

  【法然】 (术语)同法尔。自然也。观念法门曰:“业果法然,众无错失。”

  【法忍】 (术语)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小乘之见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谓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谓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其他尚有种种之法忍。大经慧远疏曰:“心安法名之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风雨寒暑饥渴等非情法来之苦难,亦云法忍。

  【法融】 (人名)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遂延祖入庵。祖见虎狼围绕作怖畏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于师座上书一佛字,师竦然,不敢坐。祖曰:犹有这个在。师乃稽首请益。祖为说法要。且曰:吾受灿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向后当有达者,绍汝元化。自尔法席大盛。后得上首智岩,付嘱法印。明年正月十三日,不疾而化。

  【法乳】 (譬喻)以正法之滋味长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也。涅槃经曰:“饮我法乳,长养法身。”

  【法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新作法处。意识所缘之境也。

  【法润】 (人名)纪传不详。日本明匠略传引三国高僧碑曰:“法润阿阇梨者,青龙寺东塔院义操和尚之付法也。又祖师慧果阿阇梨之入室也,以胎藏金刚两部之大法并诸尊之瑜伽秘法,付属玄法寺法全阿阇梨净住寺道升和尚等。”

  【法僧】 (术语)真言修法之僧也。

  【法山】 (譬喻)佛法之高,譬如山也。涅槃经十九曰:“法山欲颓,法船欲沈。”大集经五十六曰:“法河永枯涸,法山欲崩颓。”

  【法上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中由犊子部别立,法上者,部主之名。见宗轮论述记。

  【法舍利】 (术语)又云法身舍利。见“法身舍利”条。

  【法社】 (杂名)为修道所结之会社也。僧史略下曰:“梁僧佑曾撰法社,建功德邑会文。”

  【法身】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āya。

  【法身本有】 (术语)言法身本来在一切众生之心中也。

  【法身藏】 (术语)五种藏之一。

  【法身大士】 (术语)见“法身菩萨”条。

  【法身佛】 (术语)法性之体名法身,法性有觉知之德,故名佛。

  【法身古业】 (术语)法身菩萨受界内之生,利益有情者,原用六道古业之种子也。大乘止观曰:“若作菩萨自在用时,以悲愿力故用彼古业种子,一时于六道中受无量身,教化众生。”是台家一个论目也。

  【法身观】 (术语)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观如来也。盖丈六之佛身,具三十二相,所谓该种种之德者,为三身中应身之事,由凡夫之有差别心,作如是观耳,若离凡夫之有差别心,自无差别平等之心观之,则诸相尽寂灭,无不为真如实相。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四曰:“曼殊室利前白佛言:我观如来即真如相,无动无作,无所分别。(中略)心言路绝,以此等真如之相观于如来,名真见佛。”华严经升须弥山顶品曰:“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佛,不可得思量。”金刚般若经曰:“世尊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法身化生】 (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法身偈】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虫*毗]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法身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明化身及法身之二种功德,法中具说增一之法数。又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之略名。

  【法身流转】 (术语)真如为法身之体,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依随缘之义者,击于染净之缘,而变生十界之依正,其所变之十界,即不变之真如,即法身也。谓之为法身流转五道。经曰:“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法身菩萨】 (术语)二种菩萨之一。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则初住以上方名法身菩萨。智度论三十八曰:“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法身如来】 (术语)法身虽无去来,而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名曰如来。

  【法身舍利】 (术语)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西域记九曰:“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精建大窣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

  【法身舍利偈】 (术语)见“法身偈”条。

  【法身说法】 (术语)见“法身”条附录。【法身说法】(术语)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于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刹刹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不可以凡情测。是大总相法门,寂而常照,法身冥资之境也。”是常寂光土究竟法身之说法也。金刚般若论上曰:“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是即言法身说法,而应化为非说法者。但祖释中往往有云:“法定不说,报通二义,应化定说。”者,乃三身分别一往之释也。知圆教之三身,元为一体,则分别之,譬之一往,了然矣(此论旨与寂光有相同)。又,密教以法身说法为一宗之眉目,因之而显密分教,佛有三身,法身为佛之真身,报应二身为为他现身,显教为应众生机缘之随他意法,故为他现之报应二身说之,密教为诸佛内证之法,故法身自说之。显教以法身为真如法性之理体。谓为寂灭无相,固不应有说法之义,而密宗之极意,具六大四曼三密之诸法,性相常尔,人法不二(台家圆教之性具也),则何妨法身自说。但此有自证说法与加持说法之两说。其自证说之义,谓密教非投于他机之随他意教门,故自性身自说,盖自性身之前,不见迷悟之差异,十界悉为住于自性之位,胎藏四重之曼荼罗,即显十界之自性者也,此时谁为能化,谁为所化,只以各演自内证之法门为说法。故以疏主大日经教主成就之句,为本地法身。又宗家处处之释,或释为法身,或判为自性身,又经说各说三密,说自受法乐说,皆示非授他之教门也。若加持身说法,则是授于加持世界众生之义,为随他意之一分,夫法身说法之特色。但经疏中有加持说法之文者,皆为加持世界之加持身说法,非言自证会之加持身也。其加持说者,谓疏之一部始终之大旨于自证之位无说法,视为加持身出而说法,大日如来若住自证位时,众生不蒙益,故住于加持三昧而说今经,神变加持经之题号可以显此义。且疏一释本经大日法身之住处,设譬曰:“譬如国王,若有政令,必先出居外朝制断刑赏。”是正显出于加持门之义也。若为自证极位之说法,则可以翠张之君譬之,何必谓出于外朝乎?又不可以此文而谓为加持世界,盖以是正为本经所说住处之释也。又疏二十曰:“次即入中恶字是方便也,此是毗卢遮那佛本地之身花台之体,超八叶绝方处,非有心之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为念本誓开示大悲藏,普列众生入佛慧故。复以加持神力普现身口意,遍满生死中,当知此即是方便也。若离方便,如来本地尚不可说,何况示人乎?不可为诸上首等菩萨说,何况流入生死中乎?”抑自性身之上,有自证化他之二分,以化他之边,名为加持身,住于加持三昧而说今经,自证会无因人实行之机勿论,只为使住于法性之大悲之用,被于未来之机,故住于自证会中加持身,为利他之说也。但有利他随宜之说,则密教之法身说法,对于显教之化应说法将无差异,以内证与随宜为显密之差异者,是约于所说之法而言,非约于能说之言,显之法门,一向为机情而设,更非佛之内证,故云随宜,密教全说自内证之法门授于机,故云内证。虽指其教主谓为本地法身,而其加持身不改自性,故以加持身谓为本地法身,是亦显密对辨之意也。显之神变应用,为随染业幻之所作,故改自性,今之加持身,非机情之所变,直为自性本身上加持之用,不改自性,故谓为本地法身等也。以上两说,为真言一家之大问题,新古二义之别,即在于此。

  【法身塔】 (堂塔)书法身偈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为聚,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为业。(中略)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参照“法身偈”条。【法身塔】(堂塔)安置法身舍利之塔也。密教以梵字鍐为法身塔,以此是法界之种子形,圆似塔故也。金刚顶义决曰:“鍐字法界种,相形如圆塔,是名法身塔。”

  【法身体性】 (术语)论法身之体性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论,只以戒定慧解脱知见之五分功德为法身,称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诸家。三论宗以实相为法身,实相者空理,真空无相,是法身之体性,真空无相,故现其无边之身相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注:“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往生论注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胜鬘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虽谓为实相,然与台宗之实相异,虽谓为真如,然与法相之真如异,仅为空理之异名也)。法苑义林章七本曰:“法身空理,报身空智,利物所现,名变化身。清辨等师皆有此义。”法相宗于法身立二种:一为三身总具之法身,一为三身中之法身。总相之法身,以清净法界之真如与大圆镜智等之有为无为五法为法身,别相之法身,唯以无为之真如为法身。如前所言:华严天台等之一乘宗于法身立该摄分相二门,又于分相门之三身中以所证之理为法身,能证之智为报身,与法相宗同,然其理非如三论家空理之实相,非如法相宗凝然真常之真如,乃总该万有之一真法界也。华严以三千诸法为圆融之诸法实相。天台又非如法相谓法身之理无为,报身之智有为,有为无为性相各别,乃谓真如法随缘而现万德之智相,则理智本来不二,又法性之体,自具能照之智用,则理智本为一体,故理智皆法尔也,无作也,无为常住也,姑依能照所照能缘所缘之义相,而分法报之二身耳。止观五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相。(中略)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故名无作也。”真言宗以六大为法身,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者,皆事法也,故法身具本来色相,有宛然之人格如显教之报佛化佛。辨惑指南三曰:“密教法身为地水火风六大,此六皆事法,故具本来色相,出言语,能说法。(中略)此法身有二种,六大常恒无碍涉入,无可差别之状,表前五大,名自性身,是理法身也(胎藏界之大日法身)。表第六识大,名自受用身,是智法身也(金刚界之大日法身)。”

  【法身无相】 (术语)见“法身”条附录。【法身无相】(术语)涅槃经三十一曰:“是故涅槃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大乘同性经下曰:“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唯识论十曰:“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

  【法深信】 (术语)二种深信之一。

  【法身有相】 (术语)依诸经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而台家贬之,以为别教已下之说。依圆教之极意,则谓法身决非无相,其言曰:一家圆实之意,法性之体理具依正色心,相相宛然,非真空无相之法性。是故三惑究竟清净,则本性常住之色心显现,而依正之二法究竟清净也,以此即谈别具三千,示法法即性也。故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同提婆品曰:“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涅槃经陈如品曰:“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常住色。”仁王经观空品曰:“法性五阴,受想行识常乐我净。”四明尊者妙宗钞中引此等之文,以显寂光有相之旨,深符一家之妙旨。若夫祖书中有谓理性,为无相寂灭者,理性无染碍之相也。是为遮情相之遮情门一端,当知染碍之情相既亡,则性具之妙相弥显也(天台二百题中有寂光有相之论目,其论旨与有相之说无异,今抄出之)。

  【法声】 (杂语)说妙法之音声也。贤愚经十三曰:“五百群雁爱敬法声,即共飞来。”

  【法胜阿毗昙心论】 (书名)六卷,优婆扇多造,高齐那莲提黎耶舍译。是释法胜尊者之阿毗心论十品,归功于本,故谓之法胜阿毗昙心论。

  【法胜毗昙】 (书名)法胜阿毗昙心论之略名。

  【法师】 (术语)称能精通佛法为人之师者,又谓行法之师也。法华经序品曰:“常修梵行,皆为法师。”法华文句曰:“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中略)师于妙法自行成就(中界),能以妙法训匠于他,故举法目师。”嘉祥法华经疏九曰:“以人能上弘大法,下为物师,故云法师。如世药师以药治人病,名为药师。”三德指归一曰:“精通经论曰法师。”因明大疏上曰:“言法师者行法之师也。”又道士之善符箓祈禳诸法术者,亦称法师。

  【法施】 (术语)三施之一。说法使人闻之也。又云法供养。法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无量寿经上曰:“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维摩经菩萨品曰:“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智度论十一曰:“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又向神诵经唱法文等,谓为奉法施。

  【法师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九品之名。明五种之法师,道力增逸,得六根清净之功德者也。故名曰法师功德品。

  【法师品】 (经名)法华第十品,为说五种法师功德及弘经方法之品,故谓之法师品。

  【法师十德】 (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修行一切功德之愿行,为大法师,能守护如来之法藏,以无量之善巧智慧辩才能为大众演说法,使诸众生得大安乐。具此十德名为法师:一、善知法义,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之句义差别也。二、能广宣说,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立说如来微妙之法也。三、处众无畏,菩萨处大众会,善说法要,随他问难悉能酬答而无所畏也。四、无断辩才,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经无量劫而相续不断也。五、巧方便说,菩萨随顺善巧方便机宜,说大说小,一切法门使他通解也。六、法随法行,菩萨说法使一切众生如说修行,随顺无违,修诸胜行也。七、威仪具足,菩萨于行住坐卧之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八、勇猛精进,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化导众生,而无有退转也。九、身心无倦,菩萨斋肃身心修诸胜行,常起慈心,摄化众生,无有懈怠也。十、成就忍力,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见华严经疏四十三。

  【法食】 (术语)如法之食物也。佛法中食物有法制,依其法制之食,谓之法食。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

  【法食时】 (术语)四食时之一。三世之诸佛皆以午时为食,名曰法食时。午过则为非时也。

  【法式】 (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法事】 (仪式)又云佛事。为追福及善根开供佛施僧读诵讲说之会座也。又(杂语)佛法之修行,谓之法事。楞严经一曰:“发大勇猛,行一切难行法事。”

  【法事赞】 (书名)具名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二卷,唐善导撰。记弥陀三昧之行业及偈颂者。

  【法誓】 (术语)为佛道之誓愿也。

  【法受尘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诫男勿染女,女勿染男。以法性受尘染故也。

  【法叔】 (杂语)禅林之目。师之兄弟也。见象器笺五。

  【法树】 (譬喻)佛法能获涅槃之果实。以树譬之。涅槃经十九曰:“法幢欲倒,法树欲折。”

  【法数】 (术语)法门之数也。谓三界,五蕴,五位,七十五法,四谛,六度,十二因缘等。

  【法水】 (譬喻)妙法能洗烦恼之尘垢,故譬以水。无量义经曰:“法譬如水,能洗垢秽。(中略)其法水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恼垢。”金光明经四曰:“夏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凉法水,以灭是火。”圣无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智度论五曰:“诸菩萨如云,能雨法水。”往生要集下末曰:“若人有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

  【法说周】 (术语)法华三周说法之一。见“三周”条。

  【法四依】 (名数)一依法不依人。人为情有之假者。法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于实行,假令其人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于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于法,则亦舍而不可依,况余人乎。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三藏中有了义经,有不了义经,明示中道实相之义为了义经,非然者为不了义经(详见“二义”、“二教”及“了义”诸条),入道之人,当先使晓之,则壅无不通,有疑皆决矣。三依义不依语。语乃言说,但是张筌蹄,若依言语,从增疑惑诤讼而已。义乃中道第一义,非言语所及。学人宜去筌蹄,思惟实义。四依智不依识。识为妄想之心,对于六尘而起,耽迷不觉,与牛羊何异,恣识则增长妄惑而已。智乃本心照明之德。可与法性契合。学人宜定止妄识,策发真智。见智度论九,释门归敬仪中。

  【法颂】 (术语)说正法之偈颂也。

  【法颂舍利】 (术语)见“法身偈”条。

  【法岁】 (术语)又云夏腊。自四自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一夏九旬之安居既竟,即为比丘一法腊。如言法岁几何等?释氏要览曰:“夏腊即释氏法岁也。”

  【法谈】 (杂语)法义之谈话也。又言说法,赞叹,谈义等。净土门一家多用此目,如高僧传十科中之唱导是。

  【法堂】 (堂塔)他宗云讲堂,禅家云法堂。演说大法之堂也。华严经五曰:“世尊凝睟处法堂,炳然照曜宫殿中。”同七十五曰:“善财童子将升法堂。”同七十六曰:“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刹鬼王,名曰善眼。”大方等日藏经一曰:“于当来世,是中皆应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经法形像。”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于城东形胜地兴建法堂。”已上出于经律。历代三宝记十二曰:“法堂佛殿既等天宫,震旦神州还同净土。”传灯录四慧忠章曰:“师欲于殿东别创法堂。”宋高僧传八香育传曰:“树立法堂严奇丽。”已上据百丈已前之说。然至百丈海禅师制禅苑之规绳,特重取法堂,不立佛殿而唯达法堂,以此表佛祖亲承,当代为尊故也。传灯录百丈章禅门规式曰:“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者,表佛祖亲嘱受当代为尊也。”然诸方犹立佛殿,不准其令,独德山鉴禅师固守之。正宗赞一德山章曰:“师凡住院,拆却佛殿,独立法堂而已。”百丈之禅苑规绳,概取意于朝制,故至法堂之制造亦是拟于大极殿。

  【法体】 (术语)有为无为诸法之体性也。俱舍论分为七十五种,成实论分为八十四种,唯识论分为百种。八宗纲要上曰:“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又,世俗剃发曰法体,法师体相之义也。

  【法体恒有】 (术语)小乘萨婆多部之宗义,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法同分】 (术语)使非情界之各物体相互似也。见“同分”条。

  【法同舍】 (杂名)寺院十名之一。同法与食之二法,故名法同舍。

  【法徒】 (杂名)学法之徒众也。寄归传一曰:“法徒之大归。”

  【法陀罗尼】 (术语)四陀罗尼之一,又名闻陀罗尼。法者教法也。闻佛之教法受持而不忘也。

  【法王】 (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法王宝】 (术语)法王之宝位也。谓密教之大阿阇梨位。宋僧传(一行传)曰:“登前佛坛受法王宝。”

  【法王子】 (术语)菩萨为生育于法王佛陀之家者,故总称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为法王子者,以其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佛地论曰:“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智度论三十二曰:“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为佛,如文殊也。”注维摩经一:“什曰:来补佛处,故言法王子也。”

  【法王子住】 (术语)菩萨十住位之第九。

  【法网】 (术语)见夫外道种种之邪见,有六十二种,谓之六十二见。古佛或云法网,或云见网,释迦佛谓为梵网。见梵网六十二见经。

  【法味】 (术语)妙法之滋味也。咀嚼妙法而心生快乐,故谓之法味。华严经二十五曰:“法味增益,常得满足。”药师经曰:“先以净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往生论曰:“得一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

  【法位】 (术语)真如之异名。真如为诸法安住之位,故名法位。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大日经一曰:“佛法离法相,法住于法位。”宗镜录七曰:“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又僧位谓之法位。

  【法文】 (术语)说佛法之文句也。

  【法我】 (术语)二我之一。法执也。执色心等法有实之体性,而得自在也。

  【法我见】 (术语)二种我见之一。见法我条。

  【法我俱有宗】 (术语)与我法俱有宗同。

  【法无碍解】 (术语)见“四无碍解”条。

  【法无碍智】 (术语)法无碍解又名法无碍智。见“四无碍解”条。

  【法无别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见“真如”条附录。

  【法无去来宗】 (术语)华严宗所判十宗之一。其宗义如小乘中大众部谓惟一切诸法中现在法及无为法有实体,而过去未来之法无也。

  【法无我】 (术语)见“二无我”条。

  【法无我智】 (术语)见“二无我智”条。

  【法务】 (杂语)事法之业务也。又佛法上之业务也。华严经八十曰:“普解世间诸法务。”唐僧传(慧皓传)曰:“既达成都,大弘法务。”

  【法喜】 (术语)闻法或味法而生喜,是曰法喜。法华经宝塔品曰:“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法喜。”赞阿弥陀佛偈曰:“光所至处得法喜。”案维摩诘菩萨,以法喜为妻,慈悲为女。法喜者,亦谓见法生欢喜也。苏轼诗曰:“虽无孔方兄,幸有法喜妻。”

  【法喜禅悦】 (术语)法喜食与禅悦食也。

  【法喜菩萨】 (菩萨)法起菩萨之误。

  【法喜食】 (术语)二食之一。闻法欢喜,增长善根,以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故名法喜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法夏】 (术语)法腊也。计比丘之年当法夏几十,法腊几何。见“法腊”条。

  【法显】 (人名)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度为沙弥。姚秦弘始二年己亥,与同学慧景,道整等发长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学戒律梵语。还,经三年达青州。后就京师道场寺译出经律。遂寂于荆州之辛寺。寿八十有六。有自着之旅行记曰法显传。见梁僧传三。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三法显发见西半球说曰:“近法兰西蒙陀穆跌轮报言:始发见亚美利加洲者,非哥仑布,而为支那人。自来考历史者,皆见近不见远,徒以高名归哥氏。案纪元四百五十八年支那有佛教僧五众自东亚之海岸直行六千五百海里而上陆,其主僧称法显。纪元五百二年,公其旅行记于世。今已传译至欧洲。据其所述上陆地点,确即今墨西哥。今考墨西哥文化,尚有支那文物制度之蜕形。现有婆罗门装饰,又有大佛像等,不知何年制造。今案所谓旅行记者,则法显佛国记。其发现美洲之迹,当在东归失路时。其原文曰:弘始二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初发长安,六年到中印国,停经六年,到师子国(今锡兰)。同行分披,或留或亡,即载商人大舶。(中略)大风昼夜十三日。(中略)复前,大海弥漫,不识东西。(中略)如是九十许日,乃到一国名耶婆,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停此国五月。案耶婆提者,以今对音拟之,即南美耶科陀尔国Ecuādor,值墨西哥南而东滨太平洋。”

  【法显传】 (书名)一卷,东晋沙门释法显自记游天竺之事。

  【法相】 (术语)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众生根。”大乘义章二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又法相宗之略称。

  【法相大乘】 (术语)法相宗为大乘教,故称曰法相大乘。

  【法相教】 (术语)具名大乘法相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法相三论】 (术语)法相宗与三论宗也。华严天台两家贬此二宗曰权大乘。

  【法相四善根】 (名数)法相大乘于真唯识观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之四定,而发四寻思四如实之观智,如其次第,为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见“四寻思观”条。

  【法相宗】 (流派)八宗之一。为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名唯识宗,此目取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之意。此二者为通称。更名应理圆实宗,以所诠之理离空有二边能应理,而为圆满真实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之意。又名普为乘教宗。以本宗是佛第三时之教,普被五乘之机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意。其中前二名,为约于法相门之称,次名为约于观心门之称,次为约于教相门之称。我国慈恩寺窥基,大成此宗,故有慈恩宗之名。经以解深密经,论以瑜伽论唯识论等为所依。原在印度,佛灭后一千年中,无着菩萨由阿逾陀国讲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弥勒菩萨听受瑜伽论,昼日宣说之于大众,瑜伽论百卷是也。其后无着之弟世亲,造唯识论,助成其义,彼土名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于那兰陀寺之戒贤,传于支那弟子慈恩大成之,始有法相宗,慈恩宗之名。又(术语)永明所立三宗之一。见“宗”条附录。

  【法相宗四重出体】 (术语)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三摄假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是虽为胜劣之次第。然说明之,则宜逆次而依浅深之次第。一体用别论体。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见。则事体作用各为差别,故即其差别论之而出体,谓为体用别论体。例如举一管之笔,问笔以何为体,答以笔为毛为竹,即体用别论也。二摄假从实体。就第一重之出体,更疑其毛与竹为何,即答之为第二重,摄假从实者,摄假法使归于实法,就其实法而出体也。例如言笔之体为四尘之法,是虽曰毛曰竹,而皆为四尘上所安立之假法,故使其假法归于四尘之实体,举四尘而为其体也。三摄境从识体。又曰摄境从心。于第二重之答更问四尘之体为何,即答之为第三重。摄境从识者,摄一切所缘之境,使归于能缘之心识,举其心识而为事物之本所也。何则,以万法唯识故也。例如言四尘之体是为识。四摄相归性体。于第三重更疑心是何体,即答之,为第四重。摄相归性者,摄一切有为之事相,使归于唯一无为之真性。举其真性而为实体也。例如言识之实性,是为真如。此以真如为一切有为法之所依性故也。此时不宜更问真如以何为体,何则,以真如为真实之法故也。真实之法,无所依之法,若更有所依之体,则是假法而非实法也。故无第五重。见义林章一本,唯识述记一本。

  【法想】 (术语)思惟法之想念也。维摩经问疾品曰:“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

  【法性】 (术语)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为三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为万法之所依也,为法所依之本体,故名法性,此万法与法性,有为无为,毕竟隔别,以不许法性随缘之义也。第二三论嘉祥家,不许彼圆成实性之实有,以真空为法性,法性即真空之异名也。诸法之性为真空,真空即妙有,妙有之性即真空,是即法性也。第三华严贤首家,谓真如有不变随缘之二义,以随缘之义,变造一切诸法,虽变造,而犹保真如不变,例如水变为波,犹不变水之性也。如是真如随缘变造万法,故称真如曰法性。然此法性之真如,淳善无垢,更无染分之性,但所变之法有染净之别者,由缘有染净也。第四天台智者家,谓法性固具染净,谓之性善性恶,因性具善恶,而生染净之诸法也。六波罗蜜经曰:“众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波。愿得智慧风,吹入法性海。”华严经升须弥山品曰:“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智度论三十二曰:“法性者如前说:各法空,同为一空,是为法性。”又曰:“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坏不可戏论,名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唯识述记二本曰:“性者体也,诸法真理故名法性。”同九末曰:“性者体义,一切法体故名法性。”嘉祥法华疏五曰:“法性即是实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大乘义章一曰:“言法性者,自体名法。法之体性,故云法性。”注维摩经二曰:“肇曰:如法性实际,此三空同一实耳。”起信论义记上曰:“法性者,明是真体普遍义。(中略)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深广之义。”止观一曰:“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又曰:“法性名为实相,尚非二乘境界,况复凡夫!”同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法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圆觉经曰:“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菩萨处胎经曰:“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法性常乐】 (术语)法性者涅槃之异名,故取涅槃之四德常乐我净,谓之法性常乐。

  【法性法身】 (术语)二法身之一。对方便法身而言,见“法身”条。

  【法性海】 (术语)法性深广,不可测量,譬之以海。菩萨处胎经曰:“法性如大海。”起信论曰:“法性真如海。”

  【法性空】 (术语)诸法之自性本空,故云法性空。仁王经天台疏中曰:“法性空者,性本若不空,不可令共得空,以性本自性故,诸法皆空也。”

  【法性山】 (譬喻)法性不变不动,故譬之以山。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同辅行曰:“法性不动如山,众生恶深如海。非大誓愿,无谋善权,安能动难动山,入难入海。”

  【法性身】 (术语)略名法身。佛三身之一也。佛身如法性周遍十方,有无量无边之相好庄严,以无量之光明,无量之音声,度十方无量之法身菩萨,谓之法性身。智度论九曰:“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往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法性身有有相无相之论。见“法身”条附录。

  【法性生身】 (术语)二种菩萨身之一。又五种法身之一。法性总该万有万德。如来之身,由此出世,名为法性生身。智度论二十八曰:“菩萨入法位,住阿鞞跋地,末后肉身尽得法性生身。虽断诸菩萨,有烦恼习因缘,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法性水】 (譬喻)法性清净,故以水譬之。法华玄义五曰:“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

  【法性寺】 (寺名)六祖慧能大师值印宗法师,与僧言非风非幡,仁者心动之寺也。六祖坛经曰:“遂出至广州法性寺。”清一统志七十九曰:“在府城内西北,旧为干明法性二寺,宋合为一,亦改法性寺也。”

  【法性随妄】 (术语)法性随妄缘起惑造业感苦果也。妄缘即无明。

  【法性随缘】 (术语)又云真如随缘。法性有不变随缘二义,法性之体随染缘,而生流转之因果,随净缘而起还灭之因果,是曰法性随缘。

  【法性土】 (术语)三土之一。法性身所住之土也。法性土即真如之理,身土如何分别乎?其体本为一真如,但取所证之法体为法性土,取能证之觉相,为法性身耳。非法性身之外有别体之法性土也。唯识论九曰:“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义林章六末曰:“自性身土即真如理,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义相为身,以体性为土,以觉相为身,以法性为土。”群疑论曰:“虽知身土并一真如,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觉照性义名身,法真理体名土,是施设安立谤门说。”是金光明经摄论以如如与如如智为法身,即依合理智为法身故,以理为所觉之法性土,以智为能觉之法性身。已上为法相宗之义。又如台家谓“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四教仪)。以理体为常寂光土,觉照理体之智为清净法身。与法相所异者,为觉照之智本来具理性,故与法体皆为理,而法体之理自照也。

  【法性异名】 (杂语)大般若有十二名,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也。对法论七,有七名,真如,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也。唯识论九,有四名,胜义,真如,法界,实际也。智度论三十二,有四名,如,法性,实际,实相也。大乘止观,有七名,自性清净心,真如,佛性,法身,如来藏,法界,法性也。

  【法性真如】 (术语)法性与真如,异名同体也。起信论曰:“法性真如海。”

  【法性宗】 (术语)永明所说三宗之第三,立真如法性随缘,而缘起诸法之宗旨也。华严天台真言等之实大乘,皆为此法性宗。三德指归一曰:“佛灭度后十有三世,至龙树菩萨始用文字,广第一义谛。嗣其学者号法性宗,元魏高齐间有慧文禅师,默而识之。授南岳思大师,由是有三观之学。”

  【法兄】 (杂语)禅林之称。受业于师为己先者,唤曰法兄。大集经十八曰:“宝女语无畏言:法兄如来出世不可思议。”

  【法芽】 (杂语)佛法之苗芽也。华严经二十二曰:“智山法芽,悉已清净。”

  【法筵】 (杂名)法事之坐席也。楞严经一曰:“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北齐书杜弼传曰:“四月八日,魏帝集名僧于显德殿,讲说佛理。弼与吏部尚书杨愔,中书令邢劭,秘书监魏收等,并侍法筵。”

  【法眼】 (人名)建康清凉寺文益,余杭人,姓鲁氏,嗣罗汉琛。周显德五年,谥曰大法眼禅师大智藏大导师。见传灯录二十四。又(术语)五眼之一。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谓之法眼。无量寿经下曰:“法眼观察究竟诸道。”大集经五十六曰:“以一切法付嘱天龙诸鬼神等,为令法眼久住炽然故。”大经慧远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

  【法眼净】 (术语)分明见真谛谓之法眼净。通于大小乘言之。小乘为于初果见四真谛之理,大乘为于初地得无生法忍。增一阿含经一曰:“三万天人得法眼净。”无量寿经下曰:“得清净法眼。”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大经慧远疏曰:“见四真谛,名净法眼。”注维摩经一:“肇曰法眼道,须陀洹道也。始见道迹,故得法眼名。”同嘉祥疏曰:“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无生法故云法眼。”

  【法眼宗】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五传而至雪峰。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住金陵清凉院。尝举华严初地中六相义。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世谓之法眼宗。

  【法验】 (术语)妙法秘法之效验也。

  【法药】 (譬喻)妙法能医众生之众苦故名药。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涅槃经四曰:“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为断一切烦恼树故,种植无上法药之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曰:“净妙璃琉尊,法药救人天。”

  【法要】 (术语)简约说法之枢要者,即枢要之法义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心地观经七曰:“是名为出世法要。”大日经疏一曰:“于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注维摩经五:“什曰:以要言说法,谓简要之言析繁理也。肇曰:善以约言而举多义,美其能得说法之要趣也。”又法会称曰法要。

  【法业】 (术语)如法之所作也。中阿含经五十二曰:“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

  【法衣】 (杂名)三衣之通名。应法而作,故名法衣。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六物图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然禅林特称表传法之信之金襕衣为法衣,但于说法时被此衣,故名法衣,即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见象器笺十七。

  【法义】 (术语)法者教法,能诠之教文也,义者所诠之义理也。法华经序品曰:“演大法义。”佛说譬喻经曰:“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法义。”嘉祥法华经疏二曰:“教法但称为法,教所表理即称为义。”

  【法音】 (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

  【法音毛孔】 (杂语)俗有“法音入毛孔,远为菩提因”之语。是涅槃经九所说“佛所说大涅槃光。入于一切众生毛孔。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文之取意也。

  【法印】 (术语)妙法之印玺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三种之法印,称曰三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同二十曰:“若分别忆想,则是魔罗网。不动不依止,是则为法印。”嘉祥法华疏六曰:“通言印者,印定诸法不可移改。”法华经譬喻品曰:“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证道歌梵天琪注曰:“古人云:诸佛法门递相印可,一印印定,起毕同时,更无前后,故云印。”又密教之印相也。性灵集二曰:“结法印而摄念。”

  【法印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出于杂阿含经第三卷。

  【法应】 (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益。”

  【法应化三身】 (术语)是最胜王经所说。合真开应之三身也。开应者。于应身之中别应与化。即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曰:“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用】 (术语)又作法要。见“四个法要”条。

  【法有】 (术语)固执法为实有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

  【法有我无宗】 (术语)华严家所判十宗之第二。小乘之萨婆多宗等也。谓诸法之体,为因缘所生,有实体,我为诸法之假和合而名者,其性虚无也。见五教章上。

  【法雨】 (譬喻)妙法能滋润众生,故譬之为雨。无量寿经上曰:“澍法雨演法施。”法华经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普门品曰:“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涅槃经二曰:“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嘉祥无量寿经疏曰:“澍雨有润泽之功,譬说法能沾利众生也。”

  【法语】 (术语)说正法之言语也。涅槃经三十四曰:“为利根人广说法语。”成实论曰:“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为绮语。”赞阿弥陀佛偈曰:“随其所应闻法语。”

  【法宇】 (杂名)寺院之通称。毗奈耶杂事四曰:“今此伽蓝先为法宇,今日变作干闼婆城。”

  【法雨寺】 (寺名)禅寺也。本称为后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华顶之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建,三十四年赐额镇海禅寺。前后两寺,为名久矣。遭毁遭劫,与前寺同时残毁。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南巡,御题天花法雨额赐后寺,遂改今名。”

  【法域】 (术语)犹曰法性土。即涅槃之境界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泥洹法域,入有多门。”

  【法缘】 (术语)三缘之一。思惟离人我相一味平等之法理也。例如慈悲。深见诸法因缘生之理而起平等之慈悲谓之法缘之慈。涅槃经十四曰:“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因缘生,是名法缘。”

  【法缘慈悲】 (术语)三种慈悲之第二。见法缘项。

  【法苑】 (杂名)法义之庭苑也。佛教之范围法义丛在。故称法苑。

  【法苑义林章】 (书名)具名大乘法苑义林章。法相宗慈恩撰,说大乘门之法相名数。七卷。因之而有七卷章之别号(日本续藏经作十四卷)。关于本书之著述如下: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卷四卷七卷八,唐慧沼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四卷,唐智周撰。

  【法苑珠林】 (书名)一百二十卷(或作百卷)唐释道世撰。以佛经故实分类编排。凡一百篇。每篇或有述意,或无述意,为例不一。大旨推明罪福之由,用生敬信之念。盖引经据典之作也。见四库提要。

  【法悦】 (术语)闻法或由思惟而生之悦喜也。

  【法云】 (杂语)喻佛法之涵盖一切也。华严经曰:“不坏法云,遍覆一切。”

  【法云等觉】 (菩萨)十地之第十位为法云地,越法云地即为等觉,越等觉即为妙觉。

  【法云地】 (术语)菩萨十地之第十。大法之智云遍注甘露之雨之位也。

  【法蕴】 (术语)同法藏。诸种之法门蕴积,是曰法蕴。俱舍论一曰:“所化有情有贪瞋等八万行别,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万法蕴。”

  【法斋日】 (术语)谓每半月末日及六斋日可受持八戒斋之日也。杂阿含经四十一曰:“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

  【法照】 (人名)莲社七祖之第四祖,唐大历二年止于衡州之灵峰寺,慈忍戒定,当时之宗师也。尝于僧堂之食钵中现一寺题曰大圣竹林寺。四年,于郡之湖东寺开五会念佛(五百为一会),因制五会法事赞,以定其法式。后诣五台山建竹林寺,代宗时以为国师。大历七年寂。见佛祖统纪二十六。

  【法珍】 (人名)元崔氏女子名法珍。后出家为尼。法名弘道。明刻方册大藏缘起,陆光祖序云:“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圣朝道化宏广,越前朝远甚,岂无胜心豪杰乎!不能倡而成之,而诿以为难。是丈夫之志,不如一女子也。”又冯梦祯序云:“宋元间,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碛砂,吴兴之某寺,越之某寺某寺等,俱有藏板,不啻七八副,法道之盛,此其一端。迨国朝,仅有两京之板,(中略)因记碛砂藏板缘起,弘道尼断臂募化,弘道化后,其徒复断臂继之。更三世,其愿始满。吾侪丈夫,不能深心荷担大法,镂板流通,反一女子之不若。即生清世,遇佛乘,空手入宝山,岂不愧死。”

  【法执】 (术语)二执之一。固执心外有有为无为之实法之妄念也。二乘之人,虽断我执而不能绝此法执,大乘之菩萨则渐断之。唯识论一曰:“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菩提心论曰:“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

  【法志妻经】 (经名)长者法志妻经之略名。

  【法智】 (术语)智度论所说十一智之一,观见欲界苦集灭道四谛法之无漏智也。是初知法,故名法智。又知现在之法,故名现智。大乘义章十五曰:“言法智者,亦名现智。自体名法,初知法故,名为法智。以知现法,故名现智。”又(人名)四明山延庆寺知礼,宋太宗赐法智大师之号。见佛祖统纪五十。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 (书名)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

  【法智印】 (术语)法曼荼罗也,该摄一切之经典。性灵集七曰:“讲演大日法智印。”大日经也。

  【法众】 (杂语)顺佛法之众也。即出家五众之总称。圆觉经曰:“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寄归传一曰:“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禁,局提法众,遂广彰乎七篇。”

  【法舟】 (譬喻)佛法能度人出生死海,故以舟譬之。佛说生经四曰:“法为舟船,度诸未度。”寄归传四曰:“叹法舟之遽没。”

  【法主】 (术语)佛有诸法,故称法主。胜鬘宝窟中末曰:“法主者,佛有诸法,故名法主。”止观一曰:“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佛为说法主。”又(职位)僧官之称。僧史略中曰:“宋齐之世,曾立法主一员。故道猷敕为新安寺镇寺法主,法瑗为湘宫寺法主。至唐末多立,受依止阇梨一员,亦称法主。”

  【法住】 (术语)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在一切诸法中住,故名法住。

  【法住记】 (书名)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之略名。

  【法住经】 (经名)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之略名。

  【法幢】 (譬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无量寿经上曰:“建法幢,震法雷。”涅槃经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大经慧远疏曰:“宣说证法,证法高胜,如幢上出”同嘉祥疏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祖庭事苑七曰:“诸佛菩萨建立法幢,犹如猛胜建诸幢帜,降伏一切诸魔军。”

  【法子】 (杂语)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谓之法子。观无量寿经曰:“法子汝乘大乘,解第一义。”

  【法自相相违因】 (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声”之语为有法,“无常”之语为法。其有法与法各有意许与言陈之二者,其言陈云自相,其意许云差别,今为法之言陈,故云法自相,然立者所说之因于所立之宗法中,法之自相相违反对,谓之法自相相违因。例如所谓“声为常,所作性故,如虚空(同喻)如瓶等(异喻)。”所作性之因不转于同品之常,而转于异品之无常,故相违法之自相之“常,”而反生成立无常之过也。见因明入正理论。

  【法座】 (杂语)禅林演法之座(即须弥座)谓之法座。法华经序品曰:“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沈约文曰:“涂出玉门,法座非远。”

  【幡】 (物名)幡之省写。详见“幡”条。【幡】(物名)梵语波哆迦Patākā,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具,犹如大将之旌旗也。又为祈福立之。梵语杂名曰:“幡,波哆迦。”

  【幡刹】 (物名)沙门得一法,建幡告远,曰刹竿。故寺中恒有之。南唐近事曰:冯僎一夕梦登崇孝寺幡刹顶高处打方响。

  【番大悲神咒】 (经名)一卷,纯梵语之大悲咒也,番者西蕃之义,即西域也。

  【翻梵语】 (书名)梁宝唱撰。其书逸而不传。才见残编。又义净三藏有翻梵语一卷。

  【幡盖】 (物名)幡与盖也。齐书曰:“禁民间华伪杂物,不得用红色为幡盖。”岑参诗曰:“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

  【翻经台】 (杂名)谢灵运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中观翻涅槃经。为台。植白莲池中。名翻经台。见卢山记。

  【番僧】 (职位)轮番守护堂宇之僧。又云堂守。又(杂名)西番之僧也。西番即西域。

  【幡王经】 (经名)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之略名。

  【翻邪归正】 (术语)翻外之邪道而归内之正道也。

  【翻译】 (杂语)转梵语而成汉言也。亦作翻译。隋书经籍志曰:“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斋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宋僧传二曰:“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见所无也。”同三曰:“如翻锦绣,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翻译名义集一曰:“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宋僧传云: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其所无,故以此方之经,而显彼土之法。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始至,而译四十二章,固称译也。”又卷三曰:“彦琮法师云:夫预翻译,有八备十条:一诚心受法,志在益人;二将践胜场,先牢戒足;三文诠三藏,义贯五乘;四傍涉文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五[怡-台+禁]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沈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衍;七要识梵言,不附彼学;八传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十条者:一句韵,二问答,三名义,四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字部,十字声。”

  【翻译官职】 (术语)翻译名义集三曰:“宋僧传云:译场经馆;设官分职,可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斋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是也,次则笔受者,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含玄赜,姚嵩聂(女涉切)承远父子。至于帝王执翰,即兴梁武太后中宗,又谓之缀文也。次则度语,正云译语,亦名传语。传度转令生解矣,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也。次则证梵本者,求其量果,密以证知,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矣。如居士伊舍罗,证译毗奈耶梵本,是也。至有立证梵义一员,乃明西义得失,贵令华语下,不失梵义也。复立证禅义一员,沙门大通曾充之。次则润文一位,员数不恒,令通内外学者充之,良以笔受在其油素,文言岂无俚俗,傥不失于佛意,何妨刊而正之。故义净译场,李峤韦嗣立卢藏用等二十余人。次文润色也。次则证义一位,盖证己译文所诠之义也。如译婆沙论,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证文义,唐复礼累场充其任焉。次有梵呗者,法筵肇启,梵呗前兴,用作先容,令生物善。唐永泰中,方闻此位也。次有校勘,清隋彦琮覆疏文义,盖重慎之至也。次有监护大使,后周平高公侯寿为总监检校,唐房梁公为奘师监护,相次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员,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监掌翻译事,诠定宗旨也。”

  【翻译名义集】 (书名)宋姑苏景德寺僧法云编,共二十卷,六十四目。以经典所用之语,分类编列。如系梵语,则释以华言,并详得名之由及其沿革。诚读内典者不可少之书也。

  【凡夫】 (术语)梵语波罗,旧曰凡夫,新曰异生。对圣者之称。谓无些少之断惑证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类多,故云凡夫。梵网经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法华经曰:“凡夫浅识,深着五欲。”大威德陀罗尼经曰:“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佛性论曰:“凡夫以身见为性。”止观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席品多故。”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

  【凡夫十重妄】 (术语)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为十重言也。禅源诸诠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三乘圣贤之本。今且示凡夫本末,总有十重(今每重以梦喻一一合之):谓一切众生虽皆有本觉真心(此第一重。如一富贵人,端正多智,自在宅中住);未遇善友开示,法尔本来不觉(第二重。如宅中人睡,自不知也);不觉故,法尔念起(第三重。如睡法尔有梦);念起故,有能见相(第四重。如梦中之想);以有见故,根身世界妄现(第五重。梦中别见有身在他乡贫苦,及见种种好恶事境);不知此等从自念起,执为定有,名为法执(第六重。正梦时,法尔必执所见物为实有也);执法定故,便见自他之殊,名为我执(第七重。梦时必认他乡贫苦身为己本身);执此四大为我故,法尔贪爱顺情诸境,欲以润我。瞋嫌递情诸境,恐损恼我。愚痴之情,种种计校(第八重。此是毒。如梦在他乡,所见违顺等事,亦贪瞋也);由此故造善恶等业(第九重。梦中或打夺或骂,或行恩布德);业成难逃,如影响应于形声,故受六道业系苦乐相(第十重。如梦因偷夺打骂,被捉枷禁决罚。或行恩得报,举荐拜官署职)。悟后修证,还有十重,翻妄即真。”

  【凡夫性】 (术语)新云异生性。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断以来,使诸众生悉为凡夫,是名凡夫性,见大乘义章一。

  【凡福】 (术语)对三乘圣果之福德,而谓人天之福德为凡福。盂兰盆经疏上曰:“小行人天凡福。”

  【樊笼】 (譬喻)木作曰樊,竹作曰笼,以容禽兽者。喻业烦恼之系缚及三界之苦域。宝积经九十二曰:“是人多爱染,往来淫女家,如鸟入樊笼。”大日经义释十一曰:“为业烦恼之所樊笼,系属生死,不能得自在之力。”往生要集上本曰:“樊笼未出,随事有碍。”通真记上曰:“樊笼囚众生之具也,木作曰樊,竹作曰笼。”又演密钞九曰:“樊笼者火笼也。西京杂记曰:天子以象牙为火笼,谓之焚笼也。一切众生恒处三界,为业烦恼之所烧逼,不得出离,如笼飞禽,故云樊笼也。”又作烦笼。法事赞下曰:“万中无一出烦笼。”般舟赞曰:“独超三界出烦笼。”

  【烦笼】 (杂语)烦恼之樊笼也。梁武达磨碑曰:“永注禅河[涤/心]烦笼。”

  【凡虑】 (术语)凡夫之思虑也。

  【烦恼】 (术语)梵语吉隶舍Kleśa,贪欲瞋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同二十七曰:“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注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为烦恼。”止观八曰:“烦恼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与心作烦,令心得恼,即是见思利钝。”大乘义章五曰:“劳乱之义,名曰烦恼。”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梵语杂名曰:“烦恼,吉隶舍。”

  【烦恼碍】 (术语)二碍之一。见思之烦恼,恼乱心神,以障碍法性之涅槃者。即二障中之烦恼障也。

  【烦恼冰】 (譬喻)比菩提以水,故指烦恼为冰。烦恼即菩提,如冰与水也。教行信证行卷曰:“良知如经言,烦恼冰解成菩提水。”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为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作坚冰,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

  【烦恼病】 (譬喻)烦恼之恼心,如病之于身,故名为病。教行信证行卷曰:“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

  【烦恼不退】 (术语)五不退之一。见“不退”条。

  【烦恼藏】 (术语)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为藏。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又曰:“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四住及无明,摄一切烦恼皆在其内,故名为藏。又此惑能藏如来法身,故名为藏。”

  【烦恼道】 (术语)三道之一。道者通之义,烦恼自苦而来,烦恼能生业,故名为道。

  【烦恼海】 (譬喻)众生之烦恼深广,譬之于海。华严经二曰:“众生没在烦恼海,愚痴见浊甚可怖。”大坚固波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烦恼河】 (譬喻)烦恼能漂没三界之人天,故譬诸河。药师经曰:“破烦恼壳,竭烦恼河。”涅槃经德王品曰:“烦恼大河乃能漂没三界人天。世间大河,运动手足,则到彼岸。烦恼大河,唯有菩萨因六波罗蜜,乃能得度。”

  【烦恼即菩提】 (术语)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中略)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此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义,为大乘至极之谈,依教门之浅深而异其归趣。参照“即”条。法华玄义九曰:“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十不二门指要钞上曰:“若离三道即无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观大纲见闻曰:“密教谓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显教谓龙女表烦恼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

  【烦恼林】 (譬喻)烦恼繁茂,譬诸树木,故曰林。往生论注下曰:“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

  【烦恼魔】 (术语)四魔之一。烦恼能恼乱身心,障碍菩提,故名为魔。

  【烦恼泥】 (譬喻)烦恼能生菩提之华,故名为泥。以与泥能生莲相类故也。维摩经佛道品曰:“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烦恼网】 (譬喻)烦恼能罗笼众生,故名为网。金光明经一曰:“以知慧刀裂烦恼网。”

  【烦恼无边誓愿断】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誓愿断尽无边之烦恼也。

  【烦恼习】 (术语)烦恼之习气也。已断烦恼,犹有其残气而不如法者,如难陀以淫欲之习故,虽得阿罗汉,然坐于男女大众中,眼先视女众,与之高语说法。如舍利弗以瞋习之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吐食不复受请。智度论二十七曰:“烦恼习者,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

  【烦恼薪】 (譬喻)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烦恼业苦】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瞋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三法轮转而游覆,故谓之三轮。亦曰三道。

  【烦恼余】 (术语)三余之一。二乘之人,断尽三界内见思之惑,犹有界外无明之惑,故谓之烦恼余。

  【烦恼杂染】 (术语)三杂染之一。见思之诸烦恼,能染污众生之心识,而使不清净。故云。

  【烦恼贼】 (术语)烦恼能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大般涅槃经下曰:“我等既去无上法王,烦恼之贼,日见侵害。”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以智慧剑破烦恼贼。”观无量寿经曰:“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同天台疏中曰:“烦恼贼者,此能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也。”

  【烦恼障】 (术语)二障之一。对于所知障而言。百二十八之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恼乱有情之身心,能障涅槃,故名为烦恼障。佛地论七曰:“恼乱身心,令不寂静,名烦恼障。”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又三障之一。对于业障报障而言。贪瞋等之烦恼,数数起而障碍圣道,名为烦恼障。涅槃经十一曰:“烦恼障者,贪欲瞋恚愚痴。(中略)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俱舍论十七曰:“烦恼有二:一者数行,谓恒起烦恼。二者猛利,谓上品烦恼。应知此中唯数行者名烦恼障。”

  【烦恼阵】 (譬喻)烦恼自四面群起而攻击身心,故名为阵。止观五曰:“此金刚观割烦恼阵,此牢强足越生死野。”

  【烦恼浊】 (术语)五浊之一。见“五浊”条。

  【凡情】 (术语)凡人之心情也。华严玄谈四曰:“极位所承凡情难挹。”诸经要集序曰:“凡情闇短,器识昏迷。”

  【凡僧】 (杂名)对证果之圣僧,而谓未证之僧为凡僧。梁僧传(知严传)曰:“严虽戒操高明,而实行未辨。始移尸向凡僧墓,而尸重不起,改向圣墓,则飘然自轻。”

  【凡身】 (术语)凡夫之身也。

  【凡圣】 (术语)凡夫与圣者也。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为圣者,其已下未断惑之人为凡夫。止观辅行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庶品多故。圣者,风俗通云:圣者声也。以其闻声知情,通天地,畅万物故也。易曰:圣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节,与鬼神合吉凶。今出世圣不闻其声知九界情,通谛理,畅众机,与法界合德,与二智合明,与四机合节,与众圣合其冥显。”

  【凡圣不二】 (术语)与凡圣一如同。

  【凡圣同居土】 (界名)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如娑婆世界为凡夫圣者同居之国土也。见四土条。

  【凡圣一如】 (术语)又云凡圣不二。从事相言之,则有六凡四圣之十界差别,由其理性言之,则无差别平等也。宝藏论曰:“凡圣不二,一切圆满。”大日经义释五曰:“六趣众生与毗卢遮那本无二体。”

  【凡师】 (杂语)凡夫之法师,未见谛者。法华玄义七曰:“凡师弘经。”

  【凡识】 (术语)凡夫之心识也。

  【烦谈】 (术语)Vandana,见“和南”条。

  【凡习】 (术语)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凡习寄缘。”

  【凡小】 (术语)凡夫与小乘人也。又凡夫即小人,故曰凡小。观经玄义分曰:“凡小之论,乃加信受。”教行信证行卷曰:“欲令凡小增欲往生之意故。”

  【凡小八倒】 (术语)谓凡夫,小乘之人所起颠倒之见解也。即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非我,净计不净,之妄见也。

  【凡性】 (术语)凡夫之性分也,俱舍谓之异生性。谓身具见惑未证谛理者。四教仪六曰:“圣以正为义,舍凡性入正性。”

  【凡愚】 (杂语)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

  【凡种】 (术语)凡夫之种性也。

  【反叉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

  【反抄】 (杂语)反被袈裟也。寄归传二曰:“屏私执务随意反抄。”

  【反出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众生发心修行而反出生死至于涅槃也。

  【返没】 (术语)往返沉没于生死海也。

  【反照】 (譬喻)日悬西山,反照东方,谓之反照。以譬鉴往古之事,又穷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经菩萨教化品曰:“圆照三世恒劫事反照。”止观二曰:“以无住着智反照观察也。”临济录曰:“你祇有一个父母,更求何物?你自反照看。”

  【梵】 (术语)Brahmā,梵摩或勃嚂摩,婆罗贺摩,没罗憾摩,梵览磨等之讹略,谓梵天也。婆罗门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婆罗门亦云梵志。译作寂静、清净、净洁、离欲等。色界诸天离淫欲而清净,总名曰梵天,其中初禅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又曰:“梵世界中梵天王为主。”同三十五曰:“色界都名为梵,又梵为色界初门。”法华文句二曰:“梵者,此翻离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名离欲,亦称高净。”玄应音义六曰:“梵言梵摩,此译云寂静,或清净,或净洁。”法华玄赞二曰:“梵摩,云寂静、清净、净洁,皆同。亦云梵洁也。今唯云梵,但略云尔。”华严疏钞十七曰:“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嚂摩,此翻为净。”慧苑音义上曰:“梵,具云梵摩,此翻为清净。”同下曰:“梵摩,具云跋滥摩,此云清净。”玄应音义二曰:“婆罗贺么,此云净天,旧言梵天,讹略也。”悉昙藏一曰:“梵者,是语略也。具足可云波罗迦摩。”金七十论中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又佛为婆罗门又称梵,清净者之意也。俱舍论二十四曰:“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性,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中略)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犹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

  【梵呗】 (仪式)法会之声明也。呗者呗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升降,能契于曲,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呗。又曰呗匿。单云呗。翻作止断止息或赞叹,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赞佛德,故云赞叹。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供养,梵呗作之。若准律文呗匿如法。出要律仪云:此郁鞞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此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法华玄赞四曰:“婆陟,此云赞叹。呗匿,讹也。”楞严经六曰:“梵呗咏歌。”梁僧传十三(经师篇论)曰:“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中略)其后居士支谦亦传梵呗三契,皆湮没不存。世有共议一章,恐或谦之余则也。唯康僧会所造泥洹梵呗于今尚传,即敬谒一契。文出双卷泥洹,故曰泥洹呗也。”见“呗”条。

  【梵本】 (杂语)梵经之未译者。即梵语之经典也。

  【梵刹】 (术语)Brahmakṣetra,梵者清净之义,刹者刹摩或掣多罗之略,土田之义。如言佛土佛国,转为伽蓝之美称。翻译名义集曰:“又复伽蓝名梵刹者,如辅行云:西域以柱表刹,亦所居处也。”

  【梵乘】 (术语)五乘之一,同菩萨乘,清净乘物之意。

  【梵怛】 (术语)同梵坛。见梵坛条。

  【饭袋子】 (杂语)斥无用人之言。其身体祇盛饭食之袋囊而已。无门关十五则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天中记三十九曰:“江湖近事,马氏骄奢,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曾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梵道】 (术语)谓修净禅断淫欲也。智度论八曰:“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为行梵道。”

  【梵德】 (杂语)梵王之福德也。俱舍论二十四曰:“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

  【梵典】 (杂名)佛教之经典也。从梵土传来者,故云梵典。

  【梵罚】 (术语)梵坛之治罚也。见“梵坛”条。

  【梵法】 (术语)梵坛之法也。见“梵坛”条。

  【梵服】 (杂名)袈裟之异名。为梵天之服,又为梵行者之服,故名为梵服。业疏四曰:“诸色界天行梵行,故皆服斯服,本非人服。知何名目?又以衣为梵服,行四无量。”

  【梵福】 (术语)二福之一。大梵天之福德也。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全阎浮大洲人福,不如轮王一人福。全阎浮提洲与轮王总不如西瞿耶尼一人福,前二大洲总不如东弗于逮一人福,前三大洲总不如郁单越一人福,前四大洲总不如四天王福,如此次第至欲界六天及色界初禅之梵天梵辅天,总前人天及梵辅天之福不如大梵天王。”

  【梵辅天】 (界名)色界之初禅有三天,第二名梵辅天,大梵天之辅相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二名梵辅天,卫侍梵王为臣辅翼故。”

  【梵富楼】 (界名)Brahmapurohita,色界初禅第二天之名。即梵辅天也。玄应音义十八曰:“梵富楼,初禅第二天也。此云梵前益天,在梵前恒思梵天利益,因以名也。旧言梵先行天,亦言梵辅天也。”

  【梵阁】 (杂名)如云佛阁,因佛称大婆罗门故也。

  【梵宫】 (杂名)梵天之宫殿也。今以为佛寺之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国界诸天宫殿,(中略)梵宫,六种震动。”又曰:“梵天宫殿光明照曜。”梁高僧传十三曰:“亿耳细声于宵夜,提婆飏响于梵宫。”朱庆余诗曰:“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

  【梵汉相对钞】 (书名)二十卷,遍明和尚寂真着。见诸宗章疏录。未见现本。

  【梵汉语说集】 (书名)百卷,遍明和尚寂真着。见诸宗章疏录下。未见现本。

  【梵行】 (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行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注曰:“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法华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故大品云: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又涅槃名梵,证涅槃之万行,云梵行。法华经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华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中略)梵行谓修梵行者名。(中略)具大涅槃名为梵。”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净之义,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梵皇】 (杂名)谓佛也。佛生于西北梵地为法中之皇帝,故称梵皇。止观弘决序曰:“古先梵皇,乘时利见。”

  【梵筴】 (杂名)多罗叶之经卷也。见“梵箧”条。

  【梵迦夷】 (界名)Brahma-kāyika,译为净身,是色界初禅天之通名也。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迦夷,此云净身。”玄应音义三曰:“梵迦夷。此云净身天。梵,净也,即初禅梵天也。”

  【梵夹】 (杂名)又曰经夹,又云梵箧。多罗叶之经卷也。通鉴曰:“唐懿宗于禁中自唱经,手录梵夹。注曰: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见“梵箧”条。

  【梵界】 (界名)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禅天也。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离诸欲染烦恼除,此等得生于梵界。”

  【犯戒】 (术语)毁犯佛所制之戒法也。

  【犯戒五过】 (名数)一害自身。二为智者所呵。三恶名流布。四临终生悔。五死堕恶道。见四分律五十九。

  【犯戒五衰】 (名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即耗。三众不爱敬。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见中阿含经。

  【犯戒罪报轻重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目连所问经同本。

  【梵经台】 (堂塔)汉明时道释二教烧经决真伪之处也。名义集七曰:“唐太宗梵经台诗: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谷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籍,吹尽当年道教灰。”

  【梵览摩】 (天名)Brahman,梵之具名,一云梵览摩。见“梵”条。

  【梵轮】 (术语)法轮之异名。佛之说法清净,故名梵轮。又佛之四梵行心(四无量心)之说,故名梵轮。又佛初成道时,梵天王来请转法轮,故名梵轮。又世人贵梵天随顺于彼,故名梵轮。又佛为真梵,真梵之所说,故名梵轮。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梵轮者清净故名梵。(中略)复次,梵名广。佛转法轮十方无不遍,故名广。复次,四梵行心说,故名梵轮。复次,佛初成道时,梵天王请转法轮,故名梵轮。复次,有人贵梵天,欲令欢喜,故名梵轮。”俱舍论二十四曰:“以能遣除诸烦恼故,即此复说名为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

  【梵轮法轮同异】 (术语)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佛或时名法轮,或时名梵轮,有何等异?答曰:说梵轮法轮无异。复次,有人言:说梵轮者,现四无量心,说法轮者,示四谛法。复次,梵轮因四无量心得道,是名梵轮,依余法得道,是名法轮。梵轮示四禅,法轮示三十七品。梵轮示修禅定圣道,法轮示修智慧圣道。”

  【梵摩】 (术语)Brahman,见“梵”条。

  【梵魔】 (天名)梵为色界初禅之天主,即梵王也。以代表色界诸天者。魔为欲界第六天之主即他化自在天也。以代表欲界诸天者。法华经序品曰:“梵魔沙门婆罗门。”见“梵天王”条。

  【梵摩罗】 (天名)Brahman,略曰梵摩,一云梵,即梵天也。千手经曰:“与无量梵摩罗天俱。”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

  【梵摩难国王经】 (经名)一卷,失译。时有国王名梵摩难,其子均邻儒出家证果,因劝父使供养佛,当众僧临饭时,佛敕阿难说僧跋。

  【梵摩尼】 (物名)宝珠名。译作净珠。又大梵天王之如意宝珠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梵摩尼者,谓净摩尼也,或大梵王如意珠也。”名义集三曰:“摩尼。应法师云:正云末尼,即珠之总名也。此云离垢,或加梵字显其净也。”Brahma-maṇi。

  【梵摩三钵】 (天名)Brahma-sahāmpati,梵天名。玄应音义三曰:“梵摩三钵天,此应天王名也。新道行经云梵天王也。”

  【梵摩天】 (天名)梵天之具名。

  【梵摩渝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之梵摩经也。梵摩渝为婆罗门名。观佛之三十二相信心归依,证那含果。

  【饭那】 (杂语)Vana,又作婆提,婆那,缚尼。译曰林。玄应音义一曰:“饭那此云林也。”华严探玄记十九曰:“婆提者正婆那,此云林也。”梵语杂名曰:“林,缚尼。”

  【梵难】 (术语)比丘二难之一。本妇淫女等来诱调比丘,为净行作障难,故云梵难,为梵行之难也。见行事钞上四。

  【梵女】 (杂名)梵志之女也。又志梵道之女也。

  【梵女首意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有德女所问大乘经同本。

  【梵箧】 (杂名)多罗叶之经卷,贝叶重叠,以板木挟其两端以绳结之,其状恰如入于箱,故云梵箧。

  【梵箧印】 (印相)形梵箧之印契也。

  【饭磬】 (杂语)僧寺中,每饭时击磬以召僧徒,故名饭磬。沈炯诗曰:驯乌逐饭磬。

  【梵曲】 (杂名)梵呗也。性灵集六曰:“梵曲鱼山,锦华龙渊。”

  【梵嫂】 (杂名)僧妻也。辍耕录六曰:“宋陶谷清异录,京师大相国寺僧有妻,曰梵嫂。”

  【梵僧】 (杂名)梵土之僧也。又持清净戒行之僧也。

  【饭僧】 (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

  【梵身】 (术语)佛之清净法身也。菩萨戒经疏上曰:“庄严梵身,无所障阂。”

  【梵身天】 (天名)同梵众天。佛地论五曰:“离欲寂静,故名为梵。身者众也。”

  【梵声】 (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见“梵音”条。

  【梵室】 (杂名)梵行者之住室,即寺院之房舍也。明智旭着有梵室偶谈。

  【梵世界】 (界名)色界诸天,总云梵世界。离淫欲之梵天住处也。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

  【梵世天】 (界名)同梵世界。

  【梵释】 (天名)梵天与帝释天也,总称色界诸天云梵天,欲界忉利天之主云帝释。

  【梵释四天】 (天名)梵天,帝释天与四王天也。

  【梵释四王】 (天名)与梵释四天同。

  【梵书】 (杂名)梵王所说之书云梵书。慈恩寺传三曰:“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于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毗伽罗论者是也。”

  【梵坛】 (术语)法藏以为梵语,译曰默摈。众僧不与之交言语也。智者元照以为汉言,谓梵王于宫前立一坛,天众不如法者则令立坛上余天不与之往来交语,佛依车匿比丘恶性故,制此法,又名梵天法治。长阿含经四曰:“阿难白佛言:阐拏比丘(即车匿)虏扈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彼阐拏不顺威仪不受教诫,汝等当共行梵坛罚。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反教授从事。”智度论二曰:“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梵坛者,梵音Brahmadaṇḍa,梵杖及梵法之意,罚之方法如上述,婆罗门之治法应用于佛教之僧伽也。参照“默摈”条。

  【梵唐千字文】 (书名)一卷,唐义净撰。

  【梵天】 (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ā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ā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Ś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照“大梵天”条)。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见“梵天外道”条。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

  【梵天法】 (修法)梵天宫所行之治罚法也。见“梵坛”条。

  【梵天供】 (修法)供养大梵天之修法也。

  【梵天后】 (天名)梵天之后妃也,佛法中之梵天,离欲清净,故无后妃,世间所崇奉之梵天有后妃。大日经疏二曰:“梵天后,是世间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离欲无有后妃。”

  【梵天火罗九曜】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说七曜九执之祭法。梵Brahma-horanavagraha。【梵天火罗九曜】(书名)一卷。唐一行着。

  【梵天界】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梵天女】 (天名)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开莲,为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列众。见胎曼大钞七。

  【梵天外道】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见“大梵天”条。

  【梵天王】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称梵天王名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见梵天及大梵天条。

  【梵天择地法】 (经名)一卷,失译。

  【饭头】 (职位)禅家之役名。司大众之粥斋者。僧堂清规五曰:“此职与典座分劳,掌粥饭,常与菜头监粮等和合而护惜常住,其用心与典座同。慎饭粮之过不足,宜常熟读典座教训。”临济录冠注曰:“百丈清规有典座无饭头,此典座也,典座者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

  【梵土】 (杂语)如言婆罗门国,印度之别名也。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见“大梵天王”条。

  【梵王宫】 (杂名)大梵天王之宫殿也。观无量寿经曰:“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梵网忏法】 (书名)梵网经忏悔行法之略名。明智旭撰。

  【梵网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也。

  【梵网戒本】 (书名)指梵网经之下卷云梵网戒本,又云菩萨戒经。此中正说十重四十八轻之戒法。

  【梵网戒品】 (书名)梵网经之异名。今之梵网经为梵网经中菩萨心地戒品之一品,故称云梵网戒品。

  【梵网戒疏】 (书名)为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之略称。十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半品之疏也。天台贤首皆不疏上半品,盖卢舍那佛为诸菩萨说心地法门,非凡位所能测知之故。其下半品亦至心心顶戴,喜跃受持而止。

  【梵网经】 (经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三藏于长安译诸经论于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颢等三百余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于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网者,从譬也。大梵天王之因陀罗网,重重交彻,无相障阂,诸佛之教门,亦重重无尽,庄严法身,无所障阂,一部所诠之法门,重重无尽,譬如梵王之网也。菩萨戒经疏上曰:“此经题名梵网,上卷文言:佛观大梵天王因陀罗网千重文彩不相障阂,为说无量界犹如网目,一一世间不同。法佛教门亦复如是,庄严梵身无所障阂,从譬立名,总喻一部所诠,参差不同,如梵王网也。”佛在第四禅说法时,大梵天王供网罗幢,因取以譬所说之法。见顺正记二。一品分上下,上品为释迦佛于第四禅天普接大众使归莲华藏世界之紫金刚光明宫中,台上卢舍那佛以请问菩萨之行因,佛对千百之释迦广说十住等三十心及十地之法门。下品为释迦佛由莲华藏世界没,于十处示现成佛说法后,在娑婆世界阎浮提之菩提树下结示十重四十八轻之戒法。因而指此下品称曰菩萨戒经。梵Brahmajāla,各家之著述如下:梵网经记二卷,唐传奥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六卷,唐法藏撰。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四卷,唐胜庄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五卷,现存卷二及卷四、唐知周撰。梵网经菩萨戒疏四卷,现存上卷,唐法铣撰。梵网经菩萨戒注三卷,宋慧因注。菩萨戒本经笺要一卷,明智旭笺。菩萨戒羯磨文释一卷,明智旭笺。梵网经玄义一卷,明智旭述,道昉订。梵网经合注释经上下七卷,明智旭述,道昉订。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八卷,明弘赞述。梵网经直解释经上下四卷,明寂光直解。菩萨戒疏随见录一卷,明今释造。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书玉述。梵网经直解事义一卷,梵网经戒光一卷,净挺着。梵网经顺朱释经上下二卷,德玉顺朱。菩萨戒本持犯要记一卷,新罗元晓述。菩萨戒本宗要一卷,新罗大贤撰。梵网经古迹记释经上下四卷,新罗大贤撰。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卷上,新罗元晓造。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三卷,新罗义寂述。

  【梵网经合注】 (书名)七卷,明释智旭注。其缘起云:梵网一经,奉为日课。遂于发隐(即莲池大师祩宏之戒疏发隐),所阙之疑,涣然冰释。即上卷文古义幽,昔人所称不能句读者,亦复妙旨泠然现前。因拟一为合注,以补前人之缺。(中略)适如是昉公远从闽地携杖来寻,为其令师肖满全公请讲此经,以资冥福。复有二三同志,欢喜乐闻,予繇是力疾敷演,不觉心华开发。义泉沸涌,急秉笔而随记之,共成玄义一卷,合注七卷。

  【梵网经莲华藏世界】 (界名)有千叶之一大莲华中台有卢舍那佛,千叶各为一世界,卢遮那佛化为千释迦,居于千世界。复就一叶世界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四天下(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之南阎浮提。千释迦各化为百亿之释迦,坐于百亿之菩提树下。见梵网经上。

  【梵网六十二见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与长阿含经中梵动经同本。六十二之邪见,参差交叉,如梵天罗网,故名梵网。

  【梵网宗】 (流派)又名大乘律宗。日本传教大师所立之宗派。以梵网戒品为所依,故名。

  【范卫】 (杂语)范为轨范,卫为护卫。以其法为轨范,为其法所护卫也。末法灯明记曰:“范卫一如,以流化者法王,光宅四海,以乘风者仁王。”

  【梵响】 (术语)如来梵音之响也。谓佛之说法。往生论曰:“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寄归传一曰:“闻梵响于王舍,获果者无穷。”

  【梵心】 (术语)修梵行之心也。修四梵行或禅定则生于无色界,是即梵行也。止观一曰:“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

  【梵学】 (杂语)谓佛学也。甘泽谣曰:“圆观者,大历末雒阳惠林寺僧。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大通。”

  【梵延】 (天名)梵王与那逻延天也。

  【梵仪】 (杂语)沙门出家之风仪也。

  【梵音】 (术语)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阇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其音遍周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三十二曰:“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又(仪式)音韵屈曲升降,歌颂佛,讽咏法者,云梵音。又曰梵呗,呗匿。以闻者得净信,而佛听之,在世中铃声比丘,呗声第一。见“呗比丘”条。魏陈思王曹子建,游鱼山,闻岩谷水声,写之,制梵呗之谱。是为东土梵呗之始。又单称读经之声为梵音。

  【梵音洞】 (地名)即观音洞。见“观音洞”条下。

  【梵音深远相】 (术语)同梵音相。见梵音条。

  【梵音锡杖】 (术语)见四个法要条。

  【梵音相】 (术语)三十二相中之梵音深远相是也。见前条。(CBETA注:见“梵音”条)

  【梵宇】 (杂名)即佛寺也。江总文曰:“我开梵宇,面壑临丘。”

  【梵语】 (杂名)天竺之言语,由梵天禀承,故云梵语。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中略)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俱舍论世间品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依法相而论,二禅以上无寻伺之心(旧曰觉观),故无言语,唯初禅梵天有之。次第禅门曰:“初禅有觉观心则有语言法,二禅已上无之。”

  【梵语杂名】 (书名)一卷,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玆国沙门礼言集。

  【梵苑】 (杂名)寺院之别名。为清净之依处,故名梵苑,又为净行者之住处,故名梵苑。

  【梵志】 (术语)Brahmacārin,婆罗门四时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伦记十九曰:“梵者西国音,此翻为寂静,谓涅槃也。志是此方语,志求于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论三十四曰:“婆罗门至彼王所,王言:梵志从何所来?”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演密钞二曰:“梵志者,梵净也。谓以净行为志者名为梵志。”俱舍光记十二曰:“婆罗门,此云梵志。”又对尼干子谓在家之婆罗门云梵志。法华文句记九曰:“在家事梵,名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干。”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名梵志。智度论五十六曰:“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梵志阿[台-台+犮]经】 (经名)具名佛开解梵志阿[台-台+犮]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长阿含阿摩昼(巴Ambaṭṭha)经同本。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即中阿含摄和经也。

  【梵钟】 (物名)寺院之大钟也。梵者清净之义,为关于佛事者,故以为名。

  【犯重】 (术语)犯小乘戒之四重罪,大乘戒之十重罪也。

  【梵众】 (杂名)修梵行之徒众,即僧侣也。刘轲大德玭律师碑曰:“端肃严恪,仪刑梵众。”

  【犯重比丘不堕地狱】 (杂语)宝积经百十六曰:“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于诸法中住平等故。”是说实相观也。谓诸法之实相,以寂灭无相之故,无生死涅槃之假相也。

  【梵众天】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众分三级,下级之天众云梵众天,犹如国土之庶民。

  【梵住】 (术语)见“四住”条。

  【梵字】 (杂名)印度古文字。亦称梵书。相传为梵天所说之书。书体右行。为古今印度文字之本源。南北发达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

  【坊】 (杂名)释氏要览上曰:“僧坊,韵林云:坊,区也。苑师云:坊,区院也。僧寺曰宝坊。”

  【方便】 (术语)梵语伛和Up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于真如之智为般若,谓通于权道之智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为方正之理,便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之机,用方正之理与巧妙之言也,又方者众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应诸机之方域,而用适化之便法,谓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往生论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中略)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法华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释之,理正曰方,言巧称便。即是其义深远,其语巧妙,文义合举,故云方便。此释通于大小。二者众生所缘之域为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盖欲因病授药,藉方施便,机教两举,故名方便。此亦通于大小。”法华玄赞三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中略)方是方术,便谓稳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经十一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对真实而释,则谓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废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权。即入于真实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则云方,随时而施曰便。依此释,则为小乘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三乘为通于一乘而设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为方便真实之二也。法华文句三曰:“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义疏四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法华玄赞三曰:“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谓以三业方便化也。此对实智名为方便,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名便。”天台更有一释,以解法华经方便品二字,谓方者秘也,便者妙也,谓秘密之妙义也。盖法华已前之方便,为对真实之方便,方便之外有真实,因而谓之为体外之方便。今三乘之方便,即显一乘之实法者,是乃方便品中所说,故谓之为体内之方便,又曰同体之方便。是为秘密之妙义,尔前一向不明之,至今始开说,故曰秘妙。法华文句三曰:“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中略)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

  【方便般若】 (术语)方便智与般若慧也,证实理曰般若慧,通权谋之智曰方便智。往生论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

  【方便波罗蜜】 (术语)十波罗蜜之第七,第七地菩萨以善巧之方便随机利物也。

  【方便波罗蜜菩萨】 (菩萨)此菩萨位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二,梵名乌波野波罗蜜多,密号曰究竟金刚,十波罗蜜之一。位于如来悲无量心,以大悲索引缚众生,使至菩提,其职司也。肉色,着羯磨衣,左持索,右手受索端,坐于赤莲。

  【方便藏】 (术语)佛之方便,包藏一切功德,故称曰方便藏。教行信证二曰:“乘一切知船,浮诸群生海,圆满福智藏,开显方便藏。”

  【方便乘涅槃】 (术语)三涅槃之一。善巧之化益终,而应身亦当灭也。

  【方便法身】 (术语)二种法身之一。是应身化身之总名也。见“法身”条。

  【方便行信】 (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门,真门,行者之行与信也。第十九愿要门之行曰:“修诸功德。”信曰:“至心发愿欲生。”真门之行曰:“植诸德本。”信曰:“至心回向欲生。”

  【方便化身】 (术语)弥陀报身中之化身也。报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愿,而化现边地懈慢之佛身也。

  【方便化身土】 (术语)日本见真大师所立二土之一。方便者,对真实而言,化身土者,对真佛土而言。为摄以自力修诸行,及行念佛而愿求净土者,弥陀如来权现一种之净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实之报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为教主,非报身所居之土,故曰化身土。如观经所说十三观所观之净土及九品土。又菩萨处胎经所说之懈慢界,无量寿经所说之疑城胎宫皆是也。教行信证六本曰:“谨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方便化土】 (术语)方便化身土之略。

  【方便假门】 (术语)为诱导于真实之道,而假设之教也。

  【方便经】 (经名)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之异名。

  【方便力】 (术语)方便之力用也。

  【方便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名。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者,故名。又维摩经第二品之名。叙维摩居士以种种方便化益众生,且以方便而现疾于毗耶离城,故名。

  【方便菩提】 (术语)三菩提之一。见“三菩提”条。

  【方便杀生】 (术语)谓大菩萨方便之杀生,生无量之福德也。探玄记十九曰:“梁论戒学中释甚深云:菩萨由如是方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浊过失,生无量福德速得无上菩萨,要大菩萨堪行此事。此有二种:一实行,二变化。实行者,了知前人必应定作无间等业,无别方便令离此恶,唯可断命使不作恶。又知此人若舍命已必生善道。又菩萨自念,我行杀业,必堕地狱为彼受苦。彼虽现受少轻苦恼,来世必受乐果报也。”

  【方便声】 (术语)谓于五转中显方便究竟,恶字之声也。其点画谓之方便点,又依五字转生之义谓之方便轮。见悉昙藏二。

  【方便随缘止】 (术语)谓三摩也。三止之一。无明颠倒者了得实相之真性,随缘而内外之变化无动于心,安心不动也。翻译名义集曰:“止观二字各开三义:一体心止,二方便随缘止。”

  【方便土】 (术语)方便有余土,及方便化身土之略称。

  【方便现涅槃】 (术语)谓如来虽常住不灭,而为使起佛世难值之想,惹追慕修道之念,故以方便示现涅槃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方便引入】 (术语)以方便引入无缘之众生于佛道也。

  【方便有余土】 (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证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思(谓四住也)之惑,故谓之方便,未修中观,随之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余。天台观经疏曰:“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

  【方便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也。此二愿以弘愿(第十八愿)为使归入真如门之方便,誓假设要门真门因果之愿,故名。第十九愿为要门,第二十愿为真门也。

  【方便智】 (术语)又云权智,对实智之称,达于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见“权智”条。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

  【方等】 (术语)台家有三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签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三谛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余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三谛,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藏知津二曰:“方等亦名方广。(中略)是则始从华严,终大涅槃,一切菩萨法藏,皆称方等经典。”元照弥陀经疏曰:“一切大乘皆以方等实相为体,方谓方广,等即平等。实相妙理,横遍诸法,故名方广。竖该凡圣,故言平等。”(二)约事释之,谓方者广之义,等者均之义。佛于第三时诸经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益利钝之机,故名方等。是限于台家之释义,种五时之方等部者是也。四教仪集解上曰:“今之方等者,四教俱说,事方等也。(中略)若事方等,正唯在于第三时也。”僧史略下曰:“方等者即周遍义也。”(三)约事理释之,谓方者方法之义,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四门之方法也。等者平等之理体,依四门之方法,各契平等之理,谓之方等。即方者能契之行,即事也。等者所契之理也。止观二曰:“方等者,或言广平,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种方法,谓四门入清凉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也。”

  【方等般泥洹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译大乘大般涅槃经之前六品而止。

  【方等本起经】 (经名)普曜经之异名。对小乘部之修行本起经,中本起经等而立之异名。

  【方等部】 (术语)说方等时之诸经之部类也。

  【方等忏】 (术语)方等三昧之忏法也。单称曰方等三昧,又云方等忏悔。

  【方等忏法】 (修法)天台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有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方等忏悔】 (术语)行方等三昧,而忏悔六根之罪障也。

  【方等大云经】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异名。

  【方等戒坛】 (术语)大乘戒坛也,方等者,大乘之别名。盖坛法出自诸律,律即小乘之教。小乘教中宜一一如法,稍有乖违,则令受者不得戒。而临坛之人为犯罪。如大乘方等即不拘根缺缘差,并得受戒,但令发大心领纳之耳。此准于大乘方等之教文而立戒坛,故名方等戒坛。唐代宗永泰元年,敕大兴善寺立之。见僧史略下。【方等戒坛】(术语)依大乘方等之文所立之戒坛也。与南山所制之小乘戒坛相对立,摄人最为宽大者。唐代宗永泰元年始于京城建之,其后至宣宗朝,承武宗破佛之后,使于方等戒坛盛度僧尼。僧史略下曰:“代宗永泰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大兴善寺,方等戒坛所须,一切官给。至四月,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永为常式。所言方等戒坛者,盖以坛法本出于诸律,律即小乘教也。小乘教中须一一如法,片有乖违,则令受者不得戒,临坛人犯罪,故谓之律教也。若大乘方等教,即不拘根缺缘差,并皆得受,但令发大心而领纳之耳。方等者即周遍义也。(中略)禀顺方等之文而立戒坛,故名方等坛也。既不细拘禁忌,广大而平等,又可谓之广平也。宣宗承会昌沙汰之后,僧尼再得出家,恐在俗中,宁无诸过,乃令先忏深罪后得戒品。若非方等,岂容重入?取其周遍包容,故曰方等戒坛也。”

  【方等经】 (术语)大乘经之总称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见“方等”条。

  【方等泥洹经】 (经名)般泥洹经之异名,二卷,失译。大乘家所传佛之涅槃记也。与法显译之大般涅槃经(小乘部中)大同小异。

  【方等三昧】 (术语)此为天台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制立之一种三昧行,与法华三昧皆为四种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专行其法。而调直其心谓之三昧。止观二及方等三昧行法详记其仪轨作法。

  【方等三昧行法】 (书名)一卷,随智者说,门人灌顶记。说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者。

  【方等时】 (术语)台家所判五时之第三。自成道已后十二年,于八年之间,说维摩经金光明经等之诸方等时期也。此诸经名为方等者,由于方等三义中事方等之义。见方等及五时各条。

  【方等坛】 (术语)方等戒坛之略称。

  【方等陀罗尼经】 (经名)大方等陀罗尼经之略称。

  【方典】 (术语)方等之经典也,方者方正,等者平等,说方正平等之理之经典也。为大乘经之总称。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方服】 (衣服)比丘之法衣(即三品袈裟),尽为方形,故谓之方服,又云方袍。葛城慈云比丘着有方服图记。

  【方广】 (术语)总为大乘经之通名,别称则十二部经之第十曰方广经。方者以理之方正而名,广者以言词之广博而名。梵语曰毗佛略(Vaipulya,巴Vipula)。胜鬘宝窟中末曰:“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中略)理正为方,文富为广。又一乘无德不包曰广,离于偏称方。古注云:真解无偏为方,理包无限称广也。”大乘义章曰:“理正曰方,义备曰广。若依小乘,语正曰方,言多曰广。”俱舍光记十八曰:“言方广者,谓以正理广辨诸法。以一切法性众多,非广言词不能辨故,亦名广破。由此广言能破极坚无知闇故,亦言无比,由此广言理趣幽博,余无比故。”

  【方广大庄严经】 (经名)十二卷,唐地婆诃罗译。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为众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

  【方广道人】 (术语)小乘中附佛法之外道曰犊子道人,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曰方广道人。恶执大乘方广之空理,而堕于空见者也。智度论一曰:“更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止观十曰:“又方广道人,自以聪明读佛十喻。自作解云:不生不灭,如幻如化,空幻为宗。龙树斥云:非佛法方广所作,亦是邪人法也!”三论玄义曰:“二学大乘者,为方广道人,执于邪空,不知假有,故失世谛。既执邪空,迷于正空,亦丧真矣。”

  【方广说】 (术语)大乘方广之说也。见“方广”条。

  【方规】 (术语)方法规则也。文句八曰:“示通经方规。”慈恩传八曰:“大明立破方规。”

  【方口食】 (术语)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方袍】 (衣服)比丘所著之三种袈裟,皆为方形,谓之方袍。

  【方所】 (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

  【方坛】 (术语)四角之曼荼罗坛也。

  【方外】 (杂语)犹言世外。庄子大宗师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谓僧道曰方外。

  【方相】 (术语)五种结界之一。谓结界方正也。以流川树木道路等为界,若无是等,则于四边立石,或植树以结界。

  【方诣】 (术语)方者方所,诣者所至,谓事物之方针也。行事钞上之一曰:“薄知方诣。”同资持记曰:“方诣明有所归,方谓方所,诣谓至诣。”

  【方丈】 (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长吏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传灯录禅门规式曰:“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案方丈之名,先唐王玄策已有其说。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曰:“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注,高诱曰:“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铣曰:宋孝武皇帝时也,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家也。”则方丈唯言僧坊之狭小而已,必非由于维摩也。昙鸾之往生论注上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号无赀,乃称广大?”

  【房】 (杂名)释氏要览上曰:“房旁也,在堂两旁故。十诵云:房者或属僧,或属一人。”然则坊为一坊之总名,房乃僧坊中之别房,多人同居一房,曰属僧,一人独居曰属一人。遁世行人无所带之寺院者,多称此号。

  【防非止恶】 (术语)防非法止恶事。戒律止持门之方面也。

  【防护律仪】 (术语)受戒后,顺于戒体能受持戒相也。又保护离饮酒戒,诸余之律仪也。大乘义章十曰:“始心纳法名之为受,顺法防护说以为持。”义林章三本曰:“于罪不作名防护律仪。”婆沙论百二十三曰:“离饮酒戒能总防护,诸余律仪,如堑垣城能总防护。”

  【防罗】 (异类)地狱内之巡逻也。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作防逻,十王经作访罗。玄应音义十八曰:“防逻,戍属也。谓游兵以御寇者也,亦循行非违也。”又有狱卒名阿傍。见“阿傍”条。

  【防那】 (杂语)译曰裁缝女。可洪音义十一上曰:“防那此云女,刺绣裁缝等业也。”梵Vāna。

  【妨难】 (杂语)妨害他人之说而批难之也。

  【防难】 (杂语)解释难问也。

  【房舍犍度】 (术语)四分律所说。二十犍度之一。明诸资具中,关于房舍之种种作法章篇也。

  【放钵】 (修法)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钵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钵行佛正道,欲利益众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钵,若者如仰钵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禅定思静,诵八大龙王陀罗尼及龙王名号,(中略)次取空钵召请诸龙王及迦楼罗鸟王,各咒一万三千遍,即没空中,起大风轮。尔时金翅鸟王及娑伽罗大龙王等乘其风轮,顶戴空钵,至天上诸龙王宫及阿修罗宫,即取长年仙药,施与行人。行者服已,住寿一千岁,神通如意,能堪修行佛之妙法道。若亲近女色及食肉类,则不得飞钵,神通顿止。是则先佛修行之要术,神仙之秘法也。

  【放钵经】 (经名)一卷,失译,即普超三昧经奉钵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钵于地下入地中,至赖毗罗耶佛刹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毗罗耶佛因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

  【放参】 (杂语)禅林之语。住持有事故或临时祈祷放免晚参(夜之坐禅也),是云放参,即鸣钟三下,谓之放参钟。见象器笺九。

  【放禅】 (杂语)禅林之语。止坐禅也。

  【放灯】 (行事)点灯放夜也。汉明帝时,佛法初东渐,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角法力胜之,明帝敕于上元(正月十五日)点灯以表佛法大明。后代效之,至三元(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皆放灯云。僧史略下曰:“案汉法本内传曰:佛法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十二月三十日是此方正月十五日,谓之大神变月。汉明敕令烧灯,表佛法大明也。(中略)唐先天二年西域僧沙陀,请以正月十五日燃灯。开元二十八年正月十四日敕,常以二月望日烧灯。(中略)德宗贞元三年敕,正月十五日燃灯。是汉明帝因佛法初来与道士角法,敕令烛灯表破昏闇。(中略)后历诸朝或然不。大宋太平兴国六年敕,下元亦放灯,三夜为军民祈福,供养天地辰象佛道。三元俱燃灯放夜,自此为始。着于格令焉。”

  【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二十卷,无罗叉译。与大般若第二分同本,常加啼法上之二品与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同本。放光之义,光赞经之下释之。

  【放光般若经】 (经名)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放光动地】 (术语)佛说深经之前放光明震动大地也。是为大乘之通相。法华六瑞中之二瑞。

  【放光经】 (经名)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放光瑞】 (术语)法佛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先放毫光,照此土及东方万八千世界。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放光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放种种色光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放光三昧者,常修火一切入故,生神通力。随意放种种色光,随众生所乐。若热若冷,若不热不冷。”

  【放牛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为增一阿含经放牛品之别译。以放牛之十一法譬比丘之十一法。

  【放生】 (行事)释放羁禁之生物也。列子说符篇曰:“邯郸民正旦献鸠于赵简子。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按放生事始见于此。参照放生会条。

  【放生池】 (杂名)放当死之鱼介,施食施法之池也。本依金光明经所说流水长者之缘,天台智者始立此法。佛祖统纪三十三曰:“放生,光明经述流水长者救鱼十千天子报德,此缘起也。智者买断[竺-二+扈]梁,悉罢江上采捕,此立法也。赴计诩狱中之难,报修善堂上之恩,此显验也(此三事并见智者纪)。唐肃宗干元二年诏天下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颜真卿为碑)。本朝真宗天禧元年诏复天下放生池。沿江淮州郡上下水五里并禁采捕(二事并见通塞志)。慈云奏西湖为放生池,以四月八日会郡人纵鱼鸟。法智于南湖以佛生日放鱼鸟祝圣人寿,枢密刘均奉敕撰碑。此皆放生之梗概也。”陔余丛考三十三曰:“唐干元中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颜鲁公碑云: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宋天禧中王钦若奏以杭州西湖为祝圣放生池。郡守王随记之。东坡奏西湖不可废者五,此其一也。其状云:郡人数万会于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然考艺文类聚,梁元帝时,荆州有放生亭碑,则唐以前已有之。又南史梁武时,谢微为放生文,见赏于世。盖梁武帝奉佛戒杀,至以面为牺牲,则放生起于是时无疑。”

  【放生会】 (行事)佛制比丘贮放生器,日常罗漉水囊之生类容之,以放之于泉池河水。未有放生会之事。及天台智者制天台山海曲为放生池,使海上渔人放鱼介于此。放之当为授三归戒,说大法以结法缘。盖取金光明经所说流水长者救生之事缘也。是为放生会之滥觞。其后天台之慈云四明,盛行之,慈云之金园集九,四明之教行录,各有放生之仪轨(释门正统三)。

  【放生器】 (物名)比丘日常以漉水囊漉水罗其囊底之小虫放置一器,以之送入河川泉池,此器即放生器也。其制法义净译之,护命放生仪轨法详之。

  【放生仪轨经】 (经名)护命放生仪轨法之略名。

  【放下】 (术语)放手而置于下也。又云放下着。着字,无意味,语助辞也。五灯会元世尊章曰:“黑氏梵志,擎合欢梧桐华供养世尊。佛召梵志,志应诺,佛言放下着。”同严阳尊者章曰:“初参赵州。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曰:放下着。师曰: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州曰:放不下担取去。师于言下大悟。”

  【放下屠刀】 (杂语)山堂肆考。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言改过为善之速也。

  【放逸】 (术语)唯识论二十随烦恼之一。不守规矩也。大乘义章二曰:“离善方便名放逸。”

  【妃】 (术语)梵语曰罗逝Bājñī,以妃有能生之德,故密教假之为三昧之异名,又为陀罗尼之别目,生长三昧及陀罗尼之一切功德如女姓之能生男女,使种胤不断绝也。大日经九曰:“妃是三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同十二曰:“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种胤不绝。此明(指陀罗尼)能生一切如来所有功德故,义云妃也。”见“明妃”条。

  【非安立】 (术语)对于安立之称。谛理有差别与名义之施设曰安立。无差别无名言曰非安立。真如之谛理。立此二门。唯识述记九末曰:“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也。”

  【非安立谛】 (术语)一曰非安立真如。谛者,真如之理诚实也。

  【非安立真如】 (术语)唯识论所说,二真如之一。真如有真如如常等种种义理差别之施设,谓为安立真如或安立谛,真如之体性,固离名字之相,离心缘之相,寂灭无为,谓为非安立真如或非安立谛。盖安立真如为真如之相状,非安立真如为真如之体性也。起信论称之为依言真如,离言真如。

  【非常】 (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

  【非常苦空非我】 (术语)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观苦谛之境,而起四种之观解。即苦谛为三界迷妄之果报,而一切世间之法也。此世间之法,为由众缘和合而存在者,因缘散亦随而忽灭,故为非常,又逼迫恼害有情之心身,故为苦,又诸法自我心身至于妻子眷族,无一可定为我有者,故为空,又诸法无常住之义,亦无常一主宰之义,无可执而为我者,故观为非我也。

  【飞单】 (杂语)禅林之语。副寺役人每日佥定收支,呈于方丈,谓之日单,又云飞单。飞单者,一日所记条目不多,数纸往来如飞,故名。见象器笺十六。

  【非道】 (术语)邪行之违正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中略)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非得】 (术语)使法于吾身获得成就之一种实物,名为得。反之而使法自吾身舍离间隔之一种实物,名为非得。假令断烦恼,则所断之烦恼与我身之间,生一种之非得,以间隔二者,故烦恼永不能会于吾身也。是为俱舍论之法相。彼七十五法中不相应法摄得与非得。梵Aprāpti。

  【飞帝】 (杂名)飞行皇帝之略。即转轮圣王也。

  【非二聚】 (术语)诸法分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之三聚,非色非心聚谓为非二聚。成实论之法相也。

  【非梵行】 (术语)又曰不净行。梵者梵语,清净之义,非梵行者,不净之行,即指淫事,因而断淫称为梵行,色界之诸天无淫事,故称为梵天。戒疏二上曰:“梵者天音,唐言为净。净者圣也,出家所为求圣兴行,今污净戒退失圣法,故云非梵行也。”

  【非非想处】 (术语)非想非非想处之略名。

  【非非想天】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心地观经五曰:“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退生下地。”

  【非观】 (术语)五观之一。

  【飞行】 (术语)自在飞行虚空也。摄于六通中之如意通,神通业者,经行虚空,犹如飞鸟,法蕴足论说之。

  【非行非坐三昧】 (术语)天台所立四种三昧之一。不关于行住坐卧之四威仪,通于一切之事,随意起,而修禅定也。故复名随自意三昧。止观二曰:“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异上,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实通行坐及一切事,南岳师呼为随身意,意起即修三昧。”

  【飞行皇帝】 (术语)转轮圣王之别名。以轮王能飞行空中故也。

  【飞行仙】 (术语)楞严经所说十种仙之一。飞行于空中之仙人也。楞严经八曰:“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飞行夜叉】 (异类)飞行空中之夜叉神。楞严经八曰:“大力鬼王,飞行夜叉。”

  【非黑非白业】 (术语)无漏业也。无漏业性非染污。故曰非黑,不招致有漏之善果。故曰非白。

  【飞花落叶】 (术语)独觉乘之人,独入山林,见飞花落叶,知世之无常,以开涅槃之悟也。

  【飞化】 (术语)飞行游化也,化谓神出鬼没之变化。无量寿经下曰:“飞化遍诸刹。”

  【非即非离蕴我】 (术语)小乘二十部中犊子部所说。有常一主宰之义之我,确为存在,然于五蕴和合之肉体,非离亦非不离,执着在非即非离蕴关系之我见也。

  【非境】 (术语)邪非之境界也。戒本疏一上曰:“依月再说,用清非境。”

  【飞来峰】 (地名)在浙江杭县灵隐山东南。舆地志曰:晋时西僧慧理登此。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号其峰曰飞来。亦名灵鹫峰。

  【非乐修】 (术语)劣三修之一。非乐即苦也。声闻之人,不知本来诸法中具涅槃寂灭之乐,所以观一切诸法悉是苦,名之曰非乐修。

  【非六生】 (术语)非自第六之意根而生,自眼耳等之五根而生之法也。即眼耳等之五识。俱舍论二曰:“六谓意处,异此而生。名非六生,是从眼等五根生义,即五识等。”

  【飞龙大萨埵】 (杂名)龙神之尊称。萨埵译曰士,大萨埵即大士也。

  【非律仪非不律仪】 (术语)三种无表色之一。谓律仪即非善戒,不律仪即非恶戒之非戒律的善恶之无表色也。律仪为极善,不律仪为极恶,其他之善恶,善恶皆势用微劣,故称之为处中之善,处中之恶,皆为非律仪非不律仪,即非戒律的之善与恶也。见“无表色”条。

  【非灭】 (术语)谓释尊之入灭,为非灭现灭,非实之灭也。以法华经寿量品说。释迦之本身为常住故也。然则出世亦化现也。法华文句九曰:“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非器】 (术语)不堪受持佛法之器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非前后俱得】 (术语)四种得之一。得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时之得。此二无为,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故非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时间所拘束者。从而能得无法之前,法之后,与法俱时之事,故曰非前后俱得。

  【非情】 (术语)对于有情之称。草木土石等之无情识者。

  【非情成佛】 (术语)圆教之极说,立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义,是曰非情成佛。圆教之意,中道佛性,遍于法界,故不问有情无情也。但由迷情故,见二法之差别,然色心依正,只为一大觉,一佛成道,则无非此佛之依正,故言草木之非情,亦有成佛之义,若成佛得道,由于发心修行,草木之非情无此义者,是见色心依正之差别权教之意也。金錍论一部盛论此义,又天台二百题中以草木成佛之题目,详细问答此义,密教谓万有本来,为六大所成,不见有情非情之别。非情成佛,为当然也。

  【非人】 (杂名)对于人而谓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之冥众,总为非人。法华经提婆品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非人施行】 (杂语)于穷民乞儿施米钱也。

  【非三非一】 (术语)如法般解之三德,如空假中之三谛,依圆教所谈,则三德三谛,各异义理德用。然固圆融相即,不离一味也。一即三,故为三而非三,三即一,故为一而非一,是曰三非一。是圆教至极之深义也。

  【非色】 (术语)四大所成及四大所生之法为色。不然者为非色。五蕴之中除色蕴,受想行识之四蕴是也,因而称之为非色之四蕴。

  【非色非心】 (术语)分别一切之有为法为三聚:一色法,二心法,三非色非心法。如俱舍七十五法中不相应行之十四法,是非四大所成,故为非色,是非与心相应之法,故为非心,因而名为非色非心法。又如成实论,以无作色(俱舍曰无表色)为非色非心。

  【非色四蕴】 (术语)五蕴中受想行识之四者,为心法之差别,而非色法,故云非色之四蕴。仁王经上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

  【非生非灭】 (术语)释迦如来之出世灭度,非实之生灭,其本身之寿量,无量无数,而为众生化益,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同文句九曰:“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非食】 (术语)非时食之略称。

  【非时】 (术语)律以自晨朝至于日中为时。自日中至于后夜之后分为非时。萨婆多毗婆沙七曰:“非时者从日中至后夜后分,名为非时。从晨至日中名时,何以故?以日初出,乃至日中,明转盛,中则满足,故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后分,明转减没,故名非时。”此解不可。非时者,非正时之意也。起自食时之制之称也。

  【非时浆】 (饮食)比丘非时得食之浆类。即四药中之非时药也。行事钞下二曰:“非时浆者,僧祇一切豆谷麦煮之头不卓破者之汁,若苏油、蜜、石蜜、十四种果浆。”

  【非时经】 (术语)时非时经之略名。

  【非时食】 (术语)非时之食也。谓过日中而食者。律中制之为戒法,八斋戒及十戒中之不过中食戒,比丘戒之非时食戒是也,盖为佛道修行使节食欲也。

  【非时食戒】 (术语)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三十七戒也,总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着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毗舍遮!毗舍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毗舍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余沙门波罗门一食便足,汝云何食昼夜?长老比丘白佛,佛呵责结戒,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行事钞中三曰:“经中说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法苑珠林五十五引此文为毗罗三昧经之说,此经今不传)。

  【非时药】 (饮食)四药之一。为养病躯非时得食之米汁果汁等也。行事钞下二曰:“言非时药者,诸杂浆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

  【非数灭】 (术语)三无为之一。新云非择灭。大乘义章曰:“三无为者:一虚空无为,二数灭无为,三非数灭无为。”非数缘尽项。

  【非数缘尽】 (术语)又曰非智缘尽。无为法之一。新云非择灭无为。数者新译所谓心所法也。善恶之心所法,其数许多,故谓之数法,今为智慧之数法,缘智慧数法断烦恼所得之尽灭,谓之数缘灭。即涅槃也。非依智慧数法之缘,仅依见能生之缘,而诸法归于尽灭,是曰非数缘尽。智度论九十八曰:“如阿毗昙言: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数缘尽,名为有上法。数缘尽,是无上法。数缘尽,即是涅槃之别名也。”

  【非思量底】 (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为坐禅之要术。普劝坐禅仪曰:“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禅之要术也。”

  【非所断】 (术语)三所断之一。见惑之有漏法为见所断,修惑之有漏法为修所断,有为无为之无漏法为非所断。

  【非天】 (异类)梵语曰阿修罗Asura,旧译无酒。以果报似天趣而非天趣故也。见“阿修罗”条。

  【飞锡】 (术语)谓比丘之旅行也。释氏要览下曰:“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

  【飞仙】 (术语)飞行空中之仙人也。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中略)地行罗刹。”

  【非想】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

  【非想八万劫】 (杂语)非想天之定命为八万劫也。俱舍论世间品曰:“无色四天,从下如次,二四六八万劫。”

  【非想非非想处】 (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

  【非想非非想天】 (界名)旧曰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有四天,此为其中之第四天,三界之最顶也,因而亦曰有顶天。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禅定而名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无如下地之粗想,故曰非想,尚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俱舍颂疏世间品三曰:“非想非非想天,谓此定体非前七地粗想,名为非想。若想全无便同痴闇,有细想故,名非非想。”在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四个楼阁其一即此天也。密教之意,色心二法,非一非异,故于显教称为无色之处,还画色法之楼阁,以显密意。楼阁为二层,下层有化佛。

  【非想快乐】 (杂语)非想天在三界之顶上,为果报最胜之处。外道以为究竟之涅槃。

  【非想天八苦】 (名数)八苦者,不但人间,乃至非想天亦有之。法华文句六曰:“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怨憎会苦,四阴心即五盛阴苦。”按,非想八苦,文仅列七。考诸文句记曰:“文已列七,阙爱别离,应云失定时苦,名爱别离。”

  【非心非佛】 (公案)以是心是佛之语翻案而为一个之公案者。无门关三十二则曰:“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非心非佛。”碧岩四十四则曰:“僧问禾山: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山曰:解打鼓。”宗镜录二十五曰:“心之与佛皆世间之名,是之与非乃分别之见。空论妄想,曷得真归。所以祖师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无角,并是对待强名边事。”

  【非修非学】 (术语)亦不修行亦不学问之人,学生间深辱他之词。

  【非学世间】 (术语)大小乘学者之部类,曰学者世间,总称其他曰非学者世间。因明疏后记曰:“学者世间者,三乘教法,总名学者世间。世间耕犁等工巧等事,总名非学世间。以对三乘出世之法,总名非学世间所摄。”

  【非学者】 (杂语)对学者之称。作大小乘学者,故云学者。反是则曰非学者。

  【非业】 (术语)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曰非业死,是为非命之业,故名非业也。是亦为前世恶业之故,因而转此恶业则可得普通之定命。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曰:“今我以一切如来威神力故,悉令一切众生转非命业,使增寿命。”

  【非有非空】 (术语)唯识论所说之中道也。一切诸法有偏计所执性(凡夫迷悟所现之虚妄相也,如于绳见蛇),与依他起性(因缘所生之法也,如绳之相),及圆成实性(诸法之实性即真如也,如绳之麻)之三性。此三性,偏计为空而非有,故为非有,依他圆成为有而非空,故为非空。要之心外之法(偏计)为非有,而心内之法(依他圆成)为非空也,非有非空,即中道也,是唯识论所明中道之意。

  【非有非空门】 (术语)四门之一。诸教各有四门。可入于涅槃。见“四门”条。

  【非有非无句】 (术语)有无四句之一。就我及五蕴执非有无之外道见解也。

  【非有想非无想处】 (界名)Naivasaṁjñānāsaṁjñāyatana,智度论谓为非有想非无想。俱舍论谓为非想非非想。无色界之第四处,即三界之最顶也。生于此处者无如下地粗想之烦恼,故曰非有想,又曰非想。非无细想之烦恼,故曰非无想,又曰非非想。以非有想之故,外道以此处为真之涅槃处,以非无想之故,佛者知尚为生死之境也。

  【非有想非无想定】 (术语)非有想非无想处之禅定也。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定。

  【非有想非无想天】 (界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故曰非有想非无想天。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顶天。以是为三界之最顶处故也。

  【非喻】 (术语)八种喻之一。假说非实事而为喻也。

  【非择灭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灭者灭尽有为法也,灭尽了,毕竟不生,曰无为。此灭有二种,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不令再生,谓之择灭无为,即涅槃也。又不依择力,仅由缺有为法之自生缘,而毕竟不生,谓之非择灭无为。盖择灭者,圣道所得,非择灭者,缘缺所得也。俱舍论一曰:“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唯识述记二末曰:“而此本性不由慧能而性清净,名非择灭。或有为法缘阙不生,不生之灭显真理故,名非择灭,离无漏慧而自灭故。”

  【非智缘尽】 (术语)新曰非择灭无为。见“非数缘尽”条。

  【非主独行无明】 (术语)五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肥腻】 (植物)草名。涅槃经八曰:“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梵Pinodhni。

  【肥者耶】 (天名)译言胜。胜无胜之一。日天妃也。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之五奉教中亦存焉。

  【诽谤正法】 (术语)正法为佛法。诽谤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谤法阐提(阐提为不成佛之义)。无量寿经上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净土论上曰:“经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

  【废恶修善】 (术语)止恶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谓散善。

  【废迹显本】 (术语)本门法华十重显本之第二。废说近迹成佛为实成之教也,此门举方便品我始坐道场,化城喻品于娑婆成阿耨菩提,人记品于空王佛所发阿耨菩提心等教亦废之。法华玄义九曰:“废迹显本者,亦就说法。昔为五浊障重不得远说本地,但示迹中近成。今障除机动,须废道树王城迹中之说,皆是方便。执近之心既断,封近之教亦息。”参照开显及本迹条。

  【吠岚】 (杂名)风名。见“毗岚”条。

  【吠岚婆】 (杂名)又作吠蓝婆。旧曰毗蓝。劫灾时之猛风也。见“毗岚”条。

  【吠岚僧伽】 (杂名)见“毗岚”条。

  【废立】 (术语)犹言存废。又有无之意。解深密经二曰:“思择废立而常安住。”梁高僧传明律篇曰:“开遮废立不无小异。”

  【吠琉璃】 (物名)旧作毗琉璃,琉璃,鞞头梨,鞞稠梨夜等。宝珠之名。见“琉璃”条。

  【吠嚧遮那】 (佛名)Vairocana,又作吠路者那。旧作毗卢舍那。法身佛之梵名。大日如来之称。见“大日如来”条。

  【吠率怒】 (天名)天神名。见“别他那”条。

  【吠摩质怛利】 (杂语)见“毗摩质多罗”条。

  【费拏】 (印相)妙音天之印相名。作奏乐之形也。广大仪轨中曰:“辩才即妙音,慧风持空,定仰在脐舒,运如动奏乐,名为费拏印。”(慧者右手,风者人指,空者拇指,定者左手)。梵Viṇā。

  【吠努璃耶】 (物名)Vaiḍūrya,见“琉璃”条。

  【废前教】 (术语)就戒律等事,于涅槃经废以前之所说,谓之废前教。如以前比丘许三净肉,于涅槃经一切禁断之。行事钞下之二曰:“诸律并明鱼肉为时食,此是废前教。涅槃云:从今日后,不听弟子食肉,观察如子肉想。”

  【废权立实】 (术语)台家之语。迹门法华三喻之一。谓如花落莲成,三乘之权教废已,独一乘之实教成立也。法华开显之能事毕于玆矣。四教仪曰:“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又言废权立实,又言会三归一。”见“开显”条。

  【废诠谈旨】 (术语)法相宗之语。彼宗所立真俗四重之二谛中,第四重之真谛,即一真法界,不能以言语诠显,须废言诠,但以正智于内心证会其理旨也。起信论所谓离言真如也。旨者指所证之真理。义林章二末曰:“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

  【废三显一】 (术语)废权教之三乘,显实教之一乘。与废权立实同。法华玄义七曰:“华落莲成即喻废三显一。”见开显条。

  【吠舍】 (杂语)Veśa,又作吠奢。旧作鞞舍,毗舍。天竺四姓第三商贾之族也。西域记二曰:“吠奢,旧曰毗舍,讹也。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玄应音义十八曰:“鞞舍,陛爰反。正言吠舍,此言坐,谓坐估也。案天竺土俗,多重宝货。此等营求积财巨亿,坐而出纳,故以名焉。”俱舍光记八曰:“吠舍此是兴事种。”

  【吠舍厘】 (地名)Vaiśāli,又作吠舍离。见“毗舍离”条。

  【吠舍佉】 (杂语)Vaiśākha,又作薛舍佉。二月名,佛之生月也。从唐历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十六日也。西域记二曰:“春三月,谓制呾罗Caitra月,吠舍佉月,逝瑟吒Jyeṣṭha月。”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告长者:薛舍佉月,日月圆时,是我生日。”

  【废师自立】 (术语)背师之说而主张自己之说也。

  【吠室罗末拏】 (天名)Vaiśravaṇa,又作鞞室罗懑囊,鞞舍罗婆拏。旧曰毗沙门。见“毗沙门”条。

  【吠世师】 (流派)又作鞞世师,卫世师。新曰吠世史迦。见吠世史迦项。

  【吠世史迦】 (流派)Vaisṣ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为胜于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露迦Ulūka,此译鸺鹠。又羯拏仆。此译食米斋。先于佛出世甚久远。见“优楼迦”条。

  【吠题呬弗怛罗】 (人名)Vaidehīputra,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之别称。

  【吠陀】 (书名)Veda,又曰薛陀。旧作皮陀,韦陀,鞞陀。婆罗门之经书也。见“韦陀”条。

  【费陀】 (杂语)Vidyā,又作皮陀,译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言因,费陀云明。”又曰知法,即四吠陀论。百论疏上之下曰:“本云皮陀(Veda)此间语讹。故云韦陀。”

  【分别】 (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ā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

  【分别变】 (术语)心识所变之境,有因缘变分别变二种。见“二变”条。

  【分别布施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为中阿含瞿昙弥经之别译。

  【分别答】 (术语)四答之一。

  【分别功德经】 (经名)分别功德论之异名。

  【分别功德论】 (书名)三卷,失译人名。释增一阿含经序品中之偈及念佛等十种之一法,次释各弟子品称为第一之因缘。

  【分别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七品之名。佛于前品说本门之法华,一会之大众,闻之得种种之功德利益,分别功德品者,即分别其功德之浅深不同也。

  【分别记】 (术语)四种记之一。

  【分别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受戒得福或反之而堕者,事佛有三辈不同,及支那国非法者多事等。又阿难分别经之略名。

  【分别起】 (术语)一切之惑,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一切之凡夫,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身俱生自然而起之诸惑,谓之俱生起。由邪师邪教邪思惟三缘而起之诸惑,谓之分别起。分别起易断,故于最初顿断之,即见惑是也,俱生起难断,故至后渐断之,即思惑是也。

  【分别善恶报应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

  【分别善恶所起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

  【分别圣位经】 (经名)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经之略名。

  【分别识】 (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识也。”又曰:“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

  【分别事识】 (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八识中除阿赖耶识,为其他末那等七识之总称,以对种种之境,而起虚妄分别故也,对真识则云事识。楞伽经一曰:“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起信论曰:“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同义记中末曰:“又能分别去来内外种种事相故,彼说为分别事识也。”又第八识十八名之第十五名也。以第八阿赖耶识为生一切分别事识之根本故也。唯识了义灯四本曰:“十五名识,无相论云:分别事识也。”

  【分别说部】 (流派)Vibhajyavādinaḥ,部计名。此部所说有是有非,须能分别简择,故名分别说部。是非小乘二十部等之部计,乃论者假定之名也。俱舍光记二十曰:“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毗婆阇缚地。毗婆阇名分别,缚地名部,旧云毗婆阇婆提者讹也。”

  【分别说三】 (杂语)为钝根之人降一乘教,而分别为三乘,使各自适于根机而说也。

  【分别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谓立者之论法为同品者,敌者强以为异品而攻击之之过误也。

  【分别业报略经】 (经名)一卷,大勇菩萨撰,宋僧伽跋摩译。一经皆为偈颂,分别五趣之业报。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经名)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

  【分别缘生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十二缘生之法。

  【分别智】 (术语)分别有为事相之智也,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为虚妄之计度。离此虚妄之计度与真理冥符,是曰无分别智,即佛之根本实智也。

  【分别智陀罗尼】 (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

  【分别智相应染】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分段】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为凡夫轮回六道受分分段段果报之身。见“分段生死”条。

  【分段变易】 (术语)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也。见“二种生死”条。

  【分段轮回】 (术语)轮回于分段生死也。生生世世在三界之巷。

  【分段三道】 (名数)迷界三道也,即惑业苦之三道是。

  【分段身】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

  【分段生死】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余有差别故,(中略)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分段死】 (术语)分段生死之略。

  【分段同居】 (术语)分段者,分段生死之身,即吾人之体也。同居者,为台家所立四土中凡圣同居土之略称,如吾身所住之娑婆世界是也。此娑婆世界为凡夫与圣者同一居住,故称曰同居。盖分段是凡夫之身,同居是其所住处也。

  【分那柯】 (异类)Pūrṇaka,夜叉名。译曰满。见孔雀王咒经上。

  【分那婆素】 (人名)punarvasu,长老名。译曰井宿。见本行集经七十。

  【分散】 (杂语)禅林之语。大众一同退去也。

  【分身】 (术语)诸佛为以方便力,化处处有缘之众生,分身于十方,而现成佛之相也。法华经见宝塔品为集释迦如来之分身,说三变土田。见法华玄义七。

  【分岁】 (杂语)又云岁夜。即除夜也。

  【分荼利迦】 (植物)又作分陀利迦,芬荼利迦,奔荼利迦,本拏哩迦。见“分陀利”条。

  【分陀利】 (植物)Puṇḍ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芬陀利】 (植物)梵语。花名。见佛经,即白莲花也,又作芬陁利。见“分陀利”条。

  【芬陁利】 (植物)梵语曰芬陁利,此言白莲花。与芬陀利同。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陁利花,本身清净故。”见“分陀利”条。

  【芬陀利花沙门】 (术语)见“四果”条。

  【分陀利华】 (植物)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曰人中之分陀利华。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分卫】 (术语)Piṇḍapāta,或翻乞食,或翻团堕。乞食者为比丘行而乞食也,团堕者就乞得之食而释之,以西竺之法,多抟食作团堕叠钵中故也。善见论曰:“分卫者,乞食也。”玄应音义五曰:“分卫,此言讹也。正言傧荼波多,傧荼此云团,波多此云堕,言食堕在钵中也。团者食团,谓乞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一曰:“梵云分卫,此翻抟堕,以西竺多抟食堕叠盆中故。”或为汉语,谓以乞得之食物分与僧尼而卫护之令修道也。是为乞食之义。又为佛分身保护众生之义,是非乞食之事。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嘉祥大经疏曰:“能分身护物机,故言分卫。”

  【分位】 (术语)时分与地位也。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是为显假立法之词。例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论曰:“三分位故。”是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故是无别体性也。

  【分卫经】 (经名)过去佛分卫经之异名。

  【分相门】 (术语)华严之贤首为明别教一乘,以分相门该摄门之二者,明三乘与一乘之差别曰分相门,明三乘是一乘曰该摄门,见五教章上。

  【分修三昧】 (术语)三三昧之一。不论定慧二者,修其一之三昧也。

  【分喻】 (术语)凡譬喻不可显喻其法之全分,但比况其一分之义,是曰分喻。例如言面如月,则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貌端正之一分也。涅槃经五曰:“面貌端正犹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得即同于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

  【分真即】 (术语)同于分证即。

  【分证】 (术语)菩萨初地以上少分断惑证理也,起信论谓之随分觉,台家谓之分证即。

  【分证即】 (术语)台家所立六即位之一。止观一曰分真即。观经疏曰分证即。分断无明,分证中道之位也。见“六即”条。

  【芬阤利】 (植物)梵语曰芬陁利,此言白莲花。与芬陀利同。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陁利花,本身清净故。”见“分陀利”条。

  【分诸乘】 (术语)融本末之体于同教一乘之体示有一乘,二乘,三乘等诸乘教之法门也。

  【分座】 (杂语)禅林之首座代住持而接化,曰分座。敕修清规曰:“前堂首座,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

  【坟】 (杂名)墓也。秦晋之代,谓冢为坟。积土而高之墓也。

  【焚香】 (杂语)焚香之始。李相之贤己集。谓始于佛图澄。吴曾能改斋漫录。谓始于汉。曲园杂纂曰:“礼郊特牲云:周人尚臭,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郑注曰:萧,芗蒿也。染以脂,合黍稷烧之。膻当为馨,声之误也。然则焫萧合馨香,即烧香之权舆。后世焚香以降神,自是周人尚臭之遗意。”

  【鐼子】 (物名)钵中之小钵也。名义集七曰:“键[金*咨],母论译为浅铁钵。经音疏云:钵中之小钵,今呼为鐼(音训)子。”象器笺二十曰:“应量器内,累三个小钵。自大至小,总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钵,重作一钵。外有四唇,今鐼子三与应器重为四唇,盖本世尊故事。”

  【粉骨碎身】 (杂语)为法恩碎其身粉其骨也。证道歌曰:“粉骨碎身未足酬。”止观五曰:“香城粉骨,雪岭投身。”粉骨者,如常啼菩萨于香城学般若时。大品般若菩萨陀波仑品曰:“常啼既得法已,自恨无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长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药,即时敲骨出髓,卖与长者,以所得金,买种种花香供养于佛。”碎身者如释迦于因中在雪山,为罗刹舍全身以求半偈。出于涅槃经十四。见“雪山童子”条。

  【忿】 (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愤怒之精神作用也。

  【粪除】 (譬喻)长者置穷子于家为奴,付价使除粪尿,喻佛置小乘教,使小机除三界之见思。出于法华经信解品。三十七尊出生义曰:“起化城以接之,由粪除而诱之。”

  【粪果】 (譬喻)涅槃经十二云:“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于人粪中见庵罗果,即取之。有智之人见之,呵责言:汝婆罗门,种姓清净,何故取是粪中秽果?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言:我实不食,洗除还欲弃舍之。智者语言:汝大愚痴,若还弃,原不宜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此生分不受不舍。如彼智者呵责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恶死,如彼童子取果还弃。”欣生如取果,遂归于死如舍果,故不如自始不欣生也。

  【忿结】 (术语)忿恨之心结而不解也。长阿含经十三曰:“喜恼他人,令生忿结。”菩萨本行经中曰:“人起瞋恚,忿结不解。”

  【奋拏达多】 (人名)Guṇadatta,三藏法师名。译曰德施。见续高僧传二。

  【忿怒】 (术语)如不动尊现忿怒威猛相之尊体为忿怒。又谓之明王。凡诸佛菩萨皆有二轮身,一正法轮身,由所修之行愿所报得之真实身也。二教令轮身,由大悲而现威猛之相,奉行大日教令之明王身也。希麟音义六曰:“案忿怒像,金刚顶瑜伽经云:诸佛菩萨,依二种轮现身有异。一者正法轮,现真实身,所修行愿报得身故。二者教令轮,现忿怒身,由起大悲现威猛故也。”秘密瑜伽学习捷图上曰:“其忿怒者犹如奴仆也,诸轨之中多称明王,虽是奴仆奉行教敕即犹君王,故呼忿怒,亦名明王。”

  【忿怒持金刚菩萨】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之一尊。秘藏记下曰:“忿怒持金刚菩萨,赤肉色,左手取三股跋折罗,目视上之势。”

  【忿怒钩】 (菩萨)观音之一种。称曰忿怒钩观世音,正观音入忿怒三摩地助虚空藏化道之形也。密号持钩金刚。以持钩轮故也。秘藏记中曰:“忿怒钩观世音菩萨,四面明王之像,肉色,左右面青黑色,有四手,左上手取莲华,次一手取羂索,次右上手持铁钩,次一手与愿契。”

  【忿怒明王】 (术语)忿怒尊即明王也,如不动尊现奋怒之形相,教令法界,故称之为明王。

  【忿怒拳】 (杂名)六种拳之一。

  【忿怒王】 (术语)忿怒明王也。

  【忿怒王仪轨品】 (经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之略名。

  【忿怒眼】 (术语)瑜伽法中三种眼之一。明王忿怒威猛之眼目,以降伏烦恼者。诸部要目曰:“忿怒眼降伏心,杀害烦恼也。”

  【忿怒月黶菩萨】 (菩萨)又曰月黶忿怒。为月黶尊大忿怒之形,故称曰忿怒月黶。见“月黶尊”条。

  【粪扫衣】 (衣服)又曰衲衣。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月水衣等,天竺之人,弃之于巷野,与拭粪之秽物同,故名粪扫衣。浣洗缝治之而着于外也。又补纳粪扫之衣片而着用之。故亦名纳衣。比丘着此粪扫衣,不更用檀越之施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粪扫衣之功德,在于离贪着。行事钞下一曰:“粪扫衣,制着意,此乃世人所弃,无复任用,义同粪扫。”大乘义章十五曰:“粪扫衣者,所谓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等。外国之人,此等之衣,弃之巷野,事同粪扫,名粪扫衣。行者取之,浣洗缝治,用以供身。”行事钞下三曰:“纳衣者,四分云:舍檀越施衣,着粪扫衣。”梵Paṁsukulika。

  【忿王】 (术语)忿怒王也。

  【奋迅三昧】 (术语)师子奋迅三昧也。

  【风】 (譬喻)以譬物之无碍。法华经神力品曰:“能持此经者,于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丰财菩萨】 (菩萨)胎藏界观音院第三行第三位之尊。密号曰如意金刚。司福智之二门。

  【风大】 (术语)四大之一。造作物质之四元素之一。动为性,长为业。

  【风刀】 (譬喻)命终时,体中风大动摇,支解身体,其苦如以利刀刺之,故云风刀。止观四曰:“年时稍去,风刀不奢,岂可晏然坐待酸痛。”同辅行曰:“言风刀者,人命欲尽,必为业力散风所解,如解韛囊,使息风不续。如解沟渎,使血脉不流。如解机关,使筋节不应。如解火炬,使暖气灭尽。如解坏器,使骨肉分离。”释氏要览下曰:“正法念经云:命终时刀风皆动,如千尖刀刺其身上。显宗论云:为人好发言,讥刺他人,随实不实,伤切人心,由此当招风刀之苦。”

  【风灯】 (譬喻)风中之灯火也,以譬世相之无常。止观七曰:“口若春蛙,心如风灯。”万善同归集五曰:“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

  【风颠】 (人名)清康熙间陕西人,名超常,号风颠。俗姓李,名福。十四岁娶妻。十八岁,忽一夜猛然触醒万物无常,方才日落,又是五更。与妻同眠,明是活鬼相守。乃信口道,一十四岁配姻缘。可笑夜夜伴鬼眠。四恩无义今宵悟。再不落他火坑间。即起往西山寺出家。苦参六载,夜闻谷风大悟。着有语录六万余言。西安城西南隅风颠洞内,有师坐化真身。头面身衣,皆用泥金贴糊,惟两手指爪宛然如生。

  【风定】 (术语)风三昧也。

  【风幡】 (地名)传灯录五,六祖章曰:“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讲涅槃经。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未曾契理。师曰:非风幡动,动者自心耳。印宗窃闻此语,竦然异之。”无门关第二十七则曰:“非风非幡。”因此世俗称僧德曰:“论妙风幡,法传衣钵。”

  【风奋迅三昧】 (术语)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迅,分身四派。”法华文句二曰:“于恒河中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分。”

  【丰干】 (人名)丰一作封。原居天台山国清寺,剪发齐眉,衣布裘,身量重七尺。余人或借问,则止对曰随时二字,更无他语。尝乘虎直入松门。众僧惊惧。口唱道歌。时众方崇重。终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常调。士庶见之,无不敬礼。尝养二士,云寒山拾得。见宋僧传,传灯录。又传灯录云:“闾丘彻出牧丹阳。丰干禅师谓曰:到任须谒文殊普贤,在天台国清寺执爨洗器者,寒山拾得也。闾丘访之,见二人致拜。寒山笑曰:丰干饶舌。”释文曰:“丰干是阿弥陀佛。”

  【风鼓山相击】 (杂语)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三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复取第三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干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天下洞然。直至梵天。火灾之后,布大黑云,周遍降雨,滴如车轮。无数千岁,其水渐长,至光音天,此水复减。有大风起,鼓动波涛,起沫积聚,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有梵天宫。其转灭,依前聚沫。次第成就他化自在天宫。直至成四天下。依前建立。水灾之后,其次久久,大僧伽风至果实天,其风四布吹诸天宫。使诸天宫相拍,碎若粉尘。直至天下诸大山王,相拍亦然。六祖坛经曰:“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风航】 (譬喻)乘顺风之船也。以譬净土门之易行。往生论注上曰:“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风际】 (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于虚空上生风轮,风轮上生水轮,水轮上生金轮因而渐生须弥四洲也。见“风轮”条。

  【风界】 (术语)四界之一。风之自性为风界,界者性之义,持之义,差别之义也。造作一切物质之四元素之一。动为性,使他增长为业。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为界。(中略)风界能长,(中略)风界动性。”

  【风铃】 (物名)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就十七祖僧伽难提出家,他时闻殿前铜铃风吹声,难提迦耶问曰:铃鸣耶?风鸣耶?伽耶答曰:非风,非铃,我心鸣耳。见传灯录二僧伽难提章。此事与六祖之风幡同意。

  【风轮】 (杂名)此世界之最下底,风轮下,虚空也,但准于后三轮名之为空轮,合为四轮。俱舍论十一曰:“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广无数,厚十六亿逾缮那。”虚空者即空轮也,此空轮之上风轮生,风轮之上水轮生,水轮之上金轮生,上有九山八海。轮者取其形横圆,且其体质坚实而名之也。俱舍论十二曰:“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令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

  【风轮际】 (杂名)风轮之际限,是一世界之最底下也。

  【风轮三昧】 (术语)五轮三昧之一。行者修禅定起相似智慧,如风之空而无碍,能动万物而又破坏之。智慧无碍,发出世之善根,又破一切之烦恼,故有此名。

  【风轮坛】 (杂名)坛场为半月形者。见诸部要目。

  【风前灯】 (譬喻)见“风灯”条。

  【风前烛】 (譬喻)见“风烛”条。

  【锋刃增】 (界名)见“游增地狱”条。

  【风三昧】 (术语)具云风奋迅三昧。起大风之禅定也。止观一曰:“阿难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迅。”

  【风色】 (譬喻)以风无色,譬物之无也。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盐香风色等,是名无。”

  【蜂台】 (杂语)佛塔自远方观之,状如蜂巢,故名。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序曰:“构蜂台于胜坏。”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穷具牒之遗文,集蜂台之秘藏。”

  【风坛】 (术语)风者动之义,随处为本尊,谓之风坛。

  【封体】 (术语)谓或于某体以秘法封神佛之神灵者。

  【风天】 (天名)金刚界曼荼罗中四执金刚神之一。位于曼荼罗之西南角,幢幡为三摩耶形,字为种子,字者风大之种子也。又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众也。位于西方。又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中之一众,位于最西北。大日经疏五曰:“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同十曰:“风神真言曰:皤也吠,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皤字为体也。”同义释七曰:“嚩,野吠。野吠即是风之正音,以嚩字为真言体。”(真言体即种子)。秘藏记末曰:“风天赤黑色,持幢幡,右手持杖,上半月形,左手按腰。”陀罗尼集经十二有风天之印咒法。

  【风灾】 (术语)大三灾之一。一大劫中第三期坏劫之末(合成住坏空四中劫为大劫),起而荡尽世界之大风灾也。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三禅天。三灾中灾害最广大者。

  【风中灯】 (譬喻)世间之转坏,人命之无常,譬之风中之灯火也。智度论二十三曰:“世间转坏如风中灯。”方广大庄严经五曰:“无有坚实,如风中灯,如水上泡。”坐禅三昧经曰:“谁能知死时,所趣从何道?譬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

  【风烛】 (譬喻)风前之灯烛也,以譬物之无常。西域记八曰:“世间富贵。危甚风烛。”往生讲式曰:“一生是风前之烛,万事皆春夜之梦。”

  【酆都城】 (地名)在四川省忠州。相传此城有酆都大帝宫殿。

  【酆都大帝】 (传说)相传即地藏王菩萨也。

  【讽供】 (仪式)讽经供僧也。

  【讽经】 (仪式)调音声而讽诵经文也。原为婆罗门之法,佛亦于比丘许之。即梵呗是也。能之者称为经师。梁僧传设经师一科。

  【讽颂】 (仪式)梵语伽陀,一译讽颂。是以讽咏赞深妙义理,颂三宝功德之言句也。名义集四曰:“伽陀,亦曰讽颂。”俱舍光记十八曰:“言讽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而为赞咏,或二三四五六句等。”

  【讽诵】 (仪式)扬诵经文,或偈颂谓之讽诵。无量寿经上曰:“受读经法,讽诵持说。”又请讽诵文,略曰讽诵。所谓讽诵愿文等是也。

  【讽诵文】 (杂名)请讽诵文也。为追荐亡者于三宝供施物,请僧诵经之文书也。首题请讽诵事,次揭供养物,文中书其志愿。法会之导师读之。

  【凤刹】 (杂名)佛寺之美称也。凤为瑞鸟,故取为美称。

  【奉行】 (杂语)奉承行持教命也。仁王经末曰:“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胜鬘经末曰:“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维摩经末曰:“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往生论注下曰:“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

  【奉加】 (杂语)又曰奉纳。加纳供物于神佛也。

  【奉加帐】 (物名)又曰缘簿。记纳于神佛之金财之簿册也。

  【奉入龙华经】 (经名)佛藏经之异名。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佛】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佛般泥洹经】 (经名)二卷,西晋白法祖译。记佛入涅槃事,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

  【佛宝】 (术语)三宝之一。佛者觉之义。能自觉,又使他觉,自他之觉行穷满者名曰佛。是为世之真宝,故称佛宝。佛宝有同体别相、住持、大乘、小乘等之别。见“三宝”条。

  【佛本行集经】 (经名)六十卷,隋阇那崛多译。详悉佛一代化迹之本纪也。经末曰:“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诃僧祇师名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为佛生因缘,昙无德师名为释迦牟尼佛本行,弥沙塞师名为尼藏根本。”

  【佛本行经】 (经名)一名佛本行赞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偈赞佛一代行状之偈文也。

  【佛钵】 (物名)佛受用之食钵也。虽有铜铁等种种,而以石钵为至重。见石钵条。

  【佛钵印】 (印相)释迦印相之一。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同疏曰:“左手执袈裟两角,仰脐前,右手重其上。”

  【佛部】 (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刚界五部之一。总该曼荼罗诸尊中为佛之形像之部属而称为佛部。

  【佛部定印】 (印相)三部定印之一,佛部之入定印也。见“定印”条。

  【佛布施】 (杂语)奉衣服等于所事之本尊也。瞿醯经中曰:“诸尊一一奉施上妙新净衣服。”

  【佛部真言】 (术语)诸佛所说之神咒也。

  【佛藏】 (术语)八藏之一,佛所说之大乘经,明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及佛神通变现,利导众生之事等者。又总称一切之佛说。仁王经中曰:“恒沙佛藏一念了。”

  【佛藏经】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说三念之法及净戒净法等,属于戒律部。

  【佛刹】 (术语)Budhakṣ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

  【佛乘】 (术语)华严所立。说一切众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谓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华严法华所说之圆教是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又曰:“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藏法数三十二曰:“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法华玄义一曰:“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谁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同释签一曰:“佛乘者即是今典,永异余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开会之使归于一极,故言佛乘。”又三乘之一。三乘中之菩萨乘,对于声闻独觉之二乘而云佛乘。以菩萨乘,为成佛之法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当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中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

  【佛成道日】 (行事)佛之成道日,经论之说不同。长阿含经四及因果经作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泥洹经作四月八日,西域记则三月八日,又云三月十五日。俱舍宝疏,正宗记,佛祖统纪等皆取二月八日之说。支那用十二月八日者,以僧史略上会合之谓“腊月乃周之二月也。”周历建子之二月,即夏历建寅之十二月也。

  【佛乘戒】 (术语)志求佛果之人之戒律,梵网经所说之戒法是也大日经学处品曰:“所谓一道戒,亦是佛乘戒。以离无量见网,住一实相之道故。”

  【佛出世】 (术语)一世界有一佛出世与多佛出世之异议。见“佛”条附录。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经名)佛遗教经之本名。

  【佛大僧大经】 (经名)一卷,刘宋京声译。王舍城之富者有二子,兄名佛大,弟名僧大。僧大出家,佛大贪染其妇。妇不从,佛大遣贼杀僧大。僧大临死得四果,妇哭死得生天,佛大遂堕于地狱。

  【佛诞生会】 (行事)又云灌佛会,亦云降诞会。以佛生日即四月八日,行灌佛之式也。

  【佛道】 (术语)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为道。道有三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今为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故云佛道。法华经序品曰:“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诸世尊,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同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为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又曰:“菩提偏在果,故证成佛道,名得佛道。”嘉祥法华疏二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于佛之万行也。大乘义章十八曰:“地论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圣处,名为圣道。”

  【佛道声闻】 (术语)台家所立,五种声闻中之大乘声闻也。见“声闻”条附录。

  【佛道无上誓愿证】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誓证无上之佛道也。

  【佛德】 (术语)如来所具之功德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

  【佛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

  【佛地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妙生菩萨说佛地之五相,谓清净法界及四智也。一一细释。

  【佛地经论】 (书名)七卷,亲光菩萨造,唐玄奘译。

  【佛殿】 (堂塔)奉安佛像之殿堂也,西竺谓之香殿。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元沙啰巴译。白伞佛顶尊之本经也。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于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 (真言)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遍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佛顶面】 (杂语)俗所谓无爱娇之颜貌也。盖以喻佛顶尊之面相,威严可畏也。

  【佛顶坛】 (杂名)佛顶尊之坛场也。又佛顶者最胜之义,最胜至极之坛场,谓之佛顶坛。又三部五部中佛部之坛场也。

  【佛顶业】 (术语)又云一字业。台家五业之一,修习一字佛顶轮王法经轨之学业也。

  【佛顶印】 (印相)画佛顶髻之状也。义释十一曰:“佛顶印如佛顶髻形,令顶高隆。”更有手印。

  【佛顶咒】 (真言)又云楞严咒。首楞严经所说之白伞盖佛顶咒也。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尊胜陀罗尼经之第二译也。

  【佛顶尊】 (菩萨)胎藏界第三院之释迦如来入转轮王三摩地,现统领四天下之轮王形,以标帜佛智最胜之尊形,故名佛顶尊。顶者最胜之义,智者是一切功德中最胜,故云佛顶,其部类有五佛顶三佛顶之别。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名)前后通有五译。见“尊胜陀罗尼经”条。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经名)二卷,唐善无畏译。说尊胜陀罗尼之曼荼罗及念诵之规则。

  【佛顶尊胜心】 (真言)尊胜佛顶尊之心咒也。尊胜陀罗尼经以“唵没隆莎诃。”之三语为心咒,佛顶尊胜心仪轨以“阿鍐览唅欠。”之五字为心咒,说有破地狱之功能。

  【佛顶尊胜心仪轨】 (经名)具名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一卷,唐善无畏译。说尊胜佛顶之心咒。

  【佛发】 (杂语)释迦牟尼之头发也。梁书扶南国传曰:“三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发青绀色,众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为蠡形。”僧伽经曰:“佛发青而细,犹如藕茎丝。”佛三昧经曰:“我昔在宫沐头,以尺量发,长一丈二尺。放已右旋,还成蠡文。”案,观僧伽佛三昧二经,则梁高祖所出旧塔下之发非诬说也。

  【佛法】 (术语)佛所说之法,八万四千之法藏是也。胜鬘经曰:“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观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诸法即佛法也。大宝积经四曰:“如来尝说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以于诸法能善了知名为佛法。”俱舍颂疏界品一曰:“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极远时等是也。”金刚经曰:“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大集经九曰:“佛法者名一切法。”大宝积经四曰:“诸法本性与佛法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

  【佛法藏】 (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净影疏曰:“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

  【佛法灭尽经】 (经名)佛说法灭尽经之略名。

  【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

  【佛法僧】 (术语)三宝也。见“三宝”条。

  【佛法寿命】 (杂语)佛称戒律为佛法之寿命,谓戒律行于世则佛法不灭也。善见律一曰:“毗尼藏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

  【佛法死人】 (杂语)谓小乘比丘,犯淫盗杀妄四重禁之随一者。以无忏悔救济之法故也,故称之为断头罪。止观曰:“若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无忏法,若依大乘许其忏悔。”

  【佛法隐没龙宫】 (传说)摩诃摩耶经曰:“千五百岁,(中略)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鸠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灭尽也。”莲华面经下曰:“佛言阿难:此阎浮提及余十方所有佛钵及佛舍利,皆在婆伽罗龙王宫中。”

  【佛凡一体】 (术语)佛心与凡心为一体也。于获得他力信心之行者上而言之,体得他力信心之行者心,谓之佛凡一体。盖他力之信心,非行者之所计得,乃如来所赐者,其体为佛智,故是清净真实之佛心也。其佛心宿于行者贪瞋烦恼之凡夫心中,故佛心与凡心结合而为一体也。

  【佛分半座迦叶】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身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付法藏传一曰:“尔时迦叶披粪扫衣,来诣佛所,稽首礼敬,合掌而立。白佛而言:世尊我今归依无上清凉,愿哀纳受听在末次。世尊叹曰:善来迦叶!即分半座命令就座。迦叶白佛:我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座,不敢顺旨。是时众会咸生疑曰:此老沙门有何异德。乃今天尊分座命之?此人殊胜,唯佛知耳。于是如来知众心念,欲决所说,即宣迦叶大行渊广。”【佛分半座迦叶】(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于迦叶使坐。见华手经一。

  【佛佛授手】 (术语)自一佛至一佛,自一佛至多方之佛,授手,嘱累法也。祖庭事苑四曰:“泥洹云:佛将入灭,命罗汉十万比丘授手,又将左手伸向阿难,罗云:又将阿难。罗云手授与他方化佛。表嘱累故。”

  【佛伏苦行外道】 (故事)因果经三曰:“即于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观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佛阁】 (堂塔)佛寺,佛堂,伽蓝也。

  【佛供】 (杂语)香花灯明等奉佛之供物也。

  【佛骨】 (杂语)佛之舍利也。佛祖统纪五十三曰:“唐高宗诏迎岐州法门寺护国真身塔释迦佛指骨至洛阳大内供养,皇后以金函九重命宣律师送还岐山;肃宗诏迎法门寺佛骨至禁中礼敬,传至诸寺瞻礼;德宗诏迎法门寺佛骨入禁中礼敬,历送京城十寺。世传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安。韩愈上表谏,贬潮州。懿宗诏迎佛骨,三百里间车马不绝,公私音乐仪卫之盛,过于南郊。上降楼而拜。”

  【佛光】 (术语)佛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

  【佛光王子】 (人名)唐高宗之中宫恼产,请法师玄芳加护之。正月一日中宫施纳袈裟等,寻王子生,光明盈殿,因号佛光王子,许使出家。见慈恩寺传九。

  【佛国】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又佛所化之国土也。净土固为佛国,秽土就佛之所化,亦可云佛国,如娑婆世界为释迦如来之佛国。维摩经嘉祥疏一曰:“净秽等土无非佛国,若言净土但得净不兼秽。”大乘义章十九曰:“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约佛辨国,故名佛国。”

  【佛国记】 (书名)宋释法显撰。法显于晋义熙中自长安游天竺,经三十余国。还,与天竺禅师参互辨定,以成是书,凡一卷。

  【佛国记地理考证】 (书名)一卷,清丁谦着。晋初统一,为时无几,即成偏安。当时四裔交涉寥寥,纪载因之简略。然幸赖此记,方得与南北诸史相接。是书考证之要,大略有八:一曰揆地望,二曰度情形,三曰审方向,四曰察远近,五曰核时日,六曰考道途,七曰辨同异,八曰阙疑似。故全书考证精密,颇为善本。

  【佛果】 (术语)佛为万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也。隋炀帝文曰:“上求佛果。”

  【佛还国始见罗睺罗】 (故事)佛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见父王。此时罗睺罗年六岁,耶输陀罗使罗睺罗持一欢喜丸于大众中觅父奉之。罗睺罗直往佛所施之。见佛本行集经五十五。

  【佛海】 (譬喻)佛界之广大无边如海也。探玄记三曰:“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谓遍一切处而转法轮故。”梁武帝文曰:“同归佛海。”

  【佛吼】 (杂语)佛之师子吼也,佛之说法,谓之师子吼,喻于大众无所怖也。无量寿经上曰:“佛吼而吼。”同嘉祥疏曰:“举师子王哮吼为譬耳。”

  【佛后普贤】 (术语)已成佛后,更修利他教化之菩萨行也。又证得佛果后,遵普贤菩萨之德而修化益众生之行也。

  【佛华严三昧】 (术语)见“华严三昧”条。

  【佛化】 (杂语)佛之教化也。

  【佛话经】 (经名)此经经录不载。金刚仙论曰:“佛在铁围外二界中间,说佛话经。”

  【佛欢喜日】 (杂语)七月十五日之异名也。以此日比丘安居结了为诸佛欢喜之日故也。盂兰盆经曰:“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佛会】 (杂名)佛菩萨圣众之会处,即净土也。般舟赞曰:“一念之间入佛会。”

  【佛慧】 (术语)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种智。无上正觉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无量寿经下曰:“佛慧无边际。”维摩经菩萨品曰:“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佛慧初心】 (术语)又云初法明道,亦曰入净菩提心门。真言行者初入于初地之位也。大疏二曰:“更越百六十心等一重极细妄执,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

  【佛记】 (术语)佛之悬记,又佛之记别也。预言当来之事,谓之悬记。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谓之记别。

  【佛迹】 (杂名)佛之古迹也,又佛之足迹也。见“佛足石”条。【佛迹】(杂名)佛之足迹也。

  【佛家】 (术语)佛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观经散善义曰:“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又初地以上为佛家。观经慧远疏曰:“不思议佛法,是佛住处,名为佛家。初地已上,入佛家中。依之趣行,名生佛家。”

  【佛见】 (术语)佛之正知见也。梵网经上曰:“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

  【佛教】 (术语)佛之教法也。

  【佛觉三昧】 (术语)依佛之加被而觉力如佛之三昧也,阿难得此三昧。法华文句一曰:“旧解云:阿难得佛觉三昧力,自能闻。”同记曰:“言佛觉者,只是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往生要集中本曰:“应念愿令我得佛觉三昧。”大部补注四曰:“准净名疏云:舍利弗问经说,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以三昧力自能闻也。”

  【佛界】 (界名)十界之一。诸佛之境界也。梵网经上曰:“能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又佛之国土也。

  【佛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所住一实相之净戒也。梵网经下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曰:“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大日经疏十七曰:“佛离一切相而住净戒,所谓离诸相一相一味。若能如是离一切相而住于戒,此戒即是佛戒。”又又密教之三摩耶戒也。时处轨曰:“教发菩提心,授与佛性戒。”又通名佛所说之戒法。

  【佛经】 (杂名)佛教之经典也,又佛像与经典也。

  【佛经入中国】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时,傅毅对帝所言,皆是佛书。使先此未有佛书,毅何从而得之。是明帝前,虽有其书,尚未盛行。自白马既来之后,其说乃盛耳。”宋朝类苑曰:“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正元又别录新经二百余卷。元和之后,译经遂废。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新贮西来梵夹,首令三梵僧诠择未经翻者,各译一卷,集两街义学僧评议,论难锋起。三梵僧以梵经华言对席读,众僧无以屈,译事遂兴。后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学,独得惟净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绝异,尽能通天竺文字。今上即位初,陈恕建议,以为费国家供亿,愿罢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许。讫今所译新经论学,凡五百余卷。自至道以后,多惟净所翻也。大中祥符四年,译众上言,请如元正造录,诏令润文官参知政事赵安仁与翰林学士杨亿同编修,凡为二十卷。乃降赐太宗所作释门文字,令编其名题入录。安仁等及释众再上表请御制释门文章,许之。六年三月,赐御制法音前集七卷,共论次其文理,以附于先皇之次,而冠于东土圣贤集之首。译经院置润文官。尝以南北省官学士充,中使一人监院事,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缀文二人,评议二人,皆选名德有义学僧为之。”

  【佛境】 (术语)佛之境界也。华严经二曰:“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法界皆周遍。”中阿含经十三曰:“我今获此义,得入佛境界。”

  【佛境界庄严三昧】 (术语)普贤菩萨之三昧也。大疏十谓佛境界是诸佛自证真实境界,非声闻等所能及,如法华方便品中所说,庄严者,即是如来自证体,有无量德自庄严云。义释七谓此佛境界,即是诸佛自证不思议平等心地之庄严,谓从大悲胎藏曼陀罗,普现色身,遍满虚空法界,一时行菩萨行,庄严种种佛刹,成就一切众生,随起一种善根,皆具万德,故名为普贤菩萨。普贤即是大日之圆因,而佛是圆因之果也。

  【佛具】 (物名)花瓶,香炉等庄严佛坛之道具也。

  【佛具十身】 (名数)于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三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三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无着佛,愿佛,业报佛,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一菩提身,后云正觉佛,但梵汉相异,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也。又云无着佛,安住于世间故,不着于涅槃;成正觉故,不着于生死;示乘无着之道而成正觉,故云无着,与正觉佛同意。二愿身,后云愿佛,愿生于兜率天之佛身也。三化身,即化佛,涅槃佛,生于王宫之化身也。化者必示灭,故云涅槃佛。四住持身,即住持佛,持佛,灭后止自身舍利而住持佛法之身也。五相好庄严身,即业报佛,以无边之相好庄严之佛身也。是为酬报万行业因之功德,故云业报佛。六势力身,即心佛,以佛之慈心摄伏一切,故云势力身,亦云心佛。七如意身(新经谓之意生身),即如意佛,对于地前地上菩萨而现生如意之佛身也。八福德身,即三昧佛,常住于三昧之身也。三昧为福之最,故云福德。九智身,即性佛,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是为本有之性德,故云性佛。十法身,即法界佛,智身所了之本性也。配之于通途之三身,则从菩提心至住持身之四身为应身,从相好身至智身之五身为报身,最后之法身,即法身也。此十身者,对于解境之十身而谓之行境之十身,以其为行可感得之佛身也。见探玄记十四,同十七,大疏钞三十八上,同五十三,同五十八。

  【佛龛】 (杂名)佛寺也。鸡林志:龟山有佛龛,林木益邃。传云:罗汉三藏,行化至此。俗亦谓供佛之小室曰佛龛。见厨子条。

  【佛腊日】 (杂语)七月十五日之夏满日名佛腊日。腊者岁末之称,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竟为岁末,故此日谓为佛之腊日。僧史略下曰:“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生为计,乃数夏腊耳。经律又谓十五日为佛腊日也。”腊或作蜡,见“戒蜡”条。

  【佛立三昧】 (术语)般舟三昧,此翻佛立三昧。此三昧成就,则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也。般舟三昧经曰:“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止观二曰:“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

  【佛临般涅槃经】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临涅槃悬记灭后初百年乃至第十百年之事。

  【佛陇】 (人名)唐天台山西南隅有一峰名佛陇。故称天台之智者大师,亦曰佛陇。释门正统三曰:“及佛陇一出,则南北风靡。”大部补注一曰:“天台山西南隅一峰名为佛陇,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是故云也。”

  【佛门】 (杂语)犹言佛家。如奉释教者,谓之佛门弟子。亦简称佛子。

  【佛灭】 (术语)佛之涅槃也,在凡夫曰死,于佛曰涅槃,译曰灭,又译灭度。灭烦恼度苦海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佛灭度】 (术语)佛之灭度也。与佛灭同。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 (经名)一卷,失译。阿难请问荼毗之法,佛言应如转轮圣王,又悬记千年后佛体显神变之事。

  【佛鸣】 (人名)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仑,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于各地时,摩哂陀传至此岛之三藏尚存,新再翻为巴利语,于是施注释。彼又为其翻译,至缅甸,传将来佛典。锡仑之佛徒,服其学德,以为弥勒再来,尊崇之极深。

  【佛名经】 (经名)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三十卷。三、隋阇那崛多译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四、失译人名之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五、隋那连提耶舍译之百佛名经,一卷。此中第四之三劫三千诸佛名经,略称为三千佛名经。

  【佛魔】 (杂语)佛陀与恶魔也。梵网经上曰:“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

  【佛母】 (杂语)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故禅家称摩诃般若波罗蜜为摩诃佛母也。大品般若经十六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中略)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敕修清规曰:“绕旋行道称念摩诃佛母圣号。”又释尊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称佛之姨母大爱道为佛母。又主诸佛如来出生随类形,能生母德之尊体,谓之佛母尊,即佛眼佛母、准提佛母、孔雀佛母等。但常称为佛母者多指大日之佛母,即佛眼佛母尊也。

  【佛母般泥洹经】 (经名)一卷,刘宋慧简译。即大爱道般涅槃经之异译。佛母者佛之姨母也。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术语)诸佛如来自般若波罗蜜多生。般若波罗蜜多为诸佛之母,故称佛母。见“佛母”条。

  【佛母般若经】 (经名)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三卷,赵宋法贤译。即佛母般若经之摄颂。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二十五卷,赵宋施护译。有三十二品,与道行般若经同本。

  【佛母大孔雀明王】 (菩萨)或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皆同尊也。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为主,故云佛母,乘金色孔雀,故云大金曜孔雀明王。见孔雀明王条。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明王神咒救之。前后有数译,世间流通此本。见“孔雀”条附录。

  【佛母大孔雀明王咒经】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薪,螫于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母经】 (经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略名。

  【佛母明王】 (菩萨)孔雀明王也。见“孔雀明王”条。

  【佛母院】 (术语)胎藏界遍知院之异名,以此院安置佛母诸尊也。

  【佛母真三昧】 (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佛母准提】 (菩萨)见“准提”条。

  【佛涅槃忌】 (行事)见“涅槃会”条。

  【佛奴】 (杂名)建康实录曰:“陈后主乃自卖身于佛寺为奴。”

  【佛菩萨化生】 (术语)佛菩萨为济众生以神力变作种种者。即化身,权者,权化,权现等是也。

  【佛器】 (物名)盛供佛米饭之器具也。

  【佛曲】 (杂名)西河诗话曰:“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调。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调。大妙至极曲,解曲,入越调。摩尼佛曲,入双调。苏蜜七俱佛曲,日腾光佛曲,入商调。邪勒佛曲,入征调,婆罗树佛曲等四曲,入羽调。迁星佛曲,入般涉调。提梵入移风调。今吴门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按,晋书鸠摩罗什傅,天竺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乐府杂录,长庆中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乐工状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撰文叙子曲。至是而佛经无不可吟,不独偈颂然矣。南唐书浮屠傅,僧应之,喜音律,尝以赞礼之文寓诸乐谱。其声少下,而终归于梵音。赞念协律,自应之始。

  【佛日】 (譬喻)佛能破众生之痴闇,故以日为譬。涅槃经十九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观无量寿经曰:“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同天台疏曰:“佛能破坏众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金刚力士哀恋不息,帝释慰止之。

  【佛入中国之始】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三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炫惑之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分,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按此乃佛法入中国之始。申毒即身毒也。视列子所载周穆王时化人事,尤为明显矣。”野客丛书四:“佛法之入中国,其来久矣。观魏略西戎传曰:昔汉哀元寿元年,博士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传浮屠经。又观刘向列仙传。序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则知汉成哀间,已有佛经矣。观汉武故事,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降,得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又元狩三年,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帝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道人。知是劫灰。又知佛法自武帝时,已入中国矣。今人惟知佛法入中国,自明帝始,不知自武帝始也。薛正己记,仲尼师老聃,师竺干,审是则佛入中国,又不止于武帝。”

  【佛三从金棺出】 (传说)初出金臂为阿难现入胎之相。见菩萨处胎经一。次起坐为摩耶说法。见摩诃摩耶经下,西域记六。后现双足示迦叶。见后分涅槃经下,西域记六。

  【佛三身赞】 (经名)西土贤圣撰,心行之偈文也,赵宋法贤译。法报化之三身各二行,回向二行。

  【佛桑花】 (植物)花种不明。祖庭事苑曰:“干叶如桑,花房如桐,长寸余,似重台莲,其色浅红,故得佛桑之名。见酉阳杂俎。”

  【佛舍】 (杂语)佛堂也。

  【佛舍利】 (杂名)佛之遗骨也,见“舍利”条。

  【佛摄相应经观自在仪轨】 (书名)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之略名。

  【佛身】 (术语)Buddhakāya,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经名)三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夏三月,佛升忉利天为母摩耶夫人说大乘法。

  【佛生国】 (地名)印度也。

  【佛生会】 (行事)四月八日释迦之诞生会也。

  【佛生日】 (杂语)释迦如来诞生之日也。经论记佛生之月日有二月八日与四月八日之二说,其中多以周历建卯四月八日为正当。长阿含经四曰:“二月八日佛出生。”灌佛经曰:“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萨婆多论曰:“二月八日生。”瑞应经曰:“四月八日生。”俱舍宝疏二会通之谓以立正有异之故。婆罗门国以建子为正,此方先时以建寅立正,建子之四月,即建寅之二月也。是印度与周正同,以子月为正。故彼四月,即当于此方古代以寅月为正之夏正二月,故月日同时也。然今虽用夏历,而以四月八日为佛生日。

  【佛十地经】 (经名)大乘同性经之略名。

  【佛十力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佛之十力。

  【佛使】 (术语)如来之使者也。法华经法师品曰:“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即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 (经名)一卷,失译。有百二十章,记当来法灭之事。

  【佛世】 (杂语)佛在生之时也。

  【佛事】 (杂语)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观无量寿经曰:“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注“什曰:佛事谓化众生。”同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同注“肇曰: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又,害佛道谓之魔事,反之者则谓之佛事。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说魔事毕曰:“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巳,当知是为佛事。”又(仪式)佛忌、祈祷、追福等之法会谓之佛事,以是为托事而开示佛法之所作故也。

  【佛世界】 (异名)佛所住之国土。有秽土,有净土。

  【佛事门】 (术语)禅林之语,教道之方便,为佛事门,又云庄严门。

  【佛世尊】 (术语)依成实论则佛为十号中之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合云佛世尊。依智度论则佛为第十号,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世尊之梵名为薄伽梵。见“十号”条。

  【佛寿】 (杂语)佛之寿命也,释迦佛化身之寿命限于八十,报身之寿命则为无量,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说。

  【佛寿四喻】 (名数)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复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饥饿众生充足饱满,况余饮食耶?菩萨作是念时,其室成广博庄严净妙宝室,于室四面,各有四宝上妙高座自然而出,是妙座上有莲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是四如来,坐师子座上,放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欲色界诸天八部众及无量百千万亿诸大菩萨,以佛神力一时来集。尔时四佛于大众中以略偈说释迦如来所得之寿量。曰:一切诸水可知几滴?释尊之寿命无有数(是云海滴喻),诸须弥山能知其斤两,释尊之寿命无有量(是云山斤喻),一切之大地能知其尘数,释尊之寿命无有算(是云地尘喻)。虚空之分界尚可尽边,释尊之寿命无有计(是云虚空界喻)。见金光明经一(最胜王经说第二山斤喻,作析诸妙高山如芥,能知其数,释迦之寿量数不可知,此为山芥喻)。

  【佛树】 (杂语)菩提树也,佛成佛于此树下,故云佛树,亦云道树,菩提树。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辅行一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从此得道等故。”

  【佛树王】 (譬喻)譬菩提心萌芽发生,遂成佛果,而托云佛树王也。大日经疏五曰:“下菩提心种子于一切智心地中,润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日,鼓以大方便风,不碍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议法性芽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成佛树王。”

  【佛说】 (术语)凡佛教之经典有五人之说者,佛说其一也。佛说者,佛之金口自宣说法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

  【佛说大孔雀王咒经】 (经名)三卷。唐义净译。亦与前经同,惟华梵之音声稍别。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

  【佛说呵雕阿那含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佛印可呵雕阿那鋡之德行及说法者。

  【佛说孔雀王咒经】 (经名)二卷。梁僧伽婆罗译。与前经同,稍略。

  【佛四无畏】 (名数)智度论四十八明佛之四无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论释之:一一切智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些怖心也。二漏尽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断尽一切烦恼,无些怖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障害佛道之法无些怖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尽苦道无些怖心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四无畏,如经广说。一正等觉无畏,二漏永尽无畏,三说障法无畏,四说出道无畏。”

  【佛所行赞】 (书名)五卷,马鸣菩萨造,北凉昙无谶译。以偈颂赞佛一代之所行。

  【佛所护念】 (杂语)以名大乘甚深之经典,护持忆念,不滥开演者。法华经序品曰:“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敬菩萨法,佛所护念。”阿弥陀经曰:“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塔】 (杂名)如来之塔婆也。

  【佛坛】 (杂名)祭佛之坛场也。俗家之居室,或寺院之方丈所设之佛龛,谓之佛坛。

  【佛檀】 (杂语)檀者布施也。布施有二种,施法清净,近于佛道,谓之佛檀。反之谓之魔檀。智度论十二曰:“檀有二种:一者魔檀,二者佛檀。”

  【佛堂】 (经名)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设怛缚矩里然。直指称佛者非,宜呼为香堂。毗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台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处,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佛体色性率都婆】 (杂语)密教之法,以率都婆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故云佛体,是为四大所成之法,故云色性。

  【佛天】 (术语)佛者之尊崇佛,如世人之于天,故云佛天,佛即天也。又佛与天神也。

  【佛田】 (譬喻)向佛而植善根,则生无量之福果,故名佛田,佛即为众生生福之田地也。智度论三十曰:“佛田者,一切三世诸佛,(中略)虽有种种福田,佛为第一福田。”

  【佛头着粪】 (杂语)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佛图澄】 (人名)Buddhacinga,天竺人,故云竺佛图澄,佛图澄者梵语也,无翻名。晋怀帝永嘉四年来洛阳,现种种神异以弘大法。梁高僧传九(佛图澄章)曰:“澄或言佛图磴,或言佛图橙,或言佛图蹬,皆取梵音之不同耳。”

  【佛土】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佛所化之领土也。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之别。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大乘义章十九曰:“安身之处号之为土,约佛辨土名为佛土。”

  【佛土严净经】 (经名)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之略名。

  【佛陀】 (术语)又作佛驮。如来十号之一。常略称曰佛。见“佛”条。

  【佛陀跋陀罗】 (人名)Buddhabhadra,一作佛驮跋陀罗,又作佛度跋陀罗。三藏法师名,译曰觉贤。译华严经。见梁僧传二,贞元录五。

  【佛陀波利】 (人名)Buddhapāli,罽宾国沙门名。译曰觉护。译尊胜陀罗尼经。见开元录九,宋僧传二。

  【佛陀大会】 (仪式)给孤独长者以阎浮檀金造佛像,设大斋,谓之佛陀大会。一切有部目得迦五曰:“给孤独长者言:世尊!我欲为作赡部影像,作佛陀大会,佛言应作。”

  【佛陀多罗】 (人名)Buddhatrāta,佛驮多罗。三藏法师名。译曰觉救。见梁高僧传三。

  【佛驮笈多】 (人名)Buddhagupt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密。见续高僧传二。

  【佛陀鞠多】 (人名)Buddhagupta,王名。译曰觉护。见西域记九。

  【佛陀里】 (地名)吴孙权,依康僧会而信佛,始建寺,号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自是江左大法兴。见梁僧传二(康僧会传)。

  【佛陀蜜多罗】 (人名)Buddhamitra,论师名。译曰觉亲。婆薮槃豆法师之师也。见婆薮槃豆法师傅。

  【佛陀槃遮】 (杂语)Budddhavāca,译曰佛说。观经嘉祥疏曰:“佛陀此云觉,槃遮此云说,即佛说也。”

  【佛陀僧诃】 (人名)Buddhhasiṁha,论师名。译曰师子觉,无着菩萨之弟也。见西域记五。

  【佛陀扇多】 (人名)Buddhasant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定。见续高僧传一。

  【佛驮什】 (人名)Buddhajiva,又作佛陀什。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寿,见梁僧传三。

  【佛驮斯那】 (人名)Buddhasen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将。见开元录三。

  【佛陀提婆】 (人名)Buddhvaca,婆沙四评家之一。译曰觉天。见俱舍光记二十。

  【佛陀驮沙】 (人名)Buddhadāsa,西天论师名。译曰觉使。见西域记五。

  【佛陀悬记阿育王】 (本生)世尊与阿难共行,道有童子戏以土为道奉世尊。世尊记此童子曰:此儿我入涅槃后百年,姓孔雀,名阿育,出世当为转轮王,信乐正法,起八万四千塔供养舍利。见阿育王经一。

  【佛驮耶】 (杂语)Buddhāya,译曰觉者。演密钞二曰:“耶是假者,即目觉者。”

  【佛陀耶舍】 (人名)Buddhayaśas,罽宾国沙门名。梁僧传二,出三藏记十四,三宝记八翻为觉明。开元录四,饰宗记三本等翻为觉名。耶舍者名称之义,则以觉名为是。四分律之译主也。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他作苦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为阿支罗迦叶说苦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无因作,迦叶因而见谛得道,触于牛而死,入灭。

  【佛为父担棺】 (传说)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之者。为是当来之众生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身,自欲担父王之棺。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中略)尔时世尊,威光益显,如万日并。如来躬身,手执香炉,在丧前行。”又舁姨母大爱道之葬床。增一阿含经五十曰:“尔时告阿难陀罗云:汝等举大爱道身,我当躬自供养。(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毗沙门天王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勿自劳神,我等自当供养。舍利弗告诸天:止止天王,如来自当知时,此是如来所应修行,非是天龙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要当报恩,不得不报恩。(中略)是时世尊躬自举床一脚,难陀举一脚,罗云举一脚,阿难举一脚,飞在虚空,至彼冢间。”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无常、苦、无我、寂灭之四法印。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经名)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因上座比丘如法摄受年少比丘,佛赞叹之。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与胜军王所问经同本。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经名)一卷,隋瞿昙法智译。说善恶业报之差别。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十善业道经同。

  【佛围陀】 (杂语)Buddhaveda,佛之三藏,犹如婆罗门之围陀经,故云佛围陀。善见律一曰:“此沙门知佛围陀。”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可爱乐法。【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哀拔法,五种之爱乐法。

  【佛位】 (术语)佛果之位也。

  【佛问郁头蓝弗】 (故事)释尊出家,先问阿罗逻与伽蓝,次问郁头蓝弗,彼以非想定示之。见佛本行集经二十二,中阿含经五十六罗摩经。

  【佛无碍慧】 (术语)称如来之大空慧。大疏六曰:“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住此三昧者,即是住佛无碍慧。”见“大空三昧”条。

  【佛无差别】 (术语)三无差别之一。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前二十九品诸弟子各说本因,第三十品佛说九恼之本因。经文未完。

  【佛五姓】 (名数)出家前释尊之俗姓有五种:瞿昙、甘蔗、日种、舍夷、释迦是也。见“瞿昙”条。

  【佛物】 (术语)三宝之供物,各异所属,属于佛之供物,谓之佛物。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故事)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钵内,而至迦叶所。三、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于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三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三月,时至请食于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毗梨勒果,次往瞿耶尼取呵梨勒果。五、北取粳粮。佛又往郁单越取自然之粳粮。六、忉利取甘露。佛又往忉利天取甘露。七、知念隐去。迦叶念欲火祠,有诸天贵臣来,瞿昙端正,若人见之,则使我失利,若明日不来,则大幸。佛知已,且往北方取粳粮。往瞿耶尼取乳汁,往阿耨达池食之,暮还石窟中。迦叶问昨何不来?佛言我知汝心,故不来,具说前事。八、知念现来。又因四天王来闻法,夜有光明。明日问佛,佛具说。次帝释梵王来亦尔。迦叶问:能使我祖父来听法否?佛便念之使来。九、火不燃火不灭。迦叶欲作火祠,火不燃。迦叶问佛,佛言欲得燃耶?火便燃。又欲灭而不灭。如前问佛,便灭。十、斧不举不下。又欲作火祠,五百弟子欲破薪,举斧不得下。迦叶问佛,佛言欲得下耶?即下。下而又不举,如前请佛便举。见法华文句一之二。

  【佛像】 (图像)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众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经曰:“若复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释氏耍览中曰:“宣律师云: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相。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佛心】 (术语)如来之心也,觉悟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又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无住心者是佛心。”

  【佛心天子】 (人名)梁武帝之德号也。碧岩第一则评唱曰:“武帝尝披袈裟,自讲放光般若,(中略)人谓之佛心天子。”

  【佛心印】 (术语)众生本具之一心,大觉之妙体也,是云佛心。此心决定不改,故云印。犹如世间之印契,以此心印为禅之体而穷明之,为达磨之禅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也。故有佛心宗之名。六祖坛经曰:“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碧岩初则曰:“志公曰: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又元天台沙门怀则云:三谛圆具之一心,是佛心印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在此。

  【佛心印记】 (书名)天台所传佛心印记之略名。

  【佛心宗】 (流派)禅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三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禅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禅之体也。(中略)惟禅与心异名同体。”

  【佛星】 (杂名)佛者弗沙,又为富沙之讹略。鬼宿名。见“补沙”条。

  【佛性】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性不受罪】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受罪众生有佛性否?答:亦同佛性。问:既有佛性,正入地狱时,佛性同入否?答:不同入。问:正入之时,佛性复在何处?答:亦同入。问:既同入,正入时众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答:佛性虽随众生同入,是众生自受罪苦,佛性元来不受。问:既同入,因何不受?答:众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坏;佛性者是无相,无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无有坏者,喻如有人于空积薪,薪自受坏,空不受坏也。空喻佛性,薪喻众生,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佛性常住】 (术语)涅槃经所说,有乘戒二门,乘门之所说者即佛性常住也。以见如来入涅槃而迷执为佛性无常,今化身寄于涅槃而说佛性之常住,法身之圆常,谓“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就性而云佛性,就相而云如来,同体也。止观八曰:“涅槃寄灭谈常。”同辅行曰:“寄应迹灭度,谈法身圆常。”

  【佛性戒】 (术语)一切众生具佛性,佛性无染,离一切诸过,随顺此佛性而制戒,名为佛性戒。又此戒能显现佛性,故名佛性戒,大乘戒之都名也。梵网经下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佛性论】 (书名)四卷,天亲菩萨造,真谛译。详论佛性之义。

  【佛性平等一乘】 (杂语)五种一乘之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涅槃经之教也。

  【佛性三摩耶】 (术语)密教之戒法也。亦云佛性戒,三摩耶戒。

  【佛性真如】 (术语)佛性与真如也,为觉悟之性,故云佛性;为不生不灭之实体,故云真如;异名同法也。

  【佛牙】 (杂语)荼毗佛身时,全身悉为细粒之舍利,其一分之牙不损,现形在灰烬中,是云佛牙舍利。时有捷疾鬼盗佛牙去,其后毗沙门天之那吒太子以其佛牙授南山道宣律师云。后分涅槃经曰:“帝释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帝释后,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宋高僧传记道宣律师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顾礼之,乃少年。宣问何人,少年曰:某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为护法故,拥护和尚已久。又曰:某有佛牙,宝掌久矣,头目犹可舍,敢不奉献。俄乃授宣。释门正统曰:“唐宣律师,天神密授释迦文佛灵牙,随身供养。”宋朝类苑曰:“熙宁中余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余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予乃斋洁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飒然涌出,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堕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着床榻,摘然有声,复透下,光明莹彻,烂然满目。予到京师,盛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政官取入东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有诏留大相国寺,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塔是也。”

  【佛言量】 (术语)又云圣教量。以佛之圣语为定量,而决是非也。

  【佛眼】 (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同慧远疏曰:“前四是别,佛眼是总。”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佛眼部母】 (菩萨)佛眼尊为佛部之母,故云部母。见“佛眼”条。

  【佛眼法】 (修法)祈念佛眼尊之修法也。

  【佛眼佛母】 (菩萨)佛眼尊为释迦之佛母,故云佛母。见“佛眼”条。

  【佛眼供】 (修法)佛眼尊之供养法。

  【佛眼金轮五坛法】 (修法)设五处坛场而祈念佛眼尊所变之金轮佛顶尊法也。金轮佛顶,有大日所变、释迦所变、佛眼所变之三种。佛眼所变者,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说。见“佛眼尊”条。

  【佛眼曼陀罗】 (图像)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复说画像曼拏罗法:取白净素羂等于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于中应画三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于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于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于右旋画八大菩萨,各执本标帜;次于第三华院右旋画各八大金刚明王;又于华院外四方面画八大供养及四摄等使者,皆戴师子冠。是名画像法,曼拏罗亦如是。”

  【佛眼明妃法】 (修法)佛眼尊之修法也。佛眼尊为佛母,故云明妃。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有佛眼明妃之目。瑜祇经佛眼尊之所说有五大虚空藏之法,虚空藏为明星之本地,而猪为其使者,唐一行禅师有以七匹之馲闭于瓮而灭没北斗七星之说。见一行传。

  【佛眼真言】 (真言)佛眼尊之陀罗尼也。出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佛眼咒】 (真言)佛眼真言也。

  【佛眼尊】 (菩萨)佛眼部母,又佛眼佛母之略名。见“佛眼”条。【佛眼尊】(菩萨)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三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佛顶为主,虚空眼为母,又云佛眼也。”同私钞八曰:“虚空眼即佛眼故,又云佛眼也。仁王经旧译观空品,新译云观如来品,是即证大空三昧名佛故,虚空即佛也。”

  【佛一百八名赞】 (书名)一卷,赵宋法天译,集释迦佛之一百八名。

  【佛医经】 (经名)一卷,吴竺律炎译。说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缘,及九横四饭多食等之五罪。

  【佛医王经】 (经名)佛医经之异名。

  【佛遗教经】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真西山氏谓遗教经为瞿昙氏最后教弟子之语,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禅定智慧之本。本经各家之论注如下: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天亲菩萨论,宋智圆疏,宋净源节要,明袾宏补注。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宋元照述。遗教经论记三卷,宋观复述。佛遗教经补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佛遗教经解一卷,明智旭述。遗教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佛遗教经笺注,丁福保注。

  【佛因】 (术语)得佛果之因。一切之善根功德是也。

  【佛印】 (术语)印者决定不变之义,诸法实相为诸佛之大道,决定不变,故名佛印。止观二曰:“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同辅行曰:“既是实相故名佛印。”又佛心印之略。又佛之印相也,凡佛界相好无异,面貌齐同。故但以两手之印相差别之,为法,然密教中之印相极其精细不可以一概论之。又(人名)佛印禅师,名了元,字觉老,嗣于开先善暹,住云居四十余年,德洽缁素。翰林苏轼谪黄州,师住庐山,相与酬作章句。哲宗元符元年寂,寿六十七。见续传灯录。

  【佛印三昧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佛语】 (杂语)佛之言语也。佛语法门经分别佛语非佛语之法门。金刚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语法门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对于龙威德上王菩萨,分别是佛语,是非佛语之法门。

  【佛语经】 (经名)佛语法门经之略名。

  【佛语心】 (术语)佛所说之如来藏心也。楞伽经一部之所明者,以如来藏心为宗,故经之品名名为佛语心品。楞伽经注解一曰:“佛语心者即诸佛所说心法也。”宗镜录五十七曰:“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检三部之楞伽经不见此文。

  【佛愿】 (术语)佛之誓愿也。

  【佛愿生起本末】 (术语)弥陀本愿之谓也。生起者,生即起,谓佛愿之因之起源。弥陀于因位之昔,见苦恼之众生以大悲心起愿行,故佛愿之生起,为众生流转之苦相也。本者,因位之本愿修行;末者,果上之名号也。或云本者,第十八愿;末者,余四十七愿也。又云本者,真实之第十八愿;末者,方便之十九、二十愿也。

  【佛月】 (譬喻)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诤闇世间。”又众生之心水清,佛应现于此,如水中之月,故云佛月。金光明经二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有障碍,如焰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佛赞】 (仪式)法会讽诵之赞文也。汉语之赞文,出于苏悉地经。

  【佛葬】 (仪式)佛教之葬礼也。见“葬法”条。

  【佛磔手】 (术语)磔音窄。磔者,张也。律摄曰:“佛张手者,中人三张手,谓佛一张手,当一肘半也。”五分律曰:“修伽陀磔手者,方二尺。”修伽陀此云善逝,是佛十号之一号也。尺者度也,周制寸尺,唐即于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盖周尺一尺,唐是八寸五分。言二尺,即唐尺一尺六寸,方与中人三张手相当也。

  【佛知见】 (术语)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之开佛知见,乃至于十地终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之入佛知见。释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为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华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法华玄义九曰:“灵智寂照名佛知见。”

  【佛智】 (术语)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ñā,旧译一切种智,是佛智之别号也。其真智正而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正智。于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智。智度论四十六曰:“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同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宗镜录三十三曰:“佛智者即无障碍解脱智,此是果智,约圆明决断为智。”十住毗婆沙论十五曰:“佛智是一切功德住处。”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佛种】 (术语)生佛果之种子也。菩萨之所行名佛种。旧华严经三十二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生,是故说一乘。”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维摩经佛道品曰:“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同注:“肇曰:尘劳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之成佛,故是佛种也。”

  【佛种姓】 (术语)佛之种族也,名继绍佛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同注:“什曰:佛种姓即是无生忍。肇曰:得无生忍必继佛种,名生佛种姓中也。”无量寿经上曰:“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同净影疏曰:“法界诸度是佛种姓。”

  【佛子】 (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佛宗】 (杂语)佛法之宗旨也。三论玄义曰:“唯有佛宗,乃尽其致。”

  【佛足顶礼】 (术语)礼拜佛之足。佛教最重之敬礼法也。

  【佛足石】 (物名)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于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余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入寂灭顾摩揭陀也。”义楚六帖一曰:“西域记云:佛在摩揭陀国波吒离城,石上印留足迹记。奘法师亲礼圣迹,自印将来。今在坊州玉华山,镌碑记之。其佛足下五足指端有卍字文,相次各有如眼,又指间各有网鞔中心上下有通身文,大指下有宝剑,又第二指下有双鱼王文,次指下有宝花瓶文,次傍有螺王文,脚心下有千辐轮文,下有象牙文,上有月王文,跟有梵王顶相文。”西域记三鸟伏那国曰:“阿波罗逻龙泉西南三十余里,水北岸大磐石上有如来足所履迹,随人福力量有短长。是如来伏此龙已,留迹而去。后人于上积石为室,遐迩相趋花香供养。”同一屈支国曰:“东昭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余,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余六寸矣,每有斋日照烛光明。”观佛三昧海经一曰:“如来足下平满不容一毛,足下千辐轮相,毂辋具足,鱼鳞相次,金刚杵相者,足跟亦有梵王顶相,众蠡不异。”同六曰:“佛灭度后,造好形像,令身相足,亦造无量化佛,色像通身光,及画佛迹。(中略)此人除却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佛祖】 (术语)佛与祖师也,祖者依各宗而异。又佛即祖也。

  【佛祖通载】 (书名)具名佛祖历代通载。二十二卷(或作三十六卷),元念常撰。所载释氏故实,上起七佛,下至顺帝元统元年,编年纪载,于佛教之废兴,禅宗之授受,一一分明。见四库提要。

  【佛祖统纪】 (书名)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天台一家之正史也。等不等观杂录四曰:“宋僧志磐所作佛祖统纪,收入大藏,流传已久。予阅之,觉其尊崇本宗,实有违乎佛祖之本意也。夫瞿昙舍金轮王位而作沙门,是弃世间之荣,而就山林之寂也。传其道者,莫不皆然。而志磐立一派以为正宗,作本纪,尊之为帝王。近支谓之旁出,作世家,尊之为诸侯。远支作列传,等之于士大夫。佛祖世系表内之祖,十四祖以下,反同旁出,全是世俗知见。自迦叶受佛嘱付而为初祖,历代传衣,至曹溪而止,此三十三代,皆从灵山会上一时印定。法身大士应运而出,主持正法也。今志磐以慧文大师遥宗龙树一语,遂将后之十九祖判为旁出,稍知佛法者断不出此。近闻台家后裔欲续统纪,自四明以下,立一正宗,接至近代,以本纪尊之。无知妄作,至于如此,尚得谓之如来真子乎?”又曰:“其眨贤宗,则曰有教无观。其眨慈恩,则曰立义疏阔。自口口以降,四明以还,其中平平无奇者,亦尊为正统。”云云。

  【敷华】 (术语)真言十心之一。见“十心”条附录。

  【敷具】 (物名)袈裟之异名。以袈裟之形相与敷物同也。十诵律七曰:“六群比丘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名袈裟。(中略)或名卧具,或云敷具(皆谓相同被褥)。”又敷于佛前之卓上者。汉字书卓围。经论曰敷具。十住论九曰:“诸佛师子座,金薄帏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以为敷具。”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曰:“于是幢中,有师子座,阎浮檀金所成,七宝庄严。以种种天妙衣服,敷其座上。”

  【敷曼荼罗】 (术语)又曰布曼荼罗。悬于壁谓之悬曼荼罗,敷于地,谓之敷曼荼罗。结缘灌顶之时投华,必敷曼荼罗也。

  【夫人】 (杂语)西土国王之后妃曰弟脾Devi,直译曰天后,义译为夫人也。

  【趺坐】 (仪式)趺与跗同,足背也。置足背于[月*坒]上,谓之趺坐。有全跏趺坐,半跏趺坐之别。婆娑论曰:“结跏趺坐,是相圆满。”王维诗曰:“软草乘趺坐。”

  【伏】 (杂语)惑之对治,有伏与断之别。见“伏断”条。

  【弗波提】 (杂名)Puṣpadeva,华名。译曰天华。见名义集三。

  【伏藏】 (譬喻)埋伏于土中之宝藏也。贫女家中有伏藏,贫女不知之,智者教之发掘,以譬一切众生具有佛性而流浪于三界,佛为说法开示之也。涅槃经七曰:“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无量寿如来会曰:“最胜丈夫修行已,于彼贫穷为伏藏。”

  【扶尘根】 (杂语)扶又作浮。五根之外形眼可见者。是为扶助正根之五尘,故谓之扶尘根。又此尘根为浮虚之法,故谓之浮。此扶尘根为所依,别有净色之眼耳根等,此谓之正根或胜义根。有发识取境之实用也。

  【伏断】 (杂语)伏者制伏,断者断绝也,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时不起,谓之伏惑,断绝惑种,而使毕竟不生,谓之断惑。有漏道之对治,止于伏惑,依无漏道乃得断惑也。

  【扶根】 (术语)扶尘根之略。

  【伏惑行因】 (术语)谓藏教之菩萨虽伏见思之惑,然修行三祇之因,惑未断尽也。以断此三界之惑,即不能再生于三界,化益众生也。

  【扶惑润生】 (术语)由烦恼之扶而受生也。菩萨为济度众生故不断烦恼,由此而于三界享生。即大悲阐提之行也。

  【拂迹入玄】 (术语)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为欲入生佛平等称性圆满究竟之法,故宜拂前垢净迷悟始终分限之迹也。”是指于法见执垢离垢等差,于人立众生菩萨等别之,因分可说教门谓之迹,指染净不二,生佛平等之一真法界谓之玄。此乃果分不分不可说之妙境,故名为玄也。佛今为使入此玄拂彼之迹,谓之拂迹。其要在去幻垢。佛之有教迹,为众生之有幻垢故也。众生之幻垢既去,即得拂迹,而入于玄。然观经玄义分记三转用此语曰:“果位难思,发迹入源。”发有拂之义,源有玄之义,故与拂迹入玄之语同也。但其意,指释迦要门施化利生之一切法为迹,指弥陀别意弘愿他力之法为本,舍要门之教迹,而归入于弥陀之弘愿,谓之发迹入源。

  【凫铃】 (物名)凫氏所造之铃也。见凫钟项。

  【扶律谈常】 (术语)涅槃经二教之一。见“二教”条。

  【扶律谈常教】 (杂语)扶助戒律,说佛性常住之教法,天台宗谓之涅槃经教说。世尊末代有恶比丘,破戒律,如来为诫有生所谓无常等之误解者,因说本经,故名扶律谈常教也。

  【弗毗提诃】 (地名)东大洲名。弗者,弗利婆之略。译曰东或前。毗提诃者,正洲名也。见“弗婆提”条。

  【弗婆鞞陀提】 (地名)东大洲名。见“弗婆提”条。

  【弗婆呵罗】 (异类)Fuṣpāhara,夜叉名。译曰食花。见孔雀王咒经上。

  【弗婆势罗】 (杂名)Pūrvaśaila,伽蓝名。译曰东山。见西域记十。

  【弗婆提】 (地名)Purvavideha,新曰毗地诃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毗提诃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毗提诃,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

  【伏忍】 (术语)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一。地前三贤之人,未得无漏智,不能断烦恼,但以有漏之胜智。制伏烦恼,而不使起之位也。忍者慧心安住于法也。大乘义章十二曰:“言伏忍者,就能为名,始习观解能伏烦恼,故名伏忍。”

  【芙蓉道楷】 (人名)宋左街十方净因禅院禅师道楷。得洞上之宗于投子山义青禅师,徽宗赐紫衣,固辞不受。帝怒,下之狱。后被放逐,庵于芙蓉湖上。因号芙蓉。政和八年寂。邓州丹霞子淳嗣之。淳有二弟子,一曰清了,真歇也。一曰正觉,天童之宏智也。见五灯会元十四,稽古史略四。

  【弗如檀】 (人名)放光般若译主无罗之弟子,晋言法镜。见贞元录四。梵Puṇyādarsa’。

  【弗若多罗】 (人名)Puṇyatara,比丘名。译曰功德华。罽宾国人。译十诵律。见梁僧传二。

  【扶萨】 (术语)见“菩萨”条。

  【弗沙】 (佛名)又作勃沙,富沙,逋沙,补沙。华严经升须弥顶品曰:“弗沙明达第一义,诸吉祥中最无上。(中略)提沙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Tiṣya),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为名。(中略)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四教仪集解中曰:“底沙弗沙,梵音不同,云富沙,又云底迦。”名义集一曰:“什师解弗沙菩萨云: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时相应鬼宿,因以为名。或名沸星,或名孛星。”见“底沙佛”条。梵Fuṣya。

  【弗沙佛】 (佛名)见“底沙佛”条。

  【弗沙迦王经】 (经名)萍沙王五愿经之异名。梵Puṣka。

  【弗沙蜜多】 (人名)Buśyamitra,阿育王之子也,大破佛法。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弗沙蜜多罗】 (人名)Puśyamitra,阿育王后四世之王也。问诸臣曰:我当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于世?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万四千如来塔,名德传于世,今王坏塔,则二人俱不朽矣。于是坏八万四千塔,悉杀害比丘僧。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拂石】 (杂语)拂石劫也。显一劫之时量以天衣拂磐石,又名磐石劫。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芥城教极,鸟笔犹传。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四教仪集注中曰:“诸经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辅行一上。”详见“劫”条。

  【扶疏】 (杂名)涅槃经之异名。天台之意,谓涅槃为扶助法华之义疏也。止观义例曰:“所用义旨,以法华为宗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又,凡助成本书之注释书,通谓之扶疏。

  【服水论师】 (流派)二十种外道之一。此外道师说水是万物根本,水能生天地又能坏万物。即以水为究竟之涅槃者。

  【扶习润生】 (术语)天台宗所说,通教之菩萨以誓愿力扶余残之习气,受生于三界而利益众生也。参照“誓扶习生”条。藏教之菩萨为伏惑行因,故无此事,别教圆教之菩萨以有中道之应本,故不为之。

  【伏淫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中阿含行欲经也,为给孤独长者,分别求财及受用之胜劣不同。非法求财,而荡然无礼,谓之淫,非色欲之谓也。

  【弗于逮】 (杂名)洲名。见“毗提诃”条。

  【弗于毗婆提诃】 (杂名)Pūrva-videha,洲名。见“毗提诃”条。

  【伏钲】 (物名)叩钲也。

  【凫钟】 (杂名)周礼曰:“凫氏铸钟。”考工记曰:“凫氏为钟,凫入水不溺,以名钟工,取其浮虚之义。”

  【拂子】 (物名)拂虫之具也,许用线拂,羊毛拂,树皮拂等。禁用猫牛尾马尾等类。毗奈耶杂事六曰:“缘在广严城,狝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苾刍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见时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乃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畜拂蚊子物。是时六众闻佛听已,便以众宝作柄,用犁牛尾而为其拂。俗人既见广说如前。乃至佛言:有其五种袪蚊子物:一者捻羊毛作,二用麻作,三用细裂叠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树枝梢,若用宝物得恶作罪。”

  【浮尘】 (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

  【浮尘根】 (术语)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言浮尘根者,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是也。

  【浮根】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

  【浮孔】 (譬喻)浮木之孔也。止观五曰:“盲龟何由上值浮孔。坠芥岂得下贯针锋。”涅槃经二十三曰:“清净法宝,难得见闻,我今已闻,犹如盲龟值浮木孔。”见龟条。

  【浮木】 (譬喻)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中略)凡夫漂流五趣海,还复人身,甚难于此。”涅槃经二曰:“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法华经八曰:“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辅行记五之二曰:“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尔时海中复有浮木,唯木一孔,可立龟身。此龟三千年,方得一出,亿百千出,何由可值浮木孔?”

  【浮囊】 (物名)渡海人所带免没溺之物也。名义集七曰:“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鸟翎毛袋,或齐巨牛脬,海船若失,吹气浮身。”慧琳音义三曰:“浮囊者,气囊也。欲渡大海,凭此气囊轻浮之力也。”经中以譬戒律,护持菩萨之戒,犹如海人之于浮囊也。涅槃经十一曰:“譬如有人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尔时海中有一罗刹,即从其人乞索浮囊,其人闻已即作是念:我今若与必定没死。答言:罗刹,汝宁杀我,浮囊叵得。(中略)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

  【浮昙末】 (人名)Bhūtamati,比丘名。译曰至诚意。见月明菩萨经。

  【浮图】 (杂语)Buddha,又Stūpa,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秘藏记本曰:“浮图,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图也。”新译家以为窣堵波(即塔)之转音。智度论十六曰:“诸聚落佛图精舍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瑜伽伦记十一上曰:“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图者,音讹也。”梵语杂名曰:“浮图,素睹波,塔,制怛里。”世多通用后义。

  【浮屠】 (杂语)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参照“浮图”条。

  【浮图之始】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水经汳水篇注云:汳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而东,历襄乡坞南。”续述征记曰:“西去夏侯坞二十里,东一里,即襄乡浮图也。汳水迳其南,汉熹平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石立碑以旌厥德,隧前有狮子,天鹿,累砖作百达柱八所,荒芜颓毁,雕落略尽矣。按熹平为汉灵帝年号,中国之有浮图,当始见于此。惜某君不传其姓名,所云累砖作百达柱八所,岂即浮图之古制乎。”

  【浮陀】 (杂语)见“佛陀”条。

  【浮陀跋摩】 (人名)又作佛陀跋摩Buddhavarman,西域人。译曰觉铠。见历代三宝记八、梁僧传三。

  【浮想】 (术语)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曰:“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浮云】 (譬喻)维摩经十喻之一。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福报】 (术语)福利之果报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增一阿含经一曰:“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曰:“福报灭时,离所乐事。”大乘义章九曰:“依智起福,依福起报。”

  【福不可避】 (术语)见“七法不可避”条。

  【福城】 (杂名)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见文殊菩萨之所也。善财此时了悟根本智,更欲得差别智。依文殊之指南,而南游,经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之善智识也。六十华严经四十九曰:“觉城娑罗林中。”八十华严经六十二曰:“福城娑罗林中。”四十华严经四曰:“福生城娑罗林中。”

  【福道】 (术语)福为福德,道为道观。即福智之二庄严也。释门归敬仪中曰:“福道交加。”见“福智”条。

  【福德】 (术语)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无量寿经下曰:“福德自然。”

  【福德藏】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定散之诸行也。此净土要门之方便藏也。经谓三福为往生之正因。故回向净土之诸善万行,名为福德。

  【福德门】 (术语)二门之一。差别于智慧而曰门。

  【福德身】 (术语)见“佛身”条附录。

  【福德庄严】 (术语)二种庄严之一。修福德之善行而庄严佛果也。

  【福德资粮】 (术语)二种资粮之一。修布施之善行为佛果之资粮也。

  【福等三业】 (名数)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也。一福业,为欲界之善业,感生可爱之果,而利益有情,故名福业。二非福业,为欲界之不善业,感生非爱之果,而损害有情,故曰非福业。三不动业,为色无色两界之善业,感不动之果,故曰不动业。

  【福地】 (杂名)寺院之德号。生福德之地域也。

  【福分】 (术语)二分之一。感世福之五戒十善行法,谓之福分。感出世果之发菩提心行,谓之道分。

  【福伽罗】 (术语)见“补特伽罗”条。

  【福盖】 (杂语)福德盖身,谓之福盖。福盖正行所集经一曰:“汝诸比丘,于其福盖速得圆满。”

  【福盖正行所集经】 (经名)十二卷,龙树菩萨集,赵宋日称等译。选集成就福盖正行之法。

  【福观】 (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善业。观者观念真理。福属利他。观属自利。净土源流章玄叙曰:“福观双修。”

  【福果】 (术语)依善业而获之福德果报也。福力太子因缘经一曰:“若诸有情修福因,所获福果又极胜。”

  【福行】 (术语)三行之一。五戒十善等感人天福利之行法也。

  【福慧】 (术语)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华严经十一曰:“法界悉充满,福慧咸广大。”止观六曰:“菩萨者,福慧深利,道观双流。”

  【福聚海无量】 (术语)福德之聚,广大如海。赞叹观音福德无量之语。法华经普门品曰:“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福力太子】 (人名)往古眼力王最后之一子。生时有无量吉祥福德之祥瑞,因而名为福力。见福力太子因缘经一。

  【福力太子因缘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诸苾刍共会,相谓何行业最多获义利?阿难言色相行业(阿难容貌美故言),闻二百亿言精进行业,阿尼楼陀言工巧行业,舍利弗言智慧行业(各就自己所得而言也)。以问佛。佛言其中智慧最胜。而修福因缘为极胜。因说福力太子之因缘证之。

  【福林】 (杂语)福德之树林也。西域记赞曰:“声教之所沾被,驰骛福林。风轨之所鼓扇,辄驱寿域。”

  【福禄】 (杂语)总称世出世之福利功德。无量寿经下曰:“福禄巍巍。”

  【福罗】 (物名)又作腹罗。见“富罗”条。

  【福庆】 (杂语)福利之可庆喜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福生城】 (杂名)见“福城”条。

  【福生天】 (界名)色界第四禅天之第二。

  【福田】 (术语)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亩,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记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曰:“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

  【福田经】 (经名)诸德福田经之略名。又中阿含三十有福田经。

  【福田净德】 (术语)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妙道,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三,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三净德也。四,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四净德也。五,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为世福田。是为第五净德也。

  【福田衣】 (术语)袈裟之德名也。为世之福田,生功德故。又以袈裟之条相与世之田畴相等故。

  【福庭】 (杂名)寺之尊称。寺者生福之园庭也。

  【幞物顷】 (杂语)上音仆,帊也。帛三幅曰帊。顷乃俄顷,谓似以帊裹物之少顷也。

  【福相法身】 (术语)二法身之一。智相法身之对。保持教法而为人说也。施大千世界之七宝,不如说四句偈文之福德为大。由其福相得到法身之住处,故有此名。

  【福严】 (名数)福智二庄严之一,福庄严也。以施等福业庄严其身也。

  【福业】 (术语)感福德之行业也。有三福业。见“三福”条。百论疏上之上曰:“福是富饶为义,起善业招人天乐界,故称为福。”

  【福因】 (术语)感福德果之业因也。即该称布施等之善根功德。福力太子因缘经一曰:“若诸有情修福因,所获福果又极胜。”

  【福智】 (术语)一福德,二智慧。即二种庄严。此二德庄严法身者也。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谓之智慧庄严。六度中布施等六度为福德庄严,第六般若为智慧庄严。又福德属于利他。智慧属于自利。菩萨一切之万行,摄在此二者也。涅槃经二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

  【福智藏】 (术语)含摄福德智慧二庄严之法藏也。教行信证二曰:“圆满福智藏,开显方便藏。”

  【福智虚空藏菩萨】 (菩萨)见“虚空藏”条附录。

  【福足】 (术语)二足之一。足为进修之义,修施等福德之行,而庄严应身之相好,名为福足。

  【腐烂药】 (杂名)又作大黄汤,龙汤,黄龙汤。大小便也。南山羯磨疏三下曰:“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济缘记三下曰:“小便治劳,大便解热,名黄汤。”

  【父】 (杂名)梵语比多Pitṛ,见梵语杂名。

  【付财】 (术语)佛于般若时,加被于须菩提等小乘之比丘使对大乘之菩萨说般若之大乘,谓为转教。转教之意,于小乘之比丘附与大乘之法财故,法华譬之使穷子管领长者财物,谓为付财。四教仪集注上曰:“所以令其转教菩萨,意在二乘领知法门,故曰付财。二乘本所不知,但谓加被令说,故曰转教。”

  【副参】 (职位)禅寺从属参头而助其役务之僧。

  【父城】 (杂名)迦毗罗城也。是佛之父王之城,故名。寄归传一曰:“酬恩惠于父城。”

  【复炽盛光法】 (修法)北斗七星护摩法之略名。

  【负舂居士】 (人名)指六祖慧能未出家,在黄梅腰石舂米时也。德异坛经序曰:“惟负舂居士一偈,传衣为六代祖。”

  【傅大士】 (人名)姓傅,名翕,字玄风。南齐建武四年生,陈宣帝大建元年卒。为有发之道士。取于姓曰傅大士,又取于地曰东阳大士,自称为善慧大士。大士乃菩萨之翻名,此大士创始轮藏,因之今安于藏内。有傅大士传,附龙华忏法之后,又有傅大士录四卷,现行于世。见“善慧”条。

  【富单那】 (异类)又作布单那。饿鬼名。见“布怛那”条。

  【副都纲】 (职位)见“僧录司”条。

  【付法】 (杂语)付属法门也。

  【付法八祖】 (名数)日本真言宗传持八祖之对。以教法次第相承之八祖师。即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慧果,空海也。

  【付法藏】 (术语)如来灭后迦叶尊者结集法藏,二十年受持,付嘱之于阿难,阿难付嘱之商那和修,乃至展转至于师子尊者,是为付法藏。付法藏因缘传之所记者是也。

  【付法藏传】 (书名)付法藏因缘传之略名。

  【付法藏经】 (书名)付法藏因缘传之异名。

  【付法藏因缘传】 (书名)六卷,元魏吉迦夜等译。记迦叶等二十四人之付法因缘。明教大师契嵩准于小乘之禅经慧炬之宝林传等,作定祖图正宗记,定西天之二十八祖,谓付法藏传可焚云。见释门正统四。

  【付法传】 (书名)付法藏因缘传之略名。

  【附法观】 (术语)三种观法之一。附托四谛等法相于我心向之观念也。

  【付法相承】 (杂语)承受付属之法义也。

  【附佛法外道】 (术语)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内之外道也。止观十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华严玄谈八曰:“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中略)为附佛法外道。”

  【富伽罗】 (术语)Pudgala,见“补特伽罗”条。

  【赴火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赴火而死,以此苦行为得果之因者。见“外道”条。

  【赴机】 (术语)应众生机根而说法也。同于应病与药。

  【富兰那迦叶】 (人名)Pūraṇakāśyap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补刺那迦叶,布赖那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子。六师外道之一。富兰,译曰满,是其实名,迦叶波,译曰饮光,是母氏之姓,从母姓而称为迦叶波,因之又云迦叶波子。是空见外道也。注维摩经三曰:“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饰宗记七末曰:“不兰迦叶,正梵音云布刺拏迦叶波也。布刺拏,此云满也,是名也。迦叶波,此云饮光,此是姓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棓刺拏,外道六师中一人名也,旧言富兰那迦叶。迦叶是姓,富兰那是字,即空见外道也。”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晡刺拏迦摄波子。”

  【富兰陀罗】 (天名)Pūrandhara,帝释之一名。杂阿含经四十曰:“释提桓因,复名富兰陀罗。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数数行施,衣服饮食乃至灯明。以是因缘故,名富兰陀罗。”涅槃经三十三曰:“如帝释亦名憍尸迦,亦名富兰陀罗。”慧琳音义二十八曰:“富兰,云域。陀罗,云破。”

  【副寮】 (职位)禅林之职名。此职副于寮主而扶持之,作点检寮内之扫除及道具之有无等事。见僧堂清规五。

  【富楼那】 (人名)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p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啰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尼,又作梅呾丽衍尼,译曰慈,是其母姓也。富多罗。又作弗呾罗,译曰子。此名满者,为慈氏之子,故举译语而云子,举梵语而云弗呾罗。从母姓而为名,乃印度之风习。因而翻总名曰满慈子,满愿子,满祝子,满见子等。以弥多罗之语有祝,见等之异义也。是释迦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之阿罗汉。初出家,证阿罗汉果,后闻法华因缘周之说法,回小向大,于五百弟子授记品,授记未来成佛,号法明如来。玄应音义三曰:“富啰那弥多罗尼子,又作弥窒那尼子,正言富啰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此云满,是其名也。梅低黎夜,此云慈,是其母姓。富多罗者,子也,兼从母姓为名,故此云满慈子,或译云满愿子,皆一义也。与佛同日而生。”注维摩经三曰:“什曰:富楼那,秦言满。弥多罗尼,秦言善知识。善知识是其母名也。”法华光宅疏一曰:“富楼那,姓也。弥多罗尼子者,此翻为愿子,是故无量寿尊者满愿子,即其人也。”西域记四曰:“布刺拏梅呾丽衍尼弗呾罗,唐言满慈子,旧曰弥多罗尼子,讹略也。”法华玄赞一曰:“补刺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此云满慈子。云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讹也。满是其名,慈是母姓,其慈今取母姓,此满尊者是慈女之子。或满及慈俱是母号,名满慈子。”大明度经二曰:“满祝子。”玄应音义三曰:“满祝子,即富楼那是也。”

  【富楼那成佛】 (杂语)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

  【富楼那说法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广说法分别义理,所谓满愿子比丘是。”法华经授记品曰:“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富娄沙富罗】 (地名)Purṣapura,国名。译作丈夫土。在北天竺。是天亲菩萨之生国。天亲传曰:“婆薮槃豆法师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人也。富娄沙,译为丈夫。富罗,译为土。”法显传曰:“从犍陀卫国南行四日,到弗楼沙国。”续高僧传二曰:“富留沙富逻,此言丈夫宫。”

  【富楼沙昙藐婆罗提】 (术语)Puruṣa-damya-sārathi,佛十号中调御丈夫之梵名。智度论二曰:“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智故,有时耎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

  【富罗】 (杂语)译曰土。国土也。见婆薮槃豆法师传。梵Para。又(物名)Pula,又曰福罗,布罗,腹罗。庄饰之短靴也。玄应音义十五曰:“福罗,正言布罗。此译云短靿靴也。”同十六曰:“腹罗或作福罗,或云富罗,正言布罗,此云短靿靴也。”寄归传一曰:“富罗勿进香台。”见次条。

  【富罗跋陀罗】 (物名)靴饰也。四分开宗记八本曰:“富罗跋陀罗者,以木绵及诸杂物与皮合缝,使中央起也。”见“富罗”条。梵Pula-ādatra。

  【负门】 (术语)与他对论而归于败者,谓之堕于负门,或曰堕于负处。智度论一曰:“佛置我着二处负门。”

  【父母】 (杂语)梵语杂名曰:“父比多,母莽多。”Pitṛ(N.sg.pitā),Mātṛ(N.sg.mātā)。梵网经下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心地观经三曰:“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父母恩】 (术语)四恩之一。

  【父母恩难报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孝子经大同小异。

  【父母恩重经】 (经名)此经世有同名三本,文各不同。皆伪经也。开元录十八疑惑再详录曰:“经引丁兰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然圭峰灵芝于盂兰盆经之疏记引之,云栖于竹窗三笔,论其伪妄之失。

  【富那跋陀】 (神名)Pūrṇabhadra,神将名。译曰满贤。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富那曼陀弗多罗】 (人名)Pūrṇamaitrāyaniputra,比丘名。译曰满慈子。见“富楼那”条。

  【富那婆苏】 (杂名)Punarvasu,星名。唐云弗宿。宝星陀罗尼经四曰:“富那婆苏(唐言弗宿)星生者,于左胁下,当有黑疵。财谷具足而少知慧。”又(人名)一作补捺伐素,分那婆素,比丘名,依星宿而名。本行集经七十曰:“有长老分那婆素,隋言弗宿。”慧琳音义六十曰:“补拏伐素。”

  【富那奇】 (异类)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在后取甘蔗汁施辟支佛。夫出,妇取辟支佛钵于屏处小便钵中,以甘蔗汁覆其上,与辟支佛,佛受已,知非是,投弃于地,空钵而还。彼妇命终,堕饿鬼中常为饥渴逼却,即今富那奇饿鬼是也。见百缘经五。又(人名)Pūrṇeccha,比丘名。放钵国长者昙摩羡Dharmasena,此译法军,有二子,兄名羡那,此译军。弟名富那奇,此译满愿。后出家证阿罗汉,化兄羡那,令造旃檀堂请佛。各持香炉,登高楼,遥望祇洹,烧香归命,念佛及圣僧。香烟乘空至佛顶上,为一烟盖。佛知之,即语神足比丘同往。见贤愚经六。

  【富那奢】 (人名)又作富那夜奢Puṇyayaśas,胁尊者之弟子,马鸣之师也。见付法藏传五。

  【富那夜奢】 (人名)比丘名。见“富那奢”条。

  【赴请】 (杂语)由施主之请而赴斋会也。行事钞下有赴请设则篇。

  【妇人】 (杂语)害比丘之净行者,无过于妇人,故经中最排斥妇人。大宝积经四十四曰:“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

  【妇人遇辜经】 (经名)一卷,乞伏秦圣贤译。妇人之亲戚一时亡绝,佛见之而得道。

  【副僧录】 (职位)唐昭宗干宁中始以觉晖为副僧录。见僧史略中。

  【复师】 (职位)华严宗之僧职。再讲讲师所讲述者,以明义理之僧也。

  【复饰】 (杂语)还俗也。一次落饰出家者,再蓄发为俗人也。

  【付属】 (杂语)又曰付嘱。付者付与物也。属者付托事也。嘱者以言语托所思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佛欲以此妙法莲华经付属有在。”同嘱累品曰:“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

  【付属一念】 (术语)无量寿经之流通分,释尊对弥勒菩萨,殷勤付属弥陀之名号,告以一念之称名,有无上大利之功德。命永宜传持此法门也。此“一念”为行之一,念谓一声之称名念也。

  【富特伽耶】 (术语)见“补特伽罗”条。

  【富陀那】 (异类)饿鬼名。见“布怛那”条。

  【缚】 (术语)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系缚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缚。大乘义章五本曰:“羁系行人故曰为缚。”梵语杂名曰:“缚,满驮,又缚诃。”

  【缚刍】 (地名)Vakṣu Vaṅkṣu,又作婆输,婆叉,婆槎,薄叉,博叉。阎浮提四大河之一也。出自阿耨达池之西面,入于西北海云。西域记一曰:“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旧曰博叉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北海。”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缚刍河,旧言博叉河,或作薄叉,又亦云婆叉河,又言噱叉河,皆一也,此云青河。”

  【缚底】 (杂语)Patni,译曰女。性灵集八曰:“心似四波之缚底。”同便蒙曰:“四波四波罗蜜菩萨,缚底女梵语也,亦云波帝,此云夫主。秘藏记曰:四波罗蜜为定,定门为女。”

  【缚定印】 (印相)金刚部之入定印也。见“定印”条。

  【缚迦】 (杂语)又作薄迦。译曰章。又曰言。俱舍光记五曰:“梵云缚迦,唐言章,诠义究是,如说诸行无常等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缚迦,此云言也。”寄归传四曰:“薄迦论,颂有七百,释有七千。亦是伐[木*致]呵利所造,叙圣教量及比量义。”与跋渠同。梵Vākya。

  【缚利沙键拏】 (流派)见“跋利沙键拏”条。

  【缚罗】 (杂语)Bāla,译曰毛。名义集二曰:“应法师云:梵语缚罗,此云毛,婆罗,此云愚。”

  【缚马答】 (杂语)顺环答,不得要领之喻也。俱舍论八曰:“今此所言,问缚马答,犹如有问缚马者谁?答言马主。即彼复问马主是谁,答言缚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俱舍光记八曰:“外道杀马祀天,缚马着柱,有人问言:缚马者谁?答言马主。马主是谁?答言缚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不知何人姓名。”

  【缚摩路迦也底迦】 (流派)Vāmalokāyatika,又曰逆路迦耶。左顺世外道也。见“逆路迦耶陀”条。

  【缚尼】 (杂语)见“饭那”条。

  【缚魄鬼】 (杂名)十王经所说鬼之名。

  【缚萨怛罗】 (杂名)Vastra,又作婆参。译曰衣。瑜伽伦记六下曰:“婆参此云衣。”梵语杂名曰:“衣婆萨么。”

  【缚始迦鲁拏】 (杂名)四种檀法之一。敬爱法也。见“皤施迦罗拏”条。

  【缚斯仙】 (天名)Vasiṣṭha,又曰婆薮。在胎藏界外金刚部东方。六火天之一。为赤肉色仙形,右持莲华,竖左膝,座于筵,右有天后。又有住于虚空藏院者,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弹子形。右手持仙杖而立。

  【缚脱】 (术语)缚者受烦恼之系缚也。脱者解脱之也。楞严经五曰:“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缚野吠】 (人名)Vāyave,风神名(与格),以初之缚字为真言之体。嚩者缚之义。以入于阿字门,而本来无缚,以无缚故,即为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又是乘之义,又是一种之风天乘。末后之吠字,是无言三昧,亦是毕竟空之义,此解脱之风乘,于毕竟空中,旋转无碍。是故往返迅速,能普度众生也。见大日经义释七。参照“婆瘦”条。

  【赙仪】 (杂语)为他家有死人时补助费用所赠之钱财。

  【缚臾】 (天名)见“婆瘦”条。

  【缚臾方】 (杂语)Vāya,西北方也。慧琳音义三十曰:“缚臾唐云风,即西北方是也。”大日经疏五曰:“西南涅哩底,西北为嚩庾。”

  【缚曰罗】 (物名)Vajra,又作嚩驲啰,跋曰罗,嚩曰啰,跋折罗,跋阇罗,波阇罗,伐阇罗,发阇罗,伐折罗,跋折多(斫迦罗)。译曰金刚,金刚杵。陀罗尼集经二曰:“跋折啰唐云金刚杵。”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杵。”孔雀王咒经上曰:“发阇罗夜夜。”贤愚经二曰:“波阇罗女,晋云金刚。”西域记九曰:“伐阇罗王子,唐言金刚。”开元录九金刚智传曰:“缚曰罗。”宋僧传一不空金刚传曰:“跋折多。”大日经疏八注曰:“嚩驲啰。”金刚经天台疏曰:“西云跋阇罗,亦云斫伽罗,此翻金刚。”金刚经纂要曰:“金刚者梵云跋折罗,力士所执之杵,是此之宝也。金中最刚,故名金刚。”原为印度之武器,如三股枪。宝也者,天授武器之意,金中最刚之解为最适。天台疏谓斫迦罗者为金刚轮宝,杵者,其制略异。至后为诸魔降伏碎破障碍之象征而用之。曰字日字通用。

  【缚曰罗吽】 (菩萨)Vajra hūṁ,胎藏界持明院五大尊中之第二尊。金刚名曰缚曰罗吽金刚,密号曰胜三世金刚。秘藏记末曰:“缚曰罗吽金刚,黑色四面八臂,面上三目,头有火焰鬘,极忿怒之相,左右二手作契印,左手取鉾,次手弓,次手索,右手持三钴铃,次手剑,并在炽盛火炎中,坐白莲华,五大皆白色也。”

  【缚曰罗冒地】 (人名)见“跋曰罗菩提”条。

  【腹中女听经】 (经名)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转女身经同本。

  【覆】 (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恐名誉之欲堕,隐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

  【覆钵】 (杂名)塔顶作覆钵形,为九轮之基者,谓之覆钵。俗名斗形者是也。玄应音义曰:“案西域别无幡竿,即于塔覆钵柱头,悬幡。”

  【覆帛】 (物名)覆佛像之布帛也。准提仪轨曰:“将像于静室秘密供养,以帛覆像。念诵时去覆帛,瞻礼供养。念诵毕欲以帛覆,慎勿令人见。”

  【覆藏犍度】 (术语)二十犍度之一。明治覆藏过失罪之章篇。四分律所说。

  【覆藏他重罪戒】 (术语)八波罗夷之一。见“波罗夷”条附录。

  【覆谛】 (术语)覆俗谛之略。

  【覆讳过失】 (术语)见“十心”条。

  【覆迹显本】 (术语)十重显本之一。

  【覆肩衣】 (衣服)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为二物,覆肩衣为覆右肩者,祇支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于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仿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制出缝合两衣而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三衣与祇支及覆肩衣为五衣,因而为比丘尼之受衣也。又义净之新律家以此二者为梵汉之异名,非为二物。覆肩衣即祇支,正音名僧脚畸。智度论所谓覆肩衣,亦覆左肩。乃祇支之事也(然四分律以为别衣者一重之物曰祇支,二重三重之物曰覆肩衣,十八物图引僧祇律曾释之)。智度论三曰:“阿难端正清净如好明镜,(中略)女人见之欲心即动,是故佛听阿难着覆肩衣。”行事钞下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国梵言,此翻云上狭下广衣,(中略)僧祇祇支覆肩衣,长四肘广二肘,如是受持。”又曰:“是衣厥修罗,长四肘广二肘半(准似祇支国语不同),是衣覆肩衣,长四肘广二肘。”六物图曰:“初制意者,尼女报弱,故制祇支披左肩以衬袈裟。又制覆肩掩于右膊开遮形丑,是故尼众用五衣。大僧又有畜用,但是听衣耳(非制衣)。二释名者,梵语僧祇支,此云上狭下广衣,覆肩华语,未详梵音。”

  【覆讲】 (杂语)师之讲,弟子更反覆讲之也。法华经化城喻品说十六王子覆讲法华经。法华玄义六曰:“十六王子覆讲法华。”

  【覆面】 (杂语)覆口之布帛也。瞿醯经下曰:“持诵新帛系其面门。”余轨谓之净帛。

  【覆墓】 (杂语)省墓也。释氏要览下曰:“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

  【覆器】 (譬喻)转覆之器,虽注水而水不入,以喻无惭无愧之人心既转覆,则道法不入也。智度论十五曰:“佛子罗云,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来问之:世尊在否?诡言不在。若不在时,诡言佛在。有人白佛。佛语罗云:于澡盘取水与吾洗足。说已,语言覆此澡盘。如敕即覆。佛曰:以水注之。注已。问曰水入中否?答曰:不入。佛语罗云:无惭愧人,以妄语覆心,道法不入,亦复如是。”释门归敬仪上曰:“覆器之喻,尘露于目前。”

  【覆手合掌】 (印相)见覆手向下合掌项。

  【覆手向下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驮啰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双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亦同名也,亦名覆手合手也。”

  【覆俗谛】 (术语)世俗谛,新曰覆俗谛。覆者覆真之义,覆真理之世俗事相也。寄归传四曰:“覆俗谛者,旧云世俗谛,义不尽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为瓶解。声无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覆真,名为覆俗矣。此据覆即俗,名为覆俗,或可但云真谛覆谛。”

  【覆业无明】 (术语)十五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附录。

  【覆腋衣】 (衣服)见“竭支”条。

  【覆油钵】 (故事)优婆鞠多之故事。付法传三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鞠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鞠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钵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鞠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姊,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世,六群比丘最粗暴,虽入此房,未曾遗我一滴水。大德今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不具三十二相之佛),然入吾房弃油数滴,由是观之,佛在时入定为奇妙。优婆鞠多闻是语,甚自悔责,极怀惭悔。


  【垓】 (杂名)数目。梵语那由他。译曰垓。玄赞八曰:“风俗通: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中略)那由他,垓也。”梵Nayuta,一为十兆,又为百万即兆(名义大集二四九)Ayuta阿庾多,译为垓。与百京相当。

  【垓劫】 (杂名)垓者数名。劫者梵语Kalpa,时名。风俗通曰:“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见垓条。

  【该罗】 (术语)兼摄物而不漏也。无量寿经下曰:“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该摄】 (术语)该罗差别,融摄于绝待也。对于分相而言。华严家谓三乘一乘等差别之法,原不出别教一乘之外,悉为华严海中之波澜,故约于体,泯其差别相,该罗之而融摄于绝待之一也。出于五教章上。

  【该摄门】 (术语)对于分相门而言。华严宗贤首之用语。一乘之外有三乘,谓之分相门,论一乘之内该三乘,谓之该摄门。五教章上之一曰:“就普贤门中。复作二门:一分相门,二该摄门。”

  【改悔】 (术语)悔改恶事也。涅槃经十六曰:“是一阐提,若受苦时,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当为说种种法。”止观七之上曰:“既知是已,深生改悔。”

  【改宗】 (杂语)脱所属之宗而转于他门也。亦云转宗或转派。多由信仰之变改而行之。

  【盖】 (术语)烦恼之异名。覆盖之义。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开发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盖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不得开发。”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无厌怠心。”参照“五盖”条。又笠盖,比丘所用者。释氏要览中曰:“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谓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元是比丘,乃讥嫌之。佛乃制戒:不应持大盖,若天雨即听。”同卷曰:“盖有二种:一竹盖,二叶盖。寄归传云:西域僧,有持竹盖,或持伞者。”又佛之供具。宝盖天盖等。增一阿含经曰:“是时梵天王在如来右,释提桓因在如来左,手执拂。密迹金刚力士,在如来后,手执金刚杵。毗沙门天王,手执七宝之盖,处虚空中,在如来上,恐有尘土坌如来身。”盖之用,有防尘埃者。观无量寿经曰:“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盖缠】 (术语)五盖与十缠。皆烦恼之数。维摩经佛国品曰:“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盖楼亘】 (菩萨)译曰光世。可洪音义二下曰:“盖楼亘,此云光世菩萨也。”案盖为廅之误。观世音菩萨之音译。

  【盖天】 (界名)Parittābha,玄应音义五曰:“盖天诸经作廅天,此译云有光寿天也,廅乌合切。”

  【盖天盖地】 (杂语)覆盖天地也。又曰普天普地。示自己意气满溢,磅礴于宇宙之意。宗门统要续集十六岩头全斋条所谓:“师云: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为我盖天盖地去”之类是也。

  【甘丹】 (寺名)Dgah-ldan,西藏喇嘛教新派黄教之本山。在拉萨Lhasa东北约三十英里。为黄教开祖宗喀巴Tson-kha-pa所创立,西藏四大本山之一也。此语为西藏语,意言乐土,与梵语兜率Tuṣita天之义相当。境内有宗喀巴之墓,殿庑亦极庄丽。

  【甘露】 (饮食)梵语Amṛ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

  【甘露城】 (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论三曰:“能到甘露城。”

  【甘露法】 (术语)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三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注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

  【甘露法门】 (譬喻)譬最上之法。长阿含经一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

  【甘露法雨】 (譬喻)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甘露饭】 (人名)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为尼休罗,众许摩诃帝经二以为星贺贺努。又其兄弟有异说,起世经十,起世因本经十,佛本行集经五,及智度论三,以为有净饭等三兄一妹。众许摩诃帝经二,五分律十五,彰所知论上,以为唯有三兄。十二游经以为有一兄二弟。有部律破僧事二以为有三兄四姊妹。报恩经二以为有二兄。至于其子,起世经等为提婆阿难二人。众许摩诃帝经更加一女。佛本行集经及智度论为摩诃男,阿[少/(兔-、)]楼驮二人。五分律为婆婆及拔提。报恩经以为唯有一女。传不明。

  【甘露鼓】 (譬喻)妙法之声,譬如甘露之鼓也。中阿含经五十六曰:“我至波罗奈,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未曾转。”

  【甘露鼓经】 (经名)楼阁正法甘露鼓经之略名。

  【甘露界】 (术语)譬涅槃界也。中阿含经一曰:“于甘露界,自作证,成就游。”

  【甘露经】 (经名)甘露经陀罗尼之略名。

  【甘露经陀罗尼】 (经名)佛说甘露经陀罗尼,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以此经中有“取水一掬,咒之七遍,散于空中,其水一渧,变成十斛甘露。一切饿鬼,并得饮之,无有乏少,皆悉饱满。”故谓之施甘露真言,亦曰十甘露咒。

  【甘露军荼利明王】 (明王)军荼利明王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三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三曰:“师曰:胎藏界图,三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军荼利明王,甘露军荼利为佛部,莲华军荼利为莲华部,金刚军荼利为金刚部。”梵语曰阿密利多军荼利Amṛtakuṇḍalin,阿密利多,译言甘露。军荼利,译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宝瓶为三昧耶形,故名。军荼利仪轨曰:“甘露军荼利,能摧诸魔障。以慈悲方便,现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轮,照曜无边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涤藏识中。”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图像)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颦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璎虎皮裙。无量忿怒众,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瑟瑟槃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后第四面微怒开口。(中略)随意所乐,观念四臂八臂乃至两臂千臂。”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甘露门】 (譬喻)到甘露涅槃之门户也。即如来之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又佛大胜多与菩提达磨并化,时号二甘露门。

  【甘露灭】 (术语)甘露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注:“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经会疏二曰:“见四谛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谛理,离生死法,名甘露灭。”宝积经六十八曰:“佛说甘露灭三毒,如阿伽陀消众毒。”大集经三十四曰:“大悲牟尼王,悲心为说法。闻已除痴爱,获甘露涅槃。”

  【甘露日】 (杂名)以七曜与二十八宿相应之日名甘露日,为大善日。宿曜经下曰:“太阳直日,月与轸合;太阴直日,月与毕合;(中略)土曜直日,月与星合;已上名甘露日,是大吉祥。宜册立受灌顶法,造作寺宇,及受戒习学经法,出家修道,一切并吉。”

  【甘露陀罗尼咒】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Sikṣānanda译,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即阿弥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语。故名十甘露明。

  【甘露王】 (佛名)阿弥陀之别号。阿弥陀之咒,谓之甘露咒,故阿弥陀谓之甘露王如来。弥陀化身说法,澍甘露之雨,以是称其德也。但此时之梵语曰阿弥利帝。胎藏曼陀罗大钞一曰:“阿娑缚抄云:阿弥陀、阿弥利帝,梵语也。此翻无量寿,无量光,又正云甘露。故大咒云十甘露明,依之甘露王如来云:服甘露不老不死故,名无量寿矣。”菩提心集经上曰:“甘露王者,应身也,甘露者,说法之德也。以法名,甘露之时梵语阿密[口*栗]多也。”Amṛta。

  【甘露王尊】 (明王)甘露军荼利之略名。真言修行尊钞五曰:“军荼利云甘露王尊。”

  【甘露味阿毗昙】 (书名)阿毗昙甘露味论之异名。

  【甘露味国】 (地名)华严之善财童子所访五十三善知识中,青莲花香长者之住国也。探玄记十九曰:“甘露味者,救生善巧之胜味也。”

  【甘露味经】 (书名)阿毗昙甘露味论之异名。

  【甘露味论】 (书名)阿毗昙甘露味论之略名。

  【甘露尊】 (明王)甘露军荼利王之略名。军荼利仪轨曰:“加持自身,同甘露尊。”

  【甘菩遮】 (地名)Kamboja,国名。又作剑蒲,绀蒲,略曰甘菩。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探玄记十五曰:“甘菩国者,正云剑甫,是北印度。此国多出美女,故以为名也。”华严疏钞四十五曰:“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复三约横文。此国多端正女人,面似甘蒲,三约文成,以女名国。”

  【甘蔗】 (譬喻)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舍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于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为白鸟,射杀之。其血滴处,后生甘蔗二本。炙于日而开剖。一生童子,一生童女。大臣闻而迎取之,养育于宫中。以日光炙甘蔗而生,故名善生Sujāta,以自甘蔗而生,故名甘蔗生Ikṣvāku,又以由日炙故名日种Sūryavaṁśa,名女曰善贤。遂立善生为王,以善贤为其妃,善贤生四子。王后纳第二妃,生一子。第二妃劝王放逐四子于国外。四子在雪山之南建国,姓曰释迦Śākya又号舍夷。即是迦毗罗城也。三子没后,一子为王,名尼拘罗,次名拘卢,次名瞿拘卢,次名师子颊Siṁhahanu,次名阅头檀Śuddhodana,即悉达太子之父王也。佛所行赞一曰:“甘蔗之苗裔,释迦无胜王。净财德纯备,故名曰净饭。”如上所记,本行集经以种为出自甘蔗王之第四王子者。五分律,起释世经,有部律亦与是同。然四分律,长阿含经,大楼炭经,则以为第一王子所出。但无论为何。释种出自甘蔗王则一也。

  【甘珠尔】 (杂名)Kanjur,西藏语。为“佛训诫之翻译”之义,西藏佛教本典二藏之一也。具备经律论之三藏,通有一百八十卷。每卷有一千页之多,于一时搬运之,须用犁牛十头。有版数种,而北京版及蒙古板,最为著名。

  【感果】 (术语)由作之业因而招某结果也。戒疏四下曰:“因不虚设,必能感果。”

  【感进】 (术语)感为感应,进为精进。精进习学之人,得佛之感应。感生于进,故曰感进。

  【敢曼】 (衣服)缠于腰者。寄归传一曰:“赤脚敢曼。”慧琳音义八十一曰:“敢曼,梵语也。遮形丑之下裳。如此方之禈裤,一幅物,亦不裁缝,横缠腰下,名曰合曼也。”梵Kambala。

  【感通传】 (书名)外题道宣律师感通录。内题宣律师感天侍传。因之一名感通传,又云感通录,又曰律相感通传。一卷。记道宣师,感天人来降,付与戒律事相问答者。案一卷之传录,盖记感通一部分者欤。然据释门正统八谓“又言此土雪踪,西天圣迹。计有三千八百余条。随问随录。为感通传”,所录不止一卷也。

  【感通录】 (书名)见“感通传”条。

  【感验】 (传说)不空三藏仁王咒感验,见宋高僧传不空传,三宝感应录中。旧译仁王经感验,见三宝感应录中。代宗皇帝讲仁王般若降雨感验。见三宝感应录中。

  【感应】 (术语)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谓之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玄义六上曰:“经中机语缘语,并是感之异目,悉语众生。(中略)应是赴义。”三藏法数三十七曰:“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正法华经一曰:“无数世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是。”大日经疏一曰:“妙感妙应,不出阿字门。”金光明文句六曰:“净土三昧经云:众生亦度佛,若无机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同记曰:“今从圆说始究经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资。”因是台宗立四机四应。详见“感应妙”条。

  【感应道交】 (术语)众生之感与如来之应之道互相交通也。法华文句六下曰:“始于今日,感应道交,故云忽于此间,会遇见之。”

  【感应妙】 (术语)十妙之一。众生感佛菩萨灵应之善根发动曰机,应此机而垂佛菩萨之利益曰应。是有四句:一冥机冥应。于过去善修三业,于现在未运身口,籍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于过去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者。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现在何尝修行,诸佛照其宿机而自往度之也。三显机显应。现在之身口意,精勤不惰,能感降临。如须达长跪,佛往祇洹,月盖曲躬,圣临门阃。又如今之行人,礼忏道场,能感灵应者是也。四显机冥应。人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感,冥有其利,即显机冥益也。法华玄义六上曰:“众生根性百千,诸佛巧应无量。(中略)今略言有四:一者冥机冥应,二者冥机显应,三者显机显应,四者显机冥应。”

  【感应使者】 (图像)为帝释之使者,禅院以为伽蓝神而祭之。

  【干城】 (杂名)干闼婆城之略。别名鬼城。蜃气楼也。干闼婆者,印度乐人之异名,乐人巧幻楼阁,因而空中所现之蜃楼,名为干闼婆城。慈恩寺传九曰:“干城水沫无以譬其不坚。”见“干闼婆城”条。

  【干达城】 (杂名)干达婆城之略。译曰寻香城。乐人幻作之化城也。又云蜃气楼。

  【绀殿】 (杂名)寺之别称。与绀宇、绀园等同。取绀琉璃之色而名。见绀园条。

  【绀顶】 (杂名)又曰绀发。佛顶上之毛发,为绀青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发脩长,绀青稠密不白。”

  【干阇那】 (植物)梵名Kāñcana,又作建折那。作于阇罗,那阇罗,或千阇那者,非也。木名。叶形如蝶羽,花有红白二种,皆五瓣而有皂,但无香。实如荚豆,种子扁平而小。其树或为矮小之灌木,或为二三丈之乔木,然花叶等总同。产于印度。

  【绀发】 (杂名)又曰绀顶,佛陀之毛发为绀琉璃之色也。续高僧传一曰:“阳门饰毫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

  【绀坊】 (杂名)寺之别译。与言绀园、绀宇、绀殿等同。见绀园条。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可谓缁俗之纲维,绀坊之龙象。”

  【干峰】 (人名)越州干峰和尚。洞山良价之法嗣。见会元十三、传灯十七。

  【干峰一划】 (公案)又曰干峰一路:“僧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什么处?峰拈起柱杖划一划云在这里。”见会元十三无门关,从容录六十一则。

  【干慧地】 (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其智慧干燥而未淳熟,故云干慧。大乘义章十四曰:“虽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干慧。又此事观,未得理水,亦名干慧。”

  【绀睫】 (术语)佛之眉毛为绀琉璃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广弘明集十三曰:“白毫绀睫。”

  【干栗驮】 (术语)Hṛd Hṛdaya,又作汗栗太,干栗驮。谓曰肉团心。或译曰坚实心。见“讫利多”条。【干栗驮】(术语)译曰坚实心。见“纥哩陀耶”条。

  【干栗陀耶】 (术语)Hṛdaya,译曰坚实心。见“纥哩陀耶”条。

  【绀琉璃】 (杂语)同于绀青。绀者青而含赤,琉璃者,青色也。佛之毛发及佛国等之色也。观佛经一曰:“至于成道以发示父王,即以手伸其发,从尼拘楼陀精舍至父王宫,如绀琉璃绕城七匝。”心地观经一曰:“尔时世尊坐宝莲华师子座上,其师子座色绀琉璃。”观无量寿经说极乐之地相心曰:“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上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法华经譬喻品说华光如来之净土相曰:“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

  【绀蒲】 (植物)果名。赤而圆,有三约之横文,佛颈成此相谓之绀蒲成就。慧苑音义下曰:“绀蒲,正云剑蒲。乃西域果名。其色红色。复周三约横文。而佛颈成就彼相。”梵Kamboja。

  【绀蒲国】 (地名)华严经所言之甘菩遮国。见“甘菩遮”条。

  【绀青】 (杂语)青而含赤之色,为佛之毛发之色。又云绀琉璃。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发脩长,绀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玄应音义三曰:“绀古闇反,青赤色也。释名云:绀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

  【干屎橛】 (譬喻)拭人粪之橛之干者。取至秽之意。屎橛又作厕筹、净筹、净木、厕简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风。会元十五曰:“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禅林集句曰:“不念弥陀佛,南无干屎橛。”指月录曰:“临济曰: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未证据者看看。有僧出问。济曰:是干屎橛。又僧问惟一:如何是道中人?曰干屎橛。”按此即庄周所谓道在屎溺。

  【干闼】 (物名)又作健达,译曰香。见“健陀”条。又(天名)干闼婆之略。译曰香阴,乐神名。八部众之一。见干闼婆项。

  【干沓和】 (天名)又云犍沓和,健沓和,八部众之一。乐神名。见“干闼婆”条。

  【干闼婆】 (天名)Gandharva,又作健达婆、犍达缚、健闼婆、干沓和、干沓婆、彦达缚、犍陀罗等。译曰香神、嗅香、香阴、寻香行。乐人之称。又八部众之一。乐神名。不食酒肉,唯求香以资阴身,又自其阴身出香,故有香神乃至寻香行之称。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而司奏伎乐。紧那罗者法乐,干闼婆者修乐。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干闼婆,天乐神也。处地十宝山中,天欲作乐时,此神体上有相出,然后上天也。”天台净名疏二曰:“干闼婆,此云香阴。此亦陵空之神,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文句二下曰:“干闼婆,此云嗅香,以香为食,亦云香阴,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乐之神也。”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犍挞婆,此云香阴,以其清虚食香。又身唯恒出香,故名香阴。”玄应音义三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罗,或作干沓婆,或云犍达婆,或云干闼婆。旧名也。今正言犍达缚,皆国音之不同也。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香,旧云香神,亦近也。经中亦作香音神也。”又(杂名)西域之俗,俳优谓之干闼婆。彼等不事生业,只寻饮食之气,作乐而乞求,故名。二十唯识述记上曰:“西域呼俳优亦云寻香。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业,唯寻诸家饮食等香气,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求饮食。”玄赞二曰:“梵云健闼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干闼婆,讹也。西域由此呼散乐为健闼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又(术语)中有之称,死于此而生于彼之中间身也。彼亦以香为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梵云健达缚,此云寻香,谓中有能寻当生处香即往生,亦名健达缚。”俱舍论光记八曰:“健达名香,缚名食,即中有名。”

  【干沓婆】 (天名)见“干闼婆”条。

  【干闼婆城】 (杂名)又作犍闼婆城、犍闼缚城、巘达嚩城。译寻香城、蜃气楼。乐人名为干闼婆,彼乐人能幻作楼阁以使人观,故名之为干闼婆城。而现于空中之蜃气楼类是,故亦称为干闼婆城。以譬物之幻有实无也。智度论六曰:“犍闼婆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犍闼婆城。”二十唯识述记上曰:“旧论云干闼婆城,讹也。梵云健达缚。西域呼俳优亦云寻香,此等能作幻术,此幻作城于中游戏,名寻香城。幻惑似有无实城用,或呼阳焰化城名健达缚城。诸商估等入诸山海,多见阳焰化为城室,于中闻有作乐等声,西域呼作乐者既名寻香,故说此化城名寻香城。”辅行一之三曰:“干城,俗云蜃气。蜃大蛤也。朝起海洲,远视似有楼橹人物,而无其实。故十喻赞云:世法空旷,如彼鬼城。”慧苑音义下曰:“干闼婆城,此云寻香城也。谓十宝山间,有音乐神,名干闼婆。忉利诸天意须音乐此神身有异相,即知天意往彼娱乐。因此事故,西域名乐人为干闼婆。彼乐人多幻作城郭,须臾如故,因即谓龙蜃所现城郭,亦为干闼婆城。”慈恩寺传九曰:“干城水沫无以譬其不坚。”

  【干闼婆身】 (杂语)三十三身之一。干闼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众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首楞严经六所谓“若干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干闼婆身为说法。”是也。补陀落海会轨说其形像曰:“干闼婆身,顶上有八角冠,身相赤肉色,身如大牛王,左定执箫笛,右慧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

  【干闼婆王】 (天名)法华经序品曰:“有四干闼婆王:乐干闼婆王,乐音干闼婆王,美干闼婆王,美音干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智度论十曰:“犍闼婆王名童笼磨(秦言树)。”(Druma)。

  【干闼婆王弹琴】 (杂语)乐神干闼婆之奏乐。智度论十曰:“屯仑摩甄陀罗王Drumakiṁnararājā,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乃至摩诃迦叶不安其座。”

  【干陀】 (地名)Yugaṁdhara,山名。瑜干驮罗之略。译曰双持。慧苑音义上曰:“干陀山,具云瑜干驮罗。言瑜干者,此云双也,驮罗持也。”

  【干陀达罗度波】 (印相)译曰香水法印。见陀罗尼集经五法。

  【干陀诃提】 (菩萨)Gandhahastin,又作干陀诃提,干陀呵昼,菩萨名。译曰香象。可洪音义六曰:“干陀诃提,下合作堤,音低,此云香象。”玄应音义三曰:“干陀呵昼菩萨,新道行作香象菩萨是也。”

  【干陀呵昼】 (菩萨)又作犍陀呵昼。见干陀诃提项。

  【干陀啰树香】 (物名)由干陀啰树制之香料,即安息香也。宝楼阁经中注曰:“干陀啰树香,安息香也。”梵Gandhāra Gandhāla,安息香者,通常呼为Guggula。

  【干陀罗】 (地名)Gandhāra,又作健驮逻、犍陀罗、干陀、干陀卫、干陀越。译曰持地、香行、香遍、香净、香洁等。国名。西域记二曰:“健驮逻国。旧曰干陀卫,讹也,北印度境。”慧苑音义下曰:“干陀罗国,此云持地国,谓昔此国多有道果圣贤。住持其境,不为他国侵害也。又云:干陀是香,罗谓陀罗,此云遍也。言遍此国内多生香气之花,故名香遍国。其国在中印度北,北印度南,二界中间也。”玄应音义三曰:“干陀越国,应云干陀婆那,此译云香林。明度经云香净国。同一也。”次下曰:“香净,梵言干陀越,或作健。案阿阇世王女经,云干陀、云香洁,一云香风国也。”阿阇世王女经曰:“犍陀诃刹土,汉言香洁国。”即今此地尚有有古时大乘流行之形迹,加以古来为印度与希腊交通之冲,西历纪元前后所制作极精好之佛像亦有发见者。美术,建筑学上最有名者也。又山名。四阿含暮抄下曰:“犍陀罗,此云持天地山。”又(植物)树名,略名干陀。宝楼阁经中曰:“若以干陀啰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注曰:“干陀啰树香,安息香也。”见“健陀”条。又(杂名)色名。名义集三曰:“干陀罗,或劫宾那,此云黄色。”见“健陀”条。

  【干陀罗耶】 (界名)佛国名。译曰香积。见玄应音义三。梵Gandhālaya。

  【干陀婆那】 (地名)国名。见“干陀罗”条。

  【干陀卫】 (地名)见“干陀罗”条。

  【干陀越】 (地名)国名。同“干陀罗”条。

  【绀宇】 (杂名)又曰绀园、绀殿等。寺之异名。见“绀园”条。

  【绀园】 (杂名)寺之别称。以绀琉璃为佛之毛发,又为佛国土之色相故也。祖庭事苑四曰:“绀园即绀宇也。释名曰:绀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内教多称绀目绀发,取此义也。”

  【纲格】 (杂语)止观七下曰:“教门纲格。”辅行七之四曰:“纲谓纲纪,如纲之外围。格谓格正,如物之大体。”

  【纲维】 (职位)寺中之役名。纲领寺内维持佛事者。寺主,上座,维那三者,谓之三纲。见义楚六帖六。

  【高昌】 (地名)西域古王国名。汉代之车师前部,后汉戊己校尉之故地,今新疆省戈壁沙漠东北部之吐鲁番,哈剌和绰附近之地也。往时佛教盛行,梵汉两种之经典并行。北凉时,产法盛法众等诸师。北魏时,昙学威德辈,于此地译贤愚经。东晋智严智简等入竺,途次入此地,求行资。玄奘亦停留一月,国王曲文泰敬仰之。其历史见汉书新旧唐书法显传等。

  【高出三昧】 (术语)出生福德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高出三昧者,菩萨入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长。诸三昧性,从心而出。”

  【皋谛】 (鬼类)梵名Knnti,又作睾帝。译言何所。十罗刹女之一。种子为,形像为女形,衣色红青,右手把裳,左手持独股,如打物形,立膝。密家以之为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

  【高峰】 (人名)禅师之号。讳原妙。宋嘉熙戊戌生。参云岩钦于北涧而得法。元世祖至元己卯,上天目西峰,入张公洞,题曰死关,不出户者十五年。学徒参请,无虚日。成宗元贞元年寂,寿五十七。有高峰录盛行于世。见续稽古略。

  【高峰观三昧】 (术语)以名佛所入之三昧,如上高峰十方而无高低,以住此三昧,观十界众生一相一昧故也。见大日经疏。

  【高峰录】 (书名)一卷。宋祖雍编。

  【高佛顶】 (菩萨)住于胎藏界第六释迦院五佛顶尊之一。见佛顶条。

  【高贵】 (菩萨)高贵德王菩萨之略。

  【高贵德王菩萨】 (菩萨)具名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涅槃经二十一卷已下高贵德王菩萨品之对告众。佛对之说修行涅槃经十种之功德。涅槃经疏十九曰:“光明遍照,论外化广。高贵德王,辨内行深。”

  【高贵四德之教】 (术语)高贵德王菩萨为涅槃经之对告众,佛对之说常乐我净四德之妙理。涅槃经二十一至二十六为高贵德王品。

  【高丽藏】 (杂名)高丽国雕刻之大藏经也。又称丽藏,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藏经,如前后凡有三幅:一、显宗二年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为文宗朝所刻者。三为高宗二十四年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为五千轴。藏于符仁寺。高宗二十年,为蒙兵所焚。文宗之刻本,雕造之年次不详。据诸宗教藏雕印疏言“文考乃镌千万颂之契经。”又寄日本诸法师求教藏疏言“其开元释教录,智升所撰。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圆照所撰。两本所收之经律论等,洎大宋新翻之经论,总六千来卷,并已雕镂施行。”可略知其卷数。高宗之板本,自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凡阅十六年而刻成。今朝鲜海印寺所藏之经板,即此本也。当勘校之任者为开泰僧统守其,对照宋本契丹本等,校合同异,实为善本。其卷帙总为大乘经五百二十一部,二千一百六十四卷。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三卷。大乘论九十七部,五百二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四卷。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三十九卷。小乘论三十六部,七百○二卷。西土圣贤集六十八部,一百八十六卷。此土撰述四十部,三百六十三卷。续入四百三十九部,一千五百四十四卷。总计六百三十九函,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

  【高六】 (杂语)高者高祖,即天台大师,六者六祖,即荆溪大师,台宗之称。

  【膏明】 (譬喻)膏油与灯明。正行比膏。妙解比灯明。止观五上曰:“膏明相赖,目定更资。”

  【高明寺】 (寺名)寺为唐时所建。智者大师之幽溪道场也。藏有大师之龙衣紫金钵。又有天竺来之贝叶经。为大师所藏。

  【高念佛】 (杂语)高声念佛也。

  【高萨罗王】 (人名)Kosala,波斯匿之别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波斯匿高萨罗王。”易土集六曰:“高萨罗者,应憍萨罗转声。波斯匿王,舍卫国主也。舍卫者即憍萨罗,都城之名也,由是波斯匿,亦名高萨罗王乎。”

  【高僧】 (杂名)德高之僧。对出家之尊称。

  【高僧传】 (书名)十四卷,梁慧皎撰。外有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道宣撰。宋高僧传三十卷,宋赞宁等撰。明高僧传八卷,明如惺撰。已上谓之四朝高僧传。

  【高僧法显传】 (书名)一卷,东晋法显著。师渡天之旅行记也。因而别名佛国记。

  【高山顿说】 (杂语)华严经乃世尊成道最初集高位菩萨最上之说法,犹如日出东天时,先照高山,是谓之高山顿说。高山譬菩萨之机,顿说谓不历次第阶级顿说大乘之法也。玄义一上曰:“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八十华严经五十如来出现品曰:“譬如日光出现时,先照山王次余山,后照高原及大地,而日未始有分别。善逝光明亦如是,先照菩萨次缘觉,后照声闻及众生,而佛本来无动念。”四教仪曰:“第一顿教者,即华严经也。(中略)此经中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

  【高声念佛】 (杂语)对于轻声念佛而言,又名厉声念佛。即大声唱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经通赞疏中所谓“念佛有三:一心念,心中系念。二轻声念,为自耳所闻故。三高声念”是也。

  【高士】 (术语)菩萨之旧译。三教指归二曰:“菩萨,古维摩经翻高士。”

  【高世耶】 (物名)Kauśeya,又作憍奢耶,憍尸。绢名。寄归传二曰:“高世耶乃是蚕名,作绢还受此号。”饰宗记五末曰:“今三藏云:高世耶者,即是野蚕之名。此蚕不养,自生山泽,西国无桑,多于酢果树上。而食其叶,其形皓白,粗如拇指,长二三寸。月余便老,以叶自裹,内成其茧。大如足指,极为坚硬。屠人采之,取热成绢。其绢极牢,体不细滑。”

  【高世耶僧悉哩唎】 (物名)译曰野蚕卧具。见饰宗记五末。Kauśeya-saṁastara。

  【高王观世音经】 (经名)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也。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谓之观世音救生经,又云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谓之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谓之救苦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曰:“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于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为劫贼所引,禁在京狱,不胜拷掠,遂妄承罪,并处极刑。(中略)梦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经有佛名,令诵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觉已,缘梦中经,了无谬误。比至平明,已满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欲加刑,诵满千遍。执刀下斫,折为三段。三换其刀,皮肉不损。怪以奏闻,丞相高欢,表请免刑。仍敕传写,被之于世,今所谓高王观世音经是也。”明莲池以此经为伪经。

  【高王观音经】 (经名)高王观世音经之略。

  【高王经】 (经名)高王观世音经之略。

  【高显处】 (术语)塔之译名。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经音义云:正言窣睹波,义翻方坟。翻高显处,以耸出故。”文句记三中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显。”

  【高足】 (杂语)弟子之胜者,曰高足。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为其高足。”

  【高祖】 (杂名)各宗之开祖云高祖。

  【高座】 (物名)一段高者,有导师所登之高座。有说法者所登之高座。又法华会等之大会,其左右有讲师之高座。

  【稿干喻经】 (经名)苏婆呼童子经上曰:“譬如有人耕田种稻,唯求子实,不望稿干。子实成熟,收获子已,稿干不求,而自然得。行者欲得菩提种子功德,不为世乐,求无上菩提,以喻其实。诸余世乐,况喻草干不求自得。”智度论八十七曰:“譬如人为谷故种禾,而稿草自至。”稿干喻经者,从此等所说而立其名者,此例颇多。

  【告香】 (仪式)同于烧香。

  【鸽】 (动物)梵语,播罗缚多Pārāvata,见梵语杂名。西域记九曰:“迦布德迦Kapotaka,唐言鸽。”

  【歌呗】 (仪式)歌者歌叹。呗者梵语呗匿。译曰赞颂,赞叹。是梵汉双举之语。又唱呗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文句记五之中曰:“经云呗者,或云呗匿,此云赞诵。”玄赞四曰:“梵云婆陟,此言赞叹,呗匿讹也。”梵Pāṭhaka。

  【纥差怛罗】 (术语)Kṣetra,译曰土田。国土也。见“刹”条。

  【歌偈】 (杂名)歌叹他德之偈颂。智度论三十五曰:“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偈,而赞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

  【纥哩】 (术语)Hriḥ,又作纥利。纥利俱,缬利。为阿弥陀佛或观间菩萨之种子。杂趣释下曰:“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字乐国土,得上品上生。”难谈集十曰:“字者弥陀观音之种子,合四字为一字,真言之习也,辄不可记。(中略)极乐之宫殿树宝池水鸟等,皆由此一字而生云。”

  【纥哩陀耶】 (术语)梵音Hṛdaya,又作纥哩娜耶,纥哩乃耶,讫利驮耶,纥哩娜野,纥利陀耶,釳利陀,又作汗栗驮。译曰真实心,坚实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第一曰:“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注曰:“此心梵音肝栗大。肝栗大者,宋言心。谓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者,梵音质多。”菩提心义曰:“一切众生,本有真如净心,名干栗驮耶。是心为真实之义,诸经论中名此心为真如法性。”宗密以纥利陀耶为肉团心,干栗陀耶为坚实心。似误。秘藏记曰:“干栗多以处中名,非常等之心也。”其指真实之心性,即如来藏心明矣。解为人之肉团心者,乃由真言所谓即身成佛,即事而真之说而出者,不过欲观肉团心即法身毗卢遮那身也。故虽曰肉团心,其实即指真实心。由其形配于未敷莲华。

  【歌栗底迦】 (杂名)月名。见“迦利底迦”条。

  【纥利俱】 (术语)见“纥哩”条。

  【纥利俱字塔】 (堂塔)石造或木造之塔,中心书纥利俱字者。塔是鍐字,表金刚大日果位之法界宫殿。纥利俱字为西方无量寿如来之根本种子,又为观音萨埵之种子。

  【纥利陀耶】 (术语)见“纥哩陀耶”条。

  【歌利王】 (人名)见“迦利”条。

  【歌利王害忍辱仙】 (本生)往昔佛生于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为化度众生于城外修禅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舍王来佛处。佛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未断贪结,内心实无贪着。(中略)王即试之,截佛耳而颜容不变,群臣谏王,欲使中止,王不听。更劓鼻削手,而相好圆满,无少变化。时天大雨沙石。王心大怖畏,诣佛处忏愧请哀愍。佛曰:我心如无瞋亦无贪。王言大德,云何知心无瞋恨?佛言我若无瞋恨,即将令此身如元。如是发愿已,身即复本,王益忏愧,遂入佛门。见涅槃经三十一。金刚经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智度论十四之说同之,度无极集五之说,缘起少异,经和律异相八引之。

  【歌罗】 (杂名)分量名。见“迦罗”条。

  【歌罗分】 (杂名)见“迦罗”条。

  【歌罗逻】 (杂名)初宿胎内之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之上曰:我初生时揽父母身,分以为已有,名歌罗逻。歌罗逻时,名曰无明。参照“羯逻蓝”条。

  【歌罗频伽】 (动物)见“迦陵频伽”条。

  【割缕净】 (杂名)比丘之三衣,必以青黑木兰之三坏色染之。然其衣料极为细软,不堪染色。且外无三衣之用者,故许割片端之缕而使用之,是曰割缕净。净者,与净肉,说净等之净同,谓无罪也。见行事钞中之三。

  【鸽鬘】 (人名)湿生女子之名。俱舍光记八曰:“鸽鬘者,昔有一王,名跋罗哈摩达多,唐言净授。于王腑下有疱,生一女了,名为鸽鬘。从腋下出,如鸽飞出。王重如鬘,故以名焉。”

  【歌菩萨】 (菩萨)见“八供养”条附录。

  【歌声】 (故事)紧那罗之歌声,使五百仙人失通,迦叶尊者不堪于座。见智度论十七。见紧那罗条。

  【歌颂】 (杂名)讴歌其德之偈颂。法华经法师品曰:“妓乐歌颂,供养恭敬。”

  【歌叹】 (杂语)以谣歌赞叹其德也。无量寿经下曰:“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歌天】 (天名)住于胎藏界之外金刚部院。天人之吹笛者。又有歌天女。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六。

  【哥王】 (人名)哥利王。见“迦利”条。

  【歌王】 (人名)即歌利王。见“迦利”条。稽古史略三曰:“忍仙林下坐禅时,曾被歌王割截肢。”

  【歌舞菩萨】 (菩萨)奏天乐,歌舞而赞叹如来,赏扬往生人之菩萨。无量寿经下曰:“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又金刚界三十七尊中有金刚歌,金刚舞之二菩萨。

  【歌舞人】 (杂名)内四供之西北二供也。秘藏宝钥上曰:“金宝法业歌舞人。”

  【歌舞三摩地】 (术语)是大日如来之歌三摩地舞三摩地也。大日如来住此三摩地,名变现一天女。一以歌咏供养西方弥陀如来。一以舞技供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释迦)是金刚界三十七尊中之内四供女菩萨也。然则歌舞即大日法身内证之德。一句之歌咏,一曲之旋舞,亦无非为深妙之佛事,因而具法性无尽之德,故与之相应,则一切之悉地得成就也。智度论十三曰:“问诸佛贤圣是离欲人,不用音乐歌舞,何以故?供养伎乐耶?答诸佛于一切法中心无所著,于世间法悉无所须,惟怜愍众生故出世,应随供养者应愿而使得福,故受。又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受化易,是故以音声因缘供养佛。”

  【鸽隐佛影】 (传说)涅槃经二十八云:佛昔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如故,战栗如芭蕉树之动。至佛影中,身中安稳,恐怖得除。是故当知世尊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智度论十一亦出之。

  【歌咏】 (行事)律教禁歌咏。毗奈耶杂事六曰:“苾刍不应歌咏引声而诵经卷。若苾刍作阐陀声,诵经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国言音,须引声者,作时无犯。”然大乘许之。大日经义释六曰:“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实印。”

  【歌咏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鸽园】 (寺名)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诤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时诸贤圣,和众乖违,便舍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敕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犹如雁王,凌虚而往。复以神力,摄取船中同舍鸡园未得通者,现诸神变,作种种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闻见已,深生愧悔。速即遣人寻其所趣,使还。知在迦湿弥罗,后固请还,僧皆辞命。王终总舍迦湿弥罗国,造僧伽蓝,安置贤圣众。随先所变作种种形,即以标题僧伽蓝号,谓鸽园等。”见“迦布德迦”条附录。梵Kapotakasaṁghārāma。

  【革葱】 (植物)又作茖葱,梵名Latārka之译。山蒜也。五辛之一,梵网经所谓佛子食之犯轻垢罪者是也,一说此即薤。

  【隔历】 (术语)彼此相隔,次第不和会融会也。常对于圆融之文字而言。玄义一下曰:“五阴实法,隔历是世界。”四念处四曰:“别则隔历,圆则一念。”

  【隔历三谛】 (术语)空为但空,破见思之惑。假为但假,破尘沙之惑。中为但中,破无明之惑。又自空观而入于假观,自假观而入于中观,如此空假中三者,次第各别。名为隔历之三谛,别教之分际也。玄义一上曰:“隔历三谛,粗法也。圆融三谛,妙法也。”四教仪集注下,明别教之理智曰:“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

  【隔生即忘】 (杂语)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而不记忆也。凡夫不足言,天台六即位中,至观行即之位亦云尔。玄义六下曰:“若相似益,隔生不忘。名字观行益,隔生即忘。”

  【格外】 (术语)超常格也。非寻常者。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

  【格外句】 (术语)越常格而向上之语句。从上祖家之语句皆然。碧岩二十一则垂示曰:“太平特节,若辨得格外句,举一明三。”

  【隔宿】 (杂语)忌日之前日也。以与当日隔一宿故也。敕修清规景命四斋日祝赞曰:“隔宿堂司行者,报众挂讽经牌。”

  【阁主】 (职位)佛阁之主事。禅苑清规曰:“阁主殿主维那所请。”

  【葛藤】 (譬喻)譬烦恼也。又斥法门之烦者。又谓言语,禅家之常语。出曜经三曰:“其有众生,堕爱网者,必败正道。(中略)犹如葛藤缠树,至末遍则树枯。”碧岩十二则垂示曰:“却有许多葛藤公案,具眼者,试说看。”种电钞一曰:“葛藤者谓语言。”碧岩第一则垂示曰:“看取雪窦葛藤。”丛林盛事曰:“禅家者流,凡见说事枝蔓不径捷者,谓之葛藤。”楞伽经一曰:“丛树葛藤句,非丛树葛藤句。”

  【葛藤禅】 (术语)大慧武库曰:“雪居舜老夫,常讥天衣怀,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合掌曰:且喜葛藤椿子倒。”

  【个个圆常道】 (术语)是华严天台所说幽远玄妙之教,一个一个之事物,山川草木勿论,即至一尘一芥之微,悉皆具备圆满常住之道,无不有真理之全体者。圆有完全圆满意味,常有常住不灭意味,佛法至极之道理也。

  【各据一义】 (术语)各据一门而立义也。俱舍光记一之余曰:“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给孤】 (人名)佛在世长者之名。梵语本名苏达多,译曰善施,梵语别号阿那陀摈荼陀,译曰给孤独,略名给孤,建祇洹精舍之人。西域记六曰:“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焉。”玄应音义三曰:“阿那他,此云无亲。旧人义译为孤独,宾荼驮写耶。此云团与。旧人义译为给,犹是须达多之别名。修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

  【给孤独园】 (地名)给孤独长者买得祇陀太子之园林施与僧众,故名给孤独园。见“祇园”条。

  【给孤独长者】 (人名)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在王舍城听释迦说法,深归依之,请至其国,购太子祇多之园林,以赠释迦,使之说法,由是佛教大行于其地。参照“给孤”条。

  【给孤独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经名)佛说给孤独长者女得度因缘经,一卷,宋施护译。说长者女须摩提,嫁于满财长者子,令其家供养佛僧,同悟道者。出于增一阿含经须陀品第三十。

  【给园长者】 (人名)给孤独长者也。

  【根】 (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则名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则名为根性。俱舍论二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大乘义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记三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

  【根败】 (杂语)眼等五根败坏而不为用也。维摩经佛道品曰:“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闻诸断结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同慧远疏曰:“眼等名根,根坏名败,根坏之人名根败士,于色声等不能照瞩。”

  【根败坏种】 (术语)声闻缘觉之二乘众,可成佛之根机坏,无有可证佛果之因种也。起于维摩经维摩叱二乘为根败坏种。亦曰根败二乘,败种二乘。

  【根本禅】 (术语)又曰根本定。伏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近分。断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根本,即定地有色界无色界之八地,故有八根本禅八近分禅。

  【根本大乐经】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根本等至】 (术语)即根本定也。

  【根本定】 (术语)又名根本禅,根本等至或八等至,略称根本。对于近分定而言。即离各下地修惑而得之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根本地所摄之定也。见俱舍论,毗婆沙论等。

  【根本法轮】 (术语)三论宗所立三法轮之一,言华严经之说法也。法华游意上曰:“根本法轮者,谓佛初成道,华严之会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法门,谓根本之教也。”

  【根本烦恼】 (术语)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则有身、边、邪、取、戒之五见,此谓为五利使。合而为十。谓之十随眠或十使。共为根本烦恼。其他为随烦恼。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无明住地为根本烦恼。其他之四住地为枝末。

  【根本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之中央会,谓为根本会,亦曰成身会,羯磨会。

  【根本惑】 (术语)对于枝末惑而言。有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种。又为五利使,五钝使之十。与根本烦恼同。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 (书名)十四卷,尊者胜友集,唐义净译。集萨婆多部之戒律藏者。

  【根本识】 (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唯识述记三末曰:“小乘名根本识。”了义灯四本曰:“十六名根识者,大众部立为根本识。”【根本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述记三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识。”唯识了义灯四末曰:“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根本十四音】 (杂语)佛本行集经十一曰:“梵天所说之书。”注曰:“今婆罗门书正十四音是。”涅槃经八曰:“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说字根本?佛言善男子!说初半字以为根本。(中略)所言字者其义云何?善男子!有十四音名为字义。(中略)此十四音名曰字本。”而次下经文虽就摩多及体文之五十字详说字义,然不指此十四之根本字者何耶?因而诸师异解多端。如悉昙藏二列十类之异解。其中秀法师之解云:“悉昙十二字合长短二声为一音,合有六音。次从迦以去有二十五字为一音,合为五音。足前合为十一也。次从耶已去九字,三字为一音,合有三音。足前合为十四音也。不取鲁流四字为音。明此四字直是利前音非是音也。”又悉昙三密钞之六说中,第六说信范之说与之同。

  【根本说一切有部】 (流派)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部。译名说一切有部。是于佛灭后三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尔后犊子部等诸部由此分出。故对于其等末部而谓为根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书名)十卷,唐义净译。揭受戒说戒忏悔等诸种所关之一一羯磨法者。其事数多,故曰百。就其事为一一之羯磨别,故曰一。梵EkaśataKarman。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尼之戒本也。于比丘尼之布萨诵之。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那耶】 (书名)二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尼之根本大律藏也。梵Bhikṣuṇi-vinaya。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 (书名)一卷元拔合思巴集。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之戒本也。说二百五十戒之戒相。说戒时诵之者,谓为戒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称。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书名)十卷,唐义净译。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缘经,于前五卷说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经,于后五卷说之。是关于律之缘起本生也。梵Mūlasarvāstivādanidānamātṛka。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书名)五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梵Māla-sarvāstivāda-vinaya。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明安居之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特明受戒之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明功德衣之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十卷尼陀那目得迦中之本颂别行者。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 (书名)二卷,唐义净译。特说皮革之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书名)二卷,唐义净译。特明提婆破僧之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 (书名)四卷,尊者毗舍佉造,唐义净译。摄略有部毗奈耶之偈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特明自恣之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书名)十八卷,唐义净译。特明食物之事。律以一切之食物为药。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书名)四十卷,唐义净译。书受戒安居之大事。其他说些细之杂事者。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摄颂】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摄略毗奈耶杂事之偈颂。

  【根本陀罗尼】 (术语)具名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又称阿弥陀大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十甘露真言。见“阿弥陀”条附录。

  【根本无明】 (术语)无始无明之异名,见“无始无明”条。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名本觉。此二无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难及思虑,不出言舌处也。”

  【根本无师自然智】 (术语)谓阿字本不生之本觉智。义释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此而生。”

  【根本心】 (术语)三心之一,第八识为万法生起之根本,故名。

  【根本业道】 (术语)就成一业画加行、根本、后起之三。其业正成办时之表业与无表业,名为根本业道。例如杀生,杀了刹那之所作与所由作而薰发于身中之无表业,谓为根本业道。无表业其后随转而不止,属于后起。

  【根本依】 (术语)诸识四种依之一。

  【根本印】 (术语)诸尊各有根本之印与明。秘藏记私钞六曰:“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经说爱染王法,诵大根本明(云云)。不动亦有根本印明,三摩地仪轨云:即结根本印,诵本明七遍(云云),是说大日根本印明也。如此一一尊各有本印本明。”【根本印】(印相)或为坚实合掌,或为智拳印。此中以智拳印习为灌顶之秘密印。

  【根本枝末二无明】 (名数)起信论分无明为根本枝末之二、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明。依此判,则小乘之无明局于枝末无明,不问根本无明也。以彼不会真如不断法执故也。根本无明一名无始无明,真言称之为无始间隔,台家号之为微细无明与障中无明,胜鬘所说五住地中之无明住地,即谓此也。而此障中微细无明之品数虽为无量,姑分为四十二品,于初住已上至佛果之四十二位断之,其中第四十二之无明为始觉之智最后所断者,谓之最后品无明,迷于真如之原始无明,谓之元品无明,是台家圆教之判也。参照“无始无明”条。

  【根本智】 (术语)又作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对于后得智而言。正冥符于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此智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唯识论十曰:“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三藏法数五曰:“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根本咒】 (真言)观音之大慈咒。

  【根边蕴】 (术语)对于一味蕴而言。由细意识而起之有间断五蕴也。小乘经量部所立。见异部宗轮论述记等。

  【根尘】 (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

  【根机】 (术语)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之发动处曰机。修行之兴废,教法之进止,一由此根机之如何?最胜王经七曰:“随彼根机令习定。”寄归传二曰:“巧应根机,善诱人天。”

  【根见家】 (术语)又名眼见家,即立眼根能见色境之说也。盖古来说五识依五根各缘自境时,眼识能见色乃至身识能觉触,或眼根能见色乃至身根能觉触者,凡有四种:一根见,二识见,三根识相应之慧见,四根识和合见也。见大毗婆沙论等。

  【根净】 (术语)六根清净之功德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说。于圆教相似即之位得此功德。见“六根清净”条。

  【根境】 (术语)又名根尘。即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境。根有五根六根之别,境有五境六境之别,六根六境,又称十二处或十二入。见俱舍论等。

  【根境识】 (术语)又名根尘识。即有取境之作用者,谓之根,所缘谓之境,能缘谓之识。五根五境五识,谓之前十五界。六根六境六识谓之十八界。眼识以眼根为所依缘色境乃至意根以意识为所依缘法境。见俱舍论成唯识论等。

  【根力】 (术语)五根与五力。法华经譬喻品曰:“无漏根力觉道。”

  【根力觉道】 (术语)五根与五力,七觉支与八正道。

  【根力觉分】 (术语)与根力觉道同,分为八正道分。思益经一曰:“无漏根力觉分。”

  【根利有遮无遮】 (术语)根性锐利,不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锐利,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阇王央崛。见止观二下。

  【根门】 (杂语)眼等六根为漏出种种烦恼,入种种妄尘之门户,故曰根门。杂阿含经十一曰:“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位。”

  【根器】 (譬喻)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能堪物曰器。大日经疏九曰:“略说法有四种,谓三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众生,量其根器,而后与之。”

  【根缺】 (杂语)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减不具者。见往生论。

  【根阙】 (杂语)眼根等不具足者。聋盲喑哑之类。净土论曰:“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阙,二乘种不生。”与根缺同。

  【根上下智力】 (术语)十力之一,明了众生根机性情之上下不同,及得果之大小等之佛智力也。

  【根身经】 (术语)阿赖耶识三种境之一。言眼等五根身为阿赖耶识之相分。

  【根识】 (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了义灯四本曰:“十六名根识者,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根性】 (术语)气力之本曰根,善恶之习惯曰性。辅行二之四曰:“能生为根,数习为性。”

  【根缘】 (术语)人之根性与境遇之缘务。玄义分记三曰:“根缘不同,就戒授五八十具等戒,就定教于观练薰修等定。”

  【庚申会】 (行事)庚申之夜,以青面金刚之像为本尊,造猿形为神,设祭供彻夜,以满足众愿,谓之守庚申。是本出于道家避三尸之说,更无佛教之典据。但吾国佛者和之者甚多。僧史略下曰:“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铜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或动丝竹,一夕不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注罪夺算也。然是实道家之法,往往有无知释子,入会图谋小利,曾不寻其根本,误行邪法。深可痛哉。”以青面金刚为其本尊者,据青面金刚之仪轨。其言曰:“若患骨蒸,伏运,传尸鬼病者,诵咒千遍,其病即愈。”其仪轨出于陀罗尼经十。

  【庚申日】 (杂名)北斗七星仪轨曰:“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陈说众人之罪恶。”见“庚申会”条。

  【更鼓】 (杂名)报夜间时辰之鼓。见象器笺十八。

  【更药】 (饮食)旧称曰非时药。四药之一,自朝至初更得服之八种浆水也。百一羯磨五曰:“更药者昼日应饮,如其至夜,但齐初更,律教一夜分为三节。初之一分,名曰初更,过斯不应饮用。若准五更,当一更强半。旧云非时者,非正译也。”

  【弓】 (术语)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毗婆沙论百三十六,杂阿毗昙心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麸-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四指节成一肘,四肘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四,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于我国丈尺,则有异说。据四分律羯磨疏,一弓长四肘,则为七尺二寸。是一肘为一尺八寸,一指为七分五厘之说也。然佛本行集经十二,谓合七大麦成一指节,重七指节成半尺,合两半尺成一尺,二尺为一肘,四肘为一弓。又起世经七,谓郁单越人身长七肘,衣长十四肘,上下七肘,而同本异译之大楼炭经四,记郁单曰天十人,身长一丈四尺,衣广二丈八尺,长一丈四尺,是一肘为二尺,一指为七分一厘余之说也。又慧苑音义下谓依毗昙中一尺五寸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三百弓为一里云云。案印度之尺度,本以指而度者,自随人而殊其丈量,生种种之异说,而我国之丈尺,亦由时而不同。夏一尺为十寸,殷一尺为九寸,周一尺为八寸,则殷尺之一尺八寸,得谓等于夏尺之二尺焉。又摩诃僧祇律八所谓五肘为弓量者,或是依周尺,亦未可知。周尺之二尺,为夏之一尺六寸,故其五肘,即为八尺,以与夏尺之四肘其量相同故也。

  【公】 (术语)金石要例曰:“僧之称公,当以其名,宋景濂塔铭可按也。及今乃以其字,失之矣,文章家不得因之。”僧之称公,当称名之第二字。如慧远法师则称远公。道生法师,则称生公。又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公案】 (术语)禅家应于佛祖所化之机缘,而提起越格之言语动作之垂示也。后人称之,名为公案。又曰因缘。公案者,公府之案牍,即律令也。至严而不可犯者,可以为法。可以断是非。从上佛祖之垂示,是宗门之正令,以判迷悟者类之。故彼拟名公案。所谓千七百则是也。碧岩九十八则评唱曰:“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同种电钞曰:“至理绝言,唯对迷机,故不获已而假言说以显道,后人将彼垂示语作公案也。”山房夜话上曰:“公案乃喻公府之案牍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乱实系焉,公者乃圣贤一其辙,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中略)夫佛祖机缘,目之曰公案亦尔。”碧严集三教老人序曰:“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唱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二字乃世间法中吏牍语。”云栖正讹集曰:“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

  【躬半支迦】 (异类)夜叉名。大药叉女欢喜母成就曰:“躬半支迦大药叉将,古云散支者,讹也。”见“散支”条。

  【功德】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德藏】 (术语)功德之宝藏也。无量寿经下曰:“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新译仁王经下曰:“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功德池】 (地名)八功德水之池。在极乐。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横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

  【功德丛林】 (杂名)名禅法。又名禅院。宋高僧传十二庆诸传曰:“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

  【功德法身】 (术语)五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功德海】 (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曰:“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现十方无量国。”

  【功德聚】 (术语)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三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赞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赞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又塔之德名。性灵集九曰:“塔名功德聚幢号与愿印,功德聚则毗卢遮那万德之所集成,与原印则宝生地藏之三昧身。”大日经遍明钞十曰:“自宗翻率都婆为功德聚。”

  【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有分别功德品,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之三者。

  【功德施论】 (书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之异名。

  【功德使】 (职位)唐朝置管领天下僧尼之官,谓为功德使。僧史略中曰:“会要云:大历十四年,敕内外功德使并宜停置。若然者,代宗朝早置功德使。”

  【功德水】 (杂名)八功德之水。见上。

  【功德天】 (天名)新译曰吉祥天。旧译曰功德天。见“吉祥天女”条。

  【功德天女与黑闇女俱行】 (杂语)见“吉祥天女”条。

  【功德天品】 (经名)金光明经二所出。功德天女说供养念诵自己者,与以福。

  【功德田】 (杂语)三福田之一。三宝也。在宝具无上之功德,自此生众生之功德,或众生供养之,则生无量之福报,故曰田。无量义经曰:“布善种子,偏功德田,普令一切发善提芽。”俱舍论十五曰:“功德田者,谓佛法僧,或胜补特伽罗,谓得胜果胜定。”俱舍颂疏十八曰:“佛及罗汉,名为德田谓具诸胜德,及亦能生一切有情胜功德故。”三藏法数十一曰:“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具福报,是功德福田。”

  【功德衣】 (衣服)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四分律四十三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衣。”

  【功德游】 (行事)即法乐也。法事之后,以诗歌之朗咏等而游也。

  【功德主】 (杂名)谓檀越之人。见象器笺。

  【功德庄严王经】 (经名)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之略称。

  【工夫】 (术语)或作功夫。禅语,谓参禅也。懒残曰:“我岂有工夫,为俗人拭涕。”临济曰:“始知从前虚用工夫。”

  【工伎儿】 (譬喻)譬心于工巧之优伎者。楞迦经四曰:“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功嘉葛刺思】 (人名)Kun-dgāgrags,西藏名。译言普喜名闻。又名胆巴Dauipa,译言微妙。西藏甘突斯旦麻人。幼孤,为季父所养。十一岁,侍法王上师,习得经科,咒式,坛法,明方等。二十四岁,讲演大喜乐本续等文。寻奉上师命,至西天竺,就古达麻室利学梵典,尽得其传。元中统年中以国师发思八之茑,入居五台山寿宁寺。至元七年,受诏住仁王寺,九年留中都,为王公授戒。十二年奏摩诃葛刺神(即大黑天)之灵威,建庙涿州南,结构极壮丽。十八年,得老子化胡经及八十一化图,奏其妄诞。于是敕使教禅之徒及翰林承旨等,辩证于长春宫,诏诸路除道德经外,余悉焚毁。及相哥继帝师之位,豪横自肆。师责之,不悛。反遭其谮,辞而西归,及临洮,复为权臣所谮,归故里居六年。相哥遣使召,还住中都圣安寺。同年,受敕率侍僧昔监藏至潮州,馆开元寺。师以为潮州是大颠与韩子论道处,宜建梵刹。枢使月的迷失,深归依师,因复兴城南净乐寺故基,创建殿宇。师自塑梵像,设万僧齐庆赞之。未几,又召还入京。时相哥已伏诛。以师请,赐潮州寺田二十顷及宝积之额。世祖有疾,召师入内殿,建观音狮子吼道场。明年世祖崩,成宗践祚,师奏除僧道赋税。元贞元年,受诏住在护国仁王寺,又于高梁河西北瓮山寺,建曼拏罗于摩诃葛刺神祈战捷,有验。成宗幸柳林,偶得疾,召师至,修观法七昼夜,疾乃愈,施供甚丰赡。大德七年寂。年七十四。皇庆二年赐谥大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又有金刚上师之号。见佛祖历代通载,元史,神僧传等。

  【宫讲】 (行事)于宫中讲经文也。支那古代已行之。如东晋之竺潜于元帝太兴元年在内殿讲经是也。

  【公界】 (杂语)公共之界限也。百丈清规第六日用轨范条曰:“不得以两边公界之手巾,拭头面。”

  【恭敬】 (术语)谦退云恭,推尊其德云敬。法华经嘉祥疏二曰:“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释氏要览中曰:“四分律云:汝等比丘,于我法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戒本云:若比丘不恭敬,犯波逸提罪。”

  【恭敬经】 (经名)此经摄于中阿含经第十。说恭敬具威仪,具学法,乃至为至涅槃之源。

  【恭敬施】 (杂语)三施之一。向他为恭敬礼拜等也。智度论十二曰:“恭敬施者:信心清净,恭敬礼拜。将送迎逆,赞叹供养。如是等种种,名为恭敬施。”

  【恭敬修】 (术语)四修之一。见“四修”条。

  【功力】 (术语)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三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依念观音之功力,得观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观音之功力,不动之功力等。此时之功力,如言利益也。

  【功能】 (杂语)功用能力也。以能生结果而名。唯识演秘二本曰:“能生果法,名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种子异名。”

  【宫毗罗大将】 (天名)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宋译药师经曰:“金毗罗大将。”善珠之药师经钞下曰:“宫毗罗大将,宋译本云名金毗罗。宫金不同,传梵本经重为异。”(宋本今不传)。

  【工巧明】 (术语)Sīlpāsthāna-vidyā,五明之一。又作巧业明。工巧者,工艺也。明者明显之义。即言关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等之学艺也。西域记之印度总说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瑜伽论三曰:“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巧明论。”瑜伽师地论十五举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事王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占相工业,咒术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那工业,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音乐工业之十二。演密抄四曰:“文笔赞咏,歌妓乐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真珠琉璃、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工巧明也。”

  【宫胎】 (界名)同疑城胎宫。为胎生者之宫殿,故云胎宫。为七宝宫中之胎生,故云宫胎。见疑城胎宫条。观经定善义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地,或堕宫胎。”

  【功用】 (术语)谓身口意之动作也。八十华严经三十七曰:“自然而行,不假功用。”起信论净影疏上曰:“为功用所得,故名功德。”

  【功用地】 (术语)初地已上,既证真如,犹须加行之功,故称为功用地,八地已上,不假加行,自然功德增进,故曰无功用地。唯识论九曰:“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

  【恭御陀】 (地名)梵名Kongodha,东印度古王国名。在乌荼国之西南。玄奘渡天时,此国外道甚盛,不信佛教,国王为热心之湿婆教徒。见西域记十等。

  【共般若】 (术语)般若经中有浅深二说,于声闻与初心之菩萨共通说其浅义,是曰共般若,单对上位之菩萨,说其深义,是曰不共般若。由天台之四教言之,则共般若为通教,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也。智度论百曰:“如先说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

  【共报】 (术语)国土等自他可共受用之果报也。是共业之所感。论经下曰:“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

  【共比量】 (术语)用立敌共许之法之比量也。又略名共比。三比量之一。即宗因喻,或唯宗,用立敌共许之法之论法也。此亦有共自他三者之别。共者,为宗因喻共用立敌共许之法之比量,即共不定也。自者,宗之前陈后陈,虽为共许,而因喻唯用自许之法。他者,亦宗之前陈后陈,虽为共许,而因喻用他许之法。因明入正理论疏瑞源记五,引天台清干之说,谓:“共三量者,三宗皆是共法。且共之自者,大乘对声显,立声无常自许所作性故,同喻如化身,异喻如法身。第二共之他者,声论对大乘立声常,无质碍故,同喻如汝法身,异喻如汝化身。第三共之共者,如论所说(即共不定)。”以此可见其别。

  【共变】 (术语)以有情之同业变现同一之境者,如山河等。唯识论二曰:“诸业同者,此共变故。”见“四变”条。

  【共不定】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因之十四过之第五。六不定之一。即因用于宗同品并宗异品,有全分关系之法之过失也。因明入正理论所谓:“共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是也。即共为所量性之因,于同宗品及异宗品,共有全分关系故,不能以此因决宗之常无常也。

  【共不共】 (术语)共法与不共法,共通与特别之二门也。如共般若,不共般若。共业,不共业等。

  【供灯】 (仪式)以灯明奉施佛像塔庙也。

  【共法】 (术语)又曰共功德。对于不共法而言。谓佛所具之功德中,与其余圣者及异生共之者。俱舍论二十七曰:“世尊复有无量功德,与余圣者及异生共,谓无诤愿智无碍解通静虑无色等持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随其所应,谓前三门唯共余圣,通静虑等亦共异生。”

  【供奉】 (职位)内供奉之略称。供奉大内之道场之僧官名。略曰内供。

  【供奉云】 (杂名)诸菩萨兴云供奉如来也。华严经妙庄严品曰:“诸菩萨各兴种种供奉云。”

  【供佛】 (杂语)供养佛也。

  【贡高】 (术语)净名经曰:“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僧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力士伏贡高心,然后润以法水。”

  【供过行者】 (职位)供头行者之别称。见象器笺八。

  【供华】 (仪式)以花供佛菩萨也。供花之意趣。见“香华”条。又(物名)载供佛所盛之物之台谓之供华。

  【供讲】 (仪式)书写法华经等后,供养讲赞也。性灵集十曰:“聊设法筵,供讲事毕。”

  【共教】 (术语)共通而说之教也。亦名共教大乘,三乘共教,共般若。见“共般若”条。

  【供具】 (物名)又云供物。供佛菩萨等之香华饮食幡盖等事物也。宝积经三十四曰:“齎持微妙供具,奉献如来及诸大众。”法华经曰:“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往生要集中本曰:“随力办于华香供具。”

  【供具如意愿】 (术语)又曰供养具如意愿。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之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欲使菩萨供养诸佛之品具如意之愿也。

  【供米】 (物名)供佛或僧之米也。

  【供米袋】 (物名)供米之袋也。

  【供米所】 (杂名)与供米田同。

  【供米田】 (杂名)为供米之田地也。

  【共命鸟】 (动物)Jivajiva,又作命命鸟,生生鸟。梵曰耆婆耆婆。两首一身,果报同,心识别也。见耆婆条。

  【共生】 (术语)论物之出生,非由自性而生。由他性而生,由自他二性而生者。

  【共十地】 (名数)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之十地,谓之共十地。大品般若经所说,天台以之为通教之位次:一干慧地,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之位时,未得真空之理水,观慧干涸之位。二性地,三乘之人,进内凡之位,于真空法性之理,颇有解悟之心时。三八人地,人者忍也,三乘之人,欲断三界之见惑,于预流向起八忍智之位。四见地,三乘之人,见四谛真空之理,已断三界见惑之位,声闻乘谓之预流果。五薄地,三乘之人,断欲界上六品之修惑,欲惑稍薄之位,即声闻乘之一来果。六离欲地,三乘之人,断欲界下三品之修惑,毕竟离欲惑之位,即声闻乘之不还果。七已办地,三乘之人,断尽上二界之修惑,更无所断,所作已办成之位,即声闻乘之阿罗汉果,而彼乘止于此。八辟支佛地,是缘觉乘极果,观智锐利,不啻断烦恼之体,更进而侵害其习气一分之位。九菩萨地,三祇之间,修福研慧,将得一切种智,断烦恼之习气,如仅余少灰之位。十佛地,大功德之力资利智慧得一念相应之慧,观真谛究竟,烦恼习气亦复究竟,如劫火烧木,无复余灰之位。见大乘义章十四,四教仪集注下。

  【供台】 (物名)置供物之大桌也。见象器笺十九。

  【供天】 (杂语)又云天供。供养梵天帝释功德欢喜等之诸天也。

  【供头行者】 (职位)粥饮时,行饭羹茶果等之行者也。或单称供头。见象器笺八。

  【供物】 (杂名)供养三宝之物品也。

  【供物当投河】 (仪式)据瞿醯经下卷说,供养世尊之物,皆当投于河。又他仪轨亦说此。

  【共相】 (术语)诸法有自共二相,局于自体之相曰自相,通于他之相曰共相。例如五蕴中五蕴各事,是自相也。空无我等之理,生住异灭等之相,是共相也。乃至于青色有多事体,其一一事体,是自相也。如华之青,果之青,乃至金之青,衣之青,自他共通之青,是共相也。故自相共相,重重相望而无尽,遂无自相之实体。唯识述记二末曰:“如五蕴中,以五蕴事为自相,空无我等理为共相。(中略)如是展转至不可说为自相,可说极微等为共相,故以理推无自相体。且说不可说法体名自相,可说为共相。以理而论,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共相惑】 (术语)又略曰共惑。对于自相惑而言。即诸法缘共通之苦,空,无常,无我等相而迷之,执苦为乐,空为有,无常为常,无我为我之烦恼也。俱舍论二十言:“二者共相,谓见疑痴。”次:“所余一切见疑无明去来未断,遍缚三世。由此三种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缚故。若现在世正缘境时,随其所应能系此事。”

  【供宿】 (仪式)供养尊宿也。性灵集十曰:“礼着乡饮,经称供宿。”月灯三昧经六曰:“当问其夏腊,若是尊宿者,应供养恭敬头面接足礼。”

  【共许】 (术语)自他共许而同意也。论场之用语。因明大疏上本曰:“宗依必须共许,共许名为至极成就。”

  【供养】 (术语)毛诗蓼莪笺曰:“供养日寡矣,而我不得终养。”仪礼既夕注曰:“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礼记曾子问注曰:“妇有供养之礼,故必祭而成妇义。”战国策曰:“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白虎通曰:“王者有六乐,所以作供养。”今为资养三宝奉香华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供养,义本于此。文句二下曰:“施其依报名供养。”玄赞二曰:“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

  【供养第一】 (故事)供养僧伽,以优留频罗迦叶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将养圣众,四事供养,所谓优留毗迦叶比丘是。”

  【供养法】 (术语)作曼陀罗供,水天供,圣天供等,种种供养之法式也。其作法出于苏悉地经二供养品,瞿醯经中奉请供养品,不空羂索经十五最上神变解脱坛品等。

  【供养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示诸尊以宝冠华鬘等供养本师大日如来之相。四曼中羯磨曼荼罗也。有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七十三尊。见九会曼荼罗条。

  【供养如意愿】 (术语)指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而言:与供具如意愿同。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

  【供养文】 (杂名)依观佛三昧海经十(念十方佛品)所记奉献香华时之发愿文而作者。于法会之式为供养文讽咏之。见鱼山集略。

  【供养仪式】 (书名)一卷,著者不详。据大日经以记供养之法式者。

  【供养诸佛愿】 (术语)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三之愿名。经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无量寿经钞四题曰:供养诸佛愿。

  【供养主】 (杂名)劝募供养物者。与化主同。见象器笺七。

  【共业】 (术语)二业之一。各人共同之善恶之业,随而各人感共同之苦乐果者。山河等之依报是也。

  【共依】 (术语)为二识以上共通之所依者。五识之四依中,除同境外,其余之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第六识之二依中,除染净依之根本依是也。此中阿赖耶识为根本依,为六识共依也。见百法问答抄一。

  【供帐】 (杂名)造僧籍入官者,谓之供帐。佛祖统纪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敕天下僧尼,令三岁一造籍,供帐始此。”敕修清规曰:“往时僧道岁一供帐,纳免丁钱,官给由为凭。”

  【共中不共】 (术语)见“共法”条。

  【共中共】 (术语)见“共法”条。

  【共种子】 (术语)又曰共相种子。对于不共种子而言。生自他共变之境之识变种子也。自此种子而生之境,有自他共得受用者与不然者之别。

  【共宗】 (术语)诸宗共通之宗旨。如念佛宗者。

  【钩】 (物名)屈铁而作之器物名。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一手所持之物,表召集之义者。其手名钩手,或名铁钩手,又名俱尸铁钩手。

  【勾当】 (职位)司寺中法务之役名。

  【钩纽】 (物名)又作勾纽,鞙纽。悬袈裟而结合两片者。作轮形,谓之[巾*句],垂绦帛为纽,即三分袈裟之幅于前后处置[巾*句]与纽也。然依律则纽之前后相反。毗奈耶杂事七曰:“佛言:为护衣,应安纽[巾*句],可于肩上安[巾*句],胸前缀纽,纽有三种:一如蘡薁子,二如葵子,三如棠梨子。应于缘后四指安[巾*句],应重作帖以锥穿穴,[巾*句]出其内,系作双[巾*句]。其纽可在胸前缘边缀之,叠衣三褶,是安[巾*句]纽处。律摄五曰:“去缘四指肩隅置帖,于此帖中,穿为小孔。定细绦[巾*句],可长两指,反自相系,便成二[巾*句],胸前缘边应安其纽。”此为[巾*句]置背后,纽置绦前之制,义净三藏依之。寄归传二曰:“五肘之衣,叠作三褶,其肩头叠处,去缘四五指许,安其方帖,可方五指,周剌四边,当中以锥空为小孔,用安衣[巾*句]。(中略)内纽此中,其[巾*句]前叠处缘边安纽,亦如衫纽。”是义净三藏印度当代之实见也。然南山依十诵律而反之。行事钞下之一曰:“十诵佛自教比丘施鞙纽法。前去缘四指施鞙,后去缘八指施纽,应如是作。”章服义曰:“十诵云:去缘四指前施钩,去缘八指后施纽,良以用右角掩覆左肩,前钩后纽,收束便为。”释氏要览曰:“钩纽,僧祇云纽緤。集要云:前面为钩,背上为纽。”又后世禅宗代钩以环,代纽以条,称曰南山衣。象器笺十七曰:“今时禅林,例代钩以环,代纽以条。(中略)旧说曰:观唐王摩诘画像形,其袈裟无条环,盖唐时犹不用条环。条者五代时始有,环者宋朝始有。”画像须知曰:“天竺衣者,不用镮钩之袈裟,南山衣者,附镮钩像之袈裟也。”

  【钩菩萨】 (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钩菩萨。黑色,左为拳,右取三股之钩,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钩召,摄一切众生之德。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请召金钩三摩地智,从金刚像三摩地智流出金刚钩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请召一切如来金刚道场,及拔一切众生恶趣,安于无住涅槃之城。(中略)成守菩提心户金刚钩菩萨形。住东门月轮。”

  【钩索锁铃】 (菩萨)金刚界之四摄菩萨也。表大日如来摄取之大悲者。钩者召众生,索者缚众,锁者结众生,铃者欢众也。

  【钩召法】 (修法)五种坛法之一。召集诸尊之修法也。秘藏记末曰:“钩召用羯摩部尊。钩菩萨。”补陀落海会轨曰:“钩召法用羯摩部尊。是故有钩索锁铃等。”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钩召。”见坛法条。

  【狗法】 (譬喻)以狗喻末世比丘之怨嫉猜忌者。大宝积经八十八曰:“当来末世后五百岁,自称菩萨而行狗法。弥勒!譬如有狗,前至他家。见后狗来,心生瞋嫉,啀喍吠之。内心起想谓是我家,(中略)既起此想便生贪着。前至他家,见后比丘,瞋目视之,心生嫉恚,而起斗诤,互相诽谤。言某甲比丘有如是过,某甲比丘有如是过,(中略)为衣食故,赞叹如来智慧功德,令余众生生于信仰,内自犯戒,恶欲恶行。”

  【狗戒】 (术语)天竺外道中见有狗死生于天上者,邪度狗法为天上之生因,有学狗卧于户外,食人之粪者。谓之狗戒外道。智度论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罗刹鬼戒聋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赞,唐苦无善报。”俱舍论十九曰:“本论说:有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士夫补特伽罗,受持牛戒鹿戒狗戒,便得清净解脱出离。永超众苦乐,至超苦乐处。”

  【狗临井吠】 (譬喻)亡身于幻之爱欲,譬如犬吠井中之影。智度论八十九曰:“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但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众生亦如是,四大和合,故名为身。因缘生识和合,故动作言语。凡夫人于中起人相,生爱生恚,起罪业,堕三恶道。”

  【狗心】 (譬喻)以喻得少分即满足之凡夫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狗心,谓得少分以为喜足?”

  【狗着狮子皮】 (譬喻)愚人真似智者,如犬被狮子之皮。智度论七十三曰:“如狗着狮子皮,诸兽见之虽怖,闻声则知是狗。”

  【狗子佛性】 (公案)又作赵州狗子,赵州无字。赵州从谂寄托狗子佛性打破有无之执见也。五灯会元第四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僧曰:上自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师曰:为伊有业识性在。又有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否?师曰有。僧曰:既是佛性,为什么撞入这个皮袋裹?师曰为他知故犯。”此为古来初入门之难关。

  【垢】 (术语)妄惑垢心性,故名垢。烦恼之异名。俱舍论二曰:“垢之与漏,名异体同。”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染污净心,说以为垢。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梵,摩罗。Mala。

  【垢结】 (术语)惑毒垢净心,故云垢,以结成生死之苦果,故云结。皆烦恼之异名。释名归敬仪中曰:“痴慢为本,故增垢结。”

  【垢染】 (杂语)以染身之垢喻烦恼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净水。洗除尘劳垢染故。”

  【垢识】 (术语)凡夫之心识,为惑所垢者。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良贲疏曰:“言垢识者,无始尘垢。妄分别故,名为垢识。”

  【垢污】 (譬喻)以身之垢譬心性之妄惑也。无量寿经上曰:“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同经嘉祥疏曰:“垢污者执相之惑,皆沾污慧身。”

  【垢习】 (术语)烦恼之习气也。垢者烦恼之秽,习者习性也。无量寿经上曰:“尘劳垢习,自然不起。”

  【估唱】 (杂语)亡比丘之遗物分与现前之比丘,先定其价,谓之估衣。次于大众之前竞卖,谓之唱衣。见“唱衣”条。

  【孤地狱】 (界名)见“孤独地狱”条。

  【孤独地狱】 (界名)又曰孤地狱。非如八寒八热地狱之有定处,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之地狱也。俱舍颂疏十曰:“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感,余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或在地下空及余处。”

  【孤独园】 (地名)给孤独园之略。祇园精舍所在之处。给孤独者,须达多之译名。此园为须达长者所布施,故曰给孤独园。见“给孤独园”条。又,后世养老院,孤儿院之类。南史梁武帝纪,普通二年春,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

  【酤酒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诫以无明毒药之酒与人,使人惛迷也。

  【孤露】 (术语)孤者孤独,无父母也,露者露出,无覆我者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自惟孤露,无复恃怙。”涅槃经一曰:“贫穷孤露,一旦远离无上世尊。”

  【孤落迦】 (物名)浆名。八种浆之一。其果状似酸枣。见百一羯磨五。

  【孤起偈】 (术语)十二部教中有伽陀与祇夜二者。皆是偈语之体,然祇夜为重说前之经文而结以偈文者,故谓之重颂偈,伽陀不然,为单结之偈文,故曰孤起偈。玄义一下曰:“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

  【孤山】 (人名)奉先源清弟子,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名替夫,又曰病夫。就奉先源清学天台三观之旨,居西湖孤山。以接学者。著书颇多。宋神宗干兴元年寂,寿四十七。崇宁三年赐谥法慧大师。造楞严经等十经之疏。号十本疏主。见佛祖统纪十。

  【姑尸草】 (植物)译曰吉祥草。姑尸是Kuśa之音。见“吉祥草”条。

  【姑苏】 (人名)姑苏开上人。传记不详。释门正统三曰:“襄阳啖蛤,姑苏饵虾。”

  【孤调】 (术语)小乘之证果。不调度他,独调度己,而解脱生死也。止观三上曰:“若入无余,但有孤调解脱。”辅行三之一曰:“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脱,故云孤调。”四教仪曰:“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又名孤调解脱。”

  【孤调解脱】 (术语)见孤调项。

  【估衣】 (杂语)同唱衣。

  【孤园】 (地名)给孤独园之略。

  【姑臧】 (地名)郡府名。在甘肃凉州。梁高僧传二曰:“乃东适龟玆,顷之复进至姑臧,止于传舍。”此地原为当西藏交通之要路,故东西来往之人,多辐辏焉。东晋安帝时,昙无谶三藏为河西王大沮渠蒙逊译出大般涅槃经,即在此地。又见于出三藏纪,集开元录等。

  【鼓】 (物名)乐器名,张皮于木,以桴击之而鸣者。释氏要览下曰:“五分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稚,或打鼓,吹贝。”毒鼓,甘露鼓,法鼓,金鼓,天鼓,各见本条。

  【骨笔】 (杂名)为写经折骨为笔者。宗镜录二十六曰:“身座肉灯归命供养,皮纸骨笔缮写受持。”梵网经下曰:“剥皮为纸,剌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

  【骨场】 (杂语)火葬时拾取死者之遗骨也。

  【古德】 (杂语)高德僧之为古人者。义林章一本曰:“古德说有顿渐。”华严玄谈三曰:“斥于古德经非敌对。”

  【古帆未挂】 (公案)有僧问:岩头古帆未挂时如何?头云:小鱼吞大鱼。云:挂后如何?头云:后园驴吃草。虚堂问南浦曰:古帆未挂时如何?浦云:蟭螟眼里五须弥。堂云:挂后如何?浦云:黄河向北流。见会元七岩头章,大应国师塔铭。

  【古佛】 (术语)古时之佛。过去世之佛。又,辟支佛之别称。高僧之尊称。大日经二曰:“当广说灌顶,古佛所开示。”僧史略上曰:“汉末魏初,传译渐盛,或翻佛为众佑,或翻辟支为古佛。”续佛祖统纪一蒙润传曰:“天目中峰国师,尝致书曰:法师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谓古佛复出。信矣!”

  【骨佛】 (杂名)言人死为白骨也。

  【谷呱呱】 (杂语)指月录曰:“昔有官人作无鬼论,中夜见一鬼云:汝道无我呢?五祖戒曰:老僧当时若见,但以手作鹁鸠形,向伊道谷呱呱。”

  【骨节烦疼因缘经】 (经名)说佛今生感受骨节疼之宿世因缘。摄于兴起行经上。

  【古今译经图纪】 (书名)四卷,唐翻经沙门靖迈撰。自汉明帝时摩腾尊者始,至唐太宗时玄奘三藏终。各叙其所译之经论。

  【古来实有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谓过去及未来为实有而非假。胜论,时计之二外道也。义林章一曰:“去来实有宗,谓胜论外道及时计外道等,亦作此计。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虽通小乘,今取外道。”

  【古来世时经】 (经名)佛说古来世时经,一卷,失译。中阿含经中说本经之别译。

  【鼓楼】 (堂塔)中世以后诸大寺与钟楼相对建于讲堂之左右,为悬鼓打时之处。现今多于楼门之上,堂之隅,悬之矣。

  【骨娄草】 (植物)草名。又作屈屡草,屈娄草,或骨露草。如如法,尊胜法,及普贤延命法等,凡为延命修护摩时,用以烧供之草也。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所谓“或欲延命烧屈娄草,”是也。

  【骨鲁怛佉】 (杂语)译曰新驴屎。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骨鲁末遮】 (杂语)译曰白马屎。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骨目】 (杂语)最要之义。文句记三中曰:“一经之骨目。”

  【骨人】 (图像)图绘枯骨使坐禅者观之。即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二曰:“大论供给坐禅法、禅杖、禅鞠、禅镇、骨人。”资持记下二之三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假彼色相以助禅法。”释氏要览下曰:“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禅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古三论】 (流派)古传之三论宗也。自龟玆国之沙车王子传于鸠摩罗什。姚秦时,什来支那。道生,昙济,道朗等传承之。参照“三论宗”条。

  【骨山】 (杂名)骸骨积成山者。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枯竭血海,超越骨山。”

  【骨身】 (杂名)舍利之译名。名义集曰:“舍利,新云室利罗Śarira。或设利罗,此云骨身。”

  【骨锁观】 (术语)亦云骨想。九种不净观(九想观)之第八。观身肉既散,但为白骨相连,治贪着之心也。又名白骨观。见“九想”条。

  【骨锁天】 (天名)锁与锁同。梵名商羯罗Śaṁkara,译作骨锁,自在天之化身也。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者,此云骨锁。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间化导,二十四相。匡利既毕,自在归天。事者顾恋,遂立像,像其苦行,悴疲饥羸,骨节相连,影状如锁,故标此像名骨锁天。”

  【骨塔】 (堂塔)舍利塔也。止观五下曰:“金光明中,佛礼骨塔。”

  【鼓天】 (天名)击鼓之天人。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陀之一众。

  【榖头】 (职位)禅家掌米榖之僧也。

  【鼓音如来】 (佛名)见“天鼓雷音佛”条。

  【鼓音声陀罗尼经】 (经名)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之略称。

  【鼓音声王经】 (经名)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之略称。

  【鼓音王经】 (经名)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之略名。

  【古则】 (术语)谓古人所示之语句也。是为参禅者之法则,故名则。

  【古辙】 (杂语)古之轨辙。宝镜三昧歌曰:“要合古辙,请观前古。”

  【古尊宿语录】 (书名)四十八卷。宋赜藏主集。为搜罗南岳怀让以下数十人之语录者,可观南岳下禅风之至要典籍也。出于大明三藏目录,阅藏知津四十二等。

  【故二】 (杂语)Pūrva-dvitiya,故者旧也,二者配也。谓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译云旧第二。杂心论云众具及第二是也。”四分律一曰:“近在屏处犯恶行,与故二行不净。”

  【故骨】 (杂语)遗骨也。旧杂譬喻经下曰:“昔有人死后魂神还,自摩其故骨。过人问之,汝已死,何为复摩故骨?神言此是我故身,身不杀生不盗窃,乃至不瞋不痴,死后得生天上,所愿自然,快乐无极。是故爱重之。”

  【故骨如山】 (杂语)谓生死流转,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间如山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

  【故苦】 (杂语)旧苦也。智度论十九曰:“新苦为乐,故苦为苦。如初坐时乐,久则生苦。初行立卧亦乐,久亦为苦。”

  【故思业】 (术语)一作故作业,故思造业,故思所造业。故意所作之身语业曰故思业,不识而作者,曰不故思业。感苦乐之果者,限于故思业。瑜伽论九十曰:“故思所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

  【故意方行位】 (术语)十地中第三地至第七地之间也。在此位之菩萨,故意起烦恼而济度众生,故名。

  【故纸】 (譬喻)旧纸也。以譬不用物。临济录曰:“三藏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

  【故住】 (杂语)住持之迁化者。

  【故作业】 (杂语)一作故思业。见故思业项。

  【瓜皮】 (故事)唯识论曰:“毗尼中,有一比丘,夜踏瓜皮,谓杀虾蟆,死入恶道。”法藏之梵网经疏二引之。

  【挂[罕-干+思]】 (物名)遮椅子背后之板屏也。

  【挂碍】 (术语)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般若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挂钵】 (杂语)粥饭了,挂钵于钩也。因之禅僧止住于他寺曰挂钵。又曰挂搭,挂锡等。

  【挂搭】 (杂语)或作挂褡,又作挂搭。正韵曰:“挂与挂同。”悬也。搭者,附也挂也。禅僧止住,云挂搭。悬衣钵袋于僧堂之钩也。因之住持许行脚人依住,谓为许挂搭,与挂锡挂钵等亦同。见挂锡条。

  【挂褡】 (杂语)僧人投寺寄寓,谓之挂褡。褡,衣敝也。葛长庚诗云:“未相识前来挂褡,知堂嫌我身褴褛。”参照次项。

  【挂搭单】 (杂名)同于挂单。

  【挂大佛】 (杂语)西藏新志中曰:“三月初一日,挂大佛亮宝布达拉山上。(中略)男妇不下六七万,山坡无隙地。画大佛像,自山上第五层楼悬挂,垂至山麓,约长三十余丈。”

  【挂单】 (杂语)与挂搭同。僧人投宿寺院也。

  【挂络】 (衣服)又作挂落,挂罗。小袈裟名。本由支那之禅僧而起,今日本之净土宗亦用之。挂络者挂而络于身之义,单名挂子,或云络子,通两肩悬于胸间之小方形物也。释氏要览上曰:“络子或呼挂子,盖此先辈僧创之 ,后僧效之。又亡衣名,见挂络在身,故因之称也。今南方禅僧,一切作务皆服,以相不如法,诸律无名,几为讲流非之。”象器笺十七曰:“昧者,字作挂罗,谓以罗纱造,又作挂落,谓挂而落胸前,皆杜说也。”

  【挂锡】 (杂语)悬锡杖之义,谓僧之止住也。同于挂搭。祖庭事苑八曰:“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挂必于壁牙上,今僧所止住处,故云挂锡。”

  【挂真】 (杂语)真者真仪,尊宿之肖像。挂肖像云挂真。

  【挂子】 (衣服)禅僧所悬之袈裟名。与挂络同。传灯录(慧日章)曰:“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杂彩为挂子。”

  【乖尊卑次序戒】 (术语)制乖背尊卑次第序列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第三十八。佛法,坐之次第,不问老少贵贱,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此戒即诫不依此次序,坐无前后,如兵奴之法者。通于大小二乘,道俗七众。法藏名之为众坐乖仪戒,太贤谓为坐无次第戒。今依天台之名,出于梵网经,菩萨戒义疏等。

  【关】 (公案)见“云门”条附录。

  【观】 (术语)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śyanā(毗婆舍那),又Vidarśanā也。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达为能,观穿者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观达者达三谛之理。”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止观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

  【观遍计所执】 (术语)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法相宗观万法唯识之理,自粗及细,立五重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之唯识观也。遣虚存实者,观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体性空无而拨遣之,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非虚无而存留之也。遍计所执性者,一止于凡夫之迷情,无其体性,恰如见绳而思为蛇,蛇但为妄想,无蛇之实体。依他起性者,依因缘而起之假事物,此因缘所生之法,虽非实有,而亦决非空无,如尚有绳之假相。圆成实性者,真性之体性,此性周遍万有而为实有,如绳之麻。因之而遍计者空无,依他者假有,圆成者实有也。分别此三性,第一重之唯识观也。

  【观不思议境】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观不思议之理也。境者理之别名。对于理之智谓之境。不思议者即空即假即中也,此法三而一,一而三,三一互融,而不前不后,指此而云不思议也。此不思议之理,就于一念之妄心而观之也。要之照一念之妄心即三千三谛之妙理而已。四教仪曰:“观不思议境。谓观一念心。具足无减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广不圆满。横竖自在。”

  【观察】 (术语)与观想,观念等同。

  【观察法忍】 (术语)二忍之一。观察诸法体性不生不灭,安然忍可而心不动者。见地持经五,三藏法数五。

  【观察门】 (术语)五念门之一。观想极乐净土庄严相之法门也。见净土论,三藏法数二十三。

  【观察义禅】 (术语)观人法之无我,诸法之无性,渐进而见其他之义理也。

  【观察正行】 (术语)净土门所立五正行之一。见“五正行”条。

  【观察诸方行经】 (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为喜王菩萨说观察诸法行之三摩地者。

  【观禅】 (术语)观心坐禅。观心即坐禅也。往生要集上末曰:“勤心观禅,苦而得道。”见“八背舍”条。

  【观达】 (术语)智慧之用。观理而达其源底也。大乘义章十二曰:“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天台戒疏上曰:“观达无始无明源底。”

  【观待道理】 (术语)见“四种道理”条。

  【观待因】 (术语)十因之一。见“因”条附录。

  【观道】 (术语)观法之道。止观大意曰:“内顺观道,外扶教门。”

  【关帝】 (神名)关云长尝于玉泉山现灵,受戒于天台之智者(佛祖统纪六智者传),问禅于神秀禅师(三国英雄志传十三),故僧伽蓝有以为护伽蓝神而祭之者。

  【观顶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观顶三昧者。入此三昧中。能遍见诸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

  【观法】 (术语)于心观念真理之法也。同于观心。止观曰:“观法虽正,着心同邪。”止观大意曰:“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复因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备。”

  【观佛】 (术语)观想佛体也。观无量寿经,观佛经等详说之。

  【观佛经】 (经名)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之略名。

  【观佛三昧】 (术语)一心观想佛之相好形色也。此三昧成就,则见佛之来现。

  【观佛三昧海经】 (经名)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译。以观佛之相好及其功德为教者。海者譬三昧之功德深广也。

  【观佛三昧海经六譬】 (名数)示念佛三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三,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观佛三昧经】 (经名)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之略名。

  【观佛为宗】 (术语)观无量寿经以观佛三昧为经宗。对于无量寿经之以念佛为宗而言。

  【观佛真言】 (真言)二卷。教王经上曰:“于虚空观佛,遍满如胡麻。则诵遍照明,历然见诸佛。观佛真言曰:(虚空又金界大日种子)(金刚)(界)。”

  【观果报】 (术语)见“四种观行”条。

  【观行】 (术语)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之也。又观心之行法也。

  【观行佛】 (术语)见“六即佛”条。

  【观行即】 (术语)天台六即位之一。禀圆顿之教,如教正修行之位也。于此位修五品之行,当于通相五十位中之十信位。见“六即”条。

  【观行教】 (术语)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之一。即华严经也。

  【观行五品位】 (名数)于上示观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观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说:一、随喜品,二、读诵品,三、说法品,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也。天台大师居于此位云。四教仪曰:“依教修行,为观行即五品位。”

  【观行仪轨】 (经名)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之异名。

  【观河】 (譬喻)释迦牟尼佛示波斯匿王以本无生灭也。首楞严经曰:“波斯匿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竟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否?王言不也。佛言皱者为变,不皱非变也。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观慧】 (术语)观真理之智慧也。华严疏三十六曰:“观即是慧。”

  【观解】 (术语)观念真理而解了也。大乘义章十二曰:“始习观解,能伏烦恼。”唐僧传(道杰传)曰:“两夕专想,观解大明。”又谓天台四释中之观心释。

  【观经】 (经名)佛说观无量寿经之略名。

  【观经化前序】 (术语)唐善导科分观经之序分与他师异意,以如是我闻之一句(通常六成就中信成就闻成就之二)为证信序,一时佛至而为上首之数句(通常六成就中之后四成就)为化前序。是为未入观经教化前之序释,通述释迦一代之化相者也。何则?本经之正说,降临王宫而后起,非灵鹫山上之事,故此序与本经之正说无切实之关系也。因是科之为化前序,使观经以前之诸经摄在此序中也。

  【观经曼荼罗】 (术语)是为准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图画,故谓之观经曼荼罗。

  【观空】 (术语)观照诸法之空相也。仁王经一有观空品。天台仁王经疏中曰:“言观空者,谓无相妙慧照无相境,内外并寂,缘观共空。”

  【观空品】 (经名)旧译仁王经第二品之名。此品广说诸法皆空之理,中有十八空之法门。

  【观楞伽经记】 (书名)十八卷,补遗一卷,明释德清笔记。观楞伽宝经阁笔记曰:“丙申春过吉州,遇大行王公性海于净土中,请益是经。因出前二章。公首肯。遂以正受注并三译本,稽首属余,请卒业焉,余携之,以是年三月十日抵戌所(憨山师以弘法罹难),于四月朔即命笔。(中略)至七月朔甫完卷半。(中略)又首事于十月朔,至明年佛成道日迺阁笔焉。”案此书憨山大师融会三译本而定其句读,显其义理,故枝词异说,刷洗殆尽。

  【观力】 (术语)观法之力。止观大意曰:如上诸境。并须观力。而调伏之。”

  【棺敛葬送经】 (经名)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之略名。一卷,失译人名。佛为阿难说灭后棺敛葬送之式及佛钵往至之所。

  【观练薰修】 (术语)三种禅中第二出世间禅之四种:一、观禅,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也。此四通观法相,故名观禅。二、练禅,四禅四空灭尽定之九次第定也。于上之观禅,虽得色无色之八定,而入于此,则有垢滓之间离,今欲纯熟而自初浅至后深,次第而入,中间无有垢滓之间杂,使不次第而为次第,故名次第。亦是练无漏有漏而除诸间秽,故名练禅。三、熏禅,狮子奋迅三昧也。于前之九次第定,虽得入次第无间,而不能出逆次无间,今入次第无间,亦能出于无间,因能除粗间味禅法爱之念,犹如狮子之能进能却而奋诸尘土。行者入出于此法,而能遍薰诸禅,悉使通利,转变自在,如薰皮使熟,随意作物。故名薰禅。四、修禅,超越三昧也。是更修得前之九次第定而使精妙,因得近远(如自初禅入三禅,近也,又如自初禅入灭尽定,远也)超入,近远超出,近远超住自在,故名修禅。是功德最深,故又名顶禅。复次,以八背舍观四念处,名观禅,以九次第定练四念处,名练禅,以奋迅三昧薰习四念处,名薰禅,以超越三昧修四念处,名修禅。法华玄签讲述四上曰:“私记四本云观练薰修,名由何处检?今谓义出大品,名始南岳。此是一字相传禅法,不必求名出处可也。净名疏四云:观练薰修四出大品,此南岳所出。”

  【关捩子】 (物名)喻物之紧要处。传灯九黄檗草曰:“如四祖下牛头大师,横说竖说,未知向上关捩子。”碧岩第一则评唱曰:“拨转关捩子,出自己见解。”

  【观门】 (术语)教观二门之一。又六妙门之一。谓观法也。观法者法门之一,而为入道之门户故名门。止观大意曰:“教观门户。”

  【观门十法界】 (名数)天台正修止观之法于所观立十境为十法界:一、阴界入法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诸法悉为中道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二、烦恼法界,如无行经说贪欲即是道,维摩经说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烦恼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三、病患法界,如维摩之托疾,双林之现病,病患即不可思议法界也。四、业相法界,如法华说深达罪福相,罪福之诸业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五、魔事法界,如首楞严经说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魔事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六、禅定法界,如首楞严说不昧不乱,入王三昧禅定,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七、诸见法界,如维摩经说以邪相入正相,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诸见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八、增上慢法界,还是烦恼,如前之烦恼法界诸见法界之例可知。九、二乘法界,智者即二乘之空而观为不空,达于中道,是二乘不可思议之法界也。十,菩萨法界,底恶之生死(第八境),下劣之小乘(第九境),尚即是法界,菩萨之法宁非佛道,则知菩萨之境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见止观五。

  【观弥勒上生经】 (经名)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之略名。见“弥勒”条。

  【观弥勒下生经】 (经名)佛说弥勒下生经之别名。有二部:一罗什译,一卷。一竺法护译,一卷。

  【官难】 (术语)横受王法之害。九横之一。药师经曰:“横被王法之所诛戮。”灌顶经十二曰:“横遭县官。”

  【观念】 (术语)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也。

  【观念法门】 (书名)一卷,唐善导着。卷首之题为观经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卷末之题为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门经一卷,明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法门者。五部九卷之一。

  【观念念佛】 (术语)对于口称念佛而言。观察忆念阿弥陀佛也。

  【观普贤观经】 (经名)观普贤经之别名。

  【观普贤经】 (经名)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略名。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说观念普贤菩萨而忏悔六根之罪之法。是与法华经之普贤劝发品相表里。故定之为法华之结经。且天台修法华之忏法,全宗此经。疏注如下: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科一卷,失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宋本如述,处咸续解。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笺注,丁福保注。

  【观如来身】 (术语)见“四种观行”条。

  【观身成佛仪轨】 (经名)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之略。

  【观世音】 (菩萨)略称观音。法华经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按观世音像,世俗多作妇人。胡石麟笔丛,王世贞观音本纪,皆谓古时无作妇人像者。陔余丛考据南北史驳之,盖六朝时已然矣。参照“观音”条。

  【观世音经】 (经名)即观音经。

  【观世音母】 (菩萨)称多罗菩萨。见陀罗尼经一。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 (经名)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之异名。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如意轮陀罗尼经同本稍略。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 (经名)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之异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经名)法华经第二十五品之名。说观世音菩萨开周遍法界之门而济度众生者,河西王沮渠蒙逊之代,使别行此一品,称为观音经。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宝思惟译。与如意轮陀罗尼经同本稍略。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经名)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昙无竭译。佛在鹿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观世音受记经】 (经名)过去世佛分卫经之异名。

  【观世自在】 (菩萨)大日经疏五曰:“观世自在者,即是莲华部主。谓如来究竟观察十缘生句,得成此普眼莲华,故名观自在。”见“观音”条。

  【观树】 (杂名)释尊成道已,起金刚座,观菩提树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文句五上曰:“感树恩故观察,念地德故经行。”嘉祥义疏四曰:“有人言:此是随从世法,即世界悉檀也。世人思惟凡有二种:一观物思惟。二经行思惟。今随从世法,亦作此二也。”玄赞四曰:“观树喜自道圆,经行思惟利物,又观树心凝妙理,经行想化群生。”

  【观所缘缘论】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以因明三支之法,说明心外之所缘缘非有,心内之所缘缘非无者。注释如下: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明明昱会释。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观所缘缘论释记一卷,附问答释疑,明明昱录记。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观所缘缘论释】 (书名)一卷,护法菩萨造,唐义净译,释观所缘缘论中破外执之与夺意者。

  【棺台四门】 (杂名)形容胎藏界曼陀罗之四门,于棺外作四门,东南西北之次第,附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名。是示佛道之始终者。葬场之四门亦同。

  【观无量寿经】 (经名)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略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译。说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而临频婆娑罗王之宫中,分十六观而说观想阿弥陀佛之身相及净土之相者。各家疏注如下: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隋智者大师说。观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善导集记。释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唐法聪撰。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六卷,宋知礼述。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知礼撰。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三卷,宋元照述。观经扶新论一卷,宋戒度述。灵芝观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戒度述。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科一卷,宋知礼排定,明真觉重排。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五卷,明真觉分会,日本实观改修。观无量寿佛经图颂一卷,明传灯述。观无量寿经直指疏二卷,续法集。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彭际清述。观无量佛经笺注,丁福保注。

  【观无量寿经得益分】 (术语)唐善导观经疏科一经为五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得益分,第四王宫流通分,第五耆阇分。得益分者,十六观之正宗说终后,说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得见西方净土及弥陀三尊,韦提希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各发无上菩提心之利益一段也。

  【观无量寿经王宫会】 (术语)一经有二会:一,王宫会,释尊正于王宫说十六观者。二,耆阇会,阿难于王宫闻之,后还耆阇崛山(译灵鹫山)复演之者。因此今之经文,止于王宫会,耆阇会者,但于最末记有其事而已。

  【观想】 (术语)想浮于心也。观无量寿经曰:“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安像三昧仪轨经曰:“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经名)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

  【观想佛母般若菩萨经】 (经名)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之略名。

  【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

  【观想念佛】 (术语)四种念佛之一。观念阿弥陀佛之真身于心里也。观经之观佛当之。见普贤行观记,三藏法数十七。

  【观象】 (譬喻)盲人摸象,毕竟不得实,具眼观之,则一瞥了然,此谓有观象之目。见“摸象”条。涅槃经疏梁武序曰:“导求珠之心,开观象之目。”

  【观像念佛】 (术语)四种念佛之一。观念阿弥陀佛化身之形像于心也。见普贤行观记,三藏法数十七。

  【观心】 (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见观法条。

  【观心论】 (书名)一卷,隋智顗述。发三十六问而切劝观心。灌顶有疏五卷。

  【观心食法】 (书名)一卷,隋智顗述。

  【观心释】 (术语)天台四释之一。见“四释”条附录。

  【观心诵经法记】 (书名)一卷,隋智顗说,唐湛然述。

  【观虚空藏菩萨经】 (经名)一卷,宋昙摩蜜多译。说欲治人罪者,应先决定毗尼,观想虚空藏菩萨。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经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译。佛在青莲华池精舍放眼光照二菩萨之顶,现十方之佛事,二菩萨各说咒,献璎珞于佛。佛授二菩萨成佛之记,次说其观法,说五十三佛之名,终为阿难说二菩萨往昔之因缘。

  【观一切法空】 (杂语)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转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是说一切法真如实相之状也。

  【观音】 (菩萨)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音是也。此为观音之总体。是与西方弥陀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同体。显教以为阿弥陀之弟子,密教以为阿弥陀之化身,与大势至菩萨皆在阿弥陀佛之左右(观音左势至右),而赞其教化。故称弥陀之二胁士。梵号礼忏,则阿弥陀佛之本名为观自在王,观依其本师之名而自称观自在王,犹如今之释迦牟尼依久远本师释迦牟。”而得其称也。日本安然之菩提心义十曰:尼此佛亦名无量寿佛。(中略)彼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眷属无量、一切皆无量,故以立谥号。而本名曰观自在王如来,眼如四大海,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故为名也。”依密教三轮身则阿弥陀为自性轮身,观音为正法轮身,马头明王为教令轮身(仁王经仪轨意),依二轮身则阿弥陀观音皆为自性轮身,马头明王为教令轮身(秘藏记),见“五大明王”条。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华,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案观音本作观世音,唐人讳世字,故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之。唐龙朔二年,洛阳龙门佛弟子弥偈造尊像一龛,即世尊像。避世字,与此例同。见陶斋藏石记。又庄岳委谈曰:“今塑画观音者,无不作妇人相。考宣和画谱。唐宋名手写观音像甚多。俱不饰妇人冠服。太平广记载一仕宦妻为神所摄,因作观音像奉焉,其妻寻梦一僧救之,得苏。则唐以前塑像亦不作妇人也。”元僧谫陋无识,以为妙庄王女,可一笑也。

  【观音本地】 (术语)观音之本地,乃既开正觉之正法明佛也。为济度众生,今现菩萨之身,又于未来现成佛之相焉。伽梵达摩译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慈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法华嘉祥疏十二曰:“观音三昧经云: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此中之我者释迦如来也。然悲华经三云:于西方极乐阿弥陀涅槃之后,观音成佛,名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来,又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灭度之后,补处而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盖均为方便示现也。

  【观音忏法】 (行事)向于观音之忏悔法也。自梁武帝始,今之法式,为宋遵式所治定忏法小序曰:“梁武帝,修此法,救后妃死为巨蟒。(中略)大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观音经消伏毒害忏仪,今所流布天下者是也。其文者,或用经疏止观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言辞,或文意共自作,以终卷也。”【观音忏法】(修法)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观音经消伏毒害之忏仪,现今所流布之观音忏法是也。所述正意,为劝请观世音及一切三宝,忏悔三业。以成就现当之二利也。其文或取经疏止观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辞,或文意皆自作。

  【观音聪明咒】 (经名)陀罗尼咒经有观世音说咒药服得一闻持陀罗尼,又观音闻持不忘陀罗尼,又续观音感应集有观音智慧咒,殆所谓聪明咒也。

  【观音顶戴弥陀】 (图像)观无量寿经述观音之相曰:“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曰:“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顶礼弥陀尊。”般舟赞曰:“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往生礼赞曰:“西方阿弥陀佛,观音顶戴冠中住。”

  【观音顶上十一面】 (图像)千光眼秘法经曰:“顶有十一面。当前三面为菩萨相,右边三面白牙出上相,左边三面忿怒相,当后一面暴笑相,顶上一面如来相。”见“十一面观音”条。

  【观音洞】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洞口峭壁危峻,石色青黝,高三四十丈,陡劈两崖如门,洞深广百余丈。礼佛求现者,拜不绝踵。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梵音洞额赐挂。”

  【观音观】 (术语)观经十六观之一。观念极乐之观音菩萨身相也。观经曰:“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陀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中略)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观音经】 (经名)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为观音经。法华传记一曰:“唯有什公普门品,于西海而别行。所以者何?昙摩罗忏,此云法丰,中印人,婆罗门种,亦称伊波勒菩萨。弘化为志,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语菩萨。即云:观世音此土有缘,乃令诵念,病苦即除。因是别传一品,流通部外也。”案河西沮渠蒙逊与姚秦并立为王,是本经译出(姚秦弘始八年罗什翻译),不久即别行也。各家疏注如下:观音玄义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观音玄义记四卷,宋知礼述记。观音义疏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观音义疏记四卷,宋知礼记。观音经玄义记会本科一卷,观音经玄义记会本四卷,隋智顗说,宋知礼述,日本实乘分会。观音经义疏记会本科文一卷,观音经义疏高会本四卷,隋智顗说,宋知礼述,日本实乘分会。释普门品重颂一卷,宋遵式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一卷,灵耀说。观世音经笺注,丁福保注。观音经持验记二卷,周克复集。

  【观音净土】 (界名)谓之补陀落山Potalaka,在印度之南海岸。千手经曰:“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十一面观自在菩萨仪轨经上曰:“一时,薄伽梵,住补陀洛山大圣观自在宫殿中。”八十华严经六十八曰:“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西域记十(秣罗矩吒国南印度境)曰:“秣剌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欹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图像)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钩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云施无畏)。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观自在菩萨。八、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观音衲】 (衣服)僧史略上曰:“昔唐末豫章有观音禅师,见南方禅客多搭白衲。常以瓶器,盛染色,劝令染之。今天下皆谓黄衲为观音衲也。”以白衣为戒律所严制故。

  【观音品】 (经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略称。

  【观音签】 (物名)于观音之前,引竹签以卜吉凶者。释门正统三曰:“又有菩萨一百签,及越之圆通一百三十签,以决群迷吉凶祸福。祷之诚者,纤毫不差。叙其事者,谓是菩萨化身所撰,理或然也。”依此说则有一百签与一百三十签之两种:一百签者从天竺寺之观音院起,一百三十签者从越之圆通寺起。

  【观音三昧耶形】 (术语)八叶之莲华也。大日经疏十一曰:“莲华者,以金作八叶莲华等。此中持诵,若成即同观音也。”

  【观音势至授记经】 (经名)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之异名。

  【观音授记经】 (经名)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之略。

  【观音堂】 (堂塔)安置观世音菩萨像之堂也。

  【观音无畏】 (杂名)观音有施无畏者之别号,放略云观音无畏。法华经普门品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离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观音玄】 (书名)观音玄义之略称。

  【观音玄义】 (书名)二卷。天台说,灌顶记。观音经之玄义也。

  【观音义疏】 (书名)二卷,天台说,灌顶记。解观音经之文句者。

  【观音印】 (印相)大日经四曰:“以定慧手合,散舒五轮,犹如铃铎。以虚空地轮,和合相持作莲华形,是观自在印。”

  【观音应现日天子】 (杂语)文句二下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嘉祥法华疏二曰:“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也。”玄赞二同之。安乐集下曰:“须弥四域经云: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娲,是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证真私记一曰:“十一面经疏云:天地本起经云:阿弥陀佛,遣应声吉祥二菩萨为日月。应声是观音,吉祥是势至。”

  【观因缘】 (术语)见“四种观行”条。

  【观音圆通三真实】 (术语)文殊就观音之耳根圆通,举三真实而称赞之。一、眼不见障外,乃至意乱而不定。是通真实。二、十处打鼓,同时闻之。是圆真实。三、声有息时,亦不失闻性。有时闻为有,无时闻为无。是常真实。愚案是一往之说也,论实理,则六根皆有三真实。

  【观音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又云莲华部院,在曼荼罗右方(即行者之左方)第一重,为司大悲之观音部类集合之院,故名。

  【观音院三十七尊】 (杂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三院云观音院,中有三十七尊。

  【观在萨埵】 (菩萨)观自在菩提萨埵之略。菩提萨埵者菩萨之具名。即观音菩萨也。心经秘键曰:“观在萨埵,则举诸乘之行人。”

  【观照】 (术语)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也。

  【观照般若】 (术语)三种般若之一。观照实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体也(般若译曰智慧)。肇论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心经疏曰:“观照能观妙慧。”

  【观支】 (术语)观法之部分。止观五上曰:“禅有观支,因生邪慧。逸观于法,僻起诸倒。”同十上曰:“如是见慧从何处出?由禅中有观支。”

  【观智】 (术语)观见法之正智也。游心法界记曰:“观者观智。”

  【关中四圣】 (名数)见“四圣”条。

  【观众生三十相】 (名数)维摩居士依文殊菩萨之问:说三十种之众生观:一如见幻师所现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二如智者见水中月。三如于镜中见其面像。四如热时炎。五如呼声响。六如空中云。七如水聚沫。八如水上泡。九如芭蕉坚。十如电久住。十一如第五大。十二如第六阴。十三如第七情。十四如十三入。十五如十九界。十六如无色界色。十七如燋谷芽。十八如须阤洹身见。十九如阿那含入胎。二十如阿罗汉三毒。二十一如得忍菩萨以贪恚毁禁。二十二如佛烦恼习。二十三如盲者见色。二十四如入灭尽定出入息。二十五如空中鸟迹。二十六如石女儿。二十七如化人烦恼。二十八如梦所见已寤。二十九如灭度者受身。三十如无烟火。

  【观自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蘘麌哩Nakuli童女自说神咒。

  【观自身】 (术语)见“四种观行”条。

  【观自在】 (术语)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又机往救,自在无关,故以为名。前释就智,后释就悲。”见“观音”条。

  【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法菩萨之三昧耶也。见金刚顶经。

  【观自在多罗瑜伽念诵法】 (书名)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之异名。

  【观自在六字大明咒】 (真言)大乘庄严宝王经四曰:“是时观自菩萨摩诃萨,与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说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曰:(归命)(宝)(莲华)(三身三降)此中为金刚部,为宝部,为莲华部,为羯磨部,此四部之全体即佛部也。

  【观自在妙香印法】 (书名)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之异名。

  【观自在菩萨怛嚩多利随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智通译。佛住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说此陀罗尼,及四十八之印法与疗诸病之坛法。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二种之香印。有图。见“香印”条。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法轨】 (书名)如意轮菩萨念诵法之别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诵课法】 (书名)一卷,宋仁岳撰,记法式观想礼赞等者。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阅藏知津谓之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先有偈颂,次说种种之印咒,终说如意轮之根本与心及随心之三印咒。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灵鹫山,观音菩萨说一根本咒与一结界咒与一奉请咒。

  【观自在菩萨随心经】 (经名)观自在菩萨怛嚩多利随心陀罗尼经之别本。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一印而成办种种作法之念诵法也。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书名)一卷,唐金刚智译。与不空译之如意轮瑜伽同。

  【观自在王如来】 (佛名)密教以之为阿弥陀佛之本名。以阿弥陀为其德称。见“观音”条。

  【观罪性空】 (术语)见“七种忏悔心”条。

  【观作】 (术语)曼荼罗有画作与观作之二种:观作者内心观想之所作,故是为内坛,又云心坛,画作者云外坛。义释十二所谓“若行者或内或外敷列彼本尊等曼荼罗座位”之内敷列是也。作观之法,观种子之字门而成三摩耶形,三摩耶形为本尊也。大日经二曰:“次应转明字门而以观作本尊形。”

  【管毒木】 (物名)常瞿梨童女所持物之一。常瞿梨毒女经所谓:“左手把管毒木印。”是也。此木或谓是四角之木,或谓以毒木作管,或谓非一木名,乃束诸毒木为之,丙说似当。盖常瞿梨以诸毒蛇为璎珞,诸虫蟒蛇类为伴戏,不使诸毒龙蛇侵害众生,故应持如此木具也。

  【管弦讲】 (行事)于佛前奏管弦之讲社也。印度似有此风。长阿含经第十叙帝释天执乐神般遮翼,至摩揭陀帝释窟弹琉璃琴。中世盛行之。

  【灌顶】 (人名)天台章安大师。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天台之法嗣。玄义文句止观三大部,皆成于师之笔。唐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终于国清寺。寿七十二。见续高僧传十九。【灌顶】(术语)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于顶而表祝意。密教效此世法,于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阇梨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显教虽说等觉菩萨于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于学人实行之之法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海水及境内一切河水,具置宝药谷等,作境内地图,令此童子踞师子座,以种种珍宝庄严,所统眷属,随其大小,列次陪奉。韦陀梵志师,坐于象宝,以临其后,持此宝水,以注象牙,令堕其顶上。而后唱令,以告众人。又叹说古先哲王治人济代之法,如是随顺行者,当得寿命长远,本枝繁盛,克绍转轮之业。若不作如是事者,则当自退其位,殒身绝嗣。如是一一而教诲之。今此法王子灌顶,则不如是。陈列密严佛土法界大图,坐于妙法莲华自在神通师子之座,以本性清净智慧慈悲水具含万德,而灌其心。尔时诸菩萨众,下至八部众生,莫不欢喜赞喜而生敬仰。时阿阇梨,以法王遗训而教训之:从此以后,当得生如来家,定绍佛位。若不如是对明,则不知正法尊法也。”同十五曰:“譬如世间刹利之种,谓欲绍其继嗣令王种不断故,为其嫡子,而作灌顶。取四大海水,以四宝瓶盛之。种种严饰,又严饰子身。众物咸备,又饰大象,于象背上持瓶。令太子坐于坛中,所统毕集,于象牙上,水令流注太子之顶。灌此水已,本声三唱:汝等当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后,所有教敕,皆当奉行。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为顺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知此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法王之位。诸有所作,真言身印,瑜伽等业,皆不敢违越也。”此就行人之初位而释之。秘藏记末曰:“灌顶义,灌者诸佛大悲,灌顶者上之义。菩萨初地乃至等觉,究竟迁佛果时,诸佛以大悲水灌顶,即自行圆满,得证佛果,是顶义也。”此就后位而释之。表制集一曰:“灌谓灌持,明诸佛护念,顶谓头顶,表大行尊高。”秘藏记钞七曰:“以水灌顶,是五种中甘露灌顶也。自余四种无洒水义,虽无洒水名灌顶,其故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顶义,诸佛护念,令至佛顶住。皆名灌顶也。”

  【贯顶】 (职位)同贯首。

  【灌顶部】 (术语)谓密教之经典,以行灌顶之式传授其奥义故也。稽古略三曰:“于灌顶部,诵出一品,名楞严经。”

  【灌顶幡】 (物名)幡具灌顶之功德,故名灌顶,又高悬其幡而使其端触人之顶,类于灌顶,故附以灌顶之名。秘藏记末曰:“世人皆以幡号灌顶,是以幡功德,先为轮王,后终成佛。以致佛果,名为灌顶,是故知以果名因也。”【灌顶幡】(物名)真言宗之说,谓幡具无量之佛德,以顶触之。则先受轮王之灌顶,终受佛位之灌顶。故因中说果,名幡为灌顶云。此名为菩萨形幡。秘藏记末曰:“世人皆以幡号灌顶,是以幡功德先为轮王,终成佛以致佛,果名为灌顶,是故知以果名因也。”参照“灌顶”条。

  【灌顶国师】 (人名)唐金刚智三藏,所至必行结坛灌顶。寂后谥曰灌顶国师。见释门正统纪八。

  【灌顶护摩】 (修法)修于灌顶中之息灾护摩也。其法于初夜已了金刚界灌顶将移于胎藏界之中间,大阿阇梨,自登护摩坛,以金刚界大日为本尊,使受者坐于阿阇梨左侧,西面而修之。或有阿阇梨不自为此而使亲教师为此者,有于四座或二座三座修之者。其修法,于火天坛请火天,于部主坛,观理智冥合之宝生如来,于本尊坛,观金刚界大日,于诸尊坛观五佛而摄两部之诸尊,于世天坛,观金刚界外金刚部之二十天,于各坛修护摩,以祈受者之息灾。

  【灌顶加行】 (修法)行灌顶法式前,准备豫修之修行也。

  【灌顶经】 (经名)佛说灌顶经,十二卷,东晋帛尸梨蜜多译。自三归五戒经至生死得度经集十二部之经者。十二经一一有佛说灌顶之四字,故名灌顶经。此就其功德而言,非洒水灌顶之义。

  【灌顶三摩耶】 (术语)三昧耶者要誓之义。行灌顶时宜发坚固之要誓,是云三昧耶。因而就作法称为灌顶,就受者之心谓之三昧耶,其体一也。大日经秘密曼陀罗品说三种之灌顶与五种之三昧耶,三种之灌顶者示作法之差别,五种之三昧耶者辨灌顶之浅深。见大日经疏十五。

  【灌顶坛】 (物名)又名密坛。行灌顶圣式之坛场,梵谓之曼陀罗。坛者非唯筑土之谓,且谓随于其法布列诸尊以作圆满之都会也。因此曼陀罗亦译为轮圆具足。此法由金刚智始。宋高僧传一(金刚智传)曰:“开元已未岁,达于广府,敕迎就慈恩寺,寻移荐福寺,所住之刹,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于四众。”

  【灌顶坛曼荼罗】 (修法)弟子受灌顶后,以自身成中台大日,劝请十二尊,使之围绕,因修护摩而供养自之新佛也。见大疏八。

  【灌顶坛授弟子道具】 (杂名)灌顶前有杨枝,金刚线之二种,灌顶后有金錍,明镜,宝轮,法螺之四种。见大疏八,演奥钞三十。

  【灌顶王喻经】 (经名)佛说灌顶王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三种之灌顶王为喻,而说三种之比丘。

  【灌顶住】 (术语)十住之一。为十住位之最顶,故名。

  【灌佛】 (行事)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于禺中(正午)之时,授事(执事)便鸣健椎。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令诸妓女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叠而揩试之,然后安置殿中,布诸华彩,此乃寺众之仪,令羯磨陀那(译授事)作之矣。然于房房之内,自浴尊仪,日日皆为要心无阙,(中略)至于铜像,无问小大,须细灰砖末,揩拭光明。清水灌之,澄华若镜。大者月半月尽合众共为,小者随己所能。每须洗沐,斯则所费虽少,而福利尤多。其浴像之水,举以两指,沥自顶上,斯谓吉祥之水,冀求胜利。(中略)曾见有处。四月八日,或道或俗,持像路边,灌洗随宜。不知揩拭,风飘日曝,未称其仪矣。”依此则西天之俗,灌佛为平常之事,依拂说摩诃刹头经,则特说四月八日佛生日之灌佛,依般泥洹后灌腊经,则说四月八日佛生日与七月十五日夏满日之灌佛。诸宗行佛生日之灌佛,禅宗于十二月八日之佛成道亦行灌佛式。腊八之浴佛,依譬喻经。见腊八条。秘藏记本说密教之沐像法曰:“即观以此本来自性清净水,浴诸佛无垢身。及洗自他众生界百六十心即浴。”有般泥洹后灌腊经、佛说灌洗佛形像经、摩诃刹头经、佛说浴像功德经、浴佛功德经、新集浴像仪轨之经轨。

  【灌佛会】 (行事)又云佛生会。于四月八日行之。

  【灌佛偈】 (杂名)敕修清规佛降诞曰:“维那宣疏毕,举唱浴佛偈云: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众。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偈出浴像功德经。日本莹山清规浴佛偈曰:“稽首大圣薄伽梵,天上天下两足尊。我等今以功德水,灌浴如来净法身。”未知出于何典。

  【灌佛经】 (经名)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之略名。

  【灌佛香汤】 (物名)浴像功德经曰:“应以牛头旃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藭、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如是等妙香。随所得者以为汤水,置净器中。”然禅宗之一法,但用七种之香。象器笺十三曰:“旧说曰浴佛香汤方,沉香(一两),白檀(一两),甘松(半两),丁子(半两),熏陆(半两),芎藭(半两),郁金(一钱三分),此七种盛净布囊投铛内。”

  【灌佛斋】 (行事)刘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四月八日,于内殿设灌佛斋。见佛祖统纪三十六。

  【贯花】 (譬喻)譬经之散文,谓之散花。其偈颂谓之贯花。文句一上曰:“佛赴缘作散花贯花两说。”嘉祥法华义疏三曰:“龙树十住毗婆沙云:一者随国法不同。如震旦有序铭之文,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也。”宋高僧传曰:“释灵幽,诵习惟勤,偶暴终,魂为冥府引之见王,问修何业?曰:素持金刚般若。王令讽诵,毕。日勘少一节文,何贯华之线断耶?师且还人间,劝人受持斯典。其真本在濠州钟离寺石碑上。已而苏,幽遂奏奉敕令写此经真本,添其句读,在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之后。”

  【贯华】 (譬喻)与贯花同。

  【灌经】 (经名)灌洗佛形像经之略。

  【灌腊】 (行事)灌者即浴佛,腊者夏满之日,每年夏满之日行灌佛之式,谓之灌腊。

  【灌腊经】 (经名)般泥洹后灌腊经之略名。灌者四月八日之灌佛也,腊者七月十五日之盂兰盆也(此日为比丘安居之终日,故云腊)。佛依阿难之问,说灭后于此两日可设斋会者。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贯炼】 (杂语)贯通练习也。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辟籍。”

  【灌室】 (杂名)设秘密坛场而行灌顶圣式之处也。

  【贯首】 (职位)一贯籍之上首也。因而僧谓一山之长。山之座主,寺之长吏等作贯主者非。孔安国孝经序曰:“贯首弟子,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后汉书(边让传)曰:“若以年齿为嫌,则颜回不得贯德行之首。”

  【灌洗】 (行事)洗浴佛像也。寄归传四曰:“灌洗圣仪,实为通济。”

  【灌洗佛形像经】 (经名)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一卷,西晋法炬译。

  【贯休】 (人名)后梁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以书画及诗称,尝受众安桥强氏药肆之请,画罗汉像。云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应真之貌,方成,与常体不同。吴越王钱氏崇重之,赐禅月大师之号。梁干化二年寂,寿八十一。见宋僧传三十。

  【光伴】 (杂语)伴贵人也。此为己之光荣,故曰光伴。敕修清规告香曰:“请茶各佥名,请首座光伴。”

  【光宝】 (人名)唐大慈恩寺普光及大慈恩寺法宝,皆玄奘之高足,各释俱舍论,世两美之。宋僧传四(法宝传)曰:“时光宝二师,若什门融叡焉。”

  【光宝二记】 (书名)普光师先作俱舍论记三十卷,法宝师后着俱舍论疏三十卷,各异所见,探索俱舍。学者称为光宝二记,必玩味之。

  【光触】 (术语)为光明所照触之意。即谓佛之光明照被,亲触行者之身也。赞阿弥陀佛偈所谓:“蒙光触者离有无。”往生礼赞所谓:“蒙光触者心不退”是也。

  【光帝】 (人名)后唐庄宗,以年号为同光而云光帝。祖庭事苑一曰:“同光帝即五代庄宗,同光即庄宗时年号也。”

  【光帝幞头】 (公案)同光帝谓兴化存奘禅师曰:“寡人收得中原一宝,只是无人酬价。”化曰:“借陛下宝看。”帝以两手引幞头脚。化曰:“君王之宝,谁敢酬价?”从容录六。

  【光趺】 (杂名)光者后光。趺者台座。又云光座。

  【光光】 (杂语)盛貌。显曜貌。无量寿经上曰:“威神光光。”同憬兴疏曰:“光光者即显曜之状也。”

  【光毫】 (术语)佛眉间白毫有光明故云光毫。三十二相之一。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观佛三昧经曰:“时佛眉间,即放白毫大人相光,其光分为八万四千支。”

  【光记】 (书名)唐普光法师着,有俱舍论记三十卷,性相学者。单称光记。

  【光降】 (杂语)尊者来临也。敕修清规曰:“伏望慈悲,特垂光降。”

  【光聚】 (杂名)称南方之摩尼部。瑜祇经曰:“此人如金刚,诸恶不能坏。此身如光聚,能破三界冥。”

  【光聚佛顶】 (术语)五佛顶之一。见“佛顶尊”条附录五佛顶项。

  【光轮】 (杂名)轮者圆满之义。又佛之光明有碾摧众生烦恼之用,故譬之曰轮。赞阿弥陀佛偈曰:“解脱光轮无限齐。”

  【光明】 (术语)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记三曰:“光明亦二义:一是照闇义,二是现法义。”往生论注下曰:“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光明藏】 (杂语)光明之府库也。思益经一曰:“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千手陀罗尼经曰:“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

  【光明忏】 (修法)依金光明经而行之忏悔法也。宋智礼有金光明最胜忏仪一卷,遵式有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一卷,具明其仪。

  【光明大师】 (人名)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自此尊师为光明大师,光明和尚等。

  【光明峰杵】 (物名)金刚杵者为大日智慧之标帜,故云光明。其头尖出,故云峰。金刚顶瑜祇经曰:“五智光明峰杵。”

  【光明供】 (修法)念诵光明真言法会之名。行传供之式故云供。如弥陀供,地藏法等,皆于追荐回向之时修之。见密门杂抄。

  【光明经】 (经名)金光明经之略称。

  【光明名号因缘】 (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光明念诵】 (术语)五种念诵之一。行者念想口出光明,而唱佛名或真言也。秘藏记末曰:“光明念诵者,念想口出光明,持诵而已,其出声不出,常作是念耳。”

  【光明三昧】 (修法)法会名。光明真言法有显密之二作法,密行之法,谓之光明三昧,显行之法,谓之光明真言讲。

  【光明山】 (地名)观音之住处,补多罗山Potalaka之别名。六十华严经五十一记善财童子之南询曰:“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见观世音住山西阿。”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山在南印度南边,天竺本名逋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树蔓庄严山。”

  【光明疏】 (书名)谓光明大师善导之观经疏也。四卷。

  【光明寺】 (寺名)唐善导,念佛口放光明,高宗皇帝于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见新修往生传中。

  【光明坛】 (物名)护摩之火炉也。大日经二曰:“如其自肘量,陷作光明坛。”

  【光明童子经】 (经名)光明童子因缘经之略名。

  【光明童子因缘经】 (经名)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四卷,宋施护译。说王舍城善贤长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证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长,出家证果。

  【光明土】 (界名)无量光明土之略。西方极乐国之德名。平等觉经曰:“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无数佛。”

  【光明王】 (菩萨)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光明者表智慧,王者尊长之义。其光明胜于日月诸佛之光明,故有此称。形像熙怡和雅,相好端严,着天冠,缠天衣,镮钏璎珞,庄严其身,抱琵琶而弹之。见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等。

  【光明王佛】 (佛名)在最上方世界之佛名。观无量寿经曰:“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八十华严经六曰:“此华藏世界海上方,次有世界海,名摩尼宝照耀庄严。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无相妙光明,佛号无碍功德光明王。”

  【光明文句】 (书名)金光明经文句之略名。智者大师说。

  【光明无量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光明心殿】 (术语)金刚界大日如来之住处。胎藏界为理门,其住处谓之广大金刚法界宫(大日经),金刚界为智门,谓之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顶经),其依处皆在色究竟天。二教论下曰:“光明心者,叹心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

  【光明玄】 (书名)金光明玄义之略名。智者大师说。

  【光明真言】 (真言)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唵阿谟伽尾卢左曩摩诃母捺罗么扼钵纳么入嚩攞钵啰哆袜野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安乐国土。”又于息灾法用之。明者真言之异名,烦恼为闇,真言为明。明闇相违,故以慰我及病者魔鬼等,则除闇而愈病。光明真言仪轨曰:“若摩诃迦罗神作病恼者,亦能治遣。”摩诃迦罗者大黑也。此真言者光明也,为相违之法,故能除遣之。

  【光明真言本尊】 (修法)或大日,或阿弥陀也。又有一流之极秘传者以日天子为本尊,因日轮者光藏界大日之示现,除暗遍明之自体故也。

  【光明真言讲】 (修法)法会名。属于显行之光明供也。

  【光明真言曼荼罗】 (图像)又曰光明真言破地狱曼荼罗。以光明真言二十三字,自右方旋书为圆形者。或于图之中央书之五字及(大日)(随求)(灭恶趣)(金轮)之种子,又有记亡者之戒名者。是盖取光明真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遍照众生界,破无明烦恼黑暗之意。为此真言之字轮观时,画此曼荼罗于心内顺逆旋转观其字义等。又于此曼荼罗中书阿等五字者,以光明真言为大日如来之大咒,五字为其心咒,又阿字为心中咒,故示一切字摄于五字,五字摄于一阿字也。见光明真言观诵要门等。

  【光明真言秘印】 (印明)金刚合掌,二中指立合,二头指置于二中指背,二大指附于二中指中节,而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书名)日僧梅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三)与愿施无畏印。为法报应三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七)八叶莲华印。解之。载于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三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光明作佛事】 (杂语)于此土以声说法,于他方土有以光明诠法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天台疏曰:“光明作佛事者,放光明触身,具诠诸法,随触得解。”

  【光目女】 (菩萨)地藏菩萨久远之昔曾为女子名光目。时于其母亡日供养一罗汉,知母堕在恶趣,发大誓愿言:我自今救拔一切众生,一切尽成佛后,我方成正觉,依此大誓愿,得救拔母之罪报。故菩萨今不成佛也。见地藏本愿经上。

  【光菩萨真言】 (真言)称光明真言也。

  【光融】 (杂语)耀法而弘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光瑞】 (杂名)佛将说妙法,现种种之祥瑞其中多放光而照众机之瑞,是云光瑞。法华经序品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无量寿如来会曰:“世尊!我见如来光瑞希有。”

  【光三摩耶论】 (书名)众贤着。显宗论之异名。光者光显之义,三摩耶者梵语,义类之义,即光显自宗义类之意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光三摩耶论,有一万偈。止述毗婆沙义,三摩耶,译为义类。”梵Samayapradipika(宗显之义)。

  【光世音】 (菩萨)观世音之别称。见“观音”条。

  【光台】 (杂名)由光明而成之金台。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法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光统】 (人名)北齐邺城大觉寺慧光律师,地论之宗匠也,入邺而任国统之官。故呼为光统。见唐僧传二十一。魏朝勤那三藏及菩提流支于洛阳各出十地论一本。光统律师自解梵本使两三藏对于魏主宣武帝和会而合成一本十二卷。见探玄记一。

  【光统三教】 (名数)后魏光统所立。一、渐教,为未熟者先说无常后说常,先说空,后说不空,如是次第者。二、顿教,为已熟者于一法门顿说常无常空者。三、圆教,为上达者说究意之果海圆极自在之法门,即华严经是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光网菩萨种子】 (种子)(髯),或(惹),不可得之义。此光网以生不可得之故,名常寂光。此光非色非心,而具种种不思议之色,一一皆遍法界,而同于大空。见义释七。

  【光网童子】 (菩萨)惹哩宁钵啰婆俱摩罗Jālinīprabhākumāra,文殊院二十五尊之一。为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大日经一曰:“光网童子身,执持众宝网,种种妙璎珞,住宝莲华座,而观佛长子。”同疏五曰:“文殊北边当画光网童子菩萨,身真金色,执持宝网。以种种璎珞庄严,坐宝莲华中。文殊持无相之妙慧而光网持万德庄严。如智度论所说,以盐调和诸食,倍增其味,而不可空啖,故行人失般若方便。单修空慧则堕断灭中,纯修福德则堕有所得中,所以观佛长子者意在此也。”

  【光网童子印明】 (印相)以左手作拳申头指,稍屈第三节,如钩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钩印也。真言曰:“归命系系俱摩啰摩耶揭多。”

  【光显】 (杂语)光耀也。止观五下曰:“法不自显,弘之在人。人能行行,法门光显,使无生教纵横无碍触处皆通。”

  【光像】 (杂名)光明赫烁之佛像也。寄归传四曰:“大竿可为赡部光像处悬幡之竿。”(赡部者阎浮檀金也)。

  【光晓】 (术语)晓者明也。光晓者如言光明。佛放智慧之光明,破一切众生之昏闇,犹如晓天之日轮也。赞阿弥陀佛偈曰:“有量诸相蒙光晓。”

  【光靴】 (杂语)谓参禅清苦,道业修治完美也。传灯录十一,径山洪諲条曰:“一毫穿众穴时如何?师曰:光靴者任汝光靴。”即其例也。

  【光颜】 (杂语)佛之颜有光,故云光颜。无量寿经上曰:“光颜巍巍如明净镜。”

  【光焰】 (譬喻)火燃为焰,佛之威神,譬之光明之耀。赞阿弥陀佛偈曰:“一蒙光焰罪垢除。”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光焰,照耀无极。”

  【光焰王佛】 (佛名)阿弥陀佛之德名。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焰王,三涂黑闇蒙光启。”无量寿经上曰:“焰王光佛。”

  【光音三天】 (名数)第二禅有三天,一少光,二无量光,三光音,或通三天而云光音。经律异相一曰:“二禅通名光音。”

  【光音天】 (界名)新称极光净天。旧称光音天。色界第二禅之终天也。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灾破坏至色界之初禅天时,下界之众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云而注大洪雨以造初禅天以下至地狱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众之福薄者渐渐下生,乃至至地狱界尽见众生(此就大火灾言耳,若大水灾大风灾时,此天处亦破坏,故犹于其上之天处为此事),为胎藏界曼陀罗外金刚院之一众,出此天之众生。玄应音义三曰:“阿波会二天ābhāsvara,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净天,第二禅第三天也。”经律异相一曰:“光音天,依品云光曜天,语言口出净光无边。”名义集二曰:“光音,口绝言音,光当语故。”佛祖统纪三十一曰:“光音天无觉观语言,以光当语,又此天语时口出净光。”

  【光音天下生人间】 (传说)增一阿含经三十三曰:“劫初光音天,相谓我等欲至阎浮提地,即来下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号咒。自相谓言:我等穷厄,不能复还天上。”经律异相一曰:“天地更始,荡荡空虚,了无所有,亦无日月。地涌甘泉,味如苏蜜。时光音诸天,或有福尽来生,或乐观新地,性多轻躁,以指尝之。如是再三,转得其味,食之不已,渐生粗肌,失天妙色神足光明。”文句下四曰:“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有欲。”同记五上曰:“光音等者,且寄火后,火灾但坏初禅故也。故初成时,此天初下,即第二禅初天。”同私记四末曰:“光音第二禅初天者,应云终天,或从上数之耳。”

  【光云】 (譬喻)佛光被于一切,譬之垂天之云。赞阿弥陀佛偈曰:“光云无碍。”

  【光赞般若】 (经名)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之略称。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十卷,晋竺法护译。佛自舌根放光照三千世界,光中生莲华,华上诸佛出现,称赞此般若,故云光赞般若。大般若经第二会之别译也。

  【光赞经】 (经名)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之略称。

  【光宅】 (人名)梁杨都光宅寺法云,善法华,世称光宅,其法华疏曰光宅疏。见唐僧传五。

  【光宅寺】 (寺名)梁武帝天监三年四月八日,帝率道俗登重矶殿披露忏悔,亲制愿文,于本第立光宅寺,铸金佛大像而奉祝之。见稽古略二。又,长安光宅坊有光宅寺。唐仪凤二年立。武后二年置七宝台。见长安志。

  【光宅四乘】 (名数)光宅法师依法华经譬喻品之意立四乘教:一羊车谓声闻乘,二鹿车谓缘觉乘,三牛车谓小乘之菩萨,四大白牛车谓大乘之菩萨。是于三乘教外,别发明纯大之一乘教,开天台华严诸大乘之基础者。见华严大疏一,三藏法数十五。

  【光宅四教】 (名数)梁光宅寺法云假法华经火宅喻之临门三车与四衢街之大白牛车立四教:一声闻乘教,说四谛之法者。二缘觉乘教,说十二因缘之法者。三菩萨乘教,说六度万行之法者。四一佛乘教,说一切皆成佛之法者。此中前三者是权教,后一者是实教。见五教章上二,华严玄谈四。

  【光座】 (杂名)又作光趺,佛之后光与台座也。陀罗尼集经十一曰:“功德天像,身长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座。”

  【广百论本】 (书名)一卷,圣天菩萨造。唐玄奘译,皆五言之偈颂。破我见等之一切法。

  【广百论释论】 (书名)十卷,护法菩萨造。唐玄奘译。是释广百论本者。与成唯识之破我法二执相表里。

  【广博】 (杂语)所容多,所收周也。

  【广博身如来】 (佛名)大日如来之异名。以佛身广大,完具法界之事物故也。焰口饿鬼经曰:“由称广博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咽喉宽大,所施之食,恣意充饱。”秘藏记本曰:“广博身如来,中央毗卢遮那佛也。”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经名)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法轮。佛因说罗汉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之密语。众会惊疑。文殊释之。其他有菩萨之密语,佛之解释,菩萨之赞偈等。法华部之摄。

  【广博严净经】 (经名)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之略名。

  【广参】 (仪式)大众一同参也。见象器笺十一。

  【广大】 (术语)赏美德大之称。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经名)三卷,唐菩提流志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广大宝楼阁善住者,陀罗尼名。说其缘起及功德。示其修法。

  【广大发愿颂】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造。宋施护等译。

  【广大轨】 (书名)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之略名。

  【广大会】 (术语)阿弥陀佛也。具广大集会之德,故有此名。十方众生往生集于极乐,其法会盛大,全为弥陀之德故也。

  【广大莲花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鹿野苑中,梵寿国王,偶至一寺。寺僧以佛顶华鬘迎之。王受戴头上。忽然头痛,医不能疗。使其妹勤见佛。佛三请观自在菩萨使说救济之咒并画像念诵之仪轨。

  【广大仪轨】 (书名)大毗卢舍那经广大仪仪轨之略名。

  【广大义】 (术语)虚空十义之一。见“虚空”条附录。

  【广大智】 (术语)佛之智慧广大不可识量,因而谓佛智为广大智。大日经三曰:“奇哉真言行,能具广大智。”同义释八曰:“此广大梵音曰毗富攞Vipula,真言声,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当知佛心亦尔,故曰广大智。”

  【广大智慧观】 (术语)观世音菩萨五观智之一。观中道实相理之智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广大转】 (术语)六转依之一。见“转依”条。

  【广灯录】 (书名)禅宗广灯录,三十卷。宋仁宗天圣年中,驸马都尉李遵勖撰。帝制序赐之。见稽古略四。

  【广果天】 (界名)Vṛhatphala,色界第四禅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在第四禅天为凡夫得生之天最胜处,自此已上五天(八天中)称为五净居天。独为圣者之生处。俱舍颂疏八曰:“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天。”

  【广弘明集】 (书名)三十卷,唐释道宣撰。其书续梁僧佑弘明集而体小殊。分十一篇:一曰归正,二曰辨惑,三曰佛德,四曰法义,五曰僧行,六曰慈济,七曰戒功,八曰启福,九曰悔罪,十曰统归。每篇各为小序,大旨与僧佑书相同。见四库提要。

  【广慧力】 (术语)如来深广之智慧力,即广摄化众生之光明力也。

  【广济众生神咒】 (经名)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之异名。

  【广教】 (术语)律宗之语。佛成道以后十二年间,唯说诸恶莫作等教,制弟子之行法,谓之略教,十二年已后,弟子中,非法渐多,为广说戒律,示一一持犯,谓之广教。南山戒疏一上曰:“言广教者,由略名含,未晓前相,虽造诸非,不谓有犯。故须广张纲目,收摄罪聚,钝根之流,闻便得解。因广说故,名为广教。”

  【广教总管府】 (职位)元文宗至顺二年二月,立广教总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府凡十六所,分布诸道诸路,设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府事判官各一人,宣政院选流内官拟注以闻,惟总管则以僧为之。顺帝元统二年革罢之,别置行宣政院于扬州,亦不逾两年而废之。见续文献通考。

  【广六度行】 (术语)广施,广戒,广忍,广精进,广一心,广智慧之称。

  【广略要】 (术语)谓就经论之解释等,分广略要三科,以次第诠显一部之眼目也。如于法华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受持读诵,随喜护持者,广也。受持方便品寿量品等者,略也。但护持一四句偈或题目者,要也。此外忏悔亦立要略广之别。

  【广目天】 (界名)梵名毗留博叉。四天王天之一。又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又名西方天。住须弥山西面半腹。常以净天眼观察阎浮提之众生,为西方守护神。详见起世经等。

  【广神】 (神名)具名广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种:一称鸠那耶神王,住于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毗佉罗神王,住于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神主与过患神主。因而譬之于众生所具之一心。鸠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门也。遮毗佉罗神王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诃衍论。

  【广生佛顶】 (菩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右第四位。密号曰难都金刚。主增益之德。故有黄色佛顶,办事佛顶之名,又有极广大,极广生,最广大,光胜等名。黄色,右手屈无名小两指,余指立而当胸,左手持莲,上有宝形,坐于赤莲。

  【广释菩提心论】 (书名)四卷,宋施护译。引诸经明大悲为本,又明闻思修之三慧。

  【广疏记】 (书名)荆溪湛然着,维摩疏记六卷,对于同着维摩略疏十卷而谓之广疏记。见诸宋章疏录一。

  【广说】 (杂语)与四种广说同。见四种墨印条。

  【广五蕴论】 (书名)大乘广五蕴论之略名。

  【广狭自在无碍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见“玄门”条。

  【广显定意经】 (经名)弘道广显三昧经之异名。

  【广严城】 (地名)梵语曰毗舍离Vaiśali,译曰广严。在中印度,佛在此说药师经维摩经等。药师本愿经曰:“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同古迹曰:“言广严者,梵云毗舍离,或云毗耶离。”行宗记二上曰:“广严城者,广谓土境之大,严即风物之美。昔波罗奈国王夫人,生一肉团,羞愧不已。封之金函,弃于江内。有一道人,见而取之。后生一儿一女,有大人相,乃立为王。子孙渐多,三展其国,故曰广严。”

  【广长轮相】 (术语)大日如来将说真言,出周遍法界之广长舌,证其言之为诚实,谓之如来广长轮相。大日经二曰:“如来有如来出世广长轮相。”

  【广长舌】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智度论八曰:“问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答曰:舌相如是,语必真实。如昔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无虚妄,何况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法华经神力品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阿弥陀经曰:“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广长舌相】 (术语)见广长舌项。

  【广照】 (人名)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昭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时谓为二甘露门。见稽古四。

  【广智】 (人名)宋延庆寺尚贤,赐号广智。依四明尊者法智学教观。悟性宗之旨。仁宗天圣六年,继法智主延庆寺。道化大行。雪窦山显禅师出山来访,申贺礼。人传以为盛事。与灵芝净觉论性具之旨,辅四明之说。学者赖之。见佛祖统纪十二。

  【龟】 (动物)四灵之一。介族也。

  【龟不慎言】 (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龟言:此池水涸竭,汝无可生之理,宜衔一木。我等各衔一头,将汝着于大水处。衔木时,慎不可语。便衔之经过聚落,诸小儿见之,皆言雁衔龟去。龟即瞋言:何预汝事?便失木,坠地死。见法苑珠林八十二。

  【龟藏六】 (譬喻)人之六识,譬如龟之藏六支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过去世时,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中略)尔时世尊,即说偈曰: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又见涅槃经一。

  【圭峰】 (人名)终南山之别峰,唐华严宗第五祖宗密禅师,住于此,故唤师为圭峰。详见“宗密”条。

  【圭峰碑】 (杂名)即定慧禅师碑。唐大中九年立,在今陕西鄠县。裴休撰并书。文为楷体。有柳公权篆额。师为唐时高僧。号宗密,本姓何。果州西充县人。尝登进士。于遂州遇道圆禅师。问法契心。遂受圆教。会昌元年,坐灭于兴福塔院。葬于圭峰。宣宗追谥定慧。门人立碑,称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

  【归寂】 (术语)又曰入寂。归于寂灭入于寂灭之义。示证果人死之词。寂灭为涅槃之译语,原为生死共灭之义。惟今偏于生之一边而曰归寂。后遂尊僧侣之死而用之。辅行一之二曰:“圆音教风,息化归寂。”释氏要览下曰:“释氏死谓涅槃,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随便称之,盖异俗也。”

  【归戒】 (术语)三归戒也。归依佛法僧三宝之戒法。见“三归”条。

  【归敬】 (术语)对于贤善,归依敬礼也。义林章四本有归敬章。

  【归敬序】 (杂语)于所信之如来,表归命敬礼之序文也。谓经论释之初,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等记。

  【龟毛】 (譬喻)譬有名无实之物也。智度论十二曰:“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监香风色等,是为无。”止观十上曰:“人我如龟毛兔角不可得。”宗镜录四十六曰:“如辩兔角之大小,了龟毛之短长。”楞伽经二曰:“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楞严经一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归命】 (术语)Namas Namb Namo,梵语曰南无。译曰归命。有三义:一,身命归趣于佛之义。二,归顺佛之教命之义。三,命根还归于一心本元之义。揔为表信心至极之词。起信论净影疏上曰:“内正报中,命根为要,故举要命。属彼三宝,名之为归。”起信论义记上曰:“归者趣向义,命谓己身性命。生灵所重,莫此为先。(中略)二归是敬顺义,命谓诸佛教命。”同海东疏上曰:“敬顺义是归义,趣向义是归义。命谓命根,总御诸根,一身之要,唯命为主。万生所重,莫是为先。举此无二之命,以奉无上之尊,表信心极,故言归命。又复归命者还源义,所以者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自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总摄六情,还归其一心源,故曰归命。所归一心即是三宝故也。”法华嘉祥疏四曰:“归命者,以命归投十方诸佛也。”

  【归命顶礼】 (术语)顶礼者以神佛之足,戴我顶上而礼拜者。是归命为意业之礼拜,顶礼为身业之礼拜也。大日经疏十二曰:“重言归命顶礼者,此义大同小异。重言者,恭敬深至故尔也。”

  【归命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礼拜之时,合左右之掌,交叉十指,谓之归命合掌。即金刚合掌也。大日经疏十三曰:“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钵啰拏摩合掌。”莲华部心轨曰:“归命合掌亦名金刚合掌。”梵Praṇama。

  【归南】 (人名)归宗之常禅师与南泉之愿禅师也。略禅林类集四曰:“归宗常禅师,因刬草次。有座主来参。偶见一蛇过,师逐锄断之。主云:久响归宗,元来是个粗行沙门。师云:你粗我粗?主云:如何是粗?师坚起锄头。主云:如何是细?师作斩蛇势。主云:与么则依而行之。师云:依而行之且置,你甚处见我斩蛇?主无对。”同四曰:“南泉愿禅师,因两堂首座争猫儿。师乃提起云:大众道得即救取,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遂斩之。至晚赵州从外归。师举似州,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云:子若在,即救得猫儿。”宗论三之三曰:“寒拾之诃律主,归南之斩猫蛇。譬良医砒霜治病,大将奇计除贼。”

  【归人】 (术语)拨妄而入于真也。汉光类聚一曰:“断九界迷情,归入佛界一理。”

  【归俗】 (杂语)弃僧而复归于俗生活也。象器笺十二曰:“居家必用吏学指南篇云:还俗,谓僧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

  【归性】 (术语)摄有为之事相,归于真如之实性也。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法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归性门】 (术语)华严宗四门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归仰】 (术语)归依仰慕也。义林草四本曰:“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故名敬礼。”无量寿经上曰:“天人归仰。”

  【归依】 (术语)于胜者归投依伏也。大乘义章十曰:“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归以反还为义,依者凭也。”义林章四本曰:“归依者,归敬依投之义。”胜鬘经曰:“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皈依】 (杂语)释氏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三皈。皈依者,谓身心归向之也。

  【归依法】 (术语)舍邪法而修正法也。大乘义章十曰:“凭法为药。故名归法。”

  【归依佛】 (术语)舍邪师而事正师也。大乘义章十曰:“依佛为师,故名归佛。”

  【归依僧】 (术语)舍邪友而伴正友也。大乘义章十曰:“依僧为友,故称归僧。”

  【归元】 (术语)又曰归真,归寂,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谓人之死亡也。与圆寂同义。禅家于亡者之位牌题新归元或新归真,其下有具法名者。普通谓僧侣之死亡。

  【归真】 (术语)终归于真如也。谓涅槃。四教仪一曰:“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又释尊之死谓之归真。见“归寂”条。

  【龟玆】 (地名)Kuche,又作丘慈,俱支曩,屈支。汉西域古国名。唐置龟玆都督府。安西都护尝治此。即今新疆库车县地。国治延城。在今库车城南百四十里。沙雅县北四十里。古来佛教繁昌之地。鸠摩罗什之生国也。西域记一曰:“屈支国,旧曰龟玆。”玄应音义四曰:“丘玆或言龟玆,正言屈支也,屈音居勿反。多出龙马。左传云屈产之乘。”梵语杂名曰:“龟玆俱支曩。”详细见西域记一。

  【归宗寺】 (寺名)在江西卢山。西晋咸康六年,右将军王义之舍其故宅为西天达摩多罗所建。唐元和中,智常住此而复兴,白乐天,李渤等,时来访道。尔后为禅院,经第二世澹权,第三世怀恽,第四世弘章,而策贞慧超又居之。宋太平兴国九年,道诠住之为第十二世,义柔嗣之。淳化四年,柔寂而慧诚补第十四世之席,住十四年。历可宣慧通等,有志芝,于山顶结茅庵而居。其次正贤住之,于宋代为禅宗之大道场。见传灯录,续传灯录等。

  【鬼】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见“饿鬼”条。

  【鬼鞭故尸】 (传说)经律异相四十六曰:“昔外国有人死。魂还,自鞭其尸。傍人问曰:是人已死,何以复鞭?报曰:此是我故身,为我作恶。见经戒不赞,偷盗欺诈,犯人妇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财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堕恶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复言,是故来鞭之耳(出譬喻经)。”

  【鬼辩婆罗门】 (人名)马鸣菩萨,降伏鬼辩婆罗门。见“搴帷”条。

  【鬼病】 (杂语)鬼魅着人而为病者。千手经曰:“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鬼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鬼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

  【鬼怖木】 (植物)柳也。禅提比丘以柳枝咒龙。以后名柳树曰鬼怖木。见灌顶经。

  【鬼禅】 (术语)发鬼神通力之禅定。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

  【鬼城】 (杂名)干闼婆城之异名。蜃气楼也。干闼婆为八部众之一,鬼神之类,故名鬼。见“干闼婆城”条。

  【轨持】 (术语)解法之字义者。法有二义,一轨之义,谓以其体为轨范使人起领解心也。二持之义,谓维持其体不混乱他体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

  【鬼道】 (界名)又曰鬼趣。夜叉罗刹饿鬼诸神等之境土。六道之一。大乘法数二十七曰:“道即能通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据佛经云:凡舍宅街衢,市肆丘冢,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乃至江河树木,亦有鬼神依止,其最劣者为饿鬼。又犹言邪术。后汉书刘焉传,张鲁母有姿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三国志张鲁传,鲁祖父世传邪术,后鲁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鬼法界】 (界名)鬼类之世界也。十法界之一。

  【轨范】 (术语)物之法轨模范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轨谓轨范,可生物解。”

  【轨范师】 (术语)寄归传三曰:“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

  【鬼火】 (物名)鬼神所起之阴火也。新译仁王经下曰:“龙火鬼火。”

  【鬼见】 (譬喻)以鬼譬邪见。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

  【鬼界】 (界名)鬼类之世界。十界之一。见“鬼”条。

  【鬼窟里】 (譬喻)幽鬼所栖之处,闇黑之处,以譬总为盲昧无所见之学人境界。坐禅仪曰:“法云圆通禅师,亦呵人闭目坐禅,以谓黑山鬼窟。”碧岩第一则曰:“向鬼窟里作活计。”

  【鬼录】 (物名)阎魔厅记罪之铁札也。归敬仪中曰:“业网所拘,报增鬼录。”

  【鬼魅】 (杂语)灵鬼之害人者。华严经六十五曰:“风痫消瘦,鬼魅所著,如是诸有一切诸病。”

  【鬼门】 (杂语)指家及城郭之东北隅,曰鬼门。是支那之俗说也。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向东北,万鬼出入,谓之鬼门。法苑珠林十云:依神异经曰:东北方有鬼星石室,屋三百户,而其所石傍题曰鬼门。门昼日不闭,至暮则有人语。有火青色,此鬼门之说所由来也。荒唐之说,不关于佛,非佛徒所应忌避者。

  【鬼黏五处】 (本生)智度论十六曰:“精进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释迦文佛,先世曾作贾客主。将诸贾人,入险难处。是中有罗刹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动,不听汝去。贾客主即以右拳击之,拳即着鬼,挽不可离。复次左拳击之,亦不可离。以右足蹴之,足亦黏着。复以左足蹴之,亦复如是。以头冲之,头即复着。鬼问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答言:虽复五事被系,我心终不为汝伏也,当以精进力与汝相击要不懈退。鬼时欢喜。心念:此人胆力极大。即语人言:汝精进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止观曰:“如大论释精进,鬼黏五处。”

  【鬼婆】 (譬喻)唐则天之譃名也。说郛三十四譃名录曰:“鬼婆者武后也,地藏菩萨李光弼也。”

  【鬼趣】 (界名)又曰鬼道。鬼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

  【鬼神】 (术语)鬼为六趣之一。神为八部之通称。有威云鬼,有能云神。金光明经文句六曰:“鬼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金光明经三曰:“鬼神品。”最胜王经九曰:“诸天药叉护持品。”诸天药叉之类即鬼神也。释摩诃衍论曰:“鬼并及神,云何差别?障身为鬼,障心为神。”长阿含经二十曰:“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中略)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中略)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逐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

  【鬼神食时】 (杂语)昏夜是鬼神所食之时。四食时之一。见三藏法数十九。

  【轨生物解】 (术语)释法之字而言,法者善为人之轨范,有使对物生了解之意。

  【鬼问目连经】 (经名)佛说鬼问目连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种种饿鬼问恶报业因于目连,彼一一答之者。

  【鬼眼睛】 (杂语)妖怪之眼睛。以譬非正见。碧严第五则着语曰:“山僧从来不弄鬼眼。”

  【轨仪】 (术语)轨范仪则也。玄义三下曰:“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

  【鬼缘】 (杂语)邪鬼之因缘。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

  【鬼子母】 (天名)本名诃梨帝。译曰欢喜。以为五百鬼子之母,故云鬼子母。见诃梨帝条,增一阿含经二十二曰:“降鬼诸神王,及降鬼子母,如彼啖人鬼。”初为恶神,后归于佛为护法神。金光明经三曰:“诃利帝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常来拥护听是经者。”最胜王经八曰:“敬礼鬼子母,及最小爱儿。”

  【鬼子母经】 (经名)佛说鬼子母经,一卷,失译人名。说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隐其爱子,以济度之,使拥护三宝。然较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所说稍疏略。

  【鬼子母神】 (天名)为啖人之夜叉女,故曰神。

  【鬼子母天】 (天名)二十天之一。

  【跪拜】 (杂语)佛在世,国人遇婆罗门则跪拜之。遇沙门则敬礼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报曰:汝等愚人,不闲礼式,谁合跪拜?谁当敬礼?彼人答曰:我等但知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若见苾刍便云敬礼。”

  【贵己等佛】 (杂语)具高慢之心,以己为贵,有等于佛之思也。约理言之,虽为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悬隔,起与佛同等之见,必至慢举而疏实修焉。

  【跪炉】 (杂语)跪而拈香于炉前也。百丈清规一曰:“两序分班对立,住持就跪,知客跪进手炉,侍者跪进香合。维那白佛宣疏毕,知客跪接炉,住持收坐具。”

  【柜头】 (杂语)象器笺七谓:“副寺亦曰柜头。”

  【贵在得悟】 (杂语)教文之义理,无方无定,所诠之贵,在于得悟也。是三论一家之纲要。法华游意上曰:“一之与异,随时用之。贵在得悟,义无定也。”

  【贵在得意】 (杂语)所贵在于得其意也。文句一上曰:“贵在得意,不烦笔墨。”

  【锅头】 (职位)司锅釜类者。禅林之役名。

  【国宝】 (杂名)行解具备堪为人师者之尊称。止观五上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师国宝,非此是谁。”

  【国忌】 (行事)古代每年于先帝崩御之忌日营法会读经,谓之国忌。

  【国忌斋】 (行事)先帝忌日所设之斋会也。

  【掴裂】 (杂语)裂破也。无量寿经上曰:“掴裂邪网。”同述文赞曰:“掴古恶反,亦裂也。”

  【国清百录】 (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一代行业,最利便之书也。原有广略二本,广本早已散佚不传,今传者,其略本也。卷首有灌顶并有严序。

  【国清寺】 (寺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三寺,在顶曰福林,在腰曰国清,在麓曰修禅。国清具名景德国清寺。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敕为智顗禅师所创建。初智顗梦岩崖万重,侧有沧海,渺无涯际,泓澄在其下。一僧来伸手导顗登山,觉后语门人,皆答以会稽天台山。因而陈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开皇十七年,于此示寂。翌年,文帝敕为顗创建一宇,名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炀帝赐国清寺额。唐宋元明,皆敕重修,清康熙十二年亦有敕再修,赐住僧紫衣。今大雄殿、普门殿、三隐堂、智者大师塔所等,结构极壮丽,境致幽胜,适于修禅,真震旦之名刹也。案国清为天台宗之本山。唐一行尝于此学算。

  【国僧正】 (职位)僧官名。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秦主以僧[(丰*力)/石]为国僧正,法钦为僧录。”

  【国师】 (职位)谓一国之师也。原非专封佛徒,如王莽以刘歆为国师,时称国师公。后汉书,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六朝时称国子祭酒为国师,儒生亦得称国师也。至北齐文宣帝始以高僧法常为国师,降及元明,佛徒封国师者尤多。僧史略中曰:“西域之法,推重其人,内外攸同正邪俱有。昔尼犍子信婆罗门法,国王封为国师。(中略)声教东渐,唯北齐有高僧法常,初演毗尼有声邺下,后讲涅槃并受禅教,齐王崇为国师。国师之号自常公始也。”又(人名)六祖慧能大师法嗣,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既得心印,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岁,不下山门。唐肃宗闻其道行,敕令入京,以师礼待之,因称国师。见传灯录五。

  【国师三唤】 (公案)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应诺。国师云:将谓吾辜负汝,元来却是汝辜负吾。”见传灯录五,五灯会元二,无门关十七则。

  【国师水碗】 (公案)忠国师,问紫璘供奉:闻供奉注思益经是否?奉云是。师云:凡注经当须解佛意始得。奉云若不会意,争敢言注经。师遣侍者盛一碗水,水中入七粒米,碗面安一只筋送与奉。问云:是什么义?奉云不会。师云:老师意尚不会,更说甚佛意。”见禅林类聚八,碧岩四十八则评唱。

  【国土】 (术语)一切有情之住处。有净土秽土等之区别。

  【国土海】 (术语)对于世界海而言。谓不可思议佛刹即十佛自体所居之依报也。五教章卷下所谓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所说,是也。

  【国土清净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极乐国土之清净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国土身】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身之一。毗卢舍那如来应众生之机现草木国土,故草木国土,即舍那之身也。见探玄十四。

  【国土世间】 (术语)三世间之一。国土为众生所依之境界。既有能依之身,则必有所依之土,十界之所依,各各差别。是名国土世间。见智度论四十七,三藏法数十三。

  【国土严饰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愿国土之严饰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中略)严饰奇妙超诸人天。(中略)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国王】 (术语)为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报者,得诸天之保护故又云天子。仁王经教化品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金光明王经三曰:“因集业故,生于人中。王领国土,故称人王。处在胎中诸天守护,或先守护然后入胎,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复称天子。”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经名)佛说国王不梨先泥Prasenajit十梦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异译。

  【国王恩】 (术语)四恩之一。见“四恩”条。

  【国王十种梦】 (传说)舍卫国王波斯匿夜梦十事。见“十梦”条。

  【国一】 (人名)唐径山道钦禅师。代宗赐国一之号。见“径山”条。

  【果】 (术语)梵语曰颇罗Phala,木实之义。对于因而言。一切之有为法,前后相续,故对于前因而谓后生之法为果。择灭虽为无为法,然由道力而证悟,故名果。虚空与非择灭,无为果者。见“因果”条。

  【果报】 (术语)新曰异熟。旧曰果报。果报者,吾人今日之境界。为对于过去世业因(不善不恶也)之结果,故曰果。又为应于其业因而报者,故曰报。然则曰果,曰报,其体为一,总括一切众生自生至死之间,自己所感受之吉凶事而谓为果报。但分别果报二字,则法华方便品明十如是中,有因缘果报之四,对于因而言果,对于缘而言报也。正可生果之物曰因,助其因而使取果者曰缘。譬如米麦之种,因也。农夫之力或雨露之润等,缘也。然则当年米麦之成熟时,对于昨年之米麦而言,则是果,对于昨年之农夫雨露而言。则为报也。如是吾等原具可生夫夫三界之果之种。是曰因。然为恶业则助地狱界之因,使感地狱之果,为善业,则助人间天上界之因,使招人间天上界之果。盖善恶之业,对于三界之果,则非为因,而为缘。因而望此缘于三界之果更与以报之名也。但此分因缘果报,而详论义理,果报之物体,二者非异。果报之状体,虽有苦乐好丑等差别,而其性质则非善性,亦非恶性。无记性(善不可记,恶亦不可记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无量寿经上曰:“行业果报。”

  【果报四相】 (名数)生老病死也。

  【果报土】 (界名)天台四土之一。实报无障碍土之别名。证悟中道之圆别二教菩萨感得胜妙之果报也。见“四土”条。

  【果唇】 (杂名)佛唇如频婆果之赤好也。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广弘明集十三曰:“果唇华目。”

  【果盗见】 (术语)十三烦恼之一。见“烦恼”条。

  【果德】 (术语)果上之功德。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谓为果德。

  【果德天】 (天名)胎藏界第十二金刚院之一众。

  【果地】 (术语)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某悟结果之位也。三乘各异果地,声闻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别。楞严经四曰:“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

  【果断】 (术语)断感业曰子断,离苦果曰果断,有余涅槃之阿罗汉,断子缚而未断果缚也。涅槃经二十九曰:“解脱二种:一者子断,二者果断。”

  【果分】 (术语)对于因分而言。果之分齐之意。即超绝因人言说思虑之不可思议境界也。具云性海果分,亦称果分不可说。冠注五教章上之一所谓“性海果分者,是当不可说之义,即十佛自境界,”是也。依华严探玄记十,有说所诠之义为果分,有说地上之证智为果分,有说十地之圆满为果分,有说亡诠证入十地之正行离诸言教所安立之相为果分,无不皆应于理义,自出两重之释,一就实之十地,唯佛之所知佛智之所行,名为果分,二约于妙智,证正智如境故离言离相,名为果分。然清凉之华严略策谓“果者亡修离言名。”唯约于契证绝言而释之,盖此师以行门为本故也。

  【果分不可说】 (术语)华严宗之语。如来果地之分际,为法性之妙理,非有言说之限也。见“因中说果”条。并参照“果分”条。

  【果缚】 (术语)生死之苦果,缚我而不使解脱,曰果缚。招此苦果之业因缚我,曰子缚。即因果之二缚也。观音义疏上曰:“恶业即招果缚。”法华玄论二曰:“三界内外一切果缚。”四教仪曰:“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槃。”

  【果缚断】 (术语)入于涅槃,断生死之苦果也。玄义三上曰:“若不然火,是则无烟,是名子缚。无子则无果,灭智灰身,离二十五有,是名果缚断。”

  【果果】 (术语)谓涅槃也。菩提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为果。依其菩提而证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四教仪十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为果果。”

  【果海】 (譬喻)佛果之功德广大譬如海。华严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果号】 (佛名)成正觉后之佛名。是为于因位积功德之结果名号,故曰果。弥陀经元照疏曰:“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

  【果后】 (术语)得佛果之后。文句记九下曰:“昔于诸教,虽见不同,而生于疑,乃不知是果后方便。”

  【果后方便】 (术语)谓证得之佛,为众生济度,更方便现众生身等而修行也。

  【果极】 (术语)极如来果上之功德也。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行宗记下一之一曰:“良以如来行果极圆,穷尽众生重轻业性。”

  【果极法身】 (术语)满果极成之法身也。对于应化法身而言。与法性身同义。璎珞经卷下因果品所谓“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是也。

  【果界圆现】 (术语)佛果之上一切诸法圆满显现也。

  【果界证入】 (术语)证入于佛果也。

  【果满】 (术语)果上之功德圆满也。心地观经一曰:“因圆果满成正觉。”

  【果门】 (术语)如来果上之法门也。

  【果名】 (术语)积万行之结果名号。谓一切诸佛之名号也。西方要诀曰:“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

  【果能变】 (术语)唯识论之语。八识为自种子现行者,对于种子,则是果也。其为果之八识,于现行时,必自识之自体分,变现见相二分,是曰果能变。八识种子,亦有能变之义,但彼曰因能变。唯识论二曰:“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述记二末曰:“即前二因所生现果,谓有缘法能变现者,名果能变。(中略)此果能变,即自证分能变现生见相分果。”

  【果人】 (术语)果上之人。有三种:一佛,二辟支佛,三阿罗汉。二教论上曰:“如是绝离,并约因位谈,非谓果人也。”

  【果上】 (术语)修行之间曰因位。依修行功而得证之位曰果地。此果地为因位之上。故又曰果上。

  【果上法门】 (术语)依大悲之加持力,因位之人亦得闻之,然其实唯为佛与佛之法门,非菩萨已下之当分,甚深之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大日经疏一曰:“如是智印,唯佛与佛乃能持之。”

  【果上名号】 (杂名)与因位愿行相应而为证得果上之如来时,以其功德成就之名号也。

  【果遂】 (术语)希望果遂也。

  【果遂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之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果头】 (术语)修因得果,果在因之上故谓为果头。与果上同。四教仪集注下曰:“修因克果,果在于上,故曰果头。”

  【果头佛】 (术语)天台宗之语。四教各果上之佛也。四教仪曰:“钝则但见偏空,不见不空,止成当教果头佛。”

  【果头无人】 (术语)天台宗之语。彼宗立四教,四教各有教行证人之四。然藏通二教。因中虽有教行证人之四,然至于果,则唯教之一,无行证人之三。何则?以彼等以果为灰身灭智,而得证实无人也(无人则无行亦无证)。唯有所谓有行证人之教而已。别教亦然。到初地已上之果位,则惟有教,而无后之三。何则?以彼别教之初地位,即圆教之初住位,此时既为圆教之人也。然则彼自初地已上,惟有别教所谓有行证人之一教而已,其所诠之行之证之人,皆无之。全为圆教之行证人也。因而前三教曰果头无人。唯圆教因果共具教行证人之四。止观三下曰:“前两观,因中有教行证人,果上但有其教无行证人。何以故?因中之人,灰身入寂,沈空尽灭,不后成于果头之佛,直是方便之说,故有其教无行证人。别教因中,有教行证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无行证人。何以故?若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初住位,非复别家初地位也。初地尚尔,何况后地后果?故知因人不到于果,故云果头无人。”

  【果唯识】 (术语)五种唯识之一。谓思惟观察唯识之理,由之而得之果智也。见“唯识”条。

  【果位】 (术语)对于因位而云。佛果之位也。

  【果相】 (术语)阿赖耶识三相之一。即有情总报之果体,第八阿赖耶识之真异熟也。成唯识论二曰:“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住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盖第八识显过去善不善业之异熟果体,同时小乘萨婆多部等以命根及众同分等为异熟之身体,然此等有间断。不恒相续。故不可名为真异熟。

  【果余】 (术语)三余之一。苦余之别名。见“苦余”条。

  【果证】 (术语)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果地之证悟也。慈恩寺传序曰:“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证。”

  【果中说因】 (术语)见“因中说果”条。

  【过度】 (术语)谓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无量寿经上曰:“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异译之大阿弥陀经曰:“过度人道经。”

  【过患】 (杂语)过咎与灾患。

  【过慢】 (术语)七慢之一。于等者而谓为我胜,于胜者而谓为我等之慢心也。

  【过木桥】 (公案)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过独木桥时,寄于拈提之故事,示一事一物不固执依倚,有无二见不可堕于待对者。颂古联珠通集第二十四曰:“神山与洞山过独木桥,洞先过了,拈起木桥曰:过来。师曰:价阇黎,洞乃放下木桥。”

  【过去】 (术语)有为之事物作用终灭之位也。三世之一。

  【过去尘点劫】 (术语)欲示过去之久远,法华经说五百尘点劫三千尘点劫等尘点之譬,见“尘点”条。

  【过去佛】 (故事)归田录曰: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上微笑而颔之,遂为定制。

  【过去佛分卫经】 (经名)过去世佛分卫经之略名。

  【过去冥冥】 (术语)谓不知生之由来也。秘藏宝钥上曰:“生我父母,不知生之由来。受生我身,亦不悟死之所去。顾过去冥冥,不见其首。临未来漠漠,不寻其尾。”

  【过去七佛】 (名数)第一毗婆尸佛Vipaśyi,第二尸弃佛Śikhi,第三毗舍浮佛Viśabhā,第四拘留孙佛Krakucchanda,第五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第六迦叶佛Kāśyapa,第七释迦牟尼佛Śākyamuni也。此中前三佛出于过去庄严劫之末。拘留孙佛以下,出于现在之贤劫。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三十。

  【过去圣灵】 (杂名)总谓死者之灵魂。圣灵者。谓既弃坌尘之身,独存神圣之灵识也。

  【过去世佛分卫经】 (经名)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分卫为乞食之梵语Piṇḍapātika,说过去世有佛。与弟子俱乞食。有一妇见其仪容,发心使所生之子出家而得授记。

  【过去现在因果经】 (经名)四卷,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过去于普光佛所,得授记,行生生菩萨之道。乃至于今生八相成道。示一一往因,中有与仙人论破冥谛及非想天之事。太子瑞应本起经,异出菩萨本起经与之同本。

  【过去因果经】 (经名)过去现在因果经之略名。

  【过去帐】 (物名)记死者名之册子。雅名曰灵簿,灵会簿,着鬼簿等。见考信录四。

  【过去庄严劫】 (术语)劫有大中小之三。现在之大劫曰贤劫。过去之大劫曰庄严劫。未来之大劫曰星宿劫。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经名)三千佛名经之第一卷。列千佛之名。失译人名。首附宋疆良耶舍译之三劫三千佛缘起,举五十三佛之名号。

  【过堂】 (杂语)上僧堂吃食也。见象器笺九。

  【过未】 (术语)过去与未来。

  【过未无体】 (术语)小乘中如萨婆多部,立三世实有,过去之法与未来之法现在之法同为实有云。宗轮论述其宗曰:“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然大乘之诸家无论,小乘中大众部等及成实宗,亦言过未之法,非实有之体。宗轮论叙大众部等宗曰:“过去未来,非实有体。”同述记曰:“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去来体用无故,并非实有。曾有当有,名去来故。”成实论二世无品委辨过未无体之理。

  【过夏】 (杂名)安居经过九十日也。碧岩录曰:“且在这里过夏。”

  【过现】 (杂语)过去与现在。

  【过现因果经】 (经名)过去现在因果经之略名。

  【蛤蜊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坐于蛤蜊中,故有此称。又,唐文宗食蛤蜊,有擘而不开者,焚香祷之,俄变为大士形。帝召终南山惟政禅师问之。师曰:夫物无虚应,此盖陛下信心广耳。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帝曰:大士虽现,末闻说法。师曰:陛下睹此,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耶?帝曰:希有之事,焉得不信。师曰:已说法竟。帝大悦,即诏天下寺院立观音像。见佛祖统纪四十二。

  【蛤像】 (杂语)大兴善寺有蛤像,相传隋帝嗜蛤,所食甚伙。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置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遂誓不食蛤。见酉阳杂俎。

  【还拜】 (仪式)禅语。与答拜同。

  【还礼】 (仪式)禅语。与回礼同。

  【还门】 (术语)六妙门之一。谓反照能观之心不可得之理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转心返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而观之心虚妄无实,即所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还为门。”

  【还灭】 (术语)灭者涅槃也。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证涅槃,谓之还灭。正理论九曰:“生死止息,是还灭义。”俱舍颂疏根品一曰:“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槃得,为还灭体。”

  【还灭门】 (术语)对于流转门而言。见还灭项。

  【还年药】 (饮食)老人还少壮之药。智度论二十二曰:“如是耆老相,还变成少身,如服还年药。”

  【还生】 (术语)自涅槃界复活也。依实大乘之意,则二乘之人,虽一旦入无余涅槃界,而余业未尽。则经若干劫数,还生心身来,发大乘之菩提心而成佛云。又一旦破戒为佛海之死尸者,忏悔而复正命,谓之还生。止观辅行曰:“若违三归而归邪师邪法邪众,破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中重罪,即成佛法死人。因忏戒复,故云还生。”

  【还俗】 (术语)僧道犯罪归家,谓之还俗。自愿止僧道,谓之归俗。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曰:“还俗,谓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又还俗归俗一也。宝积经八十八曰:“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

  【还相】 (术语)回向二相之一。自净土还来秽土,济度一切众生使向佛道也。净土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中略)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还香】 (术语)人来为我烧香礼拜者,我亦为彼插香拜礼。又曰答香。见象器笺九。

  【还相回向】 (术语)二种回向之一。见“还相”条。

  【还相回向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说往生极乐之菩萨,有为济度众生游出他方国土者。

  【还源】 (术语)转迷而入于悟也。止观五下曰:“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

  【还源观】 (书名)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之略称。一卷,唐法藏着。说华严家之观法。


  【海】 (杂语)海有八德,八不思议,十德。见“海德”条。

  【海岸国】 (地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三人中第三善住比丘之住处。探玄记十八曰:“海岸国者,此国在海滨故,天竺本名海岸楞伽道。解云:此国道向楞伽山故也。”

  【海岸山】 (地名)海岸山为今之补陀洛山,观音之住处。早离速离之兄弟为继母遗弃于此而饿死。净土本缘经说之。但宜知此经为伪作。

  【海八德经】 (经名)佛说海八德经,一卷,秦罗什译。举大海之八德,比显戒经之八德者。见小乘部。

  【海潮音】 (术语)音之大者,譬之于海潮。又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悲之音声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法华经普门品曰:“梵音海潮音。”楞严经二曰:“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长水之义疏曰:“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

  【海德】 (术语)海八德经列八美德:“一、汪洋无涯。二、海潮不愆期。三、不容死臭。四、有七宝珍珠。五、五河俱入而无旧名。六、霖雨注来亦无增减。七、众鱼有巨身。八、盐味边中如一。”涅槃经三十七说海之八不思议。华严经四十二列海之十德。大部同之。

  【海滴】 (譬喻)如来寿量四喻之一。见“喻”条。

  【海东】 (人名)新罗国之沙门元晓入唐受学,有声望,以其为新罗国人,世以海东呼之。见宋僧传四。

  【海会】 (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演密钞曰:“海会众也。”华严经传记一曰:“普贤等海会圣众。”又总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义。

  【海会塔】 (堂塔)亦云普同塔。众僧之纳骨塔也。

  【海涧国】 (地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五十三善知识中弥勒菩萨之住国。六十华严经五十八曰:“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海涧。”探玄记二十曰:“此是南天竺,近海岸故,名海涧国,天竺本名海岸门国。”

  【海龙王】 (异类)一时,佛在灵鹫山。无量之众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绀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璎珞七宝为栏楯。极为广大。又自海边通金银琉璃三道宝阶,使至于龙宫。以请世尊及大众。世尊乃率无量之大众至龙宫。坐大殿之狮子座。更说妙法,以化龙属。见佛说海龙王经请佛品。

  【海龙王经】 (经名)佛说海龙王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海龙王说大乘之深义,于龙王龙女,阿修伦等与记别者。

  【海龙王女】 (异类)海龙王女,字宝锦,与尊者迦叶问答大乘之深义。佛称赞之,授成佛之记。见海龙王经女宝锦受决品。

  【海门国】 (地名)华严经五十三善知识中,海云比丘之住处。探玄记十八曰:“言海门者,此国近在南海,城门向海,故名也。”

  【海若】 (杂名)又作耐薰。毗沙门天腹部所带之鬼面名。本名河伯面。河伯,海若,皆水神之名。出于庄子。

  【海意菩萨】 (菩萨)宝庄严土世界之菩萨,海意经之发起众。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经名)九卷,宋维净与法护共译。与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第五同本。

  【海印】 (术语)佛所得之三昧名。如于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于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为大海印。”宝积经二十五曰:“如大海,一切众流悉入其中,一切诸法入法印中,亦复如是,故名海印。”探玄记四曰:“海印者,从喻为名,如修罗四兵列在空中,于大海中印现其像。菩萨定心犹如大海,应机现异,如彼兵像故。”还源观曰:“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像齐现,犹如大海由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像不现。”八十华严经十四曰:“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楞严经四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三藏法数三十九依宗镜录于海印三昧列十义。华严宗以此海印三昧为华严经所依之定。华严经钞二曰:“如说法华依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经依等持王三昧,说涅槃经依不动三昧,故说诸经,多依三昧,今说此经,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

  【海印定】 (术语)即海印三昧。

  【海印三昧】 (术语)见“海印”条。

  【海云比丘】 (人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三人中之第二。住于海门国常观海。探玄记十八曰:“海云者,此比丘,常在海岸观缘起大海及彼海上人法庄严遍布如云,从所观为名。”

  【海众】 (譬喻)众僧一味和合,譬如海也。释氏要览下曰:“海众,增一经云:众僧如彼大海,流河决水以入乎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

  【海珠】 (譬喻)海底之宝珠。譬难得也。寄归传一曰:“考其功也,实致为山之劳,覈其益焉,时有海珠之润。”

  【海幢比丘】 (人名)华严经五十三善知识之第六。

  【害】 (术语)梵语Vihiṃsā之译。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对于他人为打骂损恼之精神作用也。

  【害觉】 (术语)欲加害于他人之心。三觉之一。又八觉之一。无量寿经净影疏上曰:“害觉亦名恼觉,于他人所,念欲加害。”

  【害为正法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义林章一曰:“害为正法宗,谓诤竞劫起。诸婆罗门,为欲食肉,妄起此计。若为祀祠,咒术为先,害诸生命。能祀,所害,若助伴者,皆得生天。”瑜伽论七曰:“立如是论:若于彼祠中,咒术为先,害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诸助伴,彼一切皆得生天。”

  【害想】 (术语)三想之一。害人之思想也。

  【憨山】 (人名)名德清,号憨山。大那罗延窟,复兴曹溪之道场。所著楞严通议,楞伽记,南华注等行于世。见续稽古略三。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 (书名)憨山大师全集之具名。

  【憨山大师年谱】 (书名)二卷,明德清自着。

  【憨山大师全集】 (书名)四十卷,明福善等录。

  【寒冰地狱】 (界名)以寒风冰冻责罪之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一名呵罗罗,又名阿婆婆皆像其寒颤,声也。

  【函盖相应】 (术语)彼此之二物能吻合者,譬如函与盖之相称。智度论二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大日经疏三曰:“须函盖相称,则授受皆得其宜。”玄义二上曰:“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函盖相称。”

  【含光仪轨】 (书名)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一卷,不空弟子含光记,谓之含光仪轨。

  【函柜】 (物名)僧堂之众贮衣服等之器也。见象器笺十九。

  【含华】 (术语)往生极乐者,有九品之差别。其上品上生之人,生即坐于七宝之开莲华,得闻妙法。上品中生已下者经一宿,乃至下品下生之人,经十二大劫而花方开。含于其花中,不能见闻三宝,谓之含华。观经定善义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堕边界,或堕宫胎。”

  【寒苦鸟】 (动物)又名雪山鸟。天竺雪山有寒苦鸟,终夜[此*鸟]说杀我寒故,雄鸣夜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鸣曰:何故造作栖,安稳无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天竺为佛国,鸟兽亦有功德,故作无常偈,如此啭也。或云:妻鸟鸣寒苦逼身,夜明造巢。夫鸟鸣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何故造作栖,安稳无常身?

  【含类】 (术语)含识之众类。谓诸有情也。大唐三藏圣教序曰:“微言广被,极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寒林】 (杂名)林葬之处,定一林为墓所,运死尸而弃于此,饲诸禽兽也。梵语尸陀,尸陀Śitavana,其林幽邃而寒故。又横死尸所,入之者畏而毛戴寒栗。故名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为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释氏要览下曰:“寒林,即西域弃尸处。僧祇律云:谓多死尸,凡入者可畏毛寒,故名寒林。”尸陀林者,寒林之逆翻,而非原语之正者。原语为Śmaśāna。相当于法显传之尸摩赊那(墓田),名义集七之舍摩奢那(冢)。

  【寒林经】 (经名)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之异名。

  【含灵】 (术语)含灵魂者,同于含识,含生,有情等。大宝积经三十八曰:“假令三界诸含灵,一切变为声闻众。”

  【含情】 (术语)含情识者,与含生同。法事赞上曰:“悲智双行,不舍含情。”

  【寒山】 (人名)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曰:“寒山子,世谓为贫子,风狂士也,幽止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岩中。时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恒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于内,若寒山子来,即负去。或经行廊下,或时叫唤凌人,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则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初台州守闾丘,入寺问寒山,见之而拜。寺僧惊曰:大官何礼风狂夫?二人连臂笑傲出寺。闾丘复往寒岩访问:送衣裳药物。高声唱曰:贼我,贼退,便身缩入岩穴中,其穴自合。寒山有诗,题于山林间,集之成卷,云寒山诗集,行于世。”稽古略三曰:“闾丘曰:天台国清有贤达否。丰干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宜就见之。闾丘入寺,拜二大士。二士走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案闾丘者,闾丘胤也。

  【寒山诗】 (书名)三卷,道翘录。集录寒山之诗颂者。所收凡三百余首。概为五言律,有奇骨,有清韵,有雅致。脱出六朝间艳丽绮靡之流弊,专呼号心灵之活动,可谓开千古一家之流风者。附录载丰干诗,拾得诗。合称此三诗曰三隐集。卷首有台州刺史闾丘胤序。此书有异本,宋淳熙十六年禹穴沙门志南编辑本,及明计益都刻本等是也。注释之佳者,为寒山诗阐提纪闻三卷(白隐),寒山诗索赜三卷(大鼎),寒山诗管解六卷(连山),寒山诗首书三卷等。

  【寒山诗集】 (书名)一卷,唐闾丘胤撰,寒山之遗偈。

  【寒山拾得】 (人名)唐贞观时二僧,高僧传。丰干师居天台国清寺,出云游,适闾丘胤出守台山,问彼有贤达否?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闾丘至任,入寺见二人拜之。二人曰:丰干饶舌。便连臂走出,寻其遗物,见拾得偈词。四库书目有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参照寒山条。

  【寒山寺】 (寺名)在江苏吴县西十里枫桥。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张继诗曰:“姑苏城外寒山寺。”

  【含生】 (术语)含有生命者,与含灵同。西域记十二曰:“舍金轮而临制法界,摛玉毫而光抚含生。”

  【含识】 (术语)含有心识者,即有情也。行事钞资持记上四之一曰:“心依色中,名为含识,总摄六道有情之众。”

  【寒暑到来】 (杂语)公案名。犹言生死到来。洞山录曰:“僧问洞山: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山云: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云:如何是无寒暑处?山曰:寒时寒杀阇梨,热时热杀阇梨。”是即道破生也全机现,死也全机现之当体者也。

  【含中教】 (术语)谓密含中道之理之教,即天台四教中之通教也。藏通二教虽皆唯诠界内真空谛之理,无当面明中道之义。然通教于其所说如幻即空之理内,自含有非有非空中道之理,故别圆接通之利根,得看取之而接入于后教。此其理所以亦名含中真谛也。见法华玄义释签二三等。

  【唅鍐】 (术语)HaṁVaṁ不动尊之种子,在不动尊真言之最后。大日经疏十曰:“用后二字为种子,诸句义皆成就此也。”

  【汗栗驮】 (术语)Hṛd Hṛdaya,又作干栗驮、干栗多。见“纥哩陀耶”条。

  【行】 (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行布门】 (术语)菩萨之阶位,初后相即,谓之圆融,初后次第,谓之行布。华严经所说,有此二意,是华严宗之所判也。自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之二十八品,说信住行向地及佛果之次第差别,为行布门。如他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则圆融门也。探玄记一曰:“显位故者,为显菩萨修行佛因一道,至果具五位故。此亦二种:一次第行布门,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满后方至佛地。从微至着,阶位渐次。二圆融相摄门,谓一位中即摄一切前后诸位,是故一一位满,皆至佛地。此二无碍。”

  【行不退】 (术语)三不退或四不退之一。永不退失菩萨大行之位也。配之于菩萨之阶位有多说。见“不退”条。

  【行厕】 (譬喻)身之不净,譬如受屎之厕。金光明经四曰:“是身不坚,无所利益。可恶如贼,犹若行厕。”释门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坏器。”

  【行禅经】 (经名)简括四种之禅行者。摄于中阿含经四十四。

  【行筹】 (物名)生事故或异见时,欲计算两方人员,使各人捉筹而行投票,以票数而知人数。其筹以竹与纸片等作之。释氏要览下曰:“梵音舍罗,此云筹。律有婆罗门问比丘,逝多林住几人?比丘不知。佛言:应行筹。”梵Salākā。

  【行道】 (仪式)为敬礼佛而向佛右方周围旋绕也。寄归传三曰:“诸经应云旋右三匝,若云佛边行道者非也。经云右绕三匝者,正顺其仪。”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绕百千匝方施一拜。经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胜陀罗尼经曰:“于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罗尼。合掌恭敬,旋绕行道,归依礼拜。”大法会必行行道之式。又行其所知之道也。无量寿经下曰:“行道进德。”又与经行同用之。

  【行道诵经】 (仪式)行道而诵经,天台之常行三昧是也。

  【行德】 (术语)修行之功德。

  【行法】 (术语)修行之法。四法之一。阿弥陀经元照疏曰:“大觉世尊,一代名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鲜无不尽。”

  【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修法)密教行者于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传云:念诵之时有要事立座出时,蟠念珠安坛上而出云云。”

  【行佛性】 (术语)有佛性,依之而发大行,感佛果,谓之行佛性,虽有佛性,但具其理,无起行之用,谓之理佛性。是法相宗所立。彼宗言:涅槃经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者,就理佛性而言。若据行佛性言之,则有一类之无性众生。唯识枢要一本曰:“涅槃据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说有一。”

  【行供养】 (术语)行善法而供养佛也。般若经理趣分曰:“修行一切波罗蜜多,于诸如来,广设供养。修行一切慈悲喜舍,于诸如来,广设供养。”

  【行果】 (术语)行业与果报。果报者必依行业之因。无量寿经上曰:“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行宗记下一之一曰:“良以如来行果极圆,究尽众生重轻业性。”

  【行华】 (仪式)以华配赋也。慈恩传二曰:“法师至,诸德起来,相慰讫,各各还就坐。令一僧擎鲜华一盘来,授法师。法师受已,将至佛前,散华礼拜讫,就木叉鞠多下坐,已复行华。”即此可见西域行之也。行华之行,同于行香之行。

  【行化】 (术语)行教化也。

  【行犍度】 (书名)发智论说善恶行业之篇章名。八犍度之一。犍度者,译言类聚。犹言品。

  【行脚】 (术语)禅僧为修行旅行也。祖庭事苑八曰:“行脚者,谓远离乡曲,脚行天下,脱情捐累,寻访师友,求法证悟也。所以学无常师,遍历为尚。”

  【行脚僧】 (杂语)旅行之僧也。

  【行教】 (术语)普化道俗之教,谓之化教,偏制比丘行法之教,谓之行教。化教为经论二藏之所诠,行教为律藏之所诠也。南山戒疏一曰:“言行教者,起必因过,随过制约。(中略)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行解】 (术语)心识游行所对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别。(中略)作用名行解,影像名行相。”又修行与知解。释氏要览下曰:“宗鉴录云:禅僧行解有十。”

  【行境十佛】 (术语)修行满足证得境界之十佛。对于解境十佛而言。旧华严经三十七所列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新华严经作正觉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新本性佛),如意佛(新随乐佛)之名是也。

  【行苦】 (术语)行者迁流之义,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住安稳之苦,谓之行苦。三苦之一。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常为无常迁动,即是行苦也。”止观七上曰:“念念流炎,是为行苦。”

  【行苦行论师】 (流派)见“外道”条附录二十种外道项。

  【行履】 (术语)行者进退,履者实践。指日常一切行为,即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吃茶吃饭屙屎送尿。衲僧行履,佛祖不能规,外魔不能乱,头头物物,举足下足,都是道之现成。此古德之言也。

  【行满】 (人名)佛陇寺行满。荆溪之高弟也。日本传教师从之受天台之诸籍。佛祖统纪十,以为荆溪之旁出,揭其名,而无传宋高僧传二十二,有天台山智者禅院行满传,然其年代不同。唯日本明匠略传,记其为苏州人,二十出家。二十五具戒。大历三年就荆溪和尚学止观玄义各一遍文句三遍。住佛陇寺。

  【行满成佛】 (术语)见“四满成佛”条。

  【行妙】 (术语)法华十妙之一。

  【行乞】 (术语)比丘行乞食也。又云托钵、行钵。十二头陀行之一。遗教经曰:“何况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维摩经弟子品曰:“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

  【行人】 (杂语)修行佛道之人。

  【行入】 (术语)二入之一。见“二入”条。

  【行森】 (人名)三十二祖传曰:“行森号茆溪,又号慈翁。博罗人,俗姓黎氏。参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秀,洞明心要。秀令分座说法,接引海众。一时目为大鹏劈海,又称为森铁棒。清康熙十六年,游华岩曰:此中修篁奇石,可以卧数江帆,吾老此画图中矣。乃自刻化期,手书封龛偈而寂。世寿六十四,僧腊三十有六。雍正十一年追封明道正觉禅师。”

  【行善】 (术语)对于止善而言。为进趣之善所谓诸善奉行也。与作持同义。

  【行舍】 (术语)与善心相应之心所,有称为舍,使心住于平等离掉薄之过者。是于五蕴门属于行蕴,故称为行舍,以别于受蕴所摄之受舍。

  【行事钞】 (书名)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之略称。十二卷,南山道宣着。此钞之外,又加戒疏业疏称为律之三大部。

  【行事钞资持记】 (书名)十六卷,宋元照着。解行事钞者。本钞之著述如下:行事钞资持记序解并五例讲义一卷,宋则安述。行事钞诸家记标目一卷,宋怀显集,日本戒月改录。行事钞资持立题拾义一卷,宋道标出。

  【行事会正记】 (书名)十二卷,宋台堪着。解行事钞,与资持记所见异,遂别成一家者。

  【行树】 (杂名)成列之树林也。阿弥陀经曰:“七重行树。”同经通赞疏卷中曰:“七重行树,七重宝树,国中行列,常开异华,更无凋变。灵禽上栖,众游从故,云七重行树。”

  【行思】 (人名)唐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出家后,诣曹溪谒六祖。祖深器之,为会下之首。师既得道,住青原山静居寺。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什么价?师既得石头希迁付法,唐开元二十八年寂。僖宗谥曰弘济禅师。见传灯录五。

  【行四依】 (名数)行人所依之四法也。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之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圣种。此法能生圣道,为圣之种,故曰圣种。见四分律四十八,大乘义章十一,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

  【行堂】 (堂塔)行者之寮室也。又云选僧堂。于行者中选其可为僧者故也。

  【行童】 (杂名)僧仆也,睽车志曰:“朱三有子,年十三四,佣于应天寺僧为行童。”

  【行唯识】 (术语)见“五种唯识”条。

  【行位三道】 (名数)一、见道,无始已来,初发真无漏智而观谛理,以断一切见惑之位。在声闻乘为世第一法后之预流向,在菩萨乘为初地之入心。二、修道,更观谛理而断一切修惑之位。在声闻乘为预流一来不还之三果,在菩萨乘为初地住心已后乃至第十地。三、无学道,证理断惑究意,更无法可学之位。在声闻乘为阿罗汉果,在菩萨乘为佛果。此三者皆为通涅槃之道,故名为道。又十业道中之贪,瞋,邪见也。见大乘义章五本。

  【行无色】 (术语)七种不还之一。见“不还”条。

  【行相】 (术语)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心识对于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于心内,如镜之于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三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于境相,名为行相。或相谓相状,行境之相状,名为行相。或行境之行解相貌,然本但是行于相义,非是行解义。”又为行解事物之相貌,故云行相。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同四曰:“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俱舍宝疏四曰:“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颂疏三曰:“如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

  【行香】 (仪式)行者,施与之义,香者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僧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系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诃文佛时,王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三尊,父命子传香。”僧史略中曰:“安法师三例中,第一是行香定座上讲,斯乃中夏行香之始也。”同曰:“唐中宗设无遮会,诏五品已上行香,或以然香熏手,或将香末遍行,谓之行香。”又烧香谓为行香。敕修清规圣节曰:“烧香侍者覆住持,来早上堂,至五更住持行香。”尚直编曰:“行中仁禅师,每旦行香。至世尊前,于小合中,别取好香一炷进之。”备用清规达磨忌曰:“行者鸣行香钹,维那转身炉前,揖住持上香。”云麓漫钞曰:“遗教经云:比邱欲食,先烧香呗案法师行香定坐而讲,所以解秽流芬也。乃中夏行香之始。”西溪丛语曰:“行香起于后魏,及江左齐梁间,每燃香薰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唐文宗朝省臣奏设斋行香,事无经纪,乃罢。宣宗复释教,仍行其仪。”演繁露曰:“南史王僧达,好鹰犬。何尚之设八关斋,集朝士,自行香,次至僧达。曰:愿郎且放鹰犬。其谓行香次及僧达者,即释教之行道烧香也。行道烧香者,主斋之人亲自周行道场之中,以香爇之于炉也。东魏静帝常设法会,乘辇行香,高欢执炉步从。凡行香者,步进前,而周匝道场,仍自炷香为礼。静帝人君也,故以辇代步,不自执炉,而使高欢代执也。以此见行香只是行道烧香,无撒香末事也。”按今作佛事,僧偕主斋者持炉巡坛中,或仪导以出街巷,曰行香,与演繁露说正合。

  【行香本缘】 (本生)贤愚经七说:“佛告阿难: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时有一人,好修家业,意偏爱金而勤积之。因得一瓶,于其舍内掘地藏之。如是勤身,乃得七瓶悉取埋之。后遇疾终,作一毒蛇,守此金瓶。如是展转受形,经一万岁。最后受身,厌心忽生。见有一人通道,呼之曰:吾今此处有一瓶金,用托君,欲供僧作福。设食时,持一阿先提(释为草笼),来取我。彼至日担蛇至寺,着于众僧前,食时已到,僧众行立。蛇使彼人次第赋香,众僧食终,为蛇说法。欢喜转增,得僧之维那到埋金所,尽用余六瓶金施僧。命终,生忉利天。佛告阿难:尔时持蛇之人则我身是也。是毒蛇,今舍利弗是也。”行事钞下三曰:“贤愚经蛇施金已,令人行香置僧手中。”

  【行香仪则】 (术语)行事钞下三曰:“若行香者,不令妇人指挃掌掌。语令悬放,必不肯者,便可缩手当使过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尼法反前,为深防罪故。五百问及三千云:不得立受香,因比丘受香,女触其手,欲发罢道。佛言:若立受者,吉罗。”

  【行像】 (行事)西域之俗,每年佛生日,庄严佛像载之以车巡行城内,谓之行像。法显传记巴连弗邑之行像云:“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轮车,缚竹作五层。有承栌偃戟,高二丈许,其状如塔。以白毡缠上,然后彩画作诸天行像,以金银琉璃庄严其上。悬缯幡盖,四边作龛,皆有坐佛,菩萨立侍,可有二十车,车车庄严各异。当此日境内道俗皆集,作倡伎乐,华香供养。波罗门子来请佛,佛次第入城,入城内再宿,通夜燃灯伎乐供养,国国皆尔。”僧史略上详释之。又见佛国记。

  【行信】 (术语)净土真宗之名目。念佛曰行,信心曰信。如其次第。即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七第十八也。教行信证文类二曰:“其真实行愿者诸佛称名愿,其真实信愿者至心信乐愿,斯乃选择本愿之行信也。”

  【行性】 (术语)菩萨之大行与佛性也。见“行佛性”条。

  【行宣政院】 (职位)元顺帝元统二年,革罢广教总管府,置行宣政院于杭州。官有院使同知副使各二人,同佥院判各一人,首领官经历二人,都事知事照磨各一人,按至元二年,西番寇起,亦置行宣政院。又至正二年,江浙行宣政院,设崇教所。拟行中书省理问官,以理僧民之事。

  【行学】 (术语)行法修学。指戒定慧之三学也。

  【行要】 (术语)修行之主要者。玄义九上曰:“修行之要,不出定慧。”

  【行业】 (术语)身口意之所作。法华经提婆品曰:“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又善恶之所作,可感苦乐之果报者。无量寿经上曰:“行业果报,不可思议。”

  【行一】 (术语)法华经四一之一。一切之诸行尽归成佛之一行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品曰:“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各家以之为明行一之文。见四一条。

  【行一念】 (术语)对于信一念而言。一声称南无阿弥陀佛也。

  【行仪】 (术语)行事之仪则也。言出家僧侣行为之作法。四分律行事钞上曰:“扬显行仪,匡摄像教。”资持记上一之一释之所谓:“行仪者,谓行事之轨式。以像末之教,不显行仪,安能久住”是也。

  【行益】 (杂语)禅语。行者行食,益者益食。见禅林象器笺十二。

  【行阴】 (术语)新译曰行蕴。旧译曰行阴。见“阴”条。

  【行淫】 (杂语)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

  【行用】 (术语)谓记密教修法之秘传口诀者。是为实地修行所要用,故云行用。

  【行雨】 (人名)频婆沙罗王大臣名。涅槃经谓之雨行。有部毗奈耶谓之行雨。有部毗奈耶四十五曰:“摩竭陀国王舍城王,名曰影胜。以法理人,国无灾患,如余广说。夫人名胜身,仪貌超绝,国内无比。王之太子,名未生怨。有一大臣,名曰行雨,是大婆罗门种,高胜贵族。”

  【行愿】 (术语)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青龙疏下曰:“由行与愿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论曰:“凡人欲为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次第禅门一上曰:“有愿而无行,如人欲度彼岸,不肯备于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度。”

  【行愿品】 (书名)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略称。出于四十华严经卷第四十。说普贤菩萨之十大愿者。

  【行愿品疏】 (书名)十卷,清凉大师澄观着。世云贞元疏。

  【行愿品疏钞】 (书名)又云行愿品随疏义记。六卷,宗密着。解行愿品疏者。

  【行愿胜义菩提心】 (术语)龙树之菩提心论分别菩提心之相为行愿,胜义,三摩地三种。第一起利益一切众生而使成佛之愿谓之行愿菩提心。论曰:“行愿者,谓修习之人,常怀如是心:我当利益安乐无余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

  【行愿赞】 (书名)普贤行愿赞之略称。唐不空译。惟行愿品中普贤自赞之偈,为别出者。与本经之偈,同本异译。

  【行蕴】 (术语)造作于有为法之因缘迁流于三世,谓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识四者,其他之有为法,名行蕴。五蕴之一。蕴者积集之义,是亦有为法之通名也。俱舍论一曰:“四余为行蕴。”颂疏一曰:“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记一之余曰:“问: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何故行蕴独得行名?解云:其余四蕴虽亦名行,摄行少故,各受别名。行蕴摄行多故,故得行名。”

  【行者】 (职位)禅语。方丈之侍者。释氏要览上曰:“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禅林象器笺八曰:“有发而依止僧寺,称为行者。”又(术语)ācarin,修行佛道者。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行者不可食供物】 (杂语)陀罗尼经三(般若心经轨)曰:“其坛所用饮食饼果,日别替换,更作新者。供养残食,咒师及病人,皆不得吃。吃者咒力无验。(中略)其所余残食,将与贫穷者,最为第一。”苏婆呼童子经中曰:“勿吃供养及祭祀鬼神之食,或吃所弃着地食。”案此非一概之说。据轨亦有许者,惟阿阇梨多不许。

  【行证】 (术语)修行与证悟。依于行道而证理也。行者因,证者果。三藏法数十三曰:“如来灭后,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是名末法。”

  【行住坐卧】 (杂语)举止动作,谓之四威仪。心地观经曰:“行住坐卧,受诸苦恼。”观念法门曰:“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往生要集下本曰:“今劝念佛,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

  【行状】 (杂语)状者形象之义。即谓其行业之形容也。又云行业,行道,行实。但行业言其德行伟业,行道言其德行修道,行实言其行业事实。

  【行宗纪】 (书名)八卷,宋释元照着。释南山之戒疏者。

  【行足】 (譬喻)譬智慧为目,譬修行为足。玄义二上曰:“因于智目,起于行足。”同三下曰:“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毫眉】 (术语)佛眉间之白毫也。唐高僧传一曰:“阳门饰毫眉之象,夜台图绀发之形。”

  【毫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中之白毫相也。见“白毫”条。

  【毫相一分】 (术语)佛灭后之比丘浴于如来白毫相之一分德而衣食有余云。佛藏经下曰:“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

  【郝】 (术语)Haḥ,是为摧一切魔菩萨之种子。具四义:一为一切法本不生之义,二为因之义,三为人我之义,四为法我之义,由迷于一切法本不生之理而为一切烦恼之因,烦恼之因,起二种之我,所谓人我法我也。是故为一切之外道诸天,执我执法,欲使彼调伏,入于金刚药叉三摩地,即思惟此菩萨之一字真言,入于一切法本不生门,则离一切烦恼之因,烦恼既离,则证二种之无我,而显真如恒沙之功德,即超越三界九地妄心所起之诸惑杂染。是故名为摧一切魔大菩萨。见理趣释。

  【好不唧[口*留]】 (杂语)好者,弄之而加美言。不唧[口*留]者,不秀不慧之义。见不唧[口*留]条。

  【好坚树】 (植物)木名。智度论十曰:“臂如有树名为好坚,是树在地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树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

  【好生】 (杂语)唤起注意时所发之语。生者,语助词。介石智明禅师语录小参条曰:“诸人好生听取。”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上曰:“好生观。”即其例也。

  【好声鸟】 (动物)Karaṇḍa,又Karaṇḍaka,梵语曰迦兰陀。译曰好声鸟。又拘耆罗Kokila,译曰好声鸟。见名义集二。

  【好相】 (术语)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即是。

  【好照】 (物名)明镜也。坐禅时之道具。行事钞钵器篇曰:“大论供给坐禅法、禅杖、禅鞠、禅镇、骨人、禅经、好佛、好照、衣服等。”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好照,有说座禅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或取明莹现像,或取光影交射。”

  【号[跳-兆+荼]迦罗毗】 (动物)译曰坚誓。师子名。见贤愚经十三。

  【号】 (杂语)名称之彰于外者。大乘义章二十末曰:“通释义齐,随相分别。显体为名,树德云称。名称外彰,号令天下,说之为号。”

  【浩妙】 (杂语)浩大微妙也。止观一上曰:“法门浩妙,为天真独朗。”

  【诃】 (术语)Hāḥ,降三世尊之种子也。见降三世条。又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配之六大,以表风大。字记曰:“诃字许下反音,近许可反,一本音贺”。大日经曰:“贺字门,一切法因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贺字时,是害烦恼离欲声。”华严经曰:“唱诃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一切无缘众生方便摄受命出生无碍力。”上中因不可得,由Hetu(因)释之,害烦恼离欲,由Hata(害)释之。

  【喝】 (杂语)张势而叱吒其物之声。从黄蘗临济以来,禅家之宗匠,多用之以打破学人之漆桶。见“一喝”条。

  【喝参】 (杂语)身自来报道伺候,曰喝参。即唱参也。敕修清规训童行曰:“缓声喝曰:参。”

  【呵雕阿那鋡】 (人名)呵雕者比丘名。阿那鋡者,其证果也。

  【呵雕阿那含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赞呵雕优婆塞八事。

  【诃佛骂祖】 (杂语)公案名。五灯会元曰:“德山宣鉴禅师抵沩山,山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当时背却法堂,着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诃佛骂祖去在。”

  【喝捍】 (地名)国名。西域记一曰:“喝捍国,唐言东安国。”

  【喝火】 (杂语)禅院巡寮警火曰喝火。见象器笺十二。

  【诃梨跋摩】 (人名)Harivarman,三藏名。译曰狮子铠,狮子钾。成实宗之祖。生于中印度婆罗门家,初学数论外道,后就萨婆多部鸠摩罗陀闻发智论,更转赴大众部,又研究大乘作成实论。出世年代,或谓系佛灭九百年,不确,其成实论支那翻译为西纪四百十二年也。出三藏记十一曰:“诃利跋摩者,宋称狮子铠。佛泥洹后九百年出,在中天竺,婆罗门子也。”三论玄义曰:“成实论者,佛灭度后九百年内,有诃利跋摩,此言狮子铠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萨婆多部鸠摩罗陀弟子,慨其所释近在名相,遂徙辙僧祇,大小兼学,钻仰九经,澄汰五部,再卷邪雾,重舒慧日。于是道振罽宾,声流赤县。”

  【呵梨跋陀】 (人名)Haribhadra,人名,译曰狮子贤。见梁高僧传三。求那跋摩三藏之祖父名。

  【诃梨怛鸡】 (植物)果名。见“诃梨勒”条。

  【呵梨得枳】 (植物)果名。见“诃梨勒”条。

  【诃梨勒】 (植物)Haritaki,又作诃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诃梨怛鸡、呵梨得枳、贺唎怛系、诃罗勒等,果名,译曰天主将来。五药之一,又曰诃子。毗奈耶杂事一曰:“余甘子、诃梨勒、毗醯勒、毕钵梨、胡椒,此之五药,有病无病,时与非时,随意皆食。”善见律十七曰:“诃罗勒,大如枣大,其味酢苦,服便利。”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诃梨怛鸡,旧言诃利勒,翻为天主将来。此果堪为药分,功用极多,如此土人参石斛等无所不入也。”百一羯磨八曰:“呵梨得枳,旧云呵梨勒,讹。”梵语杂名曰:“贺唎怛系。”资持记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时所谓呵子是也。”本草曰:“诃梨勒,树似木梡,花白,子似栀子。主消痰下气。来自海南舶上,广州亦有之。”唐音癸签云:包佶诃梨勒叶诗:茗饮惭调气,梧丸喜伐邪。是叶亦能下气,其功胜茗,今医家具用其子,不闻用叶者,应是本草失收耳。

  【呵梨陀姜】 (植物)智首之四分律疏九曰:“呵梨陀者,翻云黄姜,今律文胡汉并彰,故曰也。”梵Haridrā。

  【喝里】 (异类)夜叉名。又作诃利。译曰狮子。孔雀王咒经上曰:“诃利,梁云狮子。”大孔雀王咒经曰:“喝里。”

  【喝里鸡舍】 (异类)夜叉名。又作诃利枳舍。译曰狮子发。孔雀王咒经上曰:“诃利枳舍,梁云狮子发。”大孔雀王咒经曰:“喝里鸡舍。”Harikesa。

  【诃利】 (动物)Hari,又作呵梨,喝里。译曰狮子。孔雀王咒经上曰:“诃利,梁云狮子。”宝窟上本曰:“外国云呵梨,此云狮子。”

  【诃利底】 (天名)Hāriti,又作[口/可]利底、呵利帝、诃利帝、诃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月满生女,容貌端严,见者爱乐。其女生时,诸药叉众,咸皆欢喜,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同卷曰:“此既取我男女充食。则是恶贼药叉。何名欢喜?因此诸人皆唤为诃利帝药叉女。”希麟音义六曰:“呵利帝,此云欢喜天母也。”孔雀经音义曰:“诃利底,唐云爱子母也。”准胝陀罗尼经曰:“呵利底菩萨”。密教秘记曰:“翻梵语云:呵利陀鬼子母。呵利陀,此云黄色。信行梵语集云:诃利帝,此云青色。梵汉相对钞云:诃利底,此云青衣,古译云功德天。”寄归传解缆钞一曰:“呵利底,此云暴恶。”

  【诃利底南】 (天名)同诃利底母。凉译之金光明经三曰:“诃利底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名义集二曰:“诃利底南,此标梵语,鬼子母等,此显凉言。名虽有二,人祇是一。”见诃利底条。

  【诃利帝母】 (天名)即鬼子母神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往昔王舍城中有独觉佛出世,为设大会,有五百人各饰身共诣芳园,途中遇怀妊牧牛女持酪浆来,劝同赴园。女喜之舞蹈,遂堕胎儿。诸人等舍之赴园内,女独止而懊恼,便以酪浆买五百庵没罗果,见独觉佛来女傍,顶礼而供养之,发一恶愿曰:我欲来世,生王舍城中尽食人子。由此恶愿,舍彼身后,生为王舍城娑多药叉长女,与健陀罗国半叉罗药叉长子半支迦药叉婚,生五百儿,恃其豪强日日食王舍城男女。佛以方便隐鬼女一子。鬼女悲叹求之,知在佛边。佛曰:汝有五百子,尚怜一子,况余人但有一二耶?乃教化之授五戒,为邬波斯迦。鬼女曰:今后无儿可食者。佛曰:勿忧,于我声闻弟子每食次呼汝及儿名,皆使饱食,汝于我法中勤心拥护伽蓝及僧尼。鬼女及儿皆欢喜。”寄归传一曰:“西方诸寺,每于门屋处,或在食厨边,塑画母形,抱一儿子,于其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日于前,盛陈供食。其母即是四天王众,大丰势力。其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

  【诃利帝母法】 (修法)密教以诃利帝母为本尊,欲祈出产而修之秘法,与鬼子母神之修法同。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卷。诃利帝母真言经,一卷。冰揭罗天童子经,一卷。共详说其修法。

  【诃利帝母供】 (修法)供养诃利帝母之法会。产时修之。见密门杂抄。

  【诃利帝母画像】 (图像)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曰:“先于白叠上或素绢上,随其大小,画我欢喜母,作天女形。极令殊丽,身白红色天缯宝衣,头冠耳珰,白螺为钏,种种璎珞,庄严其身,坐宝宣台。垂下右足,于宣台两边,傍膝各画二孩子,其母左手于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梵Priṇika),极令端正,右手近乳,掌吉祥果。于其左右,并画侍女眷属,或执白拂,或庄严具。”

  【诃利帝母经】 (经名)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之异名。

  【诃利帝母真言法】 (经名)诃利帝母真言经之异名。

  【诃利帝母真言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鬼子母之修法。

  【诃利鸡罗】 (地名)Harikela,谓缅甸阿罗犍Arakan地方。求法高僧传下有曰:“从师子洲东北,泛舶一月,到诃利鸡罗国。此国是东天东界,即赡部洲地,渐之东印度。”因是又可知义净以赡部洲为印度之总称也。

  【呵利陀】 (天名)鬼母名。见“诃利底”条。

  【呵利陀山】 (地名)Harta,Haridrābha,翻梵语九曰:“呵利陀,译曰黄也。”

  【诃利枳舍】 (异类)又作喝里离舍。夜叉名。译曰狮子发。见孔雀王咒经上。Harikeśa。

  【诃陵】 (地名)又作波陵。在爪哇岛。寄归传一所谓南海诸洲十余国之一。唐麟德年中,会宁律师尝游此,与若那跋陀罗共译出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

  【喝露聻咦】 (杂语)喝者叱人之声。露者露现,物之显然分明也。聻者指物之词,咦者呼人之声。禅家宗匠,多假用此等单语。提撕学人。

  【诃罗诃罗】 (物名)Hālāhala,毒药名。

  【呵罗罗】 (界名)Aṭaṭa,寒地狱名。智度论十六曰:“呵婆婆,呵罗罗,睺睺。此三地狱,寒风噤颤,口不能开,因其呼声,而以名狱。”

  【诃嚩】 (术语)hva,悉昙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火。大品经四念处品云:“火字门,入诸法唤不可得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诃嚩字时,观察一切众生,入堪住力,遍生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旧华严经五十七曰:“唱诃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一切无缘众生方便摄受令生海藏。”盖梵语诃嚩hva为呼召之义,依深秘释解为可呼召性不可得也。

  【诃尼】 (杂语)探玄记四曰:“诃尼,此或云舍义,或云生灭,以本语难定也。”

  【呵婆婆】 (界名)Hahava,寒地狱名。为寒气而不能出声语,取苦恼之音以为名。

  【呵色欲法】 (经名)菩萨呵色法经之略称。

  【喝食】 (职位)大众食斋粥时,立于食堂一面举声报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圣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于南方一面,待首座施食咒愿了,唱曰:请大众下钵,其次香饭羹菜等次第而喝。任此役者,为未得度之童子,谓之喝食行者。

  【呵五欲】 (杂语)智度论十七举种种之譬喻因缘,说五欲之过。

  【诃悉多】 (杂名)Hasta,译曰手。见百一羯磨九。

  【呵欲经】 (经名)菩萨诃色欲法经之略称。

  【呵责】 (术语)治罚比丘七种法之一,于僧众面前宣告呵责夺三十五事之权利也。见行事钞僧纲编。

  【诃责犍度】 (书名)四分律之篇章名,说比丘治罚法之篇章。犍度为梵语,译曰聚,蕴。

  【呵吒迦】 (饮食)Hāṭaka,又作诃宅迦,药名。慧苑音义下曰:“诃宅迦,此云金色水,甚于九转还丹之力者也。”圆觉大钞五上曰:“有药汁,名诃宅迦。”探玄记二十曰:“阿罗娑药者,具云呵吒迦阿罗娑,此云金光汁药。呵吒迦,云金光明。阿罗娑Rasa,云汁药。出于山中井内,诸龙守护,若有得饮,皆成仙人。”前出阿罗婆引翻梵语,或为阿罗娑之误。

  【诃宅迦】 (饮食)灵药名。见“呵吒迦”条。

  【呵子】 (植物)呵梨勒之实也。资持记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时所谓呵子是也。”

  【诃字】 (术语)Ha,梵之诃字为五大中风大之种子。大日经疏一曰:“诃字门为风。”见“诃”条。

  【曷部多】 (杂语)梵语。唐言奇特。见西域记。

  【合部金光明经】 (经名)八卷二十四品。隋宝贵天竺三藏阇那堀多Jñānagupta(译德志)以自译之一品与前朝之昙无谶Dharmarakṣa译,真谛Paramārtha译之诸品,合为一经二十四品者。故谓之合部金光明经。

  【曷刺[羊*儿]】 (术语)见“阿兰若”条。

  【曷刺怛那】 (杂语)见“啰怛娜”条。

  【荷担】 (杂语)在背云荷,置肩云担。金刚经曰:“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曰:“为如来肩所荷担。”

  【和阇】 (术语)见“和尚”条。

  【和阇梨】 (杂语)涅槃经疏十一曰:“和阇梨翻修治心。”按此释非也。和阇梨为和尚阿阇梨之略名。

  【何伽罗久履苛】 (杂语)译曰最胜姓。见阿育王经一。

  【和伽罗那】 (术语)Vyākāraṇa,又曰和伽那,和伽罗,和罗那。译为授记。十二部经之一。佛说弟子未来之结果,以示其人者。大乘义章一曰:“和伽罗那,此云授记。行因得果,目之为记。圣人说示人,故称为授。”饰宗记三本曰:“和罗那,此云记别,旧名授记。”

  【和光】 (术语)见和光同尘项。

  【和光同尘】 (术语)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以显佛菩萨和威德光,近诸恶人,又示现种种身之义。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即和光同尘也。止观六之二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八相成道,以论其终。”同辅行曰:“和光下释现身也。同四住尘,处处结缘。作净土之因,为利物之始。众生机熟,八相成道。见身闻法,终至实益。”又与恶人同处,不染其恶,谓之和光不同其尘。涅槃经六曰:“是人为欲调伏如是诸比丘故。与其和光,不同其尘。”

  【合行曼陀罗供】 (修法)合胎藏界与金刚界之曼陀罗而供养之之法会也。

  【合行秘密灌顶】 (修法)合行胎藏界与金刚界两部之秘密灌顶法也。见自在金刚集。

  【和合二圣】 (杂名)清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

  【和合海】 (术语)僧众和合为一味,譬以海水之一味也。又,僧众多大如海之深广,故喻以海也。

  【和合僧】 (术语)梵语僧伽Saṁ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见“僧”条。若以手段使之分离,则谓之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达多尝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义。见“六和敬”条。

  【和合众】 (术语)梵语僧伽,正译曰众。为比丘三人已上之称。和合众即和合僧也。

  【河淮】 (地名)河者河北。淮者淮南。支那天台之鼻祖,北齐慧文之住处。止观一上曰:“南岳师事慧文禅师,当齐高之世,独步河淮,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原。”

  【河淮之流】 (流派)谓天台宗之派义也。

  【合欢】 (植物)木名。大疏演奥钞十一曰:“尸利沙,此云合昏,又云合欢。”Śiriṣa(Acacia Sirissa)。

  【和会】 (术语)调和经论之略义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言和会者,此有二义:一、如冰水者,凝释虽异,湿性是一。是故和会冰水二法,相异体同。二、如水火者。彼此虽别,于一尘中有水有火,湿不碍暖,暖不碍湿。是故和会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合昏树】 (植物)梵语曰尸利洒。译言合昏树。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见最胜王经七。优昙钵罗。译言合昏树。见演密钞五。

  【和伎者】 (杂名)即助手也,楞伽经四曰:“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和敬】 (杂语)即六和敬也。

  【何苦经】 (经名)答出家在家苦乐之问者。摄于中阿含三十六。

  【曷利拏】 (杂名)梵语。总言獐等类。见翻译名义集。

  【荷力皮陀】 (术语)Ṛgveda,四吠陀之一。梨俱吠陀也。见“韦陀”条。

  【合莲华】 (术语)密教以譬凡夫之心脏。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和轮比丘】 (人名)往昔具至诚,如来涅槃后,此比丘能受持般舟三昧,今之释迦佛于彼时生于王种,出家为沙门,就此比丘学般舟三昧。见般舟经至诚佛品。

  【曷罗阇姞利呬城】 (地名)见“王舍城”条。

  【和罗饭】 (饮食)钵和罗饭之略。见钵和罗条。

  【曷罗怙罗】 (人名)见罗睺罗条。

  【何罗怙罗】 (异类)Rāhula,译曰障月、覆障,阿修罗之名。

  【和罗那】 (术语)和伽罗那之略称。

  【何履那】 (动物)又作曷利拏,鹿也。译为山羊者,非正。

  【和南】 (术语)Vandana,又云婆南。新称伴谈,伴题,烦淡,槃淡,盘荼味,槃那寐,畔睇,畔弹南等。译曰稽首及敬礼,度我。义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中略)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云和南。”寄归传三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弹南,译为敬礼。但为采语不真,唤和南矣。”行事钞下三曰:“四分至上座前,脱革屣,偏袒右肩。合掌执两足云我,和尚南(义云度我)而作礼也。出要仪云:和南者,为恭敬也。声论云:槃那寐,此翻为礼也。”僧史略上曰:“若西域相见则合掌曰和南,或曰盘荼味。”玄应音义曰:“言和南者讹也,梵言烦淡,或言槃淡。此云礼也,或言归命,译人义安命字。”

  【和僧】 (术语)和合之僧众也。寄归传二曰:“如求出家,和僧剃发。”

  【河沙】 (譬喻)恒河沙之略。天竺恒河之沙,譬数之多也。释门正统八曰:“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是金仙氏长生也。”圆觉经曰:“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

  【合杀】 (杂语)原为关于舞乐之曲调名。舞乐之结尾,特以一曲调终了之,是云合杀。杀者散之义,渐缩合其声而终可为放散之义。佛家以此名名一声明法念佛之合杀法,出呗策。于读经行道之终奏之。又二个并合杀绝也。传灯录十八翠岩令参条曰:“问:僧繇为什么写志公真不得?师曰:作么生合杀。”又碧岩集曰:“看他于雪窦后面合杀得好。”

  【禾山】 (人名)吉州禾山无殷禅师,七岁从雪峰出家,受具后,谒九峰虔禅师,嗣法。后住禾山,学法济济。宋太祖建隆元年寂。谥曰法性。见会元六。

  【禾山解打鼓】 (故事)禾山一日,引僧肇宝藏论之语垂示曰:“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是为真过。”僧出问如何是真过:“山云解打鼓。”又问如何是真谛。山:“解打鼓。”又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山:“解打鼓。”又问向上之人来时如何接。山:“解打鼓。”此为禾山之四打鼓。见碧岩四十四则,会元六。

  【和尚】 (术语)Up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余多用尚字。本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阗国等则称和社,和阇(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三藏翻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于是国人每相语曰:莫起恶心,和尚知汝。”按,此二字见正史之始也。魏书释老志,浮图澄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大和尚又始见此。翻译名义曰:“和尚外国名,汉言知有罪知无罪也。”寄归传三曰:“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泛唤博士皆名乌社,斯非典语。若依梵本经律之文,咸云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北方诸国皆唤和社,致令传译习彼讹音。”百一羯磨一曰:“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言和上者,乃是西方时俗语,非是典语。”玄应音义十四曰:“和尚菩萨内戒经作和阇,皆于阗国等讹也。应言郁波弟耶,此云近诵。以弟子年少不离于师,常逐近受经而诵也。又言邬波陀耶,此云亲教,旧译云知罪知无罪名为和尚也。”慧苑音义上曰:“和上,按五天雅言和上谓之坞波陀耶,然彼土流俗谓之殟社。于阗疏勒乃云鹘社,今此方讹音谓之和上。虽诸方殊异,今依正释。言坞波者,此云近也,陀耶者读也。言此尊师为弟子亲近,习读之者也。旧云亲教师者是也。”业疏三上曰:“中梵本音邬波陀耶。在唐译言,名之依学,依附此人学出道故。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转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而释,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远意,失其近语。真谛所译明了疏,则云优波陀诃。稍近梵音,犹乖声论。余亲参译,委问本音,如上所述。彦琮译云郁波弟耶,声相近也。”秘藏记本曰:“天竺呼俗博士曰乌邪,汉家讹误以乌邪为和尚。加以乌邪是俗儒之称,而名道人,大误耳。正可云拔底耶,天竺呼有智僧为人师者为拔底耶。拔底耶者,亲教义也。”

  【和社】 (地名)见“和尚”条。

  【河神小婢】 (故事)佛弟子毕陵迦婆蹉唤恒河神为小婢也。大智度论曰:“长老毕陵迦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咄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而过。恒神诉佛,佛令忏谢。合掌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忏谢汝。大众笑之。云何忏谢而复骂耶?佛语恒神:当知非恶,此人五百世坐婆罗门家,常自骄贵,本习如此。”

  【合十】 (术语)佛家之敬礼。即合掌也。见“合掌”条。

  【何似生】 (杂语)疑问之词。如言作么生。

  【和顺】 (杂语)平和柔顺也。无量寿经下曰:“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合坛】 (术语)合于他坛之意。又名即坛。对于离坛而言。即请大坛之诸尊,移于护摩坛,修本尊念诵法后,直合护摩法而修之也。是为本于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之意者,通行之护摩法,大抵依此仪。又于一炉具四种之炉形,炉内四方,各书种子之字,称之为合坛炉。向此炉同时修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之四种,名为合坛护摩。

  【合下】 (杂语)即时即刻之意。与直下同义。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上所谓:“初祖达磨到梁见武帝,合下用只个头上一着子。”碧岩集所谓:“这僧知投子实头,合下做个圈缋子。”即其例也。

  【和香丸】 (譬喻)和种种之香末为一丸者,以譬一法之中具无量之佛法也。首楞严三昧经上曰:“譬如有王若诸大臣,百千种香捣以为末。若有人来索中一种,不欲余香,共相熏杂。坚意!如是百千众香末中可得一种不杂余不?不也世尊。坚意!是菩萨以一切波罗蜜熏身心故,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罗蜜。”光明玄义上曰:“华严云:一法门,无量法门而为眷属。首楞严和香丸,大品裹珠,法华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义。”

  【和休经】 (经名)太子和休经之略名。

  【和须吉】 (异类)Vāsuki,龙王名。译为九头龙。法华光宅疏一曰:“和须吉者,译为多头,即九头龙王也。”法华玄赞二曰:“和须吉者,此云九头,绕妙高食细龙之类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和须吉,或云筏苏枳,此云九头。”

  【和须蜜】 (人名)和须蜜多之略。

  【和须蜜多】 (人名)Vasumitrā,华严经五十三善知识中之一,淫女之大善知识也。译言世友。晋华严经云:“复次,南行有城,名庄严,有善知识名和须蜜多女。善财童子往诣其门,见女人,容貌姿美,身出广大光明,遇者得身清净(云云)。”止观二之三曰:“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又Vasumitra,佛灭后大论师名。婆沙四评家之一。西域记二曰:“伐苏蜜呾罗论师,唐言世友,旧曰和须蜜多,讹也。于此制众事分阿毗达磨论。”俱舍光记二十曰:“梵名筏苏蜜呾啰,筏苏名世,蜜呾啰名友,旧云和须蜜,讹也。”见“世友”条。

  【和颜】 (杂语)柔和之颜色也。无量寿经上曰:“和颜爱语。”

  【何耶】 (菩萨)Haya,马头观音之梵语。演密钞九曰:“何耶是略梵语,正云贺演屹哩嚩,此云马头。”见何耶揭唎婆项。

  【何耶揭唎婆】 (明王)Hayagrīva,又作贺野纥哩嚩,译曰马头,明王名。大日经疏五曰:“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发。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发如师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历四洲,于一切时一切处,去心不息。诸菩萨大精进力,亦复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势。于生死重障中,不顾身命,多所摧伏者,正为白净大悲心故,故用白莲璎珞而自严身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何耶揭哩嚩,唐言马头明王。”又(菩萨)观音名,马头观音,六观音之一。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何耶揭唎婆像法】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像法及其坛法。

  【和夷罗洹阅叉】 (菩萨)Vajrapāṇiyakṣa,金刚手菩萨之梵名,又曰执金刚神。玄应音义三曰:“和夷罗洹阅叉,即执金刚神也。手执金刚杵,因以为名焉。”

  【何夷摩柯】 (人名)劫初之王名,译曰金者。见起世因本经十。梵Haimaka。

  【合用】 (杂语)可用者。禅门之语。敕修清规副寺曰:“病僧合用供给之物。”

  【何欲经】 (经名)生闻梵志,刹利居士等问欲何行何等,佛一一答之。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七。

  【荷泽】 (人名)唐洛阳荷泽寺神会。年十四为沙弥,谒六祖曹溪,居数岁,能得其旨,寻往西京受戒,唐景龙年中归曹溪。六祖灭后二十年间,曹溪之顿旨,南地沈废,嵩岳之渐门盛行京洛。乃入京,天宝四年定南北顿渐两宗,着显宗记,盛行于世。遂使嵩岳之门寂寞。肃宗上元元年寿七十五(高僧传九十三)寂。见宋高僧传八、传灯录五。

  【合掌】 (术语)全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专一之敬礼法。支那以拱手为敬,印度以合掌为敬。观音义疏上曰:“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外国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此表敬也。”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或云:叉手白佛言者,皆是敛容呈恭,制心不令驰散。然心使难防,故制掌合一心也。”

  【合掌叉手】 (术语)合掌而交叉手指也。密教所谓金刚合掌。观无量寿经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合掌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以虚心合掌,故有此名。

  【合爪】 (术语)合左右十指之爪也,同于合掌。印度之敬法。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见合掌条。

  【合中知】 (术语)如鼻根之于香境,待香微接于鼻根而知觉,是云合中知。如眼根之于色境,则反之,故云离中知。俱舍论二曰:“眼耳意根境不至,三相违。”同光记二曰:“此宗眼耳意三取非至境,鼻舌身三唯取至境。若依胜论外道,六根皆取至境。”

  【和众】 (术语)和合之僧众也。寄归传二曰:“客僧创来入寺,于五日内和众,与其好食,冀令解息。”

  【合作法】 (术语)对于离作法而言。示同喻之体,结合宗与因,以确立宗义之作法也。例如声无常(宗),因缘生故(因),视诸因缘生(因同品),皆无常(宗同品),喻如瓦器等(喻依),之论式中,举其同喻之体,结合因之因缘生与宗之无常,凡有因义之所,必有宗义附随,宗义亦附随因义,是也。此合作法以先因后宗为定则。即先举因义,后举宗义,结合两者是也。盖由既知之因,立论未知之宗,以为推断之顺序也。因明大疏三所谓:“母牛去处,犊子必随,因有处,宗必随逐,此为合。”即其意也。

  【和座子】 (杂语)又云全坐子。连坐子之意。古溪录秉拂曰:“灵利底善别端倪和座子,不消轻轻蹈翻。”同小参曰:“和座托开。”

  【鹖鹎伽罗】 (动物)见“迦陵频伽”条。

  【褐刺缡】 (物名)毛布名。西域记二曰:“褐刺缡衣,织野兽毛细耎,可得缉绩,故以为珍,而充服用。”Kārali。

  【鹤勒】 (人名)鹤勒那之略。西天第二十三祖之名。

  【鹤勒那】 (人名)西天付法藏第二十三祖之名。勒那者梵语,鹤者汉言。尊者出世后感群鹤之随逐,故名。梵为Haklena。故此解不正。月支国人,年二十二出家,遇摩拏罗尊者,而得法眼,至中印度行化。得师子尊者付法而寂。见付法藏传,传灯录二,佛祖统纪五。

  【贺唎怛系】 (植物)果名。见“诃梨勒”条。

  【褐丽】 (人名)褐丽筏多之略。比丘名。

  【褐丽筏多】 (人名)Revata,旧称离婆多。比丘名。慧琳音义八曰:“褐丽筏多,旧云离婆多,略也。”见“离婆多”条。

  【鹤林】 (地名)释尊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一时开华,林色变白,如鹤之群居,故云鹤林。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其林变白,犹如白鹤。”止观一上曰:“始鹿苑,中鹫岭,后鹤林。”同七上曰:“鹤林施化既足于荣枯中间,而入涅槃。”

  【贺逻驮】 (杂名)梵语。华言池。见翻译名义集。

  【贺捺娑】 (动物)梵语。鸭类之鸟。即鹅鹄等。

  【鹤树】 (地名)亦云鹤林。如来出世,说法利生,化缘事讫,于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双树皆悉变白,犹如鹤色,故名鹤树。

  【鹤悉那】 (地名)梵名。北印度古王国漕矩吒Tsau-kū-ta之首府名。见西域记十二。

  【鹤苑】 (杂名)如言鹤林。名僧园也。不应拜俗等事序曰:“希风崛岫,启鹤苑于神畿。仰化连河,构蜂台于胜壤。”

  【黑闇】 (杂语)无智慧之光也。南山戒疏二上曰:“言黑闇心者,谓痴心也。”止观五上曰:“此黑闇人,岂可论道。”赞阿弥陀佛偈曰:“三涂黑闇蒙光启。”

  【黑闇女】 (天名)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女,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女,黑闇女又云黑耳女。见黑耳及吉祥条。

  【黑闇天】 (天名)即黑闇女。见黑闇女项。

  【黑白】 (术语)善恶之异名。俱舍论十六曰:“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业一向名白,不杂恶故。”即黑白二业也。

  【黑白二月】 (杂名)由十五夜之满月前十五日曰白月,后十五日曰黑月。此一月两分之名,乃印度之历法。如言黑月白月,黑分白分。

  【黑白石】 (故事)优婆鞠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谛,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三。

  【黑比丘经】 (经名)黑比丘因好斗诤,佛为说恶马良马之喻诫之。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三。

  【黑钵】 (器名)此是毗舍离城上好黑色贵瓦钵。诸比丘得,不敢受。佛听受畜。

  【黑齿】 (异类)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之一。十罗刹女共誓拥护持经者。见“罗刹女”条。

  【黑耳】 (神名)神女名。吉祥女之妹,常为损害于人者。新称黑耳。旧称黑闇。俱舍论光记五曰:“黑耳吉祥姊妹二人,常相随逐。姊名吉祥,所至之处能为利益。妹为黑耳,由耳黑故以名焉,所至之处能为衰损。旧云功德天,黑闇女,译家误矣。”

  【黑饭】 (杂名)正字通曰:“饭,同饭。”以天烛草叶之汁染饭,为青黑之色。禅宗于四月八日造之供佛,本由仙家之服饵而来。天烛一名杨桐,因之其饭一名桐饭。敕修清规月分须知曰:“四月初八日佛诞,浴佛,库司豫造黑饭。”象器笺十六曰:“潜确类书云:青精一名南天烛,又曰黑饭草,以其可染黑饭也。道家谓之青精饭。”

  【黑分】 (术语)太阴历之下半月也。梵语记里史拏博乞史Kṛṣṇapakṣa,见梵语杂名。见“黑月”条。

  【黑风】 (杂语)天晦暴风吹海,名为黑风。法华经普门品曰:“入于大海,假令黑风,吹其船舫。”罗什译仁王经下曰:“黑风赤风青风天风地风火风水风。”长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大黑风,暴起吹海水。”

  【黑袈裟】 (衣服)黑色之袈裟。律中禁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许似青、似黑、木兰之三不正色。似黑者即缁色,言如黑泥之色也。释门章服仪曰:“问:上引大乘中,被服染衣,未知何色成于如法?答:如经律中,通云坏色。故文云:当以三种:青、黑、木兰,随用一坏,成如法色(坏者,言正色坏浊也)。(中略)上明青色,名同五色。如论律中,似而非正。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干陀色。”行事钞下之一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等,木兰谓诸果汁等。”

  【黑岭】 (地名)又作黑山。山名。见西城记一、慈恩传二等。

  【黑漫漫】 (譬喻)如云黑漆桶,谓人之不明也。碧岩四十四则着语曰:“依旧黑漫漫。”

  【黑漆桶】 (譬喻)譬无明之坚厚也。碧岩第一则评唱引五祖禅师之语曰:“与他打破漆桶。”种电钞一曰:“棱伽云:人旷劫无明,结习胶固,恰如贮漆之桶,黑洞洞地不明也。”

  【黑沙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热风吹扬热黑沙,燋烂人心者。

  【黑蛇抱珠】 (譬喻)喻众生业报之因缘不同也。智度论八曰:“业报因缘各各不同。(中略)譬如黑蛇,而抱摩尼珠卧,有阿罗汉人乞食不得。”

  【黑绳】 (界名)八热地狱之第二。俱舍颂疏八曰:“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后方斩锯,故名黑绳。”

  【黑绳地狱】 (界名)见黑绳项。

  【黑氏梵志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有梵志名迦罗。具足五通,能说法。阎罗王来听法,悲梵志七日后当死,死堕阎罗界。梵志惧,见佛证果。

  【黑天】 (天名)Mahākāla,即大黑天神。大自在天之眷属。本名噜捺罗。Rudra译曰暴恶。别名摩诃迦罗。译曰大黑。大日经疏二曰:“黑天,梵音鲁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同十曰:“噜捺罗,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罗之化身也。”见大黑天及鲁达罗条。

  【黑象脚】 (杂语)一类之众生,见佛之色身如黑象脚也。观佛三昧经三曰:“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优婆夷众中有二十四人,见佛色身犹如聚墨。”

  【黑耶柔】 (术语)四吠陀中之耶柔吠陀,分二种,一为白耶柔,一为黑耶柔。

  【黑业】 (术语)四业之一。感闇黑不净之苦果,闇黑不净之恶业也。婆罗门缘起经曰:“造黑业者,感黑业报。”智度论九十四曰:“黑业者,是不善业果报地狱等受苦恼处,是中众生以大苦恼闷极故名为黑。”成实论八曰:“若业二世所呵,今呵后呵。是人为罪,堕在黑闇,无有名闻,故名为黑。”行宗记二上曰:“言黑黑者,因黑果黑,故云俱不净。不净即黑之异名也。”

  【黑夜神】 (神名)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啰底嚜。阎摩王三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中略)左边画黑闇后,以幢为印。”同十七曰:“当知即是黑夜天,即是阎罗。”演密钞九曰:“梵语迦罗,此译云时,即三时等也。若准普通真言藏品中释者,具足梵音云迦罗啰底嘿。迦罗云黑,啰底嘿云夜,即黑夜神也。又底哩名三,即夜三时也。”

  【黑衣】 (衣服)黑色之僧衣也。释氏要览上曰:“今禅僧多着黑黪衣。若深色者,可是律中皂黑衣摄,用墨锭,与杂泥不远故。若淡而青白者,可是律中青衣摄,以用铜青板绿杂墨染故。”是三种如法色之一。参照“黑袈裟”条。

  【黑衣二杰】 (杂名)佛祖统纪三十六曰:“齐武帝永明元年,敕长干寺玄畅。同法献为僧主,分任江南北事,时号黑衣二杰。”

  【黑衣宰相】 (人名)僧慧琳,南北朝时,得幸于宋文帝,与闻政治,故有此称。佛祖通载八曰:“时有僧慧琳者,以才学得幸于帝,与决政事。时号黑衣宰相。”梁僧传七、道润传有附传。

  【黑蚖】 (譬喻)剧毒之蛇。以譬烦恼之毒。略说戒经曰:“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当速除之。”

  【黑蚖怀珠】 (譬喻)智度论十示过去之业因不同,故现在之果不均曰:“有一黑蚖怀摩尼而卧,有一罗汉乞食不得。”言蚖于前世破戒,犹以有福分,今堕于蚖,尚怀宝珠云。止观七下借之以喻有解不能行曰:“虽闻不用,如黑蚖怀珠,何益于长蛇者乎?”

  【黑月】 (术语)又曰黑分Kṛṣṇapakṣa,太阴历之下半月也。西域记二曰:“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底哩三昧经曰:“黑月八日于寒林。(中略)坐其上念诵。”

  【恨】 (术语)梵语Upanāha之译。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结怨烦恼之精神作用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恨者,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成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俱舍论摄于小烦恼地法,以为有别体,唯识论以为随烦恼之一,瞋恚之一分,而无别体。顺正理论五十四辨恨与忿之差别曰:“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名为忿。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名为恨。”

  【横】 (术语)对于纵而言。“空间的”之别名。

  【恒常戒】 (术语)六种戒之一。见“戒”条。

  【横超】 (术语)见“横出”条。

  【横出】 (术语)净土门易行道有横超横出之二道。闻如来之本愿而不疑,信之一念,得即得往生之益,死后直往生真实之报土,是为横超。以自力之心,修定散之诸行,生于方便之化土,是为横出。

  【恒伽达】 (人名)Gañgādatta,比丘之名。译曰河授。为父母祈恒伽神而得之子,故名。王舍城大富长者之子,请于父母而出家,得道果。见贤愚经恒伽达缘品。

  【恒伽河】 (地名)即殑伽河之异名。

  【恒伽提婆】 (人名)Gāngādevi,女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于般若会坐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论七十五。智度论七十五曰:“问曰:何以名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为识故,何足求义?有人言:是女人父母供养恒伽神得此女,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名,提婆名天。”

  【恒行不共无明】 (术语)五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恒河】 (地名)恒伽河之略。长阿含经曰:“阿耨达池东有恒伽阿(玄奘记作殑伽),从牛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玄奘记作东南海),池南有新头河(玄奘记作信度),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玄奘记作西南海)。”新婆沙论曰:“殑伽河从池东面金象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东海。”西徼水道篇曰:“印度凡三大水:西曰印度河;东曰蒲兰达江;而恒河横贯其中,番名安治士河。”参照“殑伽”条。

  【恒河沙】 (譬喻)Gangā-nad-vālukā,略称恒沙。恒河沙之数,譬物之多也。智度论七曰:“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

  【恒河喻经】 (经名)佛说恒水经之异名。

  【恒憍天】 (界名)天名。大部补注五曰:“恒憍,亦言常放逸天。”梵Gaṇgā。

  【横截】 (术语)横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于极乐也。无量寿经下曰:“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极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

  【恒沙】 (譬喻)恒河沙之略。见“恒河沙”条。又台宗所立三惑中尘沙之惑亦云恒沙。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见思恒沙无明之惑。”

  【恒沙定】 (术语)多如恒河沙数之禅定。乃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众机之禅定也。玄奘记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往生要集上末曰:“地藏菩萨,每日晨朝入恒沙定,周遍法界拔苦众生。”

  【衡山】 (地名)又曰南岳。古支那之衡州。天台宗第二祖慧思居之。辅行一之一曰:“博物志云:嵩高为中岳,属豫州。华山为西岳,属同州。泰山为东岳,属兖州。恒山为北岳,属冀州。衡山为南岳,属荆州。后开衡州,从山为名。”

  【横竖】 (杂语)横与竖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竖,不次第曰横,又亘于时间曰竖,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修德三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三如来。”又选择决疑钞三曰:“若横若竖,具足三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之意味也。显名钞曰:“光明无量者,横显十方利益无边,寿命无量者,竖示三世化导无限。”是取时间空间之意也。

  【恒水】 (地名)恒河也。法显传曰:“城接恒水有二僧伽蓝。”

  【恒水经】 (经名)佛说恒水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与中阿含赡波经同本。

  【恒顺众生】 (术语)普贤菩萨十大愿之第九。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中略)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横死】 (杂语)非前世之业果,而命终,谓之横死。有九种。

  【恒娑】 (动物)Haṁsa,又作亘娑。译曰鹅,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恒娑,隋言鹅。”探玄记二十曰:“恒娑者,此云鹅毛,以此为衣水浇不着。”西域记九曰:“亘娑,唐言雁。”

  【恒娑迦】 (动物)Haṁsaka,译曰鸠。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此恐非,或是鹅及雁也。

  【横柱指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

  【弘道】 (人名)详“法珍”条。

  【弘法】 (术语)弘通正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佛祖统纪八曰:“弘法传通。”又(人名)日本真言宗之开祖,名空海,谥弘法。

  【弘范】 (术语)大为世间之轨范也。楞严经一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红教】 (流派)Shamār,喇嘛旧教之僧,用红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脉相承,行于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红教,西历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玛伞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尔之境,为印度之有名学者。于是巴师以其卓越天禀之能力,热心布教,亲自周行全国。其奇迹甚多。巴师之周行全国也,名为征服幽鬼。一日有鬼顽相抵,欲压氏于山峡,师飞腾得免。又有鬼自雪中掷兵器如雨,自称降魔杵。氏融解积雪为水,鬼遂投水中。师因令水沸腾,鬼骨肉糜烂。又投降魔杵刺幽鬼之目,鬼始出水,仅存生命。又一日,有妖物大为师苦,化白色牦牛来触。师飘然登天,牦牛忽结其鼻颈与脚而不动,顿变缠白绢之美少年。再三申告,始留其生命。巴师遍巡国中,显大自在力,其周围骤集无数弟子请训。巴师以排斥幽鬼派,专事剿灭,未免过激。故用术令其感化,使彼衔恩于我,皈依佛教。其在西藏仅二年,整理喇嘛僧之秩序。有弟子二十五人。创设多数寺院。至此功成名遂,更向他国而去。其送别时,忽虹霓光起,遍照十方。自极乐空中飞车来迎,师徐乘而去。群众放声而泣。由是喇嘛教基础强固,学生负笈而游学西藏者日众。至印度书悉为翻译梵语及西藏语。出版字典,亦复不少。”

  【弘教】 (术语)弘通佛之教法也。正法华经三曰:“逮闻弘教,心怀踊跃。”续僧传(智脱)曰:“欢传灯之弘教。”

  【洪觉范】 (人名)宋寂音尊者清凉禅师,名慧洪,字觉范。见“慧洪”条。

  【弘经】 (术语)弘通经典也。

  【弘经大士】 (杂名)谓于佛经造论释而弘通之之龙树天亲等诸菩萨也。正信偈曰:“弘经大士宗师等。”

  【弘经三轨】 (术语)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为弘经之三轨。三种之法规也。

  【弘景】 (人名)南山律师亲授之弟子。随天台章安大师学天台宗,鉴真和尚授具足戒。唐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与实叉难陀等共译华严经。自天后至中宗凡三入宫为戒师。见佛祖统纪十,传通缘起下。

  【弘决】 (书名)具名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荆溪湛然着。天台摩诃止观之注。

  【红莲大红莲】 (界名)Mahāpadma,八寒地狱之第八,名摩诃钵特摩,译云大红莲。瑜伽论四曰:“大红莲大那落迦,与此差别。谓彼身分,极大红赤。皮肤分裂,或百或多。故此那落迦,名大红莲。”俱舍论光记十一曰:“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大红莲华。”往生讲式曰:“或咽焦热大焦热之炎,或闭红莲大红莲之冰。”

  【红莲地狱】 (界名)八寒地狱之第七。梵名钵特摩Padma,译曰红莲。为寒而皮肉分裂如红莲华也。瑜伽论四曰:“红莲那落迦,与此差别,过此青已,色变红赤。皮肤分裂,或十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红莲。”俱舍光记十一曰:“钵特摩,此云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红莲华。”

  【红莲华】 (植物)梵名优钵罗Utpala之译,谓赤色之莲华也。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红莲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求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隶](二合)萨嚩(二合)贺。”

  【弘明集】 (书名)十四卷,梁释僧佑撰。凡十篇。皆东汉以下至于梁代阐明佛法之文。其辩难攻诘者,亦具载其往复之语。六代遗编。流传最古。梁以前名流著作,今无专集行世者,颇赖以存。佛教中雅驯之言也。唐释道宣有广宏明集三十卷。虽为此书之续编。而体例小殊。

  【红颇黎色阿弥陀】 (图像)带红颇梨色之阿弥陀佛尊像也。三摩耶者,八叶莲华上横五钴杵,杵上竖独钴杵,上有红莲,其上阿弥陀佛结跏跌座,头上戴金刚五佛之宝冠。左右两手住于定印,佛身及衣等悉带红颇梨之色,威容端严。盖以五大之色配于五方,赤色当于西方,弥陀本土西方之色,为本佛之身色光明也。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曰:“想坛中有纥哩字,放大光明如红颇黎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无有不得罪障消灭。”此为本说。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二曰:“观想成已,渐观遍身皆红莲华色,此身即成阿弥陀如来。此观成已,即从顶上放红莲华色光,亦以无数百千亿光而为眷属。一一光中皆有无量红莲华色菩萨而现,各以此印入深三昧,光照西方恒沙世界,彼中众生遇斯光者,皆入三昧。”

  【弘忍】 (人名)唐蕲州黄梅县人,遇四祖道信禅师得心印。咸亨二年,传法于六祖慧能,后四年寂。时上元二年,寿七十四。建塔于黄梅之东山。代宗赐谥大满禅师。见宋僧传八,传灯录三。

  【弘誓】 (术语)具曰弘誓愿。谓佛菩萨弘大之誓也。无量寿经上曰:“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同下曰:“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法华经普门品曰:“弘誓深如海。”文句十下释之曰:“弘,广也。誓,约也。广制要心,故言弘誓。”辅行一之三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法界次第下之上:“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

  【弘誓船】 (譬喻)弘大之誓愿。为渡一切众生于彼岸,故譬之于船。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此文,清净觉经无之。迦才净土论下有此文。又龙舒净土文二引净土传,举此文)。

  【弘誓海】 (譬喻)弘誓之深广譬之于海。法华经普门品曰:“弘誓深如海。”

  【弘誓铠】 (譬喻)弘誓之心坚如铁。可以此心奋进生死之阵头。故比之于铠。无量寿经上曰:“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弘誓强缘】 (术语)谓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得信往生净土者之强增上缘也。

  【弘誓愿】 (术语)弘大之誓约与志愿也。如上所解正信偈曰:“闻信如来弘誓愿,佛言广大胜解者。”

  【弘通】 (杂语)弘教法也。梁僧传(宝云传)曰:“晋宋之际,弘通法藏。”

  【弘宣】 (术语)弘通宣流教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兜率天,弘宣正法。”

  【红衣派】 (流派)喇嘛之旧教也。见“红教”条。

  【弘愿】 (术语)弘大之誓愿。愿救一切众生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是。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别意弘愿。(中略)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弘愿一乘】 (术语)一切众生成佛之真实法,惟阿弥陀佛成就之弘愿念佛一道也。

  【弘愿真宗】 (术语)念佛成佛之法。对于定散二善而曰弘愿,对于八万四千之假门而曰真宗。弥陀十八愿所誓大乘真实之法也。

  【宏智】 (人名)明州天童山正觉,谥宏智,就邓州丹霞子淳受法,与真歇清了共称二弟子。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十月,手书请育王山大慧果禅师使司后事而寂。见会元十四,续传灯录十七,稽古略四。

  【宏智禅师语录】 (书名)四卷,门人编。

  【猴沼】 (地名)印度之狝猴池也。慈恩寺传序曰:“鹫山猴沼。”见“狝猴池”条。

  【吽】 (术语)Hūin,又作[合*牛]。为诸天之总种子,之四字合成者也。般若理趣释上曰:“吽字者因之义,因之义者,谓菩提心为因,即一切如来菩提心。亦是一切如来不共真如妙体,恒沙功德皆由此生。此一字具四字义(云云)。”日本空海之[合*牛]字义详释之。

  【吽吽】 (杂语)牛之吼声。临济录曰:“师问杏山:如何是露地白牛?山云:吽吽。”

  【吽迦啰身】 (图像)普贤金刚为降服恶魔而现之形。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曰:“普贤金刚手,为降伏一切,现吽迦罗身,摧三世有毒。”梵Hūṁkāra。

  【吽字义】 (书名)一卷。日本空海着。说吽字由贺阿污么之四字而成,明其实义述此字具一切万法者。与大日疏之阿字解释,皆以最能诠显无尽之深义而有名。

  【后安居】 (术语)南山旧律谓五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义净新律谓六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见“安居”条。

  【后报】 (术语)言于此世造善恶之业于二生以后得其果报也。

  【后呗】 (杂名)梵呗有三节,举于前云梵呗,举于中云中呗,举于终云后呗。

  【后陈】 (术语)因明之语。对于前陈(或作先阵)而言,一作后说。见“后说”条。

  【后出阿弥陀佛偈】 (经名)后汉失译。有十四偈。赞往生净土之胜妙。贞元录曰:“后出阿弥陀偈经一卷(或无经字),一纸(后汉失译两译一失)。”日本未知此偈为何人所造,别云一切经中弥陀偈,令人取信。

  【后出阿弥陀佛经】 (经名)后出阿弥陀佛偈之异名。

  【后得智】 (术语)正冥符真如之智,离无分别之念故谓之无分别智,又曰根本智,后分别一切差别相之智,谓之分别智,又云后得智。以是为根本智后所得之智也。又俗智,如量智等。佛陀起大悲救众生者,此后得智也。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十二曰:“根本智依非心非非心,后得智则依止心故。二智于境有异:根本智不取境以境智无异故,后得智取境以境智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后得智缘境如开目。”同四曰:“如来本识永离一切解脱障及智障,此识或名无分别智,或名无分别后智。若于众生起利益事一分名俗智,若缘一切无性起一分名真如智,此二合名应身。”

  【后分华严】 (术语)对于前分华严而言,天台家所谈,即谓佛成道三七日后,至鹿苑涅槃时,对一类顿大之机所说之华严法门也。法华玄义十所谓“华严时节长,昔小机未入,如聋如哑,今闻般若,即能得入,即其义焉,”又谓“若华严正隔小明大,于彼初分永无声闻,后分则有,”是也。

  【后分涅槃】 (术语)大般涅槃经后分之异名。

  【后佛】 (佛名)后来出世之佛谓弥勒佛也。

  【后光】 (杂名)又曰背光。在佛背后之圆光。就木佛,画像而云。

  【后户】 (杂名)本堂之后口也,又曰里堂,后堂。

  【后际】 (杂语)与后边,后方等同。胜鬘经曰:“生死后际。”

  【后架】 (杂名)僧堂之后,有洗面之架,名曰后架。即大众之洗面处也。以其侧有厕,后架之名,遂与厕相混。

  【后教涅槃经】 (经名)涅槃经为佛一代中最后之教法,故冠以后教二字。

  【后铃】 (杂语)又云振铃。即一座行法之终,振鸣金刚铃也。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下曰:“是时瑜伽行者,习送诸佛,各还本土,真言曰:(中略)真言行者,习真言已,振金刚铃三遍。”是其例也。

  【后念】 (术语)于刻刻移行间其先瞬间曰前念,其次瞬间云后念。又谓其初一念决定,其后永永相续之间。

  【后三一乘】 (术语)华严宗五教中后之终教,顿教,圆教三教为一乘教。

  【后身】 (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

  【后生】 (杂语)未来之生涯。谓死后更生之所。无量寿经下曰:“后生无量寿佛国。”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后生善处。”

  【后生菩提】 (杂语)于后世生极乐,得菩提之果也。

  【后世】 (杂语)谓吾身之死后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

  【后世修因】 (杂语)为后世往生善所而修之善因也。

  【后说】 (术语)因明之语,宗支(宗因喻三支之随一)中“声”为先陈,“无常”为后说。盖先陈者物之自性,后说者是其差别之义也。

  【后堂】 (职位)对于前堂而言,具云后堂首座。略云首座。见“后堂首座”条。

  【后堂板头】 (杂名)僧堂内后堂首座之坐席也。

  【后堂首座】 (职位)禅林区分僧堂为前堂后堂,分管其后堂者曰后堂首座。【后堂首座】(职位)僧堂后版之首座也。敕修清规曰:“后堂首座,位居后版,辅赞宗风。规则端庄,为众模范。盖以众多,故分前后。斋粥二时过堂及坐禅,则后门出入。”

  【后五】 (杂语)后五百岁之略。

  【后五百年】 (术语)与后五百岁同。

  【后五百岁】 (术语)大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斗诤坚固之时也。见“五五百年”条。法华经药王品曰:“若如来灭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同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又佛灭度五百岁之后也。中论一曰:“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中论疏一末曰:“后五百岁者此是五百岁后耳。智度论释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则其证也。像法中者初五百为正法,后五百岁即属像法。”

  【后夜】 (杂语)昼夜六时之一。夜间区分初中后三时,此为其后分故有此称。即寅刻,近日出之时也。佛遗教经曰:“初夜后夜,亦废勿有。”弥勒所问经论三曰:“初夜后夜,精勤修行。”即其例也。

  【后一一乘】 (术语)华严宗五教中最后之圆教为一乘教。见“五教”条。

  【后有】 (术语)未来之果报也。后世之心身也。胜鬘经曰:“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智度论一曰:“后有爱种永已尽。”又生死身之最后云后有。与所谓最后身同。谓后有之菩萨,最后身之菩萨等。如悉达太子之身是也。

  【后有菩萨】 (术语)又曰最后身。生死身之最后也。受生死之身最后之菩萨云后有菩萨。如悉达太子是也。

  【呼毕勒罕】 (杂名)蒙古语。化身之义,西藏达赖班禅两喇嘛及诸胡土克图,皆能不昧本性。身死之后,寄胎转生,复接其前身之位职。谓之呼毕勒罕。

  【呼摩】 (术语)Homa,同护摩。见护摩条。

  【呼图克图】 (杂名)大喇嘛之名号。一作胡土克图。蒙藏青海皆有之。凡为呼图克图者,皆能世世转生,永掌其职位。俗称活佛。

  【狐】 (动物)昔有一人在山中诵刹利书,有一野狐住其傍,专心听诵书,有所解。谓我解此书,足为诸兽中之王矣。于是游行而遇瘦狐,威吓之使之服从,展转伏一切之狐,伏一切之象,伏一切之虎,伏一切之狮子,遂得为兽中之王。乃作此念我今为兽中之王,应得王女而婚,乘白象,率群兽,围迦夷城。城中智臣白王言:王与兽期战日,且索彼一愿,愿使狮子先战后吼,彼必谓我畏狮子,使狮子先吼后战。野狐果使狮子先吼,野狐闻之心破,由象上坠地死。于是群兽一时散走。见五分律,法苑珠林五十四。又智度论十四,说野干诈死,虽截其耳尾,亦忍之,及断命,乃惊走。又有野狐往狮子所乞食,每得残余。适值狮子饥,便呼野狐取吞之。未死,于咽中呼言大家活我,狮子心念养汝使肥大,以备今日耳,汝复云何?见经律异相四十七。

  【胡道人】 (杂名)谓印度之僧也。释门正统四曰:“汉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问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

  【斛饭】 (人名)梵名途卢檀那Droṇodana,或作Dotodana,又译曰榖净。师子颊王之子,净饭王之弟,释尊之叔父也。传历未详。起世经十、彰所知论上等,谓王有阿尼娄驮跋提梨迦之二子,五分律十五、十二游经,有部律破僧事二、释迦谱一等,谓有摩诃男阿尼娄驮之二子,众许摩诃帝经二、于此加跋奈黎女而为有三子,智度论三、报恩经三、谓有提婆达多阿难之二子。又出于增一阿含经,七帖见闻等。

  【胡跪】 (杂语)胡人跪坐之法也。此中有左跪,互跪,长跪三种。左跪者,右膝着地,其足指竖地,右股置空,竖左膝,左足踏地。是战战而表敬意之意。经中所谓右膝着地也。此为正仪。归敬仪曰:“言胡跪者,胡人敬相,此方所无。存其本缘,故云胡也。”又曰:“佛法顺右,即以右膝拄地右[骨*委]在空,右指拄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拄地,使三处翘翘曲身前就,故得心有专至,请悔方极。”慧琳音义三十六曰:“胡跪,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或云互跪也。”

  【胡喝乱喝】 (术语)谓野狐禅者,自无真个见性,而猥对学人下喝也。盖是圆悟“雷声洪大,雨点全无,”之谓,徒为大喝,更无益学人之力,恰如空雷之不降膏雨无润草木之功也。

  【胡吉藏】 (人名)三论宗之祖,隋会稽嘉祥寺之吉藏。其先为安息国人,非中国种,故自称云胡。见“吉藏”条。

  【瑚琏】 (物名)宝珠名。释氏要览中曰:“隋虎丘惠聚法师,汝南周弘正常嘉叹也。”

  【鹄林】 (杂名)娑罗双树林谓之鹤林。一转而为鹄林。四教仪一曰:“鹿野鹄林之文。”三论玄义曰:“始从鹿苑,终竟鹄林。”正字通曰:“鹄通作鹤。”

  【胡嚧遮那】 (杂语)Gorocanā,译曰牛黄。见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

  【胡乱】 (杂语)苟且也。禅宗语录。多有此语。他如胡言胡说等皆可准此解之。

  【胡乱坐】 (杂语)言僧之不顾腊次乱杂而坐也。禅林之语。见象器笺十。

  【湖南】 (人名)青原山行思之法嗣,石头希迁。在湖南,其道大振,以对于江西之马祖,时称为江西湖南。无尽灯论上曰:“江西与湖南,儿孙满天下。”

  【胡瓶】 (物名)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其手名为胡瓶手,亦名宝瓶手。

  【斛食】 (术语)四角之木函,盛饭食而供于三界万灵之牌前者。施一斛食之意。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曰:“尔时饿鬼白阿难言:汝于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佗恒河沙数饿鬼并百千婆罗门仙等,以摩伽陀国所用之各斛施一斛饮食,并及为我供养三宝。汝得增寿,令我离于饿鬼之苦,得生天上。”

  【胡苏多】 (术语)此云除一切郁蒸热恼。式弃佛说之咒名。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一。

  【胡孙子】 (杂名)猿形似胡人,故称猿曰胡孙子。后世转谓意马心猿。

  【胡祅像】 (神名)见“祅”条。

  【胡种族】 (杂名)佛种族也。祖庭事苑一曰:“称西竺为胡,自秦汉沿袭而来,卒难变革。故有名佛为老胡,经为胡经。祖为碧眼胡,裔其后为胡种。”碧岩第八则评唱曰:“这般见解,谓之灭胡种族。”

  【胡子】 (杂名)指达磨而云。

  【胡子无须】 (公案)无门关第四则曰:“或庵主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虎】 (譬喻)梵语曰弭也竭罗Vyāghra,以譬无常之可畏。智度论十九曰:“无漏智慧常观一切无常,观无常故不生爱等诸结使。譬如羊近于虎,虽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如是诸圣人虽受无漏乐无常空观故不生染着脂。”

  【虎耳经】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异名。

  【虎虎婆】 (界名)Hāhadhara(Hahava),八寒地狱之第五。俱舍宝疏十一曰:“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开口,作虎虎声。”旧俱舍曰:“区睺睺。”瑜伽论四曰:“虎虎凡。”

  【虎跑泉】 (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大慈山。唐时释性空居此。苦无水。有二虎跑地。泉涌出。故名。

  【琥珀】 (物名)梵语阿湿摩揭婆Aśmagarbha,其色红黄,而有莹光。七宝之一也。

  【虎丘】 (人名)宋虎丘山绍隆。嗣圜悟克勤,得应庵传道。绍兴六年寂。见五灯会元十九。

  【虎丘派】 (流派)禅宗之一派,以虎丘绍隆为祖,绍隆住虎丘山,故有此称。初杨岐下三世孙有圜悟克勤,门叶颇多,道化布海内。绍隆与宗杲,皆受法于克勤,宗杲之法系,称大慧派,绍隆之法脉,号虎丘派。绍隆门风孤峻,得法者仅有应庵昙华一人。法孙有密庵,咸杰,禾山,心鉴等八人。密庵下破庵祖先,松源崇岳,曹源道生等辈出,法道大兴。元代以后,其门流更奔溢至日本,可谓盛矣。见佛祖通载,五灯会元等。

  【虎丘山】 (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三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舍宅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昙谛,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为禅僧挂锡之所,及绍隆来住,众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其后枯椿昙,东山道源等,绍继遗音,以鼓扬禅风。见梁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等。

  【虎溪】 (人名)宋安国惠法师弟子,名了然,虎溪其号。居白莲,绍兴辛酉寂。赐号知漏。着宗圆记五卷,十不二门枢要二卷,虎溪集八卷。见佛祖统纪十五。

  【虎溪三笑】 (故事)庐山慧远法师之故事也。庐山记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此事诸书采录之者颇多,唐李龙眠始图之,孤山智圆作图赞,东坡山谷等亦盛唱此事,古今信之不疑。然案诸史册,慧远示寂,在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渊明浔阳人,以刘宋元嘉四年卒,其时代同,浔阳与庐山亦相近,二人交游,固不可谓其必无,若修静者,依辩正论,甄正论,续高僧传等,记梁敬帝绍泰元年即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与昙显对论佛道二教。是盖当于慧远寂后一百三十八年。年代遥隔,何由修好?且佛祖统记二十六,记其卒时为刘宋泰始三年,兼附记云笈七签本传,元徽五年卒去,年七十二之说,则年尚甚弱,与慧远交游不可信,其为后人拟托可知也。

  【护不盗戒五神】 (名数)见“二十五神”条。

  【护不杀戒五神】 (名数)见“二十五神”条。

  【护不妄语五神】 (名数)见“二十五神”条。

  【护不邪淫五神】 (名数)见“二十五神”条。

  【护不饮酒五神】 (名数)见“二十五神”条。

  【护鹅】 (故事)有比丘知鹅鸟吞宝珠,恐鹅鸟将杀,自负其罪而救鹅。见“鹅珠”条。

  【护法】 (术语)护持自己所得之善法也。又拥护佛之正法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护法者,谓于所得善自防护。”无量寿经上曰:“严护法城。”佛菩萨觉世济人之道,无大有力者护之,则道将灭。故上自梵天帝释八部鬼神,下至人世帝王及诸檀越,皆保护佛法之人,称之曰护法。又(人名)Dharmapāla,菩萨名。佛灭后一千年出生于南印度达罗毗荼国之建志补罗城,大臣之长子,梵名达磨波罗。见西域记十。极瑜伽唯识之旨,与清辨菩萨争有空之义,造世亲菩萨唯识论三十颂之解释,而弘其正宗,传法于戒贤论师,年三十二,寂于摩竭陀国之大菩提寺。临终之日,空中有声曰:此是贤劫千佛之一佛也。见唯识述记一本。

  【护法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于自己所证之法,心生爱乐,而常护持者。不然,则有退失所得阿罗汉果之恐也。

  【护法录】 (书名)十卷,明宋濂蓍,祩宏集。

  【护法论】 (书名)一卷,宋无尽居士张商英着。广破欧阳修之谤佛。

  【护法善神】 (术语)于佛法添力之神。如四天王帝释等。

  【护法神】 (术语)四天王,坚牢地祇等护持佛法之神。各于佛前为护法之誓,弥漫于诸大乘经。

  【护法天童】 (术语)护法善神之使者,为护持佛法者,故云护法。为有法力人所使,中为天童形而来者。天童者天人之童形也。

  【护法心】 (术语)菩萨十信位之第七。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之心。

  【护符】 (杂语)书真言种子等之秘符,持之则常为神佛加持护念,避一切之疾病危难等,蒙长寿增智之利益云。密教说种种之符。三种悉地轨曰:“五部真言,是一切如来无比甘露之珍浆,醍醐佛性之妙药。一字入于五脏,万病不生,况修日观月观。”秽迹金刚禁百变法门经说神变之符四十二曰:“秽迹金刚说此符已,大众同声赞言:善哉大力士!汝能说是大妙之法。尔时金刚白诸大众:当知我于此法流行之处,我等大天当护此行法之人。”

  【护伽蓝神】 (神名)见“伽蓝”条。

  【互跪】 (杂语)左右两膝,互着地而跪于地也。是乃梵土通俗之敬相,故因之又称胡跪。此中佛法为左跪,即以右膝着地为通相,行事久时则交互而跪。归敬仪曰:“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此诵有所启请悔过授受之仪也,佛法顺右。”又曰:“经中以行事经久,苦弊集身。左右两膝,交互而跪。”

  【护国经】 (经名)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Rāṣṭrapāla-sūtra同本。又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

  【护国品】 (经名)最胜王经六有四天王护国品,金光明经二曰:四天王品。又仁王经下有护国品。皆说其经流布之所,有四天王守护其国。

  【护国四王】 (天名)又作护世四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法华经曰:“护世四天王。”

  【护国珠】 (譬喻)譬仁王经于护国之宝珠也。仁王经受持品曰:“得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中略)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经名)四卷。宋施护译。略云护国尊者所问。与收于大宝积经八十八十一两卷之第十八护国菩萨会(隋阇那崛多译),同本异译。

  【护戒神】 (神名)守佛制戒之善神也。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善神护之,又受五戒者,五戒一一各有五神,合有二十五神,护持五戒者。灌顶经一曰:“是故我说是言,令清信士女劝受归戒,归有三十六鬼神之王,随逐护助。戒有二十五神,营护左右门户之上,辟除凶恶。”参照“二十五神”条。

  【护净经】 (经名)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

  【护明大士】 (杂名)释迦如来生于睹史多天,号护明大士。见正宗记一。

  【护命法门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与佛说延命妙门陀罗尼经同本先译。

  【护命放生仪轨法】 (经名)一卷,唐义净作。说放生之仪则。

  【护命神咒经】 (经名)护命法门神咒经之略名。

  【护摩】 (术语)Homa,又作护魔,呼么。译曰烧。原为事火婆罗门烧火祀天。彼以火为天之口,谓烧飨物于火,则天食之,而与人以福。密教取其法设火炉,烧乳木,以智慧之火,烤烦恼之薪,以真理之性火为尽魔害之标帜。大日经护摩品说婆罗门四十四种之火法,后说佛法之火法十二种。大日疏八曰:“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弃因缘所生灾横。”又曰:“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诸弟子悉皆甘嗜。”同十五曰:“护摩是烧义也,由护摩能烧除诸业。”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护摩梵语。唐云火祭祀法。为飨祭贤圣之物火中焚燎,如祭四郊五岳等。”希麟音义一曰:“护摩二字,或作呼么,梵语也。唐云火祭。案瑜伽护魔经。有四种炉,谓半月形,满月形,方与八角。应四种法,谓钩召降伏、息灾、敬爱等。加持虽异,皆以三白食及三杂花果等于炉中焚燎,用祭贤圣,如此方燔柴之祭。

  【护磨】 (术语)即护摩也。

  【护摩八千薰修】 (修法)修不动护摩,烧乳木八千枚也。立印轨曰:“作护摩事业,应以苦练木,两头搵酥烧,八千枚为限。”

  【护摩法五种色】 (术语)见“护摩”条。

  【护摩法由来】 (故事)大日经疏十九曰:“外典净行围陀论中,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然者,为摄伏一类故,以言韦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中略)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故。以诸净行等于所宗韦陀典,自谓秘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说韦陀原本,而于其中更显正理真护摩法。此佛韦陀,当知最为第一秘密之藏,彼闻已生希有心,即生信解也。我昔未成正觉,无所晓知,略说如上四十四种火法,广则无量。如韦陀典中具明,今成正觉,复说真慧之火十二种法。所谓能成大事,除尽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百论疏中上曰:“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暝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为天口耶?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外道谓火是天口,正烧苏等十八种物,令香气上达诸天,天得食之,令人获福,将欲烧时前遣人咒然后烧。”

  【护摩木】 (物名)修护摩时焚于炉中者。要段木与乳木二种。段木者,松等之干木,段段切之者。乳木者桑等之生木,有湿气者。先积段木于炉内,于其上置乳木,以强火力。其木材之种类及寸法削状,依于增益等四种坛法而各异。见护摩供事钞中。

  【护摩坛】 (物名)修护摩而据炉者。有大坛水坛木坛三种。掘地而涂牛粪,如式行大作法,谓之大坛,不作掘地等事,但以洒水净其地,急速作之,谓之水坛,如当今所行,以木作坛,炉据其中,谓之木坛。

  【护摩堂】 (堂塔)应于增益等法,各安置其所尊,而为护摩修法之处。

  【护摩众】 (杂语)为护摩之修法者。

  【护念】 (术语)保护忆念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诸佛咸共护念。”嘉祥法华义疏九曰:“令外恶不侵为护,内善得生为念。”

  【护念经】 (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信此经者,一切诸佛所护念,故名。阿弥陀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护念增上缘】 (术语)善导观念法门明念佛之行者,得五种增上缘,其中第二为护念得长命增上缘。谓现生为佛护念,得长寿之强力因缘也。

  【护身】 (术语)以密教加持之法护持其身。故有护身加持等名。加持之力,与被金刚之甲胄等,故云被甲护身。无量寿轨及十八道轨有护身法之印明。

  【护身法】 (修法)又名护身加持。即为避内魔外魔障难,守护自己身心,结通五种印言之作法也。五种印言者,净三业印,佛部三昧耶印,莲华部三昧耶印,金刚部三昧耶印,被甲护身印也。见如意轮念诵法等。

  【护身符】 (杂名)传灯录曰:“耽原为惠忠国师侍者,云须要觅个护身符子。异日携篮入方丈。国师曰:篮里有什么物?曰青梅。曰何用?曰供养。”陆游诗曰:“求僧疏搭袈裟展,钵盂却要护身符。”谓度牒也。今谓恃势藐法者所托庇之人。曰护身符。又西藏新志中曰:“藏民均带护符于身,以丝束经典一页,或置之金属小匣,藏之怀中。旅人以马及金刚系犬两种画品为护符。遇猛犬时,携金刚系犬图,可免,或遇暴风雨时,飞散画马之纸可免。另有咒语,又民家中更藏有护符。以佛像之衣服,或所持孔雀羽,包以魔纸,缠以毛线(以狗毛山羊毛或羊毛捻成),更以鼷鼠皮包其全部,谓可祈家兴隆云。”

  【护身加持】 (修法)即护身法。见“护身法”条。

  【护身结界十八道】 (杂名)十八道中之护身法与结界法。

  【护身三昧耶】 (术语)十八道之一。被甲护身法之印与明也。见“十八道”条。

  【护世】 (天名)谓四天王也。见护世四天王项。

  【护世四天王】 (天名)又云护国四王。四天王居须弥山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云护世。维摩经方便品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众生,护世四王护之不令害也。肇曰:护世四王,各治一方,护其所部,使说恶鬼神不得侵害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

  【护世四王】 (天名)见护世四天王项。

  【护世威德天院】 (术语)胎藏三重曼荼罗第三曼荼罗之总称也。

  【护世者】 (天名)四天王为守护世界之神,故总云护世者。法华经陀罗尼品说:“毗沙门天王护世者。”同于护世四天王。

  【护所灭流】 (术语)见“七流”条。

  【护童子法】 (修法)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于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干闼婆,于诸鬼神最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遍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书与线言于彼徒,今疾走速如风。神王与其眷属皆从十五神所在,以彼五色线缚其鬼神,俾勿害众生。因以种种之美味饮食香华灯明及乳粥供养神王。梵王复言: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坏堕落,或已生夺命,此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长寿,当系念而修行善法,于月之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洗浴清净,着新净衣,礼十方之佛,至中夜运小芥子,置己顶上,诵我所说之陀罗尼,则令此女人如意,所生男子,安稳无苦,尽其形寿,而勿中夭。若有鬼神不顺我咒,我当使其头为七分,如阿梨树枝。因而说咒,世尊又说一咒,除童子之难。见护诸童子陀罗尼经。鬼神之形相与被恼之相状如图。

  【互为主伴】 (术语)莲华藏世界之大小释迦互为主伴,金胎两界之诸尊互为主伴,是乃华严所说十六缘起门之主伴具足相应门意也。

  【互相释义】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义之一。见“四释”条。

  【护雁】 (本生)阿阇世王于过去为大王时,见群雁之慕雁王,有感于心,遂发慈心,誓不复捕雁。见报恩经四。见雁条。性灵集九曰:“护雁之爱弘深。驱龙之威益猛。”

  【互用罪】 (术语)互相滥用三宝物之过罪也。此有三宝互用,当分互用,像宝互用,一一互用之四种。即从宽至狭之次第也。三宝互用者,谓佛物用于法或僧,法物用于佛或僧,僧物用于佛或法也。当分互用者,例如滥用造释迦像所施舍之金以造弥陀等像,滥用作无量寿经所施舍之金以作法华经等,回用施于甲寺僧之物以赠乙寺僧是也。像宝互用者,例如用供养五分法身之物供养形像,用供养灭谛涅槃理法之物供养黄卷赤轴之经典,用供养第一义谛僧之物供养剃发染衣之僧,是也。一一互用者,谓于三宝物,堂宇等受用物,田园等系属物,香灯等供养物,饮食等献纳物,一一互滥用之也。但法藏唯举三宝互用,当分互用之二种耳。出于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四等。

  【护月】 (人名)梵名Candragupta,又曰月藏。中印度那烂陀寺之沙门,与护法论师同代。尝造辨中边论之释,说赖耶缘起论,唱道本有种子之说。见西域记九,唯识述记二末等。

  【护诸童子经】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之略名。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

  【花】 (杂语)梵语曰补逝波Puṣpa花为六种供物之一。表万行开敷而庄严佛果也。大日经疏八曰:“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是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以六种供具配于六波罗蜜,则花当于忍辱波罗蜜。以华有柔软之德,使人心缓和故也。诸经要集四华香缘详说以花供养之功德。花经中多作华字。

  【花偈】 (杂名)譬经之散文曰散花。其偈颂曰贯花。又曰花偈。见“贯花”条。又谓达磨之传法偈。祖庭事苑三曰:“花偈:初祖达磨传法,一花五叶之偈。”见一花条。

  【花筥】 (物名)又曰花笼。以金属编竹造之。如浅笼者,其形似皿,故亦曰花皿。于此盛种种彩纸所制之莲瓣,又或叶,行道而散之。谓之散华。

  【花笼】 (物名)又曰花筥。见“花筥”条。

  【花亭】 (杂名)于佛出日,为安置佛之降生像,造小亭,以红白之众花交覆作瓦状,宝盖垂幡亦皆累花而成之者。见象器笺十九。

  【花药栏】 (术语)檀芍药牡丹等花卉以竹木围其四周者。碧严三十九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参照“云门”条。

  【花座】 (物名)以莲华所成之台座。佛菩萨坐之。智度论八曰:“问曰:诸床可坐,何必莲华?答曰:床为世界白衣座法。又以莲华软净,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坏故。又以庄严妙法座故。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人中莲华,大不过尺。漫陀耆尼池,及阿那婆达多池中莲华,大如车盖。天上宝莲华复大于此。是则可容结跏趺坐。佛所坐华复胜于此百千万倍。又,如此莲华台,严净香妙可坐。”

  【华】 (杂名)奉华于佛菩萨又散而供养之也。密教修法时,华为最重要者之一。大日经二具缘品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同疏七说应各随诸尊之性类及曼荼罗之方位等,分别奉献之华。又见苏悉地羯罗经供养花品。

  【华报】 (譬喻)华者喻也。又假之义也。如人为获果实而植树,正得其果实,兼可得华,华即华报也。如此众生植善恶之业因,正报其业因之结果曰果报。又称实报正报。附随其实报正报而得之假果名华报。例如不杀之因,远感涅槃之果,谓之实报,因之而得长寿,是即华报也。智度论十一曰:“如人求荫故种树,求华或求果故种树,布施求报亦复如是。今世后世乐如求荫,声闻辟支佛道如华,成佛如果。”往生要集上末曰:“应知念佛修善为业因,往生极乐为华报,证大菩提为果报,利益众生为本怀。”

  【华表】 (堂塔)列仙传所谓华表,本由印度传来。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佛告阿难:此拘尸那城,古昔有圣王都城。城门四宝合成,门门皆有大华表柱,亦以宝成。”现佛陀伽耶塔之正面,有圆形之华表一柱,高丈余,有种种之雕刻。

  【华藏八叶】 (术语)谓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一中台八叶院也。是八叶之莲华藏世界,九佛现于其上,是即吾人心莲之标示。秘藏记钞六曰:“一切众生干栗多心,法尔有八瓣形,是八叶心莲花也。是名花藏世界。”

  【华藏界】 (界名)莲华藏世界之略。见“莲华藏世界”条及次项。

  【华藏界会】 (术语)华藏世界之法会。释迦之真身毗卢舍那佛,于十八圆满之莲华藏世界常恒之法会也。华严经一部所说。

  【华藏世界】 (界名)释迦如来真身毗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修净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已下八、九、十、三卷明之,谓之华藏世界品。此莲华藏世界建立之大略,由上下二十重,周围十一周而成,以中心为毗卢舍那佛之所居。佛祖统纪三十一曰:“上极宝焰,下彻风轮,此华严所明一世界种,竖高则且约二十重,周围则略得十一数,复由此数随方各十,则总之为百十一,如天帝珠网分布而住。”梁译世亲摄论十五曰:“世间世界,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净土为依何法?论曰:无量功德聚所庄严大莲花王,为依止。释曰以大莲花王。譬大乘所显法界真如,莲华虽在泥水之中,不为泥水所污。譬法界真如虽在世间不为世间法所污。(中略)复次,如来愿力所感宝莲华,于诸华中最大最胜,故名王。无量色相等功德聚所庄严,能为净土作依止。”探玄记三引此文已,曰:“华藏之名,因此立也。(中略)藏是含摄义、出生义、具德义。此中通论有二义:一由此土内含摄一切人法等诸法门故。二含摄一切诸余刹故。”清凉疏八曰:“莲华含子之处,目之曰藏。今刹种及刹,为大莲华之所含藏,故云莲华藏。”但莲华藏世界为诸佛报土之通名,即华严经所说者,释迦佛之华藏也。观经所说之极乐,阿弥陀佛华藏也。大日经所说之胎藏界,密严经所说之密严国,大日如来之华藏也。

  【华藏世界成佛】 (术语)丈六之释迦在摩揭陀国菩提树下成佛时,小机所感见,谓之化身佛。大机所见,为报身之毗卢舍那佛,于十八圆满之莲华藏世界成正觉也。但菩提树下与莲华藏世界并非异处,秽土即净土也。探玄记二曰:“或云:此界唯是娑婆。此约三乘说。或云:即是华严,约别教一乘辨。”

  【华藏与极乐】 (杂语)华藏世界本就释迦之果报而说者,其实通于诸佛,弥陀之极乐,亦即佛藏世界也。探玄记三曰:“三世诸佛,严华藏界,皆与此同。”秘藏记本曰:“华藏界义,华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诸法于其中,故曰华藏。是华藏世界者。最上妙乐在其中,故曰极乐。当知极乐与华藏,虽名异而非异所。”秘藏记钞六曰:“天亲净土论,极乐国土名华藏世界,是其证也。以莲华成国土,故云华藏。受最上妙乐,故曰极乐,是一处异名也。”世亲净土论曰:“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

  【华藏与密严】 (杂语)释迦云华藏世界。弥陀云极乐世界。大日云密严世界。三名虽异其实为一处也。见密严条。

  【华齿】 (异类)法华十罗刹女之一。

  【华梵】 (杂语)华者支那,梵者印度,多就言语文字而云。唯识述记序曰:“商搉华梵,征诠轻重。”

  【华方】 (术语)南方之异名也。此以胎藏界五佛中,南方之佛名开敷华王如来,又曰沙罗树王华如来故也。

  【华盖】 (物名)以花而饰之伞盖也。法华玄赞二曰:“西域暑热,人多持盖,以花饰之,名为华盖。”

  【华光出佛】 (杂语)从极乐之华中出多光,从其光中出多佛而说法,其说见无量寿经。

  【华光如来】 (佛名)舍利弗未来成佛,云华光如来。法华经譬喻品曰:“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忆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华积劫】 (杂名)智度论四十牒经文曰:“是诸人于未来世,过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劫名华积,佛皆号觉华。”

  【华积经】 (经名)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及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之略称。

  【华积楼阁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上经同本新译。

  【华积世界】 (界名)佛国名。智度论十曰:“彼世界常有净华。(中略)阿弥陀佛世界,不如华积世界。”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与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异译。分别佛之功德与供养佛之功德,且说华积陀罗尼。

  【华鲸】 (物名)梵钟之异名。华者,喻其庄饰。鲸者,譬其声也。

  【华聚经】 (经名)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之略名。

  【华聚陀罗尼咒经】 (经名)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一卷,失译人名。与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

  【华开敷王】 (菩萨)见“开敷华王如来”条。

  【华开莲现】 (譬喻)台宗所谈,莲华三喻之一。以华譬权法,以莲譬实法。如华开则莲现,开权法则实法必现。以喻于法华之迹门,开三乘之权法,显一乘之实法。于本门之法华以迹显本,亦同之。是曰开权显实(迹门),开迹显本(本门)。玄义七下曰:“华开故莲现,而须华养莲,譬权中有实而不能知。今开权显实,意须于权。”又曰:“华开莲现,譬开迹显本。”

  【华林园】 (地名)弥勒成道后说法之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曰华林园。弥勒佛于此园龙华树下成道,且以三会之说法,悉度应度之众生。罗什译弥勒下生经曰:“尔时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华林园会】 (术语)谓华林园之三会说法也。即龙华三会是。见华林园项。

  【华笼】 (物名)盛花之器。或曰华皿。

  【华轮】 (物名)众多之华,聚为轮形者。新译仁王经下曰:“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华,散释迦牟尼佛,合成华轮,盖诸大众。”

  【华落莲成】 (譬喻)天台所谓妙法莲华经莲华含三种喻意中之第三意也。凡莲华瓣落,则莲实成。以喻三乘之方便废,则一乘之真实成立(迹门之喻),垂迹之权身废,则本地之实身成立也。玄义七下曰:“三华落莲成,即喻废三显一。(中略)三华落莲成,譬废迹显本。”

  【华鬘】 (物名)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余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钵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众所乐,采集以为鬘。”玄应音义一曰:“梵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按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西域记二曰:“首冠华鬘,身佩璎珞。”苏悉地经三曰:“若欲成就华鬘法者,取阇底华作鬘。”然庄严佛前之华鬘,有以种种之宝刻其形者。守护国界经曰:“以种种宝,用作华鬘,而为庄严。”陀罗尼集经六曰:“若月无花,刻花安之。”支那日本之风土,难得适当之花,故专用金属所刻之华鬘。

  【华皿】 (物名)一作花筥,金属所制,盛樒叶,或模仿莲华花瓣之金银纸片,行道散之,名为散华。

  【华目】 (譬喻)以青莲华譬目之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注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广弘明集十三曰:“白毫绀睫之辉,果唇华目之丽。”

  【华瓶】 (物名)有两种:一腹大口狭,用以插花,此密家之华(同花)瓶也。一口大如瓢,用以立杂华,两侧有耳,此禅家之华(如字)瓶也。

  【华色】 (人名)比丘尼。又名莲华色尼,温钵罗苾刍尼,郁波罗比丘尼。佛由忉利天降时,此比丘尼,化为轮王,最初拜佛。智度论十一曰:“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下阎浮提。(中略)众人欲求先见佛礼敬。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化为转轮王,众人见避坐,到佛所已,还复本身,最初礼佛。”分别功德论曰:“莲华色尼最前见我。”毗奈耶杂事曰:“温钵罗苾刍尼,身化为轮王。(中略)大众开路,令彼近前。”

  【华色比丘尼欲先见佛】 (传说)智度论十一举翻名,谓之华色比丘尼。毗奈耶杂事存梵名,谓为嗢钵罗苾刍。又分别功德论谓之莲华色尼。是为同一之莲华比丘尼,佛自忉利天降下时,以神通变身为轮王,最初礼佛。后呵责提婆达多非法,遂为彼所打杀。见华色条。

  【华色为提婆所害】 (故事)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为同人也,何则?彼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复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涅槃经十九曰:“如来有弟提婆达多,破坏众僧,出佛身血,害莲华比丘尼,作三逆罪。”摩诃摩耶经下曰:“时郁波罗比丘尼,从王宫出,而于门外见提婆达多,即呵之言:汝令释种不得炽盛,于佛法中作大留碍。时提婆达多,闻此语已,极大忿怒,即以手拳而打其头。彼比丘尼,寻便命终。”此外更有二莲华色女与一莲华女。见莲华色女及莲华女条。

  【华氏城】 (地名)梵名婆吒梨那,波吒厘子Pāṭaliputra,摩揭陀国之故城也。本名拘苏摩补罗城,唐名香花宫城Kusmapura,以王宫花多故也。后改为波吒厘子城,佛灭后无忧王(阿育王)迁都于此。西域记八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载,更改波吒厘子城。”付法藏传五曰:“华氏城。”阿育王经一曰:“此儿者,我入涅槃百年后,当生波吒利弗多城,名阿育。”阿育王传一曰:“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正法王,号阿恕伽。Aśoka。”

  【华手】 (术语)莲华合掌之称。大疏十五曰:“华手发生,谓作印,作印已,即运心供养也。”

  【华手经】 (经名)佛说华手经,十卷,秦罗什译。有三十五品,因华德藏法王子之请问而开演大法。经中说他方来之菩萨以华作佛事。故题曰华手。

  【华首经】 (经名)华手经之异名。

  【华束台】 (物名)安华束之台。即供华者。

  【华水】 (术语)阏伽之水也。华者,取其清净之义。真言修行钞一曰:“道范云:寅一点水花开故,取彼清净华水用供养法,故云华水供。终南山道宣云:后夜水未生虫,故云无垢水。”

  【华水供】 (术语)供阏伽于佛也。

  【华胎】 (术语)疑心少功德之人,往生于极乐五百岁间,包于莲华胎内,不能见闻三宝。犹如幼儿在母胎,不能见闻世间也。

  【华台】 (物名)莲华之台座。佛菩萨之台座。观无量寿经曰:“自见己身,坐莲华台。”法华赞上曰:“专心念佛坐华台。”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力之身,坐此华台也。”

  【华天】 (杂语)华严宗与天台宗也。

  【华王世界】 (界名)毗卢舍那佛所住之莲华藏世界也。文句九上曰:“华王世界。”大部补注九曰:“梵网经云: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净名疏云:摄大乘说华王世界,旧摄论云大莲华王清净世界,新摄论云大宝华王清净佛土。”

  【华香】 (物名)华与香也。供养佛者。见“香华”条。

  【华严】 (流派)本为经名,又以名此经文为所依之宗派及其法门。

  【华严八会章】 (书名)华严纲目之别名。

  【华严部】 (杂名)对于般若部等而言。即藏经之分类名,大方广华严经及其别出并支派之经也。

  【华严朝】 (杂语)佛成道最初说华严经,最后说涅槃经,因之称曰华严朝,涅槃夕等。见“五时”条。

  【华严传】 (书名)五卷,贤首着。

  【华严大疏】 (书名)本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唐澄观着。

  【华严大疏钞】 (书名)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之略名。九十卷。澄观自释大疏者。

  【华严法界】 (术语)大乘究竟之理,法华经谓之实相(方便品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华严经名为法界(第八会名入法界品)。法界者就体之名,实相者就义之称,其实一也。华严一经以此法界为体,一部始终不外乎明此法界之理,故云华严法界。法界有四种。见“法界”条。

  【华严法界观】 (书名)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唐杜顺着。分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之三。说华严法界之观门者。清凉释,有华严法界玄镜二卷。圭峰释有注法界观门一卷。

  【华严法界观门】 (书名)即华严法界观。

  【华严法界玄镜】 (书名)二卷,唐清凉澄观着。释杜顺之华严法界观者。

  【华严法界义海】 (书名)一卷,贤首着。又曰义海百门。

  【华严骨目】 (书名)一卷,荆溪湛然着。

  【华严会】 (行事)讲赞华严经之法会也。

  【华严教分记】 (书名)即华严五教止观。

  【华严金狮子章】 (书名)一卷,贤首着。为答唐则天武后之问:借庭前之金狮子为喻,以显华严之教观者。初明法界缘起,次论五教,最后说涅槃。

  【华严经】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略名。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略策曰:“大方广者,所证法也。佛华严者,能证人也。大以体性包含,方广乃业用周遍,佛谓果圆觉满。华喻万行披敷,严乃饰法成人,经乃贯穿常法。”四教仪集注上曰:“因行如华,庄严果德。”此华譬因行也。探玄记一曰:“佛非下乘,法超因位,果德难彰,寄喻方显。谓万德究竟,环丽犹华,互相交饰,显性为严。”此华譬果德也。大日经疏曰:“华有二种:一者万行华。二者万德行。”

  【华严经传记】 (书名)五卷,唐法藏撰。略曰华严传。记述华严经之部类,传译,讲解,讽诵等人之事历者。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书名)四卷,唐智俨集。略云华严孔目章。又单曰孔目章。就旧华严经随难别解者。

  【华严经七处八会】 (术语)六十华严经一部有三十四品。合人中三处与天上四处为七处,于普光法堂重会总有八会。

  【华严经七处九会】 (术语)八十华严经一部有三十九品,七处九会所说。六十华严经第六他化天会十一品此经分为他化天与普光明殿二处故为九会。

  【华严经三译】 (杂语)华严经有三译。一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一名六十华严,或名晋经,或名旧经。智俨造五卷之疏,名曰搜玄记,贤首造探玄记二十卷。二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一名八十华严,或曰唐经,或名新经。慧苑造刊定记十六卷,清凉作疏二十卷。演义钞四十卷,三四十卷,唐般若译,一名四十华严。清凉造十卷之疏。此中前二经,具略相违,而终始略同,后一经但详说前二经入法界品之一品。

  【华严经十类】 (名数)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刹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是不可结集,此事出本经不思议品。二大本,如海云比丘受持之普眼经者。以须弥山聚之笔,四大海水之墨,书一品之修多罗,尚不可穷尽,如是品其数过尘沙,此亦非贝叶之所可记,此事出本经入法界品。三上本,四中本,五下本。此三者,即所谓三本之华严,据西域记传之说。六略本,是六十华严经之梵本,有三万六千偈,要略彼下本十万偈者。七论释,龙树所造之大不思议论,世亲所造之十地论等解释本经者。八翻译,即六十华严经,译为略本三万六千偈者。九支流,兜沙经,菩萨本业经等,由大经支出流行者。十感应,依念持之功而于经有感应者。是虽依于其人,今推功而属于经。见华严探玄记一。二清凉所说之十类:一略本经,二下本经,三中本经,四上本经,此四同贤首。五普眼经,是同贤首之大本。六同说经,无量尘沙之诸佛,常恒说同一之法者。七异说经,对万差之机类,说万差之法者。此二者为别开贤首之恒本者也。八主伴经,诸佛互为主伴说同一之法者。如此土之佛为主而说十住,则他土诸佛各伴之而说十住。九眷属经。华严经之方便说种种之余经者。十圆满经,圆融前之诸本而包含一切者。见华严经疏三。

  【华严经疏注】 (杂语)华严经论一卷,后魏灵辨造。华严游意一卷,隋吉藏撰。华严还源观科三卷,隋吉藏撰。华严经合论一百三十卷,唐李通玄造论,志宁厘经合论。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大意一卷,唐李通玄造。华严经决疑论四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骨目二卷,唐实叉难陀撰述。华严法界玄镜二卷,唐释杜顺述,澄观释。华严五教止观一卷,隋杜顺说。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隋杜顺说,唐智俨撰。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唐释杜顺述,宗密注。于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搜玄分齐通智方轨五卷,唐智俨记。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唐智俨集。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唐智俨集。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唐法藏述。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唐法藏撰。华严经策林一卷,唐法藏述。华严经问答二卷,唐法藏撰。华严经义海百门一卷,唐法藏述。华严关脉义记一卷,唐法藏述。华严游心法界记一卷,唐法藏撰。华严三昧章一卷,唐法藏述。华严发菩提心章一卷,唐法藏述。华严十重止观一卷,唐法藏撰。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一卷,唐法藏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唐法藏述。华严经旨归一卷,唐法藏述。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二卷,唐法藏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唐法藏述。宋净源重校。华严经疏六十卷,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经疏钞三十卷,以上唐澄观撰。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唐澄观述。华严经行愿品疏科一卷,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六卷,唐澄观别行疏,宗密随疏钞。华严经疏科文十卷,华严经疏钞玄谈九卷,华严经疏演义钞八十卷,以上澄观撰述。华严经疏注百二十卷,唐澄观述。宋净源录疏注经。缺卷二十一至七十又九十一至一百。大华严经略策一卷,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一卷,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以上澄观撰述。华严经纲要八十卷,澄观疏义,明德清提挈。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卷,唐静居撰。华严经文义记六卷,唐灵裕集记。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一卷,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十五卷,唐慧苑述。华严原人论并解四卷,唐宗密述。元圆觉解。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唐宗密述。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唐宗豫述。华严一乘成佛妙义一卷,唐见登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疏科一卷,宋遵式治定。华严经要解一卷,宋戒环集。华严经吞海集三卷,宋道通述。华严法相槃节一卷,宋道通述。法界观披云集一卷,宋道通述。注同教问答一卷,宋道通述。释云华尊者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一卷,宋师会述。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师会述,希迪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二卷,宋师会录。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科一卷,宋师会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六卷,宋师会善熹述。注华严金师子章一卷,宋承迁注。注华严法界观门颂二卷,宋本嵩述。注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二卷,宋本嵩述颂,元琮湛集解。华严妄尽还源观科一卷,宋净源刊正。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原人论发微录三卷,以上宋净源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十卷,宋道亭述。华严悬谈会玄记四十卷,元普瑞集。原人论解三卷,元圆觉解。原人论合解二卷,元圆觉解,明扬嘉祚删合。华严经感应略记一卷,明祩宏辑录。华严大义一卷,明善坚撰。出古庭禅师语录。华严经合论简要四卷,明李贽简要。华严感应缘起传一卷,弘璧辑。华严经纲目贯摄一卷,永光录集。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一卷,永光敬录。注华严经合论纂要三卷,明方泽纂。一乘决疑论一卷,华严念佛三昧论一卷,以上彭际清述。华严经感应传一卷,胡幽贞刊纂。华严经持验记一卷,周克复纂。华严经谈玄决择六卷,缺首卷。上京沙门鲜演述。圆宗文类,高丽义天集。存十四及二十二。华严一乘法界图一卷,新罗义湘撰。华严海印三昧论一卷,新罗明晶述。华严心要法门一卷,同上。华严镜灯章一卷,续法集录。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四卷,新罗表员集。

  【华严经说时】 (杂语)华严经之说时,天台宗与华严宗所说各异。天台宗谓华严经一部八会,别为前后二分,前分七会为佛成道后三七日间之说法,第八会之后分为其后之说法,华严宗谓为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法,八会一时说者。法相宗谓是第二七日之说法,同华严宗,别前后二分,后分华严为后时之说法,与天台宗所说同。探玄记三曰:“一乘本教,要在初时第二七日,更无异说。仍摄前后各无量劫,念念无间,一一念中亦各摄彼前后际劫,亦如帝网重重无尽九世十世之所转也。”天台法相之说,见华严时条。

  【华严经搜玄记】 (书名)五卷,唐智俨述。卷首内题曰于大方广华严经中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各卷之终有华严经略疏,普通略曰搜玄记。随文解释旧华严经者。

  【华严经探玄记】 (书名)二十卷,贤首撰。华严经之注释,第一卷开教起之所由,藏部之所摄,立教差别,教所被之机,能诠之教体,所诠之宗趣,具释题目、部类、传译、文义之分齐,随文解释之十门,以说玄义,二卷以下逐本经之文而解释。

  【华严经五周因果】 (术语)法华经有三周说法,而华严经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于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经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过去因人普庄严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谓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为行者所信也。二差别因果,由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间有二十八品,此中前二十五品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差别之因,次三品明三德差别之果。因之云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第六会之余普贤行品性起品之二品也。普贤行品圆融以上十信等之五十位说平等之因,性起品会以上三品,差别之果令归于一法界之性起。因之因与果皆平等,故云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第七会离世间品之说也。此一品初明信住行向地之五行,后说八相成道。以此因行成此果行,故云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第八会之入法界品也。此一品有本末二会,于本会明佛自在现证入之果,于末会明善财童子证入法界之因。因之而曰证入因果。华严一经,仅五周因果之说而已。见探玄记一。

  【华严略策】 (书名)一卷,华严宗清凉着。

  【华严菩萨】 (人名)梵僧称清凉国师澄观为华严菩萨。见稽古略三。

  【华严三昧】 (术语)佛华严三昧之略。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三昧。是华严大经及梵网经所说。无量寿经上曰:“得佛华严三昧,宣畅一切经典。”六十华严经三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璎珞经曰:“我先于第三禅中,集八禅众,说一生补处菩萨入佛华严三昧定百千亿偈。”探玄记十七曰:“一释名者,以因行华严成果相,令显著故。二体性者,法界行门心海为体,以等持广大无限量故。三明业用者有二:一依此显说华严法,故无量寿经叹菩萨德中,言得佛华严三昧宣说诸佛经典。二依此显示华严行,故上云:施戒忍辱精进禅,方便智慧诸功德,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净影无量寿经疏曰:“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嘉祥无量寿经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

  【华严三生】 (术语)华严宗又立三生成佛:一、见闻生,于宿世见卢舍那佛,闻普贤法门,成就金刚不坏佛种子之位,是属于宿善。二、解行生,于今生开圆解,修圆行,由十信具足十地等觉妙行之位。三、证入生,于当来世,证入佛果之位。然而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三世,为约于下根之义,即隔世之三生也。若对于上根之机,则三生为示法门分位之语。在一生一念之中,亦有三生也。善财童子或曰来世成佛。或曰一生成佛。示此二义也。探玄记十八曰:“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中略)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是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也。三证入位,即因位究修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见三生成佛条。

  【华严三圣】 (术语)毗卢舍那佛为中尊,普贤文殊二菩萨为左右之胁士。【华严三圣】(名数)一、毗卢舍那佛,理智完备。二、文殊菩萨,主智门,位于佛之左位。三、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佛之右位。转之而右为智,左为理时,则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之意也。

  【华严时】 (术语)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华严疏钞一上举三解中,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如同学钞一之一曰:“宗家意。第二七日说前七会。鹿苑以后说第八会。”此等说皆依十地经论一所举“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殿,与大菩萨俱。”之经文,及世亲“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行因缘行故”之释,净影亦据之。大乘义章一曰:“若依大乘,第二七日宣说华严修多罗也。”而天台一家定为成道日已后三七日间之说,是取法华经方便品所谓“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以此思惟时,正为华严之说时故也。言心者,如来成道,不立其座,直对大乘菩萨于三七日间说华严之大法,感见彼小机为观树经行而作思惟者也。玄义十下以为华严顿说之证文,引方便品三七思惟文了,乃曰:“我始坐道场,即是明顿也。(中略)寂灭道场,始成正觉,为诸菩萨,顿说大乘。如日初出,前照高山,此明最初释迦顿说也。”同释签曰:“约大机即寂场之时,约小机即成已思惟未说之时。”(寂场之时者,谓于寂灭道场说华严之时)。文句记曰:“小见三七停留,大都终始无改。”然华严疏钞一上所举三解中之第一解,全不准于台宗之义。其文曰:“初七说前五会。第二七日说十地等。第九一会乃至后时。以祇园身子皆后时故。”(此依唐经七处九会,故曰第九会,依晋经则第八会也)。要之华严宗决为第二七日之说不定其长短,又不分前分后分。法相宗取第二七日之说,而分前分与后分,天台宗定为初成道后三七日,而亦分前分后分,其后分为三七日已后至涅槃之长时说(是曰时长华严)。

  【华严释经十门】 (名数)释华严经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出华严大疏一。

  【华严头】 (职位)禅苑之役名。为书写供养华严经劝化檀施之头首。见象器笺八。

  【华严王】 (菩萨)来迎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形像善悦慈爱,相好端严缠天衣天冠,以璎珞庄严,手持銈鸣之。种子。

  【华严问答】 (书名)又曰五十要问答:二卷,唐智俨着。

  【华严五教】 (术语)华严宗立小、始、终、顿、圆之五教而判释一代教。见“五教”条。

  【华严五教止观】 (书名)一卷,唐杜顺说。又名华严教分记,五教分记。说华严五教之止观法门者。

  【华严五十要问答】 (书名)二卷,唐智俨集。或作要义问答:以问答体说述华严经中五十三种之要义者。

  【华严五为】 (术语)华严经说法之五种目的也。一正为,为不思议乘之菩萨。二兼为,为一切众生结缘。三引为,为诱引权教之菩萨。四权为,为诸菩萨权现二乘之身,列于法筵使实之二乘知回心。五远为,为外道凡夫闻是教而有谤,后遂使彼等信受。

  【华严悬谈】 (书名)又曰华严玄谈。合清凉华严大疏中之悬谈于演义钞,为别行者,藏经目录,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三十卷。”

  【华严玄谈】 (书名)与华严悬谈同。

  【华严悬谈会玄记】 (书名)四十卷,元普瑞着。

  【华严演义钞】 (书名)清凉作八十华严经疏二十卷,更作演义钞四十卷,自释其疏。

  【华严一乘】 (术语)一切众生乘唯一道而尽成佛,是云一乘。法华经说此旨,谓之法华一乘,华严经说此理,谓之华严一乘。依华严宗之意,佛之说一乘,有种种。如楞伽胜鬘为绝想一乘,如法华涅槃为同教一乘,华严经为别教一乘。见五教章。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书名)又名华严一乘教分记,华严教分记,一乘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章。三卷,又四卷。唐法藏撰。说一乘之义并五教之分际。

  【华严一乘十玄门】 (书名)一卷,唐杜顺说,智俨撰。就海印三昧所现而分十门,明其玄旨者。

  【华严音义】 (书名)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之略名。二卷,唐慧苑着。亦曰慧苑音义。

  【华严游心法界记】 (书名)一卷,唐法藏撰。明华严五教之观者。

  【华严游意】 (书名)一卷,三论宗吉藏着。

  【华严原人论】 (书名)一卷,唐宗密述。又名原人论。论寻讨人道,以唯一真心为其本者。

  【华严旨归】 (书名)一卷,法藏着。有十门分别。

  【华严宗】 (流派)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曰华严宗。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齎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住于大安寺。日本始有华严宗。十宗略说华严为经中之王,秘于龙宫,龙树菩萨乘神通力诵出略本,流传人间。有唐杜顺和尚者,文殊师利化身也。依经立观,是为初祖。继其道者,云华智严贤首法藏以至清凉澄观,而纲目备举,于是四法界十玄门六相五教,经纬于疏钞之海,而华严奥义如日丽中天,有目共睹矣。后之学者,欲入此不思议法界,于诸祖撰述,宜尽心焉。

  【华严宗七祖】 (名数)第一马鸣菩萨,第二龙树菩萨,第三支那之元祖帝心尊者杜顺,第四云华尊者智俨,第五贤首大师法藏,第六清凉大师澄观,第七圭峰大师宗密也。此七祖宋净源奉敕记之。见八宗纲要。

  【华严宗三观】 (术语)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者所观之境,三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于口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二、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吾人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也。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也。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为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也。详见“华严法界观”。

  【华严宗四门出体】 (术语)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三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故假令谓为摄事相而归于真性,亦唯以能依归于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为之事相即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为诸法,则诸法即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门,一切差别之事相,悉由无差别之真性缘起,故所起之万法如其性,圆融相即,而事事无碍也。以一法一切法为体,以一切法一法为体。是曰无碍门。见起信论义记上。

  【华严尊者】 (人名)嵩山神秀禅师法嗣普寂,居洛阳华严禅苑。世人称为华严尊者。

  【华翳】 (术语)华为空中之花,翳为视物不能明之目,依翳目而见空华,空华必由翳目。圆觉经曰:“譬如幻翳,妄见空华,(中略)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华院】 (术语)谓画莲华之曼荼罗中,围绕中台之华叶各一层也。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吉祥大成就品所谓“于中应画三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于我前。一莲华叶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于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右旋画八大菩萨,各执本标帜。次第三华院,右旋各画八大金刚明王。”是也。

  【华钟】 (物名)梵钟之异名。

  【华幢】 (物名)以华饰之旗柱。观无量寿经曰:“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

  【华足】 (物名)机台等之足造为花形者。于佛前安经等。

  【华座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阿弥陀佛华座之相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作百宝色。(中略)华叶小者,纵广三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有八万四千叶。(中略)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

  【华座想】 (术语)同华座观。此观法非眼识所对之境,为唯于心上想像者,故名曰华座想。经说观了曰:“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化】 (术语)常曰教化,教人转化恶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从佛受化。”又曰:“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华严经疏五曰:“化谓教化。”又(术语)谓以通力变现种种之相也。此能变化之心,有十四种,所变化之相,有八种。大品经一曰:“解了诸法如幻。(中略)如化。”大乘义章十五曰:“无而忽起,名之为化。”

  【话欛】 (杂语)如言话柄。古宿录四十曰:“云门悦上堂曰:摩竭掩室已不及初,毗耶杜词至话欛。”正字通曰:“欛,[木*霜]字之讹。”又曰:“[木*霜]必架反,音霸柄。”

  【画饼】 (譬喻)禅家谓文字语言之无用,如画饼之不足充饥饿也。传灯录香严智闲条,有“画饼不可充饥”之语。

  【化茶】 (饮食)化缘乞食而得之荼也。

  【化城】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譬小乘之涅槃也。见“化城喻品”条。戒疏一上曰:“钝者引以世报,权示化城,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

  【化城喻品】 (经名)法华经第三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众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众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为止息,由此更使发心进趣真实之宝所也。然则小乘之涅槃,为一时止息而说,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中略)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中略)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化导】 (术语)教化示导人也。大日经疏四曰:“随种种应度众生,三轮化导。”演密钞五曰:“化谓教化,导谓示导。”

  【化导力】 (术语)三力之一。见力字条。

  【化道】 (术语)教化人之道也。与教道同。净土论注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止观五下曰:“圣师有慧眼力明法药,有法眼力识于病障,有化道力愈病授药,令得服行。”

  【化地部】 (流派)Mahiśā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为领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本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问经言大不可弃(是部主之名),非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言磨醯奢娑迦,亦名弥喜舍。娑迦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旧名弥沙塞,讹也。”当部虽为上座部系统,然其所说颇近大众部。即称现在有体,过未无体者,于见道主张以空无我之行相而现观一时,亦否定无有中有,许五识有杂染之力,立九无为说,立预流果有退罗汉果无退之说。所谓法无去来宗也。

  【化度】 (术语)教化济度众生也。

  【化度寺碑】 (杂名)即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制文。欧阳询所书。为率更得意之笔。所谓直木曲铁法也。其石宋时已亡。今所传拓本多翻刻者。

  【话堕】 (术语)自吐语而自分堕负也。云门录中曰:“举光明寂照,(中略)师云话堕也。”

  【化法】 (术语)化导之法门也。天台一家,判释迦之一代教为化仪化法,各立四教。见“四教”条。

  【化法四教】 (术语)谓天台之教判藏通别圆也。自教化之内容而分,故有化法之名。见“四教”条。

  【化佛】 (术语)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观无量寿经曰:“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中略)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是菩萨变现之化佛也。

  【化功】 (术语)教化人之功德也。

  【化宫殿】 (图像)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一手所把持之物也。此手即曰化宫殿手,宫殿手,宝殿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真言:唵,微萨啰微萨[口*逻]吽泮吒。”

  【化功归己】 (术语)天台所立观行五品位中,第三说法品之位,行者说法教化人,则其功德归己,内心之观解益明云。文句记六上曰:“实病既愈,权疾亦痊,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止观七下曰:“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心更一转,倍胜于前,名第三品。”玄义五上曰:“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誓愿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说法开导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

  【化行】 (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泛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泛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同资持记上一之二曰:“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戒疏一上曰:“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着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由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大乘义章一曰:“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泛说事理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

  【化行二教】 (术语)化教与行教也。见“化行”条。

  【化迹】 (术语)与教迹同。佛教化众生之遗迹也。行事钞中一曰:“余经泛明化迹,通显因果。”资持记中一之二曰:“化迹谓往昔因缘。”

  【化教】 (术语)化行二教,又化制二教之一。见化行及化制二条。

  【化境】 (术语)可教化之境土也。十方国土皆是如来之化境。二种佛境之一。见华严经疏五,三藏法数四。

  【化乐天】 (界名)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日一夜。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儿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间十二岁之童。梵名尼摩罗,须涅蜜陀。智度论九曰:“化自乐天。”仁王经上曰:“化乐天。”俱舍论十一曰:“乐变化天。”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仁王经上曰:“若菩萨住十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

  【化理】 (术语)事物变化之理。楞严经十曰:“化理不住,运运密移。”

  【画麻屩】 (故事)西域中天寺中画唐释玄奘之麻屩匙筋而拜之也。酉阳杂俎曰:“国初僧玄奘,往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麻屩(屩,履也,木曰屐,麻曰屩)及匙筋,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

  【化米】 (杂语)劝化人而募施米也。

  【化尼】 (杂语)佛菩萨自变化为尼也。又以佛菩萨通力化作比丘尼形也。

  【化女】 (杂语)佛菩萨化自形为女者,又佛菩萨以通力化作女人相者。

  【话杷】 (杂语)如言话柄。古宿录四十曰:“云门悦上堂曰:摩竭掩室已不及初,毗耶杜词至话欛。”正字通曰:“欛,[木*霜]字之讹。”又曰:“[木*霜]必架反,音霸柄。”

  【画瓶】 (譬喻)譬人身为盛粪秽画瓶也。菩萨处胎经一曰:“如画瓶盛粪。”释门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坏器。”道真记中曰:“次喻出大丈夫论。彼云:画瓶满粪秽,外饰若汝憎,此身臭秽满,云何汝不厌?”(语法偈颂也。今检丈夫论无此文)。

  【化菩萨】 (术语)佛菩萨以神通力变化之菩萨身也。观无量寿经曰:“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化七子经】 (经名)阿那邠化七子经之略名。

  【化前】 (术语)台家指法华经以前曰尔前,净家指观无量寿经以前曰化前。依善导观经疏化前序之语而立。

  【化前方便】 (术语)谓观经以前所说,圣道门之教也。

  【化前序】 (术语)唐善导之观经疏,取经之通序六成就中后之四成就科为化前序。见“观经化前序”条。

  【化人】 (杂语)神佛权自变形为人者。又,以神佛之通力化作人形者。列子曰:“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翻译名义集曰:“周穆王时,文殊目莲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也。”

  【化人说】 (术语)五人说经之一。佛菩萨罗汉等示现种种之形,而说法者。如观音示现三十三身说法是也。见三藏法数二十。

  【化色】 (术语)佛菩萨以神力变作种种之形体也。

  【化色身】 (术语)二种色身之一。是佛之化身也。见三藏法数四。

  【化身】 (术语)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法华论下曰:“一者示现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狭门之化身者,分上述之化身(亦云应化身),为应身与化身二者,现佛形为应身,现他异形为化身。合部金光明经一曰:“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中略)自在力故。随众生心,随众生行,(中略)现种种身,是名化身。(中略)是身得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顶背圆光,是名应身。”大乘义章十八曰:“为化众生,示现佛形,名为应身。示现种种六道之形,说为化身。”见三身条。

  【化身八相】 (术语)化身佛由降生以至涅槃共有八种之相。是曰八相成道。见“八相”条。

  【化生】 (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画石】 (譬喻)常在者譬之画(入声)于石也。涅槃经十五曰:“譬如画石其文常存,画水速灭,势不久住。瞋如画石,诸善根本,如彼画水。”【画石】(譬喻)具坚实之性而无异变者,譬之画石。涅槃经三曰:“如来常身,犹如画石。”同十五曰:“譬如画石,其文常在。画水速灭,势不久住。瞋如画石,诸善根本,如彼画水。”

  【化疏】 (杂名)劝化帐之书也。又,化为火化之意,烧火告神之物。如我国之纸钱纸马等即其例也。神人异道,故化此享彼。

  【化属】 (术语)佛菩萨有自初即定宜教化之眷属,谓之化属。

  【画水】 (譬喻)譬物之无果也。涅槃经曰:“是身念念不住,犹如电光瀑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

  【化俗结缘】 (术语)化俗者,教化世间之人。以此为缘而使之入于佛法也。

  【化他】 (术语)教化他也。见“自行化他”条。

  【化他寿】 (术语)可以济度之众生无限,故诸佛之大悲永远不尽。即化益众生之寿命也。

  【化坛】 (堂塔)涅槃堂之异名。此处焚化亡骸故以为名。见象器笺一。

  【化炭】 (杂语)劝化炭也。

  【话头公案】 (术语)宗匠话头所成之公案也。公案者,参禅者可研究之问题也。见“公案”条。

  【化土】 (术语)三土之一。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为秽土之化土,如兜率者为净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众生言之,则为众生自业所招之众生秽土,然佛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于此土时,自以神通力,而变现似秽土之土而住之。故从众生言,为属于众生果报之秽土,从佛言,则为佛变现之秽土之化土也(众生之秽土与佛之化土,互相融和而现一相,如数多之灯光相和)。天台所立四土中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之二者,或应土是也。唯识论十曰:“变化身依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述记十末曰:“化土虽复说法,神通增故立变化名,法乐义劣。”(化土非如佛之自受用土,受用法乐之地以神通变化度众生之地也)。

  【化现】 (术语)谓佛菩萨为济度众生变作示现种种之形也。无量寿经上曰:“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唯识论十曰:“神力难思,故能化现。”

  【化相】 (术语)佛陀教化众生之相状也。

  【化相三宝】 (术语)谓小乘之三宝也。如佛为丈六之化身,法为四谛十二因缘,僧为罗汉及缘觉。先以此三宝教化众生,故谓之化相三宝。见“三宝”条。

  【画像】 (图像)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上曰:“其所画布叠等,大小随意。(中略)于莲华台上结跏趺坐,白肉色,两手脐下如入禅定,掌中承莲华,于莲华上有金刚钩,如上顶轮王等,种种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图,皆于白莲华座结跏趺坐(云云)。”【画像】(物名)彩画之佛像也。密教谓之曼陀罗。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幢盖敬心而供养。”大唐内典录一曰:“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优填王旃檀像,师第四画像样。来至雒阳,帝敕图之,于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于今。”

  【画像法】 (图像)取不截白叠清净之物,择去人发,画师受八斋戒,不以胶和色,用新碗盛彩色而画之。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着白衣,衣上有花文,身着轻罗绰袖天衣,以绶带系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为钏,其臂上之钏,七宝庄严。一一手上着指环,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说法相,右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把剑,第四手把数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第六手把钺斧,第七手把钩,第八手把拔折罗,第九把宝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宝幢,第三手把莲华,第四手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轮,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贤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罗蜜经箧。于菩萨下作水池,池中安莲华,难陀跋难陀二龙王共扶持莲华茎。莲华上安准提菩萨。其像周围安明光焰,其像作怜愍眼看。

  【画像之始】 (故事)大唐内典录一曰:“汉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优填王旃檀像,师第四画像样,来至洛阳,帝敕图之,于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于今。”(第四画像之事详瑞像部)。

  【化心】 (术语)化身之心。实无识虑者。佛地论六曰:“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用,如镜中火。”

  【化仪】 (术语)化导之仪式。谓释尊一代间教化众生之仪式方法。天台判一代教,分化仪与化法二门,各立四教。见“八教”条。

  【化仪顿】 (术语)顿教二种之一。禅源诸诠三曰:“佛初成道,为宿世缘熟上根之流一时顿说性相理事,众生万惑,菩萨万行,贤圣地位,诸佛万德。因该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彻因源,位满犹称菩萨。”

  【化仪四教】 (术语)天台宗于形式上分释尊一代之教说为四种。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是也。

  【化诱】 (术语)教化引导众生也。八十华严经二曰:“种种教门常化诱。”

  【化源】 (术语)教化之本源也。戒疏序曰:“导达化源,通明理性。”行宗记一上曰:“化源者,即如来设化之本。”

  【化缘】 (术语)教化之因缘也。佛菩萨来此世,因有教化之因缘,若此因缘尽,则即去。寄归传一曰:“化缘斯尽,能事毕功。”又(杂语)以募化结佛缘也。释氏以能布施者,为与佛有缘法。故亦称募化为化缘。夷坚志曰:“普光寺行童元晖,近村王大子也。既僧,为街坊化缘。”

  【话在】 (杂语)有可话说事在也。碧岩五十四则曰:“云门问僧:近离甚处?僧云西禅。门云:西禅近日有何言句?僧展两手。门打一掌。僧云:某甲话在。门却展两手。僧无语。”

  【话则】 (杂语)佛祖之说话,可为学者之法则者,称为话则。

  【化制二教】 (术语)律宗一家,判一代教为化教制教二者。经论二藏,泛说因果之理,以化道俗,是曰化教,戒律一藏,说比丘之戒法,独制内众,谓之制教。又曰化行。见“化行”条。

  【化主】 (术语)教化之主,谓佛也。天台梵网会疏上曰:“一标化主,大圣世尊。”观经玄义分曰:“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又(杂名)劝化信徒布施以供三宝也。

  【化转】 (术语)教人转恶为善也。四教仪一曰:“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

  【化作】 (术语)佛菩萨以神力变化造作种种之身,又种种之事物也。法华经妙音品曰:“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而入三昧。以三昧力,于耆阇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

  【怀感】 (人名)唐千福寺怀感,依善导决往生之业,练修三年,逐证念佛三昧。述净土群疑论七卷。见宋高僧传六。

  【怀海】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之仪式。称为百丈清规,为一宗之洪范。元和九年寂,寿九十五。见宋高僧传四十,传灯录六。

  【怀灵】 (术语)有情之异名。犹言含识,怀抱灵识之义也。西域记序曰:“穹仪方载之广,蕴识怀灵之异。”

  【怀让】 (人名)唐南岳观音院怀让,六祖能大师之传法也。天宝三年寂于南岳,寿六十四。得马祖道一,而师之禅道,大兴于江西。谥号大慧禅师。见宋高僧传九,传灯录五。

  【怀素】 (人名)京兆人。玄奘之弟子。偏究律部。慨古人义章,未能尽善,撰四分律开宗记,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为宗,弹纠古疏之十六失,别立一家。后人称为东塔律宗。与法砺之相部宗,道宣之南山宗,鼎立为三。师又别撰论疏六十余卷。景龙六年寂,年七十四。见续开元释教录,贞元释教录,宋高僧传等。

  【怀兔】 (杂语)梵语Śaśin(Śasś者,兔也,Śaśin者月也),印度之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月也。因而因明论示世间相违之过借之为其宗法。因明入正理论曰:“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

  【坏道沙门】 (术语)四沙门之一。破戒无惭,破坏佛道之沙门也。地藏十轮经谓为污道沙门。瑜伽论谓为坏道沙门。

  【坏法】 (术语)成就白骨观之人有二类:一类之人,但好离烦恼,更恐于白骨生着,为烧骨人作灰之想。坏法者,即烧骨人也。

  【坏见】 (术语)如提婆虽犯五逆,然有天王如来之别记。是为坏行之人,非为坏见之人也。如善星比丘无恶行,然依拨无之邪见,堕狱无出期。是为坏见之人,非为坏行之人也。大集地藏十轮经五曰:“有戒坏见不坏,有见坏戒不坏,有戒见共坏。”

  【坏劫】 (术语)四劫之一,谓三千大千世界破坏之时也。此中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第二十小劫之一劫坏器世间。

  【坏苦】 (术语)三苦之一。身中之四大,互相侵,互相坏,为坏苦。又乐相坏时,生苦想,谓之坏苦。止观七曰:“四大相侵,互相破坏,是名坏苦。”大乘义章三本曰:“从彼顺缘离坏生恼,名为坏苦。”

  【坏驴车】 (譬喻)坏车之驾弊驴者。对于法华之大白牛车而言。涅槃经二十曰:“乘坏驴车,正南而游。”章安疏曰:“南方为离,离火也,即是乘邪见乘,趣三途火,故云南方而游。”止观七曰:“若但尔者,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车耳。”止观大意曰:“正观者何?所谓十法,若无此十名坏驴车。”止观义例曰:“十乘十境以为正修,所以者何?若无十境乘则无体,若无十法名坏驴车。”

  【坏衲】 (衣服)坏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指迦叶尊者,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坏器】 (譬喻)土制之器物,以喻人心之易败坏也。止观七曰:“坏器易槌,庵华难实。”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坏器。”涅槃经曰:“譬如坏瓶不耐风雨,一切众生心亦如是,不耐寒热饥渴风雨等。”

  【坏色】 (杂语)梵语袈裟Kaṣāya,译曰坏色。避青黄赤黑白五正色,以他之不正色染坏之,故曰坏色。有三种:一,青坏色。二,黑坏色。三,木兰坏色。此为如法之袈裟色,以作法衣,因而法衣称为袈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梵网经下曰:“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行事钞中之三曰:“四分云坏色者,若青黑木兰也,彼得衣不作三种坏著者堕。”六物图曰:“律云:上色染衣不得服,当坏作袈裟色,即戒本中三种染坏皆如法也。”

  【坏色衣】 (衣服)僧衣也。翻译名义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坏色衣,言非五方正色。”见坏色项。

  【坏山】 (譬喻)别译阿含经四谓人之老病死衰耗,如四山之压迫。坏山即衰耗山也。文曰:“老山能坏壮年盛色,(中略)衰耗之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妻子丧没,眷属分离,钱财亡失。”

  【坏相】 (术语)六相之一。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元沙啰巴译。此陀罗尼如金刚之坚利,能破坏一切烦恼魔障,故名坏相金刚。

  【欢喜】 (术语)梵语波牟提陀Pramuditā,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又(人名)尊者名。释迦之弟子阿难陀ānanda,译曰欢喜,庆喜。寄归传一曰:“薜舍初辞,魔王惑欢喜之志,熙连后唱,无灭显亡疑之理。”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佛名)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为菩萨影响释迦耳。”

  【欢喜忏法】 (修法)结愿之日,以欢忻其无为成满意之味而行之忏法也。

  【欢喜地】 (术语)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曰:“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欢喜佛】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四月十五日,龙王塘大会。庙在水中,周匝水环,须以舟渡。(中略)而正殿帝特塑一大秘戏像。即俗所谓欢喜佛。喇嘛云是佛公佛母。四壁所画,亦皆此式。甚为不雅。”

  【欢喜光】 (术语)十二光之一。见“阿弥陀”条。

  【欢喜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阿弥陀佛之异名。见无量寿经上。

  【欢喜国】 (界名)又作妙喜国。东方阿閦如来净土之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东方有二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欢喜行】 (术语)见“十行”条。

  【欢喜会】 (行事)盂兰盆会之异名。当日由供养自恣僧之功德而目连之母免饿鬼之苦,故取欢喜之意而名之。

  【欢喜母】 (天名)诃梨帝母之译名。见“诃利底”条。

  【欢喜母爱子成就法】 (经名)大药叉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之略名。

  【欢喜日】 (杂名)佛欢喜之日。即七月十五日安居竟之日也。至后世凡十五日谓之欢喜日。

  【欢喜三昧】 (术语)于诸法生欢喜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欢喜三昧者,得此三昧者,于法生欢喜乐。”

  【欢喜天】 (天名)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钵底Gaṇapati,就其形而谓之毗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大圣自在天,乌女为妇,所生有三千子,其左千五百,毗那夜迦王为第一,行诸恶事;右千五百,扇那夜迦持善天为第一,修一切善利。此扇那夜迦王,则观音之化身也。为调和彼毗那夜迦恶行,同生一类成兄弟夫妇,示现相抱同体之形。其本因缘,具在大明咒贼经。”毗那夜迦舍光轨曰:“今说毗那夜迦有多种,或似人天,或似婆罗门,或现男女端正之貌。即分四部,摄众多类。如是种种,作诸障碍。唯大圣天欢喜王,是权现之身,如上所说,为欲诱进诸作障者令入正见故,所以不似余毗那夜迦,而现象头。此是示喻故,谓如象王虽有瞋恚强力,能随养育者及调御师也。誐那钵底,亦复如是,虽现障身,能随归依人乃至归佛者,是故此天现象头也。毗那夜迦,亦名毗那怛迦,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俱鼻极长,即爱香尘故也。唯今大圣天,其头眼耳鼻舌诸相,皆似象,能随行者也。此天者,即誐那钵底,此云欢喜。”使咒法经曰:“尔时毗那罗曩伽,将领九千八百诸大鬼王。(中略)向于世尊,俱发声言:我以自在神通故,号毗那罗曩伽,亦名毗那夜迦,亦名毗微那曩伽,亦曰摩诃毗那夜迦。如是四天下,称皆不同。”

  【欢喜团】 (物名)同于欢喜丸。供欢喜天者。又持于欢喜天之手者。

  【欢喜丸】 (饮食)又曰欢喜团。饼名。梵语曰摩呼荼迦。涅槃经三十九曰:“酥面蜜姜胡椒荜[廿/(乏-之+友)]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欢喜丸。”大日经疏七曰:“欢喜丸,应以苏煮诸饼,糅以众味及三种辛药等,令种种庄严。”智度论十七曰:“佛告诸比丘:此耶输多罗,非但今世以欢喜丸惑我,乃往过云世时,亦以欢喜丸惑我。”谷响集三曰:“欢喜名,相应于欢喜天,故修供必用。梵语摩呼荼迦Mahoṭikā,隋言欢喜丸。见于法苑。”

  【欢喜园】 (界名)又曰欢喜苑。又曰欢乐园,喜林苑。忉利天帝释四园之一。在喜见城之外面北方。诸天入此,则自起欢喜之情,故名欢喜。智度论八曰:“三十三天王欢乐园中,诸天入者,心皆柔软,欢乐和悦,粗心不生。若阿修罗起兵来时,都无斗心。是时释提婆那民(天王名)将诸天众,人粗涩园中(亦四园之一),以此园中树木华实,气不和悦,粗涩恶故,诸天人众,斗心即生。”起世经六曰:“欢喜园。”俱舍论十一曰:“喜林苑。”

  【镮钏】 (物名)镮者指之饰,钏者臂之饰。是西国之俗风。菩萨之像有之。涅槃经四十曰:“在额上者名之为鬘,在颈下者名之为缨,在臂上者名之为钏,在指上者名之为镮。”

  【圜悟】 (人名)圜与圆字同。宋四川成都府昭觉寺克勤。五祖山演禅师之法嗣也。建炎初,迁镇江金山寺,适高宗幸扬州,诏入对,赐号圜悟禅师。师在夹山灵泉禅院时,于雪窦颂古百则,加垂示,着语,评唱者,即古来称为禅门第一书之碧岩集也。见五灯会元十九。

  【桓因】 (天名)释提桓因之略。帝释天也。见“释提桓因”条。

  【幻】 (术语)空法十喻之一。如幻术师于无实体者能变化而见是也。智度论五十五曰:“众生如幻,听法者亦如幻。”演密钞四曰:“幻者化也,无而忽有之谓也。先无形质,假因缘有,名为幻化。又幻者诈也,或以不实事惑人眼目,故曰幻也。”圆觉经略疏上二曰:“幻者,谓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来动作之相。须臾法谢,还成草木。然诸经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术颇众,见闻既审,法理易明。及传此方,翻为难晓。”

  【幻法】 (术语)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

  【幻垢】 (术语)有情之身心,无实体,故曰幻,有漏不净故曰垢。圆觉经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幻化】 (譬喻)幻与化。即空法十喻之二。幻者幻人之所作。化者佛菩萨通力之变化。智度论六曰:“经云:解了诸法,如幻,(中略)如化。”又(术语)幻即化,谓幻人之化作也。演密钞四曰:“幻者化也,无而忽有之谓也。”

  【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

  【幻惑】 (术语)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释签四之一(科本)曰:“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术。”又以幻术惑人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幻惑咒术。”

  【幻力】 (术语)作幻化事之力也。

  【幻门】 (术语)幻化之法门。圆觉经曰:“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释签四之一(科本)曰:“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无所得。是故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惑,以幻大悲利幻含识,自他功毕,于幻涅槃得无所得。”

  【涣那】 (地名)国名。见“于阗”条。

  【幻人】 (术语)能为幻术之人也。后汉书曰:“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

  【幻日王】 (人名)梵语曰娑罗阿迭多。译曰幻日。为摩揭陀国之王,信佛法,与破佛者北印度磔迦国之大族王战而擒之。

  【幻身】 (术语)人身无实如幻,是名幻身。圆觉经曰:“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幻师[台-台+犮]陀神咒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幻师[台-台+犮]陀,为救比丘被咬于毒蛇,娆于鬼神,劫于贼,而说陀罗尼。一名佛说玄师所说神咒经。

  【幻师】 (术语)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见“幻”条。

  【幻士仁贤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度大幻士仁贤说如幻法门及菩萨道法。

  【幻术真言】 (术语)能作幻化事之秘咒也。大日经三曰:“如幻术真言,能现种种园林人物。”

  【幻相】 (术语)如幻无实体也。

  【幻象】 (杂名)幻化之象也。性灵集八曰:“觉朝无多虎,悟日莫幻象。”

  【幻心】 (术语)心识由缘而生,毕竟无实如幻也。圆觉经曰:“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焰】 (杂语)幻化与阳焰也。玄义一上曰:“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

  【幻野】 (术语)谓生死梦幻之境也。吽字义曰:“长迷一如之理,常醉三毒之事,荒猎幻野。”

  【幻有】 (术语)假幻之无事实以显法之假有也。法华玄义二下曰:“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

  【幻者】 (术语)一切诸法无实体如幻,故曰幻者。圆觉经曰:“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

  【唤钟】 (物名)钟之小者。又曰半钟。亦曰饭钟。

  【患子】 (植物)木槵子也。于数珠用之。校量数珠经曰:“槵子掏一遍,得福千倍。”木槵子经曰:“若欲灭烦恼障报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

  【槵子】 (植物)木槵子也。于数珠用之。校量数珠经曰:“槵子掏一遍,得福千倍。”木槵子经曰:“若欲灭烦恼障报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

  【黄白大士】 (天名)明星之异名。见“明星”条。

  【黄檗】 (人名)唐断际禅师希运,幼于福州黄檗山出家,后参江西百丈山海禅师而得道。后居洪州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休镇宛陵,建大禅苑,请师说法,师酷爱旧山,因以黄檗名之。后称师云黄檗。见传灯录九。

  【黄檗板】 (杂名)谓日本黄檗宗铁眼禅师翻刻明藏六千七百七十一卷之大藏经也。又云铁眼板。

  【黄檗礼佛】 (杂语)公案名。黄檗宛陵录曰:“大中帝为沙弥,师于佛殿上礼佛。沙弥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师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常礼如斯。沙弥云:用礼何为?师便掌。沙弥云:太粗生。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沙弥便走。”是盖唐大中帝宣宗见黄檗形相,未达其心髓,徒说粗说细。遂遇黄檗之痛掌也。

  【黄檗山】 (地名)在福建福清县西二十余里。其山多产黄檗,故名。唐贞元五年,正干禅师开创此山,建立一宇,名云般若堂。其后历八年,大辟堂宇,改号建福寺。寻希运禅师住山,黄檗之名顿显。自后遂为临济一派之大道场,宋代最盛,几阅星霜,渐即零落,明洪武二十三年,莆阳心鉴周公为檀越,请大休禅师革新一山之制规,重建殿宇。然至嘉靖三十四年,遇倭寇之乱,堂宇尽为灰烬,田地殆归乌有。隆庆初有中天正圆结茅庵于黄檗之荒址,以图恢复。万历二十九年,奏请藏经,孤苦八年,未蒙命而病殁。其徒兴寿兴慈等继其志。越六年,相国叶文忠公奏赐万福禅寺之号。四十二年,敕赐藏经全部并帑金三百两。于是募化重建诸堂。崇祯二年,隆宓隆瑞等,亦续其业,与诸檀越谋,谋金粟密云。六年冬,费隐继其席,九年夏,隐元承之,寺门之兴建,于是得全备。隐元复渡日本,弘传黄檗之教义,故日本亦有所谓黄檗山万福禅寺焉。出黄檗山志。又江西宜丰县西北一百里鹫峰山。一名黄檗山。唐宣宗微时,尝与黄檗僧同观瀑布云。案黄檗僧似即断际禅师也。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书名)一卷,唐裴休集。集录亲闻于希运禅师者,间或记其月日。文辞简洁,一读可以知禅要,又得窥其宗渊源。卷首有裴休序。卷尾附禅师宛陵录一卷。然收于景德传灯录者,题为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删各章之岁月,又于卷末省略三分之一、却附加裴休之传心偈四言长一篇。唐大中十一年成。

  【黄檗山志】 (书名)八卷,黄檗宗性幽编,隐元重修。搜录黄檗山万福寺之起原沿革,及境内一切事迹者。且记希运至隐元之法系等。清初刊行。

  【黄檗瞳酒糟汉】 (公案)“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瞳酒糟汉(尝古人糟粕之钝汉也)。”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何日行本分契当),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出曰: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见碧岩十一则,从容录五十三则。

  【黄檗择菜】 (杂语)公案名。以不视择菜为外境,取入自己之心性为问答者。会元四曰:“黄檗希运禅师,在南泉普请择菜次,泉问什么处去。曰:择菜去。泉曰:将什么择?师竖起刀。泉曰:祇解作宾,不解作主。师以刀点三下。泉曰:大家择菜去。”是就择菜,而示应不昧却平常之佛性者也。应看取黄檗之刀竖起。

  【黄檗宗】 (流派)宗名取于福清之黄檗山。唐贞元五年,正干禅师传六祖之法,开创此山,断际禅师住此,大振法道,名遂着。希运寂后,临济义玄之门裔,大为繁兴,尔后黄檗之道场,与临济之宗风,一其盛衰,隆于宋,废于元,至明代复兴。崇祯九年,隐元住此山,尤能中兴黄檗之古道,清顺治十一年,应日本之请,让席于门人慧门性沛而东渡,遂为日本黄檗宗之祖。

  【黄赤色仙人】 (人名)数论鼻祖迦毗罗Kapila之译名。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迦毗罗,讹也。此云黄赤。鬓发面色,并黄赤故,今西方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

  【黄幡】 (物名)以黄纸作幡,悬之于死者之冢塔,则大有功德云。释门正统四曰:“释氏类苑云:或荐亡黄幡者。灌顶经云:若四辈男女若命终时,若已命过,于其亡日,造作黄幡,悬着刹上。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诸经要集问曰:何故经中为亡人造作黄幡,挂于冢塔上者?答曰:虽未见经释,可以义求。此五大色中,黄色居中,用表忠诚,尽心修福,为引中阴,不入恶趣,莫生边国。”

  【黄昏偈】 (杂语)六时偈之一。法华忏法曰:“白众等听说,黄昏无常偈。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诸众等,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苦空无常,勤慎莫放逸。”

  【黄教】 (流派)喇嘛教之一派,十四世纪顷,宗喀巴Tsongkhapa慨红教之腐败而别为开始者,衣冠等皆用黄色,行于西藏,蒙古,伊犁。西藏新志中曰:“黄教之大喇嘛有四:一达赖喇嘛。二班禅喇嘛。三哲布尊丹巴。四多伦诺尔阿嘉胡图克图。相传哲布尊丹巴,为菩萨之转生,其势力普及蒙古地方。寺在图拉河右岸库伦等地,僧众万余。多伦诺尔阿嘉胡图克图,驻北京及其附近。”

  【皇觉寺】 (寺名)在今凤阳县南二里。明太祖微时。尝为寺僧。洪武初改名龙兴寺。

  【黄金宅】 (杂名)伽蓝之总名,取须达长者以黄金布地,买地建祇园精舍之故事也。见“祇园精舍”条。祖英集曰:“岩东高锁黄金宅。”祖庭事苑三曰:“黄金宅,僧蓝之总名也。”

  【黄卷赤轴】 (故事)又云黄纸朱轴,谓佛之经典也。案写经典用黄纸,盖准于唐代之黄敕,一为尊之,一为防虫害也。维摩经垂裕记一曰:“唐贞观中,始用黄纸,写敕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诏曰:诏敕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今后尚书省,颁行天下,并宜用黄纸。”华严演义章曰:“言黄卷赤轴者,今大藏经卷是也。”正宗记曰:“教外别传,非谓黄卷赤轴。”

  【黄龙】 (人名)宋隆兴府黄龙山普觉禅师,名慧南。受法于慈明圆禅师,住于黄龙。神宗熙宁二年寂,寿六十八。大观四年敕谥普觉。传嗣之弟子,有真净之克文,东林之常总,晦堂之祖心等。见续传灯录七、稽古略四。

  【黄龙念赞】 (故事)黄龙和尚,住黄檗时,于室中常举曰:“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有胜首座下一转语道:“猛虎当路座。”黄龙便退,黄檗使胜首座住持。见会元十七黄檗惟胜章。普灯录四。

  【黄龙派】 (流派)禅七宗之一。始于临济宗第七祖石霜慈明之门弟黄龙慧南。后二百年而法统绝。

  【黄龙三关】 (故事)黄龙常以三问拶人。曰:人人有个生缘,如何是汝生缘?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脚何似驴脚?每以此三语问学者,无能契其旨者。天下丛林名为三关。才有酬者,师无可否,敛目危坐。人莫测其意,问其故。师云: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是未透关者。见会元十七、普灯录三、人天眼目上。【黄龙三关】(名数)见“黄龙”条。

  【黄龙山】 (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府宁州。相传吴黄武年间,黄龙现于此,故名。宋慧南禅师住此山,唱黄龙之一派,因此著名。

  【黄龙汤】 (饮食)又云大黄汤、黄汤、龙汤等,大便之汁也。见“龙汤”条。

  【黄龙宗】 (流派)与黄龙派同。见黄龙派项。

  【黄垆】 (杂名)谓地下也。犹言黄泉。淮南子曰:“放乎九天之上,蟠手黄垆之下。”又为伤亡感旧之词。世说曰:“王戎过黄公酒垆。谓客曰:吾与嵇叔夜阮嗣宗酣饮此垆。自嵇阮亡后,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黄芦园经】 (经名)佛在黄芦园时,百二十岁之老梵志来,责佛不敬一切。佛说其理由及于五欲不昧不怖。摄于中阿含经四十。

  【黄梅】 (人名)黄梅山在黄州府黄梅县,禅宗五祖弘忍,居黄梅山东禅院,因称黄梅。大明一统志六十一曰:“黄州府黄梅山,在黄梅县西四十里。其山多梅,故名。隋以此山名县。”

  【黄门】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祇律曰:“是不能男,有于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三、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触故,身根生起。五、妒,谓因见他人行淫,然后身根生起。六、半月,谓半月男,半月不能男。是谓六种。

  【黄面老子】 (佛名)指释迦而言。如来为金色身,故云黄面。无门关曰:“黄面瞿昙,傍若无人。”又曰:“黄面老子,诳呼闾阎。”

  【黄面瞿昙】 (佛名)与黄面老子同。见黄面老子项。

  【黄衲】 (衣服)青黄之间色衣也。僧史略上曰:“今江表多服黑色赤色衣,时有青黄间色,号为黄褐。(中略)今天下皆谓黄衲为观音衲也。”

  【黄泉】 (界名)又作冥土。人死所行之处。左传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黄汤】 (饮食)又云黄龙汤,龙汤,大黄汤。见“龙汤”条。

  【黄头大士】 (佛名)佛生于迦毗罗城。迦毗罗者,黄色之义。此处本为黄头仙人之住处,因得迦毗罗之名,今以昔之黄头拟谓为黄头。名义集三曰:“迦毗罗,此云黄色。上古有仙,曰黄头。依此修道。”祖英集上曰:“黄头碧眼知未知。”

  【黄杨木禅】 (术语)俗言黄杨至难长,若遇闰年却缩云。借以呵钝汉之参禅。大慧普说二曰:“这汉参黄杨木禅倒缩了也。”本草纲目三十六曰:“黄杨木其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

  【黄叶】 (譬喻)以杨树之黄叶为金,与小儿以止其啼。譬佛说天上之乐果以止人间之众恶也。见涅槃经二十。

  【黄叶止啼】 (杂语)见“黄叶”条。又见“杨叶”条。

  【黄衣】 (衣服)戒律之上,黄为五正色之一、为僧衣不如法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谶。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于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法,一转而为褐色,是如法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之新教起尽服黄衣矣。

  【黄纸朱轴】 (物名)与黄卷赤轴同。

  【灰断】 (术语)谓小乘之罗汉,或入火定,或由荼毗,而色身灰灭也。所谓灰身灭智是也。别行玄记二曰:“小乘灰断,身智俱亡。”文句记五上曰:“不受化则机息应谢,灰断入灭,义当俱焚。”

  【灰河】 (譬喻)河中有火,物为灰烬。以比烦恼。杂阿含经四十三曰:“佛告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在于闇处,众多罪人,在于河中随流漂没。(中略)灰者谓三恶不善觉。云何为三?欲觉恚觉害觉。河者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灰河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灰人】 (杂名)女人之难婚者,作一灰人加持一百八遍,使彼女人每日拜此灰人七遍,其婚即可万不失一。见欢喜母成就法。

  【灰沙】 (譬喻)斥声闻缘觉之悟也。此二乘之人,得悟则称为灰身灭智,火化色身,都灭心识,终归于空寂之涅槃。灰沙者,言火化五蕴也。

  【灰山住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部执异论曰:“灰山住部。”异部宗轮论曰:“鸡胤部。”宗轮论述记曰:“真谛法师云灰山住部,此言非也,本音及义,皆无此说。此从律主姓以立部名。”三论玄义曰:“灰山住部,此依住处为目。此山有石,堪为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为名。”

  【灰身灭智】 (术语)谓二乘之人,断三界之烦恼后,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心,归入空寂无为之涅槃界也。是为二乘最终之目的。辅行三之一曰:“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说,故云孤调。”四教仪曰:“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又名孤调解脱。”

  【灰头土面】 (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有时万仞峰头即是灰头土面。”

  【回财】 (杂语)禅林之语,施主就寺修荐,或未纳支费之现钱,且借常住物之财而营办,后日施主如数偿之,谓之回财。见象器笺二十。

  【回大入一】 (术语)回权大乘之心而归入一佛乘之法也。

  【回光返照】 (术语)禅录之语。顾自己之本分也。又通用于净土门还相回向之义。传灯录三十,石头草庵歌曰:“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临济录曰:“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宗镜录二十三曰:“若舍己徇尘,是名违背。能回光返照,随顺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养。”此回光返照之语,取鲁阳之故事。淮南子览冥训曰:“鲁阳与汉构战,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返照三舍。”

  【回互】 (术语)甲乙互相交杂涉入之意。如六根对于前境,能辨别其声色等,谓之根境回互是也。参同契有曰:“门门一切之境,回互不回互,回更相涉。”彼华严所谓理事无碍及事事无碍,可配于此回互,理事各立,事事住位,可配于不回互。

  【回忌】 (杂语)为死者回来之一定忌日。如三回忌七回忌等。

  【回祭】 (仪式)禅林之语。先报库司而使造祭食后还其费用,名为回祭。见象器笺三十。又(杂语)收亡僧供养料于副司也。

  【回礼】 (杂语)禅院之语。答他之礼也。见象器笺十。

  【回趣】 (术语)回心而趣佛道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回趣于大乘。”

  【回施】 (术语)回转吾福而施与他众生也。往生论注下曰:“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

  【回悟】 (术语)回迷而悟真也。三论大义钞一曰:“回悟之宾。”

  【回向】 (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回向发愿心】 (术语)观经所说三心之一。愿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极乐净土而生于彼土之心也。

  【回向方便】 (术语)九方便之一。法会所唱回向伽陀之名也:“所修一切众善业,利益一切众生故,我今尽皆正回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归命顶礼大悲毗卢遮那佛。”见鱼山集略。

  【回向轮经】 (经名)一卷,唐尸罗达磨译。经中说回向发愿之法及说大回向轮陀罗尼。

  【回向轮陀罗尼】 (杂名)为回向而诵之真言也,如回向之胜利金刚轮,故名回向轮。回向轮经及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说之。

  【回向门】 (术语)往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为往生净土行往相与还相之二种回向而成就大悲心也。

  【回向文】 (杂名)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回向众生与菩提。故法华经化城喻品,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之终,特诵愿以此功德等回向之伽陀,易行品弥陀章之终。赞弥陀偈之终,起信论之末等,皆有回向之偈颂。此等皆以赞叹著作之功,回向于众生与佛道也。因之行法会其终末亦必使一人先诵回向文之首句,大众一同和之,而回向于所期之愿事为法。其回向文种种不同,或用直述回向意之偈颂,又有诵陀罗尼之文者,但净土门多用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四句之偈文(善导观经疏之文),圣道诸宗多用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四句之伽陀(出于法华经),又禅家以楞严咒为法会终所诵之回向文。

  【回心】 (术语)回转心而由邪入正也。楞严经五曰:“回心今入菩萨位中。”唯识论十曰:“决定回心,求无上觉。”

  【回心忏悔】 (术语)回恶心而向善心披陈往日之非而悔过也。

  【回心机】 (术语)对于直入之机而言,初奉方便假门之法,后回心归入真实一乘法门之机类也。

  【回心戒】 (术语)圆顿戒之异名。圆顿戒者回转小乘心而趣向大乘道之人所受者也。

  【回心向大】 (术语)又云回小向大。谓不定性之人,回转声闻缘觉之小乘根性而趣向大乘之佛道。如舍利弗,目莲,本二乘人,皆于法华经会坐回心向大而入于菩萨位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立以为超三界,谓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乃从初十信下遍历诸位,经三无数劫难行苦行,然得成佛。”

  【回诤论】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造,后魏毗目智仙等译。先述外道一切法无体,言语亦无体,如何能遮遣一切法之难。次述正义。一切法者因缘生,言语亦因缘生,同为无体,如以幻人还遮幻人。

  【悔】 (术语)悔所造之罪恶也。成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止观七下曰:“悔名改往修来。”大乘义章二曰:“追返名悔。”

  【悔忏法】 (杂名)释氏通鉴,傅大士告普建等曰:慎护三业,精勤六度,行悔忏法,免堕三涂。按法苑珠林忏悔篇有忏悔仪式,僧徒之礼十方佛,皆悔忏之事也。

  【悔过】 (术语)向三宝而忏悔罪过也。

  【悔过经】 (经名)佛说舍利弗悔过经之略称。其他有佛说文殊悔过经一卷。

  【毁释】 (杂语)毁释尊及其教法也。

  【毁呰】 (杂语)口毁曰呰。根本律曰:“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

  【会】 (杂语)有四解:一、开会之意。谓开除隔别之执情,而真实融会也。若对于开及废而言之,则取融会所修之行之意。所谓会三归一之类是也。二、集会之意。曰法会,曰会座,皆是此义。如涅槃会法华会维摩会之类是也。三、会得之意。谓能于事物之义理了解通达也。与了会同。碧岩集所谓“诸人还会否”之类是也。四、会通之意。谓释异通难之解释方法也。与会释同。原人论所谓“会通本末”之类是也。

  【恚碍】 (术语)与挂碍同。净住子,忍恶骂,无耻辱。忍挝打,无恚碍。

  【会本】 (杂名)会合本文与注解为一本者。例如合天台之法华玄义与为其注解书之释签,而称为法华玄义释签会本是也。

  【秽刹】 (术语)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对于净土而谓此娑婆世界为秽刹,秽土,秽国等。迦才净土论序曰:“永辞秽刹。”

  【会得】 (杂语)了解义理也。又单曰会。见“会”条。

  【会二归一】 (术语)会二乘而归于一乘也。三车家就法华之说法而言。

  【秽国】 (术语)又曰秽土。此娑婆世界,污秽不净,故云秽国。

  【惠果】 (人名)唐京兆府昭应县(今陕西临潼县治)人,姓马氏,以天宝五年生。幼颖悟,师事大照禅师,随从见其师不空三藏。不空一见异之曰:我法教,汝实兴之。遂就受三密四曼之秘奥。后奉代宗奏对法要,为内道场之护持僧,住长安青龙寺东塔院。尔来受德宗顺宗之崇敬,为三朝之国师,威德高于朝野,四众被化者多。义明、义圆、辨弘、慧日、义操、惟上、玫台、操敏、坚通等,皆入其门。日僧空海入唐,亦谒师,受不空所传之密藏焉。年六十寂。着有阿阇梨大曼荼罗灌顶仪轨一卷,金刚界金刚密号一卷等。

  【会行事】 (职位)又曰会奉行。法会时,掌仪式次第庄严等之役名,必任通于古实者。本于天台真言而用之。

  【秽积金刚】 (菩萨)即秽迹金刚也。

  【秽迹金刚】 (菩萨)即秽积金刚乌刍涩么明王Ucchuṣma,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经轨作秽迹。秘藏记作秽积。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经名)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六,以灭种种之苦难。而以急急如律令为咒语,不说余咒。符似抱朴子中入山之符。是明为伪经也。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文经】 (经名)一卷,唐阿质达霰译。如来临涅槃时,自左心以秽迹金刚化现,说秽迹金刚大圆满陀罗尼一咒。退治一切天魔外道之恼乱佛法者。

  【恚结】 (术语)九结之一。诸众生为瞋恚广行不善,由此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离也。结者系缚之义,为恚惑所系缚而不能离生死之苦也。

  【惠利】 (术语)如言施惠,惠利他人也。无量寿经上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恚怒】 (术语)瞋恚忿怒也,于三毒之中谓之瞋毒。维摩经方便品曰:“以忍调摄诸恚怒。”无量寿经下曰:“或时心诤,有所恚怒。”

  【会三归一】 (术语)佛于法华经说尔前所说三乘之法,为一佛乘之方便,所归者,一佛乘耳。一佛乘之外,无二乘三乘,是为会三归一。法华玄义七曰:“华合未开,譬隐一乘,分别说三。华叶正开,譬会三归一,但说一乘。华落莲存,譬绝教冥理。”四教仪曰:“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又言废权立实。又言会三归一。”

  【秽身】 (术语)谓凡夫之身,污秽不净也。观经玄义分曰:“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秽食】 (杂语)贫人所食不净之食物也。大日经疏三曰:“如贫里秽食,不可置于宝器。”

  【会式】 (仪式)法会之仪式也。俗直指法会曰会式。

  【会释】 (杂语)谓会通解释法门之难义也。又俗谓善于人曰会释,取和融人情之义。说法明眼论曰:“一言会释,一坐饮酒。”

  【晦堂】 (人名)宋黄龙山晦堂宝觉禅师,名祖心,嗣黄龙南禅师。哲宗元符三年寂。见稽古略四。

  【会通】 (术语)又曰和会。和会疏通彼此相违,乖角之义,使归于一意也。肇论曰:“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会通。”五教章中曰:“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之。”

  【秽土】 (术语)犹言浊世也。对于净土而言。凡夫所居之娑婆世界谓之秽土。观经妙宗钞上曰:“堪忍秽土,多受众苦。”

  【会下】 (术语)犹言门下。法会之下所列之第子辈也。

  【秽业】 (术语)三业之一。见“业”条附录。

  【会者定离】 (术语)言世之常会者,必有离散之时也。遗教经曰:“世皆无常,会必有离。”涅槃经二曰:“夫盛必有衰,合会有别离。”未生怨经曰:“盛者即衰,合会有离。”法句经曰:“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会正记】 (书名)唐太宗贞观中终南山道宣,作戒疏业疏行事钞,弘四分律,流转逾四百岁,释义近十家。于中宋嘉佑年中杭之大昭庆寺允湛律师,作会正记十二卷,释南山之行事钞,独尽于理。其后灵芝之元照律师,继承其宗,且以法华显圆意,作资持记。见释氏稽古略四。

  【会众】 (杂语)一会之大众也。大法鼓经上曰:“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

  【会诸佛前经】 (经名)须摩提长者经之异名。

  【会座】 (杂语)为闻说法而集会之听众座场也。又与会场同。

  【慧】 (术语)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也。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智与慧虽为通名,然二者实相对。达于有为之事相为智,达于无为之空理为慧。唯识论九曰:“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俱舍论四曰:“慧谓于法有简择。”大乘义章二曰:“于缘决定为缘。”同十曰:“观达为慧。”同二十本曰:“慧者据行方便观达名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

  【慧安】 (人名)慧安禅师,荆州枝江人。姓卫氏。唐贞观中,谒黄梅五祖,遂得心旨。于是遍历名迹,至嵩岳,云是吾终焉之地。自尔禅者辐辏。神龙二年,中宗赐紫衣摩衲,尊以师礼。延入宫中,供养三载。辞归嵩岳。是年三月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有八。

  【慧拨】 (譬喻)又作慧筏。拨同筏。智慧为到彼岸之船筏,故曰慧拨。性灵集六曰:“舍慧拨于彼岸。”

  【慧布】 (人名)广陵人。姓郝氏。二十一岁出家。初就杨都建初寺琼法师学成实。寻就[山*聂]山止观寺僧诠听三论讲。洞达清玄,妙知论旨。后游北邺,访可禅师写章疏六驮,负之还江表。又往齐国,广写录阙书。尝见西方往生行人告云:如我所愿,在众生化度。如何在莲华中受十劫乐耶?未若于三途处救济苦也。可以见其志矣。年七十,自绝谷粒,遂寂。终时手屈三指云。见续高僧传七等。

  【慧藏】 (术语)三藏中,论藏诠慧学,故曰慧藏。对法论十一曰:“开示慧学是阿毗达磨。”婆沙论一曰:“若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毗达磨。”又通三藏名为慧藏。广弘明集二十成实论义疏序曰:“四种围陀,在家心习,三品慧藏,入道愈通。”

  【慧超】 (人名)传历未详。尝游印度,普探圣踪。有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三卷。慧琳音义第一百,训其梵音。

  【慧次】 (人名)冀州人。姓尹氏。幼出家,就法迁受学,博通经论。智藏,僧旻,法云等,皆出其门。承道场慧观之说,立三教五时之教判,称为江南三家之一。齐永明八年寂。年五十九。见梁高僧传八等。

  【慧德处】 (术语)见“四德处”条。

  【慧灯】 (譬喻)智慧之灯明也。华严经曰:“慧灯破诸闇。”大集经二曰:“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然慧灯故。”法华经人记品曰:“世尊慧灯明。”

  【慧灯王】 (人名)过去世有王,名慧灯。好施。舍身之血肉,救人之命。见四分律二,经律异相二十五。

  【慧毒门】 (术语)破身少着毒药,则毒气遍满于身,是依毒门深入毒气也。菩萨之造论,为众生开慧门,学者依之而深为研究,则悟入必深,如彼毒门,故寄喻谓之慧毒门。俱舍论三十曰:“于此方隅已略说,为开智者慧毒门。”同光记三十曰:“如身少破着少毒药,须臾毒气遍一身中,为毒门。今造此论亦复如是,开少慧门,诸有智者能深悟入,如似毒门,名慧毒门,从喻为名。”

  【慧锷】 (人名)亦作慧萼。日本人。奉橘太后命入唐,登五台,寻至杭州盐官灵池寺谒齐安,请上首义空归。日本于是有临济宗。后又来,再登五台,得观音圣像于岭头,将奉归日本,过宁波故昌县海滨,以感大士奇瑞,即止建寺奉像,号补陀落迦山寺,为南海禅刹之名蓝。后世以师为其开基。见佛祖通载,佛祖统纪等。

  【慧缚】 (术语)愚痴之障也。愚痴因系缚智慧,故名慧缚。唯识述记序曰:“解慧缚于摄论,表纵圣。”

  【慧根】 (术语)五根之一,能观达众生为慧,慧能生道,故名根。大乘义章四曰:“于法观达,目之为根,慧能生道,故名慧根。”

  【慧观】 (人名)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辄行师事之。时有“通情则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难则观(慧观)肇(僧肇)第一”之称。尝着法华宗要,什见之称快。晚止京师道场寺,敷扬法化。尝判一代教分二教五时之相。是为吾国判教之嚆矢。刘宋元嘉年中寂。着有所辨宗论,顿悟渐悟义等。见出三藏记集,梁高僧传等。

  【慧光】 (术语)慧智之光也。无量寿经下曰:“慧光明净,超逾日月。”又(人名)北齐名僧,为律宗大家。又译十地论于洛阳,为地论宗之鼻祖。门下弟子甚多。

  【慧光童子】 (菩萨)见“不动明王”条附录八大童子项。

  【慧果】 (人名)唐青龙寺慧果阿阇梨,真言宗之第七祖,大广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入室也。永贞元年十二月寂,寿六十。见付法传。

  【慧海】 (术语)智慧深广如海。因明大疏序曰:“抱慧海于深里。”

  【慧洪】 (人名)宋寂音尊者,名慧洪,又名德洪。字觉范。参真净文禅师得法。后,居江宁府清凉寺,海众辐辏。高宗建炎二年寂,寿五十八,赐宝觉圆明之号。着禅林僧宝传,林间录,石门文字禅等。见释氏稽古略四。

  【慧幻】 (术语)一切诸法,皆如幻化,如来之圣智,亦为幻化,称为慧幻。幻士仁圣经曰:“诸坐比丘亦如幻化,如我之身亦是慧幻。”

  【慧基】 (人名)钱塘人。姓吕氏。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游历诸方,讲宣经教,太宗遣使迎请,称疾不行。着法华义疏三卷。又制问训义序三十三科,注遗教经等。誉驰海内,敕为僧正。是为东土僧正之始。齐建武三年寂,年八十五。见梁高僧传八,佛祖统纪三十六等。

  【慧寂】 (人名)韶州怀化人。姓叶氏。世称仰山慧寂。见“仰山”条。

  【慧剑】 (譬喻)智慧能断烦恼,故名慧剑。义楚六帖五曰:“宝积经云:文殊执剑,驰往佛所。佛言:杀贪瞋痴身,令诸众生悟慧剑法门,破烦恼贼人。”证道歌曰:“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慧见】 (术语)以深妙之智慧,达观诸法之识见也。无量寿经上曰:“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慧皎】 (人名)会稽上虞人。住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事著述。梁天监十九年,撰高僧传十四卷。又有涅槃义疏十卷,梵网经疏等。年寿并缺。见历代三宝记,续高僧传等。

  【慧觉】 (人名)西洛人,号广照禅师。见“广照”条。又(术语)谓物之智慧能自觉觉人也。刘孝绰文云:严事招提,师仰慧觉。

  【慧解】 (术语)智慧之用,能解了诸法也。五句譬喻经三曰:“慧解可修经戒。”梁僧传序曰:“慧解开神则道兼万亿。”

  【慧解脱】 (术语)但得慧障解脱之罗汉也。此人之性分,好悟道理,不好事用之功德,故但断障无漏智慧之见思烦恼,而不离障禅定等功德之事用障也,例如但好学问不好艺能之人。长阿含经十九曰:“又能善分别灭苦集圣道,则心得解脱,慧解脱亦然。”俱舍论二十五曰:“慧解脱者,未得灭尽定者名慧解脱,但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慧故。”

  【慧解脱罗汉】 (术语)二种罗汉之一。见“罗汉”条。

  【慧镜】 (譬喻)智慧能照物,如明镜。中阿含经五十四曰:“云何比丘圣智慧镜?”弘明集序曰:“觉海无涯,慧镜圆照。”

  【慧净】 (人名)常山真定人。姓房氏。十四岁出家。隋开皇年间,于长安开讲筵,声誉甚高。唐贞观二年,新经来,师当选,笔受大庄严论,撰疏三十卷。于是名誉喧传,波颇三藏等叹为东方之菩萨。十九年,玄奘归朝,敕师与译经。病不赴。其年寂。年六十八。所著有杂心论疏三十卷,俱舍论疏三十余卷等十余种。见续高僧传三,佛祖统纪三十九。

  【慧炬】 (譬喻)智慧之灯炬也。智慧能照无明之闇,使知道之险难,故譬为灯炬。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于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寄归传二曰:“舣法舟于苦津,秉慧炬于长夜。”

  【慧炬三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发智慧之灯炬,照世之险难,故谓为慧炬三昧。法华嘉祥疏十二曰:“慧炬三昧者,如执炬夜行,不堕险处。”

  【慧恺】 (人名)又作智恺。乡贯未详。姓曹氏。陈天嘉四年,奉真谛三藏对译摄大乘及释论,当笔受之任,寻助俱舍论之翻业,两论皆作其疏。梁承圣二年,真谛译起信论,又陈光大二年,译律二十二明了论,师亦并当笔受之任。年五十一寂。见续高僧传一。

  【慧可】 (人名)初名神光。北魏洛阳人。达摩大师居嵩山少林寺时,神光请道甚挚。至雪夜,断其左臂,达摩感而许之,改其名曰慧可。后受达摩衣钵,继禅宗之法统,为第二祖。

  【慧力】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

  【慧利】 (术语)智慧与利益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注曰:“肇曰:若不能尔,其所修行,内未足为有慧,外未足为有利也。生曰:无慧利于物也。”

  【慧琳】 (人名)唐西明寺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始事不空三藏为沙弥。印度之声明,支那之训诂,无不精奥。撰大藏音义一百卷。元和十五年,寂于西明寺,寿八十四。见宋高僧传五。

  【慧琳音义】 (书名)本名一切经音义。西明寺慧琳法师撰,故称为慧琳音义。一百卷。宋高僧传五曰:“慧琳始事不空三藏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诂,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皆典故。典故则西干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撰成大藏音义一百卷。起贞元四年,迄元和五载,方得绝笔。贮其本于西明藏中,京邑之间,一皆宗仰。”黎养正序曰:“琳书既兼揽玄应、慧苑、窥基、云公四家音训,复亲承不空三藏指定梵文音义,上通秦汉,近挹隋唐,乃至西土方言,人文地理,亦皆不遗不溢,囊括群有。理事无碍,信乎无美而弗备也。”余见一切经音义条。【慧琳音义】(书名)即慧琳所撰一百卷之一切经音义。见“一切经音义”条。

  【慧流】 (譬喻)智慧之流水也,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染,故譬之流水。贤愚经二曰:“佛日初出,慧流肇润。”

  【慧门】 (术语)入于智慧之法门也。最胜王经一曰:“开阐慧门,善修方便。”

  【慧门十六尊】 (名数)金刚界羯磨会三十七尊中,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萨。金刚萨埵,金刚爱,金刚善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之诸尊是也。

  【慧命】 (术语)法身以智慧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三曰:“毗尼母云:下座指上座为尊者,上座指下座为慧命。”胜鬘宝窟中本曰:“慧命者,以广大甚深之慧为命故,名慧命也。如经言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慧命谓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也。”

  【慧命经】 (书名)印光法师曰:“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证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

  【慧目】 (术语)智慧之眼目也。圆觉经曰:“幻翳朗照,慧目清净。”又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寄归传一曰:“既无慧目,谁鉴是非。”

  【慧南】 (人名)信州玉山人。姓章氏。世称黄龙慧南。见“黄龙”条。

  【慧能】 (术语)智慧之功能也。高僧传六曰:“藉慧能于前因,发胜心于旷劫。”又(人名)禅宗东土第六祖也。姓卢氏,三岁丧父。及长,家益贫。采薪贩卖养母。一日入市,闻人读金刚经。问其所得,谒蕲州黄梅山五祖弘忍禅师。五祖问曰:汝从何处来?答曰:岭南。师曰:岭南人无佛性。能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师知其为异人,使入碓房舂米,因称为卢行者。经八月,五祖知付授时至,使众徒各书得法之偈。时上座神秀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能闻之曰:如吾所得,则不然。窃雇童子夜于壁间书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知之,潜入碓房,问曰:米白否?答曰:白未经筛。五祖以杖三打碓而去,能即以三更入室。祖乃授衣法。去隐南方渔村者数年,仪凤元年正月至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印宗闻禅要,取弟子礼。其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受具足戒。后居曹溪,大注甘雨。神龙元年,帝召之不起。唐玄宗开元元年八月三日,俄然示寂,寿七十六。元和十年谥敕大鉴禅师。”见六祖坛经,宋高僧传八,传灯录五。

  【慧懃】 (人名)舒州人。姓江氏。字佛鉴。试经得度,读法华所谓:“唯此一事实”之经文,有省。参五祖法演数年,恚其不印而去。后闻佛果克勤彻证,再还五祖山,大事毕了,为第一座。会太平灵源赴黄龙,舒州守臣孙鼎臣请令继太平席。师既受五祖之衣法,法道大振。政和初,诏令住汴京智海。五年乞归,住建康蒋山。赐紫衣及徽号。七年寂。世称佛鉴慧懃。见续传灯录等。

  【慧忍】 (术语)见“忍”条附录十忍项。

  【慧日】 (譬喻)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又(人名)唐慧日三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三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三年达印度境。拜圣迹,求梵本,历访诸方智识,经十三年,归途具阅艰难,深厌阎浮之苦。欲速见佛。遍问天竺三藏,学者所说,无不赞净土。又感观音灵告,遂有净土往生志愿。开元七年达长安。在天凡十八年,经历七十余国,所齎甚多。玄宗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天宝七年寂。年六十九。所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见宋高僧传二十九佛祖统纪四十等。又元慧日禅师,姓沈氏,号东明。明州定海人。为直翁法嗣。至大元年,应日本聘东渡,大扬曹洞之宗风。日本高僧传等有传。

  【慧日尊】 (佛名)称大日如来。

  【慧山】 (地名)在江苏无锡县西。西域僧慧照居此,故名。又名惠山。第二泉在焉。吴地记古名华山。一名西神山。又名斗龙山。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

  【慧身】 (术语)五分法身之一。成自无漏智慧之身也。

  【慧生】 (人名)北魏人。神龟元年,奉敕与宋云等,共发洛阳,入干陀罗国,留数年,寻齎经百七十部还国。着有使西域记一卷。见魏书百十一,历代三宝记三等。

  【慧矢】 (譬喻)密教之法门以定慧一双配于左右。弓为定之标帜,矢为慧之表示。爱染明王所持之弓箭是也。

  【慧寿】 (术语)又曰慧命。见“慧命”条。

  【慧数】 (术语)新译曰心所法。旧译曰数法。以心王虽为一,而心所法有多数也。慧数者即慧之心所。止观十曰:“观支是慧数。”

  【慧水】 (譬喻)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故譬以水。

  【慧思】 (人名)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尊者,姓李氏。武津人。心爱法华,借本入冢,对经涕泣。梦普贤菩萨摩顶而去。所摩顶上,隐起肉髻。年十五,出家,文师授以心观之诀,豁然大悟,得法华三昧。乃结庵大苏山。时齐运将倾,思避其难。遂卓锡南岳。灵瑞重沓,有诸天童以为侍卫。将顺世,大集门人说法,苦切诃责。乃曰:若有十八人不惜身命修法华忏者,吾当供给。若无,吾当远去。竟无答者,即端坐言佛来迎而化。

  【慧威】 (人名)婺州东阳人。姓刘氏。号天宫尊者。幼受具,入智威之室,顿开悟天台三观之法门。时人呼曰小威,后归东阳,山居绝人事。登门求道之士不少。为台宗第七祖。年寿并缺。后吴越王谥曰全真尊者。嗣法弟子有玄朗。见宋高僧传六,佛祖统纪七等。

  【慧文】 (人名)北齐慧文尊者,姓高氏。阅大智度论一心三智之文,即依此以修心观。谓果既一心而得,因岂前后而获。此观若成,证一心三智,双亡双照,即入初住无生忍位。又阅中论因缘所生法句,恍然大悟,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以心观授南岳,故为台宗始祖。

  【慧无减】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

  【慧喜菩萨】 (菩萨)见“不动明王”条附录。

  【慧心】 (术语)心体明了,能达观事理者。

  【慧心奇特】 (术语)见“奇特”条附录。

  【慧学】 (术语)三学之一,观达真理为慧,进习为学。断惑证理,慧之作用也,为发此慧而进修,谓之慧学。对配于三藏,则为阿毗达磨藏之所诠。阿毗达磨藏者,诠显此慧学之法藏也。大乘义章十曰:“观达称慧,进习为学。”对法论十一曰:“开示慧学是阿毗达磨。”

  【慧眼】 (术语)五眼之一,慧能观照,故名眼。照诸法皆空真理之空慧名之。无量寿经下曰:“慧眼见真,能度彼岸。”思益经三曰:“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智度论三十三曰:“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大乘义章二十本曰:“言慧眼者,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又曰:“法眼了见一切法相,慧眼了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

  【慧眼力】 (术语)三力之一。

  【慧业】 (术语)达于空理而为诸善事也。维摩经菩萨品曰:“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慧义】 (术语)依慧见而生之深妙义理也。无量寿经上曰:“愍念众生,问此慧义。”

  【慧印】 (印相)又云智印。印有决定不变之义。如来之智慧,契于法之实相,而决定不变,故名慧印。

  【慧印三昧】 (术语)发生慧印之禅定也。

  【慧印三昧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与大乘智印经及如来智印经同本。为佛如来入智印三昧而说之经,故名。

  【慧远】 (人名)慧远有二人:一,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襄阳有寇乱,道安散徒众,远辞而至荆州,将往罗浮,抵浔阳,爱庐峰清静,住于山阴。时有沙门慧永,在西林寺,原为同门。永劝刺史桓伊兴东林寺,使远居之。于是隐士刘遗民雷次宗及沙门千数,由远游止,远乃与缁素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于无量寿佛像前修净业。着法性论,唱涅槃常住之说。出沙门不教王者论,张沙门之纲维。居庐阜三十余年,不出影山。送客每以虎溪为界。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寂,寿八十三。见高僧传六。二,隋净影寺慧远,姓李氏,炖煌人。十三岁出家,二十岁就光统和上进具。承光二年,周武胜齐,行废教,远以死抗议之。及大隋受禅,再兴佛教。于杨都创净影寺。敕远居之讲说。英俊投学。远身长八尺五寸,腰九围。开皇十二年寂,寿七十。着诸经之疏,皆以四字为句。又撰大乘义章,佛法之纲要于此尽,诚释疏家之泰斗也。别于晋慧远而谓为小远。见续高僧传十。

  【慧苑】 (人名)唐洛京佛授记寺慧苑(定刊等记有京兆静法寺沙门慧苑等),师华严之贤首,深精究一宗,号山首门人。刊定贤首新译华严经之略疏成十五卷,题曰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加自己之臆见,往往乱贤首之正义。为华严一家之异解者。后清凉大师作大疏钞百卷,纠刊定之谬,师又作新经音义二卷,世称为慧苑音义。见宋高僧传六。

  【慧苑音义】 (书名)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二卷,静法寺慧苑撰。故世称慧苑音义。慧琳音义中采取之,又别行焉。【慧苑音义】(书名)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二卷,唐慧苑撰。

  【慧约】 (人名)慧约国师。字德素,姓娄。东阳乌伤人。年十七,出家于东山寺。岩栖却粒,饵以松术。中书郎周颙,太宰褚渊,太尉王俭,交请开法。所居之处,灵异屡着。梁帝大兴戒法,请师为阇梨。尊之曰智者。帝躬禀菩萨大戒。入灭后,敕葬志公塔左。

  【慧月】 (人名)胜论外道中,初立十句义之人也。唯识述记一末曰:“其苗裔,名曰慧月,立十句义。”见“卫世师”条。

  【慧云】 (譬喻)智慧之云,如来之覆一切众生,如大云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慧云含润,电光晃耀。”

  【慧沼】 (人名)唐淄州慧沼,从慈恩大师,极性相之奥义。及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预于证义。又于义净之译场为证义,多所刊正。着唯识了义灯,质圆测之异义。后着诸疏义,号淄州沼。见宋高僧传四。

  【慧忠】 (人名)见“南阳”条。

  【慧烛】 (譬喻)犹言慧炬。

  【慧足】 (杂语)二足之一。佛以福慧之二为两足,游履于三界,慧其右足也。

  【昏城】 (譬喻)昏昧之城域。言凡夫所栖之处也。寄归传一曰:“引四生于火宅,拔三有于昏城。”

  【昏鼓】 (物名)夕刻所打之鼓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鼓早晚平击三通。”一通为一百二十挝,三通合为三百六十挝,用以表一岁之日数。

  【荤酒】 (饮食)荤与酒也。荤为植物之辛而臭者,以摄一切之肉类。

  【惛沈】 (术语)使心盲昧沉郁之烦恼也。八缠之一。唯识论六曰:“云何惛沈?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昏识】 (术语)昏昧之心识,指凡夫之无知而言。万善同归集五曰:“惊昏识之迅雷。”

  【昏俗】 (杂语)盲昧之凡俗也。行事钞下三曰:“昏俗多务,慧观难修。”同资持记下三之三曰:“尘网所萦,故云昏俗。”

  【荤辛】 (饮食)荤乃蔬菜之臭者。辛乃其辣者。佛皆禁之。名义集三曰:“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是荤复是辛,五辛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五辛。”西域记二曰:“蔬菜则有姜芥瓜瓠荤陀菜等。葱蒜虽少,啖食亦希。家有食者,驱令出郭。”寄归传一曰:“五天之人,不食诸齑及生菜之属,由此人无腹痛之患。”

  【昏寓钱】 (杂名)与六道钱同。

  【昏钟】 (仪式)谓初更一点后大钟百八下也。为三遍分之如晓钟。

  【昏钟鸣】 (杂语)昏钟之鸣时也。禅林之语。

  【昏住】 (术语)见“空心静坐”条。

  【混沌供】 (杂语)诸供混沌而供之意。即修护摩法时,混和残余之诸供,而供养诸尊并十方世天也。如苏悉地羯罗经下所谓“所残余谷酥蜜酪等,并和一处用祭火天。”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所谓“献圣众所残五谷香花等,聚一器中,献十方世天。”息灾护摩次第所谓“若供物少时,混沌而供,又苏油等少时,混沌而用。”是其例也。

  【魂祭】 (行事)儒有招魂法,密教有去识还来法,神道有魂祭。

  【魂魄】 (术语)心身之异名。魂者心识,有灵用而无形者。魄者有形体而为心识之依处者。礼记郊特牲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注曰:“魂者神也,阳也,气也。魄者精也,阴也,形也。”诸经要集十九曰:“魂是灵,魄是尸。”又主肝为魂,主肺为魄。楞严经九曰:“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思精神除执受身。”长水疏八上曰:“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布萨式曰:“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悉伤则五神去矣。”

  【魂神】 (术语)心识之异名。小乘立六识。大乘立八识。此六识八识,对于肉体谓之魂神。俗所谓灵魂也。无量寿经下曰:“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

  【活】 (地名)西域古王国名。睹货逻国之故地。周二千余里。见西域记十二。

  【活儿子】 (植物)菩提树也。

  【活佛】 (杂名)即呼图克图大喇嘛之名号。一作胡土克图,蒙藏青海皆有之。凡为呼图克图者,皆能世世转生,永掌其职位,俗称活佛。元韩邦靖诗曰:“更宠番僧取活佛,似欲清净超西天。”按二字入诗仅见。

  【活句】 (术语)禅宗之语有死句活句。意路不通无义味句,谓之活句,有义味通意路句,谓之死句。林间录上曰:“洞山初禅师云: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

  【活命童子】 (人名)梵名时婆Jiva,又曰时缚迦Jivaka,译言活命。有二人:一为大医,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记别者。俱舍光记五曰:“时缚迦,此云活命。善疗众病,能活命故。曰云耆婆,云耆域,讹也。”此前之童子也。同次文曰:“鸠摩罗,此言童子。时婆,此云活命。名活命童子。”是后之童子也。

  【活命印明】 (术语)延命招魂法之印明也。见“延命”条。

  【活泼泼地】 (杂语)活泼之至也。本释氏语。宋儒亦用之。中庸集注,故程子曰:此一节,子思吃紧为人处,活泼泼地,读者其致思焉。

  【活人剑】 (杂语)以剑譬智谓复活真性之机用也。景德传灯录十六岩头全豁条曰:“石霜虽有杀人剑,但无活人剑。”

  【活童子】 (人名)医王耆婆之译名。善见律十七曰:“耆婆者外国音,汉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时无畏王子,晨朝乘车,欲往见王。路见小儿,问傍人言:此儿为死为活?傍人答言:活。是故言活童子。”见耆婆条。

  【活文殊】 (杂语)具文殊之本分者。临济录曰:“你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

  【活祖】 (杂语)祖师之存慧命者。临济录曰:“你心心不异,名之活祖。”

  【火[合*牛]】 (术语)瑜祇经护摩品诸尊之真言各曰阿拟你Agni,译为火。[合*牛]为光菩萨之种子。

  【火[合*牛]轨别录】 (书名)一卷。失译人名。

  【火[木*忝]】 (物名)以小木所为之火箸也。

  【火[木*忝]譬】 (譬喻)一切之菩萨,尽发度尽无边众生之誓愿,众生未尽,菩萨既成佛,譬如欲尽其薪之木火[木*忝],于薪未尽时,既自尽也。净土论注曰:“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譬如火[木*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木*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

  【火版】 (物名)挂于库司之灶上,及饭熟,饭头打之三下,则火头灭火。故名火版。大众闻此音。止坐禅而归寮。见象器笺十八。

  【火伴】 (职位)司灶火者。世作火番者谬。见象器笺七。

  【火辨】 (人名)印度法相宗十大论师之一。为在家之菩萨,造世亲之唯识颂释,世亲同时人。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质咀罗婆拿Citrabhāna,唐言火辨,亦世亲同时也。尤善文辞,深闲注述,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

  【火车】 (杂名)载罪人运于地狱之车。自车发火者。智度论十四记提婆达多欲伤佛,而生入地狱事曰:“复以恶毒,着指爪中,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到,于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观佛三昧经五曰:“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铜狗张口,化十八车,状如金车,宝盖在上,一切火焰,化为玉女。罪人遥见,心生欢喜,我欲往中,我欲往中。风刀解时,寒急失声,宁得好火,在车上坐。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终。挥攉之间,已坐金车,顾瞻玉女,皆捉铁斧,斩截其身,身下火起。如火旋轮。”

  【火车地狱】 (界名)地狱名。此地狱有铜镬,纵广四十由旬,中满盛火。下有十二轮,上有九十四火轮。诳惑邪命,谄曲作恶者,于命终时,身冷如冰。欲热时,狱卒罗刹,化作火车乘其上,现童男形,鼓舞至前。罪人见之,心生爱着,气绝命终,在火车上。支节燃火,身体燋散。狱卒唱活,应声还活。火车轹身十八返,身碎如尘。时天雨沸铜,遍洒身体,其人即还活。如是往返,上至汤际,下堕镬中,为火车所轹,一日一夜有九十亿生死。说见观佛三昧经五。

  【火祠法】 (修法)外典净行围陀Atharvaveda论中有火祠之法。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其所以然者,为欲摄伏一类,故以佛之围陀摄伏之也。见大日经疏十九,同义释十四。经疏说火法四十四种,其所列者,惟二十七耳。见火神条。

  【火大】 (术语)四大之一。以温热为性,调熟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物质,故曰大。见“火界”条。

  【火德星君】 (神名)禅林佛殿,挂南方火德星君之牌。每月四日十八日讽经。火德星君为炎帝神农氏之灵,祀之为火神。以禳火灾也。见象器笺四。

  【火顶山】 (地名)台州天台山之别峰。大部补注一曰:“大师住寺之北,别峰号曰华顶,登眺不见群山,暄凉永异余处,大师于此降伏天魔也。”

  【火定】 (术语)自身出火之禅定。见“火生三昧”条。

  【火法】 (修法)谓护摩法也。火[合*牛]供养仪轨曰:“火法有四种。”

  【火焚地狱】 (界名)焦热地狱之异名。堕此地狱之罪人,为火所焚烧,故有此名。

  【火狗】 (动物)地狱中吐火迫害罪人之狗。楞严经八曰:“火蛇火狗。”

  【火光】 (杂名)火放焰光也。

  【火光定】 (术语)出火之禅定。西域记三记阿难之入灭曰:“即升虚空,入火光定,身出烟焰,而入寂灭。”

  【火光三昧】 (术语)即第四禅定。与火光定同。本行集经四十曰:“如来尔时,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

  【火光尊】 (术语)修护摩时劝请之火天也。大日经二曰:“思惟火光尊。”

  【火吽】 (行事)火者护摩法,吽者种子。一种之护摩法也。

  【火吽供养仪轨】 (书名)一卷。失译人名。

  【火浣布袈裟】 (衣服)纺织火鼠之毛而制之,火不能烧,有垢则投于火而浣之。法苑珠林三十五言魏明帝时西国献之。三才图会二十七亦载之。又石绒所织之布,亦曰火浣布。

  【火界】 (术语)谓火之自体也。界为持之义。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于他物,故名为界。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又曰:“火界,暖性。”

  【火界真言】 (真言)火界咒也。

  【火界咒】 (真言)不动尊之陀罗尼名。立印轨、青龙轨等所出。

  【火净】 (术语)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火烧煮使熟后方食,谓之火净食。见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六,三藏法数二十四。

  【火聚】 (术语)猛火之聚积。依罪业而在地狱所感者。正法念经十一曰:“彼不善业,作而复集,势力坚[革*卯],所得果报,有大火聚。(中略)彼人所作恶业势力,急掷其身,堕彼火聚。”又(喻譬)人身之可厌,可怖,譬之火聚。涅槃经四曰:“自观己身,犹如火聚,是名自正。”又譬瞋恚,涅槃经十五曰:“此心难得调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电光之明,不得暂停。瞋如火聚,慈如电明。”

  【火聚佛顶】 (佛名)释迦如来之变身,五佛顶尊之一。坐于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左第四。梵名帝聚罗(火聚),斫羯罗,缚哩底,密号曰神通金刚,主以佛光聚一切众生之德。虽有称为高顶佛者,然非广生佛顶。黄色,左手持莲,上安宝珠,右手屈无名指,竖余指当胸,坐赤莲上。

  【火聚仙】 (天名)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北方毗沙门天之上。青轨称之为成就明仙。古来谓为火聚仙。坐于外金刚部院莲华上者,惟梵天与此仙而已。肉色,右剑,左拳置腰,有火炎,坐莲上,仙女一人侍。

  【火客】 (职位)亦称火伴,火佃。禅家掌火之僧也。

  【火坑】 (譬喻)喻五欲之可畏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多闻圣弟子,见五欲如火坑。”中阿含经五十四曰:“欲如火坑,我说欲如火坑,如毒蛇,我说欲如毒蛇。”又譬恶趣之可怖也。观经定善义曰:“三恶火坑,临临欲入。”

  【火铃】 (物名)警火之铃。莹山清规曰:“二更二点后,振火铃,呼照顾火烛绕寺。”

  【火炉】 (物名)又作火鑢。护摩坛也。大疏八曰:“凡火鑢,应当中胎。”见“护摩坛”条。

  【火轮】 (术语)旋火轮之异名。回转火作轮形者。此虽见轮形,然无轮之实体。以譬有为法之念念相续,虽见有种种之形,然无其实体也。楞伽经二曰:“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

  【火轮印】 (印相)侧合两拳各坚其头指,着其头作三角形也。

  【火罗】 (地名)日本宝物集谓火罗为一行阿阇梨放流之国,至于此国之途中,着梵天所教之星宿法,即所谓为梵天火罗九曜。又(书名)然唐代纪传不见记之。案火罗为梵天之名。火罗(梵Horā)为时之义。又为依生时星宿卜运命之术,即陶官术(Horoscope)也。

  【火曼荼罗】 (杂名)护摩之火坛。

  【火蛇】 (杂名)地狱中吐火迫害罪人之蛇。楞严经八曰:“火蛇火狗。”

  【火舍】 (物名)香炉之一种。金属所制。有二重之轮层,而附盖。

  【火神】 (神名)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毗陀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毗陀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于毗陀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火神救雉雏】 (本生)有一阿练若处于野。野火将至。不知云何?以白佛。佛言汝往灭之。受教往灭,然不能使灭。还白佛。佛言可以我名语火神,可言世尊欲使汝灭。受教往语。火即灭。还白佛。佛言:此火神不但今世闻我名,火即灭,过去世时,海中有洲,七岁中常为火所烧。彼洲上丛草中有雉,生一雏。父母见火欲至,便舍去。其雏于后张舒翅脚,示火神,说偈曰:有脚未能行,有翅未能飞。父母见舍去,唯愿活我命。火神即以偈答曰:卵生非所求,而今从吾乞。我今当施汝,四面各一寻。佛言尔时之雉雏,我身是也,火神今之火神是也。见五分律二十六。

  【火生三昧】 (修法)为不动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此真言行人,亦于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无动尊,住于火轮中,亦名火生三昧也。”义释七曰:“啰字门,是毗卢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余,今不动尊自此火中生,犹如军荼利尊自执金刚之火中而生。”天神之权化,有自护摩之灰中化生者。见于印度古代之传说。

  【火生长者】 (人名)树提伽长者之别称。见“树提迦”条。

  【火食】 (修法)谓护摩也。以供物投于火,供养诸尊,是护摩法也。

  【火食灰】 (杂名)护摩之灰也。

  【火坛】 (物名)又曰炉坛,护摩坛等。谓修护摩之火炉也,大疏八曰:“此灌顶坛,又在火坛之北。”见“护摩”条。

  【火汤】 (界名)地狱之一处。千手经曰:“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火天】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众。大日如来为引摄事火梵志示现火神之形者。其形与梵天王同。大日经一曰:“行者于东南隅,而作火仙像,住于炽焰中,三点灰为标,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而在圆焰中,持珠及澡瓶。”大日经疏五曰:“东南隅布,列诸火天众,住火焰中,额及两臂,各有三灰画,即婆罗门用三指取灰自涂身象也。一切深赤色,当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圆中,左手持数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门之一身,为引摄火祠韦陀梵志,方便开示佛围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坛,净修梵行之标帜也。”此为二臂。青龙轨下曰:“行者于东隅,而作火仙像,住于炽焰中,三点灰为标,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慧珠定澡瓶,掌仰定持杖,青羊以为座。”瑜伽护摩仪轨曰:“火天四臂,右手无畏,第二手持珠,左手仙仗,第二手执军持。”此二轨之文为四臂。数珠与澡瓶,比大日经疏异其左右,然同轨次文曰:“东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军持,左二手,一扬掌,一持念珠。”依此则与大日经疏同。

  【火天拨遣印】 (印相)其说甚多。曰:拨忍度。忍度者火指(右中指)也,是为拨遣火天之意。或拨水指(无名指)以水拨火之意也。此印最合本轨之说。文云:以禅度(大指)拨戒度(右手无名)即成拨遣。此以水指作拨遣,故以大指拨水指也。如平常之弹指。大疏十六释请召火天印云:“当侧伸右手,其风指(头指)第三节稍屈,又屈空指上节向掌,直而屈是请召,若先屈而还展是拨遣也。”请召既钩屈风,拨遣时尤宜拨风也。

  【火天妃】 (天名)秘藏记下曰:“火天妃,白肉色,在盛火炎中,持三角火轮。”

  【火天真言】 (真言)阿誐那曳,火之义也。以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归于金刚之智体,誐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足万行,然无所行,故名无师自觉。同于大空而遍于一切处,故与那字之大空同体。又诸法无行,故于三界不动不出而到萨婆若地,故无乘及乘者,是末句之(曳)字义也。又曳字所以加三昧之声者,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行诸佛菩萨之道时,皆以如是之慧火,焚烧一切之心垢,而燃正法之光明。是故如实说之,则即为真言,若请召时,增伊系伊系之字,若发遣时,则增迦车迦车之字。见大日经义释四。

  【火头】 (职位)禅院之造饭者。

  【火头金刚】 (明王)乌刍瑟摩。译曰火头。见“乌刍沙摩”条。

  【火途】 (界名)三途之一。地狱道之别名。

  【火涂道】 (界名)地狱名,与刀涂道血涂道并为三涂。见翻译名义集。

  【火陀罗尼经】 (经名)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之略名。

  【火王】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火血刀】 (杂名)地狱曰火途,畜生曰血途,饿鬼曰刀途。即三恶道之异名。止观辅行一之三曰:“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见“三涂”条。

  【火焰轮止印】 (印明)不动尊十四印之一。见“不动尊”条。

  【火焰三昧】 (修法)又曰火光三昧,火生三昧等。佛曾为伏毒龙入此三昧,自身出猛火。释氏要览中曰:“长阿含云:佛在摩竭国毗陀山中,入火焰三昧。”又,诸罗汉入灭时,多入此三昧,灰烬其身。

  【火焰印】 (印明)不动尊十四印之一。见“不动尊”条。

  【火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罗伽。肉色左手持独股戟,右攫服。坐于筵。

  【火药栏】 (公案)牡丹芍药等百花烂熳之花坛。以喻清净法身者。

  【火一切处】 (术语)十一切处之一。观火周遍一切处之禅定也。

  【火印】 (印相)呼火之印契。密轨以火形为三角,故结左右两指为三角之形。是火印也。见胎藏界念诵次第。

  【火院】 (术语)又曰火界。亦曰金刚炎。十八道之一。结火印身右旋三匝,以身为中心,观想围绕一大火院。

  【火灾】 (杂名)劫末所起大三灾之第一。俱舍论十二曰:“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中略)于中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渴,众山洞然,洲渚三轮,并从焚燎,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是为坏劫之终。

  【火葬】 (仪式)天竺四葬之一。梵语曰荼毗。又曰阇维Jhāpita,译为焚烧。谓以火烧之也。经中所谓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分舍利者火葬之结果也,佛取火葬。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妙香楼,安置金棺之处)。

  【火宅】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火宅僧】 (杂名)斥僧之有妻者。辍耕录六曰:“唐郑熊番禺杂记二,广中僧有室家者,谓之火宅僧。”

  【火宅喻】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中略)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今当设方便,命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中略)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殊好。(中略)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本非所望,(中略)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中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中略)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中略)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火帐】 (物名)饭头计人口记日日炊饭米之帐也。见象器笺十九。

  【火种居士】 (流派)事火婆罗门之通称。佛弟子呼萨遮尼犍子为火种居士。见杂阿含经五。

  【火珠】 (物名)塔上之宝珠也。

  【获】 (术语)得之一种对于不获而言。谓得未曾得者,又言今得曾得而已失者。例如见道初无漏,凡夫未曾得,又如有漏定,曾得而已失,今并得之是也。

  【惑】 (术语)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贪瞋等烦恼之总名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探玄记十三曰:“心迷前境,目之为惑。”仁王经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谓迷妄之心。”

  【获得】 (术语)得物也。获与得字同义,教行信证三所谓:“获得信乐者,自如来选择之愿心发起。”是也。

  【惑得】 (术语)惑者所得之法也,身者能得之体也,令此所得之法,得于能得之身有一种之实法,名之为惑得,犹如以绳系物于身,因此谓之得绳。凡断惑云者,非坏灭惑体,乃绝对于此惑得绳也。证涅槃云者,亦有系涅槃于吾身之得绳,名为离系得,生此离系得之绳,谓为证涅槃之理也。而解脱此惑得为无间道,生离系得为解脱道,凡断惑证理要无间解脱之二道者,为此也。俱舍论二十三曰:“十六心中忍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具二次第理定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

  【获免恶道经】 (经名)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之略名。

  【祸母】 (传说)昔有一国,五谷丰熟,人民安乐。王问群臣:我闻天下有祸,不知是何类?答曰:臣亦不见。王便敕一臣于邻国求之。祸母神化人卖一物,状如猪。臣问是何名?答曰祸母。臣乃以价千万买之。问曰:是何食?答曰:食针一升。既买得,还进于王。王敕畜养之。课人民以针,一国扰乱。臣遂白王请杀,王许之。将杀之,而斫刺不能伤害。积薪烧之,祸母身赤如火,跃走入城,城邑悉烧尽。此譬买女色之祸也。见譬喻经,诸经要集,法苑珠林等。

  【惑趣】 (术语)惑者迷也,趣者理趣也,谓迷于理也。中论序曰:“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同疏曰:“惑者迷也。趣者理也。谓迷理之人也。”

  【惑染】 (术语)迷于贪欲瞋恚愚痴等诸烦恼之理而污真性者。天台净名经疏一曰:“故知虽具惑染,愿力持心亦得居他。”

  【惑人】 (术语)迷妄之凡夫也。三论玄义曰:“神道幽玄,惑人多昧。”

  【惑业苦】 (术语)贪瞋等者惑也,依此惑有善恶之所作者业也,以此业为因而招三界之生死者苦也。是云三道,唯识论二十八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之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

  【惑障】 (术语)四障之一。诸众生由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新译仁王经上曰:“实智平等,永断惑障。”

  【惑着】 (术语)贪爱之心迷惑于所对之境执着而不离也。止观七曰:“若缘女色沉湎在怀,惑着不离,当用不净观为治。”

  【臛臛婆】 (界名)Hahava,又作嚯嚯婆,阿波波。八寒地狱第三之名。俱舍宝记十二曰:“臛臛婆者,是寒转增故,舌不得动,但得作臛臛声。”旧俱舍八曰:“阿波波。”

  【矐矐婆】 (界名)与矐矐婆同。八寒地狱之一。见矐矐婆条。

  【镬汤地狱】 (异名)煮于镬汤之地狱也。观佛三昧海经五说此地狱有十八镬,一一镬,纵广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中满沸铁。五百罗刹,鼓大石炭以烧其铜镬,石火焰焰不灭。镬沸上涌如星,化成火轮,还入镬中。毁佛之禁戒,杀生啖肉,烧山野而伤害众生,及焚杀众生者,命终身心热,又冷如冰,欲得大温水而浴,及生于镬中,其身忽消烂,唯余骨在。又见于正法念经七,经律异相五十。

  【藿香】 (植物)香木名。法华经谓之多摩罗跋香,楞严经谓之兜娄婆香。金光明经谓之钵怛罗香,涅槃经谓之迦算香。南州异物志曰:“藿香出海辽国,形如都梁,可着衣服中。”南方草木状曰:“藿香出交址九真武平兴古诸国,民自种之,榛生,五六月采,日晒干,乃芬香。”吴时外国传曰:“都毗在扶南南三千余里,出藿香。”华夏草木考曰:“顿逊国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以裛衣。”


  【机】 (术语)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动也。玄义六上曰:“机有三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众生有善法机,圣人来应也。众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中略)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箭动,不发则不前。众生有可生之善,故圣应则善生,不应则不生,故言机者微也。二者古注楞迦经云:机是关义。何者众生有善有恶?关圣慈悲,故机是关义也。三者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故机是宜义也。”会本文句记十一曰:“问:机器何别?答:虽并从譬,各有一意。机论可发,器语堪任。”又契合真理之机关。大明录曰:“文义俱明者谓之理,忘言独契者谓之机。”

  【鸡毒】 (地名)天竺也。与贤豆,身毒等同。

  【饥饿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

  【鸡峰】 (地名)鸡足山也。

  【机感】 (术语)众生有善根之机,而感佛也。又众生有善根之机,故佛感应之也。探玄记一曰:“机感相应,有形言现。”释签一之一曰:“机感相应得益。”文句一上曰:“机成致感,逮得己利。”

  【机根】 (术语)众生之根性,性质也。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

  【积功】 (杂语)积累功德也。法华经提婆品曰:“难行苦行,积功累德。”

  【鸡狗戒】 (术语)天竺之外道,有奉鸡戒狗戒者。鸡戒者,终日一足而立也。狗戒者,啖人之粪也。见“苦行”条附录。

  【机关】 (术语)谓禅门之宗匠,以古则公案一喝一棒,接得学人也。七帖见闻一末曰:“神智云:宗门立理致机关二门,教化机缘。”

  【机关木人】 (譬喻)喻五蕴之假者。智度论六曰:“都无有作者,是事是幻耶?为机关木人,为是梦中事。”

  【鸡贵】 (地名)高丽国之别名。寄归传一曰:“鸡贵者,西方名高丽国。为俱俱吒医设罗Kukkuteśrara。俱俱吒是鸡,医设罗是贵,西方传云:彼国敬鸡,神而所尊,故戴翎羽,而表饰矣。”

  【机见】 (术语)依众生之机而感见佛也。宗镜录二十一曰:“他受用及变化二土,正证于前。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

  【机教】 (术语)众生之机与佛之教也。二者必可相应者。文句一上曰:“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华严玄谈四曰:“约佛虽则一音,就机差而教别。”

  【饥馑灾】 (杂语)中劫末所起小三灾之一。俱舍论十一曰:“小三灾中劫末起。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中略)中劫末十岁时人,亦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分命终。”

  【积聚】 (术语)心六义之一。见“心”条。

  【积聚精要心】 (术语)四种心之一。见“心”条。

  【积聚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积累】 (杂语)积聚功德善根也。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积累善本。”

  【鸡岭】 (地名)迦叶入定之鸡足山也。因而复以名迦叶。兴禅护国论序曰:“鹫峰回面,鸡岭笑颜。”

  【鸡娄鼓】 (物名)又作奚楼子,鸡娄子。鼓之一种,其形如瓮。胴较鼓面为大。自首悬于腋下而击之。

  【鸡罗多摩】 (物名)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鸡罗,具云鸡萨罗,此云花叶也。多摩,具云多摩罗,此云天花也。谓此香天上花叶所作。”

  【鸡雀寺】 (寺名)在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阿育王所建。杂阿含经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曰:“鸡雀寺。”阿育王传三曰:“鸡头末寺。”阿育王经五曰:“鸡寺。”西域记八曰:“鸡园。”皆同一处也。见鸡园条。

  【鸡萨罗】 (物名)宝名。慧苑音义下曰:“师子身毛旋文,呼为鸡萨罗。西域有宝,旋文恰如师子毛旋形,从其为名耳也。”梵Keśara。

  【鸡舌香】 (物名)名义集三曰:“异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笺外国胡人说,众香共是一木,华为鸡舌香。”

  【鸡舍钵喇底揭喇呵】 (衣服)Keśapratigrahaṇaṁ,译曰剃发衣。披着剃发者。十三资具衣之一。见百一羯磨十。

  【机水】 (譬喻)众生之机根,譬如水也。性灵集二曰:“台镜莹磨,俯应机水。”

  【鸡头摩】 (寺名)又曰鸡头末。见鸡园项。

  【讥嫌】 (杂语)又作机嫌。讥嫌者,谓他人之讥嫌也不为他人讥嫌之事,谓之护机嫌。起信论曰:“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楞严经九曰:“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许露人事,不避讥嫌。”涅槃经十一曰:“息世讥嫌戒。”净土论曰:“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讥嫌戒】 (术语)具曰息世讥嫌戒。谓止世人忌嫌之戒律。其事性质上为恶,谓之性重戒。其事之性质,虽不敢为恶,而世人之见,以为忌嫌之事,谓之讥嫌戒。涅槃经十一曰:“善男子!有二种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谓四禁也。息世讥嫌戒者,不作贩卖等。”新译之起信论曰:“护持如来所制禁戒,不令见者有所讥嫌,能使众生舍罪修善。”

  【机性】 (术语)人之机根性质。最胜王经一曰:“此诸众生,有上中下。随彼根性,而为说法。”

  【机要】 (术语)机密紧要。唐高僧传(玄奘)曰:“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

  【机宜】 (术语)众生有善根之机,而宜于布教者。玄义六上曰:“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故机是宜义。”同一下曰:“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部别异。”唯识述记一本曰:“如来设机,随教所宜。”

  【鸡胤部】 (流派)Gokulika(Kaukkutika),小乘二十部之一。又曰灰山住部,窟居部,高拘梨诃部。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分出者。主张过未无体论。且以论为主,以经律为应于机类之方便而轻视之。宗轮论述记曰:“憍矩胝部,此婆罗门姓也,此云鸡胤。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染一鸡。后所生族,因名鸡胤。婆罗门中仙人种姓,(中略)此部唯弘对法,不弘经律,是佛世尊方便教故。”

  【机应】 (术语)众生之机与如来之应也。文句一上曰:“信则论机,见则是应。”又曰:“机应相称,故曰道交。”

  【机用】 (术语)禅家之宗匠,以言语不及之机微证悟,用心施于学者,谓之机用。谷响集九曰:“大机在宗师,施之学者,谓之大用也。”

  【机语】 (术语)神机之语句。大明录曰:“文义俱明者,谓之理。忘言独契者,谓之机。”山庵杂录曰:“机语相投容入室。”

  【鸡园】 (地名)Kukkuṭārāma,梵名屈屈吒阿滥摩之译。在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之侧,无忧王(即阿育王)建立之处。西城记八曰:“故城东南,有屈屈吒阿滥摩(唐言鸡园)僧伽蓝,无忧王之所建焉。无忧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殖善种,召集千僧凡圣两众,四事供养,什物周给。”或曰鸡头摩寺,鸡头末寺,鸡雀寺。鸡寺等。

  【机缘】 (术语)机谓根机,缘谓因缘。言众生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者。最胜王经一曰:“随其器量,善应机缘,而为说法。”净名玄一曰:“圣人说法,深鉴机缘。”文句记二下曰:“演一乘之实唱,饱妙行之机缘。”四教义一曰:“夫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又禅家宗匠,临机应缘之行藏作略,谓之机缘。六祖坛经有机缘篇。

  【鸡园寺】 (寺名)见鸡园项。

  【鸡足洞】 (地名)鸡足山之洞。

  【鸡足山】 (地名)梵Kukkuṭapada,迦叶尊者入定之山,在摩揭陀国。又曰狼迹山。西域记九曰:“莫诃河东入大林,野行百余里,至屈屈吒播陀山,(中略)唐言鸡足。亦谓窭卢播陀山Gurupada,唐言尊足。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昆奈耶杂事四十曰:“旧云鸡足,由尊者在中,后人唤为尊足。又岭有佛迹,然鸡足尊足,梵音相滥也。”见“屈屈吒播陀”条。

  【鸡足守衣】 (传说)迦叶尊者于鸡足山入定,奉持如来附属之金襕衣,以待弥勒之出世。见“金襕衣”条。

  【稽姜那】 (地名)Kikāṇa,西印度古王国名。在伐剌拏国之西方山中。以多产羊马而有名。见西域记十一。

  【稽首】 (术语)梵语曰伴谈Vandana,或曰伴题Vandi,译曰稽首。下头至地也。义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讹名和南。”行宗记一上曰:“头至地为稽首。”【稽首】(术语)和南,一译稽首。僧家礼拜也。

  【即】 (术语)和融,不二,不离之义,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也。台家立三种之即而判之。一二物相合之即。如金与木合,烦恼与菩提,本来各别,烦恼为相,菩提为性,性相合而彼此不离,故曰烦恼即菩提。是通教所谈,义为不能确断烦恼,则不能得菩提,二背面相翻之即。如烦恼菩提虽为一体,而有背与面之相违,由悟之背言之,则为菩提,由迷之面言之,则为烦恼也。盖随于无明,则为烦恼生死,顺于法性,则为菩提涅槃。犹如一室有内外表里。是别教所谈。破无明而不顺法性则不得菩提。三当体全是之即。如水波。为水为波,为菩提,为烦恼,仅实智与妄情所见之异耳。妄情之前,法界总为生死。实智之前,法界悉为涅槃。是之谓法体即妙,粗由物情。不要断舍,不要翻转,要唯破无明之情以发智而已。故于佛界具九界烦恼生死之法。谓之性恶不断,圆教之至极也。辅行一曰:“即者,广雅云合也。若依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犹疏,今以义求体不二故,故名为即。即三而一,与合义殊。”十不二门指要钞上曰:“应知今家明即,永异诸师。以非二物相合及非背面相翻,直须当体全是,方名为即。”

  【笈】 (物名)又云书笈。旅行时负于背之箱,附有足者。

  【极爱一子地】 (术语)略云一子地。谓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位也。涅槃经十六梵行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一子,见修善,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不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为一子。”是也。然古来定其地位,各有异说。僧宗以之为七地,净影以为初地,灌顶以为初地证化他之果者。涅槃经疏十七曰:“旧云是性地,二云八地已上,三云是初地。今明不然,先明圣行,即是自行,已云初地。此明梵行,即是化他,先自行已入初地。化他何但是性地?何至超八地已上?斯皆若过若不及,正是初地证化他之果。”即其意也。

  【吉藏】 (人名)唐延兴寺吉藏,原为安息国人,其祖避仇移于南海,家于交广之间。后,移金陵而生藏,年七岁,从道朗法师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陈桂阳王深钦奉之,及隋定南地,东游而止于嘉祥寺,开皇末岁,炀帝置四道场于晋藩,引藏入慧日道场,优赏殊渥,藩王又置日严寺于京师,别延藏居彼,使振道于中原。及大唐兴,高祖闻藏之声望,优礼之,置于十大德之一,使之纲维法务。齐王元吉钦其风猷。以之为师范,使屈居延兴寺,俱交献。武德六年五月,寿七十五寂。师显扬龙树提婆之旨,为三论宗之祖,以其先自安息国出,故曰胡吉藏。以居于嘉祥寺故称为嘉祥大师。所著经论疏凡数十种。见唐僧传十一等。

  【极唱】 (杂语)究竟之言说。金鞞论曰:“双林最后,极唱究竟之谈。”秘藏宝钥下曰:“真如受薰之极唱。”

  【极成】 (术语)因明学之语。自他共许而无异论之言义也。因明大疏一曰:“至极成就,故名极成。”

  【即得往生】 (术语)圣道门说即心成佛与即身成佛,净土门说即得往生。言以信佛之因缘定直往生极乐也。而净土门中亦有二解。净土宗以为异时之即,真宗以为同时之即。异时者,来世往生极乐,于彼土住于不退转之位也。同时者,信之一念时,现生住于正定聚不退转之位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阿弥陀经曰:“是人终时,心不转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极地】 (杂语)至极之地位。言佛也。行事钞下四曰:“佛为极地之人。”

  【笈多】 (人名)优波笈多之略。罗汉名。见“优波笈多”条。

  【极恶】 (杂语)犯四重罪及五逆罪者。涅槃经九曰:“犯四重禁及五无间,名极重恶。譬如断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往生要集下曰:“观经云: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笈房钵底】 (人名)Gavāṁpati,又旧称憍梵波提。新称笈房钵底,笈防钵底。译曰牛相。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讹也。过去因摘一茎禾数颗堕地,五百生中,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为牛相比丘。”见“憍梵波提”条。

  【即非】 (术语)不异云即,不一云非。楞严经四曰:“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亟缚屣】 (物名)译曰靴。慈恩寺传三曰:“亟缚屣,唐言靴也。”梵语杂名曰:“靴,迦缚史。”

  【极光净天】 (界名)旧译曰光音天。新译曰极光净天。色界第二禅天之最上天也。大火灾坏灭世界后。成劫之初,此天天人次第下生而为大梵天及人等。俱舍颂疏八曰:“第二静虑有三天者:一少光天,于二禅内光明最少故,名光天。二无量光天,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光明胜前遍照自地故,名极光。”见“光音天”条。

  【极果】 (术语)至极之证果。谓佛之正觉也。是为因位修行之结果。光明文句七曰:“菩提极果积行方克。”大乘义章八曰:“无漏极果,所谓尽智及无生智。”法华文句四上曰:“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极好音】 (杂语)如来八音之一。三藏法数曰:“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未足为极。唯佛音声,闻者无厌,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极好音。”

  【吉河】 (地名)外道指恒河而云。百论疏上中曰:“外道谓恒河是吉河,入中洗者,便得罪灭。彼见上古圣人入中洗浴,便成圣道故,就朝暝及日中三时洗也。”

  【极回色】 (杂语)法处所摄五种色之一。除一切之有形物质外,见空漠之明闇。是名空界之色。此色至远,故名回色。分析此至远之空界色至于极微,谓为极回色。此极回色非为眼识之所对,但为意识之所缘,故于十二处中不摄于色处,而摄于法处也。见义林章五末法处色章。

  【急急如律令】 (术语)本是汉朝官符所用者。后巫者以为咒语。演密钞二曰:“且如此方言言,亦有显言,有咒语如急急如和律令等,咒火不烧。咒疟令停,盖作咒用,不同显言。”

  【吉迦夜】 (人名)Kekaya,沙门名。译言何事。历代三宝纪八曰:“宋明帝世,西域沙门吉迦夜,魏言何事。”译大方广菩萨十地经等五部。

  【即假】 (术语)圆教之假谛,为空中二谛相即之假,故云即假,以别于别教之假谛。

  【极觉】 (术语)妙觉也。文句八曰:“仍前位次寄谈极觉耳。”

  【汲井轮】 (譬喻)轮回无极,譬如汲井水之车轮。楞伽经四曰:“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原人论曰:“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无常经曰:“随业受众苦,循环三界内,犹汲井轮。”

  【极静】 (杂语)至极之静虑。谓禅定也。圆觉经曰:“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

  【即空】 (术语)三谛中之空谛。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止观一曰:“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拾遗记下曰:“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

  【即空即假即中】 (术语)天台所立之三观也。见“三观”条。

  【极腊】 (杂名)腊次之最高者。僧之岁曰腊。自受戒之年起算。

  【极乐】 (界名)Sukhāvati,佛土名。阿弥陀佛之国土。又作安养,安乐,无量清净土,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密严国,清泰国等。梵名须摩提。译曰妙乐。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中略)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无量寿经上曰:“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般舟三昧经行品曰:“去此间千亿佛刹,其国名须摩提。”平等觉经一曰:“无量清净佛,作佛已来凡十小劫,所居国名须摩提,正在西方,去是阎浮刹地界千亿万须弥山佛国。”称赞净土经曰:“于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极乐,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悲华经三曰:“大王!汝见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世界,名尊善无垢。彼界有佛名尊音王,(中略)如是诸佛悉灭度已,复过一阿僧祇劫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于是时当得作佛,号无量寿。”鼓音声经曰:“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中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观音授记经曰:“西方过此亿百千刹,有世界名安乐,其国有佛号阿弥陀。”秘藏记上曰:“华藏世界者,最上妙乐在其中,故曰极乐。当知极乐与华藏,虽名异而非异所。”天台弥陀经义记曰:“彼有三名:极乐对苦,安养从用,无量寿逐人为国。”

  【极乐报化】 (术语)弥陀之极乐国土,为报土、为化土,诸宗各有异论。天台净影谓之化土。道绰善导谓之报土。慈恩或唯谓之报土,或谓之报化二土。日本之源信,则以极乐为报土,以处胎经所说极乐之边地懈慢界为化土。日本之见真,推源信之意,以观经所说九品之净土及菩萨处胎经所说之懈慢界,并无量寿经所说之疑城胎宫,皆为化土,以无量寿经所说之极乐为报土。但此化土为报中之化,非三土中第三之化土,于报中分真假二土也。然则真假虽异,皆为酬报大悲之愿者(报土酬第十八愿,化土酬第十九二十愿),其假皆为报土也。故道绰善导所定之是报非化,不背于此。教行信证五曰:“既以真假是酬报大悲愿海,故知报佛土也。良假佛土,业因千差,土复应千差,是名方便化身化土。”

  【极乐海会】 (术语)极乐之圣众相依而为法会,其广大如海,故云。

  【极乐化生】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于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三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于莲华中,身相光明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经下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极乐曼陀罗】 (图像)图记极乐庄严之曼陀罗也。亦云净土曼陀罗。

  【极乐世界】 (术语)界为界别之义明其为极乐之净土,非在秽土之限界者也。

  【即离】 (术语)事理不二云即,事理差别云离。天台宗以此分别别圆二教之浅深。指要钞下曰:“今家以即离分于别圆。”

  【极理】 (杂语)至极之道理。文句记三之一曰:“若言序正俱常,从极理说。”

  【吉利】 (动物)鸟名,与姞栗陀同。杂宝藏经三有吉利鸟之话,梵Gṛdhra。

  【吉利罗】 (佛名)具名髻离吉罗。金刚界一尊之名。见髻离吉罗条。

  【姞栗陀罗矩吒】 (地名)灵鹫山之梵名。见“耆阇崛”条。

  【吉罗】 (术语)突吉罗之略。犯罪之名。戒疏一上曰:“恶作恶说,同号吉罗。”

  【极略色】 (术语)法处摄色五种之一。分析物质而至于细微者。即极微也。小乘有部宗立之为实物,摄于眼识所缘之色处,然大乘唯识宗以之为假想上之分析,入之于意识所缘之法处中。义林章五末曰:“极略色,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故称极略不名极微。”

  【极秘三昧】 (术语)即大日如来自证之法界体性三昧也。秘藏宝钥下曰:“毗卢遮那世尊,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说自证之法界体性三昧。言: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如实相智生。已离一切暗,第一实无垢。解云:此颂文约义广,言浮心深,而非难说。又有百字轮十二字等之真言观法三摩地门及金刚界三十七尊四智印之三摩地,即是大日如来极秘之三昧,文广不能具述。”

  【极妙】 (杂语)善美之至极。玄理之至极。大般若理趣分曰:“极妙乐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碧岩第一则评曰:“圣谛第一义是教家极妙穷玄处。”

  【极难胜地】 (术语)菩萨十地之第五。又曰难胜地。难为困难之义,胜谓胜于前地也。唯识论九曰:“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本业经释义品曰:“佛子顺忍修道,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皆不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

  【吉槃荼】 (异类)又作鸠槃荼。有大力之鬼也。圆觉经曰:“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同略疏四曰:“吉槃荼,亦云鸠槃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见鸠槃荼条。

  【极七返】 (术语)又作极七有,极七生。预流之圣者,不断修惑者。于欲界之人与天,七返往来受生中,必圣道成就,证罗汉果,故谓之极七返。此七往来中,于人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于天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合有二十八生,而七之数同,故略云极七生。犹言七处善,七叶树。但云二十八生者,除最初得道之身,盖若于人趣得预流果者,七生天上,有七之中有与生有,又七生人中,有七中有,七生有,于其最后之人中生有入于涅槃,又于天趣得预流果者,下生于人,有七中有,七生有。上生于天,有七中有,七生有,于其最后之天上入于涅槃。故知除最初得道之身也。若取之,则为二十九生。问:何故限于七生而无第八生?答曰:是以身之相续限于七生而所有之圣道成就故也。圣道之力,法尔而然,犹如七步蛇,第四日疟。而此极七生乃言预流果之最钝根者,至其利根者,有一生而直证阿罗汉果者。俱舍论二十三曰:“颂曰:未断修断失,住果极七返。论曰:诸住果者,于一切地修所断失都未断时,名为预流生极七返。七返言显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义,极言为显受生最多,非诸预流皆往七返故。(中略)彼从此后别于人中极多,结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总二十八。皆七等故说极七生,如七处善,及七叶树。(中略)若于人趣得预流果,彼还人趣得般涅槃。于天趣得,还于天趣。何缘彼无受第八有?相续齐此,必成熟故。圣道种类,法应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疟。”十住论曰:“初果圣者,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

  【极七返有】 (术语)与极七返同。见极七返项。

  【极七有】 (术语)与极七返同。

  【吉庆】 (杂语)幸福之可庆者。宝箧印陀罗尼经曰:“若是塔所在之处,有大功勋,具大威德,能满一切吉庆。”

  【吉庆阿利沙偈】 (杂语)行灌顶时,贺受者吉事所唱之伽陀名。又曰吉祥伽陀。阿利沙偈者,古圣主所作伽陀之通称。见“阿利沙”条。大日经疏八曰:“经云吉祥伽陀等广多美妙言者,此颂凡有三种:一名曰吉庆,二名曰吉祥,三名曰极吉祥,皆是阿利沙偈。用之庆慰其心,仍有加持用,阿阇梨当自说之。次于次文,且出吉庆一种。”疏中出十一段吉庆偈梵汉二种,疏示其梵赞之出所曰:“吉庆阿利沙偈,出缚驷啰阿避廋经中,译云金刚起经也。”

  【吉庆赞】 (杂语)即吉庆阿利沙偈也。

  【极热地狱】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七。俱舍论八曰:“大极地狱。”同颂疏曰:“极热地狱。”

  【吉日良辰】 (术语)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为印度之古法,宿曜经,摩登伽经,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等详说之。大日经疏四曰:“良日辰者,谓作法当用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为吉祥,堪作漫荼罗。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胜,至此日常念诵,亦应加功也。”宿曜经上以偈说:“一三五九十一与十三,于二白黑分,所作皆成就。黑三夜七昼,十夜十四昼,白四夜八昼,一夜十五昼,于此黑白分,昼夜不成就。日中及中夜,已后皆通吉。”然经中就世出世之法,选吉日良辰,有禁与许之二说。

  【即身】 (术语)台家盛谈即心义,真言宗则言即身义。谓即心成佛犹属理,即身成佛乃属事实也。日本弘法着有即身成佛义一卷。

  【即身成佛】 (术语)真言宗所谈。谓此肉身可成佛也。菩提心论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三摩地,于诸教中阙而不书。”又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即身菩提】 (术语)此肉身得菩提之悟也。如言即身成佛。

  【极圣】 (杂语)圣中之极。谓佛也。金鞞论曰:“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盂兰盆经疏新记上曰:“佛为极圣。”

  【极圣位】 (术语)六种性位之一。究竟妙觉之位也。

  【急施衣】 (术语)安居竟所施之三衣,施主有事故,不得待竟日,于其以前施与安居僧者。安居竟十日已前许受之。舍堕罪中有过前受施衣过后畜戒。见行事钞中二。

  【即时入必定】 (杂语)谓念佛行者,以信弥陀之一念,即时入于必定之位也。必定之位者,必成佛之位也。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净土文类证卷曰:“烦恼成就凡夫生死罪浊群萌,获往相回向心行,即时入大乘正定聚之数。”

  【极十岁】 (术语)减劫者,人寿渐减,其极至于十岁,此时现小三灾云。俱舍论十二曰:“此洲人寿量渐减,乃至极十,小三灾现。”

  【即是】 (术语)于彼此事法显圆融不二之语。见“即”条。

  【即事而真】 (术语)谓事理本来无二,于浅近之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也。止观一曰:“离说无理,离理无说;即说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则即事而真。”光明玄曰:“若取即事而真,为真身。”法华玄义四曰:“虽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伤命早夭。”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众心。若舍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缘谢则灭,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

  【即士释】 (术语)亦曰依主释,依士释。六合释之一。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即士释,亦言依士,士谓主也。立名从主,故言依士,如言眼识等也。”见“六离合释”条。

  【疾书】 (杂名)经之顿写,又云疾书。大品般若经十五曰:“若欲书是般若波罗蜜时应当疾书。”

  【极说】 (杂语)至极之说法。教行信证一曰:“一乘究竟之极说。”

  【极微】 (术语)依有部宗之意,极微有三位:一极微之微,二色聚之微,三微尘也。极微之微者,色声香味触五境与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极微分也。是实色极少,不可更分,故光记名之为极微之微。对于色聚之微而谓之为实之极微。旧译云邻虚。然此极微非有色之体用,随而非现量所得,唯以慧渐渐分析而至于究竟者。唯是为慧眼之所行,而非眼见之现量得,故正理论称之为假之极微。色聚之微者,前色等之极微,聚合而成一物质上之最极微分也。前色声等十色,虽为实色,然非为单独生者。生时必彼此相依而俱生者。是为诸微之和聚体。故光记以之为假色。而是亦无色之体用,非眼见所得之现量体,故正理论以为假之极微(但此假实为一应之对论,依有部宗实义则所成之微色亦实体也,观下所引了义灯之文可知)。俱舍论四曰:“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为显更细于此者。(中略)八事俱生,随一不灭。”同光记曰:“微聚是假,假聚依实。实有多少不同,是即约假聚,明有实数也。”又曰:“应知微有二种:一色聚微,即极少八事俱生,不可灭也。二极微微,即色极少更不可分也。”观此可知也。然而俱舍论十二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故,一极微为色极少。”此位之极微也,非第一位实之极微。不可混同。微尘者,眼见上之最极微也。前色聚之极微,上下四方之六方与中心,七微集聚,梵曰阿菟,又曰阿拏,俱舍论单译曰微,余处多曰极微。即七倍八事俱生之色聚极微,为一阿菟,即一微之量,是眼见上之最极点也。其眼见者非为人之肉眼,惟天眼与轮王眼及今生可得佛果之菩萨(如悉达太子)眼得见者。正理论称之为实之极微。此微更七倍名为金尘,七金尘名为水尘,七水尘名为兔毛尘。金尘者于金中往来无障者。水尘为往来水中之空隙者。兔毛尘为等于兔毛之端者。可以想象极微之量矣。俱舍论十一曰:“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水尘积至七为一兔毛尘。”同光记曰:“七极微为一量,微显细聚。梵云阿菟Aṇu,此名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应知但为天眼轮王眼后有菩萨眼所见。”义林章五本曰:“有体用中最极小者所谓阿拏,说此名极微。”然则一极微虽为二十事体和融满足之色体,然未为五识之境,必至七极微积聚成一阿拏色,始为五识之境也(天人等),即一阿拏色具百四十之事体。唯识了义灯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能者极微,所者阿拏)俱实,即从拏色始五识得。若一一微唯意识得,非五识境。”

  【极微分不分】 (杂语)三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异其论,小乘以分析之极为极微。至于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之部分(此曰极微无方分),故不可更为分析。若果欲分析之,则惟以意识之观慧,于一极微中分别有能造之四大,有所造之色香等而已,然如此分析之色香等二十,但为想像,故非实之极微。盖此二十,非事实可分离者也。大乘原不立实体之极微。其极微为以观慧分析粗色之意识想像,故得分析无限。然于某程度而不止之。则与虚空相似,不能为物质之想。故于得为色想之限,立极微之名,而定为分析之之极也。正理论三十二曰:“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假。其相云何?实谓极成色等自相,于和集位现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慧渐析至最极位。然后于中辨色声等极微差别,此析所至名假极微。”唯识论二曰:“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说说极微。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以空现,不名为色。故说极微是色边际。”

  【极微假实】 (杂语)胜论师言极微为圆常,更无生灭,虽空劫之时,亦离散而意游于空中。小乘之经部成实谓现在为实有,而过未为无。小乘之有部宗谓极微为三世实有,常恒不变,只依众生业力之有无而有作用之生灭众生业缘未熟,微体未起作用之位,为未来之极微,正起作用,集成根境,从而为现在之极微,作用已,再为体,为过去之极微。极微体法虽为恒有,而其作用,则生灭无常。故胜论异于常经。然则未和合之第一位极微之微,为实法。所和合之第二位色聚之微,亦为实体也。又七微聚集之阿菟色亦为实法。但就于事实现见之上而论,第三七微于和聚之位,始得实成现见一物体,故可谓为实之极微,第一第二之微,于事实上非如此分离,但为以智慧分析之之比量分齐,故谓之为假之极微(观上所引之正理论可知)。然而大乘谓一切之物质,随其量之大小。念念刻刻,自阿赖耶识之种子变现,无自微积至大之法。然则极微者,止为破我见成析空观时,以假想分析物质,实体之极微,决为无有也。唯识论二曰:“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

  【极位】 (杂语)极证悟之位。谓佛果也。探玄记一曰:“唯是极位大菩萨境。”文句三之一曰:“若极位者,则一切下位而皆不知也。”

  【极无自性心】 (术语)真言宗十住心之第九。华严经所说圆融法界之理也。真如无自性,故缘起为万法。所起之万法,亦如真如之性无自性,故万法互相即相融,盖华严法界之理,为究极为无自性之理者,故曰极无自性。大日经疏三曰:“如说极无自性心十缘句生,即摄华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入其中。”秘藏宝钥下曰:“善无畏三藏说:此极无自性心一句,悉摄华严教尽。所以者何?华严大意,原始要终,明真如法界,不守自性随缘之义。杜顺和上依此法门,造五教华严三昧法界观等。弟子智俨相续,智俨弟子法藏法师,又广五教作指归纲目及疏,即是华严宗之法门一一义章。”

  【即悟无生】 (术语)谓往生极乐者,即时得无生法忍之悟也。安住于无生之理而不起诸惑,是曰无生法忍。观无量寿经曰:“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极喜】 (术语)菩萨十地之初地谓为极喜。见“极喜地”条。

  【极喜地】 (术语)又曰欢喜地。菩萨修道位十中之第一地。菩萨既竣第一阿僧祇劫之行,无始已来,初发真无漏,而达于一分二空所显之理,断分别起之烦恼,因而得离凡夫之性,成为法身之菩萨。为极生欢喜之位,故曰极喜地,又曰欢喜地。唯识论九曰:“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极喜三昧耶】 (术语)又名悦喜三昧耶,大三昧耶真实印,素啰多大誓真实印。即谓行者发菩提心,灭除诸障,既为金刚萨埵,观自他无别,为同体大悲时,自住于无上欢悦之想也。大教王经一曰:“尔时薄伽梵复入极喜王大菩萨三昧耶,所生萨埵加持,名金刚三摩地,一切如来极喜三昧耶也。”普贤念诵仪轨曰:“应作是思惟:我身既成普贤菩萨,发是心,令无边有情界成就解脱,于此三摩地中观一切有情自他无别,为同体大悲。”即是也。金刚界降三世三昧耶会之降三世明王,住此三昧。手执大悲弓箭,是为其本誓,以坚固清净菩提心之弓箭射元品无明之怨敌,大乐化他之大喜,无有间断。是谓极喜三昧耶。若真言行者欲住此三昧,则结大誓真实印,二羽为金刚缚,忍愿入掌而相交合,檀慧禅智四指面,相合如独般金刚杵,以忍愿触心上,诵唵三昧耶斛苏啰多娑怛鍐之真言。是表大悲之箭,射生死厌离之心也。由结此印而触心故,金刚萨埵,遍入身心,速与成就,意欲希望,诸愿皆得。又见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普贤修行念诵仪轨等。

  【即相即心】 (术语)圣道门诸教云即事即理,净土门一家言即相即心。相者谓西方有净土,指方立相之相也,此相即自己之一心,离自己,则无净土,无弥陀,故云即相即心。见西方合论五。

  【吉祥】 (杂语)吉事之兆瑞。大日经疏八曰:“梵云落吃涩弭Lakṣmī,翻为吉祥相,或名具相。亦是嘉庆义,吉庆义。”

  【吉祥草】 (植物)梵名姑奢,又作俱舒,矩尸,译言上茆、茆草,或牺牲草。吉祥童子所奉之草,故曰吉祥草。佛敷之为座以成佛。七帖见闻五末曰:“一义云:茅草头似剑,魔王见之,剑上坐思成怖畏,去此草名智剑草(云云)。一义云:此草敷精舍,去不净,七尺也,佛为去烦恼不净用之也(云云)。一义云:此草吸物热,仍以空观草,吸烦恼热事表。”与“吉祥茅”同,Kuśa。

  【吉祥忏法】 (修法)金光明忏法之别名。因金光明忏法以吉祥天为道场之法门主故也。

  【吉祥持世经】 (经名)持世陀罗尼经之异名。

  【吉祥伽陀】 (经名)文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之略称。【吉祥伽陀】(术语)谓吉庆阿利沙偈也。见“吉庆”条附录。

  【吉祥果】 (物名)鬼子母所持之果名。诃利帝母真言经有曰:“以左手于怀中抱一孩子,于右手中持吉祥果。”今以石榴充之。鹰峰群谈五曰:“问曰:鬼子母所掌吉祥果,或谓之石榴,是乎不也?答曰:有云:吉祥果西方有之,此间无矣。画像方式云:吉祥果如菰蒌,黄赤色,此方所无之(已上)。忆是以石榴拟吉祥果耳。则石榴一华多果,一房千实者,因谓鬼子母千子母也。故爱此果,遂拟吉祥果也。”

  【吉祥海云】 (术语)卍字之别称。慧琳音义二十一曰:“室利靺瑳,Śrī-vatsa,此云吉祥海云。”见“万字”条。

  【吉祥悔过】 (修法)诵最胜王经忏悔罪过之法。最胜王经二(梦见金口忏悔品),说忏悔之法及功德。

  【吉祥茅】 (植物)大日经疏十九曰:“西方持诵者,多用吉祥茅为藉也。此有多利益:一者以如来成道时所坐故,一切世间以为吉祥故。持诵者藉之,障不生也。又诸毒虫等,若敷之者,皆不得至其所也。又性甚香洁也云云。”

  【吉祥茅国】 (地名)王舍城之别名也。慧琳音义六曰:“吉祥茅国,古名王舍城,即摩竭陀国之正中心。古先君王之所都处,多出胜上吉祥香茅,因以为名。亦名上茅城,崇山四周,以为外郭。”

  【吉祥瓶】 (物名)不空羂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上曰:“以赤铜作吉祥瓶,盛满一切诸妙香药末尼真珠金银等宝,和杂盛之,以杂华绳系其瓶顶。”大疏八曰:“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为之,极令圆满端正。”

  【吉祥日】 (术语)见“吉日良辰”条。

  【吉祥天】 (天名)吉祥梵名室哩,又作室利或尸里。女天名。详见“吉祥天女”项。

  【吉祥天女】 (天名)旧称功德天。新称吉祥天。本为婆罗门神。而取入于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毗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与大功德于众生。或云为毗沙门天之后妃。然无确实经轨之说。金光明经二曰:“功德天品。”最胜王经八曰:“大吉祥天女品。”义释四曰:“吉祥天女,旧译云功德天女。”大疏演奥钞十五曰:“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释(定深记)云:次言功德者,吉祥天女也。梵曰摩诃室利Mahāśrī,言摩诃者大也。室利有二义:一者功德,二者吉祥。由此二义,昙无谶及伽梵达摩,阿地瞿多等三藏诸师同云功德天。余诸三藏翻为吉祥,如文殊师利或云妙吉祥,或云妙德。”其住处近毗沙门之城。最胜王经八曰:“尔时大吉祥天女,复白佛言:世尊北方薛室罗末拏(旧称毗沙门),天王城名有财。去城不远有园,名曰妙花福光,中有胜殿,七宝所成,世尊我常住彼。”其天女之形,陀罗尼集经十(功德天品)曰:“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画作种种璎珞环钏耳珰天衣宝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咒无畏,宣台上坐。左边画梵摩天,右边画帝释天。如散华供养天女,背后各画一七宝山。于天像上,作五色云,云上安六牙白象,象鼻绞马脑瓶,瓶中倾出种种宝物,灌功德天顶上。天神背后,画百宝华林,头上画作千叶宝盖,着上作诸天伎乐,散华供养。”其经轨为佛说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一卷,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一卷,功德天法一卷(陀罗尼经十),以吉祥天为毗沙门之后妃者,日本台密有毗沙门吉祥之双身法。一方犍达罗之刻像中,有男女之二天相并者。为毗沙门天与鬼子母神也。刻像之考证经过不明,故吉祥天与辨才天时相混同。鬼子母神。与吉祥非相混。初之属性,为毗纽,即那罗延天后也,Laksmi。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经名)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之略称。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经】 (经名)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之略称。

  【吉祥童子】 (人名)佛将成道时,奉吉祥草之童子。佛所行赞曰:“释帝桓因,化为凡人。执净软草,菩萨问言:汝名何等?答名吉祥。菩萨闻之,心大欢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菩萨又言:汝手中草,此可得不?于是吉祥,即便授草,以与菩萨,因发愿言:菩萨道成,愿先度我。菩萨受已,敷以为座。而于草上,结跏趺坐。”

  【吉祥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大吉祥陀罗尼经之略称。

  【吉祥柱】 (物名)不空羂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上曰:“于坛方面,各开一门,门外各有二吉祥柱。”

  【吉祥坐】 (术语)坐相之一。见“结跏趺坐”条。

  【即心】 (术语)一切万法即就于心而不离也。法华玄义四曰:“上来圆行不可远求,即心而是,(中略)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谛一切佛法即心而具。”

  【即心即佛】 (术语)又曰即心是佛,即心成佛。为诸大乘教之极谈。言是心即是佛也。传灯录七(法常章)曰:“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同六(马祖章)曰:“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碧严四十四则曰:“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宗镜录二十五曰:“问:如上所说,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僧同诠,理事分明如同眼见,云何又说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诠,直表示其事,令证自心,了了见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诠,即护过遮非,去疑破执。(中略)近代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为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传心法要上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惟此一心是佛。又曰: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佛。又下曰:即心是佛,无心是道。又曰:祖师西来,唯传心佛。直指汝等心本来是佛,心心不异,故名为祖。若直下见此意,即顿超三乘一切诸位,本来是佛,不假修成。”顿悟入道要门下:“有一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师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曰: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

  【即心念佛】 (术语)谓唯心之弥陀心,得己身之净土,而念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遍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心佛所现,吾人之心性,本为清净之佛体,唯为无明烦恼所覆不能显,其不显者,谓隔十万亿土而已。故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净土门以外诸大乘家之念佛也。

  【即心是佛】 (术语)与即心即佛同。传灯录曰:“有僧问大梅和尚,见马祖得个什么?大梅曰: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僧曰:马祖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大梅曰: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马祖曰:梅子熟矣。”参照即心即佛项。

  【吉由罗】 (杂名)又作枳由逻,羁由罗,译言璎珞。见“翅由逻”条及“璎珞”条,梵Keyūra。

  【即有即空】 (术语)谓一切有为法其自性本空。非坏灭法然后始空也。仁王经上曰:“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有即空。”天台疏中曰:“即有即空者,色性自空,非色坏故空也。”

  【吉遮】 (异类)梵Kṛtya,巴Kicca,又作吉蔗,鬼名。译曰所作,起尸鬼也。玄应音义六曰:“吉遮,正言讫栗着,此译云所作也。”因明大疏上曰:“讫栗底者造也。”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嘉祥之义疏十二曰:“吉遮此云起尸鬼。”见“起尸鬼”条。

  【极证】 (杂语)至极之悟。

  【极致】 (杂语)至极之宗旨也。净土论注上曰:“上衍之极致。”盂兰盆经疏新记下曰:“道教之极致。”

  【即中】 (术语)圆教之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别于别教之中谛。见“即空”条。

  【极尊】 (杂语)至极之尊者。佛也。归敬仪曰:“宇宙之极尊。”

  【集谛】 (术语)四谛之一。

  【集华经】 (经名)称扬诸佛功德经之异名。

  【集会】 (杂名)僧俗集会于法会之席也。

  【集会所】 (杂名)法事时参列之众僧所集之处也。

  【集会钟】 (杂名)报法会始时集众僧之钟也。

  【集解】 (书名)天台四教仪集解之略名。

  【蒺藜论】 (杂语)于他发难问,使他不得语,亦不得不语,谓之蒺藜论。杂阿含经三十二记外道嗾其弟子,使向佛发数度蒺藜论,弟子还,闻佛说而信伏。

  【蒺藜园】 (杂语)寺中如法,三宝清净,则供养于此者,可得无量之福果,是为良福田。若寺中非法聚会,众僧不如法,则不生福利,是为蒺藜园。行事钞下三曰:“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斯言实矣!”

  【集起】 (术语)梵语质多Citta,此译曰心,阿赖耶识之名也。一切现行法于此识薰其种子之义为集,由此识生一切现行法之义为起。参照“种子”条。

  【集异门论】 (书名)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之略名。

  【集智】 (术语)十一智之一。证集谛之无漏智也。

  【集众钟】 (物名)钟为集众生而打者,故名。见“钟”条。

  【藉通开导】 (术语)台家之名目。借通教开导别圆之机也。三通中第三种之机类也。见“通教”条。

  【己界】 (术语)佛界对众生界谓我身为己界。

  【己利】 (术语)自己之利益。法华经序品曰:“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文句一上曰:“智断功德,皆名己利。”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术语)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维摩经佛国品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乐邦文类四载圆辩法师之净土唯心说,并载姑苏禅师之唯心净土文。云楼弥陀经疏钞一曰:“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为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之法门,古来圣道门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导所立之净土门不取之。西方指净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观经疏定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龙舒净土文一曰:“世有专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万善同归集二曰:“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

  【己心】 (术语)自己之一心也。

  【己心法门】 (术语)自己心中发明之法门也。止观一上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

  【己心中所行法门】 (杂语)谓自己心中修得之法门,即自己心中实感实证之法门也。

  【己证】 (术语)又名自证。即己独证悟也。辅行六之一曰:“自说己证。”文句记五之一曰:“大师自说己证也,禀承南岳证不由他。”

  【计】 (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计我我所。”

  【记】 (术语)见“记别”条。又谓经论之注释。如言俱舍之光记。

  【忌】 (术语)于丧中或命日慎其心身曰忌。参照“忌中”条。

  【迹本】 (术语)法华之迹门本门也。法华玄义七曰:“又以此华喻佛法界迹本两门。”

  【记别】 (术语)又作记莂。佛记弟子成佛之事。分别劫数国土佛名寿命等事,谓为记别。授此记别于弟子,谓为授记。别字加草冠者非也。文句七上曰:“记是记事,莂是了莂。”嘉祥义疏八曰:“记者云决也,亦云莂也。所言决者,于九道中,分决此人必当成佛,故云决也,莂义亦然。”玄赞七曰:“记者,决也,别也。为决了当果,为分别其当来果相。”玄应音义曰:“别分别也。经文从草作莂,非也。”演密钞四曰:“记别者,谓世尊记诸弟子未来生事,记因果也。”

  【记莂】 (术语)与记别同。梁简文帝文曰:“已于恒河佛所,经受记莂。”参照“记别”条。

  【记别经】 (经名)十二部经之一。梵语和伽罗那Vyākarana,译曰授记。又曰记别。俱舍光记十八曰:“正理四十四云:言记别者,谓随余问,酬答辨析。如波罗衍拏等中辨,或诸所有辨曾当现真实义言,皆名记别。”

  【济颠僧】 (人名)宋天台人,名道济,李氏子。就灵隐剃度,狂嗜酒肉,人称济颠。居净慈寺,火发寺毁。济行化严陵,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尽拔,浮江而出。报寺众曰:木在香积井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盖六甲神也。见清一统志。师临终,作偈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入灭后,有僧遇于六和塔下,复附书归。有忆昔面前当一箭,至今犹觉骨毛寒,祇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之句,盖天台五百应真之一也。

  【计都】 (杂名)Ketu,又曰计部,鸡兜,鸡都。九曜之一。译曰旗星。即彗星也。大日经疏四曰:“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

  【计都末底】 (地名)Ketumati,山名。译曰幢慧。慧苑音义上曰:“计都,此云幢也,末底慧也。”

  【计度】 (术语)以意识之作用,思量分别种种事物也。

  【济度】 (术语)众生沈居生死海,济而渡于彼岸也。度者渡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

  【济度方便】 (术语)方便为方法便宜之义。即所谓手段。佛救济众生之手段也。

  【计度分别】 (术语)三分别之一。散心之意识与相应之智慧之作用也。俱舍论一曰:“意识相应散慧,名为计度分别。”

  【记法住经】 (经名)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之略称。

  【迹佛】 (术语)谓迹门之佛也。

  【纪纲寮】 (杂名)维那之住室。象器笺二曰:“维那寮又曰纪纲寮。”

  【迹化】 (术语)对于本化之称。法华经有本迹二门之教化,后之十四品云本化,前之十四品云迹化。见本迹二门条。

  【济家】 (流派)谓临济宗也。

  【妓乐】 (术语)又作伎乐。妓为女乐,伎为伎巧。以妓为正,又曰吴乐。雅乐之一种。三德指归二曰:“妓乐者,女乐曰妓,字应从女,从人者非。”探玄记十二曰:“妓乐等,治忧恼障。”法华经序品曰:“香华妓乐,常以供养。”宗渊之妙法莲华经考异上曰:“妓行本作技。药本、宋藏本、明藏本、并作伎。慈音云:技,艺也。伎,立也。弘决云:伎字应从女,谓女艺也。”

  【计里枳黎】 (菩萨)见“髻利吉罗”条。

  【记论外道】 (流派)谓弘毗伽罗论之人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记论外道,即毗伽论是也。”

  【迹门】 (杂名)本迹二门之一。

  【迹门开显】 (术语)与开三显一同。见开显条。

  【迹门十妙】 (名数)(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三、四谛之境,四、二谛之境,五、三谛之境,六、一谛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之故,智亦随妙,函盖相应,不可思议也。经曰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也。(三)行妙,行即所修之行。妙智导行,故亦随而妙不可思议也。经云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是也。(四)位妙,位即诸行所历之位次,十住乃至十地是也。以行妙之故,所证之位,亦妙不可思议。经云:乘是实乘游于四方是也。(五)三法妙,三法即真性观照资成之三法。真理是理观,照是慧,资成是定,此三法是为佛之所证,妙不可思议也。(六)感应妙,感谓众生,应即佛。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于众水。是妙不可思议也。经曰: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也。(七)神通妙,如来无谋之应,称适于善权方便机宜变现自在,是妙不可思议也。经曰: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是也。(八)说法妙,说大小乘偏圆之法,使众生咸悟入佛之知见,是妙不可思议也。经云: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是也。(九)眷属妙,佛出世,则十方诸大菩萨,皆来赞辅,或以神通而来生者有之,或以宿愿而来生者有之,或以应现而来生者有之,皆名为眷属,俱妙不可思议也。(十)利益妙,佛说法,一切众生咸开悟本性,得入于佛知见,犹如时雨普洽,大地蒙益,是妙不可思议也。说见玄义二之二。

  【计名字相】 (术语)起信论所明六粗之一。依妄执于诸法上立虚假之名字,种种计度分别也。见“六粗”条。

  【忌日】 (术语)又作讳日。人之死日,追怀其人,而忌逸乐之事,故云忌日。礼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爱,忌日之谓也。”注“忌日者亲亡之日。”楞严经一曰:“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腋。”同长水疏曰:“先王崩日,忌讳之辰,故云讳日。讳忌也,以忌举吉事讳避其名也。”释氏要览下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营会供养,即忌日之事也。俗礼君子有终身之孝,忌日之谓也。又谓不乐之日,不饮乐故。或云讳日,或云远日(远日犹温曲礼,丧事先远日)。释子死亡,可称归寂之日,盖释氏无忌讳故。”

  【忌日设斋】 (行事)于死人之忌日招待僧人请读经,于是供斋而祈冥福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

  【计萨啰】 (植物)见“计舍罗”条。

  【计舍罗】 (植物)梵名Kesara,又作计萨啰,鸡萨罗。译云蕊或花蕊。见大日经二,华严经七十六。又言师子身毛之旋文。见慧苑音义下。

  【际史吒】 (杂名)际史吒,译曰三月。见梵语杂名。梵Jyaiṣṭha。

  【忌事】 (杂语)谓戒律也。见“戒”条。

  【记室】 (职位)书记也。

  【计我实有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谓兽主等也。是等外道所主张者,为我,有情,命者,生者,皆有之。又谓此我于感觉起时认识,故得此名。

  【济下】 (杂语)谓临济之门下也。

  【记心轮】 (术语)谓识别他心佛之意业之用也。三轮之一。义林章六末(三轮章)曰:“三轮别名者,杂集第一说,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中略)心谓他心种类差别,记谓别识,识别彼心,名曰记心。”

  【伎艺天女】 (天等)摩醯首罗天顶上化生之天女也。其念诵之作法出伎艺天女念诵法。

  【伎艺天女念诵法】 (书名)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之略名。

  【济缘记】 (书名)四分律随机羯磨济缘记,八卷,宋元照着。释南山之业疏者。

  【忌月】 (术语)正五九之三月也。见“三长斋月”条。

  【计着】 (术语)以妄想坚为计度而不动也。楞伽经三曰:“如缘言说义计着,堕建立及诽谤见。”

  【忌中】 (杂语)谓人死后四十九日间,以修七七之斋会也。见“四十九日”条。

  【济诸方等学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乘方广总持经之异译。

  【偈】 (术语)Gāthā,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见“伽陀”条。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寂】 (术语)又云灭。涅槃之异名。维摩问疾品曰:“导人入寂。”净影疏曰:“寂是涅槃,又寂真谛。”

  【寂岸】 (术语)寂灭之彼岸,即涅槃之称也。寄归传一曰:“仰晞寂岸为悟寂之虚关。”

  【偈莂】 (杂语)佛家诗文之称。佛家作诗曰偈。作文曰莂。

  【寂常】 (术语)无烦恼云寂,无生灭云常,即涅槃之理也。楞严经一曰:“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寂场】 (术语)寂灭道场之略。法华玄义一上曰:“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

  【寂场树】 (植物)寂灭道场之菩提树也。见“菩提树”条。

  【寂定】 (术语)离妄心妄想云寂定。无量寿经上曰:“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净影疏上曰:“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广寂定。”

  【寄附】 (杂语)委托物于寺院,为备三宝之用也。与施与不同。优婆塞戒经曰:“善男子受优婆塞戒者,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供父母妻子眷属,其余藏积俟用。不应寄附四处也:一老人,二远处,三恶人,四大力。”

  【寂光】 (术语)寂谓真理之寂静,光谓真智之光照,即理智之二德也。又即于寂理而光照,谓之寂光。大日经疏一曰:“尔时行人为此寂光所照,无量智见自然开发,如莲华敷。”又台家四土中之常寂光土云寂光。

  【寂光海会】 (术语)寂光为常寂,光土,海会为一会之大众。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乃至天龙八部诸众来集,如万川之朝宗大海,故称曰海会。大日经疏三曰:“复次,众生一会心中有如来寿量长远之身寂光海会乃至不退菩萨。亦复不能知。当知此法倍复难信。”演密钞四曰:“寂光海会者,寂光土也,海会众也,即是常寂光土中尘沙之众也。此通真应。”

  【寂光土】 (界名)常寂光土之略。

  【祭鬼子母】 (行事)西竺寺厨,供养鬼子母以求福。见诃梨帝条。

  【寄褐】 (杂语)为护持孩儿被僧衣也。释氏要览下曰:“今世人,护惜孩儿,遂服以僧衣,谓之寄褐。”

  【寄花五净】 (杂语)以花寄于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天。则恒不萎。以世界之大风灾亦不至此天故也。安乐集曰:“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寂静】 (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引于群生,令至寂静道。”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

  【寂静法】 (修法)真言五种护摩中第一之息灾法曰寂灾法,又云寂静法。要略念诵经曰:“修寂静者,结跏趺坐,面向北方,对于圆相一心离缘,作成就法,名扇底迦。”Śāntika。

  【寂静行】 (术语)谓声闻缘觉求涅槃寂静之行法也。探玄记五曰:“教寂静行,有三义:一以彼二乘修离生死喧杂行故。二令修证人空寂静行。三无余涅槃名寂静。修彼名行。”

  【寂静乐】 (术语)五种乐之一。见“乐”条。

  【寂静门】 (术语)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故称一切法云寂静门。宝箧经曰:“文殊师利,于东方庄严国佛名光相,现在说法,有大声闻名曰智灯。因文殊问:默而不答:彼佛告文殊云:可说法门令诸众生得无上道。文殊答云:一切诸法皆是寂静门。”

  【寂静相应真言】 (真言)扇底迦法相应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纳磨(是归命意),莎缚诃等字,当知是修三摩地寂静相应真言也。”要略念诵经曰:“所谓初安唵字,后称所方言莎缚诃名扇底诃也。”此中纳磨与唵之相违,胎藏界为纳磨,金刚界为唵。

  【寂静音海夜神化导三十七门】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五参寂静夜神对童子自说于三十七类之众生为三十七门之化导。见唐华严七十一。

  【寂静真言】 (真言)寂灾真言也。大日经疏八曰:“当以寂静真言用苏蜜酪和饭百遍。”参照“寂灾真言”条。

  【偈句】 (术语)偈之文句。南山戒疏一上曰:“彼叶一偈三十二字,唯此方言多少无准,或三四字,或五六七,节以声言用为偈句。”

  【寄库】 (杂语)辽志曰:“辽俗十月内,五京进纸衣甲器械。十五日,国主与押番臣,密望木叶山,奠酒。用番字书状同烧化,以奏山神,曰寄库。”今人焚寓钱于生前,作佛事寄属冥吏,以冀死后取用,盖辽俗也。宋无名氏鬼董曰:杭有杨妪,信庸僧寄库之说,月为一竹篓,置寓金银而焚之,付判官掌之。判官者,取十二支之肖似为姓,如寅生则黄判官,丑为田,未为朱,亥为袁,卯为柳,戌为成之类。

  【寄库钱】 (杂名)葬送时,埋于土中之钱也。谓以钱寄于冥土之府库请免亡者之罪也。盖汉魏以来之俗习,一云瘗钱,日本谓之六道钱。佛祖统纪曰:“世有用纸镪寄库者。”龙舒之净土文曰:“予遍览藏经,即无阴府寄库之说。奉劝世人,以寄库所费,请僧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则必得往生。若不为此而为阴府寄库,则是志在阴府,死必入阴府矣。”

  【寂留明菩萨】 (菩萨)胎藏界观音院第二行第七位,密号曰定光金刚。弥陀定门之尊,以寂静心留之义而名。肉色,左手屈四指,竖头指,当胸,右手掌向外,高举,着天衣,立左膝,坐赤莲华,垂带翻风似风天。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ā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寂灭场】 (术语)寂灭道场之略。四教仪集注上曰:“处随法转,名寂灭场。”

  【寂灭道场】 (术语)化身佛证有余涅槃之道场也。如释尊在摩竭陀国迦耶山头尼连禅河边之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是也。晋华严经一曰:“一时佛在摩竭陀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

  【寂灭乐】 (术语)五种乐之一。见“乐”条。

  【寂灭忍】 (术语)五忍之一。见“忍”条。

  【寂灭为乐】 (术语)寂灭者涅槃也。对于生死之苦而涅槃为乐。涅槃经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寂灭无二】 (术语)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圆觉经曰:“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寂灭相】 (术语)涅槃之相离一切之相,谓之寂灭相。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智度论八十七曰:“涅槃即是寂灭相。”

  【寂默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寂念】 (术语)寂静之念虑,即禅定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寂然】 (术语)寂静无事之状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注曰:“生曰:寂然者,寂静无事之义也。”

  【寂然护摩】 (修法)息灾之护摩也,行灌顶时为弟子灭罪而修护摩,是云寂然护摩。大日经疏八曰:“次当为诸弟子作寂然护摩,是扇底迦Śāntika法,亦可翻为息灾也。”

  【寂然界】 (术语)二乘所证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经一曰:“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法性,如是证寂然界。”同疏二曰:“行者如是观照时从无性门达诸法即空,得离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为蕴处界能执所执之所动摇,故名证寂然界。证此寂然界时,渐过二乘境界。”

  【寂忍】 (术语)寂静与忍辱也。指要钞序曰:“被寂忍之衣据大慈室。”

  【偈颂】 (杂名)梵语偈陀,此译为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吴音也。梵之偈陀如此方之诗颂,字数句数有规定,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

  【偈他】 (术语)译曰颂。见“伽陀”条。

  【寂调音所问经】 (经名)一卷,刘宋法海译。清净毗尼方广经之异译。

  【寄位】 (术语)寄于行位之差别,以显示教门之浅深也。又曰寄显,或曰寄在。见五教章卷上。

  【祭文】 (杂语)又作斋文。为斋供冥众吊祭亡者而诵读之文也。

  【寄言叹】 (术语)以种种善言赞叹法云寄言叹,更进而言无赞叹之言辞云绝言叹。天台以法华方便品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等之言为寄言叹,以止止不须说为绝言叹。止观辅行一之一曰:“于方便品初,寄言绝言,广叹略叹,不出权实。”

  【寂业师子】 (杂名)释迦之异名,大日经疏四曰:“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是故号为寂业师子。”演密钞五曰:“号为寂业师子者,偈中云释师子救世,具足应云释迦师子救世。偈以五字成句,故略去迦字但有释字。此释迦言,寻常翻译或但为能,或云能人。今云寂业者,盖依字门而立其名,谓前梵本偈中云赦吃也,赦即是奢字门也,奢者一切法寂义也。吃也者,上吃字是迦字门,为速合也。也字取声便故,遂成吃音。迦者,诠一切法造作义,造作即业也。由此故云寂业师子也。”

  【寂音尊者】 (人名)唐大庄严寺慧龄之弟子也。其传附于续高僧传二十八(慧龄传)。

  【寂用】 (术语)见寂用湛然项。

  【寂用湛然】 (术语)真如之理体,离有为之诸相,故云寂,而生世间出世间之善法,故云用。即起信论所说三大中之体用二大也。而即体为用,与体皆常住不灭,故云湛然。观经玄义分曰:“恒沙功德寂用湛然。”

  【偈语】 (术语)偈颂体之语句。见“偈”条。

  【寂灾真言】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摩诃奢底蘗多,舍底迦罗,钵罗(二合)舍摩达磨你栗惹多,阿婆缚娑嚩婆嚩达磨,三曼么多钵罗钵多,莎诃。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Aḥ Mahāśāntigata Śuddhikara prasama-dharmanirjāta abhāvasvabhāvadharma samantaprāpta Svāhā大日经疏八,同义释六有细释。

  【偈赞】 (杂语)以偈句赞叹他德者。演密钞五曰:“以金刚偈赞称叹诸尊。”

  【寂照】 (术语)真理之体云寂,真智之用云照。楞严经六曰:“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正陈论曰:“真如照而常寂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义虽有二名,寂照亦非二。”

  【寂照慧】 (术语)六慧之一。

  【寂照神变经】 (经名)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之略名。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在灵山,海众骈集,贤护菩萨问法。佛答以寂照神变三摩地,使菩萨于一切诸法皆得圆满。

  【寂志果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与长阿含沙门果经同本,佛为阿阇世王说沙门现在之得果。

  【继忠】 (人名)宋四明尊者知礼之法孙。得法于四明弟子广智尚贤。有弟子二人,一曰从义,三大部补注之著者。一曰处元,义例随释之著者。见稽古略四。

  【寂种】 (术语)声闻缘觉乘欣乐涅槃寂灭之种性也。二教论曰:“寂种之人,膏肓之病,医王拱手。”

  【髻宝】 (譬喻)国王髻中之宝珠也。见“髻珠”条。慈恩寺传序曰:“解其髻宝,示以衣珠。”义楚六帖七曰:“衣珠已现,髻宝仍传。”

  【髻利吉罗】 (菩萨)又作计利枳攞,计里计罗。金刚手菩萨名。译曰触。男女相触着之义。般若经义述曰:“髻利吉罗,于中国之言名触,以不舍众生必令解脱故,欲明触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现其触净俱幻平等智身。”慧琳音义三十九曰:“计利枳攞,金刚部大使者名也。”五秘密轨曰:“金刚计里计罗者,是虚空藏菩萨三摩地,与无边众生安乐,所求世出世间希愿皆令满足。”梵Kelikila。

  【髻珠】 (譬喻)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中略)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中略)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何以故?令我广得深智慧故。”方等陀罗尼集经四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爱之甚重,若临终时授与所爱之子。我今为诸法王,此经即如髻中明珠,汝如我子。今以此大方等陀罗尼经授与于汝,譬如此王以髻明珠授与其子。”

  【髻珠经】 (经名)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之略名。

  【罽宾】 (地名)汉西域国名。在北印度。新称迦湿弥罗。即今克什米尔一带之地。

  【罽宾国龙地】 (传说)西城记三说国内有阿罗婆楼龙王Aravada,降大雨,流禾稻。阿育王时为大德末田地受教化。

  【罽宾王臂堕】 (传说)付法藏第二十三祖师子尊者,游化罽宾国。时彼国王名弥萨崛。大起邪见。破坏佛教。以利剑斩师子尊者。头中无血。唯乳流出。师资之付法于此遂绝。时王臂堕,七日而亡。见付法藏传六,佛祖统纪五。

  【罽利沙盘】 (杂名)见“迦利沙波拏”条。

  【罽罗多】 (地名)Kirāta,北方山夷之义,谓栖息雪山西北部之种族也。似指前汉初侵入北印度征服罽宾之塞种族。西域记之“讫利多”与此种族同一欤。

  【罽那尸弃佛】 (佛名)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三作“刺那尸弃。”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宝髻。”优婆塞戒经一作“宝顶。”菩萨本行经作“螺髻。”玄应音义九曰:“罽那居例切,秦言宝积,经本或作刺那,力达切。”梵Ratnaśikhin。

  【罽腻吒王】 (人名)一作罽尼吒王。付法藏传五记月支国王,名栴檀罽呢吒王Canda-kaniṭa,伐中天竺索九亿金赎偿,获马鸣菩萨与佛钵及一慈心鸡而还。后王与安息国战,杀九亿人。王心悔,恐其罪报。马鸣为王说清净之法使其重罪渐微薄。王尚征伐四方不止。群臣憾之。乃弑王。

  【罽腻吒王为千头鱼】 (传说)王以多杀之罪虽闻马鸣说法,犹生大海中为千头鱼。剑轮回身,斫头。随斫随生,须臾不止。时有罗汉为维那,鸣犍稚,王闻其声,苦痛止息,因请罗汉,长打犍稚。见付法藏传五,行事钞上一,经律异相。

  【罽饶夷】 (地名)又曰羯若鞠阇Kanyākubja,所谓曲女城也。今曰克脑其Kanauj,在恒河禅那河之间。太古王城曰拘苏磨补罗Kusumapura,在梵授王时,触仙人之怒,以其恶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时腰曲,故有此名。续高僧传作鞬拏究拨阇。翻为耳出城。玄奘渡天时,吠奢种曷利沙伐弹那Harṣavardhana,王君临此地。即有名之戒日王也。

  【迦】 (术语)ka,又作葛,嘎,揭,柯,羯,个,各,绀。悉昙体文三十五字中喉声之第一。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迦。”寄归传曰:“脚。”金刚顶经字母品曰:“迦字门,一切法,离作业故。”文殊问经曰:“称迦字时,是入业异熟声。”大庄严经曰:“唱迦字时,出入业果声。”涅槃经曰:“迦者,于诸众生起大慈悲,生于子想,如罗睺罗,作妙善义,是故名迦。”四十二字门曰:“称迦字时,入差别种种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般若经曰:“迦字门入诸法作者不可得故。”此从Kārya(业作)释之也。

  【加备】 (术语)加佛力以备众生之用也。与加被同。玄义分曰:“请愿遥加备,念念见诸佛。”法事赞曰:“遥加普备。”俱舍光记一曰:“恐有魔事,造论不终。赞德归敬,请加备故。”

  【加被】 (术语)神佛之力加于众生而与之也。楞严经六曰:“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观念法门曰:“诸佛同体,大悲念力,加被令见。”

  【迦比罗】 (人名)外道名。见“迦毗罗”条。又(地名)古代中印度之地名。梵语亦作迦毗罗。又曰迦比罗伐窣堵。即释迦父王所主国也。释迦在世之年。其国即已灭亡。地在今尼泊尔西南境。拉普的Rapti河以东。晋法显旅行时。已云城址荒芜。民家仅数十。唐玄奘西游。尚见伽蓝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大石柱。今遗迹已不可见。惟大石柱陷入土中。于西元一八九七年。始行掘出。其地在今哥拉克普尔Corakhpur。以北。为释迦降生之处。

  【迦比罗跋臭】 (地名)树林名。见“迦毗罗婆”条附录。

  【迦比罗皤窣都】 (地名)城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迦比罗婆修斗】 (地名)城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迦毕试】 (地名)Kapiśa,国名。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为黑岭,国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文字大同睹货罗国,僧徒六千余人,多习学大乘。昔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广地至葱岭东,河西蕃维皆送质子,王优待之,冬居印度诸国,夏还此国,春秋止健陀罗国。见西域记一。

  【迦宾阇罗】 (动物)Kapiṅjara,又作迦频阇罗。鸟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古昔云:是鵽鸟也。引释论云:似[此*鸟]鸱,与象猴为亲友,故知是也。鵽音卓刮反。”名义集二曰:“迦频阇罗,此云雉。”尔雅释鸟曰:“鵽鸠冠雉。”

  【迦宾菟】 (人名)比丘名。饰宗记八本曰:“迦宾菟者,五分十六,劫宾那是也。”见“劫宾那”条。

  【迦逋大】 (动物)梵名Kapota,或译鸽。或译鸠。大威德陀罗尼经七曰:“迦逋大者斑鸠。”又迦布德迦Kapotaka,谓其小者。又以为鸟之通称。

  【迦布德迦】 (动物)kapotaka,译曰鸽。

  【迦布德迦伽蓝】 (地名)Kapotakasaṁghārāma,西域记九曰:“迦布德迦(唐言鸽也),伽蓝。昔佛于诸大众,一宿说法。佛说法时,有罗者。于此林中,网捕羽族,经日不获。遂作是言:我惟薄福,恒为弊事。来至佛处。扬言唱曰:今日如来,于此说法。我今网捕都无所得,妻孥饥饿,其计安在?如来告曰:汝当蕴火,当与汝食。如来是时,化作大鸽,投火而死。罗者持归,妻孥共食。其后重往佛所,如来方便摄化,罗者闻法悔过。自斯舍家修学,便证圣果,因名所建为鸽伽蓝。”此精舍名之因缘,别有一说,见“鸽园”条。

  【迦才】 (人名)唐代人。住长安寺弘法寺,勤修净业。着净土论三卷。

  【家常】 (杂语)禅录之语。家中常有之物,家常之茶饭等。

  【迦絺那】 (衣服)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余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为长衣戒禁之)。二三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为离三衣宿戒禁止之)。三应檀主别请亦无罪(寻常以为别众食戒禁之)。四至午时受数度施主之斋亦无罪(寻常以为背请戒或展转戒或处处食戒禁止之)。五至午时不告知同住之人而至施主之家亦无罪(寻常以为不嘱同利入聚戒禁止之)。其功德衣,四周附缘,为五条式者,各条二分为一长一短,通计十隔。一功德衣,使众僧和集于一处,行受衣作法,且定一人之持者使护持之,因而众僧各得受衣之功德。其衣有由施主供之者,若无之时,则众僧集而裁缝之。行事钞上之四曰:“明了论云:本言迦絺那,为存略故,但云迦提,此翻为功德。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也。”同上之四曰:“明了论翻为坚实也。”定宾之四分律戒本疏下曰:“迦絺那,此云坚实衣也。此衣以是坚财成,又令施主受坚实报,复令众僧生得五利坚实功德,(中略)亦名功德衣也。”饰宗记八末曰:“一切坚物,皆称迦絺那,如人烦恼强盛,名此人为迦絺那心人。”迦絺那之字意为坚,以粗制之绵布作之,亦云安居之功德坚实。以一日作终为法。十二月十五日用羯磨舍之。此衣诸说纷纷。后世注释家之说,多不可信。

  【迦絺那经】 (经名)八百比丘及世尊,为阿那律作衣,阿那律为众说从信心出家乃至三明六通为迦絺那法。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十九中。

  【迦絺那月】 (杂名)又作迦提月,迦栗底迦月,羯栗底迦月,迦利邸迦月,迦剌底迦月,迦哩底迦么洗Kārttika等。安居竟之明日,三十日间,为比丘受迦絺那衣之时,故以之名月。但配月有新旧之别,南山旧译家,以四月十六日(阴历)为前安居之入日,故七月十五日为安居竟日,自其翌日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之三十日,为迦絺那月(此功德衣限于前安居之人)。行事钞上之四曰:“若四月十六日结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尽讫,名夏竟。至明相出十六日后,至八月十五日已来,名迦提月。”玄奘义净新译家以五月十六日为前安居之入日,故八月十五日为竟日,自其翌日至九月十五日为迦提月。寄归传二曰:“八月十六日,即是张羯絺那衣日。”同二曰:“从八月半已后,名歌栗底迦月。江南迦提设会,正是前夏了时。”如此旧译家,涉于八月之前半,又新译家,跨于八月与九月之两月,故八月又翻九月。饰宗记六末曰:“迦栗底迦,旧名迦提者讹,八月也。”西域记二曰:“頞湿缚庾阇月,迦剌底迦月,末伽始罗月,当此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慧琳音义十一曰:“迦利邸迦,唐言昴星。每年九月十五日,月临昴宿故。取此星为九月名,古名迦提,讹略不正也。”

  【加持】 (术语)梵语地瑟娓曩Adhiṣṭhāna,译言加持。加附佛力于软弱之众生,而任持其众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于众生之三业任持也。又祈祷者,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三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谓加被,持谓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现前大众,得见如是不思议庄严境界。”即身成佛义曰:“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曰持。”八十华严经六曰:“佛所加持无有边。”大日经题曰:“成佛神变加持。”

  【加持成佛】 (术语)谓依修行之功,为佛力所加持,现成佛之相也。真言三种成佛之一。

  【加持供物】 (杂语)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加持供物也。以若不加持,则诸飞行之药叉罗刹,幽阴鬼等来,悉盗食之,或触秽之故也。

  【加持门说】 (术语)大日如来之自证身说法也。大日如来入加持三昧,以加持身说大日经,故曰加持门说。是为日本兴教大师觉鍐所创说。师之爱染讲式曰:“大日如来报在昔之悲难,入加持之门。”又舍利供养式曰:“大日如来出法乐之都,趣加持之门。”

  【加持念诵】 (杂语)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以语密念诵也。盖行者已于本尊加持之位,自证圆极,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门,说法利生也,此之为正念诵。

  【加持身】 (术语)依加持而现起之佛身曰加持身。即应身也。演密钞二曰:“今言如来是佛加持身,即是应身。谓从加持而现起故,加持之身名加持身。”

  【加持世界】 (术语)本地法身,现他受用加持身,说三平等句法门之住处也。又名海会现前或随他法界宫。申言之,即教主自性身现他受用已下瑞相三身之加持处,恰如国王行政时,必由本宫出御前殿也。

  【加持香水】 (物名)修法而加神力之香水。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花,复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阏伽,烧香薰之,应诵真言。”

  【加持札】 (物名)唱真言而加持之神圣纸札。札上押种种之真言或符。

  【加持杖】 (修法)切桃木之枝,约尺余,以真言加持之,或扣魅女之肩,或打病者之痛所者。止观八曰:“又随身上有痛处,以杖痛打病处,至四五十。此复何意?夫诸病无非心作,心有忧愁思虑,邪气得入。今以痛逼之,则不暇横想,邪气去,病除也。”用桃木者,由于道家之记。事物纪元八曰:“五烛宝典曰:元日施桃枝着户上,谓之仙木。以郁垒山桃,百鬼畏之故也。”本草纲目二十九曰:“一名仙人桃。”

  【加持自身法】 (修法)加持自身而为本尊之法。大疏演奥钞十二曰:“观心中有缚字,变成五股金刚杵,杵变成金刚萨埵。如是观己,手结萨埵印,口诵其真言,为加持法也。”众尊准之。

  【跏跌坐】 (术语)同跏趺。见结跏趺坐条。

  【迦丁比丘】 (人名)佛灭后之罗汉名。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末世佛法破灭之相者。

  【迦阇】 (地名)国名。所在不明,译曰芦苇。见慧琳音义十八。

  【迦多】 (人名)迦多衍那之略。婆罗门姓。见“迦旃延”条。

  【迦多衍那】 (人名)罗汉名。见“迦旃延”条。

  【迦多衍尼子】 (人名)Kātyāyaniputra,又作迦多演尼子。见“迦旃延”条。

  【迦梵达摩】 (人名)梵名Bhagavaddharma,译言尊法。西印度人。唐时来,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年寿并缺。见贞元录十二。

  【跏趺】 (术语)结跏趺坐也。见“结跏趺坐”条。无量寿经上曰:“跏趺而坐,奋大光明。”

  【加供】 (杂语)加入于法事之供养而出供物也。

  【家狗】 (譬喻)烦恼随逐于身而难去,譬如家畜之狗。涅槃经十五曰:“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往生要集中末曰:“野鹿难系,家狗自驯。”

  【加行】 (术语)入于正位之准备,加一段之力而修行也。如加行道,加行位,四加行,四度加行等。旧译曰方便(七方便),以于佛果之善巧方便,有混滥之恐,故新译曰加行。唯识述记九末曰:“旧言方便道,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

  【加行大士】 (术语)大乘加行位之菩萨也。日本谓世亲为加行大士。

  【加行道】 (术语)四道之第一。见“四道”条。

  【加行得】 (术语)由加行而证得者。与所谓修得同。对生得而言。

  【加行果】 (术语)由加行私起之果也。为西方师所立四果之一。大毗婆沙论百二十一曰:“加行果者谓不净观,或持息念,为加行故,渐次引起尽无生智,余加行果类此可知。”又见俱舍论六等。

  【加行结愿】 (术语)密法传授之加行终了也。

  【加行善】 (术语)对于生得善而言。与所谓方便善及修得善同义。即加行方便所得之善心也。俱舍论七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加行得生得别故。”又法苑义林章六末曰:“若于三藏,要用功力,所生明胜觉慧之善心,名加行善。由功力起,性极明了。读解文义,加行而起,名为闻慧。”又次下曰:“此三类慧,皆非生得,非闇味故。并为加行得加行善故。”皆是也。

  【加行位】 (术语)唯识宗五位之第二。于十回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为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见四寻思观条。

  【加护】 (术语)加力而助护之也。八十华严经廿七曰:“常为一切诸佛加护。”最胜王经八曰:“由诸天加护,得作于国王。”

  【嘉会】 (杂语)嘉吉之法会。大日经疏四曰:“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

  【嘉会坛曼陀罗】 (术语)曼陀罗之德名。设曼陀罗,以行灌顶,十方诸佛来集,生导师当来之嘉会也。又中台大日之理法身,住于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三昧,以领加持曼荼罗,为众生说法,谓为嘉会曼荼罗。大日经具缘品之说法是也。是为自证会加持身之说。又领西方极乐之阿弥陀相而说法,是嘉会曼荼罗也。此为说听和合之嘉运,故谓为嘉会。诸经之首所谓一时是也。大日经六曰:“青色是无量寿色,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善现大悲曼荼罗。”秘藏记钞一曰:“大日住于阿弥陀三摩地,领加持曼荼罗,三部中莲华部之曼荼罗也。”圣财集下曰:“五佛中前三佛,内证之三点无相法身也,三点中南方,理智不二之宝生也,不对于迷机,谓之为四身一体内证之自性坛王。西方之嘉会坛,始为对于迷机之净土佛弥陀。一切净土佛,弥陀之分身也。”

  【嘉集】 (杂语)嘉吉之集会。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一时,法王启运嘉集会之时也。”

  【迦迦】 (动物)Kāka,又云迦迦迦,迦迦罗Kākāla,译曰乌。大威德陀罗尼经七曰:“迦迦,乌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迦罗,此云乌,因声立名也。”梵语杂名曰:“乌,梵名迦迦(法引)迦。”

  【家家】 (术语)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三生家家,断欲惑三品,既灭四生,犹余六品,即三生者。二二生家家,断欲惑四品,既灭五生,犹余五品,即二生者。此圣者三生或二生,由家转生于家,证极果,入涅槃,故称家家。而三生二生之一生,与人之一生皆谓之少生或半生。合于天之一生所谓一大生也。此有平等家家与不等家家之二种(婆沙正理说二种,俱舍说平等之一种)。平等家家者,为天三人三,天二人二,或人三天三,人二天二也。不等家家者,为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或人三天二,人二天一也。因之分为天家与人家二种。天家家者,谓平等家家之天三人三或天二人二,于天处得道,又还于天处而证极果者(因得道与涅槃之处而得名)。不等家家之天三人二或天二人一,于人处得道,于天证极果者(但由涅槃之处而得名)。人家家者谓平等家家之人三天三或人二天二于人处得道,于人处证极果,不等家家人三天二或人二天一,于天处得道,于人处证极果也。今就此中不等家家中第一种,天三人二三生家家之天家,示其生处得果之相,则先于人中得见道已,断三品之惑。从此命终而生于天之一处。又由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之一生,又由人死,生于天处,受天之一生。合前之一生为天之二生。复由天来生人间受人之一生,合前之一生为人之二生。又由人死,上生于天,更受一生,合前之二生为天之三生。于此第三生断尽一切余惑而证阿罗汉果也。故三生之天家家为天三人二(总除最初得道之生)。三生之天家家既然,则其余二生天家之天二人一,三生之人家家之人三天二,二生之人家家之人二天一及平等家家之四种亦准此可知。此中平等家家为不厌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具三生,二生者人天具二生。不等家家为厌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中,一方三生满,则三生之分济,故一方之生,略而不受也。二生准是可知。见婆沙四十二,俱舍光记二十四,四教仪。

  【迦迦迦】 (动物)见“迦迦”条。

  【迦迦娄多】 (书名)书名。译曰乌音。出于本行集经十一。见“佉楼”条附录。Kākaruta。

  【迦迦罗】 (杂名)译曰乌。见“迦迦”条。

  【迦迦罗虫】 (动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迦罗虫,此云黑虫,虫必害母。”梵Kākala。

  【迦迦那】 (杂语)Gagana,译曰空。见大日经疏十三。

  【迦迦婆迦频阇逻】 (杂名)译曰雉。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Kapiñjala。

  【家家圣者】 (术语)同家家。

  【家教】 (杂语)小参之别名,禅林之语。龙翔录曰:“明日结制,今夜小参,谓之家教。如家里人说家里话。”见“小参”条。

  【迦鸠驶】 (植物)又作伽鸠。梵名Kākṣi,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中曰:“犹世伽鸠树,降伏诸魔众。”

  【迦拘伽】 (地名)河名,所在不明。译曰肿领。见翻梵语九。

  【迦拘婆】 (植物)树名。译曰峰。见本行集经四十一。

  【加句】 (术语)真言上下所增加之语句也。随其法而各别。

  【迦剌底迦】 (杂名)月名。见“迦絺那”条。

  【迦蓝】 (杂名)见“伽蓝”条。

  【迦兰多迦】 (动物)鸟名。见“迦兰陀”条。

  【迦蓝浮】 (人名)王名。见“迦利”条。

  【加兰伽】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迦兰那富罗】 (地名)Karṇapur,聚落名。译曰耳城。见本行集经三十三。

  【迦兰频伽】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迦兰陀】 (动物)Karaṇḍa,Karaṇḍaka,又云迦兰驮,迦蓝陀,羯兰铎迦,迦兰多迦,迦兰陀夷,羯兰驮迦,伽邻等。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十九曰:“迦兰陀鸟,或言柯兰陀,或作迦兰驮迦,或云羯兰铎迦,皆梵音轻重也。此译云好声鸟也。案外国传云:其形似鹊。但此鸟群集,多栖竹林。”释迦谱五曰:“时摩竭陀国,有一长者,名曰迦陵。(中略)是故名曰迦陵竹园。”又山鼠名。善见律六曰:“迦兰陀者,是山鼠名。”

  【迦兰陀村】 (地名)善见律六曰:“时毗舍离王,将诸妓女,入山游戏。王时疲倦,眠一树下。伎女左右,四散走戏。时树下窟中,有大毒蛇,闻王酒气,出欲螫王。树上有鼠,从上来下,鸣唤觉王,蛇即还缩。(中略)王自念言:我今复活,由鼠之恩。王便思惟,欲报鼠恩。时山边有村,王即命村中,自今以后,我之禄限,悉回供鼠。因此鼠故,即号此村,名为迦兰陀村。”

  【迦兰陀夷】 (地名)竹园名。见“迦兰陀”条。

  【迦兰陀长者】 (人名)善见律六曰:“迦兰陀子者,是时村中有一长者,有金钱四十亿。王即赐长者位,因村名故,号迦兰陀长者。”

  【迦兰陀竹林】 (地名)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系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为僧园,是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云迦兰陀夷,或云羯兰铎迦,讹也。正云羯懒驮迦,大竹园名也,在王舍城。”西域记九曰:“初此城中(言上茅城)有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施诸外道。及见如来闻法净信,追惜竹园居彼异众。今天人师,以无馆舍。时诸鬼神,感其诚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长者迦兰陀,当以竹园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忿恚,含瞋而去。长者于此建立精舍,功成事毕。躬往请佛,如来是时遂受其施。”玄应音义五曰:“迦兰陀,鸟名也,其形似鹊。鞞纽婆那,此云竹林。谓大竹林也,此鸟多栖此林。”竹园精舍之缘起,详于中本起经上。然依因果经,四分律,则为瓶沙王所施与。四分律五十(房舍犍度)曰:“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摩竭王瓶沙,作如是念:世尊若初来所入园,便当布施作僧伽蓝。时王舍城,有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时世尊知王心念,即往迦兰陀竹园。王遥见世尊来,即自下象,取象上褥,叠为四重。敷已,白佛言:愿坐此座。世尊即就座而坐。时瓶沙王,操金澡瓶,授水与佛。白言:此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今奉施世尊,愿慈愍故为纳受。(中略)王瓶沙,闻世尊听众僧作房舍,欲于迦兰陀竹园,作大讲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须,供给具足,佛言听作。”因果经四曰:“时频毗娑罗王,知佛受请住竹园已,顶礼佛足,辞退而去。王还城已,即敕诸臣,令于竹园,起诸堂舍。种种庄饰,极令严丽,悬缯幡盖,散花烧香,悉皆办已。即便严驾,往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竹园僧伽蓝,修理已毕。唯愿世尊,与比丘僧,哀愍我故,往住彼也。”以上竹林精舍施与者虽有二说,然是混杂园林之寄附者与精舍之施与者。盖竹园系长者迦兰陀所寄附,其园中精舍为频婆沙罗王建立奉佛也。

  【迦老】 (杂语)释迦现保八十寿之老比丘相,故云迦老。

  【迦梨迦】 (衣服)衣名。阿毗昙经下曰:“迦梨迦衣,织吉贝花作衣,以蜡染之,作斑色。”又(异类)Kālika,又作迦罗迦。龙名。译曰黑龙。见玄应音义四。

  【迦梨沙舍尼】 (杂语)译曰灭罪。见陀罗尼集经一。梵Karṣaṇiya。

  【迦梨耶那】 (人名)人名。译曰正真。见起世因本经十。梵Kalyāṇa。

  【迦哩底迦么洗】 (杂名)月名。么洗,译曰月。见“迦絺那”条。

  【迦哩迦】 (人名)尊者名。十六罗汉之一。见“罗汉”条。

  【迦利】 (人名)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王名。译曰斗诤,恶生。西域记三曰:“瞢揭厘城东四五里,有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于此为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哥利,讹也),割截肢体。”玄应音义三曰:“歌利王,或言迦利王,论中作迦蓝浮王,皆讹也,正言羯利王,此译云斗诤王。西域记云:在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东四五里,是其处也。旧云恶世无道王,即波罗奈国王也。”涅槃经三十一曰:“迦罗富。”度无极集五曰:“迦黎。”又梵Kaliṅgarājā(名义大集一八○)。

  【加力】 (术语)佛菩萨加被之力。

  【迦利底迦】 (杂名)又云迦利邸迦,歌利底迦。月名。见“迦絺那”条。

  【迦利沙】 (杂名)又作迦利沙那。两目名。起世经七注曰:“半迦利沙,隋言半两也。”楞伽经曰:“迦利沙那。”梵Karṣa,Karṣaṇa。

  【迦利沙般拏】 (杂名)又同迦理沙般拏,迦利沙波拏。见迦利沙波拏条。

  【迦利沙钵拏】 (杂名)又云迦履沙钵拏。钱量名。见“迦利沙婆那”条。

  【迦利沙波拏】 (杂名)又作羯利沙钵那,羯利沙钵拏,迦利沙般拏,迦利沙婆拏,罽利沙盘,迦利沙钵拏等。钱量名。译曰贝齿。四百钱。慧琳音义十三曰:“羯利沙钵拏,金名也。计直可当四百钱一颗金也。颗颗圆大如江豆也。”同二十九曰:“迦利沙波拏,此云贝齿。”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利沙钵拏,亦作迦利沙钵拏,声之转也。钵拏,此云铜钱。十六钵拏,为一迦利钵拏。”同二十二曰:“迦利沙般拏。”俱舍宝疏二十二曰:“婆沙一百八十一云:不取现在一迦履沙弥拏。”同注曰:“钵拏,此云钱。一迦履沙,当十六贝珠。八十贝珠,当一钵拏。十六钵拏,名迦履沙钵拏。杂心论翻迦履沙钵那为一钱,谬也。”金光明最胜王经六义净注曰:“此是根本梵音,唯是贝齿,而随方不定。或是贝齿,或是金银铜铁等钱。然摩揭陀,现今通用。一迦利沙波拏,有一千六百贝齿,总数可准知。若准物直,随处不定。”可洪音义二曰:“羯利沙钵那,或云迦利沙钵那,或云罽利沙般,此云铜钱。十六钱为一羯利沙钵拏也。又僧祇律云:十九古钱为一罽利沙槃。”梵Kārṣāpaṇa。

  【迦利沙那】 (杂名)见“迦利沙”条。

  【迦利沙婆那】 (杂名)同迦利沙波拏。

  【迦良那伽梨】 (人名)太子名。译曰善事。见贤愚经十。梵Kalyānakāri。

  【迦邻提】 (动物)鸟名。见“迦遮邻地”条。

  【迦邻陀】 (动物)鸟名。见“迦遮邻地”条。名义集曰:“华言细锦衣。”

  【迦邻陀衣】 (衣服)又云迦旃邻陀衣。以迦邻陀鸟毛所造之衣也。

  【迦陵】 (动物)迦陵频伽之略。鸟名。见“迦陵频伽”条。楞严经一曰:“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迦陵伽】 (动物)又作羯陵伽,迦陵迦。鸟名。见迦频伽条。

  【迦陵伽王】 (人名)译曰憍逸,斗诤。罗什译之金刚经作“歌利王。”留支译之金刚经作“迦陵伽王。”二十唯识述记下曰:“迦陵伽,此云憍逸,仙人之名,旧云王名。”慧琳音义十曰:“迦陵伽王,古昔王名也。此云斗诤,即波罗奈国无道王也。”Kaliṅgarāja。

  【迦陵伽衣】 (衣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陵伽是国名,波和罗是衣名。”三德指归二曰:“迦陵迦者:迦陵迦,此云细滑衣,又云鸟毛衣。”梵Kaliṅgapravāra。

  【迦陵迦】 (动物)见迦陵伽项。

  【迦陵迦林】 (地名)Kaliṅgavana,又作羯陵伽林。慧苑音义下曰:“迦陵迦林,以义翻之名相斗诤时,此据因斗诤建国立名。”探玄记十九曰:“迦陵迦者,此云斗诤时也。婆提者,正云婆那,此云林也。”

  【迦陵毗伽】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项。

  【迦陵频】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项。

  【迦陵频伽】 (动物)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毗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毗伽罗,羯陵伽罗,迦毗伽罗,[鸟*曷]鹎伽罗,羯脾伽罗,羯鞞伽罗,迦毗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翻译名义集曰:“迦陵频伽,此云妙声鸟。”玄应音义一曰:“迦陵频伽,经中或作歌罗频伽,或云加兰伽,或云羯罗频伽,或言毗伽,皆梵音讹转也。迦陵者好,毗伽者声,名好声鸟也。”慧苑音义下曰:“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声鸟。此鸟本出雪山,在[谷-禾+卵]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智度论二十八曰:“如迦罗陵频伽鸟,在[谷-禾+卵]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菩萨摩诃萨亦如是。”玄应音义四曰:“羯毗,或言羯陵,或云迦毗,或言加毗,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迦毗者声,伽罗者好,名为好声鸟也。”可洪音义三下曰:“[鸟*曷]鹎,正作羯脾也,或云羯毗,或云羯鞞,皆梵音楚夏耳。正言迦陵频伽。”探玄记二十曰:“迦毗伽鸟者,具云迦罗频伽,此云美音言鸟。谓迦罗云美音,频伽云语言。谓雪山中,一切鸟声,皆悉不及。又在卵中,即能出声。”

  【迦陵频舞】 (杂名)又作迦楼频,迦楼宾,伽楼宾。舞曲名。译言鸟或不言乐。林邑之古乐。天竺祇园寺供养日,迦陵频来舞,时妙音天奏此曲。阿难传之,遂流布云。

  【迦留波陀】 (杂名)Karipada,天名。译曰象迹天。见正法念经二十三。

  【迦留陀伽】 (人名)Kālodaka,沙门名。译曰时水。开元释教录三曰:“沙门迦留陀伽,晋言时水,西域人。弘喻有方,怀道游国,以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译十二游经一部。”

  【迦留陀夷】 (人名)Kālodayin,比丘名。亦名乌陀夷。译曰起时,黑曜,黑光。婆罗门种。悉达太子在宫时之师,出家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嘉祥法华经义疏九曰:“迦留陀夷者,迦留,此翻时。陀夷,名之为起。十八部疏云:迦留者黑,陀夷者上,谓悉达太子在宫时师也。”慈恩弥陀经疏曰:“迦留陀夷者,正法华云:此名黑曜。毗奈耶律云:名黑光。增一阿含云:迦留陀夷,其身极黑,夜行乞食,时天大闇。而至他家,天有闪电。彼家妇人,身正怀孕,于电光中,见谓是黑鬼,怖而堕胎。乃谓之曰:汝何鬼耶?答曰:我瞿昙弟子,今来乞食。彼女人即发声恶骂。如来知之,即敕比丘:从今已后,不得过中食,不得豫乞食。”

  【迦留陀夷教化】 (故事)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得阿罗汉道,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于舍卫国污辱诸家,我今当还使此诸家清净。作是念后,入舍卫国度九百九十九家。若夫得道而妇不得,妇得道而夫不得者不在此数。更度一家以满千家遂被枉杀。见十诵律十七。

  【迦留陀夷死粪中】 (传说)时舍卫城有婆罗门家,应以声闻得度。迦留陀夷,念言我复度此家,则于舍卫城满千数。晨朝持钵至其家,主妇闭门煎饼。迦留陀夷现种种神变以化其心,使至祇洹以其饼供僧。因说法使得初果证,与五戒为优婆夷。彼还家导其夫来,其夫亦得初果为优婆塞。夫妻既入道,尽力供养迦留陀夷,命其子身死后,毋与今异。其子奉命供养如法。后子妇见贼主年少端正,窃通之娱乐。时迦留陀夷,往其家为妇说淫欲之过,妇闻之生疑,恐或向夫说之,与贼主相谋,一日托病请迦留陀夷,日没后,伺迦留陀夷到粪所,使贼主刺之,贼主便以利刀断其头,埋着粪中。世尊知之率诸比丘至粪所,举死尸如法于城外火化之。波斯匿王闻之,灭婆罗门家,及七世之亲。见十诵律十七,经律异相十五。

  【迦楼】 (人名)或作迦留。或作迦罗。迦罗,秦言黑。此比丘是瓶沙王旧大臣,善知世法,故佛问之,然后随国法结戒。

  【迦楼罗】 (动物)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喽荼,伽楼罗,誐噜拏,蘗噜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瘿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为食。八部众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探玄记二曰:“迦留罗,新名揭路荼,此云妙翅鸟。鸟翅有种种宝色庄严,非但金。依海龙王经:其鸟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阎浮提止容一足。依涅槃经,此鸟能食消龙鱼七宝等。又依增一经:日别食一大龙王五百小龙,达四天下,周而复始,次第食之。命欲终时,诸龙吐毒,不能复食。饥火所烧,耸翅直下。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复上来。往还七返,无处停足,遂至金刚轮山顶上命终。以食诸龙,身肉毒气,发火自焚。难陀龙王,恐烧宝山,降雨灭火,渧如车轴,身肉消散。唯有心在,大如[月*坒],纯青琉璃色。轮王得之,用为珠宝。帝释得之,为髻中珠。”慧苑音义上曰:“迦楼罗,或曰揭路荼,此云食吐悲苦声也。谓此鸟凡取得龙,先内嗉中,得吐食之,其龙犹活,此时楚痛出悲苦声也。或曰:此云大嗉顶鸟,谓此鸟常贮龙嗉内,益其顶粗也。旧云金翅妙翅者,且就状而名,非敌对翻也。然其翅有种种质色,非唯金耳。”慧琳音义一曰:“揭路荼,正音蘗噜拏,古云迦娄罗。”同十一曰:“迦留罗,梵音不正也,正音誐噜拏。”俱舍光记八曰:“揭路荼,此云顶瘿,或名苏钵剌尼Suparṇi,此云妙翅。翅殊妙也,旧云翅金鸟,非正所目。”

  【迦楼罗法】 (修法)迦楼罗鸟之修法。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品一卷,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舍法一卷,具说其法。案迦楼罗法以迦楼罗鸟神灵除恶龙灾之意。

  【迦楼罗观】 (术语)除诸灾害。如迦楼罗鸟除毒蛇之害,其观法名迦楼罗观。义译谓之微妙观。见守护经。

  【迦楼罗炎】 (杂名)火燃之状如开迦楼罗鸟之羽。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曰:“威容极忿,右持智剑,左执羂索,坐金盘石,光焰炽然,其焰多有伽楼罗状。”同偈曰:“猛焰从心生,状如金翅鸟。”

  【迦楼那】 (杂语)Karuṇa,又作迦卢拏。译曰悲。玄应音义三曰:“摩诃,此云大。迦楼那,此云悲。言如来功德,以般若大悲二法为体。”大日经疏一曰:“梵音谓悲为迦卢拏,迦是若义,卢拏是剪除义。慈如广植嘉苗,悲如芸除草秽。”

  【迦楼乌陀夷】 (人名)Kālodayin,比丘名。

  【迦楼乌陀夷经】 (经名)迦楼乌陀夷,思世尊恩深,赞不可中食,佛印可之,呵不持此戒者。摄于中阿含五十。

  【迦楼炎】 (杂名)迦楼罗炎之略。见“迦楼罗”条附录。

  【迦喽荼】 (动物)Garuḍa,鸟名。见“迦楼罗”条。

  【迦嚧尼】 (杂语)Karuṇin,译曰悲。大日经疏十曰:“迦嚧尼,悲也,么也,体也。所谓大悲为体也。”

  【迦啰吠罗】 (杂名)Kālavelā,时分名。见慧琳音义十三。

  【迦啰儜】 (杂语)译曰饶益。大日经疏八曰:“梵本云系多Hita,翻云利益。次云吃[口*履]耶Kriyā,此翻为利。迦啰儜Karaṇi,翻为饶益,本名各异。”

  【迦啰伊】 (动物)青蓝色之悬巢鸟。又鹊类。

  【迦罗】 (杂名)Kalā,又作哥罗,歌罗。分量名。慧苑音义上曰:“哥罗分,正云迦罗,此云竖,折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之一分。谓西域风俗,以十六升为斗,如此土以十六两为一斤。义译为校量分。”玄应音义四曰:“折一毛以为百分,一分为歌罗分,论以义翻名为力胜。以无漏善法一歌罗分,胜有漏千分故也。”又(术语)Kāla,又云迦攞。译曰实时。时有二种。实时云迦罗。假时云三摩耶。律中所说时食时药时衣之时,实时也,经中所说一时一日乃至一劫之时,假时也。智度论一曰:“天竺说时名有二种:一名迦罗,二名三摩耶。”名义集二曰:“刊正记云:即实时。谓毗尼中,听时食,遮非时食,则实有其时也。故大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见三摩耶条。又(人名)此翻黑。或云哥罗。是尊者。已得阿罗汉果。见“迦楼”条。

  【迦罗阿育】 (人名)Kālāśoka,佛灭百年顷君临摩诃陀国之王,而难陀王朝(Nanda)之始祖也。此王历史古来颇有议论。为未决之问题。此以北方所传无此王之记事故也。排之者以为迦罗者时之义,为补某时代缺陷故作虚构之人物云,或谓迦罗者黑色之义,为欲大达磨阿育王归佛后之光彩,故指归佛前凶暴之时代。然近时希腊印度年代比较研究之结果,达磨阿育王之出世年代,在纪元前四世纪,即佛灭二百十八年,较善见律之所传确实,是可增王为历史的人物矣。

  【迦罗比丘】 (人名)十诵律曰:“鹿子长者儿名曰迦罗,聪智利根,众人所问,常为断疑。他事忽务,若人有女姊妹,有来求者,往问迦罗应与不应。若人为自求妇,若为儿求,亦往问可取不可取。迦罗后时出家为僧,犹如本法。”

  【迦罗钵舍罗钵】 (物名)Kāla-pātra Śona-pātra,黑赤二色之钵。饰宗记十本曰:“此二即是梵语,黑赤二色也。下文既迦罗是黑,故知舍罗是赤也。”

  【迦罗分】 (杂名)又云歌罗分,哥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见“迦罗”条。

  【迦罗富】 (地名)城名。译曰臭地。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Garāpu。

  【迦罗迦】 (杂语)Kālaka,译曰黑。

  【迦逻迦】 (杂语)Kāraka,译曰作者。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迦字,即知诸法中无有作者。迦逻迦,秦言作者。”

  【迦罗迦龙】 (异类)又云迦罗龙,迦梨迦龙。玄应音义三曰:“迦梨迦龙,又云迦罗迦龙,此译云黑龙也。”

  【迦罗迦树】 (植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罗迦树,此云黑果,形似镇头。”同卷曰:“镇头迦果状,同此方柹子之类。”谓有害之果也。见“迦罗镇头”条。

  【迦罗迦吒】 (动物)译曰蟹。又十二宫中螃蟹宫之名。

  【迦罗鸠村大】 (佛名)旧称拘留孙。佛名。见“拘留孙佛”条。

  【迦罗鸠忖驮】 (佛名)Krakucchanda,又云迦罗鸠餐陀。旧称拘留孙。佛名。见“拘留孙佛”条。

  【迦罗鸠驮】 (佛名)迦罗鸠忖驮之略。佛名。旧称曰拘留孙。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鸠驮,具云迦罗鸠忖驮,此云所应断已断。”见“拘留孙佛”条。又(人名)Krakuda,外道字。姓迦旃延。六师外道之一。

  【迦罗鸠驮迦旃延】 (人名)Krakudakātyāyana,维摩经弟子品肇注曰:“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驮,其人谓法亦有相亦无相。”同什注曰:“其人应物起见,若人问言有耶?答言有。问言无耶?答言无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罗鸠驮,名也。此云黑领。迦旃延,姓也。”名义集曰:“迦罗鸠驮,此云牛领。迦旃延,此云剪发。”

  【迦罗勒】 (植物)果名。见“诃梨勒”条。

  【迦罗龙】 (异类)本行集经三十一曰:“迦罗,隋言黑色。”见“迦罗迦”条。

  【迦罗啰底哩】 (天名)Kālarātri,译曰黑夜神。演密钞九曰:“迦罗云黑,啰底哩云夜,黑夜神也。”

  【迦罗逻】 (异类)夜叉名。译曰喍啀。见无量破魔陀罗尼经。梵Karāla。

  【迦罗那】 (植物)木名。译曰作。翻梵语九曰:“迦罗那树,译云作也。”梵Karana。

  【迦罗毗迦】 (地名)本行集经四十五曰:“迦罗毗迦,隋言赤黄色,大村名也。”案迦罗毗迦为迦毗罗迦之误。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迦罗毗啰】 (植物)木名。译曰羊踯躅。陀罗尼集经八曰:“迦啰毗啰树脂,唐云羊踯躅也。若采其叶即脂汁出。”梵Karavira。

  【迦罗频伽】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迦罗求罗】 (动物)虫名。智度论七曰:“譬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得风转大,乃至能吞食一切,光明亦如是,得可度众生,转增无限。”梵Kalākula。

  【迦罗沙曳】 (杂名)茶香室丛钞十三曰:即袈裟也。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引陈养吾象教皮编云:迦罗沙曳,僧衣也。省罗曳字,止称迦沙。葛洪撰字苑。添衣作袈裟。或从毛作毠裟。

  【迦罗陀】 (地名)山名。见“伽罗陀”条。

  【迦罗育】 (人名)即迦罗阿育。见“迦罗阿育”条。

  【迦罗越】 (术语)梵音kulapati,有族者之义。华言居士。见翻译名义集。

  【迦罗者摩】 (杂名)译曰虎皮。见何耶揭唎婆像法。

  【迦罗镇头】 (譬喻)迦罗与镇头皆果名。迦罗果有毒,镇头无毒,而二果相似,以譬比丘之持戒破戒。涅槃经六曰:“善男子!如迦罗迦林,其树众多。于是林中,唯有一树,名镇头迦。是迦罗迦树镇头迦树,二果相似,不可分别。其果熟时,有一女人,悉皆拾取。镇头迦果,才有一分。迦罗迦树,乃有十分。是女不识,齎来诣市,而炫卖之。凡愚小儿,不复别故,买迦罗迦果,啖已命终。有智人辈,闻是事已。即问女人:姊何处持是果来?是时女人即示方所。诸人即言:如是方所,多有无量迦罗迦树,唯有一根镇头迦树。众人知已,笑而舍去。善男子!大众之中,八不净法,亦复如是。于是众中,多有受用如是八法,唯有一人清净持戒,不受如是八不净法。”止观十下曰:“从外道四见,乃至圆门四见,有害无害,譬如迦罗镇头二果。”Kālaka Tinduka。

  【迦摩】 (异类)饿鬼名。正法念经十七曰:“迦摩饿鬼。”经注曰:“迦摩雨卢波,魏言欲色。”Kāmarūpa。

  【迦摩浪迦】 (地名)梵名Kāmalaṅkā,印度东境之国名。出于慈恩传四。

  【迦摩罗】 (杂名)又作迦末罗。病名。译曰黄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迦末罗病,旧云迦摩罗病,此云黄病,或云恶垢。言腹中有恶垢,即不可治者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摩罗病,此云大风病。”名义集六曰:“亦云癞病。”Kāmalā黄目(名义大集二八四)又(人名)仙人名。见“阿罗逻迦罗摩”条。

  【迦摩缕波】 (地名)Kāmarūpa,国名。在东印度。周万余里,人体卑小,语言少异于中印度,崇奉天神,不信佛法。自佛教兴至唐世,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净信之徒惟窃念佛耳。王拘摩罗,闻玄奘三藏在摩揭陀,频遣使延请三藏。三藏由戒贤论师劝至彼处盛颂大唐天子圣德,与王同行还,会于戒日王之无遮会。见西域记十。唐书地理志作迦摩波。今印度阿撒母西部之地。

  【迦摩沙波陀】 (人名)贤愚经十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杀害普明王之恶王名也。Kalmaṣapāda。

  【迦嚩遮】 (杂语)译曰甲胄。大日经疏九曰:“伐折啰是金刚,迦嚩遮名甲。”Kavaca盔甲(名义大集二三八)。

  【迦末罗】 (杂名)病名。见“迦摩罗”条。

  【迦那跋底】 (天名)双身象鼻之欢喜天名。见誐那钵底条。

  【迦那伽牟尼】 (佛名)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三万岁时生于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言金寂静,是贤劫中第二佛。”梵网经述记下曰:“拘那含牟尼者,或言迦那伽牟尼。拘那含,此云无节树。牟尼者,此云忍。亦云满,亦云寂。”

  【迦那提婆】 (人名)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眼,故云迦那提婆。付法藏传六曰:“其初托生南天竺土婆罗门种,尊贵豪胜,由毁神眼,遂无一目,因即号曰迦那提婆。”提婆菩萨传曰:“初出眼与神,故遂无一眼,时人号曰迦那提婆也。”见“提婆”条。

  【迦尼迦】 (植物)又作羯尼迦。树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尼迦树,具云尼迦割罗。尼迦,此云月也。割罗,此云作也。”慈恩传三曰:“羯尼迦树,处处成林。发蔓开荣,四时无间。花如金色。”Kanika。

  【迦腻色伽】 (人名)Kaniṣka,属于月氏族。基祖于中央亚细亚领富强之国土,至王势威更张,新创建健驮罗王国,领地,西自大夏Bactra之境,东殆达于恒河,北总葱岭,南及信度Shindu河口,占阿育王以后不见其例之广大领土。其初不信罪福,轻侮佛法,后发正信深归依于佛法,注其全力,弘宣佛教,为古来外护者,与阿育王并称,其功之显著者,结集佛典也。王出世年代古来有种种异论,而非一致,今尚模糊。众说彷徨于纪元前一世纪至后一世纪之间,而无越之者,今暂以西域记佛国记所传从佛灭四百年顷之出世说(王归佛有由释尊悬记之传说,出西域记二)。

  【迦腻色迦王结集三藏】 (故事)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余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于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三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萨以为上座,充为五百人。以迦湿弥罗国四周皆山为要害之地,物产丰饶,迦腻色迦王,率诸阿罗汉至此国,建立伽蓝,使结集三藏。三藏各十万颂,总为三十万颂,称九百六十万言,是大毗婆沙论也。王遂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以石函缄封,建塔而藏于其中,命药叉神守卫其国,不使外出,求习学者,使就中受业。见西域记三。

  【迦诺迦跋厘惰阇】 (罗汉)尊者名。十六罗汉之一。Kanakabharadvāja。

  【迦诺迦伐蹉】 (罗汉)Kanakavatsa,尊者名。十六罗汉之一。

  【迦毗伽】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迦毗伽罗】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迦毗梨】 (人名)外道名。见“迦毗罗”条。

  【迦毗罗】 (人名)Kap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毗梨,劫毗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谛之义。百论疏上中曰:“迦毗罗,此云黄头仙,亦云金头。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毗罗,此云赤色仙,劫初时,从空而出。”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迦比罗,此云赤色,谓赤色仙人也。造僧佉论,说二十五谛义者。”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比罗,此云黄头仙人。”贤愚经九曰:“迦毗梨,晋云黄头。”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迦毗罗,讹也。此云黄赤,鬓发面色并黄赤故。今西方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立此数论之宗义,非实际的人物,盖神话的架空人也。又(异类)鬼神名。孔雀王咒经下列东方四夜叉中曰:“迦毗罗,梁言黄色。”文句私记十本曰:“入唐常晓法师真言录中云:大圣迦毗罗神王像一躯,右神者是如来化身。秦代罗什,昔周五天,感得此神。”释氏要览下曰:“伽毗罗神像,法秀禅师,元嘉年中,初至建业。憩祇桓寺,画此神像,于今效之。”又(地名)城或国名。迦毗罗婆苏都之略。

  【迦毗罗婆】 (地名)城名。迦毗罗婆苏都之略。

  【迦毗罗婆苏都】 (地名)Kap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迦毗罗,迦毗罗婆,迦比罗皤窣都,迦毗罗皤窣都,迦夷罗,迦维罗卫,迦比罗婆修斗,迦随罗卫,迦尾攞缚娑多,劫比罗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迦谱六曰:“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迦毗罗婆苏都,隋言黄头居处。”十二游经曰:“迦维罗越,此言妙德。”慧苑音义下曰:“迦毗罗城,具云迦比罗皤窣都。言迦比罗者,此云黄色也。皤窣都者,所依处也。谓上古有黄头仙人,依此处修道,故因名也。”百论疏一上曰:“迦夷罗者,云赤泽国也。”石壁之梵网经疏上曰:“迦夷罗国,正云劫比罗伐窣堵也。此云黄发仙人住处,即是白净王等兄弟四人所住之处。本是彼仙住处,因立城名,今为国号耳。”慧琳音义一曰:“迦维,梵语讹略也,正言劫毗罗伐窣睹城。佛下生之处也。”西域记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毗罗卫,讹也。”慧琳音义十曰:“迦毗罗卫国,即如来下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界。”智度论三十三曰:“迦毗罗婆城。”

  【迦毗罗皤窣都】 (地名)城名。见迦毗罗婆苏都项。

  【迦毗罗婆仙人林】 (地名)智度论三十三曰:“一切诸佛法,还本国时,与大会诸天众,俱住迦毗罗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毗罗婆城五十里,是诸释游戏园。”

  【迦毗罗神】 (神名)见“迦毗罗”条。

  【迦毗罗卫】 (地名)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见迦毗罗婆苏教都条。

  【迦毗摩罗】 (人名)Kapimala,罗汉名。付法藏之第十三祖。付法藏传五作“比罗”,摩诃止观一上作“毗罗”,佛祖统纪一作“迦毗摩罗”。摩揭陀国人,初为外道,有三千弟子,屈服于马鸣之谈论,而为其弟子,于南天布法付法于龙树。作无我论一百偈。

  【迦频阇罗】 (动物)梵名Kapiñjala,又作迦宾阇罗。鹧鸪也。慧琳音义以为鵽鸟。名义集以为雉。

  【迦婆离】 (人名)Kabari,外道名。译曰结鬘。入正理论疏中曰:“迦婆离,此云结鬘。穿人髑髅,以为鬘饰。人有诮者,遂立量言:人顶骨净(宗),众生分故(因),犹如螺贝(喻),因喻虽无有过,宗违世间共为不净。”

  【迦婆离迦】 (异类)鬼名。译曰护身。见正法念经十六。

  【迦萨吐罗】 (动物)梵名。译曰麝香。

  【袈裟】 (衣服)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着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着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着大衣,此方则不必重着,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干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佉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毠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着。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着。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干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干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着白色衣也。”

  【加沙】 (杂语)Kaṣāya,又作迦沙。袈裟。色名。译曰不正色,染色,浊色。又曰干陀。加沙野,赤色之义。见“袈裟”条。

  【袈裟变白】 (杂语)摩耶经下曰:“千三百岁已,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末世法灭之相,沙门之袈裟与在家之白衣同。

  【袈裟袋】 (物名)容袈裟之袋也,禅僧等他行时,盛三衣及常用之经卷、度牒、数珠、引磬、戒刀等诸具,悬于颈垂于胸者。

  【袈裟十二名】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云:出世服,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铠,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不为见者生恶故。又名痟瘦衣。谓着此衣烦恼痟瘦故,又名离染服,去秽衣,又名振起。”又六物图曰:“一、袈裟。二、道服。修佛道者之衣也。三、出世服。出离世俗者之衣也。四、法衣。如法之衣也。五、离尘服。远离六尘者之衣也。六、痟瘦服。服有损消烦恼之德者。七、莲华服。离染着如莲华者。八、间色服。不正之间色避五正色也。九、慈悲服。行慈悲者之服也。十、福田衣。袈裟之条相,等于世之田畴,且其德为世之福田而受供养也。十一、卧具(出四分律),以相似被褥也。十二、敷具(出十诵律),如言卧具也。”

  【袈裟十利】 (名数)心地观经五列举十利:一、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三、示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生梵天之福。五、着之时,生宝塔想,灭诸罪。六、坏色,生不贪欲。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芽。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是故三世诸佛共服之。

  【袈裟味】 (饮食)五正色之杂色曰袈裟色,六味之杂味云袈裟味。大疏六曰:“如云袈裟味者,即是染作袈裟色也。”行事钞下一之一曰:“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同资持记曰:“袈裟味者,此示非正食名。”戒疏下一之一曰:“如六味中有袈裟味,可是食也。”

  【袈裟五德】 (名数)悲华经八曰:释迦如来,昔于宝藏佛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一或犯重邪见之四众,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于三乘受记。二天龙人鬼若恭敬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鬼神诸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则饮食充食。四众生共违反,念袈裟便生悲心。五若在兵陈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又见行事钞下一,释氏要览上。

  【加沙野】 (杂语)kaṣāya,译曰赤色。百一羯磨九曰:“干陀色,梵云加沙野,译为赤色。”

  【袈裟衣】 (衣服)天竺本制,三种之袈裟即为衣,来于支那日本,则袈裟之外,有一种称为衣之僧服也。见“衣”条。

  【袈裟着法】 (杂语)寄归传云:取衣作三褶,其肩头叠处,安其方帖以安衣[巾*句],长可两指,结作同心,向外牵出,十字交系,便成两[巾*句]。其胸前叠处缘边安纽,以纽内于[巾*句],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此古法也。至于中古,袈裟之着法,甚失古法,其滥觞殆起于宋之灵芝律师,彼着六物图,引感通传:“以衣角绕于左角。”误绕为达,遂于衣之右角施钩,仅达胸前,与纽合结,于是搭于左肩及绕于左臂之正仪全失。大日经义释明如来之钵印云:左手持衣两角,其法取袈裟近手之尖角及搭肩之角,绕肘回入手中使二角如双耳,仍二手相重如承钵之形,又出入聚落或私营事务,许反被袈裟。

  【嘉尚】 (人名)唐慈恩寺嘉尚。玄奘门下四哲之一。游奘之门,受瑜伽唯识之旨,奘译大般若时,为证义缀文。又在则天武后朝,与薄尘灵辩等预译场之证义,功绩甚多。后不知所终。见宋高僧传四。

  【迦奢布罗】 (地名)梵名Kaśapura,钵逻耶伽国之城名。护法论师在此伏外道云。见西域记五。

  【迦尸】 (地名)Kāśi,国名。迦尸者,本竹名,以此国出此竹故也。慧苑音义上曰:“迦尸者,西国竹名也。其竹堪为箭干,然以其国多出此竹,故立斯名。其国即在中天竺境憍萨罗国之北邻,乃是十六大国之一数也。”

  【加尸】 (饮食)Kāśa,Kāśi,又作加私,迦尸。药名。译曰光,玄应音义三曰:“加尸亦作迦尸,此译云光,言有光泽也。”同十曰:“迦私此云光,能发光,药名也。”

  【迦师】 (饮食)谷名。译曰错麦。小麦饭。名义集七曰:“十诵指迦师为错麦,事钞错麦与迦师一物也。”

  【迦尸迦】 (人名)比丘名。

  【迦湿弥罗】 (地名)Kaśmira,新称迦湿弥罗,羯湿弭罗,迦叶弥罗。旧称罽宾。国名。在印土之西北境。西域记三曰:“迦湿弥罗国,旧曰罽宾,讹也。北印度境,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南北十二里,东西四五里。宜稼稷,多花果。出龙种马及郁金香,火珠药草。气宇寒劲,多雪少风。服毛褐,衣白叠。”希麟音义一曰:“罽宾西域国名,或云个湿蜜罗,亦云迦叶弥罗,皆梵语讹转也。正云羯湿弭罗,此翻为阿谁入。”贞元录十七曰:“迦毕试国,罽宾,讹也。”梵语杂名曰:“罽宾,梵,劫比舍也。”

  【迦湿弥罗城结集】 (故事)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为上座,马鸣菩萨为笔者,造阿毗达磨之毗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为上首,造邬波第铄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毗那耶及阿毗达磨之毗婆沙论各十万颂,以释律藏及论藏。总为三十万颂(其中汉译者但阿毗达磨之毗婆沙论二百卷)。而其会所,两说皆迦湿弥罗城,即罽宾城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佛灭度后五百年中,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从母为名。先于萨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后往罽宾国。罽宾在天竺之西北,与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毗达磨,制为八迦兰陀。(中略)马鸣菩萨,是舍卫国婆枳多土人,通八分毗伽罗论及四波陀六论,解十八部,三藏文宗学府,允仪所归。迦旃延子遣人往舍卫国,请马鸣为表文句,马鸣既至罽宾。(中略)义意若定,马鸣随即着文,经十二年造毗婆沙方竟,凡百万偈。(中略)迦旃延子,即刻石立表云:今去学此诸人,不得出罽宾国,(中略)恐余部及大乘污坏此正法。以立制事白王,王亦同此意。罽宾国四周有山如城,唯有一门出入,诸圣人以愿力摄诸夜叉神令守门。若欲学此法者,能来罽宾则不遮碍。”西域记三曰:“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后四百年出。王夙崇信佛法,日请一僧说法,人人异说。王召胁尊者问之。尊者云:如来去世,岁月邈矣。各异部执,所说矛盾。王闻之,感伤,于迦湿弥罗国建立伽蓝,施与之,使随部执具释三藏。胁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世友菩萨为上首,释三藏各十万颂。合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遂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缄封于石函,立窣堵波,藏之其中,命药叉神周卫其国,不使异学持出此论。”(取意)。

  【迦湿弥罗国龙池】 (地名)见西域记三(罽宾条附录引之),部执论疏,希麟音义一。

  【迦师那阿揽摩那】 (杂名)译曰三十八禅定。见善见律四。

  【挟侍】 (术语)与胁士同。左右侍者挟佛之义。

  【迦算】 (物名)梵语。藿香也。见翻译名义集。

  【迦随罗卫】 (地名)城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枷锁愿】 (杂语)梦粱录曰:“东岳圣诞,士庶答赛心愫,或专献信香者,或答重囚带枷锁者,道路络绎,无日无之。”

  【迦昙波】 (植物)又云迦昙婆。树名。起世经一曰:“弗婆毗提诃洲有大树,名迦昙婆。其本纵横七由旬,高百由旬。”翻梵语九曰:“迦昙波花树,译曰白花。念佛三昧经第四。”Kadamba。

  【迦昙婆】 (植物)见“迦昙波”条。此树落叶,新芽发生甚速,叶常不绝。两季开花。至九月散。花为球形,花丝生于全面,宛如圆繸。白色而带淡黄绿。又见念佛三昧经一。

  【迦提】 (衣服)见“迦絺那”条。

  【迦维】 (地名)迦维罗卫之略。城名。即迦比罗。翻译名义集曰:劫比罗伐窣堵,旧曰迦毗罗卫,误也。或名迦维卫,或名迦夷。竺法兰对汉明云:迦毗罗卫者,大千之中也。瑞应经曰:“菩萨下当世作佛,托生天竺迦维罗卫国,迦维罗卫者,天地之中央。”王巾头陀寺碑曰:“是以如来利见迦维,托生王室。”参照迦毗罗婆苏都条。

  【迦维罗卫】 (地名)城名。见“迦维”条。

  【迦维罗阅】 (地名)城名。见“迦维”条。

  【迦维罗越】 (地名)城名。见“迦维”条。

  【迦维卫】 (地名)迦维罗卫之略。城名。见“迦维”条。

  【迦尾罗】 (动物)鸟名。见“迦陵频伽”条。七佛经曰:“言音甚深妙,如迦尾罗声。”

  【迦尾攞缚婆多】 (地名)城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嘉祥】 (人名)隋会稽嘉祥寺吉藏。以寺号称为嘉祥。三论宗之祖也。唐高僧传十三,佛祖统纪十,有传。又梁高僧传著者慧皎,住梁会稽嘉祥寺。故亦呼为嘉祥。见唐高僧传六。

  【嘉祥寺】 (寺名)在支那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创立年时未详。由来学匠之住此寺者颇多。至三论宗之祖吉藏于玆张讲席,其名遂为天下所知。

  【家训】 (杂语)小参曰家训,又云家教。禅林之语。见“小参”条。

  【迦耶】 (术语)Kāya,译曰身,积集。圆觉大钞七下曰:“迦耶,此云积集。虽五根大造并皆积集,身根为彼多法依止,积集其中,独得身称。瑜伽论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迦耶,二设利罗,三弟诃,四应伽,此云集积。”义林章三本曰:“身者,积集义,依止义。(中略)虽迦耶是积集所依义,翻为身者,体义相当,依唐言译。”

  【迦耶褒折娜】 (衣服)译曰拭身巾。比丘十三资具之一。见百一羯磨十。Kāyapoñcha。

  【迦叶】 (人名)又作迦摄。Kāśyapa,迦叶波,迦摄波之略。译曰饮光。古代之姓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梵言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慧苑音义上曰:“迦叶,具云迦摄波,此曰饮光,斯则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之罗汉,谓之摩诃迦叶,略称迦叶。见“饮光”及“摩诃迦叶”条。又(天部)七大仙,十大仙,并十钵罗阇钵底Prajāpati之一。又为韦陀Veda诵出之一人。孔雀王咒经等见其名。在密教与瞿昙,末建拏诸仙皆为配于胎藏外金刚部之一尊。

  【迦叶本经】 (经名)大迦叶本经之略名。

  【迦叶波】 (杂名)又作迦摄波。佛弟子名。古佛名。童子名。仙人名。律部名。见“迦叶”条。

  【迦叶刹竿】 (公案)“阿难问迦叶曰: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何法?迦叶答曰:阿难。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难于言下大悟。”见会元一阿难章。

  【迦叶传衣】 (传说)迦叶尊者传如来僧伽梨而受持之。见“摩诃迦叶”条。

  【迦叶传衣弥勒】 (传说)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于鸡足山入定,以传之于弥勒。毗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为粪扫衣,西域记以为金襕衣。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世尊告大迦叶,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世,(中略)弥勒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智度论三曰:“迦叶即着从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钵捉杖,如金翅鸟现上升虚空。(中略)与衣钵俱,作是愿言:令我身不坏,弥勒成佛,我骨身还出,以此因缘度众生。如是思惟已,直入耆阇崛山石头中,如入软泥,入已还合。”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大迦摄波,欲涅槃住鸡足山中,于三峰中敷草而坐,作如是念:我今宜以世尊所授粪扫纳衣用覆于身,令身乃至慈氏下生,彼薄伽梵,以我此身示诸弟子及诸大众,令生厌离,即便入定三峰覆身,犹如密室,不坏而住。”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至鸡足山,于草敷上跏趺而坐,作是愿言:今此身着佛所与粪扫之衣,自持己钵乃至弥勒,令不朽坏,使彼弟子皆见我身而生厌恶。(中略)时弥勒佛,即就迦叶取僧伽梨,时大众见神力,除憍慢心,成阿罗汉。”西域记九曰:“如来化缘斯毕,垂将涅槃。告迦叶波曰:我于旷劫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我今将欲入大涅槃,以诸法藏嘱累于汝,住持宣布,勿有失坠。姨母所献金缕袈裟,慈氏成佛,留以传付。”

  【迦叶佛】 (佛名)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三十。又菩萨名。涅槃经三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绕百千匝,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少咨问。”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偈。

  【迦叶结集法藏】 (故事)如来入灭后,迦叶打钟集众,结集小乘之三藏。见“结集”条。

  【迦叶结集三藏】 (故事)见“摩诃迦叶”条。

  【迦叶结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佛灭度后,迦叶举阿难九过,及结集三藏之事。

  【迦叶禁戒经】 (经名)佛说迦叶禁戒经,一卷,宋京声译。佛对迦叶说禁戒之法者。摄于小乘律部。

  【迦叶利师】 (人名)Kāśyapa-rsi,迦湿弥罗国国王名。王甚信佛法,而迷于诸部之取舍。迦旃延子依萨婆多部之宗义造发智论示王。王可之,弘于世。见了义灯一本。详“迦旃延”条。

  【迦叶弥罗】 (地名)国名。见“迦湿弥罗”条。

  【迦叶摩腾】 (人名)Kāśyapamātaṅga,又作摄摩腾,竺摄摩腾。无翻名。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经。尝为一小国王讲金光明经,以防敌国侵害,名大显。汉明帝遣蔡愔等于天竺求法,遇之,永平十年与竺法兰等共至洛阳,译四十二章经等。汉地之有佛法自此始。见历代三宝记四,梁高僧传一,开元释教录一。

  【迦叶毗】 (流派)又作迦叶遗,迦叶维,迦叶波。律部名。见迦叶遗项。

  【迦叶破颜微笑】 (传说)世尊在灵鹫山,一日拈天华示众。百万人天不会其意。迦叶独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属汝。是禅门一流所传也。见拈华微笑条。

  【迦叶菩萨品】 (经名)涅槃经篇章名,佛与此幼童迦叶菩萨问答,发扬佛性常住之深义者。

  【迦叶起舞】 (传说)香山大树紧那罗鼓琴。头陀第一之迦叶,不堪于坐,起而舞。见“紧那罗”条。

  【迦叶擎拳】 (图像)释门正统三曰:“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阿难合掌,是佛堂弟,理非异仪。迦叶擎拳本外道种,且附本习,以威来象也。”

  【迦叶入定】 (传说)摩诃摩耶经下曰:“摩诃迦叶共阿难结集法藏,事悉毕已,摩诃迦叶于狼迹山中入灭尽定。”毗婆沙论百三十五曰:“尊者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鸡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跏趺坐。”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窭卢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峦峭险。(中略)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言尊足。”

  【迦叶舍金色妻】 (传说)智度论四十五曰:“如摩诃迦叶,娶金色女为妻,心不爱乐,弃舍出家。”

  【迦叶受记】 (传说)迦叶于法华会座舍小乘而归于大乘。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法华经授记品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

  【迦叶头陀第一】 (杂语)见“摩诃迦叶”条。

  【迦叶舞】 (故事)见“摩诃迦叶”条。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说迦叶仙人应[口*尔]嚩迦人请医女人产病之法者。全然为医书,不关佛教。

  【迦叶衣十万两】 (传说)智度论二十六曰:“佛初成道时,知迦叶衣应佛所著,迦叶衣价直十万两金。次后耆域上佛染摩根羯簸衣,价亦直十万两金。佛敕阿难:持此衣去,割裁作僧伽梨。作已,佛受着。”

  【迦叶遗】 (人名)Kāśyapiya,又作迦叶维,迦叶毗,迦叶波。本为人名,以为律部之名。佛灭后百年,优婆曲多之门有五弟子,各立异见,律藏分五部。迦叶遗为其中之一人,故名其部曰迦叶遗部。可洪音义三上曰:“迦叶毗,亦云迦叶维,亦云迦叶波,亦云柯尸悲与,此云饮光。此部律此土无文。”拾毗尼义钞上一曰:“迦叶遗者,人名也。此人精进勇决,救护众生,着木兰袈裟。”案迦叶遗,译曰重空观,又译曰解众生空等者。从迦叶遗比丘所执之主义而译之,非其正翻也。大集经二十二曰:“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部。”是如来之豫言也。戒本疏一上曰:“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

  【迦叶尊者】 (人名)佛弟子中有摩诃迦叶Mahākāśyapa,优楼频螺迦叶Uruvilvākāśyapa,伽耶迦叶Gayākāśyapa,那提迦叶Nadikāśyapa,十力迦叶Daśabalakāśyapa五人。单云迦叶者,指摩诃迦叶,头陀第一。付法藏之第一祖也。

  【家依】 (人名)梁朝真谛三藏之别名。

  【迦夷】 (地名)迦夷罗之略。佛之生国。见“迦毗罗婆苏都”条。肇论曰:“集异学于迦夷。”

  【迦夷罗】 (地名)见迦夷项。

  【迦夷婆兜】 (地名)迦毗罗婆苏都之略。

  【加佑】 (术语)神佛之力加于众生而助之也。与加被同。称赞净土经曰:“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迦吒富单那】 (异类)又作迦吒布单那Katabhūtana,又Kaṭapūtana,译曰奇臭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吒布怛那,旧言竭吒富呾那,此云极臭鬼,或言奇臭鬼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吒布但那鬼,唐云叫噪作灾怪鬼。”首楞严经曰:“迦吒富单那。”梵语杂名曰:“迦吒布单那。”

  【迦吒牟尼】 (人名)人名。译曰苦行仙,见本行集经四十。

  【迦旃】 (人名)迦旃延,又迦旃延子之略。

  【迦旃邻提】 (动物)鸟名。见“迦遮邻地”条。

  【迦旃邻陀】 (动物)鸟名。见“迦遮邻地”条。净土论注上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迦旃延】 (人名)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诃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p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叠延,迦叠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为名。慧琳音义二十七曰:“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多衍那,此云大剪剔种男。剪剔,婆罗门姓也。”嘉祥维摩经疏二曰:“迦旃延即其姓,此云好肩。”不思议境界经上曰:“迦底耶夜那(旧名迦旃延者)。”法华文句一下曰:“摩诃迦旃延,此翻为文饰,亦肩乘。人云:字悮,应言扇绳,亦好肩,亦名柯罗。柯罗,此翻思胜,皆从姓为名。”同记曰:“言文饰者,善赞咏故。言扇绳者,若作肩乘。二字并悮。以其生时父已亡世,此儿碍母不得再嫁,如扇系绳。”俱舍论神泰记一曰:“迦多衍尼子,旧云迦叠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迦旃,一宗之姓氏也。延,此云胤也。言此尊者是彼种族之后胤耳。”俱舍论光记一曰:“迦多衍尼子者。迦多,名剪剃。衍,名为种。尼,是女声。此人是剪剃种女生,从母姓为名,故名迦多衍尼子,是婆罗门十姓中一姓也。此剪剃种,西方贵族,(中略)若言迦多衍那。迦多衍,如前释。那,是男声,从父为名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摩诃迦多衍那,云迦旃延,亦讹也。大般若云大迦多衍那,此云大剪剃种男。剪剃种者,是婆罗门姓也。”又天神名。涅槃经七曰:“为欲供养天神,故入天祠。所谓梵天,大自在天,违陀天,迦旃延天。”又外道名。十外道之第七。译曰算数,饰宗记七本曰:“宗虽有六,而有七人也。第一不兰迦叶,(中略)第七迦旃延。”注曰:“梵云迦多衍那,此云算数也。上古有仙,常念算数,因为名也。”

  【迦旃延阿毗昙】 (书名)阿毗昙八犍度论之异名。迦旃延作。

  【迦旃延教化】 (杂语)教贫困老母使卖贫得生天果,见贤愚经五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诸经要集六,经律异相十五。尊者受佛敕往本生处恶生王国为国王解八梦,使发正信。见杂宝藏经九。

  【迦旃延经】 (经名)经中所说离有无之二边也。智度论二曰:“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若心懦伏者,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探玄记二引之曰:“恶性比丘以梵檀治之,此云默摈。若心耎伏为说迦旃延经,此云离有无经,破我慢心也。”

  【迦旃延论议第一】 (杂语)见“摩诃迦旃延”条。

  【迦旃延尼子】 (人名)比丘名。见“迦旃延”条。

  【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经名)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之略名。是亦佛灭后迦旃延说佛法没尽之相者。

  【迦旃延著作】 (杂名)着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是六足论之一。俱舍论光记一曰:“大迦多衍那,造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

  【迦旃延子】 (人名)与迦旃延同。是迦旃延姓之子息,故附以子字耳。

  【迦旃子】 (人名)迦旃延子之略。见迦旃延项。

  【迦遮邻底迦】 (动物)见“迦遮邻地”条。

  【迦遮邻地】 (动物)Kācalindikāka,又云迦旃邻提,迦旃邻陀,迦止栗那,迦遮邻底迦,迦真邻底迦,迦邻提,迦邻陀等。鸟名。正法念经三十曰:“迦旃邻提,海中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邻提,此云实可爱,谓水鸟,即鸳鸯之类是也。”

  【迦遮邻地衣】 (衣服)以鸟毛所织之衣。又云迦邻陀衣。慧琳音义十三曰:“迦遮邻地,唐言细软轻妙,最上服也。”同十九曰:“迦止栗绵,亦名迦真邻底迦,瑞鸟名也。身有细软毛,非常轻妙,如绵缉绩。以为衣,或为絮。转轮圣王,方御此服也。今虽有此鸟类,非鸟也。其毛粗恶,不堪缉绩也。”同四十一曰:“迦遮邻底迦,瑞鸟名也。身有[廿/毦]毛,非常轻软。绩以为衣,转轮圣王,方御此服。”

  【迦遮末尼】 (杂名)Kācamaṇi,又云迦柘末尼。玉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迦遮末尼,旧言迦柘。柘之夜反,此云水精。”慧琳音义三曰:“迦遮末尼,珠宝名也,琨瑶珉玉之类也。”同十八曰:“迦遮,恶宝名也,玉名也。”

  【迦柘】 (杂名)宝名。慧琳音义四十九曰:“迦柘章夜反,梵言宝名,经中自云珠也。”见“迦遮末尼”条,Kāca。

  【家珍】 (杂语)会元七(雪峰存章)岩头喝曰:“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无门关自序曰:“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缘得者,始终成坏。”

  【迦真邻底迦】 (动物)见“迦遮邻地”条。

  【迦真邻陀】 (动物)鸟名。法苑珠林曰:“迦真邻陀之鸟生于海中,抱触之,身心猗适,胜过六欲。”

  【迦枳】 (植物)花名。无翻。见可洪音义四下。

  【迦止栗那】 (动物)见“迦遮邻地”条。

  【迦种】 (地名)山名。见“伽耶”条附录。

  【跏坐】 (术语)足加[月*坒]上之坐法也。有全跏半跏二种:全跏为两足加于两[月*坒]者,半跏为左右一足加于一方[月*坒]上者。经中谓之结跏跌坐者,即全跏坐也。见“结跏趺坐”条。

  【颊车如师子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两颊隆满,如师子王之相。

  【夹山】 (人名)唐澧州夹山善会禅师,嗣船子德诚禅师,咸通十一年卜夹山而成院宇,接海众。中和元年十一月寂于此,寿七十七,谥传明大师。见传灯录十五。

  【假】 (术语)假者借之义,诸法各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诸蕴而有众生,借栋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虚妄不实之义也。

  【甲刹】 (杂名)十刹之外,甲于禅刹者。象器笺一曰:“支那甲刹,有龙朔山集庆寺,华严山显报寺等,不得尽录。日本甲刹有平安山佛心寺,灵龟山景德寺等,不得尽录。”

  【假等流】 (术语)三等流果之一。见“等流果”条。

  【假谛】 (术语)见“三谛”条。

  【假法】 (术语)对实法而云。由因缘和合而存在之假者。见“假”条。

  【假观】 (术语)天台三观之一。观一念之心具三千诸法也。

  【假合】 (术语)众缘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离散,是一时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

  【假和合】 (术语)从因缘而假和合也。事物之存在,非实有。但为假和合也。

  【假合之身】 (术语)谓人之身,是众缘之假和合物也。大乘同性经曰:“众缘和合,名曰众生。”原人论曰:“此身但是众缘假和合相,元无我人。”

  【甲马】 (杂名)天香楼偶得曰:“俗于纸上画神佛像而祭赛之,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佛凭依,似乎马也。”武林旧事曰:“有印马作坊。”案今之甲马,纸上竟绘一马。

  【假门】 (术语)方便之法门。与以假益之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之外修诸行诸善,欲往生极乐者,则誓临终来迎其人也。此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教行信证文类六本曰:“久出万行诸善之假门,永离双林树下之往生。”

  【假名】 (术语)有二释:一就名所释,诸法本无名,以人为假付名者。故一切之名,虚假不实,不契实体,如贫贱之人与以富贵之名是即假名。大乘义章一曰:“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人假称富贵。”起信论曰:“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二就法而释,诸法为因缘和合而成,无真实之体,故不可自差别,假名仅有差别之诸法,离名则无差别之诸法,故指诸法为假名。注维摩经曰:“什曰:缘会无实,但假空名耳。”大乘义章一曰:“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义云何?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法华经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假名菩萨】 (术语)十信之菩萨也。十住已去为实行之菩萨。璎珞经下曰:“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

  【假名世间】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间。以有情者是于五蕴上假设之名字,无有情之实体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观五上曰:“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实法假施设耳。”见“三世间”条。

  【假名有】 (术语)三有之一。如色香味触四事之因缘和合,假名为酪。是酪者其实为色香味触,无酪之自体,而以假名之故有酪,是即假名有也。就色香味触一一而言亦然。见智度论十二,三藏法数十三。

  【假名宗】 (术语)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二。见“宗”条。

  【假色】 (术语)无表色之异名。色法之中有无表色,由受戒所生。旧译为无作色或无教色。是虽属于色法,然如香味而无形质,故对彼实色而名曰假色。

  【假实】 (术语)假与实也。顺正理论三十二曰:“然许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假。其相云何?实谓极成色等自相,于和集位现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慧渐析,至最极位。然后于中辨色声等极微差别,此析所至,名假极微。”成唯识论八曰:“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

  【假时】 (术语)时之梵语有二:一迦罗,二三摩耶。迦罗译为实时,三摩耶译曰假时。见迦罗及三摩耶条。

  【假我】 (术语)五蕴之假和合者。外道凡夫妄执之为实我,悟道之圣者了达为因缘生之假我。假我为因缘生,与兔角龟毛之都无不同。若拨无此假我,即为恶取空之邪见。经中诸贤圣之自称我者,皆但就假我而言,即如如是我闻,又我此土安稳。我说即是空,皆从人法假立为我也。

  【假有】 (术语)谓因缘生之法也。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虽无实性然非虚无之法,因之对于龟毛兔角之无法,比于真如法性之实有而名之为假有。

  【甲胄严印明】 (真言)略出经一曰:“若欲便转即作甲胄契庄严己身,即诵此密语唵砧(如如等同大空),以此密语拥护己身。其契法,以止观二羽各结金刚拳,申进力度(左中头指);于力度(右头指)头想字;于进度头,想砧字于其心上结;以进力度三相绕之,如系甲状,又移置背,复至脐腰处绕膝,咽喉憔额,颈前顶后,皆三绕如系甲状;即便垂下,从檀慧度(左小指)次第解散,犹如天衣,至心即止。”

  【甲胄印】 (印相)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于二中指之背,并竖二大指,捻二中指之中节。

  【犍】 (术语)截男势也。五种不男之一。或作[利-禾+虔]。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

  【犍不男】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以刀截去男根者。四分律三十五曰:“犍者,生已都截去作黄门。”行事钞上三曰:“犍作者。”(犍而为黄门者)。法华文句记九上曰:“五不男者,(中略)[利-禾+虔]谓截等。”(作剧误)。唐韵曰:“[利-禾+虔]居言切,音犍,剔也。”犍[利-禾+虔]通用。梵āpatpaṇḍaka Buṇapaṇḍaka。

  【肩次】 (杂语)又名肩下,下肩。即接肩而着于下位之称。百丈清规五曰:“副参[这-言+(替-曰+贝)]向前接联参头肩次,伺住持至。”

  【间错天】 (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南方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翼宿。种子字。此天在因位,下祸于小男女,或使至死。由胎藏大日之加持,摄取于曼荼罗会中,为曼荼罗外护之一尊。

  【兼但对带】 (术语)天台之名目。五时中,前四时之说相也。第一之华严时圆教兼别教而说,故云兼,第二之阿含时,但说藏教,故云但,第三之方等时,藏通别圆之四教,彼此对望而说,故云对,第四之般若时,圆教挟对藏通别之三而说,故云带。玄义一上曰:“当知华严兼,三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复兼但对带,专是正直无上之道,故称为妙法也。”

  【犍德】 (杂名)又作蹇特,悉达太子之乘马名。见“建佗歌”条。

  【犍坻】 (人名)祇洹精舍奴之字。译曰续。续生之义。本为波斯匿王兄之子,容色美。王之夫人私呼之,欲使从己。犍坻不听。夫人大怒,谗于王。王大怒,节节解体躯,弃于冢间。命未绝顷,佛到其边,光明照身,平复如故。佛为说法。即得第三果。言我身已破,佛续我命。我当尽此形寿,布施于佛及比丘僧,即来祇洹,终身为奴。见智度论八。此续生之名之因缘也。Ghaṇṭin。

  【犍地】 (物名)又作犍稚。见“犍稚”条。

  【煎点】 (饮食)煎茶之点心。煎茶以点空心也。或为点心之异名。是进茶之前先进些点心物也。见象器笺十七。

  【犍度】 (术语)Skandha,巴Khandha,又作干度。译曰聚,蕴,积,藏,结,节。论律中篇章之名。南山戒疏一下曰:“受法戒法,各别聚处,名为犍度。”法砺四分律疏七本曰:“西音犍度,此方称聚,诸法之中当分说故称为聚,而存梵音总为犍度。”饰宗记七本曰:“西音犍度者,梵音塞犍陀。或云塞犍图,此翻为蕴,蕴即聚也。”玄应音义四曰:“犍度,此言讹也,正音娑犍图,此云聚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梵语犍度,此云法聚,即篇品之名。”演密钞五曰:“犍度云藏。”又婆薮槃豆法师传曰:“八伽兰他Grantha,即此间云八干度。伽兰他,译为结,亦曰节。谓义类各相结属,故云结。又摄义令不散,故云结。义类各有分限,故云节。”

  【间断】 (杂语)间隔断绝之意。又名有间断或曰有间。对于无间而言。即不相续而中间断绝也。成唯识论四所谓“无心定,熟眠,闷绝,无想天中,间断故”,往生礼赞所谓“忆想间断故”是也。

  【坚法】 (术语)三种之坚法:身与命及财也。修道者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名之曰坚法。维摩经菩萨品曰:“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注曰:“肇曰:坚法三坚法,身命财宝也。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道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烧,劫数尽而不尽。故名坚法。”

  【间隔】 (术语)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回于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无明。菩提心论曰:“或为无始间隔,末能证于如来一切智智故。”辨惑指南二曰:“一念间隔,顿有差别自他之念。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恶业皆从自爱疏他而起故,皆是无始间隔所作也。”

  【坚固】 (术语)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

  【坚固地神】 (神名)金光明经作“坚牢地神。”三藏法数四十六作“坚固地神。”见“坚牢”条。

  【坚固法身】 (术语)公案名。又作大龙法身。大龙山智洪弘济,答僧问:示色身之外,法身不可觅者。碧岩录八十二则曰:“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龙云: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坚固惠】 (菩萨)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八位。密号曰超越金刚。主内证坚固不坏,又名坚固深心。菩萨形肉色,右手持莲上有羯磨杵,左手立大指,轻屈头指,握余指,仰置膝上,坐赤莲。

  【坚固经】 (经名)坚固长者子,敕弟子使现神足三乞于佛。佛言我教弟子但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覆德露过。摄于长阿含经十六。

  【坚固林】 (植物)娑罗树之译。此树冬夏不凋,故以意译曰坚固。晋译泥洹经一曰:“坚固林中双树间。”凉译涅槃经一曰:“娑罗双树间。”涅槃经会疏一曰:“娑罗双树,此云坚固,四方八株。”玄应音义二曰:“娑罗,泥洹经作坚固林。”名义集三曰:“娑罗,此云坚固。北远云:冬夏不改,故名坚固。”见“娑罗”条。

  【坚固女】 (人名)佛在祇园,说女人应离诸过而发大心。坚固优婆夷即于佛前发大菩提心。舍利弗与之问答:佛授以道记。见坚固女经。

  【坚固女经】 (经名)佛说坚固女经,一卷,随那连提黎耶舍译。说坚固女发心之事。

  【坚固菩萨】 (菩萨)地藏院之一尊也。见“坚固惠”条。

  【坚固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金刚三昧之异名。智度论四十七曰:“有人言:金刚三昧。是坚不坏故。”

  【坚固意】 (菩萨)梵名地利祖地也舍夜Dṛṣadhṛṣaya,又云坚固深心,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之一,即其第八尊也。密号超越金刚,种子字,为灭却戏论之意,以表内证坚固。三摩耶形为莲华上之羯磨,尊形肉色,右手持开敷莲华,华中有羯磨金刚,坐赤莲华。

  【坚固长者】 (菩萨)五十三善知识之第四十六。

  【兼行六度品】 (术语)观行五品之第四。修正观之外兼行布施等六度之位。见“五品”条。

  【犍黄门】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见“犍不男”条。

  【坚慧】 (人名)菩萨名。梵名沙啰末底Sthiramati,佛灭后七百年出现。作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等,显扬大乘。见法界无差别论法藏疏。

  【坚牢】 (天名)一作坚牢地神,坚牢地祇,坚牢地天。大地神女之名。其解为地之坚牢与神之不坏也。欲求资财珍宝伏藏,及神通长年妙药,并疗众病降伏怨敌,制诸异论时,于净室安置道场,浴身,着鲜洁衣,踞草座之上,在有舍利尊像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烧香散花,饭食供养,白月八日布洒星合时请召之。见金光明最胜王经八坚牢地神品。密教谓为胎藏大日之随类应现身与其后共列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形像为肉色女形,左手持钵,钵中盛鲜花。其后形像,右手掬而当心,左手亦掬而当股。种子为。最胜王经八曰:“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大日经疏四曰:“地神是女天,女是三摩地义,即是大日世尊护持一切众生心地三昧也。”嘉祥金光明疏曰:“神能持地使令不坏,因地受称。”金光明经二,有“坚牢地神品。”诸天传下,有“坚牢地神传。”地藏本愿经下,有“地神护法品。”

  【坚牢地祇】 (天名)坚牢地神也。地神云祇。见“坚牢”条。

  【坚牢地神】 (天名)坚牢为地神女名。见“坚牢”条。

  【坚牢地天】 (天名)坚牢地神也。印度神又名天。嘉祥金光明疏曰:“外国呼神亦名为天。”见“坚牢”条。

  【坚牢地天仪轨】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兼利】 (术语)自他兼利也。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止观五上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

  【坚林】 (地名)梵名沙罗Sāla,译为牢固。佛在此林中取涅槃。慈恩寺传序曰:“提河辍润,坚林晦影。”见“坚固林”条。

  【犍摩波摩】 (异类)夜叉名。译曰守法。见孔雀王咒经上。

  【间色】 (术语)对青等之五正色而有绿等之五种中间色,又五间色之外有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亦称间色。是为袈裟之常色。五正五间,不可为袈裟。

  【间色服】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见“袈裟”条。

  【坚胜法界座】 (杂名)胎藏大日之法座也。金刚顶义诀曰:“名妙显山(旧云妙高山),名坚胜法界座种。”菩提心义九曰:“若大日宗以坚胜法界座为大日座。”

  【坚实心】 (术语)梵语汗栗驮Hṛdaya,译曰坚实心。真如之实体也。即起信论之一心。三藏法数十八曰:“坚实心者,坚固真实,乃众生本有之性,诸佛所证之理,即第一义心也。”四心之一。见“纥哩陀耶”条。

  【坚实心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第一合掌,令当中心坚相着,十指头稍相离,少许开之,此名宁居拏合掌。此名坚实心合掌也。”

  【坚誓师子】 (本生)释尊因位时,为金毛坚誓师子,念袈裟之德,故为猎师舍身。此说出报恩经七、贤愚经十三坚誓师子品。报恩经七曰:“昔有一师子曰坚誓,身毛金色,有大威力,游行山泽,见一辟支佛,威仪清净,来亲近,常闻诵经。时有大猎师见师子身毛金色,欲剥其皮奉国王,乃案奇计剃头被袈裟,入山中坐一树上。坚誓师子见之,谓为真比丘喜来舐其足,猎师便以毒箭射之,师子既被毒箭,哮吼欲搏撮,忽作是念:此是沙门,被坏色衣,是三世之佛,贤圣之标帜。吾慎不可起恶心。即说偈曰: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偈已,命终。佛言其时师子即吾身,猎师即今提婆达多是也。”

  【监收】 (职位)司寺产收入及租税之僧也。元时与庄主同设,多为住持私住。见百丈清规四。”

  【监寺】 (职位)禅宗六知事之一。监督一寺者。与寺主同。释氏要览下曰:“会要云:监者揔领之称,所以不称寺院主者,盖推尊长老。”祖庭事苑八曰:“僧史曰:知事三纲者。若网罟之巨缕,提之则百目正矣,梵语摩摩帝,此云寺主,即今监寺也。详其寺主起于东汉白马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至东晋以来,此职方盛。今吾禅门有内外知事,以监寺为首者,盖相沿袭而然也。”

  【犍沓】 (天名)即干沓和。

  【犍陀】 (术语)Skandha巴Khandha,又作蹇陀,犍度。译名聚篇章。见“犍度”条。

  【犍陀庵罗】 (植物)树名。翻梵语九曰:“犍陀庵罗树,译曰香果,见善见第三。”

  【犍陀诃】 (地名)见“干陀罗”条。

  【犍陀楼】 (植物)树名。翻梵语九曰:“犍陀楼,译曰持地,见四分第九。”梵Gandhālu。

  【犍陀罗】 (地名)见“健驮罗”条。

  【犍陀摩诃衍】 (地名)Gandha-mahāyāna,山名。翻梵语九曰:“健陀译曰香,摩诃衍者大乘。”

  【肩亡婆论】 (书名)外道十八大经中八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肩亡婆论,简择诸法是非。”梵Kaiṭabha’,巴Ketubha’,亡字或作土。

  【坚心正意经】 (经名)坚意经之异名。

  【间穴饼】 (饮食)穿穴于饼,盛种种之美味者。大日经疏七曰:“间穴饼有二种,或剖为孔穴,或状如乱丝重重间穴。加以众味也。”

  【坚意】 (人名)梵名悉耻罗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迹不详。着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等,北凉道泰译为汉文,据此而观,师为龙树之后起也。慧祥之法华传一举真谛之传说曰:“佛涅槃后,五百年终,龙树菩萨造法华论。六百年初,坚意菩萨造释论并未来此土。”

  【坚意经】 (经名)佛说坚意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诲人受谤,心不可动,且一心听经。

  【监院】 (职位)古谓监寺为监院。见象器笺七。

  【监斋使者】 (图像)监护僧食之神。支那僧寺称为监斋菩萨。青面朱发。见象器笺四。

  【犍陟】 (动物)悉达太子乘马之名,见“建佗歌”条。

  【犍陟马】 (动物)又作金泥马。与犍陟项同。

  【坚智】 (术语)金刚拳之异名。金刚顶义诀曰:“金刚拳者佛坚智相也。”

  【犍稚】 (物名)Ghaṇtā,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中用椎或槌字者,总为稚之写误也。元照谓书为椎或槌训为地者本也,书为稚直训为地者,后人妄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犍椎,椎宜作稚,稚音直致切。”同一曰:“犍椎,椎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同十六曰:“犍稚直致切,旧经多作犍迟。(中略)今经律多作犍椎误也。”次元照释南山行事钞上之一所谓:“出要律仪,引声论翻:犍(巨寒反)、椎(音地),此名磬,亦名为钟。”(案现本之行事钞此处之椎字作稚据元照之意固作椎)。于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如字而呼,乃是梵言讹转,唯独声论正其音耳,今须音槌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稚字呼为地也。后世无知,因此(羯磨疏犍地之文字)一误。于钞文前后以及一宗祖教,凡犍椎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本写钞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但以稚椎相滥,容致妄改。今须依律论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或作椎亦尔。世有不识梵语者,云是打钟之槌及砧槌等,此又不足议也。”然而据南山行事钞(前所引者)。则犍稚虽翻为磬或钟。而据同师之尼钞则谓彼无钟磬,故翻为打木。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准尼钞,西传云:时至应臂吒犍槌。臂吒此云打,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玄应音义之说(前所引者)亦据之。然元照等疑之。同资持记注曰:“应法师经音义,大同尼钞。然祇桓图中,多明钟磬。而云彼无者,或恐少耳。”名义集七曰:“应法师释云:梵语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

  【犍椎】 (物名)又作犍槌,干槌。集韵曰:“椎,传追切,音追,通作槌。”见“犍稚”条。

  【坚座】 (杂语)并脚蹲坐,臀不着地也。见摄真实经一。

  【简别】 (杂语)简择差别之意。又曰简异,别异,分异,略曰简。谓简择诸法之同异,而明其差别也。

  【捡挍】 (术语)又作检校。谓于事点捡典挍而监查之也。四分律所谓:“应寻究修多罗毗尼,捡挍法律。”百一羯磨所谓:“言共印持者,如捡挍营作之苾刍,创起基石,将欲兴功,告共住诸苾刍曰:诸具寿,仁应共知,于此处当为僧伽作净厨。”是也。

  【减劫】 (术语)于住劫之中由人寿无量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第一之减劫,由是每百年增一岁,至人寿八万岁,更下至十岁为第二之减劫。如此一上一下,终第十九之减劫,更增至人寿八万岁,为第二十之增劫,至住劫而终。即第一止于减数,第二十止于增数,中间有十八回之增减。是曰住劫之二十增减。此中由第一至第十九减寿之时期,名减劫,由第二至第二十增寿之时期,名增劫。俱舍论十二曰: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极十岁,即名为初一住中劫,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年增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十年。尔乃名为第二中劫。次后十七例皆如是,后从十岁增极至八万岁,名二十劫。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故二十劫时量皆等。”(八万者,八万四千岁之大数也)。

  【拣魔辨异录】 (书名)八卷。清世宗因密云会下有法藏者,背其师旨,逞己臆见,着五宗原,以企后学推尊于己。其徒弘忍,更同恶相济,因密云辟而又辟。乃着五宗救,自误误人,致参禅者陷入魔道。特为摘录八十余条,逐条驳正。命续入大藏,开人正眼。世宗所刻书册经板,悉皆校对精严。唯此一书,错讹甚多。可知此书的系宾天后所刻。书册殿板,存于大内。除皇帝有敕,无由刷印。故罕见于世。普陀山印光法师(即常惭),详细校正其错讹。于民国七年,刊版流通。

  【简器】 (杂语)简择弟之器非器也。

  【拣师】 (术语)拣择阿阇梨也。未熟之阿阇梨,有自称大宗师,导人于邪路者,故所化宜拣择其熟未熟焉。

  【检校】 (术语)与捡挍同。见捡挍条。

  【简言】 (术语)又曰简别语。因明为豫防论法上之过失,冠于宗或因喻上之制限语。

  【拣语】 (术语)简择评论古则公案之言语也。五位显诀中所谓“逐位拣曰”、“别时拣曰”、“别拣曰”、“拣曰”等是也。

  【减缘减行】 (术语)缘者,指上界四谛与上二界四谛之八谛。行者,指欲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之三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其所以减之者,泛观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观智浮漫而不猛利,故自中忍以后渐渐狭其观境,以养成猛利之观智,遂为发真无漏智之算引也。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第一回自第一观至第三十一,因而减去第三十二即上界道谛下出之一行相,第二回更自第一观至第三十,因而减去第三十一即上界道谛下行之一行相。如此每一周自下逆次减一行相,终至减第一即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即减去者,三十一行相也。减此三十一行相中,每第四周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减于他三周之行相,谓之减行。即减缘七周,减行二十四周,合于三十一周减去三十一行也。第四周谓之减缘者,上下八谛,为所缘之境,三十二行相,为对于此之能缘观解,故减四行相即减所缘之境一谛也。因而逆次减去,每至第四行相,不谓为减行,特附以所谓减缘即减谛之名耳。见行相条。

  【蹇拏仆】 (人名)Kaṇabhuj,胜论之祖,食米斋山人之梵名。见“优楼迦”条。

  【蹇尼陀】 (人名)胜论之祖,食米斋山人之梵名。见“优楼迦”条。

  【蹇荼】 (物名)Khaṇda,砂糖名。大日经七曰:“此砂糖名为蹇荼,状如益州所出者而色甚鲜白,触之便碎。”

  【蹇陀达多】 (人名)比丘名。慧琳音义十四曰:“蹇陀达多,是提婆达多眷属等五百比丘名也。”梵Skanda-dattā。

  【键[金*咨]】 (物名)又作犍茨,健支,建镃。译曰浅铁钵。铁钵中之小钵也。别名鐼子。应量嚣中累三个小钵,自大至小。总名鐼子。其第二曰大键[金*咨],其第三曰小键[金*咨]。尼钞曰:“键[金*咨]者谓小碗也。”出要律仪曰:“键[金*咨]者,为助食器,秦言浅铁钵也。”释氏要览中曰:“钵器大小数。”十诵律云:“钵半钵大键[金*咨](键音虔,[金*咨]音咨,经音疏云:钵之中之小钵助钵用故),小键[金*咨](僧祇同)。”四分律云:“键[金*咨]入小钵,小钵入次钵,次钵入大钵(此律言小钵,即十诵大键[金*咨]也,次钵即半钵也。准诸律,四事可见也。今呼为鐼子。鐼音训,切韵云:铁类也,非故器)。”名义集曰:“键[金*咨]音虔咨,母论译为浅铁钵,或作键茨建镃并梵音轻重。”

  【见】 (术语)梵名捺喇舍曩Darśana,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通于正邪。止观五下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俱舍论二曰:“审虑为先决择名见。”大乘义章五本曰:“推求说之为见。”止观十上曰:“作决定解,名之为见。”

  【键】 (术语)梵字g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誐,[口*虐],[口*恒]。详见“伽”条。

  【见爱】 (术语)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谓之见,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谓之爱。见者一切之见惑,爱者一切之修惑见(又云思惑)也。迷事之惑中,以爱着为苦之本,故标爱而该余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若论烦恼根本,不出见爱。邪心观理,名之为见。若于假实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随见偏理,妄执为实,通名为见。见烦恼者,谓五利使。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假实之事情迷随心,所对一切事境,染着缠绵,通名为爱。爱烦恼者,谓五钝使。”归敬仪通真记上本曰:“见谓见惑八十八使,见所断故,爱谓修惑,八十一品,修所断故。”

  【见暴流】 (术语)四暴流之一。见暴流条。

  【渐备一切智德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

  【剑波】 (天名)地动神。日天之眷属也。演奥钞十四曰:“注大佛顶云:剑波婆耶(地动难),若依此记即是地动神欤。”

  【见成公案】 (术语)见即现也。见现成公案条。

  【建初寺】 (寺名)康僧会至吴,感舍利而化吴王孙权。权为建塔,以始有佛寺,号为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见高僧传一(康僧会传)。

  【见处】 (术语)有漏法之异名。有漏之诸法为生起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见之住处,故名见处。参照五见条。

  【渐次观】 (术语)台家三种止观之一。成最初之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之实相观也。天台在瓦官寺所说之次第禅门是也。

  【渐次教授】 (术语)见“四种教授”条。

  【渐次止观】 (术语)见“止观”条附录。

  【健达缚】 (鬼类)又作干闼婆。详见“干闼婆”条。

  【见大】 (术语)七大之一。如色性周遍于法界,见性亦遍满于法界,名为见大。见闻觉知中,就初而独立见大。见楞严经三,三藏法数三十。

  【见道】 (术语)三道之一。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也。道者道路之义,学人进取之道路也。积三贤四善根之加行而生于世第一法无间之无漏真智也。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智二障,谓之见道。于其时之无漏智,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一苦法智忍,断欲界苦谛下见惑之智也。二苦法智,断苦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三集法智忍,断欲界集谛下见惑之智也。四集法智,断集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五灭法智忍,断欲界灭谛下见惑之智也。六灭法智,断灭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七道法智忍,断欲界道谛下见惑之智也。八道法智,断道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九苦类智忍,断上二界苦谛下见惑之智也。十苦类智,断苦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十一集类智忍,断上二界集谛下见惑之智也。十二集类智,断集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十三灭类智忍,断上二界灭谛下见惑之智也。十四灭类智,断灭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十五道类智忍,断上二界道谛下见惑之智也。十六道类智,断道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忍者忍许之义,为信忍真理不起惑之位,故以之为断道。智者决定之义,为离惑已,正决定理之位,故以之为证道。欲界谓为法者,以此为现前所见之法故也。上二界谓为欲者,以其为欲界比类之法故也)。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为见道,最后道类智之一心摄于修道也。又小乘之成实宗,不别观四谛之行相,唯以空观无量刹那相续断三界之见惑,是名无相行,为见道也。若依大乘法相宗,则断证之真见道,立为一心,此十六心为真见道已后之相见道。俱舍论二十三曰:“见道者,苦法智忍为初,道类智忍为后。其中总有十五刹那,皆见道所摄,未见见谛故。至第十六道类智时,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习曾见,故修道摄。”大乘义章十七本曰:“入圣之初,于四真谛推求明白名为见道。(中略)若依成实,入无相位名为见道。故彼论言,信法人,入见谛道,名无相行。世第一后须陀果前,空观无间名无相行。若依毗昙,苦忍已去十五心顷,名为见道。(中略)十六中前十五心,是须陀向,判为见道。末后一心是须陀果,见道不收。”又曰:“依成实宗见道之中有无量心,故彼文言,以无量心断诸烦恼中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说见道中有无量心,相续断惑,破阿毗昙定说八忍。言非九者,说修道中有无量心,破阿毗昙于一一地定九无碍(即九解脱)。彼宗观有,有局别见易明故。何故成实说无量心?彼宗教空,空无分限,见难分故。”(己上小乘)。唯识论九曰:“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见理故亦名见道。”唯识述记十本曰:“见道者,唯在初地初入地心。”

  【见道场树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八。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见道释义】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义之一。见“四释”条附录。

  【见道所断】 (术语)三断之一。由见道而断之法也。见见道条。

  【见得】 (术语)七圣之一。旧译为见得,新译为见至。声闻乘之人,入于修道之位而为利根者。利根自见法得理,故云见得。得由因之见至果之见,谓之见至。见四教仪集注中。

  【见地】 (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见四谛之理,断三界之见惑,初得圣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类智也。见大乘义章十四,四教仪集注下。

  【见谛】 (术语)证悟真理也。声闻预流果已上,菩萨初地以上之圣者也。

  【见谛阿阇梨】 (术语)发得三昧而得秘密灌顶之阿阇梨也。即入地已上者是也,已下者为未见谛之法则阿阇梨。

  【见谛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如憍陈如等五比丘,闻四谛之理而入见道,体迷悟因果之道理而得自然具足戒也。

  【见颠倒】 (术语)三颠倒之一。眼识见外境,颠倒虚幻而为实有,以生种种之迷惑也。见宗镜录四十二。

  【建豆钵喇底车惮娜】 (衣服)Kaṇḍñpraticchadana,译曰遮疮疥衣。十三资具衣之一。见有部百一羯磨十。

  【见毒】 (术语)邪见害身,犹如毒箭也。菩萨藏经曰:“我观一切世间众生,于无量劫,具造诸过失,为十种毒箭所中。何为十?一爱毒箭,(中略)八见毒箭。”智度论一,佛诘长爪梵志曰:“汝已饮邪见毒,今出此毒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毒汝受不?”

  【健杜】 (物名)又作健陀,健达。译曰香。大日经疏九曰:“健杜是香。”见“健陀”条。

  【渐断】 (术语)谓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惑之一品徐徐而断也。对于顿断而言。

  【渐顿教】 (术语)有二种:一以渐教顿教判一代教也。一华严之清凉以华严经为顿教法华经为渐顿教是也。前之渐顿教者,陈真谛三藏等以渐顿二教,判一代教。渐悟菩萨,先习小乘,后回心向大,而学大乘,佛对此机所说之诸经为渐教。鹿园以下之大小乘经是也。此中之小乘为渐教小乘,而大乘为渐教大乘。直入顿悟之菩萨,直乐佛果,发心修行,佛对此机直说大乘,此为顿教。华严经是也。依此义,则如法华涅槃,固为渐教之所摄也。法相宗用渐顿之名。又天台宗以化仪之四教,判法华以前之经,有顿教渐教之名,即据此义。然天台智者以五双判止观,其中渐顿之一双,就法门之体而论之。圆教为顿足顿极成佛之法,故谓之顿教,藏通别三教为次第渐入成佛之法,故谓之渐教。故自天台言之,华严经自化仪之上虽为顿教,而自化法之上则兼说别圆二教,因而可谓于顿教兼渐教。法华为纯圆之法,故唯可谓为顿教。华严宗之清凉,则以为华严经所化之机为顿,所说之法亦为顿,故可谓为顿顿。法华经所说之法为顿,而所化之机为渐,故可谓为渐顿。止观三曰:“四明渐顿者,渐名次第,藉浅由深,顿名顿足顿极。”

  【见轭】 (术语)四轭之一。见“四轭”条。

  【见法】 (术语)谓真言行者,对于所愿成就之相,住于无染无着清净真实之心,谛观实相善通其实义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尔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唯愿复说此正等觉句悉地成就句,诸见此法善男子善女人等,心得欢喜,受安乐住,不害法界。”同疏十一释之谓此即是随此中修学者,若得成就,即名见法。

  【见烦恼】 (术语)见惑也。见见思条。

  【见非见】 (术语)见与非见之并称。见为显相,谓易见易知也;非见为深玄,谓难见难知也。大日经第三悉地出现品所谓:“等同虚空,成就广大见非见果。”是也。大日经疏第十一释之曰:“见者,谓种种舞戏相。非见者,谓涅槃理。又见者,谓世间果。非见者,谓菩提果。此类无量,故云广大。”

  【见分】 (术语)八识四分之一。见“四分”条。

  【见分薰】 (术语)二种薰习之一。见“二种薰习”条。

  【见佛】 (术语)见报应之佛身也。以凡夫二乘分别之识所见者为应身,以菩萨无分别之心所见者为报身。无宿缘者亦不能见应身也。起信论曰:“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中略)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智度论九曰:“舍卫城中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而眼不见,三亿家不闻不见。”观佛三昧海经三曰:“若生垢恶不善心者,若有毁犯佛禁戒者,见像纯黑犹如炭人。释子众中五百释子,见佛色身犹如炭人。比丘众中有一千人,见佛色如赤土人。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色身犹如聚墨。如是四众各各异见。”

  【见佛闻法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一。往生极乐则常见阿弥陀佛,闻深妙之法也。往生要集上末曰:“法华云:是诸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而彼国众生,常见弥陀佛恒闻深妙法。”

  【见佛真身】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云何是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

  【见缚】 (术语)三界之见惑。非理之执见缚人而使不得自在,故云缚。二缚,又四缚之一。行事钞下四曰:“大宝积经云:出家有二种缚:一见缚,二利养缚。”无量寿经净影疏曰:“缚谓四缚,(中略)三界诸见,名为见缚。”

  【见行】 (术语)见爱二行之一。见二行条。

  【见慧】 (术语)发诸见之智慧也。止观十上曰:“如是见慧从何处出?由禅中有观支。”

  【见惑】 (术语)见“见思”条。

  【见惑品数】 (杂语)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于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为本惑,余悉名随惑。此中小乘贪瞋痴慢之四,通于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谛理而差别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贪、瞋、痴、慢,与身见、边见之六,通于见修二断,余四者唯见所断也。即苦集灭道之四谛为所迷之真理,迷其真理而起,于欲界为三十二,于色界为二十八,于无色界为二十八,通三界而为八十八也。欲界之三十二者,先迷于苦谛之理而起十惑:一身见,以五蕴假和合之苦果迷执为常一之我见也。二边见,以为此我体死后常住,或以为死后断绝,各执一边也。三邪见,此现在之身对于过去业因之果报拨无道理也。四见取见,迷执前三见为正见也。五戒禁取见,迷执现在苦身作种种邪戒苦行,为此身生于人天乐处之因也。六贪,爱以前五见为可者。七瞋,瞋以前五见为非者。八痴,不知五见之理非也。九慢,以五见为是而生慢心也。十疑,疑苦谛之理也。以上十惑中五见与疑,直以谛理为所迷,故谓为亲迷之惑。他之贪瞋痴慢四者,以其五见为所迷,故谓为疏迷之惑。此亲疏之十惑为迷于欲界苦谛真理而起之烦恼,故入于见道,观欲界苦谛时,一时断之。次,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七惑。前十惑中除身边戒之三见。集谛者业因也,无以业因而迷执我体者,故无身见,无身见故无边见。戒禁取见,为非人天之业因而谬为人天之业因者,虽有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之道理,然实际外道修种种戒禁时,迷执其现于吾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为人天之生因,故摄之于苦谛,而不入于集谛。其七惑中第一邪见,拨无惑为生死之因之道理也。第二见取见,迷执其邪见为正见也。第三疑,疑集谛之理也。其他贪瞋痴慢四者以前三惑为所迷而起,如前之苦谛下,次迷于灭谛之理而起有七惑,如集谛下。灭谛者,涅槃也。拨无无涅槃者,邪见也。以此邪见为正见者见取见也。疑涅槃而无决定之信者,疑也。以此三见为缘而起者,贪瞋痴慢之四也。次迷于道谛之理而起,有八惑。于前之七惑加戒禁取之一。有一类外道,修无想定误为入涅槃之正道,是由迷于道谛之理而起之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也。余七惑如集谛例。已上总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与无色界各有二十八者,于四谛下之惑各除瞋之一故也。上二界为定地非如欲界之为散地,故不起如瞋恚之粗动烦恼。于已上三界通计四谛下之惑而为八十八也。于见道十五心之间断之,故云八十八使之见惑。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五下,大乘义章六,同十六,四教仪集注中,七十五法。大乘之百十二者,欲界之四谛下各有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惑,合为四十。于色界无色界之各四谛下各除瞋(上界总无瞋毒)为九惑,故合为八九七十二。即合欲界之四十而为百十二。唯识述记九末曰:“见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

  【见迹】 (术语)迹者道也。与言见道同。又(譬喻)十牛之一。

  【见犍度】 (术语)八犍度之一。八犍度论中说诸种邪见之篇章目,犍度者梵语,译言聚、蕴。

  【渐教】 (术语)对于顿教之称。如初说小乘,后说大乘,以浅深次第而说之教法也。止观三曰:“渐名次第,藉浅由深。”

  【见结】 (术语)九结之一,谓邪见之烦恼也。见结条附录。

  【建立】 (杂语)设法门也。又筑塔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人为佛故,建立佛形像。”

  【建立谤】 (术语)藏通之菩萨住于但空,为大悲施化修假观也。见“建立假”条。

  【建立轨】 (书名)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之略称。

  【建立假】 (术语)又云施设假。谓别教从空入假之假观,是初以空观荡破诸法,更为大悲施化建立假,故名建立假,以简别于初从假入空之虚妄假也。光明玄义记下一曰:“假在空后即建立假。”释签一之一曰:“以藏通菩萨为建立谤。”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书名)一卷,唐法全集。说建立护摩坛之作法。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书名)一卷,唐慧琳集。说立坛及择地之法。

  【剑林地狱】 (界名)十六小地狱之一。长阿含经地狱品曰:“剑树地狱。”智度论十六曰:“剑林地狱。”见“剑树地狱”条。

  【见流】 (术语)成实论所说四流之一。由见惑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谓之见流。

  【剑轮法】 (修法)为降伏恶魔使用刀剑之法。以秘印秘咒行之。大元帅仪轨有其法。

  【见论】 (术语)二种戏论之一。谓我见边见等,诸种执见上之戏论,戏论者无义无利之言论也。见爱论条。

  【剑摩舍帝】 (异类)鬼神名。译曰伏众根。见金光明文句六。

  【健拏骠诃】 (经名)Gaṇḍa-vyūha,华严一乘义私记曰:“梵云健拏骠诃,华言健拏,严言骠诃。”

  【键南】 (术语)梵语Ghana,又作伽诃那。译曰坚,坚厚,凝厚,或硬肉。昭内五位之第四。即托胎后,至第四七日,胎儿渐为坚厚之位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所谓:“键南渠偃反,亦云伽诃那,此云坚,至第四七日时,肉团方坚实。”是也。

  【健南】 (杂名)又作键南、蹇南、健男、羯南。译曰坚厚、坚固、凝厚。胎内五位之一。人于胎内至第四七日肉团坚厚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键南,旧云伽诃那,此云坚厚。至第四七日,肉团方坚实。”俱舍光记九曰:“健南,此云坚肉。”大佛顶经七,作“羯南。”梵Ghana。

  【见牛】 (譬喻)十牛之一。

  【见取】 (术语)四取之一。取着于身见边见等非理之见也。三藏法数十八曰:“邪见分别名之为见,所谓身见边见等,因见取着,故曰见取。”又见取见之略,五见之一。

  【见取见】 (术语)五见之一。确执诸邪见及自身以为最胜为一切斗诤之本者,以一切劣为胜者。唯识论六曰:“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俱舍论十九曰:“于劣为胜,名为见取。有漏为劣,圣所断故。执劣为胜,总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见取。”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故曰见取。”梵Dṛṣṭiparāmarśa。

  【见取使】 (术语)十使或五利使之一。四取中之见取,又取五见中之见取见为十使中之见取使。使者烦恼之异名,驱役心身之义。

  【剑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或曰剑树地狱。又曰刀刃路。

  【建声】 (杂名)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中,第四建立净外道,第五不建立无净外道,此云建。又第二十七声显外道,第二十八声生外道,第二十九非声外道,此云声。秘藏宝钥中曰:“爪犊遥望不近,建声何得窥窬?”

  【渐书】 (杂语)法华经之渐写又曰渐书。见“渐写”条。

  【剑树地狱】 (界名)十六小地狱之一。长阿含第十九地狱品曰:“久受苦已,乃出豺狼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剑树地狱。剑树地狱,纵横五百由旬,罪人入彼剑树林中,有大暴风,起吹剑树叶,堕其身上。着手手绝,着足足绝,身体头面,无不伤坏。”

  【见思】 (术语)见惑思惑也。又云见爱、见修、四住、染污无智、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皆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见惑者诸种之妄见,邪分别计度道理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思惑者贪瞋痴等之迷情,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依之而从所迷上称见惑为理惑,称思惑为事惑。何则?以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真谛道理而起之常见我见等邪想,思惑为迷于色声等世间事物而起之贪欲瞋恚等妄情故也。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见思二惑者,依于小乘俱舍之法相。若依于大乘唯识之法相,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而分之。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智二障为修惑。然称为见者,有二义:一、为照见真理时所断之惑,故云见惑。二、见为推度之义,此惑以推度为性,故云见惑。又,思有二义:一于一旦见真理断见惑上,更思惟修习真理,以断此惑,故云见惑。二为思惟世间诬妄事物而起之惑,故云思惑。然此二惑为正受三界生死之因,断此二惑,始免三界之生死也。断之有次第,先断见惑,次断思惑。见惑者其性猛利,故有见断如破石之说。见谛理之时,一时尽断之。思惑者,其性钝昧,故有思断如藕丝之说。数数思惟谛理而渐渐断之也。断见惑之位,谓之见道;断思惑之位,谓之修道;断了二惑之位,谓之无学道。天台结归一切之妄惑为三种: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见思为涅槃之障,尘沙为菩提之障,无明为中道实相之障。四教仪曰:“集谛者即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无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内惑。虽名不同,但见思耳。”同集注上曰:“见思烦恼,分别曰见,贪爱曰思。”

  【见所断】 (术语)三所断之一。谓于见道所断之八十八使见惑也。

  【健陀】 (杂语)又作干陀、干驮、健达。译曰赤色、黄色等,即袈裟之色也。百一羯磨九曰:“干陀色。梵云袈裟野Kaṣāya,译为赤色。”章服仪曰:“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干陀色。”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蕃言,即是干陀之色。”(Kanthā或Kanṭaka)。又(物名)译曰香Gandha,大日经疏九曰:“健杜是香。”大日经第二息障品作“健陀。”名义集三曰:“干陀罗耶,正言健达,此云香。”玄应音义三曰:“健达,此译云香也。”俱舍光记八曰:“健达名香。”又(植物)香树名。宝楼阁经中注曰:“干陀罗树香,安息香也。”业疏四上曰:“赤即木兰所染,微涉黑色,即世南海干陀树皮颇相类也。”元照应法记曰:“干陀树,业疏云南海有之,疑是木兰梵语耳。”又(异类)鬼名。法华经陀罗尼品曰:“健陀健陀罗,黄色鬼。”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建陀,此云赤色鬼。”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建陀,具足云私健陀Skandha(Skanda),此云荫也。朗法师云:是偏唇鬼也。”又(天名)健达婆之略名。八部众之一。般舟经中曰:“鬼神干陀共拥护。”往生要集指摩钞十九曰:“干陀者具云健达缚,又云干闼婆,国音不同也。”见“干闼婆”条。又(地名)国名。犍陀罗国之略名。见“干陀罗”条。

  【建佗歌】 (动物)Kaṇṭhaka,悉达太子王宫出走所乘之马。因果经作“犍陟。”六度集经作“犍德。”修行本起经作“蹇特。”玄应音义十九曰:“犍陟,六度集作犍德,正言建佗歌,此译云纳也。”此马为帝释之化身。见六度集经八,经律异相七。

  【健陀谷子袈裟】 (衣服)健陀又作干陀,香树名,谷子者果实也。即以健陀树果实所染之袈裟也。其色赤或多赤少黑,是为袈裟之本色。又以健陀为香之梵名,故云香染。见“健陀”及“香染”条。谷或作壳,枳壳(Kaṇṭaka)之意。

  【健陀国王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健陀国王,感牛语而信佛。佛因说往因。

  【健陀俱知】 (堂塔)Gandhakuṭi,又作健陀俱胝。译曰香室堂。本为世尊之居室,后转为寺庙之异名。毗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堂,此是香室香台香殿之义。”

  【健驮梨】 (真言)咒名。持之则能腾飞于空中,是由健驮罗国女巫所出之咒,故从女声而云健驮利。俱舍论二十七曰:“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同光记二十七曰:“真谛云:有女天名健驮梨,翻为持地。此咒是健驮梨所说,从能说女天为名,故称健驮梨。”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健驮梨,持咒女名也。从国为名,此女声呼之,男声犹健驮罗国也。”大法炬陀罗尼经十三曰:“犍陀利,隋言夺香。”梵Gandhāri。

  【健驮罗】 (国名)亦译健驮逻、健陀罗、干陀罗、干陀卫、干陀。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罗本梵语,其义为香,故或译为香遍国,国名颇古。印度阿输迦王,已曾遣僧传教于其地,惟当时地域颇广,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罗,皆其境。其后迭属于弥兰及大月氏,迦腻色迦王即建都布路沙布逻城,以统辖大月氏全帝国者也。迨大月氏衰,小月氏族为嚈哒所迫,南都布路沙布逻,领有今之喀布尔及船遮布,旋为嚈哒所取,故健陀罗于东方历史上最有价值。今阿富汗之喀布尔,堪达哈尔以东,及印度之西北边省,悉为健陀罗故地。而堪达哈尔即健陀罗之音转也。布路沙布逻城即今西北边省之白沙瓦,参照“干陀罗”条。

  【健陀摩陀摩罗】 (地名)山名。翻梵语九曰:“健陀摩陀摩罗,译曰香花。”梵Gandhamādanamāla,即香醉山也。

  【荐亡幡】 (物名)名为命过幡。以命过之时所建故也。随愿往生经(灌顶经亦名普广经)曰:“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命未终日,当为烧香燃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又曰:“若四辈男女,中临终时,若已过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劝造作黄幡,悬着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幡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幡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风吹幡尘,其福无量。幡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释氏要览十曰:“斋七幡子,北俗亡,累七斋日皆令主斋僧剪纸幡子一首,随纸化之。”

  【谏王经】 (经名)佛说谏王经。一卷,宋沮渠京声译。佛对国王不离先尼,教诫切谏治世之要者。言言适实,百王之洪范。

  【见王斋】 (仪式)死后三日所设之僧斋名。由亡人于此日见阎罗王而起。释氏要览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

  【见网】 (术语)种种之邪见缠缚身不使脱免,故譬以罗网。文句四下曰:“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华严经三十七曰:“我慢溉灌,见网增长。”宗镜录十八曰:“客尘自遮,见网自隔。”

  【见闻】 (杂语)目见佛,耳闻法也。法华经序品曰:“见闻若斯。”

  【见闻成佛】 (术语)华严宗所立,三生成佛各生成佛之一。见“三生”条附录。

  【见闻觉知】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见闻生】 (术语)华严三生成佛之第一。见“三生”条附录。

  【见闻疑】 (术语)称为三根。戒学之名目也。现见现闻,虽非见闻而心疑有之也。行事钞上之二曰:“四分云:若有人举罪者,不得辄信举罪人语。便唤所告之人,对僧训答,先问见闻疑三根。”

  【渐悟】 (术语)见“二悟”条。

  【见相】 (术语)起信论三细相之一,亦名转相。第一之业相一转而成能见之相者,当于阿赖耶识之见分。起信论曰:“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同义记曰:“第二能见相,即是转相,依前业相,转成能见。”又四分中见分相分之二。

  【渐写】 (杂语)为法施书法华经,有顿写渐写之式。以数日书之,谓之渐写。

  【见性】 (术语)禅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血脉论曰:“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日本永平道元法语谓:“见性者,佛性也,万法之实想也,众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于有情非情,普于凡夫贤圣,都无所住。故无住之性,虽在于有情,而不住于有情;虽在于恶,而不住于恶;虽在于色,而不住于色;虽在于形,而不住于形;不住于一切,故云无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无、非住、非明、非无明、非烦恼、非菩提,全无实性,觉之名为见性也。众生迷此性故,轮回于六道。诸佛觉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见性成佛】 (术语)见见性项。

  【见修】 (术语)见惑与修惑也。见道所断之理惑谓之见惑,修道所断之事惑谓之修惑。以见惑之故,不达于四谛之真理起种种之邪见;以修惑之故,作善恶之业而流转于三界。此断尽见修二惑,而证真理,出离三界。旧译家谓之见思见爱,新译家谓之见修。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同集注中曰:“见修,见惑见道所断,思惑修道所断,约能断位名所断惑也。”见见思条。

  【见阎王】 (杂语)朝野佥载曰:“崔泰之哭李峤诗曰: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五灯会元曰:“净昙偈曰:五十六年成话欛,今朝死去见阎王。”

  【剑印】 (印相)有二种:一,不动明王之印,剑在鞘中之形,右手拟剑左手拟鞞者。二,大日如来之剑印。大日如来剑印曰:“二手当心合掌,屈二头指中节横相跓,以二大母指并押二头指上节,如剑形。”

  【健勇坐】 (杂名)称结跏趺坐曰健勇坐。见白伞盖大佛顶念诵要法。

  【见缘】 (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见四分条。

  【见在佛】 (杂语)僧人尊称帝王之词。宋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问当拜否,僧录赞宁奏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见归田录。

  【建盏】 (物名)支那建安所造之茶盏也。象器笺二十曰:“宋蔡襄茶录云:茶色白,宜红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见障】 (术语)四障之一,起诸邪见而障害菩提心者。见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三藏法数十八。

  【建爪】 (流派)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经疏二曰:“建立净,不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不相应。乃至长爪梵尼诸大论师等。”

  【见者】 (术语)十六人我之一。确执人我是见者。大乘义章六曰:“计有我人,用眼见色,故名见者。”

  【鉴真】 (人名)俗姓淳于氏,唐扬州江阳县人,年十四,就智满禅师出家,研极三藏,尤精戒律。受日本入唐僧荣叡普照之请,与其徒一百八十四人至日本弘法。见宋高僧传十四。

  【见真】 (术语)以空慧彻见真谛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慧眼见真能度彼岸。”又(人名)日本真宗之开祖亲鸾,谥曰见真大师。

  【见正】 (人名)见正比丘,疑无后世,佛为说见正经。

  【见诤】 (术语)确执异见而诤论也。玄义二下曰:“各执一文,自起见诤。”

  【见正经】 (经名)佛说见正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对见正比丘说种种之喻,除其断常二见。

  【见至】 (术语)又曰见到,或名见得。见见得条。

  【建志补罗】 (地名)梵名。Kāñchipura,南印度达罗毗荼Drāviḍa国之首府,护法论师出生之故地。见西域记十。

  【见智身】 (印相)见智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见智身,印契如前相,见彼智萨埵,应观于自身,钩召引入缚,令喜作成就。真言曰:嚩曰啰(二合)萨怛嚩(二合)涅哩(二合)舍也。(二合)”印契如前相者,指现智身也。

  【见诸佛土愿】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使诸人见净土庄严之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见浊】 (术语)五浊之一。至末世,众生之邪见盛起。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文句四下曰:“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是见浊相。”法华玄赞四曰:“若于今世法坏法没,像法渐起,邪法转生,是名见浊。此以五见而为体性,多近外道恶见数生。”

  【键镃】 (物名)又作犍茨,建镃,浅铁钵也。见键[金*咨]项。

  【聻】 (异类)又作魙。音读如贱。或音接。相传鬼死为魙。书此字贴于门以辟邪祟。谓之辟邪符。

  【箭道】 (杂语)箭可达之距离也。法华义疏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箭过新罗】 (譬喻)新罗远在支那东方,若放矢远过新罗去,则谁知其落处,以喻物之落着难知。

  【箭喻经】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第六十箭喻经之别译。有鬘童子,欲佛说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责之,说拔毒箭之喻。

  【江湖】 (杂语)江西湖南之义,为昔时禅风极盛之处。由此而泛指禅徒曰江湖。传灯录石头章曰:“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幢幢并凑二大士之门。”然象器笺五曰:“忠曰:江湖二水名也(文选注),今言江湖者,江外湖边本是隐沦士所处。如莲社高贤传周续之曰:心驰魏阙者,以江湖为桎梏。骆宾王序曰:廊庙与江湖齐致。范希文严先生祠堂记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是也。故禅士散处名山大刹之外,江上湖边,此为江湖人。或不出世为名山大刹住持者。聚会在一处亦为江湖众也。然相传以江西马祖湖南石头往来幢幢为解。此说浸染学家肺肠,欲浣灌之难矣。”案江湖二字,庄子大宗师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佛家本此。

  【江湖会】 (行事)禅宗夏安居之别名。多集江湖人为安居法会之义。

  【江湖集】 (书名)具名江湖风月集。二卷。集赵宋景定威淳至元至治延佑间之诸方尊宿偈颂者,集者曰松坡。

  【江湖寮】 (堂塔)禅院广入江湖禅僧之处。

  【江迦叶】 (人名)三迦叶之一。梵语曰那提迦叶Nadi-kāsyapa,那提译曰江。增一阿含经三曰:“心意寂然,降伏诸结,所谓江迦叶比丘是。”

  【姜羯罗】 (杂语)Kaṅkara,数法名。慧琳音义十三曰:“俱舍论六十种数法中,有矜羯罗。”

  【疆梁娄至】 (人名)Kalyāṇaruci,沙门名。贞元录四曰:“沙门疆梁娄至,晋言真喜,西域人。志情放旷,弘化在怀,以武帝太康二年辛丑,于广州译十二游经一部。”

  【疆良耶舍】 (人名)Kālayaśa,三藏名。梁高传三曰:“疆良耶舍,此云时称,西域人。三藏兼明,以禅门为专业。宋元嘉初来京洛,太祖文皇帝深加叹赏,使居钟山道林精舍。沙门宝志崇其禅法,沙门僧含笔受译药王药上经,观无量寿经二经。寿六十终。”

  【僵娑洛】 (术语)Saṁsāra,译曰流转。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僧娑洛此云流转,谓于六趣循环往来不绝也。”见“流转”条。

  【江天寺】 (寺名)在今江苏丹徒县金山上。旧名泽心寺。又名龙游寺。通名金山寺。清圣祖南巡始改江天寺。宋僧了元居此。苏轼来访了元。曾留玉带于寺内。至今尚存。

  【江西】 (人名)马祖号也。六祖慧能有二大弟子:一为青原之行思,二为南岳之怀让。青原之法嗣有湖南,南岳之弟子有江西,禅法之盛,始于此二师云。江西名道一,以姓马氏而称为马祖,以振道于江西而号为江西。唐开元中习禅于衡岳让和尚,而得其心印。始自建阳之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历中隶名于钟陵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贞元四年寂。元和中谥大寂禅师。见传灯录六。

  【讲嚫】 (术语)讲义之谢礼。嚫为梵语达嚫Dakṣiṇā之略。译曰布施。

  【讲供】 (行事)讲经供僧也。

  【讲经】 (杂语)讲说经典也。僧之讲经,始见于晋书。鸠摩罗什讲经于草堂寺是也(职位)。见僧录司条。

  【讲师】 (职位)法华会最胜会等讲经义之人也。每讲会选其人。

  【讲师读师高座】 (物名)讲师读师宜升之高座,在佛前左右。讲师之座在佛右,读师之座在佛左,而相对。读师读经题,讲师讲经义。

  【讲式】 (术语)书法会之法式表白者。如六道讲式,往生讲式,爱染讲式,不动讲式等。

  【讲说】 (术语)讲述法义演说法义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电震。”

  【讲堂】 (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

  【讲下钟】 (杂语)法华八讲等时。通知讲师下座所打之钟也。

  【讲筵】 (术语)讲义之席。

  【讲演】 (杂语)讲义,演说。

  【讲赞】 (术语)和解曰讲褒。美曰赞故讲赞者和解其义理,褒美其利益也。

  【讲众】 (术语)听闻讲义之大众。集于讲堂之人众。

  【讲宗】 (术语)除禅宗律宗。其他诸宗谓之讲宗。以多讲说经义也。禅宗之指称。

  【讲座】 (杂语)讲师之座席。

  【降钵王何】 (杂语)王濛见支道林,宿构数百言,欲其品题。读竟,徐曰:与君别来多时,语了不长进。濛退谓人曰:支公乃降钵之王何也。

  【降诞】 (术语)佛生于世也。象器笺十三曰:“赵旹宾退录云:诗,诞弥厥月。诞,大也。朱文公以为发语之辞,世俗误以诞训生,遂有降诞庆诞之语。前辈辩者多矣。”佛法传通缘起曰:“迦毗罗城示降诞之迹。”

  【降伏】 (术语)梵语阿毗遮噜迦Abhicāraka,译曰降伏。以威力降伏他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降伏部多经】 (经名)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之略名。

  【降伏法】 (修法)修五大明王等法退治怨敌恶魔也。五部尊法之一。补陀落海会轨曰:“三降伏法,用金刚部尊等,是故有五大忿怒尊等。”不空译之阿毗遮噜迦仪轨品明诸种之降伏法。

  【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 (术语)佛住此三昧说降伏四魔之真言,金刚戏者,以佛之降伏四魔,乃佛之神通游戏之一端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又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说降伏四魔解伏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其金刚字句为之五字。

  【降服四魔真言】 (真言)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项同。

  【降伏印】 (印相)二手相叉于内二小指相钩,二无名指各入左右虎口,二中指竖合,二头指各捻中指之背,二大指各捻中指之中节。见观母成就法。

  【降伏坐】 (术语)又曰降魔坐。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也。反之者云吉祥坐。慧琳音义八作“降魔坐。”玄赞二作“降伏坐。”见“跏趺”条。

  【弶伽河沙】 (譬喻)见“恒河沙”条。

  【降临】 (术语)佛菩萨来临也。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如来贤圣,降临随喜,成就功德。”

  【降龙钵】 (故事)降伏龙而入于钵中也。佛本行集经迦叶三兄弟品曰:“如来化迦叶三兄弟,至优娄频螺聚落,求一止宿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为毒龙,住此草堂害人畜。迦叶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住堂内,寂然入禅定。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来亦入火光三昧,身出大火,草堂炽然,如大火聚。时毒龙,见如来所坐处,独寂静无火光,自至佛所,踊身入佛钵中说偈曰:若人百千亿万岁,一心祭祀此火神。彼辈不能断去瞋,如今胜世尊忍辱。一切天人世界内,唯有世尊大丈夫。诸被瞋恚重病缠,世尊能与忍辱药。尔时如来擎钵至优娄频蠡迦叶所告言:此毒龙汝等所畏,今我以威火灭其毒火,以示汝等。”梁高僧传十(涉公传)曰:“涉公西域人也,以苻坚建元十一年至长安。能以秘咒,咒下神龙。每旱,坚常请之咒龙。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就钵中观之。咸叹其异。”证道歌曰:“降龙钵,解虎锡。”

  【降龙伏虎】 (杂语)释道两家。俱相传有降龙伏虎故事。谓能制御真龙真虎也。如苻秦僧涉。能使龙下钵中。后汉道士赵炳。能禁虎使伏地。又十八罗汉。有降龙伏虎二尊者是也。

  【降龙五经】 (经名)龙王兄弟王经之异名。

  【降魔】 (术语)降伏恶魔也。佛将成正觉坐菩提道场时,欲界第六天现恶魔之相来试种种之妨害。或以温言诳之,或以暴威逼之,佛尽降伏之,是云降魔。佛说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降魔杵】 (物名)演密钞十曰:“杵头有四角形者,如寻常塑画。金刚神手所执者,名降魔杵,是也。”

  【降魔经】 (经名)有魔入目连腹中,目连唤出,说往昔之因缘,魔乃怖而降伏。此经摄入中阿含经三十。

  【降魔利剑】 (物名)不动明王等所持之刀剑也。是为降伏恶魔之利剑。

  【降魔相】 (术语)此降魔为八相成道之一,故云降魔相。又不动明王等降伏恶魔可畏之忿怒相亦云降魔相。

  【降魔坐】 (术语)同降伏坐。见降伏条附录。

  【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经名)具名如上,一卷,不空与遍智译。降三世之仪轨以此为本。

  【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具名。持者保持之义,谓能保持忿怒也。见“降三世明王”条。

  【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降三世羯磨会】 (术语)略云降三世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降三世住于事业具足身降伏魔王之诸尊会场也。

  【降三世明王】 (明王)Trailokya-vijaya-rāja,又名月黶尊胜三世王。五大明王之一,四面八臂之忿怒身,践大自在天之夫妻,在五方中为东方。贪瞋痴谓之三世,降伏之,故云降三世。又降伏过现未三世之贪瞋痴,故云降三世。又降伏三界之主,故云降三世。大日经疏十曰:“所谓三世,世名贪瞋痴,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过去贪故,今受此贪报之身,复生贪业受未来报,三毒皆尔,名为降三世也。复次,三世者,为三界。(中略)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此明王以金刚萨埵为自性,萨埵之忿怒身也。理趣释降三世品曰:“时金刚手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持降三世印,以莲华面微笑而怒,颦眉猛视,利牙出现,住降伏立相,说此金刚吽迦罗心。”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归命圣主宰,普贤金刚手,为降伏一切,现吽迦啰身,摧三世有毒。”仁王经仪轨上曰:“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中略)依教令轮现成威怒降三世金刚。”

  【降三世三昧耶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又作降三世三摩耶会。三昧耶者,本誓之意。表降伏三界主大自在天之本誓,故有此称。

  【降三世仪轨】 (杂名)降三世明王修法之仪轨,有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一卷。

  【降三世与阿閦如来】 (杂语)依金刚界五智如来之分相门,则金刚萨埵乃阿閦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一,故随而降三世,为东方阿閦如来之教令轮身也。补陀落海会轨曰:“降三世阿閦佛忿怒,自性轮金刚萨埵菩萨。”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曰:“阿閦普贤(普贤即金刚萨埵),大弘誓甚深故,示现忿怒形相。”仁王经念诵仪轨上对于金刚手与降三世而论正法教令之二轮亦此意也。

  【降三世与大日如来】 (杂语)降三世为金刚萨埵之忿怒身,故其望大日如来时,以大日为自性轮身,以萨埵为正法轮身,以降三世为教令轮身。故以萨埵之正法轮身,归于大日之自性轮身,则降三世明王,即大日之忿怒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降三世与释迦如来】 (杂语)理趣释降三世品曰:“毗卢遮那佛,于阎浮提,化八相成佛,度诸外道。”是以释迦为大日之正法轮身之意。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于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萨幻化。”(普贤即金刚萨埵),是以释迦为金刚萨埵示现之意。而为降三世之大日教令轮身也。金刚萨埵之忿怒身,如上所示,故释迦与降三世,就其能变而言,同一体也。

  【降三世真言】 (真言)常称曰苏婆你苏婆(降三世)吽(破坏)缚曰罗(金刚)吽发吒(破坏)而本轨则为你苏婆(降三世)缚曰罗(金刚)吽发吒(破坏)大咒有降三世五重结护之秘释。

  【降三世种子】 (种子)也。是以自在之风为体。者长声呼之,具足万行也。加涅槃点则为明如来之解脱力故也。见义释七。

  【降三世尊形】 (图像)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三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众。”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遍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蹑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于地已,定(左足)按于彼顶,慧(右足)践彼王妃,乌摩乳房上。(中略)二羽(两手)印当心,慧手(右手)持五钴,怒臂如下拟,次箭剑直执,定上(左之上手)五钴钩,次弓次执索,皆直引臂持,四面正青色,右黄左绿色,后红咸忿怒。自在天王妃,为座如前说,吽迦啰金刚,作如是相好。”已上皆四头八臂,五大尊中之降三世也。属于金刚界。若胎藏界曼陀罗之降三世,则为二臂。大日经疏五曰:“降三世忿怒明王尊,首戴宝冠,持五钴金刚印。”秘藏记末曰:“降三世尊,黑色大忿怒之相。二牙上,左手持三股跋折罗,右一手持鉾镑,二端有三股刃,在火炎中。”

  【降神】 (术语)如来之宿于母胎也。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降生】 (术语)如来由兜率天而降生于世也。释迦谱一曰:“释迦降生成佛。”止观弘决序曰:“惟昔智者大师,降生不生。”

  【降世】 (术语)佛菩萨之出生也。由高降于下劣世界之义。

  【降胎】 (术语)佛宿于母胎也。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降阎摩尊修法】 (修法)修法之仪轨,见“阎曼德迦”条。

  【降焰魔尊】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刚。”此尊为阿弥陀如来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五方中为西方。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师利菩萨。”彼尊降伏焰摩,故名降焰摩尊。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仪轨品曰:“忿怒暴怖事,能坏嚧那啰。亦断阎摩命,忿猛为常业。”Yāmāntaka。

  【降焰魔尊画像】 (图像)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种种器杖。以触髅为璎珞头冠,虎皮为裙。其身长大,无量由旬。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烧焰。顾视四方,如师子奋迅。”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六足金刚,手臂头各六,坐水牛上。”大日经疏六曰:“降阎摩尊,是文殊眷属。具大威势,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云,作极忿怒之状。”

  【憍】 (术语)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憍陈那】 (人名)Kāuṇḍinya,巴Koṇḍaññ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于成道无效而弃之,彼以此为释尊破戒堕落,与他四比丘共去,后于波罗捺国鹿野园受释尊教化,为弟子。即佛最初之弟子也。

  【憍陈如】 (人名)与憍陈那同。

  【交承】 (杂语)新旧之人交代也。承为相承之义。见象器笺九。

  【交点】 (杂语)彼此相共交接而点检也。见象器笺十二。

  【憍都褐罗】 (菩萨)菩萨名。大日经疏十三曰:“憍都褐罗,译谓除疑也,或除垢也。常断一切众生疑惑,故以为名也。”梵Kautūhara。

  【憍梵】 (人名)憍梵波提之略。比丘名。

  【憍梵波提】 (人名)Gavāṁpati,又作憍梵钵提,迦梵波提,笈房钵底。比丘名。译曰牛呞,牛王,牛相等。解律第一。法华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呞。”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讹也。过去因摘一茎禾数颗坠地,五百生中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为牛相比丘。”

  【憍梵波提常在天上】 (传说)于过去世为雁时,以供养雁王之功德,今生为罗汉后,常在天上。文句二上曰:“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食马麦。而憍梵波提,独在天上尸利沙园,受天王供养。增一云:乐在天上,不乐人间者,牛迹比丘第一。”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传说)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诃迦叶欲结集三藏,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毗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言:大师佛已灭度。憍梵波提言:佛灭度大疾,世间眼灭,能逐佛转法轮,将我和上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槃。憍梵波提言大师法将,各自别离,当奈何?摩诃目犍连今在何处?比丘言是亦灭度。憍梵波提言佛法欲散,大人过去,众生可怜。(中略)我失离欲大师,于是尸利沙树园中住,亦何所为?我和上大师,皆已灭度,我今不能复下阎浮提,住此入涅槃。说是言已,入禅定中,踊在虚空,身放光明,又出水火,手摩日月,现种种神变。自心出火烧身,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叶所。水中有声,说此偈言: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灭度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此偈名水说偈(一本有四偈误)。

  【交割】 (杂语)新旧之人相共交涉分割处理公私什物也。百丈清规入院条所谓:“询问契书什物,逐一点对交割”是也。

  【浇季】 (杂语)浇者薄,季者末,谓末世之行德浮薄也。

  【憍矩胝】 (流派)译曰鸡胤。小乘二十部之一。见“鸡胤部”条。

  【憍坑】 (术语)憍慢之深坑。智度论十八曰:“胜者堕憍坑,负者坠忧狱。”

  【憍拉婆】 (界名)八中洲之一。译曰有胜边。见俱舍光记十一。梵Kaurava。

  【交芦】 (譬喻)又曰束芦。交叉三干之芦而立者。以譬互为因果之法。楞严经五曰:“由尘发根,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交露】 (物名)以珠交错造幔,其形如垂露者。无量寿经上曰:“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

  【憍慢】 (术语)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大集经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憍慢不请法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二十二。诫未有所解,憍慢不逊,恃自己之智力或地位权势财力等,反轻侮精通一切经律学德兼优之师家,不谘受法者。是为制乖于传化之益之戒。通于大小二乘,道俗七众。但小乘不请于五夏之内,即为得罪,大乘则不问其时限。此虽与第六不供给请法相似,然彼制懈怠不请,此在诫憍慢不请,制意不同也。法藏太贤皆谓为慢人轻法戒。今依天台。

  【憍慢僻说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二十三。诫恃自己之智解势力,有来问经律深旨者,以轻慢心,不善答之,故隐没义理,倒说法相者。是为制乖于教训之道之戒。通于大小二乘,道俗七众。法藏谓为轻新求学戒,太贤谓为轻蔑新学戒,今依天台。出于菩萨戒义疏下,梵网经本疏三等。

  【胶盆子】 (譬喻)盛胶之盆,喻文字葛藤。临济录曰:“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

  【焦热大焦热】 (界名)八大地狱中之第七云极热地狱,又云大焦热地狱。

  【焦热地狱】 (界名)八大地狱中之第六为炎热地狱,又云焦热地狱见。三界义。

  【憍萨罗】 (地名)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嚫国,即此地也。对于北憍萨罗而谓之为南憍萨罗,又号为大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为娑多婆诃王所归敬,于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大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应音义二十二,慧琳音义十等。又中印度古王国名。对于南憍萨罗而谓之为北憍萨罗。十六大国之一。首府即舍卫城,佛久住之。法显传所谓拘萨罗国舍卫城是也。

  【憍睒弥】 (地名)与憍尝弥同。国名。见俱睒弥条。

  【憍赏弥】 (地名)见“俱睒弥”条。

  【憍奢耶】 (衣服)Kāuś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衣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衣。西域记二曰:“憍奢耶者,野蚕丝也。”玄应音义一曰:“憍奢耶,此译云虫衣,谓以野蚕丝线作衣也。应云俱舍,此云藏,谓蚕藏在茧中,此即野蚕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憍奢耶,五分律云:野蚕所作绵,捻织为衣。”行事钞中之二曰:“憍奢耶者,丝中微者,蚕口初出名忽。”七佛经作“憍尸衣。”参照“高世耶”条。

  【憍尸】 (衣服)衣名。见“憍奢耶”条。

  【憍尸迦】 (天名)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释之姓。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复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复名憍尸迦?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为憍尸族姓。以是因缘故,彼释提桓因,复名憍尸迦。”智度论五十六曰:“昔摩诃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摩伽婆罗门为天主,三十二人为辅臣。以三十三人故,名为三十三天。唤其本姓,故言憍尸迦。”法华玄赞二曰:“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害毒,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

  【憍昙弥】 (人名)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昙弥,俱昙弥。瞿昙姓之女声。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疏九曰:“憍昙是姓,翻为泥土,弥者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弥者是女声,为是佛姨母,故以女声呼之也。”法华玄赞九曰:“梵云乔答摩,此云日炙种,亦云甘蔗种。男声中呼佛,是释迦姓之本望也,今云乔答弥。于女声中,呼日炙甘蔗种,是佛母故以弥声呼,讹云憍昙弥。”文句二上曰:“波阇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昙弥,此翻众主。”

  【憍昙弥授记】 (故事)于法华经劝持品受未来成佛,号为一切众生喜见如来之记别。

  【憍昙弥育佛】 (故事)佛母生佛后,七日而命终。姨母代养之。因果经一曰:“太子既生,始满七日,其母命终。(中略)尔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佛本行集经十一姨母养育品曰:“时净饭王,见其摩耶国大夫人命终之后,即便唤召诸释种亲年德长者,皆令云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属,并是国亲,今是童子,婴孩失母。乳哺之寄,将付嘱谁。(中略)净饭王,即将太子,付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是太子亲姨母故。而告之言:善来夫人,如是童子,应当养育,善须护持,应令增长,依时澡浴。”大爱道般泥洹经曰:“阿难言:我自念,摩诃卑耶和题俱昙弥,于佛有阜恩。佛母寿终时,摩诃卑耶和题俱昙弥,乳养长大佛。”

  【交堂】 (杂语)僧堂当直之人。交附于他直人也。见象器笺九。

  【焦芽败种】 (譬喻)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如草芽之枯焦者,种子之腐败者。维摩诘经曰:“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

  【蟭螟作窠】 (公案)传灯录曰:“洪恩禅师执仰山手作舞云:譬如蟭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

  【嚼蜡】 (譬喻)喻淫欲无乐趣也。首楞严经曰:“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嚼食】 (饮食)珂但尼之译语。见“珂但尼”条。

  【角】 (物名)梵语Śaṁkha之译,乐器名。刳牛角为之,如喇叭形。法华经方便品曰:“击鼓吹角贝。”慧琳音义二十七曰:“角者曲形似角,即大角。”

  【脚板】 (杂名)杂宝藏经曰:“命终之时,以八识之所去,知六道之诞生。顶圣眼生天,心人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临济录曰:“你波波地往诸方,觅什么物踏你脚板阔。”

  【脚絣】 (物名)里脚部之布也。旅行时用之。又作行缠、胫衣、胫巾、俗呼脚绊,律云护[跳-兆+尃]衣、腨衣。

  【脚布】 (物名)入浴时所用之布也。百丈清规六曰:“展浴袱取出浴具于一边,解上衣,未卸直缀,先脱下面裙裳,以脚布围身,方可系浴裙,将裈裤卷摺内袱内。”

  【脚跟点地】 (术语)前后际断,彻见本来面目,一切功夫,皆有着落之谓也。

  【脚俱陀迦多演那】 (人名)Krakuda-kātyāyana,又作脚陀迦旃延。外道名。希麟音义九曰:“脚陀,旧云迦罗鸠驮。此云黑领。迦旃延姓也。此外道应物而起,若问有答有,问无答无也。”又出毗奈耶杂事三十八。

  【绞饰】 (杂语)观无量寿佛经中之校饰,据慧琳音义作绞饰。绞,交效反,谓绘黑黄间色也。礼玉藻注。绞,苍黄之色也。说文从系交声。饰,装饰也。

  【角驮】 (譬喻)驴马负物也,以譬衲僧所负之邪见妄想。碧岩二十一则垂示曰:“脱笼头,卸角驮。”祖庭事苑二曰:“驮徒个切,负重也。谓驴马负物也。”

  【教】 (术语)āgama,梵语阿含。译曰教。圣人之言,被于下者。在心云法,法发于言云教。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止观一上曰:“教是上圣被下之言。”

  【觉】 (术语)梵语菩提Bodhi,旧译曰道,新翻曰觉。觉有觉察觉悟之两义。觉察者察知恶事也。觉悟者开悟真理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觉悟觉,对其智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翻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俱舍论以尽智无生地之二为觉体,唯识以大圆镜智等四智为觉体,智度论以一切种智等三智为觉体,密教以法界体性智等五智为觉体。

  【觉岸】 (譬喻)比迷于海,譬觉于岸。佛也者,到于悟岸者也。玄赞一曰:“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又(人名)元吴兴沙门觉岸,号宝洲考释氏之事实,着释氏稽古略四卷。有至正十四年李桓之序。见续稽古略一。

  【觉策】 (术语)醒觉妄心,警策烦恼也。止观四上曰:“觉策烦恼。”

  【教禅】 (术语)教与禅也。如云教观。

  【觉城】 (譬喻)觉悟之内,不入一切众惑,故譬以城。圆觉经曰:“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中略)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圭峰疏曰:“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又佛成正觉之都城。即摩竭陀国之伽耶城Gayā。因明大疏上曰:“乃振锡中区,以发觉城之地。”

  【教乘法数】 (书名)四十卷。明圆净集。

  【教敕】 (术语)师父之戒敕。涅槃经二曰:“今当真实教敕汝等。”辅行一之一曰:“受佛教敕,口诵法言。”参同契曰:“严父下令,教敕子拯。”

  【教导】 (术语)教而导之也。涅槃经二曰:“教导我等,令离四倒。”智度论三十五曰:“教导修善业。”

  【觉道】 (术语)大觉之道。正觉之大道。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肇注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如甘露。”又七觉与八正道。法华经譬喻品曰:“根力觉道。”

  【教道】 (术语)地论说二道:一教道,依如来之教法而方便修行也。二证道,断妄惑而证悟真实之理也。见“二道”条。

  【觉道支】 (术语)七觉支与八正道支。称赞净土经曰:“甚深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道支等,无量妙法。”

  【觉德】 (人名)比丘名。涅槃经云:世尊于过去为王,名有德,为拥护觉德比丘,与恶比丘斗战而死。涅槃经会疏一曰:“仙豫行诛,觉德破阵,诸菩萨上求心大,至此如海。”

  【教谛】 (术语)三论宗之目。佛所说之真俗二谛也。见“于谛”条。

  【觉帝】 (术语)与觉王同。谓佛也。性灵集七曰:“奇哉觉帝之德,异哉经王之功。”

  【教典】 (术语)宗教上之典籍。经典也。

  【教法】 (术语)四法之一。佛所说大小之三藏十二部教也。释签一曰:“弘宣教法。”

  【觉范】 (人名)宋瑞州清凉寺宝觉禅师,名德洪,字觉范,初名慧洪。就真净克文禅师而得悟。着禅林僧宝传三十卷及林间录。高宗建炎二年五月入寂。寿五十八。赐宝觉圆明之号。见稽古略四,佛祖通载二十九。

  【觉分】 (术语)梵语菩提分,新译觉分。顺于觉之支分有三十七法,名觉分,即三十七科之道品也。俱舍论二十五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Bodhyanga。

  【教观】 (术语)教相与观心也。教相者释迦一代之教法由自己之宗义而分别判断也,观心者观念自宗所立之真理也。如天台宗以五时八教为教相,以一心三观为观心,乃至如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十住心为教相门,以阿字不生为观心。此二门虽通诸宗,而天台一家之发挥,冠于诸宗。止观大意曰:“略述教观门户大概,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复用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遍(义门即教门)。教观纲宗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玄义十下曰:“今释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约教门解。二约观门解。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觉观】 (术语)新译去寻伺,旧译云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智度论二十三曰:“是觉观挠乱三昧,以是故说此二事。虽善而是三昧贼,难可舍离。(中略)粗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往生要集中本曰:“愿除灭我粗动觉观心。”又觉与观者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肇注曰:“觉观粗心,言语之本。”

  【教观二门】 (术语)教门与观门也。见“教观”条。

  【觉观风】 (杂语)智度论十七曰:“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觉观风散心,禅定能灭之。”

  【教观纲宗】 (书名)一卷,明智旭着。述台家教观之大纲者。

  【觉海】 (譬喻)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长水疏曰:“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续入藏经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又谓佛教也,佛以觉悟为宗。言海者,喻其教义之深广也。卢思道文曰:“投心觉海,束意玄门。”

  【教行】 (术语)教法与修行也。随教法而为修行也。元照弥陀经疏曰:“大觉世尊一代名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往生要集序曰: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也。”十不二门曰:“观心乃是教行枢机。”

  【觉行】 (术语)自觉觉他之行法。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觉行究满,故名为佛。”

  【教行理】 (术语)教者,谓从缘而设之教说,行者,谓可克果之因行,理者,谓从名而诠之理致。法华玄义一下约之于通别曰:“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释签一下曰:“此三中通摄佛法。教则机应相对,行则因果相对,理则名实相对,亦是事理相对。”

  【教行信证】 (书名)教行证文类之外题,是日本真宗所立四法之名。于教行证三法之外,复立信之一法,示真宗之法门,独以信心为最要者。教指无量寿经,行指南无阿弥陀佛,信为信南无阿弥陀佛之信心,证者往生极乐,得涅槃之证果也。彼书有六卷,初四卷明教行信证之四法。因之外题置教行信证之四字。日本见真着。

  【教行证】 (术语)教法与修行及证果。依如来之教法而起修行,依修行之功而证悟圣果。与教理行果之四法,惟开合不同耳。一切佛法尽摄在此三者。十地论曰:“第二大愿。有三种:一切诸佛法轮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中略)摄受一切佛菩萨者,所谓证法。(中略)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护者,谓修行法。”义林六本(三宝章)曰:“具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余无余名为末法。”法华玄义五下曰:“乘有三种,谓教行证。”同释签曰:“五品乘教至六根,六根乘行至初住,初住乘证至妙觉。”

  【教亨】 (人名)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州治)人,姓王氏,字虚明,七岁出家,十五岁游方。闻郑州普照寺宝和尚法席盛,往参叩。一日至睢阳,偶忆击板因缘,凝情如入禅定,不觉已到河口。同行德满呼曰:此河津也。师乃下马,悲喜交集。及归,语之宝公,宝曰:此似僵卧人欲转动。犹未印可,曰:曾看日面佛公案否?师笑曰:儿时已看得。宝亦笑曰:我只令人参诸方掉下底禅。但再参去定有自得力处。后,一日,师静坐云堂,忽闻板声,霍然证悟,因呈颂曰:日面月面,星流电转,若更迟疑,面门看箭,咄。宝遂记莂曰:吾不得谩汝。后师住少林寺法席大盛,年七十寂。见佛祖通载大明高僧传等。”

  【觉华】 (佛名)智度论四十曰:“时劫名华积,佛皆号觉华。”又(譬喻)譬真觉于华。觉者智慧也,智慧之开,如华之开。长阿含经曰:“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

  【教化】 (术语)又曰劝化。教人而化恶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又(杂语)乞人施物,一名教化,又曰劝化。俗称乞食曰叫化子,教叫同音也。

  【教化地】 (术语)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论曰:“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同论注下曰:“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

  【教化地益】 (术语)五功德门之第五、园林游戏地门也,现神通游至教化之地,由生死烦恼之园林,救得苦恼众生之还相回向果德也。

  【教化地狱经】 (经名)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之异名。

  【叫唤】 (界名)地狱名。梵语曰楼独,或云啼哭号叫。八热地狱之第四。受苦之人,不堪痛苦,号泣叫唤故名。【叫唤】(界名)地狱名。梵语楼獦Raurava之译,或曰啼哭号叫,八热地狱之第四。受苦之人,痛苦不堪。号泣叫唤,故名。见“八热地狱”条。

  【叫唤大叫唤】 (界名)热地狱之第四,谓之叫唤地狱,第五谓之大叫唤地狱。【叫唤大叫唤】(界名)八热地狱之第四曰叫唤地狱。第五曰大叫唤地狱。

  【叫唤地狱】 (界名)见叫唤大叫唤项。参照地狱条附录。【叫唤地狱】(界名)与叫唤同。见八热地狱条。

  【觉皇】 (术语)如云觉王,谓佛也。释门正统八曰:“觉皇盛心,其欲跻天下于仁寿者。”

  【教会】 (杂名)奉同一教义者之团体也。又说教集会也。

  【教迹】 (术语)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三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教迹义】 (术语)判释教相者。大乘义章一曰:“众经教迹义。”大乘玄论五,有“教迹义。”

  【觉坚】 (术语)六坚法之一。谓觉了之坚固也。见三藏法数二十五。

  【觉剑】 (譬喻)觉悟之力,能破邪执,故以剑为喻。王勃文曰:挥觉剑而破邪山。

  【教诫】 (杂语)教之诫之也。无量寿经下曰:“佛语教诫。”

  【教诫轮】 (术语)三轮之一。谓教诫他之佛口业也。同于口轮。义林章六末(三轮章)曰:“摧伏镇遏二利之用,名之为轮。”又曰:“教谓教示,令彼善生,诫谓诫盟,令其罪灭。”见三轮条。

  【教诫神变】 (术语)三种神变之一。如来教诫诸众生妙用变化不可测也。见宝积经八十六、三藏法数八。

  【教诫示导】 (术语)三种示导之一。菩萨愍苦众生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以示导之也。见大般若经四百六十九、三藏法数十一。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书名)一卷,唐道宣撰。条录新学沙弥应遵奉之律仪者。又略云教诫律仪。

  【教镜】 (譬喻)喻教经为明镜。观经疏序分义曰:“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戒疏一上曰:“以行观说,如人照镜,镜即教也。”

  【教卷】 (书名)教行信证六卷中之第一卷,题曰:“显净土真实教文类,”明大无量寿经为净土真实之教者。

  【觉了】 (术语)觉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觉了法性】 (术语)见“十金刚心”条。

  【教理】 (术语)法之道理也。于世尊之说法与实行之训诫,同时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组织之教,是属于教理者也。后于论藏之形式,尤明白作制教理之面目。

  【教理行果】 (术语)自力圣道门修证得果之次第,教为佛陀之言教,理为教中所说法之道理,行为顺其道理而修行,果为由其修行之因而得之证果。

  【较量寿命经】 (经名)佛说较量寿命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较量娑婆世界一切寿命之长短者。

  【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经名)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一卷,宋法贤译。较量诸佛国土时分之长短者。

  【教令】 (术语)大日利益众生之教敕也。金刚顶经一曰:“一切如来不空作教令,又时普贤大菩提萨埵身,从世尊心下,一切如来前,依月轮而住,复请教令。”见“教令轮身”条。

  【教令轮】 (术语)大日如来之教令坚固,破摧诸怨敌,如转轮王之轮宝,故谓之教令轮。理趣释下曰:“毗卢遮那佛转法轮。轮有四种,所谓金刚轮、宝轮、法轮、羯磨轮,其四轮皆摄在二轮中。所谓正法轮、教令轮。”

  【教令轮身】 (术语)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三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为正法轮身,降三世明王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大日是本地自性佛体,故为自性轮身也。(中略)大日垂迹现菩萨身,以正法化人。故以理趣会曼荼罗为正法轮身也。(中略)大自在天王等强刚难化众生,不拘正法化导。故金刚萨埵,更住忿怒威仪,降大自在天云降三世尊也。然则在佛位名自性轮身,在菩萨位名正法轮身,在明王位名教令轮身,一一佛皆有此三身。”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三曰:“问:忿怒形名教令轮身意如何?答:五尊义云,教者教通之义也。令者岩动义也。轮者转惑摧破义也。摧破一切众生烦恼令入如来体性故。”而此三轮身有通别二种。若依别门则五佛各自有一种之正法轮身与一种之教令轮身(见“五大明王”条)。若依通门,则五佛各具五种之正法轮身与五种之教令轮身。如此秘藏记是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会之意,依通门,金刚萨埵降三世为大日之正法轮教令轮也。又此五如来,五菩萨,五明王,如其次第乃三密也。如来者身密,菩萨者语密,明王者意密也。

  【觉路】 (术语)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

  【觉轮】 (譬喻)觉性圆融,周游不息,故以车轮为喻。关尹子曰:修真炼圆。性通觉轮。

  【觉满】 (术语)觉之圆满者。谓佛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

  【教门】 (术语)教法为入道之门户,故云门。又教法万差各异门户,故曰门。法华经譬喻品曰:“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四教仪一曰:“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不同。”又曰:“于无言理,赴缘起教,以教为门,是以禀教之徒,因门契理。”止观大意曰:“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

  【教命】 (术语)教诫命令。长阿含经十五曰:“侍者即承教命,往语诸人。”大日经义释二曰:“随闻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惑。”

  【觉魔子】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藏民笃信佛教。所生子女,出家者居多数。男子为喇嘛,女子为觉魔子,犹如比丘尼。其数当以五六万计,即豪富如噶布伦,家拥巨资。其女子亦为觉魔子。”

  【觉母】 (菩萨)文殊之德号。译佛为觉,故觉母即佛母也。文殊于理智二门中司智门之义,因称为佛母。以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心地观经三曰:“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同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梵文殊师利译妙吉祥)。华严经略策曰:“问文殊菩萨:现是因人,那称佛母?(中略)偏主摩诃般若,复为佛母之名。”名义集二曰:“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常为佛母。”

  【教内】 (术语)禅宗以心传心之宗曰教外,依自余佛之声教之宗云教内,见“教外”条。

  【教判】 (术语)教相判释之略。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三时教,华严之五教等,判决释迦一代之教义者。所谓教观二门中之教相门是也。见五时教及三时教条。

  【教起】 (术语)教法起之缘由也。经初必有叙此之一段,名曰序分。

  【觉起印】 (印相)又作金刚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诸佛,使自定起之印契。修法时,为请诸佛出定护念而结之。真言修行钞二曰:“宪深口传云:上观佛时,虽奉见遍空诸佛,彼诸佛未出定故。今结金刚起印加持时,入定诸佛被惊觉,出定护念行者及法界众生。千手仪轨云:惊觉一切如来印。摄真实经云:觉起印也。”

  【觉人】 (术语)觉悟真记之人。佛祖统纪四十二曰:“唐穆宗南山律师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仰,天人奉侍。”

  【教人信】 (术语)自信之对。披沥自己之信念教未信之人使之共信也。

  【觉日】 (术语)谓常住不变之日时。性灵集三曰:“觉日者也本常,妄时者也代谢。”大日经疏一曰:“即此实相之日,圆明常住,湛若虚空。”

  【觉如】 (术语)觉真如也。

  【觉蕊】 (譬喻)正觉为自修行之根而发者,故譬之于花。

  【觉山】 (譬喻)譬佛之妙觉于山也。性灵集七曰:“觉山妙果,不可不仰。”

  【觉胜印】 (印相)称大日金轮之智拳印。

  【教授】 (术语)教法授道也。宋译楞伽经一曰:“现方便而教授。”辅行四之三曰:“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

  【教授阿阇梨】 (术语)五种阿阇梨之一。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等之比丘称。又云教授师。受戒之时,三师之一、必定其人。受戒之仪式中,有受者请教授阿阇梨之作法。见行事钞上之三。参照阿阇梨条。

  【教授和上】 (人名)唐清凉国师,由朝廷所赐之称号。佛祖统纪五十一曰:“德宗赐澄观清凉法师教授和上。”

  【教授善知识】 (术语)三善知识之一。见“善知识”条。

  【教授师】 (术语)同教授阿阇梨。

  【觉树】 (植物)世尊于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梵语,菩提。新译曰觉。因云觉树。又(譬喻)可开正觉之功德善根譬于树也。

  【教寺】 (杂名)对于禅寺律院之称。谓真言天台等曰教宗之寺。

  【觉他】 (术语)自既觉巳,又说法开悟他,使离生死之苦也。二觉之一。见三藏法数四。

  【教昙弥经】 (经名)教诫昙弥尊者之不法者。摄于中阿含经三十。

  【教体】 (术语)释迦一代教法之体性也。此教体以声为体乎?以名句为体乎?将以心为体乎?以真如为体乎?其他可为教体者,有乎?无乎?诸师之意见各异。慈恩之义林章一本,唯识述记一本,出四重之教体。贤首于起信论义记上出四门之教体。清凉于华严经疏二出十种之教体。

  【觉天】 (人名)Buddhadeva,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能觉悟天,故名觉天。梵云勃陀提婆,勃陀名觉,提婆名天。旧云佛陀提婆讹也。”

  【教外】 (术语)佛教有教内教外之二途。佛陀以言句传授者,谓之教内之法。离言句,直以佛心印于他之心,谓之教外之法。据禅宗之说,谓诸宗中,惟禅宗为教外之法,其他诸宗皆教内之法也。说法明眼论曰:“南天祖师,分佛法为二,谓教内教外是也。即如来正法望口为教,望心名禅。”

  【教外别传】 (术语)禅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印也。是即教内之真传。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无门关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又(书名)十六卷。明黎眉等编。

  【觉王】 (术语)佛于觉得自在,故云觉王。万善同归集六曰:“同蹑先圣之遗踪,共禀觉王之慈敕。”往生十因曰:“觉王一发,妄军悉退。”

  【教王经】 (经名)有三部: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唐不空译。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唐不空译。一、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赵宋施护译。此中常称为教王经者,指不空译之三卷。

  【教网】 (譬喻)众生譬鱼。佛之教譬网。华严经曰:“张佛教网,亘法界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

  【教唯识】 (术语)见“五种唯识”条。

  【觉位】 (术语)正觉之位。成佛之位。

  【觉悟】 (术语)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

  【觉悟方便】 (术语)见“十种方便”条。

  【觉悟知】 (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一切金刚界觉悟智。”

  【教系】 (术语)师资相传教法之系统也。

  【教相】 (术语)教观二门之一。谓分别教义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三时教乃至真言之显密二教十住心是也。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见教观条。

  【教相门】 (术语)对观心门而立。同于教观之“教”。见教观条。

  【教相判释】 (术语)见“教判”条。

  【教相三意】 (术语)法华之说教,有异于其他诸经之三意:一根性融不融相,法华说法之时,众生之根性,一味而无差别,而其以前则众生有二乘三乘之差别。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由释尊思化道始,说至其愿意满足终者,惟限于法华经。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释尊与其弟子,非但为一时之关系,实从久远之古,已为师弟也。

  【觉心】 (术语)本觉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觉。全之即称佛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觉心不生心】 (术语)日本弘法十住心论所立,十住心之第七,觉知自心本来不生也。是说三论宗之意,不生者举彼宗所说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八不中之第一不而略他之七不者,即觉一心不生乃至不常之道理而离一切戏论妄想之住心也。住于此位之行者心相,即当于三论宗。大日经住心品说:“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此具略语也。秘藏宝钥上曰:“不生觉心,独空虑绝。则一心寂静,不二无相。”

  【觉性】 (术语)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圆觉经曰:“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唯识论一曰:“非觉性故。”同述记一末曰:“觉者觉察,心心所总名。”

  【教兴】 (术语)同教起。佛教兴之缘由也。

  【觉雄】 (杂语)又作世雄,梵雄等。皆佛之尊称。觉雄者,于觉道有大威猛力也。祖英集曰:“必须觉雄让雄。”

  【教一】 (术语)法华四一之一。法华经所说之教法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之教法,非二乘三乘,为唯说成佛一道之教,故名教一。见“四一”条。

  【教衣】 (衣服)除禅僧与律僧其他天台法相等所著之法衣,谓之教衣。此三者服制殊异,故名。

  【教义】 (术语)教法之义理。五教章上曰:“海印三昧一乘教义。”慈恩传九曰:“少来颇得专精教义。”

  【觉义】 (职位)见“僧录司”条。

  【教益】 (术语)教法之利益,由教法而受之功德利益也。

  【觉意三昧】 (术语)能使诸三昧成无漏,与七觉相应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是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譬如石汁一斤能变千斤铜为金。”天台智者有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一卷。

  【教于】 (术语)三论宗所谈,二谛三于之一。见“三于”条。

  【教语】 (术语)佛教众生之语言。无量寿经下曰:“教语开导,信之者少。”

  【教院】 (杂名)又云教寺。对于禅院或律院而言,即天台华严法相净土等寺院之通称。

  【觉苑】 (杂语)谓净土也。又喻心也。僧清珙诗曰:“觉苑常开智慧花。”又(人名)辽燕京圆福寺沙门觉苑,号总秘大师。秘密瑜伽宗也。天佑皇帝大康三年奉勒撰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十卷。有赵孝严引文及自序。他无纪传可考。大康三年丁巳,宋神宗十年也。

  【觉者】 (术语)梵语佛陀Buddha,译曰觉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以之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者,谓之觉者。此三缺一。则非觉者。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

  【教证】 (术语)教文上之证据。对理证而云。又日本真宗所立,教行信证之中略。教行信证文类二曰:“真宗教证兴片州。”

  【教证俱权】 (术语)天台谓藏教与通教,教道及证道皆为方便,而非真实。二教为随界内机精之权教,其证果为单空理,故以名之。

  【教证俱实】 (术语)天台以之名圆教。圆教之教道与证道皆为真实也。

  【觉支】 (术语)觉察心术之偏正,谓之觉法,其觉非一,故云支。旧译称菩提分(菩提译觉)。

  【教主】 (术语)开教之本主。文句记一上曰:“诸教中各有五人记经。(中略)皆以佛为教主也。”行愿品疏钞三曰:“十佛齐融,为斯教主。”

  【嗟】 (术语)Cha,又作攃,车。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影不可得之义也,不覆欲之声也,其义自Chāyā(影)语得之。金刚顶经曰:“嗟字门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嗟字时,不覆欲声。”

  【接待】 (术语)接客也。与摄待同。见摄待条。

  【揭底】 (杂名)数名。颂疏世间品曰:“十大三摩钵耽为揭底。”六十数之一。Gati。

  【街坊】 (杂名)街坊化主之略。

  【街坊化主】 (杂名)或单曰化主。单曰街坊。劝化市廛街坊,索施物为大众之供料者。敕修清规曰:“化主凡安众处,常住租入有限,必藉化主劝化檀越,随力施与,添助供众。其或恒产足用,不必多往干求取厌也。”

  【皆空无漏】 (术语)谓诸恶皆空寂而清净也。无漏者,离烦恼之垢染而洁白清净也。见“无漏”条。

  【揭利驮罗鸠胝】 (地名)山名。见“耆阇崛”条。

  【揭路荼】 (动物)鸟名。见“迦楼罗”条。

  【揭罗婆】 (物名)Karpāra,香药名。最胜王经七列香药三十二味中,第十八曰:“婆律膏香(揭罗婆)。”同慧沼疏曰:“婆律膏者,是龙脑香脂。”

  【接善戒】 (术语)同于摄善法戒。

  【接生戒】 (术语)同于摄众生戒。见摄众生戒条。

  【嗟袜囊】 (天名)忉利天一天子之名。翻名不详。

  【嗟袜囊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天子当死堕猪身。帝释教以三归,乃生于兜率陀天。

  【接引】 (术语)接取引导人也。观无量寿经曰:“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接足作礼】 (术语)以两手接尊者之足而礼之也,仰两手捧足如接。观无量寿经曰:“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

  【劫】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结】 (术语)结集之义,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又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即为生死之因者。大乘义章五本曰:“结集生死,目之为结。结缚生死,亦名为结。”同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三藏法数二十四曰:“结即系缚之义。谓众生因烦恼妄惑造诸恶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

  【劫贝】 (植物)又作劫波育,劫波罗,劫婆罗,劫波娑,劫波萨,劫贝娑。树名(译曰时分树)。又,白叠名。即以劫贝树之絮织之者。玄应音义一曰:“劫波育,或言劫贝,讹也。正言迦波罗,南昌名叠可以为布。罽宾以南,大者成树。以北,形小,状如土葵,有壳,剖以出华,如柳絮,可糸以为布也。”同十四曰:“劫贝或言劫波育,或言劫波罗,正言迦波罗。此译云树华名也,可以为布。”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劫贝娑花,花同柳絮,可以为绵。询问梵僧,白叠是也。”梵Karpasa。

  【劫比】 (人名)劫比罗之略。

  【劫比罗】 (人名)旧称迦毗罗。新称劫比罗,劫毕罗。译曰黄赤。见“迦毗罗”条。

  【劫比罗伐窣堵】 (地名)Kapilavastu,又作劫比罗伐窣都。旧称迦毗罗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毗罗卫国,或曰迦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劫比罗国】 (地名)劫比罗伐窣堵国之略名。

  【劫比罗天】 (天名)又作金毗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毗罗”条。劫比罗者Kapila,金毗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劫比罗仙】 (人名)Kapila,旧称迦毗罗仙。译曰黄赤仙,黄头仙。见“迦毗罗”条。

  【劫比拏】 (人名)又作劫庀那,劫譬那Kapphiṇa,译曰房宿。见“劫宾那”条。

  【劫比拏王】 (人名)古代印度之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劫比拏王,南憍萨罗国王名也,因缘广如经说也。”经说者指佛地经论。

  【劫比舍也】 (地名)旧称罽宾。见“罽宾”条。

  【劫比他】 (杂语)不知译。

  【劫比他国】 (地名)Kap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余里,城西二十余里有大伽蓝。伽蓝之大垣内有三宝阶之遗趾。释尊自忉利天下时,帝释所化作者。见西域记四。旧名曰僧佉尸Saṅkāśya。

  【劫比他果】 (植物)Kapittha,西域记二曰:“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庵没罗果,(中略)劫比他果。”

  【劫毕罗】 (人名)又作劫比罗。译曰黄赤。梵Kapila,见“迦毗罗”条。

  【劫毕罗夜叉】 (异类)译曰黄色夜叉。东方四夜叉之一。见大孔雀王咒经中。

  【劫宾那】 (人名)Kapphiṇ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

  【劫宾那比丘】 (人名)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曰:“劫宾那者,此云房宿。佛与开房宿,化作老比丘为之说法,因而得道,故云房宿,或云房星。房星现时生,故云房星。”慧琳音义五十六曰:“劫庀拏,庀音匕,亦梵语阿罗汉名也。旧曰劫宾那,常修教诫,教授诸声闻众。”华严不思议境界经曰:“摩诃劫譬那。”同注曰:“旧名劫宾那者。”

  【结病】 (譬喻)结者烦恼之异名。譬烦恼为身之病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僧是我断诸结病中一因缘。”

  【劫拨】 (人名)仙人名。经律异相三十九,仙人拨劫经作“拨劫。”辅行四之三作“劫拨。”见拨劫条。

  【劫波杯】 (物名)Kapala,以为劫波树所造之杯者误。乃伊舍那天所持之杯,髑髅杯也。十二天供仪轨曰:“伊舍那天,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三戟枪。”

  【劫波罗】 (植物)树名。又以劫波罗树之华絮所织之白叠名。见“劫贝”条。又(杂语)Kapala,译曰髑髅。

  【劫波罗天】 (界名)译曰时分天。楞严经一曰:“取劫波罗天所奉华中,于大众前,绾成一结。”见时分天条。

  【劫波萨】 (植物)见“劫贝”条。

  【劫波树】 (植物)在帝释天喜林园之树名。劫波为时之义。应时而出一切所须之物。六波罗蜜经三曰:“喜林园苑游止无期,波利质多及劫波树,白玉软石更无坐时。”金刚顶经四曰:“如诸劫树,能与种种衣服严身资具。”梵Kalpataru。

  【劫波娑】 (植物)与劫贝同。

  【劫波育】 (植物)见劫贝项。

  【劫跛劫跛夜帝】 (术语)Kalpa-kapayati,译曰离分别,无分别。大日经疏一曰:“初云离一切分别者,梵云劫跛,次云无分别者,梵云劫跛夜帝。所以重言者,是分别之上更生分别义。”

  【劫簸】 (术语)又作劫波,劫跛Kalpa,译曰分别时节。长时。见“劫”条。又妄执之义。大日经疏二曰:“梵云劫跛有二义:一者时分,二者妄执。”

  【劫布咀那】 (地名)译曰曹国。见西域记一。胡Kebudhana。

  【劫布罗】 (物名)Karpūra,译曰龙脑香。千手千眼治病合药经曰:“劫布罗香者,龙脑香是也。”

  【劫初】 (杂名)成劫之初。成此世界之初也。观无量寿经曰:“劫初以来有诸恶王。”

  【劫初金铃】 (故事)祖庭事苑五曰:“宝积经云:善顺菩萨拾劫初时阎浮檀金铃子,以舍卫国波斯匿王为国中第一贫困者而与之,说偈曰: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者,名为最贫人。”

  【结缚】 (术语)烦恼之异名。系缚心身不使解脱出离之义。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能断众结缚。”无量寿经下曰:“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劫海】 (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

  【结河】 (譬喻)结者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结惑溺人,故譬以河。大集经三十二曰:“众生闇行没结河。”

  【结护】 (术语)谓真言行者,结印契诵真言守护所修之法也,又护身结界,以辟除恶魔也。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曰:“凡欲念诵,先须护身结界澄想。”苏悉地羯罗经供养品曰:“若作诸法,遂乃忘作护持法,则令使魔兴。欲除魔故,速应诵持当部明王真言,将护自身,一切魔障不得其便。如上备作护身结界及余法已,然后摄心安详念诵。”又要略念诵经说七种之秘密结护法,教以不动威怒法通用于一切处。

  【劫灰】 (杂名)劫火时之灰也。释门正统四曰:“汉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问朔(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摩腾且住,或以问之,曰劫灰也。”

  【劫火】 (杂名)坏劫之火灾。三灾中之火灾。新译仁王经下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俱舍论十二曰:“于是渐有七日现,诸海干竭,众山洞然,洲渚三轮并从焚燎,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见“火灾”条。

  【结集】 (术语)Saṁgiti,佛灭后,诸弟子相会,为防止异见邪说,诵佛陀之说法,举各自所闻确实者,结合集成之,为大小乘经典。但经论所传不同,以下顺次大别而记之。第一为小乘经之结集。第二为大乘经之结集。第三为秘密经之结集。第一小乘经之结集有四期。第一王舍城之结集,第二毗舍离城之结集,第三波吒利弗城之结集,第四迦湿弥罗城之结集是也。又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三曰:“佛未涅槃以前经典已有结集,如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为目干连所造,而引大因缘经及教诲颇勒寠那经(卷十一),即小乘初次结集,亦非止阿难集经,优波离集律,迦叶集论而已。西域记九云: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弃结集之众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是则阿含以外大众部又有所集可知(此大众部乃佛弟子,非佛灭百年大天破教以后之大众部也)。

  【结集法】 (杂语)聚众多比丘依戒律之法组织一会,会中选一人使登高座,发问问之。闻其答:更问会众,无一人异议,则定为如法之佛说,此谓之结集法。

  【结跏】 (杂语)见结跏趺坐项。

  【结跏趺坐】 (术语)佛陀之坐法也。结加趺于左右[月*坒]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于左右[月*坒]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于左右之一[月*坒],名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释尊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之身为吉祥坐,而手作降魔印。慧琳音义八曰:“结跏跌坐,略有二种: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此即左押右,手亦左在上,名曰降魔坐,诸禅宗多传此坐。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门即传吉祥为上。降魔坐有时而用。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跌之上,名为吉祥坐。如来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来常安此坐,转妙法轮。”辅行二之一曰:“结跏者先左后右与两[月*坒]齐。”玄赞二曰:“坐有二相:一降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今将说法,作吉祥坐,加者重也。即交重足坐,有为跏者,不知所从。”密家一义以上之吉祥坐名莲华坐,以半跏坐为吉祥坐。大日经不思议疏下曰:“结跏坐者,凡坐法,圣善之寺三藏和上边面受,左足先着右[月*坒]上,右足次着左[月*坒]上,名为莲华坐。单足着左[月*坒]上,名为吉祥坐也。别此坐者,非圣坐也。若欲求菩提,学佛坐为得。”同次文曰:“住莲华坐者结跏坐,是所谓先左脚着右[月*坒]上,后右脚着左[月*坒]上也。吉祥坐者,右脚着左[月*坒]上,亦言半跏坐也。”盖不思议疏之莲华坐,即慧琳之所谓吉祥坐,不思议疏之所谓吉祥坐即半跏坐也。

  【结跏趺坐因由】 (杂语)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中略)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中略)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结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行事钞下之三曰:“萨婆多云:加趺坐者,将正心故。”秘藏记钞四曰:“结跏趺坐,其形方形也。方形主不动转德,故入道时殊用此坐法也。”

  【结讲】 (杂语)讲会之结末,即讲会之最终日也。

  【结解】 (术语)如言缚脱。为烦恼所缚而不自在,故云结,悟理而脱结缚,谓之解。楞严经五曰:“结缚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结界】 (术语)建伽蓝,或作戒坛,行一种之作法,而定其区域境界也。即其作法所限定之地,谓之结界地。

  【结戒】 (术语)结成戒律而护持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

  【结界石】 (物名)标结界相之石也。有二种:一为摄僧界中结大界标其外相之石榜。四分律行事钞所谓“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标”,又“结已,即须榜示显处,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是也。二为禁荤酒等入门内之石榜,亦称禁牌石,又曰荤酒牌。是禁荤酒等入结界内,令僧众道业精进也。

  【结界五相】 (杂语)大界之形相有五种:一方相,二圆相,三鼓形相,四半月相,五三角相。各以天然之山水或木石等为其界标。见善见论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

  【结界印明】 (印相)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曰:“次结计里枳里印,以左大指压左小指甲上,余三指头拆开直竖,如三股杵形,右旋转三匝则成结界。真言曰:唵。枳里枳里。嚩曰罗。吽。”

  【劫尽】 (杂语)世界之住劫尽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智度论九曰:“劫尽烧时,一切众生自然皆得禅定。”

  【劫尽火】 (杂名)劫末烧尽世界之火。六十华严经二十三曰:“若人堪任闻,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必得闻此经。”

  【结经】 (术语)对于开经而言。谓说本经后,以此为结撮而演之经。如法华之结经为观普贤经是也。

  【结净地法】 (仪式)行事钞下二之一曰:“五分诸比丘欲羯磨于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结坊间作净地并听。若通结,应云此住处共住共布萨,僧今结净地除某处。”寄归传二有五种之净地:一起心作,初造寺时定基石已,若一苾刍为检校人,应起如是心,于此一寺或可一房为僧当作净厨。二共印持,定寺基时若但三人者,应一苾刍告余苾刍言:诸具寿(比丘之称)皆可用心印如此处,于此一寺或可一房为僧作净厨,第二第三应如是说。三如牛卧,其寺屋犹如牧牛处处起卧散漫,房门无有定处,纵不作法此处即成其净。四故废处,是久经僧舍废处,如重来者至旧触处即为净。然是不得经宿,越宿即应作法。五秉法作,秉白二羯磨法结界,文如白一羯磨中所说。

  【结漏】 (术语)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见“烦恼”条。撰集三藏传曰:“阿难尔时,坐一树下,灭结漏尽。”

  【劫摩沙】 (地名)巴Kammasa,地名。长阿含经十曰:“佛在拘流沙国劫摩沙住处。”

  【劫婆罗树】 (植物)又作劫波树。见“劫贝”条。婆罗恐是倒置。

  【劫婆吒】 (杂名)又作劫缚拏。钱名。饰宗记四本曰:“北方睹货罗国十个银钱名劫婆吒,即此方一两。”梵语杂名曰:“贝钱,梵语,劫缚拏。”梵Kaparda。

  【劫烧】 (术语)坏劫时之大火灾。法华经曰:“假令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阎曼德迦忿怒王仪轨曰:“夏雨玄云色,其状如劫烧。”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

  【结生】 (术语)谓由中有没而托生于母胎也。俱舍论九所谓“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爱或恚。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不净泄至胎时,谓是己有,便生喜慰,从玆蕴厚,中有便没,生有起已,名已结生”是也。

  【劫石】 (譬喻)佛示劫量之长,以天衣拂磐石为喻,因而谓为磐石劫。详见“劫”条附录。释门正统八曰:“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从容录四曰:“芥城劫石妙穷初。”

  【结使】 (术语)结与使,皆烦恼之异名。击缚心身,结成苦果,故云结。随逐众生又驱使众生,故云使。结有九种,使有十使。净心诫观发真钞上本曰:“结使。成论云:犹如乳母常随小儿,能系缚生死故名为结,常随生死故名为使,即九结十使。”大乘义章五本曰:“随逐紧缚,称之为使。结集生死,目之为结。结缚众生,亦名为结。”

  【结使犍度】 (术语)八犍度之一。八犍度论中,分别烦恼之篇章名。

  【劫数】 (杂语)犹言阨运也。

  【劫树】 (植物)劫波树之略。金刚顶经四曰:“西方国王长者以种种华香璎珞装挂树上,布施一切,此名劫树。”见“劫波树”条。

  【劫水】 (术语)大三灾之一。坏劫时所起之大水灾,由地下水轮水涌沸,大雨如车轴,第二禅天以下,尽为水所浸润而破坏也。无量寿经曰:“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瀁浩汗唯见大水。”

  【结叹】 (术语)用于经释科文之语,结上意而赞叹也。

  【结夏】 (术语)行夏安居也。结者结成之意。资持记上四之一曰:“立心止住,名为结耳。”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禅刹挂搭,谓之结夏。”见“安居”条。

  【结线】 (术语)密教修调伏法之六字经法时,为结缚怨敌或恶病而行之咒术。

  【劫岩】 (譬喻)与劫石同。

  【劫焰】 (杂语)劫末之火焰。于坏劫之末起大火灾烧尽世界。见“火灾”条。甘露军荼利仪轨曰:“威光逾劫焰。”

  【结业】 (术语)惑谓之结,由惑而起之善恶所作谓之业。宝积经百二十二曰:“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行事钞上四曰:“结业自缠,永流苦海。”

  【结印】 (术语)结印契也。密家极重其法,结此印必就师亲受,不为他人所见。一字奇特佛顶经上曰:“于寂静处,应结契印,亲承禀而受。若异此结者,诸魅及毗那夜迦而作障难,死堕地狱。不灌顶者,不发菩提心者,彼人前不应结此等印。”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曰:“即以涂香摩手而结手契,结契时以衣覆手,勿令人见。”参照印条。

  【结缘】 (术语)于佛法结缘。创未来得度之缘也。止观六上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文句二下曰:“现世虽见佛闻法,无四悉檀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此名结缘众。”文句记二下曰:“结谓结构,立机之始。缘即缘助,能成其终。则成未来修得三德之先萌也。”往生要集下末曰:“当知生谤亦是结缘,我若得道愿引摄彼,彼若得道愿引摄我。”

  【结缘八讲】 (行事)见“八讲”条。

  【结缘讽经】 (仪式)开山忌及历代之祖忌,乡人或江湖僧来举经咒,谓之结缘讽经。今时僧俗之葬式,他僧参加,称为讽经者,就结缘讽经而言也。【结缘讽经】(杂名)见“讽经”条。

  【结缘灌顶】 (术语)谓一般俗人入灌顶坛,投华于诸尊而结缘也。当投华时,使以尊像为与我有宿缘之尊体而念之,结缘之名基于此。因名投华三摩耶。是二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结缘经】 (杂名)各为结缘会集书写经文也。此虽通于诸经,而多就法华言,是取大通结缘之义也。

  【结缘众】 (术语)四众之一。虽由宿因浅,未能得现益,而为未来得道之因缘,到如来之法座,而见佛闻法者。见四众条。

  【结愿】 (杂语)法会之末日也。

  【结愿作法】 (修法)密宗于结缘作法行补阙启白也。其文曰:“自开辟之始,至于结愿之今,致随分精诚虽勤修,具缚凡夫分段依身故,行法之间难制余念。然者经三业亘六根,所犯有误事,仍诵秘密神咒唱诸尊名号,忏所犯充补阙。”次唱真言佛名毕,又云:“依念秘密真言唱诸宝号,成如法如说功德了。”见考信录四。

  【劫灾】 (术语)成劫之后有坏劫,坏劫之末有火风水三灾,荡尽世界。大日经三曰:“周遍生圆光,如劫灾猛焰。”

  【结贼】 (术语)结者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烦恼害知慧,故以贼为譬。金光明经一曰:“六入村落,结贼所止。”同文句记五曰:“能害慧命,故云结贼。”

  【洁斋】 (术语)谓止淫事,断酒肉也。

  【结制】 (术语)谓结一夏九旬安居之制度。即为安居之行也。

  【结众】 (术语)多人相倚,结成一群之众,而共业事者。

  【结胄】 (修法)密教为速疾成就悉地,辟除诸魔,结金刚甲胄之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于诸有情,当兴大悲心,无尽生死中,恒被大誓甲,为净佛国土,降伏诸天魔,成最正觉故,被如来甲胄,二羽金刚拳,当心舒进力,二度相萦绕,心背次两膝,斋腰至两肩,喉项额又顶,各各三旋绕,徐徐前下垂,先从檀慧散,即能护一切,天魔不能坏。”金刚界念诵私记细说结胄之条。

  【劫浊】 (术语)五浊之一。言时之浊乱也。指五浊中烦恼浊等四浊之兴时。法华经方便品曰:“劫浊乱时,众生垢重。”参照“五浊”条。

  【结座】 (术语)谓禅师上堂说法其终拈提古则,或举偈语而结一会也。见象器笺十一。

  【竭叉】 (地名)国名。其国在葱岭之中,寒而不生余谷。唯熟麦。国中有佛之一齿,为佛齿起塔。有千余僧徒。尽学小乘。晋法显至此国。遇五年大会(每五年大会)四方沙门皆云集,王及群臣,如法供养一月乃至三月。供养毕,尽出王马匹,使重臣骑之,具种种珍宝并沙门所须物。与群臣共发愿布施众僧,布施已,自僧赎之。见法显传。

  【碣斗】 (譬喻)又作竭斗杰斗。以碣石之斗出,喻猜黠狡猾之辈倨傲斗争也。

  【竭誐】 (物名)Khadga,又曰Khaṅga,又作渴誐,朅伽。译曰太刀。梵语杂名曰:“太刀,梵名竭誐。”

  【竭伽】 (天部)见竭罗伽项。

  【竭伽仙】 (天部)见竭罗伽项。

  【颉丽伐多】 (人名)罗汉名。旧称,离波多,梨波多Revata等。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颉丽伐多,贤结切,此言遇时,又云室星。则北方宿也,祠之得子,仍以名焉。坐禅第一者是也。旧言梨波多,或云黎婆多,皆讹也。”

  【竭罗伽】 (天部)又作竭伽,揭伽,揭瞿。古仙人名。大日经疏十六有曰:“竭伽仙者,山名,约处得名。”为吠陀诵出者之一,大孔雀王咒经下等,与他诸仙皆列其名,此等诸仙,皆是古旧之大仙,造四明论,善闲咒术云:于胎藏界曼荼罗中为火天之眷属,与他四仙皆位于外金刚部院。但现图曼荼罗,不图其形像。

  【截头】 (地名)水经注。释法显所谓纠尸罗国。汉言截头也。佛为菩萨时以头施人。故因名国。

  【截雨咒】 (真言)祈雨止之神咒。见密咒圆因往生集。

  【竭支】 (衣服)又作祇支。译曰覆腋衣。长方形,自左肩覆右腋者。玄应音义四曰:“竭支或作僧祇支者,皆讹也,应言僧伽鸱,此译云覆腋。若着瞿修罗,则不着僧伽鸱。瞿修罗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资持记中三之三曰:“竭支即祇支,相量四方。”Saṁkakṣikā。

  【羯[饥-几+夌]伽国】 (地名)见“羯陵伽”条附录。

  【羯鞞迦罗】 (动物)见“迦陵频伽”条。

  【羯播死迦】 (衣服)见“七种衣”条。

  【羯布罗】 (物名)Karpura,香名。译曰龙脑香。玄应音义四曰:“羯布罗香,案西域记云: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亦别。初采既湿,尚未有香。木干之后,修理而折。其中有香,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此谓龙脑香者也。”

  【羯车婆】 (动物)梵语Kacchapa,译曰龟。

  【羯絺那】 (衣服)译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

  【羯耻罗】 (杂名)见羯耻那项。

  【羯耻那】 (杂名)又作羯耻罗,伽絺那。译曰煮狗人,断狱官。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耻那,此谓煮狗人。”行瑫之杂集论音义曰:“羯耶那,此云杀狗人。”了义灯二本曰:“羯耻罗,此云断狱官。”瑜伽伦记五下曰:“羯耻那家者,谓旃荼罗即根本执恶。依执恶家,更作极恶,名羯耻那。如屠儿名执恶,执恶执刀杖等名羯耻那,此即典狱之类。又解:羯耻那家,此名坚勤家。”Khaṭika。

  【羯地罗】 (植物)木名。见“轲地罗”条。

  【羯阇尸利沙】 (地名)Gajaśirṣa,又作揭阇尸利沙。山名。译曰象头山。旧称伽耶,伽种。有二处:一在灵鹫山附近,提婆成破僧罪之处。一在佛成道处附近。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阇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去鹫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中略)旧云伽耶山者讹也,以羯阇之与伽耶音相近故,故谬传尔。然西方别有伽耶山,去鹫峰山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非破僧处。”开宗记九末曰:“伽种山名,文中错举。应言揭阇尸利沙山,此云象头,以山顶似象头故。此山在鹫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内。(中略)文言伽种者,梵音相似也,但以译人谬错故耳。然彼实有伽种山,此山在鹫峰山东北可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岂得破僧。”见“伽耶山”条。

  【羯鸡都】 (杂名)宝名。慧琳音义四曰:“羯鸡都宝,宝名也。此即水精之异名,其宝色白,小如鹅卵许大也。”梵Karketana。

  【羯句村那】 (佛名)佛名。见“拘留孙佛”条。

  【羯句摘剑龙】 (异类)龙名。大日经疏二曰:“商佉龙,羯句摘剑龙。”

  【羯腊婆】 (杂名)Karabha,数名。十大醯都。六十数之一。见俱舍论。

  【羯蓝】 (地名)见“朅蓝婆”条。

  【羯兰铎迦】 (杂名)地名。又动物名。见“迦兰陀”条。

  【羯懒驮迦】 (杂名)地名。又动物名。见“迦兰陀”条。

  【羯利】 (人名)王名。新称朅利。旧称哥利。见“迦利”条。

  【羯栗底迦】 (杂名)月名。见“迦絺那月”条。

  【羯利沙钵那】 (杂名)又作羯利沙钵拏,钱量名。见“迦利沙波拏”条。

  【羯陵伽】 (动物)又作羯[饥-几+夌]伽,迦陵伽。译曰和雅。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羯陵伽国】 (地名)Kaliṅga,在南印度。周五千余里,稼稷丰饶,僧徒多学习大乘上座部之法。此国触五通仙人怒,以咒术残害国人,令不充实云。见西域记十。

  【羯陵伽林】 (地名)唯识述记下曰:“羯陵迦者,此云和雅。如彼鸟名,陵字去声呼也。”

  【羯啰微啰】 (植物)见“迦罗毗啰”条。

  【羯罗诃】 (神名)神名。羯罗诃译言执。作祟之神也,作祟自执着起。故曰羯罗诃神。梵Graha。

  【羯逻蓝】 (物名)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间之位。胎内五位之一。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逻蓝,旧言歌罗逻,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同二十四曰:“羯刺蓝。”慧琳音义十三曰:“羯逻罗初受胎时,父之遗泄也。”俱舍光记九曰:“翻云杂秽。”

  【羯逻蓝识】 (术语)寄托于羯逻蓝之心识,即十二缘起支中之第三识支是也。

  【羯逻罗】 (杂名)见羯逻蓝识项。

  【羯罗拏苏伐剌那】 (地名)Karṇasvarṇa,国名。南印度之境。周四千四五百里。国之大都城二十余里,人多家富。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之法。别有三伽蓝,不食乳酪。遵提婆达多之遗训。见西域记十。

  【羯罗那】 (植物)豆之一类。食之于人无益。见玄应音义二十三。Kārandava。

  【羯罗频伽】 (动物)又作羯罗频迦。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羯罗舍】 (物名)Kalasa,又作迦罗舍,羯攞赊。译云瓶,宝瓶,贤瓶。谓在大坛四方并中央之五个瓶也。于此盛五宝五谷五香五药二十种之香药,故名五瓶。见大日疏,苏悉地经等。

  【羯攞赊】 (物名)见“羯罗舍”条。

  【羯洛迦孙驮】 (佛名)佛名。见拘留孙条。

  【羯磨】 (术语)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忏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此云办事,谓诸法事由玆成办也。”此羯磨必具四法:一,法。正举行之作法也。名之为秉法。二,事。或犯罪之事,或忏悔之事等,羯磨所行之事实也。三,人。就行羯磨而定之人数也。四,界。行羯磨处之结界也。见行事钞上一。又其秉法有三种:一,心念法。二,对首法。三,众僧法。心念法者,事至微小之时,或界中无人,虽无众僧及对首,亦独发心念境,而明了口言之,则其事成办,谓之独秉。此心念法又有三:一,但心念法。唯得自说,界中假令有人,亦不要对之,如忏轻微之突吉罗罪。二,对首心念法。原是对首之法,由界内无人而佛开心念,说净受药等之事也。三,众心法念。原是众僧法。但界内无人,故开独秉之心念。二,对首法。对首者对一人已上三人之比丘而说之也。此有二:一,但对首法,为当分之对首法,故界中有多僧,不要用之,对首于一人乃至三人即事足也。受三衣等事是也。二,众法对首,可为众僧法者,由界中无人而开对,与前心念同。三,众僧法,必四人以上秉羯磨,是为僧所秉,故曰众僧法,亦云僧秉(慈恩以三人以上为众,南山以四人以上为众)。此有三:一单白,或曰白一Jñaptikarma,巴Natti(此为唱言,以为白一不可也,此实非羯磨之形式,合此唱言与决定之二,而羯磨成就),或事,或常所行,或严制,一说告僧,事便成也。二白二Jñapti-dvitiyaṁ Karmavācā,巴Natti duttiyā Kamma-vācā,由参涉而宜通和。故先为表白,举事告知,后举一羯磨,量处可不也。通于白及羯磨谓之白二。三白四Jñapti-caturtkaṅ Karma-vācā,巴Natti-catutthā Kamma-vācā,于受戒忏重等事,先以一白告事使知。后举三回羯磨,量处可不也。一白三羯磨合为白四。见行事钞上一。据上行事钞之说观之,则惟心念,似亦成羯磨。但律文所教之羯磨。非如此简单自由者。事事必规定一定之形式。前述中惟众僧法之一,为真羯磨。羯磨有一定之形式。亦须一定之人众。此人众不可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或得罪者,俗人等,加于人数。必取清净同见之和合僧。比丘尼之羯磨,必须比丘之同数者列坐。故为上数之倍。羯磨最重大之要件,在无非法(不具一定之形式者)及无不和合(同一结界内僧之意见缺一致者)。

  【羯磨阿阇梨】 (术语)Karmaācārya,授戒三师之一。授戒时读羯磨文之人。受者请其人而定之。行事钞上三请羯磨阿阇梨之文曰:“今请大德为羯磨阿阇梨,愿大德为我作羯磨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

  【羯磨波罗蜜】 (菩萨)住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央如来北方之尊。密号曰妙用金刚。或曰作业金刚。四波罗蜜之一。大日如来之侍女也。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羯磨金刚大精进三摩地智,自受用故,成羯磨波罗蜜形,住于毗卢遮那如来左边月轮。大日如来入北方释迦如来三摩地,出生此波罗蜜。

  【羯磨部】 (术语)金刚界五部之一。金刚界五大月轮中,北方名羯磨部。为众生垂慈悲成种种事业之部分也。佛为不空成就如来(释迦之别名),智为成所作智,应形为鬼神。秘藏记本曰:“为众生垂悲愍,成办一切事业,云羯磨部。”潮音之辩天经略疏一曰:“羯磨部谓诸鬼神咒。”

  【羯磨会】 (术语)此为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之中央会。亦曰根本会,成身会。此为示诸尊之本体者,故名成身会。于四曼中为大曼(为身相之全体故),然名之为羯磨会者,以于真实之人体上,作业之义胜故也。秘藏记钞二说此会中有三十七尊,贤劫千佛二十天,四执金刚,一千六十一尊。

  【羯磨戒师】 (术语)与羯磨阿阇梨同。是为授戒时之师,故云戒师。

  【羯磨金刚】 (物名)法器名。横三股作十字者。于修法用之。羯磨者,必以金属制,谓之羯磨金刚。大日经五曰:“以本性清净故,羯磨金刚所护持故。净除一切尘垢我,乃至株杌过患。”疏十六曰:“金刚有二种:一者智金刚,二者业金刚。此梵云金刚羯磨,谓所作事业也。以此金刚业而加持故,得净除其心地。”金刚顶义决曰:“若欲种族得增长,炉内作羯磨印相,谓三股十字形。”此形为三股与三股相突贯之相,正示金刚杵之作业者。

  【羯磨橛】 (物名)谓羯磨金刚。

  【羯磨轮】 (杂名)见“四轮”条附录。

  【羯磨罗】 (植物)木名。译曰香花。翻梵语九曰:“竭摩罗,应云犍陀摩,译曰香花。增一阿含第二十九。”

  【羯磨曼陀罗】 (术语)四曼之一。诸佛菩萨等身体手足动作之形。秘藏记本曰:“羯磨曼陀罗威仪也,谓木像泥等作业之义。”辨惑指南三曰:“羯磨曼陀罗,羯磨梵语,此翻事业。谓诸佛菩萨金刚明王天等扬手申足倾头等诸威仪,取舍屈申行等。”凡四曼之释有二:一,就木佛画像释,一就实体生身释。秘藏记之释,但就木佛画像上释之。指一绘像之全体,谓之大曼。指其所持之器具,谓之三昧耶曼。指其种子,谓之法曼。指其威仪之姿,谓之羯磨曼。

  【羯磨僧】 (术语)四人已上之比丘,居同一结界内,行羯磨之作法者。大乘义章七曰:“羯磨僧出家之中具戒比丘四人已上,不简凡圣,在一界内。于彼百一羯磨之法,同遵不乖,名羯磨僧。”

  【羯磨身】 (术语)密教对于显教之法报应三身,而立种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以尊形名为羯磨身。种子身为阿等字,三昧耶身为独钴等器,羯磨身为诸尊之形体。是由微赴显,法报应之次第也。但名尊形不以大曼之名,而以羯磨曼者,与成身会谓为羯磨会同。上已辨之。

  【羯摩师】 (术语)与羯磨阿阇梨同。

  【羯磨疏】 (书名)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之略名,四卷,南山律三大部之一。

  【羯磨陀那】 (职位)Karmadāna,旧称维那。译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传上曰:“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为羯磨陀那,译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见“维那”条。

  【羯磨文释】 (书名)菩萨戒羯磨文释之略名。

  【羯磨印】 (印相)无论何尊,结显其尊威仪之印也。

  【羯拏仆】 (人名)Kanabhuj,旧称蹇尼陀Kanāda,译曰食米斋。嗢露迦仙人之别名。胜论之祖。唯识述记一末曰:“或名羯拏仆,羯拏云米斋,仆翻为食。先为夜游惊他稚妇,遂收场碾糠秕之中米斋食之,故以名也。时人号曰食米斋仙人,旧云蹇尼陀讹也。”

  【羯尼迦】 (植物)又作迦尼迦,尼迦割罗,尼割迦罗(尼迦尼割二字颠倒)译云耳作。印度所产之树名。参照“迦尼迦”条。

  【羯诺迦牟尼】 (佛名)佛名。见伽那伽牟尼条。

  【羯毗】 (动物)又作羯随,迦毗。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四曰:“羯毗或言羯随,或云迦毗,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迦毗声。迦毗者好,名为好声鸟也。”见“迦陵频伽”条。

  【羯毗迦罗】 (动物)又作羯鞞伽罗,羯脾迦罗,[鸟*曷]鹎迦罗。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羯若鞠阇】 (地名)Kanyākubja,国名。译曰曲女城国。中印度。周四千余里,国之大都城,临西殑伽河,长二十余里,广四五里,名曲女城。玄奘渡天时,戒日王于此开无遮大会。西域记四曰:“羯若鞠阇国,唐言曲女城国,中印度境。”

  【羯瑟那自那】 (印相)印象名。译曰着鹿皮印。见陀罗尼集经四。

  【羯湿弭罗】 (地名)国名。见“迦湿弥罗”条。

  【羯霜那】 (地名)国名。译曰史国。以铁门关接东南之方睹货罗国。见西域记一。Kasana。

  【羯随】 (动物)鸟名。与迦陵频伽同。释迦谱五曰:“佛有八种音声。今海边有鸟,名曰羯随,其音哀亮,颇似万一。”见迦陵频伽条。

  【羯娑】 (杂名)Pulkasa Paulkasa Pukkaśa,译曰除粪。见“补羯娑”条。

  【羯荼】 (地名)国名。百一羯磨五曰:“羯荼国,此属佛逝。舶到之时,当正二月。若向师子洲,西南进舶,传有七百驿。停此至冬,泛舶南上一月许,到末罗逝洲,今为佛逝多国矣。”Kaccha。

  【羯吒布怛那】 (异类)又作朅吒富呾那。译曰奇臭鬼。见“迦吒富单那”条。

  【羯吒斯】 (术语)又曰羯吒私。译曰贪爱。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羯吒斯羯居谒切,谓贪爱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九曰:“羯吒私,此云贪爱,亦名血镬。”梵Kaṭasi。

  【羯朱嗢祇罗】 (地名)国名。在中印度。土地卑湿,稼稷丰饶,崇重学艺昔戒日王之游东印度也,于此筑宫,理国务。至则葺茅为宇,去则焚烧之。伽蓝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见西域记十。梵Kajughil。

  【羯专钵失遮薄底迦】 (杂语)译曰不重受食。一时受食,再度不受也。饰宗记五本曰:“羯专钵失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食也。此含二义:一者不作余法而食。二者一时受讫,更益不受也。”

  【解】 (术语)有二义:一,释之义,即释文义而消疑滞也。又具云解释,或曰解义。二,知解之义,即谓由见闻义理而生之心解也,对于行而言,如信解领解悟解了解之类是也。

  【解打鼓】 (术语)公案名。又名禾山四打鼓。禾山无殷对于学人所问,避迂远曲折之问答,示真谛一窍,意在言外,打鼓之响,反在后面之意者。说见“禾山”条附录。

  【解行】 (术语)知解与修行。解理行事也。天台戒疏上曰:“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胜鬘宝窟中本曰:“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唐僧传(慧思传)曰:“解行高明,根识清净。”

  【解行地】 (术语)由解而修行,未证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阶位。

  【解行发心】 (术语)起信论三发心之一。菩萨十行之行成就,而发十回向之心也。起信论义记下末曰:“解行发心者,位在十回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成纯熟,发回向心入十向位,故云解行发心也。”

  【解行生】 (术语)华严所立,三生成佛之第二。见“三生”条。

  【解行相应】 (术语)解与行相应也。见“解行”条。

  【解虎锡】 (故事)高齐僧稠禅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又隋昙询禅师有此事。续高僧传十六(昙询传)曰:“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为翳,语云:同居林薮,计无大乖,幸各分路。虎低头受命,便饮气而散。”证道歌曰:“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解惑】 (术语)解与惑也。解为智,惑为烦恼,相反之法。止观八上曰:“若遮障重当修助道,即解惑相持,便应索援。”

  【解讲】 (杂语)止讲义也。解散讲众也。广弘明集十九有题为“解讲疏”者数首。解讲之表白文也。

  【解结次第】 (杂语)楞严经摄论曰:“六结不同,一巾所造,第一第六,不成杂乱,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诸结若存,是非蜂起,此结非彼,彼结非此,若结解除,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解结时,云何同除?绾由次第,解亦次第,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见图。

  【解节经】 (经名)佛说解节经。一卷,梁真谛译。与解深密经中之胜义谛相品同本。

  【解界】 (术语)解修法时所结之界场也。见“解界法”条。

  【解界法】 (术语)真言之修法,初行结界之法(见“结界”条),修法竟,而行解界法,次作拨遣本尊之法。秘藏记钞六曰:“结界者,摄法界归于一处,是一法界之表示也。解界者,开一尘会于法界,是多法界之表示也。一一解前结界之印明,谓为解界。结界时,一一真言,三遍诵之。解界之时,一遍诵之,以成之难而破之易故也。而解界有投花之法,为奉送其本尊投花也。投花时,投向诸佛之本土。本土为法界宫,诸佛乘此投花各还其本土也。”(见投花条)。

  【解境十佛】 (术语)华严宗以真实之智解见法界时,立为万有无非皆佛,分之为十种: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是也。

  【解空】 (术语)悟解诸法之空相也。佛弟子中以须菩提为解空第一。注维摩经三曰:“肇曰:须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解空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恒乐空定,分别空义。所谓须菩提比丘是。”止观六曰:“须菩提,空智偏明,能于石室见佛法身,故大品中被加说般若。”肇论下曰:“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同注曰:“大品般若自天主品以来,须菩提依幻化喻,广说甚深般若无说无听之理。”

  【解了】 (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

  【解满成佛】 (术语)四满成佛之一。见“四满成佛”条。

  【解拳论】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陈真谛译。以藤蛇之譬,说三界无实之义。唐义净译者名为掌中论。同本也。解拳者解拳示人之义。以譬解人之迷执。

  【解深密经】 (经名)五卷,唐玄奘译。此为法相宗所依之本经,有前后总别四译。第一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又一卷,名相续解脱如来所随顺处了义经。二者对于唐译为地波罗蜜品第七与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之二品。二元魏菩提留支译,五卷,名深密解脱经。与唐译对分胜义谛相品第二之一品,而作四品。第三梁真谛译。一卷,名佛说解节经。虽有四品。而即唐译之胜义谛相品一品。第四唐译既解深密经也。唯识演秘三末曰:“此经梵本名曰珊地涅暮折那Sandhinirmocana,涅暮折那,此翻名解。珊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三种并名珊地。(中略)前后译人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胜矣。”一经有八品,解说阿赖耶识深密者。见阅藏知津六。

  【解释】 (术语)分解难文,使知义理也。智度论六十五曰:“解释者,如囊中宝物系口则人不知,若为人解经卷囊解释义理。”

  【解脱】 (术语)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曰:“但无忧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又曰:“云何解脱心?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传心法要下曰:“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俱舍论十八曰:“解脱涅槃,亦名无上。”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同十八曰:“言解脱者,自体无累,名为解脱。又免羁缚,亦曰解脱。”梵语杂名曰:“解脱,梵语木底。”又禅定之别称。如三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脱。脱缚自在者禅定之德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八解脱者,名为解脱绝下缚故。”注维摩经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故名解脱。”又五分法身之一。

  【解脱藏】 (术语)离一切系缚之人身也。千手经曰:“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解脱道】 (术语)四道之第三。又佛道之总名。出离解脱之道。如解脱道论之解脱道。

  【解脱道论】 (书名)十二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二品。说出离解脱之要道者。作者为巴利佛教传灯祖之一人。此书为由巴利语译者。佛音之净道论先驱也。体裁亦同。

  【解脱耳】 (杂语)以耳闻法,遂得解脱。耳为解脱之门,故曰解脱耳。思益经二曰:“眼是解脱门,耳鼻舌身意是解脱门。”此土众生特以耳根为解脱门。楞严经五曰:“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入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玄义六下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

  【解脱分】 (术语)顺解脱分之略。

  【解脱风】 (譬喻)世间之颠倒苦恼比如炎热。解脱譬如凉风。无量义经曰:“请佛转法轮,随顺能转。微渧先堕,以淹欲尘。开涅槃门,扇解脱风。除世热恼,致法清凉。”

  【解脱服】 (衣服)又曰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袈裟之异名。言袈裟为求出离解脱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解脱冠】 (譬喻)解脱之贵如宝冠。增一阿含经十四曰:“天王来至此,及诸魔眷属。复以方便降,令着解脱冠。”

  【解脱海】 (譬喻)解脱之德,深广如海。华严经二曰:“此智幢王解脱海。”

  【解脱坚固】 (术语)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第一。佛灭后第一五百年间,正法盛而于证解脱坚固也。

  【解脱戒】 (术语)别解脱戒之略。

  【解脱戒本经】 (经名)解脱戒经之具名。

  【解脱戒经】 (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列迦叶毗部别解脱戒之本条者。又一切戒经之通名。智度论二曰:“解脱戒经,即是大师。”

  【解脱轮】 (术语)谓自金刚界大日五智现出五如来所住之月轮也。见“五解脱轮”条。

  【解脱律】 (经名)解脱戒本经之略名。

  【解脱门】 (术语)谓空,无相,无愿,三种之禅定也。此三者为涅槃之门户,故名。俱舍论二十八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为涅槃为入门故。”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

  【解脱清净法殿】 (术语)谓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也。圆觉经曰:“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解脱身】 (术语)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唯识述记十末曰:“言法身者,非三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离烦恼故,名解脱身。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又五分法身之一。

  【解脱深坑】 (术语)固执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也。大集经十三不可说菩萨品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坠堕深坑,是人不能自利利他,声闻缘觉亦复如是。堕解脱坑,不能自利及以利他。”

  【解脱食】 (术语)出世五食,又九食之一。出家行人,由解脱惑业之系缚,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养诸根。故称解脱为食。

  【解脱天】 (人名)玄奘三藏在印度时,彼土之小乘众,称三藏为解脱天。慈恩寺传五曰:“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

  【解脱味】 (术语)出世法三昧之一。涅槃之妙味也。胜鬘经曰:“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胜鬘宝窟中末曰:“出世法有三种味:一法味,二禅悦味,三解脱味。”

  【解脱相】 (术语)三相之一。

  【解脱衣】 (衣服)解脱幢相衣之略。袈裟之别称。

  【解脱障】 (术语)俱舍论所说二障之一。见“二障”条。

  【解脱知见】 (术语)五分法身之第五。

  【解脱知见身】 (术语)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曰身。

  【解脱幢相衣】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为邪所倾动,又条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脱幢相衣,于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释氏要览上曰:“又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应法记曰:“条相四围有同佛塔,故云幢相。”

  【解脱幢衣】 (衣服)解脱幢相衣之略。袈裟之异称。

  【解悟】 (术语)会得道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无量众生,闻法解悟。”探玄记一曰:“遂经三载,冥加悟解。”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先悟后修为解悟,先修后悟为证悟。”宗镜录三十六曰:“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禅源诸诠三曰:“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

  【解夏】 (术语)七月十五日(旧律)或八月十五日(新律),解夏安居之制也,又曰解制。此日行所谓自恣法。佛说解夏经,佛说受新岁经,佛说新岁经,说其法。岁华纪丽曰:“众僧解夏。”禅苑清规解夏曰:“七月十四日晚,念诵煎汤,来日升堂,人事巡寮煎点,同结夏之仪。”

  【解夏草】 (植物)解夏之日,僧赠檀越者。盖此日诸比丘取生茆拟如来成道时之吉祥草,坐于此上而行解夏之法,故与以此吉祥草,分福分之意也。释氏要览下曰:“今浙右僧,解夏日,以彩束茆以遗檀越,谓之解夏草。今详,此草已为五分法身座,故名为吉祥草也。”

  【解夏经】 (经名)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说受新岁经同本。说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

  【解信】 (术语)仰信之对。学教法之道理,由智之道而信也。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解一切语言三昧者,得此三昧解众生语而为说法。”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同药王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陀罗尼者,总持不失之力用也。就体言则为三昧。就用言则为陀罗尼。

  【解忧经】 (经名)佛说解忧经。一卷,宋法天译。说一切无常,当求解脱。

  【解知见】 (术语)解脱,解脱知见二语之略。五分法身之第四为解脱,第五为解脱知见。解脱为涅槃,解脱知见为自觉证悟涅槃之知慧也。此二者合戒定慧之三者,为五分法身。无量义经曰:“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昧六通道品发。”见五分法身条。

  【解座】 (杂语)解散法座也。

  【戒】 (术语)梵名曰尸罗Ś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界】 (术语)梵语驮都Dhātu,译曰界。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也。大乘义章八末曰:“界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又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大乘义章八末曰:“经名为界,亦名为性。”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俱舍光记一曰:“族义持义性义为界。”又因之义。生他物之原因也。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或是因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为义故,是故名法界。此中因义,是界义故也。”百法疏曰:“界是因义,中间六识,藉六根发。六境牵生,为识为因,故名为界。”又种族之义。于事物有种族也。俱舍论一曰:“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案此义可解为三界十八界等多界之界,不可释为法界之界。又持之义。谓事物各维持自相也。俱舍论八曰:“能持自相,故名为界。”俱舍光记一曰:“持义为界。”又语根之义。总称语根语干谓之界。

  【戒本】 (书名)从广律中选拔戒律之各条者。是为广律之根本,故云戒本,又为说戒之根本。故云戒本。如四分戒本,菩萨戒本等。四分戒疏一上曰:“戒为教本,一部广律,止解戒行之文。(中略)戒为说本,在座劝诫,有所依承。”是波罗提木叉Prātimokṣa也。

  【戒本经】 (经名)是梵网经之下卷,述菩萨之戒本者,故称戒本经。

  【戒本疏】 (书名)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五卷,华严法藏撰。又四分含注戒本疏,四卷,南山道宣撰。又,四分戒本疏,四卷,唐怀素撰。

  【借别名通】 (术语)依台家四教之判,有以别教之名显通教之义者。是借别而名通也。谓为名别义通亦同。如法相宗明五十地。

  【戒波罗蜜】 (术语)戒者六波罗蜜之一。波罗蜜,译曰度。渡生死海之义。戒为渡生死海之妙法,故云波罗蜜。

  【戒波罗蜜教主】 (杂语)说梵网菩萨戒之卢舍那佛也。是为坐千叶莲花台之报身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

  【戒藏】 (术语)明戒律之经书。梵网经下曰:“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

  【戒场】 (术语)授受戒之道场。同于戒坛。但戒坛者,自地而立,戒场仅限平地耳,释氏要览上曰:“今言坛场非一也。坛则出地立基,场则除地令平。今有混称,盖误。”其所以设戒场戒坛者。凡为法事,一山内(即结界之内)之僧,不尽会同和合,即不成就,然僧中之法事(授戒等)非一,每事使大众来会,恐妨事而劳人,特使结定一道场,聚一定之人数于此场上,此场上人人和合赞同之时,法事即为成功。行事钞羯磨篇曰:“戒场本为数集恼僧故开结之。”同结界篇曰:“戒场者。律云:以僧中数有四人众起乃至二十人众起,令僧疲极,佛听结之。”

  【芥城】 (譬喻)以譬劫量者。智度论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中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持一芥子去。芥子尽,劫未尽。”见“劫”条。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所冀芥城数极,鸟事犹传,拂石年穷,树经无泯。”

  【戒乘四句】 (名数)就持戒与闻法之缓急,为四句分别。以别机类也。见“戒急”条。

  【戒尺】 (物名)两小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而稍大,把上者向下击之使鸣,专于受戒用之,故云戒尺。敕修清规沙弥得度曰:“设戒师座机,与住持分手,机上安香烛手鑢戒尺。”

  【界尺】 (物名)文房之具。以引罫线兼镇纸幅者。

  【戒刀】 (物名)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三衣之用。僧史略上曰:“禅师则[廿/凶/ㄆ]笠,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为道具。”释氏要览中曰:“僧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畜月头刀子为割衣故。今比丘畜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戒德】 (术语)戒律之功德也。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广引诸经论而显戒德。

  【戒德经】 (经名)戒德香经之略名。

  【戒德香经】 (经名)佛说戒德香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戒香普闻,胜于世间诸香。出杂阿含三十八。小乘经也。

  【戒牒】 (物名)亦曰度牒。受戒之证书也。初以谁为和尚,以谁为教授师等一一列其名,次表白受戒之自己意志,终则记自己之名,有传戒师等十师之署名押印而证明之。唐会要曰:“天宝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给牒。”稽古略三曰:“唐宣宗大中十年,敕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给牒。”

  【戒定】 (术语)持戒与禅定也。制身云戒,慎心云定,净心诫观上曰:“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

  【戒定慧】 (术语)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系缚,即涅槃之事。解脱知见者,认已解脱之智慧也。是前三者为修因,后二者结果也。于结果中举涅槃之智慧者。以此五种之法为佛之身体,故云法身。三身中之法身即小乘所立。见大乘义章二十本。

  【戒定慧解脱知见】 (术语)解脱与解脱知见二者合而云解脱知见。

  【戒度记】 (书名)大智律师元照造观经疏,名为义疏,二卷。有戒度用饮二弟子,用饮造白莲记四卷,戒度造正观记三卷,称为戒度记。

  【介尔】 (术语)形容极微弱之心也。止观五上曰:“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辅行五之三曰:“言介尔者,谓刹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才一刹那,三千具足。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谓细念也。”

  【介尔阴妄一念】 (术语)吾人现思妄心也。即第六意识之一念。介尔者,微弱之义,细少之义。阴妄者,谓此心属于五阴中之识阴而为迷妄者。一念者,谓仅一刹那之心也。天台宗之观法,以此心为所观,无观斯妄之一念心,为具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辅行五之三曰:“言介尔者,谓刹那心。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无心,三千具足。”四教仪集注下曰:“观一念心等者,即现前阴妄一刹那心。”【介尔阴妄一念】(术语)天台宗观法所观之境也。见“阴妄”条。

  【诫罚】 (术语)罚僧中之有罪者。僧史略上曰:“或有过者,主事示以柱杖,焚其衣钵,谓之诫罚。”

  【戒法】 (术语)佛所制戒律之法。辨于戒之四科。见“戒”条。又(杂语)佛弟子所受之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此中在家之人有五戒,八戒,出家之人有十戒,具足戒。

  【界分】 (术语)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也。界为分之义,常语之为界分。行事钞羯磨篇曰:“拔群迷之重累,出界分之深根。”资持记上一之五曰:“界分即三有依报。”

  【戒垢】 (术语)女人者为戒垢法之原因,故于因中说果,称女人为戒垢。智度论三曰:“佛言:女人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故,女人为戒垢。”

  【戒灌】 (术语)授戒为一灌顶法,故授戒谓之戒灌。密教之语也。

  【戒果因缘经】 (经名)鼻奈耶之异名。

  【戒海】 (术语)戒律之清净譬以海也。止观二下曰:“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同辅行曰:“律云:譬如彼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吹置之岸上,犯重如尸众海不受,作法摈治如疾风吹,飘出众外如置岸上。”

  【戒行】 (术语)依授戒作法一旦发得戒体者,能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谓之戒行。行事钞中曰:“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洛阳伽蓝记曰:“戒行真苦,莫可揄扬。”

  【戒和尚】 (术语)正授戒之本主为戒师,又云戒和尚。余师者悉助手也。见“三师七证”条。和尚,又书和上,弟子呼师之称。参照“和尚”条。

  【借花献佛】 (杂语)过现因果经,瞿夷寄二花于善慧仙人以献佛。按元杂剧有借花献佛语。借当是寄花之讹。今俗用为借他人物以献客之意。

  【戒环】 (人名)宋温陵开元莲寺之沙门也。徽宗宣和年中,着妙法莲华经解二十卷。

  【戒缓】 (术语)不固守戒律。如在家之菩萨是也。见“戒急”条。

  【界会】 (术语)遍界悉集会也。九条锡杖文曰:“恭敬供养三尊界会。”

  【戒急】 (术语)专急于成佛之道而研知慧,谓之乘急之人,特严戒法而后研智慧,谓之戒急之人。因此生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乘戒俱急,乘戒俱缓之四种。是谓戒乘之四句。乘急戒缓之人,如维摩居士。戒急乘缓之人,如小乘之比丘。乘戒俱急之人,如出家之菩萨。乘戒俱缓之人,不足言。南本涅槃经六曰:“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止观四上曰:“约此乘戒,四句分别:一乘戒俱急,二乘急戒缓,三戒急乘缓,四乘戒俱缓。”

  【戒急乘缓】 (术语)见戒急项。

  【戒检】 (术语)戒律之检束也。感通录曰:“俗中常论,以沦陷戒检为言。”

  【戒羯磨】 (术语)羯磨者梵语,授戒时所用表白文之名。见“羯磨”条。

  【戒禁】 (术语)依宗规而定之戒律禁制也。

  【戒禁取见】 (术语)如确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为生天之因,解脱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见也。此中亦含布施取苦行取等。以有迷取非理之布施或非理之苦行而思为清净之因或道者故也。但由印度之外道守邪戒者多,故谓之戒禁取。五见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中略)理实应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大乘义章六曰:“言戒取者,于有漏法,取为能净,故云戒取。”智度论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罗刹鬼戒哑戒聋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赞,唐苦无善报。”

  【戒经】 (经名)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等说戒律者。玄义三下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又谓菩萨戒本四分戒本等戒本。

  【戒科】 (术语)戒之四科也。见“戒”条。

  【戒蜡】 (术语)即戒腊也。疑耀五云:僧家言僧腊者,犹言年岁也。又言戒腊者,腊当作蜡。余偶阅一内典,西方结夏时,以蜡为人,其轻重相同。解夏之后,以蜡人为验,轻重不差,则为念定而无妄想。否则血气耗散,必轻于蜡人。故谓之曰戒蜡,非年岁之腊也。

  【戒腊】 (术语)受戒之年数也。比丘之坐次,依戒腊之多少而定。禅苑挂搭章曰:“维那依戒腊次第挂搭。”【戒腊】(术语)与戒腊同。

  【戒腊茶】 (仪式)因于众之戒腊从上位次第请众寮点茶。见禅林象器笺十七。

  【戒腊牌】 (物名)记僧席次序之木牌。禅苑结夏章曰:“堂司预设戒腊牌,香华供养。”

  【疥癞野干】 (譬喻)譬极可嫌者取之。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曰:“萨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无尽灯论上曰:“以二乘类,比疥癞野干。”与恶癞野干同。

  【戒羸】 (术语)戒体之势用羸劣也。比丘等受得戒法,无力严守之,屡发毁犯之意志,故运运倍增,使无表之戒体,时时刻刻势用羸劣也。法苑义林章三曰:“若作舍心,虽起语言,而对于比丘,依法不言舍,但名戒羸,其戒不舍。”亦曰学羸。以戒法亦名学处故也。

  【戒力】 (术语)戒律之功力。持戒之功力。持五戒则生人间,持十善则生于天上等。

  【戒律】 (术语)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p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宁三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三藏昙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律范,遂于嘉平中与昙谛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此为中国戒律之始。见僧史略。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罗,四曰律。(中略)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中略)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为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四分戒疏一上曰:“或云尸罗,或云波罗提木叉Prātmokṣa,或云毗尼。(中略)初云尸罗,此翻为戒。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惊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目也。(中略)三云毗尼,唐称为律,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略抄)。是初净影于毗尼有四名,别举律之梵名,后南山但为三名,以律之梵名为毗尼也。”开宗记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优婆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中略)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教,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中略)二言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分气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戒律藏】 (术语)明戒律之经典也。因其包含蕴积戒律之文义,故名藏。大乘义章一曰:“有包含蕴积名藏。”三藏之一。

  【戒脉】 (杂名)谓受戒之血脉也。如自释尊经摩诃迦叶阿难等,至现在之戒师及受者,其统系一脉相承是也。

  【诫门】 (术语)见“劝门”条。

  【戒门】 (术语)戒律之法门。

  【戒名】 (术语)依受戒而授之名。初受沙弥戒时,从师赐法名,而舍俗名,其法名谓之戒名。

  【界内】 (术语)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也。此三界对于界外之国土而云界内。见“界外”条。

  【界内惑】 (术语)三惑中见思之惑,招三界之生死,故名界内惑。

  【界内教】 (术语)谓对沉沦三界中之众生教断见思二惑出离三界之法门也。天台之藏教通教是也。四教仪曰:“此二教是界内教。”同集注下曰:“藏通三乘,断惑出界。(中略)对界外方便等土,名界内教,以此二教化界内也。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内好乐,说前两教位。”

  【界内理教】 (术语)天台谓通教。彼教事相之谈逊于藏教,穷理稍深,达为生即无生,空即不空,故褒之为界内理教。

  【界内事教】 (术语)天台谓三藏教。彼教精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事相之法门,而理唯为偏真之空理,究理最为浅薄,故贬之为界内事教。玄义三上曰:“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观界内十二因缘事为初门。”又曰:“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

  【界畔字】 (术语)字五转中,成菩提之与入涅盘之二字称为界畔字。以菩提涅槃之二转尽烦恼生死之边际故也。见悉昙三密钞上。

  【戒品】 (术语)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梵网经下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明戒之篇章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是梵网经中之一篇章。

  【界品】 (术语)俱舍论一部九品之第一。此品明诸法之体性,故名界品。界者性之义也。俱舍光记一曰:“界者性也,性之言体也。此品明诸法体,以界标名。”

  【戒婆离】 (人名)佛十弟子中,优婆离尊者以持律第一故,名为戒婆离。见“优婆离”条。

  【戒器】 (术语)堪受戒之道具。即许受戒者也。南传之障法,非结节疮等诸病者,不男,未开放奴,负债者等及满二十岁以上,衣钵具足者,皆为戒器。四分律三十五,举十三难十遮。即不犯边罪,不犯比丘尼,非贼心入道,非坏二道,非黄门,非杀父,非杀母,非杀阿罗汉,非破僧,不恶心出佛身血,非是非人,非畜生,非有二形,及不自称名字,不称和尚名,年不满二十,不具三衣钵,不听父母,负债,奴隶,官人,大夫,恶病是也。有部所传(百一羯磨及出家近圆羯磨仪范)者,有一层复杂之形式(瑜伽论五参照十三),然梵网经下不附一切之此等制限。曰:“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佛子!始行菩萨若信男若女中,诸根不具黄门媱男媱女奴婢变化人受得戒。”

  【戒取】 (术语)同戒禁取见。见戒禁条附录。四取之一。

  【戒取见】 (术语)同戒禁取见。五见之一。

  【戒取使】 (术语)使者烦恼之异名。戒取之烦恼也。五利使之一。三藏法数二十四曰:“戒取者,谓诸外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如鸡狗等邪戒以为真戒,取以进行也。由此戒取,驱役心身,流转不息,故名为使。”(鸡戒者学鸡之一足立,狗戒者食粪秽也)。

  【界趣】 (术语)三界六趣为生死轮回之处所。

  【诫劝】 (术语)佛教不出于诫劝二门。诸恶莫作,诫门也。诸善奉行,劝门也。中论疏一曰:“佛有诫劝二门,诸恶莫作名为诫门,诸善奉行名为劝门。”

  【戒日王】 (人名)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阇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言喜增。及兄王为邻国之王所杀。嗣兄为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译戒日。立六年复兄之雠,臣五印度,有象军六万马军六万,垂三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于五印度城邑建立精舍,设饮食医药,施诸穷贫而周给之,于圣迹之处并立伽蓝。又五岁一设无遮大会,竭府库而施一切,岁一集诸国沙门,三七日中以四事供养,庄严法座,而校其优劣褒贬淑慝唐玄奘于此时渡天,王之大会设于曲女城遇其盛事。见西域记五。王,有八大灵塔梵赞之着,一卷,宋法贤译。

  【界如】 (术语)十界与十如。天台之法相。见一念项中一念三千条。

  【界如三千窗】 (杂语)修天台一念三千观法之窗。观一念具三千诸法,是乃天台宗之观法。此三千诸法,为由十界与十如与三世间而成者,故谓之界如三千。

  【戒善】 (术语)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则今生生于人间,前生持十善戒则今生生于天上。国王为人间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见“十善”条。

  【戒身】 (术语)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立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见戒定慧条附录。

  【界身足论】 (书名)六足论之一。见“阿毗达磨”条附录。

  【戒师】 (术语)又云戒和尚。授戒之师。见“戒和尚”条。

  【戒师五德】 (名数)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见天台戒疏上。

  【芥石】 (譬喻)芥子劫与磐石劫之喻。秘藏宝钥下曰:“芥石竭磷,虚空可量。”

  【戒疏】 (书名)天台菩萨戒经义疏之略名。又,南山四分含注戒本疏之略名。

  【戒疏发隐】 (书名)五卷。明祩宏撰。

  【戒四别】 (名数)即戒四科。见“戒”条。

  【戒坛】 (术语)授戒之坛场也。梵云曼陀罗,译曰坛。高筑之,故云坛。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法既尊特,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结坛场,羯磨咒术,其类颇固。”其滥觞,在天竺者,楼至菩萨请筑戒坛为比丘受戒,佛许之,使于祇园精舍外院之东南建坛。见释氏要览上。在支那者,曹魏嘉平正元中,昙柯迦罗,昙帝皆于洛阳立大僧羯磨之法,支那之有戒坛自此始。南朝永明中,三吴初作戒坛,是为吴中立坛之初。唐初,灵感寺南山律师按法立坛。撰戒坛经一卷。见僧史略上。

  【戒坛石】 (物名)禅律诸寺门有大书“禁荤酒入山门”之碑石也。为立于戒坛前之石,故云戒坛石。

  【戒坛图经】 (经名)一卷,唐道宣撰。僧史略上曰:“唐初灵感寺,南山宣律师,按法立坛,感长眉僧(即宾头庐身也),随善赞叹:立坛应法,勿过此焉!宣撰戒坛经一卷,今行于世。”

  【戒体】 (术语)防非止恶之功能也。戒法授受之作法成就时,指防非止恶之功能,发现于受者身中者谓之戒体。此戒体旧译云无作,新译云无表。随顺此戒体而于身口意三业表现如法之所作,谓之戒行。论于戒之四科参照戒项。楞严经一曰:“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戒体三种】 (名数)定戒体之性通大小乘而有三种:一色法,受戒之时,身口二业有发显之表色。其表色依四大而生一种之色法,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无表色,又名无作色,是为四大所生,故为色法,而摄于色蕴之中是有部宗之义也。二心法,受戒之时有发动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种子相绩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为戒体,是为依于受戒时之表色作用而起者,故附以色之名,然实为心法,大乘唯识论是也。三非色非心法,彼无形质,故非色,彼无缘虑,故非心,即为非色非心之别法,是小乘成实论所立也。已上三种之戒体,南山于四分律之当分,准于成实宗之所立,而立非色非心之戒体,自己之本意,依于大乘唯识之义而取心法之戒体。又天台,于止观取心法,戒疏取色法。但于小乘之有部大乘之唯识所异者,为性具之色,性具之心,而其意未见异于彼之二宗也。梵网戒疏上曰:“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

  【戒体箱】 (物名)三昧耶戒金刚界胎藏界之式文称为戒体,容其戒体之箱,称为戒体箱。

  【界外】 (术语)三界外之国土也。三界外有诸佛菩萨之净土,谓之界外,三界谓之界内。此界外之净土,天台差别为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之二土。宝窟中末曰:“三界外者名无漏。”

  【界外教】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内教,别圆二教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注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又曰:“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

  【界外理教】 (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界外事教】 (术语)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为界外事教。见七帖见闻七。玄义三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戒膝】 (仪式)比丘受戒时之膝也。即右膝着地之坐法。见“右膝着地”条。行事钞上之三曰:“若堂内者,至门限内,举手呼言:某甲来!彼来已为捉衣钵,令至僧中,教礼僧足已,至戒师前,右膝着地合掌。”

  【界系】 (术语)此系属于欲界之法,彼系属于色界之法等。有于色心之诸法各定其界之系属者,谓之界系,判定其界系,谓之界系分别。俱舍论二曰:“十八界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中略)系谓系属,即被缚义。”又三界之系缚。指业而言:凡夫以业为三界所系缚者。羯磨疏序曰:“夫圣人之利见也,妙以清澄界系亡我静倒,以为言焉。”济缘记一上曰:“界是苦道,系是业道。”

  【戒贤】 (人名)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三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为三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极至理,名声远闻。见西城记八。那烂陀寺众僧,得玄奘法师使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众共尊重,不言其名,号为正法藏,正法藏悲泣,说三年前之灵梦,示豫知法师之来,行师弟之礼。见慈恩传三。

  【戒香】 (术语)戒德熏于四方,譬之以香。观无量寿经曰:“戒香熏修。”观佛经三曰:“常以戒香,为身璎珞。”戒香经曰:“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沈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

  【戒相】 (术语)戒之相状差别也。即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论戒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之四者,是为戒之四科见“戒”条。

  【戒香经】 (经名)佛说戒香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上经同本。

  【借香问讯】 (杂语)禅林之上香,有供住持之香者,即先向住持问讯,是为借香问讯,烧香了,复向住持问讯,此为谢香问讯。见象器笺十。

  【戒消灾经】 (经名)佛说戒消灾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受三归戒之人鬼神畏避及五戒之功德。小乘律。

  【戒心】 (术语)同于戒本。戒律之心要也。又(书名)高僧传一(昙柯迦罗传)曰:“译出僧祇戒心,止备朝夕。”

  【戒学】 (术语)戒律之修学。三学之一。见“三学”条。

  【戒验】 (术语)证明受戒之公验也。即戒牒。受者乞戒验辞曰:“比丘某,今蒙慈济,秉受净戒,纳法在心。福河流注,伏乞现前传戒和上,幸垂示名,永为戒验。”见朝野群载十六。

  【戒因缘经】 (经名)鼻奈耶之异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译。小乘律。

  【戒印】 (术语)戒者为人所信,故譬于印。成实论十四曰:“入善人聚,以戒为印。”行事钞上一曰:“入善人聚,要佩戒印。”

  【戒珠】 (譬喻)戒律洁白,庄严人身,譬如珠玉。法华经曰:“精进修静戒,犹如护明珠。”唐代宗文曰:“戒珠在握,明镜入怀。”梵网经下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唐高僧传(智者传)曰:“禅师戒珠圆净,定水渊澄。”

  【戒珠寺】 (寺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六里。本为王右军故宅。右军舍宅为寺,寺有题扇桥。尝在此题老姥所持之六角竹扇。人竞买之。见名胜志。

  【戒躅】 (术语)戒律之轨躅也。寄归传一曰:“初转法轮则由五人受化,次谈戒躅则千生伏首。”

  【芥子】 (譬喻)以芥子投针锋难中,譬佛出世之难也。涅槃经二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此。”又喻极小也。白居易僧问曰:“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又(物名)芥子为性坚辛者,密教以之为降伏之相应物,于此加持真言,投于炉,以供降伏之用。真言修行钞五曰:“实贤僧正护摩师传抄云:取芥子投炉中,十方十度也。护摩略观抄云:(道范)芥子坚辛性,有降伏用。依添真言加持,作降魔结界也。投十方,破十方魔军也。又龙猛菩萨咒,白芥子打开铁塔扇。入法界塔中,受金刚萨埵灌顶。今行者芥子加持,又打开十方法界塔婆,请诸佛圣中证明听许之观可作之。”又(譬喻)以譬劫量。见“芥子劫”条。

  【芥子供】 (修法)修驮都法时于本尊供白芥子也。盖驮都法即如意宝珠之法,其宝珠边,诸魔必伺,故为辟除之,乃行此供也。若无白芥子,则用菜种。又,降伏者,用芥菜之子,其作法于小土器或铜器等,盛芥子,后供养时,于华傍置阏伽以前,取其芥子器,以字加持,以字供之,后置本处,不令他人见,若人多时,以时华器盛之而供为法。参照“白芥子”条。

  【芥子劫】 (术语)以芥子喻劫量曰芥子劫,以磐石喻劫量曰磐石劫。见“劫”条。

  【戒足】 (譬喻)戒者进趣佛道之要具,故以譬足。行事钞上曰:“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戒以足譬,颇符发趣之义。”

  【矜哀】 (术语)矜者怜也。怜愍众生之意。

  【今案】 (杂语)自己之考。法华文句三上曰:“今案彼经释,无量义者从一法生。”

  【金呗】 (杂语)如言金口。呗为梵音之颂声。止观五下曰:“密覆金呗,莫令盗贝。”

  【金篦】 (物名)又作金錍,金箄。灌顶时阿阇梨加持受者之眼所用之道具。原为印度医生抉盲人眼膜所用之金筹。老杜诗曰:“金篦定刮眼,镜象未离诠。”涅槃经八云:“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篦决其眼膜。”参照“金筹”条。

  【金波罗】 (神名)金毗罗之异音。杂阿含经四十八曰:“佛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

  【金波罗华】 (植物)金色之波罗华也。波罗华,梵语Utpala,优钵罗华之略,是莲华之一种。

  【金波罗蜜】 (菩萨)金刚波罗蜜之略。金刚界曼陀罗中之菩萨名。

  【金步】 (杂语)译曰顶。天竺之姓氏。续高僧传二曰:“金步此云顶也,谓如孔雀之顶,彼国以为贵姓。”梵Kambu。

  【金财比丘】 (人名)见“金钱比丘”条。

  【金藏】 (譬喻)真金之库藏也。以喻众生之佛性。见涅槃经七。

  【金藏经】 (经名)大部补注五曰:“金藏经者,昔宇文邕残酷释氏时,有论师,采集众经要义,流布于世,号为金藏。”义疏六帖中往往引之,今不传。

  【金藏云】 (杂名)世界之初成时,金色之云由光音天而起,遍布大空以降雨。因其色谓之金藏云。原人论自注颂曰:“光音金藏云,布及三千界,雨如车轴下。”佛祖统纪三十曰:“贤劫初成时,光音天,空中布金色云,注大洪雨,犹如车轴。”

  【金刹】 (杂名)塔之别名。又以金所造之刹竿,即塔上之九轮。刹者,梵语掣多罗,差多立罗,纥差怛罗等之讹略。本义为土田,国等,即佛刹,梵刹等是也。然西国之风,于高处立竿,其头置佛骨,其义同于土田,故指竿或塔名曰刹,今谓之金刹。但本名曰剌瑟胝。玄应音义一曰:“刹又作擦,音察,梵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即刹帝利,名守田主者亦是也。浮图,名刹者,讹也,应言剌瑟胝。剌音力割切,此译云竿,人以柱代之,名为刹柱,以安佛骨,义同土田,故名刹也。以彼西国,塔竿头安舍利故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多,此曰土田也。”法华经授记品曰:“起七宝塔,高表金刹。”金刹元来之意,指佛之国土。中顷尊寺塔比于佛国,因得此名,高标其刹,以九轮之名也。

  【金场】 (杂名)金刚场之略。即金刚座,如来正觉之处。秘藏宝钥上曰:“几邮到本床,如来明说此,十种入金场。”

  【金尘】 (杂语)黄金之麈片,能自由通行于体中者,为微之七倍,极微之四十九倍。

  【金翅】 (动物)鸟名。见“迦楼罗”条。

  【金翅鸟】 (动物)又曰妙翅鸟。梵语迦楼罗,蘗噜拏,羯路荼Garuḍa等。八部众之一。翅翮金色,故名金翅鸟。两翅广三百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常取龙为食。见“迦楼罗”条。

  【金翅鸟王】 (譬喻)金翅鸟中之最胜者。用以譬佛。旧华严经三十六曰:“佛子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王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力搏开海水,悉令两辟,知龙男女有命尽者而撮取之。如来应供养,应等正觉,金翅鸟王亦复如是。安住无碍虚空之中,以清净眼观察法界诸宫殿中一切众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奋勇猛大力止观两翅搏开生死大爱海水,随其所应出生死海,除灭一切妄想颠倒,安立如来无碍之行。”智度论二十七曰:“譬如金翅鸟王普观诸龙命应尽者,以翅搏海令水两辟,取而食之。佛亦如是,以佛眼观十方世界五道众生,(中略)除三障碍而为说法。”见“迦楼罗”条。

  【金翅王】 (异类)金翅鸟王之略。

  【金筹】 (物名)与金篦,金錍,金箄同。金所作之箸。以决开眼膜者。大日经二曰:“次应执金篦在于彼前住,慰喻令欢喜说如是伽陀。佛子!佛为汝决除无智膜,犹如世医王善开于金筹。”同疏九曰:“西方治眼法,以金为箸,两头圆滑中细,犹如杵形,可长四五寸许。用时以两头涂药,各用一头内一眼中涂之,涅槃金荜亦此类也。”涅槃经八曰:“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玄应音义二曰:“錍宾弥切,金中精钢为錍,决其眼膜也。经文多作椑,假借耳。”考字书:[竺-二+此],集韵骈迷切,取鰕竹器。又集韵:频脂切。又集韵:或作篦,亦作箄。

  【金大王】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但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出之二十八部众中。缺此神之名。出于佛像图汇第四。

  【金地】 (杂名)又名金田。佛寺之别称。取须达长者布金买祇园之故事也。释氏要览上曰:“金地或云金田,即舍卫国给孤长者侧,布黄金买祇太子园,建精舍请之居之。”

  【金地国】 (地名)原名Svarṇabhūmi,西洋纪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于华子城,行第三结集后,派遣传道师于各地时,郁多罗Uttara,须那迦Sonaka,二人传佛教之地,有名之国也。大部补注四曰:“贤愚经说,舍卫国南有国,名为金地。”

  【金地国夫人殉死】 (传说)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才明见贵。目犍连,豪爽取重。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中略)后俱厌世,出家学道作梵志弟子,精求道门,久而无征。以问师(师名删阇耶),自我求道,弥历年岁,不知为道果无耶?我非其人耶?(中略)他日其师寝疾,舍利弗在头边立,大目连在足边立。喘喘然其命将终,乃愍尔而笑。二人同心俱问笑意,师答之言:世俗无眼,为恩爱所侵,我见金地国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廿/积]求同一处,而此二人行报各异,生处殊绝。是时二人笔受师意,欲以验其虚实。后有金地商人,远来摩伽陀国。二人以疏验之,果如师语。乃怃然叹曰:我等非其人耶?为是师隐我耶?”

  【金牒】 (譬喻)经文之尊譬如金玉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宝偈南赞,金牒东流。”

  【金顶业】 (术语)金刚顶业之略。

  【斤斗】 (杂语)又作筋斗,巾斗。唐之俗语。为倒翻身也。斤是其本字,余皆为假用。祖庭事苑七曰:“斤斫木具也,头重而柄轻,用之则斗转,为此技者似之。”斗者柄也。

  【金佛】 (图像)以金属造之佛像也。

  【金缚法】 (修法)亦云不动明王之金缚法。不动明王威力,如缚以金锁,令人身体不能动之法。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曰:“又法欲禁他军阵众令不动者,于自旌上画不动尊,四面四臂,身作黄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怖畏状,遍身火光作天兵势。行者以旌示彼军众,复想圣者以羂索缚彼兵众,即军众尽不能动。”

  【金刚】 (术语)Vajra,梵语缚曰罗(曰或作日通用),一作跋折罗。译言金刚。金中之精者。世所言之金刚石是也。抱扑子曰:“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虽铁锥击之,亦不能伤。唯羚羊角扣之,则涣然冰泮。”西使记曰:“金刚钻出印毒。”按,印毒即印度也。梵网经古迹上曰:“金中精牢名曰金刚。”三藏法数五曰:“金刚者,金中最刚,故云金刚。”大藏法数四十一曰:“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为宝。”南本涅槃经二十二曰:“如金刚宝置之日中,色则不定,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据此则知金刚为透明体。智度论五十九,说摩尼宝珠为帝释所执金刚之碎片曰:“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刚用与阿修罗斗时,碎落阎浮提。”可以证其为宝石矣。梵语杂名曰:“金刚,梵语缚曰罗。”又(物名)以金刚所造之杵,名为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即金刚杵之略名也。大日疏一曰:“梵云伐折罗陀罗,伐折罗即是金刚杵,陀罗是执持义,故曰译云执金刚,今谓持金刚。”又(天名)。持金刚杵之力士,谓之金刚。执金刚之略名。行宗记二上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

  【金刚爱菩萨】 (菩萨)Vajrarāga,位于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月轮五尊中阿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爱大悲箭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于一切如来菩提无染净体而生金刚爱。”大教王经曰:“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聚为一体生摩罗大菩萨身。住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说此嗢陀喃,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金刚经之具名。见“金刚经”条。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书名)有二部:一为二卷,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三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书名)二卷,功德施菩萨造,唐地婆诃罗译。直释经文。论名者取本经所诠之义理也。

  【金刚般若经】 (经名)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名金刚经,金刚般若经。见“金刚经”条。

  【金刚般若论】 (书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之略名。

  【金刚宝】 (物名)即金刚石。见“金刚”条。又(菩萨)见“金刚宝菩萨”条。

  【金刚宝藏】 (譬喻)金刚宝之藏也。大涅槃及众生心地之净菩提心,皆譬以金刚坚固之宝藏。见大般涅槃经后分上,大日经疏一二等。

  【金刚宝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刚宝戒。

  【金刚宝菩萨】 (菩萨)Vajraratn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之上首。是与虚空藏菩萨异名同体也。标摄持功德财宝,以如意珠为三摩耶形。其忿怒身为军荼梨夜叉,即宝生如来之教令轮身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与愿,右手承宝。”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宝契故,诸天人师为其灌顶。”金刚界曼陀罗钞一曰:“此尊是宝生尊第一胁士,虚空藏尊也。从一尊生五大虚空藏故,纳万宝。”新译仁王经下曰:“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仁王经仪轨上曰:“言金刚宝者,如彼经云虚空藏菩萨也。依前法轮现胜妙身,修施等行,三轮清净。手持金刚摩尼者,梵云摩尼,此翻为宝。体净坚密犹如金刚,即是金刚如来意宝也。随诸有情所求皆得,依教令轮现作威怒甘露军荼梨金刚,示现八臂。”

  【金刚波罗蜜】 (菩萨)金刚界四波罗蜜之一。金刚波罗蜜菩萨略称。

  【金刚波罗蜜多菩萨】 (菩萨)Vajra-Pāramitā,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上首。是与转法轮菩萨异名同体。金刚者,金刚之宝轮,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手持金刚轮,转不退之法轮,以标令众生到彼岸也。此菩萨之忿怒身为不动明王,即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也。秘藏记末曰:“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箧,右手阿閦如来印。”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五峰金刚菩提心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波罗蜜形,住毗卢遮那如来前月轮。”略出经四曰:“由结阿閦佛触地契故,得心不动。”新译仁王经下曰:“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同仪轨上曰:“言金刚波罗蜜多者,此云到彼岸也,如彼经云转法轮菩萨也。(中略)手持金刚轮者,毗卢遮那始成正觉,请转法轮以表示也。(中略)依教令轮现作威光不动金刚,摧伏一切鬼魅惑乱。”

  【金刚波罗蜜菩萨】 (菩萨)金刚波罗蜜多菩萨之略名。

  【金刚部】 (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刚五部之一。持金刚杵标帜如来智德之诸尊也。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位于中台大日左方之金刚手院,除盖障院之诸尊是也。大日经疏五曰:“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也。”苏悉地经一曰:“诸佛形像即是佛部,诸菩萨形即莲华部,诸世天像为金刚部。”

  【金刚不坏】 (术语)谓如金刚之坚固不坏灭也。金刚不坏之身。金刚不坏胜地等是。

  【金刚不坏身】 (术语)佛身也。涅槃经三曰:“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心地观经上曰:“不如代父母及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宝积经五十二曰:“如来身者,即是金刚之身,不坏之身,坚固之身。”理趣释曰:“常以大慈甲胄而自庄严,获得如金刚不坏法身。”

  【金刚部母】 (术语)三部五部各有生部主之部母,金刚部以忙莽鸡Māmāki为部母。大日经疏五曰:“于金刚部主之右,置忙莽鸡,所谓金刚部母。”诸部要目曰:“莲华部白衣观自在,以为部母。金刚部忙莽鸡菩萨,以为部母。”

  【金刚部三昧耶】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见“十八道”条。

  【金刚部主】 (术语)三部五部各有部主。金刚部以阿閦如来或金刚萨埵为部主。诸部要目曰:“金刚部阿閦佛以为部主。”摄大仪轨二曰:“观音莲华部上首,金刚手菩萨金刚部上首。”

  【金刚藏】 (术语)处胎经所说八藏之一。结集等觉菩萨于金刚心位断极微细无明以证佛果之法门者。三藏法数三十一曰:“金刚藏者,谓佛所说等觉菩萨修因感果法,以其破惑之智最为坚利,能断极后微细无明之惑,故名等觉菩萨,为金刚心是也。”又(菩萨)见“金刚藏菩萨”条。

  【金刚藏法】 (修法)明金刚藏王菩萨之修法者。陀罗尼集经七所说。指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

  【金刚藏菩萨】 (菩萨)Vajragarbha,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之一。华严经说金刚藏菩萨十地品。此菩萨明王,现忿怒身,或持金刚杵以伏恶魔,谓之金刚藏王。见“金刚藏”条。

  【金刚藏王】 (菩萨)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三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金刚藏。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有眷属十四部众,一一眷属各有无量徒众相随现在会中,为我驱使。从昔已来,曾持咒法,深奥明了,严秘清净。是故而共执成我法,称我名为摩诃跋折罗波尼罗阇。”(译曰大执金刚王)。次示画像曰:“一切金刚藏菩萨像,通身黄色。而以左脚偏加,斜垂右脚,似欲下座而起形。在于百宝莲华座上,如令斜身而面向右视而坐。头戴七宝庄严华冠,身有重光。其像背倚宝绣枕上,其像左手屈臂覆左[月*坒]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以手大指头指相捻,而屈中指及无名指在于掌中,小指直坚。”楞严经七曰:“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胎藏界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中有一百八臂金刚藏王。以表对治一百八之烦恼。

  【金刚刹】 (术语)寺之异名。亦云金刚净刹。金刚譬寺处之功德,刹者梵语Ksetra,译曰土。僧史略上曰:“案灵裕法师寺诰,凡有十名寺。(中略)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

  【金刚场经】 (经名)金刚场陀罗尼经之略名。

  【金刚场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一切善恶之法尽是陀罗尼。

  【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经名)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一卷,宋施护译。大日如来,安住一切如来自性中,说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之诸法句。

  【金刚乘】 (术语)真言教之异名。教法坚利如金刚也。瑜祇经曰:“以金刚自性,光明遍照,清净不坏,种种业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刚乘,唯一金刚断烦恼。”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梵名Vajra-yāna,但于印度特指佛教中阴阳和合派之教义,然于根本决不然也。

  【金刚丑女】 (人名)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夫人摩利生一女,安波阇罗Vajra,此云金刚。极丑恶,肌体粗涩,犹如驼皮,头发粗强,如马尾。至嫁期,王求豪姓贫士嫁之,举女婿为大臣。女夫常使其妻闭居深宫,自开闭其户,使出入人不见妻面貌。丑女深悔责自罪,向佛至诚忏悔。佛忽现前光照其身,化丑女为殊颜,容色微妙如天色。见贤愚经二(波斯匿王女金刚缘品),经律异相三十四。

  【金刚杵】 (物名)梵语伐折罗Vajra,原为印度之兵器。密宗假之,以标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其两头单独者,谓之独股,分三枝者,谓之三股,分五枝者,谓之五股,分九枝者,谓之九股。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之三品。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是金刚杵。”又曰:“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曰:“譬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今此诸执金刚亦复如是。各从一门持大空之战具,能破众生无相之烦恼。故以相况也。”仁王经念诵仪轨上曰:“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诸部要目曰:“杵,金,银,铜,铁,石,水精,佉陀罗木等,无量种各不同。杵,五股三股一股。长十六指为上,十二指为中,八指以为下,乃至一指节为下。此经中说:不持金刚杵念诵,无由得成就。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

  【金刚床】 (杂名)与金刚坐同。增一阿含经十四曰:“今于此树下,坐于金刚床,以获一切智。”

  【金刚摧碎陀罗尼】 (经名)一卷,宋慈贤译。惟为咒语。

  【金刚摧天】 (天名)Vajravikirna,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故以伞盖为三摩耶形。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二。

  【金刚灯菩萨】 (菩萨)Vajrāloka,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为女天之菩萨形。以灯明奉中台之尊者。秘藏记末曰:“白色,持烧炉。”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明云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灯明侍女菩萨形,住西北角金刚宝楼阁。”

  【金刚顶】 (术语)金刚界诸经诸会之通名。金刚界之法,有十万偈十八会,总名金刚顶。金刚有坚固利用二义,以喻实相不思议之理体坚固常住,如来之智用锐利,摧破惑障,顶者最上尊胜之义,此法于诸大乘中最胜无上,犹如人身之顶也。金刚顶经慈觉疏一曰:“言金刚顶者,是十八会都名也。”又曰:“言金刚者,是坚固利用二义,即喻名也。坚固以喻实相不思议秘密理常存不坏也。利用以喻如来智用,摧破惑障,显证极理。”又曰:“顶者,是最胜义,尊上义。谓此金刚教,于诸大乘法中最胜无过上故,以顶名之。”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字文殊之法。

  【金刚顶发菩提心论】 (书名)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之略名。

  【金刚顶护摩仪轨】 (经名)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之略名。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法王教中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切如来莲华大曼荼罗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由梵本之金刚顶经抄译第二大品降三世观音之曼荼罗者。

  【金刚顶经】 (经名)真言教三部经之一。是为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总名,故通于现行流布金刚界之诸经,然特以三本为主:一为不空所译三卷之教王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十八会之第一会四品中译其第一品者。二为施护所译三十卷之教王经,具名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尽译第一会之四品者。三为金刚智所译四卷之略出经,具名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已上三本皆称金刚顶经,但寻常所指之金刚顶经为第一本。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多罗观音之修法。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字文殊之修法。

  【金刚顶经毗卢沙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说金刚界一百八尊之密印。

  【金刚顶经释字母品】 (经名)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之略名。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一字顶轮王之修法者。

  【金刚顶经仪轨】 (经名)指不空所译二卷之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而言,若言金刚界仪轨则为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经义诀】 (书名)一卷,唐智藏撰。智藏为不空三藏之讳。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与不空译之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同本。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异名五字咒法。说五字文殊之修法。

  【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礼佛,五悔,修供,观心等之法。

  【金刚顶理趣经】 (经名)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之略名。一卷。金刚智译。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是为金刚顶经之仪轨,称为金刚界之仪轨。此经与不空所译二卷之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异名同本。惟字句稍异。

  【金刚顶略出念诵经】 (经名)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之略名。

  【金刚顶胜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埵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金刚萨埵之法。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普贤菩萨之法。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经名)有同名异译二经:一、三卷,为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三),是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通常所说之金刚顶经,即指本经。一、二卷四品,设修习供养之方规。此乃仪轨也。皆为唐不空译。然金刚顶之全本,有十万偈十八会。其第一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此中不空所译三卷之金刚顶经,止初之一品,后赵宋施护,全译四大品,称曰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有三十卷。

  【金刚顶义诀】 (书名)一卷,说金刚智三藏六卷略出经之要注,智藏笔之。见日本续藏经。

  【金刚顶瑜伽】 (术语)金刚顶与瑜伽也。金刚顶指教王经等金刚界之经,瑜伽指大日经等胎藏界之经。菩提心论初心钞上曰:“金刚顶金刚顶宗通名,谓教王经等也。此经题金刚顶故,瑜伽大日经宗通名也,谓大日经等也。此经疏中指大日经云瑜伽宗故。”又金刚顶即瑜伽也。金刚顶经中明瑜伽法,故曰金刚顶瑜伽。非别部也。不空所译三卷之教王经,末题曰金刚顶瑜伽经。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两收之。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法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摧三世害毒之降三世明王深法。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秘密之法。

  【金刚顶瑜伽经】 (经名)或单名金刚顶经。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总名。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大要。常称曰十八会指归。

  【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文殊菩萨之法。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敕金刚萨埵令说珠数之功德也。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观音之念诵法。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青颈观音之修法。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根本成身会三十七尊,由大日如来出生之次第。单名出生义。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经名)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之异名。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普贤菩萨之念诵法。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作。唐不空译。常略曰菩提心论。乃真言宗十卷书之一。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经名)四卷,唐金刚智译。说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成身会,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之四会。常略名略出经。

  【金刚顶宗】 (术语)密教二宗之一。以金刚顶经所说金刚界之法为所依。见“金胎”条。

  【金刚定】 (术语)又曰金刚喻定,金刚三昧。菩萨于最后位断最极微细烦恼之禅定名也。其智用坚利,譬如金刚。新译仁王经中曰:“动相灭时名金刚定。”同青龙疏三曰:“金刚定者,谓诸菩萨至此位中。所依胜定,犹如金刚,悉能断微细障。”

  【金刚二义】 (名数)探玄记三曰:“金刚亦二义:一是坚义,二利义。”

  【金刚法界宫】 (术语)胎藏界大日如来依住之宫殿也。大日经一曰:“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依深秘释则金刚为如来之实相智,法界为实相之智体,大日法身住于实相之智体,谓之宫。若依浅略释,则指色界之顶,摩醯首罗天之自在天宫。大日经疏一曰:“金刚喻实相智,(中略)法界者,广大金刚智体也。(中略)心王所都,故曰宫也。此宫是古佛成菩提处,所谓摩醯首罗天宫。”

  【金刚法菩萨】 (菩萨)Vajradharm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西方无量寿如来四亲近之上首。手持莲华。标清净之妙法。秘藏记末曰:“肉色,持一莲华”。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华契故,能见金刚法。”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法清净无染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法菩萨形,住观自在如来前月轮。”

  【金刚幡】 (物名)于竿头置龙头,由龙头垂旗者。

  【金刚饭食天】 (天名)又作金刚食,金刚食天。在金刚界外金刚部南方之中央。随其所持物而称为华鬘毗那耶迦,又云严鬘大将。四方毗那耶迦南方守护之尊也。白肉色,象头人身,左拳腰,右持华鬘,坐荷叶。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 (经名)瑜祇经之具名。一卷,唐金刚智译。如胎藏界之苏悉地经。此经说金刚界之苏悉地法。

  【金刚峰日】 (术语)依七曜与二十八宿配合而生之吉日名。例如月与尾宿合之时,恰如当于日曜日,是名金刚峰日。此日宜修一切降伏法。宿曜经下曰:“太阳直日(日曜日也),月与尾合。太阴直日(月曜日也),月与心合。火曜直日,月与壁合。水曜直日,月与昴合。木曜直日,月与井合。金曜直日,月与张合。土曜直日,月与亢合。已上名金刚峰日。宜作一切降伏。诵日天子咒。及作护摩。并诸猛利事。”

  【金刚佛子】 (术语)密教受灌顶者之称。灌顶者必受某金刚之金刚名也。二教论曰:“才见曼荼罗则种金刚界种子,具受灌顶受职金刚名号。”

  【金刚歌菩萨】 (菩萨)Vajragīti,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第三。是为中央大日如来供养西方弥陀如来心中流出之歌咏三摩地女菩萨也。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歌咏契故,得清净妙音。”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歌咏净妙法音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歌咏天形菩萨,住毗卢遮那如来西北隅月轮。”

  【金刚钩法】 (术语)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央俱施法,明金刚钩之修法者。央俱施,译曰钩。

  【金刚钩女菩萨】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为女形之菩萨,以三[月*古]钩标钩召之德。密号召集金刚。秘藏记末曰:“白肉色,左手取四[月*古]杵。”

  【金刚钩菩萨】 (菩萨)Valrāṅkuś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住于东方。标以钩,钩召一切众生。钩,梵语央俱施。秘藏记末曰:“金刚钩菩萨,黑色,左手拳,右手取钩。”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钩契故,能为钩召。”见“钩菩萨”条。

  【金刚观】 (术语)观法成就坚利如金刚也。止观五上曰:“此金刚观,割烦恼阵。此牢强足,越生死野。”

  【金刚光菩萨】 (菩萨)Vajrateja,住于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南方月轮五尊中宝生如来右方前之菩萨名。司宝生如来威光之德。秘藏记末曰:“金刚光菩萨,肉色,左手拳,右手持光日形。”圣位经曰:“毗卢遮那如来于内心证得金刚威光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威光菩萨形,住宝生如来右边月轮。”出生义曰:“由一切如来大威耀义而生金刚日。”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在摩伽陀国逢暴风雨,说制伏为风雨害之恶龙之坛法神咒,终则大身蘗噜荼王自座起,复说降伏恶龙之神咒。名曰金刚觜光焰睒电真言,蘗噜荼为金翅鸟,故名金刚觜。

  【金刚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又云归命合掌。梵语钵啰拏摩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钵啰拏摩合掌。”经云合掌叉手。梵Praṇāma。

  【金刚护菩萨】 (菩萨)Vajrarakṣ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如甲胄之护身,司以大慈之铠,持身之德。秘藏记末曰:“青色,二手各舒头指,自余指屈,扬当腋侧。”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护契故,得为金刚坚固性。”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护大慈庄严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护菩萨形,住不空成就如来右边月轮。”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大慈铠胄门而生金刚护。”

  【金刚华菩萨】 (菩萨)Vajrapuspa,住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外四供养第二之菩萨名。为女形,奉花于大日本尊者。秘藏记末曰:“金刚华菩萨,浅黄色,持鲜华。”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觉华云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觉觉侍女菩萨形,住西南角金刚宝楼阁。”

  【金刚幻】 (术语)又曰不思议幻。如十生缘句中之幻,谓密教所明之如幻法门也。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示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众心,若舍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

  【金刚慧】 (术语)达实相之理而破诸相之智也。维摩经不二品曰:“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同注“肇曰:金刚慧实相慧也。什曰:金刚置地下至地际然后乃止。实相慧要尽法性,然后乃止也。”同慧远疏曰:“破相之智,名金刚慧。”

  【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经名)具名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为普思义菩萨说金刚髻珠王化生悉陀太子修行金刚如来心品三摩地,及说外道苦行之恶报,并不师受三摩耶法,自作法咒之恶果。

  【金刚将菩萨】 (菩萨)Vajra-sena,居胎藏界苏悉地院中金刚军荼利菩萨之右。密号首领金刚。形像肉色,两手相并,无名小指相叉,大头中三指,开向下当心,坐于赤莲华。见秘藏记等。

  【金刚结】 (杂名)线结状名。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茅环者,称无名指量,以茅三缠作金刚结。”大日经疏五曰:“其金刚结法者,不可缕说,当从阿阇梨而面受之。”

  【金刚结跏】 (术语)半跏坐也。守护国经二曰:“常以自作金刚结跏,谓以右脚压左[月*坒]上,端身正坐。”

  【金刚界】 (术语)Vajradhātu,开示大日如来智德之部门也。如来内证之智德其体坚固,有摧破一切烦恼之胜用,故譬以金刚。大日经疏十二曰:“金刚喻如来秘密慧也。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破坏万物,此智慧亦尔。”秘藏记本曰:“金刚界金刚者,佛内证智也。”同末曰:“金刚不坏义,智也。”

  【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 (术语)谓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第一成身会之曼陀罗也。见九会曼荼罗条。

  【金刚界大曼陀罗】 (术语)金刚界所立之曼陀罗有九会,是曰金刚界大曼陀罗。见九会曼荼罗条。

  【金刚界大日如来】 (佛名)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为于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发,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为种子,以五钴为三昧耶形,密号谓之遍照金刚。圣位经曰:“尔时金刚界毗卢遮那佛在色界顶阿迦尼吒天宫,初受用身成等正觉证得一切如来平等。”略出经三曰:“由结大智拳印契故能入佛智。(中略)结跏趺坐有大威德,色如白鹅,形如净月,一切相好悉皆圆满显具,宝冠垂发以缯彩轻妙天衣绕腰被绁而为上服。”秘藏记上曰:“鍐字者,智法身种子。”瑜祇经疏曰:“以字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梵遍照如来。”秘藏记钞三曰:“金刚界者以五[月*古]为体,五[月*古]表五智,即大日三昧耶形也。”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 (术语)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安布九会,称为九会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 (术语)依金刚界密教本经金刚顶经之所说,则有六种十种等之曼荼罗。现图曼荼罗中辏合九种,称曰九会曼荼罗,见九会曼荼罗条。

  【金刚界五部】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为五部。今为便于解释,列之如次:一莲华部,众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华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部。二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坏,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埋没泥中,不朽不坏,故名金刚部。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四宝部,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五羯磨部,羯磨译曰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悲愍,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秘藏记本)。此中前二者,为在缠之因德,第三者为理智具足出缠之果位。是即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次第为佛莲金)。后二者,于佛部中别开之。佛为二利圆满之称,其自证之边云宝部,其化他之边云羯磨部。如是于佛部中开二部,原为胎藏界曼荼罗之意,胎藏界曼荼罗,上中下中之通者,总曰佛部,此中下方有虚空藏院,是宝部也。上方有释迦院,是羯磨部也。由此论之,胎金之三五,仅开合之异耳(秘藏记私钞三)。今配之于五方五智五佛则如图。

  【金刚界现图曼陀罗】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见“九会曼陀罗”条。

  【金刚界血脉】 (杂名)谓金刚界法师资相承之血脉也。据日本密家之说,其所传不一准。华严寺海云阿阇梨之所传者,其次第为大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义操,海云。慈恩寺造玄阿阇梨之所传者,其次第为大日,普贤金刚萨埵,曼殊室利,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义操,法全。传教大师之内证佛法血脉谱,其次第为毗卢遮那,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顺晓,最澄。但论金胎两部血脉之不同者,主为台密之说。东密以大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空海,为两部一具之血脉,不别立金刚界血脉。

  【金刚界仪轨】 (经名)指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而言。

  【金刚经】 (经名)梵名Vajra-Prajñap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为诠也。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之空慧,无有余蕴,故古来传持,弘通甚盛。然自如是我闻至果报亦不可思议之前半,与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卷末之后半,语句文意,殆似相同,以此僧肇解之,谓前半说众生空,后半说法空。吉藏驳其说,而以此为重言。谓前半为前会众,后半为后会众,又前半为利根,后半为钝根,又前半尽缘,后半尽观也。凡有六译,今皆存。第一译为姚秦鸠摩罗什所出,即今经是也。第二译为元魏菩提流支所出。第三译为陈真谛所出。第四译名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为隋达摩笈多所出。第五译收载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名能断金刚分,为唐玄奘所出。第六译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唐义净所出。西纪一八三七年,修弥笃氏自西藏文译为德语,而收于海达斯勃搿大学纪要第四卷。同一八六四年,皮露氏自汉译翻为英语,揭于亚细亚协会杂志。一八八一年,马克斯摩拉氏更由日本牛津纪要亚利安编第一(日本高贵寺所藏之梵本出版),译为英语,收于东方圣书第四十九卷。一八九一年,达尔笃氏由马克斯摩拉氏出版之梵本,并对照支那满洲之译本,译之为法语。近时炖煌地方发掘之写经中,亦有此经,跋语有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写了之附记云。其释论,则弥勒菩萨所造八十偈释本经之外,又有四:一金刚般若论,二卷,无着菩萨造。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此二论皆为释弥勒之颂者。三金刚仙论,天亲弟子金刚仙造。释天亲之论者。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二卷,功德施菩萨造。直释经文者。玄义私记五曰:此中金刚仙论不入藏经。又前二论皆为义净新译,据是书言:则八十偈之本颂为无着菩萨所作。各家之注释及关于本经之著述如下:金刚经注一卷,后秦僧肇注。金刚经义疏六卷,隋吉藏撰。金刚经疏一卷,隋智顗疏。金刚经疏一卷,隋净影着。金刚经注三卷,唐慧净注。金刚经略疏二卷,唐智俨述。金刚经赞述二卷,唐窥基撰。金刚经解义二卷,唐慧能解义。金刚经口诀一卷,唐慧能说。金刚经疏论纂要二卷,唐宗密述。金刚经疏记科会十卷,唐宗密疏,宋子璇记,大殡科会。金刚经注解一卷,孚佑帝君注解。金刚经疏论纂要刊定记四卷,宋子璇记。金刚经纂要刊定纪七卷,宋子璇录。金刚经注三卷,宋道川颂,并着语。金刚经会解二卷,宋善月述。金刚经采微科一卷,宋昙应排。金刚经采微二卷,宋昙应述。金刚经采微余释一卷,宋昙应述。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一卷,宋宗镜述。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九卷,宋宗镜述,明觉连重集。金刚经集解四卷,宋杨圭编。金刚经疏科释一卷,元徐行善科。金刚经集注四卷,明太宗撰。金刚经注解四卷,明洪莲编。金刚经略谈一卷,明观衡撰。金刚经略疏一卷,明元贤述。金刚经释一卷,明真可撰。金刚经决疑一卷,明德清撰。金刚经鎞二卷,明广伸述。金刚经统论一卷,明林兆恩撰。金刚正眼一卷,明千松笔记。金刚经笔记一卷,明如观注。金刚经破空论一卷,明智旭际明造论。金刚经观心释一卷,明智旭际明述。金刚经注解一卷,明宗泐如玘同注。金刚经音释直解一卷,明圆杲解注。金刚经法眼悬判疏钞九卷,性起述。金刚经法眼注疏二卷,性起述。金刚经如是经义二卷,行敏述。金刚经注讲二卷,行敏述。金刚经三昧一卷,净挺着。金刚经阐说二卷,存吾阐说。金刚经述记会编十卷,行策会编。金刚经偈会本一卷,通理会。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二卷,通理述。金刚经部旨二卷,灵耀撰。金刚经注释一卷,云峰大师乩释,谷口子真乩订。金刚经演古一卷,寂焰述。金刚经直说一卷,迹删鹫着。金刚经注解铁鋑錎二卷,明屠根注。金刚经补注二卷,明韩岩集解,程衷懋补注。金刚经宗通七卷。明曾凤仪宗通。金刚经偈释二卷,明曾凤仪释。金刚经正解二卷,龚概彩注。金刚经大意一卷,王起隆述。金刚经如是解一卷,无是道人注解。金刚经会解了义一卷,徐昌治纂。金刚经阐奥,三空辑注。金刚经解注,王定柱解注。金刚经旁解,汤辇召旁解。金刚经郢说一卷,徐发诠次。金刚经注正讹一卷,仲之屏汇纂。金刚经浅解一卷,翁春王锡琯解释。金刚经石注一卷,石成金撰集。金刚经解义二卷,徐槐廷述。金刚经易解二卷,谢承谟注释。金刚经心得四卷,叶锡凤注。金刚经汇纂二卷,孙念劬纂。金刚经心印疏二卷,溥畹述。金刚经注二卷,俞樾注。金刚经订义一卷,俞樾着。金刚般若集验记三卷,唐孟献忠撰。金刚经鸠异一卷。唐段成式撰。金刚经受持感应录二卷,金刚经感应传一卷。金刚经新异录一卷,明王起隆辑着。金刚经灵验传三卷,日本净慧集,金刚经持验记一卷,周克复纂。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一卷,三泽注编集。金刚经笺注,丁福保笺注。金刚经蒙钞,李宗荣编。

  【金刚经六譬】 (名数)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则即二字】 (杂语)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金刚经中有即则二字。高丽大安六年,以义天之祖名稷,故易即为则。寿昌元年,刊于大兴王寺。后从沙门德诜则喻之请,仍还本文,而以则音呼之。愚按则即二字,声近义通,在儒书亦有互用者,详见高邮王氏经传释词。

  【金刚净刹】 (术语)伽蓝之德称。功德坚利,譬之金刚。清净之土,谓之净刹。行事钞下三曰:“入寺践金刚净刹法地。”同资持记下三之四曰:“金刚,坚利之宝。伽蓝,福业之地。故以喻焉。”

  【金刚九会曼陀罗】 (术语)金刚界所立之曼陀罗有九样,故曰九会曼陀罗。见九会曼荼罗条。

  【金刚句】 (杂语)赞叹佛十颂之句也。又曰金刚句偈,金刚赞,金刚讽咏。大日经七曰:“又以持金刚殊胜之讽咏供养佛菩萨,当得速成就。即说执金刚阿利沙偈曰:无等无所动,平等坚固法,悲愍流转者,攘夺众苦患,(中略)不染一切趣,三界无所依(云云)。”此赞有十颂,名金刚句等。

  【金刚橛】 (物名)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形,或作宝形等,随修法而不同。于坛上等结界设之,意使道场之地分,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恼害也。法见苏悉地羯罗经中,大日经疏六等。又(术语)印契名。修法道场,结界时所结之印明,主结护地下,故一名地结。其法先以右中指入于左头中指间,右名指入于左名小指间,皆出头于外,以左中指缴右中指背,入于右头中指间,以左名指缴右名指背,入于右名小指间,二小指二头指,各头相柱,二大指下相捻,即成。结此印已,想印如金刚杵之形。以二大指向地触之。诵真言一遍,一印地。如是至三,即成坚固金刚座。地界真言曰:唵枳里枳里縳曰啰縳曰哩步啰满驮满驮吽发吒。见无量寿供养仪轨。

  【金刚军】 (人名)印度人。事迹不详。据华严探玄记一,谓金刚军菩萨,坚慧菩萨,各造十地之释。并不传云。盖在世亲以后之出世者。

  【金刚军荼利】 (明王)胎藏界之三部各有军荼利明王,金刚部之军荼利名金刚军荼利。在金刚手院。又,佛部之军荼利名甘露军荼利,或金刚军荼利。在苏悉地院。见“甘露”条附录。梵Vajra-Kuṇḍalī。

  【金刚口】 (杂名)言如来之口舌殊胜,如金刚也。璎珞本业经上曰:“尔时释迦牟尼佛,以金刚口告敬首菩萨言。”

  【金刚牢持菩萨】 (菩萨)金刚界金刚手院中行第二位。密号守护金刚。守众生真实之理体,故名。肉色,左手独股,右手与愿,坐赤莲华。

  【金刚力】 (譬喻)喻强力也。是言金刚力士之力。

  【金刚利菩萨】 (菩萨)Vajratīksn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西方无量寿如来四亲近之一。主如来之智德,标断一切之苦,以剑为三昧耶形。秘藏记末曰:“金色,左手华上有箧,右手持利剑,由结金刚藏剑故,彼能断一切苦。”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剑般若波罗蜜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剑菩萨形,住观自在王如来右边月轮。”出生义曰:“就一切如来永断习气智,而生金刚利。”此菩萨与文殊菩萨异名同体。其教令轮身为六头六手六足之大威德明王,即无量寿如来之忿怒身也。新译仁王经下曰:“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同仪轨上曰:“言金刚利者,如彼经云,文殊师利菩萨也。(中略)手持金刚剑者,示其所作能断自他俱生障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六足金刚,手臂头各六,坐水牛上,摧伏一切诸恶毒龙。”

  【金刚力士】 (天名)与金刚神,执金刚,持金刚,金刚夜叉,密迹金刚等皆同。执金刚杵护持佛法之天神也。楞伽经四曰:“金刚力士,常随侍卫。”立于寺门两胁之二王是也。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品记其宿世之事历发愿。

  【金刚铃】 (物名)法器之一。为惊觉诸尊,警悟有情而振之。其体坚固称为金刚,其柄为五钴形故称为五钴铃。又(菩萨)见“金刚铃菩萨”条。

  【金刚铃菩萨】 (菩萨)Vajragh-ant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手执铃以标大日如来警醒迷有情之德。又标欢喜。秘藏记末曰:“青色,取铃。”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般若波罗蜜金刚铃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铃菩萨形,守精进户,住北门月轮。”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铃契故,能生欢喜。”

  【金刚轮】 (术语)金刚之法轮。谓密教也。以密教曰金刚乘故也。又(杂名)地层最底之金轮云金刚轮。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为金。(中略)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金轮际者,谓此金刚轮之极际也。又(杂名)为释迦成道之金刚座。以此为地际金刚轮之现出于地面者故也。见“金刚座”条。

  【金刚轮三昧】 (术语)三种金刚三昧之一。见“金刚三昧”条。

  【金刚轮印明】 (印相)结安置诸尊之金刚轮坛(即曼荼罗)之印明也。有大小二种。

  【金刚鬘菩萨】 (菩萨)Vajramālin,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第一。是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心中流出之华鬘三摩地女菩萨也。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鬘契故,得美妙容色。”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华鬘菩提分法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华鬘天女形菩萨,住毗卢遮那佛西南隅月轮。”

  【金刚慢印】 (印相)标大慢相之印契。作拳置腰侧之形。理趣释上记金刚萨埵像曰:“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

  【金刚门】 (术语)胎藏界之坛门也。见“四门”条。

  【金刚密迹】 (术语)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大日如来以此金刚众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为大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弗等声闻众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为大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三密垂迹为神之义。大日经名曰金刚手秘密主。楞严经七曰:“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金刚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属五百徒党,一切皆是大菩萨等,亦悉拥护听是经者。”见密迹条。

  【金刚密经】 (术语)言金部之密经。如教王经,理趣经等是。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译先出。

  【金刚面天】 (天名)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猪头人身,持剑。谓人出胎至盛年生长皆此尊之德。见胎藏曼陀罗钞二。

  【金刚灭定】 (术语)与金刚喻定,金刚三昧同。言菩萨最后之禅定,坚利如金刚,能伏灭微细之烦恼也。仁王经上曰:“四辨四摄,金刚灭定,一切功德皆成就。”天台疏上曰:“金刚灭定者,十地上忍定。如金刚碎烦恼山,自不倾动,亦名首楞严定。”

  【金刚名号】 (术语)入密门登坛灌顶,即受金刚乘之名号。秘藏记钞五谓诸教皆谈假人实法,故于随他门报化二身现人体,若于法身自证之境界废色相,绝言语,非仅谈法之本旨,人亦本有。故于支部诸尊各立金刚号(台宗所谓俱体俱用三身是也)。大日之金刚号,在两部各别之时,金刚界为无障金刚,胎藏界为遍照金刚,若据通行者,则两部皆为遍照金刚。

  【金刚明王菩萨】 (菩萨)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之一。密号持明金刚。

  【金刚那罗延身】 (术语)谓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如那罗延神之身也。那罗延Nārayaṇa,译言胜力,或坚牢。天上力士之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隋达磨笈多译。金刚经之异译。梵Vajra-cchedikā。

  【金刚能断经】 (经名)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金刚念诵】 (术语)四种念诵之一。闭口而默诵也。见略出经四。

  【金刚怒目】 (杂语)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刚盘】 (物名)置铃与三种之金刚杵之台也。以金属造之。为三角心形。有三脚。

  【金刚錍】 (书名)金錍论之本名。

  【金刚菩提三藏】 (人名)金刚智三藏也。

  【金刚妻】 (菩萨)金刚爱菩萨之异名。

  【金刚起】 (术语)以印明惊觉法界之诸佛,曰金刚起。

  【金刚起印】 (印相)又曰觉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入定诸佛令护念行者之契印也。见“觉起印”条。

  【金刚墙】 (修法)密教结界法五种之一。又云四方结。第一结地界之后,第二随其地界量四方周遍金刚墙之作法也。以印契行之。无量寿仪轨曰:“次结金刚墙印。(中略)即成金刚坚固之城。”

  【金刚清净经】 (经名)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之略名。

  【金刚拳】 (术语)四种拳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作拳法有其四种: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次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名金刚拳。”空指者,拇指也。演密钞九曰:“金刚拳,以大指入掌中作拳是也。”又(菩萨)见“金刚拳菩萨”条。

  【金刚拳菩萨】 (菩萨)Vajrasaṅdhi,金刚界曼陀罗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之一。持结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标以拳之三摩耶形。秘藏记末曰:“金刚拳菩萨,青色,二手作拳,扬当心,腕稍屈垂。”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拳契故,能得一切诸契,获得悉地。”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拳威灵感应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拳菩萨形,住不空成就如来后边月轮。”又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记末曰:“白肉色,左手拳右手取十字一股。”

  【金刚拳印】 (印相)以左右手作拳而置于心上者。见大日经密印品。

  【金刚锐菩萨】 (菩萨)Vajrakhyāti,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主如来精进勇猛之德。秘藏记末曰:“白肉色,左手持莲华台,有三股跋折罗。”锐或作悦,非是。由梵名推之,则锐似为说之误字。

  【金刚萨埵】 (菩萨)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为第一,此萨埵为第二。梵名缚曰啰萨怛缚摩诃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萨埵摩诃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此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普贤从大日如来受灌顶,于二手与以五智之金刚杵,故云金刚手。但金刚萨埵有通别之二名。通名者,以名一切之执金刚神。以此皆为开东方金刚萨埵之一德者也。又无论何人,五相成就,从一切如来受授职灌顶时称为金刚萨埵。如金刚顶经一切义成就菩萨(即悉多太子),之受授职灌顶时,称为普贤大菩萨(即金刚萨埵)是也。又在显教,普贤菩萨为一切诸佛长子之总名,如华严经所说。即无论何人,成就十大愿者,为诸佛之长子,称为普贤也。四十华严经四十颂曰:“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其别名即今所言之金刚萨埵,金刚界东方月轮中之金刚萨埵是也。大日经谓为金刚千手秘密主。即大日内眷属之萨埵,为本宗第二祖。是总即别名也。是既得金刚之实智而称为金刚萨埵,尚依本名而称为普贤菩萨也。求之于金胎两界,则金刚界十六菩萨之金刚萨埵与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中之普贤,第一重金刚手院之中尊金刚萨埵,皆同体异名,皆为内眷属。而此外大日之大眷属中,亦有普贤菩萨。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之第十六尊,胎藏界第二重文殊院中之普贤,是与显教所说之普贤同体同名,与得金刚之称之内眷属金刚萨埵,异体异名。再就同体异名言之,金刚萨埵之名,约于胎藏界,标本有之菩提心,普贤菩萨之名,约于金刚界标始成之大圆镜智,又标菩提心所生之万行也。理趣释上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者,此菩萨者,此菩萨本是普贤。从毗卢遮那佛,二手掌亲受五智金刚杵,即与灌顶,名之为金刚手。”仁王经念诵仪轨上曰:“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即从如来得持金刚杵,其金刚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刚手。”金刚智之五秘藏诀曰:“金刚萨埵者,即是普贤大菩萨异名也。亦名一切如来长子,亦名大阿阇梨。”又,此萨埵为一切众生菩提心之本体,其性坚固如金刚,故名金刚,一切众生由此萨埵之加持力而发心也。理趣释上曰:“金刚手菩萨者,在毗卢遮那前月轮中,表一切如来菩提心,初发菩提心由金刚萨埵加持。”又,金刚藏王为此萨埵之别号(见金刚藏王条),其曼陀罗所在,在金刚界为根本成身会中十六菩萨之上首,即阿閦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一,于理趣会为中台之本尊,在胎藏界为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中尊。于两部大日如来为两会,而金刚萨埵则为一人,一人传受两部,是表两部不二也。

  【金刚萨埵羯磨印】 (印相)左手作金刚拳,置于左胯,右手为掷金刚杵势。见图印集二。

  【金刚萨埵菩萨】 (菩萨)金刚菩萨也。菩萨乃大士之通称。

  【金刚萨埵菩萨摩诃萨】 (菩萨)金刚菩萨也。菩萨摩诃萨是大士之通称。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 (经名)四卷,宋法贤译。说念频那夜迦天得种种悉地那法。频那夜迦Vināyaka者,猪头象头之二使者,欢喜天也。

  【金刚萨埵所住处】 (杂名)苏悉地经疏一曰:“若明处者应指普贤宫,即须弥山顶,金刚手所住无非普贤宫故也。”

  【金刚萨埵形像】 (图像)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安于腰侧,是曰金刚慢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左拳安腰侧,右羽抽掷杵。”秘藏记末举之以为胎藏界之金刚萨埵。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曰:“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五秘藏诀曰:“以五佛为冠,背倚月轮,坐白莲华,右手持五智金刚杵安于心上,左手执般若波罗蜜金刚铃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刚杵安于心上者,此金刚萨埵主一切如来金刚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种烦恼故。(中略)左手持铃者,表以般若波罗蜜清净法音惊觉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刚洁白无染。”秘藏记末举之以为金刚界之萨埵。

  【金刚三昧】 (人名)日本僧,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三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三年金刚三昧游蜀之记事。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名金刚三昧。涅槃经二十四曰:“菩萨摩诃萨修大涅盘得金刚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智度论四十七曰:“金刚三昧者,譬如金刚无物不陷,此三昧亦复如是。于诸法无不通达,令诸三昧各得其用,如砗磲码瑙琉璃唯金刚能穿。”楞严经六曰:“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又三乘行人最后断一切烦恼,各得究竟之果之三昧也。又曰:如金刚三昧,金刚喻定,金刚定。智度论四十七曰:“如金刚三昧者,能破一切诸烦恼结使,无有遗余。譬如释提桓因手执金刚破阿修罗军,即是学人末后心,从是心次第三种菩提: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佛无上菩提。”新译仁王经上曰:“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无等等金刚三昧。”良贲疏上二曰:“金刚三昧者最后胜定,胜用坚固名金刚定。”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经名)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失译。说初修百三昧终入金刚三昧而成佛者。

  【金刚三昧经】 (经名)二卷,失译人名。佛于灵山入金刚三昧说一乘真实之法。摄法华部中。注述有二种,金刚三昧经解四卷,明圆澄注。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十二卷,诛震述。又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之略称。

  【金刚三业经】 (经名)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胜秘密大教王经之略称。

  【金刚三义】 (名数)金刚顶经疏一曰:“世间金刚有三种义:一不可破坏,二宝中之宝,三战具中胜。”

  【金刚山】 (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又指须弥山言: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探玄记十九曰:“住金刚山顶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为须弥山之别名)。又(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中略)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法起,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清凉山,即我国之五台山,金刚山,即日本河内之金刚山云。

  【金刚上味】 (譬喻)以金刚喻最胜之上味也。

  【金刚上味经】 (经名)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之略名。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与金刚场陀罗尼经同本。

  【金刚身】 (术语)金刚不坏之身。谓佛身也。涅槃经三金刚身品曰:“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同十曰:“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

  【金刚神】 (神名)具名执金刚神。又名金刚手,金刚力士等。为执金刚杵护佛法之神祇。法华经普门品曰:“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行宗记二上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

  【金刚生起】 (术语)真言行者,寝息时,应想入金刚三昧,起时,应想自金刚三昧起。其起时之真言曰:唵拔折罗底悉吒。金刚顶义诀曰:“修习瑜伽者,常想自身常为普贤金刚身。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息也,是名身三昧相应。若起时想从金刚三昧起故,此秘密义云金刚生起也。拔折罗者,金刚三昧相名。底悉吒者,生起义。唵者,诸佛法界顶。”

  【金刚食】 (天名)见“金刚饭食天”条。

  【金刚食天】 (天名)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手持华鬘。称曰华鬘毗那耶伽。毗那耶伽为欢喜天之梵名。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二。

  【金刚使者】 (天名)与金刚童子同。奉使于执金刚部诸尊之童子。如不动之八大童子是也。

  【金刚使者女】 (天名)奉侍金刚部菩萨之女形尊。胎藏界金刚手院金刚手持菩萨之傍,此女尊与男使者并在。

  【金刚手】 (菩萨)手执金刚杖,或金刚杵者。又曰执金刚及持金刚。有总别二名。总名者,通一切之金刚众而言。别名者,为金刚萨埵,即总即别名也。俱舍光记十一曰:“手执金刚杖,名金刚手。”大日经疏一曰:“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参照“金刚萨埵”条。

  【金刚手持金刚】 (菩萨)Vajrahasta-vajra-dharā,居胎藏界金刚手院中第一行金刚萨埵之右方。密号坚固金刚或秘密金刚。三摩耶形为三[月*古]杵(一说五[月*古]金刚杵),形像身黄白色,冠有珠。右手作施愿,开肘当膝,而不着。左手向内,执三[月*古]杵当乳。面少向右,坐赤莲华。印相是持地印,即苏悉地三部三昧耶中之金刚部印也。真言曰忿怒归命吽吽吽吽发吒髯髯娑缚贺。

  【金刚手菩萨】 (菩萨)Vajrapāṇi,金刚萨埵也。又名普贤。大日经疏九曰:“以见如是金刚界故名为金刚手,以见如是法界宫故名为普贤。”新译仁王经下曰:“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同念诵仪轨上曰:“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

  【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经名)三卷,宋法天译。说降伏成就之法。部多,译曰鬼。

  【金刚手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之第四院,在中台大日之左方(大日西面),即第一重之南方。列金刚部诸尊三十三。其中主尊二十一,使者十二。又曰萨埵院。以金刚萨埵为金刚部之上首故也。大日经一曰:“复次华台表大日之左方,能满一切愿持金刚慧者。”疏五曰:“次于大日如来左方安置金刚部明王,所谓执金刚能满一切愿者。”又曰:“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也。”

  【金刚寿命经】 (经名)有二部:一具名佛说一切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佛在殑伽河侧对四天王说延寿之陀罗尼,唐金刚智译。一本名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报身佛自色界顶下须弥山,应一切如来之请,说延寿之陀罗尼。唐金刚智译。而此经更有二本:一云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一云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比前经少有具略耳。常称寿命经者,指前之一经。

  【金刚寿命念诵法】 (经名)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之略称。

  【金刚寿命陀罗尼】 (真言)指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所说之神咒。念诵之则得金刚之寿命。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经名)见“金刚寿命经”条。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经名)见“金刚寿命经”条。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经名)见“金刚寿命经”条。

  【金刚树】 (植物)结金刚子实之树。见“金刚子”条。

  【金刚水】 (修法)灌顶式时,受者所饮之香水名。又云誓水。大日经疏五曰:“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为法器也。阿阇梨言:此即名为誓水。亦顺世谛,犹如盟誓之法。令于一切众圣前,喢此香水,自誓其心,要令不退大菩提愿也。”

  【金刚随心法】 (修法)密教修法之名。见陀罗集经七。

  【金刚锁】 (菩萨)菩萨名。见金刚锁菩萨条。

  【金刚索】 (物名)不动明王等所持之铁索也。又(菩萨)菩萨名。见“金刚索菩萨”条。

  【金刚锁法】 (修法)金刚锁菩萨之修法也。陀罗尼经八有金刚商迦罗法,具明其法。商迦罗,译曰锁。

  【金刚锁菩萨】 (菩萨)Vajra-śrinkhalā,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以大悲之锁,标系留一切众生菩提心之德。住成身会之西门。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拳,右手锁。”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钩锁契故,能系留止之。”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坚固金刚锁械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锁菩萨形,守智慧户,住西门月轮。”又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记末曰:“白肉色,右持金刚锁,二端着三股跋折罗。”

  【金刚索菩萨】 (菩萨)Vajrapaś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以大悲之索,主牵引众生之德。住成身曼陀罗之南门。秘藏记末曰:“白黄色,右手取索。”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引入方便羂索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得成卫护功德户金刚索菩萨形,住南门月轮。”

  【金刚台】 (物名)由金刚而成之台座也。观无量寿经曰:“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金刚体】 (术语)如金刚坚固之身体也。指佛身功德而言。维摩经方便品曰:“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喜普会。”注:“什曰:如来身无可损若金刚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良贲疏中一曰:“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犹如金刚。”

  【金刚童子】 (天名)Vajrakumāra,西方无量寿佛化身,现忿怒之童子形,手执金刚杵,故谓之金刚童子。

  【金刚童子法】 (修法)金刚童子之修法。说二部之仪轨(仪轨名,出金刚童子之下)。

  【金刚童子护摩】 (修法)祈念金刚童子之护摩修法也。

  【金刚涂香菩萨】 (菩萨)Vajragandhi,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为女天之菩萨形。以涂香奉中台之尊者。秘藏记末曰:“青色,持涂香器。”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涂香云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涂香侍女菩萨形,住东北角金刚宝楼阁。”

  【金刚王】 (杂语)金刚中之最胜者,云金刚王。犹言牛中之最胜者,为牛王也。楞严经四曰:“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金刚王宝剑】 (譬喻)临济四喝之一。谓临济有时一喝,为切断一切情解葛藤之利剑也。临济录曰:“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人天眼目曰:“金刚王宝剑者,一切挥断一切情解。”

  【金刚王宝觉】 (术语)如来正觉之德称。楞严经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莲华金刚宝觉。”同长水疏五上曰:“无明坚牢最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觉里名王宝觉。”

  【金刚王念诵仪轨】 (经名)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之略名。

  【金刚王菩萨】 (菩萨)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东方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具名金刚钩王。标如来四摄之德,持钩之三昧耶形。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叉拳。”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钩契故,能速钩引一切如来。”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钩四摄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王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右边月轮。”出生义曰:“于一切如来,菩提四摄体,而生金刚王。”瑜祇经疏曰:“王有统化自在德,故云钩召。”摄真实经曰:“诸佛菩萨以钩引来钩,是名为金刚王。”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菩萨之念诵法。

  【金刚网】 (术语)梵语缚曰罗[口*半]惹罗。印契名。十八契印之一。修法道场结界界所结之印明,特为结护上方虚空界故,一名虚空网。以二大指捻二头指下之第一文,即成。诵真言三遍,随诵随以印于顶上右旋便散。网界之真言曰:唵尾娑普啰捺啰乞洒缚曰啰半惹啰吽发吒。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加持力故,即于上方覆以金刚坚固之网,乃至他化自在诸天亦不能障难。见无量寿供养仪轨。

  【金刚围山】 (杂名)即铁围山也。铁性坚固,故云金刚。无量寿经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

  【金刚无胜结护者】 (天名)胎藏界南门之守护神也。大日经谓其黑色玄衣,毗俱胝形,眉间有浪文,上顶发冠,自身有威光,照众生界,手持檀荼,坯大为障者。

  【金刚舞菩萨】 (菩萨)Vajranṛti,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第四。是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心中流出之旋舞三摩地女菩萨也。金刚顶仪轨曰:“二拳生舞仪,旋转掌于顶。”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法舞神通游戏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法舞天女形菩萨,住毗卢遮那东北隅月轮。”

  【金刚嬉戏菩萨】 (菩萨)Vajralāsi,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第一。是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心中流出之嬉戏三摩地女菩萨也。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嬉戏法乐标帜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嬉戏天女菩萨形,住毗卢遮那如来东南隅月轮。”

  【金刚喜菩萨】 (术语)Vajrasādh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五月轮之五尊中,位于阿閦如来后方之菩萨名。司欢喜之德。秘藏记末曰:“金刚喜菩萨,肉色,二手当胸拳。”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善哉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善哉菩萨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后边月轮。”

  【金刚仙论】 (书名)后魏菩提流支译,十卷,天亲菩萨之弟子金刚仙菩萨着。释天亲之金刚般若论。于藏外行之。玄义私记五本曰:“诸师不用此论,慈恩云:非真圣教。”

  【金刚线】 (物名)于三摩耶戒坛授与受者之五色线也。以三结作金刚结,故有此称。见大日经疏五。

  【金刚香菩萨】 (菩萨)Vajradhñpa,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根本成身会三十七尊中,居于外四供养菩萨之第一位。司供养香于大日本尊。秘藏记末曰:“外四供养右下角金刚烧香,黑色持香炉。”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焚香云供养三摩地,自受用故。从金刚云海三摩地智流出金刚焚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养一切如来,及破一切众生臭秽烦恼,获得遍悦无碍香,还来收一聚。为令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刚焚香侍女菩萨形,住东南角宝楼阁。”

  【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经名)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三卷,宋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依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者。

  【金刚香仪轨经】 (经名)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之略称。

  【金刚笑菩萨】 (菩萨)Vajrahās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住喜悦之三昧耶。而为笑颜。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微笑契故,速得与诸佛同笑。”出生义曰:“由一切如来大欢乐义而生金刚笑。”

  【金刚心】 (术语)言菩萨之大心,坚固不能破坏如金刚也。智度论四十五曰:“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剌割截,心不变异。(中略)人来斫凿毁坏,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教行信证三末曰:“真实心即是金刚心。”同二曰:“光明名号显因缘,开入本愿大智海,行者正受金刚心。”又谓菩萨之最后心,等觉之位。以观心最为明利故也。四教仪四曰:“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四教仪曰:“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四教集解曰:“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喻如金刚,名金刚心。”

  【金刚心殿】 (术语)具名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界大日如来所住之名。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遍照金刚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坏,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金刚手等十六大菩萨,及四摄行,天女使,金刚内外八供养,金刚天女使。”显密二教论下略抄之曰:“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金刚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乃至微细法身秘密心地超照十地身语心金刚。”二教论下(自注)曰:“金刚不坏者,总叹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叹心之德,总殿者,明身心通为能住所住。”

  【金刚牙菩萨】 (菩萨)梵语曰缚日罗夜叉Vajrajakṣa,又译曰金刚食。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标咬啖一切怨敌之德,住于金刚药叉三摩耶形,有大牙。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作拳当臆。”略出经曰:“由结金刚牙契故,设是金刚尚能摧破。”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药叉方便恐怖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药叉菩萨形,住不空成就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无畏调伏门而生金刚牙。”又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记曰:“赤肉色,左手持莲华上有牙。”胎藏曼陀罗大钞二曰:“此尊金十六大菩萨中牙菩萨也,名金刚食,或云金刚夜叉。此以定慧牙,食生死海群机。”

  【金刚炎】 (术语)印契名。又名火院,火炎,火院界印,或火院密缝印。为使四方结界外,围绕以火,令魔不能入所结之印明也。以左手掌,掩右手背,使相着,磔竖二大指,即成。想从印流出无量之火焰。以印右旋三匝,则于金刚墙外便有火焰围绕。即成坚固清净大界火院。真言曰:唵阿三莽拟宁吽发吒。见无量寿供养仪轨。

  【金刚药叉】 (明王)金刚夜叉之旧称。

  【金刚药叉瞋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金刚药叉之念诵法。

  【金刚夜叉】 (明王)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为住于北方三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为释迦如来所化现。密号护法金刚。以铃为三昧耶形。金刚药叉瞋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曰:“金刚手虚空库菩萨摩诃萨,白释迦牟尼佛言:往昔无量俱胝大劫为求法故,流转器世间,多有波旬王等令我多退佛法。唯愿薄伽梵,听示现权身,说大威神验真言。佛言:欲现何权身?答曰:愿现大圣药叉金刚形。过去佛既现,现在佛今现,未来佛当现。我今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现我自心三昧忿怒守护佛法,愍念有情。佛言:善哉!大圣欲护持佛法,愍念有情,仁者善可权现,说大灵验真言,我与仁者加持护念,俱共说真言慈护持者。即时未起座,现三面六臂大威忿怒,为毒形,以七宝璎珞庄身,其身长大无量,遍身火焰燃,如劫焰烟威猛,顾视四方如兽王象勇猛。”新译仁王经下曰:“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琉璃色光。”同仪轨上曰:“梵曰药叉,此云威德,又翻为尽,能尽诸怨故。(中略)手持金刚铃者,铃音振击觉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净身金刚,示现四臂,摧伏一切可畏药叉。”

  【金刚业菩萨】 (菩萨)Vajrakarm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司如来事业之德。梵语羯磨,译言业。秘藏记末曰:“肉色,二手合掌扬顶上。”略出经曰:“由结金刚羯磨契故,得为金刚坚固性。”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业虚空库藏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业菩萨形,住不空成就如来前月轮。”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善巧艺门而生金刚业。”

  【金刚衣】 (天名)见“金刚衣服天”条。

  【金刚一乘甚深教】 (术语)赞叹真言之教法也。教法坚固,故曰金刚,为一切成佛之法,故曰一乘,秘密深奥,故曰甚深。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

  【金刚衣服天】 (天名)又作金刚衣,金刚衣天。在金刚界外金刚部西方之中央。随其所持物,而称为弓箭毗那夜迦,又云顺行大将。四方毗那耶迦西方守护之尊也。象头人身,左持弓,右持箭,作射势,坐于荷叶。

  【金刚一界】 (术语)谓金刚界也。一界者,对于真言曼陀罗金刚界胎藏界两界之称。见“金刚界”条。

  【金刚衣天】 (天名)Aājra-vasin,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方五天之一。一名抱弓箭毗那夜迦。

  【金刚因菩萨】 (菩萨)Vajrahet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位于西方月轮五尊中无量寿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如来转法轮之因德。秘藏记末曰:“左金刚因菩萨,肉色,左手拳,右手持轮。”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彼金刚因转法轮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因菩萨形,住观自在王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就一切如来,转大法轮智而生金刚因。”

  【金刚因字】 (术语)金刚因菩萨种子满字之称。见瑜祇经。

  【金刚瑜伽教】 (术语)金刚者,指金刚界,即金刚顶经也。瑜伽者,指胎藏界,即大日经也。总括金胎两部秘密教之称。与金刚顶瑜伽同。

  【金刚瑜伽秘密教主】 (术语)说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秘密教之大日如来也。

  【金刚语】 (术语)与金刚念诵同。不发声唯于心默念也。见守护国经三。又(菩萨)金曼之一尊。秘藏记曰:“肉色,持如来舌。”左拳置腰。

  【金刚语言】 (杂语)不出声而默诵经文也。摄真实经下曰:“持真言时,住心凝寂,口习真言,唯自耳闻勿令他解。心中观想一一梵字,了了分别,无令错谬。持习之时不迟不速,是即名为金刚语言。”

  【金刚喻定】 (术语)其体坚固,其用锐利,得断一切烦恼之禅定谓之金刚喻定。若以麟之一角喻之,其觉悟犹言麒喻独觉。是由梵之语法译者。与金刚定,金刚三昧,金刚心等同。此为三乘行心最后心之禅定,由此禅定而断尽最极微细之烦恼各得其极果。在声闻乘谓之阿罗汉向之最终,在菩萨乘谓之等觉位。俱舍论二十四曰:“金刚喻定者,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一切随眠皆能破故。”唯识论十曰:“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又佛智之称。胜鬘经曰:“金刚喻者,第一义智。”同宝窟下本曰:“佛智是常,不为生灭所坏,类同金刚坚固不为物坏,故云金刚喻。”

  【金刚喻三昧】 (术语)真言以五相修行称为金刚喻三昧。金刚界仪轨曰:“空中诸如来,弹指而警觉,告言善男子:汝之所证处,是一道清净。金刚喻三昧,及萨婆若智,尚未能证知,勿以是为足。应满足普贤,方成最正觉。”

  【金刚杖】 (物名)执金刚神所持之金刚杵也。俱舍光记十一曰:“手执金刚杖,名金刚手。”

  【金刚针】 (杂名)独钴之异名。又(菩萨)见“金刚针菩萨”条。

  【金刚针论】 (书名)一卷,宋法天译。法称菩萨破婆罗门之四韦陀论。

  【金刚针菩萨】 (菩萨)Vajrasūci,胎藏界第十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手执独钴。独钴之形似针,故曰金刚针。大日经疏五曰:“素支译云金刚针,持一股拔折罗以为标帜。此拔折罗是一相一缘坚利之慧,用此贯彻诸法无所不通,故名金刚针也。”

  【金刚正智经】 (经名)三宝感应录下引此经,举马鸣龙树二菩萨之本地。但藏中无此经。

  【金刚指】 (杂名)风指即人指也。见略出经三。

  【金刚智】 (术语)言智之坚利如金刚也。即佛智是。仁王经上曰:“金刚智释迦牟尼佛。”又(人名)中天竺人。姓刹帝刹(一作南印度摩赖耶婆罗门种),伊舍那靺摩之第三子。十岁出家。博通密乘。唐开元七年,来中国,译出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等四部七卷。又译出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等四部四卷。实为吾国密教之祖。参照“金刚智三藏”条。

  【金刚智三藏】 (人名)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三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于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三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翌年至东都。敕迎于慈恩寺,寻徙荐福寺。于所住立大曼荼罗坛以度四众。一行禅师,不空三藏,皆其弟子也。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于洛阳广福寺入寂,寿七十一,谥曰灌顶国师。师为真言宗八祖之第五,于东夏则谓之始祖。见贞元释教录,宋高僧传一。

  【金刚众】 (术语)持金刚杵之神祇众类。即金刚神之眷属也。见“金刚萨埵”条。

  【金刚幢】 (菩萨)见“金刚幢菩萨”条。

  【金刚幢菩萨】 (菩萨)Vajrakotu,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之一。以宝幢之三昧耶标注宝雨。秘藏记末曰:“肉色,二手持幡幢。”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幢契故,能注杂宝雨。”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宝幢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幢菩萨形,住宝生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由一切如来大满愿义而生金刚幢。”

  【金刚子】 (物名)金刚树(一名天目树)之实。可造数珠。念诵不动尊等金刚部尊用之。慧琳音义三十五曰:“鸣噜捺啰叉Rudra-akṣa,西方树木子,核文似桃核,大如小樱桃颗。或如小弹子,有颗紫色。此名金刚子,堪作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之,珠甚坚硬。”又(术语)金刚之佛子也。于曼荼罗入灌顶者之通称。以受所谓某金刚之金刚名故也。

  【金刚座】 (杂名)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余依及余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三十四曰:“地皆是众生虚诳业因缘报故有,是故不能举菩萨欲成佛时实相智慧身,是时坐处变为金刚。有人言:土在金轮上,金轮在金刚上。从金刚际出如莲华台,直上持菩萨坐处令不陷没,以是故,此道场坐处名为金刚。”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昔贤劫初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中略)自入末劫,正法寖微。沙土弥覆,无复得见。佛涅槃后,诸国君王传闻佛说金刚座量,遂以两躯观自在像南北标界,东面而坐。闻诸耆旧曰:此菩萨像身没不见,佛法当尽。今南隅菩萨没过胸臆矣。”梵Vajia-āsana。

  【金鼓】 (故事)梦有金鼓,说忏悔之偈颂。金光明经忏悔品曰:“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殊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抱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忏悔偈颂。”

  【金骨】 (杂名)佛舍利也。宋仁宗之佛牙舍利赞曰:“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释门正统四引之)。

  【金鼓忏悔梦】 (故事)见“金鼓”条。

  【金棺】 (杂名)金饰之棺也。水经注曰:“佛涅槃后,香花供养,盛以金棺。”

  【金光】 (杂名)金色之光也。观无量寿经曰:“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又曰:“如意宝珠,漏出金色微妙光明。”又曰:“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

  【金光佛刹】 (界名)最下底之佛土名也。观无量寿经曰:“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

  【金光明忏】 (修法)依金光明经之教而修忏悔法也。又(书名)记金光明经忏悔法之书名。宋遵式着,有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一卷,名金光明忏。又,明智旭,着有金光明忏一卷。各说其修法。

  【金光明忏法】 (修法)天台大师依金光明经而创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一卷,常为国家修之,亦名吉祥忏法。【金光明忏法】(修法)或单名金光明忏。指金光明经所说之忏悔法,又指记其法文而言。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书名)一卷,宋遵式着。记金光明忏法之修法。

  【金光明鼓】 (故事)金光明经,单云金鼓。最胜王经云金光明鼓曰:“金光明鼓出妙声,遍至三千大千世界。能灭三涂极涂罪,及以人中诸苦厄。”

  【金光明经】 (经名)有三译,一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曰金光明经。一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曰合部金光明经。一唐义净译,十卷,题曰金光明最胜王经。三译中此经在最后,而文义周足。但金光明经由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本经各家之注述如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吉藏撰。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隋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金光明经文句六卷,隋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金光明义疏一卷,慧远着。金光明经文句记十二卷,宋知礼述。金光明经玄义抬遗记六卷,宋知礼述。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二卷,宋从义撰。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金光明经照解二卷,宋宗晓述。金光明经玄义科一卷,明明得排定。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六卷,明明得会。金光明经文句科一卷,明明得排定。金光明经文句文句记会本八卷,明明得会句并记,入经。金光明经科注四卷,明受汰集受汰重辑,金光明经感应记附。金光明经感应记一卷,明受汰集。金光明经注释五卷,日本传教着。

  【金光明女】 (人名)金天童子之妻。见“金天童子”条。

  【金光明三昧忏】 (修法)金光明经所说之忏悔法也。与单名之金光明忏同。一心修其法,故与以三昧之名,稽古略四曰:“天台讲宗知礼遵式,同修护国金光明三昧忏。”

  【金光明三字】 (术语)梵语修跋拏Suvarna,此译为金,乃尊贵之义,以名法身之德。梵语婆颇娑Prabhāsa,此译为光,乃照了之义,以名般若之德。梵语郁多摩Uttama,此译为明,乃利益之义,以名解脱之德。因之此三字用以名如来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当体,以示一经所诠之本体。此义为天台智者所发挥,古师皆假世间之金与光明,比况法性之甚深,为譬喻之题号。见光明玄义,四教仪集半字谈一。

  【金光明四天王护国】 (杂语)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曰:“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王经,于未来世,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旷野,随所至处流布之时。若彼国王于此经典,至心听受称叹供养,(中略)以是因缘,我护彼王及诸人众,皆令安稳远离忧苦,增益寿命,威德具足”。

  【金光明最胜忏仪】 (书名)一卷,宋知礼集。明金光明忏法之修法仪式。又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之异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 (经名)十卷,唐义净译。为金光明三译中最后出而最完备者。常略名最胜王经。唐慧沼有疏十卷。

  【金光童子】 (人名)迦毗罗城释种中,有一童子,名金光王。色相端严,光明晃曜,闻佛出家成道,遂诣佛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童子生净信而出家。见金光王童子经。

  【金光王童子经】 (经名)佛说金光王童子经,一卷,宋法贤译。说金光童子过去之因缘。

  【金光最胜】 (经名)谓金光明最胜王经也。

  【金龟】 (杂名)此世界之最底为虚空,是曰空轮,空轮之上有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为须弥山及海陆。密教以金轮之形为方角,观如金龟也。按秘藏记末,谓密教之道场观,于水轮之上观波罗字为金龟,观此金龟,周遍法界,背生大莲华,其上有八峰之须弥山。而此金龟为佛性。何则?因是佛性能游生死涅槃,如龟之能游水(生死),与陆(涅槃),故曰佛性。

  【金河】 (地名)拘尸那国,跋提河之译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言谓之尸赖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梵Hiranyavatī。

  【金华】 (杂名)金波罗华之略。即金色之莲华也。

  【金鸡】 (譬喻)以金鸡譬初祖达磨之谶语。传灯录六(江西马祖章)曰:“西天般若多罗,记达磨云: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粟,供养十方罗汉僧。”六祖慧能门下出南岳让,与青原思二师,自南岳出江西马祖,自青原出湖南石头,依此二师禅法泛滥天下,是即初祖达磨之侄孙,谓西天之金鸡衔来一颗之粟,供养十方之罗汉僧也。无尽灯论上曰:“金鸡一粒粟,震旦无别路。足下出马驹,蹈杀天下人。”下二句指马祖而言,见“马祖”条。

  【今家】 (杂语)自己之宗派也。止观大意曰:“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

  【矜羯罗】 (天名)又作金伽罗Kiṁkara,不动明王八大童子之第七,与制吒迦侍不动明王之左右者。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曰:“矜者问事也,羯逻者驱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两种:一名矜羯逻,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难共语恶性者是。”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法波罗蜜慈悲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矜羯罗,此云随顺。业波罗蜜即方便心行,所以出生使者名制多迦,此云息灾也。菩萨方便现瞋形故也。”又数名。俱舍论十二曰:“十大钵罗度多为矜羯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见“甄迦罗”条。

  【矜羯罗根本印言】 (印相)印为不动刀印。明为唵地哩矜娑婆契。

  【金界】 (术语)金刚界之略。

  【金精】 (术语)指如来之发而言:大集经六曰:“不以恶事加众生,故得发色金精相。”往生要集指麾钞十二曰:“金精相者,犹言绀青相,绀青画彩之具,从铜金生。”

  【金口】 (杂名)如来之口舌。如来之身相,为黄金色,故其口舌谓之金口。又如来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故谓之金口。止观一上曰:“诸师皆金口所记。”辅行一之一曰:“金口者,此是如来黄金色身口业所记。”璎珞本业经上曰:“尔时释迦牟尼佛,以金刚口告敬首菩萨言。”

  【金口相承】 (术语)天台宗三相承之一。又名金口祖承。谓受佛金口之记,而出世之付法藏二十三祖,次第相承其法门也。止观一上所谓“付法藏人,始迦叶,终师子,二十三人,末田地与商那同时取之,则二十四人,诸师皆金口所记。”佛祖统纪序所谓“大迦叶下至师子尊者,皆能仰承佛记,传弘大法,谓之金口祖承”是也。

  【金襕袈裟】 (衣服)即金襕衣也。

  【金襕衣】 (物名)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叠衣,黄金叠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于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诃波阇波提,于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叠,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如来不受,告憍昙弥,使持其叠往施众僧。时波阇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自纺织,规心俟佛,唯愿垂愍受之。佛言知母专心,欲以施我。然以恩爱心,则福不弘广。若施众僧,则得报将愈多。我知此事,故相劝。因使憍昙弥持其衣,施舍众僧中,无欲取者。遂到弥勒前,彼受之被着,寻游化于波罗奈,佛因授弥勒当来成佛之记云。杂宝藏经第五,大毗婆沙论第百七十八等,亦略记之。西域记第六,记佛在迦毗罗城南尼拘卢陀僧伽蓝附近之大树下,受姨母大爱道金缕袈裟,又中阿含经第十三,谓佛于弥勒比丘,授当来成佛之记毕,更命阿难持金缕织成衣来,授之弥勒,更使施佛法众,其传虽略异,而其事则似同也。菩萨璎珞经第一,谓虚空神天叉手白言:过去诸佛,皆着织成金缕袈裟,亦如今日诸天所献,菩萨(释尊)即受八万四千织成金缕袈裟,以道神力合为一袈裟着体,又长阿含经第三,佛般泥洹经卷下等,谓佛当欲般涅槃,向拘夷那竭城途次,阿罗汉弟福贵,以黄金叠衣上佛,佛愍受之,为说妙法,此与前大爱道所献者,当为别事。又西域记第九,记佛当欲涅槃时,以曩日姨母所献之金缕袈裟与诸法藏,皆附属大迦叶。迦叶即承旨住持正法,结集已毕。至第二十年,欲自涅槃,乃登鸡足山,于顶上三峰之间,捧佛袈裟,入于三昧,誓欲于当来慈氏世尊兴世之时,授之弥勒,景德传灯录第一,亦承此说,虽云金缕僧伽梨衣传于迦叶,而阿育王传第四,付法藏因缘传第一等,以之为粪扫衣,不作金缕。殆其所传之殊乎。又法苑珠林第三十五,引西域志云:娑罗双树林边,别有一床,释迦佛塑像在上,右胁卧,身长二丈二尺四寸,以金色袈裟覆其上,今犹现在,数数放神光。据此可知王玄策渡天之时,佛涅槃像上,既有金色袈裟。是当与迦叶或弥勒传持者有别。或别于佛灭后制之,以覆佛身也。传说之异同,今难遽判其是非。支那似于中古以来用之,佛祖统纪第四十四,记宋真宗景德四年,诏使送金襕袈裟于惠州罗浮山中阁寺,奉释迦瑞像,为国建祈福道场。当时金襕衣,似甚贵重,未弘行于世。佛祖历代通载第三等,则云金皇统六年,赐清慧金襕僧伽梨大衣,又卢山莲宗宝鉴序云:元元贞二年正月,以金襕袈裟赐大德,则僧侣被着金襕衣,当自此时始。

  【金莲】 (术语)金刚部与莲华部。胎藏界三部中之二部也。秘藏宝钥下曰:“海滴金莲亦我身。”性灵集七曰:“金莲性我孕本觉日。”又金色之莲华也。

  【金莲华】 (杂名)金色之莲华也。观无量寿经曰:“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

  【津梁】 (譬喻)渡河津之梁筏。以譬道谛。智度论十一曰:“涅槃之津梁。”

  【金陵梵刹志】 (书名)五十三卷,明钱唐葛寅撰。集录金陵之大小梵刹及其寺历,制度,史实,诗颂等,细大不漏。

  【金流】 (地名)连河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同述文赞上曰:“金流即尼连河。”

  【金龙陀】 (佛名)舍利弗本地佛之名。法华文句本会十三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即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

  【金龙尊】 (人名)过去有王,名金龙尊。以微妙章句,赞叹三世诸佛,且夜梦金鼓,闻深妙之声,依此因缘,当来值释迦佛与二子金龙金光皆发愿受记别。依此发愿,于今世为信相菩萨,是金光明经之发起众也。见金光明经赞叹品。

  【金轮】 (杂名)世界之最底为风轮,此风轮依止虚空,其厚为十六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之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之上有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曰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为地轮。自水面至金轮,其深八万由旬。可以知地轮之厚矣。见俱舍论十。又转轮圣王所感得之七宝之一。此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之差等,因之而生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优劣。俱舍论十二曰:“谓铁轮王王一洲界,铜轮王二,银轮王三,若金轮王王四洲界。契经就胜但说金轮,故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转轮王应知亦尔。”唐则天称金轮圣神皇帝,用此事也。又金轮圣王之略。尊帝王而言。

  【金轮宝】 (物名)转轮王所感得七宝之一。见“金轮”条。

  【金轮际】 (术语)自水面至八万由旬之下,有厚三亿二万由旬之金轮。此金轮之所在谓之金轮际。见“金轮”条。

  【金轮曼荼罗】 (图像)具名一字金轮佛顶曼荼罗。以一字金轮佛顶尊为本尊,其周围安置轮王七宝及佛眼尊之曼荼罗也。详见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金轮圣帝】 (杂名)又名金轮王,金轮圣王等。为有金轮宝之圣帝也。三论玄义曰:“悉达处宫,方绍金轮圣帝。能仁出俗,遂为三界法王。”见“金轮”条。

  【金轮圣王】 (杂名)与金轮圣帝同。

  【金轮王】 (杂名)四种转轮王之一。见“金轮”条。

  【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金轮佛顶之修法。

  【金轮幢】 (物名)金轮圣王之幢旗。

  【金缕袈裟】 (衣服)见“金襕衣”条。

  【金毛狮子】 (动物)文殊所乘。五灯会元九(文喜章)曰:“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狮子往来。”李长者华严经论四曰:“文殊乘狮子者,为明创证法身佛性根本智断惑之骏故。普贤乘香象王者,表行庠序为威德故。”又(本生)世尊因位为金毛狮子,为猎师舍身。贤愚经十三(坚誓师子品)记此事曰:“有一狮子名号[跳-兆+荼]迦罗毗(晋言坚誓),躯体金色。”见坚圣师子条。

  【金泥驹】 (动物)又作金蹄驹,犍陟驹。悉达太子出家时所乘之马名。

  【金錍】 (物名)錍为金中之精钢。或作椑,篦者,乃假借也。金錍,又云金筹。见“金筹”条。

  【金錍轮】 (书名)本名金刚錍。一卷,荆溪湛然着。明非情草木悉皆成佛之义。本论诸家之撰述如下:金刚錍论私记二卷,唐明旷记,日本辨才会。金刚錍科一卷,宋仁岳撰。金刚錍科一卷,宋智圆集。金刚錍显性录四卷,宋智圆集。金刚錍论义一卷,宋可观述。金刚錍论义解中卷,宋善月述。金刚錍论释文三卷,宋时举释,海眼会。评金刚錍一卷,宋善熹述。注金錍论一卷,传教着。金鞞论逆流批三卷,凤潭着。金刚錍科解一卷,慧证着。

  【金毗罗】 (神名)又作金毗啰,禁毗罗,宫毗罗。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众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毗罗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毗罗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众,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又(动物)译曰蛟龙。鳄鱼也。见“俱毗罗”条。

  【金毗罗比丘】 (人名)中阿含四十八牛角沙罗林经第四曰:“尊者金毗罗”增一阿含经三曰:“独处静坐,专意念道,所谓金毗罗比丘是也。”梵Kamphilla〈Kapphina〉。

  【金毗罗大将】 (神名)十二神将之一。见“金毗罗神”条。

  【金毗罗神】 (神名)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三曰:“金毗罗。”大宝积经三十六曰:“金毗罗天。”又曰:“金毗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毗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毗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毗罗陀。”阿育王经六,以为北方毗沙门天之别名,而与“鸠鞞罗”不同。Kubera,光明文句曰:“金毗罗,翻为威如王。”是义译耳。杂阿含经四十八曰:“佛在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室中,以金枪刺足身起苦痛,佛住舍念,不动心。时有八金婆罗天子,各以偈赞佛。”宝积经金毗罗天受记品曰:“佛在王舍城途,王舍城有护神金毗罗王,领六万八千药叉众供养佛,佛为授未来成道记。”金毗罗童子经曰:“释迦如来在忉利天为除外道恶魔障难,化为千头千臂金毗罗童子。”梵Kumbhira。

  【金毗罗童子】 (杂名)有二:一为实类之神王,是大宝积经所说。一为释迦之化现,千头千臂之童子,是金毗罗童子威德经所说。见“金毗罗神”条。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经名)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一卷,唐不空译。说释迦化现千头千臂金毗罗童子之念诵法。

  【金毗罗陀】 (神名)鬼神将名。见金毗罗神及金毗罗陀迦毗罗条。梵Kumbhiraba’。

  【金毗罗陀迦毗罗】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又略曰金毗罗陀,或曰金毗罗王。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金毗罗陀迦毗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你阿利夜三曼他娑婆诃。

  【金婆罗华】 (植物)金色之婆罗华也。又作金波罗华。佛祖统纪五曰:“梅溪集,荆公谓佛慧泉禅师曰:世尊拈华,出何典?泉云:藏经所不载。公曰:顷在翰苑,偶见大梵王问佛决疑经三卷,云梵王在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华献佛,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大梵经卷上作金波罗华。

  【金七十论】 (书名)Hiraṇyasaptati,数论师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颂。其时国王赏之以金,故彼以之为名誉,而名为金七十论,或云论之长行(解释偈颂之语曰长行)为天亲所作者非是,述彼宗二十五谛之义,三卷,陈真谛译。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入金耳国,以铁鍱腹,顶戴火盆,击王论鼓,求僧论议。因诤世界初有后无,谤僧不如外道,遂造七十行颂,申数论宗。王意朋彼,以金赐之,外道欲彰己令誉,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论。彼论长行,天亲菩萨之所造也。”金七十论下记本书之传承曰:“迦毗罗仙人初出有四德:一法,二智,三离欲,四自在。(中略)由慈悲故,先为阿修利说。是阿修利仙人,次为般尸诃说。般尸诃广说此论,有六十千偈。(中略)次第乃至婆罗门,姓拘式,名自在黑,抄集七十偈。”又曰:“此智者,从迦毗罗来至阿修利,阿修利传与般尸诃,般尸诃传与褐伽,褐伽传与优楼佉,优楼佉传与跋婆利,跋婆利传与自在黑。如是次第,自在黑得此智。见大论难可受持,故略抄七十偈。”与世亲菩萨之关系,出婆薮槃豆法师传。

  【金钱比丘】 (人名)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世时,有一贫人,以卖薪得两钱而供养佛。由是九十一劫间恒手两钱而生,随取随在,更无穷尽。释迦出世时生为舍卫国城中长者子,及长出家,得罗汉道。谓之金财比丘。又曰金钱比丘。见贤愚经金财因缘品。

  【金磬】 (物名)金属制之磬也。

  【金躯】 (杂名)金色之躯。佛身也。宗轮论述记曰:“化毕缘终,金躯以是匿影。”

  【金人】 (杂名)黄金色之人,指佛而言。又以金属造之佛像也。僧史略上曰:“案释老志曰:释氏之学,闻于前汉。武帝元狩年中,霍去病获毗邪王金人。帝以为大神,列甘泉宫,烧香跪拜,此佛法流传之始也。”琅玡代醉编三十一曰:“汉武故事云: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祠之,此神全类于佛。”释门正统四曰:“后汉明帝永平七年,帝梦金人顶佩日光飞至殿庭。旦以问群臣,大学士傅毅奏曰:西方有圣人号佛,陛下所梦必此也。”后汉佛老志曰:“明帝寝南殿,梦金人身长丈六,顶佩日光,胸题卍字。”

  【金容】 (杂名)金色之容貌。佛身也。心地观经一曰:“希有金容如满月。”慈恩寺传五曰:“耳承妙说,目击金容。”

  【金萨】 (杂语)金刚萨埵之略。

  【金色】 (杂语)黄金之色也。

  【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金色迦那钵底(Ganapati)陀罗尼经,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大圣欢喜天之修法。

  【金色迦叶】 (人名)三迦叶中之摩诃迦叶也。是付法藏之第一祖,彼身有金色之光,故名饮光,又名金色迦叶,金色头陀。

  【金色孔雀王】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据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其形像,身为黄金色,左手执宝幢,上有孔雀鸟,为细妙色,说无量之妙言。真言曰:唵具光[口*半]吒沙罗迦罗放光[口*半]吒沙罗迦罗周遍叫罗迦唵[口*半]吒娑婆诃。

  【金色女】 (人名)波罗奈国王夫人生一女,身黄金色,头发绀青,时年十六,父母欲为求婿,女言,为我求婿,须得身相与我同者。于国中索之不得。佛时在舍卫国,舍卫国贾人至波罗奈,言国中有其人。王闻之喜,使贾人作书迎其人。贾人即作书与佛,说此女端正无比,言欲为佛娶之之意。佛时在祇洹,为诸比丘数千人说法。持书人,直至佛所呈书。佛豫知书所说,取而裂之,作书报金色女,说无常生死之苦。女得书思惟,即得五神通,直至佛所礼敬。见经律异相三十四。

  【金色身】 (杂名)金色之身相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金色世界】 (界名)文殊菩萨净土之名。宋僧传(法照传)曰:“法照遇老人曰:汝先发愿于金色界礼觐大圣。”朝野群载十六(戒牒)曰:“奉请金色世界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梨。”

  【金色童子因缘经】 (经名)十二卷,赵宋惟净译。说佛灭后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难教化之之因缘。

  【金色头陀】 (人名)摩诃迦叶之别称。彼身相有金色,为头陀行第一,故名。

  【金色王】 (本生)佛昔为金色王时,遇十二年大旱,仅存一食而供养辟支佛。天即雨饮食众宝,以济阎浮提。见佛说金色王经。

  【金色王经】 (经名)佛说金色王经,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说金色王之事,与菩萨本行集经第二品同。

  【金色尊者】 (人名)摩诃迦叶之别称。又名金色迦叶,金色头陀等。

  【金沙河】 (杂名)此河在拘耶尼洲。梵名娑婆耶。涅槃经十曰:“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犹如直绳,入于西海。”玄义五上曰:“金沙大河,直入西海。”玄义私记五末曰:“经云娑婆耶,大论云金沙河。”

  【金沙轮三昧】 (术语)五轮三昧之一。金沙为真实无着之义。修禅定断见思二惑,起无漏智,无染无着,因是断尽一切烦恼,得道果,故名。

  【金山】 (譬喻)金山喻佛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深妙。”心地观经一曰:“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

  【金山寺】 (寺名)在江苏省镇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始于此寺,设水陆会。至宋改号龙游寺。以佛印禅师了元,尝住此,与苏轼问答而着。见释氏稽古录二,续传灯录五等。

  【金山王】 (譬喻)金山中之胜妙者,以譬如来。往生要集上本曰:“遥以瞻望弥陀如来如金山王。”

  【今上牌】 (图像)今上皇帝之寿牌,禅宗等寺院,安置佛殿之正面,文曰:“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案唐开元十八年敕天下寺观建天长节祝寿道场。今上牌之由来,殆以此时为始乎。

  【金身】 (杂名)黄金色之身。谓佛身也。法华经安乐品曰:“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

  【金身经】 (经名)金身陀罗尼经之略名。

  【金身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

  【金师】 (杂名)业鍜冶者之称。涅槃经二十六曰:“我昔住于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二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中略)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

  【金师子章】 (书名)具名华严金师子章,一卷,华严宗之法藏,对唐则天武后,借庭前金师子为喻,以十门显华严之教观者。

  【金师子座】 (杂名)黄金之师子座也。高僧传二(罗什传)曰:“龟玆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令什升而说法。”

  【今师祖承】 (术语)天台三相承之一。又名今师相承。即以天台智顗为宗师,而立其次第相承也。摩诃止观一上所谓:“此止观者,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之法门。”云云。止观辅行一之一释之曰:“此止观以下,今师祖承也。”又曰:“若以智者为所指,应以南岳为父师,慧文为祖师,龙树为曾祖师。”即是。

  【金鼠】 (故事)金色之鼠也。宋僧传一(不空传)曰:“天宝中,西蕃大石康三国,帅兵围西凉府。诏空入。帝御于道场,空秉香炉,诵仁王密语二七遍。帝见神兵可五百员,在于殿庭。惊问空,空曰:毗沙门天王子,领兵救安西,请急设食发遣。四月二十日果奏云:二月十一日,城东北三十许里,云雾间,见神兵长伟,鼓角喧鸣,山地崩震,蕃部惊溃。彼营垒中,有鼠金色,咋弓弩弦皆绝。城北门楼有光明天王怒视,蕃帅大奔。帝览奏谢空,因敕诸道城楼置天王像,是其始也。”

  【金水】 (譬喻)金刚界譬智以水,故智曰金水。三昧耶戒序曰:“观心佛于金水。”

  【津送】 (仪式)禅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义:一,本为送生人之语,送人至津而止,今准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发津,而人送之也。敕修清规尊宿迁化曰:“但举无常偈,同亡僧津送。”送其生人之例证,如传灯录会通传曰:“帝厚其所赐,敕有司津送。”禅林宝训曰:“迎待连日,厚礼津送。”印度之俗,运死者于河津,使足浸于水,后于河边阇毗,有流遗骨于水之礼。尼波罗国于未全死之前,有送之于河津之习,此盖为引导而同时津送也。津送之义,或基于此习俗。

  【金粟】 (杂语)谓粟之色黄如金也。

  【金粟如来】 (杂名)维摩居士之前身为金粟如来。古来盛传此说,然不见经文之本据,或谓发迹经,思惟三昧经说之,然二经皆不载于经录。维摩经会疏三曰:“今净名,或云金粟如来,已得上寂灭忍。”谷响集一曰:“李善所著头陀寺碑,注引发迹经云: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予(寂照)尝检藏中,不得此经。又按复礼法师十门辨惑论,稽疑曰:穷见维摩神力,掌运如来。但十地之观如来,尚隔罗縠。若维摩是如来助佛扬化,未知何名何号何论何经?请烦上智示下愚。辨惑曰:金粟之名,传而有据者也。自注云:吉藏师云:金粟事出思惟三昧经。自云:(复礼)未见其本。今检诸经录目(寂照)无此经名。穷谓西国有经,东方未译矣。”祖庭事苑三曰:“十门辨惑论云:维摩是金粟如来。吉藏师云:事出思惟三昧经。自云:未见其本。”李白答湖州司马问诗曰:“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是李白自比净名居士也。

  【金粟沙】 (杂名)中阿含经三十三曰:“池水清且凉,底有金粟沙。”

  【金粟王塔】 (堂塔)金粟王所造之塔。善无畏三藏于此塔下由文殊菩萨受毗卢遮那供养次第法,是大日经第七卷不可思议疏之说也。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曰:“或说云:北天竺慕噜陀国有王,名金粟王。归依善无畏三藏,建塔置其寺。”

  【金粟影】 (杂名)谓维摩居士之像也。谷响集一曰:“事文类集前集传神条云:金粟影,老杜诗云: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佛经有金粟如来,谓顾恺之所画维摩,虎头谓顾恺之也。”

  【金胎】 (术语)真言教成佛之作法,有金刚界胎藏界二途,称为金胎两部。金刚界者为显大日如来智德之曼陀罗,摧破烦恼之猛利智慧犹如金刚,故谓之金刚界,金刚顶经之所说是也。胎藏界者为显大日如来理德之曼陀罗,理之摄持诸法,如于腹中胎藏其子,故谓之胎藏界,大日经之所说是也。概言之,金胎两部为标帜大日如来理智二德之一双大法门。配之于事理因果,则金刚界为事为果,胎藏界为理为因。日本东密次第为金胎,是事理之次第也。日本台密次第为胎金,是因果之次第也。

  【金蹄】 (动物)悉达太子之乘马犍陟也。见“金泥驹”条。

  【金天童子】 (人名)舍卫国长者生一子,身体金色,字曰金天。此儿福德,生日家中出一井水,井中复出种种珍宝。儿长大。容貌无比,才艺博通。时阎波国长者生一女,名金光明女。身体金色,端正无比。生日亦有自然井水,出种种珍宝。二长者相谋以为夫妻,时金天家设供请佛。佛来说法,开解其心。金天夫妻及父母皆生信解而得道果。佛还秪洹说其往昔之因缘。见贤愚经金天品,法苑珠林五十六。

  【金田】 (杂名)同于金地为寺之别称。

  【金铁二锁】 (譬喻)金锁铁锁虽有胜劣,而被缚则一,以譬内着外着,其邪一也。止观十上曰:“外道见通韦陀,乃至圆门,三念处三解脱,名数是同。所起见罪系缚无异,如金铁二锁。”同辅行十之二曰:“大论二十五云:譬在囹圄,桎梏所拘。虽复蒙赦,更系金锁。人为爱系,如在囹圄。虽得出家,更着禁戒,如系金锁。今借譬此内外生着,在狱铁锁如外计,逢赦金锁如内计。金铁虽殊被缚义等,佛法虽胜,见系无差。”

  【金锡】 (物名)锡杖也。

  【金仙】 (杂名)谓佛也。稽古略四曰:“宋徽宗宣和元年,诏改佛为大觉金仙。”又神仙之别称。唐睿宗二女出家为女冠:一封金仙公主,一封玉真公主。佛家称外道仙人修行坚固者,亦曰金仙。法苑珠林曰:“上古有二金仙,修道石室。”

  【金言】 (杂语)世尊之言语,云金言。大法炬陀罗尼经九曰:“即是世尊金言教诲。”梁僧传(经师论)曰:“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上曰:“龙猛位登极喜,应非金言。”

  【金颜】 (杂名)金色之颜。如来之光颜也。金光明经一曰:“其齿鲜白,犹如珂雪,显发金颜,分齐分明。”

  【金耀童子经】 (经名)佛说金耀童子经,一卷,赵宋天息灾译。婆罗门之一子,身有光明,少有净信,后从佛出家,佛说其因缘。

  【金曜星】 (天名)即太白星。九曜之一。在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北方。

  【今圆】 (术语)第五时法华经所说之圆教,谓之今圆。以前大乘经所说之圆教谓之昔圆。是台宗之语。

  【金杖】 (故事)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注:“频毗娑罗王,梦见一叠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斩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余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刍教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见忧耳。”四分戒本疏序曰:“昔梦叠之告征机分利钝之本,喻金显道教无离合之宗。”戒疏行宗记一上曰:“梦叠者,下(指戒疏之本文)引大集。有一长者,梦叠一段后分为五。佛告长者:我灭度后有诸弟子,分五部等。”(捡大集经不见)四分律四十三曰:“五百优婆塞,俱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拘睒弥比丘斗诤诽谤共相骂詈,互求长短,口如刀剑,从拘睒弥来至舍卫国,我等当云何?佛言应听二部,语如上。若有檀越布施,应分作二分,此亦僧,彼亦僧。居士如破金杖,为二分,二俱是金。”四分戒疏行宗记一上,标因缘经云:所载金杖之文,与寄归传同,但因缘经所云者不详。

  【金针】 (菩萨)金刚针之略。曼陀罗中之菩萨名。见“金刚针菩萨”条。

  【金针双锁】 (杂名)曼陀罗中之金刚针与金刚锁二菩萨也。锁与锁同。大日经中以此二菩萨为一对。大日经疏五曰:“次于部母右置大力金刚针,(中略)是一相一缘坚利之慧,用之贯彻诸法无所不通,故名金刚针也。(中略)次于执金刚左置金刚商竭罗,译云金刚锁。其印持连锁,两头皆作拔折罗形。(中略)以此智印摄持一切强刚难化众生,使不退于无上菩提,故以为名也。”

  【金脂】 (杂名)Śaśin,月之别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月名金脂,隋言兔。”

  【金智】 (人名)金刚智三藏之略称。二教论上曰:“玄宗代宗之时,金智广智之日。”

  【金幢】 (物名)金宝之幢。幢者,幢竿也。演密钞五曰:“释名曰:幢者童也(童,独也),其貌童童然,即军中独出之谓也。”观无量寿经曰:“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又塔上之九轮,谓之金幢。

  【金姿】 (杂语)金色之姿。即佛身也。

  【金字经】 (杂语)以金泥所写之经文也。

  【紧池】 (饮食)毒果名。慧琳音义四十一曰:“紧池果,梵语也,西国大毒药名也。此果端正,人见生爱。愚夫执之,触着即死。故喻惨毒也。”

  【紧捺】 (天名)紧捺罗之略。

  【紧那罗】 (天名)Kiṁnara,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甄陀罗,真陀罗,紧捺洛。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众之一。注维摩一曰:“什曰:秦言人作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干闼婆。”文句二下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天帝法乐神,居十宝山。”玄赞二曰:“梵云紧捺洛,此云歌神。紧那罗,讹也。”玄应音义三曰:“甄陀罗,甄之人反,又作真陀罗,或作紧那罗,正言紧捺罗,此译云是人非人也。”慧琳音义十一曰:“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干达婆天为妻室也。”

  【锦麝[巾*(穴/登)]】 (杂语)酉阳杂俎曰:“锦麝[巾*(穴/登)],谓绣佛也。”

  【紧陀罗】 (神名)歌神名。八部众之一。见“紧那罗”条。

  【紧陀罗王屯仑摩】 (天名)智度论十七曰:“如声闻,闻紧陀罗王屯仑摩Druma,弹琴歌声,以诸佉实法赞佛。是时须弥山,及树木皆动。大迦叶等诸大弟子,皆于座上,不能自安。”

  【紧祝】 (植物)树名。又宝名。见紧祝迦项。

  【紧祝迦】 (植物)Kiṁsuka,又作甄叔迦,坚叔迦。树名。又宝名。慧琳音义十六曰:“紧祝迦,梵语宝名也,古译或云坚叔迦。”可洪音义二曰:“紧祝,树名也,诸经作甄叔迦。”参照“甄叔迦”条。

  【近波罗蜜】 (术语)近六波罗蜜之波罗蜜也。菩萨自初地至第七之间,在漏无漏间杂位,因烦恼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修行也。此六波罗蜜曰近波罗蜜。

  【进法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积功行,精进而将至不动阿罗汉之阿罗汉也。

  【近分定】 (术语)伏压下地修惑所得之上地禅定也。由色界初禅至无色界第四天,有八近分定。

  【禁戒】 (术语)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

  【禁戒经】 (经名)迦叶禁戒经之略名。

  【尽净虚融】 (术语)谓般若经之所说也。彼经专明诸法皆空之实相,不余一法,悉皆是空,故谓为尽净。尽者悉皆之义,净者真空之意也。真空之中不留一切之情执,是清净之义也。虚融者,诸法既为真空而无自性,故虚通融镕,同为一如。是为一代五时中第四时之说法,以遣荡二乘之法执,令终入于法华中道实相之渐阶也。法华玄义十之一曰:“般若论通则三人同入,论别则菩萨独进。广历阴入尽净虚融,亦不明其意出意。”

  【进具】 (术语)年满二十由沙弥进而受比丘之具足戒也。

  【尽苦道】 (术语)谓二乘之法,即四谛十二因缘之观行,以断尽生死之苦之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禁满】 (物名)温器之名。玄应音义十四曰:“禁满,温器名也。寻检文字所无,未详何出,此应外国语耳。”

  【禁母缘】 (术语)善导观经序分义,分一经之序,分为证信序,发起序之二,于发起序中更分七科,阿阇世王幽闭其母韦提希夫人之一段,谓之第三科禁母缘。

  【尽七日】 (杂语)七七之终也。

  【进如意足】 (术语)见“四如意足”条。

  【尽十方】 (术语)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也。愿生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近事】 (术语)近三宝而奉事之也。梵语优婆塞,译作近事男,优婆夷,译作近事女。

  【近事律仪】 (术语)优婆塞,优婆夷所授持之五戒也。

  【近事男】 (术语)旧称优婆塞。新称邬波索迦Upāsaka,译曰近事男。在家受五戒之男子也。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西域记九曰:“邬婆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婆塞,皆讹也。”

  【近事女】 (术语)旧称优波夷。新称邬波斯迦Upāsikā,译曰近事女。在家受五戒之女子也。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西域记九曰:“邬波斯迦,唐言近事女,旧曰优婆斯,又曰优婆夷,皆讹也。”

  【尽是女身】 (杂语)由闻法之功德而舍离女身也。法华经药王品曰:“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尽寿药】 (饮食)四药之一。

  【晋水】 (人名)赵宋净源,号晋水。见“净源”条。

  【近童】 (术语)近者近事男,梵名优婆塞之译名。童者行童,学佛典之俗沙弥。性灵集九曰:“缁林郁茂,近童骈罗。”

  【尽未来际】 (术语)为示法之永,假说未来际也,如过去无极际,未来亦无有际底也。心地观经四曰:“当证无上菩提果,尽未来际常不灭,能度众生作归依。”

  【尽无尽法门】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经云尽无尽法门如何?答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即是尽无尽法门也。”

  【尽无生智】 (术语)俱舍论所说十智中尽智无生智之二也。俱舍论二十五曰:“尽无生智说名为觉。”见“智”条。

  【禁五路印】 (术语)引留临死病人之魂魄于现身,为令延命而结之印,屈无名指入掌中,竖小指者是也。禁者闭塞之义。五路即六道中之五道,言人死而趣他界,今既在人道,死去之处,是五道也。以不思议之加持力,禁闭五道之门,苏而还于前身,故尔言也。或曰:魂魄经五路而去,今令此防遏之。五路者:一脐下,二胸,三腹,四首,五顶上也。出于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尽虚空界】 (术语)约竖而谓为尽未来际。就横而谓为尽虚空界。显物之无际限,佛门之套语也。

  【进学经】 (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孝顺,仁慈,惠施等法。

  【近圆】 (术语)具足戒之异名。圆为涅槃之称。具足戒为近涅槃之法也。寄归传三曰:“既受戒已,名邬婆三钵那。”自注曰:“邬婆是近,三钵那是圆,谓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亲近涅槃,旧云具足者,言其泛意。”

  【近缘】 (术语)三缘之一,见“三缘”条。

  【尽智】 (术语)俱舍论所说十智之第九。见“智”条。

  【尽智经】 (书名)详说尽智之事。中阿含经十。

  【近住】 (术语)为在家男女受八戒者。亲近三宝宿住之义。

  【近住律仪】 (术语)在家男女所受之八戒也。俱舍论十四曰:“若受离八所应远离,安立第二近住律仪。”

  【近住男】 (术语)在家受八戒之男子也。

  【近住女】 (术语)在家受八戒之女子也。

  【经】 (术语)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一)三藏之一。对于律及论而言。即佛所说之教法也。涅槃经第十五所谓:“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大毗婆沙论第一等所谓律及论,诠戒及慧,而经则诠定者,即是也。论其字义,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谓:“能贯穿缝缀种种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真善妙义,是名契经。”同第八十一,谓:“契经者,谓贯穿义。”显扬圣教论亦同之。是以贯穿之义释经也。然佛地经论,谓:“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又法苑义林章第二本,谓:“虽以贯穿之义释契经,然以教贯义,以教摄生,名之为经。犹如綖之贯花,经之持纬。西域呼汲索,缝衣之綖,席经圣教等,皆名素呾缆。众生由教摄而不散流于恶趣,义理由教贯而不散失隐没,是故名圣教为契经。”华严疏第一释修多罗,谓:“古译为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即契理合机之经,依主受名。复云:正翻名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是等皆以贯穿摄持之二义释经也。若依杂阿毗昙心论第八,则修多罗有五义,其文曰:“修多罗者有五义:一曰出生,出生诸义故。二曰泉涌,义味无尽故。三曰显示,显示诸义故。四曰绳墨,辨诸邪正故。五曰结鬘,贯穿诸法故。如是五义,是修多罗义。”法华玄义第八上,广就修多罗,出有翻无翻之两说,无翻之中,详说今之五义,谓梵语多含,故不可翻,有翻之中,出经,契,法本,线,善语教之五译。其间谓经为经由之义,以其由于圣人之心口,故云。出教由行由理由之三释。又谓经为经纬之义。如世绢经,以纬织之,而龙凤文章成。佛以世界悉檀说经,菩萨以世界纬织,经纬合,故圣贤文章成。又依净影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上,谓:“经者,外国名修多罗,此翻名綖。圣人言说,能贯诸法,如綖之贯华,故名为綖。而言经者,綖能贯华,经能持,其用相似,故名为经。若依俗训,经者常也。人别古今,教仪常楷,故名为常。经之与常,何相关顾,将常释经。释言经者,是经历义。凡是一法,经古历今,恒有不断。是其常义,故得名常。”是并释经之字训也。盖梵音修多罗,为贯穿摄持之义,虽可译为綖或线。然以古来支那于圣人之说称为经,故借之而用经之名也。窃思佛典中称为经者甚多,其分类不一。普通分为大乘经小乘经二种,大乘经之中,分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部。或为华严部,方等部,般若部,法华部,涅槃部,秘密部。小乘经之中,或分为阿含部小乘部二种。又就翻译而区别为重译经单译经,宋代已后之译经,别有续入藏目录。依缘山三大藏总目录,大乘经,并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重译,单译。宋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五卷。元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丽藏五百二十一部,二千一百六十四卷。小乘经,阿含单译,总计宋元两藏各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卷。丽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四卷。依缩版大藏经目录,则大乘经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合计四百五十部,二千二百九十一卷。小乘经三百二十一部,七百七十八卷。别有秘密部五百七十部,九百三十一卷。但秘密部中,含不属于经者。此外有阙经,伪经,疑经及未度之经。又有非佛所说,而亦称为经者。如法句经,坐禅三昧经,修行道地经,杂譬喻经,百喻经等是也。通彼经律论三藏,而称为大藏经或一切经者。不过以经为其中之根本,部帙亦随而多故据,胜立名耳。(二)十二部经之一。对于祇夜,优婆提舍等而言。经中直说之长行也。成实论第一十二部经品所谓:“修多罗者直说语言。”瑜伽师地论第八十一所谓:“契经者长行直说。”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一所谓:“契经者,谓以长行缀缉,略说所应说义”者是也。是经中长行,即为散文,而不用偈颂,又称不属于授记,本生,论议等之部分也。又出于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往生论注卷上,大乘义章第一,法华义记第一,法华玄赞第一,华严探玄记第一,善导之观经疏第一等。

  【经案】 (物名)载经之机。

  【经呗】 (杂语)歌咏经文之声。即梵呗也。慧琳音义六十五曰:“经呗,僧尼法事梵呗声也。”

  【经部】 (流派)具名经量部。见“经量部”条。

  【经藏】 (术语)该摄佛所说之经典,称为经藏。经中各含藏事理,故曰藏。三藏法数九曰:“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六十华严经六曰:“自归于法,愿与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又纳经典之府库也。又作经堂,藏殿,轮藏等。此中亦收经律论之三藏及贤圣祖之章疏,名为经藏者,就本也。寄归传四,言亡僧之遗物曰:“所有经典章疏皆不可分,当纳经藏,四方僧共读。”

  【经藏堂主】 (职位)藏主之下有堂主。藏主不居藏殿。堂主守经,常在藏殿。见象器笺六。

  【经单】 (物名)记经名之纸标。禅家每年启建正月祝道场之前一日贴于大殿前者。敕修百丈清规第一曰:“启建元先一日,堂司备榜,张于三门之右及上殿经单,俱用黄纸书之。”

  【经道】 (术语)经典所说之道。无量寿经下曰:“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

  【经典】 (杂名)佛说之。阿难结集之。初传之于口。后书之于贝叶。其文句并书籍。谓为经典。无量寿经上曰:“菩萨经典,究畅要妙。”法华经序品曰:“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

  【经法】 (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

  【殑伽】 (地名)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为印度三大河之一、发源于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笃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为丰饶,故古来起于印度之几多君主,其都城皆以此川流而定,数千年来印度文明之中心也。佛教勿论,即其他之宗教与哲学,亦起于此流域。因此印度人视此河极为神圣,遂至以河名直为神名。西域记一曰:“殑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玄应音义八曰:“强伽,旧名恒河是也。亦名殑伽,从阿耨大池东面象口流出,入东海,其砂细与水同流也。”此所以经中有恒河沙数诸佛之譬喻语也。同二十四曰:“殑伽河,诸经论中或作恒河,或言恒伽河,亦云恒迦河,或作强伽河,皆讹也。此河从无热恼池东面象口而出,流入东海。旧译云天堂来,以彼外书云本入摩醯首罗天顶从耳中出流在地上,以天化身在雪山顶故作是说。见从高处而来,故云天堂来也。”俱舍光记五曰:“殑耆,是河神名。若女声中呼名殑耆,若男声中呼名殑伽,旧曰恒河,讹也。”可洪音义一曰:“恒伽,大般若经作殑伽天女是也。”此所以以其河水为神圣,而生浴于此水者,得去一切罪污之思想也。药师本愿经作“弶伽”。

  【殑伽沙】 (地名)旧称恒河沙。新称殑伽沙。

  【殑伽神】 (神名)又作恒伽天。印度恒河之河伯也。见“殑伽”条。祖庭事苑七曰:“主河之名是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

  【殑伽神女】 (神名)同上。

  【经供养】 (行事)不限何经,书写之,为作佛事。谓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于三宝中之法宝。供养经者,即供养法宝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系于病比丘之颈,大减病苦,死后虽坠地狱,亦依咒力而消灭罪障,生于天而成随求即得天子。

  【经轨】 (杂名)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伽法,一卷,不空译。使咒法经,一卷,菩提留支译。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依念诵供养法,一卷,善无畏译。大圣欢喜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一卷,憬瑟撰。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迦悉地品秘要,一卷,含光记。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一卷,金刚智译。【经轨】(经名)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一卷,金刚智译,称为金刚智仪轨。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称为不空仪轨,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一卷,地婆诃罗译。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一卷,善无畏译。七俱胝独部法,一卷,善无畏译。【经轨】(术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是通常之千手经也。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唐智通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一卷,唐不空译。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一卷,三昧苏婆罗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一卷,唐善无畏译。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唐金刚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唐金刚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法,一卷,唐伽梵达磨译。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宋知礼集。【经轨】(术语)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三卷,唐善无畏译。又有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一卷,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阿吒薄拘付嘱咒,一卷,俱失译。【经轨】(经名)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羂索咒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不空羂索神咒神经,一卷,唐玄奘译。不空羂索咒心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已上四经皆前经之第一品也。又,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二卷,师子国三藏阿目佉译。是三十卷经一二两卷之异译也。又,不空羂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三卷,唐宝思惟译。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二卷,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二经同本也。【经轨】(经名)北斗七星护摩法一卷,北斗七星护摩念诵仪轨一卷,北斗七星延命经一卷,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一卷。【经轨】(术语)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一卷。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一卷。圣多罗菩萨经,一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一卷。圣多罗菩萨梵赞,一卷。【经轨】(术语)实叉难陀译之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玄奘译之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失译之大方广十轮经,八卷。输婆迦罗译之地藏菩萨仪轨一卷。其他涉于疑者,有延命地藏经一卷,地藏菩萨念诵仪轨一卷,莲华三昧经一卷。【经轨】(术语)有如意轮菩萨念诵法一卷,观自在如意轮瑜伽一卷,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一卷,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一卷,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一卷,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一卷。【经轨】(经名)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一卷。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一卷。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一卷。【经轨】(经名)宝积经三十六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一卷,唐不空译。【经轨】(术语)密部之经典与仪轨。【经轨】(经名)摩利支提婆华鬘经,一卷,不空译。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摩利支天经,一卷,阿地瞿多译。摄于陀罗尼集经第十。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一卷,不空译。摩利支天一印法,一卷,失译。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一卷,失译。大摩利支菩萨经,七卷,天息灾译。【经轨】(经名)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二卷,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宝思惟译,一卷,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一卷,失译,大随求八印,宗叡传,一卷。【经轨】(术语)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一卷,不空译。

  【经柜】 (术语)贮众僧衣服道具之器。其在僧堂者谓之函柜。其在众寮者谓之经柜。众寮是看经之所,故曰经柜。前面与后面各有二本之足。其小者,有时用代经案。其大者,容大人而有余。

  【经行】 (术语)于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禅而欲睡眠时,为此防之,又为养身疗病。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经行。二事总包,无分泾渭。遂使调适之事久阙东川。”玄赞二曰:“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释氏要览下曰:“十诵律云:经行有五利:一剿健(剿音巢轻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坚固。三千威仪经,有五处可经行: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法华经序品曰:“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同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十诵律五十七曰:“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摩得勒伽六曰:“比丘经行时,不得摇身行,不得大驶驶,不得大低头,缩摄诸根,心不外缘,当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绳。”

  【殑河女】 (故事)此女爱念其子共没于殑河,死,生于梵天。心地观经三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泛水故力难前,与子俱没无能舍,为是慈念善根力,命终上生于梵天,长受梵天三昧乐,得遇如来受佛记。”性灵集八曰:“殑河女人,因爱子而生天上,坐海丈夫,发慈悲以成大觉。”

  【精魂】 (杂名)精气魂魄也。碧岩第一则颂评曰:“弄精魂瞠眼睛云廓然无圣。”

  【经家】 (人名)结集经典之人,即指阿难。三德指归一曰:“经家者,即阿难,是结集经家也。”

  【经筴】 (物名)又曰梵筴贝筴。筴音楚革切,筮策也。简书也。字典曰:“广韵楚革切,鲁语臧文仲闻柳下季之言,使书以为三筴,注简书也。”以贝经与简策同也。作夹者为非。寄归传一曰:“云十诵四分者,多是取其经夹以为题目。”僧史略上曰:“于时未事翻译,必存梵筴。”

  【经夹】 (杂名)又云梵夹。刻经文于贝多罗,夹以厚板,以绳结之也。其状类箱,故曰梵筴。愚案夹为筴之误同策。

  【经架】 (物名)置经之棚。

  【惊觉】 (术语)三昧耶四义之一。秘藏记本曰:“若众生有归依者,住法界定自受法乐如来,惊觉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令他行之。(中略)如来惊觉是惊觉义。”

  【经教】 (杂语)经典之教训。圆觉经曰:“如是经教功德名字。”

  【惊觉一切如来印】 (印相)又作金刚起印,觉起印。为惊觉一切如来之印契也。见真言修行钞二。

  【惊觉真言】 (真言)为惊觉三世十方诸尊之陀罗尼名。密教之修法唱之。见鱼山集略。

  【经戒】 (术语)经义与戒行。又经中所译之戒法。又戒为万世之常经,故曰经戒。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

  【精进】 (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

  【精进波罗蜜】 (术语)又曰勤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精进波罗蜜菩萨】 (菩萨)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密号曰慧护金刚。

  【精进方便】 (术语)见“十种方便”条。

  【精进根】 (术语)五根之一。

  【精进弓】 (譬喻)智慧譬箭,精进比弓。智度论十曰:“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

  【精进觉支】 (术语)见“七觉分”条。

  【精进铠】 (譬喻)铠为甲,三种精进中之被甲精进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为坚固意。”

  【精进力】 (术语)五力之一。

  【精进如意足】 (术语)四如意足之一。见“四如意足”条。

  【精进无灭】 (术语)二十二无减之一。见“无减”条。

  【精进心】 (术语)见“十信”条。

  【精进信】 (术语)十信之一。

  【经卷】 (术语)古经皆为卷本,故曰经卷。方册之经,成于明朝。法华经法师品曰:“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

  【经量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四百年之初,由说一切有部别派者。三藏之中,唯以经为正量,故名经量部,单云经部。宗轮论述记曰:“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凡所援据,以经为证,即经部师。从所立以名经量部。”Sautrāntika。

  【精灵】 (杂语)神识也。业疏济缘记四下曰:“精灵即神识。”又邪鬼之上品也。楞严经六曰:“如不断偷必堕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

  【精灵棚】 (物名)盂兰盆供饮食之棚。

  【精庐】 (杂语)精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精庐,庐舍也,即精舍是也。”

  【经论】 (术语)三藏中之经藏与论藏。经为如来之金口说法,法华经涅槃经等。论为菩萨之祖述,唯识论俱舍论等。三论检幽钞一曰:“欲示师资不同故,师说名经,资言称论。以师所说,可则可常,能显至道故,称为经。资之所作,俱论佛语,更无异制,故称为论。”

  【经律】 (术语)三藏中之经藏与律藏。俱系金口之直说。经为教常道者。律为制恶事者。

  【经律论】 (术语)见“三藏”条。

  【经律异相】 (术语)五十卷,梁僧旻宝唱等集。就经律二藏中拔粹类聚者。法苑珠林之类。

  【经马】 (杂名)般若心经与绘马也。禅院之祈祷及盂兰盆会等,印造此二者焚之。加以纸钱,经罢焚化。传是宋时禅林之法。盖以人鬼道异,若火化之,则他得受用也。异闻总录云:李泳子永,常印尊胜陀罗尼幡,焚施鬼道,即此也。

  【精媚鬼】 (异类)三种鬼之一。见“鬼”条。

  【精明】 (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

  【经木】 (物名)读经时所打之拍子木,谓之经木,亦曰音木。

  【殑耆】 (神名)殑伽河女神名。见“殑伽神”条。

  【殑耆罗】 (人名)比丘名。俱舍宝疏五曰:“殑耆是河神名,罗名摄受。父母怜子与字,立名殑耆摄受。女声呼名耆,男声呼为伽。”梵Gaṅgilaya。

  【精气】 (杂语)人之精神气力也。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精舍】 (术语)寺院之异名。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之谓。此名自祇园精舍而来。学林新编曰:“晋孝武幼奉佛法,立静舍于殿门,引沙门居之。因此俗谓佛寺曰静舍,亦曰精舍。”按汉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称精舍。范书包咸传:咸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党锢传:刘淑檀敷俱立精舍教授。姜肱传:盗就精庐求见。注云:精庐即精舍也。以此观之,精舍本为儒士设。晋时别居沙门,乃袭用其名焉耳。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曰:于吉来吴,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晋武以前道士,亦尝袭精舍名矣。释迦谱八曰:“息心所栖故曰精舍。”慧苑音义上曰:“艺文类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其精练行者之所居,故谓之精舍也。”名义集七曰:“灵佑寺诰曰: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

  【精神】 (术语)有情之心识也。精微曰精。不测曰神。无量寿经下曰:“精神苦痛。”

  【经生】 (杂名)又曰经手。书写经者。

  【经生圣者】 (术语)谓在预流等圣位,经欲界或色界之多生,而后般涅槃者。其中经欲界生之圣者,必不往生于色无色界。证得不还果已,定于现身般涅槃。此以彼圣者,既厌欲界之苦,深恐生于上界,犹有长时之苦,同于欲界故也。经色界生之圣者,于色界无苦,随而有以厌心劣而上生于无色界之义。大毗婆沙论五十三问答欲界经生之圣者,生于上二界否?评家云:定无复生于上二界者。俱舍论二十四曰:“已经欲界生者,及已从此往上界生诸圣,必无练根并退。”是由凡经生之圣者,不惟习根极为成熟,又得殊胜之所依止也。并见俱舍光记二十四,宝疏二十四等。

  【经师】 (杂名)读经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中略)我欲亲往奉彼经师。”同十三曰:“经师律师论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梁高僧传有经师之一科。

  【精识】 (术语)人之精灵心识也。无量寿经下曰:“魂神精识自然趣之。”

  【精室】 (杂名)修法之道场也。精妙之坛场也。又为精练者之室宅,故曰精室。三摩地法曰:“建立精室布轮坛。”准提仪轨曰:“将像于精室秘密供养。”

  【经释】 (术语)佛经与师释也。佛之说法,直诵传记录者,谓之经。其经意为人师解释者,谓之释。

  【经手】 (杂名)又曰经生。书写经者。

  【经疏与现图相违】 (杂语)现图置释迦于第二院,经轨置于第三院。是经轨依大日经具缘品所云:“次往第二院,东方初门中画释迦牟尼。”之文。然据阿阇梨之说,则若依自内向外之次第,文殊院应为第二重,释迦院(合外金刚部)应为第三重。今释迦院为第二者,是示大智大悲次第故也。故作此曼陀罗,先作中胎并第一重。是为大日内证之智德故也。次越第二重而作第三重之释迦院,是为大日外用之悲德故也。即大智大悲不二之次第也。次还作第二重之文殊院等,是兼悲智具二利故也。然则经文之第二院,依法门次第,释迦作第二番故云第二院,文殊作第三番故云第三院。是但为治慢法之人,特安密语耳。大日经疏五曰:“次往第二院画释迦牟尼。阿阇梨云:此中第二是隐密语耳,若从中向外当以释迦牟尼眷属为第三院,今则以毗庐遮那法门眷属为第一,释迦牟尼眷属为第二。诸菩萨在悲智之间,上求下化故为第三。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来密藏,为防诸慢法人不从师受者变乱经文,故须口传相付也。”同十二曰:“前曼荼罗中,云第二院置释迦,第三院文殊师利。此文互也。由下先定中胎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则是第三重也。”又云:现图之苏悉地院,不载于经轨者,诸师合之于虚空藏院之意也。

  【经笥】 (物名)盛经之箱。释氏要览中曰:“经笥法将,并五印度学人,称奘法师。”是由箱之义,转而为通经人之义。与西域记十二赞奘师所谓:“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皆有脚经笥之义也。

  【经塔】 (堂塔)纳经文陀罗尼而供养之塔也。西天之法,凡造塔及像,则必纳舍利或经颂。其纳经颂者,即经塔也。寄归传四曰:“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略)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密教劝置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经曰:“安置此陀罗尼于塔像中者,我等十方诸佛,随其方处恒常随逐。”尊胜陀罗尼经,佛教天帝谓此供养者为摩诃萨埵。法华经法师品亦教于经卷所住之处,起七宝之塔而严节之。又于塔书经文者。书史会要六曰:“释法晖,政和二年天宁节,以细书经塔来上,作正书,如半芝麻粒,写佛书十部。”

  【经堂】 (堂塔)入一切经之殿堂。与经藏同。

  【经题】 (术语)经之题目。佛经置重首题。题为一部之总标。天台释经题,立五重之玄义,为万代之洪范。

  【经体】 (术语)经之体也。谓一经所诠之主质。天台观经疏卷上,谓诸法实相为经之体,余皆魔事,如诸星环北辰,万流宗于东海也。天台以前之诸师,不别经宗与经体。天台以体为一经之主,谓宗如辅臣。小乘经以三法印为体。净土诸师以念佛为体。

  【经体三尘】 (名数)经体有三:一为声。于佛在世时闻金口之音声而得道,是以声尘为经。二为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传持之,是以色尘为经。三为法。内心思惟自法,而契于理。是不由他教,不由纸墨,唯以法尘为经。耳识利者依于声。眼识利者依于色。意识利者依于法。此土之人,此三识利。余三识钝。鼻嗅纸墨亦无所知,身触经卷亦不能解。舌啖文字亦宁辨是非耶?是故唯以三尘为经体。见玄义八上。

  【经头】 (职位)禅家掌经卷图书之僧也。又禅院为补修一切经劝化街坊之僧曰经头。

  【经瓦】 (物名)瓦雕经文为永传而埋置土中者。

  【经王】 (譬喻)称其经胜于他经,曰经王。即经中之王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中略)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法华嘉祥疏九曰:“言经王者,此经于今昔权实开合自在,故称为王。又独一无二,亦是王义。”最胜王经一曰:“金光明妙法,最胜诸经王。”心地观经八曰:“若有法师受持读习解说书写此心地经众经中王,如是法师与我无异。”

  【经帷】 (衣服)即经衣。见“经衣”条。

  【经文】 (术语)经之文句。能诠义理者。即经文为能诠,义理为所诠。

  【荆溪】 (人名)支那天台第九祖湛然,晋陵荆溪人,故号荆溪大师。佛祖统纪七曰:“九祖荆溪尊者湛然,姓威氏,世居晋陵荆溪。时人尊其道,因以为号。”

  【经箱】 (物名)贮经之箱。其形不同,而在经案之上者,竖一尺许,横四五寸,多镂金银嵌螺钿为饰。

  【经衣】 (衣服)又作经帷子。死者所被之净衣,书经文者。不空羂索真言经六曰:“若有众生,亿劫具造四重五逆十恶等罪,身坏命终,堕阿鼻狱。若此亡者随其身分尸骸衣服为真言者,身影映着,即得解脱。舍所苦身,直生净土。”大宝楼阁经上曰:“若读若诵,若受持,若佩身上,若书衣中。(中略)决定当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鲸音】 (譬喻)譬梵钟之声也。祖庭事苑曰:“物类感志云:海岸有兽曰蒲牢,而性畏鲸鱼。食于海畔,鲸或跃,蒲牢即鸣,声如钟。今人多状蒲牢兽形施钟上,斫撞为鲸而击之。鲸本无声,因鲸跃而蒲牢鸣,故曰鲸音。”

  【鲸鱼】 (动物)梵云摩竭。一译鲸鱼。见“摩竭”条。

  【经者】 (人名)受持法华经者。又讲说经论者。对于禅者而云。

  【精真】 (杂语)精明真如之性也。楞严经十曰:“唯一精真。”

  【经宗】 (术语)依经而开之宗旨曰经宗。依论而开之宗曰论宗。如华严天台是经宗。如成实三论是论宗。

  【警策】 (杂名)禅堂僧众坐禅时警醒情气睡魔之策鞭也。长四尺二寸,上幅少广,有二寸弱。不问睡与不睡,可打即打,受者合掌低头而谢之。

  【景岑】 (人名)南泉之法嗣也。号招贤。三十二祖传曰:“岑尝与仰山寂玩月次。寂曰:人人尽有这个,祇是用不得。岑曰:恰是倩汝用。寂曰:尔作么生用?岑劈胸与一蹋。寂曰:[囗@力],直下似个大虫。自此诸方称为岑大虫。清雍正十二年封洞妙朗净禅师。

  【景德传灯录】 (书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年中,沙门道原编。集诸祖之机缘者。

  【井河】 (譬喻)为譬身无常之二喻。井者谓人于旷野为醉象所逐,攀树而入井也。见“鼠”条。河者如涅槃经所谓:“譬如河岸临险大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坠。善男子!人亦如是,临老险岸,死风忽至,势不可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井河引喻,逼形器于刹那。”

  【井华】 (杂语)后夜之井水,谓之华水。见“华水”条。

  【警觉】 (术语)警醒心之惛沈也。唯识论三曰:“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俱舍论四曰:“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宝箧印陀罗尼经曰:“从佛身出种种光明,间错妙色,照触十方,悉皆警觉一切如来。”

  【井驴】 (公案)井户与驴马也。曹山录曰:“师问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驴觑井。山曰祇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么生?山曰:如井觑驴。”

  【景命日】 (杂名)天子即位之日。禅林法规每月此日有祝赞讽经。见象器笺十三。

  【憬兴】 (人名)新罗国人。十八岁出家,专事著述,其说以法相为主。所著有涅槃经疏十四卷,法华疏十六卷,金光明经述赞七卷,弥勒经述赞三卷,瑜伽论疏十卷,瑜伽记三十六卷,解深密经疏,观无量寿经疏二卷等数十种。见三国遗事五,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一二等。

  【璟兴】 (人名)新罗人。法相宗。有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行于世。

  【井中捞月】 (譬喻)僧祇律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间处,有五百狝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狝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狝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狝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树弱枝折,一切狝猴堕井水中。”

  【境】 (术语)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俱舍颂疏一曰:“色等五境为境性,是境界故。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又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故称为境。是属于前之法境。玄义二上曰:“以境妙故,智亦随妙。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函盖相称,境智不可思议。”

  【镜】 (物名)律名好照。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敬爱】 (术语)无量寿经下曰:“父子兄弟夫妇室家,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又五种坛法之一。请诸佛菩萨爱护之修法名。又祈一家亲属平和所用之修法名。见秘藏记末。参照祈祷条。

  【敬爱法】 (修法)见“祈祷”条。

  【净邦】 (术语)同于净土。教行信证序曰:“净邦缘熟,调达阇世兴逆害。”

  【境本定身】 (术语)见佛之相好而发心,谓之见相发心。此见相依四教之机,有四种不同。然其所对之佛身,必为丈六之释迦应身。应身为所观之境,观见此四相之别也。因而定为境本之佛身,为丈六之释迦,是谓之境本定身。止观辅行一曰:“皆以三藏如来而为境本,于色相上四见不同。”四教仪集注上曰:“如来,谓丈六身,即境本定身也。”

  【净玻璃镜】 (物名)所谓业镜是也。在阎魔厅罪人一生恶业之事实悉现前令当人见之。此净玻璃镜之名,出于伪造之十王经,不足取。谓之业镜,又称火珠,以显现罪业之说,则经论有明据。见业镜条。

  【净波罗蜜】 (术语)四波罗蜜之一。

  【净藏】 (人名)妙庄严王二子之一。见“净藏净眼”条。

  【净藏净眼】 (人名)出于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中,因缘谈中之人。过去世,光明庄严国有王,云妙庄严。邪见炽盛,不信佛法。二子,净藏,净眼,夙信佛法,得神力怜愍父王之邪见,为之演种种奇瑞,遂令父王翻心至佛所,得法华利益。

  【净藏三昧】 (术语)法华十六三昧之一。

  【净刹】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行事钞下四之一曰:“作从佛往净刹之意。”

  【净筹】 (物名)厕筹之未使用者。

  【净除业障经】 (经名)净业障经之异名。

  【净除罪盖娱乐佛法经】 (经名)五句章句经之异名。

  【净道】 (杂语)清净之佛道也。法华经序品曰:“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净德】 (术语)四德之一。

  【净德夫人】 (人名)妙庄严王之夫人。也见“妙庄严王”条。

  【净地】 (术语)比丘住而无罪之地云净地。有清净其地之法。

  【净定】 (术语)同于等至。

  【净发】 (术语)僧之剃头也。净发之法,半月一度。高僧传(阇那崛多传)曰:“遮拘迦国山中有入灭定罗汉三人,定中禅寂。每至半月,诸僧就山为其净发。”同求那跋陀罗传曰:“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

  【净法界】 (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曰净,为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之所依,故曰法界。佛地论三曰:“净法界,真如为体。”

  【净法界印】 (印相)以左右手为拳,二大指入掌中,伸二头指。

  【净法界真言】 (真言)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谟三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都为法界之义,第三句萨嚩婆缚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于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十三。又唵嚂。瑜伽莲华部念诵法曰:“若触秽处,当于顶上观有法界生字,放赤色光,所谓嚂字。于所食物皆加持此字,即不成秽触。于一切供养香华等皆加此字,放白色光,即无秽触,所供养物皆遍法界。”此中唵为金刚界之归命语,三身等之义如常。

  【净法界咒】 (真言)与净法界真言同。

  【净饭王】 (人名)迦毗罗卫国之王,释尊之父王也。名义集三曰:“首图驮那Śuddhodana,此云净饭或云白净。”

  【净梵王】 (天名)梵者清净之义,梵天总离淫欲,故云梵,今梵汉双举,称曰净梵。梵天王也。

  【净饭王般涅槃经】 (经名)一卷,刘宋涅槃京声译。佛及难陀、阿难、罗云,亲送净饭王之丧,以彰孝道。

  【净饭王千佛父】 (本生)杂宝藏经一明鹿女之缘云:“昔雌鹿咶仙人尿便生端正女,迹生莲华。时梵领国王索此女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华,叶有千小儿,长大皆为力士,彼时千子者贤劫之千佛是也,父者白净王是也,母者摩耶是也。”

  【净方】 (术语)方者方所,净方者即净土之称。归敬仪中曰:“净方不一,随意乐而受去。”

  【净佛】 (术语)佛有浅深胜劣之别,究竟之真佛云净佛。大日经疏八曰:“言净佛者,声闻法中,阿罗汉亦名为佛。诸余大乘未了义经亦有成佛义,然不得名为遮净。今正明本心常佛,故以净字甄之。”是台宗斥法相之成佛,谓为有为之报佛,梦中之权果是也。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盖欲令当来自身所住之国土清净,必先清净己心,己心清净,则其国土得清净也。故菩萨发大愿心,成就当来己净土,而清净心行,谓之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者,又维摩经佛国品所谓“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净土。”菩萨感佛土,必有所化之众生,佛土之净秽,随于所化众生之净秽,所化之众生清净,则其土清净,所化之众生污秽,则其土亦污秽。故菩萨为庄严佛国土而今日教化众生,众生随其教,而身成就清净之善业故当来往生彼佛国土,能所之二化,依正之二报,共得清净。因之而教化众生,谓之成就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曰:“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净竿】 (物名)禅寺之浴室设净触二竿,净竿挂净衣,触竿挂秽衣。见象器笺二十。

  【镜谷】 (譬喻)影之映镜,响之应谷,譬佛与众生之感应。

  【净观】 (术语)清净之观法也,如净土之十六观是。归敬仪曰:“少厌欲,苦令修净观。”

  【净国】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观无量寿经曰:“必生净国。”净土论注曰:“净国无衰变。”

  【净行梵志】 (术语)修梵天行之婆罗门,称曰净行梵志。大日经疏四曰:“火神是净行梵志火祠之所。”

  【境行果】 (术语)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谓为境。已知境界,则修习闻思修三慧,凝五重唯识观,谓为行。果者,谓有漏之修,能感世间一切之妙果,无漏之修,永灭诸障而得大菩提也。

  【净行经】 (经名)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之略名。

  【净行品】 (经名)菩萨本业经之异名。

  【净行者】 (术语)又曰梵志。修婆罗门行者之通称也。见“梵志”条。

  【净行者吉祥印】 (印相)大梵天王印之名也。见“大梵天”条。

  【净华台】 (杂名)清净之莲华台也。

  【净华众】 (术语)往生极乐者,化生于清净之莲华,具七种净法,是曰净华众。愿生偈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见“七华”条。

  【净秽不二】 (术语)见“不二”条。

  【静慧】 (术语)安静之智慧,即空慧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又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净家】 (流派)净土宗云净家。

  【净觉】 (术语)清净之觉悟也。圆觉经曰:“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又(人名)名仁岳,自号潜夫。净觉是敕赐号也。初从四明法智学,后背师成一家,世谓之为山外派之泰斗。所著有楞严会解十卷,熏闻记五卷,楞严文句三卷,金刚般若经疏二卷,发轸钞五卷,弥陀经疏二卷,指归记二卷,十不二门文心解二卷,杂录名义十二卷,义学杂编六卷等。见佛祖统纪二十一。又(杂名)魏书曰:“浮屠正号曰佛施,佛施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净觉。”

  【境教理行果】 (术语)于四法宝之外,别加所观之境者。法相宗称之为五种唯识,说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之别。出于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枢要等。

  【净洁五欲】 (名数)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谓色界无色界之色声香味触五欲曰净洁五欲。

  【境界】 (术语)Viṣaya,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无量寿经上曰:“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入楞伽经九曰:“我弃内证智,妄觉非境界。”

  【净戒】 (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境界爱】 (术语)三种爱之一。见“爱”条。

  【境界般若】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一切诸法为般若所对境界(般若为能缘之智,诸法为所缘之境),故指一切诸法曰境界般若。见三藏法数二十。

  【境界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之一。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之境界者。亦名现相。又名现识。唯识论所谓果能变。与识之自体分所现之相分同。起信论曰:“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

  【境界有对】 (术语)三有对之一。见“有对”条。

  【净巾】 (物名)即手巾也。

  【净经】 (经名)文殊师利净律经之略名。

  【净居】 (界名)净居天也。又(杂名)伽蓝之地也。旧唐书高祖纪:“伽蓝之地,本曰净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

  【净居天】 (界名)五净居天也。见“五净居天”条。

  【净居天真言】 (真言)见“五净居天”条。【净居天真言】(真言)(归命语上略)摩拏啰摩达摩三婆嚩费婆嚩迦他那。三。三。莎诃。第一句摩拏啰摩为意悦之义,受种种乐,故意悦也。第二句达摩三婆嚩为法生之义,此为佛所化生,不关于世天之垢,自法而生也。第三句,费婆嚩为随有之义,第四句迦他那为说之义,通上句曰随有所说,随彼法而生,以之解法为众生说法也。第五第六之三三,皆为其种子,阿为谛宣之义,契与不契皆离,实体与空同,极令空,故为重字。见大日经疏十。

  【净口业真言】 (真言)即“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十四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诵此真言者,一切口业悉皆清净。不诵真言,以恒河水漱,亦不净也。”

  【敬礼】 (杂语)Vandana,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毗奈耶杂事一曰:“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若见苾刍,便云敬礼。”同十五曰:“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田*弟],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邬波离,于我法律,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着地,一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彼云无病,若不尔者,俱得越法罪。”法华忏法曰:“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佛。”义林章四本曰:“言敬礼者:虔恭曰敬,轨仪称礼。谛发殷诚,屈仪褒赞。申虔恭之道,标敬礼之名。又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故名敬礼。即通三业,诸教云稽首者,藉身业之稽首,申三业之敬礼。”义林章四本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应言纳慕或纳莫。”

  【静力】 (术语)静虑即禅定之力也。圆觉经曰:“诸菩萨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

  【净琉璃净土】 (界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居,在东方之世界也。

  【净琉璃世界】 (界名)药师如来之净土也。见“药师”条。

  【净裸裸】 (杂语)又云赤裸裸。天真独朗无纤毫情尘之称。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透过关捩子,出得荆棘林,净裸裸,赤洒洒。”

  【净侣】 (杂语)无垢清净之僧众也。

  【静虑】 (术语)梵语驮耶演那Dhyāna,译为静虑。七种定命之一。见“三昧”条。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种定静虑(见“四禅定”条)。其所生之天处,谓之四种生静虑。见“四禅天”条。

  【静虑波罗蜜】 (杂语)十波罗蜜之一。

  【静虑律仪】 (术语)见三律义条。

  【静虑律仪无表色】 (术语)见“无表色”条附录。

  【静虑生】 (术语)生静虑也。见“静虑”条。

  【静虑生律仪】 (术语)见“律仪”条附录。

  【净满】 (菩萨)卢舍那,一译净满。

  【净门】 (术语)六妙门之一。

  【净妙】 (杂语)清净微妙也。法华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净妙华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

  【净名】 (人名)见“净名居士”条。

  【净名大士变庵罗园为讲堂】 (杂语)佛说法在庵罗树园,净名大士(维摩译名)将从方丈之病室与文殊共诣此处,先以彼神力变此庵罗树园为净土之大讲堂状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尔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为金色。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中略)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净名经】 (经名)维摩诘经之异名。

  【净名居士】 (人名)新作毗摩罗诘,译曰无垢。旧称维摩诘,翻为净名。见“维摩”条。

  【净名居士方丈】 (堂塔)说维摩居士之居室也。以其室广一丈而为四方,故有此名。法苑珠林三十八曰:“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卫长史,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

  【净名玄】 (书名)天台智者之维摩经玄疏六卷,世称净名玄。

  【净名玄论】 (书名)八卷,隋吉藏撰。

  【净名玄义】 (书名)四卷,元兴寺智光撰。

  【净命】 (术语)比丘离四种之邪命法而清净活命,谓之净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也。又以清净之心为生命,谓之净命。维摩经菩萨品曰:“正行善法,起于净命。”注曰:“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为命。”不思议疏上曰:“净命者,少欲知足之行。”

  【净摩尼珠】 (物名)净水珠也。有宝珠其德能清净浊水,故云净水珠。净土论注下曰:“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参照“净水珠”条。

  【静牌】 (物名)坐禅牌又称静牌。静者静虑之义,梵语禅那之新译语也。见象器笺十六。

  【净瓶】 (物名)梵语军迟,又作捃稚迦。梵音Kuṇḍikā,此云瓶。有净触二瓶,净瓶之水,以洗净手,触瓶之水,以洗触手。亦称澡瓶。今俗多以寻常花瓶当之。殊误。释氏要览中曰:“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瓮瓶者是净用,若铜铁是触用。”义净之受用三水要行法曰:“旧律十诵五十九云:有净瓶罐,厕澡罐。四十一云:有净水瓶,常水瓶。又新译有部律文,净瓶触器极分明,此并金口亲言,非是人造。宁容唯一铜瓶,不分净触。虽同告语,不齿在心。岂可以习俗生常,故违圣教。”

  【净菩提心】 (术语)真言行者初入初地,见法明道,得无盖障三昧,名曰净菩提心。大疏三曰:“初入净菩提心门,见法明道,如识种子迦罗罗时。”

  【净菩提心地】 (术语)初地之异名,是为真言行者初心之位次,三句义之菩提心为因配于此地。见秘藏记末。

  【净菩提心观】 (术语)五字轮观之异名。见“字轮观”条。

  【净菩提心门】 (术语)清净之菩提心,是东方阿閦如来之三摩地,一切众生成佛之正因也。一切众生必以此净菩提心为因,证入一切如来之境界,故有门之称。大日经疏一曰:“入佛智慧有无量方便门,今此宗直以净菩提心为门,若入此门即初入一切如来境界。”

  【净人】 (杂名)奉侍比丘僧之俗人也。其人解比丘之净语,故称曰净人。比丘之指命,总顺戒律之作法,故谓之净语。资持记中三之一曰:“知属前人,净在此人,由解斯义,故号净人。”

  【净肉】 (术语)比丘食而无罪之肉云净肉。有三种,五种,九种。见“食”条。

  【净三业印】 (印相)莲华合掌为清净三业之印契,故云净三业印。见“莲华合掌”条。

  【净三业真言】 (真言)凡修法之初,忏悔法了后,必手结莲华合掌印,口诵此真言,除净吾身口意三业之垢染也。其真言曰:唵。萨缚婆缚。[禾*述]驮。萨罗缚达磨。萨缚婆缚。[禾*述]度。欠。Om svabhāvaśuddha sarvadharma svabhāva śuddhahāṁ。第一句之唵为金刚界真言归命语,三身之义,归命等之义如常。第二句萨缚婆缚为自性之义,第三句[禾*述]驮为自(净)之义,通上句即谓自身之自性清净也。第四句萨缚达磨为一切法之义,即谓一切法之自(净)性清净也。第五句萨缚婆缚[禾*述]度,[禾*述]度为他(净)之义,即谓他身之自性清净也,盖谓自身及一切诸法与他身共自性清净。结句之欠为我之义,即谓今以此自他法清净真言加持故,本具之自性显现,我身之三业今实清白也。

  【径山】 (地名)在杭州临安府。谓为兴圣万寿禅寺。震旦五山之一。道钦开之。

  【径山道钦禅师】 (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驻锡于径山。唐代宗大历三年诏使至阙。召对叶旨。赐号国一。辞归本山。德宗贞元八年寂。寿七十九。谥为大觉禅师。见宋高僧传九。传灯录四。

  【径山佛鉴禅师】 (人名)卧龙破庵祖先之法嗣。名师范,号无准。东福寺之开山圣一、圆觉寺之开山祖元,皆其法嗣也。见无准条。

  【径山虚堂智愚禅师】 (人名)道场运庵普岩之法嗣。名智愚,号虚堂。建长寺之绍明,其法嗣也。见“虚堂”条。

  【敬上慈下】 (杂语)谓上于尊长恭敬供养,下于一切慈愍爱念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即其意也。故净影观经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者,敬上之行,慈心不杀者,慈下之行。”

  【净圣】 (术语)清净之圣者也,圣者虽无不净,然此称其上位之人也。法华经普门品偈曰:“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净施】 (术语)二种布施之一。见“布施”条。

  【静室】 (譬喻)譬禅定而言。智度论十七曰:“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然灯,灯难能照。在大风中不能作用,若置之密室,其用则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禅定则实智慧生。”

  【净水珠】 (譬喻)宝珠也,能令浊水澄净,故名净水珠。以喻慈心及信心。智度论二十曰:“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譬如净水珠着浊水中,水即清。”

  【敬顺】 (术语)敬他顺他之命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敬顺佛故,发大誓愿。”

  【静思】 (术语)梵语之沙门,一翻静思。约于其行之义译也。归敬仪上曰:“沙门此云静思,以义目之。”

  【净天】 (界名)四种天之一。见“天”条。

  【净天眼】 (术语)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十三曰:“已得静正住。逮得净天眼。”

  【净天眼三昧】 (术语)五种三昧之一。见“三昧”条。

  【敬田】 (杂语)于佛法僧之三宝,恭敬供养,则生无量之福分,故曰敬田。优婆塞戒经三谓为:“功德田。”三福田之一。止观十下曰:“上不见经佛敬田,下不见亲恩之德。”

  【净头】 (职位)禅林掌厕所之僧也。见“西净”条。

  【净头寮】 (堂塔)净头之寮舍也。

  【净土】 (界名)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大乘义章十九曰:“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

  【净土变相】 (术语)变者动也,图画不动,而画极乐种种之动相,故云变相。或曰变者变现之义,图净土种种之相而令变现,故名变相。乐邦文类曰:“李翰林白。金银泥画净土变相赞曰:图金创端,绘银设像。八法功德,波动青莲之池。七宝香华,光映黄金之地。清风所拂,如生五音。百千妙乐,咸说动作。”

  【净土不退地】 (术语)净土门四不退中之处不退地也。见“不退”条。

  【净土境观要门】 (书名)一卷,元怀则述。明约心观佛境观不二之法门。

  【净土论】 (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异名。

  【净土曼荼罗】 (术语)又曰观经曼荼罗。有二种。见“观经曼荼罗”条。【净土曼荼罗】(术语)观经曼荼罗之别名。

  【净土门】 (术语)门者差别之义,对于圣道门而云净土门。见“二门”条。

  【净土七经】 (名数)为支那净土教依典之七经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大阿弥陀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鼓音声三陀罗尼经一卷。皆为赞叹净土之经典。故亦曰称赞净土七经。

  【净土三部经】 (经名)见“三部经”条。

  【净土三十益】 (名数)卢山莲宗宝鉴九谓天台智者净土群疑论云列净土之三十益:一往生佛土益,二得大法乐益,三亲近诸佛益,四游历十方供佛益,五亲闻佛说益,六福慧资粮疾得圆满益,七速证菩提益,八诸天人等同集一会益,九无退转益,十无量行愿增进益,十一鹦鹉舍利宣扬法音益,十二风树乐响益,十三摩尼水漩演苦空益,十四诸乐奏妙音益,十五四十八愿益,十六真金色身益,十七形无丑陋益,十八具足六通益,十九常住定聚益,二十无诸不善益,二十一寿命长远益,二十二衣食自然益,二十三唯受众乐益,二十四三十二相益,二十五实无女人益,二十六无有小乘益,二十七离于八难益,二十八得三法忍益,二十九身常有光益,三十得那罗延身力益。

  【净土生无生论】 (书名)一卷,明传灯撰。各家注述如下:净土生无生论注一卷,明正寂注。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二卷,明受教记。净土生无生论会集一卷,达默集。

  【净土十疑】 (名数)天台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出十疑。通释之以劝诱往生:“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心疑,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三释偏求生一生疑,四释偏念一佛疑,五释具缚得生疑,六释即得不退疑,七释不求内院疑,八释十念得生疑,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释作何行业得生疑。”见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书名)一卷,隋智者大师说。

  【净土往生论】 (书名)同净土论。

  【净土往生论注解】 (书名)二卷,元魏昙鸾撰。注释天亲之净土论。学徒称曰论注。

  【净土文类】 (书名)日本真宗之本典,教行信证文类也。

  【净土真宗】 (流派)常略云真宗。日本二十宗之一。净土宗所分出。以他力回向之信心为净土往生之正因,以信后相续之称名为佛恩报谢之行业,且其宗规许蓄妻啖肉,不别要持戒,伦理纲常,通似世之修斋也。亲鸾为其宗祖。

  【净土宗】 (流派)佛教之一派。以普贤为初祖,主于念佛往生。晋慧远专倡净土法门,住庐山,结莲社,得一百二十三人。同愿往生极乐国土。魏之昙鸾,唐之道绰,皆专修此道。以观想持名专修为上,一名莲宗,日本亦盛行之,为二十宗之一。

  【静琬】 (人名)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刻大藏经于石,封藏于涿州白带山者。

  【境唯识】 (术语)约于所观境界之唯识。五种唯识之一。法苑义林章一曰:“一境唯识,阿毗达磨经云:鬼与傍生,人与天,各随其所感,事等心异,故义非真实。如是等文,但说唯识所观之境者,皆境唯识。”

  【净屋】 (杂名)比丘住而无罪之家屋云净屋。见“净主”条。

  【静息】 (天名)梵名琰魔。译为静息。琰魔之方便,以静人之罪,息人之罪也。见“琰魔”条。

  【镜像】 (譬喻)见有而无有,譬之镜中之影像。般若经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如镜像,实空不生不灭,诳惑人眼。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不实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中略)诸法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

  【净心】 (术语)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之心也。宗镜录二十六曰:“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心而归净心之道。”密教金刚界譬之于内明之月轮。

  【净心诫观法】 (书名)一卷,南山道宣着。本书之注述如下:净心诫观法科一卷,宋允堪述。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六卷,宋允堪述,日本慧光合。

  【净心住】 (术语)六种住之一。

  【净信】 (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

  【净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见事理诸法之净眼也。华严经曰:“如是净眼能观见。”又(人名)王子之名。见“净藏净眼”条。

  【净眼三昧】 (术语)一心观梵释诸天之净身名为净眼三昧。大日经疏曰:“于梵释诸尊解脱身一心不乱,名彼天净眼三昧。”

  【净业】 (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量寿经曰:“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净业部经】 (经名)净业障经之异名。

  【净业障经】 (经名)一卷,失译。无垢光比丘入城乞食,为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恼。见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将诣佛所,佛为说无性之法。发心得记,因广说净业障之法。

  【净衣】 (衣服)祈请神佛时所著之清净衣也。真言师各依其修法而异其色(见“护摩”条),但俗人一般着白衣。

  【净意问经】 (经名)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之略名。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净意来问长寿短寿乃至愚痴智慧八种之因缘,佛具答之。

  【净印法问经】 (经名)海意菩萨所问法印经之略名。

  【净影】 (人名)隋净影寺慧远,世取其寺号称为净影。

  【净语】 (术语)真实之语云净语。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

  【净域】 (术语)诸佛之净土也。西方要决曰:“必须远迹娑婆,栖神净域。”

  【净源】 (人名)赵宋杭州南山慧因寺法师,名净源,生于晋江杨氏,先世为泉之晋水人,故学者称晋水。师受具参方,承华严于五台承迁,学合论于横海明覃,还南,听楞严圆觉起信于长水法师了璇,四方宿学推为义龙。哲宗元佑三年十一月己酉入灭,世寿七十八。见释氏稽古略四。

  【净圆觉心】 (术语)如来净妙之圆觉心也。圆觉经曰:“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净月】 (人名)唯识论十大论师之一。见“十大论师”条。

  【静智】 (术语)静寂而绝烦乱之智也。归敬仪曰:“后因前业,重更修明。静智澄清,方遂前愿。”

  【境智】 (术语)所观之理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释签一曰:“理惑一体,境智如如。”

  【境智行】 (术语)台宗所立之三轨也。见“三轨”条。

  【净智见作意】 (术语)四种作意之一。

  【净众】 (杂语)清净持戒之僧众也。

  【静主】 (术语)禅僧静思坐禅,谓之静众。其中之长老,谓之静主。黄檗清规曰:“本山住持与各院静主既同宗派。”

  【净主】 (杂语)令家屋为比丘得住之净屋,其施主谓之净主。善见律十七曰:“边房云何结缘净屋?若初建柱时先作坑,以柱近坑,比丘围绕捧柱为僧众作净屋,如是三说,说竟立柱。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说,若说一柱,亦得净屋。若以作屋云何作净?应唤屋主来语言,此屋未净,为汝众徒为净。檀越作此言,此净屋布施众僧从意受用,即为净屋。若先作屋,无屋主,云何作净?若聚落有老宿应唤来,此屋未作净,请为净主。若檀越不解说,比丘应教作此言,此净屋布施众生随意受用,即得作净屋,随意受用,安置饭食,无内宿罪。”

  【净住】 (术语)寺名十种之一。

  【净住舍】 (杂名)佛寺或名净住舍。见法苑珠林。谓清净安住之所也。

  【净住社】 (杂名)齐宣王募僧俗行净住之法,名曰净住社。见僧史略下。

  【净住子】 (书名)齐萧子良撰。谓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如是修习成佛无差,则能绍续三世佛种。是佛之子,故曰净住子。

  【净宗】 (流派)净土宗之略称。又云净家。

  【阄】 (杂名)阄者从佛教出,而有种种之别。

  【究竟】 (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究竟道】 (术语)理之至极也。智度论七十二曰:“究竟者,所谓诸法实相。”

  【究竟法身】 (术语)无上之佛果。证悟法性究竟之佛身。

  【究竟佛】 (术语)六种佛之第六。至究竟即之位,事理皆圆满之佛也(前五佛理圆事不圆)。观经天台疏曰:“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荼,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中略)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为究竟佛义。”

  【究竟即】 (术语)台宗六即位之第六。佛果为究竟之觉悟,故云究竟,此觉智与初位之凡心理体不二,故云即。止观一下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不复可增。”四教仪曰:“智断圆满,为究竟即。”观经妙宗钞上曰:“六种即名,皆是事理,体不二义。”涅槃经曰:“发心究竟二不别。”

  【究竟觉】 (术语)起信论四觉之一。谓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之位也。起信论曰:“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三藏法数九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

  【究竟乐】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究竟涅槃】 (术语)与大般涅槃同。

  【究竟位】 (术语)大乘五位之一。以佛果为究竟至极之位,故谓之究竟位。唯识论九曰:“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述记十末曰:“言究竟者,略有二义:一简前四位名究竟,二简二乘名究竟。二乘虽得菩提涅槃,非究竟义,非高胜故。”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究竟位,谓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名究竟位。”

  【究竟一乘法性论】 (书名)四卷,元魏勒那摩提译。

  【究竟一切智地】 (术语)真言宗自初地之净菩提心已上,至于等觉皆摄于信解地中,唯妙觉之位,名究竟一切智地。大疏二曰:“此经宗,从净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名究竟一切智地。”同二曰:“唯如来名究竟一切智地,如华严中,初地菩萨能信如来本行所入。(中略)信成就果,于如是诸事,其心毕竟不可破坏,不复随他缘缚,故名信解行地,亦名到于修行地也。”

  【究竟愿】 (术语)愿心不退而遂成就也。

  【究究罗部】 (流派)又曰拘拘罗部。译曰鸡胤部。小乘十八部宗之一。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曰:“拘拘罗部,此云鸡胤部,准鸡名亦应言究究罗部鸠鸠吒部。此是鸡声,从声为名。宗轮论名鸡胤部,十八部论名窟居部,部执论名灰山住部。”三论玄义曰:“此山有石,堪作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为名。”梵Kaukkuṭika。

  【鸠鸠吒】 (杂名)Knkkuta,又作矩矩吒。译曰鸡。

  【鸠鸠吒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中鸡胤部之梵名。见“俱俱罗”条附录。

  【鸠罗】 (佛名)佛名。见“拘留孙佛”条。

  【鸠逻逻揭剌阇】 (动物)Kulāa-rāja,译曰雕鹫。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

  【鸠罗檀提】 (异类)Kuladanta,又作究罗檀度。鬼王名。译曰战无敌。见金光明文句七。

  【究罗檀头】 (人名)巴Kūṭadanta,婆罗门之名。

  【究罗檀头经】 (经名)佛为此婆罗门说大祀法,示出家之功德。婆罗门即放牛羊等出家受戒。摄于长阿含十五。

  【鸠满拏】 (异类)鬼名。见“鸠槃荼”条。

  【鸠摩】 (术语)究摩罗浮多Kumāra-bhūta之讹略。译作童真、童相。称八地已上之菩萨。玄应音义三曰:“鸠摩,正言究摩罗浮多。究摩罗者,八岁已上,乃至未娶者之总名也。旧名童子,浮多者,旧译云真,言童真地也。或云实,亦是一义,今当为相,言童相也。经顺俗名,以童标八地已上菩萨也,或云法王子者,别号也。”

  【鸠摩利】 (天部)梵名Kimari。又作憍摩利,俱摩罗。是鬼女众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中之一尊也。形像肉色,左手持鉾,右手为掬,或左手执杵,右手执剑。

  【鸠摩罗】 (天部)见“鸠摩罗伽”条。

  【鸠摩逻多】 (人名)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摩罗逻多,鸠摩罗陀,鸠摩罗驮。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论师名,有二人:一为经部之鸠摩逻多。出于阿输迦之时。西域记三(呾叉始罗国下)曰:“昔经部拘摩罗逻多(唐言童受)论师,于此制述诸论。”同十二(竭盘陀国)曰:“无忧王命世,即其宫中,建窣堵波。其王于后迁居宫东北隅,以其故宫,为尊者童受论师,建僧伽蓝。台阁高广,佛像威严。尊者呾叉始罗国人也,幼而颖悟,早离俗尘。(中略)其所制论,凡数十部,并盛宣行,莫不玩习。即经部本师也。”唯识述记二本曰:“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天竺怛叉翅罗国,有鸠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中略)经部以此所说为宗。当时犹未有经部,经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俱舍论光记二曰:“鸠磨逻多,此云豪童,是经部祖师。”一为佛灭后八百年末出世之付法藏第十九祖。且为萨婆多部之学者。成实论师诃梨跋摩之师也。成实论僧叡序曰:“成实论者,佛灭度后,八百九十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三论玄义曰:“佛灭度后,九百年内,有诃梨跋摩。其人本是萨婆多部鸠摩罗陀弟子。”付法传六曰:“僧伽耶舍,未灭度时,以法付属鸠摩罗驮。(中略)鸠摩罗驮,晋言童子,少有美名。”佛祖通载五曰:“第十九祖鸠摩罗多者,大月氏国婆罗门之子也。”

  【鸠摩罗伽】 (杂语)Kumāraka,又曰鸠摩罗。译曰童子。

  【鸠摩罗伽地】 (术语)Kumāra-bhūta,又作鸠摩罗浮地,鸠摩罗浮多地。译曰童子地、童真地、童相地等。通为菩萨地之总称,别称初地或八地已上之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鸠摩罗伽,秦言逆流,欢喜地。”是指初地已上。智度论二十九曰:“鸠摩罗伽地者。或有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萨道,是名鸠摩罗伽地。复次有菩萨作愿,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间爱欲,是名为鸠摩罗伽地。复次又如王子名鸠摩罗伽,佛为法王,菩萨入法王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住为佛。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鸠摩罗伽地,广度众生。复次,又如童子过四岁已上未满二十,名为鸠摩罗伽地。若菩萨初生菩萨家者,如婴儿,得无生法忍,乃至十住地,离诸恶事,名为鸠摩罗伽地。”此为一切菩萨地之通称。玄应音义三曰:“鸠摩罗伽,正言究摩罗浮多。”见“鸠摩”条。

  【鸠摩罗伽天】 (天名)译曰童子天。见“拘摩罗天”条。

  【鸠摩罗耆婆】 (人名)Kumārajiva,又作鸠摩罗时婆、鸠摩罗什婆,罗什三藏之具名。译曰童寿。合取父之名童与母之名寿者。出三藏记十四(罗什传)曰:“什一名鸠摩罗耆婆,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什父鸠摩罗炎,母字耆婆,故兼取为名云。”百论疏一曰:“鸠摩罗什者,父名鸠摩罗炎,母曰耆婆,耆婆曰寿,鸠摩罗炎云童,即童寿也。合取父母两称,为儿一名者。风俗异也,正言。父母两称并是美名,欲令儿好,故合字之。”见“鸠摩罗什”条。

  【鸠摩罗设摩】 (人名)Kumāraśarman,诗人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鸠摩罗设摩,此云童寂。多造诗咏者。”

  【鸠摩罗什】 (人名)具名鸠摩罗什婆、鸠摩罗时婆、鸠摩罗耆婆。译曰童寿。见“鸠摩罗耆婆”条。罗什父,天竺人,出家至龟玆国,婚于国王之妹,生什。顷之,其母出家,得道果。什年七岁,随母出家,遍游西域,总贯群籍,最善于大乘。时在龟玆,秦主苻坚建元十九年使吕光伐龟玆。获什而还。至凉州,闻苻坚败,因自立。其后,后秦姚兴伐凉降之。什始入长安。兴以国师之礼礼之。仍使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宣译凡三百八十余卷,秦弘始十一年寂于长安。时晋熙宁五年也。临终曰:吾所传无谬。则梵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火化之。薪灭形碎,唯舌不灰,见出三藏记十四,梁高僧传二。

  【鸠摩罗时婆】 (人名)又作鸠摩罗耆婆、鸠摩罗什婆。同名有三人:一为佛在世大医之名。旧称耆婆、耆域。译曰活命童子。二为受佛活育记别之童子。俱舍论五曰:“佛所记别达弭罗。(中略)鸠摩罗时婆。”同光记五曰:“鸠摩罗,此言童子。时婆,此云活命,名活命童子。”三即罗什三藏。译曰童寿。见鸠摩罗什条。

  【鸠摩罗陀】 (人名)又作鸠摩罗驮。论师名。见“鸠摩逻多”条。

  【鸠摩罗炎】 (人名)Kumārāyaṇa,天竺人,家世世相国。炎不嗣相位而出家,东度葱岭,至龟玆国。国王敬慕之,迎请为国师。王有妹耆婆Jivā,年始二十,甚为聪明。逼炎妻之。举一子。即鸠摩罗什也。见梁传二(鸠摩罗什传)。

  【鸠摩罗炎负檀像传震旦】 (故事)初优填王以栴檀刻佛像,安置于拘睒弥国。鸠摩罗炎欲负像来此方。路经四国。诸国爱护而不许出国。依本图写,使留其本,至龟玆国,王抑留之,以妹妻之。生罗什。使齎至姚秦。后南宋孝武破秦,迎请此像,还江左,止于龙光寺。世号龙光之瑞像。见资持记下三之二。

  【鸠摩罗尊者】 (人名)见“鸠摩逻多”条。

  【鸠那罗】 (人名)见“拘那罗”条。

  【鸠那罗太子】 (人名)阿育王之子,以眼可爱似鸠那罗鸟故,故名。阿育王经四曰:“阿育王命诸大臣而语之言:汝等尝见此儿眼不?诸臣答言:臣于人中,实所未见。于雪山有鸟,名鸠那罗。此鸟之眼,与甚相似。(中略)即以鸟名,而以名儿。”然西域记三曰:“拘浪拏。”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作法益。”太子为正后所生,容貌甚美。正后既没,继室憍淫,私逼太子。太子泣谢罪。继母恨之,说阿育王出太子,令镇咀叉始罗国。继母后矫王命责太子,抉其两目,放之于野。太子既失明,流离至父之都城,夜鼓箜篌悲吟。王闻其声,疑是太子,引见盲人问之,太子悲泣告以实。王知系继室所为,加以严刑。导太子诣菩提树伽蓝,瞿沙阿罗汉下,请其法力,医盲。见阿育王经四,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西域记三,经律异相三十三。

  【鸠槃荼】 (异类)Kumbhāṇḍ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鸠满拏。鬼名。啖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探玄记二曰:“鸠槃荼,依正法华经,名厌眉鬼。啖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毗楼勒,此云增长王,是南方天王。领二部鬼:一名鸠槃荼,二名薜荔多,从所领为名。”慧苑音义上曰:“鸠槃荼,此云阴囊,亦曰形印,谓此之类阴囊。状如冬瓜,行时擎置肩上,坐时即便据之,由斯弊状,特异诸类,故从之为名。旧云冬瓜者,以其事猥而不显故,使人谬解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究槃荼,或作恭畔荼,又作弓槃荼,皆一也。此云瓮形,颇似冬瓜也。”圆觉经曰:“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梵语杂名作“鸠满拏”。后因用以喻妇人老丑之状。唐任瓖畏妻。杜正伦讥弄之。瓖曰:妇当畏者三。少妙之时。如生菩萨。及儿满前。如九子魔母。至五六十时。傅施妆粉。或青或黑。如鸠槃荼。见御史台记。

  【究施】 (地名)城名。见“拘尸那”条。

  【鸠夷罗】 (动物)Kokila,又作鸠那罗、拘耆那罗、拘耆罗、拘翅罗、拘枳罗、俱系罗、瞿翅罗、瞿师罗、鸲[只*鸟]罗、俱枳罗、瞿枳罗、具史罗等。鸟名。译曰好眼鸟,好声鸟,美音鸟,鸦鸥等。玄应音义五曰:“鸠夷罗,或云居枳罗鸟,此云好声鸟。”同十曰:“拘耆罗。或作拘翅罗。梵音转也。译云好声鸟。此鸟声好而形丑。从声为名也。”同八曰:“拘枳,或名拘翅,或作瞿翅罗,译云鸦鸥鸟。”同七曰:“案中本起经云:瞿师罗者,此译云美音。”慧琳音义十四曰:“俱系罗,旧云俱枳罗,梵语,西国鸟名。此国无。”

  【鸠夷罗衣】 (衣服)四分开宗记三末曰:“鸠夷罗衣,绛色羊作衣也。”

  【鸠垣】 (异类)又作鸠洹、仇桓。鬼名。译作大身。玄应音义三曰:“鸠垣,诸经中或作鸠洹。或作仇桓,皆梵言讹也。此译云大身也。”梵Kupana。

  【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ā,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戒之第二。智度论列三十五过,四分律举十失。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难:自今以后,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内着酒中而入口。”焚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大爱道比丘尼经曰:“夫酒为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源,众恶之本。”持律者以酒为性罪。对法师以酒为遮罪。俱舍论十四有问答。

  【九拜】 (名数)即三次三拜之仪式也。百丈清规第一达磨忌条曰:“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坐具,上汤,退身三拜,再进前问讯揖汤,复位三拜,收坐具。”此其例也。

  【九辩】 (名数)菩萨有九种之辩说。无差辩,无尽辩,相续辩,不断辩,不怯弱辩,不惊怖辩,不共余辩,无边际辩,一切天人所爱重辩是也。

  【九遍知】 (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为遍知。所谓断遍知是也。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遍知,谓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立六,所余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三,是也。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有六种者,于欲界系苦集二部之所断,立一遍知。又于灭道二部之所断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合有三遍知。又色无色二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亦与欲界同,有见苦集与见灭及见道等之三遍知。总之如是三界见谛所断法之断,有六种遍知。其余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有三种者,于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也。于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色爱尽遍知也。于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也。总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断法之断,有三种遍知。见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断法之断,于色无色二界,别各立一遍知。见道所断合之各不别立,其故,以修所断为对治不同也。其中见断法断之六种遍知,为忍之果。修断法断之三种,为智之果。一一之断,不别立遍知,唯于如是九位建立之者。总由于有四缘。所谓见断六忍之果,由于具得无漏离系得与缺有顶及灭双因之三缘,故特立遍知之名。得无漏之离系得者,无漏道所断,必有离系得。是简有漏断。缺有顶者,言亦断有顶地之惑。灭双因者,言灭自部之同类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异生之位,有灭双因者,而无无漏断之得,又以未缺有顶,故虽得断,亦不名为遍知。若圣位中,入于见谛,而苦类忍未现行以前,虽已得无漏断之得,而未缺有顶,未灭双因。至于苦类智集法忍之位,则虽缺有顶,而未灭双因,未灭见集所断之诸适行因,至于后之法智类智位,以诸所得之断,三缘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断三智之果,由于前三者外,别加越界缘,总具四缘,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缘者,为越界之意,即断欲界并色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时,具前三缘及越界缘之四缘,故各立一遍知。但于诸越界之位,皆必灭双因,而灭双因时,皆非越界,故于灭双因之外,别立越界缘也。又此遍知,无异生定成之理。诸圣者住于见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时,亦未成就之。至于集法智集类忍之时,唯成就一。至于集类智灭法忍之时,成就二。至于灭法智灭类忍之时,成就三。至于灭类智道法忍之时,成就四。至于道法智道类忍之时,成就五。又住于修道之位,而未得离欲界之染,及离欲退者,成就六。又全离欲,而色爱未尽,或先离欲而从道类智末起色尽之胜果道以前,唯成就顺下分尽遍知之一。又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又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于未全离无色爱以前,成就顺下分尽与色爱尽之二。住于无学位者,唯成就一切结永尽之一。见大毗婆沙论百八十六,俱舍论二十一,顺正论五十八,瑜伽师地论五十七等。

  【九病】 (名数)人寿八万岁之上代,既有九病:一寒病、二热病、三饿病、四渴病、五大便病、六小便病、七欲病、八饕餮病、九老病,见长阿含经六,三藏法数三十四。

  【九部】 (名数)十二部经中去方广与授记及无问自说之三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有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缘与譬喻及论义之三部者是也。然常言之九部,则多指小乘教。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梁僧传三(求那跋么)曰:“洞明九部,博晓四含。”皆言小乘教也。参照九部经及九经条。

  【九部经】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经为小乘经之分类者也。然大乘义章第一,法苑义林章第二本等。谓以九部为大乘经中之内容分类,十二部经中,菩萨大乘之人,无犯戒等,故无尼陀那(即缘起),机根胜,故无阿波陀那(即譬喻),无征诘问答之要,故无优波提舍(即论议)云。然此九部之名目,与南方所传一致,则涅槃经所说,以九部为小乘经之分类,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毗佛略。毗佛略Vaipuya,译言方广,或方等,通常以之为大乘之异名,故以此九部为大乘经之分类,亦自有据。南方所传者,无此毗佛略,代以毗陀略Vedaa,置于第九,毗陀略有破碎或执明及获明之义,与毗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恐为毗陀略之写误也。若不然,则所谓过九部经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于无意味。既言过九部经有方等(即毗佛略),则毗佛略不应存于九部中也。(二)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也。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念佛品曰:“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儸、未曾有经。”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罗、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也。法华经第一方便品曰:“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又曰:“我此九部经,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此古来传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经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义,故无和伽罗那(即授记),法浅易谘,故无优陀那(即无问自说),未显广理,故无毗佛略(即方广)也。

  【九参上堂】 (行事)谓一月九次上堂也。一月中每三日上堂一参,即为九参。参者进参之义,非数。见象器笺十一。

  【九禅】 (名数)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于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禅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禅之中:一、自性禅,或止或观或止观均等也。二、一切禅,世间出世间禅也。三、难禅,生下化众生上求菩提现行之禅也。四、一切门禅,与觉观俱之禅,乃与舍受俱之禅也。五、善人禅,无味着念之禅也。六、一切行禅,生一切菩萨善行之禅也。七、除恼禅,消除一切众生苦恼之禅也。八、此世他世乐禅。菩萨现不思议神通,利益此世他世众生之禅也。九、清净禅,成就一切功德证得无上菩提之禅也。见法界次第下。参照九种大禅条。

  【九彻】 (术语)又谓之不动九彻。不动明王之利剑,周围有九个火焰。表九彻也。九彻者,显三界九地惑障尽灭,成十地满足之佛也。又显八叶九尊于一心之莲台,故云九彻。总之以不动之身而即知为行者之身,谓之三昧耶。或云九彻。

  【九彻印明】 (印明)以不动明王为中央,两部大日为两侧士,建立三尊帐者。观无所不至印为三尊帐,三诵阿唅鍐之明。

  【久成正觉】 (术语)谓久远之昔既开正觉之果之佛体也。依法华经寿量品之意,则始于释迦如来。而文殊观音等大菩萨皆由久成古佛之垂迹也。辅行六曰:“遍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九疮】 (名数)又云九窍,九孔。两眼两鼻两耳一口两便道也。此名为疮者,以常流不净故也。须弥藏经曰:“复次如是出入息,于九疮门,出入往来。”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一曰:“九疮:眼耳鼻各二,口及大小通,破如疮。”涅槃经曰:“九孔常流脓血不净。”

  【九次第定】 (名数)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禅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入于一定之法也: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三、三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已上名无色界四处之根本定)。九、灭受想次第定。止息一切心识之定,以是为禅定之至极。智度论三十一曰:“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灭受想定。问曰:余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称九次第?答曰:余功德皆有异心间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试其心,从一禅心起,次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同八十一曰:“入初禅,乃至过非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次第定。”又见大乘义章十三,三藏法数三十四等。

  【九带禅】 (杂语)浮山远录曰:“公编禅家为九带集。”故山谷赠清隐禅隐师云:参得浮山九带禅。

  【九道】 (名数)即九有情居。见大部补注五。

  【九谛】 (名数)无常等九种之理审实不虚也:一、无常谛,三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也。二、苦谛,三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三、空谛,诸法之自性空也。四、无我谛,一切法无我,无常一主宰之实我也。五、有爱谛,由于以后有为常有之爱执(即常见),而有苦果也。六、无有爱谛,由于以后有为断无之爱执(即断见),而有苦果也。七、彼断方便谛,断舍苦集二谛之方便,在于道也。八、有余依涅槃谛,断烦恼而证得涅槃理,犹有惑业所感之依身也。九、无余依涅槃谛,尽此依身,归于空寂之理,灭谛之果也。前四者为苦谛,次二者为集谛,次一者为道谛,后二者为灭谛,此与四谛不过开合不同耳。见法苑义林章第二。

  【九地】 (名数)又名九有。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为散地,并有欲故,合为一地。离生喜乐地者,即色界初禅,与寻伺即觉观相应,已离欲界之苦,而生喜乐,故立为一地。定生喜乐地者,即色界第二禅,已无寻伺,从定生喜乐,故为一地。离喜妙乐地者,即色界第三禅,离前喜贪,心悦安静,有胜妙之乐,故为一地。舍念清净地者,即色界第四禅,离前喜乐等,清净平等,住于舍受正念,故为一地。空无边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一定,厌色而住于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二定,住于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三定,住于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四定,住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故各立为一地。其中后四地,乃所谓四无色界,其名称别无所异。前五地,据杂阿含经十七之说,立其名目。彼文曰:“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云何有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彼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亦见大毗婆沙论三十一,俱舍论二十八等。

  【九地九品思惑】 (名数)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为八十一品之惑。

  【九厄】 (名数)见“七难”条。

  【九梵】 (名数)第四禅天之九天也。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谓第四禅九天:一无云、二福生、三广果、四无想、五无烦、六无热、七善现、八善见、九色究竟也。”

  【九方便】 (名数)九种之方便也。原出于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三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回向方便是也。作礼方便者,先归命于十方之三宝,恭敬礼拜之意。其颂有八句曰:“归命十方正等觉,三世一切具三身,归命一切大乘法,归命不退菩提众,归命诸明真实言,归命一切诸密印,以身口意清净业,殷勤无量恭敬礼。”出罪方便者,欲修万善,不灭罪业,则善业难生,故忏悔众罪。其颂有十句曰:“我由无明所积集,身口意业造众罪,贪欲恚痴覆心故,于佛正法贤圣僧,父母二师善知识,以及无量诸生所,无始生死流转中,具造极重无尽罪,亲对十方现在佛,悉皆忏悔不复作。”归命方便者,归依三宝之意。其颂有四句曰:“南无十方三世佛,三种常身正法藏,胜愿菩提大心众,我今皆悉正归依。”施身方便者,以三业为己有,恐烦恼因恶业得便,故献身于如来,如教而行。其颂有四句曰:“我净此身离诸垢,及与三世身口意,过于大海刹尘数,奉献一切诸如来。”发菩提心方便者,既以身献佛,则必应有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所作,故应发菩提心。其颂有六句曰:“净菩提心胜愿宝,我今起发济群生,生苦等集所缠绕,及与无知所害身,故摄归依令解脱,常当利益诸含识。”随喜方便者,菩萨乃至众生微少之善根,皆可随意之意。其颂有六句曰:“十方无量世界中,诸正遍知大海众,种种善巧方便力,及诸佛子为众生,诸有所修福业等,我今一切尽随喜。”劝请方便者,众生之修善,即因佛之说法,故劝诸佛而请法雨。其颂有四句曰:“我今劝请诸如来,菩提大心救世者,唯愿普于十方界,恒以大云降法雨。”奉请法身方便者,佛之说法,在于利益。利益种类虽多,而以转在缠之苦身使证悟净妙法身为最。故奉请法身。其颂有四句曰:“愿令凡夫所住处,速舍众苦所集身,当得至于无垢处,安住清净法界身。”回向方便者,愿以上八善根,并十方三世之诸善万行,悉回向于法界,自他皆证得菩提也。其颂有四句曰:“所修一切众善业,利益一切众生故,我今尽皆正回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印契真言,今从略。又要略念诵经九种方便:一虔诚礼拜,二忏悔法,三归依法,四分身供养,五发胜菩提心,六随喜功德,七劝请德云,八请佛住世,九回向菩萨。其意亦同。

  【九方便十波罗蜜菩萨】 (名数)于前九方便一一配以檀波罗蜜菩萨。戒波罗蜜菩萨,忍辱波罗蜜菩萨,精进波罗蜜菩萨,禅波罗蜜菩萨,般若波罗蜜菩萨,方便波罗蜜菩萨,愿波罗蜜菩萨,力波罗蜜菩萨。第十之智波罗蜜菩萨,通于随喜已下四方便,此十波罗蜜菩萨在胎藏界之虚空藏院。

  【九缚一脱】 (名数)摩诃止观一上明涉于内外十道之发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犍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此中前九者为缚,后一者为脱。缚脱虽异,同是邪非之发心也。“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故双简。”又“以明了四谛故,非九缚。起四弘誓故,非一脱。”

  【九股杵】 (物名)金刚杵上下之头九分者。微妙漫拏罗经曰:“若复作九股,上下猛炎相,此是忿怒金刚杵。”

  【九鬼】 (名数)顺正理论三十一云鬼之种类有三:一,无财鬼。二,少财鬼。三,多财鬼。此三各有三。无财鬼之三者:一,炬口鬼。二,针口鬼。三,臭口鬼。少财鬼之三者:一,针毛鬼其毛如针,以自剌剌他也。二,臭毛鬼。三,瘿鬼。多财鬼之三者:一,希祠鬼。常居社祠中,希其食物也。二,希弃鬼。常希人之弃而食之也。三,大势鬼。大势大福如天也。俱舍论十一曰:“或有端严具大威德,受诸富乐,自在如天。或有饥羸颜貌丑陋,如是等类,广说如经。”【九鬼】(名数)见“饿鬼”条。

  【九河发心】 (杂语)同于九河供佛。

  【九河供佛】 (杂语)谓信解大乘之人,为过去世供养熙连河八恒河等河边诸佛旧迹之果报也,见涅槃经六。

  【九横】 (名数)横死有九因:一、不应饭而饭,即不可食而食也。二、不量食,食无节制也。三、不习食,食不习食之食也。四、不出食,食未消化而又食也。五、止熟,强制止大小便也。六、不持戒,不持戒行,而遂触世法也。七、近恶知识,近于恶友也。八、入里不时,不时入里井也。九、可避不避,恶疫狂犬等可避而不避也。见九横经。又九种之横死:一、得病无医,得病而不为医疗也。二、王法诛戮,所为非道而为国法所刑戮也。三、非人夺精气,耽荒乐而身不慎,鬼怪乘隙夺其精气也。四、火焚,被火焚烧也。五、水溺,坠于水而溺死也。六、恶兽啖,于山林等为恶兽所啖食也。七、堕崖,自绝壁堕下丧其命也。八、毒药咒咀,中毒药,罹咒咀,而死也。九、饥渴所困,困于饥渴而死也。见药师经。又佛之九横也。见“九恼”条。

  【九横经】 (经名)佛说九横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九横死】 (名数)见“九横”条。

  【九华山】 (山名)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八十二曰:“九华山在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顾野王舆地志:上有九峰,千仞壁立,周围二百里,高一千丈。太平寰宇记: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为九华山。”案九华山,相传以为地藏胜地。参看“地藏”条。

  【九会】 (术语)九番之法会。华严经之法会说。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等。

  【九会曼陀罗】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大曼也。第二会者,为成身会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宝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第三会为诸尊各各标五智等微细之德者,故名微细会。诸尊深入禅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第四会为述诸尊各各以宝冠华鬘等,供养大日尊之作业者,故名大供养会。四曼中之羯磨曼也。如已上次第为大三法羯之四曼。第五会者,因前四会分离四曼,于别会各置一曼,今为破四曼不离,以四曼合集于一会者,故名四印会。是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会,第六会者,为示大日如来之独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独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会。已上六会为自粗至细之次第。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又为自证门。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第七会以金刚萨埵为中台(至第五会大日为中台第六会大日一尊也),转欲触爱慢之四烦恼而为欲触爱慢之四菩萨,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会。金刚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故又名普贤会。是前六会之大日如来来此会现金刚萨埵相而说正法者,故此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正法轮身(菩萨之称),是四曼中法曼也。第八会为大日如来。为折伏强刚难化之众生,从金刚萨埵更现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会。是四曼中大曼也。第九会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会。是四曼中三曼也。此二会为大日化他之教令轮身(明王之称),要之九会之曼荼罗者,大日如来之三轮身也。以上九会之次第,为从果向因,大日自自证门出于降伏门之相也。对于此而有从因至果之次第,为自凡夫上于佛果之相,此时降三世三昧耶为第一,中央之成身为第九也。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本等。参照金刚界曼荼罗条。

  【九会曼陀罗创起】 (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于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秘藏记钞二等。

  【九会曼陀罗由来】 (杂语)九会曼陀罗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三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三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三世品,三遍调伏品,四一切义成就品也。其初品说六曼陀罗,第二品说十曼陀罗,第三品第四品亦各说六曼陀罗。今九会曼陀罗者,取彼初品之六曼陀罗为前六会,第七之一会虽有异说,而据其一义,则为十八会中第六会之曼陀罗也。第八之降三世羯磨会与第九之降三世三昧耶会,为十八会中初会第二品十曼陀罗中之第一第二曼陀罗。如是选拔本经十八会中处处之曼陀罗,取粗细(前六),自证(前六),化他(后三),自性轮(前六),正法轮(后二),之次第而组织今之九会也。

  【九会说】 (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见“华严经”条。

  【九会一印】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有一印会者,乃九会众尊尽纳于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也。他八会为开大日之德者,而一印会为合之者,即开合之二门也。

  【九会尊数略颂】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九结】 (名数)总合如上结门而立九结:一爱结,贪爱也。二恚结,瞋恚也。三慢结,憍慢也。四痴结,不了解事理之无明也。五疑结,疑惑三宝也。六见结,身见边见邪见之三也。七取结,见取见,戒禁取见二种之取着也。八悭结,悭惜己身命财宝也。九嫉结,嫉妒他荣富也。【九结】(名数)结缚众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也。一爱,二恚,三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悭是也。即于六随眠加取嫉悭三者。六随眠为根本烦恼,系缚之义强,故特立为结。但五见之中,唯身边邪三者,立为见结,又四取之中,唯见戒二取,立为取结者,有二义:一、三见之体十八事,二取之体亦十八事,物相等也。二、三见为所取,二取为能取,所取能取虽异,而取之义相等也。又十缠之中,唯嫉悭二者,立为结,有七由:一、由此二者数数现行。二、由嫉为贱之因,悭为贫之因。三、由嫉与忧相应,遍显戚之随惑,悭与喜相应,遍显欢之随惑。四、由出家于教法,在家于财宝,为此二者所恼乱。五、由帝释天有甘露味,阿修罗有女色,天悭味嫉色,修罗悭色嫉味,互兴斗诤。六、由此二者恼乱人天二趣。七、由此二者恼乱自他。盖九结以百事为自性。爱慢无明三者,各通三界五部,总有四十五事。恚为欲界五部,有五事。

  【九劫】 (杂语)释尊与弥勒虽同发心,而释尊由勇猛之精进力,便超九劫,而先成佛。见宝积经一百十一。

  【九解脱道】 (名数)三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见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断粗大而次第断微细者为法。而断一品之修惑每有无间道解脱道之二节,正断惑之位,谓之无间道,既断惑已,而得解脱之位,谓之解脱道。因之而对于修惑每一地有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节(又云十八心),见大藏法数五十。参照九无间道条。

  【九界】 (名数)十界中,除佛界自菩萨界至地狱界之九界也。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为迷之境界也。玄义二上曰:“己身他身,微妙寂绝,皆非权非实,而能应于九界之权一界之实。”

  【九界情执】 (杂语)九界之人,虽有浅深之别,而尽不免无明之情执。独离情执而全知见者,但佛界之一而已。

  【九经】 (名数)十二部经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缘譬喻论义。大小各九。”四教仪集注上曰:“别言之,小乘让三存九,小乘灰断,无方广经,说必假缘,无无问自说。虽有受记,作佛者少。”三论玄义曰:“钻仰九经,澄汰五部。”梁僧传二曰:“托意九经,游心十二。”参照九部及九部经条。

  【九净肉】 (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干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详见“食”条。

  【九居】 (名数)九有情居之略。寄归传一曰:“住持八纪,弘济九居。”行事钞四之二曰:“三界九居既是众生居处。”

  【九句因】 (名数)因有九句之意。谓因于宗同品及宗异品,以关系之有无,而判其正不,有九种之别也:一同品有异品有,二同品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四同品非有异品有,五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六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七同品有非有异品有,八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九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因明正理门论曰:“宗法于同品,谓有非有俱。于异品各三,有非有及二。”是也。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末释之,谓“宗法云者,言为宗之法,即因是也。于同品,为宗同品。体即为同喻,言能立之因,于同品喻,成其三种: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于彼名为俱。此三种之因,于宗异品异法喻上,亦各有三: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于彼名为及二者。且同品有而为异品之三者:谓因于同品有,于异品亦有;于同品有,于异品为非有;于同品有,于异品为有非有也。如是因于同品非有,于异品亦有三:于同品有非有,于异品亦有三;故成九句”云。是即于同品为有,于异品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于同品为非有,于异品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又于同品为有非有,于异品亦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故成九句也。盖因原为成宗者,故必以于宗同品有关系,于宗异品无关系为法。今九句之中有全分关系者,名为有;不有全分关系者,名为非有;一分关系一分不关系者,名为有非有;因之一三五七九之五句,即成不定之过;四与六,成相违之过;惟二与八,得为无过之因也。

  【九聚】 (名数)于八聚上更加偷兰遮一聚而为九聚。

  【九卷章】 (书名)日本真言宗开祖空海之九卷著述。即显密二教论二卷,秘藏宝钥三卷,心经秘键一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义一卷,吽字义一卷也。

  【九孔】 (杂语)两眼,两耳,两鼻及口,大小便之九处也。又名九入,九漏,九疮。见资持记中之二。涅槃经二十九曰:“男女等根九孔不净。”

  【九类生】 (名数)一胎生,二卵生,三湿生,四化生。此四者三界受生之差别也。天与地狱唯化生,鬼兼胎化人畜具四。五有色,谓色界天。六无色,谓无色界天。七有想,无色界之中除无想天一而其他一切天处也。以彼总有心想故也。八无想,属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天也。此为五百大劫之间,感无心无想之果,外道所迷执为真涅槃处者也。九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也。此天处非如无想天之无心,亦非如有想天有粗漫之心想,故名为非想(无粗想),非非想(有细心)天。金刚经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九例】 (名数)声明论之七转九例也。见“七转九例”条。

  【九莲】 (术语)九品之莲台。谓弥陀之净土也。见“九品”条。释门正统八曰:“修三福业,想像九莲。”

  【酒两】 (杂语)酒味也。行事钞下二曰:“变成苦酒者不得饮,以酒两已成故。”同资持记曰:“两即味也,北人呼酒味为两。”

  【九流】 (杂名)或云九孔、九入、九疮。两眼两耳两鼻口大小便之九穴也。见“九入”条。

  【九漏】 (名数)两眼两耳两鼻及口大小便处之九穴也,此九穴常漏泄身内之不净,故云九漏。行事钞中之一曰:“九疮九孔九入九漏九流。”

  【九轮】 (名数)塔上突出之九层轮盖也。【九轮】(物名)又曰空轮。为安于塔顶九重之金轮也。有九重,故云九轮。在空中故云空轮。皆俗称也。本名相轮、轮相、金刹、金幢、露盘等。轮相之数,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三十七曰:“十二因缘经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三缘觉、四罗汉、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若轮王已下起塔,安露盘,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初果二露盘,乃至如来安八露盘,八盘已上,并是佛塔。”

  【九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九慢】 (名数)唯识述记六曰:“九慢者大乘中不见文。显扬第一云:如经说三慢类,我胜、我等、我劣。婆沙一百九十九及俱舍第十九说有九慢。”一我胜慢,于与我同等者而思我为胜,是七慢中之过慢也。二我等慢,于比我胜者而思我为等同也。三我劣慢,于比我多分胜者而思我为少劣,是即七慢中之卑慢也。四有胜我慢,思他比己为胜也,是即于胜而思己劣者,故摄于卑慢中。五有等我慢,思他与己等也,是即于等而思与己等者,故摄之于慢中。六有劣我,思他劣于己也,是即于等而思己胜者,故摄之于过慢中。七无胜我,思他于己无胜也,是即于等而思己等者,故摄之于慢中。八无等我,思他于己无等也,是即于等而思己胜者,故摄之于过慢中。九无劣我,思他于己无劣也,是即于胜而思己劣者,故摄之于卑慢中。然则此九慢者三慢之分类也。俱舍十九颂曰:“慢有七九从三。”【九慢】(名数)恃己高举之烦恼,有九种: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类、九无劣我慢类是也。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曰:“此见取见苦所断。有九慢类:谓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我慢。有劣我者,是依见起过慢。无胜我者,是依见起慢。无等我者,是依见起过慢。无劣我者,是依见起卑慢。”盖此九慢,为从七慢中慢与过慢及卑慢三种离出者,前三慢为过慢与慢及卑慢。中三慢为卑慢与慢及过慢。后三慢为慢与过慢及卑慢。其中我胜慢者,谓我较彼为胜也。此于等而谓己胜,即过慢也。我等慢者,谓我等于彼也。此于等而谓己等,即慢也。我劣慢者,谓我较彼为劣也。此于胜而谓己劣,即卑慢也。有胜我慢者,谓他有较我胜者。此于胜而谓己劣,即卑慢也。有等我慢者,谓他有等于我者。此于等而谓己等,即慢也。有劣我慢者,谓他有较我劣者。此于等而谓己胜,即过慢也。无胜我慢者,谓他无较我胜者。此于等而谓己等,即慢也。无等我慢者,谓他无等于我者。此于等而谓己胜,即过慢也。无劣我慢者,谓他无较我劣者。此于胜而谓己劣,即卑慢也。但此乃据发智论之说所解。故俱舍论十九释前列之九慢已,即曰:“如是且依发智论释,依品类足释慢类者,且我胜慢从三慢出。谓慢、过慢、慢过慢三,由观劣等胜境别故。”是即我胜慢之中,若观劣境而谓己胜,即是慢。观等境而谓己胜,即是过慢。观胜境而谓己胜,即是慢过慢明矣。余八慢亦如是自三慢出。准于前解可知也。又详于品类足论一,大毗婆沙论百九十九,唯识论述记六等。

  【九门】 (术语)谓九有情居也。寄归传二曰:“弃九门之虚伪,希十地之圆坚。”

  【九面观音】 (图像)有九个头面之观世音菩萨像也。大佛顶首楞严经说观音之圆通,而现众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中略)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云。

  【九难】 (名数)佛有九种之横难。见“九恼”条。

  【九恼】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兴起行经举十恼一一释之,省乞食不得,而加奢弥跋谤与骨节饰之二事。法苑珠林七十三,大部补注八,详兴起行经之说。

  【九品】 (名数)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为九品惑等。而于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为九品之弥陀,其往生之土称为九品之净土等。净影谓四地至六地之菩萨,为上品上生之人。初二三地信忍之菩萨,为上品中生之人。种性以上之菩萨,为上品下生之人。又小乘前三果之圣者,为中品上生。见道已前之内外二凡,为中品中生。见道已前之世俗凡夫,为中品下生。又下品三生皆为大乘始学之人。未可辨其阶降。故唯随于过之轻重,以分三品。天台以习种至解行之菩萨,为上品之人,外凡十信已下,为中品之人,今时悠悠之凡夫,为下品之人。嘉祥亦如净影,谓上上品之无生,为七地,上六品之机,为大小乘之圣人。善导则反之。谓九品悉为凡夫。上品三人,为遇大之凡夫,中品三人,为遇小之凡夫,下品三人,为遇恶之凡夫。以凡夫亦可遂上六品之往生也。其行法及得果,据观经言之,则上品上生者,发三心,又慈心不杀,修诸戒行,诵读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往生即时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虽不必受持诵读方等经典,而必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往生已后,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经一小劫,住于欢喜地。中品上生者,持五戒八戒等,不造众恶,即时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持一日一夜八戒斋,又持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往生即得须陀洹,经半劫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之仁慈,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本愿及国土之乐事,经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虽不诽谤方等经典,而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终时,闻大乘十二部经之首题名字,又称南无阿弥陀佛,除多劫之罪,经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十力威德,罪灭往生,经六劫而华开,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命终时,至心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经十二大劫而华开,发菩提心。是也。盖此等九品之行法,与观经所说之三福,为开合之异,虽一往配之于各品,而实则各品之行,亦皆通于各品,成九九八十一品,又更成无量无数品也。又此九品与无量寿经所说之三辈,有开合之异说。昙鸾,净影等,谓三辈九品,全为开合之不同,彼之上辈,即此之上品三生,中辈即中品,下辈即下品云。诸经说九品者甚多。

  【九品安养】 (界名)往生极乐者,有九品之差别,故言九品之净土,九品之安养等。见“九品”条。

  【九品安养之化生】 (杂语)安养者极乐之异名。化生者极乐之往生有胎生与化生二种,而九品之往生人,尽化生于莲花中。是生于边地疑城(极乐之中)者,于宫殿之中,为胎生也。见“胎宫”条。

  【九品大衣】 (衣服)大衣即僧伽梨有三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三条;中僧伽梨,下十五条,中十七条,上十九条;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条,中二十三条,上二十五条。下僧伽梨二长一短,中僧伽梨三长一短,上僧伽梨四长一短。”古来所通行者其间上上品之二十五条,下上品之十三条及下下品之九条衣也。

  【九品行业】 (名数)为往生弥陀净土之九种修行。观经十六观中,下三观说之。

  【九品惑】 (名数)又作九品烦恼。即贪,瞋,慢,无明四种之修惑,就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也。盖三界总有九地。欲界四禅及四无色是也。其中欲界具四种之修惑,四禅及四无色,除瞋而有三惑。然于其一地中,将此等修惑,总分为上上乃至下下九品,故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名之为八十一品之修惑。通于有漏无漏之两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之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言之,则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全断欲界之九品者为第三果,断上二界之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断此一品,每各有无间解脱二道,称为九无间九解脱是也。参照“九无间道”条。

  【九品觉王】 (佛名)阿弥陀佛也。是九品净土之教主。

  【九品净土】 (术语)又曰九品净刹,九品安养,九品莲台。有九品差别之净土也。愿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别,故所生之极乐净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说虽基于观无量寿经。而彼经但谓众生之机,有九品之别,各修其品之行者,有来迎之真化,华开之迟速,悟道之早晚。实未明言极乐有九品之别。惟据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三及支谦之阿弥陀经下,则说与九品开合不同之三辈往生。谓其上辈者,直往生净土,住于空中七宝舍宅,且去阿弥陀佛为近。中辈及下辈者,不得直至佛所,道见弥陀国界边自然七宝城,纵广各二千里者,止于此,居五百岁,出而至阿弥陀佛所,闻法亦不开解,住于地上之舍宅,且去佛甚远云。是即说三辈人所生之土,有中边优劣之殊者也。若据无量寿经下,则其明三辈往生之文中,不言所生之处有异同。而别至末段,说疑惑者,生于边地,处于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宫殿,五百岁中,不见佛闻法。是为边地不摄于三辈者,与前二经不同。然净土有中边之说,则彼此无异。又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别有九品净土之说。文曰:“无量寿国,在九品净识三摩地,是即诸佛境界,如来所居。三世诸佛,从是成正觉,具足三明,增长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无垢地,上品下生离垢地,中品上生善觉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无漏地,下品上生真觉地,下品中生贤觉地,下品下生乐门地,是名曰九品净识真如境。”又“若有众生,欲往生如是九品净土,奉视十二圆妙(即十二光佛),日夜三时,称如是九品净土名,赞十二光佛号,即永出三界火宅,定生真如,离有漏,永入无漏。”是盖为密教一种之所说,与净土家所谓九品不同之处也。

  【九品弥陀】 (图像)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于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于印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赞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印恒分者,其为述弥陀宝手印契从于各品而不同,可知也。日本所传唐本阿弥陀九品曼荼罗,于中台安上品上生之阿弥陀佛,于八华安置上品中生以下之八品阿弥陀佛云。其手印古今不同。古图来迎阿弥陀尊之手,皆作安慰摄取之一印。是合于授手迎接之经文。新图则上上上中下上之三品,作转法轮之印。上下中上之二品,作安慰摄取之印。作摄取之印则可。如轮印,密家虽有其说,然不如安慰摄取之为亲切也。

  【九品润生】 (名数)三界九地俱生之烦恼(即修惑)各有九品。其中欲惑九品之修惑,有润七生之作用,因而建立一来不还之二果。断之终,则为一来果。断之已,则为不还果。九品七生相对,则上三者为四生,中三者为二生,下三者为一生。更分别之,则上上为二生,上中,上下,共为二生。如中三品亦然。中上为一生,中中,中下,共为一生。下三品亦然。下上品为半生,下中品,下下品,共为半生。因而可随惑之强弱,而知润生之势力增减。此一生者,人天各一生,半生者,又曰小生。人或天之一生也。故为十四生。更分别生有与中有,则为二十八生。以七之数等,故谓为七生。犹言七叶树七处善。问第六识相应俱生之烦恼,自无始即在一切有情身中,润生无穷,何限七生耶?答曰:是惟谓入于圣位而俱生之烦恼势力,非言以前,入于见道,则其身成就无漏之圣道,故俱生之烦恼,押于彼圣道。势力仅限七生也。见了义灯一、俱舍光记八。

  【九品上】 (杂语)九品往生中之上品上生也。见“九品”条。

  【九品往生】 (术语)行业有差别,故往生弥陀之净土有九品。但九品之往生,常生于莲华之中。

  【九品往生阿弥陀经】 (经名)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之略称。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

  【九品往生经】 (经名)同上。

  【九乳梵钟】 (杂语)佛事时撞打之,故曰梵钟。九乳者,钟之上部周围作乳状,突出者,通例一行有五乳。

  【九入】 (杂名)人之身上眼耳鼻各二,及口大便小便之九孔,由内流漏,曰九漏,由外通入,曰九入,又名九疮九孔。见行事钞中之二。

  【九色鹿】 (传说)九色鹿经曰:“昔有一人为水漂溺,或出或没。时有鹿角白如雪,其毛九色,入河救人命得存。后王索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处,将杀鹿。时其人着癞,王问知其故,不杀鹿,其人乃发心。”

  【九色鹿经】 (经名)佛说九色鹿经一卷。吴支谦译。说世尊往昔为九色之鹿王而行忍辱之事。

  【九僧】 (名数)大法会有带领众僧之职者九人:一导师、二咒愿师、三呗师、四散花师、五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引头、八堂达、九衲众。

  【九山八海】 (名数)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于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有游干陀罗等八大山,成列回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为九山八海。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三、伊沙陀罗Iṣādhara,四、游干陀罗Yugaṁdhara,五、苏达梨那Sudarśana,六、安湿缚竭拏Aśvakarṇa,七、尼民陀罗Nimiṁdhara,八、毗那多迦Vinataka,九、斫迦罗Cakravāda是也。须弥又作苏迷卢,须弥楼,修迷楼,须弥卢,或作弥楼。译为妙高或好光。屹立世界之中央,高八万四千由旬,顶上阔亦八万四千由旬,中有帝释之宫殿。佉提罗又作朅地洛迦,佉提罗迦,佉得罗柯,朅那里酤,轲梨罗,朅达洛迦,羯地罗,佉陀罗,轲犁罗,可梨罗。译为担木或空破。高四万二千由旬,顶上阔亦四万二千由旬,以七宝合成,在须弥山之外围而绕之。二山之中间有大海。阔八万四千由旬。无量之优钵罗华,钵摩华,拘牟陀华,奔荼利迦华等诸妙香物,遍覆水上。此海中又有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陀尼,北郁单越之四洲。伊沙陀罗又作伊沙驮罗,伊沙多。译为持轴或自在持。高二万一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之。以七宝合成,在佉陀罗山之外围而绕之。二山之中间有大海,阔四万二千由旬,优钵罗华钵头摩华等妙香物,遍覆水上。游干陀罗又作游犍陀罗,逾健达罗,由犍陀罗,逾干陀罗,由干陀,喻汉多。译为双持。高一万二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之,围绕伊沙陀罗山。二山中间之海水,阔二万一千由旬。苏达梨舍那又作修腾娑罗。译为善见。高六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之。围绕游干陀罗山。二山中间之海水,阔一万二千由旬。安湿缚朅拏又作阿输割那。译为马半头或马耳。高三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之。围绕苏达梨舍那山。二山中间之海水,阔六千由旬。尼民陀罗又作尼民达罗,尼民驮罗。译为持边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顶上阔亦如之。围绕安湿缚朅拏山。二山中间之海水,阔二千四百由旬。毗那多迦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吠那野怛迦,毗那怛迦,尾那怛酤,毗那矺迦,维那兜。译为障碍或犍与,又曰象鼻。亦周匝在尼民陀罗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顶上阔亦如之。围绕尼民陀罗山。二山中间之海水,阔一千二百由旬。其水上并皆遍覆四种之杂华,诸妙香物。斫迦罗又作斫羯罗,遮迦和,斫讫罗,斫迦婆罗。译为轮围或铁围。高三百由旬,顶上阔亦如之。围绕毗那多迦山。是为世界之外廓,出之即为太虚。二山中间之海水,阔六百由旬。但据俱舍论十一等,其所传稍有不同者。其颂云:“苏迷卢处中,次逾健达罗,伊沙驮罗山,朅地洛迦山,苏达梨舍那,頞湿缚羯拏,毗那怛迦山,尼民达罗山。于大洲等外,有铁轮围山。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余八半半下,广皆等高量。山间有八海,前七名为内,最初广八万,四边各三倍。余六半半狭,第八名为外。三洛叉二万,二千逾缮那。”此说以游干陀罗为第二山,伊沙驮罗为第三山,乃至尼民达罗为第七山,列次少与前异。且前起世经等,谓九山皆为七宝所成,八大海水,皆各遍覆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而俱舍论等谓须弥山为四宝所成,中间七大山,悉为金所成,八大海水,内七海名之为内海,八功德水湛于其中,第八海其量为三亿二万二千由旬。名之为外海,咸水盈满云。诸经说此者甚多,玆不一一揭出。

  【九上缘惑】 (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四者。盖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者也。俱舍论十九曰:“于十一中,除身边见,所余九种,亦能上缘。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显无有缘下随眠。此九虽能通缘自上,然理无有自上顿缘。于缘上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或二合缘。故本论(品类足论五)言,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约地分别,准界应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六曰:“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余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能缘上地者,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由依彼门起分别故,立彼为所缘。”是也。但小乘及杂集论等,谓唯此九能上缘,余贪瞋慢等,不能上缘,然成唯识论六曰:“有处,言贪瞋慢等不缘上者,依粗相说,或依别缘。”总之此等亦得缘上地也。出于大毗婆沙论十八,瑜伽师地论六十二等。

  【九识】 (名数)是性宗所立。于八识之外,证有无为之真如识。初无着菩萨造摄大乘论,至支那而二译不同。梁朝真谛,乃立九识。前六识如常,第七识名阿陀那识,第八识名阿梨耶识,第九名庵摩罗Amala识。译曰无垢识或清净识,即真如也,真心也,楞伽经之真识也,是华天性宗九识家之立义也。然唐玄奘译摄论惟立八识,以九识为第八识之异名。谓第八识有染净二分,取其染分之有为有漏,名为阿赖耶识,取净分之无为无漏(即四智)名为庵摩罗识。故唯识论,亦于阿赖耶识之异名有无垢识之称,而不别立为九识。是毕竟不许真如识,相宗之立义也。【九识】(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大乘密严经卷中曰:“心有八种,或复九种。”是也。说阿摩罗识者,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四曰:“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离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外见金刚三昧经,密严经,转识论等。其如前所举,以阿摩罗识为第九,总立之为九识者,似至真谛三藏,始见其说。圆测之解深密经疏第三曰:“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九识品如说。言九识者,眼等六识,大同识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所。唯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识,自有三种:一者解性梨耶,成佛之义。二者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云:尘根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依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者染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依安慧宗,作如是说。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者所缘之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者能缘之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九识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据此可知真谛唯以阿阤那为烦恼障我执,又阿梨耶有解性(即觉)与染污法执(即不觉)之义。又大乘义章第三末曰:“亦得说九,故楞伽经总品中云:八九种识,如水中波。其状如何?分别有二:一者真实分别,以说九种。妄中分七,谓六事识及妄识。真中分二,谓阿摩罗及阿梨耶。义如上辩。以此通前,故合有九。二者真妄离合,以说九种。独真为一,所谓本净阿摩罗识。真妄和合,共为八种。义如上辩。共本识与阿阤那识及起六识,通前为九。”其中前真妄分别之义,约于阿梨耶不失真而摄之于真,后真妄离合之义,为阿梨耶等真妄和合故,以之对于阿摩罗之唯真离妄而分别者也。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曰:“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之,即是佛识。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萨识。大论云:在菩萨心,名为般若,即其义也。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识。”法华玄义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净识。摄大乘论云: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名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互诤云云。”可见陈隋之间,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诤难。又据此可知九识为真谛一派之摄论家所立。玄奘门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识,说阿摩罗无垢识,兼第八阿赖耶之识性,或谓为取第八之净分而名之者,非识体有九也。且破真谛以阿陀耶为第七(法相宗谓阿陀耶为阿赖耶之异名),唯以为烦恼障,又弹斥阿赖耶起法执,并缘十八界之说。彼十住心论第十所谓“他缘觉心而教,但示八心,一道极无,但知九识。”虽由法华玄义第五上等,谓庵摩罗为第九识,以之为道后之真如而论。然天台等必非属于九识家也。又出于维摩经玄疏五,成唯识论述记一,法苑义林章一等。(二)阿梨耶识中之种别。显识论曰:“显识者有九种:一身识、二尘识、三用识、四世识、五器识、六数识、七四种言说识、八自他异识、九善恶生死识。”是也。盖显识即本识,指阿梨耶。其中身识为转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识,尘识为转作色等六尘之识,名为应受识。用识为转作眼识等六识之识,名为正受识。世识转作过去等三世,又生死相续不绝名为世。器识为转作外四大五尘等器,世间及十方三世等之识,亦名处识。数识为算计量度。四种言说识为见闻觉知之四种。自他异识为六趣身。善恶生死识为一切生死不离人天四趣善恶之意,即转作此等事之识也。又出宗镜录四,人天眼目臆说下等。

  【九十八使】 (名数)小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九十八使】(术语)使又名随眠。皆为烦恼之异名。小乘俱舍以见思之惑立九十八使。见见思条及九十八随眠条。

  【九十八随眠】 (名数)前十随眠分见道所断与修道所断之二,其见道所断之分,配属于三界之四谛而分八十八,修道所断之分,配属于三界而分十,因得九十八之数。【九十八随眠】(术语)亦名九十八使。烦恼之异名也。常随逐于人,故谓之随。其状体幽微难知,如眠性,故谓之眠。此为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随眠,配于三界五部者。即欲界见苦所断十种,见集及见灭所断七种(除身边戒),见道所断八种(除身边),并欲界修所断四种(贪瞋痴慢),合之欲界有三十六种。色无色无瞋,故于五部减之,各有三十一种。故为九十八种。盖见惑八十八使,加修惑之十随眠也。出于阿毗达磨发智论五,大毗婆沙论四十六,俱舍论十九等。

  【九十单堕】 (名数)见“但荼”条。

  【酒十过】 (名数)见“饮酒”条。

  【九十六术】 (名数)九十六种之外道也。三论玄义曰:“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见网为泥洹。”见外道条。

  【九十六种外道】 (名数)六师外道各有十五弟子。合成九十。再加六师谓之九十六种外道。见“外道”条。

  【九十四种阿僧祇依报庄严】 (杂语)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之菩萨,说愿回向其法施所修之善根,以九十四种阿僧祇之庄严具,庄严十方佛刹云。”

  【九十五种外道】 (名数)外道之总数。见“外道”条。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名数)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众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我能尽知九十六种外道所趣向者,如来之法所趣向者不能分别。”智度论三曰:“云何胜一切?九十六种外道论义能破故名胜。”同三十二曰:“世间诸法实相宝山,九十六种异道皆不能得。”同三十六曰:“九十六道不说依意生识,但以依神为本。”同四十八曰:“与九十六种邪行求道相违,故名正勤。”成实论十曰:“以戒取故,九十六种有差别法。”婆沙论六十六曰:“如是正见中,九十六种外道所无。”释摩诃衍论九曰:“言外道者,九十六种诸大外道,九万三千眷属外道。”而萨婆多论五解其数曰:“六师者,一师十五种教,以授弟子。为教各异,弟子受行各成异见。如是一师出十五种异见。师则有法与弟子不同,师与弟子通为十六种。如是六师有九十六种。”九十五种者,南本涅槃经十曰:“世尊常说:一切外学九十五种皆趣恶道,声闻弟子皆向正路。”大集经五十五曰:“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曰:“九十五种诸论议师无能酬对。”解九十六种有二说。一依萨婆多论之释,九十六种悉为邪道。依此说,则九十六种与九十五种之相违,不可和会。但可视为异说。是南山宗之义也。资持记上一之一先举萨婆多论之说,次言“僧祇总有九十六种出家人。则佛道为一。邪道九十五。末详合数。两出不同。”(已上一说)。二依九十六道经,九十六道此为邪合说,邪道定为九十五,九十六之邪道者,加犊子部附佛法之外道,或加定性二乘而会通之也。是天台之释也。文句记五之一曰:“九十六道经云:唯有一道是正,余者悉邪。有人引多论云: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并本师六即九十六也。准九十六道经无此说也。彼论自是一途,岂可六师必定各只十五弟子?九十六中有邪有正。”辅行三之三曰:“九十五种者通举诸道,意且出邪。(中略)故大论二十五云:九十六道中实者是佛。”(二十五为廿三之误,实字论文作宝)。然九十六道经真伪未决,今不传。又见智度论二十三(辅行曰大论二十五)之文曰:“人中宝者是佛,九十六种道法中宝者是佛法,一切众中宝是僧。”是佛如为人中之外,佛法亦视为九十六种之外,乃为稳当(智度论前后之文有九十六种外道。既于前举之)。

  【九识尊】 (名数)八叶院之九尊,配于九识(据日本说)。

  【九世】 (名数)过现未三世,各具三世,合成九世。

  【九世间】 (名数)十界之中,除去佛界他之九界也。此九界皆为迷妄之境,故名为世间。见“十界”条。

  【九体阿弥陀】 (术语)往生极乐有九品之差别,故佛体分为九品。见观无量寿经之九品条。

  【九条锡杖】 (仪式)四个法要之第四谓之锡杖,讽咏锡杖之颂文而振锡也。其颂文之作者不详。初四句依华严经十四:“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之经文,其他偈句为古德所作。有九节,每一节终,辄振锡,故曰九条锡杖。【九条锡杖】(杂名)见“锡杖”条。

  【九条衣】 (物名)三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僧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制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九条,不应十条,乃至十九条,不应二十条。”盖九条衣,原唯僧伽梨之一种,以条数而立名,与五条七条同,本律非别有九条衣之名称。故四分律行事钞下,谓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之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为七九条也。虽然,僧伽梨中,此最下九条衣之名,自古通行,今称五条七条九条为三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之名,反多不用矣。案五条为常着之衣。七条在寺内众中礼诵斋讲时着之。九条已上,外出时及其他严仪时着之。

  【九帖】 (名数)唐善导大师之著述,即观经玄义分一卷,观经序分义一卷,观经定善义一卷,观经散善义一卷(已上谓为四帖之疏),净土法事赞二卷,观念法门一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也。又曰五部九卷(四帖之疏共属于观经一部之疏)。

  【九味斋】 (杂语)又,作鸠美菜,供备菜,法会宿忌(逮夜)之供物也。盛九种之美味,故名九味。象器笺十四曰:“九味斋,或作鸠美菜,盖集美味也,或作供备菜。大鉴清规,作九味斋,今依此为正,盖果[米*兹]类有九味而已。如今时,小器长脚者,金银装饰,高饰钉馒头羊羹等及诸珍果,或十二器(左右各六器),或十六器(左右各八器)。”大鉴清规末后事仪曰:“正大夜时,念诵讽经,九味斋略之。”

  【九无碍道】 (名数)新译曰九无间道。旧译曰九无碍道。见“九无间道”条。

  【九无间道】 (名数)三界分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照九解脱道及九品惑条。新译曰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也。

  【九无为】 (名数)九种无为之意。即不为四相所迁之实在法,有九种之别也(一)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与萨婆多部之三无为同,惟萨婆多部计择灭非择灭为多体而大众部等以之为各一体,虽同实反也。次四者,即四无色所依之定体。彼能依之五蕴,原为有为,今就其所依之处,故为无为。后二者,为十二缘起并八圣道支之理法。缘起支圣道支之差别,虽为生灭,然其理法,寂然不动,而无改易。故立为无为。(二)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动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缘起真如,九圣道真如。是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后二者与前大众部等之说同。第四不动,谓断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谓为善恶无记三性之理法,真实如常。体各一而性皆善也。出异部宗轮论,同述记等。

  【九无学】 (名数)九种罗汉也。见“罗汉”条。【九无学】(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第一分别贤圣品曰:“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中略)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大乘义章第十七本释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七种,犹如毗昙中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中略)后二慧解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二)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七不退法,八独觉,九佛。俱舍论第二十五曰:“居无学位圣者有九,谓七声闻及二觉者。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独觉在觉,名二觉者。由下下等九品根异,今无学圣成九差别。”是为唯就根次第立九种之别者,即退法为下下根,思法为下中根,乃至佛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论光记二十五,同颂疏二十五等。参照罗汉条。

  【九显一密】 (术语)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九想】 (名数)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ñā,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ṁjñā,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三、壤想Vipadumakasaṁjñā,死尸之破坏也。四、血涂想Vilohitakasaṁjñā,破坏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脓烂想Vipūyakasaṁjñā,脓烂腐败也。六、啖想Vikhāditakasaṁjñā,鸟兽来啖死尸也。七、散想Vikṣiptakasaṁjñā,鸟兽啖后而筋骨头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ṁjñā,血肉既尽,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烧想Vidagdhakasaṁjñā,白骨又火烧归于灰土也。智度论二十一举经文曰:“九想: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同四十四之经文曰:“九相:胀相、血相、坏相、脓烂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烧相。”大乘义章十三曰:“死相、胀相、青淤相、脓烂相、坏相、血涂相、虫食相、骨锁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烧相者。智者之禅波罗蜜门九曰:“膨胀想、青瘀想、坏相、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此依智度论,而第七青想改为第二次,第较善者。又法华玄义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对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仪,言语之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破忻着之人相欲,此九想为观练熏修四种禅之第一也。见“禅”条。

  【九想观】 (名数)即九想。

  【九心轮】 (名数)九心次第转而成轮之意。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谓心随境转,有九种之别也。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谓“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也。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境而转,名为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为能引发。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见心);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等寻求心);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等贯彻心);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安立心);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势用心生,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返缘心);既返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有分心);名为九心,方成轮之义。其中,见心通于六识,余唯意识。有分心通于死生,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之死,唯有分心。以既无我爱,返缘无所,不生顾恋也。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恋爱故,若有境至,则心可生。若无异境,则恒住有分,任运相续。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无性摄论第二卷,谓五识于法无所了知者,先说见心也。复言见唯照瞩者,却结前心也。”彼文无九心轮之名。盖此名为起于慈恩者。摄大乘论上成唯识论三等,引其中之有分识,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为巳说阿赖耶识之证。又出于成唯识论述记第四本,宗镜录第四等。

  【九曜】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三、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p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合为九执。罗睺是交会蚀神,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除此二执之外,其余七曜,相次直日。其性类亦有善恶。如梵历中说。”是即于七曜加使日月起蚀之罗睺(即蚀神)、与计都(即彗星)二者,立于梵历之一种历象也。嵩阳之梵天火罗曰:“按聿斯经云:凡人祇知七曜;不知暗虚星,号曰罗睺计都,此星在隐位不见,逢日月即蚀,号曰蚀神。计都者,蚀神之尾,号豹尾。”据此则可见彗星为蚀神(即罗睺)之尾。据唐书历志第十八,记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九执历。此为类似所谓回回历及太阳历之一种梵历。日曜为太阳,配之于丑寅方,月曜为太阴,配之于戌亥方,火曜为荧惑星,配之于南方,水曜为辰星,配之于北方,木曜为岁星,配之于东方,金曜为太白星,配之于西方,土曜为镇星,配之于中方,罗睺为黄幡星,配之于丑寅方,计都为豹尾星,配之于未申方。又论其本地,谓日为观音(或虚空藏),月为势至(或千手观音),火为宝生佛(或阿噜迦观音),水为微妙庄严身佛(或水面观音),木为药师佛(或马头观音),金为阿弥陀(或不空羂索),土为毗卢遮那佛(或十一面观音),罗睺为毗婆尸佛,计都为不空羂索。又有配之于人之年龄判吉凶之法。出于七曜禳灾决等。

  【九曜曼荼罗】 (术语)见“九曜”条。

  【九曜曼陀罗】 (图像)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为九曜曼陀罗。

  【九业】 (名数)九种之业也。欲界及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之三种,无色界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及无漏之三种,合为九种。成实论第八曰:“欲界系三种:作、无作、非作非无作。色界系业亦如是。无色界二种及无漏业,身口所造业名作。因作所集,罪福常随,是心不相应法,名为无作。又有无作,但从心生。非作非无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为业。”是也。其中作业谓身口所造之业,无作业谓身口作业所生之散无作并定共无作,非作非无作业,谓意业也。意业与身口之作业不同,故为非作。与身口之无作业不同,故为非无作。无漏业谓无漏之身口意业也。又出大乘义章第七等。

  【九仪】 (名数)九等之仪礼也。此为印度古来所行之致敬式。西域记第二谓“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是也。又出释氏要览中。

  【九因一果】 (术语)十界中前九界为因,后一界为果也。

  【九有】 (名数)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众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天,二初禅天,三二禅天,四三禅天,五四禅天中之无想天,六空处,七识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中除无想非想名七识住)。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余处皆非,不乐住故。”大乘义章八末曰:“此之九处,众生乐住名众生居。”增一阿含经有九众生居品。寄归传一曰:“创成正觉龙河,九有兴出尘之望。”

  【九有情居】 (名数)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也。又曰九众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三极光净天,四遍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长阿含经九曰:“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有想无想处住,是九众生居。”此于七识住,加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处也。俱舍论八曰:“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余处皆非,不乐住故。言余处者,谓诸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除无想天,余非有情居。”又大乘义章八末,谓“九众生居如经中所说。何故说之?则以破外道之总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以众生为神我,择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之居,非我之居也。”诸经说此者甚多。

  【酒有三类】 (名数)一窣罗Surā,以食制之者。二迷丽耶,以余物制之者。三末陀Madya,前二种之未熟已坏而使人醉者。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为窣罗,酝余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名酒,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又有三酒:一谷酒,二果酒,三药草酒。智度论十三曰:“果酒者,葡萄阿梨吒树果,如是等种种名为果酒。药草酒者,种种药草合和米曲甘蔗汁中能变成酒。”

  【九域】 (界名)九地也,又九界也。

  【久远劫】 (术语)劫者,梵语劫波Kalpa之异名。久远劫者,指长时而言。法华经方便品曰:“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参照“劫”条。

  【久远实成】 (术语)谓于久远之昔,成就真实正觉之佛体也。法华经寿量品曰:“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九斋日】 (术语)九种之斋日也:一、正月每日,二、五月每日,三、九月每日,于此加六斋日。六斋日者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斋者不可中食之谓。此九种日为帝释四天王等伺察人间善恶之日,故过午时不食,以慎身心也。见三藏法数三十五。

  【九辙】 (名数)九种轨辙之意。秦道融始讲罗什译之法华经,开为九辙,即分判法华为九科也。法华玄论一曰:“及罗什至长安。翻新法华竟。道融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九辙法师。九辙之文。今所未见。讲新法华。始乎融也。”法华文句记八之四曰:“什译才毕,叡便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九辙法师。一者昏圣相扣辙,即序品是。次有七辙,即是正宗:一者涉教归真辙,为上根人(方便品)。二者兴类潜彰辙,为中根人(譬喻品)。三者述穷通昔辙,中根领解(信解品)。四者彰因进悟辙,为下根人。即化城授记。五赞扬行李辙,即法师品,为如来使。六本迹无生辙,即多宝品。多宝不灭,释迦不生。多宝为本,释迦为迹。本既不灭,迹岂有生。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七举因征果辙,即踊出寿量品,弥勒举因征果,佛举寿量因果所由。八称扬远济辙,即随喜去讫经。属流通也。”是盖为什译法华经科释之嚆矢,当时著名者,惟详细之解说,今不传。又出于法华传二等。

  【九执】 (名数)与九曜同。执者执持之义,随逐诸曜日时而不相离也。大日经疏四曰:“九执者,梵音[金*乇]栗何Graha,是执持义。”

  【九种不还】 (名数)于前五种不还中,中般生般上流般之三种般,各分三种,为九种不还。是于色界入灭圣者之区别也。中般三种:一、速般,谓于中有断余惑而般涅槃也。二、非速般,谓于中有经暂时而般涅槃也。三、经久般,谓于中有经久时而般涅槃也。生般三种:一、生般,谓生于色界速断余惑而般涅般也。二、有行般,谓生于色界加行勤修,经几许之时,而般涅槃也。三、无行般,谓生于色界,懈怠不成加行,经久时而渐般涅槃也。上流般三种:一、全超般,谓先生于色界之最下梵众天,由梵众天超中间之十四天,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也。二、半超般,谓先生于梵众天,后超一天二天乃至十三天,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也。其超不全,故云半,非等分之半也。三、遍没般,谓遍经历色界之十六天,而于色究竟天般涅槃也。见俱舍论二十四等。【九种不还】(名数)从欲界上色界而般涅槃之不还果圣者,分九种。即于中有般涅槃者,有速般,非速般,经久般之三称。生于色界,不久而般涅槃者,有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之三种。生于色界更上转生于天而般涅槃者,有全超,半超,遍没之三种也。

  【九种大禅】 (名数)详见“禅”条,出世间之上上禅也。【九种大禅】(名数)九种之大乘禅也。此为不共于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禅定: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烦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是也。原出于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于法华玄义第四上,并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等,称之为九种大禅,为出世间上上禅中之种别也。自性禅者,观心之实性,观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或唯住于止而摄心不散。或唯住于观而分别照了。或止观双修而定慧均等也。一切禅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之禅也。此有世间出世间之二种。又其二种,各有现法乐住禅,出生三昧功德禅,利益众生禅之三种。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名为现法乐住禅。出生种种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十力种性所摄之三昧,入于一切无碍慧,无诤愿智之胜妙功德,名为出生三昧功德禅。布施于众生,护诸恐怖,能为开解,名为利益众生禅。难禅者,意为难修之禅。亦有三种:久习胜妙之禅定,于诸三昧心得自在,哀愍众生,欲使成熟,故舍第一禅之乐而生于欲界,名为第一难禅。依禅而出生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之诸深三昧,名为第二难禅。依禅而得无上菩提,名为第三难禅。一切门禅者,为一切禅皆从此门出之意。此有与有觉有观俱之禅,与喜俱之禅,与乐俱之禅,与舍俱之禅等四种。欲界及初静虑,有觉有观也。第二静虑,喜也。第三静虑,乐也。第四静虑,舍也。善人禅者,为大善根众生所修。此有不味着,与慈心俱,与悲心俱,与喜心俱,与舍心俱之五种。一切行禅者,意为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之禅,此有十三种: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禅,观分禅,自他利禅,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禅,义缘禅,止相缘禅,举相缘禅,舍相缘禅,现法乐住第一义禅是也。摄一切之善法,名为善禅。自然能于定中作种种变化而无穷,谓为无记化化禅。摄心不散,与定相应,谓为止分禅。分别照了,与慧相应,谓为观分禅。正定现前时,即能自利利他,谓为自他利禅。正念思维,无诸杂想,谓为正念禅。得此大定,一切之神通功德,悉由是出生,谓为出生神通力功德禅。于一切诸法之名相因缘,悉为通达无碍,谓为名缘禅。于一切诸法之义理因缘,悉能通达晓了,谓为义缘禅。于寂静因缘之相,圆明洞彻,永离一切散乱,谓为止相缘禅。能照了诸法起灭之因缘,悉皆清净无碍,谓为举相缘禅。于一切善恶法相因缘,悉皆舍离,清净而无染着,谓为舍相缘禅。因此定而现,得法喜之乐,安住于第一义,名为现法乐住第一义禅。除烦恼禅者,意为能除众生种种苦患疾病等之禅。此有八种:咒术所依禅、除病禅、云雨禅、等度禅、饶益禅、调伏禅、开觉禅、等作禅是也。因此定能除诸苦患、毒害、霜雹、热病及鬼,谓为咒术所依禅。能除地水火风四大所起之众病,谓为除病禅。兴甘雨,能销灾旱,救诸饥馑,谓为云雨禅。能济诸恐难及一切水陆,人非人之怖,谓为等度禅。能以饮食,饶益旷野饥渴之众生,谓为饶益禅。能以财物调伏众生,谓为调伏禅。能等开觉迷惑之众生,谓为开觉禅。使众生所作,悉为成就。谓为等作禅。此世他世乐禅者,谓能使众生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之禅定。此有九种:能变现种种之神足通力,调伏一切众生,谓为神足变现调伏众生禅。能随顺说法,调伏一切众生,谓为随说调伏众生禅。能以正法教诫训谕,调伏一切众生,谓为教诫变现调伏众生禅。能为恶业之众生,示现修罗饿鬼畜生等趣,使之改恶迁善,谓为为众生示恶趣禅。为不能辩说正法之众生,即以辩才饶益之,使其心识开悟,谓为失辩众生以辩饶益禅。为失正念之众生,能以正念饶益之,使其不生邪见,谓为失念众生以念饶益禅,开发妙慧,心不颠倒,能造微妙之赞颂,摩得勒伽论,流通正法,使久住于世,谓为造不颠倒论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为令正法久住世禅。能以书数算计资生方便等种种之众具,摄取饶益一切众生,谓为世间技术义饶益摄取众生禅。放大光明,暂使修罗等趣息其苦恼,名为暂息恶趣放光明禅。清净净禅者,谓断尽一切烦恼惑业,得大菩提清净果之禅。此有十种:世间清净净不昧不染污禅、出世间清净净禅、方便清净净禅、得根本清净净禅、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住起力清净净禅、舍复入力清净净禅、神通所作力清净净禅、离一切见清净净禅、烦恼智库断清净净禅是也。又出于法华玄义讲述第四之上。

  【九种净肉】 (名数)初五者同前。六不为己杀,不为我杀者。七生干,非由汤火而熟者。又非鹰鸟等伤害所余,乃自死经多日而自干者。八不期遇,不由期约,偶然相遇而食者。九前已杀,非今时因我而杀,前时已杀者。见涅槃经四。【九种净肉】(名数)见“食”条及九净肉条。

  【九种罗汉】 (名数)称之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于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三护法也。三,死相,九无学中之第二思法也。四,住相,九无学中之第四安住法也。五,可进相,九无学中之第五堪达法也。六,不坏相,九无学中之第七不退也。八,不退相。九无学中之第六不动也。八,慧解脱,九无学中之第八慧解脱也。九,俱解脱,九无学中之第九俱解脱也(大乘义章十一本)。中阿含福田经之说:一,思法,是前俱舍之第三死相也。二,升进法,是第五可进相也。三,不动法,是前第七不退相也。四,退法,是前第一退相也。五,不退法,是前第六不坏相也。第六,护法,是前第二守相也。第七,住法,是前之住相也。第八,慧解脱,第九,俱解脱,此二者与前同(大乘义章十一本)。此九无学加十八有学称为二十七贤圣。见贤圣条附录。

  【九种食】 (名数)一段食,分分段段啮碎而食者。香味触三者为体。寻常之食物也。二触食,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者。如眼之于美色乃至身之于软滑是也。三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乐,资益诸根者。四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有情等,以识资持命根者(已上四种为世间食)。五禅悦食,修行之人得禅定之乐能养诸根者。六法喜食,修法之人闻法生欢喜,资慧命养身心者。七愿食,修行之人发誓愿而持身,修万行者。八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之善根,而不忘以资益慧命者。九解脱食,修行之人终得涅槃之乐而长养身心者,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九种食】(名数)见“食”条。

  【九种世间】 (名数)见“九世间”条。

  【九众】 (名数)寻常之七众,加出家,出家尼之二众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众。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众。三、六法尼,持六法之女众。四、沙弥,持十戒之男众。五、沙弥尼,持十戒之女众。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众。七、出家尼,持八戒斋之女众。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众。九、优婆夷,持五戒之女众。天台之戒疏下引之。

  【九重塔】 (堂塔)见“塔”条。

  【九住心】 (名数)行者,修禅定时,使心不散乱而住着于一境,有九种:即安住心、摄住心、解住心、转住心、伏住心、息住心、灭住心、性住心、持住心也。

  【久住者】 (杂名)久住山寺修行者之称。

  【九字】 (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于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于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避,要道不烦,此之谓也。”往生论注卷下曰:行师对陈,但于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诵此九字,五兵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或谓此九字之九,为阳之满数,故以阳数伏阴气云。盖此法非佛教之所诠,及后世,以为兵法之秘传而传之,又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日本遂有承之者。其作法稍为复杂。手结金刚针印,口唱临。手结大金刚轮印,口唱兵。结外狮子印,而唱斗。结内狮子印而唱者。结外缚印唱皆。结内缚印唱陈。结智拳印唱列。结日轮印唱在。结实瓶印唱前。次结刀印,如次画四纵五横之形于空中。但线须各为直角,而其各线皆斜于同一方向,亦无妨。或谓九字咒与纵横法,实为两事,后人误合为一。军林宝鉴上速用篇说纵横法曰:“正立门内叩齿三十六通,以右手大拇指,先画四纵,后为五横讫。即咒曰:四纵五横,吾今出行。禹王卫道,蚩尤避兵。盗贼不起,虎狼不行,还归故乡。当我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律令。咒毕即行,慎勿反顾。”特佛徒亦用之。

  【九字曼荼罗】 (图像)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于开敷莲华之中台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于中台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于定印,各面中台观自在菩萨。又于次之八叶,次第安置观音,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除盖障,地藏,八大菩萨。内院之四隅,敷列嬉,鬘,歌,舞,四菩萨。外院敷列香,华,灯,涂香,钩,索,锁,铃,八菩萨。是也。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曰:“即入观自在菩萨三摩地,闭目澄心,观自身中圆满洁白,犹如净月仰在心中。于净月上,想呬哩(二合引)字放大光明,其字变成八叶莲华于莲华上有观自在菩萨,相好分明,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势。是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华,清净法界不染烦恼。于其莲华八叶上,各有如来入定结跏趺坐,面向观自在菩萨,顶佩圆光,身如金色,光明晃耀。即想此八叶莲华渐舒渐大,量等同空。即作是思惟,以此觉华照触如来海会,愿成广大供养。若心不移此定,则于无边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觉华蒙照触者,于苦烦恼悉皆解脱,等同观自在菩萨。即想莲华渐渐收敛,量等己身。”盖观自在与阿弥陀,为同一本誓之佛菩萨,观自在为因位之身,阿弥陀为果位之尊也。今因位之观自在居中台,果位之阿弥陀各居八叶上,表弥陀之果,还归于观音大悲之因之意也。弥陀之妙果。原为不取正觉之因位愿力所成,即于此愿之外无果位。示因果之别者,唯约于所化之净秽。在净妙佛国土,现弥陀之佛身,在杂染五浊之世界,现观音之菩萨身。皆不外乎为法身慈悲之化现。又此九字九尊,为心王九识,一切有情身中,有法尔觉悟之大白莲。是为众生之自性清净心。五尘不能秽,烦恼业苦不能染,三毒猛火不能燃之金刚智体也。今开发此众生本有之大白莲,于自心中证莲华藏世界,是为密教净土往生之相也。

  【九字名号】 (术语)对于六字名号十字名号而言。即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之九字,赞叹阿弥陀佛光明不可思议之名号也。大宝积经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谓之不思议光。昙鸾赞阿弥陀佛偈有曰:“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九字名号,即由此出。

  【九宗】 (名数)八宗之外加禅宗或净土宗者。

  【九祖】 (名数)天台宗之所奉者。佛祖统纪七所定。高祖龙树菩萨、二祖北齐之慧文、三祖南岳之慧思、四祖天台之智顗、五祖章安之灌顶、六祖法华之智威、七祖天台之慧威、八祖左溪之玄朗、九祖荆溪之湛然。

  【九祖相承】 (杂语)天台宗三种相承之一。龙树、惠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顺次承继天台教也。盖天台宗虽为智顗所创,而顗承慧思,思承慧文,文由龙树大智度论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并三论四谛品之偈,而了悟三观相即之旨,故以龙树为同宗之高祖。又智顗以下,次第相承,及于湛然,大敷衍祖书,启中兴之运,故尊之为九祖。

  【九尊】 (名数)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其中心与八瓣各现一尊,中心为大日如来,四方者四如来,四隅者四菩萨也。是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之第一而表示凡夫肉心之具德者,吾人之肉心,如合莲华,一旦三密相应则开敷为八叶之莲,现此九尊也。参照“心莲”条。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

  【旧城喻经】 (经名)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或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达旧城,因以为经名。

  【鹫峰】 (地名)灵鹫山之异名。又云鹫头山,鹫台。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鹫峰。梵言姞栗陀罗矩吒Grdhrakūṭa山。此云鹫峰,或鹫台。言此山既栖鹫鸟。又类高台也。旧言耆阇崛山者。讹略也。”

  【鹫峰偈】 (书名)称法华经也。

  【救护惠】 (菩萨)即救护菩萨。见救护菩萨项。

  【救护菩萨】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九尊之一。又作救护惠。如来以智慧救护众生,进九界众生于佛界,故名。曼荼罗钞四曰:“以掌向身掩心,如来之慈在心之义。大指稍竖向上者,大指为智,故九界众生,进于佛界,是覆护哀愍之义。左手为拳安于腰侧,是哀愍惠之义。”

  【旧华严】 (经名)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六十卷之华严经,对于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之华严经而称为旧华严。又依卷数而谓之六十华严。

  【旧俱舍】 (书名)陈真谛三藏所译之俱舍释论,对于唐玄奘三藏译之俱舍论而称为旧俱舍。

  【救苦观音经】 (经名)高王观世音经之异名。续高僧传第三十九、法苑珠林第二十五有救生观音经,又曰高王观音经。佛祖统纪有十句观音经,经文只有十句。佛祖通载,稽古略有救苦观音经,此伪经也。观音慈林集中云:“救生经非今伪造救苦经。”可以为证。见“高王观世音经”条。

  【救苦斋】 (行事)法会之名。梁武帝作之。佛祖统纪三十七曰:“中大通元年,京城大疫。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

  【救疗小儿疾病经】 (经名)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之略称。

  【鹫岭】 (地名)灵鹫山也。详“鹫山”条。徐陵文曰:“昆吾在次,皆鸣鹫岭之钟。”

  【旧论】 (杂名)真谛译之俱舍论,谓之旧俱舍或曰旧论。性相学者之称。

  【旧律家】 (杂名)译家有新旧之别。律家亦有新旧。律书中四分五分等属于旧,有部律为新。然古来多就律之注释而论新旧。唐南山之行事钞,宋元照之资持记等为旧律家,唐义净之南海寄归传,怀素之开宗记,定宾之饰宗记等为新律宗。

  【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佛说救拔口饿鬼陀罗尼经同本,但无四佛之名号。

  【鹫山】 (地名)又云灵鹫山。佛尝居此。世俗所称鹫岭,灵山,皆指此而言。智度论曰耆阇崛山,即鹫头山,山顶似鹫,王舍城人因而名之。又王舍城南林中多死人,诸鹫常来食之,还集山头。时人遂名鹫头山,山最高大,多好林泉,圣人住处。

  【旧善客善】 (杂语)释尊出世以前,教世人之忠孝仁义等道,为旧善根,谓之旧善。释尊之教法,教人之三归戒律等善根,谓为客善。

  【救世】 (术语)又作救世尊、救世者、救世大悲者等。佛菩萨之通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起信论曰:“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此等皆以名佛者。法华经普门品曰:“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此特以名观音菩萨者。此菩萨与此土缘深,信仰最多,故救世之称号,独为观音所特有。

  【救世阐提】 (杂语)阐提者,无往生之机也。菩萨之慈悲无限,起救济一切众生之大业,不念自身之成佛,故云救世阐提。

  【救世观世音】 (菩萨)观音者略名,观世音为具名,新译谓之观自在。见“观音”条。

  【救世金轮法手印】 (印相)以两手大拇指各着于无名指之末节之根而两手合之。使左右手指尖一一相着是也。

  【旧事净法】 (杂语)跋阇子十事非法之一。见“跋阇子比丘”条附录。

  【救世轮】 (术语)如谓诸佛为救世者。谓法轮为救世轮也。

  【救世菩萨】 (菩萨)观音菩萨之称号。

  【救世誓】 (术语)观世音菩萨济度众生之誓愿也。

  【救世圆通】 (菩萨)观世音菩萨之异名。

  【鹫台】 (地名)灵鹫山也。西域记九曰:“姞栗陀罗矩吒,唐言鹫峰亦谓鹫台,旧曰耆阇崛山讹也。”

  【鹫头】 (地名)灵鹫山也。止观一之一曰:“大觉世尊。积劫行满。涉六年以伏见。举一指而降魔。始鹿苑。中鹫头。后鹤林。”

  【鹫头山】 (地名)王舍城之耆阇崛山也。又云灵鹫山,鹫峰山。慧琳音义十一曰:“鹫头山名也。在王舍城侧,亦名鹫峰山,亦名灵鹫山。梵云耆阇崛山,并一山也。”

  【救脱】 (菩萨)见救脱菩萨项。

  【救脱菩萨】 (菩萨)此菩萨,于药师经后半说念药师如来可免苦难灾厄,且详示供养药师如来之法式。

  【鹫岩】 (杂名)灵鹫山也。华严玄谈一曰:“鹫岩西峙,象驾东驰。”

  【旧医】 (譬喻)新旧二医,皆用乳药,一非,一是也。见新医条。

  【救蚁】 (故事)沙弥名救蚁。杂宝藏经四曰:“昔有一罗汉,畜一沙弥,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与暇使归家,至七日头命还来。沙弥辞师便去,于其道中见众蚁子为水漂流,命将绝,生慈悲心,自脱袈裟,盛土堰水,取蚁子置高燥处,遂悉得活。至七日头,还归师所。师甚怪之,寻便入定,以天眼观知,更无余福。以救蚁子因缘,故七日不死,得延命。”

  【旧译】 (术语)唐代已下之诸译为新译,以前者为旧译。旧译家中,以罗什真谛为翘楚,新译家内以玄奘义净为司南。大部补注五曰:“刘汉已来,谓之旧译。李唐而下,谓之新译。”法云所见少异之。名义集一曰:“梁唐之新传,乃殊秦晋之旧译。”

  【鹫岳】 (地名)灵鹫山也。

  【旧杂譬喻经】 (经名)二卷,吴康僧会译。集种种之譬喻者。对于后汉译而曰旧。

  【旧住】 (杂语)又作久住。旧时住者之意。法华经神力品所谓:“旧住娑婆世界之菩萨摩诃萨。”是也。禅家多用此语。如石溪报恩录云:“首座谢旧住上堂”等。

  【旧住菩萨】 (术语)对于新往生净土之菩萨而称旧住于土之菩萨。

  【拘鞞陀罗】 (植物)Kovidāra,又作俱毗陀罗,拘毗陀罗。黑檀之一种。

  【拘辨荼】 (异类)鬼名。见“鸠槃荼”条。

  【拘蚕】 (植物)花名。诸经作优昙。见可洪音义二。梵Kutsa。

  【拘絺罗池】 (地名)翻梵语九曰:“拘絺罗池,译曰膝也。”

  【居简】 (人名)四川人。姓王氏,一作龙氏。谒育王德光,得其法印。后于杭州净慈寺开法道。于寺之北涧筑室居之。着有北涧集十九卷,北涧续集一卷。淳佑六年寂。见续传灯录,释氏稽古略,五灯严统等。

  【拘兰难陀】 (人名)真谛三藏之别名。见“拘那罗陀”条。

  【拘兰荼】 (植物)一作俱兰吒。译曰红色华。见玄应音义一。

  【拘浪拏】 (人名)阿输迦王之太子名。西域记三曰:“是无忧王太子拘浪拏,为继母所诬,抉目之处。”案余处多作拘那罗,以鸟名题太子也。然则拘浪拏者,殆拘拏浪之误欤。见“拘那罗”条附录。Kuṇāla。

  【拘利】 (杂语)Koṭi,又作俱利。数名,译言百万。慧琳音义十九曰:“拘利,梵语也,即诸经云俱知也。数法名,此当百万。”

  【拘利太子】 (人名)Kolita,斛饭王之长子。出家为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上曰:“摩南拘利。”五分律曰:“摩诃男。”本行集经十一曰:“摩诃那摩。”十二游经曰:“释摩纳。”文句一上曰:“拘利太子。”同五上曰:“摩诃男拘利。”涅槃经疏七曰:“摩男拘利。”嘉祥法华义疏四曰:“摩男拘利。”玄赞四曰:“摩诃男拘利。”

  【拘邻】 (人名)又作拘轮,俱轮,俱邻,居伦,居邻。五比丘之一。憍陈如之别称。见“居伦”条。

  【拘留秦佛】 (佛名)Krakucchanda,又作拘楼秦佛。过去七佛中第四之佛名。见拘留孙佛项。

  【拘流沙】 (地名)国名。佛在此说长阿含之大缘方便经。长阿含经十曰:“一时佛在拘流沙国劫摩沙住处。”Knrū。

  【拘留孙佛】 (佛名)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鸠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鸠餐陀,迦罗鸠村驮,羯洛迦孙驮,羯罗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于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于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鸠村驮,此云所应断已断。”同下曰:“拘留孙,具云羯罗迦寸地,此云所应断已断,谓惑障已断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鸠留秦佛,亦名拘楼,亦云迦罗鸠村驮,亦云拘留孙。并梵语讹略不切,正梵音羯句忖那,此云灭累也。”同十八曰:“羯洛迦孙驮,唐言成就美妙,是贤劫中最初佛也。”同卷曰:“羯洛迦孙驮,旧云俱留孙,讹也,正云羯句忖那。”可洪音义四上曰:“鸠罗,佛名也,此云所应断已断。”

  【拘楼瘦】 (人名)巴Kurusu,比丘名。

  【拘楼瘦无诤经】 (经名)佛为拘楼瘦比丘分别诤法无诤法。摄于中阿含经四十三。

  【拘卢】 (地名)Uttarahuru,又作俱卢,拘楼,究留,拘留,究溜,句嚧。郁多罗究留之略。北大洲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拘卢舍】 (杂名)毗昙论,四肘为一弓。五百弓为一拘卢舍。今之二里也。八拘卢舍为一由旬。今十六里也。

  【居伦】 (人名)又作居邻,拘轮,俱邻。五比丘之第一。阿若憍陈如也。玄应音义四曰:“居伦大哀经作拘轮,译云本际,第一解法者也。普曜经云:俱邻者解本际也,阿若者言已知也。正言解了,拘邻亦姓也。”又曰:“拘邻,或作居伦,或作拘轮。皆梵言讹也。此云本际,则经中尊者了本际,尊者知本际,皆是也。此即憍陈如。”见“阿若憍陈如”条。梵ājñātakauṇdinya。

  【拘仑阇】 (动物)Kruñca,又作拘嘘安遮。帝释鹊之一种,又青庄之一种。见大集经三,梵本阿弥陀经。大威德陀罗尼七作榖禄鸟。

  【拘罗瞿】 (地名)国名。见“俱睒弥”条。

  【拘屡】 (杂名)Krośa,又作拘卢。拘屡舍之略。里程名。见“俱卢舍”条。

  【拘贸】 (植物)Kumuda旧称拘物头,拘物陀。花名。译曰地喜花。见玄应音义二十一。莲之一种也。见拘物头条。

  【拘摩罗】 (杂语)Kumāra,又作矩么罗,鸠摩罗。译曰童子。见西域记十。

  【拘摩罗迦叶】 (人名)Kumāra-Kaśyapa,比丘名。拘摩罗者,名。译曰童子。迦叶者,姓。译曰饭光。常称童子迦叶。增一阿含经三曰:“能杂种论,畅悦心识,所谓拘摩罗迦叶比丘是。”

  【拘摩罗逻多】 (人名)论师名。见“鸠摩逻多”条。

  【拘摩罗天】 (天名)Kumāraka-deva,又作鸠摩罗伽天。初禅天之梵王,其颜如童子,故名。常擎鸡,持铃,捉赤幡,乘孔雀。智度论二曰:“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持鸡擎铃,捉幡骑孔雀。”中论疏一末曰:“鸠摩罗伽天,此言童子天。以其是初禅梵王,颜如童子,故以为名。亦曰那罗延天,那罗延,此云生本,以其是众生之本故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拘摩罗天,此云童子天。”秘藏记末曰:“鸠摩罗天,六面童子形。黄色持剑,乘孔雀鸟。”

  【拘牟那】 (植物)见“拘物头”条。

  【拘牟头】 (植物)又作拘贸头。花名。见“拘物头”条。

  【拘某陀】 (植物)又作究牟陀。花名,见“拘物头”条。

  【拘母陀】 (植物)花名。见“拘物头”条。

  【拘那含】 (佛名)又作俱那含。拘那含牟尼之略。乃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之名。

  【拘那含牟尼】 (佛名)Kanakamuni,又作拘那牟尼。新称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于人寿四万岁时出生。演密钞八曰:“梵语迦诺迦牟尼,此云金色,即是七佛中第五俱那含牟尼如来,俱那含不正也。”见“迦那伽牟尼”条。

  【拘那罗】 (动物)Kunāla,又曰鸠那罗。拘拏罗。鸟名。译言好眼鸟。玄应音义五曰:“鸠夷罗,或言鸠那罗,此译云好眼鸟也。”又译言恶人,不好人。见玄应音义四。

  【拘那罗陀】 (人名)Guṇarata,又作拘那罗他。真谛三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沙(波之误)罗末陀Paramārtha,此云真谛,亦云拘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云波罗未陀,译云真谛,并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梁末陈初,有拘那罗陀,此云家依,亲依亦得,即真谛三藏也。”见“真谛”条。由译为亲依观之,或为Kulamātha。

  【拘那牟尼】 (佛名)佛名。见“拘那含牟尼”条。

  【拘耆】 (动物)拘耆罗之略。鸟名,译曰好声鸟。见“鸠夷罗”条。出于玄应音义八。

  【拘耆罗】 (动物)鸟名。见“鸠夷罗”条。

  【拘耆那罗】 (动物)鸟名。同“拘耆罗”条。

  【拘萨罗】 (地名)又作憍萨罗Kosala,舍卫国之本名也。

  【拘瑟耻罗】 (人名)Kauṣṭhila,又作俱瑟祉罗。罗汉名。译曰膝。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俱瑟祉罗,旧言俱絺罗,译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长爪梵志是也。”慧琳音义五十六曰:“拘瑟祉罗,梵语,罗汉名也。古曰俱絺罗,经作祉非也。”

  【拘沙】 (杂名)又作贵霜。种族名。即月氏族之一分派也。大庄严论经六曰:“拘沙种中有王,名真檀迦腻吒,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

  【拘睒弥国】 (地名)在中印度,周六千余里,土地沃壤,气序热,都城宫内有大精舍,高六千余尺,内有刻檀佛像,是优填王所作。诸国君王来欲移之,不能。遂图而供养,俱言得真。城东不远,有故[土*尃]室,世亲菩萨于此作唯识论。其东庵没罗林中有故基,无着菩萨于此作显扬论。自此东北七百余里殑伽河边有迦奢富罗城,护法菩萨于此降伏外道。见西域记五。【拘睒弥国】(地名)西域记曰:“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气序暑热,风俗刚强,好学典艺,崇树福善。”

  【拘睒弥犍度】 (术语)十诵律作“俱舍弥法。”四分律作“拘睒弥犍度。”此国比丘有斗诤时,如法制止之。其法详于此品中。犍度译言品或聚。巴Kosambi-khandhaka。

  【拘睒弥主】 (人名)优填王也。

  【拘舍离】 (流派)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三。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拘尸那】 (地名)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啰,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经会疏一曰:“拘尸那,云无翻,有多义故。或云角城,具三角故。或云茅城,草覆城故。又云仙人城。”西域记六曰:“拘尸那揭罗国。”拘尸那揭罗,译曰上茅,或不与矩奢揭罗补罗Kuśāgārapura混同。上茅城为摩揭陀旧城之名。

  【拘尸那城涅槃】 (传说)佛涅槃于拘尸城之因缘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往昔此地有转轮圣王,唱如是言:如佛所说,一切诸法,皆悉无常。若能修习十善法,能断如是无常大苦。我是时始闻佛之名号,发菩提心。自是已来,以是法转教无量众生。是故我今于此处,亦说诸法无常变坏,唯佛身是常住之法。我忆往昔所行之因缘,故今来此入涅槃。”

  【拘尸那揭罗】 (地名)城名。拘尸那之正音。

  【居士】 (杂名)梵语曰迦罗越kulapati,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辍耕录曰:“今人多以居士自号。考之六经,惟礼记有居士锦带。注,谓道艺处士也。”吴曾能改斋漫录曰:“居士之号,起于商周之时。韩非子书曰:太公封于齐,东海上有居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而食之,掘而饮之云云。则居士之由来久矣。”魏志管宁传曰:“胡居士贤者也。”南史曰:“阮孝绪屏居一室,家人莫得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到洽筑室岩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虞寄居闽中,知刺史陈宝应有异志。恐祸及,乃着居士服,居东山寺。”魏书曰:“卢景裕不仕,贞素自得,人号居士。”今为在家修禅者之称。注维摩经一:“什曰: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名为居士。肇曰:积财一亿,入居士里。宝货弥殖故,贪着弥深。”天台观音义疏曰:“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慧远维摩经疏一曰:“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居士有二种:一居舍之士,故名居士。二居财一亿,故名居士。”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十诵律六曰:“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种。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居士传】 (书名)清彭际清着。为传五十六。列人二百二十七。附列者又七十七人。其发凡曰:“佛门人文记载,其专系宰官白衣者,故有佑法师宏明集,宣律师广宏明集,心泰佛法金汤,姚孟长金汤征文录,夏树芳法喜志。其以沙门为主兼收外护者,则有志磐佛祖统纪,念常佛祖通载,以及传灯录,续传灯录,五灯会元,东林传,往生传诸书。所录事言,互有详略。或失之冗,或失之疏。至朱时恩居士分灯录,郭凝之先觉宗乘,李士材居士禅灯录,并本五灯,止扬宗乘。于诸三昧法门,有所未备。今节取诸书者十之五,别征史传诸家文集,诸经序录,百家杂说,视诸书倍之。裁别缀属,成列传五十余篇。详其入道因缘,成道功候,俾有志者,各随根性,或宗,或教,或净土,观感愿乐,具足师资(云云)。”等不等观杂录三曰:“居士传内汪大绅评语,直截痛快,实具宗匠手眼。但其中每引程朱为契合,似觉不类。度其意,无非欲引理学家究明心宗耳。然理学家既宗程朱,决不信有此事。是汪君援引之意,不能令儒者生信,反令儒者易视禅宗,以为不出程朱心学矣。甚哉!立言之不可不慎也。予愿他日重刻此传,将评语内与儒家牵合者节去,未始非护法之一端也。”

  【拘苏摩补罗】 (地名)Kusumapura,又作瞿苏摩补罗。城名。译曰花宫。有二所,一羯若鞠阇国Kanyākubja,即曲女城。一在摩揭陀国,即波吒厘子城。西域记五曰:“拘苏磨补罗,唐言花宫。”同八曰:“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多花,故以名焉。”

  【拘物度】 (植物)又作拘勿投。花名。见“拘物头”条。

  【拘物头】 (植物)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三曰:“句文罗,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译云:拘者地,物陀者喜,名地喜花。”慧琳音义三曰:“拘某陀花,古作拘勿头,正音拘牟那。此即赤莲花,深朱色。”法华玄义七曰:“叡师序云:未敷名屈摩罗,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分陀利。”慧苑音义上曰:“拘物头花,其花茎有刺,色或赤白。以其花茎稍短,未开敷时,状即蹴然故,亦或名小白花也。”续高僧传二曰:“究牟陀,此云黄色华。”大日经疏十五曰:“俱物头,有赤及青二种。”又曰:“俱物头,是莲花青色者。”俱舍光记十一曰:“拘物陀,此云白莲花。”可洪音义一曰:“拘母陀,亦云俱物头,亦云俱牟陀,此云红莲花也。”四阿含暮钞下曰:“拘勿度,此云白华。”名义集三曰:“拘勿投,此云黄莲华。”

  【拘勿头】 (植物)见“拘物头”条。

  【拘物陀】 (植物)又作拘勿陀。花名。见“拘物头”条。

  【拘暹】 (地名)又作鸠睒,俱睒。国名。见“俱睒弥”条。

  【居虚倅略】 (界名)十八地狱之一。见“地狱”条附录。

  【拘夷那羯】 (地名)又作俱夷那竭,拘尸那。世尊入灭之国名。在中印度之东北方。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罗,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又为拘尸城Kuśinagara之转讹。

  【拘翼】 (天名)帝释名。玄应音义三曰:“拘翼,此言讹略也。姓憍尸迦,即释提桓因及帝释同一位名也。”慧琳音义十二曰:“拘翼,梵语也,天帝释名也。”

  【拘吒赊摩利】 (植物)大树名。慧琳音义五十三曰:“拘吒赊摩利,赊,音奢,或云居吒奢摩离,大树名也。是诸金翅鸟所栖薄处,于此采取龙食,随自己类,居住此树四面也。”起世经五曰:“居吒奢摩离,隋言鹿聚。彼之大树,其木周围有七由旬。”梵Kūṭasālmali。

  【鞠多】 (人名)又作鞠多,优婆鞠多之略。比丘名,见优婆鞠多条。

  【菊灯】 (物名)供于佛前之灯台一种。象菊花而作,故有此称。

  【举】 (术语)举起公案也。但此为举起公案而记载时所用之词,在座上正唱其公案时,但言:“记得。”碧岩种电钞一曰:“举者记者之语也,圜悟举起达磨公案也。拈提之时,于座上自唱则言记得也。”

  【举哀】 (仪式)禅林之葬式,有佛事毕后,大众一同举哀哀哀声三度之式。谓之举哀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矩矩吒】 (动物)又作鸠鸠吒。鸡也。见求法高僧传等。

  【矩矩吒翳说罗】 (地名)译鸡贵。高丽国之异名。慧琳音义八十一曰:“矩矩吒(鸡也),翳说罗(贵也),唐言鸡贵,即高丽国也。共事鸡神,首戴鸡翎,故云鸡贵也。”梵Kukkuṭeśvara。

  【矩拉婆】 (地名)洲名,译曰胜边。见瑜伽伦记一下。梵Kurava(名义大集一五四)。

  【矩抳】 (物名)译曰澡罐。见“君迟”条。

  【矩奢揭罗补罗】 (地名)Kuśāgārapura,城名。在摩揭陀国之中央,频婆沙罗王都于此。西域记九曰:“矩奢揭罗补罗城,唐言上茅宫城。上茅宫城,摩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

  【举似】 (杂语)以物示人也。临济录曰:“乐普回举似师。”

  【举体不净】 (杂语)见“七种不净”条。

  【举体全摄】 (杂语)举一法之礼,全摄收他法之体也。又作举体全收。五教章中所谓:“二义镕融,举体全摄。”即其例也。

  【举一蔽诸】 (术语)举一而该一切也。文句三下曰:“但略举一而蔽诸耳。”

  【举一明三】 (术语)举一示之,则直了解三也。言知解之锐。碧岩第一则垂示曰:“举一明三,目机铢两。”

  【举一全收】 (术语)举一法则收一切法也。唐判五教章中曰:“三性一际举一全收。”(和本举一作随一)。清凉华严玄谈二曰:“上十处共为缘起,举一全收。”

  【句】 (术语)诠事物之理义为句。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俱舍论五曰:“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瑜伽论伦记五上曰:“诠法自性名名,诠法差别名句。”

  【俱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同喻之过。如声论师对于胜论师谓“声为常(宗),无质碍故(因),如瓶(同喻)。”瓶非常,又非无质碍法,则使常之宗,无质碍故之因,皆不成立,故谓为俱不成。见因明大疏三下,瑞源记七,三十三过本作法下。

  【俱不极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宗之过名。兼宗之能别不极成与所别不极成之过也。见因明入正理论,同大疏中本,瑞源记四,三十三过本作法。

  【俱不遣】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异喻之过。如声论师对于萨婆多师谓“声为,宗)无质碍故(因),如极微(同喻),如虚空(异喻)。”萨婆多师谓虚空为常,为无质碍故,所立常之宗,亦不遣,能立之无质碍故之因,亦不遣,故谓为俱不遣。因明入正理论曰:“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因明大疏下末曰:“即声论师,对萨婆多等,立声常异喻如空。”又见瑞源记七,三十三过本作法下。

  【俱絺罗】 (人名)又作俱祉罗,拘絺罗。新称慧耻罗。罗汉名。见“拘瑟耻罗”条。

  【句多吒】 (杂名)咒名。译曰慈悲忍辱。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二。

  【俱发意转轮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坐于虚空藏菩萨之右。密号曰法轮金刚。与才发心转法轮菩萨同本誓。肉色,左手持莲,上安轮,右手仰掌,立独股,坐于赤莲。

  【俱吠罗】 (天名)Kuvera,天神名。大日经一曰:“日天月天,龙尊等,及俱吠滥。”同疏二曰:“俱吠罗。”案可与宫毗罗为一。见俱毗罗条(梵名Kubera者为旧形Kuvera者,新形也)。

  【具缚】 (术语)烦恼缚人而系于生死之牢狱,故名之为缚。具有烦恼者曰具缚。即一切之凡夫也。璎珞经下曰:“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俱舍论四曰:“又具缚者,下中上品烦恼现起。”止观五上曰:“凡夫具缚,称病导师。”注十疑曰:“缚谓烦恼能缠缚人,凡夫具有,故名具缚凡夫。”

  【俱缚婆罗门】 (人名)又作救婆俱婆罗门。日本内外之典。举随求陀罗尼经之功德,其中屡引此名。按随求经有二译:一为不空译,二卷,名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一为宝思惟译,一卷,名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检此二经无俱缚婆罗门之名。但说有一优婆塞婆罗门,为恶比丘书随求陀罗尼,系彼之颈,救其病苦,且以恶比丘之死尸隐陀罗尼,死后于地狱灭猛火。生于三十三天。名为先身随求天子云云。世有伪作之随求陀罗经。讹傅之而记俱缚婆罗门之事耳。

  【俱会一处】 (术语)同信心之人共往生极乐,会于一处也。阿弥陀经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句偈】 (术语)文句,偈颂也。止观七下曰:“一一句偈,如闻而修,入心成观。”

  【俱迦离无信堕恶道】 (传说)智度论一曰:“如提婆达多大弟子俱迦离,无信法故堕恶道中,是人无信,于佛法自以智慧求不能得,何以故?佛法甚深故。”

  【俱解脱】 (术语)九无学之一。钝根之罗汉,唯离烦恼之障,谓之慧解脱。若利根之罗汉,与之俱离一切禅定之障(即定解脱),至于得所谓灭尽定之至极定,是为俱解脱。即离慧与定之二障而得自在者。颂疏二十五曰:“定慧障,名之为俱。”

  【具戒】 (术语)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为具足圆满之戒。行事钞上之三曰:“欲绍降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见“具足戒”条。

  【具戒地】 (术语)十地中第二地也。第二地三聚戒具足,故名。

  【具戒方便】 (术语)由具足戒中抽出五戒八戒等,应于机根,而使遵守之,次第诱导,为持具足戒之前方便。

  【句句】 (杂语)一句一句也。文句记一上曰:“妙法之唱,非唯正宗,二十八品俱名妙故。故品品之内,咸具体等。句句之下,通结妙名。”言法华经之一字一句,悉诠圆妙之理也。

  【俱俱罗】 (杂语)Kukkuṭa,又作究究罗,拘拘罗。译曰鸡声。玄应音义二曰:“究究罗,此是鸡声也。鸠鸠吒,此云鸡。”按罗或作啰。

  【俱空】 (术语)我与法俱空也。三空之一。见三藏法数十。

  【俱兰吒】 (杂语)译曰色。质碍之义。见名义集三。

  【俱兰吒华】 (植物)见“拘兰荼”条。

  【俱哩迦】 (异类)又作古力迦。龙名。见“俱利伽罗”条。

  【俱哩迦罗不动真言】 (真言)出于四十八使者仪轨。

  【俱利伽罗】 (异类)Kṛkāla,又作俱力迦罗,俱哩迦,古力迦,俱哩剑,律迦,加梨加。迦罗迦等。龙名。俱力迦罗,译曰作黑。迦罗,译曰黑。即黑色之龙。以此龙缠剑之形,为不动明王之三昧耶形。俱利迦罗龙王经曰:“时不动明王智火大剑,变成俱利迦罗大龙有四支。”不动使者秘密法曰:“于壁上,画一剑。以古力迦罗王,绕此剑上,龙形如蛇。”立印仪轨曰:“以俱哩迦龙,缠交于剑上。”底哩三昧耶经曰:“画律迦大蛇,缠剑上,剑围绕画火焰。”大日经曰:“俱利剑龙。”胜天般若经曰:“加梨加龙。”玄应音义三曰:“迦梨迦龙,又云迦罗迦龙,此译云黑龙也。”净严之不动明王瑜伽要钞曰:“俱力迦罗,作黑之义也。”

  【俱利伽罗不动明王】 (明王)以剑有黑龙围绕之像为本尊者。是为不动明王之三昧耶形,故标其本体,而称为不动明王。俱利伽罗王经曰:“俱利迦罗大龙,吞饮利剑,及以四足被绕。”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

  【俱利剑】 (异类)龙名。见“俱利伽罗”条。

  【俱利窟】 (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经名)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三卷,宋智吉祥等译。佛为巨力长者说大乘之深法,长者得无生忍,求出家,佛为授记。

  【俱留孙】 (佛名)过去七佛之第四。又贤劫千佛之第一。见“拘留孙佛”条。

  【俱卢舍】 (术语)Krośa,又作拘卢舍,拘娄舍,拘娄奢,句卢舍,拘楼赊。里程名。牛声或鼓声得闻之最大距离。五百弓或五里。玄应音义十八曰:“拘娄,或作句卢,今或云拘楼赊,此云五百弓。应言俱嚧舍,谓大牛鸣音声闻五里,八俱嚧舍为一逾缮那,即四十里。”俱舍光记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百弓为一俱卢舍,计五百弓有三千二百尺。”同十一曰:“俱卢舍,此云鸣唤。”行事钞上之一曰:“俱卢舍,明了论疏云:一鼓声间,杂宝藏中,翻为五里。相传用之为定。”杂宝藏经一曰:“拘屡奢,秦言五里。”俱舍论十二曰:“竖积四肘为弓,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计是从村至阿练若中间道量,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

  【句轮】 (术语)对于一字之真言而称多字之真言曰句轮。义释十一曰:“凡行者持诵时,当观字轮或为句轮。所谓句轮者观本尊心,心上有圆明而布真言之字,轮转相接,令明了现前。持诵时观此字,犹如白乳,次第流注入行者口。或注其顶,相续不绝,遍满其身,乃至遍于支分。其圆明中,字常明了,如常流水而无有尽。如是持诵疲极已,即但住于寂心,谓观种子字也。”

  【俱攞】 (杂名)Kūla,凡人之小塔也。寄归传二曰:“或有收其设利罗为亡人作塔,名为俱攞。形如小塔,上无轮盖。”

  【俱攞钵底】 (杂语)Kulapati,译言家主。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一人称豪,独用僧物,处断纲务,不白大众者,名为俱攞钵底,译为家主。斯乃佛法之大疣,人神所共怨,虽复于寺有益,而获罪弥深,智者必不为也。”见“居士”条。

  【俱密】 (术语)真如实相等之圆理曰理密。印契禁咒等之三密曰事密。而法华为理密之秘密教,大日金刚等之诸经,为事理俱密之秘密教。是日本慈觉之判释,台密诸师以之与东密抗衡者也。慈觉之苏悉地经疏一曰:“诸三乘教是为显,(中略)未说事理俱密故也。(中略)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为理密。若三世如来身语意密,是为事密。(中略)如华严维摩般若法华等诸大乘教,皆是密教也。(中略)彼华严等经,虽俱为密,而未尽如来秘密之旨,故与今所立真言教别。今所立毗卢遮那金刚顶等经,咸皆究尽如来事理俱密之意,是故为别也。”证真之天台真言二宗同异章解此意曰:“教有二种:一显示教,谓阿含深密等诸三乘教也。二秘密教,谓华严维摩般若法华涅槃等也。秘密教亦有二:一唯理秘密教,谓华严等,唯说圆融,不说三密行故。二事理俱密教,谓大日金刚顶等,说圆融不二,亦说三密行故。”

  【巨磨】 (杂语)Gomaya,译言牛粪。行事钞下一曰:“巨磨,此翻牛屎。”见“瞿摩夷”条。

  【俱摩罗轨】 (书名)金刚童子之仪轨。有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一卷指此。

  【俱摩罗天】 (天名)梵语俱摩罗,译云童子。胎藏界曼茶罗,在西方辨才天傍,持三戟,金刚界曼荼罗,在东方,持铃。大日经疏所谓俱摩罗,作铄底印,是也。

  【惧曩】 (杂语)Guṇa,译曰功德。华严疏钞八曰:“惧曩此云功德。”梵语杂名作“麌囊。”

  【俱毗蓝】 (地名)释迦生处之城名。见“迦毗罗”条。

  【俱毗留波叉】 (天名)又作毗留博叉,四天王中,西方天王之名。译曰杂语,丑眼,广目。玄应音义七曰:“俱毗留波叉,或言毗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曰杂语,一义也。正言丑眼,西方天王名也。”见“毗流波叉”条(如音义之说,混毗沙门与广目)。

  【俱毗罗】 (天名)Kumbīra(鸠鞞罗,俱尾罗),一作金毗罗(俱吠罗)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毗罗,有鳞曰蛟龙。”西域记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毗罗兽多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又Kubera,北方毗沙门天王之别名。阿育王经六曰:“复语鸠鞞罗(翻不好身)言:汝于北方,当护佛法。”毗沙门天王经曰:“若见毗沙门俱尾罗财施,获得大智慧。”又(人名)比丘名。本行集经七十曰:“长老宫毗罗,隋言蛟龙。”

  【俱毗陀罗】 (植物)Kovidār,又作拘鞞陀罗。树名。嘉祥法华疏十一曰:“拘鞞陀罗,此云大游戏地,地破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俱毗陀罗树花,此云破他。”(案他为地之写误)翻梵语曰:“婆利耶多罗者,游戏。拘毗陀罗者,地破。”立世经及起世经以为波利质多罗树之别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

  【俱品一分转不定】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六不定之一。又略名俱分不定。即于因用宗同品并宗异品有一分关系之法之过失也。例如声论师对于胜论师谓“声为常(宗),无质碍故(因),如虚空,如极微(同喻),如瓶,如苦乐感情(异喻)。”此时无质碍之因,其义于同喻一分之虚空虽有,而其一分之极微则无。又异喻一分之苦乐感念等虽有,而其一分之瓶则无。因而谓为分转。此中异喻一分之苦乐感念等,以因之义存在,使宗不定也。见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中末,瑞源记五,三十三过本作法中。

  【俱起】 (术语)同时生起也。二个以上者俱生于一时也。

  【句诠差别】 (术语)名为直诠诸法之自体者,故曰名诠自性。句为诠其自性上义理之差别者,故曰句诠差别。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

  【俱睒犍度】 (术语)四分律所说二十犍度之一。见拘睒弥犍度项。

  【俱睒弥】 (地名)Kauśāmbi,又作拘剡弥。作佛形像经作“拘盐惟国。”造立形像福报经作“拘罗瞿国。”优填王经作“拘深国。”十诵律三十作“俱舍弥国。”经律异相六作“拘翼国。”皆旧译家之称。新称憍赏弥,憍闪弥。优填王之治国也。西域记五曰:“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拘剡弥,此云不静,亦云藏有也。”可洪音义三曰:“拘逻,国名也。或云鸠睒,或云憍尚弥。”大乘日子王所问经曰:“一时佛在憍闪弥瞿尸罗林。”

  【巨赏弥】 (地名)Kauśāmbi,巴Kosambi,国名。见“俱睒弥”条。

  【俱舍】 (术语)Kośa,又作句舍。译曰藏,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藏,则库藏之总名也。而体是蚕茧,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藏,则仓库茧鞘之总名也。含藏义,一切以名焉。”大日经疏十四曰:“法界藏者,此藏梵音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在鞘中,此藏亦尔,故以义翻也。”梵语杂名曰:“藏,句舍。又比吒迦Piṭaka。”

  【俱舍论】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三十卷。阿毗为对。达磨为法,俱舍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为对法论藏。有摄持与所依之二义,第一义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法藏。即对法之二字,属于彼本论,藏之一字,属于此论。第二义为彼本论乃此论之所依,故名为藏。即三字共为彼本论之名也。然则此论乃全以彼论为所依而造者。故亦全取彼之名为此论之名。在六释中,全取他名之有财释也。俱舍论一曰:“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正理论一曰:“藏或所依,犹如刀藏。”书中举说有漏无漏之诸法。最末之一卷说无我。俱舍宗所依之论也。各家之注述如下:俱舍论法宗原一卷,唐普光撰。俱舍论颂疏序记一卷,唐法盈修。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唐慧晖述。俱舍论记三十卷,唐普光述。俱舍论疏三十卷,唐法宝撰,缺卷十二。俱舍论颂释疏二十九卷,唐圆晖述。俱舍论颂疏记二十九卷,唐遁麟述。俱舍论颂疏卷三十,某补作。

  【俱舍论注疏】 (书名)玄奘门人慈恩寺普光,禀师之说,着俱舍论记三十卷。同门慈恩寺法宝着俱舍论疏三十卷,间驳普光。谓之光记宝疏。学者多以光记为正义。加之以神泰之疏,称为俱舍三大部。然神泰之疏,今为缺本,仅传五六卷。其后,唐中大云寺圆晖,着颂疏十五卷,释俱舍之本颂。遁麟惠晖二师,各着记释颂疏。梵本唯有称友Yaśomitra之释论。

  【俱舍弥法】 (术语)见“俱睒弥”条。

  【俱舍师】 (杂语)以俱舍为宗之师。对于以正理论为宗之正理论师等而言,非指定世亲一师之称呼也。出于俱舍论光记等。

  【俱舍释论】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陈真谛译。旧译则称旧论。

  【俱舍四善根】 (名数)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暖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暖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暖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名顶法。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也。顶者譬之山顶,山顶在进退之两际,此顶位在进退之中间,或有进而上于忍位者,上于忍,则无毕竟退堕者,愈进而入于见道,或退而下于暖位,或有造无间之业,而堕于地狱者,在如是进退之中间,故譬以山顶,名为顶法。又顶者人之顶也,如人身中最高胜者,以此顶位为退位中最高处故也(忍法已上更无退法)。功德假令退堕而堕于暖位或无间,然毕竟无如暖法之人断善根者。三忍法,生于顶之后念之善根,名为忍法。亦有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殊胜之位,故名忍。其下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如前,至此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趣者。其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至其极留属于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谓之减缘减行。其上忍之位,观前所余苦谛下苦之一行相也。故上忍之位,仅为一刹那之间。至此忍位,则必无退堕忍法者,又无堕于恶趣者。四世第一法,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也,是为一刹那。故无下中上之三品,与上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也。世者以有漏法而名,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以之为最胜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住亦为一刹那。此位无间,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真正证悟胜谛,为圣者而离凡夫之生也。俱舍二十三曰:“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

  【俱舍颂】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唐玄奘译。是俱舍论之本颂也。有六百颂。世亲最初造此颂文。宣布之于世,以文义幽深,浅智之人不可解,后作论文解之。即俱舍论也。论中本入本颂。

  【俱舍宗】 (流派)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八部,异论纷纷。如来灭后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罗汉,依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结集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萨婆多部之宗义确立。此论为由六足论之义而解释发智论者。故本宗之大义,集成于此。其后经五百年,世亲菩萨出世,初于萨婆多部出家,习其宗义,后学经量部,于自宗有所慊然。遂依大毗婆沙论作俱舍论,间间以经量部之意评破之。故自俱舍论之当意言之,则取舍折衷,为于十八部外出一机轴者,然既依婆沙论作之,摄其要义而无漏(故曰摄彼胜义,见上段俱舍论下),故举之属于萨婆多部也。此论在印度称为聪明论。内外之人共学之。在支那陈之真谛三藏先译之,称为俱舍译论。唐之玄奘更译之,称为俱舍论。门人光宝二师各有疏记三十卷。大便学者。

  【句身】 (术语)Pada又Padakāya,梵曰钵陀,又曰钵陀迦耶,译为句。得诠其自性之差别即义理者曰句。重此句至二个以上曰句身。身者合集之义。俱舍论五曰:“句身者,谓诸行无常,一切无我,涅槃寂静等。”同光记五曰:“梵云迦耶,唐言身,是聚集义。谓众多名等聚集,是身义也。”又,一句亦曰句身。楞伽经二曰:“句身者,谓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是名句身。”

  【俱生】 (术语)俱生起之略。与吾生俱起之义。人之惑心之起,有二种,一曰分别起。二曰俱生起。若依邪师邪教邪思惟而起者为分别起。不假此三者对于境自然而起者为俱生起。此中分别起,其惑强,却易断,俱生起弱而反难断。因而于见道先顿断分别起之惑,次于修道渐渐断俱生起之惑也。唯识论一曰:“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同述记一末曰:“与身俱起,名曰俱生。后横计生,名分别起。”

  【俱生法】 (术语)又略云俱生。即同时并生起而不相离之法也。据俱舍论四,诸法中,有决定俱生者。

  【俱生惑】 (术语)俱生起之诸惑。俱生之我执,俱生之法执,俱生之烦恼障,俱生之所知障等。

  【俱生起】 (术语)与俱生同。

  【俱生神】 (神名)与一切人之出生俱生而记人之善恶者。玄奘译之药师本愿经曰:“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青丘之药师经古迹下曰:“传说:本识与身生,故名俱生神。能熏习故,言具书持。表法王故言授与,由业威力,似神相现。”善珠之药师经钞下曰:“言俱生神者,若约实而言:神即识,俱生神者,即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是受生之主与身俱时而生,故名俱生。随诸有情所作罪福皆熏在阿赖耶识中,故言随其所作乃至皆具书之。”又一说药师经之俱生神,指华严经之同生同名二神。六十华严经四十五曰:“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如来神变,亦复如是。非诸声闻所能知见,唯诸菩萨,乃能睹见。”药师经钞下曰:“伦法师云:俱生神者,即如净土三昧经说,同生同名二神,及华严等有文也。”

  【据胜为论】 (术语)通论事实,谓之据实通论,就其中之多者胜者而论,谓之据胜为论。如色之名,据实通论,则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悉为色。独于眼根所对之境,与以色之名,则据胜为论也。天台戒疏一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言心地。”

  【俱尸】 (地名)俱尸那之略。城名。见“拘尸那”条。文句记四下曰:“熙连河,近俱尸城。”

  【俱尸罗】 (动物)又作拘翅罗,瞿翅罗,鸲鸤罗,瞿师罗,劬师罗。鸟名。译曰好声鸟。鹚鸥。见“鸠夷罗”条。

  【俱尸那末罗王林】 (地名)林名。俱尸那,译曰茅城。末罗为王之姓。见翻梵语九。Malla。

  【据实通论】 (术语)见据胜为论项。

  【具史罗】 (动物)又作瞿史罗。好声鸟之名。

  【具史罗长者】 (人名)此人之好声似此鸟,故以为字。长仅三尺。上于初果。见中本起经下。

  【具寿】 (术语)比丘之通称。师呼弟子之称。长老呼少年用之。具有世间寿命及法身慧命之义。旧译曰慧命,单就法身之慧命而云。法华玄赞六曰:“慧命者,应云具寿。世俗之徒,皆爱身恒之寿。圣者之辈,并宝智慧之命。欲愿双成,故云具寿。单言慧命,义便阙也。”(欲愿双成者,在俗爱身寿,欲也,圣人宝慧命,愿也)。有部毗奈耶杂事十九曰:“佛言:年少苾刍,亦复不应于耆宿处唤名字氏族,或云具寿。然有二种呼召之事,或云大德,或云具寿。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梵āyuṣmān。

  【俱苏洛】 (衣服)衣名。见“俱苏洛迦”条。

  【俱苏洛迦】 (衣服)旧称祇修罗,瞿修罗,厥修罗,厥苏洛迦。比丘尼所著之下裙。缝合如竹筒而无两头者。像其形而称为篅衣。行事钞下一曰:“此似裙周缝合。”同资持记曰:“周圆缝合,而无两头,名俱修罗耳。”玄应音义四曰:“瞿修罗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寄归传二曰:“梵云俱苏洛迦,译为篅衣。以其两头缝合,形如小篅也。长四肘,宽二肘。上可盖脐,下至踝上四指。”饰宗记五本曰:“厥修罗者,正言厥苏洛迦,此是圌,义像其形也。”唐韵:“市缘切。”说文:“判竹圜以盛谷也。”Kusūla。

  【俱苏摩】 (植物)Kusuma,又作拘苏摩。译为花。见玄应音义一。花十名中之一。见宗轮论述记。

  【俱苏摩跋低】 (界名)Kusumavati,佛国名。译曰多华。见四童子三昧经中。

  【俱苏摩摩罗】 (物名)Kusumamālā,译曰华鬘。贯花为轮者。玄应音义一曰:“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则诸经中有华鬘宝鬘等,同其事也。”

  【具谭】 (人名)与瞿昙同。释迦名。见瞿昙条。

  【句潭】 (杂语)又作俱谭。释氏五姓之一。见“瞿昙”条。

  【句文罗】 (植物)见“拘物头”条。

  【俱逊婆】 (植物)Kusumbha,译言红蓝花。为橙红色复花。以染线者。见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上。

  【俱夜罗】 (物名)译曰随钵器。匙筋等也。所量轻重仪下曰:“俱夜罗器,此方译为随钵器。”

  【句义】 (术语)谓一句一句释其义理也。释真言以初释字义,次释句义为例。大日经疏四曰:“真言中有字义句义。”见“四释”条。

  【巨益】 (杂语)大利益也。法华玄义五上曰:“闻有巨益,意在于此。”

  【俱有法】 (术语)如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又如本法与本相,心王与心所,同时并在而为一组织,互不相离者也。见俱有因条。

  【俱有根】 (术语)心心所在同时而为所依之眼,耳,鼻等六根也。见俱有依条。

  【俱有依】 (术语)同时有依之义。又曰俱有根。成唯识论四曰:“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圣教唯说依五根义,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圣教唯说依第七者,染净依故。同转识摄,近相顺故。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如伽他说,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又说藏识恒依染污,此即末那。”此为唯识家之正义,难陀,安慧,净月等所说与之异。

  【俱有因】 (术语)六因之一。俱时有之法,互为因,谓之俱有因。例如地水火风之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者,彼为我之因,我为彼之因,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是名俱有因。此法因果同时,故得相对而谓为俱有因。亦得相望而谓为互为果也。四大之中一大为因,则他三大为果,他三大为因,则此一大为果,以互为因者,必互为果故也。其果名称为士用果。即俱有因之法,互为士用果,互为士用果者,必为俱有因之法也。俱舍论六曰:“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其相云何?如四大种更互相望为俱有因。”梵Sahabhūhetu。

  【句语三昧】 (术语)于语句发妙悟,通达无碍也。三昧为梵语,一心专注之结果,得妙悟之称。

  【俱缘果】 (植物)准提观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之准提画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第六手把钺斧。”然不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掌俱缘果,第六手持钺斧。”又不空译之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梵Bijapūraka。

  【具折啰】 (杂语)译曰所行。见华严疏钞十四。

  【俱珍那】 (地名)又作俱陈那。城名。慧苑音义下曰:“俱珍那城,或言俱陈那耶。言俱陈者是名,此云大盆。那,法律也。昔此城未立之时,有一五通仙,名俱陈。而于此地置一大盆,畜水若池。恒在盆侧修仙法律,亦常为人说护净经及养生法。于后学徒,皆以师名及法为其姓氏。人众渐广,即于此边建立城郭,故此举国人今皆姓俱陈那,城亦因之立号耳。”

  【俱胝】 (名数)数名。见“俱致”条。又(人名)僧名。唐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住金华山寺时,常诵俱胝佛母陀罗尼,故人呼之曰俱胝和尚。见无门关首书。

  【具知根】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无学道之无漏智也。俱舍论二曰:“在无学道,知己已知,故名为知。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

  【具支灌顶】 (术语)大日经三灌顶之一。具足所应之支分,受洒水之灌顶也。此名通于受明灌顶与传法灌顶之二。演密钞四曰:“入此曼荼罗,要具多缘,即是须得具多支分,谓治地择时定日筑坛画像结界等,然后引入。”大疏演奥钞十曰:“具支灌顶者,心觉阿遮梨钞云:具支灌顶者,是事业灌顶也。先令弟子七日以来诚心礼悔之类,及令办诸供物香华之类,缘坛所灌顶之众事,一一令具作。以之名具支灌顶也。问:言具支,受明灌顶欤?传法灌顶欤?答:若于受明,若于传法,具足支分。所修灌顶,名曰具支也。”

  【具支灌顶十支】 (名数)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初明具缘,后明真言。具缘中有众多之支分,总略为十:一阿阇梨支分,二择地支分,三择时支分,四造坛支分,五护持弟子支分,六图尊支分,七三昧支分,八真言支分,九供养支分,十灌顶支分也。

  【俱支曩】 (地名)旧称龟玆。国名。见梵语杂名。

  【俱胝一指】 (公案)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禅。”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三则曰:“俱胝竖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绕师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师父又无对。尼去后,师叹曰:我虽处丈夫形,而无丈夫气。不如弃庵往诸方,参寻知识去。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将有肉身菩萨来为和尚说法。逾旬,果天龙和尚到庵。师即迎礼,具陈前事。龙竖一指示之。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学者参问,师唯举一指无别提唱。有一童子,每见人问事,亦竖指。人谓师曰:和尚,童子亦会佛法,凡有问,皆如和尚竖指。师一日潜袖刀子问童曰:闻汝会佛法,是否?童曰是。师曰如何是佛?童坚起指头。师以刀断其指。童叫唤走出。师召童子,童回首。师曰:如何是佛?童举手不见指头,豁然大悟。师将入寂,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禅,一生用不尽。言讫示灭。”

  【俱枳罗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对阿难说之。俱枳罗为陀罗尼名。

  【俱致】 (杂语)Koṭ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义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国数法名也。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十万为一洛叉,此国以数一亿,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三等数法之中,此即中数之名也。”华严疏钞十三上曰:“唐三藏译为百亿俱胝。测公深密记第六云:俱胝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用此三者,以俱胝数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至百千。唐三藏译定千万也,故至百数。”又毗俱胝观音之略。七俱胝佛母尊之略。

  【具足】 (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具足德本愿】 (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四之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义寂云:闻名令得具足德本愿。静照云:具足德本愿。

  【具足戒】 (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具足戒】(术语)见二百五十戒条。

  【具足诸相愿】 (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愿也。

  【踞地狮子】 (术语)临济四喝之一。临济录曰:“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人天眼目曰:“踞地狮子者,发言吐气,威势振立,百兽恐悚,众魔脑裂。”

  【窭噜达磨】 (术语)译曰敬法。八敬法也。见“瞿娄达磨”条。

  【窭卢播陀】 (地名)山名。译曰尊足。鸡足山之别名。见“屈屈吒播陀”条。尊足者宜为Gurupada,鸡足者Kukkuṭapada。或两称之乎。

  【聚沫】 (譬喻)以譬有为法之无常。维摩经方便品曰:“此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聚墨】 (譬喻)以譬物之黑者。无量寿经上颂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焰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众光焰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观佛三昧海经三曰:“优婆夷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窭拏末底】 (人名)Guṇamati,又作求那摩帝,瞿那末底,窭拏摩提。印度论师名。译曰德慧。为安慧之师,十大论师之一。西域记八记降伏数论外道摩沓婆。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窭拏末底,唐言德慧。安慧之师,业冠前英,道光时彦。”

  【窭拏折里多】 (寺名)Guṇacarita,译曰德行寺。在摩揭陀国,近于大觉寺。见慧琳音义八十一。

  【聚砂】 (本生)见聚砂为佛塔项。

  【聚砂为佛塔】 (杂语)谓童子戏聚砂作佛塔供养之之事。由是为成佛之结缘也(出自阿育王之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砂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窭鸯利摩罗】 (人名)见“央掘摩罗”条。

  【卷数】 (杂名)为祈祷及追荐,诵陀罗尼,读经文时,为写其所读陀罗尼经文之名及其遍数之目录也。

  【眷属】 (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三十三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毗耶耶输陀等诸婇女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道时,弥喜罗陀,须那刹多罗,阿难,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属。大眷属者,舍利弗、目揵连、(中略)及弥勒、文殊师利、[台-台+犮]陀婆罗、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大日之二眷属者,大日经疏一曰:“般若释论(智度论)生身佛成道时,阿难密迹力士等,是为内眷属。舍利弗目连等诸圣人,及弥勒文殊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是名大眷属。今谓佛加持身亦复如是。诸执金刚各持如来密印名内眷属,诸大菩萨大悲方便普门,摄受无量众生,辅佐法王行如来事名大眷属。”取之于胎藏界曼荼罗,则第一重之上方遍智院为法身之德,右方观音院为解脱之德,左方金刚手院为般若之德,此为大日伊字三点之内眷属。又第二重之上方文殊院,右方地藏院,左方除盖障院,下方虚空藏院之诸菩萨为大眷属。见大日经疏六。

  【眷属般若】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是般若之自性也。助发此般若,又自此般若流出之戒定慧等诸法,总云眷属般若。见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眷属妙】 (术语)天台所立法华迹门十妙之第九。受如来之法者,助如来之化者,总为如来之眷属。分别之有五种:一理性眷属,众生与佛,本来一如,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是不关于结缘,虽不结缘,皆是子也。二业生眷属,由往昔闻法之善业,今生于佛世受道得度者。于大通佛所结缘,尔来至今日为受化之众生是也。三愿生眷属,尝起生于此佛出世之誓愿,由此宿愿而今或为亲,或为怨,见佛闻法者。四神通眷属,先世既值佛而发真见谛,而生犹未尽,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闻佛之出世以通力来生此界,或为亲,或为怨,以辅佛之行化,自断余残之惑者。五应生眷属,既断无明之惑,得法身之本,能起应入于生死,导引众生,使向于佛道者,如摩耶是千佛之母,罗睺罗是千佛之子,诸声闻悉内秘外现,皆是法身之菩萨应缘而生者,故云应生。玄义六下曰:“譬如父母遗体,揽此成身得为天性。性亲爱,故名眷。更相臣顺,故名属。行者亦然。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禅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发定,是为我师。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说诸法门转入人心,由法成亲,亲故则信,信故则顺,是名眷属也。”

  【眷属长寿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五。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限量,除其本愿脩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大经钞题为眷属长寿愿。

  【罥索】 (物名)取鸟兽之具。以为佛菩萨摄取众生之象征。不空羂索观音之羂索,及不动尊所持之羂索是也。梵语杂名曰:“羂索,梵语播舍。”大日经疏五释不动之羂索曰:“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穷之命,令得大空生。”演密钞五曰:“羂索是菩提心中等者,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譬喻)喻凡夫之心,为我见所缚也。大日经一曰:“云何羂索心?谓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

  【羂索】 (物名)取鸟兽之具。以为佛菩萨摄取众生之象征。不空羂索观音之羂索,及不动尊所持之羂索是也。梵语杂名曰:“羂索,梵语播舍。”大日经疏五释不动之羂索曰:“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穷之命,令得大空生。”演密钞五曰:“羂索是菩提心中等者,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譬喻)喻凡夫之心,为我见所缚也。大日经一曰:“云何羂索心?谓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

  【罥索观音】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之略称。

  【羂索观音】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之略称。

  【绝大】 (术语)大之至极,言更无比此大者。止观三曰:“绝大不可思议。”

  【绝待】 (术语)待者待对也,对于相对而言。止观三曰:“无可待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

  【绝待妙】 (术语)见“相待妙”条。

  【决定】 (术语)谓事定而无动也。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胜鬘经宝窟上末曰:“决定谓信也。”

  【决定藏论】 (书名)三卷。陈真谛译。瑜伽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与意地之异译也。

  【决定声闻】 (术语)五种声闻之一。久习小乘必证罗汉果之声闻也。见三藏法数二十二。

  【决定思】 (术语)三思之一。作事而决定思想也。

  【决定往生集】 (书名)二卷,日本三论宗珍海撰。引称赞净土经观无量寿经及起信论等说必定即生等之文,谓已云决定,故不可犹豫,已云即生,故非别时意,盖众生有出离之分,诸佛有引召之功,故凡愚愿者即得往生云。文中引净影之无量寿经疏而祖述其说。

  【决定信】 (术语)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金刚经曰:“生决定信。”往生论注下曰:“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

  【决定性】 (术语)见“三性”条。

  【决定业】 (术语)对于不定业而言。略称为定业。见“定业”条。

  【决定义经】 (经名)佛说决定义经,一卷,宋法贤译。说五蕴,五取蕴,十八界,十二处,乃至三十七品等之诸法。

  【决定住】 (术语)六种住之一。菩萨自八地已上,得真实之行不还不退之位。见三藏法数二十六。

  【决定总持经】 (经名)佛说决定总持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佛说谤佛经同本,说谤佛罪之陀罗尼。

  【绝对】 (术语)独一之法,他不能对比者,是曰绝对,对于相对而言。教行信证二曰:“按本愿一乘海圆融满足极速无碍绝对不二之教也。”又曰:“金刚信心绝对不二之机也。”

  【崛多】 (人名)优婆崛多之略。出于佛灭后百年之罗汉名。见优婆崛多条。义楚六帖七曰:“迦叶创其纲维,崛多分其修贯。”

  【掘具罗】 (植物)或作局崛罗,窭具罗,求求罗。译曰安息香。见“求求罗”条。

  【决了】 (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

  【决了如幻三昧经】 (经名)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之异名。

  【掘伦】 (地名)小岛名。在安南之东南海中。又名昆仑岛。出于寄归传一(今为Pulo Condore)。

  【崛山】 (地名)耆阇崛山之略。译曰鹫峰山。

  【绝食】 (术语)见“断食”条。

  【绝学】 (术语)传心法要上曰:“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也。”

  【绝言叹】 (术语)正述赞叹之辞为寄言,叹不能以言辞赞叹,而述止赞辞之旨,谓之绝言叹。法华经方便品佛以此二观观如来之权实二智。文句三曰:“一寄言叹二智,二绝言叹二智。”

  【决疑无所畏】 (术语)菩萨四无所畏之一。菩萨说法,虽受听者之难问,然得自由自在解决,故心中无所畏怖也。

  【决疑业障经】 (经名)妙法决疑业障经之异名。

  【决择】 (术语)决断其疑分别其理。智之作用也。俱舍论二十三曰:“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分别四谛相故。”

  【决择分】 (术语)发于见道之无漏真智也。无漏之真智,通于见,修,无学三道,见道为其一分,故云决择分。俱舍论二十三曰:“分谓分段,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名。”颂疏二十三曰:“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一分故也。”

  【厥苏洛迦】 (衣服)谓曰圌衣。比丘尼之裙名。见“俱苏洛迦”条。

  【厥修罗】 (衣服)见“俱苏洛迦”条。

  【军持】 (物名)Kuṇḍi,又作军[金*持],君持,运[打-丁+迟],君迟,鍕[金*持],捃稚迦,君稚迦Kunḍikā,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军持手所持之瓶也。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求生诸梵天上者当于军持手,真言:唵(引)嚩曰啰(二合)势佉啰噜叱[牟*含]。”案军持如瓶形。僧人舀水器也。见“君迟”条。

  【君迟】 (物名)Kuṇḍikā,又作君持,军持,捃稚迦,捃稚迦。译曰瓶,水瓶也。比丘十八物之一。西域记十曰:“捃稚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也。”玄应音义九曰:“军持,正言捃稚迦,此译云瓶也,谓双口澡罐也。论文作鍕[金*持],字无所出。”同十四曰:“经中或作军迟。”慧琳音义八十二曰:“君稚迦,僧所受用。君持,铜瓶是也。”陀罗尼集三曰:“君迟,唐云胡瓶。”寄归传一曰:“凡水分净触,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用。净则手方持,必须安着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唯斯净瓶,及新净器所盛之水,非时合饮。余器盛者,名为时水,中前受饮即是无愆,若于午后饮便有过(下文说作瓶法)。”

  【君持】 (物名)译曰澡瓶,见“君迟”条。

  【军那】 (植物)Kunda,花名。大日经疏五曰:“如军那华,其华出西方。亦甚鲜白。”

  【均提】 (人名)人名。

  【均提沙弥】 (人名)婆罗门子,字均提Kunti,七岁时,父母与舍利弗使出家。舍利弗得之至祇洹,渐为说法使得阿罗汉。均提既得道,思师恩,终身作沙弥,供给所须。见贤愚经十三(沙弥均提品),经律异相二十二。

  【均提童子】 (人名)文殊之侍者。杭州无着文喜禅师,往五台山,遇均提童子。见五灯会元九。

  【君荼】 (物名)Kuṇḍa,又作军荼。译曰火炉,即护摩坛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君荼,唐云地火炉,即护摩坛也。”同四十二曰:“军荼,唐云火炉也。其炉形状,而有多种,方圆三角,金刚杵,莲花等形,所用名别。”又明王名。千手陀罗尼经曰:“君荼,鸯俱尸。”报乳记三曰:“君荼者,军荼利也。”即甘露军荼利明王也。

  【军荼】 (物名)梵名Kuṇḍa,火炉之义。即密家护摩所用之火炉也。凡行护摩,先造四肘之坛高一搩手,中凿军荼,径圆一肘,深十二指,于两重作缘,内缘高阔各一拇指,外缘高阔各四指。底正中,于此以泥作轮像及跋折啰之像,柄向南出,使作丁字形。柄长四指,阔亦四指,横头长八指,高阔各四指。又于外作一土台,形如莲华。于次外敷师之座位。又于军荼之四周,布吉祥草,以为圣众之座位。若凿造军荼不能时,即以赤色画其形状,中安火炉为法。盖护摩有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之五种。随其种类,而火炉之形不同。息灾之护摩,其形正圆,增益正方形,降伏三角形,钩召金刚形,敬爱莲花形。出于金刚顶略出念诵经四,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等。又军荼利之略。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图像)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遍身青色,两眼俱赤,揽发成髻,其头发之色,黑赤交杂,如三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耳,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黑间错,其像有。八臂手,右最上之手把跋折罗,屈臂向上。下之第二手把长戟柱,屈臂向上,其戟上下各有三叉,皆有锋刃,一头向上,一头拄地下。第三臂压左之第三臂,两臂相交在胸上。右手中把两赤蛇。其蛇相交各向像面。左手亦把一头赤蛇。两手各作跋折罗印,两手大指各捻小指之甲,余指皆伸,即以左手压右腋之前,次以右手压左腋之前,即是身印也。下之第四臂,仰垂下向,勿着于右胯,五指皆伸,施无畏手也。左之上手中把金轮形,屈臂向上,轮有八角,毂辋成具。下之第二手,中指以下二指,各屈向掌,大指捻中指上节之侧,头指直竖,向上伸之,屈其臂肘手臂向右。下之第四手横覆左胯,指头向右。八手之腕中皆着金钏,以紫色地散华锦之天衣,络于髆顶背,其天衣之头分左右各垂向下。以绿表红里之带用系其腰,虎皮与锦鞔其两胯,其两脚胫各有赤蛇,绞其脚胫。其两蛇之色赤黑间错,使其像立于七宝莲华上,其右脚之指,向右边,其左脚之指,向左边,其像左边踝子以下画一鬼王,身似人之形躯,貌粗大,作白象头,屈膝跪坐,举头向上,瞻仰像颜。其鬼右手把萝卜根,屈臂向上,左臂平屈,展手仰掌,把欢喜团。其手两腕皆着金钏,其鬼颈下着金璎珞,以绿带系其腰上,以朝霞锦鞔其两胯。见陀罗尼集经八。

  【军荼利】 (物名)Kuṇḍali,又作军迟。译曰瓶。见“军持”条。

  【军荼利明王】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具名阿密哩多军荼利。译曰甘露瓶。见“甘露”条附录。

  【军荼利明王法】 (修法)以甘露军荼利明王为本尊,为息灾或降伏而修之秘法。又曰甘露军荼利明王法,略曰军荼利法。出于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等。

  【军荼利明王羯磨印】 (印相)先舒左手五指,以智押慧之甲,方愿力之三指如三钴之形。右手同作此印,以右押左而交臂。见图印集三。

  【军荼利明王经轨】 (经名)军荼利仪轨,陀罗尼集经第九金刚阿密哩多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

  【军荼利夜叉】 (明王)明王者总为暴恶之忿怒相,故谓之夜叉。夜叉者暴恶之义。

  【军荼利仪轨】 (经名)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之略名。

  【君陀】 (植物)Kunda,花名。大日经疏十二曰:“君陀花,是西方花也,鲜白无比也。”

  【捃多蚁】 (杂名)蚁之卵。又曰折脚蚁。瑜伽论八曰:“乃至极下捃多蚁。”同略纂三曰:“捃多蚁者,此有二义:一蚁卵,二折脚蚁。故存梵音。”

  【捃拾教】 (术语)于法华既开显一乘,后更说涅槃经而开显一乘,以捃拾法华之摄益所漏者,因而法华为大收,涅槃为捃收。

  【捃稚迦】 (物名)又作捃稚迦,君稚迦。译曰澡瓶。见“君迟”条。


  【开白】 (仪式)法事之初曰开白,终曰结愿。开白云者,于法事初必读表白文也。

  【开白词】 (仪式)表白之词。即述法会之意趣者。

  【开白打】 (仪式)为开白打鏧也。

  【开本】 (术语)开迹显本之略。见开迹显本条。

  【开导】 (术语)开蒙而导之以佛道也。无量寿经下曰:“随器开导,授与经法。”

  【开导依】 (术语)谓前生之心王开路引导后生之心王心所也。唯识论三曰:“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于后生心心所法,开路引导名开导依。此但属心,非心所等。”

  【开道者】 (术语)能开示佛道者。佛之自称。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

  【开定】 (杂语)开禅定之意,谓从禅起也。与出定同。

  【开度】 (术语)开导济度也。贤愚经六曰:“唯愿如来当见哀愍,暂下开度。”

  【开发金刚宝藏位】 (术语)大日经,断三妄执属于地前,此上更立十地,称曰开发金刚宝藏位,以是为开发大日金刚宝藏之行位故也。

  【开法】 (术语)教法开始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以如来为开法大师。迦叶已下为佛法圣僧。”尘露章曰:“如来是开法导师。迦叶乃传持初首。”玄义一上曰:“开法进道。”

  【开废】 (术语)同于开遮。听许曰开,禁制云废。

  【开废会】 (术语)开与废及会也。天台所谓论本迹二门开会之三义。开者开除,除权教及迹门也。废者废舍,舍权教及迹门也。会者会入,融会权教及迹门诸行使归入实教及本门也。开就教法之体而言,废就化导之用而言,会就所修之行而言也。

  【开敷道印】 (印相)辩才天之印也。离八叶印于左右而仰舒五指者。

  【开敷华王如来】 (菩萨)胎藏界八叶中南方之尊,经云华开敷,疏云沙罗树王开敷佛。金色放光明住于离垢三昧之相也。为平等性智之所成,司五德第二修行之德,长养大悲万行,开敷万德,故名华开敷。其种子为第二点之。其密号曰平等金刚。以是为平等性智之所成故也。于金刚界云宝生如来,其密号同。是四种法身中之他受用身也。大日经一曰:“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金色放光明,三昧离诸垢。”同疏四曰:“南方观娑罗树王华开敷佛,身相金色放光明,如住离垢三昧之标相。自菩提心种子长养大悲万行,今成遍觉,万德开敷,故以为名。”

  【开甘露门】 (术语)施饿鬼也。

  【开光】 (术语)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开光明】 (术语)开眼也。禅家之用语。大慧录曰:“江给事请开佛光明。”见“开光”条。

  【开华三昧】 (术语)观音菩萨为开往生西方净土人所宿之莲花所住之三昧名。观经定善义曰:“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传通记一曰:“开华三昧者。菩萨威神,有开华德,从德立名,故云开华。”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开皇三宝录】 (书名)历代三宝纪之异名。开皇者著作之年代。

  【开会】 (术语)开者,明明打开方便之方便,会者,真实和会其方便,即方便真实之法,例如于法华经方便品断定三乘教为方便之说,为开。于经文名之曰开方便门。又三乘教于一乘上,始有分别者,说一乘之外无三乘,三乘即一乘,为会。于经文名之曰示真实相。因而所谓开显亦同。是乃法华经一部之主意也。四教仪曰:“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见开显条。

  【开荤】 (杂语)又曰开素。许食荤肉也。佛虽制酒肉五辛。而有病患或利益事时,则许饮食之。如四分律四十二等,为病比丘,许啖诸种肉,饮诸种汁浆,十诵律二十六僧祇律三十二毗尼母论三等,许食离见闻疑之三种净肉,五事报应经谓有病听于伽蓝外白衣家食五辛,分别功德论四说佛许病比丘饮酒,文殊问经上说佛许食肉啖蒜,皆是也。

  【开基】 (术语)建立一寺始住持之僧。

  【开迹显本】 (术语)与开近显远同。明八相成道之释迦,为垂迹之身,以显久远实成之本地也。是法华经后半十四品之所明。是曰本门法华。见“开显”条。玄义七下曰:“华开莲现,譬开迹显本。”

  【开渐】 (术语)对显顿而立。开渐显顿与开权显实同。开渐教而显顿教也。见开显条。

  【开讲】 (杂语)始开讲释也。讲座之初日。对于解讲或满讲而言。考信录二曰:“开讲,发讲并解讲,解座之字,屡见广弘明集二十一。”

  【开觉】 (术语)开发本有之佛性,觉知真性之本源也。八十华严经六曰:“应受化者,咸开觉。”地持论曰:“平等开觉,故名为佛。”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

  【开结二经】 (术语)无量义经与普贤经二经也。定法华经为本经,无量义经于法华经之前为序说者,故名之为开经。普贤经于法华后说,是总结彼之经意者,故名曰法华结经。是天台宗所定。

  【开解】 (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

  【开近显远】 (术语)与开迹显本同。明八相成道之近事为方便,以显久远之本体者。玄义十下曰:“如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后开近显远,明菩萨事。”同九下曰:“若扶文便应言开近显远,若取义便应言本迹,呼近为迹,称远为本,名异义同。”见开显条。

  【开经】 (术语)说本经以前而为其豫演之经也。如法华经为本经无量义经为开经。又谓开翻经文也。普通唱“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之偈而翻经卷,称曰开经偈。

  【开静】 (杂语)禅林晨朝鸣版,开觉静睡之谓也。有小大二种:五更四点之后,鸣库前之版,先起行者,是云小开静。五更五点之后,库前之版及诸堂之版一齐鸣,令阖寺之大众起,是云大开静。见象器笺十八。

  【开具】 (术语)详记器物之数目也。敕修清规送亡板帐式曰:“开具内,几贯文。”

  【开莲】 (譬喻)花开莲现之略。是天台就法华经题之莲华立三喻中之第二喻,示开权显实之意者。玄义一上曰:“华开莲现,可喻即权而实。”玄义七下曰:“二华开故莲现。而须华养莲。譬权中有实,而不能知。今开权显实,意须于权。”

  【开炉】 (行事)禅林阴历十月一日开炉,此日方丈有大相看。敕修清规月令须知曰:“十月初一日开炉,方丈大相看。”

  【开启】 (术语)初开法事之场也。敕修清规圣节曰:“披阅金文,今辰开启。”

  【开权】 (术语)开权显实之略。法华一部之说相,见“开显”条。文句记三上曰:“开权即是法华之相,息化即是涅槃之征。”

  【开权显实】 (术语)法华一部之说相。见“开显”条。

  【开三显一】 (术语)天台宗明三乘教为一乘教之方便,以显绝待之一乘教。法华经前半十四品之所明。谓之迹门法华。玄义六下曰:“今经四大弟子,领佛开三显一益。”见“开显”条。

  【开山】 (术语)开山立寺谓之开山,一转而称创一宗派之人亦曰开山。佛祖统纪八(择卿传)曰:“建寿圣院,请师开山。”续稽古略一曰:“成宗建大万圣佑国寺于五台,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帝师迦罗斯巴荐之。”

  【开山忌】 (行事)寺之开基入灭日也。此日必修供养。

  【开山堂】 (堂塔)安置本寺开山像之堂也。又云祖堂或影堂。

  【开山祖师】 (术语)佛氏多择名山。拓立寺院其始创基业者。谓之开山祖师。后则首创一宗一派者亦以是称之。参照“开山”条。

  【开善】 (人名)梁钟山开善寺智藏法师,以寺号而呼为开善。见唐僧传五。

  【开善寺】 (寺名)梁武帝为宝德大士建塔寺名曰开善,礼敬智藏法师使居之。见稽古略二。

  【开士】 (术语)开悟之士。又以法开导之士。菩萨之德名。玄应音义四曰:“开士,谓以法开导之士也。梵云扶萨,又作扶薛,或言菩萨是也。”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因而亦为和尚之尊称,又曰阐士。

  【开室】 (杂语)同于入室。开室使众入参也。见象器笺十一。

  【开示悟入】 (术语)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者如始开藏户也。示者如现藏内之宝也。悟者如一一记得藏内宝物也。入者如入藏取宝物也。此开悟之浅深,次第配之于大乘之阶位四十位。文句四上曰:“知见者,智知于理,见谛法。谛法无为则无分别。以无为故而有差别。约此知见,论开示悟入,以略拟广则有四十位。(中略)开者,即是十位。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示者,惑障既除,知见体显,体备万德,显示分明,故名为示。悟者,障除体显,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者,事理既融,自在无碍,自在流注,任运从阿到荼,入萨婆若海。”

  【开塔印】 (印相)作塔印,其二大指间少开也。见“率都婆印”条。

  【开坛】 (杂语)开传法灌顶之坛也。其授灌顶之知法师范谓之开坛阿阇梨。

  【开堂】 (仪式)本为译经院之仪式,每岁圣诞节,必译新经上进,以祝圣寿。前两月诸官集观翻译谓之开堂。今世宗门长老新住持,初演法,谓之开堂者基于此。见祖庭事苑八。

  【开题】 (术语)解释经文之题号也。如大日经问题,金刚顶经开题等。日本空海多用此名。

  【开题供养】 (仪式)新书写经文而供养之之法会。其法会之表白,自解释其经文之题号及其大意,故用开题之名。

  【开悟】 (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着白叠衣,入众伎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时开悟,厌恶五欲,出家为道。”

  【开显】 (术语)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十余年之方便说,开示此为方便。不开示之,谓为闭方便门。至于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为方便,而知方便之为方便,则真实之为真实自显。经文谓之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即法华之开权显实也。然以此开权显实当于经文,则前十四品曰开三显一之说,后十四品曰开近显远之说。开三显一者,就教法而名,开近显远者,就佛身而名。即前开三乘教之方便,而显一乘教之真实,后开垂迹之近佛,而显本地之远佛也。故法华一部二十八品,前半为开三显一、后半为开近显远,总之,则归结于开权显实,即开显之二字,玄义一上曰:“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文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文句八上曰:“河西道朗云:直名三为方便,即是开方便门。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名三为方便,即示一为真实也。私谓此释符文。”文句记八之三曰:“嘉祥亦云:开二种之方便,示二种之真实。昔不云二是方便,故门闭。今云二种是方便,故方便门开。”(二种方便为教法与佛身也)。玄义一下曰:“开权显实者,一切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众生情隔于妙耳。”同五上曰:“昔权蕴实,如华含莲。开权显实,如华开莲现。离此华已,无更别莲。”同五下曰:“开权显实,于一切法中,即见中道。”同七下曰:“若开权显实者,达事法已,权意即息,亦不离权,远求于实。权即是实,无复别权,故言开权显实也。”同十上曰:“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当知此经唯论如来设教大纲,不委微细网目。”文句记四下曰:“六章之要,莫若开显。”

  【开晓】 (术语)开蒙明暗也。药师经曰:“幽明众生,悉蒙开晓。”

  【开心入智阖智】 (术语)金刚界五相成身之前说此三种。开心者,为入无漏智先开我之心殿也。出观自在王如来轨。

  【开咽喉印】 (印相)施饿鬼法开饿鬼之咽喉使能饮食之印契也。见“施饿鬼”条。附录。

  【开眼】 (术语)新作佛像所行之法会名。开佛眼之义。开眼之本据,如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如是供养仪则已周备,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中曰:“令匠于坛中速刻本尊,(中略)以彩色严之,像额间点赤或黄。至来月一日开目。”二经中前经说理之开眼,后经说事之开眼。然开眼之古式事理皆为也。

  【开眼供养】 (仪式)行开眼之法会,必当捧香华,佛供,灯明等于佛,故云供养。安像三昧义轨经详说之。

  【开眼师】 (职位)开眼供养之导师。

  【开演】 (术语)说法也。解深密经一曰:“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唯识述记一本曰:“幽隐未显,今说名开。先略难知,广谈为演。”

  【开浴】 (杂语)开浴室也。寒月五日一浴,暑天每日沐汗,为开浴告知于众僧,于斋堂前挂开浴牌。敕修清规知浴曰:“凡遇开浴,斋前挂开浴牌。”

  【开元三大士】 (杂语)三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三藏率不空三藏至京师,敕居于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筑坛度人,时称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为开元三大士。”

  【开元释教录】 (书名)二十卷,唐智升撰。以三藏经论编为目录。不分门目,但以译人时代为先后。起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开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经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分为二录:一曰总括群经录。皆先列译人名氏,次列所译经名卷数,及或存或佚。末为小传。凡九卷。其第十卷,则历代佛经目录四十一家。一曰别分乘藏录。分为七目。各以经论类从,辨别存亡真伪,及删并重修之类,凡八卷。其十九二十卷,则大小乘经论入藏目录也。见四库提要。缩刷藏经缘起曰:“唐太宗开元十年,沙门智升,着开元释目录二十卷,诠次经律论及诸师撰述,五千四十八卷。以千字文定函号,是大藏定数之始也。尔来历朝,大藏诠次,以开元录为模范。”

  【开元释教录略出】 (书名)四卷,智升撰。前释教录中之入藏录,以千字文编定者。

  【开元寺】 (寺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纪年为寺号。其后兴废不一。现今存者已无多。又福建泉州温陵开元寺。唐中宗嗣圣三年,郡儒黄守恭所创基。以匡护为第一世。九年号兴教寺,神龙元年,改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玄宗敕各州郡置开元寺,复更称为开元寺。至宋代支院凡百二十区。元初合为一寺,世宗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天下纷乱,寺亦荒废。明太祖命正映来住,寺复中兴,至隆庆万历之间,又极衰颓,佛殿僧舍,多为民居。崇祯末,殿堂存者十三,支院二十余云。其中东塔西塔,今尚存,皆以花岗石筑造。有温陵开元寺志四卷。

  【开斋】 (术语)比丘吃朝饭也。义楚六帖六曰:“律云:明相出时开斋。明相者,日照阎浮树时,身黑叶青,过则白。开斋,又云星没,又云少年比丘见手中粗文。”

  【开遮】 (术语)戒律之语。开者许之义,遮者止之义。许作曰开,禁作曰遮。资持记上一之五曰:“遮即是制,不制意即是开。”

  【开枕】 (杂语)就寝也。日用轨范曰:“候首座开枕后,困重者就寝。”

  【开宗记】 (书名)四分开宗记之略名。

  【开祖】 (术语)开一宗之祖师。

  【铠庵】 (人名)吴克己,字复之,号铠庵。幼颖悟,学无所不通。忽患目疾,以人劝念圆通道大土之号,使愈。于是深信佛法,读楞严至空生心内犹云点太清,豁然发蒙。尝读宗镜录。宝积曰:此书无规矩,不如读止观。日夜使悟境观二字。果有悟人。嘉定七年冬,终于宝山。以僧礼荼毗。寿七十五。所著有法华枢键,楞严集解科等。晚编释门正统,未就而亡。良渚宗鉴,续成之。见佛祖统记十七。

  【楷定】 (术语)正决定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广雅楷模品式法也。”法华玄义一上曰:“印是楷定不可改易。”

  【楷定记】 (书名)三十六卷。竹林寺显意着。释善导之楷定疏者。

  【楷定疏】 (书名)唐善导作观经疏四卷,其第四卷之末曰:“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因而世称为楷定疏。

  【龛】 (物名)安置佛像之柜,即厨子也。增韵曰:“浮图塔。”广韵曰:“塔下室。”敕修清规结制礼仪曰:“侍者于圣僧龛后立。”又盛尸之棺谓之龛。释氏要览下曰:“今释氏之周身,其形如塔,故名龛。方志云:受也。广雅云:盛也,此名盖异俗也。”

  【勘辨】 (术语)宗门有勘辨之一科。凡于一机一境之处,师家试学者之深浅,学者探师家之邪正者,谓之勘辨。见禅林类集六、勘辨部。

  【堪达法】 (术语)罗汉其性堪能练习可达不动法者,是六种罗汉之一。俱舍论二十五曰:“堪达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

  【刊定记】 (书名)华严刊定记。十六卷。静法寺慧苑释新译之经,见地与贤首异。

  【堪能】 (术语)谓有力能堪物也。起信论曰:“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废修学。”止观七下曰:“地持云:得胜堪能,名为力。”

  【勘破】 (术语)勘定事之是非也。碧岩四则曰:“勘破了也。”

  【龛前疏】 (杂名)龛前所读之疏文。百丈清规所谓:“乡人法眷作祭文。”是也。

  【堪忍】 (术语)堪忍苦难也。南本涅槃经二十六曰:“不惜身命,堪忍众难。”俱舍论十八曰:“众苦逼身,皆能堪忍。”

  【堪忍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初地之别名。南本涅槃经十一曰:“得四念处已,则得住堪忍地中。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已,则能堪忍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蚤虱、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能忍。是故名为住堪忍地。”此堪忍地,配于菩萨之十地,诸师各有异见,天台一家以定之为初地之位。涅槃经会疏十一曰:“旧云:第五地禅波罗蜜备是堪忍地。今明不尔。若各就别圆,别论定果,已如前释。若圆别合论,还是初地。”玄义四上曰:“祇登地时,不为二边所动,名不动地。上持佛法,下荷众生,名堪忍地。于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无畏地。无畏地从我德立名,堪忍地从乐德立名,不动地从常德立名。净德通三处,登地之日,四德俱成。”

  【堪忍世界】 (界名)娑婆世界之译名。此界众生忍为恶故,又诸菩萨,为教化忍受劳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

  【堪忍之境】 (界名)同堪忍世界。即娑婆世界也。

  【龛塔】 (堂塔)有龛室之塔。即常塔也。十诵律五十六曰:“佛听作龛塔柱塔。”

  【刊正记】 (书名)二卷。孤山智圆着。释天台之观经疏。

  【看病】 (杂语)看护病人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见一切病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僧祇律二十八说看病人法,其中记世尊洗病比丘之事缘。四分律四十一亦记此事,记佛诫而言曰:“汝曹比丘,自今已后,应看病比丘。(中略)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看方便】 (杂语)禅录之语。用心注意也。

  【看经】 (仪式)禅家谓读经也。

  【看粮】 (杂名)禅家保护众僧食料,报有无于典座之僧职也。任之者谓之看粮师。

  【看山水陆】 (术语)施饿鬼法谓之水陆法。施与水陆有情之意。又称之为看山水陆。释门正统四曰:“我朝文忠公轼,重述水陆法像赞,今谓之看山水陆,供养上下八位者是也。熙宁中东川杨锷祖述旧规,又制仪文三卷,行于蜀中,最为近古。”

  【康居】 (地名)西域国名。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西域记一曰:“从此西北,入大沙碛,绝无水草,途路弥漫,疆境难测,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纪经途。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Samarkand,唐言康国,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坚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中略)凡诸胡国,此为其中。”

  【康孟详】 (人名)后汉康孟详。其先康居国人,有慧学之誉,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于洛阳译游四衢等经六部。见开元释教录一。

  【康僧会】 (人名)其先康居人,世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交趾。僧会少丧二亲,入道励行,深达三藏。时吴初染佛法。以大化未全,僧会欲振道江左。吴孙权赤乌四年至建康,为权感得舍利,以示法验,因大起寺(即大报恩寺)译经。由此江左大法郁兴。天纪四年九月,病寂。此岁晋武太康元年也。见梁高僧传一。

  【康僧铠】 (人名)梵名僧伽跋摩Saṁghavarman,又名僧伽婆罗Saṁghapāla,印度人,广学群经,曹魏嘉平五年来支那,于洛阳白马寺译无量寿经。见梁高僧传一(昙柯迦罗传附)。

  【痾[口*路]祇】 (杂语)ārogya,大比丘受沙弥礼时返礼之辞。祈无病安全之义。寄归传三曰:“大受小礼,自可端拱而云痾[口*路]祇,是咒愿彼令无病义耳。”

  【珂贝】 (物名)珂者美石,贝者贝壳之美者。古以为货币之用。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珂,广雅美石,次玉也,埤苍玛瑙也。贝,玉篇螺属也。出海中,色白如雪。龟传曰:古者无钱,唯传贝齿。且如资财货贿之字,皆从于贝。中天五印度,见今行用。”

  【珂但尼】 (饮食)Khādaniya,又作佉陀尼,佉阇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膳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膳尼,半者河但尼。蒲膳尼以含啖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膳尼,应译为五啖食。旧云五正者,准义翻也。一饭,二麦,三麦豆饭,四肉,五饼。半者珂但尼,应译为五嚼食:一根二茎三华四叶五果。”玄应音义四曰:“佉陀尼食,译云可啖。”资持记中三之二曰:“五种佉陀,即不正也。”又曰:“佉阇尼,此云不正。”善见律十七曰:“一切果,是名佉阇尼。”

  【轲地罗】 (植物)Khadira,又作珂地罗、朅地罗、轲梨罗、朅达罗、佉陀罗、朅地洛迦、佉达罗、朅达洛迦佉提迦等,木名。译曰山木、苦楝木、空破、紫橿木、毒树剌等。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佉陀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佉陀罗。南地多饶此木。”陀罗尼集经二曰:“佉陀罗木,唐云紫姜木也。”同十曰:“劫地罗木,此云紫檀木。”慧琳音义十五曰:“佉达罗,毒树剌名。如此方皂荚之类。”俱舍光记十一曰:“朅地洛迦,印度树名。此方南边,亦有此树,称为担木。山上宝树,其形似彼,从树为名。旧云佉陀罗木,讹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朅地洛迦,此云担山木。”瑜伽略纂一曰:“七金山之第五也。朅达洛迦此云担木,诸阿修罗以此木,担须弥山,山有担木,故以为名。”起世经一曰:“须弥下,其次有山,名佉提罗迦,高四万二千由旬。”

  【轲地罗山】 (地名)又作佉陀罗山等。七金山之第五。玄应音义一曰:“轲梨,应云轲地罗。此译曰轲,空也。地罗,破也。名空破山也。”慧苑音义下曰:“佉陀罗,应曰轲梨罗。此即木名,谓此方苦楝木也,由彼山中多有此木,故立其名。”

  【搕圾】 (杂语)粪色也。即谓粪秽。云门广录上曰:“若是一般虚掠汉,食人脓唾,记得一堆一担搕圾,到处驰骋,驴唇马嘴,夸我解十转五转问话。”又,虚堂录曰:“坌扫堆头,更加搕圾。”

  【轲梨】 (地名)Khadiraka,山名。玄应音义一曰:“轲梨,应云轲地罗。此译云:轲者空也,地罗者破也,名空破山也。”

  【珂梨罗】 (植物)又作轲梨罗,可梨罗。朅地罗,佉陀罗。木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佉陀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佉陀罗,南地多饶此木。”陀罗尼集经二曰:“佉陀罗木,唐云紫姜木也。”详见“轲地罗”条。

  【柯罗】 (杂语)Kāla,又曰哥罗,迦攞。译作黑。

  【柯罗夜叉】 (异类)孔雀王咒经上曰:“柯罗,梁云黑。”

  【柯摩施离沙多】 (异类)夜叉名。孔雀王咒经上曰:“柯摩施离沙多,梁言胜欲。”大孔雀经曰:“迦摩施瑟陀。”Kāmaśreṣṭha。

  【柯尸悲与】 (界名)见“呵婆婆”条。

  【科文】 (术语)释经论,分科其文句之段落者。是由秦之道安为始。知一经之大意不可缺。文句一曰:“古讲师俱敷弘义理不分章段,若纯用此意,后生殆不识起尽。又佛说贯散,集者随义立品。(中略)天亲作论以七功德分序品,五示现分方便品,其余品各有处分。昔河西凭,江东瑶,取此意节目经文,末代尤烦,光宅转细。(中略)昙鸾云:细科烟飏,杂砺尘飞。盖若过若不及也。”

  【珂雪】 (譬喻)如雪之白贝。以譬物之鲜白。玄应音义六曰:“珂螺属也,出海中,洁曰如雪者也。”祖庭事苑七曰:“珂,丘何切,石次玉也,亦玛瑙,洁白如雪者,一曰螺属。”

  【科仪】 (术语)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一曰:“科仪者,科者断也。禾得斗而知其数,经得科而义自明。仪者法也,佛说此经为一切众生断妄明真之法。今科家将此经中文义事理,复取三教圣人语言合为一体,科判以成篇章,故立科仪以为题名。”

  【珂月】 (譬喻)珂者玉之白者。以珂与月譬物之鲜白。法华经严王品曰:“眉间毫相,白如珂月。”

  【壳漏子】 (杂名)又作可漏子。可壳唐音相近,故假用。壳者卵之皮甲,漏者漏泄污物之义,子者指物之语,此譬人之身体也。传灯录(价禅师章)曰:“师将圆寂。谓众曰: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与吾相见?众无对。”传灯录(长庆棱禅师章)曰:“保福迁化。人问师:保福抛却壳漏子,向什么处去也?师曰:且道保福在那个壳漏子里。”又封皮谓之可漏子。

  【渴爱】 (术语)凡夫爱着于五欲,如渴而爱水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注曰:“肇曰:渴见阳炎,惑以为水。爱见四大,迷以为身。”行事钞下之二曰:“渴爱难满,如海吞流。”

  【可大师】 (人名)东土之二祖慧可大师也。六祖坛经序曰:“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可大师者,首于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

  【可得相以过类】 (术语)因之十五过类第五。对于无过之正因,而强欲付以过失之过误也。详见“因明正理门论”等。

  【渴地狱】 (界名)狱卒以热铁丸。着于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入腹,无不燋烂。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

  【渴誐印】 (印相)译曰剑印。慧琳音义三十六曰:“朅伽,唐云剑。”

  【渴法】 (杂语)渴于正法也。大集经二十一曰:“释迦牟尼佛,告诸梵天帝释四王:善男子!我于此恶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利益无明闇冥渴法众生。”

  【渴伽】 (动物)Khaḍga,又作朅伽,佉伽。译曰犀牛。玄应音义一曰:“佉伽婆沙,又作喝伽,皆讹也。正言朅伽。朅音去谒切,此译云犀牛。毗沙拏,此云角,谓犀牛一角也。一亦独也,喻独觉也。”大日经疏十五曰:“独觉本云犀角,论云麟角。”

  【可观】 (人名)四明法智之四世法孙,宋秀州当湖竹庵之解空尊者,名可观。少依车溪择卿之讲席,得旨,择卿印可之,又见慧觉于湖州,在雪窗之下读指要钞,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云云。豁然喜曰:世间之文字言语,皆糟糠耳。高宗绍兴戊午司当湖德藏院,干道七年秋,住北禅之天台寺,淳熙九年二月寂。寿九十一。

  【可洪音义】 (书名)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三十卷,后晋(序云汉中)可洪撰。

  【可见有对色】 (术语)又曰有见有对色。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无表色之十一种,此中色境之一为可见有对色,眼等五根与声等四境为不可见有对色。无表色为不可见无对色。眼可见者曰可见,由极微组织而有障碍者曰有对。智度论二十曰:“佛说三种色:有色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无对。”

  【可漏子】 (物名)又单云可漏。封筒也。可漏为壳漏,即卵壳。谓书状封入筒中,如虫等容身壳内也。百丈清规第二并第三记于诸式状用之。后世遂用于祭文疏文等。

  【渴鹿】 (譬喻)渴鹿见阳炎以为水,譬迷妄之心也。四卷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止观一下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飏焰。苦既即空,不应如彼痴猴,捉水中月。”辅行曰:“渴鹿逐焰者,热及空尘三因缘故而生于焰。渴因缘故,谓之为水。”止观五上曰:“如渴鹿逐炎,狂狗啮雷,何有得理?”

  【渴树罗】 (植物)果名。形小似枣。百一羯磨五曰:“形如小枣,涩而且甜。出波斯国,中方亦有,其味稍异,其树独生,状如棕榈,其果多有浆。至番禺时。人名为波斯枣,其味颇与干柿相似。”梵Kharjūra。

  【渴树罗浆】 (饮食)八种浆之第八。

  【可惜许】 (杂语)禅录中之语。许为语助。如许多许久之许。

  【渴仰】 (术语)仰慕其人,如渴者之慕水也。法华经寿量品曰:“心怀恋慕,渴仰于佛。”涅槃经一曰:“善持净戒,渴仰大乘。”

  【可意】 (杂语)适意也。俱舍论一曰:“可意及不可意。”涅槃经疏五曰:“可意果。”

  【可中】 (杂语)可中犹纵使也。沩山警策曰:“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守遂注曰:“若顿悟正因两字,则百川会海。”又犹俗云恰好也。王仲初词曰:“可中三日得相见。”

  【刻藏】 (杂语)刊刻大藏经也。

  【客尘】 (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刻花】 (杂名)造花也。

  【克勤】 (人名)佛果圆悟碧岩。名克勤,字无着。蜀彭州人。就五祖山法演领奥旨,崇宁年中归乡里。成都府帅,请使开法于六祖寺,改为昭觉寺。政和初,谢事南游,张无尽于荆南谒之,谈华严要旨。张公信礼之,使居夹山灵泉禅院。后移长沙府道林寺。枢密邓公奏赐紫服并佛果之师号。诏使住金陵蒋山。又使补汴京天宁万寿寺。徽宗召见,褒宠甚渥。高宗建炎初,又移金山。适高宗幸扬州。诏入对,赐号圜悟,迁江西云居,久之,归成都昭觉。绍兴五年寂,寿七十三。谥真觉禅师。初在灵泉禅院碧岩室时,于雪窦之颂古百则加垂示,着语,评唱者,即号为禅门第一书之碧岩集也。见五灯会元十九,续传灯录二十五,佛祖通载三十等。

  【客山】 (杂名)对于主山而言,虚堂显孝录曰:“为什么,客山高,主山低。”

  【克圣】 (术语)又作克证。必获圣果也。归敬仪曰:“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

  【克识】 (术语)克者必也,识者记也。有天神必记识人之善恶也。无量寿经下曰:“自然克识不得相杂。”又曰:“天神克识,列其名籍。”

  【克实】 (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夫言体者,有随名辩体,有克实论体。”

  【客司】 (职位)又云接待所。敕修清规知客曰:“官员尊宿相过者,引上相见,仍照管安下去处。如次次人客,只就客司相款。”

  【客头行者】 (职位)在禅院属于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见象器笺八。

  【客位】 (杂名)宾客及新参者之休憩室。见象器笺二。

  【克证】 (术语)又作克证。言必能证得果也。菩提心论曰:“勤修本法,克证其果。”克,又作克。华严经音义上曰:“克证。尔雅曰:克,能也。”

  【克终】 (术语)克者必也,期也。由因必得果,故云克,果为事之修极,故云终。文句三下曰:“果有克终。”

  【客作贱人】 (杂语)客于他家作业之贱人也。是法华经穷子喻中之语,穷子已还父家,虽受种种厚遇,尚自谓客作之贱人,无高尚之志。以喻须菩提等声闻,虽耳闻大乘之法,尚未发大乘心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法华义疏七曰:“未识大乘为客作,尚守小分为贱人也。”

  【空】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梵Śūnyatā。

  【空尘】 (术语)外道观空,则必存空相,而堕于空见,此空见尘,属于六尘中之法尘,故曰空尘。即示外道之空观为法尘而非正观也。止观五下曰:“观心推画,发一分细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见法尘,与心相应,何关无生?”次文曰:“即是向者,所发空尘,谓为涅槃。”

  【空处】 (界名)无色界总无形色,故谓为空处。此有四处之别,曰四空处,又名四无色处。见法界次第上之下。

  【空处定】 (术语)Akāśānantāyatanadhyāna,四无色定之一。厌色,缘空而入定,与定心无边之虚空相应,故曰空处定。见法界次第上之下。

  【空大】 (术语)五大之一。虚空之体性广大,周遍于一切处,故曰空大。楞严经三曰:“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

  【空谛】 (术语)天台所立三谛之一。一切世间之法,不论有情非情,总为因缘生者,因缘生之法,自体不实,故曰空,此理为真,故曰谛。依中论偈之“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二句而立之。见“三谛”条。

  【空点】 (术语)在梵字顶上之圆点,发痕ṁ字之音者。此点为总示诸法皆空之理者,是名空点。此空点为白,阿a,诃ha,及仰ṅa,壤ña,儜ṇa,曩na,莽ma,之五字而生者。大日经疏七释经之仰壤儜曩莽五字曰:“涅槃经,此五字亦具明字义。今毗卢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理趣释上释吽字hūṁ曰:“其字头上有圆点半月,即谓ma摩字。”吽字义曰:“此吽字上有空点,是空点者摩字所生,摩字兼人法二空义。”

  【空点二形】 (名数)一圆点.之形,二仰月之形。日本悉昙三密钞上曰:“凡就此圆点,与仰月,自他门存异义,他门aṁ字局圆点,ṅa,ña,ṇa,na,ma,五字局仰月也。东寺ha字,aṃ字,ṅa等五字皆通成圆点半月也。”又曰:“安然以仰月为仰等五字异形。”然则圆点仰月同为空点,任用其一皆可。他流依大日经之意,如止用一圆点。而日本东寺与安然之流,依理趣经之意,如圆点仰月两用也。三密钞上解之曰:“仰月是庄严点,圆点是实体。”

  【空定】 (术语)观空相之禅定。通于内外。内道之空定,三三昧是也。外道之空定,四无色定是也。亦曰四空定。是虽空诸法,而独不能空我,故还轮回于三有。大日经疏七曰:“若深求此中至[泳-永+颐],自然拨除因业,唯我性独存,乃至无一法入心,而证空定,最是世间究竟之理。是故垂尽三有,还堕三途。”

  【空法】 (术语)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般若经说之。宝积经七十八曰:“欲除如是过,当离诸利养。远离在空闲,修习于空法。”中论二曰:“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又谓小乘之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

  【空观】 (术语)观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中观论四谛品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谓空谛之理,观此空谛之理曰空观。此空观有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故谓为析空。通教不要分析,譬之幻梦之体,而直证空,故谓为体空。别教于假中之外观空,故谓为偏空。圆教观假中即空,故谓为圆空。有如此四种之别者,以机有利钝之别故也。利钝之机虽有别。而以空观为入理之门则一也。演密钞三曰:“三乘之人,同以空为门,入诸法真实之性。”其解圆空者,则如三藏法数十曰:“空者离相离性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光明玄义拾遗记五曰:“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着,故云一空一切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

  【空观破怖畏】 (杂语)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以三念八念破之。大乘修空观破之。但大乘中有相违,显教观豁虚无物为空,本来无物,则谁为能障,谁为所障。密教不然,观我之身口意,与佛之身口意,魔之身口意,平等而周遍于法界,泯此中自他能所之相,为不二一如也。

  【空果】 (譬喻)虚空之果实。以譬无法。圆觉经曰:“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空海】 (术语)虚空与大海。文句三上曰:“当知今品乃是如来方便摄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纳流。”同记曰:“总包诸经色流,咸归今经空海。”又(人名)日本真言宗之开祖,弘法大师,名空海。入唐,就青龙寺慧果阿阇梨,悉传受密法,归国后,弘通密典,遂启日本所谓东密之一派。

  【空行】 (术语)修空法之行。空法有大小浅深,以为大乘小乘菩萨声闻之别。涅槃经一曰:“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箜篌】 (物名)乐器名。释名谓为师延所作。空国之侯所存也。故亦作空侯。或谓汉武帝使乐人侯晖为之,其声坎坎,故又作坎侯。隋书音乐志谓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其器今已失传。旧说谓似瑟而小,用木拨弹之。日本之箜篌,传自百济,故亦谓之百济琴。有竖箜篌卧箜篌两种。印度自古有之。故法华经曰:“箫笛琴箜篌。”

  【空华】 (譬喻)空中之华。病眼者,于空见有华也。虚空原无华,只是病眼之所见,以譬妄心所计之诸相无实体也。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传灯录十(归宗语)曰:“一翳在眼,空华乱坠。”梵Khapuṣpa。

  【空华外道】 (术语)Śūnyapuṣpa,印度之小乘学者,谤大乘为空华外道。慈恩传四曰:“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说。(中略)那烂寺空华外道,与迦波厘不殊故也。”

  【空慧】 (术语)观空理之智慧。嘉祥法华经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安乐集上曰:“若依维摩经,不可思议解脱为宗。若依般若经,空慧为宗。”璎珞本业经下曰:“为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开空慧道,入法明门。”

  【空即是色】 (术语)对于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就五蕴而说有空不二之理者。色为色蕴,谓有四大五根等之一切形质者。此色蕴为因缘所生之法,无有实性,则是色无异于空也。此实性虽空,然因缘所会之处有色相,是空无异于色也。然则自实性言之,为色即是空(名之为真谛),自因缘言之,则为空即是色(谓之俗谛),而皆曰即是者,示不二也。即归于中道之一实谛。

  【空际】 (术语)涅槃之异名。涅槃为空寂之际极,故名空际。又曰实际。楞伽经三曰:“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注解“如如即真如,空际即实际,涅槃即究竟大涅槃,法界即佛法界,此是一体异名。”见“实际”条。

  【空寂】 (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三昧。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

  【空假中】 (术语)天台所立之三谛三观也。就所观之理,谓为三谛,就能观之智,谓为三观。观一念之心无相为空,观此心具一切法为假,观此二者不二为中。空以破一切法,假以立一切法,中以妙一切法。此三者为一法之异名,故谓为即空即假即中。祖庭事苑曰:“天台智者以龙树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乃依一心三谛之理,示三止三观。尝云: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无不中。”

  【空见】 (术语)拨无因果之理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又着于空法之见。无上依经上曰:“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怖,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楞伽经三曰:“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止观十上曰:“天竺诸见,空见最重。”止观十下曰:“诸见之中,空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空。”止观四上曰:“当知邪僻空心,甚可怖畏。若堕此见,永沦长没。尚不能得人天涅槃,何况大般涅槃耶?”止观十下曰:“空心无畏,不存规矩,恣情纵欲。破正见威仪净命,死皆当堕三恶道中。”参照空心条。

  【空教】 (术语)法相宗立三时教,以一切之小乘教为世尊初时之说法有教,诸部之般若经为第二时之说法空教,华严法华等之诸经为第三时之说法中道教。空教谓明诸法皆空之理之教法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八宗纲要法相宗曰:“二者空教,于第二时,为发趣大乘者,明诸法皆空旨,以破前实法之执。”

  【空劫】 (术语)四劫之一。此世界坏灭已,二十中劫之间,唯为空空云。俱舍论十二曰:“谓此世间,灾所坏已。二十中劫,唯有虚空。”

  【空解】 (术语)着于空理之知解。即空见也。止观五下曰:“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见法尘,与心相应。”同十上曰:“或作幻本无实,无实故空,空解明利。”

  【空解脱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一。观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来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者,能入涅槃解脱之城,故谓之为解脱之门。智度论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故龙树言:行此三法,能入涅槃解脱果,故名解脱门。”

  【空界】 (界名)六界之一。谓无边之虚空也。

  【空界色】 (术语)有部之所立。虚空之外,别有空界,眼可见,门窗口鼻等内外之窍隙是也。既为眼可见,故附色之名,而谓之空界色。俱舍论一曰:“诸有门窗及口鼻等内外窍隙,名为空界。”此空界色,名邻阿伽色。见邻阿迦色条。

  【空经】 (术语)般若部之经。以说诸法皆空之旨,故曰空经。法鼓经下曰:“佛告迦叶:一切空经是有余说。”

  【空居天】 (界名)居于空之天也。对于地居天而言。谓欲界之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四天及色界之诸天也。

  【空聚】 (术语)无人之聚落。维摩经弟子品曰:“以空聚想入于聚落。”又(譬喻)人身之六根,假和合而无实主,譬之无人之聚落。涅槃经二十三曰:“空聚落者,是六入。”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金光明经一曰:“是身虚伪,犹如空聚。六入村落,结贼所止。”六十华严经二十四曰:“依六入空聚,四大毒蛇所侵害。”止观七下曰:“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

  【空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空之亦空曰空空。智度论四十六曰:“何等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是名空空。”嘉祥仁王经疏二曰:“空破五阴,空空破空。如服药能破病,病破已,药亦应出。若药不出,即复是病。以空破诸烦恼病,恐空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故名空空也。”

  【空空寂寂】 (术语)言宇宙有形无形一切之实体,空无而无可思虑分别者。

  【空理】 (术语)观人与法为空所显之真理。

  【空轮】 (界名)此世界最下底之虚空也。轮为圆满之义。佛祖统纪三十一曰:“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大地依于水轮风轮空轮,空无所依,众生业感,世界安住。”俱舍论十一曰:“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风轮有生。”又(术语)空大曰空轮,五轮之一。又(物名)塔上所安之轮相也。又书九轮,经曰相轮。见“九轮”条。

  【空门】 (术语)为破常有之见,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相之法门也。智度论十八曰:“空门者,生空法空。”又四门之一。有空四句分别之论法,第一为有门,第二为空门,第三为亦有亦空门,第四为非有非空门。天台于自家之四教尽有此四门云:五教章上曰:“法鼓经中,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又佛教之总名。以佛教主以空法为涅槃之门故也。智度论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

  【空门子】 (杂语)谓僧徒也。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涅槃有三门:一空门,二无相门,三无作门。何者空门?谓观诸法,无我我所,诸法从因缘生。无作者受者,是名空。今出家人,由此门入涅槃宅,故号空门子。”

  【空名度牒】 (故事)唐食货志曰:“肃宗至凤翔,明年郑叔清议以天下用度不充,诸道得召人纳钱给空名度僧道。”案此则空名度牒自唐肃宗始也。

  【空魔】 (异类)拨无因果之空见恶魔。楞严经九曰:“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信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

  【空鸟】 (譬喻)发空空之声之鸟也。以譬不知真空妙理而滥言空。止观八上曰:“诸位全无,谬谓即是,犹如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谛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三昧。”

  【空拳】 (杂语)空手作拳以诳小儿也。宝积经九十曰:“如以空拳诱小儿,示言有物令欢喜,开手拳空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如是诸佛难思议,善巧调伏众生类,了知法性无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间。”智度论二十曰:“我坐道场时,智慧不可得。空拳诳小儿,以度于一切。”证道歌曰:“空拳指上生实解。”梵Riktamuṣṭi。

  【空如来藏】 (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

  【空三昧】 (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

  【空色】 (术语)无形曰空。有形曰色。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止观五曰:“金錍抉膜,空色朗然。”

  【空生】 (人名)须菩提之翻名。四教仪集注上曰:“须菩提,翻空生,解空第一。”见“须菩提”条。

  【空生空死】 (杂语)止观十下曰:“空生空死,唐弃一期。”享空生而空死也。与醉生梦死同。

  【空圣】 (杂名)得圣者之名,无圣者之实德者。

  【空始教】 (术语)华严宗所立五教中第二为大乘始教,此始教,分空始教,相始教之二,诠般若三论等诸法皆空之理者为空始教。建立深密瑜伽等诸法者为相始教。俱为大乘之初门,故谓为始教。起信论义记上曰:“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部是也。二、真空无相宗,即般若等经,中观等论所说是也。三、唯识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经,瑜伽等论所说是也。四、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所说是也。”此中第二为空始教,第三为相始教也。

  【空王】 (术语)佛之异名。法曰空法。佛曰空王。以空无一切邪执,为入涅槃城之要门故也。圆觉经曰:“佛为万法之王,又曰空王,”沈佺期诗曰:“无言诵居远,清净得空王。”颂古联珠集曰:“空王以此垂洪范,锦上敷华知几重。”

  【空王佛】 (佛名)过去世之一佛。空王为佛之总名,而今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于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于因位为比丘时,与他三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观佛三昧经九。往生要集中本曰:“五体投地,遍身流汗,归命弥陀佛。念眉间白毫相,发露涕泣,应作此念:过去空王佛,眉间白毫相,弥陀尊礼敬,灭罪今得佛。我今礼弥陀佛,亦当复如是。”

  【空无】 (术语)一切事物个个无自性也。注维摩经九曰:“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注“肇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

  【空无边处】 (界名)梵Akāśānantāyatana,无色界之第一天。厌形色之身,思无边之空,作空无边之解,所生之处,故曰空无边处。无色界虽无处所,而由果报之差别,姑付以处之名。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修此定前,于加行位,思无边空,作无边解,名空无边处。”

  【空无边处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故名地。

  【空无边处定】 (术语)Akaśanantāyatana dhyana,于人界修得此定者,死后生于空无边处也。此定有加行根本之二,有空无边之知解者,加行定之分也,发得根本定,则惟空无边之境界而已,无知亦无解。

  【空无边处天】 (天等)六道之中属于天道,故曰天。在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四个楼阁,其一即此天也。密教色心不二,故于显教以为无色之所,亦画色法之楼阁,以显其意。凡二层,下层有化佛。

  【空无常六譬】 (名数)见“六喻”条。

  【空无我】 (术语)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无我所曰空。无我见曰无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空与无我,异名同义。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空无我声】 (杂语)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上曰:“波扬无量自然妙声,(中略)或寂静声,空无我声。”

  【空无相无愿】 (术语)见“三三昧”条。

  【空无相无作】 (术语)见“三三昧”条。

  【空闲处】 (杂名)阿兰若Araṇya之译。去聚落三百乃至六百步。闲静而适于比丘等修行之场所也。

  【空相】 (术语)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同五十三曰:“须菩提常行无诤三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法门。”又真空之体相,名为空相。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藏略疏曰:“辨此空状,故云空相,或真空体相也。”

  【空想】 (术语)着空之思想。止观五下曰:“着此空想,诸佛不化。”

  【空心】 (术语)观空理之心。否定因果理之心。止观十下曰:“空心无畏,不存规矩,恣情纵欲。”即执空见之心也。见空见条。

  【空心静坐】 (术语)昏住也。六祖坛经曰:“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永嘉禅师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

  【空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梵语舜若多Śūnyata,译曰空性。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即依空而显之实性,谓为空性。非谓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同序曰:“空性了义,几乎息矣!”

  【空一切处】 (术语)又曰空遍处。禅定之名。遍一切处,使为空界之一色者。十遍一切处定之一。见三藏法数三十八。

  【空一显色】 (术语)四洲之天色,北洲金色,东洲银色,南洲碧色,西洲赤色。是为须弥山四面空中之各一显色,故曰空一显色。依婆沙论之正义则显色有青黄乃至明暗之十二,形色有长短乃至正不正之八,揔限于二十色。如空一显色者,唯明闇之差别耳。然依婆沙之一师及瑜伽论等之说,则以须弥山四方之空一显色,立一别体之显色,以数第二十一也。俱舍论一曰:“有余师说:空一显色,第二十一。”同光记一之余曰:“妙高山四边空中各一显色,名空一显色。故正理三十四云:空一显色,谓见空中苏迷卢山所现纯色。”

  【空有】 (术语)遮遣曰空。建立曰有。论理上正反对之二门也。

  【空有二观】 (术语)为破空有二执立此二观。观无实我实法,谓为空观,以破有执。观有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谓为有观,以破空执。法相宗立五重之唯识观,其中第一重之遣虚存实观,即是空有二观也。义林章一末曰:“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

  【空有二论】 (杂语)二观本为破二执之一具佛法,故无论何宗,不失此意,然于自他宗对抗之上,有以空门空观为主而立者,有以有门有观为主而立者。即在小乘,一切有部宗为有门有观,成实宗为空门空观。特在大乘,如法相宗有门与三论宗空门之争,尤为著者。佛灭后一千载,印度之护法清辨二菩萨出,护法依弥勒之瑜伽论,释成唯识论,而张妙有之义(是法相宗)。清辨依龙树之中观论(三论之一)着掌珍论,而立真空之理(是三论宗)。佛地论四曰:“菩萨藏,佛灭后千载已前一味。千载已后,兴空有二论。”寄归传一述印度之大乘曰:“所云大乘,不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并咸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伪?意在断除烦惑,拔济众生,岂欲广致纷纭,重增沈结!”

  【空有二执】 (术语)凡夫之迷情,执为有实我实法。是曰有执。执为无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是曰空执。又名有无二见。

  【空有二宗】 (名数)八宗之中,俱舍宗为小乘之有宗,成实宗为小乘之空宗,法相宗为大乘之有宗,三论宗为大乘之空宗。

  【空有无碍宗】 (术语)清凉所立十宗之第九。为五教中终教所诠之旨归,当于贤首之真德不空宗。诸法原非偏有偏空。空为即有之空,有为即空之有也。故为互融双绝而不碍两存之宗。约于四法界中理事无碍法界而立。

  【空云】 (譬喻)物之不坚实,譬之空中之浮云。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月,(中略)如空中云,(中略)菩萨观众生为若此。”新译仁王经中曰:“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空执】 (术语)偏空之执念。谓固执偏空之理,拨无因果之理也。与空见同。见空见条。

  【空中泪下】 (杂语)翻译名义集曰:“阿含说舍利弗涅槃时,无色界天空中泪下如春细雨。”

  【空宗】 (术语)以空理为旨之宗。小乘之成实宗,大乘之三论宗是也。原人论于大乘中分三教,一为大乘法相教,二为大乘破相教,三为一乘显性教。宗镜录三十四谓此三宗如其次第,为有宗空宗性宗,而立十异,分别空性二宗曰:“上之三教,摄尽一代经论所宗。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迢然易见。唯第二第三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俱迷为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即为真性,故今广辩空宗性宗,有其十异:空相唯破相,性宗唯显性,权实有异,遮表全殊。不可以遮诠遣荡破执之言,为表诠直示建立显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机诱引一期权渐之说,为最后全提见性真实之门。”

  【空宗性宗十异】 (名数)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见宗镜录三十四。

  【孔目章】 (书名)具名华严孔目章。内题华严经内章门杂孔目。四卷,智俨着。解经内之名数法相者,有一百四十一章。

  【孔雀】 (动物)梵名摩由罗Mayūra,鸟名。涅槃经三十四曰:“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身。”

  【孔雀经】 (经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唐不空译。于诸译中此经最为流通。

  【孔雀明王】 (菩萨)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种子为字。三昧耶形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又有二臂之孔雀王。秘藏记末曰:“孔雀王母菩萨,左手持开莲,右手持孔雀羽。”

  【孔雀明王经】 (经名)不空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略称。

  【孔雀明王经法】 (修法)依大孔雀明王经等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之秘法也。又略曰孔雀经法。密教四大法之一。设大坛,护摩坛,十二天坛,圣天坛,为息灾而修之。

  【孔雀神咒】 (修法)孔雀经中所说,经初说神咒之缘起,言有比丘,名莎底,出家未久,为众破薪营浴事,有大黑蛇自朽木孔出,螫彼比丘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阿难以白佛。佛告阿难言:我有摩诃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摩瑜利译曰孔雀),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云云。

  【孔雀王咒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唐义净译,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人名。已上三经皆为前经中之少分。【孔雀王咒经】(经名)二卷,梁僧伽婆罗译。同于前经而稍略。【孔雀王咒经】(经名)一卷,秦罗什译。已上三本皆为前经中之少分。

  【孔雀闻雷妊】 (传说)涅槃经三十四曰:“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身,又如青雀饮雄雀泪而便得身,如命命鸟见雄鸟舞即便得身。”

  【孔雀种】 (杂名)梵语摩由罗Maurya,译云孔雀。阿育王系谱有二说,由旃陀罗笈多王出者,谓之孔雀种。

  【口】 (术语)言说之处。大乘义章七曰:“起说之门,说之为口。”

  【口安乐行】 (术语)见“四安乐行”条。

  【口称】 (术语)口称佛名也。即念佛。善导观经疏四曰:“若口称者,即一心称彼佛。”

  【口称三昧】 (术语)一心不乱,唱佛名也。又,依称名之功而发得三昧,故谓之口称三昧。三昧者,谓心性清澄如明镜,以至能照万像之位,且为得此位,心修行,亦曰三昧。盖三昧之名,通于因果也。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口传】 (杂语)又曰口诀,口授。即不可笔录之秘法以口传授也。法显传曰:“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

  【口恶说】 (术语)二吉罗罪之一。谓口出妄言绮语等恶说也。见三藏法数七。

  【口和】 (杂语)谓异口同音也。行事钞下之一曰:“口和赏劳。”

  【口诀】 (杂语)口授决定之要义也。止观大意曰:“咸须口诀,方成一家行相。”

  【口力论师】 (流派)印度之外道,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者。或作因力论师,恐是写误。外道小乘,涅槃论曰:“外道口力论师说,虚空是万物之因,最初生虚空,虚空生风,风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即冻凌,坚作地,地生种种药草,种种药草生五谷生命,是故我论中说命是食,后时还没虚空,名涅槃。”是也。至于口力之义,古来不见其说。或谓虚空生风,比诸口内发呼气,故立此称,此说似迂远。恐以此外道计生命即为食,藉所谓口之力而活,故得其名耳。又见华严玄谈八等。

  【口力外道】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虚。谓万物本为由一虚而生者。中论疏三本曰:“口力外道,计太虚能生四大,四大能生药草,药草能生众生,此从无生也。”参照口力论师项。

  【口轮】 (术语)三轮之一。佛所说之法,能摧破众生之烦恼,故谓之轮。又名正教轮。轮者摧破之义,又遍转不断之义。见金光明文句二,三藏法数八。

  【口密】 (术语)三密之一。又名语密。即谓诵真言之口业妙用速疾隐秘也。即身成佛义曰:“法佛三密,甚深微细,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故曰密。”又据异本即身义,谓“六大中,风空二大,配于语密,真言行者,以三业为明,即身具三密万行,即身具三密菩提,行者自知,余人不知,故名密。”是也。但其中,前者约于佛边而说密。后者约于众生边而述其义。又凡论三密,有有相无相之别。有相之口密,谓念诵一定之诸尊真言。即凡夫之口密也。无相之口密。为三世常住净妙法身之语密,非凡夫之所窥知。大日经开题曰:“开口发闻,真言灭罪。”五轮九字秘释曰:“音韵声响皆语密,粗细言语悉真言。”即其意也。

  【口忍】 (术语)身口意三忍之一。虽为人打骂,亦忍不发恶声也。见三藏法数十二。

  【口疏】 (书名)大日经疏二十卷中,入真言门住心品之疏,谓之口疏。入漫荼罗具缘品已下之疏,谓之奥疏。此住心品,为真言之教相门,故一般授受之。已下为事相门,故未灌顶之人,不许授受之。故有差别。

  【口四】 (名数)谓十恶中属于口业之四业。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也。

  【口头禅】 (杂语)谓不能领会禅理。但袭取僧家敷浅之常语。资为谈助也。

  【口业】 (术语)又曰语业。三业之一。谓口之所作,即一切之言语也。大乘义章七曰:“起说之门,名之为口。”又业与孽通。口业:谓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也。净住子曰次忏口业,此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唐宋人常取以言文学之事,白居易诗:些些口业尚夸诗。苏轼诗:口业不停诗有债。皆以诗为绮语也。

  【口业供养】 (术语)三业供养之一。口发音,称美诸佛菩萨之功德也。见文句二下。

  【口印】 (印相)不动尊十四印之一。见“不动尊”条。

  【叩髑髅知生处】 (故事)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冢间,示五人髑髅。耆域遍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三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复示一髑髅,耆域三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此是罗汉髑髅,无有生处。”又增一阿含经二十(声闻品)谓世尊将鹿头梵志至冢间,取髑髅与之曰:汝明星宿,能知死之因缘。今我问汝,此是何人?男耶女耶?复由何病而取命终?死至于何处?是时梵志取髑髅,反覆观察,以手击之曰:是为男子。是众病集而百节酸痛,取命终。此人命终堕于三恶趣。佛曰:如汝所言。更取髑髅与之。梵志打之,一一答之。尔时香山之南,有优陀延比丘,入于无余涅槃界。世尊申臂取其髑髅,与梵志而问之。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我观此髑髅非男非女,亦不见生。亦不见断。亦不见周旋往来。所以然者。观八方上下,都无音响。世尊告之曰止止,梵志汝竟不识之。此髑髅无终无始,亦无生死。亦无八方上下可适之所。此是阿罗汉之取无余涅槃界者。梵志即叹未曾有,为弟子,遂证阿罗汉果。止观七下曰:“外道打髑髅作声,听如生处,知无量事。”

  【枯禅】 (术语)又曰枯槁禅坐。即放下万事也。

  【窟观】 (杂语)于石窟修观法。即坐禅也。

  【窟居部】 (流派)见“鸡胤部”条。

  【枯木】 (杂名)唐石霜诸禅师会下有禅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传灯录十五石霜章曰:“师止石霜山二十年间,学众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之枯木众也。”

  【枯木禅】 (公案)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枯木偈】 (术语)传灯录曰:“大海山法禅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枯木龙吟】 (杂语)意谓绝灭一切妄念妄想,至大死一番处,更苏生还来,而得大自在也。碧岩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岩云髑髅里眼睛。”

  【枯木堂】 (杂名)枯木众所居之堂。

  【枯木众】 (杂名)见“枯木”条。

  【窟内】 (地名)摩揭陀国迦兰陀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北,有大石窟,如来灭后,迦叶于此结集三藏,同时去石窟二十余里之处,其余大众,结集五藏,故起窟内窟外之称。见西域记九,宗轮论述记。

  【窟内上座部】 (流派)迦叶为僧中第一之上座,故于此师窟内结集,名为上座部。窟外之结集,以人数之多,名为大众部。宗轮论述记曰:“界内即有迦叶波。此云饮光。时为上座。(中略)界内既以迦叶为上座部。界外无别标首。但总名大众。”

  【哭市】 (故事)常啼菩萨为求般若东行一大城涕泣也。参照“常啼菩萨”条。

  【枯树经】 (经名)佛说枯树经,一卷。失译。

  【窟外结集】 (故事)见“结集”条。

  【窟宅】 (杂语)大慧书曰:“以思量计较为窟宅。”

  【苦】 (术语)梵语豆佉Duḥ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苦本】 (术语)贪欲者是苦之根本。法华经方便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龙树传曰:“是时始知欲为苦本。”

  【苦道】 (术语)三道之一。道者能通之义。惑业苦互相通,从惑起业,从业感苦,从苦复起惑,故云苦道。即三界生死之果报也。见三藏法数十二。

  【苦谛】 (术语)四谛之一。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谛。见“苦圣谛”条。

  【苦毒】 (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苦厄】 (术语)苦患灾厄。三界皆然。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苦法智】 (术语)八智之一。断三界见惑时,观欲界苦谛,而其断已之解脱道智也。俱舍颂疏二十三曰:“缘苦法故,名苦法智。”大藏法数曰:“因观欲界苦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

  【苦法智忍】 (术语)八忍之一。观欲界苦谛而正断其见惑之无间道智也。忍者信也。信理而不疑之智,是为得苦法智之因,故名苦法智忍。智者果,忍者因也。俱舍慧晖钞下末曰:“忍谓信,光无始来,于苦谛执我我所等。今得无漏智,知苦谛无我我所,信唯有苦理名忍。”

  【苦缚】 (术语)苦患之系缚。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令脱苦缚。”

  【苦果】 (术语)使身心苦之果报。从恶业而生者。总言之,则生死之果报皆苦也。就中分别之,则如天上者乐果,如地狱者苦果。如人界者苦乐互立也。

  【苦海】 (譬喻)苦无际限,譬之以海也。法华经寿量品曰:“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楞严经四曰:“引诸沈冥,出于苦海。”心地观经二曰:“常于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师济群生。”千手陀罗尼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超苦海。”止观四上曰:“苦海悠深,船筏安寄。”

  【苦行】 (术语)梵语Duṣ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宋高僧传(常誉传)曰:“乃礼归宗寺禅师,充苦行焉。”

  【苦行林】 (地名)释尊苦行之地。优楼频螺村也。见“优楼频螺”条。

  【苦行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出外道小乘涅槃论。

  【苦行外道】 (流派)俱舍论九曰:“如诸离系及婆罗门输婆多,般利伐罗多迦等。异类外道,受持种种露形,拔发,杖乌鹿皮,持髻,涂灰,执三杖,剪须发等无义苦行。”百论上曰:“勒沙婆弟子,诵尼干子经。言五热炙身,拔发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诸师,行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寂默常立,持牛戒等,是名善法。”止观辅行十之一曰:“苦行即长寿天行,五热炙身等。总有六行:一、自饿,二、投渊,三、赴火,四、自坠,五、寂默,六、持鸡犬等戒。”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或有裸形,或卧棘上,或卧板上。(中略)或卧冢间,或蚁垤内,犹如蛇居。(中略)或复有用沙土烟尘,以涂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头首面目,发如螺髻,拳挛而住。或复拔发,或拔髭须。”智度论三十八曰:“诸外道等,信着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则人不信。言是王子惯乐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

  【苦行宿缘经】 (经名)说佛六年苦行之宿因缘者。摄于佛说兴起行经下。

  【苦河】 (譬喻)苦之深,譬如河。大集经十九曰:“善作诸行,能干苦河。”

  【苦集】 (术语)四谛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也。

  【苦集灭道】 (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证涅槃(灭谛)也。见“四谛”条。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

  【苦际】 (术语)苦之最终。受生死苦最后之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大部补注六曰:“婆沙云:或有说者,阿罗汉最后阴,是苦际。”

  【苦觉】 (术语)苦之觉想。八十华严经二十四曰:“永除苦蕴,永断苦觉。”

  【苦津】 (譬喻)苦患之深譬之河津。智度论十一曰:“万物无常,唯福可恃。将人出苦津,通大道。”法华玄赞一曰:“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

  【苦空】 (术语)有漏果报四相之二。有漏之果报。为三苦八苦之性,故云苦。无男女一异等诸实相,故曰空。

  【苦空曲】 (杂语)印度马鸣菩萨善歌咏,常诠苦空无常之理,奏曲而化人。曲名赖陀和罗。见赖吒啝罗条。

  【苦空无常无我】 (术语)是即有漏果报之四相,谓之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者旧译。新译谓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大乘义章三曰:“逼恼名苦,苦法迁流,说为无常。苦非我所,故名为空。苦非我体,名为无我。”

  【苦空无我】 (术语)有漏果报四相之三。苦空如上。无我者,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无我所有物之实体也。

  【苦苦】 (术语)梵语Duḥkha-duḥkhatā之译。三苦之一。苦众生身心之苦,从饥饿疾病风雨寒热鞭打劳役等苦缘而生之苦也。大乘义章三曰:“从彼苦缘逼而生恼,名为苦苦。刀杖等缘能生内恼,说之为苦。从苦生苦,故曰苦苦。”法界次第中之下曰:“苦受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也。”又有情之心身,本来是苦,更加刀杖等之苦,故云苦苦。大乘义章三曰:“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恼,苦上加苦,故云苦苦。”止观七上曰:“四大成身,(中略)如箧盛四蛇。痈疮刺箭,常自是苦。有何可乐?加以饥渴寒热鞭打系缚生老病死,是为苦苦。”三藏法数十二曰:“有漏五阴之身,性常逼迫名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也。”

  【苦类忍】 (术语)苦类智忍之略。

  【苦类智】 (术语)八智之一。观色界无色界之苦谛,而断对于苦谛之见惑之智也。此智为先观欲界苦谛而起之苦法智流类,故有类之名。三藏法数三十一曰:“观欲界苦谛之后,复观上二界苦谛。真智明发,是欲界苦法智之流类,是名苦类智。”

  【苦类智忍】 (术语)八忍之一。信忍上二界苦谛之理,将得苦类智之无间道智也。苦类智属于果。解脱道也,苦类智忍属于因,无间道也。

  【苦轮】 (术语)生死之苦果轮转不止,故云轮。胜天王般若经一曰:“众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由贪爱。”仁王经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同良贲疏四曰:“苦轮海者,苦通三界,谓三苦也。依苦乐舍,立为苦故,往返不息,回转如轮。升沈出没,深大如海。”

  【苦轮海】 (术语)略云苦轮。见“苦轮”条。

  【苦末罗】 (植物)木名。慧苑音义上曰:“苦末罗,西域近海岸边树名,此翻为黄杂色。金翅鸟若来,即居其上也。”

  【苦恼】 (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苦圣谛】 (术语)四圣谛之一。常略云苦谛。此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唯为圣智所知,非凡夫所知,故云圣谛。大乘义章三曰:“涅槃云圣者,所谓诸佛菩萨一切圣人,就圣辨谛,故云圣谛。何故就圣辨谛乎?良以谛实唯圣所知,非凡能觉。圣所知者,方名谛故,就圣辨之。”梵Duḥkha-āryāṇisatyāṇi。

  【苦受】 (术语)三受之一。对于违情之境而领受逼迫之苦于心也。唯识论九曰:“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

  【苦网】 (譬喻)苦之缠绵于人譬如网。最胜王经六曰:“汝能破裂一切众生贫穷苦网,令得富乐。”

  【苦想】 (术语)十想之一。五阴之身,常为诸苦所逼迫。为此想,则智慧生而众苦得灭,谓之苦想。见智度论二十三。

  【苦性】 (术语)苦之性体也。俱舍论二十二曰:“有三苦性:一苦苦性,二行苦性,三坏苦性。诸有漏行,如其所应,与此三种苦性合。”见“三苦”条。

  【苦言】 (术语)呵他过之语。诫他之语。法华经信解品曰:“如是苦言,汝当勤作。又以软语,若如我子。”

  【苦业】 (术语)谓烦恼之业缘也。净住子曰:“众等此生由于身意,造诸苦业。”

  【苦因】 (术语)苦之业因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深着苦因,不能暂舍。”成实论六曰:“衣食等物皆是苦因。”

  【苦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构造有情之身心者也。人身有苦,故云苦阴。见“阴”条。释门归敬仪上曰:“形则缚于俗习,苦阴常缠。”

  【苦阴经】 (书名)佛说苦阴经,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上之别译。

  【苦阴因事经】 (书名)佛说苦阴因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下之别译。

  【苦余】 (术语)三余之一。二乘之人,既脱界内之生死,犹余界外之生死也。三藏法数十一曰:“二乘之人,已出三界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之苦,故名苦余。”

  【苦域】 (譬喻)苦世界也。娑婆满苦痛故名。天台观经疏曰:“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

  【苦蕴】 (术语)谓人身也。人身自五蕴而成,不免三苦八苦等苦,故云苦蕴。八十华严经二十四曰:“永除苦蕴,永断苦觉。”

  【苦智】 (术语)知苦谛之理之智。十一智之一。见大般若经三。

  【库伦】 (地名)Kurun,又云Urgya Kuren,蒙古喇嘛教之中心地,去长城北六百里,在土拉Tula河岸。市区分为蒙古人汉人二住所,商业繁盛,人口凡三万。其大半为喇嘛教徒也。蒙古区有巨大圆形之佛堂。其结构甚壮丽,屋上总以金箔装饰,炯炯眩人目。又有喇嘛胡土克图之宫殿。其外观虽无异佛殿,然华美壮大,遥有所胜。胡土克图,位亚达赖班禅二大喇嘛,而有威灵,蒙古人大尊崇之,以此地为次于西藏拉萨之灵地。故每年夏季,由蒙古诸部来礼拜者辐辏云。

  【库司行者】 (职位)即库子。见库子项。

  【库头】 (职位)副寺之旧称。司寺内之出纳者。百丈清规副寺条曰:“副寺者,古规曰库头。今诸寺称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此一职。”

  【库子】 (职位)又云库司行者。禅家司会计等之行者也。百丈清规副寺条曰:“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

  【跨节】 (术语)天台之名目。就诸经之当意而判教意,谓之当分,由法华经之意,定余经之意,谓之跨节。例如阿含经为使离生死苦入于涅槃而说,当分之意也。为使得大乘佛果之阶级,方便说之,其本意在于佛果,跨节之解释也。因而以当分成法华之相待,妙,以跨节成法华之绝待妙。当分为方便之施设,跨节为佛之本意也。玄义一下曰:“当分者,如三藏佛,趣种种机,说种种教。(中略)二跨节者,何处别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说。”同释签三曰:“若依施权,即当分义。若据佛意,即跨节义。”又曰:“当分通于一代,于今便成相待。跨节唯在今经,佛意非适今也。”又曰:“当分乃成今经相待义边,跨节乃成今经开权义边。”

  【快乐】 (杂语)心快身乐也。无量寿经上曰:“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

  【快乐不退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五。说往生极乐则得始终净妙快乐,而无退失之乐。

  【快乐无退乐】 (术语)往生要集上本明净土之十乐,其标数云“第五快乐无退乐。”其解释云“第五快乐不退乐。”

  【快目王】 (人名)贤愚经六曰:“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城,名富迦罗跋。时有国王,名须提罗,此言快目。所以名之为快目者,其目明净,清妙无比,彻视墙壁四十里,以是故立字号曰快目。”梵Sudhira。

  【快目王施眼】 (传说)快目王以仁慈治世,行布施,修佛道。敌国之王闻之,使盲目婆罗门来乞王眼。王喜,剜两眼着掌中,立誓曰:我以此眼用于布施,誓求佛道,若审当成佛道,则此婆罗门得我此眼,即当用视。作此誓已,以眼安婆罗门眼眶中,寻得用视。时天帝来问王曰:汝今剜眼苦痛如是,有悔恨瞋恚不?王言不悔。因誓曰:我剜眼而施,无悔恨意,用求佛道,会当得成,审不虚者,使我两眼平复如故。王誓讫,两眼平完,明净彻视,倍胜于前。见贤愚经六,快目王眼施缘品。

  【匡山】 (地名)庐山之本名。

  【诳】 (术语)二十随烦恼之一。以种种之手段,使他抱颠倒之见也。

  【狂狗】 (譬喻)譬人之狂愚。止观五曰:“渴鹿逐炎,狂狗啮雷,何有得理?”

  【狂华】 (杂语)空华之狂乱者。劳目之人见之。楞严经二曰:“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睽以劳目,则于虚空别见狂华。”

  【狂慧】 (杂语)斥散乱之智慧为狂。观音玄义上曰:“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若慧而无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风中然灯,摇飏摇飏照物不了。”

  【狂乱往生】 (术语)四种往生之一。言罪业深之人,临终见地狱之猛火,而心狂乱,手握虚空,自身流汗七颠八倒者,闻善友之教,作十声或一声之念佛,而往生净土也。

  【诳习因】 (术语)见“因”条附录十因十果项。

  【狂象】 (譬喻)妄心之狂迷,譬之狂象,涅槃经三十一曰:“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驰骋奔逸,如大恶象。”同二十五曰:“譬如醉象狂騃,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斫其顶,即时训顺,恶心都尽。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旷劫】 (术语)旷者久也悬也,劫者梵语劫波之略,谓长时期。极言过去时之长,谓之旷劫,未来时之长,谓之永劫。止观五下曰:“弥生旷劫,不睹界内一隅,况复界外边表。”观经玄义分曰:“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

  【旷野城】 (地名)根本律云:时摩竭陀憍萨罗二国中间大旷野处,有五百群贼杀害商旅,由斯两界人行路绝。时影胜王闻知已,命大将往彼屏除群贼。其将至彼,方便降伏,群贼求哀请活。大将愍之,慈心向彼,即于二界中间筑一新城,总集诸人共住于此,从斯已后,名旷野城。

  【窥基】 (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年,寿五十一寂。尝书弥勒上生经之疏,感舍利二七粒。又造弥勒像,于像前日诵菩萨戒一遍,以愿兜率之往生。世称慈恩大师。见宋高僧传四。

  【傀儡子】 (物名)即木偶人,略云傀儡。四分律行事钞中曰:“诸师不曾见此衣,谓如傀儡子戏围之类。”同资持记中曰:“傀儡子云者,木戏人也。”又临济语录曰:“如何是第三句?师云看取棚头弄傀儡。”

  【愧】 (术语)有过羞他也。大乘义章二曰:“于恶自厌名惭,于过羞他为愧。”

  【昆虫作佛】 (术语)依圆顿一乘之意,则谓昆虫亦尚作佛云。智度论九十三曰:“复次佛心中一切众生皆毕定,微细昆虫虽未有善心过尔所劫发心,后当作佛。(中略)如法华中说毕定,余经说有退有不退。”

  【蜫虫作佛】 (术语)依圆顿一乘之意,则谓昆虫亦尚作佛云。智度论九十三曰:“复次佛心中一切众生皆毕定,微细昆虫虽未有善心过尔所劫发心,后当作佛。(中略)如法华中说毕定,余经说有退有不退。”

  【昆勒】 (书名)梵语。译言筐藏。摩诃迦旃延所造之论部名。详见大智度论第二。【昆勒】(书名)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箧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诃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箧藏也。乃至今行于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问曰:云何名蜫勒?。(中略)答曰: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又昆者毗之误,当言毗勒。三论玄义十作“蜫勒论。”又作“鞞勒论。”天台净名疏七作“毗勒门。”可洪音义十曰:“蜫勒,上音毗正作蚍也。梵言毗勒,秦言箧藏也。”梵Piṭaka。

  【蜫勒】 (书名)梵语。译言筐藏。摩诃迦旃延所造之论部名。详见大智度论第二。【昆勒】(书名)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箧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诃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箧藏也。乃至今行于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问曰:云何名蜫勒?。(中略)答曰: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又昆者毗之误,当言毗勒。三论玄义十作“蜫勒论。”又作“鞞勒论。”天台净名疏七作“毗勒门。”可洪音义十曰:“蜫勒,上音毗正作蚍也。梵言毗勒,秦言箧藏也。”梵Piṭaka。

  【昆仑】 (地名)南海诸国之总称。如今之爪哇及附近诸岛皆是也。寄归传一曰:“唯昆仑卷头体黑。”宋高僧传一曰:“附昆仑船,离南海,至诃陵国界,遇大黑风。此昆仑皆指南海诸国,非昆仑山也。参照“昆仑国”条。

  【昆仑舶】 (杂名)昆仑国之船。

  【昆仑国】 (地名)本名掘伦。交广之人呼为昆仑,黑色人所住之国名。今之爪哇,苏门答腊等。寄归传一曰:“良为掘伦,初至交广遂使总唤昆仑国焉。唯此昆仑,头卷体黑。”谷响集一引万书萃锦谓“西南夷有昆仑层期国,距应天府马行三年,在西南海岛。其国有野人身如黑漆,国中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为奴。”梵语杂名曰:“昆仑你波多罗。”梵Dvipatala,巴Dipatala。

  【昆仑山】 (地名)内典所谓香山是也。香山具名香醉山,在雪山之北。此山之南有无热池,以为四大河之源。南山戒疏一上曰:“俗云昆仑者,经谓香山也。”见“香山”条。

  【昆仑子】 (杂语)又曰昆仑奴,昆仑国之黑人也。晋道安色黑,故人呼曰昆仑子,又云漆道人。高僧传五(道安传)曰:“澄讲安每覆述,众未之惬,咸言:须待后次当难杀昆仑子,即安后更覆讲,疑难蜂起,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

  【廓然大悟】 (术语)朗悟真理也。观无量寿经曰:“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廓然无圣】 (公案)廓然而无圣谛之意。景德传灯录第三菩提达磨条曰:“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此一句古来称为禅之枢机,杂透难解之极则。见碧岩录(第一则),从容录(第二则)。


  【剌阇】 (术语)又作啰惹Pajas,译曰尘。数论所立自性三德之第二云剌阇。尘坌之义,又傍翻为瞋为苦。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剌阇,此名云微,牛毛尘等,皆名剌阇,亦名尘坌,今取尘义。”梵语杂名曰:“尘,梵名度哩,啰惹。”

  【剌竭节】 (杂名)又作粝竭节。译曰杖。祖庭事苑曰:“梵云粝竭节,此言杖。智门祚和上网宗歌云:粝竭节直拽路布,灵利衲僧通一路。”名义集七曰:“剌竭节,此云杖。”梵Laguḍa。

  【剌那】 (物名)见“啰怛娜”条。

  【剌那那伽罗】 (佛名)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曰:“剌那那伽罗,秦言宝积。”玄应音义三曰:“剌那那伽罗,卢割切。光赞经作罗邻那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摩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台,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切,非也。”

  【剌那尸弃】 (佛名)Ratnaśikhin,佛名。译曰宝顶。又宝顶经中作罽那者误。

  【剌瑟胝】 (杂名)Yaṣṭi,译言竿,又曰杖。使知寺刹所在而建之幡柱也。玄应音义一曰:“剌瑟胝,剌音力割切,此译云竿。人以柱代之,名为刹柱。”巴Latṭhi。

  【喇嘛】 (杂名)蒙古青海西藏等处。皆谓僧为喇嘛。

  【喇嘛服装】 (衣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装着袍子袈裟,戴僧帽。虽因服色而分教派,然有崇尚黄教之僧徒,为红色之服装者。同一黄教,二种服色。盖年老者用黄,年少者用红,其习尚然也。其平素所著衣服,毫无异于常人。惟于仪式上服法衣。维西之僧徒,用阔袖长衣。虽严冬常露两肘,帽子冬季戴平顶之方叠帽,夏季戴平顶之竹笠。”

  【喇嘛教】 (流派)佛教之一派。唐时自印度入西藏,至今以西藏为此教之中枢,并行于满洲蒙古。有新旧二派,旧教衣红,亦称红教,末流渐入妖妄。新教衣黄,亦称黄教,明永乐间宗喀巴所创,清时认为正教而保护之。其开宗之二大弟子曰达赖喇嘛,曰班禅额尔德尼,相传化身转世,轮回不已,参观呼毕勒罕条。

  【喇嘛三佛】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人民所最尊敬为三佛:达赖第,济仲,第穆次之。”

  【喇嘛僧】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爵秩有十数等,其最尊者曰国师,曰禅师。其次曰札萨克大喇嘛,曰副札萨克大喇嘛,曰札萨克喇嘛。以上给印,余给札符。其次曰大喇嘛,曰副喇嘛,曰闲散喇嘛,札萨克喇嘛之徒,有德木齐格,思规格隆,班第等。”

  【腊】 (术语)又作腊。岁终祭神,汉谓为腊。因而比丘受戒后,终三旬之安居,名为腊。取岁终之义也。出家之年岁,与俗异,以受戒以后之安居数为年次也。故有戒腊夏腊法腊等称。玄应音义十四曰:“腊力盍切,案风俗通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腊猎也,猎取禽兽祭先祖也。此岁终祭神之名也。经中言腊佛者即是义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也。诸经律中亦名岁,如亲岁经等。(中略)今比丘或言腊,或言夏,或言雨,亦尔,皆取一终之义。案天竺多雨,名雨安居,从五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也。土火罗诸国至十二月安居,今言腊者近是也。此方言夏安居,各就其事制名也。”元稹诗曰:“七十八年三十腊。”

  【腊八】 (行事)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日之法会。即成道会也。

  【腊八粥】 (杂名)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魏台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为腊月,故八日为腊八。吴自牧书梦粱录云: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又梦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僧寺送七宝五味粥于门徒斗饮,谓之腊八粥,一名佛粥。陆放翁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周密武林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为之。又孙国敉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民间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多者为胜。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腊八粥一名七宝粥,本僧斋供,今则居室者亦为之矣。诗云: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胎。莫笑今年榛粟少,记曾画粥断齑来。而九县志亦皆云:十二月八日以菜果入米煮粥名曰腊八粥。”李福腊八粥诗曰:“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时开元瑞光两寺官设粥厂救济贫民)集。男女叫号喧,老少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此景亲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极。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志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睠焉对是粥,跂望蒸民粒。”

  【腊饼】 (仪式)七月十五日献佛之饼也。玄应音义十六曰:“腊饼谓今七月十五日夏罢,献供之饼也。”

  【腊次】 (术语)又曰腊次,法腊之次第也。

  【腊伐尼】 (地名)见“岚毗尼”条。

  【腊佛】 (行事)谓七月十五日之夏末献供于佛。所谓盂兰盆也。

  【腊缚】 (杂语)(杂语)Lava,时刻名。俱舍论十二曰:“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粟多,三十牟呼粟多为一昼夜。”

  【蜡印】 (譬喻)印蜡印于泥,蜡印溶解,同时泥中成字形。以譬现在之五阴灭,中有之五阴生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出泥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

  【来果】 (术语)来世之果报也。

  【来生】 (术语)如言来世,未来之生报也。

  【来世】 (术语)未来之世也。法华经曰:佛告舍利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华光王。

  【来迎】 (术语)佛菩萨自极乐来迎念佛之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会法事赞曰:“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是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之誓愿也。然净土门中净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来迎。见“来迎不来迎”条。

  【来迎不来迎】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有来迎引接之愿,故净土门之念佛者,多要临终之正念以期佛之来迎。然在净土真宗以期来迎为修诸行之杂修杂行期。专修念佛之行人,于闻信之一念,往生之行事成办,故不期终之正念佛之来迎。是念佛门中独特之宗旨也。末灯钞曰:来迎者,为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故。临终者,谓诸行往生之人,未得真实之信心故。(中略)真实信心之行人,以摄取不舍故,住于正定聚之位,是故无临终,无来迎,信心定,则往生定也。

  【来迎三尊】 (图像)弥陀观音势至三尊作来迎状之形像也。

  【来迎引接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于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来迎印】 (印相)弥陀佛来迎众生时之印相也,举右手比之于佛,垂左手比之于众生是也。寻常之立像印相也。

  【来应】 (术语)应他之请而来也。楞严经一曰:“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赖耶】 (术语)ālaya,阿赖耶之略。

  【赖耶识】 (术语)Klayavijñāna,阿赖耶识之略。

  【赖耶缘起】 (术语)法相宗之缘起论也。四种缘起之一。见“缘起”条。

  【赖吒】 (术语)赖吒罗之略。马鸣菩萨所造伎曲之名。见赖吒啝罗项。

  【赖吒啝罗】 (杂名)Raṣṭrapāla,马呜菩萨所造伎曲之名。付法藏传五曰:“于华氏城游行教化,欲度彼城诸众生,故作妙伎乐,名赖吒啝罗,其音清雅哀婉调和。”见“马鸣”条。又比丘名。本为婆罗门之子,求父使出家,不许。断食强之。遂出家得道。见赖吒和罗经。

  【赖吒和罗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第十三赖吒和罗经之别译也。记赖吒和罗之出家得道及为父母说法。

  【赖吒和罗所问太子经】 (经名)德光太子经之异名,佛对赖吒和罗比丘所问说大乘之行法及德光太子之行历。

  【兰】 (杂语)偷兰遮Sthūlātyaya之略。

  【兰阇】 (术语)西竺誉人曰兰阇。亦曰兰奢。世说二曰:“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悦色,惟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复无人。任大喜悦。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案翁注困学纪闻二十,误作兰若解。

  【栏楯】 (物名)兰干之横木,谓之栏,竖木谓之楯。阿弥陀经曰:“七重栏楯,七重罗网。”

  【蓝风】 (杂名)毗蓝风也,毗蓝又作毗岚。暴风名。弘明集序曰:“须弥峻而蓝风起,宝藏积而怨贼生。”

  【兰菊】 (譬喻)春兰秋菊,各当于时而美,以譬物之两美也。法华文句一曰:“分节经文,悉是人情。兰菊各擅其美,后生不应是非。”续高僧传十五(神素传)曰:“晋川称为素杰二公,秋菊春兰,各擅其美。”太平广记百八十五曰:“譬之春兰秋菊,俱不可废。”

  【兰盆】 (修法)岁华纪丽曰:“道门宝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今俗中元节尚盛行之,亦称盂兰会。参看“盂兰盆”条。

  【兰盆会】 (修法)荆楚岁时记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作盂兰盆会。”唐六典曰:“中尚署七月望日进盂兰盆,杨炯有盂兰盆赋。”翻译名义曰:“盂兰西域之语转,本云乌蓝,此翻救倒悬盆,是贮食之器。三藏云:盆罗百味,式供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仓急。”

  【岚毗】 (地名)岚毗尼之略。

  【岚毗尼】 (地名)Lumdini,又作蓝毗尼、岚鞞尼、留毗尼、流毗尼、流弥尼、林毗尼、林微尼、楼毗。新称腊伐尼、蓝軬尼。花园名。在迦毗罗城之东,摩耶夫人生佛之处。蓝軬尼,译作盐,上古守园之婢名,因以名园。或译曰可爱。西域记六曰:“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杂华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华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玄应音义十九曰:“岚毗,或言流毗尼,或言林微尼,正言蓝軬尼,此云盐。即上古守园婢名也,因以名园。饭那,此云林,或译云解脱处,亦云灭,亦名断。軬音扶晚切。”智度论二十六曰:“佛世世当爱远离行,若菩萨在母胎,母亦乐远离行,去城四十里,岚鞞尼林中生。”翻梵语九曰:“楼毗,译曰可爱,长阿含第四。”

  【蓝婆】 (异类)Lambā,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第一谓之蓝婆。第二谓之毗蓝婆Vilambā,正法华经翻为结缚。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准法华中,十罗刹女有名蓝婆,此云乘。”

  【兰若】 (术语)阿兰若āraṇya之略称。僧人所居处也。其义即空净闲静之处。见释氏要览。能改斋漫录曰:兰若二字,白乐天作惹字押。上官仪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诗,中四句云:东望安仁署,西临子云阁。长啸求烟霞,高步寻兰若。此又作日灼切也。

  【兰奢待】 (杂语)胡语。指物之善者称为兰奢待。晋王导尝谓胡僧曰:兰奢待,僧悦,兰奢胡语之褒誉也(见朱子语录)。

  【兰室】 (杂语)佛寺之异名。兰为梵语兰若之略,或取兰草芬芳之义。西域记张说序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俱舍颂疏序曰:“咀以真诠,狎以兰室。”

  【兰香蕱】 (譬喻)蕱又作梢。凡兰香花生时,梢头花子分为七分,以譬鬼神碎罪人之头为七分。旧所谓阿梨树枝是也。慧琳音义三十五曰:“兰香蕱,此即如来譬喻说也。凡兰香花出时,稍头花子分为七分。罪人善神碎其头,破作七分,如彼兰香头。古译云阿梨树枝者讹也,本无阿梨树。”

  【蓝宇】 (杂语)伽蓝堂宇,即佛寺也。

  【懒残】 (人名)高僧传曰:“衡岳寺僧明瓒禅师,性懒而食残,号懒残。李泌异之,往见。正拨火煨芋啖之,取其半授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览娆乱经】 (经名)一卷,失译。与弊魔试目连经皆为中阿含降魔经之别译。

  【揽实成权】 (术语)持真实教作方便权化之教也。

  【览字】 (术语)Raṁ,一作滥字。罗者五大中火大之种子,以览字为慧火之种子。对于鍐字之智水而称。即火水也,日月也。秘密真言观行要览曰:“字法界生火神,即是毗卢遮那一切智智体也。”大日经疏八曰:“又观彼顶上有一啰字,字上安点,故云严以大空点(此是囕字也)。此字四边遍有光焰,犹如花鬘连环不断。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净满月之晖。”

  【览字门】 (术语)字门。五大中之火大,表大日如来慧火之法门也。如护摩法属于火性者,总为览字门也。空华丛谈序曰:“不投字门而付之室洒。”

  【滥波】 (地名)Lampā,国名,北印度之境。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时绀颜童子,执师衣角悬身而去。时人遥见皆悉唱言:滥波底滥波底(是悬挂义),其所经过方国之处,因号滥波。今北印度现有其国。”西域记二曰:“越黑岭入北印度境,至滥波国。”

  【烂脱】 (杂语)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师,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十八曰:“前说真言品即令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众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师,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法相,通达文字。以慢心故,不依于师,辄尔寻经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于明导师,终不能成。又恐妄行自损损他,若隐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达解,即舍高慢而依于师。以此因缘不生破法因缘,故须如此也。”有大疏烂脱闻书三卷。

  【狼迹山】 (地名)鸡足山之异名。摩诃迦叶入定之山也。摩诃摩耶经下曰:“摩诃迦叶。于狼迹山中入灭尽定。”玄应音义八曰:“狼迹山,按梵本,言屈屈多播陀山,此云鸡足山,又云尊足山。令迦叶居中者,在菩提树东也。”

  【琅玡】 (地名)宋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照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四方谓之二甘露门。见续传灯录三。

  【琅玡山河】 (公案)五灯会元十二长水子璇讲师章曰:“闻琅玡道重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次出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玡厉声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师言下领悟。”

  【劳度差】 (人名)外道之能知幻术者,与舍利弗角种种之神力。见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

  【牢关】 (杂语)迷悟之境界,坚牢之关门也。传灯十六乐普章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劳结】 (术语)尘劳与结使,皆烦恼之异名。净心诫观法序曰:“吸揽尘缘,积成劳结。”

  【牢笼】 (杂语)如兽入牢,鸟入笼也。法苑珠林二十曰:“牢笼真俗,囊括古今。”

  【劳侣】 (术语)尘劳之党侣也,尘劳者烦恼之异名。维摩经弟子品曰:“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注“肇曰:其为诸尘劳之党侣也。”大日经疏曰:“若离如是实相印,余皆爱见所生,与天魔外道作诸劳侣。”

  【劳谦】 (杂语)劳而不夸功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斯诸菩萨,亦能劳谦。”

  【劳怨】 (术语)魔来劳我,我为为怨,故云劳怨。维摩经方便品曰:“降魔劳怨。”注“肇曰:四魔劳我致为怨。”慧远疏曰:“魔能劳乱,名之为劳。败人善根,故说为怨。”

  【老古锥】 (譬喻)老古锥能为钻物之用。老古者尊称。言师家说得机锋峭峻也。虚堂柏严录曰:“版齿生毛老古锥,夜深听水炉边坐。”

  【老苦】 (术语)四苦之一。大乘义章三本曰:“衰变名老,老时有苦,就时为目,名为老苦。”

  【老檑槌】 (杂语)檑又作礌,杵类也。以比老秃。群谈采余四曰:“于谦幼时,僧人兰古春过学堂。见于梳三角髻。戏曰:三角如鼓架。于对曰:一秃似檑槌。”桃隐颂偈赵州卧雪颂曰:“苦哉古佛老雷椎。”

  【老母经】 (经名)一卷,失译。老女人经异译。

  【老母女六英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老女人经之异译。

  【老衲】 (杂语)僧服曰衲衣,故老僧曰老衲。戴叔伦诗曰:“老衲供茶碗。”

  【老尼置油钵试优婆鞠多】 (故事)见油附录覆油钵条。

  【老女经】 (经名)老女人经之略名。

  【老女人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有贫穷老女,请问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六大等自何所来。佛答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兼说缘生之众喻。老女开解。佛说其往因,并往生极乐,后成佛道。老母经,老母女六英经皆为其之异译。

  【老婆】 (杂语)老婆者,称慈悲之语,取亲切叮咛之义。杨无为颂曰:“正法眼藏,瞎驴边灭。黄檗老婆,大愚饶舌。”

  【老婆禅】 (术语)亲切叮咛之禅也。临济录曰:“普化以手指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

  【老臊胡】 (杂语)老臊之夷人也。斥达磨。联灯二十德山章曰:“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磨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虚堂告香普说曰:“达磨元是老臊胡,释迦老子干屎橛。”

  【老僧】 (杂语)老年之僧。

  【老少不定】 (术语)言老人少年寿命不定也。慧心之观心略要集曰:“世人之愚也,于老少不定之境,成千秋万岁之执。”

  【老死支】 (术语)十二缘起支之一。言生支之后衰变而命尽也。

  【老宿】 (术语)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

  【老猿】 (杂语)佛比难陀之妇以老猿,以度难陀。三教指归曰:“老猿毒蛇之观。”见“难陀”条。

  【老子化胡】 (传说)言李老聃死后生于天竺为佛也。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齐书顾欢传云:“欢着论曰: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画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酪】 (饮食)精制牛乳者。梵语杂名曰:“娜地。”涅槃经十曰:“声闻如乳,缘觉如酪。”梵Dadhi。

  【酪经】 (术语)台家之教判,以华严等五时,配于乳等五味。第二时鹿园时之诸经,称为酪经。即一切之小乘经也。法华玄义二曰:“酪经一种因果,狭下短,但粗无妙。”

  【酪味】 (譬喻)五味之第二,台家以喻第二时之小乘教。

  【乐】 (术语)梵语曰素佉Sukha,又曰苏吉施罗。遇好缘好境而身心适悦也。佛地论五曰:“适悦身心名乐。”梵语杂名曰:“素佉。”又曰:“苏吉施罗。”

  【乐邦】 (术语)安乐之邦土,称西方之极乐世界。天台观经疏序曰:“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天照弥陀经疏序曰:“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

  【乐邦文类】 (书名)五卷,南宋庆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关于弥陀净土之一切法文。

  【乐变化天】 (界名)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可洪音义一曰:“妙变化天,乐变化天王也。大智度论云:须涅蜜陀,秦言化乐天,唐言乐变化天。”然玄应师有别释。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乐变化天,五孝切。但此天虽有宝女,于变化者心多爱着,于男亦尔,故以名焉。旧言化乐天,音洛,失之久矣。”即爱乐变化男女之意。

  【乐波罗蜜】 (术语)四德波罗蜜之一。常寂光土常乐我净之四德,尽为波罗蜜行所成,故从所由而谓为波罗蜜。普贤观经曰:“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勒叉】 (杂语)Lakṣā,紫色也。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沙。讹也。应云勒叉。此译曰紫色也。”

  【乐迟通行】 (术语)四通行之一。见“通行”条附录。

  【乐德】 (术语)四德之一。见“四德”条。

  【乐颠倒】 (术语)四颠倒之一。见“颠倒”条附录。

  【乐法】 (术语)乐求妙法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

  【乐干闼婆】 (天名)法华经序品四种干闼婆中之一。乐为音乐,其名也。

  【乐根】 (术语)乐受之所依为乐根。六识之中有眼耳鼻舌身之五识。

  【乐果】 (术语)涅槃之妙体,离一切之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故曰果。观经玄义分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乐行】 (术语)悉达太子六年苦行之后,知其为徒劳,浴于尼连禅河,受乳糜,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禅坐观念,谓之乐行。或谓苦行六年,此乐行亦六年。即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八十入灭。是常途之说也。此说依本起经因果经智度论。总之释尊之出家成道有三说。

  【勒那跋弥】 (人名)Ratnavarmin,译曰宝铠。国王名。见贤愚经十。

  【勒那跋提】 (人名)Ratnamati,译曰宝意,中天竺人。诵一亿之偈,尤明禅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既通此土之音,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那、梵呗、法事所须,咸已备具。讲序之众僧皆同见之。言讫,便隐。勒那及都讲、维那,奄然终于法席。见华严传记二。

  【勒那阇耶】 (本生)佛昔行菩萨道入大海济五人时之名也。无译语,五人者即佛初度之五比丘是也。见贤愚经勒那阇耶品。

  【勒那三藏】 (人名)勒那跋提也。

  【勒那识祇】 (人名)Ratnaśikhin,译曰宝髻。太子名。见贤愚经八。

  【勒那提】 (人名)Ratnadeva,译曰宝天。儿名。见贤愚经二。

  【乐如漏尽愿】 (术语)受乐无染愿之别名。

  【勒沙婆】 (人名)三仙之一。三仙者,释迦佛出世以前,盛行于天竺之三种外道仙人也。勒沙婆,译曰苦行。即尼犍子外道,又云离系外道。止观十曰:“勒沙婆,此翻苦行。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同辅行曰:“勒沙婆,此云苦行。未知出时节,以算数为圣法,造经亦有十万偈,名尼犍子。”百论疏上之中曰:“勒沙婆者,此云苦行仙。其人计身有苦乐二分,现世并受,苦尽而乐法自出,所说之经名尼犍子,有十万偈。”梵Ṛṣabha。

  【乐神】 (天名)八部众之一,干闼婆也。

  【乐施】 (人名)长者名。舍卫国之长者须达,一译乐施。好施与之义。与所云给孤独同。见须达条。

  【乐受】 (术语)三受之一。领受顺情之境,使身心适悦者。唯识论五曰:“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大乘义章三本曰:“顺缘生适,名为乐受。”

  【乐说】 (术语)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语称物情,名为乐说。”是就闻者之情解乐字。闻者乐听其说也。法华嘉祥疏二曰:“言乐说者,凡有二义:一者菩萨自得胜法,乐为物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者知众生欲乐而为说法。”是第一义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乐字。第二义就闻者之意乐解之。

  【乐说辩才】 (术语)第三地之菩萨,内智明而好为众生振辩才也。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

  【乐说无碍】 (术语)见“四无碍解”条。

  【乐说无碍辩】 (杂语)四无碍辩之一。与乐说无碍智同。

  【乐说无碍智】 (术语)四无碍智之一。又曰乐说无碍辩。就心言,名为智。就口言,名为辩。其体一也。新译家谓为辩才无碍解。

  【乐速通行】 (术语)四通行之一。见“通行”条附录。

  【乐天】 (界名)胎藏界外金刚部院西方之北端,有乐天四人,是干闼婆类也。

  【乐土】 (术语)安乐之国土也。法华经序品曰:“便舍乐土宫殿臣妾。”

  【乐修】 (术语)三修之一。见“三修”条。

  【乐音】 (杂名)管弦丝竹之声。

  【乐音干闼婆】 (天名)法华经序品所列四干闼婆之一。

  【乐音树】 (植物)微风吹树叶,出音乐之声者。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药师经曰:“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

  【乐欲】 (术语)乐者,愿也,好也。乐欲者,愿求欲望也。最胜王经一曰:“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盂兰盆经宗密疏曰:“愿者,心之乐欲也。”

  【乐着】 (术语)娱乐执着也。法华经譬喻品曰:“犹故乐着,嬉戏不已。”大悲经三曰:“若有众生,乐着生死三有爱果。”

  【了本际】 (人名)阿若憍陈如比丘,一译了本际。见“阿若憍陈如”条。

  【了本生死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谓见了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佛。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同本。但说人不同。此为舍利弗对比丘而说者。

  【了别境识】 (术语)三能变识第三能变之名。见“三能变”条。

  【了达】 (术语)了悟通达事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唐华严经三十七曰:“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

  【了教】 (人名)阿若憍陈如,旧译了本际,知本际等,义净三藏译为了教,寄归传一曰:“始自了教,会初愿以标诫。”

  【了了见】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

  【了论】 (书名)明了论之略称。

  【了悟】 (术语)释家以明心见性为了悟。传法正宗记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

  【了义】 (术语)对于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谭。”宝积经五十二曰:“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是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大集经二十九曰:“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涅槃经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了义灯】 (书名)唯识三个疏之一。唐淄洲慧沼着,具名唯识论了义灯。

  【了义教】 (术语)真实显了之教法也。

  【了义经】 (术语)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见四依项下法四依条。

  【了因】 (术语)生了二因之一,因体有二种,如种之生芽曰生因。如灯之照物显隐曰了因。因明大疏上曰:“因体有二:一生二了。如种生芽,能起用故名为生因。如灯照物,能显果故,名为了因。”

  【了因佛性】 (术语)三因佛性之一。了达正性之觉智也。见“三因佛性”条。

  【雷】 (杂名)梵语誐罗惹哆Garjita。为空中之四大相触而发声者。三界义曰:“长阿含云:有时地大与水大相触,有时地大与火大相触,有时地大与风大相触,有时水大与火大相触,有时水大与风大相触。以是缘故,虚空中有雷声起。”

  【泪堕尊者】 (人名)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悲三途之众生而啼泣,故名泪堕尊者。观经玄义分传通记一曰:“泪堕尊者,悲三途众生苦。”同糅钞七曰:“泪堕尊者,灭后大罗汉也。得宿命智,见自身过去堕狱等。想像一切众生三途苦,悲泪流血泪,以之洗染袈裟。本证未明。”

  【累劫】 (杂语)累叠数多之劫量也。世界成坏之时期云劫。无量寿经下曰:“世世累劫无有出期。”法华经譬喻品曰:“汝等累劫众苦所烧。”

  【累七斋】 (仪式)又云斋七,谓人死后每七日营斋至七七日也。以人死生为中有之身,不得生缘则每七日死生而至七七日也。释氏要览下曰:“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

  【累形】 (术语)凡夫为自己形体蒙种种之烦累谓之累形。寄归传二曰:“有待累形,假衣食而始济。”

  【累障】 (杂语)烦累障碍也。三论玄义曰:“累障既深。”

  【类智】 (术语)观欲界四谛之智,名为法智,观上二界四谛之智,名为类智,以是为彼之同类故也。

  【楞伽】 (地名)Lañkā,新作[饥-几+夌]伽,又作[马*夌]伽。在师子国(即锡兰岛)之山名(今之Adam speak)。楞伽为宝名,又曰不可到,难入之义也。即山以有楞伽宝得名。又以险绝常人难入得名。佛尝在此说大乘经,名楞伽经。西域记十一师子国曰:“国东南隅有[饥-几+夌](勒登反)伽山,岩谷幽峻,神鬼游舍,在昔如来于此说[饥-几+夌]伽经。旧曰楞伽经,讹也。”唯识述记四本曰:“楞伽者,是师子国山名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楞伽,正梵音云[饥-几+夌]伽,山名也。勒邓反。此亦宝名也,此山多饶此宝,故以为名。在南海中师子国西南隅,海岛大山也。”华严疏钞六十二曰:“楞伽,此云难往。”楞伽经心玄义曰:“楞伽,此云难入,世尊说法无史实。”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经名)Laṅkāvatāra-sūtra,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本经三译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罗者,入之义,佛入此山说法,故名入,新译云入楞伽经者是也。宝字乃译人添加,因楞伽宝表经义之无上宝也。或言阿者,无也,跋多罗者,上也,阿跋多罗宝即无上宝也。华严疏钞六十二曰:“经题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之言无,跋多罗云上,宝即此方之言。”楞伽心玄义曰:“阿伐哆陀罗,此云下入。以梵语中下入上入悉有别名,唯从上下入,别有此名,如入菩萨等。解四卷者翻为无上,此甚讹也。勘诸梵本及十卷中,都无宝字,十卷中翻为入者当名也。”

  【楞伽岛】 (地名)锡兰岛本名楞伽,佛说楞伽经处也。山中拔海三千尺,有胜区曰坎第,有湖作牛形,周遭可十里,故宫在焉。宫外一寺,有卧佛供养此中。岛中最高峰突出如方域,上有佛迹,长可二尺,土人往往于鸡鸣时攀跻瞻礼,谓可消灾难。殆即佛说经处矣。

  【楞伽经】 (经名)有四译,今存三本: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有四卷,名四卷楞伽。二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有十卷,名十卷楞伽。三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有七卷,名七卷楞伽。本经各家之著述如下: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楞伽经注卷二卷五,唐智俨注,残缺。楞伽经通义六卷,宋善月述。楞伽经集注四卷,宋正受集注。大乘入楞伽经注十卷,宋宝臣述。楞伽经纂四卷,宋杨彦国纂。观楞伽经记八卷,明德清笔记。楞伽补遗一卷,明德清撰。楞伽经玄义一卷,明智旭撰述。楞伽经义疏九卷,明智旭撰。楞伽经合辙八卷,明通润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明宗泐如玘同注。楞伽经参订疏八卷,明广莫参订。楞伽经宗通八卷,明曾凤仪宗通。楞伽经心印一卷,净挺着。楞伽经心印八卷,前有科文函昰疏。楞伽经精解评林一卷,明焦竑纂。楞伽经疏卷中,残缺。

  【楞伽经唯识论】 (书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唯识二十论三译之最古者。

  【楞伽经义疏】 (书名)四卷。明释智旭撰述。其后序曰:“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谨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三易地而稿始脱。”

  【楞伽经注解】 (书名)四卷。明释宗泐如玘于洪武十年冬十月奉诏笺释。十一年七月进呈。太祖皇帝览之,叹为精确。命流布海内,使学者讲习。宗泐即奉诏刻于京师天界禅林,后如玘又刻于杭之演福寺。末有宋濂题辞。载其事颇详。

  【楞伽经宗通】 (书名)三十卷,明曾凤仪撰。其自序曰:“余于憨山称莫逆,自癸已造访牢山后,音问寥寥,得笔记(憨山之楞伽笔记)读之,不啻面谭。始读洒然,再读之则疑,三读之则有所更定,不觉盈纸。复取三译覈之,宋译隽永有味,故不可易。至棘句倒语,非证魏唐二译则不可晓。笔记节分条列,灿如指掌,令学者易于参订。余亟取之。更为斟酌旧注,融会三译,间出胸臆,或前人所未道。要于申畅简奥,不使有楞伽难读之叹。”案此书附有唐译楞伽经文二品,提婆菩萨二论。

  【楞伽山】 (地名)见“楞伽”条。

  【楞伽悬记】 (术语)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灭后,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龙树。宣说大乘无上之法,初证欢喜地,应往生安乐国。出于楞伽经九(七卷经第六)。

  【楞严忏悔行法】 (书名)一卷,释谛闲撰。

  【楞严大师】 (人名)宋长水子璇,依楞严经开悟,讲此经三十遍,制义疏十卷。大中祥符六年翰林学士钱公奏赐楞严大师之号。见楞严经眼髓一。

  【楞严会】 (行事)禅林之古法,于安居结制中为除魔障,设楞严坛,每日众僧集诵楞严咒,称楞严会。四月十日启建,七月十三日满散。敕修清规楞严会曰:“楞严会乃祈保安居。”又曰:“四月十三日启建,至七月十三日满散。”

  【楞严经】 (经名)一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帝译,十卷。阐明心性本体。文义皆妙。属大乘秘密部。无法不备。无机不摄。学佛之要门也。等不等观杂录一曰:“楞严楞伽之楞字,说文作棱,他书从之。惟佛经内专用楞字,疑系译经时所定,当从之,不必更改也。”参照“首楞严经”条。

  【棱严经】 (书名)即楞严经也。明人刻经,喜用说文字,楞字不见说文,因改楞为棱。实则以楞字为正。

  【楞严经合辙】 (书名)十卷,明释通润述。其自序曰:“余独坐静处,案上唯置楞严,即胸中眼角口吻边亦唯置楞严。且读且思,遇不惬心处,即书而粘之壁,时时参究,务求心达。故亦时时会心,积数年而楞严一贯之旨,字字皆契佛心,毫无龃龉。(中略)余故复将平日私记而与诸佛性相若合一辙者裒成一帙,以付剞劂。云云。”

  【楞严经会解】 (书名)二十卷,元释惟则会解。其自序曰:“余见长水璇师,孤山圆师,泐潭月师,温陵环师之说。又阅吴兴岳师之集。并得兴福,悫资,中沇,真际,节檇李敏诸师之意,无不大同。惟所见或各从一长,乃不能不小异。(中略)今余会诸家要解以通大途,异不公乎众者节之,异而互通者互存之,互为激扬者,审其的据而节取之。间有隐略乖隔处,则又附己意,自为补注。若合殊流同归于海,故谓之会解。”

  【楞严经摄论】 (书名)二卷,释太虚着。是书会萃各家之精要而成。凡二卷四分:一,判释本经文义分。二,会较余部交义分。三,别明当部要意分。四,散释艰文涩义分。

  【楞严经疏解蒙钞】 (书名)六十卷,略称曰佛顶蒙钞。海印弟子蒙叟述。蒙叟,钱谦益别号也。自第四十八卷以下总曰佛顶五录。所谓五录者,佛顶图录一卷,佛顶序录一卷,佛顶枝录二卷,佛顶通录二卷,佛顶宗录六卷也。谦益于明末福王时,曾为礼部尚书,入清授礼部右侍郎。所著诗文集,多诽谤清室之语。清高宗阅之大怒。命梵毁其版,不许印行。此书本收入清藏。高宗恶其为人,在藏中黜去。然其文集等,固潜行于世间,莫能禁也。此书虽流通者希。然详细博雅,固读首楞严经者不可少之书也。

  【楞严经通议】 (书名)十卷,明释德清述。其自序曰:“历览诸说,有所未惬者,独理观未见会通。故言句虽明,而大旨未畅。(中略)至万历甲寅,以投老南岳,寓灵湖之万圣兰若。结夏时,粤门人超逸侍予最久,甘苦疾病患难,靡不同之。予感其精诚,因入室请益悬镜,触发先心,遂直笔成帙。较悬镜虽多,无非广发一心三观之旨,而文不暇详释。题曰通议,盖取春秋经世,先王之法议而不辩之意。所谓议其条贯,而通其大纲。是于向上一路,实以为赘。其于初机之士,可以饮海一滴而吞百川之味也。”案此书十卷外首附悬镜一卷。末附补遗一卷。

  【楞严经正脉】 (书名)四十卷,明释真鉴述。其卷首自序曰:“经本分明,而注多齿莽。正脉既失,本旨多乖。后贤指摘成帙,甚至但说本文。学者莫决从违,而临文浩叹者多矣。鉴长夜迷徒,释宗晚学。赖圣贤加被,发薄少善根。偶窥华屋之门,辄悯宫墙之望。僭伸管见,请正大方。实非横陈臆说而蔑先贤,意惟曲顺佛言而资后学。”云云。杨仁山居士曰:“正脉为注本之最善者,披剥陈言,独申正见。发挥经义,超越古今。”

  【楞严经直指】 (书名)十卷,明释函昰疏。其嗣法门人今释序之曰:“吾师天然昰和上,宴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中略)言言本色,不借华词。其不可思议之妙,实有与诸家回绝者。”

  【楞严经指掌疏】 (书名)十卷,清释通理述。等不等观杂录四曰:楞严经以阿难示堕发起大教,专为正路修行人欲漏未除者作榜样也。若为邪僻之徒,寻常教诫,不一而足。指掌疏以诈现威仪等语,贬斥阿难,大失经意。盖误堕之由,非阿难起意贪欲,乃摩登以咒摄入。若非阿难正直,则摩登以色钩引已足,何待咒摄?阿难内心清净,未动淫念。但力不自由,难以摆脱耳。

  【楞严经纂注】 (书名)十卷,明释真界纂注。瞿汝稷序曰:“注之得于长水温陵者十之七,得于泐潭孤山诸家者十之二,得于上人之独见者十之一。诸师名号不复录,以融而为一。则经旨脉络相属,读者为便。”

  【楞严三关】 (故事)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有贵宦注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焰谓之曰:合下留心佛法,诚为希有。今先申三问,若答之契理,当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宦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二十五圣所证圆通,既云实无优劣,文殊何独得取观音?其人罔措。师即举付火中。于是楞严三关自玆而出。”

  【楞严三昧】 (术语)Śūraṁgama-samādhi,首楞严三昧之略名。

  【楞严头】 (职位)禅家举唱楞严咒者之职名,请音声好之人充之。敕修清规楞严会曰:“维那先期择有音声者为楞严头。”又曰:“维那白佛宣疏毕,楞严头唱楞严。众和毕,仍作梵音,唱念经首序引毕,方举咒。咒毕唱摩诃,众和毕,维那回向。”

  【楞严文句】 (书名)明智旭撰,首楞严经文句也。

  【楞严序指味疏】 (书名)释谛闲述疏。天如禅师唯则撰楞严经序,而谛闲疏之也。

  【楞严圆通疏前茅】 (书名)二卷,明释传灯述。其自叙缘起曰:“惟念近日楞严正脉,大非天如禅师会解,因而波及天台。耳食之流,易为眩惑。苟不破斥,妨道孔多。遂复出斯二卷之文,命曰前茅。”

  【楞严咒】 (真言)又曰佛顶咒。楞严经所说之神咒也。有四百二十七句,此中最末之八句为心咒。楞严经长水疏曰:“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诸句数但是归命诸佛菩萨众贤圣等,及叙咒愿加被离诸恶鬼病等难,至四百十九云哆侄他。此云即说咒曰:从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云六时行道诵咒。每一时诵一百八遍,即正诵此心咒耳。如或通诵,更为尽善。”

  【冷暖自知】 (譬喻)水之冷暖,饮者自知之,以譬自己之证悟。传灯录四,蒙山道明章曰:“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日经疏十二曰:“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冷淘会】 (仪式)聚会而设冷淘,因之有上堂小参等之佛事。冷淘者,冷面也。见南屏燕语下。

  【离波多】 (人名)又作梨波多。见“离婆多”条。

  【离怖畏如来】 (佛名)施饿鬼之法,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即释迦如来也。秘藏记本曰:“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牟尼佛。(中略)离怖畏如来者,成所作智用变化身也。住六道四生界,为一切众生作诸事业,无怖畏也。”

  【离车】 (杂名)Licchavī,又作利车,离奢,粟唱,隶车,黎昌,律车,梨车毗,离车毗,粟呫婆,粟呫毗等。毗舍离城刹帝利种之名也。译曰薄皮。其祖先从一胞肉中生,因有此名。又译为贵族豪族等。善见论十谓往昔波罗捺国王夫人怀妊,生一肉团,赤如木槿华。以为耻,盛之器中,作金薄,朱书波罗捺国王夫人所生,投之江中。有一道士将归,置之一处,过半月,一肉分为二片。又过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又经半月,一片为男,一片为女,男黄金色,女白银色。道士见之,以慈心力故,手指自然出乳,乳入子腹,道士号儿为离车子,汉云皮薄。又言同皮。二子长至十六,牧牛人共立宅舍,以女嫁男,拜男为王,女为夫人。后多生王子,以三次开广舍宅故,名毗舍离(毗舍离译广严)。慧琳音义六曰:“栗舍毗王,豪族之类,是刹利种系也。又云离车毗童子,上旧名也。”同二十九曰:“梨车毗童子,梵语讹也。正梵音粟聂毗,唐言贵族公子也。诸经或云离车子是也,聂音昌叶反。”西域记七曰:“栗呫(昌叶反)婆子,旧言离车子,讹也。”

  【离车毗】 (杂名)见“离车”条。

  【离车子】 (杂名)离车者梵语,种族之称。子者总称其族类也。见离车项。

  【离尘服】 (衣服)袈裟之异名。远离六尘之义也。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或名袈裟,或名道服,(中略)或名离尘服。”

  【离痴乱行】 (术语)见“十行”条。

  【离二边分别止】 (术语)三止之一。不执有无迷悟等之二边而离于差别也。

  【离法爱】 (术语)又云无法爱。十乘观之一。

  【离缚断】 (术语)四断之一。见“四断”条。

  【离盖】 (术语)盖者五盖也,五种之烦恼,覆盖心者,离盖者,脱离五盖也。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见“五盖”条。

  【离垢】 (术语)离烦恼之垢染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使也。”

  【离垢地】 (术语)菩萨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净之戒行,离烦恼之垢染,故名。唯识论九曰:“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离垢清净】 (术语)见“二种清净”条。

  【离垢世界】 (界名)舍利弗当来成佛之国名也。见法华经譬喻品。

  【离垢眼】 (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眼也。以可见得圣道故。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往生要集末曰:“愿得离垢眼,证无上菩提。”

  【离讥嫌名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六愿,使净土无讥嫌恶名之愿。又谓之无诸不善愿。

  【离间语】 (术语)十恶业之一。离甲乙二人亲和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若染污心,发坏他语,若他坏不坏,俱成离间语。”

  【离苦】 (术语)离苦难也。最胜王经二曰:“愿以智剑为断除,离苦速证菩提处。”

  【离婆多】 (人名)Revata,又云梨婆多,离越,离曰。罗汉名。正云颉隶伐多。二十八宿中室宿之名。祈星而得之子也。或名假和合。彼遇二鬼争尸,悟人身假和合之理而为出家得道之因缘也。法华文句二曰:“离婆多亦云离越,此翻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文殊问经云常作声,父母从星辰乞子,既其感获,因星作名。”玄应音义六曰:“离婆多,案文殊问经云:此译云室星,则北方宿也。祠之得子,仍以名焉。正言颉隶伐多,经中作梨婆多,或作黎离多,讹也。即首楞严经中坐禅第一如离婆多者是也。颉音贤结切。”

  【离婆多坐禅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坐禅入定,心不错乱,所谓离曰比丘是。”

  【离染服】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离奢】 (杂名)见“离车”条。

  【离生】 (术语)离生死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而见谛理断见惑,永离三界之生,是云正性离生。俱舍论十三曰:“得世第一法,虽住异生位而能趣入正性离生。”万善同归集六曰:“齐登解脱之门,咸阐离生之道。”

  【离生喜乐地】 (术语)三界九地之一。色界之初禅天也。以为离欲界之恶而生喜乐二受之处故也。俱舍颂疏十曰:“于初静虑三处生中受一种乐,谓离生喜乐,离欲界恶,生喜乐故。”

  【离生性】 (术语)出离生死之正性也。即圣者之正性。俱舍论所谓正性离生是也。

  【梨师达多富那罗】 (人名)梨师达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余。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富那罗,又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或云宿旧。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于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与等者,而能于佛及四部众等共受用,不计我所。杂阿含经曰:“富兰罗专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华,远诸凡鄙,持戒为胜。梨师达不专精梵行。然其智足达四圣谛,智慧为胜。后时二俱命终。佛记二人,一持戒胜,一智慧胜,二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于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尽苦边际。”具德经曰:“而于信心中能具大智慧,仙授乌波萨哥是。于信心中能持梵行,布啰拏乌波萨哥是。”乌波萨哥即优婆塞,布啰拏即富那罗。

  【离睡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目连说离睡之法,即中阿含经之长老上尊睡眠经也。

  【离贪心】 (术语)有贪心之对。不与贪欲烦恼相应之善心。

  【离微】 (术语)法性之体,离诸相而寂灭无余,是云离,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议,是云微。离者涅槃也,微者般若也,宝藏论离微体净品曰:“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智有用谓之微;无心无意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又离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兴大用,涅槃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宗镜录九十二曰:“离微者万法体用,离者即体,微者功用。”

  【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经名)具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无字宝箧经同本而稍异。

  【离我三业念佛】 (术语)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众生之三业,与阿弥陀佛之三业等,故为成就阿弥陀佛三业之念佛也。

  【离喜妙乐地】 (术语)三界九地之一。色界之三禅天也。离二禅天粗动之喜受,而住于胜妙之乐受之地,故名。

  【离系果】 (术语)五果之一。择灭无为,即涅槃也。由智慧远离烦恼之系缚而得之。俱舍论六曰:“由慧尽法,名离系果,灭故名尽,择故名慧,即说择灭无为名离系果。”

  【离戏论菩萨】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五位之尊。密号曰真行金刚。以依一实智远离妄想戏论为本誓。

  【离系外道】 (流派)见“离系子”条。

  【离系子】 (流派)旧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系缚而修苦行之义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称之为无惭外道。唯识述记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呢犍陀弗呾罗,翻为离系子。苦行修胜因,名为离系,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系,是彼门徒,名之为子。”

  【离相】 (术语)法华经所说三相之一。见“三相”条。

  【离相戒】 (术语)对于随相戒而言。又云无相戒。持戒之人,心无所著,一切之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也。见华严大疏。

  【离相三昧】 (术语)隶字也。攞者一切法相不可得之义,于此加三昧声,即离相三昧也。大疏十曰:“罗是相,加此翳声,即是三昧,离相三昧也,具一切相而离诸相。”

  【离性无别佛】 (杂语)谓性即是佛也。六祖坛经曰:“性即是佛,离性无别佛。”顿悟入道要门论下曰:“僧问何者是佛?师曰离心之外,即无有佛。”达磨血脉论曰:“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离言真如】 (术语)二真如之一。离心念之相,离言说之相,真如之法体也。

  【梨耶】 (杂语)ārya,阿梨耶之略。译曰圣者。玄应音义十六曰:“梨耶,此云出者。谓出苦也。义译为圣者。”又第八识之名,新称阿赖耶,旧称阿梨耶,略云梨耶。

  【离谊】 (术语)见“六事成就”条。

  【离欲】 (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离欲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六地。离欲界烦恼之位,即藏教之不还果也。

  【离欲退】 (术语)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而得不还果之圣者,再起欲界之烦恼而退转也。

  【离曰】 (人名)又作离越,比丘名。见“离婆多”条。

  【离越】 (人名)比丘名。见“离婆多”条。

  【离中知】 (术语)对于合中知而言。见“合中知”条。

  【离作法】 (术语)谓于因明异喻中之喻依,附加一称为喻体之命题也。此为陈那所创治。例如于“如虚空等”上,添加“视诸非无常者皆非所作。”是也。

  【黎昌】 (杂名)见“离车”条。

  【黎呫毗】 (杂名)见“离车”条。

  【黎耶】 (术语)ālaya,阿黎耶之略。新称阿赖耶识,旧作阿梨耶,阿黎耶。宋高僧传七曰:“黎耶是报非报,化人有心无心。”

  【里】 (术语)Li,又作力,鲁,[口*吕]。悉昙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口*吕]字门一切法染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力字时是生法相声。”又Li,又作卢,嚧。悉昙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嚧字门,一切法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嚧(引)字时,是三有染相声,原语未考。”

  【理】 (术语)事之对也。指平等之方面。于表面难认识于本体有一定不变之理存。如不见木石为木石,观为因缘所生法也。四教仪曰:“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出世法。”

  【礼拜】 (杂语)梵语伴谈,又曰和南Vandana,或作那谟悉羯罗Namas-kāra,译为礼拜。恭敬之意,现于身相也。陀罗尼集经一曰:“那谟悉羯罗,唐云礼拜。”义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讹名和南。”西域记二曰:“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礼拜门】 (术语)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净寺论注上曰:“归命即是礼拜门。”

  【礼拜杂行】 (术语)五种杂行之一。见“五种杂行”条。

  【礼拜正行】 (术语)五种正行之一。见“五种正行”条。

  【理禅】 (术语)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为事禅,无漏定为理禅。四教仪集注中曰:“大论云:三阿僧祇时六波罗蜜者,是乃事禅事智满耳。俱舍云:道树已前,四波罗蜜满,至佛果位。二波罗蜜满,此约缘理禅,理智始满。”

  【理忏】 (术语)忏悔有事理之二种。观法之无性,而亡罪福之相,以破理障,为理忏。身口意所作,一一依于法度,对于尊像披陈过罪,以破事障,为事忏。四教仪曰:“理忏者,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义也。”行事钞中四之三曰:“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

  【礼忏】 (术语)礼拜三宝,忏悔所造之罪也。有唐智升撰集之诸经礼忏仪二卷。

  【理乘】 (术语)三大乘之一。为万有根柢之理性之异名。

  【理法界】 (术语)四法界之一。谓诸众生虽有色身等之别,然皆为同一体性也。

  【理法身】 (术语)二法身之一。就三身中之法身而分理智之二,所证之理体为理法身,能证之智慧为智法身。依新译家则理法身者无为而本有,智法身者有为而新成。依旧译家则理智皆为无为,法性本有寂照之二用,以寂之义为理法身,取照之义为智法身。最胜王经二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理佛】 (术语)法身之异名也,佛三身中报化二佛为事佛,法身佛为理佛。是通途之义也。又台家所立六即佛中之理即佛也。三恶之众生,亦具法性之理,与佛无异,是为理佛。又称素法身,唯具法身之理体而无功德之庄严也。天台观经疏曰:“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

  【理佛性】 (术语)对于行佛性而言。佛性之理体为理佛性,可开发其佛性之行业为行佛性。以法相宗立有永不成佛之众生,违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语,故于佛性立此二义而会之也。谓理佛性者,一切众生虽具,而行佛性者不遍于一切,故有成不成也。见“行佛性”条。

  【理观】 (术语)道理之观念也。止观十曰:“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中略)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闇于名相,一句不识。”又事观之对。

  【理和】 (术语)僧伽有理事二和,同一界内之僧,身口意三业无乖角,谓之事和。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谓之理和。

  【理惑】 (术语)对于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于四谛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于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签六。又所证之理与所断之惑也。玄义释签一曰:“理惑体一,境智如如。”

  【理即】 (术语)台家所立圆教六即位之第一。一切众生皆具中道佛性为理,此理具之位与究竟之佛果不二为即。即三恶道之众生,无一毫之善者,是理即也。见“六即”条。

  【理即佛】 (术语)六即佛之一、理即位之佛也。即理佛。惟具天然之佛性而无一毫之解行者,即极恶最下之凡夫也。然自理性言之。则与究竟之佛相即不二、故云理佛。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即,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同集注下曰:“理即佛,贬之极也。以其全乏解行证即,但有理性自尔即也。”见六即佛条。

  【理教】 (术语)台家立四教,通教为界内之理教,圆教为界外之理教。见界内及界外条。

  【理界】 (术语)界者差别之义,差别理智之二,而云理界智界。如言理门智门。

  【理尽三昧】 (术语)照解极理之禅定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为三界主,修不可称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良贲疏中上曰:“照解离极,故名理尽。”

  【礼敬】 (杂语)礼拜恭敬也。法华经提婆品曰:“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普贤行愿品曰:“一者礼敬诸佛。”

  【理具】 (术语)台家有理具事造之目,法性之理体,自尔具三千之诸法,为理具,依缘造起为事造,山外之正义,依理具之三千而有事造之三千,山外之异义,立事造之三千而不许理具之三千也。

  【理具成佛】 (术语)真言宗所立三种成佛之一。谓一切众生本具两部之曼荼罗而本觉常住也。见“即身成佛”条。

  【理具即身成佛】 (术语)见“即身成佛”条。

  【理具三千】 (术语)万有一一悉皆具三千诸法,谓之理具三千。对于事造三千而言。

  【理窟】 (杂语)道理之窟也,宋高僧传七曰:“谓之义天,则明星有烂。谓之理窟,则善门无关。”续高僧传十曰:“理窟更深,浮囊不舍。”

  【理论】 (术语)对于事论而言。就差别之事相而论,谓之事论,就平等之理性而论,谓之理论。法华玄义六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应是故不一。”

  【理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

  【理门论】 (书名)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

  【理密】 (术语)台密所立之理秘密教也。见“理秘密教”条。

  【理秘密教】 (术语)日本台密于密教中立理秘密,事理俱密之二教,华严法华等之一乘教为理秘密,且立大日释迦同体之义。东密不许之也。菩提心义一末曰:“问:仁王经云五千女人现身成佛者,是于佛世闻仁王经而成佛也?菩萨处胎经云:魔梵释女皆不舍身,不受身,悉于现身成佛者,是于无佛世自观而成佛也。无量义经云:持是经者,即于此身得无生忍者,是于佛灭后持经而成佛也。云何惟真法中言即身成佛耶?若言此等即身成佛之人,皆修此观(真言观)则何故说此三摩地法之诸教中阙而不书?答:所言之真言法者,大日经义释谓梵音云曼怛罗。此云真言。龙树释论谓之密语。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语。故名真言。故凡说真如法性之教,皆名真言,故凡法华等之诸大乘,皆名真言秘密教。唯法华等,虽皆说此三摩地法,而传法之菩萨,阙而不书。若于佛世,若于灭后,持经而心觉开解,则得成佛道。成佛道时,于内心观法,名三摩地。是名初住之即身成佛。问:何以知说诸真如法性,皆名真言秘密教耶?答:苏悉地经疏云有二种教:一显示教。二秘密教。显示教谓阿含深密等诸三乘教也。秘密教谓华严维摩法华涅槃等诸一乘教也。秘密教亦有二种:一理秘密教。谓彼华严等一乘教。唯说世俗胜义圆融无二。不说三密行相故。二事理俱密。谓大日金刚顶苏悉地经等能说世俗胜义圆融无二。亦说三密行故。”

  【礼盘】 (物名)为礼佛而陛之高座。在须弥坛正面,前有可置经卷之经机右磬,左置柄香炉之台。

  【理趣分】 (经名)具名般若理趣分。般若十六会中之第十会,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也。与密部之理趣经大同。

  【理趣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之一。有十七尊以诸尊住于理趣三昧而名。见“九会曼陀罗”条。

  【理趣经】 (经名)又云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之异名也。有不空译之理趣释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经开题五卷,亮典之纯秘钞三卷。又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之略名。是般若经之异译也。

  【理趣礼忏】 (术语)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为礼忏,故云礼忏。

  【理趣三昧】 (术语)诵读理趣经式。一心行此法,故名三昧。有显密之二行。显行者,读玄奘译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读不空译之理趣经。

  【理趣释】 (书名)具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唐不空译。解释密部之理趣经。

  【理趣释经】 (经名)理趣释之异名。

  【理入】 (术语)二入之一。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谓之行入。见金刚三昧经上。

  【理善】 (术语)事理二善之一。事理者浅深之意也。灭事恶之浅近之善为事善,灭理惑之深妙之善为理善。法华玄义五曰:“生界内事善说三藏位,生界内理善说通教位,生界外事善说别教位,生界外理善说圆教位。”见“二善”条。

  【理身理土】 (术语)三身中之法身,谓之理身,法身所住之土谓之理土。普贤观经名之为毗卢遮那(理身),常寂光(理土)。唯识论十名之为自性身(理身),法性土(理土)。立此身土之别,或以寂(理土)照(理身)或以理(理土)智(理身)或以性(理土)相(理身)要之为一法性上之义立也。见西方合论五、观经疏传通记一等。

  【理实】 (术语)与实理同。

  【理事】 (术语)道理与事相也,是配于真俗,理为真谛,事为俗谛。释门归敬仪中曰:“入道多门不过理事。理谓道理,通圣心之远怀。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

  【理事俱密】 (术语)台密所立密教二种之一。见“理秘密教”条。

  【理事无碍法界】 (术语)四法界之一。同于理事无碍观。法界者,总称事理之法之语也。见玄门条。

  【理事无碍观】 (术语)华严宗所立法界三观之一。平等之真体为理,有为之形相为事。理如水,事如波,即于平等之理而有万差之事,即于万差之事而有平等之理。观如此事理交彻真俗圆融之义,谓之理事无碍观。见“十玄门”条。

  【理事无碍十门】 (名数)于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系立十门:一理偏于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于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遍于理,理既遍于事,事亦遍于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遍在一微尘法界。三、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成世间之事,事无别体,全揽理而成,如波依于水,水全成波也。四、事能显理,理无形相,即事而明,事既依理而成,则理乃依事而显,如波相尽而水体全显也。五、以理夺事,事相既虚,全体是理,故一切之事法不可得。般若心经所谓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也。六、事能隐理,真理既随缘而成事相,遂今事显而理不现,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经所谓法身转五道名曰众是也。七、真理即是,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别无水。般若心经所谓空即是色是也。八、事法即理,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皆由因缘会集而有,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是也。九、真理非事,事即真理,而非是事,盖理为真而绝诸相,事为妄而带差别,真妄既异。故即妄之真异于妄。如水之湿性。即非波之动相也。十、事法非理,为全理之事,而非是理,盖理性平等,事相差别也。性相既异,故举体全为事,而事相宛然,如波之动相。非是水之湿性也。说见华严大疏二。

  【理体】 (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

  【理性】 (术语)性者,以不改为义,本具之理体,终始不改,谓之理性。

  【理一】 (术语)法华四一之一。见“四一”条。

  【理在绝言】 (术语)言真理在言语道断中之义。又为当然不要道理言论之义。释家多用此语。本据未详。六要钞六曰:“大涅槃界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理在绝言。”传通记糅钞七曰:“若据一家实者,佛加决定,方请加备,理在绝言。”

  【礼赞】 (书名)礼拜三宝,赞欢其经也。有唐善导之往生礼赞,宋仁岳之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等。

  【理长为宗】 (术语)不问宗派如何,但取道理所胜而立论。例如世亲依婆沙论而造俱舍论时,不但依有部之义,且取经部之说也。

  【理障】 (术语)二障之一。根本无明,碍正知见而不达本觉真如之理,谓之理障。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理证】 (术语)事理二证之一。忆念道理而证悟之也。见戒疏上。又教理二证之一。举佛之圣教而为证凭也。见唯识论。

  【理致】 (术语)道理旨趣也。法华游意上曰:“理致渊远,统群典之要。”唐僧传(德志传)曰:“名题前后,甚得理致。”又禅家之宗匠,接人开示经论之道理而导之,称为理致。彼宗所谓如来禅是也。七帖见闻一末曰:“神智云:宗门立理致机关二门。教化机缘。”

  【理智】 (术语)理为所观之道理,智为能观之智慧,彼此冥合,称为觉悟。即依理生智依智显理也。不思议疏下曰:“秘秘中秘释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故。”又智有二种,有漏诸智谓之事智,无漏智谓之理智。见俱舍论十八。

  【理智无碍法身】 (术语)三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理智五法】 (名数)一真如,二大圆境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也。唯识论十曰:“此法身,五法为性。”

  【理智相应】 (术语)真如之理,与证此之智慧相应也。

  【力】 (杂语)力用也,梵语,么攞Bala。

  【立播】 (衣服)Repha’Repa’,译曰裹腹衣。寄归传二曰:“梵云立播,译裹腹衣。”

  【力波罗蜜】 (术语)十波罗蜜之一。

  【力波罗蜜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陀罗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梵云:波罗尼波罗蜜多,密号为勇力金刚,主如来之十力。肉色,着羯磨衣,右手捧荷叶,上有狮子,左手为拳,坐于赤莲。

  【立参】 (杂语)为立地之说法,故名立参。即晚参也。见象器笺十一。

  【丽藏】 (杂名)高丽版大藏经之略称。

  【丽藏目录】 (书名)大藏目录之异名。高丽版大藏经之目录也。

  【隶车】 (杂名)见“离车”条。

  【立地】 (仪式)言简略之佛事也。语不多,立地而成之谓也。虎关之十禅支录序曰:“予考订古今禅册,备十门:一曰开堂;二曰上堂;三曰小参,附升座;四曰拾提,五曰普说,六曰法语,七曰对机,八曰立地,九曰偈赞,十曰秉拂。”

  【立法】 (术语)与显正同。破对于万法之迷妄见后,发露其真性也。

  【利根】 (术语)利者锐利,根者信等之五根,又眼等之五根也。又根为根器,即天性也。又利者速疾之义,根者能生之义,速疾生妙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

  【栗咕】 (杂名)栗咕婆之略。

  【栗咕婆】 (杂名)见“离车”条。

  【栗咕婆毗】 (杂名)见“离车”条。

  【立轨】 (经名)立印仪轨之略称。

  【利行摄】 (术语)四摄法之一。见“四摄法”条。

  【隶籍】 (杂语)名籍悬于某寺处也。六祖坛经曰:“师游境内山水胜处,辄憩止,遂成兰若一十三所。今曰华果院,隶籍寺门。”

  【利剑】 (物名)或以譬弥陀之名号。或以表文殊之智。三千佛名经上曰:“罪绳系心,经九百劫,难解难脱,唯在佛名猛利剑耳,必可断罪业绳。”善导之般舟赞曰:“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心经秘键曰:“文殊利剑绝诸戏。”

  【立教】 (术语)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三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举古今之十家。华严大疏四叙二十余家。

  【立教开宗】 (术语)开教相之宗旨也。见立教项。

  【历劫】 (术语)历者经也,经过劫数也。世界成坏之期名为劫。法华经普门品曰:“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

  【历劫迂回】 (术语)渐教之法门,历三祇百大劫修行后始成佛,其迂远与顿教一念成佛之迅速相较,故有此名。

  【利乐】 (术语)利益与安乐也。后世之益曰利,现世之益曰乐。或一体之异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利谓利益,即是后济。乐谓安乐,即是现济。(中略)利与乐一体异名。”新译仁王经中曰:“常遍法界,利乐众生。”

  【利乐有情】 (术语)利益有情而使之乐也。见菩萨利他之行。

  【立量】 (术语)立宗因喻三支之比量立也。单曰量。

  【立破】 (术语)能立与能破也。以宗因喻之三支,成立自义,谓之能立。就敌者所立之三支,指斥其过非,谓之能破。能立能破皆有真似之二。见入正理论。

  【历然】 (杂语)区别分明之貌。肇论曰:“好思历然可解。”探玄记一曰:“不碍事相历然差别。”

  【利人】 (术语)与利他同。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立僧首座】 (职位)立僧者,开导成立众僧之义也。无一定之人,别于首座,头首外于西堂或前堂及诸耆宿中择有道博达之人,垦请为众开法。或请大方之尊宿充之。其任极重。见象器笺六。【立僧首座】(职位)立僧者,说法而成立众僧之义也。无一定之人。首座头首之外,别于西堂或前堂及诸耆宿中选有道博达之人而敦请之,使为众开法,或请大方之尊宿充之,其任极重。代前堂首座之住持说法者,更难其人。如名德首座,则于前堂中择稍有德者为之,得其人不难也。见象器笺。

  【利生】 (术语)利益众生也。心地观经七曰:“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寄归传二曰:“修行利生之门,义在存乎通济。”

  【力生】 (杂语)和尚之翻名也。见“和尚”条。

  【利使】 (术语)谓我见等之见惑也。是迷于理之惑,性体锐利,故曰利。使者驱役之义。诸惑之通名也。有五种,曰五利使。见五利使条。

  【力士】 (杂名)大力之士夫也。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长阿含经四谓之末罗。异译之大般涅槃经下译为力士。佛荼毗时,此辈舁棺椁。

  【立世阿毗昙论】 (书名)佛说立世阿毗昙论。说国土日月等事,即佛教之宇宙观也。有二十五品。陈真谛译,十卷。【立世阿毗昙论】(书名)十卷,陈真谛译。立世为安立世界之义,阿毗昙为论议之都名。论中记须弥四洲诸天地狱等世界国土之事。

  【力士城】 (地名)拘尸那城也。见力士生地项。

  【力士额珠喻】 (传说)见“额上珠”条。

  【力士生地】 (地名)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是彼之生处,故云力士生地。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涅槃经疏一曰:“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敌千人,凡三十万共为群党,无所臣属,以法自持,亦不乱暴,即土人也,故言生地。”

  【力士移山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增一阿含经八难品之别译。

  【立颂八意】 (名数)一,少字摄多义,能于少字摄多义也。二,赞叹多以偈颂,赞叹其德以偈颂,东西其揆一也。三,为钝根重说,佛为弟子说长行,有根钝而尚不解者,则重说偈颂也。四,为随喜乐故,佛见众机有欣乐偈颂者,随而说偈颂也。五,为后来徒故。佛为弟子说长行竟,或有新来之众,不闻前经,故为说偈颂也。六,为易受持故,长行之文句繁多,难于受持,故更说偈颂,使易记持也。七,增明前说故,初说长行,义有未尽,后说偈颂更明其义也。八,长行未说故,不说长行,直说偈颂,所谓孤起颂也。见华严大疏。

  【利他】 (术语)二利之一。利益他人也。无量寿经上及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净土论曰:“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利他三心】 (名数)见利他一心项。

  【利他一心】 (术语)利他者,他力之意也:“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见净土论。开会一心,则为无量寿经之至心,信乐,欲生三心。此对于观无量寿经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自力之三心,而谓为利他之三心,一心三心,于行者之信上非有相异。三心者,非言初至心,中信乐,后欲生。归命之刹那,不外乎一念。三心有拘泥字义之观。

  【丽塔】 (堂塔)美丽之塔也。宋书谢灵运传曰:“谢丽塔于郊郭,殊世间于城傍。”

  【栗驮】 (术语)污栗驮Hṛdhṛdaya之略。见“肉团心”条。

  【力无所畏】 (术语)十力与四无所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

  【力无畏】 (术语)力无所畏之略。

  【利物】 (术语)利益众生也。指一切众生为物。西方要诀曰:“末法万年,余经悉灭。弥陀一教,利物偏增。”

  【利喜】 (术语)见“示教利喜”条。

  【立相住心】 (术语)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住于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观经散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无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恶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立像】 (图像)植立之像也。慈恩传二曰:“王城东北山阿有立石像。”乐邦文类三曰:“三圣立像,记于观经。”戒瘦观经疏记下曰:“世谓立像不尊,疏主专据今经,尝作三圣立像记。”

  【立雪】 (故事)二祖慧可之故事。慧可参达磨,时天大雪,积雪过膝亦不动。磨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可悲泣曰:惟愿和尚开慈悲甘露门,广度群品。见传灯录达磨章。

  【利养】 (术语)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利养。”菩萨戒经曰:“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五曰:“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雹伤害五谷,利养名闻亦复如是。坏功德苗令不增长,如佛说譬喻。如毛绳缚人断肤截骨,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亦复如是。”

  【利养缚】 (术语)二种缚之一。利养缚身,使不得自在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大宝积经云:出家有二种缚:一见缚,二利养缚。”

  【立要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菩萨对于众生,守善法,则以应与何等之利益为誓约,而次第引入于佛道也。

  【利益】 (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

  【利益妙】 (术语)法华十妙之一。佛说法,开悟一切众生本性,入于佛知见也。

  【立印轨】 (经名)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之略名。

  【立印仪轨】 (经名)与立印轨同。

  【历缘对境】 (术语)触于行住坐卧之缘,对于色声等之境也。即日常之动作。小止观曰:“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随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中略)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六言语。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止观七曰:“观行若明,能历缘对境,触处得用。”辅行二曰:“历缘对境,咸会一如。”

  【力者】 (杂名)昔拘尸那城诸力士舁佛棺,因而诸山之舆夫谓之力者。

  【力者法师】 (杂语)谓出家之身,以力业为事,好斗,作奴仆事之堕落僧。如僧兵之徒是也。又单曰力者。

  【利智】 (术语)对于愚钝而言。智慧明能分是非之别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往生要集上本曰:“利智精进之人未为难。”

  【利众生愿】 (术语)摄众生愿也。

  【力庄严三昧经】 (经名)三卷,隋那连提耶舍译。佛由力庄严三昧出,说佛之十智。

  【粝竭节】 (杂名)见“剌竭节”条。

  【莲】 (植物)弥陀之净土,以莲华为所居,故指净土曰莲。

  【莲邦】 (界名)极乐之异名。以彼土之众,总以莲华为所居也。

  【莲贝】 (杂语)莲者莲华,西方无量寿佛之三昧耶形也。贝者法螺,北方鼓音佛之三昧耶形也。秘藏宝钥上曰:“制底旗光莲贝仁。”

  【莲藏】 (界名)莲华藏世界也。性灵集七曰:“共沐平等之智水,优游不染之莲藏。”

  【莲刹】 (界名)莲为莲华,刹为土之梵语,西方之净土,以莲华为往生之所托,故曰莲刹莲邦等。

  【莲池】 (人名)见莲池大师项。

  【莲池大师】 (人名)明杭州云栖寺僧。名祩宏,亦称云栖大师。俗姓沈,初业儒,后为僧,居云栖坞。融合志禅净土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莲宫】 (术语)莲华藏世界也。指报身佛之净土而言。又胸中八叶之心莲华也。表制集曰:“和上远自莲宫。”

  【连河】 (地名)希连禅河之略。佛于此河畔菩提树下成道,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序曰:“仰化连河,构蜂台于胜壤。”

  【莲华】 (植物)天竺有四种之莲华:一优钵罗华Utpala,二拘物头华Kumuda,三波头摩华Padma,四芬陀利华Puṇḍarika。如其次第,青黄赤白之四色也。又加泥卢钵罗Nilotpala为五种。总译为莲华。但通常称为莲华者,指芬陀利之白莲华。此华有三时。未敷之时,名屈摩罗(Mukula);敷而将落之时,名迦摩罗(Kamala);处中盛时,称为芬陀利。法华游意曰:“旧云:外国称芬陀利,此翻为莲华。今谓芬陀利未必翻为莲华。涅槃经云人中莲华、人中芬陀利华,既其两出,似如为异。今谓莲华为通,芬陀利为别,所以知然者,凡有五证,云云。”法华玄赞一曰:“奔荼利迦者白莲华也,西域呼白莲华为奔荼利迦故。新经说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云媪钵罗华,拘某陀华,钵特摩华,奔荼利华。如次配之。”大日经疏十五曰:“三藏说:西方莲华有多种:一者钵头摩。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是也,非芬陀利。优钵罗,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卢钵罗花也。俱勿头,有赤及青二种。又云:俱勿头是莲华青色者。泥卢钵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自如青莲,亦是此色。更有苏健地迦花,亦相似而小花。芬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最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至最在内者与萼色相近也。此花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时,大迦叶于阿耨达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得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投花于地遂成种,至今犹有之。花太可爱,径一尺余,尤可爱也。此法华所引中者是,是漫荼罗八叶者也。”

  【莲华部】 (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刚界五部之一。为观音虚空藏等诸菩萨,司佛大悲三昧之诸尊也。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中右方之观音陀地藏院诸尊是也。大日经疏五曰:“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养万善,故名莲华部。”苏悉地经一曰:“诸佛形像即是佛部,诸菩萨形即莲华部,诸世天像为金刚部。”

  【莲华部定印】 (印相)三部定印之一。见“定印”条。

  【莲华部发生菩萨】 (菩萨)胎藏界观音院中台第一行上之尊也。密号曰无尽金刚。出生莲华部之诸尊故,多为肉色,左手持莲华,右手当胸屈无名指。或并屈小指。坐赤莲。

  【莲华部母】 (术语)三部五部,各有部主与部母,部主如国王,部母如王夫人。莲华部以白处观音为部母。又以法波罗蜜为部母。大日经疏五曰:“多罗之右置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中,故以为名。亦载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秘藏记曰:“无量寿莲华部主,法波罗蜜为母也。”

  【莲华部念诵法】 (经名)莲华瑜伽部念诵法之略名。

  【莲华部三昧耶】 (术语)十八道之一。

  【莲华部三昧耶印】 (印相)见“十八道”条。

  【莲华部通法】 (经名)有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华部念诵法门一卷。

  【莲华部心轨】 (经名)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之略名。常称为金刚界仪轨者是也。

  【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经名)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之略名。

  【莲华部仪轨】 (经名)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之略名。

  【莲华藏世界】 (界名)诸佛报身之净土也。为宝莲华所成之土,故名。略曰华藏世界。释迦之华藏,华严经所说是也,弥陀之华藏,观经所说之极乐是也,大日之华藏,大日经胎藏界密严经之密严国是也。见“华藏世界”条。

  【莲华藏印】 (印相)八秘密印之第三。梵Padmāsana。

  【莲华初开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一。见“十乐”条。

  【莲华铎】 (物名)以莲华作手柄之铎也。大疏六曰:“莲华铎则以莲华为系。”

  【莲华峰】 (地名)天台之别山,韶国师示寂之地也。所集之禅要题,谓之韶国师莲华峰语录。见祖庭事苑七。

  【莲华夫人】 (本生)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于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乌提延王游猎,见是女端正,乞之于仙人。便与王语言当生五百王子。王大夫人甚妒鹿女,其后鹿女不久生五百卵,盛之于箧中。大夫人取五百面段以代卵处,以此箧掷弃恒河中。王问夫人生何物?答言纯生面段。王言仙人妄语。即下夫人之职,不更见王。时萨耽菩王在下流与诸婇女游戏,见此箧来取之,于五百夫人,各与一卵。卵自开,中有童子,面目端正。养育长大,各皆有大力士力,建五百力士之幢。后萨耽菩王与乌提延王有隙,五百力士将军众伐乌提延王。王恐怖言:一力士犹不可当,况五百力士耶?又思念彼仙人能或解知。诣仙人所,乞攘却国之大难。仙人言:五百力士,莲华夫人之子,王今以莲华夫人,乘大象上,着于军阵前,彼自然服。即如仙人言:还来忏谢莲华夫人,庄严夫人,乘大白象,着于军阵前。五百力士举弓欲射,手不得自然屈伸。时仙人飞来虚空中告诸力士,慎勿举手,勿生恶心。若生恶心,皆堕地狱。此王及夫人,汝之父母也。母即按乳,一乳作二百五十流,皆入诸子口。即向父母忏悔,皆得辟支佛。二王亦自然开悟,得辟支佛。尔时之仙人即我身是也。”(取意)。

  【莲华服】 (衣服)又曰莲华衣。袈裟之德名。六物图曰:“或名莲华服,离染着故。”

  【莲华观】 (术语)言于水轮圆形中观字。莲华为水生之花,故约于所生,谓水为莲华。见三种悉地仪轨。

  【莲华国】 (界名)莲华藏世界也。又为佛国土之总名。

  【莲华合掌】 (印相)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为本三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三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于金莲场者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于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于行法最初,先结此印,安于理智不二之体性已,自此印开种种之印契,次第行之,为一座之行法也。然而解两手十指之标帜,则莲华即理,理之处,必有智,故以二手为理智。而合二手者,理智不二之表示也。左手静,故为理,右手办一切之事,故为智。大般若经五百二十四曰:“善现当知如人右手能作众事,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引生一切殊胜。善现当知如人左手所作不便,如是前五波罗蜜多不能引生殊胜善法。”又摄无碍经曰:“左手五指名胎藏界五智,右手五指名金刚界五智。十指即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大日经三曰:“复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亦是一切智五轮譬喻义。”配十波罗蜜于十指,有异释。依莲部心轨,则右手五指,配于檀等五度,左手五指,配于慧等五度。依略出经,则左手五指,配于椟等五度,右手五指,配于慧等五度。又十法界者,非寻常之十法界。十法是五凡五圣之十界。左手为不自在故,配于五凡之迷者,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也,自左小指次第配之。右手为自在故,配于五圣之觉者,声闻缘觉菩萨(法相三论)、权佛(天台华严)、实佛(真言)也,自右手小指次第配之。十真如为唯识论等所说。前五地所证五种之真如,配于左五指,后五地所证五种之真如,配于右五指。又缩之作行者之莲华合掌,则成一法界,开之作欢喜之莲华印,则为多法界。有无量之名。见秘藏记本,同钞六。而诸经轨之分配,种种不同。又此莲华合掌为合莲华之形,吾人之肉团心即胎藏界佛心之表示也。

  【莲华会】 (仪式)圜悟天宁录,慈受惠林录,有莲华会之上堂。

  【莲华偈】 (杂名)妙法莲华经之偈文也。

  【莲华军荼利】 (菩萨)莲华部之军荼利明王也。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观音大慈内之折伏忿怒也。秘藏记下曰:“左指青莲华大青色。”

  【莲华漏】 (物名)庐山慧远弟子慧要,有巧思。以莲华作漏刻,名莲华漏。梁高僧传六道祖传曰:“远有弟子慧要,亦解经律,而尤长巧思。山中无漏刻,乃于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景无差焉。”翻译名义曰:“庐山远公门有僧慧要者,患山中无刻漏,乃于水上立十二叶芙蕖,因波轮以定十二时,晷景无差,今曰远公莲花漏是也。”按李肇国史补载此事,云即惠远所作。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沈,每昼夜十二沈云。

  【莲华轮】 (术语)阿阇梨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也。大疏五曰:“如莲华轮像,当以四莲华叶,如十字之形,用为轮辐,辐外作刀环开之。”

  【莲华落】 (杂名)通俗编曰:“五灯会元:俞道婆常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则莲花乐为丐者所唱曲名,其亦已久。”今通作莲花落。

  【莲华曼拏罗灭罪陀罗尼经】 (经名)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之略名。

  【莲华曼荼罗】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别名。大悲之胎藏,恰如莲华之滋养莲种。故对于金刚界之金刚,标莲华之名。

  【莲华门】 (术语)金刚界曼荼罗道场所设之门户也。顶间画莲华,故名。秘藏记钞六曰:“莲华门者,六卷略出经云:阃阔中如顶形,如丁字。现图曼荼罗合此文,顶间画莲华,故云莲华门也。口传云:金刚智,胎藏理也。智以理为能入,理以智为能入,故金刚界曼荼罗安莲华门,胎藏界曼荼罗安金刚门也。”

  【莲华面经】 (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将入涅槃,敕使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之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之恶事,使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钵。

  【莲华念诵】 (术语)五种念诵之一。念诵之声闻于自之耳也。见“念诵”条。

  【莲华女】 (人名)或曰青莲华尼,或曰郁钵罗华比丘尼,或曰嗢罗苾刍尼,或曰华色比丘尼,或曰莲华色尼,或曰莲华色女,或曰莲华淫女,或曰莲华女。皆是梵汉之不同,又译语之左右也,总取美女之容色而名之。而经论中有多数之莲华女,或同名同人,同名异人。

  【莲华拳】 (印相)四种拳之一。并两手,各作拳,竖两大指也。见大日经疏十三。

  【莲华三昧】 (术语)佛坐于法华妙莲之理,谓为莲华三昧。法华玄义七曰:“今莲华之称,非是假喻,乃是法华法门。法华法门清净因果微妙,名此法门为莲华,即是法华三昧当体之名,非譬喻也。”又清净之菩提心,离一切之尘垢,故名。大日经疏四曰:“净菩提心,于一切法都无染着,即名莲华三昧。住此三昧者,乃至诸法空相亦不可得。”又法华三昧之异名。如莲华三昧经。

  【莲华三昧经】 (经名)此经藏内无之。据日本诸书之说,则颇有来历。如谷响集一曰:“台家经旨相承口诀中云:莲华三昧经亦云无障碍经,具题云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智证大师拔十卷中至要请来云。”鹿王禅院如意宝珠记曰:“玆有经其名云莲华三昧经,震旦国中唯一部之经也。故震旦青龙寺法全阿阇梨,受此经于惠果和尚,和尚转传所受于大日如来之经也。弘法大师传教大师入唐时,虽望传斯经,不授之。法全及示寂,大圣文殊遣护法善神告法全:汝所秘之莲华三昧经,无可授之器,愿可授我?法全乃授之。昔日本西园寺前太政大臣孙竹园院禅师投三千五百两黄金于大宋国,求此经。时清凉山竹林寺长老为五台山修造替三千五百两黄金,是时童子现来,开宝藏授莲华三昧经。尔来今在我朝,天台山代代座主传之为真言秘密法。”经中有归命本觉心法身等偈文八句,说显密之极旨。日本安然之菩提心义及教时义,盛引此文。弘法之异本即身义中题曰无障碍经,引此文。日本慧心之真如观,亦题无障碍经,引此文。顷日新刊之日本续藏经第一辑第三套第五册题为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不空三藏译,举一卷。

  【莲华三喻】 (名数)佛以莲华喻妙法称为妙法莲华经。天台以之为乘教权实之开废。以佛身本迹废立之深义为喻题。立迹门之三喻与本门之三喻。迹门之三喻者,一为莲故华,是譬为实施权,如来于法华会坐,为显一乘之实,于尔前先说三乘之权教也。二花开莲现,是譬开权显实,花开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正于法华之会座,拓开三乘之权方便,显一乘之实义也。三花落莲成,是譬废权立实,即开三乘之权教,则权教自废,一乘之实教独存也。已上三喻,为就佛之垂迹身所说乘教上,譬开废之义者,故为迹门之三喻。是本经前十四品之意也。本门之三喻者,亦一为莲故华,是譬从本垂迹,如来自久远实成之本,垂伽耶始成之化迹也。二花开莲现,是譬开迹显本,本经至寿量品,迦耶始成之佛,始打开为化身,显久远之本地也。三花落莲成,是譬废迹立本,开化身巳,则化身自废,独久成之本身成立也。巳上三喻,显佛之本地,为之开废,故为本门之三喻。见法华玄义一。

  【莲华色尼】 (人名)劝受戒之人。见“莲华女”条。

  【莲华色女】 (人名)见“莲华女”条。

  【莲华胜会】 (杂名)行念佛之集会也。即莲社之类。空华丛谈一曰:“莲社始于东晋之慧远,莲华胜会始于赵宋之宗颐。”

  【莲华时分】 (杂语)以莲华之开合计时分之昼夜。须夜摩天之事也。大集经曰:“此天用莲华开合以明昼夜。又云:赤莲华开为昼,白莲华开为夜,故云时分也。”案时分天即须夜摩天。

  【莲华手门】 (术语)胎藏曼荼罗之北门也。是为莲华部之方,故名莲华手门。大疏六曰:“莲华手门偃月上各置商佉。”

  【莲华手菩萨】 (菩萨)梵名Padmapāṇi,观自在之异名也。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

  【莲华寺】 (寺名)即东禅寺。见“东禅寺”条。

  【莲华胎藏】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胎藏界之大悲门,以莲华为标帜,故曰莲华胎藏,母胎于子含藏保持,如莲华之于莲种,故曰莲华胎藏。见“胎藏界”条。

  【莲华台】 (杂语)莲华之台座也,为佛菩萨之常座。

  【莲华台印】 (印相)标帜莲华台座之印契也。

  【莲华太子】 (人名)见“莲华王”条。

  【莲华王】 (本生)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癞,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于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过去波罗奈国王曰莲华,治正天下,人民丰乐。时人民贪食多,故种种病生,各相扶持,诣王所,求医药。王见病人,生大悲心,集诸医,使疗民众。诸医曰:须得赤鱼肉血令食,病乃可愈。我等诸医不能得。时莲华王念今赤鱼钓不得,我当求愿,作赤鱼形,为众生治身中诸病。发是愿已,自投楼下,命终,生河中作大赤鱼。时民众闻彼河中有大赤鱼,各持斤斧割取,食其血肉,病皆愈。其割取处随而复生。如是十二年,给施众生,悔恨之心无秋毫。遂命终,生于忉利天。尔时之莲华王,释迦佛是也。”(取意)。

  【莲华心】 (术语)密教所说三部中莲华部之心要也。

  【莲华言音】 (术语)莲华念诵也。

  【莲华眼】 (术语)观世音之密号也。观音之眼相,为青莲慈悲之容,多罗尊自此处出生。要略念诵经曰:“开敷妙觉光明眼,修广犹若青莲华。”

  【莲华眼经】 (经名)莲华眼陀罗尼经之略名。

  【莲华眼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此陀罗尼能除六根之病,得六根清净。

  【莲华衣】 (衣服)袈裟之异名。取清净无染之义。释氏要览上曰:“袈裟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

  【莲华淫女】 (人名)见“莲华女”条。

  【莲华淫女见化人得悟】 (传说)有二莲华女,皆是淫女,与前诸莲华女有别。经律异相三十二曰:“佛在耆阇崛山,有一妇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即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自见其面像,姿妍无比。便念云何自弃作沙门耶?且当少时快我私情,寻即还家。佛知莲华应得道,化作妇人,端正绝世胜莲华女,寻路而来。莲华见之,心甚爱敬。即问化人:从何处来?化人答言:从城中来,欲还归家,虽不相识,可俱还到,向泉水上。二人俱还到泉水上,陈意委曲。化人睡卧枕莲华膝,须臾之顷,忽命绝,[月*夆]胀臭烂,肌体解散。莲华见之,心大惊怖,云何好人忽无常?此人尚尔,我岂得久?故常诣佛学道,即诣佛所作礼自说。(中略)莲华闻法,欣然解释,得阿罗汉。”(莲华女经今不在藏内)。

  【莲华淫女抉两眼授与婆罗门】 (传说)毗奈耶杂事三十二曰:“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于此城中有一淫女,名莲华色。炫色为业,以自活命。时有婆罗门来告言:少女好不?我可与汝行欢爱事。报曰:汝有钱不?答言:我无。女曰:可去觅钱后来相见。答言:我觅。便往南方随处经纪,得五百金钱来女处。时莲华色由依尊者目连善知识故,因即出家近圆,得阿罗汉果。(中略)莲华色遂往闇林,于闲静处,宴坐入定,受解脱乐。时婆罗门持五百金钱至舍城,问诸人曰:莲华色女今何处去?答言:彼已于释子法中而为出家向室罗伐。(中略)彼便往就报言:少女先有诚言,今持钱至,汝可与我共为欢乐?报言:婆罗门,我已弃舍罪恶之业,汝今宜去。报言:少女汝虽舍我,我不舍汝,宜可起,来必不相放。报言:汝于我身何处支体偏生爱乐?答曰:我爱汝眼。即以神力抉其两眼而授与之。时婆罗门便作此念:此秃沙门女能作如是妖术之法,拳打尼头,弃之出去。”

  【莲华印】 (印相)莲华形之印相也。演密钞九曰:“莲华印,谓大指名指相持,余三指散舒是也。”

  【莲华语】 (术语)与莲华念诵同。

  【莲华智】 (术语)五智中妙观察智之异名。以阿弥陀为莲华部之尊故也。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菩提心义曰:“梵云钵纳么,此云莲华,是莲华部智故为名。”

  【莲华子】 (术语)莲华部之弟子也。胎藏界三部之一,金刚界五部之一。

  【莲华尊】 (术语)莲华部之诸尊也。以莲华为标帜者。大日经疏六曰:“莲华尊则于华上重置莲华。”

  【莲华坐】 (术语)半跏坐为吉祥坐,结跏趺坐为莲华坐。大日经不思议疏曰:“凡坐法圣善之寺三藏和上边面受,左足先着右[月*坒]上,右足次着左[月*坒]上,名为莲华坐。单足着右[月*坒]上,名为吉祥坐也,别此坐者非圣坐也。”又莲华之台座也。诸佛恒以莲华为坐床者,取莲华藏世界之义。又智度论举诸释。见莲华项。

  【莲偈】 (杂名)妙法莲华经之偈颂也。

  【莲经】 (杂名)谓法华经也。酉阳杂俎曰:大兴善寺素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有僧题诗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齐己诗曰: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

  【莲龛】 (物名)佛龛也。云仙杂记云:乐天语人曰:吾已脱去利名枷锁,开清高门户。但莲龛子母丹,不知何时可成?盛时泰诗云:塔院莲龛正试灯。

  【莲理】 (术语)心莲之妙理也。瑜伽宗总以心莲为极致。

  【莲漏】 (物名)莲华漏之略。云栖弥陀经疏钞二曰:“约禅诵之期号曰莲漏,宣趣向之极曰莲宗。”见“莲华漏”条。

  【莲门】 (流派)莲宗之门派也。愿求莲邦之净土门异称也。

  【怜愍】 (术语)谓矜恤也。汉书,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甚怜愍焉。

  【怜念】 (术语)六蔽之一。见“六蔽”条。

  【莲社】 (杂名)东晋僧慧远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中有白莲池,因号莲社。亦曰白莲社。见莲社先贤传。

  【莲胎】 (术语)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之人,皆在莲华内而生,恰如母胎,故曰莲胎。莲宗宝鉴八曰:“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五会赞曰:“十念莲胎虽住劫,华开还得悟无生。”元照观经疏下曰:“当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莲胎孕质,即是此心。果证菩提,不从他得矣。”小经闻持记曰:“一念神识,托彼莲胎。”

  【莲台】 (物名)莲华之台座,诸佛菩萨及念佛行人往生弥陀净土者之所托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大悲观世音申百福庄严手,擎宝莲台至行者前,(中略)当知草庵瞑目之间,便是莲台结跏之程。”

  【莲卧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合掌于池中莲华之观音。

  【莲眼】 (术语)青莲华之眼也。佛眼之好妙如青莲。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

  【莲叶千子】 (故事)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于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足,便生千叶莲华。欲生之时,大夫人以物缦眼,不听自看。取千叶莲华,盛着篮里,掷于河中。时乌耆延王将诸徒众,下流游戏。见有一篮,即便接取。开而看之,见千叶莲华,一叶有一小儿。取之养育,以渐长大,各有大力。即时将诸军降伏诸国,次到梵豫国,王闻军至,募能攘却者。第二夫人言:但为我作百丈之台,我坐其上,必能攘却。作台已竟,夫人在上而坐。尔时千子欲举弓射,自然手不能举。夫人语言:我是汝母。即时两手构乳,一乳之中有五百歧,入千子口中。诸子于是和合,自相劝率。以五百子与亲父母,以五百子与养父母。时二国王各畜五百子。佛言欲知彼时千子者,贤劫千佛是也。尔时嫉妒夫人缦他目者,文鳞瞽目龙是也。尔时父者,白净王是也。尔时母者,摩耶夫人是也。”

  【莲佑】 (术语)谓同相佑而修净业,愿莲邦之往生者。云栖弥陀经疏钞二曰:“往诣之国曰莲邦,同修之友曰莲佑。”

  【莲子】 (物名)莲华之实也。可以作数珠。数珠功德经曰:“若用莲子为数珠,诵掐一遍,得福万倍。”

  【莲宗】 (流派)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游止庐山,与高僧朝士结缘修行,故云诸教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因以莲宗名其社焉。”又曰:“元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觉道破衣和尚,钦奉圣旨敕开莲宗善法堂护持教法。贞元二年正月又钦奉圣旨,赐通慧大师莲社正宗。”云栖弥陀经疏钞二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往诣之国,号曰莲邦。同修之友,号曰莲佑。约禅诵之期,号曰莲漏。定趣向之极曰莲宗,重其事也。”

  【莲宗宝鉴】 (书名)具名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因。十卷,元庐山东林寺善法堂主优昙普度集。广述念佛之要旨。

  【莲宗九祖】 (名数)自东晋太元中慧远大师东林倡社,独起莲宗,以念佛为往生净土,至今千数百年,往生者不可胜计。宋石芝晓师尝定莲宗七祖。明代众举云栖为第八祖。清代复举省庵为第九祖。皆以念佛一派相承者也。其名如下:初祖圆悟大师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三祖衡山般舟承远大师,四祖衡州云峰法照国师,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和尚,七祖武林昭庆省常和尚,八祖古杭云栖莲池大师(祩宏),九祖凤山梵天省庵法师(实贤)。见莲宗九祖传略。

  【莲座】 (物名)莲华之台座。谓佛座也。华严经曰:“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华宝师子之座。”王勃观佛迹寺诗曰:“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迹余。”

  【镰子】 (公案)会元三曰:“师(南泉普愿)一日在山上作务。僧问:南泉路向那处去?师拈起茅镰子曰:这茅镰子,三十文钱买得。僧曰:不问茅镰子,南泉路向那处去?师曰:我使得正快。”

  【练禅】 (术语)观练熏修四种禅之一。谓九次第定也。

  【练根】 (术语)在加行位中修行者,训练诸根,舍钝根而就利根也。

  【练行】 (杂语)修练行法也。

  【练磨】 (术语)菩萨有三种之练磨。见三种练磨条。

  【练若】 (术语)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见“阿兰若”条。【练若】(术语)āraṇya,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见“阿兰若”条。

  【恋着】 (杂语)恋慕执着诸可意之境而不舍离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幼稚末有所识,恋着戏处。”诃欲经曰:“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

  【莨[廿/砀]】 (植物)见食莨[廿/砀]条。

  【良贲】 (人名)唐京师安国寺良贲助不空新译仁王经,且奉代宗敕作疏三卷。以所住之寺名疏,谓之青龙疏。宋高僧传五有传,希麟音义七曰:“良贲下彼义反,案良贲者即助译仁王经沙门名也。”

  【良福田】 (术语)善良之福田,谓三宝也。以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利故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大良福田。”行事钞下三之四曰:“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

  【梁皇忏】 (修法)梁武帝初为雍州剌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帝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令忏礼。夫人化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其忏法行世称曰梁皇忏。见释氏稽古史略二。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曰:“后酷妒忌,及终,化为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太平广记引两京记曰:“郗后因忿怒,投殿庭井中,众趋井救之,已化为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因册为龙天王,便于井上立祠。”按,释典梁王忏,其序谓因忏悔后往业而作。所述后事略同,而以龙为蟒蛇。

  【良价】 (人名)曹洞宗之祖,洞山之悟本大师,讳良价。见“洞山”条。

  【良忍】 (人名)日本融通念佛宗之开祖也。

  【良日】 (术语)见“吉日良辰”条。

  【梁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梁朝真谛所译,无着之摄大乘论及世亲之摄大乘论释也。

  【两班】 (职位)见“两序”条。

  【两部】 (名数)大日经为胎藏部之本经,金刚顶经为金刚部之本经,此两部经乃日本东台二密无异议者。【两部】(术语)又曰两界。谓密教二大法门,金刚界胎藏界之两道也。日本东密次第为金胎,日本台密次第为胎金。其故以台密分事密理密之二者,其理密之边谓与法华同意,大日经疏之意亦然。故注重与法华同意之理密,而次第为胎金。东密不分事理二密,且贬法华于第九住心,故准于因果之胜劣,而次第为金胎。盖以胎藏界为因门,金刚界为果门故也。胎藏界从果向因,本觉佛之化他门也,故为依大定悲智三德,从中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罗统收之于三部,大定门为佛部,大悲门为莲华部,大智门为金刚部。又金刚界从因至果,始觉佛之自利门也,故为转因位九识,得果上五智,示自证之境之曼荼罗,分之为五部,即佛部,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是也,即自上之佛部开出宝部羯磨部也。然皆是大判,胎藏界亦非无五部。大日经疏十五所谓“释谓随五部如上所说五字差别之用。”是其证也。金刚界亦非无三部之建立。如意轮无量寿一字顶轮王等之仪轨说三部之三昧部,是其证也。众生本具之万德理性为胎藏。转众生之九识而成五智为金刚。故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胎藏有二义:一含藏之义也,于母之胎内含藏体性而覆育之,理体亦尔,能具足一切之功德而不亡失,故谓之为胎藏。二隐覆之义,如人之在母胎,覆藏其体。理体隐于烦恼之中而不显现,故谓之为胎藏。金刚又有二义:一坚固之义,自体坚固而不可破坏,故曰坚固。又利用之义,能摧破一切之物故曰利用。智体亦尔。沉沦生死海之中,而无破坏,还能破摧一切之烦恼,故名金刚。而胎藏为理,故为前五大,是千栗驮,即肉团心也。金刚为智,故为识大,是质多,即缘虑心也。又理以本具之故为本觉。智以始成之故为始觉。又胎为本有平等之曼荼罗。故不见自他此彼之差别,故为自证。金见自他彼此迷语之差别,故为化他。又胎以自证之故,其曼荼罗为从果向因,利他也。智以始成之故,其曼荼罗为从因至果。自利也。又胎为一切众生之因所住之位,故名为因曼荼罗。金刚为一切众生之果所住,故名为果曼荼罗。是以配之于方位,则胎藏界以因位之故,配于发心位之东。金刚界以果位之故,配于成菩提位之西。又配于遮表,则胎藏界为多法界之表德门,金刚界为一法界之遮情门。此以理为有相之万物十界曼荼罗,智为无相之一空一月轮故也。又配于日月则胎藏界为日轮,金刚界为月轮。此以胎藏界为本来圆满之果德,金刚界为十六分渐明之始觉故也。东密于此两部各云不二,不别立不二之法,台密于此外立苏悉地法,为不二之法。此两界本来非可对立者。以后世之释者,欲强使两界一致,附会而为秘传之说多,因而迷后世者亦多。观夫胎藏之一门及金刚之一门各具一多,因果,理智等可知也。解释之手段,对立固无不可。然非可强使相对立也。

  【两部不二】 (术语)金胎两部,理智一双之法门也。胎藏界为理性,金刚界为智用,而理为智之体,智为理之用,理智冥一,有如水波。因此两部一体不二也。在果智之妙用与法性之寂静,姑异法门而已。依两部不二之深秘,则胎藏为诠金刚之名。金刚为诠胎藏之名。其故以字虽是金刚界大日之种子,然以五字布于身之五处时,以字布于胎,是金刚诠胎藏之证也,又以字虽为胎藏界大日之种子,然大日经说字谓为胜作金刚轮。是胎藏诠金刚之证也。因此于胎藏界安金刚门,于金刚界安莲华门,又胎藏界之道场观,先观月轮于其上观莲华,金刚界之道场观,先观莲华,于其上观月轮。是即胎金非二,理智是一之意也。故东密于两部之外不立苏悉地之不二法也。见秘藏记钞一。

  【两部大经】 (术语)谓密教所依之经典中,善无畏三藏译之大日经七卷,与不空三藏译之金刚顶经三卷也。

  【两部结界】 (修法)以两部之深意组立之结界也。为道场限寺域,谓为结界。

  【两部金刚优劣】 (杂语)“胎藏之普贤,金刚手之异名也,金刚名为第一内眷属之上首,故别举之。内眷属主如来内证之智印。然则金刚界之金刚亦为佛之内证智也,故知两部之金刚无优劣。问,胎藏界之外部,有天鬼畜等类,金刚界之外部,亦有二十天,此等总名金刚,此金刚两部无优劣耶?答:胎藏之金刚,为业报实类之身,非佛之示现,金刚界之金刚,为使实类业报之人觉知,故如来自示现外金刚部之众,然则胎藏之金刚,为实类之身所化之迷者故为劣。金刚界之金刚,为权化身,能化之觉者,故为胜。”见秘藏记本。

  【两部两宗】 (术语)两部相望而论事理因果之一双门,为由密教总体上判之者。原来此两部为一密教之两宗,各自具备法门,彼此不庸相待,金刚界有五相成身,则胎藏界有五轮成身。因之金刚界称为金刚顶宗,胎藏界称为大日宗,瑜伽宗等。以分彼此。

  【两部曼荼罗】 (术语)金刚界之曼荼罗与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凡密教之法门,以分金胎之两部故自建立二样之曼荼罗也。而此两部虽各自独立为得成佛悉地之法门,然密教为由全体上融会二者故配之于理智因果等以会两部为一双之法门。胎藏界为属众生本具理性之法门,配于理,配于因。金刚界为属诸佛始成果相之法门,配于智,配于果。而安置之,则胎曼在东,金曼在西,以东为物之发生之始,西有物之终归之义,自相应于因果之理故也。是为一应之说明。

  【两部神道】 (流派)天台宗所传之神道曰一实神道。真言宗所传之神道曰两部神道。两部者,金胎两部也,金胎两部之曼陀罗,天竺所奉之一切诸天神祇,亦包罗而尽本迹权实之深秘。日本之密教者推此意,亦使本国所奉之大神与大日如来,阿弥陀如来等两部曼陀罗之诸尊合同,名两部习合之神道。参照东台二密条。

  【两部相对】 (术语)胎藏住于莲华,以莲华表理之摄持故。金刚住于月轮,以表智之光照故。又莲华住于地,月轮居于天,以配于阴阳,以阴阳是理智之异名故。又胎藏之大日,住于曼荼罗之中位,横表平等之义,金刚之大日,居于一印会之最顶,竖表差别之义,以理为平等,智为差别故。又胎藏之大日,住于法界定印,定为理之异名,金刚之大日,住于智拳印,智之义可知也。见秘藏记钞三。

  【两财】 (杂语)内外之两财也,身体手足等众生之正报曰内财。金银舍宅等众生之依报曰外财。元照弥陀经疏上曰:“内外两财,随求而应。”

  【两翅】 (譬喻)定慧譬如鸟之两翅。止观五曰:“驰二轮而致远,翥两翅以高飞。”同辅行曰:“二轮远运,誓定慧横周。两翅高升,誓定慧竖极。”

  【两非】 (术语)四句分别中之第四句也。如就有无而分别四句,言非有亦非无也。见“两是”条。

  【两垢】 (术语)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二真如也。自性清净之体,伏藏于烦恼之垢染,曰有垢真如,即在缠真如也。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而不覆于垢染,曰无垢真如,即出缠真如也。摄论谓为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佛性论以在缠真如为有垢如,出缠真如为无垢如,染净两分之真如也。观经疏玄义分曰:“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真谛译之摄论五曰:“论曰:真实性亦有二种:一自性成就,释曰:谓有垢真如。二清净成就,释曰:谓无垢真如。”

  【两垢如如】 (术语)有垢如与无垢如也。真如之异名。见两垢项。

  【两河】 (杂语)尼连禅河Nairañjana,与跋提河也,佛在尼连禅河边成道,在跋提河Hiraṇyavati边涅槃。即前为有余涅槃之处,后为无余涅槃之处也。因明大疏序曰:“归真寂于两河,余烈光乎沙劫。”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又四大河中以殑河与信度河之二流,流通印度,故印度总称为两河。求法高僧传上玄照赞曰:“怆矣无成,两河沈骨,八水扬名。”自注曰:“两河即在西国,八水乃属东郡。”

  【两迦】 (杂语)镇头迦,迦罗迦之二果也。此二果似而非,甚难辨。显戒论中曰:“牛驴之乳,其色难别。两迦之果,其形何别?”见“镇头迦”条。

  【两肩神】 (天名)同名神与同生神也。

  【两界】 (术语)又曰两部。金刚界与胎藏界之曼陀罗也。

  【两界两部大日】 (术语)谓金胎两部之大日也。大日如来虽为理智不二之法身,而其智之妙用与理之妙用,别附名称。金界之大日,住于智拳印,胎界之大日,住于法界定印。参照“两部”条。

  【两界曼陀罗】 (术语)毗卢遮那佛集法界眷属,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坛场,谓为曼陀罗。密教中此曼陀罗有二大宗:一为金刚界,一为胎藏界。胎藏界由于众生本具之理德,金刚界依于如来始成之智德。各以大日为中心,恒沙之诸尊集于此,依自己之本誓而垂化用也。以此坛场之状。图于两轴,亦曰曼陀罗。见“曼陀罗”条。

  【两界种子】 (术语)金胎两曼之种子也。秘藏记钞一曰:“胎藏界以真言初字为种子,胎藏因曼荼罗故以初因为法体意也。金刚界以真言终字为种子,金刚果曼荼罗故以后果为法体意也。”

  【两俱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四不成之一。如胜论师对于声论师,将立“声为无常”之宗,而用“眼所见故”之因。谓声为眼之所见,立者之胜论师,与敌者之声论师,俱不许之。此因望于立敌两者,不成对于宗之因,故曰两俱不成。因明入正理论曰:“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

  【两卷经】 (经名)净土三部经中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玄义分传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龙兴名两卷经。”

  【两权】 (术语)声闻缘觉之二乘,对于菩萨乘之一实而曰两权。法华玄赞序曰:“扬一实而包总太虚,振两权而遗罗万象。”

  【两舌】 (术语)十恶业之一。谓言语反覆,掉弄是非也。易林云:一簧两舌,妄言谋诀。佛教亦以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口业。见四十二章经。新译曰离间语。大乘义章七曰:“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故曰两舌。”

  【两是】 (术语)又曰二是。四句分别中之第三句也。如就有无而分别四句,则第三句曰:“是有是无。”或曰:“有亦无。”亦曰双照之句。三论玄义曰:“是有是无,名为两是;非有非无,名为两非。”

  【两鼠】 (譬喻)黑白之二鼠也,以喻昼夜。

  【两向释】 (术语)在一文中间通于上下之句而成义也。又曰义兼两向。法华文句记会本十一曰:“等者两向释也。”

  【两序】 (职位)又曰两班。朝廷之制有文武两班,禅林拟之于住持之下设东西两班。长于学德者归西序,谓之头首。通于世法者归东序,谓之知事。东序以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为次第。西序以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为次第。由于宗派而略有不同。敕修清规有两班图。

  【两业】 (术语)日本传教大师定一家之学生式。其中置止观遮那两业。年度二人,受大戒后,使专修此两业,十二年不得出山门。止观业者,年年每日以法华经,金光明经,仁王经,守护经诸大乘经之护国众经,使之长转长讲。遮那业者,岁岁每日以遮那经,孔雀王经,不空羂索经,佛顶经诸真言等之护国真言使之长念。又止观业使具修四种三昧,遮那业使修习三部念诵(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

  【两展三拜】 (术语)与两展三礼项同。

  【两展三礼】 (术语)展者,将作礼,初欲展坐具(坐具即尼师檀),师家止之,乃作摺势,鞠躬叙事情,是为一展。复欲重展,复被止,乃作摺势叙寒暖,是为两展。然不拜则情不足,故不展坐具以手持之触地三拜也。敕修清规游方参请曰:“起至炉前,两展三礼谢茶。初展云:某等重承煎点,特此拜谢,下情不胜感激之至。再展云:即日时令谨时,恭惟堂头和尚,尊候起居多福。退身触礼三拜。”

  【两重能所】 (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于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明阴妄正为所观之境。观者观三千之能观智也,犹如槌。不思议境者三千之妙谛,即所观也,犹如砧。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阴妄之一念,犹如淳朴,何则?以观解阴妄之一念,是三千之妙境(即不思议境)故也(即观)。故此二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而更有一重之能所。要之以能观智慧之槌与所观妙境之砧。而锻现前阴妄之心之淳朴,使为三千三谛之妙体也。指要钞上曰:“今更自立一譬。双明两重能所。如器诸淳朴。岂单用槌而无砧耶?故知槌砧自分能所。若望淳朴。皆属所也。智者以喻得解。”【两重能所】(术语)见“十乘观”条。

  【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也。以佛在有两足之有情中,为第一尊贵故也。又,两足者,言戒定福慧等之功德,以佛于此等功德为二足而游行法界故也。法华玄赞三曰:“佛于二足多足无足一切中尊,今云两足尊于三类中两足为贵。能入道故,谓人天类。佛亦两足,故言两足尊。”法华嘉祥疏四曰:“两足尊者,或以戒定为二足,或以权实为二足,或以福慧为二足,或以解行为二足,此皆内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也。”光明文句记三曰:“大经明十号中两释:一约人天善趣两足为贵,佛于天人中尊,二约福慧俱备名为两足。”

  【量】 (术语)宗因喻之三支为比量,因明之作法为立量。

  【量等】 (术语)量等身之略。

  【量等身】 (术语)言如来之身,相等于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之量也。经举十三个量等身。华严经曰:“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成正觉时。得一切众生量等身,得一切法量等身,(中略)得寂灭涅槃界量等身。佛子!如所得身言语及心,亦复如是。如是等无量数清净三轮。”同经疏曰:“今初有十三身,前六等事。次三等理,次一等事理,事事无碍。后三等因果,略举十三,俱云无量,晋经但云等身。”

  【量果】 (术语)三量之一。相宗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而了知终之结果也。

  【寮首座】 (职位)即寮元也。

  【寮暇】 (杂语)禅林之语。请暇于寮内休止也。

  【寮元】 (职位)又曰坐元,寮首座。司众寮之事者。象器笺六曰:“旧说曰:维那司僧堂,寮元司众寮。”僧堂清规五曰:“寮元者亦称寮首座,请久住某寺,熟于诸事之人,与寮主怀合,点检寮中之看读,诫非例,韦弦兄弟之争论,使之和睦。于新到者教诫规矩,应常以众寮清规为用心之龟鉴。”

  【寮长】 (职位)僧堂清规五曰:“寮长者今时之席头也。”象器笺六曰:“寮长位于寮元分手也。”(分手者左右也)。

  【疗痔病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有神咒,治痔病。

  【寮主】 (职位)僧堂清规五曰:“寮主者入寮前后,次第轮请,或一月半月十日,依某寺之先规。常守护寮内众僧衣物,与僧堂之直堂同。与寮元和合而勤之。寮中诸道具,备簿,如于受取先职,渡于后职。其时受寮元点对。”象器笺六曰:“旧说曰:寮主辅佐寮元者,侍者类也。”

  【料简】 (术语)言于义理量裁简别也。为解释之异名。但天台局于问答:称为料简。大部补注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简与拣同。大传云:简车马也。即量裁选择之义。”安乐集记上曰:“料简之言人师不同,今家标章犹名料简。和尚总以解释皆名料简。天台唯局问答名料简也。”

  【列刹】 (杂语)列者列次之义,刹者佛土成寺院之总称也。

  【裂裳】 (故事)频毗娑罗王梦见一叠裂成十八片,一金杖折成十八段。以为佛灭后小乘分派之兆。见“金杖”条。

  【猎师】 (譬喻)以譬破戒之僧。涅槃经四相品曰:“虽服袈裟犹如猎师。”同邪正品曰:“佛告迦叶,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

  【烈士池】 (地名)此池在鹿野苑之傍。西域记七曰:“从施鹿林东行二三里,至率堵波。傍有涸池,周八十余步,一名救命,又曰烈士云云。”详记此池之因缘。

  【劣应身】 (术语)台家分三身中之报身为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之报身名为胜应身。即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而应现之尊特舍那身也。又是真应二身中之应身也。又对于地前之凡夫二乘而应现之丈六佛身曰劣应身,为八相成道之佛身。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也。四教仪曰:“示从兜率降下,托摩耶胎住胎、出胎、纳妃、生子,出家苦行六年,已后于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成劣应身。”同集注上曰:“劣应对大乘胜应判为劣也。”参照三身条。

  【劣应生身】 (术语)小乘教之意,虽佛亦为实业所生之身,故云生身。劣应者对于大乘之胜应身而言。四教仪集注上曰:“丈六劣应生身。”见劣应身项。

  【劣智】 (术语)下劣之智慧也。佛地论一曰:“恐余劣智未能通。”

  【邻阿伽色】 (术语)见“阿迦色”条附录。

  【邻阿迦色】 (术语)虚空之色也。虚空是无碍,与“有碍之物质”即阿伽相邻,故名邻阿伽色(视阿伽为物质之义)。又“无碍之空处”即阿伽与其余有碍之物质相邻,故名邻阿伽色(视阿伽为空界之义)。见俱舍论界品。梵Agha-sāmantakaṁ。

  【林变】 (故事)佛涅槃时,娑罗双树之色变为白也。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三代实录二曰:“调御丈夫示林变之悲,净德夫人遗花萎之患。”

  【邻单】 (杂语)己之单位左右也。以小红纸片题众僧之名,贴于各位上,谓之单。有己名单之位,谓之单位。

  【淋汗】 (杂语)禅家谓夏月之入浴为淋汗。淋,说文曰:“以水沃也。”盖热时常有汗,故每日入浴沃汗也。

  【邻极】 (术语)邻似佛之极果也。谓舍利弗等之大弟子。三论玄义曰:“邻极亚圣名舍利弗。”

  【临济】 (人名)唐镇州临济义玄,曹州南华人,姓荆氏,嗣黄檗。临济宗之祖也。见传灯录十三。

  【临济大悟】 (故事)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度。乃辞檗见大愚。愚问从什么处来?济云:从黄檗来。愚云:黄檗有何言句?济云:某甲三问佛法的大意,吃三度棒,不知有过无过?愚云:黄檗恁么老婆为你得彻困,更来问有过无过。济言下大悟。见临济录,会元十一,从容录(八十六则)。

  【临济四喝】 (公案)临济录曰:“临济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作,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

  【临济瞎驴】 (公案)临济临迁化时,据坐云: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云:已后有人问你,向他道什么?三圣便喝。师云: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然示寂。见临济录,会元十一,从容录一(十三则)。

  【临济栽松】 (公案)临济栽松次,黄檗问深山里栽许可作什么?师云:一与山门作境致,一与后人作标榜。道了,将头打地三下。黄檗云:虽然如是,已吃吾三十棒了也。师又以头打地三下,作嘘嘘声。黄檗云:吾宗到汝,大兴于世。见临济录,会元十一。

  【临济真人】 (公案)临济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禅床把云:道道。其僧拟议。济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便归方丈。见临济录,人天眼目上,从容录(三十八则)。

  【临济宗】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自曹溪之六祖慧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至临济之义玄,张一家,称为临济宗。即慧能六世之孙也。又临济六世孙为石霜之圆禅师。圆禅师之下分杨岐黄龙之二派。

  【林间录】 (书名)二卷,后集一卷,宋释惠洪撰。本明编次。所纪皆禅门古德之嘉言善行。多订赞宁高僧传之讹。中颇自抒己意,发明佛理。不尽叙录旧事。后集一卷,则惠洪所作赞偈铭三十一首。渔父词六首。不知何人所附入也。见四库提要。

  【邻近释】 (术语)六合释之一。谓二体聚集一处,就其中之强物而立名也。如所谓四念处,念处之体虽为慧,而其时相应而起之念心所力为强,故名为念处。是即为邻近释也。

  【林毗】 (地名)林毗尼之略。见“岚毗尼”条。

  【林毗尼】 (地名)Lumbinī,园名。见“岚毗尼”条。

  【临坛】 (仪式)僧尼之戒坛,为授戒之作法,谓之临坛。其僧尼谓之临坛大德。三师七证是也。见僧史略下。

  【林藤】 (杂名)劫初人之食物也。俱舍论十二曰:“地饼复隐,尔时复有林藤出现,竞耽食。”俱舍颂疏记十二曰:“林藤者,谓以藤出成林,故名林藤。”

  【林微尼】 (地名)见“岚毗尼”条。

  【邻虚】 (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于三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于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三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

  【邻虚尘】 (术语)见“邻虚”项。

  【邻圆】 (术语)邻近圆满妙觉之位,即等觉之证也。法华文句会本十曰:“憎道弥高,损生弥尽,邻圆际极,唯一生在。”同记曰:“言邻圆者,圆谓圆满,近于满位,邻妙觉也。”

  【林葬】 (仪式)四葬之一。以尸放置林中施与野兽也。

  【临斋】 (杂语)临午斋之时也。午斋时之讽诵,谓之临斋讽经。

  【临斋讽经】 (仪式)于食时前读经也。【临斋讽经】(仪式)临午斋时讽经也。祖师之讽经,行于半斋,为亡者讽经,于临斋行之。

  【邻珍】 (譬喻)邻家之珍宝也。以喻于己无益。

  【邻智】 (术语)邻似佛之智慧,谓等觉之智慧也。唯识述记序曰:“具体邻智,演赜钩深。”

  【临终】 (术语)临命终之时也。

  【临终鸣钟】 (仪式)俱舍论曰:“为临终令生善念中死,打钟鸣磬,引生善心故。”行事钞下之四曰:“若终亡者,打无常磬。”佛祖统纪六(智者传)曰:“又诫维那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惟长惟久,气尽为期。”

  【临终呜钟】 (杂语)见“钟”条附录。

  【临终现前愿】 (术语)又曰来迎引接愿,圣众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行者到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诸圣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也。

  【临终业成】 (术语)至临终,往生之业事始成辨也。为报土往生之因之念佛,多念修习薰成至于临终,由平生多念之功而见佛往生也。往生之定者,谓为临终见佛之时也。对于平生业成而言。

  【临终正念】 (术语)行者临死期,三毒之邪念无起,专任菩提之心也。此正念为平生之行业所熏修。弥陀经略记曰:“由寻常所行,得临终正念也。”龙舒净土文,乐邦文类等载善导之临终正念决。

  【麟角】 (术语)具名麟角喻,略云麟角,或云麟喻。缘觉佛之独证,譬于麟之一角也。见“独觉”条。

  【麟喻】 (譬喻)麟喻独觉也,独觉有麟喻部行之二种。见“独觉”条。

  【铃】 (物名)有柄与舌,振之即鸣者。其柄为独钴乃至五钴之形,谓为铃杵。真言天台等之呗器也。又悬于堂塔之檐,谓为风铃或金铎。又俗谓铜钵为铃。取其形之类似也。始于禅家。密家谓之金鋺。出于仪轨中。

  【灵簿】 (物名)记每日礼拜佛菩萨名或记先亡灵名之过去帐也。

  【灵场】 (杂名)灵佛灵神之道场也。广弘明集二十二竟陵王发讲颂曰:“灵场绚彩,正水兴莲,乘此上果,永导芳缘。”

  【铃杵】 (物名)见“铃”条。

  【灵祠】 (杂语)又云仁祠。佛寺之异名。灵者灵验也。

  【灵峰大师】 (人名)见“智旭”条。

  【陵伽】 (人名)毕陵伽婆蹉Pilindavatsa之略。比丘名。

  【灵感】 (术语)神灵之感应也。

  【铃供】 (故事)供金铃于佛塔,则世世得好音声,呗比丘是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见“呗比丘”条。

  【灵供】 (修法)于亡魂供斋食也。人死七七日间,当生未定,谓之中有,中有之身,谓之健达缚。此译寻香。以寻香而食故也。故为进食物之香气于死者而供斋食。俱舍论九曰:“欲界中有身资段食不,虽资段食,然细非粗。其细者何?谓唯香气,由斯故得健达缚名。”行事钞上曰:“今有为亡人设食者,依中含云。若为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人处饿鬼中者得,余趣不得。由各有活命食故。杂含中广明此事。若亲族不生人处中者,但施心施,其自得功德。”苏婆呼童子经上曰:“若欲食时,先出钵中饭分为五分:一分准拟路行,饥人来者是,一分施水中众生,一分施陆地众生,一分施七世父母及饿鬼众生。”

  【灵骨】 (杂名)佛舍利也。名义集五曰:“舍利,新云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即所遗骨分通名舍利。”

  【灵谷寺】 (寺名)皇明寺观志曰:“灵谷寺在应天府钟山东南,晋建,宋改太平兴国寺。洪武年徙建于此。”

  【灵光】 (术语)人人固有之佛性,灵灵照照,而放光明者。百丈禅师上堂曰:“灵光独耀,回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见五灯会元三百丈章。

  【灵鬼】 (异类)鬼趣之有灵异者。鬼趣者六趣之一。

  【灵河】 (杂名)住龙之河川也。智度论谓之龙泉,以龙力故虽大旱而河水不竭。安乐集上曰:“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无竭。”智度论七曰:“譬如龙泉,龙力故不竭。”

  【灵觉】 (术语)谓众生本具灵灵觉悟之性也。四十二章经曰:“观灵觉即菩提。肇论曰:“万累都尽而灵觉独存。”

  【灵界】 (杂语)亡魂所住之世界也。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一切冥官冥道僧尼灵界。”

  【灵鹫山】 (地名)旧称耆阇崛(巴Gijjhakūṭa),新称姞栗陀罗矩吒Gṛdhrakūṭa,译曰灵鹫,鹫头,新译鹫峰,鹫台。又称灵山,灵岳,鹫岳。山形似鹫,名又以山上鹫鸟多,故名。摩竭陀国之正中名上茅城,五山周围如城郭,是为摩竭陀国之旧都。自此东北四五里,有王舍城,毗婆娑罗王之新都也,自此东北十里,灵鹫山在焉,即五山中之最高者,在上茅城之旧都东北十四五里(西域记九释迦方志下),中土往往沿用其名。如福建福清县北之鹫峰。浙江杭州之飞来峰。亦名灵鹫。是也。

  【灵龛】 (物名)藏亡者尸之龛,即棺椁也。

  【灵庙】 (杂名)率都波一译灵庙。玄应音义六曰:“正言率都波,此译云庙。”

  【灵妙】 (杂语)以凡智为不可思议者。

  【竛竮】 (杂语)又作伶俜。步行跄踉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嘉祥义疏七曰:“伶俜行不正貌也。”

  【灵魄】 (术语)不可思议之精神也。以为肉体之外,别有精神的实体者。然佛教不立灵魂。

  【铃菩萨】 (菩萨)金刚铃菩萨之略。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

  【灵瑞华】 (植物)梵语优昙华,又云优昙波罗华,一译灵瑞华。无量寿经上曰:“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见优昙条。

  【灵山】 (地名)灵鹫山之略。

  【灵山会上】 (术语)谓灵鹫山释迦如来说法华经之会坐。

  【灵山净土】 (界名)灵鹫山者,释迦如来报身之净土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

  【灵神】 (术语)灵魂也。四十二章经曰:“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果。”又灵异之神鬼也。西域记中曰:“灵神警卫,圣贤游息。”

  【铃声比丘】 (人名)又曰呗比丘。见“呗比丘”条。

  【灵堂】 (杂名)灵异神妙之殿堂也。

  【灵像】 (杂名)神佛之形像,雕刻图画者,灵者以名灵验之德。释门归敬仪中曰:“谛惟形聚,但见尘丛,举目澄清,无非灵像。”

  【灵验】 (术语)灵妙之效验实证也。大日经疏九曰:“此尊有灵验,故所作善事皆成。”孟兰盆经疏曰:“今受神方,兼睹灵验。”

  【灵异】 (术语)灵妙不思议之事也。俱舍论十二曰:“审有如斯,甚为灵异。”梁僧传(耆域传)曰:“自发天竺。(中略)爰涉交广,并有灵异。”

  【灵隐】 (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本名武林山,亦名灵苑,又名仙居。寰宇记谓许由,葛洪,皆隐此山之西,有北高峰,为灵隐最高处,奇胜与南高峰相埒。山有灵隐寺,清时改名云林寺,古刹中之有名者也。

  【灵隐寺】 (寺名)支那五山之第四。具称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

  【灵应】 (术语)神灵之感应也。

  【灵岳】 (地名)灵鹫山也。

  【灵云】 (人名)唐福州灵云山志勤禅师,本州长溪人,初在沩山,因见桃花而悟道。有颂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山览偈,语其所悟,相契符。曰:由缘悟达者,永无退失,善自护持。见五灯会元四灵云章。

  【灵照】 (人名)庞蕴居士之女也。庞蕴居士语录曰:“居士将入灭,谓女灵照曰:视日早晚,及午以报,灵照出户。遽报曰:日已中矣,而有蚀焉,可试暂观,居士避席临窗,灵照乃据榻趺坐而逝。居士回见,笑曰:吾女锋疾矣。”

  【灵芝】 (人名)宋律师元照,晚主杭州灵芝寺三十年,因称灵芝。

  【领解】 (术语)领取他之所说而会得于心也,又自陈会得也。深密经二曰:“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净影大经疏下曰:“自下弥勒领解。”法华文句记五之一曰:“领谓外领佛说,解即内受佛意。”

  【领纳】 (术语)于吾身心领受纳得也。唯识论三曰:“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行事钞上一之三曰:“行者以领纳为趣。”

  【令法久住法】 (修法)为依文殊一字法,而修之秘法。日本东寺之无名法是也。此法极秘。

  【流变三叠】 (术语)大佛顶首楞严经四曰:“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中略)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留多寿行】 (术语)阿罗汉成就自在之神通者,以愿力与第四禅之定力转感富之业因,而为感寿之业因,以永住于世也。俱舍论二曰:“留多寿行,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于僧众若于别人,以诸命缘衣体等物随分布施。施已发愿,即入第四边际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皆转招寿异熟果。时彼能感富异熟业,则皆能转招寿异熟果。”

  【流灌顶】 (修法)见“灌顶”条。

  【流浆】 (杂语)谓于地狱中饮洋铜,吃铁丸也。寄归传一曰:“咽咽当有流浆之苦。”

  【流来】 (术语)自无始流转于生死海而来于今也。

  【流来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谓从迷真之始初无明流来之生死也。止观辅行七之一曰:“摄大乘师立七种生死:一分段,谓三界果报。二流来,谓迷真之初。”中论疏二末曰:“从无明流来为来。”

  【琉璃】 (物名)Vaidūrya,新译曰吠琉璃,吠琉璃耶,毗头梨,吠努璃耶等。七宝之一。译言远山宝,不远山宝等。青色之宝石也。就产出之山名之。远山为须弥山之异名。不远山者去波罗奈城不远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琉璃,吠琉璃也,亦云毗琉璃,又言鞞头梨。从山为名,谓远山宝也,远山即须弥山也。此宝青色,一切宝皆不可坏。”慧琳音义一曰:“吠琉璃宝名也,或云毗琉璃,或但云琉璃。须弥南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慧苑音义上曰:“琉璃梵言,具云吠琉璃耶,此为不远山。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此宝出彼,故以名之。”梵语杂名曰:“琉璃,吠努离耶。”

  【琉璃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又曰香王观音。乘一莲华,浮于水,手持香炉。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佛名)吉祥天女于过去念此佛,得今之富乐自在。故诸人欲得富乐者对于吉祥天之像,应归命于此佛云。见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

  【琉璃轮王】 (杂名)见“六轮”条。

  【琉璃太子】 (人名)逆王名。涅槃经谓之琉璃太子。余经谓之琉璃王。见“琉璃王”条。

  【琉璃坛】 (物名)以琉璃宝所筑之戒坛也。义楚六帖二十一曰:“嵩岳有玉石坛,大邺有琉璃坛。僧受戒羯磨说戒作法,集僧唱共结之坛矣。”又言佛坛社坛之为琉璃色也。

  【琉璃王】 (人名)Virūḍhaka,又作流璃王,娄勒王,楼黎王,维楼黎王,毗流离王。新称毗卢释迦王。亡迦毗罗卫国释种之恶王名。见“毗琉璃”条。

  【琉璃王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毗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

  【流弥尼】 (地名)园名。见“岚毗尼”条。

  【流木】 (譬喻)与浮木同。

  【留拏】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译曰犍,又作[利-禾+虔]。以刀去势也。见“五种不男”条。

  【留难】 (术语)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为修行之障难也。涅槃经三曰:“云何知天魔为众作留难?”往生论注上曰:“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

  【流毗尼】 (地名)又作留毗尼。园名。见“岚毗尼”条。

  【刘虬所立五时教】 (术语)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为顿教,余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三乘差别之教门。三、佛成道后三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三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说法华经,辨明一乘。五、佛临灭度时,一日一夜中说涅槃经,明悉有佛性、佛性常住之理。是最后究竟之说也。净影痛破之。见大乘义章一。

  【流沙】 (地名)蒙古之大沙漠也。西域记十二曰:“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集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达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尚书禹页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流舍那】 (佛名)Vairocana,又作卢遮那,嚧柘那。佛名。或为毗卢舍那之略名,或毗卢舍那为法身佛之名,卢舍那为报身佛之名。见“毗卢舍那”条。

  【流水灌顶】 (修法)见“流灌顶”条。

  【流通】 (术语)传布教法而无壅也。最胜王经三曰:“安稳丰乐,正法流通。”十地义记一本曰:“传布名流,无壅曰通。”

  【流通分】 (术语)一经二分之一,于诸经之终以所说之法,付属弟子。使流通于遐代。谓为流通分。

  【流通一念】 (术语)谓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说“乃至一念”之语也。释尊付属弥勒菩萨之要法也。

  【留支勒那】 (人名)Ruciratna,魏朝之勒那三藏及菩提留支也。

  【流注】 (术语)有为法刹那刹那前灭后生相续不断,如水之流注也。

  【流转】 (术语)Saṁsāra,流者相续之义,转者起之义,谓有为法之因果相续而生起也。盖一切凡夫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轮回于六趣也。瑜伽论五十二曰:“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唯识述记四末曰:“流是相续义,转是起义。”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唐华严经三曰:“一切众生界,流转生死海。”唯识论三曰:“令诸有情流转生死。”俱舍颂疏三曰:“言流转者,以识为体,于生死中流转故也。”

  【流转还灭】 (术语)流转门与还灭门。迷悟之一双也。

  【流转门】 (术语)对还灭门之语。无始以来,无明烦恼,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即惑业苦次第缘起之迷之因果也。四谛中苦集二谛为流转门。灭道二谛为还灭门。

  【流转真如】 (术语)七真如之一。流转于生死界之一切有情实性也。众生虽流转生死而其实性则真实如常,不动不改也。唯识论八曰:“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

  【流转诸有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唐义净译。佛对影胜王说诸有情依造业而流转诸有之义。诸有者二十五有也。

  【柳枝】 (物名)唐土北地之俗,有插柳枝于净水以攘邪鬼者。释氏要览下曰:“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按灌顶经云:昔维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少年比丘,名禅提。奉佛教持摩诃神咒,往为辟之,疫人皆愈。其禅提往彼国二十九年民安,至其迁化,民复遭疫。民思禅提,遂往其住处。但见所嚼齿木掷地成林,林下有泉。民酌其水,折杨枝,扫拂洒。病者皆愈。毒气销亡。”

  【六八超世本愿】 (名数)与六八弘誓同。

  【六八弘誓】 (名数)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也。

  【六般神足】 (名数)说法华经序品之六瑞也。是佛之神境通所现,故称曰神足。

  【六蔽】 (名数)蔽者蔽覆之义,覆净心者有六种。一悭贪,覆布施而使不生。二破戒,覆戒行而使不生。三瞋恚,覆忍辱而使不生。四怜念,覆精进而使不生。五散乱,覆禅定而使不生者。六愚痴,覆智慧而使不生。见智度论三十三,止观八之二。

  【六蔽心】 (名数)六蔽也。

  【六波】 (名数)六波罗蜜之略。

  【六波罗蜜】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六波罗蜜】(名数)菩萨之大行,谓之波罗蜜。有六种。见波罗蜜及六度条。法华经序品曰:“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经】 (经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六部大乘经】 (名数)法相宗所依六部之经典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翻),解深密经(有四翻),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翻),阿毗达磨经(未翻),楞伽经(有三翻),厚严经(亦名大乘密严经)是。此为慈恩所立。

  【六部转读】 (仪式)每日转读法华经六遍也,为回向六道之意。

  【六尘】 (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六尘说法】 (术语)佛以色声等六尘而说法,众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尘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论,则仅色声法之三尘而已,如眼见经卷而悟解者,色尘说法也,耳闻金口之声教而悟解者,声尘说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尘说法也,其中此土之众生,尤以耳根锐利,偏用声尘而说法。无量寿经上说道场树曰:“目睹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智度论三十四曰:“有佛为众生说法令得道者。有佛放无量光明,众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现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众妙香,众生闻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与众生令得道者。有佛、众生但念而得道者。”法华玄义八曰:“他方六根识利,六尘得为经。此土三根识钝,鼻不及驴狗鹿等。云何于香味触等能得通达?”文句记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

  【六城部】 (流派)密林山部之别称。

  【六成就】 (名数)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通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六段者,以如是为信成就,信者,阿难之信也。阿难指本经一部而为如是我闻,示自己之信顺也。智度论一曰:“如是者即是信也。”二以我闻二字为闻成就。阿难自闻也,三以一时二字为时成就,说法之时也。四以佛之一字为主成就,说法之主也。五以在耆阇崛山等为处成就,所说之道场也。六以与大比丘众等为众成就,一座同闻之众也。凡安列此六事,为之证明非虚谬,欲使后之闻者信故,谓之为证信序。五成就合佛与处,七成就离我与闻。旧师多取五成就,天台法华之文句亦由五成就而释之。惟仁王、维摩、观经等则取六成就,嘉祥定为六成就。其曰成就者,于一一句中明各义,具足而不可破坏,故曰成就。又通序中,具足此六事,故曰成就。又具足此六字方成正宗之教起,故曰成就。法华文句一之二曰:“通序五,或六,或七。”同记曰:“五者如文,合佛及处,六则离佛及处,七则离我与闻。”天台维摩经疏一曰:“旧多五义,今依六义。”嘉祥法华义疏一,嘉祥仁王经疏一曰:“若依大智度,直依文贴释,不辨子段。后诸师说亦无定,或五或六,今依金刚仙论作六句分别。”元照弥陀疏上曰:“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名六成就。”胜鬘经宝窟上本曰:“天亲灯论以明六事,第四教主,若依三藏(真谛),凡有七事,开我闻,今以六事为定也。”嘉祥法华论疏曰:“一一章中明义具足无余,不可破坏,故云成就。”盂兰盆经疏记下曰:“六种通名成就者,由假彼六缘成此一经。”此六事成就之证真序,当佛之涅槃时,依阿[少/(兔-、)]楼驮之教,阿难请问四事于佛,依其中之第四句,佛告阿难使于一切经之初置此六事也。后分于涅槃经、文殊问经、智度论二等详举缘由。金刚仙论一曰:“所以一切经初置斯五句者,有三种义:一为证成经理不虚,末代生信。二为表异外道以阿爱为吉。三为息于诤论。表己推宗有在也。”(外道经首之字又作阿沤)。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一为证信故,如龙树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二简内外,外经以阿沤一字为首,内教以六事在初。三分经论不同,弟子之论,归敬三宝。如来之经,明于六事。”

  【六畜】 (名数)以狗等六畜譬众生之六根,警六情之放纵者。见“六众生”条。

  【六处】 (杂语)十二因缘之一。在母胎内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处乃十二处之处,为六根六境之通称。根境为生识之依处,故名处。

  【六窗一猿】 (譬喻)眼耳等六根譬以六窗,心识譬以一狝猴。是一识外道之邪计也。行事钞下四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狝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通游。”然通大小乘有六识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有部宗,取体别,成实宗取体一,大乘之法相宗以体别为正义。六窗一猿,为体一家之譬也。成实论一心品曰:“又杂藏中比丘言,五门窟中狝猴动发,狝猴且住,勿谓如本,故知一心。”大乘义章三未曰:“有人宣说,六识之心,随根虽别,体性是一,往来彼此,如一猿猴六窗俱现,心识如是,六根中现,非有六心。”

  【六粗】 (名数)明众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无明而生起业转现之三细,更缘现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种之迷相,对于前之三细而称为六粗:一智相,谓于现识所现之境界不知是为自识所现之幻影,妄生智慧而分别诸法也。是俱生起之法执也。二相续相,谓依前智相之分别而于爱境生乐境,于不爱之境生苦受等,种种迷妄续起不断也。是分别起之法执也。三执取相,谓于前之苦乐等境,不了为虚妄不实,深生取着之念也。是俱生起之烦恼也。四计名字相,谓依前之转倒计量分别假名言说之相,而生种种烦恼也。是分别起之烦恼也。五起业相,谓妄分别假名依妄惑而起善恶诸业也。六业系苦相,谓系于善恶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果也。六粗中前四相为惑因,第五相为业缘,第六相为苦果。见起信论。

  【六大】 (名数)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大所成,而有情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仁王经观空品曰:“色受想行识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同受持品曰:“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大般若经二百七十三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璎珞本业经上曰:“六大识空四大,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如虚空故。”天台仁王经疏中曰:“阿含云:六王诤大,地谓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王。故云:四大围空,识居其中也。”【六大】(名数)有三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遍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六大名遍到空,阿含云:六王诤大,地云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主,故云四大围空识居中也。”菩萨处胎经地神品亦有此说。三、密教因示诸法本不生之实体,故说六大。亦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本来自尔有实体,有实形,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而不生不灭者也。参照“六大”条。

  【六大法性】 (术语)地等六大有相性之二面。凡眼所见者,惟其事相,事事差别而不相融。圣智所见者,为其法性一味平等也。

  【六大烦恼】 (名数)一,贪烦恼,染着为性,生苦为业。二,瞋烦恼,憎恚为性,不安与恶行之所依为业。三,痴烦恼,于诸理事迷闇为性,一切诸惑之所依为业。四,慢烦恼,恃己于他高举为性,生苦为业。五,疑烦恼,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信心为业。六,恶见烦恼,颠倒推求之恶慧为性,能障善见而生苦为业。此恶见之中有五种:一身见,固执实我也。二边见,偏执我之断常也。三邪见,拨无因果之理也。四见取见,固执自己之恶见也。五戒禁见,固执非理之戒禁也。因而合之则为六烦恼,开之则为十烦恼。是为诸惑中之根本,余惑以之为体为所依而生,故名之为本惑,亦名为根本烦恼。台家分之为利钝之二使,前五烦恼为五钝使,后五恶见为五利使。见唯识论六,百法问答钞一。

  【六大观】 (名数)在显教,观六大之空不净也。在密教,观六大之圆融无碍也。嘉祥仁王经五曰:“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

  【六大黑】 (名数)佛像图汇三,谓一、比丘大黑,其本地大摩尼珠,为如来之标帜,僧形之大黑也(伪经之大黑天神圆满陀罗尼经有本地之记)。二、摩诃迦罗大黑女,为大黑之后。三、王子迦罗大黑,为大黑之王子。四、真陀大黑,为施福之标帜,而持真陀摩尼。五、夜叉大黑,为降魔夜叉之标帜,而持金刚轮。六、摩迦罗大黑,即本体之摩诃迦罗,负囊持槌。

  【六大能生】 (术语)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如来说发生偈,是由六大生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三种世间,且示诸法常住也。偈曰:“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因缘觉。勤勇菩萨众,及人尊亦然。众生器世界,次第而相生。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此中前之能生二字,是六大,随类形已下诸句,所造之法也。于其所造句中,配四种法身与四种曼荼罗及三种世间之三种法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六大神】 (名数)地等六大之神灵也。

  【六大体大】 (术语)六大无碍之义,六大为一切法之体性之义。见“六大无碍”条。

  【六大无碍】 (术语)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大之义,虽为显密共通之法相,然论六大无碍者,则惟密教。无碍者,互相融通而无障碍,如光与光,六大互相融通也,自他之六大互相融通,是为六大之自性,法自尔之德,故云法性。即佛陀之身为六大所成,凡夫之身亦六大所成也,六大之自性,无碍平等,故佛之六大与众生之六大融通而无间隔,入我我入也(是自他六大无碍之义)。又,地等之五大与识,为入我我入。故有情非情一体也。为此草木国土成佛之义亦成(是自之六大互无碍之义)。然凡夫自无始以间隔之情向于无所碍平等之六大,妄为间隔差别,而起彼此我他之见,故作业感生死之苦也。

  【六大贼】 (譬喻)见“六贼”条。

  【六道】 (名数)与六趣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此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故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故谓之六趣。法华经序品曰:“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法华玄义二曰:“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见六趣条。

  【六到彼岸】 (名数)六波罗蜜多也。唯识论九曰:“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摄。”

  【六道佛菩萨】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

  【六道伽陀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

  【六道集经】 (经名)八卷,吴康僧会译。如来往昔行菩萨道时之六波罗蜜行也。

  【六道能化菩萨】 (杂名)谓地藏菩萨也。

  【六道钱】 (物名)我国习俗,于昏晚埋钱圹中为死者之用,谓之昏寓钱。日本效之谓之六道钱,然非佛经之说也。事物纪原九曰:“汉葬者有昏寓钱,谓昏晚埋钱于圹中,为死者之用也。”

  【六道四生】 (名数)六道中有胎卵湿化之四生,谓之六道四生。

  【六道四圣】 (名数)十界中由第一地狱界至第六天界为六道。第七声闻界,第八缘觉界,第九菩萨界,第十佛界为四圣。法华玄义二曰:“十界谓六道四圣也。”

  【六德】 (名数)梵语薄伽梵之六义也。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见佛地经论一。

  【六谛】 (名数)胜论师所立之六句义也。胜论之本师立六句义,其末师立十句义。佛道论衡序曰:“天竺盛于六谛,神州重于二篇。”见“胜论宗”条。

  【六地藏】 (名数)地藏菩萨秘记引莲华三昧经曰:“一檀陀地藏,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檀陀者译人头幢)。二宝珠地藏,为饿鬼道之能化,手持宝珠者。三宝印地藏,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四持地地藏,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五除盖障地藏,为人道之能化,为人除八苦之盖障者。六日光地藏,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恼者。”此莲华三昧经为日本台密一流极秘之经,不载于所传经录。谷响集十曰:“秘钞问答中引十卷钞云:六地藏:第一,(地狱道)白色(或肉色),赤莲华印(左手莲华其上童子头并幡右手月轮),梵号尾萨缚钵哩布罗迦。第二,(饿鬼道)白色(或肉色),赤莲华印(左莲华其上三股其上宝珠右施无畏),梵号罗怛曩迦罗。第三,(畜生道)白色(或肉色),赤莲华印(左莲华其上轮宝右手在胸),梵号罗怛曩幡尼。第四,(修罗道)黄色(或肉色),赤莲华印(左莲华其上剑右施无畏),梵号驮罗抳驮罗髯。第五,(人道)白色(或肉色),青莲华印(左莲华其上印右同上),梵号(诸本缺如)。第六,(天道)白色(或肉色),赤莲华印(左莲华其上羯么右白处三昧日轮之内有日也),梵号怛罗荼地也舍也。今详六地藏,实以地藏菩萨、宝处菩萨、宝手菩萨、持地菩萨、宝印手菩萨、坚固意菩萨名六地藏也。”【六地藏】(名数)地藏菩萨为六道能仕之尊。其六像恰当于六道也。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九尊中,地藏,宝处,宝手,宝印手,持地,坚固慧,称为六地藏。【六地藏】(名数)见“地藏”条。

  【六度】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渡生死海也。【六度】(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见“波罗蜜”条。

  【六度果报】 (杂语)一施感富,二戒感具色,三忍感力,四进感寿,五禅感安,六智感辩。见善戒经。

  【六度集经】 (经名)见上条。(CBETA注:见“六度经”条)

  【六度经】 (经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之略名。又六度集经之略名。

  【六度六譬】 (名数)见“六度”条。

  【六度满相】 (杂语)修六度各有满时。尸毗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舍国者,戒之满也。羼提仙人割肉无恨者,忍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赞佛者,精进之满也。尚阇梨鹊巢顶上者,禅定之满也。劬嫔大臣分地息诤者,智之满也。见俱舍论十八,辅行三之二,观音玄记下,四教仪。

  【六度譬喻】 (杂语)智慧为母,布施为乳母,戒为养母,忍辱为庄严具,精进为养育者,禅定为浣濯。见华严经。

  【六度说意】 (术语)有二义:一对治之故,二次第生之故。对治之故,对于善法有六事:一悭法,二恶业,三恚心,四懈怠,五乱心,六愚痴也。以此六法因缘之故,不得无上菩提。为欲坏六法之故,说六波罗蜜。次第生者,菩萨舍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学道,名为檀波罗蜜。既出家,受菩萨戒,名为尸罗波罗蜜。以护戒之故,虽有骂打,亦默受而不报,名为羼提波罗蜜。戒既清净,勤修善道,名为毗梨耶波罗蜜。以精进之故,五根调伏,名为禅波罗蜜。五根既调,知真法界,名为般若波罗蜜。

  【六度无极】 (名数)六波罗蜜也。波罗蜜旧译为度,或译为度无极。菩萨六度之行法无穷极,故曰度无极。

  【六度无极经】 (经名)六度集经之异名。

  【六恶贼】 (名数)见“六贼”条。

  【六法】 (名数)念佛等之六念为六法。止观六之二曰:“或六法为药,谓六念处。”又六法戒也。

  【六法不异】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

  【六法戒】 (名数)七众中,学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触,以染污心触于男子之身也。二、盗人四钱,盗他人之金钱四钱也。三、断畜生命,杀畜生之命也。四、小妄语,自称我为圣者而贪供养,为大妄语,其余不实之言为小妄语。五、非时食,过午而食也。六、饮酒也。行事钞下四之三曰:“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四分十八童女应二岁学戒。又云:小年曾嫁年十岁者与六法。(中略)学六法即羯磨所为,谓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也。”俱舍光记十四曰:“梵云式叉摩那,唐言正学,谓正学六法。言六法者: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二年间堪忍此戒法者,初为比丘尼,得受具足戒。

  【六法五愿】 (名数)真宗于教行信证真佛真土之六法,配弥陀四十八愿中之五愿而呼之。教为能诠之法,故不别配一愿,行为第十七愿之名号,信为第十八愿之三信,证为第十一愿必至灭度之证果,真佛真土由第十二光明无量与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而成就,故为六法五愿。

  【六凡】 (名数)十界分凡夫圣者之二类: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止观五之一曰:“凡圣皆具五阴。”同辅行曰:“凡谓六凡,圣谓四圣。”

  【六烦恼】 (名数)又云六大烦恼。见“烦恼”条。

  【六方】 (杂语)东西南北上下也。

  【六方护念】 (术语)又曰六方证诚,六方证明。阿弥陀经举六方诸如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言。有曰:“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六方礼】 (仪式)东南西北下方上方为六方。婆罗门之法,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王舍城长者之子善生,承父命。每朝洗浴敬礼。佛见之。说佛法之六方礼。名为善生经。见善生经条。

  【六方礼经】 (经名)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之略名。

  【六方证明】 (术语)与六方护念同。

  【六分阿比昙】 (书名)六足论之异名也。智度论二曰:“八干度六分阿毗昙等从何处出。”

  【六讽经】 (名数)每月有两回六度之讽经也。初二日为土地堂,初三日为祖师堂,初四日为火德神,初五日为韦天将军,初六日为普庵禅师,初七日为镇守堂。自十六日至二十一日,亦如上之次第,是皆为报其恩也。虽为此方禅林通规,然不知为何人创制。见象器笺十三。【六讽经】(仪式)见“讽经”条。

  【六根】 (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识而使各别缘六境之胜用,故立为六根。俱舍论三曰:“颂曰: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论曰: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六根】(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六根忏悔】 (修法)忏悔六根之罪障也。法华忏法记其作法。

  【六根功德】 (术语)得于六根清净之位之功德也。依根而数量有增减。见“六根清净”条。

  【六根互用】 (术语)断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净,则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经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是真六根互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说菩萨在六根清净之位,六根互用之德。法华论曰:“又六根清净者,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应知。”是相似之六根互用也。又楞严经四说声闻之六根互用。曰:“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河神女非鼻而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亦是相似之互用也。

  【六根净】 (术语)六根清净之略。

  【六根清净】 (术语)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中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中略)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经中具说六根,今举初后之二根)。普贤观经曰:“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是观。”圆觉经曰:“心清净,眼根清净,耳根清净,鼻舌身意复如是。”知度论十一曰:“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

  【六根清净位】 (术语)于天台所立别教五十二位之阶位,十信之位也,于圆教六即之阶位,相似即之位也。断见修二惑得六根之清净,与藏通二教之佛相齐。四教仪曰:“六根清净位,即是十信也。”辅行四曰:“能修四安乐行,一生得入六根净。极大迟者不出三生,若为名闻利养,累劫不得。”

  【六根食】 (名数)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舌根以味为食,身根以细滑为食,意根以法为食。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

  【六供具】 (物名)禅林之佛供也。一华,二香炉,三烛,四汤,五果,六茶。见僧堂清规三。

  【六垢】 (名数)恼,害,恨,谄,诳,憍之六法,能污秽净心,故名为垢。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三藏法数二十七。【六垢】(名数)垢秽真心者有六法。见“六垢法”条。

  【六垢法】 (名数)污秽真心之六法也。即诳、谄、憍、恼、恨、害之六惑。显宗论二十一曰:“烦恼垢六:恼害恨谄诳憍。诳憍从贪生,害恨从瞋起,恼从见取起,谄从诸见生。”

  【六观】 (名数)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一住观,二行观,三向观,四地观,五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见“六种性”条。

  【六观法】 (名数)出于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三、向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教之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种智。别教妙觉之果佛,成中道之观,知一切道种差别之观也。【六观法】(名数)见“观法”条。

  【六观音】 (名数)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三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为天台之义立。摩诃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宜用大慈。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兽王威猛,宜用无畏。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称天人,理则见佛性,称丈夫。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三障者惑业苦)。或谓天台引用陀罗尼杂咒,案陀罗尼杂集七曰:“吉祥神咒,南无观世音,能施无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师子音,大梵清净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众生乐,灭除无明使,济度生死海。”较诸今之六名,无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无对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谓系引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所:“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然是仅为五观音,无大悲,且无对于六道之文。可决为天台之义立也。迨千手等六观音,盛传于密部,遂见种种之观音,密教之徒,举此六观音,附于止观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经验记中列此六观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详之。一说,千手等六观音,与大悲等六观音相配,出于日本真言宗。二种之六观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图。古德之颂曰:“大悲千地狱,大慈正饿鬼,师子马头畜,大光面修罗,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圣观音为观音菩萨之正体,无千手马头等异相,故但谓之圣观音,又云正观音。新曰圣观自在菩萨(又作正),是乃法华经普门品所说之观音,胎藏界右方莲华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总有四观音:一为中台八叶院之观音,二为观音院之观音,三为释迦院之观音,四为文殊院之观音。皆圣观音也。

  【六汉罗】 (名数)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通于三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六行】 (名数)有佛之六行与外道之六行。佛之六行,六度之行也。金刚三昧经曰:“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觉行。”性灵集八曰:“牟尼善逝,开六行于娑婆。”外道之六行:一自饿外道,二投渊外道,三赴火外道,四自坐外道,五寂默外道,六牛狗外道也。见涅槃经十六,智度论五,三藏法数二十七。又,外道之六行观也。

  【六行观】 (名数)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者静也,妙也,离也,观而欣之。依此厌欣之力,次第断下地之惑也。故亦谓之厌欣观。但依如此上下对望之厌欣力,不能断第九有顶地之惑,以彼为更宜对比之上地故也,断有顶地之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外道以此六行观断下地之修惑,乃至生有顶地(见惑非彼之所断,又非受生之因)。佛在菩提树下,以无漏道,断有顶地之见修二惑,前亦先以此六行观断下八地之见修二惑也。是之谓五部合断(五部者,分见惑于四谛而为四部,修惑为一部)。俱舍论二十四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静妙离。”辅行六曰:“言世智者,依于世禅六行厌欣。”

  【六好日】 (杂语)帝王诞生相当之日,一年有六个之本命好日,谓之六好日。禅院于是日有祝圣之讽经。

  【六和】 (名数)六和敬之略。

  【六和合】 (名数)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相合也。传心法要上曰:“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六和敬】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余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证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六合释】 (术语)见“六离合释”条。

  【六和塔】 (堂塔)在浙江杭州南高峰下,其地旧有六和寺,宋开宝中建塔以镇江潮,因名六和塔。太平兴国中改寺名开化寺,而六和塔之名至今不改。

  【六慧】 (名数)璎珞本业经上说六种之智慧,即别教菩萨六位之分也。一闻慧,于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之相也。二思慧,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三修慧,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四无相慧,于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也。五照寂慧,照为中道之用,寂为中道之体,等觉位之菩萨,以中道之观慧照中道理体之智慧也。六寂照慧,于佛果位即中道之体而起中道之用之智慧也。又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见“六种性”条。

  【六即】 (名数)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天台以之为别教菩萨之行位,而别立圆教菩萨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又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理性虽如是,然以未闻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之道,而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者。三、观行即,不惟解知名字,更进而依教修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者。此位修随喜读诵等五品(法华之所说)观行,称为五品弟子位。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者。入此位,则得法华经所说六根清净之德,故称为六根清净位。五、分真即,依相似之观力,而发真智,始断一分之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于自此以后九住乃至等觉之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之无明,而分见法性者。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之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即妙觉也。六者次第前后之浅深,即者是之义,理位即是名字位,乃至即是究竟位,显前后为不二。虽由智(悟)情(迷)之浅深,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即是。以六治上慢。以即免自屈也。止观一之三曰:“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辅行一之三曰:“体不二义,故名为即。”又曰:“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旨,永无众过,暗禅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并由不晓六而复即。”观经妙宗钞上曰:“即者是义。”天台大师有六即义一卷。

  【六即佛】 (名数)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于三恶之众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三、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于十信之位,仿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证佛,即分真即位之佛,由初住至已上等觉,渐次破一品之无明,证一分之中道者。六、究竟佛,即究竟即位之佛,于妙觉之位,觉道究竟者。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彼此六佛互相即,故云即。今但就佛而论六即,就实则十界悉具六即。观经疏妙宗钞上曰:“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释教主故就佛辨。”

  【六坚法】 (名数)出于本业经。一、信坚。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修习空观,知一切之法皆为真谛而无毁坏者。二、法坚。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皆为俗谛而无毁坏者。三、修坚。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修习中观知一切法皆为中谛而不毁坏者。四、德坚。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修习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而不毁坏者。五、顶坚。别教等觉菩萨居十地之顶破惑显德而不毁坏者。六、觉坚。别教妙觉果佛觉了一切之法皆为中道而不毁坏者。【六坚法】(名数)见“坚法”条。

  【六剑】 (譬喻)色,声,香,味,华服,邪念之六法,譬如剑刃,即六尘是也。六度集经五曰:“吾以国为怨窟,以色声香味华服邪念为六剑截吾身六箭射吾体。”

  【六箭】 (譬喻)色声等六尘之法,能害众生之慧命,故以箭为譬。六度集经五曰:“吾以国为怨窟,以色声香味华服邪念为六剑截吾身六箭射吾体。”

  【六结】 (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虽一,而由妄相分别生六根也。楞伽经五曰:“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一因结有异。”

  【六解一亡】 (譬喻)以一巾喻涅槃,六结喻眼等之六根聚集而现生死。然生死与涅槃,本由对待而感者。若解生死之结(六解),则涅槃之一巾亦泯亡。故曰六解一亡。楞严经五曰:“六解一亦亡。(中略)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六界】 (术语)又曰六大。地水火风空识之六法也。此六法各有分齐,故名为界。

  【六界聚】 (术语)中阿含二十一说处经,为年少比丘说众生之身分六大假合,使舍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暖热之火大,呼吸之风大,耳鼻空之空大,乐苦识之识大也。曰:“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六境】 (名数)谓色声香味触法之六法,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之境界,故名六境。

  【六句义】 (名数)胜论本师所立,至末师而为十句义。见“胜论宗”条。

  【六聚】 (名数)上五篇于第三位加偷兰遮罪Sthūlātyaya之一也。偷兰遮者,译曰大障善道,犯波罗夷与僧残二罪而未成就之罪也,因之而置于二罪之次。行事钞中一曰:“五篇七聚,约义差别。正结罪科,止树六法。今依六聚且释其名:一波罗夷,二僧伽婆尸沙,三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波罗提提舍尼,五突吉罗。”

  【六聚界】 (名数)类聚比丘之具足戒,有七聚及六聚。见“篇聚”条。

  【六聚罪】 (名数)与六聚戒同。

  【六卷钞】 (书名)南山大师所著四分律行事钞三卷,各分上下而为六卷,故曰六卷钞。见诸宗章疏录上。

  【六卷略出经】 (经名)是四卷略出经之元经也,初自金刚智三藏金刚顶经大瑜伽教王经百千颂中略出,题曰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为四卷。世谓之四卷略出经,收于近世藏经中者是也。

  【六决定】 (名数)与六种决定同。又见“七深信”条。

  【六空】 (名数)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十二因缘空。”天台之仁王经疏中,引智度论以之为六空:一果报空,五蕴空是也。二受用空,十二入空是也。三性别空,十八界空是也。四遍到空,六大空是也。五境空,四谛空是也。六义空,十二因缘空是也。

  【六苦行】 (名数)与六行同,外道六种之苦行也。见“外道”条下。

  【六苦行外道】 (名数)六种苦行外道也。见“外道”条下。

  【六离合释】 (名数)又曰六种释,六合释。梵语杀三磨娑,此云六合。杀者六,三摩娑者合也。诸法以二义已上为名者,以此六种法式,分别其名义也。唯一义之名,即不当于此释,二义之名,为判归趣何义,必须此法式。其作法,初离释二义,次合释二义,故谓之离合释,略称曰合释。一持业释Karmadhāraya,又名同依释,体能持用,谓之持业,此义虽二,而体则一之名也。一体持一用,故名持业释。例如大乘,大者具七义,对小教而言,乘者运载之义,以济行者,其大体,能持运载之用,故名大乘。又同依者,依二义一体之义,若大,若乘,同依一体,故名同依。又如藏识,藏即为识,识持藏之用,故名持释,藏之义,识之义,同依一法体,故名同依。二依主释Tatpuruṣā,又名依士释,从所依之体,而立能依之法之名也。例如眼识,为依眼而生之识,故名眼识,是眼为所依之体,识为能依之法也,本为别种之法,别法从所依之法而立能依之名,故云依主。三有财释Bahuvrīhi,又云多财释,此全取他之名而为自之名,如世之有财者之有财物也。如觉者为有觉者,故名觉者,如唯识论,为有唯识之理之论,故立唯识论之名,是有财释也。四相违释Dvandva,此二体相违而集各别者为一名者也。例如教观,教与观本别,合相违之物为一名者,是相违释也。五邻近释Avyayibhāva,从邻近法之强物而立名也。例如四念处,念处之体虽为慧,而与之相应而起之念力强,故名念处,是邻近释之名也。六带数释Dvigu,例如五蕴十二处,带数量之名也。然而一名必非局于一释,有一名而涉于数释者。例如论语之名,论者圣贤之议论,语者为其议论之言语,视为论即语,则为持业释,语之体,持论之用也。若解为论者圣贤之议论,为依其论之语,而非依经等之语,则为依主释。若视为包有圣贤议论之语,则为有财释。若视为论者圣贤之议论,语者圣贤之教语,则为相违释。若视为非仅为书中议论之言语,而以议论之语为主,故名论语,则为邻近释。已上论语之一名,不带涉五释之数,则不当于带数释。梵Ṣatsamāsa。

  【六力】 (名数)力用有六种。【六力】(名数)一小儿以啼泣为力。二女人以瞋为力。三国王以憍豪为力。四罗汉以精进为力。五诸佛以大慈为力。六比丘以忍辱为力。见增一阿含经三十一。

  【六量】 (名数)五量加无体量是也。如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往之处。此中陈那菩萨之因明法,废余量,各随其所应,摄于现与比中,唯立现比之二量。见因明大疏一。

  【六轮】 (名数)本业璎珞经示三贤十圣之果报,用铁轮王等之名。天台取其经意而立六轮,以配于因位之六位:一铁轮王,十信位也。二铜轮王,十住位也。三银轮王,十行位也。四金轮王,十回向位也。五琉璃轮王,十地位也。六摩尼轮王,等觉位也。此中经无琉璃轮之名。止观辅行一之三曰:“入铜轮者,本业璎珞上卷经意以六因位而譬六轮。(中略)言六轮者:谓铁轮十信,铜轮十住,银轮十行,金轮十向,琉璃轮十地,摩尼轮等觉,轮是碾惑摧伏等义。”

  【六论】 (名数)外道六种之论也。婆薮盘豆法师传曰:“四皮陀六论。”百论疏上之下曰:“六论者:一式叉(Śikṣā)论,释六十四能法。二毗伽罗(Vyākaraṇa)论,释诸音声法。三柯刺波(Kalpa)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因缘名字。四竖底沙(Jyotiṣa)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法。五阐陀(Chandas)论,释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说偈名首卢迦。六尼鹿多(Nirukta)论,释立一切物名因缘。”

  【六骂】 (名数)恶法骂有三种:一面骂,如汝是生于除粪家之言是。二喻骂,如汝似除粪种等之言是。三自比骂,如我非除粪种乃至我非贩卖牛羊杀人等之言是。复有善法骂三种:一面骂,如汝是阿练若乃至坐禅人等之言是。二喻骂,如汝是阿罗汉乃至佛等之言是。三自比骂,如我非阿练若乞食纳衣乃至阿罗汉佛等之言是。是为假善事而意在骂辱也。见行事钞中三之一。

  【六门教授习定论】 (书名)一卷,无着菩萨造,世亲菩萨释,唐义净译。明以六门习修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六门者:一求脱之愿心,二积集胜行之资粮,三使心善住于一处,四资师圆满,五所缘圆满,六作意圆满。

  【六门经】 (经名)六门陀罗尼经之略名。

  【六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

  【六面尊】 (明王)降阎魔尊与大威德明王,谓之六足尊。又曰六面尊。

  【六妙法门】 (书名)一卷,天台智者说。明六妙门之法。

  【六妙行】 (名数)与六行观同。

  【六妙门】 (名数)一数息门,善调身息,数息自一至十,以摄乱心。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二随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谓为随息。若强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数息而修随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诸禅自发,以随为妙门也。三止门,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依随息而心安明净,然若心依于随,则有起想之乱,故宜舍随而修止。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将自开发,是以止为门也。四观门,分别权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而证诸禅定,然解慧未发,无明之心,味着诸定。故宜观心分明,知五阴之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见。颠倒既无,则无漏之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五还门,转心返照,名为还。行者虽修观照,然若计我能观照而破颠倒,则为计我之惑,反与外道同,故当转心而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之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而无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故以还为门。六净门,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为净。行者修还时,虽能破能观之倒心。然未发真明之无漏智,由住于无能所,即是一个受念,故使心智秽浊。若觉知之已,不住不着,泯然清净,则真明因此开发,即断三界之结,证三乘之道。是以净为门也。此六通称为妙门者,以其次第相通,而至于真妙之涅槃故也。见六妙法门,法界次第上之下。【六妙门】(名数)入真理之涅槃有六门。见“妙门”条。

  【六难】 (名数)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见涅槃经二十三。

  【六年苦行】 (故事)释迦佛出家已后至成道为六年苦行也。因果经曰:“便前进伽阇山苦行林中。(中略)宜应六年苦行。”无量寿经上曰:“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别有乐行六年之言,一义也。

  【六念】 (名数)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众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为诸众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也。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恶,不善之法,我欲精进护持也。五、念施,念施行有大功德,能除众生悭贪之重病,我欲以善施摄取众生也。六、念天,念天为欲界之六天乃至色界无色界之诸天,彼处受自然之快乐,皆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我亦欲具如是功德,生于彼天处也。问佛弟子应念三宝,何故念彼之生天?曰:是以为自己善业之果故也。问生天是凡夫之法,何故念之?曰:有人不堪入于涅槃,故念彼之生天而起行趣求也。此六念法为大小乘之通说,但念天之解释,大小乘不同。大乘依涅槃经,则天有三种:一生天,三界之诸天也。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也。三第一义天,涅槃也。二乘之人念前二天,菩萨但念第一义天。见别译杂阿含经九,涅槃经十八,智度论二十二,大乘义章十二。又律中更有一种六念法,授沙弥戒比丘戒已始授之,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也。二念智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言我常乞食,受请食者,言我今有请处念自去也。三念受戒时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也。四知衣钵有无等,念我三衣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也。五念同别处,若与众同食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有某缘,与众别而独食也。六念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当疗治之也。见行事钞上三之二。又有一种之六念。谓数息随息等之六妙门。见六妙门条。

  【六念处】 (名数)念佛等之六念也,其所念之境界,谓之处。如四念处。止观六之二曰:“或六法为药,谓六念处。”

  【六念法】 (名数)念佛等之六念也。见“六念”条。

  【六疱】 (名数)九相之随一,其疱相有六疱。

  【六皮陀】 (名数)金七十论中曰:“外智者六皮陀论:一式叉论,二毗伽罗论,三劫波论,四树底论,五阐陀论,六尼录多论。”即六皮陀分也。

  【六譬】 (名数)眼等六根譬如狗等六畜也。见“六众生”条。

  【六菩萨】 (名数)一师子戏菩萨,二师子奋迅菩萨,三师子幡菩萨,四师子作菩萨,五坚勇精进菩萨,六击金刚慧菩萨也。见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六菩萨名经】 (经名)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之略名。一卷,失译。说六菩萨之名与叹佛偈。

  【六七能遍计】 (术语)唯识宗谓识中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我执,第六识对一切之法境,于我法起执。其他前五识及第八识,无我法二执,无能遍计之义云。护法之说也。

  【六气】 (名数)佛家以六种气治病: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见翻译名义集。

  【六亲】 (名数)父母妻子兄弟也。无量寿经下曰:“六亲眷属。”行事钞二之二曰:“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同资持记曰:“六亲谓父母兄弟妻子。”

  【六情】 (名数)旧译经论多谓六根曰六情,以根有情识故也。是意之一,为当体之名,以意根为心法故也。他五者生情识,故从所生之果而名为情。金光明经曰:“心处六情,如鸟投网。常处诸根,随逐诸尘。”普贤观经曰:“忏悔六情根。”智度论四十曰:“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止观四之二曰:“十住毗婆沙云:禁六情如系狗鹿鱼蛇猿鸟。”嘉祥之中论六情品疏曰:“问:意可是情,余五云何是情?答:意当体名情,余五生情识之果,从果得称也。六情亦名六根,五根能生五识,意根能生意识。六情亦名六依,为六识所依。”此等皆名根为情。

  【六趣】 (名数)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有六所,谓之六趣,亦曰六道,一地狱趣Naraka-gati,八寒八热等之苦处也,此在地下,故曰地狱。二饿鬼趣Preta-gati,常求饭食之鬼类生处也。与人趣杂处而不可见。三畜生趣Tiryagyoni-gati,新译曰旁生趣,即禽兽之生所也,多以人界为依所而眼可见。四阿修罗趣Asura-gati,常怀瞋心而好战斗,大力神之生所也。以深山幽谷为依所而与人隔离。五人趣Manuṣya-gati,人类之生所也,分阎浮提等四大州,但四大洲隔离,不得通力者不能到。六天趣Deva-gati,身有光明,自然受快乐之众生,名为天,有欲界六所,谓之六欲天,色界无色界,皆为彼之生所。大乘义章八末曰:“此六种,经名为趣,亦名为道。所言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人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法华经序品曰:“尽见彼土六趣众生。”涅槃经二十五曰:“以心因缘故,轮回六趣具受生死。”

  【六趣轮回经】 (经名)一卷,马鸣菩萨集,赵宋日称等译。

  【六群比丘】 (名数)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三、三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毗奈耶律十一称六众苾刍曰:“一、阐陀,Nanda,二、邬波难陀,Upananda,三、阿说迦,Aśvaka,四、补捺婆素迦,Punarvasu,五、阐陀,Chanda,六、邬陀夷,Udāyin。”萨婆多论四曰:“一、难途,二、跋难陀,三、迦留因夷,Kālodayin,四、阐那,五、马宿,六、满宿。”戒因缘经三曰:“一、跋难陀,二、难陀,此二人生天上。三、迦留陀夷,四、阐怒,此二人得道涅槃。五、马师,六、弗那跋,此二人生龙中”。以上因梵音之具略而译语不同耳。一、阐陀,或曰阐那,阐怒。同一名也,又云车匿,或恶性比丘,暴恶也。佛灭后于阿难所得道(五分律三十)。二、迦留陀夷,又云邬陀夷,多淫,后于佛所得道,宿债所追,为贼所杀,埋于粪中(十诵律十四)。三、三文达多,或云难陀,难途,一人也,四、摩醯沙难陀,或云跋难陀,一人也。此二人生于天(萨婆多论四戒因缘经三)。五、马师,或云马宿,阿说迦。惟梵汉不同。六、满宿,或云补那婆素迦,弗那跋,惟梵汉相违。此二人愤我师目连为执杖外道所害,杀之,生于龙中(戒因缘经二)。

  【六群比丘尼】 (名数)六群比丘外,有六群比丘尼,此恶比丘尼准于比丘之六群而立名,故不列别名。大方便报恩经曰:“诸释女欲出家持禁戒,求衣钵,往诣王国比丘尼精舍,索出家。时有六群比丘尼,见诸释女,年幼稚,美色。今云何能舍难舍而共出家?我等当为说世间五欲快乐,待年限过,然后出家,不亦快乎!彼若还俗,必以衣钵奉施我等。”

  【六染心】 (名数)心体原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着外境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三执取相与第四计名字相也,二乘之极果及菩萨之十住位断之。二、不断相应染,不断为相续之义,于苦乐等境,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相续不断,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二相续相也。是分别起之法执,菩萨于初地之位断之。三、分别智相应染,分别智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智,此分别智与心王相应而污净心者,六粗中之第一智相也。是俱生起之微细法执,至第七地之位而断之。四、现色不相应染,依根本无明而薰动净心,现境界之相者。最极微细,不与心王及心所相应,故曰不相应。三细中之第三现相也,于八地之位断之。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而使净心始有能见之相者,不相应之义同上。三细中之第二转相也,于第九地断之。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业为动作之义,由根本无明而心体始动作者。是为根本之动作,故曰根本业。不相应之义同上。是为众生迷妄之元始,三细中之第一业相也,于第十地金刚喻定断之。三细六粗,明由因缘而生起之次第,故自细至粗而说,此欲辨治断之次第,故自粗至细而说。见起信论。

  【六忍】 (名数)一信忍,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信证,故名为信忍。二法忍,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信证,故名为法忍。三修忍,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于中道忍可信证,故名为修忍。四正忍,于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无明之惑,于中道之理忍可信证,故名为正忍。五无垢忍,于等觉位中更断除一品之无明,于无垢之自性清净心忍可信证,故名为无垢忍。六一切智忍,于妙觉更断一品之无明,得一切智。遍知一切中道之法,于此法忍可信证,故名为一切智忍。见菩萨本业经上。【六忍】(名数)菩萨本业璎珞经就菩萨之所位说六位之法忍。

  【六如】 (名数)金刚经之六喻。见“如梦幻泡影”条。

  【六入】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旧曰六入,新曰六处,即十二入十二处也。六境为外之六入,六根为内之六入。十二因缘中之六入为内之六入,即六根也。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处。处为所依之义,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名处。大乘义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六瑞】 (名数)法华经为出世本怀之经,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也。二入定瑞,次入无量义处三昧也。三雨华瑞,次从天雨四种之华也。四地动瑞,次大地六种震动也。五心喜瑞,大众见之内心生欢喜也。六放光瑞,次佛眉间白毫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也。此六瑞为三世十方诸佛说法华经前必示现之教化法式。见法华经序品。

  【六身】 (名数)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三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于报土而自受法乐者。四他受用身,对于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者。五胜应身,对于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六劣应身,对于二乘凡夫示现者,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上初二身为法身,中二身为报身,后二身为应身。【六身】(名数)心地观经说法报应之三者,各有二身。总为六身。见“佛身”条。

  【六神病相】 (杂语)若多惛惛,是肝中无魂,多忘失前后,是心中无神,若多恐怖癫病,是肺中无魄,若悲哭者,是肾中无志,若多回惑,是脾中无意,若怅怏者,是阴中无精,是名六神病。

  【六神通】 (名数)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三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三明及六神通。”见“通”条。

  【六生喻】 (杂语)以六众生喻六根也。俱舍论三十谓之六生喻经。见“六众生”条。

  【六师】 (名数)天竺外道之六师也。翻译名义有六师篇: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黎拘赊黎,三删阇夜毗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犍陀若提子等。详见“外道”条。

  【六师迦王】 (人名)佛灭后再造祇园精舍之王名。法苑珠林三十九曰:“于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于百年,被贼烧尽。经十三年有王六师迦者,依前重造。屋宇庄丽,皆宝庄严。”

  【六识】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照一识条。【六识】(术语)见“识”条。

  【六时】 (名数)昼三时夜三时合为六时也。昼三时为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为初夜中夜后夜。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西域记二曰:“六时合成一日一夜,昼三夜三。”又西天之法分一岁为六时。西域记二曰:“又分一岁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热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渐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

  【六十八大仙】 (名数)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三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唎支大仙,五钵利拏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隐知识大仙,八婆斯瑟佗大仙,九跋弥迦大仙,十迦摄波大仙,十一老迦摄波大仙,十二毗栗咎大仙,十三鸯祇罗大仙,十四鸯祇洛迦大仙,十五鸯祇刺四大仙,十六有相分大仙,十七有慈大仙,十八布刺须大仙,十九鹿顶大仙,二十琰摩火大仙,二十一洲渚大仙,二十二黑洲渚大仙,二十三诃利底大仙,二十四诃利多也那大仙,二十五甚深大仙,二十六三忙祇罗大仙,二十七嗢揭多大仙,二十八三没揭多大仙,二十九说忍大仙,三十名称大仙,三十一善名称大仙,三十二尊重大仙,三十三阿说罗也那大仙,三十四劫布得迦大仙,三十五香山大仙,三十六住雪山大仙,三十七护相大仙,三十八难住大仙,三十九末达那大仙,四十设腊婆大仙,四十一调伏大仙,四十二尊者大仙,四十三鹦鹉大仙,四十四毗诃钵底大仙,四十五网轮大仙,四十六珊尼折罗大仙,四十七觉悟大仙,四十八上具里大仙,四十九健陀罗大仙,五十独角大仙,五十一仙角大仙,五十二揭伽大仙,五十三单荼也那大仙,五十四干陀也那大仙,五十五摩登伽大仙,五十六可畏摩登伽大仙,五十七乔答摩大仙,五十八黄色大仙,五十九白色大仙,六十赤马大仙,六十一白马大仙,六十二持马大仙,六十三妙眼大仙,六十四朱目大仙,六十五婆罗器椤大仙,六十六那刺拖大仙,六十七山居大仙,六十八讫栗弥罗大仙,见大孔雀咒王经下。

  【六时不断】 (术语)每日昼夜六时勤行佛事而不断绝也。

  【六时忏】 (仪式)昼夜六时修忏法也。

  【六十二见】 (名数)见六字部本条。【六十二见】(名数)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三种:(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为常。二、色为无常。三、色为常无常。四、色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于过去之五蕴之所计也。又计色有有边无边等四句:一、计色为有边,谓空间之十方上下,边际有穷极也。二、计色为无边,与上反。三、计色为有边无边。四、计色为非有边非无边。其他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此于现在五蕴之所执也。又计色有如去不如去等四句:一、计色为如去,谓人来而生于此间,去而至于后世亦如是也。二、计色为不如去,谓过去无所从来,未来亦无所去也。三、计色为如去不如去,谓身神和合而为人,死后神去而身不去也。四、计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见有第三句过而计此句也。计他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此于未来五蕴之所见也。三世合而有六十句,于此加身与神之一异二见,而为六十二见(概括此六十二见,则神及世间之常无常等四句,与神及世间之边无边等四句,神及世间之如去不如去等四句,合而有十二句,及加身与神为一,身与神为异之二,故为十四,是曰十四难)。此六十二,但为断常有无之边见也。仁王经天台疏中曰:“六十二见,释者不同,且依大论:于五蕴上皆作四句;于色蕴云,过去色神及世间常,是事实,余妄语,无常等三句亦然,余阴亦如是,成二十;现在有边无边等历五阴上有二十;死后如去不如去等亦有二十;成六十。是神与身一,神与身异,成六十二。”(二)天台,嘉祥等诸师于二十种之我见成六十二见之一释。就外道色蕴而计我有四句:一、色是我,二、离色而有我,三、色为大,我为小,我住于色中,四、我为大,色为小,色住于我中。计他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历三世合而为六十,以断常二见为根本,为六十二。是五见中身边二见之所属也。见文句四之二,义疏四。(三)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有六十二见。阿含十四梵动经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中略)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中略)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本劫者过去之时也,本见者于彼之过去起常见也末劫者未来之时也,末见者于未来世起断见也。本劫本见之十八,彼经说常论四,亦常亦无常论四,边无边论四,种种论四,无因而有论二也。末劫末见之四十四,有想论十六,无想论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八,断灭论七,现在泥洹论五也。瑜伽论八十七曰:“见萨迦耶见(译为我见)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谓四遍常见论(即常论之四),四一分常见论(即常无论之四),二无因论(即无因而有论之二),四有边无边想论(即边无边论之四),四不死矫乱论(即种种论之四)也。如是十八诸恶见趣,是计前际而说我之论者也(即本劫本见)。又十六有见想论(即有想论之十六),八无想论(即无想论之八),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即非有想非无想论之八),七断见论(即断灭论之七),五现法涅槃论(即现在泥洹之五)。此四十四诸恶见趣,是计后际而说我之论者也(即末劫末见)。本劫本见中,常论之四者:一、外道入禅定,得忆识过去二十劫以来之事,而计其中之众为常住不灭也。二、某外道忆识过去四十劫以来之事,计之为常住也。三、某外道忆识过去八十劫以来之事,计之为常也。四、某外道以捷疾智或天眼,计现在之众生及世间为常住也。亦常亦无常之四者,一自梵天没而来生于人间,得宿住智,观前之来处,言彼大梵天王,自然而有:一、向是常,我等为彼所化,故为无常。二、彼天众为戏笑放逸。失定而没落于此土者,后得宿住智,知前之来处,计曰彼众之不戏笑放逸者,在彼为常住,我等戏笑,故致此无常。三、彼天众生欲染之心者,为之失定而没在于无间,后得宿住智,计言彼天众之无相无染者为常住,我等生欲染之心,乃致此生死无常。四、某人以捷疾智分别思量,计我及世间为常无常也。边无边之四者:一、有人入定,观世间有边际,而起边见,二、有人入定,观世间无边际,而起无边见,三、有人入定,观世间之上下有边,四方无边,或四方有边,上下无边,起亦有边亦无边之见,四、有人以捷疾智观察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之见(是十四难中之四见)。种种论之四者:一、有人自不知世间有报无报,而他人来问此事,耻以不知答之,强随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二、有人自不知有他世无他世,而有人来问此事,若记别有无,则恐为妄语,反问于彼,而随彼之所见,答以如是也。三、有人不知善与非善之法,而有人来问此事,以非善非恶答之也。四、有人自愚钝,不知他之问,他若有问,则随他之言而答之也。世有四种之人,于他问而住于如此见解,是为种种论之四见。瑜伽论名为不死矫乱论。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问不死天之事,一种人以怖己之无知故,一种人以心有谄曲故,一种人以心怀恐怖故,一种人以愚钝故,为种种矫乱之答也。无因见论之二者:一有人先自无想天中生于人间,后修禅定,见前生之无想无心,世间无因而计为有也。一有人以捷疾智分别之,世间无因而执为有也。末劫末见中,有想论之十六者:一、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色身,有想念。二、计无色身,唯有想念。三、计亦有色有想,亦无色有想。四、计非有色有想,非无色有想。是为以想对色之四句。又一、计我死于此,而后有边际,有想念。二、计无边际,有想念。三、计亦有边有想,亦无边有想。四、计非有边有想,非无边有想。是为以想对边无边之四句。又一、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苦有想。二、计有乐有想。三、计亦有苦有想,亦有乐有想。四、计非有苦有想,非有乐有想。是为以想对苦乐之四句。又一、计我死于此而后有一想。二、计有若干想。三、计有小想。四、计有无量想。是为以想对多少之四句。总为十六想之见论也。无想论之八者,无想对于色身有四句:一、我终于此后有色而无想。二、亦无色亦无想。三、亦有色无想,亦无色无想。四、非有色无想,非无色无想。又无想对于边无边有四句:一、我终于此后有边际而无想。二、无边无想。三、亦有边无想亦无边无想。四、非有边无想,非无边无想。合有八句,为无想之八见。彼既为无想论,故无对苦乐之四句,亦无对多少之四句,以是皆为有想上之见解故也。非有想非无想之八者,对于色有四句,对于边无边有四句,可准于无想论而知之。无苦乐之四句,多少之四句,亦非想非无想故也,断灭之七者:一、我今此身,为四大所成,父母所生,衣食之所养,是为无常,终归于断灭。二、我今此身,不得灭尽,生于欲界天乃终断灭。三、欲界天之身,未得灭尽,至于色界天,诸根具足,彼之报尽,竟归于断灭。四、在色界地中,未得灭尽,生于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而可断灭。五、在空无边处中,未得灭尽,生于识无边处而可断灭。六、在识无边处中,未得断灭,生于无所有处而后可灭尽。七、无所有处中,尚不可灭尽,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彼之非想报尽,断灭无余。现在泥洹之五者,瑜伽论谓为现在涅槃:一、有人言我今此身泥洹,何则?我于现在之五欲,自恣受快乐,此身即是泥洹,过之更无泥洹,是指欲界为泥洹也。二、有人指色界之初禅天为泥洹。三、有人指色界之第二禅天为泥洹。四、有人指色界之第三禅天为泥洹。五、指色界之第四禅天为泥洹。无色界之四空处,今略之不论。见大乘义章六,大乘义林章四末,法华文句四之二。

  【六十二种有情】 (名数)唯识枢要上本曰:“六十二种有情颂曰: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释之曰:“一、五趣为五。二、四姓为四。三、男与女及非男非女为三。四、劣与中及妙为三。五、在家与出家苦行与非苦行为四(是第一句)。六、律仪与不律仪及非不律仪为三。七、离欲(阿罗汉)与未离欲(不还果已下)为二。八、邪性定(堕于三恶)与正性定(决于得道者)及不定聚定(二者之中间)为三,出家五众与近事男及近事女(在家法二众)为七(第二句)。习断者与习诵者、净施人、宿长、中年、小年、轨范师、亲教师、共住近住弟子、宾客、营僧事者、贪利养恭敬者、厌舍者、多闻者、大福智者、法随法行者、持经者、持律者、持论者、为十九。异生(凡夫),见谛(圣者),有学(前三果),无学(罗汉)为四。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为四。轮王为一(第三句)。合名六十二种有情(第四句)。”

  【六十卷】 (杂语)法华玄义十卷,释法华之大意,文句十卷,正释经文,摩诃止观十卷,明修行之方规,已上三十卷,乃天台大师说,章安大师笔受。又释签十卷,释法华玄义,疏记十卷,释文句,辅行传弘决十卷,释摩诃止观,已上三十卷,乃荆溪大师湛然述。本末合成六十卷,称之谓天台之三大部。

  【六时礼赞】 (仪式)唐善导往生礼赞中有六时礼赞之文。昼夜六时礼赞弥陀之偈颂也。书中亦有续为六字礼赞之文。又六时勤此礼赞,故曰六时礼赞。

  【六时三昧】 (仪式)六时勤行之三昧修法也。念佛忏法等,一心勤佛事,谓之三昧。

  【六识十名】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六十四梵音】 (名数)如来之音声。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梵者清净之义。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七曰:“一、流泽声,Snigdhā。二、柔软声,Mṛdukā。三、悦意声,Manojñā。四、可乐声,Manoramā。五、清净声,Śuddhā。六、离垢声,Vimalā。七、明亮声,Prabhāsvarā。八、甘美声,Valgu。九、乐闻声,Śravaṇiyā。十、无劣声,Anelā。十一、圆具声,Kālā(Kalā’)。十二、调顺声,Vinītā。十三、无涩声,Akarkaśā。十四、无恶声,Aparṣā。十五、善柔声,Savinītā(Suvinitā)。十六、悦耳声,Karṇasukhā。十七、适身声,Kāyaprahlādanakarī。十八、心生勇锐声,Cittodvilyakarī。十九、心喜声,Hṛdayasaṁtuṣṭikari。二十、悦乐声,Prītisukhajānani(jananī)。二十一、无热恼声,Niṣparidāhā。二十二、如教令声,ājñeyā。二十三、善了知声,Vijñeyā。二十四、分明声,Vispaṣṭā。二十五、善爱声,Premaṇīyā。二十六、令生欢喜声,Abhinandanīyā。二十七、使他如教令声,ājñāpanīyā。二十八、令他善了知声,Vijñāpanīyā。二十九、如理声,Yuktā。三十、利益声,Sahitā。三十一、离重复过失声,Punaruktadoṣajahā。三十二、如师子音声,Siṁhasvaravegā。三十三、如龙音声,Nāgasvaraśabdā。三十四、如云雷吼声,Meghasvaraghośā。三十五、如龙王声,Nāgendrarutā。三十六、如紧那罗妙歌声,Gandharvasaṁgītighosa。三十七、如迦陵频伽声,Kalaviṅkasvararutā。三十八、如梵王声,Brahmasvararutāravitā。三十九、如共命鸟声,Jīvamjīvakasvararutāravitā。四十、如帝释美妙声,Devendramadhuranirghośā。四十一、如振鼓声,Dundubhisvarā。四十二、不高声,Anunnatā。四十三、不下声,Anavanatā。四十四、随入一切音声,Sarvaśabdānupraviṣṭā。四十五、无缺减声,Avāśabdavigatā(Apa’)。四十六、无破坏声,Avikalā。四十七、无染污声,Alīnā。四十八、无希取声,Adīnā。四十九、具足声,Prasṛtā。五十、庄严声,Saritā。五十一、显示声,Lalitā。五十二、圆满一切音声,Sarvasvarapūraṇī。五十三、诸根适悦声,Sarvendriyasamtoṣaṇī。五十四、无讥毁声,Aninditā。五十五、无轻转声,Acañcalā。五十六、无动摇声,Acapalā。五十七、随入一切众会声,Sarvaparṣadanuravitā。五十八、诸相具足声,Sarvākāravaropetā。五十九、令众生心意惟喜声,Pramuditā。六十、说众生心行声,Sakhilā。六十一、入众生心喜声。六十二、随众生信解声。六十三、闻者无分量声。六十四、众生不能思惟称量声。”上出梵语,据名义大集二十,为六十种梵音而出。悉昙藏二曰:“佛之梵音中以八转声之相具八梵音,相乘而成六十四种梵音。”

  【六十四书】 (名数)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三、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p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p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书,Yavanī(隋言大秦国书)。七、鸯瞿梨书,Aṅgulīyalipi(隋言指书)。八、耶那尼迦书,Yānanikā(隋言驮乘)。九、娑伽婆书,Sakārilipi(随言牸牛)。十、波罗婆尼书,Brahmavalililpi(隋言树叶)。十一、波流沙书,Paruṣalipi’(隋言恶言)。十二、毗多荼书,Vitaḍalipi’(隋言起尸)。十三、陀毗荼国书,Drāviḍalipi(隋言南天竺)。十四、脂罗低书,Kinā-(又rā)。rilipi(隋言裸人形)。十五、度其差那波多书,Dakṣiaalipi(隋言右旋)。十六、优伽书,Ugralipi(隋言严炽)。十七、僧佉书,Saṁkhyālipi(隋言等计)。十八、阿婆勿陀书,Apāvṛttalipi’(隋言覆)。十九、阿[少/(兔-、)]卢摩书,Anulomalipi(隋言顺)。二十、毗耶寐奢罗书,Vyāmiśralipi’(隋言杂)。二十一、陀罗多书,Daradalipi(乌场边山)。二十二、西瞿耶尼书,Aparagodānilipi(无隋言)。二十三、珂沙书,Khāsyalipi(疏勒)。二十四、脂那国书,Cinalipi(大隋)。二十五、摩那书,Hūṇalipi(斗升)。二十六、末荼叉罗书,Madhyakṣaravistaralipi(中字)。二十七、毗多悉底书,(梵不明)(尺)。二十八、富数波书,Puṣyalipi(花)。二十九、提婆书,Devalipi(天)。三十、那伽书,Nāgalipi(龙)。三十一、夜叉书,Yakṣalipi(新隋语)。三十二、干闼婆书,Gandharvalipi(天音声)。三十三、阿修罗书,Asuralipi(不饮酒)。三十四、迦娄罗书,Garuḍalipi(金翅鸟)。三十五、紧那罗书,Kiṁnaralipi(非人)。三十六、摩睺罗伽书,Mahoragalipi(大蛇)。三十七、弥伽遮伽书,Mṛgacakralipi(诸兽音)。三十八、迦迦娄多书,Kākarutalipi(乌音)。三十九、浮摩提婆书,Bhaumadevalipi(地居天)。四十、安多梨叉提婆书,Antarīkṣadevalipi(虚空天)。四十一、郁多罗拘卢书,Uttarakurudvīpalipi(须弥化)。四十二、逋娄婆毗提诃书,Pūrvavidehalipi(须弥东)。四十三、乌差波书,Utksepalipi(举)。四十四、腻差波书,Nikṣepalipi(掷)。四十五、娑伽罗书,Sāgaralipi(海)。四十六、跋阇罗书,Vajralipi(金刚)。四十七、梨迦波罗低梨伽书,Lekhapratilekhalipi(往复)。四十八、毗弃书,Vikṣepalipi’(音牒)。四十九、多书,Prakṣepalipi’(食残)。五十、阿[少/(兔-、)]浮多书,Adbhutalipi(未曾有)。五十一、奢娑多罗跋多书,Sāstrāvartalipi(如伏转)。五十二、伽那那跋多书,Gaṇanāvartalipi(算转)。五十三、优差波跋多书,Utksepāvartalipi(举转)。五十四、尼差波跋多书,Nikṣepāvartalipi(掷转)。五十五、波陀梨佉书,Pādalikhitalipi(足)。五十六、毗拘多罗婆陀那地书,Dviruttarapadasaṁdhilipi(从二增上句)。五十七、耶婆陀输多罗书,Yāvaddaśottarapadasaṁdhilipi(增十句已上)。五十八、末荼婆哂尼书,Madhyāhāriṇilipī(中五流)。五十九、梨沙耶娑多波恀比多书,Ṛṣitapastaptā(诸仙苦行)。六十、陀罗尼卑叉利书,Dharaṇīprekṣaṇilipi(观地)。六十一、伽伽那卑丽叉尼书,Gagaṇaprekṣaṇīlipi(观虚空)。六十二、萨蒱沙地尼山陀书,Sarvauṣadhiniṣyandā(一切药果因)。六十三、沙罗僧伽何尼书,Sarvasarasaṁgrahaṇī(总览)。六十四、萨沙娄多书,Sarvabhūtarutagrahaṇī(一切种音)。”(以上梵名虽多据Lalitavistara.pp14344,然其顺序不惟不一致,亦有出没不明者)。大般若经三百三十二曰:“六十四能十八明处,一切伎术无不善巧,众人钦仰。”智度论二曰:“四韦陀经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是等六十四种世间技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又曰:“四韦陀经中治病法、战斗法、(中略)难问法,是等六十四种世间技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

  【六十四眼】 (杂语)阿鼻之狱卒有六十四之眼也。往生要集上本曰:“有十八狱卒。头如罗刹。口如夜叉。有六十四眼。迸散铁丸。钩牙上出高四由旬。牙头火流满阿鼻城。”

  【六十心】 (名数)大日经住心品大日如来分别瑜伽行者之心相,答金刚手菩萨之问。谓一贪心,随顺染法也。二无贪心,随顺无染法也。三瞋心,随顺怒法也。四慈心,随顺慈法修行也。五痴心,不观法之是非善恶,遇便信受也。六智心,顺修殊胜增上法也。七决定心,尊教命如说修行也。八疑心,随所闻常生不决定心也。九闇心,于无疑虑之法生疑虑也。十明心,于不疑虑之法无疑虑修行也。十一积聚心,以无量为一为性也。十二斗心,互相是非为性也。十三诤心,于自己而生是非也。十四无诤心,是非俱舍也。十五天心,心思随念成就也。十六阿修罗心,乐处生死也。十七龙心,思念广大之资财也。十八人心,思念利他也。十九女心,随顺欲情也。二十自在心,思惟欲我一切如意也。二十一商人心,顺修初收聚后分析法也。二十二农夫心,须随顺初广闻而后求法也。二十三河心,顺修依因二边法也。二十四陂池心,随顺渴无厌足法也。二十五井心,如是思惟深复甚深也。二十六守护心。唯此心实,余心不实也。二十七悭心,随顺为己,不与他法也。二十八狸心,顺修徐进法也。二十九狗心,得少分以为喜足也。三十迦楼罗心,随顺朋党羽翼法也。三十一鼠心,思惟断诸系缚也。三十二歌咏心,三十三舞心,修行如是法,我当上升种种神变也。三十四击鼓心,顺修是法,我常击法鼓也。三十五室宅心,顺修自护身法也。三十六师子心,修行一切无怯弱法也。三十七鸺鹠心,常暗夜思念也。三十八乌心,一切处惊怖思念也。三十九罗刹心,于善中发起不善也。四十刺心,一切处发起恶作为性也。四十一窟心,顺修为入窟法也。四十二风心,遍一切处发起为性也。四十三水心,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也。四十四火心,炽盛炎势为性也。四十五泥心,四十六显色心,类彼为性也。四十七板心,顺修随量法,舍弃余善故也。四十八迷心,所执异所思异也。四十九毒药心,顺修无生分法也。五十羂索心,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也。五十一械心,二足止住为性也。五十二云心,常作降雨思念也。五十三田心,常如是修事自身也。五十四盐心,所思念彼复增加思念也。五十五剃刀心,唯如是依止剃除法也。五十六弥卢等心,常思惟心高举为性也。五十七海等心,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也。五十八穴等心,先决定彼后复变改为性也。五十九受生心,诸有修习行业彼生也,六十心,梵本缺文,阿阇梨言缺一猿猴心,行者之心散乱不住一处也。大日经疏二曰:“然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当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自然得顺净菩提心。”

  【六事成就】 (名数)菩萨欲成就六度之行所修之六事也。一供养,欲成就檀波罗蜜者。二学戒,欲成就戒波罗蜜者。三修悲,欲成就忍波罗蜜者。四勤善,欲成就精进波罗蜜者。五离谊,欲成就禅定波罗蜜者。六乐法,欲成就智慧波罗蜜者。庄严经十二曰:“诸菩萨为成就六度故,于诸地中决定应作六事: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若不长时供养,则檀度不得圆满。供养义如供养品说。二者必应学戒,此为成就戒度。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三者必应修悲,此为成就忍度。若不长时忍诸不饶益事,则忍度不得圆满。四者必应勤善,此为成就进度。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五者必应离谊,此为成就禅度。若在聚落多诤扰心,则禅度不得圆满。六者必应乐法,此为成就智度。若不遍历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

  【六事经】 (经名)摩登女解行中六事经之略名。

  【六侍者】 (名数)方丈有六侍者,一巾瓶侍者,二应客侍者,三书录侍者,四衣钵侍者,五茶饭侍者,六干办侍者,是皆亲炙于室中,必须为法忘躯,必严密者任此职,庶不孤此法乳也。【六侍者】(名数)见“侍者”条。

  【六受】 (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连六作。”

  【六受法】 (名数)见“六受”条。

  【六术】 (杂语)天竺之六种外道也。广弘明集序曰:“六术扬于佛代,三张冒于法流。”

  【六衰】 (名数)色等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故曰六衰,犹言六贼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经曰:无五趣五阴六衰,则是泥洹。”同记曰:“衰祇是贼,能损耗故。”中论疏四末曰:“六尘亦名六衰,令善衰灭。”见六贼条。

  【六随眠】 (名数)俱舍论所说: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唯识称之为六根本烦恼。见俱舍论十九。【六随眠】(名数)见“随眠”条。

  【六体】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

  【六天】 (名数)欲界有六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他化自在天王多具眷属,为佛道之障碍,故称为第六天之魔王。

  【六通】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证通āsravakṣaya-jñāna之一。漏尽知证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者。成就此六通限于三乘之圣者。俱舍论二十七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证通,二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四他心智证通,五宿住随念智证通,六漏尽智证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亦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尽通。”(以上六神通次第,同智度论二十八说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异)。【六通】(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

  【六同十异】 (名数)声闻缘觉二乘之同异也。见二乘条。

  【六头首】 (名数)禅苑清规以首座,书状,藏主,知客,库头,浴主为六头首。此中库头之一,虽属知事,然从众名为六头首。

  【六万藏】 (杂语)法藏六万偈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曰:“提婆达多,虽复随佛出家,嫉妒情深,窥望利养,虽复能多读诵六万香象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智度论十四曰:“调达诵得六万法聚,与阇王共造五逆,生入地狱。”天台观经疏曰:“调达有三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

  【六妄】 (名数)眼等之六尘也。是为凡夫迷妄之境,故名妄。楞严经四曰:“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闻觉知。”

  【六味】 (名数)苦味,酸味,甘味,辛味,咸味,淡味之称。南本涅槃经一曰:“其食甘味有六种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咸,六淡。复有三德:一者轻软,二者净洁,三者如法。”

  【六位】 (名数)一、十信位,二、十住位,三、十回向位,四、十地位,五、等觉位,六、佛地位也。旧译之华严经,说此六位。新经立等觉位而为七位。见十住心广名目五。

  【六无减】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说六无减:一欲无减,欲度脱众生之欲心所也。二精进无减,为度众生勤而不倦之精进心所也。三念无减,念三世诸法而不失之念心所也。四慧无减,分别一切法相之慧心所也。五解脱无减,佛断一切烦恼之正习而证解脱,故云解脱无减。六解脱知见无减,于证解脱之知见而无边清净也。”

  【六无为】 (名数)大乘立六无为。但非谓有六种之别体,乃断我法二执处所显之一种真理,有、无、常、无常,皆不可名,但是法之实性,故名法性也,此一法性从所显之缘分种种之名也。一虚空无为,此法性离本来诸障碍之位所显者名之。二择灭无为,依此法性智慧力断烦恼之位所显者名之。三非择灭无为,不由此法性之择力而为本来清净或缘缺之位所显者名之。四不动无为,此法性生于第四禅天离苦乐粗动之位所显者名之。五想受灭无为,此法性入于圣者非想地所摄之灭尽定。灭六识心想及苦乐二受之位所显者名之。六真如无为,由此法性有真实如常之相而名。此中前五无为,就一法性所显之位之差别,而假立为五种之名者也。前五者为诠法性之相之假名,后一者为诠法性之体之假名也。由是而论,前五无为名体皆为假立,真如无为,体为定在,但真如之名为假立也。见唯识论二,百法问答钞九。

  【六无畏】 (名数)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若到此六处,则各各离彼之扼缚,而得苏息,故名无畏。凡大日经之说相,地前立三阿僧祇劫,于此三劫越粗妄执与细妄执及极细妄执之三妄执,此上更立十地,为开发金刚宝藏位,以上上方便更断微细之妄执,而至于佛果。即三劫十地之次第,三劫为地前,十地为地上。十地者,第四之一切也(与显教以三劫为究竟异),于此地前三劫差降真言行者所得之功德而立六无畏也:一善无畏,是即世间之善心,持五戒十善等离三途业之位也。真言行人修三密而供养本尊之位与之齐。二身无畏,二乘行者不净观等成就,于身之扼缚得解脱之位也。真言行人依有相观于坛上本尊众相现前之位与之齐。三无我无畏,二乘之人证无我之理,于一切法观无我相之见道位也。真言行人于本尊海会觉众像为缘生,不生爱着之位与之齐。四法无畏,二乘之人于五蕴等法觉性相为空证偏真之理之无学道位也。真言行人于瑜伽境界如水月镜像观无性无相之位与之齐。五法无我无畏,三乘之人,了万法唯心心外无法而心得自在之位也。真言行人知一切境界皆自心功德得自在之用之位与之齐。六平等无畏,一乘之人了万法一实真如,于诸法无能所本末,住于平等法界之位也。真言行人现诸法本不生,住心实际平等本源之位与之齐。已上六无畏以三劫配之,则前四者乃初劫之位,第五者乃第二劫之位,第六者乃第三劫之位也。但三劫就所度之妄执而立之,六无畏就能度之净心而立之。见大日经疏三十、住心广名目六、辩惑指南三。【六无畏】(名数)真言行者于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也。见“无畏”条。

  【六物】 (名数)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条之下衣也。已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

  【六物图】 (书名)佛制比丘六物图之略名。一卷,宋元照着。

  【六现观】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五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谓之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也。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即无学道)中一切之诸智。此中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而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故均于俱舍论之事现观。见唯识论九。【六现观】(名数)见“现观”条。

  【六相】 (名数)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依此而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华严宗之至相,大发挥之。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一切缘起之法,必具此六相。不具六相,则不能为缘起。此六相为就体相用论平等差别之二义者。前二相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者示平等之体,别相者示差别之体。平等之体,谓一体具多体也,差别之体谓多体各别也。例如一舍,一舍中具许多之砖瓦等以砖瓦等多体总造一舍,是为平等之体即总相也,而一舍中,砖瓦等之多体各别,即为差别之体,是别相也。又同异之二相者,为相上之平等差别,如砖瓦等形相虽各别然有同造一舍之相,故云同相,诸相各别,故云异相。又成坏之二相者,为用上之平等差别如砖瓦等以各异之作用合成一舍,谓之成相,彼等各具一一之作用,谓之坏相。此六相互相融和,不离一味,谓之六相圆融。是一切缘起法之自性然也。【六相】(名数)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就圣眼所见之诸法体性言之,则于一一事相中,见此六相圆融,以六相圆融之故,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也。所谓法华之一真法界无尽者,依此六相之圆融而证之。是出于华严经初地十大愿中第四愿之文,华严宗第二祖至相大师所发明,一家之大法门也。晋经二十三曰:“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法,总相别相,有相无相,有成有坏。”唐经三十四曰:“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摄诸波罗蜜,净治诸地。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所有菩萨行,皆如实说。”十地论一曰:“一切诸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法相。”探玄记九曰:“除事者谓阴界入等者,此辨定其义,谓约道理说融通,非是阴等事相中辨故除简之。”大乘义章三曰:“阴界入等使此相望事别隔碍不具斯六,所以除之,若摄事相以从体义阴界入等一一之中皆具无量六相门也。(中略)此六乃是大乘之渊纲,圆通之妙门。”华严传三(至相传)曰:“后遇异僧来谓曰:汝欲得解一乘之义,其十地中六相之义慎而勿轻,可一两月间摄静思之,当自知耳。言讫忽然不现,俨惊惕良久。因则陶研不盈累朔,于焉大启。”一总相者,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等之诸根而成一体。二别相者,多德各各而非一,如身体虽为一,而眼耳等之诸根各各不同。此二相为一身与诸根相对之平等差别二门也。三同相者,多德不乖角,具各各成一总之义,如眼等诸根具各各成一身之义,而非他物。四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异形类也。如眼等之相貌各异。此二相,诸根互相望,而辨平等差别之二义也。五成相者,多义正缘起而成一总也,如诸根缘起而成一身。六坏相者,多义各住自法而不移动也,如诸根住自位而各自为用,此二相依同异之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果,平等差别二门也。大乘义章三曰:“考实论之,说前四门,辨义应足,为约同异,成前二门,故有六也。”又此六相,依体相用之三大,分平等差别之二门也。颂曰:“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同成于总,各体别异显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方便。”

  【六相圆能】 (名数)华严经中说凡缘起之法有六种之义相而圆融和会。见“六相”条。

  【六相圆融】 (术语)见“六相”条。

  【六牙白象】 (杂语)见“白象”条。

  【六业】 (名数)五趣之业与不定业也。一地狱业,为十恶业之上品者。二畜生业,为十恶业之中品者。三饿鬼业,为十恶业之下品者。四人业,为散善之下者。五天业,散善之上者,感欲界之六天,八禅定业,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六不定业,微善下恶,受业不定者。见成实论六业品,大乘义章七。【六业】(名数)日本叡山所学之课业。一止观业,习法华之经疏也。二大日业,习大日经之经疏也。三金顶业,习金刚顶经之经释也。四苏悉业,习苏悉地经之经记也。五一字业,习一字顶轮王经之经释也。六瑜祇业,习瑜祇经之经记也。初传教立止观遮那二业,于遮那业中摄大日业等诸业,后来渐分业于遮那业中,开五课焉。

  【六夷】 (名数)六波罗夷也。大乘之十波罗夷中,除小乘之四波罗夷者。四波罗夷,大小共说也。

  【六因】 (名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又凡有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为生法,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法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为有力能作因。此有力能作因之因体,只限于有为法,不通于无为法。以无为法,为无作用,不向彼之生法而与力也。不障者,谓不妨他之生法,使他自在而生者也。如虚空之于万物,是为无力能作因,故此无力能作因,通于一切之无为法也。此因所得之果,名为增上果。二、俱有因,为俱有果之因,故名俱有因。谓是必二个已上之法相依而生,如束芦之相依,地等之四大种,生住等之四相是也。盖四大种之生,必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也。是为同时俱有之法,互为因互为果者,此谓之互为果俱有因。此因所得之果,名士用果。三、同类因,谓同类之法以同类之法为因也。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此同类之名,就善恶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善之色蕴与善之识蕴相望,犹同类因等流果故也。盖此因所得之果,乃等流果也。四、相应因,心与心所之法,必同时相应而生,故名相应法。就此一聚之心心所,以一望他,名为相应因,如彼之俱有因。盖于俱有因中,特别开心心所之法而立此因也。故所得之果,以俱有因为例,称为士用果。五、遍行因,是为由同类因,特开烦恼法而立者。盖在见惑,苦谛下之五见及疑与无明,集谛下之邪见见取二见及疑与无明。遍生一切之惑,故名遍行因。是不过为同类因之一种,故所得之果,即等类果也。六、异熟因,是以恶与有漏善之二法为体,如以五逆之恶法,感地狱之报,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与地狱之果,皆非善非恶,但为无记性(惟一苦一乐),如此以善因恶因,皆感无记之果,因果异类而熟(一因恶果无记,一因善果无记),故因为异熟因,果为异熟果,俱舍论六曰:“因有六种: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旧译者,智度论三十二称为相应因(相应因),共生因(俱有因),自种因(同类因),遍因(遍行因),报因(异熟因),无障因(能体因)。梵1 Kāraṇahetu,2 Sahabhūhetu,3 Vipākahetu,4 Saṁprayuktakahetu,5 Sarvatragahetu,6 Sabhāgahetu。

  【六欲】 (名数)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姿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想欲。此六法能起人之贪欲心,故称欲。见智度论二十一。【六欲】(名数)一色欲,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而生贪着也。二形貌欲,见端容美貌而生贪著者。三威仪姿态欲,见行步进止含笑娇态等而生爱染者。四语言音声欲,于巧言美语适意之音声清雅之歌咏等,而生爱著者。五细滑欲,于男女皮肤之细软滑泽等而耽染者。六人相欲,见男女可爱之人相而贪著者。见智度论二十一。而破此六欲须以九想。见九想条。又六欲天也。

  【六欲四禅】 (名数)欲界之六欲天与色界之四禅天也。四禅为离淫欲之清净天也。

  【六欲天】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见智度论九,俱舍论八。

  【六欲天淫相】 (名数)六欲天皆不离淫欲,而淫相各异。见“四忉利交形”条。

  【六喻】 (名数)金刚经说梦幻泡影露电之六喻,以明诸法之空无常,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喻般若】 (名数)金刚般若经说梦幻等六喻,谓之六喻般若。

  【六栽】 (名数)新译云六触。与六识相应而生,触之心所也。玄应音义三曰:“六栽经中亦名触,案触能长养心心数法,栽能长养枝叶华条,其义相似,因以名焉”。

  【六贼】 (譬喻)色声等六尘。以眼等六根为媒,劫掠功能法财。故以六贼为譬。涅槃经二十三曰:“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中略)六大贼者,夜则欢乐。六尘恶贼,亦复如是。处无明闇,则得欢乐。”最胜王经五曰:“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六尘诸贼则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楞严经四曰:“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又以六贼譬六根之爱喜。杂阿含经四十三曰:“士夫,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中略)六内贼者,譬六爱喜。”

  【六斋日】 (行事)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于此日受持八戒,遂成为六个之八戒斋日。摩诃般若经十四曰:“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诸天众会。”(此一月分前后半月,前后相对,故斯次第)。四天王经曰:“佛告诸弟子:斋日责心慎身守心,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天王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飞蛟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智度论十三曰:“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总。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害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中略)问曰:何以故?诸恶鬼辈以此六日恼害于人。答曰:天地本起经说,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着火中(即护摩之供养),以是故。诸恶鬼神礼此六日辄有势力。(中略)复次诸鬼神父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着火中,过十二岁已,天王来下,语其子言:汝求何愿?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养法,以烧香甘果诸清净事。汝云何以肉血着火中如罪恶法?汝破善法,乐为恶事,令汝生恶子,啖肉饮血。当说是时,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发黄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从此八鬼生,以是故于是六日,割身肉血着火中而有势力,如佛日法中无好恶。随世恶日因缘故,教持斋受戒。”同六十五曰:“是六斋日是恶日,令人衰凶。若有是日受八戒持斋布施听法,是时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观普贤经曰:“刹利居士,于六斋日,敕诸境内力所及处令行不杀。”大毗婆沙论四十一曰:“三十三天于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集善法坐,称量世间善恶多少。见造善者便拥护之,见造恶者即共嫌毁。”

  【六着】 (名数)璎珞经所说十三烦恼中之后六也。见“烦恼”条。

  【六着心】 (名数)六种之执着心也。如贪着心,爱着心,瞋着心,疑着心,欲着心,慢着心是。

  【六震】 (名数)见“六种震动”条。

  【六智】 (名数)见道中之四谛智及法智比智六者,若法智比智历四谛,则为十六智,即见道之十六心也。仁王经上曰:“有学六智。”

  【六种阿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六种不还】 (名数)前五种加现般则为六种不还。现般者,不还之圣者不生于上界而于欲界之现身断余惑,即般涅槃也。

  【六种动相】 (名数)又名六种震动。感应神通力而起之奇瑞也。见“六种震动”条。

  【六种供具】 (名数)一华,二涂香。三水,四烧香,五饭食,六灯明,如是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供于护摩坛之四方。【六种供具】(物名)密家常用六种之供物也。见“供养”条。

  【六种供养】 (名数)一阏迦,二涂香,三华,四焚香(又曰烧香),五饮食,六灯明也。此六种如其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乃善无畏三藏所传。【六种供养】(物名)又名六种供具。见“供养”条。

  【六种观】 (名数)六现观也。

  【六种还源观】 (名数)还源观说六观:一,摄境归心真空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秘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境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

  【六种护摩】 (名数)从上五种增益法中开延命法为六种,为祈寿命之延长者。瑜祇经疏上曰:“亦为六种,增益坛中更加延命。”【六种护摩】(名数)护摩法有六种。见“护摩”条。

  【六种回向】 (仪式)法会之式目也。阏伽等六种供具奉献三宝之文,谓之六种,以后所修功德回向自他一切之文,谓之回向,即合六种供养之文与回向之文,而谓为六种回向也。两文载于诸法会仪则中卷。

  【六种即】 (名数)圆教之六即位也。天台观经疏曰:“佛是觉义,有六种即。”见“六即”条。

  【六种俱生惑】 (名数)百法明论所记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之六烦恼也,此六者皆为俱生之惑。同解上曰:“此六即俱生,若开恶见法十,即分别惑也。又十惑中瞋唯不善,余九皆通有覆不善。”

  【六种决定】 (名数)菩萨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种之决定也: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持戒之力必定常生贵胜之家。三、不退决定,谓由忍辱之力,所修之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习决定,谓由精进之力,常时修习善法,必定无有间息。五、定业决定,谓由禅定之力,成就正定业,永不退失。六、无功用决定,谓由智慧力,不加功行,必定自然住于理。见大乘庄严论十二。

  【六种苦行外道】 (名数)一自饿外道。节饮食而忍饥饿者。二投渊外道,投身于渊而死者。三赴火外道,常以五热灸身者。四自座外道,常为裸形,不拘寒暑,坐于露地者。五寂默外道,以尸林冢间为住处,常寂默不语者。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者。见涅槃经十六。

  【六种力】 (名数)见“力”条。

  【六种罗汉】 (名数)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余涅槃者。三,护法罗汉。于所得之证果,能自防护者。四,安住法罗汉。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者。五,堪达法罗汉,能修练根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者。六,不动罗汉,根性最为殊胜,遇无论如何之逆缘,亦不动转所得之法者。见俱舍论二十五。【六种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六种巧方便】 (名数)菩萨六种之善巧方便也。一随顺巧方便,谓顺次教诫,令生信乐,说甚深之法而使之易解也。二立要巧方便,谓誓与众生所求之田宅钱财,次第使行善法也。三异相巧方便,谓教供养父母,受持禁戒等不顺时,乖异瞋责,使他畏惧也。四逼迫巧方便,谓原有犯戒等事,断绝供给,或加谪罚,使离恶法也。五报恩巧方便,谓施与众生财物令生报恩之心也。以出世门之财供养使行受持禁戒等也。六清净巧方便,谓自天降生出家学道,成无上菩提,使众生皆信乐,所有惑染悉令清净也。菩萨地持经八详说之。

  【六种三宝】 (名数)一、同体三宝,即一体三宝也。二、别相三宝,即化相三宝也。三、一乘三宝,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胜鬘经,法华经等之意也。四、三乘三宝,为三乘者所现之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众为僧宝。胜鬘经,摄论等之意也。五、真实三宝,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法宝,见谛已上之三乘圣众为僧宝。六、住持三宝,同于四种三宝之中。见义林章六本。

  【六种散乱】 (名数)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三、内散乱,谓修定之时,心动散于诸尘,不生味着,退失静定也。四、相散乱,谓使他人信自己有德,诈作修善之相,而心退失也。五、粗重散乱,谓修善法之时,生我我所之执及我慢等,为此邪执粗重之力故,而所修之善法不清净也。六、作意散乱,谓余乘及余定等依外教作意修习,无有证悟,却生散乱也。杂集论一卷末说之。

  【六种食】 (名数)一、乞食。人有下中上三品,下品者自为邪命而得食,中品者受一食,且赴请,上行之人,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与福利故也。二、次第乞食。凡愚者贪味弃贫从富,上行之流,不选贫富,等慈众生,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律中说人复次第乞食,于求处数数正食,得贮余食。行者作念此余食法世尊开听病者,我今无病不可受,是故不作余食法。四、一坐食。有人数数不正食于中前数数食其余米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养身者为增烦恼之故,故数数食,今我为道而非为养身。故仅中前一坐食。五、一揣食。经中亦名节量食。一受即止,故云一揣食。节俭少食,名节量食。有人受一食法,于一食中恣意饱啖,气胀腹满而起睡眠消息,半日不减,以妨修道,故须节量。六、不中后饮浆。有人节量饮食,尚贪味,于中后数数饮浆果浆蜜等。为求此浆多致邪命,费功废道。是故不饮。见不思议疏上。

  【六种释】 (名数)法相宗所传之六离合释也。

  【六种授记】 (名数)一种性未发心记,与上之第一同。二已发心记,与上之第二同。三现前记,与上之第四同。四不现前记,对面说为现前记,于异处遥说为不现前记。五时觉时定记,记时劫之数量名字,并说佛及国土之名字者。六时无量时不定记,总言于无量劫作佛,不委曲辨时劫之数量及佛国之名号者。地持论,胜鬘宝窟上末。

  【六种调伏】 (名数)菩萨调伏恶法障碍之六法也。一、性调伏,谓菩萨有善根种性,故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也。二、众生调伏,谓调伏一切众生,知声闻性缘觉性乃至人天性之别,使夫夫得道也。三、行调伏,谓修万行调伏诸烦恼,为众生修苦行而不悔恨也。四、方便调伏,谓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使初发心者劝持戒离生死,已发心者亲近善友受持经法等也。五、熟调伏,谓对众生无善根者,说人天之乐,使发菩提心,对有善根者,说出世间之法,使之增长,成熟善果也。六、熟调伏印,谓菩萨自身之善法得成熟而印于自己之心也。印者法印也。菩萨善戒经三详说之。

  【六种性】 (名数)璎珞本业经上说:一习种性,十住也,与前同。二性种性,十行也,与前同。三道种性,十回向也,与前同。四圣种性,十地也,与前同。五等觉性,与前同。六妙觉性,妙极觉满。此中性虽通于六位,而种局在于因。故前之四位,正名为种。等觉虽犹在因,而胜于前位,故称为觉。不谓为种也。【六种性】(名数)璎珞经分别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种性为六位。见“种性”条。

  【六种因】 (名数)见“六因”条。

  【六种印】 (印相)六种之波罗蜜,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云六种印。善戒经一曰:“菩萨性者,有六种印。以此印故,一切众生则得识知此是菩萨。何等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六种震动】 (术语)大地震动,有三种之六动:(一)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于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诸师依此二经之文,除长阿含经之第五时(将舍性命之时),加涅槃经之出家时而为六时动,即八相中后六相之时也。文句记三之一曰:“若准长阿含,多缘地动,亦可为表。经云:有六缘地动:谓入胎,出胎,出家,成道,法轮,入灭。小教虽即,不云所表,既在八相中之后六。”(二)为动六方也。大品般若经一曰:“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智度论八曰:“入此三昧能种种回转此地,令六反震动。”(三)为动六相也。是亦般若经之说。旧曰(晋华严经)动起涌震吼觉,新曰(大般若经)动涌震击吼爆。前三取形,后三取声。此六种各有小中大之三相,故有十八相,申言之,即有六种十八相震动也。文句记三之一曰:“此六事释新旧不同,新云动涌震击吼爆,今且用旧。摇飏不安名动,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陇凹凸为涌,六方涌没亦名涌,隐隐有声名震,[石*羊]磕发响名吼,令物觉悟名觉。新云击如打搏,爆若火声,经论略标,多云震动。”晋华严经二曰:“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觉,遍觉,等遍觉。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涌。”唐华严经五曰:“华藏庄严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普遍动。起,遍起,普遍起。涌,遍涌,普遍涌。震,遍震,普遍震。吼,遍吼,普遍吼。击,遍击,普遍击。”大般若经一曰:“六种变动:谓动,极动,等极动。涌,极涌,等极涌。震,极震,等极震。击,极击,等极击。吼,极吼,等极吼。爆,极爆,等极爆。”已上三种中第一为示作动之时,后二种正为六种震动之义也。

  【六种正行】 (名数)开会五种正行之第五为六种。如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是也。

  【六种住】 (名数)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菩萨于十住之位成就佛道之种性也。二解行住,于十行十回向之位,积解行之功,不退失也。三净心住,于初地见道之位破一切见惑,使心得一分清净也。四行道迹住,迹者足迹也,自二地至七地修习真观,渐次断思惑,即有行道证入之迹也。五决定住,于八九两地不借道力功用,增进任运,决定不退失也。六究竟住,于第十地学行满足究竟等觉之位也。非妙觉之究竟者。见菩萨持地经二。

  【六众】 (名数)六群比丘,义净新译谓之六众。

  【六众生】 (名数)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众生: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系着一处;次得其鸟;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罗;次得狝猴。得斯众生悉缚一处,其狗者乐欲入村;其鸟者常欲飞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乐向冢间;失收摩罗者常欲入海;狝猴者欲入山林。此六众生悉系一处,所乐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处,各各不相乐。于他处而系缚故,各用其力向所乐方,而不能脱。(中略)六众生者譬犹六根,坚柱者譬身念处,若善修习身念处有念不念色,见可爱色则不生着,不可爱色则不生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于可意法则不求欲,不可意法则不生厌是故比丘当勤修习多住身念处。”(身念处,身之不净观也)。俱舍论三十引此经,谓之六生喻经。

  【六舟】 (譬喻)以舟譬六波罗蜜。因波罗蜜译言到彼岸也。三教指归运敞序曰:“六舟接舻,三驾分辔。”

  【六住】 (名数)十住位中之第六位也,又地持经所说之六种住也。见“六种住”条。

  【六转依】 (名数)转依从所得之位,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三贤资粮位与四善根加行位之转依也,此位未断种子,未证真如,原非转依,但依胜解惭愧之二力,能损本识中染种之势力,益本识内净种之功德,故名为转依。二,通达转,为见道位之转依,由此已去,为断恶证理,则真实之转依也,但为分证。三,修习转,修道位之转依也。四,圆满转,妙觉位之转依也。五,下劣转,二乘所得生空之菩提涅槃也。六,广大转,大乘所得生法二空之菩提涅槃也。见百法问答钞八。【六转依】(名数)见“转依”条。

  【六字】 (术语)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为六字之名号,闇婆髻驮那么之六字为文殊之六字陀罗尼。又观音之真言有六字章句,称为六字法。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梁录与六字咒王经同为救阿难而说。咒文较彼为简略。

  【六字法】 (修法)又曰六字供,六字护摩。有二种:一为观音之六字法,依请观音经所说,以六观音或六观音所变之六字明王为本尊而诵念六字章句陀罗尼之修法也。百二十尊法菩萨部载其仪轨。二为文殊之六字法,诵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真言而祈念文殊菩萨也。百十尊法菩萨部载其方规。

  【六字供】 (修法)与六字法同。

  【六字河临法】 (修法)于河中修观音之六字法也。瞿醯经补阙品曰:“或于水上密布净板。如法泥治。于上而作。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罗者,应于水上作也。”

  【六字护摩法】 (修法)与六字法同。

  【六字名号】 (术语)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也。佛号正为阿弥陀佛之四字,南无译为归命,是虽为能归之相,然就行者之所称,故开举能归之言而为名号。弥陀之名号,特由之而成就机法一体愿行具足之深义也。观无量寿经曰:“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观佛三昧经三曰:“名南无光照如来。”

  【六字名号一遍法】 (术语)日本时宗之开祖一遍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托宣而为偈颂曰:“六字名号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体,万行离念一遍证,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遍之法也(周遍法界之一如之法,一遍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遍无二之体性也。依斯一遍之法,万行悉离念,而证悟于一遍,是人中上上妙好华也。”取此偈颂四句首字劝化诸人之念佛札记,为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六十万人。见智真条。

  【六字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为六字神咒王经,彼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

  【六字神咒王经】 (经名)一卷,失译,东晋录。与六字咒王经同本,咒稍多。

  【六字陀罗尼】 (真言)有三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三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三、对阿难所说之六字大明也。是由三种:一为救阿难之女难而说者,六字咒王经及摩登伽经之所说是也。二为救阿难之病难而说者,圣六字增寿大明王陀罗尼经之所说是也。三但对扬阿难而说者,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之所说是也。此三种亦非依字数而得称。

  【六字文殊】 (修法)文殊菩萨之六字法也。见“文殊”条。

  【六字文殊法】 (修法)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为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诃萨咒曰:闇婆计陀那(上)摩,于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遍,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遍,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

  【六自在王】 (名数)谓眼等六根也。

  【六字章句陀罗尼】 (真言)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三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于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系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三宝,三称我名,诵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此三义,观音经疏记荆溪师之说也。然依凤潭师之考证,则此说大非。曰:经中所说三章句之第一章句,有安荼詈,般荼詈之六字;又第二章句,有此六字;时第三章句,为释尊自说,咒之首句,置多侄多(说咒曰)之语,直下曰安荼詈般荼詈。可知以此六字为真言之体,余句皆为转释此六字者。安荼詈般荼詈即安那般那观,入出之数息观也。依此数息而定止一心,故得除灭一切之灾厄。且所谓六字章句非独限于此经之咒,六字咒经有多本,即六字神咒王经(失译),外道旃陀罗女厌惑阿难及诸善人时,如来以怜愍之故,说六字神咒王经,咒曰:安陀隶,钵陀隶。及阿那,阿那夜(是遗去遣来数息之句义也),皆为灭恶咒。又有六字咒王经(失译),为前之异译,咒句亦同。又有一本之六字大陀罗尼咒经(失译),全与上二本同,云佛住耆阇崛山中(楞严住祇洹时),长老阿难为旃陀利女咒术所收(具如摩登伽经头谏经等所说),白佛言:我今强为他收去,佛告汝当受持六字大咒。咒曰:斯地梯昙(如他侄他之句),安荼隶般荼隶等,此咒能消诸病,消诸邪术起尸鬼厌蛊之诸难。其他经轨中,有六字章句之陀罗尼甚多。何必强为六道六根等之释。然则以此六字章句,配于六道之六观音等,亦无稽之至也。见观音纂玄记。

  【六字章句咒】 (真言)与六字章句陀罗尼同。

  【六字咒功能法经】 (经名)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之略名,即说六字文殊之真言。

  【六字咒王经】 (经名)一卷,失译,东晋录。因旃陀罗厌惑阿难,而说此破之。

  【六宗】 (名数)是耆阇寺凛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此二者同前。三不真宗,如诸大乘经说诸法如幻化等者。四真宗,说诸法真空之理者(清凉云:第三第四仅法(第四)喻(第三)之别)。五常宗,如涅槃经说真理有恒沙功德常恒等义者,与前第四之真宗同。六圆宗,如华严经说法界自在缘起,德用圆满者,即前之法界宗也。见五教章。【六宗】(名数)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为六宗。又,于此六宗中除成实俱舍二宗之小乘,加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大乘之六宗。

  【六足论】 (名数)一、舍利弗之集异门足论,二、大目干连之法蕴足论,三、大迦多衍那之施设足论,四、提婆设摩之识身足论,五、筏苏蜜多罗之品类足论,六、同人之界身足论也。前三论为佛在世之作,后三论为佛灭后之作,皆论一切有部宗之法义。智度论二谓为六分阿毗昙者是也。后迦多衍尼子作发智论,文义最为广博,故后代之论师,以六论为足,以发智论为身。足为助成之义,此六论助成发智论也。此七论为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藏。俱舍论光记一本曰:“前之六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此上七论是说一切有部根本论也。”

  【六足尊】 (菩萨)五大明王中大威德明王之别号也。此尊有六头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为六牛,独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于此尊也。为西方无量寿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萨之所现也。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菩萨。”秘藏记钞十曰:“文殊菩萨者,西方四菩萨中第二利菩萨也。此菩萨现所名六足尊,六足尊者大威德也。瑜祇经大威德名六足尊,是其证也。”见“大威德明王”条。

  【六祖】 (杂名)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

  【六罪人】 (名数)谓犯四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者。

  【六作】 (名数)见“六受”条。

  【鏧】 (物名)又作金,或作鏧子铜钵。乐器名。以铜制之,如仰半钟,击以枹木,取勤行之节者。

  【龙】 (异类)梵语,那伽Nāga,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众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智度论曰:“那伽,秦言龙。”梵语杂名曰:“龙,梵名曩誐。”善见论十七曰:“龙者长身无足。”慈云之天竺别集上曰:“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为洪流。”辅行四曰:“龙得小水以降大雨。”五不思议之中有龙之不思议。孔雀王经,大云经等说诸龙王之护持佛法。

  【龙钵】 (杂名)晋书僧涉传曰:涉西域人,苻坚时入长安,能以秘咒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李绅诗曰:龙钵已倾无法雨。

  【龙藏】 (杂语)龙宫之经藏也。禅宗龟鉴曰:“庭前柏子话,龙藏所未有底。”

  【龙藏寺碑】 (杂名)畿辅通志云隆兴寺在正定府治东。一名龙藏寺。隋开皇六年建。初为龙藏寺。寺有碑。在殿隅。集古录称其字画遒劲。有欧虞之体云。

  【龙畜】 (杂语)龙属于六趣中为畜生趣,故曰畜。

  【龙方】 (杂语)北方也。以五行中北方为水也。大日经一曰:“是等依龙方。”

  【龙奋迅三昧】 (术语)此三昧之力,能如龙之奋迅,现勇猛之威势也。正宗记龙树章曰:“即入龙奋迅三昧,据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复本座示寂。”

  【龙峰】 (人名)黄龙派之祖慧南禅师,住于宋黄龙山,故其法脉称黄龙派。师称龙峰。

  【龙宫】 (杂名)龙王之宫殿,在大海之底。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海龙王经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无量珠宝,种种庄严,且自海边通海底造三道宝阶,恰如佛往昔化宝阶自忉利天降阎浮提时。佛与诸比丘菩萨共涉宝阶入龙宫。受诸龙供养,为说大法。

  【龙宫钟】 (传说)祖庭事苑四曰:“感通传云:西国修多罗院有一石钟,形如吴样,色如青碧玉,可受十斛。鼻上有三十三天像,四面以金银隐。东西两面有宝珠,大如五升。一角分耀,状如华形。周匝作十方诸佛初成道像。至日出时,钟上有诸化佛,说十二部经。舍卫城童男童女,悉来听之,闻法证圣。犯欲者不闻法,摩尼大将以金刚杵击之。百亿世界中闻声,于光明中,悉闻百千释迦佛说修多罗经。此钟是拘留秦佛所造。彼佛灭度后,娑竭龙王收去。至释迦佛兴,复将来。至佛灭度,钟先唱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钟鼻诸天,闻皆涕泣,龙复将去。”

  【龙光瑞像】 (图像)扬州龙光寺所安置之旃檀瑞像也。见“瑞像”条。【龙光瑞像】(图像)行事钞下二曰:“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取图,如是三反,方乃近真。(中略)中国之僧,欲将来汉地诸国各爱护之,不使出境,王令依本写而留之。今所传者,乃至四写也,彼本今在扬州长乐寺。又曰龙光瑞像。”同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中国之僧,即鸠摩罗琰,自西天负像欲来此方。路经四国,皆留本图写。至龟玆国,王抑之,自道使返,以妹妻之。后生罗什,什齎至姚秦。后南宋孝武破秦,躬迎此像,还江左,止于龙光寺。故号瑞像,至隋朝置于长乐寺。有僧奏请瑞像归寺,今在帝京。此据龙光壁记。”(今者为宋朝,在帝京者,汴都西华门外之圣禅院也)。续稽古史略一曰:“元仁宗延佑三年丙辰,于燕京大圣万安寺立栴檀瑞像殿,安置此像。翰林承旨程钜夫瑞像殿记曰: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玆六十八年,凉州十四年,长安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复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七年(宋朝也),北至燕京居圣安寺十二年(金朝也),北至上京大储庆寺二十年(元朝也),南还燕京内殿居五十四年(元朝也),丁丑岁三月,燕宫火。迎还圣安寺之居。居五十九年。世宗至元十二年,迎奉于万寿山仁智殿。同十四年建大圣万安寺,同二十六年自仁智殿迎安寺之后殿。其后二十七年,仁宗延佑三年,敕建栴檀瑞像殿。”(此记载于稽古史略四、宋宁宗录中)。

  【龙光王佛】 (佛名)舍卫国波斯匿王在此佛所,既为深位之菩萨。仁王经中曰:“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

  【龙河】 (地名)尼连禅河之异名,此河中有龙住,故名。在金刚座之东而不远。破僧事五曰:“尼连禅河龙名伽陵伽,此云黑色。以先业缘住此河中,两目皆盲,若佛出世眼即得明,若佛灭后其眼还盲。”寄归传一曰:“创成正觉龙河,九有兴出尘之望。”同四曰:“择散宝于龙河,颇达其妙。”

  【龙户】 (杂语)龙宫也。寄归传一曰:“恚损轻枝,现生龙户。”

  【龙华】 (术语)法苑珠林曰:弥勒为佛时,于龙华树下坐。华枝如龙头,故名。亦云种出龙宫,故曰龙华树。详见“龙华会”条。

  【龙华忏法】 (书名)一卷,明如惺集。说祈念弥勒菩萨忏悔罪障之作法。

  【龙华会】 (术语)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经当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于此土出世,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谓之龙华会,中世身化龙身,又入禅定,以待龙华会。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八日,诸寺各设斋,以五香水浴佛,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刘禹锡诗曰:“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龙华三会】 (术语)弥勒佛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之众生,故曰龙华三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佛既转法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尔时去雉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中略)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阿罗汉,第二会有九十四亿人,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民,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法弟子。”心地观经二曰:“若有得闻此心地观报四恩品,(中略)若命终时即得往生弥勒内宫,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龙华三会,当得解脱。”

  【龙华树】 (植物)弥勒佛成道时之道树也。梵名,奔那伽。弥勒大成佛经曰:“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大日经疏七曰:“奔那伽是龙树华,弥勒世尊于此树下成佛,其直云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龙华寺】 (寺名)茶香室丛钞曰:水经泗水篇注云: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据此,则龙华寺,实中国第一佛寺矣。

  【龙军】 (人名)Nāgasena,菩萨名。即那先比丘也。佛灭后出世,立佛不说法之义。俱舍论三十曰:“若有大德,名曰龙军,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深密经疏一曰:“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即是旧翻三身轮主。彼说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无色声等尘相功德。”见那先比丘条。

  【龙龛】 (物名)贤圣之威德,譬如龙,藏其道体之棺椁,谓之龙龛。正宗记马鸣章曰:“四众以真体閟之龙龛。”

  【龙门伊阙造像】 (杂名)龙门伊阙造像,约一万二千尊,高者过八丈。就山石凿成佛殿,千佛围绕,可谓钜观。自魏及唐,造像有字可拓者,尚存二千品。佛像身面残缺者,约有七千尊。亟宜修补。

  【龙猛】 (人名)旧译曰龙树,新译曰龙猛。西域记八曰:“南印度那伽阏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龙树之译名有三:一、龙树(罗什译之龙树传),二、龙胜(般若流支译之顺中论),三、龙猛(今之西域记)。嘉祥中论疏序会龙树与龙胜之名,贤首宗致义记上会龙树与龙猛之名,真言宗常依新译用龙猛之名。

  【龙脑钵盂】 (杂名)苏轼文曰:大觉禅师持律严,仁宗赐龙脑钵盂,师对使者焚之。

  【龙女】 (异类)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女,八岁,诣灵鹫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有速得佛者否?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中略)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中略)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于现前,头面礼敬。(中略)尔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谓汝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中略)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此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龙泉】 (杂名)龙所住之泉池也。以龙力故,水不竭。智度论七曰:“譬如龙泉,龙力故水不竭。”

  【龙神】 (异类)龙能具不测之力用,故称为神。八部众之一也。法华经序品曰:“四众龙神瞻察仁者。”

  【龙神八部】 (杂语)八部众中以天及龙为魁,故曰天龙八部,又曰龙神八部。如言诗书六经。见“八部众”条。

  【龙神三热】 (传说)除阿耨达池之龙王外,其他一切龙属有三热之苦。见“三热”条。

  【龙胜】 (人名)龙树菩萨之异名。旧译曰龙树。新译曰龙猛。龙胜,龙猛,名异义同。大藏经目录曰:“顺中论二卷,龙胜菩萨造,无着菩萨释。”释氏稽古略一曰:“龙树大士,西天竺人也,亦名龙胜。”见龙树条。

  【龙施女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须福长者女名龙施。浴时遥见佛之相好,发菩提心。魔变为父之相,初使修小乘,心坚不动。魔教自楼投下而死,变成男子,得道记。

  【龙施菩萨本起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龙施女自说过去之经历。

  【龙树】 (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Nāgārjuna,生于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那伽阏剌树那。译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摩诃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齎华严经,开铁塔传密藏,显密八宗之祖师也。龙树传曰:“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中略)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西域记八曰:“那伽阏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

  【龙树本迹】 (本生)龙树菩萨之本地,谓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三宝感应录下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三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月星明佛,龙树名妙云自在王如来。”弘法之付法传上曰:“寻本则妙云如来,现迹则位登欢喜。”八宗纲要上曰:“龙树则昔之妙云相佛,今则寄位于初欢喜。”(但三宝感应所引二经藏经中无之)。

  【龙树出家因缘】 (故事)龙树传云:龙树生于婆罗门种,一切经书道术,无所不通。有契友三人,相共至术家,学隐身法,于王宫中为淫乐。王悟之,闭诸宫门,使数百力士以刀斩空。三人者即死,唯龙树依王头侧得免,是时始知欲为众祸本。入山诣一佛塔,出家受戒(付法传亦同)。

  【龙树传法提婆】 (故事)见“提婆”条。

  【龙树开铁塔传密教】 (传说)见“铁塔”条。

  【龙树菩萨传】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龙树章大同。

  【龙树入龙宫齎华严经】 (传说)龙树传云:龙树已出家,入灵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经典授之。诵持爱乐,虽通实义,然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不得。自念言:佛经虽妙,犹有所未尽。我欲推未尽而演之,以悟后学。于此欲更造衣服,立教戒,附于佛法而小异。独在静处水精房中,思惟此事。大龙菩萨见而怜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之经典,无量之妙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龙问曰:看经遍否。答言:汝诸函中经典无量,我所读已十倍阎浮提。龙送出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付法藏传五亦同)。贤首华严传一曰:“如真谛三藏云:西域传记说,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有三本。(中略)下本见流阎浮。”

  【龙树四教】 (名数)龙树菩萨以四门判释经论,是曰龙树四教:一有门,谓四阿含经等,说一切因果皆实有者。二空门,谓般若经等,说真空实相之理,荡除众生之情执者。三亦有亦空门,谓深密经等诸大乘经,说性空相有者。四非有非空门,谓中论等双破有空者。见华严经疏钞六。

  【龙树自杀】 (传说)龙树传记有一小乘师见龙树高明,常怀忿嫉。龙树为入闲室,自行蝉脱。西域记十记为引正太子自刭。见引正太子条。

  【龙树宗】 (术语)龙树虽为八宗之祖。然单曰龙树宗。为三论之空宗。是在天竺,与弥勒之瑜伽宗并行,大乘宗之随一也。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假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龙潭纸灯】 (公案)五灯会元曰:“宣览禅师传龙潭栖止,一夕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灯度与师。师拟接。潭便吹灭。师于此大悟。便礼拜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龙汤】 (饮食)成自人畜粪尿之药也,又曰黄龙汤,为一种之陈弃药。吾国之僧俗用之,义净三藏痛斥之。寄归传三曰:“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堈盛瓮贮,号曰龙汤,虽加美名,秽恶斯极。”南山羯磨疏三下曰:“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济缘记三下曰:“小便治劳,大便解热,名黄汤。”止观二之三曰:“譬如父母见子得病不宜余药,须黄龙汤凿齿泻之,服已病愈。”大部补注十二曰:“止观云黄龙汤者大便汁也。”见陈弃药条。

  【笼堂】 (堂塔)为通夜而建,在佛阁侧之堂舍也。

  【龙天】 (杂语)八部中之龙众与天众也。又龙树天亲之二菩萨也。

  【笼头角驮】 (譬喻)笼头者被于马首之具,角驮者,重荷也。以譬无明业识知见会解。碧岩十七则雪窦颂曰:“脱却笼头卸角驮。”诸录俗语解曰:“笼通栊,庞居土偈,觜上着栊头。口中着铁牛。”种电钞二末曰:“笼头谓无明业识。角驮乃知见解会也。”

  【龙王】 (异类)龙属之王。对其眷属而称王也。

  【龙王吼菩萨】 (菩萨)见“五大力菩萨”条。

  【龙王兄弟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目连尊者降伏难头和难兄弟之二龙。

  【龙象】 (杂语)Nā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诃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三曰:“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中阿含龙象经说唯佛大龙象。又象之大者曰龙象。如马之美者曰龙马。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譬如龙象蹴蹋非驴所堪。”注曰:“肇曰:象之上者为龙象也。”同嘉祥疏曰:“此言龙象者祇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又僧之敬称。禅门言:“西来龙象”,“法筵龙象众”等。

  【龙象经】 (经名)说唯佛为大龙象。乌陀夷因作颂赞之。见中阿含经二十九。

  【龙象众】 (杂名)见“四众”条。

  【龙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龙兴寺】 (寺名)唐玄宗敕天下诸郡建开元寺龙兴寺。见佛祖统纪五十三。

  【龙须】 (譬喻)以龙须之绳缚,身入水,则转紧转痛,犹如牛皮系体而向日,以喻利养之害身。智度论曰:“夫利养者,如龙须绳缚身入水,初损戒皮,次损定肉,后损慧骨。”止观五曰:“狂计邪黠,逾迷逾远,渴更饮咸,龙须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系体向日弥坚。”

  【龙牙】 (地名)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初参翠微并临济,后嗣洞山。见五灯会元十三。

  【龙有三苦】 (传说)又曰三热,见“三热”条。

  【龙章】 (杂语)经卷之异名也。其梵文之形,如龙蛇之蟠旋,故云。

  【龙智】 (人名)龙猛之弟子,金刚智之师,密宗之第四祖也。寿逾七百,面貌如少壮,玄奘三岁亲就其人学中观论百论等。见付法传上。

  【龙种上佛】 (佛名)与龙种上尊王佛项同。

  【龙种上尊王佛】 (佛名)文殊菩萨之本地。首楞严三昧经下曰:“龙种上如来。”心地观经三曰:“龙种净智尊王佛。”智度论二十九曰:“龙种尊。”法华文句记二曰:“龙种上尊王。”异名同体也。见文殊条。

  【龙种尊】 (佛名)文殊之本地。见龙种上尊王佛项。

  【龙珠】 (物名)龙颔下之珠也。四分戒本二上曰:“律中龙珠乌翅,一去不还。”行宗记二上曰:“龙珠者,昔有螺髻梵志,居恒水边,为龙所挠。佛令从彼乞颈下珠璎,龙即不来。”

  【龙主仙】 (术语)念诵羂索而成就,名为龙主仙。于诸龙中得自在。见圣迦抳金刚童子轨上。

  【龙子】 (异类)大海龙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免其难。见海龙王经四。

  【龙尊】 (佛名)龙种尊之略。文殊菩萨之本地名。又龙王之尊称。大日经疏二曰:“龙尊是诸大龙,俱吠啰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

  【龙尊王】 (佛名)文殊菩萨之本地,龙种上尊王佛之略称。

  【龙座】 (仪式)屈膝而坐也。文殊师利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曰:“作龙座而坐(贴膝坐也)。”

  【楼】 (杂名)十八地狱之一。见“地狱”条附录。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依阿难之问广说曼拏罗乃至作像之功德广大。

  【娄勒】 (人名)琉璃王,一作娄勒王。

  【楼黎】 (人名)琉璃王,一作楼黎王。

  【髅鬘外道】 (流派)以人之髅骨为鬘而悬于头之外道也。慈恩传四曰:“离系外道,髅鬘外道,(中略)髅鬘之类,以髅骨为鬘,装头挂头,陷枯磈磊,若冢侧之药叉。”

  【楼毗】 (地名)园名。见“岚毗尼”条。

  【楼佉】 (人名)Ulūka,优楼佉之略。外道名。见“优楼迦”条。

  【楼炭】 (杂语)名义集三曰:“此翻成败。”世界之成坏也。

  【楼炭经】 (经名)大楼炭经之略名。六卷,西晋法立译,记世界之成坏者。即长阿含第四分世起经也。隋阇那崛多译之谓为起世经。隋梵摩笈多译之,谓为起世因本经。

  【楼陀】 (天名)天名。译曰可畏。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Rudra。

  【楼陀罗】 (天名)Rudra,见“鲁达罗”条。

  【楼夷亘罗佛】 (佛名)Lokeśvararāja,世自在王佛之梵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上曰:“有过去佛名锭光如来,(中略)复次有佛名楼夷亘罗。”或翻为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翻为世自在王如来。

  【楼由】 (佛名)又作楼至。佛名。见“楼至佛”条。

  【楼至】 (佛名)又作卢至,佛名为楼至。长者名为卢至。见楼至佛及卢至长者条。

  【楼至佛】 (佛名)Rucika,又作卢至佛,楼由佛,卢遮佛。贤劫千佛中最后之佛也。译曰爱乐佛,或啼哭佛。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卢至佛旧言楼至佛,此云可爱乐,最后佛也。”慧琳音义十一曰:“楼由亦名楼至,皆梵语讹也。”同十八曰:“卢至古云楼至,唐云爱乐。即此贤劫中第一千佛,劫末后成佛,即今之执金刚神是也。亦名密迹金刚。”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楼至此云啼哭佛。”大部补注五曰:“楼至,此云啼泣。又曰卢遮,亦云鲁支,此翻爱乐。”

  【漏】 (术语)梵语āsrava烦恼之异名也。漏为流注漏泄之义,三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疮门,日夜流注漏泄烦恼而不止,故名漏。又烦恼现行,使心连注流散而不绝,故名漏。烦恼如漏器漏舍也。俱舍论二十曰:“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究,故名为漏。(中略)若善释者,应作是言,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玄赞一曰:“诸论皆云: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厌恶,损污处广,毁责过失,立以漏名。”又漏失之义,烦恼漏失正道,故名。又烦恼使人漏落于生死,故名。法华文句一曰:“成论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毗昙云:漏落生死。”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成论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

  【漏分布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阴之苦集及八正道。即中阿含之梵达经也。漏分布者,五阴之苦集,为有漏之分布也。

  【漏缚】 (术语)漏为漏泄之义,缚为系缚之义,皆为烦恼之异名也。众生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为此烦恼,身心被系缚,故名为漏,名为缚。安乐集上曰:“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何用求之?”

  【漏戒】 (术语)漏失戒律而不守持也。即破戒。大集经九曰:“若无净持戒,漏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漏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

  【漏尽】 (术语)梵语āsravakṣaya Kṣiṇāśrava,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谓之漏尽。法华经序品曰:“诸漏已尽逮得己利。”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

  【漏尽阿罗汉】 (术语)断尽一切烦恼而住于阿罗汉之位者。法华经序品曰:“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同方便品曰:“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

  【漏尽比丘】 (术语)烦恼断尽之比丘,即阿罗汉也。

  【漏尽力】 (术语)菩萨十力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力用也。

  【漏尽明】 (术语)三明之一。具曰漏尽智证明。见“三明”条。

  【漏尽通】 (术语)六通之一。具曰漏尽智证通。见“六通”条。

  【漏尽无所畏】 (术语)四无所畏之一。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畏也。

  【漏尽无畏】 (术语)与漏尽无所畏同。

  【漏尽意解】 (术语)一切烦恼断尽而心意解脱也。是为小乘阿罗汉之证果。无量寿经下曰:“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维摩经佛国品曰:“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同注曰:“肇曰: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

  【漏尽智】 (术语)断尽一切烦恼之阿罗汉智也。

  【漏尽智力】 (术语)十力之一。

  【漏尽智通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速得漏尽愿之异名。

  【漏尽智证明】 (术语)三明之一。俱舍论谓之漏尽智证明。证涅槃之理,显了分明也,经论多略称漏尽智或漏尽明。见“三明”条。

  【漏尽智证通】 (术语)六通之一。经论多略称漏尽智通或漏尽通。俱舍论谓之漏尽智证通。证漏尽即涅槃之境而无碍自在之智也。俱舍颂疏智品二曰:“漏尽智证通,漏尽者择灭也,智证漏尽无拥名通。”见“六通”条。

  【漏无漏】 (术语)有漏法与无漏法也。漏为烦恼之异名。三界之诸法为有漏法。三乘之圣道及涅槃界为无漏法。

  【漏业】 (术语)见“业”条附录三业项。

  【漏永尽无所畏】 (术语)佛四无所畏之一。证漏尽,而对于万人之难论,亦无畏惧也。

  【漏质】 (术语)有漏之体质,有烦恼垢染之身也。漏为烦恼之异名。临济录曰:“此无依道人,虽是五蕴漏质,便是地行神通。”

  【喽栗】 (杂语)鼠喽栗之略。

  【噜多】 (杂语)Ruta,译曰大声。大日经疏一曰:“噜多是大声,啰尾多是小声,涅瞿衫者长声,又兼多声。”

  【噜罗婆地狱】 (界名)无译名。瞿醯经下曰:“命终之后,堕噜罗婆地狱。”梵Raurava。

  【噜捺罗】 (天名)又曰驴那啰。见“鲁达罗”条。

  【卢伽耶】 (流派)Lokāyata,外道之一种。见“路迦耶底迦”条。

  【卢行者】 (人名)六祖慧能,姓卢氏,初在五祖弘忍下修道。称为卢行者或卢居士。行者者,有发之修行者也。传灯录三五祖章曰:“问衣法谁得耶?师曰能者得。于是众议卢行者名能,寻访既失。”

  【庐陵米价】 (杂语)禅家之公案也。五灯会元五青原草曰:“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么价。”从容录五则曰:“青原米价。”

  【庐山流】 (流派)又曰慧远流。东晋时,慧远居卢山,结白莲社,与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事理双修之念佛也。吾国净土教三传之一。

  【庐山衣】 (衣服)今净土宗所用之法衣也。是唐土庐山白莲社众徒之风仪。原为禅家之法衣也。

  【卢舍】 (杂语)Krośa,俱卢舍之略。里程名。

  【卢舍那经】 (经名)江南敏法师立二教,法华涅槃等为释迦经,华严经为卢舍那经。是就能说之教主而名所说之法也。见五教章上。

  【炉坛】 (物名)又云护摩坛。为修护摩法据火炉之木坛也。

  【炉煨增】 (界名)见“游增地狱”条。

  【卢醯多】 (杂语)Rohita,卢醯多迦之略。

  【卢醯多迦】 (杂语)Rohitaka,译曰赤色。西域记三曰:“卢醯呾迦窣堵婆,唐言赤。”正法念经十八曰:“卢醯多龙王,魏言赤龙。”

  【芦叶达磨】 (故事)达磨于大通元年来支那为武帝说法,见其非器,去梁,溯江至魏洛阳时,折芦叶为船而渡江云。

  【卢遮】 (佛名)又曰卢至。佛名。见“楼至佛”条。

  【卢遮那】 (佛名)见“流舍那”条。

  【嚧遮那】 (佛名)又作卢遮那。见“卢遮那”条。

  【卢脂那】 (植物)Rocana,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卢脂那亦云卢遮那,此云眼花也。”

  【卢至】 (佛名)即楼至佛。又(人名)即卢至长者。

  【卢至长者】 (人名)又作卢志长者,留志长者。佛在世中,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名卢至。家有巨财而悭贪,服弊衣,食糠菜,常为世人所笑。偶城中有节会,人民庄严舍宅,饮食歌舞,卢至归家,开宝库,取五钱,自念若在家食,则有母妻眷属,不可周遍,即以两钱买麨,两钱酤酒,一钱买葱,自家中取盐一把,出城外,至一树下。见树下乌鸟多,恐来撮,即至冢间,复见猪狗,更逃避至空静处。酒中着盐和麨而饮之,即时大醉起舞。歌曰:“我今节庆会,纵酒大欢乐。逾过毗沙门,亦胜天帝释。”时天帝释在佛前,以方便开卢至宝库,悉施与世人。卢至不知所作,诣佛所。佛为说法度之。见卢至长者因缘经,法苑珠林七十七。

  【卢至长者经】 (经名)具名卢至长者因缘经,一卷,失译,记悭贪之卢至长者得道因缘。

  【鲁达罗】 (天名)Rudra,又作涝达罗,噜捺罗。译曰暴恶,黑天。自在天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或时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此云暴恶,大自在天异名。大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即一名也。”大日经疏二曰:“黑天梵音噜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同五曰:“噜捺罗,即是商羯罗忿怒身。”同十曰:“噜捺罗,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罗之化身也(亦名伊舍那)。”阎曼德迦仪轨曰:“能坏嚧那啰,亦断阎摩命。”

  【鹿】 (动物)梵语疑[口*栗]Mṛga,又曰舍么攞。佛于鹿苑初转四谛法轮,因以鹿为转法轮之三昧耶形。毗奈耶杂事曰:“佛言:凡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梵语杂名曰:“鹿,疑[口*栗]。又,舍么攞Śambara。”

  【鹿车】 (譬喻)法华所喻三车之一。以譬三乘中之独觉乘,独觉者乐独善寂,不近人众,似鹿之处山村然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参照“三车”条。

  【路地念佛】 (仪式)行葬式时,从丧主家至葬式场途中之念佛也。

  【路伽】 (杂语)同路迦。见“路迦”条。

  【路伽惫】 (术语)同路迦惫。

  【路伽多】 (杂语)Lohita,译曰赤。又作曷啰迦多。见梵语杂名。

  【路伽祇夜】 (术语)Loka-geya,译曰重颂。十二分教之一。涅槃经疏八曰:“祇夜,具足应云路伽祇夜。祇夜翻为句,亦云颂。开善云等句,庄严云等颂,光宅云重颂,是颂长行之偈。”以为十二分教之一时,惟祇夜Geya为然,涅槃经疏冠以路伽Loka者,世俗歌之意欤。

  【路伽耶】 (流派)路伽耶陀之略。见“路迦耶底迦”条。

  【路伽耶陀】 (流派)Lokāyata,见“路迦耶底迦”条。

  【路贺】 (杂语)Loha,金铁之总名。见梵语杂名。

  【路迦】 (杂语)Loka,又作嚧迦,译曰世间。大日经疏十曰:“嚧迦,世间也。”梵语杂名曰:“世,路伽。”

  【路迦惫】 (术语)Lokavit,又作路伽惫。译曰知世间,世间解。佛十号之一。解知世间之性相也,智度论二曰:“路伽,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大品般若经疏六曰:“路伽备,世间解也。”

  【路迦那他】 (术语)Lokajyeṣṭha,又Lokanātha,译曰世尊,佛之别号也。智度论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

  【路迦耶底迦】 (流派)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路伽耶陀者,如此方礼仪名教儒墨之流也。(中略)又言:路伽耶陀,翻为世间行。”慧琳音义十五曰:“路伽耶经,梵语,此名恶论义,正梵音云路伽耶底伽。此则顺世外道,随顺世间凡情所说,执计之法是常是有等。”法华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伽也底迦,云顺世外道。”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

  【路迦耶经】 (书名)又曰路伽耶经。见路迦耶底迦项。

  【鹿戒】 (术语)外道之邪计,有学鹿之举动,食鹿食之物,以为生天之因者,是谓受持鹿戒。即五见中之戒禁取见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俱舍论七曰:“若有士夫补特伽罗受持牛戒鹿戒狗戒,便得清净解脱出离。”

  【鹿母夫人】 (人名)夫人有子,名鹿,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儿。俱舍光记八曰:“鹿母者,是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云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出一儿。”

  【鹿母讲堂】 (堂塔)在舍卫国。长阿含经六曰:“一时佛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杂阿含经二曰:“一时佛在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上曰:“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义楚六帖二十一曰:“中阿含云:鹿母为佛造大讲堂,号鹿母堂也。”

  【鹿母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因地为鹿母,误堕弶中,求出见子全信趣死。

  【鹿母堂】 (堂塔)同鹿母讲堂。

  【鹿难提】 (人名)见“勿力伽难提”条。

  【鹿女夫人】 (人名)即莲华夫人也。杂宝藏经一,莲华夫人与鹿女夫人别项记之,而事由因缘全同,但国名等少异。见莲华女条。

  【鹿皮衣】 (衣服)以鹿皮所制之衣也,释迦入山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欲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止观四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席,被鹿皮衣,无受持说净等事。”

  【鹿菩萨】 (本生)有鹿菩萨,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问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处,将杀鹿。其人发癞。王问知,不杀鹿,因发心。见九色鹿经。

  【鹿头比丘】 (人名)佛在世之弟子。增一阿含经三曰:“分别智等恒不忘失,鹿头比丘是。”

  【鹿头梵志】 (人名)增一阿含经二十曰:“有鹿头梵志,叩诸髑髅知各死相及其生处,但叩罗汉髑髅不知其所。”耆域之事与此相同。

  【鹿喜】 (人名)见“勿力伽难提”条。

  【鹿仙】 (本生)昔释迦如来与提婆达多共为鹿王,断事而救他命,是鹿野园之缘起也。见“鹿野园”条。

  【鹿野】 (地名)佛始说法度五比丘之处。见“左”条。

  【鹿野园】 (地名)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堕于此,故名仙人堕处。为诸鹿之住处,故名鹿林。梵达多王以此林施鹿,故名施鹿林。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曰:“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是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住已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西域记七曰:“波罗尼斯国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断事之处。昔于此处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余。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天,凡我徒属命尽玆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王曰:身虽应死,子未收也。鹿王怒曰:谁不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闻之以为不诚,门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此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鹿野之号自此而兴。”智度论十六所记与此同。

  【鹿园寺】 (寺名)在东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求法高僧传上曰:“那烂陀寺东四十驿许,寻弶伽河而下至蜜栗伽悉他钵那寺。唐云鹿园寺也。”

  【鹿苑】 (地名)鹿野苑之略。

  【鹿苑时】 (术语)台家所立五时之一,说三藏教之时也。佛于菩提树下说华严经后,至波罗奈国之鹿野苑对五比丘说阿含经,是为小乘三藏教之初。

  【鹿杖梵志】 (人名)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如教修习身而厌生。如人以蛇系于其颈。或有比丘发心欲死,求刀自杀。或服毒药,或转相害。有一比丘,往鹿杖梵志所,赞言善人,汝能杀我与汝衣钵。时即以利刀断其命根。有天魔赞梵志言:善人汝得大福,是沙门释子未度者得度,未脱者得脱,兼得衣钵。如是杀六十比丘。半月因说戒,佛问阿难不见诸比丘,阿难具答:因斯立制,改观使修特胜(特胜即数息观也)。”止观九曰:“如律云:佛为比丘说不净观,皆生厌患不能与臭身住,衣钵雇鹿杖害。”

  【鹿子母堂】 (堂塔)此堂在舍卫国。中阿含经四十九曰:“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鹿子母。梵言蜜利伽罗,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跛罗裟驮,此云堂。亦言殿也。旧言磨伽罗母堂者,讹略也。”

  【鹿足王】 (人名)贤愚经十一作迦摩沙波陀Kalmāṣapāda,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杀害须陀须摩王即普明王之恶王名。见“须陀须摩”条。

  【漉水袋】 (物名)与次项同。

  【漉水囊】 (物名)比丘六物之一。又曰漉水袋,滤水囊。漉水去虫之具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漉水袋法,物虽轻小所为极大。”

  【露】 (杂名)梵语,波噜沙拏。譬物之无常。金刚经曰:“如露亦如电。”涅槃经三十八曰:“如朝露势不久停。”原语,金刚经作Avaśyāya。

  【鹭池】 (地名)白鹭池之略。

  【露地】 (杂语)无物被覆于上之土地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

  【露地白牛】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立于门外露地之大白牛车也,譬大乘法。碧严九十四则垂示曰:“露地白牛,眼卓朔,耳卓朔。”见“露牛”条。

  【露地坐】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于露地坐禅也。行事钞下三之一曰:“在露地者。智论云:我观树下如半舍,无异荫覆凉乐。又生爱着,便受露地。日光遍照,空中净明,易入空定。”大乘义章十五曰:“露地坐者,树下荫湿,久居致患,故至露地。”

  【露幔】 (物名)露出于堂塔外之幔幕也。法华经序品曰:“珠交露幔。”

  【露命】 (譬喻)譬寿命无常如露也。成实论十七曰:“智者知命无常如条上露。”鹿母经偈曰:“无常难得久,命如露着草。”

  【露牛】 (譬喻)露地之大白牛车也。譬一乘之妙法。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中略)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秘藏宝钥下曰:“羊鹿憋而露牛疾。”

  【露盘】 (物名)塔上所建重重之相轮(俗云九轮),名为承露盘谓承露之盘也,略云露盘。谷响集曰:“又重重相轮,名承露盘。故高僧传中云:承露金盘一十一重,铁锁角张,盘及锁上皆有金铎。承露盘或略云露盘,九重或云露盘九重。”又塔之重重屋根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若十二因缘经八种塔,并有露盘(即四薝也)。佛八重,(中略)轮王一重,凡僧不得出薝安级(今有出潜者由不知教僣同上圣)。”

  【露槃重数】 (杂语)十二因缘经曰:“八种塔并有露槃:佛塔八重,菩萨七重,辟支佛六重,四界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凡僧但蕉叶火珠而已。”

  【露堂堂】 (堂塔)物堂堂然显了分明。对于黑漫漫而言。见贞和集一。

  【露形外道】 (流派)又云离系外道。梵云尼犍子是也。以脱衣露形为正行者。俱舍宝疏九曰:“离系者,即是露形外道,离衣等系,故名离系。此外道受持种种露形拔发等禁。”

  【露遮】 (人名)婆罗门名。无译名。佛破此婆罗门之恶见,见长阿含经十七露遮经。巴Lohiccha。

  【露柱】 (物名)立于堂外正面二本之柱也。碧岩八十三则曰:“云门示众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

  【卵生】 (术语)四生之一。依卵壳而生者。大乘义章八本曰:“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

  【卵塔】 (物名)昔南阳忠国师,对代宗谓为老僧作个无缝塔(传灯录忠国师章)。后之禅者托斯语。窆亡僧削坚石,团圞而无缝棱,无层级,呼为无缝塔。无缝塔之形如鸟卵,因名卵塔。雪峰存禅师录难提塔铭曰:“土主曰松山,卵塔号难提。”正宗赞雪峰赞曰:“松山小塔卵石子,乱叠几层。”

  【乱行】 (杂语)乱暴放逸之行也。

  【乱僧】 (杂语)乱行之僧也。

  【乱善】 (术语)欲界众生以散乱心所作之礼佛诵经等善根也。释门归敬仪中曰:“且如欲有乱善,体封下界。”

  【乱想】 (术语)散乱放逸之心想也。谓一切之烦恼。楞严经七曰:“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沈乱想。”增一阿含经一曰:“去众乱想,逮沙门果。”

  【乱心】 (杂语)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胜鬘宝窟下本曰:“心不住于一境名为乱心。”

  【掠虚头汉】 (杂语)掠取虚头之痴汉也,虚头者虚空也,非可掠取,指慢心躁急之人而言。碧岩第十则曰:“州便打云:这掠虚头汉。”

  【轮】 (物名)梵语斫羯罗Cakra,见梵语杂名。

  【轮宝】 (物名)转轮王感得之宝器,王游行之处,必自前进,而制伏四方者也。有金银铜铁四种,故分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四等。俱舍论十二曰:“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中略)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驱,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舒妙光明,来应三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转轮王应知亦尔。”

  【轮藏】 (堂塔)于大层龛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藏。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复次诸方梵刹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于此道颇知信向,然于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披阅者。大士为是之故,特设方便,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与看读同功。故其自誓曰:有登吾藏门者,生生不失人身。又能旋转不计数者,是人所积功德,则与诵经无异。(中略)若夫诸处俱奉大士宝像于藏殿前,首顶戴道冠,肩披释服,足蹑儒履,谓之和会三家。佛印禅师了元为王荆公赞其所收画像曰:道冠儒履释加沙,和会三家作一家。忘却率陀天上路,双林痴坐待龙华。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又立保境将军助香花之奉,谓是在日乌伤宰也。玆三者考录无文。不能自决。”傅翕生于齐建武四年,寂于陈大建元年(佛祖统纪二十三有传)。然而于藏前安大士像者,由来已久,左右童子,俗称笑佛,不见典据。相传是大士之子,左为普建,右为普成也。

  【轮差】 (杂语)轮番也,自上位差遣到下位,复还及上位,如车轮。故名。

  【轮灯】 (物名)佛前吊垂之灯器也。其形为轮形,故曰轮灯。律中有轮灯,其制异。行事钞下二之三曰:“若夜集闇须灯器,灯炷铁着铁柱,转轮灯树。”同资持记曰:“转轮灯树,谓作层轮,周匝安灯,机关运转,形如树焉。”广弘明集三十六陈文帝药师斋忏文曰:“十方世界若轮灯而明朗。”

  【轮多梨华】 (物名)宝珠名。释摩诃衍论三曰:“此中镜者,谓轮多梨华镜。如取轮多梨华安置一处,同集诸物,由此华熏一切诸物,皆悉明净。又明净物华中现前皆悉无余,一切诸物中彼华现前亦复无余,因熏习镜亦复如是。”通法之赞玄疏曰:“轮多梨华,此云明耀珠。”

  【轮埵】 (术语)图轮之耳埵也。就佛之相好而言。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耳厚,广大周长,轮埵成就。”

  【轮番】 (职位)轮守寺院之僧也。

  【轮辐辟支佛】 (佛名)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八位之尊。密号曰摧障金刚。四缘觉之一。又曰圆轮辐辟支佛。轮辐者,观十二因缘之轮回而开觉,故名。

  【轮华】 (物名)轮多梨华之略。宝珠名。秘藏宝钥下曰:“轮华能出体大等。”见“轮多梨华”条。

  【轮回】 (术语)众生无始以来,旋转于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无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观佛三昧经六曰:“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曰:“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观念法门曰:“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Samsāra。

  【轮火】 (譬喻)又曰旋火轮。于木头点火,急转之为火轮之形者。以譬遍计所执之假有实无。圆觉经曰:“犹回轮火。”

  【轮际】 (杂语)金轮际也。大地之底,谓之金轮。见“金轮”条。

  【轮脐】 (杂语)轮之中心也。瑜祇经曰:“行人自为佛,处于轮脐中。”

  【轮瑞】 (杂语)轮宝之祥瑞也。感得金银等轮宝而制伏天下,谓为转轮王。见“转轮王”条。

  【轮身】 (术语)密教之法,于佛菩萨之身,说三种之轮身。见“教令轮身”条。

  【轮塔】 (物名)五轮之塔婆也。

  【轮坛】 (术语)圆形之坛场也。息灾法之炉坛也。见“护摩”条。

  【轮樘】 (物名)贯塔上九轮之柱也。希麟音义六曰:“轮樘下释耕反,字书云:樘柱也,亦作樘。说文亦云:柱也,从木堂声。案轮樘即塔上持露盘之柱杆也。”

  【轮王】 (杂名)即转轮王也。

  【轮王跏】 (杂名)转轮王之坐法也,有三种。一字顶轮王时处念诵轨曰:“或作轮王坐,交脚,或垂一,乃至独膝竖。轮王三种坐。”

  【轮王七宝】 (名数)见“转轮王”条。

  【轮王七宝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经之七宝经同本。

  【轮王四轮】 (名数)见“转轮王”条。【轮王四轮】(杂名)金银铜铁四种之轮宝也。见“转轮王”条。

  【轮围山】 (杂名)具名,铁轮围山。见“铁围山”条。

  【轮相】 (物名)在塔顶上之轮盖也。通常有九层,俗曰九轮。经律中,谓为轮相,相轮,金刹,金幢,露盘等。寄归传四曰:“制底如小粟,上置轮相,竿若细针。”见“相轮”条。又(杂名)观佛三昧海经曰:“佛举足时,足下千辐轮相。”谓足掌纹如千辐轮也。

  【轮相阄】 (杂名)此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所说,以小指许之木,切为一寸长,四面平,两头尖,其一平面书十善之一字,其反面书十恶之一字,合成十本之轮相,先于地藏菩萨前念十方之佛,归依三宝,焚香以之掷于净物之上,依其所现善恶文字之多少,而知其人宿世善业恶业之多少。经中举三种占法,此为占知宿世善恶业之一法也。是名轮相者,经中有二释:一以木片之形易转故,一以转邪见疑网而为正道故。【轮相阄】(杂名)见“阄”条附录。

  【轮圆】 (术语)见轮圆具足项。

  【轮圆具足】 (术语)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为车轮,如车轮之毂辋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三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曰:“漫荼罗是轮圆之义。”同四曰:“曼荼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世界微尘辏数差别智印轮圆辐辏,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是故说为漫荼罗也。”

  【轮转】 (术语)与输回同。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轮转无际,不免三途。”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

  【轮字】 (术语)称金刚因菩萨之种子满字。金刚因菩萨为转法轮之弥勒菩萨,故约于其弥勒之三形,而称为轮。瑜祇经曰:“金刚转轮者,轮字化诸轮。”又称金刚业菩萨之种子剑字。以是为其菩萨羯磨之种子故也。瑜祇经曰:“羯磨金刚藏轮字,发光明,能令一切爱。”

  【轮座】 (杂语)转轮王之座位也。

  【论】 (术语)十二部经中,有优婆提舍Upadesa,译曰论。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也,而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名优婆提舍。三藏中之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是也。阿毗达磨藏有四名。优婆提舍为其一。亦译为论。然则论之名,通于师资,但为立师资之别,故十二部经中之论称为经。特以三藏中之优婆提舍谓之论。大乘义章一曰:“优婆提舍,此正名论,论诸法故。”净土论注上曰:“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中略)佛所说十二部经,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举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佛法相故。”瑜伽论十五曰:“研究决择,教授教诫。为断有情所疑惑故,故称为论。”瑜伽师地论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俱舍论一曰:“教诫学徒故称为论。”肇论慧达序曰:“问答折征所以为论。”起信论义记上曰::“假立宾主,往复折征。论量正理,故名为论。”

  【论部】 (术语)三藏中之论藏也。

  【论藏】 (术语)三藏之一。十二部经中有曰优婆提舍者,译曰论议经。是佛自问答决择法相者。佛弟子及灭后诸菩萨等准之而聚集解释经义,论辨法相者,名为阿毗达磨藏,三藏之第三。盖阿毗达磨藏者,弟子之优婆提舍也。因为论藏。阿毗达磨有四名。优婆提舍,其一名也。

  【论场】 (杂名)法华最胜等论议之场处也。

  【论床】 (术语)为论议之床也。智度论十一曰:“便升论床结跏趺坐。”

  【论鼓】 (物名)论场之大鼓也,欲论议者鸣之而集众也。三论玄义曰:“提婆菩萨,震论鼓于王庭,九十六师一时云集。”

  【论偈】 (术语)愿生偈之异名。以是为往生论之本偈故也。

  【论家】 (术语)作论解释佛经深义之人也。如龙树天亲等菩萨。光明玄义下曰:“论家何故不预次第?”光明文句四曰:“论家呼为当有。”教行信证曰:“信顺诸师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释家宗义。”

  【论匠】 (术语)巧于论议者。

  【论力外道】 (杂名)有外道,自负论议之力最大,名为论力。止观辅行十曰:“大论云:有外道名论力,自谓论议无与等者。其力最大,故云论力。”

  【论师】 (术语)造论而弘法者。

  【论疏】 (术语)贤圣之述作为论。人师之解释为疏。

  【论议】 (术语)问答而分别诸法也。涅槃经三十六曰:“乐论议者处五净居。”宋楞伽经一曰:“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论议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为论议经。智度论三十三曰:“论议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又复广说诸义,如佛说四谛。何等是四?所谓四圣谛。何等是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谛。是为论议。”

  【论用】 (术语)五重玄义之一。见“玄义”条附录。

  【论主】 (术语)指论之作者而言。如天亲菩萨称为千部之论主。百论序疏曰:“天亲本小乘学,造五百部小乘论。(中略)于是造大乘五百部论,时人呼为千部论主。”净土门特专称天亲菩萨,一为千部之论主,一为净土论之作者。

  【论注】 (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之异名。天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名净土往生论,亦曰净土论,往生论。故昙鸾之注解,曰往生论注,净土论注,单曰论注或注论。

  【论宗】 (术语)以论藏为宗旨者,如三论宗。又论家之异名。

  【啰】 (术语)施一切众生无畏之种子也。

  【啰怛娜】 (杂语)Ratna,又云罗怛那,罗怛曩,曷剌怛那,剌那。译曰宝。仁王良贲疏下三曰:“啰怛娜,此云宝。”

  【啰怛那尸紧鸡佛】 (佛名)Raṭnaśikhin,译曰称檀德佛,宝髻佛。见陀罗尼集经二。

  【啰阇苾利久】 (杂名)Rājavṛkṣa,译曰王树。木名。见陀罗尼集经八。

  【啰尔迦】 (物名)Rājīkā,一作罗尔迦。译曰芥子。用于降魔之法。大日经息障品曰:“或以罗尔迦,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而以涂其身。”同疏九曰:“用芥子及诸毒药,二种相和,作彼为障者形像,而用涂之,令彼身如火烧速被中伤。”同义释曰:“啰尔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啰迦沙弥】 (植物)木名。陀罗尼集经十曰:“啰迦沙弥木,是菩提树之别名。”梵Rākāśvāmin。

  【啰嚩拏】 (天名)Rāvaṇa,天仙名。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

  【啰乞尖拏】 (术语)见逻乞洒条。

  【啰惹讫哩呬】 (地名)Rājagṛha,王舍城之梵名。见梵语杂名。

  【啰逝】 (杂语)Rājñī,译曰王妃。大日经疏九曰:“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

  【啰尾多】 (杂语)Ravita,小声也。见“噜多”条。

  【啰字】 (术语)梵字者,五大中火大之种子也。大日经疏七曰:“啰字门为火。”演密钞九曰:“以啰字之慧火除烦恼之暗。”

  【啰字门】 (术语)啰字之法门也。见“罗”条。

  【啰字三义】 (名数)一为尘垢之义,二为无尘无垢之义,三为到彼岸之义,此中前一为字相,后二为字义也。如此三义,次第有空中之三点也。大疏七曰:“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

  【罗】 (术语)Ra,又作啰。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啰字门一切法离诸尘染故”者,自Rajas(尘染)释之,文殊问经曰:“称啰字时是乐求胜义声”者,自Rati(尘染)释之,文殊问经曰:“称罗字时是乐求胜义声”者,自Rati(乐)解之。又为火大之种子。大日经疏一曰:“啰字门为火。”同七曰:“啰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尘染故者。梵云啰逝是尘染义,尘是妄情所行处,故说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尘。若见啰字门,则知一切可见闻触知法皆是尘相,犹如净衣为尘垢所染,亦如游尘粉动,使太虚昏浊,日月不明,是为字相。”演密钞五曰:“以啰字之慧火,除烦恼之暗,资智慧之明。”又此种子有消除尘垢之功能。故真言行者欲净心身必观此字。大疏四曰:“以啰字门,自净心地及此道场地。”又为诸菩萨,诸阿修罗之种子。

  【逻】 (术语)La,又作砢,罗,椤。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逻字门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自Lakṣaṇa(相)释之。文殊问经曰:“称砢字时,是断爱救声。”大庄严经曰:“唱罗字时,时出断一切生死枝条声。”此自Laṅghana(爱枝)解之。

  【罗被那】 (术语)Ravana,贪欲之一种也。大乘义章二曰:“心贪其利,口悦人意,名罗被那。”

  【罗叉私】 (异类)见“罗刹”条。

  【罗叉娑】 (异类)Rākṣasa,见“罗刹”条。

  【罗刹】 (异类)Rākṣasa,又具曰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ākṣasi)。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刹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刹女。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娑,或言阿落刹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云护者,若女则名啰叉私。旧云啰刹,讹略也。”慧琳音义二十二曰:“啰刹娑,梵语食人恶鬼都名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中略)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娑。”梵语杂名曰:“罗刹,梵名罗(引)察娑。”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应音义十八曰:“罗刹或云啰叉娑,此云护王,若女则名啰叉斯。”

  【罗差】 (杂语)Lakṣā,译曰紫色。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沙,讹也。应云勒叉,此译云紫色也。”

  【罗刹鬼】 (异类)三十六鬼之一。

  【罗刹国】 (界名)食人鬼之所住处。在大海之中。法华经普门品曰:“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称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西域记十一僧伽罗国曰:“佛法所记则曰:此宝洲大铁城中,五百罗刹女之所居也。”

  【罗刹罗】 (术语)Akṣara,译曰字。玄应音义二曰:“字者文字之总名,梵云罗刹罗,译言无异流转,或云无尽无尽。是字字存纸墨可得不灭,(中略)凡有四十七字,为一切字本。”

  【罗刹女】 (异类)食人之鬼女也。罗刹为恶鬼之总名,男曰罗刹娑。女曰罗刹私。

  【罗刹日】 (杂语)凶日之名。宿曜经下曰:“大阳直日月与胃合,大阴直日月与鬼合,火曜直日月与翼合,水曜直日月与参合,木曜直日月与氏合,金曜直日月与金合,土曜直日月与柳合。已上名罗刹日,不宜举百事,必有殃祸。”

  【罗刹私】 (异类)Rākṣasi,女性之罗刹也。见“罗刹”条。

  【罗刹娑】 (异类)见“罗刹”条。

  【罗刹天】 (界名)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诸罗刹之王也。为西南隅之守护神。

  【罗刹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逻吃洒】 (术语)Lakṣaṇa,又作逻乞洒,椤乞尖拏。译曰相。事物之诸相也。大日经七曰:“梵云逻吃洒,此翻为相。”演密钞八曰:“梵语逻乞洒,此释为相。”梵语杂名曰:“相,罗乞尖拏。”

  【罗怛那】 (杂语)见罗怛娜条。

  【罗怛囊计度】 (佛名)Ratnaketu,佛名。译曰宝幢。见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罗怛曩】 (杂语)见罗怛娜条。

  【逻阇伐弹那】 (人名)Rājavardhana,译曰王增。王名。见西域记五。

  【罗誐】 (术语)Rāga,译曰贪。见梵语杂名。日本有宽空之罗誐口决一帖,仁海之罗誐秘法一卷。爱染明王之法也。

  【螺发】 (图像)佛之头发,旋屈为螺文者。不惟头发,佛之身毛悉为右旋。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发,香洁细软,润泽旋转。”

  【罗汉】 (术语)Arhat(N.sg.m.Arhān),阿罗汉之略。小乘之极果也。见“阿罗汉”条。

  【罗汉比丘】 (术语)比丘为男僧之梵名,罗汉比丘者罗汉之男僧。别于菩萨之男僧也。

  【罗汉供】 (仪式)供养五百罗汉之法会。

  【罗汉讲】 (仪式)讲赞五百罗汉之法会也。

  【罗睺】 (异类)Rāhu,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大日经疏四曰:“罗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见罗睺阿修罗条。又佛子罗睺罗,略曰罗睺。

  【罗睺阿修罗】 (异类)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前锋,故以手障之而欲食月。正法念经云:日月放光障修罗眼令不见,故以手障之。”智度论十曰:“一时罗睺罗阿修罗王欲啖月,月天子怖,疾到佛所说偈:大智精进佛世尊,我今归命稽首礼。是罗睺罗恼乱我,愿佛怜愍见救护。佛与罗睺罗而说偈言:月能照暗而清凉,是虚空中天灯明。其色白净有千光,汝莫吞月疾放去。是时罗睺罗怖懅流汗,即疾放月波梨。”法华玄赞二曰:“罗睺此云执日,非天(阿修罗)与天斗时,将四天王天先与其战,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为非天之前锋,以手执日障蔽其光,故云执日。”

  【罗睺罗】 (人名)Rāhula,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于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为和上,而彼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为密行第一。后于法华会上回于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于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罗睺罗。又六年为母胎所障蔽,故名。罗睺罗为执月及障蔽之义。母有异说(见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项)。注维摩经三曰:“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明声闻法中密行第一。”同二十一曰:“何罗怙罗或言曷罗怙罗,云障月,旧言罗睺罗,亦作罗吼罗,或言罗云,皆讹也。言罗怙罗阿修罗以手障月时生,因以名也。又言:覆障六年在胎,为胎所覆也。又七年在母腹中,一由往业,一由现在。往业者,昔曾作国王,制断独觉不听入境,独觉在山七日不得乞食,因堕地狱,余报七年在母腹中。又由现在者,瞿夷是怀罗怙罗,后太子出家,六年苦行,方得成道。于六年中瞿夷忧恼,四大羸弱,不能得生。至太子成道,瞿夷欢喜,四大有力,方乃得生。与阿难同时而生,故首尾七年也。如来还国七日,即度出家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罗怙罗,此云执日。旧言罗睺罗,翻为障蔽,非也。”

  【罗睺罗出家因缘】 (故事)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毗罗城,请罗睺罗于耶输,舍利弗为和上,目连为教授师,度彼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罗睺罗多】 (人名)Rāhulata,付法藏第十五祖之名。略曰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 (传说)玄应师之说如上所引。佛本行集经五十五曰:“罗睺罗,昔为国王时,有仙人犯盗戒,欲就王忏悔。诣王宫,王耽五欲,六日不见外人,以此因缘,今生六年在母胎也。”法华文句二曰:“往昔塞鼠穴,又不看婆罗门六日,由是缘故言覆障。”维摩经嘉祥疏二曰:“所以六年在胎者,从来言,过去墐塞鼠孔,故六年在胎。大论云:有仙人,入王国,辙饮王水取王杨枝。犯不与取,就王忏悔,治罪。王见即便入内,六日,五欲自娱乐,忘外仙人。仙人云:不应以此治我,以六日在内不出见仙人,故今生六年在胎也。”

  【罗睺罗密行第一】 (故事)注经摩经三曰:“什曰:声闻法中密行第一。”见密行及忍辱条。

  【罗睺罗生母异说】 (杂语)据十二游经,则佛有三夫人:第一瞿夷,第二耶输陀罗,第三鹿野。须达拏经及瑞应经以罗睺为瞿夷之子,未曾有因缘经,涅槃经,法华经以为耶输之子。天台慈恩共会之曰:据智度论瞿夷为玉女,定无子。瑞应经就长母谓之瞿夷。未曾有经等就所生谓之耶输。见法华文句二,法华玄赞一(见未曾有因缘经以为耶输之子,然天台慈恩嘉祥等共举彼经以为瞿夷之子,何也?今从经文)。”

  【罗睺罗受记】 (故事)法华经人记品曰:“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

  【罗吼罗】 (人名)Rāhnla,见罗睺罗条。

  【罗湖野录】 (书名)四卷,宋译晓莹撰。晓莹倦游,归憩罗湖,后追忆所见所闻,录为四卷。其中多载禅门公案及机锋语句缁徒故实。纪述颇详。盖亦林间录之流也。见四库提要。

  【罗縠】 (杂名)皆为羂布之稀簿轻妙者。天众之衣,由此而成云。又菩萨之见佛性,如隔罗縠而见物。祖庭事苑一曰:“华严疏云:菩萨智与如来智,如明眼人隔轻縠睹众色像,此言菩萨与佛见性同品。”

  【螺髻】 (杂语)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头精舍经有“螺髻仙人。”异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谓之“长髻梵志。”伽耶山顶经谓之“编发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维摩经佛国品曰:“螺髻梵王语舍利弗。”

  【螺髻梵】 (杂名)螺髻梵志,又螺髻梵王也。

  【螺髻梵王】 (杂语)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着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意皆平业,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净心诫观曰:“德如螺髻梵,去处见西方。”

  【螺髻梵志】 (杂名)螺髻仙人也。见“螺髻”条。

  【螺髻仙人】 (本生)佛昔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修禅定,鸟来巢顶上。见“顶巢”条。

  【罗罗哩】 (杂语)歌曲间所入之语也。见诸录俗语解。

  【罗门】 (杂语)Brāhmaṇa,婆罗门之略。性灵集三曰:“士流是日强占,罗门是岁勇进。”

  【罗摩】 (杂语)Rāma,译曰士,喜乐,戏。俱舍光记一曰:“罗摩此云喜乐。”论师之名也。阿育王经一曰:“罗摩翻戏。”林之名也。本行集经二十六曰:“罗摩王名也,隋言能喜。”

  【罗摩伽】 (杂名)译曰入法界。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梵语也。华严玄谈八曰:“言罗摩伽者即入法界之梵语也,罗者离垢染义,摩者转义,伽者一合义。谓离垢染转即净法界,一合即入义。”

  【罗摩伽经】 (经名)三卷,西秦圣坚译。即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别译也。

  【罗婆】 (杂名)梵语六十刹那为一息。十息为一罗婆。见法苑珠林。

  【罗婆醯陀】 (植物)树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啰婆醯陀者具多树也。交州有,余方不见。”

  【罗乞叉】 (术语)Rakṣa,译曰拥护。见大日经疏九。

  【逻乞洒】 (术语)见逻吃洒项。

  【逻求】 (杂语)Laghu,译曰轻。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逻字即知一切法离轻重相。”

  【罗惹】 (杂语)Rājan,又作曷罗惹。译曰王。梵语杂名曰:“王梵名,罗(引)惹。”又曰:“大王梵名摩贺罗(引)惹。”守护国界经曰:“言王者即罗惹义。”

  【罗什别室】 (故事)出三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砺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于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房,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华,但采莲华,勿取臭泥也。”佛祖通载八曰:“什亦自谓,每讲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障也。自是不住僧房,别立廨舍。诸僧有效之者,什聚针盈钵。谓曰:若相效能食之者,乃可畜室耳。举已进针,如常膳,诸僧愧止。”

  【罗陀邻那朱】 (菩萨)Ratnacūḍa,菩萨名。译曰宝髻。见宝积经一百十七。

  【罗陀那】 (物名)与罗怛娜同。

  【罗陀那犍头】 (佛名)Ratnakhaṇḍa,佛名。译曰宝品。见道神足无极变化经三。

  【罗陀那质多】 (界名)Ratnacitta,世界名。译曰宝意。见道神无极变化经三。

  【罗网】 (物名)连缀宝珠为网,以作庄严之具者,帝释殿前之罗网,谓之帝网,法华经曰:“真珠罗网张设其上。”无量寿经上曰:“道场树高四百万里,(中略)珍妙罗网罗覆其上。”净土论曰:“宝栏遍围绕,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又捕鱼鸟之具也。

  【螺溪】 (人名)宋螺溪,传教定慧院净光法师义寂,天台荆溪尊者六世之法嗣也。佛祖统纪八有传。

  【萝衣】 (衣服)薜萝之衣服,谓山林苦行者之衣也。性灵集三曰:“五缀持锡观妙法,六年萝衣啜蔬食。”

  【罗预】 (杂语)Lava,时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弹指为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同行宗记二下曰:“罗预是西梵时名,未详所释。”

  【罗越】 (地名)Rājagṛha,与罗阅同。城名。见“罗阅祇”条。

  【罗阅】 (地名)城名。见“罗阅祇”项。

  【罗阅揭黎醯】 (地名)见罗阅祇项。

  【罗阅耆】 (地名)见“罗阅祇”项。

  【罗阅祇】 (地名)又曰罗阅耆,罗阅,罗越,罗阅祇迦罗,罗阅揭黎醯,啰惹讫哩呬Rājagṛha等。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梵名也。法华文句一曰:“王舍城者,天竺称罗阅祇伽罗,罗阅祇此云王舍,伽罗此云城。”十二游经曰:“罗阅祇,此言王舍城。”善见律十七曰:“罗阅城,王舍城,摩竭国。此三义一名异,汉言王舍城。罗阅城是外国音,罗者言王,阅者言舍,故言罗阅城也。摩竭者此是外国音也,摩竭者是初国名耳。”玄应音义三曰:“罗阅,案阿阇世王经云:罗阅祇晋言王舍城,以应讹也。正言罗阅揭黎醯,罗阅义是料理,以王代之,谓能料理人民也。揭黎醯此云舍中,总名王舍城,在摩伽陀国中城名也。”梵语杂名曰:“王舍梵名,啰惹讫哩呬。”

  【罗阅祇伽罗】 (地名)见罗阅祇项。

  【罗云】 (人名)Rāhula,又曰罗云,比丘名。见罗睺罗条。

  【罗云忍辱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

  【罗皂衣】 (衣服)以黑色之罗所作之禅衣也。

  【罗斋】 (杂语)禅林之语。托钵受斋食也。

  【攞都迦】 (物名)Laḍḍuka,译曰喜团,即欢喜丸也。见梵语杂名。

  【裸形梵志经】 (经名)佛为裸形外道说苦行有善恶之二趣。外道即出家证果。摄于长阿含十六。

  【裸形外道】 (流派)梵语Nirgrantha,天竺二十种外道之一。表远离一切之系缚,以裸形为正行也。寒天裸形,趋拜佛神,为裸形外道之遗风,佛门无之。唐华严经二十五曰:“愿一切众,得惭愧衣以覆其身,舍离邪道露形法。”

  【落草】 (杂语)落于下贱之意。碧岩三十四则曰:“云门云: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同评唱曰:“若是出草之谈,则不恁么。”碧岩第三则颂古着语曰:“自是你落草。”

  【落叉】 (杂语)Laksa,又曰洛叉、洛沙。数量名,十万也。如意轮陀罗尼经曰:“一洛叉。唐云十万数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洛叉又言洛沙。此当十万,一百洛沙为一俱胝。”梵语杂名曰:“十万,梵名攞乞史。”密教设浅深二教,浅略释以为十万之数量,深释以为见照或成就之义。见三落叉条。

  【洛叉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持此咒者则与持洛叉之诸佛之功德无异。

  【落吃涩弭】 (术语)Lakṣmi,译曰吉祥相。大日经疏八曰:“梵云落吃涩弭,翻为吉祥相,或云具相。亦是嘉庆义、吉祥义、吉庆义、灭德义、好相貌义,当知此名摄一切功德,故会意言之。”

  【络多未知】 (杂语)译曰赤泥。伽蓝名。西域记十曰:“络多未知僧伽蓝Raktamṛttikāsaṁghārāma(Raktaviti),唐言赤泥。”

  【落发】 (杂语)削发为僧也。北史河南王传曰:“初和聘乙氏公主女为妃,生子显,薄之。以公主故,不得遣出。因忿,遂自落发为沙门。”刘长卿诗曰:“龙宫落发披袈裟。”

  【落发染衣】 (杂语)谓剃除须发去饰着黑衣而出家也。

  【落迦】 (界名)Naraka,那落迦之略,地狱之梵名。辟邪编曰:“邪见实落迦种子,若不改悔,陷堕非遥。”

  【洛迦山】 (地名)补陀洛迦山之略。

  【落庆供养】 (仪式)新筑或修缮佛殿落成时所行之法会也。

  【落染】 (杂语)落发染衣之略。

  【落饰】 (杂语)谓王公之出家也。剥落身之严饰之义。

  【落汤螃蟹】 (杂语)公案名。五灯会元曰:“云门偃曰:忽一日眼光落地,莫似落汤螃蟹。,手忙脚乱。”

  【骆驼山】 (地名)见“肉山”条。

  【骆驼坐】 (杂语)两膝并立而蹲踞也。行事钞下三之四曰:“僧祇不得作骆驼坐,应加趺坐。”资持记曰:“骆驼,谓两膝柱地。”释门归敬仪下曰:“两膝道坐者,经中名为骆驼坐也。”同通真记曰:“两膝并坐者,谓竖两膝以尻蹲居,经中斥为骆驼坐也。”

  【落谢】 (术语)谓现在之法,灭其作用,于过去中谢去也。

  【洛阳伽蓝记】 (书名)五卷,后魏杨炫之着。其自序曰:“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止大伽蓝。”

  【落赚】 (杂语)事事欺诳之狡猾人也。

  【络子】 (物名)与挂络同。

  【驴鞍桥】 (杂语)驴骨中自有似鞍之骨,非实鞍也。碧岩九十八则着语曰:“错认鞍驴桥。唤作爷下颔。”种电钞十曰:“琐碎录曰:驴鞍桥者,驴骨中自有似鞍骨,非实鞍。或人以鞍骨为阿爷下颔骨也。”北魏书傅永传曰:“永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执鞍桥,倒立驰骋。”

  【驴唇仙人】 (人名)说星宿法之古仙名。见“佉楼”条。

  【驴年】 (譬喻)谓其无期也。十二支中无驴名之年,故遂以譬无会期也。云门录曰:“驴年会么。”传灯录九古灵章曰:“钻他古纸,驴年出得。”碧岩三则评唱曰:“有什么交捗,驴年未梦见在。”

  【驴牛二乳】 (譬喻)譬似是而非之物。见“牛驴二乳”条。

  【驴前马后】 (杂语)随逐驴马前后之奴隶也,指斥凡人之识情分别。传灯录十五良价传曰:“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祇是认驴前马后将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碧岩五十三则评唱曰:“若祇依草附木,认个驴前马后,有何用处?”同种电钞六曰:“如随驴马前后奴隶者,不是主人公也。今谓情识分别。”

  【驴乳】 (譬喻)与牛乳相对,譬似而非者。秘藏宝钥上曰:“摩尼燕石,驴乳牛醐,不可不察。”

  【律】 (术语)梵语优婆罗叉Uparakṣa,译曰律,毗尼Vinaya。译曰律者,义翻也(毗尼之正译曰灭,或调伏)。律犹言法,禁制之法也。又诠量,诠量罪之轻重也。大乘义章一本曰:“律者,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毗尼之教诠此律行,故称为律。又生律行,故复名律。”同七曰:“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止观四曰:“律者,诠量轻重,分别犯不犯。”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今约戒疏统括诸文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中略)二云律者分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同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

  【律藏】 (术语)三藏之一。旧作毗尼藏,译曰律藏,义翻也。新作毗奈耶藏,译曰调伏藏。结集关于佛教中戒律之法言者,包含于此中而无所漏,故曰藏。见“三藏”条。

  【律禅】 (术语)律宗禅宗也。又律师禅师也。

  【律忏】 (术语)戒律所说之忏悔法也。局于出家之五众行之。行事钞中四之三曰:“若论律忏悔唯局道众。”

  【律乘】 (术语)戒律之教法也。释门正统三曰:“南山律乘。”

  【率都婆】 (术语)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薮斗婆,旧称薮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奉安佛物或经文,又为标帜死者生存者之德,埋舍利、牙、发等,以金石土木筑造,使瞻仰者。译曰大聚、方坟、圆冢、灵庙、高显处、功德聚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又曰偷婆,又曰塔婆,又曰私偷簸,又曰数斗波,皆讹也。”起世经二曰:“苏偷婆,隋言大聚。”法华文句三曰:“塔婆,此云方坟。方坟如此土冢墓,大灌顶翻为冢也。”玄应音义六曰:“诸经论中,或作数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苏偷婆,或作脂帝、浮都,亦言支提、浮图,皆讹略也。正言窣都波,此译云庙,或云方坟,此义翻也。或云大冢,或云聚相,谓累石等高以为相也。案塔字诸书所无。唯葛洪字苑云:塔,佛堂也。”释迦法中佛成道时,二商来得世尊之爪发而起塔,是起塔之嚆矢,又波斯匿乞佛之长发而起塔,是亦为最初。佛灭后有十大塔,阿输迦王时有八万四千舍利塔,此等为佛塔也。据十二因缘经,则许凡僧已上造塔。依位之高下而塔之级层有限制,在家不许之。密教别设五轮形之塔,以为大日如来之标帜,许僧俗一般立于墓所,由是而谓之塔者,乃佛塔,谓之塔婆者乃五轮,两者有区别焉。见“塔”条。

  【率都婆观】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五字严身观,即即身成佛之法也。见“五轮观”条。

  【率都婆经】 (杂名)书经文于率都婆之木板也。

  【率都婆印】 (印相)又曰塔印,有二种:一以外五钴印为率都婆印。十八道钞上曰:“又于一印有异名,外五钴印,瑜祇经说率都婆印。”瑜祇经拾古钞上曰:“五部塔印指五钴。”又以大慧刀印为率都婆印,亦名无所不至印。十八道钞上曰:“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异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阇梨观心也。”又三部率都婆印明相异,佛部之率都婆印,出于摄大轨。莲华部之率都婆印,出于观音轨。金刚部之率都婆印出于瑜祇经。见日本安然瑜祇经疏二。

  【率睹婆法界普贤一字心密言】 (真言)称之一字。见瑜祇经。

  【律法】 (术语)戒律之法也。

  【律海】 (譬喻)戒律广大,譬如海也。行事钞上一之三曰:“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

  【律行】 (术语)戒律之行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律虎】 (譬喻)戒律优胜譬之于虎。释氏要览中曰:“隋高僧法愿,大明律藏,词辨高亮。彭亨难敌,号律虎。”

  【律讲】 (杂语)戒律之讲演也。

  【滤罗】 (物名)漉水之罗,即漉水囊也。

  【律派】 (杂语)戒律之流派也。

  【律师】 (职位)善解戒律者之称。涅槃经三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能解一字。”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一字者律字,以律训法总合大小开遮轻重。故虽博通,指归一字。”三德指归一曰:“像法决疑经及观心论皆明三师,谓律师禅师法师也。明练持犯曰律师。”日本取之为僧官之名。

  【滤水囊】 (物名)与漉水囊同。律家谓之漉水囊。禅家谓之泸水囊。滤漉义同。见漉水囊条。

  【律五论】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是也。

  【律相】 (术语)戒律之法相也。

  【律衣】 (衣服)守小乘戒律之人所著之法衣也,一一之制度依戒律而作。

  【律仪】 (术语)律者法律,仪者仪则,所制之法律,以防遏过非,恶律仪以防遏善事。因而立身之仪则也。通于善恶。善律仪者,大乘义章十曰:“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义。又复内调亦为律,外应真则,目之为仪。”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造作有相名仪。”又无表之戒体(旧云无作),名为律仪,此戒体在人之身中他无表示,故云无表,为不动身口意之作用,故云无作。而一旦得此戒体有防非止恶使人自顺律仪之功能,故名之为律仪。梵语三跋罗,义净译曰护。以戒体能护人也。大乘义章十曰:“无作之善说为律仪。”俱舍论十四曰:“能遮能灭恶戒相续,故名律仪。”有部百一羯磨一曰:“授与三归并五尊处成邬波索伽律仪护。”注曰:“此言护者,梵云三跋罗,译为拥护。由受归戒护使不落三途。旧云律仪即当义译,云是律法仪式。若但云护,恐学者未详,故两俱存。明了论已译为护,即是戒体无表色也。”见无表色条。

  【律仪戒】 (术语)三聚戒之第一。守诸律仪离过非之戒行也。

  【律之二部】 (名数)窟内部(上座部),窟外部(大众部)即小乘根本之二部也。

  【律之三大部】 (名数)见“三大部”条。

  【律之四名】 (名数)一毗尼,译曰灭。新称毗奈耶Vinaya,译曰调伏。二木叉,译曰解脱,新称波罗提木叉Prātimoksa,译曰别解脱。三尸罗Sila,译曰戒,四优婆罗叉Upalakṣa,译曰律。此四者异名同体。见大乘义章一本。

  【律幢】 (譬喻)戒律之法幢也,戒律能防止邪非之敌,故云幢。

  【律宗】 (流派)戒律为三藏三学之一,通于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依昙无德罗汉而成别部,支那传译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律宗两家】 (流派)一疏家,法砺之旧疏也。二钞家,南山之行事钞也。

  【律宗三家】 (名数)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砺,造四分律疏十卷,号为旧疏,宗依成实论。嵩山之定宾,作饰宗记十卷,解释之。二终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钞三卷,宗依大乘唯识。三西太原寺东塔之怀素,造四分开宗记十卷(又曰开四分律宗记),号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说一切有部。此三家在唐代各立异义,门叶互争,此名律之三宗。

  【略出经】 (经名)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之略名。

  【略出念诵经】 (经名)同于略出经。

  【略教诫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赞少欲知足,呵恶比丘之三种不善思惟。

  【略戒】 (术语)戒经有广略之二教,佛成道后十二年间,大众清净,无犯戒者,故未曾立一戒,唯说略偈总劝诫善恶,故谓之略戒,又云略教。十二年以后弟子行法渐流放逸,污清净之法海,因随缘制之,遂至有五篇七聚之多。谓之广戒,又云广教。略教局于利根,广教通于利钝二机。四分僧戒本曰:“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伽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此戒经。从此已后广分别说。”但常以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之四句偈为略戒。又真言以三平等戒为略戒。见“三昧耶戒”条。

  【略论安乐净土义】 (书名)一卷,梁昙鸾作。或言文义非无取舍,恐是别人之作。

  【略念诵法】 (修法)金轮时处仪轨说此法。是行者或旅行或多事不能行广法时,或其人之性为不好广轨者而说之也。其次第先以护身法清吾三业,次以小金刚轮之印明,成坛场,次结其尊之根本印,诵其明七遍,以加持心额喉顶之四处,因而成大圆镜智乃至成所作智之四智,次为金刚合掌,置之顶上,诵字二十一遍,以成供养法。以下不必捻数珠。

  【略三宝】 (仪式)凡禅家讽唱之末,必有十方三世等语,此名略三宝。谓十方三世一切佛者,佛宝也,诸尊菩萨摩诃萨者,僧宝也,摩诃般若波罗蜜者,法宝也。其鸣磬之法,十方一下,诸尊一下,摩诃般若一下,以分三宝也。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书名)一卷,唐澄照赞。

  【略说教诫经】 (经名)同略说戒经。

  【略说戒经】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异名。

  【略问讯】 (仪式)见“问讯”条。


  【麻蹉】 (杂语)Matsya,鱼之梵名。大威德陀罗尼经七曰:“末蹉鱼也。”梵语杂名作“么娑。”

  【麻豆瞿罗】 (饮食)Madhugola,饼名。善见律十曰:“麻豆瞿罗,汉言美饼。”大日经疏七曰:“末涂共啰饼,亦着鉴,兼以糖蜜涂之。”

  【麻萨罗揭婆】 (物名)Musāragalva,见“牟娑罗”条。

  【麻三斤】 (公案)碧岩十二则曰:“有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示禅之大道于言句不拘泥也。

  【麻头】 (职位)禅林之语。劝化麻之僧也。

  【马】 (动物)转轮圣王七宝之一。名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之洲内,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为马宝。见经律异相四十七。

  【马大师】 (人名)马祖道一禅师也。见“马祖”条。

  【马大师不安】 (公案)“马大师有病,院主问曰: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见碧岩第三则,从容录。

  【马大师野鸭子】 (公案)“马大师与其弟子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么处去?丈云:飞过去。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见碧岩五十三则。

  【马耳山】 (杂名)九山,七金山之一。頞湿缚羯拏Aśvakarṇa之译。山形得名。围善见山之山也,高广各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

  【马加持】 (修法)加持病马以祈平愈也。对马头观音诵法华譬喻品。中古修验者间行之。

  【马郎妇】 (人名)观音菩萨化为马郎之妇称曰马郎妇。唐元和年中陕右有一美女,人见其姿貌欲求为配。女曰:我亦欲有归,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彻诵者二十人。女曰:女子一身岂能配众?应诵金刚经。旦通诵者犹十数人。女复授以法华经七卷,约三日,至期独马氏子能通经,女使具礼成姻。马氏迎之。女曰:适体中不佳,俟少安相见。客未散而女死,即坏烂。葬之数日有老僧杖锡谒马氏。问女所由,马氏引之于葬所。僧以锡拨之,尸已化,唯黄金锁子骨存。僧以锡挑骨,谓众曰:此圣者也,愍汝等障重故设方便化汝等耳,语已飞空去。由此陕右奉佛者多。泉州粲和尚赞曰:丰姿窈窕鬓敧斜,赚杀郎君念法华。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见释氏稽古略三。

  【马麦】 (故事)马粮之麦也,佛一夏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共食三月马麦。是佛十难之一。楞严经六曰:“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参照“阿耆达”条。

  【马鸣】 (人名)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窭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椎受人供养。时长老胁在北天竺知彼可化。以神力乘空到中天竺,命众打揵椎。与彼论议使之堕负,遂化为弟子。师还本国,弟子住中天竺弘通佛法,四辈敬服。其后北天竺小月氏国王伐于中(中天竺)国,围之。中天竺王遣使问所欲?答曰:汝意降伏者,送三亿金,当相赦耳。王言此国无一亿金,如何可得三亿耶?答言汝国内有二大宝,一佛钵,二辩才比丘,以此与我足当二亿金也。比丘请王应其求,王听其言与之。月氏王还本国,诸臣曰:王奉佛钵固宜,比丘则天下皆是,当一亿金,毋乃太过。王审知比丘高明胜达,其辩才说法,乃感非类。七疋饿马请比丘说法,诸听者无不开悟,王系此马于众会前以草与之,马垂泪听法无念食想。于是天下知比丘非寻常,以马解其音故,遂号为马鸣菩萨。于北天竺广宣佛法,导利群生,四辈敬重,称为功德日。”付法藏传五曰:“胁比丘付法于富那奢而涅槃,富那奢一时在闲林思惟。有一大士,名马鸣,智慧渊鉴,有所难问,无不摧伏,起大憍慢,草芥群生。富那奢知其可化,与彼论二谛义,使之屈伏,遂为弟子。富那奢既涅槃,彼于华氏城(在中天竺摩竭国)游行教化,大建法幢,摧灭邪见,作妙伎乐。名[口*赖]吒啝罗,其音清雅哀婉,宣说苦空无我法。时城中五百王子开悟出家,华氏王恐其民人闻此乐音,舍离家法,国土旷废,令国内禁止其乐。时月支国旃檀罽昵吒王发兵向此国,国王降伏,索九亿金。国王即以马鸣及佛钵与一慈心鸡各当三亿,奉献罽昵吒王。王大喜,纳受之还本国。于是马鸣以大行愿,演甘露味,为王兴大饶益,度脱无量亿人,所作已,舍命行。”婆薮槃豆法师传曰:“佛灭后五百年中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住罽宾国,与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共制八犍度论,而欲更作毗婆沙释之,时有马鸣菩萨,舍卫国婆枳多土人,能通内外典,迦旃延子请之,与诸罗汉及菩萨共研定义意,使马鸣着文,经十二年毗婆沙论方成。”摩诃摩耶经下曰:“佛涅槃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已上诸说年代国名大同小异,盖同一之人也。释摩诃衍论一,记六马鸣,其中第六举摩诃摩耶经所说之马鸣,即今之菩萨是也。且言:“如是诸经各各别说,随机现应,无相违过。马鸣菩萨当何位人?何城诞生?何因马鸣。(中略)马鸣菩萨,若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为父,瞿那为母,同生利益。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百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则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此鸟鸣者,都破佛教独尊独信。若佛弟子此鸟鸣者,都破外教独尊独信。尔时菩萨用神通力,现千白马,鸣千百鸟。绍隆正法,令不断绝。是故世尊名曰马鸣。”西域记八曰:“有阿湿缚窭沙(唐言马鸣)菩萨者,智周万物,道播三乘。”

  【马鸣本地】 (本生)三宝感应录中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三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月星明佛,龙树名妙云自在王如来。”(金刚正智经并大庄严三昧经今不传)。

  【马鸣菩萨】 (菩萨)天竺相传此菩萨为化作蚕虫之人。养蚕之神也。

  【马鸣菩萨传】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之别传也。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马鸣屈鬼辩婆罗门】 (传说)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有婆罗门,常垂帷弄鬼辩,马鸣与之论议,遂搴帷伏之。见“搴帷”条。

  【马鸣著作】 (书名)大乘起信论一卷,大宗地玄文本论二十卷,佛所行赞五卷,十不善业道经一卷,六趣轮回经一卷,尼犍子问无我义经一卷。

  【马胜】 (人名)又云马师。梵名頞鞞Aśvajit,巴Assaji,五比丘之一。端正之威容与庠序之举止,时时如引人目,舍利弗失师迷于所归,慒慒行路时,卒然见马胜比丘威仪,起问师问法之心,又诸比丘清旦由耆阇崛山为乞食来王舍城,时有一长者见马胜比丘,生欢喜之念,为僧众建六十房舍(四分律及南传律房舍犍度)。即此一端,已可知其详。西域记九曰:“阿湿缚恃比丘,唐言马胜。”

  【马师】 (人名)唐江西道一禅师,姓马氏,因曰马祖,又称马师。见传灯录六。又比丘名,又曰马胜,梵名頞鞞Aśvajit,五比丘之一。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威容端正,行步庠序,所谓马师比丘是。”见“马胜”条。

  【马祀】 (修法)以马为牺牲之外道修法也。梵语Aśvamedha,百论疏上之下曰:“为求常天故,修马祀。取一白马,放之百日,或云三年,寻其足迹,以布黄金用施一切,然后取马杀之。当杀马时唱言:婆薮杀汝。马因祀杀,亦得生天。”(此下举真谛三藏之说引韦陀中马祀之法)。又外道之邪法,杀马除去五脏,以七宝纳之,施于婆罗门,以祈福祉。见文殊问经,止观辅行十。

  【马头大士】 (菩萨)马头观音也。

  【马头观音】 (菩萨)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师子无畏观音,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为自性身,以马置于头,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头大士。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为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戴马者,如转轮圣王之宝马驰驱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势力大精进力也。又啖食无明重障之意。大日经疏五曰:“何耶羯梨婆,译云马头。其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鬘。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鬘如师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历四洲,于一时一切处去心不息。诸菩萨大精进力,亦复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势,于生死重障中不顾身命,多所摧伏者,正为白净大悲心故。故以白莲璎珞而自严身也。”大日经义释七曰:“莲华部眷属以马头为忿怒明王。”义轨曰:“马头明王,贺野纥里嚩,啖食无明诸障尽也。”秘藏记末曰:“马头,无量寿忿怒,自性轮观音。”又曰:“马头观音菩萨,赤肉色,大忿怒之相,并三面,牙在唇上,头有白马之形如轮王宝马。”经轨有诃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出陀罗尼集经第七),何耶揭唎婆像法,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各一卷。

  【马头观自在菩萨真言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辟除诸魔障之印契也。

  【马头罗刹】 (异类)人身马头之狱卒也。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猿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内,向无间狱。”十王经曰:“引路牛头肩挟棒,催行马头腰擎叉,苦牛食牛牛头来,乘马苦马马头多。”

  【马头明王】 (菩萨)马头观音也。

  【马头山】 (杂名)山形似马头,故名。增一阿含经三十四曰:“去伊沙山更有山,名马头山。”

  【马阴藏】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阴者男根也。佛之男根如马阴,隐藏腹中,不现于外。

  【马阴藏三摩地】 (术语)大日如来住此三摩地而说爱染法。见“爱染王”条。

  【马有八态譬人经】 (经名)一卷,后汉支曜译。经中说恶马有八态,以譬恶比丘也。

  【马苑】 (寺名)汉之白马寺也。

  【马主】 (地名)四主之一。雪山以北出善马,称云马主国。释迦方志上曰:“雪山以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马,名马主也。其俗凶暴,忍杀衣毛,是突厥国。”

  【马祖】 (人名)唐江西道一禅师,为南岳让之法嗣,姓马氏,时称马祖。元和中谥大寂。传灯录六曰:“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出,马驹蹈杀天下人。厥后江西法嗣布于天下,时号马祖焉。”

  【骂意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一切善恶之法。多似律中之语。

  【卖弄】 (杂语)谓自夸也。

  【卖峭】 (杂语)以物高卖也。虚堂延福录七曰:“释迦老子,一生卖峭。”

  【鬘】 (植物)末利之译语。又璎珞也。

  【鬘菩萨】 (菩萨)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满遍】 (杂语)禅语。平均之义。

  【满财长者】 (人名)给孤独长者之女修摩提,嫁满财长者之子,使其家供佛僧,同悟道。见须摩提女经。

  【满成佛】 (术语)见“四满成佛”条。

  【满慈子】 (人名)又曰满愿子,满祝子。富楼那尊者之翻名。见“富楼那”条。

  【满怛罗】 (术语)见“曼怛罗”条。

  【满分戒】 (术语)具足戒之异名。

  【满分清净者】 (杂语)佛为满清净者。菩萨为分清净者。合佛菩萨而谓为满分清净者。唯识论一曰:“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满果】 (术语)满业所感之果也。见“满业”条。

  【满讲】 (杂语)讲完一部之书也。

  【满拏】 (杂语)见“曼陀”条。

  【满泥】 (杂语)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法要曰:“行人面于西,漫提自在王,次礼余方佛。”一本作满泥。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满泥自在王,梵语也。唐云礼拜,自在王者无量寿佛。”

  【满濡】 (菩萨)Mañju,又作曼殊,曼乳。译曰妙。又曼殊室利菩萨,古经谓之满濡。新译家略称曼殊。

  【满散】 (术语)期日而行法事,法事终了,谓之满散。事满众散之义也。又其临散场而讽诵,谓之满散,亦曰散经。见象器笺十三。

  【满殊尸利】 (菩萨)见“文殊”条。

  【满荼】 (杂语)Maṇḍa,译曰坚固。金刚座之异名。大日经疏十二曰:“尔时诸金刚菩萨,即能现菩提座也。此座但以世间意说但座处耳,然西方名此座为满荼。满荼者是坚固义,不动义,是更无等比义,是遍周法界义。今现此菩提座,亦如酪中现苏,诸味共会一处,而不相离。”

  【满荼逻】 (术语)见“曼荼罗”条。

  【满驮】 (杂语)Bandha,译曰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满驮,此译为缚。”

  【满宿】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见“比丘”条。

  【满业】 (术语)又名别报业。凡人间一生中造善恶邪正种种之业,其中最为主要者,唯有一业,招引未来世鬼畜人天等之生者,名为引业。其他一切诸业相倚,于彼鬼畜人天等生中,更使六根具不,身体强弱,寿命长短,其他贫富贵贱等各自差别之果报圆满者,谓之满业。因而亦名引业为总报业,满业为别报业。画者画人体,引总体之轮廓,譬如引业。于其上别好丑妍美,譬如别报业。俱舍论曰:“一业一引生,多业能圆满。”

  【满愿】 (人名)满愿子之略。比丘名。又(术语)愿已满也。往生论下曰:“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中略)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

  【满愿子】 (人名)新译满慈子。尊者富楼那之翻名。见“富楼那”条。

  【满愿子经】 (经名)一卷,失译。尊者富楼那往化恶国,佛为说忍行。出于杂阿含十一卷。

  【满月尊】 (术语)佛之德号也。

  【满祝子】 (人名)富楼那尊者之译名。见“富楼那”条。

  【满字】 (术语)梵字之摩多与体文各别,未成全字,谓之半字,摩多体文相合而完成全字,谓之满字。涅槃经以此半满二字譬小乘经与大乘经。见“二字”条。

  【满字教】 (术语)半满二教之一。见“二教”条。

  【满足愿】 (术语)希求者总求成就,圆满具足一切愿之本愿也。

  【满座】 (术语)法会之最终日也。亦指列座之全体而曰满座。

  【慢】 (术语)恃己而凌他也。十六惑之一。有七慢九慢之别。唯识论六曰:“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中略)此慢差别有七九种。”大乘义章二曰:“凌他称慢。”

  【曼怛罗】 (术语)Mantra,又作曼特罗、满怛罗。译曰真言、神咒、秘密语。见“真言”条。

  【慢怛罗】 (术语)与曼荼罗同。

  【慢烦恼】 (术语)见“烦恼”条附录。

  【曼供】 (术语)曼陀罗供之略称。

  【慢过慢】 (术语)七慢之一。

  【慢惑】 (术语)十大惑之一,憍慢之妄惑也。

  【慢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与慢同。大藏法数曰:“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

  【慢结】 (术语)九结之一。慢惑之系缚身者。

  【慢金刚】 (菩萨)金刚界理趣会中台五尊之一。标示慢即菩提深密之理趣。

  【慢境】 (术语)见“十境”条。

  【慢举】 (术语)自慢而心举也。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

  【慢坑】 (譬喻)憍慢之深坑也。止观十曰:“胜者堕慢坑,负者堕忧狱。”

  【慢求罗】 (地名)山名,译曰尾。翻梵语九曰:“慢求罗山,译云尾也,弥沙塞律第二。”梵Lāṅgula。

  【慢山】 (譬喻)憍慢之高譬如山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我室四蒙,包藏于见爱。”

  【慢使】 (术语)十使之一。慢惑驱使人之身心也。

  【曼殊】 (菩萨)即文殊。翻译名义曰:曼殊师利,此云妙德。西域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此即维摩经之所谓文殊师利也。

  【曼殊伽陀】 (杂名)Mañjugāthā,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之略名。

  【曼殊沙】 (植物)Mañjūṣaka,又作曼殊颜。花名。译曰赤团花、蓝花、柔软花。光宅法华疏一曰:“曼殊沙华,译为小赤团花。摩诃曼殊沙华,译为大赤团华也。”玄应音义三曰:“曼殊颜华,又云曼殊沙,此译云蓝华也。”法华玄赞二曰:“曼殊沙者,此云柔软华。体柔软亦令见者离刚矿三业故。”翻译名义曰:“曼殊沙,此云柔软,又云赤华。”

  【曼殊室利】 (菩萨)Mañjuṣri,一作曼殊尸利,旧称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菩萨名。见“文殊师利”条。

  【曼殊室利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多罗菩萨之仪轨也。密教之金刚萨埵,即显教所谓曼殊室利也。

  【曼殊童子】 (菩萨)曼殊室利童子之略。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经名)具名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唐金刚智译。

  【曼殊颜】 (植物)Mañjuṣaka,花名。见前条。(CBETA注:指见“曼殊沙”条。)

  【慢提】 (杂语)Vande,又作漫泥。见“满泥”条。

  【慢荼迦】 (饮食)Māṇḍaka,饼名。大日经疏七曰:“漫荼迦,是此方薄饼。”梵语杂名曰:“饼,满拏。”

  【曼荼罗】 (术语)Maṇḍala,又作曼陀啰、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于此,以祭供者,是为曼陀罗之本体,而此坛中聚集具足诸尊诸德成一大法门,如毂辋辐具足而成圆满之车轮,是曼陀罗之义也。而常称为曼荼罗者,是图画者。此为四曼中之大曼荼罗。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曰:“道场之处当作方坛,名曼荼罗。广狭随时。”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下曰:“蔓陀啰,此云坛也。”探玄记二十曰:“曼荼罗,云道场也,圆坛也。”慧琳音义十曰:“漫荼罗无正翻,义说云圣众集会处也,即念诵坛场也。”演密钞四曰:“漫荼罗者,此云道场。是与弟子发心得道之处,谓之道场。”大日经疏三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曰:“漫荼罗,是轮圆之义。”又曰:“曼荼罗,并发生义,今即名发生曼荼罗也。下菩提心种子于一切智心地,润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月,鼓以大方便风,不碍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议法性芽。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成佛树王,故以发生为称。”又曰:“梵音曼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曼荼罗,是苏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能所不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曼荼罗也。以三种秘密方便攒摇众生佛性之乳,乃至经历五味成妙觉醍醐,醇净融妙不可复增。”又曰:“漫荼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辏,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是故说为漫荼罗也。”演密钞二曰:“漫荼罗,圣贤集会之处,万德交归之所。”同五曰:“漫荼罗,是蕴聚积聚诸佛如来真实功德之处,故以为名。言轮圆辐辏者,以喻显法,轮即平轮,圆谓圆满,毂幅辋等相圆满故,辐辏者归会也,谓众辐归会于毂也。(中略)今借喻此漫荼罗三重法界门罔不归辏于大日心王,使三乘五乘一切众生普门进趣皆辏中胎大空之处,故曰轮圆辐辏也。”四曼义曰:“古人翻坛,新人翻轮圆具足。”秘藏记本曰:“曼荼罗,谓三密圆满具足义也。”一切贤圣,一切功德之集合处既名为漫荼罗,故其贤圣之身形或言语或持物或誓愿等亦悉名为漫荼罗,此以其一一轮圆具足之义在故也。大日经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言。释论谓之秘密语,旧译云咒,非正翻也。”此贤圣之语密,附以曼荼罗之称之一例也。就之而立四种之曼荼罗,以该收一切法。

  【慢荼罗】 (术语)与曼荼罗同。

  【曼荼罗教】 (术语)真言教之异名也,曼荼罗一译真言,故谓真言教曰曼荼罗教或曼荼罗藏。见秘藏记本。

  【曼荼罗菩萨】 (菩萨)胎藏界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五位密号曰秘密金刚、轮圆金刚、集起金刚。与大轮菩萨同本誓,主诸法能生之德。为黑色忿怒形,三目六臂,火灾髻,左右第一手结小金刚轮之印,仰安顶上,左第二手轮,第三手独股,右第二手三股,第三手剑,坐于赤莲。

  【曼荼罗身】 (术语)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已后,阿阇梨以字加持其弟子成四种之曼荼罗身也。大疏八曰:“阿阇梨复当顶礼曼荼罗一切世尊,为灌顶故,至诚启白,即以宝瓶徐绕曼荼罗三匝已,复更如法加持,至弟子所先用(啰)字为火,焚烧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由普贤瓶为始)灌之,灌已,观此灰中作(嚩)字门,其色纯白,从此出生五字,所谓(阿)(鍐)(囕)(吽)(欠)。持其五字轮(是五轮塔婆也)。次说字在其顶上,转成中胎藏。又从此字生三重光焰:一重遍绕咽上,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即成第一院曼荼罗。次一重光遍绕心上,诸尊随现成第二重曼荼罗。次一重光遍绕脐上,诸尊随现成第三重曼荼罗。尔时弟子都成曼荼罗身也。”

  【曼荼罗四轮】 (名数)一本尊黄色,故住于地轮曼荼罗,其形方名为金轮。二本尊白色,故住于水轮曼荼罗,其形圆,名为水轮。三本尊赤色,住于火轮曼荼罗,其形为三角,名为火轮。四本尊黑色,故住于风轮曼荼罗,其形为半月,名为风轮。见诸部要目。

  【曼荼罗通三大】 (术语)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于体相用之三大,是常规也,然依秘藏记,则四曼各通三大。秘藏记末曰:“曼荼罗,谓三密圆满具足之义也。”是以三密之用大为曼荼罗也。又同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相用?答:以曼荼罗为体。”是以曼荼罗为体也。以其四曼为相大则处处释之不用引证。

  【曼荼罗外道】 (流派)自在王菩萨经列种种之外书,中有曼荼罗咒术经。

  【曼荼罗种姓十住心】 (术语)在密教为横之十住心之一。普门万德十住心之对。显众生本具之心平等悉与法身同一之十住心也。

  【曼陀】 (杂语)又作万陀,满拏。曼陀罗之略。又曼陀罗华之略。

  【曼驮多】 (人名)Māndhātṛ,顶生王之名。译曰我养。见玄应音义二十四。

  【蔓陀啰】 (术语)与曼荼罗同。

  【曼陀罗】 (植物)Mandārava,又曰漫陀罗。花名。译作圆华、白团华、适意华、悦意华等。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意华,又曰杂色华,亦云柔软华,亦云天妙华。”案曼陀罗为一年生草,茎直上,高四五尺,叶作卵形,常有缺刻。夏日开大紫花,有漏斗形之合瓣花冠,边缘五裂,实为裂果,面生多剌,性有毒,以其叶杂烟草中同吸。能止咳嗽,过量则能致死。本草,曼陀罗花。一名风茄儿,一名山茄子,生北土。法华经佛说法,天雨曼陀罗花,翻译名义: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又(人名)高僧名。翻译名义云:曼陀罗,此言弱声,亦云弘弱。扶南国人,神解超悟,幽明毕观,无惮夷险,志存弘化,即曼陀罗仙也。

  【慢陀罗】 (植物)与曼陀罗同。

  【曼陀罗供】 (术语)供养两部大曼陀罗之法会也。

  【曼陀罗仙】 (人名)比丘名。历代三宝记十一曰:“扶南国沙门曼陀罗,梁言弱声。”续高僧传一曰:“有扶南沙门曼陀罗者,梁言弘弱,大齎梵本远来贡献。”梵Mandra。

  【曼陀殊】 (植物)又作曼陀罗华,曼殊沙华。

  【曼陀枳尼】 (杂名)池名,在忉利天上。六波罗蜜多经二曰:“善法堂中众议长隔,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曼陀枳尼池梵语,大龙象王浴池名也。准起世经及立世阿毗昙论等,皆说此池在此赡部洲大雪山北有此池,是善住象王之所浴处。今经意云,是诸天浴池。若尔即合在忉利天上,彼天若有即是名同。彼天若无即是错译,未详孰是,更勘梵本为一为异也。”梵Mandākini。

  【慢习因】 (术语)见“因”条附录十因十果项。

  【慢想】 (术语)憍慢之念想也。南本涅槃经二十二曰:“其心初无憍慢之想。”西方要决曰:“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缦衣】 (衣服)缦者漫也。通漫而无条相之袈裟也。是原为沙弥,沙弥尼之衣。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衣者,许用以代三衣而着之。六物图曰:“缦通三用(三衣之用),然本是沙弥衣。律制沙弥着漫衣,一当七条入众,一当五条作务。今时剃发即着五条,僭滥大僧,深求本制。”释氏要贤上曰:“缦衣,梵音钵吒,唐言缦条,即是一幅叠量以三衣等,但无田相者是也。自佛法至汉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识割截法,祇着此衣。”

  【慢幢】 (譬喻)慢心高举,如幢之高耸也。六祖坛经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盲】 (杂语)盲人也。

  【盲跛】 (杂语)言师无慧解,如盲人。弟子无行业如跛者也。止观五曰:“自非法器,复阙匠他。盲跛师徒,二俱随落。瞽蹶夜游,甚可怜愍。”

  【盲龟】 (譬喻)盲龟遇浮木难,以譬受人身难,值佛教难。见“浮木”条。

  【盲龟浮木】 (譬喻)涅槃经二曰:“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值浮孔。”同二十三曰:“清净法宝,难得见闻。我今已闻,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圆觉经曰:“浮木盲龟难值遇。”称扬诸佛功德经中曰:“一切世界设满中水,水上有板,而板有孔。有一盲龟,于百岁中,乃一举头。欲值于孔,斯亦甚难。求索人身,甚难甚难。”

  【盲龙】 (本生)有一盲龙,名颇罗机梨奢,举声大哭,言。大圣世尊,愿救济我,我今身中受大苦恼。日夜常为种种诸患唼食,居热水中无暂乐。佛言汝过去世于佛法中为比丘,毁破禁戒,外现善相,广贪眷属,名声达四方而受供养,以恶业因缘,今受此盲报。见大集经济龙品,净心诫观。

  【盲龙经】 (经名)大集经济龙品说救济盲龙。名盲龙经。

  【忙忙鸡】 (菩萨)见忙莽鸡金刚项。

  【忙忙六道】 (术语)往生礼赞曰:“人间忪忪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如灯风中灭无期,忙忙六道无定趣。”

  【忙莽鸡金刚】 (菩萨)金刚部之部母。梵号忙莽鸡。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金刚萨埵之上。又作么么鸡,忙莽计,忙忙鸡,摩莫枳,莽莫枳。详见“么么鸡”条。

  【忙莽计】 (菩萨)见忙莽鸡金刚项。

  【盲冥】 (术语)盲昧闇冥,无见理之明也。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说.我师不出者.我等永为盲冥。”

  【盲摸象】 (譬喻)见“摸象”条。

  【盲问乳】 (譬喻)见“乳色”条。

  【莽】 (术语)Ma,又作么、摩、磨。悉昙体文三十五字中唇声之第五。金刚顶经曰:“莽字门一切法吾我不可得故。”由Mamata(我)释之,文殊问经曰:“称莽字门时,是息憍慢声。”大庄严经曰:“唱摩字时,出销灭一切憍慢声。”由Mada-māna释之。智度论曰:“若闻磨字,即知一切法离我所。磨磨迦罗(Mamakāra),秦言我所。”华严经曰:“唱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大日经九曰:“莽,无也。”同十曰:“莽,空也。”

  【莽莫枳】 (菩萨)又作摩莫枳。见“么么鸡”条。

  【莽娑】 (杂语)见“摩娑”条。

  【毛道】 (术语)又曰毛头。凡夫之异名。谓凡夫行心不定,犹如轻毛之随风而东西也。然依梵本则有婆罗Bāla,缚罗Vāla,之二音。婆罗为愚之义,缚罗为毛之义。古译人误婆罗为缚罗。译为毛。不知婆罗宜译为愚夫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金刚经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罗(去声),此云愚夫,本错云缚罗乃言毛道。”玄应音义四曰:“毛道,此名误也。旧译云婆罗必利他伽阇那(Bālapṛthagjana),此云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论中作小儿凡夫是也。正言婆罗必栗托仡娜,婆罗此云愚,必栗托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应言愚异生。以愚痴闇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故,经言生与不生是也,亦名婴愚凡夫。凡夫者义译也,案梵语,毛言嚩罗,愚名婆罗,但毛与愚梵言相滥,此译人之失,致有斯谬也。法集等经言毛道头凡夫,或言毛头凡夫者误也。”慧琳音义十曰:“毛道此言译者误也。案梵云嚩啰,此云毛,婆罗此云愚,以毛与愚梵音相滥故误译此为毛,义翻为毛道,或云毛头,皆非也,此译者之失矣。正梵音云婆罗必哩他仡娜,婆罗此云愚,必哩他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唐云愚生是也,言毛道凡夫者义不明也。”

  【毛道凡夫】 (术语)如毛发为风吹动,谓根性愚钝而无定心也。见“毛道”条。

  【毛道生】 (术语)毛道之众生也。见“毛道”条。

  【茅盖头】 (杂语)言有一把茅,作个草庵,盖在头上,以蔽风雨也。传灯录曰:“云居问洞山: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阇黎向后有一把茅盖头。”六祖坛经曰:“汝向去有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竹窗随笔曰:“余单丁行脚时,忍饥渴,冲寒暑,备历诸苦,今幸得把茅盖头。”

  【毛孔】 (杂名)身上之毛穴也。华严经一曰:“得于一毛孔现不思议佛刹无障碍解脱门。”法华经如来神力品曰:“一切毛孔放无量无数色光。”

  【牦牛】 (动物)尾长之牛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于五欲,如牦牛爱尾。”法华玄赞四曰:“牦牛说文西南夷长髦牛也,有作猫字,人间捕鼠者,非此中义,有作猫从犬,不知所从。”康熙字典曰:“说文本作牦,长髦牛也。从牛[牦-牛]声,玉篇兽如牛而尾长,名曰牦牛。”

  【毛僧】 (人名)吴有异比丘,号为毛僧,日游聚落,饮食无所择。轻薄子多弄之。忽谓人曰:吾将死矣。危坐说偈曰:“毛僧毛僧,事事不能。死了烧了,却似不曾。”见冷斋夜话七。

  【毛绳】 (譬喻)利养缚人不使解脱。譬以毛绳。智度论五曰:“如佛说譬喻,如毛绳缚人,断肤截骨,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亦复如是。”别译阿含经七曰:“本为爱欲瞋恚愚痴之所缠缚,复更作造放逸之事,岂不增其贪瞋痴耶?譬如有人为绳所缚,以水浇之,逾增其苦。”智者大师别传上曰:“毛绳截骨,则忆曳尾泥间。”止观七曰:“名誉罗羂,利养毛绳。”

  【毛头】 (术语)又曰毛道。凡夫子异名。见“毛道”条。又,禅家之职,剃净人之毛发者。亦曰毛头。

  【冒地】 (术语)Bodhi,云菩提,新云冒地。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见“菩提”条。

  【冒地萨怛缚】 (术语)与旧云菩提萨埵同。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旧云萨埵,今云萨怛缚。”

  【冒地质多】 (术语)Bodhicitta,译曰觉心,即菩提心也。仁王经念诵仪轨曰:“冒地质多,此云觉心。”

  【茂泥】 (术语)Mrni,又作文尼,与牟尼同。此云寂默。或云能仁。或云仙。见牟尼条。

  【么】 (杂语)俗语。训为否或否耶。语录多用之。又(术语)见“婆”条。

  【么度罗】 (地名)Mathurā,又曰摩偷罗。国名。见“摩偷罗”条。

  【么嚧】 (杂语)嚩鲁Jala之转音。译为水。秘藏宝钥下曰:“甚深也者么嚧,峻高也者苏迷。”同纂解五曰:“么嚧与嚩鲁焚语之异,并此翻水。大疏云:嚩鲁拏是水龙,由主水故,即是具大悲水能遍洒一切也。”梵Maru,Varuṇa。

  【么啰誐始罗】 (杂语)Mārgaśirṣa,九月之名。见梵语杂名。

  【么罗庾】 (物名)Malayu,香名。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为么罗庾,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见“摩罗耶”条。

  【么攞】 (杂语)Mālā,又作么罗。译曰鬘。玄应音义十八曰:“梵云么罗,此云鬘。西域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梵语杂名曰:“鬘,么(引)攞。”

  【么么】 (杂语)Mama(一言声属声),译曰我之。演密钞八曰:“我字,梵音么么。”译语杂名曰:“我,么么。”

  【么么鸡】 (菩萨)Māmaki,又作忙莽鸡,忙莽计,忙忙鸡,摩莫枳。译曰金刚母。金刚部之部母。金刚手院之一尊也。大日经疏十曰:“金刚母,所谓忙莽计。忙言母义,莽计亦是多义,即一切金刚之母,谓金刚智慧从此生也。”慧琳音义三十九曰:“么么鸡,金刚部母者名也。”诸部要目曰:“金刚部忙莽鸡菩萨以为部母。”菩提场经二曰:“摩莫枳菩萨,(中略)是一切菩萨之母。”

  【么洗】 (杂语)Māsa,译曰月。见怛罗么洗条。

  【么也】 (杂语)又作摩耶。译曰体。大日经疏十曰:“么也,体也。”梵语杂名曰:“体,摩耶。”又Māyā,夫人名。译曰幻,术。又曰幻术(么也或摩耶译为体者,果与译为幻,或幻术之摩耶夫人,名同一否,殊不可必)。见“摩诃摩耶”条。

  【么吒】 (术语)么为月之种子。吒为日之种子。略出经一曰:“于右眼中想么字,于左眼中想吒字。又想么字变为月,吒字变为日,即以金刚所成眼,应瞻仰一切佛。”秘藏宝钥上曰:“么吒慧眼,破无明之昏夜。日月定光,现有智之萨埵。”

  【没巴鼻】 (杂语)巴者把,鼻者鼻准,无可把持之鼻准也。犹言不得要领。又鼻如鼻祖之鼻,初之义也;巴者助辞,巴鼻者事由之义也。宗门方语曰:“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拿撮也。或曰,巴鼻初也,巴字语助。”类书纂要十二曰:“没巴鼻,作事无根据。”巴一作把,五灯会元曰:“大沩喆偈云:不瞥地蹉过,平生没把鼻。”

  【梅怛黎】 (术语)见“梅呾利耶”条。

  【梅呾利】 (菩萨)梅呾利耶之略。

  【梅怛丽药】 (术语)见“梅呾利耶”条。

  【梅呾利耶】 (菩萨)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啰曳尼、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那。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怛黎,并讹。”唯识述记四本曰:“梅呾利耶,此翻云慈氏,梅呾啰曳尼是声转之异。”弥勒上生经疏上曰:“依正梵本应云梅呾利耶,此翻为慈,古云弥帝疑,或云弥勒者,皆语讹也。(中略)若释名应云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尼是女声,母性慈故,因名慈氏。(中略)若依此姓名为慈者,应云梅呾利曳那,是男声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俪药,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在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

  【梅呾利曳那】 (菩萨)见梅呾利耶项。

  【梅呾啰曳尼】 (菩萨)见“梅呾利耶”条。

  【没度】 (术语)Buddha,梵语佛陀之转。性灵集七曰:“越有奇仁,号之没度。”

  【眉间白毫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眉间有白毛,内外映彻如白琉璃,宛转右旋。观无量寿经曰:“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法华经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参照“白毫”条。”

  【眉间光】 (术语)从眉间之白毫相放出之光明也。见眉间白毫相项。

  【没交涉】 (杂语)无交涉,如问越言楚,两事相背而不相应也。禅录多言:“但喜没交涉。”

  【没劫】 (杂语)Moha,译曰愚。唯识枢要上末曰:“梵云没劫,此名为愚。”名义集六曰:“慕何此云痴。”梵语杂名曰:“痴,谟贺。”

  【没哩底野吠】 (菩萨)焰罗明王之名,即真言也,死之义。梵Mṛtyave。

  【没栗多】 (术语)Vrata,译曰禁戒。但非长时所持之戒,发愿修法,一时所制之禁戒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

  【没特伽罗子】 (人名)Maudgalyāyanaputra,又作没刀伽罗子。没特伽罗者,译言取绿豆,取胡豆,采菽等姓也。上古有仙,取绿豆而食,此仙种,云没特伽罗。依没特伽罗姓之母而生,故曰没特伽罗子。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之比丘是也。旧称目犍连,见“摩诃目犍连”条。又为第三结集之目犍连子帝须,见“结集”条附录。

  【没曳达利瑟致】 (术语)Maya-dṛṣṭi,译曰我见。唯识述记九末曰:“此中不言我见,言萨迦耶见(Satkāya-dṛṣṭi)者,若言我见,不措我所。梵云没曳达利瑟致,此云我见;梵云萨迦耶,此云不实移转身见,即摄我所。”

  【没滋味】 (杂语)无滋味也。禅家之公案如铁橛,谓之没滋味。无尽灯论上曰:“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见。一齐见之曰:铁橛子没滋味。阿呵呵!如生盲者问乳色,言似贝作声会,言似雪作冷会。(中略)若铁橛子而未咬破则无有一切滋味,故或道没滋味。若没滋味而休去,何时得免生死?”

  【每怛里】 (菩萨)Maitreya,见“弥勒”条。

  【每怛利末那】 (杂语)Maitrīmanas,译曰慈意。见玄应音义六。

  【每日三时讽经】 (仪式)即三时之勤行也。粥罢与斋罢与放参罢之三时,上佛殿讽经,是为祈天下太平檀信安稳也。

  【美音干闼婆】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种干闼婆之一。干闼婆者,八部众之一,乐神之部众也。

  【美音天】 (天名)又名妙音天,辩才天之异名。梵名萨啰萨筏底Sarasvati,大日经疏十曰:“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干闼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萨噜萨筏底曳,即美音之名也。”大日经义释七曰:“美音天亦名辩才天。”见“大辩才天”条。

  【美音天女】 (天名)美音天女即辩才天女也。

  【昧怛丽曳】 (菩萨)见“弥勒”条。

  【魅女】 (修法)阿毗舍之法,咒面貌端正之童男童女,令邪鬼妖魅附之,以使所附之鬼魅言吉凶,或使述其希望。童男虽亦通用,而多用童女,故书魅女。

  【门】 (杂语)人家之门口也。具差别与趣入之两义。于法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净土论注下曰:“门者入出义也。”大乘义章一曰:“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又能通人趣入名门。”四教仪一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故名为门。”

  【门标】 (术语)曼荼罗入口所立之幢标也。一字奇特佛顶经上曰:“门皆立刹柱,以时花为鬘庄严,并悬幢幡。”大日经疏六曰:“曼荼罗夹门皆竖幢旗,以为幢帜,谓之门标帜。”

  【门火】 (仪式)送葬之时,于门前烧火。是中国之风习。周礼曰:“丧设门燎。”颜氏家训曰:“丧出之日,门前燃火。”

  【门迹】 (术语)犹言门流门派。一门之法迹也。

  【门经】 (仪式)送葬时棺将出户外。于屋前读经也。

  【门流】 (杂语)与门派门叶同。一门之流义也。

  【门侣】 (杂语)如言门徒。门弟子也。唐僧传(智脱传)曰:“雕琢门侣,无辍于时。”

  【门门不同】 (杂语)应众生之机,而佛之教法有不同也。般舟赞曰:“一切如来设方便,亦同今日释迦尊。随机说法皆蒙益,各得悟解入真门。门门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门门见佛】 (杂语)般舟赞曰:“教门非一,但为我等倒见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则门门见佛,得生净土。”

  【门派】 (术语)一门之法流也,多以名禅宗之派别。

  【门神】 (杂名)礼祭法曰:“大夫三祀,门行族厉。”王制曰:“大夫祭五祀,谓司命、中霤、门、行、厉也。”丧大记注曰:“君释菜以礼礼门神,门神二字见此。”今谓其左曰门丞,右曰户尉,盖本自道家书。”枫窗小牍曰:“靖康以前,汴中门神多翻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月令广义曰:“近画门神为将军朝官诸式,复加爵鹿蝠蟢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传,莫考其何昉也?”

  【门师】 (术语)门,即三宝真净济世之法门。若居家善信男女,归依三宝,所拜之师,称曰门师也。

  【门首】 (杂语)又作门主,一门之上首也。

  【门徒】 (杂语)谓受师教之门弟子也。日知录曰:“今江南尚有门徒之称,或云门眷。”按,晋书唐彬传,东海阎德,门徒甚众。独目彬为廊庙材。北史李密传,师事国子助教包恺,恺门徒皆出其下。南史宋文帝纪,上好儒雅,命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江左风俗,于斯为盛。梵摩喻经曰:“其诸门徒,赌师尽虔。”髻珠菩萨修行分经曰:“有德业者,多蓄门徒,不时教诲。”又在家之檀越曰门徒。真宗常言之门徒是也。成实论三曰:“家悭谓惜门徒家不欲别人识,恐失己利故。”

  【门叶】 (术语)一门之枝叶也。概称归于一宗之信徒。

  【门余大道】 (术语)在八万四千法门外他力念佛之大道也。念佛为因果超绝之教,道理以外之法,不可思议之道也。故名。

  【门状】 (物名)又曰参榜,参状。所谓名刺也。纸阔六七寸,内不书文字。自左方卷之,用丝束分中少上,题姓名于其上也。见象器笺十五。

  【闷绝位】 (术语)命终时苦闷绝倒气息之时也。

  【蒙古佛教】 (故事)蒙古库腾汉,于岁次巳未,有疾,多人诊视不能痊。术穷。因议及西边地方有奇异通晓五识名萨斯嘉恭噶嘉勒灿喇斯,延请医治,庶几有益。遂令韦玛郭特之道尔达达尔罕为首。往请怕克巴巴喇密特。系是戍子年以来纪三千三百七十五年岁次壬寅降生。至戊辰年二十七岁,往额讷特珂克与左道六师之异端讲论辩难,穷其词。获班第达之号而归。其叔父扎克巴嘉勒灿喇嘛曾告之云:日后有东方帽若柄鹰,靴似猪鼻,屋似木网,娓娓长音,语须三四译者,系蒙古国君博第萨多之化身,名库腾汉。遣使名道尔达者请汝,汝必往行。当于后彼处大兴佛教。(中略)丁未年六十六岁与汉相见,造成狮吼观音,收服龙王,仍与汉灌顶,顷刻病愈。众皆欢喜。即遵萨斯喜班第达之言而行。所有边界蒙古地方,刱兴禅教。岁次辛亥,怕克巴巴喇密特年七十岁圆寂。见蒙古源流。

  【蒙惑】 (术语)愚蒙迷惑也。维摩经序曰:“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

  【蒙润】 (人名)元杭州南天竺演福寺蒙润,号玉冈。年十四出家,从古源法师受天台之教观,会古源归寂,从竹堂傅公卒其业。由集庆寺维那,分座于演福寺,后主演福,宗风大振。居六年,归白莲华院,修念佛三昧。誓不出山。行宣政院强起之,再主南天竺,时寺新毁。由师力再复旧观,居三年复归老白莲院。顺帝至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示寂,寿六十八。天目中峰国师尝致书曰:法师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谓古佛复出,信矣!见续佛祖统纪上。

  【蒙堂】 (堂塔)蒙堂之名,始于大觉之故事。后来两序退职者之安息处,称为蒙堂。蒙者周易蒙卦象曰:“蒙以养正,圣功也。”疏曰:“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宋景濂潜溪集四曰:“大觉日与九峰韶公佛国白公参寥潜公讲道一室,扁曰蒙堂,丛林取则焉。”

  【猛火聚】 (杂名)猛火之聚团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

  【猛利烦恼】 (术语)二烦恼之一。见“烦恼”条。

  【梦】 (杂语)梦中所现无实事,以譬世间之诸法无实性。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演密钞四曰:“言梦者寐中神游也,凡人寝寐神识不定。”

  【孟八郎】 (杂语)孟者孟浪之义,八郎者生子之行次,如李四张六之类。乱暴之野郎曰孟八郎。传灯录八南泉章曰:“孟八郎汉,又恁么去也。”碧岩第二十八则着语曰:“孟八郎作什么?”同钞曰:“不依道理作事者云。”

  【梦叠】 (故事)频婆娑罗王梦见一叠分为十八片。佛记为灭后十八分派之兆。见“频婆娑罗”条。

  【梦感佛说功德经】 (经名)具名,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二卷,属疑伪经。

  【梦感好相】 (杂名)法华经安乐行品说成四安乐行之人,梦中感五种之好相:一,见佛为众生说法。二,见己为众生说法。三,见由佛授记。四,见修菩萨之道。五,见己八相成道。

  【梦行般若】 (传说)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梦中入三三昧空无相无作三昧,宁于般若波罗蜜有益耶?”须菩提报舍利弗:“若菩萨于昼日入三三昧,则于般若波罗蜜有益,夜梦中亦当有益。何以故?昼夜梦中,等而无异。”见大品般若经梦行品,智度论七十五。

  【梦虎】 (譬喻)梦中之虎,以譬虚事。慧命法师详玄赋曰:“保一异之四邪,执断常之双计。怖梦虎于长眠,玩空华于久翳。”止观十曰:“今于观支忽发先解,梦虎空华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见律十二曰:“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不和,梦虚不实。”梁僧传佛图澄章曰:“慕容巂都邺,处石虎宫中。每梦见虎啮其臂,意谓石虎为祟。后符坚征邺,巂子暐为坚大将郭神虎所执,实先梦虎之验也。”慧影智论疏曰:“凡论梦法,睡眠时始梦,不眠不梦。如人睡眠梦中见虎畏号叫,觉者见之知其梦尔,梦虎自无。众生亦尔,卧生死床覆无明被昏睡眠,生五尘梦,起五欲想,取着诸法,生我我所见。”

  【梦幻】 (杂语)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以种种秘术使人目眩惑,现出种种不实之事者,共虚假不实之事也。以譬一切诸法之虚假不实。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梦见十事经】 (经名)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略名。

  【孟婆神】 (传说)相传孟婆神生于汉代。幼读儒书。壮诵佛经。惟劝世人戒杀吃素。年八十一岁,犹是处女。因姓孟,人故称曰孟婆阿奶。时有能知前因者,妄认前生眷属。漏泄阴机。上帝敕令孟氏女为幽冥之神造醧忘台,又探取世俗药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汤,分为甘苦酸辛咸五味。孟婆神掌之使鬼魂饮之以忘前生。

  【孟婆汤】 (传说)见“孟婆神”条。

  【梦相】 (术语)梦中所现善恶之相也。大方等陀罗尼经说十二梦王之梦相。

  【梦想】 (术语)梦中之想念也。楞严经中曰:“彼诸善男子,修三摩地想蕴尽者,是人平生梦想消灭,寐寤恒一。”

  【梦争衣】 (传说)讫栗枳王十梦之第九。俱舍光记九曰:“王梦见有广坚衣。有十八人,各执少分,四面争挽。衣不破者,表释迦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脱。”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争衣则衣终不破,斫金则金体无殊。”

  【梦中说梦】 (杂语)大般若经五百九十六曰:“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总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迷岸】 (杂语)谓入于迷惑之路也。梁简文帝文曰:“是以背流知反,迷岸识归。”

  【弥迟伽】 (堂塔)塔名。本行集经三十三曰:“龙王起塔,名弥迟伽,隋言土塔。”梵Mṛttika。

  【迷怛罗】 (界名)又曰毗陀罗。译曰起尸鬼。见“毗陀罗”条。

  【迷倒】 (术语)迷心转倒事理也。唐华严经四十九曰:“菩萨离迷倒。”有部毗奈耶四十七曰:“遂使心迷倒。”释门归敬仪上曰:“识心迷倒,三毒常缠。”

  【迷底履】 (菩萨)Maitreya,旧称之弥勒也。瑜伽论记五曰:“梵音迷底履,此云慈氏。即族性,名字阿氏多(Ajita),此云无胜。旧曰弥勒,阿逸多,并讹也。”见“弥勒”条。

  【弥帝隶】 (菩萨)Maitreya,见“弥勒”条。

  【弥多罗尼】 (术语)(Mitra)译曰善知识。朋友之义。玄应音义九曰:“弥多罗尼子,秦言善知识。”梵Maitrāyaṇi。

  【弥伽】 (菩萨)Megha,善财童子五十三知识中之第四知识名,良医也。晋华严经四十七曰:“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自在,城名视药,彼有良医,名曰弥伽。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向菩萨行?”探玄记十八曰:“弥伽者,此翻名云,谓能注法雨润益众生故名也。”慧苑音义下曰:“弥伽,此云能降伏,或翻为云也。”

  【迷伽室利】 (人名)Meghaśri,译曰德云。比丘名。五十三知识之一。探玄记十八曰:“梵云迷伽室利。迷伽,此名云。室利,此云德。顺彼应名德云。”

  【弥伽释迦】 (人名)Meghaśikhara,沙门名,译曰云峰。宋僧传二曰:“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注云:释迦稍讹,正云铄佉,此云云峰。”

  【迷惑】 (术语)谬于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唐华严经五曰:“观佛神通境界无迷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教行信证三末曰:“沉没于爱欲广海,迷惑名利之大山。”

  【弥迦】 (人名)Mekā,牧女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弥迦,佛成道来献乳糜牧牛女名也,此无正翻也。”

  【弥迦罗】 (人名)Mekhala,长者名。译曰金带。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弥迦罗,此云金带,金宝严身因以为名。”

  【弥迦那】 (人名)Mekhalā,淫女名。本行集经十六曰:“有一淫女名弥迦那,隋言一者。”

  【迷界】 (术语)迷之境界。谓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之众生界也。

  【迷津】 (术语)迷之境界,即三界六道也。西域记序曰:“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明神宗续入藏经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

  【迷境】 (术语)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内也。

  【弥兰】 (人名)Milinda,王名。译曰慈。弥兰王问那先比丘,人一生造恶,命终时念佛生天,如何?那先以船上置石之譬答之。见“那先比丘经”。

  【弥勒】 (佛名)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

  【弥勒本经】 (经名)弥勒大成佛经一卷,秦罗什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人名。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唐义净译。弥勒下生经一卷,秦罗什译。已上诸经大同小异。共说弥勒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提成佛时之国土,时节,种族,出家,成道,转法轮事。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宋沮渠京声译。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种种极妙之乐事。

  【弥勒成佛经】 (经名)弥勒大成佛经之略名。

  【弥勒出世】 (术语)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继绍释迦佛。于龙华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之人天也。一切智兀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槃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穣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弥勒大成佛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因舍利弗之问,说弥勒菩萨下生成佛之事。与弥勒下生经大同小异。疏一卷,唐憬兴撰。

  【弥勒当来成佛经】 (经名)罗什译,弥勒下生经之异名。

  【弥勒会】 (行事)祈念弥勒菩萨之法会也。

  【弥勒讲】 (行事)念弥勒菩萨之讲会也。

  【弥勒经】 (经名)总称弥勒上生经及弥勒下生经。上生经虽惟为宋京声译,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之一本。然弥勒下生经,于罗什之弥勒下生经外。有异译数本。

  【弥勒经游意】 (书名)一卷,唐吉藏撰。

  【弥勒净土】 (界名)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常为补处菩萨之生处。今弥勒菩萨生于此。故谓之为弥勒之净土。弥勒上生经说净土之相。以劝愿生。

  【弥勒来时经】 (经名)一卷,失译。弥勒下生经之异译。

  【弥勒六部经】 (名数)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大成佛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弥勒下生成佛经(此与上第三雷同,疑有误,未敢擅改)之六部也。是等经典专说关于弥勒菩萨者。

  【弥勒楼阁】 (杂名)华严经七十七曰:“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同七十九曰:“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禅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

  【弥勒难经】 (经名)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之异名。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之第四十二会。弥勒菩萨所问会之别出异译。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书名)七卷,元魏菩提流支译。释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弥勒三部】 (名数)见“三部经”条附录。【弥勒三部】(名数)一、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二、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三、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一卷。

  【弥勒三会】 (名数)见“三会”条附录。

  【弥勒三尊】 (图像)中尊为弥勒佛,左为法花林菩萨,右为大妙相菩萨。

  【弥勒上生经】 (经名)具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宋沮渠京声译。说弥勒上生兜率天及兜率内院(即弥勒净土)之乐事。疏注如下:弥勒上生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观弥勒上兜率天经赞二卷,唐窥基撰。弥勒上生经料简记一卷,唐憬兴撰。弥勒上生经述赞卷一,唐失名,不全。

  【弥勒生缘】 (杂语)弥勒上生经曰:“佛告优婆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生,劫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家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弥勒释迦成佛前后】 (杂语)二菩萨皆在底沙佛所修行,释迦菩萨以极为精进超九大劫而成佛。见“底沙”条。

  【弥勒受决经】 (经名)罗什译弥勒下生经之异名。

  【弥勒问本愿经】 (经名)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之略名。

  【弥勒下生成佛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弥勒下生经之异译。

  【弥勒下生经】 (经名)说弥勒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成佛之事。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竺法护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之异名。同本异译也。本经之疏注如下:弥勒下生经疏一卷,唐憬兴撰。弥勒下生经述赞卷二,唐失名,不全。

  【弥离车】 (杂名)见“蜜利车”条。

  【迷黎麻罗】 (杂语)眼目之迷乱也。碧岩五十一则评唱曰:“眼目迷黎麻罗。”种电钞六曰:“借眯[目*黎][目*麻][目*罗]之音也。眯,订正篇海:绵兮切,音米,眇目也。[目*黎],字汇:邻溪切,音黎,视也。[目*麻],缓视也。[目*麻][目*罗],目无色也。人天眼目宗门杂录部。严头云:从来眼目弥黎麻罗,且莫乱呈懵袋,今无眼子谓也。”

  【迷理】 (术语)无明有迷事迷理二。闇于法性之真理云迷理。见“迷事”条。

  【弥戾车】 (杂名)Mleccha,华言恶见。见蜜利车条。

  【弥荔多】 (异类)Preta,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迷隶耶】 (饮食)Maireya,又作迷丽耶,米隶耶。以果实根茎等所造之酒也。顺正理论三十八曰:“迷丽耶者,谓诸根业叶花果汁为前方便,不和曲蘗酝酿,且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米隶耶酒,谓根茎花果等杂酒。”

  【弥楼】 (地名)山名。译曰高山,光山。或谓与须弥山一体。或谓为别体。依法华经则为别山也。法华嘉祥疏十一曰:“弥楼山此云高山,又云光山。”慧琳音义十五曰:“弥楼山即须弥楼山也,皆梵语讹转也,唐云妙高山,或云妙光山。”大部补注十曰:“有人谓弥楼,此云光明山,即七金山也,金色光明故云耳。若准第一义法胜经云:须弥楼山,则弥楼山是须弥山也。如新俱舍云苏迷卢山,旧译俱舍,其须弥山亦云弥据山,是则梵音有楚夏耳。若据今文(法华经)下句自云须弥铁园,是则弥楼须弥有异。”以同一为正。

  【迷卢】 (杂名)苏迷卢Sumeru之略。旧言须弥山。西域记一曰:“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高八万由旬,故曰迷卢八万。

  【弥卢】 (杂语)Meru,译曰高。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焰弥卢藏云。”同疏曰:“右辅上牙名弥卢者,显妙高故。”慧苑音义下曰:“弥卢此云高,以在佛上牙故也。”

  【迷卢八万顶】 (杂语)须弥山之顶上由海有八万由旬。以爱师父之恩高也。

  【弥卢等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迷没】 (术语)言迷情没在非理也。无量寿经上曰:“迷没于瞋怒。”

  【迷企罗】 (异类)Mihira,药师经所说十二神将之一。无翻名。

  【迷情】 (术语)迷惑转倒之情念也。凡夫不能认识万有之实相,执有为无,计虚妄之假相为有,妄念不绝也。转变无常不可依,譬如梦。

  【迷人咒】 (杂名)外法有使人迷乱之咒法。五分律二十六曰:“诸比丘学迷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

  【迷乳】 (譬喻)盲人不知乳色,譬说于涅槃经。见“乳色”条。义楚六帖七曰:“迷乳之色既分,回天之醉俄醒。”

  【弥萨罗】 (地名)Meghasāra,林名,译曰云杉。翻梵语九曰:“弥萨罗,应云弥伽萨罗。译曰:弥伽者云,萨罗者杉。中阿含第十四。”

  【弥沙塞】 (流派)Mahiśāsakāḥ,律部之名。译曰化地。就宗计而义翻为不着有无观。优婆鞠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称为弥沙塞或化地部。律本名五分律。支那译有三十卷。律藏分派五部之一也。又小乘十八部中有化地部,佛灭三百年中自一切有部别立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言摩醯奢娑迦,亦言弥喜舍娑柯,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罗汉在俗为王国师,匡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旧名弥沙塞者,讹也。”可洪音义三曰:“弥沙塞,律部师宗名也,亦云弥沙翼,亦云弥嬉舍娑柯,此云化地。”南山戒疏一上曰:“弥沙塞,此云不着有无观。”拾毗尼义钞上一曰:“弥沙塞,此云广解义,亦名不着有无,法名五分。”又曰:“弥沙塞者,人名。此人禅思入微,究畅玄旨,着青袈裟。”大集经二十二曰:“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当弥沙塞部。”

  【弥沙塞部】 (流派)谓弥沙塞罗汉部宗之律藏。即五分律是也。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经名)五分律之具名。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和醯之梵语末详。

  【弥沙塞羯磨本】 (书名)一卷,唐爱同录。五部律所用僧中之羯磨法也。

  【弥沙塞律】 (书名)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之略称。

  【弥沙塞五分戒本】 (书名)一卷,宋佛陀什译。列举五分律之戒相者。

  【迷生】 (术语)迷之众生也。寄归传二曰:“俯视生涯,是迷生之牢狱。仰睎寂岸,为悟寂之虚关。”

  【迷事】 (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弥天】 (人名)晋道安也。法师在襄阳,习凿齿负才来谒云:四海习凿齿。安答曰:弥天释道安。自此称为弥天之道安。见高僧传。

  【迷途】 (界名)迷之境界也,三界六道是也。菩提心论曰:“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

  【弥陀】 (佛名)如来名,即阿弥陀佛之省称。南史庚说传曰:“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陀净域矣。”见“阿弥陀”条。

  【弥陀宝号】 (杂语)又曰弥陀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也。

  【弥陀本愿】 (术语)弥陀如来立四十八愿而成极乐,以救一切众生。见无量寿经上。

  【弥陀成道日】 (杂语)十五日也。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俗所谓缘日也。

  【弥陀初会圣众】 (杂语)谓阿弥陀佛于十劫之昔成就正觉后,初说法时,列其会座闻法之声闻菩萨等也。

  【弥陀定印】 (印相)弥陀之住定印也。见“定印”条。

  【弥陀供】 (修法)又曰阿弥陀护摩。阿弥陀如来之供养法也。多为追荐回向修之。

  【弥陀护摩】 (修法)Amitābha-homa,见“弥陀供”条。

  【弥陀经】 (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略称。

  【弥陀利剑】 (杂语)弥陀之名号譬如利剑也。般舟赞曰:“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弥陀名号】 (术语)弥陀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成就之名号也。此有四字之名号,有六字之名号。四字者为:“阿弥陀佛”,六字者为:“南无阿弥陀佛”。有重四字者,有重六字者。念持其名号,一心不乱,不杂余念,则得无量无边之功德,所有罪障,亦得消灭。此外有以为本尊而礼拜之名号。九字之名号为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之名号为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弥陀名愿】 (术语)谓阿弥陀佛以其名号救济众生之本愿也。即弥陀之第十八愿。

  【弥陀让】 (行事)念阿弥陀佛之讲会也。

  【弥陀三部】 (名数)见“三部经”条附录。【弥陀三部】(名数)又云净土三部。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三佛说阿弥陀经一卷。

  【弥陀三圣】 (名数)见“三圣”条附录。【弥陀三圣】(名数)一、阿弥陀佛,悲智二德全备。二、观世音菩萨,主悲门,位于佛之左位。三、势至菩萨,主智门,位于佛之右位。即弥陀三尊也。

  【弥陀三尊】 (图像)弥陀观音势至也。阿弥陀如来为中尊,观音菩萨为左胁侍。势至菩萨为右胁士。见观无量寿经。

  【弥陀散华】 (杂语)见“散华”条。

  【弥陀山】 (人名)沙门名。译曰寂友。开元录九曰:“沙门弥陀山,唐言寂友,睹货罗国人也。译无垢清净光陀罗尼经一卷。”

  【弥陀头】 (职位)禅林之目。为供养弥陀佛司劝化之僧也。

  【弥陀之化土】 (术语)定弥陀之报土化土,诸宗有异义。天台宗以西方之净土决为化土,法相宗立报土与化土二义,净土一家解释报化二土,其义颇多,日本亲鸾谓弥陀有报土化土之二土。净土之本体,定为弥陀真身所住之报土,于其报土上立九品之别,如或于其边域设懈慢界,是大悲摄化之化土也。教行证文类化土卷曰:“谨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迷妄】 (术语)闇于事理云迷,虚而无实云妄。唐华严经四曰:“众生迷妄具众苦。”仁王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谓迷妄之心。”

  【迷悟不二】 (术语)迷悟之相虽异,其实性则一也,如清浊虽异,水性则一。往生舍因曰:“心性一味迷悟不二。”

  【迷悟一如】 (术语)迷无自性,无自性故为空,既无迷,何有悟,迷空也?悟亦空也,空体一,谓之一如,是为空宗之义。又迷如冰,悟如水,迷悟同体,谓之一如,是为性宗之义。

  【迷悟因果】 (术语)迷与悟之因果也。就四谛之法而言,迷妄之因为集谛,其果则苦谛也。证悟之因为道谛,其果则灭谛也。

  【弥醯】 (人名)Mihira,比丘名,佛对彼说法。谓之弥醯经。中阿含十。巴Meghiya。

  【迷心】 (术语)转倒事理之妄心也。楞严经十曰:“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大日经一曰:“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大乘入道章下曰:“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迷执】 (术语)转倒事理云迷,迷情之思云执。成唯识十曰:“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六妙法门曰:“种种横计迷执诸法,轮回六趣。”

  【弥窒】 (菩萨)弥窒耶尼子之子。与弥帝隶同。

  【迷子】 (譬喻)迷子手执金钱,彷徨困苦,以譬凡夫具庵摩罗识之佛性流浪于三界也。金刚三昧经曰:“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游行十方,经五十年贫穷困苦,专事求索而以养身,而不充足。其父见子有如是事而谓子言:汝执金钱何不取用?随意所须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钱心大欢喜,而谓得钱。其父谓言:迷子汝勿欣怿,所得金钱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庵摩罗者亦复如是,本无出相,今既非入,昔迷故非无,今觉故非入。”

  【米】 (杂语)Śāli秘藏记上曰:“天竺呼米粒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梵语杂名曰:“稻,梵语舍理。”舍利礼文钞曰:“慧恩上生经疏云:舍利者,稻榖也。驮都者体也,佛体大小如稻榖量,故以为名。”上解,梵语混米Śāli与身Śarīra也。

  【米丽耶】 (饮食)Maireya,酒名。

  【米粒名舍利】 (杂语)秘藏记上曰:“天竺呼米粒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舍利者稻谷也,驮都者体也,佛体大小如稻谷量,故以为名。”慧苑音义下曰:“舍利是稻谷也。”梵语杂名曰:“稻,舍理。”

  【弭曼差】 (流派)Mimāṁsā印度六派哲学中兴起最初者。Jāimini所开此派之目的,在解释吠陀为正当说明其仪式。佛经中谓之声论师。见“声论师”条。

  【弭秣贺】 (地名)Mimaha,国名。译言米国。见西域记十。

  【米头】 (职位)禅林之目。司米榖之役。

  【弭陀诃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食脑。见孔雀王咒经上。

  【米斋】 (人名)食米斋仙人也,为胜论外道之鼻祖。俱舍颂疏一曰:“雨众三德之谈,米斋六句之说。”见“吠世史迦”条及“优楼迦”条。

  【樒】 (植物)密规以樒叶代莲华之用。

  【密庵】 (人名)五灯会元曰:“明州天童密庵禅师,名咸杰,应庵昙华禅师法嗣,幼颖悟,出家遍参知识,后谒应庵于衢洲之明果,应庵孤硬难入,屡遭呵叱。一日应庵问如何是正法眼?师遽答曰:破沙盆,应庵颔之。未几辞去省亲,庵送以偈曰: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相从今四载,征诘洞无痕,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却把正法眼,呼作破沙盆,此行将省觐,切忌便跺跟,吾有末后句,待归要汝遵。后诏住径山灵隐,晚移天童示寂。”无尽灯论上曰:“密庵破沙盆,却高妙喜枕。”

  【秘奥】 (术语)秘密深奥之法门也。宝积经六十一曰:“吼说秘奥甚深法。”显密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

  【密呗】 (杂名)密教之梵呗也。

  【密参】 (杂语)严密参禅也。无尽灯论上曰:“密参功积。”

  【秘藏】 (术语)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守护之不妄宣说故也。以非器而妄传,便为破法故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同嘉祥疏九曰:“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如人妙宝蕴在于内,故名为藏。”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涅槃经曰:“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又真言总称为秘藏。大日经疏三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同七曰:“所谓甚深秘藏者,众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隐也。”

  【密藏】 (术语)真言之经典也。僧史略上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

  【秘藏宝钥】 (书名)一卷,日本空海撰。释真言宗所立之十住心。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之要略也。

  【秘藏记】 (书名)二卷,日本弘法大师在唐之记也。

  【秘藏经】 (经名)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之略名。

  【密场】 (杂语)密教之学场也。

  【密成通益】 (杂语)藏教二乘之人,于方等时遭佛弹呵,于不知不识里蒙通教之利益也。

  【秘法】 (术语)有通别之二称。通称行于密教。护摩念诵之总名也,不显露示人。故曰秘法。别称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之四段,而第三段之别目也。苏悉地法,五秘密法等之传法,许于灌顶已后者,总曰秘法。

  【密法】 (术语)真言秘密之法也。

  【密付】 (术语)师资密密付法也,即禅家之以心传心。宝镜三昧歌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蜜伽阇】 (人名)Mṛgajā,悉达太子三夫人之一。译曰鹿子。有部毗奈耶十八曰:“宝女蜜伽阇,注云鹿子也。”

  【密供】 (术语)修护摩供养诸尊之密教修法也。

  【密灌】 (术语)秘密灌顶之略。

  【密轨】 (术语)密教之仪轨也,如大日经仪轨,仁王经仪轨等是。

  【密行】 (术语)持戒密行也。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众不知,唯我知之能行,故云密,即以罗睺罗为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天台之意,则密行有大小乘之异,微细之护持为密行者小乘之意也,法华之意,彼原为法身之菩萨,住于圆顿之妙戒,今现声闻之身,持小乘之粗戒,秘本地妙戒,故云密行。法华经人记品曰:“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释签曰:“罗睺罗密行者,小乘亦云罗睺罗密行,与法华何别?然大小不同,小乘以微细护持为密。(中略)今法华中约其发迹,即以迹覆本,名之为密。”净心诫观中曰:“圣贤密行,内智外愚。”同发真钞中末曰:“密行谓蕴己善行,不欲彰外也。”

  【密号】 (术语)又云金刚名,灌顶号。密部所唱之金刚名也。如大日如来曰遍照金刚,阿弥陀如来云清净金刚。又真言云密号。大日经疏一曰:“真言,梵云漫荼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言。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非正翻也。”

  【密机】 (术语)谓可闻真言秘密之机根也。

  【秘极】 (术语)秘要穷极也。续高僧传(僧范传)曰:“乃知佛教之秘极也。”

  【密迹】 (天名)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中略)其法意太子则今金刚力士名密迹是也。”然依玄应师之义则以迹字为译人之蛇足,是不见宝积经之过也。玄应音义一曰:“密迹,梵言散那,此译云密主。密是名也,以知佛三密功德故也。主者夜叉主也,案梵本都无迹义,当以示迹为神,故译经者义立名耳。”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梵Guhyapāda。

  【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经名)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之略名。

  【密迹力士经】 (经名)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中第三会,密迹金刚力士会也。

  【密迹士】 (天名)金刚神也。亦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智度论曰:“五百执金刚随一、是密迹士金刚手所现。”

  【密家】 (流派)密教之宗家也。

  【密家三藏】 (名数)谓大毗卢舍那金刚顶经二百卷,苏婆呼经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菩提心摩诃衍经等十一卷也。金刚顶经为经藏,苏婆呼经为律藏,摩诃衍经为论藏。

  【密讲】 (杂语)密典之讲演也。

  【密教】 (术语)对显教而言,谓大日如来所说之金胎两部教法也。是为法身佛内证之境界。深密秘奥,故云密教,又为对未灌顶人不许显示之教法,故云密教。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又曰:“自性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说三密门,谓之密教。”日本东密于此密教立事理二密。见“理密”条。

  【秘教】 (术语)秘密之教法也。又谓之密教。总称大日如来之教法。非显露可说示者,故曰秘。亦曰密。二教论曰:“他受用应化身随机之说谓之显也。自受用法性佛说内证智境是名秘也。”又曰:“唯有自性法身以如义真实言能说是绝离境界。是名真言秘教。金刚顶等经是也。”

  【密教阿弥陀】 (图像)大日如来五智中妙观察智之所现也。胎藏界在中台八叶中,西方之叶上,当大日之前面。以Am唵字为种子,中图之五转,主涅槃之德,东图主证菩提之德,以莲华为三昧耶形,密号曰清净金刚,以译名谓之无量寿佛,其相好如上释。金刚界在五解脱轮中之西方解脱轮中,当大日之背面。以纥哩字为种子,其主德三昧耶形,密号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罗大钞一,三所记。

  【密教道场观】 (术语)密教之世界观也。密教道场观之器世界观,空轮,风轮,水轮,金轮之四、与显教同。其金轮上大乳海中有金龟,周遍于法海,其背上生大莲华,其上有八峰须弥山。即观下方之空轮为我心之空,观风轮为法身,观水轮为大悲,观金轮金龟为佛性,观须弥为法身,观八海为八识,观七金山为七觉支。而法身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谓须弥为座。见秘藏记本,同钞四。是依密经所说大日如来于须弥卢顶金刚宝楼阁说法。金刚顶经一曰:“往诣须弥卢顶金刚摩尼宝峰楼阁。”摄真实经曰:“时薄伽梵,住妙高山顶。三十三天帝释天宫中摩尼最胜楼阁,三世诸佛常说处。”是为本有法身会座之密意也。

  【密教纲要】 (书名)四卷,王弘愿译。其自序曰:“是书为日本阿阇黎权田雷斧所著。提纲挈领,启窾导间,无愧其纲要之标名,可谓有功于我佛之密教矣。”

  【密教结界法】 (修法)密教于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三虚空网,四火院,五大三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于大地其橛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名金刚墙,若无四方之墙,以三胡墙为墙。是十八道之第七也。第三虚空网,以金刚网张于虚空,网端垂于金刚坛上,是十八道之第十四也。第四火院,以火炎旋绕于彼空网,是为除天魔波旬之障难,十八道之第十五也。第五大三昧耶,前火院外之总结界也。所以用此印明者,苏悉地仪轨曰:“假令侧近转轮王佛顶及余相违诸道言者,不能解坏亦不损减。”即依金轮佛顶等威力为除断坏之之难而作之也。故时处仪轨曰:“修行诸尊者,五百由旬内尊皆不降赴,以轮王威德断坏诸法故。”金刚墙火炎等避此难难,故更用大三昧耶之印明也。此大三昧耶,十八道及如意轮轨不载之,惟于军荼利轨说之,因而加之也。轨云:复结大三昧耶印。十度(十指)相叉于内为拳,忍愿(左右中指)并竖,屈进力(左右风指)如钩,在忍愿之两边,如三股杵形,以禅智(左右大指)附于进力之侧(是门缚三股印也)右旋印三匝,诵密言三遍。诵密言曰:唵(归命)赏羯[口*礼](轮)摩诃(大)三摩琰(平等)娑嚩诃(成就)是于前火院之外尚以三股重成大界也。见秘藏记本,同钞六、十八道钞上。

  【密教六大】 (名数)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五蕴,即色心之二法,今开色之一而为五大,合受等四蕴而为一识大。此中五大为本有常住,凡圣一如,故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识有情智迷悟之别,故为始成金刚界之智法身。但色心本自不二,色即心,故五大即五智。心即色,故五智即五大。理法身固非顽迷无智,智法身固为常性不变,其种子色形等如图。六大中识大之形色,密教谓心法有实之形色,其色白,其形圆。其证则引金刚顶经一:“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之说。谓凡夫所见,虽无隔历质碍,然佛眼所见,则有周遍法界无碍自在之色。若不然,则不惟与显教法身无相之说同,月轮之说亦无用矣。然日本台密以此月轮为伪相之譬喻,而心法不许有实之色形,与显教同也。智证之金刚界瑜伽记曰:“本国僧中或执心有其形,即月轮是也。若不言有月轮同显教法身言断心灭之说,所以可云心法定有形。若不然,密教月轮之说无用。(中略)今言,此执与当文禅要违,故可以月轮为伪相喻。”案本国之僧者,日本之空海也,智证大师在唐时请决于法全和尚,和尚举两处之违文而非此说。当文者,金刚界仪轨所谓:“无体亦无事,即亦非月,由具福智故,自心如满月”是也。禅要者,彼释所谓:“伪想一圆明犹如净月”是也。然天台二百题十一有心法形色之疑,而成立有形色。

  【密教毗卢遮那佛】 (佛名)见“大日如来”条。

  【密教普贤】 (菩萨)有二体:一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条),一为大日眷属中之上首,是与显教之普贤菩萨同体。在金刚界者为贤劫十六尊中,第十六主释迦本有之智之大菩萨,以对文殊之修生智德。因之虽与文殊同以剑为三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三曰:“普贤菩萨,左拳,右莲,上有剑,密号真如金刚。”又在胎藏界者,八叶院中四菩萨之第一为普贤菩萨,位于东南方,以智剑为三昧耶形,密号曰真如金刚。秘藏记末曰:“东南方普贤菩萨,白肉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利剑围炎。”胎藏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或记云:胎藏八叶中普贤头戴五佛宝冠,左手执莲,上有剑,右手伸掌,屈地水向上也。”又曰:“普贤有重重,法华所明普贤曰:乘白象王现其人前,今八叶中普贤异此,不乘象不持铃杵,金刚萨埵名普贤时持铃杵也。”又第一金刚手院之中尊金刚萨埵也。白肉色,左手金刚拳,右手持五[月*古]金刚杵,密号曰真如金刚。见胎曼陀罗大钞二。已上二菩萨为门眷属之普贤也。其大眷属之普贤,是第二之文殊院普贤菩萨是也,侍中尊文殊之左胁,以三钴杵为三昧耶形,密号曰示现金刚。秘藏记末曰:“大圣普贤菩萨,肉色,青莲华上有三股折罗。”胎藏曼荼罗大钞四曰:“乘白象,两手合掌,华严法华等所明普贤也。又当界八叶中普贤,头戴五佛宝冠,左手执莲华,上有剑,右手伸掌,屈地水向上也。今当院普贤,头无宝冠,如秘藏记。”又依密教三轮身则大日为自性轮身,普贤为正法轮身,步掷明王或六足尊明王为教令轮身(仁王经仪轨意)。依二轮身则大日,普贤皆为自性轮身,步掷六足尊为教令轮身(秘藏记)。见五大明王条。

  【密教三藏】 (术语)日本以东寺为密场。置五十比丘习密教三藏。三藏者。大毗卢遮那金刚顶经等二百卷密修多罗也。苏婆呼经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密毗奈耶也。菩提心,诃摩衍等十一卷密阿毗昙也。

  【密教三三昧门】 (术语)真言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为此观。此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为体,具足三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诃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邬字三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入。”秘藏记本曰:“于心月轮之观,观净菩提心,除烦恼之心垢,明了见心之实相。此时生我物之想,起我见之执,故为除此执,即作空观。我今所观见之月轮为空,又恐为此反堕于空执,更宜作无相观。更又观我斯心所得之净菩提心,已离造作之法,本来宛然而有之,本为我物,非今更求得者。如是亡愿求之念,谓之无愿。”此中前二释为遮情之释,后一释表德释也。然前二释亦非无表德之义,空者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者万德轮圆无尽,无一别相之义也。今此观法为遮行者之执,情以故前二者遮执情。迷情遮了,方显性德其次第如此。同钞四曰:“先于行法之初作之,次于行法之最中将入字轮观时再作此观,次于行法已,复作此观也。”

  【密教十波罗夷】 (名数)有二种:一为大日经疏所说,一为无畏三藏禅要所说。经疏所说者,一不舍佛宝,二不舍法宝,三不舍僧宝,四不舍菩提心,五不谤一切三乘经法,六不悭吝一切法,七不起邪见,八不沮止他发大心亦不得见其懈怠而不劝发,九不差机说法,十不施一切不饶益他物。见大日经疏十七,三昧耶戒仪资秉记;禅要所说者,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应讥谤三宝及三乘教典。四于甚深大乘教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五若有众生已发菩提心者,不应说如是法令退菩提心趣向二乘。六未发菩提心者,亦不应说如是法令彼发于二乘之心。七对小乘人及邪见人前不应辄说深妙大乘。八不应发起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十但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皆不应作及教人作,见作随喜。见无畏三藏禅要。

  【密教十地废立】 (术语)真言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其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也。是秘藏记等所说。依立门。则大日经疏于三劫之上立十地。以之为开发金刚宝藏位。其所以有此废立二门者,以十地有浅深二种也。大日经疏二曰:“华严十地经一一名言,依阿阇梨所传者,须作地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云云”此浅深之十地有开合之两门,一合浅略之十地而属于地前,开深秘之十地,而为开发金刚宝藏地。二合深秘之十地而属于佛果开浅略之十地。而为三妄执之断位。大日经所说之三劫十地含此二意。若依初门,则浅略之十地摄于地前。更开深秘之十地,三劫十地为地前地上之二位也。疏家处处配立多分,即此义也。若依后门则三劫十地,只是建立之不同。约于惑为三劫,约于位即为十地,秘藏记之说,约于此门也。见秘藏记钞六。

  【密教十法界】 (名数)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为十法界。五凡者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天也。五圣者声闻,缘觉,菩萨,权佛,实佛也。见秘藏记钞六。

  【密教十六菩萨】 (名数)有二种:一者金刚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亲近也。一者表贤劫千佛因位千菩萨之十六菩萨也。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第一成身会举果上之千佛,第二三味耶会以下,举因位之千佛也。今选取千菩萨中主要之菩萨十六尊,代表千菩萨耳。但千菩萨中前四菩萨已成道。其余者第五弥勒以下九百九十六尊也(第四即释迦也),故自今以后以第五弥勒为首,故此十六菩萨亦以弥勒为第一也(实际贤劫之菩萨为九百九十六人千菩萨云者从大数也)。诸部要目曰:“又有四方贤劫中十六大菩萨,表贤劫中一千菩萨。”其十六菩萨之名字,出于六卷之略出经第四,四卷之略出经第三,教王经第一,贤劫十六尊轨。今依贤劫十六尊轨示之如图。

  【密教十重戒】 (术语)有二说:(一)无畏三藏禅要曰:“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二、不可舍三宝而归依外道,是为邪法故也。三、不可毁谤三宝及三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四、于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五、若有众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而趣向,二乘之法,断三宝之种故也。六、于未发菩提心者,亦不可说使彼发二乘心之法,违于本愿故也。七、不应对于小乘及邪见人之前辄说大乘之法,恐彼生谤获大殃故也。八、不可发起诸邪见等之法,恐断善根故也。九、于外道之前,不可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恐彼以瞋恨之心,求如是之物,不辨得,则退菩提心,二俱有损故也。十、但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可作,又不可使人作,见作而随喜,与利他之法及慈悲心相违背故也。”(二)大日经九说前四重。同十七说后六重。曰:“一、不应舍正法,一切如来之圣教,皆当授修行受持读诵,如大海之纳百川,无厌足之心。若于诸乘了不了之义,于一切法门,随生弃舍之心。则如声闻乘中对于若堪作法之人,心生口言,舍一法随成舍戒。在具足毗尼,虽不堕众教固非犯戒之罪,今于此秘密大乘,毕竟无有舍义,故成重罪也。又此一切法门,皆是大悲世尊于无量阿僧祇劫所积集,为欲于普门饶益一切众生,故演说之,犹如不应不辨字轮之一,如声闻人,舍一事,犹因和合之义断,而丧失律仪,何况摩诃衍耶?二、不应舍离菩提心,此菩提心,于菩萨之万行犹如大将之幢旗,若大将丧失幢旗时,则是三军败绩,堕于他之胜处,故为波罗夷也。三、于一切法不应悭吝,有人不舍正,不离菩提心,然于正法悭吝,不肯观机而惠施,亦波罗夷罪也。四、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此是与四摄相违之法,四摄是菩萨具戒中之四依,初受戒时,先应开示此遮难,若能奉行者,方可受之,不能奉行,则非摩诃萨埵,不得受之。其所以然者,菩萨发一切智心,为欲普摄一切众生,为欲作三乘入道因缘,而今反作四摄相违之法,起众生障道之因缘故也。五、不谤一切三乘教法,若谤之者,即是谤佛法僧谤大菩提心,故为犯重。以秘密藏中一切方便皆是佛之方便也,是故毁一一之法,即是谤一切法。世间治世产业艺术等事,皆有正理相应,亦不可谤,何况三乘法耶?六、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菩萨集一切法,为一切众生也,若有所秘惜,则是舍菩提也,故为犯重。七、不得邪见,拨无因果,无无见道之人等诸邪见是也,自然舍佛法僧及菩提心,故为犯重。八、于发大心人劝发其心不令退息,若见其懈退而不劝发,或阻止其心,或使离无上菩提之道,则是违逆一切如来所应作之事,故为犯重。九、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说小法,或于大乘人之前不观彼机而说小法之行,即犯重禁。是以方便不具,违逆如来之方便,差机说法,为人天之怨故也。十、菩萨常当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如施酒施药刀杖之类,一切不饶益之具,是犯重也。

  【密教四波罗夷】 (名数)一不舍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舍离菩提心戒,菩提心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三不应悭吝法戒,诸胜法为大圣之遗财,若悭吝不与,则与盗三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于一切众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众生,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四波罗夷之偈,名三昧耶偈,同学处品云四种根本罪,经疏九谓之四波罗夷。大日经疏九曰:“佛子汝从今,不惜身命故,不应舍正法,舍离菩提心,悭吝一切法,不利众生行,佛说三昧耶。汝善住戒者,如护自身命,护戒亦如是。(中略)今此四夷戒是真言乘命根。亦是正法命根,若破坏者,于真言藏中犹如死尸,虽具修种种功行不久败坏也。”又同十七以不舍三宝与不退菩提心为四波罗夷(分不舍三宝为三),“如前三世无障碍中,先令不舍三宝,又令不退菩提之心,此即菩萨真四重禁也。”

  【密教四无量观】 (术语)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三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于八识时,第九识摄于第八识,五智摄于四智时,法界智摄于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于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曼之如来,具身口意之三金刚,此时行者起大慈曰:今以我修三密之功德,愿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作此观已,诵大慈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昧咀罗夜,娑颇罗(唵义如常,摩诃昧咀罗夜者大慈之义,娑颇罗者普贤之义)。二悲无量观,是南方虚空藏菩萨之三摩地,虚空藏者,南方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也,在五智,为平等性智所摄。行者住于悲无量定,以悲愍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有情,沉没于生死之苦海,不悟自心,妄起分别,起种种之烦恼,是以不达真如平等虚空过恒沙之功德,故愿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诵大悲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迦鲁拏夜。裟颇罗(摩诃迦鲁拏夜者大悲之义,余同上)。三喜无量观,是西方观自在菩萨之三摩地,观自在者,西方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也,在五智,为妙观察智所摄,行者住于大喜无量定,以清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之不染客尘,自性清净,愿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使一切众生等同观自在菩萨(此中所以以喜无量为清净心者,以若于众生,生嫉妒者,其心浊秽,若离嫉妒,则其心清净故也。故大乘义章曰:但为利生心清不浊名为喜),作此观已,诵大喜三摩地之真言:唵,秫驮,钵罗谟,娜,裟颇罗(秫驮者清净之义,钵罗谟者观之义,娜者喜之义,余同上)。四舍无量观,是北方虚空库菩萨之三摩地,虚空库菩萨者北方四菩萨之最初业菩萨也,又在五智为成所作智所摄。行者住于舍无量定以平等心(是舍也)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皆离我我所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愿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使一切众生等同虚空库菩萨。作此观已,诵舍无量三摩地之真言:唵,摩护,闭乞洒,娑颇啰(摩护者无量之义,闭乞洒者舍之义)。见秘藏记本,同钞四。

  【密教五大】 (术语)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五轮。其种子为阿尾罗吽欠,或阿缚罗诃佉。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于五方之五佛。善无畏于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于东西南北中。不空于宿曜经以为空风火水地,逆其次第,配于东西南北中。是善无畏由于始觉上转之修生金刚界中因之义,不空取世间五行木火土金水,配于东南中西北,青赤黄白黑(即事而真之意),且依本觉下转之本有胎藏界十因之义也。见“五转”条。不空取中因之义,故以地大为中央大日,是为发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坚固不动,为诸法本源之体性,犹如大地之坚固不动,且为万物之中心,并为其体性本源故也。法界体性智之为诸法本源亦然。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亦然。黄色为不变色,故是亦与菩提心之不变相应。其次以空大为东方阿閦,是为发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发归本之菩提心,修万行,行行圆具,而无缺灭,犹如彼虚空之含容一切万物故也。其大圆镜智之含容万象亦然。其为东方者,以东方为万物之始,故与万行之起首相应。其为青色者,以青色含容五色(故谓之一切色),故与含容万行相应。次以风火为西方阿弥陀,是为涅槃之位。此以阿弥陀一译无量寿,无量寿为涅槃之德也,而其无量寿为风大之德,犹如世人之寿赖于风息也。其妙观察智说法断疑生信之功用,与风大之能杀能成二德相应。其在西方者,涅槃为万物之终归,故对于东方之万物起首而以之为西位也。其白色与无量光及慈水之白净相应。次以火大为南方宝生,此为成菩提之位。以其万行成熟,开菩提之花,犹如火热之于草木也。故宝生佛在胎藏界称为开敷华王如来,又其平等性智亡说法之差别,犹如火之能烧尽物。其配于南方为赤色。不言可知。次以水大为北方不空成就(释迦),是为方便究竟之位。此以利他之方便,成就利他之妙业,其能应众生之机能除迷妄,犹如水之方圆随于器,且能洗尘垢也。又其成所作智成妙业之义亦然。其在北方者。印度之俗以北方为胜方,故究竟位与胜位相应。黑色是染色之至极,故与究竟位之至极相应。善无畏依东因之义,以地大为东方阿閦,为发心之位。此以修生之菩提心为因,生大悲之万行,犹如地为生万物之根本也。且其菩提心之坚固不动亦如地。故阿閦之记不动也。又其大圆镜智之任持一切诸法与地之能任持万物相应。其为东方者。以此为修生之起首也。其黄与菩提心之不变相应。次以水大为西方弥陀,为成菩提之位。此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及无量光之究竟圆明,犹如水之圆明也。又其妙观察智说法断疑之德,如水之能洗尘垢。其西方与行证之终极相应。白色与无量光相应。次以火大为南方宝生,为修行之位。以其修成万行。犹如火热之能成熟物也。又其平等性智灭一切之妄差别而使为平等一如亦然。此义与上不空之义同。惟约果转因相违。次以风大为北方不空成就,为入涅槃之位。此以涅槃之寂灭万物,如风火之能破坏万物也(三灾中风灾尤强。破第三禅)。又成所作智之所作已辨,入于涅槃亦然。其北方与涅槃之高位相应。黑色与涅槃之幽然深妙相应。又佛日隐于涅槃之山。与十方闇黑相应。次以空大为中央大日,为方便究竟之位。以其圆成四德,含容自利利他一切之功德,犹如虚空之含容一切万象也。又其法界体性智之周遍法界,广大无边亦然。其中位与周遍法界相应。青色与含容一切相应。

  【密教之五分法身】 (术语)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三昧耶戒也。定者,安住于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三标注。

  【密经】 (术语)密教之经典也。

  【秘经】 (术语)秘密之经典也,总称真言宗之经典。

  【秘决】 (术语)决一作诀。秘密之口决也,五轮九字秘释曰:“因玆弟子得闻此秘决。”

  【蜜利车】 (杂名)Mleccha,又作弥离车,弥戾车。胡种之称。译曰垢浊种。续高僧传四(玄奘传)曰:“迦果斯地北,民杂胡戎,制服威仪,不参大夏,名为边国蜜利车类。唐言译之垢浊种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弥离车或作弥戾车,皆讹,正言蔑戾车也。”华严疏钞十四曰:“蔑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

  【密利伽罗】 (人名)见“勿力伽难提”条。

  【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 (堂塔)Mṛgamātṛ-prāsāda,译曰鹿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蜜利伽罗,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跋罗娑驮,此云堂亦言殿也,旧云摩伽罗母堂者讹略也。”

  【蜜栗伽悉他钵娜】 (寺名)(Mṛg-adāva)寺名。译曰鹿园。鹿野园之精舍也。求法高僧传上曰:“那烂陀寺东四十驿许,寻弶伽河而下,至蜜利伽悉他钵娜寺,唐云鹿园寺也。”梵Mṛga-sthāpana。

  【密林山部】 (流派)Saṇṇagarikā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中由犊子部流出者。宗轮论曰:“密林山者,近山林蓊郁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山,从所居为名也。文殊问经名芿山部。”

  【秘密】 (术语)秘为秘奥之义,言其法门之深奥也,密为隐密。言不容易示人也。佛说诸经各有秘密之法。圆觉经曰:“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曰:“此经名如来秘密藏。”秘藏记末曰:“秘密义,秘者秘奥,密者隐密也。凡于一切物皆有秘密,何者色显心隐?大小乘乃至外道等,如此有秘密。”然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判一切经,特以自宗为秘密。自此秘密之名。为彼宗所占有。

  【秘密八名经】 (经名)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之异名。

  【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与玄奘译之八名普密陀罗尼经同本。

  【秘密不翻】 (术语)五种不翻之一。如陀罗尼以秘密之故不翻译也。

  【秘密藏】 (术语)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此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中略)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是以法般解三德之不一不异为秘密藏也)。然若依真言宗之意,则总以释迦化身所说之教法为显教,独以大日法身之所说为秘密藏。即真言一乘之总名。是不惟为其法门深奥,且以内证极秘之法,于未灌顶之人决不宣示故也。犹如声闻乘于未授戒之人,不说戒经,故称戒经为秘密藏。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证智修证法门。”大日经疏三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同十五曰:“秘密者,即是如来秘奥之藏教。苟非其人,则不虚授。不同显露常教也。”大日经开题曰:“树藏秘密称名,彰乘神通寄喻。”

  【秘密乘】 (术语)真言之教法也。大日经疏九曰:“略说法有四种,谓三乘及秘密乘。”

  【秘密大乘经】 (经名)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之略名。

  【秘密大教王经】 (经名)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之略名。

  【秘密佛乘十住心】 (术语)于十住心不立优劣深浅,由真言实义,人天鬼畜等悉为平等之法身者。是为横之十住心。此有二,曼荼罗种性之十住心与普门万德之十住心也。前者表众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为法身,后者为显大日所证普门万德之有状者。

  【秘密灌顶】 (修法)总言真言宗一切之灌顶法。别之则为五种三昧耶中第五之三昧耶。是受传法阿阇梨位后之秘密灌顶也。此灌顶为见谛阿阇梨之灌顶。于今时断无之云。

  【秘密号】 (术语)陀罗尼之异名。陀罗尼总为秘密之文言,故名秘密号。大日经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非正翻也。”

  【秘密教】 (术语)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之一,见“四教”条。又为真言宗之总名,见“秘密藏”条。又为圆教之别名。以圆教甚深,非二乘之所见闻也。五教章上曰:“四名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华严是也。亦名秘密教,以声闻等不见闻故。”

  【秘密结集】 (传说)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为正,阿难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中略)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复次慈氏,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曼殊室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又见义林章二本,法苑珠林十二、教时诤等。

  【秘密戒】 (术语)密教之戒律。即三昧耶戒也。

  【秘密经】 (术语)真言宗之经典也。

  【秘密曼荼罗】 (术语)总言一切之曼荼罗。以曼荼罗总为秘密之法也。别之则立坛而行诸尊之三昧耶形。谓为秘密曼荼罗。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秘密曼荼罗者,诸尊三昧耶形何随意立坛行故。”

  【秘密名义仪轨】 (经名)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之略名。

  【秘密箧印心经】 (经名)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之略名。

  【秘密三昧大教王经】 (经名)四卷,赵宋施护译。

  【秘密三昧经】 (经名)秘密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秘密三昧耶戒】 (术语)略曰三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三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三昧耶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三业平等不二、为戒之本义,故曰三昧耶戒。异于显教之诸戒,故曰秘密。

  【秘密善门经】 (经名)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之略名。

  【秘密上乘】 (术语)称真言之教法。秘密最上之乘教也。

  【秘密坛】 (术语)修秘密法之坛场也。修护摩者曰护摩坛,作灌顶者曰灌顶坛,布置曼荼罗者曰曼荼罗坛。

  【秘密王三昧】 (术语)圆觉经五名之一。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而统摄万行,故名秘密王。三昧者就所修之行法而名之也。

  【秘密箱】 (物名)灌顶式时容纳大阿阇梨所受用之金刚杵、散杖、宝冠、臂钏、白拂、扇、涂香器等器具之箱也。

  【秘密相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世尊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金刚手菩萨请问要略之修法。佛为说之。

  【秘密隐显俱成门】 (术语)华严宗所谈十玄门之一。见“玄门”条。

  【秘密瑜伽】 (术语)总名真言之法。瑜伽译言相应。真言之法以三密相应为旨,三密相应,则说得所期之悉地,故总名瑜伽。而瑜伽之名,为涉于显密之通名。今密教之瑜伽,谓为秘密瑜伽。

  【秘密瑜伽坛】 (术语)行秘密瑜伽法之坛场也。指金胎两部之曼荼罗坛而言。

  【秘密咒】 (术语)真言陀罗尼之总名。陀罗尼者,秘密之咒文也。

  【秘密主】 (菩萨)具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也,解之者有浅深二释。若依浅略释,则秘密主为夜叉王之异名。夜叉之身口意。隐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谓为秘密主,今金刚萨埵现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刚,常为诸佛侍卫,故谓为金刚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释,则诸佛之三业秘密。金刚萨埵执持其秘密,故谓为秘密主。大日经以为诸金刚众之上首,一经之对扬主。大日经疏一曰:“金刚秘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然是中深义,言夜叉者,即是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弥勒等犹于如是秘密神通力不能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曰执金刚也。”义释一曰:“金刚手者,梵云缚曰罗驮啰,驮啰是执持义,此菩萨手执持金刚,故名金刚手也。秘密主者,若浅略义即夜叉王,其性速疾,今深秘释,此菩萨执持大日如来身口意密,故名秘密主。”

  【秘密主三昧】 (术语)金刚部之三昧也。大疏六曰:“于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三昧。”

  【秘密庄严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十。如来以秘密之三业,开显众生本具之无尽功德,庄严之住心也。是即为真言一乘之住心。

  【秘密宗】 (流派)密教之宗旨。即密教也。

  【密山住部】 (流派)与密林山部同。

  【密室】 (譬喻)密室吹风,以譬禅定。止观五曰:“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灯,能破巨闇。”

  【密坛】 (术语)密教之祭坛也,又护摩坛也,又曼荼罗之道场也,又灌顶坛也。

  【密坛灌顶】 (修法)设曼陀罗之道场而行灌顶式也。见“灌顶”条。

  【密学】 (杂语)密教之学行也。

  【密严国】 (界名)大日如来之净土也。密严经及金刚顶一切瑜祇经说之,为金胎两部法身之依处。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谈之极乐世界,皆为此异名。密严者,以三密庄严之大曼陀罗道场也。不空译之密严经上曰:“今此世界名曰密严,是中菩萨。悉于欲、色、无色、无想、有情之处,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焚烧色贪及以无明,转所依止得意成身,神足力通以为严饰。”又曰:“欲色无色界无想天等天宫,如来回已出,而往密严住。(中略)依自难思定,现于众妙色。色相无有边,非余所能见。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金刚顶一切瑜祇经曰:“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严。”二教论曰:“密者金刚三密,华者开敷觉华,严者具种种德,言以恒沙佛德尘数三密庄严身土,是名曼荼罗。”瑜祇经拾古钞上曰:“是说两部法身所依土,密严华严华藏也。”菩提心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密严诸秘释九,有密严净土略观。

  【密严华藏】 (界名)密严国与华藏世界也,密严国密严经说之,华藏世界华严经说之,皆为他受用之报土,初地已上断一分无明之法身菩萨所生之净土也。但华藏世界属显教,密严国属密教。

  【密严经】 (经名)具名大乘密严经,前后有两译,前译为唐之地婆诃罗译,三卷,后译为唐之不空译,三卷,佛住出过三界密严国有金刚藏菩萨,问佛第一义法性,佛答以如来藏不生不灭。次对金刚藏菩萨诸士,开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等大乘法相。一经始终,皆系此说。

  【密严经疏】 (书名)四卷,唐法藏撰。

  【密严净土】 (界名)与密严国同。

  【秘要】 (术语)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同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广说诸佛秘要法藏。”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言要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秘者,盖称叹之辞也。如世秘方,千金不传。今亦尔也。所言要者,宗归一也。”同九曰:“言约理周,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

  【密义】 (杂语)深密之义理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密益】 (术语)秘密之利益也。止观四曰:“冥熏密益。”

  【密意】 (术语)于佛意有所隐藏不为显了真实之说者也。又佛意深密,非因人之所测知,故云密意。观经玄义分曰:“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最胜王经一曰:“汝等当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说。”唯识论九曰:“密意言显非了义。”

  【密因】 (术语)首楞严经之经题曰:“密事密因修证了义。”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经所说之陀罗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严经八曰:“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同义疏八中曰:“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圣之所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又佛菩萨之本地也。佛菩萨之本地,秘而人不能明,故云密印。楞严经六曰:“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主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同义疏六下曰:“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未学之前不可轻说,阴有遗付者不显称也。此开临终密有表示,遗嘱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秘印】 (术语)密教所傅之秘密印契也。

  【密印】 (术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帜此本誓,以两手十指形种种之相,是为本誓之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秘密深奥,故云密。大日经密印品明诸尊之印相,且曰:“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语,应知皆是真言。”又禅徒模仿真言,谓直指之心印云西来之密印。

  【密印灌顶】 (修法)大日经说五种之灌顶,其第五种曰密印灌顶,唯授一人之秘法也。

  【密语】 (术语)以密意说之语也,如如来说涅槃是隐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云密语,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中略)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永平之正法眼藏有密语一章。又密教之陀罗尼云密语,秘藏记本曰:“密语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真言者,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

  【密众】 (杂名)密教之众徒也。

  【密咒】 (术语)秘密之神咒,即陀罗尼也。

  【密字】 (术语)谓金刚语菩萨之种子囕字。密者语密以火焚烧一切有相之言语,归于无言,即维摩之大默也。瑜祇经曰:“密字化诸雹,打破诸修罗。”

  【密宗】 (流派)即密教,亦称真言宗。此宗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三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

  【秘宗】 (流派)真言秘密宗也。

  【眠】 (术语)睡眠也。使身不自在,使心昏昧,以障观者。唯识论七曰:“眠谓睡眠,令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大乘义章二曰:“身心昏昧,略缘境界名眠。”

  【眠藏】 (杂名)禅林之目,寝室也。

  【眠单】 (杂名)禅林之目,卧时铺于席者,即铺蒲团也。原是律中之坐具。见象器笺十七。

  【免僧】 (杂语)禅林之称。有他职免坐禅之僧也。

  【面壁】 (杂语)坐禅之异名。初祖达磨,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凡九年,不发一语。世所谓面壁九年是也。五灯会元一曰:“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无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

  【面轮】 (杂语)面容圆形,故云轮。大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面轮其犹满月。”

  【面门】 (杂名)有三释:或云口,或云面颜,或云鼻下与口上之中间。唐华严经一曰:“即于面门众齿之间,放佛刹微尘数光明。”涅槃经一曰:“从其面门放种种光。”临济录曰:“有一无位真人在汝面门出入。”探玄记三曰:“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别口也。光统师云:鼻下口上中间是也。(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Mukha),是故翻此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

  【面目】 (术语)本来之面目也。

  【面前一糸】 (譬喻)禅录之着语。譬最初之一念根本无明,昼夜六时操此色身六根之一糸也,最初之一念者,粗念之分别,故谓之一糸。

  【面燃饿鬼经】 (经名)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之略称。

  【面善圆净如满月】 (杂语)龙树十二礼赞曰:“面善圆净如满月,威光犹如千日月,声如天鼓俱尸罗,故我顶礼弥陀尊。”(俱尸罗,译曰好声鸟)。

  【面授】 (术语)师资当面传授也。辅行一曰:“面授口诀之言。”禅源诸诠下曰:“所修禅行似局一门,所传心宗实贯三学,况覆寻其始,亲禀释迦。代代相承,一一面授。三十七世,至于吾师也。”永平正法眼藏有面授之一章。

  【面授口诀】 (术语)与面授同。

  【面王比丘】 (人名)弊衣第一之比丘。增一阿含经三曰:“着弊恶衣,无所羞耻,所谓面王比丘是。”

  【妙】 (术语)梵语曰曼乳。Mañju,萨Sat,苏Su,不可思议之义,绝待之义,无比之义也。法华玄义一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法华游意曰:“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大日经疏一曰:“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法华玄赞一曰:“萨者,正妙之义。”梵语杂名曰:“妙,曼乳。”秘藏记末曰:“苏者,妙也。”

  【妙臂菩萨】 (菩萨)又曰苏婆呼童子。苏婆呼,译妙臂。

  【妙臂菩萨所问经】 (经名)四卷,赵宋法天译。苏婆呼童子经之异译。

  【妙臂所问经】 (经名)妙臂菩萨所问经之略称。

  【妙臂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胜臂印陀罗尼经之异译。

  【妙车】 (杂名)殊妙之宝车。法华经譬喻品曰:“以是妙车等赐诸子。”

  【妙触贪】 (术语)四种贪之一。

  【妙德】 (术语)文殊师利(Mañjuśri)菩萨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释门正统二曰:“妙德现于清凉,遍吉彰于岷峨。”

  【妙德童真菩萨】 (菩萨)文殊菩萨童形之称也。文殊大圣为释迦九代之祖师。在现在北方之世界,虽现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而现童子之形,则名为妙德童真菩萨。盖文殊之妙慧,在诸法,为无执无分别,与世之童子相类也。见“文殊师利”条。

  【妙典】 (术语)说微妙之法之经典。梁简文文曰:“极修始之妙典。”教行信证一曰:“如来兴世之正说,奇特最胜之妙典。”

  【妙法】 (术语)梵语曰萨达磨,萨达刺摩Saddharma,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法华玄义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以斯妙法济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法妙难思。”

  【妙法藏】 (术语)贮妙法之库藏也。千手经曰:“当知其人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

  【妙法船】 (譬喻)妙法犹如船。能载人度生死之海。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

  【妙法灯】 (譬喻)妙法能照世间之闇如灯。唐华严经一曰:“能然照世妙法灯。”

  【妙法宫】 (术语)如来以妙法为宫殿,常住于此。心地观经一曰:“法王常住妙法宫,法身光明靡不照。”唐华严经一曰:“法王安处妙法宫,法身光明无不照。”

  【妙法华】 (术语)妙法莲华之略。

  【妙法华经】 (经名)妙法莲华经之略称。法华经法师品曰:“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

  【妙法偈】 (杂语)说微妙之法之偈颂也。

  【妙法紧那罗】 (经名)法华经列众四紧那罗王之一。

  【妙法决定业障经】 (经名)具名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唐智严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之异译。

  【妙法莲华】 (术语)法华经中所说之法也。光宅谓妙法者,一乘之因一乘之果也,前十四品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为一乘之果。一乘之因果,对于三乘之粗法而谓为妙法。莲华者譬也,莲华必华实同时而存,以表一乘之因果为同时也。天台谓妙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九界之十如为权。佛界之十如为实。此权实之法,悉为实相,而即空即假即中,故曰妙。莲华者,譬此权实之关系也。何则?华如权法,实如实法,佛成道后至今时说权法者,是为欲说今之实法之方便,犹如华之为实而开。此谓之为实施权。次说明今日前所说之权法,悉为方便,显一乘之实法者,犹如华开而实现。此谓之华开莲现。次一乘之实法显了,则实法之外无权法,权法悉为实,犹如实成而华落,此谓之华落莲成。如此以莲华表权实之施开发也。慈恩谓妙法者,一乘之因果,莲华有出水开敷二义,以出水之义表所诠之理,超出二乘之泥水,以开敷之义表能诠之教能开真理。是依天亲法华论之义也。嘉祥谓妙法者一乘法也。莲华有十六种义,此中该收诸师之义。法华光宅疏一曰:“因果两法俱称为妙法莲华者,外譬一物必花实俱有。”法华玄义一曰:“所言妙者,名不可思议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莲华譬权实法也,(中略)莲华多奇,为莲故华。华实具足,可喻即实而权。又华开莲现,可喻即权而实。又华落莲成,莲成亦落,可喻非权非实。如是等种种义故,便以莲华喻于妙法也。”法华玄赞一曰:“莲华有二义:一出水义,所诠之理出离二乘泥浊水故。二开敷义,以胜教言开真理故。前为理教,后为教妙。”法华玄论二曰:“问:以何义故,取莲华喻此经耶?答:略明十种义。”

  【妙法莲华经】 (经名)Saddharmap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三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佑之出三藏记,隋费长房之历代三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为七卷。独唐智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注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为八卷矣。然观其后经录,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皆记七卷,则一般通行者七卷也。明之法华科注现行本虽为八卷,而其序有曰:厘为七帙,寿诸良梓,则原为七卷,明也。诸家之注述。及关于本经之著作如下:法华经疏二卷,宋竺道生撰。法华经义记八卷,梁法云撰。法华经玄义二十卷,隋智顗说。法华经文句二十卷,隋智顗说。法华经论疏三卷,隋吉藏撰。法华经玄论十卷,隋吉藏撰。法华经游意二卷,隋吉藏撰。法华经义疏十二卷,隋吉藏撰。法华统略六卷,隋吉藏撰。法华经安乐行义一卷,陈慧思说。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唐湛然述。法华文句记三十卷,唐湛然述。法华经大意一卷,唐湛然述。天台法华玄义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法华经文句辅正记十卷,唐道暹述。法华经疏义缵六卷,唐智度述。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二卷,唐智云述。妙经文句私志记十四卷,唐智云撰。法华经为为章一卷,唐窥基撰。法华经玄赞十卷,唐窥基撰。法华经玄赞义决一卷,唐慧沼撰。法华经玄赞摄释四卷,唐智周撰。法华经玄赞决择记八卷,现存初二卷,唐崇俊撰,法清集疏。法华经玄赞要集三十五卷,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二三卷,唐栖复集。法华经玄赞释,疑是唐可周撰玄赞评经钞。法华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宋法照撰。法华三大部补注十四卷,宋从义撰。大部妙玄格言二卷,宋善月述。法华经玄签备检四卷,宋有严注。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明智旭节。法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明传镫录。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灵耀述。法华经玄签证释十卷,智铨述。法华经文句记笺难四卷,宋有严笺。法华经文句格言三卷,宋善月述。法华经文句纂要七卷,道霈纂要。法华经入疏十二卷,宋道威入注。法华经要解科文一卷,法华经要解二十卷,宋戒环解。法华经合论七卷,宋慧洪造,张商英撰。法华经句解八卷,宋闻达解。法华经前六意一卷,宋与咸录。法华经序注一卷,宋祥迈注。法华经解二十卷,附科文一卷,宋戒环解。法华经科注十卷,宋守伦撰,明法济参订。法华经科注八卷,元徐行善科注。法华经科注七卷,明一如集注。法华经知音七卷,明如愚着。法华大意三卷,明无相说。法华经击节一卷,明德清述。法华经通义七卷,明德清述。法华经意语一卷,明圆澄说,明海重订。法华经大窾八卷,明通润笺。法华经纶贯一卷,明智旭述。法华经会义十六卷,明智旭述。法华经悬谭一卷,净挺着。法华大成科文一卷,际庆排录。法华经大成十卷,大义集。法华经大成音义一卷,净升集。法华经授手科一卷,智祥排。法华经授手十卷,智祥集。法华经演义科一卷,广和标科。法华经演义二十卷,一松讲录,广和编定。法华经科拾悬谈卷首一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遗,弘传序注附。法华经科拾科一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遗,弘传序注附。法华经科拾七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遗,弘传序注附。法华经指掌疏科文一卷,通理排。法华经指掌疏悬示一卷,通理述。法华经指掌疏七卷,通理述。法华经指掌疏事义一卷,通理述。法华经卓解七卷,徐昌治逗注。法华经精解评林二卷,明焦竑纂。法华三昧忏仪一卷,隋智顗撰。弘赞法华传十卷,唐慧详撰。法华经传记十卷,唐慧详集。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一卷,唐湛然撰。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唐湛然撰。礼法华经仪式一卷,宋知礼集。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一卷,宋源清述。法华龙女成佛权实文旨一卷,宋善月述。法华经显应录二卷,宋宗晓编。法华灵验传二卷,明了因录。法华经持验记二卷,周克复纂。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长行,隋阇那崛多译偈颂。即法华经第七卷,(七卷本)普门品之别行,世所谓观音经也。

  【妙法莲华经文句】 (书名)二十卷,隋智者说灌顶记,释法华之经文。所谓法华三大部之一。略曰法华文句。

  【妙法莲华经玄义】 (书名)二十卷,隋智者说灌顶记,释法华之经题。所谓法华三大部之一。略曰法华玄义。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 (书名)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优波提舍为论藏之异名,天亲菩萨释法华之论藏也。有元魏勒那摩提之异译一卷,题为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妙法轮】 (譬喻)佛所转之法轮,绝妙不可思议,故曰妙法轮。唐华严经一曰:“辩才大海亦无尽,能转清净妙法轮。”

  【妙法圣念经】 (经名)八卷,赵宋法天译,正法念处经之抄译。

  【妙法堂】 (堂塔)又曰善法堂。在忉利天,诸天人论事之如法不如法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在妙法堂上为忉利天说法。”俱舍论十一曰:“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于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

  【妙法印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法名诸佛菩萨功德智慧,得是三昧得诸深妙功德智慧。”

  【妙高山】 (杂名)须弥山之译名。秘藏记本曰:“苏者妙也,迷卢者高也,故曰妙高山。”

  【妙高山王】 (杂语)妙高山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药师经曰:“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俱舍论十一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

  【妙供】 (术语)殊妙之供养也。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

  【妙观】 (术语)台宗对于别教隔历之三观而谓圆教圆融之三观为妙观。光明记三曰:“妙观者空即三谛,假中亦然,名即一而三。三谛俱空,假中亦然,名即三而一。”四教集解下曰:“以妙观观于阴心,显于三千三谛之理,故云观法也。”秘藏记本曰:“妙观察智,五眼高临。邪正不谬,因以为名。”

  【妙观察智】 (术语)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又密教所说五智之一。配于西方无量寿佛之智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观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

  【妙观察智定印】 (印相)又曰莲华部定印。阿弥陀如来之入定印也。见智定印条。

  【妙光菩萨】 (菩萨)文殊菩萨往昔在日月灯明佛所,称为妙光菩萨,有八百之弟子,弘通法华。弥勒菩萨时称为求名,即其中之一人也。见法华经序品。

  【妙果】 (术语)殊妙之结果,即菩提涅槃之二也,是为妙因之结果。金刚经新注曰:“既行胜因必定妙果。”

  【妙行】 (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

  【妙行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行三昧者,即是毕竟空相应三昧。乃至不见不二相,一切戏论不能破。”

  【妙华】 (杂语)殊妙之华。无量寿经上曰:“天雨妙华。”

  【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 (术语)胎藏大日所住之世界,即大悲胎藏曼荼罗也。大日经百字果相应品曰:“尔时世尊于无量世界海门,遍法界慇懃劝发成就菩提,出生普贤菩萨行愿。于此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种种性海中受生,以种种性清净门净除佛刹,现于菩提场而作佛事。”

  【妙华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华三昧者,如树华敷开令树严饰,得此三昧。诸三昧中开诸功德华,以自庄严。”

  【妙慧】 (术语)深妙之智慧也。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妙慧童女经】 (经名)须摩提经之异名。

  【妙机】 (术语)可受微妙感应之微妙机根也。法华玄义六曰:“妙机召究竟妙应。”

  【妙极】 (术语)绝妙至极也。三论玄义曰:“佛名大觉,老曰天尊,人同上圣,法俱妙极。”大日经疏曰:“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

  【妙吉祥】 (菩萨)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译言妙吉祥。大日经疏一曰:“妙吉祥菩萨者,妙者谓佛无上慧,犹如醍醐纯净第一。室利翻为吉祥,即是具众德义,或云妙德,亦云妙音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见“文殊”条。

  【妙吉祥大教经】 (经名)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之略名。

  【妙吉祥观门经】 (经名)妙吉祥平性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之略名。

  【妙吉祥观门经护摩仪轨】 (经名)妙吉祥平性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之略名。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 (经名)一卷,赵宋慈贤译。说息灾增益敬爱降伏四种之护摩法。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 (经名)五卷,赵宋慈贤译。佛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问佛三乘妙法门之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诃三昧耶秘密门法,修者得速成佛。即放五色之光,化现毗卢遮那等五佛,并诸菩萨诸金刚而说持诵之法。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 (经名)一卷,赵宋慈贤译。依经具说课诵之法。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大乘百福相经之略译。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

  【妙吉祥所问法螺经】 (经名)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之略名。

  【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 (经名)三卷,赵宋法贤译。说持诵焰鬘德迦明王真言之仪轨。

  【妙假】 (术语)台家对于别教隔历之建立假,而谓圆教三谛圆融之假为妙假。辅行一之三曰:“即此千如名为妙假。”

  【妙见】 (菩萨)谓妙见大士妙见菩萨等。北斗七星之名也。有神咒拥护国土。经中不明其本地。诸师异说,或以为释迦,或以为观音,或以为药师。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二曰:“我北辰菩萨名曰妙见,今欲说神咒拥护诸国土,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见。处于阎浮提众星中最胜,神仙中之仙,菩萨之大将,光目诸菩萨,旷济诸群生。有大神咒名胡捺波,晋言拥护国土,佐诸国王,消灾却敌,莫不由之。”(论语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是北辰为北极星,非北斗。然而古来密教之法,以此北辰菩萨为北斗七星之事,而为尊星王,亦言妙见大士也)。山阴杂录中曰:“妙见本地即是释迦也。智证显密一如本佛释曰:星宿王者尊星王也。以尊星王名妙见,妙中极妙界道本妙,迹妙虽妙望本还是粗,故以之思之妙见之名,是本地报身如实知见也。北斗七星亦是轮王佛顶七宝,释迦如来七圣财也。”

  【妙见神像】 (图像)山阴杂录中曰:“图画妙见像则童子形,躯卷金甲,右手伸臂握神剑,左手屈肘着于腰,足蹈龟蛇,盖此大士现迹于北方七宿,所谓北宫玄武也。”

  【妙教】 (术语)殊妙之教法。称法华经也。法华文句记六曰:“今开妙教须附妙宗。”

  【妙觉】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并行,而未圆满,独佛二觉圆满,觉体不可思议也。四教仪四曰:“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三藏法数二十六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妙觉地】 (术语)璎珞本业经所说四十二地之一。佛果之地位也。

  【妙觉性】 (术语)璎珞本业经所说六种性之一。佛果之性分也。

  【妙戒】 (术语)菩萨之大戒。对于小乘之粗戒而言妙戒。

  【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 (术语)大日如来将说金刚炽盛光明佛顶自在十字真言,先使尽虚空界成为一甘露焰鬘之三昧也。大妙经曰:“于是如来入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尽虚空界无有边处,成一甘露焰鬘。”

  【妙境】 (术语)不思议之境界也。谓以观法之智慧观之,则一一之法,皆备实相之理也。

  【妙乐】 (术语)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又(人名)天台六祖荆溪湛然,住常州之妙乐寺,讲法华,号妙乐大师,师之法华文句记称为妙乐。法照之读教记及蒙润之四教仪集注有言妙乐记者,即文句记也。唐文粹六十一李华左溪大师碑铭曰:“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左溪法门。”观心略要集冠注曰:“吾山先哲皆指湛然尊者云妙乐大师。相传云:妙乐,寺号也。”

  【妙理】 (术语)深妙之道理也。

  【妙莲华】 (譬喻)真明之佛知见,在染亦不污,故谓为妙莲华。楞严经五曰:“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实觉如幻三摩提。”长水疏五上曰:“此平等性观,能破无明开佛知见。此知见性,处妄常真,在染不染,今得显发,如开敷出水,故以为喻。”

  【妙门】 (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又涅槃为妙,入妙之门曰妙门。台家所立之六妙门是也。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妙趣】 (术语)微妙之旨趣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大乘之妙趣。”

  【妙色】 (术语)梵语曰苏楼波Surūpa,佛之报身报土色相不可思议者。胜天般若经七曰:“尔时有一人,名苏楼波,陈云妙色。”名义集三曰:“经云:妙色湛然常安住,不为生老病死迁。”

  【妙色经】 (经名)妙色陀罗尼经之略名。

  【妙色身如来】 (佛名)施饿鬼之法,称东方之阿閦佛为妙色身如来。秘藏记本曰:“施饿鬼义,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

  【妙色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诵之可以生饭施鬼神。

  【妙色王经】 (经名)妙色王因缘经之略名。

  【妙色王因缘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佛昔为妙色王时,求法忘劳,舍妻子并自身,奉食于夜叉,依此因缘,今成佛,一切大众至心听闻法要。

  【妙善公主】 (本生)观音菩萨尝为妙善公主。编年通论十曰:“南山道宣律师,尝问天神观音大师缘起。天神对曰:往昔过去劫有王曰庄严,夫人曰宝应,生三女,长曰妙颜,仲曰妙音,季曰妙善。(中略)现千手千眼圣像。”从容录四曰:“尝见一说,大悲昔为妙善公主,乃天人为宣律师说。”

  【妙声鸟】 (动物)迦陵频伽之译名。

  【妙说】 (术语)微妙之说法。慈恩传五曰:“耳承妙说,目击金容。”

  【妙谈】 (术语)殊妙之谈话。教行信证三末曰:“律宗用钦师云:至如华严极唱法华妙谈,且未见有普授众生一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

  【妙体】 (术语)殊妙之体性。

  【妙土】 (术语)佛之报土殊妙者。无量寿经上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恢廓广大,超胜独妙。”赞阿弥陀佛偈曰:“妙土广大超数限。”

  【妙文】 (术语)说妙法之经文也。法华经谓之一乘之妙文。

  【妙悟】 (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槃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妙喜】 (界名)维摩诘经曰:“佛言: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妙喜世界】 (界名)维摩居士之国土也。维摩经见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妙喜足天】 (界名)兜率天之译名。可洪音义一曰:“妙喜足天,睹史天王也。大智度论云:删兜率陀,秦言妙足,唐言妙喜足,亦言知足。”

  【妙贤】 (人名)须跋陀罗比丘,西域记译曰善贤。寄归传译曰妙贤。见“须跋陀罗”条。

  【妙显山】 (杂名)须弥山也。金刚顶经曰:“妙显山,旧云妙高山。”

  【妙相】 (术语)谓庄严之像也。梁简文文曰:“降玆妙相,等诸佛力。”

  【妙香】 (杂语)殊妙之香也。增一经曰:“有妙香三种:谓多闻香戒香施香。此三香,逆风顺风,无不闻之。”杜甫诗曰:“心清闻妙香。”

  【妙香合成愿】 (术语)国土严饰愿之异名。

  【妙祥】 (菩萨)妙吉祥之略。文殊师利之新译语。性灵集二曰:“能寂常以利见,妙祥镇住以接引。”

  【妙心】 (术语)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四教仪曰:“妙心体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则别教以如来之真心名为妙心。圆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称为妙心。

  【妙玄】 (书名)妙法莲华经玄义之略称。即天台之法华玄义也。

  【妙眼】 (杂语)殊妙之眼根。唐华严经一曰:“妙眼能知此方便。”

  【妙意菩萨】 (菩萨)锭光佛捧五茎之莲,儒童菩萨之本名也。见“然灯佛”条。

  【妙音】 (人名)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梵云惧沙,旧云瞿沙,讹也。”

  【妙因】 (术语)绝妙之行因。菩萨之大行也。法华文句会本十曰:“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妙音大士】 (菩萨)与妙音菩萨同。

  【妙音乐天】 (天名)辩才天之异名,其妃曰辩才天女,密教以为胎藏界金刚部院之一众,显教谓为妙音菩萨。法华妙音菩萨品说之。大日经疏五曰:“次地置萨啰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地并置其妃。”同十五曰:“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辩才天女,大辩谓后也。我出声胜百千梵声,故得名也。”见大辩才天条。

  【妙音鸟】 (杂名)迦陵频伽,一译妙音鸟。

  【妙音品】 (经名)妙音菩萨品之略称。

  【妙音菩萨】 (菩萨)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谓释迦如来放肉髻白毫二光,照东方八万亿世界,过此有国名净光庄严,佛名净华宿王智如来。妙音菩萨自彼世界,与八万四千菩萨,共来灵鹫山,时雨七宝莲华,百千音乐自鸣。花德菩萨问佛:此妙音菩萨植何善根,有此神力?佛言:过去有云雷王佛,此时妙音菩萨以十万种伎乐及八万四千宝钵供养之,因而今生净华宿王智佛国,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于一切世界现三十八种身,说法度生云。”法华文句十曰:“昔得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今以普现色身,以妙音声遍吼十方弘宣此教,故名妙音。”法华嘉祥疏十二曰:“言妙音者,此菩萨过去以十万种伎乐供养于佛,故得美妙音声,因以立名。旧经称师子吼菩萨。”法华玄赞十曰:“音者谓音声,妙者谓殊妙。昔住因中好设乐以供佛,今居果位善说法以利生,双彰业德以标其名,故称妙音菩萨。”

  【妙音菩萨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四品之名。说妙音菩萨之因行果德。

  【妙音堂】 (堂塔)祭妙音天之堂也。

  【妙音天】 (天名)妙音乐天之略称。

  【妙应】 (术语)佛菩萨不思议之应现也。法华玄义六曰:“妙机召究竟妙应。”又曰:“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随河短长任器规矩,无前无后一时普现,此是不思议妙应也。”

  【妙有】 (术语)非有之有曰妙有。以对于非空之空而曰真空也。业疏济缘记一上曰:“是知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则因果历然。”

  【妙语藏】 (术语)真言陀罗尼也。千手经曰:“当知其人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大日经疏曰:“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

  【妙云大士】 (佛名)谓妙云相佛也。

  【妙云如来】 (佛名)同上。

  【妙云相佛】 (佛名)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龙树菩萨之本地也。见“龙树”条。

  【妙云自在王如来】 (佛名)妙云相佛之异名。

  【妙真如性】 (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妙真珠网】 (杂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观无量寿经曰:“妙真珠网以为交饰。”

  【妙旨】 (术语)纯妙之旨趣。

  【妙智】 (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

  【妙中】 (术语)台家对于别教隔历之中,而谓圆教圆融之中为妙中。辅行一之三曰:“即此法性名为妙中。”

  【妙庄严王】 (本生)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说过去无数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如来。说法华经。尔时国王名妙庄严,夫人名净德,有二子,名净藏,净眼。时妙庄严信外道婆罗门法,夫人与二子共设种种方便,以翻王心。遂诣宿王华如来所,闻法华经,共得妙益。

  【妙庄严王本事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七品之名。说妙庄严王之本事来历,故名。

  【妙庄严王品】 (经名)妙庄严王本事品之略称。

  【妙幢】 (菩萨)菩萨名。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曰:“尔时妙幢菩萨诣鹫峰山,白佛言:世尊!我梦中见婆罗门击妙金鼓,声中演说微妙伽陀,明忏悔法,我皆忆持。愿世尊听我所说,即于佛前说颂。尔时世尊闻此说已,赞妙幢菩萨曰:善哉善男子!如汝所梦,金鼓出声,赞叹如来真实功德并忏悔法。若有闻者,获福甚多。”旧译之金光明经,名为信相菩萨。

  【妙幢菩萨梦】 (传说)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所说妙幢菩萨所见金鼓忏悔之梦也。金光明经作信相菩萨。见金鼓条。

  【妙幢相三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法华义疏十二曰:“妙幢相三昧者,入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尊长。譬如军将得幢,表其大相也。”

  【妙宗】 (术语)殊妙之宗旨也。法华文句记六曰:“今开妙教,须附妙宗。”

  【妙宗钞】 (书名)宋四明尊者,释天台之观经疏题为妙宗钞。自序曰:“上顺妙宗,略消此疏。”

  【灭】 (术语)有三种:一涅槃,译为灭。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灭。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无为恬泊,名灭。”二尼弥留陀,尼楼陀Nirodha,译为灭。四谛中之灭谛也,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之灭,通于因果。大乘义章一曰:“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灭义通因果,是故灭谛有灭皆收。”贤愚经十二曰:“豆佉,三牟提耶。尼楼陀,末伽。晋言苦集灭道。”三毗尼,译为灭,是戒行也。戒行能灭诸恶,故曰灭。前二者体是灭,毗尼之灭,有所灭也。大乘义章一曰:“若论毗尼,体非是灭,有为行德,能有所灭,故名为灭。又能证寂灭之果,故说为灭。”梵语杂名曰:“灭,尾娜舍。”俱舍论光记五曰:“能灭彼现法用,灭入过去,故名为灭。”

  【灭摈】 (术语)律中科罪之名。比丘犯重罪而无悔心者,灭僧籍而摈斥之也。行事钞上一之四曰:“灭摈者,谓犯重已举至僧中,白四除弃也。”同上二之二曰:“言灭摈者,谓犯重比丘,心无惭愧,不敢学悔,妄入清众,滥居僧限。当三根五德举来,诣僧忆念示罪,令自言已举白四法。”释氏要览下曰:“弥沙塞云:梵罚此有二法:一默摈,谓一切人不与来往言话等。二灭摈(灭即灭名也)。”

  【灭病】 (术语)圆觉经所说四病之一。住于诸法寂灭相之病也。圆觉经曰:“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今我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灭场】 (杂名)寂灭道场之略。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阿难说之。

  【灭道】 (术语)灭谛与道谛也。灭者,灭生死因果之涅槃也,道者证涅槃之正道也,灭为果而道为因,谓之无漏之因果,又曰还灭之因果。先果后因者,先示果使生欣求之念,因以修因也。

  【灭谛】 (术语)Nirodha-āryasatya,四谛之一。梵曰尼楼陀,译曰灭。灭为灭无之义。以择灭无为(即涅槃)为体。涅槃者,生死因果灭无,故曰灭。此理真实,故曰谛。法界次第中之上曰:“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累,故名为灭。”法华玄义二曰:“二十五有子果缚断是灭谛。”

  【灭谛四相】 (名数)四谛各有四相。灭谛之四相,为灭静妙离之四。旧译曰尽止妙出。俱舍论二十六曰:“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大乘义章三本曰:“灭中四者,谓尽止妙出,亦名灭止离尽。灭有过,故云尽灭。寂止恼患,故云止。舍远粗碍,称之为妙。出离缠缚名出。”

  【灭定】 (术语)灭尽定之略。维摩经方便品曰:“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新译仁王经上曰:“出入灭定,示现难量。”

  【灭度】 (术语)梵语Nirvāna,巴Nibbāna之译,有有余无余之二(见“涅槃”条),故皆指命终证果。无量寿经上曰:“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火灭。”遗教经曰:“世尊灭度,一何疾哉。”涅槃经二十九曰:“灭生死故,名为灭度。”肇论曰:“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行愿品钞四曰:“言涅槃者,具云般涅槃那,古译为入灭息。息即是灭故,但云入灭,或云灭度,即灭障度苦也。”

  【灭恶趣】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之上第二位。密号曰除障金刚。以破灭三恶趣为本誓,与地藏同。又名破恶趣,除恶趣。菩萨形,白黄色,左手屈中指,附于大指,伸余指,当胸。右手为与愿,坐于赤莲。

  【灭法】 (术语)无为法之异名。以其寂灭一切之诸相也。

  【灭法界】 (杂语)犹言无法。俗曰无理无法之事。断灭法界之理之谓也。

  【灭法忍】 (术语)灭法智忍之略称。

  【灭法智】 (术语)八智之一。照了欲界灭谛之解脱道智也。

  【灭法智忍】 (术语)八忍之一。照了欲界灭谛之无间道智也。

  【灭果】 (术语)寂灭之妙果。与涅槃同。

  【灭后】 (术语)如来之涅槃,谓为入灭。灭后者入灭已后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灭羯磨】 (术语)律之罚法有谓为灭摈者。行灭摈之作法曰灭羯磨。

  【灭尽定】 (术语)梵语Nirodhasamāpatti,又名灭受想定。二无心定之一。灭尽六识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禅定也。不还果已上之圣者,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于此定,极长者为七日,属于非想天,外道所入之无心定,名为无想定。属于第四禅。俱舍论五曰:“如说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如是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定。”大乘义章二曰:“灭尽定者,谓诸圣人患心劳虑,暂灭心识。得一有为非色心法,领补心处,名灭尽定。”同九曰:“灭受想者,偏对受想二阴彰名。想绝受亡,名灭受想。灭尽定者,通对一切心心数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为灭尽。”

  【灭尽三昧】 (术语)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见“灭尽定”条。无量寿经下曰:“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灭类忍】 (术语)灭类智忍之略称。

  【灭类智】 (术语)八智之一。照了欲界无色界灭谛理之解脱道智也。

  【灭类智忍】 (术语)八忍之一。照了色界无色界灭谛理之无间道智也。

  【灭理】 (术语)谓涅槃也。是寂灭之真理也。寄归传二曰:“无生妙智,托灭理而方兴。”

  【蔑戾车】 (杂名)Mleccha,又作篾隶车,毕[口*栗]车。旧曰弥离车。译曰边地。下贱种也。见“蜜利车”条。

  【篾隶车】 (杂名)见“蔑戾车”条。

  【灭十方冥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教面善悦童子念十方之佛名以除恐怖。

  【灭受想定】 (术语)灭尽定之异名。使六识之心心所都灭而不起,故名为灭尽定。然其加行方便,特厌受之心所与想之心所二法而务灭之。故从加行而名为灭受想定。唯识论七曰:“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同述记七本曰:“彼心心所灭,名灭定。恒行染污心等灭故,即此亦名灭受想定。”

  【灭受想无为】 (术语)六无为之一。见“无为”条。

  【灭相】 (术语)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灭,无二种之生死,谓为灭相。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灭业】 (术语)可得涅槃灭果之业事也。性灵集二曰:“三谛之灭业。”

  【灭憎爱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灭憎爱三昧者,得是三昧。以喜法中不生爱,可恶法中不生瞋。”

  【灭诤犍度】 (术语)律中明七灭诤之篇章也。出于四分律四十七卷。记灭比丘诤论之七种作法。见“七灭诤”条。

  【灭智】 (术语)照了灭谛之理之智也。

  【灭种】 (术语)灭无漏之种子,永不可成佛者。唯识论所说五种性中之无性有情,楞伽经所说二阐提中之断善阐提也。释门正统八曰:“唯识等论定性灭种之文。”

  【灭罪生善】 (术语)请佛力而灭罪生善也。往生要集中本曰:“灭罪生善,共生极乐。”

  【愍忌】 (术语)尊宿之诞生日也。于此日修斋供谓之愍忌斋,或言善知识为哀愍众生,出生应世,故谓其诞生日曰愍忌。见象器笺十三。

  【敏俱理】 (术语)高丽国之梵称。见梵语杂名。梵Hinguli。

  【泯权归实】 (术语)泯亡方便之教而使归入真实教也。

  【名】 (术语)梵语娜么Nāmān(N.sg.n.Nāma),能随音声赴物体,因而诠体,使人起想者。以闻其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于心故也。唯识论二曰:“名珠诠自性,句诠差别。”法华玄义一曰:“名名于法,法即是体,寻名识体。”瑜祇经曰:“那么是名字也。”俱舍论五曰:“名谓作想。”同光记五曰:“梵云那么,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召义。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义。(中略)缘于名能起于想,能作想故,故名作想。”大乘义章二曰:“表诠诸法,说之为名。”

  【冥】 (术语)无知之异名。无知有二,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

  【明】 (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明。又佛放光明于光中说故云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怛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秘藏记本曰:“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

  【冥宝】 (杂语)清异录曰:“周世宗发引之日,金银钱宝皆寓以形。雕印字文,黄曰泉台上宝,白曰冥游亚宝。”

  【名便】 (杂语)名称上之便宜也。法华玄义一曰:“定妙法前后者,若从义便,应先明法,却论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难思,若从名便应先妙难法,如欲美彼称为好人。”

  【名别义通】 (术语)天台之目。借别教之法门而明通教之义也。如于菩萨位之十地,分配见思二惑之断惑,或分配二乘之果,总之名为别教,而义为通教也。止观六曰:“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四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中略)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从华天一乘家之宗义言之,刚法相三论之宗义为天台通教之分际也。然其所明之行位,取别教所属之五十二,故自台家见之,则总为名别义通也。

  【明藏】 (杂名)明朝雕刻之方册一切经也。明朝有南北二藏,南藏为太祖所刻,在南京之官库,北藏为太宗所刻,藏北京城中。其后神宗万历年间密藏禅师发愿初刻方册大藏,尔来海内之缁素得阅大藏者,皆师之赐也,日本铁眼禅师所翻刻者即此本也。

  【名称塔】 (堂塔)如来八塔之一。在给孤独园。

  【冥初】 (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以冥谛为诸法之元初,故谓之冥初。

  【冥初外道】 (流派)中论所说八计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明处】 (术语)学习而生智慧之处也。有五种,谓之五明处,又单云五明。地持经三曰:“明处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胜鬘宝窟中本曰:“明处者五明也,此五者生明智处,故言明处。”

  【明窗】 (杂名)僧堂之制大,而复前后架屋,堂内闇矣。故当前板首座板头西堂板头之上屋上开窗(如今烟窗),故第一座板言明窗下。见象器笺一。

  【明达】 (术语)明者三明,达者三达。在阿罗汉云三明,在佛云三达,明者明了之义。达者通达之义。无量寿经下曰:“智慧明达。”

  【明道】 (术语)明者真言之别名也。真言之道法云明道。八大童子仪轨曰:“爰有三藏不空,能达明道。”

  【冥道】 (术语)焰魔王之住处曰冥道,又云冥界,焰魔王之眷属住之,称曰冥宫。太山府君半天婆罗门等亦属之。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本宫在铁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五万眷属而为围绕,宫中庭有檀拏幢。”金光明文句三曰:“此经与冥道相关。”

  【冥道供】 (修法)供养焰魔王及其眷属之修法也。又云焰罗王供。有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一卷。

  【明得】 (术语)明得定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位居明得,道邻极喜。”

  【名德】 (杂名)有名声德行者之比丘之尊称。唐僧传(玄奘传)曰:“钵伐多国有数名德。”

  【名德比丘】 (术语)释氏要觉上曰:“阿含经呼舍利弗以下为名德比丘。”

  【明得定】 (术语)于菩萨四加行中暖位所得之禅定也。明为无漏之慧,为初得无漏慧前相之禅定,故名明得定。唯识论九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中略)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唯识述记九末曰:“明者无漏慧,初得无漏慧之明相,故名明得。明得之定,名明得定。”

  【明得萨埵】 (术语)四善根位中暖位之圣者也。此位之圣者得明得定,故有此名。

  【名德首座】 (职位)名德首座者,非住职之称,择有名闻德行者为名德首座。【名德首座】(职位)选首座中有名誉德行者为名德首座,其事最重见象器笺六。

  【名德西堂】 (杂名)名德非住职之称,于西堂中择有名誉德行者为名德西堂,俗所谓名誉职也。见象器笺六。

  【明地】 (术语)十地第三发光地之异名。极净明之智生,故名明地。见“十地”条。

  【冥谛】 (术语)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是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故曰冥谛,又云冥性。又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金七十论上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或名众持。”百论疏上中曰:“所言冥谛者。旧云: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知凡万劫内事,自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论云:觉谛者此是阴中识,外道思惟:此识为从因缘得,为不从因缘?若从因缘,因缘是何物耶?若不从者得此识,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故称冥谛。亦名世性,一切世间以此冥谛为其本性。”楞严长水疏二上曰:“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言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呾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为冥谛,计以为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却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谛不变。既无缠缚,我即解脱。名为涅槃。”

  【明度】 (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古译,般若译曰明,波罗蜜译曰度。

  【明度无极】 (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古译。般若译曰明,波罗蜜译曰度,又曰度无极,新译般若曰慧,译波罗蜜曰到彼岸。无极彼岸者,皆涅槃而名,渡生死海到达涅槃之无极,谓之度无极。一云到彼岸。

  【冥罚】 (术语)神佛与人之刑罚也。

  【明法】 (术语)明者真言之异名。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义释十四曰:“明者即真言之别名也,明法普遍字轮。周遍者,谓从一字亦无量字生,无量明周匝围绕如前所说字轮也。”

  【明妃】 (术语)陀罗尼之别称也。陀罗尼有能破烦恼之闇之德,故云明,能增长一切之功德,故云妃。亦单称云明。大日经疏九曰:“明是大慧光明义,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妃是三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同十二曰:“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由增长义故,女声呼之。(中略)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种胤不绝,此明能生一切如来所有功德故,义云妃也。”演密钞八曰:“由增长义故,女声呼之者。谓此明妃能生长行者功德法,故女声呼之。梵云尼你也,此是男声。梵云尼你即是女声,俱译曰明。由随增长义故,加以妃言也。”见“明”条。又于曼荼罗各部配耦部主之女尊名明妃。诸部要目曰:“三种明妃:佛部,无能胜菩萨以为明妃。莲华部,多罗菩萨以为明妃。金刚部,金刚孙那利菩萨以为明妃。”

  【冥福】 (术语)亡人之资福也。

  【冥府】 (杂名)死者之魂迷行之处,即阎魔之厅也。

  【冥感】 (术语)同冥应。

  【明高僧传】 (书名)四高僧传之一。见“高僧传”条。

  【冥官】 (术语)冥界之官僚也,为炎魔王界所属之人。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一切冥官冥道道僧尼。”

  【明行足】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名婢侈遮罗那三般那Vidyā-caraṇa-saṁpanna。依涅槃经之说,明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行足者,脚足之义,指戒定慧言。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明行足。又依智度论之说,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之三明也,行者身口意之三业也,足者满足之义。三明者,满足身口意之三业,故名明行足。涅槃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明行足也。”智度论二曰:“婢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云何名明行足?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中略)行名身口意业,唯佛身口意具足。余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

  【名号】 (术语)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其体一也。此名号之目,虽通于诸佛诸菩萨。然以指弥陀之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为常。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显体为名,树德为称。名称外彰,号令天下,说之为号。”法华嘉祥疏三曰:“通即称号,号令天下,显化他之义。别即称名,名以定体,即是自行。”

  【名号不思议】 (术语)弥陀之名号,为恶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谓之名号不思议。

  【冥护】 (术语)佛菩萨加护于人也。

  【明慧】 (术语)三明与三慧也。无量寿经下曰:“得深禅定诸通明慧。”同慧远疏曰:“明谓三明,慧谓三慧。”

  【冥机】 (术语)有冥机冥应,冥机显应之二。见“感应妙”条。

  【名籍】 (杂语)书名之簿籍。地狱冥官,书恶人之名以免忘而漏罚者也。

  【冥寂】 (术语)不见一物曰冥,绝诸相云寂。形容真空之理也。止观辅行曰:“四眼二智,万象森然,佛眼种智,真空冥寂。”

  【冥加】 (术语)人不知而由神佛加被之利益也。自他皆不知,谓之冥。佛菩萨之感应,多为冥加。希有显加。法华玄义七曰:“被冥加汝不知恩。”观经玄义分曰:“冥加愿摄受。”

  【名假】 (术语)三假之一。于诸尘和合上假设种种之名。名者华竟虚假而无实体也。

  【名假虚实观】 (术语)三假观门之一。观名之虚实之法门也。

  【冥鉴】 (术语)冥众之鉴照也。西域记二曰:“冥祇警卫,灵鉴潜被。”

  【明匠】 (杂语)聪明之师匠也。梁僧传(浮陀跋摩传)曰:“侧席虚襟,企待明匠。”唐僧传(僧范传)曰:“可谓当时明匠。”

  【明教】 (人名)宋杭州契嵩,字仲灵,号潜子,宋仁宗赐明教大师之号。见五灯会元。

  【冥界】 (界名)又云冥道。总称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道。别名地狱道。琰魔王所住之世界。是俗语也。

  【明津】 (术语)正明之津路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圣道之明津。”

  【明静】 (术语)谓智慧明禅定静也。止观一曰:“止观明静,前代未闻。”辅行曰:“止体静,观体明也。”

  【明炬】 (譬喻)明之炬火,以喻般若之智也。万善同归集五曰:“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

  【名句】 (术语)显体为名,诠义为句。如诸行二字,名也,而诸行无常四字则句也。以是诠诸行为无常之义理故也。唯识论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

  【名句文】 (术语)诠体为名,显义为句,此二者所依之音声屈曲及字形为文。

  【明孔】 (杂语)开放三衣之条而不相缝合之处也。四分律之衣有明孔,有部律之衣无明孔。释氏要览上曰:“三衣叶上不刺合处,谓之明孔。有云:若田畦入水之窦。按根本百一羯磨,净三藏云:西国三衣并皆刺合,唯东夏开而不缝。详观律检,实无开法。”

  【名腊】 (术语)僧之有声名有戒腊者。受戒以后之年岁谓之戒腊。

  【明了】 (术语)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明了论】 (书名)律二十二明了论之略名。

  【明了愿】 (术语)谓弥陀之本愿非虚设,赖其救济无间断,确实明了也。

  【明利】 (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名利】 (术语)名誉与利益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于名利,求名利无厌。”新译仁王经下曰:“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国。”起信论曰:“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教行信证末曰:“沉没于爱欲广海,迷惑于名利大山。”

  【冥利】 (术语)又云冥益。内密之利益也。法华玄义七曰:“但明冥利,不说显益。”

  【明楼】 (堂塔)禅林之目。在僧堂之前。僧堂广深,又前有外堂,堂内昏暗,乃于堂前外堂之间,架高楼开窗取明,是谓之明楼。见象器笺一。

  【鸣噜捺罗叉】 (植物)Rudrāksa,树果名。译曰天目。由叶之形取名。如樱桃颗,紫色,名金刚子,堪为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此数珠,珠甚坚硬。见慧琳音义三十五。

  【明论】 (书名)韦陀论也。韦陀Veda,译曰明,明者智也,又明实事也。婆罗门立四明论,佛教立五明论。胜鬘宝窟中本曰:“五明论此是明智人之所造,又学此论者亦能生人慧明,故称五明。”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

  【冥虑】 (术语)神佛之思虑,幽冥而不可测知,故曰冥虑。

  【明冥】 (术语)明者神明,冥者冥官也。又如龙畜为可见之众类,谓之明。如阎魔王,诸天鬼神为不可见之众类,谓之冥。性灵集九曰:“一切业道明冥。”

  【名目】 (术语)法门之名称数目也。又,集其名目之书,名为名目。

  【名衲】 (杂语)衲衣者。僧之所服。故名僧谓为名衲。续稽古史略序曰:“有元名衲华亭念常。”

  【冥祇】 (杂语)幽冥之神祇也。西域记二曰:“冥祇警卫。”

  【冥权】 (术语)佛菩萨施于人之权谋方便也。维摩经序曰:“冥根无谋,而动与事会。”

  【名诠自性】 (术语)名诠自性者,名字显自性也,如言诸行无常,诸为名字,是名法之众多之名字,但只诠众多之自性,故云名诠自性。又诸为众多之名字,故不分有为无为,通于一切。加行无常三字而成句时,诠差别之义。考其故,行者迁流之义,有为法之通名也。诸有为法,皆为无常,故云诸行无常。以差别于无为法之常住,故云句诠差别。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名诠差别。”

  【名色】 (术语)五蕴之总名也。受想行识之四蕴为名,色蕴之一为色,受等之四蕴,皆心识之法,而无形体之可见,但以名而知之,故云名。色蕴之一,为极微所成有质碍之物体,故谓为色。色者质碍之义,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渐渐生长,五蕴完具,谓之名色支。大乘义章四曰:“言名色者,心从诠目,故号为名。身形质碍,称之为色。良以心法冥漠难彰,非诠不辨,故从诠目说以为名。”法界次第上曰:“心但有字故曰名也,有形质碍之法谓之为色。”法华玄义一曰:“心如幻炎,但有名字。”俱舍论十,有四释。其第三释曰:“随名显故。”同光记八曰:“随名显故者第三解,无色四蕴相隐难知,随名显故,标名称故。婆沙云:有说色法尘显,即说为色。非色微隐,申名显故,说之为名。”

  【名僧】 (杂语)名德之沙门也。

  【名身】 (术语)身者积聚之义,二名积集,谓之名身。三名已去,谓之多名身。

  【明神】 (术语)智慧照了曰明,威德不测云神。乃诸天鬼神之德称也。

  【名声】 (术语)弥陀如来誓我名声超过十方也。无量寿经上曰:“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法华经序品曰:“名声普闻无量世界。”

  【明师】 (杂语)明事理之师也。唐华严经十一曰:“导世明师难一遇。”寄归传四曰:“粤我龆龀,携就明师。”

  【冥使】 (异类)冥官之使者也,即阎魔卒是。

  【冥室】 (杂语)闇冥之室也。宝积经百十二曰:“譬如千岁冥室未曾见明,若然灯时于意云何?闇宁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中略)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

  【名疏】 (书名)净名经疏之略名。

  【名数】 (术语)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

  【冥思】 (术语)佛菩萨之思虑,非人所窥知,故云冥。

  【明堂】 (堂塔)禅林之目。僧堂正前高架明楼,明楼左右之空处云明堂。见象器笺一。

  【名体】 (术语)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若佛菩萨之名号及真言陀罗尼等,名即于体,体即于名,是谓之名体不离。见“名义”条。

  【冥通】 (术语)冥者离诸相而冥寂,通者通融一切而无碍。是叹真理之语也。戒本疏一上曰:“理在冥通。”同行宗记一上曰:“体离言象,故言冥通。”

  【冥途】 (界名)又书冥土。谓幽冥之道途,地狱饿鬼等之处也。国清百录三曰:“冥途虽隔,感应道通。”盂兰盆疏新记上曰:“一日盆供少顷修崇,能使冥途应时脱苦。”

  【冥途鸟】 (界名)俗云杜鹃。见别都顿宜寿条。

  【冥途使】 (杂名)与无常使同。见无常条。

  【冥土】 (界名)又作冥途。见“冥途”条。

  【明脱】 (术语)离愚痴云明,离贪爱云脱。维摩经弟子品曰:“不灭痴爱,起于明脱。”注“肇曰:痴灭而明,爱解而脱。生曰:不复为痴所覆为明,不复为爱所缚为脱。”

  【明王】 (术语)称教令轮身。受大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为明王,如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于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但常说之明王,多指不动明王而言,总即别名也。真伪杂记十三曰:“明者光明义,即象智慧。所谓忿怒身,以智慧力摧破烦恼业障之主,故云明王。”瑜伽学习捷图上曰:“其忿怒者犹奴仆也。诸轨之中多称明王,虽是奴仆。奉行教敕即犹君王,故呼忿怒亦名明王。”圣无动经曰:“假使三千界大力诸夜叉,明王降伏,尽令入解脱道。”又陀罗尼谓之明王,约于女声而云明妃,约于男声而云明王。

  【冥往】 (杂语)冥然而往他处也。即谓死。唯识枢要上本曰:“机感未符,杳从冥往。”

  【名望】 (杂名)名誉德望也。唐僧传(玄奘传)曰:“久持名望,亦雅足才力。”

  【名闻】 (术语)梵语曰耶舍。名誉闻于世间也。法华经劝持品曰:“为求名闻故,分别说是经。”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上三曰:“善戒经云:为名闻利养,故畜徒众。是邪见人,名魔弟子。”梵语杂名曰:“名闻耶舍。”

  【铭文】 (杂语)铭于金石或图像之文也。又心腑可铭之要文也。

  【鸣锡】 (物名)锡杖之异名。

  【冥显】 (术语)冥者,幽冥而不可见闻者。显者,显现而可见闻者。

  【冥显两界】 (杂语)冥界与显界也。冥界者死后之世界,显界者娑婆世界也。

  【名相】 (术语)五法之一。一切之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皆是虚假,而非契于法之实性者,凡夫常分别此虚假之名相,而起种种之妄惑也。楞伽经四曰:“愚痴凡夫,随名相流。”又着于法门之名相,而忘无相之真理。学者之通弊也。止观十曰:“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令无理观。”又曰:“著者亦尔,分别名相,广知烦恼多诵多品。要名聚众,媒炫求达。打自大鼓,竖我慢幢。夸耀于他,过生斗诤。”天台学则上曰:“古德欢曰:天台学至四明变为名相学。”

  【明相】 (杂语)明者,天空始呈白色之时也。待此明相现,得食朝粥。是律制也。释氏要览曰:“四分律云:明相出,始得食粥,余皆非时。婆沙论云:明相有三:初日照剡部树身,天作黑色。二日照树叶,天作青色。三日过树,天作白色。三色中取白色为正时,须舒手见掌文分明,始得食粥。”

  【明心】 (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

  【明心菩提】 (杂语)五种菩提之一。见“菩提”条附录。

  【明信佛智】 (杂语)不了佛智之反对。无量寿经之语。明信佛智之不思义。深赖如来之救济,不更疑自已之往生也。

  【明星】 (天名)梵语阿楼那Aruṇa,译曰明星。即太白星也。是为明星天子之宫殿,内有天子住居,谓之明星天子,虚空藏菩萨之应化也。世尊于明星出时豁然大悟云。修行本起经上曰:“菩萨所作已成,智慧明了,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最上觉。”普曜经曰:“菩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又明星天子为虚空藏菩萨之化现,故修虚空藏求闻持之法,向明星祈请,求其感应也。见“虚空藏”及“求闻持”条。

  【明星天子】 (天名)住于太白星中之天子也,单曰明星。见“明星”条。

  【冥性】 (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此冥谛中本有一切诸法随缘次第出生云。即言冥谛者为诸法之实性也。

  【冥熏】 (术语)又云内熏。在本觉之真如内,冥冥熏习妄心使生菩提心也。止观四曰:“冥熏密益,即是外护。”辅行曰:“自非内熏,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熏为外护也。”起信论义记下本曰:“本觉内熏。”

  【名言】 (术语)名目与言句也。唐华严经三十二曰:“于一一法名言悉得无边无尽法藏。”

  【名言种子】 (术语)二种子之一。谓之第八识色心生诸法之亲因缘种子。是以名言为缘所熏之种子也。见“二种子”条。

  【明眼论】 (书名)说法明眼论之略称。

  【冥阳会】 (仪式)冥者冥界之饿鬼众,阳者阳界之婆罗门仙众,今普供施彼群生,名曰冥阳会。见象器笺十四。

  【冥一】 (术语)混然而不可区别彼此也。止观一曰:“无相之境,无缘之智,智境冥一。”名玄第四曰:“冥是混一之义。”

  【名义】 (术语)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体谓之义,依此义则名义者,与所谓名体或名法同。然就其名与义言之,有名即于义者,有不即者,名即于义,如呼火而出热,诸佛之名号及陀罗尼是也,此云真言。名不即于义,如火之名无热之用,世间一切之名字是也,此云假名。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义之与名为合耶为离耶?若合名,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水应来。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此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肇论曰:“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

  【名义不离】 (术语)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为名,以光明为义,为体为法,此名与义,相即不二,故称阿弥陀之名即已摄取光明矣。往生论注下曰:“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梵咒音辞等是也。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中略)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定善我传通记三曰:“光之与名即是名义,名义具足,有不舍益。”

  【名义集】 (书名)翻译名义集之略称。

  【冥益】 (术语)佛菩萨内密之利益也。法华玄义六曰:“虽现不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而知,是名为冥益也。”

  【冥应】 (术语)又云冥益。有冥机冥应等之四。见“冥机”条。

  【鸣鱼】 (物名)禅林之器具。呼为梆。木制之鱼形,打之而鸣者。见“鱼鼓”条。

  【名欲】 (术语)五欲之一。着于名闻之贪欲也。

  【名誉】 (杂语)同于名闻。止观七曰:“名誉罗羂,利养毛绳。”

  【明月摩尼】 (物名)摩尼者宝珠之总名,明月者其别名也,其光如明月故名。无量寿经上曰:“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六要钞六本曰:“明月珠者摩尼也,摩尼之中有明月珠,明月珠者即上所言月光摩尼。千手经说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其月精者此珠也。”

  【明月天子】 (天名)月天子也,住月宫,属帝释天。见“月天子”条。

  【明月珠】 (物名)经云明月摩尼。摩尼珠之光,如明月也。见“明月摩尼”条。

  【明证】 (杂语)明白之证据也。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上曰:“逮于圣慧而造明证。”顺正理论三十六曰:“准此标释中足为明证。”

  【鸣钟】 (杂语)佛寺之大钟以杵鸣之,故曰鸣钟。禅家有鸣钟佛事。

  【鸣钟功德】 (杂语)行事钞上之一曰:“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付法藏传五云:月支国栴檀罽呢吒王,与安息国王战而胜,杀九亿人。死后生于大海中为千头鱼,剑轮绕身而斫头,随斫随生。时有罗汉僧维那。王白曰:我闻钟声时,苦痛少息,愿为我长打钟。自此此寺至今长打。唐高僧传(智兴传)曰:“亡者通梦其妻曰:不幸病死,生于地狱。赖蒙禅定寺僧智兴鸣钟,响震地狱,同受苦者,一时解脱。”西域记一曰:“迦腻色迦王由恶龙请,建伽蓝,打钟息其瞋心。”【鸣钟功德】(杂语)见“钟”条。

  【冥众】 (杂语)谓梵天帝释,诸鬼神,炎魔王等非人目所见之诸众。汉光类聚二曰:“佛前备香华,请不现前冥众,起四弘誓愿。”

  【冥众护持益】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为四天大王,龙神八部等之天神地祇所守护,故恶鬼神恐怖而不近也。

  【明珠】 (物名)明月珠也,又曰明月摩尼。宝珠之光如明月,故名。此珠有澄浊水之德。涅槃经九曰:“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德,水即为清。”

  【明珠譬大乘经典】 (杂语)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与赐,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智度论四十九曰:“若水浊,以珠着水中,水即为清。是珠其德如是。”净土论注下曰:“譬如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明珠譬净戒】 (杂语)法华经序品曰:“持净戒犹护明珠。”梵网经偈曰:“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六度集经三曰:“具戒行者心无秽浊,内外清洁。凡夫犹瓦石,具戒高行者若明月珠也。”笺难一曰:“经护明珠,或是明月珠也。”

  【冥助】 (术语)为亡人求神佛之救助也。慈恩传八曰:“将延景福,式资冥助。”

  【冥资】 (杂语)为亡人资福也。

  【名字】 (术语)梵语那摩Nāma,译曰名。阿乞史啰Akṣara,译曰字。名者实名,字者假名,总为事物之名称也。法界次第上曰:“心如幻炎,但有名字。”

  【名字比丘】 (术语)但有比丘之名而无比丘之实者,谓无戒之僧也。大集经九曰:“若无净持戒,漏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漏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释氏要觉上曰:“善见律云:如有檀越,来请比丘,沙弥虽未具戒,亦入比丘数,是为名字比丘。”

  【名字即】 (术语)六即之一。闻佛法名字之位也。见“六即”条。

  【名字罗汉】 (术语)无罗汉之实,而昌罗汉之名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破戒比丘,名字罗汉。”

  【名字菩萨】 (术语)谓大乘行位中小信之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

  【名字沙弥】 (术语)二十岁已上为沙弥者,以其为可作大僧之年岁故也。行事钞下四曰:“从二十至七十,名字沙弥。”同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名字者本是僧位,缘未及故。”

  【名字殊异】 (杂语)无量力神通无动使者(底哩三昧耶不动念诵法),不动尊(同上,又,立印轨,大日经一,同经七,同疏九),大威怒王圣者无动(立印轨),无动尊(同轨大日经七),(同轨),不空圣者无动威怒(同轨),圣无动(同轨),无动使(同轨),无动大威怒金刚(同轨),不动使者(五佛顶经使者法),不动如来使(大日经一),不动摩诃萨(同经二),大猛不动大力者(同上),大摧障不动王(同上),圣者不动尊(同经七),圣不动(同经),大力不动明王(同经疏九),不动大有情(同上),真言尊(瞿醯经),不动忿怒王(护天八世法),威怒不动金刚(仁王念诵轨),此中通称不动又称无动者,菩提心之坚固不动,又安住于金刚智之中实,而不动于有空二边之义也。依下种子三形可知其深义。

  【命】 (术语)梵语尾戍单Jivita,支持暖识为生物之元者。俱舍论五曰:“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参照“命根”条。

  【命宝】 (譬喻)以人之寿命譬重宝也。义释六帖十九曰:“般若论云:一切法中命宝第一。”

  【命道沙门】 (术语)四种沙门之一。见“沙门”条附录。

  【命点】 (术语)凡文字最初之一点及二画为代表阿字之点画,为一切字之头首,由之而生出其字也。故最初之一点一画,名为命点。

  【命梵】 (术语)命难与梵难之二也。关于我命存亡之灾难,谓之命难。关于我梵行(清净持戒),持犯之灾厄,谓之梵难。

  【命根】 (术语)命即寿也,然据小乘有部之义,则别有非色非心之体,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暖与识,名之为命,命能持暖与识,故名为根。据大乘唯识之义,则第八识之种子有住识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间使色心相续,是假名为命根,非别有命之实体也。俱舍颂疏五曰:“论云:命体即寿,既将寿释命,故命即寿。此复未了何法为寿?谓有别法持暖与识,说名为寿。”唯识述记二本曰:“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

  【命光】 (杂语)人之寿命,随光阴而迁谢,故曰命光。楞严经四曰:“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命过幡】 (物名)为追福而立之幢幡也。命过后所立之幡,故曰命过。若于存生中为祈祷之幡谓之续命神幡。夹注菩提心集下曰:“追福幡,名命过幡,随愿经谓之悬命过幡。”见“幡”条附录。【命过幡】(物名)即蔫亡幡也。

  【命命鸟】 (动物)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之译。法华涅槃经等谓之命命鸟,胜天王般若经谓之生生鸟,杂宝藏经谓之共命鸟,阿弥陀经谓之共命之鸟。乃一身两头之鸟也。见“耆婆耆婆”条。玄应音义一曰:“梵云耆婆耆婆鸟,此言命命鸟是也。”

  【命难】 (术语)害命之灾难。

  【命如风中灯】 (譬喻)无常之人生,如风吹之灯火也。归敬仪上曰:“经曰:命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今日复明日,不觉死时至。冥冥随业缘,不知生何道。”

  【命藤】 (譬喻)命根譬之藤也。性灵集四曰:“两鼠争伐于命藤。”同八曰:“命藤夜断,入死王之殃。”

  【命者】 (术语)十六神我之一。计我为有实之寿命者。唯识述记一本曰:“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是主义。我有此命,故名命者。”

  【命终畏】 (术语)又曰死畏。五怖畏之一。见“五怖畏”条。

  【命终心】 (术语)凡夫临命终时,起自体境界当生之三爱,而引当生。见“三爱”条。

  【命浊】 (术语)五浊之一。谓至末世而寿命短缩也。是为烦恼与邪见之结果,浊者秽浊,以烦恼与邪见,为浊之本体,命之短缩为其结果,故曰命浊。

  【摸象】 (譬喻)盲人摸象之喻也。涅槃经三十二说:“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大臣受王敕,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否?众盲各言我已见。王言象类何物?触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象如箕,触其头者言象如石,触其鼻者言象如杵,触其脚者言象如臼,触其脊者言象如床,触其腹者言象如瓮,触其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是众相若悉非象者,离是外更无别象。善男子!王喻如来正遍知,臣喻方等涅槃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众生无明也。”菩萨处胎经三亦有此譬。

  【摩[少/(兔-、)]】 (杂语)Manuṣya,摩[少/(兔-、)]沙之略。译曰人意。人类也。初为外道所言劫初魔女之名。祖庭事苑曰:“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小乘涅槃论云外道女人眷属,论师说(云云)。”见“摩奴阇”条。又摩[少/(兔-、)]摩,或摩奴末那之略。见摩[少/(兔-、)]摩条。

  【摩[少/(兔-、)]罗他】 (人名)Manoratha,论师名。译曰心愿。见婆薮槃豆传。

  【摩[少/(兔-、)]摩】 (术语)Manomaya,又作摩[少/(兔-、)],摩奴末耶。译曰意生身。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从自意化生之身也。华严疏二十曰:“摩[少/(兔-、)]摩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玄应音义一曰:“摩[少/(兔-、)],正言摩奴末耶,此云意生身,言诸天等从意化生也。”

  【摩[少/(兔-、)]沙】 (杂语)Mānuṣa,又作摩奴阇,末奴沙,摩[少/(兔-、)]赊。译曰人。人类之总称。

  【摩[少/(兔-、)]奢】 (杂语)见“摩奴阇”条。

  【摩[少/(兔-、)]赊】 (杂语)见“摩奴阇”条。

  【摩[少/(兔-、)]舍喃】 (杂语)Manuṣyānām(Manuṣya之多言声属声之形),译曰多人。见“摩奴阇”条。

  【嚩】 (术语)Va,又作婆,和,啝。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遍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p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为水大之种子。大日经疏一曰:“嚩字门为水。”又(术语)Vaḥ,是缘觉之真言也。为言语道断之义,辟支佛智慧深利,视一切之集法,皆是灭法,故名为证寂然界。住此三昧时,观诸法,涅槃之相,无可宣说,故名为极灭语言三昧。以此因缘不乐诸法,欲满众生之愿,故但以神力加此一字为真言也。见大日经义释七。

  【魔】 (术语)梵语,魔罗Māra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旧译之经论,作磨,梁武改为魔字。婆沙论四十二曰:“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智度论五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中略)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智度论六十八曰:“魔秦言能夺命者,唯死魔实能夺命,余者亦能作夺命因缘,亦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此略云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魔莫何反,书无此字,译人义作。梵云魔罗,此翻名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亦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云恶者,多爱欲故。”慧琳音义十二曰:“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以力为名,又略去罗字。”

  【膜拜】 (杂语)长跪而拜也。穆天子传曰:“乃膜拜而受。”梁书曰:“北阙稿街之使,风车火徼之民,膜拜稽首,愿为臣妾。”一说,今之礼佛,举手加头,称南谟拜,即此类也。

  【磨贝】 (衣服)衣名。玄应音义十五曰:“磨贝,补盖反,西域衣名也。”

  【魔病】 (术语)天魔之使人病恼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欢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

  【魔波旬】 (异类)Māra-papīyā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āraPāpiyas(N.ag.m.Pāpiyā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见“波旬”条。旬者[句-口+目]之误。

  【魔禅】 (术语)禅定行之害正道者。如为使役鬼神而修禅定也。止观八曰:“得于魔禅,味于鬼法。”

  【摩触】 (术语)学法女六法之一。接触男身也。

  【摩触戒】 (术语)八波罗夷之一。见“波罗夷”条附录。

  【摩刺諵】 (杂语)Maraṇa,译曰死。名义集六曰:“末刺諵,此云死。”梵语杂名曰:“死,母娜。”(Mṛta)。

  【摩达】 (地名)国名。其国生摩达那果,故名。

  【摩达国王经】 (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罗汉比丘,以宿业故,养视官马。七日后,现神通化王,使归于佛。

  【摩怛里】 (异类)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女也。”

  【摩怛理伽罗摩】 (物名)Matṛgrāma,译曰母村。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摩怛理,此云母,伽罗摩此云村。”

  【摩怛理迦】 (杂语)Mātṛkā,又作摩怛履迦,摩夷,摩得勒伽,摩德勒伽,摩侄梨迦,摩多罗迦。论藏之别名。译曰本母,行母。本为理,论藏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应音义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伽,或言摩侄梨迦,或言摩怛履迦,此译云母,以生智故也。”显扬论六行瑫音义曰:“摩怛履迦,此云行母。”慧琳音义十八曰:“摩怛理迦,唐云本母,亦云论也。”

  【摩怛理神真言】 (真言)摩怛哩神之秘咒也,能作疾疫。大日经三曰:“摩怛哩神真言能作众生疾疫灾疠。”

  【摩达那】 (植物)见“末达那”条。

  【魔道】 (术语)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楞严经六曰:“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止观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

  【摩得勒伽】 (术语)Mātṛkā,又作摩德勒伽。见摩怛里迦条。

  【摩登】 (人名)又作摩邓,摩瞪。摩邓伽或摩邓祇之略。

  【摩登伽】 (人名)见“摩邓伽”条。

  【摩登伽阿兰若】 (术语)梵音Mātaṅga-araṇyaka,三处阿兰若之一。比丘之住处,于去村落一俱卢舍,大牛吼声不闻之处建之。

  【摩登伽经】 (经名)二卷,吴竺律炎等译。佛度摩邓伽女及说星宿等。

  【摩蹬伽林】 (经名)见摩蹬伽仙人项。

  【摩登伽女】 (人名)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为其女钵吉帝,以幻术蛊惑阿难,将使淫乐。佛说神咒解其难。见钵吉帝条。【摩登伽女】(人名)见“摩邓伽”条附录。

  【摩蹬伽仙人】 (人名)往昔有仙人名摩蹬伽,形极丑陋,修得五通,坐禅于山中。有淫女触王怒被驱出,入山见仙人。念我今被驱出,是不祥事。若还此不祥,我当吉祥。乃取粪汁洗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瞋恨,淫女后还为王所宠。又有一国师亦哀恼,淫女语曰:以不吉祥还仙,必还吉祥。国师依言以粪汁洗仙,仙复忍受,国师还得吉事。王后将征敌,国师劝以洗仙。王于山中造屋,恒取粪汁洗仙,遂征而得胜。自是若心有不称,辄取粪汁洗之。仙人不能复忍,心生瞋恨,乃雨石。王人皆死,须臾间王城为山林,今名摩蹬伽林。见二十唯识述记下。

  【摩灯迦】 (人名)见“摩邓伽”条。

  【摩登祇咒】 (杂语)见“摩邓伽咒”条。

  【摩邓伽】 (人名)Mātaṅga,又作摩灯伽,摩登伽。男曰摩邓伽,女曰摩邓祇Mātaṅgi,正翻曰有志。义译曰憍逸,恶作业。贱种之通称也。摩邓女经,摩登女解行中六事经直作人者,译人之误也(长水等从之)。摩登伽经曰:“过去有王名帝胜伽,是旃陀罗摩登伽种。”舍头谏经曰:“过去有王名曰摩登,摩登此言有志。”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阿死罗摩登罗女之别名也,此女由卑贱故但以拂市为业,用供衣食也。”瑜伽伦记二十三曰:“阿死罗是人别名也,摩登祇者旃荼罗女名摩登祇,旃荼罗男名摩登伽,此二是通名也。此女但以拂帚为活。”二十唯识述记下曰:“末登伽此云憍逸。”可洪音义八上曰:“摩瞪或作摩瞪伽摩登祇,此云恶作业。”

  【摩邓伽神】 (天名)摩邓伽咒之神体也。佛在世有摩邓伽女,诵此神之符咒,幻惑佛弟子阿难。鼻奈耶三曰:“有摩邓伽神语符咒,能移日月以堕着地。”

  【摩邓伽咒】 (杂名)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三曰:“时母亦澡浴,着白服饰,以牛屎涂地,以五色綖结缕。盛满四瓶水,盛满四碗血,盛满碗四种香水,盛满四碗饼浆。以四口大刀竖牛屎四角头,竖四枚箭,然八明灯。取四死人髑髅,种种香涂其上。以华布地,捉熨斗烧香,绕三匝,向东方跪而诵摩邓伽咒术。时阿难于祇洹意便恍惚,为咒所缚,如鱼被铁钩,如象随钩。”楞严经一曰:“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大法炬陀罗尼经十三曰:“摩登祇咒,隋言作恶业。”

  【摩邓女】 (杂名)摩邓伽女之略。

  【摩邓女解形中六事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佛为摩登女分解身中眼等六处,一一说其无爱相。

  【摩邓女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摩登伽经第一品之异译。

  【摩邓祇】 (杂名)Mātaṅgi,摩邓伽之女声。见“摩邓伽”条。

  【摩邓祇咒】 (杂名)见摩邓伽咒项。

  【摩低梨迦】 (杂语)见“摩窒里迦”条。

  【摩底僧诃】 (人名)Matisiṁha,比丘名。译曰师子慧。见求法高僧传上。

  【摩地菩提心】 (术语)三种菩提心之一。见“菩提心”条附录。

  【摩顶】 (术语)佛为嘱累大法,摩弟子之顶,或为授记摩顶。法华经嘱累品曰:“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

  【摩顶松】 (人名)佛祖统纪二十九玄奘传曰:“初游天竺,手摩门径松曰:吾西求法,可枝向西,吾若言归,枝可东指。既往枝果西,一日忽东指,弟子曰:教主归矣。因号摩顶松。”三体诗李洞送僧还南海诗曰:“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枝。”东坡诗集和合浦愈上人韵诗曰:“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摩度】 (饮食)见“苏蜜”条。

  【摩多】 (术语)Mātṛ(N.sg.f.mātā),又作莽多。译曰母。见梵语杂名。悉昙四十七字,母韵之十二字为摩多,子韵之三十五字为体文。摩多者,母之义,以彼发体文之韵故也。悉昙三密钞一曰:“摩多此云点画,或云韵。”是义译也。但梵字之相承有四种。其中梵王相承(又曰南天相承)者,摩多为十二字,大日及释迦之相承者,称为别摩多。加纥哩讫梨哩梨之四文也。参照“悉昙章”条。

  【摩多梨】 (天名)译曰无着处。天神名。见本行集经四十四。梵Mātali。

  【摩多罗迦】 (术语)Mātṛkā,论藏之别名。见“摩怛理迦”条。

  【摩多通别】 (术语)十二摩多中前十字为别摩多,后二字为通摩多。别摩多者,以局于体文而负之故也。通摩多者以于负体文之别摩多上,复加此二点故也。如等。或于十摩多直加此二点,故名为通,如等。或云十二摩多总为通摩多,其他哩[口*狸]里狸四字为别摩多。

  【摩多自他】 (杂语)以上十二或十六为自摩多,其他仰若等五字,变为仰月点,或为半月点(即大空点也),为他摩多。此时五字之体文为点也。故体文有摩多,摩多有体文,如字者,摩多成为体文而受通摩多。如字者,摩多受体文也。见梵汉对映集上。

  【嚩誐羯啰拏】 (杂名)见“皤施迦罗拏”条。

  【魔梵】 (天名)欲界第六天之魔王与色界之梵天王也。法华嘉祥疏八曰:“欲天主为魔,色天主为梵。”俱舍光记三曰:“魔谓他化自在天魔,梵谓梵王。”

  【魔佛】 (术语)天魔与佛陀。对举极善极恶而云魔佛。止观五曰:“首楞严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梵网经上曰:“能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止观八曰:“魔界即佛界,而众生不知。迷于佛界,横起魔界,于菩提中而生烦恼。”

  【魔缚】 (杂语)天魔之系缚也。涅槃经十七曰:“十二部经中,说系著者,名为魔缚。”长阿含经一曰:“尽漏离魔缚,智慧转法轮。”

  【摩伽】 (杂名)Maghā,星名。玄应音义一曰:“一说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恶,主十一月。”翻梵语九曰:“摩伽山,译曰:星名。”又(异类)Makara,摩伽罗之略。即摩竭鱼也。可洪音义三曰:“摩伽,亦云摩竭。此云鲸鱼也,鱼王也。”

  【摩伽罗】 (异类)Makara,新译摩竭,旧曰摩伽罗。鱼名。见“摩竭”条。

  【摩伽陀】 (地名)Magadha,新曰摩竭陀。旧曰摩伽陀。中印度之国名。见“摩竭陀”条。又第十一月之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伽陀(Māgha)月,当此间十一月。”西域记二曰:“摩祛月。”

  【魔宫】 (杂名)天魔之宫殿。维摩经菩萨品曰:“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摩诃[酉*且]】 (人名)罗汉名。译曰大长。玄应音义十三曰:“摩诃[酉*且],侧于切,此译云大长也。”

  【摩诃】 (杂语)Mahā,又作莫诃,摩醯。译曰大,多,胜。智度论三曰:“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仁王经仪轨曰:“摩贺。”寄归传曰:“莫诃。”禅门课诵于楞严咒之尾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敕修清规楞严会曰:“咒毕唱摩诃,众和毕,维那回向。”

  【摩诃般涅槃那】 (术语)Mahāparinirvāṇa,旧译曰大灭度。新译曰大圆寂入。涅槃玄义上曰:“若具依梵本,应言摩诃般涅槃那,今翻为大灭度。”又曰:“大即法身,灭者即是解脱,度者即是摩诃般若。”华严大疏钞五十二曰:“摩呵般涅槃那,具翻为大圆寂入,谓那即入义,应回在上。”见“大般涅槃”条。

  【摩诃般若】 (术语)Mahāprajñā,译曰大慧。涅槃三德之一。照了诸法实相之智慧也。唯识枢要上本曰:“真如上慧本性故名摩诃般若。”

  【摩诃般若波罗蜜】 (术语)Mahāprajñāpāramitā,译曰大慧到彼岸。六度之一。大慧为到涅槃岸之要法,故曰到彼岸。智度论十八曰:“摩呵,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心经法藏疏曰:“般若是体,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证真净也。波罗蜜多是用,此云到彼岸,即由此妙慧翻生死过尽至真空之际。即简不到彼岸之慧,故以为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明咒为陀罗尼之异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术语)旧称曰摩诃般若波罗蜜,新称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梵语之具略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有同名二经:一,二十七卷(明本三十卷),罗什译,是与大般若经之第二分同本。一,十卷,同罗什译,是与大般若经之第四分同本。以此二经同名,故分之,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 (书名)大智度论之异名。

  【摩诃般若心经】 (经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异名。

  【摩诃半托迦】 (人名)Mahā-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见“半托迦”条。

  【摩诃波阇波提】 (人名)Mahāprajāpati,又作摩诃钵剌阇钵底,钵逻阇钵底,波阇钵提,波阇波提。译曰大爱道,大生主。佛之姨母名。法华文句二曰:“波阇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昙弥,此云众主。”西域记六曰:“佛姨母钵逻阇钵底,唐言生主,旧云波阇波提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摩诃钵剌阇钵底,此云大胜生主。佛母有三,此为小母。大术生佛七日命终,此尼养佛。大术姊妹之类,故号为姨母。大胜生主本梵王名,一切众生皆彼子故,从彼乞得,因以为名。”俱舍光记十四曰:“摩诃此云大,波阇此云生,波提此云主。”

  【摩诃钵剌阇钵底】 (人名)见“摩诃波阇波提”条。

  【摩诃钵罗枳穣播罗弭谛】 (术语)Mahāprajñā-pāramitā,译曰大极智到彼岸。仁王经念诵仪轨曰:“摩诃此云大,钵罗枳穣此云极智,播罗弭谛依声明论分句。释云:播蓝伊多,伊多者此岸也,播蓝者彼岸也。乘大极智,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得无住处大涅槃也。”

  【摩诃钵特摩】 (界名)Mahāpadma,译曰大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八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大红莲华。”

  【摩诃部社】 (异类)夜叉名。译曰大肩。见孔雀王咒经上。梵Māhābhuja。

  【摩诃刹头】 (术语)Mahāsattva,余经所谓摩诃萨也。译言大众生。

  【摩诃刹头经】 (经名)一卷,西秦圣坚译。说四月八日灌佛之事。以经首有摩诃刹头(摩诃萨也),诸天人民长老明听之语,故名摩诃刹头经。

  【摩诃陈那伽】 (人名)Mahādiṅnāga,菩萨名。译曰大域龙。见“陈那”条。

  【摩诃伐那】 (地名)Mahāvana,又作摩诃婆那。见“摩诃槃”条。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 (天名)Mahāvaiśravaṇa-deva-rāja,摩诃为大,吠室啰末那野旧所谓毗沙门,提婆为天,喝啰阇为王,即大毗沙门天王也。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 (经名)一卷,唐般若斫羯罗译。毗沙门天王之供养仪轨也。

  【摩诃迦多衍那】 (人名)摩诃迦旃延之新称。

  【摩诃迦楼那】 (杂语)Mahākaruṇa,译曰大悲。见“迦楼那”条。

  【摩诃迦罗】 (天名)Mahākāla,又作莫诃歌罗。译曰大黑。天神名。见“大黑天”条。

  【摩诃迦叶】 (人名)Mahākāśyapa,具曰摩诃迦叶波。摩诃译曰大。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婆罗门种之一姓。名毕波罗Pippala,彼父母祷于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为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以别于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所以呼为大者,异于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真谛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使不现,故言光波,亦云饮光。迦叶身光亦能映物,名毕波罗。(中略)毕波罗树也,父母祷树神求得此子,以树名之。”法华嘉祥疏一曰:“摩诃迦叶者,文殊问经翻为大龟。摩伽陀国之大姓也,从姓立名。别名必波罗者,在必波罗树下生,故名必波罗童子。(中略)十八部论疏云:具足应云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合而言之故云饮光。饮光是其姓。上古有仙人名为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今此迦叶是饮光仙人种,即以饮光为姓,从姓立名,称饮光也。又此罗汉亦自有饮光事。”

  【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迦叶度最贫之老母,使生于天,天帝释化为贫人,以供养迦叶。

  【摩诃迦旃延】 (人名)Mahā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诃译言大,尊称也,迦旃延,新曰迦多衍那,姓也,于同姓中最尊大,故曰大迦旃延。见“迦旃延”条。

  【摩诃憍昙弥】 (人名)Mahāgautami,摩诃为尊称,憍昙弥为乔多摩之女声,即佛姨母之称也。见“憍昙弥”条。

  【摩诃劫宾那】 (人名)又作摩诃劫譬那Mahākapphina,见“劫宾那”条。

  【摩诃拘絺罗】 (人名)Mahākāuṣṭhila,新称,摩诃俱瑟耻罗。罗汉名。见“拘瑟耻罗”条。

  【摩诃俱瑟耻罗】 (人名)旧称摩诃拘絺罗。罗汉名。见“拘瑟耻罗”条。

  【摩诃棱伽】 (杂语)译曰大价衣。见慧琳音义十一。梵Mahāraṅga。

  【摩诃卢瑟拏】 (杂语)译曰大忿怒。见大日经疏十三。梵Mahāroṣaṇa。

  【摩诃罗】 (杂语)Mahallaka,又作摩迦罗,莫诃罗,莫喝洛迦。译曰无知,老。玄应音义四曰:“摩诃罗,此译云无知也,或言老也。”俱舍光记十五曰:“莫喝洛迦,此云老,谓老苾刍。”饰宗记二末曰:“梵云莫喝洛迦,此云大愚钝者,旧言摩诃罗讹也。”毗奈耶杂事十曰:“忽见一摩诃罗苾刍,以衣覆头,树下便利。”同三十八曰:“有一莫诃罗苾刍,重性愚钝。”止观十曰:“一切外道,及摩迦罗。”又(异类)又曰摩竭。鱼名。见“摩竭”条。

  【摩诃罗阇】 (杂语)Mahārāja,又作摩贺罗惹,译曰大王。见梵语维名。

  【摩诃罗伽】 (杂语)译曰大臣。仁王经吉藏疏曰:“摩诃罗迦者,此翻大臣。”梵语杂名曰:“贵,摩诃剌伽。”梵Mahārgha。

  【摩诃曼陀罗华】 (术语)梵音Mahāmandārava,译曰大白莲华。四华之一。

  【摩诃曼珠沙华】 (植物)梵音Mahāmañjūsaka,译曰大柔软,大赤团花。天华名。见曼珠沙条。

  【摩诃没特伽罗】 (人名)见“摩诃目犍连”条。

  【摩诃妹呾屐也】 (杂语)Mahāmaitreya,译曰大慈。见大日经疏九。

  【摩诃弥楼】 (地名)Mahāmeru,山名。译曰大光。翻梵语九曰:“摩诃弥楼山,译曰大光,法华经法师功德品。”

  【摩诃摩耶】 (人名)Mahā-māya,译曰大术,大幻。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之长女,净饭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没,生于忉利天。西域记六曰:“摩诃摩耶,唐言大术。”慧苑音义上曰:“摩耶,此云幻也。”众许摩诃帝经二曰:“尔时酥钵罗没驮王,忽于后时妃乃有娠怀。九月诞生一女,颜貌端正,诸相具足,福德智慧,于其世间最为殊胜。如是众人睹福相,俱言希有。应是毗首竭摩天所作,或是幻化之所作。女生之后一日二日至三七日,王为此女集诸戚里及群臣等庆贺为乐,即为立名名摩耶。其女身相而有八乳,相师占:此女后时当生贵子,绍灌顶王位。”佛本行集经五曰:“迦毗罗相去不远,复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一释种豪贵长者,名为善觉。大富多财,积诸珍宝。(中略)彼释长者生于八女:一名为意,二名无比意,三名大意,四名无边意,五名髻意,六名黑牛,七名瘦牛,八名摩诃波阇跋提。(中略)即纳二女为妃,其二女者第一名为意,及以第八名大慧者,自余六女分与三弟。”为意即摩耶夫人也。

  【摩诃摩耶经】 (经名)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二卷,齐昙景译。佛一夏升于忉利天为母摩耶说法,使证初果。后自天下,渐次化度,受魔王之请,入于涅槃。摩耶趣来棺所,开佛棺,母子相见,说法以彰孝道。

  【摩诃摩瑜梨】 (人名)Mahāmayūri,王名。译曰大孔雀。见陀罗尼集经九。

  【摩诃沫丽】 (杂语)Mahābalin,译曰大力。见大日经疏。

  【摩诃母陀罗】 (杂语)Mahāmndrā,译曰大印。印为不可改变者,不可违越者。见“印”条。

  【摩诃目犍连】 (人名)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诃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诃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赞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采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然中心有不安之念。因而与舍利弗互约,先得解脱者,必以告,故共竞修行精进。一日舍利弗至王舍城,见五比丘中之马胜,仪容端正,问其理由,始知佛陀出现,由一偈之法门,忽开悟得脱。次于竹园精舍,闻佛陀亲说,得法眼净之悟,因告之目连,共为诸佛子。二人弟子,合二百人,亦入佛门。法华文句一曰:“大目犍连姓也,翻赞诵。文殊问经翻莱茯根。真谛云:勿伽罗,此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中略)同名者多,故举大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摩诃没特伽罗,言大目犍连者讹也,此云大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菉豆而食,因以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而伪其名。得大神通,简余此姓,故云大采菽氏。从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隶多,先云俱律陀,讹也。大般若云舍利子大采菽氏。”玄应音义六曰:“云目犍连,或言目伽略子者讹也,则正言没特伽罗子,或言毛驮伽罗子,此乃从母为名。没特伽此云绿豆,罗此云执取,或云挽取。本名俱利迦,或言拘隶多,此从父名也,旧云俱律陀,不正也。”

  【摩诃那钵】 (菩萨)Mahāsthāmaprāpta,译曰大势至。可洪音义二下曰:“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菩萨。”见“大势至”条。

  【摩诃那伽】 (杂语)Mahānāgā,译曰大无罪,大龙象。阿罗汉及佛世尊之德号。智度论三曰:“摩诃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复次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大日经疏五曰:“摩诃那伽是如来别号,以现不可思议无方大用也。”可洪音义一曰:“摩诃此言大,那伽此云龙,亦云象,合而言之即云大龙象也。谓世尊为大龙象者,以彼有大威德,故以譬之。”

  【摩诃那摩】 (人名)Mahā-nāman,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译曰大名。本行集经三十四曰:“长老摩诃那摩,隋言大名。”五分律曰:“摩诃纳。”四分律曰:“摩诃摩男。”增一阿含经三曰:“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谓诃摩男比丘是。”见“五比丘”条。

  【摩诃男】 (人名)比丘名。见“摩诃那摩”条。

  【摩诃尼罗】 (物名)Mahānila,又作摩诃泥罗。译曰大青。帝释之宝珠也。智度论十曰:“因陀尼罗(天青珠),摩诃尼罗(大青珠)。”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摩诃泥罗,此云大青,是帝释所用宝也。”

  【摩诃诺伽那】 (杂语)Mahānagna,译曰大露身。大力神之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摩诃诺伽那力,谓露身,大力神名也。”见“诺健那”条。

  【摩诃槃】 (地名)Mahāvana,林名。译曰大林。翻梵语九曰:“摩诃槃,应云摩诃槃那,亦云摩诃婆那。译曰:摩诃者大,槃那者林。”西域记三曰:“摩诃伐那,唐言大林。”

  【摩诃毗佛略】 (杂语)Mahāvaipulya,译曰大方广。华严玄谈钞九曰:“摩诃言大,毗佛略言方广。”

  【摩诃毗佛略勃陀】 (佛名)Mahāvaipulyabuddha,译曰大方广觉者。即大方广佛也。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 (经名)Mahāvaipulyabuddha-gaṇḍavyūha-sūtra,译曰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经。即华严经之具名也。华严玄谈九曰:“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今略杂饰字耳。”同钞曰:“若别对者,摩诃言大,毗佛略云方广,勃陀云觉者,即是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言杂华,骠诃云严饰,修多罗云经。”

  【摩诃毗卢遮那】 (佛名)Mahāvairocana,台家依普贤观经译为遍一切处,密家译为大日,皆为法身如来之极称。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法华文句九曰:“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中略)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

  【摩诃婆伽】 (异类)Mahābhāga,龙王名。见慧琳音义十二。

  【摩诃婆那】 (地名)见“摩诃槃”条。

  【摩诃菩提僧伽蓝】 (寺名)Mahābodhisamghārāma,译曰大觉寺。在摩竭陀国菩提树园之北门外。锡兰王所建。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北门外,摩诃菩提僧伽蓝,其先僧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观阁三层,周堵垣墙,高三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法显传曰:“于阿育王塔边造摩诃菩提僧伽蓝甚严丽。”求法高僧传上曰:“金刚座大觉寺,即僧诃罗国王所造。此寺初基才余方堵,其后代国王苗裔相承。造制宏壮,则赡部洲中当今无以加也。”

  【摩诃菩提质帝萨埵】 (术语)见“菩萨”条。

  【摩诃耆利】 (异类)Mahāgiri,夜叉名。译曰大山。见孔雀王咒经上。

  【摩诃萨】 (术语)摩诃萨埵之略。见“摩诃萨埵”条。

  【摩诃萨埵】 (术语)旧译曰大心,又曰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众生,即菩萨之通称也。智度论五曰:“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为摩诃萨埵。”同四十五曰:“摩诃秦言大,萨埵秦言心,或言众生。是众生于世间诸众生中第一最上故名为大。”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言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言众生,则大众生也。”法华玄赞二曰:“萨埵有情义。”梵Mahāsattva。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本生)释迦如来往昔修菩萨大行时,以身投饿虎。见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一。

  【摩诃萨罗悉知婆底提婆仳】 (天名)Mahā-sarasvatī-devī,译曰大辩才天女。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曰:“摩诃此云大,悉知婆底此云辩才,提婆仳此云天女。”

  【摩诃三摩曷罗阇】 (杂语)译曰大平等王。劫初之民主也。见名义集三。梵Mahāsammatarāja。

  【摩诃三末多】 (杂语)Mahāsammata-mahārāja,译曰大等意。即大平等王也。瑜伽伦记一曰:“摩诃三末多,此云大等意,大众齐等意乐,共同立以为尊者也,亦名差摩塞缚弥。此云田主,诸刹帝利种此后也。”

  【摩诃僧那僧涅陀】 (杂语)译曰大誓愿。见“僧那僧涅”条。

  【摩诃僧祇】 (流派)Mahāsaṁgha,译曰大众。结集二部之一。又律藏五部之一。见“大众部”条。

  【摩诃僧祇律】 (经名)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大众部所传之律藏也。法显传曰:“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是以远涉乃至中天竺,于此摩诃衍僧伽蓝得一部律。是摩诃僧祇众律,佛在世时。最初大众所行也,于祇洹精舍传其本,自余十八部各有师资,大归不异,然小小不同,或用开塞,但此最是广说备悉者。”

  【摩诃沙利婆】 (杂语)Mahāśālivat,树名。翻梵语九曰:“摩诃沙利者大稻,婆者有也。”

  【摩诃斯那】 (杂语)Mahāsena,摩诃者大之义,斯那者军之义。即大军将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诃斯那,此云大军将也。”

  【摩诃袒特陀罗尼】 (杂名)Mahātantradhāraṇi,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神儿之名。止观二曰:“摩诃袒特陀罗尼,翻为大秘要遮恶持善。”

  【摩诃提婆】 (人名)Mahā-deva,译曰大天。论师名。见“大天”条。

  【摩诃衍】 (术语)具曰摩诃衍那Mahāyāna,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为小乘,菩萨之教法为大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诃衍,具云摩诃衍那,言摩诃者此云大也,衍那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诃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论百曰:“摩诃衍是大乘法。”

  【摩诃衍藏】 (术语)二藏之一。小乘之经典曰三藏,大乘之经典单曰摩诃衍藏。智度论百曰:“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

  【摩诃衍化】 (术语)以大乘法治国也。金光明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坏净,行摩诃衍化。”

  【摩诃衍经】 (经名)明诸大乘法经典之通名也。华严法华等是也。智度论三曰:“诸摩诃衍经,多在耆阇崛中说。”

  【摩诃衍论】 (书名)起信论之异名。

  【摩诃衍那】 (术语)译曰大乘。见“摩诃衍”条。

  【摩诃衍僧伽蓝】 (寺名)Mahāyāna-saṁghārāma,摩诃衍译曰大乘,僧伽蓝译曰众园。即大乘寺也。法显传曰:“于阿育塔摩诃衍僧伽蓝甚严丽。”

  【摩诃耶那】 (术语)见“摩诃夜那”条。

  【摩诃耶那提婆】 (人名)Mahāyānadeva,译曰大乘天。印度人称玄奘三藏为大乘天。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唐言解脱天),大乘法众号摩诃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

  【摩诃夜那】 (术语)一作摩诃耶那Mahāyāna,旧曰摩诃衍。译曰大乘。

  【摩诃夜泥】 (术语)Mahāyāne(止格),译曰大乘。见大日经疏五。

  【摩诃因陀罗】 (人名)Mahendra,王子名。西域记作摩醯因陀罗。

  【摩诃鱼】 (动物)即摩竭鱼也。见“摩竭”条。

  【摩诃震旦】 (地名)即中国也。唐书西域传曰:“贞观十五年,(中略)帝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慰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诃震旦使者至吾国乎?”同注曰:“一切经音义,摩诃此言大也。”法苑珠林曰:“梵称此方为脂那,或云真丹,或作震旦,盖承声有楚夏耳。”

  【摩诃止观】 (书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师说之,弟子章安记之,有十卷,开为二十卷,述观心之事。荆溪大师注释之曰止观辅行传弘决,有十卷,开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注如下:大乘止观法门四卷,陈慧思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隋智顗说,陈针传。附始终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观义例二卷,唐湛然述。科止观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科文五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唐湛然述。天台止观统例一卷,唐梁肃述。删定止观三卷,唐梁肃述。附智者大师传论。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失名。邃和尚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唐道邃说,干淑集。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宋从义述。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从义撰。摩诃止观义例科一卷,宋从义排。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宋处元述。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宋有严注。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宋法照撰。摩诃止观义显一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释要二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宋了然述。止观坐禅法要记一卷,宋陈瓘撰。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受登说,灵耀补定。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书名)十卷,天台宗六祖荆溪湛然撰。为注释三大部中之摩诃止观者。普通略称为止观辅行,辅行或弘决。

  【摩诃质帝萨埵】 (杂语)Mahācittasattva,译曰大心众生。天台戒疏一曰:“天竺梵音,摩诃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亦云开大士,亦大勇心,复云善美,随行为名。以其运心广普,因是立号。”

  【摩诃至那】 (地名)Mahācina,印度人,呼汉地曰摩诃至那。摩诃译曰大,尊称也,至那或书真丹,震旦等,正为汉地之称。见“支那”条。

  【谟贺】 (杂语)Moha,又作慕何。译曰痴。

  【摩贺三漫多跋捺罗】 (菩萨)Mahā-samantabhadra,译曰大普贤。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摩贺此云大也,三漫多此云普也,跋捺罗此云贤也。”

  【摩睺勒】 (异类)摩呼洛伽之古音。

  【摩睺罗】 (杂语)Muhūrta,时分名。译曰须臾。见名义集二。又(异类)见“摩呼洛伽”条。

  【摩睺罗伽】 (异类)一作摩护啰誐。见“摩呼洛伽”条。

  【摩呼洛伽】 (异类)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啰誐。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三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众生,因此法而遂得到于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随种种趣种种性欲,(中略)夜叉干闼婆乃至说生摩睺罗伽法。”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莫呼罗伽,此云大腹,摩睺罗伽讹也。”慧琳音义十一曰:“摩休勒,古译质朴,亦名摩睺罗伽。亦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同一曰:“莫呼洛伽,梵语不妙,正云摩护啰誐。人形蛇首,亦名大蟒神也。”慧苑音义上曰:“摩睺此云大也,罗伽云胸腹行也。此于诸畜龙类所摄,旧云蟒神者相似翻名,非正对也。”种子通诸摩睺罗伽。总有三字:一伽。行动之义,去来之义,入阿字门,则为行不可得,来不可得。是大日如来不行之行,不来之来,以游化法界而度众生之意也。二啰。尘垢之义,入阿字门,则为烧除一切诸障,生如来实慧之意。三嚂。是相之义,上加圆点,是为大空,如来住于大空三昧,示现一切诸相之意也。以此中一字为其种子。真言为伽啰嚂伽啰嚂。阿阇梨不说其句义,是彼土呼摩睺啰伽之方言也,而所以重言之者,或断二障,或对于自利利他,自证加持等种种之二法门故也。见大日经疏十,同义释七。

  【摩呼荼迦】 (饮食)饼子名。本行集经五十九曰:“有一人屏处食摩呼荼迦,隋言欢喜丸。”大日经疏七曰:“漫荼迦,是方薄饼也。”梵Mahoṭika Maṇḍaka。

  【摩虎罗】 (天名)药师经所说十二神将之一。案应为摩呼洛伽。

  【摩护啰誐】 (异类)见“摩呼洛伽”条。

  【摩迦】 (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摩迦,亦言摩鲁迦。旧经中作摩楼迦,此亦藤类,蔓生缠绕树至死者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娄伽子,此云游子藤也。”梵Maruka。

  【摩迦罗】 (异类)见“摩竭”条。

  【摩迦吒】 (杂语)Markaṭa,译曰狝猴。玄应音义一曰:“么迦吒此云狝猴也。”名义集二曰:“摩斯吒,或末迦吒,此云狝猴。”梵语杂名曰:“猴梵名,么迦罗。”

  【摩夹罗】 (动物)见“摩由罗”条。

  【摩犍提】 (人名)梵志名。智度论一曰:“摩犍提难佛之偈曰:决定诸法中,横生种种想。悉舍内外灭,云何当得道?佛答曰: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问曰:若非见闻等,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观察,持哑法得道。佛答曰:汝依邪见门,我知汝痴道。汝不见妄想,汝尔时自哑。”同三曰:“如摩犍提,弟子举其尸着床上。舁行城中多人处,唱言若眼见摩犍提之尸者,是人皆得清净道,何况礼拜供养者?多人信其言,诸比丘以白佛。佛说偈言:小人眼见求清净,如是无智无实道。诸结烦恼满心中,云何眼见得净道?若有眼见得清净,何用智慧功德宝?眼见求净无是事,智慧功德乃为净。”止观一曰:“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途道。”梵Makandi。

  【摩揭梨】 (杂语)Maskāri,外道名。见“末伽梨”条。

  【摩竭】 (异类)又作摩伽罗,摩迦罗Makara,译曰鲸鱼,巨鳌。玄应音义一曰:“摩伽罗鱼,亦言摩竭鱼,正言摩迦罗鱼,此云鲸鱼,谓鱼之王也。”慧苑音义下曰:“摩竭鱼,此云大体也,谓此方巨鳌鱼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摩竭海中大鱼,吞陷一切。”探玄记二十曰:“摩伽罗鱼者,此云极大之鱼,谓是巨鳌鱼也。”法苑珠林十曰:“如四分律说:摩竭大鱼,身长或三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极大者长七百由旬。故阿含经云: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

  【摩竭宫】 (天名)十二宫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南方。摩竭鱼之形也。

  【摩竭提】 (地名)见“摩竭陀”条。

  【摩竭陀】 (地名)Magadha,又作摩诃陀,摩竭提,摩伽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为星名。或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诃陀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陀国,旧曰摩伽陀,又曰摩竭提,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提,或云摩竭陀,亦言默偈陀,又作摩伽陀,皆梵音讹转也。正言摩揭陀,此译云善胜国,或云无恼害国。一说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恶,主十二月。陀者处也,名为不恶处国,亦名星处国也。揭音渠谒反。”同二十一曰:“摩揭陀,旧云摩伽陀,或言摩竭陀,又作摩竭提,皆梵音转耳。摩伽此云露,陀此云处,名甘露处国。上古诸天与阿修罗钻海水甘露,安置此国,故以名焉。又摩竭陀,是人名。往昔有人,于此修功德得生天上,逐本为名,亦言善胜国,又名星处国也。”慧苑音义上曰:“摩竭提者,或云摩伽陀,或云摩揭陀,或云墨竭陀,此之多名由依八转声势呼名致异,然其意义大略不殊。或有释云:摩者不也,竭提至也,其国将谋兵勇,邻敌不侵至也。又有云:摩遍也,竭提聪慧也,言聪慧之人遍其国内也。又有云:摩大也,竭提体也,谓五印度中此国最大,统摄诸国,故名大体也。释云:摩无也,竭提害也,此国法不行刑戮,有其犯死罪者送置寒林耳。”法华玄赞二曰:“帝释,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彼国古名致甘露处,即劫初帝释与阿修罗战,以山为钻,钻乳海得甘露,致于此国,因以为名焉。”梵语杂名曰:“摩誐娜尾沙野。”

  【摩竭掩室】 (故事)摩竭为摩竭提,或摩竭陀之略。国名。肇论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同新疏下曰:“摩竭国名,法华说,如来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说法。智度论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说等,义言掩室也。”祖庭事苑一曰:“掩室,言世尊禅定普光法堂也。西域记云:昔如来于摩竭陀国初成正道,梵王建七宝堂,帝释建七宝座。佛坐其上,于七日中思惟是事。义同掩室也。”案诸佛要集经上,佛在摩竭陀国说法,以是时众生不肯听闻奉行,于因沙旧室(帝树译曰石室)坐夏九旬,不使一切人天入室,此间佛以神力变形诣东方普光国天王如来所,讲说诸佛之要集法。摩竭掩室殆指之乎。经曰:“佛告阿难:如来当入因沙旧室燕坐三月,诸天龙神,(中略)人与非人,若有来者解喻其意勿令入室。(中略)既有所闻不听不入不思奉行,以故诸佛善权方便而坐燕室,更化变形诣普光界天王佛所,讲说分别诸佛要集。”

  【摩竭鱼】 (异类)见“摩伽”条。

  【摩羯宝】 (物名)绿色之宝珠也。大疏五曰:“或如绿宝是绿摩羯宝。”智度论十曰:“摩罗伽陀,此珠金翅鸟口边出。绿色,能辟一切毒也。”

  【魔界】 (界名)又云魔道。恶魔之境界也。智度论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止观五曰:“首楞严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见“魔佛”条。

  【魔戒】 (术语)比丘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为魔戒。止观八曰:“久远劫来为魔所使,起于魔檀,为有报故。持于魔戒,邀利养故。”

  【魔精进】 (术语)精进行之害正道者。止观八曰:“习魔精进,求名闻故。”

  【魔境】 (术语)魔障之境界。智度论十二曰:“堕魔境界。”

  【魔军】 (杂名)恶魔之军兵。佛成道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道者为魔军。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坐道场,破魔军已。”大日经疏九曰:“犹如婆伽婆,树王下时庆,以慈心力故,破无量魔军。(中略)此中言魔军者,梵本正音博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智度论五曰:“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

  【磨赖伽】 (杂语)Mhrga,译曰道。见大日经疏五。

  【摩赖耶】 (地名)Malaya,国名。摩罗耶山所在之处。开元录九曰:“摩赖耶国,此云光明国,其国近观音宫殿补陀落山。”

  【摩离】 (地名)国名。见“摩罗提”条。梵Malaya。

  【摩梨】 (地名)山名。出栴檀之处。

  【摩梨尼】 (人名)Malini,王女名。译曰小鬘。见本行集经三十六。

  【摩离他罗】 (异类)Mālādhara,夜叉名。译曰持华鬘。见孔雀王咒经上。

  【摩梨支】 (天名)见“摩利支”条。

  【摩黎】 (地名)又作摩梨。摩罗耶之讹略。山名。见“摩赖耶”条。

  【摩利】 (人名)Mallikā,又作末利。波斯匿王夫人之名。译曰鬘。见“末利夫人”条。又供物名。略出经四曰:“又以涂香烧香种种妙华灯鬘末利等而作供养。”注曰:“末利者,以诸饮食果子等和水,置瓶盆中。是以施鬼神也。”末利者,上出鬘字之重出,可为华鬘。

  【摩利伽罗】 (人名)王名。译曰庄严。见华严疏钞六十三。梵Mālikāra。

  【摩利伽罗耶】 (地名)山名。见“摩罗耶”条。

  【摩利迦】 (植物)花名。译曰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Mallikā。又(人名)夫人名。旧曰末利夫人,新曰摩利迦夫人。见“末利夫人”条。

  【摩利室罗】 (人名)Mālyaśri,译曰胜鬘。舍卫城主波斯匿王之女。见“胜鬘夫人”条。

  【摩利支】 (天名)Marici,又曰摩梨支,摩利支天,摩利支菩萨,摩利支提婆。译曰阳焰。以其形相不可见不可取,故名。又曰华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在日前行,有自在通力之天神也,若念之,则离一切之灾厄,特为武土之守护神,密家所传。此天之印咒,以隐形法为其至极。本行集经三十一曰:“摩梨支,隋云阳焰。”不空译之摩利支天经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天息灾译之大摩利支菩萨经一曰:“摩利支菩萨陀罗尼,能令有情在道路中隐身,非道路中隐身,众身中隐身,王难时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身,不令得便。”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摩利支提婆】 (天名)Marici-deva,即摩利支天也。提婆译言天。

  【摩利支提婆华鬘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华鬘盖为摩利支之译语。

  【摩利支提婆经】 (经名)摩利支提婆华鬘经之略名。

  【摩利支天】 (天名)见“摩利支”条。

  【摩利支天经】 (经名)不空译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又指陀罗尼集经第十所摄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

  【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

  【摩利支天一印法】 (经名)一卷,失译。

  【摩楼】 (植物)树名。译曰坚。翻梵语九曰:“摩楼树,译曰坚也,出曜经第三。”梵Maru。

  【摩娄伽】 (杂名)见“摩鲁迦”条。

  【摩楼迦】 (杂名)见“摩鲁迦”条。

  【嚩噜拏】 (天名)Varuṇa,水天之梵名。司西方。大日经疏五曰:“南方焰摩罗,西方嚩噜拏。”

  【嚩卢枳谛】 (杂语)Avalokita,译曰所观。即指所观之理体。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嚩卢枳谛者此云所观,即一切佛所观实相也。”

  【摩鲁迦】 (杂名)又作摩楼迦,摩娄伽。见“摩迦”条。

  【摩罗】 (动物)Māra,译曰鳄鱼。名义集二曰:“摩罗,善见云鳄鱼。”恐为失收摩罗(Śiśumāra)之略。

  【魔罗】 (术语)Māra,又作么罗。略云魔。

  【魔罗道】 (术语)略称魔道。

  【磨罗伽多】 (物名)见“摩罗伽陀”条。

  【摩罗伽陀】 (物名)译曰绿色宝。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羯多,亦言磨罗伽多,绿色宝也。大论云:出金翅鸟口边,能避诸毒也。”智度论曰:“摩罗伽陀。”梵Mārakata。

  【摩罗呵罗】 (异类)Mālākhāda,夜叉名。译曰食鬘。见孔雀王咒经上。

  【摩罗毗阇那】 (异类)Mālāvijaya,夜叉名。译曰鬘胜。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

  【摩罗祁梨】 (地名)Mālāgiri,译曰鬘山。见本行集经三十一。

  【摩罗提】 (地名)Malaya-deśa,又曰摩离。国名。慧苑音义下曰:“摩罗提国,具云摩罗耶提数,此云鬘地。或曰:摩罗耶山名也,提数中也,言此国中央有摩罗耶山,故因名也。”探玄记二十曰:“摩离者,具云摩罗底数也。摩罗此云鬘,底数此云中,谓鬘中国也。此近摩罗耶山,故名相同也。”

  【摩罗延】 (地名)Malaya,山名。见“摩罗耶”条。

  【摩罗耶】 (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罗耶国南界,而因国以立山名。其山中多出白旃檀木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罗耶山,亦云摩罗延。摩罗此云垢也,耶云除也。山在南天竺境,因国为名。其山出白旃檀香,入者香洁,故云除垢也。”智度论二曰:“如旃檀香出摩梨山,除摩梨山无出旃檀。”

  【魔罗耶】 (地名)见“摩罗耶”条。

  【磨灭】 (杂语)物碾磨,则终消灭,谓有为法渐衰损,终消灭也。宝积经九十六曰:“须弥河海尽燋枯,毕竟磨灭归虚空。”无量寿经下曰:“威势无几,随以磨灭。”大乘义章九曰:“一切有为,无常磨灭。”中阿含经四十三曰:“欲者苦无常磨灭法。”

  【魔民】 (杂语)魔界之民众也。

  【摩摩帝】 (职位)(Vihāra-svāmin)译曰寺主,知事。寺中之知事也。行事钞中一曰:“寺主摩摩帝。”同资持记中一之四曰:“摩摩帝,是梵语,即知事人。”行宗记二上曰:“摩摩帝即经营人。”梵Mamati。

  【磨磨迦罗】 (术语)Mamakāra,译曰我所。我所有也。见智度论四十八。

  【摩摩诘】 (人名)见“维摩”条。

  【摩莫枳】 (菩萨)见“么么鸡”条。

  【摩拏产捺啰】 (杂语)Mānuṣendra,译曰仁王。仁王经良贲疏一曰:“梵云摩拏,此翻为仁。梵云产捺罗,此翻为王。”

  【摩拏赦】 (杂语)见“摩奴阇”条。【摩拏赦】(杂语)Manuṣya,与摩奴沙同。

  【摩那[卑*也]】 (术语)见“摩那埵”条。

  【摩纳】 (术语)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作摩纳,翻为年少净行。五分律名那罗摩纳,译为人,皆一也。”慧苑音义上曰:“摩纳婆,正曰摩那婆,此曰年少者,或谓儒童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摩纳婆迦,此云儒童。”华严疏钞十九下曰:“摩纳婆,此云儒童。此名依一声中但呼一人,若呼多人多声中呼应云摩纳婆嚩迦。”或言翻为儒童或年少者非也,一类之外道执人身中有胜妙之我体,其义谓为摩纳婆。摩纳婆者胜我之义也。大日经疏二曰:“经云摩纳婆者,是毗纽天外道部类,正翻应言胜我。言我于身心中最为胜妙也,彼常于心中观我可一寸许。智度亦云:有计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中略)唐三藏翻为儒童非也,儒童梵云摩拏婆,此中云纳,义别。误耳(此二名是菩提阇梨解)。”大日经疏十六曰:“末那仙生者,言从彼生也,亦是一类外道等见也。”

  【磨衲】 (衣服)袈裟名。六祖坛经曰:“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标注曰:“或云:高丽国产,世所珍奇,未见其所由,可重考矣。”东坡全集磨衲赞序曰:“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高丽所贡磨衲赐之。”鸡林志曰:“高丽国衣摩衲者为禅法师,衲甚精好。”书林扬觯曰:“磨衲二字,见梵经。元应一切经音义云:年少净行,上字从手,下字从糸。魏书卢景让传,有邢摩纳。今困学纪闻,从衣从石,误也。然东坡有磨衲赞,即指衲衣。”

  【摩那埵】 (术语)巴Mānatta,又作摩那垛,摩那[卑*也],译曰悦意。比丘犯僧残罪,行忏悔,得依忏悔洗除罪,自喜使众僧悦也。又为僧中治罚之名。行事钞中一曰:“摩那埵者翻为悦众意,随顺众教咸生欢喜。”慧琳音义十六曰:“摩那[卑*也],此云遍净。”同六十三曰:“古云摩那垛,僧中责罚之名也,此云治罚。”

  【摩那垛】 (术语)见“摩那埵”条。

  【摩纳缚】 (术语)见“摩纳”条。

  【摩纳缚迦】 (术语)同“摩纳”条。

  【摩那婆】 (术语)见作摩拏婆。见摩纳条。

  【摩纳婆嚩迦】 (术语)见“摩纳”条。

  【摩纳婆外道】 (杂语)见“外道”条附录。

  【摩那屎罗】 (物名)又作摩那叱罗。译曰雄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曰:“摩那屎罗者,雄黄是也。”陀罗尼集经五曰:“摩那叱罗,唐名云雄黄也。”梵Manaḥśilā。

  【摩那斯】 (异类)Manasvati,又曰摩那苏婆帝。龙王名。译言大身,慈心,高意等。法华光宅疏一曰:“摩那斯,译云大身,则绕须弥七匝也。”法华文句二曰:“摩那斯,此云大身,或大意大力等。修罗排海,淹喜见城,此龙萦身以遏海水。”同玄赞二曰:“摩那斯,此云慈心。”探玄记二曰:“摩那苏婆帝龙王,亦名摩那斯,此云慈心,亦云得意。正云摩那云意,斯云高,谓有威德,意高余龙。”

  【摩那苏婆帝】 (异类)Manasvati,龙王名。见“摩那斯”条。

  【摩纳仙】 (本生)译为儒童。释迦如来在因位时,于第二阿僧祇劫终,遭燃灯佛出世,献五茎莲于佛,以发布泥,使佛蹈之,因受未来成佛之记别,其时名曰摩纳。心地观经一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摩男】 (人名)见“摩诃男”条。

  【摩男俱利】 (人名)见“五比丘”条。

  【摩尼】 (物名)Maṇi,又作末尼。译曰珠,宝,离垢,如意。珠之总名。玄应音义一曰:“摩尼,珠之总名也。”同二十三曰:“末尼,亦云摩尼,此云宝珠,谓珠之总名也。”慧苑音义上曰:“摩尼,正云末尼。末谓末罗,此云垢也,尼谓离也,谓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也。又云:末尼此曰增长,谓有此宝处,必增其威德,旧翻为如意随意等。逐义译也。”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梵云摩尼,此翻为宝,顺旧译也,新云末尼,具足当云震跢摩尼,此云思惟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满足故。”圆觉大钞一下曰:“摩尼,此云如意。”涅槃经九曰:“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见如意珠条。

  【嚩泥】 (杂语)见“婆那”条。

  【摩尼阿修罗王】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南方之一尊。赤色,忿怒形,着甲胄,右执大刀,左拳安腰,坐于筵。

  【摩尼跋陀】 (天名)Maṇibhadra,又作摩尼跋陀罗。夜叉八大将之一。译曰宝贤,满贤。大日经疏五曰:“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罗,译曰宝贤。”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尼跋陀,摩尼,此云满,或云如意。跋陀,此云贤。”同三十五曰:“摩尼跋捺罗,药叉将名,唐云满贤。”

  【摩尼跋陀罗】 (人名)又作摩尼跋捺罗。见“摩尼跋陀”条。

  【摩尼犍大龙王】 (异类)摩尼正言末尼。即如意珠也。此云离垢。谓龙王脑中有此珠,若人得之,毒不能害,火不能烧。犍大正言犍达,此云香。梵语那伽,此云龙王也。

  【摩尼轮】 (术语)六轮之一。见“六轮”条。

  【摩尼轮王】 (杂语)见“六轮”条。

  【摩尼罗亶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兰译。陀罗尼杂集第八卷之别出。说除灾厄之法。摩尼罗亶之义未详。

  【摩尼遮罗】 (杂语)Maṇicara,又作摩尼折罗。夜叉名。孔雀王咒经上曰:“摩尼遮罗,梁言珠行。”大孔雀经曰:“摩尼折罗,此云宝行。”

  【摩尼折罗】 (术语)见“摩尼遮罗”条。

  【魔逆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光天子,与文殊师利问答魔事。魔来乱法,文殊五缚魔。

  【磨牛】 (譬喻)挽臼石之牛也,彼磨牛只劳身形,以喻比丘之徒,身虽行道,而心无行道者。四十二章经曰:“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礼拜,未具真修。祖立客舂之愆,佛有磨牛之诮。”

  【摩奴跋沙柁】 (杂语)Manuṣyahan,译曰人杀。杀人也。见饰宗记四末。

  【摩奴阇】 (杂语)Mānusa,又作Manuṣya,末奴沙,摩[少/(兔-、)]沙,摩[少/(兔-、)]赊,摩奴沙,摩努娑摩[少/(兔-、)]奢,摩奴晒,摩努史也。略曰摩[少/(兔-、)]。又曰摩拏赦,摩[少/(兔-、)]舍喃。译曰人,意。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末奴沙亦云摩[少/(兔-、)]沙,此云人。”法华文句四曰:“人者,胡言摩[少/(兔-、)]奢,此云意。”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摩奴沙,此云人,即人之总名也,或云摩奴娑。”梵语杂名曰:“人摩拏史也,娜罗。”又以名外道之邪计。女人眷属论师之说,大自在天作八女人。第六名摩[少/(兔-、)],摩[少/(兔-、)]生人。外道小乘涅槃论曰:“摩醯首罗作八女人,(中略)六名摩[少/(兔-、)],摩[少/(兔-、)]生人。”大日经疏二曰:“经云摩奴阇者,智度翻为人,即是人执也。具译当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类,计人即从人生,故以为名。唐三藏云意生非也。末那是意,今云末奴。声转义别,误耳。”大日经疏十六曰:“满奴所生者,是一类外道见。满奴是我,言一切似我而生也。”

  【摩奴阇外道】 (术语)见“外道”条附录。

  【摩奴末耶】 (杂语)见摩[少/(兔-、)]摩条。

  【摩奴沙】 (杂语)见摩奴阇项。

  【摩奴沙心】 (杂名)指人之心,即肝脏。

  【摩奴晒】 (杂语)见摩奴阇项。

  【摩努婆】 (杂语)见“摩奴阇”条。

  【摩努沙噜地啰】 (修法)Manuṣyarudhira,摩努沙为人,噜地啰为血。大威德明王之法,以人血和于白芥子及毒药而火烧之也。见圣阎曼德迦念诵法。

  【摩努史也】 (杂语)见“摩奴阇”条。

  【魔女】 (异类)魔界之女人也。楞严经六曰:“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摩婆罗】 (异类)鬼神名。译曰除曲心。见光明文句七。梵Mavara。

  【摩婆婆迦】 (术语)见“摩纳”条。

  【摩蚔】 (饮食)见“摩祇”条。

  【摩祇】 (饮食)又作莫耆,摩蚔,摩醯,摩蛇。药名。放光般若经九曰:“譬如拘翼有药名摩祇,有蛇蚖饥行,求索虫欲食之。虫遥见蛇蚖,走趣药所,蛇欲得往,以药气故不能得前。何以故?以药威德故使蛇中道还。”智度论五十六曰:“譬如憍尸迦,有药名摩祇。有蛇饥行索食,见虫欲啖。虫趣药所,药气力故蛇不得前,即便还去。”玄应音义三曰:“摩祇,长安品作摩蛇,小品经作摩醯,皆梵言也。明度经作神丹,此言也。”慧琳音义五曰:“莫耆梵语也,能除众毒,神药名也。其药功力,经中自说。”可洪音义二曰:“摩蚳,巨支反,药名也。自前诸部作摩祇,小品经作摩醯。”梵Mahilā。

  【摩佉】 (杂语)见摩袪条。

  【摩祛】 (杂语)又作摩佉Māgha,十一月之称。见“摩伽陀”条。

  【摩佉么洗】 (杂语)Māgha-māsa,译曰十一月,摩佉,星名。么洗,月之义。

  【魔忍】 (术语)魔道之忍行也。如为他畏而修忍辱。止观八曰:“久远劫来为魔所使,(中略)行于魔忍,为畏他故。”

  【嚩驲啰阿避庚】 (经名)大日经疏八注曰:“嚩驲罗阿避庚经,译云金刚起经也。”梵Vajra-abhyudaya。

  【嚩驲罗】 (物名)见“缚曰罗”条。

  【磨洒】 (物名)Māṣa,又作摩沙。金宝名,比丘盗五磨洒,则当波罗夷。慧琳音义六十曰:“是西方市金宝之名也,其金一丸如梧桐子许大,名一磨洒。以东西两国通货价直约之,可直此方铜钱八十。其五磨洒计当四百。彼国土法,偷盗财物,计当五磨洒者,罪当永弃送于山林,任其生死。若盗一二三四磨洒,量罪别科,不至于弃。佛制戒一准王法,比丘所盗之物,价直五磨洒者,即名犯重,摈弃出家不共住也。古人译经错会,将一磨洒同于一钱,错之甚矣!佛言:我之教法,随方国土为制。若准此国王法,上从五帝三王,下及大唐王制,未闻盗五钱即合至死。(中略)盗五匹已上方至流别,贯百之间有杖,不至流贬。而言五钱犯重者伤其太急,难为护持。不觉破此戒者其数多矣!有部律文云:四百犯重者,由故严峻,于此国土制以校量宽猛,正得其中,合佛本制也。”百一羯磨一曰:“何况五磨洒,若过五磨洒。”注曰:“西方检问诸部律,皆同此名,断其重罪,不云五钱。此是贝齿计八十个名一磨洒,大数总有四百贝齿,一时离处方是犯盗,元不据钱。若译为五钱者,全乖本文。故存梵语。”

  【摩沙】 (物名)见“磨洒”条。

  【摩沙豆粥】 (饮食)八种粥之一。见“粥”条附录。

  【摩蛇】 (饮食)药名。见“摩祇”条。

  【嚩舍】 (杂语)四种坛法之一。敬爱法之梵名。见“皤施迦罗拏”条。

  【魔事】 (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

  【魔事境】 (术语)见“十境”条。

  【磨司】 (杂名)见“磨院”条。

  【摩斯吒】 (杂语)Markaṭa,译曰猴。见么迦吒条。斯恐为期字。

  【摩娑】 (杂语)Māṁsa,又作莽娑。译曰肉。希麟音义五曰:“莽娑梵语也,此云是未坏人肉也。”梵语杂名曰:“肉么娑。”

  【摩娑罗伽隶】 (杂语)Musāragalva,见“牟娑罗”条。

  【魔檀】 (术语)布施行之害正道者。魔人之布施行也。心有烦恼,为忧恼之布施,如为求三有之果报而为布施。智度论十二曰:“檀有二种:一者魔檀,二者佛檀。若为结使贼所夺,忧恼怖畏,是为魔檀。若有清净布施,无结使贼,无所怖畏,得至佛道,是为佛檀。”止观八曰:“久远劫来为魔所使,起于魔檀,为有报故。”

  【摩腾】 (人名)比丘名。见“迦叶摩腾”条。

  【摩提】 (杂语)见“末底”条。

  【魔天】 (天名)恶魔之天神也。居于欲界之顶上,称为他化自在天者是也。

  【摩偷罗】 (地名)Mathurā,又作摩度,摩突罗,秣菟罗。国名,译曰孔雀、密善。慧苑音义下曰:“摩度罗城,或云摩偷罗,亦云摩突罗,此云孔雀城,或云密善,皆吉事者也。”探玄记十五曰:“摩偷罗者,正云秣菟罗,此云孔雀,或云蜜。并是古世因事为名。是中印度,此国中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利塔,于王城东五六里有山寺,是乌波鞠多所造寺。北岩间有石室,是鞠多度人安筹所也。(中略)具在西域记第四说。”

  【磨头】 (职位)禅林之语。掌米麦等之碾磨者。

  【摩头】 (植物)Madhuka,果名。译曰美果。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末度迦果,旧云摩头,此云美果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枣,树似皂赖树。”

  【摩头鸠罗】 (地名)Madhukula,山名。译曰蜜种。翻梵语九曰:“摩头鸠罗山,译曰摩头者蜜,鸠罗者种姓也。”见四分律十一。

  【摩头罗瑟质】 (人名)儿名。译曰蜜胜。贤愚经十二曰:“摩头罗瑟质,晋言蜜胜。”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故名。

  【摩突罗】 (地名)Mathurā,又作秣[少/(兔-、)]罗。城名。译曰密善。见“摩偷罗”条。

  【摩陀罗】 (人名)小乘外道二十论师之一。执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生本者。见“外道”条。又(物名)宝名。义楚六帖十九曰:“般若论云:摩陀罗宝,此宝金翅鸟中出,彩色辟一切邪媚。”

  【摩陀那】 (植物)见“末达那”条。

  【魔王】 (天名)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属向人界为佛道之障碍,其名谓之波旬。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则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现为魔王,教化众生也。楞严经六曰:“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告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众生。”

  【魔网】 (术语)天魔网人之种种邪业也。无量寿经上曰:“坏裂魔网,解诸缠缚。”智度论八曰:“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

  【摩醯】 (杂语)Mahā,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诃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大。”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又药名。与摩祇同。见“摩祇”条。

  【摩醯逻矩罗】 (人名)译曰大族。王名。见西域记四。

  【摩醯沙达多】 (人名)Maheśadatta,六群比丘之一。见“六群比丘”条。

  【摩醯奢娑迦】 (流派)Mahiśāsakaḥ,小乘十八部中,化地部也。参照“弥沙塞”条。

  【摩醯湿伐罗】 (天名)见“莫醯伊湿伐罗”条。

  【摩醯首罗】 (天名)又作摩醯守罗。见“莫醯伊湿伐罗”条。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 (修法)别名摩醯首罗顶生天女法。一卷,摩醯首罗天顶上生一伎艺天女,天女说陀罗尼,满一切之祈愿。并说念诵之仪轨。

  【摩醯首罗顶生天女法】 (修法)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之异名。

  【摩醯首罗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摩醯首罗说法阿尾奢法】 (修法)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法阿尾奢法之略名。

  【摩醯因陀罗】 (人名)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请王宽七日,使进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余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证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一百年,无忧王弟摩醯因陀罗,舍离欲爱,志求圣果。得六神通,具八解脱。足步虚空,来游此国。弘宣正法,流布遗教。”以上西域记摩醯因陀罗之记事,乃阿育王弟帝须之事迹,与王子摩呬陀之事迹混同为一者,误也。盖得罪于王而出家悟圣者为帝须。若夫至锡兰之布教者,第三结集后各地有传道师派遣之事,王子摩呬陀,将法来此岛。史迹昭然。无挟疑之余地也。

  【魔系】 (术语)恶魔之系缚也。杂阿含经六曰:“为魔所缚,不脱魔系。”

  【摩呬】 (术语)译曰等引,心引起平等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呬,虚利切,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沈掉等,平等能引也。或引平等,谓引诸功德,或平等所引,谓定前加行故名能引也。”

  【摩咥哩制吒】 (人名)Mātṛceṭa,比丘名。译曰母儿。寄归传四曰:“如尊者摩咥哩制吒者,乃西方宏才硕德,秀冠群英之人也。传云昔佛在时,佛因亲领徒众人间游行,时有莺鸟。见佛相好俨若金山,乃于林内发和雅音,如似赞咏。佛乃顾诸弟子曰:此鸟见我欢喜,不觉哀鸣,缘斯福故。我没世后,获得人身,名摩咥哩制吒,广为称叹赞我实德也。”同注曰:“摩咥哩是母,制吒是儿也。”

  【摩呬陀】 (人名)Mahendra,阿育王之子也,出家证圣果,传法于锡兰。善见律二曰:“摩呬陀,是阿育王儿也,持律藏至师子国。”应音义十六曰:“摩呬陀,式忍反,是阿育王子也。”若依西域记,则于锡兰传法者为阿育王之弟摩醯因陀罗。

  【魔乡】 (术语)魔障之乡里。谓娑婆世界也。观经定善义曰:“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涅槃城。”

  【摩休勒】 (杂语)Mahoraga,新称摩睺罗伽也。

  【魔旬】 (异类)Māra pāpīyas(N.sg.m.pāpiyān),魔波旬之略。

  【摩耶夫人】 (人名)见“摩诃摩耶”条。

  【摩耶夫人五梦】 (传说)摩诃摩耶经下说:“佛母摩诃摩耶,在忉利天见五大梦:一须弥山崩,四海水竭。二诸罗刹手执利刀,竞排一切众生眼,时吹黑风,诸罗刹皆悉驰归雪山。三欲色界诸天悉失宝冠,自绝璎珞,不安本座,身无光明,犹如聚墨。四如意珠王在高幢上,恒雨珍宝,周给一切,有四毒龙,口中吐火,吹倒彼幢,吸如意珠,使猛疾恶风吹没深渊。五有五师子自空来下,啮摩诃摩耶乳,入于左胁,身心疼痛,如被刀剑。”是表佛之入灭也。

  【摩耶经】 (经名)摩诃摩耶经之略名。

  【摩耶尼】 (经名)译曰法相。百论疏上之中曰:“摩耶尼,此云法相,法相有五。”梵Māyini。

  【摩夷】 (术语)Mātṛka,论藏四名之一。译曰行母,本母。论藏诠显行法,即为生行之母,故名行母。又论藏诠显理。理为教本,故曰本。彼能生为教本之理,故名本母。大乘义章一曰:“言摩夷者,此名行母。辨诠行法,能生行故,名为行母。”玄应音义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为教本,故以名焉。”

  【摩由罗】 (动物)Mayūra,又作摩裕罗,摩庾啰。译曰孔雀。大威德陀罗尼经曰:“摩由罗,此云孔雀。”慧琳音义八十二曰:“摩裕罗,唐云孔雀。”梵语杂名曰:“么庾啰。”

  【摩愉】 (杂语)西域记三曰:“摩愉,唐言豆。”梵语杂名曰:“么史。”

  【摩庾啰】 (动物)见“摩由罗”条。

  【魔缘】 (术语)魔为欲界之第六天主,常妨害人之善事者。魔王惑乱人而作种种之妨害,谓之魔缘。

  【魔怨】 (术语)恶魔者佛之怨敌,故云魔怨。维摩经佛国品曰:“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新译仁王经上曰:“摧伏魔怨,双照二谛。”止观辅行二曰:“魔为佛怨,故云魔怨。”

  【磨院】 (杂名)禅林之语。又曰磨下,磨司。舂米磨面之所也。

  【嚩曰罗】 (物名)见“缚曰罗”条。

  【摩旃陀】 (人名)Mahācandra,大臣名。译曰大月。见贤愚经五。

  【魔障】 (术语)恶魔之障碍也。又梵语曰魔罗Māra,译曰障,梵汉双举而云魔障。止观辅行五曰:“曾闻有人,自谓成佛,待天不晓,谓为魔障。”大经净影疏上曰:“远障真德,故名为魔。”胜义谛品经说十种之魔障。虚空藏菩萨所问经说四十五种之魔障。

  【摩侄梨迦】 (术语)见“摩怛理迦”条。

  【摩窒里迦】 (杂语)Mātṛkā,又作摩低梨迦,译曰本母。论藏之别名。希麟音义九曰:“摩窒里迦,窒丁结反,或云摩怛里迦,或云摩德勒迦,皆梵语轻重也。此云本母,即论藏。”见摩怛里迦条。

  【磨砖】 (故事)磨砖欲成镜也。以示终不能成之意。传灯录曰: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南岳让禅师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作佛耶?

  【魔子】 (杂语)魔所生之子也。又子者指物之称,直谓魔为子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碧岩四则评唱曰:“他南方魔子,便说即心是佛。”

  【懡[怡-台+罗]】 (杂语)愧也。碧岩第一则着语曰:“不免一场觺懡[怡-台+罗]。”同种电钞曰:“一场惭羞。”梵Mūra(Mūḍha)。

  【抹香】 (物名)捣沈檀为粉抹,用以撒布于塔像者。法华经提婆品曰:“悉以杂华抹香,供养七宝妙塔。”智度论曰:“干香应烧,湿香应涂地,抹香及华应散。”

  【末阐提】 (人名)Madhyantika,比丘名。见末由底迦条。

  【末达那】 (植物)Madana,或作摩陀那,摩达那。又作摩陀罗。果名。译曰醉果。玄应音义三曰:“末达那果,此译云醉果。”同二十三曰:“末达那,或云摩陀那,又言摩陀罗,此云醉果。甚堪服食,能令人醉故以名焉。”慧琳音义十八曰:“摩达那果,西国果名也。此国无,其果大如槟榔,食之令人醉闷。亦名醉人果,堪入药用也。”

  【末代】 (术语)与末世同。法华玄义四曰:“末代凡夫,见思病重。”行事钞中三之四曰:“释迦一化并无,末代往生见在。”往生要集上本曰:“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也。”

  【末底】 (杂语)Mati,又曰摩提。译曰慧。唯识论六曰:“末底般若为异。”同述记六末曰:“末底是慧异名,与般若无别体。”

  【末弟】 (杂语)本师之对。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也。

  【末睇提舍】 (杂语)Madhyadeśa,译曰中国。寄归传三曰:“或云末睇,是中;提舍是国,百亿之中心,斯其事也。”

  【末度迦】 (植物)Madhuka,果名。见“摩头”条。

  【末多利】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开宗记一本曰:“末多利部,此云北山部。”

  【末法】 (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见“三时”条。

  【末伽】 (术语)Mārga,译为道。因中之道,四谛中之道谛是也。若果中之道,则名为菩提。大乘义章十八曰:“道者,外国名曰末伽,此翻名道。菩提胡语,此亦名道。(中略)因中之道名为末伽,果中之道说为菩提。”

  【莫伽】 (杂名)Maghā,星名。宝胜陀罗尼经四曰:“莫伽(唐言七星)星生者,若肩若背而有小疣,是善丈夫,能如法行而多财货。”

  【末伽梨】 (人名)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楞严经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见“末伽梨拘赊梨”条。

  【末伽梨拘赊梨】 (人名)又曰末伽梨俱舍梨Maskārī Gośāliputra(巴Makkhali Gosāla,又Makkhali Gosālapurtta),具曰末伽梨拘赊梨子。子之一字汉语也。六师外道之一。末伽梨为其人名,拘赊梨为其人母名,子谓拘赊梨之子也。如言舍利子。注维摩经三:“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末伽梨是姓也,拘舍梨是母名也。此计苦乐不由因,是自然外道也。”希麟音义九曰:“末揭梨子,旧云末伽梨,具足云末揭梨拘舍梨子。末揭梨是姓,拘舍梨是母名也。”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末塞羯利瞿黎子。”

  【末伽始罗】 (术语)Mārgaśirṣa,第九月之名。西域记二曰:“秋三月,谓頞湿缚庚阇月,迦逻底迦月,末伽始罗月,此当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饰宗记六末曰:“末伽始罗九月也。”梵语杂名曰:“九月摩啰誐始罗。”

  【莫诃】 (杂语)Mahā,与摩诃同。见“摩诃”条。

  【莫诃歌罗】 (天名)见“摩诃迦罗”条。

  【莫诃罗】 (杂语)见“摩诃罗”条。

  【莫诃洛迦】 (杂语)即莫喝洛迦。见“摩诃罗”条。

  【莫喝洛迦】 (杂语)又曰莫诃洛迦。见“摩诃罗”条。

  【莫诃僧祇尼迦耶】 (流派)Mahāsaṁghika-nikāya,译曰大众部。寄归传一曰:“阿离野莫诃僧祇尼迦耶,周云圣大众部。”

  【莫诃衍碛】 (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传一曰:“莫诃衍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莫诃夜那钵地已波】 (人名)Mahāyāna-pradipa,比丘名,译曰大乘灯。见求法高僧传上。

  【末后句】 (杂语)乐普元安禅师之语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传灯十六安禅师章)。浮山圆鉴禅师之语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指南之旨不在言诠。”(会元十二有师传不载此语,碧岩第九则评唱举此说)。到大悟彻底之极处,吐至极之语,谓之末后之句。此处锁断凡圣,不容通过,故曰牢关。碧岩种电钞一坤曰:“到彻悟极处吐至极语,更无语句过之者,谓末后一句。于至极一句不通凡圣,故云牢关也,便坚牢关锁也。”无尽灯论上曰:“玆有向上出身一路,是谓之祖师不传一着,是故槃山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弄形,如猿捉影。或又是谓之末后句。浮山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指南之旨,不在言诠。”

  【末后一句】 (术语)临终最末之一句。即示悟最要之一句也。证道歌曰:“一句了然超百亿。”禅林句集干曰:“一句定乾坤,一剑平天下。”

  【莫呼洛伽】 (异类)大蟒神也。见“摩呼洛伽”条。

  【莫呼洛伽摩】 (异类)见莫呼洛伽项。

  【末化】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佛身,对于台上卢舍那佛之本身,而叶上之释迦如来为末化。言是枝末之化主也。一心戒文曰:“千华百千亿卢舍那为本身,十重四十八轻释迦文为末化。”

  【末迦吒贺逻驮】 (地名)Markaṭahrada,译云猴狝池。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末迦吒,此云猴,贺逻驮,此云池。在毗舍离庵罗园侧,昔狝猴为佛共集穿池,今言江者译人义立耳。”

  【末犍拏】 (人名)仙人名。无译。大日经疏十六曰:“末建拏,坐禅,蚁作封遍身,恐损蚁,复入定者是也。”

  【末教】 (术语)二教之一。枝末之教。三乘教也。本教之对。

  【末梨】 (异类)Balin,阿修罗王之名。译曰有力。

  【末利】 (植物)Māllikā,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罗。译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胜鬘宾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此是华名。有江南寺安法师,多所博识。云:此华色白而形小,此间无物以翻之,犹存末利之称。”慧苑音义上曰:“末利者,花名也。其花黄金色,然非末利之言即翻为黄色。”

  【末利夫人】 (人名)Mā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曰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曰:“舍卫城波罗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罗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为要誓,愿脱婢使而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时天暑,遥见其园驰就之。黄头见王,迎接引至凉处,敷衣使坐,供奉巧称王心。王知其聪明,请彼耶若多,聘为夫人,以自末利园中将来,号为末利夫人。”又曰摩利迦。译为鬘者。以彼在花园。为主常作花鬘,故名鬘者。又名胜鬘。毗奈耶杂事七曰:“佛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时,释子大名有一婢,名明月。彼常在花园摘花结作胜鬘,上于大名,因号此女为胜鬘(与胜鬘经所说之夫人同名,但彼为夫人之女),后以奉献食于佛之功德,为憍萨罗国胜光王(即波斯匿王)夫人,生恶生太子。”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摩利室罗,即胜鬘也。”智度论则言:以供养须菩提比丘之故。论三十三曰:“如末利夫人,供养须菩提故,得今世果报,为波斯尼示王后。”即末利夫人,为波斯匿王之后,生恶生太子及胜鬘夫人。

  【末丽囊】 (杂语)译曰力。梵语杂名曰:“力,末丽曩,又么攞。”梵Balana’。

  【末利室罗】 (人名)Mālyaśrī,夫人名。译为胜鬘。末利夫人之女,为阿逾阇国之王妃,说胜鬘经者。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此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罗,即胜鬘也。”胜鬘宝窟一本曰:“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罗(Śrīmālā),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

  【末栗者】 (植物)摩哩者Marīca,译言胡椒。见百一羯磨八。

  【末流】 (杂语)枝末之流派。法流之末。

  【末罗】 (杂名)Malla,拘尸那城之人种名。译曰力士。长阿含四游行经曰:“尔时世尊在拘尸那城本所生处婆罗国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异译之大般涅槃经下曰:“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可入鸠尸那城,语诸力士道。”大乘之大般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退河边娑罗双树间。”慧琳音义十二曰:“魔罗,唐云力也。”梵语杂名曰:“力,末丽曩,又么攞。”

  【末罗羯多】 (物名)见摩罗迦陀条。

  【末罗王经】 (经名)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末罗为国王名。有大石横于国王之道中,国中人民欲徙之而不能,佛现神通移之。因说四力,以度人民。

  【末罗游】 (地名)Malayu,国名。寄归传一曰:“末罗游州,即今尸利佛逝国是,即马来半岛也。”

  【末摩】 (杂名)Marman,译曰死穴,死节,支节。身中有百余处之末摩。水火风三大之一(除地大),增盛而触其末摩时,则生极苦,终断命根,而使无知觉。故云断末摩。瑜伽论记一上曰:“末摩者此名死穴,亦云死节,有言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见“断末摩”条。

  【末那】 (杂语)Manas,译曰意。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末那此云意也。”梵语杂名曰:“意,么那。”

  【末捺南】 (杂语)Vandana,译云礼。梵语杂名曰:“礼,末捺南,又末你弟,古言和南。”

  【末那识】 (术语)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七识,以由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也。末那识译为意。意有思量之义,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为意识,有何分别?彼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那即第七识,故云末那识(即意识)是持业释也。唯识论四曰:“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此名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梵Manas。

  【末尼火祆教】 (流派)见末尼教项。

  【末尼教】 (流派)具云末尼火祆教。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三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敕于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同四十二曰:“五代梁末帝贞明六年,陈州末尼,聚众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擒母乙斩之。其徒以不茹荤饮酒,夜聚淫秽。画魔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若此。”

  【末笯曷刺他】 (人名)Manoratha,论师名。译曰如意。世亲菩萨之师也。西域记二曰:“末笯曷罗他(唐言如意)论师,于此制毗婆沙论,论师以佛涅槃之后一千年中利见也。”见如意条。

  【秣奴若瞿沙】 (人名)Manojñaghoṣa,比丘名。译言如意声。见慈恩寺传。

  【末奴是若飒缚罗】 (杂语)Manojñasvara,译曰可音音,如意音。见法华玄赞二。

  【莫耆】 (饮食)与摩祇同。见“摩祇”条。

  【末佉梨劬奢离】 (人名)见“末伽梨拘赊梨”条。

  【末上】 (杂语)末者,最后之一次。末上,犹云在最后也。传灯录十曰:“僧问赵州从谂禅师云:和尚还入地狱否?师曰: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若不入,阿谁教化汝。”德异坛经序曰:“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

  【末世】 (术语)浇末之世代也。释迦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次一千年为像法时,后万年为末法时。末世者,即末法时也。

  【末寺】 (杂语)对于本寺而谓所属之寺院曰末寺。

  【末算】 (术语)论义之问题,有本算末算之称。

  【末田】 (人名)末田地,又末田地迦之略。比丘名。

  【末田底迦】 (人名)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铎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于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鞠多。以法付之。由是展转而至师子比丘,故从摩诃迦叶至师子比丘,付法藏之人有二十三祖。然依阿育王经七则谓阿难弟子为末田地,末田地弟子为商那和修,由摩诃迦叶至优婆鞠多师资相传有五人,故称曰异世五师,付法藏总为二十四祖。是萨婆部所据,嘉祥南山等取之。毗奈耶杂事四十曰:“是时尊者(阿难)将欲涅槃,此之大地六种震动,时有仙人将门徒五百乘空而来,到尊者所,大德我今愿于善说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是时尊者作如是念:云何令我弟子今来至此?便以通力即于水中绝人行路,才起念已有五百弟子一时俱至。尊者即于水中变为洲地,四绝人踪,与五百人出家受具。正作白时五百人得不还果,第三羯磨时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果,由其大仙出家近圆在日中时复在水中,为此时人呼为日中或名水中。”同注“本云末田地那,末田是中,地那是日,因以为名唤为日中,或云末田铎迦。末田是中,铎迦是水,由在水中出家,即以为名唤为水中。旧为末田地者,但出其名,皆未详所以,故为注出。”阿育王经七曰:“末田地翻中。”四论玄十曰:“末田地亦云末弹地,此云河中比丘。”西域记三曰:“末田底迦旧曰未田地讹略也。”行宗记一上曰:“摩田底迦此翻金地。”

  【末田底迦度龙罽宾国】 (故事)佛尝记曰:我涅槃之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于罽宾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后五十年,阿难弟子有末田底迦,闻佛记大喜,便来此国,宴坐大山岭,现大神变。龙见而深信问所须,阿罗汉曰:愿于地内得容膝地。龙王缩水奉施,罗汉以神通广身,龙王纵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地于阿罗汉,于此西北留一池。龙王曰:五百罗汉常受我供,欲至法尽,若法尽后,还以此国为居地。末田底迦许之。见阿育王经七,毗奈耶杂事四十,善见律六,西域记三。

  【末田地】 (人名)见末田底迦项。

  【末徒】 (杂语)与末弟同。

  【末陀】 (饮食)Madya,酒之总名。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为窣罗。酝余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瑜伽略纂十一曰:“末陀蒲桃酒也。”翻梵语九曰:“摩陀池,译曰醉也,增一阿含经三十三。”【末陀】(杂语)梵音Madhya六十数名之一。十俱胝之数也。与现今之一亿相当。

  【末陀摩】 (杂语)末为莫之义,陀摩为中之义,无着于中道也。法华玄义二曰:“问:中道是何义?答:末陀摩经中自注曰: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莫着中道名末陀摩。”经注者,文殊问经也。

  【莫妄想】 (杂语)传灯八(汾阳无业章)曰:“凡学者致问,师多答之曰:莫妄想。”

  【莫醯伊湿伐罗】 (天名)Maheśvara,一作摩醯伊湿代罗,略名摩醯湿伐罗,摩醯首罗。摩醯者大,伊湿伐罗者自在,即大自在。位于色界顶上之天神名也。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智度论二曰:“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唯识述记一末曰:“若言莫醯伊湿伐罗,是大自在天。若长言摩醯伊湿伐罗,是事大自在天者也。如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见“大自在天”条。

  【靺[口*栗]沙迦】 (植物)Varṣika,又作靺师迦。花名。译曰雨时花。希麟音义五曰:“靺师迦花,正云靺[口*栗]沙迦花,此云雨时花也。或云夏生花,其花白色甚香,半夏时生,因名云。”

  【默摈】 (术语)梵曰梵坛,对于强犷之比丘,一切之七众,不与之往来谈话也。行事钞上二之二曰:“言默摈者,五分云:梵坛法者,一切七众不来往交言。”同资持记曰:“梵坛者。有云:梵王宫前立一坛,天众不如法者,令立坛上,余天不与往来交言。五分因阐陀恼僧,故用此治。”维摩经略疏一曰:“彼梵天治罪法,别立一坛,其犯法者令入此坛,诸梵不得共语。”梵网经法藏疏六曰:“梵坛者此翻为灭摈,良以非理违犯,不受调伏,故以此治之。”参照梵坛条。

  【默不二】 (术语)维摩居士,默然无言之入不二法门也。见“默然”条。

  【默传】 (术语)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在宗门传授言语之外,故曰默。六祖坛经曰:“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默传心印】 (杂语)禅源诸诠二曰:“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总不言。”

  【墨竭提】 (地名)又作默竭提。国名。与摩竭提Magadha同。见摩竭陀条。

  【默理】 (术语)默然无言之妙理,谓维摩之入不二法门也。五教章上曰:“净名默理。”

  【默然】 (术语)维摩会上显不二法门,三十一圣,各说不二之法相,文殊说无言无说,是为不二法门,维摩于最后默然无言。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言语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注曰:“肇曰:上诸菩萨措言于法相,文殊有言于无言,净名无言于无言,此三明宗虽同而亦有深浅。”世谓为维摩一默。

  【靺师迦】 (植物)Vārṣiki,花名。见靺[口*栗]沙迦项。

  【墨衣】 (衣服)墨染之衣。僧衣也。

  【墨印】 (术语)见“四种墨印”条。

  【默置记】 (术语)四记之一。对于非理之问,默而不答也。佛地论六曰:“默置记者,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默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

  【牟呼栗多】 (杂语)Muhūrta,时名。又心之异名。俱舍论十二曰:“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同光记十二曰:“牟呼栗多,此云须臾。”名义集六曰:“干栗陀耶,或名牟呼栗多,此云坚实心。”

  【牟呼洛】 (异类)旧称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见“摩呼洛伽”条。

  【牟尼】 (术语)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则悉多太子始入劫毗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称,又出家后常修禅行,而寂默无言,故从时人受牟尼仙之号。牟尼本为静止身口意三业之学道者之尊号,通于内外之称号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日:“是时菩萨乘四宝舆,无量百千人天翊从入劫比罗城。诸释迦子,体怀憍慢,立性多言。菩萨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王见之已,报诸臣曰:诸释迦子体怀傲慢,立说多言。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应与太子名名曰:释迦牟尼。此是菩萨第二立名。”佛本行集经二十曰:“菩萨行路,谛视徐行。有人借问,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玄应音义十八曰:“牟尼,经中或作文尼,旧译言仁,应云茂泥,此云仙。仙通内外,谓久在山林修心学道者也。”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但寂默也。”理趣释下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就理而解,则佛与三乘之圣人所证之法名寂默,依之而称佛为牟尼,盖佛及阿罗汉之通称也。唯识论十曰:“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论十六曰:“无学身语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即无学意。(中略)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大日经疏一曰:“牟尼者,是寂默义,言佛身语心皆究竟寂灭过言语地。以对二乘小寂,不可为譬,故云大牟尼也。”同十二曰:“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同十三曰:“牟尼,是佛都号也。”宗轮论述记曰:“牟尼者,此翻为寂。寂烦恼故,寂生死故,处大涅槃得寂灭故,寂诸戏论证真理故。”唯识述记十末曰:“梵言牟尼,此言寂默。寂默法者离言法也。或离过故名为寂默,通三乘解,成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名为寂默。”

  【牟尼罗】 (杂名)鼓名。慧苑音义上曰:“牟陀罗者,三面鼓也。”华严疏钞二十二曰:“牟陀罗,此云锋鼓。”梵Mardala,Mṛdaṇga。

  【牟尼室利】 (人名)Muniśrī,沙门名。译曰寂默,北印度人。见宋高僧传三。

  【牟尼王】 (术语)佛之尊号。大集经三十四曰:“六根皆寂灭,大慈牟尼王,悲心为说法,闻已除痴爱。”见“牟尼”条。

  【牟尼仙】 (术语)修寂静行之仙人通称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牟尼仙,旧言文尼,又作茂泥,皆讹也。此言寂静,亦翻名仁。又言智者,此亦仙义。久在山林修心之属,皆名仙人,义通内外,不唯外道。”

  【牟尼业】 (术语)一切圣者寂静之胜业也。瑜伽略纂四曰:“一切圣者所有有漏无漏胜业,名牟尼业。牟尼者寂默义,此名寂静,证寂静理故。”

  【牟萨罗】 (物名)Musāragalva,宝玉名。见牟娑罗项。

  【牟娑】 (杂名)Musāragalva,译曰马脑。见牟娑罗项。

  【牟娑罗】 (物名)Musāragalva,又作牟娑洛,具名牟娑洛揭婆。译曰马脑。又作曰车渠。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牟娑洛揭婆,或言目娑啰伽罗婆,此云码瑙,经论中或云车渠也。”同二十二曰:“牟娑罗,或作谟萨罗,或作摩沙罗,亦作目娑罗,梵言讹转也。此云马脑,案此宝或色如马脑,因此以为名也。”同二十三曰:“牟娑罗宝,亦名摩娑罗,是绀色宝也。”法华玄赞二曰:“车渠,梵云牟娑罗揭婆,青白间色。”慧苑音义下曰:“牟萨罗,或云牟娑罗,此云紫色宝。”

  【牟王】 (佛名)释迦牟尼也。

  【牟子】 (人名)汉桓帝时苍梧太守牟融著书号牟子,推美释氏。见释门正统四。

  【母经】 (术语)摩怛理迦(Mātṛka),译言本母,一曰母经。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众多苾刍,皆持经持律持母经。”见“摩怛理迦”条。

  【母那摩奴沙】 (术语)见“母陀摩奴沙”条。

  【母陀罗】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

  【母陀罗手】 (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

  【母陀摩奴沙】 (术语)母娜摩拏史也Mṛta-manuṣya,又作母那摩奴沙。母陀译为死,摩奴沙译为人,即死尸也。底哩三昧经曰:“黑月八日夜,于寒林中取母那摩奴沙,坐其上念诵满一万遍,彼摩奴沙即动身,必不得怕。彼即开口出大开敷莲华,即便把取,能令己身如十六童子,发如连环,升空游于梵天,得大明王主。”

  【母主】 (术语)金刚界五部,胎藏界三部,各立部主与部母,部主如国王,部母如国母。部母一曰母主。对于部主为能生之母也。秘藏记末曰:“五部定母主如何?毗卢遮那佛部主源,故无母。阿閦金刚部主,金刚波罗蜜为母也。宝生宝部主,宝波罗蜜为母也。无量寿莲华部主,法波罗蜜为母也。不空成就羯磨部主,羯磨波罗蜜为母也。据四波罗蜜出生四佛之义所立之文也。三部定母主如何?佛部金轮佛顶为主虚空眼为母,又云佛眼也。莲华部马头观音为主,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金刚部金刚手为主。又云三世胜金刚,忙摩鸡为母。”

  【木叉】 (经名)波罗提木叉Pratimokṣa之异称。译言别解脱,为戒律之一名。见“波罗提木叉”条。

  【木叉提婆】 (人名)Mokṣadeva,西土小乘之徒,尊玄奘三藏曰木叉提婆,译言解脱天。为解脱解律之异名,天者美最胜之称也。西域记十二曰:“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又比丘名。求法高僧传上曰:“木叉提婆者,交州人也,唐言解脱天。”

  【木底】 (杂语)Mukti,又曰目帝罗Mucira,译言解脱。梵语杂名曰:“解脱,木底。”名义集五曰:“目帝罗,此云解脱。”

  【目多伽】 (术语)伊提目多伽Itivṛtaka之略。但目为曰之误。参照“十二部经”条。

  【木佛】 (杂语)木制之佛像。

  【木瓜林】 (地名)优楼频螺迦叶Urvilvākāsyapa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优楼频蠡,亦优楼毗,亦优为,此翻木瓜林。”

  【慕何】 (杂语)见“谟贺”条。

  【募化】 (杂语)又云募缘,亦曰化缘。募集与劝化之义。

  【募化簿】 (物名)劝缘簿也。

  【木患经】 (经名)晋代失译之木槵子经一卷,在藏经小乘部中。更有不空译之木槵经。在藏经秘密部中。是同本重译也。

  【木槵经】 (经名)晋代失译之木槵子经一卷,在藏经小乘部中。更有不空译之木槵经。在藏经秘密部中。是同本重译也。

  【木患子】 (植物)又云无患子。木树能辟邪鬼,故名无患。其实可以为念珠,谓之木槵子。梵名阿梨瑟迦紫Ariṣṭa,千手合药经曰:“若有行人欲降诸大力鬼神者,取阿梨瑟迦紫,咒三七遍,火中烧。”注曰:“阿梨瑟迦紫者,木槵子是也。”崔豹古今注曰:“一名无患,昔有神巫名宝眊,能符劾百鬼。得鬼,以此棒杀之,世人以此木为众鬼所畏,故名无患也。”

  【木槵子】 (植物)又云无患子。木树能辟邪鬼,故名无患。其实可以为念珠,谓之木槵子。梵名阿梨瑟迦紫Ariṣṭa,千手合药经曰:“若有行人欲降诸大力鬼神者,取阿梨瑟迦紫,咒三七遍,火中烧。”注曰:“阿梨瑟迦紫者,木槵子是也。”崔豹古今注曰:“一名无患,昔有神巫名宝眊,能符劾百鬼。得鬼,以此棒杀之,世人以此木为众鬼所畏,故名无患也。”

  【木患子经】 (经名)一卷,失译,附东晋录。波琉璃国王遣使,求佛法之要。佛使以木槵子百八称佛陀达磨僧伽之名,并分别功德之浅深。

  【木槵子经】 (经名)一卷,失译,附东晋录。波琉璃国王遣使,求佛法之要。佛使以木槵子百八称佛陀达磨僧伽之名,并分别功德之浅深。

  【慕魂经】 (经名)太子慕魂经之略名。

  【目机铢两】 (杂语)一见而分铢两之微,言人之机敏也。碧岩第一则垂示曰:“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方语曰:“一见即知轻重。”

  【目犍连】 (人名)Mahāmaudgalyāyana,又名目干连。见“摩诃目犍连”条。

  【目犍连为执杖梵志所杀】 (传说)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三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昙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精舍,至舍利弗所。舍利弗言:于世尊弟子中为神足第一,何不以神足避之?目连曰:我宿业极重,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我极患疼痛,来辞汝,取般涅槃。舍利弗言:汝今少停,我当先取灭度。舍利弗乃至世尊所辞,去而至本生处,为亲戚乡人说法,遂取灭度。目连亦至世尊所辞,去而至本生处说法,取灭度(增一阿含经十八十九)。时阿阇世王闻梵志打杀目连,极瞋怒。告大臣曰:索彼外道焚杀之。目连闻之,报曰:大王不可作是事,我先作业,注来于身,非可代受。王曰:尊命难违,若捉得当但使出国(毗奈耶杂事十八)。然目连弟子马宿满宿二人,为所谓六群比丘之随一,闻师打杀,愤怒不堪,身毛悉竖,以大力士力,尽捕执杖梵志杀之(戒因缘经二,毗婆沙论四)。时诸苾刍皆有疑,请于世尊言:圣者目连有何业,而外道粉碎其身?世尊曰:往古为婆罗门子,淫溺其妇,于母不孝。一日怒母,发恶语曰:如何得勇力人,打彼身形。依此粗恶语,于五百生中,常被打碎。今日虽证圣道为神通第一,然犹受此报(毗奈耶杂事十八)。又曰:彼昔为弊魔时,数数触娆拘楼孙佛上足弟于尊者毗楼,化作小儿以大杖击彼首,使之流血。即时堕大地狱,以斯宿业,今日为释迦文佛上足,为外道所打杀(魔娆乱经)。

  【目犍连与舍利弗为佛左右弟子】 (杂语)目连为神通第一,神通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于左方,为佛左面之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天台净名疏一曰:“若据胜劣身子为左,若据定慧身子为右。”

  【目竭岚】 (杂名)钩棓枰剑矛索之类。见慧琳音义三十六。梵Mudgara。

  【木兰色】 (杂名)三种如法色之一。以木兰树皮染成。其色赤而带黑。行事钞下一之一曰:“余于蜀都亲见木兰树皮,赤黑色鲜明,可以为染。微有香气,有用作香者。(中略)善见云:善来比丘,瓦钵贯左肩青色,袈娑赤色鲜明(准此木兰色也)。”

  【目连】 (人名)摩诃目犍连之略。

  【目连所问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为目连问经之新译,问答犯戒之罪报者,犯戒罪轻重经之异译。然安乐集上,乐邦文类一,往生要集上末等,举此经名引无眼人无耳人之语,检经无此文,按大周刊定疑经目录有摩诃目连经一卷。即此本欤。但当世之藏,皆削疑经,故无由检之。引用疑经,诸师之例甚多。见“伪经”条。

  【目连问经】 (经名)犯戒罪轻重经之异名。

  【木栾子】 (植物)木栾树之子,可以造数珠者。苏敬本草注云:“栾(鲁官反),其子堪为数珠者也。”

  【慕攞健陀俱胝】 (堂塔)Mūlagṇḍhakuṭi,译曰根本香殿,那烂陀寺内之塔名。求法高僧传上曰:“梵名慕攞健陀俱胝,唐云根本香殿矣。”香殿者名世尊居室之名也。

  【慕攞萨婆悉底婆拖尼迦耶】 (流派)Mūlasarvāstivādanikāya,译曰根本说一切有部。

  【木律僧】 (杂语)如木偶之律僧也。斥无活用者之称。杂谈集一曰:“木律僧不信心地,荒禅僧不守戒律。”

  【木马】 (杂语)木制之马。以名解脱之当相也。从容录三则曰:“木马游春骏不羁。”

  【慕捺啰】 (术语)Mudrā,又作目拏罗。译曰印契。见慧琳音义三十五。

  【牧牛】 (譬喻)见“十牛图序”条。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名数)一知色,譬知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二知相,譬知行善行恶之相。三知摩刷。譬离恶念。四知护疮。譬护持五根。五知起烟。譬多闻说法。六知良田茂草,譬八正道。七知所爱。譬爱法宝。八知择道行。譬行十二部经。九知渡所。譬四意止。十知止足。譬不贪食。十一知时宜。譬恭奉长老比丘。

  【沐魄经】 (经名)太子沐魄经之略称。

  【沐魄太子】 (本生)沐魄又曰慕魄,梵语也。佛昔为沐魄太子时,至十三岁勤无言之行。见太子沐魄经。

  【目佉】 (杂名)Mukha译曰口,面,门。探玄记三曰:“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语杂名曰:“面母骞。”

  【木佉褒折娜】 (物名)Mukhapoñchana(Proñchana),比丘十三资具之一,译言拭面巾。见有部百一羯磨十。

  【木上座】 (杂名)山堂肆考曰:“夹山问佛印:和尚阇黎与什么人同来?曰:木上座。”指杖也。

  【木蛇】 (经名)木叉也,见“木叉”条。朝野群载十二律师敕宣曰:“勤修香火,坚护木蛇。”

  【木食】 (术语)山中之苦行者,绝五谷但食果实也。宋高僧传(智封传)曰:“焂辞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涧饮。”

  【木头】 (譬喻)以木头比犯戒之人。梵网经下曰:“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

  【苜蓿】 (物名)香药三十二味之一。最胜王经七曰:“苜蓿香,塞毕力迦。”梵语杂名曰:“苜蓿,萨止萨多。”

  【木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肉色,右手屈中指无名二指,余指立,左手为拳当腰,坐于筵。

  【木鱼】 (物名)有二种:一为团圆之鱼鳞,读诵叩之;一为挺直之鱼形吊于库堂,粥饭击之,禅家呼曰梆。敕修清规法器章木鱼曰:“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释氏要览曰:“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刻鱼象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蒱劳为之大鸣也。”摭言曰:“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云:僧舍皆悬木鱼,何也?答曰:用以警众。白衣曰:必刻鱼何因?长老不能答。以问悟卞师。师曰: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按此言召集僧侣等所用者。

  【募缘】 (杂语)劝缘也,募有缘之人之意。

  【募缘疏】 (物名)劝缘簿也。

  【目真邻陀】 (异类)见“目支邻陀”条。

  【目真邻陀山】 (地名)Mucilinda,又作目邻山。龙王名。取所住之龙王以名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目脂邻陀山,旧言目真邻陀,或作牟真邻陀,此云脱也。”慧苑音义下曰:“目真或作牟真此云解脱,是龙名也。邻陀此云处,谓有龙于此窟中因闻法解脱龙苦,故名解脱处窟。”

  【目支邻陀】 (异类)Mucilinda,又作目脂邻陀,目真邻陀,目邻,母真邻那,母止邻那,文真邻陀。龙王名。译为解脱。闻法而脱龙苦,故名。住于金刚座侧之池中及目真邻陀山之目真邻陀窟。西域记八曰:“帝释化池东邻中有目支邻陀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于此宴坐,七日入定。时此龙王警卫如来,即以其身绕佛七,化出多头俯垂为盖。”慧琳音义十二曰:“正音母止邻那,此云脱。”

  【目支邻陀龙池】 (地名)在摩竭陀国金刚座之侧。见“目支邻陀”条。

  【睦州】 (人名)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也。姓陈氏。居睦州龙兴寺以晦迹,常制草覆,密卖道上,岁久,人知之,有陈蒲鞋之号。时学人来叩激,则随问随答,词语不可当。由是四方归慕,号为陈尊宿。见传灯录十二。

  【目足】 (譬喻)譬智于目。比行于足也。智度论八十三曰:“譬如热时清凉池,有目有足皆可入。”法华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智目起于行足。”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凉池。”止观五曰:“膏明相赖,目足相资。”

  【目足仙】 (人名)Akṣapāda,因明派之开祖。


  【拏】 (术语)Ḍa,又书疤。悉昙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拏字门一切法怨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拏字时是出摄伏魔诤声。”大庄严经曰:“唱拏字时出断一切魔恼乱声。”此由Ḍamara(魔障)之语释之也。又(术语)Ṇ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一切法诤论不可得。”文殊问经曰:“称拏字时,是除诸烦恼声。”

  【拏枳你】 (异类)见“荼吉尼”条。

  【那】 (术语)Na,又作娜,拏,曩。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三十五字之一,属喉声之第五。金刚顶经曰:“曩字门一切法名不可得故。”此由Nāman(名)释之。涅槃经曰:“那者,三宝安住无有倾动,喻如门阃,是故名那。”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那,秦言不。”大日经疏九曰:“曩,无也。”等由否定之接头语Na释之。

  【娜】 (术语)Da,又作陀、捺,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所谓“那字门一切法施不可得故”者,自Dāna(布施)释之。文殊问经所谓“称娜字时是施调伏律仪寂静安隐声”者,自Dama(调伏)释之。

  【衲】 (衣服)比丘之粪扫衣谓之纳衣,纳俗作衲。着衲衣者为十二头陀行之一,故以为僧衣之都名,又禅僧多着衲衣,故称曰衲僧衲子。

  【那阿赖耶曼荼罗】 (术语)Nālaya-maṇḍala,那为无之义,阿赖耶为依处之义,曼荼罗为道场之义,即无依处道场也。阿赖耶无染分之依处,而有净分之圆净,出生胜德而无尽,故名无依处道场。是善财童子南询第四十四参贤胜优婆夷所得之解脱门也。见华严大疏七十六。

  【那鞞曼陀罗】 (杂名)Nābhi-maṇḍala,译曰脐轮。见华严疏钞六十三。

  【纳播】 (衣服)讲僧所挂者形如覆肩衣,播者其端开也。纳俗作衲。僧史略曰:“又三衣之外有曳纳播者,形如覆肩衣。出寄归传,讲员自许即曳之,若讲通一本则曳一支。讲二三本,又随讲数曳之,如纳播是也。”

  【纳得】 (杂语)他物于自身须纳受得也。律宗纲要下曰:“纳得戒体,要由羯磨。”

  【捺地】 (杂语)又作那智、难地。同于那提。见那提条。

  【捺地迦叶波】 (人名)同于那提迦叶。

  【那哆】 (人名)人名。译曰无。见阿育王经七。梵Naṭa。

  【娜多家瑟吒】 (物名)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见梵语杂名。

  【那伽】 (异类)Nāga,译言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应音义三曰:“那伽,此云龙,或云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三曰:“那伽有三义:一云龙,二云象,三云不来。孔雀经名佛为那伽,由佛不更来生死故也。”智度论三曰:“摩诃那伽,名阿罗汉。摩诃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次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名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大日经疏五曰:“摩诃那伽,是如来别号,以况不可思议无方大用也。”俱舍论十三曰:“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

  【娜伽】 (杂语)Naga,译曰山。大日经疏三曰:“山者,梵云娜伽,是不动义。”

  【那伽波罗】 (人名)见“那迦罗”条。

  【那伽定】 (术语)身变龙而定止于深渊曰那伽定。为保长寿,逢弥勒出世,以愿力而入于那伽定。

  【那伽阏刺树那】 (人名)Nāgarjuua,菩萨名。龙树。新曰龙猛。西域记八曰:“南印度那伽阏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见“龙树”条。

  【衲伽梨】 (衣服)又作衲加梨,衲衣之僧伽梨也。九条乃至二十五条谓之僧伽梨。

  【那伽身】 (术语)龙身也。

  【那伽室利】 (菩萨)Nāgaśri,菩萨名。译曰龙吉祥。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六曰:“那伽室利,翻为龙吉祥。”

  【那伽犀那】 (人名)Nāgasena,译曰龙军,天竺论师之名。饰宗记十本曰:“那伽犀那,此云龙军。”梵网述记上曰:“定佛教体,西方有三种:第一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参照“那先”条。又十六罗汉之第十二。法经记曰:“那伽犀那尊者,与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半度波山。”

  【那伽枳萨】 (物名)Nāgakesara,译曰龙华。陀罗尼集经十曰:“那伽枳萨,此云龙华,出昆仑山。”最胜王经七曰:“龙华须,那伽鸡萨罗。”

  【那伽质多】 (杂语)Nāgacitta,那伽为龙,质多为心,于龙心打针而降伏止雨之法也。

  【纳骨】 (仪式)纳白骨于墓所也。

  【那含】 (术语)Anāgāmin,又作那鋡。阿那含之略。小乘第三果之名。译曰不还,不来。还来欲界之义也。可洪音义二下曰:“那鋡,第三果,此云不来,生色界不来人间也。”

  【那睺沙】 (人名)Nahuṣa王名,译曰不事火。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纳加梨】 (衣服)见“衲伽梨”条。

  【那迦罗】 (人名)或云那伽波罗。此翻龙护,亦云象护。此比丘,现生亦证净法。增一阿含经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晓了星宿,预知吉凶,所谓那伽波罗比丘是也。”

  【衲袈裟】 (衣服)七条以上之袈裟有二种:一曰平袈裟,又云一色袈裟,以一种之色体而制者。一重无里,二曰衲袈裟,以诸种之色体,杂糅补衲者,必附里重厚制之。经律中谓之衲衣,又云粪扫衣。此乃补纳朽故破弊之布帛以为法衣者,其实为最贱之粪扫衣,然为修头陀行之高德比丘法衣,故以之为最贵之物而重之,法会或上腊比丘之所服也。衲之本字为纳,从衣者俗字。

  【纳戒】 (术语)受戒也。纳受戒体于身中之义也。传灯录(赵州谂禅师章)曰:“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

  【纳金度僧】 (杂语)唐肃宗至德初,宰相裴冕请鬻度牒,名香水钱,是纳金度僧之嚆矢也。见佛祖统纪五十一,困学纪闻十四。

  【纳具】 (术语)纳受具足戒于吾身也。

  【那辣遮】 (杂名)译曰锥。慧琳音义三十六曰:“那辣遮,金刚锥之梵名也,铁柄锥也。”

  【那烂陀】 (寺名)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驿,佛灭后铄迦罗阿逸多王所建,历代相继而增建之,遂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为住于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闻之耆旧曰:此伽蓝南庵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因取为称,从其实义。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悲愍众生,好乐周给。时美其德,号施无厌,由是伽蓝因以为称。其本庵没罗园,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以施佛。佛于此处三月说法,诸商人等亦证圣果。佛涅槃后未久,此国先王铄迦罗阿逸多(唐言帝日),敬重一乘,尊崇三宝,式占福地建此伽蓝,初兴功也。穿伤龙身,时有善占尼犍外道见而记曰:斯胜地也,建立伽蓝当必昌盛,为五印度规则,逾千载而弥际。后进学人易以成业,然多欧血,伤龙故也。其子佛陀鞠多王(唐言觉护),继体承统聿遵胜业,次此之南又建伽蓝。咀他揭多鞠多王(唐言如来护),笃修前偖,次此之东又建伽蓝。婆罗阿逸多(唐言幻日),王之嗣位也,次此之东北又建伽蓝。功成事毕,福会称庆。”求法高僧传下曰:“大觉寺东北行七驿许,至那烂陀寺,乃是古王室利铄羯罗昳底为北天苾刍曷罗社槃所造。此寺初基总余方堵,其后代国王苗裔相承,造制宏壮,则赡部洲中当今无以加也。此是室利那烂陀莫诃毗诃罗样,唐译云吉祥神龙大住处也。西域凡唤若王及大官属并大寺舍,皆先云室利,意取吉祥尊贵之义。那烂陀,乃是龙名。近此有龙,名那伽烂陀,故以为号。毗诃罗,此住处义,此云寺者不是正翻。”

  【那利罗】 (植物)Nārikela,树名。探玄记二十曰:“那利罗者,具云捺唎罗吉唎,此云茎第有用树。捺唎此云茎也,罗是是多声,谓茎等枝叶花果也。吉唎此云能作,谓此树茎等悉有用益众生故。此树出海中,其形甚高,似多罗树。其果甚美,于中有汁,似耶子树。”西域记二曰:“那利蓟罗果。”

  【那连提黎耶舍】 (人名)Narendra-yaśas,比丘名。译言尊称。续高僧传二曰:“那连提黎耶舍,此言尊称也。北天竺鸟场国人,(中略)所译经论一十五部,八十许卷。”

  【那连提耶舍】 (人名)那连提黎耶舍之略。比丘名。

  【那连耶舍】 (人名)那连提黎耶舍之略。

  【那罗】 (杂语)Naṭa,译曰力,伎戏。法华文句记九曰:“那罗,此云力。即是捔力戏,亦是设筋力戏也。”名义集二曰:“那罗,翻上伎戏。”

  【那罗摩纳】 (术语)Nara-manava,略曰摩纳。见“摩纳”条。

  【那罗摩那】 (术语)与摩纳同。

  【那罗那里】 (杂语)Nara-nari,那罗为男性,那里为女姓。言男女两性之会合,为那罗那里之娱乐。理趣释上曰:“妙适者,即梵语苏罗多也。苏罗哆者,如世间那罗那里娱乐。金刚萨埵亦是苏罗哆,以无缘大悲偏缘无尽众生界,愿得安乐利益心曾无休也。自他平等无二,故名苏罗哆耳。”参照“二根”条。

  【那罗陀】 (植物)Naradhara,华名。译曰人持华。慧苑音义上曰:“那罗,正言捺罗,此云人。陀谓陀罗,此云持也。其华香妙,人皆佩之,故曰人持华也。”

  【那罗延】 (天名)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谛云:那罗,翻为人。延,为生本。梵王是众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人生本也。”慧琳音义六曰:“那罗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纽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养,若精诚祈祷多获神力也。”同二十五曰:“此云力士。”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慧苑音义上曰:“那罗延,此云坚固也。”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种神。”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纽费(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第一字为种子。毗是空义,瑟纽是进义,生义,乘空而进,所谓此天乘迦娄罗鸟而行空中也。私谓,释迦于五部佛中乘迦娄坐,即是虚空进行之义也。”秘藏记下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又,十九执金刚之一。

  【那罗延力经】 (经名)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之略名。

  【那罗延身】 (术语)如那罗延力强之身体也。

  【那罗延身愿】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六。使极乐之往生人,皆得那罗延之金刚坚固身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那罗延天】 (天名)与那罗延同。

  【那罗延天后】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方那罗天之傍。肉色,左捧荷叶盛华,右手附于其荷叶边,坐于筵。

  【捺落迦】 (界名)Naraka,又作Nāraka,即地狱与地狱罪人之梵名也。但诸师多以捺落迦,那落迦混而为一,慈恩分别之而以捺落迦为受苦之处,那罗迦为受苦之人,玄应音义七曰:“梵言泥黎耶,或言泥啰夜,或言那落迦。此云不可乐,亦云非行。谓非法行处也。或在山间,或大海边,非止地下,言地狱者,一义翻也。”同十曰:“泥犁,或言泥犁耶,亦言泥犁迦,此云无可乐。”同二十三曰:“那罗诃,亦云泥啰夜。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闇冥,四地狱。经中言地狱者一义也。”婆沙论一百七十二曰:“有说:捺落,名人。迦,名为恶。恶人生彼处,故名捺落迦。有说:落迦,名可乐。捺,是不义。彼处不可乐,故名捺落迦。”唯识述记五末曰:“捺落迦者,此云苦器,受罪处也。那落迦者,受彼苦者,故二别也。”见“地狱”条。

  【那落迦】 (界名)地狱名。华言恶者。言造恶之人生彼处也。见翻译名义集。

  【那律】 (人名)阿那律之略。比丘名。见“阿那律”条。

  【纳帽】 (物名)纳缀细片所作之帽子也,纳为纳衣之纳。续高僧传(景鸾传)曰:“衣以袈裟,覆以纳帽。”

  【那摩】 (杂语)Nāman,又作娜么,昙么。译曰名。俱舍光记五曰:“梵云那摩,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名义。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义。”演密钞五曰:“梵语娜磨,此译为名,娜具多义各随义辨。”

  【那谟阿哩也】 (术语)Namoārya,又作南谟阿梨耶。译曰归命圣者。仁王经道场仪轨曰:“那谟此云归命,阿哩也。此云远离恶不善法,会意翻云圣者。”

  【那谟啰怛那怛啰夜耶】 (术语)见“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条。

  【纳莫】 (术语)Namaḥ,与南无同。见“南无”条。

  【纳慕】 (术语)又曰那谟、南谟、纳莫、娜谟、曩莫、南摩,见“南无”条。

  【捺女祇域经】 (经名)柰女祇域因缘经之略名。

  【捺女祇域因缘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柰女生于柰树上,后通萍沙王而生耆域(又曰耆婆),耆域为世之名医,能治种种之奇病,并出往昔之因缘。

  【纳婆钵奢弭】 (杂语)Nakhap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毗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佉钵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钵奢弭。”注曰:“若据梵音,诺佉者是爪甲义,亦是不义。钵奢是见义,弭是我义,即是我见爪甲,亦目我不见义。苾刍眼看爪甲即表不是妄言,彼人闻说道无,即谓无不见物。佛开方便救苦众生,若直译云我观指甲道理无不相见,为之留本梵音口授方能细解。纳婆(Nabha)亦兼两义:一目太虚,二表不义,亦不可译为东语。于中可准诺佉思之,具如广注,即如此方观臂上毛云我见毛,亦是目其无义也。”

  【纳婆毗诃罗】 (杂名)Navavihāra,译曰新寺。见求法高僧传上。

  【衲僧】 (杂名)同衲子。

  【纳蛇于筒】 (譬喻)譬禅定能正人之邪曲也。智度论曰:“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正,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直。”

  【纳受】 (杂语)受领纳取他人之赠与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惟愿哀纳受。”慈恩传七曰:“片物供养,愿垂纳受。”

  【那述】 (杂语)Nayuta,与那由他同。数量名。当于此方之一亿。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见那由他条。

  【那他】 (杂语)Nada,又与Nadi那地,那提同。译言江,海。见那提条。

  【那提】 (杂语)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那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那提迦叶,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捺地,言那提讹。”又(人名)Nadii fuṇyopāya,比丘名。续高僧传五曰:“那提三藏,此云福生具依,梵语则云布焉伐耶。以言烦多故,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

  【那提迦叶】 (人名)Nadikāśyapa,三迦叶之一。又作捺提迦叶簸。新曰捺地迦叶波。迦叶其姓,那提为河名,此人在那提河边得道。故谓为那提迦叶。光宅法华疏一曰:“迦叶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此外道,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众,住在那提河边。值仙受道,得罗汉道犹以昔河为名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那提迦叶,讹也。”不思议境界经上曰:“那提迦叶簸。”

  【纳息】 (杂语)旧婆沙论谓之跋渠Varga,新婆沙论谓为纳息。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译部类。”纳息者,同一之义类于一处纳受止息之义也。

  【那先】 (人名)比丘名。那为那伽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于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那先。生于佛灭后,应宿愿而出家,得阿罗汉果。那先前世有故旧,是亦应宿愿而为边小之国王,名弥兰陀。国王善问难,那先一一解答之。那先比丘经上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门求罗汉泥洹者,生于天竺,字陀猎,与肉袈裟俱生其家。有一大象同日生,天竺为象为那,父母便为那先。”

  【那先比丘经】 (经名)二卷,失译。记那先比丘之生缘及与国王弥兰陀之问答。巴Milinda-paṅha。

  【那先经】 (经名)那先比丘经之略名。

  【那耶】 (术语)Naya,译为正理,乘,道。因明大疏一曰:“那耶,称正理。”大日经疏三曰:“梵音娜耶,即是乘义,道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中间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

  【娜耶】 (术语)Naya,译曰乘。大日经疏三曰:“梵音娜耶,即是乘义道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

  【那耶修摩】 (流派)尼犍子之别名。百论疏上中曰:“尼犍子Nirgrantha,此云无垢。依经修行离烦恼垢,故以为名,亦名那耶修摩。”

  【衲衣】 (衣服)见“纳衣”条。

  【纳衣】 (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着之,十二头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统纪(慧思尊者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衲。”注“法华经,衲衣在空间。律文谓之五纳衣。谓纳受五种旧弊以为衣也。俗作衲字失义。”大乘义章十五曰:“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又(杂名)禅僧多着纳衣,故一称曰衲衣。传灯录(多福和尚章)曰:“问如何是衲衣下事?”

  【纳衣十利】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十诵云:若纳衣不贴田相。不许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引十住婆沙而列十利,与上列十利相异。

  【那翳舍】 (杂语)Naeṣaḥ,梵语杂名曰:“翳舍如此,那翳舍不如此。”

  【那由他】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那吒】 (天名)Naṭa,毗沙门天王之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也。按夷坚志载程法师事云:值黑物如锤,从林间直出,知为石精。遂持那吒火球咒,俄而见火球自身出,与黑块相击。据是,道家亦奉那吒也。

  【那吒佛牙】 (故事)宋高僧传(道宣)传曰:“宣律师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之尚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虽久。头目犹舍,敢不奉献!俄授于宣,宣保录供养焉。”

  【那吒折肉】 (公案)五灯会元二曰:“那吒太子折肉还母,折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为父母说法。”祖庭事苑六曰:“丛林有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之说。然于乘教无文,不知何依而作此言。”

  【衲众】 (杂名)着衲袈裟之僧众也,法会职众中有衲众之目。

  【衲子】 (杂名)又云衲僧,禅僧之别称。禅僧多着一衲衣而游方,故名。但衲衣为头陀比丘之法衣,不限于禅僧。

  【乃往】 (杂语)由今往过去世谓之乃往。

  【乃至】 (杂语)超越中间之辞。摄多少之辞。穷边际之辞也。乃至之梵语有二:一为Antaśas,此为示最少之语。善导所谓下至者是也。二为Yāvat,此为中略之义。一英语译为at least,二译为as far as。胜鬘经宝窟中本曰:“乃至者,还是穷到之辞。”辅行二之三曰:“越却中间,故云乃至。”教行信证行卷曰:“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同信卷末曰:“言乃至者,摄多少之言也。”

  【乃至十念】 (杂语)举十念而上摄多念下摄一念也。无量寿经上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乃至一念】 (杂语)举极少之念而摄多念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奈耻罗诃罗】 (异类)夜叉名。译言饮血。见孔雀王咒经上。梵Rudhirāhāra奈为留之误。

  【奈河】 (杂名)地狱三途之川也。川有三濑,罪人至此谓奈处可渡,故名奈河。十王经曰:“前大河即是葬头,见渡亡人,名奈河津。”

  【奈河桥】 (杂名)在第十殿幽冥沃燋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贫贱夭死等人,过此桥而投生云。

  【奈利】 (界名)与泥梨同。见泥梨条。

  【奈落】 (界名)又作捺落,那落。捺落迦之略。见“捺落迦”条。

  【柰女】 (人名)梵语庵罗āmra,旧译曰柰,此女化生于柰树上,故名柰女。为摩竭国萍莎王之妃,生耆婆。见柰女祇域因缘经。参照“柰氏”条。

  【柰女经】 (经名)有二译:一、为后汉安世高译,名柰女祇域因缘经。其一亦安世高译,题柰女祇婆经。与上经同而文稍略。

  【柰女耆婆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捺女耆域因缘经同本,其文少略。

  【柰氏】 (人名)罗什译之维摩经谓之庵罗āmra树园。支谦译之维摩经谓之柰氏树园。庵罗,果名,译曰柰。柰氏者,庵罗女也。此园为庵罗女所有,故云柰氏树园。见“庵罗女”及“柰苑”条。

  【柰园】 (杂名)与柰苑同。艺林伐山曰:“佛寺亦称柰园,因白马寺有柰林也。”王勃诗云:“柰园欣八正。”

  【柰苑】 (地名)梵语庵罗āmra,旧译曰柰。柰苑,即庵罗树园也。说维摩经之处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一时佛在毗耶离庵树罗园。”玄应音义八曰:“庵罗果,形似梨。(中略)旧译云柰,应误也。”鸡跖集曰:“昔西域国有柰树生果,果生有一女子,王收为妃。女乃以苑地施佛为伽蓝,故曰柰苑。”慈恩寺三藏传序曰:“轻万死以涉葱河,重一言而之柰苑。”今称佛寺曰柰苑。本此。又(杂名)释法秀植柰树于其禅居,以为寺阁之别称。释氏要览上曰:“大唐内典录云:罽宾禅师法秀初至炖煌,立禅阁于闲旷地,植柰千株,趍者如云。”

  【耐怨害忍】 (术语)三忍之一。见“忍”条。

  【南】 (杂语)Nāṁ,梵语名词之尾发南声者,是第六转属声,多言声也。表三以上之数。演密钞二曰:“南者多声,即是等义众义,如云佛驮南Buddhānāṁ,达磨南Dharmānāṁ,僧伽南Saṁghānāṁ。”

  【难】 (杂语)诘责邪义,谓为难。常谓之难诘难问等。字典曰:“诘辩也。孟子于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

  【难报经】 (经名)父母恩难报经之略名。

  【南本涅槃经】 (经名)初北凉昙无谶,译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四十卷,后南朝刘宋沙门慧观,与谢灵运等再治为三十六卷,所谓南本涅槃经也,部文精练,天台章安尊者依此本作疏,但流通于世者甚少,旧本则久行于世也。

  【南部】 (地名)南赡部洲之略。

  【难禅】 (术语)九种大禅之一。以修行困难而有此名。有三种:第一之难禅者,菩萨久修禅定,心则自在。而为救众生故,舍禅定之乐而生于欲界也。第二之难禅者,菩萨修了无数量之诸深禅定,而自拔于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也。第三之难禅者,菩萨由禅定而达于无上之觉道也。

  【南朝佛寺志】 (书名)二卷,此书为清孙文川遗稿,陈作霖于丛残蠹蚀中编纂成轶。总列寺名二百二十有六。凡同名而非确在金陵者,与六朝以后所创者,概不滥载。

  【难得行】 (术语)十行之第八位。见“十行”条。

  【难度】 (术语)同难化。刚强之众生,济度为难也。

  【难度海】 (譬喻)谓生死海也。生死之海,深广难渡也。六十华严经五曰:“已度难度海。”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南顿北渐】 (术语)支那南北两宗之禅,从宗风之称呼而云然也。

  【南方宝生部】 (术语)金刚界曼陀罗五方中,南方之月轮,其中尊为宝生如来,司一切众生之财宝福德,故云宝生部。

  【南方佛教】 (术语)北方佛教之对,阿育王以后,传播印度南部,锡仑,暹罗,缅甸等地之佛教也。现存此等地之经典,皆为巴利语,小乘教也。其由北印度存在于西藏支那等之经典殆为原文,大乘教也。如斯南北异其趣,故以地理区分称为南方佛教。

  【南方无垢世界】 (界名)龙女成佛之净土名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南方月轮】 (术语)金刚界之曼陀罗有五大月轮,南方之月轮有五尊,中央为宝性如来,宝光幢笑之四菩萨为四亲近。

  【难伏地】 (术语)佛地之异名。无他之强力足以降伏佛者,称为难伏地。胜鬘经曰:“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如来。”同宝窟上末曰:“如来生不能生,老不能老,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云难伏地。”

  【南浮】 (地名)南阎浮提之略。

  【男根】 (术语)对于女根而言。男之阴部,为身根之一部分。男性之形类、音声、作业、志乐等异于女性者其根之作用也。

  【南海寄归传】 (书名)四卷,唐之义净在南海之室利佛逝(Śribuja)国,记印度之僧规,以寄归客,赠大唐诸德之书也。

  【难行】 (术语)艰难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对于易行而言。法华经提婆品曰:“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牟尼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未曾止息。”报恩经一曰:“难行苦行,发大誓愿。”

  【难行道】 (术语)龙树菩萨所判二道之一。对于易行道而言。于此土积修行之功,入圣得果之教道,谓为难行道。念佛往生净土,于彼土成佛得道,谓为易行道。见“易行道”条。

  【难行苦行恩】 (术语)见“十恩”条。

  【难化】 (术语)众生之根性狠戾,教化为难也。维摩经下曰:“此土众生刚强难化。”

  【难化三机】 (名数)教化济度无望之三种恶机也,即谤大乘与五逆罪及一阐提。或曰难治之三病。涅槃经所说。

  【难解难入】 (术语)解知难,悟入难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难经】 (经名)越难经之略名。

  【难龙王经】 (经名)龙王兄弟经之异名。

  【南谟阿梨耶婆卢枳帝烁钵罗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 (术语)Nama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大悲咒之首,归命于观自在菩萨之语也。总为莲华部之归命句。南谟者归命,阿梨耶者圣,婆卢枳帝者观,烁钵罗耶者自在,菩提萨埵婆耶者菩萨,摩诃萨埵婆耶者摩诃萨。即归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也。

  【难拏】 (物名)Daṇda,同于檀拏。阎魔王之印也。见“檀拏”条。

  【南能北秀】 (杂语)南宗之慧能,北宗之神秀也。见“南宗”条。

  【男女】 (杂语)密教之深旨,以男女为智慧禅定之标帜。大日经疏三曰:“如本尊形,女是禅定,男是智慧。”同五曰:“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诸尊色类种种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种:谓男及女。男是智慧故为首,女是三昧为次之也。”

  【难破】 (术语)于异义难问破斥之也。中论疏四本曰:“即难破之。”慈恩传四曰:“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

  【南泉】 (人名)唐池州南泉山普愿禅师,马祖之法嗣也。初习律,于教观究精要,后入马祖之门,顿忘筌蹄,心地悟明。德宗贞元十一年留锡池州不下南泉者三十余年。文宗太和初,宣城陆亘,请师下山,伸弟子礼,令说法要。太和八年十一月寂,寿八十七。见传灯录八。

  【南泉白牯】 (公案)“南泉示众曰: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见会元四长沙章,从容录第六十九则。

  【南泉鎌子】 (公案)见鎌子条。

  【南泉牡丹】 (公案)“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牡丹云: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见传灯录南泉章,碧岩第四十则,从容录第九十二则。

  【南泉水牯牛】 (公案)“赵州问南泉曰:知有底人,死后向甚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州云:谢师示诲。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见会元四赵州章。

  【南泉圆相】 (公案)“时慧忠国师嗣法于六祖大师,道化帝乡,誉冠一时,时人争欲登彼龙门。时南泉归宗麻谷三师同去,将礼拜忠国师,至中路,南泉于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归宗于圆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么则不去。归宗云:是什么心行。”见碧岩第六十九则。

  【南泉斩猫】 (公案)“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南泉见之,提起猫儿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众无对,泉斩猫儿为两断。”见传灯录南泉章,碧严六十三则,无门关第十四则,从容录第九则。

  【难入】 (术语)无上之妙理,悟入为难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南三北七】 (名数)一虎丘山岌师之五教。二宗爱师之四时教。三定林柔次道场慧观之五时教,是皆南地之诸师,故云南三。一北地师之五时教。二菩提流支三藏之二教。三佛驮光统之四宗。四有师之五宗。五有人之六宗。六北地禅师之二大乘教。七北地禅师之一音教。皆北地之诸师,故谓之北七。见法华玄义十。

  【南山】 (地名)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终南山之纻麻兰若,故号南山大师。见“道宣”条。

  【南山家】 (流派)谓南山大师四分律宗之一流。

  【南山律主】 (杂名)南山之道宣律师也。

  【南山三观】 (名数)谓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也。摩诃止观辅行所说。【南山三观】(名数)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观,阿含经所说小乘之观法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性空无我也。许因缘生之相许为实有而观性之空无,故名性空观。二、相空观,般若经所说大乘之初门也。观诸法之相为空也。视为有实之相,尚为凡夫之妄见,如实无其相,而指空华为实有也。此更进而空无诸法之相,故名相空观。三、唯识观,华严法华等所说。大乘至极之观法也。观一切万法各为自识之所变,故万法惟为心识之影像,所归唯一心识。此不止如前之性空相空空于一边,心外诸法,性相皆空,惟心内万法,性相皆非空也。行事钞四曰:“然理大要不出三种: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建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

  【南山三教】 (名数)一、性空教,分析小乘教诸法之性分,唯观其自性之空无,尚许因缘生之假相者。二、相空教,观大乘浅教诸法之自性为本末如幻即空,不许其假相者。三、唯识圆教,见大乘深教万法唯识之圆理者。见行事钞中四。

  【南山衣】 (衣服)四分律宗之法服,为南山道宣律师之流义所用者,有镮钩之袈裟也。见画像须知。

  【南赡部州】 (地名)旧云南阎浮提,新云南赡部洲。阎浮者,即赡部之树名,提者,洲之义,此洲中地有赡部树,故以为洲名,在须弥山南方之咸海中,故云南。

  【难胜地】 (术语)菩萨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佛子顺忍修道,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不皆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中略)五论者内外方道因果鬼神,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仁王经下曰:“如实知诸谛,世间诸技艺。种种利群生,名为难胜地。”唯识论九曰:“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难石石裂】 (故事)见“石”条附录。【难石石裂】(杂语)石遇难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长瓜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智度论三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

  【难势】 (杂语)难问异义之气势也。法华文句记十曰:“广立难势,不越先规。”续高僧传(僧粲传)曰:“又续前难,势更延累。”

  【难思】 (术语)赞叹法之词,谓其法广大深远而难思议也。资持记上之一之一曰:“难思乃能叹之词,所以不云难议者,以心思切近,口议疏远。思之既难,必非可议,或可句局理必兼之。”

  【难思光佛】 (术语)十二光佛之一。

  【难思弘誓】 (术语)声闻菩萨(因人)所不能思虑之无上甚深誓愿,即弥陀之本愿也。教行信证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难思往生】 (术语)同于难思议往生。又日本真宗所谓三往生之一。谓真门自力之往生也。由自力念佛之因而往生于疑城胎宫者。其所称之名号,与难思议往生之生因,虽无何等之异?而以其行之心为自力故,与弘愿他力之难思议往生不同。为有此异,故省略议字而单云难思往生。一字具略示褒贬也。是第二十愿之誓,而阿弥陀经所说之往生也。

  【难思议】 (术语)见难思项。

  【难思议往生】 (术语)往生净土所享受之乐,为无量不可思议,故谓之难思议往生乐。又日本真宗所说三往生之一。谓弘愿他力之往生也。从他力回向之信心,得往生于弥陀之真实报土者,非凡夫言说思虑所及,故谓之难思议往生。是第十八愿之誓,而大无量寿经所说之往生也。

  【难提】 (术语)塔婆之别名。祖庭事苑一曰:“梵云塔婆,此言方坟,或云支提,或云难提,此言灭恶。”又(人名)Nandi,比丘名。译曰喜。增一阿含经二曰:“乞食耐辱,不避寒暑,所谓难提比丘是。”探玄记十五曰:“难提此云喜。”

  【难提迦】 (人名)Namdika,长者名。译曰自喜。见佛本行经二十四。

  【难提迦物多】 (术语)Nandikāvarta,译曰右旋。佛之德相也。见慧苑音义上。见“右绕”条。

  【难提释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佛为难提比丘解释五法六念。出杂阿念三十卷。

  【南天】 (地名)谓南天竺也。

  【南天铁塔】 (杂名)古时南印度之铁塔也。相传大日如来所说之法门,其上首金刚萨埵辑录为经文藏于塔中,龙树菩萨开之,由金刚萨埵授其经典。关于此传说,古来有法尔随缘之二说。依法尔说,则铁塔为指龙树之内心者,不外乎吾人各自之心性。依随缘说,则铁塔为实际存于历史的者。

  【南天竺】 (地名)五天竺之一。天竺区划五方而当于南方者,谓之南天竺。

  【难陀】 (人名)Nanda,比丘名。译曰善欢喜。亦名牧牛。对于孙陀罗难陀而谓为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根本律云:“难铎迦尊者,佛遣彼为尼众说法教诫时,五百苾刍尼闻法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于世,为众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檀塔,种种庄严。此王有五百夫人,供养此塔,各发愿言:愿我等将来从此王边而得解脱。尔时王者,今难陀是。尔时五百夫人者,今五百比丘尼是。以是本愿因缘,故应从难陀而得解脱。”法华经序品曰:“难陀,孙陀罗难陀。”同文句二曰:“难陀亦云放牛,难陀此翻善欢喜,亦翻欣乐。净饭王逼十万释子出家,即一人也。有师言:是律中跋难陀。”法华玄赞一曰:“梵云难陀,此翻为喜,根本乃是牧牛之人。因问佛牧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获阿罗汉。甚极聪明,音声绝妙。”又孙陀罗难陀,略曰难陀。与牧牛难陀有别,是佛之亲弟也。身长一丈五尺二寸,具三十相。孙陀罗,译曰艳。是其妻之号,以彼有艳妻故,称为孙陀罗难陀,以别于牧牛难陀。彼溺于其妻,不乐出家,佛方便化之,得阿罗汉。增一阿含经二曰:“大体端正,与世殊异,所谓难陀比丘是。诸根寂静,心不变易,亦是难陀比丘。”见“孙陀罗难陀”条。又贫女名。钦波斯匿王以油千斛燃佛灯,乃以一钱买油燃一灯,所谓长者之万灯,贫女之一灯也。见贤愚经。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难陀,唐言欢喜,胜军祖习。”又(异类)龙王名。见“难陀跋难陀”条。

  【难陀跋难陀】 (异类)Nanda-upananda,摩竭陀国兄弟二龙王之名也。法华文句一曰:“难陀此云欢喜,跋难陀此云善欢喜,兄弟常护摩竭陀国。”法华经光宅疏一曰:“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为善欢喜也,变为人形,佛边听法。于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愚案跋为优波或邬波或优婆之约音,有小或亚或近之义,难陀为大龙,跋难陀为小龙,或又名兄弟,又名主从也。髻设尼,乌波髻设尼,世罗,乌波世罗等,其例甚多。大疏五曰:“第二重厢曲之中置二龙王,右曰难陀,左曰跋难陀。首上皆有七龙头,右手持刀,左手持羂索,乘云而住。”同疏十曰:“难陀跋难陀守门二龙王真言:难徒。以初难字为体,是观(似欢字之误)义也,即观离观而住于中,自通达已,以利众生也。拔难陀庾,拔字声势有邬波音。”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难陀优槃难陀龙王之所造。”智度论三十二曰:“如难陀婆难陀龙王兄弟,欲破舍婆提城,雨诸兵杖毒蛇之属。”华严经六十四曰:“难陀优婆难陀。”慧苑音义下曰:“难陀此云欢喜也,优婆此云近也。”又(人名)Nanda-upananda,六群比丘之中有二比丘,萨婆多论谓之难陀跋罗陀。毗奈耶杂事谓之难陀邬波难陀。可准龙王之名而解之。

  【难陀弟子】 (杂名)此难陀是跋难陀之兄,非佛弟难陀也。根本律云:难陀有一共住弟子,名达磨,常怀惭耻追悔为心。于诸学处,爱乐尊重。彼未曾知难陀恶行,与之共住。既知行迹,即便舍之。与善苾刍而为同住,除三时礼。除三时礼者,律制弟子日三时中,若不礼拜和尚者,得越法罪。

  【难陀婆怛那】 (地名)见“婆怛那”条。

  【难陀邬波难陀】 (人名)难陀,优槃难陀。二龙或比丘之名。见“难陀跋难陀”项。

  【难陀优婆难陀】 (异类)二龙王名。见“难陀跋难陀”项。

  【南无】 (术语)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谟,那谟,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谟,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众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音模,与有无之无不同。穆天子传曰:“膜拜而受。”一言曰膜,两言即南无也。玄应音义六曰:“南无或作南谟,或言南摸,皆以归礼译之。言和南者讹也。正言烦谈,或言槃谈,此云礼也,或言归命。译人以义安命字。”慧苑音义上曰:“南无,此云敬礼,又云南忙。”义林章四本曰:“古言南牟,即是敬礼。应言纳莫,或纳慕。若言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为和南。”仁王经良贲下曰:“娜谟,此云归命。”释门归敬仪下曰:“言南无者,经中云那谟,婆南等。传梵讹僻,正音槃谈,唐言我礼也。或云归礼。归亦我之本情,礼是敬之宗致也。或言归命者,此义立代于南无也。理事符同,表情得尽。俗有重南无而轻敬礼者,不委唐梵之交译也。”涅槃经疏二曰:“南无,或言救我,或言归命,或言屈膝。”嘉祥法华经义疏四曰:“南无者,归命也,救我也。”法华文句四曰:“南无,大有义。或言度我,度我可施众生。若佛答诸佛度我,义不便。五戒经称惊怖。惊怖者,正可施也。生死险难,实可惊怖。以大救之不得以小济之,惊怖施佛可也。故文云喜称南无佛。喜者得救物仪也。五戒经文云归命。悉施众生耳。”善导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名义集四曰:“南无或那谟,或南摩,此翻归命。”大日经疏十曰:“娜母,归命也。”释氏要览中曰:“悲华经云:佛言:南无者,此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唯识钞云:梵语南无,此翻为名,即是归趣之义也。或云那摩,或曩谟,皆梵音讹也。”

  【南无阿弥陀佛】 (术语)Namo’mitābhāya buddhāya又,Namo’mitayus buddhāya,又作南无阿弥陀(引)佛陀(引)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善导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真言)圣财集下谓真言口传六字名字为陀罗尼,五佛种子也,(namo)二字,归命之义,命者常住之寿命大日也,四字,如次第为阿閦,宝生,弥陀,不空成就之四法也。

  【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 (术语)称为九字之名号,表阿弥陀佛光德之名号也。总由无量寿经所说之十二光,别由难思,无称之二光,而立不可思议光之名。谓归命于有思虑言说到底不可之光明(智慧)之如来也:“南无不可思议光。”之语。出于昙鸾之赞阿弥陀佛偈。

  【南无佛】 (术语)Namo buddhāya,归命于佛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南无垢】 (界名)南方无垢世界也。

  【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 (术语)Namo ratnatrayāya,又云那谟啰怛那怛啰夜耶。南无者归命,喝啰怛那者宝,哆罗夜耶者三,即归命三宝也。

  【南无三宝】 (术语)本为惊怖时请救于三宝所发之词,后于事出不意时亦发之。三宝者,佛法僧也。

  【难信金刚信乐】 (术语)弥陀之救济,信之无疑,坚固如金刚也。

  【难信之法】 (术语)世间常识难信甚深微妙之法门。如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虽为易信之法,而大乘圆顿之教,则甚难信,凡夫成佛速疾之他力念佛法门,尤为难信中之难信也。

  【南阎浮】 (地名)南阎浮提之略。

  【南阎浮提】 (地名)Jambudvīpa,阎浮提六洲之名,在须弥山南方咸海中,故云南。是吾人之住处也。见“阎浮提”条。

  【南阳】 (人名)名慧忠。受六祖之心印,居南阳之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不下山。肃宗闻其道行,上元二年,敕中使孙朝进召趣京,待以师礼,使居千福寺之西禅院。帝屡问道,颇领会。及代宗世,迎止光宅寺者十有六载,随机说法。代宗大历十年十二月寂,谥大证禅师。见传灯录五。

  【南阳净瓶】 (公案)“肃宗问师:如何是九十身调御?师乃起立曰:还会么。曰:不会。师曰:老僧与过净瓶来。”见传灯录五,会元二,从容录第四十三则。

  【难易二道】 (名数)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龙树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后渐达佛位之困难,以如陆路步行之苦,故称之为难行道。反之而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无何等苦痛而乐?是名易行道。净土十疑论曰:“论曰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尘境粗疆,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谓凭信佛语,修行念佛三昧,求生净土,复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故名易行土。”

  【难有】 (术语)与希有同。大庄严论六曰:“汝今除痴心,能作难有事。(中略)我今日见知,斯事实难有。”

  【南院】 (人名)汝州南院慧颙禅师,又曰宝应,兴化存奘之法嗣也。

  【南院一棒】 (公案)风穴在南院会下为园头,一日院到园里问曰:南方一棒作么生商量?穴云:作奇特商量。穴却问:和尚此间作么生商量?院拈棒起云: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穴于是豁然大悟。见会元十一风穴章。

  【南岳】 (人名)唐怀让禅师,住衡岳般若寺,故称南岳。六祖慧能下出二大系:一云南岳,一云青原。见“怀让”条。【南岳】(人名)与南岳同。见怀让条。

  【南岳磨砖】 (公案)传灯录五南岳章曰:“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为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莫对。师又示曰:汝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无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

  【难长者经】 (经名)越难经之异名。

  【难值难见】 (术语)谓值见生身之如来难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兴世,难值难见。”

  【难治机】 (地名)见“难化三机”条。

  【难治三病】 (名数)谤法与阐提及五逆难化度之三机,如不治之重病也。

  【南中三教】 (术语)一顿教,二渐教,三不定教也。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用以判释佛一代所说之法者也。顿教指华严经,渐教指阿含经至涅槃经等诱引之经,不定教谓不能配于顿渐二教之胜鬘经金光明经等。【南中三教】(名数)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左之三教以判一代所说之法:一、渐教,谓自初转法轮至涅槃自小至大者。二、顿教,谓佛成道之初为诸菩萨说华严经者。三、不定教,如胜鬘经及金光明经非顿渐之所摄别明佛性常住者。见华严玄谈四。

  【难中之难】 (术语)信受无上之妙法至难也。无量寿经下曰:“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南洲】 (地名)阎浮提也。是在须弥山南方咸海中之大洲,吾人所住之处也。

  【南宗】 (流派)自初祖达磨倡禅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宗。慧能于江南布化,故云南宗。神秀入洛阳而其道盛,故云北宗。此中至后世极隆盛者,南宗也。五家七宗之分派悉属于此下,因此后世以南为禅之正宗,以慧能称六代之祖。

  【囊莫三曼多没驮南】 (术语)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ṁ,佛部之归命句也。曩莫者归命,三曼多者平等,没驮者佛,南者诸。即归命平等诸佛也。见诸尊真言句义钞上。囊似曩字之误。

  【曩莫】 (术语)与纳莫同。

  【铙】 (物名)见铙钹项。

  【铙钹】 (物名)铙与钹,为二物,西戎南蛮之乐器也。三才图会曰:“金铙如火斗,有柄以铜为匡,疏其上,如铃,中有丸。执其柄而摇之,其声譊譊然,以止鼓。”杜氏通典曰:“铜钵亦谓之铜盘,出于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法华经曰:“琵琶铙铜钹。”后混为一种,以为法事之乐器。正字通曰:“钹蒲活切,音拔,铜钹今铙钹也。”是铙钹为一物之本据也。僧史略曰:“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

  【恼】 (术语)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谓自己因自身知恶事为恶事而不改,执着至饱,不用他人之谏言,但自懊恼烦闷也。又为二十随烦恼之一。谓追想过去之行事,或由现在之事物不满于意,自懊恼之精神作用也。

  【内藏百宝经】 (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文殊师利问佛沤和俱舍罗(译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随世间之习俗而入,示现种种之事。其实佛无种种之事也。

  【内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分为内外。五识所缘之名声等五者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意识缘于内故谓之内。

  【内道场】 (杂名)大内之道场也。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勒沙门慧超为寿光殿学士。召众僧而使讲解,并使居于禁中。是为内道场之始。唐则天于洛阳大内置内道场,中宗睿宗不改,至代宗而益厚,常使僧百余人在宫中陈佛像经教而念诵,谓之内道场。每西蕃入寇。必使群僧讲诵仁王经。以禳寇虏。

  【内典】 (术语)佛之教典为内典,世之教典为外典,佛者之自称也。二教论曰:“救形之教称为外,济神之典号为内。智度有内外两经,仁王辩内外二论,方等明内外两律,百论言内外二道。”南山道宣作大唐内典录。册府元龟引唐会要曰:“开成二年二月,王彦进准宣索内典目录十二卷。”南史何胤传曰:“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北史萧察传曰:“察笃好文义,所著文集十五卷,内典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义疏三十六卷,并行于世。”隋书礼仪志曰:“皇太子妃玺不行用,若封书则用内典之印。”梁武帝更开赎刑诏曰:“既乖内典慈悲之义,又伤外教好生之德。”王筠与云僧正书曰:“外书所谓冥契神交,内典则为善友知识。”姚合过不疑上人院诗曰:“九经通大义,内典自应精。”此皆内典二字之出处也。

  【内典录】 (书名)大唐内典录之略名。

  【内法】 (术语)佛法自对于他教而曰内法。

  【内凡】 (术语)未得真证以来,总名凡夫,此中分内外二种。得似解之位为内凡,未得似解之位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三贤位为外凡。软、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为内凡。大乘之行位,以十信之位为外凡,十住已上之三贤位为内凡。天台之六即,观行即以前为外凡,相似即为内凡。四教仪集注中曰:“相似见理名内,未得似解名外。”又曰:“渐见法性,心游理内,身居有漏,圣道未生,故名内凡。”大乘义章十七末曰:“种性以上渐息缘故,内求真性,故名为内。”

  【内凡位】 (术语)七方便位中四善根位之称。所谓软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是也。

  【内方】 (杂名)日本真宗僧侣之妻。与坊守同。

  【内佛】 (术语)与持佛同。

  【内供】 (职位)内供奉之略。

  【内供奉】 (职位)略曰内供,亦曰供奉。大内道场所供奉之僧职名也。始于唐肃宗至德元年以僧元皎为内供奉。

  【内护摩】 (修法)密教所修之护摩,有内外二法,如六种护摩法,用火坛乳木等焚火者,为外护摩。以是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坛,唯住于心月轮,焚烧内心之烦恼者,为内护摩。又曰理护摩。

  【内护摩外护摩】 (术语)佛法之护摩有二种,择地作坛,以世火烧共物乳木,为外护摩,自身为坛,以如来之智火烧烦恼之薪,为内护摩。是云出世护摩,世谛护摩,事护摩,理护摩。而作世谛之事护摩,亦添理性之内观也。大日经秘密曼陀罗品曰:“护摩有二种:所谓内及外。”大日经疏十五曰:“阿阇梨即作内护摩。若浅行人即作外法,而究竟为内法因。”瑜祇经疏中曰:“或直用内,能得成就,若直用外,不得成就。故作外法,必作内法。”大日经疏八曰:“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密意,则与韦陀火祀不相滥耶,故译者兼智之名,庶令浅深二释义用兼举。”

  【内记】 (职位)禅家方丈之书状侍者曰内记。

  【内鉴冷然】 (术语)言诸佛菩萨之内证,如两镜之相对,肝胆相照,无寸毫之乖角也。止观五曰:“天龙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学者苟报。遂兴矢石,各保一边,大乖圣道也。”

  【内教】 (术语)佛家自指其教为内教。以他教为外教。佛祖统纪三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为外教,释氏为内教。”

  【内界】 (术语)众生之身心,分内外二界,身体为外界,心意为内界。又,六界中地水火风空之五界为外界,第六之识界为内界。

  【内空】 (术语)谓内之六根无神我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空者,六入无神义。”

  【内库】 (术语)灌顶式之内道场曰小坛所,亦曰内库,亦曰内堂。正行灌顶等之秘事者也。见金刚界式幸闻记。

  【内门转】 (术语)谓心识缘自己心内之法,理性等。即向内面而转之义也。对于外门转而言。就八识言之,则前五识惟为外门转,第六识通于内外两门转,七八二识惟为内门转。

  【内秘】 (术语)内秘菩萨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之相也。舍利弗等是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法华玄义六曰:“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

  【内明】 (术语)五明之一。内者佛法之内教也。明佛所说五乘之妙理,谓之内明。瑜伽论三十八曰:“诸佛语言名内明论。”智度论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

  【内身观章句经】 (经名)一卷,失译。以偈颂说内身之不净观者。

  【内识】 (术语)外境之对。与心识同。

  【内史】 (职位)禅林书状侍者之异名。

  【内寺】 (杂名)谓大内之道场也。内道场起于后魏。而得名在乎隋朝。炀帝以我为古。变革事多。改僧寺为道场。改道观为方坛。若内中僧事,则谓之内道场也。

  【内四供养】 (术语)见“四供养”及“八供”条。【内四供养】(名数)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众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三摩地也,故与以相应之华鬘璎珞形菩萨供养之。次由心中流出歌菩萨供养西方弥陀如来。歌者,说法之标帜,是莲华部弥陀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与以相应之歌菩萨供养之。次由心中流出舞菩萨供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旋舞者,神通自在游戏作业之标帜,是羯磨部不空成就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今以舞菩萨供养之。此四菩萨中第一者取其心身之爱娇,第二者取其服装之善美。后之二者,取其技艺之精妙也。

  【内胎】 (术语)称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八叶位。义释十一曰:“头为内胎。”

  【内外八供养】 (术语)见“八供”条。

  【内外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众生诸佛及依报为外境,自己之心法为内境,观二境而使互融,入不二之妙,名为内外不二门。

  【内外道】 (术语)内道与外道。如言内教外教。又内之外道也,对于外之外道而言。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中之外道,称为内之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近,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玉。”

  【内外道四执】 (名数)又云四宗。三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毗昙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三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三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三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毗昙,三排成实,四呵大执。(中略)问此之四执优降云何?答:外道不达二空,横存人法。毗昙已得无我,而执法有性。跋摩(成实)具辨二空,而照犹末尽。大乘乃言究竟,但封执成迷。”又,谓固执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等之四句也。

  【内外兼明】 (术语)五明中前四明为外明,第五为内明。五明兼备者曰兼明。

  【内外空】 (术语)观内六根,外六尘,无我我所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外空者,根尘合观,无我我所。”

  【内外曼荼罗】 (术语)观作画作二种之曼荼罗也。见“观作”条。

  【内外三教】 (名数)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国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

  【内我】 (术语)执身外之自在天等以为常一之主宰者,是为外我。执自之身心以为常一之主宰者,是为内我。大日经疏七曰:“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禅,必当计着自心以为内义,彼见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我生,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

  【内无为】 (术语)外无为之对。六妙门也。

  【内五股印】 (印相)见“五股印”条。

  【内五明】 (术语)见“五明”条。

  【内习六波罗蜜经】 (经名)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之略名。

  【内心】 (术语)对于外形而心谓之内。正法念处经一曰:“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行事钞下四曰:“内心无道,外仪无法。”

  【内心大莲华】 (术语)称行者之肉团心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须蕊。”

  【内心曼荼罗】 (术语)即自灌顶曼荼罗也。又曰秘密曼荼罗。为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所说。其曼荼罗不观须弥等,只观大海,观大海中大莲华中有金刚莲华台之曼荼罗。

  【内心秘密莲华藏】 (术语)中胎八叶也。大疏六曰:“凡图画法,当先建立内心秘密莲华藏竟。”

  【内宿食】 (术语)食物与比丘同处。经一宿者,谓之内宿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内学】 (术语)谓佛学也。宋书新经胜鬘经。尤见重内学。严维诗曰:“内学似支郎。”

  【内薰】 (术语)众生之心内,有本觉之真如,薰习于无明,因使妄心厌生死之苦,求涅槃之乐,谓之内薰。佛菩萨之教法及自身之修行,谓之外薰。起信论曰:“以有真如法故,能薰习无明。以薰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同义记曰:“明真如内薰无明,令成净业。”辅行四曰:“自非内薰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薰为外护也。”法华文句一曰:“内薰自悟。”

  【内衣】 (衣服)三衣之一。梵名安咀婆娑Antarvāsaka,一译内衣。以衬身而着于内故也。寄归传二曰:“安怚婆娑,译为内衣。”安咀婆娑,旧曰安陀会是也。

  【内缘】 (术语)眼等之五识缘色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又疏远之缘由为外缘,亲近之缘由为内缘。

  【内院】 (杂名)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内院名善法堂。弥勒菩萨常居此说法。见“兜率”条。

  【内斋】 (仪式)皇帝诞日。诏选高德僧入内殿赐食加厚嚫。寻文起于后魏之间。多延上达徼福寿。唐自代宗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召名僧入饭嚫。谓之内斋。

  【内障】 (术语)心内烦恼等障碍也。

  【内着烦恼】 (术语)见烦恼项。

  【内阵】 (术语)佛殿内僧之坐处,区画内外。内部为内阵。外面为外阵。

  【内证】 (术语)谓自己心内所证之真理也。唯识论十曰:“唯真证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文句三曰:“内证甚深。”同记曰:“内证,谓自行契境。”大日经疏一曰:“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身。”

  【内证智】 (术语)佛之内心,证悟真理之智慧也。十卷楞伽经九曰:“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二教论上曰:“此三密门者,所谓如来内证智境界也。”

  【内种】 (术语)外种之对。为第八识内所包藏之种子。色心万象本源之真种子也。见“种子”条。

  【内众】 (术语)对外俗而言,故以僧为内众。僧史略上曰:“佛制毗尼纠绳内众。”

  【内煮】 (术语)比丘房内所煮之食物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内作业灌顶】 (术语)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种三昧耶中第五三昧耶五种灌顶中之以心灌顶也。见“灌顶”条。

  【能安忍】 (术语)十乘观之一。

  【能被法】 (术语)对所被之机而言。能被众生之教法也。

  【能变】 (术语)唯识论说万法为识之所变而谓八识为能变。此有三种,见“三能变”条。

  【能遍计】 (术语)对所遍计而言。六七二识。遍计度诸法而执实法,名为能遍计。所计之法,谓为所遍计。

  【能变无记】 (术语)四无记之一。见“四无记”条。

  【能别】 (术语)如因明立宗之言谓声为无常,声为所别,无常为能别。声者,自体。无常者,体上之义理也。今声为无常,以无常分别声之体者,故无常为能别,声为所别。

  【能别不极成】 (术语)宗法九过之一。凡立宗,所别(声),能别(无常)之言,必用立敌共许者,是以能别所别之言为宗之所依,非为宗体(所别能别分离者为宗依,所别能别关连者为宗体)而立敌所诤者,在于宗体,不在依于宗者故也。然宗依已举不共许之言,则于此处既为立敌之诤,故名之为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之过。例如耶苏教者对于佛教者而言:“人(所别),永眠(能别)。”永眠之言,为佛者所不许,则是能别不极成也。

  【能藏】 (术语)藏识三义之一。见“藏识”条。

  【能成立】 (术语)因明之宗因喻三支中,宗法为所成立。因喻为能成立。

  【能持】 (术语)依梵网经之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十重禁一一说其戒相,问汝能持之否,受者答以能持,此于言下受得戒也。梵网经义疏上曰:“直说十重相,问能持不。次第答能。”

  【能持无所畏】 (术语)菩萨四无所畏之一。见“四无所畏”条。

  【能大师】 (人名)禅宗之六祖慧能大师也。

  【能得忍陀罗尼】 (术语)与忍陀罗尼同。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慈恩传七曰:“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经直云金刚般若,欲明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金刚般若。”

  【能断金刚经】 (经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梵Vajra-cchedikā。

  【能行】 (术语)所行之对。谓对被行者而行之方也。

  【能行者】 (人名)六祖大师名慧能,初在五祖之下为行者。因而称为能行者。

  【能化】 (术语)对所化而言,在师位而教化他者为能化。为弟子而被他教化者为所化。佛菩萨,能化也。一切众生,所化也。佛地论七曰:“能化所化,相属决定。”婆沙论百七十八曰:“能化所化,善根应熟。”华严玄谈九曰:“众生世间即所化机,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

  【能活】 (人名)梵语耆婆Jivaka,译言能活。大医之名。见“耆婆”条。

  【能寂】 (术语)能仁寂默之略。释迦译曰能仁。牟尼译曰寂默。见“释迦牟尼”条。

  【能见相】 (术语)三细之一。又九相之一。见“三细”条及九相条。

  【能见心不相应染】 (术语)六染心之一。

  【能静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伫岩向海,示静寂相之观音也。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迦毗罗城,为长者说大神咒,治其眼病。

  【能立】 (术语)因明之法,具正因正喻,而成立宗法,名为能立。因明大疏上曰:“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古因明,宗因喻三支,共为能立,陈那之新因明,宗为所立,因喻之二为能立。

  【能立不遣】 (术语)喻法十过之一,是异喻之过也。能立者指因,凡所以设异喻者,为所立之宗与能立之因立于反对而欲遣去彼也。然声论师立宗,谓声为常,无质碍故,如虚空(同喻),如业(异喻),此时异喻所用之业,为善恶所作,则是无常,无质碍勿论。依之无所立之常义,而有能立之无质碍义,故立于能立之反对,不能遣去彼无质碍之义,故名能立不遣之过。

  【能立法不成】 (术语)因明喻法十过之一。因喻不成就因义之过也。如谓声为常(宗法),所作故(因法),如虚空(同喻),虚空之因喻,无所作之义,故不能成就因之所作义,因而名为能立法不成。

  【能门】 (术语)能入之门也,理为所入之法,而教为能入之门户也。法华经文句五曰:“执所入之一理。疑于三教之能门。”

  【能破】 (术语)因明八门之一。敌论者立过非之量时,指斥其过非或难诘其所立也。因明大疏上曰:“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征宗,故名能破。”

  【能诠】 (术语)对所诠而言。诠为诠显经典之文句,以能显义理,谓为能诠。所显之义理,谓为所诠。四教仪一曰:“夫教是能诠,理是所诠。”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能诠,诠显了义。说文,诠,具也。案具说事理曰诠。”

  【能人】 (术语)能化之人也,即佛。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彰别意弘愿。”

  【能仁】 (术语)释加牟尼Śākyamuni。一译曰能仁。修行本起经上曰:“释迦文,汉言能仁。”梵网经述记上曰:“释迦牟尼,大唐翻云能寂,旧翻亦云能满,亦云能仁。”金刚顶出生义曰:“能仁如来,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

  【能忍】 (佛名)释迦一译能忍。能忍而出现于五浊恶世之义也。梵网经义疏上曰:“释迦牟尼者,瑞应经译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云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满,或云度沃焦,此是异说。”

  【能生支】 (术语)谓十二支中爱、取、有之三支。是以此三支为生当来果之生老死者故也。

  【能施太子】 (本生)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为大医王,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恼而死,生于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于天,享福报,然于人无益,自以方便舍天寿,生于娑伽陀龙王宫中,为龙之太子。身已长,又方便而死,生于阎浮提中为大国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长大,自身所有皆尽。乃告父母言:龙王头上有如意宝珠,能雨一切财物。我欲得之,以赈一切贫穷,父母许之。太子乃入大海,至龙王所,龙王有神通力,知为其子。太子亦知宿命,识其父母。龙王大喜,与其所欲。太子请于龙王,得其头上如意珠,还阎浮提,如意出一切财物,随人所须。见智度论十二,止观辅行一。

  【能所】 (术语)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谓为能。不动之法,谓为所。如能缘所缘能见所见等。世言原告,即为能告。被告即为所告也。金刚经新注一曰:“般若妙理亡能所,绝待对。”

  【能信】 (术语)所信之对。对被信者而信之方也。

  【能薰】 (术语)所薰之对。谓能使薰习者。例如第八识薰习种子之七转识,谓为能薰。

  【能薰四义】 (名数)使种子薰习者,必具备下之四义。所谓四义者:一有生灭,为生灭之法,以有生灭,有转变,始有作用也。二有胜用,宜有缘虑之作用与善染污强盛之势用者。色法与无覆无记者无此义。三有增减,必为增减者。完全圆满者,无能薰之作用。四与所薰和合之性,宜与所薰之第八识为同时同身者。而具此四义者,惟因位自身之七转识也。

  【能依】 (术语)对所依而言。如地之于草木,地为所依,草木为能依。

  【能引师】 (术语)谓十二支中之无明,行之二支。以是为引发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果之种子故也。

  【能缘】 (术语)对所缘而言,缘为攀缘眼等之心识,攀缘声等之外境曰能缘。声等之外境曰所缘。攀缘者,心识不独起,必攀外境而生,恰如老人之攀杖,猿之缘木也。俱舍论光记二曰:“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中略)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起,犹如羸人非杖不行。”

  【能缘断】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然断灭也。见惑内苦集二谛下他界缘之惑,依之而被断。即他界缘之惑,为自界缘之惑所缘者,故断其能缘之自界缘惑,则他界缘之惑,自然断灭也。

  【能作因】 (术语)六因之一。

  【尼】 (杂名)出家之女子也。梵语曰比丘尼。比丘之语,通于男女。尼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汉明帝既听刘峻等出家,又听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案此为中国有尼之始也。善见论曰:“尼者女也。”文句二之上曰:“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

  【尼比丘】 (杂名)俗曰尼僧。

  【尼波罗】 (地名)国名。即Nepal(Nedala)也。在雪山中。见西域记七。

  【尼刺部陀】 (界名)Nirarbuda’,又作尼赖浮陀,八寒地狱第二之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尼刺,此云裂,言身疱裂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尼刺部陀,此云疱裂。严寒逼身,身疱裂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尼赖浮陀,寒地狱名,此言不卒起。”

  【尼大师】 (杂名)尊尼而称为大师者,支那多其例。见象器笺五。

  【泥得】 (术语)译曰常别施主,常施别食于僧中之施主也。由檀越出钱物于僧家,每日次第令于一比丘作好食谓之别施。百一羯磨一曰:“梵云泥得,译为常施,有别施主施僧钱物作无尽食,每日次第令僧家作好食以供一人。乃至有日月来不许断绝,西方在寺多有,此地人不知闻。若不能作食,供乳亦好。”

  【泥底】 (界名)与泥梨同。

  【尼抵】 (杂语)Nidhi(Praṇidhāna),译曰愿。可洪音义二曰:“尼抵或云尼低,或云尼提,此云愿也。”

  【尼法师】 (杂名)女性之法师也。

  【泥缚些那】 (衣服)一作泥伐散娜,泥婆娑Nivāsana,译曰裙。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曰裙。曰涅槃僧,讹。”百一羯磨十曰:“泥伐散娜,裙也。”寄归传二曰:“泥婆娑。”

  【尼干陀】 (流派)又作尼犍陀。略曰尼干。见“尼犍”条。

  【尼干陀子】 (流派)与尼干子同。

  【尼干子问无我义经】 (经名)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尼犍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为说无我之义,有偈颂。

  【尼姑】 (杂名)女僧也。释典名比丘尼。简称尼俗谓之尼姑。

  【泥桓】 (术语)Nirvāṇā,同泥洹。见“涅槃”条。

  【泥洹】 (术语)又作泥曰,同涅槃。

  【泥洹经】 (经名)有三本,一为般泥洹经之略名。二为佛般泥洹经之略名。三为大般泥洹经之略名。

  【泥洹双树】 (地名)泥洹即涅槃,佛涅槃之娑罗双树林也。

  【尼迦罗】 (植物)Niṣkāla’,树名。译曰不黑,不时。见慧琳音义。

  【尼犍】 (流派)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干,尼健。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陀。译曰离系,不系,无结。离三界系缚之义也。是为外道出家之总名。但此外道,特修裸形涂灰等离系之苦行,故取总名为别名。自佛法毁之,名曰无惭。以彼母之名名为若提Jñātī,译曰亲友。彼为其子,故曰尼干陀若提子Nirgranthajñātiputra,又师之门徒,曰尼干陀弗咀罗Nirgranthaputra,尼干子,尼干陀子。弗咀罗译为子,指称门徒。注维摩经三:“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法华文句记九曰:“在家事梵名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干。”唯识述记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尼犍陀弗咀罗,翻为离系子。苦行修胜因名为离系,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系,是彼门徒,名之为子。”同一末曰:“以其露形,佛法毁之曰无惭,即无惭羞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尼干陀此云无继,是外道总名也。若提云亲友,是母名。”玄应音义六曰:“尼干或作尼干陀,应言泥健连他,译云不系也。”同十曰:“其外道,拔发露形,无所贮蓄,以手乞食,随得即啖也。”俱舍光记十五曰:“离击,梵云尼干陀。彼谓内离烦恼击缚,外离衣服击缚,即露形外道也。”

  【尼犍度】 (术语)Bhikṣuṇī-khaṇḍ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明比丘尼戒律之篇章名。犍度有聚之义,蕴之义。篇章之异名也。

  【尼犍陀弗咀罗】 (流派)译曰离击子。见“尼犍”条。

  【尼犍陀若提子】 (流派)见“尼犍”条。

  【尼犍子】 (流派)见“尼犍”条。

  【尼建他迦】 (异类)又作尼延他柯。夜叉名。译曰无咽。见大孔雀经上。梵Nirkaṇṭhaka。

  【尼讲】 (杂名)女子信徒之结社也。僧史略曰:东晋废帝太和三年,洛阳东寺尼道馨,通法华维摩,研穷理味,一方宗师,此则尼讲说之始也。见事物纪原七。

  【尼戒】 (术语)比丘尼应持之戒律。有三百四十一戒。南山律师更加七灭诤,而为三百四十八戒。普通尼戒曰五百戒者,举大数也,实则为三百四十八戒。

  【尼近底】 (杂语)Nyanti’,译曰深入。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尼近底,此言深入义,贪异名也,言穷极无厌故以名之。”近为延之误。见“尼延底”条。

  【尼拘律】 (植物)树名。见“尼拘陀”条。

  【尼拘律陀】 (植物)树名。见“尼拘陀”条。

  【尼拘尼陀】 (植物)树名。见“尼拘陀”条。

  【尼拘陀】 (植物)Nyagrodha,又作尼瞿陀,尼俱陀,尼拘律,尼拘尼陀,尼拘卢陀,尼俱类,尼拘类陀,尼拘娄陀,尼拘屡陀,诺瞿陀等。树名。原语有生长于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Ficus Indica)也。以下诸释中以纵广树为最当。玄应音义三曰:“尼拘尼陀,应云尼拘卢陀,此译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同二十四曰:“尼拘尼陀,作尼拘陀,或尼拘类陀,或尼拘屡陀。”同二十二曰:“诺瞿陀,旧经中作尼拘陀,或言尼俱卢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类,皆讹也。旧译云无节,或言纵广也。”慧琳音义十五曰:“尼拘陀,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讹也。”

  【尼拘陀梵志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与长阿含散陀那经同本。佛至尼拘陀梵志所诘问彼,彼默然不能答。

  【尼蓝婆】 (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圆觉经曰:“尼蓝婆金刚。”

  【泥梨】 (界名)Niraya,又曰泥犁,泥梨耶,译作地狱。见“地狱”条。

  【泥犁】 (界名)梵语,地狱也。其义为无有,谓喜乐之类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劣境界,亦作泥黎,或作泥梨迦。扪虱新话曰:黄鲁直初好作艳歌小词,道人法秀谓其以笔墨诲淫,于我法中,当坠泥犁之狱。鲁直自是不作。佛书泥梨耶,无喜乐也。泥梨迦,无去处也。二者皆地狱名。或省耶迦字,只作泥梨,一作犁。又阿鼻,无间也,亦地狱名。法华经:无间地狱,有顶天堂。

  【泥梨迦】 (界名)同泥犁。

  【泥梨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恶人堕泥犁之苦。又说五天使者之诘问。即中阿含之痴慧地经也。

  【泥哩底】 (异类)罗刹王名。大日经疏五曰:“次于西南隅画泥哩底鬼王,执刀作可怖畏形。”梵Nirṛti。

  【尼连禅】 (地名)又作尼连禅那Nairañ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坐菩提树下。玄应音义三曰:“尼连禅河应云尼连禅那,或云熙连禅,此译云。尼者不也,连禅那者乐着也,名不乐着河也。”

  【尼连河】 (地名)即尼连禅河。水经注曰:“佛尝浴尼连河。”法苑珠林曰:“尼连河里,非有垢而见除。”参照尼连禅条。

  【泥卢钵罗】 (植物)Nīla-utpala,四种莲华之一。大日经疏十五曰:“泥卢钵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色。”

  【泥啰耶】 (界名)泥梨Niraya,译曰地狱。又曰不幸处。与那落迦Naraka梵语全异。见“地狱”条。

  【尼罗蔽荼】 (职位)Nīlapiṭa,译曰青藏。史诰之名。西域记二曰:“至于记言书事,各有司存,史诰总称尼罗蔽荼,唐言青藏。善恶具举,灾祥备着。”

  【尼罗婆陀罗】 (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罗婆陀罗,唐云青金刚也。”

  【尼罗乌钵罗】 (植物)Nilotpala,译曰青莲华。见乌钵罗条。

  【尼弥留陀】 (术语)Vinirudha,译曰灭。四谛中之灭谛是也。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外国说灭凡有三种:一者涅槃;二尼弥留陀,谓四谛中灭谛名也;三曰毗尼。”

  【尼民陀】 (地名)尼民陀罗之略。

  【尼民陀罗】 (地名)又Nemiṁdhara尼民达罗山之名。七金山最外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尼民达罗,旧言尼民陀罗,此云地持山。又鱼名,言海中有鱼名尼民达罗,此山峰形似彼鱼头,复名也。”慧苑音义下曰:“尼民陀山,此翻为持边,以彼山是七重金山中最外边故。”

  【尼摩罗】 (界名)Nirmāṇarati,天名。玄应音义三曰:“尼摩罗天,或云须密陀天,此云化乐天,亦云乐变化天也。”六欲天之第五天也。

  【泥畔】 (术语)见“涅槃”条。

  【泥婆娑】 (衣服)与泥缚些那同。

  【泥瞿陀】 (人名)Nyagrodha,沙弥名。尝于阿育王殿前现严正之威仪,王为舍婆罗门而归敬沙门。见善见律一。

  【泥人】 (杂名)泥犁之人,谓堕狱之人也。释门正统四曰:“问博弈毁佛事?答:已配越州作泥人。”

  【尼萨耆】 (术语)尼萨耆波逸提之略。

  【尼萨耆波逸提】 (术语)巴Naiḥsargikapra-cittiya(Naiḥsargik-prāyaścittika),五篇罪之一。尼萨耆为尽舍,波逸提为堕。此罪聚总关于衣钵等之财物,故以其所犯之财物,舍于众中而忏悔之,谓之尽舍。若不忏悔,则结堕狱之罪,故曰堕。总有三十种,称为三十舍堕,行事钞中之一曰:“波逸提聚义翻为堕,十诵云: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中略)声论云:尼翻为尽,萨耆为舍。”四分戒本定宾疏下曰:“尼萨耆者,此翻为尽舍。波逸提者,此翻为堕。谓犯此罪牵堕三恶,若犯此堕,要先舍财,后忏堕罪,故云舍堕。”比丘尼钞一曰:“舍财舍罪舍心,具此三舍,故云尽舍。”

  【尼萨昙】 (杂语)Upaniṣada,数法之极少者。希麟音义一曰:“尼萨昙分,梵语数法之极也。或云优波尼酒陀,慧苑法师音义引瑜伽大论译为微细分,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析分中如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为优波尼萨昙分也。”

  【尼僧正】 (杂名)“南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敕尼宝贤为尼僧正。”见释书二十七。

  【尼沙陀】 (杂语)优波尼沙陀之略。

  【尼师但那】 (物名)与尼师坛同。

  【尼师坛】 (物名)Niṣīdana,又作尼师但那,[宁*页]史娜曩。译言坐具。一曰随坐衣。亦为卧具。长四广三。坐卧时,敷地护身,又布于卧具上护卧具之具也。以为礼拜之具者,谬也。寄归传二曰:“尼师但那坐卧具也。”行事钞下一曰:“四分为身为衣为卧具故制。”慧琳音义一曰:“尼师坛,梵语略也。正梵音具足应云[宁*页]史娜曩,唐译为敷具,今之坐具也。”名义集谓佛初度五人,及迦叶兄弟。并制袈裟,坐具在袈裟下。后度诸众,徒侣渐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由是制衣角在左肩,后为风飘,听以尼师坛镇上。后外道达摩多问比丘,肩上片布,持将何用?答曰:拟将坐之。达摩多曰:此衣既为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丘白佛: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肩,坐具还在衣下。张希复诗云: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即谓此也。

  【尼寺】 (杂名)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亲传曰:“于阿输阇国起三寺,一比丘尼寺,二萨婆多部寺,三大乘寺。”我国西晋建兴中,尼净检等于洛阳城西,创建竹林寺,是为尼寺之始。

  【泥塔】 (术语)以泥土作小塔,中纳经文而供养之。西域记九曰:“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率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盈积建大率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密教有其供养法,谓之泥塔供。为延命灭罪而修之。

  【泥塔供】 (修法)供养泥塔之法会也,或以供养实形之泥塔,或画泥塔之曼荼罗而供养之,为灭罪及息灾延命也。此为造塔延命功德经及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所说。

  【尼坛】 (杂名)比丘尼之受戒坛也。僧史略曰:“受戒初本僧尼同坛,本朝(北宋)太祖不许尼住僧中,自是始别为坛。”宋朝会要曰:“开宝五年二月,诏自今尼有合度者,只许于本寺起坛受戒。”按自此始别立尼受戒坛也。

  【尼提】 (人名)又作尼陀。除粪人之名。佛度之为大阿罗汉。见贤愚经尼提度缘品。

  【尼陀那】 (术语)Nidāna,译曰因缘,缘起。十二分经之一。说佛之说法缘起由序者。诸经多有通别二序,所谓别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论三十二曰:“尼陀那者,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有人问:故说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义上曰:“尼陀那,此云因缘。然有三类:一说请而语,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也。”开宗记一本曰:“尼陀那,此云缘起,或云因缘。”

  【尼陀那目得迦】 (术语)Nidānamātṛka,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译因缘。目得迦译本事。十二分经中之因缘经与本事经也。

  【泥丸】 (术语)同泥桓。见涅槃条。

  【猊下】 (杂语)猊者狻猊,即狮子之属。狮子座为佛菩萨等所坐之座床,后世转于尊称一宗硕德用之,今于各宗管长之尊称用之,犹言阁下足下等。

  【尼延底】 (杂语)Nyanti’,译曰深入,执取。贪之异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尼延底此言深入,贪之异名也。言穷极无厌,故以名之。”俱舍光记十六曰:“尼延底,此云执取,或云趣入,或云执滞。”

  【尼夜摩】 (杂语)Niyāma,译曰决定。慧琳音义十九曰:“尼夜摩位是菩萨不退转位也。”瑜伽略纂十三曰:“尼夜摩可言决定。”

  【尼衣】 (衣服)尼所著之衣。

  【泥曰】 (术语)与泥洹,涅槃同。僧肇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灭度。”资持记上一之一曰:“泥曰,或云泥洹,涅槃等,西音之转。小远疏中翻之为灭。智论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言永出诸趣。”见涅槃条。

  【猊座】 (物名)即狮子座。谓佛所坐处也。戴叔伦诗曰:“猊座翻萧瑟。”

  【拟宝珠】 (杂名)本为佛塔相轮上之宝珠,象其形置于栏杆之柱头者。

  【你罗建他】 (菩萨)Nilakaṇṭha,青颈观音之梵名也。

  【逆谤】 (术语)五逆罪者与诽谤正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昵缚】 (杂语)Jvāla,译曰光明。见唯识枢要上末。

  【逆观】 (术语)对顺观而云,逆次修观也。例如观十二因缘,不依无明,行,识,之次第,而观老死,病,生,有也。即从果探因也。真言从诸法无因而观,使归于本不生,称为逆观旋转。大日经疏第七曰:“若法无因,则谛不可得。若谛不可得,则自性钝也。若是自性钝,当知本性寂也。若本性寂,当知无相也。乃至若本不生,当知无因也。”

  【逆化】 (术语)佛菩萨之善计,化教行邪道之众生也,如灯光梵志,和须密多女等。

  【逆流】 (术语)须陀洹之译名,新作预流,旧作逆流。以初背生死之流而入涅槃之道故也。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陀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三:(中略)二随义傍翻,名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楞严经四曰:“今欲逆生死欲流,反穷流根至不生灭。”

  【逆路伽耶陀】 (流派)梵云路伽耶陀Lokāyata,译曰顺世外道。立顺世情之教外道名。梵云缚摩路伽耶陀Vāma-lokāyata,译曰逆顺世外道。又曰左顺世外道。反于顺世外道而立逆世情之左教之外道名。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迦耶底迦,云顺世外道,逆路伽耶陀者。先云恶征问人,正言缚摩路迦耶底迦,云左顺世外道。执与前乖者,名左顺世也。”法华嘉祥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逆路迦耶陀者,是恶论义。注经云:路伽耶陀者,如此间礼仪名教儒墨之流也。逆路伽耶陀者,如老庄玄书绝仁弃圣之例。又言:路伽耶陀,翻为世间行。逆路伽耶陀,此云逆世间行。”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逆顺】 (术语)又曰违顺。违逆真理谓之逆,随顺真理谓之顺。又用于各种之意义,如逆流顺流,逆缘顺缘等。

  【逆顺三昧】 (术语)于顺逆诸法得自在之禅定。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于诸法中逆顺自在。”

  【逆修】 (术语)逆修吾死后之佛事也。又云豫修。灌顶随愿往生十力净土经曰:“四辈男女,能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未终之时,逆修三七。燃灯续明,悬缯幡盖。请召众僧,转诵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不?佛言: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释氏要览下曰:“豫修斋七。”(按要览误本经之三七为生七而为斋七之说)。

  【逆喻】 (术语)谓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谓大河,大河有本谓小河,小河有本谓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见涅槃经二十九,三藏法数三十二。

  【逆缘】 (术语)恶事为佛道之缘也。盖对于佛果菩提则恶为逆缘,善为顺缘,对于生死苦果,则善为逆缘,恶为顺缘。总之违逆固体之果性者,皆逆缘也。楞严经六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论之顺逆二缘,为对于佛果菩提者,逆佛道之道为逆缘,顺佛道之道为顺缘。而顺逆虽异而其结缘佛道则一也。因之顺逆二缘共欲济度。是佛道之本意也。止观五上曰:“因缘有逆顺,顺生死者,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逆生死者,以无漏正慧为因,行行为缘。俱损生破惑。”

  【拈槌】 (术语)拈起槌也。

  【蔫干净】 (饮食)五净食之一。见“五种净食”条。

  【拈古】 (术语)拈起古则批评也。碧岩第一则颂评曰:“大凡颂古,只是绕路说禅,拈古大纲,据疑结案而已。”

  【拈花微笑】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照金色波罗华条。

  【拈提】 (术语)禅林说法,于其结末拈起古则而终法座,谓之拈提结座,即拈提古则之略也。

  【拈香】 (仪式)拈香烧之也,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谓之祝圣拈香。为佛拈者,谓之嗣法拈香。敕修清规开堂祝寿曰:“拈香祝圣,次拈帝师,省院、台宪、郡县、文武官僚香,侍者逐一度香,法嗣香住持怀中拈出自插炉中。”嗣法拈香,住持自以香插于炉,其余拈香,住持拈香付侍者,侍者以之插入炉中。又为佛祖及檀越等拈香,后陈法语者,是名拈香佛事。备用清规达磨偈曰:“住持举拈香佛事。”

  【拈衣】 (仪式)拈者撮也。佛传法而付法衣时,弟子撮之下法语,谓之拈衣,此为弟子初出世,开堂时行之者。敕修清规受请人际坐曰:“若新命是嗣法弟子住持付法衣,有法语被衣。”

  【拈语】 (术语)禅门宗匠,拈起示人之语也。如古则,公案,机缘等是也。

  【年忌】 (术语)人亡后三年等修佛事追荐其人谓之年忌,又云年回。盖佛教吊祭亡者止于中阴七七日也(大灌顶经梵网经等)。故支那称为累七斋又称七七斋。每七日修斋会也(释氏要览下),然百日已后之佛事,于佛教无本据,其中百日与一周忌三年忌依支那之儒礼也,百日即儒之卒哭,一周忌者小祥,三年忌者大祥也。释门正统曰:“若百日与大小祥之类,皆托儒礼因修出世法耳。”

  【年戒】 (术语)年者生年,戒者戒腊也。受戒已后之年数谓之戒腊。

  【年腊】 (术语)僧年曰腊。故称年岁曰年腊。白居易送文畅上人诗曰:“貌依年腊老。”

  【年满受具】 (术语)年满二十受比丘之具足戒也。二十岁下不许。随机羯磨曰:“律本年满二十者,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一念,七十岁已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

  【年星】 (术语)人人之当年星也。若其星为他所侵,则其人蒙灾害云,密教有禳之之法,俗谓之星祭。见“星祭”条。

  【辇寺】 (杂名)辇车往来之寺也。言王公建立之大寺。

  【念】 (术语)于所对之境记忆不忘也。唯识论三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内心存意之异名也。”大乘义章十二曰:“守境为念。”又深思其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又心之发动,迁流于三世,谓之念。如前念,后念,念念等是也。

  【念不退】 (术语)三不退之一。谓菩萨既断根本无明,一分中道之正念,永不退失也。

  【念常】 (人名)元沙门,念常,号梅屋。世世居华亭。十二岁于平江圆明院出家。博究群书。后参佛智晦机和尚有省。礼五台,游燕京,帝师发思八尊宠使预金书藏经之列众,因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今本有三十四卷),时元顺帝至正元年也。住持嘉兴祥符禅寺。见佛祖通载序,续释氏稽古略一。

  【念持】 (术语)忆念受持也。八十华严经一曰:“皆勤念持一切诸佛所有名号。”智度论四十八曰:“念持智慧,在缘中不令散恼,故名念持。”

  【念处】 (术语)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察境曰念处。梵Smṛtyupasthāna。

  【念定】 (术语)正念与正定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念定总持。”注“肇曰:念正念,定正定。”

  【念法】 (术语)六念之一。念佛法之胜利妙德也。

  【念佛】 (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三有相念佛,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四无相念佛,即上之实相念佛也。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今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而诸大乘之说,独限于阿弥陀佛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偏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起信论曰:“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中本曰:“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念佛观】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恶业障多者,一心观佛之相好而治之也。

  【念佛行者】 (术语)修行念佛之人。唱六字名号之人。

  【念佛回向】 (术语)念佛者,回向其功德于净土,或回向于死者也。亦谓念佛后所唱之回向文。其文即观无量寿经所载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文也。【念佛回向】(术语)念佛之后所唱之回向文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十六字,为观无量寿经之文。

  【念佛门】 (术语)专念弥陀如来往生净土之法门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依念佛一门聊集经论要文。”同下本曰:“四十八愿中,于念佛门,别发一愿。”

  【念佛免摩竭难】 (传说)五百贾客,入海采宝。值摩伽罗鱼王开口,海水入其中,船去驶疾。船师问楼上人,汝见何等?答言:见三日出,白山罗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师言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也。一日是实日,两日是鱼目,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将了,宜各各求其天神,以自救济。中有五戒之优婆塞,语众人曰:吾等当共称南无佛。佛为无上,能救苦厄,众人一心同声称南无佛。是鱼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闻称佛声,心自悔悟,即合口。船人得脱。见大悲经三,譬喻经六,贤愚经六,智度论七,分别功德论中。

  【念佛念法念僧】 (术语)忆念佛法僧三宝之恩德也。

  【念佛三昧】 (术语)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又如法华三昧,二十五三昧,弥陀三三昧为法会勤行式之名。

  【念佛三昧宝王论】 (书名)三卷,唐终南山飞锡撰,开二十门而劝赞念佛。

  【念佛三昧经】 (经名)菩萨念佛三昧经之略名。

  【念佛三味六譬】 (名数)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三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三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念佛陀罗尼】 (术语)念佛与陀罗尼也。念佛为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往生】 (术语)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于念佛三昧,一生造恶之凡夫身亦直往生于极乐也。或谓行口称念佛,心念不乱,往生极乐。或谓以定善散善之回向而往生,皆以念佛为本,故概称往生弥陀佛国者,曰念佛往生。

  【念佛往生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念佛为本】 (术语)往生极乐净土之业因,以弥陀本愿正定业之称名念佛一行为根本也。

  【念佛为先】 (术语)谓念佛为胜于一切余行之净土往生业因也。乐邦文类二曰:“功高易进,念佛为先。”选择集曰:“往生之业,念佛为先。”

  【念佛为宗】 (术语)以念佛三昧为经之宗也。即弥陀教(弘愿)之经宗是。

  【念佛者】 (术语)称弥陀名号愿净土往生之人也。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念佛正信偈】 (书名)日本亲鸾着。在净土文类钞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与正信念佛偈少异,而义意则全然相同。正信偈由第十八之因愿文“三信十念”而题为正信念佛。此偈由其成就之文“闻名欢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念佛宗】 (流派)称弥陀名号而愿往生之宗门也。为唐道绰,善导等诸师所弘通。即净土宗也。日本谓之净土真宗。五会法事赞曰:“持戒坐禅名正法,念佛成佛是真宗。”

  【念根】 (术语)五根之一。见“根”条。

  【念观两宗】 (术语)谓观无量寿经之经宗有观佛为宗与念佛为宗之两宗也。念佛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显义,释迦教之经宗也。观佛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隐义,弥陀教之经宗也。此为善导之玄义分所说。

  【念戒】 (术语)六念之一。谓忆念戒行功德也。

  【念经】 (术语)思惟忆念经意也。传灯录五(法达章)曰:“六祖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师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念力】 (术语)五力之一。专念之力,能抗他之障碍,谓之念力。遗教经曰:“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普贤经曰:“念力强故,得见我身。”

  【念漏】 (术语)妄念横漏泄也。临济录曰:“把捉念漏不令放起。”

  【念念】 (术语)梵语刹那,译曰念,刹那者,时之极少,凡物变化于极少时者,莫如心念,故刹那义翻为念。念念者,刹那刹那也。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刹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无量义经曰:“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宝积经九十六曰:“是身无量过患,微尘积集,生住异灭念念迁流。”又前后之心念,亦云念念。

  【念念无常】 (术语)二无常之一。一切有为之法,刹那刹那生灭而不停住,是曰念念无常。见智度论四十三。

  【念念相续】 (术语)行者所起之心念系住一处而不散,后念继前念,中间不杂余念,即一向专念也。又世所谓口称不绝也。楞伽经曰:“譬如心意于无量百千由旬之外忆先所见种种诸物,念念相续,疾诣于彼。”观念法门曰:“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念如意足】 (术语)见“四如意足”条。

  【念僧】 (术语)六念之一。念持僧之功德而不忘也。

  【念声是一】 (术语)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文有乃至十念,善导之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赞释为下至十声。选择集上曰:“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则是声,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感师释云: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故知念即是唱也。”

  【念施】 (术语)六念之一。忆持而不忘布施之功德也。

  【念食】 (术语)九食之一。修行之人忆念所得之善法而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益自身,是名念食。

  【念死】 (术语)八念之一。人于一切时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念死者有二种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缘死。是二种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杀必当自死。(中略)是身一切时中皆有死,不待老。”

  【念诵】 (术语)梵语瞿醯。译曰念诵。意念口诵佛名及经咒也。普贤观行记曰:“在心曰念,发言曰诵,言由于心故曰念诵。”盂兰盆经疏记上曰:“念诵即通佛名经咒。”演密钞曰:“梵语瞿醯,此云念诵。”又禅林之念诵,称十佛名。每月三八日于僧堂有念诵式,又每日斋粥二时有念诵,皆称十佛名。

  【念天】 (术语)六天之一。小乘说念欲界天,大乘说念一切三界之天,是欲使念天之富乐。而修施戒等之善业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声闻法中说念欲界天,摩诃衍中说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时,或心着人间五欲,以是故佛说念天。若能断淫欲,则生上二界天中。若不能断淫欲,生六欲天中。是中有妙细清净五欲,佛虽不欲令人更生受五欲,有众生不任入涅槃,为是众生说念天。如国王子在高危处立,不可救护,欲自投地,王使人敷厚绵蓐,堕则不死,差而堕地。”

  【念无减】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念无失】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念言】 (术语)心念口言也,又念中之言,心念中所作之言辞也。法华经信解品曰:“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见逼迫。”

  【念着】 (术语)念妄念之心境而执着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念珠】 (物名)即数珠也,又以捻数珠而云。唐书李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

  【念珠经】 (经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之略名。一卷,不空译。佛敕金刚手菩萨说念珠之功德利益。

  【娘矩吒】 (动物)虫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娘矩吒,此云粪屎虫。有觜如针,亦云针口虫。穿骨食髓者也。”

  【鸟翅】 (故事)四分戒本疏二上曰:“律中龙珠鸟翅,一去不还。”行宗记二上曰:“鸟翅者,昔有比丘住林间,正患夜半众鸟悲鸣。佛教乞鸟两翅,即飞出林不复还矣。”

  【鸟道】 (术语)禅道至难,险如鸟道,鸟道者地名也,又至道寥廓,如空中鸟迹也,洞山录曰:“我有三路接人,鸟道玄路展手。”玄中铭序曰:“寄鸟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括,然虽空体寂然,不乖群动。”同铭曰:“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祖庭事苑四曰:“鸟道犹虚空也。”南中入志曰:“鸟道四百里,以其险绝兽尚无蹊,特上有飞鸟之道。”李白诗曰:“西当太白有鸟道。”

  【鸟迹】 (譬喻)空中之鸟迹,以譬物之无实体也。涅槃经二曰:“譬如鸟迹,空中现者,无有是处。有能修习无我想者,而有诸见者,亦无是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空中鸟迹,妒石女儿。”

  【鸟窠禅师】 (人名)名道林,唐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于荆州果愿寺受戒。至京师谒径山道钦禅师而契悟心要。后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有鹊巢于侧,人又曰鹊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闻师之道,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曰:弟子位镇山河,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耶。曰:佛法大意如何?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童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居易颔叹,数从问道,穆宗长庆四年二月十日跏趺而化,敕谥圆修禅师。见传灯录四,稽古略三。

  【嬲恼】 (杂语)扰攘之意。隋书曰:释迦之苦行也,是诸邪道。并来嬲恼,以乱其心。

  【鸟鼠僧】 (譬喻)鸟鼠者蝙蝠之异名,以譬破戒之比丘。佛藏经上曰:“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而实无有鼠鸟之用。其身臭秽,俱乐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复如是。既不入于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又如鼠唧唧声,鸟空空声,谓无意味之语也。止观八曰:“鼠唧鸟空。”

  【尿床鬼子】 (杂语)痛骂人之称,犹言小便之饿鬼也。临济录曰:“这尿床鬼子。”

  【尿闼】 (杂名)小便处也。

  【涅伽多】 (杂名)Nirgata,天狗星也。大日经疏五曰:“于南纬之南置涅伽多,谓天狗也。”

  【涅迦罗】 (杂名)Niṣkāla,译曰暂时。唯识枢要上本曰:“涅者暂也,迦罗时也。”

  【涅哩底】 (神名)Nirṛ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哩底方。大日经疏五曰:“西南涅哩底。”

  【涅槃】 (术语)Nirvā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昵缚喃Parinirvāṇ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槃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槃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证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涅槃八味】 (名数)涅槃所具备之八种法味: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是也。大藏法数曰:“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云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是乃三德秘密理藏也。此之理藏,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而有八种法味。故泥洹经立此八味之名。”

  【涅槃城】 (譬喻)涅槃为圣者之所居,故譬之宫城。长阿含经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槃城。”楞严经十曰:“背涅槃城,生天魔种。”楞伽经三曰:“缘自觉了向涅槃城。”智度论二十曰:“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

  【涅槃点】 (术语)见“涅槃声”条。

  【涅槃叠那】 (术语)Nirdhāpana,又Nirdahana,译曰焚烧。见“荼毗”条。

  【涅槃饭】 (譬喻)见“涅槃食”条。

  【涅槃分】 (术语)出处在昙鸾论注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解此有种种:一、分为分圆之义。谓往生于极乐证涅槃之一分,涅槃之分得,证理未为圆满也。二、分为因之义。谓可至涅槃之因分。正定聚之身分也。三、分为分齐之义。谓涅槃证果之分齐。即言涅槃也。

  【涅槃风】 (譬喻)涅槃之妙理,送人至于菩提,故譬之于风。涅槃经九曰:“是时忽遇大乘大涅槃风,随顺吹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涅槃佛】 (术语)华严经十佛之一。佛之应身,化事既毕,而示现灭度者。又涅槃像也。

  【涅槃缚】 (术语)乐着涅槃而不利众生者,是小乘之境界也。金刚三昧经曰:“无住菩萨言:心得涅槃,独一无伴,常住涅槃,应当解脱。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缚。”

  【涅槃宫】 (譬喻)涅槃为众圣之所游,故譬之于宫殿。俱舍论三十曰:“此涅槃宫一广道,千圣所游无我性。”同光记三十曰:“大涅槃众圣所居,名涅槃宫。”

  【涅槃会】 (行事)二月十五日追悼佛入灭之法会。揭涅槃像,读诵遗教经。释氏要览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营会供养,即忌日之事也。”

  【涅槃忌】 (行事)见“涅槃会”条。

  【涅槃际】 (术语)见“二际”条。

  【涅槃寂静印】 (术语)三法印之一。一切众生起惑作业流转于三界,故佛说涅槃寂静之法,使得离生死,至于寂灭也。

  【涅槃界】 (术语)界者藏之义,涅槃能藏无为之万德故曰界。又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于生死界,则谓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慧海,渐至涅槃界。”

  【涅槃经】 (经名)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三卷,失译,般泥洹经三卷,是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于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经。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经,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方等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泥洹经六卷,隋阇那崛多译四童子三昧经三卷,此三本广略不同,然皆为大乘涅槃经之初一分也。其全经为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称为北本涅槃。后刘宋慧观等再治前经为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称为南本涅槃。说佛之涅槃,非灰身灭智,佛今虽现入灭之相,然佛身常住不灭。此外唐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说佛之附属及入涅槃,荼毗,分骨等事。是为前经后分之补足,故称为后分经。已上数本中,常称为涅槃经者,乃南北二本之大般涅槃经。南本不拘有台家章安之疏,诸宗一般通用者,北本涅槃也,各家之注述及关于本经之著作如下:涅槃经玄义二卷,隋灌顶撰。涅槃经疏三十三卷,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涅槃义记二十卷,隋慧远述。涅槃经游意一卷,隋吉藏撰。大涅槃经玄义文句会本二卷,隋灌顶撰,唐道暹述,日本守笃分会。涅槃经会疏条目三卷,涅槃经会疏,三十六卷,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日本本纯分会。涅槃经疏私记十二卷,唐行满集。涅槃经疏私记九卷,唐道暹述。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二十卷,缺卷十五,宋智圆述。涅槃经治定疏科十卷,宋智圆撰。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四卷,宋智圆述。科南本涅槃经三十六卷,元师正排科,可度重订。涅槃经会疏解三十六卷,元师正分科,明圆澄会疏。涅槃经末后句一卷,净挺着。

  【涅槃经后分】 (经名)大般涅槃经后分之略名。又称为后分涅槃经,后教涅槃经。

  【涅槃乐】 (术语)三乐之一。离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稳,谓为涅槃之乐。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

  【涅槃论】 (书名)大般涅槃经论之略名。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达磨菩提译。译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

  【涅槃曼荼罗】 (术语)图画佛入灭时之一会者。即涅槃像也。

  【涅槃门】 (譬喻)入涅槃城之门户也。无量义经曰:“开涅槃门,扇解脱风。”般舟赞曰:“念佛即是涅槃门。”又葬所四门之一。北方为涅槃门。北方为阴之极,故以配于寂静之涅槃。见“四门”条。

  【涅槃那】 (术语)涅槃之具名。涅槃玄义上曰:“毗婆沙云涅槃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大乘义章十八曰:“涅槃,此名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华严疏钞五十二曰:“那,入义。”

  【涅槃色】 (术语)黑色也。以五转中涅槃当于北方黑位故也。见“五转”条。

  【涅槃僧】 (衣服)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内衣),僧祇佛于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三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裙法横叠围身,长绳四绕使正,多致不齐。”同下一之二曰:“翻内衣,西国本无裈裤,即以此衣衬体着故。”慧琳音义八十二曰:“泥缚些那,僧方裙也,旧云涅槃僧。”西域记二曰:“泥嚩些那,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缁。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

  【涅槃山】 (譬喻)对于生死之河而譬涅槃于山。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又佛之入涅槃,如日之入山,故譬涅槃于山。涅槃经十四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大日经疏二十曰:“如是大涅槃迹极通本,众生有缘薪尽,即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既隐于涅槃山,故黑色也。”

  【涅槃声】 (术语)于梵音显等满口声之大涅槃义者曰涅槃声。其形为..ḥ之二点,例如aḥ则谓之涅槃点。又依五字五音转生之义,谓为涅槃轮。其本字乃(也)(啰)(罗)(缚)(奢)(沙)(娑)(诃)之八字也。若此等字,连于上字则成上字涅槃之义。见悉昙藏二。又一说,加(滥)(讫叉)之遍口声,以十字为涅槃声。梵汉对映集上曰:“往昔天竺有干政师子,威势胜余,此师子不恐法师之近,猎师依敕命成法师之形而射毙之,师子死时唱等十字,因玆名为涅槃之十字。”贤愚经及报恩经详记坚誓师子为法师所死之因缘,然不说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经轨之典据耶?抑出于口传耶?宜更考之。

  【涅槃圣】 (人名)秦之道生,见略本之涅槃经(法显译之六卷本佛说大般泥洹经),发明佛身常经之义。闻者初不信之。及广本出,果然。时人称为涅槃圣。涅槃玄义上曰:“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

  【涅槃食】 (譬喻)涅槃譬之食。南本涅槃经四曰:“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北本涅槃经曰:“涅槃饭。”

  【涅槃四柱】 (名数)见“四出偈”条。

  【涅槃堂】 (堂塔)又曰延寿堂,省行堂,无常院。送病僧使入灭之处也。佛祖通载三十曰:“他日涅槃堂孤光独照时,自验看。”

  【涅槃头】 (职位)掌涅槃堂事者。

  【涅槃相】 (术语)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于四禅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于诸禅定,终于第四禅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居,即以转轮王之荼毗式,移于金棺,诸大力士奉金棺,七匝拘尸那城至荼毗所。过七日。时积大栴檀,投香烛,欲烧之,而火不燃。阿[少/(兔-、)]楼驮言:是待迦叶之至也。时迦叶与五百弟子在耆阇崛山。知如来涅槃,欲拜如来之最后,更经七日,诣荼毗所。如来自金棺出双足使见之。于是诸大力士投以七宝大炬,亦悉殄灭。迦叶言人天炬火。何得荼毗如来之宝棺?尔时如来以大悲力自入火光三昧,由心胸中火踊出棺外,渐渐荼毗,至七日,香楼宝楼焚尽。八国诸王竞欲取舍利,既兴兵,既而徒卢那(香姓)婆罗门以舍利分于诸王,各起塔供养之(后分涅槃经小乘大般涅槃经)。四教仪七曰:“于第四禅中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利为人天福用,身智俱灭,入无余涅槃。”

  【涅槃像】 (图像)佛于双林树下头北面西横卧入涅槃之相也。

  【涅槃像曼陀罗】 (图像)画释尊横卧宝床,五十二类异众围绕之而哀恸之相也。画虚空云中有一僧,携锡杖立于前,无数天人从于后而降临之相者,是尊者阿那律(又曰阿泥楼驮),于如来身入棺后,升忉利天,以世尊入灭之事,告摩耶夫人,摩耶闻之哀慕,自天下趣于双树间也。见摩诃摩耶经下。佛北首下娑罗树之枝,遥悬锦囊及锡杖者,是为佛之钵盂及锡杖。佛入灭时手付阿难者也。见菩萨处胎经一。佛之足下有二老婆抚如来之足而涕泣者,悲身贫不能如余人为前后之供养也。见小乘大般涅槃经下。佛前一比丘迷倒,余僧垂手而慰之者,阿难深没忧海,投如来前如死人,阿那律安慰之,使于如来致四问之状也。见智度论二。大力士之悲哽鸣咽相,是金刚力士也。见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涅槃夜阿阇世王梦】 (故事)阿阇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不知如来涅槃。于涅槃夜,梦月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缤纷而陨,复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于天上,复见天上有大火聚。遍空炽燃,而堕于地。见后分涅槃经下。

  【涅槃印】 (术语)具曰涅槃寂静印。三法印之一。佛决定而说涅槃寂静之理,使众生离烦恼生死。为涅槃寂静之法印,经中有此法印者,为真实之佛说。犹如世之印契也。又保证得涅槃证果之印契也。大集经五十三曰:“若有众生为我出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设不持戒,彼等悉已为涅乐印之所印也。”

  【涅槃月日】 (杂语)大般涅槃经一曰:“二月十五日临涅槃。”善见律一曰:“二月十五日平旦时入无余涅槃。”长阿含经四曰:“二月八日取涅槃。”菩萨处胎经曰:“二月八日入般涅槃。”萨婆多论二曰:“以八月八日沸星出时取般涅槃。”西域记六曰:“闻之先记曰:佛生年八十,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槃涅,此当于三月十五日也。说一切部则谓佛以迦剌底迦月后半八日入般涅槃,此当于九月八日也。”涅槃经三十,就佛于二月十五日涅槃,共列十七义。共一义二月为春阳之月,万物生长。此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众生如是常想而显如来真常故也。又十五日日无亏盈,诸佛大涅槃,亦无亏盈,故以十五日入涅槃也。

  【涅槃洲】 (譬喻)涅槃譬之洲渚也。智度论七十一曰:“涅槃是为洲,众生没在四流水中,佛以八正道船引着涅槃洲上。”

  【涅槃字义】 (术语)前言涅槃为灭等者,是字释也,更有义释涅槃Nirvāna者。婆沙论二十八曰:“涅名稠林,槃名为出。出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织,涅名为不,以不织故,名为涅槃。如有缕者便有所织,无则不然,如是若有业烦恼者便织生死,无学无有业烦恼,故不织生死,故名涅槃。复次槃名后有,涅名无,无后有故,名为涅槃。复次槃名系缚,涅名为离,离系缚故,名为涅槃。复次槃名一切生死苦难,涅名超度,超度一切生死苦难,故名为涅槃。”涅槃经二十五曰:“涅者言不,槃者言织,不织之义,名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义乃名为涅槃。槃言去来,不去不来,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义,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无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无新故义,乃名涅槃。槃言障碍,无障碍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有优楼佉迦毗罗等弟子言:槃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槃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槃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槃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

  【涅槃宗】 (流派)支那十三宗之一。依涅槃经而弘布佛性常住之旨之宗也。自北凉之昙无谶初译此经,宋之慧成,昙无成,僧庄,道汪,静林,慧定,昙斌,超进,法瑶,道登,昙度,道成诸师,制疏作章。弘布甚盛。在隋则净影,智徽,法砺,道绰等,多以涅槃为宗。至唐朝道宣,法宝各有所弘,而所归在于涅槃,法宝特立五时教,摄大小乘。及天台宗盛,法华涅槃同厌于醍醐味之说,此宗自属于彼,别无以涅槃为宗者。

  【涅槃宗五时教】 (术语)三论玄义曰:“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场等沙门慧观,仍制经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顿教,即华严之流,但为菩萨具足显理。二者,始从鹿苑,终竟鹄林。自浅至深,谓之渐教。于渐教内开为五时:一、三乘别教,于阿含经等,别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投声闻缘觉菩萨之三机者。二、三乘通教,专说般若经通化三乘者。三、抑扬教,说维摩思益之诸经,而赞扬菩萨挫折声闻者。四、同归教,说法华经,使彼三乘归于一极者。五、常住教,说涅槃经以明佛果之常住者。又此五教如其次第名为有相、无相、抑扬、会三归一、圆常。

  【孽镜台】 (传说)在秦广王殿右,高丈一,镜大十围,向东悬挂。使恶人照此自见在世自心之险,死赴地狱之险。

  【恁么】 (杂语)如此之意。传灯录九曰:“六祖问:什么物恁么来?”婆子烧庵则曰:“正当恁么时如何?”碧岩四十三则曰:“从上来还有恁么家风也无。”祖庭事苑一曰:“恁么,上当作与。么,正从云作么。与么,指辞也。”

  【凝然常】 (术语)凝然常住之意。对于不断常相续常而言。又云自性常或本性常。即自性常住之真如法性也。见群疑论二。

  【宁尾拏】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译曰坚实心合掌。见大日经疏十三。

  【牛】 (譬喻)譬佛于牛曰牛王。见“牛王”条。

  【牛车】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说羊鹿牛三车。成佛之道。譬如牛车。见“火宅”条附录。

  【牛粪】 (杂名)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效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遍地重积,梵俗以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过已,细治所掘之土稍稍填之,润以牛液筑令坚固,平正犹如手掌。次用瞿摩夷瞿模怛啰Gomūtra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为顺彼方俗以为清净故。”准胝陀罗尼经曰:“瞿摩夷,唐云牛粪。”惟楞严经七曰:“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地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又,Gomayī。

  【牛粪种】 (杂名)瞿昙姓之别名,释迦姓为瞿昙姓,瞿昙之元祖,自甘蔗园牛粪中生,故名牛粪种。见俱舍光记二十七。

  【牛狗外道】 (流派)六种苦行外道之一。持牛戒或狗戒之外道类也。见涅槃经十六。

  【牛过窗棂】 (公案)五祖演示佛眼远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为什么尾巴不得过。见续传灯录五祖章。

  【牛醐】 (杂名)取自牛之醍醐味。秘藏宝钥上曰:“驴乳牛醐,不可不察。”

  【牛黄加持】 (修法)又作牛王加持。安产加持作法之一。此法起于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其文曰:“若女人无男女,以牛黄于桦皮上书此真言而带之,不久当有男女。”

  【牛货洲】 (地名)古云瞿伽尼,或作瞿耶尼瞿陀尼,皆讹转也。正云遇嚩柅。义译为牛货。毗昙云:以彼多牛,用牛货易故。因以为名。见希麟音义。

  【牛迹】 (杂语)牛行之迹也。谓佛为牛王,佛之教法为牛迹。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大海内于牛迹。”

  【牛迹比丘】 (人名)佛弟子憍梵波提之译名。法华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呞。”增一阿含三曰:“乐居天上,不处人中,所谓牛迹比丘是也。”宝物集三曰:“罗汉尽诸漏,留牛迹名称。”梵Gavāmpati’。

  【牛角】 (譬喻)牛之角。以譬物之并立者。止观辅行一之一曰:“牛角表双。”

  【牛角山】 (地名)见“牛头山”条。

  【牛角娑罗林】 (地名)沙罗双树林之别称。双树并立四方犹如牛角,又拘尸那城译为角城,沙罗林在此地,故曰牛角。辅行一之一曰:“以牛角表双,以沙罗名树。沙罗西音,此云坚固。坚固之名,称树德也。故知牛角表双,义兼三角,此即最后说涅槃处。”

  【牛角娑罗林经】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四十八。舍利弗与阿难共说发起此林之法。佛赞之。

  【牛角一触】 (传说)牛角一触袈裟而生于天也。文句记三中曰:“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诤,念此袈裟生慈悲心。(中略)龙得一缕,牛角一触。”或作牛触一角。言牛触袈裟之一角。即死而生于天上也。

  【牛戒】 (术语)戒禁取见之一种。天竺之外道有执牛行以为生天之因者。百论疏上中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论说,合眼低头食草以为牛法,彼见牛死得生天上,即寻此牛八万劫来犹受牛身。不达尔前有于天因,谓牛死得生天,是故相与持于牛戒。成论云:持牛戒,若成则堕牛中,如其不成则入地狱。然外道苦行世人信之。”智度论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罗刹鬼戒,哑戒,聋戒。”

  【牛驴二乳】 (譬喻)譬似而非者。智度论十八曰:“譬如牛乳驴乳其色虽同,牛乳枰则成蕴,驴乳枰则成粪。佛法语及外道语,不杀不盗,慈愍众生。摄心离欲,观空虽同。然外道语初虽似妙,穷尽所归,则为虚诳,一切外道皆着我见。”

  【牛毛尘】 (杂语)七倍于羊毛尘者。住于牛毛尖之微尘也。见俱舍论十二。梵Gorajas。

  【牛皮】 (譬喻)被牛皮而向日,则弥坚,系龙须而入水,则益痛。牛皮龙须虽贵,还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伤法身之慧命也。止观五曰:“设便欲舍三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转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笱口,蛾趣灯中。狂计邪黠,逾速逾远,渴更饮咸。龙须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系体,向日弥坚。盲入棘林,溺堕洄澓。”同辅行曰:“有相之福如龙须牛皮,戒定慧三如身如体,有相心修如缚如系,受人天果如入如向,却堕三途如弥坚转痛。故大论云:夫利养者如龙须绳缚身入水,初损戒皮,次损定肉,后损慧骨。”

  【牛山】 (杂名)牛头山之略。

  【牛檀】 (植物)牛头栴檀之略。

  【牛头】 (异类)地狱之鬼卒,或为牛头之形,或为马头之形。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跄矟,驱入城门。”五句辛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智度论十六曰:“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刹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咬啮[齿*查]掣罪人。”冥祥记曰:“宋何澹之得病,见一鬼,形甚长壮,牛头人身,手执铁叉。”沙门慧义曰:“此牛头阿旁也。”

  【牛头禅】 (流派)以牛头山法融为祖之禅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禅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玄素。素下有道钦。钦开径山,受代宗之信仰,赐号国一。钦门有鸟窠道林,与白居易问答有名。牛头门风,虽一时振于唐代,而其末遂不盛。宗密之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曰:“牛头宗之意,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连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为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虽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即此可以见其宗风。南宗诸师,颇诋击牛头一派。彼黄檗希运:“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脑,方辨得邪正宗党。”即其一例。又见传灯录四及九,祖庭事苑一等。

  【牛头山】 (地名)梵名瞿室[饥-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阗市南十三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余里,有瞿室[饥-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乘”是也。大集经第四十五所谓:“复以阎浮提于阗国中水河岸上牛头山边近河岸侧瞿摩娑罗香大圣人支提住处,付属吃利呵婆达多龙王,令守护供养。(中略)如来今以于阗国牛角峰山瞿摩娑罗干陀牟尼大支提处付嘱我。”与之相合。旧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曰:“边夷国土,有菩萨住处,名牛头山。”新华严经第三十二有曰:“疏勒国有一住处,名牛头山。”疏勒于阗,地虽不同,然境域相近,恐即一山也。又在江苏江宁南三十里。双峰对峙,宛如牛角,故名。又称双峰,天阙,破头山。后世呼为牛首山。相传梁武帝曾于此建精舍,古来高僧驻锡者不少。华严探玄记第十五所谓:“润州江南有牛头山,彼中现有佛窟寺,又有四辟支佛影,时时出现”者。即是也。唐贞观中,法融禅师于(幽栖寺)北岩石室,闻四祖道信之教,后在此地振宗风。为所谓牛头禅之一派。日本传教大师传入日本之禅即其法流也。又见景德传灯录四,祖庭事苑一,五灯会元四等。

  【牛头山法】 (流派)牛头山法融禅师之一派。参照“牛头禅”条。

  【牛头天王】 (天名)祇园精舍之守护神。谓为乐师如来之化身。

  【牛头香】 (植物)牛头栴檀也。详见“牛头栴檀”条。

  【牛头栴檀】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śīrṣaka-candana。

  【牛王】 (杂语)牛中胜者。胜鬘经曰:“如牛王,形色无比胜一切牛。”以譬佛菩萨。涅槃经十八叹佛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龙王。”无量寿经下叹菩萨之德。曰:“犹如牛王,无能胜故。”大毗婆沙一百七十七释迦菩萨赞底沙佛之偈曰:“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

  【牛王尊者】 (人名)佛弟子憍梵波提之译名。无量寿经上曰:“尊者牛王。”余经译为牛呞、牛迹、牛相等。见“憍梵波提”条。

  【牛羊心眼】 (譬喻)与牛羊眼同。金光明玄义上曰:“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论道也。”

  【牛羊眼】 (譬喻)牛羊之眼,以譬见之劣。智度论八十二曰:“肉眼所见,与牛羊无异。”止观一下曰:“如牛羊眼不解方隅。”玄义二上曰:“不可以牛羊眼观视众生,不可以凡夫心评量众生。”

  【脓烂想】 (术语)九想之一。

  【脓血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弄花钹】 (杂语)吹剑录曰:“出殡之夕有少年僧出弄花钹花鼓槌,专为悦妇人掠钱物之计。”古杭杂记曰:“佛事有所谓花鼓槌者,每举法乐,则一僧三四棒在手轮转抛弄。”

  【奴婢】 (杂名)奴隶之男女也。印度土著之蕃人,为征伏者所使役者。亦为一个之财产。经中诸所有“奴婢钱财”之语。

  【笯赤建】 (地名)Nujkend,印度西北方中央亚细亚之地也。玄奘入竺时过此地。见西域记一。

  【奴仆三昧】 (术语)诸尊诸明王等使者辨事之三昧也。

  【弩蘗帝】 (杂语)Anvāgati’,大疏九曰:“弩蘗帝,是随至义,亦是遍至义,亦是逝义,进不住义。”演密钞七曰:“是随至义者,谓一切众生有发起始觉菩提心,无处不随至,即是达字菩提心为因,亦是遍至义者。谓大悲心于众生界悉遍至故,即是驮字大悲为根,亦是逝义者。十地行满妙往菩提之彼岸故,即是昙字方便为究竟,言进不住义者。谓得果不舍因门,而起化用,亦属方便为究竟,但摄利他为异,尔即是箨字门也。”

  【弩达啰洒】 (术语)Durdharṣa,法身佛之奉教者也,常守护曼荼罗之内门,住右边。译云难执持,亦云难降伏。以毗卢遮那之大空无碍力故,于一切能执持降伏之者。又译云不可越,亦云不可观视。无能见者。以常奉宣如来之三昧耶教,故威势尊严,无敢过越者。又彼之光明,[目*匍][目*匍]猛盛,如集百千之日轮,一切婴童不能视日轮也。欲具如是众义,故存其梵名。

  【暖洞】 (杂名)暖寮之异名。

  【暖法】 (术语)对于见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经了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也。此为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也。俱舍颂疏二十三曰:“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

  【暖帘】 (物名)禅语。防风之绵布帘,谓之暖帘。敕修清规月分须知曰:“四月候天气,僧堂内下暖帘,上凉帘。”

  【暖寮】 (仪式)禅语。又曰暖寺,暖席。入寮之人,办茶果等飨先居之人。谓之暖寮。又言他人贺入院。

  【暖寺】 (仪式)与暖寮同。

  【暖位】 (术语)四加行位之一。暖法之位也。见暖法项。

  【暖席】 (杂名)与暖寮同。

  【疟鬼】 (异类)梵名阿婆魔罗。译曰无花鬘或曰颠狂。

  【疟加持】 (修法)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愈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于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纥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王降伏一切诸魔,降三世明王降伏天魔,军荼利明王降伏身魔,大威德明王降伏人魔,金刚夜叉明王降伏地魔,次诵慈救咒,加持病者后,以头指于其顶、左肩、胸、右肩、及项、如次第书五大明王之种子,背书五种阿字,胸书鍐吽怛洛纥哩恶之五字,左臂书鍐字,右腕书阿阇梨位之真言,额书鍐字,其左书纥哩,其右憾字,皆书梵字,更诵慈救咒,终不使病者观后方,令立行。于背或胸书梵字,有顺序等。出于作法集。又毗沙门仪轨大元帅仪。轨中等别有简易之法。

  【诺健那】 (神名)Niragraṇṭrha,又作荼健那,诺伽那。梵音Nagna译曰露身。裸形,有大力。好战。即大力神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诺健那,谓露身,大力神名也。”俱舍颂疏世品四曰:“诺健那,此云露形神。”同智品二曰:“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诃诺健那力。”

  【诺讵罗】 (罗汉)尊者名,十六罗汉之一。

  【诺们罕】 (职位)大喇嘛之名号。即法王之义。位次呼图克图。蒙藏青海皆有之。

  【诺瞿陀】 (植物)Nyagrodha,树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诺瞿陀,旧经中作尼拘陀,或作尼俱虞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类,皆误也。旧译云无节,或言纵横也。”慧琳音义四曰:“诺瞿陀,梵语树名也,或云尼俱陀,此树端正佣直团满可爱,此国无有,云柳者非也。”见“尼拘陀”条。

  【女病】 (譬喻)女色害人,故以病譬之。智度论十四曰:“众病之中女病最重。”

  【女德】 (术语)宋徽宗改尼曰女德。

  【女犯】 (术语)谓僧对女子犯不邪淫戒也。

  【女根】 (术语)男根之对,女之阴部也。为身根之一部分,女性之形类、音声、作业、志乐等,异于男性,皆由此根。梵Yoni。

  【女居士】 (术语)妇人亦称居士。禅录往往有之。【女居士】(术语)女子亦称居士,犹言女丈夫也。古尊宿语录序曰:“觉心居士,出善女伦,秉烈丈夫志操。”

  【女六欲】 (名数)女人愿求,好爱之六种欲也。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欲,四姿态欲,五言语欲,六音声欲,七细滑欲,八人相欲。此中第八之人相欲,摄于第三第四之威仪欲姿态欲为七欲,又第六之音声欲,摄于第五之言语欲,则为六欲。见智度论二十二,止观六之一。

  【女情】 (术语)女子之爱情也。智度论十四曰:“蚖蛇含毒,犹可手捉。女情惑人,是不可触。”

  【女人】 (杂语)欲使初心之行人厌女色,故经论中常毁斥女人。密教以女人为三昧之标帜。涅槃经九曰:“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智度论十四曰:“大火烧人,是犹可近。清风无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犹亦可触。女人之心,不可得实。”文句八曰:“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见;设见勿共语;设共语,当专心念佛。”大日经疏五曰:“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男是智慧故为首。女是三昧,为次之也。”

  【女人拜】 (术语)女人仅立拜屈膝而已。传灯录南泉愿章曰:“师与归宗麻谷同去参礼南阳国师。师先于路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师宗即于圆相中坐,麻谷作女人拜。”传灯一山解曰:“女人拜,女人立拜屈膝而已。又曰:以两手当胸前些子鞠躬。”

  【女人成佛愿】 (术语)女人往生愿之别名。

  【女人定】 (术语)离意女之入定也。见“女子出定”条。

  【女人结界】 (术语)女人禁制之结界也。见“结界”条。

  【女人禁制】 (术语)道场禁女人之入。盖于修道有障害故也。

  【女人眷属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计摩醯首罗天作女人生一切之有情非情者。见外道小乘涅槃论。

  【女人往生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女色】 (术语)女子之色相也。诃欲经曰:“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哀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智度论十四曰:“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视女色。”

  【女僧】 (术语)即比丘尼。王叔承诗曰:“女僧闻作盂兰会,乞假中元施宝簪。”女僧起于汉代。汉刘峻女出家,又洛阳妇阿潘出家,乃尼之始。何充舍宅安尼,乃尼寺之始。余详“尼”条。

  【女声】 (术语)谓三昧声也。见“悉昙章”条附录。

  【女锁】 (譬喻)女色能缚人故譬之锁。智度论十四曰:“女锁系人,染固根深。无智没之,难可得脱。”

  【女檀越】 (杂语)女施主也。

  【女天】 (术语)女性之天人也。欲界天中有女天,色界已上无之。

  【女贼】 (譬喻)女人为爱着之根本,能劫法财,故譬以贼也。智度论十四曰:“执剑害人,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可禁。”

  【女子出定】 (公案)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于三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二亿恒河沙国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礼拜于佛。佛敕罔明出女人定,罔明却至女人前鸣指一下,女人于是从定而立。”是依诸佛要集经之所说也。经下曰:“文殊师利,欲闻法,由此娑婆世界诣普光世界之天王如来所。如来右面有一女人,名离意,入普月离垢光明三昧。文殊问如来此女发心修行久远。如来使文殊自问此女。文殊到离意所,弹指发声,乃至尽神力,不能使起定。文殊问如来谁能使此女起定。佛言唯如来能使兴起;复有菩萨名弃诸阴盖,亦能使起。时此菩萨经过下方恒河沙等刹土在锦幢世界师子鹰象顶吼如来所,天王放如来光召之。弃诸阴盖菩萨至如来所,如来命出女子定,弃诸阴盖言我于佛前己功不堪兴显,愿如来作之。于是如来入兴定意三昧,使一切世界诸定人及彼女起定。”智度论十亦引此经文。


  【哦】 (术语)ga又作誐,伽,[口*卉],我,疙。悉昙体文三十五字中牙声之第三。五十字门之一。字记作“迦。”大日经疏作“哦。”金刚顶经曰:“誐字门一切法行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誐字时,是甚深法声。”大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甚深法入缘起声。”此由Gata(行)及Gambhira(甚深)释之。又悉昙五十字门之一。见“仰”条。

  【哦哆也】 (杂语)译曰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哦哆也,是名为行,行谓去来游进不住之义。”Gatayaḥ。

  【沤钵罗】 (植物)Utpala,又作嗢钵罗,优钵罗,乌钵罗,花名。译曰青黛花,青莲花。其花青色,叶细长,香气颇高。摩诃般若行瑫音义曰:“沤钵罗,沤乌候反,此云青莲花,又云青黛花。”慧琳音义二曰:“嗢钵罗花,唐云青莲花。其花青也,叶细狭长,香气远闻,人间难有,唯无热恼大龙池中有,或名优钵罗。”见优钵罗条。

  【沤波耶波罗蜜】 (术语)Upāya-pāramitā,方便度之义,十波罗蜜之一。沤波耶为方便,波罗蜜为到彼岸(即度)之义。以善巧方便令众生到涅槃之境界也。

  【沤多罗僧】 (衣服)袈裟名。见“郁多罗僧”条。

  【沤呵沙】 (界名)Okas,佛土名。译曰明辟开。见阿阇世王经上。

  【沤和】 (术语)又作沤和。见沤和拘舍罗项。

  【沤和拘舍罗】 (术语)Upāyakauś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伛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称伛和拘舍罗,沤和称为方便,拘舍罗称为胜智。”可洪音义五曰:“沤和拘舍罗,亦云忧波憍舍罗,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放光般若经行瑫音义曰:“沤和上乌候反,下或作和,沤和拘舍罗,此云方便。”华严疏钞十四曰:“沤和俱舍罗,此云方便善巧。”

  【沤楼频螺】 (人名)见“优楼频螺”条。

  【沤楼僧佉】 (人名)又作优楼僧佉。沤楼与僧佉。二仙人名。沤楼者胜论之祖。见“优楼迦”条。僧佉指数论师。

  【欧文佛书之二】 (杂名)〈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为三部份,此为之二。〉Etudes.l’Iconographic Bouddhique de l’Inded’aprs des Documents Nouveaux.印度佛像研究(Foucher着,一九○○)。Catalogue des Peintures Npalaises et Tibtes,de Lacollectu. Hodgson尼波罗西藏所传佛画目录(同人着,一八九七)。I’Art Grco-Bouddhique du Gandhāra.伽陀波罗佛教美术(同人着,一九○五)。Doctrine des Bouddhist sur le Nirvāṇa.佛教徒之涅槃论(同人着,一八六四)。Le Bouddhisme au Tibt.西藏佛教(同人着,一八六四)。Le Bouddhisme Japonais.日本佛教(藤岛了稳着,一八九八)。The Bubdhist Cave Temples of Ajanta, Khandesh,India.阿阇多之窟寺(Cuiffiths.J.着,一八五六─七)。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支那之宗教组织(De Groot J.M.着,一八九二)。The Story of We-Than-Da-Ya.A Buddhist Legend, Sketched from the Burmese Version.依缅甸译本之佛教记录(Gross.A.着,一八九五)。Mythologied.Buddhismus in Tibet und Mongolei.西藏及蒙古之佛教神话(Grünwedel着,一九○○)。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印度佛教美术(同人着,一八九三)。Buddhistische Studien.佛教研究(同人着,一八九七)。Der Buddhismus Nachā Iteren Pāli-Werken.巴利古典之佛教(Haroy.Edmond着,一八九○)。Eastern Monachism.东方寺院组织(Hardy.Spence.着,一八五○)。Manual of Buddhism.袖珍佛教(同人着,一八五三)。The Legends and Theories of the Buddhists佛教徒之传说及教义(同人着,一八八一)。Christianity and Buddhism Compared.佛耶两教之比较(同人着,一八七四)。Knig Aśoka.阿育王(Hardy.E.着,一九○二)。Gleanings in Buddha-Field.佛教落穗集(Hearn.R.着,一八九七)。Alt Indien und die Kurtur des Ostens.古代印度与东方文明(Hillebrandt.A.着,一九○一)。Illusrtations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the Buddhists.佛教徒之文学与宗教(Hodgson.B.H.着,一八四一)。Essays on the Language,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Nepal and Tibet.尼波罗及西藏之言语文学及宗教论集(同人着,一八七四)。Traces de Bouddhisme en Norve’ge Avaut I’nrtoduction du Christianisme.耶苏教传来以前那威之佛教痕迹(Holmbol着)。The Religion of India.印度之宗教(Hopkins着,一八九五)。The Chinese Empire.支那帝国(Huc.E.R.着,一八五五)。Historischer,Kritischer Versuch über die Lamaische Religion.喇麻教之历史的及批判的研究(Hullmaun.K.D.着,一七九六)。The Indian Empire.印度帝国(Hunter.W.W.着,一八八六)。Imperial Gazotteer of India.印度官报(同人着,一八八五)。Geschichte d. Buddhismus in d. Mongolei蒙古佛教史(Hoth.G.着,一八九二)。Religions, or Results of the Mysterious Buddhism.秘密佛教之影响(印度传道会报告,一八五八)。Der Buddhismus und Seine Geschichte in Indien.印度佛教史(Kern.h.着,一八八二─八四)。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袖珍印度佛教(同人着,一八九六)。Over de Jaartellung der Zuidelijke Buddhisten en de Gedenkstukken van a Coka den Buddhist.阿育王碑文中佛教徒之年代论(同人着,一八七三)。Buddha and His Doctrine.佛陀及佛教(Kistner.O.着,一八六九)。Description du Tibet.Traduite du Chinois.支那所传之西藏记(同人着)。Fragments Bouddhiques.佛教断片(Klaproth.M.着,一八三一)。Die Religion des Buddha und Ihre Entstehung.佛陀之宗教及其成立(Kppen.C.F.着,一八五七─五九)。Einige Wrte über den Buddhismus.佛教二三言(同人着,一八五一)。Account of the Pandets Journey in Great Tibet from leh in Ladākh to Lhāsa,and of His Return to India via Assam.班底达西藏旅行记(Krishna着)。Outlines of Mahāyana.大乘佛教大意(黑田真洞着,一八九三)。Le Bouddhisme Prcdd’un Eessai sur le Vdisme etle Brahmanisme.佛教论(Lafont.G.D.着,一八九五)。Indische Altertumskunde.印度考古学(Lassen.Ch.着,一八四七─五七)。Geschichte von Buddha bis auf die Gupta Kniget.至笈多王朝之佛教史(同人着,一八四九)。Selection from the Vernacular Boodist Literature of Burmah.缅甸之方语佛教文学拔萃(Latter.T.着,一八五○)。Le Bouddhisme au Cambodge柬埔寨佛教(Leclre着,一八九九)。The Popular Life of Buddha.通俗佛陀传(Lillie.A.着,一八八三)。Buddha and Buddhism.佛陀及佛教(同人着,一九○○)。Buddhism in Christendom基督教国之佛教(同人着,一八八七)。Report on a Mission to Sikhim.色目传道报告(Macaulay着)。Sanchi and its Remains.珊支及其遗物(Maisay.F.C.着,一八七三)。Narratives of the Mission of George Bogle to Tibet,of the Journey, of Thomas Manning to Ihāsa.濮克尔及曼仁克两氏西藏传道记(Markham着)。India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十五世纪之印度(Major.R.H.着,一八五七)。Moines et Ascetes Indiens.印度之僧徒及苦行者(Mazelire着,一八九八)。Buddhisme.佛教(Minayeff着)。Buddhagayā.佛陀伽耶(Mitra.R.着,一八七八)。Nepalese Buddhist Literature.尼波罗佛教文学(同人着,一八八二)。Notices of Sanskrit mss. Belonging to the Bengal Asiatic Society.频迦罗亚细亚协会所藏梵经目录(同人着,一八七一─八六)。Buddhism.佛教(Monier williams着,一八九○)。Original Sanskrit Texts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India.关于印度人起原及历史之梵典(Muir.T.着,一八六八─七一)。Orientalische Bibliographie.东洋图书解题(Müller,August着,一八八七─一九○一)。Buddhism and Buddhist Pilgrims.佛教及佛教巡礼者(Muller.Max.着,一八五七)。India:What Can it Teach Us?印度论(同人着,一八八五)。Chips From a German Workshop.德国工场之木片(同人着,一八八○)。Selected Essays on Language,Mythology,and Religion.关于言语神话及宗教之论文选(同人着,一八八一)。De Tand Van Boeddha: Ecn Indisch Mirakel.佛齿论(Muller.S.着,一八四五)。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Tripiṭaka.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南条文雄着,一八八三)。Die Reden Gotamo Buddho’s.佛陀之说法(Neumann K.E.着,一八九二─九六)。Buddhistische Anthologie佛教要文集(同人着,一八九二)。Le Bouddhisme,son Fondateur et Sesecritures.佛教论(Neve.F.着)。De I’etat Prsent das Etudes Surle Bouddhisme et de Leur Application.佛教研究之现状及其适用(同人着)。Buddhism iu Siberia.西比利亚之佛教(Nil着,一八五八)。Du Nirvāṇa Indien.涅槃论(Obry t.B.F.着,一八五六)。Du Nirvāṇa Bouddhisque,Enrponse ā m. Barthlemy Saint-Hilaire.涅槃论答辩书(同人着,一八六三)。A Buddhist Catechism,According to the Sinhalese Canon.锡兰僧舍之佛教初学问答书(Olcott.H.S.着,一八八六)。A Buddhist Catechism,According to the Canon of the Southern Church南方僧舍之佛教初学问答书(同人着,一八八五)。Buddha佛陀论(Oldenberg.H.着,一八八一)。Sket Ches from Nepal.尼波罗略志(Oldfield.H.A.着,一八八○)。Kaṣmir et Tibet.迦湿弥罗及西藏(Ollivier着)。Recherches sur Buddou on Bouddhou佛陀论(Ozeray.J.F.着,一八一七)。Das Pantheon-des Tschangtscha Kutukutu,ein Beitra-e zur Iconographie des Buddhismus.章嘉呼土胡图之婆帝恩(Pander着)。The Piprahwa Stüpa, Containing Relics of Buddha.毕普罗滑窣堵婆(Pepp,W.C.着,一八九八)。The Sacred Tree; Or the Tree in Religion and Myth.圣树(Philpot.J.H.着,一八九一)。Die Buddha Legende in den Skulpturen des Temples von Bōrō Budur.濮洛菩尔寺雕刻中之佛陀传说(Pleyte.C.M.着)。Tangut Conntry.and the Solitudes of Northern Tibet.丹克德国及北西藏之幽栖(Prejevalski着)。Reisen in Tibet.西藏旅行(同人着)。Tibet,Tartary and Mongolia,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Religion of Bondh西藏鞑靼蒙古之政治宗教(Prinsep.H.T.着,一八五一)。Tibetan Tales.西藏说话(Ralston着)。Western Tibet.西部西藏(Ramsay着)。Japan:Its History,Traditions and Religions;With the Narative of a Visit in1879.日本之历史传说及宗教(Reed.E.Z.着,一八八○)。Primitive Buddhism,its Origin and Teachings.原始佛教,其起源及教义(Reed.A.E.着,一八九六)。Die Stūpas.窣堵婆(Ritter.K.着,一八三八)。Historical Relation of the Island Ceylon in the East India.印度与锡兰之历史的关系(Robert.Knox.着,一八八一)。The life of buddha,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his order, from tibetan Works;with notices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ibet and khoten.西藏之佛传及原始僧伽之历史(Rockhill.W.W.着)。

  【欧文佛书之三】 (杂名)〈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为三部份,此为之三。〉Prātimoksha Sutra,ou le Treit d’Émancipation Selon la Version Tibtanie,avec Notes et Extracts du Dulva.戒经(同人着,一八八四)。The Land of the Lamas.喇嘛教国(同人着)。Buddha and His Religion佛陀及其宗教(Sargant.W.L.着,一八六四)。Catalogue of Palm Leaf,and Selected Paper mss. Belonging to the Durber Library,Nepal.尼波罗达滑图书馆所藏贝叶经及纸经目录(Sastri着,一九○五)。Alberuni’s India.亚尔勃路尼之印度志(Sachau.K.E.着,一八八八)。Tibetan Studien.西藏研究(Schiener着)。Tibesche Lebensbeschreibung Cakyamuni’s.西藏释迦传(同人着,一八四九)。Buddhistische Triglolte.三国佛教语比较(同人着,一八五九)。Tibetan Tales Derived from Indian Source.印度传来之西藏说话(同人着,一八八二)。Buddhism in Tibet.西藏佛教(Schlagintweit.E.着,一八六三)。On the Bodily Proportion of Buddhist Idols in Tibet.西藏佛像形体均衡论(同人着,一八六三)。ber die Verwantschaft der Gnotischtheosophichen Lehren mit der Religions-Systemen des Orients,vory.dem Buddhismus.究智及灵知说与东洋宗教佛教之关系(Schmidt.I.J.着,一八二八)。Le Bouddha et LeBouddhisme.佛陀及佛教(Schoebel.C.着,一八五七)。Zur Literatur des Chinesischen Buddhismus.支那佛教文学(Schott.W.着,一八七三)。ber den Buddhismus in Hochasien und in China.高亚细亚及支那之佛教(同人着,一八四六)。Der Buddhismus sls Religion der Zukunft.为未来宗教之佛教(Schultze.Th.着,一八九八)。ber Einige Grundlehren des Buddhismus.佛教之原理二三(Schmidt.S.J.着,一八二九─三○)。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佛教与基督教(Scott.A.着,一八九○)。Notes sur Quelques Termes Buddhiques.佛教语笺(Senart.E.着,一八七六)。Les Inscriptions de Piyadasi毕牙陀斯之碑文(同人着,一八八一─八六)。Essai sur la Lgende du Buddha.佛陀传论(同人着,一八八二)。Das Evangelium von Jesu in Seinen Verháltnissen zu Buddha-Sage und Buddha-Lehre.佛陀之说话及教理与耶苏之福音(Seydel.R.着,一八八二)。Die Buddha Legendeund das Leben Jesu nach dem Evanglium.佛陀传说与福音书中之耶苏传(同人着,一八九七)。Der Buddhismus Nach Seiner Entstehung, Fortbildung und Verbreitung.佛教论(Sibernagl着,一八九一)。The Buddhist Praying Wheel.佛教徒之祈祷论(Simpson.W.着,一八九六)。Ruler of India: Aśoka,the Buddhist Emperor of India.阿育王传(Smith.V.A.着,一九○一)。Early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古代史(同人着,一九○四)。De Religione Lamaice cum Christiana Cognatione.喇嘛教与基督教之亲缘(Staudlin.C.F.着,一八○八)。Ancient Khotan,or Detailes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on Chinese Turkestan.古于阗(Stein着,一九○七)。Notes on the Monetary System of Ancient Kasmir.古代迦湿弥罗之货币制度(Stein.M.A.着)。The Doctrine of the Perfect One,Or the Law of Piety.佛陀之教义(Strong.D.M.着,一九○二)。The Dathāvansa;Or the History of the Tooth-Relic of Gotama Buddha.佛牙史(Swamy.M.C.着,一八七四)。Die Legende von Kisāgotaml.克沙憍昙弥之记录(Thiessen.J.H.着,一八八○)。Christianisme et Buddhisme.基督教与佛教(Thomas.A.着,一九○○)。Pāli Buddhism巴利佛教(Tilbe.H.H.着,一九九○)。Theorie des Wissens und der Logik in der Lehre der Spateren Buddhisten.佛教之知识论及论理学(Tscherbatskoi.Th.J.着,一九○三)。Inquiry into the Origine and Principles of Budaie Sabesin.佛教之起原及原理(Tyler着,一八一七)。The History and Doctrine of Buddhism popularly Illustrated.通俗佛教史及教义(Upham.E.着,一八二九)。Bouddhisme.佛教(Vale Poussin着,一九○○)。The Buddhism of Tibet.西藏佛教(Waddell.L.A.着,一八九五)。Lamaism in Sikhim.色目之喇嘛教(同人着)。Lhassa and its Mysteries.拉萨及其神秘(同人着,一九○五)。Buddhism in Translations.翻译之佛教(Warren.H.C.着,一八九六)。Two Bas-Reliefs of the Stüpa of Bharhāt.婆蒱德塔婆之二浮雕(Warren.S.J.着,一八九○)。Buddhism.佛教(Wassilief着,一八六○)。De Buddhaistarum Discipline.佛教戒律论,Wattka.A.着,一八四八)。On Yuang Chwang.玄奘论(Watters.T.着,一九○五)。Buddhas Ddsaarog Nongle Andre Tidspunkter i Indiens Aeldre Histoire.佛入灭之年代(Westergaard.N.L.着,一八六○)。Indische Studien.印度研究(Weber着)。Indische Streifen.印度漫游(同人着)。Indische Skizzen.印度要略(同人着)。Vorlesungen ber Indische Literaturgeschichte.印度文学史讲义(同人着,一八八二)。ber den āltesten Zeitraum der Indischen Geschichte.印度史之最古代(Westergaad着,一八六二)。History of India From the Earliest Ages.太古以降印度史(Whoeler.J.T.着,一八六七─八七)。Indian Wisdom印度之贤(Williams.M.着,一八七五)。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梵英辞典(同人着,一九○二)。English-Sanskrit Dictionary.英梵辞典(同人着)。Māra und Buddha.魔与佛(Windisch.E.着,一八九五)。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Religion.印度宗教史(Wurm.P.着,一八七四)。Der Buddhismus.佛教(同人着,一八六八)。The Burman.缅甸人(Yoe.S.着,一八八二)。The Kingdom of the Yellow Robe.黄衣之王国(Young.E.着,一八九八)。The Book of Sir Mārco Polo the Venetian.马尔克仆洛东方志(Yule.C.H.着,一八七一)等。次举其翻译者,则如:Le Lotus de Labonne Loi妙法莲华经(Burnonf.E.梵文法译,一八五二)。The Legend of Dipankara Buddha燃灯佛之记录(Beal.S.汉文英译,一八七三)。Makā-Vamsa.大统史(Turnour.G.巴利文英译,一八三七)。Dipa-Vaṁsa.岛史(Oldenberg.H.巴利文英译)。Fo-Kou-Ki.佛国记(Rmusat.A.汉文法译,一八三六)。Record of Buddhist Kiugdoms.佛国记(Legge汉文英译)。Memoires sur les Contes Occidentals.西域记(Julien.S.汉文法译,一八五七)。Histoire de la vie de Hiouen Thsang et de ses Voyages dans l’Inde Entre les Annes 629 et 645 de Notrere.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同人,汉文法译,一八五三)。Si-Yu-Ki.西域记(Beal.S.汉文英译,一八八四)。The Life of Hieuen-Tsang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同上,一八八八)。Record of Buddhist Kingdom.佛国记(同上,一八八六)。Travels of Fahien and Sunyun.法显宋云旅行记(同上,一八八六)。Text From the Buddhist Canon.法句经(同上,一八七八)。Le Religieux Émineuts Quiallret Chercher la Loidans les Pays d’ Occident.求法高僧传(Chavannes.E.汉文法译,一八九四)。L’ Itineralir d’ Oukong.悟空传(同上,一八九五)。Dialogues of the Buddha.佛陀之说话(Davids.T.W.R.巴利文英译,一八九九)。Lalita-Vistara.普曜经(Mitra.R.梵文英译,一八八六)。Udānavarga邬陀那品(Rockhill.W.W.西藏文英译,一八八三)。Jātakamālā.本生鬘论(Speyer.T.S.梵文英译,一八九五)。Avadana-śatada.撰集百缘经(Feer.L.梵文法译,一八九一)。Sutra eu Quarante Deux Articles.四十二章经(同人,汉文英译,一八七八)。Legende du roi Acoka.阿育王传说(同人,西藏文法译,一八六五)。Histoire du Bouddha Sakyamuni释迦佛传(Foucaux.P.E.西藏文法译,一八六八)。Parabole de l’ Enfantgar.穷子之话(同人,梵文法华信解品法译,一八五四)。Esquise des Huit Sectesbouddhistes du Japon.八宗纲要(汉文法译,一八九二)。Vocabulaire Bouddhique Sanscrit-Chinois.梵汉佛教语对照(Harley.C.汉文法译,一八九一)。The Udāna.妪陀那(Strong D.M.巴利文英译,一九○二)。Das Buddha Pantheon Nippon:Buto-Zo-Dsu-I.佛像图汇(Hoffmann.J.汉文德译,一八五一)。Geschichte de Buddhismus in Indien.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Shiefner.A.出版及西藏文法译,一八六八)。The Dhammapada法句经(Müllex.Max.F.巴利文英译,东方圣书第十)。The Sutta-Nipāta.法经集录(Fausbll.V.巴利文英译,同上)。The Mahāparinibbāṇa Suttanta.大般涅槃经(Rhys Davids.W.T.巴利文英译,同第十一)。The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转法轮经(同上)。The Tevijjā-Suttanta.三明经(同上)。The ākankheyya Sutta.阿康祇经(同上)。The Cetokhila Sutta.心愚经(同上)。The Mahā-Sudassana Suttanta.大善见经(同上)。The Sabbāsava Sutta.总烦恼经(同上)。Vinaya Texts.律藏(Rhys Davids.W.T.及Oldenberg.H.巴利文英译,同第十三,第十七,第二十)。The Fo- Sho-Hing-Tsan-King.佛所行赞经(Beal.S.汉文英译,同第十九)。The Saddharma-Puṇḍarika.妙法莲华经(Kern.H.梵文英译,同第二十一)。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那先比丘经(Rhys Davids.W.T.巴利文英译,同第三十五,第三十六)。Buddha-Carita.佛所行赞经(Cowell.B.E.梵文英译,同第四十九)。Larger Sukhāvati-Vyuha.大无量经(Muller max.F.梵文英译,同上)。Smaller Sukhāvati-Vyuha.阿弥陀经(同上)。Vajrcchedik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上)。Prajṅa-Pāramita-Hṛidaya.般若心经(同上)。Amitāyur-Dhyāna-Sutra.观无量寿经(高楠顺次郎,汉文英译,同上)。A Record of the Buddhist Region.南海寄归内法传(同人,汉文英译,一八九六)。Aśvaghoṣa’s Dscourse on the Awak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大乘起信论(铃木大拙,汉文英译)。Praises of Amita.修道讲话(Roid.A.一九○六)。Legend and Miracles of Buddha Sakya Sinha.佛陀之记录及其奇迹(Chandra.梵文英译,一八九五)。Buddhaghosuppatti,or the Historical Romance of the Rise and Career of Buddhaghosha.关于觉音行迹之历史小说(Gray.J.巴利原文并其英译,一八九二)。Short History,of Twelve Japanese Buddhist Sects.十二宗纲要(南条文雄英译,一八八六)。The Jātaka.本生说话集(Cowell出版,Chalmers.Francis.Neil.Rouse巴利文英译,一八九五─?)。Buddhaghosha’s Parables.觉音之譬喻(Rogers.T.缅甸文英译,一八七○)等。

  【欧文佛书之一】 (杂名)〈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为三部份,此为之一。〉欧美各国开佛教研究之端绪者,虽在百年以前,然当其初期,不过仅街谈巷议,试其臆说耳。惟曾驻札尼波罗加德门府之霍奇孙,Brian Houghton Hodgson于彼地初发见梵语之佛典,千八百三十七年以来,寄赠之于各地图书馆,法兰西之皮尔奴,Eugeue Burnouf先热心从事研究之,其门弟英国之马克邈罗,F.Max Müller.法国之摄奈尔,Émile Senart.荷兰之恺伦,Heinrich Kern.俄国之夸司了富,Wasailj Pawlowitsch Wassilijew.及其门弟弥奈富Minayeff等诸氏,渐次重研钻,同时南方巴利语佛典之研究亦盛行,英国之列司逖克慈T.W.Rhys Davids,德国之渥屯倍赫Hermann Oldenberg等为之巨魁。又如匈牙利之启沃买,Csoma.德国之斯福尔,Anton Schiefner开西藏佛教研究之端绪,至英国之皮露Samuel Beal.及爱德根斯Joseph Edkins等,遂涉猎支那佛典之本文。是等学者,或将原本出版,或翻译,或于著述及论说,发表其意见,其他有几多旅行家,记述刊行佛教国之风俗习惯等,斯而现今欧文所成佛教书类之数,实及几百种之多。今举其中主要者如下:The Dhamma of Gotama the Buddha and the Gospel of Jesus the Christ.佛陀之教法与基督之福音(Aiker.ch.F.着,一九○○)。A Brief Account of Shin-shiu.真宗纲要(赤松连城着,一八九三)。The Wheel of the Law.法轮(Alabaster.H.着,一八七一)。The Modern Buddhist.近世佛教徒(同人着,一八七○)。Ce que I Indedvit a la Grce.印度之希腊影响(Alviella.G.着,一八九七)。Buddhist Nirvṇa.佛教涅槃论(Alwis J.着,一八七一)。Attanagaluvansa.阿陀那伽罗寺史(同人着,一八六六)。Buddhism.佛教论(同人着,一八六二)。Histoire du Bouddhisme.佛教史(Am pre J.J.着,一八三七)。Religious History of Japan.日本宗教史(姊崎正治着,一九○七)。Light of Asia.亚细亚之光(Arnold.E.着,一八八三)。Prince Siddartha.悉达多王子(Atkinson着,一八九三)。Visit to Ladakh.罗陀克纪行(Aynslay着)。Cyclopaedia of India.印度事汇(Baliour着,一八八五)。Le Bouddha et sa Religion.佛陀及其宗教(Barthelemy.St.Hilaire着,一八六○)。Du Bouddhisme.佛教论(同人着,一八五五)。The Religion of India印度之宗教(Barth.A.着,一八八二)。Religionsphilosophische Probleme aufdem Forschungsfelde buddhistischer Psychologie und der vergleichenden Mythologie.佛教之心理学及关于比较神话之宗教哲学问题(Bastian.A.着,一八八四)。Die Weltauffasung der Buddhisten.佛教徒之世界观(同人着,一八七○)。Der Buddhismus in Seiner Psychologie.心理学上之佛教(同人着,一八八二)。ber die Psychologie des Buddhismus.说佛教之心理学(同人着,一八八一)。The Buddhist Tripiṭaka.佛教三藏(Beal.S.着,一八七六)。On Buddhist Literature in China.支那佛教文学论(同人着,一八八二)。Buddhism in China.支那佛教论(同人着,一八八四)。Caten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the Chinese.支那佛经之连锁(同人着,一八七一)。Romantic Legend of Sakya Baddha.释迦佛之传说(同人着,一八七五)。A Peep into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古代史瞥见(Bhandarkar着)。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tama.the Buddha of the Burmese.缅甸佛传(Bigandet.P.着,一八八○)。Memoires sur les Phonies.佛僧传(同人着,一八六五)。Historical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 and Principle of the Buddha and Jaina Religion.佛教及耆那教之起原及教义之历史的研究(Bird.J.着,一八四七)。Wandering iu Burma.缅甸漫游(Bird.W.着,一八九七)。Materiaux pur Servir ā l’ Histoire dela Desse Bouddhique Tārā.多罗女神记(Bloney.G.着,一八九五)。La vie Contemplative, Asctique et Monastique chez des Indous Etchez les Peuples Bouddhistes.印度佛教徒之生活(Bochinger着,一八三一)。De Bhddhaismi Origine et aetate Definiendes.佛教原理及定义(Bohlen.P.A.着,一八三七)。Indian Studies.印度研究(Büller着,一八九八)。Three New Edicts of Aśoka.阿育王之新三敕令(同人着)。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India.西部印度考古学(Burgess.J.着,一八四七─七八)。The Buddhist Stüpas of Amaravati andJaggayyapeta.阿摩洛括地及伽伽耶勃多之佛教窣堵婆(同人着)。Introduction 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印度佛教史序论(Burnonf.E.着,一八七六)。Considerations sur l’ Origine du Bouddhisme.佛教原理论(同人着,一八四三)。Buddhistical Atheism, and How to Meet It.佛教无神论及其处分法(Carter.C.着,一八六一)。The Gospel of Buddha.佛陀之福音(Carus.P.着,一八九六)。Buddhism and its Chtistian Critics.佛教及其批判(同人着,一八九七)。Karma.业论(同人着,一八九七)。Nirvāṇa,a Story of Buddhist Psychology.涅槃论(同人着,一八九七)。The Ruined Cities of Ceylon.锡兰旧都志(Cave.H.W.着,一八九七)。Esai sur la Philosophie Bouddhique.佛教哲学论(Chaboseau.A.着,一八九一)。On Buddhism.说佛教(Chine.G.W.着,一八六八)。Buddhism.佛教论(Claughton.P.C.着,一八七四)。The Ritual of Buddhist Pristhood.佛教教团之仪式(Clough着,一八三四)。Religion in Japanese.日本之宗教(Cobbold.C.A.着,一八九四)。Buddhism.佛教(Copleston着,一八九二)。Analysise du Kandjour et Tandjour甘珠及登珠分类(Csoma de krs着,一八八一)。Corpus Inscriptionum Indicarum.印度碑文志(Cunningham.A.着,一八七九)。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古代印度地理(同人着,一八七一)。The Bhilsa Topes.毗卢窣堵婆志(同人着,一八五四)。The Stupa of Bharhut.婆蒱德窣堵婆志(同人着,一八七九)。Mahābodhi.大菩提寺(同人着,一八九二)。Inscriptions of Aśoka.阿育王之刻文(同人着,一八七七)。Buddha佛陀论(Dahlmann.J.着,一八九八)。Nirvāna.涅槃论(同人着,一八九六)。Buddhism.佛教(Davids.T.W.R.着,一八七八)。Buddhism,i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佛教,其历史及文学(同人着,一八九六)。Buddhist India.佛教时代之印度(同人着,一九○三)。Buddhist Birth Stories.佛教之本生谭(同人着,一八八○)。Lectures on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Religion,Illustrated by Buddhism.依佛教说明之宗教起原及发达(同人着,一八八一)。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of the Fourth Century B.C.纪元前四世纪佛教之心理学的伦理书(Davids.C.R.着,一九○○)。Ancient Coins and Measures of Ceylon.锡兰古代之泉货及尺度(同人着)。La Discipline Boudd Hique佛教之律制(Dechamps.A.着,一八六一)。Les Origines du Bouddhisme.佛教起原论(同人着,一八六一)。Le Tibet.西藏(Desgodins着)。Christus Oder Buddha,Wem Wollen Wir Folgen?基督佛陀吾人欲随谁乎(Dyayas着,一八九四)。The Life and Works of Alexander Csoma de Krs启沃买之生涯及著书(Duka着)。Das Leben des Buddhas佛陀传(Dutoit着,一九○六)。The Civilization of India.印度文明论(Dutt.C.着,一九○○)。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ndia.印度古代文明史(同人着,一八八九─九○)。Ancient India 200 B.C.古代印度(同人着,一八九三)。Report on a Visit to Sikhim and Tibetan Frontier.色目及西藏国境见闻记(Edgar着)。Pāli-English Dictioary with Sanskrit Equivalant.巴英辞典(Childers着,一八七五)。Notice of the Chinese Buddhism.支那佛教评说(Edkins.T.着,一八八五)。Chinese Buddhism.支那佛教(同人着,一八八○)。The Religious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支那宗教事情(同人着,一八五九)。Religions in China.支那之宗教(同人着,一八八四)。The Nirvāṇa of the Northern Buddhism.北方佛教之涅槃论(Edgar着,一八八一)。Buddhist and Christian Gospels.佛教及基督教之福音(Edmunds.A.J.着,一九○二)。Hymns of the Faith.信仰之歌(同人着,一九○二)。Buddha,a Dialogue on Former Existence and on the Marvellous Birth and Career of the Buddhas.本生说话(同人着,一八九九)。Lecture on Buddhism佛教讲话(Eitel.E.J.着,一八七一)。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梵汉字汇(同人着,一八七○)。Buddhism.佛教论(同人着,一八七三)。Nirvāṇa.涅槃论(Eklund.J.A.着,一八九九)。Memories on the History,Folk-Lore,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aces on the N.W.Provinces of India.西北印度诸种族之历史,传说及分布备忘录(Elliot.H.M.着,一八六九)。History of India.印度史(Elphinston着,一八七四)。Article on Buddhism.佛教(Davids.C.R.着,大英百科全书所载)。Two Articles: Bouddha and Boudhdisme.佛陀及佛教(Lon Feer着,法国大百科全书所载)。Etudes sur les Jātaka.本生谭论(Feer.L.着,一八七五)。Fragments Extracts du Kandjour.甘珠拔萃(同人着,一八八三)。Le Bhikkuni Sanyuttam.比丘尼杂阿含(同人着,一八七七)。Le Lgende du roi Aśoka. Texte Tibtain,Avec Traduction.阿育王传说(同人着,一八六五)。Les Jātaka dans les Mmoires de Hiouen Thsang.玄奘纪行中之本生谭(同人着,一八九八)。Professions Interdites par le Bouddhisme.佛教之禁职业(同人着,一八九○)。Tree and Serpent Worship.树木及龙蛇崇拜(Fergusson.J.着,一八七三)。Description of the Amaravati Tope.阿摩洛括地塔志(同人着,一八六七)。Die Sociale Gliederung in Nordst Indien zu Buddha’s Zeit.佛陀时代西北印度之社会阶级(Fick.R.着,一八九七)。Short Chapters on Buddhism Past and Present.过去及现在之佛教(Fitcoms.J.H.着,一八三八)。Descriptions of the Early Gupta Kings.笈多古王志(Fleet.J.F.着,一八八九)。Etude sur le Lalita Vistara; du Spcimen d’um Glossaire des Mots Particuliers au Sanskrit Bouddhique.普曜经:研究佛教特有梵语汇之标本(Foucaux.P.E.着,一八七○)。Le Rligieux Ehass de la Communant conte Bouddhique,Traduit du Tibtan.大众摈斥之西藏佛教说话(同人着)。

  【偶讲】 (行事)维摩会法华会等,讲者问者之对配,谓之偶讲。

  【藕孔】 (杂名)阿修罗与天帝战,败北,四兵尽入一藕孔中。见杂阿含经十六。又观佛三昧经曰:“阿修罗王往攻帝释于虚空中,有刀轮自然而下,当阿修罗上。耳目手足,一时尽落。时阿修罗即便惊怖,遁走无处,入藕丝孔中。”

  【藕丝】 (譬喻)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猛利,断之却易,故譬之于破石。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纯弱,断之反难,故譬之于藕丝。古德之颂曰:“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朝野群载二仁王会咒愿文曰:“长断藕丝,共升莲藻。”

  【偶像】 (杂语)以土木或金属所制神佛之像也。汉书霍去病过焉耆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此中国偶像之最古者。

  【藕益】 (人名)又作蕅益。明末高僧智旭,号蕅益。住于灵峰。见“智旭”条。


  【拍掌】 (仪式)又作拍手。真言法于其修法之初与终,作拍掌,其初拍掌,为欢喜本尊来降也,其终拍手,为欢喜一座之事究竟也。

  【箄尸】 (杂名)Pesi,见“蔽尸”条。

  【攀觉】 (术语)散乱之心,于外境攀缘觉知也。止观五曰:“攀觉流动,皆从妄生。如旋火轮,辍手则息。洪波鼓怒,风静则澄净。”

  【攀缘】 (术语)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缘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处,忽在此处,谓之攀缘。常略之以缘之一字而说之。心为能缘,境为所缘,心涉于境,谓之缘。楞伽经一曰:“法佛者离攀缘,攀缘离一切所作根量相灭。”楞严经一曰:“诸众生以攀缘为自性。”维摩经问疾品曰:“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中略)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槃淡】 (杂语)Vaudana,一作烦淡。见“和南”条。

  【盘袱】 (物名)盘与袱之二物也。盘上铺小袱,盛疏印等物也。敕修清规受法衣曰:“以盘袱托呈法衣信物。”

  【槃那寐】 (术语)Vandāmi,见“和南”条。

  【磐石劫】 (术语)量劫之长远,以磐石之喻,谓之磐石劫。见“劫”条。

  【磐石劫芥子劫】 (譬喻)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同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满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石,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

  【槃太子】 (杂名)四卷楞伽经谓之槃太子。七卷楞伽经谓之石女儿。盖盘所生之太子,石女所生之儿,槃与石女非情之义同。

  【槃特】 (人名)见“半托迦”条。

  【槃特迦】 (人名)见“半托迦”条。

  【槃特神变】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以神足力能自隐翳,所谓槃特比丘是。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梨槃特是。”法句譬喻经二曰:“贤者槃特解一偈义,精理入神,身口意寂如天。”

  【槃荼】 (人名)婆修槃荼之略。比丘名。付法藏第二十祖也。见佛祖统纪五。

  【盘荼昧】 (杂语)Vandāmi,见“和南”条。

  【槃陀】 (杂语)尺量名。行事钞上之一曰:“般陀二十八肘。”业疏一下曰:“般陀者量之总名,一般陀有二十八肘。”

  【槃陀伽】 (人名)见“半托迦”条。

  【槃陀迦】 (人名)比丘名。见“半托迦”条。

  【槃遮】 (杂语)Vāc,又曰婆娑Bhāṣā,译曰说。观经嘉祥疏曰:“胡云槃遮,此云说。说是吐教彰理,名之为说。”

  【盘坐】 (杂语)即趺坐也。吾国俗语谓之盘膝坐。又谓之盘膝股坐。六祖坛经曰:“惠能遂出,盘坐石上。”

  【判】 (杂语)用刀半截一物体之象形也。彼此相对而为明了之区别,使之显示判别也。法华经科注曰:“譬般若已后,判天性,定父子,会三归一,付财与记。”

  【畔喋婆】 (杂名)译曰大灾风。见慧琳音义六十九。

  【判教】 (术语)判释释迦一代之教相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大乘之诸宗,各有教相之判释。法华玄义十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判释】 (术语)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也。又裁断如来一代所说教义之大小浅深曰教相判释。四教仪曰:“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

  【畔徙室利】 (人名)论师名,译曰亲胜。成唯识论十大论师之一。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畔徒室利,唐言亲胜,天亲菩萨同时人也。本颂初行先作略释,妙得作者之意,后德因而释焉。”梵Bandhuśri徙为徒之误。

  【庞居士】 (人名)嗣马祖。有好雪片片不落别处之机语。见碧岩四十二则。

  【旁生】 (杂语)佛家称畜生曰旁生。上自龙兽禽畜,下及水陆昆虫,皆是业轮恶趣。非人天之正道。故曰旁生。

  【袍】 (衣服)见“袍裳”条。

  【袍服】 (衣服)台家谓为袍裳,世作法服者误,以三衣名为法服故也。见“袍裳”条。

  【袍裳】 (术语)又曰袍服(作法服者非)。袍者原为祇支(左右衣),与覆肩衣(右胃衣)之二物,来支那合此二物。加袗袖,称为褊袗。是今之袍也,裳者,梵语涅槃僧,即裙也。此袍裳上下离而着为袍服,上下缀一为直裰。

  【袍休罗兰】 (术语)Bahularatna Prabhūtaratna,佛名。译曰多宝。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袍休罗兰,梵语,佛名也。正梵云驮罗步多啰怛曩野,唐言多宝。”

  【泡影】 (譬喻)此以譬世法之虚假不实。金刚经曰:“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陪禅】 (杂语)禅林之语,与伴禅同义。

  【陪嚫】 (杂语)禅林之目,陪者重也,功劳非常者一陪其嚫也。陪通倍。

  【陪衬】 (杂语)见陪嚫条。

  【裴佛略】 (术语)梵音Vaipulya之讹。十二部经中方广经之梵名。

  【陪胪】 (天名)Bhairava,自在天之一形,陪胪破阵曲为舞乐,唐招提寺之陪胪会奏之,称其蹈舞之际所走之方云陪胪走。参照陪啰嚩条。

  【陪啰嚩】 (天名)金刚神之名。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画像仪轨分曰:“方可求彼勇猛正直人衣,或求女人隐触之衣,或求女人产生衣。若无如是等衣即用尸衣,求得衣已,即于寂静无人到处,令彼画人择日起首。(中略)大金刚陪啰嚩相者,一身九面,裸形黑色,三十四臂,一十六足。(中略)于像前画尸陀林,中有种种啰叉娑鬼神吠多拏等。又画尼俱陀树,树上有悬挂人尸及有签尸,复于林下画众人尸。(中略)于本尊前画持明人,裸身被发,以髑髅为冠,以五种甘露药涂身。(中略)如是画像毕已,将此[巾*(穴/登)]安于深密寂静之处,常烧人肉为香供养,持明人用人骨为数珠,于此像前以虔心专注,一日三时持诵大明满三洛叉,然后随意作法成就。此画[巾*(穴/登)]像不得寄于他人,亦不得辄于人前开展令人瞻见,持明人以酒食为食,又复一日三时以吠噜左曩及人血相和为香,于[巾*(穴/登)]前焚烧,以为供养。如是至诚不退者,决定获得最上成就。”梵Bhairava。

  【陪食】 (仪式)禅林之目,达磨忌住持不趣僧堂食粥,于法堂与祖师相伴吃粥,是曰陪食。

  【陪堂】 (堂塔)禅林之目,陪客僧于僧堂之外堂受食,谓之陪堂。

  【陪贴】 (杂语)谓禅林供养人于本饭本菜之外,陪增贴附供物也。敕修清规尊宿迁化曰:“陪贴供养。”

  【盆】 (行事)盂兰盆之略,见“盂兰盆”条。

  【盆会】 (行事)盂兰盆会之略称。

  【烹佛煆祖】 (术语)于洪炉中烹煆佛祖也,谓宗匠之活作略。传灯十六(四江怀忠章)曰:“僧问:洪炉猛炎,烹煆何物?师云:烹佛煆祖。曰:佛祖作么生烹?师云:业在其中。曰:唤作什么业?师云:佛力不如。”碧岩集普照序曰:“秉烹佛煆祖钳锤。颂出衲僧向上巴鼻。”

  【蓬瓮】 (故事)周利槃特愚蒙,婆罗门师教之以蓬瓮二字,道蓬,则忘瓮,道瓮,则忘蓬。此二字为吠陀论中之秘密语也。参照“半托迦”条。

  【捧炉神】 (图像)谓茶釜足之鬼形也。

  【捧物】 (杂名)供养三宝之物。

  【劈箭急】 (譬喻)劈箭者劈物之箭也。譬事之迅曰劈箭急。

  【披袒】 (术语)披者,挂袈裟通覆两肩也,所谓通肩是。袒者,偏袒右肩也。释氏要览上曰:“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佛言:随供养时应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时应着两肩,现福田相故。”(记云:随供养者,如见佛礼佛同评三师入众等时也。作福田者,谓计斋坐禅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使人见福田端严。若对佛者通被者五百生堕铁甲地狱)。

  【披剃】 (杂语)初出家为僧尼。谓之披剃。言共剃发披僧衣也。

  【霹雳星】 (界名)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东方日天旁之尊,应为日天眷属。表世之梦幻者。肉色童子形,于顶上合掌,作飞行之势。

  【毗跋耶斯】 (术语)译曰念处。即四念处也。

  【毗鞞得迦】 (植物)又云尾吠怛迦,果名。旧云毗醯勒。见“毗醯勒”条。

  【毗钵】 (杂语)毗钵舍那Vipaśyanā之略,译曰观。观想真理也。性灵集二曰:“持三秘密达毗钵。”

  【毗播迦】 (术语)Vipāka,译曰异熟。第八识之异名也。第八识为无记性,与业因之善性恶性相异而成熟者,故曰异熟识。唯识述记二末曰:“毗播迦,此云异熟。毗者异也,播迦者熟义。”

  【毗钵啰哩曳萨多】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译曰反背互相着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稍似坐禅人手相加之形。此名毗钵啰哩曳萨哆合掌,此云反背互相着合掌。”梵Viparyasta。

  【毗钵舍那】 (杂语)译曰观。见“毗婆舍那”条。

  【毗钵尸】 (佛名)又作微钵尸,Vipaśyin,佛名。见“毗婆尸”条。

  【毗城】 (地名)毗耶离城也,维摩居士居之。

  【毗侈遮罗】 (术语)鞞侈遮罗那三般那之略。

  【毗怛迦】 (术语)Vitarka,译曰寻。粗心于境寻求,谓之寻,细心于境伺察,谓之伺,此寻伺旧名觉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毗怛迦,此云寻。毗遮罗,此云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故言寻伺。旧名觉观者,案梵本菩提名觉,毗钵舍那名观。译人不寻梵语,致斯乖失也。”

  【皮袋】 (譬喻)言人畜之身体也。赵州录下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无?州曰:有。僧曰:既有为什么撞入这个皮袋?”

  【毗低罗】 (人名)须达长者家老婢之名。高丽本之观佛三昧经作毗佉罗。见“毗佉罗”条。

  【毗睇】 (术语)Vidyā,译曰明咒。真言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能破众生之烦恼闇障,故名明。求法高僧传四曰:“毗睇译为明咒,陀罗是持。”

  【毗阇柯】 (人名)Bijaka,比丘名。译曰种子。见法砺四分律疏二末。

  【毗阇那】 (杂语)Vijñāna,又云毗若南。译曰识。了别之义也。毗婆沙论七曰:“毗阇那,秦言识。”瑜伽伦记一上曰:“毗若南,此云识,了别为义。”

  【毗阇耶】 (人名)Vijaya,大臣名。译曰难胜。见本行集经四十三。

  【毗阇耶多】 (杂语)Vijayārtha,译曰最胜好事。起世经二曰:“其转轮王坐毗阇耶多,隋言最胜好事。”

  【毗多输】 (人名)阿育王弟名。译曰除忧。见行愿品疏钞四。梵Vitāśoka。

  【毗铎佉】 (寺名)Piṭṭaka,又作鞞铎佉。伽蓝名。译曰嚼杨枝。西域记一曰:“象坚窣堵波北山岩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于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为茂林。后人于此建立伽蓝,名鞞铎佉,唐言嚼杨枝。”

  【毗佛略】 (术语)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毗富罗。十二部经之第十。译曰方广经。称方正广大之经典。小乘之长阿含经,大乘之华严法华等诸经是也。若对于小乘,则一切之大乘经悉为方广经。大乘义章一曰:“毗佛略经,此名方广。理正曰方,义备名广。若依小乘,诸正为方,言多曰广。”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毗佛略,此云方广。”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毗富罗法界。”然智度论三十三曰:“广经者,名摩诃衍,(中略)鞞佛略(力夜反),秦言未曾有经。”是上所谓毗佛略,即方广经,称为摩诃衍,译曰广经。毗佛略,译为第十一部之未曾有经。然他经论,未曾有经之梵名为阿浮达磨。二者相异,应考。

  【毗富罗】 (术语)Vipula,又作尾布罗。译曰广大。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毗富罗法界。”又(地名)Vipula,又作毗布罗,鞞浮罗,山名。译曰广博胁山。在摩竭陀国,常人所见,故佛处处引之为喻。瑜伽伦记三上曰:“广博胁山者,旧云毗富罗山,其形如非天胁也。”翻梵语曰:“鞞浮罗山,译曰大也。”智度论二十八曰:“计一劫中一人积骨过于鞞浮罗大山(此山天竺人常见,以易信,故说)。”涅槃经二十二曰:“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月藏经八曰:“毗福罗山。”西域记九曰:“山城北门西有毗布罗山。”

  【毗伽罗】 (杂名)Vyākaraṇa,新译曰毗耶羯刺諵,又云毗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于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三曰:“印度梵书名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于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毗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若正,应云毗耶羯刺諵(音女咸反),此翻为声明记论。以其广记诸法能诠,故名声明记论。昔成劫之初,梵王先说,具百万颂。后至住劫之初,帝释复略为十万颂。其后北印度健驮罗国婆罗门睹罗邑波腻尼仙又略为八千颂,即今印度现行者是也。近又南印度婆罗门为南印度王,复略为二千五百颂,边鄙诸国多盛流行,印度博学之人所不遵习。此并西域音字之本,其支分相助者。复有记论略经,有一千颂,又有字体三百颂。又有字缘两种:一名间择迦,三千颂。二名温那地,二千六百颂。此别辩字缘字体。又有八界论八百颂,此中略合字之缘体。”又寄归传四谓:“一、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Siddhir astu,此云成就吉祥章,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十八章,总有一万余字,合三百余颂(以三十二字为一颂)。相传是大自在天所说,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二、苏呾罗Sutra,一切声明根本经也。译略诠,谓略诠要义,有一千颂。是波尼你Paṇini仙所造,八岁童子诵八月。三、驮睹章Dhatu,有一千颂,专明字元,功用如上经。四、三弃罗章Khila,弃罗者,荒梗之义,如田夫开创畴畎,故可云三荒章:一頞瑟吒驮睹Astadhātu,有一千颂,使晓七例(即八转声,即苏槃多声,Subanta),十罗声(有十种罗字,明三世之异),述二九之韵(丁岸多声之十八转)。二文茶(Maṇḍa Muṇḍa)凡一千颂,明合成之字体,如树之一目,梵云苾力叉Vṛkṣa,引二十余句经文共相杂糅,方成一事之号。三邬拏地Uṇadi,则与上文茶大同,广略为异。此三荒章,十岁童子三年勤学,方解其义。五、苾栗底苏呾罗Vrtti-sutra,即前苏呾罗之释。于上古作释,其类多,于中妙者十八千颂,中天竺那兰陀寺学士阇耶昳底Jayāditya所造。殁,距今三十载。已上声明论之五经,犹如支那之五经。六、朱你Curṇi,有二万四千颂,释苾栗底苏呾罗,学士钵颠社罗Patañjali所造。明习前经。学之,三年方了。七、伐[木*致]呵利论Bhartrhari-śāstra,有二万五千颂,释前之朱你,大学士伐[木*致]呵利所造。是护法Dharmapāla同时人。殁,距今四十年。八、薄伽论Vākyapadiya,颂有七千,释七千颂。述圣教量及比量之义,作者同上。九、荜拏,有本颂三千,伐[木*致]呵利所造。释有一万四千颂,护法菩萨所造。极天地之奥秘,穷人伦之精华。若人学至此,方曰善解声明。”又唯识枢要上末曰:“劫初梵王创造一百万颂声明论,后帝释略为十万颂,次有迦多没罗仙,略为一万二千颂。次有波腻尼仙,略为八千颂。已上四论总名处所,为根本之声明也。今现行者仅为后二经。又有声明论三百颂,波腻尼仙所造。有声明略本颂一千颂,后有八界论八百颂。又有闻释迦论一千五百颂。又有温那地论二千五百颂。此五声明并名根裁,为根本之处所声明生智解之所依也。然护法菩萨造二万五千颂,名杂宝声明论(寄归传所谓荜拏也),西方以声明为究竟之极论,盛行于世。”百论疏上之下曰:“毗伽罗论释诸音声法。”涅槃经疏五曰:“毗伽罗论者,此云字本论。”婆薮槃豆法师传曰:“八部毗伽罗论及四皮陀六论。”

  【毗伽摩】 (饮食)雪山中良药名。见慧琳音义十三。梵Vigama。

  【皮革犍度】 (术语)Carmavastuskhanda,四分律所说。二十犍度之一。明皮屐,皮卧具等之制戒者。

  【毗诃】 (术语)毗诃罗Vihāra之略。僧坊之梵名也。见“毗诃罗”条。

  【毗诃罗】 (术语)又作鼻诃罗,鞞诃罗,尾贺罗Vihāra,译曰住处,寺,僧坊。玄应音义六曰:“毗诃啰,此云游行处,谓僧所游履处也。今以寺代之。言寺者,说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俱舍光记十五曰:“毗诃罗,义翻为寺。”大日经疏三曰:“僧坊,梵音毗诃罗,译为经处,即是长福住处也。白衣为长福故,为诸比丘造房。令持戒禅慧者得庇御风寒暑湿种种不饶益事,安心行道。”同十一曰:“寺者毗诃罗,此方译为住处。”求法高僧传上曰:“毗诃罗,是住处义。此云寺者,不是正翻。”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毗诃罗,亦云鼻诃罗。”梵语杂名曰:“尾贺(引)啰。”

  【毗诃罗波罗】 (职位)Vihārapāla,译曰护寺。守护一寺及和集僧而白事者。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作番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诃罗波罗,译为护寺。”

  【毗诃罗莎弭】 (杂名)Vihārasvāmin,译曰寺主。造寺之人也。求法高僧传上曰:“造寺之人名为寺主,梵云毗诃罗莎弭。”

  【毗诃提】 (衣服)衣名。舍卫国波斯匿王闻阿难说法欢喜,施家中第一毗诃提衣,使作三衣。见中阿含毗诃提经。梵Vihati巴Bāhitikā。

  【毗何羯喇拏】 (杂名)Vyākaraṇa,见“毗伽罗”条。

  【毗笈摩】 (饮食)药名。见“频伽陀”条。

  【毗羯罗】 (神名)药师经所说十二大将之一。

  【毗俱胝】 (菩萨)Bhrukuṭi,又作毗俱知。胎藏界观音院三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谓之毗俱胝菩萨。又云毗俱胝观音。又云毗俱胝天女(八大观音之一),毗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毗俱胝。译曰瞋目。三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下曰:“毗俱胝天女,毗俱胝,周言瞋目。”大日经疏五曰:“观音左边置圣者毗俱胝,其身四手,右边一手垂数珠鬘,一手作施愿印,左边一手持莲华,一手持军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罗像,首戴发冠,如毗卢遮那发髻冠形。”同十曰:“佛大会中,时诸金刚现大可畏降伏之状,状如无有能伏之者。时观音额皱中现此菩萨,西方谓额上皱文为毗俱胝,如今人忿时额上有皱也。此菩萨现身作大忿怒之状,时诸金刚皆有怖心,入金刚藏身中。时彼毗俱胝进至执金刚藏前,时彼亦大怖畏,入如来座下而言:愿佛护我。时佛谓彼毗俱胝言:姊汝住。时毗俱胝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敕,我当奉行。”苏婆呼经下曰:“苾唎俱胝,此云忿像也。”陀罗尼集经六,有观自在毗俱胝菩萨三昧法印咒品,具说念诵之法。

  【毗俱胝观音】 (菩萨)八大观音之一。毗俱胝天女,从观音额上生之忿怒身也。见“毗俱胝”条。

  【毗俱胝菩萨】 (菩萨)尊称毗俱胝天女曰菩萨。见“毗俱胝”条。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说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之咒。持者得生于极乐世界。

  【皮壳漏子】 (譬喻)又作皮可漏子。壳可音通。壳者卵[谷-禾+卵]也,比人之身骸,漏者漏屎尿也。意味任运自在。又书柬袋曰可漏子,或壳漏子。圆悟录十三普说曰:“参时须参皮可漏子禅。”碧严录十曰:“但参皮漏子禅。”

  【皮可漏子】 (譬喻)见“皮壳漏子”条。

  【毗岚】 (杂名)又作毗蓝,鞞岚,毗蓝婆,鞞蓝婆,吠蓝婆,吠岚婆,吠岚僧伽。译曰迅猛风。暴风名。玄应音义一曰:“毗岚,或作毗蓝婆,或作鞞岚,或云吠蓝,或作随岚,或言旋蓝,皆是梵之楚夏耳。此译云迅猛风也。”慧苑音义上曰:“毗蓝风,正云吠蓝婆。吠者散也,蓝婆者所至也。曰:此风所至之处,悉皆散坏也。又云:毗者不也,蓝婆者迟也。谓此风行最极迅急也。旧翻为迅猛风是也。其水轮下风轮亦与此风轮同名也。”慧琳音义十三曰:“吠岚僧伽,劫灾时大猛风名也。此风猛暴,能坏世界。”梵Vairambhaka。

  【毗兰多】 (地名)又作毗兰,国名。佛于此国受毗兰若婆罗门之请。三月安居。但食马麦。即如来九恼之一也。大宝积经二十八曰:“如来昔在毗兰多国,受毗兰若婆罗门请,三月安居而食麦。”兴起行经下曰:“我及卿等于毗兰邑,故食浮麦九十日。”梵Vairantya。

  【毗蓝婆】 (杂名)又作鞞蓝婆。暴风名。见“毗岚”条。

  【毗兰若】 (人名)婆罗门名。请佛安居,废忘而不知佛至,如来于三月唯食马麦(引宝积经文毗兰多下),然智度论等谓之阿耆达婆罗门。是毗兰若取其国邑而名,阿耆达多应为其本名。巴Veraūja。

  【毗蓝园】 (物名)佛生会为安置诞生佛以众花庄饰之屋形,禅林称为花亭,又名毗蓝园。花亭之南面,揭额,题毗蓝园之三字也。毗蓝园之名,迦毗罗城蓝毗尼园之省略也。

  【毗楞伽】 (物名)具云释迦毗楞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名义集三曰:“释迦毗楞伽宝,此云能胜。”

  【毗楞羯梨】 (人名)国王名。对劳度差婆罗门请一偈,为以千钉钉身。见贤愚经一,经律异相二十五。

  【毗梨】 (术语)Virya,毗梨耶之略。

  【毗梨勒】 (植物)果物名。见“毗醯勒”条。

  【毗梨沙伽那】 (异类)龙王名。住频阇诃山下之池中,能解僧佉论,频阇诃婆娑外道就之学僧佉。见天亲传。梵Vṛṣagaṇa,Vārsagaṇya。

  【毗梨耶】 (术语)Virya,又作毗离耶,尾唎也。六度之一。译曰精进,又曰勤。或曰忍辱。大乘义章十二曰:“毗离耶者,此云精进。练心于法,故说为精。精心务达,故称为进。”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毗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梵语杂名曰:“勤,尾唎也。”

  【毗里瞿仙】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南隅之火天下。火天眷属。六火天之一。白色。为使者形。两手捧独股杵。

  【毗利差】 (异类)Vṛkṣa,饿鬼名。译曰树。见正法念经十七。

  【毗陵】 (地名)又云毗坛。荆溪大师之住地也。因称毗陵师,毗陵尊者等。见“毗坛”条。

  【毗流波叉】 (天名)Virūpakṣa,四天王之一,广目天之梵名也。

  【毗留勒叉】 (天名)增长天之梵名。见“四天王”条。

  【毗琉璃】 (天名)Viruḍhaka,四天王之一。增长天之梵名也。【毗琉璃】(人名)Virūḍhaka,国王名。又称流离王,琉璃王,娄勒王,维楼黎王,楼黎王,毗娄勒王等。新作毗卢释迦王,毗卢宅迦王。生时与琉璃宝俱,故号毗琉璃,又由大夫人之谶,而名恶生王。舍卫国(新曰室罗伐悉地国),波斯匿王(新译胜军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弑父王而嗣位,又以旧怨灭迦毗罗城之释种。西域记六曰:“毗卢释迦王,旧云毗流离王,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毗卢宅迦王,旧言毗流离,一也。”琉璃王经曰:“舍卫国王,时有太子,名维楼黎。产育之初与琉璃宝俱,因以为号。”毗奈耶杂事七曰:“胜鬘夫人至九月满,便诞一男,容貌端严,人所乐见。经三七日聚会宗亲欲为其儿施立名字,(中略)时大夫人谓群臣曰:我岂先时不作是语。观斯婢女(指胜鬘即末利夫人),身形美触,必当丧我憍萨罗城。大臣白言:诚有斯语。此子未生,国大夫人已为作不祥之记。应与此儿名为恶生。”

  【毗楼勒迦】 (天名)Virūḍhaka,增长天之梵名。

  【毗楼那】 (杂名)风名。探玄记二十曰:“毗罗那风者,应是毗岚风,此云旋猛风也。”见“毗岚”条。

  【毗娄真】 (人名)王名。译曰爱乐。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Virucin。

  【毗卢】 (佛名)Vairocana,毗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云:檀越踏毗卢顶上行。帝云:寡人不会。国师云:莫认自己清净法身。”大慧普说二曰:“高步毗卢顶,不禀释迦文。”普灯录十八曰:“坐断毗卢顶[宁*页],须是没量大人。”今僧人于七月中元结盂兰盆会,首座僧装为毗卢佛,诵经施食,戴毗卢帽。因帽有毗卢佛小像,故名。

  【毗卢觉王】 (佛名)毗卢舍那佛也。

  【毗卢帽】 (物名)黄檗僧所用之帽子也。

  【毗卢舍那】 (佛名)Vairocana,又作毗卢遮那,鞞嚧杜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准天台以毗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于法报应三身。毗卢舍那,译曰遍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毗卢,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法华玄义六曰:“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意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已上天台之释义,以毗卢舍那与卢舍那分配于法报之二身,即理智之二者也。华严则以此二者为梵名之具略,而为报身佛之称号,译曰光明遍照,或单译遍照。因旧经(晋译)说卢舍那,新经(唐译)说毗卢遮那故也。华严探玄记三曰:“卢舍那者,古来译或云三业满,或云净满,或云广博严净。今更勘梵本,具言毗卢舍那。卢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毗者,此云遍。是谓光明遍照也。”慧苑音义上曰:“按梵本:毗字应音云无废反,此云种种也。卢遮那,云光明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明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法相家亦如天台,主张三身配属之说。义林章七末曰:“璎珞经云:毗卢舍那佛是受用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也。”密家以毗卢舍那为理智不二之法身佛称号,或翻大日,或翻遍照,或翻最高显广眼藏。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闇遍明之义也。”同十六曰:“所谓毗卢那者,日也。如世间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长一切万物,成一切众生事业。今法身如来亦复如是,故以为喻也。”即身成佛义冠注下曰:“金刚顶义诀上云:毗卢遮那,此翻最高显广眼藏。毗者,最高显也。卢遮那者,广眼也。先有翻为遍照王如来(指玄奘十一面经),又有翻为大日如来。”然密教中亦有分不两说。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一曰:“说教之根宗,本有三:一者毗卢遮那法身,本性清净出一切法,金刚三摩地为宗。二者卢遮那法身,出圣性普贤愿行力为宗。三者千释迦化现千百亿释迦,显现圣慧身,流出曼殊室利身,作般若母为宗。”此二身分属之义也。般若理趣释上曰:“毗卢遮那如来名遍照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色究竟天成等正觉。”此是二身不分之义也。

  【毗卢舍那五圣】 (名数)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五圣中,毗卢舍那如来为中心,故标举之。

  【毗卢释迦】 (人名)Virūḍhaka,国王名。旧云毗琉璃王。西域记六曰:“毗卢释迦王,旧曰毗琉璃,讹也。”见“毗琉璃”条。

  【毗卢印】 (印相)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之入定印也。大日之入定印为法界定印,其印相,仰左手右手重于其上,二大指相拄,舒着头指。左右头指之中节上下重合。深入禅定而观见法界众生之相也。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一。

  【毗卢择迦】 (天名)又作鼻溜荼迦。旧云毗琉璃。四天王中南方天王之名,秦译增长。见“四天王”条。

  【毗卢宅迦】 (人名)王名。旧云毗流离王是也。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毗卢遮】 (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经三曰:“降干沓和懃行善行,所谓毗卢遮比丘是。”梵Viruca。

  【毗卢遮那成道经】 (经名)大日经之异名。

  【毗卢遮那经】 (经名)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之略称。即大日经也。

  【毗卢遮那如来菩提心赞】 (杂名)称大日经转字轮品金刚手所说之六句。其文曰:“归命菩提心,归命发菩提。稽首于行体,地波罗蜜等。恭礼先造作,归命证空者。”

  【毗卢遮那三摩地法】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之略名。

  【毗卢遮那五字剑印明】 (印相)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曰:“二手合掌二头指屈而相着,如剑形。真言曰:那谟三曼多勃驮喃,阿尾啰吽欠。”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 (真言)阿,尾,啰,吽,欠之五字也。有不空译之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一卷。

  【毗卢折那】 (人名)Vairocana,国王名。译曰遍照。

  【毗啰梨】 (动物)野狐之类,取人而食。大威德陀罗尼经十五曰:“毗啰梨,此野狐类,杀人食啖兽也。”

  【毗啰拏羯车婆】 (动物)Viraṇakacchapa,译曰龟。见名义集二。

  【毗罗尼】 (地名)河名。译曰难度。譬众生之爱欲也。宝积经百十曰:“若有众生染着毗罗尼河(隋言难度),彼等身体即生不白不黑云色。”梵Viraṇī。

  【毗罗婆】 (植物)果名。见频婆条。

  【蜱罗尸】 (地名)Peśi,见“蔽尸”条。

  【毗罗胝子】 (人名)毗罗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饮汁。拔发灰身。六师中之第三师也。

  【毗摩】 (地名)Vimalā,江名。译无垢。翻梵语九曰:“毗摩,应曰毗磨罗,译曰无垢。善见律十二。”又(天名)Vimalā,译曰无垢。最胜王经八曰:“毗摩天女妙辩才。”

  【毗摩罗】 (天名)Vimalā,天女名。大自在天之妇也。西域记二曰:“跋虏沙城东北,五十余里,至崇山,山有青石大自在天妇像,毗摩罗天女也。闻之土俗。曰:此天像者,自然有也。灵异既多,祈祷亦众。”

  【毗摩罗阇】 (人名)Vimarāja,译曰无垢王。见玄应音义二十六。

  【毗摩罗诘】 (菩萨)Vimalakirti,旧称维摩诘,新云毗摩罗诘,鼻磨罗难利帝,译曰无垢称。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唐曰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玄应音义八曰:“鼻磨罗难利帝,此译云无垢称,称者名称也。”

  【毗摩质多】 (异类)毗摩质多罗之略。见毗摩质多罗项。

  【毗摩质多罗】 (异类)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绮画,宝饰等。娶干闼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于帝释,即帝释之舅也。法华文句二曰:“毗摩质多,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毗摩质多,即舍脂父也。观佛三昧云:索干闼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宝殿,纳为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吠摩质呾利,此云绮画,明文其身。或云宝饰,用冠其服。云毗摩质多罗,讹也。此为最大,天帝释之妇公,舍支之父也。说此因缘如宗轮疏。”二十唯识述记下曰:“吠摩质呾利王者,旧云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者也。天帝释设支夫人之父也。此云绮饰,或云彩画。”

  【毗末罗蜜多罗】 (人名)Vimalamitra,论师名。译曰无垢友。见西域记四。

  【毗目叉】 (术语)Vimokṣa,巴Vimukti,又云毗木叉,毗木底。译曰解脱。离恶法也。探玄记十八曰:“毗目叉,此云解脱。”华严疏钞五十四曰:“梵云毗木底,此云解脱。”大乘义章一曰:“无为解脱直名木叉,又有为解脱为毗木叉。”

  【毗木底】 (术语)梵音Vimukti,译曰解脱。见“毗目叉”条。

  【毗目多罗】 (术语)见毗目瞿沙项。

  【毗目瞿沙】 (术语)又云毗目多罗。如来所出之音声也。慧苑音义下曰:“毗目瞿沙,具云毗沙摩乌多罗毗目瞿沙,言毗沙摩者,此云无怖畏也。乌多罗者,最上也。毗目瞿沙者,出声也。”探玄记十八曰:“毗目多罗者,天竺本名毗目多罗涅惧沙,此翻为最上无恐怖声。”梵Vimuktaghoṣa。

  【毗那怛迦】 (天名)一作毗那吒迦。又云毗那夜迦。鬼神名。见“毗那夜迦”条。又(杂名)Vināyaka,七金山之第六。象头Gayaśirṣa山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毗那怛迦,此云有障鬼神。有障鬼神,人形象头,凡见他事皆为障碍。山峰似彼神头,故以名也。”

  【毗那夜迦】 (天名)Vināyaka,又作毗那耶迦,毗那也迦,频那夜迦,毗那耶怛迦,毗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毗那夜迦,即是一切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毗那夜迦含光轨曰:“毗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毗那夜迦,亦名毗那怛伽。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但鼻极长,即爱香尘故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毗那怛迦,此云有障碍神。有一鬼神人形象头,凡见他事,皆为障碍。”希麟音义七曰:“毗那夜迦,旧云频那夜迦,皆不正梵语也。应云吠那野怛迦,此云障碍神,谓现人身象头,能障一切殊胜事业故。”退治此实类毗那夜迦之法,称为誐那钵底,即欢喜天。人身象头,双身抱合,男神为实之毗那夜迦,女神者,观音菩萨为退治彼,现毗那夜迦女形与彼抱合而生欢喜心之相也。此云大圣欢喜天。见“欢喜天”条。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经名)一卷,唐含光记。记大圣欢喜天之秘法。

  【毗那夜迦含光轨】 (经名)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之异名。以是为含光师之记也。

  【毗那夜迦秘要】 (经名)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之略名。

  【毗奈耶】 (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

  【毗奈耶杂事】 (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之略名。

  【毗尼】 (术语)Vinaya,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楞严经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疏曰:“毗尼,此云善治,亦即云律。”黄庭坚诗曰:“心洁似毗尼。”见“毗奈耶”条。

  【毗尼波啄】 (经名)Vinitapaṭṭa,咒名。译曰断结。见陀罗尼杂集二。

  【毗尼藏】 (术语)Vinayapiṭaka,新云毗奈耶藏。旧云毗尼藏。三藏之一,摄称如来所说之戒律经典。藏者包藏之义。此经典中包藏一切戒律之法,故云藏。善见律一曰:“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

  【毗尼多流支】 (人名)Vinitaruci,梵僧名。译曰灭喜。见续高僧传三。

  【毗尼方广经】 (经名)清净毗尼方广经之略名。

  【毗尼关要】 (书名)十六卷,德基辑。

  【毗尼关要事义】 (书名)一卷,德基辑。

  【毗泥迦】 (术语)见“毗尼”条。

  【毗尼摩得勒迦】 (经名)萨婆多毗尼摩得勒迦之略名。摩得勒迦,译曰行境界。论之别名也。

  【毗尼母经】 (经名)又名毗尼母论。八卷,失译。母经者,梵云摩夷,译曰行母,是诠显行法能生行,如母之生子,故云行母。论藏之别名也,今为毗尼之论释,故名毗尼母经。

  【毗尼母论】 (经名)毗尼母经之异名。

  【毗纽】 (天名)Viṣṇu,见“微瑟纽”条。

  【毗纽笯】 (天名)见“微瑟纽”条。

  【毗纽女天】 (天名)此为梵天眷属。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此天由胜生黄金莲,于其上生梵天云,肉色,右手为拳,置于膝,左手为掬势,仰而出。

  【琵琶】 (物名)世俗之乐器也,以之供养佛菩萨者。法华经曰:“琵琶铙铜钹。”

  【毗颇沙】 (杂语)Vibhāṣā,论名。见“毗婆沙”条。

  【毗婆阇婆提】 (流派)Vibhajya-vādin,译曰分别说部,分别论师。其部所说,有是有非,以更要分别故,名为分别说部。此由他人名之也。俱舍光记二十曰:“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毗婆阇缚地,毗婆为分别。缚地为部,旧云毗婆阇婆提者,讹也。”

  【毗婆毗婆舍那】 (术语)Vipaśyana-vipaśyana,毗婆舍那毗婆舍那之重言也,重重观真理之谓。善见律十曰:“毗婆毗婆舍那,汉言观苦空无我。”

  【毗婆沙】 (佛名)佛名。见“毗婆尸”条。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毗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一曰:“毗者名为广,或名为胜,或名为异,婆沙名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毗婆沙,或言鼻婆沙,随相论作毗颇沙。此云广解,或言广说。亦云种种说,或言分分说,同一义也。”

  【毗婆沙论】 (书名)Vibhāṣā-śāstra,广解广说经论之义者,总名毗婆沙论,是通名也,然别题毗婆沙论者,藏中有四部:一、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鞞婆沙论。三、五事毗婆沙论(已上小乘)。四、十住毗沙论(是大乘)也。其他律部有善见律毗婆沙。

  【毗婆沙师】 (术语)毗婆沙论中之诸师也,五百阿罗汉,各立异义,而释发智论,是名毗婆沙论,因此指彼诸阿罗汉称为毗婆沙师。

  【毗婆舍那】 (术语)Vipaśyanā,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

  【毗婆尸】 (佛名)Vipaśyin,又作毗钵尸,微钵尸,鞞婆尸,毗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为七佛之首。又由赞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曰:“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种种见。”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尸,或云微钵尸,前劫中佛名也,唐云胜观。”慧苑音义上曰:“毗婆尸,此云净观,或云胜观,亦云胜见,或曰种种观也。”梵网经述记下曰:“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维卫。即是梵音有轻有重故有不同,其义一也。此云胜见,亦云种种见,亦云广见。”慧沼最胜王经疏曰:“第三祇满修相好,初逢胜观,亦云弗沙,翅足赞佛超于九劫。”

  【毗婆尸佛经】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为苾刍说过去毗婆尸佛四门游观,出家转法轮之事,与长阿含大本缘经之后分同本。

  【毗婆娑】 (杂语)数量之名。译数十万兆。见本行集经十二。

  【毗婆娑罗王幽死】 (故事)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阇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于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昙,而为无上至真等正觉。于摩竭陀国界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不照,如月云消,明于众星之中。尔时婆罗留支王子即收父王着于铁牢中,更设臣佐,统领人民。又出于十诵律三十六,毗奈耶杂事十七,涅槃经三十四等。观无量寿经曰:“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中略)有五色光明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毗婆娑律】 (书名)善见律毗婆沙之异名。

  【罴菩萨】 (菩萨)昔有一人,入山采薪。遇雪饥寒,罴将收养,余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见猎师,示彼罴之处,共来加害。分取其肉时,身着大患,受现报。见毗婆沙论一百十四,俱舍光记十八。

  【毗讫罗摩阿迭多】 (人名)Vikramāditya,国王名。译曰超日王。西域记二曰:“室罗伐悉底国,毗讫罗摩阿迭多王,唐言超日。”

  【毗佉罗】 (人名)须达长者家老婢之名。掌长者库藏之财宝。常腰系数百键钥。出纳取与,一切委之。性悭贪,嫌佛法,作此言:吾家长者愚迷,受沙门术,供给无止。遂发恶愿欲不见闻三宝。末利夫人闻之,与须达共谋,欲以佛力调伏彼。一日,请佛于宫中,使彼持珍宝至宫中。老婢于宫中遭佛,以扇掩面,不欲见佛。佛以神力现无数之佛,彻扇使见之。彼既见佛,疾走归家,以白叠缠头,入木笼中卧。佛曰:此女于我无缘,于罗睺罗有因缘,彼能化之。乃还祇洹告罗睺罗使度彼女。罗睺罗身变转轮圣王,至须达家,变老婢为玉宝女。老婢大喜,受圣王十善戒。心既调伏,于是罗睺罗复本身,为说三归,授五戒,老婢闻法未举头顷,证须陀洹果。见观佛三昧海经六,法苑珠林九十六。梵Vikārā。

  【毗若底】 (术语)Vijñapti,译曰识。了别之义也。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毗若底,此翻为识,识者了别义。”唯识枢要上本曰:“梵云毗若底,丁你反,识也。”

  【毗若底摩呾剌多】 (杂语)Vijñaptimātratā,译曰唯识。二十唯识述记上曰:“毗若底,此云识。摩呾剌多,此云唯。”

  【毗若南】 (杂名)见“毗阇那”条。

  【毗洒迦】 (异类)毗沙门所属八大夜叉将之一。大日经疏五曰:“六名毗洒迦。”大疏演奥钞十五曰:“毗舍迦,此云大满大将,或云持法。”梵Viṣaka。

  【毗瑟怒】 (天名)又作毗瑟笯。天神名。

  【毗沙门】 (天名)鞞沙门四天王之一。见毗沙门天项。

  【毗沙门供】 (修法)供养毗沙门天王而祈福也。

  【毗沙门讲】 (修法)讲赞毗沙门天王之法事也。

  【毗沙门经】 (经名)有二本:一、唐不空译,题曰毗沙门天王经。一、赵宋法天译,题曰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毗沙门天】 (天名)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毗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天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于胎藏界曼荼罗在外金刚部院北方之门侧,于金刚界曼荼罗位于西方,夜叉主也。此天与吉祥天,从古神话时代常相关连而为夫妻,于日本台密,如欢喜天有双身毗沙门法,但双身者,皆男天也。其形像有多种。胎藏界曼荼罗之像,着甲胄,左掌有塔,右持宝棒,坐像也。或传有为立像者。金刚界曼荼罗亦与之同。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记乞胜利神加被之修法,论其画像曰:“于彩色中并不得和胶,于白叠上画一毗沙门神,七宝庄严衣甲,左手执戟槊,右手托腰上,其神脚下作二夜叉鬼,并作黑色。其毗沙门面,作甚可畏形,恶眼视一切鬼神势,其塔奉释迦牟尼佛。”毗沙门仪轨记,唐天宝元年,不空三藏修其法,为玄宗平定五胡乱之始终。

  【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 (经名)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之略名。

  【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真言)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之略名。

  【毗沙门五童子】 (名数)毗沙门天王随从之五童子。禅尼只,独键,那吒,鸠跋罗。甘露也。

  【毗沙门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毗杀社钵利色迦罗】 (衣服)Bhaiṣajya-pariṣkāra,比丘十三资具衣之一。百一羯磨十曰:“毗杀社钵利色迦罗,药资具衣也。”

  【毗奢隶夜】 (地名)城名。见“毗舍离”条。

  【毗奢蜜多罗】 (人名)梵音Viśvāmitra,纪元前六世纪顷之人。释尊幼年时师事之人也。

  【毗舍】 (杂名)Veśa,又曰鞞舍。天竺四姓之一。译曰商。见“吠舍”条。

  【毗舍阇】 (异类)Piśācā,又作毗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毗舍阇,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毗舍阇,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毗舍阇,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毗舍阇王,毗舍阇之王,即是东方提头赖吒,此云持国。谓护持国土领二部鬼:一名毗舍阇,此云啖精鬼。二名干闼婆,此云寻香也。”

  【毗舍浮】 (佛名)Viśvabhū,又作毗舍符,毗湿婆部,鞞恕婆附,毗摄罗,毗恕沙付,毗舍婆,鞞舍,随叶,浮舍。第三十一劫中第二佛之名。智度论九曰:“鞞恕婆附,秦言一切胜。”慧苑音义上曰:“毗舍浮,正云毗湿婆部。言毗湿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自在也。言遍一切皆得自在,或翻为一切有也。”华严疏钞十六曰:“上云毗舍浮又云遍胜。”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毗摄浮,旧言毗摄罗,亦云随叶佛,此云种种变现也。”梵网述记上曰:“毗恕沙付者,亦名毗舍婆,亦言鞞舍,亦言浮舍,亦言随叶。此云一切胜,亦云广生。”

  【毗舍离】 (地名)Vaiśāli,又作毗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厘。国名。译曰广严。中印度也。维摩大士住此国。又,佛灭一百年,七百贤圣为第二结集之处。此国内之种族曰离车,亦曰跋阇子(此国城之鼻祖名离车,当时有三城郭,开扩庄严,名毗舍离,详说于善见律中,载离车之部),后为阿阇世王所并。吉藏维摩经疏一曰:“毗耶离城,亦云毗耶离国。此是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国中一大国也。毗耶离,或云毗舍离,或云鞞舍离。此云广博严净,亦云好稻,复云好成。”西域记七曰:“吠舍厘国,旧曰毗舍离国,讹也,中印度境。”四分戒疏二上曰:“毗舍离者,多论云广严城也。”玄应音义四曰:“毗耶离,或作毗舍离,或云维耶离,亦云鞞奢隶夜,皆梵言讹转也。正言吠舍厘,在恒河南,中印度境,七百贤圣于中结集处所也。”即今印度恒河北岸,干达克河东岸。今译毗萨尔。

  【毗舍离城结集】 (故事)是小乘三藏中毗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于毗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于毗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众,断十个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三十、僧祇律三十三、毗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厘城东南十四五里有大窣堵波,是七百贤圣重结集处。佛涅槃后百十年,吠舍厘城诸苾刍远离佛法,谬行戒行。时长老耶舍(陀)召集七百贤圣于吠舍厘城,依毗奈耶制止谬法,宣明圣教。”(取意)。善见律一曰:“世尊涅槃已一百岁时,毗舍离跋阇子比丘,毗舍离中十非法起。(中略)长老耶斯那比丘发起此事。于跋阇子比丘众中,长老离婆多问萨婆迦,萨婆迦比丘答,律藏中断十非法,及消灭净法。(中略)于毗舍离婆迦迦园中众已聚集。如迦叶初集法藏无异。一切佛法中垢洗除已。”世谓之七百结集,又云第二结集。其争论之原因十非事,见十事非法条。

  【毗舍啰婆拏】 (天名)又作毗舍罗Vaiśravaṇa,毗沙门之具称。

  【毗舍罗】 (神名)Viśāla,神王名。佛祖统纪三十七曰:“染武帝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乃遣郝骞等往西竺求之,(中略)郝骞谢文华等八十余人,应诏西行求像。至舍卫国,从王乞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三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午时既就。顶放光明,际霪香雨。骞负像东还。乃渡大海,尝闻甲胄之声在后,忽异僧礼像而言曰:毗舍罗神王护像至彼,广作佛事,言讫而隐。”

  【毗舍婆】 (佛名)佛名。见“毗舍浮”条。

  【毗舍佉】 (杂名)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于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毗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释迦谱一曰:“毗舍佉汉云沸星。”玄应音义十八曰:“毗舍佉,或云鼻奢佉。此译云别枝,即是氐宿。”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云毗舍佉,此云黑鹿。”

  【毗舍佉母】 (人名)即鹿子母也。

  【毗舍佉优婆夷】 (人名)Biśākhāupāsikā,又云毗舍佉鹿母,毗舍佉母。单云鹿母,又云鹿子母。夫人名。毗舍佉者,星名。此夫人之生日当于此星,故以为名。优婆夷者,总谓女子之信佛道者,又从子而称鹿母或鹿子母。俱舍光记八曰:“鹿母者,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子儿妇,有子名鹿,故云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出一儿,故婆沙一百二十四云毗舍佉鹿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是星名也,此女因星得名,五分律云鹿子母,是也。”

  【毗舍耶】 (天名)Vijaya,又作微舍耶,毗社耶。见“微誓耶”条。

  【毗舍也】 (杂语)Viṣiṣya,又作毗沙耶。译曰境界,国。大日经疏十曰:“怛他竭多,如来也。毗舍也,境界也。如来之境界,所谓如如。”梵语杂名曰:“国,尾沙耶。”

  【毗舍遮】 (异类)见“毗舍阇”条。胎藏界曼荼罗之南方,其位在焉。

  【毗舍支】 (异类)毗舍遮之女天女饿鬼也。住于厕。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之饿鬼中。毗舍支在焉。

  【毗摄浮】 (佛名)旧言毗摄罗。见“毗舍浮”条。

  【毗摄罗】 (佛名)Viśvabhū,见“毗舍浮”条。

  【毗湿波】 (杂名)Viśva,又云毗湿婆。风名。译曰不巧。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毗湿婆风,又云毗湿波风,此译云不巧风也。”瑜伽伦记七上曰:“毗湿婆风者,此云种种巧庄严风,如说毗湿羯摩天等名巧天。”

  【毗湿饭怛啰】 (人名)Viśvāntara,须达拏太子之别名也。译曰众异。唯识演秘四末曰:“毗湿饭怛啰,此云众异,有多德技异众人故,即须达拏太子别名也。”参照“毗输安呾啰”条。

  【毗湿缚】 (饮食)药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毗湿缚药,此云有种种功圣药也。”梵Viśva。

  【毗湿婆】 (杂名)风名。见“毗湿波”条。

  【毗湿婆部】 (佛名)Viśvabnū,又作鞞舍。见“毗舍浮”条。

  【毗尸沙】 (术语)Viśeṣa,胜论六句义第五句义之梵名。旧云别相谛,新云同异句义。百论疏上之中曰:“五毗尸沙谛,此云别相谛,谓瓶衣不同也。”

  【毗世】 (流派)又作鞞世,鞞世师,卫世。新云吠世史迦。胜论师之梵名也。见“吠世史迦”条。

  【毗室罗懑拏】 (天名)毗沙门之具称。见“毗沙门天”条。

  【毗世沙蜜多罗】 (人名)Viśeṣamitra,成唯识论十大论师之一。译曰胜友。见唯识述记一本。

  【毗首】 (天名)毗首羯磨之略。见毗首羯磨项。

  【毗首羯磨】 (天名)Viśvakarman,又作毗守羯磨。新云毗湿缚羯磨。帝释之臣,化作种种工巧物,又司建筑之天神也。毗首羯磨,译种种工业。因之西土之工巧者祭此天云:智度论四曰:“巧变化师毗首羯磨天。”顺正理论十二曰:“毗湿缚羯磨天。”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毗湿缚羯磨天,此译种种工业,案西国工巧者多祭此天也。”起世因本经七曰:“时帝释天王欲得璎珞,即念毗守羯磨天子,时彼天子即便化作众宝璎珞奉上天王。若三十三天眷属等须璎珞者,毗守羯磨悉皆化作而供给之。”止观五曰:“譬如毗首羯磨造得胜堂。”同辅行曰:“毗首,是天家巧匠也。”

  【毗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传说)止观辅行一曰:“如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与重宝偿,无能造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二王造佛之事,出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而无毗首羯磨造佛之事)。

  【毗首羯磨化身鸽】 (传说)天帝释欲试尸毗王之檀波罗蜜,使毗首羯磨变身为鸽,自变鹰逐之。鸽飞来,入于王腋下,王以身施鹰而救鸽命。见智度论四。

  【毗首羯摩三昧耶】 (术语)大日如来工巧之三摩地也。见瑜祇经。

  【毗输安呾啰】 (人名)Viśvāntara,太子名。旧云苏达拏太子是也。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官大士作毗输安呾啰太子歌,词人皆舞咏遍五天矣,旧云苏达拏太子者是也。”

  【毗输驮】 (杂语)Viś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九曰:“毗输驮是清净,达摩湿阇多法界生义,此言如来顶相。”

  【毗输遮啰那】 (杂名)日之别名。译曰观者。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梵Viśvacaraṇa。

  【毗戍陀僧诃】 (人名)Viśuddhasiṁha,比丘名。译曰净师子。见慈恩传二。

  【蜱肆经】 (经名)鸠摩罗迦叶以种种之喻断蜱肆王(巴Pāyāsi)无后世之见。又以种种之喻,使舍邪见三毒而受三归。见中阿含十六。

  【毗搜纽】 (天名)Viṣṇu,又作毗瘦纽,毗瑟纽之变音。见毗瑟纽条。

  【毗坛】 (地名)毗陵也。荆溪湛然居之。止观辅行序赞曰:“毗坛者,即毗陵也。亦云晋陵,今常州也。”

  【毗昙】 (术语)Abhidharma,巴Ahidhamma,阿毗昙之略。新云阿毗达磨。译曰无比法。新翻对法。论藏之总名也。无比法及对法者,智慧之别名也(智慧为无比之胜法,故云无比法。又以智慧对观法,故名对法)。以三藏中之论藏诠显学者之智慧故也。然则毗昙之名虽为涉于大小乘论藏之通名,而常指小乘萨婆多部之论藏如发智,六足,婆沙,俱舍等之诸论而云毗昙。总即别名也。因之此论旨名毗昙宗。即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也。天台净影等古师,常对于成实宗而称毗昙。

  【毗昙成实】 (杂名)小乘之毗昙宗与成实宗也,与言俱舍成实同。

  【毗昙孔子】 (杂语)释氏要览下曰:“西秦慧嵩,善阿毗昙论,时重号毗昙孔子。”

  【毗昙有门】 (术语)小乘萨婆多部阿毗昙论之宗旨,立一切诸法实有,故对于成实宗之空门而谓为有门。三论玄义曰:“毗昙已有无义而执法有性。”

  【毗昙宗】 (术语)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也。此部以发智六足等诸阿毗昙论最具足,故称毗昙宗。立我为无而法为有者也。俱舍宗属之。

  【毗提诃】 (地名)Videha,旧云弗婆提,弗于逮。四大洲中,东大洲之名。故云东毗提诃。毗者胜之义,提诃者身之义,译曰胜身。又译前。以此洲在诸方之前故也(东方为前)。西域记二曰:“东毗提诃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法华玄赞二曰:“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中呼。”瑜伽伦记一下曰:“毗提诃,此云胜身。”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东毗提诃,或云弗婆提,或云弗于逮,皆梵音讹转也。此云前,在诸方之前也。”俱舍论十一曰:“东胜身洲,东狭西广,三边量等,形如半月。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又毗提诃洲有二中洲之附属,与本洲同名,一云提诃,二云毗提诃。即身洲。译曰胜身洲。俱舍论十一曰:“胜身洲边二中洲者:一提诃洲,二毗提诃洲。”俱舍光记十一曰:“提诃,此云身。毗提诃,此云胜身。”

  【毗陀】 (术语)Veda,一作鞞陀,又作皮陀,韦陀,围陀等。新云吠陀,鞞陀。婆罗门经书之名。译曰明,或智。观无量寿经曰:“臣闻毗陀论经说。”见“韦陀”条。

  【毗陀罗】 (异类)又作迷怛罗。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毗陀罗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为某故作毗陀罗,即诵咒术,是名毗陀罗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禅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三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有大力天神守护,则不能害。是作咒比丘,先办一羊。若得芭蕉树,若不得杀前人者,当杀是羊若杀是树。如是作者善,若不尔者,还杀是比丘,是名毗陀罗。”(优婆塞五戒相经所说同)。梵网经下曰:“咒杀谓毗陀罗等。”同与咸疏注中曰:“毗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毗奈耶一曰:“鞞陀路婆,鬼着尸也,使起杀人。”慧琳音义三十五曰:“迷怛罗,唐言起尸鬼也。”案,毗陀罗者,起尸鬼之名也,法众经陀罗尼品谓之韦陀罗,灌顶经所谓弥栗头韦陀罗者是也。梵Vetāla。

  【毗醯勒】 (植物)又云鞞醯勒,毗梨勒,新云毗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癞。”慧琳音义十六曰:“毗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毗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毗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毗醯勒,尾吠怛迦。”

  【毗耶】 (地名)Vaiśāli,毗耶离城也,维摩居士之居处。肇论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

  【毗耶离】 (地名)Vaiśāli,城名。见“毗舍离”条。

  【毗耶娑问经】 (经名)二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大宝积经广博仙人会之别译也。

  【皮衣】 (衣服)僧衣之异名。盖取悉多太子入山时,着鹿皮衣之故事。瑞应经上曰:“行数十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欲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中略)车匿悲泣,随路而啼。顾视太子,已被鹿皮衣。”异出菩萨本起经曰:“太子行十数里,道逢猎者。太子曰:我欲从汝有所债,宁可得耶?猎者言:所索者可得。太子曰:欲得君鹿皮。猎者即以皮与太子,太子亦以珍物与之。”

  【毗庾娜蘗帝】 (杂语)译曰生。生出也。见大日经疏九。

  【毗遮罗】 (杂语)Vicāra,译曰伺,寻伺之伺也。见“毗怛迦”条。

  【毗职多钵腊婆】 (人名)Vijitaprabha,北印度王子。译曰调伏光。见慈恩传二。

  【毗职吉蹉】 (术语)Vicikitsā,译曰疑。唯识述记六末曰:“又如职吉蹉是治疗义,毗职吉蹉是疑义。”

  【皮纸】 (物名)以身之皮为纸而书经文也。宗镜录二十六曰:“皮纸骨笔,缮写受持。”

  【毗指多婆多】 (杂名)Vijitavat,日之别名。译曰胜者。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

  【毗质多罗】 (杂语)Bicitra,译曰善。大日经疏一曰:“此善字,梵云毗质多罗。有端严义,种子义。譬如已得果实,复还种子也。”

  【仳疏梨沙】 (真言)陀罗尼名。译曰无染着。见金光明经慧沼疏五。梵Viśleṣa。

  【辟除贼害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能除劫贼之难。

  【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此陀罗尼能除毒虫等之难。

  【辟鬼珠】 (物名)避恶鬼之宝珠也。称仁王经之功德。见仁王经受持品。

  【僻见】 (杂语)邪僻不中于理之恶见也。如身等之五见是。俱舍论十八曰:“就五僻见,说邪见重。”

  【辟雷电法】 (修法)出于最胜王经七如意宝珠品。

  【辟妄救】 (书名)十卷。明释圆悟说。侍者真启编。此书圆悟(即天童和尚),因汉月谬认一○为千佛万佛之祖作五宗原,潭吉又妄作五宗救,恐后世禅宗门下,入此邪见,故说之也。盖禅宗不立文字。安有○之相貌,为千万佛之祖。有此一○,则慧命断矣。后清世宗亦有拣魔录一书以辟之。

  【譬喻】 (术语)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谛,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故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二,逆喻,逆于世谛,次第自大向小为喻也,大海本为大河,大河本为小河,乃至沟浍本为大雨,如是如来涅槃本为解脱,乃至持戒本为法雨,是名逆喻。三,现喻,以现前事为喻也,如说众生心性,犹如狝猴。四,非喻,假设非实事之事为喻也,如说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来,欲害人民,则王如何?是假设四山譬老病生死也。五,先喻,先设譬喻,后以法合也,如说有人贪着妙花,而采取之时,为水漂流,众生如是贪爱五欲,为生死之水漂没。六,后喻,先说法,后设喻而显之也,如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满大海是也。七,先后喻,先后所说皆是譬喻之意,如经云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如骡怀妊,命不久全是也。八,遍喻,始末皆假喻而显之也。如具说忉利天质多罗树生长之状,而遍喻佛弟子等。

  【譬喻部】 (术语)譬喻师之部宗,即经部也。见“譬喻师”条。

  【譬喻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云阿波陀那。经中说譬喻而令晓悟义宗所在者也。正理论四十四曰:“言譬喻者,为令晓悟所说义宗,广引多门,比例开示,如长喻等契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又(经名)藏经中题譬喻经者有五部:一,比丘道略集之杂譬喻经一卷。二,失译之众经撰杂譬喻经二卷。三,吴康僧会译之旧杂譬喻经二卷。四,失译之杂譬喻经二卷。五,后汉支娄迦谶释之杂譬喻经一卷,已上五部同名别本。又经律异相等引十卷譬喻经,今不传。往生要集记五曰:“十卷文,唐法遂造,贤圣集也。”此外湮灭之同名经十部,载于出三藏记。又佛说譬喻经,一卷,唐义净译。佛为胜光王说空井,树根,二鼠,四蛇,毒龙,蜜滴,蜂螫,火烧之喻。

  【譬喻量】 (术语)四量之一。见“量”条附录。

  【譬喻论师】 (人名)与譬喻师同。

  【譬喻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出于经之第二卷。说火宅之喻。

  【譬喻师】 (人名)又云日出论者。小乘十八部中经量部之元祖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印度怛叉翅罗国有鸠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论师,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于日,亦名譬喻师。或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为譬喻师。经部之种族,经部以此所说为宗,当时犹未有经部,经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因之而古摄论谓之经部师,新摄论谓之譬喻师。

  【譬喻说】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见譬喻经项。

  【譬喻王经】 (经名)大集譬喻王经之略名。

  【譬喻周】 (术语)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之一。说火宅之譬喻,以化中根之一周也。见“三周”条。

  【辟支】 (术语)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一。辟支佛之地位也。

  【辟支佛】 (术语)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佛乘】 (术语)三乘中之中乘也。谓开辟支佛觉悟之因行。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者,最初之发心,必依佛与声闻乘同,求自然慧乐独善寂者,示独觉之义,深知诸法因缘者,示缘觉之义,辟支佛具此二义)。

  【辟支迦佛】 (术语)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迦佛陀】 (术语)Pratyekabuddha,略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又作钵罗翳迦佛陀。旧译缘觉。新译独觉。智度论二名俱存。盖辟支佛具此二义也。初发心时值佛,而思惟世间之法,后得道,身出无佛世,性好寂静,加行满而无师友之教,自然独悟,故名独觉。又观待内外之缘(内为飞花落叶外为十二因缘)而悟圣果。故名缘觉。但天台一家之义,以之为别种,无佛世之悟道为独觉,于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道为缘觉。智度论十八曰:“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同七十五曰:“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缘。”大乘义章十四曰:“辟支胡语,此方翻译名因缘觉。藉现事缘而得觉悟,不假他教,名因缘觉。又于十二因缘法中而得觉悟,亦名缘觉。”法华玄赞二曰:“辟支迦佛陀者,此云独觉,略云辟支佛。”瑜伽伦记八曰:“独觉地,若依梵语名钵剌翳迦佛陀,旧云辟支讹也。此云独觉,初发心时亦值佛。(中略)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有辟支佛因缘论二卷。说八辟支佛出家悟道之相。

  【辟子佛因缘论】 (书名)二卷,失译,说波罗捺国王等八位辟支佛觉悟之因缘。

  【偏教】 (术语)偏于一方之教。即权教是也。

  【篇聚】 (术语)类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之称目也。此有篇门与聚门之别,篇门者,依结成之罪果及急要之义而区别为五篇,聚门者,类聚其罪性及因罪(犯波罗夷僧残二罪而未成者曰偷兰遮),而为六聚七聚八聚也。

  【偏空】 (术语)谓小乘所谈之空理。以其偏于空之一边也。

  【偏门】 (杂名)非正门,有犯罪者则从此门驱出。见象器笺一。

  【篇目】 (术语)标题也。羯磨疏一之三曰:“前标释篇目。”梁僧传明律编曰:“随有犯缘,乃制篇目。”

  【偏衫】 (衣服)南山旧律家之说,三衣之下覆于左肩之片衣云祇支,覆于右肩之片衣云覆肩衣(义净新律家谓祇支,覆肩,为梵汉两语而一物也),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为偏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资持记作褊衫。说文:褊、衣也。六物图曰:“此方往古并服祇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故知偏衫左肩,即本祇支,右边即覆肩也。”僧史略曰:“后魏宫人见僧自恣偏袒右肩,乃一施肩衣,号曰偏衫。全其两肩两袖,失祇支之体。自魏始也。”释氏要览曰:“偏衫,古僧依律制,祇有僧祇支(此名覆膊,亦名掩腋衣),此长覆左膊及掩右腋,盖衬三衣,故即天竺之仪也(案已上准于新律家之义)。竺道祖魏录云: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于僧祇支上相从,因名偏衫。今开脊接领者盖魏遗制也。”

  【偏袒】 (术语)此有二解:一、谓袒露一臂也。史记,陈胜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今通称偏护其人曰偏袒。盖自周勃有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之令,后遂沿用袒字为助之义矣。二、佛家所著袈裟。辄偏露一边。谓之偏袒。金刚经所谓偏袒右肩。是也。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偏小】 (术语)佛成道后十二年间之说法,大乘家贬之名曰偏小。谓所说之理偏于空,而法门狭小也。

  【偏小情】 (术语)人法二空中,只知人空一边,未知法空,小乘浅薄之偏见也。

  【偏有执】 (术语)偏于万有之有一边而执着之见解也。

  【偏圆】 (术语)判教理胜劣之称。偏者偏僻所说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也。圆者圆满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则小乘为偏,大乘为圆。然再往论之,则大乘中亦有偏圆,华天所谓圆教独圆,如他之通别二教(台家),终顿二教(严家),偏教也。止观三曰:“偏名偏僻,圆名圆满。”

  【偏真】 (术语)小乘所说之真理为偏于空之一边者,故曰偏真。一云单空。

  【偏真空理】 (术语)同上。

  【偏执】 (术语)偏固执于一边不通于他也。广百论释十曰:“偏执如来破相空教。”梁传三,求那跋摩偈曰:“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

  【片禅】 (术语)少许之禅定也。止观七曰:“那得薄证片禅即以为喜。”

  【片供】 (术语)灌顶式,小坛所所供之供物。有前供三个与后供三个。指其一方称为片供。三昧耶戒用前之片供。金胎两戒用前后供。其前供供养新佛(新阿阇梨),后供供养古佛也。其布列之次第。金刚盘(置金刚杵之圣堂)之前,置卍字之火舍,其前后为阏涂华,以次第置之。

  【缥帽】 (物名)缥为花田色。花田色之帽子也。俚言集览曰:“花田者浅木色也。”天台真言之僧得其位者着缥帽子,为一幅之轮形常挂于首。象器笺十七曰:“燕南纪谈云:台家密家,有缥帽子,又名裹头。宗凤杂集云:隋炀帝请天台大师受菩萨戒,时祁寒。帝解御衣缥袖,令裹大师头。”(案炀帝解衣袖裹智者头中华纪传未见所载)。

  【瞥地】 (杂语)速急也。

  【贫道】 (术语)又云乏道。梵语沙门那(略云沙门)之古译也。修正道而断生死贫乏之义也。涅槃经曰:“沙门名乏,那名道,断一切乏,断一切道(邪道),以是义故,名沙门那。”百论疏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贫乏也。”又贫道者,乏圣道之义,是沙门自谦之称。世说曰:“支道林尝养数马曰:贫道爱其神骏。”石林燕语曰:“晋宋间佛教初行,未有僧称,通曰道人,自称则曰贫道。”善见论十五曰:“若有卖衣钵人,比丘唤来,示金钱语卖衣钵人言:贫道须此衣钵,有此金钱,居士自知。”行事钞下三曰:“五分还寺去时。(中略)至请门首告云:檀越好施如法,贫道何德堪之?”业疏三下曰:“沙门者,或云乏道贫道以译之,皆谦虚自收不伐德也。今译为息恶者取其意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三曰:“贫道亦云乏道,皆谦收之称。”梁僧传十三(法献传)曰:“中兴僧钟于干和殿见帝(齐武帝),帝问钟所宜。钟答:贫道比苦气,帝嫌之。乃问尚书王俭:先辈沙门与帝王共语何所称?正殿坐不?俭答:汉魏佛法未兴,不见其记传。自伪国稍盛,皆称贫道,亦预坐。”僧史略下曰:“若此方对王者,汉魏两晋或称名,或曰我,或曰贫道。故法旷上书于晋简文,称贫道,支遁上书乞归剡亦称贫道,道安谏苻坚自称贫道,呼坚为檀越,于时未为定戒。”案贫道之称,今属之道士矣。

  【频阇诃婆娑】 (人名)数论外道名。自龙王承数论之义,大破佛法,后于频阇诃山石窟内化为石。天亲传曰:“佛灭后九百年中有外道,名频阇诃婆娑。频阇诃是山名,婆娑译为住。此外道住此山,因以为名。”梵Vindhyavāsa。

  【频伽】 (动物)Kalaviṅka,迦罗频迦或迦陵频迦之略。鸟名。于义为妙音鸟。此鸟常住极乐净土。酉阳杂俎曰:频伽,共命鸟,一头两身。旧唐书曰:元和十八年,诃陵国献五色鹦鹉频伽鸟。

  【频伽瓶】 (物名)瓶形似频迦鸟,故名。佛以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楞严经二曰:“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者,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同长水疏曰:“频伽,好声鸟也。瓶形似彼,识阴无形。在有情身,如空盛空。”

  【频伽陀】 (饮食)又曰毗笈摩。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频伽陀药者,具云毗笈摩,此云除去,谓能除去毒恶故。”慧苑音义下曰:“毗笈摩此云普去,谓能普去一切疾病也。”梵Vigata Vigama。

  【频来果】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玄应师云:频当为顿之误,顿即一之义也。玄应音义三曰:“频来言斯陀含也,此云一往来。频字应误也,字宜作顿。”

  【频蠡】 (植物)见频婆条。

  【频螺】 (植物)又作频蠡。果名。见频婆条。

  【频罗婆】 (植物)见频婆条。

  【频那夜迦】 (天名)Vināyaka,鬼神名。即欢喜天也。见“欢喜天”及“毗那夜迦”条。

  【频那夜迦天仪轨经】 (经名)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之略名。

  【贫女】 (杂语)贫穷之女人也。

  【贫女宝藏】 (譬喻)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为我芸除草秽。女即答言:我不能也,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后当速为汝作。(中略)是人即于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见已,心生欢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同三十四曰:“我又说众生佛性,犹如贫女宅中宝藏,力士额上金刚宝珠,转轮圣王甘露之泉。”

  【贫女宝藏喻】 (譬喻)贫女不知埋伏宝藏,困穷贫苦。智者教之,使发掘,得大安乐。以喻众生不知有佛性,自沉沦于生死,佛教之使悟道成佛。见涅槃经七,同二十七。

  【贫女施叠衣生天】 (传说)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三宝劝化乞索于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叠,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谷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于天上。后来至佛边,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叠施得现报缘品曰:“过去久远毗婆尸佛时,有一贫女,名檀腻伽,因比丘劝化劝其夫,唯施一叠,由此功德,檀腻伽九十一劫所生之处与白叠身俱生,今世生于长者家名叔离,遂出家得阿罗汉果。”

  【贫女施两钱成后】 (传说)杂宝藏经五曰:“有贫女见长者于耆阇崛山中供养众僧,生随喜念,曾于粪中拾得两钱供养僧众,尔时上座维那代咒愿,且留半分食与彼女,女得食大喜,还眠卧树下,时国王夫人亡,王令国内占相福德之女,占师将此女到宫,王喜,立为夫人。于是王夫人欲报前恩,车载饮食珍宝至彼山,供养僧众。上座不起,使维那咒愿,诸年少比丘疑之。上座言:我佛法中不贵珍宝,唯贵善心,夫人先施两钱时,善心极胜,后施珍宝,吾我贡高,以是我不与咒愿。”

  【贫女施米汁生天】 (传说)诸经要集六曰:“有贫女施臭米汁于迦叶尊者得生天之报。”

  【贫女献沈淀作辟支佛】 (故事)智度论八曰:“佛入婆罗门城乞食,婆罗门城,王立制限,若施食于佛,输五百金钱,佛到其国,皆闭门不应。佛空钵而出。时一家有一老母,持破瓦器盛臭沈淀出门弃之,见佛世尊空钵而来,见佛相好,思如此神人,应食天厨。今降身行乞,必慈愍一切故。白佛欲设供而不能得,今此弊食佛须者取之。佛知其心,信敬清净,伸手持钵受其施食。因记是老女施食于佛故,十五劫中于天上人间受福快乐,后得男子身出家学道,作辟支佛。”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沈淀而位登支佛,童子进士麨而福受轮王。”

  【贫女一灯】 (故事)阿阇世王授决经曰:“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复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灯。于是王乃敕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贫穷,乞得两钱,何不买食以自继,而用此膏为?母曰:我闻佛世难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无供养,今日见王作大功德,巍巍无量,我意激起。虽实贫穷而欲燃一灯为后世根本者。于是膏主知其至意,与两钱膏应得二合,特增三合,凡得五合。母则往至佛前燃之,心计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作礼而去。王所燃之灯,或灭或尽。虽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燃一灯,光明特朗,殊胜于诸灯,通夕不灭,膏又不尽。佛告目连天今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灯皆已灭,唯此母一灯三灭亦不灭,便举袈裟扇之,灯光益明,乃以威神引随蓝风吹灯,老母之灯实为炽盛。乃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悉见其光,佛告目连止:止,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毁灭,此母却后三十劫当得作佛曰须弥灯光如来。”贤愚经贫女难陀品,称难陀为贫女之名,所记略同。

  【频毗娑罗】 (人名)王名,见“频婆娑罗”条。又经名也,出于俱舍论二十卷。同光记三十曰:“频毗此云圆,娑罗此云员实。”

  【频婆果】 (植物)频婆树之果实。

  【频婆罗】 (物名)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频婆罗香,或色鲜赤。或能现影,准前释帐。”又(杂语)一作频跋罗。新曰毗婆诃。数量名。当于此方之十兆。玄应音义一曰:“频婆罗,按佛本行经云:频婆罗此数当十兆也。”同二十一曰:“频跋罗。”俱颂舍疏世品五曰:“十大阿刍婆为毗婆诃。”梵Vimvara。

  【频婆娑罗】 (人名)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毗娑罗。古译为颜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为影坚,义净译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为逆子阿阇世王幽囚,幽中照于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国王频婆(颜色)娑罗(端正)。”阿育王经二曰:“频毗娑罗翻模实。”玄应音义三曰:“洴沙,正言频婆娑罗王,或言频毗,此译云形牢。一云:频毗此云颜色,娑罗此云端正,或云色像殊胜。”同十四曰:“瓶沙王此言讹也,是摩伽陀国王也。”西域记七曰:“频毗娑罗唐言影坚,旧曰频婆娑罗讹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曰:“影胜,梵云频毗娑罗。”有部毗奈耶四十五曰:“摩揭陀国王舍城王名曰影胜。”毗奈耶杂事二十曰:“王舍城中有王名曰大莲华。(中略)大莲华王告众人曰:我子生时,如日光影,乾坤洞照,胜妙希奇。应与我子名曰影胜(梵云频毗娑罗)。”

  【频婆娑罗梦】 (传说)寄归传一曰:“频婆娑罗王,梦见一叠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斩为十八段。悕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余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刍,教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见忧耳。”

  【频婆娑罗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王来见佛,佛使优楼频螺迦叶,释众之疑事。即中阿含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之别译。

  【频婆娑罗王梦叠裂杖折】 (故事)频婆娑罗王梦一叠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折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以为灭后十八部分派之兆。见“金杖”条。

  【频婆娑罗王为佛最初檀越】 (故事)涅槃经二十九说: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频婆娑罗王遣使言:悉达太子若为圣王,我当臣属。若不乐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治度人,受我供养。我时默然,已受彼请。(中略)我时赴信,受彼王请,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与无量百千众悉来奉迎,我为说法,闻法已,欲界诸天发八万六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频婆娑罗王所将管从十二万人得须陀洹果,无量众生成就忍心。智度论三说:频婆娑罗王至伽耶祀舍中迎佛及除结发之千阿罗汉,佛于此中为王说法,得须陀洹道。即请佛言:愿佛及僧就我王舍城尽形寿,受衣服饮食卧具医乐。佛即受请。

  【频婆帐】 (物名)频婆者身影之义。帐上绣种种之身形,故名频婆帐。又频婆,果名。此帐之色似彼也。慧苑音义上曰:“频婆此云身影质,此帐上庄严具中能现一切外质之影也。或曰:频婆鲜赤果名,此帐似之,故以名之。”

  【贫穷福田】 (术语)优婆塞戒经所说三福田之一。贫穷之人来乞时施给之,虽不求报,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

  【贫穷海】 (譬喻)贫穷之苦难深广,譬之为海。智度论二十二曰:“施为坚牢船,能度贫穷海。”

  【贫穷老公经】 (经名)一卷,刘宋慧简译。有老公年百二十,而甚贫穷,欲来见佛,释梵断绝之。佛使阿难唤之来,说其往因,出家证果。

  【频娑】 (杂语)Viṁvara,频婆罗之略。数量名。译曰十兆。大集日藏经三曰:“频婆人。”又(植物)Bimba,亦作频螺,频罗婆,避逻,频蠡。赤色之果实也。华严入法界品曰:“唇口丹洁如频婆果。”慧苑音义下曰:“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也。”玄应音义曰:“频婆果此译曰相思。”同二十三曰:“毗罗婆果,亦云频螺果,或言避逻果,皆讹也。果形金色如甘子,大西国祠天多用此木作幢庄严供养也。”瑜伽略纂二曰:“频螺果者,频婆果也,此吉祥果也。”同伦记二上曰:“频蠡果者,频婆果也。其形似枳,其中蘘内如郁金色。”

  【贫陀婆那】 (寺名)寺名。译曰丛林。见阿育王经七。梵Piṇḍavana。

  【品】 (术语)梵语跋渠Varga,此翻品,品类之义,聚类同者为一段,称为品也。又品别之义,彼此章段,义理差别,故名品。法华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同嘉祥疏一曰:“品者,外国名跋渠,此称为品。品云品别,明义各异,故称为别。二者品类,以其明义各有部类故也。”

  【品具】 (杂语)三衣六物等种种之道具也。

  【品类足论】 (书名)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之略名。

  【品题】 (术语)经论中品目之名称。经题之对。如云寿量品,易行品等。

  【瓶】 (物名)经论引瓶为譬者甚多。

  【平常心是道】 (公案)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见会元四赵州章,光明藏中,无门关。

  【评唱】 (术语)品评提倡古人之说也。碧岩录题下曰:“评唱雪窦显和尚颂古语要。”

  【平等】 (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

  【平等大悲】 (术语)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怜愍普遍平等之慈悲也。

  【平等大慧】 (术语)以名佛说法华经之实智,是即诸佛之实智也。能证平等之理性,故曰平等。众生齐得此智慧,故曰平等。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法华科注四曰:“平等有二:一者法等,即中道理。二者众生等,即一切众生同得佛慧也。”

  【平等法】 (术语)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平等法身】 (术语)八地以上之菩萨,证平等寂灭之真如,则虽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亦能一时遍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之教化,作种种之佛事,而无往来之想无作无作之想,是曰平等法身。七地以下之菩萨,则虽证真如,尚要功用始然。往生论曰:“未证净心菩萨得证平等法身。”同论注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法身菩萨也。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平等观】 (术语)台宗三观中假观之异名也。若破一(即假)而用一(即空),则不名为平等,前于观知假非假,破假入空,今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共破互用,故名为平等(前之空观破假,今之假观破空,前之空观用空,今之假观用假也)。止观三曰:“从空入假名平等观。”又空观之异名。以空为平等而一一别相也。

  【平等觉】 (术语)如来之正觉也。正觉无高下浅深之别,故曰平等觉。又言理智冥合而为平等也。新译仁王经上曰:“实智平等,永断惑障。”

  【平等教】 (术语)唐初印法师所立二教之一。卢舍那所说之华严经也。非逐众生之机委曲说权实之法,乃称于法性之理,顿说平等一实之理,故名平等教。

  【平等觉经】 (经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之略名。

  【平等力】 (术语)如来之尊称。以其具平等度一切众生之力用也。赞阿弥陀佛偈曰:“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平等王】 (异类)阎魔王之别称。以其公平司罪福之业也。慧琳音义五曰:“梵音爓魔,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演密钞曰:“炎魔王此云平等王。”五会法事赞本曰:“若得念佛深三昧,不怕三途平等王。”佛祖统纪三十三曰:“华严感应传,郭神亮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因诵若人欲了知四句偈,得放回。”依此等说,则阎魔平等为一。如依十王之说,则阎魔王之外又有平等王。又(人名)劫初始立民主,称平等王,是刹帝利种之大祖也。佛祖统纪三十曰:“议立一平等王,赏善罚恶。”

  【平等心】 (术语)证诸法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之上,不起怨亲等差别之见,等垂怜愍也。

  【平等性】 (术语)真如者,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故名,平等性。往生论注上曰:“平等是诸法体相。”

  【平等性智】 (术语)如来四智之一。凡夫第七识之我见,转而得此智慧,以证自他平等之理,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也。心地观经二曰:“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各为平等性智。”佛智论三曰:“平等性智者,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住涅槃。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种种影像,妙观察智不共所依,如是名为平等性智。”密教建立五智,以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南方宝生佛之智也。菩提心论曰:“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秘藏记本曰:“平等性智清净智水,不简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变故,名曰平等性智。”

  【平等义】 (术语)性虚空十义之一。谓真如体性平等,于一切法,等无有异也。

  【平等意趣】 (术语)四意趣之一。谓如来据秘密之意趣,平等之理,而说法也。譬如指过去之诸佛而曰我身是也。以其据佛佛平等之理故也。

  【平袈裟】 (衣服)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裟为尊,衲袈裟为卑。

  【平江绦】 (物名)谓禅林两头有总之带也。为支那之平江所产,故名。平江在临安府。说见象器笺十七。

  【平交】 (杂语)禅林之语。无上下平等交际者,道德位年与我齐等者。

  【平举】 (仪式)禅林之语。葬礼维那不举启请,直举南无萨怚他,曰平举。以不举启请故亦不举摩诃梵,盖恐妨诸方人之结缘讽经也。东渐清规送亡式曰:“维那平举楞严咒,不启请,曰平举。”

  【屏莎】 (人名)Bimbisāra,又作萍沙、洴沙、瓶沙。见“频婆娑罗”条。

  【萍沙】 (人名)又作瓶沙,洴沙。频婆娑罗Bimbisāra之讹略。王名。见频婆娑条。

  【瓶沙】 (人名)与瓶沙同。

  【瓶沙王】 (人名)见“频婆娑罗”条。

  【萍沙王五愿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之五愿,后叙弗迦沙王之出家,佛为说法。

  【洴舍】 (人名)又作萍沙,瓶沙,频婆娑罗。新云频毗娑罗Bimbisāra,见“频婆娑罗”条。

  【平生业成】 (术语)净土真宗之名目。在平常之时获得他力之安心往生净土之业事成辨也。

  【瓶水】 (譬喻)师资传灯,譬如泻瓶水于瓶也。涅槃经四十曰:“阿难事我二十余年。(中略)持我所说十二部经,一经其耳,不曾再问。如写瓶水置之一瓶。”当云泻瓶。

  【瓶碎失宝】 (譬喻)瓶即天德瓶也。智度论十三曰:“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复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所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种种众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见示,并所出物,即为出瓶。瓶中引出种种众物,其人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一切众物,亦一时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人破戒,骄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

  【瓶体无实】 (譬喻)喻诸法无我之语。五蕴之诸法,皆为假和合者,决非如凡夫之思惟有实体者。此其喻也。成实家之用语。

  【瓶中无水】 (杂语)三论宗之用语,以喻空观。五蕴之中无有人我之意也。”

  【颇】 (术语)Pha,又作叵。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二。金刚顶经曰:“颇字门,一切法不坚如聚沫故。”文殊问经曰:“称颇字时是得果作证声。”智度论曰:“若闻颇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颇罗Phala,秦言果。”又(杂语)经论中多有颇有之语。玄应音义六曰:“颇诸书语辞也。”应法记曰:“颇者,有无未决之辞。”

  【颇勒具那】 (人名)Phālguna,比丘名。因十二月之星而名之。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颇勒具那,此十二月星也,此人从此为名。”

  【颇勒窭拏】 (杂语)Phālguna,又作叵勒拏。十二月之称。

  【颇黎】 (物名)见“玻璃”条。

  【颇罗】 (杂名)Phala,译曰果。见智度论四十六,梵语杂名。

  【颇罗堕】 (杂名)Bharadvāja,又曰颇罗吒。婆罗门六姓之一姓也。本行集经四十曰:“颇罗吒,隋云重瞳。”法华文句三曰:“颇罗堕此翻捷疾,亦云利根,亦云满语也。”法华义疏三曰:“颇罗堕俗姓也。真谛三藏云:翻为利根仙人,六姓婆罗门中一姓也。又翻为辩才,又翻为满,满正也。”法华玄赞二曰:“颇罗堕者,婆罗门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颇罗诃罗】 (异类)Phalāhara,夜叉名。译曰食果。见孔雀王咒经上。

  【颇罗吒】 (杂语)见颇罗堕项。

  【颇攞遇抳】 (杂名)见叵罗虞那么洗条。

  【颇尼多】 (饮食)Phāṇita,煎甘蔗之汁者。正法念经三曰:“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初离垢名颇尼多。”

  【颇胝迦】 (物名)与颇黎同。见玻璃条。梵Sphaṭika。

  【颇置迦】 (物名)见“玻璃”条。

  【婆】 (术语)Ba,又作么。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之喉声第三,金刚顶经曰:“么字门,一切法缚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么字时,是解脱系缚声。”智度论曰:“若闻婆字,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婆陀,秦言缚。”解脱系缚由Bandha(缚)释之。又Bha,又作嘙、[口*梵]。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之喉声第四。金刚顶经曰:“婆(重)字门,一切法有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婆(去)字时是出三有声。”智度论曰:“若闻婆字即知一切法不可得破相。婆伽,秦言破。”此语根由Bhū(有)释之。

  【婆叉】 (地名)Vakṣu又Vaṅkṣu,河名。见“缚刍”条。

  【婆差优婆差】 (杂语)Upāsakaupāsikā,在家之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之转讹也。仁王经下曰:“在家婆差优婆差。”同嘉祥疏五曰:“在家二众名优婆塞优婆夷,有本云婆差优婆差。外国语音不同有此异耳。”

  【婆城】 (杂名)干闼婆城也。西域之伎人,名干闼婆Gandharva,幻作城郭,须臾则灭,名曰干闼婆城,又海上之蜃气楼,名干闼婆。以譬不实之法也。往生十因曰:“水镜像,(中略)阳炎婆城。”

  【婆雌子部】 (流派)即犊子部也。

  【皤雌子部】 (流派)见“犊子部”条。

  【婆粗富罗】 (流派)Vatsaputra,又作婆苏富罗。见“犊子部”条。

  【婆蹉】 (人名)Vatsa,一云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犊子部外道也。又Vatsa,比丘名,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苦身露坐不避风雨,所谓婆蹉比丘是。”

  【婆蹉梵志】 (流派)犊子部外道也。见“犊子部”条。

  【婆蹉富多罗】 (流派)犊子部之异名。见“犊子部”条。

  【婆蹉富罗】 (流派)同婆蹉富多罗。

  【婆蹉那婆】 (杂语)毒药名。大宝积经一百十三曰:“如有一毒,名婆蹉那婆(隋言牛犊子斋),复有毒药名诃罗诃罗(隋言速杀),将如芥子食,即速疾命终。”梵Vatsanābha,Halahala。

  【婆蹉婆】 (杂语)帝释天之别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蹉婆,此云执金刚宝,亦云严饰也。”大部补注一曰:“婆蹉婆,河西云:翻为好严饰,昔日好衣布施,今得丽服也。”

  【婆达】 (杂语)多言声也。因明大疏一曰:“依声明。一言云婆达南,二言云婆达泥,多言云婆达。”梵Vadana。

  【婆达罗钵陀】 (杂语)Bhādrapada,六月之梵名。

  【婆怛那】 (地名)城名。慧苑音义下曰:“婆怛那,具云难陀婆怛那(Nandavardhana),言难陀者,此云嘉也。婆怛那者,增益也。其城在摩竭国内。”

  【婆怛霰尼】 (人名)婆吒与霰尼(又作先尼)之二外道也。见“婆私吒”条。

  【婆兜释翅搜】 (地名)伽毗罗城之异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婆阇罗波尼婆里卑】 (天名)Vajrapāṇibalin,译曰金刚力士。或坛经曰:“跋阇罗波尼,梁言金刚。婆里卑,梁言力士。”见“二王”条。

  【婆哆】 (人名)长者名,译曰军。见阿育王经七。

  【婆誐】 (杂语)Bhaṅga,又曰婆伽,薄伽,译为破。智度论四十八曰:“婆伽,秦言破。”大日经疏一曰:“释论亦云:婆伽名破。”梵语杂名曰:“破婆誐。”

  【婆誐嚩底】 (术语)Bhagavati,又作婆誐嚩帝,薄伽跋帝。见“婆伽婆”条(但此为其女声之形)。

  【婆誐嚩帝】 (术语)薄伽梵之与格(Bhagavate),世尊之意也。

  【婆伽伴】 (术语)又作婆誐鍐、薄伽伴。见“婆伽婆”条。

  【婆伽梵】 (术语)又作薄伽梵。体声,一言声,男声(主格单数男性)云婆伽梵,女性云婆伽婆底。见“婆伽婆”条。梵Bhagavān。

  【婆伽婆】 (术语)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智度论二曰:“云何为婆伽婆。天竺语。婆伽,秦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复次,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名婆伽婆。复次,婆伽名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复次,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淫怒痴,故称婆伽婆。”玄应音义三曰:“婆伽婆,旧云大功德,至圣之名。正言薄伽梵。”慧琳音义十曰:“薄伽伴,或云薄伽梵,或云婆伽婆,或云薄伽跋帝。皆佛第十号也。”饰宗记三本曰:“本音薄伽梵,此方义释为世尊,或名婆伽婆音之转也。”仁王念诵仪轨曰:“婆誐嚩底没驮(引)么(引)谛,婆誐嚩底,敌对翻云具福智者,会意释云世尊。没驮,此云觉。么谛,此云母也。顺此方言,言佛世尊母。婆伽梵者,男声呼也。婆誐嚩底,女声呼也。二俱会意,释云世尊。若依声明敌对释者,婆伽,云破。梵,翻为能。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云薄阿梵。依声明论云:薄,名为破。阿,名无生。梵,名为证。智能证阿,名为阿梵。由阿梵故,能破烦恼。故佛世尊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增不减。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云薄伽梵。薄伽,云福智。梵,名为具。会意释云:由具福智庄严满足故,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亦是男声。”大日经疏一曰:“薄伽梵者,论师所解,具有六义。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义。如人执持利器,多所摧伏。(中略)复次,帝释声论谓女人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又是所从生义。金刚顶宗即翻此义云: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无碍知见人,皆悉从是生。有其志求因缘,得与相应,烦恼戏论,皆悉永息。非如世间欲热,虽小止息,而实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隐语,学者当触类思之。(中略)经中多释为世尊,是叹德之总称,西法语法,言及尊者不敢直斥其名,必先叹其功德。如云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连、头陀大迦叶、持律优婆离等。故此经中例云薄伽梵毗卢遮那,今顺此方文势或以世尊居下也。”

  【婆诃】 (物名)Vāha,译曰[竺-二+乇],又作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婆诃麻。婆诃,此言[竺-二+乇],或言篅。麻则胡麻也。”俱舍光记十一曰:“佉梨,受一斛。婆诃,此云篅。受二十佉梨。”参照“一婆诃”条。

  【婆诃麻】 (杂名)婆诃者器名,麻者胡麻也。见前条。

  【婆啝】 (杂语)小儿之发声也。涅槃经二十曰:“婴儿者能说大字,如来亦尔说于大字。所谓婆啝,婆者有为,啝者无为,是为婴儿。”

  【婆拘罗】 (人名)Vakkula,比丘名。见“薄拘罗”条。

  【婆剌拏】 (人名)Vāraṇa,一作婆罗那。国王名。译曰流转。唯识枢要上末曰:“婆剌拏者,此云流转,即先婆罗那讹也。”是眉稀罗国之王,容貌端正,闻迦旃延比丘之宿因发心出家,入阿般地国山中修道,于时国王将宫人入山游猎,宫人见流转王之美貌,围绕看之,国王见之大瞋,鞭流转王殆至死而去。流转王还国欲报仇,迦旃延请停一宿,以方便力令感恶梦,遂止其心,入道得证果。见唯识枢要上末,二十唯识述记下。

  【婆岚】 (杂名)风名。见“毗岚”条。

  【皤唎】 (印相)印契名。施与一切食法印也。陀罗尼集经五曰:“施与一切食法。”注曰:“杂音皤利。”梵Bali。

  【婆梨】 (杂名)Vāri,又作婆利、波利。水之别名。涅槃经十三曰:“或言婆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梨,此云杂药和。水名也。”翻梵语曰:“婆利,译曰水也。”

  【婆里卑】 (杂语)译曰力士,戒坛图经曰:“婆里卑,梁言力士。”名义集二曰:“婆里卑,梁云力士,又梵云末罗(Malla),此云力。”梵Balin。

  【婆哩野】 (杂语)又曰婆梨耶,婆廋,译曰妇。起世经十注曰:“梵语婆梨耶,隋言妇也。”梵Bhāryā。

  【婆利】 (杂名)又曰盎句奢Vaḍiśa,Valiśa,Aṅkuśa,译曰曲钩。见名义集三。

  【婆利阿修罗】 (异类)Vaḍiśaasura,阿修罗王名。婆利,译曰钩。见佛本行集经二十四。

  【婆利阇多迦】 (植物)Pārajātaka,天花名。译曰彼岸生。见本行集经四十二。

  【婆利迦庵罗】 (地名)Palikāmra,林名。翻梵语九曰:“婆利迦庵罗林,译曰:婆利迦、守也、护也。庵罗、果也。”

  【婆利摩尼】 (异类)Balimaṇi,夜叉名。译作力珠。见孔雀王咒经上。

  【婆利师】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

  【婆利师迦】 (植物)又曰婆栗史迦。花名。见“婆师迦”条。

  【婆利史迦罗】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

  【婆利质多罗】 (植物)又作婆利质罗,婆疑质垢,婆利耶怛罗拘陀罗,婆唎耶呾罗拘毗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曰香遍树。见“波利质多罗”条。

  【婆利质罗】 (植物)树名。见“婆利质多罗”条。

  【婆楼那】 (异类)Varuṇa,龙王名。译曰水。探玄记二曰:“婆搂那龙王,此云水。为一切鱼形龙王。”

  【婆卢枳底湿伐罗】 (菩萨)Avalokiteśvara之讹。见“观音”条。

  【婆罗】 (职位)Vihārapāla,维那之别名,译曰次第,司僧中之次第顺序者。行事钞下二曰:“维那出要律仪翻为寺护,又云悦众。本正音婆逻,云次第。”又(杂语)Bāla,译曰愚夫,旧翻为毛道生者,误婆罗为缚罗而译之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金刚经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罗(去声),此云愚夫。本错云缚罗,乃言缚罗也。”又(杂语)又云婆罗诃Bālāha,马王名,轮王之马宝也。华严探玄记八曰:“婆罗马王者,三藏说正音具云婆罗诃,此云云马。谓游行空云迅速无碍,因以为名。”玄应音义十二曰:“婆罗诃,此译言长毛。”

  【婆罗阿迭多】 (人名)Balādrtya,王名。译曰幼日。摩竭陀国之王,制磔迦国大族主之暴逆而服之,厚信佛法,建立堂塔。后出家为沙门。西域记四曰:“摩揭陀国婆罗阿迭多王,唐言幼日。”

  【婆罗必栗托仡那】 (杂语)又作婆罗必哩他仡那,婆罗必利他伽阇那。译曰愚异生,小儿别生。凡夫之别称也。凡夫愚痴,而生死之果报各别异,故名愚异生,凡夫之愚痴,恰如小儿,别异于圣者之生,故云小儿别生。旧译婆罗误作缚罗,译曰毛道生,言凡夫之根性如轻软之鸿毛也。玄应音义三曰:“正言婆罗必栗托仡那。婆罗,此云愚。必栗托,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应言愚异生。以愚痴闇冥,无有知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故。”又曰:“旧译云婆罗必利他伽阇那,此言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梵Bāla-pṛthag-jana。

  【婆罗波提】 (地名)Dvāravati,城名。译曰有门城。探玄记十九曰:“婆罗波提者,正云堕罗拔提,此云有门城,谓城有端严之门,故名也。”

  【婆罗翅】 (植物)Balāka Balākikā,树名。译曰白鹭。见慧琳音义二十五。

  【婆罗堕跋阇】 (界名)Bhāradvāja,天名。译曰重语天。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婆罗诃】 (杂名)Bālāha,马王名。见“婆罗”条。

  【婆罗贺摩】 (天名)Brahman,天名。译曰净。即梵天。又译曰造书天。义译也。玄应音义二曰:“婆罗贺摩,此云净天,旧云梵天,讹略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罗贺摩天,此云造书天,即造悉昙章是。”见“大梵天”条。

  【婆罗贺摩拏】 (杂名)又曰婆罗欱末拏Brāhmana,婆罗门之具称也。见“婆罗门”条。

  【婆罗可波帝】 (经名)经名。译作广主。见百论一。梵Bārhas Patya。

  【婆罗留支】 (人名)阿阇世王之别名,此曰折指,又云无指。见“阿阇世”条。

  【婆罗门】 (杂名)Brāhmaṇa,天竺四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玄应音义十八曰:“婆罗门,此言讹略也。应云婆罗贺摩拏,此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故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诸国即无。经中梵志亦此名也。正言静胤,言是梵天之苗胤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罗门,此俗人也。谓净行高贵舍恶法之人,传学多闻者也。”希麟音义八曰:“婆罗门,不正梵语也。应云没啰憾摩,此云净行,或云梵行。自相传云:我从梵王口生,独取梵名,世业相传习四围陀论。”俱舍颂疏贤圣品三曰:“此云净志,远烦恼故,同勤息义。”仁王经良贲疏中二曰:“婆罗门,此云静志。”俱舍光记一曰:“婆罗门法。七岁以上在家学问,十五已去,学婆罗门法,游方学问。至年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智度论十曰:“在家中七世法净,生满六岁皆受戒,名婆罗门。”寄归传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当贵胜,凡有座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注维摩二曰:“肇曰:婆罗门,秦言外意。”毗奈耶杂事一曰:“见诸婆罗门。以自三指点取白土,或以白灰抹其额上,以为三画。”又国名。见“婆罗门国”条。

  【婆罗门避死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说苦空无常无我四法。见“山海空市”条。此经出于增一阿含增上品。

  【婆罗门城】 (地名)佛到婆罗门城乞食,空钵而还,是佛九恼之一。出于智度论八。见“九恼”条。

  【婆罗门国】 (地名)印度之别名。西域记二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殊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释迦方志上曰:“雪山以南名婆罗门国,与胡隔绝,书语不同。”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皆曰婆罗门国,北方速利总号胡疆。”

  【婆罗门教】 (术语)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大日经疏二曰:“于彼部类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婆罗门僧】 (杂语)婆罗门之本形行佛道者。尊胜经序曰:“婆罗门僧,佛陀波利。”

  【婆罗门书】 (杂语)隋志曰:“后汉得西域胡书,以四十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谓之婆罗门书。”

  【婆罗门仙】 (异类)又曰半天婆罗门。鬼趣之一仙也。释门正统四曰:“旷野鬼并诃利帝母为佛弟子,每食必出生饭者是也。所谓焰口鬼及婆罗门仙者为佛弟子,至心所辨斛食者是也。”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说其义。

  【婆罗那驮】 (异类)Varanāda,夜叉名。译曰大声。见孔雀王咒经上。

  【婆罗捺写】 (地名)与婆罗痆斯同。

  【婆罗尼蜜】 (界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天名。译曰他化自在天。玄应音义三曰:“婆罗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也。”

  【婆罗痆斯】 (地名)Vārāṇasi,国名。见婆罗奈条。

  【婆罗婆叉】 (异类)Bālabhakṣa,饿鬼名。译曰食小儿。见正法念经十七。

  【婆罗奢】 (植物)树名。译曰赤花树。见慧琳音义二十五。梵Phalasa。

  【婆罗舍佉】 (杂语)Praśākha,托胎后第五七日之名。见钵罗奢佉条。

  【婆罗娑提伽】 (杂语)又曰波罗娑提伽。译曰清净经。十诵律二十四曰:“婆罗娑提伽,晋云清净经。”饰宗记八本曰:“波罗娑提伽修妒路,晋言清净经。”梵Prāsādika-sūtra。

  【婆罗提木叉】 (术语)别解脱戒之梵名。见“波罗提木叉”条。

  【婆罗帙底也】 (人名)Bālāditya,太子名。译曰新日。婆薮槃豆传曰:“正勤日王太子名婆罗帙底也。婆罗译为新,帙底也译为日。”

  【婆那】 (杂语)Vana,又云饭那,嚩泥。译曰林。名义集二曰:“婆那,正言饭那,此云林。”梵语杂名曰:“林,嚩泥。”

  【婆捺啰婆捺么洗】 (杂语)Bhādrapadamāse,又曰跋捺啰婆娜么洗。又曰婆达罗钵陀、跋陀娜婆娜。译曰六月。婆捺啰婆捺为星宿之名,么洗为月之义。饰宗记六末曰:“婆达罗跋陀,六月也。”

  【婆南】 (术语)Vandana,和南之异称。玄应音义十八曰:“婆南或云和南,皆讹也,正言槃谈,此译云我礼也。”见“和南”条。

  【婆尼】 (人名)Bāni,大臣名。译曰辩了。见西域记五。

  【婆毗】 (术语)韦陀经中之篇章名。杂阿含经五曰:“于诸大会中奉火为其最,闱陀经典中婆毗谛为最。”

  【婆毗吠伽】 (人名)Bhavaviveka,菩萨名。译曰清辩、明辩。西域记十曰:“婆毗吠伽,唐言清辩。”释迦方志下曰:“婆毗吠伽论师,此云明辩。”般若灯论之作主也。此菩萨住阿素罗宫,待慈氏出世之因缘记于西域记十。

  【婆颇娑】 (杂语)Prabhāsa,译曰光明。金光明玄义曰:“婆颇娑,此言光。”梵语杂名曰:“光明,缚婆娑。”

  【婆婆】 (佛名)法苑珠林曰:“比丘白佛言:世尊复何因缘故,名婆婆?告曰:本为人时,以婆诜私衣布施供养,故名婆婆。”

  【婆婆伽梨】 (人名)太子名。译曰恶事。见贤愚经十。梵Pāpa-kārin。

  【婆婆即寂光】 (术语)常寂光土为周遍法界之法礼,故三五之色质皆在寂光一理之上而宛然,是故凡圣同居土之娑婆即常寂光土也。经云常在灵鹫山,即其证也。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饭,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法华文句记九曰:“经云:我土不毁,常在灵山。岂离迦耶别求常寂,非寂光外别有娑婆?”辅行五曰:“土虽差别,不异寂光,寂光虽寂不异诸土。”

  【婆栖】 (动物)鸟名。大日经疏十六曰:“婆栖鸟似鸱小,黄土色,觜亦黄,是鹯类也。此鸟有秘身法也。”

  【婆裘河】 (地名)或云婆裘沫河。或云跋求河。又云跋求摩河。正梵音名跋窭末底,此翻胜慧河。

  【婆萨婆】 (人名)往昔阎浮提之国王也。受韦罗摩婆罗门之教,十二岁间设大施,最后对一婆罗门破身上之肉为灯炷供养之,闻佛法之一偈。见智度论十一。梵Vāsava。

  【婆塞羯罗伐摩】 (人名)Bhāskaravarman,国王名。译曰日胄。见西域记十。

  【婆沙】 (杂语)Vibhāṣā,译曰说。见“毗婆沙”条。

  【婆沙波】 (人名)Vāṣpa,罗汉名。见“婆师波”条。

  【婆沙论】 (书名)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略名。

  【婆沙四大论师】 (名数)又曰婆沙四评家:世友、法救、妙音、觉天之四论师也。此四论师与胁尊者共为大毗婆沙论主之编纂者,故有此名。

  【婆珊婆演底】 (神名)Vasanta-vayanti,主夜神也,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之一,俗厌恶梦,则咒此神名云。华严经六十八曰:“摩竭提国迦毗罗城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中略)我于夜闇人静,鬼神盗贼诸恶众生所游行时,(中略)我时即以种种方便而救济之。”(经中广说除海难等)慧苑音义下曰:“婆珊婆演底,具云婆伞多婆演底。言婆伞多者,此云春也。婆演底,主当也。谓于春时此神主当守护众生及诸苗稼也。(中略)又中天竺本云跋僧多。此云春生。谓能生物善故。借喻名耳。”酉阳杂俎曰:“雍益坚云:主夜神咒持之有功德。夜行及寐可已恐怖恶梦。咒曰:婆珊婆演底。”探玄记十九曰:“婆裟婆陀者,正云婆罗萨那,此名依止不畏,即下文广与怖畏众生而作依止故也。”

  【婆舍跋提】 (界名)又曰婆罗尼蜜。他化自在天之梵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六欲天之第六。智度论曰:“婆舍跋提,秦言他化自在天。此间一梵王名尸弃,秦言火。”玄应音义三曰:“婆罗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也。”

  【婆舍跋提天】 (界名)见婆舍跋提项。

  【婆师】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又(杂语)呗匿之转音。见“呗匿”条。

  【婆师波】 (人名)Vāṣp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于窟外领界外之大众结集三藏者,即大众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三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三论玄义曰:“界外大众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众生而泪堕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迦叶,教授界外大众。”中论疏记二下曰:“言婆师婆者。案最胜王经云婆湿婆也。照法师云:婆湿婆,此云气息。”义林章二本曰:“有阿罗汉,念佛法恩念众生苦,自恒垂泪,故名婆师婆,为大众主教授诸人。”唯识了义灯一本曰:“佛涅槃后,大迦叶波及婆师波虽分二处结集三藏,然一百年中佛法一味。”

  【婆师迦】 (植物)Varṣika,又曰婆使迦、婆利师、婆利师迦、婆利史迦罗、婆师波利。花名。译作雨时花、夏生花等。慧苑音义上曰:“婆利师迦,此云雨时生花。按梵语云婆利师,此云雨也。迦者时也。其花要至雨时方生,故名也。”同下曰:“婆师迦,具云婆利史迦罗,婆利史者,此云雨也。伽罗,此云时也。西域呼夏为雨,其花生于夏时,故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婆使迦,旧云婆师迦,或云婆师波利花,此云夏生护花也。”梵Varṣikāla Varṣipāli。

  【皤施迦罗拏】 (术语)Vaśi-karaṇa,又作嚩舍,嚩誐羯啰拏,嚩始迦鲁拏。译曰敬意。四种坛法之第三。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曰:“三嚩舍,此云敬爱。”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行仪轨曰:“嚩誐羯啰拏法,敬爱也,赤。”要略念诵经曰:“皤施伽罗拏。”

  【婆施罗】 (菩萨)华严五十三知识之一、楼阁城之船师也。疏钞六十七曰:“婆施罗者,此言自在。谓于佛法海已善通达,于生死海能通达。”梵Vairocana。

  【婆收娄多柯】 (流派)Bahuśrutiyaḥ,十八部中之多闻部也。

  【婆瘦】 (天名)Vāyu,一作缚臾,婆牖,译曰风。又风神名。司西北方,梵语杂名曰:“风,婆廋。”名义集二曰:“婆廋,此云风神。”孔雀王咒经上曰:“婆牖:梁言风。”

  【婆私】 (人名)婆私吒之略。婆罗门名。见“婆私吒”条。

  【婆斯仙】 (天部)六火天之一。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之东方,又侍于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下,或于补陀落山下结草庵奉观音云。赤肉色,仙人形,右持莲华,左持数珠,立左膝,坐于筵。虚空藏院之像,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弹指形,左手持仙杖而立。

  【婆斯仙后】 (天部)火天之眷属。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东南角,为白肉色,右持荷叶,上有未敷莲,左持半开莲,坐于筵。

  【婆私吒】 (人名)又作婆私瑟搋。婆罗门名。此婆罗门之母丧六子而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而还本心,受三归戒(杂阿含经三十四,经律异相二十三)。俱舍论十五曰:“愁毒缠坏。心遂发狂。如婆私等。”俱舍光记十五曰:“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经说。婆私瑟搋婆罗门女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已。还得本心。”梵Vasiṣṭha。又梵志名。略云婆吒。译曰最胜。为邪见外道,执涅盘之无常,且计草木有名。详见“私婆吒”条。案私婆吒,即婆私吒之误。

  【婆薮】 (人名)Vasu,又曰婆蓃,仙人名。婆罗门中始杀生祀天,生堕于地狱,经无量劫,由华聚菩萨之大光明力脱地狱,诣释迦佛所。佛赞叹之,为众说其大方便力。见智度论三、方等陀罗尼经一。

  【婆薮槃豆】 (人名)又曰婆薮盘豆、筏苏盘豆、伐苏畔度、筏苏畔徒、婆薮槃陀Vasubandhu,世亲(旧曰天亲)菩萨也。西域记五曰:“筏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伐苏畔徒菩萨,唐言世亲,无着菩萨同母弟也。”俱舍光记一曰:“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为世,槃豆为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从所乞所为名也。旧译为天,此翻谬矣,若言天应号提婆也。”百论疏一曰:“婆薮,外国亦名和顺。付法藏经云:婆薮槃陀,善解一切修多罗义。婆薮云天亲。天亲者,本是天帝弟。遣其生阎浮提伏修罗也。”又天神名,外道所事之毗瑟拏等天神,能救世住世,故名世天,又世人亲近供养,故称世亲天。宗轮论述记上曰:“筏苏者世义,外道所事毗瑟拏天亦名筏苏,能救世故。世间父故,世导师故,住于世故。”俱舍神泰疏一曰:“奘法师译婆薮此云世,槃豆此云亲,谓西方有天庙是婆薮天庙也。其婆薮天像,多为世人亲近供养,西方呼为世亲天。”

  【婆薮槃豆法师传】 (书名)一卷,陈真谛译。天亲菩萨传也。

  【婆薮槃陀】 (人名)天亲菩萨之梵名。见下条。

  【婆娑婆陀】 (天名)主夜神也。见“婆珊婆演底”条。

  【婆檀陀】 (杂语)Bhadanta,译曰大德,佛之别号。智度论二曰:“婆檀陀,秦言大德。”

  【婆提】 (人名)Bhadrika,释姓中之王也,称曰跋提释王。跋提,译为贤。佛初还迦毗罗城时,与五百余人共出家,礼家奴优婆离比丘,剃头受具,遂证阿罗汉果。见百缘经九。又(杂语)Vana,译曰林。探玄记十九曰:“婆提者,正云婆那。此云林也。”梵语杂名曰:“林,缚尼。”

  【婆陀】 (杂语)Baddha Baudha,又作缚驮,译曰缚。智度论四十八曰:“婆陀,秦言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满驮,此译为缚。”又(术语)阿波陀那Avadāna之略。十二部经中之第八、譬喻经也。

  【婆陀梨】 (人名)比丘名。俱舍光记三十曰:“婆陀梨,是西方小枣名。父母怜子以此标名。”梵Badari。

  【婆须达多】 (杂语)Vasudatta,译曰财施。华严经六十二曰:“须达多优婆塞。婆须达多优婆塞。”同慧苑音义下曰:“婆须达多,云财施,或云有善施行。”

  【婆须蜜】 (人名)Vasumitra,菩萨名。见筏苏蜜呾罗条。

  【婆须蜜多】 (人名)同婆须蜜。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三智识之第二十五知识也。为险难国宝庄严城之淫女。善财童子诣之,闻以欲化处于欲众生之深法。华严经六十七曰:“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险难。此国有城名宝庄严,中有女人名婆须蜜多,汝诣彼问。”同探玄记十九曰:“婆须蜜多,此云世友,亦名天友,以巧能引摄诸世间故。”又见筏苏蜜呾罗条。

  【婆须蜜多罗】 (人名)与婆须蜜同。

  【婆耶】 (杂语)Payas,水之异名。涅槃经十三曰:“言是水,或言波尼,(中略)或言婆耶。”

  【婆疑质垢】 (植物)树名。见“波利质多罗”条。

  【婆吒】 (人名)外道名。见“婆私吒”条。

  【婆吒罗】 (植物)树名。见“跋陀罗”条。

  【婆陟】 (人名)见“呗匿”条。

  【婆稚阿修罗】 (异类)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于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系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二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云团圆,正法华中最胜是。即当勇健,次执日后与天斗时有勇健力,跋陀缚义,此非被缚。”华严大疏钞三曰:“大力婆稚华梵异耳。”慧苑音义上曰:“婆稚,正云末利,此云有力。”

  【婆雉末你】 (异类)Balimaṇi,又曰婆利摩尼,夜叉名。译曰力珠。大孔雀经曰:“婆雉末你,翻曰力珠。”孔雀王咒经上曰:“婆利摩尼,梁言力珠。”

  【婆子烧庵】 (公案)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与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三冬无暖气。女子归,举似于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个俗汉,遂令遣去,烧却庵。见五灯会元六。

  【叵啰虞那么洗】 (杂名)Phalgunamāsa,又曰颇攞遇抳,叵勒拏,颇勒窭拏。十二月也。叵罗虞那为星宿名,么洗译月。西域记二曰:“颇勒窭拏月,十二月也。”梵语杂名曰:“十二月,颇攞遇抳。”饰宗记六末曰:“叵勒那月,十二月也。”

  【破闇满愿】 (术语)阿弥陀佛名号之功德,能破众生无明之闇,使成佛之志愿满足也。往生论下曰:“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破地狱法】 (术语)即地藏法也。

  【破地狱偈文】 (术语)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为二人引至地狱,于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其人诵已,遂入见王。王问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得一四句偈。具说如上。王遂放逸,诵此偈时,当声至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又谓无量寿经之“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汉朝玄通律师,破戒到阎魔厅。诵此文,阎魔礼拜。又法华经譬喻品之“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又寿量品之“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为破地狱之文。又密咒圆因往生集有智炬如来心破地狱咒。陀罗尼也。

  【破恶见论】 (书名)玄奘三藏在印度造。世不传。慈恩寺传四曰:“时法师欲往乌荼,乃访得小乘所制破大乘义七百颂者。(中略)备得其旨,遂寻其谬节,用大乘义而破之,为一千六百颂,名破恶论,将呈戒贤法师。”

  【破恶业陀罗尼】 (真言)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三种陀罗尼之一,破三障中业障之陀罗尼也。止观二曰:“破恶业陀罗尼能破业障。”

  【破法】 (术语)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也。法华经曰:“若闻此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

  【破法遍】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四。以空假中三观,遍破诸惑也。

  【破法轮僧】 (术语)破僧二种之一。言提婆以五种之邪法二分如来之法轮僧也。见“破僧”条。

  【破凡夫】 (术语)根性破坏之凡夫也。祖庭事苑一曰:“破音拨。”

  【破和合僧】 (术语)略曰破僧。五逆罪之一。以邪方便使一味之闻法众及一味之作法众乖离,息止佛之转法轮,阻害僧中之法事也。五逆之中,其罪最重。

  【破坏一切心识】 (经名)决定毗尼经之异名。

  【破迹显本】 (术语)十种显本之一。拂迷执于迦耶垂迹之情,显久远之本地也。见法华玄义九。

  【破见】 (术语)破正见也,即六十二见等。行事钞上之二曰:“破见者,谓六十二见。”

  【破羯磨僧】 (术语)二种破僧之一。见“破僧”条。

  【破戒】 (术语)谓受戒者一旦违反戒法也。破戒者所受之戒体,尚存于身中也。行事钞之三曰:“十轮云: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示于人天导行,犹如牛黄麝香烧香等喻。佛因说偈:瞻卜华虽萎,胜于一切华,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末法灯明记曰:“若有戒法,可有破戒,既无戒法,由破何戒?而有破戒。”

  【破戒五过】 (名数)破戒律者之过也。四分律所说。五过者自害,为智所诃,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是也。【破戒五过】(名数)一害自身。二为智者所呵。三恶名流布。四临终后悔。五死而堕于恶道。见四分律五十九,三藏法数二十三。

  【破立】 (术语)又曰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曰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曰立。即是空有之二门也。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如法相宗依有门而立诸法也。宗镜录八曰:“破立一际,遮照同时。”

  【破落僧】 (杂名)不持身分之僧也,如不持家产曰破落户。

  【破魔】 (术语)破灭四种之恶魔也。

  【破魔陀罗尼经】 (经名)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之略名。

  【破魔印明】 (印相)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衣角,入于东方不动如来之三昧,当观字。字及我身十方界尽皆青色。此印能使诸魔鬼神一切烦恼悉皆不动。是名能灭毗那夜迦及诸恶魔之印。见摄真定经中。

  【破情】 (术语)立法之对。当欲知事理之本性,先欲对于其事理之迷情也。与破邪之意同。

  【破萨提】 (术语)Upaśānti,译曰寂静。善见律十曰:“波萨提,汉言寂静无有疲倦。”巴Pāsādika。

  【破色心论】 (书名)唯识论之异名。

  【破僧】 (术语)五逆罪之一。此有二种:一破法轮僧,如提婆达多立五种之邪法,与佛之法轮对立,以分离听闻佛之法轮之僧众也。二破羯磨僧,于同一界内作别种之羯磨(作法),而破羯磨僧之和合也。此中前者其罪最重,止于佛在世(佛灭后无转法轮故)。次者其罪轻,通于在世灭后。资持记上三之一曰:“破法轮者,立邪五法,尽形乞食、纳衣、树下、不食酥盐及鱼肉(五种之邪法也)。破如来四依八正,犯上品兰。破羯磨者,一界两众俱时作法,犯中品兰。”

  【破僧犍度】 (术语)二十犍度之一。明破和合僧之事。

  【破坛作法】 (修法)解修法坛之作法也。先取去坛上之铃杵及内外之供养器等,次涂涂香于手,住于妙观察智印(或法界定印),大坛中有字,是地轮之种子也。此字变成坛,又有字,变成大风轮,吹散地轮,而破坏此坛。所谓成者必坏也。次作普印,诵缘起法身偈三度。诵已。以印左转三返,随意破坏。

  【破外道小乘四宗论】 (书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之略名。

  【破无明三昧】 (术语)除一切盖障菩萨净除自他惑障之三昧也,又称为金刚三昧,即第二转之字也。见大疏十。

  【破夏】 (术语)破安居也,不守安居禁足之制,出法界而外游也。行事钞上之四曰:“准此结成者,从初去日即须劝觅安身处,若未得已来虽经宿不破夏,以非轻心故,反前不觅则破安居;若得住处夏法随身,亦不得无缘出界,便破夏也。”又(杂语)半夏之时也。五灯会元曰:“义玄禅师半夏上黄檗山,住数日,乃辞。檗曰:汝破夏来,何不终夏去?”

  【破显】 (术语)破邪显正也。

  【破相教】 (术语)具名大乘破相教,见“三教”条。

  【破相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不见一法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破相三昧,得是三昧,不见一切法相,何况诸三昧相?即是无相三昧。”

  【破相宗】 (术语)永明所立三宗之第二。又净影所立四宗之第三。见“四宗”条。又慧远所立四宗之第二。见“四宗”条。

  【破邪即显正】 (术语)破邪计邪执者,为直显正道正见也。是为三论宗之眼目。该宗破八迷,即以八不直显中道也。是为三论一宗之纲要。三论玄义曰:“但论虽有三,义唯二辙:一曰显正,二曰破邪。破邪则下拯沉沦,显正则上弘大法。”

  【破邪论】 (书名)二卷,唐法琳选。广破傅奕之邪说。

  【破邪显正】 (术语)破邪道显正理也。

  【破性宗】 (术语)见“性宗”条。

  【破颜微笑】 (故事)灵山会上迦叶尊者得道之相也。见“拈花微笑”条。

  【破有】 (术语)有者三有或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也,如来为破坏三界之生死而出世,故谓为破有之法王。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破有法王,出现世间。”心地观经一曰:“破有法王甚奇特。”

  【破有法王】 (术语)佛也。佛以无碍智之善巧方便,破吾人万有实有(有法)之执着故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

  【破有论】 (书名)具名大乘破有论,一卷,龙树造,赵宋施护译。略说诸法无生,自分别起。

  【破灶堕】 (人名)唐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难测,奉事嵩岳慧安禅师,号为老安。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云: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忽然投拜师前。师曰:是什么人?云我原为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此师素不称名,由此全取他名,号为破灶堕。见宋高僧传十九、传灯录四。

  【破灶和尚】 (人名)即破灶堕。见破灶堕项。

  【破斋】 (术语)八斋戒为一日一夜之戒法。以不过中食之斋法为主,其他受持不杀等之八戒也。若半途而破戒法,为食事,曰破斋。破斋之罪,堕于地狱或龙畜等。法苑珠林有破斋篇。盂兰盆经疏记下曰:“针咽鬼,谓腹大如山,咽如针孔,谓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

  【破正命】 (术语)即邪命也。以非法而活命曰邪命。行事钞上之二曰:“破正命者,谓非法乞求,邪意活命,则有五种四种。”

  【破执】 (术语)破有实我有实法之执见也。

  【蒲阇尼】 (术语)Bhojaniya,又作蒲膳尼。译言正食。新译啖食。米饭等可啖食之五种正食也。行事钞下二曰:“四分中有五种蒲阇尼(此云正食),谓麨、饭、干饭、鱼、肉也。”玄应音义四曰:“蒲阇尼食,译云可食。”有部毗奈耶三十六曰:“有五种蒲膳尼食(是含啖义也)成足食。云何为五?一饼,二麦豆饭,三麨,四肉,五饭。啖此五时名为足食。”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膳尼,蒲膳尼以含啖为义,半者谓五也。半者蒲膳尼应译为五啖食,旧云五正者准义翻也:一饭,二麦豆饭,三麨,四肉,五饼。”

  【仆呼膳那】 (杂语)Bahujana,译曰众生。见“萨埵”条。

  【蒲卢】 (物名)Varaṭā,Gandholi,蜾裸也。楞严经七曰:“蒲卢等异质相成。”同长水疏曰:“蒲卢蜾裸也,取青虫为子,非己所生。(中略)因果之应感此类生。”

  【仆拏】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以二地指二空指相着,余指稍令开散,名仆拏合掌。此名初割之莲也。”梵Pūṇa。

  【仆拏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四。梵Pūṇa。

  【菩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众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也。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注维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大乘义章十四曰:“菩萨胡语,此方翻译为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众生。”法华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法华经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言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法华玄赞二曰:“菩提觉义,是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佛地论二曰:“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净名疏一曰:“菩提为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天台戒经义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等不等观杂录一曰:“菩萨之萨字,说文无之。今有人改作[萨-产+(辛/干)],谓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写作杀,更可骇也。考字典从萨,与古经不符。经中从廿从阝从立从生,当是译经时所撰,良有以也。”

  【菩萨本生鬘论】 (书名)Jātakamālā,十六卷。赵宋慧绚等译。集释迦菩萨,饲虎救鸽等事。

  【菩萨比丘】 (术语)内证为菩萨,外现声闻比丘之形者。法华经常不轻品曰:“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菩萨藏】 (术语)二藏之一。大乘经之都名。法华华严等诸大乘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证果之法,故名菩萨藏。

  【菩萨藏经】 (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世尊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

  【菩萨藏正法经】 (经名)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之略名。

  【菩萨乘】 (术语)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圆满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

  【菩萨处胎经】 (经名)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之异名。

  【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经名)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于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于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说种种大乘之法。说已,付嘱此经于弥勒菩萨,身复本形在于金棺,寂然无声。后记分舍利起塔供养,大迦叶集八亿四千圣众,结集八藏。

  【菩萨大士】 (术语)大士者梵语摩诃萨埵Mahāsattva之译。为菩萨之尊称。

  【菩萨道】 (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萨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菩萨道树经】 (经名)又名私诃昧经。一卷,吴支谦译。佛在竹园答长者子私呵昧之问:说菩萨之法。

  【菩萨低眉】 (杂语)状人慈善之语。参看“金刚怒目”条。

  【菩萨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九。修佛果因行之位也。

  【菩萨地持经】 (经名)八卷,北凉昙无谶译。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但缺第四持。

  【菩萨地经】 (经名)菩萨地持经之略名。

  【菩萨度人经】 (经名)失译,杂譬喻经之异名。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经名)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干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

  【菩萨行经】 (经名)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之略名。

  【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之略名。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文殊师利说前世之功德以致今之相好。

  【菩萨号】 (职位)称人师号为菩萨,僧史略号竺法护为炖煌菩萨。盖我国菩萨号之始也。

  【菩萨诃色欲法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诫女色。谓女人言蜜心毒,如龙渊师窟不可近也。

  【菩萨戒】 (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是三聚戒中之摄律仪戒也。瑜伽禀承之说出于善戒经,彼经为佛初成道之说,补处之弥勒亲闻之,瑜伽论之菩萨地品也,依此说则摄律仪戒与声闻地之所说相同,与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为菩萨利他摄诸善法饶益一切众生为菩萨戒。即三聚中之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说不一定,瑜伽论持地论各有不同。

  【菩萨戒本】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同本,但中有开性罪之八条,瑜伽禀承宗之戒本也。

  【菩萨戒本经】 (经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北凉昙无谶译。此即每半月诵之戒本也,此译最善,但为瑜伽禀承宗之戒本。

  【菩萨戒羯磨文】 (书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忏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别第三,由瑜伽论别行。

  【菩萨戒经】 (经名)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网经戒本),作疏五卷。菩萨戒经与咸疏上曰:“隋仁寿目录有梵网经二卷。什师所译。又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师在阙本目中。译经图记与隋录同。大周刊定录亦有菩萨戒本一卷。乃云十八纸。各家之注述如下:菩萨戒义疏二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经义疏会本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日本征隐分会。菩萨戒经疏删补三卷,唐明旷删补。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明袾宏发隐。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辨附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菩萨戒作法】 (修法)受菩萨戒之作法戒经天台疏上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网本之受法,梵网之受法是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子(莲华藏世界)授戒之法,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而什师传来,出于律藏品(梵网经)。

  【菩萨巾】 (物名)俗谓观音兜。

  【菩萨净戒】 (术语)菩萨受持之清净戒法也。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 (经名)大萨遮尼干子经之异名。

  【菩萨马头】 (菩萨)马头观音也。

  【菩萨摩诃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ā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

  【菩萨内戒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以佛十五日说戒之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之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后汉严佛调译。

  【菩萨念佛三昧经】 (经名)六卷,刘宋功德直译。念佛三昧即观佛三昧,经中正观品,正说之。

  【菩萨签】 (物名)见“观音签”条。

  【菩萨清凉月】 (杂语)旧华严经四十三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新华严经五十九曰:“菩萨智光月,法界以为轮,游于毕竟空,世间无不见。”

  【菩萨求佛本业经】 (经名)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之略名。

  【菩萨僧】 (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于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三种僧为其的证。禀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为的证,谓余佛虽于三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其位,而我释迦法中,声闻僧之外,别无菩萨僧,出家之菩萨,与声闻僧同受比丘戒,依其腊次,列次于声闻僧之中,如法华经所谓常不轻菩萨比丘是也。论三十四曰:“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多,声闻僧少。”愚案从戒法言之,则显教中声闻菩萨之二僧别异,从其形相言之,则显教中所说之圣弟子,不论声闻菩萨,皆为出家沙门之相,其蓄发戴冠挂璎珞之在家庄严形相,仅限于密教,且如心地观经,非纯显教,显密合部之经也。故舍律衣,用素绢等官衣,或戴宝冠,为密教之菩萨僧,尚有其说,若为释迦法中显教之菩萨僧,则甚不可。支那于后周之世,始有菩萨僧。僧史略下曰:后周太武皇帝坏毁佛道二教,寻武帝崩,宣帝立,渐欲兴佛教,即敕曰:太武皇帝嫌浊秽,故废而不立,朕简耆旧学业僧二百二十人,勿剪发毁形。令于东西二京陟岵寺为国行道,所资公给。时高僧智藏,建德二年隐于终南紫峰阁,至宣帝时出谒,敕令长发为菩萨僧为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为丞相,藏谒之,因得落发,又释彦琮不肯为菩萨僧,以其戴花冠被璎珞像菩萨之相,恶作此形。谓非佛制也。

  【菩萨睒经】 (经名)睒子经之异名。

  【菩萨睒子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佛往昔孝养瞽亲之事。与睒子经同本。

  【菩萨善法经】 (经名)坐禅三昧经之异名。

  【菩萨善戒经】 (经名)一名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三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三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禅定起请广说决定毗尼,佛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敕文殊使说究竟毗尼,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为宗,成十地论,而地持经又由十地论录出别行,故地持经与此善戒经大同。更有一卷之菩萨善戒经,明六重八重四十八轻,说菩萨受戒之法。即上经戒品中之别出,与玄奘译之菩萨戒本,菩萨戒羯磨文大同小异。

  【菩萨身】 (经名)佛融三世间十身之一。见“十身”条。

  【菩萨神通变化经】 (经名)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之略名。

  【菩萨生地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

  【菩萨圣众】 (术语)菩萨有未断惑者,是凡夫之菩萨,初地以上断几分之惑者,是圣众也。

  【菩萨十地】 (名数)菩萨见谛已上之修行,分为十地。见十地条。

  【菩萨十地经】 (经名)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之略名。

  【菩萨十住】 (名数)新作十地,旧作十住。菩萨见谛以上之修行地也。又五十二位中十信之次位有十住位。见十住条。

  【菩萨十住行道品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菩萨十住经】 (经名)一卷,东晋祇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菩萨逝经】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逝童子经之异译。逝者,梵语童子之名。

  【菩萨受斋经】 (经名)一卷,西晋聂道真译。先明三归悔过,次明十念十戒,次明解斋之法,回向于净土。

  【菩萨四无畏】 (名数)智度论五说菩萨之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依之而释四无畏: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菩萨能闻持教法忆持众义而不忘,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二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药有二种,为世间法出世间法,众生之根欲性有种种,菩萨能了知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一切异见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成立,无量众生一时虽来问难,而菩萨悉能于一时酬对,故对大众中说法不畏也。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众生问难,随意解说法,如法能巧断众生之疑,是曰能断疑。以有此能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

  【菩萨所观四智】 (术语)唯识论等破外道余乘实我实法之所执,且说阿毗达磨经四智成就菩萨之所观,举以略显于心外无有实境。四智者,一相违识相智,于一处鬼人天等所见各别。境若实有,则岂能如此随见者业力而转变种种耶?二无所缘识智,缘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时,境非实有,而心现缘知。心若必托外境而起,则云何无缘耶?以此准知,一切境界,皆心所变也。三自应无倒智,境若为实,则一切凡夫,皆应是圣,本来证悟心外之境故。若然,则不应假功用而得脱,应自然成就,何不然耶?四随三智转智,三智者:一随自在者智转智,已证得心自在者,随自己所欲转变水等能成金等。境若实有,何能如此随心转变耶?二随类密者智转智,得胜定而修法观者,观一境随而青瘀等相,种种显现。境若实有,岂能如此耶?三随分别智转智,起证实之无分别智,一切境相,皆不现前。境若实有,云何证实时皆不现耶?菩萨成就此四智时于唯识之理决定悟入故,不许心外实境也。

  【菩萨童子经】 (经名)菩萨逝经之异名。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经名)一卷,北凉法盛译。与金光明经舍身品之事相同。

  【菩萨舞】 (譬喻)菩萨之行,能投人情,令人欢喜,故譬以舞曲。大日经五曰:“一切如来神力之所加持,善解正遍知道菩萨行舞。”

  【菩萨五法忏悔经】 (经名)菩萨五法忏悔文之异名。

  【菩萨五法忏悔文】 (书名)一卷,失译。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五悔各作偈语,盖西土贤圣之撰述也。

  【菩萨五戒威仪经】 (经名)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之略名。

  【菩萨五智】 (名数)一通达智,能觉梦而通达诸法之智也。二随念智,能忆持过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三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习之智也。四和合智,观一切法随缘和合之智也。五如意智,随意所欲而无不满足之智也。见摄大乘论五。

  【菩萨心地品】 (经名)梵网经之品名。此如经题亦为喻,大士之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统万事。见天台菩萨戒经疏上。

  【菩萨性】 (术语)五性之一。满二利之行而当成佛之大乘菩萨种性也。见“五性”条。

  【菩萨修行经】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又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大宝积经第二十八勤授长者会之异译也。

  【菩萨修行四法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四法经义同而文稍异。

  【菩萨修行四依】 (名数)初依为地前,供养五恒沙之佛,二依为初地乃至六地,供养六恒沙之佛,三依为七八九地,供养七恒沙之佛,四依为十地,供养八恒沙之佛。菩萨经此四依成就修道。

  【菩萨璎珞本业经】 (经名)二卷,姚秦竺佛念译。说四十二位之名义行业及菩萨戒等。

  【菩萨璎珞经】 (经名)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经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之异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与菩萨戒本经同本。后附礼佛,发愿,受绳床等法。

  【菩萨缘身五十事经】 (经名)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之异名。

  【菩萨种性】 (名数)五性之一。见“五性”条。

  【蒲塞】 (杂语)伊蒲塞之略。

  【蒲膳尼】 (术语)一作蒲缮尼Bhojanīya,见“蒲阇尼”条。

  【菩提】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场】 (杂名)菩提道场也。华严经一曰:“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经名)五卷,唐不空译。与菩提流志译之一字顶轮王经同本。

  【菩提场庄严经】 (经名)菩提场庄严陀罗经之略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

  【菩提达磨】 (人名)Bodhidharma,东土禅宗之初祖,常略名达磨。见“达磨”条。

  【菩提道场】 (杂名)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释尊于此成道,故谓之菩提道场。

  【菩提法智魔】 (术语)十魔之一。见“魔”条。

  【菩提分】 (术语)Bodhyaṅ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亦名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义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仁王经上曰:“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同良贲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菩提分法】 (术语)见“菩提分”条。

  【菩提鹘露支】 (人名)Bodhiruci,见“菩提流支”条。

  【菩提会】 (行事)集会而参究菩提名曰菩提会。

  【菩提讲】 (修法)为求菩提讲说法华之法会也。

  【菩提金刚】 (人名)金刚智三藏也。

  【菩提经】 (经名)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之略名。

  【菩提乐】 (术语)五种乐之一。五乐之一。见“乐”条。又乐曲名。

  【菩提流支】 (人名)又作菩提留支Bodhiruci,菩提鹘露支,译曰道希。北天竺人,魏宣武帝时来洛阳多翻诸经。续高僧传一曰:“菩提流支,魏言道希,北天竺人也。”十地经序曰:“三藏法师菩提留支,魏言觉希。”二十唯识述记上曰:“菩提鹘露支,此云觉爱,先云觉喜,即魏时菩提流支法师。”

  【菩提流志】 (人名)Bodhiruci,译曰觉爱。南天竺人,唐朝武后时来,译三藏。开元释教录九曰:“沙门菩提流志,本名达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为菩提流志,唐言觉爱。南印度人。”宋高僧传三曰:“释菩提流志,南天竺国人也。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

  【菩提门】 (术语)葬场四门之一。名西方曰菩提门。

  【菩提萨埵】 (术语)Bodhisattva,同菩萨。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阿阇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然声明有如是法,若论文字,其义虽正,音韵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论师谓为萨埵,传习者随顺其辞。”见菩萨条。

  【菩提萨埵摩诃萨埵】 (术语)见“菩萨摩诃萨”条。

  【菩提树】 (植物)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于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三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钵罗树(Pippala)。见毕钵罗条。谓贝多罗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国,在摩诃菩提寺。盖释伽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经冬不凋。至佛入灭日,变色凋落,过已还生。至此日,国王人民,大作佛事,收叶而归,以为瑞也。树高四百尺,已下有银塔周回绕之。彼国人四时常焚香散花,绕树作礼。唐贞观中,频遣使往,于寺设供,并施袈娑。至显庆五年,于寺立碑,以纪圣德。此树梵名有二:一曰宾拨梨力叉,二曰阿湿曷咃婆力叉。西域记谓之卑钵罗,以佛于其下成道,即以道为称,故号菩提婆力叉,汉翻为树。”翻译名义集曰:“西域记云:即毕钵罗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广东新语曰:“诃林有菩提树,萧梁时智药三藏自西竺持来。今大可百围,作三四大柯,其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计,大者合围,小者拱把,岁久根包其干,惟见根而不见干。叶似柔桑,二月凋落,五月而生,僧采而沤之,惟余细筋如丝,霏微荡漾,比于纱谷,俗谓之菩提纱是也。”按诃林即今番禺之光孝寺,寺有西番诃黎勒树,故名。粤东笔记曰:“菩提树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罗,细点如星。谓之星月菩提。”光孝寺志曰:“嘉庆二年六月二十五夜,飓风吹倒。陈中丞大文命工培护。越年枯萎。寺僧乔庵离相同诣南华接一小枝归,植旧地。今扶疏犹昔。”雷州府志曰:“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案菩提树为常绿亚乔木,多产于粤东,高二丈余。叶卵形,端甚尖长,花隐于花托中。实圆质坚不朽。今琼山县谓之金刚子。亦可作念珠。

  【菩提树神】 (神名)守护菩提树之天女也。金光明经中佛对此天女说流水长者子之昔缘。天女赞曰:“我常念佛。乐见世尊。常作誓愿。不离佛日。佛赞叹曰:善哉善哉,树神善女。汝于今日。快说此言。一切众生。若闻此法。皆入甘露无生法门。”

  【菩提水】 (术语)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禅师,修行于祝融峰十年,自以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于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曰:‘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菩提寺】 (杂名)见“菩提所”条。

  【菩提所】 (杂名)檀家所属之寺院云菩提所。作读经诵咒供佛施僧之法事为自身或为亡灵求无上菩提之所也。

  【菩提索多】 (术语)见“菩提萨埵”条。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菩提心观释】 (书名)一卷,赵宋法天译。略释菩提心非性非相不生不灭非觉非无觉等之义者。

  【菩提心戒】 (术语)三昧耶戒之异名。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为戒性也。

  【菩提心经】 (书名)庄严菩提心经之略名。

  【菩提心离相论】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造,赵宋施护译。达蕴处界等之诸相唯心所说,成就第一义空,是菩提心之离相也。

  【菩提心论】 (书名)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之略名。

  【菩提心义】 (书名)一卷,著者不详。以五门分别明菩提心之要义。

  【菩提智魔】 (术语)与菩提法智魔同。

  【菩提资粮论】 (书名)六卷,龙树菩萨造,自在比丘释,隋达摩笈多译。明般若波罗密等为菩提之资粮者。

  【菩提子】 (物名)指西藏语之Bodi-ci果,可以作数珠,产于雪山地方,非菩提树之实也。校量数珠功德经曰:“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见“数珠”条。案菩提子一名川谷,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木本者别为一种。中国惟天台山有之,谓之天台菩提。

  【蒲团】 (物名)坐具。僧人坐禅及跪拜所用也。织蒲为之,厥状团圆,故曰蒲团。许浑诗曰:吴僧诵经罢,败衲依蒲团。

  【濮阳】 (人名)又作朴杨。是非未详。名知周,着唯识演秘,纪传未详。

  【普庵】 (人名)禅林或安普庵像于佛殿背后,普庵为临济十二世之孙,牧庵忠禅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庵,宋孝宗干道五年入寂。初,师振化于袁洲之南泉山,道场之盛甲于天下,没后有灵,凡有祷者,其应如响。元朝加赠大德慧庆之号,因之号曰慧庆禅师。后元仁宗延佑年中南康沙门宗[王*忽]相姑苏城西五里许,创慧庆禅寺,建无量寿阁,祠佛及五百尊者像,阁后作普光明殿,安置普庵之像,士民翕然而求冥应云。见普庵肃禅师录,天如则禅师录,吴郡慧庆禅寺记。

  【普安王】 (人名)昔有五王,共相往来,其最大者字普安,习菩萨行,余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欲度之,呼四王,共娱乐七日,及还,语四王言:卿等各说所乐之事。一王言:我愿欲得阳春三月树木荣华游戏原野。一王言:我愿得欲常作国王。鞍马服饰,楼阁殿堂,官属人民,围绕左右。晃晃昱昱,推钟鸣鼓,出入行来,路人倾目。一王言:愿得好妇好儿端正无双,互相娱乐,极情快乐。一王言:愿我父母常在,多有兄弟妻子,罗列好衣美食,以恣其口,素琴清衣共相娱乐。王一一说其非长久之乐事。四王俱问王乐何事?王言:我乐不生不死不苦不乐不饿不渴不寒不热存亡自在,此是我乐。于是五王共诣佛所,佛为说八苦,诸王及侍从百千万人皆证须陀洹果。见五王经,法华文句记三。

  【普悲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两手覆于衣垂于前,立丘上之相。

  【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经名)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普遍三昧】 (术语)见“普等三昧”条。

  【普茶】 (仪式)广飨一般大众以茶也。

  【普超三昧经】 (经名)三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之略名。

  【普触礼】 (仪式)谓众人一时触礼也,触礼者以坐具触地而三叩头也。

  【普达王经】 (经名)一卷,失译。夫延国王普达,命卖一切之头,人无卖者,因劝人生信心,佛说王之夙缘。

  【普德净光夜神】 (神名)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三十二。

  【普灯录】 (书名)五灯录之一。

  【普等三昧】 (术语)普者普遍,等者齐等也,住此三昧则普见一切诸佛,故名普等三昧。无量寿经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庄严经谓之普遍三摩地。

  【普度】 (杂语)广行剃度也。宋史,尝劝上于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

  【普渡众生】 (术语)佛谓视众生在世,营营扰扰,如在海中,本慈悲之旨,施宏大法力,悉救济之,使登彼岸也。

  【普尔】 (地名)西域记地理考证曰:“印度称城为普尔。或作波尔,或作婆耳,或作不耳,或作波罗,或作补罗,或作波里,或作波力,或作普力,又作古耳、土耳、各耳。”

  【普法】 (术语)法界诸法,一具一切,普遍圆融,谓之普法。见此普法名普眼,是华严经所说之法门也。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一切佛法并于第二七日一时前后说,前后一时说。”宗镜录九曰:“见普法故,名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称性,同时具足。”

  【普法义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真谛译之广义法门经同经。

  【普供】 (仪式)普供养之略称。

  【普供养印明】 (印相)出无尽供养,供养无边圣众之印与真言也。香华等之五供为别供,此普供为总供。十八契印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即成。诵真言三遍。想无量无边涂香云海、花鬘云海、烧香云海、饭食云海、灯明云海(即是五供),皆成清净广多供养。普供养真言曰(云云)。”

  【普供养真言】 (真言)即“唵。誐誐曩。三婆袜日啰斛”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明行人,念真言时,运心作观想。此所供之物,用净法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以为清净法食,自然周遍法界。手印(吉祥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与无名指相捻,余三指皆舒散,次念变食真言。”

  【普观】 (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十二观之一。普观想无量寿佛与极乐世界之禅定也。经曰:“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普观三昧】 (术语)观自在菩萨之三昧也,即是普眼三昧。入此三昧时,即能于念念之中以普眼遍观,具足明了,故名普观三昧。见大日经义疏七。

  【普观想】 (术语)同普观项。

  【普光地】 (术语)称因圆果满之佛地曰普光地。五秘密轨曰:“毗卢遮那三身普光地位。”

  【普光法堂】 (堂塔)普光明殿之异名。佛于此堂说法,故云法堂。

  【普光明殿】 (堂塔)在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侧,佛于此殿内说华严经九会中之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三会。若依旧经之八会,则为第二会与第七会之二会。华严经如来名号品曰:“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同十定品曰:“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诸佛三昧。”同离世间品曰:“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同疏钞十二曰:“处在菩提道场东南可三里许,熙连河曲,彼河之龙为佛造此。”

  【普光如来】 (佛名)胜鬘夫人当来正觉之佛号。胜鬘经曰:“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

  【普光三昧】 (术语)普放光明照十方界之三昧也。大宝积经八十九曰:“得普光三昧具大光明。”华严经十定品说十大三昧中第一云普光三昧。

  【普光天子】 (天名)三光天之一。星天也。即明星是。谓为虚空藏菩萨之化现云。法华文句曰:“普光是明星天子,虚空藏应作。”嘉祥法华义疏二曰:“普光天子者谓星天也。”

  【普广经】 (经名)随愿往生经之异名。

  【普广菩萨经】 (经名)随愿往生经之异名。

  【普化】 (人名)唐镇州普化和尚,不知为何处人,事盘山宝积禅师,密受真诀,唯振一铎,佯狂,无测其由,感通元年振铎凌空,隐隐而逝。见宋僧传二十、传灯录十。

  【普化驴鸣】 (故事)传灯录(普化章)曰:“尝暮入临济院,吃生菜饭。临济曰:这汉大似一头驴。师便作驴鸣。临济乃休。师曰:临济小厕儿,只具一只眼。”

  【普回向】 (术语)禅林夏安居中行楞严会,每日粥罢集众诵楞严咒毕,楞严头举普回向之偈,大众同声念,普回向之偈,真歇禅师所制,敕修清规楞严会载之。

  【普济寺】 (寺名)禅寺也。本称为前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华顶南灵鹫峰下,历代废兴不一,明万历三十三年敕建,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国朝康熙四年乙巳夏,遭红毛寇劫掠焚毁,大殿犹巍然独存。三十八年南巡,御题普济群灵额赐前寺,遂改今名。”

  【普建普成】 (人名)傅大士之二子。见“傅大士”条。

  【普礼】 (仪式)礼敬一切如来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礼着座普礼之二者,结普礼之印,唱普礼之真言而礼拜也。普礼之真言,出于不空之戒仪。

  【普门】 (术语)华严经所明一门之中摄入一切法,谓之普门,又云普法。探玄记二曰:“入缘起陀罗尼,一门中即摄圆融法界,故云普门。”又曰:“一门有一切门名普门。又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又佛菩萨神通之力开通无量之门,示现种种之身,圆通一切众生,亦名普门,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大日之普门三昧是也。普门品曰:“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往生论注下曰:“示应化身者,如法华经普门示现之类。”大日经疏四曰:“法界圆坛,普门无限。”同六曰:“如来以普门善巧,图作悲生漫荼罗,乃至出生世界微尘数随类之形,犹不穷尽。”

  【普门持诵】 (术语)普持诵曼荼罗海之诸尊真言也。大疏八曰:“然后住瑜伽座,以五轮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王,以无垢眼观自心华台本不生字,方作普门持诵。先于毗卢遮那心月中炳现真言,而后持诵并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诸尊,乃至终竟。或一一现前观之而作持诵,或自身作彼本尊。于其心月现真言字而作持诵,乃至顿作曼荼罗身而作持诵,随行者观心势力。若不能尔者,当以一心诵部主真言百遍,随所余上首诸尊各诵七遍,并作彼印也。”

  【普门法界身】 (术语)应一切众生之机而各现所喜见之身说应机之法,是曰普门示现之身。大疏八曰:“尔时弟子都成曼荼罗身,若更深释即是普门法界身也。”

  【普门曼荼罗】 (术语)又曰都坛。大日经具缘品所说。由大悲之胎藏而出现之四重曼荼罗也。大疏六曰:“佛如所示现,普门曼荼罗演说诸尊开图位竟。”

  【普门品】 (经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也。为观音菩萨说普门圆通之德者,故名普门品。示现三十三身普使一切众生圆通于佛道也。法华科注八曰:“普门即圆通之门也。”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觉开通无滞之名,能通道令物悟入,故称为门。”

  【普门品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十文殊师利普门会之异译。

  【普门世界三昧门】 (术语)普眼三昧门之异名。

  【普门坛】 (杂名)真言行者所入之坛场有二种之别:一云普门坛,一云尊坛。普门坛者以大日如来为中心,都会无尽诸尊之金胎两部曼荼罗是也,因之名曰都会曼荼罗。大日经二(具缘品),略出经四,教王经三(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苏悉地经三(灌顶坛品),瞿醯经下,陀罗尼集经十三(都会道场品)等详说之。其一尊坛者,念诵有缘一尊之坛法也,亦曰都外坛曼荼罗,即如降三世大仪轨,金刚童子经下所述者是。见秘密真言观行要览。

  【普明王】 (人名)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仁王经下云普明王。为鹿足王所捉,请七日之命归国,至期以持不妄语戒故,以身就死。止观一曰:“药王烧手,普明刎颈。”观音玄义下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见“须陀须摩”条。又仁王经谓此王为斑足王所捉,请七日之间还国修仁王会。见“斑足王”条。

  【普请】 (杂语)禅林集众作务曰普请。僧史略上曰:“共作者,谓之普请。”传灯录禅门规式曰:“行普请之法,上下均力也。”又但集众云普请。敕修清规送亡曰:“白大众,粥罢普请送亡。”

  【普劝坐禅仪】 (书名)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着。欲使佛祖嫡传之坐禅法规,万人皆知,而撰述者。

  【普莎诃】 (杂语)译曰吉祥。俱舍论三十曰:“如药事成能除痼痾,诳医矫说普莎诃言。”同光记曰:“普莎诃,此云吉祥。”梵Puṣyaka。

  【溥首】 (菩萨)又作普首。文殊师利,一译溥首,又译普首。溥为梵语也。大乘法门经曰:“文殊师利者,晋言溥首童真。”同经慧琳音义三十二曰:“溥首,上音普。梵语。经以晋音翻文殊师利为溥首童真,今唐言翻妙吉祥。”圆觉大钞四下曰:“观察诸法三昧经云普首,阿目佉经云濡首,无量门微密经云敬首。”然玄应之说谓溥为濡字之误。玄应音义三曰:“经中有作溥首,案溥此古文普字,疑为误也。应作濡,音而未反,但字形相滥,人多惑耳。”可洪音义一曰:“溥首,按出三藏记,作泻,而未反。古维摩经云:文殊师利,晋言泻首是也。又音普,经中亦作普。”

  【普说】 (杂语)禅家之说法也,普说者,普说正法开宗众之意。象器笺十一曰:“旧说曰:普说即升座也。上堂亦升座也。但普说不炷祝香、不搭法衣,以为异。自真净始,三佛亦行之,到大慧方盛,普说须是知见广博人而始得。”华严经离世间品曰:“普说正法,智慧观察。”

  【普通吉祥印】 (印相)以空水二指(第一指第四指)头相捻,余三指皆舒散。以此印加持诸物,及其坛中一切供养之具悉用加之,皆得成也。见义释十一。

  【普通塔】 (杂名)同于普同塔。

  【普通问讯】 (杂语)与普同问讯同。

  【普通印】 (印相)见“普通吉祥印”条。

  【普同塔】 (杂名)禅林之语。藏亡僧之骨于一处,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会塔。

  【普同问讯】 (杂语)禅林之语。与大众一时问讯也。

  【普陀】 (地名)山名。在浙江定海县东海中,梵名补陀洛迦,华言小白华也,亦名补陀山,又名梅岑山。相传以梅福名,山有大寺,僧徒争往朝礼。气候温和,风景奇特,西人之旅吾国者,多避暑于此。参照普陀落伽山条。

  【普陀洛伽山】 (地名)即普陀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一名补陀,华严经又称补怛洛伽山,盖梵名也。犹华言小白华云,乃善财第二十八参观音菩萨说法处,传记称东洋西紫竹旃檀林者是也,在今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

  【普陀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见普陀落伽山条。

  【普为乘教】 (术语)即法相宗也。详名曰普为一切乘教。谓与利益于五乘即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全体之教也。盖法相宗立五性各别,虽主张成佛不成佛,而各授相应之利益,故有此名。

  【普贤】 (菩萨)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遍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也。故以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示理智融通之义,又胎藏界之次第右莲左金也),此理智相即,行证相应,三昧与般若全者,即毗卢舍那法身佛也。华严一经之所明,归于此一佛二菩萨之法门,故称为华严三圣。为一切行德之本体,故于华严之席说十大愿,又为诸法实相之理体,故于法华之席,誓于法华三昧之道场自现其身。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普贤者,外国名三曼多跋陀罗。三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罗,此云贤也。此土亦名遍吉。遍犹是普,吉亦是贤也。(中略)注经解云:化无不周曰普,邻极亚圣称贤。”探玄记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大日经疏一曰:“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楞严经曰:“普贤菩萨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义立名。”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晋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堂,与五百菩萨摩诃萨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探玄记十八曰:“名中先标上首二人,以其是助化主故。释有三义:一普贤当法界门是所入也,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门也。二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三普贤明广大之义,文殊甚深之义,深广一对故。”

  【普贤大士】 (菩萨)普贤菩萨也。见“普贤”条。

  【普贤德】 (术语)菩萨以慈悲普济度一切众生也。即言众生化益之行德。

  【普贤行愿品】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略名。即四十华严经之第四十卷也。

  【普贤行者】 (杂名)修普贤三昧之人也。

  【普贤跏】 (术语)半跏也。时处念诵仪轨曰:“或作普贤跏,左掌承右腿,右趺镇左[月*坒],普贤跏乃成。”然依普贤金刚萨埵仪轨,则半跏之外有普贤跏,曰:“端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或普贤跏,或随意坐。”梵Bhadrāsana。

  【普贤讲】 (术语)讲赞普贤菩萨功德之法会也。常于法华三昧堂行之。以法华三昧道场,普贤菩萨示现为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所说故也。

  【普贤金刚萨埵】 (菩萨)显教之普贤菩萨,密教谓之普贤金刚萨埵,持三股之金刚杵,密号曰真如金刚,称曰示现金刚。见“普贤”条。

  【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明修普贤三昧成普贤之身者。

  【普贤金刚萨埵仪轨】 (经名)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之略名。

  【普贤金刚手】 (菩萨)普贤菩萨即金刚手,约智而云普贤,约理而云金刚手。见“金刚萨埵”条。

  【普贤经】 (经名)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略名。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说修法华三昧之法,故天台以之为法华之结经。于法华三十讲之末日讲之。

  【普贤经轨】 (经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一卷。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一卷。普贤曼拏罗经,一卷。

  【普贤曼拏罗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说金刚萨埵之秘密相应法,有种种之观想。

  【普贤品】 (经名)普贤菩萨劝发品之略称。

  【普贤菩萨】 (菩萨)又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同一体也,见普贤条。

  【普贤菩萨定意经】 (经名)等月菩萨所问三昧经之异名。

  【普贤菩萨行愿赞】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最后偈文之异译,后有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一咒。

  【普贤菩萨劝发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八品之名。法华之终,普贤菩萨由东方来,于末世之行者劝发法华也。

  【普贤菩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根本咒一与治病咒六。

  【普贤如来】 (佛名)在金刚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来,或以名因位之普贤菩萨。名大日者,依于大日普贤证成善愿行之义。名为普贤如来又名普贤法身。若依主伴互具之义,则三十七尊总称为普贤如来也。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依于此义而总称三十七尊为普贤如来。瑜祇经曰:“金刚界普贤如来。”同疏曰:“三十七尊,皆名普贤。”略出经四曰:“普贤法身。遍一切无始无终无生灭。”菩提心论曰:“其圆明则普贤身也,亦是普贤心也,与十方诸佛同之。亦乃三世修行,证有前后,及达悟已,无去来今。”同初心钞下曰:“普贤身心者,约之可指大日身心,大日名大普贤故。”又名普贤者,为示大日如来久已成道,为诸众生今始成道,又因中有果,故因中说果,称普贤之身为如来。金刚顶经疏一曰:“婆伽梵大菩提心,普贤大菩萨。”同疏三曰:“婆伽梵者果号也。大菩提心大菩萨者是即因号,今以果号号因种者,为显毗卢遮那虽久成道为诸众生示适今证,故号因位,又云因必有果故以为名。”

  【普贤三昧】 (术语)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忏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三昧。成此三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于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轨所说,身口意之三密相应,则现成普贤之身。名曰普贤三昧。又普贤文殊二大士为一双之法门,普贤主一切三昧,文殊主一切般若,助佛之教化,故对于文殊般若而云普贤三昧。探玄记十八曰:“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

  【普贤三昧耶】 (术语)密教之普贤三昧也。

  【普贤三昧耶印】 (印相)是普贤如来(即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印也。瑜祇经曰:“普贤三昧耶,屈进力(左右头指)如钩,檀慧(左右小指)禅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是外五股印也。

  【普贤三昧耶印明】 (真言)两手外缚,竖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归命)三昧耶(平等)萨怛鍐(入我我入)见真言句义钞中。

  【普贤三昧耶印真言】 (杂名)密教所传普贤菩萨之印与真言也。

  【普贤十愿】 (名数)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敬礼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能。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普贤示现之所】 (传说)宋范成大吴船录曰:“泊嘉州单骑入峨眉,小峨中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普贤所说经】 (经名)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之略名。

  【普贤延命】 (菩萨)普贤菩萨有延命之德,向普贤菩萨祈祷延命之法,谓之普贤延命。凡延名之修法有二种:一普贤延命,二延命菩萨,延命菩萨即金刚萨埵也。

  【普贤愿海】 (杂语)指上之十愿而云。此十愿为代表一切菩萨之行愿者,故总谓其他菩萨之发心修行,入于普贤愿海云。无量寿经上曰:“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往生要集上本曰:“闻一实道。入普贤之愿海。”华严经一曰:“恒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

  【普现如来】 (佛名)又曰普见如来。文殊菩萨当来成佛之号也。见文殊条。

  【普现三昧】 (术语)普现色身三昧之略称。

  【普现色身】 (术语)如观音现三十三身,佛菩萨普示现种种之身,济度众生也。大日经疏二曰:“当念我当得门证自然之慧然后普现色身而演说之。”法华经科注八曰:“普现色身形无定准,不可牛羊眼看,不可以凡愚识度。”

  【普现色身三昧】 (术语)菩萨得此三昧,则得现种种色身化益众生,故名普现色身三昧。如妙音观音之现诸身,即依此三昧之力用。法华经名曰现一切色身三昧。同经妙音菩萨品曰:“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菩萨,深种善根,世尊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显现度脱众生?佛告华德菩萨:善男子!其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菩萨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普想观】 (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之第十二观。为普观想佛身佛土之观法,故谓之普想观。经曰:“是名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普眼】 (术语)观世音之慈眼普观一切众生谓之普眼。大日经疏五曰:“如来究竟观察十缘生句,得成此普眼莲华,故名观自在。约如来之行,故名菩萨。”同十曰:“以此普眼而观众生,故名观自在者。”又一具一切云普法,观普法云普眼。宗镜录九曰:“以是圆满之宗普门之法见普法,故名为普眼。(中略)眼外无法,乃称普眼。”

  【普眼三昧门】 (术语)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诸大众曰普门大众,观此普门大众于一心,谓之普眼三昧门。大日经疏六曰:“若总观如是普门大众,一心住缘而不驰散,即是普眼三昧门。亦名普门世界三昧门。”

  【普曜经】 (经名)八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方广大庄严经同本。而品有开合。

  【普义经】 (经名)普法义经之略名。

  【普印】 (印相)金刚合掌之异名。绥合两掌,交叉十指之头,是曰金刚合掌,此合掌代用于一切之印相,故名普印。又五指即五智,一切之印,不出五智印,故名普印。

  【普雨法雨】 (譬喻)普雨法雨,润诸草木,譬佛之说法为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唯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普知天人尊】 (术语)佛之尊号。普照事理故云普知,为天与人中之尊,故云天人。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知天人尊,哀愍群萌类。”

  【普知尊】 (术语)佛之尊号,普知诸法也,即十号中之正遍知。法华经譬喻品曰:“舍利弗来世,成佛普知尊,号名曰华光。”

  【普庄严童子】 (术语)华严宗所谈四胜身成佛之一人。过去有王,名爱见善慧(新经曰喜见善慧),其第二王子名普庄严童子(新经曰大威光太子),以三生中解行生之胜身,于解行生之终心入果海。见旧经四、新经十一。

  【瀑流】 (术语)三界之烦恼。能漂流善品。故名瀑流。俱舍论二十曰:“极漂善品,故名瀑流。”瀑或作暴误。


  【七八行】 (杂语)七觉支,八正道之行法也。

  【七百结集】 (故事)见“结集”条。

  【七百贤圣】 (杂语)佛灭后百年,在吠舍离城为第二结集之贤圣也。见“结集”条。

  【七宝】 (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ṇa,银Rūpya,琉璃Vaidūrya,玻璃Sphaṭika,砗磲Musā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śmagarbha,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

  【七宝华】 (杂名)七宝所成之华也。无量寿经下曰:“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七宝经】 (经名)轮王七宝经之异名。

  【七宝树林】 (杂名)净土庄严中,七宝合成之园林也。

  【七宝塔】 (杂名)即所谓多宝塔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横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

  【七宝狱】 (譬喻)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于西方极乐之边地懈慢界者,五百岁间,不见三宝,不能得法乐,故譬之系于七宝所成之牢狱也。无量寿经下曰:“譬如转轮圣王别有七宝宫室,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翻。若有诸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褥华香妓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七笔勾】 (术语)详见“一笔勾”条。

  【七辩】 (名数)见“七种辩”条。

  【七步蛇】 (动物)有毒蛇,人为所螫,行七步必死,故曰七步蛇。婆沙论四十六曰:“为七步毒蛇所螫,大种力故能行七步,毒势力故不至第八。”

  【七财】 (名数)见七法财,七圣财条。

  【七常住果】 (名数)楞伽经四明七种之常住法:一菩提、二涅槃、三真如、四佛性、五庵摩罗识、六空如来藏、七大圆镜智也。此法在修谓之因,在证谓之果。

  【七尘】 (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七处八会】 (术语)六十卷之华严经,七处八会之说也。见“华严经”条。

  【七处九会】 (术语)八十卷华严经,七处九会之说也。见“华严经”条。

  【七处平满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两足下,两手,两肩及顶中之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七处善】 (术语)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六观色为过患,七观色为出离。前四种观色之四谛,色爱味之言,重观色之集。色过患之言,重观色之苦,色出离之言,重观色之灭谛。如是受想行识各七,故为三十五也。不过七,故但曰七处善。见婆沙论百八十三,俱舍光记二十三。

  【七大】 (名数)楞严经所说。七大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经三)。“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尘和合而生了别六尘之识心也。开则为六识。要之为六境六根六识之十八界也。大者周遍之义,地水火风空周遍法界,十方圆满,根识之二大亦周遍法界,十方圆满,故皆称为大也。此中明根识二大之周遍法界,他经尚无所说,是本经之特别发明也。虽密教之六大无碍,亦无过于此。“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为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七大】(术语)楞严经三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义,周遍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遍,无不含容,此为大之实义。大小乘中虽说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遍于水大风大,水大不能容火大,岂成大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入,十二入,十八界(是云四科),说明幻空性真之理,更说七大之义。此中第六之见大,为眼根之见性,举一而其他耳根等之闻性等,可推而知,即六根之性也。故疏释者通称之为根大(案俱舍有根见识见之二说,而毗昙宗成立根见之义,今于有情世间为愚者依根见之说开显能缘能了之真性也),然则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为六境,见大为六根,识大为六识,但与十八界开合不同耳。世尊就十八界破凡夫所见幻化之相,显圆融之真性,是七天之义也。详见“大”条。

  【七等觉支】 (名数)见“七觉支”条。

  【七地沈空难】 (杂语)在十地中之第七地远行地,以深入无相观,无菩提可求。无众生可度。沈于无相空寂之理,而不能修行,此沈空之难也。菩萨故意起菩提有情实有之执入八地不动地。而证佛果也。

  【七颠倒】 (名数)瑜伽论八谓: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七,于无我我倒。是合前之三颠倒与四颠倒者。

  【七多罗树】 (植物)多罗树TāLa者,多罗叶之树,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罗树,言比多罗树高七倍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智度论二曰:“千阿罗汉,闻是语已,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七法不可避】 (名数)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道之苦果不可避。六、福不可避,有善业,则善道之乐果不可避。七、因缘不可避,如是之因,和于如是之缘,生吉凶祸福贫富寿夭,是法尔之道理不可避。见法苑珠林六十九。

  【七法财】 (名数)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为成佛之资。三、戒财,谓戒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为成佛之资。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之资。六、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爱想,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七、定慧财,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见止持会集音义。参照七圣财条。

  【七番真言】 (名数)一大日,二四波,三四佛,四十六尊,五内供,六外供,七四摄。

  【七返生】 (杂语)言预流果之圣者。见“极七返”条。

  【七方便】 (名数)小乘之七贤位也,是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详见“七贤”条。又天台涉于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藏教之菩萨乘,通教之菩萨乘。别教之菩萨乘。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三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为七子,谓人天二乘三教菩萨。”第二为藏教之声缘二人,通教之声缘菩三人与别教之菩萨,圆教之菩萨也。是在断见思二惑上立之。见七帖见闻。

  【七方便人】 (杂名)七方便之人也。见“七方便”条。

  【七分全得】 (杂语)随愿往生经,地藏本愿经等说,为他作追福,则他得一分自七分全得。见“追修”条。

  【七佛】 (名数)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于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毗婆尸如来Vipaśyin。复次,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复次,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如来Viśvabhū。复次,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Krakucchanda。又名拘那含Kanakamuni。又名迦叶Kāśyapa。我亦今于贤劫中成最正觉。”增一阿含十不善品曰:“毗婆尸如来、式诘如来、毗舍罗婆如来、拘那含牟尼如来、迦叶如来。及我也。”药王经曰:“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曰:“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大悲经三曰:“阿难!我灭度后此贤劫中当有九百九十六佛出兴于世,拘留孙如来为首,我为第四,次后弥勒当补我处,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如是次第汝应当知。”四分律比丘戒本曰:“毗婆尸如来,尸弃如来,毗叶罗如来,拘楼孙如来,拘那含牟尼如来,迦叶如来,释迦牟尼如来。”智度论九曰:“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种种见)。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尸弃(秦言火),二名鞞恕婆附(秦言一切胜)。是贤劫中有四佛,一名迦罗鸠飧陀,二名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也),三名迦叶,四名释迦牟尼。”此中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之最后三佛,次四佛为现在贤劫之出世者。法天译之七佛经一卷,说七佛教化之本末最详悉。行宗记四下曰:“欲顺世谛以七为祖。”Buddhavaṁsaxxl。又药师之七佛也。见“七佛药师”条。

  【七佛八菩萨】 (名数)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及坚勇菩萨。见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四卷,晋代失译。说七佛八菩萨各神咒。

  【七佛父母姓字经】 (经名)一卷,失译。增一阿含十不善品之别译也。

  【七佛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记过去七佛教化之相。比增一阿含不善品稍详。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

  【七佛名号功德经】 (经名)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之略名。

  【七佛说偈】 (杂语)景德传灯录一,谓过去之七佛各举得法之偈,谓之七佛之说偈。此七佛之说偈不知出何经典,是宝林传著者慧炬之捏造也。释门正统四痛斥之。

  【七佛所说神咒经】 (经名)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之略名。

  【七佛通戒偈】 (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毗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第二式诘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非邪,慧者护不着。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第三毗舍罗婆佛偈(七十年中说一偈半):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于食知止足,床座亦复然。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第四拘楼孙佛偈(六十年中说二偈):譬如蜂采华,其色甚香洁。以味惠于他,道士游聚落。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三十年中说一偈):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贤者无愁忧,常灭志所念,第六迦叶佛偈(二十年中但说一偈):“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第七释迦佛偈(十二年中但说一偈):“护口意法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他人道。”又散见于四分律戒本,五分律戒本及法句经。所记虽略异,而原偈文之同一,则无疑。增一阿含经一曰:“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诸恶莫作云云。”即七佛中迦叶佛之偈(法句经原本第十二章第百八十三偈)也。法华玄义二,亦有“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云云。”

  【七佛药师】 (名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三、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东方去此七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无忧,佛曰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发四大愿。五、东方去此八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法幢,佛曰法海雷音如来,发四大愿。六、东方去此九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善住宝海,佛曰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发四大愿。七、东方去此十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净琉璃,佛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发十二大愿。”以此中最后之药师如来为主体,故称为七佛药师,亦曰药师七佛。又,一、东方离垢众德庄严世界之轮遍照吉祥如来。二、东方妙觉众德庄严世界之妙功德住吉祥如来。三、东方众生主世界之一宝盖王如来。四、东方自在力世界之善逝定迹如来。五、东方最胜宝世界之宝华吉祥如来。六、南方寂静主世界之超无边迹如来。七、南方最上香世界之妙香王如来。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以上为七佛之异称或异译也。

  【七佛药师法】 (修法)日本叡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莲华台上有月轮,轮中有字,反成佛顶印,印变成药师如来,遍身放无数光明(七佛一体想可成之),圣众眷属围绕。”又有七佛各坛之法。

  【七佛药师经】 (经名)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之异名。

  【七佛药师五坛修法】 (修法)七佛药师法与五坛之修法也。五坛之修法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大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叉明王,东方祀降三世明王,西方祀大威德明王,祈祷之修法也。

  【七佛赞呗伽陀】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赞过去七佛及弥勒并有回向结赞,皆梵语也。

  【七躬医王】 (佛名)七佛药师也。

  【七垢】 (名数)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三、疑垢,于自己之功德生疑惑也。四、慢垢,于自己之功德与他校量而生轻他之心也。五、憍垢,于己之功德生贡高欣喜之心也。六、随眠垢,自己之功德盖覆于他之诸烦恼也(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七、悭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悭惜之心也。见瑜伽论七十四,三藏法数三十。【七垢】(名数)一欲垢,二见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悭垢。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也。烦恼随逐于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犹如睡眠,故云随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为总垢。见瑜伽论十四。

  【七观音】 (名数)见“观音”条。

  【栖光】 (术语)如来之涅槃也。栖息光明之义。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如来灭度,常光随息,故曰栖光。”

  【七海】 (名数)八海之中除咸海。寄归传四曰:“殊因类七海而无穷。”

  【七华】 (譬喻)譬七觉支也。维摩经佛道品偈曰:“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同注曰:“生曰:七觉以开悟为道,无染为净华之法者也。”同天台疏曰:“觉意即七觉支,七觉支调停生真智因华。故智论云:无漏实觉,此七能到,故以为华。”又七种净也。同偈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同什注曰:“一、戒净(心口所作清净),二、心净(断烦恼心清净),三、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四、度疑净(真见深断疑),五、分别道净(分别是道非道),六、行断知见净(知见所行善法与所断恶法而清净分明),七、涅槃净(证得涅槃远离诸垢)。”

  【七华八裂】 (杂语)裂破而为七或为八也。

  【七加行】 (名数)七方便之别名。

  【七见】 (名数)一邪见,二我见,三常见,四断见,五戒盗见,六果盗见,七疑见。详见三藏法数三十。

  【七见二疑二无明】 (名数)十一遍行也。

  【七觉】 (名数)见“七觉分”条。

  【七觉分】 (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梵Saptabodhyaṅga。

  【七觉支】 (术语)觉法有七种,故云七觉支。即七菩提分也。【七觉支】(名数)见“七觉分”条。

  【七羯磨】 (名数)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一诃责,二摈出,三依止,四不至白家,五不见举,六不忏举,七恶见不舍举也。后三者谓之三举,举弃于僧外也。见行事钞上二。巴Kammavācā。

  【七戒经】 (经名)七佛之略戒经也。附于四分律戒本之后。戒本后偈曰:“七佛为世尊,灭除诸结使,说此七戒经,诸缚得解脱。”

  【七金山】 (名数)须弥山周围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论十一曰:“苏迷卢Sumeru居中,次逾健达罗山Yugaṁdhara,伊沙多罗山īśādhara,竭地洛迦山Khadiraka,苏达梨舍那Sudarśana,頞湿缚羯拏Aśvakarṇa,毗那怛迦山Vinataka,尼民达罗山Nemiṁdhara,(中略)前七金所成。”颂疏十一曰:“逾健达多,此云持双。山顶有二双迹,山能持故。伊沙驮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耸犹如车轴。竭地洛迦山,西国树名。此国南方亦有此树,名担木。山上宝树其形似彼,故以名焉。苏达梨舍那,此云善见,见者称善。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山形似彼也。毗那怛迦山,此云象鼻,山形似彼。尼民达罗山,此是鱼名。其鱼觜尖,山形似彼。”【七金山】(杂语)围绕须弥山之七重金山也。见“九山八海”条。

  【七经】 (名数)净土之七经也。

  【七茎莲华】 (本生)见“然灯佛”条。

  【七净华】 (譬喻)见“七华”条。

  【七境三乐】 (名数)七周行慈之法门也。见“七周行慈”条。

  【七俱胝】 (菩萨)七俱胝佛母尊也。

  【七俱胝佛母尊】 (菩萨)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亿佛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黄色,十八臂,遍身有白色轻罗锦之文。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曰:“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故,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梵Saptakoṭibuddha-matṛ。

  【七聚】 (名数)于前六聚中分突吉罗罪之一为恶作恶说,即身口二业,而第六为突吉罗,第七为恶说。行事钞中一曰:“言七聚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吉罗,七恶说。”【七聚】(术语)戒律之七聚也。

  【七聚戒】 (术语)与七聚同。

  【七卷章】 (书名)慈恩之法苑义林章有七卷,故别称为七卷章。

  【七科道品】 (杂名)三十七之助道品分七种,谓之七科道品。见“三十七道品”条。

  【七空】 (名数)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缘起之自性空,故行即无行。五一切法离言说空,一切法不可言说。六第一义圣智大空,佛之圣智,见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毕竟空谓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体非空也。又智度论三十六有七空。广说十八空,略说七空(一)性空(二)自相空(三)诸法空(四)不可得空(五)无法空(六)有法空(七)无法有法空。【七空】(名数)见“空”条。

  【七流】 (名数)见思之二惑使众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谛所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谛,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所灭流,二果三果之人,修四谛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三、远离所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谛之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余。四、数事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事之法为空寂。五、舍所灭事,第四果之人,以数事为空,所空之法既无,则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则一味平等。六、护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尽而证无学,恐已于所证有退失,善加守护,使见思之习气不再起。七、制伏所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缚已断,色身之果缚犹有之,故制伏见思之习气而不使起。

  【七龙王】 (名数)一,莲华龙王。二,翳罗叶龙王。三,大力龙王。四,大吼龙王。五,小波龙王。六,持驿水龙王。七,金面龙王。见最胜经一。

  【七马鸣】 (名数)释摩诃衍论一,说六马鸣,又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有一马鸣,是佛在世之大士也,合前为七马鸣。

  【七慢】 (名数)一慢,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者。是于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为慢也。二过慢,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己等者。三慢过慢,于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于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行,恃恶高举者。见俱舍论十九。【七慢】(名数)见“慢”条。

  【七梦】 (传说)阿难之七梦。见“梦”条。

  【七梦经】 (经名)阿难七梦经之略名。

  【七灭诤】 (名数)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为灭比丘诤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诤有四事:一、言诤,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诤也。二、觅诤,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诤也。三、犯诤,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诤也。四、事诤,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诤也。灭已上四诤,有七种之毗尼,应用此七种之毗尼可灭之也。一、现前毗尼Sammukhavinaya,或使双方对决于现前,或于现前引证三藏之教法而决之,或于现前引证戒律之制条而决之。二、忆念毗尼Smṛtivinaya,使余人忆念陈述,依是决当人之犯不犯。三、不痴毗尼Amūḍhavinaya,有比丘,时发癫狂病,而犯众罪,说戒之时,此人若来,彼果有病,虽造过,而差后证知不造,则于彼与以不痴羯磨,而得加于说戒之僧数。四、自言毗尼Tatsvabhavaiṣiya,比丘犯罪,不以威力制之,但使彼自吐露其罪而决之。五、多语毗尼Pratjñākāraka,僧中之诤论长而不息时,则或显露,或秘密,行筹而决其是非于多数。六、罪处所毗尼Yadbhūyasikiya,比丘犯罪,彼妄语以重为轻,不自首本罪,则众僧以白四之羯磨,治罚彼本罪。待彼伏首本罪,复解之。七、草覆地毗尼Tṛṇastāraka,若彼此二众共诤不止。则会二众,由其中各出一上座,各陈灭诤之言而息其诤。法药如草,诤论如泥,今以此法药而止诤论,如草之覆泥地,故云草覆地。见戒疏行宗记四下。

  【七摩怛里】 (名数)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女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三名吠瑟拏微,四名娇么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毗药,则七母通名也。”

  【七母天】 (名数)又称七姊妹。遮文荼,矫吠利,吠瑟拏,娇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罗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罗,存于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大黑天及焰摩天之眷属也。

  【七难】 (名数)仁王经受持品,佛为十六大国王说,若国土中有七难,则宜讲读仁王经,灭七难,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难,二、星宿失度难,三、灾火难,四、雨水难,五、恶风难,六、亢阳难,七、恶贼难。药师经谓国起七难时,国王宜发大赦,依前所说之供养法供养药师如来,则国土安稳。一人民疾疫难,二他国侵逼难,三自界叛逆难,四星宿变怪难,五日月薄蚀难,六非时风雨难,七过时风雨难。法华经普门品说观音之威神力能灭众生之诸难。天台之观音义疏上以七难科之:一火难,二水难,三罗刹难,四王难,五鬼难,六枷锁难,七怨贼难。

  【七逆】 (名数)梵网经所说,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见梵网经下。辅行二曰:“言五逆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中加杀和尚,杀阿阇梨,以为七逆。”

  【七逆罪】 (名数)见七逆项。

  【七女经】 (经名)吴支谦译。拘留国婆罗门之七女,贡高憍奢,佛呵之,说往昔国王七女之因缘。

  【七毗尼】 (术语)七灭诤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殄四诤。”

  【七篇】 (术语)戒之七聚,又曰七篇。寄归传一曰:“局提法众遂广彰守七篇。”见“篇聚”条。

  【七菩提宝】 (杂语)七菩提分为圣道之至极,故称为宝。见大日经。

  【七菩提分】 (名数)见“七觉支”条。

  【七七】 (杂名)人死后之四十九日也。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七七忌】 (行事)中阴四十九日也。人死亡后,每七日营斋,修佛事而追荐之,是云斋七。其第七追荐日称为七七忌。

  【七七斋】 (术语)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于七日而死,死而复生,未得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三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众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众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弱故。”瑜伽论一曰:“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后定得生缘。”地藏菩萨本愿经上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继嗣,为作功德,救援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

  【七千八百问】 (传说)释迦如来往昔为比丘时,趣大施会,途中至大桥,就其桥,向一智人,发七千八百问,为智者所呵。

  【七千夜叉】 (杂名)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七情】 (名数)喜,怒,哀,乐,爱,恶,欲,之称。

  【七趣】 (名数)一、地狱趣Narakagati,二、饿鬼趣Preta,三、畜生趣Tiryagyoni,四、人趣Manuṣya,五、神仙趣Bṣi,六、天趣Deva,七、阿修罗趣Asura也。楞严经九曰:“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七日药】 (饮食)四药之一,得保持七日受用之食物也。见“四药”条。

  【七日作坛法】 (修法)大日经疏四曰:“凡造曼荼罗,于七日内须毕。”陀罗尼集经十二曰:“七日夜,法事总了。”

  【七僧】 (名数)英俊记曰:“一咒愿师、二导师、三呗师、四散花师、五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堂达。”舍芥钞五曰:“一讲师、二读师、三咒愿师、四三礼师、五呗师、六散华师、七堂达。”

  【七僧法会】 (行事)请咒愿师等七僧之大法会也。

  【七僧斋】 (术语)西国之法有,以钱财或庄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者,谓之七僧斋。俱舍光记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白众僧言:从今已去,日别为我设七僧斋。”

  【七莎髻】 (杂名)见“莎髻”条。

  【七善】 (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三、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也。四、独法,但为无余说之也。五、具足,佛之所说以一经一偈,而诸法具足圆满,不待余经而成也。六、清净调柔。语清净,故曰清净,义清净故曰调柔。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又涅槃经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叶:此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章安疏解之,一语善,二义善,三文善,四独一善(纯备具足),五行善(清净),六慈善(梵行),七备具善(金刚宝藏满足无缺)。又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五、圆满善,言具足也。六、调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而其法体,则随经而有差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余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七善士趣】 (术语)不还之圣者。有生般中般上流般三种。此三般又各有三种之别,谓之九种不还。见“九种不还”条。此中上流般之三种不分开之。总为一上流般,合前之六种,谓之七善士趣。其所以不别立之者。婆沙论一百十五谓中生之二种,各为一生中之差别。行相难知,故分之。上流般各受多生,其行易知,故不分之。其所以名之为善士趣者。趣,是行之义。其余有学,或行善,或行不善,唯此七种之不还,有行善,而无行不善者。且但行往上地而无还来。故特名为善士趣。见俱舍论二十四颂。

  【栖身】 (术语)栖息身于一处也。四教仪集注上曰:“此山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

  【七深信】 (术语)善导之散善义以深心为深信之心。信相有二种而列七种,日本亲鸾名为七信:机之深信,法之深心(以上二种深信),观经之深信,弥陀经之深信,唯信佛语之深信,此经之深信,建立自心之深信也。其中除此经之深信,其他冠决定之字,谓之六决定。

  【栖神】 (杂语)栖息精神而不移于他也。维摩经序曰:“寻玩玆典,以为栖神之宅。”

  【七生】 (名数)又曰七有。详见“有”条。

  【七声】 (术语)苏漫多声之七转声也。又曰七例句。见“七转九例”条。

  【七声觉】 (名数)七觉支也。涅槃经十一曰:“有七圣觉故名圣人。”见“七觉支”条。

  【七圣】 (名数)俱舍论说七贤七圣。见“七贤”条。

  【七圣财】 (名数)见道以后之圣者,分七种。诸经所说少异。宝积经四十二曰:“云何圣财?谓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闻(能闻正教)、惭(自分有惭)、愧(于人有愧)、舍(舍离一切而无染着)、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涅槃经十七曰:“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故名圣人。”二卷法句经上曰:“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维摩经佛道品曰:“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报恩经谓人生世间。祸福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能烧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烧世间财。恶口烧七圣财。口舌皆凿身之斧也。七圣财谓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舍,六忍辱,七定慧。七者能资用成佛。故名。参照七法财条。梵Saptadhana。

  【七胜事】 (杂语)如来胜于他众生之七种也。身胜,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是也。

  【七识】 (术语)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末那识。见“末那识”条。

  【七十二岁】 (杂名)如来说法华之岁也。法华玄义五曰:“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

  【七十二天】 (名数)六十九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及大吉祥天,合为七十二天。

  【七十二威仪】 (名数)沙弥之威仪数也。扶桑略记曰:“沙弥十戒七十二威仪。”

  【七十二字】 (杂语)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着于口之左右,即阿与沤也。故外道书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无,沤者有。谓一切诸法,不出有无之义,故安于经之首以表吉相。

  【七十七智】 (名数)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三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于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二观。谓观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顺观,与观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观之二智也。如是过现之老死亦尔。故三世合而有六智。此六智缘理如实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实智。更闻教而知三世缘起之道,与名法住智又名假智,为第七智。即闻慧也。先于闻慧生一智,次由思修慧生六智,合为七智。见对法论四。

  【七十三尊】 (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之成身会,于五十三尊外加金刚部之二十天而为七十三尊。

  【七识十名】 (名数)第七识末那识有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之十名。

  【七十五法】 (术语)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为七十五,摄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也。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为三种:一五根,二五境,三无表色也。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三、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ihvā indriya,五、身根Kāya indriya也,此五法能发识取境,故名根。五境者:一、色境Rūpa viṣaya,二、声境Sabda viṣaya,三、香境Gandha viṣaya,四、昧境Rasa viṣaya,五、触境Sparśa viṣaya也。此五法能为五根所对之境,故名境。无表色Avñjiapti者,依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生于身内之一种无形色法感苦,乐果之业因也其中,五根五境,有质碍之用,故名色,无表色则自体无质碍之用,以存质碍之四大为因而生者,故亦名为色。第二心法一Cittam,根境相对之时,依根而生,觉知境之总作用也。是从于所依之根,故虽为六识,而其心体是一也,此法必领有他之心所法,犹如国王之于臣民,故谓为心王。第三心所有法四十六Cittasaṁprayuktasaṁskārāḥ,又分六位:一、遍大地法十,二、大善地法十,三、大烦恼地法六,四、大不善地法二,五、小烦恼地法十,六、不定地法六也。此四十六法皆为心王所领有,而与心王皆为对于境界之别作用,故云心所有法,常略称心所法。一、遍大地法十Mahābhūmikāḥ(dharmāḥ)者:一、受Vepanā,领纳苦乐舍三境之作用也。二、想Saṁjñā,想像事物之作用也。三、思Cetanā,造作身口意三业之作用也。四、触Sparśa,触对境界之作用也。五、欲Chaṁda,希求之作用也。六、慧Mati,简择之作用也。七、念Smṛti,记忆之作用也。八、作意Manaskāra,警觉他心心所之作用也。九、胜解Adhimokṣa,印决事理之作用也。十、三摩地Samādhi,译为定,使心心所注住于一境之作用也。此十法随逐善不善无记之一切心王而起,故名遍大地法,略云大地法。二、大善地法十Kuśalamahābhūmikāḥ者:一、信Śraddhā,使心心所澄净之作用也。二、不放逸Apramāda,于诸善恶法不使放逸之作用也。三、轻安Praśrabdhi,使身心轻妙安稳之作用也。四、行舍Upeksā,使身心舍杂执着诸法之念,而住于平等之作用也,是行蕴所摄之舍,故简别于彼受蕴所摄之舍受而谓之行舍。五、惭Hrī,于所造之罪自耻之作用也。六、愧Apatrapā,于所造之罪自耻之作用也。七、无贪Alobha,于顺境无贪着之作用也。八、无瞋Adveṣa,于逆境不瞋恚之作用也。九、不害Ahiṁsā,不损害他之作用也。十、勤Virya,于修善法使心勇悍之作用也。此十法与一切之善心相应而起,故名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六Kleśamahābhūmikāḥ者:一、无明Moha,愚痴为性,反于上之慧之作用也。二、放逸Pramāda,反于上之不放逸,于恶法放逸之作用也。三、懈怠Kausidya,反于上之勤,于善法不勇悍之作用也。四、不信Aśrāddha,反于上之行,使心不澄净之作用也。五、惛沈Styāna,使心涽重之作用也。六、掉举Auddhatya,使心轻浮之作用也。此六法者常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故名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Akuśalamahabhūmikāḥ者:一、无惭Ahrikatā,反于上之惭,不自耻之作用也。二、无愧Anapatrapā,反于上之愧,不他耻之作用也。此二法者,与一切之不善心相应,故名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十Upakleśabhūmikāḥ者:一、忿Krodha,使起忿怒相之作用也。二、覆Mrakṣa,隐藏己罪之作用也。三、悭Mātsarya,使于财施法施悭吝之作用也。四、嫉īrṣyā,妒忌他人盛事之作用也。五、恼Pradāśa,坚执恶事而恼乱身心之作用也。六、害Vihiṁsā,反于上之不害而行打骂他人等之作用也。七、恨Upanāha,于忿境结怨不舍之作用也。八、谄Māyā,使心心所邪曲不定之作用也。九、诳Śāṭhya,欺他之作用也。十、憍Mada,染着于自法,使心贡高之作用也。此十法者,虽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而唯为修道所断,不通于见道所断,又但与意识之无明相应,不通于他识,且此十法,现行各别而必非十法俱起,以此三义,故名小烦恼地法。六、不定地法八Aniyatabhūmikāḥ者:一、寻Vitarka,寻求事理之粗性作用也。二、伺Vicāra,伺察事理之细性作用也。三、睡眠Middha,使心心所闇昧之作用也。四、恶作Kaukṛtya,思念恶作之事而使心追悔之作用也。五、贪Rāga,反于上之无贪,而贪爱顺境之作用也。六、瞋Pratigha,反于上之无瞋,瞋恚逆境之作用也。七、慢Māna,对于他人使心高举之作用也。八、疑Vicikitsā,于谛理使犹豫之作用也。此八法,不入前之五地,为特殊之法,故名不定地法。第四心不相应行法十四Cittaviprayuktasaṁskārāḥ者:一、得Prāpti,使诸法获得于身之实法也。二、非得Aprāpti,使诸法离身之实法也。三、同分Sabhāgatā,如人趣者,使人趣之果报同一,天趣者,使天趣之果报同等,各随其趣其地,而使得同一果报之实法也。四、无想果Asaṁjñika,于无想天之中使心心所都灭之实法也。是一种外道所执之涅槃也。五、无想定Asaṁjñisamāpatti,欲得外道之无想果所修得之无心定也。六、灭尽定Nirodhasamāpatti,不还或阿罗汉之圣者,为止息暂时所入之无心定也。七、命根Jivta,维持寿之实法也。八、生Jāti,使法生之实法也。九、住Sthiti,使法住之实法也。十、异Jarā,使法衰异之实法也。十一、灭Anityatā,使法坏灭之实法也。十二、名身Nāmakāya,色声等之名也。十三、句身Padkāya,诸法无常等之章句也。十四、文身Vyaṁjanakāya,名与句所依之文字也。二个已上名为身。此十四法者,为非色非心之法,而非与心相应之法,故名心不相应行法。行者,有为法之总名也。又此十四者,为五蕴中行蕴之所摄,故名行。第五无为三Asaṁskṛtadharmāh者:一、择灭无为Pratisaṁkhyānirodha,依正智简择力而得之寂灭法也,即涅槃也。此法能使烦恼寂灭,故名灭。二、非择灭无为Apratisaṁkhyānirodha,非依择力但依缺生缘而现之寂灭法也。此法能使生法不更生,故名灭。三、虚空无为Akāśa,无碍为性,得通行于一切之碍法中也。此三法无生住异灭四相之作为,故名无为法。

  【七十真实论】 (书名)天亲菩萨破数论之金七十论。今不传。婆薮槃豆法师传曰:“外道身既成石,天亲弥复愤懑,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外道僧佉论,首尾瓦解,无一句得立。”梵Tattva-saptati。

  【七识住】 (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余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异想一之处,即色界初静虑三天之梵天也。身异者,以大梵天王之身与梵众之身有大小胜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众起想,以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为此诸梵众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异之处,即色界第二静虑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四、第四识住,同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处,即色界第三静虑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为乐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识住,无色界之二无边处天也。六、第六识住,无色界之识无边处天也。七、第七识住,无色界之无所有处天也。已上三天处无身形。唯有舍受想而已。然而于三界五趣中,诸恶趣有重苦受能损识,有情之心,不乐来止,故不立为识住。又色界之第四静虑,有无想天。又无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灭尽定,能灭识而不使相续,故彼二处亦不立为识住。见俱舍论八。又余处有情之心乐来,若至于此,则不愿更出。故说名识住。于诸恶趣二善俱无,故非识住。又第四静虑心,恒欲求出。谓第四静虑有无云,福生,广果之三及无想天与五净居天之九天(萨婆多无想收于广果上座部开之)。其中初三天,凡圣同居。而诸凡夫求入无想天,诸圣者乐入五净居天或无色,若净居天之圣者,乐证圆寂。故处于识住。又非想天心识昧劣,故非识住。【七识住】(术语)见“识住”条。

  【七使】 (名数)一、欲爱,欲界之贪欲也。二、恚,瞋恚也。三、有爱,色界无色界之贪欲也。四、慢,慢烦恼也。五、无明,痴惑也。六、见,五邪见也。七、疑,疑四谛之理也。见辅行六。

  【七事断灭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后皆断灭七事也。见“断见”条。

  【七士夫趣】 (名数)七圣也。

  【七事随身】 (名数)常持者。三衣,钵,香合,拂子,尼师檀,纸被,浴具也。见诸乘法数。

  【七随眠】 (名数)俱舍论所说,前贪之一,分为欲界之贪与上二界之贪,而为七随眠:一欲贪随眠(欲界之贪也),二瞋随眠,三有贪随眠(上二界之贪),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见俱舍论十九。【七随眠】(名数)见“睡眠”条。

  【七昙】 (术语)与悉昙同。见悉昙条。

  【七坛炎魔天天供】 (修法)设七处坛场,供养阎魔王之法会也。

  【七条】 (衣服)七条之袈裟也。

  【七条袈裟】 (衣服)三衣中之中衣也。梵名郁多罗僧Uttarāsaṅga,译为上着衣。计其条数谓之七条。见“郁多罗僧”条。

  【七条衣】 (衣服)郁多罗僧衣以有横割截之条数七,故云七条衣。见六物图。【七条衣】(衣服)七条之袈裟也。

  【七同十一异】 (杂语)声闻缘觉二乘之同异也。见二乘条。

  【漆桶】 (譬喻)无分别之眼闇黑,喻以漆桶。骂无眼子之词也。犹言黑漆桶,漆桶不会等。

  【七陀罗尼】 (名数)七种之陀罗尼也。为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七微】 (术语)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为单简者,亦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为分离,是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又曰阿拏色,又曰阿耨,译言微。此非至极微,则不与以极之名,但是眼可见之色之极少者,又分析之色之细极者,则亦曰极微。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于从缘生色最为微小。”唯识了义灯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拏色。”俱舍光记十二曰:“七极微为一微量,微显细聚。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见“极微”条。

  【七无上道】 (名数)与七种无上同。见七种无上条。

  【七五三】 (杂名)称名之谱有七五三之别。天台山不断念佛发愿表白曰:“高和七五三之唱。”

  【七贤】 (名数)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住,三总相念住,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即通三贤与四善根(后之四)而为七贤。见玄义四下。【七贤】(名数)又曰七方便位。亦曰七加行位。小乘见道以前之修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为贤位,见道以后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三、总相念住,谓之三贤位,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此中有通别二名,通者,皆称为七贤,皆称为加行位。别者前三位为三贤。后四位为四善根,或四加行位。今则对于后之七圣位,而总称七位为七贤位。见“四善根”条。又有大乘之七贤。仁王经天台疏上曰:“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七贤七圣】 (名数)萨婆多宗所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之七方便位为七贤。信行,法行(初果),信解,见得(第二果第三果),身证(第四向),慧解脱,俱解脱(第四果)之人为七圣。【七贤七圣】(名数)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为七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俱舍论二十五曰:“学无学位有七圣者。一切圣者皆此中摄: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四教仪三曰:“七圣位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罗汉,七不时解脱罗汉。”止观三下曰:“若析法入空,有无二门所断三道,如毗昙所明七贤七圣四沙门果,成论所明二十七贤圣等,差别位次。”大乘义章十七本曰:“或分十四,如毗昙说,见谛道前说七方便(七贤),见谛道中信行法行,修道位中有信解脱及与见到,通前十一。阿那含中得灭定者名为身证,通前十二。无学位中说慧解脱及俱解脱,通前十四(七圣)。”

  【七心界】 (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加意根而为七。

  【七星】 (名数)北斗之七星也。见“北斗”条。

  【七星如意轮观音】 (菩萨)如意轮观音为本尊,七星为眷属故名。即如意轮王菩萨也。见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造般多罗道场,中央安置如意轮王菩萨,周围安置七星之像,及诃利低母,禳灾之法也。

  【七曜】 (术语)见七字部中七曜条。【七曜】(名数)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于天,其神下直于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复始。”宿曜经下列胡国波斯语天竺语之名。日曜太阳,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天竺名阿弥底耶(二合)Aditya。月曜大阴,胡名莫Mah,波斯名娄祸森勿Douh sumbad,天竺名苏摩Soma。火曜荧惑,胡名云汉Vahrām,波斯名势森勿Sch sumbad,天竺名盎哦啰迦Aṅgāṛaka。水曜辰星,胡名咥Tir,波斯名掣森勿Ohehar sumbad,天竺名部陀Bubha。木曜岁星,胡名鹘勿Hur muzd,波斯名本森勿Penjsumbad,天竺名勿哩诃娑跛底Bshaspati。金曜太白,胡名那歇Nāhid,波斯名数森勿Sheshsnmbad,天竺名戌羯罗Ṣukra。土曜镇星,胡名枳院Kevān,波斯名翕森勿Haft sumbad,天竺名赊乃以室折罗Sanaiścara。

  【七曜供】 (修法)祭供七曜之法也。有七曜攘灾决一卷,七曜星辰别行法一卷。

  【七叶岩】 (地名)在王舍城之侧,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之上,故名。第一五百结集之窟也。毗婆尸佛经下曰:“王舍城七叶岩。”长阿含经七曰:“佛在罗阅城毗诃罗山七叶树窟。”参照“五山”条。

  【七有】 (名数)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润生七有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即二十九有),见“润生”条。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即畜生也。三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是数五趣之果(初分)与其因(第六)及五趣之方便也。见长阿含十报法经。

  【七有依福业】 (名数)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业,有七种,名曰七有依福业:一施于客人,二施于行人,三施于病人,四施于侍病之人,五以园林施于诸寺等,六以常食施于众僧,七应寒风热等之时,施随时之饮食衣服等。见俱舍论十八。

  【七喻】 (名数)法华经之七喻也。见“譬喻”条。

  【七灾难】 (名数)见“七难”条。

  【七丈夫】 (名数)七圣也。

  【七遮罪】 (术语)大乘之七逆也。犯此七逆之一者,遮之不使受菩萨戒,故名遮罪。梵网经下曰:“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

  【七真如】 (名数)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之实性也。二实相真如,谓显于二无我之实性也。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之唯识实性也。四安立真如,谓苦谛之实性也。五邪行真如,谓集谛之实性也。六清净真如,谓灭谛实性也。七正行真如,谓道谛之实性也。流转安立邪行之三真如不通于佛,又实相唯识清净之三真如为根本智之境,余四者为后得智之境。是约于诠门以义说而说为七,若废诠而论如之体则七即一如也。见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唯识论八。【七真如】(名数)见“真如”条。

  【七珍万宝】 (杂名)七珍者,七种可珍重之宝也。与所谓七宝同。万宝者,指一切之财宝而言。

  【七证】 (名数)七证师也。

  【七证师】 (名数)受具足戒时之七个证明师也。见“三师七证”条。

  【七支】 (名数)身三口四之恶业也。身三者杀生,偷盗,邪淫。口四者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七恶支分故名为支。十恶中之前七恶也。又转轮圣王象宝之七支。所谓四足首及阴尾是也。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三。

  【七知】 (名数)在涅槃会上,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具足梵行也。一、知法,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二、知义,知经中一切文字语言所诠之义理。三、知时,知可修寂静,精进,舍定,供养佛师,布施,忍辱,般若等之时。四、知足,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知止足。五、知自,知悉自己之戒,多闻,慧,正念,善行等。六、知众,知分别刹利,婆罗门,居士,沙门之众而为应机之说法问答。七、知人尊卑,知信者不信者之别,又知自度他度之尊卑。

  【七知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知法知义等也。与中阿含善法经同本。

  【七支念诵法】 (修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所出。为极略之念诵法。见诸义轨诀影二。

  【七支念诵随行法】 (书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之略名。

  【七支业】 (名数)七支之作业也。详见“七支”条。

  【七治】 (术语)七羯磨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七治法,实为良药,持于正法谪罚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世。”见“七羯磨”条。

  【七种阿罗汉】 (名数)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别为不动阿罗汉与不退阿罗汉之称。

  【七种般】 (名数)又名七种不还,七种那含。见“不还果”条。

  【七种辩】 (名数)菩萨得七种之辩:一、捷疾辩,于一切之法,无碍故。二、利辩,有人虽能捷疾而不能深入,以能深入乃名为利。三、不尽辩,此以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也。四、不可断辩,于般若之中无诸戏论,故能无问难之离间者,即名为不可断辩。五、随应辩,能断法爱,故随众生之所应而说之也。六、义辩,为说趣于涅槃之利益事也。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也。见智度论五十五。

  【七种不还】 (名数)前六种加无色般也。无色般者,没于欲界不生于色界,而生于无色界,于此断余惑而般涅槃也。【七种不还】(名数)又名七种那含,七种般。见“不还果”条。

  【七种不净】 (名数)于自他之身分起贪着,妨正道,故为此七种想破着心也:一、种子不净,烦恼业因之内种,父母遗体之外种,皆为不净。二、受生不净,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净。三、住处不净,于不净之女体,胎处十月者。四、食啖不净,胎中食母血之不净。五、初生不净,言十月满足初生时之腥秽狼籍。六、举体不净,薄皮之下,皆为秽物。七、究竟不净,业尽报终,捐弃于冢间之不净流溢。

  【七种布施】 (名数)一施客人,羁旅他乡者。二施行人,旅行者。三施病人,染疾者。四施侍病,看病者。五施园林,以园林施诸寺也。六施常食,布施钱财或庄田等为现住僧或十方僧供常食也。七随时施,于寒时风时热时随其所应而施衣食等也。是曰七有依福业事。见俱舍论十八。【七种布施】(名数)见“布施”条。

  【七种忏悔心】 (名数)欲为忏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为惭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之苦,以此为恐怖也。三、厌离心。我等于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之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为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以此为厌离也。四、发菩提心。欲得如来之身者,当发菩堤心,救度众生,身命财无所吝惜也。五、冤亲平等心。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起慈悲,无彼我之相,平等救度,以此心为忏也。六、念报佛恩心。如来往昔在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如此恩德,实难酬报,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入于正觉,以此为念也。七、观罪性空。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颠倒而生。可知罪之性,非内外,非中间,本来为空,故罪亦无有,以此为观也。

  【七种二谛】 (术语)天台有真俗二谛,藏通别圆四教之四种与别接通,圆榜通,圆榜别三种也。

  【七种礼佛】 (名数)勒那三藏Ratnamati,对于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于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三、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身业翘勤,恭敬供养而无异念也。四、智净礼,慧心明利,达于佛之境界,内外清净,虚通无碍也。礼一佛时,即是礼一切诸佛,诸佛之法身,本来融通,故一拜之礼,遍通法界也。五、遍入法界礼,自己身心等之法,不离本来法界,诸佛不离我心,我心不离诸佛,性相平等,原无增减。礼一佛,则通于诸佛也。六、正观修诚礼,虽摄心正念,对于佛身而自礼自身之佛也。以一切众生皆有觉性与佛平等也。随于染缘有迷己性,妄认为恶,明知此理,则得解脱。七、实相平等礼,前正观中,仍存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自无他无,凡圣一如,体用不二也。法苑珠林二十曰:“有西国三藏,厥号勒那,睹此下凡,居在边鄙,不闲礼仪,情同猴马,悲心内溢,为翻七种礼法。(中略)从粗至细,对粗为邪,对细为正,故阶级有七,意存后三也。”云云。

  【七种立题】 (名数)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三,此中由单复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为经中所说之法也。三,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为梵天之罗网,以譬戒律之节目绞络无尽也。四,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为人,般若为法也。五,法譬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为法,莲华为譬也。六,人譬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为人,师子吼为譬也。七,具足立题。三者具足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法,佛为人,华严为譬也。已上单三复三具足一,谓之七种三题。见四教仪集注上。【七种立题】(术语)天台谓一切之经题不出于人法譬之三者,而有单复具足之不同,总为七种。

  【七种罗汉】 (名数)于前六种罗汉,加不退罗汉之一也。是前之第六不动,有练根不动与本住不动二种。因而以练根者为不动,本住者为不退也。练根者,原为劣之五种,更加修练,而成不动种性者。本住者,为生就之不动种性,不要修练者。婆沙开之。正理俱舍合之。见俱舍论二十五。

  【七种慢】 (名数)见“慢”条。

  【七种那含】 (名数)又曰七种不还,七种般。见“不还果”条。

  【七种人】 (名数)见“七众溺水”条。

  【七种舍】 (名数)净影维摩经义记三本曰:“经中说舍,泛有七种:一心性平等亡怀称舍。情无存着故曰亡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目之为舍。三舍一切贪瞋等过,名之为舍。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放舍名舍。五证空平等离相名舍。六自舍己乐,施与他人,说之为舍。七益众生无所希望,名之为舍。”

  【七种生死】 (名数)诸说不同,梁摄论十四曰:“如来报障清净,由除七种生死”。而同十卷明四种生死。谓一方便生死,菩萨为利生之生死也,于地前及初三地感之,灭之而入于四地。二因缘生死,八相示现之生死也,于四五六地感之,灭之而入于七地。三有有生死,有后有也,于七八九地感之,灭之而入于十地。四无有生死。十地之所感也,灭之而入于如来地。七种之中,解此四种,他三种名释皆无。然显识论以三界之分段生死为三种生死。加于前之四种生死为七种生死。台家别由摄论宗末师之释,解七种生死。辅行七曰:“一分段生死,三界之果报也。二流来生死,迷真之初也。三反出生死,背妄之初也。四方便生死,入于涅槃之二乘也。五因缘生死,初地之变易也。六有后生死,十地之变易也。七无后生死,金刚心也。”【七种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七种圣】 (名数)与七圣同。见七贤条。

  【七种食】 (杂语)眼以眠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细滑为食,意以法为食,涅槃以不放逸为食。

  【七种无常】 (名数)楞伽经四,谓“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一、作舍无常,四大造色,作已而舍,以为无常。二、处坏无常,处者形处,即诸色形状,彼意四大及造色,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等坏灭,以为无常。三、色即无常,第二外道,见形处变坏,以为无常,今言形色即为无常。佛破其言曰是即前之处无常也。四、转变无常,以四大及造色为常住,惟以色相转变为无常,譬如器具转变而金性不变也。五、性无常,彼计有无常之性,此性虽不坏而能坏一切法,使之无常,犹杖破瓦石,坏诸物,而自体不坏也。六、性无性无常,四大之性,皆无自性,能造及所造之相,皆变坏,是无常也。七、不生无常,一切之法本来不生,不生即无常也。佛破其言曰不生尚无,何有生灭,名为无常,实不成无常也。”梵Sapta-anitya。

  【七种无上】 (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无上:一、身无上,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二、道无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众生也。三、见无上,以正戒正见正命成就其身也。四、智无上,具四无碍智也。五、神力无上,如来神通之力,不可思议也。六、断障无上,断惑业苦之三障也。七、住无上,住于大寂灭定也。见菩萨地持经三。梵Sapta-anitya。

  【七种衣】 (名数)一毛,二刍摩迦,此方所无。三奢搦迦,此方所无。四羯播死迦,白毡也。五独孤洛迦,纻布也。六高诂薄迦,是上毛緂,此方所无。七阿般阑得迦,是北方地名,彼处有此衣。又有名释者,是絁羂之衣耳。见有部毗奈耶十八。

  【七种语】 (名数)佛有七种之语:一、因语,于现在之因中说未来之果也,如说此人乐杀为地狱之人是也。二、果语,于现在之果中说过去之因也。如见贫穷之众生,颜貌丑陋,说此人定为破戒妒心瞋心之人是也。三、因果语,于一事说因说果也。如说现在之六人,为过去之果,又为未来之因是也。四、喻语,如说如来为师子王是也。五、不应说语,如为波斯匿王说四方山来,为鹿母优婆夷说沙罗树能受八戒,故受人天之乐是也。六、世流布语,如顺世间流布之语,说我人瓶衣等之语是也。七、如意语,如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也。见涅槃经二十五。

  【七种自性】 (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于圣而论。故经曰:即三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于内,故名性自性。三相性自性,可见而分之,谓之相。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相现于外,故名相性自性。四大种性自性,大种者即地水火风四大之种子也。无处不在,故曰大。大种性自性者谓四大种各有自性也。大种原通于凡圣。今约于圣报而言,即此大种之性自性,是法性五阴之果也,是名大种性自性。五因性自性,因即以能生为义。前所证大种之果,必有所起之因,即是第一义因心也,是名因性自性。六缘性自性,缘即缘助也,证第一义自性之果德,虽由因心,然须假众之缘助而显成,是名缘性自性。七成性自性,成即成就也,因缘和合而成果也,即成就如来第一义之果德,故名成性自性。见楞伽经一。

  【七众】 (名数)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三、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pāsaka,七、优婆夷Up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众出家。下二众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众也。天台于戒疏之中依十诵律建立九众。第六为出家男。第七为出家女。是受斋戒之男女也。第八第九为优婆塞优婆夷。此中取式叉摩那已下名为下之七众。参照“九众”条。

  【七重行树】 (杂名)极乐国土之宝树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树。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七宝周匝围绕。”

  【七众溺水】 (名数)第一人入水则溺。不习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阐提。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人天乘之将进而退者。第三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内凡之人,内凡者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堕于三恶。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譬缘觉人。第六人入已即去,浅处则住。譬菩萨。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冤贼,受大悦乐。譬佛。见涅槃经三十二。又一、常没,入水则没,譬一阐提,常堕于恶道。二、暂出还没(人天)。三、出已则住(内凡)。四、出已遍观四方(声闻),四方者四谛也。五、遍观已行(缘觉),越声闻,而行于缘觉也。六、行已复往(菩萨)。七、水陆俱行(佛)。见涅槃经三十六。

  【七周行慈】 (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慈。周者周遍,于怨亲周遍平等也,又周遍而行之也。七境者,一、上品之亲,二、中品之亲,三、下品之亲,四、中人非冤亲,五、下品之冤,六、中品之冤,七、上品之冤也。三乐者,上乐中乐下乐也。如是之境分七种。向其境运与乐之念也,其中向上亲与上乐最易故以为最初。

  【七周减缘】 (术语)详见“减缘减行”条。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术语)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之法相也。见“种子”条。

  【七转九例】 (术语)七转,又曰七声,亦曰七例。依语尾之变化知体业等之差别者,谓之苏漫多声Sub-anta(名词),九例又名二九韵,丁彦多声Tiṅ-anta(动词),十八种之变化也。见“苏槃多”条。

  【七转识】 (术语)八识中末那识已下之七识,为自第八识转生之识,故对于第八识而谓之七转识。

  【七子】 (名数)父母有七子,于病子慈心最深。七子譬人,天,二乘,藏通别三教之菩萨也。涅槃经二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章安疏曰:“或以七方便根性为七子,谓人天二乘三乘菩萨,是七子中有起过者,心则偏重。”

  【七字文殊】 (菩萨)见“文殊”条。

  【七宗】 (名数)律,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真言,禅之七宗也。是于八宗中除俱舍成实加禅宗者。元亨释书诸宗志举此七宗。

  【七祖】 (名数)华严宗禅宗有七祖。日本净土真宗亦有七祖。

  【七祖圣教】 (书名)三卷,集净土真宗七祖所撰述之论疏,名为七祖圣教。

  【七祖四师】 (名数)华严宗之相承也。见七祖及四师条。

  【七祖相承】 (术语)净土真宗之相承也。见“七祖”条。

  【七最胜】 (名数)一切布施等之行,不得悉名为波罗蜜多。必具最胜,方成波罗蜜多也。一、安住最胜,安住于菩萨之种性也。二、依止最胜,依止于大菩提心也。三、意果最胜,悲愍一切之有情也。四、事业最胜,具行一切之事业不限于一行也。五、巧便最胜,住于无相智了达一切法如幻而离执着也。六、回向最胜,回向于无上菩提也。七、清净最胜,不为烦恼所知之二障所间杂也。见唯识论九。

  【其他】 【[车*度]轹钻】(譬喻)回柄穿穴之锥也。传灯录十二睦州章曰:“秦时[车*度]轹钻。”秦代古锥,腐蚀而不为穿穴之用,以喻钝汉无入头之处。 【[弓*赞]谟】(界名)Jambu,此大地之总称。见“阎浮提”条。 【[谷-禾+卵]藏】(譬喻)人为无明烦恼所缠覆,如鸟之藏于卵[谷-禾+卵]内也。胜鬘经曰:“为无明[谷-禾+卵]藏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同宝窟下末曰:“为于无明缠覆,如鸟在[谷-禾+卵]。为[谷-禾+卵]所藏,故名为藏。” 【[口*半]惮南】(杂语)Vandana,见“和南”条。 【[口*尔]瑟吒么洗】(杂名)译曰三月。梵Jyaiṣṭha-māsa。 【[口*恒]迦罗】(杂语)Kaṅkara,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恒迦罗,隋言数千万亿。”俱舍颂疏世间品五曰:“十大钵罗廋多为矜羯罗。” 【[口*企]吒】(异类)饿鬼名。译曰食唾。见正法念经十六。梵Kheṭa。 【[口*尸]刺拏伐底】(地名)河名。译曰有金河。佛涅槃于此河边。见“阿恃多伐底”条及熙连条。 【[口*叔]迦婆】(动物)见“叔迦”条。 【[口*垔]罗】(异类)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见[口*垔]罗那条。 【[口*垔]尼】(术语)又作咽尼。佛之德相也。译曰鹿王。玄应音义四曰:“[口*垔]尼又作咽,同于坚、于见二切,此译云鹿王。”见“伊尼延”条。 【[门@(企-止+者)]黎】(杂名)[门@(企-止+者)]音社,平声,读若蛇音,今作阇非,王播题木兰寺诗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门@(企-止+者)]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拂面,而今始得碧纱笼。”余详阇黎条中。 【[女*贝]罗誐法】(修法)如宝爱染法也。诸宗章疏三曰:“[女*贝]罗誐法([女*贝]为如宝之略字。罗誐Rāga者,爱染之语)。” 【[邱-丘+芽]子洲】(地名)处在不明,想像之国。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邱-丘+芽]又作[糸*邪],同以遮切。师子国南浮海数千里,洲人卑小,长余三尺,人身鸟喙,唯食[糸*邪]子,既无榖稼,所以不识于牛也。” 【[台-台+犮]陀】(菩萨)又作跋陀,[车*(乏-之+犮)]陀。[台-台+犮]陀和罗Bhadrapāla之略。菩萨名。见“跋陀婆罗”条。玄应音义五曰:“[台-台+犮]陀,经中或作[车*(乏-之+犮)]跋拔,三形同蒲沫切,此译云仁贤,或云贤护。” 【[台-台+犮]陀波罗】(菩萨)又曰跋陀波罗。菩萨名。见“跋陀婆罗”条。 【[台-台+犮]陀和】(菩萨)又作婆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婆梨。菩萨名。译曰贤护。见“贤护”条。 【[台-台+犮]陀和罗】(菩萨)见[台-台+犮]陀条。 【[台-台+犮]陀劫】(术语)Bhadrakalpa,又作波陀劫。[台-台+犮]陀劫簸之略。劫簸为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今即成劫也。常略曰劫。[台-台+犮]陀译曰贤或善,此一劫中千佛出世。故名贤劫。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分,[台-台+犮]陀者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诸净居天欢喜故名为善劫。”修行本起经上曰:“劫名波陀,汉言为贤。”法华文句八曰:“[台-台+犮]陀此云圣,劫之异名耳。”贤劫经一曰:“[台-台+犮]陀劫三昧,晋曰贤劫定意。” 【[台-台+犮]陀劫簸】(术语)见[台-台+犮]陀劫条。 【[台-台+犮]陀劫三昧经】(经名)贤劫经之异名。 【[台-台+犮]柁梨】(植物)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婆柁梨,是西方一类小枣者也。”见婆柁梨条。 【[台-台+犮]陀罗跋陀】(杂名)Pārv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室宿。见宝星陀罗尼经四。 【[台-台+犮]陀罗波梨】(菩萨)见“贤护”条。 【[台-台+犮]陀神咒经】(经名)幻师[台-台+犮]陀神咒经之略名。 【[囗@(王/珏)]】(杂语)攘除魔障之符字。释摩诃衍论曰:“[囗@(王/珏)]字治魔事。”似出自道教。 【[囗@力]】(杂语)物机出力之声。碧严十则着语曰:“[囗@力]”字汇曰:“[囗@力],胡卧切,进船声。”种电钞曰:“玉篇牵船声,今就骑虎,出力伎势也。” 【[怡-台+追]惕鬼】(异类)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场鬼。以[怡-台+追]惕鬼为正。坐禅时来作人障碍之鬼名也。治禅病经下曰:“罗旬逾等一千长者子,始初出家,请尊者阿难摩诃迦叶舍利弗等为和上。摩诃迦叶教千比丘数息静处。鬼魅所著,见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两腋下及余身分,口中唱言[怡-台+追]惕[怡-台+追]惕。如旋火轮,似掣电光,或起或灭,令于行者气心不安所。(中略)佛告阿难: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若有四众患此鬼者,汝当谈治鬼之法。此[怡-台+追]惕鬼有六十三名,乃是过去迦那含牟尼佛时,有一比丘,垂向须陀洹,因邪命故,为僧所摈。瞋恚命终,自誓为鬼,乃至今日恼乱四众。寿命一劫,劫尽命终,落阿鼻地狱。汝等宜识名字一心系念,莫为所乱。”名为[怡-台+追]惕者,以彼口言[怡-台+追]惕也,[怡-台+追]惕为忧愁之意。 【[月*册]那诃】(衣服)见“僧那”条。 【[月*册]捺陀】(衣服)见“僧那”条。 【[斩/耳]】(杂语)又作聻。诘问辞之余声也。[口*尔]亦同。诸录俗语解曰:“[斩/耳]亦作聻,正字通音你,梵书聻为助语。如禅录云何故[斩/耳]未见桃花时[斩/耳],皆语余声。”宗门统要七曰:“百丈夹起火曰:你道无,这个聻。” 【字香印】(术语)以香作阿弥陀种子之形者。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熏真如法曰:“于其坛中,安置香炉。其香炉含摄观自在周遍法界之相。以何为相?即其香印,应作纥哩文,其梵文是也。(中略)我作其图。”

  【耆[少/(兔-、)]】 (人名)Jinu,仙人名。译曰胜仙。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奇臭饿鬼】 (异类)梵语曰迦吒富单那。译曰奇臭饿鬼。见玄应音义十一。参照迦吒富单那条。

  【祈祷】 (术语)小乘教中无祈祷之法,大乘显教中如金光明经仁王经虽有其意,而修法之仪轨不全备,独于大乘密教则全。其法随事千差万别,而要不过于四法。四法者,一息灾法,二增益法,三敬爱法,四调伏法(建立轨秘藏记)。佛菩萨明王诸天等各有本誓,应其本誓而修法,故感应不空,是谓之祈祷。案祈祷之法,本由古之吠陀而出。吠陀之第二名耶受Yajus,明祭祠祈祷之法。西域记二曰:“二曰祠,谓享祭祈祷。”毗奈耶杂事四十七曰:“为求子故,祈祷神祇。”

  【耆阇】 (动物)译曰鹫,见智度论三。又耆阇崛之略。山名。见耆阇崛项。

  【耆阇崛】 (地名)梵音Gṛdhrakūṭa。耆阇崛者巴利音Gijjakūṭa。又曰伊沙堀,揭梨驮罗鸠胝,姞栗陀罗矩吒。山名。译曰鹫头,鹫峰,灵鹫。山顶似鹫,又山中鹫多,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尊说法之地。智度论三曰:“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因名之为鹫头山。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啖之,还在山顶,时人便名鹫头山。此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法华文句一上曰:“耆阇崛山,此翻灵鹫,亦曰鹫头,云狼迹。”玄应音义六曰:“耆阇崛山,或言伊沙堀山,或言揭梨驮罗鸠胝山,若讹也。正言姞栗陀罗矩吒山,此翻云鹫台,又云鹫峰。言此山既栖鹫鸟,又类高台也。旧译云鹫头,或云鹫峰者,一义也。”西域记九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翻梵语曰:“耆阇崛,应云耆阇崛多。译曰:耆阇,鹫。崛多,头。”

  【耆阇崛多】 (地名)山名。见耆阇崛项。

  【祇多蜜】 (人名)Gitamitra,沙门名。译曰歌友。开元释教录三曰:“沙门祇多蜜,或云祇密多,晋云歌友。西域人,识性通敏,聪达宏远。志存弘化,无惮远游,爰于晋代译菩萨十住等经二十三部。

  【祇哆槃林】 (地名)誓多林之意,见“祇树”条。

  【祇哆槃那】 (地名)Jetavana,旧称祇哆槃那。新称逝多饭那,誓多饭那。译作胜林。祇洹精舍所在之处。见“祇树”条。翻梵语九曰:“祇洹林,应云祇哆槃那,亦云祇哆槃林。译曰:祇多者胜,槃那者林。华严经三十一卷。”

  【奇光如来】 (佛名)小乘经所显释尊以外之唯一现在佛,过东方七恒河沙之佛土所出现者。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目连礼世尊足,即于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

  【祇洹精舍】 (堂塔)即祇园精舍。见祇园及祇树条附录。

  【耆腊】 (杂语)谓高年之僧。僧家不序齿而序腊。以舍俗为僧之年为始。如云僧腊若干。谓为僧几年也。

  【耆利柯】 (人名)Girika,人名。译曰山。见阿育王经一。

  【祇林】 (地名)祇陀林之略。

  【齐领】 (术语)见“领解”条附录。

  【奇妙】 (杂语)无类之珍也。法华经嘱累品曰:“容颜甚奇妙。”阿弥陀经曰:“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耆那】 (术语)Jina,译曰胜。佛之尊称。佛本行集经一曰:“尔时如来,住于佛行,无复烦恼,故名耆那。”玄应音义十九曰:“耆那,或云规那,或作嗜那。此译云胜,谓最胜也。”

  【耆那教】 (流派)教派名。起于印度。与释迦牟尼同时。或云为佛教之支派。耆那者,胜者之意。能起脱一切世苦之谓也。教祖大勇,为中印度刹帝利族。八岁出家。四十岁而为胜者。其教派颇有势力于印度。

  【祈念】 (术语)与祈祷同。

  【耆婆】 (人名)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迦。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女耆域因缘经,一云奈女耆婆可知(二经共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为柰女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毗那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四分律三十九谓为王舍城淫女(娼女)婆罗跋提与瓶沙王(频婆沙罗)子无畏王之子,就提叉尸罗之宾迦罗学医云。宋史艺文志有耆婆脉经三卷,耆婆六十四问一卷,耆婆五藏论一卷。

  【耆婆草】 (植物)有三种:一、梵名Jiva。二、梵名Jivak,印度所传八种要药之一。三、西名Ruta,即芸香,能治疮疥,避恶虫,故名耆婆草。

  【耆婆导阿阇世诣佛所】 (故事)佛说寂志果经叙王害父母,忧恼不能措,六师外道亦无如何,遂来佛所忏悔。参照涅槃经十九。

  【耆婆谏止阿阇世逆害】 (故事)出观无量寿经。见“阿阇世”条。

  【耆婆叩髑髅知生处】 (传说)五分律二十记耆婆善知音声本末之相,叩五个髑髅,知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有一髑髅不知生处。是罗汉之髑髅也(其他传说耆婆作外道论师)。

  【耆婆林】 (地名)翻梵语九曰:“嗜婆林,译曰命,林名也。”

  【耆婆鸟】 (动物)涅槃经作“命命鸟”,胜天王般若经作“生生鸟”,阿弥陀经,杂宝藏经作“共命鸟”,梵名耆婆耆婆,一身两头之鸟也。玄应音义一曰:“梵言耆婆耆婆鸟,此言命命鸟,是也。”见共命鸟及耆婆耆婆条。

  【耆婆耆婆】 (动物)又作阇婆耆婆迦Jivajivaka,又云Jivaṁjivaka。鹧鸪之类。由鸣声而名。耆婆为命或生之意,故云共命鸟。经中谓为(本行集经)二身二头之禽鸟。

  【耆婆天】 (天名)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彼庙,谢求得也。”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长阿含经曰:“释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随从侍卫。何等为十?一名因陀罗,二名瞿夷,三名毗楼,四名毗楼婆提,五名陀罗,六名婆罗,七名耆婆,八名灵醯兔,九名物罗,十名难头。”

  【耆婆为医王因缘】 (本生)善见律毗婆沙十七叙,耆婆之本生。

  【耆婆治病】 (故事)耆婆以种种妙术治病,详于佛说捺女耆域因缘经,佛说奈女耆婆经,四分律第四十,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一。

  【祈请】 (术语)求请也。梁高僧传(求那跋摩传)曰:“往彼祈请,并致书于跋磨。”

  【耆山】 (地名)耆阇崛山之略。

  【祈誓】 (术语)心中立一定之誓祈神佛之冥佑也。或征我祈誓之有验与否。后世人亦谓之诅。

  【祇树】 (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为佛建立精舍。太子自留其树,供养佛僧,故略云祇树也。”玄应音义三曰:“誓多,此译云胜氏,即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子也。槃那此云林,正言饭那,以树代之耳。”

  【祇树给孤独园】 (地名)舍卫城有长者哀恤孤危。世人呼曰给孤独Anātapindika,佛在摩揭陀国时,来闻法三归为优婆塞。后乞佛来舍卫城度国人,以园林献佛。佛许之。长者归国选园林以太子誓多之园林Jetavana为第一。弥勒上生经疏上,慈恩以二人之名载园林名之因缘。曰:“地唯挟垲,泉林繁郁,壁方五里,可设伽蓝。善施请买,太子不许。因戏言曰:布金满地,厚敷五寸,时即卖之。善施许诺。(中略)太子知其情邈,自发胜心。人之所贵,莫过金宝。而彼当能倾库买地以造僧园,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请悔先地,长者不从。太子云:许地取金,未论林树。地随汝主,林属我身。其助成功,但陈供养。佛后游此,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树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誓多林给孤独园。”

  【祇树花林窟】 (地名)祇树给孤独园也。长阿含经一曰:“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

  【祇树园】 (地名)祇陀太子供养树林之园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处。

  【齐说齐闻】 (术语)在于实大乘,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山色清净身,溪声广长舌,万有皆齐说实相之妙法,同时亦皆齐闻其妙法云。是即法身说听之义也。出于四明尊者教行录四。

  【奇特】 (术语)梵语āś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佛所行赞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

  【奇特经】 (经名)一字奇特佛顶经之略名。

  【祇陀】 (人名)Jetṛ Jeta,旧称祇陀。新称逝多,誓多。译曰胜。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

  【祇陀林】 (地名)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见“祇树”条。

  【祇陀饮酒】 (传说)未曾有经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舍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亦无余过。佛言若如此终身无过。”止观二曰:“祇陀末利,唯酒唯戒。”

  【祇陀园】 (地名)见“祇树”条。

  【祇夜】 (术语)Geya,旧译曰重诵偈,重颂。新译曰应颂。前段所说经文之义,更为偈颂者,即重说其义故云重颂。与前段之经义相应故云应颂。是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曰:“祇夜,此翻名为重诵偈也。以偈重诵修多罗中所说法义,故名祇夜。”玄义六上曰:“祇夜者,诸经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颂上者,皆名祇夜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祇夜者,此云应颂。一与长行相应之颂,由于长行说未尽故,杂集云不了义经,应更颂释。二为后来,应更颂故。涅槃云:佛昔为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复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即便问人: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时知已,即因本经,以偈颂曰:我昔与汝等不识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等。”三藏法数四十四曰:“梵语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颂也。”

  【祇夜伽陀】 (术语)梵语祇夜伽陀,唐言讽诵。

  【齐业身】 (术语)以宿业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也。对于齐缘身而言,即天台所谈小乘三藏教之佛身也。盖三藏教之教意,一切万法,依因缘和合而生,本非有实我,总因前世之烦恼业而显,故佛身亦不能漏于此规。宿业所感,必以宿世之业力尽为齐限,而始入灭。八十老比丘于娑罗林中患背痛而入涅槃之佛身是也。出于法华玄义七等。

  【奇异】 (杂语)非常也。十地论一曰:“若来此处,则非奇异。”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曰:“鹿苑鹫峰,瞻奇仰异。”

  【祈雨】 (修法)修请雨法也。

  【祈雨法】 (修法)与请雨法同。

  【耆域】 (人名)Jiva Jivaka,又曰耆婆,时缚迦。译作固活,能活。良医名。见“耆婆”条。

  【耆域因缘经】 (经名)奈女耆域因缘经之略称。

  【祇园】 (地名)又作祇洹,祇桓。祇园为祇树园,祇陀园,祇树给孤独园之略。洹桓二字,经论互用。或云梵语,或云汉语。桓者林也。释要曰:“祇桓者,梵语也。若作方言释者,应法师曰:桓即林也,即祇陀太子林也。以古桓字与园字同用也”。案祇园若为梵语,则洹字为正,桓为假借。若为汉语,则桓字为正,洹为假借也。见祇树条附录。

  【祇园精舍】 (堂塔)祇陀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于中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陀(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祇园精舍颇梨钟】 (物名)出祇园图经。往生要集上本曰:“祇园寺无常堂四角,有颇梨钟。钟音中,亦说此偈。”见“钟”条附录。

  【祇园精舍无常院】 (堂塔)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钵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

  【祇园精舍兴废】 (故事)法苑珠林三十九曰:“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余步。祇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三王平王三十一年。(中略)于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于百年,被贼烧尽。经十三年,有王六师迦者,依前重造。屋宇壮丽,皆宝壮严。一百年后,恶王坏之,为杀人场。云云。”

  【祇园精舍钟】 (物名)祇园图经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银为饰。院有八钟,四为白银,四为颇梨。银钟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颇梨钟在无常堂之四角。其颇梨钟,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毗仑,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之气(无常堂置病僧)将大渐时,从是金毗仑之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钟即自鸣,音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病僧闻音,苦恼即除,得清凉之乐,如入三昧,往生于净土。(中略)银钟者帝释所作,颇梨钟者月天子所造,其声所至百亿世界,至佛灭度,二钟上去,各还本土。”

  【齐缘身】 (术语)以缘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也。对于齐业身而言,即天台所说通教之佛身也。盖通教之教意,不别待分析推求,直依法之道理,而谈一切万法如幻即空,故佛身亦非实在者,有应感佛身之缘则现相,缘尽则灭形,即以所化之机缘尽为齐限而隐其身。所谓机兴即生缘谢即灭之佛身是也。出于法华玄义七等。

  【祇园寺蚁】 (传说)精舍建立时过去世世于地见蚁。净心诫观发真钞中本曰:“灵感传云: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即祇洹也),须达自捉绳一头。舍利弗自捉一头,共经精舍。(中略)舍利弗惨然忧色,即问尊者何故忧色?答曰: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答曰见。时舍利弗语须达言:汝于过去毗婆尸佛,亦于此地,为彼世尊,起立精舍。而此蚁子在此中生,乃至七佛以来。汝皆为佛起立精舍,而此蚁子亦在此中。至今九十一劫,受一种身,不得解脱。”

  【祇园图经】 (书名)一卷,南山道宣着。

  【祈愿】 (术语)于神佛前祈福利之愿也。

  【祇支】 (衣服)见“僧祇支”条。

  【骑驴觅驴】 (譬喻)宝法大士之语也。通玄钞曰:“德公云:若欲有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言不见己心之佛性而迷也。大藏一览曰:“参禅有二病: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不肯下。”黄庭坚诗曰:“骑驴觅驴但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骑牛归家】 (譬喻)十牛之一。

  【骑牛求牛】 (譬喻)见“牛”条附录。【骑牛求牛】(譬喻)传灯录九曰:“大安禅师,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碧岩七则评曰:“有者道大似骑牛觅牛,有者道问处即是。”

  【乞[口*栗]双提赞Khri-Sron-Lde-bTsan】 (人名)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于唐开元十六年,十三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于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等。又请莲华上生师之高弟大翻译师及迦摩什罗罗班弥达众成就人等与毗卢遮那罗佉怛康龙尊护余班弥达等广译教法,论议此等新来密乘并中观派之佛教与双赞思甘普王时代渡来之中国佛教,评其优劣,遂由迦摩什罗之力,定前者为西藏之正教,大兴佛教。在位四十七年,以唐贞元二年薨,国人呼为文殊之化身。见彰所知论上等。

  【启白】 (杂语)同表白。以事趣告白佛菩萨也。

  【启白日】 (杂语)初为启白之日,即法会之初日。亦云开白。

  【起单】 (术语)禅僧离寺而去也。以小纸片题众僧之名各贴于位上之壁谓之单,有单之位,即席,谓之单位。起单者自其单位起身也。碧岩七则评唱曰:“便起单渡江去。”

  【乞丐】 (杂名)贫困乞物于人者。丐亦乞也。无量寿经下曰:“乞丐孤独。”

  【起骨】 (仪式)收遣骨来安置寝殿为佛事云安骨,其后入塔时为佛事云起骨。敕修清规尊宿灵骨入塔曰:“鸣钟众集,都寺上香毕,请起骨佛事,送至塔所,请入塔佛事。”

  【起行】 (术语)谓往生之行也。善导观经疏三所谓“众生起行,口常念佛,佛即闻之,”是也。

  【起尽】 (术语)与始末同。文句一上曰:“古讲师,但敷弘义理,不分章段。若纯用此意,后生殆不识起尽。”

  【起龛】 (行事)由家出棺时之佛事云起龛。敕修清规送亡曰:“维那出烧香,请起龛佛事。举毕,行者鸣钹,抬龛出山门首。”

  【起灭】 (术语)事物之生与灭也。因缘和合则生起,因缘离散则灭谢。维摩经问疾品曰:“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但法起,灭但法灭。”圆觉经曰:“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华翳。”

  【起请】 (术语)起神祇或三宝而劝请保证吾言之非伪,谓之起请。但此起请即盟誓,小乘从戒律禁止之。毗奈耶杂事十九曰:“是时六众,有缘事时,即便引佛法僧宝,而为咒誓。或引邬波驮耶,阿遮利耶,而为咒誓。俗生讥耻,时合其宜。然出家本求实语,不应盟誓,若作者得越法罪。”

  【起请文】 (杂名)又曰告文,誓状等。

  【乞洒】 (术语)Ks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乞察,乞叉,吃洒,葛叉,[起-巳+乞]洒,差,叉,刹等。称乞洒字,则一切法尽不可得,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文殊问经释字母品曰:“称乞洒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声。”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乞洒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原自叉耶kṣaya有尽之义而出,随而附之以种种之义,下此等甚深之释,乃所谓五十字门最终之字母,诸法无复可说。故或为究竟无言说之声,离文字言说,乃涅槃本寂之境,止息生死业系之般若海藏,故谓为一切法穷尽,性不可得等。”

  【起尸鬼】 (异类)毗陀罗法所用之鬼名。菩萨戒疏咸注中曰;“毗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见毗陀罗及吉遮条。

  【乞食】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分卫。大乘义章十五曰:“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行事钞下三曰:“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又“善见云:分卫者乞食也。”法集经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于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

  【乞食十利】 (名数)一、所用之活命,属自不属他。二、使施食于我者住于三宝。三、使施食于我者生悲心。四、顺佛之教行。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之法。七、感三十二相中第一无见顶相之善根(由于因中卑下之法行)。八、见我乞食而其余修善根者效我。九、无男女大小诸缘事。十、次第乞食故于众生中生平等心。见十住论十六,行事钞下三。

  【乞食十为】 (名数)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乞食。三、为不疲倦。四、为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圆满善品。九、为使善根现前。十、为离我执。见宝雨经八。

  【乞食四分】 (名数)一奉同梵行者,二与穷乞,一与鬼神,一自食。见宝云经六。

  【乞士】 (术语)比丘三义之一。比丘绝一切生业,乞食于人,以资色身,故曰乞士。智度论三曰:“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

  【起世经】 (经名)十卷。随阇那崛多译。与起世因本经同本异译。

  【起世因本经】 (经名)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经中起世经,佛说楼炭经,起世经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

  【起死人咒】 (修法)咒新死之尸令起,以杀害所怨者之魔咒也。见“毗陀罗”条。五分律二十六曰:“诸比丘学起死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

  【起信二门】 (术语)起信论说明众生心时,别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为众生心本体的方面之说明,心生灭门为众生心现象的方面之说明也。

  【起信论】 (书名)大乘起信论之略名。马鸣菩萨作,有二译:一梁真谛译一卷,二唐实叉难陀译二卷。为使起正信,说大乘之极理者。

  【起信论科注】 (书名)清桂念祖注。黄家珏曾序之曰:“吾江桂伯华居士,特发大心,欲使新发意菩萨速知法要,乃取义记中科与疏记析而为二。其销文者双行夹注于逐句之下,而以小科录于其旁,科较大者出格录之。又大者别作一行,分别开列,了如指掌。云云。”

  【起信论裂网疏】 (书名)六卷,明释智旭述。其自序曰:“此大乘起信论,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谛译,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但旧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专,敬以阄决于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殚一隙微明,剖尽两宗迷执,名之为裂网疏云。”

  【起信论三疏】 (书名)慧远义疏二卷,元晓疏二卷,法藏义记二卷,称之为起信三疏。

  【起信论疏笔削记】 (书名)二十卷。宋子璇,解宗密之注疏者。

  【起信论疏会阅】 (书名)十卷,清释绩法编。戴京曾叙曰:“慈云伯亭法师者,疏十经,注五教,洵贤家之标指也。与余为方外交,因请其会通,不暮年而纂成。余阅之,见其宜分宜属,根枝不紊。或合或离,函盖相投。云云。”案此书卷首列名,唐西京沙门法藏述疏,终南草堂沙门宗密录注,宋秀州长水沙门子璇修记,清钱塘慈云沙门续法会编,顺天府府丞戴京曾阅定。义记未至中国前,此书为最善。

  【起信论义记】 (书名)七卷,附别记一卷,唐释法藏撰。据清杨文会言:藏内贤首疏五卷,圭峰删削颇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内典于日本,内有起信论义记,仍不免为日本僧徒割裂之病。求之数年复获藏公原文,雠校再三,重加排定,并刊别记,以成完璧。日本南条文雄与余友善,此记赖以得之。云云。

  【起信论直解】 (书名)二卷,明释德清直解。其自序曰:“贤首旧疏,科释最为精详。加之记文浩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余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略疏。业已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中略)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

  【起信注疏】 (书名)大乘起信论疏之异名。四卷。唐宗密,取义记注本论者。稍有撮略。

  【乞眼婆罗门】 (人名)舍利弗遇此乞眼婆罗门退失大乘者。智度论十二曰:“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住,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踏。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踏,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又贤愚经六,弥勒所问本愿经,六度集经四等,均有婆罗门乞眼事。

  【起业相】 (术语)依惑造种种之业也。六粗相之一。见起信论。

  【绮语】 (术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旧译绮语。新译杂秽语。十恶之一。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闺阁者,皆谓之绮语。云笈七签曰:“三者无色界天,其中人寿命亿劫岁,若人一生之中,不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当来过往得居此天。”大乘义章七曰:“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俱舍论十六曰:“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成实论曰:“语虽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绮语。”

  【起者】 (术语)有我见之人,计度自能起罪福,故名起者。十六神我之一。见大乘义章六。

  【乞者人不爱】 (传说)五分律曰:“佛言过去世恒水边有仙人,住石窟。尔时龙王日由水出,围绕恭敬仙人。弟子等怖畏羸瘦,故仙人教弟子乞颔下如意珠,龙去不复来。于是世尊引古说之偈言:乞者人不爱,数则增怨憎,龙王闻乞事,一去不复还。”

  【起止处】 (杂语)粪处也。即便所。象器笺二曰:“起止处者,正屙粪之处也。毗尼母经云:上厕有二处:一者起止处,二者用水处。用水处坐起褰衣,一切如起止处无异。”

  【契此】 (人名)唐明洲奉化县释契此,蹙额皤腹。言语无恒,随处而睡,常以杖荷布囊,见物则乞,分少许入袋,号长汀子布袋师。后梁贞明三年丙子三月示寂。辞世之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世以为慈氏之垂迹。见宋僧传二十一,传灯录二十七。

  【契范】 (术语)经典之异名。佛之经典,契理契机,为转迷开悟之法则轨范,故云契范。探玄记一曰:“素呾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八宗纲要上曰:“阿难尊者,持契范而利群生。”

  【契会】 (术语)契当会合而无乖角也。唯识论三曰:“远离二边,契会中道。”十地义记一本曰:“妙舍有无,契会中道。”

  【契经】 (术语)经文者契人之机,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义章一曰:“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为契。”玄义八上曰:“翻为契者,契缘契事契义。”义林章二本曰:“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缆,此名契经。(中略)契者,契当至合之义。”探玄记一曰:“素呾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

  【弃老国】 (地名)杂宝藏经一曰:“佛言:过去久远,有国名弃老,彼国土中,有老人皆远驱弃(云云)。”记一大臣置老父于密室,由老父之智救国难之说话。

  【讫哩吉】 (人名)见讫栗枳项。

  【讫利多】 (杂语)Krita,译曰买得,奴隶也。西域记三曰:“于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中略)谓之讫利多,唐言买得。”

  【讫利多王】 (杂名)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为末田底迦阿罗汉所开拓,阿罗汉入灭后,讫利多种自立为王。其后佛灭后四百年顷,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一旦伏讫利多种,大兴佛法。迦腻色迦王死后,讫利多种复为王。斥逐僧徒,毁坏佛法。其后佛灭六百年顷,为睹货罗国释种呬摩呾罗王所亡。见西域记三。

  【讫栗枳】 (人名)又作讫哩吉、鸡梨祁、吉利。译曰作事。太古印度出世之王。迦叶佛即其子云。见起世经,起世因本经等。

  【讫栗枳王十梦】 (故事)俱舍论九曰:“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狝猴、广坚衣、斗诤。”俱舍光记八曰:“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得出,尾犹为窗碍不能出。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能舍父母妻子,出家修道。于其中犹怀名利,不能舍离。二,王梦见一渴人求水,便有一井,具八功德,随逐其人,而不敢饮。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诸道俗等不肯学法,有知法者为名利故,虽随彼为说,而犹不学。三,王见以一升真珠易一升麨。此表释迦遗法弟子,为求名利故,以佛正法,为他人说,希彼财物。四,王梦见以栴檀与凡木易。此表释迦遗法弟子以内正法易外书典。五,王梦见有妙园林,华果茂盛,狂贼毁坏无余。此表释迦遗法弟子磨灭如来正法之园。六,王梦见诸小象驱一大象出群。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诸恶朋党破戒苾刍,摈斥持戒有德之苾刍,使出于众外。七,王梦见一狝猴,身涂粪秽,搪揬众人。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诸破戒人以诸恶事诬谤好人。八,王梦见一狝猴,实无德,而众共捧海水灌顶,立为王。此表释迦遗法弟子破戒苾刍实无所知,而为名利故,诸恶朋党共相扶立为众者。九,王梦见广坚之衣,有十八人各取少分,四面争挽而衣不破。此表释迦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分,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脱。此显所学之法也。十,王梦见多人共集,互相征伐,死亡略尽。此表释迦遗法弟子既分为十八,各有门人,部执不同,互相斗诤。此显能学之人也。”

  【契书】 (杂名)又名证书,券。见象器笺十六。

  【契嵩】 (人名)宋杭州灵隐寺明教大师契嵩,字中灵,藤州镡津李氏子。游方遍参知识,得法于洞山晓聪禅师。师有文才,作原教篇十余万言,明儒释一贯之旨,以抗韩愈排佛之说。后居永安兰若,着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篇,上进仁宗皇帝,帝览之叹赏,诏入大藏使流通,赐号明教。熙宁四年六月寂。有文集二十卷,名镡津文集。盛行于世。见佛祖统纪四十五,佛祖通载三十八,稽古略四,续传灯录五。

  【契线】 (杂名)线者经也。契线者与言契经同。谓经文也。

  【契吒】 (地名)梵名Kheḍa,中印度古王国名。见西域记十一。

  【器】 (譬喻)根器,器量等。人之根性譬如物,谓之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名义集二曰:“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诸佛唯出人间。”

  【憩伽】 (物名)又作朅伽。译曰剑。或名大慧刀。见慧琳音义三十六。见竭誐条。梵Khaḍga。

  【器界】 (譬喻)国土为入众生之器物世界,故曰器界。与器世界,器世间等同。三藏法数二十曰:“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

  【器界说】 (杂语)如来以不思议之神力,能使草木国土说法。如华严经之菩提树等能作佛事,极乐之树林说妙法。五类说法之一。见三藏法数二十。

  【器量】 (杂语)才能之多少。最胜王经一曰:“佛世尊无有分别,随其器量,应其机缘,为彼说法。”百论肇公序曰:“鸠摩罗什,器量渊宏。”

  【器朴论】 (书名)三卷,日本托阿述。叙述时宗之义者。有十五门。

  【器世间】 (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楞严经四曰:“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器世界】 (界名)即器世间。

  【器手天】 (天名)又曰器酒天。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天。手把酒器。见胎曼大钞六。

  【器手天后】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伊舍那之眷属也。与器手天并手把酒器,故名。

  【器仗印】 (印相)独钴等之三昧耶形也。

  【悭】 (术语)梵名母履衍Matsarya,又曰路婆Lobha,俱舍小烦恼地法十之一。唯识随烦恼二十之一。于财与法深为耽着不能惠舍之心也。唯识论六曰:“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俱舍论二十一曰:“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吝着。”大乘义章二曰:“吝惜财法称悭。”同五末曰:“坚着不舍,目之为悭。”梵语杂名曰:“悭,梵名母履衍,又路婆。”

  【千百亿化身】 (术语)谓菩提树下成道之佛身,即八相成道之佛也。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坐千叶之莲华台,其千叶一一有百亿之国(即三千大千世界也),其一一国各有一佛于成道菩提树下而说法。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千部论师】 (人名)龙树天亲二菩萨皆有千部论师之名。止观七曰:“龙树作千部论。”百论序疏曰:“天亲本小乘学造五百部小乘论。(中略)于是造大乘五百部论,时人呼为千部论主。”颂疏一曰:“弘道于五天,制论于千部。”

  【牵道八道行城】 (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明蕅益梵网合注六曰:“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

  【千度触犯不舍离印明】 (真言)不动尊之印明也。见“不动明王”条。

  【千二百耳功德】 (术语)耳根清净之功德数也。见“六根清净”条。

  【千二百罗汉】 (名数)法华经之会座,成千二百之罗汉一类,于第三周之说法得授记,是常列于诸经首之千二百五十比丘也。方便品曰:“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又“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五百弟子授记品曰:“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千二百舌功德】 (术语)舌根清净之功德数也。见“六根清净”条。

  【千二百五十人】 (杂语)过去现在因果经四曰:“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后承佛之化导,而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离,故诸经之首列众多云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意功德】 (术语)意根清净之功德数也。见“六根清净”条。

  【千法明门】 (术语)明门者,智慧之异名,通达千种之法之智慧,谓之千法明门。第二地菩萨之所修。新译仁王经中曰:“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悭法七报】 (名数)说法悭吝不施于人之人。后世所受之七种恶报也。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无恶不作报。

  【千佛】 (术语)谓过现未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也。单言千佛者,贤劫即现劫之千佛,释迦其第四佛也。法华玄义六曰:“摩耶是千佛之母,净饭是千佛之父,罗睺罗千佛之子。”三宝感通录上曰:“释含照图写千佛像感应。”

  【千佛出兴异说】 (杂语)或以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有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无上道心。千子于贤劫次第成正觉。其第一子净意,即拘留孙佛是也。乃至弟千子意无量,即楼至佛是也。后二弟法意言:诸兄成佛,则我当为金刚力士,护卫佛法。法念言:我当为梵王,请佛转法轮。”贤劫经八曰:“过去久远世,有无量精进如来。时有国王,名德华。王有千子,闻佛所说,发心修行,遂皆成最正觉,是今贤劫中出兴之千佛也。”千佛因缘经曰:“过去大宝劫时有宝灯焰王如来。其像法中有一大王,名光德。王之学堂有千子,年各十五,闻诸比丘称赞三宝,随比丘诣像前,各发无上道心,遂成最正觉。今拘留孙像乃至最后之楼至佛是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曰:“我亦曾见过去毗娑尸佛,现此千手千眼大降魔身。世尊!我今亦现此千手千眼大降魔身,于千臂中各现出一转轮王,为同贤劫千代转轮圣王,于千手千眼中各现出一佛,示同贤劫千佛故,菩萨降魔身中,此身为最。”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经上曰:“过去毗婆尸佛,化现降魔身,千眼各出一佛,为贤劫千佛,千臂亦各化出一轮王,为千代轮王。”药王经曰:“释迦牟尼佛告大众曰:我曾于往昔无数劫时,妙光佛末法中,闻是五十三师名。信心欢喜,复使他闻持。他人复展转相教,至三千人。其千人华光佛为首,毗沙浮佛为终,于过去庄严劫成道之千佛是也。其千人拘留孙佛为首,楼至佛为终,于现在贤劫中成道之千佛是也。其千人日光佛为首,须弥相佛为终,于未来星宿劫当成佛。”其千佛之名出于现在贤劫千佛经及贤劫经第六卷千佛名品。又第七卷千佛兴立品,一一说其父母弟子国城佛寿等。第八卷千佛发意品,一一说其发心因缘。此千佛于胎藏界曼荼罗总略为十六尊。

  【千佛名经】 (经名)有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三种,各一卷,阙译。参照“三千佛名经”条。传灯录曰:“有秀才看千佛名经,问招贤禅师曰: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还化物也无?”

  【千佛因缘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说现劫千佛之因缘。

  【千辐轮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言佛之足下有千辐轮之印纹也。是标驾御一切之法王相者。观无量寿经曰:“足下有千辐轮相。”

  【迁化】 (术语)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原为儒典之语。前汉书外戚传曰:“李夫人卒,武帝自作赋曰:(中略)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文选魏文帝典籍论文曰:“日月游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亦志士之大痛也。”佛者更为说,偏名释氏之死,化者化度,教化济度众生也。迁者迁移,此处众生之缘尽,而化度之事,移于他方之义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菩萨后时迁化他土。”广弘明集哭玄奘文曰:“上人迁化于异方。”释氏要览曰:“释氏死谓涅槃、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从便称之,盖异俗也。”

  【千化】 (术语)谓卢舍那佛所坐之千叶莲花台释迦化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悭结】 (术语)九结之一。悭吝之烦恼也。见“结”条。

  【千里驹】 (人名)玄奘三藏之嘉号也。释氏要览中曰:“长安常辩二法师为上京法匠,嗟赏奘法师曰:汝可谓释门千里驹也。”

  【牵连】 (术语)十二缘起之异名。见“十二缘起”条。

  【千七百则】 (名数)公案之数目。见“公案”条。

  【千如】 (术语)千如是之略。

  【千如是】 (术语)天台之用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总有十界,十界之性各具十界,故相乘而为百界,其百界一一具如是相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故为千如是。以乘三种之世间,则有三千。台家所立诸法实相之数目也。玄义二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千僧斋】 (行事)赵宋神宗元丰三年正月于大内设千僧斋,施千袈裟千金刚经为慈圣太后荐福。见佛祖统纪四十五。

  【千是】 (术语)千百之是非也。对于百非而言。二教论上曰:“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

  【千手】 (菩萨)千手观音也。见“千手观音”条。

  【千手二十八部】 (名数)千手观音所领二十八部之众属也。见“千手观音”条。

  【千手观音】 (菩萨)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又名千眼千臂观世音Sahasrabhujasahasranetra,六观音之一。两眼两手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四十眼配于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表度一切众生有无碍之大用也。为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所说。通途之千手观音是也。若依智通及菩提流支译之千手经,则面具三眼,体具千臂,掌中各有一眼。又秘藏记曰:“千手千眼观世音具二十七面,有千手千眼,黄金色。”按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以修证圆通。无上道故。能现众多妙容,由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云。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 (名数)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三重。(中略)第三重有二十八部众,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刍君荼央俱尸,三、魔醯那罗达,四、金毗罗陀迦毗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鸠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毗多萨和罗,十一、梵摩三钵罗,十二、五部净居天,十三、释王三十三,十四、大辩功德天,十五、提头赖吒王,十六、神母女,十七、毗楼勒叉王,十八、毗楼博叉王,十九、毗沙门天王,二十、金色孔雀王,二十一、二十八部大仙众,二十二、摩尼跋陀罗,二十三、散支大将,二十四、难陀跋难陀,二十五、修罗、干闼婆、迦楼罗王、紧那罗、摩睺罗伽,二十六、水火雷电神,二十七、鸠槃荼王,二十八、毗舍阇。

  【千手观音曼荼罗】 (图像)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三界,具金色晖曜,首戴发髻冠,自冠下垂绀发,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众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台,放大光明。左手持日轮,右手持月轮,又左宫殿,右五色云,左戟槊,右锡状。左羂索,右宝剑,左宝弓,右宝箭,左红莲,右紫莲,左白莲,右青莲,左军持,右胡瓶,左玉环,右金轮,左宝箧,右[月*古]经,左铁钩,右钺斧,左金刚杵,右三钴,左宝螺,右蒲桃,左白拂,右杨柳,左宝铎,右宝印,左如意珠,右施无畏,左化佛,右顶上化佛,左宝镜,右髑髅,左榜棑,右珠数,左宝钵,右合掌。各各妙宝臂犹如尼瞿枝,臂上悬环钏,天衣及璎珞,庄严大悲之体,圆光有微妙色,跏趺右押左,次前当月轮,金刚观自在,南方之月轮中,与愿观自在,西方之西轮中,数珠观自在,北方月轮中,钩召观自在。以此本尊及四尊表五智五部。次除怖观自在(即施无畏),在东南月轮,宝剑观自在,在西南月轮。宝印观自在,在西北月轮,不退转金轮观自在,在东北月轮。是四大观音也。表法利因语,已上九月轮以五钴杵为界云云。亦有四月轮,是为内院。金刚舞菩萨等住于是。次为第二院,金刚钩等住于是。已上八供三摄菩萨之本形如金刚界。亦于东西南北四门之两边,各有四观音,合三十二尊,此为第三院。除内院中之本尊,合其余之八尊,即五八尊也。次为第三院,置伊舍那,帝释等十二天。其内院之地为绀青色,散金色花,自内至第二院间,以独钴杵为界。第二院之地为浅黑色,散银色花,至第三院间,以白银之三钴为界。第三院之地,即青色。第四院之大地,以莲华庄严之。

  【千手观音小咒印言】 (真言)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竖,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达磨(法),纥哩(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千手轨】 (经名)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之略名。

  【千手经】 (经名)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略云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是即流通本之大悲咒也。宋四明尊者依经设立行法,至今如说修之。应验非一。不空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为此本之异译。其他别本之千手经有二部:一为唐智通译之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一为唐菩提流志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此二者同本异译也。

  【千手千眼】 (菩萨)千手观音也。

  【千手千眼观音】 (菩萨)即千手观音。

  【千手千眼仪轨经】 (经名)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之略。一卷。不空译。

  【千手神咒】 (真言)即千手真言。

  【千手陀罗尼】 (经名)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略云千手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大悲咒等。是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所说之咒语。有八十二句。现今诸宗流通者是也。其他不空所说之千手经等。咒语少异。又经中说种种之别名。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曰:“佛告阿难: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

  【千手真言】 (真言)具名千手陀罗尼。一名大悲咒。

  【悭贪】 (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中阿含经三十一曰:“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文句四下曰:“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

  【千坛阿弥陀供养法】 (修法)设千处之坛供养阿弥陀佛之修法也。

  【千无一失】 (术语)对于杂修之失,千中无一,而称专修者之德也。千人中千人往生,故云无有一失。

  【悭惜加毁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制悭惜不与所求反加毁辱之戒也。法藏谓为故悭戒,太贤谓为悭生毁辱戒。今依天台所立之名。

  【悭心】 (术语)六蔽心之一。悭贪之惑,心为蔽覆,不行布施也。见智度论三十三,三藏法数二十七。

  【千眼千臂观世音】 (菩萨)与千手千眼观世音同。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智通译。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同本。

  【千眼天】 (天名)帝释天之异名。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白佛言: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复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聪明智慧,于一坐间思千种义,观察称量,以是因缘彼天帝释复名千眼。”最胜王经曰:“千眼帝释王。”

  【千叶台】 (术语)报身卢舍那佛所坐之莲华也。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牵引因】 (术语)十因之一。见“因”条。

  【签之呼毕勒罕】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经言:达赖六世班禅七世后,不复再来。故登座者,亦无复真观密谛。清高宗深知其弊,创颁金奔巴瓶一,送往西藏。设遇达赖或班禅示寂,则由驻藏大臣行文各路。民间有生子灵异,呈报确有征验者若干人,择日以金瓶使掣签。先七日,各寺喇嘛虔诚诵经。传知各呼图克图喇嘛等,齐集佛前。驻藏大臣监视。凡一呼毕勒罕出世,则写名签一枝,又写空签一枝,入于瓶内。如法诵经。若对众掣出空签,则名签之呼毕勒罕,认为不确。达赖班禅以下及各大呼图克图之承继法亦然。喇嘛承袭,自乾隆定制,至今不改。惟嘉庆十五年第八世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灵征众着。由驻藏大臣奏闻请旨,不复瓶掣。此其特例也。”

  【千中无一】 (术语)显杂修人之失也。杂修之人往生极乐者甚稀,千人中无有一人也。

  【千转观世音咒经】 (经名)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之异名。一卷,唐知通译。

  【千转经】 (经名)千转大明陀罗尼经之略名。一卷。宋施护译。

  【褰帷】 (故事)马鸣菩萨降伏鬼辩婆罗门之故事。西域记八曰:“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有一婆罗门,祠鬼求福,高论剧谈。人来激难,垂帷酬对,终不面谈,以辩资于鬼故也。马鸣菩萨闻之,奏王乞对论,来难婆罗门。婆罗门在帷中默然塞口。马鸣叱曰:何不释难?所事鬼魅,宜速授辞。疾褰其帷,见其怪。婆罗门惶遽曰:止止。”

  【搴帷】 (故事)与褰帷同。马鸣菩萨降伏鬼辩婆罗门之故事也。详见“褰帷”条。

  【前安居】 (行事)安居有前中后之三种。见“安居”条。

  【前板】 (物名)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其在前者谓之前板。与言前堂同。见象器笺一。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钳锤】 (譬喻)钳者以铁束物之谓,称铁铗之类,锤谓铁锤。冶工以钳铗赤热铁,以锤鍜炼之于铁床上,喻师家接得僧众,使其器成者。大慧普觉语录鼓山宗逮条所谓:“故一味本分以钳锤似之,后来自在打发别处,大法既明,向所受过底钳锤,得一时受用。”碧岩录普照序所谓:“秉烹佛煆祖之钳锤,颂出衲僧向上之巴鼻。”是也。

  【前佛】 (术语)谓既入灭之佛也。常对于弥勒而言释迦。见前佛后佛项。

  【前佛后佛】 (术语)前佛指释迦,后佛指弥勒。

  【前后际断】 (术语)谓有为法之前际后际断绝而不常住也,但观之似不断绝者,以前后相续故也,如旋火轮然。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

  【前念】 (术语)心法相续,竖分析之,至其极处谓之一念,念之过去者为前念,后来者为后念。礼赞曰:“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

  【前三三】 (术语)无着禅师与文殊问答之语。见“无着”条。

  【前身】 (术语)前生也。白居易诗,闲思往事似前身。

  【前生】 (术语)过去世之身。唐音戊签曰:“郑还古吉州道中诗,若有前生债,今朝不懊还。”

  【前世】 (术语)谓过去世之身也。

  【前世三转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说佛前世三转生行檀波罗蜜之事。

  【前世之戒】 (杂语)谓前生之身所持之戒行也。前世持五戒者,于今生生为人,前生持十善戒者。今生生于天,或为人中之王。

  【前堂】 (堂塔)禅刹之僧堂东面中央有安置圣僧之龛,其前面为前堂,后面为后堂,各有一首座统领之。见象器笺一。

  【前堂首座】 (职位)已下为禅门私立之称。僧堂之前版谓之前堂。前堂之首座,为诸首座中之最上者,居住持之次席,因之而有第一座、座元、禅头、首众等别称。僧堂坐禅号令之权,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谓之禅头,众僧皆听首座之命也。敕修清规曰:“前堂首座,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坐禅领众,谨守条章。斋粥精粗,勉谕执事。僧行失仪,依规示罚。老病亡没,垂恤送终。凡众之事,皆得举行。如衣有领,如网有纲也。”【前堂首座】(职位)前堂之第一座统领前堂者。位次亚于住持。

  【前修】 (术语)前代诸师之修道者。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前修即前代诸师。”

  【前业】 (术语)前世之业因。

  【前正觉山】 (地名)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Prāgbodhi,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前卓】 (物名)佛前置佛具之器具。

  【前资】 (职位)禅林之称呼。曾三任副寺已下东序之职而退休者。资助前之事务者之意也。见象器笺五。

  【遣唤】 (术语)发遣与招唤也。释尊告示由娑婆世界乘弥陀愿船而往极乐,阿弥陀佛自极乐直来招呼也。

  【遣蝗】 (修法)驱除田园害虫之祈祷也。

  【浅腊】 (术语)谓比丘之受戒年数不久者。比丘之年云腊,由受戒之年度起算。

  【浅略】 (术语)密宗之语。浅者浅近,略者简略,总指显教所说。二教论下曰:“法身说深奥,应化教浅略。”

  【浅略释】 (术语)密教之释例分二门,一浅略释,世间通途之释义也。二深秘释,诠密教深理之释义也。深秘释中更分三重之浅深,总立为四重。大日经疏二曰:“依阿阇梨所传,皆须作二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同三曰:“又此经文有浅略深秘二释,就深秘释中复有浅深。辄尔披玩者,以不解密号故。”见四释条。

  【遣相证性识】 (术语)五重唯识之一。见“唯识”条。

  【遣信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如将受戒之尼,容姿端丽,于至精舍之路,有遇难之恐时,佛为遣使授具足戒。

  【遣虚存实识】 (术语)五重唯识之一。见“唯识”条。

  【欠】 (术语)为等空之佉字与空点合成者。大日经第三悉地出现品曰:“佉字及空点,尊胜而虚空。”此二字合成。为大空之义。虚空者乃无形无色无音,而包容形色与音无所余。大空不可得之义也。

  【倩女离魂】 (公案)正灯录六(五祖演禅师章)曰:“五祖问僧云: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剪灯新话上聚景园记曰:“清河张鉴季女倩娘,鉴尝许外甥王宙为妻,既而悔之,欲嫁宾僚之贤者。女闻之郁抑,宙亦深恨,赴京师至山郭。半夜忽闻有人行声,问之,乃倩娘也。遂匿于船,至蜀,凡五年。遂与还归。既至,宙独先到鉴家谢其事,鉴曰:吾女病在闺中,何其诡说?宙曰:见在舟中,鉴使人验,果然。使者还报,室中病女闻而喜,起出相迎,合为一体。”

  【羌揭梨】 (物名)梵名,译曰小刀。大日经五曰:“所有诸奉教,皆羌揭梨印。”慧琳音义三十六曰:“羌揭梨,唐云小刀。似报持之印信也。”大日经疏十六释羌揭梨印曰:“诸奉教使者,普皆作小刀印。此刀作锯齿形。云小刀者,非正翻。”但大日经疏演密钞五十三谓锯之梵语,为迦罗波但啰,则羌揭梨非可译为锯。盖为小刀之一种,而作锯齿形者。

  【强毒】 (术语)强结毒鼓之缘之意。又作疆毒。谓于无大善根者,强说法华经而使之谤,以结逆缘也。法华文句所谓“本已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本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是也。

  【强缘】 (术语)强因缘力也。教行信证文类序曰:“弘誓强缘,多生叵值。”

  【敲枷打锁】 (杂语)禅宗打破断灭顽空之枷锁,解脱系缚,故以此喻之。续传灯录三十四密庵咸杰条所谓:“将来敲枷打锁则不无。”是也。

  【敲钲】 (物名)汉名钲鼓。鼓形之钲,敲之而念佛者。

  【桥】 (杂名)梵语细睹Setu,见梵语杂名。

  【乔答弥】 (人名)旧称憍昙弥。新称乔答弥。乔答摩之女声,即呼乔答摩姓之女曰乔答弥,如言女性之比丘为比丘尼也。见“憍昙弥”条。

  【乔答摩】 (人名)旧称瞿昙。新称乔答摩。佛姓。见“瞿昙”条。

  【乔底迦】 (人名)罗汉名。俱舍光记二十五曰:“乔底迦,是牧牛种人。真谛云:乔底伽,此云瓦器。本是外道,恒执瓦器自随,仍本为名。”

  【桥梁】 (譬喻)卑下而忍人之凌辱,譬之于桥梁。注维摩经七曰:“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注曰:“什曰:言其谦下,为物所凌践,忍受无慢,犹如桥梁也。”

  【巧安止观】 (术语)善巧安心止观之略。十乘观之第三。

  【巧度】 (术语)小乘之观法,谓之拙度。故菩萨之观法。谓之巧度。度者梵语波罗蜜,渡生死之一切行法也。

  【巧妙智】 (术语)称一切智智。大日经六曰:“一切战论息,能生巧智慧。”义释十二曰:“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别名也。”

  【巧智慧】 (术语)见“巧妙智”条。

  【且喜】 (杂语)禅录多有“且喜没交涉。”之语。没交涉者,言与所义不相干,否定前人之语之谓也。且喜者,种电钞一干以为“一往随顺许之辞。”一往随喜前人之语而后否定之也。

  【朅达罗】 (地名)山名。七金山之第五。见“轲地罗”条附录。

  【朅地洛迦】 (植物)又作竭地洛迦。木名。见“轲地罗”条。

  【朅伽】 (物名)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盖,真陀摩尼,安膳那,药卢遮那等。”是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朅伽唐云剑。”大日疏十一释朅伽曰:“刀以镔为骨柄。”又(动物)翻译名义集曰:“朅伽此云犀牛。”参照“渴伽”条。

  【朅伽毗沙拏】 (动物)又作佉伽婆沙,渴伽婆沙,佉伽毗沙拏。译曰犀角。见“渴伽”条。Khaḍga-viṣṇa。

  【朅蓝婆】 (地名)又作朅蓝波。鬼之住处名。地藏十轮经四曰:“有一大丘圹,名朅蓝婆,甚可怖畏,药叉罗刹,多住其中。”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朅蓝婆旧经云呵罗,此云强也。”慧琳音义十八曰:“朅蓝波,唐云伏刚强处,地名也,不求字义。”

  【朅盘陀】 (地名)国名。西域之一处。开国之祖谓之汉日天种。谓母为汉土之人,父自日天而来。其王族之容貌与中国同,首饰方冠,身被胡服。此国有经部之祖童受论师之伽蓝。此国王尝闻论师之盛名,兴兵伐咀叉始罗国,将师而还。见西域记十二。梵Gorband。

  【伽】 (术语)gha悉昙体文三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伽(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伽字时,是摧稠密无明闇冥声。”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黑闇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又g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誐、哦、我、[口*虐]、仰、蘗、竭、等。详见誐条。

  【伽闇】 (地名)山名。见“伽耶”条。

  【伽傍簸帝】 (人名)Gavāṁpati,又作伽梵波提,憍梵波提。译曰牛主。罗汉名。不思议境界经上曰:“伽傍簸帝,隋云牛主,旧名憍梵波提者。”阿育王经六曰:“伽梵波提,翻牛主。”见“憍梵波提”条。

  【伽惫】 (术语)详云路伽惫Iokavit,译曰世间解。如来十号之一。见玄应音义三。

  【伽车提】 (杂名)Gacchati,译曰去。智度论四十七曰:“若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伽车提,秦言去。”

  【伽梵】 (杂语)婆伽梵Bhagavat之略,佛之尊称。

  【伽梵波提】 (人名)比丘名。见“伽傍簸帝”条。

  【伽梵达摩】 (人名)Bhagavaddharma,译曰尊法,比丘名。开元录八曰:“沙门伽梵达摩,唐云尊法,印度人也,译千手千眼大悲心经一卷。”

  【伽伽那卑丽叉尼】 (书名)Gaganaprekṣaṇa,又作伽伽那必利绮那,译曰观虚空。本行集经十一曰:“伽伽那卑丽叉尼书,隋言观虚空。”可洪音义五上曰:“伽伽那必利绮那,唐云观虚空。”

  【伽伽那必利绮那】 (书名)见伽伽那卑丽叉尼项。

  【伽蓝】 (术语)僧伽蓝摩Saṁghārāma之略,译曰众园。为僧众所住之园庭,寺院之通称也。见“僧伽蓝摩”条。

  【伽蓝经】 (经名)佛为伽蓝国众人戒十恶,说慈悲喜舍之四安稳处。摄于中阿含三。

  【伽蓝鸟】 (动物)水鸟,鹅之大者。咽有袋,能贮水一升。

  【伽蓝神】 (神名)护卫伽蓝之神。佛说有十八神。释氏要览上曰:“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十六)彻听,(十七)彻视,(十八)遍视。”伽蓝神,又单云伽蓝。敕修清规念诵曰:“伽蓝土地,护法护人。”同沙弥得度曰:“伽蓝土地,增益威光,护法护人,无诸难事。”或有寺院以汉将关羽为伽蓝神者。

  【伽兰他】 (杂语)译曰结节,教文之一结一节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伽兰他,译为结,亦曰节,谓义类各相结属故曰结。又摄义令不散故云结,义类各有分限故云节。”Grantha。

  【伽蓝堂】 (杂语)寺内空虚之室,俗谓之伽蓝堂。

  【伽梨】 (衣服)僧伽梨之略。

  【伽邻】 (地名)竹园名。见“迦兰陀”条附录。

  【伽楼罗】 (动物)鸟名。见“迦楼罗”条。

  【伽罗】 (植物)Tagara,多伽罗之略,香木名。又黑沉香。谷响集七曰:“伽罗翻黑,经所谓黑沉香是矣。盖昔蛮商传天竺语耶,今名奇南香也。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如黑沉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又虚空藏经云:烧众名器坚黑沈水。”玄应音义一曰:“多伽罗香,此云根香。”慧琳音义三曰:“多揭罗,香名也。正云蘗啰,即零陵香也。”

  【伽罗树】 (植物)陀罗尼集经十一曰:“欲除家内一切灾祸,取伽罗树枝,若无此木取石榴枝,寸截涂酥酪蜜,咒之一遍着火中。”案此为多伽罗之略称也。

  【伽罗陀】 (术语)菩萨之位名。译曰度边地。罗什译之仁王经下曰:“以六阿僧祇劫,集无量明波罗蜜故,入伽罗陀位,无相行,受持一切法。”吉藏疏五曰:“入伽罗陀者,此云度边地也。”又(地名)Kharādīya,伽罗陀又作佉罗陀、佉罗帝耶、佉罗提耶,山名,译曰骡林山。十宝山之一,又七金山之一。佛在此山,说地藏十轮经,因而为地藏菩萨之住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佉罗帝耶山,或云佉罗提耶山,或云佉罗帝山,皆一也,此云骡林山。”慧琳音义十八曰:“佉罗帝耶山,上羌伽反,梵语山名也,或译为骡林山,十宝山之一山也。亦是七金山之一数,接近须弥,高四万逾缮那。光味仙人,居住此山,习驴唇仙所传玄象列宿法。”地藏十轮经一曰:“一时薄迦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延命地藏经曰:“一时佛在佉罗陀山。”

  【伽罗夜叉】 (异类)智度论六十四曰:“伽罗夜叉,以拳打舍利弗头,舍利弗时入灭尽定,不觉打痛。”是行般若者,非人不能害之证也。梵Kālaka。

  【伽弥尼】 (人名)巴Gamini,天子名。

  【伽弥尼经】 (经名)佛为伽弥尼天子说黑白之果报,如石与油,一沈一浮。摄于中阿含三。

  【伽那】 (杂语)Gaṇa,译曰密合。大日经疏七曰:“梵云伽那是密合义,如众微相合成一细尘,诸蕴相合成一身等。”又译曰厚。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伽字,即知诸法不厚不薄,伽那秦言厚。”Ghana。

  【伽那馥力刃】 (人名)龙树菩萨之梵名。见“那伽阏刺树那”条。

  【伽那那跋多书】 (杂名)六十四书之一,译曰算转。见本行集经十一。

  【伽那那伽尼多】 (杂名)Gaṇanaganita,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百三蔓多罗婆,名伽那那伽尼多,隋数十柿。”

  【伽那提婆】 (人名)Kaṇadeva,见“提婆”条。

  【伽尼】 (饮食)译曰石蜜。善见律十八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

  【伽毗罗】 (神名)神名,见“迦毗罗”条。

  【伽破诃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食孕。见孔雀王咒经上。Garbha-āhāra。

  【伽若耶】 (人名)译曰瞎眼,女人名。见开宗记四本。Kāṇeyā。

  【伽他】 (杂名)译曰颂。见“伽陀”条。

  【伽陀】 (饮食)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三十二字者,谓之为首卢伽陀Śloka。二别,必以四句而文义具备者,不问三言乃至八言等必要四句,是谓之结句伽陀。伽陀有此通别二种,因而通之伽陀,单译为句,别之伽陀,译为颂。次,结句伽陀之中又有二种:一单独结句以演法义,又赞叹佛德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伽陀,译为孤起颂,或不重颂。二前说之散文经义重结于伽陀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祇夜Geya,谓为应颂,或重颂。故伽陀之言,有二重之通别。嘉祥法华义疏三曰:“偈有二种:一首卢偈,凡三十二字。盖是外国数经之法,数经之法者,莫问长行与偈,但具三十二字,便名一首卢偈也。”净土论注曰:“偈是句数义。”(此首卢伽陀之释)。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句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西域记三曰:“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伽陀此方当颂,或言摄,言诸圣人所作,不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陀。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三十二字,为一伽陀,或言伽他,讹也。旧言偈者,亦伽陀之讹也。”(已上结句伽陀之总释)。大乘义章一曰:“伽陀此翻名为不重颂偈,直以偈言显示诸法,故名伽陀。”玄义一下曰:“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同六上曰:“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颂者,皆名伽陀也。”法华玄论六之一曰:“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云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已上结句伽陀之别释)。

  【伽邪】 (术语)即伽耶。见伽耶项。

  【伽耶】 (术语)Kāya,译曰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伽耶,二设利罗,三弟诃,四应伽,此云积集。”又Gaya,译曰象。本行集经十二曰:“伽耶,隋言象王,仙名也。”名义集二曰:“伽耶,或那伽(Nāga),或那先,此云象。”

  【伽耶城】 (地名)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禅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余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三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为佛陀伽那Buddhagayā之地也。城名与正觉道场皆呼伽耶。

  【伽耶迦叶】 (人名)Gayākāśyapa,又作竭夷迦叶、伽耶迦叶簸,罗汉名。伽耶,译曰象城,三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伽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众,住在伽耶城中。如来往化,即舍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为名也。”文句一下曰:“伽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名义集一曰:“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头山也。文句翻城,近此山故。”不思议境界经上曰:“伽耶迦叶簸。”见伽叶条附录。

  【伽耶山】 (地名)新称羯阇尸利沙山,旧称伽耶山、伽阇山、伽种山等,译曰象头山。有二处,一在灵鹫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场附近,见“羯阇尸利沙”条。西域记八,记近于菩提道场之伽耶山曰:“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岩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自昔君王,驭宇承统,化洽远人,德隆前代。莫不登封而告成功。”Gajasīrśa。

  【伽耶山顶经】 (经名)有二经:一秦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又名伽耶山顶经。一元魏之菩提留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一卷。此二本,与隋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合为四译同本。佛初成道在伽耶山时,最初文殊菩萨问佛发菩提心之深义,次应诸天子等交相请问,而文殊自答种种之菩萨道者。

  【伽耶山顶经论】 (书名)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之异名,天亲作。

  【伽胝】 (衣服)Saṁghāti,僧伽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条至二十五条之袈裟也。可洪音义一曰:“胝丁尼反,袈裟名也。旧译云僧伽梨,此云复衣。从九条已上,至二十五条,皆名僧伽胝。”

  【亲教】 (术语)梵语,邬波驮耶Upādhyāya,译曰亲教师。亲受教之师也。略曰亲教。旧所谓和尚也。寄归传三曰:“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唯识述记一本曰:“我亲教三藏法师玄奘。”

  【亲教师】 (术语)见亲教项。

  【亲里觉】 (术语)八觉之一。

  【亲鸾】 (人名)日本净土真宗之开祖也。法名绰空。自称愚秃亲鸾,敕谥见真大师。

  【亲迷惑】 (术语)谓见道所断十惑中,疑与五见之六惑也。以是为亲迷谛理之惑也。

  【钦婆罗】 (衣服)Kambala,衣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钦婆罗衣,毛丝杂织,是外道所服也。”西域记二曰:“颔(墟严反)钵罗衣,织细羊毛也。”三德指归二曰:“钦婆罗,此云粗衣。善见云:此衣有二种:一发钦婆罗,织人发作。二毛钦婆罗,织犀牛尾作。”

  【亲胜】 (人名)梵曰畔徒室利Bandhuśri,唯识十大论师之一。天亲菩萨同时人。见唯识述记上本。

  【亲友】 (杂语)观无量寿经,释迦如来称念佛者为我善亲友。见“善亲友”条。

  【亲友七法】 (名数)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成。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穷不轻。见释氏要览下。

  【亲缘】 (术语)净土门所立三缘之一。观经定善义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中略)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见“三缘”条。

  【勤】 (术语)梵语Virya,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令心勇悍之精神作用也。与精进同义。俱舍论四所谓:“勤谓令心勇悍为性。”成唯识论六所谓:“勤谓精进。”是也。俱舍论摄之于大善地法,唯识论亦以为善心所之一,皆为有别体。

  【勤策】 (术语)沙弥也。抱欲为比丘之希望,勤自策励,故名。

  【勤策律仪】 (术语)梵语室罗摩拏洛迦三跋罗Śramaneraka-samvara,正翻勤策拥护。室罗摩拏洛迦(旧曰沙弥)者勤策。三跋罗者拥护之义,律仪乃意译也。别解脱律仪之一。为苾刍勤加策励,故云勤策,能防身语,故云律仪。俱舍论十四曰:“若受离十所应远离,安立第三勤策律仪。何等名为十所应离?谓于前八,涂饰香鬘舞歌观听,开为二种;复加受畜金银等宝,以为第十”即是也。前八者: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诸酒,涂饰香鬘舞歌观听,眠坐高广严丽床座,食非时食也。此为沙弥之十戒,出家沙弥所受持。若女人受之,则称为勤策女律仪。然实体是一,非劝策律仪之外,别有勤策女律仪也。

  【勤根】 (术语)与精进根同。

  【秦广王】 (异类)十王之第一。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燋石外正西黄泉黑路。恶人死后在殿右之孽镜台照过,批解第二殿用刑。

  【勤行】 (行事)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毗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又僧家定时于佛前读经礼拜,称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三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三夜三也。晨朝日中黄昏为昼三。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智度论七曰:“菩萨夜三昼三,六时礼请。”又曰:“菩萨法昼三时夜三时,常行三昧。”同二十六曰:“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时,观一切众生谁可度者。”同九十二曰:“佛常昼三时夜三时,以佛眼遍观众生,谁可种善根。”然则六时之勤行,略中之本法也。四时者,晨朝日中黄昏夜半也。三时者昼之三时也。二时者晨昏之二时也。自四时已下,今现行之。

  【勤旧】 (杂名)谓禅院知事,侍者,新主等之退职者。尝勤事务,故曰勤。已退职,故曰旧。见象器笺五。

  【勤苦】 (杂语)勤而苦也。无量寿经下曰:“爱念相随,勤苦若此。”

  【勤求】 (杂语)勤求善法也。法华经序品曰:“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勤息】 (术语)梵语沙门之译名。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之义。见“沙门”条。

  【寝堂】 (堂塔)禅家住持之寝室。见象器笺一。

  【轻安】 (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

  【轻安觉支】 (术语)见“七觉分”条。

  【清白】 (术语)佛所显之法。又总名无漏之善法,皆离烦恼之垢染,故云清白。无量寿经上曰:“清白之法,具足圆满。”同慧远疏曰:“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同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又七善之一。

  【清辩】 (人名)梵名婆毗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为空有二宗诤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议,诣护法所,护法辞不会,还本土静思曰:非慈氏成佛谁决我疑,于观音菩萨像前诵随心陀罗尼,绝粒饮水三岁,菩萨现妙身听其所意,教其至驮那羯磔迦国城南山岩执金刚神所,至诚诵执金刚陀罗尼。论师往诵,三岁后,神乃授秘方曰:此石窟内有阿素洛宫,如法行,石壁当开。即入中待弥勒出世。论师曰:幽居无观,何知佛出兴?神曰:我当报。师受命专咒诵持,复历三岁,精芥子击石岩壁便洞开,师入之,石壁复合。”

  【轻触】 (术语)见“八触”条。

  【清堕】 (术语)小乘之阿罗汉误解清净涅槃遂堕于偏空,谓之清堕。祖英集曰:“若不见,鹫峰胜集,百万茫茫等闲过,怀衲之外皆清堕。”

  【清梵】 (杂语)谓释氏诵经声也。王僧孺文曰:“清梵含吐,一唱三叹,密义抑扬,连环不辍。”

  【轻垢罪】 (术语)比重减轻一等,玷污净行之垢恶也。梵网经心地品曰:“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清规】 (书名)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之规式,谓之清规,即百丈清规也。后称曰古清规。其后一家之祖师各应时处而制寺规,皆谓之清规。清规者,清净之仪轨也,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众,故名清规,我国有备用清规,敕修清规,日用清规等。日本有大鉴清规,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但百丈清规今不传。释门正统四曰:“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议者恨其不遵佛制,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青鬼】 (异类)青色之鬼。在地狱呵责罪人者。

  【青行】 (杂名)见“青甲”条。

  【青甲】 (杂名)袈裟之缘色不定,此言甲地之为青色者。又作青行。

  【轻捷】 (异类)见“夜叉”条。

  【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经名)具名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

  【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经名)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

  【青颈观音】 (菩萨)青颈观自在菩萨也。

  【青颈观自在法】 (修法)祈请青颈观音之法也。

  【青颈观自在菩萨】 (菩萨)Nilakanṭhi,观音菩萨所变现之明王也,梵曰你罗建他。念此观音,则离一切之怖畏厄难云。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清净】 (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清净本然】 (公案)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玡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言下领悟。”是依楞严经四富楼那之问所谓“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修而复始”也。而此问意与圆觉经金刚藏菩萨:“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之问同。唐复礼法师尝以偈问天下之学士,诸师各有答偈。

  【清净持戒印】 (印相)是持戒清净之印。通常之佛部三昧耶印出观自在菩萨怛缚多唎随心陀罗尼经。

  【清净法界】 (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

  【清净法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经下曰:“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智通译。与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同本。而有画像入坛受持法。

  【清净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清净光明身】 (术语)具清净光明之佛身也。法华经法师品曰:“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我者释尊也。

  【清净觉海】 (譬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也。圆觉经曰:“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清净觉相】 (术语)本觉之真相也,正觉之体离染污,故云清净。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本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清净解脱三昧】 (术语)所住之三昧,无垢清净,离一切之系缚而自在,名曰清净解脱三昧。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

  【清净涅槃】 (术语)二涅槃,三涅槃之一。见“涅槃”条。

  【清净毗尼方广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文殊与寂调伏音天子问答第一义谛,又问答声闻菩萨之律行不同及种种之法门,因明菩萨住于五无间业而成无上道。

  【清净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

  【清净人】 (杂名)佛之尊号。易行品曰:“诸佛无量劫,赞扬其功德,犹尚不能尽,归命清净人。”

  【清净三昧】 (术语)法华十六三昧之一。

  【清净身】 (杂名)清净之佛身也。法华经云清净光明身。

  【清净施】 (术语)三轮相之一。见“三轮相”条。

  【清净识】 (术语)第九庵摩罗识Amalavijñāna,旧译清净识。

  【清净土】 (术语)净业所感之净土也。

  【清净心】 (杂名)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中阿含经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

  【清净勋】 (杂名)指如来言。以如来有清净无垢之勋功也。

  【清净业处】 (术语)净妙之佛土,为以纯善之业因而生之处,故名为清净业处。观无量寿经曰:“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同慧远疏曰:“净妙佛土,纯善所归,是故名为清净业处。”

  【清净园】 (杂语)寺院十名之一。

  【清净真如】 (术语)七真如之一。

  【清净智】 (术语)无漏智也。胜鬘宝窟上末曰:“清净智证第一义。”

  【清课】 (杂语)谓释家日行之课程也。邓渼诗曰:“蒲团清课后,纨扇艳歌中。”

  【青莲】 (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华妙音品曰:“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注“肇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

  【青莲第一】 (杂语)涅槃经二十四曰:“如水生花中青莲华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莲华中,青莲为第一。一切陆生华,须曼色第一。”

  【青莲华】 (譬喻)见“青莲”条。”

  【青莲华尼】 (杂语)梵曰郁钵罗华比丘尼。常向贵人之妇女而赞出家。见智度论十三。

  【青莲华尼恒赞出家法】 (故事)智度论十三存梵名,谓为郁钵罗华比丘尼。

  【青莲华眼】 (譬喻)楞严经一曰:“如来青莲华眼。”见“青莲”条。

  【清凉】 (山名)五台山志曰:“五台山本名清凉山。”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名清凉。”参照次项。

  【清凉池】 (譬喻)以喻涅槃之无恼热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法华玄义二曰:“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清凉国师】 (人名)华严四祖。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山阴人,姓夏侯氏。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年十一,出家。尝以十事自励,尝问径山钦西来宗旨,默受印记。住五台山,疏华严经。后居京师,德宗迎入内,赐号清凉国师。生历九朝,为七帝门师。开成三年,坐逝。寿百二十岁。塔于终南,名曰妙觉。后有僧至阙,言在葱岭见金神取华严菩萨大牙归供养耳。有旨启塔,貌如生,而失二牙。佛祖统纪二十九曰:“初德宗诞节,召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法师。”释氏稽古略三曰:“帝顾谓群臣曰:朕之师,言雅而简,辞典而富,能以圣法清凉朕心,仍以清凉赐为国师之号。”

  【清凉三昧】 (术语)断一切憎爱之念使为清凉之三昧也。大集经十四曰:“有三昧,名曰清凉,能断离憎爱故。”

  【清凉山】 (地名)唐代州五台山之别名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探玄记十五曰:“清凉山,即是代州五台山是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

  【清凉世界】 (地名)即清凉山也。

  【清凉寺】 (寺名)唐代州五台山之别峰有清凉寺,华严之澄观住之。

  【清凉月】 (杂语)指佛而云。华严经离世间品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青龙疏】 (书名)唐青龙寺翻经沙门良贲,奉敕作新译仁王经疏三卷,称为青龙疏。又,青龙寺沙门道氤,奉玄宗诏,造金刚经疏,亦称青龙疏。

  【青龙寺仪轨】 (经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之异名。三卷,唐法全在青龙寺译出。大日经四部仪轨之一。又有青龙寺仪轨一卷。失译。

  【轻慢】 (术语)轻人之慢也。法华经不轻菩萨品曰:“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

  【轻毛】 (譬喻)在十信位之菩萨,譬如轻毛。以其于佛道一进一退不定故也。旧译之仁王经受持品曰:“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法华文句二上曰:“六心已前轻毛菩萨,信根未立,其位犹退。”名义集二曰:“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魏金刚云毛道凡夫。”然唐善导师所谓信外轻毛者,自谦而云。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青面金刚】 (天名)药叉神也。大青面金刚咒法说其坛法及画法,陀罗尼,画像之法,画五药叉。中央者,身色青,一身四手,此即青面金刚药叉也,右边二药叉,一赤一黄,左边二药叉,一白一黑。像之两脚下,各蹈一鬼。各像左右两边,有青衣童子,发髻两角。手执香炉。有陀罗尼,诵之日别六时,每时各一百二十遍,诵满三七日,则疗病万不失一。见陀罗尼集经九。世俗以为庚申之本地。甚为诬妄。

  【清明】 (杂语)清净之光明也。无量寿经下曰:“日月清明。”

  【青衲】 (衣服)青色之僧衣也。僧史略上曰:“弥沙塞部,青色衣也。(中略)后梁有慧朗法师常服青衲。”

  【青提女】 (本生)目莲过去世之母也,圭峰之盂兰盆经疏曰:“有经说,定光佛时,目莲名罗卜,母字青提。罗卜欲行,嘱其母曰:若有客来,娘当具膳。去后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诈为设食之筵。儿归,问曰:昨日客来,若为备拟?母曰:汝岂不见设食处耶?后尔以来五百生中悭悭相续。”此缘之所出未定,故曰有经。

  【青头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坐断崖之上。左手置于岩。右手置于膝。

  【轻侮觉】 (术语)见“八觉”条。

  【青心】 (杂语)静虑之略字。采静之青,采虑之心也。

  【清信男】 (术语)同清信士。

  【清信女】 (术语)梵语优婆夷Upāsikā,译曰信女,又曰清信女。受三归五戒具清净信心之女子也。

  【清信士】 (术语)梵语优婆塞Upāsaka,译曰信士,又曰清信士。受三归五戒得清净信心之男子也。

  【清扬】 (杂语)妙声清净,音响远扬也。无量寿经上曰:“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扬哀亮,微妙和雅。”

  【青衣派】 (术语)三国佛教略史曰:“现时支那之佛教,大别二派:一黄衣派,即喇嘛也。一青衣派,即旧来之诸教也。(中略)青衣派中,尚存天台、华严、禅宗、真言、法相、净土诸宗典型。”

  【清源】 (人名)见“青原”条。

  【青原】 (人名)清源行思禅师之别号。师住吉州青原山。原为清源,禅书多作青原。六祖慧能下出青原南岳二大法统。青原之法流有曹洞。南岳之末流有临济。

  【青原米价】 (杂语)与庐陵米价同。见庐陵米价条。

  【清斋】 (术语)清净之持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斋。又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斋。”又谓茹素戒荤也。王维诗曰:“松下清斋折露葵。”又(杂名)楞严经曰:“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注)清斋,净室也。

  【轻重仪】 (书名)四分律轻重仪,一卷,南山道宣着。就亡五众物分别轻物重物者。律中死者之遗产相继法,轻物与亲近比丘,弟子比丘,看病比丘等,重物属于四方僧者,不许分与。此所以须分别轻重物也。又曰现前僧物,四方僧物。

  【清字经馆】 (杂名)以大藏经译为满州文字之馆也。啸亭续录一曰:“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天竺番字、汉文、蒙古,诸翻译。然禅悟深邃,汉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得其秘旨。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于西华门内,命章嘉国师综其事,达天莲筏诸僧助之,考取满誊录纂修若干员,譒译经卷,先后凡十余年。大藏告蒇,四体经字始备。初存经板于馆中,后改为实录馆,乃移其板于五凤楼。”

  【情尘】 (术语)六根与六尘也。旧译六根云六情。智度论二十三曰:“情尘识和合,所作事业成。”又心情之尘垢也。慈恩寺传九曰:“定凝慧水,非情尘所翳。”

  【情分】 (术语)人之情欲种种差别也。如云身分。

  【情见】 (术语)妄情之所见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情见各异,禀者无依。”

  【情有】 (术语)凡夫妄计一切之境界,无理但存情,谓之情有。归敬仪中曰:“人惟情有。”

  【情有理无】 (术语)我法二者仅存迷情之见,于理为无体也。即遍计所执性。

  【情欲】 (术语)四欲之一。

  【情猿】 (譬喻)心情之动转不定,譬如猿猴,故云情猿。慈恩寺传九曰:“制情猿之逸懆。系意象之奔驰。”

  【请宾头卢】 (书名)请宾头卢法之异名。

  【请宾头卢法】 (书名)一卷,刘宋慧简译。【请宾头卢法】(书名)宋慧简译。一卷。又南山感通传说请宾头卢之法。

  【请车辂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见“十八道”条。

  【请佛住世】 (术语)十种行愿之一。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东晋难提译。佛在庵罗树园,月盖长者请佛救疗毗舍离国之恶病。佛为说西方一佛二菩萨之名。即得见佛菩萨。观音菩萨为说神咒。智者大师有请观音经疏,并立行法。

  【请观音法】 (修法)依请观音经祈祷观音之法也。于疫病之时修之。

  【请观音经】 (经名)请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之略名。

  【请观音经疏】 (书名)一卷,隋智者大师说,灌顶记。

  【请假】 (杂语)又曰暂假。禅林之语。暂请假而外出也。假者假可办事之月日之义,俗作暇为非。

  【謦咳】 (杂语)欬也。声之轻者曰謦,重者曰咳。连用之,则喻言笑也。又(术语)十神力之一。见“神力”条附录。

  【请客侍者】 (职位)禅林之用语。接待住持私客之僧也。

  【请客头】 (职位)禅林接待客人者。

  【请来】 (杂语)自他国请经论佛像等齎来自国也。

  【请僧】 (杂语)法会所请待之僧众也。

  【请益】 (杂语)和尚先有所与,复请余分,谓之请益。其法,学者若愿请益,则先禀烧香侍者,侍者通于住持,若允,则因住持之指挥,定时。多为定钟后。侍者于方丈秉烛烧香,引入参学者而出外,或依住持之命,立于椽之左。参学者于当面问讯烧香,大展九拜,收具进云:某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伏望和尚慈悲,方便开示。肃而侧立,以闻垂诲。或胡跪,或坐,依住持之指挥。开示了。复烧香大展九拜,是谢因缘也(住持之开示曰因缘,谢开示也)。免则触礼三拜。次于室外向侍者触礼一拜而归寮。见僧堂清规二。

  【请雨法】 (修法)依大云轮请雨经所说,劝请诸大龙王,以祈雨之法也。

  【请雨经】 (经名)大云轮请雨经之略名。

  【请折】 (杂语)请者受食也,折者弃其余也。日用清规曰:“随量受食,不得请折。”韵会曰:“折毁弃也。”

  【请转法轮】 (术语)十种行愿之一。又释尊成道时之梵天劝请也。

  【磬】 (物名)梵语犍稚。译为钟或磬。犍稚与磬,质形虽异,而其用法则同,故配译之耳。磬原为支那之乐器,以石为本。金者假用也。见犍稚条。

  【庆忏】 (术语)与庆赞同。禅苑清规看藏经曰:“于看经了日,设斋供庆忏。”象器笺十一曰:“碧岩录云:长庆云:大似因斋庆赞,即作赞。恐作忏者讹,然诸录多作忏。”

  【庆导师】 (职位)庆赞法会之导师。

  【庆喜】 (术语)念佛者于信之一念,喜己往生治定,入正定聚之数之事也。对于欢喜而言。

  【庆友尊者】 (罗汉)十八罗汉之第十七。见“罗汉”条。

  【庆赞】 (术语)新调佛像经卷及堂塔等时之法事也。庆喜成功,赞善根之义。安像三昧仪轨经曰:“从三昧起,说彼塑像画雕庄严,一切佛及诸贤圣之众,安像庆赞仪轨之法。”

  【庆昭】 (人名)钱塘人。姓胡氏,字子文。出家后,侍奉先寺源清十七年。源清寂后,嗣其讲,不坠家风。景德元年,住梵天寺,讲风大振。初源清,洪敏,扶其师晤恩之光明玄义发挥记,作难辞二十条。知礼着扶宗释难以斥之。景德三年,师与智圆共撰辨讹,亦救发挥之说。知礼作问疑反诘之。往复五番,经过七年,互相问难。世称为山家山外之诤论。师实为山外之代表者。天禧元年四月寂。年五十五。智圆录其行业。见闲居编,十义书,四明教行录等。

  【穷鼻尼】 (天名)天女名。译曰极端正。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七。

  【穷露】 (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

  【穷生死蕴】 (术语)谓至生死穷极之金刚喻定,相续随转之根本蕴,即六识以上之细意识。摄大乘论本卷上所云:“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是也。小乘中虽唯说六识,而六识时有断绝不起者,故至有别计恒转不断之一种识者。即大众部之根本识,说假部之有分识,及此穷生死蕴等是也。唯识大乘谓此为以异门密意说阿赖耶识者。

  【穷子】 (譬喻)法华经七喻之一。三界生死之众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法华经信解品曰:“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中略)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中略)威德特尊。穷子见有父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中略)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中略)即遣傍人,急追将来。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中略)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尔时长者,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即已得之,具陈上事。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中略)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中略)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以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仓,而无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我逃走。竛[立*并]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中略)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此譬喻者,须菩提等四大声闻领得今日始说与大乘之佛意,己等如穷子,佛如长者,述大悲摄化之状。楞严经一曰:“譬如穷子舍父逃逝。”长水疏一下曰:“绝无功德法财以养法身慧命,故云穷子。”

  【丘慈】 (地名)又曰龟兹,屈支。国名。见龟兹条。

  【秋金刚】 (菩萨)理趣会曼茶罗,内供养之四菩萨,出于外供养,金刚歌菩萨,名为秋金刚。又曰时秋金刚。

  【丘井】 (譬喻)身之老朽不堪用,譬如丘墟之枯井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同注:“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天台会疏三曰:“什师云:丘井者,朽井也,不任受用。”净影疏曰:“高丘必颓,深井必满,有身必老,故取为喻。”

  【鹙鹭子】 (人名)又作鹙露子,秋露子。舍利弗之译名也。玄应音义四曰:“梵言舍利弗,旧文言舍利子,或言奢利富多啰Śāriputra,译此言鸲鹆子。从母为名,母眼似鸲鹆,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奢梨Śarīra,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误。或言优婆提舍Upatiṣya者,从父名也。”同二十一曰:“鹙鹭,鹙大鸟也。其羽鲜白,鹭白鸟也,即白鹭也。”可洪音义二曰:“秋露子,亦作鹙鹭,鸟名也。梵言舍利弗,亦云奢利弗多罗,此云鸲鹆子也。舍利此云鸲鹆,弗此云子。此是时人见其母眼似鹆故詺云舍利子也,本名优波提舍。”见“舍利弗”条。

  【鹙子】 (人名)又作鹙鹭子。舍利弗之译名也。作鹫子者非。见“舍利弗”条及鹙鹭子项。

  【求不得苦】 (术语)八苦之一,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也。涅槃经十二曰:“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

  【求车】 (譬喻)法华经火宅喻中,宅内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也。以譬厌生死而愿求佛道。

  【求法】 (杂语)志求正法也。

  【求法高僧传】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在室利佛逝国撰。求法于西域之高僧五十六人传记也。

  【求佛本业经】 (经名)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之略名。

  【虬宫】 (杂名)与龙宫同。龙树菩萨入龙宫诵出华严经。三论大义钞一曰:“印域探三藏之赜致,虬宫研方等之幽趣。”

  【求寂】 (术语)旧称曰沙弥,新称曰室罗末尼罗Śrāmaṇera,译言求寂。志求涅槃圆寂之义,受十戒者也。寄归传三曰:“于本师前,阿遮利耶,授十学处,或时闇诵,或可读文。既受戒已,名室罗末尼罗,译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为息慈,意准而无据也。”

  【求罗】 (动物)迦罗求罗之略,虫名。止观五上曰:“如猪楷金山,众流入海,薪炽于火,风益求罗耳。”见“迦罗求罗”条。

  【求名菩萨】 (菩萨)弥勒菩萨过世时之名。见法华经序品。

  【求那】 (术语)Guṇa,由原质之意言之,原质者,必有活动,为作者之意,遂为德之意。胜论师六句义中之第二。译曰依,依止。地水火风等实体之色声香味等之德也。因而十句义论谓为德句义,而求那之数有不同。百论疏上中曰:“求那此云依谛,有二十一法:谓同异合离数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惰,亦八也;次有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也。”十句义论曰:“二十四德,名德句义。何者名为二十四德?一色二味,(中略)二十三非法,二十四声,如是为二十四德。”楞伽经二:“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又,数论有喜忧闇三德之谈,谓之三求那。

  【求那跋摩】 (人名)Gunavarman,比丘名。译曰功德铠,罽宾国之王种也。年二十,出家受戒,深达三藏。年三十,国王薨,无继绍者,众请还俗嗣位,跋摩不听,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人世。后,至师子国,弘扬真乘。宋文帝元嘉八年达建业,译经律十数部,文帝深加敬赏。见梁僧传三,神僧传三。

  【求那跋陀罗】 (人名)Guṇabhadra,比丘名。译曰功德贤,中天竺人。齐建元初至京师,译百喻经等,见梁僧传三。

  【求那摩帝随相论】 (书名)随相论之异名。

  【求那毗地】 (人名)Guṇaviddhi,比丘名,译曰德进,安进。中印度人,齐武帝永明年中来支那,诵大小乘二十万言。见历代三宝记十一,梁僧传三,开元录六。

  【求求罗】 (植物)Guggula,又作窭具攞,香名,译曰安息香。玄应音义十曰:“求求罗香,此云安息香也。”最胜王经七曰:“安息香(窭具攞)。”

  【求生】 (术语)在中有者次求可生之处,故名。对于已生而言。

  【求闻持】 (修法)念虚空藏菩萨而求记忆力成就之法也。闻持者见闻忆持不忘。其修法画虚空藏菩萨于圆满之月轮中,安置之于室内,具种种之供物,诵虚空藏菩萨之心咒,及一百万遍,即得悉地。又于日月蚀时置菩萨及坛于露地之净处,于种种供物外,取苏(牛乳煮者)一两盛于铜器,置之于坛上,以乳木搅乳,目观月日,兼又看苏,不限遍数诵陀罗尼,则于日月蚀退而未圆之中,其苏现上中下三品之相:一气、二烟、三火,得此中之一相,法即成就。苏为神药,服之,则一经耳目,记之于心永无忘失,无诸余之福利计(已上记求闻持法)。又,三光中明星为虚空藏菩萨之变化,故有于屋上穿一穴拜之且诵神咒之法。

  【求闻持法】 (书名)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求欲经】 (经名)佛说求欲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中阿含中秽经之别译也。

  【求珠】 (譬喻)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所说求衣里之珠也。以衣珠譬自己之佛性,见“衣珠”条。广弘明集二十曰:“导求珠之心,开观象之目。”

  【求子妊胎法】 (修法)此为欲使众生归依三宝之方便,应求而行之。于求子女者与以子女之祈祷也。如图设坛,若依大法之仪法,则以佛眼金轮为本尊,或以药师释迦为本尊。然常以文殊观音为本尊而修之,或以诃梨帝母法为最要,或指有功之本尊悉地成就。

  【糗】 (饮食)梵语,怛钵那。干饭之粹屑也。广韵曰:“麨糗也,糗音去久反,干饭屑也。”

  【佉】 (术语)kha又作呿、喀、吃、[口/可]、珂、恪、轗。悉昙体文三十五字中,喉声之第二。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佉字,去下反。”金刚顶经曰:“佉字门,一切法,等虚空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佉字时,是出一切法等空虚声。”大般若经曰:“呿字,入诸法虚空不可得故。”华严经曰:“唱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智度论曰:“呿伽,秦云虚空。”大日经疏七曰:“梵音佉字,是虚空义。”以为五大中虚空之种子。大日经一曰:“阿字门为地,嚩字门为水,罗字门为火,诃字门为风,佉字门为空。”由Kha(虚空)之语释之也。

  【佉阇尼】 (饮食)又作佉陀尼,食物种类名。见“珂但尼”条。

  【佉诃啰嚩阿】 (术语)KhaHaRaVaA此五字为五大之种子。佉为空大,诃为风大,啰为火大,嚩为水大,阿为地大也。五轮之塔婆为形于五大者自下积上为方(地大)圆(水大)三角(火大)半月(风大)团形(空大)故其种子自上读下,为佉诃啰嚩阿也。见“五大”条。

  【屈浪拏】 (地名)又作屈浪那。为都货逻国之故地。西域记十二,谓其国伽蓝僧徒虽少,而国王厚敬三宝云。

  【佉梨】 (杂名)斗量名,译曰斛。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佉梨此云一斛,谓十斗也。”梵Khāri。

  【驱龙】 (故事)持戒之罗汉,依戒力而驱逐毒龙也。婆沙论四十四曰:“昔此迦湿弥罗国中有一毒龙,名无怯惧(梵云阿利那),禀性暴恶,多为损害。去彼不远,有毗诃弥(译曰寺),数数为彼龙所娆恼。寺有五百大阿罗汉,共议入定,欲逐彼龙,尽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罗汉自外来,诸旧住僧为说上事。时外来者至龙住处弹指语言:贤回远去。龙闻其声即远去。诸阿罗汉怪问言:汝遣此龙,是何定力?彼答众曰:我不入定,亦不起通,但护尸罗,故有此力。我护轻罪,如防重禁,故使恶龙惊怖而去。”行事钞上之一曰:“如驱龙事,五百罗汉,不能逐之。有一罗汉,但以护戒力故,即便驱出。”

  【佉楼】 (人名)Kharoṣthi,又作佉卢。具云佉卢虱吒、佉路瑟吒。仙人名,译曰驴唇。月藏经七曰:“怯卢虱吒,驴神仙人,隋言驴唇,身体端正,唯唇似驴,是故为驴唇仙人。”

  【佉楼书】 (书名)又作佉卢书,驴仙所造之书。百论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名佉楼书。世间敬情渐薄,梵王贪吝心起,收取吞之,唯阿沤两字从口两边堕地。世人贵之以为字王,故取沤字置四韦陀首,以阿字置广主经初。(中略)毗婆沙云:瞿毗婆罗门造梵书。佉卢仙人造佉卢书。大婆罗门造皮陀论。”玄应音义十七曰:“佉楼书,应言佉路瑟吒,谓北方边处人书也。”本行集经十一曰:“梵天所说之书。(中略)佉卢虱吒书,隋言驴唇。”

  【佉卢】 (人名)Khara,又作佉楼,仙人名,见“佉楼”条。又升量名,Khāraa当于一斗。见名义集三。

  【佉卢虱吒】 (人名)又作佉路瑟吒,仙人名。见“佉楼”条。

  【佉路瑟吒】 (人名)又作佉卢虱吒。仙人名。见怯楼条。

  【屈露多】 (地名)北印度古王国名。阇烂陀罗国之东北地方也。西域记四谓多学大乘者。Kullūta。

  【佉罗】 (植物)Khara,木名,译曰栌。见大陀罗尼法中一字心咒经。

  【佉罗帝】 (地名)山名。见“伽罗陀”条。

  【佉罗帝耶】 (地名)又作佉罗提耶,山名。见“伽罗陀”条。

  【佉罗骞驮】 (异类)Kharakaṇṭha,鬼王名,译曰吼如雷。见金光明文句七。又阿修罗王名,译曰广肩胛。文向二下曰:“佉罗骞驮,此云广肩胛,亦云恶阴,涌海水者。”玄赞二曰:“佉罗骞驮者,古云广肩膊。”

  【屈满啰合掌】 (术语)又作屈摩罗。十二合掌之第三。大日经疏十三曰:“以十指头相合,指又齐等。然掌内空令稍穹窿,名屈摩啰合掌。此云如未开莲也。”见“屈摩罗”条。

  【屈摩罗】 (杂名)又作屈满啰。莲华之未开者。僧叡之法华经后序曰:“诸华之中,莲华最胜。华而未敷,名屈摩罗。敷而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分陀利。”此说明与Utpala,Kamala,Puṇḍarika相当。而屈摩罗之原语,则不明。或为Kuvala乎。

  【屈请】 (杂语)迎请尊上也。杂阿含经四十八曰:“屈请入其舍。”有部毗奈耶律九曰:“便于后时,同前屈请。”

  【屈屈吒阿滥摩】 (寺名)Kukkuṭaārāma,僧寺名。译言鸡园。阿输迦王所建。释迦方志下曰:“屈屈吒阿滥摩寺(言鸡园也)。”西域记八曰:“故城东南有屈屈吒阿滥摩(唐言鸡园)僧伽蓝,无忧王所建焉。无忧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殖善种。召集千僧凡圣两众,四事供养,什物周给。颓毁已久,基址尚在。”

  【屈屈吒播陀】 (地名)Kukkuṭapadagiri山名,译言鸡足。在摩揭陀国,当菩提树之东百余里,迦叶尊者于此入定。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窭卢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峦峭无极。深溪洞无涯。(中略)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言尊足。”

  【佉沙】 (地名)国名,旧称曰疏勒。西域记十二曰:“佉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域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为讹也。”Kāṣa。

  【屈霜你迦】 (地名)国名。译曰何国。见西域记一。

  【佉提罗迦】 (植物)又作佉陀罗。木名。见“轲地罗”条。

  【屈陀迦阿含】 (术语)巴Khuddakāgama,五阿含之一。为四阿含外之一切杂经。善见律毗婆沙一曰:“除四阿鋡余一切佛法,悉名屈陀迦经”是也。其中有十余小部。善见律毗婆沙以为法句Dhammapada,喻Apadāna,妪陀那Udāna,伊谛佛多伽Itivuttaka,尼波多Sutta-nipāta,毗摩那Vimānavatthu,卑多Peta-vatthu,涕罗伽陀Thera-gāthā,涕利伽陀Theri-gāthā,本生Jātaka,尼涕婆Niddesa,波致参毗陀Paṭisambhidā,佛种姓经Buddhavamsa。若用藏Cariya-piṭaka之十四。现存巴利佛典之屈陀迦部。加之以Khuddaka-pātha而为十五小部。

  【佉陀尼】 (饮食)Khādanīya,食物名。见“珂但尼”条。

  【佉陀食】 (饮食)佉陀尼食之略。

  【驱乌】 (杂名)自七岁至十三岁之沙弥也。能驱逐乌鸟不使夺食之义。四分律三十四曰:“尔时阿难有檀越家死尽,唯有一小儿在,将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佛知而故问:此是何等小儿?阿难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言:何故不度令出家?答言:世尊先有制,不得度减年十二者,是以不度。佛问阿难:此小儿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不?若能如是者,听令出家。阿难报言:此小儿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难:若此小儿,尽能尔者,听度令出家。”

  【驱乌沙弥】 (杂名)三沙弥之一。驱逐乌鸟不使夺比丘食之沙弥也。僧祇律曰:“阿难有亲里二小儿孤露,阿难养畜之。佛问是二小儿能作此驱乌未?答能。佛言听作驱乌沙弥。最下七岁,至年十三者,皆名驱乌沙弥。”参照驱乌项。

  【屈眴】 (杂名)布帛名。第一布。谓大细布也。义楚六帖二十二曰:“宝林传云:唐言第一布,纺木绵华心为之,即达磨所传之衣七条也。碧里,自师子尊者传与。”宋僧传八(慧能传)曰:“其塔下葆藏屈眴布郁多罗僧,其色青黑,碧缣复夹,非人间所有物也。”

  【屈吒阿滥摩】 (寺名)寺名。译曰鸡园。见“屈屈吒阿滥摩”条。

  【佉吒迦】 (印相)印相名,旋舞之形。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佉吒迦,梵语也,以义译之云。以左右手腕相近,柔耎轮散十指,共于心前,三翻旋舞,心住悦喜观也。”梵Khaṭaka。

  【屈支】 (地名)Kutche,国名。或作龟玆,丘慈。见名义集三。

  【佉啁罗】 (杂名)Kaṭvā,译曰小长床。玄应音义十五曰:“佉啁罗床,此译云小长床,啁竹交反。”

  【鸲路战娜】 (饮食)Kharacchada,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译曰竹黄。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曰:“竹黄者竹内所出。”

  【劬嫔】 (人名)劬嫔陀之略。大臣名。

  【劬嫔陀】 (人名)Kapphina,释迦菩萨因位时,有为劬嫔陀大臣等分阎浮提地为七分,使之无诤事。是菩萨成满般若波罗蜜多之相也。智度论四曰:“问曰:般若波罗蜜,云何满?答曰:菩萨大心思惟分别,如劬嫔陀婆罗门大臣,分阎浮提大地作七分,若干大城小城聚落村民尽作七分,般若波罗蜜如是。”观音玄记下曰:“劬嫔大臣,分阎浮提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诤,是般若满相。”

  【衢】 (术语)又作瞿。衢之声含十名。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言衢十名,羊也、眼也、地也、天也、水也、说也、方也、金刚也、光也、箭也。”俱舍论五曰:“且如古者,于九义中,共立一瞿声,为能诠定量。故有颂言: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

  【瞿波】 (人名)又曰瞿夷。悉达太子第一夫人之名。见“瞿夷”条。

  【瞿波理迦】 (人名)Gopāli,旧称俱迦梨。人名。译曰牛主。见慧琳音义十八。见“瞿伽离”条。

  【瞿波罗】 (异类)Gopāla,又作鸠波罗。夜叉名。译曰守地。孔雀王经下曰:“瞿波罗,梁言守地,大夜叉名也。”又长者之子名。慧苑音义下曰:“瞿波罗,案西方训字,瞿有九义,此中但取地白义。波罗,此云守护也。谓守护心地,守护白法也。”

  【瞿波洛迦】 (杂名)Gopālaka,译曰牧牛经。见玄应音义二十五。

  【瞿翅罗】 (动物)见“瞿枳罗”条。

  【瞿答摩】 (人名)Gautama,释氏五姓之一。见“瞿昙”条。

  【瞿伽离】 (人名)Kokālika,巴Kokāliya,又作俱迦离,仇伽离,瞿迦离,俱迦利。比丘名。译曰恶时者,牛守。提婆达多之弟子。大宝积经二曰:“俱迦利比丘(唐言恶时者)。”慧琳音义二十六曰:“瞿伽离,亦云瞿波离,亦云瞿和离,此云牛守。”

  【瞿伽离谤二圣堕地狱】 (传说)智度论十三云:舍利弗目连遇雨宿陶家。暗中先有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梦失精,晨朝水浴。瞿伽离见之谓二人行不净,三度为佛所呵,不改。遂生疮死,堕于大莲华地狱。杂宝藏经三。杂阿含经四十八。十诵律三十七亦见之。涅槃经二十曰:“瞿伽离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

  【瞿伽尼】 (界名)又作劬伽尼。西大洲名。译曰牛。见“瞿陀尼”条。

  【瞿迦离】 (人名)又作俱迦利,俱迦离。比丘名。见“瞿伽离”项。

  【瞿拉坡】 (杂语)译曰踝。见玄应音义二十一。梵Gulpha。

  【瞿娄达磨】 (术语)Gurudharma,又作窭噜达磨。译曰敬法尊法。比丘尼宜受持之八敬法也。四分律法砺疏一本曰:“瞿娄曰尊,达磨是法,谓八尊法。”百一羯磨二(细注)曰:“窭噜达磨,是尊义,师义,所恭敬义。此字既含多义,为此比来译者,科随其一,于理皆得也。”见“八敬戒”条。

  【瞿卢折娜】 (饮食)药名。见瞿萨旦那项。

  【瞿嚧者那】 (饮食)Gorocanā,药名。译曰牛黄。最胜王经七曰:“瞿卢折娜。”陀罗尼集十曰:“瞿嚧者那。”

  【瞿摸怛罗】 (物名)Gomūtra,译曰牛屎。慧琳音义三十六曰:“瞿摸怛罗,梵语,唐云牛溺。”演密钞一曰:“瞿摩,牛也。乌怛罗,液也。”梵语杂名曰:“屎,梵语亩怛罗。”与牛粪共于清净者用之。见“瞿摩夷”条。

  【瞿摩】 (杂名)译曰牛粪。出于演密钞一。见“瞿摩夷”条。

  【瞿摩帝】 (物名)Gomatī,与瞿摩夷同。

  【瞿摩帝伽蓝】 (堂塔)法显传曰:“僧伽蓝名瞿摩帝。”

  【瞿摩帝河】 (地名)正法念经六十七曰:“有河名瞿摩帝,广半由旬,长三百由旬,入于大海。瞿摩帝名牛也,以多饶牛故,名牛河。”

  【瞿摩夷】 (物名)Gomatī,曰牛粪。密教修法时,于造坛之际涂之。又有为护摩供物之一种,投于炉中者。盖印度吠陀以来,神圣视牛之结果,以其粪为清净者。于祭坛涂之使为清净,其风习入于密教,至于造坛法亦涂牛粪也。大日经疏四曰:“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罗,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为顺彼方俗,以为清净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注曰:“瞿摩夷,乌牛屎是也。”日照译之准胝陀罗尼经曰:“瞿摩夷,唐云牛粪。”演密钞一曰:“瞿摩,牛也。阿夷,粪也。”

  【瞿默】 (人名)又作瞿墨。瞿默目犍连之略。田作人之名。见瞿默目犍连项。

  【瞿默目犍连】 (人名)巴Gopakamoggallāna,田作人之名。能与阿难问答法相。见瞿默目犍连经。

  【瞿默目犍连经】 (经名)佛涅槃后,阿难往田作人瞿默所,彼问比丘有与佛等者否。阿难答以无有此人。且说种种之法相。摄于中阿含经三十六。

  【瞿拏钵剌婆】 (人名)Gunaprabha,又作瞿拏钵赖婆。印度论师名。译曰德光。西域记四曰:“昔瞿拏钵剌婆论师(唐曰德光),于此作辩真等论凡百余部。论师少而英杰,长而弘敏,博物强识,硕学多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毗婆沙论,退业而学小乘。作数十部论,破大乘纲纪,成小乘执着。又制俗书数十余部,非斥先进所作典论。覃思佛经十数不决,研精虽久,疑情未除。时有提婆犀那罗汉。往来睹史多天,德光愿见慈氏,决疑请益。提婆犀那以神通力接上天宫。既见慈氏,长揖不礼。提婆犀那曰:慈氏菩萨次绍佛位,何乃自高?敢不致敬,方欲受业,如何不屈?德光对曰:尊者此言诚为指诲,然我为具戒苾刍,出家弟子,慈氏菩萨受天福乐,非出家之侣。而欲使作礼,恐非所宜。菩萨知其我慢心固,非为法器,往来三返,不能决疑。”

  【瞿毗霜那】 (地名)Govisana,在中印度秣底补罗国东南之国。见西域记四。

  【瞿毗耶】 (人名)Gopā,之转。悉达太子夫人耶输陀罗之称。见“瞿夷”条。

  【瞿婆】 (人名)见“瞿夷”条。

  【瞿萨旦那】 (地名)Kustana,国名。西域记十二曰:“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涣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今之Khotan也。见“于阗”条。

  【瞿沙】 (人名)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三曰:“时菩提树伽蓝有瞿沙(唐言妙音)大阿罗汉者,四辩无碍,三明具足。王将盲子陈告其事,(中略)眼得复明,明视如昔。”又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梵云惧沙,旧云瞿沙,讹也。”又甘露味阿毗昙论之著者。开元录十三曰:“甘露味阿毗昙论二卷,尊者瞿沙(唐言妙音)造,曹魏代译。”

  【瞿沙经】 (经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瞿沙此云妙音,人名也,从人名经也。”

  【瞿师】 (动物)又作瞿支。瞿师罗之略。

  【瞿师罗】 (人名)梵名Ghoṣira,又作具史罗,瞿私罗,劬史罗。巴利语曰瞿私多Ghosita,译言美音或妙音声。中印度憍赏弥国之长者名。归依释尊于瞿师罗园建精含而布施之。见中本起经下西域记五等。

  【瞿师罗园】 (地名)此是长者名也。此翻美音。由过去世作狗子时,以声吠请辟支佛至家供食,故生生中报得好音。是长者身长三尺。佛亦化身为三尺,以化彼。令归正法。西域记云:具史罗,旧云瞿师罗,讹也。城东南不远,有故伽蓝具史罗长者旧园。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立,高二百余丈。如来于此数年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复有如来发爪塔。

  【瞿室[饥-几+夌]伽】 (地名)Gośṛnga,山名。译曰牛角。见释迦志上。

  【瞿私多】 (地名)Ghosita,园名。译曰白牛。翻梵语曰:“瞿私多园,译曰白牛,善见律第十三卷。”又(人名)见“瞿师罗”条。

  【瞿昙】 (杂名)Gautama,旧称瞿昙,俱谭具谭等。新称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称瞿昙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昙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志瞿昙之弟子曰瞿昙,世人称为小瞿昙。为贼所杀(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为两团,咒十月,成一男一女,以瞿昙为姓,又名舍夷。佛本行集经谓净饭六代之祖被射杀,从血块生二茎之甘蔗,次生一男一女,姓为甘蔗,别称为日种,四子移于北,倡释迦姓,其别称日舍夷,佛为甘蔗王īkṣvāku之末,瞿昙乃姓。日种Sūryavaṁsa中之释迦族Śākya,故有此称。舍夷宜为Sāki(释迦之女性名词),又瞿昙之意味,天台以为纯淑。见文句一下。慧苑以为最胜。慈恩以为日炙种,泥土种(二十唯识述记下同上)。法华玄赞九曰:“若毁之曰泥土种牛粪种。”此以Gautama,误为Gomati之名也。

  【瞿昙般若流支】 (人名)Gautamaprajñā-ruci,瞿昙姓。般若流支名。译曰智希。中印度之婆罗门也。元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至洛阳,译诸经论。见续高僧传一(菩萨流支传附),开元释教录六。

  【瞿昙法智】 (人名)Gautama Dharmajñāna,瞿昙姓。法智名。梵名达磨阇那。元魏般若流支之长子,父子相承而习传译。见续高僧传二(阇那崛多传附)。开元释教录七。

  【瞿昙留支】 (人名)瞿昙般若流支之略。

  【瞿昙弥】 (杂名)Gautami,又作俱昙弥。旧称瞿昙弥,憍昙弥,新称答弥,憍答弥。皆以女声呼瞿昙姓之称。经中以为佛姨母之别号。姨母本名摩诃波阇婆提,以姓呼之,时谓之瞿昙弥。法华经劝持品,记佛呼姨母曰乔昙弥。见昙弥条。

  【瞿昙弥记果经】 (经名)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一卷,宋慧简译。即中阿含之瞿昙弥经。

  【瞿昙弥经】 (经名)说依阿难之请而制八法,许瞿昙弥出家。摄于中阿含经二十八。此比丘尼八法也律中皆载之。

  【瞿昙僧伽】 (人名)比丘名。瞿昙僧伽提婆之略。

  【瞿昙僧伽提婆】 (人名)Gautama Saṇghadeva,瞿昙姓。僧伽提婆名。译曰众天。罽宾国人,与慧远竺佛念等共译诸论。见历代三宝记七,梁僧传一,开元录三。

  【瞿昙仙】 (人名)过去世之大仙名。甘蔗王依此仙生出,如上所引十二游经。密教谓为火天之眷属,六火天之一。

  【瞿陀尼】 (界名)Godāniya,旧称瞿耶尼,瞿伽尼。新称瞿陀尼,瞿陀尼耶。在须弥山西方之大洲名。译曰牛货。西域记一曰:“西瞿陀尼洲,旧曰瞿耶尼,又曰劬伽尼,讹也。”玄应音义十二曰:“瞿陀尼,名俱耶尼,或名瞿耶尼,或名瞿伽尼,皆是讹转也。瞿,此译云牛。陀尼耶,此云取与。以多牛市易,如此间用钱帛等。”慧苑音义上曰:“瞿耶尼,具云阿钵唎瞿陀尼Aparagodāniya,言阿钵唎者,此云西。或云钵执忙,此云后。谓日没边处也。瞿,牛也。陀尼,货也。谓以牛买物,如此洲用钱也。”

  【瞿醯】 (书名)译曰念诵。大日经疏四曰:“余如瞿醯中说。”演密钞五曰:“余如瞿醯等者,梵语瞿醯,此云念诵。即指念诵仪也,此未见本。”

  【瞿醯经】 (经名)八家秘录上曰:“瞿醯经三卷(最澄宗叡将来),[廿/(夌*玉)]呬经三卷(空海宗叡云[廿/(夌*玉)]呬耶经三卷),玉呬怛[廿/(夌*玉)]罗经三卷不空译(圆仁惠运将来)。私云:已上三经,是同本异名。”[廿/(夌*玉)]作蕤,非也。梵Guhyatantra。

  【瞿醯檀哆罗经】 (经名)又曰掬呬耶亶怛啰经,[廿/(夌*玉)]呬耶之异名。梵Guhyatāntra。

  【瞿修罗】 (衣服)衣名。圌衣。比丘尼之裙。见“俱苏洛迦”条。

  【瞿耶尼】 (地名)又作俱耶尼。西大洲名。见“瞿陀尼”条。

  【瞿夷】 (人名)Gopikā,又作瞿毗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昙弥)(乔答弥)。译曰明女,守护大地。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太子第一夫人。十二游经曰:“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人。”古来对于悉多太子之妃,其说不一。十二游经为瞿夷。耶惟檀(罗瞿罗女),鹿野。智度论十七为瞿毗耶。耶输陀罗(罗母)。法华文句二上与十二游经之说,皆谓:“未曾有及瑞应皆云罗睺是瞿夷子,涅槃及法华皆云是耶输子。”瞿夷又单称Gopā。译曰守护地,覆障,牛护。亦曰善觉王之女。与耶轮陀罗为同一人。按憍昙弥Gautamī为瞿昙Gautama之女性名词。此瞿昙妃之意也。与耶输陀罗为同人异称明矣(亦称佛姨母)。三妃之说,虽根据三时殿,然三时殿为由于印度之气候而作也。

  【瞿夷本生】 (本生)本起经上谈本生云:昔定光佛出世时有谓为儒童者。闻佛出世,喜行城中,欲以华供养,不得。有一女瞿夷,持七茎青莲花。儒童由瞿夷得华,瞿夷与儒童约为后生妇。儒童者,今之世尊,瞿夷者太子妃也。此为有名之锭光佛授记条。又见宝积经百七。智度论三十五。

  【瞿折罗】 (地名)梵名Gurjjara,国名。在西印度。其首府曰毗罗摩罗城。见西域记十一。

  【瞿枳罗】 (动物)Kokila,又作俱枳罗,鸲[只*鸟]罗。拘枳罗。鸟名。见“鸠夷罗”条。

  【瞿枳罗经】 (经名)俱枳罗陀罗尼经之异名。

  【取】 (术语)取着所对之境界谓之取。爱之异名也。又为烦恼之总名。唯识论八曰:“取是着义。”大乘义章五本曰:“取执境界,说名为取。”胜鬘宝窟中末曰:“取者是其爱之别称,爱心取着,故名为取。”

  【曲齿】 (异类)梵名矩吒檀底之译意。又云施积。十罗刹女之一。形像如天女仙,衣色青,面低伏,前捧香花,长跪而居。为半跏坐。密家以之为西方阿弥陀佛之化身。

  【取次语】 (杂语)草率之语也。又漫浪貌。容易语也。寒山诗曰:“平侧不解厌,凡言取次出。”

  【曲法门】 (杂语)邪曲之法义使世人迷惑之法也。

  【取果】 (术语)见“与果”条。

  【取结】 (术语)取与结皆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能取生死故曰取,又能取执所对之境,故曰取。又烦恼能结缚众生,故谓之结。

  【曲彔】 (术语)又作曲录,曲禄,曲[彔*页]。僧家所用之椅子也。刻木而造,其形屈曲,故云曲彔。正字通曰:“刻木曲彔也。”然则彔为本字,他皆假用也。象器笺十九曰:“曲彔,盖刻木屈曲貌。今交椅曲彔然,故略名曲彔木,遂省木单称曲彔也。”五祖演录曰:“曲彔木头上,不免将错就错。”圆悟录五曰:“三万三千师子座,争及此个曲彔木。”明高僧传六(昙华传)曰:“随分着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彔床。”

  【曲木】 (物名)曲彔木之略。云门录曰:“诸方老秃奴,曲木禅床上坐地,求名求利。”祖英集曰:“曲木据位,知几何?”

  【曲女城】 (地名)西域记五,谓:“羯若鞠若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罗,王号梵授。福智兼备,威震赡部。具足千子,复有百女,皆仪貌妍雅。时有仙人居殑伽河边,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游禽栖集,遗尼拘律果于仙人肩,生芽成大木。经多年所,从定起,欲去其树,恐覆鸟巢,而不敢。时人美其德,号为大树仙人。仙人偶寓目河滨,见王女嬉戏,欲界爱起,染着心生。自诣王所请女。王不得已诺之,仙还。历问诸女,无一应聘者,王惧仙人威,忧愁无措,时诸王女中最幼者,自请当之,解王之患。王喜,令送至仙庐。仙人见而不悦,乃谓王曰:轻吾老叟,配此不妍。王曰:历问诸女,无肯从命者,惟此幼女,愿充给使。仙人怀怒,便恶咒曰:九十九女一时腰曲,形毁弊,毕世无婚。使王往验,果背伛。自是后名曲女城。”梵Kānyakudja。

  【取相】 (术语)取执事理之相之妄惑也。四教仪集注中一曰:“取相惑,三惑皆名取相。观音玄义上云: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槃相,无明取二边相。”智度论四十六曰:“着心取相,菩萨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灭。”

  【取相忏】 (术语)三种悔法之一。

  【取因假设论】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唐义净译。论佛化众生但依假施设之事而宣法要。

  【取与】 (术语)取果与果也。为果之种曰取果,正与彼力而生果,谓之与果。俱舍论六曰:“取果与果,其义云何?能为彼种,故名取果。正与彼力,故名与果。”

  【取蕴】 (术语)取为烦恼之异名,由烦恼而生蕴,由五蕴而生烦恼,故曰取蕴。见“五取蕴”条。

  【取着】 (术语)取所对之法贪着而不离也。涅槃经十七曰:“取著名为凡夫,一切凡夫取于色乃至着识。以着色故,则生贪心。生贪心故,为色系缚。乃至为识亡所系缚。以系缚故,则不得免生老病死忧悲大苦一切烦恼。是故取著名为凡夫。”

  【取支】 (术语)十二支之一。

  【趣】 (术语)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大乘义章八末曰:“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法华文句记曰:“从一至一故名趣。”梵语杂名曰:“趣,迦也。”

  【去此不远】 (术语)谓极乐净土虽称西方十万亿土,然由法味观念上观之,则去此座不远也。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天台观经疏曰:“极乐国土去此十万亿佛刹,一一刹恒沙世界,何言不远?解云:以佛力故欲见即见,又光中现土显于佛顶,一念能缘,言不远也。”善导观经疏二曰:“言不远者,有其三义:一明分齐不远,从此超过十万亿刹,即是弥陀之国。二明道理虽遥,去时一念即到。三明韦提等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

  【趣果无间】 (术语)见“五无间”及“无间地狱”条。

  【去行】 (术语)去秽土之行也。申言之,即为往生净土而修之诸种行也。

  【趣寂】 (术语)二乘人趣向寂灭之涅槃,谓之趣寂。五性中之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也。唯识述记八本曰:“彼趣寂者,心乐趣寂,为此心拘驰流无相,不趣无上正等菩提。”

  【去来今】 (术语)谓过去未来现在也。圆觉经曰:“无起无灭去来今。”苏轼诗曰:“一弹指顷去来今。”

  【去来实有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计过去未来亦如现在实有之外道一派也。法苑义林章第一所谓:“去来实有宗者,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是也。为胜论及时计外道之所计者。又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有部宗亦为此说。

  【呿陀】 (术语)梵文字母也。华严四十二字母中呿陀二字,呿为虚空之义。吴来诗曰:“鸟文映呿陀,器物穷雕锼。”

  【权】 (术语)对于实之语。方便之异名。暂用之而终废之者。

  【权悲】 (杂语)从佛之权智而起之大悲也。秘藏宝钥上曰:“后得权智。”

  【诠辩】 (术语)言诠辩论也。唯识述记序曰:“息诠辩于言蹄之外。”

  【权乘实果】 (术语)真言之十住心中,前九住心名权乘,第十住心为实果。唯识,三论,华严,天台等为权乘之法,佛皆为因位之权佛,真实之佛果,但为第十住心之法身密佛。

  【权大乘】 (术语)大乘之中,分权实之二,立一切皆成佛之宗,为实大乘,不然者为权大乘。盖华严天台等为实大乘,法相三论为权大乘也。但此判为华严天台自己所说,而法相三论无首肯者。

  【权方便】 (术语)佛菩萨一时济度众生之权谋为权,其方法,能适于便宜,为方便。无量寿经上曰:“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最胜王经一曰:“或时见有般涅槃者,是权方便。”净影大经疏曰:“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

  【全分戒】 (术语)于五戒乃至具足戒等全分受持之戒也。

  【全分受】 (术语)受全分戒也。

  【权关】 (譬喻)权设之关门,譬佛假设方便之诸教。二教论上曰:“壅权关以税驾。”

  【权化】 (术语)佛菩萨以通力权现种种之身,种种之物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权化作此城。”义林章七末曰:“权示化形。”教行信证文类序曰:“权化仁齐救济苦恼群萌。”

  【权机】 (术语)实机之对,当佛说法,正听受其法之对机不现时,则对于其非正所被之机根而说法,此对告众,为权假之机根,故云权机。

  【权迹】 (术语)谓自久远实成之本地所现之权化垂迹身。八相成道之释迦如来是也。对实而云权,对本而云迹。玄义十上曰:“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

  【全加】 (术语)又云全跏。见“全跏趺坐”条。

  【全跏趺】 (术语)全跏趺坐之略。

  【全跏趺坐】 (杂语)结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别,交叉两足而置两膝上,为全跏趺坐,置一足于一方之膝谓之半跏趺坐。见“结跏趺坐”条。

  【权教】 (术语)华严天台等一乘家所判,以法相三论之三乘教为权教,以自宗之一乘教为实教。又就天台所立之四教而判之,则以藏通别之三教为权教,以圆教为实教。

  【权理】 (术语)偏于一方之理也。权假之理。

  【权门】 (术语)方便门也。

  【权谋】 (杂语)方便之异名。应于便宜而假施设事物也。文句记二下曰:“应物施设,故名为权。顺宜制立,故名为谋。有权之谋,故云权谋。”辅行三之四曰:“谋谓谋度,此是不谋而谋,故曰权谋。”

  【权巧】 (杂语)如来之权谋,巧协于时机也。灵芝弥陀经疏上曰:“权巧赴机,行法非一。”

  【全身入塔】 (术语)不火化而全骸入于塔中者。四葬中之埋葬也。佛者虽以火化为本,而因法华多宝塔中有全身舍利及迦叶鸡足山入定,往往埋葬。

  【全身舍利】 (术语)佛舍利有全身碎身之二种。见“舍利”条。

  【权实】 (术语)适于一时机宜之法名为权,究竟不变之法名为实。止观三下曰:“权谓权谋,暂用还废,实谓实录,究竟旨归。”权实之判,虽涉于诸法,通于诸宗,而独天台于其本经方便品之方便名下,立权实之四句,十双之权实,三种之权实,以极精微。其中就诸法之事理与如来之智及所说之教法而定权实,最为枢要。

  【权实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明三乘权教即一乘实教之不二之理。法华文句三下曰:“若双照,则权即是实,实即是权,虽二而不二。”又见十不二门指要钞下。

  【权实二教】 (名数)如来以权智初开三乘之教为权教,后示一乘之理为实教。如此开会之妙用,悉为权智所使然。就四教而判之,则藏通别之三教为权教,圆教之一为实教。若就华严之五教而判之,则顿教已下皆权教,如法相三论者,止于天台通教,华严始教之分,故贬之为权教权大乘,以我而称实教实大乘。玄义一下曰:“大悲顺物,不与世诤,是故明诸权实不同。”文句一上曰:“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止观三下曰:“一明大小,二明半满,三明偏圆,四明渐顿,五明权实。”

  【权实二智】 (名数)诸法既有权实之二法,达于其权法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达于其实相之一理,为如来之实智。开三显一之如来善巧者,权智之妙用,故本经方便品赞叹二智中,独置重权智也。玄义三上曰:“前来二十种智,不出权实二智。如经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悉具足,即总束前来诸权智也。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是总束前来实智也。”同三下曰:“对二谛境明智者,权实二智也。”同二上曰:“佛法不出权实,是法甚深妙,难见难可了。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即实智妙也。及佛诸余法亦无能测者,即佛权智妙也。”

  【筌罤】 (譬喻)又曰筌蹄,筌者取鱼之具,罤者取兔之网,以喻方便门及言语文句等实现实义之用具。罤,或作蹄。乃假借也。玉篇曰:“罤,兔网。”法华文句一曰:“若微若着,若权若实,皆为佛道而为筌罤。”起信论义记序曰:“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

  【全提】 (术语)完全提起宗门之纲要也。碧岩第二则垂示曰:“历代诸师全提不起。”无门关颂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

  【全威】 (杂语)于大小皆注全力也。涅槃经曰:“如大师子杀香象时皆尽其力,杀兔亦尔,不生轻想。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及一阐提演说法时,功用无二。”

  【权现】 (术语)同于权化。自本地权现垂迹之化身也。最胜王经七曰:“世尊金刚体,权现于化身。”

  【权应身】 (术语)见“真实身”条。

  【筌鱼】 (譬喻)能诠之经文,譬以筌,所诠之义理,比以鱼。

  【权者】 (术语)佛菩萨以通力而现之假身也。又云化者,权化,大权等。止观十下曰:“佛日初出,权者引实,闻法即悟。”

  【诠旨】 (术语)依诠谈旨谓为诠。废诠谈旨谓为旨。是法相宗之名目也。

  【权智】 (术语)达于诸法之实相,为如来之实智,达于诸种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实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于权智。见“权实”条。密教以胎藏曼荼罗之心莲华台为实智,八叶之开敷为权智,大日经二曰:“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同疏六曰:“权智不思议者,具存梵本者,应云智方便不思议。(中略)智谓心莲华台具足,权谓华叶开敷,二种具不思议,故云希有也。”

  【权智实智之一心三观】 (术语)如来所证之一心三观,为实智之一心三观,如来所说之一心三观,为权智之一心三观。以本迹二门配之,则迹门法华,当于权智之一心三观,本门法华,当于实智之一心三观。

  【犬】 (譬喻)多用于譬喻。

  【犬逐块】 (譬喻)无知之人见果而不求因,如犬追块而不逐投之之人。淫槃经二十五曰:“一切凡夫,惟观于果,不观因缘,如犬逐块不逐于人。”

  【劝茶】 (杂语)劝吃茶也。禅苑于食后,有向人劝茶之礼。见象器笺十。

  【劝持品】 (经名)法华经卷第五,第十三品之名。品之前半说诸菩萨比丘等奉佛命受持法华而弘通之,品之后半,佛更说诸菩萨劝人受持弘通,故云劝持品。前半为持,后半为劝持也。

  【劝导第一】 (故事)劝发化导人,佛弟子中以优陀夷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善能劝导,福度人民,所谓优陀夷比丘是。”

  【劝发】 (术语)劝人使发佛道之心也。

  【劝发品】 (经名)普贤菩萨劝发品之略。法华经第八卷,第二十八品之名。说普贤菩萨自东方来,以种种胜事奖发持经人之心。

  【劝发诸王要偈】 (书名)一卷,龙树撰,刘宋僧伽跋摩译。与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及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同本,说种种之劝诫。

  【劝化】 (术语)观人使寄附净财于三宝也。又劝人使转邪入正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宽仁博识,善能劝化。”俱舍论十二曰:“劝化令修十善业道。”天台戒疏上曰:“劝化人受戒功德,胜造八万四千宝塔。”

  【劝化帐】 (物名)募集净财之帐簿。

  【劝诫】 (术语)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大判一代教,则经藏者劝门也,律藏者诫门也,乃至诸恶莫作者诫门也,众善奉行者劝门也。文句五下曰:“依三昧断德则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则有说法。智断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断,还从劝诫两门入。劝即为人悉檀,诫即对治悉檀。此二悉檀为第一义悉檀而作方便。如来初欲劝门拟宜众生,令众善奉行,成就十力无畏一切种智,而众生不堪。次欲以诫门拟宜,令诸恶莫作,证大涅槃,而众生不堪。无机息化,故知念用大乘,祇是劝诫两悉檀,神通智断耳。”

  【劝诫王颂】 (书名)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之略名。

  【劝进】 (术语)劝诱策进人之善根功德也。观无量寿经曰:“赞叹行者,劝进其心。”法华经信解品曰:“初不劝进说有实利。”

  【劝进学道经】 (经名)进学经之异名。

  【劝门】 (术语)劝诫二门之一。劝善行之教也。百论疏上中曰:“佛法大宗唯诫与劝,恶止明诸恶莫作,谓诫门也。善行则众善奉行,明劝门也。”

  【劝请】 (术语)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尊也。其劝请分四方为四种。各随其修法之方角,而劝请其方面之善众也。最胜王经三曰:“劝请诸佛转大法轮。”十住毗婆沙论五曰:“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弘明集三十四(净经子)曰:“劝请者,慇懃之至意也。”

  【劝请神分】 (术语)五种神分之一。见“神分”条附录。

  【劝汤】 (杂语)以汤为劝也。禅林食后有劝汤之礼。

  【劝缘】 (杂语)劝有缘之人而使寄附净财也。

  【劝转】 (术语)三转法轮之一。于苦集灭道之法,如其次第,劝知断证修也。见三藏法数九。

  【缺漏】 (术语)戒如堤防,以防比丘之过,因而不守戒谓为缺。因不守戒而过失漏于外谓为漏。法华经方便品曰:“于戒有缺漏。”

  【鹊巢和尚】 (人名)鸟巢禅师之别称。

  【阙过】 (术语)对于支过而言。因明作法中或不陈言,又虽陈言而义有所阙之过失也。

  【却来】 (术语)与却入同。洞家之举唱向正位(从假入空)为向去,自正位来偏位(从空出假)为却来。

  【却来首座】 (职位)虽大方之尊宿,若住持能以礼致之,亦可充此职。是云退位为人。退位为人谓之却来首座。却来者,洞家之奉唱。向正位为向去,自正位来偏位,为却来。祖庭事苑八曰:“首座即古之上座也,梵语悉替耶,此云上座。(中略)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今禅门所谓首座者,即其人也。必择其己事已办,众所服从,德业兼备者充之。”【却来首座】(杂语)为大方之尊宿人退位而就首座之职也。

  【悫摩】 (人名)见“懿摩弥”条。

  【却入生死】 (术语)菩萨却来生死海而济度众生也。文句记五中曰:“却入生死之说,惊入火宅之喻。”大部补注六曰:“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吾又恣心入诸尘劳生死之内。”

  【却温神咒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在竹林精舍时,国内疫气猛盛,会中众亦多仆者。阿难因问温气疫毒却离之法。佛为说其教。此经日本收于续藏经。

  【鹊园】 (地名)广弘明集二十内典碑铭集序曰:“鹊国能诱,马苑弘宣。”案经论中不见鹊园之语,是阿输迦王之鸡雀寺,一称为雀园,故取其音之同似造为鹊者与。鹊园即竹林也。梵具名Veṇuvana kārṇdaka nivāpa。Kāranda为鹊,故译竹林鹊园,书萧条鹊封之处。非园为鹊栖。下句之马苑,即汉之白马寺也。

  【裙】 (衣服)旧称泥洹僧,涅槃僧。新称泥缚些那,泥伐散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于腰部者。十三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言裙,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缁,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那,唐言裙。”寄归传二曰:“四部之殊,以着裙表异。一切有部则两边向外双褶,大众部则右裙蹙在左边,向内插之,不令其堕。西方妇女着裙,与大众部无别。上座正量制亦同之,但以向外直翻傍插为异,腰绦之制,亦复不同。”比丘尼之裙,梵名俱苏洛迦,译曰篅衣。缝两端而为圆形者。见“俱苏洛迦”条。

  【群机】 (术语)诸机类也。最胜王经十曰:“八种微妙,应群机。”归敬仪上曰:“统群机大小。”

  【群类】 (术语)群者众生也,有情之种类数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天人群生类。”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大士亲爱,展转流布,则群类普沾。”

  【群萌】 (术语)如言群生。萌者,草木始发芽未冥昧之貌。因而以喻众生之盲昧。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无量寿经上曰:“光阐道教,欲拯群萌。”

  【群迷】 (术语)许多迷惑之众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于火宅。”

  【群牛譬经】 (经名)佛说群牛譬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以群牛譬好比丘,以驴譬恶比丘。

  【群生】 (术语)许多之众生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无量寿经上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

  【群生海】 (譬喻)教行证文类二曰:“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

  【群疑论】 (书名)释净土群疑论之略称。宋僧传谓之决疑论。七卷,唐千福寺怀感撰。其注解有探要记十四卷,钞二十卷。

  【群有】 (术语)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众生之果报名为有。业疏一上曰:“唯此僧宝,下济群有。”济缘记一上曰:“下济群有,六道福田故。言群有者:正报即四生,依报则三界,开为九有二十五有。”

  【裙子】 (衣服)与单言裙者同。子者助字。


  【然灯】 (仪式)燃灯烛也。无量寿经下曰:“悬缯燃灯,散花烧香。”又(佛名)见然灯佛项。

  【然灯佛】 (佛名)梵名Dipaṁ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买五华之莲,以供养佛,发布于泥,令佛蹈之,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心地观经一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摩纳Mānava译儒童)。

  【燃灯佛】 (佛名)见“然灯佛”条。然燃通。

  【然灯经】 (经名)施灯功德经之异名。

  【染】 (术语)常曰染垢染污,不洁不净之义。谓执着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也。

  【染爱】 (术语)于情欲之境浸染爱着,贪欲之烦恼也。智度论十七曰:“我得涅槃味,不乐处染爱。”

  【染爱王】 (明王)瑜祇经有爱染染爱两品,两品皆说爱染王之三摩地。凡染爱爱染之名字或为各别之训释,或为同一之释,又就两品所说之尊体而同异之传不同。瑜祇经拾古钞上曰:“染爱王,成事智释迦独入火宅中,与众生染爱故。”又曰:“染爱王两头二臂,爱染王一头六臂。”义决曰:“如来虽已离于爱染,由美巧故,诸佛爱念,如世恩爱,不相舍离。”大教王仪轨上曰:“善以最上敬爱法,普能敬爱一切佛,大爱心亦不舍魔,此即金刚菩萨。”秘藏记末曰:“染爱,定慧均等,互相摄入,摄持不离,曰爱染也。”参照爱染条。

  【染法】 (术语)谓与无明相应之法,由无明而起之法。即三界所有之事法是也。染者染污之义,染污真性使不清净,故名。

  【染海】 (譬喻)染污之海,爱欲谓之染。性灵集八曰:“飘荡染海,随众缘以起灭。”

  【染恚痴】 (术语)又云淫怒痴,贪瞋痴。染者贪欲,恚者瞋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烦恼也。无量寿经下曰:“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染界】 (界名)谓娑婆世界,以染污之事多故也。四教仪集解下曰:“染污事多,故云染界。”

  【染净】 (术语)爱着之念及所爱着之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门指要钞下曰:“以在缠心变造诸法。一多相碍,念念住着,名之为染。以离障心应赴众缘。一多自在,念念舍离,名之为净。”

  【染净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无明法性之二法,不二一如之义门也。

  【染净衣】 (术语)五识四种所依之一。

  【染色】 (杂语)谓僧衣之色也。以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染之故也。见“袈裟”条。

  【染污】 (术语)烦恼也。烦恼为染污真性者。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名为染污。”

  【染污无智】 (术语)二无知之一。三乘所通断者,见思之烦恼也。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文句记一曰:“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

  【染污意】 (术语)第七识之异名。以七识为迷染之根本,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烦恼俱起,缘八识之见分而生我执故也。

  【染习】 (术语)浸染恶气,熏习于他。

  【染心】 (术语)爱着之心,淫欲之心。行事钞中一之四曰:“僧祇云:可畏之甚无过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毗尼,闻声起染亦尔。”

  【染衣】 (杂名)僧衣也以木兰色等之坏色染衣故也。名义集七曰:“大论云: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

  【染缘】 (术语)为招惑与业生死苦果之缘者,真如之水依此染缘之波而起生死之波也。

  【染着】 (术语)爱欲之心,于外物浸染执着而不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智度论十二曰:“此六波罗蜜,能令人度悭贪等烦恼染着大海,到于彼岸。”

  【禳日蚀】 (修法)日蚀之时,为除灾厄而祈祷也。

  【禳月蚀】 (修法)月蚀之时,以除去灾厄之目的而为祈祷也。

  【攘那跋陀罗】 (人名)Jñānabhadra,译曰智贤。波头摩国人。见开元录七。

  【饶舌】 (术语)多言也。隋书曰:“齐时谣云:饶舌老母不得语。”吴越备史曰:“僧延寿告王曰:长耳和尚,定光佛应身也。王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延寿饶舌。”传灯录曰:“闾丘公牧台州,乞丰干一言。曰到任后谒文殊普贤,在国清寺执爨涤器者,寒山拾得是也。闾丘访之,见二人,致拜。二人笑曰:丰干饶舌。”

  【饶王】 (佛名)佛名也。见饶王佛项。

  【饶王佛】 (佛名)Lokeś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世自在王佛,后谓世饶王佛。饶者即自在之义,同名异译也。同经惠远疏曰:“世饶王佛者,世自在王佛之别名也。”阿弥陀佛向于此佛而立四十八愿。

  【饶益】 (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饶益有情发心】 (术语)见“三发心”条。

  【饶益有情戒】 (术语)三聚净戒之一。

  【绕佛】 (术语)西天之法。旋绕长上,表恭敬爱慕之意也。西域记二曰:“随所宗事多有旋绕,或唯一周,或复三匝。”释氏要览中曰:“绕佛亦云旋绕,此方称行道。(中略)归敬至也,唯佛法右绕。”法华经曰:“头面礼足,绕佛三匝。”

  【绕塔】 (术语)右绕佛塔也。归敬之意。同于绕佛。

  【绕塔功德经】 (经名)右绕佛塔功德经之略名。

  【惹】 (术语)Ja,又作社、阇。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为一切法生不可得义,超老死之声,由Jāti(生),Jāra(老)释之。金刚顶经曰:“惹字门一切法生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惹字时,是超老死声。”

  【惹那】 (杂语)Jñāna,译曰智。大日经疏十三曰:“萨末啰Smara(忆念也),惹那Jñāna,智也,言尚忆此智也。”菩提心义十曰:“阇那,此正言智。是分别根生义。”

  【惹那跋陀罗】 (人名)Jñānabhadra,译曰智贤。南海波陵国人,译涅槃后分经二卷。见开元录九。

  【惹那战达罗】 (人名)Jñānacandra,译曰智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热病】 (杂名)见“九病”条。

  【热恼】 (术语)逼于剧苦而身热心恼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热时炎】 (杂语)阳炎也。炎热时,远望旷野,则风尘映日光,生一种之幻影。谓之阳炎。亦曰野马。渴鹿或无智之人,见之为水。以喻一切有为法之虚假不实。智度论六曰:“焰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涅槃经二十曰:“如热时灾,愚痴之人,谓之为水。”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热时灾如呼声响。”见阳焰条。

  【热铁地狱】 (界名)以热铁所造之地狱也。智度论十六曰:“热铁地狱,纵横百由旬,驱打驰走,足皆燋然。”

  【热铁轮】 (术语)五灯会元曰:“世尊说大集经,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

  【人】 (术语)欲界所属之有情,思虑最多者,过去戒善之因,感人伦之果,现前之境界是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言人者,多思虑故名之为人。”大日经一曰:“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大乘义章八末曰:“依涅槃,以多恩义,故名为人。人中父子亲戚相怜,名多恩义。”止观四曰:“作意得报名为人。”

  【仁】 (杂语)指人之称。见“仁者”条。

  【人宝】 (术语)佛为人中之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熟闻人宝不敬承。”注云:“肇曰: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天人者岂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人乘】 (术语)五乘之一。谓五戒之教。乘此以生于人趣也。

  【仁祠】 (术语)佛寺也。佛祖统纪三十五曰:“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释门正统三曰:“精舍所踞,号曰仁祠。”

  【人道】 (界名)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之道途,曰人道。业报差别经曰:“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妙行,故生人道。”

  【人定】 (杂名)初更三点,即亥时也。

  【人法】 (术语)人为受教之众生,法为佛之教法。又一切之有情数曰人,一切之非情数曰法。

  【人非人】 (天名)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法华文句二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又天龙等八部众之总称,以彼等本非人而诣佛所皆现人体也。舍利弗问经曰:“八部皆曰人非人。”法华经义疏二曰:“人非人者,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变作人形来听说法,故云人非人也。”

  【人鬼】 (杂语)人间与鬼类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之恶,着于人鬼。”

  【人华】 (术语)就七方便人之法而言,谓之人。就三草二木之喻而言,谓之华。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人吉遮】 (杂语)吉蔗为人之所作者。

  【人记品】 (经名)授学无学人记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说学无学之圣人授与成佛之记者。

  【人间】 (杂语)住于人界者。即人类是也。法华经法师品曰:“生于此人间。”

  【人间界】 (界名)与人间,人界同,间即界之义。

  【人见】 (术语)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楞伽经三曰:“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得增上慢空见。”

  【人界】 (界名)人类为十界之第五,故曰人界。界者差别之义。

  【人空】 (术语)又名生空、我空,二空之一。观人为五蕴之假和合,又为因缘所生,知中无常一之我体,故云人空。证此人空之理因而断一切烦恼,终得涅槃果,是乃小乘之至极也。又大乘立一切法有真如性,空人我之执者,言人空之显真如也。孔目章三曰:“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唯识述记一本曰:“智缘空起为所由门,显二真如名二空理。(中略)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

  【人空观】 (术语)了人空之理之观法也。

  【人林】 (杂语)人树之林也。阿毗昙论一曰:“人林果形如人。”

  【人莽娑】 (杂名)见“摩娑”条。

  【人命不停】 (杂语)人命无常也。涅槃经二十三曰:“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住恶法?”

  【人命第一】 (术语)智度论十三曰:“一切宝中,人命第一。”

  【人鸟】 (杂名)人与鸟也。显密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人牛俱妄】 (譬喻)十牛之一。

  【人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

  【人人本具】 (术语)言人人本来具足佛性也。

  【人身】 (术语)人界之生也。梵网经序曰:“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涅槃经二十三曰:“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人身牛】 (譬喻)无闻无智者名为人中之牛。智度论五曰:“无闻亦无智,是名人身牛。”

  【人生】 (术语)鞞婆沙论问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尝言及,其云佛经说初生人云云,今见阿含经。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光,飞行自在。因地肥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体重无光,日月始生。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婆罗灭没,复生粳米。食彼米故,方分男行、女相行、不净行,云云是也。见余冬序录。

  【人师】 (术语)为他人之师者。梵网经下曰:“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止观五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师国宝,非此是谁?”又对于佛菩萨等大导师称寻常之师家曰人师,谓凡人之师家也。

  【人师子】 (术语)Nṛsiṁha,佛之称号。佛于人中最勇雄,犹如师子也。智度论八曰:“佛名人师子。”

  【人树】 (术语)人林之树也。见“人林”条。

  【人四依】 (名数)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于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三贤四善根),二须陀洹(即预流果),斯陀含(即一来果)之人,三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于大乘之位次,诸说不同。天亲之涅槃论以初地为初依,六七地为二依,八九地为三依,第十地为四依。天台法华玄义五通地前为初依,初地至五地为二依,六七地为三依,八九十地为四依(是依别教),又五品六根为初依,十住为二依,十行十回向为三依,十地等觉为四依(是依圆教),又慈恩弥勒上生经疏上以地前为初依,初地至六地为二依,七八九地为三依,第十地为四依。异说甚多。

  【仁塔】 (堂塔)佛塔也。如言佛寺曰仁祠,佛曰仁仙也。是因释迦译作仁故。

  【仁体】 (术语)与人体同。经论中,呼同辈常曰仁或仁者。

  【人天】 (术语)人趣与天趣也。

  【人天乘】 (术语)诸宗通途,五乘之一(五乘有通别二种),见“五乘”条。

  【人天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第一。见“五教”条。

  【人天胜妙善果】 (术语)谓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报也。对于他四恶趣而言,故曰胜妙之善果。

  【人天眼目】 (书名)六卷,宋智昭著。集禅宗诸家之要义。

  【人天致敬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七,使天恭敬念佛行者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行,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人头幢】 (物名)梵云坛荼Danda,幢上置人头者,琰摩王之三摩耶形也。见“檀拏印”条。

  【仁王】 (杂语)佛之尊称。佛号能仁,又为法王,故称曰仁王。又仁王经之仁王,指十六国国王而言。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之略称。

  【仁王般若经】 (经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仁王般若念诵法】 (经名)一卷,不空译。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详略不同。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解释仁王经所说之陀罗尼。

  【仁王般若五坛法】 (修法)设五个坛供养五大力菩萨即五大明王之法也。是仁王经之佛说。

  【仁王供】 (修法)供养仁王经之法会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称仁王经。见“仁王经”条。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名仁王仪轨,仁王般若仪轨等。说念诵仁王经之秘密作法。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二卷,罗什译。略称仁王经。见“仁王经”条。

  【仁王会】 (行事)仁王经护国品说若国有灾难,设百座讲座讲赞仁王经,可以禳之。唐代宗朝将不空三藏新翻之仁王经行百座仁王会,祈雨有验,是为仁王会之始。

  【仁王讲】 (行事)讲赞仁王经之法会也。

  【仁王经】 (经名)有二本。旧本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新本为不空译,题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二卷。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古来以之为护国三部经之一,公私皆为禳灾祈福读诵之。玆将本经各家之注述及关于本经之著作列之如下:仁王经疏六卷,隋吉藏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仁王经合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明道霈合,仁王经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成莲合,仁王经疏,七卷,唐良贲述,仁王经疏六卷,唐圆测撰,仁王经疏法衡钞六卷,唐遇荣集,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宋善月述,注仁王经疏科一卷,宋净源录,仁王经疏四卷,宋净源撰集,仁王经科疏科文一卷,明真贵述,仁王经科疏悬谈一卷,明真贵述,仁王经科疏五卷,明真贵述。

  【仁王经八喻】 (名数)一,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神本者神髓根本也,般若明一切众生心识之实相,故称心识之神本,是实相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是也。二,一切国王之父母,般若生王慧解之心,故称国王之父母,是观照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众生少离法是也。三,神符,是依般若而能达实相之境界,故能伏天魔外道,是世出世之善根,皆能守护,故譬以神符,新译经言能镇毒龙诸恶鬼神是也。四,辟鬼珠,般若能辟鬼神之难,故名辟鬼,新译经以与上之神符摄而为一。五,如意珠,能称人心之所求,而使满足,故譬以如意珠,新译经言摩尼宝体具众德,能遂人心,所求满足,能应轮王,名如意珠是也。六,护国珠,般若之力,能拂七难,使国土安稳,故名护国珠,所以为镇护国家之经也。七,天地镜,般若能照一切众生之迷闇,故称天地镜,新译经言若于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是也。八,龙宝神王,依于此经能得甘雨,故称为龙宝神王,新译经言能令难陀跋难陀等诸大龙王降霪甘雨,润泽草木是也。神符以下六种之功德者,文字般若也。见仁王经受持品,天台疏下,嘉祥疏六,良贲疏下。

  【仁王经法】 (修法)读仁王护国般若经,而修之祈祷法也。日月,星辰,火水,大风,灾旱,兵贼七难兢起时,则行此法,亦有平生修行之者。

  【仁王经仪轨】 (书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之略名。

  【仁王念诵法】 (经名)仁王般若念诵法之略称。

  【仁王菩萨】 (菩萨)仁王经所说之五大力菩萨也。

  【仁王陀罗尼】 (经名)与仁王咒同。

  【仁王陀罗尼释】 (书名)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之略称。

  【仁王咒】 (经名)仁王经所说之陀罗尼也。新本在奉持品。

  【仁王尊】 (菩萨)或作密迹菩萨,密修力士,执金刚神,那罗延金刚。寺门左右所置之阿吽二像也。

  【人我】 (术语)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谓之我之相,人我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六祖坛经曰:“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为离欲尊。”

  【人我见】 (术语)二我见之一。我为常一主宰之义,人固执有常一之主宰者,曰人我之见。

  【人无我】 (术语)二无我之一。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其中无真实之我体,故云人无我。

  【人无我智】 (术语)二无我智之一。

  【人仙】 (术语)佛之德号。佛是人中之仙也。涅槃经二曰:“远离于人仙,永无有救护。”

  【人仙经】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同本。

  【人相】 (术语)见“四相”条。

  【人雄师子】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譬其之雄健也。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人药王子】 (本生)昔阎浮提摩醯斯那王时,夫人生一子,诸病人触之即愈,故字曰人药。如是千岁中治病。后命终。碎其死骨涂身则瘥。人药王子即今之释迦佛是也。见菩萨藏经下,经律异相三十二。

  【人因】 (术语)为人生原因之行为也。生享尊贵者,施惠普广,敬礼三宝及长者,忍辱不瞋,柔和谦下,博闻经戒故也。又布施贫穷,持戒不犯十恶,忍辱不乱精进劝化,一心奉孝尽忠,故具大富,长寿,端正,威德。受卑贱之生者,憍慢,刚强,不恪,放逸,不礼事三宝,盗窃以为生活,负债不返纳故也。至诚不欺,诵经护戒,使人远恶就善,不求人之长短,则口气香洁,身心安乐,为人所称誉,决不受诽谤。至诚无而欺人,于众中骂詈说法者,见诸同学轻蔑,不见他事而作过为斗乱两舌,则常受诽谤及憎恶,形丑恶而心意不安,常怀恐怖。勇猛,忆念,梵至三胜生于人天。释氏要览曰:“人因。(中略)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意妙行,故生人道。”

  【人有】 (术语)七有之一。

  【仁者】 (术语)又单称仁,呼人之敬称。大日经疏四曰:“梵音尔你,名为仁者。”法华经序品曰:“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中庸曰:“仁者人也。”

  【人执】 (术语)又云我执。不了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固执有常一之我体也。菩提心论曰:“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

  【人中分陀利华】 (术语)佛之德号。涅槃经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华。”分陀利华译为白莲华,又名念佛者之称。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人中牛王】 (术语)佛之德号。佛如有大力之牛王也。涅槃经十八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龙王,人中丈夫。”

  【人中三恶】 (名数)指一阐提与诽谤大乘者,及犯四重禁者而言。

  【人中师子】 (术语)天竺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独步诸国,世人号曰人中师子。见治禅经后序。又,称佛为人师子。见智度论八。

  【人中树】 (术语)诸佛之身业能除世人之热恼,故曰人中之树。仁王经中曰:“法王无上,人中树,普荫大众。”

  【人中尊】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尊最胜也。法华经序品曰:“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仁尊】 (术语)佛之德号。释迦译言能仁,故名。

  【人尊】 (术语)佛之德号。言人中之尊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人尊说六度无极。”

  【荏】 (人名)古圣王之名。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圣王名荏。”经注曰:“荏,晋言大眴,音如锦反。”

  【忍】 (术语)Kṣā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忍波罗蜜】 (术语)见“波罗蜜”条。

  【忍不堕恶趣】 (杂语)至于忍位,则不再堕于恶趣也。

  【忍地】 (术语)无生法忍之悟地位也。大集经九曰:“是人不久得忍地。”

  【忍法】 (术语)七贤位之第六,四善根之第三位名也。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而不动之智,谓之忍,其智谓之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忍法。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

  【忍法位】 (术语)忍法为声闻人进趣之位名,故云位。见忍法项。

  【忍行】 (术语)忍辱之行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以忍调行摄诸恚怒。”

  【忍行五德】 (名数)行堪忍,则有无根,无呵,众人爱,有好名,生善道之五德也。

  【忍加行】 (术语)四加行之一。见“加行位”条。

  【忍界】 (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译曰堪忍,又译忍。以此界之众生而堪忍于恶故也,又以菩萨于此土忍恶而为教化故也。见“堪忍世界”条。

  【忍铠】 (术语)忍辱者,能防一切之外难,故譬以铠。智度论十曰:“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

  【忍力】 (术语)忍辱之力也。法华经序品曰:“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忍辱】 (术语)梵语羼提Kṣā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

  【忍辱波罗蜜】 (术语)六波罗蜜之一。见“波罗蜜”条。

  【忍辱波罗蜜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三位,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主三忍,梵号乞叉底波罗蜜多,密号帝利金刚。肉色,着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无名小二指,余屈,为刀印,坐赤莲上。

  【忍辱草】 (植物)生于雪山之草名。涅槃经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

  【忍辱地】 (术语)有生法之二忍。生忍者,忍有情瞋骂捶打等之凌辱也。法忍者,忍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之非情祸害也。于此二法能安然不动,故名忍辱地。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

  【忍辱经】 (经名)罗云忍辱经之略称。

  【忍辱铠】 (譬喻)忍辱能防一切之外难,故譬以甲铠。法华经劝持品曰:“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

  【忍辱太子】 (本生)昔毗婆尸佛时,波罗捺国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医云:应以不瞋人肉为药。太子自念我生来不瞋,因名忍辱,可充此药。国中设有不瞋者,岂可以彼救我亲耶?遂自割肉充药,父母病即愈。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二,经律异相三十一。

  【忍辱仙】 (术语)释迦如来,于因位为忍辱仙,修忍辱之行,为歌利王支分其身。证道歌曰:“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忍辱衣】 (衣服)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遂为袈裟之总名。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也。”释氏要览上曰:“如幻三昧经袈裟名忍辱铠。”

  【忍善】 (术语)忍耐而为善事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

  【忍水】 (术语)譬忍德之深广似水。大集经四十七曰:“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满。”

  【忍调】 (术语)以忍心调伏瞋恚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以忍调行摄诸恚怒。”

  【忍土】 (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译曰忍,又云堪忍世界。见“娑婆”条。

  【忍陀罗尼】 (术语)四陀罗尼之一。见“陀罗尼”条。

  【忍位】 (术语)七善根中忍法之位也。见“忍法”条。又总谓证真理之位,忍者心住于真理而不动也。又仁王经所说五忍之位也。宋高僧传不空传曰:“测其忍位莫定高下。”

  【忍仙】 (术语)忍辱仙人也。佛,往昔为仙人行忍辱时,为歌利王支分身体。

  【忍智】 (术语)慧心安于法,名为忍;于境决断,名为智。小乘有部之说,忍为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之观知,属于因;智为解脱道之观智,属于果。成实及大乘,忍智皆通。但就义而分之,则始观名忍,终成名智。俱舍论二十三曰:“忍智者,忍是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具二次第理定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依如毗昙断见谛惑,忍为无碍,智为解脱。成实法中一切治道通名为忍,通名为智。以心安法故通名忍,决断无着故通名智。大乘法中忍智亦通,加说五忍从始至终。二谛智等通初及后,随义具分非无义异,始观名忍,终成名智。”

  【任病】 (杂语)圆觉经所说四病之一。见“四病”条。

  【认名认体异】 (术语)见“二宗”条。

  【纴婆】 (植物)Niṁba,又作任婆,赁婆。树名。玄应音义二曰:“纴婆,古文任同。如林如深二切,树名也。叶若可煮为饮,治头痛也。如此间苦楝树也。”同二十四曰:“赁婆果,女鸩反,形如此苦楝树也。”俱舍颂疏业品六曰:“从赁婆种赁婆果生,其果大小,如苦楝子,其味极苦。”

  【纴婆虫】 (动物)食纴婆树之虫也。涅槃经三十二曰:“无智人乐生死,如纴婆虫乐纴婆树。”作维婆虫者误。

  【刃叶林】 (术语)又云剑叶林。十六游增地狱中鉾刃增三种林之一。见“地狱”条。

  【任运】 (术语)犹言自然,任法之自运动,而不加人之造作之义也。行事钞上二之一曰:“人所至处任运界起,故曰自然也。”同资持记曰:“不假造作故曰任运。”止观五曰:“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

  【认贼为子】 (譬喻)认自家之妄想,为真正之悟见,以是譬之。楞严经一曰:“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圆觉经曰:“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日本佛教】 (故事)日本慧若所著释迦传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于钦明天皇十三年,百济供佛像及经论之役。其后佛教殷兴,计分十数宗派:若俱舍,成实,律,法相,三论,华严,南都之六宗,则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种,则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与中国之天台异。相承圆密禅戒四者之法门,以智者大师同之遗教,加入密禅,为一和合宗者也。真言宗与中国之宗旨虽同,而有出蓝之妙。禅宗流派颇多,大别为临济曹洞之二种。净土宗及真宗,各异其宗义,至于所传道绰善导之宗义则一也。日莲宗据天台之圆密戒三者,别于教海出一头地,其他一遍上人之时宗,良忍上人之融通念佛宗,则近古之宗派也。”三国佛教略史总论曰:“先是西洋纪元后第四世期,佛教始入朝鲜。后百余年,乃再东渐传入日本。又后五十年,厩户皇子出,渐趋隆盛之运。南都七帝崇奉最笃,所谓古京之六宗(六宗者,曰三论,曰成实,曰法相,曰俱舍,曰律,曰华严),皆此际传来也。桓武之朝,天台真言二宗起。加前六宗,为日本佛教八宗。(中略)自高仓帝已后,净土禅宗等之诸宗,始勃然兴,是称日本之新宗。就中北条足利等诸氏奉禅宗,织田尚日莲宗,德川大兴净土宗,而最浃洽民心者,为真宗日莲二宗。若就地方举其最盛者,禅净二宗播布东国,真宗蔓延北国。而镇西三都,诸宗皆盛。四国多弘法之古迹,而安艺概属真宗,备前多扫日莲宗。俗之安艺门徒,则谓备前为法华宗。”

  【日本佛寺之始】 (故事)三国佛教略史曰:“世尊灭后一千五百零一年(西洋纪元后五百五十二年),日本钦明帝十三年冬十月百济国圣明王始以佛像经卷赠于日本。(中略)帝下群臣议,苏我稻目尊礼佛法之请,物部尾舆中臣镰子执为不可。帝乃赐佛像于稻目,稻目舍向原之宅为寺奉像,名曰向原寺,是日本佛寺之始。”

  【日本佛像之始】 (故事)三国佛教略史曰:“十四年(钦明帝十四年),河州茅渟海漂到奇木,土人取而献之,帝命以造佛像二躯,是日本造佛之始。”(案即今方野寺放光之像是也)。

  【日本净土真宗四法】 (名数)一教法,净土之大无量寿经也。二行法,第十七愿成就之名号也。三信法,第十八愿成就之信心也。四证法,第十一愿成就之至灭度也。以此四法,总括一宗,一宗之本典,题曰教行信证,为此也。

  【日本所谓净土真宗七祖】 (名数)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天亲菩萨,第三祖梁昙鸾和尚,第四祖唐道绰禅师,第五祖唐善导大师,第六祖横川之源信和尚,第七祖黑谷之源空上人也。此七祖为日本真宗开祖见真大师所自定。见正信偈。

  【日本宗派】 (杂语)八宗者:一三论宗,二法相宗,三华严宗,四俱舍宗,五成实宗,六律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是亦依弘传之次第而举之。见传通缘起中。此中上六宗曰上古宗。后二宗曰中古宗。又九宗者,上八宗加禅宗也,此称八家九宗。又十宗者,上九宗加净土宗也。是亦依弘传之次第而立。见传通缘下。又十二宗者,前十宗加净土真宗,日莲宗也。此亦依弘传之次第而立。现今仅有法相华严天台真言以下八宗而已。

  【日藏经】 (经名)大乘大方等日藏经之略名。

  【日出论者】 (人名)经部宗本师之别号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师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天竺怚叉翅罗国鸠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论师,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于日,亦名譬喻师。或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譬喻师,经部之种族,经部以此所说为宗。当时犹未有经部,经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

  【日宫】 (术语)日天子宫殿也。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曰:“从阎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此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干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中略)是日宫者,厚五十一由旬,广五十一由旬,周回一百五十三由旬。是日宫殿,颇梨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际火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是其上际金城围绕。(中略)人非人等,龙树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中略)是宫殿说名修野,是日天子于其中住,亦名修野。”

  【日光】 (菩萨)菩萨名。与月光共为药师如来之二胁士。玄奘译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

  【日光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上第九位。梵名苏利也波罗皮遮那,密号曰威德金刚。主地藏光明遍明之德。为药师如来之胁士者,与月光菩萨相对。为菩萨形,肉色,左手为宝幢。右手为与愿,坐于赤莲。为药师胁士者,掌中或莲上持日轮。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陀罗尼】 (经名)一卷。

  【日光三摩提】 (术语)禅定名。求闻持法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无着法师。修日光三摩提。如说修学。即得此定。后昔所未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承忆不妄。”

  【日精摩尼】 (物名)珠名。盲者之眼触此珠,则其眼得开而见光云。

  【日莲】 (人名)日僧名。日莲宗之开祖也。十六岁薙发出家。阅览三藏,深达台宗玄旨。游历诸处,诸家法门。尝登山岭对旭日高唱经题十遍,大会缁素,建格言曰:念佛无间,禅天魔,真言亡国,律国贼。后着立正安国论,诽谤诸宗,祸几不测。年六十一寂。弟子结集遗文。一百四十八章,谓之录内。后集者二百五十九章,谓之录外。

  【日莲宗】 (流派)又曰法华宗。日僧日莲所立之宗也。其宗因谓事理不二,一心唱妙法莲华经之题目,则一经所诠诸法实相之功德,自然圆融,即身成常寂光之妙果云。又谓天台传教,弘迹门迹化之理之法华,我则弘本门本化之事之法华也。

  【日轮】 (术语)世所谓太阳也,是日天子所居宫殿之外貌(见“日宫”条)。俱舍论十一曰:“日轮下面,颇胝伽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观无量寿经曰:“金莲华犹如日轮。”

  【日天】 (天名)日天子之略。

  【日天众】 (天名)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左置日天众,在于舆辂守,胜无胜妃等,翼从而侍卫。”

  【日天子】 (天名)Sūrya,梵语苏利耶,修利,修野等。异名宝光天子,宝意天子。为观世音菩萨之变化身,住于太阳中,太阳为彼之宫殿也。立世阿毗日昙论月行品曰:“日宫者,(中略)是宫殿,说名修野。是日天子于其中住,亦名修野。”法华文句二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法华义疏一曰:“宝光天子者谓日天子也。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秘藏记末曰:“日天赤肉色,左右手持莲华,并乘四马车轮。”

  【日想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一。日没向西方观想日轮之法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中略)当起正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日旋三昧】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嘉祥法华疏十二曰:“日旋三昧者,如天子乘日宫殿照诸众生周而复始,旧经名日轮三昧也。”

  【日曜】 (天名)九曜之一。具名日天曜。为日天眷属,位于胎藏界曼荼罗东方南端。赤色,右手持日轮,左手伏膝上,坐三马。

  【日禹中】 (术语)禺中者午前十时,巳时也。天台宗以之配于五时中之般若时。法华经科注曰:“如日禺中时。”

  【日域】 (地名)日本人自称本国也。教行信证曰:“西蕃月支圣典,东夏日域师释。”佛法传通记曰:“无畏三藏应来日域。”

  【日月灯明佛】 (佛名)此佛光明,在天如日月,在地如灯,故名。过去世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同名相继出世而说法华经。见法华经序品。

  【日月轮】 (术语)真言行者约于果地之智德,以日轮观月心之形,约于因果之进修,以月轮观自心之形也。因果之进修者,如月有十六分之渐明,渐修十六菩萨之十六三昧,而从因至果也。菩萨心论曰:“诸佛大悲以善巧智说此甚深秘密瑜伽,令修行者于内心中观日月轮。”菩提心义一末曰:“一字佛顶瑜伽及爱染王瑜伽等,并约果地智德以日轮形观本尊形,今约因果三昧进修以月轮形观自心形。”

  【日中讽经】 (仪式)即三时讽经之日中也。

  【日种】 (杂名)释尊五姓之一。见“瞿昙”条。昔有二茎甘蔗炙于日,生男女二人,是为释氏之先,故号日种(佛本行集经五)。智度论三曰:“昔有日种王,名师子颊,其王有四子:第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梵Sūrya-va-ṃśa。

  【日幢华眼鼓】 (杂名)金刚界之五佛,大日,宝幢,华开敷,莲华眼,天鼓雷音也。秘藏宝钥上颂曰:“日幢华眼鼓勃驮。”此中无量寿称为莲华眼者,以是为莲华部之主,而成普眼莲华者也。

  【日子王所问经】 (经名)大乘日子王所问经之略名。

  【荣华】 (杂语)富而荣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欲荣华,不可常保。”

  【融三世间十佛】 (术语)谓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

  【融三世间十身】 (术语)华严宗二种十身之一。见“十身”条。【融三世间十身】(名数)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三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三世间之十身者:一众生身,六道之众生也。二国土身,六道众生之依处也。三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三身属于染分)。四声闻身,观四谛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修六度而求菩提者。七如来身,因圆果满之妙体,即佛当分之身也。八智身,佛身所具能证之实智也。九法身,佛身所具所证之真理也。(已上六身属于净分)。十虚空身,离染净二分之相而为染净二分所依,周遍法界无形灵之实体也,表离染净有无诸相而谓之虚空。此十身中第二之国土身,即国土世间;第一之众生身及第三业报身乃至第六菩萨身者,为众生世间;后四身者,智正觉世间也。即此十身融摄三世间之诸法而为毗卢正觉之体,故谓之融三世间之十身。又谓之解境之十身,以此十身为解知毗卢舍那佛觉体之所知之境也。见旧华严经二十七,探玄记十四,华严玄谈三十,大疏钞三十八。

  【融识】 (术语)能通达事理之人也。唯识述记序曰:“诞玆能识,秀迹传灯。”

  【融通】 (术语)彼此混同而无差别曰融,通达无碍曰通。止观七曰:“今有十意融通佛法。”

  【融通念佛】 (术语)日本良忍所弘通之念佛也。谓我念佛之功德,融通于一切人,一切人念佛之功德,融通于我。且念佛之功德,融通于一切行,一切行之功德,融通于念佛之一行,一切之功德,于此圆满,而往生净土也。见融通圆门章。

  【融通念佛缘起】 (书名)二卷,日本大通撰。明融通念佛之宗义。

  【融通念佛宗】 (流派)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后毗沙门天王现身曰:师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师曰:何谓也?天王曰:回所我唱,融通于众人;众人所唱,融摄于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喻独称不可胜计。师自是创融通念佛宗。本宗之教义,念佛一行,顶受于无量寿佛,圆融妙理。相承于华严天台,开一因一果之妙义。故选取念佛,依净土三经。敷扬圆理,依华严法华也。圆门章曰:“敷扬圆理,则直据杂法。”(杂法者华严经也)。又曰:“宗祖正依华严法华。”

  【融通淘汰】 (术语)台家所立五时中,般若部之意也。般若与一切之法皆为大乘融会,故曰融通。以空智之水,遣荡小乘之执情,故曰淘汰。四教仪集注上曰:“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诃衍,故曰融通。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融通妄想】 (术语)见“五妄想”条。

  【融通圆门章】 (书名)一卷,日本融通念佛宗大通融观着。分十门,辩宗义之要领。

  【容有释】 (术语)释经论,于正义外容认之傍义,谓为容有之说,亦云容有之释。

  【柔和忍辱衣】 (术语)弘经三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以为因喻。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柔和质直者】 (术语)意柔而随顺于道,心正而无伪曲者。法华经寿量品曰:“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见我身在此而说法。”

  【柔软】 (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柔软语】 (术语)柔和之言语,能适人之情者。大集经六曰:“于诸众生常柔软语故。”

  【柔顺忍】 (术语)心柔智顺,于实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顺。堪安住于其位地,故云忍。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闻如是法,得柔顺忍。”注“肇曰:心柔智顺,堪受实相,未及无生,名柔顺忍。”无量寿经上曰:“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肉灯】 (术语)剜肉燃灯以供养佛者。宗镜录二十六曰:“身座肉灯,归命供养。”

  【肉灯肉香】 (故事)南史梁武帝纪曰:“有沙门智泉铁钩挂体,以燃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苏舜钦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珰皆然。”清异录曰:“齐赵人好以身为供养,谓两臂为肉灯台,顶心为肉香炉。”

  【肉髻】 (术语)梵名乌瑟腻沙Uṣṇīṣ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玄应音义三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郁瑟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肉色】 (杂语)似肉之赤色也。涅槃经十五曰:“如提婆教阇王欲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城乞食,王放醉象,其象见我被服赤色谓是肉。”大庄严论曰:“鹅珠比丘,着赤色衣乞食,到一穿珠鹅。衣色映珠,鹅谓是肉,遂吞之。”

  【肉山】 (术语)比丘虚受信施则死后为大肉山以偿其债。辅行一曰:“虚受信施后为肉山。”楞严经八曰:“诳妄说法,虚食信施,(中略)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口*(一/巾)]食。”僧护经曰:“佛告僧护,汝见肉山者,是地狱人也。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势,偷众僧物,断僧衣裳,故入地狱作大肉山。火烧受苦,至今不息。”五百问论曰:“昔有比丘,多乞积聚。既不为福,又不行道。命终作肉骆驼山。”

  【肉身】 (术语)父母所生之人身也。

  【肉身菩萨】 (菩萨)犹言生身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之人也。宋求那跋多罗三藏,悬记六祖称为肉身菩萨。楞严经八曰:“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坛经大师事略曰:“其戒坛宋朝求那跋多罗三藏创建,立碑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是授戒。”

  【肉食】 (术语)食鸟兽鱼介之肉也。佛初于小乘教许食三种之净肉,后于大乘教,禁食一切肉,恐害菩萨之大悲心也。见涅槃经四,智度论四十九及八十八。

  【肉食十过】 (名数)众生己亲。见生惊怖。坏他信心。行人不应食。罗刹习气。学术不成。生命同己。天圣远离。不净所出。死堕恶道。见法苑珠林九十二。

  【肉团心】 (术语)梵云纥利陀耶Hṛdaya,译曰肉团心。即意根之所托,其形自八瓣之肉叶而成。圆觉略钞一曰:“纥利陀,谓肉团心。”名义集六曰:“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即意根所托也,故云意如幽室见。”

  【肉心】 (术语)肉团心也。即心脏。瑜伽论记一上曰:“阿赖耶识,初受生时,最初托处,即名肉心。若识舍肉心,即名为死。”

  【肉眼】 (术语)五眼之一。人间肉身之眼也。无量寿经下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涅槃经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王建诗曰:“争将肉眼看云天。”

  【如】 (术语)如者如法之各各之相也,如法之实相也。如地之坚相,如水之湿相,谓之各各之相是事相之如也。然此各各之事相,非实有,其实皆空,以彼此之诸法以空为实,空者,是诸佛之实相也,此实相之如,称为如。故实相即如也。又此如为诸法之性,故名法性,此法性为真实之际极,故曰实际。故如与法性与实际,皆诸法实相之异名也。又,诸法之理性相同,谓之如,以诸法虽各各差别而理体则一味平等故也。故如者理之异名也。此理真实,故云真如,其理为一,故云一如,但就其理体言之,般若经之如,立为空,法华经之如,立为中,是教门之不同也。智度论三十二曰:“诸法如有二种:一者各各相,二者实相。”又曰:“佛弟子如法本相观。”又曰:“如法性实际,此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维摩经菩萨品曰:“如者不二不异。”大乘义章一曰:“如,法性,实际,义出大品经,此三乃是理之别目。(中略)如者是其同义,法相虽殊,理实同等,故名为如。”大日经疏一曰:“怛他是如义。”止观二曰:“如空之异名耳。”维摩经净影疏曰:“真法体同,名之为如。”

  【如电】 (譬喻)世之有为,转变无常,如电光速疾也。金刚般若经曰:“如露亦如电。”

  【蠕动】 (杂名)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

  【如法】 (术语)如法,契于理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维摩经方便品曰:“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同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如法爱染】 (修法)修法名。如法为如法如说之意,称美之言。如如法尊眼,如法尊胜等。同爱染王法项。

  【如法爱染法】 (修法)又曰大爱染法。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也。

  【如法北斗法】 (修法)祈祷北斗星之修法也,有二法,属于通途法者,谓之北斗尊星王法,属于准大法者,谓之如法北斗法(一切之修法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四种)。

  【如法大仁王会】 (行事)一代一度之仁王会也。参照“仁王会”条。

  【如法佛眼】 (修法)向佛眼尊修祈祷之法也。如法二字,总名严仪之修法。

  【如法袈裟色三种】 (杂语)一似黑,二似青,三似赤。似黑者,即缁色,为黑泥之色,似青者,铜青也,似赤者,果实之染色,天竺谓之干陀色,支那谓之木兰色,日本谓之香染者(香染丁子香以染之)。百一羯磨九曰:“凡作卧具(三衣),应作两重染令坏色。或青(极好深青,律文不许,随时污色,事在开听)或泥(广律解泥谓是赤土赤石,或即是泥,然而不许纯乌泥皂,斯乃外道之衣)或干陀色(梵云袈裟野,译为赤色)。”行事钞下一曰:“四分云:若青若黑若木兰。一一色中随意坏。善见云:善来比丘,瓦钵贯左肩青色,袈裟赤色鲜明,准此木兰色。”又曰:“青谓铜青,黑谓杂注等,木兰谓诸果汁等,余在蜀都亲见木兰树皮,赤黑色鲜明,可以为染,微有香气,亦有用作香者。”资持记下一之一曰:“铜青谓青褐,如旧铜色,杂泥谓以果汁浸于铁器,遂成黑色。河底缁泥,亦可染黑,”释门章服仪曰:“上明青色,名同五色。如论律中,似而非正,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干陀色。”

  【如法孔雀经法】 (修法)孔雀经所说孔雀明王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仪式,故特谓之如法。见“孔雀明王”条。

  【如法念佛】 (术语)谓别时念佛也。见“别时念佛”条。

  【如法仁王会】 (行事)一代一度之大仁王会也。见“仁王会”条。

  【如法性实际三名】 (名数)般若经多用此三名,同一空理之异名也。谓但以观有浅深,而分三名也。智度论三十二曰:“如、法性、实际是三事,为一为异,若一如何说三?若三今应当合别?答曰: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注维摩经二曰:“肇曰:如、法性、实际,此三空同一实耳。但用观有浅深,故别立三名。始见法实,如远见树,知定是树,名为如。见法转深,如近见树,知定是何木,名为法性。穷尽法实,如尽知树根茎枝叶之数,名为实际。此三未始非树,因见为异耳。”

  【如法治】 (术语)突吉罗Duṣkṛta之异名。如法治罚之罪科也。资持记上一之五曰:“如法治者突吉罗异名。”

  【如法尊胜】 (修法)咒尊胜陀罗尼而祈祷尊胜佛顶尊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仪式。故特云如法。

  【濡佛】 (图像)露佛也。无厨子或堂宇之佛像也。毗卢舍那佛之露佛,在于诸方。

  【如化】 (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以禁咒禅定等变化现出种种之物名为化,此化事化物,空而无实也,以譬一切诸法之实无性。智度论六曰:“是变化复有四种:欲界药草宝物幻术能变化诸物(是一),诸神通人力故能变化诸物(是二),天龙鬼神等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是三),色界生报修定力,故能变化诸物(是四)。如化人无生老病死,无苦无乐亦异于人生,以是故空无实,一切诸法亦如是,皆无生住灭,以是故说诸法如化。”见“化”条。

  【如幻】 (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智度论六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维摩经方便品曰:“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见幻条。

  【如幻即空】 (术语)万有如幻而无实体也。

  【如幻假有】 (术语)万有如变幻而无有实体,徒见存在也。

  【如幻三昧】 (术语)达于一切诸法如幻之理之三昧也。又现作种种如幻之事之三昧也。圆觉经曰:“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智度论五十曰:“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处住,所作幻事遍满世界,所谓四种兵众宫殿城郭饮食歌舞杀活忧苦等。菩萨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于十方世界变化遍满其中。”

  【如幻三摩地】 (术语)同于如幻三昧。

  【如金刚三昧】 (术语)如金刚能贯通一切之事物以智慧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如金刚三昧者,得是三昧,以智慧能通达一切诸法。”

  【如空】 (术语)如者平等之义,平等真空谓之如空。吽字义曰:“如空四智似金埋地。”

  【如来】 (术语)梵语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译言如来,佛十号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名为如来。是真身如来也。又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之故,谓之如来。是应身如来也。又,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此释通于二身。成实论一曰:“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转法轮论曰:“如实而来,故名如来。(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来,正觉涅槃故名如来。”智度论二十四曰:“如实道来,故名为如来。”胜鬘宝窟上末曰:“如来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佛来,故名如来。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应身,何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隐今显,亦得称来。”大日经疏一曰:“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行宗记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曰如实。乘履此法出现利生,故得此号。”秘藏记本曰:“如来谓成佛以后悲愿力故垂化也,乘如而来故曰如来。”教行信证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译言如去,又译好去,是如实去生死之义也,故如来如去相对,则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来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显佛之无住涅槃。余见“多陀阿伽陀”条。

  【如来宝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梵号怛他誐多摩尼,译言如来宝。密号曰实相金刚。是为入释尊宝珠三昧之尊,与大日经之毫相尊相当。黄色,左手持莲上有宝珠,右手为胎拳,立头指当胸,坐赤莲。

  【如来悲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六位。梵号怛他怛多迦楼多,译言如来悲,密号曰慈化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悲德。肉色,童形,两手虚心合掌,戴鬘,着天衣,坐荷叶。

  【如来呗】 (仪式)如来妙色身等二偈八句,讽梵呗之调子,故云如来呗。简称之曰梵呗。胜鬘经曰:“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第一偈,叹佛之应身,次二句,叹佛之报身,一切法常住一句,叹佛之法身。法会之常式,多唱此文。

  【如来部】 (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云佛部。大日释迦等诸佛之部类也。

  【如来不思议法身】 (术语)称阿字本不生之理。大日经五曰:“说如是音声已,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义释十二曰:“此不思议,梵云阿真底。有阿声,意明从阿而出又从阿而入也。”

  【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经名)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之略名。

  【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经名)二十卷,宋法护等译。大宝积经第三金刚力士会之异译。

  【如来藏】 (术语)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三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于众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一切法也。楞伽经四曰:“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众生。”胜鬘宝窟下本曰:“一切众生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如所摄故名藏也。则众生为如来所摄也,是如来藏众生。”起信论义记上曰:“如来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门,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二)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是众生之烦恼藏如来也。胜鬘经曰:“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又曰:“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理趣般若经曰:“一切有情皆如来藏。”同述赞下曰:“此真性正实如来藏在缠中名如来藏,一切众生皆有真理故。”胜鬘宝窟下本曰:“如来性住在道前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是众生藏如来也。”(三)能摄之义,真如在烦恼中。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占察经下曰:“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起信论曰:“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述赞下曰:“藏谓库藏,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名如来藏,现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起信论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能摄故出生也),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梵Tathāgatagarbha。又如来所说之一切经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其有专心受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后生便得高才智。”

  【如来藏经】 (经名)具名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举九喻而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

  【如来藏经十喻】 (名数)为显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岩树之蜂蜜,三[禾*会]中之粳梁,四不净处之金,五贫家之宝藏,六庵罗果之种,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贫女之贵胎,九模中之金像。见大方等如来藏经,名义集五。

  【如来藏论】 (书名)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之异名。

  【如来藏心】 (术语)真如心之异名也。见真如心条。

  【如来藏性】 (术语)一切众生之性隐藏如来之功德,谓之如来藏性。

  【如来藏缘起】 (术语)同于真如缘起。

  【如来禅】 (术语)又名如来清净禅。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得之禅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禅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于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禅。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禅?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同经注解二曰:“如来禅者即首楞严也。”证道歌曰:“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禅源都序上一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此以如来禅为至极之心法,达磨所传之宗旨名。唐仰山初立祖师禅之目,以祖师禅为达磨所传之心印,以如来禅为未了之名。见祖师禅条。

  【如来常住】 (术语)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如来慈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八位。梵号怛他蘗多昧底哩,译言如来慈,密号曰护念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慈德。肉色,捧荷叶,中盛莲华,着羯磨衣,冥坐于荷叶。

  【如来地】 (术语)佛之位也。楞伽经二曰:“如来禅者,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起信论曰:“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如来独证自誓三昧者此时佛所住道场之名也。说出家之法,迦叶自誓而得戒。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之异译。

  【如来光明出已还入】 (杂语)佛涅槃时示于阿修罗等之奇瑞也。涅槃经一曰:“尔时如来面门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诸大会,令彼身光悉不复现,所应作已,还从口入。时诸天人及诸会众阿修罗等,见佛光明还从口入,皆大恐怖,身毛为竖,复作是言:如来光明出已还入,非无因缘,必于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相,何其苦哉!”

  【如来果上法门】 (术语)谓真言宗金胎两部之密教。诸宗之法门,乃如来之应化身,对于因位之凡夫二乘菩萨说彼等行证之分际。是因人之法门。金胎两部之密教乃大日如来集内证之眷属为自受法乐谈自证者,则是果上之法门也。二教论上曰:“如来应化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说三乘教法,他受用身为地上菩萨说显一乘等,并是显教也。自性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说三密门,谓之密教。此三密门所谓如来内证智境界也。等觉十地不能入室,何况二乘凡夫!谁得升堂。”

  【如来毫相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二位。梵号怛他誐都椤,译言如来毫相。密号曰妙用金刚。如来白毫为无边福德之相,而此为佛格化者也。黄色,左手持髻上有圆光,右手仰掌当脐下,坐于赤莲。

  【如来会】 (术语)无量寿如来会之略名。大宝积经第五会之名也。

  【如来慧】 (术语)如来之智慧,即一切种智也。

  【如来家】 (术语)真如法界为如来之所住,故称如来家。唯识论九曰:“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同述记九末曰:“无性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是证会,故名为生。”

  【如来净华众】 (术语)往生论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弥陀如来之圣众,悉于清净之莲华中化生,故云如来净华众。其莲华为如来本愿成就而成正觉之结果,故云正觉华。

  【如来砾乞底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九位。梵号砾乞底,译言槊,密号曰众行金刚。主如来外护方便之德。肉色,右手持一股戟,左手为金拳安脐下,坐莲上。

  【如来秘密藏经】 (经名)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之略名。

  【如来秘密慧经】 (经名)大疏一,引除疑天女之因缘,出此经名。或云贞光开元录不载之。或云勘开元录。此经一部二卷。未得其本。义释但举经云而不出经名。

  【如来愍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七位。梵号怛他蘗多母隶底多,译言如来愍。密号曰教命金刚。主如来哀愍之德。肉色,左手持如意宝,右手持荷叶盛花者安膝上,着羯磨衣,冥坐荷叶上。

  【如来拳印】 (印相)又名智拳印。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契也。见“智拳印”条。

  【如来日】 (术语)又云实相日。越过现未三时无相平等之日时也。大日经一曰:“越三时如来之日。”同疏一曰:“以净眼观之,三际之相了不可得,无终无始,亦无去无来,此实相之日。觉明常住,湛若虚空,无有时分修短之异。然以佛神力故,令瑜伽行者于无量劫谓如食顷,或演食顷以为无量劫,延促自在,无定相可得,故云如来日也。”

  【如来三昧耶】 (术语)阿阇梨所传曼荼罗遍知院之一尊也。画如来顶相为其标帜。大疏六曰:“三昧耶当作御顶相,如来顶相具摄一切功德。”

  【如来舌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六位。梵号怛他怛多尔诃缚,译言如来舌。密号曰辩说金刚。是为如来之舌相格化者。肉色,持莲,上有舌,右手为平掌,仰而当胸,坐于赤莲。

  【如来舍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梵号怛他誐多乌波乞叉,译言如来舍。密号曰平等金刚。司如来四无量心中之舍德。菩萨形肉色,左手持白珠,右手押股,坐于荷叶。

  【如来身】 (术语)解境十佛之一。

  【如来神力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记如来为付嘱深法于菩萨,现十种之神力。

  【如来师子吼经】 (经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与大方广师子吼经同本先出。

  【如来识】 (术语)又云佛识。第八之阿赖耶识为一切众生之根本识,第九之庵摩罗识为如来之清净识。庵摩罗,译言清净。以离一切之无明烦恼故也。但法相宗以庵摩罗耶识为阿赖耶识之净分,不立为第九识,法性宗则立为第九识。光明玄曰:“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若分别之即是佛识。”宗镜录曰:“摩罗净识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

  【如来使】 (术语)佛灭后弘通经法者谓之如来使。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梵Tathāgata-dūta,Preṣṭa Krtyakara。

  【如来室】 (术语)三轨弘经之一。同于慈悲室。见三轨条附录。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胜军王说正法治国之道,并观欲乐之无常。

  【如来寿量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六品之名。四要品之一。说释迦如来既于久远之昔成佛,其寿量无数无量不可思议,此称为开迹显本,一经中于此始开八相成道垂迹之化身,而显久远实成之本身也。

  【如来所得法】 (术语)金刚经曰:“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之法者菩提也,其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云无实,其中具恒沙之性德,故云无虚。

  【如来所说清净调伏经】 (经名)寂调音所问经之异名。

  【如来所说示现众生经】 (经名)须摩提长者经之异名。

  【如来体性无生观】 (术语)五轮所成法界塔婆之观法也。五轮者,是法身如来之体性,故云如来体性,以本不生之为体,故云无生。见三种悉地仪轨。

  【如来无边誓愿事】 (术语)密宗所立五大愿之第四。奉事无边如来之誓愿也。

  【如来舞】 (术语)称如来以种种善巧之神变悦可众心而摄化之之作业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佛又告金刚手:诸如来有意生名业作戏行舞,广演品类摄持四界,安住心王,等同虚空,成就广大见非见果,出生一切声闻及辟支佛诸菩萨位,令真言门修行诸菩萨一切希愿皆悉满足具种种业,利益无量众生。”

  【如来五种说法】 (名数)如来说法之五种方法:一言说,以言音而说法。二随宜,随顺众生之机根而说法。三方便,以善巧方便而导之。四法门,说妙法,开解脱之门,而使入于清净之地。五大悲,起大悲心一念一刹那不舍众生而说法。

  【如来喜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二位。梵号怛他誐多母你多,译言如来喜,密号曰祢法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喜德。肉色,持荷叶盛莲华,右手大中相捻,当胸,坐于赤莲。

  【如来笑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八位。梵号怛他怛多诃婆,译言如来笑。密号曰欢喜金刚,破颜金刚。是为如来辩说之相格化者。肉色,左手执开敷莲,右手伏颊边,开口,坐赤莲。

  【如来心经】 (经名)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之异名。

  【如来牙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南端之第九位。梵号怛他蘗多能瑟吒罗,译言金刚牙。啮碎一切烦恼之三昧也。密号曰护法金刚,又曰调伏金刚。肉色,左手持开敷莲花,右手伸头小大三指,余屈,当胸,坐赤莲上。

  【如来衣】 (衣服)三轨弘经之一。同于忍辱衣。见三轨条附录。

  【如来应供等正觉】 (术语)又云如来应正遍智。佛之三号也。如来即如来,应者应供,正遍智者等正觉也。举佛号者,或以一号,或以三号,或以十号。但三号者十号中之前三号也。往生论注下曰:“诸佛如来德有无量,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若欲具谈,笔纸不能载也。是以诸经或举十名或腾三号,盖存至宗而已,岂此尽耶?”

  【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术语)佛之十号也。见“十号”条。

  【如来应正遍知】 (术语)又谓之如来应供等正觉。佛之三号也。往生论注下曰:“所言三号即是如来应正遍知也。”见“十号”条。

  【如来语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七位。梵号怛他誐多绘乞怛落,译言金刚语。密号曰性空金刚。是为如来爱言语之口相格化者。肉色,左手持髻,上安宝形,右手为平掌,仰而当胸,坐于赤莲。

  【如来智印经】 (经名)一卷,失译。大乘智印经之异译。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经名)二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壮严经同本而支出者。

  【如来自誓三昧经】 (经名)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之略名。

  【如来座】 (术语)三轨弘经之一。同于法空座。见三轨条附录。

  【如理】 (术语)犹言如实。

  【如理师】 (术语)佛之德号也。俱舍论一曰:“敬礼如是如理师。(中略)如实无倒,教授诫勖,名如理师。”

  【如理智】 (术语)契于诸法真理之真智也。

  【如莲华在水】 (譬喻)法华经涌出品曰:“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是弥勒菩萨叹地涌菩萨之偈文也。

  【如量智】 (术语)通于诸法事相之俗智也。见“二智”条。

  【如聋如哑】 (譬喻)华严顿教之座,舍利弗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赞一语,故谓之如哑。六十华严经四十四曰:“尔时诸大声闻舍利弗目犍连,(中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如是等诸大声闻,在祇洹林,而悉不见如来自在如来庄严。(中略)所以者何?无明障曀覆净眼故。”文句四引此文曰:“此即如聋如哑之文。”妙玄十曰:“若华严正隔小明大,于彼初分永无声闻,后分则有。虽复在座如聋如哑,非其境界。”文句六曰:“诸大乘经华严等明粗妙相隔,二乘不闻不解,如哑如聋。”

  【如梦】 (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智度论六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着,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复自笑。以是故言如梦。”

  【如梦幻泡影】 (譬喻)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中有六喻,称为六喻般若。

  【如绵入棘】 (杂语)亦髡见罗什被姚兴妻之妪媵曰什如绵入棘。

  【如去】 (术语)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于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俱舍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秘藏记本曰:“如去谓自凡位修行成正觉也,乘如而往故曰如去。如来谓成佛以后悲愿力故垂化也,乘如而来故曰如来。”梵如来Tathā-āgata,如去Tathā-gata。

  【如如】 (术语)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也。智度论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如如历法非一,故曰如如。”无量寿经下曰:“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同净愿疏曰:“空同故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佛性论二曰:“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

  【如如佛】 (术语)觉悟如如理体之佛也。又佛体即如如之理也。宗镜录九曰:“古偈云:识心达本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古灵神赞禅师录曰:“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如如境】 (术语)如如之理体为如如智所契之境者。

  【如如如说】 (术语)二教论上曰:“不中之法离于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一是约于离空实非空实三相之义,显三种平等,而重三如也。”维摩经不二门品曰:“如言说如,如耳听如。”

  【如如智】 (术语)契于如如理体之智,谓之如如智。佛性论二曰:“言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中略)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

  【如实】 (术语)如实相,如实性也。又,如者平等之义,实者不虚之义,又真如实相之义。皆以名理体。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观诸法如实相。”行宗记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云如实。”法华文句九,释如实道曰:“如如真实之道。”三藏法数十四,释如实空曰:“真如实相,体本空寂。”

  【如实不空】 (术语)起信论所说二真如之一。如实者真如之异名也,真如体内具无量之性功德,谓之如实不空。即不空真如也。起信论曰:“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如实空】 (术语)起信论所说二真如之一。如实者真如之异名,平等不二,故谓之如,真实不虚,故谓之实。此真如之体,空净而离一切之妄染。故名如实空。如明镜之空净。即空真如也。起信论义记上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身空。”

  【如实空镜】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镜之一。见“四镜”条。

  【如实论】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明道理难无道理难且明二十二种之堕负处。

  【如实论疏】 (书名)一卷,真谛述。

  【如实修行】 (术语)如实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萨,证真如而起行,谓之如实修行。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起信论义记上本曰:“证理起行,名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相应】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如实知】 (术语)如实相而知之也。往生论注下曰:“如实知者,如实相而知也。”

  【如实知见】 (术语)如实相之知见也。法华经寿量品曰:“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如实知者】 (术语)佛之德号也。大日经疏一曰:“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

  【如实知自心】 (术语)如来之智见。如实知自己之见也。大日经一曰:“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同疏一曰:“如实知自心,即是开示如来功德宝所也。如人虽闻宝藏,发意懃求,若不知其所在,无由进趣。(中略)此法从何处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证知,是名成菩提。其实不由他悟,不从他得。问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众生轮回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实知故。”

  【如实智】 (术语)如诸法实相之智。知诸法实相之智。是唯佛所得之智也。智度论二十三曰:“如实智者,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正知,无有挂碍。”同八十四曰:“如实智有何等相?答曰:有人言能知诸法实相。(中略)此中说如实智唯是诸佛所得。何以故?烦恼未尽者犹有无明,故不能知如实。二乘及大菩萨习未尽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名如实智。但诸佛于一切无明尽无遗余,故能如实智。”

  【如是】 (杂语)梵语曰翳鍐Evam,指物之词也。又印可之辞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词。”胜鬘宝窟上本曰:“印述之辞,如是如是。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中略)法称合道理,故言如是。”

  【如是报】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报者应报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各如法依于过去善恶之业因而得今生苦乐之报,依于今生善恶之业因而得来生苦乐之报也。

  【如是本末究竟等】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初之如是相为本,终之如是报为末,从本之相,至末之报,究竟平等一如,谓之究竟等。

  【如是果】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果者习果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习成善因而生善果,习成恶因而生恶果,乃至草木各各习成自因而生自果如法也。

  【如是力】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力者力用也,如十界之众生各法,有力用功能也。

  【如是体】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体者体质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十界各自色身之体也。

  【如是我闻】 (杂语)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伛(有之义)二字为吉祥之表,是诤论之本也,故佛教为避诤论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为信成就,我闻二字为闻成就。凡诸经之首有通别二序,通序称为证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灭时告阿难使置于诸经之冠首者。出于集法藏经。佛地论一曰:“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探玄记三曰:“如是总举一部文义,谓指己所闻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释曰:“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智度论一曰:“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注维摩经一:“肇曰:如是信顺辞,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法华文句一曰:“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一曰:“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如是我闻元起】 (杂语)智度论二曰:“佛入灭时,阿泥楼驮比丘,使阿难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何为师?二诸比丘依何住?三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法华文句记一曰:“通序元起由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私志记一曰:“摩耶、大悲、涅槃后分、及阿含经,皆明此事,而大悲经明优婆离教阿难问,其余经论皆云阿泥楼豆教问。”(阿泥楼驮,阿泥楼豆,阿[少/(兔-、)]楼驮,同一梵语也)。

  【如是相】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相者相貌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外显种种差别之相貌也。

  【如是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性者性分也,在于内而不改者。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界之性,终始无变也。

  【如是因】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因,即习因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各习成善恶之性分,而如法生善恶之果,谓之如是因。

  【如是语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本事经之别名。

  【如是缘】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缘者缘助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依善恶业之缘助如法得苦乐之报也。苦乐之性分,为习因。使之感果者,善恶之业缘也。

  【如是作】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作者造作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运动造作也。

  【濡首】 (菩萨)文殊师利之前后略也。见“文殊”条。

  【濡首分卫经】 (经名)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之略。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经名)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如说】 (杂语)如佛说,如经说也。如如说修行,如说往生等。

  【儒童】 (术语)梵名磨纳缚迦Mānavaka,译曰儒童。童子之总称也。然有以为别称者。唯识述记一末曰:“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又谓孔子也。溧水县南七十五里,相传有儒童寺,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立。以孔子适楚经此。南唐改曰儒童寺。盖释氏有所谓造天地经云:宝历菩萨下生世间,曰伏羲。吉祥菩萨下生世间,曰女娲。摩诃迦叶,号曰老子。儒童菩萨,号曰孔子。复有清净法行经云:真丹国人难化。佛遣摩诃迦叶往,为老子。净光童子往,为孔子。又遣月明儒童往,为颜回。三弟子者出生其国。乃能从化。故唐杜嗣先有吉祥御宇,儒童衍教之说。见焦氏笔乘。参照次项。

  【儒童菩萨】 (本生)释尊往昔为菩萨供养燃灯佛时之名也。见“然灯佛”条。又谓孔子也。海录碎事十三上引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净光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按,清净行法经,大藏经不载。盖伪经也。竹窗二笔曰:相传孔子号儒童菩萨,童者纯一无伪之称也。文殊为七佛师,而曰文殊师利童子。善财一生得无上菩提,而曰善财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贤圣,有童真住,皆叹德之极,非幼小之谓也。参照儒童项。

  【如未开莲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以十指头相合,指亦齐等。然掌内空令稍穹隆,名窟满啰合掌,此云如来未开莲也。”

  【如响】 (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人语声。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中略)诸菩萨知诸法如响。”

  【如焰】 (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见“焰”条。

  【如一味雨】 (杂语)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如意】 (物名)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是亦一说也。然比丘之百一资具及曼陀罗诸尊之器仗,无见类于如意者,盖是始于支那也。佛祖统纪智者传曰:“南岳手持如意,临席赞之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释氏资鉴五曰:“周显德三年五月,武帝邕,惑于道士张宾等妖言,恶黑衣之谶,乃欲偏废释教,命沙门道士辨其优劣。且云:长留短废。(中略)襄城公何妥?自行如意,座首少林寺行禅师,发愤而起。诸僧止曰:师为佛法大海,众咸仰知,可令末座对扬。共推如意付智炫,安详而起,徐升论座。坐定执如意,折张宾理屈。”是论议执如意之证也。又人名。西天论师名,梵名末笯曷刺他Manoratha,世亲菩萨之师也。因室罗伐悉底国超日王,朋附外道,说火烟之义,不许引证,耻见众辱,断舌而死,终时诫世亲曰:党援之众无兢大义。群迷之中无辨正论。”见西域记二。

  【如意宝】 (物名)如意珠也。

  【如意宝珠】 (物名)见“如意珠”条。

  【如意宝珠法】 (术语)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所说,如意宝珠曼陀罗之祈念法也。如意宝珠者如意轮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此安于曼陀罗之中台。

  【如意宝总持王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如意宝总持者神咒之名。受持此神咒,而信心不清净决定专注,则不能见闻诸佛云。

  【如意殿】 (杂名)兜率天中弥勒菩萨之宫殿以如意珠庄严者。

  【如意佛】 (术语)行境十佛之一。如来有自在神力,故云如意佛。

  【如意轮】 (菩萨)如意轮观音也。

  【如意轮法】 (修法)供养念诵如意轮观音之秘法也。

  【如意轮供】 (修法)参照如意轮法项。

  【如意轮观音】 (菩萨)Cintāmanicakra,六观音之一。此观音,手持如意宝珠,以表满众生祈愿,持轮宝,表转法轮,故名如意轮。密号名持宝金刚。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曰:“观世音莲华如意摩尼转轮心陀罗尼。”此菩萨有六臂。右第一手捧颊为思惟之相。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曰:“手持如意宝,六臂身金色,顶髻宝庄严,冠坐自在王,住于说法相。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手持意宝,能满众生愿。第三手持念珠,为度傍生苦。左按光明山,成就无倾动。第二持莲手,能净诸非法。第三手持轮,能转无上法。六臂广博体,能游于六道。”

  【如意轮观自在菩萨念诵法】 (修法)为罪障消灭,以如意轮观音为本尊而行之修法也。真言行者最初所修之行法。

  【如意轮讲】 (行事)如意轮供之法会。讲赞如意轮观音功德之法会也。

  【如意轮经】 (经名)如意轮陀罗尼经之略名。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 (菩萨)如意轮观音之德号也。观音为莲华部之中坚,故云莲华心。原为久成之古佛,故称如来。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 (经名)一卷,宋慈贤译。说如意轮观音之修法。

  【如意轮菩萨】 (菩萨)如意轮观音也。

  【如意轮菩萨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如意轮观音之念诵法。

  【如意轮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说如意轮观音之坛法。

  【如意轮瑜伽】 (经名)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之略名。仪轨之名。

  【如意摩尼】 (物名)摩尼者,梵语Mani,珠宝之总名,即如意珠也。探玄记二曰:“摩尼是珠宝通名,简通取别故云如意摩尼。”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雷除之咒。

  【如意瓶】 (物名)吉祥瓶之异名。

  【如意通】 (术语)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见“五通”条。

  【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经名)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之略名。

  【如意杖】 (物名)法苑珠林曰:“晋敦煌沙门竺昙猷游会稽剡县赤城山,有群虎来前,猷为说法。一虎独眠,乃以如意杖打头。”

  【如意珠】 (物名)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萨先为国王太子,见阎浮提人贫穷,欲求如意珠,至龙王宫。(中略)龙即与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宝珠从龙王脑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烧,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刚,用与阿修罗战时碎落阎浮提。有人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舍利变成此珠,以益众生。有人言:众生福德因缘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缘故,地狱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宝名如意,无有定色,清彻轻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现。是宝常能出一切宝物,衣服饮食随意所欲尽能与之。”杂宝藏经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鱼脑中出,鱼身长二十八万里,此珠名曰金刚坚也。”观佛三昧经一曰:“金翅鸟肉心为如意珠。”往生论注下曰:“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

  【如意珠身】 (术语)成就南方宝生佛之三摩地身,为如意宝珠,而满一切众生之希愿也。大疏八曰:“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即从今生以后尽未来际常作如意宝珠身虚空藏身,能满自他一切希愿。”

  【如意珠王】 (物名)于如意珠中为最胜者,故云王。观无量寿经曰:“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

  【如意足】 (术语)见“四如意足”条。

  【如语】 (术语)如实之语,如法之语也。谓真实不虚之言说。金刚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乳光】 (佛名)佛名。过去有长者,贪利息,复好抵触他人,因堕于牛。今生罪毕,供释尊以乳,依此因缘,未来成佛,名乳光如来。见乳光佛经。

  【乳光佛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示有风疾,命阿难乞乳于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开悟之。帝释化为童子,[谷-(一/禾)+牛]牛,牛母牛子欢喜布施,阿难以之白佛,佛说牛之往因,授成道之记。

  【乳光经】 (经名)乳光佛经之略名。

  【乳海子】 (杂语)密教金刚界大日之种子为〈鍐〉字。鍐者智也,于五大中当于水大,因之味鍐字乳水之人曰乳海子。乳即水大也。性灵集一曰:“去来去来大空师,莫住莫住乳海子。”

  【乳经】 (譬喻)天台以五味配五味之经,乳味配华严经,因之称华严经曰乳经。法华玄义二曰:“乳经,(中略)一粗一妙。”

  【乳糜】 (饮食)以乳而造之粥也。大日经疏七曰:“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种。或以乌麻汁,以诸豆并诸药味,如十诵药法等文广明,然最以乳糜为上。”

  【乳木】 (物名)护摩所用之薪也,用有乳汁之木,故云乳木,欲火势之强故也。下置干柴,上置乳木,其寸法格好,依法而有差异。大日经疏八曰:“护摩薪当用乳木,谓桑谷之类。或用牛膝茎,截之剂十二指量,皆须湿润新采者,取其条理端直。当观上下一向置之,以香水洒净,令根本向身。”

  【乳色】 (譬喻)生盲人说乳色也。涅槃经十四曰:“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声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末。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鹤。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复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止观五曰:“若为盲人说乳,若贝若粖若雪若鹄,若盲闻诸说即得解乳,即世谛是第一谛义。”

  【乳水】 (譬喻)譬物之和合也。

  【乳水眼】 (譬喻)鹅鸟能分一器之乳水,啜乳遗水,以喻学者之择法眼能别邪正也。见“水乳”条。

  【乳味】 (饮食)五味之一。见“五味”条。

  【乳香】 (物名)薰陆香也。梦溪笔谈云:“薰陆即乳香也。”梵Kunduruka。

  【乳药】 (譬喻)旧医与新医同用乳药,而病有利害之不同。以喻外道说常与佛之说常邪正异也。见新旧医条。

  【乳中杀人】 (术语)台家用语,以乳等五味配一代五时之经。第一华严时,为乳味时。于此乳味时中,说华严经对于别圆之机是顿教之相也,同时复说小乘之提谓经,使闻者得大乘之益,称曰乳中杀人,以为不定教之相。乳中杀人者,谓乳中置毒,毒气发,能毒人,此取涅槃经之喻也。毒,即实相之理。法华玄义十曰:“今依大经二十七云:置毒乳中乳即杀人,酪苏醍醐亦复杀人。此谓过去佛所尝闻大乘实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释迦声教,其毒即发,结惑人死。若如提谓波利经,(中略)即是乳中杀人也。”

  【入】 (术语)悟真理谓为入。大乘义章一曰:“证会名之为入。”又解知事物曰入。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净影疏曰:“入谓解也。”又根境互相涉入而生识,谓之入。如十二入。新译言十二处。大乘义章八末曰:“根尘互相顺入亦名为入。”止观五曰:“入者涉入。”又二入见本条。十二入见“三科”条。

  【入阿毗达磨论】 (书名)塞建陀罗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单简述有部宗之法相者。一卷。【入阿毗达磨论】(书名)一卷,塞建陀摩阿罗汉造,唐玄奘译。略说萨婆多宗之法数。

  【入般涅槃】 (术语)入于般涅槃也。见“般涅槃”条。

  【入不二门】 (术语)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所说一实平等之理,谓之不二。明理体之无异无别也。此不二之义为法界中之一门,故名为门,通入此不二之法门,谓之入不二门。大乘义章一曰:“不二者无异之谓,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曰不二。”

  【入出二门】 (名数)入门与出门之称。入门者,谓修净业而入于极乐功德庄严中之自利门也。出门者,谓以慈悲心为苦恼众生出施教化之利他门也。净土论所说之五念门与五功德门中,前四门为入门,后一门为出门也。

  【入大乘论】 (书名)二卷。坚意菩萨造,北凉道秦译。由义品,入摩诃衍品,议论空品,顺修诸行品之四品而成,大乘教之概论也。

  【入道】 (术语)舍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略云道人。宝积经三十六曰:“以净信心于佛法中出家入道。”十住论七曰:“或舍家入道。”遗教经曰:“入道智慧人。”智度论曰:“见画跏跌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

  【入定】 (术语)入于禅定也。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曰入定。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入定不定印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入定瑞】 (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为佛说法华经前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也。出法华经序品。

  【入定印】 (印相)有三部之入定印,佛部为法界定印,莲华部为妙观察智定印,金刚部为缚定印。说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一。

  【入定作论】 (故事)西域记十曰:“陈那菩萨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愍世无依,思弘圣教。以为因明之论,言深理广,学者虚功,难以成业。乃匿迹幽岩,栖神寂定,(中略)放大光明,照烛幽昧。时此国王深生尊敬,见此光明相,疑入金刚定,因请菩萨证无学果。陈那曰:吾入定观察,欲释深经,心期正觉,非愿无学果也。王曰:无生之果,众圣攸仰,断三界欲,洞三明智,斯盛事也,愿疾证之。陈那是时心欣王请,方欲证受无学圣果。时妙吉祥菩萨知而惜焉,欲相警诫,乃弹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舍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中略)陈那菩萨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沈研,作因明论。”

  【入法界】 (术语)华严谓之法界,法华谓之实相。同体异名也。为诸法本真之理诸佛所证之境,证入法界之理,曰入法界。华严宗立三处之入法界。一、上根之菩萨于初住之位,破无明,证法界之理。二、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终,三、下根之菩萨于初地。见华严大疏钞七。

  【入法界品】 (经名)华严经之末品说善财童子证入法界理之始末也。

  【入法界体性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住于宝积三昧,说法界之义。

  【入法界无量】 (术语)十回向之第十位。见“回向”条。

  【入佛】 (仪式)迎入佛像也。迎入于寺院,从寺院迎入檀家,皆谓之入佛。

  【入佛供养】 (仪式)为入佛所行之法会供养也。

  【入佛平等戒】 (术语)三种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等同诸佛故,说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托圣胎义也。”

  【入骨】 (仪式)俗云纳骨。盖于僧曰入塔,在家云入骨。白骨入墓也。于此行入骨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入观】 (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之理,自得观照,谓之观。入于此观,谓之入观。多以为与入定同义。自心之寂静一边用之,名为定。自观照理一边用之,谓为观。

  【入棺】 (仪式)入龛之俗语也。

  【入寂】 (术语)入寂灭也。梵语涅槃,一译寂灭。离烦恼云寂,绝生死之苦果曰灭。故证果人之死,名为入寂。

  【入见道】 (仪式)悟入见道也。

  【入金刚问定意经】 (经名)弘道广显三昧经之异名。

  【入龛】 (仪式)俗云入棺。亡者浴后,入于龛中,入龛既了,随行入龛之佛事。

  【入空】 (术语)分析诸法或了因缘之生义,悟入诸法实性无之真理也。此中分析诸法,初知空理,为析色入空,小乘人之空观也,因缘生之法知事体为为空,以分析事体为要,称为体色入空,大乘人之空观也。而此二者总为出虚假境界而入真谛空理之观法,故谓之从假入空观,即璎珞经所观三观之一也。四教仪曰:“小析色入空故拙。(中略)巧谓体色入空。(中略)用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

  【入楞伽经】 (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入楞伽心玄义】 (书名)一卷。唐释法藏撰。按,此卷中土失传。得自日本。详见“楞伽经”条。

  【入曼荼罗者】 (术语)五种三昧耶中前四种之三昧耶也。义释十二指秘密印而言曰:“假令已入曼荼罗者,尚不得于前辄尔而作,况余人耶?”演奥钞五十五曰:“入曼荼罗者,指前四种三昧耶也。”

  【入灭】 (术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证果之人死也。

  【入嚩罗】 (杂语)Jvāla,译曰光明。又曰焰光。见大日经疏九。

  【入涅槃】 (术语)与入灭同。

  【入瓶】 (传说)沙弥有通力,能入于澡瓶中。阿育王传七曰:“昔阿恕伽王,见一七岁沙弥,将至屏处而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道我礼汝。时沙弥前有一澡瓶,沙弥即入其中,从澡瓶中还来出,而语言:王慎莫向人道沙弥入澡瓶中复还来出。王即语沙弥言:我当现向人说,不复得隐。是以诸经皆云:沙弥虽小亦不可轻,王子虽小亦不可轻,龙子虽小亦不可轻,沙弥虽小能度人,王子虽小能杀人,龙子虽小能兴云致雨。”

  【入山学道】 (术语)世尊出家后六年之苦行也。无量寿经上曰:“弃国财位,入山学道。(中略)端坐树下,勤苦六年。”普贤菩萨证明功德经曰:“于檀德山苦行六年。”此为八相之一。

  【入圣】 (术语)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于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

  【入室】 (术语)禅规谓久参之弟子入师室参问道也。是勘责弟子之得分者,故非久参之人则不许之。在古时则临机行之别无入室之规,马祖百丈已后,别立方规,定日行之。世谓得师法,为入室之弟子。然言入室者,未必尽得师法也。祖庭事苑八曰:“祖师传云:五祖大师至夜,密令侍者于碓坊召卢行者入室,遂传衣法。又法华云:着如来衣入如来室。阿含经云:佛告苾刍,吾两月欲宴坐,汝等不须参问,唯除送食及洒地时可至于此。应知佛祖当时有入室参问之仪也。”敕修清规入室曰:“入室者,师家勘辩学子,策其未至,捣其虚亢,攻其偏重。”兴禅护国论曰:“入室谓遇和尚间暇之日建立之,此宗一大事也。”僧堂清规二曰:“凡请益之翌日曰入室。”又(修法)真言宗入灌顶室行受法灌顶,谓为入室弟子。

  【入寺】 (杂语)入寺住持也。

  【入塔】 (仪式)纳亡僧遗骨或全身于塔内。此时有入塔之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入胎相】 (术语)八相成道之一。见“托胎”条。

  【入檀】 (修法)金胎两部,各如法集诸尊于一处,谓之曼陀罗,译作坛,真言行者入此坛场而受灌顶,谓之入坛。

  【入堂】 (仪式)入僧堂也。

  【入唐八家】 (名数)日本平安朝时代入唐学密教者八人,即传教,弘法,慈觉,智证,常晓,圆行,慧云,宗叡也。传教,慈觉,智证三人为台密,余为东密。日本总称之为入唐八家。

  【入堂五法】 (名数)戒律宗入法堂当守五种之法规。参照“入众五法”条。

  【入王宫聚落衣】 (衣服)三衣中之大衣即僧伽梨之别名。入王宫或聚落乞食及说法时着之。故名。见六物图。

  【入文解释】 (术语)凡讲经论。先于文前论一部之大意及题号,了后,则释本文,谓之入文解释。

  【入我我入】 (术语)如来三密入于我,我三业入于如来,即如来之三密与众生之三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之功德于吾身也。是谓之三平等。以是称为三平等观。秘藏记本曰:“真言印契等故,引入诸佛于吾身中,是曰入我。引入吾身于诸佛身中,是曰我入。入我我入故诸佛之无数劫中所修集功德具足我身。”

  【入无分别法门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

  【入心】 (术语)三乘行位之地,每地分入住出三位,初入其地时,谓之入心。

  【入信】 (术语)入于信仰也。

  【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经名)证契大乘经之异名。

  【入一切平等善根】 (术语)十回向之第六位。见回向条。

  【入音声陀罗尼】 (术语)三陀罗尼之一。见“三陀罗尼”条。

  【入院】 (杂语)禅僧出世入某院也。

  【入正定聚益】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

  【入正理论】 (书名)因明入正理论之略名。

  【入支】 (杂名)玄应音义曰:“此外道瓶,圆如瓠,无足,以三杖交之支举于瓶也。诸经中或言执三奇立距,或言三叉立距,皆是也。论文作鈘,非也。”

  【入众】 (术语)又云交众。与众共起居也。

  【入众时衣】 (衣服)即入众衣。

  【入众五法】 (名数)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

  【入重玄门】 (术语)成佛果之前,更重修习无始凡夫地已来所作之事,使之一一称理也,是为入重玄门倒修凡事。其所以然者,则以等觉菩萨之元品无明难断故也。凡轮回生死之苦,于一切众生悉起偏执之见,存自他彼此之隔异,此我执之念更难止,虽由初地以来,地地断无明入等觉之位后,元品之无明尚存,此隔异之我执,若不破,则妙觉智之无我法体,更不能显,是故再为凡夫,交于一切众生,以彼为他山之石,遣荡自他之隔异。以此行力而元品之无明自尽也。后位之显理明了,故凡夫之方,谓为玄门,又此为菩萨究极之玄理,故云玄门。已极玄理,重修凡事之玄门,故曰重玄。璎珞经上曰:“第四十一地心者名入法界心。(中略)修行小法。(中略)六入重玄门。”天台净名经疏一曰:“圆教初从初住终至法云,圆断诸见,犹有习,在等觉入重玄门,千万亿劫重修凡事,见理分明。”法华文句九曰:“从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门,倒修凡夫事名善出。”辅正记九曰:“等觉证极玄理究竟,名为一玄,从等觉位却渐次向于下位,次第修集药法广迳众病又为一玄,欲受妙觉佛职理非容易,令观智深细故须却入倒修于凡事。”是别教之意也。若依圆教之意,则遍应法界,而现十界之身,为入重玄,是非独等觉位而然,于初住已上乃至佛果亦然。玄义释签三曰:“来至等觉入重玄门。(中略)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名为等觉,即成圆门,遍应法界名入重玄,不同别教教道重玄。”大日经疏六曰:“黄是如来念处万德开敷,尔时即入重玄门,居寂光土。”

  【入众衣】 (衣服)礼拜诵经斋会等大众会合之时必服之,因云入众衣。六物图曰:“从用名入众衣。”【入众衣】(衣服)郁多罗僧即七条袈裟之别名。礼拜,斋食,讲经等与众共事时着之。六物图曰:“郁多罗僧,名中价衣,从用名入众衣。”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宋法护译妙吉祥菩萨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是即如来之增语,因为广说种种之譬喻及种种之法句。

  【入住出三心】 (名数)为菩萨阶位之十地,各有入住出之三位。入其地位,居其地位,出其地位,而进于次之地位也。

  【阮咸】 (物名)乐器名。又云大蛮琴。晋阮咸始造之,故名。其形似琵琶而圆,颈长而不曲。

  【软语】 (杂语)温言适人情之语也。涅槃经二十曰:“诸佛常软语,为众故说粗。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

  【软贼】 (术语)名闻利养,坏道人之功德者。智度论曰:“利养如贼,坏功德本。”智者大师别传曰:“今乃表诸软贼,毛绳截骨。”

  【蕤呬耶经】 (经名)又曰瞿醯坛哆罗经,玉呬耶经。慧琳音义作掬呬耶亶怛罗经。三卷,唐不空译。所谓瞿醯经是也。见“瞿醯经”条。梵Guhya-tantra,蕤宜作[廿/(夌*玉)]。

  【瑞相】 (术语)吉瑞之形,显见于人目者。原限于吉瑞,而俗通于吉凶用之。方广大庄严经三曰:“将欲生时,输檀王宫先现三十二种瑞相。”涅槃经二曰:“如来今现此瑞相,不久必当入于涅槃。”法华经序品曰:“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光宅法华疏一曰:“相据于外,瑞据于内。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报称瑞,表异为相。”

  【瑞像】 (图像)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像,乃请尊者没特迦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栴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

  【瑞岩】 (人名)唐瑞岩,名师彦。嗣岩头。青原下之六世也。见五灯会元七。

  【瑞岩主人】 (公案)瑞岩和尚每日自呼主人公。复自应诺。乃云,惺惺着,诺。他时异日莫受人瞒,诺诺。见会元瑞岩章。

  【瑞应本起经】 (经名)太子瑞应本起经之略名。

  【瑞应华】 (植物)梵名优昙钵,优昙钵罗Uduṁbara,译曰灵瑞华,瑞应华等。见“优昙”条。

  【润生】 (术语)烦恼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三缘而故起,谓之分别起,习为性,自然而起,谓之俱生起。八识中意识为主,起此二种,分别起之烦恼,造善恶之业,俱生起之烦恼,润其业种,而使受生,谓之润生。俱生起之烦恼,起于临终之时,即自体爱,境界爱,当生爱之三爱是也。见“爱”条。出于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四。

  【润生业】 (术语)谓其业为润迷界之生之原因者。

  【润业】 (术语)以俱生起之烦恼,润溉已造之业,使生苦果也。谓以俱生起之烦恼,润溉,必生苦果之善恶业。见“润生”条。

  【弱吽鍐斛】 (术语)Jaḥhūmvamhoḥ如其次第,乃钩索锁铃四摄菩萨之种子也。见金曼大钞一。

  【若那】 (人名)见“惹那”条。

  【若那跋陀罗】 (人名)见“惹那跋陀罗”条。

  【若那战陀罗】 (人名)见“惹那战达罗”条。

  【若南】 (人名)见“惹那”条。

  【若提子】 (人名)尼犍陀若提子之略。

  【若衍底】 (杂语)译为胜之义,生之义,即胜生也,由阿字门,即是无胜生,是为一切无能胜者之母,故名无胜生。此无胜生亦名甘露生。见大日经义释七。梵Jāyati。


  【洒】 (术语)S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法性钝之义,制伏六处得六神通智之声也。盖后义由Saṣ(六)释之。文殊问经曰:“称洒字时,是制伏六处得六通智声。”

  【洒净】 (术语)真言之修法,有念龙洒海水,而取洒水器香水洒于坛场之法,即以鍐字之智水,洒于一切众生之心地,使净菩提心之种子生长之意也。

  【洒水】 (物名)洒净用之香水也。见“洒净”条。

  【洒水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右手持瓶作洒水之相者。

  【洒水器】 (物名)容洒水之器物。

  【洒水印】 (印相)标洒水之印相也。

  【洒水杖】 (物名)见“散杖”条。

  【萨达喇摩】 (术语)Saddharma,译曰正法。三时中,第一时。佛灭后五百年也。见“三时”条。

  【萨达摩奔荼利迦素怛缆】 (经名)见萨达磨芬陀利修多罗项。

  【萨达磨芬荼利迦】 (经名)又作萨达磨奔荼利迦。译曰妙法莲华。萨者妙,达磨者法,芬荼利迦者白莲华名。

  【萨达磨芬陀利】 (经名)Saddharmap unḍarika,译曰妙法莲华。法华经之题名。芬陀利,具名芬荼利迦。白莲华名。

  【萨达磨芬陀利修多罗】 (经名)是四译之称。新译家之称,为萨达磨奔荼利迦素怛缆。法护译言正法华经,罗什译言妙法莲华经。法华玄赞一曰:“梵云萨达摩奔荼利迦素恒缆。萨者正妙之义,故法护云正法华,罗什云妙法莲华。达摩法也,奔荼利迦者白莲华也,西域呼白莲华为奔荼利迦,素恒缆者经义。”

  【萨底也】 (术语)见萨哆也条。

  【萨阇罗娑】 (物名)Sarjarasa,又作萨折罗娑。译曰白胶香。见名义集七。

  【萨多般那求诃】 (堂塔)Saptaparnagūha,王舍城五精舍之一。法华文句一曰:“萨多般那求诃,此云七叶穴。”翻梵语九曰:“萨多般那求呵,应云萨多般罗那,译曰七叶。求呵,译曰穴。又云萨多般那旧呵山,译曰:萨多者七,般那者叶,旧呵者窟。”

  【萨多琦梨】 (异类)鬼王名。译曰大力天。见金光明文句七。

  【萨埵】 (术语)Sattva,译曰情,或有情,众生(起世经)有生命者之称。又作萨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嚩,索埵。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释有情云:梵言萨埵。萨此云有,埵此云情,故云有情言众生者。案梵本仆呼膳那,此云众生,语各别也。”俱舍宝记一曰:“众生者,即情异名。梵名萨埵,此云有情,梵名社伽(上声),此名众生,即与有情体一名异(云云)。”见“众生”条。又菩提萨埵之略,见“菩萨”条。

  【萨埵剌阇答摩】 (术语)Sattva Rajas Tamas,数论二十五谛中自性谛之三德。萨埵为勇健之义。剌阇为尘坌之义。答摩为闇钝之义。自性具此三德,故生一切万物,使所生之万物,千差万别。谓喜忧闇之三德也。见“三德”条。

  【萨埵王子】 (本生)过去世有一国王名大车。有三子。太子曰摩诃波罗。次子曰摩诃提婆。幼子曰摩诃萨埵。三子游山林,一虎产七子,才经七日,诸子围绕,见逼于饥渴,各生悲怆之念而去。既而摩诃萨埵大生悲心,为无上菩提,欲舍此秽身,先使二兄去,独入林中,至饿虎处,脱衣服置竹上,委身而卧。虎畏萨埵慈威力不敢食,萨埵见之,上高投身于地。时小神以手捧王子,曾无伤损。萨埵乃以干竹剌颈,出血,渐近于虎。尔时大地六种震动,天华乱坠。饿虎见萨埵头流血,即舐血食肉尽。王子即今释迦牟尼是也。以此功德超趣十一劫。见最胜王经舍身品,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

  【萨跢也】 (术语)Sattya,又作萨底也。译曰谛。真实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萨跢也,此翻为谛。谛谓如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谬。”同九曰:“萨底也,是谛。”

  【馺缚诃】 (术语)见“苏波诃”条。

  【萨恒多般怛罗】 (真言)陀罗尼名。译曰白伞盖。喻如来藏性,清净无染,覆一切有情也。见名义集上。

  【萨迦耶见】 (术语)Sat-kāyadarśana,又曰萨迦耶达利瑟致。译曰有身见。五见中之身见也。执着五蕴假和合之体,思为有真实之我,起我我所之见也。

  【萨利杀跛】 (植物)Sarṣapa,译曰芥子。见最胜王经七。

  【萨罗缚奢】 (杂名)译曰要愿。求事之愿心也。演蜜钞五曰:“要之愿梵语萨罗缚奢Sarvāsā,与之愿梵语嚩嚧Vara,要者心之所祈也,与者随他愿能满故。”

  【萨罗国】 (地名)又作萨卢国。译曰杉国。见翻梵语九。梵Sālve-śālva。

  【萨罗国经】 (经名)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

  【萨罗计】 (饮食)Sarki,最胜王经三十二香味之一。译曰叱脂。

  【萨罗萨伐底】 (天名)Sarasvati,译曰妙音乐天,辩才天。见“大辩才天”条。

  【萨嚩呾】 (术语)又作萨多婆。萨埵之转。

  【萨婆吃隶奢】 (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

  【萨婆多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即说一切有部也。见“说一切有部”条。

  【萨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薮槃豆传曰:“佛灭后五百年中(了义灯一,作三百年),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从母为名。先于萨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后往罽宾国。罽宾在天竺西北,与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毗达磨,制为八伽兰他,即此世间云八犍度,(中略)亦称此文为发慧论。”案迦旃延之年代槃豆传之五百,照了义灯之文,则五为三之写误也。考其他诸书皆为三百年出世,且以之为上座部小乘初分为二之源由。宗轮论曰:“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谓阿输迦王时,小乘初分上座大众二部以来)。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云山部。”同述记曰:“上座部本弘经藏,以为上首,以律对法,为后弘宣。(中略)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出世,于上座部出家。先弘对法,后弘经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斗诤纷纭,名少乖诤。”三论玄义曰:“从迦叶至寝者柯,二百年已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弟子部,二萨婆多部。”

  【馺皤诃】 (术语)Svāhā,见“苏波诃”条。

  【馺婆诃】 (术语)见“苏波诃”条。

  【萨婆曷剌他悉陀】 (人名)Sarvārthasiddha,又作萨婆悉达多,萨婆頞他悉陀,萨缚頞他悉地。悉达太子之具名。译曰一切义成就,一切事成。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有部毗奈耶杂事二十曰:“一切事成,梵云萨婆頞他悉陀,此是菩萨最初立字。”慧苑音义曰:“悉达者,具云萨缚頞他悉地。”

  【萨婆若】 (杂名)Sarvajña,又作萨云若,萨云若,萨云然,萨婆若,萨伐若,萨婆若囊,萨婆若那,萨婆若多,萨嚩吉娘,萨筏若,萨芸然等。译曰一切智。放光般若经十一曰:“又云萨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义七曰:“萨婆若,记也,正音萨嚩吉娘(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罗蜜之异名也。又云萨筏若心,梵语不正也。”圆觉大疏钞一曰:“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即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也。种谓种类,即无法不通之义也。谓世出世间种种品类无不了知故,云一切种智。故华严如来名号品中,列佛种种名。于中云:亦名一切义成。一切义成者,即翻梵语悉达多,为此言也。谓于一切义理悉皆通达成就,即是一切种智也。”

  【萨婆萨埵】 (杂语)译曰一切众生。见大日经疏十。Sarvasattva。

  【萨婆慎若提婆】 (人名)Sarvajñānadeva,译曰一切智天。高僧名。见求法高僧传上。

  【萨婆悉达多】 (人名)见“萨婆曷剌他悉陀”条。梵Sarvasiddhārtha。

  【萨婆悉多】 (杂语)又作萨婆悉驮。译曰一切成就。又释迦太子幼时略称。与次项同。

  【飒破[木*致]迦】 (物名)见“玻璃”条。

  【萨他泥湿伐罗】 (地名)Sadaniśvara,国名,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四。

  【萨昙分陀利】 (经名)与萨达磨芬陀利同。译曰妙法莲华。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萨昙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萨达摩奔拏里迦,唐言妙法白莲华,姚秦罗什译为妙法莲华经,略去白字也。”梵Saddhanmapuṇḍarika。

  【萨偷罗】 (术语)见偷蓝遮条。

  【萨陀波仑】 (菩萨)又作萨陀波伦。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故名。见“常啼菩萨”条。【萨陀波仑】(菩萨)见“波仑”条。

  【飒陀婆罗度三人】 (传说)毗耶离国有淫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有淫女,名须曼那。王舍城有淫女。名优钵罗盘那。有三人各各闻人赞三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心着不舍。便于梦中梦与从事。觉竟心念彼女不来,我亦不往,而淫事得办。因是悟一切之法皆如是耶?于是诣[台-台+犮]陀婆罗菩萨所问是事。菩萨答言诸法实尔,皆从念生。如是种种,为此三人方便巧说其法之空。是时三人即得阿毗跋致。见智度论七。

  【飒陀婆罗度三淫女】 (传说)飒陀婆罗,译曰贤护。见“贤护”条。

  【塞迦】 (术语)梵字。Ska。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娑迦,索迦,歌,或作阿娑迦。此字虽无阿字形,然为悉昙合字转声,当开口出声时。常带阿之声而呼为阿娑迦。新华严经七十六曰:唱娑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遍照。”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曰:“唱塞迦字时,入无着无碍解脱地狱光明轮普照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积聚蕴性不可得故。”又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十四曰:“入塞迦字门解一切法聚积蕴性不可得故。”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三曰:“娑迦字印,悟解一切蕴聚体故。”是即以梵语塞健陀Skandha有积聚即蕴之义,故转释塞迦之字义者也。

  【塞建地罗】 (人名)Sugandhara,罗汉名,译曰悟入。俱舍光记一曰:“塞建地罗,唐言悟入,悟入即众贤师主。”

  【塞建那】 (天名)见“塞建陀”条。

  【塞建陀】 (术语)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众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阴者,梵本应言钵罗娑陀。案阴音应以于今反注也,阴阳之阴也。(中略)若言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此名粗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蕴,或名为众。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应云曷罗施。”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塞建陀,此翻为蕴。由积聚义,说名为蕴。杜顺曰:蕴,聚也。蓄藏诸色,故言色蕴。受想等四义亦如此。旧经论中或言五众,又云五聚,颇亦近,是仍未总名。旧翻阴者,失之久矣。”又(人名)罗汉名,译曰悟入,众贤论师之师也。俱舍宝疏一曰:“有罗汉名塞建陀,唐云悟入。”俱舍光记一曰:“塞建地罗。”见“塞建地罗”条。又(天名)又曰塞建那天。最胜王经八曰:“塞建陀天妙辩才。”大日经疏五曰:“塞建那天,即是童子天也。”探玄记二十曰:“塞建那,此云胜伏。”梵Skanda韦驮天也,自建驮误为韦驮者也。

  【塞建陀罗】 (术语)见“塞建陀”条。

  【赛钱】 (杂名)奉于神佛之钱。俗曰散钱,参钱。

  【三阿僧祇劫】 (术语)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ṁkhyeyakalp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为三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此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劫有大中小三者,此劫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于数万之佛。参照“劫”条。

  【三爱】 (名数)人命终时,起三种之贪爱:一境界爱,二自体爱,三当生爱。详“见爱”条。

  【三安居】 (行事)结夏之时期,旧译家分前中后三期,始于四月十六日者为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者为后安居,始于其中间者,为中安居,其日数则九十日。见行事钞资持记四之二。又,新译家为二期,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于六月十六日,而无中安居。但支那日本之僧徒皆取四月十六日为入安居之日。西域记二曰:“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传译有谬。”寄归传二曰:“若前安居,谓五月黑月一日,后安居则六月黑月一日。唯斯两日合作安居,于此中间文无许处。”圆觉经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三安居】(术语)见“安居”条。

  【三八日】 (杂语)禅刹古以每旬之三八日念诵,一月共有六日。今以上八中八下八为三八,一月作三日之念诵。见象器笺三。

  【三拔谛】 (杂语)与三跋致同。

  【三跋罗】 (术语)Saṁvara,又名三婆罗,三嚩罗,译为禁戒,或护。禁戒护人不使堕于三涂也。又名戒体之无表色。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三婆啰,此译云禁,戒者亦禁义也。”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律仪护,此言护者,梵云三跋罗,译为拥护。由受归戒护使不落三涂,旧云律仪乃当义译。云是律法仪式,若但云护,恐学者未详,故两俱存。明了论已译为护,即是戒体无表色也。”

  【三跋致】 (杂语)Sampatti,又曰三拔谛。译曰发趣。见玄应音义三。

  【三白法】 (术语)持三白食之法也。宋高僧传二十三(元慧传)曰:“立志持三白法。”见“三白食”条。

  【三白食】 (名数)牛乳,牛酪,白米也。修法行者食之。十一面神咒经曰:“行者唯应食三白食,乳酪饭。”末法中一字心咒经曰:“持法之人须吃三白食,所谓乳酪粳米,不得破斋。”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曰:“清净洗浴,着鲜净衣,吃三白食,所谓乳酪粳米。”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曰:“惟吃三种白食,谓白饭乳酪。”大云轮请雨经曰:“应食三种白净之食,所谓牛乳酪及粳米。”

  【三百会】 (杂语)见“三百六十会”条。

  【三百六十会】 (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世,三十六十会开谈顿渐权实,谓之一代时教。”释门正统曰:“金口宣扬五十年正教,阿难结集三百会之真诠。”

  【三百矛】 (杂名)犹言三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三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涅槃经十一曰:“我宁以身受三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床卧具。”

  【三百四十八戒】 (术语)比丘尼之戒数也。常举大数。谓之五百戒,见“戒”条。

  【三百四十一戒】 (术语)与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五十戒】 (术语)与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由旬】 (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众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众疲倦而还,遂方便于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为止息。三百由旬者为超三界,譬小乘之有涅槃。文句七曰:“三界果报处为三百。”

  【三拜】 (仪式)示三业之敬意而为三拜也。西天无此法。释氏要览中曰:“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三拜者盖表三业归敬也。”寄归传三曰:“凡礼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仪也。欲致敬时及有请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中略)足跟双竖,脊顶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头。然其膝下回无衣物,复还合掌复还叩地,慇懃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寻常一礼便罢,中间更无起义,西国见为三拜人皆怪之。”

  【三般若】 (名数)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一实相般若,为般若之理体,本来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也。是为所证之理体。二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方便般若,分别诸法之权智也。见金光明玄义上。又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诠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见肇论,法藏般若心经略疏。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明此经者题云般若,即以为宗。观如来品别明三种,实相观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种,境界眷属,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三般若】(名数)见“般若”条。

  【三宝】 (名数)观无量寿经曰:“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Dharma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Saṁgha也。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也。宝性论三举所以名宝者,有六义。“偈言: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法华经方便品曰:“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三宝藏】 (名数)佛法僧也。此三者,藏一切之功德,故云宝藏。新译仁王经中曰:“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藏。”(众者僧也)。又经律论之三藏。又声闻,缘觉,菩萨也。

  【三宝恩】 (术语)四恩之一。

  【三宝加持】 (术语)蒙三宝之加护也。参照“加持”条。

  【三宝阶】 (杂名)佛自忉利天降时,帝释所造之阶也。在劫比他国。西域记四(劫比他国)曰:“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也。昔如来起自胜林上升天宫,居善法堂为母说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天帝释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

  【三宝物】 (术语)佛像殿堂香花幡盖等佛物也。经卷纸笔箱函巾帊等,法物也。僧房田园等常住僧物,衣钵谷菜等现前僧物,僧物也。此三者各异所属,不许盗用与互用。见行事钞中之一,盗戒。

  【三宝衣】 (名数)三衣也,僧宝所著之衣,故称宝衣。璎珞本业经上曰:“剃头被三宝衣。”

  【三宝印】 (物名)刻佛法僧宝四个篆字者。押于道场疏。

  【三报】 (名数)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

  【三辈】 (名数)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人其业行之浅深有上中下之三类:一、上辈,舍家弃欲而为沙门,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者。二、中辈,身不能为沙门修大功德。而能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起立塔像,饭食沙门等,多少修善者。三、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者。此三辈与观经所说之九品有同异之诸释。为昙鸾,净影,嘉祥法位,龙兴,憬兴,源清之七师,以此为同。天台,义寂,孤山,灵芝之四家以此为别。净土一家从鸾师之说,但视为开合之异耳。无量寿经下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者,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中略)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灯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中略)其下辈者,假令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彼国。”昙鸾之略论曰:“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

  【三本华严经】 (传说)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于阎浮提。支那所译之三本,即皆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略也。晋译仅三万六千偈,唐译仅四万五千偈,因之称曰略本经。此三本之缘由,真谛三藏据西域之传纪而说。见贤首华严传记一、探玄记一。

  【三变】 (故事)见“三变土田”条。

  【三变土田】 (故事)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如来之十方分身佛,各将一菩萨,为供养多宝塔,来灵鹫山时。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秽土而为净土也。初变娑婆一世界,次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后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为净土。依此谓之三变土田。

  【三表业】 (术语)见“业”条。

  【三病】 (名数)一、贪病,修不净观可治。二、瞋病,修慈悲观可治。三、痴病,修因缘观可治。见涅槃经三十九。又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是为无佛性。此为难治之三病。见涅槃经十一。

  【三病人】 (名数)谤大乘等三难治病之人也。见“三病”条。

  【三波多】 (杂语)Samāpta,译曰成就。已竟护摩时所用之语也。见诸仪轨诀影七。

  【三波罗聂提】 (名数)Prajñapti,三假也。见“假”条。

  【三钵罗佉哆】 (术语)Saṁp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于大众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众食。南山旧律以之为施主对于众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三之三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平等。”同资持记曰:“僧跋谓令食均一味,与前等供不同。”等供就行食之均等而言。僧跋就食味之均等而言。总言之,则等供亦僧跋也。寄归传一曰:“其行食法,先下姜盐,姜乃一片两片,大如指大,盐则全匕半匕藉之以叶,其行盐者,合掌长跪在上座前,口唱三钵罗佉哆,译为善至,旧云僧跋者讹也。上座告白:平等行食。意道,供具善成食时复至。准其字义合当如是。然而佛与大众受他毒食,佛教令唱三钵罗佉哆,然后方食,所有毒药皆变成美味。以此言之,乃是秘密言词,未必目其善至。东西两音临时任道,并汾之地唱时至者颇有故实。”有部目得迦八曰:“凡于众首为上座者,所有供养置在众前。先令一人执持饮食,或先行盐在上座前。曲身恭敬唱三钵罗佉哆,未唱已来不得受食。当知此言有大威力,辄违受食得恶作罪。”同注曰:“三钵罗佉哆,译为正至,或为时至,或是密语神咒,能消毒故,昔云僧跋者讹也。佛教遣唱食前,今乃后称食遍,非直失本意,上座未免其愆,讹替多时,智者详用。”

  【三钵罗陀你鸡】 (术语)Saṁpradāna,八啭声中第四,为所与声。见唯识枢要上本。

  【三波提】 (人名)阿育王之孙,法益之子之名。见释迦谱十。

  【三补吒】 (印相)译作虚心合掌。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三补吒掌,先以手相远,渐近令相着,掌内稍空者是也。”梵Sampuṭa。

  【三部】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之则中台八叶院,及上下之诸院为佛部,右方之诸院为莲华部,左方之诸院为金刚部。见“胎藏界”条。【三部】(名数)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佛莲金三部。见藏界条。又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为三部。【三部】(名数)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刚部,如上。三杂部,释迦所说之密经也,是显密杂糅,故名杂部,如金光明经,六波罗蜜经,首楞严经等是。此亦无议异。又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刚部,如上。三不二部,苏悉地经也,是说金胎不二之法者,故称曰不二部。但是为日本台密一家之所立,日本东密于金胎两部中说不二法外无不二之法,不许其别部。

  【三部被甲】 (修法)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场,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内护净身外防魔障,谓之被甲护身。其法,咒明结印,初当中额,次当右额,后当左额。如是次第为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三部也。以此三部加持自身,故谓之三部被甲。是金刚界之护身法也。见真言修行钞二等。

  【三不成】 (名数)晋道安净土论所说。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三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则草木瓦砾之秽土忽变为七宝庄严之净土,此秽心所见为遍界秽土,净心所见为遍界净土也。依如此净心秽心之相违,净秽之二相盈亏时,知土体亦不为一。是一质不成之义也。二、异质不成,土体果为异乎,虽心有二而土现两相,然若搜玄妙之性,则彼此之二相冥然而同在一处,不相障碍。同时现于同处,故不可谓为二土异体也。是异质不成之义也。三、无质不成,既不可谓为一体,又不可谓为异体,则谓为无体乎,依缘集趣之处,净土秽土历然也。不同于情有理无之兔角龟毛,岂可谓为绝无。是无体不成之义也。然则不可执一异有无,一而亦异,有而亦无,是法性之妙体也。然论此三不成系性宗之义,而在相宗,由于一处四见等之经说而成一质之义也。安乐集上曰:“净土论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盈亏;异质不成,故搜玄则冥一;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安师之净土论今不传)。

  【三部大法】 (名数)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之三部。此三部尽一切之秘法。

  【三部都法】 (修法)都集胎藏界佛莲金三部诸尊之坛法也。

  【三部都会】 (修法)与三部都法同。

  【三部忿怒】 (名数)三部之教令轮身也,佛部之忿怒为不动,莲华之忿怒为嚩诃钩,金刚部之忿怒为军荼利。见诸部要目。又佛部为阿钵罗氏多(无能胜),莲华部为施嚩嚩诃(寂智明),见悉地经一。

  【三部灌顶】 (修法)台密所传有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胎金合部之三种灌顶法。

  【三不护】 (名数)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为三不护。诸罗汉之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来与彼异,故立三不护。”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文句七曰:“知道谓意不护,开道谓身不护,说道谓口不护。”同记曰:“三不护者,常与智俱。”

  【三部护摩法】 (修法)佛部为息灾法,莲华部为增益法,金刚部为降伏法。见悉地经一,大日经疏三。

  【三不坚法】 (名数)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身,为四大假合而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坚,人所受之寿命虽长短不齐,而同为梦幻之体,倏忽无常,不可久存也。三、财不坚,一切世间之财物,体非坚固,集散无常不可久存也。出本事经七。

  【三部降三世】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三世王与胜三世王之二尊,降世与胜世其义一,故为同尊。而此三尊为三部之忿怒尊,犹如军荼利明王有三部之别,盖金刚手院之降三世为金刚萨埵,是金刚部之忿怒尊,五大院中不动尊北之降三世为大日所变,是佛部之忿怒尊,其西方之胜三世为地藏菩萨所变,是莲华部之忿怒尊。此非于同院中列同一之两尊,是其名虽同,而为佛及地藏所变异,故有其异。

  【三部经】 (名数)种种不一。

  【三不净肉】 (名数)与三净肉相反。见为我所杀者。闻为我所杀者。有为我所杀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种之肉。见食条。

  【三部秘经】 (名数)一大日经,二金刚顶经,三苏悉地经也。【三部秘经】(名数)一、大日经,具名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七卷,善无畏译。二、金刚顶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不空译。三、苏悉地经,具名苏悉地羯罗经,三卷,善无畏译。大日经明胎藏界之法。金刚顶经明金刚界之法。苏悉地经明苏悉地法。苏悉地译曰妙成就,明成就所作胎金合行之法,于台密最为秘要。

  【三部明妃】 (名数)佛部之明妃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为多罗菩萨,金刚部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明王与明妃,其三摩地相异,明王安立其种子,明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经疏九曰:“复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托于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和合共生毗富罗种子,为大悲胎藏加持无有失坏,故名法界加持也。”

  【三部明王】 (名数)三部各有明王,佛部之明王为最胜金轮佛顶王,莲华部之明王为诃野吃利啭(马头),金刚部之明王为苏婆(胜三世),见悉地经一。

  【三部母】 (名数)三部各有主能生之德之尊,谓之部母。佛部之部母为佛眼尊。莲华部为白衣观自在尊。金刚部为忙莽鸡菩萨。见诸部要目。部母者非以佛眼等为能生,毗卢遮那等为所生,佛眼主毗卢遮那能生之母之德,故云佛母。余二亦然。案部母即典藏主也。

  【三不能】 (名数)唐嵩岳之元珪,于佛立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万法之智也。二、知群生之性,穷亿劫之事也。三、度无量之众生也。三不能者:一、不能灭定业也。二、不能度无缘也。三、不能尽众生界也。传灯录四(元珪传)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无尽居士之护法论曰:“嵩岳珪禅师云:佛有三能三不能。”

  【三部三点】 (术语)四万义曰:“莲华部法身,金刚部般若,佛部解脱。”莲华部为理,故配于法身,金刚部为智,故配于般若,斯理斯智,解脱缠缚,显行佛地,故佛部配于解脱。见秘藏记钞三。

  【三不三信】 (名数)梁昙鸾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续。是曰三不。反之则曰三信。净土论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绰承之,更阐明三信。安乐集上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文类聚钞行卷曰:“三不三信诲慇懃,像末法灭同悲引。”

  【三部色】 (名数)佛部为白,金刚部为黄,莲华部为赤。见悉地经一。

  【三不善】 (名数)与三不善根同。

  【三不善根】 (名数)贪瞋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则不欢喜。”

  【三不失】 (名数)佛之三不护,又名三不失。观音义疏下曰:“此是圣人三业无谋而遍应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轮不思议化也,亦名三不护。”见“三不护”条。

  【三部数珠】 (杂语)佛部为活儿子(菩提子),莲华部为莲华子,金刚部为噜拏啰叉子(金刚子),见悉地经二。

  【三不退】 (名数)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也。此三不退配于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于利他之行不退失,谓之行不退。八地已去,得无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谓之念不退(西方要决之十住毗婆沙论)。又天台一家,自别教之初住至第七住为位不退,此间断见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也。自第八住至十回向之终为行不退,此间破尘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也。初地以上为念不退,断无明之惑,而不失中道之正念也。如配之于圆教,则自初信至第七信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终为行不退,初住已上为念不退。观经妙宗钞下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假。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不失中道正念。”【三不退】(名数)见“不退”条。

  【三部种子】 (术语)瑜祇经疏二曰:“佛部以阿为种子,成率都婆。莲华部以娑为种子,成八叶莲华。金刚部以嚩为种子,成五股金刚。”【三部种子】(术语)佛部为字,莲华部为字,金刚部为字。见大日经五。

  【三部主】 (名数)三部各有主,佛部之主为大日,莲华部之主为观世音,金刚部之主为金刚手。见大日经疏十六。又佛部为金轮王佛顶,莲华部为马头观自在,金刚部为三世胜金刚。见诸部要目。

  【三部主色】 (名数)毗卢遮那是佛部,即如来法界之身,一向白色。次观世音即是阿弥陀佛,其身黄色。次金刚藏(金刚手),即释迦牟尼佛,其身赤黄色,即杂色。见义释十一。

  【三藏】 (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三藏】(术语)Tripiṭ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ūtrapiṭ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ṭ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ṭ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槃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三藏法师】 (术语)通称则为法师之美称,特称则指唐之玄奘三藏。

  【三藏法数】 (书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三藏教】 (术语)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灭之年,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之三藏,而为该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谓之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之三藏,部帙整然而分之者,因以之为一摩诃衍藏,与彼小乘之三藏二者对峙。此智度论之意也。

  【三藏学者】 (术语)指小乘之学人。

  【三草】 (譬喻)见“三草二木”条。

  【三草二木】 (譬喻)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以此配于通途之五乘(五乘有通别二种),则如图。然菩萨乘中之大草二木,诸宗各依其字义,解释不同。天台如其次第配于藏通别三教之菩萨,而摄圆教之菩萨,然则三草二木即五乘,但示方便乘之机之差别耳。见法华文句七。嘉祥以大草二木如其次第配于三僧祇之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为大草,至七地为小树,八地已上为大树。见法华义疏。慈恩以大草与二木为总别,大草者,对于人天二乘,总名菩萨为大草。二木者,更分别大草,以地前为小树,地上为大树。见法华玄赞七。又慈恩以此配于五性各别之三无二有,三草配于无性与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之三者,二木为不定性菩萨与定性二者。见法华玄赞。

  【三禅】 (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处,唯有舍受。故此地之乐受,为三界中最第一。圣教中多引之以为比。悲华经二曰:“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涅槃经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三禅乐】 (术语)三禅天之快乐。见“三禅”条。

  【三忏】 (术语)三种之忏悔法。见“忏悔”条。

  【三车】 (譬喻)羊车鹿车牛车也。如此次第乃以譬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所说。见“火宅”条。传灯录曰:“法达问:经说三车,大牛车与白牛车,如何区别?祖曰:汝自迷背,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又法华宗之慈恩常从三车。故称为三车和尚。宋高僧传四窥基传曰:“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我法有寄矣。(中略)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

  【三车家】 (术语)三乘家之异名。见“四车家”条。

  【三乘】 (术语)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三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三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谛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于其最后之生不依如来之声教,感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十二因缘之理,以证辟支佛果者。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无上菩提者。或以羊鹿牛三车譬之,或以象马兔三兽比之。是为大乘之三乘,故不摄不愚法之二乘(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二种,见“二乘”条)。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求自然慧,独乐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二)小乘之声缘菩三乘也。又称小中大,皆灰身灭智,故此中之声缘,即是愚法。四教仪注上曰:“三乘,乘以运载为义,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五教章上二曰:“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中略)如小论中自有声闻缘觉法及佛法。”(三)大小合论之声缘菩三乘也,又云小中大。此中之菩萨乘摄一乘,声缘二乘,摄愚法不愚法之二类。五教章上二曰:“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唯三也。”(四)一、一乘。如华严法华明一切皆成佛者。二、三乘法,如深密般若别立三乘之得道者。三、小乘,执于四阿含等之所明而不信一切大乘之教理者。见五教章上。是由大小合论之三乘中菩萨乘闻一乘,由其二乘别开愚法之一类也。密教以第一类之三乘为法佛内证之三密。声闻依声教而悟道,故配之于语密,缘觉只心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配之于意密,菩萨以大悲利他之故,舍身于娑婆界,而广修六度万行,故配之于身密。菩萨之行,通于三业,而于身业最重,故且为身密。三业之中,身兼意口,三乘之中菩萨之行广兼三业,故寄于总德而配之于身密。然而法华经以三乘为方便,一佛乘为真实。会三乘而归于一乘也。然密教之见,以为三乘即法佛内证之三密。故三乘之行不动,直以为秘密佛乘之体也。故大日经疏三,释经之通达三乘文曰:“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详见秘藏记钞七。

  【三乘共十地】 (名数)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干慧地,此为外凡之位,与藏教五停心别总念处总相念处三贤之位相当。干者干燥之义也。此位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干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润之,故云干慧。二、性地,此为内凡之位,藏教之四善根也。此位伏见思之惑,朦胧望见法性之空理,故曰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见道之苦法智忍等八忍谓之八忍地。即见道十五心之位也。见道十五虽为八忍七智,然今就决定因道之边,但取八忍而名之也,四、见地,为第十六心之道类智,藏教预流果之位也。于此位断三界之见惑。得见上下八谛之理,故云见地。五、薄地,为欲界修惑九品中断前六品之位,藏教之一来果也。欲界九品惑中仅余后三品,故云薄地。六、离欲地,为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之位,即藏教之不还果也。七、已辨地,为断尽三界见思惑之位,藏教之阿罗汉果也。是于断惑一道为所作已辨之位,故云已辨地。八、支佛地,此为缘觉之位,断三界见思二惑上,更侵害其二惑之习气,入于空观也。侵非断,断者如烧炭成灰,更吹其灰而散尽之也。此为第十佛地之事。今于缘觉之习气,犹如烧炭,为灰而止,故曰侵。缘觉由初地至此而入证,缘觉之梵语为辟支佛,故云支佛地,九、菩萨地,是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之修行地也。十、佛地,是为菩萨之最后身,断余残习气,于七宝树下以天衣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则于菩提树下以吉祥草为座而成道也。

  【三乘共学十地】 (术语)谓干慧地等十地。是般若经之说,以其示声缘菩三乘共同修道之行位也。

  【三乘家】 (流派)法相宗为首,主张三乘别在之宗家也。

  【三乘教】 (术语)深密经唯识论等明三乘别立之教法也。

  【三乘通相五逆】 (名数)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众,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俱舍论十七曰:“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业。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华严孔目章三曰:“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最胜王经溜州疏曰:“五逆: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罗汉,四者倒破见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违福田故,故名之为逆。执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定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名无间业。”

  【三乘无漏种子】 (术语)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本有无漏种子也。相宗依其种子具不具而立五姓各别。

  【三乘真实一乘方便】 (术语)三乘家依深密经以三乘为真实,以法华所说之一乘,但为诱引不定性一类之方便。一乘家依法华经以深密经所说之三乘,为调熟机根之方便。说详五教章上,法华玄赞四,守护国界章下。

  【三处阿兰若】 (名数)三种之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有三类:一名达摩阿兰若,即此所明者也。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处,此中处者,即菩提场中是也。二名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者也。三名檀陀伽阿兰若,谓沙碛之处也。碛音迁历反。”

  【三处传心】 (名数)谓禅宗也。世尊三处传心于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于多子塔分半座,一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禅宗象鉴曰:“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会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曾无之,但如是禅家公案因缘,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三处莲华藏世界】 (名数)密教立三处之华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经立三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三行者身。今约此三身而成义,则加持身即他受用报身,是阿弥陀佛也,其住处名华藏世界。由是过西方十万亿净土即有其处。青龙轨名弥陀为莲华藏。是五部中莲华部报身之土也。本地身即大日如来也,此佛之住处名华藏世界。高广无边,而超相对,绝中边不可定为西方十万亿是五部中佛部自性法身之住处也。大日经所说之胎藏,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是也。行者身即我等自身也。一切众生之干栗多心,法尔有八叶形。是八叶之心莲华。名曰华藏世界。是秘藏世界。见秘藏记钞六。

  【三处木叉】 (术语)木叉为戒。三处木叉者,身口意三处之戒也。

  【三处入法界】 (名数)法界为华严经所证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三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三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于初住证法界之理者。二、回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证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萨至初地之位,证法界之理者。见华严大疏七。

  【三慈】 (名数)见“慈悲”条。

  【三从】 (名数)女子从父母从夫从子,谓之三从。四十华严经二十八曰:“处女居家从父母,笲年嫡事又从夫,夫亡从子护嫌疑。”贤愚经三,智度论九十九亦同。超日明三昧经下曰:“女有三事隔五事碍。何谓三?少制父母;出嫁制夫不得自由;长大难子,是谓三。”法句譬喻经二曰:“我等禀形生为女人,从少至老为三事所监不得自由。”因而胜鬘经宝窟上本谓之五碍三监。案三从之说,儒书亦有之。

  【三达】 (名数)在罗汉谓之三明。在佛谓之三达。即天眼,宿命,漏尽也。天眼知未来之生死因果,宿命知过去之生死因果,漏尽知现在之烦恼而断尽之。知之而明,谓之明,知之而穷尽,谓之达。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知之究尽说三达,明共二乘,达唯如来。”大部补注八曰:“三明居极,故云三达。”

  【三大】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别见“三大”条。【三大】(名数)起信论以众生心为大乘之法体,名之为大乘之义理,分为三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间之善而得世间之善果,后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为真如之体性,第二为真如之德相,第三为真如之作用也。大者周遍法界之义。起信论曰:“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出世间世间善因果故。”密教以地等六大为体,大等四种曼荼罗为相,身等三密为用。

  【三大阿僧祇劫】 (术语)见“三阿僧祇劫”条。

  【三大部】 (名数)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补注序曰:“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释门正统三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于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须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见三大五部项。

  【三大部十界十如释体】 (术语)见图。

  【三大五部】 (名数)南山律师之著书,行事钞三卷,戒疏四卷,业疏四卷曰三大部。复加拾毗尼义钞三卷,比丘尼钞三卷称为五大部。

  【三大五小部】 (名数)天台智者之说,玄义,文句,止观谓之三大部。荆溪悉为之作疏记。观经疏,光明玄,光明疏,观音玄,观音疏谓之五小部。四明皆为之作疏记。

  【三倒】 (名数)三颠倒之略。释门归敬仪中曰:“三倒常行,革凡何日。”

  【三道】 (名数)又作轮回三道,三轮。一、烦恼道,又名惑道,无明贪欲瞋恚等之烦恼妄惑也。二、业道,依烦恼而发之善恶所作也。三、苦道,以善恶之业为因而获之生死苦果也。道者能通之义,此三者互相通,自烦恼通于业,自业通于苦,自苦更通于烦恼,故谓之三道。如此轮转,谓之三轮。光明玄义上曰:“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从烦恼通业,从业通苦,从苦复通烦恼,故名三道。”又声缘菩三乘之道也。见“三乘”条。

  【三道真言】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吽嚂[口*路],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嚂[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三真言,若着莎诃字亦尔,若不着亦得,行者得意时,自着方便也。”

  【三德】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三、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系缚,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称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吾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无知而具无上菩提者。二、断德,断一切之烦恼而具无上涅槃者。此二者属于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论之归敬颂举此三德以赞佛。又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圆德,三大劫之修行圆满者。二、果圆德,智断等之诸总圆满者。三、恩圆德,度一切众生而使解脱者。俱舍论二十七曰:“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又数论所说自性谛之三德:一、萨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阇Rajas,尘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钝之德。通常呼为喜忧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种种善恶好丑之法。唯识述记一本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三德指归】 (书名)十卷,宋孤山智圆着。释章安之涅槃经疏。

  【三等】 (术语)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为本,密宗三等。”见三平等条。又诸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三事平等也。俱舍论二十七曰:“由三事故诸佛皆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辩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三等持】 (名数)三三昧,新作三三摩地,译曰三等持:一空等持,二无相等持,三无愿等持。见“三三昧”条。又更有一种三等持,一有寻有伺等持,二无寻唯伺等持,三无寻无伺等持。见“三摩地”条。【三等持】(名数)俱舍论所说。有有寻有伺等之三与空等之三。见“三三昧”条。

  【三等流】 (名数)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与因性真实同者,故名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杀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义,故假名等流,谓之假等流。三分位等流,眼等诸识,各随自类转变。如眼识。(中略)身识皆从第八识之种子而生,对于色等诸尘,名等流果。若第六识从种子识而生,起诸分别,亦名等流果。而识与尘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说详宗镜录七十一。

  【三谛】 (名数)一空谛,谓因缘生之事物,体性实空无之道理也。二假谛,言体性虽空,而假相实存在之道理也。三中谛,言空假二性不二一如之道理也。天台所立。又见三字部三谛条。【三谛】(名数)天台所立之谛理。空谛,假谛,中谛也。昔北齐慧文禅师自记曰:我独步河淮,呼谁为师?若得经则以佛为师,若得论则以菩萨为师。乃入大经藏,烧香散花,反手执之,得龙树菩萨所造之中观论。开论读之,至观四谛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恍然悟三谛之妙旨,以授南岳之慧思,慧思授之于天台之智顗。故一家之观门以此一偈二十字为究竟之勘文。释签曰:“中论偈意,一实不思议,遍申诸经。”诸经者诸大乘也。依通教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者,为依因缘而生者之自性空。以诸法有自性,不待依因缘而生,而可自有也。次亦为是假名者,谓诸法既无自性,故依因缘而生。是非实性有,依因缘而假呈有之相者,故谓之为假。次亦是中道义者,然则诸法以空之故,非为假有,以假之故,非为实空,又以空谛之故,为实空,以假谛之故,为假有也。如是非假有非实空,亦实空亦假有,即是中也。依圆教之义,则三千诸法,彼此圆融无别,谓之空谛。非如别教使归于真如而为空,三千诸法本来具真如谓之假谛。非如别教待无明之缘而始生假相。又具此二者为中谛。非如别教于空假之外有中。故三千之法不但假谛,空与中亦有,又中不但中谛,假与空亦有,是依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而然也。谓性具之三千虽为本有,而事造之三千,依迷悟之缘而成,则亦谓是非赖缘假,假令赖于迷悟之缘,亦非如别教谓依之而起本来一味之性,至本来性具之三千现为事造也。故不可谓为假生。而此三谛之圆融,非待观者而始圆融,诸法天然法尔自然圆融也,修三观但欲达于其性德而已。故始终心要曰:“夫三谛者天然三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心性不动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立假号。”斯三谛以本来圆融故,经中虽谓为毕竟空,然此惟以空为言端,实则为全假中之空也,虽谓为如来藏中道,然亦全空中空假也,故止观一之三曰:“若尔云何复言游心法界如虚空,又言明者即毕竟空。此举空为言端,空即不空,亦非空非不空。又言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见一切师法,如地种如香丸者。此举有为言端,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不有。又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举中道为言端,即中而边,即非边非不边,具足无减。勿守语害圆诬圣意。”又“并是毕竟空,并是如来藏,并是中道。”法华文句八曰:“妙有不可破坏,故名实相。诸佛能见故名真善妙色,不杂余物,名毕竟空。无二无别,名如。是了了,故名佛性。含备诸法故名如来藏。寂灭灵智,故名中实理心。遮杂诸边,故名中道。无上无上,名第一义谛。”竹庵禅师颂中论之句曰:“中论因缘所生法,一句道尽无剩语,我说即是空假中,朱帘暮卷西山雨。”

  【三谛相即】 (术语)谓天台圆教之空假中三谛圆融不二也。以简别于别教三谛之隔历。辅行一曰:“即者尔雅云合也,若据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犹疏。今以义求体不二故名为即,即三而一,与合义异。”

  【三谛圆融】 (术语)观空假中三谛于同时,达到圆融之真理也。

  【三颠倒】 (名数)一,想倒,于六尘之境而思想非理者。二,见颠倒,于事理之法,而邪计度推求者,即邪见也。三,心颠倒,于妄心邪识了事物者,是诸颠倒之根本也。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己离三种颠倒,所谓想倒见倒心倒。”宗镜录四十二曰:“心如停贼主人,见是贼身,想如贼脚,根尘是贼媒,内外构速劫尽家宝。”【三颠倒】(名数)见“颠倒”条。

  【三点】 (术语)以伊字之三点譬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见“伊字三点”条。性灵集七曰:“三点凝心,四量满怀。”梁高僧传八曰:“始自鹿苑,以四谛为言初。终至鹄林,以三点为圆极。”又密教称理智事为三点,手镜钞上曰:“法身是自性身,般若是自是自身,解脱是他受用身,是名理智事三点。即大日上三身也,亦名名字印形三秘密身也。”又道家有系心悬中之法。以两目为左右两点,两目齐平山根处之一点为中点,谓之悬中。恰如伊之三点也。按此说本出于佛家,即小止观所云令心住悬中是也。

  【三定聚】 (名数)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见“三聚”条。

  【三毒】 (术语)又曰三根: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二、瞋毒,恚忿之心名为瞋。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三、痴毒,迷闇之心名为痴。心性闇钝,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此有二种,痴毒独起,名为独头无明。与贪毒共起,名为相应无明。贪毒等,必与痴毒相应而起也。智度论三十一曰:“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大乘义章五本曰:“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是故喻龙名为毒。”止观五曰:“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同六曰:“心起三毒,即名三毒。”智度论十九曰:“一切三界无常,为三衰三毒火所烧。”涅槃经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三毒尸利】 (名数)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赞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为天台所立性恶之深义者。

  【三断】 (名数)一、见所断。于见道而断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见惑是也。二、修所断,于修道而断者,八十一品之修惑及色等有漏法是也。三、非所断,一切之无漏法也。见俱舍论二。若就大乘而论,则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是见所断,俱生起之二障是修道所断,非所断与小乘同。又一、自性断,与惑体及惑相应俱有之法,无漏智起时,断其自性使自心身远离者。二、缘缚断,五根五境及其他无记法,不断其自性,生无漏智,悉断内心之烦恼,毕竟至于五根境等无染著者。即断缘五根境之系缚也。但断能缘之缚而非断所缘之体,以无学之身,犹有五根五境等也。三、不生断,缺一切生法之缘而毕竟不生者。如断见惑,身之三恶道苦果,毕竟不生也,依自性断缘缚断所得之无为法,谓之择灭无为,依不生断所得之无为法,谓之非择灭无为。见宗镜录七十六。

  【三多】 (名数)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观等,三多不一种也。辅行序曰:“三多之妙运遽阶。”四念处一曰:“三多倍际。”助览曰:“或云:三止三观所蕴法多;或云三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三多。”四教集解中曰:“言三多者,长阿含(九卷十上经)云:三多成就:一近善友,二闻法音,三恶露观。大般若云:多供养佛,多事善友,于多佛所请问法要。妙经亦云:有福供佛求法等三(序品曰: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或以福田时节种子名为三多。是则三多大小皆有,然三多义解者鲜矣。余今所示,其必然耶?”

  【三恶】 (名数)三恶道之略。

  【三恶道】 (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道处。梵网经曰:“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三恶道】(名数)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名为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无量寿经上曰:“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

  【三恶觉】 (名数)一、欲觉,贪欲之知觉也。二、瞋觉,瞋恚之知觉也。三、害觉,侵害他之知觉使瞋觉增长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恶觉。见无量寿经上。

  【三恶趣】 (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处也。又曰三涂。【三恶趣】(名数)即三恶道也。

  【三发心】 (名数)起信论所说之三种发心。见“三种发心”条。又菩提心论说之三种菩提心。见“三种菩提心”条。

  【三罚业】 (术语)身口意之三恶业。

  【三法】 (名数)一、教法,释迦一代所说之十二分教是也。二、行法,依教修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是也。三、证法,依行证果之菩提涅槃二果是也。此三者,该收一切之佛法也。十地论三曰:“第二大愿有三种: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修多罗等,书写供养读诵受持为他演说故。摄持一切佛菩萨者,所谓证法,证三种佛菩萨法,摄受此证法法他转授故。一切诸佛所教他法皆悉守护者,谓修行法,于修行时有诸障难摄护救济故。”义林章六本曰:“具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余,名为末法。”日本法然之撰择集以此三法为该收净土一教之意。然日本见真更加信之一法而为四法,特置重于此也。见四法条。

  【三法道界】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终大界之界,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三法界】 (名数)严家除四法界中之第一事法界,就其他三法界,立三重之法界观,故有三法界之目。

  【三法轮】 (名数)真谛三藏,及三论宗嘉祥,法相宗玄奘所立。判一代教于三法轮也。

  【三法妙】 (术语)法华玄义所说迹门十妙之一。见“十妙”条。

  【三法忍】 (名数)见“三忍”条。【三法忍】(名数)见“忍”条。

  【三法身】 (名数)有二种(一)罗什三藏所立。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也。二五分法身,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三实相法身,空性之诸法实相也。注维摩经三曰:“什曰:法身有三种:一法化生身,金刚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诸法实相和合为佛,故实相亦名法身也。”(二)天台所立。一但空法身,小乘之法身也。二即假法身,大乘别教之法身也。三即中法身,大乘圆教之法身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法身有三:一但空法身,三乘皆有,如善吉七叶岩中礼佛法身。此小乘灭三十二相,即空为法身也。二即假法身,谓灭无常色获常等也。我乐净三亦复如是。三即中法身,谓如来法身非常非无常,常乐我净等亦复如是。”

  【三法无差】 (术语)言心与佛及众生,三法无差别也。

  【三法印】 (名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证其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证其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为法。言一切之有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为诸行无常印。二、诸法无我印,行之名局于有为法,法之名。通于无为法。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是诸法无我印也。三、涅槃寂静印,言涅槃之法。灭一切生死之苦而为无为寂静。是涅槃寂静印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中略)摩诃衍中说诸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全为同时。一方现行,正在现行,同时又直以种子薰于本识,是现行种子也。此现行薰习种子因果亦全同时。此种子为缘所扶,于同时生现行,现行又同时薰习种子,三者展转为因为果,故名。

  【三烦恼】 (名数)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台家所立。见“三惑”条。【三烦恼】(名数)见“烦恼”条附录及“三惑”条。

  【三梵】 (名数)色界初禅天中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谓之三梵。仁王经上曰:“三光三梵。”

  【三方便】 (名数)密教所说身口意之三密也。大日经疏一曰:“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此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懃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门。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

  【三分别】 (名数)一自性分别,心心所之自性,对于现前之境,而寻求动跃,如眼识之识别色,耳识之识别声,谓之自性分别。是现量也。二计度分别,种种差别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三随念分别,追念思惟经历之事也。后二者,限于意识,是比量非量也。俱舍论二曰:“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三分别】(术语)一、自性分别,对于六识现在之六境,而自性了别自境者。二、计度分别意识之散慧于不现前之事计较量度者。三、随念分别,若散,若定之意识,对已经之六境而追念者。眼等之五识有唯一之自性分别,而意识具三。俱舍论二曰:“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

  【三分家】 (流派)立心识三分说(即立见分,相分,自性分)之流。陈那所立。与四分家皆为唯识之正流。

  【三分科经】 (名数)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三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于诸经曰通序,局于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为本经之所说也。三、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佛】 (名数)法佛报佛化佛也。即三佛菩提等。又太平之佛鉴禅师慧勤,龙门之佛眼禅师清远,天宁之佛果禅师克勤。此三师为杨岐派第三祖,五祖山法演之法嗣,称为杨岐之三佛,又名演门之三杰。释门正统三曰:“杨岐三佛最为竞爽。”佛祖通载三一曰:“演门二勤一远,声价籍甚,丛林谓之三杰。”

  【三佛顶】 (名数)在释尊之右方,表胎藏界三部之众德,而立三佛顶。大日经一曰:“于毫相之右,复画三佛顶。初名广大顶,次名极广大,及无边音声,皆应善安立。”一、广大佛顶,又作广生佛顶、极广生佛顶、黄色佛顶、高佛顶、大转轮佛顶。秘藏记末曰:“大转轮佛顶,黄色,右手持莲华,上有一股跋折罗。”二极广大佛顶,又作发生佛顶、广大发生佛顶、阿毗发生佛顶、发生一切佛顶、光聚佛顶。秘藏记末曰:“光聚佛顶,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宝。”三无边音声佛顶,又作无量音声佛顶,无边声佛顶。秘藏记末曰:“无量音声佛顶,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螺贝。”此三佛顶之形相如前之五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一名广大佛顶,第二名极广大佛顶,第三名无边音声佛顶。其形相皆同五顶,是如来三部众德之顶也。”【三佛顶】(名数)谓发生,广生,无量声之三佛顶也。分掌如来三部之德。大疏谓发生白色(息炎),广生黄色(增益),无量声赤色(降伏)。

  【三佛栗底】 (术语)Saṁvṛti,世俗谛之梵语,旧师译为世俗谛。玄奘译为隐显谛。义净译为覆俗谛。隐显者,隐真理而显事相之义。义林章二末曰:“此谛理应名隐显谛,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兔等物。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名名世俗谛,梵云三佛栗底,故以义释名隐显谛。”

  【三佛菩提】 (名数)一应化佛菩提,于应当现之所,随即示现,谓出释氏宫去迦耶城不远,坐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得无上菩提也。二报佛菩提,十地圆满,得真常之涅槃。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谓“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是也。三法佛菩提,如来藏性本来清净,众生界即涅槃界也。经所谓“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是也。见法华论,法华玄义十、法华文句九。【三佛菩提】(术语)法报化三身之佛果也。菩提以佛果而名。法华论曰:“示现三种佛菩提: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故。(中略)二者报佛菩提,下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中略)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涅槃常恒清凉不变故。”安乐集上曰:“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

  【三佛身】 (名数)唯识论所明之三身也。见“三身”条。

  【三佛土】 (名数)对于唯识论所说之三佛身,定三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为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为体。此中有自受用土与他受用土二种:自受用土如上,他受用土者,依平等性智之大慈悲力,对于初地已上之菩萨,变净土者。亦以无漏之五尘为体。三、变化土,即变化身所居之土也。依成所作智之大慈悲力。应初地以下乃至一切之凡夫。或现净土,或现秽土者,见义林章七末。

  【三佛陀】 (术语)Saṁbuddha,译言正觉者。

  【三佛性】 (名数)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一切众生,本有此性,名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众生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至于果位时,本有之佛性了了显现,是名至德果佛性。见华严孔目章。【三佛性】(名数)佛性虽常住不变,然为他修证,分三义:一、自性住佛性,一切众生本有之,为自性而常住者。三恶之众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渐为引出者。三乘之行人具之。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显发者。即诸佛之佛性也。见华严孔目章二。

  【三佛语】 (名数)一随自意语,佛随顺自意而说自己所证一实等法之语也。二随他意语,佛一向随顺他机而说方便之法,引导众生之语也。三随自他意语,佛为众生说法,半随自证之意,半随他机之意之语也。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三佛语】(名数)佛之说法,有随自意等三语。见“佛语”条。

  【三佛子】 (名数)一外子,诸凡夫未能绍继佛家之事者。二庶子,诸二乘不从如来之大法生者。三真子,诸菩萨正自佛之大法生者。见华严大疏五。【三佛子】(名数)一切众生,皆为佛子,凡夫为外子。二乘为庶子。菩萨为真子。贬二乘而褒大乘家之名也。见华严疏。

  【三夫人】 (杂语)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三为摩奴舍。十二持经与五梦经说同。

  【三福】 (名数)三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俱舍论十八,一、施类福。行布施,以感大富之福果也。二、戒类福。持性遮二戒,以感生天之福果也。三、修类福。修禅定,以感解脱之福果也。

  【三福九品】 (名数)经之序分说三福,正宗分之末开之为九品。即十六观中下三观也。观经玄义分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同序分义曰:“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选择集末曰:“九品者,开前三福为九品业。”

  【三福田】 (名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见优婆塞戒经二。【三福田】(名数)见“福田”条。

  【三福业】 (名数)一施福业,施与贫穷之人,由施而获世出世之福利,谓之施福业。二平等福业,以平等之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因而成世出世之福利,谓之平等福业。三思惟福业,以智慧思惟观察出离之法,为出世福善之业,谓之思惟福业。见增一阿含经十二。【三福业】(名数)一、施福业,布施也。二、平等福业,起平等之慈悲爱护之心也。三、思惟福业,思惟出世之要法也。出增一阿含经十二三宝品。

  【三缚】 (名数)贪瞋痴之三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谓一切贪。二瞋缚,谓一切瞋。三痴缚,谓一切痴。何缘唯说此三为缚?由随三受说缚有三,谓于乐受贪缚随增,所缘相应俱随增故,于苦受瞋,于舍受痴,应知亦尔。”【三缚】(术语)谓贪瞋痴之烦恼系缚。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二瞋缚,三痴缚。”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契经中复说三缚:一贪缚,谓一切贪,如受结相说。二瞋缚,谓一切瞋,如恚结相说。三痴缚,谓一切痴,如无明结相说。”

  【三覆八校】 (术语)五戒经之说。三覆者,正五九月各月之一日,四天王之善神覆奏人中善恶于天王,而校格是非。八校者,岁之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也。于此日复覆奏而校格之。嘉祥之无量寿经疏曰:“一切众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四天善神一月六反录其名籍奏上天王,地狱亦然。一月六斋,一岁三覆,一载八校,便不差错。”(五戒经载于伪经录)。

  【三纲】 (职位)各寺设三人役务,吾国有上座,寺主,维那,或上座,维那,典座,日本谓之上座,寺主,都维那。如僧纲,以有德之人为纲绳而提挈之,故云纲。西天之诸寺仅有上座之一纲。求法高僧传上曰:“寺内但以最老上座而为尊主,不论其德。诸有门钥每宵封印,将付上座,更无别置寺主维那,但造寺之人为寺主。梵云毗诃罗莎弭Vihārasvāmin,若作香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诃罗波罗Vihārapāla,译为护寺。若鸣犍椎及监食者,名为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为授事。言维那者讹也。”吾国东汉后唯置寺主,使知一寺之事。秦魏已后,始有上座之敕补,而置于寺主维那之上,由此而三纲之称起。僧史略中曰:“寺之设也,三纲立焉,若网罟之巨纲,提之则正故曰也。梵语摩摩帝,悉替那Sthavira,羯磨陀那,华言寺主上座悦众。”又“道宣敕为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上。”名义集曰:“隋智琳,润州刺史李海游,命琳为断事纲维。尔护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三根】 (名数)又曰三无漏根。谓见,修,无学三道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根。在于见道,无漏智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道四谛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智名为未知当知根。盖在见道者为苦法智忍至道类智忍之十五心,于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谛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智未曾知之境界,自是当知而始运转也。但此未知当知根虽以无漏之慧根为主,然就同时相应之心心所法,有最胜能者,使之相从,以善根与喜乐舍三受根及信等五根,都合九根为体。二已知根。是为修道之无漏智。在修道,于上下之四谛无所谓未曾知者,无论何者皆已知了,但为断修惑,数数观四谛之境,是名为已知根。以九根为体。与上之未知根同。三具知根。是为无学根之无漏智。即尽智无生智也。无学之圣者,起尽智或无生智,则己已知四谛之理。有此自知心名为具知。此具知亦合九根如上。已上为新译之名。旧译名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见俱舍论二、智度论二十三。【三根】(术语)谓贪瞋痴之三毒也。此三者能生恶业,故名为根。见大乘义章五本。又上中下之三根。就众生善根之强弱而言。又谓三无漏根也。

  【三根坐禅说】 (书名)日本莹山着。附于坐禅用心记之后。入大藏经。

  【三供养】 (名数)见“供养”条。

  【三垢】 (术语)三毒之异名。贪瞋痴也。无量寿经下曰:“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净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

  【三钴】 (物名)又作三古,三胡。钴古胡,皆借字,本字作股,具名为股杵,原为印度之武器,杵头分三枝,故云三股杵。是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又总表三智三观等三轨之法门。

  【三钴印】 (印相)立左右之中指,合作一钴,开左右之人指指作两钴,以形三钴。真言修行钞二曰:“大师杂问答曰:三古印,即三佛三昧耶佛。”

  【三观】 (名数)诸家说三观,以天台之三观为最普通:一、空观,观诸法之空谛也。二、假观,观诸法之假谛也。三、中观,此有二。观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谓为双非之中观,观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谓为双照之观。又就性德之理而谓为三谛,就修德之智而谓为三观,以吾人凡常之一心为所观之境而观之,则谓为一心三观。而三谛三观有别圆二教相违。参照“三谛”条。

  【三关】 (杂语)三处之玄关。就法门而言。

  【三光】 (名数)色界之第二禅,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之三天,名曰三光。旧译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三光三梵。”又指日月星而言,见三光天项。

  【三光天】 (术语)日月星也。一日天子,法华经名宝光天子,有经,言观音名为宝意,作日天子者是也。二月天子,法华经名,名月天子,有经言大势至菩萨名为宝吉祥作月天子者是也。三明星天子,法华经名普光天子,有经言虚空藏菩萨名为宝光作星天子者是也。法华经序品曰:“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宝光天子。”法华文句二曰:“或云:是三光天子耳。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普光是明星天子,虚空藏应作。宝意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同嘉祥疏二曰:“复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而明三光本地之经本不可确定。日本证真之私记引天地本起经,道绰之安乐集永观之经生十因引须弥四域经,以明观音势至之应作日月,然此二经皆伪经也。天台既曰或云:嘉祥亦云有经,则后生存疑可也。但明星之本地,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七佛存菩萨神咒经有明据,见虚空藏条。

  【三光天子形像】 (图像)画三光之像以明星为菩萨形,置于中央,以日月为天人形,置于左右,学海余滴四曰:“在佛工家造三光像,大明星为菩萨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三光俱依其本,即宜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为天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于日月后列明星。今则明星依其本地,故安于中央,日月就迹,故列于左右。况复妙经以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宝光天子为次第,大明星在其中间耶?”愚案明星有先日破世间闇之本誓。大集经二十三虚空目分净目品曰:“往昔发愿,此阎浮提夜五分过,余一分在,当在日前十千由旬,先当破坏阎浮提闇而作明相。”

  【三皈】 (术语)皈通归。即三归。见三归项。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三归戒有二称: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依也。”而受之之意,于显教,一为表自之信心,一为乞三宝之加被。若约密教之意则表自己之信心,皆归入依合于三宝乞我与三宝入我我入也。

  【三归受法】 (仪式)三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受之。其受之之法,先忏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己亦唱一归。如此三周三归,谓之受三归。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受三归。”

  【三归五戒】 (术语)在家之男女初受三归,次受五戒,是名优婆塞优婆夷。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

  【三归五戒功德经】 (经名)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之异名。

  【三归依】 (术语)与三归同。

  【三鬼】 (名数)见“鬼”条。

  【三轨】 (术语)天台所立迹门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轨也。以三法可为轨范,故名三轨。一、真性轨,无虚伪谓为真,不改谓为性,指真如实相之本体也。二、观照轨。指观达真性之智慧也。三、资成轨,指资助观照之智而使开发真性之万行也,是如次第有境智行三者。此三轨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故名三法妙,以此三轨类通一切三法,故名三轨之法门。玄义五下曰:“言三法者,即三轨也。轨名轨范,还是三法可轨范耳。(中略)三轨者,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名虽有三,祇是一大乘法也。”又“赴缘名异,得意义同。粗通十条,余者可领。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诸三法无量,正用十者,举其大要明始终耳。”

  【三轨弘经】 (术语)法华经法师品,谓佛对药王菩萨,示三轨之弘经。是为末世弘通妙经之三种法则。复为真性等三轨之法门。故名为三轨之弘经。一、慈悲室,言弘经之人宜先住于大慈悲之心也。二、忍辱衣,言弘经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众生之恶障也。三、法空座,言弘经之人宜住于第一义空之理也。以大慈使一切众生安乐者,为资成轨。柔和伏瞋者,为观照轨。坐于第一义空之座者,是为真性轨。见“弘经”条。

  【三国论师】 (人名)释氏要览下曰:“斋僧粲号也,三国谓齐陈周。”

  【三国土】 (术语)四教四土中,除寂光土之称。见“四土”条。

  【三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

  【三过】 (术语)身口意之过也。

  【三行】 (名数)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间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恶等罪感三恶道之苦者。三不动业,又曰无动行。修有漏之禅定感色界无色界之果者。是为禅定不动之行,故云不动,又感果不动,如福行罪行时,非如异变,故云不动。见智度论八十八。

  【三和】 (名数)言根境识之三事和合也。依之而生触之心所。唯识论三曰:“根境识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

  【三恒河沙】 (术语)涅槃经六说众生信解大乘教典,于熙连河沙与八恒河沙之诸佛所闻法之功德。道绰之安乐集上明此中初之熙连河沙及三恒河沙发心曰:“如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于熙连半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于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经不起诽谤,深生爱乐。若有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三恒河沙】(术语)见“恒河沙”条。

  【三荒章】 (经名)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毗伽罗”条。

  【三悔法】 (名数)三种之忏悔法。见“忏悔”条。

  【三会】 (术语)三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于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于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于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三十六万天子二十万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略)时阎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长者及诸四性,皆悉来集龙华树下华林园中。尔时重说四谛十二因缘,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中略)第三大会,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三十四亿天龙八部发三菩提心。”嘉祥法华义疏八曰:“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余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道,受三归人次会道道,一称南无佛人三会得道。”

  【三慧】 (名数)一、闻慧,依见闻经教而生之智慧。二、思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三、修慧,依修禅定而生之智慧。前之二慧为散智,而为但发修慧之缘,修慧为定智而正有断惑证理之用,见成实论二十。

  【三慧经】 (经名)一卷,失译。集经论中之种种因缘法义。

  【三魂】 (杂名)人有三个之灵魂也。大藏法数十三曰:“三魂亦云三精。道书云:身中三精:一台光、二爽灵、三幽精。”

  【三火】 (譬喻)三毒之火。即贪瞋痴也。宝积经九十六曰:“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归敬仪中曰:“有将崩朽宅,三火恒然。”

  【三惑】 (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三界,声闻缘觉以之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三乘之人通断,故名为通惑,后之二惑,名为别惑。二、尘沙惑,为化道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菩萨教化人,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闇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盖非谓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也。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于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三、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无明十二品断,即为别教之佛,四十二品断,即为圆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三惑同异断】 (杂语)三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为隔历三谛次第之三观,其三惑异断勿论矣。先于十住初位发心住以空观断三界之见惑,至第七不退住复以空观断三界之思惑,次三住以假观断界内之尘沙,傍伏界外之尘沙,次于十行复以假观断界外之尘沙,次于十回向,习中观,伏无明,次于十地等妙之十二位正以中观断十二品之无明。要之别教三观各别修习于三时,如其次第断三惑也。圆教有同断异断二义。若云同时断,则诸文并云于初信断见,七信断思,八信断尘沙,初住以上断无明。若云前后断,则三惑相即三观圆修,故可同断。诸文中谓为同时断。古来学者亦多言同时断也。何则?盖三谛既相即,则能障之惑体,亦当相即同体,同体之惑,岂异时断耶?但同体之惑,有粗细之分,粗为见思,中为尘沙,细为无明,故断之依智之浅深而亡情执,自生粗细之次第也。其相如冶铁粗垢先落,惑体非有别种。

  【三机】 (术语)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之三机也。见“三聚”条。

  【三极少】 (杂语)三种之极少者。如一极微为物质之极少,一字为名之极少,一刹那为时之极少。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

  【三即一】 (术语)三乘教即一乘教之意。

  【三际】 (术语)犹言三世也。颂疏九曰:“一前际即是过去,二后际即是未来,三中际谓现在世。”青龙仁王疏三曰:“所言际者是际畔义,谓有为法堕三世故。无为实相无前后中,故云无际。”见“三世”条。

  【三季】 (杂语)印度之历法分一年为春夏冬三季。一年之三时季也。

  【三际时】 (名数)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是曰三际时。

  【三家二即】 (术语)台宗所立习气之差别也。见“受记”条。

  【三迦叶】 (杂名)三迦叶者兄弟也,皆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郁为,译曰木瓜林,次云伽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叶,译河,又译江。十二游经曰:“三年为郁为迦叶兄弟三人说法,满千比丘。”法华文句一曰:“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三迦叶】(名数)见“迦叶”条。

  【三假】 (名数)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于般若经明三种之假,名三波罗摄提Prajñapti,又名三摄提,三假施设。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法假。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是自性假也。二受假,受者总法含受别法而成一体也。如含受四大而成草木,揽五蕴而成众生。即揽别为总,名曰受假。是积聚假也。三名假,一切诸法之名也。名者由法依想而假施设者,故名名假。此三假依观入破遣之次第,则先破名假,次破受假,后破法假,而到法之实相。法之实相者,即诸空也。旧译仁王经观空品曰:“世谛故三假故,名见众生。”同天台疏曰:“三假者,谓法假,受假,名假也。”又成实论假名相品说三假:一因成假,一切之有为法必以因缘而生,是名因成假,即前之法假也。二相续假,有为法前后相续而存在,是名相续假,如蕴体相续而成人之一期。三相待假,如待短而有长,待苦而有乐,是名相待假。【三假】(名数)梵音曰波罗摄提Prājñapti,译作假施设。假为虚妄不实之义。为破实我实法之执而说三种之假。见“假”条。

  【三假浮虚观】 (名数)成实论所宗,观因成等三假法之浮虚空无也。见“假”条。

  【三假观】 (名数)一、法假虚实观,色阴之法是也。二、受假虚实观,受想行识之四阴是也。三、名假虚实观,法受之二是也。此三者自实无体,依他方有,故皆称为假。虚实观者,一虚一实,相形而不得称,三者皆虚,凡夫谓为实,智者以为虚,实即为虚,故名虚实。是通教之意也。若依别教之意,则三假之中,各有三观,法即虚,是空观也。假即实,一色一香,莫非般若,是假观也,观之一字,是中观也。空假是方便道,故不立观之名,入于中道,故方独称为观。受及名准此可解。说详仁王经合疏上。

  【三假施设】 (名数)又名三摄提:一、受假施设。二、法假施设。三、名假施设。是大品经所说之三假也。为别于因成假等三假,谓之三假施设。见“假”条。

  【三坚】 (名数)身命财三种之坚法。见“坚法”条。

  【三监】 (术语)三从之异名。胜鬘经宝窟上本曰:“女人秽陋,兼以五碍三监。”

  【三渐】 (术语)五时中渐教之三教也。即鹿苑,方等,般若是。

  【三角坛】 (修法)真言行者,修护摩时。由其修法之目的如何。或用圆坛,或用方坛,或用莲华坛,或用三角坛,或用金刚坛,即胎藏之三种,金刚之五种是也。而所以用三角坛者,以阿毗遮噜迦法,即降伏目的而修之法也。

  【三教】 (名数)谓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是三教之名,起于三国之时。又佛家以一代之教判而为三也。

  【三觉】 (名数)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穷满,阿罗汉具自觉之一,菩萨具自觉觉他之二,佛具三觉。又一、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也。二、始觉,依本觉内薰与教法外薰而妄心渐起契于本觉之知觉者。三、究竟觉,始觉极与本觉一致者。见起信论。

  【三阶】 (人名)自隋至唐初有所谓三阶法者,为三阶禅师信行所创。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岁出家,八岁转涉经论,后于相州法藏寺受具足戒,持戒严峻,四远英达,皆造其门。隋开皇初,住真寂寺。撰对根起行,三阶集录等四十余卷。智行兼备,时称为四依之菩萨。其化大行。十四年寂,寿五十四。见续高僧传十四。

  【三阶佛法】 (流派)信行禅师,于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三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三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禅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别解别行及三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三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机为第一阶,利根而有正见之三乘机为第二阶,利根或住于空见或住于有见而不化诸佛,不度诸法者,又钝根之无惭无愧,造五逆十恶者,为第三阶。佛灭后一千年已前为第一阶第二阶之机类,而一千年后惟为第三阶之机类,第一阶第二阶之众生,成就正见而无爱憎,故一乘三乘,各学别法,则解脱生死获得菩提,而第三阶之机,成就我见边见,故偏学一乘,偏学三乘或偏念弥陀,偏念法华,爱此憎彼,非彼是此,因成诽谤罪,堕于深坑而无出离之期。故佛开普真普正之佛法,以化第三阶之人。病药相当,治道无违,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圣,普信普归,名为普法。若如斯不堕于爱憎,能离毁谤,则菩提涅槃在近矣。三阶佛法之大要如此。著书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见群疑论探要记六。说中自存至理,然因之至谓念佛读经等,为所谓别法,今日修之。为增长我见之堕狱业因,其弊有不堪者,故当时禁其传播,毁其撰集。历代三宝记曰:“费长房录中初列信行撰述,而后同二十年判断不听流行。”开元释教录十八曰:“开皇二十年有敕禁断,不听传行,而其徒既众蔓延弥广。既以信行为教主别行异法,似同天授立邪三宝,乃至开元十三年乙丑岁六月三日敕诸寺三阶院并令除去。”

  【三阶行者】 (术语)奉三阶佛法者之称。

  【三阶教】 (流派)见“三阶佛法”条。

  【三阶五疑】 (杂语)西方要决通三阶行者对于净土念佛门之五疑。五疑者:一、厌娑婆欣净土者,凡夫取舍之迷情也,岂得生于净土耶?二、业道如秤,善恶必酬,云何一生造恶不得其果,直得生于净土耶?三、治末世凡夫之曲情,宜以普行普解为宗,别念弥陀,益助长凡情之偏执。岂得免轮回耶?四、三乘之圣众,垂化而应现于娑婆,但宜于此处忏除其罪,今厌此处而向西,岂与大慈结怨耶?五、弥陀之净土,上代上行之人所修,非末代凡愚之所及。今当礼忏地藏菩萨受机教相应之益。尊上机上法,岂得成功耶?要决主一一通之。

  【三阶院】 (名数)奉三阶法之诸院。

  【三节】 (名数)十二因缘涉于过现未三世谓之三节。无明,行之二者为过去。识乃至有之八者,为现在。生,老死之二者为未来。旧俱舍论七曰:“如是缘生法,十二分三节,前后际二二,于中八。”寄归传二曰:“不悟缘起三节,从死趣死。”

  【三结】 (名数)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三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三者过最重,故以此三结为见惑之总称,断此三结为预流果。涅槃经三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三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因,三者疑网。(中略)佛言:善男子!须陀洹人虽复能断无量烦恼,此三重故。亦摄一切须陀洹人所断结故。”辅行五之四曰:“论云:此三种结是三三昧近对治法。身见是空近对治法,戒取是无愿近对治法,疑是无相近对治法。复次,三结生惑增上,身见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于过去一切处生犹豫。是故经中但说三结,”宗轮论述记曰:“结与烦恼,一体异名,结是系缚义,烦恼扰乱义。”文句一上曰:“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玄赞一曰:“烦恼为生死因,名为有结,三有之结也。(中略)生死之因,能和合苦。能结,故名结。”【三结】(名数)得预流果人所断之三种烦恼。见“结”条。

  【三劫】 (术语)三阿僧祇劫。三无数劫。菩萨修行之年时。又真言所立三妄执之异名。劫有时分与妄执之二义。今取妄执之义。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为三重:一、粗妄执,执实我者。二、细妄执,执实法者,三、极细妄执,障中道之无明也。见真言广名目六。又过现未三世之劫。过去名庄严劫,现在名贤劫,未来名星宿劫。见佛祖统纪三十。又法苑珠林劫量篇曰:“夫劫者,大小之内,各有三焉。大则水火风而为灾,小则刀馑疫以为害。”

  【三节放生】 (名数)岁末与安居竟及父母之忌辰也。圭峰盂兰盆经疏曰:“儒则四时杀命,春夏秋冬。释则三节放生:一岁终,二夏满,三忌辰。”

  【三劫三千佛】 (杂名)三劫一一有一千佛出世。见“三世三千佛”条。

  【三劫三千佛名经】 (经名)三卷,失译人名。先举五十三佛。次举三劫各千佛。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之合本经也。藏经目录揭别名。

  【三羯磨】 (术语)一白三羯磨也。与白四羯磨同。见羯磨条。

  【三解脱】 (名数)又曰三空。亦曰三三昧。具名三解脱门:一空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愿解脱。三种之禅定也。见“三解脱门”条。

  【三解脱门】 (术语)又云三三昧。有单重二种。见“三三昧”条。

  【三戒】 (名数)一、在家戒,八戒也。二、出家戒,十戒具足戒也。三、道俗共戒,五戒也。见释氏要览上。

  【三界】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见“四禅天”条)。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见“四空处”条),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三界八苦】 (术语)在迷界之八苦。即生老病死之四苦与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之四苦也。详见“苦”条。

  【三界藏】 (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三界床】 (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处。智度论七十一曰:“从三界床起,我当作佛。”

  【三界慈父】 (杂语)谓佛也。以佛垂教导迷于三界之众至于善所故也。

  【三界二十五有】 (术语)区别三界为二十五处。见“二十五有”条。

  【三界火宅】 (譬喻)以火宅譬三界。见“火宅”条。

  【三戒经】 (经名)大方广三戒经之略名。

  【三界九地】 (术语)区分三界为九地。见“九地”条。

  【三界空花】 (譬喻)三界无实。譬如空华。楞严经六曰:“三界若空花。”

  【三界苦轮】 (术语)三界之迷苦界,为有罪恶众生生死轮回之境界。故名。

  【三界六道】 (术语)三界之中有六道。见“六道”条。

  【三戒坛】 (杂名)三戒坛之作法,宜标准四分律,此虽为小乘法,然戒无大小,一般大乘僧亦就之。是南山律宗及法相宗等之意。天台宗亦然。

  【三界万灵】 (术语)三界中一切之有情也。回向所修功德时之语。

  【三界万灵牌】 (物名)牌上书云:“三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盂兰盆会等立之。先万灵而后至灵有深义而然,非倒语。见象器笺十六。

  【三界唯一心】 (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不知为谁创造。

  【三界雄】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上曰:“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三界眼】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人之眼,使避生死之险难者。佛般泥洹经下曰:“佛为大明,三界中眼。”

  【三界一心】 (术语)见“三界唯一心”条。

  【三界尊】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尊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我今稽首三界尊。”

  【三金】 (术语)三密之异名。其性常住坚固。故曰三金刚。密教之六大即三密也。地水火之三大为身密,空风之二大为语密,识大为意密。日本觉鍐之显密不同颂曰:“显理无六境,密照之三金。”又言金银铜三者。

  【三金刚观】 (术语)于身口意之三处在置吽字,观吽字变为五股金刚杵之观法也。于行法之初修之,灭吾身口意之罪障,使成金刚不坏之身,犹如五字严身观。

  【三经】 (名数)种种不一。见“三部经”条。

  【三精气】 (术语)以地与众生及法之精气伏魔障者。大集经五十二月藏分诸魔得敬信品曰:“护持养育佛之正法,炽然三宝种,久住于世间,令地精气、众生精气、法精气,皆悉增长。”

  【三经通申论】 (书名)通净土三经而申论之意。天亲之往生净土论是也。

  【三经一论】 (名数)净土门所依之经论也。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天亲之净土论一卷。选择集上曰:“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

  【三净】 (名数)谓色界第三禅天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之三天也。新译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

  【三境】 (术语)阿赖耶识所缘之三境也。见“三类境”条。

  【三敬】 (杂语)讽诵文一通中始中终三所置敬字始为“敬白讽诵之事。”次为“仍所修如件敬白。”后为“干时某年某月日弟子等敬白。”是曰三敬。

  【三净肉】 (名数)见“三种净肉”条。

  【三净头】 (杂名)僧堂床前之一尺为三净头。以一展钵,二安袈裟,三头所向故也。见象器笺一上。

  【三九行因】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三业九品之行业也。

  【三举】 (术语)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认罪之人。二、不肯忏悔之人,三、说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种人。为宜行白四羯磨之法,举其罪弃于众外者,故谓之三举。见行事钞上一。

  【三句】 (术语)云门之三句:一截断众流。二函盖乾坤。三随波逐浪。祖庭事苑一曰:“立此三句,自德山圆明大师始也。今皆谓云门三句者盖参寻之不审也,然德山即云门之嗣,有此三句尔。”见“云门”条。

  【三具硙轮】 (譬喻)硙轮三具也。马系于此而调御。以譬调御放心也。善导制观经疏后,梦三具之硙轮,是表示以本经所说之三心,可调御其心也。大庄严论曰:“训马之法,道立硙轮以系马也,行者调心亦尔。”安乐集下曰:“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观经疏跋曰:“当夜即见三具轮道边独转。”

  【三具足】 (物名)为佛前之供养具,花瓶,蜡烛台,香炉三者也。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三聚忏悔经】 (经名)具名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菩萨藏经之异译。说随喜劝请回向三聚之忏悔法。

  【三聚教】 (术语)三聚戒之教也。

  【三聚戒】 (术语)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璎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三者积聚,故云三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戒等为大乘戒。又有在家出家之别。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为出家,三聚戒。为道俗通行戒。即大乘之菩萨无论出家在家,皆受之也但在家之菩萨,凡受此三聚以为心者,谓之通受。出家之菩萨,其初别受摄律仪戒,即二百五十戒及十重等(摄律仪之中有一切大小之戒),是名别受。次乃总受之三聚也。此通受之有二种:一者从他得,唯对于师而得。二者自誓得,唯于佛像前以善心自誓而得。皆不要白四羯磨之作法也。唯识论九曰:“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三聚戒】(术语)三聚净戒之略,见“戒”条。

  【三聚经】 (经名)佛,为比丘说至恶趣法,至善趣法,至涅槃法之三法聚。由一而增至十。摄于长阿含经十。

  【三聚净戒】 (术语)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故云净。同三聚戒项。【三聚净戒】(术语)见“戒”条。

  【三聚圆戒】 (术语)谓三聚戒一一具三聚戒而圆融无碍也。就杀生戒而云,则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是摄众生。八宗纲要上曰:“此三聚亦圆融行故,三聚互摄。诸戒融通,如不杀生即具三聚。乃至一切诸戒皆尔,随持一戒具三聚。”参照“戒”条。

  【三卷钞】 (书名)南山道宣着,舍毗尼钞之异名。一部有三卷,因行事钞为六卷钞,故即谓此为三卷钞。

  【三科】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说见毗婆沙论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莲金之三部。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表莲华部之理(密教色属于法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表莲金不二之佛部。见秘藏记钞九。

  【三科拣境】 (术语)天台以为观心之境,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三科中,舍入与界而取五阴。于五阴中舍色,受,想,行,之前四者而取第五识。于识中舍见行,发得二种能招报之心,而取正对外境所分别之心。为外观之境。

  【三空】 (名数)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我法俱空也。见金刚经刊定记一,三藏法数十。又,三解脱门曰三空。见大乘义章二及四。【三空】(名数)言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也。此三者共明空理故曰三空。见“三三昧”条。又布施行,言受者施者布施物三相之空也。少室六门二种入曰:“行檀舍施,心无怖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

  【三空不空】 (术语)小乘之法门知三解脱门之空理,不知第一义空不空之理,谓之三空不空。往生论注下曰:“尽彼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

  【三空观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旧译仁王经上曰:“三空观门,四谛十二因缘。”见“三三昧”条。

  【三空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安乐集下曰:“晏安暂时则坐三空门,游则入八正之路。”见“三三昧”条。

  【三空三摩地】 (术语)“同上”。

  【三苦】 (名数)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见俱舍论二十二,三藏法数十二。又数论三苦,依内,依外,依天也。依内者,身心之苦。依外者,由人物害来之苦。依天者,由风雪等来之苦。见金七十论上。【三苦】(名数)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三乐】 (名数)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受种种之妙乐也。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止,得寂静之悦乐也。三涅槃乐,离生死之苦而证涅槃,究竟得无为安稳也。见宝积经一百一。【三乐】(名数)一、天乐,修十善业者生天上而受种种殊妙之乐。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三、涅槃乐,断诸惑而证涅槃。则生灭苦乐皆无,是究竟乐也。见宝积经一百一。

  【三类境】 (名数)境者,八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类:一、性境,性者,实体之义,自实之种子而生,有实性,自维持实性,不随能缘之心,能缘之心,不过为彼之自性,以现量而量知者,此之谓性境不随心。第八识与眼识等五识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识之一部相分是也。二、独影境,如第六意识浮龟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实体种子而生之实法,唯自能缘之见分颠倒计度,而发现假相者。此假相既无能生之种子,亦无所托之本质,唯独起影像,故云独影境。此境为随其种子及善恶之性等能缘之见分者,故云独影唯随见。三、带质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或如散心独影之意识,缘五尘之境,其自识之相分,谓为第八识之见分,谓为五尘,确有所托之本质(性质),非如彼龟毛兔角无本质者,故对于彼独影境而谓之带质境,顾彼所托之本质,虽为有实体之性境,而所起之相分,非为所托之本质,似必支配于能缘之妄情(即自己之身分),而于非我之物体现我相为依实之本质与非实之妄情而现之一种似非相分,故此相分,不得使属于任何一方。于见分之妄情与性境之本质。二者,可使为两质之性质者,故谓之带质通情本。带质境通于妄情与本质通也。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见唯识枢要上末。

  【三礼】 (仪式)表身口意而三礼拜,敬礼之至,见“三拜”条。

  【三力】 (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又一、慧眼力,明法药也。二、法眼力,知病障也。三、化导力,应病授药使得服行也。见止观五。又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愿功德力。见教行录一。【三力】(名数)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德力。此三力和合,能于定中见佛谓之般舟三昧。般舟译作佛立。见止观二。

  【三力偈】 (杂名)说三力之偈颂也。见“三力”条。

  【三练磨】 (名数)见“三退屈”条。

  【三两】 (本生)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三两,卖于病家,得金钱五枚,奉于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经。见涅槃经二十二。

  【三量】 (名数)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又曰至教量声量正教量。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三量】(术语)三量有二种:一、因明之三量:即现,比,圣教,之三也。详见“量”条。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于物体。能缘之心,不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于声,眼识之向于色,是也。二、比量,于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识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于现在之境与非现在之境,以逆乱之心错分别取不实之事者。即以似现量似比量,而为非量也。就八识所知而分之,则第八识与眼等之五识唯为现量,第七识唯为非量,第六识通于三量。说见百法问答抄二。

  【三六不共】 (名数)佛之十八不共法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三六不共,一切功德。”见“不共法”条。

  【三六独法】 (术语)佛独具之十八不共法也。此十八之功德,不共通于二乘之人,故不共法亦谓之独法。寄归传曰:“获十八独法号天人师。”

  【三六九】 (杂语)密法不许三六九人同入灌顶坛。大日经疏四曰:“一曼荼罗中不得同时为三人六人九人灌顶,盖如来密意,阿阇梨不释所由。”

  【三六异端】 (杂语)小乘十八部之异计也。

  【三漏】 (名数)一欲漏,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二有漏,色无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三无明漏,三界中之无明名之。成实论十曰:“欲界中除无明,余一切烦恼名为欲漏。色无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无明名无明漏。”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涅槃经三十七曰:“善男子!烦恼三种: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智者应当观是三漏所有罪过。”【三漏】(名数)漏者烦恼之异名。统收三界一切之烦恼为三种:一、欲漏,欲界一切烦恼中除无明者。二、有漏,有者苦果之异名,总称色界无色界,是于色界无色界一切烦恼中除无明之一者。三、无明漏,谓三界一切之无明。见涅槃经二十二。

  【三轮】 (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三轮】(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见“三轮相”条。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见轮世界条。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见“三轮教”条。

  【三轮化导】 (名数)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神变者佛以身业现种种之神变奇瑞也。记心者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教诫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瑜伽论二十五谓之三神变。俱舍论二十七谓之三示导。见“三轮”条。

  【三轮教】 (名数)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而立三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于七年中转小乘四谛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三、持法轮。三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又三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三种法轮:一、根本法轮,华严经也。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之法门。二、枝末法轮,小乘诸经乃至方等般若诸大乘经也。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为三。三、摄末归本法轮,法华经也。会三乘而使归于一佛乘也。见法华游意上。又玄奘三藏,依深密经瑜伽论等之意而立三法轮。一、转法轮。初时小乘经之有教也。二、照法轮。第二时般若经之空教也。三、持法轮。第三时解深密经等之中道教也(三藏所立与真谛大同小异其释名同),是即法相宗之三时教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三轮清净偈】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照“三轮相”条。

  【三轮身】 (术语)大日如来之三种轮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三轮世界】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而简别于莲华藏世界等。

  【三轮体空】 (术语)见“三轮相”条。

  【三轮相】 (名数)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此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有相之三轮,而非真檀波罗蜜之行。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之施,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蜜。金刚经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能断金刚经论上曰:“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舍之物及所施众并施者于此三处除着想心。”心地观经七曰:“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

  【三论】 (书名)三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龙树所造。所明之法门有十二,故名十二门论。十二门尽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罗什译有一卷。三、百论,龙树弟子提婆菩萨所造。原为二十品,一品各有五偈(此偈为句数偈非结颂偈但数论文之文字三十二字为一偈),因从偈数而名为百论。破鄣蔽大小乘之外道之执,以申大小之两正。天亲菩萨释之。罗什以后之十品为非要而省之,但译前之十品(各品中细注修妒路者提婆之偈句也,其偈句各品有增减者,天亲释时又罗什译时添削者),有二卷。僧肇中论序曰:“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

  【三论四释】 (名数)二谛义中曰:“一随名释,二就因缘释,三显道释,四无方释。”三论玄义曰:“总论释义凡有四种: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案三论玄义第二第三倒置,一以浅深次第相违,一以违背二谛义之文故也)。三论大义章一曰:“一依名释义,二因缘释义,三显道释义,四无方释义。”就真俗而说明之。一、依名释义,谓如解真为真实之义,俗为浮虚之义。二、因缘释义,如解真是俗之义,俗是真之义。即真不独真,以俗之因缘而真,俗不自俗,以真之因缘而俗。此就其因缘而释其义也。三论玄义之互相释义也。三、显道释义,如解真是不真之义,俗是不俗之义是也。何则,于因缘释义,真既以俗为义,故释真是不真,俗亦不俗。真俗皆为无相拂执而显无相之真理也。三论玄义之理教释义也。四、无方释义,无方者,不定之义,如解真以一切法为义,俗亦以一切法为义是也。于显道释义,拂一切之相,知法之无相,释无相之法,能现一切,犹如水离方圆之相,而得现方圆之相也。论此四义次第则一自性,二说因缘,而动自性之病,三破执病,而证实相之无相,四自无相之实相,起无方之作用也。初就世俗,二渐深,三自用入体,四自体起用。此释义之典据,如涅槃经所谓:“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能除相”者,是依名释,所谓:“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说第一义令识世谛”者,是因缘释,华严经所谓:“一切有无法了违非有无”者,是显道释,又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者,是无方释也。

  【三论玄义】 (书名)一卷。嘉祥着。三论之开题也。

  【三论游意义】 (书名)一卷。隋硕法师撰。

  【三论宗】 (流派)依中论等三论而立宗,故名三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为高祖,马鸣为次祖,龙树为三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罗什。罗什来中国,尽译三论,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为尤着。称关中四杰。道生后有昙济,僧瑾,道猷。昙济后有道朗。道朗后有僧诠。时当北齐之初。法统将绝。诠再兴之。诠后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以法朗为尤着。嘉祥大师吉藏出其门。三论宗于以大成。嘉祥已前称古三论,又称北地之三论。嘉祥已后谓之新三论,又云南地之三论。诸祖中特定嘉祥为太祖。而北方又加龙树之智度论称四论宗。惟不盛。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是三论法相之二宗也。

  【三落叉】 (杂语)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三落叉。落叉原为数名,十万曰落义。以十万为一亿,则三落叉译作三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为相之义,见之义,三落叉者见字与印及本尊三平等实相之叉也。又于身口意三业各见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三时或寒热雨三分,谓之三落叉。大日经疏十七曰:“落叉者,若浅略说是十万遍。今此不尔,落叉是见也。若见实之时此真言行即得终竟,不然无有中息之义,非如世持诵者剂尔所。(中略)亦是成就义也。行者心住三昧得见本尊,寂止正定,假使妙高山王崩坏震动尚不能间动其心。(中略)又落叉是垛义,如射中齐也。如首楞严文殊经习射义,若住谛理任运相应,是落叉义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三落叉是数,数是世间也。出世间,落叉是见三相,谓字印本尊。”又“落叉梵音,是相义,亦是见义也。”演密钞十曰:“又落叉是时分,即晨午昏等时。寒热雨等分名三落叉。又落叉是现相,即暖烟光三种相现也。又落叉是增益等,谓暖相现即作息灾,烟相现即作降伏,光相现即作增益。”

  【三律仪】 (名数)由律仪不律仪之作法,而于身内生律仪不律仪之本体,此谓之无表色。无表色有三种之别:一、律仪,持善戒而发善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善也。二、不律仪,持恶戒而发恶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恶也。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此中摄中善中恶之二无表色。若行中品之善而发善之无表色,非如律仪之极善,故谓之非律仪。若行中品之恶而发恶之无表色,非如不律仪之极恶,故谓之非不律仪。盖上二者,别开极善极恶,第三者,合聚中善中恶。下善下恶不发无表色,则不摄于此中。俱舍论十四曰:“无表三律仪不律仪非二。”又律仪之一,别开为三律戒:一、别解脱律仪,受五戒八戒等戒法发身内之善无表色者,别解脱者界法之异名,戒法为别别除身口之恶者,故云别解脱。二、静虑律仪,入于禅定,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无表色者,静虑为禅定之异名,又名定共戒。三、无漏律仪,圣者发无漏智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无漏无表色者,又名道共戒。俱舍论十四曰:“律仪别解脱静虑道生。”

  【三马】 (譬喻)譬菩萨,声闻,一阐提之三者。涅槃经三十三曰:“大王有三种马:一者调壮大力,二者不调齿壮大力,三者不调羸老无力。王若乘者,当先乘谁?。(中略)调壮大力喻菩萨僧,其第二者喻声闻僧,其第三者喻一阐提。”

  【三满多跋捺啰】 (菩萨)又作三曼陀[台-台+犮]陀,三曼陀[台-台+犮]陀罗。三曼跋陀Samantabhadra,译曰普贤。菩萨名。仁王经仪轨曰:“三满多者,此云普,亦云遍,亦云等也。跋捺啰,此云贤也。”慧琳音义二十八曰:“三曼陀[台-台+犮]陀,唐云普贤是也。”智度论九曰:“遍吉”法华经八曰:“普贤”探玄记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智论名遍吉也。”阿差末菩萨经一曰:“三曼[台-台+犮]陀,晋云普贤。”

  【三曼[台-台+犮]陀】 (菩萨)见“三满多跋捺啰”条。

  【三曼多】 (杂语)Samanta,三满多又作三曼陀。译曰:等、普、遍。

  【三曼陀[台-台+犮]陀】 (菩萨)见“三满多跋捺啰”条。

  【三曼陀[台-台+犮]陀罗】 (菩萨)见“三满多跋捺啰”条。

  【三曼陀犍陀】 (杂语)又名三万陀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三曼陀犍陀,晋云其香普熏。”称赞诸佛功德经中曰:“三万陀犍提如来,晋言围绕香熏。”

  【三貌糁帽地】 (术语)与三藐三菩提同。

  【三昧】 (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三昧地】 (术语)Samādhi,与三摩地同。见“三昧”条。

  【三昧佛】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也。

  【三昧父般若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苦波罗蜜多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阿耨达龙王说法。应其请。而入龙宫半月。

  【三昧火】 (术语)传法正宗记曰:释迦以化期为近,乃命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胁而卧。泊然大寂。内之金棺。待迦叶至。而后三昧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烛天地。

  【三昧门】 (术语)为种种三昧之差别。故曰门。菩萨所得之三昧为入于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故曰门。见智度论二十八。

  【三昧魔】 (异类)十魔之一。

  【三昧声】 (术语)伊等之十二摩多也。见“悉昙章”条。

  【三昧相应】 (术语)谓密教使道理与事实适应也。深密钞四曰:“三昧相应者,谓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应供白花,名三昧相应。若献黄赤,名不相应,香等类之。”

  【三昧耶】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自受法乐之如来惊觉,而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使他行之。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游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使如我而无异者。是誓愿之义也,如来惊觉者,是惊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如佛部,余部亦同。如一佛,诸佛亦同。”

  【三昧耶会】 (术语)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三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画其三昧耶形。如大日为塔,宝生为五股杵,金刚歌为箜篌。杲宝抄曰:“三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玺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亦如是,诸尊之本誓,正显于印文,而成五股刀莲等,于手中持之,则天魔破旬不敢违越之。若众生见彼三昧耶形,而信其本愿,如法修行,则若智者福随所愿而必与之,诚秘密三昧也。”

  【三昧耶戒】 (术语)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于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忏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则?所谓三摩耶戒者,以三种之菩提心为戒也。住于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则之心,则行法不成就故也。”

  【三昧耶界】 (术语)言三昧耶之法门也。密教之总称。

  【三昧耶戒坛】 (术语)行授三昧耶戒式之道场也。

  【三昧耶经】 (术语)同钞曰:“三形幢也。”

  【三昧耶曼荼罗】 (术语)Samaayamṇḍala,四种曼陀罗之一。以塔婆,宝珠,五钴,刀剑等形,及印契,为诸尊内德之标帜者。三昧耶者,平等之义,内德外相平等之义也。亦释本誓之义。表其尊之本誓也。秘藏记本曰:“三昧耶曼荼罗,尊等所执持器杖印契,平等义。”

  【三昧耶身】 (术语)与三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为身。法报应之三身。密教如其次第谓为种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钴等为大日之三昧耶身。当于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为大日之三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为大日之三昧耶身,乃至以莲华为弥陀之三昧耶身等,各有别个之标帜。杂谈集九曰:“密教之意,佛有三身:种子,三昧耶,尊形也。如次第为法报应三身。”

  【三昧耶形】 (术语)以佛菩萨内证之本誓为标帜者。不动明王之刀剑,观音菩萨之莲华,及诸尊之印相等。是四种曼陀罗之一也。

  【三昧耶智】 (术语)在密教为佛智之称,此有总别二者:一、总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则金刚智以平等之义而译为平等性智。不空译理趣经之三昧耶智,金刚智译理趣经以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义,译为誓智。谓此智如显教不许自得自证,必就灌顶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译之理趣经曰:“薄伽梵,成就特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为三界主。”金刚智之理趣经曰:“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获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不空之理趣释上曰:“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罗也。勿令将来最上胜者不从师受,而专意自受者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必须师受三昧耶,然后可修行也。”二、别名于五智中之第三平等性智。金刚顶经一序:“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

  【三昧印】 (印相)入定印也。见“定印”条。

  【三昧月轮相】 (术语)月轮三昧之相也。月轮三昧即月轮观也。佛菩萨之背光为此月轮观成就之标帜也。见“月轮三昧”条。

  【三门】 (堂塔)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传灯录睦州章曰:“一日有天使,问:三门俱开,从那门而入?师呼尚书,天使应诺。师云:从信门入。”三门阁上必安置十六罗汉之像,中安宝冠之释迦,以月盖长者善财童子挟侍之(有为释迦或观音者),又有置五百罗汉者。

  【三门三大侍者】 (职位)禅家之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曰三侍者。

  【三迷】 (杂语)Sama,译曰等。平等之义。均等之义。见大日经疏九。

  【三弥叉】 (书名)外论之名。译曰观察。阇提首那所造。广释二十五谛。饰宗记七末曰:“依涅槃经第三十九,名阇提首那,彼造三弥叉论,此云观察,广辨二十五谛。”涅槃经三十九曰:“阇提首那,与佛论二十五谛遂屈伏,剃发而为弟子。”梵Samiksa。

  【三弥底】 (流派)具名三蜜栗底尼迦耶Sammatiya-nikā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又作三眉底与部,弥底部,弥离底部。又谓之量弟子。

  【三弥底部论】 (书名)三卷。失译人名,破我与见,明中有之不无。

  【三弥提】 (人名)尊者名。见中阿含经四十三。梵Sammiti’。

  【三密】 (术语)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为如来自证之三密与众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来三密者,身语意之三业,本来平等,身等于语,语等于意,皆遍法界,谓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则一切之形色为身密,一切之音声为语密,一切之理为意密也。而谓之为密者,非秘隐于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为法佛自证之境,无凡人之分,故谓之密,又吾等于一切平等,虽本来具之,然以惑染隐秘之,故谓之密也。显教虽于密迹力士经说佛之三密不可思议,然未显一一之三业所作,尽法性之至理。又,凡夫为印言观想,即与如来之三密同备无尽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灭罪障,禳灾疫,除病患等无量之不思议,均未说也。密教则颇能说其真实之相。见辨惑指南四。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为感染而不能证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众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结印契是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意观其种子,或观其三昧耶形,或观其本尊,是为意密。行此三密,则为如来之三密所加持,众生之三业与如来之三密,入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依三密相应,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论曰:“凡修习瑜伽观行人,当须具修三密行,证悟五相成身义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众是也。二、语密者,如密诵真言令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应白净月满观菩提心也。”大日经疏一曰:“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中略)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懃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然是为对于劣机之方便。非为至极。以无相之三密为至极也。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说有相法。”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

  【三密观】 (术语)观吾之三业与本尊之三密,入我我入也。见秘藏记末。

  【三密加持】 (术语)以佛之三密加持众生之三业也。

  【三密栗底尼迦耶】 (流派)Sammitiya-nikā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寄归传一曰:“阿离野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圣正量部。”阿离野ārya者圣,三密栗底是正量,尼迦耶是部也。

  【三密六大】 (杂语)地水火者身密,风空者语密,识者意密。

  【三秘密】 (名数)印契与真言及观想之三者,即身口意三密也。

  【三秘密身】 (名数)一种子,二印塔,五钴宝珠等三昧耶形。三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为法报化之三身。是密教之三本尊也。大日经本尊三昧品曰:“诸尊有三种身,所谓字印形像。”

  【三密配属】 (杂语)天台以轨统收一切之三法。真言以胎藏界之三部又三众摄属一切之三法。今于三密记三法,则一、佛部者,身密也,佛为身体,故配于身。莲华部者语密也,莲华部之主为阿弥陀,阿弥陀主说法断疑之德,故以语配于莲华部。金刚部者意密也,金刚部为智慧,意者心法了知,故以意配于金刚部。二、法身者语密也,语为文字言语,是名法文身,故以之配于法身,般若配于意密。解脱者身密也,为解脱理智具足之果德,故配于身密。三、佛宝者身密也,是如上三部之佛部,法宝者语密也。语者说法,故配于法宝。僧宝者意密也。意为心法,心法者无碍一味,故配于僧宝,以僧翻和合故也。见秘轨钞六。

  【三密四曼】 (术语)大曼与羯磨为身密,法曼为语密,三曼为意密。见观名目六。

  【三密相应】 (术语)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

  【三密瑜伽】 (术语)总名真言之行法也。以真言之行法欲得三密之瑜伽故也。瑜伽者相应之义,身结印口唱咒意观理,此三事相应,又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谓之瑜伽。依此瑜伽成就所求之事。

  【三面大黑】 (神名)东密指为忿怒身摩诃迦罗天。台密指为大黑天毗沙门天与辨才天三尊合一体。

  【三藐三佛陀】 (术语)Samyak-saṁbuddha,又云三耶三佛,三耶三佛檀。佛十号之第三。旧译曰正遍知,等正觉等。新译曰正等觉。对于外道之邪觉,称罗汉为正觉,对于罗汉之偏觉,称菩萨为等觉,对于菩萨之分觉,称佛为正等觉。案菩提就法而名,佛陀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谓为正遍知,正等觉等。三藐三佛陀宜言为正遍知者,正等觉者等。智度论二曰:“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法华玄赞二曰:“旧云正遍知,即正觉等觉正等觉,如次简外道小乘菩萨三种。”希麟续音义曰:“三藐三佛陀正云三藐三没驮,三字去声,此云正等觉,亦云正遍知,即第三号也。”

  【三藐三菩提】 (术语)Samyaksaṁbodhi,旧译曰正遍知,正遍知道,正真道等。新译曰正等觉,正等正觉。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条。

  【三妙】 (术语)三法妙之略。

  【三妙行】 (名数)又曰三牟尼,见“牟尼”条。

  【三明】 (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然则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智度论二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俱舍论二十七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婆沙论七十七谓:“六通中,余三何不谓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为明。余三所以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苦,俱能厌离生死。又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

  【三明经】 (经名)有婆罗门,通达三部异典,求生于梵天,称为三明婆罗门。佛为三明婆罗门二弟子破三明所说梵道之虚妄,说真实之梵道。摄于长阿含十六。巴Tevijjā。

  【三明六通】 (术语)三明与六通。阿罗汉所具之德也。观无量寿经曰:“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三摩】 (故事)法华经嘱累品说,释迦如来三摩诸菩萨之顶而付嘱法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中略)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又梵语三摩地之略。性灵十曰:“信一觉之妙行,修三摩之难思。”

  【三魔】 (名数)一,善知识魔。二,三昧魔。三,菩提心魔。是华严经所说十魔中之后三也。【三魔】(名数)于四魔之中除死魔其余之三魔也,等觉之菩萨,除此三魔。璎珞本业经上曰:“超度三魔。”见“魔”条。又止持会集音义释三魔曰:“一、烦恼魔。谓三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而五蕴魔亦摄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摄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三、死魔。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殁也。行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案此又为于四魔中除阴魔者。

  【三摩跋提】 (术语)见“三摩地”及“三摩钵底”条。

  【三摩拔提】 (术语)与三摩钵底同。

  【三摩半那】 (术语)定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梵Samāpanna。

  【三磨钵耽】 (杂语)数名。俱舍论十二曰:“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梵Samāgta’。

  【三摩钵底】 (术语)Samāpatti,禅定之一种。又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见“三摩半那”条。又希麟续音义曰:“三摩钵底,梵语也,此云等至,琳菀两法师云谓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

  【三摩呾吒】 (地名)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三摩呾吒国,周三千余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其国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带之地。

  【三摩底】 (术语)又曰三摩帝,三摩[跳-兆+氐]。见“三摩地”条。

  【三摩地】 (术语)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见“三昧”条。

  【三摩地法】 (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论明三种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谓之三摩地菩提心。

  【三摩地轨】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之异名。

  【三摩地念诵】 (术语)五种念佛之一。秘藏记末曰:“三摩地念诵者,都不动舌,于心念诵。”

  【三摩地菩提心】 (术语)密教三种菩提心之第三。见“菩提心”条。

  【三摩地印】 (印相)即定印。三部之定印别也。见“定印”条。

  【三摩竭】 (人名)Sumagadhā,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女也,嫁于难国,化其国王及人民。见佛说三摩竭经。

  【三摩近离】 (行事)译曰和集。道俗相集为佛事之供养也。西国于安居竟日,道俗云集,为大法乐,名为三摩近离。见寄归传二。

  【三摩难咀啰】 (术语)Samanantara,译曰等无间缘。四缘之一。唯识述记四末曰:“三是等义,摩是无义,难咀啰是间义。”

  【三摩诺健那】 (天名)神名。译曰大露形。见俱舍光记二十七。

  【三摩皮陀】 (术语)Sā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称縒摩吠陀。百论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

  【三摩婆夜】 (术语)胜论所明六义句之第六。旧译无障碍,新译利合。百论疏上之中曰:“六三摩婆夜谛,此云无障碍谛,如一色色香遍有而不相障。”梵Samavāya。

  【三摩若】 (术语)胜论所明六句义之第四句义。旧译总相,新译有。百论疏上之中曰:“四者三摩若谛,此云总相谛,谓总万法为一大有等。”

  【三摩娑】 (术语)煞三摩娑Sat-samāsa之略。译为六合释。唯识述记序曰:“三摩娑释,依士立名。”见“六离合释”条。

  【三摩提】 (术语)即三摩地。

  【三摩呬多】 (术语)Samā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

  【三摩耶道】 (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三摩耶者平等之义,密教以明三密平等之音为本故也。大日经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

  【三摩耶灌顶】 (修法)三昧耶戒与灌顶法。受三昧耶戒而后受学法或传法之灌顶。

  【三摩曳】 (术语)Samaya,与三昧耶同。见大日经疏十三。

  【三摩越】 (术语)Samāpatti,称第四禅定。见玄义音义三。

  【三末多】 (人名)Sammata,劫初之王名。俱舍光记十二曰:“三末多,此云共许,众人共许为好人也。”

  【三默堂】 (杂名)浴室,僧堂,西净(厕处)之三处,不许语笑,总谓之三默堂。见象器笺一。

  【三牟尼】 (名数)牟尼条。

  【三牟提耶】 (杂语)Samudaya,译曰集。四谛中之集谛。说见贤愚经十二。

  【三目】 (譬喻)自在天面上之三目,以譬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不纵不横不一。

  【三慕达罗】 (杂语)Samudra,译曰海。见华严疏钞七。又作三母捺罗娑誐罗Sāgara,见梵语杂名。

  【三暮多】 (天名)风神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三暮多,风神名也,亦曰风天,异名耳也。”

  【三那三佛】 (杂语)Samyaksaṁbuddha,三耶三佛之误。

  【三难】 (名数)三恶道之苦难。

  【三能】 (名数)佛有三能三不能。见“三不能”条。

  【三能变】 (名数)唯识论对于说万法为识之诸变而称八识为能变。分三种之次第说之。唯识论一曰:“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一,初能变,为八识中之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以此为依于善恶业而感无记总报之异熟识故也。七识者,有覆无记而非异熟性,前六识,虽有异熟性然是从第九识起者,故名为异熟生不得谓为异熟之识也。唯识论二曰:“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云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二、第二能变,谓之思量识。为八识中之第七识,即未那识也。此识常恒思量第八识而计度实我实法,故名思量识。唯识述记一本曰:“二谓思量识,即第七识。思谓思虑,量谓量度。思量第八识,度为我故。又恒审思量余识无故,余之二识不名思量。”三、第三能变。谓之了别境识。眼等之六识也。此六识者,各了别粗显之境,故名了别境识。唯识述记一本曰:“三了别境识,即余六识。二十论说,心境识了名之差别,是诸识之通名也。了别别境及粗显境唯前六故,对比六尘说六识故。然滥第七,应言此六了别粗境名了别境识,以了别相粗,简于七八故。”

  【三你陀那啰梯】 (术语)Saṁnidlāna-’,八转声中第七所依声也。见唯识枢要上本。

  【三逆】 (术语)提婆达多造三逆罪在生坠于无间地狱:一、破和合僧得五百弟子,此五逆罪之破和合僧也。二、僧还和合,则起恶心而以大石掷佛,佛足出血,此五逆中之出佛身血也。三、华色比丘尼见之呵彼,则以拳杀尼,此五逆中之杀阿罗汉也。彼更入毒于爪中,欲于礼佛时中伤佛,未到佛处,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入于地狱。智度论十七又有提婆达多教阿阇世王,放醉象欲害佛之事。加前之三逆与置毒爪中,称为五逆罪。但后二事皆为害佛之罪,故摄于出佛身血之一科而为三逆也。法华文句八举前之五逆,次文曰:“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摄。”

  【三年忌】 (行事)又曰三周忌,三周关,死后三年之忌日也。此日请僧设斋而祈追福。

  【三念处】 (名数)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喜,是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舍心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而无有利益众生之念,是为第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三念处】(名数)旧译曰三念处,新译曰三念住。见“三念住”条。又三种四念处之略称。见“四念处观”条。

  【三念五念】 (杂语)念佛三遍五遍也。法事赞下曰:“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三念住】 (名数)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见俱舍论二十七。又谓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三涅槃】 (名数)见“涅槃”条。

  【三涅槃门】 (名数)三解脱门之异名。智度论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

  【三品忏悔】 (术语)往生礼赞曰:“忏悔有三品:上中下。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行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三品忏悔】(名数)见“忏悔”条。

  【三品尘沙】 (名数)言尘沙之惑,有上中下之三品。

  【三品成就】 (名数)与三品悉地同。

  【三品弟子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言在家弟子有上中下三品。而功德罪业不同。

  【三品沙弥】 (名数)一、七岁至十三,名驱乌沙弥。律,小儿出家,阿难不敢度,佛言若能驱食上乌者听度。二、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正合沙弥之位,以其五岁依师调练纯熟,堪于进具故也。三、二十至七十,名字沙弥。本是僧之位,以缘未及,故称沙弥之名字。见行事钞下四。【三品沙弥】(名数)一、下品沙弥,自七岁至十三者,名为驱乌沙弥。二、中品沙弥,自十四岁至十九者,名为应法沙弥。三、上品沙弥,二十已上者,名为名字沙弥。

  【三品十恶】 (名数)上品之十恶,堕于地狱道,中品之十恶,堕于畜生道,下品之十恶,堕于饿鬼道。见止观一之三。

  【三品四善根】 (名数)声闻,独觉,佛三乘之善根也。此中声闻与部行独觉之二者,转于暖,顶,二善根已生之位,而得无上正觉也。彼若得忍,则无成佛之理,何则,彼已超脱恶趣故不能为利物化生往于恶趣也。暖顶忍之三者,转得为独觉,以彼不须利生之化用故也。其次麟角独觉与佛,于暖等四善,无移转之理,盖以彼由暖等善根乃至成菩提,而成一座故也。俱舍二十三曰:“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

  【三品听法】 (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

  【三品悉地】 (名数)悉地译言成就。言三密之行业相应而成就妙果也。有三品而各异生处:一上品悉地,生于密严国土。二中品悉地,生于十方之净土。西方之极乐亦在此中。三下品悉地,生于诸天修罗宫等。见真言广名目六。

  【三品相好】 (名数)一上品相好。如华严教主微尘数之相好是也。二中品相好。如观经所说弥陀八万四千之相好是也。三下品相好。如法华金光明经等教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相好是也。见观经妙宗钞下。【三品相好】(名数)见“相好”条。

  【三平等】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三平等地】 (术语)谓译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摩地也。

  【三平等观】 (术语)又云三三昧观。观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观。见“三平等”条。又,行者正念诵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观,谓之三平等观。

  【三平等护摩坛】 (术语)自身与本尊及护摩坛三位一体之护摩坛。

  【三平等戒】 (术语)密教之略戒,为三昧耶戒之译名。见“三昧耶戒”条。大疏演奥钞十三曰:“三业平等,是为此戒。三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众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三菩提】 (术语)Saṁ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四曰:“糁帽地,旧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觉也。”见“菩提”条。

  【三七日思惟】 (故事)佛成道后三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众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三祇】 (杂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时。

  【三祇百大劫】 (术语)见“三祇百劫”条。

  【三祇百劫】 (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五六七千佛。”又“余百劫方修各百福庄严。”止观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释签四曰:“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三启经】 (经名)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于经前与经后赞叹三宝之德,论回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为三段,故名为三启经。佛制使以此经于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于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三启,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许取经意赞叹三尊。次述正经,是佛亲说,读诵既了,更陈十余颂论回向发愿。节段三开,故云三启。”毗奈耶杂事四曰:“然有二事作吟咏声:一谓赞大师德,二谓诵三启经,余皆不合。”同十八曰:“送丧苾刍,可令能者诵三启无常经并说伽陀为其咒愿。”

  【三启无常经】 (经名)佛说无常经之异名。又略称三启经。

  【三契】 (仪式)三唱伽陀也。行事钞下三曰:“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资持记下三之四曰:“三契,契犹遍也。”大藏法数十六曰:“婆沙亿耳尊者以三契声颂所解法,佛言:善哉!音义云:契者一节一科。”

  【三契经】 (仪式)言调子分三段而讽咏经也。高僧传曰:“帛法桥作三契经,声彻里许。”

  【三弃罗章】 (书名)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毗加罗条。

  【三愆】 (名数)贪、瞋、邪见之三者。可洪音义二曰:“愆丘干反,意有三业也,谓贪瞋邪见也。”广韵曰:“愆愆俗字。”

  【三千】 (术语)如三千诸法。一念三千。三千世界。三千威仪等是。

  【三千尘点劫】 (术语)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下一点,竟尽其墨,而其所经过之世界,悉碎为微尘,谓其一尘为一劫。是显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三千尘点劫】(术语)法华经化城喻品明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劫量也。“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知胜如来。(中略)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令有人磨以为墨。过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中略)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三千床座】 (杂语)以身为床座,遍三千世界也。大论曰:“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三千大千世界】 (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三千大千世界藏】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三千佛】 (术语)见“三世三千佛”条。

  【三千佛名经】 (经名)具名三劫三千佛名经。经录则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各别。元藏合之为一部,题云三劫三千佛名经。日本之蘗藏亦仿之。

  【三千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三千净行】 (术语)修一念三千妙观之净行也。为天台宗所言。

  【三千年一现】 (杂语)谓优昙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三千实相】 (术语)三千为台宗该收一切诸法之语,三千实相犹言诸法实相也。见“诸法实相”条。

  【三千世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三千威仪】 (术语)对于具足戒二百五十而该称其他细行曰威仪三千。三千者显数之多,如三千威仪经。法数者强凿成三千之数量。【三千威仪】(术语)细别比丘之威仪作法者也。大部辅注十一曰:“三千威仪,约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仪(行住坐卧),合为一千,循三世转为三千威仪。”案是不过凿说,三千者极言其多也。藏中大比丘三千威仪有二,明一千百八十二事。楞严经曰:“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六祖坛经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又经名。大比丘三千威仪之略名。

  【三千有门颂】 (书名)宋陈瓘撰。明真觉有略解一卷。

  【三千诸法】 (术语)见“一念三千”条。

  【三箧】 (术语)与三藏同。梵语比多迦Pitaka,译作藏或箧,经律论之三,或声缘菩之三。大唐三藏圣教序曰:“八藏三箧之文。”可洪音义一曰:“三箧,箧藏也。谓菩萨藏独觉藏声闻藏为三箧。”

  【三清净】 (术语)又名三牟尼。见“牟尼”条。

  【三请】 (故事)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三请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三请而说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请,岂得不说。”寿量品曰:“是时菩萨弥勒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三权一实】 (术语)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四教中,前之藏通别曰三权,后之圆教为一实。玄义七上曰:“因中则有三权一实,在果则四实而无权。”四教仪集注上曰:“设三种权,扶一圆实。”

  【三热】 (名数)龙种有三种之热恼,又云三患。长阿含经十八曰:“佛言:何故名为阿耨达?其义云何?此阎浮提所有龙王尽有三患:一者诸龙皆被热风热沙着身烧其皮肉,及烧骨髓,以为苦恼,唯阿耨达龙无有此患。二者举阎浮所有龙宫,恶风暴起吹其宫内失宝饰衣,龙身自现,以为苦恼,唯阿耨达龙王无如是患。三者举阎浮提所有龙王各在宫中娱乐时,金翅大鸟入宫搏撮,或始生方便欲取龙食,诸龙怖惧,常怀热恼,唯阿耨达龙无如是患。若金翅鸟生念欲往即便命终,故名阿耨达。”大楼炭经一曰:“天下余诸龙以三热见烧,阿耨达龙王不以三热见烧。”(三热即前经之三患)。

  【三人淫女梦】 (传说)佛在世有三人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淫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国有淫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淫女,名优钵罗槃那。三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于心,便于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淫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于是到[台-台+犮]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台-台+犮]陀婆罗答言诸法实尔,皆自念生。菩萨为其方便说法。三人即得不退地。见智度论七。

  【三忍】 (名数)三忍有三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得三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三者,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三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闻七宝树林之音声,而得三种之忍:一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者。三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见无量寿经钞五。又善导所说之三忍:一喜忍,念弥陀佛而生欢喜心者。二悟忍,念弥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弥陀佛而住于正信者。善导解观经中,韦提希夫人所得之无生法忍为此三忍。观经序分义二曰:“因此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净土文类行卷曰:“庆喜一念相应后,与韦提等获三忍。”又三种之忍波罗蜜也:一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敌之恼害者。二安受苦忍,能安受非情寒热等之苦楚者。三谛察法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者。前二者为耐忍之忍,后一者为信忍之忍,似稍异,然决定而不动心之义则同。唯识论九曰:“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忍】(名数)有种种之三忍。见“忍”条。

  【三日耳聋】 (杂语)五灯会元曰:“怀海禅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三日斋】 (仪式)谓人死后三日,请僧设斋食也。释氏要览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由此斋见焰魔王可免罪之义)。

  【三如来】 (名数)又天台依智度论二“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之文而释三身如来。法相二字,即法身如来也,法相者如如之境也,解者如如之智也,如如之理,为如如之智境,是名法身,此法身,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来应一切处为来。解之一字,报身如来也,乘如实之道而如法相解也,是契于如如之理如如之智也,此智如法相为如。如法相解为来。说之一字,应身如来也。既至果上,理智冥合之处垂无谋之权用,来至三界转法轮,谓之如法相说,理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而说为来。文句九曰:“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此为法身如来。(中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即报身如来。故论云:如法相解,故名如来也。以如如境智合,故能处处示成正觉。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八相成道,转妙法轮,即应身如来。故论云:如法相说故名如来也。”

  【三三昧】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着,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余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三三昧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见“密教三三昧门”项。

  【三三摩地】 (术语)观察所对之境之粗想,谓为寻,旧谓之觉。其细想谓为伺,旧谓之观。属于色界无色界之诸定,依此寻伺之有无而分三种:一、有寻有伺三摩地,定心寻伺皆有者。初禅天之根本定及其未至定(谓初禅之加行定)是也。二、无寻有伺三摩地,定心唯有伺者。在初禅与二禅天间之中间定(大梵天之果报)是也。三、无寻无伺三摩地,定心至妙而寻伺皆无者。二禅天以上至非想处之七根本定及七近分定是也。见俱舍论二十八。又谓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见“三昧”条。【三三摩地】(术语)见“三三昧”条。

  【三三品】 (术语)谓净土论所说女人,根缺,二乘之三体与名也。

  【三色】 (名数)三种之色法,五根,五境,无表色。

  【三僧祇】 (术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数也。【三僧祇】(术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译作三无数长时。菩萨修行之年时也。见“三阿僧祇劫”条。

  【三僧祇百大劫】 (术语)菩萨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于百大劫间植无量之福德。

  【三沙弥】 (名数)沙弥有三种。见“沙弥”条。

  【三善】 (名数)即初善,中善,后善。谓佛说法初中后之三时。皆为善味也。乃七善中之时节善。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又三善根也。

  【三善道】 (名数)对于三恶道而立三善道。由善业所赴,故名善道。一、天道,由上品之善所赴者。二、人道,由中品之善所赴者。三、阿修罗道,由下品之善所赴者。智度论三十曰:“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同九十六曰:“善业亦有上中下:上者天,中者人,下者阿修罗等。”

  【三善根】 (名数)一不贪,二不瞋,三不痴。十住毗婆沙论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智度论三十曰:“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三善根】(名数)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见集异门足论三。又即施,慈,慧之三者。反于贪瞋痴之三者。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三善趣】 (名数)对于三恶趣而立三善趣。如修罗,人,天,三趣是也。

  【三善知识】 (名数)以善为众人所知者,谓之善知识。有三种:一、教授善知识,教授我者,即我师也。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观行而互相策励者,即我友也。三、外护善知识,给我以修道之资者,即檀越也。见止观四。

  【三上座】 (名数)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座,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座,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众,皆和合推为上座者。三、法性上座,受诸具戒耆旧长宿者,有说此亦生年上座。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刍得阿罗汉,则名法性上座。”

  【三摄提】 (名数)摄提具云波罗摄提Prajñapti,译曰假施设。大品般若经三假品所说,谓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名假施设也。见“假”条。

  【三身】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见三字部三身条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见“法身”条附录。【三身】(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三身梵赞】 (书名)一卷,宋法贤译。总为梵语。

  【三身佛性】 (名数)佛性有三:一、正因佛性,是法身如来之因。二、了因佛性,是报身如来之因。三、缘因佛性,是应身如来之因。见“三因佛性”条。

  【三身即一佛】 (术语)一佛身具三身之功德性能也。参照三身项中,法报应三身下,辅行之引文。

  【三身菩提】 (名数)同三佛菩提。

  【三身如来】 (术语)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也。见“三身”条。

  【三身三德】 (名数)三身者法报应。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对,则法身即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之德。

  【三身业】 (名数)十业道中身业之三种:一淫业,二盗业,三杀业。

  【三生】 (术语)即三世转生之意。传灯录曰:“有一省郎,梦至碧岩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白居易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案此三生指转生而言。其外又有诸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义者有数家,今列之如图。

  【三生成佛】 (术语)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之三世,于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于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谓之三生成佛,是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于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故今虽处于地狱,而为佛光所照,由前之见闻力即脱地狱之苦,而生于兜率天,于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见闻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善财童子于福城之东始见文殊,自此南询,最后见普贤菩萨,一切解行于此一生得圆满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舍利弗等于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观察文殊师利。文殊为彼等说大法。使彼等证入法界。是证入之一生成佛也。说见华严大疏钞三。参照三圣条。

  【三生六十劫】 (术语)声闻乘之修行时也。极速者三生得极果,极迟者六十劫得极果。俱舍二十三曰:“极速三生方得解脱。”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此据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

  【三圣】 (名数)三种之圣道也。台家指藏别圆三教之圣道而言。法华玄义一曰:“横破凡夫四执,竖破三圣之证得。”其他三位圣人,种种不一。

  【三师】 (术语)授戒之式,要三师七证之人数。见“三师七证”条。

  【三施】 (术语)一、财施,持戒之人不犯他人之财物,且以己财施与他人也。二、法施,能为人说法,使开悟得道也。三、无畏施,一切众生皆畏死,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使众生无所畏也。出于智度论十一。又一、物施,即财施也。二、供养恭敬施,信心清净,恭敬礼拜等也。三、法施,即为人说法也。出于智度论十二。又一、饮食施,以饮食施人,是下品之施也。二、珍宝施,以珍宝施人,是中品之施也。三、身命施,以身命施人,是上品之施也。出于华严大疏钞二。

  【三师七证】 (术语)比丘受具足戒。要三师七证。三师者:一、戒和尚,正授戒者。二、羯磨师,读表白及羯磨文者。三、教授师,教受以威仪作法者。七证者,七人之证明师也(自七人而上不厌其多),若在边地则可减为三师二证。见行事钞上三。

  【三时】 (名数)晨朝,日中,黄昏也。又谓正像末之三时。佛灭后,正法行时为正法,正法后,似法行时为像法,像法之法渐灭时为末法。此三时之年限,经说不同。详见“正像末”条。

  【三识】 (名数)楞伽经所说:一,真识,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识不立此识。二,现识,又名藏识。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识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识之业转现三细也,唯识论所谓阿赖耶识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三,分别事识,名转识。缘现识而生之眼等六识也。起信亦名分别事识。楞伽经一曰:“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三识】(术语)就心识之真妄而立三识之不同:一、真识,自性清净心也。第八阿赖耶识,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净也。谓其净分也。二、现识,变现之意也。第八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变现根身世界。故名。三、分别识,于六尘等种种之诸境而起分别也。第七末那识由传送第六意识而起分别,故名。见楞伽经。又末那识,阿赖耶识,奄摩罗识之称。见翻译名义集。

  【三十棒】 (物名)为禅家宗匠警醒学人之语,以拟俗刑之笞杖者。但含褒贬二意,宜依处解之。禅林类集棒喝曰:“德山示众云:道道!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又“睦州见僧来云:见成公案放汝三十棒。”碧严第一则着语曰:“好与三十棒。”

  【三十二大人相】 (名数)见“三十二相”条。

  【三十二相】 (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三十二相】(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三十二相经】 (经名)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十一。

  【三十二相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三十二应】 (术语)由观音普现色身三昧应现之三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三十三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三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三长者身,十四居士身,十五宰官身,十六婆罗门身,十七比丘身,十八比丘尼身,十九优婆塞身,二十优婆夷身,廿一女主国夫人命妇大家身,廿二童男身,廿三童女身,廿四天身,廿五龙身,廿六药叉身,廿七干闼婆身,廿八阿修罗身,廿九紧那罗身,三十摩睺罗迦身,三十一人身,三十二非人身。

  【三十二祖传】 (书名)一卷,清世宗御笔恭绘古德道像三十二尊又取其本传提纲摘要作为小传每传又作一赞刻石大内,以备摹拓流布。未既,世宗崩。高宗以所拓祖像三十二轴赐武林理安寺。后修寺志,即以此传赞载于首册。然此传赞,未刻书板。民国七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印光法师捐资刻于扬州藏经院。其三十二祖次列如下。肇法师、宝志公、南岳思、永嘉觉、南阳忠、马祖一、石头迁、药山俨、清凉观、寒山子、拾得、黄檗运、赵州谂、长沙岑、沩山佑、临济玄、仰山寂、洞山价、投子同、曹山寂、玄沙备、云门偃、罗汉琛、法眼益、天台韶、雪窦显、永明寿、天衣怀、圆悟勤、莲池宏、玉林琇、茆溪森。

  【三十佛】 (术语)三十日秘佛也。

  【三十讲】 (行事)法华经二十八品与开经之无量义经一卷及结经之普贤观经一卷,合为三十以三十日讲之。

  【三时教】 (名数)有二种:一、空宗智光论师所立,远受于文殊龙树,近禀于青目清辩。一第一时教,为小乘说心境俱有者,阿含经是也。二第二时教,为大乘之下根,说法相大乘之境空心有者,深密经等是也。三第三时教,为大乘之上根说无相大乘之心境俱空者,般若经是也。此三次第,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证之,见华严玄谈四。二、有宗戒贤论师所立,远受于弥勒无着,近踵于护法难陀,是玄奘慈恩之所宗也。【三时教】(名数)法相宗所立有空中之三时教也。此有年月之三时教与义类之三时教二者。年月之三时教者。一、第一时教,佛成道最初为破外道凡夫实我之执,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之实有而明人我之为空无。四阿含等之小乘经是也。二、第二时教,佛复为破小乘众实法之执,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即诸部之般若经是也。三、第三时教,佛更为并破菩萨之空执与小乘之有执,说心内之法非空,心外之法非有,而明非空非有之中道。深密法华等之诸经是也。以前二时教,为佛说之方便,以第三时教,为佛说之真实。如此追年月之次第而分别三时之教法,谓之年月三时教。见唯识述记一本。义类三时教者,偏于如上年月次第之时,如于阿含经前说中道教之华严经,又如于法华经后说有教之遗教经,此乃恐三时教有漏故立义类之三时教,不拘说时之前后,诠一切有之教为第一时教,诠空之教为第二时教,诠中之教为第三时教。见了义灯一本。

  【三时教判】 (术语)法相宗有空中三时之教判也。见“教判”条。

  【三十六部善神】 (名数)拥护受三归戒者之善神也。详见三字部三十六善神条。

  【三十六部神】 (名数)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三、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译曰善见,主痈肿。六、弥栗头阿娄呵,译曰善供,主癫狂。七、弥栗头伽婆帝,译曰善舍,主愚痴。八、弥栗头悉抵哆,译曰善寂,主瞋恚。九、弥栗头菩提萨,译曰善觉,主淫欲。十、弥栗头提婆罗,译曰善天,主邪鬼。十一、弥栗头呵婆帝,译曰善住,主伤亡。十二、弥栗头不若罗,译曰善福,主冢墓。十三、弥栗头苾阇伽,译曰善术,主四方。十四、弥栗头迦隶婆,译曰善帝,主怨家。十五、弥栗头罗阇遮,译曰善主,主偷盗。十六、弥栗头须干陀,译曰善香,主债主。十七、弥栗头檀那波,译曰善施,主劫贼。十八、弥栗头支多那。译曰善意,主疫毒。十九、弥栗头罗婆那,译曰善吉,主五温。二十、弥栗头钵婆驮,译曰善山,主蜚尸。廿一、弥栗头三摩提,译曰善调,主注连。廿二、弥栗头戾禘驮,译曰善备,主往复。廿三、弥栗头波利陀,译曰善敬,主相引。廿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净,主恶党。廿五、弥栗头度伽地,译曰善品,主蛊毒。廿六、弥栗头毗梨驮,译曰善结,主恐怖。廿七、弥栗头支陀那,译曰善寿,主厄难。廿八、弥栗头伽林摩,译曰善逝,主产乳。廿九、弥栗头阿留伽,译曰善愿,主县官。三十、弥栗头阇利驮,译曰善固,主口舌。三十一、弥栗头阿伽驮,译曰善照,主忧恼。三十二、弥栗头阿诃婆,译曰善生,主不安。三十三、弥栗头婆和逻,译曰善思,主百怪。三十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藏,主嫉妒。三十五、弥栗头固陀那,译曰善音,主咒咀。三十六、弥栗头韦陀罗,译曰善妙,主厌祷。经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男子女人等辈受三归者,当书神王名字带在身上,行来出入无所畏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准大灌顶经,一归十二天神,总三十六神。”

  【三十六部神王护三归人】 (杂语)佛说灌顶经一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善男子女人等受三归者。”见“三十六部神”条。

  【三十六鬼】 (名数)正法念经十六举三十六种曰:“一,镬身饿鬼。二,针口饿鬼。三,食吐鬼,四,食粪鬼。五,无食鬼。六,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发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炽燃鬼。二十,伺婴儿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执杖鬼。即阎魔王也。二十四,食小儿鬼。二十五,食人精气鬼。二十六,罗刹鬼。二十七。火炉烧食鬼。二十八,住不净巷陌鬼。二十九,食风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旷野鬼。三十三,住冢间食热灰土鬼。三十四,树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杀身饿鬼。”

  【三十六句】 (名数)上四句各有四句。即一冥机冥应,二冥机显应,三冥机亦冥亦显应,四冥机非冥非显应。余三机亦如此,即成十六句。而机既召应,则应亦有十六句。即一冥应冥机,二冥应显机,三冥应亦冥亦显机,四冥应非冥非显机。他三句亦如此,因之机应各十六,合成三十二句,于此加根本之四句成三十六句之机应。见玄义六之一。

  【三十六禽】 (术语)子丑等十二时,有鼠牛等十二兽,此一一兽中,有三属兽,故正属合有三十六禽兽也。各随其时来恼座禅行者。见“十二兽”条。

  【三十六神】 (名数)见“三十六部神”条。

  【三十六兽】 (名数)一时各有三兽。总为三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为三十二时,即有三十六兽。寅有三: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卯有三:狐,兔,貉;辰有三:龙,蛟,鱼;此九属东方木也。已有三:蝉,鲤,蛇;午有三:鹿,马,獐;未有三:羊,雁,鹰;此九属南方火也。申有三:狖,猿,猴;酉有三:乌,鸡,雉;戌有三:狗,狼,豺;此九属西方金也。亥有三:豕,貐,猪;子有三:猫,鼠,伏翼;丑有三:牛,蟹,鳖;此九属北方水也。”止观八之二开三十六兽为百八兽。但三十六兽出列子及琅玡代醉篇。

  【三十六物】 (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见大疏演义钞三十。

  【三十论】 (书名)唯识三十论颂之异名。

  【三时年限】 (名数)大悲经说末法为万年。说末法者惟此经。更无异说。正像之二时,诸经论所说不同,总有四种:一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之说,大悲经也。又杂阿含经言正法千岁。善见律言正像各千年。二正像各五百年之说,大乘三聚忏悔经也。三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之说,悲华经也。四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之说,大集月藏经,贤劫经,摩耶经等也。此中古来诸德依用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万年之说。【三时年限】(名数)见“正像末”条。

  【三十七道品】 (名数)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义,到涅槃道路之资粮,有三十七种。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自誓三昧经曰:“善权随时,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者能通义,品者品类也。”

  【三十七分法】 (名数)三十七菩提分品之略称。

  【三十七菩提分法】 (名数)三十七道品之异名。四念处等三十七法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类,故谓之菩提分法。

  【三十七尊】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此数自应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参照“九会曼陀罗”条。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中略)十佛刹微尘数尊。

  【三十七尊出生义】 (书名)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之略名。

  【三十七尊礼】 (书名)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之略名。

  【三十七尊礼忏文】 (书名)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之异名。

  【三十七尊四大轮】 (名数)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三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轮,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之印。三、遍调伏法轮,三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三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三十七尊心要】 (书名)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名。

  【三十日秘佛】 (名数)谓每月一日至三十日之缘日佛也。见“缘日”条。

  【三十三观音】 (名数)三十三体异形之观音。见“三十三身”条附录。【三十三观音】(名数)图画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其典据不明。三十三观音者: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阿么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六时观音、普慈观音、马郎妇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是也。

  【三十三过】 (名数)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三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为所谓三十三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于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于万人得比知之事柄立相违之过也。例如立瓶等是常住是也。三、自教相违,当欲述自己所属之教派意见时,却立与之相违之宗也。例如胜论派之人主张以声为常住是也。四、世间相违,立与常识反对之宗也。例如印度有一类之行者,以人顶骨为其装饰,有人难之,则立量曰:人之顶骨,可为清净(宗),且为众生之分(因),犹如螺贝(喻)。此虽似一见无过之立量,然立人间顶骨可为清净之宗义,实反于常识,故定为过误也。五、自语相违,谓于自己言语有矛盾之宗也。例如言我母可为石女是也。以下四过为天主所附加,非理论门,惟于入正理论说之。六、能别不极成,谓宗之后陈用立敌不共许之语也。例如佛子对于数论师而立声可坏灭是也。数论师信万有之发展Parrmāṇa、还归Pralaya,而不许坏灭,故宗之能别(即后陈),不极成,故为过失。七、所别不极成,宗之前陈不极成之过失也。例如数论师对于佛教徒立我Puruṣa,可为有时,佛教不许我之存在,因而所别为不极成,宗体不成立。八、俱不极成,胜论师对于佛教徒立以我可为和合因缘时,我与和合因缘为佛教徒不通之语,因而前陈后陈共不极成,亦为过误也。九、相符极成,宗体以不可极成为规则,反之而立万人共通之事件时,则无其功,因而为过失,例如立声为所闻性是也。(乙)因之十四过,其因可大别为不成Asiddha、不定Aniścita,Anaikāntika、相违Viruddha三类。不成因者,因犯立敌共具备遍是宗法性条件之规定,名为不成之过失。不成因有四过:一、两俱不成,于以声为无常之宗,欲指眼为所见性(可见的),之故因而述之,其因由立敌两者见地,不协于遍是宗法性之条件,何则以无论何人皆以声为不可见者故也。故为两俱不成之过失。二、随一不成,此乃一方认为具备遍是宗法性条件,而他方不认之因也。三、犹豫不成,因果为有法之必然的属性否,尚疑而未确定,乃如已确定者办之也。例如遥见如云雾,未确定为雾为烟,而卒然谓彼处有火(宗),以有烟之故(因),而立量是也。四、所依不成,宗有所别不极成之过失时,其因无基础,不具遍是宗法性之条件也。例如对于不认虚空之实有者而虚空可为实有(宗),以为德之所依故(因),而立量时,一方已不认虚空之存在而一方欲认为德之所依。是名为所依不成。其次不定因及相违因者,关于三相中后二相之误谬也:一、共不定,即九句因中第一同品有异品有之情状。以因关系于同异品之全部,故名为共。二、不共不定,即九句因中第五同品非有异品非有之情状。以因与同喻异喻全无关系,故谓为不共。三、同品一分转(亦云同分异全),第七同品有非有异品有之情状也。四、异品一分转(亦云同品遍转异分同全),第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之情状也。五、俱品一分转(亦云俱分转),第九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之情状也。六、相违决定,立敌两者由同一事件相异之处,观察而立量,两者各各具三相,难于决定,谓为相违决定。于问题一方不决定之点为过失也。其次相违因。九句因中四六为相违因。此因与立证之宗义矛盾者,适于成立,故得其名。四六非其性质异者,故自九句因之表面观之,相违因惟宜有一,然陈那于此下致密之考察,抱怀意内,至表面不显之误谬,亦入计算,此乃有四:一、法自相相违因,是为与宗法表面的意义矛盾之因,九句因中四六之表面的情状也。二、法差别相违因,谓与宗法里面的意义矛盾之因。如服等必为他所用(宗),以系积聚性故(因),如卧具等(同喻),是也。三、有法自相相违因。此乃由后陈(即法),关系上而生者,虽非关系于有法者,而在谲诈的论法,则有如通例置所证之对象于宗法,却置有法于主要点者,于立物之存不存时尤然,有法自相相违因,及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即此际之误谬也。此谓与有法表面的意义矛盾之因。例如有性非实非德非业(宗),以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因),尚如同异性是也。四、有法差别相违因,陈那此例不出别立量,由前例说明之。(丙)喻之十过。喻之误谬有十,其中五者属同喻,他五者,属异喻。似同喻之五者:一、能立法不成,缺因同品条件之过失也。例如声可为常住,以无质碍之故(无对触),尚如极微(同喻),立量时,极微之常住虽具宗同品之条件,然其性为有对触故缺因同品之条件,以“无质之故”与因不一致。故名之为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缺宗同品条件之喻也。于前之宗因,谓为如觉(智等),出喻之时,虽以觉为无质碍协于因同品之条件,然以其性无常缺宗同品,与所谓声之常住不相应。故名之为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缺两条件之喻。于前之宗因谓为如瓶时,以瓶无常住及无质碍之性质,故全无喻之质格。四、无合,缺喻体之过失也。五、倒合,诸所作者反对谓彼为无常时,以诸无常者与所作性配合。即为倒合。自能遍进于所遍之过失也。其次似异喻之五者异喻之过失,全与同喻之过失并行相应,同有五:一、所立法不遣,缺宗异品条件之喻,例如声为常住以无质碍故之异喻,诸无常者视彼为质碍,谓尚如极微,以极微为质碍性,具备同异品之条件,然以其性常住缺宗异品之条件,故谓之为所立法不遣。二、能立法不遣,于上之宗因立异喻谓为如业时,以业无质碍,缺同异品之条件,故称之为能立不遣。三、俱不遣,缺宗同异品两条件,此过失也。如于上之宗因立异喻谓为如虚空,是其例也。何则以虚空无质碍且为常住故也。四、不离,不施离作法之过失也,观同喻之无合其例可知。五、倒离,反对先宗后因配合之过失也。以上所述三十三过中除宗之五相违,大体为与宗因喻构成法照应之过失,颇具科学的分类之面目。

  【三十三身】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干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与楞严经六所说观音自由往昔观音如来授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而现三十二身,大同小异。见三十二应条。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记观音现种种之身而说法。其中化现之身有三十三,说法二字有十九次。

  【三十三天】 (界名)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经论五曰:“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国音言悉怛梨余悉卫陆,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国音不同耳。”

  【三十三尊观音】 (名数)二中历三云:“颂曰:不空羂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大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刹、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变、大势至、大明白身、毗俱胝、大吉大明,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六大三十三。”(六大为台宗所立之六观音也)。

  【三十舍堕】 (名数)尼萨菩波逸提也。见该条下。

  【三十生】 (名数)十地有入住出三者,出生功德故云三十生。仁王经上曰:“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终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三十五佛】 (名数)佛说决定毗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于三十五佛之边至心忏悔。三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三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三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十七水天佛、十八坚德佛、十九栴檀功德佛、二十无量掬光佛、廿一光德佛、廿二无忧德佛、廿三那罗延佛、廿四功德华佛、廿五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廿六财功德佛、廿七德念佛、廿八善名称功德佛、廿九红炎幢王佛、三十善游步功德佛、三十一斗战胜佛、三十二善游步佛、三十三周匝庄严功德佛、三十四宝华游步佛、三十五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不空译之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亦列之。但译语有新旧之别。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三时性】 (名数)谓编依圆之三性也。见“三性”条。

  【三时业】 (名数)一、顺现受业,现生作业而现生受果者。二、顺次受业,现生作业而次生受果者。三、顺后受业,现生作业而二生已后受果者。

  【三十种外道】 (名数)一时外道,以时为生因者。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为生因者。三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为真我者。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为清净者。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为生因者。七流出外道,与建立外道相似,建立谓自心生一切法,此则谓自手出一切法也。八尊贵外道,以那罗延天为生因者。九自然外道,计万物为自然之法者。十内我外道,计身中别有我而运转此身者。十一人量外道,计神我之量,或大或小,等于人身者。十二遍严外道,计神我虽能造诸法,而世间有尊胜遍严之事,是我之所为者。十三寿者外道,计一切之法,至于草木四大皆有寿命者。十五识外道,计有识遍于一切处,地水火风识皆遍满者。十六阿赖耶外道,计有阿赖耶识持此身,含藏万像者。十七知者外道,计身中有知者。能知苦乐等事者。十八见者外道,计身中有见者,是为真我者。十九能执外道,计身中别有能执者。是为真我者。二十所执外道,计能执者是识心,其所执之境界,是真我者。二十一内知外道,计身中别有内知者,是为真我者。二十二外知外道,计有外知者,知外尘之境界,是为真我者。二十三社怛梵外道,社怛梵,古来不勘翻名,是与知者外道之宗计大同者。二十四摩奴阇外道,摩奴阇翻为人,计人由人而生者。二十五摩纳婆外道,摩纳婆译为胜我,计我于身心中最为胜妙者。是毗纽天外道之部类也。二十六常定生外道,计我是常住,不可破坏,自然常生而无更生者。二十七声显者外道,计声以缘而显,声之体为本有常住者。二十八声生者外道,计声本无,以缘而生,生已,即常住者。二十九非声外道,拨无声体者。已上二十九种之外道加一总我,称为三十种之外道。见大日经疏十二,十住心广名目一。

  【三时坐禅】 (杂语)早晨之坐禅(粥后已时),晡时之坐禅(申时),黄昏之坐禅(戌时)也。见象器笺九。

  【三使】 (名数)生病死三者,谓为三天使。

  【三世】 (术语)又云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也。世者迁流之义。有为之事物,一刹那之间,亦不止,生了直灭。因之谓来生为未来世,生了为现在世,灭了为过去世。此于事物迁流上,假立三种之世。离事物别无世之实体也。又三世有就时就法二种,若为时之经过之三世,则过去为前,未来为后,其次第为过现未。即十二缘起之次第也。若为法之生起之三世,则未来为前,过去为后。是为未现过之次第。以事物之生起有未生(未)、已生(现)、后灭(过)之次第也。犹如未至名为前路,已往名为后路。生住异灭之四相是也。宝积经九十四曰:“三世,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

  【三世不可得】 (术语)谓三世之诸法,不可得一实体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三世不相待】 (杂语)谓三世之法,新新生灭,更不相待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三世成佛】 (术语)与三生成佛同。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此即佛经所云三世诸佛也。

  【三世假实】 (杂语)大乘勿论。小乘如大众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谓三世之法历然实有,若为无法,则对于过去未来无可起谓为过去谓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三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不同,是法救尊者之说。有为之诸法,由未来来于现世时,舍未来之类而得现在之类,由现在迁于过去时,舍现在之类而得过去之类。三世之类虽异法体则实有也。喻如破金器而制余物,长短方圆之形虽异,而金体不异。二、相之不同,是妙音尊者之说。三世有各别之相,有为之诸法在于未来时,正合未来之法,故虽名未来而非离过去现在之相,来于现在时正合现在,故虽名现在之法,而非离过去未来之相,入于过去时正合过去之相,故虽名过去之相,而非离未来现在之相,依其正合之世相不同而有三世之异,法体则实有也。喻如持妻妾三人者,正染于其一人也。三、位之不同,是世友尊者之说。未来为未作用之位,现在为正作用之位,过去为已作用之位。有为之诸法迁流三世,在未作用之位则名未来,在正作用之位,则名现在,在已作用之位则名过去。依三位之不同,有三世之别,法体则实有也,喻如算盘之珠置千一之位,则名为一,置于十之位,则名为十,置于百之位,则名为百。名与作用虽异,体则一也。四、待之不同,是觉天尊者之说。待者待望之义,彼此望合。望前于后,为过去,望后于前为未来,望中于前后之为现在。依待望之不同有三世之别,法体则实有也。譬如一女,对于母,则为女,对于女,则为母,对于夫,则为妻也。已上四师称为婆沙之四评家。此四说中婆沙俱舍皆取就第三说作用而立之义,斯为最善。说详婆沙论七十七,俱舍论二十,颂疏一。

  【三世间】 (名数)过现未迁流谓为世,彼此间隔谓为间。有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三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为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为众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三、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众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别者,是五阴中假立于色阴之上者。要之第一为实法,第二第三为假法,假法之中,分正报之内身与依报之外器。说见智度论四十七,止观五。又一、器世间,即国土世间。举释迦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举释迦如来所化之机类。三、智正觉世间。具如来大智慧,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者,是释迦如来为教化一切众生种种差别之智身也。此三世间于如来教化上立之。说见华严大疏三。

  【三世觉母】 (菩萨)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之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三事戒】 (名数)身口意三事之戒也。

  【三世了达】 (术语)诸佛之智慧,达观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了了分明,故云三世了达。法华经科注曰:“如来三达无碍,观破久远如今。”

  【三事练磨】 (术语)菩萨于资粮位生三种退屈时,以三事练磨之也。见“三退屈”条。

  【三事衲】 (衣服)又曰三事衣。言五条七条九条之三衣也。禅林之语。

  【三世三千佛】 (术语)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三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世时代,经论之所论,出没隐显不一定。佛祖统记三十记诸经论之勘考。药王经于三劫千佛各举首尾之佛名。三千佛名经具列其名。贤愚经出贤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经,与药王经首尾佛名同,麓藏之佛名经,仅贤劫千佛之首尾与前二经同,他二劫不同也。秘藏记末谓本来无量无数差别智身之功德庄严藏为过去千佛,最初起普贤行者为贤劫千佛,又说身有无量无数之如来如法修行烦恼云散,本有如来出现之未来千佛。贤劫千佛。参照贤劫条。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术语)小乘教中一切有部宗所立。三世实有谓时间的诸法体性实在也。法体恒有谓空间的诸法体性实有也。所见事物之生灭,惟为体上之作用,于自体非有生灭,故谓法体为恒有。参照三世条。

  【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杂名)如来于十方三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破坏之无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经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满一切愿,积聚无量福德,住不可害行,三世无比力真言句。”同疏九曰:“常编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种种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于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义,故名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三事无尽】 (名数)一布施无尽,菩萨好为布施乃至身命亦能施与而心不疲厌。二持戒无尽,菩萨护持禁戒未曾违舍,复以戒法化人,心不疲厌。三博闻无尽,菩萨博学一切经典乃至谙练世间之艺术,而心不疲厌。见众德三昧经。

  【三世无障碍智戒】 (术语)此戒能成就三世无障碍之智,故名为三世无障碍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三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三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疏演奥钞十一曰:“方便学处者,下方便学处品所说十善戒也。依摄受此戒成就三世无障智,故云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也。”同十三曰:“三世无障碍戒者戒体也。四重、十重、十善戒等戒相也。戒体通二机戒相有通局,通者十善戒,局者四重禁等也。”

  【三世心】 (术语)心为刹那生灭者,未来心未成故不可得,过去心既灭故不可得,现在心不暂停,故不可得。是谓之三世心不可得。般若维摩诸经深明此旨。见“三世不可得”条。

  【三世心不可得】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三世因果】 (术语)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寻因果也。因果经曰:“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古以此文为因果经之语而处处引之,但现在流通之经无此文)。涅槃经憍陈品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三世智】 (术语)如来十智之一。通达三世之佛智也。

  【三世诸佛】 (术语)三世出现之诸佛。法华经方便品曰:“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观无量寿经曰:“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经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之略名。

  【三誓偈】 (杂名)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三重之誓愿。谓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三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闻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净家一流称为四誓偈,盖总三誓偈以下偈语为一誓也。

  【三受】 (名数)受者领纳外境也。境有顺违俱非之三,故受有苦乐舍之三:一、苦受,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二、乐受,领纳顺情之境而起适恒之感者。三、不苦不乐受,又曰舍受,领纳不适不顺之境而苦乐之感共舍离者。俱舍论一曰:“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三兽】 (譬喻)兔马象也。三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为河水,譬三乘为三兽。三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从其浅深而生如此之差别。天台以之为四教中通教之教理。涅槃经二十三曰:“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则名为大。声闻缘觉至十住菩萨不见佛性,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见于佛性,则得名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同二十七曰:“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不得名为佛性。(中略)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优婆塞戒经一曰:“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止观六曰:“涅槃名为三兽渡河,通教观意。”同辅行曰:“三人如兽,真如水底。”

  【三兽渡河】 (譬喻)婆沙论。三兽渡河。兔浮水上。马及一半。象穷底。喻菩萨缘觉声闻。所得有浅深也。说见三兽项。

  【三受门戒】 (术语)谓三聚净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详见“戒”条。

  【三受业】 (名数)招顺于苦乐舍三受之异熟果之业。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之称也。

  【三疏】 (术语)慈恩之唯识论枢要,惠沼之唯识了义灯,智周之唯识论演秘也。

  【三术】 (名数)修禅拂魔障,有内外之三术。内三术者,对于烦恼等内心所发之魔障,即空假中之观法也。外三术者对于名利等外来之魔障,一、于一切之名利,不受不着。二、缩吾德露疵。三、一举住于他方。辅行七曰:“言三术者,如上文自列:一、莫受莫着,二、缩德露疵,三、一举万里。内三术者,谓空假中。”

  【三衰】 (名数)三毒之异名。

  【三水】 (名数)一、时水,从明相现至午时间得随意饮用之水也。二、非时水,过午后得饮用之净水也。三、独用水,不论时得用之洗净用水也。说见受用三水要行法。

  【三思】 (名数)凡发动身语二业,有三思:一审虑思,将发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心而将发动之思也。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而动作善恶事之最胜思也。此中以前二思为意业,以第三动发胜思为身语二业。见义林章三末。

  【三酸图】 (图像)僧与二俗士共围一瓮染指尝之之像,是宋佛印禅师东坡山谷两居士共尝桃华醋,赵子昂图之。世称为释迦孔老三教图者,谬也。学海余滴九曰:“东坡先生遗迹图曰:金山寺住持佛印乃端卿出家。有三才学,守戒行。同黄门黄鲁直与先生友善。一日遇谒佛印曰:吾得桃华醋,甚美。取而共尝,皆皱其眉,称为三酸。至大二年五月五日赵子昂画并书。”

  【三索】 (杂语)法华火宅之譬。诸子出门外索羊鹿牛之三车也。见“火宅”条。

  【三所断】 (名数)见“三断”条。

  【三檀】 (名数)檀者梵语檀那Dāna之略,译曰布施。三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三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以此三檀摄六度。金刚般若论上曰:“檀那有三种:一、资生施者,谓檀那波罗蜜。二、无畏施者,谓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三、法施者谓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观经玄义分曰:“三檀等备,四摄齐收。”稽古略三曰:“仰山粥疏曰:义冠三檀,功标十利。”参照“三施”条。

  【三天】 (术语)佛教立三身,婆罗门亦立三身。中论疏曰:“明三天者,是彼家三身。自在为本,如内法身。应为韦纽,如内应佛。韦纽脐中化为梵天如化佛也。”此与佛教之三身稍异,其三天即三神一体观,由于时代而三神有相违者。”

  【三天使】 (名数)老病死也。起世经四曰:“有三天使在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中略)尔时世尊说此偈言:众生造作恶业巳,死后堕于恶趣中,时阎魔王见彼来,以悲愍心而诃责,汝昔在于人间时,可不见于老病死,此时天使来告示,云何放逸不觉知,纵身口意染诸尘,不行施戒自调伏。”【三天使】(名数)见“天”条。

  【三天四仙】 (名数)见“二天三仙”条。【三天四仙】(名数)二天加鸠摩罗天则为三天,三仙加若提子则为四仙。智度论二曰:“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如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提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入大乘论上曰:“诸外道不解因缘,而起四执。僧佉所说有计一过,优楼迦计异,尼健陀计一异,若提子计非一非异,一切外道及摩他罗等异计皆悉不离如是四种。”案印度于佛教外之宗计凡有二:一有神,二无神。无神者,如数论胜论等,于万有之中,不认唯一之神我也。有神者,以唯一之天神,为万物之生因也。此有三类:一、以摩醯首罗天,为生因。此天生梵天与那罗延天,以梵天为造万物之因,以那罗延天为造万物之果。而摩醯首罗为二者之所依,犹如地也(提婆论之说),其形相为八臂三眼,骑白牛(智度论二之说),是为摩醯首罗论师之宗计,六师中之迦罗鸠驮迦旃延奉之者,现今印度教之西拔派是也。二、以韦纽天为生因,劫初大海中化生一千头二千手之神,名韦纽。由其脐中生莲华,莲华之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心中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见智度论八。其韦纽天之形相有四臂,执贝持轮,骑金翅鸟。见智度论二,今印度度教之:“毗修奴”派本此。三、以那罗延天为生因,从那罗延之脐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口中生婆罗门种,乃至从其脚跟生首陀罗种。见提婆论,是韦陀论师之说也。

  【三田】 (譬喻)以喻菩萨,声闻,阐提之三种。涅槃经三十三曰:“善男子!如三种田:渠流便易,无诸砂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三者渠流险难,多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一,为稿草故。善男子!农夫春月先种何田?世尊:先种初田,次第二田,后及第三。初喻菩萨,次喻声闻,后喻一阐提。”

  【三甜】 (饮食)一酪,二蜜,三酥。见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又希麟续音义曰:“一字顶轮王经云:三甜谓苏乳酪也,即西域所尚者也。”

  【三条椽下】 (杂语)僧堂之床,每人之座位横占三尺许,其头上之椽有三条,因指禅床曰三条椽下。碧岩二十五则评曰:“你诸人若见得与莲华峰庵主同参,其或未然三条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

  【三条锡杖】 (仪式)九条锡杖中之前三条,略用之法也。

  【三通】 (术语)通教之通有三种之别:一因果俱通,三乘同依于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三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三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于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三乘皆断证,故云因通。七地已后,或为别教所接(此云别接通),或为圆教所接(此云圆接通),各依中道之理而修证,即别圆之人,故谓之果非通。是但就利根之菩萨而立通前通后之义也。此通前通后之义与前三乘通学之义正为通教之教意也。三通别通圆,此为藉通开导。藉通开导者,本为别圆之机,而由一类之人,闻通教当体即空之说而修证,遂为别圆之人,故谓之藉通开导。谓为通教之所说开导而为别圆也。是为本来别圆之机,故与第二被接之人异。故非正为通教之机类,但就闻通教上立此一类。见四念处二。【三通】(名数)见通教“三通”条。

  【三通力】 (名数)三明也。见“三达”条。

  【三同七异】 (名数)声闻缘觉二乘之同异也。见二乘条附录。

  【三头八臂】 (杂语)梁书扶南国传,俗事天神,以铜为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儿,或日月,或鸟兽,法苑珠林,修罗道者,体貌粗鄙。并出三头。重安八臂。梁简文大敬爱寺刹下铭,八臂三目。顶带护持。

  【三涂】 (名数)四解脱经之说。涂者,途之义。一、火途,地狱趣猛火所烧之处。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处。三、刀途,饿鬼趣以刀剑杖逼迫之处。辅行一曰:“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作此涂者误。小狱通寒热,大狱唯在热,且从热说故云火途。从相啖边,故云血途。从被驰逼为名,故名刀途。”(四解脱经经目无之)。又直谓地狱饿鬼畜生三者,与三恶趣,三恶道同。玄应音义四曰:“三涂,又作途延二形同达胡切。言三涂者,俗书春秋有三涂危险之处,借此为名。涂犹道也,非谓涂炭之义,若依梵本则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恶趣。”

  【三途八难】 (名数)三途与八难也。净心诫观曰:“四百四病以根本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

  【三土】 (名数)见“三佛土”条。

  【三退屈】 (名数)菩萨五位中,第一资粮位之间,有三种之退屈:一、菩提广大屈,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二、万行难修屈,布施之万行甚难修,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三、转依难证屈,二转依之妙果难证,闻而生退屈之心也。对治此三退屈,谓之三练磨。见唯识论九。第一引他既证大菩提者而练磨自心,第二省己意乐而练磨自心也。第三引他之粗善,比已之妙因而练磨自心也。

  【三脱门】 (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又三三昧门也。但有通别之差。解脱门之名,局于无漏,三昧门之名通于有漏无漏。同良贲疏中一曰:“若三三昧门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

  【三陀罗尼】 (名数)法华经劝发品所说三陀罗尼。陀罗尼者。智慧之总持力也。天台以之配于三谛而解之:一、旋陀罗尼,旋转凡夫心执着于诸法之有相,而达于空理之智力也。是故为空谛。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转空而出于假,通达于百千万亿法之智力也。是故为假谛。三、法音方便陀罗尼,更一转而入中道,于法音说法得自在方便之智力也。是故为中谛。文句十曰:“陀罗尼旋假入空也,百千旋者旋空出假也。方便者二,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谛也。”又一、闻持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所闻之法忆持不忘也。二、分别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分别一切诸法而不误也。三、入音声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众生之毁誉语言,不动其心也。见智度论二十八。

  【三外道】 (名数)即百论所说之三仙也。止观十上举此三外道而判宗计:“一迦毗罗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佉外道,计因中无果。三勒沙婆外道,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

  【三妄】 (术语)三妄执之略。

  【三妄执】 (术语)密家所立。于六大惑中除见惑,以其余贪瞋痴慢疑五大惑倍倍五度而得百六十心。

  【三伪一真】 (术语)三乘方便与一乘真实也。见文句记四。

  【三味】 (名数)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见涅槃经十二。

  【三文陀达多】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无译语。

  【三无碍】 (名数)见“无碍”条。

  【三无表业】 (术语)见“业”条。

  【三无差】 (名数)见“三无差别”条。

  【三无差别】 (名数)一、心无差别,谓一念之心体,凡圣不二,具十界十如是之法,诸佛与众生之性无有差别也。二、佛无差别,谓十方诸佛了悟十界十如是之法而成正觉。即是悟本心之所具,悟众生之所迷。迷悟因果虽殊,而其体无有差别也。三、众生无差别,谓九界众生各具十界十如是之法,诸佛之所悟与本心之所具,其体无有差别也。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三无尽庄严藏】 (术语)如来之身口意三密各无量无边而无边际,故称为三无尽庄严藏。大疏一曰:“所谓庄严者,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仪,如是威仪无非密印。从一平等语音普现一切音声,如是音声,无非真言。从一平等心普现一切本尊,如是本尊,无非三昧。然此一一三业差别之相,皆无边际不可度量,故名无尽庄严藏也。”

  【三无漏根】 (术语)二十二根中最后之三根也。意根,乐根,善根,舍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见修无学之三道而立三根。一、未知当知根,此九根之在见道者。在于见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谛之理而行动者,谓之未知当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道者。在于修道,虽已知了四谛之理,而更为断所余之烦恼,于彼四谛之境数数了知者,名为已知。三、具知根,彼九根之在无学道者,在于无学道,己知为知了四谛之理,具有其知,故名为具知。此三根皆无漏也。旧谓之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俱舍论三曰:“意乐喜舍信等五根,如是九根在三道如次建立三无漏根,谓在见道依意等九立未知当知根,若在修道即依此九立已知根,在无学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智度论二十三曰:“未知欲知根。(中略)知根。(中略)知已根。”

  【三无漏学】 (名数)戒字慧之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在圣者之身为无漏。楞严经六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三无为】 (名数)小乘立三无为:一择灭无为,旧云数灭无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法数(有为之法,诸数多故,总名为数),与择同。盖依智慧简择力断烦恼所显之一种灭谛,谓之择灭,其灭依择而得也。此灭体即为涅槃。名之为灭者,以其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为诸相寂灭也。依有为诸相寂灭之义,复名为无为。二非择灭无为,旧云非数灭无为。非依智慧之简择力,但于缺生法因缘处自显之一种灭体,谓之非择灭。例如入于见道,则为圣者,于圣者身上毕竟缺凡夫性可生之因缘,因而此时对于凡夫性得一种之无为法,即非择之灭也。谓之为灭者,以其为因缘灭处所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为诸相寂灭也。依是复名为无为。要之就所断之烦恼而寂灭不生之无为法被显,为择灭,为缺缘而寂灭不生之无为法被显,为非择灭。三虚空无为,前二无为之外,有一种之无为法,以无碍为性。无论向何法,无碍,亦无被碍。其相恰如世间所云之虚空,故名为虚空无为。世所言之虚空,虽如无为法,然彼为眼见之法。且自不碍他而为他所碍,呈广狭方圆之相,是非无为法,故称之为空界之色,而摄于色法中之显色。此虚空无为,则于色心之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实体,而为此等诸法之所作也。见俱舍论一,大乘义章二,七帖见闻三本。【三无为】(名数)见“无为”条。

  【三无性】 (名数)唯识论九曰:“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详见三字部三无性条。【三无性】(名数)楞伽经唯识论等所明。对遍等三性之有法而说相等三无性之空义:一、相无性,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为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蛇之相。其相非实有。故名相无性。二、生无性,一切诸法,不关于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而生者,谓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性之法为因缘生,因缘生无实性,恰如绳之因缘生,无绳之实体,故名为生无性。三、胜义无性,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之实性,故谓之圆成实性。离此圆成实性,一切有无之诸相,名为胜义无性。胜义者,名于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为绝待之法,故不带何等之相,如麻中无蛇与绳之相。即空真如也。又名相无性,无自然性,法无性。唯识论九曰:“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中略)称三无性,谓即相生胜我无性。”

  【三无性论】 (书名)二卷,陈真谛译。说三无性之义。

  【三武】 (名数)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皆破佛法,谓为三武之难。护法论曰:“上世有三武之君。”

  【三五】 (术语)三性与五法。唯识之法相也。

  【三细】 (名数)起信论所说。分别根本无明之相状者。对于枝末无明之六粗而谓为三细:一、无明业相,业者动作之义,不达于一法界之理,真心之初动作者。二、能见相,既有由动作,有能见之相。三、境界相,有能见之相,则必有所见之相。此三相中动作就体,能见所见就用。体用不离,一时具三相。此相用至为微细,故称为三细。出于起信论义记中末。

  【三细六粗】 (术语)起信论所明。三细者,根本无明相也。六粗者,枝末无明之相也。见“三细”条与六粗条。

  【三细相】 (术语)见“三细”条。

  【三仙二天】 (名数)三仙者:一、迦毗罗仙,数论之祖也。二、鸺鹠仙,胜论之祖也。三、勒沙婆仙,尼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毗纽天。大部辅注一曰:“一、伽毗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鸺鹠仙;三、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三仙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毗纽,亦云韦纽,亦云韦糅,此云遍胜,亦云遍净,及云遍闷,;此即二天也。”

  【三贤】 (名数)小乘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谓之三贤。见七十五法名目。又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谓之三贤。见大藏法数十。【三贤】(名数)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

  【三贤十地】 (名数)与三贤十圣同。

  【三贤十圣】 (名数)大乘所立。仁王经上曰:“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又曰:“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位为三贤。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萨为十圣。至初地而初会于理,故得圣之名。俱舍论宝疏二十二曰:“依仁王经,地前为贤,地上名圣。经云三圣十圣故。”【三贤十圣】(名数)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初地乃至十地为十圣。贤者发似解而伏惑之位。圣者发真智而断惑之位。于此该收菩萨乘之因位。仁王经上曰:“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

  【三贤位】 (名数)三贤之阶位。见“三贤十圣”条。

  【三现观】 (名数)俱舍论所说。一见现观。正就见谛之法而立者,唯无漏之慧也。是独于诸谛之境现见分明,故名现观。二缘现观。就能缘之法而立者,即合此无漏之慧及与此慧相应之一聚心心所而为现观。三事现观。就作同一事业之法而立者,即此时能缘之心心所并道共戒不相应法等,尽作同一之事业,故总名现观。见俱舍论二十三。

  【三相】 (名数)一、解脱相,言无生死之相也。二、离相,言无涅槃之相也。三、灭相,言生死涅槃之无相,其无相亦无。即非有非无之中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文句七上曰:“解脱相者,无生死相,离相者,无涅槃相,灭相者无相,亦无相。”又曰:三有为相。见“有”条。

  【三相续】 (名数)一世界相续,由众生之有业而国土世界安立。二众生相续,五蕴法和合而众生存立。三业界相续,依善恶之业因。而苦乐之果报成立。说见楞严经四。

  【三想】 (名数)一、欲想,起贪欲之思想也。二、瞋想,起瞋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净影疏曰:“未对境界,预起邪思,名之为觉。对缘生心,说为三想。”又一、怨想,于人欲加害于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二、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也。三、中人想。于非怨非亲之人,生亲爱之想也。见智度论七十二。

  【三心】 (名数)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净之诸法者。二、依本心,依第七末那识根本识为一切染法之本者。三、起事心,执着眼等之六识外境,起种种之业者。出于宗镜录八十九。又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所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者,谓之三心。文类信卷曰:“本愿三心之愿”又“为愚恶众生阿弥陀如来已发三心愿。”然此三心为一信心之分开,故又称三信。又道绰禅师,依净土论注之意而立三心:一、淳心,信心深厚也。二、一心,信心纯一也。三、相续心,信心相续不杂余念也。安乐集上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日本亲鸾之文类行卷谓之三信。又一欢喜地等十地一一分三位,谓之三心:一、入心,初入其地之时分也。二、住心,住于其地之时分也。三、出心,将出其地入后地之时分也。

  【三心相见道】 (术语)相见道之中有二种: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三心相见道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也。三、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也。见唯识论九等。【三心相见道】(术语)谓真见道之后,更发后得智,以三心观二空之理之位也。

  【三信】 (术语)真宗谓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心也。此三心俱为疑盖无杂之一信心,故称为三信。文类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成满之心。(中略)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中略)疑盖无杂也。”又安乐集所说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者谓之三信。见“三不三信”条。

  【三形】 (术语)如意宝珠也。【三形】(术语)三昧耶形之略称。【三形】(术语)开敷华。

  【三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三性对望中道】 (术语)万有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面。配于空假实。故万有为非有非空,不可不以为离有空之中道结论之。如是三性对望而说万有之中道也。

  【三性分别】 (术语)就事物之性质,分别善恶无记之三性者。

  【三修】 (名数)有胜劣之三种:一、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为法之无常者。二、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法之苦者。三、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有自在无碍之真我,但观五蕴之空者。此名声闻人之劣三修。又,一、常修,菩萨知法身之体,常住不灭,而破声闻无常之执者。二、乐修,菩萨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而破声闻人之苦执者。三、我修,菩萨知无我法中自有真我之自在,而破声闻人之无我执者。此名菩萨之胜三修。见涅槃经二。

  【三须菩提】 (名数)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三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于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及畜生。父母亲属共厌患之,逐舍家入山,乃见鸟兽草木乃至风吹,亦生瞋恚。以山神之劝,见佛相好,心怀欢喜,礼佛足。佛为说瞋恚过患。须菩提闻佛说法,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精勤修习,遂证极果。”

  【三序六缘】 (名数)善导于观无量寿经之序分义,科经之序分,立三序六缘。三序者,证信,化前,发起也。其发起序有六缘:禁父、禁母、厌苦、欣净、散善显行、定善示观,是也。

  【三学】 (术语)学佛人可通学者有三: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能使静虑澄心者。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者。戒学者律藏之所诠,定学者经藏之所诠,慧学者论藏之所诠。依戒而资定,依定而发慧,依慧而证理断恶。因位之修学,过此三者,果上则无学也。名义集三学篇曰:“道安法师云: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今谓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惑证真曰慧。”

  【三衍】 (名数)衍者梵语衍那Yāna之略,译为乘。三衍者,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

  【三要】 (名数)临济演唱宗乘必于一句之中具三玄,一玄之中具三要。

  【三耶三佛】 (术语)又曰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檀。梵音Samyakaṁbuddha之具略耳。译言正遍知。正遍觉。等正觉等。如来十号之一。放光般若经一曰:“咀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支谦译阿弥陀经曰:“南无阿弥陀三耶三佛檀。”玄应音义三曰:“三耶三佛,大品经作三藐三菩陀,此云正遍知也。”

  【三耶三菩】 (术语)Samyaksaṁbodhi,与三藐三菩提同。阿阇世王经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

  【三业】 (名数)一身业,作于身者。二口业。说于口者。三意业,思于意者。此三业大乘唯识分别假实之二,身语二业有假实之二种,意业唯为实之一种。身业之假法,为取舍屈伸等身形之表色,摄于色处之中。语业之假法,为音声之屈曲,摄于声处。小乘立之为实之业体。身语意三业之实法,为意识相应之思心所。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将发身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之心而将欲作之思也。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而动作善恶事之思也。此中取第三现行动发胜思善不善之思为身语二业之体,取第一第二之二思为意业之体。见义林章三末。又一福业,为显界之善业可招乐果者。二非福业,为欲界之恶业可招苦果者。三不动业,谓属于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意业也。属于欲界之身口意三业,于其果报有由他之缘力而时为移动者。如可受人趣之果者,亦为他之恶缘所引而感鬼趣之果。然修上二界之禅定者,依其禅定之差别而可受之上界地地果报,决无变动,故禅定总名不动业。见俱舍论十五。又一善业,顺于道理之作业。二恶业,逆于道理之作业。三无记业,其作业中庸而佛记不为善恶者。又不能记受苦果受乐果者。见大乘义章七。又一漏业。感分段生死之果报者,凡夫之所作。二无漏业。感方便有余土之果报者,二乘之所作。三非漏非无漏业,感实报土之果报者,菩萨之所作。见止观三之上。又一顺现受业。俱舍谓为顺现法受业。于此生作业于此生受果报者。二顺生受业,俱舍谓为顺次生受业。于此生作业于次生受果者。三顺后受业,俱舍谓为顺业次受业。于此生作业,于二生已后受果者。见杂集论八,大乘义章七。又一曲业,依谄而生之身口意三业也。二秽业,依瞋而生之三业也。三浊业,依贪而生之三业也。见俱舍论十五。又一顺乐受业,自欲界至色界第三禅天之所有善业,名为顺乐受业。以能感乐受故也。二顺苦业,欲界之一切不善业也。三顺不苦不乐受业,自第三禅天至已上有顶之一切善业。唯感意识之舍受也。见俱舍论十五。【三业】(名数)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

  【三业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三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三平等也。

  【三业供养】 (名数)一、身业供养,身至诚敬礼也。二、口业供养,口至诚赞叹功德也。三、意业供养,意至诚想念相好也。说见法华文句二。

  【三业四威仪】 (术语)四威仪为行住坐卧之仪表,故三业四威仪乃总标一切所作之语。

  【三业相应】 (术语)身口意一致无乖角也。如身为礼拜而意无敬重之念,则非三业相应。往生要集上末曰:“礼拜门者,是即三业相应之身业也。”

  【三衣】 (名数)一安陀会衣Antarvāsa,五条袈裟。二郁多罗僧衣Uttrāsaṅga,七条袈裟。三僧伽梨衣Saṁghāti,九条乃至二十五条袈裟。见行事钞下之一。【三衣】(名数)佛制称为衣者,袈裟也。后世别袈裟与衣。称三衣为袈裟。种种僧衣。咸有别名。三衣者:一、僧伽梨Saṅghāṭi,译言众聚时衣。大众集会为授戒说戒等严议时着之。二、郁多罗僧Uttarāsaṅga,译言上衣。在安陀会上着之。三、安陀会Antarvāsaka,译言中着衣。衬体而着之。三衣皆为方形。缝缀数多之小片者,故随其条数而分三衣。五条为安陀会。七条为郁多罗僧。九条已上为僧伽梨,特称僧伽梨为大衣。见“袈裟”条。

  【三医】 (名数)一上医,听声。二中医,相色。三下医,诊脉。见止观八之一。

  【三一二乘】 (术语)一、三乘,法华以前说声缘菩三乘,有证道之别是也。此三乘中声缘二乘摄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法华一切众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者是也。配于天台之四教,则藏通二教为三乘,别圆二教为一乘,配于华严之五教,则小始二教为三乘,终顿圆之三教为一乘。配于诸宗则三论,法相,成实,俱舍之四宗为三乘,华天已上为一乘。见五教章上二。

  【三疑】 (术语)以疑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无定心故,于佛法无所获,疑有三种:一疑自,二疑师,三疑法。出禅波罗蜜门三。

  【三义观】 (术语)次第观蕴处界之义也。别相念处了,于总相念处之前加行修此与七处善,婆沙论百八十三说之,俱舍论则略而不说。见俱舍光记二十三。

  【三亿家】 (杂语)舍卫城三亿之家不见闻佛之出世。智度论九曰:“在人天中佛出世时其人不见,如说舍卫城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三亿家不闻不见。佛在舍卫二十五。而此众生不闻不见,何况远者!”止观四曰:“振丹一国不觉不知,舍卫三亿不闻不见,着乐诸天及生难处,不来听受。”

  【三因】 (术语)俱舍论有六因,成实论因之立三因:一、生因,法生之时能为因者,如善恶业为苦乐报之因,即六因中之异熟因也。二、习因,如习贪欲而益长贪欲,即六因中之同类因也。三、依因如以六根六境为所依而生六识,即六因中俱用相应遍行之三因也。而六因中之能作因,即为四缘中之增上缘,故成实论不立之。说见释签十之一,补注十四。

  【三因佛性】 (名数)见三字部三因佛性条。【三因佛性】(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三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不能坏,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能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名了因佛性。缘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智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名缘因佛性。”同记上曰:“正谓中正,了谓照了,缘谓助缘。缘资了,了显正,正起胜缘。亦是正发于了,了导于缘,缘严于正。正起胜缘,相由既然非横义也,一心顿具非纵义也,此妙因能克妙果,俱名因者其义在玆。”此三佛性,又为空假中之三谛。因为空谛,缘因为假谛,正因为中谛也。辅行二曰:“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

  【三因三果】 (名数)三种之因与三种之果也。一、异熟因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于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为因,于现在及未来世得自在之果也。三、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为因,故得证三乘及佛果也。出于瑜伽师地论。

  【三因四缘】 (名数)成实论以三因四缘为生心心所法。三因如前。四缘见“缘”条。

  【三印】 (术语)法印也。法华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则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见“三法印”条。

  【三应供养】 (名数)世有三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为世之福田者。三、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为四海之父母者。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三有】 (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着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三有】(术语)三界之生死。见“有”条。

  【三有对】 (名数)对为碍之义,有障碍之义者,谓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被碍者。二、境界有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三、所缘有对,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三有为法】 (名数)一色法。质碍之法。小乘俱舍,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也。大乘法相,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之十一法也。二心法。虑知之法。俱舍心王一与心所法四十六之四十七法也。大乘心王八与心所法五十一之五十九法也。三非色非心法。俱舍不相应法之十四法也。大乘不相应法之二十四法也。此三聚皆有因缘之为作,故名有为法。见大乘义章二。【三有为法】(名数)见“有为”条。

  【三有为相】 (名数)经中说四有为法,又说三有为相,三有为相者:一生相,二住异相,三灭相也。此中第二之住异相,俱舍论有二说:一者谓住者异之别名也,住必有异,故异相,谓之住异相,非住与异之二相。佛说生异灭之三相者,欲于三世迁流之相,使有情生厌畏也。生者引未来之法,使流入现在,异与灭者,使其衰异及坏灭而流入过去也。犹如见有三怨敌居于人之稠林。一自稠林牵出之,一使衰其力,一坏其命根。住相者于法安立,人不厌畏之,故于有为相中不说之。又无为法有自相之住,住相滥于彼,故不说之。二者谓住异相者,住相与异相,合之而说也,所以然者,住是有情之所爱处,欲使厌舍之,故与异合说,如说黑耳与吉祥俱也。见唯识述记二末,俱舍光记五。【三有为相】(名数)见“有为”条。

  【三余】 (名数)声闻缘觉之人虽云入无余涅槃,然犹有三事之余残,非真无余也。一、烦恼余,断三界内之见惑思惑,犹余界外之无明惑。二、业余,虽尽三界内之有漏业,犹余界外之无漏业,三、果余,虽出三界内分段生死之苦果,犹余界外变易生死之苦果。说详佛性论三,起信论义记上本。

  【三于】 (名数)于有所依之义。三论之嘉祥依三种之所依立三种之二谛。一、本于二谛,佛出世先有空有二谛之理,是为佛二谛根本之二谛。故曰本于之二谛。二、教于二谛,依佛之言教,而说二谛。即佛之言教,为二谛之所依,故曰教于之二谛,一代佛教是也。三、末于二谛,于佛灭后,迷于教于,执为有,执为空者,末于之二谛也。见三轮大义钞一。

  【三语】 (术语)如来之三语:一、随自意语,佛随自意而说自所证之实法。二、随他意语,随顺众生之机而说方便之法。三、随自他意语,佛为众生说法,半随自证之意,半随他机之意。见华严大疏钞六。

  【三欲】 (名数)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触欲。见涅槃经十二。

  【三缘】 (名数)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三缘之功力:一、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业不相舍离也。二、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也。三、增上缘,众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终之时,佛圣众皆来迎,不为诸邪业所系。见观经定善义。

  【三猿】 (图像)庚申之典。青面金刚之使者。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书之三尸也。

  【三缘悲】 (名数)见“慈悲”条。

  【三缘慈】 (名数)见“慈悲”条。

  【三蕴】 (名数)于化地部别万法为三种:一、一念蕴者,刹那生灭之法也。二、一期蕴者,人自生至死间相续之法也,五根等属之。三、穷生死蕴者,穷生死而至金刚喻定间相续之法也。

  【三匝】 (仪式)为恭敬所尊而右绕三匝者,乃表仰望之至诚也。见“右绕”条。

  【三杂染】 (名数)谓惑业苦之三者。见显扬圣教论一。【三杂染】(术语)杂乱染污真性者有三:一、烦恼杂染,起贪瞋我见等烦恼而杂染真性者。二、业杂染,由烦恼而造种种之恶业,以杂染真性者。三、生杂染,由恶业感生老病死之苦而杂染真性者。见显扬圣教论一。

  【三灾】 (术语)劫末所起之三种灾害,有小大之二。

  【三斋月】 (杂名)正五九之三月也。见“三长斋月”条。

  【三长月】 (术语)三长斋月之略。

  【三长斋月】 (术语)又曰三斋月。于正五九之三月,自朔至晦持每日不过中食之戒也。长斋云者其月一月之间长续持斋也。梵网经下曰:“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也。”法苑珠林八十八曰:“提谓经云:诸天帝释、太子使者、日月鬼神、地狱阎罗、百万神众等,其用正月一日五月一日九月一日,四布案行帝王臣民八夷飞鸟走兽鬼龙行之善恶,知与四天王。月八日、十五日、尽三十日,所奏同。无不均天下。(中略)除罪名定福禄故,使持此三长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或云:天王巡狩四天下,此三月对南洲。又云:此三月恶鬼得势之时,故令修时。”

  【三障】 (名数)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一、烦恼障,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二、业障,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见涅槃经十一。又一、皮烦恼障,三界中之思惑也。贪瞋等之惑,对于外之六应而起。如皮之在身外。二、肉烦恼障,三界中之见惑也。断见常见等皆属于内心之分别者。如肉之在皮内。三、心烦恼障,根本无明也。由此无明惑迷真心而妄起,故名心烦恼障。见孔目章。又三重障也。一、我慢重障,二、嫉妒重障,三、贪欲重障。见瑜伽大教王经五。

  【三照】 (譬喻)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于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三、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三者,配之于方等般若之三时,使与涅槃经所说五味之喻无异。但彼五时相生之次第明了,而五时教一体之义未为显然,故以此日光之喻,阐明如来教法同一味之义。然观本经之文。譬有四照。合法有五。六十华严经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曰:“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宝山,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如是,成就无量无边法界智慧,日轮常放无量无边智慧光明,先照普贤菩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应受化,然后悉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为作未来饶益因缘。如来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菩萨乃至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佛子譬如日月出现世间,乃至深山幽谷无不普照,如来智慧日月亦复如是。”然而以台家解此文,法华之信解品有密遣二人,为声闻缘觉之二人,视二乘为同一之机。然则此经文亦分缘觉与声闻为二照,而其意为同一照之分际。因之定为三照,依后结文立三照之名。盖深山幽谷,无不普照,即高山幽谷平地之三照也。此文观八十华严经所谓“大山幽谷普照无私。”其意益明。止观一曰:“华严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渐也,高山顿也。”释签一曰:“别行义疏记云:彼经豫叙一代始终,故立譬云:犹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今家以义开平地为三,对于涅槃五味。”说详四教仪集注上,同半字谈一。

  【三真如】 (名数)一无相真如,谓诸法之体,无遍计所执之虚相也。二无生真如。谓诸法因缘生故无实生也。三无性真如,谓诸法之真体,言亡虑绝,故无妄情所执之实性也。此三真如依唯识论所说之三无性而立。见“三无性”条。又一善法真如,谓真如随缘为善法也。二不善法真如,谓真如随缘为不善法也。三无记法真如,为真如随缘为无记法也。出于杂集论。

  【三真实】 (术语)观音之圆通有三真实之说。见“圆通大士”条。

  【三支】 (名数)因明之宗与因及喻,曰三支。宗者,所立之义也。因者,成宗之理由也。喻者,助成宗之譬喻也。喻有同异之二,存宗因二义之喻法为同喻,无宗因二义之喻法为异喻:“声为无常,以所作性故,如瓶等(同喻),如虚空等(异喻)。”如此以此三支立比量之作法谓之立量。

  【三支比量】 (术语)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因喻之二者,比知宗义也。

  【三止】 (名数)台家对于三观而立三止:一、体真止,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假和合之法体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缘妄想者。证空理谓之体真,空即真也。是对于中观之止也。二、方便随缘止,又名系缘守境止。菩萨知空非空,停止于诸法幻化之理,分别药病化益众生者。知空非空谓之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谓之随缘,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谓之止。是对于假观之止也。三、息二边分别止,又名制心止。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俗,俱不会于中道,今知真非真,则空边寂静。知俗非俗则有边寂然。即息真俗之二边,而止于中谛者。是对于中观之止也。已上三止前后次第。为别教之三止。三即一,一即三,三相即为圆教之三止。止观三曰:“此三止名,虽未见经论。映望三观,随义立名。”又止之三义曰三止:一、止息之义,二、停止之义,三、不止之止之义。见“止”条。又法华经方便品有佛三止舍利弗三请。见“三止三请”条。

  【三止三请】 (故事)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赞叹如来之二智,以诸法实相为甚深微妙欲说而止,次舍利弗代众请说之。如此佛与舍利弗交互各三止三请,佛遂容第三请,广说妙法。谓之三止三请。

  【三治】 (术语)三三昧门之异名。见“三三昧”条。

  【三智】 (名数)详见三字部三智条。【三智】(术语)智度论所说:一、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天台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谛之观智。然三智就人分别,虽如上各别,而就法之胜劣分别之,则以上兼下,于一切种智中容余二智,犹如五眼中之佛眼容余四眼也。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止观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仪集注下曰:“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间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于一切法分别种种,执着有无,不能出离世间,故名。二、出世间智,是声闻缘觉二乘之智也。发无漏智,照偏真之四谛,能出离世间,故名。三、出世间上上智,是佛菩萨之智也。观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说见楞伽经三。

  【三种爱】 (名数)一境界爱。临终时,于眷属家财等之爱着心也。二自体爱,临终时,于吾身体之爱着心也。三当生爱,临终时,于当来生处之爱着心也。见往生要集中末,同指麾钞十八。

  【三种变易生死】 (名数)一微细之生灭,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为变易。此通于凡圣。二无漏业所得之法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变易化死,名为变易。此通于大小。三真证之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曰变易。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名为变易变,此唯在于大乘。虽有三义,而胜鬘经所明者,以第一为宗。见大乘义章八。

  【三种波罗蜜】 (名数)六度有三种:一、世间波罗蜜,凡夫为神通生天而修者。二、出世间波罗蜜,二乘为自入涅槃自利而修者。三、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菩萨为利他而修者。见楞伽经。

  【三种布施】 (名数)一财施,如上。二法施,如上。三无畏施,以无畏施于人。谓救人之厄难也。见智度论十四。

  【三种禅】 (名数)一世间禅,此有二种:一,根本味禅,此有四禅,四无量,四空之三品。合为十二,称为十二门禅。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欲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证而为观慧,故名隐没。于其禅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此中出世善,非于四禅四无量四空直生,乃以之为所依,更修谪观而生)。二,根本净禅,亦有三品,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也。慧性多者修六妙门,定性多者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之义与前同。是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禅,为凡夫外道厌下地欣上地者。以六行观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圣种修得之。因而发有漏智,无生无漏智者,故名为世间禅。后之根本净禅,利根之外道凡夫,于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发有漏智,故名为世间禅。但逢佛之出世,闻佛之说此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此与前之纯有漏殊别,称为净禅。止观九之一称为亦有漏亦无漏。二出世禅,此有观练熏修之四种。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之四种。观为观照之义,明观照不净等之境,故名为观。练禅者,九次第定也。练为鍜练之义,前之观禅,行用未调练,出入之中间,尚杂异念,此禅自浅至深,顺次鍜练四禅灭尽定,不杂异念,故名为练。又以无漏鍜练有漏,故名为练。俱舍名之为杂修静虑。但彼局于四禅。今为通练八地也。熏禅者,狮子奋迅三昧也。熏,为熏熟自在之义,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顺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顺逆自在如师子奋迅,进退自在。又能除异念之间杂如师子奋讯而拂尘土,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修禅者超越三昧也。修为修法之义,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也。前之熏禅,虽逆顺随意。但次第无间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远近(如自初地至三地为近超,乃至至灭尽定为远超云),出入自在,故名为超越。此观练熏修之四种禅,虽是缘有为法之事禅。而能离欲过,不俟观谛理。以是能发无漏智,故总称为出世间禅。但依小乘,则俱舍成实皆是观有为法之事禅。故是为有漏禅。彼宗无漏智,局于观谤理之理观也。问若以发无漏智,而名为出世禅,如彼未至中间之二定乃四禅下三空之九地,亦依之而发无漏,亦可称为出世间禅,何以彼为世间禅耶?答九地发无漏智,非单用其定而发,但以此定为所依,必观谤理,方发无漏智。九想等不然。直以之发无漏智也。故不得为例。三出世间上上禅,地持经五所说九种之大禅也:一,自性禅,所修之禅,观心之实相,于外不求。故名为自性。二,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一切。三,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故名为难。四,一切门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门出,故名为一切门。五,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故名为善人。六,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无不含摄,故名为一切行。七,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故名为除恼。八,此世他世乐禅,能使众生悉得二世之乐,故名为此世他世乐。九,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故名为清净。清净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净。经中一一说其修相。见法华玄义四之一,止观九之一,玄签讲述四上。又俱舍论十八立三种禅。论谓之三等至:一,味等至,与烦恼相应之定也。通于四禅四无色八定而在于定中起贪爱。味着定中之妙境,因而名为味定。此时失坠其定。何则?以定为纯善,不与贪等不善相应故也。二,净等至,与无贪等之有漏善法相应而起。故名为净定,即是味定所味着之境也。是亦通于八定。三,无漏等至,与无漏智相应之定也。是为无漏,故非为味定之所味着,此无漏定依色界之四禅。与下三无色之七地净定而起。有顶地之净定,定心昧劣,故不能生起无漏定。此外成实有欲界定与中间定。俱舍有未至定与中间定。有亦无漏定与味净定。无漏定之所依,总有九定。三定之中为净定,下为味定之缘,上为无漏定之缘。以此净定分别四分。【三种禅】(名数)见“禅”条。

  【三种阐提】 (名数)一、阐底迦,又云断善根阐提。谓乐欲生死而焚烧善根也。二、阿阐提迦,又云大悲阐提。谓菩萨之大悲,度尽众生方证觉果也。三、阿颠底迦,又云无性阐提。谓无毕竟涅槃之性也。

  【三种忏法】 (名数)忏悔之三种方法:无生忏悔,取相忏悔,作法忏悔之称。

  【三种常】 (名数)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无生无灭者。二、不断常,报身佛常生起无间断者。三、相续常,化身佛没已,复化现,竟不断绝者。说详佛地经论七。

  【三种成佛】 (名数)见“即身成佛”条。

  【三种慈悲】 (名数)一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众生缘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学人之未断烦恼者而起。二法缘慈悲心,既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灭一异之相之人,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名法缘慈悲心。三无缘慈悲,此慈悲惟在诸佛,盖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心。见智度论二十,佛持论五,涅槃经。【三种慈悲】(名数)众生缘,法缘,无缘也。见“慈悲”条。

  【三种大师】 (名数)如来,阿罗汉,有学圣者,是众生之师范,故云大师,见本事经。

  【三种大智】 (名数)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之称。

  【三种得】 (名数)不相应行法之得,别为三种:如法前得,法后得,法俱得是也。

  【三种等流果】 (名数)分别等流果为三种: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而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前世杀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实为异熟果,然以前后短命之义相似,故假名为等流果者。三、分位等流果,如眼识之于声境乃至意识之于法境,皆为第八识所生之果,而眼识与色境乃至意识与法境,各所缘能缘关连而二者之分位同者。

  【三种地狱】 (名数)热地狱,寒地狱,孤独地狱之称。

  【三种定】 (名数)见“三昧”条。

  【三种断】 (名数)断法不再起之三种也:一、自性断。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得法空时,使三涂恶道苦果永不更生。故名不生断。三、缘缚断。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之境不起贪瞋,于境虽缘,而不生染着,故名缘缚断。出宗镜录七十六。又一、见所断。声闻初果之人名断惑见理为见道。因断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而谓之见所断。二、修行断。声闻之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断惑,名为修道。因断三界十随眠之惑而名为修所断。三、非所断。声闻第四果,三界之烦恼皆已断竟,得无漏果,更无可断之惑,故云非所断。出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三。

  【三种发心】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信成就发心,于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二、解行发心,于十行乃至十回向之位,解理行道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三、证发心,于初地至第十地之位,证法性之人之发菩提心也。

  【三种法轮】 (名数)见“三轮教”条。

  【三种法身】 (名数)见“法身”条。

  【三种法相】 (名数)与三性同。见三性条。

  【三种法药】 (名数)一、世间法药,如五常五行三归五戒等是也。二、出世间法药,如三药四念处七觉八正道等是也。三、出世间上上法药,如止观是也。以止观通前之出世间法,则悉为上上法药也。

  【三种忿怒】 (术语)就胎藏界三部分别忿怒王为三种也。诸部要目曰:“不动尊,为佛部忿怒。忿怒钩,莲华部忿怒。军荼利,金刚部忿怒。”大日经义释七曰:“莲华部眷属以马头为忿怒明王,金刚眷属以月黶为忿怒明王(已上为金刚部与莲华部),释迦眷属以无能胜为忿怒明王。今毗卢遮那自教迹中以圣不动降三世为忿怒明王。”(已上为佛部)。演密钞十曰:“如大悲漫荼罗,从中胎流出外第三院。如来部以不动尊为忿怒,金刚部月黶尊为忿怒,莲华部毗俱胝为忿怒。以此等忿怒之火,降伏无始无明等魔,引入中胎皆见遮那。”

  【三种佛土】 (名数)佛地论七,立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如其次第,以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之住处。此中法性土为理土,而受用变化之二土为事土。又法性受用之二土唯为净,而变化土通于净秽。大乘义章十九曰:“一法性土,二实报土,三圆应土。”与前异名同体。

  【三种佛眼】 (名数)佛眼有三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晖,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于刹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轮印,顶放光明,倨傲目视,现大神通,还来礼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二大日所变之佛眼尊,安置胎藏界遍智院者是也。大日经曰:“次于其北维,导师诸佛母,晃曜真金色,缟素以为衣,遍照如日光,正受住三昧。”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大勤勇北,至北维置虚空眼,即毗卢遮那佛母也。”三释迦所变之佛眼尊,胎藏界释迦院所图之能寂母是也。大日经疏五曰:“次于世尊北边,安置佛眼,亦是释迦牟尼佛母,此方译为能寂母也。”此中常为佛眼法而修之者,依瑜祇经所说金刚萨埵变身之佛眼尊也。

  【三种供养】 (名数)一利供养,捧香华饮食等也。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又如其次第,名之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见十地论三。

  【三种观法】 (名数)天台所立观心之法规,有三种:一、托事观,又名历事观,事相一一入于心而于实理成观也。如观王舍城为心王,观万二千声闻于十二入各具千如而为万二千。文句一曰:“一一句入心成观,故云观与经合。”辅行二曰:“槃特扫帚。支佛华飞。并是托事具理之明文也。”四释中之观心释是也。二、附法观,佛所说之四谛十二因缘等法门入于心而观实理也。是亦如前不别限定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释签一曰:“观心者,随闻一句,摄事成理,不待观境,方名修观。”三、约行观,又名从行观,直达观。一念之心,定为所观之境,于其心性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也。就之而立十乘,是为异于前二而专于观行者,故又名从行或约行。配此三种于三大部,则文句者托事观也,玄义者附法观也,止观者约行观也。止观义例下曰:“夫三观义唯三种:一者从行,唯于万境观于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等,如观阴等,即其意也。二约法相,如约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为圆观,三托事相,如王舍耆阇,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三种观法】(名数)见“观法”条。

  【三种灌顶】 (名数)一、摩顶灌顶,诸佛摩行者之顶,而授成佛之记也。二、授记灌顶,诸佛以言说与成佛之记也。三、放光灌顶,诸佛放光而使其人被利益也。见秘藏记末。又一、成就真言灌顶。受明灌顶也。二、灭罪求福灌顶,息灾灌顶也。三、来生求果灌顶,增益灌顶也。见瞿醯经上。又一、结缘灌顶。二、传法灌顶。三、自证灌顶。【三种灌顶】(名数)见“灌顶”条。

  【三种光明】 (名数)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见瑜伽论十一,三藏法数十三。【三种光明】(名数)就光明而立三种之别。大藏法数十二曰:“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

  【三种鬼】 (名数)一精媚鬼。于半夜子刻,变化为子鼠等精灵厌媚坐禅之人者。或作少男少女老病之形及可畏等相。此时禅人各识其时,于子时来者,则知为鼠兽呼其名字,精媚即散(止观八之三作时媚鬼)。二[怡-台+阜]惕鬼。三魔罗鬼。是第六天之魔属也。见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四。

  【三种回向】 (名数)一菩提回向,回己之功德而趣求菩提也。二众生回向,愿回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众生也。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功德趣求无为之涅槃也。大乘义章九曰:“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修忏要旨曰:“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华严大疏钞二十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中略)三处谓众生菩提及以实际。”【三种回向】(名数)三心具足之回向心也。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三种悔法】 (名数)一,作法忏,向佛前披陈过罪,身口所作,一依于法度者。为灭犯戒之罪。二,取相忏,于定心而运忏悔之想,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为期者。为灭烦恼之性罪。三,无生忏,正心端坐,而观无生之理者。为灭障中道之无明。观普贤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见四教仪集注下。

  【三种即身成佛】 (名数)一理具之即身成佛。一切众生之身心,本来为两部之体,身为五大,是胎藏界本有之理体也,心为识大,是金刚界本有之智德也,身心即为两部,故凡夫肉身之外,更无本觉之体性,肉身之当相为大日法身,是曰理具之成佛。二加持之即身成佛。众生本觉之功德,与如来三密之加持力相应而成办一切佛事者,依加持之因缘而成佛,是曰加持之成佛。三显得之即身成佛。自身成就三密之修行而显现法性之万德者,是乃真实之证悟也。此三种配于通途之位,则理具成佛为一切之凡夫,加持成佛为三信已上乃至十回向之行者,显得成佛为初地以上乃至佛位也,三种通为即身成佛者,犹如台家之六位,通云即佛也。【三种即身成佛】(名数)见“即身成佛”条。

  【三种加持】 (名数)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性品所说。有师弟及曼荼罗之三种。义释十一曰:“前品说入秘密曼荼罗方便,所谓三种加持也。谓以真言加师之身及所入之坛,等持弟子,令至坚固。”

  【三种见惑】 (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三种教相】 (术语)谓南三诸家所通用之顿渐不定三教也。玄义十曰:“出异解者为十意,所谓南三北七,南地通用三种教相:一顿二渐三不定。”

  【三种结界】 (名数)一摄僧界,二摄衣界,三摄食界。摄僧界中又有三种:一、大界,一伽蓝地之外界为小极限,广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结此大界者,欲令为说戒等僧事时,一聚之僧尽和集,无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则其事不成就。夫无结界之法,阎浮提界僧众,不尽和集,不得举僧事,是何可者?以是佛陀方便,使于随处结构僧界,使同一界内之僧,得举和集之实,以作僧事。此所以结摄僧大界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二、戒场,僧中有要数四人乃至要二十人之法事,为恐僧疲极,佛听结之。戒场极小者,可容二十一人。三、小界,是亦恐困难事废法事而听结之,其界随临时僧之坐起而大小随之。世所谓结界地者,指此中之第一大界也。第二摄衣界。为令比丘离三衣之结界也,于此摄衣界内假令离三衣经宿,亦免离宿罪。资持记上二之一曰:“衣界者,摄衣属人,令无离宿罪。”第三摄食界。结界食物贮藏所,隔离比丘之住处,使比丘不犯宿食之罪者。资持记曰:“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

  【三种羯磨法】 (名数)见“羯磨”条。

  【三种金刚三昧】 (名数)智度论四十七,说百八三昧中,三种之金刚三昧。初曰金刚三昧,通达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刚轮三昧,轮者摄持之义,为摄持他诸三昧之三昧也。后曰如金刚三昧,金刚喻定也。说如上。

  【三种精进】 (名数)一被甲精进,被菩萨大心之甲,不怖种种难行也。二摄善精进,勤修善法而不倦也。三利乐精进,勤化众生而不倦也。见成唯识论九。

  【三种净肉】 (名数)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此谓之三净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诵律三十七曰:“我听啖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此中有屠儿,此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然楞伽楞严梵网涅槃等诸大乘经一切禁之。涅槃经四曰:“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悲种。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三种净业】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种乐】 (名数)三乐也。见“乐”条。

  【三种离菩提障】 (名数)离菩提障之三种法门。即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也。远离我心者,不由智慧门而求自乐,远离自己贪着之我心也。远离无安众生心者,由慈悲门拔一切众生之苦,远离不安众生之心也。远离自供养心者,由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远离供养恭敬自身之心也。净土论所说。

  【三种轮身】 (名数)密教所说。见“教令轮身”条。

  【三种罗汉】 (名数)就修三种之四念处,而分三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共念处,而破神通外道之人也。三,无疑解脱罗汉,修缘念处而破韦陀外道(又曰文字外道)也。是通于一切之外道而无所疑,故曰无疑,罗汉中之最胜也。见四教仪二。【三种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三种律仪】 (术语)一别解脱律仪,于欲界受戒法而发生之戒体也。二静虑生律仪,入色界诸定自发生之戒体也。三道生律仪,入无漏定发生之戒体也。前二者属有漏,后一者属无漏。旧作别解脱律仪,禅律仪,无漏律仪。俱舍论十四曰:“律仪差别,略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谓欲缠戒。二静虑生律仪,谓色缠戒。三道生律仪,谓无漏戒。”

  【三种律仪无表色】 (名数)律仪无表色又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无表色,依受戒作法而发之无表色也。二静虑律仪无表色,依入有漏定而发之无表色也。入定则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又谓之定共戒。三无漏律仪无表色,入无漏定时所发之无表色也,又谓之道共戒。此二种与有漏无漏之定心皆为共生共灭之戒体,故总名曰随心转戒。

  【三种念处】 (名数)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三、缘念处,由三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

  【三种菩提】 (名数)见“三菩提”条。

  【三种菩提心】 (名数)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为发心之体,受三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为本尊。盖三昧耶戒,以此三种之菩提心为自体也:一行愿菩提心,修行发愿,故名行愿,愿者念一切众生,悉含如来藏性,堪安住于无上菩提,愿以大乘微妙之法悉度之也,行者,为此修四弘度之行也。二胜义菩提心,止息劣法,观显胜义,故云胜义,此有教观之二门,凡观夫外道二乘法相三论天台华严之九种住心,次第舍劣取胜,终安住于究竟之秘密庄严心,是教门之胜义也。又观诸法觉悟其无自性,则止除一切之妄惑自真起用,万德斯具,是观门之胜义也。如是一就所住之教而云胜义,一就所显之理而云胜义也。三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又云三昧耶,三摩译为等至,新译曰等念,三摩耶于金刚顶义诀译为等持,是行者入于信解地而修三密相应之五部秘观,等持诸佛自行化他之万德,故名等持,遍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故名等念,无所不至故曰等至。前二者通于显,后一者,则唯密也,此三者即大定(三摩地)、大智(胜义)、大悲(行愿)之三德,又胎藏界之佛(大定)、莲(行愿)、金(胜义)之三部,又观音(行愿)、文殊(胜义)、普贤(三摩地)三尊之三摩地,又表德(行愿)、遮情(胜义)、不二(三摩地)也。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既发如是菩提心已,须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门分别,诸佛菩萨,昔在因位发是心已,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乃至成佛无时暂妄。”菩提心义八曰:“藏通别之人,不知此法,唯圆教初住已上,真言凡夫已上,修此三摩地。”【三种菩提心】(名数)菩提心论所说。见“菩提心”条。

  【三种普贤】 (名数)一实相普贤,本地之理体也。二究竟普贤,以智究竟法身之理,即是本觉也。三贤现普贤,显教法华经所说由东方宝威德王佛国来至之普贤,又密教大日如来之补处菩萨是也。如显教以弥勒为释迦之补处,密教以普贤定为大日之补处此三种之,义通于文殊观音等诸菩萨,而独就普贤明之者,因是大日之补处也。

  【三种奇特】 (名数)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应群机而现大神变不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诸法,而成一切种智也。三摄受奇特。佛能知众生诸根之利钝,随机摄受,开导教化,使彼咸闻法要,进修妙行,出离生死也。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四。【三种奇特】(名数)见“奇特”条。

  【三种清净】 (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四曰:“三业无过云清净。”【三种清净】(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三种忍行】 (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三种三谛】 (名数)不思议之三谛,虽以无决定性之故,不可说之,然为机缘说之则不出三意:一、随情说,此为大悲方便,或约于有门,或约于空门,而明之。此三谛在圆教十行已前也。二、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语也。就情而说有空之二,就智而说中之一,此三谛当于圆教十信位。三、随智说,即随自意语也。是初住已去,非徒中绝视听,真假亦然。三谛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闻者惊怪。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以凡情图想也。

  【三种三观】 (名数)观三谛之理之观心,有三种之别,次第有圆融之义:一、别相三观,于别途观三谛也。二、通相三观,于一观之中圆解三谛也。三、一心三观,于一念之心观三谛也。宗镜录三十五曰:“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尚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二、通相三观者,则异于此。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观当名,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中略)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果为一智而三智。(中略)观一念心为所缘境,返观此心,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观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观历然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三种三世】 (名数)法相谓过现未之三世,有三种之别。即道理,神通,唯识之三世是也。【三种三世】(名数)唯识宗所云:过现未之三世,有三种之别:一、道理三世。又云种子曾当之因果。于现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之三世也。现在之法,为过去因之酬,故假现在法之因为过去,现在之法,有未来必引果之义,故假果而名为未来。即于现在一刹那之法立三世也。二、神通三世。过未非实体,而由宿命智观过去,由生死智观未来,由他心智观现在之境。非实之三世,乃心识所变现在刹那之相分也。三、唯识三世。过未之法,非有实体,由妄情而显现过未之事物心中,故妄情有三世,实皆为现在法之相分,而唯识所变也。神通三世者就于悟心,唯识三世者就于迷情。

  【三种色】 (名数)一可见有对色。对者对碍之义。色法之自性,具对碍之自性而眼可见者,青黄等之色尘是也。二不可见有对色。具对碍之自性而不可眼见者。声等之四尘,眼等之五根是也。三不可见无对色,其自性无对碍,亦不可眼见者。无表色是也。无对碍之自性摄之于色者,以其为有对碍之四大所生之法故也。见阿毗昙论一。又一显色,青黄赤白等色相显然分明者。二形色,长短方圆等之形相可见者。三表色,取舍屈伸等之表相可见者。此三色为就可见有对色之一而分别者(俱舍以此表色为主),见五蕴论。【三种色】(名数)见“色”条。

  【三种僧】 (名数)一声闻僧,上二种僧中者是也,二缘觉僧,缘觉有麟喻部行之二种,部行成僧众。三菩萨僧,修大乘行者。见同上。

  【三种善根】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

  【三种善知识】 (名数)一外护善知识。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稳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得互相切磋策发者。三教授善知识,宣传圣言训诫我令去恶赴善者。见止观四。

  【三种舍利】 (术语)谓佛舍利之三种:如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是也。参照“舍利”条。

  【三种身】 (名数)密教所说诸尊之三身。见“三秘密身”条。又身者聚集之义,于名句文二数以上聚集,名为身。一名身,为二名以上集者。二句身,有二句以上集者。三文身,为二字以上集者。见大乘五蕴论。【三种身】(名数)台宗诸佛立三身:一、色身,为三十二相乃至微尘数之相好身,是解脱之德也。二、法门身,为三德四无量五分六度七觉八圣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积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三、实相身,是所谓实相真如,三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观二之三曰:“别相者身有三种:一者色身,二者法门身,三者实相身。若息化论归,色身归解脱,法门身归般若,实相身归法身。”又于密教,为四种曼陀罗中之法曼荼罗,即法门身也。又曼荼罗之诸尊,悉自大日如来之功德法流出者。则为法门身,色身,实相身如上。

  【三种身苦】 (名数)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三种神变】 (名数)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众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为说法,名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大乘,名为教诫神变。三神通神变,如来为调伏憍慢之众生,现种种之神通,名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经八十六。是总以佛之三业为神变也。法华文句三之一曰:“若通释者,如大宝积经,一切诸法皆名神变。”辅行一之二曰:“又神变者非但身轮,一切语言及善巧皆名神变。”【三种神变】(名数)见“神变”条。

  【三种神力】 (名数)见“通”条。

  【三种生】 (名数)沩仰宗之灵佑,依楞严经而揭三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于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三、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三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师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己上经文)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由。”(经文之当意以想相二字示六境,识情二字示六识与六根)。

  【三种声闻】 (名数)一愚法声闻,小乘教之声闻也。二称实声闻,大乘始教之声闻也。三假立声闻,大乘终教之声闻也。见五教章。

  【三种示导】 (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三、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三种世间】 (名数)见“三世间”条。

  【三种睡眠】 (名数)睡眠之起,有三种之因。即食,时节,心是也。

  【三种思惑】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三种四教】 (名数)藏通别圆化法之四教,有三种:一、方等之四教,二、别教之四教,三、涅槃之四教也。此三种之差别如何?或言方等之四教,隔别不融,别教之四教,法四而人一,涅槃之四教,四人俱知常住。或言涅槃之四教,通入佛性,别教之四教,次第见佛性,方等之四教,二乘见佛性。见释签讲述四上。

  【三种四念处】 (名数)见“四念处”条。

  【三种天】 (名数)一名天,如人中之王,称为天王天子,假名为天也。二生天,如四天王乃至非想天,为众生可生之天处,即六趣中之天趣也。三净天,三乘之圣者,断烦恼而清净无垢者,如声闻之预流果已上乃至佛也。见智度论七。【三种天】(名数)见“天”条。

  【三种退屈】 (名数)见“三退屈”条。

  【三种外道】 (名数)天台智者,于外道立三种。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种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犊子部及大乘之方广道人,附托佛法而立邪计者。三学佛法成外道,谬解佛之教门,而陷于邪计者。见止观十上。

  【三种往生】 (名数)善导法事赞上,有难思议往生乐,双林树下往生乐,难思往生乐之言,日本见真取此言于教行信证中,如其次第配于第十一(即第十八愿之证益)、第十九、第二十之三愿,即由第十八愿难思议之佛力得第十一愿必至灭度难思议之益,是曰难思议往生,是为无量寿经一部之所诠,故又云大经往生。依第十九愿修自力定散诸行者,如释迦于拘尸那城双林树下入灭之化身佛,得生于极乐化土之利益,是名双林树下往生。是为观无量寿经一部之所诠,又曰观经往生。依第二十愿舍余行,专励自力之念佛者,往生净土,五百岁间胎藏于莲华,不见闻三宝,是云难思往生,是为弥陀经一部之所诠,故又曰弥陀经往生。

  【三种无表色】 (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或由生于不律仪之家,依其家法,行杀生等恶法而生,或依活命之仪故,发我一生为杀生业等之誓心而生,有防善止善之势用者。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色,上二种为戒律的无表色,此依善性而非善戒,恶性而非恶戒之善恶表业而生,此中摄善与恶之二种。即开极善极恶为二、合中善中恶为一也。今示发善之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色,则一由福田,向诸福田施财宝园林等也。二由誓,未礼佛念起十善之誓也。三由作,以慇重之作意而行善也。此等皆发无表,由此已下下善下恶不至发无表。见俱舍论业品。

  【三种悉地轨】 (名数)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之略名。

  【三种香】 (名数)一、根香,采自树之根者。二、枝香,采自树之枝者。三、华香,采自树之华者。戒德香经曰:“阿难白佛:世有三种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

  【三种相】 (名数)因明列三种相:一、标相,如见烟知为火。二、形相,如长短方圆等之形状。三、体相,即体质。如火以热为体质。又智度论所说:一、假名相,世间一切事物及众生,由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然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之相,故名为假名。二、法相,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为有,以慧眼观故,则见为无。众生迷故,于此等之法起执取之相,故名法相。三、无相相,离上之二相,但为无相有,众生迷故,于无相中起执取相,故名无相相。

  【三种相应】 (名数)依瑜伽论之意则以三种之相应,悉摄一切法。一境,二行,三果,此三者悉有相应之义而尽诸法。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

  【三种心苦】 (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

  【三种序】 (名数)唐善导释观经分三序:一证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闻已下五事是也(见“化前序”条)。三发起序,如常之别序是也。是为一宗不共之法门。

  【三种薰习】 (名数)一,名言薰习。名者名字,言者言说也。分别名字言说之识,即是第六之意识由第七识第八种子之识,传送薰习,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二,色识薰习。色者对于眼根之诸色也。因此诸色,而引生眼识,名为色识。于此分别,即是第六之意识,亦由第七识第八种子之识传送薰习,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三,烦恼薰习。贪瞋邪见等之烦恼也。此烦恼乃是第六意识所起,亦由第七识第八种子识,传送薰习,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三种薰习】(名数)见“薰习”条。

  【三种夜叉】 (名数)在地之夜叉及虚空之夜叉与天之夜叉也。

  【三种有】 (名数)有名有实谓为有。有有三种:一、相待有,待者对待之义。如对于长而有短,对于短而有长,对于境而有心,对于心而有境者。二、假名有,假者虚假不实之义。如假四大之和合,名为瓶,假五蕴之和合名为人,有假名而无实体者。三、法有,色心之诸法由因缘而生者。是虽无自性,然非如兔龟角毛有名无实者,故名为法有。说见智度论十二。

  【三种欲】 (名数)饮食欲,睡眠欲,淫欲之称。

  【三种缘慈】 (名数)见“三缘慈”条。

  【三种圆融】 (术语)华严宗立三种之圆融: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如水波相即也。说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生死即涅槃者。此门也。二事事圆融,如波与波相即不二也。说须弥芥子,大海毛端,互相入不相碍,说邪正不二,烦恼即菩提者。此门也。三理理圆融,如水与水一味融和也。说万圣所具真理一味者,此门也。此中事理圆融,理理圆融虽为终教,然犹说之,事事圆融乃独为圆教之极谈也。【三种圆融】(名数)华严宗所明: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波与水之相即也。二、事事圆融,波与波之相即也。三、理理圆融,水与水之相即也。见法界观门,七帖见闻一本。

  【三种长老】 (名数)一、耆年长老,腊高耆宿之僧也。二、法长老,通达于法,智德圆满之僧也。三、作长老,自假号为长老之僧也。

  【三种长者】 (名数)一世长者,二出世长者,三观心长者也。文句五曰:“世备十德: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中略)十德具焉,名大长者,出世长者。佛从三世真如实际中生,功成道着,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中略)是名出世佛大长者。观心者,观心之智从实相出生,在佛家,种性真正,三惑不起,虽未发真,是着如来衣,称寂灭忍,(中略)既称此人为佛,岂不名观心长者?”

  【三种知识】 (名数)见“善知识”条。

  【三种止观】 (名数)天台大师由南岳传受三种之止观:一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也。大师依之说禅波罗蜜十卷。二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如金刚宝置日中,现像不定,无别之阶位,随众生之根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大师依之说六妙门一卷。三圆顿止观,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也,大师依之说摩诃止观十卷。其关于止观之著述,有二十余种。见“摩诃止观”条下。【三种止观】(名数)渐次,不定,圆顿也。见“止观”条。

  【三种智】 (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计着有无,一切二乘随自共相希望计着。诸佛菩萨观所有法,见不生灭,离有无品,人法无我,缘自得生。”

  【三种庄严】 (名数)天亲净土论说极乐三种之庄严。如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是也。

  【三种作意】 (名数)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别为三种:一、自相作意,与观法自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与观法共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三、胜解作意,与假想观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如对于未见不净之物境,而修不净观时之作意是也。

  【三重等持】 (名数)又曰三重解脱,三重三昧。见“三三昧”条。

  【三重都坛】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见“现图曼陀罗”条。

  【三重法界】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法界玄镜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注法界观门曰:“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碍故。(中略)观门有三种,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也。”

  【三重曼陀罗】 (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见“现图曼陀罗”条。

  【三重三昧】 (名数)与三重等持同。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为第三重,此外金刚部众围绕四周为第四重。总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称为四重圆坛。然据经疏有三重四重之两说。三重之说依疏六则如左图。此亦除中胎,以遍智、金刚手、观音、持明之四院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为三德秘藏之内眷属。又云如来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盖障、地藏、虚空藏之四院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为如来之大眷属,如来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释迦院中摄一切之二乘八部而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为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应身等流身,又云如来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圆坛也。大日经疏五曰:“从大日如来脐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脐已上至咽所出光明,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于顶相之光,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庐遮那自心八叶华也。”又曰:“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漫荼罗之体,其余三重是从此自证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漫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圆坛。”同十五云:“如前所说,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罗。”其相违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体,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于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论故也。而中院为第一重者,疏七云:“谓中胎藏毗卢遮那,第二院观音金刚手云云。”是既以观音金刚手(三重中之第一重)为第二院,则以中胎八叶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叶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三周】 (术语)佛说法华经于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为一周。而于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为前后三周。是曰三周说法:一、法说周,当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说妙法之实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于方便品与譬喻品。二、譬喻周,当大迦叶等四人之中根。说三车之譬喻,使之悟入一乘者。涉于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喻品,授记品之四品。三、因缘周,当其他一切声闻人之下根,说过去大通智胜佛时之因缘,使之悟入一乘者。化城喻品,五百授记品,人记品是也。如此三段次第度上中下根周足。而迹门法华之正宗分毕于此矣。法华玄义十曰:“如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

  【三舟观月】 (杂语)宗镜录曰:“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者见月不移;是谓此月不依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并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

  【三周声闻】 (术语)言三周说法所度之上中下根声闻也。

  【三咒】 (名数)一、大咒,根本之咒也。二、中咒,总略大咒者。三、心咒,总略中咒者。见真言修行钞二。

  【三株】 (名数)株者株杭,谓贪瞋痴之三毒。三毒深入而不拔如株杭也。杂集论七曰:“株杭有三:谓贪瞋痴。(中略)坚固难拔犹株杭故。”寄归传二曰:“绝三株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

  【三铢】 (杂语)天人之衣轻妙而其重仅三铢。璎珞本业经下曰:“梵天衣重三铢。”见“天衣”条。

  【三转】 (名数)三转法轮之略。小乘说四谛之法有示观证之三转也。见“三转法轮”条。慈恩寺传序曰:“八会之经谓之为本,根其义也。三转之法谓之为末,枝其义也。”

  【三转读文】 (术语)天台大师立十如是读经中之文为三转。见“十如”条。

  【三转法轮】 (名数)佛于鹿野苑对声闻乘人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有示劝证之三转: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谛之四相。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劝谛之修行。三、证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为证也。于此三转,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转,中根者以第二之劝转,下根者以第三之证转,而各悟道。又,此三转如次第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三转十二行法轮。”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文句七曰:“三转者谓示劝证。”俱舍论二十四曰:“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

  【三转法轮经】 (经名)佛说三转法轮经,一卷,唐义净译。佛,于鹿野苑对于五比丘三转四谛使生眼智明觉。

  【三转法轮十二行】 (术语)此有二种:一为教之十二,四谛一一有示劝证之三转而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三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谛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为眼,四法智为智,四类智忍为明,四类智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明者照了之义,觉者警察之义(已上二义出婆沙论),又眼以总体之智而名之,智明觉三者,如其次第,以知过现未而名之(慈恩之义),此后一义通于见修无学之三道而解之。婆沙论七十九曰:“眼者谓法忍智,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忍智,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法华玄赞七曰:“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此二种十二中言十二行。法轮(法华经),十二行相(俱舍论),则以行之十二可为解之本义。天台文句举教行之二义,俱舍论玄赞则单就行解之佛说三转法轮经曰:“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

  【三转十二行相】 (术语)见“三转法轮”条。

  【三转语】 (名数)机转之语三番。转者宛转投合之义。

  【三庄严】 (术语)庄严国土之三种也。一、事庄严,谓色声香味等之事物也。二、法庄严,谓种种胜妙之法音也。三、人庄严谓菩萨声闻等之众生也。

  【三子】 (譬喻)第一子孝顺父母,且有智慧,能知世间之事,第二子不孝顺父母,而亦为利根,能知世间之事,第三子不孝顺父母,且为钝根,不知世间之事。父母教三子,先第一子。次及第二子第三子。第一子譬菩萨,第二子譬声闻,第三子譬阐提。佛教此三类,次第亦如彼三子。出于涅槃经三十三。

  【三自】 (名数)八正道分有自调自净自度三种。是二乘自利之三学也。如图。见智度论六十一。又(术语)具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具自体自相自用三大之一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华严宗所明之一真法界也。释摩衍论五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中略)如是胜处为明无明,如是胜处无明边域非明分位。”秘宝钥上曰:“十地不能窥窬,三自不得齿接。”

  【三字】 (术语)阿弥陀之三字也。谓之为三字之名号。译言无量寿。

  【三字禅】 (术语)碧岩六则颂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三字禅:顾鉴咦。又说一字禅。”顾者顾虑。鉴者鉴察。咦为呼人之声。

  【三自性】 (名数)一遍计自性。二依他自性。三圆成自性。见“三性”条附录。

  【三自一心】 (术语)见“三自”条。

  【三宗】 (名数)是永明所立,单于大乘判定其宗旨。一法相,谓一切染净诸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而由各自种子起,万法条然,因之于色心诸法建立种种名相者。如深密,唯识等之所明是也。二破相,谓一切染净之法,悉为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无自性,如梦如幻,诸法唯是空,即空亦为空,有相空相共破者。如般若,中论等之所明是也。三法性,谓法性随缘而为万法,如水起波,万法即一味之法性,如波即是水者。如是万法即法性,故如法相宗万法非有,法性即万法,故如破相宗万法亦非空。如楞伽,起信等之所明是也。此三宗如其次第为有空中,与圭峰所立五教中之后三者同。见五教条。【三宗】(术语)空,假,不空假也。齐书周颙传:“颙泛涉百家,长于佛理。着三宗论,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设不空假名难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名;假名空难二宗,又立假名空。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过江东略是无一。贫道捉麈尾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余义颇见宗录。唯有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其论见重如此。”

  【三尊】 (名数)佛法僧三宝名。是尊重之意也。四十二章经曰:“三尊者佛法僧也。”出曜经十五曰:“如契经所说,告诸比丘,今当为汝说三第一之尊:一者佛为第一之尊,二者法为第一之尊,三者僧为第一之尊。”无常经曰:“稽首总敬三宝尊。”又西方之尊三尊为阿弥陀,观音,势至。药师之三尊,为药师,日光,月光。释迦之三圣,为释迦,文殊,普贤。

  【三尊佛】 (图像)西方之三尊,弥陀,观音,势至是也。此观音,势至虽为菩萨,然从弥陀佛,故皆称为佛。

  【三尊来迎】 (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

  【散】 (术语)梵语尾钵罗枳剌曩Viprakirna,常作散善,散地,散心等。对定之语。言心散乱不止住于一境也。

  【散地】 (术语)色界无色界谓之定地,欲界谓之散地。定地者,生得之心禅定之地也,散地者,生得之心散乱之地也。于欲界得入禅定者,依行力而修起色界无色界之定心,欲界当分之果报,无有定心。故欲界中之六欲天并四大洲地狱等尽称散地。辅行六曰:“欲界六天,地狱,洲,等同是散地。故但为一。”

  【散多尼迦】 (植物)Śāntanika,花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散多尼迦,此云寂静华也。”

  【散供】 (物名)散末,散华,散钱等。谓放散而供养者。

  【散花】 (术语)与散华同。魏书世祖即位。每引高德沙门共谈。于四月八日与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敬礼。

  【散花师】 (杂名)七僧之一。四个法要时,发起散花之仪者。

  【散花天女】 (菩萨)维摩经会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坠。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

  【散华】 (杂语)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见“贯华”条。文句一曰:“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又(仪式)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无量寿经下曰:“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又显密法要之式,有散华之仪,在显为四个法要之一、在密为二个法要之一。于梵呗之后行之,盛樒叶于华筥,咏伽陀而散之也。此有次第散华与行道散华二种。各立其座而不行道,但由头人次第咏伽陀而散花者,曰次第散华,行道作者,曰行道散华。其伽陀有种种,愿我在道场,香花供养佛之次,天人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谓之释迦散华,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谓之弥陀散华。药师琉璃光如来,大慈大悲照光明,良与法药救众生。故我稽首琉璃光,谓之药师散华,难坏大力念怒身。善哉善哉麾尼王!降伏魔鬼难伏者。是故我今稽首礼,谓之毗沙门散华,归命毗卢舍那佛。身口意业遍虚空,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谓之大日散华。见说法明眼论钞上,诸法会仪则上等。

  【散忌】 (杂语)开山忌。达磨忌等法会之满散。即结愿之日。

  【散经】 (术语)法会修毕时之读经。是曰散经。

  【散乱】 (术语)谓凡夫之心流荡于六尘之境,一刹那亦不止住者。唯识论六曰:“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谓散乱者发恶慧故。”智度论十七曰:“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狝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散那】 (菩萨)密迹金刚之梵语。玄应音义一曰:“密迹,梵言散那,译云密主。密是名也,以知佛之密功德故也,主者夜叉主也。案梵本都无迹义,当以示迹为神,故译经者义立名耳。”梵Ṣaṇḍa。

  【散念诵】 (术语)散心之念诵也。对于观字轮之念诵而谓之散念诵。

  【散钱】 (杂名)又曰赛钱。韩退之佛骨表曰:“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内典不见散钱之字,盖散华形如散钱也。

  【散日】 (杂语)又曰满散。法会之结愿日也。

  【散善】 (术语)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凝心。散即废恶修善。”菩提心论曰:“又乘散善门中经无数劫。”又从密教所判,一切之显教为散善门,密教为三摩地门。三摩地乃定之梵名,以密教由初心修生佛不二之观行故也。见辨惑指南三。

  【散善义】 (书名)善导四帖疏之一。释观经十六观中后三观之散善门者。

  【散生斋】 (术语)布施而乞病愈也。魏书(京兆王太兴传)曰:“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散生斋。”

  【散他迦多衍那】 (人名)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陀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标别其类也。旧经论作讪大迦旃延。或作珊陀迦旃延。皆讹。”

  【散陀那】 (植物)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陀那花,亦云线陀那,此云流花也。”探玄记二十曰:“删陀那大药王树者,此云续断药,谓此药树能令所伤骨肉等皆得复续故。”梵Sandānika。

  【散陀那经】 (经名)散陀那(巴)Sandhāna,居士名。此居士往尼俱陀Nyagrodha梵志处,梵志毁佛,佛至其处说苦行之净不净,以伏梵志。此经摄于长阿含经八。

  【散拓罗】 (术语)Saṁsāra,译曰移转,轮回。

  【散无表】 (术语)依善戒而得善无表,及依恶事而得恶无表也。对定无表而言。

  【散心】 (术语)散乱之心。放逸之心。止观五曰:“夫散心者,恶中之惑。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

  【散心常时念佛】 (术语)持散乱心不定期限,不调作法,不简时处所缘,于行住座卧称佛名,显净土之住生也。

  【散心法师】 (术语)斥漫逞分别之人而言。止观十曰:“散心法师,虽分别诸使,亦不自知空见过患。”

  【散心诵法华】 (术语)谓以散乱之心读诵法华经也。

  【散业】 (术语)定散二业之一。散心而营之善业也。往生要集下末分别念佛为定、散、有相、无相之四业。

  【散疑三昧】 (术语)离一切疑结之定心也。见智度论四十七。

  【散杖】 (物名)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阏伽水也。阏伽别有方法如悉地中说耳。然此洒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阏伽碗中而洒之,洒时顺洒,右旋洒也。若直用手洒亦得。”真言修行钞二曰:“教舜口传云:散杖汉朝始作之。天竺以茅洒水及以指洒之,殊用梅枝香木故也。”

  【散杖加持】 (术语)见“加持”条附录。【散杖加持】(仪式)以散杖洒加持水于信者之头也。见真俗佛事编一。

  【散支】 (天名)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毗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众,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三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于此品中誓守护能信受此经者。诃哩帝母经曰:“时有大药叉女,名欢喜,容貌端严。有五千眷属,常住支那国护持世界。是沙多大药叉将之女,婚半支迦大药叉将(昔云散脂者讹),生五百子。”诸天传干引陀罗尼集经曰:“鬼子母有三男,长名唯奢文,次名散脂大将,小名摩尼跋陀。”大日经疏五曰:“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中略)三名半只迦。旧曰散支。”天台光明疏三曰:“具存梵音应言散脂修摩,此翻为密。密有四义,谓名密行密智密理密,盖北方天王大将。余三方各有,东方名乐欲,南方名檀帝,西方名善现。各有五百眷属,管领二十八部。”嘉祥光明疏曰:“外国言散脂修摩,此云密神,迹在鬼王是十地。”

  【散脂迦】 (天名)夜叉大将之名。见“散支”条。

  【桑门】 (术语)又作丧门,同于沙门。皆旧译之称,译曰勤行勤息,见沙门条。

  【丧嚫】 (术语)送丧于野外颁僧之布施物也。俗谓之野布施,敕修清规出丧挂真曰:“丧司维那知客圣僧侍者俵行丧嚫。”

  【骚揭多】 (术语)正音曰修伽陀Sugafa,即佛十号中善逝之梵语。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骚毗罗】 (物名)译曰漉水囊。比丘六物之一。希麟音义七曰:“骚毗罗,此云漉水囊也。”寄归传一曰:“钵里萨罗伐拏Parisrāvaṇa,滤水罗也。”

  【扫地】 (杂语)扫地有五德。毗奈耶杂事曰:“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众生于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彗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刍: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臊陀】 (动物)Suka,或作叔迦娑嘻。Śukaśakuni,译鹦鹉。见名义集二。陀字疑误。

  【臊陀祁梨】 (杂语)译曰与山。鹦鹉鸟之名。佛本行集经三十二曰:“有二兄弟鹦鹉之鸟:一名摩罗祁梨,隋言鬘山。一名臊陀祁梨,隋言与山。”玄应音义十九曰:“臊陀,梵言。鹦鹉,鸟名。”Sūttagiri。

  【色】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色爱住地惑】 (术语)五住地惑之一,色界一切之思惑也,举爱之一种以兼摄他种。

  【色不异空】 (术语)见“色即是空”条。

  【色尘】 (杂名)六尘之一。青黄赤白等显色及男女形色等之染污情识者,谓之色尘。圆觉经曰:“耳根清净,故色尘清净。”

  【涩触】 (术语)见“八触”条。

  【色处】 (术语)十二处之一,青黄赤白等法,生眼识之所依者。

  【色谛】 (术语)假谛之异名。台家空假中之三谛,仁王经疏三以为空色心之三法。

  【色顶】 (杂语)色界之顶上,即色究竟天也。摩醯首罗天宫在此。

  【色法】 (术语)对于心法之称,见“心”条。

  【色缚】 (杂语)贪等之三毒缚色法,使色业不得自在。故名色缚。仁王经中曰:“灭色缚诸烦恼。”

  【色盖】 (杂名)五盖之一。色声等之色尘,覆盖真性,故名色盖。

  【色光】 (杂语)诸佛之光明有色光智慧光之二种。见“光明”条附录。

  【色害】 (杂语)色欲之害也。止观四曰:“如禅门中所说:色害最深,令人狂醉,生死根本良由此也。”

  【色即是空】 (术语)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此等万物,为因缘所生者,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是谓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般若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梵Rūpaniśūnyatā。

  【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谓身体与宫殿国土物质的物,总为殊妙精好,故云色界。色界四禅有十八天。参照四禅天及三界条。又十八界之一,青黄赤白等眼根所对之色境。自持体与他法差别,故名色界。

  【色界十八天】 (名数)见“三界”条。

  【色界系】 (术语)谓法之系属于色界者。如梵天之法为色界之所属。智度论十一曰:“檀有三种: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不系。”

  【色经】 (杂名)纸叶之经典也,是属于色尘,故云色经。法华文句记一上曰:“灭后色经。”

  【色境】 (术语)五境之一。青黄赤白等之法,为眼根所对之境界者。

  【色究竟天】 (界名)梵名阿迦尼吒天Akaniṣṭha,色界十八天之一。为色界天之最顶,故名色究竟。见“三界”条。

  【色具】 (术语)色心本为不二,故如心具三千之诸法,色亦具三千之诸法,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此谓之色具。台家至极之法门也。

  【色空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无色界之色空为涅槃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色空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谓空至极。”

  【色泡】 (譬喻)色之不实,犹如泡沫。止观一曰:“色,泡。受,沫。想,焰。行,城。识,幻。”

  【色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新译作色处。

  【瑟瑟】 (物名)五宝之一。不动明王之宝座,以之而造,故曰瑟瑟座。法华仪轨曰:“五宝。金、银、真珠、瑟瑟、玻璃。”

  【色身】 (术语)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楞严经十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色声】 (术语)五尘中之色尘声尘也。

  【瑟石】 (物名)以瑟瑟所造之大盘石,不动尊之宝石也。四十八使者仪轨曰:“莲华上有楼阁,其中有瑟石,瑟石中有憾字,字变成胜军不动尊。”

  【色贪】 (术语)五上分结之一。见“结”条附录。

  【色微】 (杂语)青黄等色尘之极微也,又总谓色法之极微。

  【色味】 (杂语)色者女色,味者爱味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宫中色味之间。”

  【色无边处定】 (术语)四空处定之一。略云识处定。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之禅定也。见“四空处”条。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沉没处,谓之穷理。”

  【色相】 (杂语)谓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华严经一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色相土】 (界名)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也。

  【色香中道】 (术语)止观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悉为中道实相之谓也。

  【色心】 (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经上曰:“色心是众生根本。”

  【色心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证色与心不二之法门也。

  【色心二光】 (术语)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种。色光者照一切众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别,实为一体也。

  【色焰】 (譬喻)色之无实,如阳焰,故名为焰。性灵集八曰:“色焰驰六趣野。”

  【色有】 (术语)三有之一。总称色界四禅天之果报也。果报之实在,名为有。

  【色欲】 (杂语)五欲之一。爱着于青黄赤白等显色或男女形色等之欲情也。又男女之淫欲谓之色欲。

  【色蕴】 (术语)五蕴之一。在俱舍为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在成实为五根五境四大之十四,在唯识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之十一,此等色法有种种差别,集于一而称为色蕴。

  【色众】 (术语)五众之一,新译之五蕴,旧译之五阴皆云五众。色众者即色蕴也。智度论三十六曰:“色众者是可见法。”

  【色自在地】 (术语)十地中第八位地之名。色性自在而无有碍,故名。

  【森罗万象】 (杂语)谓宇宙间存在之各种现象。森然罗列于前也。法句经曰:“森罗及万象。”一切之所印。陶弘景文曰:“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森罗万象即法身】 (术语)依显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法身性具之法,故云为法身。依密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大日法身之三昧耶形,故云为法身。

  【僧[(丰*力)/石]】 (人名)姚秦僧[(丰*力)/石],通六经及三藏,律行清谨,能振佛法。及姚苌偕有关中,盛弘大化。罗什入关,内外僧尼多动辄有过,于是姚兴始以僧[(丰*力)/石]为僧正,使正纲纪。是为僧官之始。弘始末年没于长安之大寺。寿七十。见高僧传六。

  【僧】 (术语)僧伽Saṁ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证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僧庵】 (杂语)僧之庵室。

  【僧跋】 (术语)又曰僧[乏-之+犮]。三钵罗佉多Saṁpragata也。见三钵罗佉哆条。

  【僧宝】 (术语)三宝之一。三乘圣众,既发真无漏智,为世所归敬之福田者。若举似宝,则宜悉取发心己上。

  【僧宝传】 (书名)三十二卷,宋释惠洪撰。禅宗自六祖以后,分而为二:一曰青原,其下为曹洞云门法眼。一曰南岳,其下为临济沩仰。是为五宗。此书总括五宗,于禅门宿望各述其事迹始末为之传赞。凡八十一人。原书本三十卷。末附补传一卷,临济宗旨一卷。补传题丹峰庵僧庆老。盖亦北宋人也。见四库提要。

  【僧宝果】 (术语)即漏尽阿罗汉也。

  【僧兵】 (杂名)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三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三司令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于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于苏,走金币至杭,聘取僧兵。杭方戒严莫肯与。鹿园(僧名)无以谢蔡公,使人请月空等十八人,原非御寇四十人之列。三司遂听之。鹿园与月空曰:尔之见都院也,宜述僧兵众寡不敌之形。缴其礼币而善辞之。脱有不允,可荐少林僧天员为将。见讲楞严经于天池山中,乃将材也。月空见蔡公,辞不获,遂荐天员。天员就聘出山,乃五月十日也。蔡公馆之于瑞光寺,与月空同处。月空领杭僧兵十八名,天员领苏僧四十八人。协力征剿。又选蛇山兵十人与月空合为一枝。六月初十日遣哨六团有贼百余人。奋力追击,贼惧而逸。复屡战辄胜。凡翁家港所逃,及老营之贼,悉剿灭无遗。计僧所伤亡者四人耳。节录樵书二编卷九,僧兵湖广土兵篇。

  【僧秉】 (术语)秉法中之众僧法也。

  【僧残】 (术语)律中罪科之名。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śeṣa,巴Saṁghādisesa,译曰僧初残,僧残。此罪为次于波罗夷之重罪。犯之,则必依僧众而行忏悔法,若不行之,则与犯波罗夷罪同。于比丘之资格,入死地者也。解此名者,如行事钞中一引善见论,婆沙论,四分律,毗尼母论之四说。一、善见论谓僧伽即僧,婆译言初,尸沙译言残,若有比丘犯此罪,则众僧集而先行所谓覆藏羯磨之作法,谓之初。终行所谓出罪羯磨之作法,谓之残。僧依初残之二法除其罪,故谓之僧初残。三字皆以名对治之法也。二、婆沙论谓残字以罪名,所犯之恶事,虽既过去,然罪犹残留于此身而不消灭。今仍行僧众法,除彼所有之残罪,故谓之僧残。三、四分律谓有二义:前义与婆沙同,后义为众僧之义务,对于彼犯罪之比丘,有可行之行法残留,故名僧残。四、毗尼母论谓:“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理须早救。”残以命名,言波罗夷者为死已决定之罪,而此罪为尚有残命者,故僧众宜速行作法,救彼之残命也。比戒项目有十三,故古来称为十三僧残。

  【僧璨】 (人名)禅宗东土六祖之第三。得法于慧可禅师,隐于舒州皖公山。后遇周武破灭佛法,往来太湖县司空山。隋开皇十二年得沙弥道信付法。炀帝大业二年寂。唐玄宗谥为鉴智禅师。见传灯录三。

  【僧嚫】 (术语)僧之布施物。

  【僧吃烂底萨】 (术语)Satkāyadarśana,萨迦耶见之萨,有三义,此其中之一义,译曰移转。大乘所立之身见也。

  【僧次】 (术语)僧之席次,必依夏腊之多少而定。梵网经下曰:“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又供养法有僧次与别请二者。施主不选其人,但顺僧中之席次而供养,谓之僧次。特选其人而请待,谓之别请。

  【僧赐紫】 (故事)僧史略曰:“则天朝僧法朗译大云经,陈符命言,法朗等皆赐紫袈裟。”

  【僧道送丧】 (杂语)燕翼贻谋录曰:“丧家命僧道诵经设斋作醮,曰资冥福也。出丧用以导引,又何义乎?”开宝三年十月,诏开封府禁止士庶之家,丧葬不得用僧道威仪前引。

  【僧都】 (职位)僧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门都统之名。原为一官。至齐乃二分之。始有沙门都之称。下于统一等。又隋世有国僧都之称。见僧史略中。

  【僧坊】 (堂塔)又作僧房。僧尼所住之坊舍。僧坊之名,虽通于一般。然名戒律专门之道场为僧坊,其制度与他之寺院异。法华经曰:“起塔寺及造僧坊。”观佛三昧经一曰:“来请僧坊,供养众僧。”十诵律五十六曰:“僧坊法者:佛听诸僧坊中温室、讲堂、楼阁、一重舍、尖头舍、犍那舍,佛听是诸坊舍众僧畜,亦听一人畜,名之僧坊法。”

  【僧伽】 (术语)Saṁgha,又作僧佉,僧加,僧企耶。译曰众和会。常略曰僧。比丘之众多和合者。见“僧”条。木槵子经曰:“至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又译曰师子。孔雀王咒经上曰:“僧伽,梁言师子。”Siṁha之转也。又人名。僧伽不知何国人何姓。唐龙朔初年来西凉府,次历江淮,隶名于山阳龙兴寺。屡现神异。中宗景龙二年于内道场召问法要。同四年终于荐福寺,寿八十二。见宋高僧传。又付法藏第十七祖僧佉耶舍Saṁghayaśs之略称。

  【僧伽阿难】 (人名)Saṁghānauda,译曰众喜。求那跋摩三藏之父名。见高僧传三。

  【僧伽跋澄】 (人名)Saṁgha-varti,译曰众现。罽宾国之僧,符秦建元十七年来关中,与道安等共译出阿毗昙毗婆沙。见高僧传一。

  【僧伽跋摩】 (人名)Saṁghavarman,译曰众铠。天竺僧,宋元嘉十年自流沙至京邑。器宇清峻。有戒德。此时二众未备。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至都。众乃推跋摩为戒师。僧尼受具者数百人。译出杂心论摩得勒伽等。后还天竺。见高僧传三。

  【僧伽跋陀罗】 (人名)Saṁghabhadra,译曰众贤。萨婆多宗之名匠也。对于世亲之俱舍论,造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大张其宗。婆薮槃豆法师传曰:“遣人往天竺请僧伽跋陀罗法师,来阿逾阇国造论破俱舍论。此法师至即造两论:一光三摩耶论,有一万偈,止述毗婆沙义,三摩耶译为义类。二随实论,有十二万偈,救毗婆沙义破俱舍论。”西域记三(伽湿弥罗国下)曰:“僧伽跋陀罗,唐言众贤,于此制顺正理论。”

  【僧伽彼】 (动物)Siṁha,译曰师子。见名义集二。

  【僧伽大师】 (人名)唐时西域人。姓何氏。龙朔中南游江淮,于泗州建寺。中宗亲书额为普光王寺赐之。世称观音大士化身。见太平广记。李白有僧伽歌。参照僧伽条。

  【僧伽多】 (术语)见“僧伽吒”条。

  【僧伽蓝】 (术语)僧伽蓝摩之略。见僧伽大师项。

  【僧伽蓝摩】 (术语)Saṁghārāma,又作僧伽罗磨。略曰僧伽蓝,伽蓝等。译曰众园。僧众所住之园林也。玄应音义一曰:“僧伽蓝,旧译云村,此应讹也。正言僧伽罗磨,此云众园也。”

  【僧伽烂提迦】 (流派)译曰说转部。小乘部派之名。开宗记一本曰:“僧伽烂提迦部,此云说转部。然是经部异名,为立实我异故别说。”经量部也。参照“经量部”条。梵Saṁkrānṭikāḥ。

  【僧伽梨】 (衣服)Saṁghā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

  【僧伽罗】 (本生)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刹国而立僧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采宝,为风波飘流至一罗刹女国。罗刹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刹女知诱惑不成,凌空至僧伽罗家,呈媚哀请。僧伽罗怒,拔剑欲斩之。罗刹女去而诉之于王。王惑其美色,使内侍。僧伽罗谏,不听。已而罗刹女杀王,持其尸还本处。国人立僧伽罗为王。僧伽罗立为王,率兵至海岛,悉杀鬼女,遂有其国。仍以王名为国号,谓为僧伽罗国。”即今之锡兰国也。

  【僧伽罗刹】 (人名)Saṁgharakṣa,译曰众鬼。佛灭七百年顷,出世于须赖国,撰集佛行经等。

  【僧伽罗刹所集经】 (经名)二卷,符秦僧伽跋澄译。说佛因位之行法至果后之化相。

  【僧伽密多】 (人名)阿育王之女。见“阿育”条附录。

  【僧伽娜娜】 (杂语)Siṁhanāda,译曰师子吼。见良贲仁王经疏上二。

  【僧伽难提】 (人名)Saṁghanadi,译曰众河。付法藏第十六祖之名。

  【僧伽婆罗】 (人名)Saṁgha-pāla,译曰众养。扶南国僧,来齐都,住于正观寺,为求那跋陀罗之弟子。梁天监五年,敕召于杨都,译出大育王经解脱论等十一部。普通五年寂于正观寺,寿六十五。见续高僧传一。

  【僧伽婆尸沙】 (术语)见“僧残”条。

  【僧伽提婆】 (人名)Saṁghadeva,译曰众天。罽宾国之僧,符秦建元年中入长安,后渡江,晋太元年中译出阿毗昙论。阿含经百余万言。见高僧传一。

  【僧伽陀】 (术语)Samgata,译曰习种性。位名。仁王经下曰:“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同嘉祥疏五曰:“外国名僧伽,此方名习种性,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又僧名,译曰饶善。见历代三宝纪八。

  【僧伽耶舍】 (人名)Saṁghayaśas,论师名。译曰众称。因明大疏一曰:“僧伽耶舍,此云众称,特善萨婆多及因声明论。”

  【僧伽吒】 (术语)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大集会正法经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会。”此二经同本异译也。梵Saṁghāta。又风灾劫时所起之风名。大宝积经三十七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苏迷卢山轮围山等及诸大海,举高百逾缮那已碎末为尘。”起世因本经二曰:“有大风名僧伽陀,隋言合会,坏世界。同四卷作僧伽多。”

  【僧伽吒经】 (经名)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会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

  【僧伽胝】 (衣服)又作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僧伽胝Saṁghāṭi。见僧伽梨项。

  【僧纲司】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供】 (术语)僧之供物。供养僧之预备。

  【僧官】 (职位)僧官之公任始于支那。后秦姚苌以僧[(丰*力)/石]为僧正,后魏皇始年中以法果为沙门统,是支那僧官之始也。见僧史略中。又(杂语)以僧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纪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门彦琮为翻经馆学士,后始命僧以官。及唐又以不空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宋朝会要曰:太宗时法贤,雍熙四年加试光禄卿阶朝散大夫。注太祖朝僧元蔼亦加朝散大夫阶也。”

  【僧诃】 (动物)Simha,译曰师子。大孔雀王咒经中曰:“僧诃(师子),邬波僧词(小师子)。”

  【僧护】 (人名)舍利弗弟子名。与五百商人共入海,归路迟同伴,于海边历见五十三地狱。归而问之于佛。佛一一答之。见因缘僧护经。

  【僧护经】 (经名)因缘僧护经之略名。

  【僧护因缘经】 (经名)因缘僧护经之异名。

  【僧会】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会司】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吉隶铄】 (术语)Saṁkleśa,译曰杂染。以名一切之有漏法。见唯识述记二末。

  【僧籍】 (术语)僧尼之名籍,置之于官,以防滥非。僧史略中置僧籍弛张二科,论曰:“周隋之世无得知。(中略)文宗大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冒名而非正度者,具名申省,各省给牒,以凭入籍,时入申名者七十万,造帐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仁王经嘱累品曰:“国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贵灭破吾法,明作制法。(中略)立统官制众,安籍记僧。(中略)当知尔时正法将灭不久。”

  【僧家】 (杂语)犹言僧门。

  【僧竭胝】 (衣服)Saṁghāti,见“僧伽梨”条。

  【僧竭支】 (衣服)见“僧祇支”条。

  【僧界】 (术语)三结界之一,一寺一山之总界也。是为摄僧之结界,故曰僧界。因而住此界内者,成一团之和合众。使比丘住此离别众之罪。凡以为诸寺诸山之结界,不入外之俗人或女子等者,实为大误。盖为使僧无别众之咎之善巧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

  【僧戒】 (术语)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僧柯奢】 (地名)Saṁkāśa,国名。译曰光明。见阿育王经三。

  【僧柯憟多弭】 (术语)Saṁskṛtam,译曰有为。因缘生之法也。见名义集五。

  【僧可】 (人名)禅宗第二祖慧可之本名。

  【僧林】 (譬喻)谓住僧多如林也,犹言丛林。

  【僧录】 (职位)僧官也。录僧之事。伪秦姚兴,以僧[(丰*力)/石]为僧正,僧选为悦众,法钦慧斌二人为僧录。僧录之名始于此。见高僧传僧[(丰*力)/石]传。后唐宪宗元和二年于左右街置僧录,以沙门端甫任之,是为唐代僧录之始。当于伪秦之僧正,后魏之沙门统,僧中之总管也。见释门正统四。

  【僧录司】 (职位)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置僧会司。僧会一人。各掌其属释教之事。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僧凡三等。曰禅,曰讲,曰教,隶礼部。二十四年,清理释教。限僧三年一度给牒。凡各府州县寺宇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众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其后又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清天聪六年,始设僧官。顺治年间,定品制,悉仿明旧案。善世正六品,阐教从六品,讲经正八品,觉义从八品,余俱未入流,不给禄,不与职官并列。

  【僧侣】 (术语)犹言僧徒。侣者,徒也,伴也。见“僧”条。

  【僧鬘】 (杂语)译曰对面施。戒疏二上曰:“僧鬘物者,此梵本音。据唐言之对面物也,即是现前对面之施耳。”

  【僧那】 (术语)具名僧那僧涅。旧译,僧那为弘誓,大誓。僧涅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僧那僧涅。或言僧那为铠,僧涅为着,着铠也。是以铠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为被甲。辅行一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三曰:“僧那僧涅,应云摩诃僧那僧涅陀。旧译云摩诃言大,僧那言铠,僧涅言着,亦言庄严,故名著大铠。大品经云大誓庄严是也。一云:僧那大誓,僧涅自誓,此皆讹也。正言[月*册]那诃此云甲,[月*册]捺陀或云被,或云衣,言被甲衣甲也。”肇论曰:“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慈以赴难。”梵Saṁnāha-samnaddha。又僧名。慧可之弟子。见续高僧传十九。

  【僧那僧涅】 (术语)见僧那项。

  【僧尼】 (术语)僧为梵语僧伽之略,虽通于男女,然但以名男子之出家者,尼为比丘尼之略,女子之出家者也。侯鲭录曰:汉明帝听阳成侯刘峻等出家,僧之始也。济阳妇女等出家,尼之始也。

  【僧尼管属】 (杂语)僧尼之制度官也。僧史略中曰:“东汉初沙门,隶鸿胪寺,西晋无闻。至后魏初立监福曹,统摄僧伍,寻更为昭玄寺。后复改崇玄曹。齐梁之世,立同文寺,使主僧务。至唐初,僧尼皆隶司宾,则天朝改隶祠部。玄宗开元十四年分僧道,僧尼割属鸿胪寺,使祠部检校之,道士女冠隶之宗正寺。宪宗元和二年,初立左右卫功德使,僧道全隶之。所度僧尼由祠部给牒。宋朝一代准之。”

  【僧涅】 (术语)僧那僧涅之略。见“僧那”条。

  【僧祇】 (术语)Sāṁghika,译曰众,数。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又阿僧祇Asaṁkhyeya之略。译曰无数,无量。

  【僧祇部】 (流派)Sāṁghikāḥ,摩诃僧祇部之略。译言大众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于窟外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众部。此二部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于优婆鞠多下,自律藏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众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僧祇戒本】 (书名)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略名。

  【僧祇律】 (书名)摩诃僧祇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大众部之律藏也。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从众为名,即窟外部。”梵Sāṁghikavinaya。

  【僧祇物】 (术语)僧祇译曰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其大众共有之物,谓之僧祇物。此大众该摄十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假令施主寄附之田园房舍米谷等,十方之比丘比丘尼可享受者,则谓之十方僧物四方僧物等。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名义集七曰:“僧祇此云四方僧物。”

  【僧祇支】 (衣服)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挂也。袈裟直着于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挂,又热时在屏处许于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挂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于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也。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寄归传二曰:“僧脚崎,掩腋衣也。”又曰:“其僧脚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仪。其被着法,应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着,唯此与裙。出外礼尊任加余服。”又曰:“僧脚崎取一幅半或绢或布可长四肘五肘,如披五条反搭肩上。”又曰:“准梵本无覆肩名即是僧脚崎衣,此乃祇支之本号。”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僧脚欹迦,即是掩腋衣也。古名覆髆,长盖右肩,定匪真仪。向使掩右腋而交搭左肩,即是全同佛制。又复流派自久漫造祇支,繁费虽多未闻折中,既违圣捡自可思愆,虽目击明文,仍恐未能除改。改谓改其覆髆,除乃除却祇支耳。”玄应音义十六曰:“僧迦,正言僧脚差,僧此云掩覆,脚差此云腋,名掩腋衣,律文作僧迦支,或作祇支,或作羯支,皆讹。”盖四分律虽有祇支覆肩二名,而此原为梵汉之二名,实一物也。然南山旧律以之为二物,举比丘尼之五衣,三衣之外,加此二者为五衣。新律家于三衣之外,加裙(男曰泥洹僧女曰厥修罗),僧脚崎(即祇支覆肩也)为五衣。义净新律家之意,谓覆肩衣即僧脚崎,而谓为僧祇支或羯支,祇支者,梵语之讹略也。南山旧律家之意,谓当时汉土所行之纸支,通于僧尼勿论。行事钞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国,梵音此翻云上狭下广衣。”(依四分律,则谓上狭下广衣为未造祇支前之衣相,以为翻名,未稳。)六物图曰:“梵语僧祇支,此云上狭下广衣。此准律文以翻,全乖衣相。若准应法师音义,翻云掩腋衣,颇得其实。”大乘比丘十八物图曰:“四分律四十云:尔时比丘得上狭下广衣,衣用作僧祇支。白佛,听作。当知上狭下广者言是未作祇支而所得衣相也。然旧师又以此直为翻名是亦疑矣。”覆肩衣,为覆右肩。于比丘特听阿难。于比丘尼为制衣,使受持之,祇支覆肩两用,原为比丘尼之事。然来汉土,露出右肩,于其风俗不适,故自元魏之朝,比丘亦两用之。其后更变为褊衫。褊衫者,缝合左肩之祇支与右肩之覆肩者也。见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僧史略上。

  【僧泣多毗奈耶】 (术语)译曰略教。世尊临涅槃略说随方毗尼之教也。见有部百一羯磨十。梵Saṁkṣipta-vinaya。

  【僧佉】 (流派)Sāṁkhya,正曰僧企耶,译曰数。外道之论名。玄应音义十曰:“僧佉,此语讹也,应云僧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为宗,旧云二十五谛。”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僧佉,此翻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依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法华文句八曰:“僧佉此云无顶,因人名论。”见“数论”条。

  【僧佉论】 (流派)即数论师也。

  【僧却崎】 (衣服)见“僧祇支”条。

  【僧叡】 (人名)罗什之弟子,关中四圣之一。什所翻之经,叡并参正焉。昔,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经至此言,此语与西域语同,但言过质。叡曰: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耶?什喜曰:实然!皆此类也。什所出之论本,叡多造其序。见高僧传六。

  【僧若】 (术语)Saṁjñā,译曰想。五蕴之一。见俱舍光记五。

  【僧塞迦罗】 (术语)Ssṁskāra,译曰行。五阴之一。见胜鬘经宝窟中末。

  【僧膳】 (杂名)僧之食膳。

  【僧慎尔耶】 (异类)药叉大将之名。见“散支”条。

  【僧史略】 (书名)三卷,宋赞宁着,记佛家事物之纪原。

  【僧事】 (杂语)僧中之事务。授戒说戒等。

  【僧谥】 (杂名)弘明集曰:“后魏太祖时法果卒,谥赵胡灵公。”案此为僧谥之始也。

  【僧俗】 (杂语)出家与在家。

  【僧堂】 (堂塔)在禅宗之寺院。为僧坐禅之所,故曰僧堂,亦曰禅堂,亦曰云堂。以众集如云之多也。亦曰选佛场,以于此选择作佛之人也。亦曰斋堂食堂。于僧堂之外设斋堂者,为后世之事,古于僧堂兼禅与斋也。堂面东,前后设入口,东口名前门,西口名后门,堂之中央安置释迦或文殊迦叶等圣僧中之一像,其四周连长榻,敷广座,数千僧众于此坐禅,于此受斋。一堂为二分,圣僧形像前方名前堂,前堂之首座管领之,其后方名后堂,后堂之首座管领之。凡主僧堂者首座也,住持非主僧堂。故僧堂之中,无住持之床。唯别设椅子,住持为检点大众入僧堂,坐之。僧堂之名,既着于西竺。智度论二曰:“阿难如是入金刚定,破一切诸烦恼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脱,作大力阿罗汉,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

  【僧童】 (杂语)禅僧之用语,谓之童行。又曰行者。僧中之童子也。见“童行”条。

  【僧统】 (职位)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称为正。魏改之,称为统。有沙门统,僧统,沙门都统三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僧统。孝文帝世初任昙曜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昙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当知尔时佛法不久。”同良贲疏曰:“西国出家者,不立记籍,亦无主典,僧中统摄悉皆无矣。”

  【僧徒】 (杂语)字典曰:“徒众也,弟子也。”僧众多,故称徒。又对于师,故称徒。西域记一曰:“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

  【僧伍】 (杂语)犹言僧侣。伍者伍伴也。

  【僧物】 (术语)众僧之共有物件也。

  【僧相】 (杂语)僧之形相。宋高僧传七曰:“一行所作通神,定僧相之法王,人形之菩萨。”

  【僧形】 (杂语)剃头被袈裟之形。

  【僧形文殊】 (图像)见“文殊”条。【僧形文殊】(图像)菩萨虽以在俗之形为本仪,而于释迦法中助佛化之诸菩萨,外现比丘之形,与声闻众无异,故我国诸寺中或于僧堂或戒坛或食堂安置文殊之像皆为僧形。智度论三十四曰:“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是故文殊弥勒等入声闻众次第而坐。”

  【僧炎伽陀尼】 (杂语)豫守罪而不使起也。文殊师利问经上注曰:“僧炎是逆守义,伽陀尼是令不生义。”梵Saṁyamagatāni。

  【僧仪】 (术语)僧之威仪。谓剃除须发,着袈裟也。戒疏一上曰:“迦竺初达现僧仪也。”

  【僧佑】 (人名)梁京师建初寺僧佑,律学之名匠也。出出三藏记,释迦谱,释迦方志,弘明集等行于世。天监十七年寂,寿七十四。见高僧传十一。唐南山律师为此师之后身云。见宋高僧传道宣传。

  【僧斋】 (仪式)请僧而供养斋食也。斋食之外,有讲经之仪式,谓之斋会或讲供。以斋食供养为主,但有讽经之略仪,谓之僧斋或讽供。

  【僧帐】 (故事)唐会要曰:“旧制僧尼簿,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留州县。又开元十七年八月十日,敕僧尼宜依十六年旧籍,则僧尼供帐始于此耳。”僧史略曰:“唐文宗太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具名申省,以凭入籍。入籍造帐,自太和始也。”

  【僧肇】 (人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初以老庄为心要,尝读老子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后读旧译之维摩经,欢喜顶受,始知所归,自此出家。闻罗什至姑臧,自远从之。乃什至长安,姚兴命僧肇,僧睿等入逍遥园,评定经论。着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以尽玄微,见者莫不称叹。晋义熙十年没于长安,寿三十一。见高僧传六。

  【僧肇临刑说偈】 (故事)此事僧传不载。惟传灯录二十七曰:“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僧正】 (职位)僧官之一。后秦姚苌始以僧[(丰*力)/石]为僧正。僧史略中曰:“僧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曰也。盖以比丘无法如马无辔勒牛无贯绳,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设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于正,故曰僧正也。此伪秦僧[(丰*力)/石]为始也。”又见“僧录司”条。

  【僧正司】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众】 (术语)僧为僧伽之略,多数之比丘和合为一团也,译曰众。僧众为梵汉双举之熟语。名义集七曰:“普集僧众。”

  【僧主】 (职位)僧官名。始于南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之僧主。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僧自恣日】 (行事)七月十五日也。安居九十日行既竣,而行所谓自恣作法之日也。十方诸佛,欢喜卒其安居之修道,故亦曰佛欢喜日。盂兰盆经曰:“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代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见“自恣”条。

  【杀】 (术语)断绝生命之相续也。大乘义章七曰:“隔绝相续,目之为杀。”大日经疏十释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没[口*栗]底也(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众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沙】 (物名)梵语曰缚噜迦Bālukā。见梵语杂名。

  【砂】 (杂名)石之细碎者。聚砂为塔(故事)。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义楚十八曰:“异相云:五百童子,江岸聚沙为佛塔。江深瀑长,一齐溺死,生知足天。”

  【沙波诃】 (术语)见“苏波诃”条。

  【沙禅里】 (杂语)译曰合十指。即叉十也。见梵语杂名。

  【杀鬼】 (譬喻)有生者有死,由于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毗奈耶律三十四曰:“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于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发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三、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于山海空市不得逃杀鬼事。见“山海空市”条。

  【沙诃】 (界名)Sahā,又作娑诃、索诃,世界名,见“娑婆”条。又(术语)Svāha,又作莎诃、娑诃,是惊觉义,又警发义也。见“苏波诃”条。

  【沙喝】 (职位)掌喝食之沙弥也。

  【沙曷比丘功德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于道。佛赞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非醉。

  【莎髻】 (杂语)不动尊之头发也,莎者草名。以莎草结发,故云莎发。是西土奴仆之风,不动尊为童子奴仆之形,故结发如奴仆也。表七觉支七佛七财等而造七莎髻,末一结之为辫发而垂于左,以表一子之慈悲也。底哩三昧经上曰:“头上七种髻表七菩提,左垂一发向下者是垂慈悲之义,悲念下恶极苦恼众生也。”

  【沙迦懑囊】 (杂名)见“沙门”条。

  【莎揭哆】 (术语)梵音Svā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娑婆羯多,苏揭多。译曰善来。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曰善来。”法华吉祥疏九曰:“莎竭陀,翻为善来。又云沙伽陀也。”玄应音义六曰:“娑婆揭多,此云善来也。”饰宗记六本曰:“苏揭多,此云善来,即莎伽陀是也。”又比丘名。

  【沙劫】 (术语)恒河沙之劫也。见“劫”条。

  【沙界】 (界名)恒河沙之世界也,恒河沙者多数之喻。

  【沙罗邻提】 (动物)娑罗为娑罗娑之略。邻提为迦邻提之略。二鸟名。二鸟皆如鸳鸯,双游不离,故以譬菩萨之一行,一切行共行也。涅槃经长寿品四迦叶菩萨之问偈曰:“云何共圣行?如娑罗娑鸟迦邻提。”佛于鸟喻品举迦邻提鸟与鸳鸯答之。是娑罗娑,即类似鸳鸯之鸟,故译者特举翻名。古师或解娑罗为娑罗双树,误甚。见“娑罗迦邻提”条。

  【沙罗拏】 (人名)又作沙罗那。优填王之子,后出家得道,故谓之娑刺拏王,亦曰沙罗那比丘。译曰流转。迦旃延以通力现梦度此人。宗镜录六十四曰:“娑刺拏,此云流转。”见“迦旃延”条。梵Sārana。

  【沙罗双树】 (地名)佛入灭处之林也。为沙罗树之并木,故谓之双树。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池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见“娑罗林”条。

  【沙门】 (术语)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啰磨拏、室啰磨拏、沙迦懑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趣涅槃也。什曰:佛法及外道,泛出家者皆名沙门。”大经慧远疏曰:“沙门此翻为息,息诸恶故。”法华玄赞二曰:“沙门息义,以得法故暂尔宁息,亦息恶也。正言室罗磨拏,或室摩那拏,此云功劳,谓修道有多功劳也。”玄应音义六曰:“沙门旧云桑门,或云丧门,皆讹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舍啰磨拏,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又云勤劳,言至诚也。义亦言息,以得法故暂宁息也。旧译言息心,或言静志是也。”慧苑音义上曰:“沙门正言沙迦懑囊,此云止息,谓止息一切诸不善法。又曰劬劳,谓修一切劬劳苦行。又曰听闻,谓多闻熏习是常业也。”慧琳音义十八曰:“沙门讹也,正音云室啰末拏,唐言勤恳也。”同二十六曰:“此云勤劳,内道外道之总名也,皆据出家为言耳。古经为丧门,或为娑门,罗什法师以言非便改为沙门也。”俱舍论二十四曰:“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以能勤劳息烦恼故。”同光记曰:“沙门此云勤息。”羯磨疏三上曰:“沙门旧翻桑门,音之互也。涅槃云沙门那者是本音也,或言乏道贫道以译之,皆谦虚自收不伐德也,今译为息恶者取其意也。元拔俗来入非家者,决誓断恶息本习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沙门或云桑门沙门那者,并是天竺道士之佳号,俗中之常目也,亦是彼国修净行者,此云净志,以义目之。”百论疏一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于贫乏也。息心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云沙门也。”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

  【沙门都】 (职位)沙门统之下役也。僧史略中曰:“齐则以法上为昭玄统,法顺为沙门都,然都者虽总辖之名而降统一等也。”

  【沙门果】 (术语)修沙门行者之得果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

  【沙门那】 (术语)见“沙门”条。

  【沙门婆罗门相违】 (杂语)智度论卷十曰:“智慧人有二分,沙门婆罗门,出家名沙门,在家名婆罗门。余人心存世乐,是故不说。婆罗门多学智慧求福,出家人一切求道。”

  【沙门日用】 (书名)二卷,弘赞编。

  【沙门日用录】 (书名)一卷,古云重编。

  【沙门统】 (职位)统辖天下僧徒之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后魏皇始中赵郡沙门法果,戒行精至,开演法籍。太祖征为沙门统,言多鬼惬,供施甚厚。”又曰:“详究魏文帝,敕昙曜为沙门都统,乃自曜公始也。曜即帝礼为师,号昭玄沙门都统,译净土三昧经并付法藏传等,是此师也。”师传出续高僧传一。

  【沙门头陀经】 (经名)十二头陀经之略名。

  【沙弥】 (术语)梵音Śrāmaṇera,旧译息慈、息恶、行慈等。息恶行慈之义也。新云室罗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译勤策男等。以其为大僧勤加策励故也。又云室罗摩尼罗,译曰求寂。以其欲求涅槃之圆寂故也。是男子出家受十戒者之通称。行事钞上一曰:“沙弥是梵语,此云息慈,息其世染,慈济群生。”嘉祥法华义疏八曰:“沙弥,此云息恶行慈,谓息恶行慈。”俱舍光记十四曰:“室罗摩拏洛伽,唐言勤策,谓为苾刍勤加策励,洛是男性,旧云沙弥,讹也。”俱舍颂疏业品二曰:“勤策律仪,勤为大僧之所策励,旧云沙弥。”饰宗记四曰:“唐三藏云:室罗摩拏洛迦,翻为勤策男,勤谓苾刍,勤人所策故也。”寄归传三曰:“室罗末尼罗,译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为息慈,意准而无据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室末拏伊洛迦,此云劳之小者也,亦言息慈。谓息恶行慈,义译也。旧言沙弥者讹略也。”日本但剃发有妻子之修行者谓之沙弥。

  【沙弥爱酪为虫】 (传说)有一沙弥心常爱酪,诸檀越饷酪于僧,时沙弥得残分,每爱着心中,喜乐不离,命终后,生此残酪瓶中。沙弥之师得阿罗汉道,僧分酪时,言徐徐莫伤此爱酪沙弥。诸人言是虫,何以言爱酪沙弥?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弥,但贪爱残酪。坐此之故,生于瓶中。

  【沙弥喝食】 (术语)见“喝食”条。

  【沙弥戒】 (术语)俱舍谓之勤策律仪。十戒也。见“戒”条。

  【沙弥戒经】 (经名)沙弥十戒仪则经之略名。

  【沙弥救蚁】 (传说)有罗汉畜一沙弥。知七日后命终,使归家。路见蚁穴欲被水漂,以土救之,七日后归至。师怪问之。具说其事。师曰:可延寿命者心也。见杂宝藏经,七帖五。

  【沙弥罗经】 (经名)一卷,失译。同五母子经。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 (书名)三卷,戒显订阅,济岳汇笺。

  【沙弥律仪要略】 (书名)一卷,明袾宏辑。其本书之注述列之如下: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二卷,弘赞注。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二卷,书玉科释。

  【沙弥尼】 (术语)Śrāmaṇerikā,新云室罗摩拏理迦。女性之沙弥也。俱舍光记十四曰:“室罗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译名如前。理是女声,旧云沙弥尼,讹也。”参照“沙弥”条。饰宗记四曰:“室罗摩拏理迦,翻为勤策女。”

  【沙弥尼戒经】 (经名)一卷,失译。

  【沙弥尼律仪要略】 (书名)一卷,读体辑集。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书名)一卷,明智旭重辑。

  【沙弥十戒仪则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摄颂沙弥戒品之威仪。

  【沙弥威仪】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同于七十威仪。

  【沙弥着香为龙】 (传说)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沙弥使洗,钵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两手捉绳床脚,其师去时与绳床同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着,即作恶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宫殿。龙言后此沙弥莫将来。沙弥还已,一心布施持戒,专求所愿,愿早作龙。是时绕寺从足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原入处之大池边,以袈裟覆头,入即死,变作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龙,举池悉赤。见智度论十七,西域记一。

  【沙摩帝】 (流派)Sammatīya,小乘十八部之一,译曰正量部。见四分开宗记一本。

  【沙那利迦】 (流派)Ṣaṇṇagarika,小乘十八部之一。译曰密林山部。见开宗记一本。

  【沙婆诃】 (术语)又作娑嚩诃,娑嚩贺Svāha。见“苏波诃”条。

  【沙婆婆瑟】 (行事)Ṣaḍ-vaśa,法会名。译曰六岁会。十诵律五曰:“沙婆婆瑟会。”注:“六岁会也。”

  【杀生】 (术语)十恶业之一。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也。智度论十三曰:“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

  【杀生戒】 (术语)戒断人畜之命者。自下手而杀,与教人使杀同罪。五戒、八戒、十戒各有杀生戒。此不分别人畜。比丘之具足戒分之为杀人戒与杀畜生戒之二种。杀人戒为大杀生戒,为四波罗夷罪之一。杀畜生戒为小杀生戒,为九十单堕罪之一。罪分轻重也。又比丘之自伤自杀,在五分律四分律,自杀者结偷兰罪。在十诵律,自毁伤形体者,结突吉罗罪。

  【沙心】 (杂语)恒河沙之心心数也。性灵集七曰:“尘体以为体,沙心以为用。”

  【杀业】 (术语)十恶业之一。杀害他有情之恶业。

  【晒罽】 (术语)Srkha,译曰大安乐。可洪音义七下。

  【晒经台】 (地名)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曰:都鲁濮水关,有唐僧写经台板。古有河曰流沙,唐僧取经故道,亦有晒经台。

  【珊底罗】 (天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

  【删地涅谟折那】 (经名)Saṁdhinirmocana,解深密经之梵名。唯识演秘三本曰:“此经梵本名曰删地涅谟折那。涅谟折那,此翻名解。删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三种并名删地。(中略)前后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优矣。”此经有四译,魏译名相续解脱经,梁隋二本名解节经,唐本名解深密经。

  【珊兜史多】 (界名)Saṁtuṣita,又作删兜率陀,兜率陀,兜率,兜术。欲界第三天之名。玄应音义三曰:“珊兜,先安切,即天主也。此云正喜,一云正知足,兜率此云妙足。”智度论五十四曰:“删兜率陀,兜率天王名,秦言妙足。”慧琳音义六曰:“珊睹史多,上方欲界中天名也。古名兜率陀,或云兜术,皆讹略也。唐云知足。”见“兜率”条。

  【删阇夜】 (人名)又作删阇耶,外道名。删阇夜毗罗胝子之略。

  【删阇夜毗罗胝子】 (人名)Samjayin vairaḍiputra(Sañjaya vairatīputra),删阇耶毗罗胝子。新称删逝移毗剌知子。六师外道之一。删阇夜,为其字,译言等胜。毗罗胝,为母之名。因母而名,故曰子。注维摩三曰:“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经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同天台疏曰:“人言,八万劫满,自然得道。”慧琳音义二十六曰:“珊阇耶,此云等胜。毗罗胝,母名,此是不须修外道也。”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佛名)阿难当来成佛时之名。法华经人记品曰:“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惠自在通王如来。”

  【山海空市】 (杂语)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于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扪摸日月,宁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转举于空中。一人云:吾入大市之中。皆云避于如是处,无常之杀鬼,岂知我处耶?议毕,谒王述其意而去。过七日市监奏王曰:‘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云一人已死,余三岂免?’”法句譬喻经二,举此因缘。见“杀鬼”条。

  【山海如来】 (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之略。

  【山毫】 (譬喻)以山譬笔之多也。华严经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乃至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吽字义曰:“地墨四身,山毫三密。”

  【珊瑚】 (物名)七宝之一。名义集三曰:“珊瑚,梵语钵攞娑福罗Pravāḍa,应法师云:初一年青色,次年黄色,三年虫食败也。大论云:珊瑚出海中石树。”梵语福罗之字可疑。

  【山家】 (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

  【山斤】 (譬喻)量须弥山之斤两也。以喻佛之寿命难量。金光明经寿量品曰:“诸须弥山可知斤两,无有能量释尊寿命。”金光明玄义曰:“山斤海滴,宁得尽其边崖。”释门正统四曰:“说释尊寿命,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

  【山门】 (术语)寺院之外门也。宋史曰:“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辇道。”凡寺院必有山林。故指寺院之门曰山门,又寺院全体亦曰山门。高僧传曰:“支遁于石城山立栖光寺,宴坐山门,游心禅苑。”

  【山门两胁金刚密迹】 (天名)谓二王也。见“二王”条。

  【山门疏】 (书名)一山众徒,劝请住持之文疏也。

  【苫婆罗窟】 (地名)依瞻波树而名窟。慧苑音义下曰:“苫婆是香花树名也,其窟侧近多生此树,故因名耳。”梵Cāmpālu。

  【珊若】 (杂语)Saṁjuā,数名。俱舍论曰:“十大跋蓝为珊若。”

  【珊若婆】 (杂名)译曰废风病。玄应音义二十五曰:“珊若婆病,此云废风病,发不起者也。”

  【山僧】 (杂语)僧侣自称之代名词乃谦逊之语。又山野之僧也。

  【山世】 (杂名)比丘之住处,山中与聚落也。行事钞上一之一曰:“山谓兰若,即上根也,世谓聚落。”

  【删逝移毗剌知子】 (人名)旧称删阇夜毗罗胝子。六师外道之一。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八。见删阇夜毗罗胝子条。

  【山水衲】 (衣服)宋代禅僧之服,误以为粪扫衣而作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一曰:“然此粪衣,并是世人所弃破碎布帛,收拾[斗@(豆*斗)]缀以为法衣,欲令节俭少欲省事,一衲之外更无余物。今时禅众多作衲衫,而非法服。裁剪缯彩,刺缀花纹,号山水衲。价直数千,更乃各斗新奇,全乖节俭。(中略)有识之流,幸宜极诫。”

  【删提岚】 (界名)在久远过去之世界名。其时轮王名无诤念,王有千子。大臣宝海梵志之一子出家成佛。谓为宝藏。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使供养礼拜宝藏佛,已先得成佛之记,次王及千子皆得成佛之记。宝海梵志为今之释迦如来,无诤念王为弥陀如来,千子为观音菩萨势至菩萨阿閦如来等。见悲华经二,法华文句记二。梵Śaṇḍilya。

  【山外宗】 (流派)支那天台山,绍四明之流,称为山家宗,晤恩之流义,称为山外宗。详见“晤恩”条。

  【山王】 (杂语)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

  【山形柱杖】 (物名)不加修饰之木杖也。

  【山羊角碎金刚】 (杂语)智度论三十一曰:“不知破金刚因缘,故以为牢因,若知着龟背上以山羊角打破,则知不牢固。”

  【闪电光】 (譬喻)以喻势之神速与事之猛烈。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摄得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闪多】 (术语)Preta之误。梵语。华言鬼。立世论云:鬼道名闪多,为阎摩罗王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名闪多。

  【睒经】 (经名)菩萨睒子经之略名。

  【睒弥】 (植物)又作苫弭,贳弥。译曰苟杞。最胜王经七曰:“苟杞根(苫弥)。”陀罗尼集经十曰:“贳弥木,此云苟杞。”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睒弥叶,其叶苦也。”梵Śami。

  【睒摩】 (菩萨)新作商莫迦Śamaka,菩萨名。昔有长者,夫妻两目并丧,入山求道。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愍其意,生于长者家,名睒摩。至孝仁慈,年过十岁,与父母共入山奉事。着鹿皮之衣,提瓶汲水,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引弓射睒。盲父母仰天曰:睒至孝,天知之,则睒当更生。于是释梵四天,来下睒前,灌神药于口,拔箭更活。父母惊喜,两目皆开。见睒子经。西域记二曰:“化鬼子母,北行五十四里,是商莫迦菩萨(旧曰睒摩菩萨讹也),恭敬鞠养,侍盲父母,于是采果。遇王游猎,毒矢误中。至诚感灵,天帝传药。德动明圣,寻即复苏。”名义集一曰:“商莫迦,此云善。”

  【睒摩利】 (异类)鬼神名。译曰英雄德。见金光明文句七。梵Śamitṛ。

  【睒摩菩萨】 (菩萨)详见“睒摩”条。

  【睒末梨】 (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泽也。”

  【睒陀那婆】 (异类)鬼类名。三德指归二曰:“睒陀那婆者,此云施有,是修罗种类。不损有情,名施有也。”

  【睒子经】 (经名)睒子为童子之名。佛说往昔为睒子童子,孝养瞽亲之事。有二译:一失译,附于西晋录,谓为菩萨睒子经。一乞伏秦圣贤译,名为佛说睒子经。出于六度集经。

  【善】 (术语)见“善恶”条。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赡部】 (地名)Jambū,旧称,阎浮,剡浮。树名。印度多有之。瑜伽伦记二十三曰:“西国多有赡部之树,阴厚,比丘多在彼树影中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赡部树名也,旧经中或言剡浮,或作阎浮,讹也。”嘉祥法华义疏八曰:“阎浮者,此云秽。”

  【赡部光像】 (图像)以赡部檀金所造之佛像,给孤独长者作之。安置于大众之上首。有部尼陀那五曰:“若佛世尊自居众首为上座者,便有威肃,众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寄归传四曰:“言赡部光像者,即如律中所出。缘起元为世尊不处众时,众无威肃。致便给园长者请世尊曰:愿作赡部光像,众首置之。大师许作。”

  【赡部金】 (物名)赡部捺陀金之略。

  【赡部捺陀金】 (物名)Jambunadasuvarṇa,赡部,树名,捺陀为江及海之义,谓赡部树下水中所出之金也。旧所谓阎浮檀金是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赡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但赡部树,半临陆地,半临海中。此海水底有金也,而水极深。然金色彻出水上,若转轮王出世。诸夜叉等神取此金将来博易,故人间有之。若着闇中,闇色则灭也。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见“阎浮檀金”条。

  【善不受报】 (术语)竺道生尝着善不受报论。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善伏恶,以受人天之身报,但是增上缘,故实者是善非是受报,是与菩萨本业经下所谓“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果,故善果从善因生,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若凡夫圣人一切善皆名无漏,而言受无漏果者。佛化众生行善背恶故。”相符合。且元晓经疏曰:“一切善受佛果者,生得善作得善皆为正因,受佛果故。一切善名无漏者,顺寂静性,逆诸漏故。(中略)余处说有漏善者,望傍缘说,谓十善等若望佛果即为正因。望人天报但为缘因报因,但是增上缘故。”愚案是论与彼师之涅槃常住论皆为千古之卓见。

  【赡部提】 (术语)Jambudvīpa,见“赡部洲”条。

  【赡部洲】 (界名)此大地之总名。此地中央有赡部树,以树名洲。又赡部树Jambū,下生好金,名为赡部檀金,以此金名洲。旧作剡浮洲,阎浮提洲Jambudvip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为马主,以多出马也,以西为宝主,以多出宝也,以东为人主,以人文最备也。统此四主者名为轮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赡部洲,从树为名,旧言剡浮,或云阎浮,皆一也。”慧琳音义五曰:“赡部洲,此大地之总名也,因金因树立此名。”释迦方志上曰:“右翻此洲云好金地,谓阎浮檀金在洲北海岸中,金光浮出海上,其傍有阎浮树林,其果极大,得神力者方至于彼。又此一洲四主所统。”

  【善财】 (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见通俗编。参照次条。

  【善财采药】 (公案)五灯会元(文殊章)曰:“文殊一日令善财采药曰:不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是药者,文殊云:是药者采将来,善财乃拈一枝草度于文殊,文殊拈起示众云: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治人。”(是禅门例之机语,经论无此事)。

  【善财童子】 (人名)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善财诣文殊师利所发心,从此渐次南行,参五十三知识而证入法界。探玄记十八曰:“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禅寺山门阁上观音菩萨左边安善财童子之像,是取善财历访五十三知识于第二十七番遇观音大士闻法之因缘而为菩萨之胁士者。大法会行道之时,有执火舍前行之小法师二人,是曰定若沙弥,别名善财童子,但依童子之形而名也。止观一曰:“常啼东请,善财南询,乐王烧手,普明刎头。”参照“五十三参”条。梵Sudhana。

  【善处】 (术语)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处。”

  【扇搋】 (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三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择迦Saṇḍhasaṇḍaka,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见“五种不男”条。

  【扇搋半择】 (术语)扇搋半择迦之略。见“扇搋”条。

  【扇搋半择迦】 (术语)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种半择迦之一。半择迦为男根不具之总名。见“扇搋”条。

  【善导】 (人名)唐光明寺善导,称光明寺和尚。闻河西道绰讲净土之观经,发心于念佛一门,悃笃精苦,头燃如拂。续至京师,激发道俗,专使愿求往生。三十余年无别寝处,除洗浴外,曾不脱衣,举目不见女人,一切名利心不起念,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所画净土之变相三百余堵,尝称佛名,口出光明。高宗永隆二年登寺前之柳树,自投而死(或云误传自杀),高宗皇帝于寂后赐寺额云光明。所著有观经疏,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

  【讪底】 (术语)见“扇底迦”条。

  【扇底迦】 (术语)又曰讪底。四种悉地之一。译曰息灾法。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曰:“讪底,此言息灾。”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行仪轨曰:“扇底迦法,息灾也。”见“护摩”条。梵Śāntika。

  【缮都】 (术语)Jantu,又作禅头,禅豆,禅兜。译曰众生。玄应音义曰:“禅头,或云禅豆,禅兜。或云缮都,此译云众生也。”

  【善恶】 (术语)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经下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恶以乖理为义。”唯识论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法为善,于此世他世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若夫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不为顺益,故非是善,无记性也。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不为违损,故非是恶,亦无记性也。论五曰:“能为此世它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违顺,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净影约五乘而判三种之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若依此义,则上通佛菩萨,下极人天,其所修之行,名为善。招三途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别报业,名为恶。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所施者能施者施物之三轮物存于意中,是违于无相空性之理之有相行也,若不存三轮之相,是顺于理之无相行也。因之顺理为善,违理为恶。若依此义则上从佛菩萨下极二乘,其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总为有相行,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法界之真性,为己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自体无如心不缘理,所谓随心之欲而不超轨之境界也,是名为善。若依此义则凡夫二乘无论,即上至三乘,总其缘修之善行,齐为恶也。见大乘义章十二。天台立六种,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果报尽,则还堕于三途,故亦为恶。二二乘之善。二乘能离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故大论谓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当生死涅槃俱为恶也。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是善,然彼身中未断一毫之烦恼(小乘菩萨三大劫中不断惑最后一坐成觉),如贮于毒器之食物,食者乃死,故亦为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忍之烦恼,是善也,然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故涅槃经自白由此以前我等皆为邪见人,邪岂非恶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一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二达此圆理为善,着之为恶,圆之着尚为恶,况复其余?止观二之三曰:“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着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同辅行曰:“唯圆为善,复有二意:一者以顺为善,以背为恶。次以着为恶,以达为善。”又曰:“以着为恶,以达为善,圆着尚恶,况复余耶?”以上诸说中净影第一顺益之义同于唯识论之说,第二顺理与第三体顺相兼,同于璎珞经之说。天台别教之义与净影第二顺理之义同,圆教中之第一义与净影体顺之义及璎珞经之说同。其第二义以达着断善恶之性,为天台独特之发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于是释然也。

  【善恶报应经】 (经名)分别善恶报应经之略名。

  【善恶不二】 (术语)善无善之实性,恶无恶之实性,空性皆平等,故云不二。

  【善恶所起经】 (经名)分别善恶所起经之略名。

  【善恶无记三性】 (名数)一、善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顺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二、恶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违损者。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之恶业是也。三、无记性,非善非恶为中容之法,亦为顺益,亦为违损,不可记别者。此中有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妄惑之势用微弱,虽无违损自他之力,然其体为妄惑,故荫覆圣道者,又与此惑障俱者,谓之有覆无记。末那识等是也。其体非妄惑,又非与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无损益自他者。谓之无覆无记。阿赖耶识及内根外器等是也。出于唯识论五,百法问答抄三。

  【善恶业果位】 (术语)赖耶三位之一。

  【善法】 (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善法骂】 (术语)骂人有二种,汝是下贱生等,以恶法骂之,云恶法骂,汝是大圣人等,假善事毁辱之,云善法骂。见行事钞中三之一。

  【善法堂】 (堂塔)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于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于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为母说法。”

  【善方便经】 (经名)善方便陀罗尼经之略名。

  【善方便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与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本。

  【善根】 (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善根方便所度无极经】 (经名)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之异名。

  【善根魔】 (术语)十魔之一。于所修之善法生贪着之心更不增进者。

  【善恭敬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

  【善鬼神】 (异类)八部众之能护持佛法拥护国土者。无量寿经下曰:“福德尽灭,诸善鬼神各共离之。”

  【善果】 (术语)依善业所招之善妙结果也。本业经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

  【善慧】 (人名)东阳乌伤居士,傅翕,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生二子,云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头陀知往因,结庵松山之双梼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苦行七年,宴坐之间,见释迦金粟定光三佛。翕有神异,梁武帝敬重之。尝创轮藏,令转之者得大利。后世作轮藏者安父子三人之像。陈大建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示寂。大士之心要,全为天台之一心三观。荆溪之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尚以三观四运而为心要,故独自诗曰:独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林何处生?独自作,问吾心中何所著?推捡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累何能缚?(中略)故知一家教门远禀佛经。复与大士宛如符契。”见佛祖统纪二十三,常云傅大士。

  【善慧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无碍解于十方演说一切法之位也。新译仁王经下曰:“得四无碍解。一音演一切,闻者悉欢喜,名为善慧地。”唯识论九曰:“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善慧仙人】 (人名)大藏一览曰:“佛告诸比丘:言然灯如来出兴世时,善慧仙人,岂异人乎,即我身是。”

  【善吉】 (人名)须菩提比丘之译名。见“须菩提”条。

  【善见变化文殊问法经】 (经名)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之略名。

  【善见城】 (界名)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优婆塞戒经一曰:“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中略)是天帝释所都大城。”颂疏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见者称善也。”见喜见城条。

  【善见宫城】 (界名)见“善见城”条。

  【善见宫殿】 (界名)见“善见城”条。

  【善见论】 (书名)善见律毗婆娑之异名。

  【善见律】 (书名)善见律毗婆娑之略名。

  【善见律毗婆娑】 (书名)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小乘律部五论之一。广释四分律者。巴Samantapāsādikā。

  【善见毗婆沙律】 (书名)善见律毗婆沙之异名。

  【善见太子】 (人名)阿阇世太子之别名。涅槃经三十四曰:“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

  【善见天】 (界名)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禅。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又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也。

  【善见药】 (譬喻)譬如有药。名为善见。众生见者,众毒悉除。

  【善见药王】 (饮食)见“善现药王”条。

  【善见尊者】 (菩萨)五十三知识之第十一。

  【善觉长者】 (人名)摩耶夫人之父名。佛本行集经五曰:“时迦毗罗城相去不远,复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释种豪贵长者,名曰善觉。大富多财积诸珍宝。”同七注曰:“摩诃僧祇师云:摩耶夫人父名善觉。”

  【善劫】 (术语)贤劫之异名。智度论释经文之贤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台-台+犮]陀者,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诸净居天欢喜故。名为善劫。”

  【善解一字】 (术语)一字者,指律字而言。戒相种种皆解得律之一字也。涅槃经三曰:“善学戒律,不近破戒,见有所行随顺戒律,心生欢喜,如是能知律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善解一字。”四分律资持记下三之四曰:“一字即律字,以律训法,总合大小开遮重轻,故虽博通,指归一字。”

  【善戒经】 (经名)菩萨善戒经之略名。

  【善敬经】 (经名)善恭敬经之异名。

  【善来】 (杂语)印度比丘,欢迎来人之辞。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梵Susvāgata。

  【善来比丘】 (杂语)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为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四分律三十三曰:“时迦叶即往弟子所告言:汝等知不,我今欲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汝等心所乐者各自随意。(中略)前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尽苦际,即名为受具足戒。”佛本行集经三十四曰:“时憍陈如知彼法行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入佛法,世尊度我以为沙门与具足戒。尔时佛告憍陈如言:善来比丘!入我法中行于梵行,尽苦边故。是时长老憍陈如身便出家成具足戒。”

  【善来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见十种得戒缘条。

  【善来者】 (杂语)师称其弟子曰善来者。大疏八曰:“如实善来者,汝今得同彼。”

  【善乐长者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善乐长者说清净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

  【善利】 (术语)利益之善妙者。谓菩提之利益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安稳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闻此经者,亦得善利。”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

  【善苗】 (术语)犹言善根。植善之苗,则得福之实。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见“七佛药师”条。

  【善名称如来】 (佛名)善名称吉祥王如来之略。七佛药师之一。

  【缮摩末剌諵】 (杂语)Janmamaraṇa,译曰生死。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缮摩此云生,末刺諵此云死。”

  【善男信女】 (杂名)金刚经六译疏记,善男信女有二义:一以人称,是四众人也。一以法喻,以罗汉性刚直,能自善不能化人,表为善男子。菩萨性柔和慈悲,能自化化人,种佛善根,绍隆佛种,表为善女人。今谓事佛者曰善男信女。

  【善男子】 (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

  【善女人】 (杂语)见“善男子”条。

  【善女人传】 (书名)清彭际清述。二卷,自晋以来。正传一百三十八人。附见九人。其自言曰:“予既集居士传。已而为二女子授诸大乘经。因续采古今诸善女人得入法流者凡百三十许人,合为传,授二女子,俾传而习之。”

  【善巧】 (术语)善良巧妙之方便也。佛地论七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文句二曰:“显善权曲折,明观行精微。”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若唐三藏翻为善巧。”

  【善巧安心】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三。以种种善巧之方术安住我心也。

  【善巧方便经】 (经名)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之略名。

  【善巧工艺门】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北方金刚业菩萨之三摩地也。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善巧工艺门而生金刚牙。”

  【善亲友】 (术语)称闻佛法信受者曰善亲友。观无量寿经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善趣】 (术语)六道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恶趣,而人、天为二善趣。又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修罗、人、天为三善趣。无量寿经下曰:“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善权】 (术语)善巧之权谋。犹言方便。自誓三昧经曰:“善权随时,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华玄义二曰:“夫经论异说,悉是如来善权方便。”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若唐三藏翻为善巧。”

  【善人】 (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善人禅】 (术语)九种大禅之一。有大善根者所修之禅也。

  【善神】 (术语)八部众中护持正法者之总名。

  【善生】 (人名)梵音Sujāta,王舍城长者之子。又云尸加罗越Sīgālo,佛对之说六方礼之法。见善生经。

  【善生经】 (经名)善生童子,顺婆罗门之法,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佛见之而说佛法之六方礼,父母为东方,应以五事敬顺。师长为南方,应以五事敬奉。妻妇为西方,应以五事敬待。亲族为北方,应以五事观敬。僮仆为下方,应以五事敬授。以沙门婆罗门为上方,应以五事供奉。礼敬如是诸方,则死得生天。此经有数本:一后汉安世高译,名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一西晋支法度译,名佛说善生子经。一题善生经在中阿含第三十三。一亦题善生经,在长阿含第十一。一说于优婆塞一集会品。

  【善施】 (人名)梵语苏达多。译曰善施。善施与人之义。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善施。旧曰须达,讹也。”Sudatta。

  【善施太子】 (本生)旧称须大拏太子,须提梨拏太子。新称苏达拏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大拏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象与婆罗门之罪放国,携妻与一男一女,入檀特山住。时有贫老梵志名鸠留孙来乞二子,善施太子喜而与之。”

  【善施长者】 (人名)即须达长者也。见“须达”条。

  【善时分天】 (界名)六欲天之第二须夜摩天,秦译妙善天,唐译善时分天。见可洪音义一。

  【善逝】 (术语)梵名须伽陀Sugata,译曰善逝,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界之义,善逝者,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以此二名显来往自在之德。智度论二曰:“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言善逝者,此从德义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来好去,故名善逝。”菩萨持地经一曰:“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第一为涅槃)。

  【善世】 (职位)见“僧录司”条。

  【善士女】 (术语)梵语优婆夷。一译善士女,归三宝持五戒之在家信女也。

  【善事太子】 (本生)贤愚经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曰:“昔宝镜王有二王子,兄云善事,弟云恶事。二人共入海求宝,弟窃刺兄眼,使为盲人,夺其财而还,后兄还国,眼目已愈,父王闻之大怒,欲罪弟,兄请免其罪。善事太子今释迦如来是也。恶事太子提婆达多是也。”

  【善世院】 (职位)见“僧录司”条。

  【善逝子】 (菩萨)大日如来之称。大日经七曰:“随善逝子,所修习。”

  【善思童子经】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扇陀】 (人名)淫女名。使一角仙人堕落者。见“一角仙人”条。

  【善无畏】 (人名)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诃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亦义翻也。十三嗣位,昆弟嫉之而构乱,因让位于兄,出家至南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又诣那兰陀寺,遇龙树弟子达磨掬多(即龙智三藏),受瑜伽三密之教,掬多劝无畏行化支那,唐玄宗开元四年至长安。出求闻持法,大日经等之秘经及现图曼陀罗。二十年求还西域。优诏不许。二十三年十月七日化,寿九十九。赠鸿胪卿。见宋僧传二。

  【善贤】 (人名)比丘名,梵语须跋陀罗Subhadra,又云苏跋陀罗,一百二十岁之老梵志也。来拘尸那城,临佛入灭,出家得道,是最后之弟子也。见“苏跋陀罗”条。

  【善现】 (人名)须菩提之译名。见“须菩提”条。

  【善现比丘】 (人名)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知识之一。住救度国。见探玄记十九。

  【善现行】 (术语)十行之一。见“十行”条。

  【善现天】 (界名)五净居天之第三。在色界四禅。善妙之果报显现,故名善现。

  【善现药王】 (饮食)妙药之名。晋华严经三十七曰:“譬如雪山有大药王名曰善现,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闻香者鼻得清净,若尝味者舌得清净,若有触者身得清净。若取彼地土,悉能除灭无量众病,安稳快乐。”往生要集上末曰:“善见药王灭一切病。”

  【善相婆罗门】 (人名)相悉达太子之人名。即阿私仙也。

  【善心】 (术语)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善星】 (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禅比丘。涅槃经三十三曰:“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中略)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堕阿鼻地狱。(中略)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厕下之人,地狱劫住。”楞严经八曰:“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法华玄赞一曰:“又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耶,三罗睺。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萨在家之子。”

  【善性】 (术语)三性之一。事物性质之善者。有四类:一胜义善,涅槃之体性毕竟安稳者,胜义为涅槃之异名。二自性善,惭愧及无贪无瞋无痴之五法,身性是善者。三相应善,心心所中与彼自性善相应而起,方成善性者。四等起善,自语二业及不相应法由彼自性善相应善引起而为善性者。俱舍论十三曰:“由四种因,成善性等:一由胜义,二由自性,三由相应,四由等起。”

  【善宿】 (术语)梵语布萨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译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智度论十三曰:“布萨,秦言善宿。”新译曰长养。见“布萨”条。

  【善宿男】 (术语)受持八戒之优婆塞也。新云近住男。又名长养男。凡布萨(旧曰善宿,新曰长养),有在家出家之二法,出家之布萨,每半月之说戒是也,在家之布萨法,受持八戒是也。智度论十三曰:“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秦言善宿。”俱舍论十四曰:“言近住者谓此律仪近阿罗汉住,以随学彼故。有说,此近尽寿戒住,如是律仪或名长养,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多故。”

  【善宿女】 (术语)受持八戒之优婆夷也。详见“善宿男”项。

  【善业】 (术语)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业也。

  【善夜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栴檀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佛为说经及咒,善夜者此经功德离恶梦险难等不祥之义也。

  【善因】 (术语)为善根招善果之因者。本业经下曰:“善果从善因生。”

  【善友】 (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ā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

  【善缘】 (术语)善法为佛道之缘者。

  【善月】 (术语)谓正五九之三长斋月。以此三月可特修善故也。敕修清规曰:“正五九为善月。”

  【善哉】 (杂语)梵语娑度Sādhu,义译曰善哉。称赞之辞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同譬喻品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智度论曰:“欢喜赞言,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胜鬘宝窟中本曰:“善是好别称,哉是助语之辞。”法华玄赞四曰:“法尔随喜,皆云善哉。”寄归传三曰:“娑度,义曰善哉。”

  【讪者】 (流派)十外道之一。饰宗记七本曰:“讪若,梵云珊阇耶,此云圆胜。此外道自云,我寂圆胜。”梵Sañjaya。

  【善知识】 (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

  【善知识魔】 (术语)十魔之一。于自己所得之法,生执着悭吝之念,不能开导人者。

  【善知识十德】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毗目仙人举十喻叹其功德:一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二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三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四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六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七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八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九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之门故。十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得满足大悲之水故。见唐华严经六十四。

  【善住秘密经】 (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又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前者不空译,三卷,后者善无畏译,三卷。同本异译也。

  【善住天子】 (人名)忉利天诸天子中之一人,自知却后七日命终,命终后七返阎浮提受畜生之身,后堕地狱,大怖,请救于帝释,帝释至祇园精舍,求其法于佛。佛为说佛顶尊胜陀罗尼,令善住天子诵之,以延寿转难。见尊胜陀罗尼经。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经名)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之略名。

  【善资寮】 (杂名)禅林之称。住副寺已下知事退休人之寮舍也。

  【商迦】 (物名)Śaṅkha,译曰白螺。见不空羂索陀罗尼经。

  【商羯罗】 (物名)外道祭祀所用之骨锁也。又作赏迦罗Śaṅkara。译曰锁。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此云骨锁。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间化导,二十四相,自在归天。事者倾恋,遂立其像,像其苦行,悴疲饥羸,骨节相连,形相如锁故,标此像名骨锁天。”

  【商羯罗阿阇利】 (人名)Saṅkaraācārya,有名之印度教复兴者。纪元约七百八十九年顷,生于南印度之摩腊盘。嗣甘把里腊Kumārila之迹,盛一层婆罗门哲学之学风,于几多之古哲学书下注释,以自己之意见,主张为印度哲学之正教。自历游四方或派遣其弟子于全印度,渐次张教线于民间,以屈伏佛教为目的,遂至驱逐之。三十二岁时,死于雪山中,彼于印度四方创设四个大修道院,死后由其高弟统治,其学风以彼短生涯中之伟业为源泉,永支配印度之思想界。

  【商羯罗金刚】 (天名)金刚力士名。译曰锁。大日经疏五曰:“金刚商羯罗,译云金刚锁。”千手经曰:“力士赏迦罗。”

  【商羯罗塞缚弥】 (菩萨)译曰骨锁主,菩萨名。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者,此云骨锁。塞缚弥者,此云主。”见商羯罗主菩萨项。

  【商羯罗天】 (天名)大自在天之异名。译曰锁。大日经疏三曰:“商羯罗是摩醯首罗别名。”见商羯罗项。

  【商羯罗主菩萨】 (人名)Śaṅkarasvamin,梵名商羯罗塞缚弥,译曰骨锁主。骨锁主为大自在天之异名,此菩萨之父母以此天为主,祈祷生子故名曰骨锁主,因明入正理论之作者也。

  【商量】 (杂语)商贾量度物事也。祖庭事苑一曰:“商量如商贾之量度,使不失中平,以各得其意。”又学人参禅辨道而问答也。

  【商莫迦】 (菩萨)旧作睒摩,菩萨名。见“睒摩”条。

  【商那】 (植物)Śā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设诺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为衣。阿毗昙经下曰:“奢那衣者。奢那树似麻,取皮以为衣。”付法藏传二曰:“商那衣。”西域记一曰:“设诺迦艸衣。”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迦衣。”

  【商那和修】 (人名)新作奢搦迦,商诺迦缚娑。阿罗汉名,付法藏之第三祖也。见“商诺迦缚娑”条。

  【商诺迦缚娑】 (人名)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为衣,于解安居日持施众僧。以此福力,于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以最后身从胎俱出。身既渐长,衣亦随广。及阿难度之出家,其衣变为法服。及受具戒,更变为九条僧伽胝。将证寂灭,至边际定,发智愿力,留此袈裟,尽释迦遗法。法尽之后,方乃变坏云。付法藏传二曰:“商那和修,由愿力故,处母胎着商那衣。”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为奢搦迦。”开宗记一本曰:“旧云商那和修,此曰胎衣。此从义言,未详所以。新曰商诺伽缚娑,此是草名。”

  【商佉】 (动物)Śaṅkha,又作饷佉、伤佉、胜佉、儴佉、[目*襄]佉、霜佉、胜伽、商企罗、偿起罗。译曰蠃贝。玄应音义二曰:“儴佉,儴尔羊反。又霜伤二音,梵言饷佉,或言霜佉,此译云贝也。亦云珂,异名也。”同二十一曰:“商佉,旧言霜佉,或言伤佉,又作饷佉,又作儴佉,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云贝。”同十八曰:“伤佉,经中或作蠰佉。正言胜佉,此译云贝。”慧琳音义十三曰:“商佉,唐云蠃贝。”

  【商佉印】 (印相)标商佉之印契也。

  【商主天子所问经】 (经名)一卷,随阇那崛多译。佛在灵山,商主天子,请文殊说法,文殊为说一百十九智。

  【上辈】 (术语)三辈之一。与上品同。

  【上辈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上草】 (譬喻)三草二木之一。

  【上嚫】 (杂语)奉上嚫财也。言下嚫者其意同。见象器笺二十。

  【上乘】 (术语)又云上衍。大乘之异名。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

  【上乘禅】 (术语)传灯录曰:“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吾法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本自具足,此心即佛,依次而修者,是上乘禅。按佛教本分大小二乘。以大乘为上乘,小乘为下乘。自禅宗兴起,自谓超乎二乘之上,别立上乘禅之名焉。”

  【上乘密宗】 (流派)上乘之名,通于诸大乘,为显秘密宗之上乘,而云上乘密宗。

  【上乘瑜伽】 (术语)瑜伽译言相应,与所观实相相应之义也。虽总通于显密之观法,而别以名真言两部之大法,两部之中特以名胎藏界者为多。严郢之不空三藏碑曰:“瑜伽上乘真语密契。”又曰:“瑜伽最上乘。”

  【尚阇梨】 (本生)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迦牟尼佛原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常修第四禅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有鸟见如此,谓之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顶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复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禅至鸟子飞去,乃起。此谓之禅波罗蜜之满相。观音玄义下曰:“尚阇梨是禅满相。”

  【上烦恼】 (术语)称十大惑之根本烦恼强盛者云上烦恼。或名现起之烦恼云上烦恼。胜鬘宝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烦恼粗阴名上。”又“沾于诸佛上法故名为上也。”大日经疏十一曰:“一切难伏者亦可伏之,谓上烦恼及随也。”起信论曰:“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

  【上方】 (术语)上方者,原为称山寺之佛寺。今呼住持之人为上方,因其所居在寺之最高深处也。

  【上纲】 (职位)谓僧职三纲中之上座也。说见“三纲”条。

  【上根】 (术语)言眼等诸根之上利者。涅槃经十四曰:“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等,于此拘尸那城转大法轮。”止观一之一曰:“为上根性说圆满修多罗,二乘如聋如哑。”

  【上供】 (杂语)供物于佛前祖前而奠之。曰上供。见象器笺十四。

  【上行菩萨】 (菩萨)法华地涌菩萨四上首之第一。

  【上行先生】 (杂名)梁书庾诜传曰:“诜晚年诵法华经每日一遍。后夜中,忽见一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中大通四年,因昼寝,忽惊觉曰:愿公复来,不可久住。颜色不变,言终而卒。时年七十八,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陀净域矣。”

  【上慧下能】 (术语)分六祖慧能二字也。六祖坛经曰:“有二僧造谒,谓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慧下能。”

  【上祭】 (仪式)供物上坛曰上祭。言下祭者其意同也。见象器笺十四。

  【上间】 (杂语)禅林之用语,凡人向堂,己身之右为上间,法堂方丈(南向)则东,僧堂(东向)则北,库司(西向)则南,是曰上间。见象器笺二。

  【上肩】 (杂语)禅林之用语。谓居己位之上者云上肩。见象器笺五。

  【上肩顺转】 (仪式)顺左肩而转也。所谓右绕是,右绕之右,约于佛,左肩之左,约于行者。秦汉以前,以左为上故左肩云上肩。见象器笺十。

  【上界天】 (界名)五类诸天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诸天也。见秘藏记末。

  【上腊】 (术语)腊字正书为腊字。原出于僧腊戒腊。出家受戒,竟一夏(夏期三月之安居)为一腊,竟二夏为二腊,因而数僧之年。谓生年曰世寿,谓出家受具后之年曰法腊。又僧中之席次,依此腊数而定高下,谓之腊次。僧史略曰:“所言腊首,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从四月十六日始,至七月十五日终,谓之夏安居,又云雨安居,旧律也,新律从五月始),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其腊耳。”

  【上流】 (术语)上流般涅槃之略。

  【上流般】 (术语)上流般涅槃之略。

  【上流般涅槃】 (术语)五种不还之一。见“不还果”条。

  【上慢】 (术语)七慢中之一,增上慢也。见“慢”条。

  【上茅城】 (地名)摩竭陀国之古都。西域记九曰:“矩奢揭罗补罗城Kuśāgārap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宫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为外郭,西通峡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城余趾周三十四里,羯尼迦编诸径蹊,花含珠馥,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

  【上品莲台】 (术语)往生极乐之三辈中,上辈生者之化生为七宝池中七宝之大莲华。

  【上品上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一。

  【上品下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三。

  【上品中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二。

  【上求本来】 (杂语)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同。本来为众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

  【上求菩提】 (术语)对于下化众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众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是为菩提心,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止观一上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发菩提心。”

  【上趣】 (术语)指色界或无色界而言。归敬仪上曰:“无识不徒生于上趣。”

  【上人】 (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诗。能改斋漫录曰:“唐人多以僧为上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诃般若经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十诵律曰:“人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释氏要览上曰:“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维摩经问疾品曰:“文殊师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思益经二曰:“我等今来见佛并网明上人。”

  【上上禅】 (术语)三种禅之一。见“禅”条。

  【上上人】 (术语)念佛者之称。

  【上生经瑞应钞】 (书名)二卷,唐憬兴撰。

  【上生经瑞应科文】 (书名)一卷,宋守千集。

  【上士】 (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释氏要览上曰:“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上手】 (杂语)谓上方也。见象器笺二。

  【上堂】 (仪式)上堂有二种:一、上法堂,为演法而上法堂也,此有旦望上堂、五参上堂、九参上堂、谢秉拂上堂、谢都寺上堂、出队上堂、出乡上堂等。二、上僧堂,为吃粥饭而上僧堂也。见象器笺二。

  【上堂牌】 (物名)报上堂时日之揭示也。敕修清规上堂曰:“凡朔望侍者分附客头行者必挂上堂牌以报众。”

  【上味】 (术语)味之最佳者也。楞严经曰:酥酷醍醐,名为上味。

  【上下八谛】 (名数)色界无色界之四谛与欲界之四谛也。

  【上衍】 (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之衍。乘之义也。今成梵汉双举之语,谓为上衍,即上乘之义也。净土论注上曰:“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上衣】 (衣服)又云大衣。二十五条之郁多罗僧衣也。法华文句十四曰:“言上衣者即大衣也。”

  【上元烧灯】 (行事)太阴历正月十五日之放灯也。见“放灯”条。

  【上着衣】 (衣服)三衣中之中衣,郁多罗僧也。

  【上转】 (术语)本觉为化他而下向曰下转,始觉为自利而上进曰上转。又背本觉之本而转转于五道云下转,向始觉之本而转转云上转。见“下转”条。

  【上足】 (术语)高弟也。佛本行集经九曰:“彼众中有一上足弟子名云。”传灯录六祖章曰:“师上足令韬。”

  【上座】 (术语)行事钞下三之二曰:“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门国王所尊敬,是耆旧长老。”同资持记曰:“母论四名局据夏限,若如五分,取上无人,随时受称,则通大小。今时禅众无论老少例称上座,不知孰为下座乎?”

  【上座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

  【上座十法】 (名数)十诵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处,言住处者,婆娑论云:道及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胜,能使身心安住不动,故名上座之住处。二、无畏,三、无烦恼,四、多闻,五、辩言具足,六、义趣明了,七、闻者信受,八、善能安庠入他家,九、能为白衣说法令他舍恶从善,十、自具四谛法乐无有所乏。”

  【烧斗香】 (杂名)清嘉录八曰:“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诗云:心字烧残寸寸灰。灵香上请月轮开。斗量毕竟人间少,桂粟新收万斛来。”

  【烧灸地狱】 (界名)见“地狱”条附录。

  【烧香】 (仪式)五种供养及六种供养之一。世谛所释,则为拂邪气,请神灵。第一义谛所释,则为使所修之功德,周遍一切处。陔余丛考三十三曰:“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于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敕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三国志孙策谓张津着绛帕头烧香读道书。又江表传,道士于吉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则汉末道家已用之。又按汉武故事,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则烧香之始于佛家可知。”大日经疏八曰:“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见“香”条。按行法中有五处之烧香。第一初入道场,见法会圣众,五体投地,礼拜恭敬,此时应先烧香。第二为引入己身,行者先于身上观月轮,于月轮中现本尊身,为供此所现之佛身而烧香。第三为供道场所布列之诸尊而烧香。第四正念诵时,现对本尊为此法,故为供彼尊而烧香。第五观念了后,为奉送本尊而烧香。

  【烧香侍者】 (职位)禅家掌烧香行礼兼记录法语之僧。

  【烧指】 (杂语)佛教苦行之事,自烧其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诚也。北史曰:并令烧指吞炭,出家为尼。韩愈文曰:焚顶烧指,百十为群。

  【少财鬼】 (异类)饿鬼少得食物者。见“饿鬼”条。

  【少光天】 (界名)色界二禅天中第一天之名。

  【少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禅第一天之名。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三禅天之中,此天最少,故名少净。见颂疏世间品一。

  【少康】 (人名)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七岁出家。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于市井。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时人号为后善导。见宋僧传二十五,佛祖统纪二十六,乐邦文类三。

  【少林寺】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为天竺佛陀禅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三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续高僧传十六(佛陀传)曰:“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县西少室北麓,后魏时建,梁时达磨居此面壁九年。”

  【少林武艺】 (杂语)白醉璅言曰:“少林寺当黄巾之乱,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公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众笑其妄,僧运三尺棍,径入黄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僧归,以其法授众僧而隐,乃紧那罗佛显化也。由此少林以武勇闻,唐初王世充之败,僧与有功,而不愿官爵。太宗遥授以将军之号。”樵书九曰:“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伏牛,伏牛亦学于少林者,其次为五台,五台之传,本于杨氏女,所传杨家枪者是也。”清一统志曰:“或云天竺迦佛陀禅师隋时至中国,隋帝于嵩山为起少林寺(或云:少林寺,后魏太和年建,隋文帝改为陟岵,唐复名少林,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后其徒昙宗等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者十三人。僧徒常习武事,故技击有少林派。”田雯游少林寺记曰:“六祖手植柏,柯叶贞萋,蔽亏曦景。左右碑以百数,汉以前者率漫漶不可读,自晋迄唐,完毁半焉。一碑刊唐太宗为秦王时讨王世充,赐寺僧御札。盖当时僧之立武功者十三人,惟昙宗授大将军,其余不欲官,赐紫罗袈裟各一袭,此可补唐书之阙矣。”案学佛者,当专修佛道不应兼习武艺。

  【少善根】 (术语)少分之善根。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少室】 (地名)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见“少林寺”条。

  【少室六门集】 (书名)第一门心经颂,第二门破相论,第三门二种入,第四门安心法门,第五门悟性论,第六门血脉论,各有一卷。禅门诸师以之为达磨之新撰而传于世者。颇可疑也。

  【少欲知足】 (杂语)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法华经劝发品曰:“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涅槃经曰:“狮子吼菩萨问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绍隆】 (杂语)续法而使益盛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绍隆三宝。”注曰:“肇曰:绍佛种则三宝隆。”

  【赊多】 (术语)梵语。华言寂灭。净名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见翻译名义集。

  【奢利富多罗】 (人名)一作奢利补怛罗Śāriputra,见“舍利弗”条。

  【奢利耶】 (地名)婆罗门聚落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奢利耶,婆罗门聚落名也。世尊于此邑中乞食不得而空钵还。”梵Śāliya。

  【奢罗密帝】 (天名)神王名。译曰独处快鬼。见金光明文句七。

  【奢弥】 (植物)Śami,又作赊弥,奢弭。木名。译曰枸杞,合部金光明经六曰:“奢弥(枸杞)草。”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上曰:“赊弥木,此云枸杞。”

  【奢摩他】 (术语)Ś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沈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奢搦迦】 (物名)旧云商那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那和修Sānavāsa,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为布。旧云商那和修者讹。”

  【奢萨怛罗】 (术语)Śāstra,又作舍萨怛罗,设娑怛罗。译曰论。义林章一本曰:“梵云奢萨怛罗,此翻为论。总周一部立以论名。”瑜伽论一上曰:“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奢耶尼】 (饮食)Bhojaniya,食名。见半者蒲膳尼条。

  【蛇】 (动物)梵语曰萨跛Sarpa,见梵语杂名。

  【舌不烂】 (故事)鸠摩罗什卒于长安。姚兴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惟舌不烂。见晋书。

  【舌根】 (术语)六根之一。舌为知味发言之根本,故云舌根。义林章三本曰:“舌者,能尝能咒,能除饥渴义,梵云时乞缚。此云能尝,除饥渴故,(中略)翻为舌者义相当故。”梵语杂名曰:“舌尔贺缚。”

  【蛇行】 (譬喻)佛告诸比丘有蛇行法,何等为蛇行法?谓杀生手常血腥,乃至行十不善等。彼尔时身蛇行,口蛇行,意蛇行。如是身口意蛇行已,向地狱或畜生之一趣。蛇行众生,谓蛇鼠猫狸等腹行众生,是名蛇行法。见杂阿含经三十七。

  【舌舌】 (术语)讽诵经偈,欲其句调之速,而省略文字音声也。如南无阿弥陀佛诵为南无佛是。

  【蛇神】 (天名)延命地藏经所说十五神之一。

  【蛇绳麻喻】 (譬喻)说明唯识,说明三性所引之譬喻。谓见绳以为蛇,既觉为绳,悟绳之实性为麻也。参照三性条。

  【舌识】 (术语)六识之一。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

  【蛇卫旃檀】 (植物)见牛头旃檀条。【蛇卫旃檀】(物名)Uragasāra-candana,蛇所住之旃檀树也。

  【舌相】 (术语)佛舌有广长之相也。三十二相之一。是表不妄语也。见“广长轮相”条。

  【蛇知蛇足】 (譬喻)智度论十曰:“如偈说,智人能敬智,智论则智喜,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蛇足】 (譬喻)譬情有理无之妄见也。万善同归集五曰:“起龟毛兔角之心,作蛇足盐香之见。”

  【舍】 (术语)Sa,又作没,奢。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为一切法本性寂之义,信勤念定慧之声也。由Śānta(寂)及Sraddhā(信)释之。大日经曰:“舍字门一切法本性寂故。”文殊问经曰:“称舍字时,是出信勤念定慧声。”又善心所之一。内心平等而无执着,名为舍。简别于受蕴中之舍受,名为行舍,行蕴所摄故也。俱舍论四曰:“心平等性,无警觉性,说名为舍。”大乘义章二曰:“内心平等,名之为舍。”同十二曰:“亡怀称舍,心无存着故曰亡怀。”

  【舍德处】 (术语)四德处之一。

  【舍帝】 (杂语)又作舍搪。八中洲之。译曰谄。俱舍光记十一曰:“舍帝,此云谄。”瑜伽伦记一下曰:“舍搪,此云舍谄。”梵Śāṭhya者,诳也。

  【舍多毗沙】 (杂名)星名。译言危宿。见宝生陀罗尼经四。梵Śātabhiṣa。

  【舍多寿行】 (术语)阿罗汉二寿行之一。见“二寿行”条。

  【舍多提婆魔[少/(兔-、)]舍諵】 (术语)Śāstā devamanuṣyānām,佛十号之一。译曰天人师。智度论二曰:“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少/(兔-、)]舍諵,言人。名天人教师。”

  【舍堕】 (术语)梵云尼萨耆波逸提。八聚藏之一。见“篇聚”条。梵音Naiḥsargikaprāyaśoittika。

  【舍筏】 (譬喻)正法譬之筏,教佛筏之应舍,言正法尚应舍,况非法乎。释门归敬仪中曰:“经有舍筏之喻。”见“筏喻”条。

  【舍家弃欲】 (术语)出家沙门之行法也。即离妻子眷属之爱着五欲之色味,而出家发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舍觉支】 (术语)七觉支之一。

  【舍戒】 (术语)舍离戒也。舍所得之戒有五缘。

  【舍滥留纯识】 (术语)五重唯识之一。见“唯识观”条。

  【舍勒】 (术语)又云舍吒迦。又云涅槃僧。译作内衣,裙。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译云衣,或言内衣也。”所量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内衣,即舍勒也。”资持记中二之三曰:“舍勒,梵语。旧记云:短裙之类。鼻奈耶云:泥洹僧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舍离沙】 (植物)树名。见“尸利沙”条。

  【舍黎娑担摩经】 (经名)具名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能见了,名之为见法见佛。舍利弗以问慈氏菩萨,菩萨细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舍黎娑担摩,译曰稻[廿/干]。别有稻[廿/干]经。同本也。Śālistambha。

  【舍利】 (动物)Śā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见“舍利弗”条。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Śarīra。

  【舍利八斛四斗】 (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坛,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为庄严。其七宝坛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毗奈耶杂事三十九曰:“如来舍利总有一石六斗,分为八分,七分在赡部洲。其第四分阿罗摩处所得之者,在龙宫供养。”传灯录一曰:“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光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释门正统三曰:“按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乃有舍利八斛四斗。”

  【舍利报恩讲】 (行事)即舍利会。

  【舍利代用品】 (杂语)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为舍利。又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马脑玻璃众宝等造作舍利。(中略)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作舍利。”

  【舍利弗】 (人名)Śārip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为鸟名。译曰秋露,鹙鹭,鸲鹆,鹆,鹙,百舌鸟。或言母之眼似彼鸟,或言母之才辩犹如鹙鹭,故以为名。法华玄赞一曰:“梵云舍利弗呾罗。言舍利弗者,讹也。舍利云鹙,即百舌鸟,亦曰春。弗呾罗,言子。以母才辩喻如鹙鸟,此是彼子,以母显之,故云鹙子。复名优婆提舍,以能论议故,兼得彼名。”嘉祥法华义疏一曰:“从母立名,母以眼似舍利鸟眼,故名母名舍利,其母于众女人中聪明第一,以世人贵重其母,故呼为舍利子。古经名鹙鹭子,鹙鹭子犹取鸟名也。或言舍利鸟似鹙鹭也。父名提舍。逐父为名,故名优婆提舍。优婆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利子,梵言奢利富多罗,或言舍利弗多罗,此梵音转耳。舍利母名,眼之青睛名舍利,又母眼似鹆眼,因以名焉。经中或言鹙鹭子者,一义也。”大明度经曰:“秋露子。”出三藏记一曰:“旧经舍利子亦秋露子,新经舍利弗。”俱舍宝疏一曰:“舍利,此云百舌鸟。子,是唐言也。”二舍利。译曰身,又译珠,以母之身形好妙,故名为身,又母之聪明在眼珠,故名为珠。法华文句一曰:“舍利弗,具存应言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又翻舍利为珠。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然舍利译为身者,与设利罗讹言之舍利混同,是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奢唎补怛罗,此云鹙鹭子。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中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也。”玄应音义四曰:“奢利富多罗,此译云鸲鹆子,从母为名也。母眼似鹆,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舍黎,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谬。或言优婆提舍者,从父名子也。”舍利弗者,与目连皆为佛弟子中最重用之一人。其出家之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于途上见马胜比丘安序而走,比丘说“因缘所生法”之偈,遂出家。

  【舍利弗阿毗昙论】 (书名)三十卷,姚秦昙摩崛多译。舍利弗所立之对法藏也。【舍利弗阿毗昙论】(书名)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共译,三十卷。有三十品论种种之法相。

  【舍利弗本地】 (本生)法华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舍利弗瞋恚气分】 (杂语)智度论二谓“如舍利弗有瞋恚余习,佛由禅定起经行,罗睺罗从佛,佛问罗睺罗:何故羸瘦?罗睺罗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苏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当自知。佛问罗睺罗众中谁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誓言:从今日不复受人请。是时波斯匿王与长者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告舍利弗,佛不以无事受人请,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净?舍利弗言:我大师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今不得受人请。于是波斯匿王等至佛所,白佛言:佛不常受人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云何心得大信,愿佛敕舍利弗还受人请。佛言:此人心坚,不可移转。佛尔时引本生因缘。昔有一国王,为毒蛇所啮,王时欲死,呼诸良医令治蛇毒。时诸医多言还令蛇[口*数],毒气乃尽。是时诸医各说咒术。啮王之蛇,即来王所。诸医积薪燃火,敕蛇还[口*数]汝毒,若不然,当入此火。毒蛇思惟,我既吐毒,云何还[口*数]?宁此剧死。思惟定心,即时入火。尔时毒蛇,舍利弗是,世世心坚不可动。”

  【舍利弗度二弟子说法颠倒】 (传说)涅盘经二十六说佛言我昔住波罗捺国,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持所受戒故。我尔时唤舍利弗呵责之:汝不善教,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性各异,一主浣衣,一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说法,二人闻已,得阿罗汉果。

  【舍利弗多罗】 (人名)奢利弗怛罗Śāriputra,见“舍利弗”条。

  【舍利弗风热】 (传说)舍利弗为阿罗汉之圣者,尚不舍有漏之依身,故不能免风等之热病。光明文句曰:“虽入有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风热,毕陵伽眼病。”

  【舍利弗过去退大乘向小道】 (传说)见“乞眼婆罗门”条。

  【舍利弗悔过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菩萨藏经同本,文甚简略。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经名)一卷,后汉唐孟详译。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之请佛召见之。出增一阿含经马王品。

  【舍利弗目连捔现神力】 (传说)智慧第一之舍利弗余德胜于神力第一之目连。见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智度论四十五,经律异相十四。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舍利弗目连二人告佛请入灭,佛为之说往昔因缘。上足二人告佛而入灭者,乃三世诸佛之通规也。增一阿含经十八曰:“舍利弗言: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萨婆多论七曰:“舍利弗目连以不忍见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其先泥洹故,七万阿罗汉同时泥洹。”

  【舍利弗毗昙】 (书名)舍利弗阿毗昙论之略名。

  【舍利弗授记】 (传说)舍利弗为声闻中第一智者,于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譬喻品。

  【舍利弗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

  【舍利弗问经】 (经名)一卷,失译。问戒律之事。

  【舍利会】 (行事)又曰舍利讲,舍利报恩讲。供养佛舍利之法会也。

  【舍利讲】 (行事)见“舍利会”条。

  【舍利女】 (人名)Sārī,舍利弗比丘之母也。

  【舍利塔】 (堂塔)藏佛舍利者。若无舍利,则称之为支提。单为表灵场古迹而立。【舍利塔】(堂塔)Śarīra-stūpa,安置佛舍利之宝塔也。金刚童子轨曰:“此童子真言对舍利塔前念诵,余所不应念诵,作法不成故。”宝楼阁经下曰:“离喧闹,密静处建立精室,或舍利塔前。皆对佛像而向东方作吉祥坐及结跏坐。”

  【舍利赞】 (术语)舍利会时之赞偈也。

  【舍利子】 (术语)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见释氏要览注。又(人名)见舍利弗项。

  【舍楼伽】 (饮食)酱名。善见律十七曰:“舍楼伽,此是优钵罗。拘物头花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楼伽酱。”梵Śāluka。

  【舍啰梵】 (物名)译曰瓦碗。大日经二曰:“依于嚩廋方,阖以舍啰梵。”慧琳音义三十六曰:“舍啰梵,唐云瓦碗也。于西北隅风神王位作法,止风雨,以瓦碗合之。”梵Śarāva。

  【舍啰磨拏】 (术语)与沙门同。

  【舍罗】 (动物)Sāra,鸟名。百舌鸟之雄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罗,百舌鸟雄鸟也。若言舍利Sārikā(maina),雌鸟也。”能人语。又(术语)Śaīākā,译曰筹。舍罗本为草名,以之为筹,今多以竹木作之。为知比丘之数而行之也。行事钞上四曰:“四分舍罗此云筹也。五分,(中略)十诵行筹者,为檀越问僧不知数,佛令行筹。”业疏四上曰:“舍罗,草名。以为筹计。用从事名,知众少多。欲趣布萨会也。”【舍罗】(杂语)译日长被。见“舍勒”条。

  【舍攞驮】 (术语)Śraddhā,译曰深信。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攞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诳故,即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文信诸佛菩萨义同。梵语本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信耳。”

  【舍摩】 (杂名)Śama,菩提树之异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舍摩者,菩提树也。”翻梵语九曰:“舍摩,译曰寂静。”

  【舍摩梨】 (植物)树名。智度论十二说:譬如空地有树,名舍摩梨,枝叶广大,众鸟集宿。一鸽后来,住一枝上,其枝即时压折。泽神问树神,大鸟雕鹫,皆能住持,何至小鸟便不胜?答云:此鸟由我怨家尼俱卢树来,食彼树叶来栖我上,必当放粪,子堕地,即恶树复生,为害必大,是故于此一鸽大怀忧畏,宁舍一枝全余大者。菩萨亦如是,于诸外道魔众及诸结使恶业无所畏,于阿罗汉辟支佛不然。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于菩萨边,亦如彼鸽。败坏大乘心,永灭佛业也。Śābari。

  【舍磨奢那】 (杂名)又作奢摩奢那。此译曰冢。玄应音义六曰:“舍磨奢那,此云冢也。西域僧徒死者,或遗诸禽兽。收骨烧之,埋于地下,于上立表,累砖石等,颇似窣睹波,但形卑小耳。”梵Śmaśāna。

  【舍摩陀】 (术语)又作奢摩陀,与舍摩他同。

  【舍那】 (物名)又作奢那,梵音Śāṭaka,衣名。见“商那”条。

  【舍那大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也。是卢舍那佛所说之戒法,故以为名。

  【舍那婆修】 (人名)又作舍那婆私。比丘名。见“商那和修”条。

  【舍那身】 (术语)毗卢舍那如来之身。

  【舍那尊特】 (术语)卢舍那佛之尊特身也。即华严之教主是。见“尊特”条。

  【舍念清净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禅天也。见“九地”条。

  【舍婆提】 (地名)Śrāvastī,国名。见“舍卫”条。

  【舍身】 (术语)或为报恩烧臂烧身,或为布施割肉弃身,是名舍身行。梁僧传有亡身篇。然大小乘异其利,小乘偏以之为破戒,如小乘之律藏。大乘以之为菩萨之持戒,如梵网经,法华经等。寄归传四,叙小律之意。万善同归集三,述大律之意。六朝时,此风盛行。梁武帝,陈武帝,皆尝舍身寺中为奴。

  【舍身品】 (经名)金光明经四有舍身品,说过去摩诃罗陀王之第三子摩诃萨埵为饿虎舍身。

  【舍身饲虎】 (传说)见“萨埵王子”条。又,干陀尸利国王之太子以身投饿虎。见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经律异相三十一。

  【舍圣归净】 (术语)舍圣道门而归于净土门也。

  【舍受】 (术语)五受之一。

  【舍头谏】 (人名)Śārdālakarṇa,太子名。译曰虎耳。即阿难过去之名也。见舍头谏经。

  【舍头谏经】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略名。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摩登迦经之异译,说二十八宿之吉凶者。

  【舍卫】 (地名)Śrāvastī,本城名,后以为国号。其国本名为憍萨罗国,为别于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城名为国号。新作室罗伐,室罗伐悉底。译曰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声之人,多生胜物故也。又有别名曰舍婆提城,尸罗跋提,舍罗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于此。城内有祇园精舍。其地即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Rahti,河南岸之Rapetmapet,在乌德之东,尼泊尔之南。天台金刚般若疏曰:“舍卫,名闻物国,胜物多出此境。嘉名远振诸国,故名闻物。又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玄应音义三曰:“舍卫国,云无物不有国,或言舍婆提城,或言舍罗婆悉帝夜城,讹也。正言室罗伐国,此译云闻者城,法镜经云闻物国。善见律云:舍卫是人名。昔有人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故乞立为国。以此人名,号舍卫国。一名多有国,言有聪明智慧人,及诸国珍奇皆归此国也。”胜鬘宝窟上本曰:“舍卫国,真谛三藏云:彼国正音,应云奢罗摩死底,此言好名闻国。昔有仙人好名闻,在此中住。从仙人作名,故云好名闻国也。从来旧翻为闻物国,此多出好物,远闻诸国,故名闻物国。十二游经云:无物不有,胜于余处也。”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言室罗伐悉底,言舍卫者,讹略也。此中印度境,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为国之称。真谛法师云:昔有兄弟二人,一名舍婆,二名婆提。故彼所翻金刚般若,云在舍婆提城。兄弟二人于此习仙,获而果遂,城因此号名舍婆提。今新解云:应云丰德城,一具财物,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名焉。”梵语杂名曰:“舍卫,室啰缚悉地。”参照“舍卫城”条。

  【舍卫城】 (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见律曰:“舍卫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就道士乞为立国。以道士名,号为舍卫。又名多有。谓诸国珍宝及杂异物归聚此国,故名多有。”西域记曰:“室罗伐悉底国,旧云舍卫国,讹也。中印土境。周六千余里,宫城周二十余里。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福,是胜军大王所治国都也。”参照“舍卫”条。

  【舍卫国女】 (传说)莲华女经所说之莲华女也。见“莲华女”条。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就涅槃而梦国王十事者。

  【舍卫三亿】 (传说)见“三亿家”条。

  【舍无量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

  【舍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弃舍一切而无着也。

  【舍夷】 (杂名)佛五姓之一。见“瞿昙”条。

  【舍吒迦】 (衣服)Śāṭaka,旧云舍勒,又云涅槃僧。译内衣及裙。所善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内衣,即舍勒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翻为衣,或云内衣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舍脂】 (杂语)Śaci,又作舍支,设施。可爱之义,研之义。慧苑慧琳共以为月之别名者,误也。月之梵名为Śaśin。舍脂者,帝释夫人之名。因名帝释曰舍脂钵低Śacipati,杂阿含四十曰:“彼释提桓因,名舍脂钵低。佛告比丘:彼阿修罗女,名曰舍脂,为天帝释第一天后。是故帝释名舍脂钵低。”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设支,旧言舍脂,此云能缚。谓女人若可爱,能生男子染着,通名设支。”慧苑音义一曰:“舍支,正云设施,谓月之别名。帝释夫人,取为号也。”华严经一曰:“帝释夫人,阿修罗女,名曰舍支,于一音中出千种音。”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舍支,月之别名,阿修罗三女,帝释夫人,古云净量。”

  【舍置记】 (术语)四记之一。

  【设厕功德】 (杂语)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经曰:“造厕除众秽,后无便利患。身心常清净。见者无不欢。缘是离诸垢。究竟获大安。”福田经曰:“佛告天帝:我昔安设圊厕,缘此功德。世世清净,秽染不污,食自消化,无便利患。”增一阿含经十曰:“近道作圊厕,人民得休息,昼夜得安稳,其福不可计。”释氏要览下曰:“虚空藏经云:若忏罪人,治厕八百日,能灭罪垢。”

  【摄持】 (杂语)又谓之门茶。布施行脚僧旅僧之一法。于路傍或屋前出清水或茶汤而使通行之旅人修行僧饮用也。

  【社怛梵】 (流派)Jatāvat,外道名。大日经疏一曰:“社怛梵者,谓与知者外道,宗计大同。但部党别异故,特出之耳。”

  【摄大乘论】 (书名)无着菩萨所造,有三译:一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二为陈真谛译,三卷。三为唐玄奘译,三卷。前二谓之摄大乘论,后一谓之摄大乘论本。法华玄义私记一末曰:“玄赞要集云:西方摄大乘经有七百卷,此方不来,有一品名摄大乘品,造摄大乘论解之。”

  【摄大乘论释】 (书名)释无着之摄大乘论者。有二本:一为世亲菩萨作,一为无性菩萨作。前之一本有三译,一为陈真谛译,十五卷,二为隋笈多译,十卷,三为唐玄奘译,十卷。后之一本,唯玄奘译,十卷。

  【摄大乘论现证三昧经】 (经名)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摄大乘现证经】 (经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之略名。

  【摄大轨】 (经名)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之略名。又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标帜曼荼罗仪轨之略名。

  【社得迦】 (经名)Jātaka,译曰本生。十二部经之一。

  【社得迦摩罗】 (经名)Jātakamālā,赞颂名。译曰本生鬘。贯集佛前生苦行而为赞颂者。寄归传三曰:“社得迦昔本生也,摩罗者即是贯焉,集取菩萨昔生难行之事贯之一处也,若译可成十余轴。”

  【设都嚧】 (杂语)Śatru,又作设睹嚧、设咄噜、舍睹嚧、烁睹嚧、娑讷噜、窣睹唤。译曰怨家。希麟音义六曰:“设咄嚧,或云窣睹噜。皆梵语轻重,此云冤家。即于一切善法作冤害者。”同七曰:“舍睹嚧,或云窣睹噜,亦云设咄噜。皆梵语讹转也。此云冤家也。”梵语杂名曰:“怨,娑讷噜。”

  【设睹卢】 (杂语)Śatru,见“设都嚧”条。

  【社伽】 (杂语)译曰众生。

  【摄化利生】 (术语)摄化而利益众生也。

  【摄化随缘】 (术语)顺众生之机缘而以种种方便摄受化益之也。

  【摄假从实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摄假随实】 (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法有实体,有假立,四尘为实体,如四尘所成之瓶为假立。依之而为摄假法使归实体,就实体而出体之法门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假随实如不相应色心分位。”

  【摄教未尽过失】 (术语)作教相判释,当于判释中摄一切之教,不能摄尽即是过失也。

  【摄境从识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摄境从心】 (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万法者唯识之所变,故摄千差万别之境而归于一心,出其本体,无论何事,定为心一之法门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境从心,一切唯识,如经中说三界唯心。”

  【摄净土愿】 (术语)求佛土之愿。弥陀四十八愿中三十一三十二之二愿是也。

  【设喇陀跋摩】 (人名)Śradvarman,僧名。译曰信胄。见求法高僧传上。

  【设利】 (术语)见“舍利”条。

  【设利弗怛罗】 (人名)见“舍利弗”条。

  【设利罗】 (术语)一作舍哩罗Śarira,舍利之新称。见“舍利”条。

  【摄论】 (书名)摄大乘论之略名。

  【摄论宗】 (流派)无着菩萨释摄大乘经(未渡)之摄大乘品而作摄大乘论,世亲无性二菩萨各造其释论。本释合有三本。梁真谛译无着之本论及世亲之释论,唐玄奘亦译无着之本论并世亲无性之二释论,此称梁论新论。其中弘布梁论者。名摄论宗。沙门慧旷亲就谛师闻摄论,同时法常智俨等诸德各研之,其后道岳慧休等诸师,师资相承,甚昌于陈隋之间。为支那十三宗之一。然及玄奘三藏译新论而张法相宗,讲梁论者即绝迹。梁论新论,不但译语相违,其于真如亦异随缘不随缘之大义,梁论如起信论说真如随缘之义,则为法性宗,新论如唯识论等明真如凝然之义,即法相宗也。盖新旧两论非同本异译,而相传之梵本有异,他经如其例者,非一也。

  【摄律仪戒】 (术语)三聚净戒之一。该摄大小乘一切戒律而持之也。

  【摄嚩】 (杂语)Śava,新死而尚未坏之尸也。慧琳音义三十五曰:“摄嚩者,唐云新死人未坏者也。”

  【摄摩腾】 (人名)Kāśyapa-mātaṅga,印度之僧,初至汉土译四十二章经者。开元释教录一曰:“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梁高僧传曰: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汉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茶香室丛钞十三曰: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云:摩腾竺法兰,自西域以佛经至。舍于鸿胪寺,今洛中白马寺,摩腾真身尚在。或云寺即汉鸿胪旧地,摩腾真身,至今不枯朽。漆棺石室,扃锁甚固。藏其钥于府廨,有欲观者,请钥秉烛,乃可详视。按摩腾真身,至宋犹在。此事人所罕知,亦未知何时毁灭也。杨炫之伽蓝记,于白马寺下,但云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不言有摩腾真身,或即经函放光,遂以此讹传后世耳。

  【摄末归本法轮】 (术语)嘉祥所立三转法轮教之第三。

  【摄末归本识】 (术语)五重唯识观之一。

  【赦你娑】 (天名)毗沙门天王子之名。行者诵持毗沙门经,则现童子形,闻行者之志愿,以之告其父王云。见毗沙门天王经。

  【摄念山林】 (杂语)坐禅于山林也。法华经序品偈曰:“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摄婆塞经】 (经名)说优婆塞能持五戒及念三宝,则得证果。摄于中阿含经三十。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摄取不舍】 (术语)谓弥陀如来光明之功德。见“摄取”条。

  【摄取光益】 (术语)摄取念佛之众生,弥陀光明之利益也。

  【摄取门】 (术语)见“二门”条。

  【摄僧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摄善法戒】 (术语)又作接善戒。三聚净戒之一。摄一切之善法而使行于吾身为戒者。

  【设赏迦】 (人名)Śasāṅka,王名。译曰月。见西域记五。

  【摄食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摄受】 (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

  【摄受门】 (术语)见“二门”条。

  【摄受奇特】 (术语)三种奇特之一。是奇特条附录。

  【摄受因】 (术语)十因之一。见“因”条附录。

  【摄提】 (术语)译曰假施设。见“三摄提”条。

  【摄拖苾驮】 (术语)Śabda-vidyā,译曰因明。寄归传四曰:“摄拖苾驮,摄拖是因,苾驮是明,五明论之一也。”见“因明”条。

  【设陀邻迦醯】 (天名)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醯。”注曰:“晋云摄声。”

  【摄相归性】 (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真如之实性,周遍一切万法之事相而为所依,无一事离真如者,故为摄万差事相使归于真如实性,就真如而出体之法门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法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摄相归性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摄心】 (术语)摄散乱之心于一也。遗教经曰:“常当摄心在心。”

  【摄衣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摄一切佛顶能摧一切魔三摩地】 (术语)破一切恶魔之一字佛顶轮王三摩地。也一字奇特佛顶经下。

  【摄意音乐】 (术语)音乐能摄人心,使住于一缘,故云摄意。大日经二曰:“秦摄意音乐。”同疏八曰:“言摄意者,如世人见微妙色声,心为文醉,情有所注,不复异缘。今此金刚伎乐,能感人心,亦复如是。”

  【摄召句】 (术语)又云引召句。阿字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阿字第一命,是为引摄句。”义释九曰:“是能摄召句也,若想此字,能摄召一切内外法也。摄召长声,即是行。若触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云摄召。是摄令属已,自在受用义也。此阿字引能摄召一切如来功德,令归自身,亦能满足一切愿故也。”

  【摄折】 (术语)摄受折伏之二门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杖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

  【摄真实经】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之略名。

  【社中】 (杂语)凡结众讲磨道学者曰社中。见象器笺五。

  【摄众生戒】 (术语)又谓之接生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之一。以摄一切众生而饶益之为戒法者。

  【摄诸福经】 (经名)华手经之异名。

  【摄诸善根经】 (经名)华手经之异名。

  【身安乐】 (术语)身安乐行之略。

  【身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一,身离十过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见“四安乐行”条。

  【深奥】 (术语)深妙秘奥也。大品经有深奥品。智度论七十四曰:“深奥处者,空是其义。”南本涅槃经九曰:“譬如良医子所知深奥出过诸医。”

  【身表业】 (术语)三表业之一。见“业”条。

  【身病】 (术语)二种病之一。

  【深藏】 (术语)总称诠诸法实相深理之大乘修多罗藏。安乐集上曰:“大乘深藏,名义尘沙。”

  【深禅定】 (术语)深妙之禅定也。禅定有种种,先于世间禅总有未至中间四禅四无色之十种,上地之禅望于下地,谓之深禅定。又就出世之无漏禅而有种种浅深之不同。见“禅”条。

  【深禅定乐】 (术语)与禅定乐受相应者。四禅中下之三禅也,其中第三禅称曰离喜妙乐,身心共为纯一妙乐,谓之禅定乐之最第一。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梵天赞佛之偈曰:“我等所往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

  【身车】 (譬喻)人身依因缘而轮转于六趣,故譬以车。智度论十九曰:“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反。”

  【身城】 (譬喻)身者心之城廓,故云身城。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

  【身出家】 (术语)二种出家之一。见“出家”条。

  【身灯】 (修法)如法华之药王菩萨,烧身为灯以供养佛也。愚案,是真护摩供也。佛祖统纪三十三曰:“佛言:我昔于阎浮提作国王,剜身出肉,深如大钱,以稣油灌中,作千灯炷,语婆罗门,请说经法,求无上道。”菩萨本业经曰:“菩萨为法因缘,剜身为灯。”

  【身等】 (术语)四等之一。

  【申毒】 (地名)Sindhu,作身毒,贤豆。印度之古称也。

  【身毒】 (国名)即天竺也。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注,天竺国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干,毒音笃。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笃,后汉书杜笃传作天督。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斯一称也。”

  【身端直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恶作】 (术语)身行之恶业。就戒律七聚言之,一突吉罗罪分为恶作、恶说之二。而身业之过非为身恶作,四业之过非为身恶说。见三藏法数七。

  【申儿本经】 (经名)申日儿本经之略名。

  【深法】 (术语)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无量寿经下曰:“闻深法欢喜信乐。”

  【深法门】 (术语)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无量寿经下偈曰:“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深法忍】 (术语)甚深之法忍也,法忍有三忍五忍十忍等种种浅深差别。无量寿经上曰:“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又曰:“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见“忍”条。

  【深防】 (术语)律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法。见“限分”条。

  【身根】 (术语)五根之一。

  【身观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说身之不净而不可爱乐。

  【身光】 (杂名)佛菩萨身所发之光明也。

  【深行】 (术语)深秘之行业也。为初地已上之行业。金光明经一曰:“十方诸佛世尊深行菩萨之所护持。”

  【身行】 (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

  【深行阿阇梨】 (术语)称初地已上证悟谛理与大日如来同其位之阿阇梨。大日经疏三曰:“若同毗卢遮那智业圆满,是名深行阿阇梨也。”演密钞五曰:“若同毗卢遮那智业圆满者,智即是观自身为大日身业,即观自身同萨埵,若如是者,乃名深行阿阇梨也。”此有十重之深行。

  【申河】 (地名)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禅河,今为申河矣。”

  【身火】 (杂语)喻人欲也。梁简文帝文:“慧雨微垂,即灭身火。”

  【身寂静】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身见】 (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ṣṭ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又译伪身见,大乘作移转身见,又作不实移转身见。常略之而云身见,皆是就所缘之法谓为身见也。若就能缘之迷情,则云我见。

  【身见使】 (术语)五利使之一。

  【身界】 (术语)佛舍利也。界者分之义,此为佛之身分,故谓之身界。会本文句记六曰:“塔藏身界故,供者福大,不同殿堂形貌安处。”

  【身戒】 (术语)身持戒行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行事钞下曰:“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

  【深经】 (术语)通称说诸法实相深理之诸大乘经。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诸佛所说深经。”注曰:“什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也。生曰:深经者,佛说实相法。”

  【身精进】 (术语)二种精进之一。见“精进”条附录。

  【深净】 (术语)谓甚深清净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弟子深净微妙音,喜称南无佛。”

  【深坑】 (术语)深奥之坑穴,一堕,则终不能出,以譬二乘证涅槃者及断善根之人。华严经如来出现品曰:“佛子,如来智慧大药树王,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

  【身口无过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二。

  【身苦】 (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薄少也。如人若了了知负他之债,即偿之,因不为苦;若不忆负人债,而债主强夺之,则瞋恼而生苦。见智度论二十三。

  【深理】 (术语)深妙之真理也。唯识论一曰:“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天台观经疏曰:“亦从深理生。”

  【身莲】 (术语)胎藏界观众生之肉团心为八叶之莲华,故谓之身莲。性灵集八曰:“身莲等空,二觉寂照,没驮之号也。”

  【深量】 (杂语)深高之分量也。唐华严经二十一曰:“见无量佛起深量信。”净影大经疏上曰:“舍凡成圣,荷恩深量。”

  【身轮】 (术语)三轮之一。

  【身论】 (书名)萨婆多部之根本论七部中谓发智论为身论,集异门论等之六论为足论。俱舍光记一曰:“前之六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此上七论是说一切有部根本论也。”

  【身毛上靡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毛喜竖经】 (经名)二卷,赵宋惟净等译。善星比丘舍离佛法种种毁谤三宝。舍利子,闻之白佛,佛为广说九次第定十力四无畏等及树证果之相。

  【身密】 (术语)三密之一。

  【深秘】 (术语)深奥秘妙也。对浅略之称。

  【深秘阿阇梨】 (术语)大日如来之称,又由大日如来受灌顶者之称。大日经疏三曰:“乃至毗卢遮那以本愿故,住于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曼荼罗,是名深秘阿阇梨。”同十五曰:“当知此中蒙佛灌顶者,为深秘之佛,蒙世间人师之所授者,为显略阿阇梨也。”

  【深密解脱经】 (书名)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译。解深密经之旧译。

  【深密经】 (经名)解深密经之略。

  【深秘师】 (术语)深秘阿阇梨也。

  【深秘释】 (术语)密教四种释之一。

  【深妙】 (术语)甚深微妙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又曰:“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

  【身命】 (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

  【身命施】 (术语)三施之一。

  【深摩舍那】 (杂名)译曰弃死尸处。即尸陀林也。毗那耶杂事十四曰:“于一切时,常用深摩舍那处钵。”注曰:“谓是弃死尸处。旧言尸陀者,讹也。”见“尸陀林”条。梵Śitavana又Śmāśana。

  【身泥佛】 (图像)以香泥所塑之佛像也。

  【申怒林】 (地名)见“申瑟知林”条。

  【身器】 (术语)身是受诸法之器,故云身器。行事钞上三之一曰:“身器清净。”

  【身器十二】 (名数)谓人身三十六物中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为身器之十二也。见“三十六物”条。

  【身清净】 (术语)三种清净之一。见“清净”条附录。

  【身忍行】 (术语)三种忍行之一。

  【申日】 (人名)译曰首寂。长者名。见玄应音义八。

  【申日儿本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此经与月光童子经共记德护长者经所说月光童子之事。

  【申日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所译月光童子经之异名,又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申日儿本经之略名。

  【身如师子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如意通】 (术语)六通之一。见“通”条附录。

  【深入】 (术语)梵语曰尼延底,译曰深入。贪之别名。贪能深入所欲之境,又能深入自心故名深入。法华经寿量品曰:“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名义集六曰:“尼延底,此云深入,贪之异名。乐着为贪。”

  【身入】 (术语)六入,又十二入之一。见“六入”条。

  【身三口四意三】 (名数)十业道中杀、盗、淫三者(就恶业而云)是身业。妄、绮、两恶四者是口业。贪、瞋、邪三者是意业。

  【申瑟知林】 (地名)Yaṣṭ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竹杖外道于此量佛之身量。释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满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恒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被山。”玄应音义十八曰:“申怒亦言申怒波,此译云实森,谓贞实也。”

  【深沙大将】 (天名)译语未详。有仪轨一卷。有天上、虚空、下地之三使者,使成就一切所愿。轨中各说其印明。不说其形相种子三形。

  【深沙大将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身识】 (术语)五识之一。见“识”条附录。

  【身受】 (术语)二受之一。见“受”条附录。

  【身塔】 (术语)大日之法生身,以塔婆为三昧耶形,故云身塔。大日经疏曰:“慈氏印如窣都波形者,以一切如来法身塔故。”性灵集七曰:“法性身塔。”

  【身田】 (譬喻)身能生善恶之业,故云身田。法事赞上曰:“大悲恩重,等润身田。”

  【身通】 (术语)谓飞行自在之通力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其国诸众生,神变及身通。”

  【申头罗】 (杂名)作飞行空中之幻者。央掘魔罗经二注曰:“申头罗者外国幻人,戏空中来去往反。”Sindūra。

  【身土】 (界名)凡圣之依正二报也。身为正报,土为依报。

  【深位】 (杂语)深高之位次也。

  【身相】 (术语)身之相貌也。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身相神通乐】 (术语)十乐之一。

  【身笑】 (术语)身体作笑也。智度论七曰:“经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论问曰:笑从口出,或时眼笑,今云何言一切身笑?答曰:佛世界中尊,得自在,能使一切身如口如眼,故皆能笑。复次,一切毛孔皆开,故名为笑。由口笑欢喜故,一切毛孔皆开。问曰:佛至尊重,何以故笑?答曰:如大地,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动,佛亦如是。若无事及小因缘,则不笑。今大因缘故,一切身笑。云何为大?佛欲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央数众生当续佛种,是为大因缘。

  【深心】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慇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注曰:“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同菩萨品曰:“深心即是道场,增长功德故。”又谓凡夫迷之深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中略)方便力故而为说法。”

  【身心】 (术语)有情之正报也。五蕴之中,色蕴者身,受想行识之四蕴者,心也。无量寿经下曰:“身心摧破。”法华经提婆品曰:“身心无倦。”

  【身心受业】 (术语)身受业与心受业也。身受业者欲界之恶业,由眼耳鼻等五根而生感觉相应之异熟苦果。心受业者,色界中间定至有顶天之诸地善业,生意根相应之异熟果。

  【身心脱落】 (术语)真空无我之妙境,亡泯我之身心也。

  【深信】 (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

  【深玄】 (术语)黑色也。大日经疏六曰:“黑谓如来寿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毕竟无像,故作深玄色。”其形为八角。不思议疏下曰:“深玄者八角场也,即是莲华场也。”

  【身业】 (术语)三业之一。

  【身业供养】 (术语)三业供养之一。见“供养”条。

  【身愚】 (术语)谓于身造恶者。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身造恶,故曰身愚。”

  【身语心轮】 (譬喻)世尊之三业,犹如车轮之毂辐辋三法和合而成一轮。轮有运载摧破之功,故以为喻也。大疏九曰:“世尊以遍满一切佛刹身语心轮,说此三昧耶。”演密钞七曰:“身语心轮者(云云)。”

  【身远离】 (术语)二种远离之一。对于外界而断绝恶友之交游也。

  【身云】 (术语)无量无数之佛身无边际,谓之身云,又言现种种之身而荫覆众生如云也。吽字义曰:“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故,化作种种神变,变现无量身云。”又言诸尊之多如云霞也。

  【诜遮】 (术语)Abhiṣecana,毗诜遮之略,译为灌顶。菩提心义十曰:“梵云毗诜遮,此云灌顶。”

  【诜遮要秘】 (书名)一卷,弘融着。记灌顶之事。

  【身证】 (术语)二十七贤圣之一。入灭尽定而身得寂静乐之不还果圣者也。

  【深智】 (术语)深高之智慧也。法炬陀罗尼经二十曰:“深智方便,开显法藏。”

  【身子】 (人名)舍利弗之译名也。又云鹙子,梵语舍利,译曰身。弗多罗,译曰子。舍利者鸟名,即鹙鹭鸟也,其母之眼似之,因名舍利;此是其子,故曰舍利子,或鹙鹭子。是佛弟子中第一之智者也(舍利弗译为身子者,似由译言鹙鹭之梵语舍利Sāri,与译言骨身之梵语舍利罗Śarīra为同一语而出者)。见“舍利弗”条。

  【深总持】 (术语)深妙之总持也,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作总持。有四种。见“总持”条。

  【身纵广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座】 (杂名)以我身为座床,使佛坐之也。宗镜录二十六曰:“身座肉灯,归命供养。”

  【神】 (术语)有灵妙不测之德者之通称,通名八部众。天神乃至阿修罗神等。

  【神闇】 (术语)神为精神,闇为痴闇。谓不信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心不信故曰神闇。”

  【神变】 (术语)神者,以天心而名,天然之内慧也。又神者,阴阳不测之义也,又妙用无方之义也。变为变动之义,又为改常事之义,又为变略之义,以天然之内慧,外示不测无方之变动改异,谓为神通。是五通六通十通中之神境通也。法华文句三之一曰:“神变者,神内也,变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内慧。变名变动,即是六瑞外彰。”法华义疏三曰:“神变者,阴阳不测为神,改常之事为变。”法华玄赞二曰:“妙用无方曰神,神通变异曰变。”

  【神变加持】 (修法)依此神变之加持力,众生得蒙益也。言以佛之神变加持法也。大日经疏一曰:“神变加持者,旧译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护念。(中略)尔时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

  【神变经】 (经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之略名。即大日经也。

  【神变轮】 (术语)三轮之一。

  【神变示导】 (术语)三种示导之一。

  【神变月】 (术语)又曰神足月。见“神足月”条。

  【神策】 (物名)神秘之筮策也,作策百,一一记梵天之偈颂一偈者。神策经曰:“今欲承佛威神之力,出梵天结愿一百偈颂以为神策,惟愿世尊许可此事。”

  【神策经】 (经名)灌顶梵天神策经之略名。灌顶经第十也。

  【神道】 (术语)总称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鬼道三者曰神道。又神为神魂,有情之精灵也。其神灵之道理曰神道。三论玄义曰:“夫神道幽玄,惑人多昧,义住丘而未晓,理涉旦而犹昏,唯有佛宗乃尽其致。”又神妙之道即称佛道。肇论疏曰:“神道者,谓神妙之道,即佛道也。”

  【神分】 (术语)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为始。若赞叹法宝,以神分为初。”神分者。于法事之初,对于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为总神分般若心经一卷。明眼论曰:“问:何故神分唯用般若?答:虽可任用何经,然别指一经,此殊难定。其用般若经者,实有深意,其深意谓第六天魔王,叹三界众生数灭,拟回种种方便,使众生轮回六道,故人发善心修佛事,必出三界,出三界,必其数灭,以是在修佛事所,成其障碍。如来悲此事,于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说无色声香味触法。魔民闻此说时,深成禁忌,念言:佛陀说无六根六境六识,而佛是三达大圣,不妄语真人,如来说无十八界,我等欲妨障何物,作是念时,魔王三业柔和,退还本宫,此时善神欢喜,听受法味,守护施主也。”

  【神分心经】 (仪式)法会之初,为劝请神祇读般若心经一卷,以拂魔障。见“神分”条。【神分心经】(仪式)修法会,为拂魔障,乞诸天善神之护卫,先诵心经,而为法施,谓之神分心经。

  【神根】 (术语)神为精神。精神为一身之根本,故曰神根。止观二曰:“盲无眼者,不别是非,神根又钝,烦恼复重。”

  【神供】 (物名)神前之供物也。

  【神光】 (术语)诸佛之光明,神变不测,离分别之相。故称神光。赞阿弥陀佛偈曰:“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止观一之二曰:“弥陀佛放神光现月盖门。”

  【神境】 (术语)神境智证通之略。

  【神境通】 (术语)神境智证通之略。

  【神境智证通】 (术语)五通六通十通之一。见“通”条。

  【神力】 (术语)又曰神通力。神为妙用不测之义,通为通融自在之义,力为力用之义。谓不测之妙力变,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为定力所生属于慧。在如来之四智五智,属于成所作智。法华经序品偈曰:“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参照“通”条。

  【神力所持】 (修法)见“神变加持”条。

  【什么】 (杂语)疑问之辞,如言何也。祖庭事苑一曰:“什么当作什么,什么问辞也。什杂也,非义。”摭言曰:“韩愈皇甫湜一代龙门,牛僧孺携所业谒之。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即掩卷问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二公大称赏。”传灯录曰:“在此作什么?”

  【神妙】 (杂语)神者以不测而名。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大灌顶神咒经二曰:“不肯信受此神妙经。”

  【神明】 (术语)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经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记识。”贤劫经一曰:“诸天神明,人与非人,爱重至德。”药师经曰:“解奏神明,呼诸魍魉。”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当以神明为证。”又言众生之识性。释门归敬仪中曰:“开神明之正路,通正道之明津。”

  【神女】 (杂名)天女或女巫也。

  【神人】 (术语)是幽显之二众也。

  【神僧传】 (书名)九卷,明太宗御制。自汉之摩腾始,至元之瞻巴终,凡传二十八人。

  【神识】 (术语)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犹言灵魂。宝积经百九曰:“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中略)此神识界亦复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增一阿含经七曰:“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具也。”药师经曰:“彼自身卧在本处,具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楞严经八曰:“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地狱。”

  【神通】 (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见“神”条。

  【神通藏】 (术语)千手陀罗尼经所说十藏之一。

  【神通乘】 (术语)称真言教。是为依如来神变加持力而说之乘教,故曰神通乘。又乘于神通力,直到所至之处,故以譬真言乘之速疾成佛也。金刚顶经曰:“一切如来平等智神境通无上大乘。”大日经疏一曰:“大品经云:或有菩萨,初发心时即登菩萨位,得不退转。或有初发心时即得无上菩提便转法轮,龙树以为如人远行,乘羊去者久之乃到,乘马则差速。若乘神通人于发意顷便至所诣,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尔,不应生疑,则此经深旨也。”又曰:“所谓清净句者,即是顿觉成佛神通乘也。”同二曰:“如余教中菩萨,行方便对治道,次第渐除心垢,经无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诸菩萨则不如是,直以真言为乘,超入净菩提心门,若见此心明道时,诸菩萨无数劫中所修福德自然具足。譬如有人,以舟车跋涉经险难恶道得达五百由旬,更有一人直乘神通飞空而度。其所经过及至到之处,虽则无异,而所乘法有殊。”

  【神通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于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神通光】 (术语)佛对于一寻之常光。故以神通力放大光明。名为神通光。庄严经颂曰:“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以神通化大光。”

  【神通经】 (经名)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之略名。

  【神通力】 (术语)唐华严经一曰:“如来自在神通之力。”见“神通”条。

  【神通轮】 (术语)三轮之一。

  【神通妙】 (术语)十妙之一。

  【神通奇特】 (术语)三种奇特之一。见“奇特”条。

  【神通如意】 (术语)六神通中之神境通,又名心如意通。以得如意自在之通力故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

  【神通悉地智】 (术语)五种悉地智之一。

  【神通游戏经】 (经名)大庄严经之异名。

  【神通月】 (术语)又曰神变月,神足月。三长斋月也。见“神足月”条。

  【神文表白】 (仪式)诵神分已,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表白有六事:一先赞修善之体。二叹施主之意。三愿成圣灵之菩提。四愿成就听众之愿。五言所修之善根,回向于法界之众生。六终请增诸天威光。

  【神文表白愿文】 (杂名)随愿文之有无。若有愿文,则表白已后读之。其愿文随施主之意制之,见明眼论。

  【神我】 (术语)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为灵妙不思议,称为神我。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称为神我谛Puruṣa,又曰ātman。以思为体。远离二十三谛而以神我独尊为涅槃。唯识述记一末曰:“金七十论。神我以思为体。”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蕴、离蕴等差别,而要之于诸种之法,皆妄执神我也。故佛说三法印中诸法无我印印定内外之二教。

  【神我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

  【什物】 (杂语)什为杂之义,聚之义。寺院所藏种种之器财曰什物。涅槃经六曰:“经书什物。”玄应音义二曰:“什物,什者十也,聚也杂也,亦会数之名也。又资生之物也,今人谓家产器物犹云氲云什物。”

  【神秀】 (人名)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受心印于东山弘忍,忍寂后,往江陵当阳山。道誉响四海。则天武后闻之,召使趣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师为北宗之祖,独南宗之有慧能。神龙二年入寂,敕谥大通禅师之号。见宋高僧传八。

  【神药树】 (植物)有神药树,名摩陀祇主厌。有大神蛇,身长百二十丈。蛇行索食。有黑头虫,身长五丈,行道中与蛇相逢。蛇适举头,欲断前之大虫。闻药香,屈头欲走。蛇身罗于药树,身即中断为两段。头半生得走,尾便臭烂。诸毒闻此蛇臭,诸恶毒皆消灭。见善信经下,经律异相三。

  【神医】 (譬喻)见“新旧医”条。

  【神域】 (术语)真证之境界不可思议,谓为神域。注维摩经序曰:“夫道之极者,岂可以形言权智而语其神域哉。”

  【什肇】 (人名)姚秦之鸠摩罗什与其弟子僧肇也。

  【神智】 (术语)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无量寿经上曰:“神智洞达。”

  【神咒】 (术语)陀罗尼也。为神秘之咒语,故曰神咒。涅槃经一曰:“我已受汝所说神咒,为欲安乐一切众生四部众故。”

  【神足】 (术语)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见“通”条。

  【神足月】 (术语)又曰神变月,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同四十一曰:“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智度论十三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曰:“修此法者,当于十方一切诸佛神通月修,所谓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见“三长斋月”条。

  【神坐】 (杂语)神之坐位也。周礼遂师曰:“幄帟先。注曰:先张神坐也。”仪礼少牢馈食曰:“设几于筵上。”注曰:布陈神坐也。东观余论曰:“近岁有商,于一耕夫得汉石刻数种。有云园公神坐,绮里季神坐,甪里先生神坐,皆汉人隶书,神坐之称古矣。”

  【沈空】 (术语)大乘菩萨二阿僧祇劫之终,于第七地专修无相观,上无菩萨之可求,下无众生之可度。于是钝根怯弱之菩萨,着此空相而废自他之大行,谓之七地沈空之难。

  【审虑思】 (术语)三思之一。见“思”条。

  【沈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沈冥,出于苦海。”

  【沈水香】 (物名)略云沉香。本草注曰:“时珍曰:木之心节,置水则沈,故名沈水,亦曰水沈。半沈者为栈香,不沈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嚧香。”名义集三曰:“阿伽嚧,或云恶揭噜,此云沉香。”梵Agaru。

  【沈檀】 (物名)沉香与旃檀香。

  【蜃楼台】 (譬喻)内典谓之干达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宝钥下曰:“外道狂执蜃楼台。”

  【慎那呾罗多】 (人名)Jinaputra,译曰最胜子。制瑜伽师地释论之人也。慈恩传四曰:“慎那呾罗多,唐言最胜子也。制瑜伽师地释论。”案是唯识述记曰十大论师之一、辰那弗多罗也。呾罗多为Trāta,译为子者似误。

  【慎那弗怛罗】 (人名)Jinaputra,论师名。译曰最胜子。作瑜伽师地释论。见西域记十一。

  【甚深】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甚深大回向经】 (经名)一卷。失译。明天菩萨问: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答以应修三世诸佛所修慈悲之身口意行,因说十善戒。

  【甚希有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是无上依经之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与附属品第七之别译。

  【生】 (术语)梵语曰惹多Jati,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俱舍光记五曰:“于法能起彼用令入现在境名为生。”

  【声】 (术语)五尘之一。为四大种之所造,属于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

  【生般涅槃】 (术语)五种涅槃。又十八有学之一。见“不还果”条。

  【生报】 (术语)三报及四报之一。此生作善恶之业,来生受苦乐之果报也。

  【生变】 (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

  【生不男】 (杂名)五种不男之一。

  【生不生不可说】 (术语)四不可说之一。

  【声尘】 (杂语)五尘又六尘之一。见“尘”条。

  【声尘得道】 (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六尘,而如娑婆世界之众生,为耳根最利之众生,佛以声尘为教体,八万之法藏是也。故观音亦以声为圆通之至法。是为最适娑婆世界之机根者,故文殊特赞称之。

  【声处】 (杂语)十二处之一。声有种种。见“声”条。

  【生处塔】 (堂塔)在世尊生处龙弥你之塔也。八塔之一。见“塔”条。

  【生得】 (术语)对于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谓随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经下曰:“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大乘义章三曰:“生得善心,谓从过去修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善心。”

  【生得定】 (术语)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为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定之八定地。

  【生地经】 (经名)菩萨生地经之略名。

  【声独】 (杂语)声闻与独觉也。

  【生法】 (术语)又曰人法,我法。有情曰生。非情曰法。如云生法二空,生法二忍等。

  【生法二空观】 (术语)生空观与法空观也。大乘菩萨之观道也。观人为空法亦为空,以断我执法执而证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小乘之行人,唯修生空观。不修法空观。故不能断法执。见百法问答钞七。

  【生法二忍】 (术语)众生忍与无生法忍也。见“忍”条。

  【生法二身】 (名数)有大小乘之别,小乘谓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义章十九),大乘谓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即合法报应身三中之法报二身为法身,应身为生身也。佛地论七曰:“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智度论九曰:“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此众亦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佛,能度十方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

  【生饭】 (饮食)又曰出饭。律有出众生食之语。于食前为众生出少许食而施与之,持戒者之一法式也。略曰出饭,亦曰生饭。其起因,一为旷野鬼也。涅槃经十六谓,佛尝游旷野,有一鬼名旷野。食血肉,日杀一人,不受佛之教化。佛为大力之鬼神。鬼怖伏。佛还本身,使受不杀生戒。命以后从佛弟子受饭食。又一为鬼子母神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一记佛化鬼子母曰:“于赡部洲所有我声闻弟子,每于食次出众生食,并于行末设食一盘,呼汝字并诸儿子,皆令饱食永无饥苦。”行事钞赴请篇曰:“明出众生食,或在食前唱等,得已出之。或在食后,经论无文,随情安置。”

  【生佛】 (杂名)生活之佛也。释门正统三曰:“时优填王,不堪恋慕,铸金为像。闻佛当下,以象载之,仰候世尊,犹如生佛。”又(杂语)众生与佛陀也。

  【生佛不增不减】 (术语)生佛一如,故法界众生虽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也。参照“生佛一如”条,或言生佛二界,共为无量无边。生界无边,故众生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无边,故众生入佛界,而佛界不增。起信论义记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岁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边故。”

  【生佛假名】 (术语)曰众生,曰佛陀,俗谛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谛觉悟上,无众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声佛事】 (仪式)诵经,称佛名,音声之佛事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

  【生佛一如】 (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无差别之义也。或曰凡圣一如。谓为迷悟不二亦同。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也。宝积经曰:“众生如即如来如,如来如即众生如,众生如来无二无别。”不增不减经曰:“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此二法者义一名异。”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涅槃经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宝筴经曰:“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即是。是实大乘之通谈也。但说义有左右。或谓法有性相,摄相归于性故为生佛不二。是相宗之意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亦如,至于弥勒亦如。”或谓法者俗有真空,生佛之异,俗谛上假名之差别而巳。真谛之法性,众生性空,佛陀亦性空。性空平等,故为生佛不二。是空宗之意也。观经散善义曰:“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闇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或谓真心一体,有不变随缘之二义,以随缘故,有生佛之相。以不变故,生佛之性为一味。或谓法界之体,修性不二,众生修恶之性,即佛界性恶之德。此性恶圆明,名之为佛,故为生佛不二。是等皆性宗之意也。起信论义记曰:“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妙宗钞上曰:“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巳上总就理性上论不二也。若就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天台之十界互具,真言之六大无碍之义,则直尔于事相上有不二之义。

  【生公】 (人名)梁时高僧竺道生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

  【生贵住】 (术语)十住之一。见“十住”条。

  【生过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对于立者而难其无喻证明之过失也。

  【生行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

  【生化二身】 (名数)一、生身,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说。若配大乘之四身而言,则生身为应身,化身即化身也。

  【生即无生】 (术语)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三论宗之极意也。俗谛谓为生。真谛谓为无生。然俗谛之生无实生,是为为因缘之假生,其实无生也。即依于无生之生也。以其为依于无生之生,故生即无生。又真谛之无生,依于俗之假生而立,故与彼俗谛之生为假生同,真谛之无生,亦假无生也,即依于生之无生也。以其为依于生之无生,故无生即生。然则约于俗谛,则为生即无生,约于真谛,则为无生即生,是三论宗二谛八不中道之意也。净土门之净土往生,亦依此意通释之,净土论注之意也。问者难之曰:生为三有之本,众累之元,今弃秽土之生,而愿净土之生,生何可尽?答曰:阿弥陀佛之本愿,无生之生也,是真谛之无生,非三有虚妄之生,非俗谛之生也。谓为生者,凡夫之情耳,净土为无生界,故生即得无生,但是为真谛中道之无生,非谓为无生,有无生之生,即无生即生也。然则依俗谛生即无生之义,而弃秽土之生,依真谛之义,而证无生之生也,此为净土往生之极说。见往生论注下。

  【声教】 (术语)教由声而说,故曰声教。佛有六尘说法。是声尘说法也。止观七曰:“声教开合,化道可知。”行宗记一上曰:“教由声说,故云声教。”

  【生津】 (杂语)生死之河津也。寄归传一曰:“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背则并溺生津。”

  【生经】 (经名)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及弟子之种种本事本生。

  【声境】 (术语)五境之一。

  【生净土法八】 (名数)维摩居士应众香国众香菩萨之问:说于此土成就八法得生净土:一饶益众生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二心等众生,谦下无碍。三于诸菩萨视之如佛。四于所未闻之经文闻之不疑。五与声闻不相违背。六不嫉他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七常省己过,不讼他短。八恒以一心求诸功德。见维摩经香积品。

  【生空】 (术语)二空之一。又曰我空。亦曰人空。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实体之众生,谓之生空。

  【生空法有】 (术语)与我空法有同。

  【生空三昧】 (术语)观生空之理之禅定也。秘藏宝钥中曰:“生空三昧,知神我之幻阳。”

  【生苦】 (术语)四苦之一。出产之时有苦,名为生苦。

  【生老病死】 (术语)四苦也。见“苦”条。

  【生老病死苦】 (术语)五苦之一。见“苦”条。

  【声量】 (术语)圣教量之异名。见“量”条。

  【生灵】 (杂语)对于死灵之语。即生者之神识也。又蒙古源流一曰:“内藏包罗者(内藏对于外象而言,外象定自三坛起手,三坛者,风水土三坛也),自禅天一神变幻降世起,渐渐蕃衍,色界十七天,无色界四天,欲界二十天,并过去未来现在世界之六种生灵,以次而成。因彼生灵神变而来,故寿无算。虽生于世上,行不践地,飞空而行。不食下界秽谷,惟食禅谷。无论男女,不自胎生,皆由化生。是时无有日月,本身之光可以自照。彼时不以人称,皆呼为生灵。”

  【声论】 (术语)又曰声明记论。旧曰毗伽罗论Vyākaraṇa,新曰毗诃羯喇拏(寄归传),毗耶羯刺谪(慈恩寺传),五明中声明之记论也。有五经四论等。见“毗伽罗”条。

  【生论】 (术语)总称外道一切妄计之论。彼虽有不生不灭之言,然皆是妄情分别生死之因,故名生论。楞伽经四曰:“灭除彼生论,建立不生义。”

  【声论师】 (流派)依唯识论有二种:一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实义,则为无常者。一为学习声论即毗伽罗论者之计。此中有声显论师与声生论师之二派。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寻伺等缘为名句文而显于世也。其名句文之音响,谓是无常,声显论师也。谓其非有本来实有之声性,待缘始生,生已,则常住不灭者,是声生论师也。已上二种中,于因明而对论者,后之声显声生声论师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声常,是波罗门等计。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彼计此论声为能诠定量表诠诸法,诸法楷量,故是常住,所说是非皆决定故。余非楷量,故不是常。设有少言称可于法多不实故,亦名非常,梵王诵者而本性有。”又曰:“待缘显者声显也,待缘发者声生也,发是生义,声皆是常。”

  【生盲】 (杂名)生而即盲之人也。涅槃经曰:“生盲人不识乳色。”观无量寿经曰:“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生灭二观】 (术语)一、生观,观缘无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为流转门。二、灭观。观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次第灭坏之相也。是为还灭门。见四教仪。

  【生灭观】 (术语)观有为法刹那生灭之理而破常见也。

  【生灭灭已】 (术语)涅槃经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初二句说生死法,后二句说涅槃法也。

  【生灭去来】 (术语)视法有生灭去来者,小之妄见也。依中道之正见,则生灭去来原为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也,三论宗所明八不中之前四也。楞严经二曰:“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术语)三论宗所明之八迷也。破此八迷而得中道也。见“八不中道”条。

  【生灭四谛】 (术语)四种四谛之一。见“四谛”条。

  【声明】 (术语)梵语摄拖苾驮Śabdavidyā,五明之一。瑜伽论十五曰:“当知此处略有六相:一法施设建立相。(中略)云何法施设建立?谓名句文身及五德相应声: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探玄记十二曰:“声论治软智,以解了文章声字。”菩萨持记经三曰:“声论有二种:一者显示界色(字界字缘也),二者显示巧便言辞。”西域记二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今此声明唯论音曲,诵文有高下,唱偈有屈曲。(中略)异五明中声明相状,然亦精音似彼声明。”

  【声明记论】 (杂语)见“毗伽罗”条。

  【生念处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右第二。梵名三没里底婆惹地也,密号曰幢持金刚。主虚空藏之四行德。生者,生万法之意,念处者,谓智慧也。肉色,右手持莲,莲上月形中有商佉,左手伸头指,余稍屈,仰而当胸,坐于赤莲。

  【声念诵】 (杂语)五种念诵之一。见“念诵”条附录。

  【生盘】 (物名)撒生饭之器。见象器笺二十。

  【生起】 (术语)能生为生,以名因。所生为起,以名果。法华玄义一曰:“生起者,能生名生,所生名起。”

  【生起因】 (术语)二因之一。依现世恶善之业因而起未来之苦乐果也。

  【声前一句】 (杂语)碧岩第七则垂示曰:“声前一句,千圣不传。”谓言外之妙音也。

  【生趣】 (术语)四生六趣也。归敬仪上曰:“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

  【生忍】 (术语)二忍之一。众生忍也。见“忍”条。

  【生日大会】 (行事)佛之诞生会也。有部目得迦五曰:“长者白佛:菩萨生时,是何月日?佛告长者:薛舍佉月日月圆时,是我生日。我今欲作生日大会。佛言应作。”

  【声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五根之一。见“五根”条。

  【生色】 (杂名)金之异名也。见“生像”条。

  【生身】 (术语)诸佛菩萨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证之理体曰法身。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又二余之一。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无量寿经下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见“二余”条。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等。

  【生身供】 (仪式)供养释尊舍利之法会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种。

  【生身舍利】 (术语)二种舍利之一。见“舍利”条。

  【生生】 (杂语)谓流转轮回无极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生生不可说】 (术语)四不可说之一。

  【声生论师】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见“声论师”条。

  【声生念诵】 (术语)五种念诵之一。见“念诵”条。

  【声生者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生师】 (人名)竺道生也。讲涅槃经而即座取灭者。见梁高僧传七。

  【生疏】 (杂语)禅林之语。生为未熟之义。疏为疏荒之义。言居动之粗野也。见象器笺十五。

  【生熟酥】 (杂语)五味中之生酥熟酥也。见“五味”条。

  【生死】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生死岸】 (譬喻)生死海之此岸也。涅槃为生死海之彼岸。增一阿含经三十九曰:“梵志不明晓,犹涉生死岸。”

  【生死变识经】 (经名)见正经之异名。

  【生死缚】 (譬喻)羂网系缚人。故曰缚。最胜王经二曰:“一切众生于有悔,生死羂网坚牢缚。”教行信证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缚。”

  【生死海】 (譬喻)生死无边际,有如大海也。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

  【生死即涅槃】 (术语)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条。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

  【生死际】 (术语)对于涅槃际之称。生死涅槃之二际,无二无别也。见“二际”条。

  【生死解脱】 (术语)出离生死而入于涅槃也。

  【生死流】 (譬喻)生死能使人漂没,故名为流。无量寿经下曰:“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要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生死轮】 (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轮。智度论五曰:“生死轮载人,诸烦恼浩业。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止观辅行曰:“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之轮名生死轮。”毗奈耶杂事三十四曰:“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

  【生死泥】 (譬喻)生死者众生沉溺之处,故以泥譬之。俱舍论一曰:“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沉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

  【生死事大】 (杂语)六祖坛经曰:“永嘉玄觉禅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生死无始无终】 (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但无终依别圆二教而异其义,别教已下为有终,以断九界而入佛界故也,圆教性具十界,则至佛界,尚存九界,生死无终也,但修恶转归性恶,于其体性无有一增减。盖无明为缘而造起九界者,别教之权说也,依此说,则无明断尽,九界亦灭无,理之当然也。然圆教十界为性具,非赖无明之造作,无明者,不达其十界之性之迷情也,依此迷情修起照明之性恶,而为杂秽之九界,是曰法本妙。粗由物情。故于我虽有迷悟之别,于法则无有增损,因而于佛界九界宛然,得应现于九界,而自在垂化用也(见“性恶”条)。

  【生死野】 (譬喻)生死广漠,故比之于野。止观五曰:“此牢坚足,越生死野。”

  【生死渊】 (譬喻)以生死使人沉没,故比之于深渊也。增一阿含经六曰:“渡流成无漏,以渡生死渊。”

  【生死园】 (譬喻)生死界为凡夫好游之所,又为菩萨游化之所,犹如园观。故名为园。往生论注下曰:“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常处地狱,如游园观。”

  【生死云】 (譬喻)生死之盲昧,比之于云雾。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生死长夜】 (譬喻)生死如梦。故譬之于长夜。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生死智证明】 (术语)三明之一。

  【生酥】 (杂名)五味之一。

  【生酥毒发】 (术语)与生酥杀人同。

  【生苏经】 (术语)台家所立五时教中方等时之诸典也。是五时相生之次第,与生酥相当。法华玄义二曰:“生酥经则三粗一妙。”

  【生酥杀人】 (杂语)谓有于方等时开佛知见者。法华玄义十曰:“生酥中杀人者,有诸菩萨,于方等大乘教得见佛性,住大涅槃,即其义也。”

  【生台】 (物名)禅林之语。载生饭而施于禽兽之台也。置于人稀之处。见象器笺二十。

  【生天】 (杂名)四种天之一。见“天”条。

  【生天因】 (杂语)可受生于天界之因业也。释氏要览引业报差别经曰:“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应生色界天。若离色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应,生无色界。”又引正法念经曰:“因持戒不杀不盗不淫,由此三善得生天。”

  【生田】 (譬喻)人生如禾谷,乍生乍获,转转不巳,谓为生死之田地,三界流转之地也。寄归传二曰:“控制生田。”

  【生途】 (杂语)生死之道途也。归敬仪中曰:“迷想见则生途日增。”

  【声为佛事】 (杂语)以声演说法,因而济度众生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菩萨观众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

  【声为教体】 (术语)佛之教法,以声为体。小乘有部之正义也。俱舍论一曰:“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法华玄义八上举旧解之经体三种,其中第一曰:“如佛在世,金口演说。但有声音诠辩,听者得道,故以声为经。”唯识述记本一论四种之出体,其中第三曰:“能说能听所有名等声上屈曲,故假从实体即是声,是即第三摄假随实。对法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起信论义记上出教体四门中第一之随相门有四句,其第二句曰:“或喻以音声为性,名句文等声上屈曲,假定无体故。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Śrā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声闻藏】 (术语)二藏之一。见“藏”条。

  【声闻乘】 (术语)二乘又三乘之一。见“乘”条。

  【声闻乘教】 (术语)光宅四教之一。见“四教”条附录。

  【声闻乘三生】 (术语)见“三生”条附录。【声闻乘三生】(术语)得阿罗汉极速者,经三生:第一生植顺解脱分之善,第二生植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阿罗汉果。无更较此为速者。俱舍论二十三曰:“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譬如下种苗成结实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脱,三位亦尔。”

  【声闻乘十地】 (名数)见“十地”条附录四乘十地项。

  【声闻法界】 (术语)十法界之一。见“法界”条附录。

  【声闻界】 (界名)十界之第七。

  【声闻酒】 (杂语)王摩诘胡居士卧病诗曰:“既饮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声闻菩提】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见“菩提”条。

  【声闻三释】 (术语)大乘义章十七本云:声闻之名义,泛解有三: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如来所说之言教而悟解,故曰声闻。地持论曰:“从他闻声而通达,故名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地持论所说:我,众生,人等,唯有名而无实,故目之为声。观此声(即我众生等)而闻解无我无众生之义,谓之闻。三,就化地之佛说而释,佛所说一乘之法旨为声,众生闻而悟解,名为闻。法华经所谓:“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也(愚案台家五种声闻中之大乘声闻是也)。见大乘义章十七本,大经净影疏上。

  【声闻僧】 (术语)二种僧之一。见“僧”条。

  【声闻身】 (术语)融三世间十身之第四。见“佛身”条。

  【声闻说】 (术语)五人说经之一。

  【声闻四果】 (术语)见“四果”条。

  【声闻畏苦障】 (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证佛果之障也。

  【声闻无数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四愿。

  【声闻与缘觉同异】 (杂语)大乘义章十七末言五同六异。法华文句七下言六同十异。法华义疏八言七同十一异。

  【声闻缘觉】 (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

  【生无性】 (术语)三无性之一。

  【声显论师】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见“声论师”条。

  【声显者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生相】 (术语)四相之一。使未起之有为法生于现在之法也。

  【生像】 (杂语)又曰生色可染。梵语金银之异名也。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变也。像者似色。银也。以其为类似于金之金属也。僧祇律善见律谓之生色似色。又曰可染。以其可涂染故也。即金银之异名也。行事钞下四曰:“生像者,僧祇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生金像银。”同资持记曰:“生色即金,天生黄故。似色即银,可涂染故。”

  【生一切支分印】 (印相)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十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于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也。”

  【生因】 (术语)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

  【生有】 (术语)四有之一。见“有”条。

  【声欲】 (术语)五欲之一。见“欲”条。

  【声缘】 (杂语)声闻缘觉之二乘也。

  【声缘二乘】 (术语)一、声闻乘,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断烦恼者。二、缘觉乘,又名独觉乘。机根锐利,非由佛之声教,独自观十二因缘而生真空智,因断烦恼者。此二乘有二类:一、愚法二乘,于现世之中不回心向大,而入于涅槃者。二、不愚法二乘,于现世之中回心而为菩萨乘之人者。天台之藏教,华严小教中之二乘,为愚法二乘。又天台之通教,属于华严始教之大乘三乘中二乘即不愚法二乘也。今合此二类为二乘。

  【声杖】 (物名)锡杖之异名。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是名杖法。”

  【生肇】 (人名)竺道生与僧肇也。

  【生肇融叡】 (人名)竺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也。是称关中之四圣。皆罗什门下也。

  【生者必灭】 (术语)意谓有生之始者,必终有死灭,相会者,必离散,必然之理也,是为大涅槃经中有名之句。

  【生支】 (杂名)梵名Linga,鸯伽社哆Aṅga-jāta,男根也。有部百一羯磨六曰:“生支,梵云鸯伽社哆,译作生支,即是根也。”

  【生住异灭】 (杂语)有为法之四相也。见“四相”条。

  【生尊贵家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三愿。

  【升座】 (杂语)禅家之用语,上高座而说法也。旧说曰普说为升座,或上堂亦称升座。

  【绳床】 (物名)张绳之极粗椅子也。禅者倚之。

  【省庵】 (人名)莲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实贤,字思齐。常熟时氏子。既出家,叩灵鹫和尚,参念佛者是谁,得悟。后于凤山梵天讲寺,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昼夜六时念佛,与同人互相策励,人皆谓永明再来。癸丑佛成道日,谓弟子曰:我于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限昼夜课佛十万声。至期跏趺见佛来迎而化。年七十四。所著有续往生传,西方发愿文,净土诗一百八首,东海若解,舍利涅槃诸忏,并行于世。见省庵语录附录本传。

  【省常】 (人名)莲宗九祖之第七祖也。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结净行社。士大夫与会者百二十人,王文正旦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见佛来迎,泊然而化。年六十二。见莲宗九祖传略。

  【省行堂】 (堂塔)延寿堂之异名。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见“延寿”条。

  【圣】 (术语)正之义也。证正道,名为圣。胜鬘宝窟下本曰:“圣者正也。以理正物名为圣。”大乘义章十七末曰:“初地以上,息妄契真会正,名圣。”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般若之一百八名及陀罗尼。

  【圣宝藏神】 (天名)有无量之财宝,饶益众生,故名圣宝藏神。见圣宝藏神仪轨经。

  【圣宝藏神仪轨经】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说祈祷圣宝藏神之仪轨。

  【圣不动】 (菩萨)不动明王也。称明王之德曰圣。见“不动明王”条。

  【胜乘】 (术语)大乘之德名。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过二乘,名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

  【圣持世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玄奘所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本也。

  【胜处】 (术语)见八胜处及八背舍条。

  【胜处瑜伽经】 (经名)金刚顶胜处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之略名。

  【圣大总持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

  【圣道】 (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华严经八曰:“具转圣道妙法轮。”成实论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结使。”又八圣道支也。与八正道分同。见圣道门条。

  【圣道门】 (术语)二门之一。除净土宗,净土真宗之净土门,如其他法相天台宗于此土说自凡至圣之道。总名为圣道门。二门条。

  【胜道沙门】 (杂名)瑜伽论所说四种沙门之第一。见“沙门”条。

  【圣道衣】 (衣服)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为天台真言等圣道众之人所著故也。对于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圣道众】 (杂语)法相,三论,天台,真言等升于官位之僧徒也。圣道之名,自圣净二门之别而来。

  【胜得世俗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世俗谛之第三。见“谛”条。

  【胜敌毗沙门】 (天名)对于胜军不动,胜军地藏而有胜敌毗沙门。以毗沙门为战神故也。

  【圣谛】 (术语)圣者所见之谛理也。谛者言其理之真实不虚也。俱舍论二十二曰:“何义经中说为圣谛?是圣者谛,故得圣名。于非圣者此岂成妄,于一切是谛性无颠倒故。然唯圣者实见非余,是故经中但名圣谛,非非圣谛,颠倒见故。如有颂言:圣者说是乐,非圣说为苦,圣者说为苦,非圣说是乐。”胜鬘宝窟下本曰:“圣谛者苦集灭道,审实不虚,故名为谛。又能生不颠倒实解,故名为谛。圣谓诸佛,就圣辨谛,故云圣谛。又此能生无漏圣解,目之为圣,故云圣谛。”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圣谛现观】 (术语)于见道观现前四谛之理也。

  【圣典】 (术语)三藏之总名也。

  【圣多罗菩萨】 (菩萨)又曰多罗观音。见多罗观音条。

  【圣多罗菩萨梵赞】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梵语之赞颂也。

  【圣多罗菩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干闼婆王说多罗菩萨之咒,及颂持者得生于极乐国。

  【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多罗菩萨说一咒。自在天说一咒。

  【圣法】 (术语)佛所说之法,叶于正理,谓为圣法。

  【圣法印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

  【胜幡】 (物名)印度之风,与敌战而破之,则立胜幡。故道场降魔亦立胜幡,表其胜利。维摩经佛道品曰:“胜幡建道场。”注曰:“外国破敌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常立胜幡。”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喜乐山顶之天宫。因大梵王之请,说咒拔罪。

  【圣凡】 (杂名)圣者与凡夫也。楞严经五曰:“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圣方】 (术语)梵语阿离野提舍āryadeśa,印度之尊称也。寄归传三曰:“阿离野译为圣,提舍译为方,即名西国为圣方矣。以其贤圣继轨,人皆共称。或云末睇是中,提舍(Madhyadeśa)是国,百亿之中心,斯其事也。”

  【胜佛顶】 (菩萨)五佛顶之一。见“佛顶尊”条。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

  【圣福】 (术语)二福之一。对于梵福之称。三乘之圣果。

  【圣根本说一切有部】 (流派)与说一切有部同。

  【圣供】 (杂语)三宝之供养物也。

  【圣观音】 (菩萨)又作正观音,新作圣观自在。六观音之一。无六观音中千手等之异相,故但称为圣观音,寻常之观音菩萨也。见“观音”条。

  【圣观自在秘密心陀罗尼经】 (经名)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观自在菩萨】 (菩萨)又作正观自在菩萨。旧云圣观音。六观音之一。常单名观音。见“观音”条。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

  【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 (经名)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之略名。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圣观音之本尊及真言念诵法。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

  【圣观自在仪轨】 (经名)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之略名。

  【胜光王】 (人名)波斯匿王也。玄奘译曰胜军,义净译曰胜光。见波斯匿王条。

  【圣果】 (术语)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此果为真正,故曰圣果。楞严经一曰:“虽得多闻,不成圣果。”净住子曰:三乘圣果。十地功德。”

  【胜果】 (术语)胜妙之证果也。佛果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果及十地菩萨之果而谓之胜果。盖二乘之果,非为圆满,故是果而非胜。十地之法,未为圆满,故是胜而非果。独佛果为究竟圆满之妙果,故曰胜果。见唯识述记一本。王僧孺忏悔礼佛文曰:“藉妙因于永劫。招胜果于玆地。”

  【圣行】 (术语)涅槃五行之一。圣者正也。菩萨戒定慧所修之行也。

  【胜行】 (术语)谓波罗蜜多之行法也。唯识论九曰:“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圣贺野纥哩缚念诵仪轨】 (经名)具名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二卷,唐不空译。马头明王之仪轨也。

  【圣火】 (杂名)南史齐武帝纪曰:“有沙门从此齎火至,色赤于常火,云以疗疾,灸至七炷而疾愈。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咸云圣火。”

  【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法天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译。

  【圣迦抳忿怒仪轨经】 (经名)具名圣迦抳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唐不空译。大藏中分载于二处。迦抳之翻名未详。

  【圣教】 (术语)圣者正也。与正理合名为圣。圣人之所说,谓为圣教。圆觉经曰:“闻此圣教,随顺开悟。”解深密经一曰:“已善奉行如来圣教。”宗轮论述记曰:“圣者正也,与正理合。目之为圣,又契理通神,名之为正。此所说教,名为圣教。”

  【圣教量】 (术语)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语,三量之一。见“量”条。

  【圣教序】 (杂名)唐太宗制。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之事。后有高宗在青宫所作述圣记。末附玄奘所译心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羲之草书以勒石。今按原文。记作于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高宗咸亨四年始立碑。世谓之集王圣教序。别于褚圣教而言。

  【胜解】 (术语)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百法中五别境之一。于所缘之境决定印可而不可移转也。若于境犹豫,胜解全无,故大乘不摄之于遍行法。俱舍论四曰:“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唯识论五曰:“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胜解作意】 (术语)三种作意之一。

  【胜金】 (物名)阎浮檀金也。

  【胜金色光明德女经】 (经名)大庄严法门经之异名。

  【胜进道】 (术语)四道之第四。见“四道”条。

  【圣净二教】 (术语)圣道与净土之二教也。唐道绰一代教之判释也。见“二门”条。

  【圣净相对】 (术语)使圣道门与净土门相对而论难易也。

  【胜军不动明王】 (菩萨)有四十八使者之明王也。见“不动明王”条。

  【胜军地藏】 (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有胜军地藏。见“地藏”条。【胜军地藏】(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藏。莲华三昧经谓胜军地藏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着随求陀罗尼一铠,佩金刚智大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胜军王】 (人名)同胜光王。

  【胜军王所问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与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义净译之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大同小异。佛为波斯匿胜军王Prasenajit说王法,并说十二因缘。但四山一喻后之三经,合于老病死衰之四、此合于邪行老病死之四、名为四怖。

  【胜林】 (地名)旧作祇洹、祇树、祇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中阿含经四十三曰:“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梵Jetavana。

  【圣灵】 (杂语)神圣之精灵也,总尊敬死者之神识而言。说法明眼论曰:“供养佛像,回向圣灵。”

  【胜流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见“真如”条。

  【圣六字大明王经】 (经名)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给孤独园,为阿难说二咒,是但对扬阿难而说,非有别缘。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阿难有病,佛诣彼说咒救之。是与救阿难女难之六字咒全别。六字之称未详。

  【圣六字增寿经】 (经名)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胜论】 (流派)吠世史迦夺萨怛罗Vaiśeṣika-śāstra,此译胜论。又称胜宗。见胜论宗项。

  【胜论师】 (杂名)尊之曰胜论师,斥之曰胜论外道。以胜论十句义为宗之徒也。见胜论宗项。

  【胜论十句义章】 (书名)一卷,慧恩述。

  【胜论宗】 (流派)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为本体。德Guna为属性。业Karman为作用。同Sāmānya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别为异,有能,无能,俱分之四。别立无说合为十句义,此乃慧月所立,较之数论稍后,百论疏中曰:“既在僧佉后出见一宗有过。是故立论名卫世师。”就所论而言。四宗论曰:“迦那陀外道论师言。一切法异者,我与觉异,以说异法故。此是我,此是觉,如白叠。此是白,此是叠故。”

  【胜鬘夫人】 (人名)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母云末利,译为鬘。夫人之梵名尸利摩罗Mālyaśṛl,尸利,译曰胜。摩罗,译曰鬘。嫁阿逾阇国为王妃。胜鬘宝窟上本曰:“胜鬘者,外国名尸利摩罗。尸利,此翻为胜。摩罗名鬘。”案是乃女声。故摩罗当言摩利。与母之末利同。

  【胜鬘经】 (经名)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之略名。此经旨趣以一乘为宗。与妙法莲华经同。妙法莲华广说。此经略说。法华有三会及种种权实。此则有二死五住之言。广略虽异。理可互明。本经之注述如下:胜鬘经宝窟六卷,隋吉藏撰。胜鬘经义记上卷,缺下卷,隋慧远撰。胜鬘经述记二卷,唐沙门基说,义令记。胜鬘经疏义私钞六卷,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逾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其了义为唯一佛乘也),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胜密外道】 (人名)室利鞠多,唐译曰胜密,曾设火坑毒饮,欲害佛而不能遂,谢咎归依。见西域记九。旧译曰德护,佛说德护长者经所说之德藏长者是也。彼经详说此事。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经名)一卷,元智慧译。前为文殊菩萨发菩萨心之愿文。中明五智勇识之真实名。后有文殊之一百八名赞等。

  【圣明】 (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圣人】 (术语)梵语阿离野ārya,译言圣者圣人。对于凡夫之称。谓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之人也。涅槃经十一曰:“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金刚经曰:“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胜三世金刚】 (菩萨)或云圣三世。在胎藏界持明院北端。密号曰最胜金刚。与降三世明王同体异名。然此院特列胜三世降三世两尊,青色头发如马王髻,三目,双牙向上,左持三股杵,右持头附三股杵之戟,坐于磐石,迦楼罗炎围之。大日经谓胜三世威猛,焰围绕,有宝冠,持金刚,不顾自身命,专请受教。

  【圣僧】 (术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之像曰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寺安文殊。小乘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安大迦叶,安须菩提。则通用不拘。见象器笺三。又僧为供养时,有别设座充尊者之位者。是宾头卢尊者也。见“宾头卢”条。又断惑证真之圣人曰圣僧。

  【圣僧侍者】 (职位)又曰圣侍。禅宗给侍僧堂圣僧之像者。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经名)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大集经善住意天子会之异译。

  【胜身】 (人名)摩揭陀国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韦提希也。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五曰:“摩揭陀国,王舍城王,名曰影胜,夫人曰胜身。”

  【圣师】 (杂名)二师之一。见“二师”条。

  【圣师子】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

  【胜士】 (杂语)持戒者之尊称。释氏要览上曰:“月灯三昧经云:能净持戒名胜士。”

  【胜数】 (流派)胜论数论之二论也。性灵集七曰:“胜数典文,尚溺三有之水。”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胜思惟经】 (经名)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胜思惟问经论】 (书名)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之略名。

  【圣胎】 (术语)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谓为圣胎。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正法而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也。仁王经中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同良贲疏曰:“于三贤位俱名圣胎。所谓胎者,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

  【圣提婆】 (人名)āryadeva,造百论等之提婆菩萨也,以其为菩萨。故尊称为圣。唯识枢要上本曰:“圣提婆等诸大论师。”

  【圣天】 (天名)大圣欢喜天之略称。

  【圣天供】 (修法)大圣欢喜天之供养法也。

  【圣天讲】 (行事)大圣欢喜天之法会也。

  【圣天菩萨】 (人名)āryadeva,广百论本之作者也。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七卷,陈月婆首那译,五部般若之一。大般若第六会之别译。

  【胜天王经】 (经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胜天王问般若经】 (经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圣网】 (譬喻)圣人之教网也。谓佛之教法。以其罗致众生使归于正法故也。行事钞上二曰:“致使圣网日就衰弱。”

  【圣位】 (术语)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曰:“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圣位经】 (经名)略述圣位经之略名。

  【圣无动经】 (经名)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俗云不动经。见不动经条。

  【圣无动尊】 (菩萨)不动明王之别称也。见“不动明王”条。

  【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安镇法。在宫庭谓为安镇法。在民众谓为安宅法。

  【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 (经名)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之略名。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经名)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述,称为八大童子仪轨。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之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使说咒,以安慰天龙夜叉等。

  【圣仙】 (佛名)佛之尊号也。以佛是仙中之圣故也。七佛略戒曰:“是大仙人道。”又圣为三乘之圣人,仙为世间五通之仙。

  【圣贤】 (杂名)圣者与贤者也。

  【圣心】 (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胜心】 (术语)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无量寿经曰:“等心胜心深心。”净影疏曰:“所行务上,名为胜心。”高僧传六曰:“发胜心于旷劫。”

  【圣性】 (术语)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唯识述记九末曰:“即依无漏智分别智等俱行五蕴种子为圣性体。”俱舍论十曰:“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

  【圣性离生】 (术语)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生无漏智而断烦恼,谓为圣性。声闻缘觉之二乘,入于见道之位,生一分之无漏智,断分别起之烦恼障。菩萨生一分之无漏智,断烦恼所知之二障,因而得一分之圣性。永离异性(凡夫)之生,谓为圣性离生。唯识论九曰:“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俱舍论二十三曰:“得世第一法,虽住异性生而能趣入正性离生。”四教仪六曰:“圣以正为义,舍凡性入正性。”

  【圣虚空藏菩萨】 (菩萨)见“虚空藏”条。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之别译。

  【圣言】 (名数)圣者正也,正直之言也。四圣言:一言不见为不见,二言不闻为不闻,三言不觉为不觉,四言不知为不知。见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十。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 (菩萨)五大明王中之大威德明王也。

  【圣曜母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金刚手菩萨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恶星宿所害,佛为说圣曜母陀罗尼。梵ārya-grahamātṛkā-dhāraṇi。

  【胜业】 (术语)胜妙之行业也。俱舍论三十曰:“遍悟所知成胜业。”

  【圣仪】 (术语)又曰尊仪。佛像也。寄归传四曰:“灌沐尊仪。”又曰:“灌洗圣仪,实为通济。”

  【胜义】 (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

  【胜义谛】 (术语)法相宗所立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而谓之胜义谛。即真谛也。见“二谛”条。

  【胜义法】 (术语)涅槃也。

  【胜义根】 (术语)对于扶尘根而有胜义根。乃眼耳鼻舌身五根之实体也。依之而有发识取境之作用。为四大种所成,清净如珠宝云:俱舍论一曰:“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如其次第,应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说,苾刍当知,眼谓内处四大所成净色为性。如此广说。”见“扶尘根”条。

  【胜义空】 (术语)涅槃经所说十八空之一。胜义为涅槃。胜义空者,言涅槃之空性也。

  【胜义空经】 (书名)一卷,宋施护译。说诸法无实生实灭,且说十二因缘生十二因缘识。是可摄于大乘部者。

  【胜义菩提心】 (术语)密教三种菩提心之第二。见“菩提心”条。

  【胜义僧】 (术语)四种僧之第一。见“僧”条。

  【胜义胜义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胜义谛之第四。见“谛”条。

  【胜义世俗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世俗之第四。见“谛”条。

  【胜义无性】 (术语)三无性之第三。见“三无性”条。

  【胜意】 (人名)比丘名。诸法无行经下与喜根菩萨并说。见“喜根”条。

  【胜意生明】 (真言)摩醯首罗天之秘咒也。如摩醯首罗天胜妙意生利益事之陀罗尼名。大日经三曰:“摩醯首罗天有胜意生明。能作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益。化一切受用。”

  【胜因】 (术语)殊胜之善因也。佛说无常经曰:“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圣印】 (术语)如三法印实相印,圣道之法印也。又言密家之印契。

  【圣印经】 (经名)圣法印经之略名。

  【圣应】 (术语)佛陀之感应也。法华文句一曰:“但观己心之广高,仰无穷之圣应。”

  【胜应身】 (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对于第三应身之劣而名为胜,盖胜应身为他受用之报身也。法华文句记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止观一之二说见相发心,四教之人见佛之相好而发菩提心。依此则藏教之人,观劣应之相好,通教之人,观胜应之相好,别教之人,观报佛之相好,圆教之人,观法佛之相好。是为就三身中之应身,而分胜劣者,与从前报身中分开胜应异。盖此为对于丈六之佛身而配观想之浅深于四教者,与自佛身上分判法报应三身异其义门也。是乃天台一家之法义,不可与其他通途之三身门相和会。

  【胜友】 (杂语)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为观音势至之胜友。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圣语】 (术语)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三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毗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毗陀罗语)说四圣谛。谓瑿泥、迷泥、蹋部达、喋部,二天王中一能领解,一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复以一种篾戾车语(旧婆沙作弥离车语)说四圣谛。谓摩奢、睹奢、僧摄、摩萨缚怛毗剌迟,时四天王皆以领解。”然以圣语说四谛,为对于四天王之一时随说,非为佛之常语。佛以当时摩竭陀国之俗语为佛语,此语之经文,今不可得。南方阿利耶语之方言经文,传于锡兰岛,是即今之巴利语也。因而暹罗国之佛徒,指巴利之佛语,称为摩呼。而佛于诸律中呵责用圣语者。四分律五十二曰:“时有比丘,字勇猛,婆罗门出家。往世尊所,白世尊言:大德!此诸比丘,众姓出家,名字亦异。破佛经义,愿世尊,听我等以世间好言论修理佛经。佛言:汝等痴人,此乃是毁损,以外道言论而欲杂糅佛经。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Chandas鞞陀书。后于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不正,讥呵言: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语一语多语,现在过去未来语,长短音轻重音,乃作如此诵读佛经。比丘闻羞耻。二比丘往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听随国音读诵,但不得违失佛意。不听以佛语作外书语,犯者偷兰遮。”十诵律三十八曰:“佛在舍卫国,有二婆罗门:一名瞿婆,二名夜婆,于佛法中得信出家。本诵外道四围陀书。出家己,以是音声诵佛经。时一人死,一人独在。所诵佛经忘不通利,更求伴不得,心愁不乐。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以外书音声诵佛经者突吉罗。”

  【圣缘】 (术语)圣道之助缘也。止观十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外有圣缘,圣人加之,发正禅见也。”

  【胜者】 (流派)胜论师也。十句义论曰:“胜者慧月。”

  【圣者】 (术语)圣者正也。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之见道以上也。华严经六十二曰:“唯愿圣者,广为我说。”

  【圣正三昧】 (术语)三三昧之一。见“三三昧”条。

  【圣智】 (术语)圣者正也,如理智正照真谛,离虚妄之分别,名为圣智。维摩经肇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往生论注下曰:“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

  【圣种】 (术语)圣者之种性也。谓入道而修三学者。三宝中之僧宝也。行事钞下二曰:“三宝圣众。”又生众圣之行法,名为圣种。一、二、三、于衣服,饮食、卧具,随所得而喜足。四、乐断恶,乐修善,名为四圣种。以诸弟子舍俗之生具(衣食住),与俗之事业,为求解脱,归于佛而出家,故法王世尊愍彼而效彼之俗,安立助道之二事也。一生具,二事业,即前三者为助道之生具,后一者为助道之事业也。若能依前之生具作后之事业,则解脱不久。此四法能生众圣,故名为圣种。见俱舍论二十二。

  【圣种性】 (术语)五种性,又六种性之一。见“种性”条。

  【圣众】 (杂语)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圣者人众也。

  【圣众俱会乐】 (术语)净土十乐之一。见“乐”条。

  【圣众来迎】 (杂语)念佛行者命终时,阿弥陀佛,遣极乐净土之圣众,迎入净土也。安乐集曰:“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圣众来迎乐】 (术语)净土十乐中之第一。见“乐”条。

  【圣众来迎愿】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谓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大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智光谓之为命终现前导生愿。慧心谓为临终迎接愿。静照谓之为临终现前愿。真源谓为圣众来迎愿。了慧谓为来迎引接愿。见无量寿经钞三。

  【圣主】 (术语)又曰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也,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曰圣主。师子取自在无畏之义。法华经序品曰:“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嘉祥义疏三曰:“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

  【圣庄严经】 (经名)圣庄严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庄严陀罗尼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罗睺童子卧时为恶罗刹所挠,佛为说咒而护之。

  【胜幢】 (物名)胜战之幢旗也。涅槃经二十六曰:“能与魔王波旬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参照“胜幡”条。

  【胜幢臂印经】 (经名)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之略名。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

  【胜子】 (人名)唯识十大论师之第九。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真那弗多罗,言胜子。”

  【胜子树】 (地名)旧作祇陀林,又作祇洹,译曰胜子树。胜子为波斯匿王之子。生时与敌战胜,因以名胜。为胜氏所有之树林,故云胜子林,又云祇树。然胜之梵语,为祇陀或祇洹者误也。应作逝多,故新作逝多林Jetavana。玄应音义九曰:“胜子树,祇陀林。或云祇洹,并讹也。正言逝多,憍萨罗国波斯匿之子也。”

  【胜宗】 (流派)胜论宗也。见“胜论宗”条。

  【胜宗十句义论】 (书名)一卷,胜者慧月造。玄奘译。胜宗立十句而尽一切法,此论明其十句之义。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之异译。

  【圣最胜经】 (经名)圣最胜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最胜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最上意陀罗尼经恐为同本。

  【圣尊】 (杂语)佛之尊号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救世之圣尊。”

  【施】 (术语)梵语檀那Dāna,离悭惜而施与他之义。唯识论九曰:“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又曰:“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师】 (术语)梵语乌波你也Upādhyāya,教以道者之通称也。律中分得戒师与受业师之二。释氏要览上曰:“师有二种:一亲教师,即是依之出家。二依止师,即是依之禀受三学。”梵语杂名曰:“师,乌波你也。”

  【尸】 (杂语)尸罗之略。

  【施八方天仪则】 (书名)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阿闇梨述。

  【尸半尸】 (修法)尸咒,半尸咒也。以毗陀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众生,故名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又玄应音义曰:“尸半尸,此是咒法。西国有此,谓咒于死尸,令起杀人。半尸者,咒令起坐,令起尸鬼杀人,故半尸。”见“毗陀罗”条。

  【师保】 (杂语)师,保持弟子,故曰师保。增一阿含经十四曰:“我亦无师保。”智度论一曰:“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

  【施报经】 (经名)长者施报经之略名。

  【师比丘经】 (经名)佛灭后棺殓葬送经之异名。

  【尸城】 (地名)拘尸那城之略。佛入灭处也。

  【施灯功德经】 (经名)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

  【尸多婆那】 (地名)Śita-vana,见“尸陀林”条。

  【尸仛】 (天名)玄应音义曰:“尸仛,又作诧譇二形,同敕,敕嫁反,干闼婆名也。”

  【施饿鬼】 (行事)阿难尊者夜见饿鬼,名焰口(不空译焰口,实叉难陀译面然)。鬼请阿难施一斛食。阿难还白佛,佛说施饿鬼食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道俗修之。比丘每日生饭,亦施饿鬼之法也。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曰:“阿难独居,静处夜三更,有饿鬼现前,名焰口。形丑陋,口中吐火。白阿难曰:却后三日汝命尽,将生饿鬼中。阿难畏问免之方便。饿鬼曰:汝明日对无数饿鬼与无数婆罗门仙等施摩伽陀国一斛,并为我供养三宝,以此功力汝延寿,且我亦免饿鬼苦。阿难以言于佛,佛为说陀罗尼曰:诵此陀罗尼施食,一一饿鬼当得摩伽陀国七斛食,汝今受持此法,福德寿命皆增长。”释门正统四曰:“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来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灵受其饥饿苦恼。故假面然鬼王缘起,令阿难尊者以一搏食诵咒施之。今缁素通行谓之施饿鬼食。”

  【施饿鬼法】 (修法)修佛行以施为第一,六度中以施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鬼为最。故三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法出于不空译之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称宝掌如来(南方宝生佛),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甘露王如来(西方弥陀佛),广博身如来(中央大日佛),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佛),五如来之名号,则以佛之威光加被故,能使一切饿鬼等灭无量之罪,生无量之福,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之饮食变为甘露微妙之食,即离苦身而生天净土也。宝掌如来为南方之宝生如来,最胜王经作宝相。或作宝星。今日宝掌。一义云掌者主掌之义,以掌宝故,名曰宝掌。一义云摄真实经所说:“结施愿印左手同前,右手仰掌入南方宝生如来三昧。(中略)从五指间雨如意珠,此如意珠雨天衣服天甘露。”右手仰掌,由掌中雨宝,故名宝掌。经轨者,如佛说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一卷,不空译。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实叉难陀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一卷,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一卷,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不空译。

  【施房舍比丘】 (人名)名二十亿之沙门,于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僧,布一羊皮,使僧蹈其上,以其因缘于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最后身生于大长者家,足下生毛,长二寸如青琉璃,而右旋,初生时父与二十亿两之金,后厌五欲出家得道。见智度论二十九。又云二十亿耳。

  【师姑】 (杂名)尼姑之称。按青州报恩寺大圣院清座主灵骨记云:先师姑度小姑二人,师姐座主度小师五人,又后周云门山大云寺重修壁龛记,女弟子骆氏,长名大师姑,次女小师姑,并见段松苓益都金石记,则此称由来已久。传灯录曰:“有尼参保福从展。展问阿谁。侍者报曰:觉师姑。又五台智通忽大悟曰:师姑元是女人作。”按广异记,大历时,某寺尼令婢往市买饼。见朱自劝,问云:汝和尚好否?又云闻汝和尚未挟纩,今附绢二疋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绢授尼,则唐时尼亦称和尚。鸡肋编云:京师尼讳师姑,号女和尚,有自来也。

  【尸鬼】 (修法)以咒法起死尸使杀怨人,谓之毗陀罗法。药师经曰:“咒起尸鬼令断彼命。”见“吉遮”条。

  【施行】 (术语)布施之行法也。施物于人也。

  【施化】 (术语)施教化也。法华玄义一曰:“如来施化之意。”

  【施惠】 (杂语)以物施与他也。无量寿经下曰:“贪狼财色,不能施惠。”

  【尸迦罗越】 (人名)王舍城长者之子,译作善生,与须阇陀Sujāta同。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经名)巴Sigālo-sutta,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长阿含善生经之别译。

  【师匠】 (譬喻)师成弟子之三学,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为匠。大宝积经百十二曰:“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有部毗奈耶四十曰:“汝等当觅上好师匠。”演密钞四曰:“匠是工匠,如世工匠能匠成诸器,阿阇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学法器。”

  【师教】 (杂语)师之教也。受十善戒经曰:“事实如是,当随师教。”俱舍论十四曰:“如是方成从师教受。”

  【施开废】 (术语)天台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发明施开废之三义,因而述三乘方便教,即一乘真实教之旨。佛于法华已前说三乘教者,是为使入一乘法之方便而施设,故谓之为实施权,犹如莲华之为莲实而花也。次于法华经明前所述之三乘教为方便,示为对于三乘教之一乘之方便阶梯,此谓之开权显实,犹如莲华开而有莲实之显也。次知三乘教为一乘之方便,一乘之外无三乘,一乘中有三乘,故三乘废,唯有一乘之义成立,此谓之废权立实。犹如莲华落而唯有莲实也。已上三事,于法言之,方便开时,方便之体废,开与废同时,于喻言之,则必前后异时,故托于喻,有前后三番之说也。见四教仪集注上。

  【尸赖拿伐底】 (地名)Hiraṇyavati,世尊涅槃处之河名。即金河也。

  【施乐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

  【尸梨伽那】 (佛名)Śriguṇa,译作厚德。佛之别号。智度论二曰:“尸梨伽那,秦言厚德。”

  【尸利】 (杂语)又作师利,室利,室离,室哩。译有首,胜,吉祥,德之四义。华严疏钞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胜,三吉祥,四德。”探玄记四曰:“梵语呼头为室利。”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义也。”行愿赞疏钞二曰:“室哩(二合)。”梵Śrī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录曰:“补处逸多,尚受折于维摩诘,上首尸利甘负屈于庵提遮。”

  【尸利佛逝】 (地名)国名。寄归传一曰:“末罗游Malayu洲。即今尸利佛逝国Śribuja也。”

  【尸利鞠多】 (人名)Śrigupta,又作室利鞠多,尸利崛多。王舍城长者名。译曰吉护、德护、胜密。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利鞠多此云吉护,亦云德护也。”西域记九曰:“室利鞠多唐言胜密。”德护长者经上注曰:“尸利崛多者隋言德护。”此外道欲以火坑毒饭害佛,不成,遂归佛。见“胜密外道”条。

  【尸利崛多长者经】 (经名)德护长者经之异名。

  【尸利漫陀】 (地名)Śrimaṇḍapa,山名。翻梵语九曰:“尸利漫陀,传曰里头山也,外国传三。”

  【尸利沙】 (植物)Śiriṣa’,或作尸利洒。树名。尸利沙者,吉祥之义。此方之合昏树也。又曰尸利沙者,头之义。其果曰似头果。又云舍利沙。此译合欢树。南本涅槃经三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身长五寸。”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拘屡孙如来坐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心地观经六曰:“尸弃如来于尸利沙树下成道。”玄应音义三曰:“尸利沙,即是此间合昏树也。其树种类有二:若名尸利沙者叶果则大,若名尸利驶者叶果则小。此树时生人间关东下里家误名沙罗树是也。”又曰:“舍利沙此云合欢。”慧琳音义八曰:“尸利沙此云吉祥,即合昏树也,俗名为夜合树也。”最胜王经七作合昏树(尸利洒)。又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利沙果者,此云似头果。”陀罗尼经十曰:“舍离沙树,此云合欢树。”

  【尸利沙迦】 (人名)译曰头者。比丘名。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梵Śiriṣaka’。

  【尸利夜】 (天等)Śriyaṣas’,神名。译曰普现吉祥。见慧苑音义上。

  【尸林】 (地名)尸陀林之略称。

  【施林】 (杂语)尸弃于林中也。即四葬中之林葬。

  【施鹿林】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施鹿园】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尸罗】 (术语)Śila,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口意三业之罪恶,能使行人焚烧热恼,戒能消息其热恼,故名清凉。又,旧译曰性善。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为戒。”义林章三本曰:“尸罗梵语,此言清凉。”华严玄谈三曰:“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行事钞中一曰:“尸罗此翻为戒。”智度论十三曰:“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

  【尸罗阿迭多】 (人名)Śīlāditya,译曰戒日。见“戒日王”条。

  【尸罗跋提】 (地名)城名。见“舍卫”条。

  【尸罗拔陀提】 (人名)Śiladhadra,晋译曰戒贤。太子名。见贤愚经六。

  【尸罗波罗蜜】 (术语)Śīla-Pāramitā,六波罗蜜又十波罗蜜之一。持戒之行也。见“波罗蜜”条。

  【尸罗钵颇】 (人名)Śilaprabha,译曰戒光。道琳法师在梵之名也。见求法高僧传下。

  【尸罗跛陀罗】 (人名)Śilabhadra,译曰戒贤。论师名。见“戒贤”条。

  【尸罗不清净】 (术语)义林章表无表章曰:“定道得缘者,经中说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又万善同归集曰:“经曰: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谓戒行不清净,心身不安稳,则禅定不成就也。天台之止观四反之,而谓“尸罗清净三昧现前。”又,唐高僧传廿二曰:“释真慧隋开皇十二年出家,受具大通寺诸禅师。禅师曰:尸罗不净,三昧无由。”可知此二句为陈隋之间所盛唱者。

  【尸罗达磨】 (人名)Śiladharma,译作戒法。于阗国沙门名。见宋僧传三。

  【失罗婆】 (杂名)Śravaṇa牛宿名。宝星陀罗尼经四曰:“失罗婆(唐言牛宿),牛宿星生者,于右胫上必有两靥,常丰爵禄,受身无病,人所爱乐,命终生天。”

  【尸罗清净】 (术语)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见“尸罗不清净”条。

  【尸罗四义】 (名数)清凉、安隐、安静、寂灭四义也。心离热恼,为他世之乐因,以能建立止观,得涅槃之乐因也。

  【尸罗庄严具相应戒】 (术语)六种戒之一。

  【尸罗幢】 (物名)以清凉宝玉而造之幢也。慧苑音义上曰:“按梵语云,尸罗此曰清凉。若云誐罗幢。此翻为玉。以玉为幢,名尸罗幢。”

  【尸摩赊那】 (地名)译作弃尸人墓。梵Śmaśāna(Aśmaśāyana),又云尸陀Śitavat林。见法显传。

  【失念】 (术语)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于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唯识六曰:“失念,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尸毗】 (本生)王名。见尸毗迦项。

  【尸毗迦】 (本生)王名,释尊因位为尸毗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三十五曰:“尔时毗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毗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庵罗树华,发心菩萨,是三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释自化为鹰,毗首羯磨化作鸽,鸽投王,王自割身肉,乃至举身上称,以代鸽命,地为震动。是时释提桓因心大欢喜,散众天华,如是决定大心,成佛不久。”四教仪曰:“尸毗王,代鸽檀满。”西域记三曰:“是如来昔修菩萨行,号尸毗迦王(唐言与旧曰尸毗王,讹),为求佛果,于此割身,从鹰代鸽。”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毗王,古音亦云湿鞞,此云安稳也。”

  【尸毗王墓】 (杂名)宋沈括梦溪笔谈曰:延州天山之颠,有奉国佛寺,二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言尝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亦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乃秦县名,此时未有佛书,疑后人附会县名为说。庆历中施昌言镇鄜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尸毗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枯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玉冲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银之物,入于役夫。

  【尸弃】 (佛名)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诘。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三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诘。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为初僧祇。”二、过去七佛中之第二佛也。同九曰:“贤劫之前第三十一劫有二佛,一名尸弃(秦言火)。(中略)贤劫中有四佛。(中略)四名释迦牟尼。”华严疏钞十六上曰:“尸弃亦云尸弃那,此云持髻。”梵网述记上曰:“尸弃亦名式,此云胜,亦名最上。”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式诘。”又大梵天王之名。译曰顶髻或火,以入火光定而断欲惑也,又以此天为劫末大火灾之顶上也。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唤天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然经标梵王,复举尸弃,似两人。依释论正以尸弃为王,今经举位显名,恐目一人耳。”法华玄赞二曰:“尸弃者火灾顶,即初禅主,火灾之灾顶故。”

  【尸弃佛】 (佛名)见“尸弃”条。

  【尸弃那】 (佛名)见“尸弃”条。

  【尸弃毗】 (佛名)乐神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尸弃毗,音乐天名也,部属东方持国天王也。”

  【湿润心作意】 (术语)见“四种作意”条。

  【施色力经】 (经名)食施获五福报经之异名。

  【施僧】 (术语)以财物施与僧也。

  【师僧】 (杂语)我仰为师之僧也。由檀越言之。明眼论曰:“一度赴请之师僧以其檀那如亲子弟。”梵网经下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施设】 (术语)安立之义,建立之义,发起之义。唯识述记三末曰:“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建立发起者,亦名施设。”

  【施设论】 (书名)三卷,赵宋法护译,问答世间出世间之诸法及神通变化等之事者。

  【湿生】 (杂语)四生之一。如蚊蛇,依湿气而生者。

  【湿生化生】 (术语)四生中之二。有水气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谓之湿生。化生者,不藉父母之因缘,从莲华等自然变化出生者。

  【尸尸婆】 (地名)见“尸陀林”条。

  【施食】 (仪式)施饿鬼之食也。又供养斋食于僧也。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辩。”禅苑清规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三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施食会】 (行事)施食于鬼神饿鬼等之法会。

  【施食获五福报经】 (经名)食施获五福报经之异名。

  【施食仪起教缘由】 (经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之异名。

  【失守么罗】 (动物)见“室兽摩罗”条。

  【失守摩罗】 (动物)见“室兽摩罗”条。梵Siśumāra。

  【师孙】 (杂语)弟子之弟子曰师孙。

  【师檀】 (杂语)师僧与檀越也。说法明眼论曰:“一日师檀,百劫结缘。”

  【尸陀】 (地名)见次条。(CBETA注:见“尸陀林”条)

  【尸陀林】 (地名)又作尸陀林,尸多婆那Slta-vana,尸多译曰寒,婆那者林也。弃死尸之处是曰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同十八曰:“尸陀林。”有部毗奈耶杂事十四曰:“深摩舍那,是弃死尸处,云尸陀者讹也。”亦名恐畏林、安陀林、昼暗林,西域记谓如来在日,葬比丘于尸陀林。

  【施无畏】 (术语)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为众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华经普门品曰:“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楞严经六曰:“十方微尘国土皆名之为施无畏者。”观音玄义记一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梵Abhayanda。

  【施无畏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上第三位。密号称为自在金刚。以五智之光明施与众生使无所畏者。

  【施无畏手】 (术语)作施无畏印之手也。见“左”条。

  【施无畏印】 (印相)施无畏之印契。举右手舒五指以向于外者。大日经四曰:“以智慧手(右手)上向作施无畏形。颂曰:能施与一切众生类无畏。若结此大印名施无畏者。”又曰:“举毗钵舍那臂作施无畏手,是施无畏者印。”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曰:“右手展掌,竖其五指,当肩向外,名施无畏。此印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

  【施无畏与与愿】 (印相)对于施无畏印而垂右手而仰掌者为与愿印,但以此二印有互通之义,故往往有以与愿印名施无畏印者。玄奘译十一面神咒经曰:“左手执红莲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香王菩萨陀罗尼经曰:“右臂垂下五指皆伸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五道众生。”千光眼经曰:“施无畏舒右手垂五指现掌。”马头受檀法曰:“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无畏手。”此等皆以与愿为施无畏。

  【施无畏者】 (术语)见“施无畏”条。

  【施无厌】 (寺名)摩揭陀国之那兰陀寺,译曰施无厌寺。玄奘久学于此。见“那烂陀”条。梵Nālanda。

  【施物】 (术语)布施之品物。

  【师弦】 (譬喻)以师子之筋为乐弦,奏之则余弦悉绝。以譬菩提心灭其余之小功德。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

  【师兄】 (杂语)禅林之语。法兄也。温公续诗话曰:“惠崇诗,每犯古人。或嘲之云: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诗句犯师兄。”按五灯会元,宝寿称谭空和尚师兄。空曰:汝却与我作师兄,则师兄乃其同道中之称耳。

  【施一切无畏菩萨】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见“除盖障院”条。

  【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为帝释天说。

  【师雨】 (术语)师为法师,雨为雨安居,即夏腊也,谓某师之夏腊若干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师雨,谓雨安居也,言师若干夏腊也。”即言师之法腊也。

  【施愿金刚】 (菩萨)又曰施愿吉祥金刚。文殊师利也。大日经三曰:“以嚩字门及施愿金刚。”义释十曰:“嚩字并施愿吉祥金刚者,是文殊也。种子是摩字即空点也,用加嚩为嚩耳。”

  【施愿印】 (印相)又曰与愿印,满愿印。垂右手而仰掌。应众生之愿,施与财物之印也。大日经四曰:“次智慧手下垂作施愿形。颂曰:如是与愿印,世依之所说。适才结此者,诸佛满其愿。”

  【施斋】 (仪式)施斋食于僧也。午前之食云斋。

  【施斋经】 (经名)对施斋而诵经也。为施主咒愿之意。

  【师质】 (人名)舍卫国婆罗门名。患无子。诣佛使占相,佛言相有子,喜而供养佛。归路有一狝猴,乞阿难之钵,以蜜供养佛,狝猴死,生于婆罗门家,名摩头罗世质,后出家得道。见贤愚经十二。

  【施主】 (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ā-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

  【师主】 (杂语)师为弟子之所主,故曰师主。有部毗奈耶二十七曰:“我之师主。”

  【施主段】 (术语)法会愿文述施主愿意之处也。

  【师资】 (杂语)老子曰:“善人不善人师,不善人善人资。”今取而配于师弟,师者以道教弟子,故称为师。弟子者资助师,故称为资。法华文句曰:“师有匠成之能,学者具资禀之德,资则舍父从师,敬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过如弟故。”

  【狮子】 (动物)猛兽名。产非洲及南美之巴西国。身长至七八尺。头圆而大。尾细长。毛黄褐色。雄者有鬣。雌者似虎。吼声达数里。群兽闻之。无不慑服。故称兽中之王。古亦作师子。

  【师子】 (动物)又作狮子,梵语枲伽Siṁha,又曰僧伽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智度论曰:“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师子。”梵语杂名曰:“师子,枲伽。”名义集二曰:“僧伽彼,此云师子。”孔雀王咒经下曰:“僧伽夜叉,僧伽,梁言师子。”大孔雀王咒经中曰:“僧诃(师子),邬波僧诃(小师子)。”又马头观音,名狮子无畏观音。

  【师子断肉经】 (经名)师子素驮婆王断肉经之略名。

  【师子夺迅三昧】 (术语)师子奋迅时,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则奋大悲法界之身,开大悲之根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之小兽慑伏,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探玄记十八曰:“从喻为名。谓如师子奋迅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现其威怒哮吼之相。令余兽类失威窜伏。令师子儿增其雄猛。身得长大。今佛亦尔。一奋大悲法界之身。二开大悲之根门。三竖悲毛之先导。四现应机之威。吼法界之法门。令二乘诸兽藏窜聋盲。菩萨佛子增长百千诸三昧海及陀罗尼海。如是相似。故以为喻。”梵Siṁhavikrīḍita-samādhi。

  【师子法门】 (术语)寄托于师子王以显诸佛菩萨之功德曰师子法门。涅槃经二十七就师子吼举十一事,一一配之于菩萨之法门。智度论述师子王之形相威势,一一当之于诸佛之功德。宝雨经五列菩萨十种之善法,一一喻之于师子王。

  【师子奋迅】 (譬喻)师子奋起时,身毛皆竖,其势迅速勇猛,以譬佛之威猛。法华经涌出品曰:“诸佛师子奋迅之力。”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经名)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

  【师子国】 (地名)梵曰僧伽罗Siṁhala国,译曰执师子国,略云师子国,今之锡兰岛也。见“执师子国”条。

  【师子国饿鬼】 (传说)月支摩诃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鬼。问住海渚几时矣?饿鬼答曰:不知几时,祇见大海七变兴耳。见法华传记九。【师子国饿鬼】(传说)见“饿鬼”条。

  【狮子吼】 (譬喻)喻佛教威神,发大音声,震动世界也。传灯录曰: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师子吼】 (杂语)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同注曰:“肇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众兽下之。”胜鬘宝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师子吼。”临济录曰:“师子一吼,野干脑裂。”

  【师子吼经】 (经名)大方广师子吼经之略名。

  【师子吼十一事】 (名数)破坏诈师子等。见涅槃经二十七。

  【狮子会】 (杂语)东京梦华录曰:九月重阳,都下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

  【师子颊王】 (人名)梵语Siṁhahanu。印度迦毗罗城之主,净饭王之父,即释尊之祖父也。

  【师子筋】 (物名)见“师弦”条。

  【师子铠】 (人名)成实论主诃梨跋摩Harivarman之译名也。

  【师子频申此丘尼德相十一喻】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二十四参见师子频申比丘尼,端坐于一切诸宝树下大师子座上,思惟其德相,举十一喻。见唐华严经六十七。

  【师子频申三昧】 (术语)与师子奋迅三昧同。华严经六十曰:“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作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疏钞六十曰:“频申奋迅,俱是展舒四体通畅之状。”见师子夺迅三昧项。

  【师子乳】 (譬喻)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师子身中虫】 (譬喻)师子命终,其他兽畜无啖之者,但身中自生虫而食之。以譬佛之正法,他人不能坏之,法中之恶比丘,自坏毁之也。仁王经下曰:“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莲华面经上曰:“阿难!譬如师子命绝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啖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师子王】 (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师子卧法】 (杂语)使比丘之卧法如师子也。中阿含经曰:“世尊告阿难曰:汝卧当如师子卧法。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兽王师子卧法云何?世尊答曰:阿难!兽王师子昼为食行,行已入窟。若欲眠时,足足相累,展尾在后,右胁而卧。”

  【师子游戏三昧】 (术语)八三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三昧。又佛名人师子,师子游戏三昧者,佛游戏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时,使此大地有六种震动,使一切地狱恶道之众生,皆蒙解脱,得生于天上。见智度论八。

  【师子月佛本生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狝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狝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

  【师子胄】 (人名)成实论之造主诃梨跋摩Harivarman也。一译师子铠。唯识论二本曰:“成实论师名师子胄,本于数论法中出家。因立彼义云:由色声香味四尘以成四大。”

  【师子诸传说】 (杂语)野狐领师子攻敌。及师子先吼,野狐自象堕而死。见止观辅行五。师子王欲为狝猴舍身。见大集经三,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食象哽死。木雀援之苏息,后忘恩不报,因拔一目。见菩萨璎珞经九,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有二子,为猎者所杀,同生于长者家,出家得道。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堕井为野干所救。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与虎为善友,野干两舌而分身丧命。见十诵律第二诵第三分,同四诵第九分,弥沙塞律六,野干两舌经,经律异相四十七。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经名)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

  【师子尊者】 (人名)付法藏传最后之人也。西天二十三祖(或加末田地为二十四祖)为罽宾国王所杀。见付法藏传六。

  【师子座】 (术语)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为龙座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探玄记三曰:“总依智度论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是故亦名师子座。”又文殊菩萨以乘狮子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ṁhāsana。

  【狮子座】 (杂名)智度论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师祖】 (杂语)师之师曰师祖。

  【识】 (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ñ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食】 (术语)梵语阿贺罗āhā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见“二食”条,四食条,五种净食条。余见以下附录。

  【十】 (术语)华严圆教说诸法之数量,总以十。以此现其圆满无尽故也。探玄记三曰:“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设有七八十二等数,皆是增减云十。”演密钞五曰:“十数表圆,以彰无尽。”

  【时】 (术语)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ā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刹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为假时。唯识论所谓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经论之二藏,多说三昧耶假时。律藏多说迦罗之实时。见“三昧耶”条。

  【石】 (杂名)

  【实】 (杂语)外道十一宗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十八臂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

  【十八变】 (术语)罗汉入定之时现十八种之神变。见“罗汉”条。

  【十八部】 (名数)印度小乘之十八部也。见“小乘”条。

  【十八不共法】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着,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证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十八部论】 (书名)一卷,陈真谛译。

  【十八部主】 (名数)小乘十八部之论主也。

  【十八大经】 (名数)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毗伽论,释诸无常之法。三、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竖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二、那邪毗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三、伊底迦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四、僧法论,明二十五谛之义。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此之两论皆释解脱之法。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七、犍闼婆论,释音乐之法。八、阿输论,释医方。出于百论疏上之下。

  【十八道】 (术语)此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于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三业三部神守护身法,观字于心上,成为金萨,而趣行于道场。五秘密轨云:一切修金刚乘,人皆名金刚萨埵,故三密修行之人无论行何法必住于此尊三摩地。次行普礼于坛前摺念珠诵普礼真言:唵(归命三身),萨婆(一切),怛他俄多(如来),波驮(足),缚驮曩(礼),迦路弥(我作)。次涂香,以香涂五指,即成五分法身于磨觉也。次三密观,作莲华合掌,先于掌中想有月轮。次观月轮上有八叶莲华,华上有字,成五股金刚杵,断除身业中烦恼不净速显得佛部诸尊,诵字三遍。次以印当口,观舌上有月轮,月轮上有八叶莲华,莲华上有字,变为五股金刚杵,断除口业中烦恼不净速显得莲华部诸尊。诵字四遍。次以印当心,观心上有月轮,月轮上有八叶莲华,莲华上有字,成五股金刚杵,断除意业中烦恼不净,速显得金刚部诸尊。诵字三遍。亦合观掌中舌上心上各有字,变成八叶莲华,莲华上各有字,变成圆净月轮,月轮上各有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三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三部诸尊,此即灭身三口四意三之十恶而显得三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为十八道。”十八道者,金刚界九会与胎藏界九尊合为十八也,故谓为两部不二之行法。若合摄之,则为一大曼荼罗,若开列之,则为十八各大曼荼罗,故曰十八道。道者曼荼罗之义,又初入学法灌顶之道场,散华而得缘佛,故以此缘佛为本尊,因结诵十八契印及真言,故复名为十八道。使初入之行者。结十八契印者,以开显两部十八曼荼罗故也。于每日之三昧修行此一尊之三摩地,分明证显本不生之理,故名为道。其法如下:一、净三业,先随行人力而严供具,对于其缘佛本尊之本方礼拜本尊。次礼余方之佛以五轮着地,如教敬礼,双膝长跪,虚心合掌住于诚心,悉陈说三业一切罪曰:“我从过去世,流转于生死,今对大圣尊,尽心而忏悔,如先佛所忏,我如今亦是,愿垂加持力,众生悉清净,以此大愿故,自他获无垢。”真言曰:唵(归命三身),萨嚩婆嚩(自性),输驮(自即自清净),萨婆(一切),达磨(法),萨嚩婆嚩(自性),输度(他即他清净),唅(我),此十六字摄三十七尊(见净三业真言)。次对本尊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起大悲心,我修此法为一切众生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二、佛部三昧耶陀罗尼印,二手虚心合掌开二头指少屈而各着于二中指上节,又屈二大指着于二头指下节,此印为率睹婆印。开大指者,是开塔印,即法界塔也。又为佛顶之形,安印于顶,顶配于佛部,净身业之义也。中指为正体智,头指为方便智,其印成而置于当心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一分明如对目前,而至心诵真言七遍,于顶上散之。真言曰:唵(归命),怛他誐都(如来),纳婆嚩(发生),娑嚩诃(圆满也究竟也)。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故,即警觉一切如来悉,当护念加持行者,以光明照触,所有罪障,皆得消灭,寿命长远,福慧增长,佛部圣众,拥护欢喜,生生世世离诸恶趣,莲华化生,速证无上菩提。三、莲华部三昧耶印,二手虚心合掌,散开二头指,二中指二无名指少屈,如莲华之形,是为八叶印。印置心上想观自在菩萨相好具足,诵真言七遍,于顶右散印。此印为心莲开敷之形,开即修生显得之义,开自心八分之心莲,上有一大摩尼宝,此莲华部之宝珠也。以前净三业表众生本有清净之心莲,故为合莲之印。今印为三部果德之随一,故作开莲之印也。印置于顶右者,成莲华部之灌顶也。真言曰唵(归命),跛[女*羽]谟(莲华),纳婆嚩也(发生),娑嚩诃(究竟)。结诵此印言,故警觉观自在菩萨等持莲华部圣众,悉皆欢喜,加持护念。一切菩萨光明照触,所有业障,皆得除灭。一切菩萨,常为善友。四、金刚部三昧耶印,以左手翻掌向外,以右手掌背安左手背,以左右大指小指互相钩,中间六指,散开,如金刚杵形,是为三股印。安置心上想金刚手菩萨,诵真言七遍,于顶左散之。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纳婆嚩也娑嚩诃(究竟)。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故,即警觉一切金刚部圣众加持护念,所有罪障,皆悉消灭,一切病苦,不着于身,当得金刚坚固之体。五、被甲护身三昧耶印,以二手内相叉,右押左,竖二手中指,屈二头指如钩,于中指背勿使相着,并二大指押无名指。以此印印于身之五处,初额,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于顶上散之。各诵真言一遍。此印为内三股之印,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银你(火即智也),钵啰拾跛多也(极威曜),娑嚩诃(究竟)。以结诵此印言之故即成被金刚甲胄,所有毗那耶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是见行者,身被光明,威德自在,若居山林,若居险难,皆悉无畏。六、地界印,以云地结金刚撅。右无名指入左无名指与小指内,右中指入左中指头指内,左亦如此。余指并头相着,即想印变成火焰金刚杵形,以大指着地掣之,一掣一诵,三遍乃止。随意大小标心,即成坚固地。真言曰:唵(归命),枳里枳里(嚩义禁罚义),嚩日啰(金刚慧),嚩日唎(金刚定),部律(坚固),满驮(结嚩),满驮(极结嚩),吽(恐怖),发吒(破坏)。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地界之故,下至水际如金刚座,天魔及诸障者,不作恼害,少加功力,速得成就。七、方隅金刚墙印,又云四方结。准于前地界印开二大指竖之侧如墙形,想印如金刚杵形,右绕身三转,随标心大小,即成金刚坚固之城,诸佛菩萨,尚不违越,何况其余难调伏者,毗那耶迦及毒虫利牙爪者不得近。真言曰:唵(归命),萨啰萨啰(坚固极坚固),嚩日啰(金刚),钵啰迦啰(墙),吽发吒(如上)。八、道场,观行者次应想于坛中八叶大莲华上有师子座,师子座上有七宝楼阁,垂诸璎珞绘彩幡盖,宝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云,普雨杂华,奏诸音乐,宝瓶有阏伽天妙饭食,摩尼作灯。作此观已而说此偈: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养而住。其印为如来拳,左手作莲华,右手作金刚拳,以右手小指,握左拳大指甲。莲华拳者,地水火风之四指握之,以大指腹捻风(头指)之侧也。金刚拳者,以地水火之三指握大指,风竖于大指背也。此胎(莲)、金(金)二拳重合之为如来拳。莲金二部具足,为如来部也。真言曰:唵(佛宝法身),步(法宝应身),欠(僧宝报身)。九、大虚空藏普通供养印,二手合掌,以二中指相叉于外,以二头指相着,反蹙如宝形。此印二头指表宝形,二中之外,又表莲华,二小二无名指并立,表幢,是即幢上莲华之宝珠也。自上高幢上宝珠,流出周遍法界广大供养云,而供养前道场观之本尊海会,一切贤圣,皆受有之也。真言曰:唵(归命),誐誐曩(虚空),三婆嚩(生),嚩日啰(金刚),斛(喜)。由此印真言加持故,所想供养供具,真实无异,一切贤圣众,皆得受用。十、宝车辂印又云送车辂,二手相叉于内,而仰其掌,头指横相着,以二大指各捻头指根下。想七宝车辂金刚驾御宝车,乘空而去,至于本尊极乐世界。诵真言三遍。真言曰:唵(归命),部噜部噜(重转声也)。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七宝车辂至本尊国土,且想本尊及诸圣众眷属围绕乘宝车辂,至于道场虚空而住。十一、请车辂印,准前印以大指向身,拨中指头,诵真言三遍。此印之八指内嚩者,为八叶莲华,即华藏世界也。二掌者即双圆之性海(理圆智圆),二大指者于两部大日所谓华藏世界重如(理如智如)之月殿召请本尊之义也。真言曰:那么(归命),悉底哩野三地尾加喃(世),怛他誐他喃(诸如来),唵(三身),嚩日啰(金刚),银你也(火也),迦刺沙也(召请),娑嚩诃(成就)。由此印真言加持,故圣众自本土来至道场空中而住。十二、请本尊三昧耶降至于道场印,二手内相叉而作拳,左大指入掌,右大指向身招之。真言曰:唵(归命),尔曩(仁),尔迦(者),翳计翳枳(召请),娑嚩诃(成就)。由此真言印加持故,本尊不越本誓,即赴集于道场。十三、马头观自在菩萨真言印,次应辟除诸作障者,结莲华部明王马头观自在菩萨真言印,二手合掌,屈二头指二无名指,于掌内甲相背,竖开二大指。以此印左转三匝,心想辟除诸作障者,一切诸魔见此印已,退散驰走。以印右旋三匝,即成坚固火界。真言曰:唵(归命),阿密哩都(甘露),纳皤嚩(发生),吽(恐怖),发吒(破坏)。十四、金刚网印,又云虚空网,虚空结。准前坛印(地界),二大指捻二头指下节。诵真言三遍,于头上右转三匝而止。此印表网形,观上下虚空覆网也。真言曰:唵(归命),尾娑普啰(周遍),捺啰乞叉(拥护),嚩日啰(金刚),半惹啰(网),吽发吒(如上)。由此网印真言加持故,即成金刚坚固不坏之网。十五、火院密缝印,又云金刚炎,火界。以左手掩右手,背竖二大指。诵真言三遍,右绕身三匝,想金刚墙外火院围绕。真言曰:唵(归命),阿三莽(无等),拟你(火也),吽发吒(如上)。十六、献阏伽香水真言印,二手捧器,想浴圣众足,诵真言三遍。真言曰:曩莫(归命),三曼多没驮喃(普遍请如来),誐誐那(虚空),三摩(引),三摩(等无等),娑嚩诃(成就)。由献阏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净,洗涤烦恼垢。十七、献莲华座印,二手虚心合掌,舒开左右无名指中指头,屈如微敷莲华形,是使三部法尊座也。在宝楼阁内想诸圣众及本尊各坐本位,眷属围绕,了了分明,诵真言三遍。真言曰:唵(归命),伽摩啰(莲),娑嚩诃(成就)。由结华座印,诵真言故行者当得十地满足,当得座于金刚座。十八、普供养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诵真言三遍,想无量无边涂香云海花鬘云海烧香云海饮食灯明号云海,皆成清净,广多供养,普供养之。真言曰:唵(三身供养),阿目伽(不空即无间断义),布惹(供养),摩尼(宝),钵纳摩(莲),嚩日啰(金刚),怛他誐他(如来),尾噜枳帝(观),三曼多(普遍),钵啰娑啰(舒展),吽(皆满愿)。摄以上十八契印为六种:一、庄严行者法,此有五法:一净三业,二佛部,三莲华部,四金刚部,五被甲护身也。二、结界法,此有二法:一地结,二方结也。三、庄严道场法,此有二法:一道场观,二大虚空藏也。四、召请法,此有三法:一送辂车,二请辂车,三奉请诸尊也,五、结护法,此有三种:一当部明王,二金刚网,三火院也。六、供养法,此有三法:一阏伽,二华座,三普供养也。出于无量寿轨,十八契印仪轨,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等。

  【十八道次第】 (术语)见“十八道”条。

  【十八地狱】 (名数)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三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其寿二万岁(已下之狱中苦与日年寿之倍增皆此例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烧。四、楼,其人常居大火铁城中。五、房卒,于大深谷之火中烂烧而不死。六、草乌卑次,于高二千里广四千里之火城烂烧而不死。七、都卢难旦,大火铁贯其人,八、不卢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乌竟都,寒冷冻身。十、泥卢都。十一、乌略。十二、乌满。十三、乌籍。十四、乌呼。十五、须健居。十六、末都干直呼。十七、区逋途。十八、陈莫。见十八泥梨经。【十八地狱】(名数)见“地狱”条。

  【十八地狱经】 (经名)十八泥犁经之异名。

  【十八护伽蓝神】 (名数)见“伽蓝”条。

  【十八会】 (术语)金刚顶大本十万颂之说会,有十八会。出于十八会指归。

  【十八会指归】 (书名)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之略名。

  【十八界】 (名数)见“三科”条。谓六根六境六识也。龙舒心经谓眼识色处为眼识界,耳闻声处为耳识界,并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谓之六识界。总为十八界。

  【十八经】 (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见“十八大经”条。

  【十八境界】 (名数)与十八有学同。

  【十八空】 (名数)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见智度论二十,三十一,四十六,法界次第下,大乘义章四。【十八空】(名数)见“空”条。

  【十八空论】 (书名)一卷,龙树造,陈真谛译。

  【十八罗汉】 (名数)此有二种:一,于前之十六加庆友尊者为第十七,加宾头卢尊者为第十八。然庆友为难提蜜多罗之译名,即法住记之说者,宾头卢即第一尊者之宝度罗跋啰隋阇。是由不知经典不解梵语而致此讹也。如洪觉范苏轼,亦依十八罗汉而为颂赞,何耶?(然则十八中前十六为贯休之实迹,他二者后人添加,轼不辨之。)清乾隆帝考证曰:“良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荚,展转传讹,博辨如轼,亦不免因人致误耳。”(引于罗汉图赞集)。二,蜀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为东坡之颂赞者。此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军徒钵叹尊者之二为十八,且记各尊之示神通灵感。是更不可解者(西藏所传有加佛母摩耶夫人与弥勒之图)。

  【十八明处】 (名数)与十八大经同。

  【十八泥犁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十八地狱之受苦及寿命之长远。

  【十八契印】 (术语)十八道之印契也。见“十八道”条。

  【十八契印轨】 (书名)一卷,或云惠果和尚所作。或云日本弘法大师所作。

  【十八日】 (杂语)观音之缘日也。见“缘日”条。

  【十八神变】 (名数)见“神变”条。

  【十八声】 (术语)丁彦哆声之二九韵十八声也。

  【十八生处】 (名数)色界十八天处也。见“四禅天”条。

  【十八檀林】 (名数)见“檀林”条。

  【十八天】 (名数)色界之十八天也。初禅天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是也。二禅天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是也。三禅天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也。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是也。

  【十八问】 (名数)汾阳太子院之善照禅师举凡参禅学道者之为问状态,有十八种。盖师家常于教化学人前,先辨其学人之问道状态,有无斯种类,以能适其时机之答教化之。不然则彼此互不得其效果也。一、请益问,请教化之益而问也。二、呈解问,学人自呈见解而问也。三、察辨问,巧为辨难试察师家之问也。四、投机问,学人之机宜与师家之机锋互相投合之问也,五、偏僻问,学人以偏僻见解为问也。六、心行问,学人既知自分之心却问行于师家也。七、探拔问,或曰验主问,学人探拔其师家见解之问也。八、置问问,置古人之语而问也。九、故问问,故举经论等而问也。十、不会问,学人未会得而问也。十一、擎担问,劈头擎某物来问,十二、借事问,借某事而问也。十三、实问问,以其实理而问也。十四、假问问,借虚假事而问也。十五、默问问,不敢表于言语于默默中为问也。十六、明问问,学人心中既巳明知,直捷而问也。十七、审问问,审详而问也。十八、征问问。征诘而问也。详见“人天眼目”。

  【十八物】 (名数)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三三衣,如上;四瓶,梵云军持,净水瓶也;五钵,如上;六坐具,即上之尼师坛也;七锡杖;八香炉;九漉洒水囊,如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三镊子;十四绳床;十五经;十六律,即梵网经也;十七佛像;十八菩萨像,文殊弥勒也。是为梵网之三尊。见梵网经下,十八物图。【十八物】(名数)见“六物”条。

  【十八贤】 (名数)十八贤圣之略称。

  【十八贤圣】 (名数)与十八有学同。见有学条。

  【十八贤众】 (名数)与十八贤圣项同,见有学条。

  【十八学人】 (名数)声闻乘之十八有学也。见“有学”条。

  【十八异部】 (名数)小乘二十部中除根本之上坐部与大众部,而但数其末派之数也。

  【十八应真】 (名数)应真者,阿罗汉圣者之称,即十八罗汉也。见应真及罗汉条。

  【十八有】 (名数)十八空所破十八种之妄执谓之十八有,止观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

  【十八有学】 (名数)有三说:(一)成实论之说。于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为二,与此同。是俱舍七圣中之前二也。三无相行。前二人入于见道,空观相续而无相之间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别观四谛之行相),此三为须陀洹行(新作向),四须陀洹果,五斯陀含行,六斯陀含果,七阿那含行。又加十一不还为十八有学。见大乘义章十一。(二)中阿含福田经。于见谛上阿那含果立十八有学: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到,五自证,六家家,七一种(新作一间),此二者俱舍七圣中之第三第四也。八须陀洹向,九须陀洹果,十斯陀含向,十一斯陀含果,十二阿那含向,十三阿那含果,此六者即三向三果也,于此再加五种不还而为十八。(三)俱舍家之说。正理论六十五,举佛说而列次十八有学,九无学,前之九者同于福田经,以随信随法之二行为须陀洹向,中即见谛上之差别,相异者,福田经加身证不迷,除阿罗汉向,俱舍反之。俱舍除身证者,以彼所得之灭尽定为有漏法故也。论曰:“谓世尊告给孤独言:长者当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十八,何等名为有学十八?谓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中生、有行、无行、上流,是名十八。”【十八有学】(名数)见“有学”条。

  【十八狱卒】 (名数)见“狱卒”条。

  【十八圆净】 (名数)又名,十八圆满,是报身佛之依持圆净也。一色相圆净,光明遍照无明世界,色相周遍也。二形貌圆净,妙饰界处各各形貌殊胜也。三量圆净,大城无边不可量也。四处圆净,出过三界所行处也。五因圆净,世出世之善根自功德而生也。六果圆净,清净自在唯识之相也。七主圆净,如来所镇,恒居于中也。八助圆净,菩萨安乐所住处也。九眷属圆净,无量八部众等所行处也。十持圆净,大法味喜乐所持,长养法身也。十一业圆净,作一切利益之事也。十二利益圆净,离一切烦恼之灾横也。十三无怖畏圆净,非诸魔所行处也。十四住处圆净,一切庄严所依处也。十五路圆净,大法与念与慧与行之出离也。十六乘圆净,以止观定慧为所乘也。十七门圆净,以三解脱门为入处也。十八依止圆净,以大莲华为依止也。出于摄大乘论。

  【十八章】 (名数)悉昙之十八章也。见“悉昙章”条。

  【十八支】 (名数)四禅定之十八种功德法也。见“四禅定”条。

  【十八种物】 (名数)见“六物”条。

  【十八种震动相】 (术语)六种震动相有三种也。参照“六种震动”条。

  【十八重地狱】 (名数)明郎锳七修类稿,以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为十八重。六根六尘六识,不得其所。为十八重地狱。曲园杂纂引问地狱经云:十八王者。即主领十八地狱:一迦延,典泥犁。二屈遵,典刀山。三沸进寿,典沸沙。四沸屎,典沸屎。五迦世,典黑身。六[山*盖]嵯,典火车。七汤谓,典镬汤。八铁迦然,典铁床。九恶生,典[山*盖]山。十寒冰,经阙王名。十一毗迦,典剥皮。十二遥头,典畜生。十三提薄,典刀兵。十四夷大,典铁磨。十五悦头,典冰地狱。十六铁笧,经阙王名。十七名身,典蛆虫。十八观身,典烊铜。

  【十八宗】 (名数)日本之佛教,有十八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天台宗,真言宗,融通念佛宗,净土宗,真宗,日莲宗,时宗与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加普化宗及修验宗为十八宗。

  【十宝山】 (地名)见“十善王”条。

  【十报法】 (名数)修十种之行法,成无为之果报,故曰十报法。一、行者意无为,但守行,二、可思惟意不离身,三、可识世间粗细,四、可弃憍慢,五、可着意观心,六、可多修观,七、身受苦,不中止,八、可止定意,九、当知一切人在于食,十、当证理使意勿疑。见十报法经。

  【十报法经】 (经名)长阿含十报法经之略名,二卷。

  【实报寂光】 (界名)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之二。台家所立四土之二也。见“四土”条。

  【实报土】 (界名)实相无障碍土之略。

  【实报无障碍土】 (界名)四土之一。见“四土”条。

  【实本】 (术语)尔前之三乘,谓之权迹,法华之一乘,谓之实本。妙玄十上曰:“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

  【石壁经】 (杂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刚经五千二百八十七言,尊胜陀罗尼经三千二十言。阿弥陀经一千八百言,普贤行法经六千九百九十言,实相法密经三千一百五言,般若心经二百五十八言也。见稽古史略三。

  【石壁无碍】 (术语)谓佛菩萨之神力,石壁无障,通行自在也。楞伽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

  【识变】 (术语)谓一切万法,唯为识之所变,法相独特之法门也。

  【十遍处定】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见八背舍条。

  【识变六无为】 (术语)由于识变而于心内现似六无为之相分也。见识变与六无为条。

  【石钵】 (故事)佛将成道时,四天王来各献青石之钵。佛受之,以四钵重叠,按为一钵,故钵有四际,惟佛用之。弟子不许石钵。见佛说普曜经七,智度论二十六,同三十五,义楚二十二。佛入灭时,此钵付阿难,见处胎经,义楚二十二。晋法显三藏渡天竺时,在弗楼沙国拜石钵,言无信心,则虽中以象挽之亦不动。有信心,则可举而置于顶上。见法显传。

  【十波罗蜜】 (名数)唯识论立十波罗蜜,称曰十胜行,为菩萨十地之行法:一施波罗蜜Dānapāramitā,二戒波罗蜜Śīlapāramitā,三忍波罗蜜Kṣāntipāramitā,四精进波罗蜜Viryapāramitā,五静虑波罗蜜Dhyānapāramitā,六般若波罗蜜Prajñāpāramitā,七方便善巧波罗蜜Upāyapāramitā,有回向方便善巧与拔济方便善巧之二种。八愿波罗蜜Pranidanapārañjaṭ,有求菩提愿与利乐他愿之二种。九力波罗蜜Balapāramitā,有修习力与思择力之二种。十智波罗蜜Jñānapāramitā,有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之二者。此是开六波罗蜜之第六而为后之四波罗蜜也。见唯识论九。【十波罗蜜】(名数)见“六波罗蜜”条。

  【十波罗蜜菩萨】 (名数)檀波罗蜜,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之十菩萨也。位于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

  【十波罗夷】 (术语)十重禁戒也。有显密二种。见“十重戒”条。

  【十不二门】 (术语)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二门,归结之于一念之心,以示观法大纲,发其深意。今以其本迹十妙与不二门之相摄列之如图。一、色心,有形质碍之法,而无知觉之用者,名为色,无形质而有知觉缘虑之用者,名为心。二、内外,众生诸佛及依报名为外,唯自己之心法名为内。三、修证,修治造作之功,名为修,本有不改之体名为证。四、因果,能生之行,名为因,所生之德,名为果。五、染净,无明之用,名为染,法性之用名为净。六、依正,此为依正之二报,众生所依之国土资具,名为依报,能依之心身,名为正报。七、自他,此就三法而论。佛法众生法名为他,心法名为自。八、三业,身之发动名为身业,口之发动名为口业,意之发动名为意业,九、权实,九界七方便之法名为权。佛界圆实之法名为实。十、受润,此从喻之名也,受即领纳,三草二木藏通别圆五乘之机,名为能受,润即沾润,如来所说前四时三教之法如云之注雨,名为能润。此十门皆名为不二者,盖法华已前四时三教所谈之色心等,一一隔异,是名为二。至法华而四时三教所谈偏权之法,皆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平等一如,为中之一法,无隔历不融之法,故总名为不二也。出十不二门。又(书名)唐荆溪尊者述。本是释签中结释十妙者。然为妙观之大体,故后人录出别行之。其注解多至五十余部其著名者,○科十不二门。一卷,唐湛然述,宋知礼科。○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唐湛然述,宋知礼着,○十不二门义。一卷,唐道邃录出。○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宋源清述,○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二卷,宋宗翌述,○十不二门文心解。一卷,宋仁岳述,○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一卷,宋处谦述,○十不二门枢要。二卷,宋了然述,○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四卷,宋可度详解明正谧分会。

  【十不二门指要钞】 (书名)二卷,宋智礼着。发挥荆溪湛然十不二门之真意者。

  【十不悔戒】 (名数)一不杀人乃至二十八天诸佛菩萨。二不盗乃至草叶。三不淫乃至非人。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过罪。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见璎珞本业经上。

  【十不善道经】 (经名)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

  【十不善业】 (名数)见“善恶”条。

  【十布施】 (名数)见“布施”条。

  【十不知境】 (名数)小乘之果佛,不断不染污无知,故闇于世间之事法,其事虽多,十不知境其首也。一味,诸法之滋味也。二势,损益之势力也。三熟,物之成熟也。四德,物之德用也。五数,物之数量也。六量,大小之量也。七处,远近等之处也。八时,远近等之时也。九同,物之相似也。十异,物之差别也。见传通记糅钞六。

  【十藏】 (名数)见“藏”条。

  【识藏】 (术语)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生一切万法,故指如来藏为识藏。楞伽经四曰:“如来之藏,是善不善之因,(中略)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故,为名识藏。”

  【实叉难陀】 (人名)Sikṣānanda,译曰学喜。于阗国人,译出华严等经十九部一百七卷。见开元录九。

  【十刹】 (名数)见“五山十刹”条。

  【十禅】 (名数)见“禅”条。

  【十缠】 (名数)于上八缠加忿覆之二为十缠,忿者对有情非情,使心愤发者。覆者隐藏自罪使不发露者。俱舍论二十一曰:“毗婆沙宗说缠有十,谓于前八更加忿覆。”【十缠】(名数)有十种之妄惑,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证涅槃,故名十缠: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悔、六睡眠、七掉举、八昏沈、九瞋忿十覆也。见智度论七,俱舍论二十一。

  【十禅支】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见八背舍条。

  【实唱】 (术语)说如来真实之法,谓之实唱。法华文句记二下曰:“演一乘之实唱,饱妙行之机缘。”

  【十乘】 (名数)十乘观也。

  【十成】 (杂语)十分成就之至极位也。

  【十乘床】 (譬喻)十乘观法。可安住吾等之心。故以坐处喻之。

  【十乘风】 (譬喻)观法之除去迷妄。恰如风之拂尘。故以风喻十乘观法。

  【十乘观】 (名数)乘者,车乘也,三谛之妙观,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于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相当),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议境也。盖佛陀与众生与草与木皆为三谛不思议之妙境,而佛陀高,诸法广,于我最近且简者,无过于阴妄之念。故特取之为所观之境也。此荆溪譬之以烧灸得穴。就此可知有两重之能所观者能观之智也,不思议境者,所观之境也,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故对所观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观为不思议境也。指要钞譬之于槌与淳朴及砧三种。言槌与砧相望,则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于淳朴,则更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观之智慧之槌与所观之三谛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为一念三千之妙体。是谓之观不思议境。示之则如图。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宝所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证时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乘尚不得真证时,更修静明之止观。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于第三乘尚不得真证时,以一心三观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执也,是因真证未发,有三惑之情执碍之故也。五、识塞通,此言于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时。能识别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调适,此言一一调试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适于吾机边者入道也。此以于第五乘尚未达真性,先存之法门尚有我与不相应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发真证。七、对治助开,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对治事惑(修惑),以助开正道之理观也。此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观行尚未进,以有迷事之粗惑为之障碍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齐,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于内外之障碍安然耐忍也。十、无法爱,此言不爱着于已得之法,益进而入于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渐得到道场也。

  【十乘观法】 (名数)见十乘观项。

  【时成就】 (术语)六成就之一。

  【十诚证】 (术语)称赞净土经,诚证十方如来弥陀之本愿也。

  【识处定】 (术语)四空处定之一,无色界第二识无边之禅定也。见“四空处”条。

  【识处天】 (界名)无色界之第二色无边处天也。

  【时处仪轨】 (书名)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之略名。

  【时处诸缘】 (术语)时为十二时。处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所缘,修之不难,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实大乘教】 (术语)不带权方便之大乘教也。言天台,华严,真言,禅等。

  【十大弟子】 (名数)大小诸经中常见佛特说十弟子之第一: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天台净名疏曰:“今十子各执一法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其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遍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碍辩才无滞,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推之,则欲数对迦叶,更乐数对迦旃延,慧数对舍利弗,念数对优婆离,思数对罗睺罗,解脱对须菩提,作意对阿那律,三摩地对目犍连,受数对阿难。

  【十大护】 (名数)十位之大护法神也。见“十护”条。

  【十大论师】 (名数)释唯识三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窭拏末底Guṇamati,安慧之师也。三、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ī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亲胜,梵云畔徒室利Bandhuśri,世亲同时人,本颂初行,先作略译。五、欢喜,梵云难陀Nanda,胜军论师之师也。六、净月,梵云戌陀战达罗Śudhacandra,与安慧同时。七、火辩,梵云质咀罗婆拏Citrabhāṇa,与世亲同时。八、胜友,梵云毗世沙密多罗Viseṣamitra,九、胜子,梵云若那弗多罗Jinaputra,十、智月,梵云若那战达罗Jñānacandra,此后三师皆护法门人也。出唯识述记一本。

  【十大罗刹女】 (名数)一,诃利底罗刹女。二,难陀罗刹女。三,冰揭罗罗刹女。四,商企你罗刹女。五,哥夷迦罗刹女。六,提婆蜜怛罗罗刹女。七,君多罗刹女。八,槊牙罗刹女。九,蓝毗迦罗刹女。十,頞捺罗罗刹女。【十大罗刹女】(名数)详见“罗刹”条附录。

  【十大愿】 (术语)普贤之十大愿王也。见“普贤”条。

  【十大章】 (名数)天台之摩诃止观以十大章统收之:第一大意,豫示九章之大意,此有五略:一、发大心,大菩提也。二、修大行,止观之行也。三、感大果,近者初住,远者妙觉也。四、裂大网,裂所化之疑网也。五、归大处,平等之一理也。第二释名,止观之名也。三体相,止观之体相也。四摄法,摄诸法也。五偏圆,偏圆相对也。六、方便,二十五方便也。七、止观,观十境用十乘观也。八、果报,近远之两果也。九、起教,教化众生也。十、指归,自他俱归一理也。此称五略十广。然大师谓说第七章止观当于此境中以十乘观观十境(见别项),而说第七境已,即入灭。但已于大意章之五略中具后三章后三境之意,故章安大师承其意,具列十章十境也。其五略所具后三章,感大果者兼第八之果报,裂大网者即第九之起教,归大处者即第十之指归也。出止观一。

  【十道】 (名数)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为十道。

  【实道】 (杂语)真实之正道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

  【十德】 (名数)种种不一。

  【拾得】 (人名)丰干禅师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拾之,名曰拾得。沙门灵熠令知香灯。一日,登座,对佛而餐。复呼圣僧为小根败种。熠怒,令入厨涤器。一日,扫地次,寺主问汝姓什么。住在何处?拾放下扫帚,叉手而立。寺主罔测。寒山槌胸曰:苍天苍天。拾却问汝作什么?寒山曰:岂不见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出。厨食为乌所食,拾以杖打伽蓝神曰:汝食不能护,安能护伽蓝乎。即夕寺僧俱梦神曰:拾得打我。后与寒山同逝。

  【实德处】 (术语)四德处之一。

  【十地】 (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

  【实谛】 (术语)假谛之外有真谛。理谛之外有实谛。圣者所见之理真实诚谛,谓之实谛。涅槃经十三曰:“言实谛名曰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实谛。”

  【十谛】 (术语)十藏所诠之理谓之十谛。法集经曰:“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是名十谛。”广弘明集序曰:“学统九流,义包十谛。”

  【石地藏】 (图像)石造之地藏像也。

  【十地虎狼】 (术语)金光明经谓十地之菩萨,犹有虎狼之畏,为说十番之陀罗尼(合部经陀罗尼最净地品),除其怖畏。台宗以之为肉身超证十地之证。其故以既超证十地,尚有前业所感之肉身,为虎狼等所啖食之事也。但别教以之喻烦恼。妙玄二下曰:“圆教方一生中有超十地之义,此则烦恼已破无地狱业,犹有肉身未免恶兽。余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烦恼为虎狼。作行解者,于理则通,于事不去。”

  【十地寄报】 (术语)谓十地之菩萨,假诸天王之形守护正法也。出于华严经三十四。

  【十地经】 (杂名)九卷,唐尸罗达摩译。

  【十地经论】 (书名)十二卷,天亲着,后魏菩提留支等译。译华严之十地品。

  【十地品】 (经名)华严经之品名。六十华严第二十二品,八十华严第二十六品,详说十地菩萨之修业。

  【实谛甚深】 (术语)五种甚深之一。见“甚深”条。

  【十地心】 (名数)一四无量心,二十善心,三明光心,四焰慧心,五大胜心,六现前心,七无生心,八不思议心,九慧光心,十受位心。如是次第为十地之异名。见璎珞本业经上。

  【十地愿行】 (术语)菩萨十地所行十波罗蜜之行也。行必具四弘誓愿,故谓之愿行。

  【十地证王】 (术语)十地之菩萨感得十王之华报,是曰证王。

  【十弟子】 (仪式)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阿阇梨等拟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阿阇梨弟子。陀罗尼集经十二曰:“阿阇梨把香炉出,领六弟子,一一弟子各执一事,一人执华水,二人共舆煮熟五谷,一人擎食盘,一人擎蜜水盏,一人执炬火,随阿阇梨后行。普施与一切陪从,并及守护诸鬼神等,乃至周遍施与一切饿鬼类,悉使满足。四方上下,总散施已,阿阇梨洗手漱口,入道场中,三礼已,更作赞呗。作法事竟,门外息乐(作观世音之曲曲终止),复次阿阇梨把拔折罗,唤十弟子。至堂前使立,一人执蜡烛,一人捉香炉,一人擎华盘,一人擎香盘,一人执巾,此五人等引阿阇梨在前行。其阿阇梨在后出,随五人后。又使五人从阿阇梨后,一人执澡罐,一人擎三衣,一人擎白芥子盘,一人擎末香盘,一人擎安息香盘,次后音乐次第作行。”

  【十殿阎王】 (名数)见“十王”条。

  【十度】 (名数)初六者如前。第七方便度,善巧方便,自积功德,又济度一切有情度也。第八愿度,修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大愿也。第九力度,行思择力与修习力也。谓思惟诸法而修习之也。十智度,修自利利他之二智也。与前之第六度所以异者,彼为观空理之智慧,而此为照有相之智慧也。故二度相对。第六度为慧度。第十度为智度。以上十度如其次第,即菩萨十地之波罗蜜行也。【十度】(名数)与十波罗蜜同。

  【十度三行】 (名数)十度一一各有三行:一、施度之三行,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也,二、戒度之三行,摄律仪戒(持佛戒律具众威仪),摄善法戒(所作善法,悉皆摄持),饶益有情戒也。三、忍度之三行,耐怨害忍(无返,报心),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审法性虚幻,超绝生灭)也。四、进度之三行,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也。五、禅度之三行,安住静虑(乱想不起深入禅定),引发静虑(知慧现前,生诸功德),辨事静虑(功行圆成利益众生)也。六、慧度之三行,生空无分别慧(平等照了俗谛之法),法空无分别慧(平等照了真谛之法),俱空无分别慧(超前二空悉皆平等)也。七、方便度之三行,进趣果向方便(修诸功德回向佛果),巧会有无方便(融会二谛),不舍不受方便(了达能所皆空)也。八、愿度之三行,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外化愿也。九、力度之三行,思择力,修习力,变化力(神通力)也。十、智度之三行,无相智(达观性自空),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也。

  【十对】 (名数)华严十玄门所摄之十义,即教义理事等十双,故曰十对。详见“玄门”条。

  【十恶】 (术语)又曰十不善。见“善恶”条。

  【十恶五逆】 (术语)十恶有三品,故有三途之异,五逆则必堕于无间地狱。见“五逆”条。

  【十恶业】 (名数)十恶为招苦果之业因,故云十恶业。见“善恶”条。

  【十恶业道】 (名数)十恶之业因,能通苦报,故云十恶业道。见“善恶”条。

  【十恩】 (名数)一、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被于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乐也。是名发心普被恩。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剜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积如是难行苦行劫,其行之者,皆为利益众生也,是名难行苦行恩。三、一向为他恩,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身命,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未会一念为自己也。是名一向为他恩。四、垂形六道恩,如来化身之形。垂于天人修罗等六道中。救济众苦。使得安乐。是名垂形六道恩。五、随逐众生恩,如来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而长劫不舍,故运平等之大悲,使众生离苦得乐,是名随逐众生恩。六、大悲深重恩,如来见诸众生造恶如割支体,心生痛切,不能自安。复见众生堕于三恶道,受种种之苦,心大忧恼,即起大悲以救护之,若见作善。则生大欢喜。是名大悲深重恩。七、隐胜彰劣恩,如来为大乘小乘之机,起胜应身劣应身之用,如说华严时,为普贤等诸大菩萨。示现实报胜应之身,是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微妙相好无尽之胜法也。如说三乘教时,但示现三十二相之劣应身。于二乘及小教之菩萨,方蒙利益,是名隐胜彰劣恩。八、隐实施权恩,如来现观诸众生之根机狭劣,隐覆大乘之实教,以人天三乘之权法,诱引众生,使之成就,然后以大乘度脱之。是名隐实施权恩。九、示灭令慕恩,如来若久住世,则薄德之人,不植善根,不生难遭之想,是故示现灭度,使诸众生知值遇佛出世之难,心怀恋慕,便植善根。是名示灭令慕恩。十、悲念无尽恩,如来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以救济之,若示同于人寿,则为住世百年,而八十即入灭,则留二十年之余福,以荫末法之弟子。复留三藏之教法,广使众生依之修行,皆成胜果,悲愍爱念利益无穷也。是名悲念无尽恩。见大疏演义钞二十三。

  【十二部经】 (术语)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于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三、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Nidāna,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译本事。佛说第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阇多伽Jātaka,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毗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Avadāna,此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舍Upadeśa,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十、优陀那Udāna,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Vyākaraṇa,译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十二不律仪】 (名数)与十二恶律仪同。见十二恶律仪条,及恶律仪条。

  【十二藏】 (杂语)诵千手观音陀罗尼人之功德藏也。见“千手观音”条。

  【十二处】 (名数)见“三科”条。

  【十二大罗刹女】 (名数)一,无主罗刹女。二,大海罗刹女。三,毒害罗刹女。四,断他命罗刹女。五,明智罗刹女。六,持弓罗刹女。七,持箭罗刹女。八,持犁罗刹女。九,持刀罗刹女。十,持轮罗刹女。十一,围轮罗刹女。十二,可畏罗刹女。孔雀经别有七十二罗刹名。

  【十二大天众】 (天名)十二天也。仁王经上曰:“此三界中十二大天众皆来集会,坐九级莲华台。”见“十二天”条。

  【十二大愿】 (术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见“药师”条。

  【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杂名)药师如来也,药师又云医王,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如言如来。

  【十二倒】 (名数)见“四倒”条。

  【十二灯】 (修法)陀罗尼集经六千转陀罗尼轨救病人法之供养物,“果食十盘燃十二灯”也。盖取供药师十二神将之意。

  【十二地】 (名数)十地与等觉妙觉也。大日经疏十曰:“亦如菩萨十二地,即十地等妙之觉,犹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

  【十二恶律仪】 (名数)谓法所不应作,名曰恶律仪。有十二种:一、屠羊。屠者,杀也。谓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杀。或因取利贩卖而常宰杀。二、养鸡。谓因嗜其肉味,以充口体。常自畜养,意图烹杀。三、养猪。谓或因自欲充于口腹,或因贩卖求利以资其生,而畜养之。四、捕鸟。谓以杀心故网捕禽鸟,或食或卖,伤害生命。五、捕鱼。谓以杀心故,而用网罟取捕诸鱼,或食或卖,伤害物命。六、猎师。谓以杀心猎捕一切禽兽,或食或卖,伤害物命。七、作贼。谓见一切物,常怀劫盗之心。不思物各有主,妄行攘窃,贼害于人。八、魁脍。乃为官操刃行刑之人。谓人本同类,彼虽犯法,理固当死。然习为操刃之业,以害其生,实为恶行。九、守狱。谓为狱吏守其牢狱。以杻械枷锁,非理陵虐罪囚,无慈善心。十、咒龙。谓习诸邪法咒术,咒于龙蛇,以为戏乐。十一、屠犬。谓杀犬以资利养。十二、伺猎。谓作猎主,伺捕禽兽,以利其生,而自积罪业。

  【十二法人】 (名数)即头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擞,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兰若处,二常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浆蜜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十二方净土佛世界】 (名数)见“十二佛”条。

  【十二分教】 (经名)同十二部经。

  【十二分经】 (经名)同十二部经。

  【十二佛】 (名数)于东方配三佛于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二、东方毫相日月光明焰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毗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刹相王如来。三、东方一切庄严无垢光如来。四、南方辩才璎珞思念如来。五、西方无垢月相王名称如来。六、北方华庄严作光明如来。七、东南方作灯明如来。八、西南方宝上相名称如来。九、西北方无畏观如来。十、东北方无畏无怯毛孔不竖名称如来。十一、下方狮子奋迅根如来。十二、上方金光威王相似如来。见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十二佛名经】 (经名)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十二佛名神咒】 (真言)十二佛名经所说之神咒也。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对弥勒说东方佛余九方九佛之名号功德及神咒。

  【十二宫】 (术语)此又为用于天文占星之法者,其名目与形像,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曼荼罗之名与宿曜经之名大同小异。十二宫,如二十八宿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者也。即太阳分之六宫,如其次第,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膳,马厩,户钥,狱讼之事。又例如出行男女宫(双女),秤宫(天秤),瓶宫(宝瓶),东行大吉。弓宫(人马),狮子宫则西行大吉。羊宫(白羊)西行大凶。蟹宫(巨蟹),女宫(室女),蝎宫(天蝎),鱼宫(双鱼)南行大吉。摩羯宫南行大凶。牛宫(金牛)北行大凶(此十二宫配于十二兽,亦有当于三十六禽者,如子为猫、鼠、伏翼,丑为牛、蟹、鳖,寅为猩、豹、虎,卯为狐、兔、貉,辰为龙、蛟、鱼,巳为蝉、鲤、蛇,午为鹿、马、麋,未为羊、雁、鹰,申为狖、猿、猴,酉为鸟、鸡、雉,戌为狗、狼、豺,亥为豕、貐、猪。见“十二兽”条)。【十二宫】(术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分为四方。大疏以为月天之眷属。与今日之天文学,方位有异,而大体则同。在东方者为夫妇宫(又曰双女宫);羊宫(又曰白羊宫);牛宫(又曰金牛宫);在西方者为秤宫(又曰天秤宫秤量宫);蝎宫(又曰天蝎宫蝎虫宫);弓宫(又曰人马宫);在南方者为瓶宫(又曰宝瓶宫);二鱼宫(又曰双鱼宫贤瓶宫);密牛宫(又曰摩蝎宫);在北方者为螃蟹宫(又曰巨蟹宫);狮子宫,双女宫(又曰室女宫小女宫);参照星宿条。

  【十二供养】 (术语)合内外四供与四摄菩萨而称为十二供养。此名目出守护经九。又以四摄为供养尊,其说见本说略出经及出生义。

  【十二光佛】 (杂名)阿弥陀之十二光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曰:一切三达无量光佛,遍觉三明无边光佛,智道三明无碍光佛,六真理智三明无对光佛,色善三明光焰王佛,一觉三明清净光佛,普门三明欢喜光佛,入慧三明智慧光佛,光色三明不断光佛,明达三明难思光佛,五德三明无称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十二行法轮】 (名数)即三转法轮也。

  【十二行相】 (名数)四谛各有示动证三行相,合成十二行相。见“三转法轮”条。

  【十二合掌】 (名数)密教中合掌之式也。一坚实合掌,二虚心合掌,三如未开莲,四初割莲,五显露,六持水,七归命合掌,八反叉合掌,九反背互相着合掌,十横柱合掌,十一覆手向下合掌,十二覆手合掌。详见大日经疏十三。【十二合掌】(仪式)大日经疏十三说十二合掌。见“合掌”条。

  【十二火神】 (名数)内法之十二火神,大日经所说,疏二十详解之。一大因陀罗,二行满,三摩噜多,四卢醯多,五没[口*栗]拏,六忿怒,七阇吒罗,八吃洒耶,九意生,十羯攞微,十一(梵本缺名),十二谟贺那也。内法之护摩,就此中随所用而劝请之,观本尊之形,在于炉中。

  【十二火天】 (修法)见“十二种火法”条。

  【十二火天真言】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哦娜曳。莎诃。初句归命诸佛如常,第二句阿哦娜曳者是火之义,以此中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与金刚智体相同,哦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万行,亦无所行,是故名为无师自觉,若是为无师自觉,即是与大空之遍一切处相同。故娜字之一切诸法施不可得又为同体,以诸法无师无行之故,自遍于一切处,故于三界不动出而至于萨婆若,是故无乘及乘者,尔乃为大乘,故于也字加三昧声也。其意明此乘之定慧均等,诸佛菩萨行道时皆以如是慧火焚烧一切心垢,正法之光明燃然也。见大日经疏八。

  【十二火尊】 (修法)见“十二种火法”条。

  【十二棘园】 (杂语)见十二因缘附录条。

  【十二类】 (名数)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有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故有卵生,湿生,胎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谓之十二类。见楞严经。

  【十二类生】 (名数)见“生死”条。

  【十二礼】 (书名)龙树菩萨造,赞礼阿弥陀文一卷,禅那崛多译,此中叙礼拜之偈十二章,谓之十二礼,收入真宗教典上卷。

  【十二礼拜】 (仪式)依十二礼文之十二偈而作十二番礼拜也。

  【十二礼拜文】 (书名)十二礼拜之偈文也。

  【十二轮】 (名数)十二因缘之异名。

  【十二门禅】 (名数)四禅,四无量,四空也。【十二门禅】(术语)四禅,四无量,四空定也。

  【十二门论】 (书名)三论之一。一卷,龙树造,秦罗什译。说以观因缘门乃至观生门之十二门而入于空义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书名)二卷。唐法义述。

  【十二梦王】 (杂名)行方等三昧,有十二神明,现于梦中,与以好相。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佛告华聚,我今语汝:莫妄宣传如是妙法,当以神明为证。何以故?名为神明?善男子如是。当有十二梦王,见此一王者乃可为说。”【十二梦王】(名数)见“梦”条。

  【十二面观音】 (菩萨)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志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通载九曰:“梁武令僧繇写志公像,公以指[(改-己+牙)/力]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观音无正面,注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庆,遂舍宅归焉,即今寺也。见宋高僧传。”临济录曰:“问十二面观音阿那面正。”

  【十二摩多】 (术语)又名十二转声。摩多译作点或韵。一(阿),二(阿长),三(伊),四(伊长),五(乌),六(乌长),七(蔼),八(爱),九(奥),十(奥长),十一(闇),十二(哑)也。此十二摩多摄于三门之发音,则如图。一切之音声,尽摄于此三门,其中前二字为根本字,是男声,智慧字也。又伊等八字为增加字(谓增加于阿迦等根本字之点画也),是女声,三昧字也。此十二摩多,若依世法,则为十二支,十二月,十二宫,人身之十二缠络等。若依出世法,则为菩萨佛果之十二地,流转之十二因缘。若依真言门,则胎藏之十二真言,金刚界之十二供养,并十二火天等,皆其标帜也。见悉昙三密钞二。又以此十二摩多配于因行证入之四转则前之二阿为因,伊等八字为行,暗为证,恶为入也。见吽字义显宗记。更依大日经等,则加哩[口*狸]里狸之四摩多,总为十六摩多。

  【十二品生死】 (名数)一无余死,阿罗汉也。二度于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三有余死,斯陀含往还于欲界之人天也。四学度死,须陀含之见道谛也。五无数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欢喜死,学禅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数数死,恶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横死,孤独穷苦之人也。十缚苦死,畜生也。十一烧烂死,地狱死也。十二饥渴死,饿鬼也。见十二品生死经。【十二品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十二品生死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自圣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劝诫人。

  【十二禽】 (名数)见“十二兽”条。

  【十二入】 (名数)与十二处同。见三科条。

  【十二三昧声】 (杂语)十二摩多是女身,表三昧也。见“悉昙”条。

  【十二上愿】 (术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见“药师”条。

  【十二神】 (名数)见“药师”条。又十二时之十二神也。见“十二兽”条。

  【十二神将】 (名数)与十二神明王同。十二大将应于本尊之十二大愿,保护昼夜之十二时也。又其大将一一具孟仲季之三辅,故成三十六禽,又于七觉各具千如故其药叉之眷属成七千(经中说药叉眷属七千),十二神将各具七千之药叉,则为八万四千,是成八万四千之护法神,转一切众生八万四千之烦恼,成八万四千之菩提,此药师医王之大善巧方便也。十二天梵音如次:1.Kumbhūa2.Vajra3.Mihira4.Aṇḍira’5.Anila6.śaṇḍila’7.Indra8.Pajra’9.Mahoraga10.Kinnara11.Catura12.Vikarāla’。

  【十二神明王】 (名数)药师之十二神也。见“十二神将”条。

  【十二胜劣】 (名数)怀感禅师就兜率与西方净土,立十二胜劣。

  【十二兽】 (名数)此中与我国相传之十二支相违者,唯虎与狮子而已。然止观等引大集经将师子改虎(十二支配十二兽,见汉王充之论衡,似基于列子三十六兽说故我国十二支说非依佛教也),此一一方各有二罗刹女及五百眷属随其方面各自供养其方之三神,而其窟皆是古昔菩萨之住处也。又一一各修各慈。昼夜常巡阎浮提内,人皆敬愿。已曾于过去佛处发愿,一兽一日一夜遍历阎浮提,余十一兽,安住修慈。由七月一日,鼠为其首,二牛,三寅乃至十三,旋再从鼠起,是故此土多禽兽,能行教化。然此有权实二种,其权者在宝山中,常修众生缘之恶,其实者能恼乱行人,故于邪想之坐禅,或现少男少女乃至种种禽兽之形,或使人娱乐,或使人恐怖,是禅定魔三种中之时媚鬼也。此时行者持其时识其兽,呼其名而呵之,必逃去云。

  【十二随眠】 (名数)于前十随眠中分贪之一,为欲贪色贪无色贪(即三界之贪)之三,是为十二随眠。见众事分阿毗昙论三。【十二随眠】(名数)见“随眠”条。

  【十二天】 (天名)一、梵天,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竖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三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宁,娑嚩诃(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诃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二、地天,印相为先合掌,人指已下,四指头相胫,而前方大开,二拇指各着于人指之侧。真言曰:──喃,毕哩体微曳(地),娑嚩诃。三、月天,印相同于前之梵天印,但于仰掌中有月之洁白之相。真言曰:──喃,战捺罗也(月也为声),娑嚩诃。四、日天,印相与前之地天印无异,但以二拇指驻于人指下节。真言曰:──喃,阿你底也(日),娑嚩诃。五、帝释天,乘白象王,住五色云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当心,左手托左胯,左脚垂下。三天女各手持莲华,或以盘盛杂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左手五指,直竖相着,小指无名二指屈中节,以人指着于中指之背,拇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因捺罗耶(帝),娑嚩诃。六、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军持;左二手,一举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仙。垂右足,蹉左足。印相为左手作拳安于腰左,右手五指,直竖相着,屈拇指纳着掌中,人指屈中节,与娑婆诃相招。真言曰:阿哦娜曳。七、焰摩天,乘水牛,右手执人头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侍,二鬼使者持刀捧戟。赤黑色,垂右脚。印相为先合掌,二小指屈中节而背相着,二人指亦屈而背相着,以拇指各持人指中节。真言曰:──喃。焰摩耶(平等又静息),娑嚩诃。八、罗刹天,乘白狮子,身着甲胄,右手持刀令竖,左手大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其左右,二罗刹鬼持三股戟。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竖而相着,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以拇指端押小无名指之甲。真言曰:──喃,乃哩底曳(彼趣方言),娑嚩诃。九、水天,住于水中,乘龟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持龙索,冠上有五龙,四天女持妙花。印相:右手如前,左手握拳,拇指不入掌中,人指直竖,中节少屈。真言曰:──喃,嚩噜拏耶(水),娑嚩诃。十、风天,云中乘獐,着甲胄,左手托胯,右手执独股头剑,剑上有绯幡。二天女侍之,并有药叉众。印相: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真竖相着,小无名二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嚩耶吠(风),娑嚩诃。十一、毗沙门天,坐二鬼上身着甲胄,左手掌捧塔,右手执宝棒。身金色,二天女持宝花等。印相:先合掌十指内相叉,二小指头竖而相柱,二人指竖少屈,左拇指入右掌中,押左中指之甲,右拇指越左拇指,入左掌中,押右中指之甲,二风与娑嚩诃相招。真言曰:──喃,吠室嚩啰拏耶,婆嚩诃。十二、大自在天,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又云大自在天。乘黄丰牛,左手执劫波杯,右手执三戟剑,浅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直竖相着,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中人拇三指各少相去。真言曰:──喃,伊舍曩曳(自在),娑嚩诃。曼荼罗之配位如图。见十二天供仪轨。

  【十二天供】 (修法)此于修大法时多加修之者。见密门杂钞。

  【十二天供仪轨】 (经名)一卷,失译。

  【十二天仪轨】 (书名)十二天供仪轨之略名。

  【十二头陀】 (术语)头陀之行者,应守十二种之条项:一、纳衣,又曰粪扫衣。以同于人所委弃之粪扫者,缝纳为衣也。二、三衣,又曰但三衣。但着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之三衣,不用其余长衣也。已上二者,属于衣服。三、乞食,又曰常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之请待及僧中之食也。四、不作余食。午前中但作一度之正食,不更作二度以上之正食也,二度已上之正食,谓之余食。作小食,则不在此限。饼果粥等谓之小食。五、一坐食,又曰一食。午前中作一度之正食外,不更作小食也。六、一揣食,又曰节量食。受一丸之食于钵中便止,不多受也。假令一食或多食,则以为有害而节食量也。已上四种属于食事。七、阿兰若处,译曰远离处或空闲处。住于远离人家之空闲处也。八、冢间坐,住于坟墓之处也。九、树下坐,住于树下也。十、露地坐,树下犹有庇荫,去而住于露天之地也。十一、随坐,有草地即住也。不必树下露地。十二、常坐不卧,常趺坐而不横卧也。已上六种属于住处。头陀之行法,经论所说,隐显不同,若具举之,则有十六种。今十二之各体,依净影南山之宣说。见大乘义章十五,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天台之说,依智度论除不作余食与随坐之二,加次第乞食与中后不饮浆之二。见止观辅行一。【十二头陀】(名数)见“头陀”条。

  【十二头陀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译。佛对大迦叶说十二种之头陀行。

  【十二妄想】 (名数)一,言说妄想。二,所说事妄想。三,相妄想。四,利妄想。五,自性妄想。六,因果妄想。七,见妄想。八,威妄想。九,生妄想。十,不生妄想。十一,相续妄想。十二,缚不缚妄想。详见楞伽经二。【十二妄想】(名数)见“妄想”条。

  【十二无为】 (名数)又名十二真如,十二空。见“真如”条。

  【十二药叉大将】 (名数)药师之十二神将也。见“药师”条。

  【十二因缘】 (术语)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pā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āmarūpa,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处Saḍāyatana,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见“五意”条。六、触Sparśa,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Vedanā,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八、爱Tṛṣṇā,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九、取Upādāna,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十一、生Jāti,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āmaraṇa,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余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十二因缘经】 (经名)闻城十二因缘经之略名。又为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之异名。

  【十二因缘论】 (书名)一卷,净意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

  【十二因缘生祥瑞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

  【十二因缘异名】 (杂语)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经曰:“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三重棘篱即三界,又名三世,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也。一名十二率连。增一阿含经四十曰:“佛自看比丘病,因责诸比丘言:汝为何事而出家耶?为畏王等故欲舍十二率连。”三世系续,故名率连。一名十二轮。辅行三之三曰:“十二轮者,大璎珞文,展转不穷,犹如车轮。”按文在本业,非大璎珞,今检大璎珞未见此文。一名十二棘园。妙玄二本曰:“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园。”是依五句章句经棘篱之语也。

  【十二因缘与四谛】 (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为集谛,余七支为苦谛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为苦集之二谛,灭逆二观为道灭之二谛也。

  【十二因缘真言】 (真言)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十二游经】 (经名)一卷,东晋迦留陀伽译。佛三十五岁成道,其后十二年始还父国,记其十二年间之游化,名为十二游经。

  【十二有支】 (术语)见“十二因缘”条。

  【十二缘门】 (术语)见“十二因缘”条。

  【十二缘起】 (术语)一有情流转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缘起,分十二段而说明之者。见“十二因缘”条。【十二缘起】(术语)与十二因缘同。

  【十二缘生】 (术语)十二因缘也。祖庭事苑曰:“缘生即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生。”

  【十二愿】 (术语)见“药师”条。

  【十二愿王】 (杂语)药师如来建十二愿,故称为十二愿王。

  【十二真如】 (名数)又名十二无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诸法之体性,故曰法性。四不虚妄性,对于诸法有为之虚妄性而云不虚妄性。五不变异性,对于诸法之生灭变异而云不变异性,六平等性,对于诸法之差别不同而云平等性。七离生性,离生灭故云离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实际,是为诸法性真实之际极,故云实际。十一虚空界,以喻理体之周遍法界,故云虚空界。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言思,故云不思议界。见大涅槃经。【十二真如】(名数)又名十二空十二无为。见“真如”条。

  【十二支】 (术语)十二因缘也。

  【十二种火法】 (修法)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一、智火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三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威者,是外事,谓十力等之用也,此智火其性如是,内外之功德,庄严圆满,能与十力共,故增威也。识此火故,烧无始以来无明之积薪无复遗余,如劫烧时之火灰烬皆尽,荡然无垢,一切如来之功德,皆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为智,其相端严成金刚色,以圆光焰鬘自围绕,坐此光中住于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光满足。此智光,即是毗卢遮那之别名也。即以此尊表此智,若于初观观此火神则能成一切之事,此中方坛,梵言摩诃因陀罗,是帝释尊之别名也。又即金刚轮之别名也,智是内证,其外发之表,作金刚杵形。与此方座之形相似,然但观四角坛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头有四角形)。上言增威者,若就形像所表而论,即是体貌圆满丰备之言,然据理言之,则即心法门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观此尊形像之相而诵其真言(即诵其名是也);即名内心火法,若以顺于世间之故作坛,则当作方坛,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着黄衣,想火炉中有此本尊,然后所作之事成,不然则不成。此法与息灾相应,是坚固之法,是配于初菩提心之阿字门,由此因缘而智具足也。二、第二火名行满普光秋月华吉祥圆轮中珠鬘鲜白衣。第二火名行满者,即按名而表义,其梵音即亦真言也。初发菩提心次修行,其行满者,即名为佛也。此即以大悲为根,菩提心为种子。其形如秋夜之月,光辉照朗,周匝四面,身服白衣,具种种之德(谓身端严肥满可喜也),其右手持数珠,左持军持。此像在月轮中。即是心性清净圆明之义,以此妙行之火,烧垢心戏论之薪也。若作观时,亦即观此圆明,作为本尊之形,上文所谓皆体如来内证之德,意彰于外故者,以法门表示之故也。若外作者,作圆炉,以白檀末涂之,以白华等为供养,自亦衣白衣,是为息灾之法。灾有无量,如诸外世间小火虫霜蝗等种种之寂耗,及内身一切病恼之类,其形万端,自身他身,皆能净除之也。又无始以来有疑心,谓于深法生犹豫,信不决定,此即为障,此火能消除之,亦是息灾之义也。此息灾护磨,亦有二种:但为瑜伽相应之念诵或外护磨而作火法也。然若能辨供,则兼事作;若不辨则但心作即得,有物可作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三、第三摩噜多黑色风燥形。第三火尊,名风为燥,由风而生,因作风子之形而燥黑也。此内色黑而外加燥形,如涂灰外道也。此尊处风轮中即为半月形,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谓行人初发菩提心,虽欲进行,而无始以来妄惑烦恼之根本未除,数来牵破观心,而加闇弊,因作此法也。风者不住之义,又如世间之风,能坏重云,此不住之风亦如是,能散坏诸障也。此尊坐于风坛中,手执帛,去头三五寸,两头执之,如天衣之形,其色青,是表风之义,此是阿毗阇噜迦法,亦有内外二法。四、第四卢醯多色如朝日晖。第四火尊,赤如日晖,住于三角中,右手执刀端坐,刀者表利慧断结也,如日初出时,夜除昼现,暗尽明现,故取此色,火神如此形色,光焰亦尔,身相端满住于前之三昧而作微怒之形。五、第五没[口*栗]拏。多髭浅黄色,修颈大威光,遍一切哀愍。没[口*栗]拏者,和合之义,此尊作黄色,谓黄色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边作怒状,右边作熙怡微笑之形,各生半身,此微笑不嗔不大喜,是寂住之表也。身上有毛,谓髭鬓发之类稍多,然不可过多,若多置,则使不端严也。其顶长,有大威光,其身色一边赤,一边黄,怒边当赤,其坐亦右方为半金刚座,左方为三角半火座,左持刀,右持跋折啰。有内外二法例如前。此和合能遍于一切之招召息灾而俱成之,内用即智光烦恼即灭无生,若外作时,香华身服要亦二种:念诵时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除灾满愿一时得成,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于偏方之教也。六、第六名忿怒。眇目霏烟色,耸发而震吼大力现四牙,其身烟色者,非甚黑非甚白也。其闭一目者,如不动尊也。其发上散,作蓬头状,作大吼形,谓大开其口,如呼吼之形也。口有四牙而俱出,上下各二,此亦摄二事,一火一风也。七、第七阇吒罗。迅疾备众彩,第七名温腹,如以上世间之火,谓是身内之火能消化食物而资身也。此正法中之义则不然,腹内之火,即是内证之智,迅疾者,其形更加忿怒,又比前甚。八、迄洒耶犹如电光聚。第八名费耗,是除遣之义,谓使一切业垢等事,悉除遣而无余也。此尊能除一切身中之障,即毗那也迦之类,皆使消耗,其色如聚集众多电光而不可瞻睹之状,此是金刚轮之同类也。九、第九名意生。大势巧色身。意生者,随由意而生之法意而成也。种种之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者谓毗首羯磨也。即是随类而现身,普门成就之义,随于自在之慧作而皆成就,有大力也。十、第十羯罗微。赤黑唵字印,第十名受食火,又名劫微。谓火施时受饮食之义,受食者即施火食时受食之也。其尊持唵字印,而作相,即是梵志之仪法,净行者凡有所言语则皆倾右手作印形,举而案之以唵字之声而作相也。十一、第十一火神(梵本缺名),第十一本文缺少,但依诸火天总相之形也(疏六之释)。十二、谟贺那。第十二名悉成,谓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办之处,为寂灭道场而伏魔之义也。有一类众生作恶而不可止遏,假令加以劝导,则更增其恶,若纵之,则复趣于恶道,故以方便伏其身,使闭目都无所知,以此因缘善恶俱不能造,次即渐渐引导之,使入于正法。如金刚顶经金刚手降伏大自在天之义,此皆住于方便道所作也。出于大日经疏二十。

  【十二重城】 (杂语)十二因缘之异名。

  【十发趣】 (名数)见“四十位”条。

  【十发趣心】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师梵网合注以为即十住法门。

  【十法】 (名数)佛言成就十法,为住于大乘:一成就正信,二成就行,三成就性,四乐菩提心,五乐法,六乐观正法,七行正法,八顺于正法,九远离我慢等事,十善通达诸微密之语,而不乐声闻及缘觉等。见大乘十法经。

  【十法乘成观】 (名数)常略云十乘观。

  【十法行】 (名数)对于经典十种之行法:一、书写,于佛所说之经律论文,书写流通而不使断也。二、供养,于佛之经典所在处,如佛之塔庙供养之也。三、施他,以所闻之法为他演说,或施与经卷,不专自用,但欲利他也。四、谛听,闻他人读诵经典而解说之,深生爱乐,一心谛听也。五、披读,于诸佛所说之经典常披阅看读而不释手也。六、受持,于诸佛所说之教法从佛禀受,持而勿失也。七、开演,于如来所说之教法常开示演说,使人信解也。八、讽诵,于如来所说之一切道法,讽诵宣扬,梵音清彻,使人乐闻也。九、思惟,于如来所说之一切法义思惟筹量,忆念而不忘也。十、修习,依如来所说之法,精修数习,而成道果也。出辩中边论下。

  【十法界】 (名数)华严家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相而立四法界,天台家为差别尘沙之事相而立十法界,对配之,即横竖之二门也(四横十竖)。十法界者: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二、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也。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也。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也。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也。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也。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也。要之感报之界分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十法界之事经论无明说。此天台大师依经论之意而立,该收一切有情界之一种法门也。释十法界之字者,如止观五曰:“法界者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摄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十法界】(名数)显教依法华经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之六凡与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为十法界,密教依理趣释经以地鬼畜人天之五凡与声缘菩权佛实佛之五圣为十法界。

  【十法界钞】 (书名)一卷,日本日莲撰。

  【十法界明因果钞】 (书名)一卷,日本日莲撰。入大藏经。

  【十法经】 (经名)大乘十法经之略名。

  【十烦恼】 (名数)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因而为十烦恼。然则六烦恼十烦恼,实开合之不同也。【十烦恼】(名数)见“烦恼”条。

  【十方】 (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十方刹】 (术语)不拘甲乙请诸方名宿使住持之,名十方刹。梵语谓寺院为招提。即此义也。

  【十方常住僧物】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见“僧物”条。

  【十方佛土】 (杂语)犹言大千世界。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十方净土】 (术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诸佛净土,无量无边,故云十方净土。

  【十方十佛】 (名数)见“十佛”条。

  【十方世界】 (杂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有情世界无量无边,故曰十方世界。

  【十方现前僧物】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经名)三卷。般舟三昧经之异名。

  【十方业普现色身】 (术语)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示现其身也。如妙音菩萨观音菩萨是。

  【十方住持】 (术语)与十方刹同。

  【时非时经】 (经名)一卷,西晋若罗严译,记时念非时食之法。

  【时分】 (杂语)西天之历法分昼夜有种种。依佛法则以昼三夜三之六时为常法。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大日经疏四曰:“如梵历中说,昼夜各有三时。”又其世法分为八时。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注曰:“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又昼夜分十二时,是依大集经所说十二时神兽之说,支那日本古来袭用之。见“十二兽”条。又昼夜分三十时。俱舍论五曰:“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智度论四十八曰:“日名从旦至旦,初分中分后分,夜亦三分,一日一夜有三十时。”又昼夜分六十时。大日经疏四曰:“时分者,西方历法,昼夜各有三十时,一一时则有名号。如昼日即量影长短计之,某时作事即吉,某时则凶,某时中平,各各有像类。”

  【十忿怒明王】 (名数)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三目,以八大龙王为眷属,以虎皮为衣,以髑髅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须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舌相出外,左面白色,咬唇,是妙吉祥菩萨之变化身也。右第一手执剑,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复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于此明王之下,想诸天魔怖畏而作礼。二、无能胜忿怒大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三面六臂,三面各有三目,身黄色,日轮之圆光,照曜广大。以八大龙王为庄严正面笑容,右面大青色,微有忿怒之相,左面白色,咬唇作大忿怒之相。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复少竖人指,第二手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顶戴阿閦佛。三、钵纳鬘得迦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三面八臂,三面有三目,正面笑容,右面大青色,舌相出外如金刚杵,左面黄色,利牙咬舌,以虎皮为衣。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迦那耶,第四手执箭。左手第一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持莲华,第四手执弓,顶戴阿閦佛。四、尾觐那得迦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大青色,三面六臂,三面各有三目,正面笑容,右面白色,左面黄色,作忿怒之相,咬唇,右足蹈诸魔,左足蹈莲华。右第一手执利剑,第二手执钺斧,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顶戴阿閦佛。五、不动尊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眇目,为童子相。六臂,三面各三目,作童子庄严。正面笑容,右面黄色,舌相出外,上有血相,左面白色,为忿怒相。作吽字声,身作翡翠色,足蹈莲华及宝山。立作舞势,能除一切魔。遍身炽焰。有日轮圆光,右第一手执剑,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顶戴佛冠。是阿閦佛所变也。六、吒枳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六臂。顶戴宝冠,冠上有佛,明王垂发,正面笑容,右面黄色,颦眉,左面白色,作忿怒相,咬唇。身青云色,有日轮圆光,左右二手结本印,右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足蹈莲华,立作舞势。七、你罗难拏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六臂,正面青色,作笑容,左面黄色,右面白色,咬唇。以八大龙王为庄严,发髻青润,顶戴佛,足蹈莲华,立作舞势。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八、大力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种子变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八臂,身作青色,以八大龙王作庄严,炽焰遍身,发皆竖立。目大作赤色,顶戴阿閦佛。正面笑容,右面金色,左面白色,咬唇。足蹈莲华,作大忿怒相。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剑,第四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骨揣,第四手执弓。九、送婆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身大青色,一面六臂,左右两手作本印,右第二手执剑,第三手执箭,左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十、缚日罗播多罗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身白乳色,有六臂,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金刚钩,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见十忿怒明王经。

  【十忿怒明王经】 (经名)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之略名。

  【十佛】 (名数)种种不一。(一)称赞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三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东北方无数百千俱胝广慧如来。此十方经中或举一佛或举五佛六佛之名,今取其上首之一佛。(二)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十佛:一东方无忧界善德如来,二南方欢喜界栴檀德如来,三西方善世界无量明如来,四北方无动界相德如来,五东南方月明界无忧如来,六西南方众相界宝施如来,七西北方众音界华德如来,八东北方安稳界三乘行如来,九上方众月界广众德如来,十下方广世界海德如来。(三)十吉祥经十佛:一东方庄严世界大光曜如来,二东方谛胜诸胜世界慧灯明如来,三东方金刚世界大雄如来,四东方净尊位世界无垢尘如来,五东方金光明世界上像幢十盖王如来,六东方大威神世界威神自在王如来,七东方香熏世界极受上愿王如来,八东方宝严世界内宝如来,九东方海灯明世界大海如来,十力灯明世界十力现如来。(四)华严经十佛,华严经升须弥山顶品,帝释向世尊颂偈说过去十佛,各来此处演妙法,是理实过去一切诸佛体,圆融法尔无二,今于此殿说十住法,故复欲显无尽,说十佛也:一迦叶如来,二拘那含牟尼佛,三拘留孙佛,四随业佛,又曰毗舍符。五尸弃佛,六毗波尸佛,七弗沙佛,八提舍佛,九波头摩佛,十锭光佛。出探玄记五。

  【石佛】 (图像)石造之佛像也。

  【十佛刹微尘数】 (杂语)见“尘数”条。

  【时缚迦】 (人名)Jivaka,旧云耆婆,新云时缚迦。西域记九曰:“时缚迦大医,旧云耆婆,讹也。”

  【十甘露明】 (真言)又曰十甘露咒,甘露陀罗尼咒,无量寿根本陀罗尼。即阿弥陀之大咒。【十甘露明】(真言)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口*栗]多即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明。

  【十甘露王】 (杂名)阿弥陀之别称。

  【石割地狱】 (界名)八种地狱中之第三。即众合地狱也。

  【十个量等身】 (名数)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统收之为十三个而示之。此云十个者,探玄记三云: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有七八十二等数,皆增减云十。又慧影智论疏云:少过少减皆存大数,今十三量等身言十者,依于此意也。(一)一切众生量等身。(二)一切法量等身。(三)一切刹界等身。(四)一切三世量等身。(五)一切佛量等身。(六)一切语言量等身。(七)真如量等身。(八)法界量等身。(九)虚空界量等身。(十)无等界量等身。(十一)一切愿量等身。(十二)一切行者量等身。(十三)寂灭涅槃界量等身也。【十个量等身】(术语)见“佛身”条。

  【十根本烦恼】 (名数)与十使同。

  【十功德论】 (名数)佛对比丘制无益之世论,使论十事之功德:一精勤,二少欲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三。

  【十过】 (名数)有食肉十过,饮洒十过。见食及饮酒条。

  【识海】 (譬喻)藏识之海也,称真如为如来藏识,真如随缘而起诸法,如海之波涛,故曰识海。楞伽经一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十行】 (术语)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满,故不可不经此目:一、欢喜行,为佛子之菩萨以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也。二、饶益行,利益一切众生也。三、无瞋恨行,自觉觉他。无违逆者。又曰无恚恨。无违逆。四、无尽行,随众生之机类而现其身,三世平等,通达十方。利他之行无尽也。五、离痴乱行,种种之法门虽不同,然一切合同而无差误也。六、善现行,以离痴乱故,能于同类中现异相,于一一异相各现同相,同异圆融也。七、无着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不留碍也。八、尊重行,又曰难得行。以前种种现前皆般若观照之力也,故于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罗蜜。九、善法行,圆融之德能成十方诸佛之轨则也。十、真实行,以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清净无漏,一真无为之性,本来常恒也。参照五十二位条。

  【十号】 (术语)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众生渐钝,则减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众生弥昧,则减为百名,众生更愚,则减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于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成实论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大论谓佛如自安稳之道而来,此佛亦如是而来,故名如来。二、应供,梵曰阿罗诃Arhat,应于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三、正遍知,梵曰三藐三佛陀Samyaksaṁbuddha,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四、明行足。梵曰鞞多庶罗那三般那Vidyācaraṇa-saāṁpanna,三明之行具足,故名明行足。五、善逝,梵曰修伽陀Sugata,又曰好去好去,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名善逝。六、世间解,梵曰路伽惫Lokavid,能解世间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间解。七、无上士,梵曰阿耨多罗Anuttara,在诸法中,如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故名无上士。八、调御丈夫,梵曰富楼沙昙藐婆罗提Puruṣa-damya-sārathi,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故名调御丈夫。九、天人师,梵曰舍多提婆魔[少/(兔-、)]沙喃Śāstā-deav amanuṣyānāṁ,佛为人及天之导师,能教示其应作不应作,故名天人师。十、佛世尊,梵曰佛陀路迦那他Buddha-lokanātha,佛陀译言知者或觉者,世尊者,为世尊重之义。然而此中分佛与世尊,则为十一号,惟成实论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故至世尊,正为十号。盖以具前之九号,为世尊重,故名世尊也。又大论别开此二者,至佛,正为十号,世尊别为尊号。盖具上十号之德,故称为世尊也。梵曰薄伽梵Bhaganān者即是。见智度论,瑜祇经疏。尚详释于各项。

  【十号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一一问致,佛一一答之。

  【食后】 (术语)律,自明相现至食时谓之朝食前,自朝食至日中,谓之食后。见行事钞中三之三。

  【食后漱口】 (仪式)释氏要览上曰:“百一羯磨,佛言:不可礼有染苾刍,有染苾刍亦不可礼他,违者得越法罪。优婆离白佛言:何名有染?佛言染有二种:一不净染,二饮食染。且言饮食染,若食啖而未漱口,虽设漱刷,尚余津腻,是名有染。”

  【十护】 (名数)十大明王之护法神也。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所谓毗首羯摩、劫毗罗、法护、眉目、广目、护军、珠贤、满贤、持明、阿吒缚俱。”

  【实化】 (术语)权化之外,有实化。同一丈六之释尊,法华已前为权化,法华已后为实化。

  【实化二身】 (名数)见“二身”条附录。【实化二身】(名数)见“二色身”条。

  【识幻】 (譬喻)识之不实,譬如幻化。性灵集八曰:“识幻构三有狱。”止观一曰:“行城识幻。”

  【十回向】 (名数)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物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见楞严经。

  【石火】 (譬喻)燧石所出之火光。譬起灭之迅速也。万善同归集五曰:“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十惑】 (名数)与十使同。

  【时机纯熟】 (术语)时季与众生之机根将纯熟,得教法之化益,最为便利也。

  【十吉祥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为离垢盖大士说东方十佛之名号功德。

  【实际】 (术语)真如法性为诸际极,故曰实际。又极真如之实理,至于其穷极,谓之实际。最胜王经一曰:“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智度论三十二曰:“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中略)善入法性,是为实际。”大乘义章一曰:“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唯识述记九末曰:“无倒究竟,无倒所缘,名为实际。”

  【实际海】 (杂语)实际广大如海,谓之实际海。观佛三昧经十曰:“行是定者住过去佛实际海中。”

  【实际回向】 (术语)三种回向之一。见“回向”条附录。

  【实际理地】 (术语)真如无相之境界也。护法录六曰:“实际理地不染一尘。”

  【十家】 (名数)判释释迦一代教相之十家也。见“教判”条。

  【十见】 (名数)一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明见,十疑见。见瑜伽论八,三藏法数四十三。【十见】(名数)前五见与上同。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明见,十疑见。是十大惑总为立见惑一种之法门也。见瑜伽论八。

  【时浆】 (饮食)四药中属于时药之浆类也。见浆条。

  【十讲】 (仪式)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八卷,普贤经一卷共十卷,五日朝夕共讲十座谓之十讲。

  【十教】 (名数)长者之十教也。见“长者”条。

  【实教】 (术语)权教之外有实教之称。见“二教”条。

  【十劫】 (术语)阿弥陀佛往昔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为众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王子之第九王子,释迦其第十六王子也。于寿量品释迦自显其本地,说为久远实成之古佛,以是可知弥陀佛之本地,亦为久远之古佛,但因欲度众生自本地示现为法藏比丘,建四十八愿,以五劫之思惟与兆载永劫之修行,于十劫之昔,现正觉也。又依真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证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也。又言大通智胜佛坐于道场十劫,不现佛道,是非不现佛道,以众生之机缘未熟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石劫】 (杂名)磐石劫也。见“劫”条。

  【十劫弥陀】 (术语)于十劫之昔成正觉之弥陀也。对于久远之弥陀而言,阿弥陀经曰:“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十劫须臾】 (术语)依华严十玄门之意,则念劫融通,十劫亦一念须臾之顷,然则弥陀之成佛,由凡情观之,为十劫之往昔,自普贤眼观之,则为现前之正觉也,十万亿之佛土,准此可知。

  【时节意趣】 (术语)见“别时意趣”条。

  【十劫正觉】 (术语)弥陀佛之正觉也。见“十劫”条。

  【时解脱】 (术语)七圣之一。

  【识界】 (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

  【十界】 (界名)十法界之略。见“法界”条。

  【十诫】 (名数)魏书释道志。其为沙门者。初修十诫曰沙弥。按十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不畜金银宝。

  【食戒】 (术语)关于食事戒法也。苏悉地经曰:“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应断食,于食有疑不可食。”是瑜伽行者之食戒也。

  【食界】 (术语)摄食界之略。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十戒】 (术语)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八不得坐高广大床上,九不得非时食。十不得捉钱金银宝物。【十戒】(术语)小乘沙弥沙弥尼戒也。见“戒”条。

  【十戒持律法体】 (杂语)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师,尊称之曰十戒持律之法体。法体与法师同。

  【十界大曼荼罗】 (术语)画十界身相之大曼荼罗也。是四曼中之大曼,故云大曼荼罗。日本日莲宗以之为本尊。

  【十戒法并威仪经】 (经名)一卷,失译。

  【十界互具】 (术语)十界互具十界而成百界之谓也,见“一念”条。

  【十界皆成佛】 (杂语)法华经迹门中说地狱等十法界之众生成佛。其中佛界为已成,故不言之,序品五佛开显中,过去佛章若有众生类以下之文,明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五界五乘之成佛,又譬喻品之首法说段之终,四众领解之文具出八部众。八部中,天与修罗,天界修罗界也,龙与迦楼罗及摩睺罗伽,畜生界也,夜叉与干闼婆及紧那罗,鬼界也,故此中有四界之成佛。又提婆达多品,提婆授天王如来之记别,地狱界之成佛也。以提婆既造五逆罪,先堕地狱故也。又同品明龙女成道,畜生界之成佛也。是曰迹门之十界皆成。

  【十界曼荼罗】 (术语)与十界大曼荼罗同。

  【十界能化菩萨】 (杂语)初地以上之菩萨,能现十界之身,教化十界之众生,故云十界能化之菩萨。但十界者乃约其大数言之,其实除佛界其余仅九界也。

  【十界权实】 (术语)天台宗于十界中惟以佛界为实,他界总为权界。

  【十界十如三千世间】 (术语)见“一念”条。

  【十界一念】 (术语)融通圆门章曰:“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此四句一偈总括融通念佛宗之宗意。上二句举所修之法,下二句举所得之益。本宗既以圆融为旨,则十界具一念,一念起十界。十界一念,一念十界,融通彻底,无二无别也。故一称一切称,一切称一称,一人之称名,交络于沙界,沙界之众称,赴集于一人。是融通念佛之义也。故声声无碍亿百万遍,声声圆融微尘数行。须臾圆具旷劫之行,刹那到达妙觉之位。是即得往生之义也。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杂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谓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十戒仪则经】 (经名)沙弥十戒仪则经之略名。

  【十金刚心】 (名数)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余,故曰觉了诸法。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之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故曰化度众生。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藏之具庄严之,故曰庄严世界。四、善根回向,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之众生,故曰善根回向,五、奉事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奉事供养无量无边之一切诸佛,悉使周遍而无所阙少,故曰奉事大师。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故曰实证诸法,七、广行忍辱,菩萨或被众生呵骂,或被众生楚挞,或被截手足,或被割耳鼻,如是一切,皆能忍受,无有瞋恨,故曰广行忍辱。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之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故曰长时修行。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故曰自行满足。十、令他愿满,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故曰令他愿满。见华严经五十五。

  【十金刚心向果】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金刚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案明蕅益梵网合注,以为似圆家十信,亦即十回向法门。

  【十进九退】 (杂语)言佛道难行十人进修中有九人退堕也。五秘密轨曰:“若依显教修行者。久住三大无数劫。然后证成无上菩提。于其中间十进九退。”三昧耶戒序曰:“劫石高价难尽。弱心易退。十进九退。吾亦何堪。”

  【十尽句】 (杂名)见“众生界尽”条。

  【食经】 (经名)人以爱为食,爱以无明为食,无明以五盖为食,乃至不信以闻恶法为食等。譬如大海以大河为食,大河以小河为食,乃至溪涧平泽以雨为食。出于中阿含经十。

  【时经】 (经名)时非时经之略名。

  【实经】 (术语)对于三乘之权论,而一乘之诸经,谓之实经。法华文句记曰:“若将求灭权论,用释开会实经。”

  【识精】 (术语)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谓为识精。圆觉经曰:“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石经山】 (山名)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经于石洞,故云石经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经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为经,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二十二曰:“及观光上国,游目小西天,见石经,何其伟哉。盖有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静琬尊者恐三灾坏劫,虑大法湮没,欲令佛种不断,乃创刻石藏经板,封于涿州之西白带山。山有七洞,洞洞皆满。由大业至唐贞观十二年,愿未终而化。门人导仪暹法四公相继五世,而经亦未完。历唐及宋,代不乏人。至有元至正间,高丽沙门慧月大师,尚未卒业。其事颠未,具载云居各树碑幢间。惟我明无闻焉。”又曰:“太仆徐琰等至石经山雷音堀,堀乃隋大业中,静琬尊者刻石藏经所。”又曰:“圣母慈圣皇太后闻之,遣侍臣陈儒齎斋具往供。随师再过云居,礼石经于于雷音寺。”

  【石经山藏经】 (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积于此山。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静琬没后,其弟子处刊造余部,历辽金,始完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三。洞键以石门穴镇以浮图。自来兵燹不之及。见人海记上。

  【十境】 (名数)台宗于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为首,是故为初观。此但就五阴之通总而言之。若专论所观之境,则必于五阴中,除去前四阴,的取第五之识阴,为所观之境也(所谓介尔阴妄之一念也)。二、烦恼境,无始以来积集之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而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概之以木,即流奔而不能止遏。此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三、病患境,病起之因虽多,然不过四大增损有患而生,又因观境惑,而激动四大,而有患生,身若染病,则废修圣道,若能观察而弥用心,则复须识其病之源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愈,则圣道可修,为是宜观疾患境也。四、业相境,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之善恶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而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为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之相现时,勿喜,勿怖,弥须用观谢业,行一成心取道,为是宜观业相境也。五、魔事境,此由观前诸境,惑尚未破,天魔尚恐彼比丘出其境界,而度他,使我民属失,使我宫殿空,又虑彼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我,我今应豫破之,坏彼善根,故有魔事发,治魔之法有三,初当观察而诃弃之,如守门人,遮恶而不进,二当自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何自而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舍而使不得住,三观之而不去,即当强心抵捍,以死为期,一心用观使道行成就,为是宜观魔事境也。六、禅定境,魔境已过,而真明未显,以观之故,过去修习之诸禅纷现,当置魔事而用观观之,良以禅为乐美妙喜,而生耽味,故虽免魔害,而更为定所缚,如避火而堕于水。于正行无益。为是宜观禅定境也。七、诸见境,因诸邪见或禅而发,或因闻而发,因禅而发者,谓因心静而后观转明,有如见解通彻妙悟也。因闻而发者,谓广能晓悟诸法而聪辩也。此见解分明,此晓悟聪辨虽因禅因闻而发,然不当以理推之,皆属邪见实非见解聪辨。此等见发,即须用观观之,使达正道,而不为所障。为是宜观诸见境也。八、慢境,既伏诸见,妄执之心即息,无智者谓为涅槃,滥明高位,大起憍慢,慢心既发,则废正行,为是宜观慢境也。九、二乘境,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前世所习之小志因静而发,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到大乘究极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之心,勿学声闻缘觉之行是也。故二乘之境界若发,则亦须用观观察之,使不生害,为是宜观二乘境也。十、菩萨境,见慢之心既息。而或发前世所习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之妙教,同解立行,故藏等三教之菩萨境界心若发,亦须观察,勿使生害,为是宜观菩萨境也。此十境,一一皆为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之生起,则由观阴境而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十。若论下九境,则互发不定,无复次第。可知阴境常现前,若者发,若者不发,恒得为观。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则不观。见止观五。

  【十九出家】 (故事)释尊出家之年时有十九与二十五两说。见“释迦牟尼”条。

  【十九大士】 (菩萨)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偈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众。”

  【十九界】 (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十久两实】 (术语)十劫之弥陀与久远之弥陀皆为实身,所谓相即之妙法身也。

  【十九说法】 (术语)见“三十三身十九说法”条。

  【十九应身】 (菩萨)宝光大士为观音之应化,故称为十九应身。十九者,指法华普门品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中十九说法而言。

  【十九执金刚】 (名数)此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列于大日经之首,皆为菩提心之功德相。十者,阴之满数。九者,阳之满数。此十九执金刚,尽理智一切之诸尊矣。一说,对于显教瑜伽论之十九无知,而为十九差别智印。或谓金刚手为总,十八金刚为九尊理智之数。其名则虚空无垢,虚空游步,虚空生,被杂色衣,善行步,住一切法平等,哀愍无量众生界,那罗延力,大那罗延力,妙,胜迅,无垢,刃迅,如来甲,如来句生,住无戏论,如来十力生,无垢眼,金刚手秘密主是也。

  【十句观音经】 (经名)太平广记,宋太原王玄谟爽迈不群,北征失津,军法当死。梦人谓之曰:汝诵观世音千遍,可得免祸。谟曰:命悬旦夕,千遍何日可得。授云: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僧误作相),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不离心之念字误作佛)。既而诵满千遍,将就戮,将军沈庆之谏,遂免,历位尚书金紫豫州刺史。按此事又见南史卷十六王玄谟传。

  【十句义论】 (书名)胜宗十句义论之略名。

  【十卷章】 (书名)又曰十卷疏,日本弘法大师着,秘藏宝钥三卷,显密二教论二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义一卷,吽字义一卷,般若心经秘键一卷,共六部九卷,加龙猛菩萨之菩提心论一卷,称为十卷章。

  【十军】 (名数)烦恼为魔军分为十种。智度论十五曰:“问曰:何处释烦恼为魔?答如杂宝藏经中,佛说偈语魔言: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第五睡眠军,怖畏为第六,疑为第七军,含毒为第八,第九利养军,着虚妄多闻。第十军自高,轻慢出家人。诸天世间人,无能破之者。我以智慧力,摧伏汝军众。汝虽不欲放,到汝不到处。”小止观亦引之。名虽略异而意则大同也。

  【十科】 (名数)又曰十条,翻译之十科也。见“翻译”条。

  【实空】 (术语)诸法为因缘生,无自性,谓之实空。智度论十九曰:“一切诸法因缘生故,无有自性,是为实空。”

  【十苦】 (名数)菩萨藏经云: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八忧苦,九病恼苦,十流转大苦。见释氏要览一。【十苦】(名数)见“苦”条。

  【十快】 (名数)净土十种之快乐也。见“十乐”条。

  【十来】 (杂名)见“十来偈”条。

  【十来偈】 (杂名)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识浪】 (譬喻)心体之真如,譬如海,诸识之缘动,譬如波浪。楞伽经一曰:“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十乐】 (名数)见十字部十乐条。【十乐】(名数)极乐之十乐也。

  【十乐讲】 (行事)讲赞净土十乐之法会也。

  【十类经】 (杂语)华严经有广略十种。见“华严经”条。

  【十力】 (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详本条。【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

  【十利】 (名数)有种种:一、乞食十利,见“乞食”条。二、多闻十利,见“多闻”条。三、闻经十利,见闻经条。四、般若十利,见“般若”条。五、禅定十利,见“禅定”条。六、精进十利,见“精进”条。七、粥十利,见“粥”条。

  【十力迦叶】 (人名)Daśabalakāśyapa,又名婆敷迦叶,五比丘之一也。

  【十力教】 (杂语)佛有十力,故总称佛教曰十力教。西域记七曰:“有十事违十力教。”

  【十力经】 (经名)一卷,唐勿提犀鱼译。

  【十力明】 (术语)佛之十力与十明也。

  【十力无等尊】 (杂语)佛具十力三界无与等者,故称十力无等尊。

  【十力尊】 (杂语)如来具十智力故称为十力尊。增一阿含经十三曰:“归命十力尊,圆光无尘翳。”

  【十莲华藏世界】 (术语)十示满数,无尽为意味。犹言无尽之莲华藏世界也。

  【食莨[廿/砀]】 (杂语)莨或作蒗。莨[廿/砀],毒药也。大涅盘经曰:“如人食蒗[廿/砀]子,眼见针华。”傅大士颂曰:“莨[廿/砀]拾华针。”永明寿禅师心赋曰:“食蒗[廿/砀]而布华针。”

  【石榴】 (植物)是鬼子母神所持之果物,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为上。瞿醯经奉请供养品曰:“其果子中石榴为上,于诸根中毗多罗根为上。”

  【十六】 (术语)华严以十数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台八叶院最少之极,为十六指,其十六者众生肉团心之八叶曼荼罗也,此八叶开人法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法。以成十六之数也。大日经疏五曰:“内心白莲华,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台八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形。(中略)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约此现为八种善知识,各持金刚慧印。(中略)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无有少分不平等处,故其标相亦与冥符,略摄如来万德以为十六指,申而长之则无量无边,故此曼荼罗极小之量剂十六指,大则无限也。”义释曰:“人法各八故成十六。”演密钞五曰:“四智四行八种善知识并各持金刚慧印故成十六法也。”出生义曰:“厥有河沙尘海数量,举十六位焉,亦尘数之义出于此矣。”其他金刚界之十六大菩萨,十六尊,十六执金刚神,十六天神,显经所说之十六菩萨十六居士等,总以十六之数该摄一切。般若之十六空,月之十六分等,皆依此意。

  【十六大阿罗汉】 (名数)即十六罗汉也。见“罗汉”条。

  【十六大国】 (名数)见“十六国王”条。

  【十六大力】 (名数)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众生,名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于诸众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为意力。三、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诸法甚深之法义,名为行力。四、惭力,菩萨能以惭愧之故,远离一切罪业,兴同起种种善法,名为惭力。五、强力,菩萨于一切障难中能坚忍而不为非行,名为强力。六、持力,菩萨于所受之法,悉能演说开导,而无遗忘,名为持力。七、慧力,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千亿魔兵,不能恼之。名为慧力。八、德力,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着,名为德力。九、辩力,菩萨有大辩力,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名为辩力。十、色力,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名为色力。十一、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高特胜,名为身力。十二、财力,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名为财力。十三、心力,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顺而化之,名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度脱之,名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萨于诸佛之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众生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名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名为降魔力。见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二。

  【十六大菩萨】 (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见“十六菩萨”条。

  【十六大士】 (名数)十六罗汉也。见“罗汉”条。

  【十六大天】 (名数)天部中之主者,有十六位,谓之十六大天。见“十六天”条。

  【十六大药叉将】 (名数)一达哩底啰瑟吒大将。二禁毗噜大将。三嚩日噜大将。四迦尾噜大将。五弥睹吒大将。六哆怒毗大将。七阿你噜大将。八娑你噜大将。九印捺噜大将。十波夷噜大将。十一摩尾噜大将。十二娇尾噜大将。十三真特噜大将。十四嚩吒徒噜大将。十五尾迦噜大将。十六俱吠噜大将。如是十六大将各有七千眷属。见陀罗尼集经三。

  【十六谛】 (名数)十六行相也。

  【十六法】 (杂语)中台八叶中四法,是如来之四智,四隅是如来之四行,就此因果之八,约于八种之人与所持金刚慧印之法而成十六法。见“十六”条。

  【十六观】 (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众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谛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澄净,亦使明了无分散之意,既作水想已,当作冰想,既见冰已,作琉璃想。此想成已,则见琉璃地内外映彻,是名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八功德水想观,六、总想观,七、华座想观,八、像想观,九、佛真身想观,十、观世音想观,十一、大势至想观,十二、普想观,十三、杂想观,十四、上辈上生观,十五、中辈中生观,十六、下辈下生观。详见“观无量寿经”。

  【十六观经】 (经名)观无量寿经说十六观,故云十六观经。

  【十六观门】 (术语)十六观者,往生西方极乐之门户,故云十六观门。又真言准于显教九次第定之须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余众生界,立十六观门。无尽法界有八门:以一切心为一心(顺观),以一心为一切心(逆观),以一心为一心(三门),以一切心为一切心(四门),以一切门为一门(五门),以一门为一切门(六门),以一门为一门(七门),以一切门为一切门(八门),其中心以所入之体而名,门以能入之教而名。无余众生界有八门,如上。无尽法界为一法界门,而观诸佛法界。无余众生界为多法界,而观九界差别之迷境。出大日经疏三,演密钞四。

  【十六观想】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自净土境界至往生人分十六种而观想者。

  【十六国王】 (名数)印度古昔十六国之王也。仁王经下曰:“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vaśiali,憍萨罗国Kosala,室罗筏国Śrāvasti,摩伽陀国Magadha,波罗痆斯国Bārāṇasi,迦毗罗国Kapilavastu,拘尸那国Kuśinagara,憍睒弥国Kauśāmbi,般遮罗国Pañcāla,波吒罗国Pāṭaliputra,末吐罗国Mathurā,乌尸国Uṣa,奔吒跋多国Puṇgavardhana,提婆跋多国Devātāra,迦尸国Kāśi,瞻波国Campā,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十六行】 (名数)四谛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谛观。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观法也,见“见道”条。

  【十六行相】 (名数)于苦集灭道之四谛各浮四种影像于心而解了之也。见俱舍论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十六行相】(名数)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见“见道”条。

  【十六斛食】 (杂名)大量满腹之食也。十六斛者斗量也。焰魔供次第曰:“某甲等谨以香洁饮食及钱财币帛等先奉献十方诸佛百千俱胝百亿那由佗不可不说国土微尘等一切冥官冥道僧尼灵界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一一各得摩伽陀国十六斛食,能令此食悉皆变为法喜禅悦甘露醍醐净乳海,充满法界,广大无量,无不饱满。”

  【十六会】 (名数)般若之十六会也。

  【十六会般若】 (经名)大般若经有十六会。见大般若经之部。

  【十六开士】 (名数)贤护等十六居士菩萨也。碧岩七十八则曰:“古有十六开士于浴僧时随例入浴。”见“十六菩萨”条。

  【十六空】 (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胜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际空(十一)散空(十二)本性空(十三)自性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性空(十六)无性自性空。见般若经四百八十三。

  【十六旒幡】 (名数)因十六执金刚,或十六大天等,而建十六旒之幡也。

  【十六罗汉】 (名数)以宾头卢尊者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济度众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于法住记。此法住记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谛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为汝粗更宣说。”则原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Piṇḍolabharadvāja(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Kanakavatsa,第三迦诺迦跋厘隋阇尊者Kanakabharadvāja,第四苏频陀尊者Suvinda,第五诺距罗尊者Nakula,第六跋陀罗尊者Bhadra(一作跋陀婆罗,今诸寺之浴室,多安其像,其因由出楞严经),第七迦理迦尊者Karika,第八伐阇罗弗多罗尊者Vajraputra,第九戍博迦尊者Śvaka,第十半托迦尊者Panthaka,第十一啰怙罗尊者Rāhula(旧称罗云),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Nāgasena,第十三因揭陀尊者Iṅgata,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Vanavāsin,第十五阿氏多尊者Ajita,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Cūdapanthaka(Śuddhipanthaka)(一作朱利槃陀迦,即周利槃特之转音)。梁贯休,梦里感见其像而画之。宋之东坡,明之柴柏之,作赞。有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一卷,阇那崛多迦译,虽载宋苑文正公之序。然不入藏中。恐为唐代之作。偈颂皆押韵,语义俱妙。【十六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十六菩萨】 (名数)涉于显密二教,有十六菩萨。

  【十六沙弥】 (名数)见“十六王子”条。

  【十六善神】 (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十六善神】(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于陀罗尼集经三。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啰瑟吒大将,禁毗噜大将,缚日噜大将,迦毗罗大将,弥睹罗大将,哆怒毗大将,阿你噜大将,娑你噜大将,印捺噜大将,波夷噜大将,摩虎噜大将,娇尾噜大将,真特噜大将,缚吒徒噜大将,尾迦噜大将,俱吠噜大将。其造坛法除去恶物,净之,筑平,又以牛粪和香汤泥,摩涂其地,以五色物造三重院,三重各开四门。第三重内院,作一圆月,中心安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西面向门。其像右边安帝释天,左边安梵摩天。东面安侍者,持明者西面。第一重外,四方各列四神主像,总数即是十六神王。”谷响集八曰:“一、摈头攞吒善神。身绿青色,开怒颜,着赤衣,被甲胄,右手拔刀,左手杖锋,须鬓赤黑色。二、毗卢勒叉善神。赤紫色,忿颜闭唇,着白青衣,擐甲胄,右手拔刀,左手按腰,须发绀青色。三、摧伏毒害善神。赤肉色,着白色衣,擐甲胄,右执刀,左手掌向外。当胸,须发皆竖而绀色。四、增盖善神。身赤肉色,怒颜有四臂,右第一手持刀,第二手把剑轮,左第一手执杨枝,第二手擎半月,着绿色袈裟,红裳,颈悬璎珞。五、欢喜善神。身绿青色,忿颜,顶金色孔雀,右手持钩,左手安于腰,着赤衣,被甲胄,须发赤色。六、除一切障难善神。身黄色,怒相,有六臂,右手第一手持三戟,第二手捧经卷,第三手擎塔,左第一手执红莲华,第二手执剑,第三手执枪,首戴宝冠,垂璎珞,着白衣,挂裟袈,风翻环佩,七、拔罪垢善神。身青黑色,裸体,着杂色袈裟。右手持五叉棒,左手作拳,置于顶上,瞋目开口,利牙出于上下,发毛竖立。八、能仁善神。身绀青色,裸体被铠,头着素帽,垂于左,右手持剑,左手执槊,须发赤黑。已上为右方者。九、吠室罗摩拿善神。身赤黑色,瞋面合唇,右手执金刚棒,左手捧宝塔,被赤衣,着甲胄,须发赤黑色。十、毗卢博叉善神。身青黑色,笑颜,着绿衣,着甲胄,右手执笔,左手执卷,作欲书之势,须发赤色。十一、离一切怖畏善神。形相全似帝释天,但头戴髑髅,其上有三钴杵,是异于彼天耳。十二、救护一切善神。身白青色,形相全如毗沙门天,但两手合掌指端插红色之微敷莲华。十三、摄伏诸魔善神。身黑肉色,右手持剑,左手垂掌,而向外,璎珞庄严身。十四、能救诸有善神。身绿色,颜貌如玉,二手合掌,二人头着中指背第一节,被铠,带红裙,着白色袈裟。十五、师子威猛善神。身肉色,忿怒相,具四臂,右第一手持斧,第二手持剑,左第一手捧梵箧,第二手持三戟,首戴师子冠,着绀色袈裟,被虎皮小服。十六、勇猛心地善神。身绿色,微笑,擐甲胄,形如能救诸有善神。二手外缚当心,已上为左方者。集者云:世有金刚智所译之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一卷,凡三纸,读之可明知之,此非金刚智笔语,缀文甚拙,想系先达依金刚智之图画录之而假金刚智之名者。”

  【十六善神王形体】 (书名)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之略。轨名也。

  【十六神我】 (名数)与十六知见同。见十六知见条。

  【十六生】 (术语)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萨之十六三昧,以证圆满之大觉也。十六三昧,即因行证入四转之功德次第渐生,恰如月之十六分渐生而至圆月故托于月光谓之十六生。

  【十六师】 (名数)十六外道也。

  【十六使】 (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数也。

  【十六特胜】 (名数)特胜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故名特胜。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也。

  【十六天】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十六外论】 (名数)一因中有果论,是如雨众外道,计因为常恒,具有果性者。雨众外道者,数论师之大弟子,十八部之主也。二从缘显了论,是如数论外道,又如声显论师,计法自先即有,但依缘而显者。三去来实有论,是如数论外道,又如时论外道,又如小乘萨婆多部,计过去未来为实有之事如现在者。四计我论,是如数论,胜论,尼犍子,兽主,赤衣,遍出,犊子之七外道,计实我者。五计常论,是如数论师等,计我及世间为常住者。六宿作因论,是如尼犍子外道,计现所受之苦,由于宿作之因,由于现之苦行,而吐宿恶者。七计自在论,即自在天外道。八害为正法论,是如浊世之诸婆罗门,欲自食肉而以害生物供天为正法者。九有边生边论,诸外道入禅定所见,计世界有边际无边际者。十不死矫乱论,有外道言我事不死之净天,问其不死之理,则为矫乱之答者。十一无因见论,执诸法无因之邪见者。十二断见论,计身死而后断灭者。十三空见论,一切拨无之邪见外道也。十四妄计最胜论,如诸婆罗门计我是最胜之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之种类,我自梵王之口而生,余不尔者。十五妄计清净论,如某种外道,计入恒河沐浴,则除诸恶而清净者。又持狗戒牛戒,食粪或草以为清净者。十六妄计吉祥论者,供养日月星辰,诵咒烧火,以求吉祥者。见瑜伽论六,七,瑜伽论记二。

  【十六王子】 (名数)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三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初发大乘心,更请说大乘之妙法,闻佛说法华经,佛于八千劫。说法华经,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间,寂然入定。此时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万四千劫间为四部众覆讲法华经。今已各成佛,为八方之如来。

  【十六王子佛】 (名数)见“十六王子”条。

  【十六想观】 (术语)略云十六观。见“十六观”条。

  【十六小地狱】 (名数)智度论说十六游增地狱,以十六小地狱为八大地狱之眷属。论十六曰:“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毒不可见闻。八炎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剌林,七名咸河,八名铜橛,是为八。”

  【十六心】 (名数)与八忍八智同。

  【十六心行】 (名数)与十六行相同。见见道条。

  【十六心见道】 (名数)大乘唯识立十六心之相见道,小乘俱舍论为十五之真见道,最后之一心立为修道。然小乘之昙无德部,成实谓十六心为见道。是台家四教仪等所说也。成实论与大乘义章对比,则成实以无相行为见道,不敢如俱舍别观四谛之十六行相,但以无相之一行相断见惑为见道也。

  【十六心相见道】 (术语)三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于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不分上下二界,法智与类智配于所观之理与能观之智,而成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缘三界之苦谛而正断善恶之无间道智也。二、苦法智,断善恶已,证真如之解脱道智也。三、苦类智忍,前二智各别内证之无间道智也。四、苦类智,审定印可苦法智忍之解脱道智也。集灭道之三,其例亦然。故此虽为所取(是理)能取(是智)之十六心,亦谓之总作之十六心,是限于菩萨之观相也。已上三心十六心,皆生于真见道根本智之后,后得智上分别之思想也。见百法问答抄。

  【十六玄门】 (名数)日本僧高野,于此八种旋陀罗尼加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之八门而为十六玄门。大日经开题曰:“据大日经王及金刚顶经王,秘密法曼荼罗,旋陀罗尼字轮,海印三摩地释一切经,且有十六门。谓遮情表德,浅略深密,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一字释多,多字释一,一字成多,多字成一,一字破多,多字破一,顺旋转,逆旋转,是也。”此中顺逆之二旋转,即大疏之八种旋陀罗尼,要之但加增六门而已。【十六玄门】(术语)释真言之方规也。见“旋陀罗尼”条。

  【十六游增地狱】 (名数)此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副地狱,一大地狱之四门,各有煻煨增与尸粪增与锋刃增与烈河增之四处,合为十六处。八大地狱合之有一百二十八,是为罪人游履时增加之地狱,故名游增地狱。见俱舍论十一。【十六游增地狱】(名数)八寒八热之大地狱,各有四门,各门有四狱。各各附属十六地狱。堕于此之众生,转历诸所,而增其苦,故曰游增地狱。

  【十六遮】 (名数)一不知自名者。二不知和尚之名者。三年不满二十者。四不具三衣者。五不具钵者。六父不听者。七母不听者。八自有负债者。九为他之奴者。十为官人者。十一非为男子者。十二有癞病者。十三有痈疽者。十四有白癞者。十五有干痟者。十六有颠狂者。

  【十六知见】 (名数)又云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一、我,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故名为众生。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故名命者。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人中,故名生者。六、养育,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及我生为父母所养育,故名养育。七、众数,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故名众数。八、人,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之人,异于不能修行之人,及我生于人道,异于余道,故名人。九、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故名作者。十、使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役他,故名使作者。十一、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起者。十二、使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十三、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故名受者。十四、使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故名使受者。十五、知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十六、见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故名见者。出智度论二十五。

  【十六执金刚神】 (名数)位于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复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所以鬼母佝惧而收迹,象头畏威而连引。彼大惑之主魔醯首罗亦蒙被其害而成正觉,则知向凭怒适是大悲。此等金刚所有河沙尘滴数量,今举十六住焉亦尘数之义不出于此矣。”神名如下:一、虚空无垢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二、金刚轮。三、金刚牙(不空成就四亲近之一)。四、苏喇多金刚(译作妙住、谓其住安稳也)。五、名称金刚。六、大分金刚(谓大者之分,大心众生,即体分也)。七、金刚利。八、寂然金刚。九、大金刚。十、青金刚。十一、莲华金刚。十二、广眼金刚。十三、执妙金刚。十四、金刚金刚(金刚为慧单金刚名之)。十五、住无戏论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住大空慧)。十六、虚空无边游步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出大日经疏十六。

  【十六重玄义】 (名数)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三心,而起证者,依重重之一法门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义也。而此十重初后更更收,圣凡互摄,一法门具无尽之法门,故谓之重玄。大日经疏三曰:“渐次证入者,如初无畏时以声字观修漫荼罗行。(中略)第六无畏于平等心中修漫荼罗行,离垢地以去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漫荼罗行。略以行信分之,已作十六重浅深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种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长因缘,有慧方便业受用之果,如前所说从一一门各流出种种门等。”演密钞四曰:“以初地菩萨入三世平等故与第六无畏平等无畏无异,故取二地已去乃至佛地,足前六种无畏,故成十六重玄义也。”又曰:“如第一重玄以声字观修曼荼罗行,声字为门即当其因。观行圆明,即当其根。增不已入法界坛,则当究竟。一位既尔,余位皆然。”

  【十六资具】 (名数)真言行者有十六资具。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衣之四种:一粪扫衣,拾人之委弃者,洗净之,以制法衣也。二毳衣,取鸟之细毛洗净之,而制衣也,行者无粪扫衣时得用之。三纳衣,种种之细片,缀纳为衣者也。四三衣,是如常。食之六种: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四一坐食,五一揣食,六不中后饮水。处之六种:一阿兰若处,二冢间,三树下,四露地,五常坐,六随处。见大日经不思议疏上。【十六资具】(术语)见“头陀”条。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术语)此真言正有十六字,是十六尊之种子,然依阿阇梨之口传谓此十六字乃定慧三十二尊之种子,于此附加五佛之种子而为三十七尊。

  【十轮】 (譬喻)即如来之十力也。地藏十轮经十轮品之说转轮圣王以十种智力劝谕国土人民并惩诫之,使己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得种种之福利,是名十王轮。如来亦成十种智力,知第一分别道理非道理,乃至第十永断惑习之法,于一切众生中大转梵轮,故名为十种之佛轮。见“十力”条。

  【十轮经】 (经名)大方广十轮经之略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别译也。

  【十论匠】 (名数)释三十唯识颂之十大论师也。

  【时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十罗刹女】 (名数)法华经陀罗尼品所说:一、蓝婆,正法华谓之结缚。能系缚众生而杀害之,故名结缚。若从于归佛之后,则缚烦恼之贼。二、毗蓝婆,正法华谓之离结。即结缚人,或脱离之而得自在,故名离缚。若从于归佛之后,则远离烦恼之结使。三、曲齿,正法华谓之施积。齿牙生于上下甚可怖畏,故名曲齿,若从于归佛之后,则积财而施于人。四、华齿,正法华谓之施华。齿牙鲜明,上下并生,故名华齿。五、黑齿,正法华谓之施黑。齿牙黑色,有可畏之相,故名黑齿。六、多发,正法华名为被发。并是从于形相也。七、无厌足,害众生而无厌足,故名无厌足。若从于归佛之后,则慈念众生而不厌,故名。八、持璎珞,正法华谓之持华。是皆从其所执之物名之也。九、皋帝,正法华谓之何所。天上人间,来往自在,故名何所。若从于归佛之后,则诸法皆空无染,无所住着,故名何所。十、夺一切众生精气,十女并为罗刹女,夺人之精气,今以总名为别名也。若从于归佛之后,则夺除一切众生之烦恼恶气而长养菩提之善法。

  【十罗刹女神本地】 (杂语)有三说。妙法莲华三昧三昧耶秘密三摩耶经曰:“金刚萨埵白世尊言:十罗刹女等本源云何?遮那答言:十罗刹女,本有三觉,一等觉二妙觉三本觉。”已下依经意图示之。

  【十虑】 (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详见“识”条。

  【食马麦宿缘经】 (经名)出兴起经下。

  【时媚鬼】 (异类)又曰精媚鬼。三鬼之一。见“鬼”条。

  【十门】 (名数)种种不一。

  【石门】 (人名)宋洪觉范居于石门,故曰石门。

  【十门辨惑论】 (书名)三卷,唐复礼着。

  【石门文字禅】 (书名)洪觉范居石门,其文集曰石门文字禅。行于世。

  【十梦】 (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见“梦”条。

  【十梦经】 (经名)舍卫国王十梦经之略名,又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略名,又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之略名。

  【食米斋仙人】 (人名)胜论宗开祖之名也。见“胜论宗”条。

  【食米斋宗】 (流派)谓胜论师所立十句义之宗旨。见“胜论宗”条。

  【食蜜】 (譬喻)以喻学佛道也。四十二章经曰:“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犹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石蜜】 (饮食)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

  【石蜜浆】 (饮食)和石蜜于水者。智度论三曰:“瓦师布施草座灯明石蜜浆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

  【十秘密】 (名数)见“秘密”条。

  【十妙】 (名数)不可思议曰妙,实相之理也。总论因果自他具十妙,此有本迹二种。

  【十妙生起次第】 (杂语)先言迹门十妙之次第。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始于今,故居最初。既迷,故起惑。解理,故起智。智为行之本,因智之目,而起行之足,目足及境之三法为乘,乘于此乘,入清凉池,登诸位。位住于何所。则住在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方界之机缘,来则必应,若趋机垂应,先以身轮之神通骇发之,见变通巳,堪于受道,即以口轮说法开导。既润法雨,则禀教受道。而为法之眷属。行眷属行,拔生死之本,开佛之知见,得大利益。见玄义二之二。次为本门十妙。所以本因居初者,心由因而致果,果成故有国土。极果居国,即有照机。机感动,则应之而施化,施化则有神通。神通竟即说法,说法所被,即成眷属。眷属已度,则缘尽涅槃。故论寿命长短。长短之寿命,为所作之利益。乃至佛灭度后正像等之利益也。见玄义七。

  【十名】 (术语)与十号同。

  【十魔】 (名数)一,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三,业魔,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五,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碍,害人之修道者。七,善根魔,执着自身所得之善根,不更增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八,三昧魔,三昧者禅定也,耽着于自身所得之禅定,不求升进,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九,善知识魔,悭吝于法,不能开导人,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十,菩提法智魔,于菩提法起智执着,障蔽正道,害慧命者。见华严疏钞二十九。【十魔】(名数)见“魔”条。

  【十恼乱】 (名数)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旃陀罗,从事屠杀等之贼种也。五、二乘,小心自调之行人也。六、不男,五种之不男,即不具人也。七、欲想,淫欲之情也。八、危害,独入他人之家也。九、讥嫌,世人讳嫌所行也。十、畜养,畜养犬猫等之八不净也。见法华玄义四之二。

  【十念】 (术语)念佛等之十念也。见“念”条。又十遍之称名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净土宗如他宗之授三归五戒等,以十遍之称名授其信者,谓之授十念。

  【十念成就】 (杂语)言具十声之念佛也。

  【十念处】 (名数)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处,对于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为观受悉是苦也。三心念处,观心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处,法为意根所起之法,于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于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处,于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观察其虚伪之相不生贪恚也。六阿兰若念处,阿兰若译曰闲静处,又作无诤处,为比丘之住处,菩萨住阿兰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静行诤行也。七都邑聚落念处,若入都邑聚落,念欲远离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八名闻利养念处,于名闻利养之处观其假相,一念不起执着之心也。九如来学门念处,念如来所学之法门常勤修之也。十断诸烦恼念处,念欲修习正智,断一切之烦恼也。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十三。【十念处】(名数)菩萨常观念十境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是也。

  【十念血脉】 (术语)言十念授受,师资相承之法。

  【十念住生】 (术语)恶业之凡夫,临终时由十声之念佛,而往生于极乐世界也。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下品下生者之往生。

  【识牛】 (譬喻)身譬车,识比牛。智度论十九曰:“如车有两轮,牛力牵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返。”

  【十牛图序】 (譬喻)一、寻牛序,二、见迹序,三、见牛序,四、得牛序,五、牧牛序,六、骑牛归家序。七、忘牛存人序,八、人牛俱亡序。九、返本还源序。十、入尘垂手序。十牛图之作者,不能确定为谁。据会元,似廓庵禅师(大随静禅师之法嗣)作此图与颂,然在四部录等,见十牛图序,乃为所谓清居禅师(传未详)者所作。或言清居禅师之十牛图,与今图不同,依牛之彩色形式,似示进步之次第者,或者廓庵禅师修正之而行于今时也。然而譬心事修练之事以牧牛之事,实有由来。阿含经中说牧牛十二法,智度论明十一事。又禅门之诸祖,有提唱水牯牛之公案者,如马祖禅师之水牯牛公案是也。又如沩山灵佑禅师上堂曰: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个水牯牛是也。如是以牛譬说心地之修治,自古已然。案第一寻牛,即发菩提心之位也,第二见迹至第六骑牛归家五者,修行之位也,第七忘牛存人与第八人牛俱存,成菩提之位也,此忘牛存人为小乘我空之成菩提,人牛俱忘为大乘我法俱空之成菩提也。第九返本还源入涅槃之位也。是通于大小乘而言。第十入尘垂手方便究竟之位也。其颂列下。十牛图颂一卷,宋师远述。○十牛图颂一卷,明胡文焕着。○十牛颂和颂一卷。

  【石女】 (杂语)女之无子者,又不能为淫者,皆为石女。因明入正理论曰:“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涅槃经二十五曰:“譬石女,本无子相,虽加功力,无量因缘,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无贪相,虽造众缘,贪无由生。”资持记中二之一曰:“石女者,根不通淫者。”普灯录五曰:“石女舞成长寿曲,木人唱起太平歌。”

  【石女儿】 (譬喻)石女之儿,非有之譬也,如言龟毛兔角。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

  【时毗多迦罗】 (异类)译曰食寿命。鬼神名。见孔雀王咒经上。梵Jivitākāra。

  【时婆时婆迦】 (动物)Jivajiva,见“耆婆耆婆”条。

  【十普门】 (名数)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于一念中,遍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于四谛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谛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谛迷惑系缚甚可哀伤者,则缘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见灭谛,灭烦恼处为涅槃,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若见道谛能出生死之苦,至于安乐之地,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安者令安。三、修行普,行有五种不同。一、圣行,谓戒定慧也,二、梵行,谓慈悲喜舍也,三、天行,谓由证第一义天之理而行也,四、婴儿行,谓示三乘七方便大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六道之身有三障之相也。此五行,菩萨虽修之,亦未名为普。涅槃经言: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之大般涅槃也,大乘为圆因,涅槃为圆果,菩萨能修此一行,故名修行普。四、断惑普,圆教之菩萨,即观中道,正破无明,无明既破,则一切见思尘沙之惑,自然先破,故名断惑普。五、入法门普,二乘之人,若入一法门,即不能入二,此即历别之行,证有差降,今菩萨圆修三谛,则无量之法门,悉入其中。故名入法门普,六、神通普,罗汉之天眼,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见百佛之国土,小教之菩萨,见恒沙之佛土,皆是限量之神通也。今圆教之菩萨,遍见法界而无限局,所发之六通,自在变现,无有限量,故名神通普。七、方便普,二乘及小教菩萨之方便化他则但齐其所得,未名为普。圆教之菩萨,以真俗二谛为方便,照真时,则以真身益物,照俗时,则现应身趣机,资发中道,利一切众生,故名方便普。八、说法普,二乘及小教之菩萨,不能一时普答众问,未名为普。圆教之菩萨,一音演法,而殊方异类,悉得解之。故名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菩萨之所供养不止于一佛一国土,于微尘数之诸佛,能以身命财及一切供具普至十方供养诸佛,故名供养普。十、成就众生普,圆教之菩萨,饶润成熟一切众生,而无限量,譬如大雨,四方俱下,一切草木丛林,普生长华果,悉皆成就,故名成就众生普。说详观音玄义下。

  【十七地】 (名数)瑜伽论一部所明之法门,有十七种,是为瑜伽论所观之境,故云十七地。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有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呬三摩多地,八、有心地,九、无心地,十、闻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无余依地也。

  【十七地论】 (书名)瑜伽师地论之别名也。

  【十七句】 (杂名)理趣经所说之十七清净句也。

  【十七清净】 (名数)与“十七种庄严”条同。

  【十七群比丘】 (名数)止持会集音义云:时罗阅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共为亲友,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贫者八十千。有一童子名优婆离,此翻上首,最为大者,时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蓝中求为见度。诸比丘即度令出家。与授具足。多习嬉戏,少学禅诵。唯优婆离童子(此非持律优婆离尊者),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

  【十七种净土】 (名数)佛于毗耶离国庵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说十七种之净土:一、直心,是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之众生,来生其国云云。二、深心,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进,八、禅定,九、智慧,十、四无量行,十一、四摄法,十二、方便,十三、三十七品,十四、回向心,十五、除八难,十六、守戒行,十七、十善。是菩萨之净土。见维摩经佛国品。

  【十七种庄严】 (名数)极乐之庄严总有二十九种,其中依报之庄严有十七种。正报之庄严有十二种。见“庄严”条。

  【十七尊】 (名数)理趣经所说普贤之根本真言十七字句,即十七尊之种子也。

  【时乞缚】 (杂名)Jihvā,译舌,能尝之义也。见义林章三本。

  【十千日光三昧定经】 (经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异名。

  【食前】 (术语)梵云布罗缚贺拏Probhakta,谓正午之时食以前也。大日经疏四曰:“食前可作息灾。”行事钞中三之三曰:“四分云:食前者,明相出至食时。”

  【食前密语】 (仪式)唱于食前之僧跋语也。见“僧跋”条。

  【食顷】 (杂语)一食之顷,谓暂时也。法华经序品曰:“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十佉】 (名数)玄应音义曰:“佉去伽反,十佉卢为一佉利,又经文作[呿*ㄗ],非也。”案佉卢,当于一斗。佉利者,十斗也。

  【十忍】 (名数)一音声忍,同于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于上之柔顺忍。三无生忍,同于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间之言语音声皆依因缘和合而生,犹如谷响之无真实而信忍也。八如影忍,了达色身依五阴之积集而成,无有本体犹如影而信忍也。九如化忍,了达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而还无,体无真实如化事而信忍也。十如空忍,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之诸法悉如虚空之无色相而信忍也。见华严经指掌,三藏法数三十八。又一戒忍,观色阴而不犯禁制,由之而得戒忍,以作与无作之戒体皆是色之摄也。二智见忍,观识阴而了知一切诸法邪正之见,皆自识心生,由之而得知见忍,以了别识与此知见相类也。三定忍,观想阴而不起乱思,由之而得定忍,以由颠倒之妄想能入于定也,四慧忍,观受阴苦乐之相为无而得智慧忍,以分别诸法皆悉空寂而智慧生也。五解脱忍,观行阴造作之相为无而得解脱忍,以行皆无常,无有结缚者也。六空忍,观三界之苦果无实体而得空忍,以生死之苦谛性本空寂也。七无愿忍,观三界之苦因皆空而得无愿忍,以烦恼之集谛,性本清净也。八无相忍,观三界因果之法,皆空而得无相忍,以因果之相本为空无故也。九无常忍,又俗谛之境一切有为之法悉皆虚幻而得无常忍,以一切诸法迁灭无停故也。十无生忍,观真谛之境是无为法而诸念不生,得无生忍,以真空之理本无生灭故也。见仁王经天台疏三。【十忍】(名数)音声忍。顺忍,无生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详见“忍”条。

  【十日十夜】 (修法)十日十夜念佛之行也。平等觉经曰:“佛言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

  【食肉】 (杂语)五种九种之净肉,许比丘食之。见“食”条附录。

  【十如】 (术语)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于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与玄义止观聊异其义。因而文句三有上玄义中已说,今不具说之语。又别行玄明圆顿之三慈悲,故约于观心而释之,因而彼文有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之说。故亦与玄义止观大异其释体。此十如以通解为根本,苟能会得通解,则通四类,自会四类之妙义。故今就通解释之,一相如是:“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善恶等显于外者,谓之相,相虽显于外,然非相见者,则不能见,故止观引三国故事曰:“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二性如是:“性以据内,自分不现。”谓人目不见,状若天生,长无改变也。“如木有火,遇缘即发。”谓如木有火性,钻即火出也。玄义与止观释性如是,其义各异,玄义以为薰习成性之性,如上所释,止观则以为理性,佛性之性也。三体如是:“主质名为体。”言为主之质谓之体,人身之总体也。四力如是:“功能为力。”是其用所立之功能也。故涅槃经曰:“欲造墙壁则取泥土,欲造画像则取彩色,不取草木。”五作如是:“构造为作。”言身口意三业之所为为作也。六因如是:“习因为因。”谓前所习者为后之种也。如善人习善而益善,恶人习恶而益恶。新译家名之为等流因。七缘如是:“助因为缘。”因与缘不同,如五谷之种,因也,雨露水土缘也,五谷之种出生者,借雨露水土之缘故也。是为新译家之异熟因。八果如是:“习因为果。”谓从来所习之因,得其果也。新译家谓之等流果。此习因习果有隔过现之二世现未之二世者,又有现在一切中,因果皆有者。九报如是:“报果为报。”谓酬今生之善恶业因,而受未来之苦乐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此依报因而成报果,必隔一世以上。十本末究竟等:“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谓其本末诸相之落下处为究竟等也。论其意,前之九如是,皆事也,今之究竟等理也。九事所缘,为平等之理,故谓之等。其理有三谛,以空谛之故,本末悉为真空,以假谛之故,本末皆为妙假,以中谛之故,本末总为中道法界。此究竟等之三谛即为实相。然则前之九如是为诸法,而此本末究竟等为实相也。故释诸法实相四字说此十如是也。

  【十如来地】 (术语)光明智德地等之十地也。详见“十地”条。

  【十如权实】 (术语)五类十如中前四为权,后一为实。法华玄义二上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束为五差:一恶、二善、三二乘、四菩萨、五佛。判为二法,前四是权法,后一是实法,细论各具权实。”

  【十如三转】 (术语)三转者,一读为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显假谛之义。相性体力等不同者,以为假谛故也。二读为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显空谛之义。相性体力等,诸法皆如,一味平等者,以为空谛故也。三读为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本末究竟如是,显中谛之义。此时如作想像解,是对于非而言。以中道实相,诸法皆是而无非故也,即性相等法一一如于其是法也。因知佛之知见,为一心三谛。南岳得其意,初发之,而天台承之也。

  【十如是】 (术语)略云十如。详见“十如”条。

  【识塞通】 (术语)见“十乘观”条。

  【十三层塔】 (堂塔)十三层之塔也。见“塔”条。

  【十三大会】 (术语)与十三大院同。

  【十三大院】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也。青龙轨,十三院具有之,现图曼荼罗略四大护院而为十二院。其所以略之者,一说谓为四重总在故也。愚案十三院其数自与十三层之法界塔婆相应也。见现图曼荼罗条。

  【十三法师】 (名数)仁王经所说行十三观门者,为大法师,世人宜如佛供养之云。见“十三观门”条。

  【十三佛】 (名数)司死者七七日乃至三十三回忌之佛也。一、不动此明王现于冥途时名秦广王。司初七日。一息切断之处也,禅谓之大力量人。其黑色,表无分别,火炎为荼毗之火。种子为因业之字。其意以为今此之最期即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三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遍至十方。二、释迦此如来在冥界,称初江王。司初二七日。种子为字之有,有远离之涅槃点,法华经谓为破有法王出现世间,是正当于字也。三、文殊此菩萨在冥途成宋帝王。司三七日。种子为吾我之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是也。有智必有理,故次有普贤。四、普贤此菩萨在地狱现五官王。司四七日。种子为遍际之字。是理之无边际也。经所谓普贤菩萨自体遍是也。理之所司为大地,故次表地藏。五、地藏此菩萨在冥界现阎魔王。司五七日。以地即藏之故,用因业之字。古人所谓依地含诸种是也。其种宜有心法,故次有弥勒。六、弥勒此菩萨现变成王。司六七日。翻为慈氏。慈字为玆之心。然则指一心而谓为弥勒也。古人所谓弥陀弥勒为一心异名是也。种子为乘之字。乘于万法之一心也。句云:能为有像主。此句中之主,不现形之主也,故谓为兜率笼居之句。加譬喻之点者,表以譬喻治烦恼之病也。以治烦恼之病故,次有药师如来。七、药师此如来,在冥途变泰山王。司七七日。无病则心月明如净琉璃,色心丰似圆镜。种子为字有自在之点。句云内证朗外用自在是也。以此时言谈口说自在之故,次有观音。八、观音此菩萨在冥途变平等王。司百个日。此大士能观世间之音而使解脱,故种子为三谛之字。谛者明也,语云见色闻声随所自在是也。音必自威势出,故次有势至。九、势至此菩萨在冥途变都市王。司一周忌。种子依音声而闻悟,则住于涅槃,故于三谛之字有涅槃点。又以此时离机智故加涅槃之远离点。文云普照一切令离三途是也。以上一一之义成就,则寿命无量,故次有阿弥陀。十、阿弥陀此如来在冥途变五道转轮王。司三回忌。寿命无量,而无中夭。种子为风大之字有火大之点,远离之涅槃点,是无风火之三灾也。故论云永离身心恼是也。寿命无量,而于三世无移动,故次有阿閦。十一、阿閦此如来在冥界变莲华王。司七年忌。阿閦此云无动。无动者约于内证。种子为因业之字,有损灭之点,又有空点,毕竟入于无动之理也。经云法性无边,元来不动是也。此时无迷暗,故次有大日。十二、大日此如来在冥界变祇园王。司十三回忌。为五智总主诸尊之中央,故云大日。种子为言说之字。水土一体,大空圆满,故有空点,此胎藏界也。于金刚界用字,者开也,阳之现前也,发心之修行处有不生不灭之理,故加涅槃点。经云大智光明遍照法界是也。此法身周边法界,故次有虚空藏。十三、虚空藏此菩萨在冥界变法界王。司三十三回忌。种子为如之心法字。尘垢为色法,色心修行都远离之处,虚空藏也,故为追修成就之本尊。此中前十者,即世所谓十王也。见梵汉对映私钞末。

  【十三缚】 (名数)十三烦恼也。见“烦恼”条。

  【十三观门】 (术语)仁王经谓三贤十圣之行法为十三观门。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为十二,又加寂灭忍之下忍为十三。修此十三观门者为大法王,宜如佛供养之也。仁王经受持经曰:“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万亿天香妙华而以奉上。”

  【十三空】 (名数)十一空加波罗蜜空,因空,佛果空,而除无所有空,见仁王经上。

  【十三力】 (名数)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也。十、多闻力,多闻信正法之力也。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成就五度之力也。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也。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也。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此十三力,能自利利他。见无量寿经下,同净影疏。

  【十三难】 (名数)一边罪难,先受具足戒而犯四波罗夷者,是为佛法边外,故曰边罪。二犯比丘尼,于白衣时犯净戒之比丘尼者。三贼心受戒者,曾于白衣或沙弥时,盗听他之说戒羯磨,诈称为比丘者。四破内外道者,原是外道,来投佛法,受具竟,还复本道,今欲复来受戒者。是彼此通坏,而志性无定。五黄门,五种不男也。六杀父,七杀母,八杀阿罗汉,九破僧,破法轮僧也,若为破羯磨僧,则非难。十出佛身血,十一非人难,八部之鬼神,变化人形者。十二畜生难,畜生变为人者。十三二形难,具男女之二根者。【十三难】(名数)见“遮难”条。

  【十三难十遮】 (名数)依罪之轻重,次第遮难,细别遮罪,虽有十六种,然正向受者质问时,于十六遮中,合衣钵为一,合父母为一,合五病为一,总合之为十遮。且初问十三难之重难,后问十遮之轻难也。见行事钞上三。

  【十三僧残】 (名数)Trayodaśa saṁghāvaśeṣāḥ一失精戒Śukravisṛṣṭi,二触女人戒Kāyasaṁsarga,二者皆为失精戒之一类,故意以淫心摩触等也。三粗语戒Maithunābhāṣana,持淫心作卑污之谈话也。四叹身索供养戒Paricaryāsaṁvarṇana,比丘赞叹我身分以动女心也。五媒嫁戒Saṁcaritra,六有主房戒Kuṭikā(小房),乞施主造制限外之广大房舍也。七无主房戒Mahallaka(大房),无施主而造营房舍也。八无根谤戒Amālaka,九假根谤戒Laiśikam,十破僧违谏戒Saṁghabheda,十一助破僧违谏戒Tadanuvartaka,十二污家摈谤违谏戒Kuladūṣaka,污家者,比丘受施而与他人也。十三恶性拒僧违戒Daurvacasya。【十三僧残】(术语)僧残者僧伽波尸沙Saṁghāvaśeṣa也。有十三条之规制,故云十三。见“僧残”条。

  【十三事法】 (名数)出家人宜务之十三行法,乞食四法(住正戒,住正威仪,住正命,住正觉),威仪四法(依法,依时,依处,依次),离烦恼五事(离贪,离瞋,离取着,离粗犷,离憍慢)是也。

  【十三外道】 (名数)一劫比罗,即数论师也。二嗢露迦,即胜论师也。三大自在天,以自在天为生因者。四大梵外道,以梵天为生因者。五时外道,计时为生因者。六方外道,计方为生因者。七本际外道,计过去之初有本际,从此生万物者。八自然外道,计万物由自然而生者。九虚空外道,以虚空为生因者。十我外道,计常有一大我,从此生万物者。十一声显论师,计声虽由缘隐显,然为本来常有者。十二声生论师,计声本为无,依因缘而生,生了即为常住者。十三顺世外道,计唯有地水火风四大,生一切有情,死后还归于四大者。见唯识论一,述记一末。

  【十三资具】 (术语)一、僧伽胝Saṁghāti,译云重复衣。二、嗢咀啰僧伽Uttarāsaṅga,译云上衣。三、安咀婆娑Antarvāsa,译云下衣。此三服皆名支伐罗Civara,北方诸人多名法衣为袈裟,即是赤色之义,律文中无此语。中方皆云支伐罗。四、尼师但娜Niṣidana,卧坐具也。五、泥伐散娜Nivāsana,裙也。六、副泥伐散娜Pratinivāsana,副裙也。七、僧脚敧迦Saṁkakṣikā,是掩腋衣也。古名覆肩,覆于长臂,非真义,向使覆右腋,交搭于左臂,是与佛制同。八、副僧脚敧迦Pratisaṁkakṣikā,副掩腋衣也。九、迦耶褒折娜Kśyoposaṇa’,拭身巾也。十、木佉褒折娜Mukhopoṣaṇa,拭面巾也。十一、鸡舍钵罗底喝喇呵Keśapratigrahaṇa,剃发衣也,披之剃发者也。十二、建立钵刺底车惮娜Kaṇḍūpraticchadana,遮疮疥衣也。十三、鞞杀社钵利色迦罗Bheṣajapariṣkāracīvara,药资具衣也。出于有部百一羯磨十。名义大集二七二以拭身拭面二者为手巾Snatrasaṭaka之一。别出雨衣Varṣāśāticivara药资具衣但称资具衣。

  【十三宗】 (名数)吾国佛教之十三宗也。见“宗派”条。

  【时散外道】 (流派)与时外道同。

  【实色身】 (术语)诸佛二种色身之一。见“色身”条。

  【十山王】 (名数)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遍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遍熏一切也。三、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种种持,此山纯宝所成,持种种之宝,以譬发光地菩萨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之诸法可贵可宝也。四、神仙山王,此山中多神仙所居,以譬焰慧地菩萨超出世间得大自在也。五、由干陀山王Yugaṁdhara,梵语由干陀,华云持双,此山纯宝所成,诸夜叉王咸住其中,以譬难胜地菩萨如意神通善巧自在也。六、马耳山王Aśvakarṇa,此山纯宝所成,一切诸果咸产其中,以譬现前地菩萨自理体起诸妙用化导众生以证声闻之果也。七、尼民陀罗山王Nemiṁdhara,梵语尼民陀罗,华言持边,此山纯宝所成,大力龙神咸在其中,以譬远行地菩萨方便智慧化诸众生,使证缘觉果也。八、斫迦罗山王Cakravāda,梵语斫迦罗,华言轮围,此山为金刚轮围,纯宝所成,诸自在仙,咸住其中,以譬不动地菩萨无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诸菩萨众也。九、计度末底山王Ketumati,梵语计度末底,华言幢慧,此山纯宝所成,大威德之阿修罗王,咸住其中,以譬善慧地菩萨善巧摄众生之大力智行也。十、须弥卢山王Sumcru,梵语须弥卢,华言妙高,此山纯宝所成,大威德天咸住其中,以譬法云地菩萨具如来力成就无畏得不共法为众宣说,问答无尽也。出华严大疏四十四。

  【十善】 (术语)不犯十恶,则谓之十善。见“善恶”条。天台云: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乐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利为义。息倒归真曰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作二种,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十善道】 (名数)十善业道也。见“善恶”条。

  【十善戒】 (名数)大乘之在家戒也。见“善恶”条。

  【十善戒经】 (经名)受十一善戒经之略名。

  【十善戒力】 (杂语)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十善菩萨】 (术语)是圆教十信位之菩萨也。仁王经上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苦轮海。”

  【十善巧】 (名数)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为五蕴。二、处善巧,为十二处。三、界善巧,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为十二因缘。五、处非处善巧,善之因果为处恶之因果为非处。六、根善巧,信等五根总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为三世之道理,八、谛善巧,为四谛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为二乘三乘等之义。十、有为无为善巧,为依他圆成之二性。见辨中论。

  【十善十恶】 (名数)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三邪淫,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诳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粗恶语。七绮语,新云杂秽语。语含淫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十恶业。又云十不善业。又此十业能通苦报,故又名十不善道。又曰十恶业道。十善者,不杀生乃至不邪见也。此十者能顺理,故名善,名十善业,又名十善道,十善业道。准上可知。见法界次第上之下。俱舍论十六。此中受持十善曰十善戒,是为大乘之在家戒,以感欲界之乐果者。

  【十善王】 (杂语)见“十善戒力”条。

  【十善位】 (杂语)见“十善戒力”条。

  【十善业】 (名数)十善之业行也。见“善恶”条。

  【十善业道】 (名数)十善之业行,为生于善处之道,故曰十善业道。见“善恶”条。

  【十善业道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为海龙王说一切法,无不由心,应修十善,终明广摄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十善正法】 (杂语)十善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

  【十上经】 (经名)佛敕舍利弗使说法,舍利弗因说十上法:一成法、二修法、三觉法、四灭法、五退法、六增法、七难解法、八生法、九知法、十证法也。此之十法,于第一法说十法,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法。出长阿含经九。

  【十身】 (名数)见“佛身”条。

  【识身】 (术语)犹言身心。

  【十身药树】 (术语)十身者,华严所说佛具之十身,药树者,法华所说佛之药树王身。

  【识身足论】 (书名)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之略名。

  【识神】 (杂语)识者识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无量寿经下曰:“魂神精识。”三论玄义曰:“识神俱表。”

  【十神力】 (名数)一、吐舌相。经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长舌者,不妄语之报也,故表法华经迹门之开权显实,本门之开迹显远,所说真实,不为虚妄,而出广长舌也。二、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经曰:“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于序品中,放白毫光,照东之一方,表七方便之人初见一理,今本门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终初因,究竟佛慧故也。三、謦咳。经曰:“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咳。”謦咳为将语时之状。又为通畅之相。表本迹二门之教通畅也。四十余年秘隐真实,今得伸畅而无有遗滞,是我出世之大事通畅,故謦咳也。又以此法付诸菩萨,欲使导利后世之众生,将语之,是故謦咳也。四、弹指。经曰:“俱共弹指。”是表随喜也。天竺国俗,欢喜时为弹指。今七方便人同随喜入于圆道,得圆道而增智,随喜损生,随喜受持诸菩萨真净之大法。随喜后世得无上之宝也。五、地六种动。经曰:“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是表于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动无明也。六、普见大会。经曰:“其中众生天龙。(中略)诸四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既见是已,皆大欢喜。”是表诸佛之道同也。七、空中唱声。经曰:“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中略)名妙法莲华经,教菩萨法诸佛所护念,汝等当深心随喜。”是表于未来此教法之被流通也。即四一之中之教一也。八、南无释迦牟尼。经曰:“彼诸众生闻虚空中声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无释迦牟尼佛。”是一示佛弟子,表四一中之人一。一表未来有人一也。九、遥散诸物云聚而来。经曰:“以种种华香,(中略)珍宝妙物,皆共遥散娑婆世界。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譬如云集,变成宝帐。遍覆此间诸佛之上。”是表檀波罗蜜于未来有行一也。十、十方通同。经曰:“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是表未来之理一也。见法华经如来神力品。问:何以知此十相表现意,复表将来之意?答曰:于下文“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观之,表现表将,其义明矣。见法华文句十之一。

  【十神力无碍用】 (名数)一、多世界置一尘无碍用。二、一尘现多佛刹无碍用。三、众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娆众生无碍用。四、多世界内自身中示现一切神通无碍用。五、一毛系多金刚山持行十方令众不怖无碍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现成坏差别无碍用。七、多世界现四大变坏不恼众生无碍用。八、多世界三灾坏时不损众生无碍用。九、一手持多世界掷于界外不惊众生无碍用。十、说一切刹同虚空令众生悟解无碍用。见华严经。

  【十甚深】 (名数)法界有十种之甚深。见“甚深”条。

  【十生】 (名数)于别之十生,加总之一生谓之十一生。详见“十一生类”条。

  【十声一声】 (术语)净土门之极意,念声是一,一念之信,即为一遍之声名,故十念一念,谓之十声一声。无量寿经下曰:“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观无量寿经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是也。

  【十圣】 (术语)十地之圣者也,地前之三十位,谓之三贤,地上之十位,谓之十圣。

  【十胜行】 (名数)菩萨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又小乘以梵福为四种胜行(见“梵福”条),加以六种为十种胜行:一、因救母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二、因救父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三、因救如来之命而舍自身之命,四、于正法之中出家,五、教他出家,六、未转法轮,能请转法轮。见俱舍光记十八。

  【十施】 (名数)见“布施”条。

  【十师】 (术语)比丘受具足戒时,三师七证之十师也。见“三师七证”条。

  【食施获五福报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又名施色力经。增一阿含经善聚品之别出也。

  【十识】 (名数)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情,此一一有情非情各有一心,故曰一切或曰多,为同一真性,故曰一心。配于台宗之四教,则当于别教。第十之一一心识,又曰一切一心识。是通随缘之一切有情非情而唯为一心,故曰一心,真如之体唯一,故曰一心。即当于圆教。例如一切一心识与显教一切诸佛之佛法同,故名为一佛,一切一心识为密教之法界中大日一佛,佛体为一,故名为一佛。见菩提心义八。释摩诃衍论二曰:“心是有十,云何为十?一者眼识心,二者耳识心,(中略)九者多一识心,十者一一识心。如是十中初九种心,不缘真理。后一种心,得缘真理为境界。今据前九作如是说,离心缘相。”【十识】(术语)见“识”条。

  【食时】 (术语)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三世诸佛之法,过中一发,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食。”

  【时食】 (饮食)四药中之时药也。见“四药”条。

  【识食】 (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祇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食时五观】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识实性唯识】 (术语)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观为唯识言之,观第五之无为法,即圆成实性,此谓识为实性之唯识也。唯识论七曰:“识自相故,(中略)四实性故。”

  【食时咒愿】 (术语)愿施食之咒文也。盂兰盆经曰:“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中略)然后受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咒愿即为施主求愿也。”禅苑清规赴粥饭曰:“粥云:粥有十利(见“粥”条),饶益行人,果报升天,究竟常乐。又云:粥是大良药,能除饥渴消,施受获清凉,共成无上道。斋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养。饡饭云: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获无碍辩。已上并引声高喝也。”南禅规式曰:“僧堂斋粥咒愿,第一座唱之,若阙则书记或藏主代之。”义净南海寄归传第九于受斋轨则中详说之。

  【十使】 (名数)一贪欲,二瞋恚,三无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见(又云我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见,十戒取见。一切诸使中以此十使为根本,故标出为十使,又曰十烦恼,十惑,十随眠。台宗称前五者曰五钝使,后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钝而分之也。又以见思分别小乘俱舍之义,谓前四使通于见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为见惑。又大乘唯识之义,四使与身边二见之六使,通于见修,疑与邪取戒三见之四使,唯为见惑。见大乘义章六,法界次第上之上。【十使】(名数)又曰十大惑。亦曰十根本烦恼。此中分利钝二种。贪瞋痴慢疑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者,谓之五利使。见五利使及五钝使条。

  【识使】 (杂语)色欲驰使人,故名为使。普贤观经曰:“色使所使,为恩爱奴。”

  【十世】 (名数)见“三世”条。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见“秘法”条。

  【十世隔法异成门】 (术语)十玄缘起之一。见“玄门”条。

  【十事功德】 (名数)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三、第三功德有三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决定之想,见福田及非福田,修净佛土,灭除有余,断除业缘,修净净身,了知诸缘,离诸怨敌,断除二边。五、第五功德有五事果:诸根完具,边地不生,诸天爱念,常为天魔沙门婆罗门等所恭敬,得宿命智。六、第六功德有一事:得金刚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见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动相,恐怖之因缘病苦,念念灭坏,而无有真实。七、第七功德有四种之法:为大涅槃之近因,善友亲近,专心听法,系念思惟,如法修行。八、第八功德有五事:断除五事,断除色受想行识之五阴,而不见其相,远离五事,远离身等五见,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六法,修习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五种禅定,守护菩提心,菩萨守护此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事。九、第九功德初发之五事:悉能成就,信,直心,戒,亲近善友,多闻是也。十、第十功德有一事,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于大涅槃之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自南本涅槃经十九至已下二十四皆广说之。

  【十事经】 (经名)舍卫国王梦十事经之略名。

  【十受生藏】 (名数)受生者,即生于如来之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第三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于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之受生藏海,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愿与亲近,是名受生藏。一供养诸佛受生藏。(中略)十入如来地受生藏。见华严经七十四。

  【十殊胜语】 (名数)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罗蜜也。地前世间之六波罗蜜,谓之因。地上出世间之六波罗蜜。谓之果。是为彼行者修入之所,故名彼入因果。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十地之行法也。修者修习之义,是为彼行者所宜修习之因果差别,故名彼因果修差别。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即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戒而学之,一切之不善不复作也。七、增上心殊胜殊胜语,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心而学之,发诸三摩地也。八、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慧而学之,发无分别智也。九、彼果断殊胜殊胜语。断烦恼所智二障所证之无住涅槃也。是为彼行人断二障所得之证果,故名彼果断。十、彼果智殊胜殊胜语,三身所依之大圆镜智等四智也。又无分别智也。彼十地中之无分别智。有所对治。今此佛智,已离一切之障,则究竟解脱之无分别智也。是为彼行人离一切障所生之智德,故名彼果智。此十法通名殊胜殊胜语者,以十法之体殊胜,故名殊胜。因此体之殊胜,而其所说之语言亦殊胜,故名殊胜语。说殊胜法之殊胜语。故名殊胜殊胜语。此十种殊胜语。为大乘之教体。见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

  【石霜】 (人名)六祖慧能门下临济义玄(是临济宗之祖),六世孙为石霜。石霜下开杨岐黄龙二派。师名楚圆,字慈明,往潭州石霜山,初为儒生。二十岁出家,嗣法于洛阳昭。宋仁宗康定元年寂,寿五十四。塔全身于石霜山。见续传灯录十三。

  【十说三世】 (名数)见“三世”条。

  【十四变化】 (名数)(一)初禅天有二种变化:一、初禅初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二)二禅天有二种变化:一、二禅二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二禅初禅化,能变化初禅地也。三、二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三)三禅天有四种变化:一、三禅三禅化。二、三禅二禅化。三、三禅初禅化。四、三禅观音化。(四)四禅天有五变化:一、四禅四禅化。二、四禅三禅化。三、四禅二禅化。四、四禅初禅化。五、四禅欲界化。见智度论六。

  【十四等】 (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三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议之解脱自在等。出唐华严经八十。

  【食四分】 (仪式)凡有饭四分之:一、供养本尊。二、行者自分。三、同学者来食。四、济饥贫。若待同学不来,行者亦可自食。见不思议疏下。

  【十四佛国往生】 (名数)无量寿经下说,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当往生西方极乐,其诸小行之菩萨及小功德者,不可计也。而其往生者,不仅此土之菩萨复有十三佛国百八十亿乃至七百九十亿之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计也。其十三佛国者:一远照佛国、二宝藏佛国、三无量音佛国、四甘露味佛国、五龙胜佛国、六胜力佛国、七师子佛国、八离光垢佛国、九德首佛国、十妙德仙佛国、十一人王佛国、十二无上华佛国、十三无畏佛国。此十三佛国合此土之释迦佛国则为十四佛国。

  【十四根】 (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

  【十四行偈】 (书名)善导观经疏最首之归三宝偈,为四句十四偈,故称十四行偈。

  【十四难】 (名数)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耶?五、世界及我为有边耶?六、世界及我为无边耶?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耶?八、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耶?九、死后有神去耶?十、死后无神去耶?十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耶?十二、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耶?十三、后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异神异耶?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出智度论二,俱舍论十九。

  【十四忍】 (名数)三贤十圣为十三忍,更加正觉忍而为十四忍。见仁王经十。

  【十四色】 (名数)是成实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与俱舍之异点,俱舍以四大为能造之实色,摄之于触境,与他所造之根境皆为实色,成实之色香味触之四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声尘之一(四大相触为声),与眼等之五根从此四大而成,故四大五根及声尘之十法皆为假色,假实合为十四也。

  【十四神九王】 (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以摩尼为冠之主风神,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之主方神,九、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之主夜神,十、一心不懈阐明佛日之主昼神,十一、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之主空神,十二、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之主海神,十三、常勤趣于一切智,积集助道善根如山之主山神,十四、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之主城神:一、常勤守护一切智智无上法城之诸大龙王,二、常勤守护一切众生之夜叉王,三、常使众生增长欢喜之干闼婆王,四、常勤除灭诸饥鬼趣之鸠槃荼王,五、恒愿救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之迦楼罗王,六、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之阿修罗王,七、见佛欢喜曲躬恭敬之摩睺罗迦王,八、常厌生死恒愿见佛之诸大天王,九、尊重佛而赞叹供养之诸大梵王。出唐华严经六十一。

  【十四生】 (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见“忍”条。

  【十四无记】 (名数)见“十四难”条。

  【十四种色】 (名数)见“色”条。

  【十诵比丘要用】 (书名)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之略名。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书名)一卷,宋僧璩撰出。说有部律之羯磨法。

  【十诵律】 (书名)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罗什共译。四律之一。有部之本律也。

  【十诵律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书名)一卷,姚秦罗什译。

  【十诵律比丘戒本】 (书名)十诵律波罗提木叉戒本之略名。

  【十诵律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书名)一卷。宋法显集出。

  【十诵律比丘尼大戒】 (书名)十诵律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之略名。

  【十诵律比丘尼戒本】 (书名)十诵律波罗提木叉比丘尼戒本之略名。

  【十诵律毗尼序】 (书名)东晋毗摩罗叉续译。与十诵律第六十已下同。

  【十诵僧尼要事羯磨】 (书名)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之异名。

  【十随眠】 (名数)开六随眠中之见为五见,因而为十随眠。五见者,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见五见条。出于俱舍论十九。【十随眠】(名数)见“睡眠”条。

  【十岁减劫】 (术语)人寿渐减,至十岁,为减劫之极。见“劫”条。

  【十塔】 (名数)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下曰:“时八王既得舍利,踊跃顶戴,还于本国,各起兜婆。彼婆罗门从诸力士乞分舍利瓶,自起兜婆。诸力士等取其一分,于阇维处合余灰炭而起兜婆。如是凡起十处兜婆。”阿育王经六曰:“佛入涅槃,起八舍利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又后分涅槃经条目曰:“阎浮中有十塔,八者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二十曰:“即分舍利以为八分。瓶塔第九,灰塔第十。”此十塔之明证也。然般泥洹经下以为十一塔,谓“舍利八分为八塔,第九甖塔,第十定塔,第十一灰塔”云。其中八塔,谓拘尸国、波波国、遮罗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迦维罗国、毗舍离国、摩迦陀国之众,各得一分舍利,归于本国,以造立供养者。一说:顶塔、牙塔、齿塔、发塔、爪塔、衣塔、钵塔、锡塔、瓶塔、舆塔,号为十塔。然未详所据。

  【石塔】 (物名)石造之率塔婆,墓标之总名。原为死者之纪念,为标德而建之。佛于凡僧已上虽许建之,然有等级之差。密教别有五轮形之塔,以之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为欲得其加被之功德,听僧俗一般立之。其趣旨大为殊异。见“塔”条。

  【十坛焰魔天供】 (修法)供养冥道十王之法式也。

  【食堂】 (堂塔)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禅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斋堂也。”释氏要览曰:“毗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复作食,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曰:随意。未知何物画?佛言:(中略)食堂画持饼药叉。”祇园图经曰:“最巷北大院名僧食所,自开三门。中门北有大食堂,堂前列树,方维相对,交阴相交。渠流灌注甚可观关,凡僧食者多止此。”

  【食堂安文殊像】 (仪式)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为上座,于此供膳。不空三藏奏请于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为上座。

  【食堂安置宾头卢】 (杂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置之像,称为圣僧。每日设食供之。其像有文殊,有憍陈如,有空生,而无一准,但多以宾头卢为圣僧。此自秦之道安为始,正安置形像,由于宋末之法愿法镜等云。释氏要览下曰:“传云:中国僧寺立鬼庙,次立伽蓝神庙,次立宾头卢庙,即今堂中圣僧也。始因道安法师梦一胡僧头白眉长,语安云:可时设食。后十诵律至,慧远方知和尚所梦即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寺寺成则。法苑云:圣僧元无形像,至宋泰初末,正胜寺僧法愿、正喜寺僧法镜等,始图形像矣。今堂中圣僧多云憍陈如非也,缘经律不令为立庙故,不赴四天供故。又安法师梦是宾头卢故。”高僧五道安传曰:“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甚远理,愿见瑞相。乃梦见梵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后十诵律至,远公乃知和尚所梦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

  【十题判断】 (杂语)见“五问十题”条。

  【十通】 (名数)一宿命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天眼通,五现神力,六现多身,七往来速疾,八能庄严刹土,九现化身,十漏尽通。见华严离世间品。又华严经说十通:一他心通。二天眼自在清净通。三宿住智通。四知劫通,知久远劫之事也。五天耳智通。六无体性智通,通达诸法无性之理而变现自在,广利群生也。七善分别语言通,能通达一切之语言也。八色身智通,能无色现色而无留碍也。九一切法通,通达一切法之事理而无不知也。十灭定智通,灭定者大寂定也。大寂定中能现诸威仪而定散无碍也。见华严大疏三十一。【十通】(名数)见“五通”条。

  【识通塞】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见“十乘观”条。

  【石头】 (人名)唐希迁禅师,端州陈氏子,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状如台,结庵其上,时人号为石头和尚。着参同契二百余言行世。传灯录曰:“邓隐峰参石头和尚,马祖止之曰:石头路滑。既往,果为石头所困,无一语而还。”

  【识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时外道】 (流派)又曰时散外道,十三外道之一。见“外道”条。此执有真实时体以生一切万物之外道也。

  【十万普贤】 (杂名)谓为十万之普贤菩萨。普贤者,华严经中慈悲门之菩萨也。见“普贤”条。

  【十万亿佛土】 (界名)极乐世界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十王】 (名数)冥土之十王也。一秦广王。三初江王。三宋帝王。四伍官王。五阎罗王。六变成王。七泰山府君。八平等王。九都市王。十转轮王。见十王经。此十王各有本地。见十三佛条。

  【十王华报】 (术语)十王为六欲四禅之王,初地之菩萨,为四天王,乃至第十地之菩萨为第四禅天之王而化益有情。此十王之果报对于十地之菩萨而云华报。

  【十王经】 (经名)一卷,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所撰。而今存者为日本人伪撰,鄙俚不堪卒读。

  【十问】 (术语)大日经初,金刚手先问佛十题,佛一一答之。是本经一部之所明也。一、菩提心之性如何?二、菩提心之相如何?三、有几心次第得是菩提心乎?四、此诸心差别之相如何?五、凡经几时得究竟之菩提心?六、菩提心所具微妙之功德如何?七、将以何行修行?八、云何修行之?九、众生之异熟心如何?十、瑜伽行者之心,云何与之殊异(经之交句九句,由善无畏之言而为十句)?见大日经疏一。

  【十问举疑】 (术语)论场之论题也。

  【十问讯】 (仪式)普同问讯之异名,合掌横竖如画十字,故名。见象器笺十。

  【实我】 (术语)假我之外有实我。见“假我”条。

  【十无碍】 (名数)一、用周无碍,于佛刹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遍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刹,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众相皆具,万德斯圆也。三、寂用无碍,佛常住三昧,而为寂,无妨利物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能依海印三昧之力,起无碍之用也。五、真应无碍,真即遮那真身,应即应身释迦,真身是体,应身是用,全体起用。用即是体,故释迦遮那圆融自在,原无二体也。六、分圆无碍,分即支分,圆即全身,支分不碍全身,全身不碍支分,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之全身也。七、因果无碍,佛昔修菩萨之行,修波罗蜜之因,而证波罗蜜之果,故所受之报身及所成之事业,亦现十方一切之菩萨身灵。而自在无碍也。八、依正无碍,依谓依报,即佛所依之国土,正谓正报,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而二智无碍也。九、潜入无碍,佛智潜入众生心内,即名如来藏,虽作众生,亦不失自性,如大海之水虽依风作波,而不失湿性也。十、圆通无碍,佛融大法界为其身,无理不具,无事不摄,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彼此无碍也。见华严演义钞三。

  【识无边处定】 (术语)见“四空定”条。

  【识无边处天】 (界名)四空处之一。无色界之第二天也。见“四空处”条。

  【十无二】 (名数)诸佛世尊有十种之无二行自在法: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也。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也。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也。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也。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也。六、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也。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也。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也。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也。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也。见宗镜录九十九。

  【十无尽藏】 (名数)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说十无尽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辩藏。见华严经疏二十一。【十无尽藏】(名数)有十种之法,各含藏无尽之法海,故名十无尽藏:一、行藏,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生于如来之家,增长信解,闻持一切佛法,为众生使所闻皆信解,故名信藏。二、戒藏,菩萨奉持三世诸佛无尽之净戒,具足圆满,无所毁犯,念诸众生之颠倒破戒,我欲成菩提说真实之法,使离颠倒,同得此戒,是名戒藏。三、惭藏,菩萨忆念过去,不知惭于天,于诸眷属备造众恶,今为诸佛所知而生惭,是故发露忏悔,修行梵行,欲证得菩提,为诸众生说真实之法,使之修惭,是名惭藏。四、愧藏,菩萨自愧往昔及诸众生于五欲之境具行恶法,感垢秽之身,今为诸佛所知,而生愧,是故发露忏悔,修行梵行,欲速证得菩提,为诸众生说真实之法,使之知愧,是名愧藏。五、闻藏,菩萨闻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之出现入灭皆能知悉,念诸众生无有多闻,不知此一切法,我当持多闻藏证得菩提,为众生说之,是名闻藏。六、施藏,菩萨禀性仁慈,常行十施,无有念悔恨之心,又不求果报,但欲利益法界众生,是名施藏,七、慧藏,菩萨智慧具足,知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从业所造,悉是虚伪,无有坚固,欲使众生知其实性,广为演说,是名慧藏。八、念藏,菩萨舍离痴惑,得具足念,能忆知一生乃至百千生之成住坏空一劫乃至无数劫,一切诸佛出世说诸佛名号授记修多罗等十二部经及众会根性悉能记忆,是名念藏。九、持藏,菩萨具大威力,于诸佛所说之修多罗法,文句义理,一生受持,乃至无数生受持,及诸佛之名号劫数授记修多罗等无尽无量,皆悉受持而无忘失,是名持藏。十、辩藏,菩萨具大辩才,广为众生演说诸法,一文一句,义理无尽,随众生之根皆使满足,是名辩藏。见华严经二十。

  【十无尽戒】 (术语)梵网经说之十重禁戒也。见“十重戒”条。

  【十无尽句】 (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所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之愿,以十无尽而成就,若此十句有尽,则我愿亦尽,此十句无尽,故我愿亦无尽,名为十无尽:一、众生界无尽,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世界无尽故众生无尽。二,世间无尽,一切世界依虚空而住,虚空无尽故世界无尽。三、虚空界无尽,虚空遍十方而无有际限,虚空无尽也。四、法界无尽,称于真如之法而说无量之法,法界无尽也。五、涅槃界无尽,无量之众生入于涅槃,涅槃界无尽也。六、佛出现界无尽,佛出现而说法度生无尽也。七、如来智界无尽,如来之智慧,能知自心所缘之法界无尽也。八、心所缘无尽,如来之智所照之境无尽也。九、佛智所入境界无尽,佛智所证之境界无尽也。十、世间转法转智转无尽,世间转者,展转而摄入前之众生界世界虚空界也。法转者,展转而摄入前之法界涅槃界佛出现界也。智转者,展转而摄于前之如来智界心所缘界佛智所入境界也。世法智之三种展转含摄而无穷尽也。见华严经疏二十三。【十无尽句】(杂名)见“无尽”条。

  【十无依行】 (名数)又名十无依止。依行法以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十种,名为十无依行:一、意业不坏而加行坏者。二、加行不坏而意业坏者,三、加行意业皆坏者,四、戒坏而见不坏者,五、见坏而戒不坏者,六、戒见皆坏者,七、加行与意业,见与戒,皆不坏,而但依止于恶友之力者,八、虽依止于善友之力,而复愚钝,犹如哑羊不能分别事理者,九、于种种之财宝众具,常无厌足,以追求之因缘故,其心迷乱者,十、为众病所逼近,求种种之咒术祠祀,为此因缘,而坏其行者。见大集地藏十轮经五。

  【十无依止】 (名数)与十无依行项同。

  【十五鬼神】 (异类)恼童子之十五鬼神也。

  【十五心】 (名数)经过小乘俱舍宗见道之念数也。见见道条。

  【十五智断】 (名数)十五之智德与断德也。涅槃经曰:“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渐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渐渐损减。”是以光色增长譬十五智德之摩诃般若,以光色渐减,譬断德之无累解脱。以地前之三十心为三智断,十地为十智断,等觉妙觉各为一智断,合为十五智断也。以月之体譬法身。见法华玄义五之一。

  【十五种无明】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业者名之。四不共无明,第七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之圣法而恒无间断者名之。五相应无明,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者名之。六不相应无明,缘粗显之境不与余识相应者名之。七迷理无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显发者名之。八迷事无明,见思之烦恼,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离者名之。九独头无明,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广者名之。十俱行无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随逐而曾不舍离者名之。十一覆业无明,一切之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誉利养恭敬等者名之。十二发业无明,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而名。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藏识,子时者子刻也。子时为十二时之首,藏识为诸识之首,故以为喻。染习此种子在于藏识中而未发显者名之。十四行业果无明,以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之五者烦恼,为业因,他之七者为苦果而名。十五惑无明,以名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之惑。见毗婆沙论二。【十五种无明】(名数)见“无明”条。

  【十五尊】 (名数)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为命世之金刚萨埵,于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善法堂中,有常住金刚界大曼荼罗三十七尊。此曼荼罗为释轮,轮者方坛也,名为大因陀罗,是地地之名也。行者当住于坚胜金刚座妙高山王顶大因陀罗轮坛上,明为斫羯罗。第三第四两尊之多罗为二目。第五毗俱胝为耳。此二尊,是观音之眷属也。下文谓多罗毗俱胝,并是羯磨部。于此摄羯磨部四菩萨,此金刚界在西向东,故以西方二尊为耳目,能以此身作事业,故属于羯磨部。明为多罗,斫刍,必哩俱胝。第六吉祥为口舌,是文殊也,又为莲华部之利菩萨。行者在东向西,故又以西方尊为口舌。此文殊者,般若藏也。故为行者口舌而作转法轮。此摄贤劫十六尊等,明谓为曼殊室利耶。第七喜戏为鼻端,是金刚喜戏菩萨也。举初之一而摄八供养菩萨,故下文谓喜戏名供养,明为缚曰罗啰底。第八金刚,第九观自在,以此二菩萨为两手臂。于此二菩萨摄金刚莲华部八菩萨,故下文云右臂观音部,左臂金刚业。右者慧,故为莲华开觉;左者定,故为金刚降伏。明为缬唎(观音),吽(金刚)。第十三世,第十一不动尊,以此二明王为两膝脚。于此二明王摄四摄菩萨,故下文云三世不动尊,即名四摄智。右观不动,左观降三世,即菩提心调伏降魔之四摄也。于此使者众摄五大尊及塔下方之诸执金刚神等,明为悉但隶路枳也(三世),左摧吽(不动)。第十二心为遍照尊。虽于五部佛中随得何佛,然必以大日为五佛心,明为鍐。第十三脐为虚空眼,此佛眼佛母菩萨能摄破七曜二十八宿一切天,故下文谓虚空眼外持。佛母能孕诸佛,故为行者之脐,明云欠室利。第十四虚空宝为冠,于此虚空藏菩萨摄宝部之四摄菩萨,故下文谓顶上摩尼属。五轮持身时,顶为空轮,故为虚空宝。大日经谓诸菩萨欠字安顶上者,即此义也。明为阿迦舍么隶。第十五相好为金刚日,此宝部金刚光菩萨,是一切如来自性之光明,故为行者之相好。下文谓金刚光彼岸,于此摄四摄四波罗蜜菩萨,是如来四八之相好,能遍摄法界之相好,明云帝儒吽。以此十五尊共为一佛身。如世月团圆,佛性亦如月。此十五尊能摄五部三部三十七尊,互为同体,更无二味,通能成五部五法。出于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同疏。

  【十五尊观音】 (名数)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羂索观音,八、白衣观音,九、叶衣观音,十、水月观音,十一、杨柳观音,十二、阿摩[齿*来]观音,十三、多罗观音,十四、青颈观音,十五、香王观音。见诸尊真言句义抄中。

  【十务】 (名数)禅寺置十务,谓之寮舍。置首领一人。管多人之营事。如主饭者名饭头,主菜者名菜头,等。然十务未一一稽其目。见象器笺七。

  【食物五果】 (名数)律举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等。三、壳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松柏子等。粗糠皮曰糩。五、角果,如大豆小豆菱等。见名义集三,盂兰盆经疏新记下。

  【十习】 (名数)十习因也。

  【十习因】 (名数)感六果之十因也。见“因”条。

  【十仙】 (名数)一阇那首那梵志,二婆私吒梵志,三先尼梵志,四迦叶梵志,五富那梵志,六清净浮梵志,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弘广梵志,十须婆陀梵志,此十仙各先与佛论议,终归伏而证阿罗汉果。【十仙】(名数)见“仙人”条。

  【实相】 (术语)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异名。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中谛为法界。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般若说般若佛母,楞伽说如来藏,涅槃说佛性,阿含说涅槃。在华严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变之空真如为实相,在华严之终教已上,天台之别教已上者,不变随缘之二相为实相。华严以随缘之万法为实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诸法为实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为实相。维摩经弟子品曰:“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同观众生品曰:“佛为实相法人。”涅槃经四十曰:“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妙玄二上曰:“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华文句记四中曰:“言实相者,非虚故实。非相为相,故名实相。”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实相般若】 (术语)二般若之一。见“般若”条。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与不空译之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同本。

  【实相般若经】 (经名)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实相法界】 (术语)又曰法界实相。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同体异名也。见实相条。

  【实相法身】 (术语)华严宗所立五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实相风】 (杂语)实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尘垢,如世间风之拂尘垢也。

  【实相观】 (术语)又云理观。占察经所说二观之一。见“二观”条。密教以月轮观为金刚界之实相观,以五大观为胎藏界之实相观。秘藏记本曰:“净菩提心观,念诵分限了。即归实印观五字,是月轮观,又实相观,谓阿毗罗吽欠也。”

  【实相花】 (杂语)实相之妙理,为佛道修行者之欲证悟而眺望者,故喻之以世间之花,而谓为实相之花。

  【实相慧】 (术语)证实慧实相,谓之实相慧。维摩经净影疏三曰:“真慧证实,名实相慧。”

  【实相经典】 (术语)说实相妙理之经典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实相门】 (杂语)与实相之法门同。

  【实相念佛】 (术语)三种念佛之一。见“念佛”条。

  【实相平等礼】 (术语)见“七种礼佛”条。

  【实相普贤】 (术语)三种普贤之一。见“普贤”条附录。

  【实相三昧】 (术语)行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智度论五曰:“有人行空无相无作,是名得实相三昧。”

  【实相身】 (术语)诸佛三种身之一。见“三身”条。

  【实相为物】 (术语)见“二身”条附录。

  【实相为物二身】 (术语)昙鸾所立。一实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二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号也。往生论注下曰:“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为物身。”六要钞三本曰:“此有二义:一义云:实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为物身者此是事物,即云方便法身是也。一义云:实相为物二种法身共是事佛,二种法身是约自利利他之德,即名与义,实相约义。即是光明摄法身故,为物是名,即是名号摄众生故。问且就后义,既云实相,何为事佛?答:所言实相,非无相义,是虚实义,即约生佛。谓佛为实,众生为虚;以悟为实,以迷为虚。问:二义之中,以何为正?答:二义俱存,用舍可在学者之意。但约名义,犹亲文欤。”鸾师亦立法性方便之二法身。见“法身”条。

  【实相无漏大海】 (杂语)真如实相,离一切之妄染,故曰无漏。是空真如也。而藏一切之功德,故曰海。是不空真如也。

  【实相无相】 (术语)实智无缘,则实相无相,于智有缘,不如于实体,则非实智。于相有相,非实智之境,则非实相也。往生论注下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辅行一之五曰:“实相无相,无相亦无。实智无缘,无缘亦绝。”

  【实相义】 (术语)诸法实相之深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今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实相印】 (术语)实相是从本以来佛佛传持之印玺,故谓之实相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一切之大乘经以此实相印印之。法华经序品曰:“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实相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

  【实相智身】 (术语)大日如来以法界体性智为身,故曰实相智身。是华严所说十身中之智身也。演密钞二曰:“所谓如来实相智身者,此之法界全是如来实相之身也,(中略)亦是华严十身中之智身也。”

  【十想】 (名数)见“苦想”条。

  【石象】 (杂名)明一统志曰:“象庄在河南府,东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后化为石,今有石象。”

  【十小劫】 (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大通智胜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现前。”参照“十劫”条。

  【十心】 (名数)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为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于生死也。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三、善不随从,谓诸众生内外恶缘既具,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又于他人所作之善事,不生随喜之心,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四、三业造恶。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起杀盗淫妄贪瞋等过,无恶不作,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五、恶心遍布,谓诸众生所造恶事虽不广,而作恶之心,遍布一切处以所欲恼害人,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六、恶心相续。谓诸众生唯起恶心,增长恶事,昼夜相续,无有间断,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七、覆讳过失。谓诸众生所作之恶行,忌讳人知,不自发露,无改悔之心,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八、不畏恶道。谓诸众生心性阴很,不知戒律,于杀盗淫妄种种恶事,无不作之,于恶道怙然不畏,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九、无惭无愧。谓诸众生为愚痴所覆造诸恶业,上不惭天,下不愧人,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十、舍无因果。谓诸众生不具正信之心,但生邪恶之见,于一切善恶因缘果报悉皆舍而为无,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出止观四之一。(二)逆流十心: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是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二、生重惭愧。谓修行之人,克责往昔,我无羞无耻,弃舍净行,习诸恶行,天见我之隐罪,是故惭于天,人知我之显过,是故愧于人,以是翻破无惭无愧之心也。三、生大怖畏。谓修行之人自念人命无常,一息不续,千载永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悠深,那得不怖,由是苦切忏悔不惜身命,以是翻破不畏恶道之心也。四、发露忏悔。修行之人所有过失,不自隐覆,发露忏悔,以是翻破覆讳过失之心也。五、断相续心。谓修行之人所作恶行,既忏悔已,即更决定不作恶事,以是翻破恶念相续之心也。六、发菩提心。谓修行之人往昔专起恶念恼人,今则广起救济之心,遍于虚空界,利益众生,以是翻破遍布之恶心也。七、断恶修善。谓修行之人前恣身口意,造作诸恶,不计昼夜,今则策励不休,断诸恶行,修功补过,无善不为,以是翻破三业造恶之心也。八、守护正法。谓修行之人昔自灭善,见他人行善,亦生嫉妒无随喜之心,今则守护正法方便增广益法,以是翻破善不随喜之心也。九、念十方佛。谓修行之人昔亲狎恶友,信受其言,起诸邪见,今则念十方佛有大福德,能救援我,以是翻破随顺恶友之心也。十、观罪性空。谓修行之人,无始以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作诸恶,今则了知贪瞋等一切恶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颠倒,颠倒起于人我之见,今既了达我心本空,则罪性无依处,以是观破无明昏闇之心也。出止观四之一。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十信】 (术语)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也。三、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于真净也。四、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然发起也。五、定心,执持智明,则周遍寂湛,心常凝于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发明,则明性深入,唯知进而不退也。七、护法心,心进安然,则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涉也。八、回向心,觉明保持,则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回则安住无为而不遗失也。十、愿心,住戒自在,故能游于十方所作悉随愿也。

  【十信道圆】 (术语)为十信之位,果道圆满者。

  【实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仁王经中曰:“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同良贲疏曰:“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

  【识宿命通】 (术语)五通之一。知宿世生死之通力也。

  【十宿缘】 (名数)佛之十宿缘也。见“佛身”条。

  【十玄】 (术语)十玄缘起也。见“玄门”条。

  【十玄六相】 (名数)十玄门与六相也。

  【十玄门】 (术语)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于十玄章,贤首于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于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于此,清凉全依之。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之一切诸法,缘起之所使然,同一时具足圆满彼此照应而显现也。缘起为诸法之自性,无一法漏于缘起者。故一切诸法于同一时同一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是曰具足相应,唐经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为事事无碍法界之总相,其余九门乃此门之别义也。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以一法缘起一切法,一法之力用无际限,名为广,守一法之分限,不坏本位,名为狭。以是观之。则分即无分,无分即分也。凡缘起之法,于如此一法,具分与无分二义而不相妨,谓之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依上广狭无碍之义,一势分,入于他一切法,他一切法之势分,入于自一。如此一多互相容,曾不失一多之本位,谓之一多相容不同门。是就法之势用,说彼此之相入也。而一多之二相存,故曰不同。唐经卢舍那佛品曰:“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依上一多相容门,而一法之势力入于一切法时,一法即为一切法中之一法。彼既为一切法中之物,故废己而同他,一法之体,全为彼之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无一法为虚体,所同之一切法,为有体。与之同时一切法入于一法,则彼亦废己而同我,全收彼之一切法而为一法之体。即一法体之外无一切法,能同之一切法,为虚体。惟所同之一法为有体也。以如此一虚一实之故,一法即于一切法,一切法即于一法,故曰相即。是就体而论者。上之相容门,不废一多,但明力用之交彻,故譬之二镜相照,此明彼此之二体虚实和融而为一如,故譬之水波相收,晋经十住品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五,隐密显了俱成门(五教章及清凉玄谈作秘密隐显俱成门),既依上之义门,一法即于一切法,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一切法即于一法,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此显隐之二相俱时成就谓之隐密显了俱成门。晋经贤首品曰:“或东方见入正受,或西方见三昧起。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起。”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以上来第二门以下之义,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含容一切诸法,一齐揃头显现,犹如镜中映现万像。微细者,示于一毛一尘之中,有其事也。晋经毗卢舍那品曰:“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五教章及清凉玄谈作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殿所县之珠网也,珠珠各各现一切珠影,是一重之各各影现也。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亦现诸珠之影像形体。是二重之各各影现也。如此重重映现而无尽无穷。诸法一一之即入亦如斯。上之细微相容,惟一重之即入,未明即入重重无尽。故今假喻以明此义。此有名之因陀罗网譬喻也。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上来所明,既于第七门,知一切法缘起重重无尽,尘尘法法,尽为事事无碍法界。然则得就一事一尘,显无碍法界之法门矣。是曰托事显法生解门。如经说十种之宝玉云等皆是深妙之法门。如示金狮子之无碍,明帝网之重重亦然。凡一切之寄显表示之法门皆摄于此。九,十世隔法异成门。上八门为就横示圆融无碍之相者。而此无碍不独于横为然,于竖亦然。故有此门。十世者,过现未三世各又有过现未三世,而为九世,九世互相入,故为一总世。总别合为十世也。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谓之隔法异成。异成者,别异之法俱时成就之义也。晋经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之万法既成一大缘起,由于法法皆交彻,而举一法,他法伴之而速带缘生。申言之,即举一法为主,则余悉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则余法为伴而尽集于其法也。譬如一佛为主而说法,则他之一切佛为之伴,更以他佛说法亦然。如斯缘起之法,互为主伴。互为约束,故无论何法为主,他一切随伴于是。一法圆满一切之功德。故曰圆明具德。见探玄记一,华严玄谈六。【十玄门】(术语)十玄缘起也。

  【十玄谈】 (名数)唐安察禅师之十首偈颂也。一心印,二祖意,三玄机,四尘异,五演教,六达本,七还源,八回机,九转位,十一色。见传灯录二十九。

  【十玄缘起】 (术语)此为四种缘记中之法界缘起,具体的说明者,缘起之义理,穷极于此,是为华严一家之特色。其为缘起精神之点,在于一多相即。于此有钱货十钱,此十钱为成自一钱者,何则?本来自性无十,十为积一得成之缘成法,无一即十亦无。反之而可知一钱由十钱而成,何则?本来自性非有一,一是对于十而得成之缘成法,无十则一亦无也。然则举一,则一具能造十之势力,十即为一中之十也。又举十,则十具能造一之势力,一即为十中之一也。如此十为一中之十,一为十中之一者,称之为一多相入之义,是就诸法之势力而论也。而如此十为一中之十,则一之体即为十,一之外更无十,因而举一为体,则十即为虚。又一为十中之一,则十之体即为一,十之外更无一,因而举十为体,则一即为虚。是一为实,则十为虚,十为实,则一为虚,一十相望,则常一虚一实,恰如物体与虚空,更无所离隔障碍,称之为一多相即之义,是就诸法之体而论也。如此就势力而论相入,就自体而论相即,谓法界万有之法,尽为相即相入者,可知是缘起之妙义也。立此理而极说法界之事事无碍,谓为十玄缘起。见“玄门”条。【十玄缘起】(术语)见“玄门”条。

  【十眼】 (名数)一肉眼,见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见一切众生之心故。三慧眼,见一切众生之诸根境界故。四法眼,见一切法之实相故。五佛眼,见如来之十力故。六智眼,见诸法故。七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涅槃故。九无碍眼,所见无碍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出于华严经离世间品。是由前五眼中法眼开出智眼,自佛眼开出光明眼无碍眼一切智眼而成为十眼也。【十眼】(名数)见“五眼”条。

  【实眼】 (术语)眼能照物,能称于实,故曰实眼。是五眼中之佛眼也。胜鬘经曰:“佛为实眼实智。”

  【食厌想】 (术语)又谓之食不净想。十想之一。

  【十夜】 (行事)净土宗每年自十月六日至十五日,营修十夜之诵经念佛事。经曰:“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土为善千岁。”是十夜之所据也。但实为十日十夜。玆略为十夜耳。

  【十业】 (名数)十恶业与十善业之二种。见“善恶”条。【十业】(名数)此有善恶二种,见“善恶”条。

  【实业】 (术语)善恶之业,真实得苦乐之果,谓之实业。

  【十业道】 (名数)有善恶之二种。见“善恶”条。【十业道】(名数)与十业同。

  【十夜念佛】 (行事)见“十夜”条。

  【时衣】 (术语)佛法准于时药时食等,亦有时衣。如入王宫聚落时,着僧伽梨。居房时着安陀会,谓之时衣。智度论二十二曰:“如佛说有时药时衣时食。”

  【十一遍行惑】 (名数)与十一遍使同。

  【十一遍使】 (名数)遍行因之惑,七见二疑二无明也。见六因条。

  【十一持】 (名数)如来有十一持。见“如来”条。

  【十一触】 (名数)触有十一事。见“触”条。

  【十一法】 (名数)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别义。十一不着利。

  【十一根】 (名数)数论师所立。见“数论”条。

  【十一果】 (名数)若比丘以慈心广行布施,则可得十一种之果报。

  【十一号】 (名数)如来十号中佛与世尊离,数为十一号。参照“十号”条。

  【十一空】 (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有为空(五)无为空(六)无始空(七)性空(八)无所有空(九)第一义空(十)空空(十一)大空。见涅槃经十六,大乘义章四。

  【十一苦法】 (名数)一阿练若,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冢间。若有人于十一年中,学此苦法,即于现身成阿那含,转身即成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十一门】 (名数)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三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谛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门有总别之二,告命是总,后十门是别。三总举有缘之类,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是也。四辨定三心为正因,发三种心等是也。此二门人法相对。五正简机之堪与不堪,若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等是也。六正明受法之不同。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等是也。此二门亦人法相对。七正明修行之时节延促有异,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是也。八明愿回所修之行,而生于弥陀佛国,具此功德已下是也。此二门时与处相对。而上来之八门,悉在此土。九明临命终时圣众来迎接之不同,去时之迟速。生彼国时已下是也。十明到彼华开迟速之不同。往彼国已已下是也。此二门第九该净秽,第十遍净土也。十一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见佛色身已下是也。此中第十障尽花开。第十一闻法而渐证菩提也。见观经散善义,同记。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经名)一卷,宇文周耶舍崛多译。

  【十一面观音】 (菩萨)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颜面之观音也。依三部经轨,其影像有三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瞋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一面各戴华冠,其华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华,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二玄奘译之十一面经曰:“若欲造立此神咒者,应当先以坚好无际白栴檀香刻作观自在菩萨像,长一磔手半,左手执红莲华军持,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其像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慈悲相,左边三面作瞋怒相,右边三面作白牙上出相,当后生一面作暴恶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像诸头冠中皆作佛身。”三不空译之十一面经曰:“若欲成就者,以坚好无隙白檀香,雕观自在菩萨身,长一尺三寸,作十头四臂。右边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无畏;左第一手持莲华,第二手执军持。其十一面,当前三面作寂静相,左三面威怒相,右三面利牙上出相,后有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作如来相,头冠中各有化佛。”右三经中,崛多玄奘之二译为二臂,不空所翻为四臂也。案左面之瞋相表金刚部,当前之菩萨面表宝部,右面似菩萨面而出利牙者,表莲华部(其利牙表弥陀之六自在勇猛),后面暴恶大笑之相,表羯磨部,头上之佛面,表佛部,其左中右之三面,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数珠表金刚部(其圆者为菩萨之圆明也),军持表宝部,莲华表莲华部,施无畏手表羯磨部。完具此四部者,即佛部也。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中之第八尊,以字为种子,以贤瓶为三昧耶形,金刚号为变异金刚也。见胎曼大钞五。梵Ekādaśamukha。

  【十一面观自在法】 (修法)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众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璎珞铃铎缯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复有无量之诸供养具,遍满楼中。于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台,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为贤瓶,贤瓶变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具足十一面。左手执红莲华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之印。莲华部之眷属围绕之。见百二十尊法观音部。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

  【十一面经】 (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又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

  【十一面神咒经】 (经名)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十一面神咒心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

  【十一面真言】 (真言)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十一切处】 (名数)总合一切万有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十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于水想,则万有自身皆成流动之观。又曰十禅支,十遍处定。见法界次第十。详出八背舍项中。巴Kasiṇāyatana。【十一切处】(名数)新曰十遍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三净解脱,观色之清净,其所依之禅定亦如前,依第四禅定缘欲界之色也。后二者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之四蕴也。修观行者由解脱入于胜处,由胜处入于一切处,起于后后者胜于前前也。盖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之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之行相,又前之四一切处,青黄赤白一一观为无边,而思此青等以何者为其所依?知依于大种,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复思此所觉之色,何所依而广大?知由于虚空,故次观虚空无边。又思此能觉之识,以何者为所依?知依于识,故次观识无边。此所依之识别无所依,故更无第九之遍处。见智度论二十一,俱舍论二十九,同颂疏二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

  【十一色】 (名数)五根五境无表色也(俱舍论),十一色悉为实法。又五根五境法所摄色也(唯识论),法处所摄色中之第五自在所摄色,有假有实。其他四者悉为假也。【十一色】(名数)见“色”条。

  【十一善】 (名数)十一种善之心所也。见“百法”条。

  【十一生类】 (名数)金刚经曰:“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五有色生、六无色生、七有想生、八无想生、九非有想生、十非无想生。”此中前四生,参照“四生”条。第五之有色生,为色界四禅天之众生。第六之无色生,为无色界四空处之众生。第七之有想生,则为三界九地中除第四禅无想天之众生,其余一切之众生也。第八之无 想生,即无想天之众生。第九之非有想生与第十之非无想生,则二分非想非非想处之一处也。加一以总通之一生,则为十一生。犹如华严之九世加想而为十世也。性灵集六曰:“十一生类入无余而不度。”

  【十一识】 (名数)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三,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于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十,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十一,善恶两道差别识。生死多种之差别也。是明有情识周遍于一切法,且分十一识也。见真谛译世亲摄论释五。

  【十一塔】 (名数)见“十塔”条。

  【十一位】 (名数)十地与妙觉位也。

  【十一想】 (名数)比丘应以十一想思念如来。一戒意清净,二威仪具足,三诸根不错,四信意不乱,五常有勇健意。六苦乐不以为意,七意不忘失,八止观现在前,九三昧意无休息。十智慧意无量,十一观佛无厌息。见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十一想经】 (经名)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之略名。

  【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增一阿含经礼三宝品之别译。

  【十一智】 (名数)于小乘所说之十智加如实智之一,凡一切法如实正知而无挂碍之智也。是为佛智之总名。见大般若经三,智度论二十七。【十一智】(名数)见“智”条。

  【十一种不还】 (名数)是成实论之所明。一、现般,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二、转世,谓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即得罗汉者。俱舍无之。三、中般,五种不还中之中般也。四、生般,五种不还中之生般也。五、有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有行般也。六、无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无行般也。七、乐定,八、乐慧,此二者为五种不还中上流般之乐定,乐慧二者。九、信解,十、见到,新云见至,是修道中钝利之二根,俱舍七圣中之第三第四也。十一、身证,为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俱舍不摄之于有学。见大乘义章十一本。

  【十一种稠林】 (譬喻)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十一种之稠林:一众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三聚差别之稠林。

  【十一宗】 (名数)外道之十一宗也。见“外道”条。

  【十疑论】 (书名)具曰净土十疑论。又曰阿弥陀经决十义。一卷,天台着。

  【实义】 (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义。”

  【十义书】 (书名)二卷,四明知礼着。

  【十因】 (名数)一随说因。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诸有情欲求三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之所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而对此,是名观待因。三牵引因。由净不净之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之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是名牵引因。四生起因。三界可爱不可爱之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各由自种生爱,能润种种,为润爱,由此而先所牵引之可爱不可爱自体生起,是名生起因。五摄受因。三界之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悉为真实之见所摄受,是名摄受因。六引发因。欲界系缚之善法能引欲界系缚之诸胜善法,又能引色界无色界系缚及不系缚之善法,乃至无色界系缚之善法,能引无色界之诸胜善法及不系缚之善法,是名引发因。七定异因。三界系缚诸法及不系缚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是名定异因。八同事因。由自性功能之和合,生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亦成办和合,是名同事因。九相违因。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将生时,若有障碍现前,则不得生,是名相违因,十不相违因,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将生时,若无他障碍,现前则便得生,是名不相违因。见瑜伽论五。

  【十因六果】 (名数)见“因”条。

  【十因十果】 (名数)一淫习因。淫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二贪习因。贪习之心,往来计算,而发相吸,吸搅不止,则感水,积风为寒,结水为冰,故有寒冰地狱之报。三慢习因,慢习交凌而发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则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四瞋习因。瞋习交冲而发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此业所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五诈习因。诈习交诱,而发相调巧伪之心,引起不止,此业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报。六诳习因,诳习交欺而发相罔,诬罔不止,其心飞扬,如风扬尘,使人不见,故有腾掷飞坠漂沦等报。七冤习因,冤习交嫌而发冲恨,如阴毒之人,心怀毒恶,此业所感,故有投掷击射等报,八见习因,见习交明邪悟诸业,各执己见,是非其事,而发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报。九枉习因。枉习交加而发诬谤,如谗贼之人枉屈良善,此业发现,故感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十讼习因。诤讼交暄而发隐覆,如鉴照烛,不能隐藏,故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见楞严经。

  【十因缘】 (名数)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属于未来也。故明过去至现在之因缘为十因缘。涅槃经曰:“十因缘法为生作因。”

  【实有】 (术语)非虚妄而为事实之义。凡夫不知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无其实性,执之为实有也。

  【石鱼】 (物名)以石所作之鱼鼓。

  【实语】 (术语)实者不妄不异之义。显教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为实语。密教谓说真如之言为实语。是释摩诃衍论所明五种语之第五如义语也。金刚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大集经十曰:“猛风可说索系缚,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探玄记六曰:“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大日经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

  【时雨金刚】 (菩萨)见“云金刚”条。

  【食欲】 (术语)四欲之一。

  【十喻】 (名数)有种种之十喻。详见“喻”条。

  【十喻观】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十喻也,真言行者于修法中必修之而除执念。见“十缘生句”条。

  【十缘生观】 (术语)又曰十喻观。观十缘生句者也。见“十缘生句”条。

  【十缘生句】 (名数)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三、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干达婆城,蜃气映日光于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现之泡沫也。九、虚空花,眼膜于空中所见之种种花也。十、旋火轮,人以火炉旋转空中则生轮像是也。以上十缘生句,皆为从缘生无自性之义,真言行人修瑜伽时。于所现之本尊海会生着相,魔即得便,是故以此十喻观无性生而不执着也。然此十喻有三重之浅深,详见“幻”条。又演密钞据疏意,言初劫之修行者,观此中之前六喻,于第观八喻,于第三劫观十喻云。见大日经。

  【十愿】 (名数)见“普贤”条。

  【实愿】 (术语)有行于愿相应,乃至如所愿得果,谓之实愿。胜鬘经曰:“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同宝窟上末曰:“此愿有行来应之,故名实愿也。又真实心起愿,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利物,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得果,故名实愿。”

  【十愿王】 (菩萨)见“普贤”条。

  【识蕴】 (术语)五蕴之一。俱舍成实以为眼等之六识心王,唯识以为八识心王。此等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而为识蕴。

  【十斋】 (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于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曰:“复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于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门,无诸灾难。”宋赵与旹宾退录曰:今人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不食肉。谓之十斋。释氏之教也。按唐会要武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诏。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永为常式。乾隆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每月十斋日。不得采捕屠宰。其来尚矣。

  【十斋佛】 (名数)与十斋日佛同。见十斋条。

  【十斋日】 (行事)见“十斋”条。

  【十斋日佛】 (名数)配于此十斋日之佛菩萨,谓之十斋佛:一日定光佛,八日药师如来,十四日普贤菩萨,十五日阿弥陀如来,十八日观音菩萨,二十三日势至菩萨,二十四日地藏菩萨,二十八日毗卢遮那佛,二十九日药王菩萨,三十日释迦如来也。但此配法出拾芥抄,无经论之明据,或由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而摹仿之欤。

  【十长养心】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案明蕅益梵网合注,以为即十行法门。

  【十障】 (名数)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而证十真如: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断之烦恼所知二障也,此二障为无始以来凡夫异生之性,故云异生性。二于第二地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邪行障者其体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于诸有情身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三于第三地断暗钝障,证胜法真如。闇钝障者,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此障能使此地胜定与总持所发之三慧,忘失所闻思之境,故名胜钝障。四于第四地断细惑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细惑现行障者,执实有诸法之法执,即俱生所知障中之身见也。为俱生之身见,故对于分别之身见名为细惑障。五于第五地断下乘涅槃障,证无别真如。下乘涅槃障者厌生死,乐涅槃,与不下二乘同,故名下乘涅槃障。六于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粗相现行障者,言执有染净相之障也。七于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细相现行障者,流转还灭之生灭相也。前六地虽作染净无分观而因作缘起观,故犹有生灭之微细相为障也。八于第八地,断无相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无相加行障者,于无相中作加行之障也。前第七地,虽住纯无相之观,然犹借功用而不自在,此第八地,于无相断作功用之障,故功德任运自在也。九于第九地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不欲行障者,不欲利他之行之障也。前第八地为刹那增进之位,故于自利之功德,任运无功用,然于利他之功德尚不任运,尚借加行功用,为此地之障也。十于第十地,断法未自在障,证业自在所依真如。法未自在障者,于诸法中未得自在之障也。前第九地非遍缘自在,入此第十地断彼未得自在之障,故于一切之法得自在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七。参照十地条。

  【十哲】 (名数)罗什三藏门下,生肇融叡四师称为什门之四圣,加入昙影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常道标六师。称为什门之十哲。见释氏稽古略三。

  【实者】 (术语)诸佛菩萨现诸趣之身谓之权化,恶鬼恶灵之现身恼人者,谓之实者。

  【十真如】 (名数)菩萨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为我法二空所显,一法无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胜真如,此真如具足无边之德,于一切法为最胜,故名最胜。三胜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极为殊胜,故名胜流。四无摄受真如,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之依所取,故名无摄受。五无别真如,此真如无差别之类,非如眼等之有异类,故名无别。六无染净真如,此真如本性无染,非后方为净,故名无染。七法无别真如,此真如多数法种种安立无别异,故名法无别。八不增减真如,此真如离增减之执,非随净染而有增减,故名不增减。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证得此真如已,现身相现国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无碍解得自在,故名。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一切神通之作业陀罗尼定门,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实无差别,今随胜德而假立十种。菩萨于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行,然犹未圆满,故为使圆满后后建立之。见唯识论十。【十真如】(名数)见“真如”条。

  【实证诸法】 (术语)见“十金刚心”条。

  【实之极微】 (术语)见“极微”条。

  【十支居士八城经】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八城经之别译。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

  【十支论】 (名数)以瑜伽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已上二论是天亲菩萨所作。三、显扬论。又名总包集义论。是无着菩萨所造。四、摄大乘论。又名广包大义论。是无着菩萨造。其释论为天亲及无性造。五、杂集论。又名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是无着等所作。今盛行者,唯觉师子之释论及安慧菩萨之糅论也。六、辨中边论。又名离僻彰中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是天亲菩萨造。七、十二唯识论。又名摧破邪论。八、三十唯识论。又名高建法幢论。此二论本颂皆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是护法菩萨等十师造。二十唯识为天亲菩萨造。九、大庄严论。又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为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又名摄散归观论。是慈氏菩萨所造。

  【十指】 (杂语)以十指配于十波罗蜜十法界等,见“莲华合掌”条。足十趾亦曰十指。净印法门经曰:“于是海意菩萨,承佛教敕,即时于其足十指间,放十千光。”

  【十智】 (名数)于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谛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三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谛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谛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谛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谛之智也。法智已下之六智,皆无漏智也。是为上之八智,但异其分类之法耳。八他心智,知他人心之智也。九尽智,既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既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也。十无生智,是限于利根罗汉所有之智也,既知断证修之事毕,更无知断证修之事,故云无生。自觉此无生而知我不再知断证修之智也。钝根之罗汉,有更退没而再要知断证修者,则不能具此智。见俱舍论二十六。又大乘说如来所具之十智:一三世智,于三世法通达圆明之智也。二佛法智,通达一切佛法说法度生之智也。三法界无碍智,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不相障碍之智也。四法界无边智,知众生色心诸法充满一切而无边际也。五充满一切世界智,如来从定起广大妙用周遍充满于世间之智也。六普照一切世间智,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无量世界之智也。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摄化一切众生之智也。八知一切众生智,如来知一切众生善恶因缘之智也。九知一切法智,如来既知所化众生,复知能化诸法之智也。十知无边诸佛智,如来出现于无边诸佛世间而知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事之智也。见华严经十六。【十智】(名数)大小乘说十智。见“智”条。

  【实智】 (术语)权实三智之一。

  【实智菩提】 (术语)三菩提之一。

  【十智同真】 (术语)汾阳昭禅师示众,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苦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为人天眼目,决断是非。说见人天眼目卷上。

  【实智无缘】 (术语)见“实相无相”条。

  【十种不净】 (名数)愚痴有十种之不净:一、身不净。不惯上品清净之佛性律仪,其身在于生死之泥中,故身不净也。二、口不净。不说上品真如藏性之诚言,徒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口不净也。三、意不净。不知自性清净之心体,起妄想不净之诸念,故意不净也。四、行不净。不游行根本智之大地,而游六道轮回之秽土,故行不净也。五、住不净。不住海印定之宝所,而住流转生死之闇宅,故住不净也。六、坐不净。不坐无障碍空之宝座,而坐生死淤泥之狱中,故坐不净也。七、卧不净。不卧法界大涅槃之宝城,而卧无常受苦之旅宿,故卧不净也。八、自行不净。不行如来真传之性戒,徒持如来方便之浅戒,故自行不净也。九、化他不净。不使机行法性清净之净行,徒使持小乘权门之善,故化他不净,十、所期不净,不期本净清净之佛果,徒期有漏不净之疏果,故所期不净也。见说法明眼论上。

  【十种发心】 (名数)见“发心”条。

  【十种法行】 (名数)见“十法行”条。

  【十种法师】 (名数)辩中边论,有十种法师颂曰:“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讲说及思修。”

  【十种方便】 (名数)一、布施方便。无悭吝,喜舍身命财,不求恩报。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头陀,不轻他,无染着。三、忍辱方便。远离颠倒瞋恚,虽有横逆侵加,亦忍受不动。四、精进方便。捍劳忍苦,勇猛无怠。五、禅定方便。远离一切五欲及诸烦恼,于禅定解脱等法,锐意修心。六、智慧方便。远离愚痴烦恼,长养一切功德,欢喜爱乐之心无厌足。七、大慈方便。起平等大慧之心,利乐一切众生,虽历尘劫而不疲厌。八、大悲方便。虽知诸法无自性,然以平等之大悲心,代一切众生受诸苦,历尘劫而无厌足。九、觉悟方便。以无碍知慧,开示一切众生,使了悟本有,无所疑惑。十、转不退法轮方便。转无上法轮,化导一切众生,使依教修学,增长菩提,行位不退。皆修菩萨行者之善巧也。

  【十种方便戒】 (名数)又曰三世无障碍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经受方便品说之,所谓大乘之十善戒也。见“戒”条。

  【十种方便学处】 (名数)十种方便戒也。

  【十种佛】 (名数)十佛有三种。见“佛身”条。

  【十种供养】 (名数)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缯盖幢幡,八衣服,九妓乐,十合掌。法华经法师品说之,故名法华经为十种供养经。其滥觞由于罗什三藏。【十种供养】(名数)供养法华经之十法也。见“供养”条。

  【十种观法】 (名数)天台之十乘观法也。

  【十种广大智】 (名数)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三,知一切佛法智。四,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五,知一切陀罗尼门智。六,知一切文字辩才智。七,知一切众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智。八,于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智。九,于一切众会中普现影像智。十,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见唐华严经四十九。

  【十种鬼】 (名数)见“鬼”条。

  【十种行愿】 (术语)普贤之十大愿也。见“普贤”条。

  【十种回向】 (名数)上三种开为十种: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三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胜(六原缺),七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别之行而向圆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顺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义中,前三者回向于众生,次三者回向于菩提,次二者回向于实际,次二者通于菩提及实际。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三。

  【十种见】 (名数)十种之邪见也。见五见条。

  【十种见佛】 (名数)见“佛身”条。

  【十种教体】 (名数)一音声语言体。以言音语业为教体,故佛之言辞论说即教体。二名句文义体。依事立名,依名之众合为句,合众义成文,身即聚集之义。此三长短高下次第行布,为诠显教法之体。三通取四法体。通取声名句文四法为教体。四通摄所诠体。通摄经文与所诠之义理为教体。五诸法显义体。世间一切诸法能显义理者为教体。六摄提唯心体。以前五种之一切诸法,唯心所显,故一心为教体。七会缘入实体。会前六门缘起差别之教法同入真如一实之体。是上摄相归性之义。八理事无碍体。真如是理,教法是事,此二无碍为教体。九事事无碍体。一切法之文义,圆融无碍,为教体。十海印炳现体。海印三昧为教体。见华严大疏二。【十种教体】(名数)华严宗所立十种之教体也。见“教体”条。

  【十种戒】 (名数)一不舍菩提心之戒。二远离二乘地之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之戒。四使一切众生住于佛法之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之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之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之戒。八不着于一切如来身之戒。九离思惟取着一切法之戒。十诸根律仪之戒。见唐华严经五十三,智度论二十二,唐华严经二十一。

  【十种空相回向心】 (名数)十回向中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之菩萨,观所回向而了知十种之无相:一了一切之众生界,无有众生。二解一切之法,无有寿命。三知一切之法无有作者。四悟一切之法,无补特伽罗。五了一切之法,无有忿诤。六观一切之法,皆从缘而起,无有住处。七知一切之物,皆无所依。八了一切之刹,悉无所住。九观一切菩萨之行,亦无处所。十见一切之境界,悉无所有。见唐华严经二十五。

  【十种利益】 (名数)种种不一,见“利益”条。

  【十种梦】 (故事)波斯匿王之梦也。见“梦”条。

  【十种魔军】 (名数)见“十军”条。

  【十种念处】 (名数)见“十念处”条。

  【十种忍】 (名数)见“忍”条。

  【十种三法】 (名数)见“三轨”条。

  【十种三世】 (名数)一、过去世说过去世。二、过去世说未来世。三、过去世说现在世。四、未来世说过去世。五、未来世说现在世。六、未来世说无尽(于未来说未来亦曰未来无尽)。七、现在世说过去世。八、现在世说未来世。九、现在世说平等。十、现在说三世即一念,说见华严经五十三。【十种三世】(名数)见三世之项。

  【十种善巧智】 (名数)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七、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见唐华严经四十九。

  【十种善知识】 (名数)一令住于菩提心之善知识,二令生善根之善知识,三令行诸波罗蜜之善知识,四令解说一切法之善知识,五令成熟一切众生之善知识,六令得决定辩才之善知识,七令不着一切世间之善知识,八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之善知识,九令安住于普贤行之善知识,十令入一切佛智所入之善知识。见唐华严经五十三。

  【十种神力】 (名数)见“神力”条。

  【十种神通】 (名数)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知过去际之方便者。是宿命通也。二、出生无碍天耳智通。此智通为出生闻十方音声无碍天耳之方便者。是天耳通也。三、出生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议心心所法之方便者。是他心通也。四、出生无碍天眼观察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以无碍天眼观察众生之方便者。是天眼通也。五、出生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对众生示现之方便者。六、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为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之方便者。七、出生于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世界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之佛刹之方便者。八、出生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为出生以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之方便者。九、出生不可说化身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对于众生示现不可说之化身之方便者。已上五者乃神足通也。十、出生不可说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议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对于众生在不可说之世界示现不可思议等正觉之方便者。是漏尽通也。见晋华严三十八、探玄记十七。又法华玄义六之一以华严之十种变化为十通。见变化条。

  【十种所观法】 (名数)十种之所观法,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法、十地位十种所观法、等觉位十种所观法也。出于璎珞本业经上。

  【十种通】 (名数)见“通”条。

  【十种仙】 (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名为飞行仙。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着,则能履虚空,身固寿永,名为空行仙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岁久功着,则离人欲,名为天行仙。六通行仙,吞饮日月之精气。作意存变。而延身命,由是功久,则遂有异见,通此物情,名为通行仙。七道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则术法圆成,名为道行仙。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如能悉化源,发定慧,名为照行仙。九精行仙,世有采阴拔阳之术,名为交媾,久而功成,则此感彼应,吸彼之精气,以固吾身,是名精行仙。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名为绝行仙。见楞严经八,同义疏。【十种仙】(名数)详见“仙”条。

  【十种现益】 (名数)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于现生获十种之益。见“现益”条。

  【十种信】 (名数)是华严经无尽藏品所说十无尽藏中第一信无尽藏之十种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无相。三信一切法之无愿。四信一切法之无作。五信一切法之无分别。六信一切法之无所依。七信一切法之不可量。八信一切法之无有上。九信一切法之难超越。十信一切法之无生。见唐华严经二十一。

  【十种演说】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二十参遍行外道对童子自说为一切种生演说十种法门。一或为演说一切世间种种技艺,使得具足一切巧术陀罗尼智。二或为演说四摄方便,使得具足一切智道云云。见唐华严经六十。

  【十种依果】 (名数)菩萨依菩萨乘而修行,其所得之功德有十种,谓为十种之依果:一、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失大乘,故名。二、善知识依果,随顺和合,故名。三、善根依果,长养诸善根,故名。四、诸波罗蜜依果,究竟修行,故名。五、一切法依果,永出生死,故名。六、诸愿依果,长养菩提,故名。七、诸行依果,广为修习,故名。八、菩萨依果,得一生补处,故名。九、供养佛依果,信心不坏,故名。十、一切如来依果,离正教转倒,故名。见华严经三十八。

  【十种因】 (名数)见“因”条附录。

  【十种有依行轮】 (名数)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者摧破之义,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一具足净信、二具足惭愧、三安住律仪、四安住慈心、五安住悲心、六安住喜心、七安住舍心、八具正归依、九具足精进、十常乐寂静。见地藏十轮经六。

  【十种智】 (名数)有大小乘之十智。详见“智”条。

  【十种智力】 (名数)十智与十力也。详见“智”及“力”二条。

  【十种智明】 (名数)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明了通达一切众生之境界,以教化调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觉也,此有二种:一、华严经十明品所说:一、善知他心智明,二、无碍天眼智明,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八、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又离世间品所说:一、知一切境界业报智明,二、知一切境界寂妙灭智明,三、知一切所缘唯一相智明,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五、普坏染着心智明,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十、以无着心济度众生智明。

  【十种众生】 (名数)十法界之众生也。见教时问答一。

  【十种自在】 (名数)一命自在,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也。二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调伏自心,能入无量之大三昧,游戏神通,而无障碍也。三资具自在,菩萨能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也。四业自在,菩萨随诸业,应时示现,受诸果报,无障碍也。五受生自在,菩萨随其心念能于诸世界中,示现受生,无障无碍也。六解自在,菩萨胜解成就,能示现种种色身,演说妙法无障无碍也。七愿自在,菩萨随愿欲,于诸刹中应时出现,成等正觉,无障无碍也。八神力自在,菩萨神通广大,威力难量,于世界中示现变化,无障无碍也。九法自在,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十智自在,菩萨智慧具足,于一念中能现如来之十力无畏。成等正觉内无障无碍也。见华严经三十八。又,此十自在名为十明。以十自在之作用明了故也。故别译之本业璎珞经中为十明。【十种自在】(名数)见“自在”条。

  【时众】 (杂名)总指僧俗之五众曰时众。观经玄义分曰:“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

  【十重戒】 (术语)一作十波罗夷。有显密两种。

  【十重禁戒】 (术语)与十重戒同。

  【十重深行】 (名数)真言阿闇梨有十重之深行。

  【十重显本】 (术语)玄义九下说用玄义中,于本迹二门各明十义。其中本门之十义,名十重显本:一、破迹显本。二、废迹显本。三、开迹显本。四、会迹显本。五、住本显本。六、住迹显本。七、住非迹本显本。八、覆迹显本。九、住迹用本。十、住本用迹。净严之法华经秘要钞五有略释。

  【十重障】 (名数)别教之菩萨于十地所渐断之十种重障也。一、异生性障,异生性者,以分别起之二障而名,以此二障之种子,建立凡夫异生性故也。菩萨初地之入心入于见道,即断此障,以舍异生性而得圣性也。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所知障所起悮犯三业也。所知障障二地极净之尸罗戒故入二地时,便能永断。三、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之障也。此障障三地之胜定与总持及其所发之殊胜三慧,故入三地时,便能永断。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摄于与第六识俱之身见等,为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五、于下乘般涅槃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六、粗相现障行,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障六地无染净道,入第六地时,便能永断。七、细相现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八、无相中作加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尚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加行道,故得入八地时便能永断。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所知障中信生一分,令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之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说见成唯识论九。

  【十重罪】 (名数)与十恶同。

  【识主】 (术语)为识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识也。

  【识住】 (术语)识之所安住,识之所爱着,名为识住。有四识住七识住之别。

  【十住】 (术语)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彼此冥通,入于如来种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六、正心住,非仅相貌,而心相亦与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长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发心至第四生贵,皆名入圣胎,由第五至第八,名为长养圣胎。而于此第九,则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则佛以智水灌顶,如刹利王子之受职灌顶也。参照“五十二位”条。

  【十住除垢断结经】 (经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略名。

  【十住断结经】 (经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略名。

  【十住行道品经】 (经名)菩萨行道品之异名。

  【十住经】 (经名)六卷,秦罗什等译,即华严六经之十地品也。又为菩萨十住经之略名。又为渐备一切智总经之异名。

  【十住论】 (书名)十住毗婆沙论之略名。

  【十住毗婆沙论】 (书名)又云十生论,十七卷,龙树造,秦罗什译。

  【十住小白华位】 (譬喻)天台以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小大白赤四华配于四轮四种性四位,小白华当于铜轮习种性十住之开佛知见。见四华条。

  【十住心】 (名数)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痴闇昧不解世理,醉生梦死,非道恶人,无信,无德者。属于此部者。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内,以皆为可进第二心之阶段,故列于此处也。二、愚童持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斋者,持八关斋也。恶者非始终为恶,为内薰与外缘所诱,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义礼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摄于其中。三、婴童无畏心,婴童为母所抱则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拥护则满足。如弘法注:“外道生天,暂得苏息。”(秘藏宝钥)乃修四禅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为世间三个之住心,摄于胎藏界曼荼罗第三大院外金刚部之众,以下为出世间。四、唯蕴无我心,入佛之法门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厌苦,愿寂灭后涅槃者,观四谛之理。执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得唯我空者,即声闻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实是也。五、拔业因种心,较前者更进。处于无佛世界,修无言等业,见飞华落叶,观十二因缘之法者,即烦恼所作之因虽拔而其习气未薰在者,如缘觉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类摄于胎曼释迦院之眷属。六、他缘大乘心,他缘与无缘同,住于自他怨亲平等之观,悟真如平等,度众生界使归入佛界也。正与法相宗所教相当。弥勒菩萨之内证法门也。七、觉心不生心,从前心之赖耶缘起进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证,觉悟心性之不生不灭。说三论宗所谓八不中道,起信论所说当之。此文殊菩萨之内证也。以上二心为三乘教,以下三心为一乘教。八、一道无为心,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性心。法华所说,以心即境无为无相为极意,大日经谓为“如实知自心”配于天台宗。观音菩萨之内证也。九、极无自性心,有浅深之二释。浅释者,华严法界诸法即真如实相,真如无自性,随变不守自性,染净真妄交辙,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义也。深释者,是由毗卢遮那之教觉而无自性。华严之法门当之,以为普贤菩萨之内证。以上九心是为显教之摄也。十、秘密庄严心,秘密者金胎两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无尽法门也。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其法门之德谓之庄严。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横竖二者,横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论。横十住心为胎藏界之十住心,竖十住心为金刚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处谓为不二之十住心。出决义钞直牒十。

  【十住心论】 (书名)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之略名。

  【十字佛顶印真言】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十字金刚】 (物名)羯磨金刚之异名。羯磨金刚之三钴杵,横竖交叉,作十字形,故谓之十字金刚。大日经疏十九曰:“十字金刚,即羯磨金刚也。”

  【时宗】 (流派)日本二十宗之一。时宗者具称六时往生宗,以昼夜六时专修善导之往生礼赞为往生之业因,故名。

  【十宗】 (名数)十宗者,律宗(南山宗),俱舍宗(有宗),成实宗,三论宗(性空宗),天台宗(法华宗),贤首宗(华严宗),慈恩宗(法相宗),禅宗(心宗),密宗(真言宗),净土宗(莲宗)也。杨仁山先生之十宗略说,以前九宗分摄群机,后一宗普摄群机。极为简而易晓。又日本昔时流布之十宗。有二说,一大乘律宗,俱舍宗,成实宗,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小乘律宗,净土宗也。二于前之十宗除大乘律宗加禅宗为十宗者。【十宗】(名数)佛门之宗派也(一)华严宗有五教十宗之说。即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是也。(二)律宗一名南山宗,俱舍宗一名有宗,成实宗,三论宗,一名性空宗,天台宗一名法华宗,贤首宗一名华严宗,慈恩宗一名相宗,禅宗一名心宗,密宗一名真言宗,净土宗一名莲宗,亦称十宗。

  【十祖】 (名数)于上之九祖加道邃为十祖。是为荆溪尊者之弟子,日本传教大师之师,日本天台宗列之为祖。

  【使】 (术语)烦恼之异名也。就喻以名烦恼。世之公使随逐罪人而系缚之,烦恼亦随逐行人。系缚三界使不出离,故名使。又使者驱役之义,烦恼能驱役人,故谓之使。大乘义章六曰:“使者如地论说,随逐系缚义名之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系缚。烦恼亦然,久随行人,系缚三有,不令出离,故名为使。毗昙成实亦同此说。故杂心云:使之随逐如空行影。成实说言:使之随逐如母之随子。此等皆随逐之义也。有人释言:驱役名使,于义无爽。但非经论名义。”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使以驱役为义,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

  【始成正觉】 (术语)谓释迦应身在菩提树下成正觉也。是为垂迹之方便。法华至寿量品,隐之而不明,于寿量品始显本地,而说报身久成,尔前之经更无久成之说,故圆顿之华严经尚三言始成正觉。

  【屎担子】 (杂语)五尺之形骸满屎粪,人常荷担之,故指形骸而云屎担子。子者指物之称。临济录曰:“大德你,担钵囊屎担子傍家走,求佛求法。”

  【屎粪地狱】 (界名)考信录二曰:“杂阿含经曰: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

  【始行人】 (术语)对久行人而云,新回心忏悔修佛道之人也。

  【始觉】 (术语)为一切众生本性之自性清净心,本来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觉,由此本觉之内薰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求之心,顺本觉而渐渐生觉悟之智,谓之始觉。即本成之四德(常乐我净)云本觉,始成之四德云始觉也。起信论曰:“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始欠持】 (人名)译曰顶髻。南印度国之太子名,杀父杀阿罗汉犯二逆罪。见俱舍光记十八。

  【矢石】 (譬喻)以矢射石,不能贯之,譬二者之不相容也。止观五之二曰:“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尊者苟执,遂兴矢石各保一边,大乖圣道也。”同辅行曰:“矢石者,如箭矢射石,义非相入。以各计故,不同圆理,如彼矢石。”

  【始士】 (术语)菩萨一译始士。始发心之谓也。三德指归二曰:“菩提萨埵安师翻为开士始士。”

  【使者】 (术语)不动使者如金刚童子现僮仆之相奉如来之教令为使役者。

  【使者法】 (修法)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

  【始终心要】 (书名)一卷,唐荆溪述。明三谛为天然之性德,众生迷于三谛而生三惑,依于三观而破三惑,破三惑以成三智,依三智而证三德之心要始终。宋净岳有科文,从义有注,各为一卷。

  【使咒法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留支译,说大圣欢喜天毗那夜迦之法。

  【事】 (术语)梵语曰迦他(迦为遏之误Artha之音译),见梵语杂名。事者对于理之称。显密异其义,显教以离因缘之无为法为理,因缘生之有为法为事。密教解理为摄持之义,一切之事相,各各摄持其体,则是即理,举其体为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称之为六大法界。但依台家性具之义,则十界三千之诸法,悉为性具,而非依于因缘始生,故是亦无为常住之真如法界也。

  【世】 (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毁者,堕于生灭者,覆真理者。义林章二末曰:“世谓隐覆可毁坏义。”又曰:“性堕起尽,名之为世。”唯识述记一本曰:“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又,时之异名。迁流之义。楞严经曰:“世为迁流。(中略)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十地义记一本曰:“世名为时。”

  【式叉】 (术语)此翻云学。

  【式叉迦罗尼】 (术语)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为式叉迦罗尼。”大部补注二曰:“式叉迦罗尼,此名为学。”四分律四十一见“尸叉罽罗尼”,“突吉罗”梵Śikṣākāraṇī。

  【式叉论】 (书名)皮陀经六论之一。见“六论”条。

  【式叉摩那】 (术语)又作式叉摩拏。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摩那尼】 (术语)出家五众之一。旧译学法女。新译正学女。沙弥尼之欲受具足戒者,使自十八岁至二十岁满二年间别学六法,验胎之有无,且试行之真固也。是为式叉摩那尼。俱舍光记十四曰:“式叉摩那,唐云正学。正谓正学六法。言六法者: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不非时食。”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由尼报弱,就小学中别提六行为具方便。二年则验胎有无,六法则显行贞固,十诵所谓练身练心即是义也。”梵Śikṣamāṇā。

  【式叉摩尼】 (术语)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尼】 (术语)式叉摩那尼之略。

  【事禅】 (术语)对于理禅而有事禅。见“理禅”条。

  【事忏】 (术语)对于理忏而有事忏。见“忏悔”条。

  【事钞】 (书名)四分律行事钞之略名。

  【是处非处力】 (术语)佛十力之一。分别是非之理之力。

  【示导】 (杂语)见“三种示导”条。

  【世谛】 (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

  【世谛不生灭】 (术语)凡夫以世谛之事相为常住而着之,以二乘为无常而厌之,皆非正见。诸法实相,万法真如,故世谛生灭之当体,具不生不灭之理,是为法华涅槃所说,为天台一家之旨者,经所谓:“世间相常住”,“常在灵鹫山”是也。见世间相常住条。

  【世第一法】 (术语)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遍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大乘义章十一本曰:“世第一者显胜之目,于世间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

  【世典】 (杂语)世间之典籍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事度】 (术语)五戒十善等之世善也。是为有为之事相,故曰事。度三途之苦,故曰度。止观二之三曰:“诸蔽为恶,事度为善。”

  【逝多】 (人名)Jetṛ。又Jeta,又作誓多,旧称祇陀,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译曰战胜。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逝多,此云战胜,是俱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子也。太子诞生之日,王破贼军,内宫闻奏,因以名也。旧云祇陀,或云栘多,亦言祇洹,皆讹也。栘音是奚切。”

  【逝多林】 (地名)Jetavana,旧称祇陀林,祇洹林。本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须达长者买之而建精舍,以献于佛。即祇洹精舍是也。西域记六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

  【世法】 (术语)世谛之法,世间之法,因缘生之法,可毁之法。胜鬘经曰:“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华严经二曰:“佛观世法如光影。”

  【是法非法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恃善生慢,反为非法。是中阿含真人经之别译。

  【事法界】 (术语)四种法界之一。见“法界”条。

  【势峰】 (杂名)阴茎也。慧琳音义四十八曰:“势峰谓阴茎也,旧言马阴藏相是也。”

  【事佛吉凶经】 (经名)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之略名。

  【士夫见】 (杂语)八不正见之一。有士夫能力之我慢执着见也。

  【世福】 (术语)观经所说三福之一。行忠孝仁义之世善,感人天之福果者。观无量寿经曰:“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观经散善义曰:“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从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逝宫】 (杂名)谓梵王宫及人宫也。逝者迁流无常之义。俱舍光记十八曰:“逝宫谓梵王宫。以彼梵王计彼为常。佛为对治彼常计故。故名梵宫。逝是无常义。又解。逝宫所谓人宫。人宫速归磨灭。故言逝宫。”又日月星辰之宫殿也。逝者逝行之义。住心论曰:“二明日月星宫。是亦名游虚空天。古名逝宫。”

  【事观】 (术语)对于理观而言。见“观”条。

  【适化】 (术语)应缘而教化适宜也。璎珞经上曰:“适化随宜。”肇论曰:“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

  【事火】 (术语)性火之对有事火。见“性火”条。又外道名,三迦叶原为此种之外道。

  【事惑】 (术语)二惑之一。

  【事迹】 (杂语)古人经历之事实踪迹也。四教仪集注上曰:“垂化事迹。”

  【示寂】 (术语)寂者圆寂,又寂灭也,是涅槃之译语。示寂者为示现涅槃之义,言佛菩萨及高德之死也。

  【世间】 (术语)世为迁流之义,破坏之义,覆真之义。间为中之义。堕于世中之事物,谓之世间。又间隔之义,世之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之世间,即与所谓世界相同。大要有二种:一有情世间,谓有生者。二器世间,国土也。楞严经四曰:“世为迁流。”唯识述记一本曰:“言世间者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堕世中故名为世间。”注维摩经不二品:“什曰:世间三界也。”

  【世间禅】 (术语)三种禅定之一。谓色界无色界之禅定也。见法华玄义四。

  【世间乘】 (术语)出世间乘之对。人乘与天乘为使得世间善果之教,故名。

  【世间法】 (术语)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业之因缘而生者,悉为有漏无常。即四谛中苦集之二谛也。

  【世间解】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曰路迦惫Lokavid,或译知世间。又译世间解。知世间有情非情之事也。智度论二曰:“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净影大经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

  【世间经】 (经名)说苦集灭道之法。示世间出世间之因果。摄于中阿含三十四。

  【世间具相行】 (术语)称有相悉地。大日经七曰:“依随经教已满足,志求有相之义利。真言悉地随意成,是名世间具相行。”

  【世间难信捷径】 (术语)他力之信心,为恶人凡夫速遂成佛不思议之法,易往之捷道,故曰捷径,然于世间得信,难中至难,故曰世间难信。

  【世间如车轮】 (杂语)世界常转变,譬之车轮也。龙树菩萨之释曰:“世间如车轮,时变似轮转。”世间为世界之误。智度论一曰:“世界如车轮,时变如轮转,人亦如车轮,或上而或下。”

  【世间三昧】 (术语)真言之有相三昧也。见“大空三昧”条。

  【世间檀】 (术语)于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为布施也。檀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三碍系心,是为世间檀。何以故?因缘诸法实无吾我,而言实我与彼取,是故名世间檀。”

  【世间天】 (术语)四种天之一。世间之国王,虽居人世,而受享天福,故名之为世间天。涅槃经二十二曰:“世间天者,如诸国王。”

  【世间天院】 (术语)称胎藏界曼荼罗之第三院。三种悉地陀罗尼法曰:“诸尊随现成第三重曼荼罗,即是世间天院也。”三种悉地仪轨四隅之四菩萨,其次第为普文弥观,是为四摄法。文曰:“四方即是如来四智,其四隅叶即是四摄法也。且东南方普贤,是菩提心,此妙因也。次西南方文殊,是大智慧也。次东北方弥勒,大慈也。次西北方观音,即是证。谓行愿成就入此华台三昧也。”是依转证之次第而然也。

  【世间相常住】 (术语)是示俗谛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极说,台家之眼目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法位者,真如也。住于法位者,谓十界三千之诸法住于真如也。即性具之谓也。故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论十九曰:“中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世间。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妙宗钞上曰:“世间常住者,即十界三千。世间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间亦常。”金錍论曰:“无常常住时相续,随缘不变,一念寂照。”随缘者照而无常,不变者随而常住也。然则见世间相之常住而不知无常者,凡夫之牛羊眼也。见世间相之无常而不知常住者,小乘偏空之僻眼也。即无常见常住,即常住见无常者,菩萨之实相眼也。密教以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之文,为世相常住之证文,生住异灭之转变,春夏秋冬之推运,皆是法性自尔之妙用,离佛天人之造作也。可生者生,可灭者灭,是天然之道理,法尔之德业也,故曰常恒如是生。见秘藏记钞十。又秘藏记本谓:“显教中亦于法华经,谓世间常住,譬如水性澄静,是为常住,以风之缘故起波。波即相也,水即性也。风息则波即止而为水,故是依摄相归性而得常住也。依性相差别,则不得谓为常住。故是生灭无常家之喻也(天台之别教即华严宗是也)。密教之说,十界之诸法,皆为如来自受用之境界,是处离生灭无常故不用此喻,别有密教不共之喻。其喻如日月与光明,日月为性,光明为相,此性此相不相离而为本有,是故谓为性相常住(天台所谓性具之三千)。非待归于性而为常住,又譬之四大和合之身,是即体也,手足之屈伸取舍,是即用也,其眼耳等之好丑长短,即是相也。此体相用三者,不相离而各各宛然,故性相共为本有云。”

  【世间相违】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宗法之过。谓不拘事实如何,背于世间一般人所知而立宗法也。例如言:“人骨当为清净。”夫骨为世间一般之不净物,而相违之。则是世间相违也。但于此宗法,欲免世间相违之过。则冠以“真理者”,“第一义谛者”等之副辞可也。见因明入正理论。

  【世间眼】 (术语)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法华经序品曰:“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又化城喻品曰:“佛为世间眼。”智度论二曰:“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见“世眼”条。

  【世间智】 (术语)楞伽经所说三智之一。凡夫外道之智。

  【事教】 (术语)台宗所立四教中称藏教为界内之事教。称别教为界外之事教。

  【示教】 (杂语)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华严经一曰:“示教众生遍一切。”

  【示教利喜】 (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舍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而言,汝于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为利。喜者谓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叹布施,则喜,故名为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说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示教胜军王经】 (经名)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之略名。

  【世界】 (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为迁流之义。谓过现未时之迁行也。界谓具东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国土也。又曰世间。间为间隔之义,故与界之义同。此二者虽通用于有情与国土。而常言者为国土也。楞严经四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名义集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隔别间差,界是界畔分齐。”

  【世界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谓世间的说法使起信也。见“四悉檀”条。

  【世界主】 (杂名)初禅天之梵王,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也,二禅之梵王,小千世界之主也,三禅之梵王,中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大梵王,大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广量,如其次第,与一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相均。

  【拭经】 (行事)焙绵拭经也。【拭经】(杂语)以绵拭经而去其尘埃也。见象器笺九。

  【逝经】 (经名)菩萨逝经之略名。

  【试经】 (杂语)读经之试验也。禅林之语。

  【试经得度】 (仪式)由官设度科,印度无此法,始于我国。佛法金汤编七曰:“唐中宗神龙二年八月,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极通无滞者度之,试经度僧始此。”编年通论十七曰:“唐肃宗至德二年,听白衣能诵经五百纸者度为僧。”佛祖统纪五十一曰:“宋仁宗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得度,参政宋绶夏竦监试。”

  【试经度僧】 (杂语)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无滞者,度之使为僧。试经度僧自此始。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事理】 (术语)因缘生之有为法谓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谓为理,即事者森罗万象之相,理者真如之体也。然如大乘中三论宗谓理为真空,非别有理之实体。如法相宗谓理虽有实体。然惟为事之所依,依事之缘起而无何等之关系,即不障之能作因也。如华严宗谓真如之理。虽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身,然依无明之染缘者,起九界之染法,依菩提之净缘者,起佛界之净法。如天台宗真言宗谓一切之有为法不论染净,总为具于真如之体之德相也。又日本真言宗东密谓理为摄持之义,有为之事法,一一摄持其体,名为理,敢谓显教所谓真如之体,实超过于华天等之所谈者。然如华严者虽如其所言,而至于天台之教,谓世间相常住,则假令无以理直为事之释,而其意以为生灭之事相即不生不灭之理体勿论矣。法华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法。”法华文句八曰:“理是真如,真如本净。有佛无佛常不变易,故名理为实。事是心意识等,起净不净业改转不定,故名事为权。”

  【事理不二】 (术语)见“不二”条。

  【事理二忏】 (名数)以上三忏中取作法与取相为事忏,无生为理忏。涅槃经十七明阇王忏悔之相,耆婆所教者为事忏,如来所说者为理忏。止观二曰:“理事不出三种忏法,理谓无生妙忏,事谓取相作法。”

  【事理二密】 (术语)见“二密”条。

  【事理法界】 (术语)事理无碍法界之略。

  【事理俱密】 (术语)日本台密以法华为理秘密,两部之大经为事理俱密。东密贬法华为显教,不许其为理秘密。

  【事理权实】 (术语)一切差别之事相,悉为权法,以常住不变之真理为实法。诸法二字显权法,实相二字示实法。是十双权实之第一双,而权实之根本标准也。

  【事理三千】 (术语)事造之三千与理具之三千也。见“理具”条。

  【事理无碍法界】 (术语)四法界之一。见“法界”条。

  【事理五法】 (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于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三、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十一种。四、不相应法,是假上之三法某部分之位而设者。唯识有二十四,俱舍有十四。五、无为法,上四法之实性也。唯识有六种,俱舍有三种。此中上四法为事,第五之无为为理。以知此五法尽一切之事理,不外乎唯识。唯识语七曰:“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室利】 (术语)见“尸利”条。

  【势力鬼】 (异类)鬼道中之有势力者。于诸鬼为最胜。所受富乐类于人天。如罗刹夜叉等皆是。

  【室利揭婆】 (物名)Śrigarbha,译曰胜德。宝玉名。华严经疏十五曰:“梵云宝利揭婆,此云胜藏,即宝名也。”

  【室利罗】 (杂名)Śarira,见“舍利”条。

  【室利逻多】 (人名)Śrllabdha,译曰胜受。经部论师之名也。西域记五曰:“室利逻多唐言胜受,于是制造经部毗婆沙论。”

  【室利罗多】 (人名)又作罗逻Śrilabha,译曰胜受。经部之论师。

  【室利嚩塞迦】 (物名)香名。似此方之薰陆香。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嚩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陆香。室利是具德吉祥义,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悉爱乐,故以为称也。”梵Śrivāsa。

  【室利靺瑳】 (杂语)Śrāvatsa,译曰吉祥海云。卍字形也。见“万字”条。

  【室利提婆】 (人名)Śrideva,译曰吉祥天。道希法师之梵名也。见求法高僧传上。

  【似立宗】 (术语)因明三支中之宗支,有现量相违等之九过,犯其九过随一之宗支,名似立宗。因明入正理论曰:“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见“三十三过”条。

  【室卢迦】 (术语)Śloka,又作室路迦,输卢迦。旧云首卢。见“首卢”条。

  【世路】 (术语)三界中有为法之别名。世者过现未之三世也,有为法为三世通行之路,故名世路,又可破坏者为世,无常之所依为路,是有为法之状体也。俱舍论一曰:“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亦世路。”同颂疏曰:“有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为世路,依主释也。又解,此有为法可破坏故,名之为世。无常所依,故名为路。世即是路,名为世路。是持业释也。”

  【示轮】 (术语)三转法轮之一。

  【世论】 (流派)又曰恶论。顺世外道之言论也。见“路迦耶底迦”条。

  【事论】 (术语)论差别之事相也。法华玄义六上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则有机应,是故不一。”

  【室啰末拏】 (术语)Śramaṇa,又作室罗摩拏。见“沙门”条。

  【势罗】 (杂语)Śaila,译曰山。见名义集三。又梵语播啰嚩多Parvata,又作拟里Giri,见梵语杂名。

  【世罗】 (杂语)Śaila又作势罗,施罗,译言石,山。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世罗邬波,此云小石也。”俱舍光记八曰:“世罗,唐言山。邬波世罗,唐言小山。大小不同,故以小标别。”增一阿含经曰:“施罗比丘。”

  【室罗筏】 (地名)见室罗伐项。

  【室罗伐】 (地名)又作室罗筏。国名。见“舍卫”条。

  【室罗筏拏】 (杂名)Śrāvaṇa,又作室罗缚拏,室啰嚩那。五月之名。从唐历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室罗筏拏,当此间五月。”

  【室罗筏拏磨洗】 (杂名)Srāvaṇamāsa,摩洗者月之义,即五月也。

  【室罗伐悉底】 (地名)国名。见“舍卫”条。

  【室罗筏悉底】 (地名)即舍卫国。梵Śrāvasti。

  【室罗摩拏理迦】 (术语)Śrāmaṇerika,译曰勤策女。见“沙弥尼”条。

  【室罗摩拏洛迦】 (术语)Śrāmaṇeraka,译曰勤策男。见“沙弥”条。

  【室罗末尼罗】 (术语)Śrāmanera,译曰求寂。见“沙弥”条。

  【室摩那拏】 (术语)见“沙门”条。

  【室摩拳伊落迦】 (术语)见“沙弥”条。

  【适莫】 (杂语)适者适我意也。莫者不适也。无量寿经上曰:“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净影疏曰:“于众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

  【似能破】 (术语)因明之法欲破他之立义,而立三支之量,其量犯三十三过之随一者谓之似能破。

  【世亲】 (人名)梵名婆薮槃豆,译为天亲。新译伐苏畔度,译为世亲。佛灭后九百年于印度阿逾陀国出世,造俱舍论唯识等大小论千部。西域记五曰:“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槃豆,译曰天亲,讹误也。”见“天亲”条。梵Vasubandhu。

  【世亲传】 (书名)婆薮槃豆法师传之异名。

  【世亲摄论】 (书名)又曰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着摄论,释论也。有三译,陈真谛译十五卷,曰摄大乘论释。隋笈多译十卷,曰摄大乘论释论。唐玄奘译十卷,曰摄大乘论释。

  【世饶王佛】 (佛名)世自在王佛之异名。见“世自在王”条。

  【世人】 (杂语)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为子造诸罪,堕三途长受苦。”

  【室洒】 (术语)Śiṣya,译曰所教,弟子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上曰:“室洒,译为所教。旧云弟子,非也。”

  【逝瑟吒】 (杂名)Jyaiṣṭha,月名。自阴历三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也。见西域记二。

  【事善】 (术语)见“二善”条。

  【世善】 (术语)又曰世福。见“世福”条。

  【事师法五十颂】 (书名)一卷,马鸣菩萨造,宋日称等译。依秘密教而略颂。

  【事识】 (术语)分别事识之略。

  【世时经】 (经名)古来世时经之略名。

  【世世生生】 (术语)言六道轮回经多世多生也。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

  【事事无碍法界】 (术语)华严宗四种法界之一。见“法界”条。

  【室兽摩罗】 (动物)又作失兽磨罗,失守磨罗。失收磨罗。鳄鱼之类。善见论十七曰:“失守摩罗者,鳄鱼也。”玄应音义十七曰:“失兽摩罗,或言失收么罗,此云煞子鱼也。善见律译云鳄鱼也。”唯识秘演二本曰:“室兽摩罗,傍生类也。形如壁蛒,小者二丈,大者百尺。”梵Śiśumāra。

  【世俗】 (术语)世有隐覆真理之义,可毁坏之义。俗有显现流世之义,显现顺于人情之义。世事即俗法,三界之事法,悉具此二义,故曰世俗。唯识述记一本曰:“世谓覆障,可毁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义。”俱舍光记一本曰:“言世俗者,有遍之法隐障真理名世,事相显现随顺俗情名俗。又解,有遍之法可毁坏故有对治,故名为世,俗即世名俗。”

  【世俗谛】 (术语)慈恩谓为世俗谛。义净谓为覆俗谛。皆为于胜义谛之称。单曰世谛或俗谛,亦同。世俗之道理也。寄归传四曰:“覆俗谛,旧云世俗谛,义不尽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为瓶解,声无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盖真名为覆俗矣。此据覆即是俗,名为覆俗,或可但云真谛覆谛。”

  【世俗智】 (术语)世俗凡夫之智,谓之世俗智。缘世间俗事之智,亦曰世俗智。此义通于凡圣。

  【势速】 (术语)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诸行迅速之义也。谓有为法之念念生灭,转移甚速。

  【逝童子经】 (经名)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

  【示悟】 (杂语)开示教法使之觉悟也。法华经序品曰:“唯以佛智见,开悟众生。”

  【世仙】 (杂名)世间之仙人也。演密钞六曰:“世仙即是成就世间长年隐形自在之者。”

  【示现】 (术语)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之身也。如观音之三十三身是。

  【事现观】 (术语)三现观之一。

  【似现量】 (术语)于因明立现、比、非之三量,似现量、似比量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自相,故似现量而非现量,因之称为似现量。何则?以瓶衣为和合体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也。又比量者如见烟而比量有火是也。因明入正理论曰:“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同疏一本曰:“似现似比总入非量。”

  【事相】 (术语)不生不灭之无为曰理性,则生灭之有为法曰事相。

  【世相】 (术语)世间之事相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间相常住。”

  【事相部】 (术语)真实宗分教相事相之二部,二教十住心之教理谓之教相部,三密之行法谓之事相部。教相部一般开放之,事相部未灌顶之人不许说之,若说之则师弟共得越三昧耶之重罪。

  【事相禅师】 (杂名)斥教相区区闇于观道之禅师,谓为事相禅师。止观七之四曰:“九意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禅师共。”

  【事相隔历】 (术语)谓现象界互有差别相也。现象界原为由本体界显现者,故今摄现象界于本体而论时,其事相无有隔历。然皆惟见现象界。则视为互现差别相而不相容融也。天台以此见为别教之教理。圆教较此进一步。视为现象即容融之本体。

  【似心】 (术语)依他之心法,似有非有,谓之似心。秘藏宝钥下曰:“思惟陀那深细,专住幻焰似心。”

  【逝心】 (杂语)旧译家译婆罗门谓之逝心。

  【是心是佛】 (术语)观经所说于观法中想佛故,是观想之心即为佛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曰:“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三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因也。”善导疏曰:“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是心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住于此心而念佛,谓之即心念佛。如净土门以外之念佛皆是也。

  【世雄】 (术语)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净影大经疏曰:“世雄,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故曰世雄。”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世雄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佛为世间第一之雄者,故曰世雄。在具两足之有情中最为尊贵,故曰两足尊。二种之尊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瞻仰两足尊。”又曰:“诸佛两足尊。”

  【世眼】 (术语)佛之异名。佛为世人之眼,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俱舍论二十九曰:“大师世眼久已闭。”净愿大经疏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故名世眼。”

  【世耶那萨喃】 (物名)Śayanāsana译言卧具。僧资具之一。

  【世依】 (术语)佛之尊称。佛为一切世间之所依怙也。大日经四曰:“世依之所说。”

  【室衣座】 (杂名)谓法华之三轨弘经。见“三轨”条。

  【似因】 (术语)因明三似之一。

  【世英】 (术语)佛之尊称。佛在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也。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英住最胜道。”

  【士用果】 (术语)五果之一。

  【世友】 (人名)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三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sumitra,筏苏名世,密咀罗名友,旧云和须密讹也。”西域记三曰:“其王是时与诸罗汉自彼而至居此也。世友曰:诸贤于法无疑,代佛施化,方集大义欲制正论。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沈研得其趣矣。诸罗汉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证无学已而会此时未晚也。世友曰:我顾无学其犹洟唾,志求佛果不趍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中略)于是世友即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曰: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时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议,咸取决焉。”宗轮论述记曰:“异部宗轮论者,佛圆寂后四百许年,说一切有部世友菩萨之所作也。”

  【世语】 (杂名)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事与愿违】 (杂语)此界之事无常,愿望不能满足也。仁王经四无常偈曰:“生老病死,事与愿违。欲深祸重,疮疣无外。”

  【适悦持金刚】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三位之尊。密号曰庆喜金刚。主唯佛与佛自受法乐之适悦,故名。

  【事造】 (术语)台宗所立性具之三千,有理具事造之二种。见“理具”条。

  【事障】 (术语)二障之一。

  【侍者】 (职位)亲炙于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也。阿难为释尊侍者,是为僧家侍者之嚆矢。国语曰:“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在。”汉书外戚传有“侍者李平”,西域传有“侍者冯嫽”。按,此为凡卑幼之通称。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侍者八法】 (名数)侍者当具八种之德也。菩萨从兜率天下生经曰:“侍者具八法: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象器笺六引之。

  【侍者经】 (经名)目连劝阿难侍佛,阿难乞三愿,佛赞叹其种种未会有之法。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八。

  【侍真】 (职位)丛林谓侍祖塔之真影者云侍真,即塔主也。真者祖师之形像。见象器笺六。

  【侍真侍者】 (职位)与侍真同。

  【事证】 (术语)事理二证之一。见“二证”条。

  【势至】 (菩萨)具名大势至菩萨,得大势。梵语摩诃那钵Mahāsthāmaprāpta,阿弥陀三尊之一。侍于阿弥陀之右胁。主佛之智门者。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真言以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曰:“得大势。”大日经一曰:“次近毗俱胝,画得大势尊,彼服商佉色,大悲莲华手,滋荣而未敷。”同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

  【势至宝冠戴父母遗骨】 (杂语)观无量寿经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定善义楷定记八引本缘经记此瓶中盛父母之遗骨,本缘经未详。童子教曰:“观音为师敬,宝冠戴弥陀,势至为亲孝,顶戴父母骨。”

  【势至观】 (修法)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一。观想势至菩萨身相之观法也。

  【事智】 (术语)对于理智而有事智。见“理智”条。

  【世智】 (术语)世俗普通之智慧。通于世谛之事相者。对出世间智而言。

  【世智辩聪】 (术语)八难之一。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唯耽习外道经书,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是为佛道之障难。人天眼目曰:“世智辩聪不要拈出。”

  【示众】 (杂语)训示众人也。六祖坛经曰:“佛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诸录之示众,此为最古。

  【世主】 (天名)世主天也。维摩经方便品曰:“释梵世主所敬。”见“世主天”条。

  【世主天】 (天名)或作四王天,或作梵天,或作大自在天,通为世主。净影维摩经疏曰:“世主护世四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世主天是梵天之异名也。”唯识述记六末曰:“世主,即是大自在天。为世间主。”

  【示转法轮】 (术语)见“三转法轮”条。

  【视篆】 (术语)篆者印也,禅林之法入住持所时,有捡视寺印之礼,故入寺曰视篆。象器笺九曰:“旧说曰:中华寺院有其字印,如天童印以玲珑岩主四字篆刻。凡住持退院时,小轴列书阖山大众名,轴尾使寺印,又别片纸打寺印不动其纸贴印仰之纳于印笼。若少动印则所粘纸可破,是阙住之际禁盗挂搭之法也。住持封其印笼,托都寺令传后住之人,都寺至新住持入寺日于室间度与之。”敕修清规入院曰:“知事捧呈寺印,新命看封,付知事开封,新命视篆。”

  【世自在王】 (佛名)又曰世饶王。佛名。饶即自在之义。无量寿经存此二名。阿弥陀佛在因位时,于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愿。无量寿经钞二曰:“义寂云:旧本名楼夷亘罗Lokeśvararāja,此存梵音,翻之名为自在王。憬兴云:于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间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饶,即自在义为王也。”

  【饰宗记】 (书名)饰宗义记之略名。

  【饰宗义记】 (书名)略云饰宗记。十卷,唐嵩山定宾作。释相部法砺之四分律疏十卷。

  【舐足摩踵】 (仪式)西域记曰:“致敬之式,惟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远则稽颡拜手,近则舐足摩踵。”唐书西域传曰:“中天竺王姓乞利咥氏,亦曰刹利。世有其国,而不纂杀。(中略)以舐足摩踵为致礼。”

  【世尊】 (术语)梵语曰路迦那他Lokanātha,译为世尊,或婆迦婆Bhagavat译为世尊。佛之尊号。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故也。又,于世独尊也。阿含经及成实论以之为佛号中之第十,以具上之九号,故曰世尊。涅槃经及智度论置之于十号之外。智度论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净影大经疏曰:“佛具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若论胡音楼伽陀伽此云世尊也。”探玄记九曰:“以佛具三德六义,于世独尊,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佛说十号经曰:“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成实论一曰:“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世尊初生】 (公案)会元十五云门章曰:“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所贵者须天下太平。”

  【世尊大恩】 (杂语)佛常导众生转迷开悟之大恩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怜愍教化利益我等。”

  【世尊拈花】 (公案)见“拈花微笑”条。

  【世尊升坐】 (公案)“世尊一日升法座,文殊白槌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岩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于大众,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禅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说法已,则白槌:“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二句据唐华严经四。“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之文,而世尊升座文殊白槌事,曾不见于藏经,是亦与拈花微笑之公案,共是禅门之宗匠为机缘而设耳。

  【世尊未说】 (公案)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于佛,欲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会转法轮耶?”是本于楞伽经三:“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等之意。

  【世尊指地】 (公案)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曰:此处宜建梵刹。帝释以一茎草插地上云:建梵刹已,世尊微笑。”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于因地布发掩泥,以花献燃灯佛。佛指布发处云:此一方地宜建一刹。时有贤首长者,以标插其处云建刹已,诸天散花赞叹。”是亦无经论典据。

  【誓】 (术语)要约之言也。无量寿经上曰:“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释】 (杂语)释迦或设枳也(Śakya)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佛法始来汉土,僧犹称俗姓,或称竺,或弟子多呼师之姓。如支遁本姓关,学于支谦,故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于帛尸梨蜜多,故为帛(避暑录话下)。晋道安始云: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及后阿含经渡来,经说果然,因是举天下从之。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四大河入海,亦无本名字,但名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为四?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迦弟子。(中略)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僧祇律二十八亦同。慧能大师上唐高宗辞疾表曰:“韶州曹溪山释迦慧能辞疾表。”四朝闻见录附录曰:“晋王大令保母帖考王畿云:或有谓佛之徒称释,起于道安。大令时未应有释老之称,此又不稽古之甚者。阿含经云:四河入海,与海同流咸。四姓出家,与佛同姓释。释佛姓也。此土谓佛为释久矣。志称释老,以佛对老,非谓佛之徒也。晋史云何充性好释典,崇脩佛寺,是也。然道安以前比丘,各称其姓,道安欲令皆从佛姓,初不之信。后得阿含经,始信之。尔后此土比丘皆姓释,如释慧远是也。”香祖笔记七曰:“僧佑释迦谱云:懿摩王四子,被摈到雪山,住直树林中。四子生子。王欢喜言:此真释子,能自存立。故名释。注,释迦为能。又云:在直树林中,故名为释。注,梵语呼直,亦曰释。别传云:此国有释迦树,甚茂盛,相师云:必出国王。因移四子立国,因名释种。”易居录二十二曰:“沙门自魏晋已来,依师为姓。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后见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自是遂为定式。为沙门称释之始。程大昌雍录曰:葱岭之西,余国冠昭武为姓者,皆释种也。钱牧翁释迦方志辨云:释种者,即刹利帝王种,释姓最贵。中天竺王,奕世君临。居四天竺之会,其散而之四方者,王曰塞王,民曰塞种人。引颜师古汉书注。释塞声相近,本一姓也。”又(术语)解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释者解释开演之义,安教立理名曰释也。”二字以上之名句,有六种之释体,谓之六合释。

  【誓不成正觉】 (杂语)弥陀如来为菩萨时立四十八愿已,更立誓,斯愿不满足我不成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谓之三誓偈。

  【释藏】 (杂名)释教之三藏也。宋元明皆有雕本。鸿编钜帙。搜罗详备。其中传记部。纂集目录部。可以考释教源流。宗派护教部。音义部。则多隋唐以前古文。不徒修行之宝筏。亦为蓺林之珍秘也。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书名)十卷,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灌顶再治。天台三止观中说渐次止观者也,略云禅波罗蜜。

  【释翅[打-丁+(容-口+夕)]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地名)释翅[打-丁+(容-口+夕)],此云能也。迦维罗卫,此云赤泽。总谓能仁住处赤泽城也。鼻奈耶云:释翅[打-丁+(容-口+夕)]者,释种也。迦维罗卫,亦云迦毗罗卫,又翻赤泽,又翻黄头。尼拘律如大房戒释。此园在赤泽城南三四里。是释迦如来成等正觉已,还国见父王,为说法处。时净饭王知佛不住王宫。即于此园造大寺院。如祇陀林等无有异。迎佛归国。于此而住。佛即于此度八王子及五百释种出家入道。八王子者,除第九优婆离是也。

  【释翅】 (地名)婆兜释翅搜之略。迦毗罗城之别称也。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佛在释翅迦毗罗越尼拘留园中。”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释翅搜】 (地名)又作释氏廋。迦毗罗城之别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梵Sāky-eṣu(loc)。

  【释帝】 (天名)三十三天之帝王,为释罗,故云释帝,常称为帝释天之尊也。

  【释帝善见宫】 (堂塔)帝释天之宫殿,名善见城。见善见城条。

  【释典】 (杂语)释教之经典也。

  【释梵】 (天名)帝释与梵天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持,天人归仰。”肇论下曰:“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大经慧远疏曰:“释谓帝释,梵谓梵王。”

  【释梵护世】 (天名)帝释,梵王,为护持世界佛法之天神,故云护世。

  【释风】 (杂语)释教之风规也。

  【誓扶习生】 (术语)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于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三界之生,以度众生也。以于十地中第七之已办地,既断见思之正使已,不能受生于三界六道而度众生,将以何者满利他之行?若藏教之菩萨,三祇百劫之间,不断一毫之见思(唯制伏之),故可以之而受生,别圆二教,以无明为受生之因,通教无无明受生之义,又于第七地既与阿罗汉共断三界之见思,故今于残余之习气,加誓愿与慈悲之二力,以为得受生化度之自在。即以誓愿慈悲之二力,扶持见思之习气,而润三界之生业,故亦曰扶习润生。法相家初地以上七地以下菩萨留惑润生之义,与之相当。智度论二十七曰:“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故因习气及法性生身能自生化生。有大慈悲为化众生故,亦为满本愿故,还来世间。”唯识论九曰:“留烦恼障助愿受生。”四教仪集解下曰:“九菩萨地,见思已亡名正使尽,此约自行,故同二乘。若欲利他则须扶习,扶谓扶持,习即见思之气分也。润谓润益,生即分段之形生也。所谓扶持见思之气分而润益,故受生焉。”见七帖见闻六本。

  【释宫】 (堂塔)释迦氏之宫殿也。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

  【释迦】 (佛名)Śākya,释迦牟尼,释迦文之略。见“释迦牟尼”条。

  【释家】 (术语)对于经家论家之称。解释经论之文义者谓之释家。

  【释迦钵印】 (印相)表释迦如来持钵相之印相,置两手于脐间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

  【释迦出家成道年时】 (故事)有二说:中阿含经五十六,增一阿含经三十七,有部律杂事三十八,大般涅槃经,本行集经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三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经,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等,则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其前说有历史可考,皆承认之。

  【释迦多宝】 (佛名)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也。多宝塔中并坐之二佛也。释迦坐右,多宝坐左。见“多宝塔”条。

  【释迦发遣】 (术语)对于招唤而言。谓释迦自此土劝说往生弥陀之净土也。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释迦发心】 (本生)依智度论四,俱舍论十八之说,则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佛作佛,此为最初之发心,今如其愿为释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也。俱舍论十八曰:“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一佛。号释释迦牟尼。遂对其前发弘誓愿。愿我当三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亦于末劫出世。灭后正法亦住千年。故今如来一一同彼。”依法华经化城喻品之说,则过去久远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后亦皆出家为沙弥,听法华,遂皆成佛,其第十王子,即今释迦如来也。但经言:“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此时非初发心矣。又依悲华经二三之说,则往昔删提岚国无诤念王时,宝海梵志,有一子出家成道为宝藏如来。其时宝海梵志,劝王及王之千子,与其他数多弟子发心,王等随之而愿求清净佛国,其一千弟子与五侍者,愿求浊恶世界。梵志最后发五百大愿,亦愿求浊恶世界,是今释迦如来也。是为贤劫佛中之第四。但仅是记贤劫出世化身佛之一化。依法华经寿量品之说,则其报身成道于过去久远,又依梵网经上之说,则其化身佛往来娑婆者八千遍。

  【释迦法】 (修法)供养释迦之坛法也。

  【释迦方志】 (书名)二卷,唐道宣撰。记释迦一代游化所及及灭后教法之兴亡。”

  【释迦观唵字成佛】 (杂语)守护国经九载释迦成佛记内云:“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

  【释迦夹侍】 (传说)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二夹侍,或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为四夹侍。此迦叶阿难之左右次第,依于腊之上下(印度俗法尚左)。普贤文殊之次第,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置于左,莲华部置于右,与通常之理智定慧左右分配异也。

  【释迦经】 (术语)江南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谓法华涅槃等释迦身所说之经典也。

  【释迦弥多罗】 (人名)狮子国人,译曰能友。见华严持验记。Sākyamitra。

  【释迦密教成佛】 (本生)一切义成就菩萨,既依显教,经三无数劫修行,坐于色究竟天金刚座而证无上菩提,住于空观而作佛果圆满之思。然犹未见自心之本性,因是而遍空之诸佛来集,惊觉之使自禅定起,授五相之观门,使得五智圆满之佛果。见金刚顶经一。

  【释迦牟尼】 (佛名)Śākyamuni,印度迦毗罗城Kap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于城东岚毗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殁,姨母波阇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于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于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有遁世之志。遂乘月夜令侍者车匿为伴。跨白马犍陟出家。寻跋伽婆Bhārgava(巴Bhagavā)而闻苦行出离之道,更访阿蓝迦蓝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北弥楼山Meru,闻僧佉派之法,转而历问郁陀罗仙Udraka,皆不得所求之大法。去而入优娄频罗村苦行林,严苦六年,形容削瘦,极酷烈之苦,继以为苦行非解脱涅槃之道,断然改前日之行,浴于尼连禅河,以去身垢,受村女所捧之乳糜,坐正觉山菩提树下思惟曰: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坐,思惟七七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于是成觉者Buddha,世尊Lokajyestha,为人天之师。时年三十五。自是以后四十余年游历四方,化导群类,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七年于拘尸城外娑罗双树,包于白花之香,而遂大般涅槃。

  【释迦毗楞伽】 (物名)梵音Sakrābhilagna,宝珠名,译曰能胜。以此宝能胜一切世间之宝故也。观经妙宗钞二曰:“释迦毗楞伽此云能胜。”

  【释迦毗楞伽摩尼】 (物名)宝珠名。释迦毗楞伽译曰能胜,摩尼,宝珠之总名,此译离垢。观经妙宗钞二曰:“摩尼正云末尼,此翻离垢。”

  【释迦谱】 (书名)五卷,梁僧佑撰。从三藏中选集释迦一代教化之履历。

  【释迦如来成道记】 (书名)一卷,唐王勃撰。唐释道诚有注二卷。

  【释迦三僧祇修行】 (本生)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于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那尸弃佛至然灯佛为二阿僧祇,其中菩萨以七茎青莲华供养然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是时然灯佛便授记,汝当于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自然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则是时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俱舍论十八曰:“最初发心位所逢之佛,名释迦牟尼,从此供养七万五千佛,其最后之佛名宝髻(即上之罽那尸弃),是为第一祇劫满。从此供养七万六千佛,其最后之佛名然灯,是为第二祇劫满。从此供养七万七千佛,其最后之佛名胜观(即上之毗婆尸),是为第三祇劫满。”此外小乘为感三十二相说百劫之修行。又依优婆塞戒经一之说,则往昔于释迦牟尼佛所初发心,于宝顶佛所满第一阿僧祇劫,于然灯佛所满第二阿僧祇劫(此与上同),于迦叶佛所满第三阿僧祇劫,是大乘于三祇外不别立百劫,总摄之于第三祇劫。

  【释迦散华】 (杂语)见“散华”条。

  【释迦氏谱】 (书名)一卷,唐道宣撰。大意同僧佑之释迦谱而简略。

  【释迦氏姓】 (杂语)Śākyamuni,又云释迦文,释迦文尼。释迦者姓也,为刹帝利种之一族,本称瞿昙氏,后分族而称释迦氏。总有五名。见瞿昙条。释迦译曰能。能者能力也。法华玄赞曰:“释迦能姓。”慧苑音义下曰:“释迦能也,种族望称也。”释迦谱一曰:“释迦,释义齐云能,瑞应本起亦云释迦为能,其解是同。”牟尼者又云文尼。译言寂,寂嘿,又译仁,忍,满,儒等。身口意三业,离诸过而静寂之义也,是为尊称内外诸圣德行之号。金七十论所谓:“牟尼依悲说”者,指迦毗罗仙人也。法华玄赞曰:“牟尼寂号也,今略云文。”慧苑音义下曰:“牟尼此云寂默也,德行之号。”大日经疏十三曰:“牟尼是佛都号也。”(见“牟尼”条)。太子瑞应本起经上注曰:“释迦文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修行本起经上注曰:“释迦文,汉言能仁。”然则释迦牟尼翻能寂者为正翻,译能儒,能仁,能满等者乃义译也。

  【释迦提桓因陀罗】 (天名)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提婆因提】 (天名)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提婆因陀罗】 (天名)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文】 (佛名)释迦牟尼之讹略。

  【释迦无师】 (杂语)止观一之一曰:“论曰:我行无师保。经云:受莂定光。”同辅行曰:“智度论第二云: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积一行得佛,自然增其道。增一第十五云:阿若等五人问师,佛师为是谁?佛答曰:我亦无师保,亦复无等侣。独等无过者,冷而无复温。那先经云:佛无道成道,自悟一切法。法华云:佛智无师智,次受莂等者如瑞应云。”下文会之曰:“然无师之与记莂,约事虽异,其理不二,在因必藉师保。果满称为独悟。”问最初之一佛有师否耶?答无师,唯依真如之妙薰而自发灵智也。

  【释家写经字数】 (仪式)宋赵彦卫擫云麓漫钞曰:“释氏写经一行,以十七字为准,故国朝试童行诵经,计其纸数。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为一纸。”

  【释迦掩室】 (杂语)肇论下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

  【释迦异名】 (杂语)华严经十二曰:“文殊承佛力言: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中略)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各知见。”

  【释迦因陀罗】 (天名)旧云释提桓因。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与金刚萨埵】 (杂语)金刚萨埵,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于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萨幻化。”

  【释迦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六院也。

  【释迦越】 (杂名)释迦越罗之略。

  【释迦作鸽救饥人】 (本生)智度论十一云:释迦文佛原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有一人失道,穷厄辛苦,至于饥寒,命在须臾。鸽见此人,即飞求火,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

  【释教】 (杂语)释迦之教法也。

  【誓戒】 (术语)持誓与戒也。释门正统三曰:“法智载严于誓戒。”

  【释金刚经刊定记】 (书名)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之异名。

  【释经】 (书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略云理趣释,理趣释经,释经。

  【释轮】 (物名)又云因陀罗轮。是金刚轮,即地轮也。为黄色方形。瑜祇经疏三曰:“天帝释,一名因陀罗,此云帝,亦云主也。居妙高山顶善法堂中,中有常住金刚界大曼荼罗三十七尊,此曼荼罗名为释轮。轮者方坛也,名为大因陀罗,是地轮名也。”

  【释论】 (杂语)于显教为大智度论之略名,是释大品般若经之书也。于密教为释摩诃衍论之略称。又对于宗论而有释论之称。见“宗论”条。

  【释侣】 (杂名)释门之徒侣。谓佛弟子也。行事钞下三曰:“沙门释侣,三界之宾。”

  【释门】 (术语)释教之门户也。门者通入之义,差别之义。有缘之众生通入之,故云门,差别于他教,故云门。俱舍论七曰:“不越释门因缘正理。”章服仪曰:“释门常务无时不经。”释氏往来曰:“释门之栋梁,法衣之领袖。”

  【释门归敬仪】 (书名)一卷,唐道宣撰。宋彦起有释门归敬仪护法记,了然有通真记三卷。其护法记仅存卷上。

  【释门章服仪】 (书名)一卷,唐道宣着。旧律宗比丘之章服,依此而可知。元照有释门章服仪应法记一卷。

  【释门正统】 (书名)八卷,宋嘉熙年中良渚沙门宗鉴集。天台宗之记传史也。吴铠庵居土草之,未竣而殁。其后鉴师增续旧史,准于史法而完成之,以证述释门之正统,在台宗,对于禅家所谓传灯相承之诬罔。

  【释名】 (术语)凡释诸经论,有大意,释名,入文解释,三段次第之,古来之通规也。大意者,先辨一经之纲要,释名者,次释其题目之名义,入文解释者,入文而解一一文句也。如法华讲最胜讲,亦准此例。

  【释名字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能释诸法名字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诸法虽空,以名字辨诸法义,令人得解。”

  【释魔梵】 (天名)此为天中之三大主。智度论十曰:“四天中有三大主:释提婆那民二处(四王忉利)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为主。”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书名)一卷,智者大师说。说觉意三昧之行法。

  【释摩诃衍论】 (书名)十卷,龙树菩萨造,筏提摩多译。释起信论者。常略云释论。诸家疏注如下:释摩诃衍论记一卷,唐圣法钞。释摩诃衍论疏六卷,缺中卷本末。唐法敏集。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宋法悟撰。释摩诃衍论记六卷,宋普观述。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宋志福撰。

  【释摩男】 (人名)五比丘之一。俱利太子也。大部补注十一曰:“善见律云:释摩男是佛叔父之子,如大经中,释摩男执诸瓦砾皆悉为宝,斯由过去心力所致。”

  【释摩男本四子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苦阴经下之别译也。

  【嗜那耶舍】 (人名)Jinayaśas,比丘名。译曰胜名。见续高僧传二。

  【释女】 (杂名)释种之妇女也。毗卢释迦王,杀五百释女。见西域记六。

  【释签】 (书名)法华玄义释签之略名。荆溪撰,注释天台法华玄义者也。释签者,门人以疑义书签而问荆溪,荆溪释其签中所书疑义之意,故名释签。荆溪自序曰:“昔在台岭,随诸问者签下所录。”签是问。释是答也。故题释签者犹云问答。智度论三十三曰:“论义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法华六瑞中有四答问序。

  【释师】 (杂名)佛为人天之师,而释迦为始,故名释师。

  【释师子】 (术语)释尊之德号也,佛于三界无畏自在,如兽中之师子王,故称释师子。法华经序品曰:“其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大日经一曰:“释师子救世。”大日经疏十六曰:“释师子漫荼罗,即释迦也。”

  【释氏】 (杂名)释为释迦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晋书何充传曰:“充与弟准,崇信释氏。”参照“释”条。

  【释氏稽古略】 (书名)四卷,元觉岸撰。用编年之体。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援据颇博。见四库提要。

  【誓水】 (杂语)又曰金刚水。真言行者受三昧耶戒时,为表誓约所饮之水名。大日经疏五曰:“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为法器也。阿阇梨言:此即名为誓水。亦顺世谛犹如盟誓之法,令于一切众圣前喢此香水自誓真心,要令不退大菩提心愿也。”大疏演奥钞十二曰:“今谓即事而真,自宗大旨也。而第六日是受戒日也,其戒体者即此誓水也。常途教浅深虽异,皆以幽邃玄理为戒体,而今作秘密加持戒香和鍐水令饮服受者。故尸罗戒体纳得心中,甚深得益难思法门也。”又名五瓶所盛之灌顶水。以是为诸佛本誓之智水故也。

  【释提桓因】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提桓因陀罗,新云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提婆因达罗。梵音Sakra Kevānāmlndra,释罗为名,译曰能,提婆译曰天,因陀罗译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于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略称释帝与帝释。旧音之释提桓因者,释之一字写释罗,提桓之二字,写提婆,因之一字写因陀罗。智度论五十四曰:“释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提秦言主。”慧苑音义上曰:“释迦者能也,因陀罗主也,言其能为天主。”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释提桓因,具云释迦提婆因陀罗,此云能仁天主。”观音经义疏下曰:“帝释是地居天主也,具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罗名主,能作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例也,此在妙高山顶住,三十三天之帝王,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害毒。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彼国古名致甘露处。”

  【释外道小乘涅槃论】 (书名)提婆菩萨造释楞迦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之略名。

  【释文】 (杂语)解释经论之文句也。

  【释雄】 (杂名)释尊之尊号也,释尊为世间第一之勇雄,故称世雄与释雄。

  【誓言】 (术语)誓约之言。法华经见宝塔品曰:“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誓耶】 (术语)译曰胜顶,五佛顶之第二。见大日经疏五。

  【释疑】 (书名)日本续藏经中,载名为释疑之著作颇多。有日本圆澄疑问唐广修决答者。有日本圆澄疑问唐维蠲决答者。有日本义真疑问唐口口决答者。有日本光定疑问唐宗颖决答者。有日本德圆疑问唐宗颖决答者。有日本源信疑问唐知礼决答者。各一卷。

  【释义】 (术语)诸宗释经论真言之文句,有种种之释体。见“四释”条。

  【誓愿】 (术语)立誓而愿事也。诸佛菩萨必有总别二种之誓愿。总誓愿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誓愿者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之十二愿是也。探玄记二曰:“随心求义为愿,要契至诚为誓。”止观七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生如我等无异。”

  【誓愿安乐】 (术语)誓愿安乐行之略。

  【誓愿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见“四安乐行”条。

  【誓愿力】 (术语)佛在因位时兴大愿所誓。果得之功德力,全由因位之誓愿所成也。

  【誓约】 (术语)誓愿约束。就佛菩萨之救济而言。

  【释志磐】 (人名)宋四明沙门志磐,着佛祖统纪者。

  【释种】 (杂名)释迦之种族也。释迦种在印度为贵族,古来尊重,后世转而谓佛弟子。宗轮论颂曰:“具大智觉慧,释种真苾刍。”同述记曰:“释种者标是佛之种。佛,刹帝利姓,即是释迦,此翻为能。古仙姓能,能导世故,能具德能故。”

  【释子】 (杂名)释迦佛之弟子也。从释迦师之教化而出生,故名释子。大般若经四百五十三曰:“非沙门,非释迦子。”楞严经六曰:“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维摩经慧远疏曰:“从佛释师教化出生,故名释子。”增一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子。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由法成,其犹四大河皆从阿耨达池出。此方东晋安法师受业佛图澄,乃谓师莫过佛,宜通称释氏。后斯经来,悬合圣意。而道安法师乃印手菩萨一转也。复有四句分别:一、是释子,非沙门,乃王种也。二、是沙门,非释子,婆罗门也。三、是沙门,是释子,比丘也。四、非沙门,非释子,二贱姓也。梵Śākyaputrīya。

  【释尊】 (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释迦,故云释尊。

  【收钞】 (杂语)收纳钱财也。见象器笺二十。

  【收骨】 (杂语)荼毗之后,收拾化骨也。敕修清规亡僧入塔曰:“荼毗后执事人,乡曲法眷,同收骨,以绵里,袱包函贮,封定,迎归延寿堂。”

  【收管】 (职位)禅林之职名。收纳之管领也。见象器笺十二。

  【收生】 (杂语)收生饭也。

  【首诃既那】 (界名)Śubhakṛtsnā,天名,译曰遍净。是色界第三禅中之第三天。见玄应音义三。

  【守护大千国土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山南面大树林中,时毗耶离国有天变地妖,国土人民号哭,佛集大梵天王及诸天诸鬼神说守护大千世界之秘法。

  【守护国界经】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之略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经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译,有十一品。陀罗尼功德仪轨品,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治婴孩病,使母服药。智旭师云:按此经所谈之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守护经】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之略名。

  【首悔】 (术语)自陈罪而忏悔也。

  【首楞伽摩】 (术语)Sūraṁgama,首楞严之新称。

  【首楞严】 (术语)Śūraṁ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此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旧云首楞严也。”首楞严三昧经中曰:“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势力如是。”

  【首楞严定】 (术语)首楞严三昧也。

  【首楞严经】 (经名)大佛顶如来蜜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名。首楞严者,三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有十卷。经题下曰:“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此经不载于丽宋元明四大藏,因有真伪之诤。然长水引智升之开元释教录九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右一部十卷今现在。沙门释怀迪州人也。住罗浮山南楼寺,(中略)后因游广州遇一梵僧(未得其名),赍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勤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经之题目及纸叶文句与今之房融本并无差异,二经皆真经也。阅藏知津曰:“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诸家之注述,及关系本经之著作如下:楞严经义海,三十卷,唐怀迪证释,宋子璇义疏并科,宋晓月标指,宋仁岳集解,宋咸辉排经人注。楞严经经科一卷,宋子璇述。楞严经义疏注经二十卷,宋子璇集。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六卷,宋怀远录。楞严经释题一卷,宋宗印述。即楞严经集注卷一。楞严经集注十卷,宋思坦集注。楞严经集解熏闻记五卷,宋仁岳述。楞严经要解二十卷,宋戒环解。楞严经笺二十卷,宋惟悫释,可度笺。楞严经合论十卷,宋德洪造论,正受厘论入经并删补。楞严经会解十卷,元惟则会解。楞严经正脉疏科一卷,明真鉴作。楞严经正脉疏悬示一卷,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十卷,明真鉴述。楞严摸象记一卷,明祩宏述。楞严经悬镜一卷,明德清述。楞严经通议提纲略科一卷,明德清排订。楞严经通议十卷,明德清述。楞严经臆说一卷,明圆澄注。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元惟则会解,明传镫疏。楞严经百问一卷,明百松和尚着。楞严经玄义四卷,明传镫述。楞严经秘录十卷,明一松大师说,门人灵述记。楞严经玄义二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文句十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合辙十卷,明通润述。楞严经直指科文一卷。楞严经直指总论十卷,明函是疏。楞严经击节一卷,明大诏撰。楞严经悬谈一卷,明观衡撰。楞严经略疏十卷,明元贤述。内题楞严说通。楞严经贯摄十卷,刘道开纂述。楞严经观心定解科一卷,灵耀述。楞严经观心定解大纲一卷,灵耀述。楞严经观心定解十卷,灵耀述。楞严经问答一卷,净挺着。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十卷,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通理述。楞严经截流二卷,明传如述。楞严经圆通疏前茅二卷,明传灯述。楞严经直解十卷,明广莫直解。楞严经讲录十卷,明乘旹讲录。楞严经纂注十卷,明真界纂注。楞严经正见十卷,济时述。楞严经说约一卷,明陆西星述。楞严经述旨十卷,明陆西星述。楞严经精解评林三卷,明焦竑纂。楞严经宗通十卷,明曾凤仪宗通。楞严经如说十卷,明钟惺撰。楞严经疏解蒙钞三十六卷,明钱谦益钞。楞严经证疏广解十卷,明凌弘宪辑。楞严经宝镜疏科文一卷,溥畹撰。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溥畹撰。楞严经宝镜疏十卷,溥畹撰。大势至圆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一卷,续法集。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一卷,行策撰。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谛闲述。

  【首楞严三昧】 (术语)Śūraṁgamasamādhi,见“首楞严”条。

  【首楞严三昧经】 (经名)三卷,秦罗什译。坚意菩萨,问三昧之法,佛唱首楞严之名广说其字义,而现妙用。

  【首楞严三昧五名】 (名数)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守笼那】 (人名)根本律云:说笼拏,此翻二百亿。瞻波城有长者,豪贵。晚得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百亿,因名其子闻二百亿。有云父闻欢喜,施子金钱二百亿。二百亿形貌端严,人所希见。足下毛长四指,同黄金色。增一阿含经云:勇猛精勤,堪任苦行,所谓二十亿比丘是。

  【手炉】 (物名)有柄香炉也。唐语曰手炉。释氏要览中曰:“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居,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

  【首卢】 (杂语)Śloka,又作首卢迦,首卢柯,输卢迦波,室路迦,室卢迦。总算经论文字之名也。三十二字名一首卢(首卢迦为韵文之名,谓一句三十二语为节者。算散文之经,亦依此算法,谓为三千颂十万颂等)。玄应音义十七曰:“首卢,亦名室路迦;或言输卢迦波,印度数经皆以三十二字为一输卢迦;或名伽陀。”同二十五曰:“或云首卢迦,或言首卢柯,约凡夫作世间咏者也。此则围陀论中之一数也。”瑜伽伦记五上曰:“若八字生是处中句,此即四句三十二字名室路迦。经论文章,多依此数。无问长行及偈颂,但满三十二字,旧名首卢。”

  【首卢迦】 (杂语)见首卢项。

  【手轮】 (术语)佛手中之千辐轮也。行事钞下三曰:“有香泥作手轮像。”同资持记曰:“手轮者,旧云佛手中千辐轮。”

  【手轮论】 (书名)异部宗轮论之略名。

  【首罗】 (异类)八夜叉之一。又周罗发也。见“周罗发”条。梵Cālaka,又Cūḍa。

  【守门天】 (天名)此为守门之尊。胎藏界曼荼罗之东门,画二男二女之天尊,二尊持剑,二尊持独股杵。

  【守囊】 (物名)书佛天之像或陀罗尼,盛以囊,着之于身者。阿吒婆拘鬼神大将陀罗尼经曰:“世尊此神咒,应付贤德有智善人,若不能诵者,应以好纸书写,盛以彩囊,蓄种种香常持随身。”

  【守请】 (杂语)犹言内报。敕修清规曰:“粥罗行者守请新人至寝堂。”

  【手磬】 (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

  【守寺比丘】 (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

  【首题】 (术语)诸经之题目也。观无量寿经曰:“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首题名字】 (术语)同首题。

  【首图驮那】 (人名)Śuddhodana,旧作输头檀。净饭王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四曰:“输头檀王,正言首图驮那王,此译曰净饭,或言白饭,非也。”

  【首陀】 (术语)Śūdra,又作首陀罗,新作戍陀罗、戍达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玄应音义十八曰:“首陀,应云戍达罗,译曰农。”慧琳音义二曰:“戍达罗,古云首陀罗,或云首陀,即是农夫耕垦之俦也。”

  【首陀罗】 (杂名)印度四姓之第四。见“首陀”条。

  【首陀婆】 (界名)五净天也。见“首陀娑婆”条。

  【首陀娑婆】 (界名)Śuddhāvāsa,又作首陀婆,五净居天也。智度论五十四曰:“首陀婆天,秦言净居天。”玄应音义十九曰:“首陀娑婆,或云私陀娑婆,私陀,首陀。此译云净。娑婆此云宫,亦言舍,或言处。即五净居天是也。”

  【首意经】 (经名)梵志女首意经之略。

  【手印】 (术语)手指所结之印也。陀罗尼集经二曰:“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又古人多作印于指环上,亦如今人系图章于扇柄上。取其便用故也。根本杂事曰:“佛听比丘畜印,以为记验。但不听着指环,及宝庄饰,许用钥石赤铜白铜牙角五种物作。又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刻作骨锁像,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凡律中言手印指印,皆准此。”诺皋记曰:“南天竺国娑陀婆恨王有宿愿,每年所赋细緤。并重叠积之,手染郁金柘于緤上,千万重手印皆透。”又契券中用摹指纹为证曰手印。元杂剧有离书手印。

  【手杖论】 (书名)一卷,尊者释迦称造,唐义净译。破言世有异执所生之有情者。

  【首座】 (职位)即座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曰也。寻唐世敕辩章,捡校修寺,宣宗赏其功,署三教首座。(中略)次复经论之学,或置首座。三教首座,则辩章为始也。朱梁洎周,或除或立,今大宋有讲经讲论首座,乃僧录之外则立耳。”是为官许之名。

  【受】 (术语)梵名Vedānā,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受别】 (术语)见“受记”条。

  【受持】 (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受持法华】 (杂语)谓信受法华经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中略)百千种供养者。”

  【受持佛语】 (杂语)信受佛之教法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受持品】 (经名)仁王经八品中之第七品,此品中正明十三法师受持般若,又使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受大乘戒十忍】 (杂语)大乘授戒之精神列为十条。天台戒疏上曰:“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不?割肉饲鹰投身饿虎等。”顺正记二:“一割肉食鹰,二投身饿虎,三斫头谢天,四折骨出髓,五挑身千灯,六挑眼布施,七剥皮书经,八刺心决志,九烧身供佛,十剌血洒地。”

  【授大乘菩萨仪】 (书名)一卷,宋元照述。

  【受法】 (术语)随师入灌顶坛受一印一明乃至三部五部之法,名受法,各随其法有浅深广略之仪式作法,有意者应先受结缘灌顶,次第进入。

  【受法灌顶】 (修法)凡真言法以三昧耶戒为始受一尊法乃至阿阇梨必行灌顶之圣式,谓之受法灌顶。

  【受法经】 (经名)二卷,就现在未来之苦乐而作四料简。此经出中阿含经四十五。

  【受灌】 (术语)受灌顶也。

  【寿光学士】 (人名)梁慧超,学经论,明解宏达,博赡内外。武帝敕为寿光殿学士。见释氏要览下。

  【授记】 (术语)梵云和伽罗Vyākaraṇ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受记】 (术语)又云受莂。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

  【授记光】 (术语)佛为授行者记别,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论三十三曰:“诸佛法欲与众生授记,先微笑,无量光从四牙中出,所谓青黄赤白绿紫等也。”

  【授记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六品,依迹门三周说法中譬喻之说法,以中根之迦叶等四大声闻回小向大,佛对此四人说当来作佛现前授记之品也。

  【授记说】 (术语)梵音曰和伽罗Vyākāraṇa,佛于菩萨,缘觉等,授与未来悬记之说教也。十二部经之一。

  【受假虚实观】 (术语)三假观之一。

  【受戒】 (术语)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详见“戒”条。容斋三笔曰:“周世宗时,诏男年十五以上,女年十三已上,念得经文,经本府陈状,两京大名京兆府青州,各起置戒坛,由官试验,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与近世纳钱于官便可出家者异。”又真言宗受三昧耶戒者须百日加行,其正受戒,用最严密之作法。

  【受戒阿阇梨】 (职位)五种阿阇梨之一。见“阿阇梨”条。

  【受戒给牒】 (仪式)谓出家受戒者由官给与其度牒也。稽古略三曰:“宋宣宗大中十年丙子,敕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给牒。”见“戒牒”条。

  【受戒灌顶】 (修法)凡真言之受戒必行灌顶法,故受真言之三昧耶戒谓之受戒灌顶。

  【授戒会】 (仪式)于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之法会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

  【受戒犍度】 (书名)二十犍度之一。见“犍度”条。

  【受戒七众】 (杂语)与七众同。

  【受戒入位】 (术语)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寿经】 (经名)无量寿经之略名。选择集本曰:“寿经云:佛告阿难。”

  【受经阿阇梨】 (职位)五种阿阇梨之一。

  【受具】 (术语)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授决】 (术语)同于授记,于众生授与决定作佛之记别也。大日经疏一曰:“定光之授决。”

  【受空】 (术语)三轮体空之一。见“三轮相”条。

  【寿乐】 (术语)长寿与安乐也。无量寿经下曰:“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受乐无染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

  【寿量品】 (经名)如来寿量品之略称。

  【寿量四土偈】 (术语)法华经寿量品偈曰:“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鹫山,是实报土,为三世常住之净土,故谓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为证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为实报。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已上之菩萨住处也。又言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谓常寂光土者,实相之理,即三谛之理也,盖常者常住之理,故为中谛,寂者空之义,即为空谛,光者照三千诸法之义,即为假谛。此常寂光之理,即为自他受用报身所证,即所住所在之处,故常在二字得以显之也。其次余诸住处之言中有方便同居之二土。故称之为四土偈。

  【受明灌顶】 (修法)又云学法灌顶。五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寿命】 (术语)梵语曰你尾单Jivita,命根为体,寿焕识为相,活动为用。辅行七之三曰:“一期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为寿命。”

  【寿命经】 (经名)即寿命陀罗尼经。

  【寿命陀罗尼经】 (经名)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之略名。

  【寿命无量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三愿。

  【寿命无数劫】 (杂语)佛之寿命无量也。法华经寿量品颂曰:“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寿命无有量】 (杂语)与寿命无数劫同。法华经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亦如是。”

  【寿命相】 (术语)我人四相之一。又智境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受牌】 (仪式)立僧首座奉堂头之命或普说或入室,堂头先送牌于其人,立僧谨受之,名曰受牌。其后或普说或入室。见象器笺十一上。

  【受菩萨戒法】 (书名)一卷,唐慧沼撰。又一卷,宋延寿撰。

  【受菩萨戒仪】 (书名)一卷,陈慧思撰。

  【授菩萨戒仪】 (书名)一卷,唐湛然述。又一卷,宋遵式撰。

  【受菩提心戒仪】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总为五法。各有长行偈颂与咒。

  【受日】 (术语)比丘于安居中依父母之病缘或自己无已之事缘,要外出时,行其作法以受暇日,名曰受日。其法以七日为程度,七日尽,尚要受日者,则改受之。见行事钞上四之二。

  【受润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

  【受生心】 (术语)六十心之一。

  【受食】 (杂语)谓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钞一之下曰:“五百问曰:不着三衣受食犯堕。”

  【受十善戒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十恶业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杀生偷盗邪淫之十报十过。

  【受识住】 (术语)四识住之一。见“四识住”条。

  【授事】 (术语)Karmadāna,梵语羯磨。译曰事。陀那,译曰授。以诸杂事指授于人之役是名授事。旧曰维那者,即此也。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众杂事指授于人,旧云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字也。”

  【授手】 (术语)上辈三品之往生人临终时,西方极乐之佛菩萨皆执金刚台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中略)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语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受随】 (术语)比丘初受戒体,而具于吾身,谓之受。后随其戒体如法修戒行,谓之随。行事钞中一之三曰:“受是要期思愿,随受称愿修行。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于一生,谓受后随行。”又曰:“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

  【受岁】 (术语)比丘夏居竟,增一法腊,谓之受岁。

  【受岁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中阿含比丘请经之别译。

  【受所引色】 (术语)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见“法处所摄色”条。

  【受体随行】 (术语)谓比丘受戒体后而随处修行也。见“受随”条。

  【受五戒八戒文】 (书名)一卷,作者未详。

  【受五戒法】 (书名)一卷,宋遵式撰。

  【受喜】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见“十六特胜”条。

  【寿相】 (术语)我人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受想】 (术语)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见“五蕴”条。

  【受想行识】 (术语)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寿像】 (物名)其人生存中所造之画像木像等,谓之寿像。

  【受新岁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安居之竟日,佛命目犍连召集三千大千世界安居之阿罗汉,行自恣之法。此经与同法护译之受岁经经目相似,其说明则大异。

  【授学无学人记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声闻乘四果中预流、一来、不还之三果云学人,阿罗汉果云无学人。此品记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中之因缘周,由于彼等闻往昔之因缘,初回小乘心,发无上菩提心,佛于彼等授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故谓之授学无学人记品,常略名人记品。

  【寿延经】 (经名)延寿经之误。延寿经为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名。

  【受业师】 (术语)得度后受教之师,名受业师,又曰亲教师。释氏要览上曰:“毗奈耶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故,称受业和尚。”

  【受业院】 (杂名)始受出家之业之寺院,称曰受业院。见象器笺一。

  【受衣】 (杂语)禅家为弟子者,师赐衣着之,谓之受衣。

  【授衣节】 (行事)阴历九月曰授衣节,禅家有授衣节之上堂,镜堂圆禅师建仁录授衣节上堂曰:“人间九月授衣时,破绽禅和犹未知,趁暖急须先补缀,待寒方觉已迟迟。”

  【受用三水要法】 (书名)受用三水要行法之略名。

  【受用三水要行法】 (书名)一卷,唐义净撰。三水者,一时水,二非时水,三触用水也。见“三水”条。

  【受用身】 (术语)三身之一。

  【受用土】 (术语)三佛土之一。

  【受欲】 (术语)对物之欲也。资持记上一之五曰:“欲法有三:在屏对首,能对名与欲,所对名受欲,对众正陈名说欲。”见“欲法”条。

  【寿域】 (杂名)长寿之域土也。西域记赞曰:“声教之所沾被,驰骛福林。风轨之所鼓扇,辄驱寿域。”

  【受蕴】 (术语)五蕴之一。见“五蕴”条。

  【受斋】 (术语)受斋食之供养也。

  【受斋经】 (经名)菩萨受斋经之略名。

  【寿者】 (术语)十六知见之一。

  【受者】 (术语)十六知见之一。又受戒及灌顶者。

  【寿者相】 (术语)于假和合之体上认寿命而误解者。

  【受职】 (修法)受职灌顶也。见“灌顶”条。

  【受职灌顶】 (修法)即传法灌顶也。见“灌顶”条。

  【授职灌顶】 (修法)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于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众宝庄严,于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法门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后围绕。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获自证法,成就如来自在法身。”六十华严经二十七曰:“尔时,诸佛及大菩萨,知某世界某甲菩萨摩诃萨行如是道成就受职。即时十方无边菩萨乃至住九地者,皆来围绕。(中略)于金刚庄严胸出一大光明,名破魔贼。无量百千万光,以为眷属,照十方世界。(中略)照一切世界已,集在虚空,示大神通庄严之事。入是菩萨顶,眷属光明,入眷属莲华上诸菩萨顶。(中略)十方一切诸佛光明,入是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名为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堕在佛数。佛子!譬如转轮圣王太子成就王相。转轮圣王令子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取四大海水,上张罗幔。种种庄严,幢幡妓乐,执金钟香水,灌子顶上,即名为灌顶大王。具足转十善道故,名转轮圣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名灌顶法王。”

  【受重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

  【受诸心行特胜】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见“十六特胜”条。

  【兽主】 (流派)梵名播输钵多Paśupati,唯识论所说五种外道之一。

  【疏】 (术语)疏通经论之文句而决择义理也。垂裕记一曰:“疏者,疏也,决也。疏通经文。决择佛旨。故曰疏也。”灵芝盂兰盆记上曰:“疏即训疏,谓疏决文义使无尘滞。”

  【书】 (杂名)梵语补萨多迦Pustaka,见梵语杂名。离佉Lekha,见名义集五。

  【输波迦罗】 (人名)Śubhākarasiṁha,又作输婆迦罗。善无畏三藏之梵名也。贞元录十四曰:“沙门输波迦罗,具足梵音应云戍婆揭罗僧诃,唐音正翻云净师子。以义译之名善无畏,中印度摩诃陀国人也。”

  【殊底迦】 (人名)长者名。见“殊底色迦”条。

  【殊底色迦】 (人名)Jyotiṣka,又作聚底色迦、殊底迦、树提伽、殊底穑迦。长者名。译曰星历、有命、火生。西域记九曰:“殊底色迦长者,唐言星历,旧曰树提伽,讹也。”有部目得迦七曰:“聚底色迦,旧云树提伽,讹也。”俱舍论光记五曰:“佛遣人入火抱取殊底穑迦,此云有命。旧曰树提迦,讹也。彼之父母,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因怀孕,问诸外道,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记是男,长年具德。外道无识,方便药中,母丧毙躯,子安无损。佛遣能活命(梵曰时缚迦),入火抱取。有命由佛记力故不死,能活命由佛使故不死,委说如经。”可洪音义十上曰:“树提伽,此云火生长者。”

  【书记】 (职位)禅林之书写僧也。

  【叔迦】 (动物)Śuka,又作[口*叔]迦婆。译曰鹦鹉。玄应音义三曰:“[口*叔]迦婆,鹦鹉梵言。”大威德经七曰:“叔迦。”翻译同。

  【输拘卢那】 (人名)Śuklodana,译曰白饭王。尸休罗王之第二子,净饭王之弟也。见本行集经五。

  【疏勒】 (地名)国名。慧苑音义下曰:“疏勒国,正名佉路数怛勒,古来此方在略呼为疏勒。又讹数音为疏。然此名乃是彼国一山之号,因立其称,又或翻为恶性国,以其国人性多犷戾故也。”今之Kashgar也。

  【叔厘尼】 (人名)又作叔离尼。比丘尼名。译曰白净,以白净衣裹身出生,故以为名。法砺四分律疏一上曰:“贤愚经,叔厘尼者,此云白净。生便白叠裹身,故言白净。”贤愚经四曰:“叔离,晋云白也。”梵Śukriṇi。

  【输卢迦波】 (杂语)见“首卢”条。

  【输罗】 (地名)国名。见“输那”条。

  【输罗印】 (印相)输罗为勇猛之义。即戟也。形戟之印相也。演密钞九曰:“输罗印者戟也。”梵Śūla。

  【疏迷惑】 (术语)俱舍谓之背上使。谓见道所断十惑中贪瞋痴慢之四惑也。是不直缘谛理,缘五见等见惑而起之惑也。

  【输那】 (地名)Suna,国名。译曰勇猛。见慧苑音义下。

  【输婆迦罗】 (人名)三藏法师名。见“输波迦罗”条。

  【疏山】 (人名)唐抚州疏山光仁禅师(会元作匡仁)身相短陋,精辩冠众,称为矬佛叔。嗣法于洞山。见会元十二、传灯录十七、宋高僧传十三。

  【殊胜】 (术语)事之超绝而世所希有者曰殊胜。

  【殊胜池】 (杂名)在帝释殊胜殿前之殊胜池也。俱舍论十一曰:“天帝释所都大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余天宫,故名殊胜。”顺正理论三十一曰:“四苑各有一如意池。”六波罗蜜经三曰:“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

  【殊胜殿】 (杂名)帝释之宫殿也。见“殊胜池”条。

  【叔叔摩罗】 (动物)译曰虬。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梵Śiśumara,恒河之鳄鱼也。

  【疏所缘缘】 (术语)唯识宗所立所缘缘之一。以名间接所缘之境。即对于相分之本质也。

  【疏头】 (杂名)今人书祝词焚于神前。谓之疏头。

  【书写】 (杂语)五种法师之一。见“法师”条。

  【枢要】 (书名)唯识论枢要也。

  【殊征伽】 (流派)Juḍiṅga,四种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殊致阿罗婆】 (人名)仙人名。译曰光味。见大集经四十二。Jyotirasa。

  【叔祖】 (杂语)师翁之兄弟云叔祖。见象器笺五。

  【赎命】 (术语)佛以末代比丘起恶见,亡法身之慧命,为之说涅槃经,扶戒律而谈圆常之理,以为赎命之重宝,是曰涅槃之赎命。涅槃经十四说如人七宝,不出外用之,名之为藏,是人所以积此宝者,为未来故。所谓谷贵,贼来侵国,值遇恶王,用为赎命,得财难时,乃当出用。诸佛秘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蓄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虽毕竟入涅槃,而为是等恶出现于世时灭此恶,说此经典。

  【赎命涅槃】 (术语)对于常住涅槃之称。涅槃经二教中之扶律谈常教也。见赎命项。

  【熟酥经】 (经名)谓般若部之诸经。以是为五味中熟酥味故也。见“五味”条。法华玄义二上曰:“熟酥经,二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则二粗一妙。”

  【熟酥味】 (饮食)五味之一。见“五味”条。

  【熟调伏】 (术语)见“六种调伏”条。

  【熟调伏印】 (术语)见“六种调伏”条。

  【鼠】 (动物)梵语母蔗迦Mūṣika,又作妇佉罗ākhu,见梵语杂名。

  【鼠唧鸟空】 (譬喻)斥滥谈圆理者,谬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即义,又私诸法皆空之空义,不达即空之深义,谓如怪鼠唧唧之声,怪鸟空空之声也。止观八曰:“谬谓即,是犹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谛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三昧。”四教仪曰:“我等愚辈,才闻即空,即废修行,不知即之所由。鼠唧鸟空。广在经论,寻之思之。”文句记十曰:“凡言即者,以显于离,如冰不离水,理须融冰。义同于离,方乃显即。”止观大意曰:“凡诸经中有即名者,如生死即涅槃之流,皆以六位甄之,使始终理同而初后无滥。”

  【鼠搂栗】 (术语)搂者揽取也。[序-予+(袌-〦)]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名宗,谓诸法之性实,虽为空无,而假之谛非为全无也。不空假名宗者,对于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谛不空也。大乘玄论一曰:“不空假名者,但无性实有。假世谛不可全全,如鼠喽栗。”(次中论疏作楼,玄论作喽,皆非也)。中论疏二末曰:“齐隐士周颙着三宗论:一不空假名,二空假名,三假名空。不空假名者,经云色空者,此是空无性实,故言空耳,不空于假色也。以空无性实,故名为空,即真谛。不空于假,故名世谛。晚人名此为鼠楼栗义。”

  【鼠偷苏死】 (传说)有长者以瓶盛苏,置于楼。一鼠贪苏,入瓶食之。苏尽,身大不能出瓶。长者取苏瓶思凝结之,置于火上。鼠即死。见经律异相四十七、义楚六帖二十四。

  【数】 (术语)智之异名也。了义灯二本曰:“数是智慧。”

  【竖超】 (术语)二超之一。

  【竖敌】 (术语)又作立敌。立者与敌者。于论场成立自义者为立者,反对之而问难者为敌者。

  【竖底沙论】 (书名)Jyotiṣa,六论之一。

  【数法人】 (流派)指称小乘之萨婆多部。见“数人”条。

  【戍缚迦尊者】 (罗汉)十六罗汉之一。见“罗汉”条附录。

  【树根】 (譬喻)八喻之一。见“譬喻”条附录。

  【数行烦恼】 (术语)二烦恼之一。见“烦恼”条附录。

  【述记】 (书名)慈恩大师之唯识论述记也。

  【戍迦罗博乞史】 (杂名)Śuklapaksa戍迦罗者,白。博乞史者,分。即白分,阴历一日至十五日之前半月也。

  【树经】 (物名)梵典刻于贝多罗树等,谓之树经。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拂石年穷,树经无泯。”

  【庶类】 (术语)六道之凡夫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树林神】 (神名)千手陀罗尼所说十五神之一。见“神”条。

  【述噜怛罗】 (杂名)Śrotra,译曰耳。梵语杂名曰:“耳,羯[口*赖]拏,又羯叻拏Karna,又述噜怛罗。”义林章三本曰:“梵云戍缕多,此云能闻。”

  【束芦】 (譬喻)束芦苇使立地上者,以喻物之互相依倚而立,不能独立也。唯识论三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束芦,俱时而转。”

  【戍轮聿提】 (杂语)Śudhyanti译曰清净。见华严疏钞十四。

  【数论】 (流派)萨婆多部之诸论也。彼之部宗为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谓之数论。大部补注十一曰:“诸文或云数人,又云数论,即萨婆多论师也。涅槃疏云:数人宗萨婆多,纯明无我,破诸外道。”又迦毗罗仙所造之论,亦称为数论。即金七十论是也。见“数论外道”条。

  【数论外道】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佉Sāṁkhyā,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佉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佉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戍缕多】 (杂名)见“述噜怛罗”条。

  【数门】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修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见“五停心观”条。

  【数灭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与新译之择灭无为同。数者,慧之心所法也。以智慧断惑障而证之寂灭涅槃,谓之数灭。见大乘义章二。

  【术婆迦】 (人名)又作术婆伽,戍缚迦。译曰无畏。渔师名。智度论十四曰:“国王有女名拘牟头Kumvda,有捕鱼师名术婆伽Śubhakara,于道遥见王女在高楼上,窗中见面,想像染着,心不暂舍。稍历日月不能饭食,母问其故,以情答母。言我见王女,心不能忘,母喻之,亦不听。母为子故,入王宫中送鱼鸟肉而不取价。王女怪而问之,母白王女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结成病,愿垂愍念,赐其生命。王女言汝去,月十五日于某甲天祠中住天像后。母还语子。其子沐浴新衣在天像后住,王女白父王,我有不吉,须至天祠以求吉福,严车五百乘,出至天祠,独入天祠。天神思惟王为我施主,不可令此小人毁辱王女,即厌此人使睡不觉。王女既入见其睡,推之不悟,即以璎珞直十万两金遗之而去。后此人得觉,见有璎珞。又问众人,知王女来,情愿不遂,忧恨懊恼,淫火内发,自烧而死。”

  【戍婆揭罗僧诃】 (人名)Śubhakarasiṁha译曰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见“善无畏”条。

  【数取趣】 (术语)梵语曰补特伽罗Pudgala,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者。旧译曰人。玄应音义一曰:“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

  【数人】 (流派)萨婆多部(即一切有部)之异名也。主论法数,故曰数人。止观五曰:“数人说:五阴同时,识是心王,四阴是数。”同辅行曰:“数人即是萨婆多师。”

  【数识】 (术语)十一识之一。见“识”条附录。

  【竖石听讲】 (故事)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于众,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众,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于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数事所灭流】 (术语)见“七流”条。

  【数数死】 (术语)十二品生死之一。见“生死”条。

  【树提】 (人名)树提伽之略。

  【树提伽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树提伽长者之福德及往昔之因缘。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传说)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于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米浆米粮灯烛,乞愿天堂之报。今果得报。佛言是时布施者,今树提伽夫妇是也。时病人,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主及商人,皆得阿罗汉道。见树提伽经。

  【树提伽在火中生】 (传说)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为男,长年具德。六师闻之,心生嫉妒,以庵罗卑和合毒药使服之,服已寻死。长者多积薪火葬。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犹如鸳鸯处于莲华台。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儿来。耆婆欲往,六师告曰:相害不能脱。耆婆言如来之使,虽入阿鼻狱猛火,尚不能烧,况世间火耶?尔时耆婆入火,犹如入清凉大河水中,乃抱持其儿还。长者云:愿如来立名字。佛曰:是儿生于猛火中,火名树提,应名树提。见涅槃经师子吼品。

  【树提迦】 (人名)新曰殊底色迦。译为星宿或有命,照耀,火。西域记九曰:“殊底色迦,唐言星宿,旧曰树提伽讹也。”俱舍光记五曰:“殊底穑迦,此云有命,旧曰树提迦讹也。”探玄记十五曰:“梵云树提,此云照耀。”梵Jyotiṣka。

  【树提摩纳】 (人名)摩纳者童子之梵语也。见树提伽条。

  【树提长者】 (人名)见树提伽条。

  【树头】 (职位)禅家司庄园之树木者。见象器笺七。

  【戍陀】 (杂名)又作戍达。戍陀罗之略。

  【戍陀罗】 (杂名)Śūdra又作戍捺罗,戍怛罗。四姓之一。农人也。西域记二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

  【戍陀战达罗】 (人名)Śuddhacandra译曰净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树王】 (杂名)为树中之王,故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法华经序品曰:“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天之树王,即忉利天上所谓波利质多之树也。波利质多出于起世经六,长阿含二十等。译为高遍树或昼度树。

  【数息观】 (杂语)五停心观之一。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梵名,阿那波那。见“阿那波那”条。

  【数息门】 (术语)六妙门之一。见“妙门”条。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 (经名)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树下坐】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见“头陀”条。

  【树想】 (术语)十六观之第四观也。

  【竖义】 (术语)又作立义。于论场就出自探题之论题而立义也。字汇云,竖者立也,俗作竖非。西域记五曰:“众咸默然无竖议者。”佛祖统纪三十八曰:“相州彼岸寺鉴禅师讲会,各各竖义。有一小僧难问蜂起,殊为可观。”

  【数缘尽】 (术语)新译之择灭,旧译曰数缘尽。智度论九十八曰:“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数缘尽,名为有上法。数缘尽是无上法。”见“非数缘尽”条。

  【竖者】 (职位)又作立者。于论场立义答问者之难者曰竖义,亦曰竖者。但竖义与竖者有上下之别。

  【数珠】 (物名)梵名钵塞莫。是念三宝名时记其数之具也。牟黎曼陀咒经曰:“钵塞莫,云数珠。”木槵子经曰:“佛告王(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得生第三焰天。(中略)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槃。”珠数之起原,有数说,皆恐自比丘为逐次数布萨日所持之黑白三十珠起原也。

  【数珠功德经】 (经名)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名。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名。

  【数珠颗数】 (杂语)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曰:“数珠不定,亦有三品:上品一百八,中品五十四,下品二十七。别有最上品,当用一千八十为数。”依已上经轨之说则有一千八十,一百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七,二十一,十四之七种,其他有古来念佛宗袭用之三十六珠与禅门所用之十八珠二种。总为九种。此珠颗之数目,各有表示。一千八十者,十界各有百八,成一千八十。一百八者,表百八烦恼,或百八尊、百八三昧,或本有之五十四位,与修生之五十四位。五十四者,表修生之五十四位。四十二者,表住行向地等妙之四十二位。二十七者,表声闻乘之二十七贤圣。二十一者,表本有之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者,表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即住行向之三忍与十地与十忍与佛果之一忍。其三十六与十八者,祇为携带之便,三分百八为三十六,又六分为十八,非别有深义之所表。

  【数珠母珠记子】 (杂语)陀罗尼集经曰:“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为母珠。又更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此母珠表无量寿佛,记子者,为捻一百八珠而记其遍数之用,其十颗表示十波罗蜜之无尽藏也。净土宗用记子为念佛之记数。

  【衰】 (术语)八世法之一。凡于我身有损减者。

  【衰患】 (术语)谓恶疫饥馑等衰耗人之诸灾患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令百由旬无诸衰患。”

  【衰没】 (术语)天人之果报尽,则现五衰之相,而退散于下界云。

  【衰相】 (术语)天人将死时现五种之小衰相与五种之大衰相。见“五衰”条。

  【腨如鹿王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腨如鹿之腨,具可爱乐之相也。

  【双持】 (杂名)见瑜干驮罗条。

  【双非】 (术语)四句分别之时,谓第四句第一亦非第二亦非也。又曰双亡。见“四句分别”条。

  【双观经】 (经名)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本经为明净土观行之经,故名观经。有两卷,故曰双。以与单卷之佛说观无量寿经拣别。往生十因初曰双观经。后曰双卷经。

  【双卷经】 (经名)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有二卷。故名。观经玄义分楷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名大本),龙兴名两卷经。”

  【双林】 (杂名)娑罗双树之林也。

  【双林树】 (杂名)娑办双树也。

  【双流】 (术语)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也。四教仪曰:“道观双流。”三论大义钞一曰:“德备三忍,道贯双流。”

  【双木】 (杂语)与双树同。谓之娑罗双树。正宗记曰:“趍拘尸那城,既至双木之间。”

  【双身法】 (修法)有二种:一,毗那夜迦双身法,即圣天之双身也。二,毗沙门双身法,即累沙门天之双身也。

  【双身毗那耶伽法】 (经名)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耶伽法之略名。记圣天之法。

  【双身毗沙门】 (天名)日本台密所传四种毗沙门之一。毗沙门天与吉祥天男女合体之尊形也。毗沙门天之三昧耶形持独钴,吉祥天之三昧耶形持轮宝。传教相承为抱合之形,慈觉相承为背合者。二尊各出四长牙合有八牙,故曰八牙王。其修法以油浴像等,与圣天之法同。此法为台密之深秘,对于东密之圣天法而立也。双身毗沙门之仪轨,唐土无译者。传教入唐,以口决相承,归国后亦然,至法性房时,始记录之,名为吽迦陀耶双身毗沙门天王瑜伽念诵仪轨,有十三卷。外有口决一卷。合为四卷,略曰双身仪轨。见双身毗沙门杂篇略评。

  【双树】 (杂名)娑罗双树之略。佛入灭之处。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

  【双树林下往生】 (术语)法事赞所说极乐净土三种往生之一。往生极乐之化土也。双树林为释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极乐之化土借之。

  【双鱼宫】 (天名)十二宫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以二鱼为三昧耶形。见胎曼大钞六。

  【双圆】 (术语)圆圆海也。圆之又圆,圆满之至极也。释摩诃衍论曰:“大本华严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德诸佛胜,其一切佛不能成圆圆海,劣故。”性灵集六曰:“双圆大我。”

  【双运】 (术语)犹言并行。唯识述记三末曰:“刹那刹那,真俗双运。”

  【水白鹤】 (动物)见“水老鹤”条。

  【水波】 (譬喻)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不异。

  【水忏】 (修法)唐悟达禅师,名知玄,懿宗咸通四年制使统教门事。一日忽有一珠隆起于左股,病甚,是为人面疮。遇异僧引水洗疮。疮愈。水忏三卷自此始。见稽古略三。

  【水忏法】 (修法)神僧传云:唐懿宗朝有悟达法师知玄,膝上生人面疮,依神僧之告而修忏悔,以三昧之水洗之。疮乃愈。因着慈悲水忏法三卷。名水忏法。

  【水尘】 (术语)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尘也。小于兔毛尘七分者。

  【水大】 (术语)四大之一。周遍于一切之物质,而以湿润为性,以摄引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色法,而为能造之因者,为实之水大。人所现见之水,是于造色之中,唯为水大之偏增者,故为假之水大。见“四大”条。

  【水灯】 (物名)北京岁华记曰:“七月晦日,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湖泡子湖各有水灯。”干淳岁时记曰:“中秋夕,浙江放水灯数十万盏,浮于水面,烂如繁星。”

  【水定】 (术语)于水得自在之禅定也。若具此定,则得使身之内外为水。犹如具火定得使依正尽为火。见“水观”条。

  【水饭】 (饮食)以水浇之饭也。

  【水风火灾】 (术语)大三灾: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也。见“三灾”条。

  【水垢离】 (杂语)见垢离条。

  【水观】 (术语)一心观想水,观法成就,则在水得自然,于身之内外,现出水,亦得随意,是为水定。楞严经曰:“月光童子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中略)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见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眄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出,尔时童子捷来我所,说如上事。我则答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去。我后出定,身质如初。”唐高僧传(法进传)曰:“法进常于寺后竹林坐水观。家人取柴,见绳床上有好清水,拾两白石安着水中。进暮还寺,觉背痛。问其家人,云安石子。语令明往可除此石,及旦进禅,家人还见如初清水,即除石子,所苦即愈。”

  【水冠】 (衣服)禅家所用帽子之异名。以正面有水字之形也。见启蒙随录。

  【水涸】 (传说)祖庭事苑六曰:“涸音鹤。”水老鹤也。见“水老鹤”条。

  【水鹤】 (动物)见“水老鹤”条。

  【水火定】 (术语)法苑珠林曰:“后梁南襄阳景空寺释法总,至襄阳伞盖山白马泉,筑室方丈,以为栖心之宅。晋安王承风来问,将至禅室,马骑相从,无故却退,王惭而返。夜感恶梦,后更再往,马退如故。王乃洁斋,躬尽虔敬,方得进见。初至寺侧,但睹一谷猛火洞然,良久伫望,忽变为水。经停倾仰,水灭堂现。以事相询,乃知尔时入水火定也。”

  【水界】 (术语)水大之异名。通一切之物质湿性之部分,谓之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俱舍论一曰:“水界湿性。”又曰:“水界能摄。”

  【水精】 (物名)梵语颇梨,塞颇胝迦Sphaṭika,译言水精。名义集三曰:“颇梨或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也,或云水精。”

  【水净】 (术语)食物净法之一。如于水流来者,比丘取而食之,无罪。谓之水净。见“五净”条。

  【水老鹤】 (动物)又作水白鹭,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毗奈耶杂事四十曰:“阿难陀与诸苾刍在竹林园,有一苾刍而说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时阿难陀闻已,告彼苾刍曰:汝所诵者,大师不作是语。然佛世尊作如是语: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中略)彼闻教已,便告其师。师曰:阿难陀老闇,无力能忆持,出言多忘失,未必可依信,汝但依旧如是诵持。”阿育王传四曰:“水老鹤。”阿育王经七曰:“水白鹭。”

  【水陆会】 (行事)与水陆斋同。

  【水陆斋】 (行事)于水陆有情,供养斋食之法会也。梁武帝始行于金山寺。释门正统四曰:“又有所谓水陆者: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义。亦因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诸功德中最为第一。帝问沙门,咸无知者。唯志公劝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于是搜寻贝叶,置法云殿,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三年乃成。遂于润之金山寺修设,帝临地席,诏佑律师宣文。世涉周隋,玆文不传,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禅师,因异人之告,得其科仪,遂再兴焉。我朝苏文忠公轼重述水陆法像赞,今谓之眉山水陆,供养上下八位者是也。熙宁中东川杨锷祖述旧规,又制仪文三卷行于蜀中,其最为近古。”

  【水陆斋仪】 (仪式)又名水陆道场。事物纪原八曰:“今释氏教中有水陆斋仪,按其事始出于梁武帝萧衍,初帝居法云殿。一夕梦僧教设水陆斋,觉而求其仪,而世无其说。因自撰集,铨次既成,设之于金山,实天监七年也。”详见“水陆斋”条。

  【水轮】 (术语)成立世界四轮之一。空轮上有风轮,此风论上,光音天之雨,生深十一亿二万之水层,是名水轮。此水轮之上层凝结,即金轮际也。九山八海,安立于此金轮上。见俱舍论十一。

  【水轮三昧】 (术语)五轮三昧之一。水有润渍生育与体性柔软之二德。了此三昧则定水润心,增长善根,身心柔软,高慢之心,随顺善法。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曰:“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于地轮中,若澄水轮,三昧即发。诸禅相种功德定水润心,善根增长,即润渍之义。由得定故身心濡软折伏高慢,随顺善法,即柔软之义。是名水轮三昧。”

  【水罗】 (物名)漉水囊也。见“漉水囊”条。

  【水沫泡焰】 (譬喻)水沫与水泡为一物,焰为阳焰。譬世间法之虚假不实。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

  【水沫所漂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泡沫焰蕉幻之五喻。与五阴譬喻经同本。

  【水囊】 (物名)漉水囊之略。

  【水器】 (物名)洒水器也。于护摩之修法或灌顶法时,盛洒水者也。

  【水乳】 (譬喻)以譬物之和合。最胜王经六曰:“上下和穆犹如乳水。”观经疏钞序曰:“相冥者如水乳相冥。”祖庭事苑曰:“正法念处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临济录曰:“如今有一个佛魔同体不分,如乳水合,鹅王吃乳。”南山戒疏曰:“如水乳合者,师乖见异,义则有殊。师同见合,理则无别。如乳合乳,如水合水。不得云乳合水,以相合非体,鹅能别故。”

  【水上泡】 (譬喻)譬诸法之无常变转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月。(中略)如水聚沫,如水上泡。”新译仁王经中曰:“诸法缘成,蕴处界法,如水上泡。”

  【水生印】 (印相)结此印,则得随意生水也。

  【水说偈】 (杂名)憍梵波提入水定而涅槃时所说者。见“憍梵波提”条。

  【水梭花】 (杂语)鱼之隐语。以鱼往来水中如梭也。军波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锁篱菜。”

  【水坛】 (修法)护摩坛之造法。有地水火风四种。圆形者曰水坛。又小者为木坛。无论在何处,皆得自由持行,如水之流,故曰水坛。又急病兵乱等起时,在屋宅中作坛,唯以洒水净之。故名水坛。

  【水天】 (天名)梵语曰缚噜拏Varuṇa,译为水。是龙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于金刚界曼荼罗之四大神,及外金刚部二十天,又胎藏界曼荼罗之外金刚部院各占一位。是为水神。故属于西方。为西方守护之天。大日经曰:“缚噜拏龙王,羂索以为印。”同疏曰:“缚噜拏,是西方护方龙王。持羂为印也。”秘藏记末曰:“水天,青色,九头龙形。”又曰:“水天,青色,左手拳,右手索。”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地结之上金刚墙内有大海水,水中有七宝阁,宝阁中有荷叶座,座上有字,字变成龙索,龙索变成水天,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持龙索,头冠上有五龙,乘龟而住水中,诸龙眷属围绕。”陀罗尼集经十二曰:“水天法印咒。”

  【水天法】 (修法)水天之供养法。

  【水天妃】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门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黄色,头顶七龙。右手持龙索,左拳当腰,坐筵上。

  【水天供】 (修法)供养水天之法也。常为祈雨而行之。见密门杂抄。

  【水天眷属】 (天名)在水天之右。是殆八大龙王总体之尊。肉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龙索,坐筵上。

  【水田衣】 (物名)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王维诗曰:“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十驾齐养新录曰:“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卢元辅磨崖刻七言诗,首句云:水田十里学袈裟。”板桥道情曰:“水田衣,老道人。”案时俗妇女以各色帛,寸翦间杂,紩以为衣,亦谓之水田衣。

  【水头】 (职位)禅林司汲水沸汤者。义怀在翠峰为水头。见五灯会元。

  【水相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观法也:“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中略)是为水相,名第二观。”

  【水想】 (术语)见“水想观”条。(CBETA注:十六观之二水想观)

  【水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西门之南。古来虽以此尊为水天,然以水天为水曜者,误也。左手持莲,上有星,为宿曜之标示,右手持水天之标示力,坐筵上。其左侍者持三戟。

  【水圆】 (物名)本名火珠。谓塔上之宝珠也。俗曰珠圆。谷响集一曰:“上火珠者最上金宝珠,我俗忌惮称火,故呼为水圆。”

  【水月】 (譬喻)水中之月也。以譬诸法之无实体。大乘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中像,如化。”法华玄义二曰:“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

  【水月观音】 (菩萨)世间所绘观水中月之观音,谓之水月观音。真言曰:尾瑟多(清净)钵怚么(莲华)萨怚缚(萨埵)系多(畿)莎诃(成就)见大疏五十卷钞。

  【水灾】 (术语)大三灾之一。四劫中之坏劫。火风水三灾,转转而起,以荡尽世界。前七度之坏劫,火灾相次而起,荡尽色界之初禅天已下,第八度之坏劫起水灾,荡尽第二禅天已下,第九度之坏劫,更起七度之火灾。七度之火灾后,复有一度之水灾,每经七度之火灾,辄有一度之水灾。此水灾重至七度后,则有一度之风灾。见“三灾”条。

  【水葬】 (仪式)四葬之一。投尸于水中,使之漂散也。见“葬法”条。

  【睡】 (术语)梵语舍以哆Śayita,心识昏沈而失觉知者。十缠之一。

  【睡眠】 (术语)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识惛熟,谓为睡。五识闇冥而不恸,谓为眠。心所之一。属于烦恼。于五盖中,名为睡眠盖。于五欲中,谓为睡眠欲。释氏要览曰:“卧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为性,障染为业,发觉净心经有二十种睡眠过患。”

  【睡眠盖】 (术语)众生为其睡眠烦恼覆心识,不能进于善法,沉沦于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盖。见法界次第。

  【睡眠欲】 (术语)欲界三欲,又五欲之一。谓凡夫不精进,怠惰放纵,唯耽睡眠,溺于乐着也。

  【睡蛇】 (譬喻)佛遗教经曰:“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在汝室睡,汝当以持戒之钩早并除之。”

  【顺不定受业】 (术语)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不定业】 (术语)顺不定受业之略。

  【顺次】 (术语)此生之次,谓为顺次,所谓顺次之往生是也。是为三受业中之顺次受业。顺次之往生者,终此生则直往生极乐,不更隔他生也。五轮九字秘释曰:“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证。(中略)顺次往生之一道。”

  【顺次业】 (术语)顺次生受业之略。又曰顺生受业。三业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道法爱】 (术语)法爱有二种:一为相似之法爱,又名似道法爱,又名顺道法爱,住前之法爱也。二为真道法爱,住上之法爱也。决云爱名虽同。真似义别。见七帖见闻七。

  【顺分】 (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

  【顺福分】 (术语)三顺分之一。见“顺分”条。

  【顺古不翻】 (术语)五种不翻之一。

  【顺后句】 (术语)见“顺前句”条。

  【顺后受业】 (术语)又曰顺后次受业。见“业”条。

  【顺后业】 (术语)顺后受业之略。三业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化】 (术语)僧之死谓为顺世或顺化。顺世道而死化之义也。佛祖统纪二十八曰:“是年顺化。”

  【顺解脱分】 (术语)三顺分之一。见“顺分”条。

  【顺决择分】 (术语)三顺分之一。见“顺分”条。

  【顺苦受业】 (术语)三受业之一。

  【顺流】 (术语)二流之一。

  【顺逆】 (术语)顺缘逆缘也。见“逆缘”条。又顺化逆化也。见“逆化”条。

  【顺逆二观】 (术语)一、顺生死观。观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感识等乃至老死等生死果之相也。二、逆生死观。观无漏之正慧为因正行为缘,证涅槃果之相也。是亦为流转还灭之二观。见止观五之三。

  【顺前句】 (术语)于法中随取二法,互相问时,依止前法以答所问:谓为顺前句。例如问子由女子生者耶?女子生子者耶?答言子固由女子生者,然女子未必生子。反之而于两问中依止后句而答之者,名为顺后句。例如问女子生子者耶?子由女子生者耶?答言子固由女子生者,然女子非必为生子者。是以狭问宽,则为顺前句。以宽问狭,则为顺后句也。见瑜伽伦记五上。

  【顺权方便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同本。

  【顺权女经】 (经名)顺权方便经之异名。

  【顺忍】 (术语)五忍之一。见“忍”条。

  【舜若】 (术语)Śūnya,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见“舜若多”条。

  【舜若多】 (术语)Śūnyatā,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顺上分】 (术语)五上分结也。见“结”条。

  【顺生】 (术语)顺生受业也。

  【顺生业】 (术语)顺生受业之略。又曰顺次生受业。见“业”条。

  【顺世】 (术语)又曰顺化。谓僧之死也。随顺世法而示死之义也。见佛祖统纪。

  【顺世八心】 (名数)顺于世道而感人天之果,谓为顺世之行,又达于世间而感出离之果,谓为违世,其行法之次第发达有八心,是名顺世之八心,违世之八心。大日经疏二曰:“如前所说种子根疱等及归依三宝为人天乘,行斋施善法,皆名顺世八心。若三乘初发道意,迄至拔业烦恼根本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名违世八心,或可就见道修道等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大乘行者,了达诸蕴性空,故于一切法中都无所取,亦无所舍。双离违顺八心我蕴两倒二种业烦恼网。是名超越一切瑜祇行。”见十心条。

  【顺世外道】 (流派)顺世者,梵名路伽耶Lokāyata,Cārvāka。是教祖也。出生年代虽不明,然较释迦出世似少在前。其主张以否定圣教,拒绝道德徒满肉体之欲望为目的,唱极端之物质的快乐主义,故称为顺世外道。

  【顺下分】 (术语)五下分结也。见“结”条。

  【顺现】 (术语)顺现受业也。

  【顺现受业】 (术语)又曰顺现法受业。见“业”条。

  【顺现业】 (术语)顺现受业之略。三业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性行】 (术语)四性行之一。

  【顺喻】 (术语)八种喻之一。见“譬喻”条。

  【顺缘】 (术语)顺逆二缘之一。见“逆缘”条。

  【顺正记】 (书名)三卷,神智从义撰,释光明玄义。

  【顺正理论】 (书名)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之略名。

  【顺中论】 (书名)二卷,龙胜菩萨造,无着菩萨释,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书名)顺中论之具名。

  【说不可思议品】 (经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之异名。

  【说出苦道无所畏】 (术语)佛四无所畏之一。见“四无畏”条。

  【说出世部】 (流派)Lokottaravā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第二百年自大众部中分出。此部所说者,世间之法,为自颠倒惑业而生之果。悉是假名,无有实体,唯出世之法,非由颠倒而起,道与道果皆实。故从所立之义,名为说出世。见宗轮论述记。

  【说道】 (术语)说正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中略)说道者。”

  【说道沙门】 (杂名)四种沙门之一。见“沙门”条附录。

  【说度部】 (流派)说转部之异名。见“经量部”条。

  【说法】 (杂语)法华经曰:“众圣之王说法教化。”法华玄义六曰:“诸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有因缘故亦可说。”

  【说法妙】 (术语)法华迹门十妙之一。如来说大小偏圆之法,咸使众生悟入于佛之知见也。

  【说法品】 (术语)观行即五品之第三。圆顿之行者,在观行即之位,说法化人,化功归己,而观解转增进者。

  【说法瑞】 (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佛于法华经前,说无量义经,为说本经之缘,是为说法华之瑞相也。

  【说法三轨】 (名数)又曰三轨弘经。见“三轨”条。

  【说法神变】 (杂语)三种神变之一。见“神变”条附录。

  【说法五德】 (名数)说法使听者生五种之福德:一于当生得长者,以听者不杀人故。二于当生得大富,以听者不盗故。三于当生得端正,以听者意和故。四于当生得名誉,以听者归依三宝故。五于当生得聪明,以听者晓了妙慧故。见贤者五福德经。参照五人说法条。又十九说法。见“观音”条。

  【说法印】 (印相)说法之印契也。有三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余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覆于其上,而勿使相着。二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头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横左手安于胸上,竖右手安于乳。三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三指并舒,左手仰掌,安于胸上,以右手腕着于中指等头。以掌向外。此三种如其次第,为化报法三身说法之相也。见大疏演奥钞十四。

  【说规矩】 (杂语)对于弟子而说规矩礼度也。禅林之称。

  【说假部】 (流派)Prajñāptivā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自大众部中分出,说世出世之法有假法有实法者。宗轮论述记曰:“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实,故从所立以标部名。”

  【说假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佛灭后二百年顷有迦旃延阿罗汉由大众部中独立一部,名说假部,又名多闻分别部。而此阿罗汉者,传为佛在世之迦旃延,入定保寿,而此时出定者也。宗轮论曰:“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同述记曰:“旧释言:大迦旃延,先住无热池侧。佛入灭后,二百年时,方从彼出。至大众部中,于三藏教,明此是世尊假名而说,此是实义而说。大众部中,有不信者,亦有信者,遂别分部。此部即大迦多衍那弟子所弘通也。”三论玄义曰:“于二百年中,从大众部更出一部,名多闻分别部。佛出世时,大迦旃延造论,解佛阿含经。至二百年,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出(即无热池),更分别前多闻部中义,时人有信其所说者,故云多闻分别部。”然则此迦旃延非发智论之作者也。

  【说教】 (术语)说教导人也。法华玄义十曰:“说教之大纲,大化之筌罤。”行愿品疏二曰:“圣人说教,祇在益生。”

  【说戒】 (术语)律之作法,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曰布萨。译言净住,长净。是就其功能而名之者。就其日之作为则曰说戒,就比丘之忏悔则曰说罪。此说戒秘密,不受具足戒者,不使得听。行持钞上四曰:“布萨此云净住。”寄归传二曰:“言说罪者,意欲陈罪说己先愆,改往修来,至诚恳责。半月半月为褒洒陀,朝朝暮暮忆所犯罪。褒洒是长养义,陀是净义,意明长善净除破戒之过,昔云布萨者讹略也。”涅槃经三曰:“有一童子不善修习身口意业,在屏隈处盗听说戒,密迹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刚杵碎之如尘。”

  【说戒犍度】 (书名)二十犍度之一。半月会僧众说戒,行忏悔之式,定布萨之式。见“布萨”条。

  【说戒日】 (术语)印度以阴历之一月,分为白月黑月之两半,于白黑月之终日,行说戒之式。即每月十五日与三十日也。即布萨也。

  【说戒师】 (术语)于说戒日读戒本之人。一座之长老勤之。

  【说尽苦道无所畏】 (术语)四无畏之一。于大众中,以生死果报之苦道为狮子吼而无所畏也。见“四无畏”条。

  【说经】 (术语)讲说经文之义理也。大智度论曰:“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二,弟子说,谓诸声闻缘觉菩萨承佛神力加被所说。三,仙说,谓佛会中诸大仙人,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四,诸天说,谓帝释每于善法堂上,为忉利天人演说般若。五,化人说,谓三乘圣人,随机现化,如罗睺罗化作金轮王而度城东老母,先赞福果因缘,后说大乘妙法。”

  【说经师】 (杂名)为说教之人。

  【说净】 (术语)又曰净施。戒律之制,比丘有得衣钵药及金银谷米者,不许自蓄之,必求所施主一旦施与之。而如衣钵药者得更由施主还付,仍自护持,是为净贪着之意之法,故云净施,能施者谓之施主,所施者谓之净施者,对于施主说施与之言,谓之说净。依此说净之法,为比丘者得蓄积诸长物。然施法有展转施与真实施之二法。如衣钵药者,于出家五众中定施主,更以他一人为绍介者,而施与彼施主,施与了,则直由其绍介者,转还本人,名为展转净,如金银米谷者,求净信之白衣,定为施主,直接对之真实施与,令彼保管,名为真实净。所谓净人者,受此真实净之白衣人也。展转净之作法如下:比丘有长衣(三衣外之衣),欲说净之,则至一比丘所,手取其长衣,口云:“大德一心念,此是某甲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大德,为展转净故。”此时受彼请者乃言:“大德一心念,汝有此长衣,未作净,为净故与我,我今受之。”而此语次应问曰:“汝施与谁?”净者答言:“某甲(净主名字)施主。”于是彼比丘对净者言:“大德一心念,汝是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我,我今受之,汝于某甲(第三者净主)与是衣,某甲(净主)已有,汝为某甲故善护持,着用随因缘。”见行事钞下一。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矩里迦罗龙王之像法。梵Kulika。

  【说默】 (术语)说为说法,默为不说。依理体则应默,依因缘则应说。此二者为菩萨之圣行。思量经二事品曰:“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说法,若圣默然。”止观一曰:“若竞说默不解经意,去理逾远。离说无理,离理无说。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别,即事而真。”心经秘键曰:“圣人投药,随机浅深。圣者说默,待时待人。”

  【说示】 (术语)说教法而示人也。净影维摩经疏曰:“将言对法名之为说,以言对人目之为示。”

  【说四依】 (名数)见“四依”条附录。【说四依】(名数)佛说法之四依也。依四种之密意而说法,真谛之摄论谓之四依,玄奘之摄论谓之四秘密。见“四秘密”条。

  【说四众过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

  【说听】 (杂语)说者与听者。中观论曰:“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

  【说通】 (术语)能悟宗旨,谓之宗通。能作说法,谓之说通。楞伽经三曰:“一切声闻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

  【说无垢称经】 (经名)六卷,玄奘所译之维摩经也。

  【说一切有部】 (流派)略名有部。梵名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āḥ,别名说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别立者。立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之实有,且一一说明其因由为宗,故称说一切有部。又曰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诸论,皆属此宗。小乘部中最极旺盛。宗轮论述记:“说一切有者,一切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有为三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因言所以,此部说义皆出所以广分别之,从所立为名。”

  【说一切智】 (杂语)见“一切智”条附录。【说一切智】(杂语)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五愿为说一切智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愿之意,谓欲往生我国土者,宜悉随顺佛智而演说一切智之妙境界也。

  【说一切智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五愿。使往生极乐者,得说佛一切智境界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说因部】 (流派)Hetuvādāḥ,说一切有部之别名。见“说一切有部”条。

  【说欲】 (术语)欲成受戒说戒等僧事者,己有事故不能出席时,以己赞同随意某事之欲望,绍介于他比丘,使于大众中说之,谓之说欲。见欲法条。

  【说障道无所畏】 (术语)四无畏之一。于大众中以惑业之障道为狮子吼而无所畏也。见“四无畏”条。

  【说障法无所畏】 (术语)佛四无所畏之一。见“四无畏”条。

  【说转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经量部之别名。见“经量部”条。

  【说罪】 (行事)于说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说之。所谓自首请恕也。梵曰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āpatipratideśana,义净三藏译为说罪,旧言忏悔。寄归传二曰:“梵云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阿钵底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自须各依局分,则罪灭可期。若总相谈愆,非律所许。旧云忏悔,非关说罪。”

  【说罪要行法】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说戒日比丘说罪之法式。

  【铄鸡谟你】 (佛名)释迦牟尼也。见陀罗尼集经二。

  【烁迦罗】 (杂名)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念经十六曰:“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山正云灼羯罗,此曰轮围山。”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柘迦罗此云轮山,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又(杂语)又作斫迦罗,烁羯罗。梵音Cakra,译曰金刚,轮,精进。楞严经三曰:“烁迦罗,心无动转。”同长水疏曰:“烁迦罗云坚固不壤也,又翻为轮。”慧琳音义四十二曰:“烁迦罗此名精进也。”梵语杂名曰:“轮,斫羯罗。”碧岩九则颂古曰:“烁迦罗眼绝尘埃。”

  【铄迦罗阿逸多】 (人名)Sakrāditya,国王名。译曰帝日。为佛建寺之王也。见西域记九。

  【烁羯啰】 (天名)又作赊羯罗,释揭罗,释迦啰。梵音Śakra,帝释天名名。帝释之法,谓之赊羯罗教。宝积经一百二十曰:“此是广博(仙人名)作围陀典,奉持习修赊羯罗教。”慧琳音义十六曰:“赊羯罗,上音奢,梵语误也。正梵音烁羯罗,天帝释之异名也。”同三十一曰:“释羯罗梵语,诸天名也。”演密钞二曰:“释者具足应云释迦啰主也,即三十三天之主也。”又国名。慧琳音义五十一曰:“铄羯罗西国号名也。”

  【铄讫底】 (物名)一作铄枳底。译曰戟。希麟音义七曰:“铄讫底,此云戟也。经中云手操铄讫底,即威怒王所持戟槊也。”慧琳音义三十五曰:“铄讫底,印契名。唐云槊印也。”同三十九曰:“铄枳底幡,如枪刃下小帜幡也。”梵Sakti。

  【思】 (术语)心所法名,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遍行之一。梵语指底Cint,以使心造作之作用而名。俱舍论四曰:“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唯识论三曰:“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大乘义章二曰:“思愿造作名思。”梵语杂名曰:“思,指底。”

  【厮禅】 (杂语)问答往来,谓之厮禅。厮者相也。余冬序录四十八曰:“唐人诗中字音,有以十读如[廿/记],相读如厮。如恰似春风相欺得、如何不相离等句,皆思必切。”大慧书上曰:“将心意识记取遮杜撰说底,却去勘人一句来一句去,谓之厮禅。”

  【思禅师】 (人名)天台第二祖,南岳慧思禅师也。

  【思大】 (人名)南岳尊者慧思,从陈帝受大禅师之号,因云思大。更尊而云思大禅师,或云思大和尚。佛祖统纪六曰:“帝可之,令随师还山。将行,饯以殊礼,称为大禅师。思大之名,盖得于此。”

  【思法】 (人名)六种罗汉之一。见“阿罗汉”条。

  【思法阿罗汉】 (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

  【斯诃国】 (界名)下品之秽土也。见迦才净土论上。

  【私诃摩提佛】 (佛名)斯芩王所奉事之佛。见“斯芩王”条。

  【私呵三昧经】 (经名)私呵昧经之异名。

  【私呵提佛】 (佛名)私呵摩提佛之略称。

  【思慧】 (术语)三慧之一。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于定散之中,属于散慧。

  【思惑】 (术语)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思惑品数】 (杂语)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瞋,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为十六惑。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是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百二十八,是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思假】 (术语)思惑也。思惑之体,虚妄无实,故云思假。止观六曰:“思假者,谓贪瞋痴慢。此名钝使,亦名正三毒。”同辅行曰:“慢入痴摄,故但云三。”

  【思量】 (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思量能变识】 (术语)第七识也。

  【思量识】 (术语)三能变识第二之名。见“三能变”条。

  【私婆婆】 (杂语)一输卢迦论曰:“私婆婆,或译云自体体,或译为自性性。”梵Svabhāva。

  【私婆吒】 (人名)梵志名。略曰婆吒,译曰最胜。为邪见外道,执涅槃之无常,且计草木有命。涅槃经三十九曰:“复有梵志姓婆私吒,复作是言:瞿昙!所说涅槃常耶?”(已下广与佛对论涅槃之常无常)。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私吒,此云最胜,或云无上,亦同阇提,邪见宗也。”楞严经十曰:“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同长水疏曰:“草木无知而执有知,故云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槃云婆私吒及先尼,梵音小转,既执一切觉,即草木有命也。见婆私吒条。”

  【斯芩王】 (人名)支娄迦谶译之般舟三昧经劝助品曰:“佛告[台-台+犮]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诃摩提,有大国名[台-台+犮]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为说是三昧(念佛三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诃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于其家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为四部弟子说是三昧。梵摩达闻之欢喜,持珍宝散其上,发意求佛道,与千人共为沙门,求学是三昧。承事师八千岁,不休懈。却后更见六万八千佛,辄于一佛所闻是三昧,自得佛,名曰坻罗惟逮佛世尊,是时千比丘从得等正觉,皆名坻罗郁沈。”

  【思食】 (术语)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又思想饮食,令人不死。如小儿视梁上悬囊,及望梅止渴等。

  【私陀】 (地名)又作悉陀,徙多,私多,枲多。四大河之一。自阿耨达池北面出,入于东北海。或言自西面出,入于西海。西域记一曰:“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流潜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徙多河,或言私多,或悉陀,亦言私陀,皆梵音差也。此云冷河,从无热恼池西面琉璃马口而出,流入西海,即是此国大河之源。”梵Sitā。

  【斯陀含】 (术语)见四向及四果条。

  【斯陀含果】 (术语)见“四果”条。

  【斯陀含向】 (术语)见“四向”条。

  【思惟】 (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

  【思惟经】 (书名)思惟略要法之异名。

  【思惟略要法】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先明形疾轻微,心病深重,次明四无量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法身观法,十方诸观法,观无量寿佛法,诸法实相观法,法华三昧观法。

  【思惟如意足】 (术语)四如意足之一。

  【思惟手】 (术语)五手之一,如如意轮观音右手当其颊,标思惟之相也。大日经疏十六曰:“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注曰:“与如意轮菩萨手同,亦如前净居天印也。”

  【思惟要法】 (书名)思惟略要法之略名。

  【思已业】 (术语)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也。

  【思益梵天所问经】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思益经】 (经名)思益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私印】 (杂名)二印之一。比丘私用之印也。毗奈耶杂事一曰:“若私印者,刻作骨锁形,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

  【思缘】 (杂语)思惟缘念也。金光明经上曰:“入大寂空三昧,思缘放大光明。”

  【死】 (术语)梵语曰母陀Mṛta,又曰末刺諵Maraṇa,寿暖识之三法舍离名为死。梵语杂名曰:“死,母陀。”俱舍论五曰:“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如木无思觉。”名义集曰:“末刺諵,此云死。”释氏要览曰:“杂阿含经云:寿暖识三法舍离名死。”

  【死禅和子】 (杂语)禅和子三字,支那指称禅僧之俗语。长老曰和尚。小僧曰和子。死之一字,骂无正见之想命之词也。

  【死刀】 (譬喻)死杀人,故譬以刀。无常经曰:“死刀随业下。”

  【死对头】 (杂语)死路危急之时也。永觉续寱言曰:“愤然如遇着死对头,道须灭此而后相食。”

  【死风】 (譬喻)以风灾譬死也。涅槃经十二曰:“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灭一切诸有,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死狗】 (譬喻)以譬秽身。涅槃经一曰:“是身可恶,犹如死狗。”

  【死海】 (譬喻)生死无边如海故云。宝积经九十六曰:“如驶河流终归死海。”止观一曰:“横截死海超度有流。”无常经曰:“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

  【死汉】 (杂语)禅家骂鬼窟里之人曰死汉。见碧岩六十一则颂古着语。

  【死后】 (杂名)阎摩后也。

  【死火】 (譬喻)譬死于劫末之大火灾,故曰死火。涅槃经十二曰:“如火灾起,能烧一切。唯除二禅,力不至故。死火亦如是,能烧一切。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死籍】 (物名)记死人名之簿籍也。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正报尽付死籍,能乞王削死籍付生籍,到疫病之家。”

  【死句】 (杂语)见“活句”条。

  【死苦】 (杂语)四苦之一。

  【死苦比丘】 (杂语)生死苦比丘之略,胁尊者也。南山戒疏四下曰:“生死苦比丘六十年。”(六十年在母胎也)。行宗记四下曰:“生死苦比丘者,即胁尊者,生时发已白。”

  【死灵】 (杂名)死者之灵魂,为害于人,曰死灵恶灵。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佛经无其说。

  【死门】 (譬喻)又曰死关。以死为自此世至他世之门关故也。善导之往生正念文曰:“死门事大。”一心戒文中曰:“入死门后,共相誓愿为向弥勒。”华严经曰:“譬如旃陀罗,牵牛入屠所。步步入死门,无常亦如是。”

  【死魔】 (异类)四魔之一。人死而害佛道之修行曰魔。

  【死期】 (杂语)命终之时期也。慈恩传十曰:“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死人衣】 (衣服)死人所被之衣也。比丘衣料之一。五种衲衣之一。

  【死山】 (譬喻)别译阿含经四曰:“老山能坏壮年盛色,病山能坏一切强健,死山能坏一切寿命,衰耗之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死山者,以死之险难譬之于山。非言死山之为实物也。然自十王经之伪撰出世,乃以为实有之山。十王经曰:“阎魔王国境死天山南门,亡人重过两茎相逼,破腠割骨折肤漏髓,死天重死,故言死天。

  【死生智证明】 (术语)宿命通也。三明之一。

  【死尸】 (譬喻)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众。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金光明文句三曰:“此则佛海死尸,华园烂肉,此四重人,应须忏悔除灭业障。”

  【死王】 (天名)焰摩法王也。司人之死命,故曰死王。无常经曰:“死王催伺命,亲属徒相守。”智度论十七曰:“汝若生疑心,死王狱吏缚,如师子搏虎。”寄归传二曰:“既不被生人之所笑,岂复怖死王见瞋。”见琰魔条。

  【死亡】 (杂语)人之命终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

  【死亡更生经】 (经名)弟子死复生经之异名。

  【死王真言】 (真言)阎魔王之真言也。见“琰魔”条。

  【死畏】 (术语)五怖畏之第三。

  【死相】 (杂语)验人之死相,知善恶之生处,大小乘论之通说也。智度论曰:“恶业人风大先去故身动,火大先去故身热,善行人地大先去故身静,水大先去故身冷。”唯识论三曰:“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同述记四本曰:“世亲无性摄论皆云: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由生胜处恶趣别故。瑜伽第一云:随下上冷,后至于心。斯处初生,最后舍故。”俱舍论十曰:“于命终位于何身分中识最后灭?顿命修者,意识身根欻然总灭。若渐死者,往下人天于足脐心如次识灭。谓随恶趣,说名往下,彼识最后于足处灭。若往人趣,识灭于脐。若往生天,识灭心处。诸阿罗汉,说名不生。彼最后心,亦心处灭。”诸经要集十九依瑜伽论立死相之六验:“一验生人中,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验生天上,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验生饿鬼,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验生畜趣,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验生地狱,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验入涅槃,若罗汉圣人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者是也。”

  【死有】 (术语)四有之一。言本有之后,中有之前,寿命方尽时之色心也。见“有”条。

  【死缘】 (杂语)使人至死之现在助缘也。死因为过去之业因,死缘无量也。归元直指上详记之。

  【死贼】 (杂语)死以贼害人,故名为贼。坐禅三昧经上曰:“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寺】 (术语)梵语尾贺罗Vihāra,毗诃罗,鼻诃罗。寺原为官司之名。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罗璧志余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西土称为僧伽蓝,僧伽蓝译言众园。谓众人所居所,在园圃生殖之处,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经曰伽兰陀竹园祇树给孤独园。是西域之寺舍也。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创立伽蓝而名以招提之号,隋炀帝大业中改天下之寺为道场,至唐复为寺。

  【伺】 (术语)心所法之名。梵语曰毗遮罗Vicāra,旧译为观,新曰伺。细心伺察事理也。俱舍七十五法中,八不定法之一,唯识百法中,四不定法之一。是与色界初禅大梵天已下之心相应之心所也。二禅已上,总无此心所。以伺察之念与寂静之禅心相应难故也。唯识论七曰:“观谓伺察,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细轻为性。”

  【四阿阇梨】 (名数)密法传授之阿阇梨有四种。见“阿阇梨”条。

  【四阿含】 (术语)增一,中,长,杂之四部阿含经也,为一切小乘经之部别。见“阿含”条。

  【四阿含经】 (经名)一切之小乘经分类为四部,一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经,二十二卷,集长经文者。三中阿含经,六十卷,集不短不长之经文者。四杂阿含经,五十卷,混集前三者。四部之名,因经文之体裁而名。

  【四阿含暮抄解】 (经名)二卷,婆素跋陀阿罗汉撰,苻秦鸠摩罗佛提译。为四阿含经之抄解。文甚难读。

  【四阿鋡暮抄解】 (书名)婆素跋陀阿罗汉造,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二卷。说功德法依法恶法之三法者。与三法度论同本。

  【四阿笈摩】 (名数)四阿含之新称。

  【四爱起】 (名数)与四爱生同。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爱起之法。”

  【四爱生】 (名数)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二十二。

  【四安乐】 (名数)见“四安乐行”条。

  【四安乐行】 (名数)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之四种安乐行,安行法华之法也。(一)身安乐行。谓身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豪势,二神人邪法,三凶险嬉戏,四旃陀罗,五二乘众,六欲想,七五种不男之人,八危害之处,九讥嫌之事,十畜养年少之弟子沙弥小儿。身既远离此十事,则得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故名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谓当远离四种之语:一不乐说人及经典之过,二不轻慢他,三不赞他,亦不毁他,四不生悲恨之心。口能如是,则得安乐修摄其心,故名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意远离四种之过:一嫉谄,二轻骂,三以大行诃骂小行之人,四争竞。意远离此四种,则得常好安乐,修养其心。故名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宜于此法华经向不闻不知不觉之众生,起慈悲心,谓我欲得阿耨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使入是法中,发此誓愿常好修摄自行,故名誓愿安乐行。

  【四八相】 (杂语)佛之三十二相也。

  【四百戒】 (名数)药师经说菩萨有四百戒,而不说其戒相。

  【四百四病】 (杂语)总括病全部之称。智度论六十五曰:“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为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

  【四辈】 (杂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四众也。又,人、天、龙、鬼之四众也。药师经曰:“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盂兰盆经曰:“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同圭峰疏曰:“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龙鬼。”参照四众条。

  【四辈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四辈弟子之法非法。

  【四本相】 (名数)生住异灭之四相也。

  【四本止观】 (名数)天台大师着。说止观之四书。即摩诃止观,禅波罗蜜,六妙门,坐禅法要也。

  【四比丘】 (名数)见“四恶比丘”条。

  【四苾刍】 (名数)一名想苾刍,身为俗人,尚未受具足戒,自称为苾刍,是为名想苾刍。名从想生,或能生想,故言名想。二自称苾刍,犯重之人,实非苾刍,自称言自是苾刍,名为自称苾刍。三乞食苾刍,出家之人以乞食自活,故名乞食苾刍。四破惑苾刍,诸阿罗汉破惑尽者也。见俱舍论十五。

  【四变】 (名数)阿赖耶识,以自种子为因缘,变现根尘器界等相,此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有共相不共相二种。共相者,谓多人同感也。如山河等。虽是人人所变各别,然同在一处不相障碍,如众多之灯明,共在一室而不相障碍,一一各别,而处所无异也。不共相,为唯自变而自用者,如内之五根等。瑜伽六十六分别之为四种:一共中共,如山河等自界一切之有情,皆可受用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器物及人等一水四见。三不共中不共,为眼等之胜义根,以唯自识变而自身用之无他之受用也。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尘根,他人亦缘之而受用之也。见唯识述记三本。

  【四辩】 (术语)见“四无碍解”条。

  【四宾主】 (名数)临济曹洞二家各立四宾主,其义不同。临济之宾主为师弟之别名:一主中主,有师家鼻孔者。二宾中主,有学人鼻孔者。三主中宾,无师家鼻孔者。四宾中宾,无学人鼻孔者。曹洞之宾主为体用之异名。一主中宾,体中之用也。二宾中主,用中之体也。三宾中宾,用中之用,于头上安头也。四主中主,体中之体,物我双亡,人法俱泯也。

  【四兵】 (名数)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是曰轮王之四兵。见长阿含经六。

  【四病】 (名数)一作病,作者生心造作之谓。有人言:我欲于本心作种种行,求圆觉,是名作病。盖彼圆觉之性,非作得也。二任病,任者随缘任性之谓。有人言:我等今欲不断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以求圆觉,是名任病。盖彼圆觉非任有也。三止病,止者止妄即真之谓。有人言:我今欲以永息诸念,寂念平等,求圆觉,是名止病。盖彼圆觉非止得也。四灭病,灭者寂灭之谓。有人言:我今欲永灭一切烦恼心身,根尘永寂,以求圆觉,是名灭病。盖彼圆觉之性非灭得也。见圆觉经。

  【四钵】 (故事)佛成道初,四天王来,各奉一石钵,佛受之重叠为一而用之。见石钵条。

  【四波】 (杂语)四波罗蜜菩萨也。

  【四波罗蜜】 (名数)见四波罗蜜菩萨项。

  【四波罗蜜菩萨】 (名数)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女菩萨也。是皆由大日如来流出,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刚波罗蜜菩萨,为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结阿閦如来之印。金刚者,金刚坚固菩提心也。此菩萨为东方阿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二宝波罗蜜菩萨,为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轮,宝者,万善所成之功德也。此菩萨为南方宝生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三法波罗蜜菩萨,为赤肉色,结无量寿之印,莲华上有函。法者智慧门说法之德也。此菩萨为西方无量寿佛能生养育之母。四业波罗蜜菩萨,为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取羯磨杵,业者众生利益之事业也,此菩萨为北方释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见两部曼荼罗钞上。

  【四波罗夷】 (名数)又曰四重,四弃,四极重感堕罪,比丘犯四戒之罪也:一淫戒,梵云非梵行Abrahmacarya。向人,畜生,鬼神等而行淫事也,男者大便处及口之二道,女者大小便处及口之三道是淫处。二盗戒,梵云不与取Adattādāna。盗取人,畜生及三宝等之五钱及直五钱之杂物(限于五钱者,因彼王法满五则至死,故佛制之)也。三杀人戒Vadha(Ahiṅsā),杀害人命也,杀畜生者,名杀畜生戒,是九十单提中之第六十一。四大妄语戒,梵云妄说上人法Uttaramanuṣyadharma。贪利养自言得圣法我是圣人也,他妄语名之为小妄语戒,是九十单提中之第一。已上四重罪,为五篇中之第一,故云初篇。见行事钞中之一。【四波罗夷】(名数)见“波罗夷”条。

  【四不成】 (名数)因明三十三过中因有十四过,四不成六不定四相违是也。见“三十三过”条。

  【四不得经】 (经名)四不可得经之略名。

  【四部弟子】 (名数)与四部众同。

  【四不坏净】 (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

  【四不坏信】 (术语)即四不坏净。

  【四不寄附】 (杂语)谓不可寄附财物之四种人。老人者死期近,得财物反起执着。远处者,恐有急用。恶人者,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大力者,恃势力恐生贪夺之心。见优婆塞戒经。

  【四不见】 (名数)一鱼不见水,鱼以水为居宅,游泳水中,无所障碍,故曰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风者但有声响可闻,而形相不可见,故曰人不见风。三迷不见性,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见性。四悟不见空,学人既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见空。见圆觉经钞。

  【四部经】 (名数)慈恩大师,以四部经为净土之本经除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之外,复加鼓音声陀罗尼经,故曰四部经。见净土源流章。

  【四不可得】 (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四不可得经】 (经名)一卷,四晋竺法护译。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佛因说四不可得。

  【四不可轻】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最不可轻。智度论二十二亦说之。

  【四不可说】 (术语)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以有因缘故可得说。”此中天台取四种之不可说,配于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为实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说,通教说能生所生之当体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说,别教说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别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说,圆教说真如之理与十界之事无二,故云不生不生。此四者,皆云不可说者,则以此四教之理,但可以智证,不可言说,其理本来无说也。

  【四不可思议】 (术语)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之事,非小乘所能知。一世界不可思议,二众生不可思议,三龙不可思议,四佛土境界不可思议。见增一阿含经十八。

  【四部律】 (名数)见“四律五论”条。

  【四部僧】 (名数)与四部众同。僧是众义,不问出家在家凡多人集合皆曰僧。

  【四部僧始起经】 (经名)中本起经之别名。

  【四不生】 (名数)一自不生,二他不生,三俱不生,四无不生。此为四句推捡。见“四句”条。【四不生】(名数)一、不自生,法者不由自因生也。二、不他生,法者不由他因生也。三、不共生,法者不由自他之共因生也。四、不无因生,法者不由无因生也。中观论偈曰:“诸法不自生,是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四不退】 (名数)净土门立四不退。于以上三不退加处不退也。即生西方净土者,不更退堕秽土也。见西方要决,迦才净土论上。又法相宗立四不退:一、信不退,为十信位之第六信,以自后退不生邪见故也。二、位不退,为十住位之第七住,以自后退不入二乘故也。三、证不退,为初地以上,以证得之法不退失故也。四、行不退,为八地以上,以有为与无为之行皆能修故也。见法华玄赞二。

  【四部众】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法华经序品曰:“时四部众咸皆欢喜。”仁王经下曰:“一切国王四部弟子。”梁书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

  【四藏】 (名数)小乘之大众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毗昙、毗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人:一修妒路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是为法施。”小乘之犊子部亦立四藏于经律论之三藏加明咒藏。明咒者陀罗尼。见义林章诸藏章。【四藏】(名数)见“藏”条。

  【四禅】 (名数)色界四天之四禅定也。见“四禅定”条。【四禅】(术语)分贯练薰修之四种为四禅也。见“观练薰修”条。又四禅天四禅定也。又四禅中之第四禅天也。三代实录曰:“四禅不坏于三灾。”见“四禅天”条。

  【四禅八定】 (术语)四禅者,色界之四禅也,八定者,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也,对欲界之散而总谓之定,重言之则如言诗书六经也。止观九曰:“四禅八定,毗昙成实明之委细。”同辅行曰:“言四禅八定者:四在八数,重兼列者。若色无色相对则色禅为禅,无色为定。若总以上界望于下欲则上上二界俗名定地,下欲为散。”

  【四禅比丘】 (传说)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禅谓是须陀洹,第二禅时谓是斯陀含,第三禅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禅时谓是得阿罗汉。恃是不复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禅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禅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地狱。诸比丘问佛:某甲比丘,命终阿兰若,生于何处?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诸比丘皆大惊怪,此人坐禅持戒,何尔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禅时,谓得四道。故临命终时,见四禅中阴相,便生邪见,谓无涅槃,我是阿罗汉,今还复生,佛虚诈我。是故即时见阿鼻泥犁中阴相,生阿鼻地狱中。

  【四禅定】 (名数)略云四禅,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禅定生于色界之四禅天也。此四禅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于色界,且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禅。(一)初禅,初禅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禅具八触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怗怗安稳,其心在缘,居然不驰散,是名曰粗住。由此心后怗怗胜前,名为细住。其后一两日或两月,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实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摄于未到定中)。从是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是名未到定(成实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时性障犹在,未入初禅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虚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岁,定心不坏,则于此定中即觉自心之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名八触。此为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发此触相也。此乃正入初禅之相,此时有十功德,又谓之十眷属,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如是也(是就八触中之动触而论,余七触功德准之)。此八触十功德,唯在初禅,二禅以上则无,是为初禅之特相。就四禅总体言之,则以十八支分别。十八支者,初禅五支、二禅四支、三禅五支、四禅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禅,故名为支。初禅五支者,觉支(新曰寻支)、观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乐支(新同名)(经部为眼、耳、身三识之乐受,有部不许定中三识,仅有意识,故为轻安乐非乐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禅,呵弃初禅之觉观而得此禅,于初禅已了色界四大转换,故二禅已上无八触十功德也。二禅之四支者,内净支(俱舍以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胜实之功德也,净为信相故曰净,属心故云内)、喜支、乐支(轻安乐也,非乐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禅,呵弃第二禅之喜受而得三禅也。此禅具五支,舍支(是行舍,非舍受)、念支(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着,故要正念)、慧支(同上)、乐支(意识之乐)、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四)四禅,呵弃三禅之乐受。四支者,不苦不乐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舍受也)、舍支(舍第三禅之乐受也,非忧悔)、念支(念下地之过,自己之功德长养之)、一心支(犹如钟、犹如清水)也。初禅之五支乃至四禅之四支为何?即行体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禅之付五支者,以此时二十二心数发于一时(大地十与大善地法十及觉与观也),于中取强者为五支,五支皆定体也。成论明五支前后相次而起,取四支为方便,一心支为实体。天台止观、法界次第之所明,大要据成实论。见止观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论二十八。智度论十七曰:“若能呵五欲、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功慧、一心,行此五,得五支,成就初禅。”参照“禅”条。梵Catur-dhyāna。

  【四禅天】 (界名)新云四静虑天,修四种禅定所生之色界四天处也。分别之以受与观觉(新曰寻伺):一、初禅天,初禅已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就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有乐受而与三识相应,且有觉观之二者。此地萨婆多部立梵众梵辅之二天,经部与上座部,加大梵天为三天(萨婆多以之于梵辅天中摄),故初禅天有三天。二、二禅天,二禅已上,亦无眼耳身之三识,仅有意识之一,因而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无眼等五识,故无乐受,又意识之怡悦粗大,故是喜受而非乐受。但无觉观二者,此地有少光,无量光,极光净(光音)之三天。三、三禅天,是亦仅有意识。有乐舍二受与上相应。此地意识怡悦之相,至极净妙,故立为乐受。此地亦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之三天。四、四禅天,此亦仅有意识,唯有舍受与之相应。此地萨,经二部立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于此加无想天为九天(萨经二部摄之于广果中),故萨婆多部有十六天,经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识与上座部之义同为十八天。

  【四唱】 (名数)法华地涌菩萨之上首,上行菩萨等四唱导师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秘藏宝钥下曰:“娑界震裂,四唱一处。”

  【四朝僧传】 (杂语)唐国四朝之高僧传也。

  【四车】 (名数)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羊鹿牛三车与一大白牛车也。见“四车家”条。

  【四车家】 (术语)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三论法相为三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三乘,但法华已前,主说三乘,于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三乘,因而谓之为三乘家。又如华严天台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三乘而圆融之。因而谓之为一乘家。若权实双存,则应谓为四乘家。以此而观法华经譬喻品之文,长者于宅内与诸子者,为羊鹿牛之三车,诸子既出露地,长者与之者,为大白牛车之一。解释此文,三乘家谓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同体,唯于三之中废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别乘,则是宅内之三车与宅外之大白牛车非别物,三车中之牛车,即大白牛车,因而称之为三车家也。一乘家谓三乘中之菩萨乘,非有实因实果,但是假说,开会三乘而说真实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遥与彼异,则是羊鹿牛三车外,别有大白牛车之一车,权实合有四车,因而呼一乘家为四车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四尘】 (名数)色香味触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与所造之十色皆为实色也。于此实色中以色香味触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谓之四尘所造,无单一色尘乃至触之物体也(声有无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为微聚之实法,大乘之唯识则立之为和合之假色。又众生内身之根处,其扶尘根亦四尘所成者也。其胜义根虽为触境所摄之四大所成,然无色香味之和合,故惟为能造之四大与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与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据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义,谓胜义之五根,亦为四尘所成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四乘】 (术语)梁光宅依法华经譬喻品羊鹿牛及大白牛车之四车,而立四乘教。见“四车”条。

  【四乘家】 (术语)与四车家同。

  【四乘十地】 (术语)大乘同性经下于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地:一、受三归地,初受三归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三、信法地,信四谛理之位也。四、内凡夫地,修五停心观等之位也。五、学信戒地,三学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见道之位也。七、须陀洹地,预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一来果之位也。九、阿那含果,不还果也。十、阿罗汉地,无学果也。(二)缘觉乘十地:一、苦行具足地,修戒行之位也。二、自觉深甚十二因缘地,修十二因缘观法之位也。三、觉了四圣谛地,修四谛观之位也。四、甚深利智地,生甚深无相智之位也。五、九圣道地,修八圣道之位也。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此三法界之位也。七、证寂灭地,见道之位也。八、六通地,得六神通之位也。九、彻和密地,证无学果之位也。十、习气渐薄地,侵害习气之位也。(三)菩萨乘十地,与以上大乘菩萨十地同。(四)佛乘十地:一、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除细习气,于诸法得自在也。二、清净自分成严不思议明德地,转正法轮显深义自在也。三、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开说三乘差别之法自在也。四、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说八万法降四魔自在也。五、大轮威藏明德地,摧异邪法,伏恶行自在也。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现六神通,示无常事自在也。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为诸菩萨显菩提自在也。八、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为诸菩萨授记别自在也。九、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为诸菩萨现方便自在也。十、毗卢舍那智海藏地,为诸菩萨能说法自在也。天台以此四地配于四教。问佛地有十地,岂非于果佛不平等乎?答:此经之意从佛德之别而论十地,非言初地为劣乃至第十地胜于前佛,是皆诸佛之境界,非诸菩萨二乘之所行,故经曰:佛有十地一切菩萨及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云云。出探要记七。

  【四持】 (名数)四总持也。

  【四出偈】 (术语)“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此偈涅槃经九及十五,廿五,廿六(南本经)四处说之,是名四出偈。又名柱偈,四柱文。法华文句记六上曰:“此一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亦云四出偈。故知释不当理,涅槃室倾。”辅行五曰:“又以四出偈消,言四出者,此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

  【四处立塔】 (杂语)诸佛之常法于四处立支提:一生处,二得道处,三初转法轮处,四涅槃处。见法苑珠林三十七。

  【四处六会】 (术语)四处十六会之略。是大般若经之说会也。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条附录。

  【四处十六会】 (术语)大般若经之说会也。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条附录。【四处十六会】(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于鹫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于鹫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同为此会。但品有开合。文稍略,又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三会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说于鹫峰山。与第二会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四会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说于鹫峰山。唯最后随顺品中之文,与前三会不同,苻秦昙摩蜱译之摩诃般若钞经,吴支谦译之大明度无极经,支娄迦谶译之道行,罗什译之小品,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贤译之佛母宝德藏般若。共为此会。第五会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说于鹫峰山。较第四分,则更略。第六会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说于鹫峰山。有十七品。与前分全别。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为此会。第七会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两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罗译之二部文殊般若。为此会。又此会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第八会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那伽室利分。刘宋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为此会。第九会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能断金刚分。罗什,菩提留支,真谛译之金刚般若经,玄奘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为此会。第十会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说于他化自在天宫,谓之般若理趣分。与密部之理趣经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会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布施波罗蜜分。第十二会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净戒波罗蜜多分。第十三会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安忍波罗蜜多分。第十四会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精进波罗蜜多分。第十五会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两卷,说于鹫峰山。谓之静虑波罗蜜多分,第十六会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说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侧。谓之般若波罗蜜多分,其他有小经数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现存之诸经,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经不摄于十六会。玆将本经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经通关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经理趣分述赞三卷(唐沙门基撰),般若纲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纲)。

  【四处问讯】 (术语)僧堂之四板头烧香问讯,谓之四处问讯。见象嚣笺十。

  【四达】 (名数)又云一名四实,谓于先陀婆Saindhava之一语,含盐水器马之四实也。,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止观二曰:“大经云:盐水器马,一名四实。智臣善知,谓洗时奉水,食时奉盐,饮时奉器,游时奉马。王皆但云先陀婆来。”

  【四大】 (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暖动也。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璎珞经二曰:“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最胜王经五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梵Mahābhūta。【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四大病相】 (杂语)若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是地大之病相,若举身膨肿,肤肉浮满,是水大之病相,若举身洪热,骨节酸楚,呼吸缺乏,是火大之病相,若心悬忽悦,懊闷忘失,是风大之病相。

  【四大部经】 (名数)禅林以华严,涅槃,宝积,般若四经为四大部经。敕修清规祈祷曰:“或看藏经,或四大部经,或三日五日七日,随时而行。”佛祖统纪四十八曰:“凭楫问道于果佛日,顿悟心旨,南渡之后,所在经藏残阙,楫以奉资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世以华严涅槃宝积珠林为四大部。”案珠林是般若之误。

  【四大不调】 (杂语)人身自地水火风四大而成,此四大之调和若缺,则生四百四病。最胜王经五以四蛇喻四大。见“四蛇”条。

  【四大部洲】 (名数)见“四洲”条。

  【四大乘宗】 (流派)见四个大乘条。

  【四大弟子】 (名数)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诃迦叶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诤定,为行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为头陀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辄得如愿。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岁,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法华文句记一曰:“四大弟子者: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

  【四大佛护院】 (名数)即四大护院。

  【四大海】 (名数)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参照“九山八海”条。

  【四大护】 (名数)四方之护神也。大疏八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义释七曰:“当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护等,皆是此中折衡御悔之用。”参照“四大护院”条。

  【四大护院】 (术语)胎藏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为守护曼荼罗四门之金刚神。南门名金刚无胜结护,东门名无畏结护,北门名坏诸怖结护,西门名难降伏结护。青龙轨具记之。现图曼荼罗不载。

  【四大教法】 (名数)见“四种墨印”条。

  【四大名山】 (名数)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其详分见各山条下。

  【四大明王】 (名数)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四明王也。

  【四大菩萨】 (名数)弥勒,文殊,观音,普贤,谓之法华四大菩萨。又涌出品所说之上行等四菩萨也。见“四导师”条。

  【四大声闻】 (名数)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也。于法华会座此四人为中根之机,此四人,于信解品得领解。于授记品受当来作佛之记。又弥勒下生经以迦叶,屠钵叹,宾头卢,罗云为四大声闻。见“四大弟子”条。

  【四大师】 (职位)唐朝有四大师之称号,依敕补之。佛祖统祀三十九曰:“诏法华智威法师,补四大师朝散大夫。”

  【四大寺】 (名数)五代会要曰:“周显德四年九月,赐京城内新修四大寺额,以天清显静显宁圣寿为名。圣寿后又改曰显圣。是则四寺之始也。”

  【四大塔】 (名数)见“四塔”条。

  【四大天王】 (名数)又名四天王,四王天。法华经序品曰:“四大天王。”详见“四天王”条。

  【四大元无主】 (杂语)禅林类集曰:“肇法师遭秦王难,临就刑说偈云: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见“四大”条。

  【四大种】 (名数)地水火风之实四大也。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故曰大。生一切色法,故名种。详见“四大”条。

  【四大洲】 (名数)见“四洲”条。

  【四忉利交形】 (杂语)俱舍论十二颂六欲天淫欲之相。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此第一四王天与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为淫,第三夜摩天以相抱为淫,第四兜率天以执手为淫,第五乐变化天以相笑为淫,第六他化自在天以相视为淫。

  【四倒】 (名数)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而执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二乘四倒。初云有为之四倒,后云无为之四倒。断有为之四倒为二乘,断有无为之八倒为菩萨。见大乘义章五末。

  【四导师】 (名数)法华经涌出品所说由地涌出之诸大菩萨中四上首也。经曰:“是菩萨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四道】 (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见俱舍论二十五。

  【四德】 (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三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二就用自在名为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品所谓:“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见“八自在”条)。四净德,涅槃之体解脱一切之垢染,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大乘义章十八)。法华玄义四曰:“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为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乐我净名为佛性显。”说此常乐我净,为涅槃经一部之所诠,故涅槃经谓之谈常教。

  【四德波罗蜜】 (术语)波罗蜜为到彼岸之义,显事之究竟者。四德者常乐我净也。如来之法身,为四德之究竟处,故曰四德波罗蜜。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成摄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四德处】 (名数)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由闻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以是智慧见真谛之空理,故名实德处。三舍德处,见真空而离烦恼,故名舍德处。四寂灭德处,见空理而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见成实论二。

  【四德乐邦】 (杂语)具四法之安乐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四等】 (术语)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为等。以于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为无量,亦云四等。缘于无量诸众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复名等。”大部补注六曰:“四等,慈悲喜舍名四无量。华严经中亦名四等,四等从心,无量从境。”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为四?慈悲喜护。”又一字等,三世诸佛,等称为佛也。二语等,三世诸佛,等以六十四种之梵音演说也。三法等,三世佛,等得三十七之菩提分法也。四身等,三世诸佛,等有法报化之三身也。以此四等而显佛佛道同也。楞伽经三曰:“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又一诸法等,诸法本来真如平等也。二发心等,所依之理性平等,故能发之心亦平等也。三道等,发心平等,故所行之道亦平等也。四慈悲等,所行之道平等,故所等之道所垂之慈悲亦平等也。往生论注上曰:“平等是诸法体性,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

  【四谛】 (名数)见四字部四谛条。【四谛】(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谛Duḥkha-ā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Samudya-āryasatya,贪瞋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Nirodha-āryasatya,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Mārga-ā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此四者皆云谛者,言其真理实为至极也。而二者皆先果后因者,果易见,因难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厌,然后使断其因,又举涅槃之妙果使乐之,然后使修其道,是乃诱引最劣小机之善巧也。佛起菩提树下至鹿野苑,为五比丘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依之而修道证灭者,称为声闻人。法华经譬喻品曰:“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四十二章经曰:“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止持会集音义曰:“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大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瞋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审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也。尽谛者,亦名灭谛。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谛审涅槃实为寂灭,故名灭谛也。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为道谛。审此二道相扶,实能通至涅槃不虚,故名道谛也。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是名助道。”

  【四谛梵语】 (杂语)贤慧经十二曰:“豆佉,三牟提耶,尼楼陀,末迦(晋言苦习灭道)。”(宋元明三本俱习字作集梵音出本项)。毗沙论出毗陀语Veda及弥离车语Mleccha之四谛。参照“圣语”条。

  【四谛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四谛之法。为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之别译。

  【四谛论】 (书名)四卷,婆薮跋摩造,陈真谛译。分别四谛之义。

  【四谛十六行相】 (名数)观四谛一谛各有四种之行相,合为十六行相。见“十六行相”条。

  【四第一偈】 (杂名)谓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之偈也。出庄严论。

  【四颠倒】 (名数)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于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三,净颠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二。二乘之四倒:一,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也。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也。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也。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也。涅槃经二曰:“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四颠倒】(名数)见“四倒”条。

  【寺牒】 (物名)寺僧之手简也。

  【四定】 (术语)色界天之四禅定也。寄归传曰:“敬修四定,善护七篇。”

  【四定记】 (术语)四句之定答也。见“四记”条。

  【四毒蛇】 (譬喻)以四毒蛇喻地水火风之四大也。涅槃经一曰:“自观己身如四毒蛇。”同二十三曰:“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最胜王经五曰:“如四毒蛇居一箧,此四大蛇性各异。(中略)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异众病生。”

  【四度传授】 (杂语)四度加行之传授也。

  【四度行法】 (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刚界之行法,四护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

  【四度行用】 (书名)记四度加行之次第者也。又名次第。

  【四度加行】 (术语)密家传授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四度加行】(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为十八道,其余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授与四度加行,后有传法灌顶之授与。其日数,先就十八道而言,其为十八道禀受,于前行一百日间,使写十八道次第,已后,受者蒙次第之传授而谙诵之,又教以印结之方而谙练之,其间又一百日。最后之三七日乃为十八道之正行,其余三度之传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统合为八百日,由是传法灌顶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后共一千日,事乃毕。是乃四度加行创设当时诸流一般之通规也。其后阿阇梨简略日数,诸流均于百九十九日内满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为金之前行,次七日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为胎之前行,次七日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为护磨之前行,次七日为护磨之正行,共经百九十九日也。更有减一度之行为三七日即满者。

  【四断】 (名数)四种断惑之法。见断条。

  【四堕】 (名数)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也。是为退堕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从之重罪,故云堕。多论一曰:“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所以说四依四堕十三僧残者,但为知故说。”有部百一羯磨一曰:“次说四堕落法。(中略)苾刍于此四法中,随一一事。若有犯者,随当犯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

  【四堕落法】 (名数)见“四堕”条。

  【寺额之始】 (故事)汉取鸿胪寺名置白马寺以处僧。是以白马为额耳。则僧寺名额自汉显宗始也。见事物纪原七。

  【四恶】 (名数)四恶趣之略。

  【四轭】 (名数)与四暴流同,一欲轭,二有轭,三见轭,四无明轭也。和合有情而使受种种之苦,故云轭。俱舍论二十曰:“应知四轭与四暴流同。”又曰:“和合有情,故名为轭。”

  【四恶比丘】 (名数)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余四比丘则以舍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干子之论,命终堕于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值一切明王佛出家,十万亿岁,勤修精进,如救头燃然不得道果,何以故?佛说深法,是人不信,破坏违逆,为破法因缘,法当尔也。”又观佛三昧海经九谓昔有四比丘犯律不耻,怙恶不迁。忽闻空中声曰:谓汝所犯无救者,不然,空王如来虽复涅槃,形像尚在,汝宜入塔一观宝像眉间之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佛真言。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是四破戒比丘也。

  【四恶道】 (名数)与四恶趣同。

  【四恶趣】 (术语)于三恶趣加修罗。【四恶趣】(名数)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也。又云四恶道。

  【四恩】 (名数)心地观经谓四恩者: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释氏要览中谓四恩者:一父母恩,二师长恩,三国王恩,四施主恩。

  【四法】 (名数)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诠之义理也。三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为无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见大乘记法经。又信解行证之四法也。占察经于此法各说成佛。见“四种成佛”条。

  【嗣法】 (杂语)弟子嗣师之法也,密家谓为传法,禅家谓为嗣法。象器笺十二曰:“宗门之嗣法,犹诸侯之嗣国也。”

  【四法本末】 (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今有四法本末如来所说,云何为四?一切诸行无常,是谓初法本末如来所说。一切诸行苦,是谓第二法本末如来所说。一切诸行无我,是谓第三法本末如来所说。涅槃永寂,是谓第四法本末如来所说。”

  【四法不坏】 (术语)正受心,金刚,佛舍利与光音天宫殿之四法不坏灭,谓之四法不坏。

  【四法成就】 (术语)真言四种之悉地也。见“四种檀法”条。

  【四法界】 (术语)华严宗所立四种之法界也。见“法界”条。

  【四法界观】 (术语)观见四种之法界也。此中事法界之一,虽不单独以之为观法,而其他三观则不离事法界,故相续而谓之四法界观。

  【四法经】 (经名)有三经,一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说菩萨所修之四法。二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一卷,同人译。与上经义同而文稍异。三大乘四法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说种种之四法。

  【嗣法拈香】 (行事)开堂为师拈香,发露得法之所由。以兴化奘禅师为始。

  【四法三愿】 (术语)日本真宗配教行信证,四法中行信证,于十七,十八,十一之三愿,教者为诠行信证者也。

  【四法施】 (杂语)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给与四种之法施也。四法者,万物皆归无常,所有悉为苦毒,诸法皆无我,有形悉至空是也。

  【四法印】 (名数)三法印而加苦法印(说一切有为法皆苦者),曰四法印。

  【四烦恼】 (名数)与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见唯识论四。【四烦恼】(名数)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我执,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也。三我慢,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高举也。四我爱,即我贪,于所执之我深生耽着也。见成唯识论四。

  【四梵福】 (名数)增一阿含经中说四种梵福:一无塔处作塔,二塔坏则治之,三与圣众和合,四于如来成道时请转法轮。俱舍论十八曰:“一为供养如来驮都(舍利),建窣堵波于未曾处。二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养。三佛弟子破乖,能令和合。四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四梵福】(名数)见“梵福”条。

  【四梵行】 (名数)又云四梵住。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此四心为生梵天之行业,故名梵行。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说,故名梵轮。”【四梵行】(名数)见“梵行”条。

  【四梵堂】 (名数)慈悲喜护(他经作舍)之四无量心曰四梵堂,以此四法,能感大梵之果报也。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为四?慈悲喜护。(中略)当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四梵志】 (传说)有梵志四人,相谋各避死于山海空市之四处,而不得免。见“山海空市”条。

  【四梵住】 (名数)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以此为梵天之所住也。见“四梵堂”条。

  【四方】 (术语)密教次第东南西北,东方为因陀罗方,南方为焰魔罗方,西方为嚩噜拏方,北方为毗娑门方,又东北为伊舍尼方,东南为护摩方,西南为涅哩底方,西北为嚩瘦方。是皆因护方神而名之。见大日经疏五。又以四大,四显色,四佛,阿字之四转等各配于此四方。见五大条。

  【四方大将】 (名数)北方散脂大将。东方乐欲大将。南方檀帝大将,西方善现大将是也。四将各有五百眷属。率二十八部之鬼神。守护佛法。

  【四方结】 (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

  【四方僧物】 (杂名)属于十方僧之物件,如寺中之饭米是也。见“僧物”条。

  【四方四佛】 (名数)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华庄严世界微妙声佛之称。

  【四非常偈】 (术语)见“四无常偈”条。

  【四吠陀论】 (书名)见“韦陀”条。

  【四分】 (术语)华严大判一经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证分。见三藏法数十四。又法相宗立八识,八识之心王,心所,体虽各一,而分别所起之用,则有四分:一相分。是为心内所现之境,心者虑知之法,虑知之法,必有所知之法,故心生时,心之自体自转变,而现所虑所托之境,此名所虑所托之境分。相者相状,心起时,浮于心前之相貌也。二见分,见者见照。能缘为义,缘其所变相分之见照作用也,识之自体变相分,共起能缘之用,此名见分。三自证分,见分虽知相分,而见分不能自知见分,如刀不能自斩刀也,故别有知见分之用,此名自证分。是为识之自体分,彼见分非他物,即此自体缘外(相分)之用也,今自体自证知此自用之见分,故名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自证之用谁证知之,于是从自证分更起能缘之用,使证知自证,此名证自证分。而知此证自证分者为谁,知之者,即前之自证分也。自证分为证之自体,则缘外之见分与缘内之证自证分,皆得知之。以见分与证自证分,是自证分缘内外之二用,体必能知用也,兼缘二分,故不要第五分。譬之店中之货物如相分,掌柜如见分,主人如自证分,证自证分如其妇。见分缘相分而不可缘自证分,犹如掌柜能差排货物,而不能关知主人之事,自证分得缘外之见分与内之证自证分,如主人得管理掌柜与其妇,证自证分之缘自证分,如妇知夫之事。此四分古师多立三分。证自证分合于自证分,护法菩萨之正义,乃立四分。起信论所说,业转现之三识,如其次第,恰当于自证分,见分,相分之三分。然而一切诸法无一不影现于相分中,但诸识之相分,影现之相不同耳,开示之则如图。

  【四分家】 (流派)立识心四分之宗。唯识之正义也。

  【四分开宗记】 (书名)十卷,东塔怀素作。释四分律藏。对于相部法砺之旧疏,而称为新疏,盛行于世。

  【四分律】 (经名)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昙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昙无德)于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为四夹,故名四分也。初分二十卷,二分十五卷,三分十四卷,四分十一卷。戒本疏一上曰:“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云:于上座部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傅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此据说所至,非义判也。故二十犍度离分三分,可义开耶?”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以法正尊者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随说所止,即为一分。凡经四番,一部方成,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判文。”寄归传一曰:“云十诵四分者,多是取其经夹以为题目。”本书之注释及关于本书之著述列如下:四分律疏六卷,道覆撰。四分律疏四卷,慧光撰。四分律疏二十卷,唐法砺撰。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六卷,唐定宾作,释法砺疏。四分律疏二十卷,现存卷九,唐智首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唐道宣撰。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十六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四分律行事钞搜玄录二十卷,大鸿撰。四分律行事钞批十四卷,唐大觉撰。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十七卷,宋景霄纂。释四分律行事钞科十二卷,宋元照录。诸家记标目一卷,慧显撰。以上六种释行事钞者。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八卷,唐道宣撰。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八卷,宋允堪述。四分律羯磨疏科四卷,宋元照录。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排科二十二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四分律羯磨序解一卷,宋则安述。毗尼作持续释十五卷,唐道宣撰,读体释。四分律羯磨疏显缘钞二十卷,照远撰。以上六种释道宣羯磨疏者。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六卷,佚下二卷,唐道宣撰。四分律拾毗尼义钞辅要记六卷,允堪撰。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科一卷,宋元照录。以上二种释道宣义钞者。四分比丘尼钞六卷,唐道宣述。释四分比丘尼钞科文一卷,宋允堪述,释道宣比丘尼钞者。四分律疏九卷,道云撰。四分律疏七卷,道晖撰。四分律疏四卷,道乐撰。四分律疏二卷,洪理撰。四分律疏十卷,法愿撰。四分律疏二十卷,慧满撰。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唐怀素撰。四分律名义标释四十卷,明弘赞辑。四分僧戒本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唐道宣删定。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宋元照重定。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读体依藏重刻,但存目录。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一卷,明智旭释。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释一卷,明智旭释,未刊。

  【四分律宗】 (流派)此宗以四分律为所依,以昙无德为开祖,道宣大成之。单云律宗者,即此宗也。见“律宗”条。

  【四分僧戒本】 (书名)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于说戒之日诵之。或称为戒经,或称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唐南山道宣加注,称为四分含注戒本。后又有道宣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怀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皆由四分律抄出者也。本书之注释如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三卷,唐道宣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八卷,唐道宣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卷三,宋允堪述。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八卷,宋元照录。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排科二十一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以上三种,释道宣戒本疏者。四分比丘戒本疏二卷,唐定宾撰。释四分戒本序一卷,宋道言述。四分戒本缘起事义一卷,明广莫辑录。四分戒本如释十二卷,明弘赞绎,四分戒本约义四卷,明元贤述,四分戒本疏赞宗记二十卷,凝然撰。

  【四分位点】 (术语)密教为标大日如来之德,大日为中心,此为满位,四方写发心点,修行点,菩提点(又曰空点,仰月点),涅槃点,表示分满不二,生佛一如之理。及窣塔婆之四方表为五大,书发心之,修行之,空点之,涅槃点之,即此义也。

  【四分宗】 (流派)南山之四分律宗也。见“律宗”条。

  【四佛】 (名数)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曰:“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大日经具缘品曰:“东方号宝幢,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北方不动佛(同疏曰:不动非其本名,本名当曰鼓音如来),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金刚顶经曰:“不动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如来,不空成就如来。”

  【四佛土】 (名数)见“四土”条。

  【四佛知见】 (名数)一开佛知见,二示佛知见,三悟佛知见,四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所说,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者,以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是曰开示悟入之四佛知见。见开示悟入条。

  【四福田】 (名数)一趣田,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见俱舍论十八。

  【四缚】 (名数)又云四结:一欲爱身缚,欲界贪欲之缚身者。二瞋恚身缚,瞋恚之缚身者。三戒盗身缚,邪戒之缚身者。戒盗又名取戒。是本非戒,强以名戒,故曰戒盗。又以取进行,故名戒取。是外道之邪戒也。四我见身缚,我见之缚身者。见鞞婆沙论二。又一欲缚,欲界诸惑中除无明与见惑者。二有缚。_二界一切惑中除无明与见惑者。三无明缚,三界之无明也。四见缚,三界之恶见也。见大经净影疏。

  【四个大乘】 (名数)华严,天台,真言,禅之四个也。此四者皆是实大乘而最行者。又法相,三论,天台,华严也。

  【四个大法】 (名数)一安镇法,二炽盛光法,三七佛药师法,四普贤延命法。日本叡山称之为四个大法。

  【四个法要】 (仪式)一梵呗,先于法会之初,讽咏如来妙色身之偈,赞叹佛德,且静止外缘也。二散华,梵呗之次,唱愿我在道场等之偈,而散花供养佛也。三梵音,散华之次,唱十方所有胜妙华等之偈。以净音供养佛也。四锡杖,梵音之次,唱手执锡杖之偈而振锡杖也。此四事为法会中之最要者,故曰法要。又云法用。

  【四根本性罪】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Pārajikā也。十轮经三曰:“出家受具足戒,于四根本性罪中精勤守护。”

  【四根本重罪】 (名数)谓四波罗夷也。显密各异其戒相。见“波罗夷”条。

  【四供】 (名数)内供养之四菩萨与外供养之四菩萨,合为八供养。见“八供养”条。

  【四供养】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萨为外四供养。合称之曰八供。见曼陀罗大钞。

  【四股】 (物名)四股之金刚杵。出慈氏轨。

  【寺官】 (职位)称寺院之役员。西土称之为净人。比丘尼传曰:“告寺官,寺官共视。”

  【四归法】 (术语)归于三宝及戒而生四不坏信,称为四归法。璎珞本业经下曰:“佛子,次第为受四归法,归佛归法归僧归戒,得四不坏信心故。”

  【四果】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āpanna phala,巴Sotā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āgāmi,阿那含果Angā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余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余,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四果向】 (名数)见四果及四向条。

  【四海】 (杂名)佛教谓围绕须弥山四方之外海为四海。

  【四海论主】 (人名)隋高僧敬脱之嘉称也。见释氏要览下。

  【四含】 (名数)又作四鋡。四阿含经也。

  【四行】 (名数)菩提,福德,智慧,羯磨之四行也。大日经疏五曰:“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

  【四行相】 (名数)观苦谛之苦,空,无常,无我之四种行相也。

  【四河】 (名数)赡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pta池(旧曰阿耨达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ṅgā,旧名恒河,又云恒伽河。自池之东面出,一匝而入东南海。二、信度河Sindhu,旧云辛头河。自池之南面出,一匝而入西南海。三、缚刍河Valsu,旧云缚叉河。自池之西面出,一匝而入西北海。四、徙多河Śitā,旧译云私陀河。自池之北面出,一匝而入东北海。徙多河之流,即支那之河源也。见西域记一。

  【四恒】 (杂语)四恒河沙之略。

  【四弘】 (术语)四弘誓愿也。见“四弘誓愿”条。

  【四弘誓】 (名数)一切之菩萨,通发四种之弘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见止观大意。【四弘誓】(术语)四弘誓愿之略。

  【四弘誓愿】 (术语)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尽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尽佛道之愿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数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心地观经七曰:“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宝,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四花】 (名数)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罗华,二摩诃曼陀罗华(小大之白莲华),三曼殊沙华,四摩诃曼殊沙华(小大之赤莲华)。又一分陀利,白莲华也。二优钵罗,青莲华也。三钵特摩,红莲华也。四拘物投,黄莲华也。见名义集三。又形容大般涅槃时之娑罗双树,于棺之四方,立一双之白莲华及白造华。亦曰四花。

  【四华】 (名数)一分陀利华,白莲华也。二优钵罗华,青莲华也。三钵特摩华,红莲华也。四拘勿投华,黄莲华也。见“莲华”条。又一曼陀罗华,白莲华也。二摩诃曼陀罗华,大白莲华也。三曼殊沙华,赤莲华也。四摩诃曼殊沙华,大赤莲华也。见法华经序品。

  【四化法】 (术语)四无碍辩也。是为化度众生之法,故名化法。见璎珞本业经上。

  【四欢喜】 (名数)四欢喜法:一俭素欢喜。能引少欲乐。二积集梵行欢喜。能引远离乐。三无悔欢喜。能引三摩地乐。四乐断乐修欢喜。能引三菩提乐。见要览。

  【四悔】 (名数)五悔中,除第一之忏悔,其余劝请等之四悔也。法华忏法之式于前既于六根段修第一忏悔。故于后唯修四悔也。

  【四慧】 (名数)小乘十智中第一世俗智之差别也。一生得慧,生即得之之智慧也。二闻慧,闻圣教而发之智慧也。三思慧,自思惟理而发之智慧也。四修慧,修习禅定而发之智慧也。其中对第一之生得,谓后三者曰加行得,又前三为散慧,后一为定慧。

  【四惑】 (名数)与四烦恼同。广弘明集序曰:“滞四惑而溺欲尘。”

  【四机】 (名数)机者机器也,又机缘也。善根当发,名为机。一人天机,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人天机也。二二乘机,谓厌恶生死,欣求涅槃,是二乘机也。三菩萨机,谓先人后己,慈悲仁爱,是菩萨机也。四佛机,谓于一切诸法而观中道实相以顿断诸惑而出生死,是佛机也。见法华文句十下。

  【四记】 (名数)智度论谓之四答,佛地论俱舍论谓之四记。有人发问而答有四种也。俱舍十九曰:“一、一向记,若作是问:一切有情皆当死否?应一向记一切有情皆定当死。二、分别记,若作是问:一切死者皆当生否?应分别记,有烦恼者当生非余。三、反诘记,若作是问:人为胜劣?应反诘记:为何所方?若言方天,应记人劣;若言方下,应记人胜。四、舍置记,若作是问:五蕴与有情为一为异?应舍置记,有情无实故,一异性不成,如石女儿白黑等性。如何舍置而立记名,以记彼问言,此不应记故。”智度论二十六曰:“佛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义答,三者反问答,四者置答。”佛地论六曰:“言四记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反问记,四默置记。”又四定记之略。外道之世界及我之常无常等十四难问,佛不为常乃至非常非无常之四句定记,若为之则背于道理也。俱舍论三十曰:“四定记皆不应理。”

  【四家】 (名数)地持论七说四家:一般若家,二谛家,三舍烦恼家,四苦清家。章安以之配于台家四教,般若家为别教,谛家为圆教,舍烦恼家为通教,苦清家为三藏教。见法华玄义十。

  【四家大乘】 (名数)见“大乘”条。

  【四家大乘四种言说】 (名数)释摩诃衍论所说五种中,以前四配于四家大乘,以第五如实言说为真言。一相言说,为法相宗。彼依深密经之法相品而立名,即立三科百法等相,约于三性以明宗也,今就色等诸相而起言说,尤为符合。二梦言说,为三论宗。彼之言意,三界如梦,一切所有之所作皆为梦中所作,若一念之梦觉,即为无生法体,依此义以建立真俗二谛而成一宗之义。故与梦言说之义相当。三执着言说,为天台宗。彼宗谈久远寿量之旨,为本门之实义,谓教主释尊之始于伽耶成佛,是尔前诸教之意,实说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乃一经之冲微,今解执着言说为本所闻所作业,尤为相当。四无始言说,为华严宗。彼宗专谈本有称性之旨,故彼宗云修行亦竟成佛亦竟,一切众生久来如此,是与今无始言说之义相叶也。见二教论果宝十上。

  【四加行】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见“加行位”条。【四加行】(术语)于大乘法相宗以暖等四善根为五位中加行位,故以四加行为四善根之异名。

  【四夹侍】 (名数)释迦如来之四夹侍也。

  【四假】 (名数)成实论中又明四假:一因生假,一切之有为法,由因而生皆为无性,故名因生假,如六因四缘生诸法。是前三假中之法假。二缘成假,如揽五蕴成人,捉四境成家。是前三假中之受假。三相待假,如长短等相待而立。四相续假,如一念之色声,不成身语业,色声相续,方成身语业。见大乘义章一,俱舍光记三十。【四假】(名数)三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禅,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假之义也。二随缘假,如随三乘之根性说三乘之教门是也。三对缘假,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缘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竟不可得,是名就缘假。此四假总收十二部经八万之法藏,四谛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为释经也),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为破外计也),百论多用对缘假(为破常无常之二边也)。又成实论亦说四假。见“假”条。

  【四坚信】 (杂语)信佛法僧及戒也。归依已后,具有根力,其信坚固,故谓之坚信。又名四不坏信。

  【四见】 (名数)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于其一,名为四见。智度论七曰:“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严经疏三,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为计一。二、计异,胜论师,计因中无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为计异。三、计亦一亦异,勒裟婆论师计因中有果,亦计因中无果,以有无双计故名为亦一亦异。四、计非一非异,尼犍子,计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异,故名非一非异。又凡夫常乐我净之四颠倒称为四见。【四见】(名数)有种种之四见。见见条。

  【四教】 (名数)四教种种不同。

  【四觉】 (名数)一本觉,一切众生之自性清净心,本来离妄念,有照明之德,是名本觉。二相似觉,既觉知见思之惑而断之,得类似之觉悟,是乃始觉之初,尚余无明之细惑,未得真觉,故名相似觉,谓与真觉类似也。是别教之三贤位圆教之十信位。三随分觉,分分断无明,分分得真觉,是别教之十地,圆教之十住已上也。四究竟觉,既断尽根本无明,得究竟之真觉,即如来地也。见起信论。

  【四教地】 (术语)藏通别圆四教之住地也。大日经具缘品明约于真言门菩萨,一生超四教之地,而度三劫十地。初说解唯蕴无我(是法相宗即通教),及拔十二因缘(是藏教),次说离违顺八心之业烦恼网超越一劫之瑜祇行,是度藏通之菩萨地也。故义释引阿含成实及三兽渡河之喻,是三乘同以无言说之道,得诸法实相者,皆摄于此中也。次说发无缘乘之心,法无我性,观察蕴之阿赖耶,而知自性如十喻,悟自心本不生者,为超越二劫之瑜祇行,是度别圆之菩萨地也。见菩提心义三。

  【四教三观】 (术语)天台一家教观二门也。四教为教门,三观为观门,一家以此二门为纲要。见四教及三观条。

  【四教三密】 (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三密,为显(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称。

  【四教四门】 (术语)台家之四教配于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之四门中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非有非空门。”

  【四教五时】 (术语)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释也。四教者,化仪化法各有四教,五时者,说两种四教之时也。见五时及四教条。

  【四教仪】 (书名)六卷,隋智顗着。明化仪化法四教之义。其注解各书如下:四教仪集解三卷,宋从义撰。四教仪备释二卷,元元粹述。四教仪集注科一卷,元蒙论排定。四教仪集注节义一卷,灵耀节。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性权记。

  【四教仪集注】 (书名)天台四教仪集注之异名。

  【四阶成道】 (名数)又名四阶成佛。小乘佛之成道有四阶:一三阿僧祇劫之万行,二百大劫之相好业,三最后身断下八地之惑,四坐于道场,于三十四心断非想之惑,而成佛。大乘义章曰:“大智度中迦旃延子曰:略有四阶:一者三祇,二者百劫,三者后身断下八地,四者三十四心断非想惑。毗昙同之,成实少异。”金光明玄义记上三曰:“婆沙翻数,此论广说四阶成佛。”四教仪集注中曰:“三祇百劫名四阶成道。”

  【四阶成佛】 (名数)与四阶成道同。

  【四节】 (名数)禅林于结夏,解夏,冬至,年朝,谓之四节。义堂日工集曰:“凡称四节,乃百丈业林也。结解则天竺佛制,冬年则中华俗节。百丈以随方毗尼,礼贵同俗,遂有四大节之仪。”

  【四结】 (名数)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结也。一云,欲结也。二风尘,瞋结也。三烟,痴结也。四阿须伦,利养也。云等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欲等四结,覆蔽人心,使不得开解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梵Śaṁyojana。

  【四劫】 (名数)有二种。【四劫】(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三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前十九增减,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坏。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四空劫,即坏了后,虚空无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减。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减。增减者,于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此一增或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此为一成劫之量。余三劫之时量,与此等。第二、一坏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见俱舍论十二。梵Kalpa。

  【四界】 (名数)地水火风之四大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界为性之义,此四者各持自性不改,故名界。俱舍论界品颂曰:“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

  【四戒】 (名数)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于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禅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三道共戒,于见道以上证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瞋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断戒。见华严孔目章。

  【四界摄持】 (术语)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一切诸法,故曰四界摄持。大日经疏十一曰:“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于虚空,虚空常不动而含容一切也。”

  【四戒坛】 (杂语)小乘之三戒坛加大乘圆顿戒坛也。

  【四金刚】 (名数)四金刚之名,见于释典。通俗编载王业燕在阁知新录云:凡寺门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字。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蛇者顺也。按唐书礼仪志,武王伐纣,五方神受事,各以其职名焉。既而克殷,风调雨顺。见杨复吉梦兰琐笔。

  【四禁】 (术语)又云四重禁。四波罗夷罪也。涅槃经十曰:“性重戒者,谓四禁也。”

  【四镜】 (名数)本觉之体相有四种之义。镜亦有四义,故取之为喻。一如实空镜。真如之体,本来空寂,离一切妄相,犹如空镜离一切外物之体,谓之如实空镜。即空真如是也。二因薰习镜。真如之觉体具无量之性德,为净法之因,犹如镜体能现万象,此净法之因能由内薰众生之妄心,故名因薰习镜,即不空真如是也。三法出离镜。真如之觉体。埋藏于众生之烦恼中名为如来藏,今出离烦恼之尘,纯一净明,犹如净镜磨治而离垢,此名法出离镜,是真如之体也。四缘薰习镜。真如之觉体出缠时,应物机而有无边妙用,或现身,或主言,然由外薰众生之妄心,即为外缘之薰习,故名缘薰习镜。如明镜在高台而受用之,是真如之用也。见起信论。

  【四净定】 (名数)四禅四无色八地之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之三种。其中净定有四种之别:一顺退分定,随顺味定将退本定时之位也。二顺住分定,为住于定之当分而不退不进之位也。三顺胜进分定,定力增进,顺于上地之定之位也。四顺决择分定。决择者以无漏智而名,净定之力愈增进,而顺于无漏智起无漏定所依之位也。如已上次第,顺于烦恼,自地,上地,无漏也。八地之净定有此四分,但有顶地之净定除顺决择分定,因彼定昧劣,不生无漏定故也。见俱舍论二十八。

  【四静虑】 (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见“四禅定”条)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禅者梵语禅那Dhyā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静虑又有诸天之别。见“四禅天”条。

  【四句】 (术语)四句者如四句偈文,四句分别,四句推捡是也。四句偈文如诸行无常等偈。

  【四句成道】 (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四句分别】 (术语)以有空分别诸法,谓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门也。反之而谓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门也。反之而谓为亦有亦空,是第三句,亦有亦空门也。反之而谓为非有非空,是第四句,非有非空门也。有无之法门尽于此,更无第五句。就一异有无等义而分别之,亦如是,谓之四句门。又云四句分别。此中初二句云两单,后二句为俱是俱非,亦曰双照双非。三论玄义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

  【四句推捡】 (术语)以自因他因共因无因之四句,推捡有为法,以证诸法之不生不可得也。例如梦为蝴蝶,此梦中之蝶,若由自生,则无梦,蝶可自生,若由他梦而生,则梦常生蝶,若蝶之自因与梦之他因,自他俱生,则自他各无生因,何由相合得生,若无自他而生,则如虚空,并无自他,可常生蝴蝶。如是而推诸法便为不生不可得也。中论一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四句执】 (名数)一常句。外道计过去之我,即为今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于常见,是名常句。二无常句。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由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于断见,是名无常。三亦常亦无常句。外道于上二句皆见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则离身即无有我,此亦成过,此名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无常句。外道计身有异故非常,我无异,故非无常,若尔则离身亦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非常非无常句。见华严大疏十六。

  【四卷经】 (经名)昙无谶译之金光明经有四卷,故称为四卷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是其新译,有十卷。

  【四绝】 (名数)绝有无等四句,谓之四绝。中论疏一曰:“真谛四绝,故名为中。”

  【四橛】 (物名)护摩坛四方之小柱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于坛四角钉佉陀罗木橛,若无此木,铁橛紫檀木橛亦得。长十二指,入地四指。”大日经疏六曰:“橛首如一股拔折罗形,其下铦锐。”

  【四空】 (名数)一法相空,言有法之空无。二无法空,言无法之空无。三自法空,言自性之空无。四他法空。言他法之空无。见大乘义章二。【四空】(名数)又云四无色。无色界之四空处也。菩萨本业璎珞经上曰:“上至四空。”见四空处与四空定条。

  【四空处】 (名数)又云四无色,无空界之四处也。是乃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梵名Catuarūpa一空无边处ākāśānantāyatana,略名虚空处,又云空处。修虚空无边定所生之天处也。二识无边处Vijñānānantāyatana,略云识处。修心识无边定所生之天处也。三无所有处ākiñcanyāyatana,修心识无所有定所生之天处也。四非想非非想处Naivasañjñānāsañjñāyatana,又名非有想非无想处。生此天处之人,定心深妙,想念最为昧劣,无粗想,故云非想,非细想,故曰非非想。此四处于五蕴无色蕴,正报唯为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而无色身,又无依报之国土宫殿,故曰无色界,又名曰空处。因之非可以国土分四处,故由因行之禅定而说果以立四处之别也。其中前三者从所修之因行而立名,第四处从当体而立名,见俱舍论八,法界次第上。然依部宗而有不同。有部,经部,唯识,总无色法,有之者皆为变现,大众部有细色而无粗色。又,涅槃经有细色之说。

  【四空定】 (名数)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舍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舍其虚空缘内识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行人更厌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故名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前之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无想,故名非非想。又无粗想,故曰非想,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谓之非想非非想定。见法界次第上,俱舍颂疏世品一。是乃内法之修法也。若于外道则以六行观而修得之。于此四定复加四定为八定,于此加中间定与未至定(有部义),或加欲界定(成实义)为十定。凡禅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三种(见“禅”条),此十种禅定中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细,故无无漏定,有味定净定也。未至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有见道之无漏定(有部),欲界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与前相同,有见道之无漏(成实),下三无色有修道无学道之无漏定,味净之二定,通于十定,二宗相同。见俱舍论十八,辅行九之一。

  【四空天】 (名数)见“四空处”条。

  【四枯】 (譬喻)双林树之四枯也。见“四枯四荣”条。

  【四枯四荣】 (譬喻)佛于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于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常乐我净之法,起苦空无常无我之见,是为二乘之四倒,譬之以四枯。故止观曰:“八颠倒转成四枯四荣。”二乘于世间之法,起苦空无常无我之见,是四正见,譬之以四枯,是破凡夫之四倒。菩萨向涅槃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四正见,譬之以四荣,是破二乘之四倒。此八正为佛之入处,故止观九又曰:“亦是非枯(非二乘之四枯),非荣(非凡夫之四荣),中间入涅槃见佛性也。”同七曰:“如是念处,力用广博。义兼大小,俱破八倒。双显荣枯,双非荣枯。即于中间入般涅槃,亦是坐道场。”同辅行曰:“言枯荣者,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而皆悉一枯一荣,荣喻于常等,枯喻无常等。如来于中入般涅槃,表非枯非荣,荣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于其空假中间而入秘密藏。”

  【四苦】 (名数)生老病死也。【四苦】(名数)一生苦,果报始起为生,生时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体衰变为老,老时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损为病,病时有苦,故名病苦。四死苦,五蕴坏离为死,死时有苦,故名死苦。见大乘义章三本。

  【四类出家】 (名数)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深生耽染。见法蕴足论。

  【四礼】 (仪式)五体投地而礼四方之如来也。千手轨曰:“次金刚起,次四礼。”

  【四力】 (名数)一自力。世间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力发菩提心,名为自力。二他力。世间之人,或由他人之教诫,或依他人之感动,遂发菩提心,名为他力。三因力。世间之人,前世修习大乘之法,依其因力今生见佛及菩萨,而发菩提心,名为因力。四方便力。世间之人,于现世亲近善友智识,闻其善巧方便之说法而发心,名为方便力。见地持经一。其中因力即自力,方便力即他力,但就人与法而分之。

  【四良药】 (譬喻)譬四圣也。

  【四量】 (名数)于三量加譬喻量也。人生之无常,如水泡之无常,以喻而显者。

  【四寮】 (杂语)清规之四寮有二种:一亡僧章之四寮,即其所列之首座维那知客侍者是也。嗣法师遗书章之两序四寮及迁化章之蒙堂四寮,并有蒙堂之异名,以佛国白,大觉琏,参寥潜,九峰韶之四名德,曾居蒙堂,后人慕之,存四寮之名耳。

  【四料简】 (术语)临济宗之教相也。人天眼目曰:“或时夺人不夺境(是一),有时夺境不夺人(是二),有时人境两俱夺(是三),有时人境俱不夺(是四)。”人为情量分别知见解会等。境为万法。又言句也。

  【寺领】 (杂名)寺院所属之田地山林也。

  【四流】 (名数)一见流,三界之见惑也。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三界。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见科本辅行一之三。

  【四漏】 (名数)一欲漏。欲界之修惑也。但除无明。二有漏。上二界之修惑也。但除无明。三无明漏。三界之无明也。四见漏。三界之见惑也。漏是烦恼之异名。此四漏与四流之体同,惟次第稍异耳。出大藏法数二十三。参照四流条。

  【四炉】 (杂名)地(方形),水(圆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四轮之火坛也。

  【四轮】 (名数)四种曼荼罗也。曼荼罗者轮圆具足之义,故名四轮。见“曼荼罗”条第一则附录。又有种种之四轮如大地四轮项。

  【四轮宝】 (杂名)与轮王四轮同。见转轮王条。

  【四轮王】 (杂名)四位之转轮圣王也。见“转轮王”条。

  【四论】 (名数)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门论Dvādaśanikāya(又-mukha)-śāstra,一卷,龙树造。四大智度论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一百卷,龙树造。梁僧传(罗什传)曰:“四论者,国之大宝。”唐僧传(昙鸾传)曰:“内外典籍,具陶文理。而于四论佛性,弥所穷研。”

  【四论宗】 (流派)隋嘉祥扩张三论以前,诸师多研学四论,故从世称之为四论宗。非别有四论一宗也。嘉祥于四论中特取中,百,十二之三论,于三论玄义述八义。

  【四律】 (名数)见四律五论项。

  【四律五论】 (名数)见四字部四律五论条。【四律五论】(名数)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p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昙无德部也。三、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诃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上座部也。四、五部律Mahiśāsaka-vinaya,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具名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Mahīśāsakanikāya-pañcavarga-vinaya,是五部中之弥沙塞部也。其他五部中之迦叶遗部,唯传戒本(解脱戒经)广律未传,又五部中之婆苏富多罗部,戒律广本皆未传,五论者:一、毗尼母论Vinaya-mātrikā-śāstra八卷,失译。本名毗尼母经。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宋僧伽跋摩译。具名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Sarvāstivādanikāya-vinaya-mātrikā,此二论是依萨婆多者。三、善见论Samanta-pāsādikā,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本名善见律毗婆沙Sudarśana-vibhāṣā-vinaya,此解四分律者,四、萨婆多论。九卷,失译。本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Sarvāstivāda-vinaya-vibhāṣā,此释十诵律者。五、明了论。一卷,陈真谛译。本名律二十二明了论Vnaya-dvāviṁsati-prasannārtha-śāstra,此依十八部中之正量部者。

  【四马】 (譬喻)以四马譬四等之比丘。杂阿含经三十三曰:“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良马,顾其鞭影驰驱,迟速左右随御者意。二第二良马,以鞭杖触其毛尾察御者意而随其意。三第三良马,鞭杖小侵,随御者意。四第四良马,铁锥刺身伤骨然后着路,随御者之叱。比丘有如是四种。”

  【四满成佛】 (名数)一信满成佛,于十信之满位,决定信诸法之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名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于十住(旧云十解)之满位,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名解满成佛。三行满成佛,于十地之满心,能除一切无明诸惑,菩提之愿行皆具足,是名行满成佛。四证满成佛,于妙觉之佛地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之胜妙功德,是名证满成佛。见占察经下。

  【四慢】 (名数)七慢中之四也。

  【四曼】 (名数)是真言所立三大中之相大也。为大,三法,羯之四种曼荼罗。此四相圆融相即事相谓之四曼相即。又曰四曼不离。见“曼荼罗”条。

  【四曼摄二种世间】 (术语)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于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于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于三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于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三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种世间之事业,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种世间之四曼是性得,一切圣人三种世间之四曼是修得。见菩提凡义三。

  【四曼四身配属】 (术语)即身义有三义:一法,大,羯,三如其第次配于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三,法,羯如其次第配于四身。三三,法,大,羯如其次第配于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三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种子之字,三昧耶形,如来之身,行愿之事业,是二受用身之四曼也。守护国教观释迦月轮唵字,为佛身之事业,是变化身之四曼也。大日经谓三乘六道普门之身各有种子三昧耶身相事业,是等流身之四曼也。

  【四门】 (术语)真言于曼陀罗之方位以东南西北次第,配于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法,故东门云发心门,乃至北门云涅槃门。今葬场四门之额,铭此四法,即由此出也。又四门者,为常乐我净之四德,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世亲摄论十五曰:“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法界真如总有四德,谓常乐我净,于众华中最大最胜,故名为王。”常为东方大圆镜智,又名金刚智,金刚常住不坏,故比之以莲华之香,香主遍至之德,横遍十方,竖遍三世,是为常住之义,外四供中以香为东方,即此意也。乐为南方平等性智,南方自宝部,宝珠雨种种之财,人得而乐之,故比之以莲华可爱之德。我为西方妙观察智,阿弥陀名观自在王如来,我即自在之义,故比之以莲华柔软之德,净为北方成所作智,释迦乘无住涅槃之理,出于五浊恶世之中,曾不染生死之妄法,故比之以莲华清净之德。见秘藏记钞六。此四门有胎藏金刚之别,胎藏界之坛门称曰金刚门,顶间画金刚,金刚界之坛门,称曰莲华门,画莲华,是金刚为智,以理为能入,胎藏为理,以智为能入之标帜也。【四门】(名数)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也。门者能通之义,依此四者,得入真性实相之记,故曰门也。

  【四门游观】 (故事)释尊为悉多太子时,游观四门,见生老病死四苦,深生厌世之心。见本行集经。

  【四梦】 (名数)一,四大不和梦,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及劫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之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二,先见梦,随昼间所见而梦。三,天人梦,若人修善,则天人为感现善梦,以使增长善根,恶人作恶,则天人为现恶梦,使怖恶生善。四,想梦,常思想者,多现梦中,想善事,则现善梦,想恶事,则现恶梦。见善见律十二。【四梦】(名数)见“梦”条。

  【四孟月】 (名数)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也。即四季最初之月。

  【四秘密】 (名数)与四意趣同。

  【四面毗卢遮那】 (术语)金刚界之智法身也。金刚顶义诀曰:“四面毗卢遮那者,(鍐)字轮中法身如来,四面圆满向四方作三昧相也。”

  【四明】 (名数)钩索锁铃之四摄菩萨种子也。秘藏记本曰:“真言行者能作此观,以四明引入诸佛于己体。四明谓钩索锁铃,钩钩召,索引入,锁坚住,铃欢喜。”又四种之吠陀论也。演密钞二曰:“韦陀此云明,即是外道四明也。”毗奈耶杂事十六曰:“婆罗门子读四明论。”最胜王经七曰:“大婆罗门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

  【四明家】 (流派)嗣四明尊者之流派者。称曰山家,乃天台之正统。

  【四明两重能所】 (术语)四明尊者所立两重之能所也。见观不思议经条。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 (书名)七卷。宋继忠集。

  【四明山】 (地名)在浙江宁波。指要钞详解一曰:“四明乃庆元府南面山名,有峰最高。四六在上,每澄霁望之如户牖,相传谓之石窗。谓四畔通日月星辰之光故云四明。”大明一统志曰:“浙江宁波四明山,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周回八百里,跨绍兴台州之境。二百八十峰,其巅五峰绝高,形如芙蓉。”

  【四明十义书】 (书名)二卷。宋智礼述。

  【四明十义书科】 (书名)一卷。宋继忠排。

  【四明尊者】 (人名)宋知礼法师居四明山,弘天台之正义,号四明尊者。

  【四魔】 (名数)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见智度论五,义林章六本。【四魔】(名数)详见“魔”条。

  【四摩】 (术语)Śima又云四摩室。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砺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余住处各不相通,于此作法,不须取余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论疏解云:本音四摩,此正翻云别住是也。诸本云布萨界及戒场者,非正本音,所以名别住者,谓此住作法与余住不相通。”译为别住不当。四摩乃界之义。即结界也。上出之两解非正者为正翻。指布萨时,比丘参集之境界。即住于同一结界(四摩)内之比丘等,有必须参集于界内所定地之义务。是为防彼由远地参集劳苦与在同一住处有不和合者,而制之。后世寺院门前之结界石,即四摩之标柱也。参照“结界”条。

  【四摩室】 (术语)见“四摩”条。

  【四难】 (名数)一值佛难,二说法难,三闻法难,四信受难。见法华文句五。

  【寺内葬】 (仪式)寺为三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于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为不净,禁置于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四泥梨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提舍,瞿波离,谛婆达兜,末法梨四人堕于四大泥梨之相者。

  【四念处】 (名数)见四字部本条。

  【四念处观】 (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二受命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法为除上三者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是就苦之一谛而修四念处也。吾人苦谛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义,故就身受心法,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常乐我净之四种颠倒。故仅有四者而不增不减也。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故名念处,又慧之力能使念住于所观之处,故名念住。俱舍论二十三曰:“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钵舍那修四念住。”法华玄义三曰:“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

  【四念珠】 (名数)念珠有四种。分上品,最胜,中品,下品之四数,如一千八十,百八,五十四,二十七是也。见“数珠”条。

  【四念住】 (术语)与四念处同。

  【四品法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经说法有四品类: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二处法,十二处也。三缘起法,十二缘起也。四处非处法,道理非道理也。了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则为愚人。

  【四品学法】 (书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曰:一戒行备具,二多知经法,三能化度人,是号真学,上品也。纯行五戒,号承法,中品也。但持四戒(五戒中之前四者),号依福学,下品也。一持身所护法,二持供养法,三持同学法,号散持,外品也。

  【四评家】 (名数)大毗婆沙论说五百阿罗汉集,而评释发智论者也。其中以世友,妙音,法救,觉天之四论师为评家之正义。华严玄谈七曰:“言评家者,婆沙是诸阿罗汉同集,而有四大阿罗汉,为评家正义: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觉天。”

  【四菩萨】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除中台大日如来外之四方四菩萨也。又观音,弥勒,普贤,文殊。此四菩萨与娑婆之众生因缘最深。

  【四瀑】 (杂语)四瀑流之略。寄归传二曰:“绝三株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见“瀑流”条。

  【四瀑流】 (名数)一,欲瀑流。欲界之贪瞋痴,各有五种(四谛修道),合为二十。疑有四(除修),加之以十经,为二十九物,此名欲瀑流。二,有瀑流。色界无色界之贪与慢,各有五种,故为二十(上界总无瞋),疑有八,故总有二十八物,谓之有瀑流。三,见瀑流。三界之见惑也,先于欲界苦谛下有身见等五见,于集谛灭谛下各有邪见见取二见,于道谛下有邪见,见取,戒禁取三见,合为十二见,上二界之见惑亦同。因而三界合有三十六见,此名现瀑流。四,无明瀑流,三界之无明,各有五四谛修道之五部无明也,因有三界合有十五无明,此名无明瀑流。见俱舍论二十。【四瀑流】(杂语)见“瀑流”条。

  【四七品】 (杂名)谓法华经也。法华经为八轴二十八品而成,故名。

  【四弃】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谓之四弃。以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边外故也。见“波罗夷”条。楞严经七曰:“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

  【四亲近】 (术语)金刚界五佛中之四方随从佛之四方四菩萨,谓之四亲近。见“十六菩萨”条。

  【四衢道】 (譬喻)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于四谛之理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法华文句五曰:“衢道正譬四谛,四谛观异名为四衢。”

  【四取】 (名数)一欲取,于色声香味等五尘之境,贪欲取着也。二见取,于五蕴之法妄计取着我见边见等也。三戒取,如外道之狗戒牛戒,取着修行非理之戒禁也。四我语取,我语者发自我见我慢等我见之所说法,取着于此我见我慢谓之我语取。见佛性论。俱舍论摄百八之烦恼为四取:一欲取,欲界之钝使也,四谛修道五部各有贪瞋痴慢无明之五者,合为二十。四谛各有一疑,合前为二十四。再加十缠,为三十四物。是名欲取。二见取,三界各有十二见,苦谛下有身等五见,集灭二谛下各有邪见见取二者,合前为九,道谛下有邪见,见取,戒禁取三者,即为十二见。三界合为三十六见。此中除三界二戒禁取见(即苦谛下与道谛下之二者)之六见,其余三十见,名为见取。三戒禁取,即前之六见也,又名惑取。四我语取,上二界之钝使也。色界五部下各有贪慢无明三者,三五为十五。四谛下各有一疑,与前成为十九,无色界亦同之,合为三十六。是名我语取。我语者,身我之语也。上界之烦恼,不取于外境,缘身我就身我之语而起烦恼也。此四者总名为取者。以此烦恼能取执内外之法故也。俱舍论二十曰:“能取所有,故立取名。”又曰:“能为依执,故名取。”又胜鬘经以四住地之惑为四取。百论疏四末曰:“胜鬘经以四住地为四取,故云有漏业为因,四取为缘,生三界内。”又婆沙论以驰求四方名为四取。百论疏四末曰:“四取者,婆沙云:四方驰求名为四取。”梵Catur-prāmarśa。

  【四趣】 (名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之四恶趣也。梵Durgati。

  【四人出现世间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波斯匿王说先后丑妙之四人不同。出于增一阿含四意断品。

  【四人观世】 (杂语)依人人之机根,而观世间有等差。凡夫观三界之乐,欢喜游戏而不觉知。二乘观三界之苦,如火宅不安。菩萨观三界之空缘想见相犹如空花。诸佛观三界为唯心,世间诸物皆为妙明之心。

  【四忍】 (名数)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二得无灭法忍,一切诸法本为无生,故今亦无灭,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四得无住忍,不住着于诸法,谓之无住,菩萨证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案,是普贤观经所说实相忏悔之意也。【四忍】(名数)见“忍”条。

  【四如实观】 (术语)唯识宗四加行位之观法也。

  【四如意足】 (术语)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四沙门】 (名数)见“沙门”条。

  【四山】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山合来无逃避处。”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盛色也。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病山能坏一切之强健也。三死山,谓人之身尽命终。死山能坏一切之寿命也。四衰耗山,谓人之富贵荣华衰耗。衰耗山能坏一切之荣华富贵也。又增一阿含经四意断品以四山譬老病死及无常。

  【四善根】 (名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见“加行位”条。【四善根】(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śala-mūla。

  【四上】 (杂语)晨午昏及夜半之四时上堂持念也。一切仪处轨曰:“三谓晨午昏,加夜半成四。”性灵集二曰:“四上持念,四魔请降。”

  【四上座】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律中,一、僧房上座,即律之三纲上座也。二、僧上座,即坛上之上座(授戒时),或堂中之首座也。三、别房上座,即今禅居诸寮之首座也。四、住家上座,即计斋席之上座也。”

  【四蛇】 (譬喻)以喻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仁王经下曰:“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智度论十二曰:“箧中有四蛇,王敕罪人令看礼养育。(中略)四毒蛇者,四大。”最胜王经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于此四种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背违众病生。”

  【四舍】 (名数)一财舍,以财物舍与人也。二法舍,以法舍与人也。三无畏舍,以无畏舍与人也。四烦恼舍,自己舍弃烦恼也。此四舍皆为檀波罗蜜。智度论十一曰:“四种舍名为檀Dāna,所谓财舍,法舍,无畏舍,烦恼舍。”

  【四摄】 (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

  【四摄法】 (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梵Catuh-saṁgraha-vestu。

  【四摄金刚】 (名数)与四摄菩萨同。

  【四摄菩萨】 (术语)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金刚菩萨也。一金刚钩菩萨,二金刚索菩萨,三金刚锁菩萨,四金刚铃菩萨。此四摄菩萨是化他之德也。此三十七尊皆有自行化他二德,三十七尊位于五轮塔婆中之五解脱轮中者,无为安乐之内证也,此四摄菩萨与三十七尊中之随一同居塔中,是为内证,然住于月轮外塔之四门者,是表化他之德,四摄出四门而利益众生也。出四摄之门,非出于塔外也。其化他之德譬世法为钩索锁铃。譬如于世间取鱼初必有钩,是钩菩萨也。次当以绳引之,是索菩萨也。次当以绳贯之,是锁菩萨也。锁鱼已,则为我有,故当有欢喜之心,是铃菩萨也,铃为表示欢喜者。如是四摄,摄引众生之四德也。钩众生于法界宫而缚住之,自欢喜复使他欢喜也。见曼荼罗秘钞上。秘藏记钞三曰:“凡四摄有二种功能:一众生请诸师,二诸师引众生。”出生义曰:“人天得之而集解脱之众,圣贤用之而摄迷倒之流,则塔之四门之外采其业用住位者是也。由四菩萨智之所发起焉,是诸圣人不得晏然本所宫观,而疾甚覆掌,以应群方之请也。

  【四摄事】 (名数)四摄法也。

  【四摄众】 (名数)四摄菩萨也。

  【四身】 (名数)有三种: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之三种是也。见“四身”条。又有四种法身。见“法身”条附录。【四身】(名数)有三种:(一)楞伽经所说。一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其中第一之化佛即化身,第二之功德佛与第三之智慧佛,是报身,报身佛之功德虽多,而要在智与德,故分之为二,第四之如如佛即法身也。(二)唯识论所说。一自性身,二他受用身,三自受用身,四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自受用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也。

  【四神足】 (名数)集定断行具神足。心定断行具神足。精进断行具神足。我定断行具神足。见婆娑论。

  【四生】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ā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ṇḍ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Saṁ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āduka,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别,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种。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罗与邬波世罗及鹤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与般遮罗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湿生如昙驮多与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是也。人之化生,唯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湿,皆得现见,其化生如龙与揭路荼Caruḍa鸟。次鬼趣有胎化二种。胎生者言饿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狱与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见俱舍论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缘觉乘极速者四生得道是也。见“四生百劫”条。

  【四生百劫】 (术语)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三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注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第四生入见道得无学果。二云:第一生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修使纯熟,第三生修顺决择分,第四生入见道乃至证无学果。言百劫者,谓发心已修彼行因,极迟不过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义,初约转根,后就不转。”

  【四生苦轮】 (杂语)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

  【四圣】 (名数)十界分凡圣时,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界称四圣,余称六凡。又罗什门人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四人曰关中四圣,或曰什门四圣。佛祖统纪三十六曰:“罗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释氏稽古略二曰:“师之第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又禅林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为四圣。敕修清规尊宿迁化起龛曰:“山门维那,向内合掌,中立,举往生咒,或四圣号,大众齐念。”

  【四圣谛】 (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见四谛条。

  【四圣行】 (名数)一粪扫衣,二乞食,三树下坐,四身心寂静。又名四良药,与行四依及四圣种大意同。南山业疏三下曰:“涅槃具显治本,故彼文云:出家之人有四种病,由此不得四沙门果。为有衣欲,乃至为有恶欲。有四良药能治此病:谓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治有恶欲,故名四圣行。”

  【四胜身】 (名数)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于圆教行位三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三生成佛之义,三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于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此解行之胜身,或于现生,或于当生,成佛果,谓之胜身成佛。举其实例,举此四人:一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说,彼于次前生成见闻,于今生遍参五十三知识,具足善贤行位,于当生证入极乐,是于隔生之三生,次第经法门之三生也(三生有隔生与法门二种)。二兜率天子,华严经随相品所说,本在地狱,蒙释迦菩萨足下光照而出地狱,生于兜率天,故称为兜率天子。此天于身之一生具足诸地功德,现身成佛,自闻经至地狱之身而终,为见闻生,兜率之身为解行生。是于隔生之二生,经法门之三生也。三龙女,法华经提婆品所说,八岁之龙女也。在龙宫闻文殊之法,龙身既成解行,诣灵鹫山,以龙女之身成佛于南方无垢世界。是于隔生之一生经法门之三生也。四普庄严童子,华严经卢舍那佛品所说,名大威光太子者是也。过去有王,名爱见善慧,此普庄严为彼第二王子,是释迦因位时之名也。彼于信满(十信之满位),一念而成极乐,是于一念而经三生也(五教章下)。要之善财童子三生经三生之行,兜率天子二生经三生之行,龙女一生经三生之行,普庄严童子一念经三生之行也。见十住心广名目五。

  【四圣十哲】 (杂名)稽古略二曰:“师之弟子。曰生、肇、融、叡。谓之什门四圣。加昙影、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常、道标。谓之什门十哲。”佛祖通载八曰:“资学三千。拔萃有八。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道恒、僧影、慧观、慧严等。各有著述。知别传明。”

  【四圣言】 (名数)见“圣言”条。

  【四胜义谛】 (术语)胜义谛为真谛之异名,法相宗就真俗二谛各立四重。合成八谛。见“谛”条。

  【四圣种】 (术语)见“圣种”条。

  【四施】 (名数)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出于菩萨戒经。

  【四师】 (杂语)华严宗谓五祖宗密以后之子睿,净源,义和,李通玄为四师。

  【四食】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四十八年】 (杂语)涅槃经一有云:旧医告新医言:汝给使于我四十八年,则将传我法。诸师解释之有种种,智者有二义:一云法华已前犹是外道弟子,故曰四十八年。一云四禅四空四无量心之世间十二禅各有自行化他赞法赞者之四者,故成四十八。开善云四禅四空之八禅,各有六行观之六法,故为四十八。章安云:有空等四见各有因成假等三假,一假各有四句,故三假合为四十八。若依阿含经之说:则外道必先四十八年供给走使,而后与法,今文正当于旧医之法,新医权同于旧医之法,随而名为走使。见辅行九之一。

  【四十八轻戒】 (名数)见“戒”条。

  【四十八使者】 (名数)胜军不动明王,为守护持法行者,于其左右,各现二十四诸鬼王之身。见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愿仪轨。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修法)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也。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杂名)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炎王,清净,欢喜,智慧,不断,难思,无称,超日月光是也。

  【四十八愿】 (名数)阿弥陀如来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大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三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三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命智通愿,第六天眼智通愿,第七天耳智通愿,第八他心智通愿,第九神境智通愿,第十速得漏尽愿,第十一住正定聚愿,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四声闻无数愿,第十五眷属长寿愿,第十六无诸不善愿,第十七诸佛称扬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第十九来迎引接愿,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第二十一三十二相愿,第二十二必至补处愿,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第二十五说一切智愿,第二十六那罗延身愿,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第二十八见道场树愿,第二十九得辩才智愿,第三十智辩无穷愿,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第四十见诸佛土愿,第四十一诸根具足愿,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第四十三生尊贵家愿,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第四十五住定见佛愿,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第四十七得不退转愿,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也。

  【四十八智】 (名数)约十二缘起于四谛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谛,老死之集,即集谛,老死之灭即灭谛,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谛。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谛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为四十八智也。

  【四十齿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四十二品无明】 (名数)为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也。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各断一品之无明也。见四教仪集注下。

  【四十二使者】 (名数)诸佛要目曰:“怛利三昧耶经,同毗卢遮那集会。(中略)此经中不动尊等四十二如来僮像使者,若修真言行菩萨坚持菩提心,我等承事供养拥护。”

  【四十二位】 (名数)菩萨乘之行位也。见“五十二位”条。

  【四十二贤圣】 (名数)三贤十圣加等觉妙觉之二圣者。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为菩萨者,(中略)必谛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多义。”本经举梵汉之名。见“四十二位”条。

  【四十二章经】 (经名)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就小大乘摄集四十二章者。佛教流入中国之第一部经也。朱熹谓四十二章经其说却是平实。玆将本经各家之注述列之如下:四十二章经御注一卷,宋真宗皇帝注。四十二章经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四十二章经解一卷,明智旭着。四十二章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续法述。四十二章经笺注,丁福保注。

  【四十二字观门】 (经名)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四十二字门】 (术语)此为华严般若二经所说,是观字义之一种法门也。与悉昙之摩多体文无何等关系。惟据智度论之说,谓以此四十二字为一切字之根本,除之则无他文字,是殆为别一流之悉昙也。华严经七十六入法界品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童子以此四十二字,始于阿字,终于佗字。又唐不空新译此入法界品之四十二字门,题曰四十二门观,始于阿字,终于荼字。大要与前无异。般若经四念处品说此四十二字门,亦以阿字为始,荼字为终。其所说之法门虽异,然四十二字字音之布列,全与华严同。然则当时果行如是一流之悉昙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菩萨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初阿后荼,字有四十。(中略)荼外更无字,若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天台以此四十二字配于圆教之四十二位。

  【四十九灯】 (仪式)药师之法也。造药师七像,各供七灯,故有四十九灯。药师经曰:“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

  【四十九日】 (杂语)七七日。即中阴之日数也。

  【四十九僧】 (仪式)修药师之法,因四十九灯,而请四十九僧也。

  【四十九重摩尼殿】 (堂塔)四十九重之宝宫也。弥勒上生经记,兜率天上五百亿天子,各由额上出百亿摩尼宝珠,为弥勒菩萨造四十九层宝殿,曰:“此摩尼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同慈恩疏曰:“四十九重者,持戒坚牢,宫遂重密。”

  【四十九重如意殿】 (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宝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宝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ṇ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

  【四十里水】 (譬喻)须陀洹人观四谛,一时断四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谛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余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渐渐断之故也。涅槃经三十六曰:“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横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谛。”

  【四十品无明根本】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于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四食时】 (名数)一天食时,清旦之时。即诸天之食时也。二法食时,午时也,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之食时,过午则为非时。三畜生食时,日暮也。是畜生所食之时。四鬼神食时,昏夜也。是鬼神所食之时。见法苑珠林四十二。

  【四十位】 (术语)梵网经上说菩萨之阶乘四十位,分为四位:第一、十发趣。谓大乘之行人至十住初闻妙理,而发趣于佛地,故名发趣。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也。此十者,前八心为璎珞所说十信中之八心,后二心为同经所说十住心之初后二心(见“五十二位”)。第二、十长养。次入十行增修善根,故名长养。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也。此十者,如其次第,即四无量、四摄法及止观之二者也。第三、十金刚。次入十回向之位坚修善根,故名金刚。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谓通达法性也)、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也。第四、十地。地者,所依之义。入菩萨位,所依转胜,故名十地。见“十地”条。

  【四十一地】 (名数)见四十一位项。

  【四十一位】 (名数)为菩萨之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是也。以此四十位修行之功德,而庄严佛果,故言四十一地之璎珞等。见“五十二位”条。

  【四十余年未显真实】 (术语)无量义经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无量义经为法华之开经,谓法华以前未显真实也。真实者,非说二乘作佛(是迹门法华),如来久成(是本门法华),非言尔前所说为方便假说,尔前所说之圆教与法华之圆教圆体无殊也。法华玄义五曰:“成道已来,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法华始显真实。相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止观辅行六曰:“遍寻法华已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及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寺十种异名】 (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佑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粗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三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界以七宝庄严谓之寂灭道场卢遮那佛说华严于此),九曰远离处(入其中者去烦惑远与寂灭近故),十曰亲近处(如行安乐行以此中近法故也),此土十名依祇园图经。今义如六种:一名窟,如后魏凿山为窟安置圣像及僧居是也,二名院(今禅宗多此名也),三名林(律曰住一树经中有逝多林也),四名名庙(如善见论中瞿昙庙),五名兰若(无院相者),六名普通(今五台山有多所也)。”

  【四识住】 (名数)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见俱舍论八。【四识住】(术语)见“识住”条。

  【四事】 (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四世】 (杂语)正像末之三时,以释尊在世时为圣世而加之,名为四世。

  【四事不可思议】 (名数)见“不可思议”条。

  【四事法门】 (名数)菩萨有四事之入法门:一入禅思门,菩萨将说法,先入禅定观察众生之根器也。二智慧门,菩萨将说法,以智慧照了义理,令闻者生法喜之心也。三入总持门,菩萨将说法,于诸善法持而不使忘,于诸恶法持而不使生,以此心生众生之善,遮众生之恶也。四入辩才门,菩萨将说法于诸佛法义辩说无碍,开发一切众生之心,令皆入正道也。见大宝积经十三。

  【四事供养】 (名数)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也。【四事供养】(名数)见“四事”条。

  【四事经】 (经名)阿难四事经之略名。

  【四世俗谛】 (名数)法相宗所立四种之俗谛也。真谛亦立四种,合成八谛。见“谛”条。

  【四释】 (名数)诸家释经论及真言文句有种种不同。

  【四书】 (名数)宋云外之自度教苑清规曰:“新学读文于四书中,当自四教仪而始。”四书者天台之法界次第,四教仪,戒疏,小止观是也,见天台学则上。

  【四树】 (譬喻)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也。取法华之三草二木之譬喻,故曰树。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

  【四双八辈】 (名数)小乘四向四果之圣者也。向果为一双,四种之一双即八辈也。

  【四说】 (名数)又名四种广说,四种墨印。见“四种墨印”条。

  【四随】 (术语)佛之说法,随于众生之乐欲,随于众生之机宜,随于对治众生之所迷,随于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诃止观一之二曰:“禅经曰:佛以四随说法,随乐、随宜、随治、随义。”四明教行录四曰:“智论立悉檀被机,禅经用四随益物。”

  【四所戒坛】 (名数)见“戒坛”条。

  【四塔】 (名数)经律异相六谓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东照明园中有佛之发塔,城南粗涩园中有佛之爪塔,城西欢喜园中有佛之钵塔,城北尊御园中有佛之牙塔。人中之四塔,如迦毗罗卫国有生处塔,摩竭提国有成道塔,波罗奈国有转法轮塔,拘尸那国有般涅槃塔。法显传曰:“佛泥洹已来,四大塔处,相承不绝。四大塔者: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般泥洹处。”

  【寺塔处】 (术语)寺塔处者练若也,此有三种:一达磨,是菩提场。二檀陀伽,是无秽尊处。三摩登伽,是无喧动处。见不思议疏上。

  【四天大王】 (天名)四天王也。

  【四天上下】 (杂语)上即四王天,下即四洲人。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p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śramaṇ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干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四天王合行法】 (修法)以四天王为本尊,乃攘灾厄请招福德之修法也。

  【四天王经】 (经名)一卷,宋智严等译。说每月六斋日四天王从七曜二十八宿下四洲,伺察众生之善恶,而报告于帝释。

  【四天王天】 (界名)即四天王所居之天也。

  【四天下】 (杂语)四大洲也。金轮圣王领四大洲。法华经序品曰:“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

  【四天珠】 (杂名)又书四点。密宗之数珠,每七颗或二十一颗,插入异类异种或同珠之小形者四颗,是非有经轨可凭,惟彼宗常诵真言以七遍或二十一遍为常规,故为其记子而加之也。

  【四田】 (名数)四种之福田也。见“福田”条。

  【四帖疏】 (杂名)唐善导大师观无量寿经之疏,有四卷,故谓为光明四帖之疏。又曰证定疏。谓证得定之人之疏也。以善导发得三昧,蒙圣者冥加,而造经之科文故也。选择集下曰:“条录观经之文之刻,颇感灵瑞,屡预圣化。既蒙圣冥加,然作经科文,举世而称证定疏,人贵之如佛经法。”

  【四通行】 (名数)一苦迟通行,依于无色定与未至定中间定之无漏道,名苦通行,以定中无十八支林功德止多观少转进艰辛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者谓之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第一中之利根者也。三乐迟通行,依于色界之四根本定之无漏道,名乐通行,以有十八支林功德止观均等转进自然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之人,谓之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第三中利根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四通行】(名数)见“通行”条。

  【四童子三昧经】 (经名)三卷,隋阇那崛多译。为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

  【四土】 (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余。又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声闻缘觉二人(藏教中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于菩萨之位,似未断惑,随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菩萨一人,圆教菩萨一人之人种类也。又此土称为变易土。变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又其后变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实报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前三果,思惑未尽,不能生方便土,故悉为阿罗汉,但从本位立名,于一阿罗汉之上举四果之别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谓:“五人断通惑者同生其土皆为菩萨,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而发菩提心,涅槃经之说也。又谓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声缘二人,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三人,圆教一人也,别教三人者,至别教之菩萨第六住,断见思之烦恼,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与十行十回向共为三人。圆教一人者,圆教十信位之六根净,以断见思烦恼故,报命尽,故生于方便土。观经妙宗钞上所谓:“九种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实报无障碍土。方便土为证空理人之果报土,此上更有证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无障碍土。纯为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别教十地已上圆教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体也,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秘密藏,是乃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谓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无相二义:一寂光土,唯理。净名经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实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假,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是如理者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别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别相。此一义也。二依圆教之极意,三千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圆教之实义也。见净名经疏一等。

  【四陀罗尼】 (名数)又云四总持。详见“陀罗尼”条。

  【四万六千日】 (杂语)为佛,菩萨,等缘日之一种,于此日参诣者,与参诣四万六千日同一功德云。但多尚观音菩萨之缘日,即旧历七月初十日也。

  【四王】 (界名)四王天也。六欲天之第一。为四大天王之所住,故云四王天。在须弥之半腹。最初之天也。

  【四王忉利】 (界名)四王天与忉利天也。

  【四王天】 (天名)详见“四天王”条。

  【四忘】 (名数)忘一异等四句也。三论玄义曰:“三假为俗,四忘为真,会彼四忘故有三乘贤圣。”

  【四微】 (名数)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既具四微。所生枝条,岂不具四微耶?”止观五曰:“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触。四微和合,故名法有。”同辅行曰:“四微者,色香味触。”

  【四威仪】 (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四威仪】(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见“威仪”条。

  【四韦】 (术语)四韦陀也。兴禅护国论序曰:“四韦之法犹以用焉。”

  【四维】 (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四维口食】 (术语)四邪命之一。见“邪命”条。

  【四韦陀】 (术语)婆罗门四种之韦陀经也。详见“韦陀”条。

  【四韦陀院】 (堂塔)天竺祇洹精舍之中,有四韦陀院,以许佛徒之研究。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韦陀院。”

  【四味】 (名数)台宗所立五时教中,前四教谓之四味。五时中除醍醐味之法华也。

  【四未曾有法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阿难具四种之未曾有法。又出于增一阿含经八难品。

  【四问】 (故事)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叹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当得道。二问:佛灭度后,我等以何为师?佛答:解脱戒经是汝等大师,戒经说身业口业,应如量行。三问:佛灭度后,我等依何法住?佛答:若现在,若灭后,应依止四念处,余不依止。四问:一切经首当安何等语?佛答: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与某等大众俱。见后分涅槃经上,智度论二,集法藏经。

  【四无碍】 (名数)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之略。

  【四无碍辩】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四无碍解】 (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四无碍智】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四无常偈】 (术语)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无常偈也。”私志记四曰:“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为无常之义,故云四无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贤愚因缘经十一,说四非常偈。与仁王经之文全同。

  【四无记】 (名数)就无覆无记之一而更分别为四种:一异熟无记,依一切前世业因而感之身心果报也,异熟为果报之异名。二威仪无记,起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威仪时之心无记者。三工巧无记,作图画雕刻等种种工巧时之心无记者。四变化无记,以通力作种种变化时之心无记者。其中威仪工巧之二者,虽亦通于善恶二性及有覆无记,而今只取无覆无记之一边耳。见百法问答钞三。

  【四无量】 (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四无量】(术语)与四无量心同。

  【四无量心】 (术语)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也。又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众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禅定而修之,修之,则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ṇā,三喜Muditā,四舍Upekṣā。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智度论二十曰:“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仁王经下曰:“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梵Catvāri-apramāṇāṇi。

  【四无色】 (名数)又云四空处。有定与处之二。见四空定及四空处条。

  【四无所畏】 (名数)与四无畏同。

  【四无所畏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四无畏及八大众中无畏。

  【四无为】 (名数)见“无为”条。

  【四无畏】 (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四无畏】(名数)又云四无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无畏。四无畏有佛与菩萨之二种。

  【四悉檀】 (名数)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众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为汉语普遍之义,檀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众生,故云悉檀。天台随于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昙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众生所乐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欢喜适悦。二各各为人悉檀,佛说法鉴众生之机,随机宜之大小,宿种之浅深,说各人所应之法,令彼发起正信,增长善根。三对治悉檀,贪欲多者教以慈心,愚痴多者教以因缘观,如是施种种之法药,除遣众生之恶病。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之机缘既熟,说诸法实相,令彼入于真证。要之佛始说浅近之事理,令闻者适悦者,世界也,令众生生善根者,为人也,除遣众生之恶病者,对治也,遂使悟入圣道者,第一义也。智度论一曰:“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相无相违背。”法华玄义一曰:“南岳师例大涅槃,胡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大乘义章二曰:“言悉檀者是中国语,此方义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释,或名为宗,或名为成,或云理也。”玄应音义二曰:“悉昙此云成就,论中悉檀者亦悉昙也,以随别仪转音名为悉檀。”见“四释”条下天台四释。

  【四仙】 (名数)见“二天三仙”条。

  【四仙避死】 (传说)见“杀鬼”条。

  【四相】 (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四相】(名数)生住异灭也。名四有为。见“有为”条。

  【嗣香】 (术语)对于先师谢己得为法嗣之恩之瓣香也。

  【四相违】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因之十四过中,使立者之宗法相违反成之四种邪因也。是于因明最为难解者。见“三十三过”条。

  【四向】 (名数)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流向。为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是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三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义同前。四阿罗汉向,译曰不生,新旧皆就梵名谓之阿罗汉向。为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之位。参照子果条。

  【四邪命】 (名数)见“邪命”条。

  【四心】 (名数)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见“四无量心”条。

  【四信】 (名数)起信论之四种信心也。见“四种信心”条。又法华所说之四信也。见“四信五品”条。

  【四信五行】 (名数)起信论之法相也。四信者,为信真如与三宝之四种信心。五行者:一施门,二戒门,三忍门,四进门,五止观门。是六波罗蜜也。合禅定智慧之二波罗蜜而为一止观门者,以止观合修。双运不二也。见起信论义记下末。

  【四信五品】 (名数)台家之名目。佛为明法华之功德,于分别功德品,约在世之弟子,明四信之功德,约灭后之弟子,明五品之功德。四信者: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广为人说,四信深观成也。五品者:一随喜品,二读诵品,三说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也(此五行品类差别,故名品,非篇章之名也)。此四信与五品为同体异名,但在世者,无色尘之经卷,故缺读诵品之一云。

  【四姓】 (名数)一婆罗门Brāhmaṇa,为净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净行而求涅槃者。二刹帝利Kṣatriya,为王种,奕世君临,统辖其余之三姓者。三吠舍Vaiśya,旧曰毗舍。为商贾,贸易有无者。四戍陀罗Sūdra,旧云首陀,为农民及奴,身勤稼穑者。四姓中以婆罗门为最尊贵,与余三姓不同行。盖此四姓之别,自韦陀论师而起。因韦陀论为最古代盛行也。譬喻经曰:“诸外人计,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罗门,臂生刹利,胁生毗舍,足生首陀。”提婆论曰:“外道韦陀论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脾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寄归传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

  【四性行】 (名数)一自性行,菩萨自性,本来贤良,孝顺父母,信敬沙门,婆罗门,而具十善者。二愿性行,菩萨发心愿成道作佛者。三顺性行,菩萨顺六波罗蜜而修行者。四转性行,因修行之功转凡成圣者。见佛本行集经一。

  【四修】 (名数)一无余修,谓福德与智慧二种之资粮具修而无遗也。二长时修,谓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也。三无间修,谓精勤勇猛,无刹那废修也。四尊重修,谓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而不慢也。是就如来之因圆德而言,见俱舍论二十七。又一恭敬修,谓恭敬礼拜阿弥陀佛及一切之圣众也。二无余修,谓专称彼佛之名,及专念专想一切圣众,不杂余业也。三无间修,谓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不以贪瞋烦恼间隔也,四长时修,谓前三修以毕命为期,誓不中止也。此就念佛行者而言。见往生礼赞。又一长时修,二慇重修,三无间修,四无余修。是与往生礼赞之意同。见往生要集中本。

  【四须臾】 (名数)单时别为四种。如瞬时,弹指时,罗预,须臾是也。

  【四熏习】 (名数)明真妄互为熏习,染净之二法,相续不断也。一无明熏习,众生有无始之无明,熏习真如,以熏习故,生妄心也,妄心者业识也。二妄心熏习,以此妄心还熏于无明,使增不了之念,更转而使现妄境界,妄境界者,转识及现识是也。三妄境界熏习,此妄境界还熏动妄心以起诸浪,造种种之业,受身心之苦,分别事识是也,依已上三熏习之义而染法相续也。四净法熏习,此有二:一真如熏习,二妄心熏习。真如熏习者以众生具真如之法,能冥熏无明,以冥熏之因缘使妄心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是名真如熏习。妄心熏习者,以此厌求之妄心还熏习于真如,增其势力,起种种方便随顺之行而灭无明,无明灭故,心相皆尽,得涅槃而成自然之净业,以此熏习而净法不断也。但染法者以自性差别,分为三种,净去则以体用一明一种而巳。见起信论。

  【四寻思观】 (术语)小乘俱舍之四善根位,修十六行相观,成实宗修无常观。而大乘之法相宗于此位修四寻思观与四如实观。是彼宗五位之第二加行位也。四寻思观者,于诸法有名,义,自性,差别之四种。名者,色受等之名也,义者,依名而诠之色受等体也,自性者,色受等各自之体性也,差别者,体中之种类差别也。如人之色受与天之色受等。诸法不过此四种。行者观此四法,是自己内心所变,如幻虚假之法,寻求思察此为假有实无,谓之四寻思观。以此推求之观为因,而生印可决定之智,不惟如实了知所取所缘之名等,是自心所变,为假有实无,犹了知印可能取能缘之名等四法,亦为假有实无,谓之四如实观。然此四寻思四如实,乃所发之观法也。就其能发之禅定而言。则一为明得定,二为明增定,三为印顺定,四为无间定。而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者,乃其所得之功德也。见唯识论九,百法问答钞六。

  【四衍】 (名数)衍者梵语Yāna之转讹,乘也。有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

  【四眼】 (杂语)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台疏曰:“四眼者叹眼,菩萨行未圆,义当无佛眼也。”又,密教中立四眼。见四种眼条。

  【四药】 (名数)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于药,分之为四:一时药,日日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阇尼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干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阇尼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藕根,萝卜根,治毒草根是也。时浆者,一切之果汁,粉汁,乳,酪,浆是也。二非时食,诸果汁,米汁之杂浆等对病而设,是听于时外服之。三七日药,为疗病酥油,生酥,蜜,石蜜等,限七日服之。四尽寿药,胡椒,呵梨勒等,听任命久服之。又有部百一羯磨五曰:“一、时药,谓五种珂但尼,译曰五嚼食,即根、茎、花、叶、果也,以咬嚼为义。五种蒲膳尼,译曰五啖食,即麨、饭、麦、豆饼、肉饼也,以含啖为义,旧云奢耶尼者,检梵本全无此名。二、更药,招者浆等八种浆也。更药者昼日当饮,若至夜则但至初更(律教分夜为三节,名初一分曰初更,过斯不可需用,若准五更则当一更强三,旧云非时非正译也)。三、七日药,酥油糖蜜等也。四、尽寿药,根茎花果等为药物者。及五种之盐也。”

  【四要品】 (名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三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四品即教行体用之四也。方便品开显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也,安乐行品示法华行者所修之一心三观行法,是行也,寿量品显久远本觉之佛身,是体也,普门品示佛陀自在之应化,是用也。即依一乘之教法而修一心三观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证得本觉之佛身,由此佛身之本体,而示现种种之应化也。法华文句记一曰:“方便安乐,寿量普门,并是本迹之根元,此经枢键。”又此四品,如其次第,为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点。见杂谈集七。

  【四业】 (名数)以上顺现等之三业加不定受业之一业者。见唯识论七、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三。又黑白等之四业:一黑黑业,恶业而感苦果者。因果皆为墨秽,故谓为黑黑。二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为净白,故名为白白。三黑白业,善恶交参者。四不黑不白业,离黑白之相者,即无漏业也。见涅槃经三十七、大乘义章七。【四业】(名数)见“业”条。【四业】(名数)一止观业,如上。二大日业,三金刚顶业,四苏悉地业,是日本慈觉分开遮那业,更置三业之学生也。

  【四夜八昼】 (杂语)一昼夜为十二时。四夜为戍亥子丑,八昼为由寅至酉。故寅刻为夜阴昼阳和合之时。见秘藏记钞二。

  【四依】 (名数)有四种: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说四依也。

  【四一】 (术语)依台家之释,开显法华经方便品中五佛之一乘,就教行人理四者,各明唯一无二之旨,故称之为四一之开显。一教,能诠之经典也,能诠之经典唯说一佛乘,谓之教一。经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是其证也。二行,依其教而修之行法也。其行法唯为菩萨之大行,谓之行一。经曰:“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知见示悟众生。”是其证也。三人,为开其佛知见而修行法之人也。其人唯为菩萨,谓之人一。经曰:“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是其证也。四理,依行而开佛知见之所证也。其所证唯为诸法实相之一理,谓之理一。经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是其证也。见法华文句四。

  【四依八正】 (术语)行之四依与八正道也。以为缘粪扫衣等行之四依,正见等之八正道为因而得证果也。南山戒疏三下曰:“行法依,即四依八正是也。”见“四依”条。

  【四夷】 (名数)四波罗夷之略。

  【四仪】 (术语)四威仪之略。

  【四夷戒】 (名数)四波罗夷之戒法也。

  【四夷罪】 (术语)四波罗夷之罪过也。

  【四义平等】 (名数)谓心王与心所相应之义,有时间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体事平等之四义也。

  【四意】 (名数)四意趣之略。见“四意趣”条。

  【四意断】 (名数)见“四正勤”条。

  【四意趣】 (名数)佛之说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说别有言外之意趣者,名四意趣。依此四意趣,可决一切之佛意云。玄奘译摄论释五谓复有四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如说我昔曾于彼时名毗婆尸佛,非昔时毗婆尸佛即今释迦佛,但诸佛所证法平等,故说我即彼,彼即我,是名平等意趣。二别时意趣,如说称多宝如来名,便可决定等正觉,称阿弥陀名,便可往生极乐,是为劝懈意者,就别时利益说之,非言今直得之。犹如依一钱而说得百钱。是就别时说,故名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言说与意义不同。如说奉事几许恒河沙之佛而解了大乘法,解了大乘法之义理,原非难事,凡夫能思惟,即能之,不须遭恒沙之佛。惟证得大乘之实理,非容易事,地上之菩萨,始能之,今言事恒沙诸佛解了大乘法者,其言相虽似只解大乘之教义,然其意思在证得大乘之实理。如是言说与意义各别,名为别义意趣。四补特伽罗Pudgala意乐意趣,补特伽罗,译言众生或有情。随众生之乐意,而种种说法也。先对一众生赞叹布施,见其人已乐欲布施,更毁訾布施。持戒等亦如是。是于一法毁赞相违者,初为除其人悭吝之心,故赞布施,后为更劝无漏之胜法,故毁之也。是皆随众生之意乐而说,故名众生意乐意趣。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上曰:“四种意趣:一者法同意趣,二者时节意趣,三者义中间意趣,四者顺众生心意趣。”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六曰:“复以有四意:一平等意,二别时意,三别义意,四众生乐欲意。”

  【四翳】 (名数)一云,二风尘,三烟,四阿修伦。即日月蚀。以譬贪瞋痴慢之烦恼。

  【四印】 (名数)四智印也,于金刚界五智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谓其余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智,无量寿如来之妙观察智,不空成就如来之成所作智也。

  【寺印】 (物名)如天童有玲珑严王印。日本禅刹皆有其寺之印。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谓入寺式之视篆者,即视此印也。见象器笺十九。

  【四印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之一。以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四佛之四智摄收一切诸尊之曼陀罗也。见“九会曼陀罗”条。

  【四优檀那】 (名数)Mudrā,地持论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之四句是也。优檀那此译印,此法相决定不变不易,故名印。大乘义章二曰:“优檀那者中国印,此名为印。”

  【四有】 (名数)一生有,于诸趣结生之一刹那也。二本有,除生有之一刹那,死有一刹那前之余位也。三死有,为最后之一刹那,而中有之前也。四中有,死有与生有中间生起之身心也。欲界色界之有情皆具四有。见俱舍论九。【四有】(名数)生有,本有,死有,中有也。见“有”条。

  【四有为相】 (名数)生住异灭之四者,此有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刹那生灭。谓一刹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自有生住异灭四相之变化。即言四相者,以其变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无今有之位名生。生位暂停之位名住。住别前后之位名异。无位名灭。此中前三者为有,故同在现在。一为无,故在过去(唯识述记二末),小乘有部立色心之法体为恒有,故其生灭之变化随用而说,不据于体。且离法体别有四相之实性,以使彼心身之作用,生住异灭。故色心之法名为所相,四相名为能相。使先无之色心作用为今有,名为生相。使其作用暂时安住,引其自果,名为住相。使引其自果之作用衰变,名为异相。使其作用遂灭坏,名为灭相,而此生等四相既是有为法,则必别有生等四相。若果有之,则以彼亦应有其余之四相,而有无穷之失。因之四相有本相随相之二者,随相以生本相,本相有八能,随相有一能,互为能生所生,故随相之外更无随相,即无无穷之失。如色法之生,有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色之自体作用也,使此色之自体作用生之法为本生相,使色之自体作用住之法为本住相,使色之自体作用异之法为本异相,使色之自体作用灭之法为本灭相(此为四本相亦曰四大相),合为五法,本生相不能自生,更有随生相生本生相,乃至本灭相不能自灭,更有随灭相灭本灭相(此为四有相亦曰四大有相),合为九法,此九法中本生相除自而生余八法。乃至本灭相除自而灭余八法。又随生相唯生本生相,而不能生自余之八法(自与他之七法),乃至有灭相但灭本灭相,而不能灭自余之八(自与他之七法),此之谓于八一有能。即四本相各对八法有能,四随相各于一法有能,互为能生所生,故更无无穷之失。俱舍论五曰:“此有生等,于八一有能。”【四有为相】(名数)生住异灭也。

  【四隅四行萨埵】 (菩萨)谓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金,宝,法,业之四波罗蜜菩萨也。

  【四欲】 (名数)一情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情爱之境起贪欲,谓之情欲。二色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娇美等之色起贪欲,谓之色欲。三食欲,欲界众生多于美味饭食起贪欲,谓之食欲。四淫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之相互染着起贪欲,谓之淫欲。见法苑珠林二。

  【四喻】 (名数)有波罗夷之四喻。及佛寿之四喻。见“譬喻”条附录。

  【四缘】 (名数)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一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二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三缘缘,谓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名为缘缘。四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见大明法数一五。又见于智度论,唯识论,大乘义章等。

  【四蚖蛇】 (譬喻)以喻地水火风之四大。杂阿含经四十三曰:“四蚖蛇凶恶毒虐,盛一箧中。(中略)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若诤,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风诤,亦复如是。”

  【四怨】 (名数)烦恼魔,死魔,阴魔,天子摩之四魔也。行事钞上之三曰:“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同资持记曰:“四怨即四魔。”

  【四愿】 (术语)四弘誓愿也。见“四弘誓愿”条。

  【寺院】 (术语)寺者,僧园之总名,院者,寺内之别舍,总称曰寺院。在印度以祇园精舍为嚆矢,在支那以白马寺为滥觞。参照“寺”条。

  【四苑】 (杂语)又作四园,忉利天之王,帝释所居善见城外四面之庭苑也。一众车苑,在东方,此苑中随天之福力而现种种之车。二粗恶苑,在南方,旧作粗涩园。天欲战时,随其所应而现甲仗等。三杂林苑,在西方,诸天入中而所愿皆同,共生胜喜。四喜林苑。旧云欢喜园。极妙之欲尘,殊类皆集,历观无厌。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周千由缮那,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功德水充满其中随欲而现妙华,宝舟,妙鸟,一一奇丽,种种庄严。见婆沙论一百三十三,俱舍论十一。

  【四愿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佛对纯陀说凡夫有四愿:一欲吾身长寿康,二欲财产俸禄长富饶,三欲妻子眷属长恩爱荣乐,四欲放心恣意淫五乐等。而命终时,四愿随人魂神不去,空为之固告。

  【寺院三门】 (名数)见“三门”条。

  【四月】 (杂语)梵名额沙荼。āsada见西域记二。

  【四月八日】 (杂语)佛生日也。

  【四月八日灌经】 (经名)灌洗佛形像经之异名。

  【四运】 (名数)具云四运心。凡人之起念,有四位:一未念,例如人之念松,虽未起松念,然后必起之之位也。二欲念,将起松念之位也。三正念,正起松念之位也。四念已,念松既已之位也。此四位名四运者,以未念,欲念,正念,念已,念念相续而运行故也。就此四运心之一而推捡四句,有泯亡一切起念之观法,是曰四性推捡。一曰四性观。见止观二之三。

  【四运心】 (名数)略云四运。见“四运”条。

  【四葬】 (杂语)见“葬法”条。

  【四增盛】 (名数)谓至增劫则四种增盛也。一,寿量增盛,由千岁至八万岁。二,有情增盛,由万人至无数量。三,资具增盛,谷物果实等富饶。四,善品增盛,至修十善及诸道品。

  【四斋日】 (杂名)禅林每以月旦,月望,初八,二十三日为四斋日,此日须讽经。见象器笺三。

  【四障】 (名数)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名四障。佛性论二曰:“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四种怨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见“生死”条。又一惑障,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思惑也,能障蔽正道。二业障,身口意所造之恶业也,能障蔽正道。三报障,三恶趣之苦报也,能障蔽正道。四见障,诸邪见也,能障蔽正道。见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四真】 (术语)四真谛也。四十二章经有“四真道行”之语。见“圣谛”条。

  【四真谛】 (术语)又云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四谛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又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知度论二曰:“佛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谛法苦集灭道谛。”见四圣谛条。

  【四镇】 (杂名)四天王,镇护四天下,谓之四镇。金光明经三曰:“护世四镇。”

  【四诤】 (名数)以七灭诤法而灭之四种诤论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灭四诤。”见“七灭诤”条。

  【四正断】 (名数)见“四正勤”条。又一断断,于所起之恶法断之又断,故名断断。二律仪断,坚持戒律慎守威仪。不令恶起,故名律仪断。三随护断,于无漏之正道随顺守护使不退没,令恶法不起,故名随护断。四修断,能修作正道。令其生长而断除诸恶,故名修断。见杂阿含经三十一。梵Samyakprahāna(MV.39)。

  【四证净】 (名数)见“证净”条。

  【四正勤】 (名数)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处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谓:“一对已生之恶为除断,而勤精进。二对未生之恶,更为使不生而勤精进。三对未生之善为生而勤精进。四对已生之善为使增长而勤精进。”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于正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故名四正胜,意中决定,而断行之,故名四意断。智度论十九曰:“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曰:“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五种信等善根时,不善法若巳生为断故,未生为生故,勤精进信等善根未生为生故,已生为增长故,勤精进。”俱舍论二十五曰:“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渐习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

  【四知】 (名数)谓人起善恶之心时,四者直知之。天知,地知,傍人知。自知是也。出骂意经。

  【四执】 (名数)又名四邪,四迷,四术。有种种之四执。

  【四执金刚】 (名数)有两种:(一)金刚界现图曼荼罗地水火风之四大神,一曰四执金刚。(二)灌顶小坛(即受新阿阇梨供养之坛)守护四门之金刚也。即东南住无戏论金刚,西南虚空无垢金刚,西北无垢眼金刚,东北被杂色众生金刚也。

  【四智】 (名数)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第七识者。反于第七识之我见而达无我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之智也。三妙观察智,转第六识者。妙观察诸法之相,而施说法断疑之用之智也。四成所作智,转眼等五识者。为利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也。如来之现化身化土及诸神通所作,皆智之作用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八。又密教以此四智如其次第配于阿閦,宝生,弥陀,不空成就(释迦)之四如来。皆报身也。又有罗汉之四智,悟四谛之智也。证罗汉果自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生已尽者,苦谛之智也,梵行已立者,灭谛之智也,所作已办者,道谛之智也,不受后有者,集谛之智也。四教仪注着中曰:“此位断上八地七十二品思俱尽,四智已圆。”又智度论二十七说四智: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也。二、道种慧,道有无量之差别,二道三道乃至无量道也。一一通达其道名为道种慧。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也。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有空双照之实智也。天台以此四智如其次第配于法华之开示悟入。又一、道慧,二、道种慧,三、一切智,四、一切种智。释论二十七解之有多种,或谓因中但有理体,名为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为一切智,一切种智。或言因中之权实,故谓为道慧,道种慧。入空为实慧,入假为权慧。或言果上之权实,故谓为一切智,一切种智。直缘中道,名一切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或言因中之总别,果上之总别也。或言道慧,道种慧是单明权实,一切智,一切种智是复明权实。如是种种释四智,四智但是三谛之照也。【四智】(名数)有佛果之四智,罗汉之四智,通于三乘之四智,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四智】(名数)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是转凡夫之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余之五识,如其次第与成就之佛心相应之智慧也。

  【四智成三身】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者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何以故?为体性无相,从无本而立,亦无无住。”

  【四智心品】 (术语)唯识宗谓菩提有四智相应之心品。见“四智”条。

  【四智印】 (名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罗Mahā-jñāna-mudrā五相成身之佛也。二三昧耶印,梵名三昧耶岐若勿他罗Samaya-jñānā-mudrā诸尊所持三昧耶形五钴刀莲华之类也。又结于诸尊手之印契也,又结于行者手之印契也。三法智印,梵名陀罗摩岐若勿他罗Dharma-jñāna-mudrā本尊之种子也。又法身之三摩地也,又显密一切之契经陀罗尼也。四羯摩智印,梵名羯罗摩岐若勿他罗Karma-jñāna-mudrā诸尊之威仪作业也。见诸部要目,秘藏记本。又谓四种曼荼罗。印者决定不改之义,智者决断简择之义,四曼表佛之内德,决定不改,又各守其德,决断简择,故称智印。见辨惑指南四。所藏记钞三曰:“问:四种曼荼罗,四智印,有何差别?答:尊者之解释不一。然依一义只是建立不同,约于轮圆具足之边,名为四曼,约于决断不改之边谓之四智印,于其法体有四曼四智差别也。”

  【四智赞】 (杂语)赞咏阿閦佛大圆镜智,宝生佛平等性智,弥陀佛妙观察智,不空成就成所作智之四智者。其梵语出时处轨,其汉语出略出经。

  【寺中】 (杂名)寺内之支坊或曰塔头。或曰寺中。

  【四种阿闇梨】 (名数)见阿闇梨条。

  【四种阿阇梨】 (术语)真言阿阇梨,有四种之别。

  【四种阿含】 (名数)见“阿含”条。

  【四种阿难】 (名数)天台约于四教而立四种阿难。

  【四种比丘】 (名数)与四种沙门同。见沙门条。

  【四种变易】 (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二,不思议身,菩萨以无漏定力及愿力而身所示现之妙用难测,故名。三,意成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而成身,故名。四,变化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变现其身,故名。见成唯识论八。

  【四种不可思议】 (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

  【四种不善】 (名数)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稳,犹如痼疾故也。二、自性不善,无惭无愧及贪瞋痴之三不善根也。以有漏法中,此五法自体不善,犹如毒药故也。三、相应不善,与彼相应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也。以他之心王及心所,必与无惭无愧三不善根相应,力成不善之性,若不相应,则不然,如杂毒药之水故也。四、等起不善,身业与语业也。以此为自性不善与相应不善所引起之不善(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所起同等,谓之等起),如饮毒药汁而生之乳故也。见俱舍论十三。

  【四种布施】 (名数)一笔施,见人之发心书写经典。以笔施之,助成善缘也。二墨施,见人书写经典,以墨施之,助成善缘也。三经施,刊造经板,施与于人,使之读诵也。四说法施,说法使人闻之而修因证果也。见菩萨善戒经一。

  【四种禅】 (术语)三种禅中之第二出世间禅也。见“四禅定”条。

  【四种常住】 (名数)见“四种僧物”条。

  【四种成佛】 (名数)一信满成佛,依种性地之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无造无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为解满成佛。三行满成佛,依究竟之菩萨地,能除一切无明法障,菩提之愿行,悉皆具足,是为行满成佛。四证满成佛,依净心地,得无分别之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胜妙之功德,是为证满成佛。见占察经上。

  【四种成就法】 (名数)见“四种檀法”条。

  【四种答】 (名数)见“四记”条。

  【四种道理】 (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证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余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证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证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四种道理】(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为所对而感乐,乐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现量比量圣教量而证成真正之理,名为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来出世说法,或无出世说法者,然法性常尔,不可思议,是名法尔道理。庄严经论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四种道品】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四种地】 (名数)一胜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贤地,十地也。三大普贤地,等觉也。四普眼照地。佛果也。良贲仁王经疏引三藏度持金刚顶瑜伽经。

  【四种对治】 (名数)见“对治”条。

  【四种恶人】 (名数)律家所谈,乐语他误人,乐说邪见人,口软心恶人,少作多说人之四种人,常当远离也。

  【四种法界】 (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见大明法数一三。注法界观门曰:“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四种法界】(名数)华严之四法界也。见“法界”条。

  【四种法身】 (名数)此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三世常恒,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三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体,名智法身,即金刚界一印会之大日是也。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理智相应,自受法乐之故,名自受用,即与上之智法身同体,或谓法然本觉之智曰智法身,法然始觉之智名自受用。智身与受用,别体之义,乃古来之异义也,以前义为正。二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所现之法身也。今此加持受用身应现十地,传说法身之内证,虽有十重之别,然皆为法性所流,令他受用,故名他受用。此自他之受用,内证外用虽异,而共有受用之义,故名受用,又法然之事业,故名法身。三变化法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之丈六应身也。亦是传说内证而据众生也。今此应身为八相成道,转变无究,故名变化。缘谢即灭,机兴则生,亦是法尔之为作,故名法身。内说秘密,外宣显教,一代百亿之教主,即此法身也。四等流法身,为九界随类之身,非为佛身,或有佛形。然为无而忽有暂现速隐之佛,故摄于等流身也。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故名等流出。亦是法尔之作用,故名法身。见十住心广名目六(密教又立法报应三身,见“三身”条)。摄此四身以之一字配于曼荼罗,胎藏以中胎为自性身,第一重之内眷属与第二重之大眷属为受用,第三重为变化等流之二身。又金刚以中央大日为自性身,东方阿閦为自受用身,南方宝生与西方弥陀为他受用身,北方不空成就(释迦)为变化等流之二身。此四身有横竖。竖者如前,横者,则上之四身各具四身也。见三昧耶戒仪资秉记。瑜祇经曰:“五智所成,四种法身。”分别圣位经偈曰:“梵本入楞伽偈颂品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二教论下曰:“四种法身者: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四等流身。”秘藏记末曰:“法身,应身,化身,等流身,此四种身(云云)。”【四种法身】(名数)见“法身”条。

  【四种方便】 (名数)众生所具真如之法,虽体性空净,然有无量烦恼垢染,若无人以方便对治之,则无得净者,其方便有四种:一行根本方便,观诸法无生,而起大智,离一切妄见,不住于生死,观诸法之因缘生灭,而起大悲,摄化众生,不住于涅槃,以随顺法性之无住,是名行根本方便。二能止方便,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使增长,以随顺离法性之诸过,是名能止方便。三发起善根增长方便,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诸佛,使净心增长,因三宝之加护,能消业障,是名发起善根方便。四大愿平等方便,发广大誓愿化度尽未来际一切众生,皆令究竟入涅槃,是名大愿平等方便。见起信论。

  【四种方向】 (名数)一,息灾为北方,日本花藏院护摩要集上举息灾向北之说云:北方主冬,草木枯稿,以表除灾。若对于五行,则以北为水方,息灾之坛为水形,故向于北方也。北方为寂静之方,故寂灾之法向北方也。北方主冬,世人秋收冬藏,更无所作,故谓之寂静欤。二,增益为东,护摩要集上云:东方主春,草木生长,以表增益。又日月出于东而草木生长,故以表增益。对于五行,则以东为木,以木之茂盛表增益也。三,降伏为南,护摩要集上云:南方司夏,阳气炽盛,而热炎烧物,以表降伏。若对于五行,则以南为火,降伏坛之形为火(三角),故向南方。四,敬爱者西,护摩要集上云:秋者草木结实开花,世人爱之,故以表敬爱。金光明经疏云:秋时万物结实。人计为常为乐。计为常乐,可表敬爱。若对于五行,则以西为金,金者世之所爱,故表敬爱。

  【四种佛】 (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谛,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于双树下,唯有此佛为十方之佛,三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于因位断三惑之正使,于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以一念相应之慧,断余残之习气而成正觉。其本身如藏佛为丈六之劣应身,而时或以神力现尊特之胜应身,故谓之带劣胜应身。通教有利钝二机,其钝根者观但空之理,故如前之藏教见丈六之劣应身,其利根者观不但空之理,故如后之别教见尊特之胜应身(总之,天台之趣意,约于众生感见之机,判佛身也。故丈六之一身,对于四教之机,或为劣应,或为胜应,或为法身。)。是亦对于三乘之根机而说无生之四谛,现八十之老比丘,而入灭于双树下如藏佛。是亦为自身一佛,而他佛非吾分身也。三、别佛,断十二品之无明入于妙觉之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之大宝华正座,或于色究竟天受受职灌顶,而现圆满之报身(他受用身),唯为菩萨众转无量及无作四谛之法轮。此即是华严经,梵网经所说之卢舍那佛也。四、圆佛,断四十二品之无明而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以虚空为座。即是华严经,普贤观经所说之毗卢舍那佛也(台家卢舍那为报身,毗卢舍那为法身)。晋华严经曰:“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中略)师子之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慧行处犹如虚空,其身遍坐一切道场。”唐经曰:“世尊处座譬如虚空,遍一切处,又佛师子座是同法界。”又曰:“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天宫,得菩提。”释签一之一曰:“若云坐莲华藏,或云三世诸佛皆色究竟成无上道,并别佛相。”此佛为法报应三佛相即,具足一身,法华经所谓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是也。见法华玄义七,四教仪下,增晖记七。

  【四种佛土】 (名数)唯识论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四变化土也。此中法性土,为无色无相之理土;自受用土,为实佛自托之报土;他受用土,为对于初地已上菩萨示现之净土;变化土,为示现于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之佛土。因之而此中有净土有秽土(义林章佛土章)。台家亦建立四种之佛土。见“四土”条。【四种佛土】(名数)见“佛土”条。

  【四种佛心】 (名数)法性身,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变化身四佛之心也。

  【四种伽陀】 (名数)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阐提Anustubh-chandas,谓之处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三、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罗Māla,谓之后偈。四、以六字以下为句之四句偈,谓之周利偈Śrī。参照“阿菟吒阐提”条。

  【四种甘露】 (名数)青黄赤白之四种。瑜伽论四曰:“复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即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斗。”苏陀Suta,又为Sudhā,指苏摩Soma。修罗军与神军争神酒甘露,即苏摩,古来之说也。参照“阿修罗”条。【四种甘露】(名数)四种之苏陀Śuta味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诤。”此苏陀味,即甘露也。注维摩经云:“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甘露通常名Amṛta,译曰不死。是天酒Soma也。名义集曰:“修陀,或云须陀,此天食也。”

  【四种根本罪】 (术语)四波罗夷罪也,大日经学处品曰:“四种根本罪。”

  【四种供养】 (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

  【四种观行】 (名数)此乃忏悔者,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三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于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沉渊,遂难出脱,观为罪之果也。三观自身,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闇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四观如来身,观如来之身,众德具足,湛然常住,复以方便入于灭度,然慈悲拔救众生之心,无时或舍也。见慈悲水签。

  【四种灌顶】 (名数)一、除难灌顶,降伏灌顶也。二、成就灌顶,受明灌顶也。三、增益己身灌顶。四、得阿阇梨位灌顶,传法灌顶也。见瞿醯经下。又一、庭仪灌顶。二、堂上灌顶。三、无职众灌顶,古名无作法灌顶。四、平座灌顶。

  【四种广说】 (名数)见“四种墨印”条。

  【四种国土】 (名数)天台所立。一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中有净秽二种。如阎浮提为凡圣同居之秽土,如兜率之内宫,西方之极乐,为凡圣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此罗汉死后所生之国土在三界之外。罗汉思死入无余涅槃者误,实则土生于方便有余也。修小乘之方便,断尽三界之烦恼,因而生于其土。然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云方便有余土。三实报无障碍土,此为断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报真实之道之无碍自在国土,故云实报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土,为全断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谓常住,寂灭,光明之佛土也。见天台观经疏。

  【四种行人】 (名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也。吽字义曰:“金刚已还四种行人。”

  【四种行日】 (杂语)有二说:一,仁王经仪轨曰:“若息灾法从月一日至八日。若求增益从月九日至十五日。若求敬爱从十六日至二十二日。若调伏者从二十三日至月尽日。”二,诸部要目曰:“一日分为四时。月生一日至八日应作息灾,从九日至十五日应作增益,从十六日至二十三日应作降伏,从二十四日至月尽日应作敬爱法。”息灾者除灾生德之法也,以月生之一日,背暗向明,故为息灾相应之日。增益者福智圆满之法也,至十五日而月轮满,以故为增益相应之日。降伏者损减为能,黑月有损减和合之二德,自十六日月轮渐减。仁王仪轨取损减至极之义,故调伏。至月之尽日,要目以为月之尽日者月合宿,故为敬爱相应之日。见秘藏记钞二。

  【四种护摩】 (名数)一,息灾法,梵名扇底迦Śantika,为息恶难者。二,增益法,梵名布瑟致迦Puṣṭika,为增福利者。三,钩召法,梵名缚始迦罗拏Vaśikaraṇa,为召集善类者。四,降伏法,梵名阿毗遮噜迦Abhicāraka,为折伏恶党者。尊胜轨护摩品曰:“护摩虽有多种,今略说四种,尽摄一切护摩之法。所谓除灾圆炉、增益方炉、摄召半月、降伏三角。”

  【四种花】 (名数)见“四花”条。

  【四种华严经】 (名数)天台差别华严经为四种:一前分华严,又曰初顿华严,寂场华严,三七日华严。谓成道后三七日之说法八会中之前七会也。二后分华严,谓三七日以后之说法,第八会之入法界品也。此会中以舍利弗等声闻在座,故知非三七日之说法。三时长华严。谓三七日后,佛将尽未来际对于其机说华严之法者,其中佛一代中之时长华严阿难结集之,附于彼三七日所说之前分华严后。即后分华严是也。后分与时长,其体为一,仅就会而分前分与后分,就时而分三七日与时长,异其称耳。四法界华严,此不依经帙为一代教中说法界之理者之通称。见四教仪集注上,增晖记一、七帖见闻二本,半字谈一。

  【四种即身成佛】 (名数)演奥钞四十三曰:“即身成佛有四重:一修生即身成佛(世间成就品),二本有即身成佛(悉地出现品),三本修不二即身成佛(成就悉地品),四绝待即身成佛(转字轮品)。”

  【四种教授】 (名数)师匠教授弟子,有四种之法:一无倒教授,宣说不颠倒之法义,使弟子受持读诵修学也。二渐次教授,称机根而宣说法义,令先习小后入大也。三教授,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之正教,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也。四证教授,自己所证之法,欲他人得证,故方便教授也。见瑜伽师地论。

  【四种劫】 (名数)见“劫”条。

  【四种金刚藏菩萨】 (名数)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赞以文殊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为金刚藏,又以金刚萨埵为金刚藏,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部之金刚藏。即同名异体四种也。楞严经所说之金刚藏王菩萨为此中第四云。

  【四种狂惑】 (名数)人之发狂,有四种之别。贪狂者,贪欲所驱而狂也。药狂者,中药物之毒而狂也。咒狂者,为咒诅调伏等而狂也。本业缘狂者,由过去之业因而狂也。

  【四种炉形】 (名数)修护摩时,从其种类而异其炉形。四种者摄六种护摩中延命钩召二法于增益法中:一息灾者圆。圆形者,水轮之形,水有息灾之功能。一者洗净不净,是息灾之义也。二者鍐字为种子,鍐字为离言说之义,若离言,则成寂静,寂静者息灾之义也。三能灭火,世间众生之热恼如火,毗卢遮那之智水,灭彼之火,是息灾之义也。二增益者。方此有二由,一者方形为金之形,金为世界众宝中最胜,增益为宝部之法,故以金形表坛相也。二者,方形为地大之形,地者生长万物,故以为增益之表相也。三敬爱者莲华。莲华为诸人共爱之物,故以为表相,又莲华在泥中而不染于泥,是显迷悟不二垢净一如。敬爱法彼此相爱,永离怨亲,不着于恶,不惊于染净,不动于生死,而至于涅槃,在于烦恼而成菩提。所以有于莲坛修此法之诚也。四降伏法者三角。怨为赤色,且火吽轨云:大日经疏等以赤色为降伏色,当时用青或黑色。秘藏记尊胜轨(不空)等是也。用三角坛者,三角为摧破是物之形也。降伏者摧破恶人,故以为表相。又云:三角为火轮之形,降伏之法,向南方而行之,南方为火方,故用火形。见护摩供事钞上。

  【四种轮王】 (名数)金银铜铁四种之转轮王也。见“转轮王”条。

  【四种曼荼】 (名数)四种曼荼罗之略。

  【四种曼荼罗】 (名数)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三种虽亦系五大所成,而此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为大。二三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三昧耶为本誓之义,此以表诸尊之本誓,天魔波旬勿论,诸尊自身亦不能违越誓约之标帜也。三法曼荼罗,画诸尊之种子真言及一切经之文字义理是也。四羯磨曼荼罗,羯磨者,作业之义,铸造之形像是也。此乃诸尊身上一切之威仪事业及铸像泥塑等之作业。此四漫中前一为总体,后三为别德,大曼荼罗是诸尊之人体,此诸尊所说之法门是法曼,此诸尊所持之器杖是三昧耶曼,此诸尊之所作是羯磨曼。见秘藏记钞二。此四漫又云四智印。诸部要目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大智印以五相成本尊瑜伽,三昧耶印以二手和合,金刚缚发生成印,法智印名本尊种子法身三摩地一切契经文义,羯磨智印以二金刚拳如执持器杖标帜,如身威仪形。”秘藏记本曰:“四种曼荼罗:一大曼荼罗,五大也,谓绘像形体等也。二三昧耶曼荼罗,尊等所执持器杖印契。三法曼荼罗,种子也。四羯磨曼荼罗,威仪也。”密教分别万有,常用六大四曼三密之言,依此深秘之释而论。四曼即一切现象之分类,大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中一切之有情。六大所成显故附以大之名。三摩耶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一切非情之法,三摩耶乃平等之意,示非情其实皆平等也。法曼荼罗,摄音声言语即风浪之声,色尘之文字,六尘上所表诠者之一切,法者所以保体使生知觉者也。羯磨曼荼罗摄上述三曼上所有之一切动作。【四种曼荼罗】(名数)大,三,法,羯之四种也。见“曼荼罗”条。

  【四种秘密】 (名数)如来说法之秘密有四种: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着空法谓一切之法皆空。如来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具,便生胜解,入于圣教也。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之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以破外道凡夫执着有相也。三、对治秘密,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众生之过失而调治之。如人有病,则应病与药,治疗之使得安适也。四、转变秘密,转变者,转不善为善之义,如来说一切隐密之名言,皆为使众生之起散乱心者生寂静,使起颠倒之见者生正见,使起烦恼者生清净也。阿毗达磨杂集论十二曰:“有四种秘密:由此秘密故,于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秘密,应随决了。何等为四?谓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云云。”

  【四种墨印】 (名数)又曰四种广说,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种广说。”第一广说。若比丘作是语,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而受持不忘,此为法,此为毗尼,此为佛之所教,若闻彼说,不应嫌疑,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而寻法律,若相违,则应语彼言,汝所说者,非佛所说,或是长老不审佛语,不可复诵,亦莫教余人,今当弃舍,若与法相应,则应语彼言,是佛所说,应能诵习,教诸比丘等。第二广说,彼谓于僧中上座之前闻之。第三广说,彼谓于知法众多之比丘所闻之。第四广说,彼谓于知法一比丘之所闻之。余皆与第一广说同。十诵律名之为四种墨印。广说者,就能说之人而名之,墨印者,就能证之教而名之。以能证之教印定之,有印之义也。十诵律曰:“若言我从佛闻乃至一比丘闻,未应毁叹,应向三藏圣教印定。”见行事钞上一之二。又契经,律,阿毗昙,戒之四法,名为四广说,增一阿含经二十曰:“今四大广说之义,云何为四?所谓契经、律、阿毗昙、戒,是谓为四。”长阿含经三曰:“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

  【四种念佛】 (名数)见“念佛”条。

  【四种念诵】 (名数)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三三摩地念诵,住于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诵,是亦住于定心而观文字之实相也。见略出经四。又一音声念诵,二三摩地念诵,三金刚念诵,此三者与上述相同。四降魔念诵,内住悲心,外现威猛,颦眉顾视,瞋怒厉声也。见瑜伽供养次第法。【四种念诵】(名数)见“念诵”条。

  【四种涅槃】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原为寂静,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也。有余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所断之烦恼而谓为余。虽余此有漏之依身,而烦恼之障,永为寂灭,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出生死之苦之真如也。是亦与有余依涅槃共断烦恼障所得之真理,而显于生死苦果断谢之时即后时也。故却无苦果之依身,谓为无障依,众苦永为寂灭,谓为涅槃。四无住处涅槃,是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也。所知障为智之障。二乘之人为有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无差别之理,固执生死为可厌,涅盘为可欣。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于生死涅槃离厌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于生死,为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乐尽未来际有情,故谓之为无住处。利乐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故谓为涅槃。此中一切之有情,有前之一,二乘之极圣,有前自证有余无余之三,菩萨在初地已上有第一与第四之二,惟世尊具四也。问依大乘所说,则如来色身,总为无漏清净,非生死之苦果,何有有余涅槃?既无有余涅槃,无余亦宜无之?答曰:就佛身论有余无余,有二义:一如来之身,虽无实之苦果,然就示现似于苦果之依身而论有余无余也。如八相成道是。二就无漏色身之隐显而论有余无余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八。【四种涅槃】(名数)见“涅槃”条。

  【四种平等】 (名数)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无我平等,人与所修法平等也。见楞伽经。

  【四种起首时】 (名数)一,息灾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夜名入定时,终日作业入夜息故,与息灾法相应。息灾法亦名寂静法故也。疏第四云: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息灾法之至极者,护得大般涅槃,故为相应之时。二,初夜者加护之时也。瞿醯上曰:“又于日没之时,诸天集会,观视作方之处,加威彼人,是故于夜作曼荼罗。”即此意也。二,增益为日出,此有三由:一,增益者向东方修之,以东方日出故也。二,日出而万物力用增长,以增益法又名增长法故也。三,为诸天加被之时故也。一字佛顶经曰:“是日出时,吉祥诸天下游此界,观喜集时乐成世间求丰饶法。”三,敬爱法为后夜。后夜者,寅刻也。此时分,阴阳和合,故为相应之时。常言四夜八昼。四夜者戌亥子丑,八昼者自寅至酉。寅者阴之终而阳之始也,故云阴阳和合。四,降伏法为日中,又为夜半,日中者日光炽盛,万物枯旱之时也,最相应于调伏损害之法,夜半者黑闇增盛,威光失没之时也,是亦相应于调伏损减之义。日中为午时,夜半为子时也,火吽轨曰:“降伏赤色者日中起故。”

  【四种饶益】 (名数)谓菩萨化度饶益众生有四种之方便也。一,示现相好,令观者发菩提心也。二,示现说法,令闻者开悟入道也。三,示现化事,令闻者护诸法门也。四,名流十方,令闻者系念得脱也。

  【四种人】 (名数)谓四种死生之人也。见“四种死生”条。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截生死之流而名。又一,常没人,不习修涅槃之法,常没流转于生死大海者。二,暂出还没人,生于世间五种之善根持不坚固,还复流转生死者。三,出观人,乍沈于生死欲求出离涅槃,于此方向定思惟者。四,得度人,具足修习涅槃之法,截生死之流,得到彼岸者。成实论二(赞论品)曰:“若不能生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没。或生世间,信等功德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是名暂出还没。起随顺泥洹信等功德,分别善恶,是名出观。具足修习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又粗人,浊人,中间人,上人之称。

  【四种三宝】 (名数)三宝有四种:一、一体三宝,又云同体三宝,又云同相三宝。三宝一一之体有三宝之义,佛之体上有觉照之义者,佛宝也,有轨则之义者法宝也,无违诤之过者僧宝也,乃至僧有观智者为佛宝,有轨则者为法宝,和合者为僧宝。二、理体三宝,于真如之体上立三宝。真如之理体视觉性法相,无违诤过。三、化相三宝,又云别体三宝,又云真实三宝。大乘之三宝者,诸佛之三身为佛宝,六度为法宝,十圣为僧宝。小乘之三宝者丈六之化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为法宝。四果缘觉为僧宝,四、住持三宝,佛灭后住于世间者。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此中前二种局于大乘,后二种通于大小乘。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三宝四种,一体理体就理而论,化相一种局据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时。”

  【四种三昧】 (名数)见“三昧”条。

  【四种三昧耶】 (名数)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也,是为诸佛不可越之戒法,故谓之三昧耶。大日经具缘品说此四波罗夷之偈,名为三昧耶偈。

  【四种色】 (名数)一,息灾为白,白着水色也。二,增益为黄,黄者金,又为地形也。此二者准上之形可知。三,敬爱为赤,世人爱乐赤色,故用之。四,降伏为黑,降伏所以用黑色者,黑色为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水火风三灾之时,风灾力强,故能坏第三禅,如来成道时,亦以风指降伏恶魔。降伏之法,摧破恶人之故,此为相应之色,或又因火依风而增力用,故向于火方而行之法用此色。见秘藏记钞三。

  【四种僧】 (名数)一哑羊僧,愚痴之比丘,不知善恶持犯,不知随所犯之罪而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者。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而内无羞耻之心,不作悔除者。三有羞僧,识持犯知悔除者。四真实僧,具见道以上圣德者。见智度论三。又一胜义僧,与智度论之真实僧同。二世俗僧,与智度论之有羞僧同。三哑羊僧,与智度论之哑羊僧同。四无惭愧僧,与智度论之无羞僧同。见地藏十轮经五。【四种僧】(名数)见“僧”条。

  【四种僧物】 (名数)一,常住常住僧物,又曰局限常住僧物。约于界限而不通于余寺。恒供别住之僧之僧物也。二,十方常住僧物,又曰四方常住僧物。义通十方,事限坊中之僧物。三,现前现前僧物,又曰当分现前僧物。比丘各自供身之资具。四,十方现前僧物,又曰四方现前僧物。情通十方内外,立共法,而遮分与十方僧,独施与现前僧者。即如五众轻少之遗物。【四种僧物】(名数)又曰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众僧之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也。是永定住于一处,非可分判者,故为常住物中之常住物也。二,十方常住,如日日供僧之常食,是取前常住常住,而入当日之常食者,是为属十方僧之僧物,故云十方常住。简言之,即十方僧之常住物也。三,现前现前,各比丘所属之私物也。是为现前僧之现前物。四,十方现前,如亡僧所遗之经物。是为可分与十方僧为各比丘之现所属者,故谓之十方现前。见行事钞中之一。

  【四种沙门】 (名数)一胜道沙门,佛与独觉自能觉者。二示道沙门,如舍利弗说法示道者。三命道沙门,如阿难以戒定慧为命者。四污道沙门,犯重之比丘,律云摩诃罗,谓老比丘喜盗他物也(犯戒而滥受他之信施)。见俱舍论十五。又一胜道沙门,禀佛出家,能灭烦恼而证胜道者。二说道沙门,已断惑证理,能宣说正法,使众生入佛道者。三坏道沙门,坏梵戒行恶法者。四活道沙门,能调伏烦恼,勤修诸有之善法能使智慧之命根生长者,即前之命道沙门也。见瑜伽论二十九。【四种沙门】(名数)见“沙门”条。

  【四种善】 (名数)详见“善恶”条之附录中。

  【四种善恶】 (名数)前所述善恶之性,其标准也,俱舍论分其种类各为四种:一胜义善,涅槃也。涅槃是最极安稳,众苦永灭,如无病之体者。二自性善,惭愧之二与无贪无痴无瞋之三善根也。此五法不待余之相应及等起而自为善,犹如良药。三相应善,其他信勤等善法待惭愧与三善根相应而始为善故,犹如水。四等起善,身语二业也。由自性善与相应善等起而为善故,犹如良牛所出之牛乳。恶之四种反之。

  【四种上座】 (名数)与四上座同。见上座条。

  【四种生死】 (名数)梁摄论十明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四种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四种声闻】 (名数)一,决定声闻。久习小乘,今世道熟,闻小教而证果也。二,上慢声闻。于小法未得谓为得,未证谓为证,是实凡夫也。三,退大声闻。原是菩萨,于积功修道之中间,疲厌生死,退大乐小。值佛出世,闻说小法,而得小果也。四,应化声闻。菩萨内秘外现而示声闻之相也。见法华论,大乘义章十七本,法华文句一。此四种如次第即藏,通,别,圆四种之声闻也。见菩提心义一。【四种声闻】(名数)见“声闻”条。

  【四种食】 (名数)见“四食”条。

  【四种十二因缘】 (名数)一、刹那。是于刹那立十二支也。谓刹那之顷由贪行杀,有具十二支者,盖贪是无明,思欲行杀,思是行,了别所杀之人,及其诸境之事,是识,与其识俱之色想行三蕴,是名色,名色是总,六处是别,别必在于总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处,意处虽属于过去而原为六处之摄,故说名六处。六处是根,合其余识境而生之心所,是触,领触之心所是受,贪即是爱(即行杀之贪心),与贪相应之诸烦恼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之起,是生,其法熟变,是老,其法终灭坏是死。然则于刹那完具十二支也。二、连续,是十二支因果无间连续而起也。三、分位,是如前所释,各于其起位而分别之也。故此缘起支,十二支各具五蕴。四、远续,是依顺后受及不定受业,而前分位之五蕴,隔越多生,从无始远续之因果也。见俱舍论九。

  【四种世人】 (名数)由四种之死生而世人亦别为四种。见“四种死生”条。

  【四种释义】 (名数)见“四释”条附录。

  【四种授记】 (名数)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祇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度无量众生令住于菩提,又过若干阿僧祇劫成无上菩提,号字如是,国土如是,乃至灭后法住岁数如是等,是名未发心而与授记,是十位已前之种性地也。二适发心已得授记,或有人久植德本,修习善行,勤心精进,诸根明利,是人发心,即住阿惟越地,入菩萨位,堕毕竟数,出过八难,如是等人适发心,诸佛即授当得作佛之记,是名适发心已得授记。是住行以上也。三密授记,有菩萨求无上菩提,行种种之施,勤行精进,求诸善法,如是人固当授记,然自志满足,恐不复更发精进之心,如不授记,复恐众人生疑,谓此人精进修行,不蒙授记,是故佛以威神力密作当得作佛之授记,令他人闻,不令当人知,是曰隐覆授记或云密授记。四现前授记,有菩萨久集善根,无不具足,常修梵行,观无我空,于一切法得无生忍,佛知是人功德智慧已悉具足,则于一切大众前现前记其成佛名号国土等,是名现前授记。见首楞严三昧经下。又一未发菩提心授记,谓诸佛世尊观诸众生根机之利钝其具增上之信者,佛则令发菩提心授当得作佛之记也。二共发菩提心授记,谓诸菩萨善根成熟,不得增上之行,但誓欲度脱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发菩提心同成正觉,蒙佛之授记也。三隐覆授记,即上之密授记。四现前授记,与上名义共同。见菩提资粮论三。【四种授记】(名数)见“授记”条。

  【四种死】 (名数)人死由宿业及其他理由而别为四种:一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也。二财尽寿不尽死,为贫苦饥死冻死者。三寿尽财尽死,为贫乏与寿命尽而死者。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诸种之横死也。大藏法数曰:“一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二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三谓,如有人,作短寿业,又不能经营财物,一旦寿尽,其财亦尽,是名寿尽财尽死。四谓,如有人,广作寿业,广作财业,其财未尽,其寿未尽,以余因缘忽遭横,死是名寿不尽财不尽死。”

  【四种死生】 (名数)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于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业,名为冥。处此冥中,复于身口意行恶业,死而堕于恶趣也。二从冥入明,处前述之冥中,于身口意行善业,身坏命终,而生于人天也。三从明入冥,生富贵之家或刹帝利婆罗门长者之家,受身端正,多财多智,是为明。于此明中身口意行恶业,命终之后,生于恶趣,受无量之苦也。四从明入明,于明中身口意行善业,勤修福德,而生于天上也。此说出杂阿含经。

  【四种四谛】 (名数)四谛之法,虽为初对小乘浅近之机之法门,然其理则通于大小一切佛法,故天台从涅槃经圣行品所说,而安立四种之四谛。以配藏通别圆之四教:一生灭四谛,苦集道之三谛,依因缘而有实之生灭,灭谛者可视为实之灭法,如此立于实生实灭上之四谛,谓之生灭四谛。是小乘教即三藏教所说也。二无生四谛,苦集道之三谛,如幻即空,无实之生,无灭,灭谛本来自空,不生不灭,了此苦集道之因果当体即空,而不见生灭,故谓之无生四谛。即通教之所说是也。三无量四谛,于苦谛涉于界之内外,而有无量之相,乃至就道谛而有无尽之差别,此是乃大菩萨之所修学,故谓之无量四谛,是别教之四谛也。四无作四谛,烦恼即菩提,故无断集修道之造作,生死即涅槃,故不须灭苦证灭之造作,如此离断证造作之四谛,故谓之无作四谛。是圆教之四谛也。法华玄义三曰:“四种四谛者:一生灭,二无生灭,三无量,四无作。其义出涅槃圣行品。”同释签曰:“其义出涅槃圣行品者,第十一第十二经广明圣谛,今多依彼。然圣行中明四谛义,兼合大小。若解生灭及以无量,其文则显。无生无作,文稍隐略。”【四种四谛】(名数)见“四谛”条。

  【四种贪】 (名数)由贪爱之对境而别为四法:一显色贪,于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色等显现之色起贪着也。二形色贪,于长短矫媚等形相之色起贪着也。三妙触贪,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之触起贪着也。四承事贪,于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着也。此四者皆为相应淫贪心。退治之法则观四外不净。瑜伽师地论二十六曰:“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月*夆]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

  【四种檀法】 (名数)一息灾法,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之恶事之修法也。二增益法,为增益自身及他人之寿命福德智慧等之修法也。三敬爱法,为自身及他人欲得佛菩萨爱护,或君王众人庆爱之祈祷法也。四调伏法,为自身及他人调伏怨敌恶人等之祈祷法也。见秘藏记上。

  【四种天】 (名数)见“天”条。【四种天】(名数)一、世间天,与上之名天同。二、生天,与上之生天同。三、净天,预流果至辟支佛之诸圣者也。四、义天,十住已上之菩萨能悟解大乘深义者。此四种天中,独不摄佛。见涅槃经二十三。一、名天,即上之世间天也。二、生天,即上之生天也。三、净天,诸圣者,之在人中者。与三种天中之净天同。四、生净天,生于天中之诸圣者也。见智度论二十二。

  【四种天华】 (名数)法华经所说六瑞中雨华瑞,由天雨四种之华。法华经序品曰:“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译者如其次第,译为白华大白华赤华大赤华。

  【四种往生】 (名数)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而往生极乐也。观经下下品之所说是也。三无记往生,此人既于平生发得归命信心,故临终时依过去之业因,虽心神衰弱而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四意念往生,若人临终时,虽不出声而称佛,惟意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四种问答】 (名数)又名四记,四答。见“四记”条。

  【四种我】 (名数)一凡夫妄计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三三乘之假我,四法身之大我也。

  【四种悉地】 (名数)见“四种檀法”条。【四种悉地】(名数)见“四种檀法”条。

  【四种悉檀】 (名数)见“四悉檀”条。

  【四种相承】 (名数)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禅之梵天也)与毗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为阿闼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毗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闼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造书天。有三兄弟,造三行之书,梵王造左行之梵书,伽娄仙人造右行之伽书,季弟仓颉作下行之篆书。所云梵王之所说者,根本四十七言。字记所谓南天相承摩醯首罗文字是也。二龙宫相承,又云中天相承。释尊灭后七百年中龙树入海探得大乘所传字记。所谓中天兼以龙宫文字是也。三释迦相承,前引诸经中,除大日经金刚顶经外之经说是也。四大日相承,即大日经金刚顶经所说,金刚萨埵之结集者是也。见悉昙藏一。

  【四种像印】 (术语)以慈悲喜舍之四摄法,钩召一切众生也。见“四摄菩萨”条。

  【四种邪食】 (名数)与四种邪命同。见邪命条。

  【四种心】 (名数)见“心”条。

  【四种信心】 (名数)一信根本,真如之法为诸佛之师,众行之源,故云根本。信乐真如之法也。二信佛,信乐佛之大功德也。三信法,信乐法之大利益也。四信僧,信乐僧之大行也。见起信论。

  【四种性行】 (名数)一自性行。诸菩萨本性以来贤良质直,顺父母之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之亲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足十善,复行其余善业也。二愿性行。诸菩萨如是发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而号具足,是谓之菩萨愿性行。三顺性行,诸菩萨随顺修行六波罗蜜也。四转性行,如释尊供养燃灯佛,由此因缘,读诵经典,转凡成圣也。见佛本行集经一。

  【四种薰习】 (名数)见四薰习条。

  【四种眼】 (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要目。

  【四种一切义】 (名数)唯识宗就心所之分类,通善恶无记之三性,谓之一切性,通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谓之一切地,无始以来之相续,谓之一切时,一切之心所生于俱时,谓之一切俱。是四种之一切义也。

  【四种因缘】 (名数)见“十二因缘”条。

  【四种璎珞庄严】 (名数)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身也。一、戒璎珞庄严法身,以戒律庄严法身也。二、三昧璎珞庄严,以禅定庄严法身也。三、智慧璎珞庄严,以智慧庄严法身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者总持之义,能总持善法,而庄严法身也。见大集经一。

  【四种缘起】 (名数)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于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缘起,是圆教也。而独除顿教者,以彼为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也。玆辨四种缘起之大要,则一业感缘起。是谓惑业苦三道展转,而因果相续也。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故称之为业感缘起。例如有人起瞋恚,是惑也。由之而终至引刀杀他,是业也。此业自牵引未来之苦果,是一具之缘也。而感了未来之苦果,则于其苦果之身,更起惑造业,招他世之苦果,是亦一具之缘起也。如此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如轮环玉者,生死轮回之相也。故溯之则过去永永更无生之始,趁之则未来漫漫更无死之终。佛教所谈三世因果之相,大要不过于此。而详之者,即十二因缘观是也。然而如是论来,虽足知因果之关系,若问此三法从何生来?则宜为答之之辨解。此所以于业感缘起之次,有赖耶缘起也。二赖耶缘起。赖耶者,阿赖耶之略,译曰藏。藏种子之义。有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有情之根本依也。差排有情之万法,皆为自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现行者,是谓为种子生现行。彼所现行之万法,为新熏其种子于藏识者,此谓为现行熏种子。因而可得三法:一本有种子。是为藏识所执持,遇缘则现行之种子也。二现行法。是本有种子遇缘现行之法也。三新熏种子。是由现行法新熏之种子也。此三法展转同时为因果,犹如秤之一时高低。是谓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是一具之缘起也。而后时更遇缘则自种子生现行,自现行熏种子,更为一具之缘起。如此展转因果无究,此为赖耶缘起之相。而所谓缘者,非有别法。反由赖耶现行之诸法也。以现行之诸法为缘而鼓动种子,生惑造业招果也。然则可知为三世因果相之惑业苦三道,皆由吾一心缘起者,赖耶缘起之功也。虽然,更进一步,而谓赖耶心反由何而生?则宜为答之之辨解。若谓由前七识而生,则更诘赖耶与前七识皆由何而生?岂有答之之辞耶?此所以于赖耶缘起之次,有如来藏缘起也。三如来藏缘起。又曰真如缘起。有一昧平等之真如,而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者,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之法也。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之二义,以真如门故,为一味平等之体,以生灭门故,由染缘而现六道,由净缘而出四圣。于此有三法:一真如之体。二生灭之相。三因缘之用。真如之体为因,因缘之用为缘,因生生灭之相。而其生灭之果,即现行之赖耶识也。于是知赖耶识由如来藏而生。而如来藏更不可诘问从何而生,何则?以如来藏体为真如,更有所生,即非真如也。而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造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是法界缘起也。四法界缘起。谓法界之事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尽成一大缘起,更无单立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他语言之,则所谓万有缘于万有而起者,是法界缘起之义也。详释之者,即六相十玄之法也。

  【四种诤】 (名数)与四诤同。见四灭诤条。

  【四种制】 (名数)律宗所谈。谓碁博人,饮酒人,欺诳人,戒取见人,不可近也。

  【四种中道】 (名数)一对偏中,对于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谓之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即中显,谓之尽偏中。三绝待中对于素来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度众生,而强名为中,是曰绝待中。四成假中,以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曰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是之中为成有无之假,故谓之成假中。见三论玄义。

  【四种重恩】 (名数)与四恩同。又父恩,母恩,如来恩,说法师恩也。

  【四种庄严】 (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三昧璎珞庄严,菩萨修禅定以离诸邪觉也。三智慧璎珞庄严,菩萨觉知圣谛以离诸颠倒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菩萨持善使不失,持恶使不生也。此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其身,故名璎珞庄严。见大集经一。

  【四种资粮】 (名数)瑜伽论所说。一福德资粮如前。二智德资粮,如前。三先世资粮,由宿世积集之善根,在今生为自完具之福智资粮也。四现法资粮,今生修习之福智资粮也。见三藏法数十七。

  【四种自在】 (名数)一得分别自在,住于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刹土自在,菩萨住于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得出生自在也。三得智自在,菩萨住于第九善慧地,得无碍之智慧演说诸法,称于理而得自在也。四得业自在,菩萨住于第十法云地,于诸烦恼业缚悉能通达,更无障碍也。见大乘壮严经论五。【四种自在】(名数)见“自在”条。

  【四种总持】 (名数)菩萨总持之德无量,姑举四种: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也。二,义总持。于诸法之义理总持不失也。三,咒总持。菩萨依定起咒,持咒神验,除众生之灾患也。四,忍总持。菩萨之实智,忍持法之实相而不失也。真言陀罗尼者此中之咒总持也。见大乘义章十一末。【四种总持】(名数)总持为陀罗尼之译语,即陀罗尼也。见“陀罗尼”条。

  【四种作意】 (名数)一调练心作意,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恶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也。二湿润心作意,湿润者,湿长沃润也。谓于可观尚之法,湿长沃润,令心忻乐也。三生轻安作意,轻安者,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身心轻安也。四净智见作意,净智者,即清净之智慧也。谓此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故,而见真实之理也。出瑜伽论三十一。

  【四重】 (名数)四重禁也,又云四重罪。

  【四众】 (名数)一发起众,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三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众。二当机众,正当座之机众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证悟之益者。三影向众,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众,薄福众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之因缘者。见法华文句二。又有僧伽之四众: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三优婆塞Upāsaka,四优婆夷Upāsikā。药师经曰:“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见法华玄赞一。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沙弥Śrāmaṇera,四沙弥尼Srāmaṇerikā,即出家之四众也。光宅法华疏一曰:“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出家四众也。”又一龙象众,大天之流也。二边鄙众,大天门徒也。三多闻众,凡夫随顺学人圣者而多闻法者。四大德众,即四果之圣众也。见宗轮论述记。

  【四重八重】 (名数)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也。见“波罗夷”条。

  【四重出体】 (术语)法相宗所说。详见“出体”条。

  【四重二谛】 (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胜义二谛各立四重。合为八谛。详“见谛”条。

  【四重金刚萨埵】 (名数)一、一切众生,即名金刚萨埵。二、初修行之人,别名金刚萨埵。三、阿閦佛之内眷属,名普贤金刚手。四大普贤,为大日内眷属之金刚萨埵。见吽字义显玄记下。

  【四重禁】 (名数)又云四重罪。四波罗夷罪也。见“波罗夷”条。又密教别有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一舍正法,二舍菩提心,三悭吝胜法,四恼害众生。是为四波罗夷罪。

  【四重曼荼罗】 (术语)第一中胎,八叶九尊也。第二遍智院等谓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三文殊院等谓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释迦院,并二乘八部等,谓之第三重,又云第三院。已上以中胎与三院为四重曼荼罗,亦云四重圆坛。是经疏所说阿阇梨所传之义,非现图曼荼罗之义也。见“现图曼陀罗”条。

  【四重秘释】 (术语)密教就此悉昙为四重之秘释。见“真言”条。【四重秘释】(术语)真言一宗之四重释义也。见“四释”条。

  【四重圣众】 (杂名)胎藏界曼荼罗四重圆坛之诸尊也。

  【四重五逆】 (名数)四重罪与五逆罪也。

  【四重圆坛】 (术语)与四重曼荼罗同。

  【四重罪】 (名数)与四重禁同。

  【四洲】 (名数)住须弥山四方咸海之四大洲也。一南赡部洲Jambudvipa,旧云南阎浮提。或从林立号,或以果立名。二东胜神洲,梵云东毗提诃Pūrvavideha,旧云东弗婆提。为身形胜故,名为胜身。三西牛货洲,梵云西瞿陀尼,旧云西瞿耶尼Aparagodāniya,为贸易牛故,名为牛货。四北瞿卢洲Uttarakuru,旧云北郁单越,译曰胜处。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故名胜处。见西域记一,俱舍光记八。

  【四洲地狱】 (杂名)以地狱配于四洲也,东胜神洲与西牛货洲,有边地狱而无正地狱,南赡部洲有正边两地狱,北俱卢洲则两地狱皆无也。

  【四主】 (名数)无轮王时,赡部之一洲,分为四主:一东人主,自雪山以东至于东海,其气和畅宜人,为人主之国。二南象主,自雪山以南至于东海,暑湿宜象,为象主之国。三西宝主,自雪山以西至于南海,其地临海多出宝贝,为主宝之国。四北马主,其地寒劲宜马,为马主之国。见西域记一,释迦方志上。

  【寺主】 (职位)寺院三纲之一。

  【四住】 (名数)见思之烦恼也。见四住地条。又四种之住处也。一天住,为六欲之住处,即布施持戒善心之三事也。二梵住,为色界无色界诸天之住处,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三圣住,为三乘圣者之住处,即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四佛住,为一切诸佛之住处,即首楞严等之无量三昧也。见智度论三。

  【四住地】 (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三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于此加入无明住地,称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烦恼之根本依处故也。是胜鬘经之法门。止观辅行六曰:“同四住尘,处处结缘。”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

  【四柱偈】 (术语)见“四出偈”条。

  【四柱文】 (杂语)与四柱偈同。见四出偈条。

  【四转】 (术语)真言之法阿字转为阿,阿(长),暗,恶如其次第,即于东南西北四方,显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德,故谓之四转。大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阿字当知菩提心义,若见长阿字当知修如来行,若见暗字当知成三菩提,若见恶字当知证大涅槃。”又曰:“如阿字单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画即是行,此是菩提心并行也。若上加点者,即是菩提心并大空离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点,即是菩提心并除一切障得涅槃也。”

  【四自侵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夙夜不学,二老不止淫,三得财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

  【四自在】 (名数)一戒,二神通,三智,四慧,谓之四自在。见自在王经。

  【四宗】 (名数)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种,一北齐大衍所立,一净影所立,名异义同也。今为便于解释计,先述净影。一立性宗,是小乘中之浅者。说诸法各有体性者。但其说皆由因缘而生,与外道之立自然性者不同。如发智,六足,俱舍等诸论所说,萨婆多宗是也。二破性宗,是小乘之深者。说诸法为因缘生虚假无性者。与前宗立法之自性者不同。但尚许法之假相。如土木之城,为因缘生,无实性,亦非无假城,是观因缘之相而破自性,如成实宗是也。三破相宗,是大乘之浅者。说诸法如阳炎,自性空前宗虚假之相亦无,譬如人远见阳炎以为水,近见则不唯无自性,并水相亦无,是观法之空性而破相也。四显实宗,是大乘之深者,说诸法在妄故,妄想无体,起必依真,真是如来藏,此真性缘起而成生死涅槃为真之缘起故,无不真实者。此中前二宗经同论异,经同者,四阿含经也,论别者,如前所言。后二者,经论皆同一也(案三论之嘉祥及明之智旭亦大乘一味之见也),见大乘义章一。次述大衍之四宗,一因缘宗,立因缘生色心之实法者,即前之立法宗也。二假名宗,立诸法无实性,仅有假名者,即前之破性宗也。三不真宗,立诸法自性空,假相亦空,如阳炎之无自性,亦非无相者。是尽空理而未显真性,故名不真宗。即前之破相宗也。四真宗,说真如法性之随缘而成诸法者。即前之显实宗也。见五教章上之二。【四宗】(名数)净影所立之四宗。见“宗”条。又,因明之宗法有四种,谓之四宗:一遍所许宗,如言眼见色,彼此两宗皆共许者。二先承禀宗,如佛弟子向佛弟子立诸法皆空,鸺鹠弟子相对立有实我。三傍凭义宗,如立声为无常,欲傍凭显无我之义者。四不顾论宗,除前三宗,随立者所乐,所欲建立,更无所顾。其中不可立前三者,何则?第一宗立已成,先已共许,何须建立。第二宗同宗之人相对立先承之义,亦是立已成。第三宗非言陈之所诤,言陈外之别义,不得立为正论,假令许之,于因必犯差别相违之过,唯第四之显宗可以为宗,此以立者之意所乐故也。见因明大疏上。又齐大衍寺昙隐,于其教判立四宗:一萨婆多部,雪山部等为因缘宗(又立性宗)。二经量部,成实论等为假名宗(又破性宗)。三般若经为不真宗(又破相宗)。四涅槃经,华严经为真宗(又显实宗)。

  【四宗大乘】 (名数)与四家大乘同。见大乘条。

  【颂】 (术语)梵语伽陀Gāthā,译言颂。颂有种种。见“伽陀”条。

  【诵】 (杂语)背文而闇持之也。止观四之一曰:“诵者背文闇持也。”

  【宋帝王】 (杂名)十王之第三。司掌大海之底东南沃燋石下黑绳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对恶人所犯罪之轻重,推入大地狱,另发应至何几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殿加刑收狱。

  【宋高僧传】 (书名)三十卷,宋释赞宁撰。唐释道宣作高僧传,所载至贞观而止。宋太平兴国七年敕赞宁续之。故所载自唐高宗时为始,凡五百三十三人,附见一百三十人,分为十类,仍道宣之例。传后附以论断。于传授源流,最为赅备。见四库提要。

  【送羹饭】 (杂语)暌车志曰:“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担羹饭。既行,童觉担渐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冤鬼,难送也。”

  【颂古】 (术语)举古则为韵语,发明其意者,称为颂古。禅林宝训下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窦宏其音,显其旨,汪汪乎不可涯。”碧岩第一则颂评曰:“颂古祇是绕路说禅,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碧岩种电钞一干曰:“盖颂古者颂出古则之奥义,令知斧头元是铁也。其中或有扬或有抑,虽涉言语,初无斧凿之迹。其言也如咬铁鋑錎,其义也如望重溟而不可测其渊深也。故汾阳善昭禅师为颂古略示其秘要,其后雪窦以博达之才,乃继汾阳放开禅苑花锦,令学人入群玉之府而采其所求。然有至其奥旨虽佛祖未容易企其步,何况初机后学者有委悉其玄旨乎!所谓雪窦颂古者颂古圣者,岂虚设哉!若夫久参上士,虽山河虚空水声鸟语唤作玄旨去在矣。”

  【诵戒本】 (书名)菩萨戒本经之异名。

  【诵经】 (术语)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暗诵经文也。

  【诵经法师】 (杂名)见“五种法师”条。

  【诵经物】 (杂语)诵经之物,即布施物也。

  【诵经钟】 (杂名)以诵经报大众之大钟也。

  【诵律】 (术语)有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二种:八十诵律为根本律,五部之分派,皆自此出,其本律今不传。十诵律为现存四律之一,萨婆多宗之戒律本也。

  【颂疏】 (书名)圆晖法师之俱舍论颂疏。略称颂疏。

  【颂疏记】 (书名)遁麟法师之俱舍颂疏记,略称颂疏记。

  【诵苕帚】 (故事)扪虱新语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旦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自克责,系念不休。忽一日能言曰苕帚,于此大悟。”详见“半托迦”条。

  【送亡】 (仪式)送亡者于葬场也。见“葬法”条。

  【诵文法师】 (杂名)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为诵文法师。止观五之二曰:“非暗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

  【送葬】 (仪式)见“葬法”条。

  【诵咒】 (术语)闇诵陀罗尼也。最胜王经五曰:“至心礼敬,然后诵咒。”止观二之一曰:“诵经诵咒尚喧于静。”

  【诵帚】 (故事)般特比丘之故事也。见“半托迦”条。

  【薮达梨舍菟】 (菩萨)妙见菩萨之梵名。北辰星也。见翻梵语。梵Sudarśana。

  【薮中舍位】 (本生)萨埵王子之故事。见“萨埵王子”条。

  【嗽卑】 (术语)Upāsikā,新译之邬波斯也。译曰近善女。玄应音义十五曰:“嗽卑或言苏卑,或言优婆斯,皆讹转也。正言邬波斯,此云近善女。”

  【酥】 (饮食)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或以草叶药而成之。所谓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而醍醐最为上药。大智度论曰:“牛乳驴乳,其乳虽同,牛乳抨则成酥,驴乳抨则成粪。”

  【苏跋陀罗】 (人名)Subhadra,旧称须跋陀,译曰善贤,佛最后之弟子名。西域记六曰:“苏跋陀罗,唐言善贤,旧曰须跋陀罗讹也。”慧琳音义十八曰:“苏跋陀罗,阿罗汉名也,唐言善贤。是佛在世时,最后得度圣弟子也,即涅槃经中须跋陀罗是也。”拘尸那城之梵志也,寿一百二十,通四围陀经,聪明多智,得五神通,得非想非非想定,闻佛涅槃,往佛所,闻八圣道,遂成罗汉。涅槃经四十曰:“佛告阿难:是婆罗林外有一梵志,名须跋陀,其年极老已百二十。虽得五通,未舍憍慢。”大般涅槃经下曰:“拘尸城有一外道,年百二十,名须跋陀罗。聪明多智,诵四毗陀经。”智度论三曰:“须跋陀梵志,年百二十岁,得五神通。”

  【苏毕利耶】 (人名)Supriya,人名。译曰善爱。见本行集经四十八。

  【苏波故】 (人名)见“苏婆呼”条。

  【苏波诃】 (术语)Svāhā,又作苏婆诃,娑婆诃,莎缚诃,萨婆诃,率缚诃,娑嚩贺,苏和诃,馺婆诃,馺皤诃,沙诃,娑诃,莎诃等。真言之结句也。仁王经仪轨下曰:“娑缚贺,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依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无尽期故。”大日经疏四曰:“末句云莎诃,是惊觉义。以一切如来行菩萨道时同见如是义故,必定狮子吼发诚实言。我要当以此阿字门遍净无尽众生界,若我此誓不虚者,共有一切众生诵我诚言,不亏法则,则当如其所愿,皆充满之。我今以随如来三昧耶教说是真言,唯愿不违本誓,故令我道场具足严净,故言莎诃也。”又曰:“莎诃者,如僧羯磨竟,加忍更可印成句。若我所发诚言必定无谬,唯愿诸佛不越三昧耶故令所作圆满也。”同九曰:“莎诃是惊觉诸佛令作证明,亦忆念持义。”同十三曰:“娑诃是警发义也,以此真言警发诸佛,说此明时诸佛即惊发而起,加持行人也。”又曰:“娑嚩诃,娑嚩自也,诃是本也更问。”演密钞六曰:“梵语娑嚩(合二)诃,此云本誓,谓诸佛如来同一大誓故。”同七曰:“莎缚诃,是摄取义。”秘藏记本曰:“娑婆诃,究竟义,圆满义,惊觉义,成就义,散去义。”此五义如其次第表法界体性智等之五智也。究竟之义者,法界体性智也,是为方便究竟之极果故。圆满之义者,大圆镜智也,圆镜圆满其义同故。惊觉之义者,平等性智也,平等性智主修行之德,依三密之修行,惊觉已成之如来,又惊觉自己本有之菩提心故。成就义者,妙观察智也,妙观察智主成菩提之德故。散去义者,成所作智也,成所作智主入涅槃之德,若入涅槃则佛散失故。见秘藏记钞五。

  【苏钵剌尼】 (动物)揭路荼鸟之异名。译曰妙翅,旧译金翅鸟。俱舍光记八曰:“或云苏钵剌尼,此云妙翅,翅殊妙也,旧云金翅鸟,非正所目。”梵Suparṇin。

  【苏钵唎味底多】 (杂语)译曰善了知。华严疏钞二十曰:“苏者善也,钵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parividita。

  【苏波利】 (人名)Suvarsa,迦叶遗部部主之名。译曰善岁。因之云苏婆利师部。见开宗记一本。

  【苏补底】 (人名)Subhūti,又作苏部底。译曰善现。旧称须菩提。译曰善吉。西域记四曰:“苏部底,唐言善现,旧曰须扶提,或曰须菩提,译曰善吉,皆讹也。”

  【苏部底】 (人名)见“苏补底”条。

  【苏部摩】 (异类)Subhūma,夜叉名。译曰妙地。见大孔雀经中。

  【苏刺他】 (术语)见“苏啰多”条。

  【苏达梨舍那】 (界名)Sudarśana,七金山之第四,译曰善见。瑜伽略纂一曰:“苏达梨舍那,苏者善义,舍那见义,即善见山。见彼山形善多生故。”

  【苏怛罗】 (术语)Sūtra,又作苏多罗,素呾缆,苏呾缆。旧称,修多罗,修妒路。译曰綖线。以通贯物而连缀之者。大日经五曰:“四种苏多罗。”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苏呾缆,是连持众德令其不散,故名綖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素怛缆,此译云线,旧言修多罗,或云修妒路,皆讹也。”又译曰经,契经,綖经。经典之通称也,经典连持文义而使不散,故寄喻而云素呾缆。经有綖之义,且以称圣贤之书为经,因此对翻。

  【苏达拏】 (本生)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复施与之于婆罗门。”智度论十二曰:“须提梨拏太子,秦言好爱。以其二子布施婆罗门,次以妻施,其心不动。”西域记二曰:“城北有窣睹婆,是苏达拏太子以父王大象施婆罗门,蒙谴被摈顾谢国人。”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宫大士作毗输安呾啰太子歌,词人皆舞,咏遍五天矣。旧云苏达拏太子者是也。”玄应音义五曰:“须大拏,或言须达拏,或云苏陀沙拏,此云善与,亦云善施。”梵Sudāna。

  【酥灯】 (杂名)佛灯也。萨都剌诗曰:“院院翻经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法苑珠林曰:“诵咒时,然八支酥灯。”

  【苏巅】 (杂语)苏达卢山之巅。旧称曰须弥山。

  【苏跌里舍那】 (人名)Sudarśana,比丘名。译曰善见。见毗奈耶杂事四十。

  【窣堵波】 (术语)见“率都婆”条。

  【窣堵波大吉祥菩萨】 (菩萨)弥勒菩萨之异名也。

  【苏多达】 (人名)Sudatta,旧称须达,须达多,译曰善施,善与。给孤独长者之名。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名施,旧曰须达,讹也。”见“须达”条。

  【苏伐剌拏瞿怛罗】 (地名)国名。译曰金氏。西域记四曰:“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怛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梵Suvarṇa-gotra。

  【苏伐罗】 (杂名)见素嚩哩拏条。

  【苏弗多罗】 (动物)Suputra,鸟名。译曰善子。见本行集经五十二。

  【苏弗窒利】 (杂语)Suputri,译曰善女。见本行集经五十二。

  【苏伽密多】 (人名)Sugatamitra,比丘名。译曰如来友。见慈恩传二。

  【苏呵】 (术语)Svāhā,即苏波诃也。

  【苏合】 (杂名)香名。梵名咄噜瑟剑。名义集三曰:“咄噜瑟剑,此云苏合。珙钞引续汉书云:出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梵Turuṣka。

  【苏和呵】 (术语)见苏波诃项。

  【苏吉施罗】 (杂语)译曰乐。梵语杂名曰:“乐梵语苏吉施罗。”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曰:“极安稳佛,梵名苏乞史么。”梵Sukṣema。

  【苏揭】 (术语)苏揭多之略。

  【苏揭多】 (术语)Sugata,旧称修伽陀,修伽度,修伽多,莎伽陀等。新称,苏揭多,索蘗多。译曰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去生死海而不再回来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揭多,旧言修伽陀,或作修伽度,或作修伽多,此云善逝,即如来德之一号也。有三义:一赞叹,二不回,三圆满也。”慧琳音义十曰:“正音索蘗多。”又比丘名。饰宗记六本曰:“苏揭多此云善来,即莎伽陀是也。”

  【苏颉里离佉】 (书名)Suhṛ-lekha,译曰密友书。龙树与南大国檀越之书名。见寄归传四。求那跋摩三藏译之,谓之劝发诸王要偈。义净三藏译之。谓之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并在藏中。

  【苏喇多】 (术语)见“苏啰多”条。

  【苏哩耶】 (天名)见“苏利耶”条。

  【苏利耶】 (天名)Sūrya,又作苏哩耶,须梨耶。译曰日。慧琳音义上曰:“苏利耶者,此云日也。”梵语杂名曰:“苏哩也。”

  【苏楼波】 (杂语)Surūpa,译曰妙色。见胜天王般若经七。

  【苏卢都诃】 (杂名)咒名。七佛神咒所说经一曰:“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以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诃,晋言梵音决定。”

  【窣路多阿半那】 (杂语)Srotaāpanna,译曰预流、入流。小乘四果之第一果。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音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见“四果”条。

  【苏啰多】 (术语)Surata,一作苏喇多。译曰妙适,妙住,妙着,妙乐。如男女相淫者。理趣释曰:“妙适者,即梵音苏啰多也。苏啰多者如世间那罗那哩娱乐,金刚萨埵亦是苏啰多,以无缘大悲遍缘无尽众生界,愿得安乐利益心无曾休息,自他平等无二,故名苏啰多耳。”大日经十六曰:“苏喇多金刚妙住也,谓共住安稳也。”同十七曰:“梵音名苏罗多,是着义。着微妙之法,故名苏罗多也。复次苏罗多者是共住安乐义,谓共妙理而住受于现法之乐也。复次乐着妙事业故名苏啰多也。又以弃邪趣正义故名苏罗多也。又遍欲求义故名苏罗多也。”又阿罗汉名。慧琳音义十八曰:“苏剌多,亦阿罗汉名,唐云善乐。”又国名。西域记十一曰:“苏剌他(Suraṭha)国,西印度境。”

  【窣罗】 (饮食)Surā,又作苏罗,译曰酒。顺正理论三十八曰:“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烝煮。和曲蘗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昏醉。”瑜伽略纂十一曰:“窣罗者,米酒也。迷隶(Meraya),即果酒也。末陀(Mada),蒲桃酒也。”梵语杂名曰:“苏罗。”

  【苏罗】 (饮食)见“窣罗”条。

  【苏漫多】 (术语)见苏槃多项。

  【苏蔓那】 (人名)见“苏末那”条。

  【苏曼那】 (植物)花名。见“苏末那”条。

  【苏没啰多】 (术语)见苏嚩啰多条。

  【苏迷】 (杂名)苏迷卢之略。山名。见“须弥”条。

  【苏弥卢】 (界名)苏弥楼山名。见“须弥”条。

  【苏迷嚧】 (杂名)山名。见“须弥”条。

  【苏蜜】 (饮食)苏者梵语伽里多Ghṛta,以酪精制者。蜜为梵语摩度。Madhu蜂所制者。

  【苏摩】 (杂语)Soma,译曰月。见孔雀王咒经下。又香油。又神酒。见“甘露”条附录。

  【苏摩钵】 (物名)佛钵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苏摩国自作钵坯,令窒师烧初成,金钵次成。”参照苏摩国钵条。梵Somapātra。

  【苏摩浮抵】 (人名)见苏摩浮帝项。

  【苏摩浮帝】 (人名)一作苏摩浮抵,童子名。译曰尊月。见宝积经百九。梵Somabhāti。

  【苏摩国钵】 (物名)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钵。彼如教随作即成,特异贵好。苏摩钵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五分律云:佛于苏摩国自作钵坯,以为后式。令陶师烧,陶师便多作合烧,开灶视之,皆成金色钵。怖惧言:此是大沙门神力,若王闻者,必当谓我多有金宝,便举埋藏。佛复作令烧,皆成银钵,亦怖惧埋藏。佛复作令烧,乃成铜钵,色青好如阎浮树。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

  【苏摩呼】 (人名)见“苏婆呼”条。

  【苏嚩啰拏】 (杂语)Suvarṇa,译曰好色。见梵语杂名。

  【苏嚩罗多】 (术语)又作苏没嚩多Suvrata,译曰善住戒者。持戒者之美称。大日经疏五曰:“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谓之苏嚩啰多,是弟子之美称。如言弟子之类也。”同九曰:“苏没啰多,翻为善住戒者,以其美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异门说佛弟子之名。”

  【苏摩那】 (人名)见“苏末那”条。

  【苏末那】 (人名)Sumana,又作苏摩那,苏蔓那,须摩那。人名。译曰善意。见本行集经四十三。又花名。苏摩那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末那,旧云苏磨那,花色黄白,亦甚香,不作大树,才高三四尺,四垂似盖。”知首四分律疏九曰:“苏蔓那花末,利末相似,广州有。”

  【苏目可】 (异类)Sumukha,夜叉名。译曰善面。见大孔雀经中。

  【苏那摩】 (人名)Sunāman,天子名。译曰善名。见胜天王般若经七。

  【苏泥怛罗】 (异类)Sunetra,夜叉名。译曰妙目。见大孔雀经中。

  【苏槃多】 (术语)Subanta,又作苏漫多。梵语之文法上示名词之变化者。所谓八转声也。槃多者后之义,苏字居于语尾之声也。是梵语名词中多数第七格语尾之名,为名词语尾一般之名词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声论辨此声中苏字居后,漫多是后义,则是苏字居后声也。”寄归传四曰:“言七例者:一切声上皆悉有之,一一声中各分三节,谓一言二言多言,总成二十一言也。(中略)于七例外更有呼召声便成八例。初句既三,饮皆准之。恐繁不录,名苏槃多声。总有三八二十四声。”

  【苏频陀】 (人名)十六罗汉中第四尊者之名。无对翻。

  【苏婆诃】 (人名)Subāhu,又作苏摩呼,苏波故。译曰妙臂。苏婆呼经有苏婆呼童子,胎藏界曼荼罗有苏波故菩萨。

  【苏婆呼】 (术语)见“苏波诃”条。

  【苏婆呼经】 (经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之略称。

  【苏婆呼菩萨】 (菩萨)Subāhu,又作苏波胡。译曰妙臂。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二位。密号曰悉地金刚,主虚空藏吉祥之德。三昧耶形为莲花上一股杵。像,肉色,左手持未敷莲华,右手与愿,于莲上立左膝而坐。

  【苏婆呼童子经】 (经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之略称。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经名)三卷,唐输婆迦罗译。与赵宋法贤译之妙臂菩萨所问经同本。属于密三藏中毗尼藏之秘经要典也。开元录九曰:“苏婆呼童子,唐言妙臂童子。”希麟音义七曰:“苏摩呼,此云妙臂。”

  【苏婆师多】 (杂语)Subhāśita,译曰妙语。大众诵经终之言词也。寄归传四曰:“经了之时,大众皆云苏婆师多,苏即是妙,婆师多是语,意欲赞经是微妙语。”

  【苏乞史么】 (杂语)同于苏吉施罗。

  【苏气怛罗】 (人名)Sunakṣatra,比丘名。译曰善星。见名义集二。

  【苏若那】 (杂语)Sujñāna,译曰妙智。见探玄记一。

  【窣莎揭哆】 (杂语)Susvāgata,译曰极善来。客自外来时,谢主之辞。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客乃寻声即云窣莎揭哆,译曰极善来。如不说者,一违寺制,二准律有犯。”

  【苏扇多】 (佛名)Suśānta,佛名。译曰妙息灾。见慧琳音义七。

  【苏偷婆】 (术语)Stūpa,见“率都婆”条。

  【窣吐罗底迦】 (术语)Sthūlātyaya,六篇中第六小罪之名。见慧琳音义六十。

  【苏陀】 (饮食)Suta,Sudhā,旧称须陀,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饭,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论四曰:“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

  【酥酡】 (饮食)山家清供曰:“苏东坡与子由饮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放箸抚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法苑珠林曰:“夜摩诸天有以珠器而饮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触香味,皆悉具足。”

  【苏陀沙拏】 (人名)见“苏达拏”条。

  【苏陀扇陀】 (饮食)良药名。智度论六曰:“有妙药名苏陀扇陀,病人眼见,众疾皆愈。”梵Sudhasyanda。

  【苏陀夷】 (人名)Sudāya,Sudāna,又作须陀,须陀那,沙弥名。译曰善施。俱舍光记十四曰:“苏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三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旃陀越国王经详说之。

  【苏息处】 (术语)谓小乘所说灰身灭智之涅槃。胜鬘经曰:“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有余不了义说。”同宝窟中末曰:“苏息处者,灰身灭智身永寂之处也。”

  【苏悉地】 (术语)译曰妙成就。Susidhi。

  【苏悉地法】 (修法)真言三部大法之一。苏悉地经所明。胎金合一之作法也。

  【苏悉地供养法】 (经名)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之略称。

  【苏悉地羯罗】 (术语)Susiddhikara,译曰妙成就作业。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也。苏悉地经疏一曰:“羯罗者,又云迦罗抳,此云作也,又羯赖么抳,此云业。又迦罗抳,此云务也。并应通用。”开元录九曰:“苏悉地羯罗,唐云妙成就法,此与苏婆呼并是咒毗奈耶,不曾入于曼荼罗,不合辄读。同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便成盗法。”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经名)二卷,唐善无畏译。说苏悉地之供养法。

  【苏悉地羯罗经】 (经名)译曰妙成就业经,三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苏悉地羯罗菩萨】 (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左之第四,密号云成就金刚,主万法成就之德。此尊虽为苏悉地院之主,元来为虚空藏之眷属,故不开立别院。三昧耶形为钗。印相为普通掌,又为军荼利印。真言:归命,尔嚩曰啰(二合),悉体(二合),罗没第布啰嚩(二合),嚩怛么(二合),满怛啰(二合),娑嚩娑嚩(二合),贺(引)。像为白黄色,当心结印,坐赤莲华。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修法)苏悉地经上曰:“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此苏悉地经。”

  【苏悉地经】 (经名)苏悉地羯罗经之略称。

  【苏悉地经疏】 (书名)七卷,日本慈觉着。

  【苏悉地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院之第十一。安置不空金刚菩萨等八尊。胎藏界三部中属于佛部。

  【苏夜摩】 (界名)Suyāma,天名。见“夜摩”条。

  【苏油】 (饮食)牛乳所制之油,或食或涂身。寄归传一曰:“苏油(Ghṛta)乳酪,所在皆有。”又以苏摩那之花汁而作之香油。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诸树华果宝及苏油香气。”

  【酥粥】 (饮食)见“粥”条附录。

  【俗尘】 (术语)凡俗之尘垢。斥一切世间之人事而言,往生要集上本曰:“头戴霜发,心染俗尘,一生虽尽,希望不尽。”续高僧传(道杰传)曰:“宿植德本,情厌俗尘。”

  【俗谛】 (术语)对于真谛而有俗谛之称。又云世谛。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缘生之事相,对于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谛者,真实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谓之俗谛。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俗谛。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见“二谛”条。

  【俗戒】 (术语)对于无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诸戒为俗戒。法苑珠林曰:“夫戒有三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十,具戒等为俗戒。”又对于十戒具足戒之出家戒而称五戒八戒之在家戒为俗戒。

  【俗流】 (术语)世俗之流类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自揣形服,都非俗流。”

  【俗人】 (术语)梵语曰誐罗娑他Gṛhastha,言在家之人也。

  【俗妄真实宗】 (术语)华严宗所判十宗之一。小乘中说出世部等所立,言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俗谛为妄,真谛为实者也。见五教章上。

  【俗我】 (术语)对真我而言,又云假我。佛者于五蕴之假者顺世俗之法而称为我,谓之俗我。真我又云实我。外道凡夫所执之妄我也。佛者排妄我,不拨俗我。

  【俗形】 (术语)俗人之形也。萨婆多律摄五曰:“非法衣服,是俗形仪。”

  【俗智】 (术语)凡俗浅近之智,又知俗谛之智。又有漏杂染之智。见“二智”条。

  【速成】 (术语)速成佛也。

  【素怛缆】 (术语)又作苏呾缆。旧云修多罗。见“苏怛罗”条。

  【速得漏尽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使众生速得六神通中漏尽通之愿也。断尽自己烦恼之自在力,谓之漏尽通。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起想念而贪着于身者即是漏也(漏为烦恼之异名)。

  【素法身】 (术语)谓唯有法身之现体而功德不具者,天台所谓理即佛,三恶道之众生是也。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佛,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是集注下曰:“无缘了功德庄严,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

  【素豪】 (术语)如来之白毫也。豪毫音通。唯识述记序曰:“白虹飞祲,素豪销景。”

  【素怀】 (杂语)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传(智者传)曰:“时过三载方遂素怀。”

  【速疾鬼】 (异类)Rākṣasa,之译。又作足疾鬼。见“罗刹”条。

  【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有那罗延天请摩醯首罗天使说迦楼罗使者之阿尾奢法。

  【素具】 (杂名)素者本也,豫先办备之具云素具,大疏四曰:“思惟众缘支分,皆令素具,勿得临事阙乏而生疑惑也。”

  【素绢】 (衣服)又作粗绢,生绢所作之法服。今无黑色之绫,呼绢衣之一种,元来为白色。

  【素嚩哩拏】 (杂语)Suvarṇa,又作苏伐罗,修跋拏,译曰金。梵语杂名曰:“金,梵语素嚩哩拏。”名义集三曰:“苏伐罗,或云修跋摩此云金。”

  【粟散】 (术语)小王之多如散粟也。自轮王以下领一国一州者,皆云粟散王。仁王经上曰:“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小王众多,犹如粟散。”大部补注十三曰:“或云取数之众多,故云粟散,或云如人把粟散置盘中,各得分位。”

  【粟散国】 (术语)粟散王领有之国土也。

  【素食】 (杂语)素者洁白之义,粗略之义。为不杂鱼肉滋味之食物。

  【速香】 (物名)速燃之下等香。

  【塑像】 (杂语)塑土为像也。陔余丛考三十二曰:“自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然塑像实不自佛家始。史记:帝乙为偶人以象天神,与之博。则殷时已开其端。国语:苑蠡去越,越王以金写其形而祀之。国策:宋王偃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厕。则并有铸金者。孟子有作俑之语。宋玉招魂亦云像设。魏文侯曰:吾所学者乃土梗耳。又国策秦王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象寡人,而射其面。又孟尝君将入秦,苏代止之曰:土偶与桃梗相遇。桃梗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岁八月雨降,则汝残矣。土偶曰:吾西岸之土,土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削子以为人,雨下水至,漂子而流,吾不知所税驾也。则泥塑木刻,战国时皆已有之矣。又韩非子记桓赫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更小也。此又塑像之秘诀。至佛像,自汉武击休屠,始得其祭天金人以归。然则佛像本用金铸,其后有用土木者,则转从入中国以中国法为之耳。

  【素意】 (杂语)同素怀,平生之望也。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素馔】 (杂语)同素食。

  【算沙】 (术语)善财童子,南行至名闻国,于自在主善知识所,习算沙法门。自在主言曰:我先于文殊师利,习学书算字印等法门,入于工巧神通。知一切法门。常与十千童子在河渚上聚沙为戏,依此法门,得知世间书算界处等法乃至菩萨之算法。见六十华严经。

  【算数目犍连经】 (经名)算数目犍连,梵志名。此梵志以法为喻,问佛法中次第,佛答之。摄于中阿含二十五。巴Gaṇakamo-ggallāna。

  【算题】 (物名)算之题也。台家论场之目。细长之竹片,书论义之问题者。即签也。荆溪大师之释签,义由之出。

  【随法行】 (术语)声闻乘见道之圣者而为利根者。对于随信行之钝根而言。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也。见随信行条。

  【随烦恼】 (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余之烦恼为随烦恼,又对于根本而名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同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余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唯识论六曰:“唯是烦恼分别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随犯随忏】 (术语)愚恶之凡夫,不能断罪,则随犯随忏悔,以消除其罪也。往生礼赞曰:“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云无间修。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

  【随犯随制】 (术语)对于大乘戒之一时顿制,而谓小乘戒为随犯随制。小乘戒者,佛成道后十二年已来,随弟子渐犯法而渐制之,以具足二百五十戒者。

  【随方毗尼】 (术语)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毗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刍曰:我先为汝等广已开阐毗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毗奈耶)。且如有事,我于先来非许非听。若于此事顺不清净违清净者,此是不净,即不应行。若事顺清净违不清净者,此即是净,应可顺行。”然依五分律,则即经世尊之开遮者,于余方似亦许取舍也。律二十二曰:“告诸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因而义净三藏以五分律之文为译者之谬。寄归传二曰:“有现着非法衣服将为无过。引彼略教文云:此方不净,余方清净。得行无罪者,斯乃译者之谬,意不然矣。”由小乘涅槃经之说及佛平素之训诫观之,却似五分律为正。

  【随分】 (术语)随力量之分限也。唐华严经三十四曰:“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圆觉经曰:“随分思察。”佛地论七曰:“我今随分已略释。”又随于本分之义也。正法念经一曰:“六道四生随其本分,受未来劫。”

  【随分果】 (术语)随分觉之结果也。

  【随分觉】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初地以上法身菩萨之觉智也。与台家六即中之分真即同。起信论曰:“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对于究竟觉而曰随分。

  【随护断】 (术语)四正断之一。见“四正断”条。

  【随惑】 (术语)与随烦恼同。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

  【随机】 (术语)谓佛之设教,一随众生之机也。最胜王经二曰:“随机说法利众生。”瑜伽释曰:“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戒疏一上曰:“适化无方,随机隐显。”

  【随机曼荼罗】 (术语)现图曼荼罗之异名。以是为善无畏三藏末世之机而感得者故也。见曼荼罗大钞一。

  【随机散说】 (术语)谓佛应众生之机类,于诸处为相异之说法也。特就戒律之说相而言。

  【随经律】 (术语)于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谓之随律经,于经藏之中明戒律,谓之随经律。如涅槃经说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如涅槃经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经随经之律。”又曰:“余二藏明律相处,皆名众律,故论云随经律也。”

  【随蓝】 (地名)风名。译曰迅猛。见“毗岚”条。

  【随类】 (术语)佛菩萨随众生之类而现形垂教也。

  【随类不定】 (术语)佛济度众生,应其机类而现诸种之身,满虚空身,丈六身等不定。

  【随类应同】 (术语)佛随众生之机类而施,叶于其根性之教化也。

  【随眠】 (术语)于小乘有部之宗义,为烦恼之异名。于大乘唯识之宗义,为烦恼障所知障种子之名。有部之义,贪瞋等之烦恼,随逐有情而不离,故曰随,烦恼之状体,幽微而难了知,犹如睡眠之状体,故曰眠。又有情随逐而增昏滞,如睡眠,故曰随眠。俱舍论光记十九曰:“随逐有情名随,行相微细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难了。”俱舍颂疏十九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名随眠。”唯识之义,诸惑之种子,随逐于人,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故曰随眠,又诸惑之种子,随逐于人,益增过失,如人之耽眠而益长眠,故名随眠。唯识论九曰:“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性种。”

  【随眠无明】 (术语)四无明之一。无明烦恼也。无明烦恼,常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识中,故名。

  【随名释义】 (术语)与依名释义同。

  【随难别解】 (术语)释经论,随其中之难义而别别解释也。对于所谓总释大意而言。

  【随年钱】 (行事)应其人之年数而施与钱财也。联灯会要亡名尊宿章曰:“昔有施主,入寺行众诸随年钱。知事云:圣僧前着一分。施主云:圣僧年多少?僧无对。法眼代云:心斯满处即知。”

  【随念分别】 (术语)三种分别之一。追念过去之境也。唯存意识之作用耳。

  【随其心净】 (杂语)诸佛各随其心净而得净土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随情】 (术语)随他意之异名。随顺于人情也。辅行曰:“随顺物情,名随他意,亦名随情。”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宝思惟译。大梵天王请佛乞说咒。佛为说根本咒一与随咒六,及其功德,并说书写结坛之法。与不空译一卷之随求经同本。随求即得大自在,以陀罗尼之功德而名之。

  【随求即得天子】 (人名)不空译之随求经,谓之先身随求天子,宝思惟译之随求经,谓为随求即得天子。一恶比丘死,虽堕地狱,然以其尸悬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之功德,罪障消灭,生忉利天,因名为随求即得天子。见随求经。

  【随求经】 (经名)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之略名。其他有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

  【随求菩萨】 (菩萨)具名大随求菩萨,胎藏界曼陀罗中观音院之一尊,观音菩萨之变身别名也。念此菩萨,诵其真言,则随众生之求愿而施与,故名随求。其真言曰随求陀罗尼。秘藏记末曰:“大随求菩萨,深黄色,并有八臂,左上手莲华上有金轮光炎,次手梵筴,次手宝幢,次手索,右手五钴跋折罗,次手镑鉾,次手宝剑,次手钺斧钩。”大钞二曰:“理性院习云:随求观音别名也。”

  【随求如意经】 (经名)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之略名。

  【随求天子】 (人名)与随求即得天子同。

  【随求陀罗尼】 (经名)随求者随众生之求愿而成就之意,由陀罗尼之效验而名之者。二本之随求陀罗尼经说之。破戒比丘,逢重病时,有一优婆塞婆罗门,书此神咒,系病僧之头,此人命终,虽一旦入于地狱,而依此神咒之功德,自身及诸人悉免地狱之苦,生于忉利天,称为先身随求天子。见不空译随求陀罗尼经上。

  【随求陀罗尼经】 (经名)与单曰随求经者同。

  【随色摩尼】 (物名)谓摩尼宝珠,不有别色,随所对之物色而现色相也。

  【随舍利】 (杂名)又曰随邪利,随舍种。种族名。玄应音义三曰:“随邪利,或云随舍利,或云随舍种,或云栗唱,或云离唱,或作黎昌,皆梵言讹转也。正言栗呫婆Lichavī,此云仙施王种,呫音昌叶反。经论或作离车,或作律车,同一也。”

  【随释】 (术语)随本文而解释难义。义例随释也。

  【随顺】 (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祇是随顺佛语。”

  【随顺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见“六种巧方便”条。

  【随他】 (术语)随他意语之略。

  【随他权教】 (术语)随自意语为实教,随他意语为权教。

  【随他意】 (术语)随他意语之略。

  【随他意语】 (术语)随他之机情而说方便之教也。

  【随妄】 (术语)真如随妄缘,生种种之染法也。

  【随文作释】 (术语)作经论释时,作玄义即总论,付后文句释之。所谓文句是也。字句之逐次释也。

  【随喜】 (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随喜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明佛灭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之功德广大者。

  【随喜回向】 (术语)随喜与回向也。五悔中之二法。见“五悔”条。

  【随喜品】 (经名)法华经所说观行五品位之第一。见“五品”条。

  【随相】 (术语)又曰小相。生住异灭,各具一相,谓之随相。随于大相之小相也。见“有为”条附录。

  【随相戒】 (术语)随者随顺。相者形相。顺如来之教法而具足衣钵,剃发乞食而守威仪也。

  【随相论】 (书名)二卷,德慧法师造,陈真谛译。解四谛十六行相,破外道之我执。

  【随邪利】 (杂名)见“随舍利”条。

  【随心供佛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九。往生净土,则随心所欲,得供养佛之乐也。

  【随心金刚】 (菩萨)金刚忿怒身。梵云鸡利系罗,与金刚萨埵眷属触金刚同名。或称金刚随心菩萨。降伏诸夜叉之尊也。为忿怒形,有火炎发,右手张出,持独股杵,左手作胎拳,当腰,举右手,坐磐石上。

  【随心咒】 (真言)观自在菩萨随心咒之略名。

  【随信行】 (术语)声闻乘见道位中有利钝之二根,利根名随法行。钝根名随信行。以信他之言教,随而修行故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钝利别立二名,诸钝根名随信行者,诸利根名随法行者。”

  【随形好】 (术语)佛身先具几多大人之相,随其相一一复有几许之好形,名之为相好。因而好为随逐于相之形容,故曰随形好,或单曰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随一】 (术语)多数中之一也。俗以随一解第一之事者不可也。瑜伽论二曰:“人中随一有情。”顺正理论五十曰:“六境中随一摄故。”

  【随一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四不成之第二。谓立敌二者出一方不许容之因由也。故有他随一不成,自随一不成之别。

  【随宜】 (术语)随众生根机之所宜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随义转用】 (杂语)又作随宜转用。止观私记七曰:“随义转用。”补忘记中曰:“随宜转用。”义宜相通。言一法门随义之宜而转用于他也。如诗之断章取义。

  【随意】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见“自恣”条。

  【随意闻法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随缘】 (术语)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于诸法,佛陀之于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随缘不变】 (术语)有随缘动作之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起万有,故曰随缘不变。见随缘真如项。

  【随缘行】 (术语)行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随缘化物】 (术语)随缘教化众生也。

  【随缘假】 (术语)四假之一。应缘说假者之假也。如三乘教是也。

  【随缘真如】 (术语)如法相三论于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为体,万物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为实大乘,于真如立二相,一为不变真如。二为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边,虽如彼权大乘所言,然谓真如不止于不变之一边,更有随缘之用,应外来之缘而现森罗万象,犹如不变之水,依外缘之风,而起千波万波也。其所起之波,犹不失水之性,森罗万象之事相,犹无变不变之真如性者,故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也。盖真如有随缘之德,故真如即万法也。而真如又具不变之性,故万法即真如也。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同义记中本曰:“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也。(中略)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也。”金錍论曰:“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随缘真如之波】 (术语)不变真如比水,随缘真如较波。此波有二,根本无明为缘,搅乱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升沈六道者,凡夫自身随缘真如之波也。又吹于大悲之风,现种种之境,化种种之身,布种种之教者,佛菩萨为他随缘真如之波也。

  【随愿往生经】 (经名)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别名普广菩萨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之第十一卷是也。

  【随愿药师经】 (经名)药师经之异名。准于随愿往生经而冠随愿二字。随愿成就之义也。有数译。见“药师经”条。

  【随至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随近自己来者而为布施也。

  【随逐】 (术语)亲近而不离也。唐华严经一曰:“亲近如来,随逐不舍。”观念法门曰:“随逐影护,爱乐相见。”

  【随转】 (术语)随转理门之略。

  【随转理门】 (术语)法相宗之用语,随佛菩萨之本意而明其实义,谓之真实理门。随转他之机情而为方便之说,谓之随转理门。以此二门会诸乘中之相违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开随转真实理门,令知二藏三藏等不相违故。”唯识论五曰:“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当知彼是随转理门。”同述记曰:“随转理门依小根器故。”菩提心义一曰:“古法相师用二种门:一随转理门,二真实理门。”大日经疏四曰:“是随转一门,非其具体。”

  【随转门】 (术语)随转理门之略。

  【随转宣说法经】 (经名)见随转宣说诸法经项。

  【随转宣说诸法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随自】 (术语)随自意语之略。

  【随自实教】 (术语)佛随自意语之真实教也。对于随他意语之权教而言。

  【随自意】 (术语)随自意语之略。

  【随自意三昧】 (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不关于行坐也。

  【随自意语】 (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证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

  【碎身舍利】 (术语)如多宝塔中所现之多宝佛存全体者,谓为全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谓之碎身舍利。诸法从缘四句之偈,谓之法身舍利。见“舍利”条。

  【孙多耶致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孙多耶致为苦行梵志之名。佛说二十一事之恶而化彼。

  【孙陀利】 (人名)Sundari,孙陀罗难陀尊者之本妻,译曰艳。又Sundari罗汉名。一聚落之小儿,生而端正,名孙陀利,波斯匿王率小儿诣佛所,佛说四谛之法,小儿悟道,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十。又有淫女名孙陀利,在大众中诽谤佛,是佛十难之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名为孙陀利宿缘经。摄于兴起行经上。

  【孙陀罗难陀】 (人名)Sundarananla,孙达罗难陀,比丘名。佛之小弟。译曰艳喜。光宅法华疏一曰:“孙陀罗难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妇名孙陀利(Sundari),今举其妇标之,令知是小弟也。”同玄赞一曰:“孙达罗难陀,此云艳喜。孙陀罗,讹也。艳是妻号,色美端严无比名艳。喜是自名。简前牧牛难陀,故言艳喜。艳之喜故,是佛亲弟。身长一丈五尺二寸,佛至本城二日度之。”

  【损伏断】 (术语)毕竟断之对。暂时押烦恼之种子,依有漏道之力,故触缘乃再为现行之断也。经部所立。

  【娑】 (术语)Sa,又作萨。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为一切法一切谛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谛)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谛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娑底也】 (术语)梵Satya,译曰谛。坚实之义。演密钞七曰:“梵音娑底也,此方云谛。若言娑啰Sāra,即诠坚净之义。”

  【娑度】 (杂语)Sādhu,译曰善。或曰善哉。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娑度,译为善。”寄归传一曰:“辞别之时,口云娑度,兼唱阿奴莫陀Anumodana,娑度,即事目善哉。阿奴谟陀,译为随喜。”善见律三曰:“众僧唱萨。”玄应音义十六曰:“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娑多吉哩】 (天名)Śatakri,夜叉八大将之一。

  【娑多婆诃】 (人名)梵音Sadvāhana Śātavāhana,国王名。译曰引正。见西域记十。

  【娑伽婆】 (书名)六十四书之一。

  【娑伽陀】 (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为名。具德经曰:“我声闻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苾刍是。”

  【娑呵】 (饮食)Sahā,译曰驶流,药名。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呵。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

  【娑诃楼陀】 (界名)Sahā-lokadhātu,见“娑婆”条。

  【娑贺祢缚】 (天名)Sahadeva,五药叉之一。

  【娑贺拶啰】 (天名)Sāhasraka,五药叉之一。

  【娑迦婆罗】 (地名)铁围山也。见“烁迦罗”条。

  【娑竭罗】 (杂名)又曰娑伽罗。梵音Sāgara,海名。译为咸海。

  【娑竭罗龙】 (异类)又作娑伽罗龙。依所住之海而得名。或言依国而立名。法华经序品曰:“娑伽罗龙王。”同提婆品曰:“大海婆竭罗龙宫。”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娑伽罗者,因国得名也。”

  【娑界】 (界名)娑婆界也。

  【娑罗】 (植物)Śāla,树名。见“娑罗林”条。

  【娑罗华】 (杂名)Śāla,娑罗树之华叶也。释氏要览下曰:“用白纸作娑罗华八树以簇绳床,表双林之相。”

  【娑罗笈多】 (人名)Śālagupta,僧名。译曰贞固。见求法高僧传下。

  【娑罗迦邻提】 (动物)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三,作“娑罗娑鸟迦邻提。宋,元,明三本之涅槃经三,作“娑罗迦邻提。”见“沙罗邻提”条。

  【娑罗林】 (地名)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义二曰:“沙罗,泥洹经作坚固林。”西域记六曰:“尸赖拏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檞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殊高,如来寂灭之所也。”止观一曰:“中阿含云牛角娑罗林,恐是以城而名林也。拘尸那城云角城,其城三角故云角也。若尔只应云角,那云牛角?应是以牛角表双。以娑罗名树,娑罗西音,此云坚固。坚之名,称树德也。故知牛角表双,义兼三角,此即寂灭说涅槃处。”涅槃经疏二曰:“娑罗,此云坚固,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荣四枯,下根相连,上枝相合。”慧苑音义下曰:“娑罗,此云高远,以其林木森竦出于余林之上也,旧翻云坚固者误。自娑啰之与娑罗,声势相近。若坚固,即转舌言之。若呼高远,直尔称之耳。”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如来涅槃后四树枯,四树荣,以表大乘涅槃之常乐我净万代繁荣也。

  【娑罗婆悉谛夜】 (地名)Śravasti(Loc),国名。见“舍卫”条。

  【娑罗僧伽何尼】 (书名)六十四书之一。见“六十四书”条。

  【娑罗树】 (植物)娑罗双树也。

  【娑罗树王】 (佛名)佛名。妙庄严王,未来成佛,作娑罗树王佛。见法华经妙庄严王品。

  【娑罗双树】 (杂名)见“沙罗双树”条。

  【娑罗娑】 (动物)鸟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娑罗娑鸟,此云共行,亦云白鹤。”大日经疏三曰:“雁非正翻,梵本云娑罗娑鸟,状如鸳鸯而大。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梵Sarasa。

  【娑罗洟】 (地名)聚落之名。译曰调御城。见本行集经三十三。梵Sārathī。

  【娑罗王】 (佛名)Sālendrarāja,佛名。慧苑音义上曰:“娑罗,此云坚固,亦曰寂胜也。”

  【娑罗支】 (植物)树名。见“睒弥”条。

  【娑么啰】 (杂语)Smara,译曰忆念。见大日经疏十八。

  【娑磨】 (书名)Sāma,四围陀之第三。见“韦陀”条。

  【娑毗迦罗】 (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

  【娑婆】 (界名)Sahā,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探玄记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西域记一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三曰:“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娑婆草】 (植物)或云婆婆草。此草甚柔软,翻云腻。

  【娑婆诃】 (术语)梦溪笔谈曰:“夔峡湖湘人,凡禁咒语,末云娑婆诃。三合而为些,即楚词招魂所用些字。”翻译名义曰:“娑婆,秦言一切。”与梦溪说异。参照“苏波诃”条。

  【娑婆婆】 (天名)帝释八异名之一。见“释提桓因”条。

  【娑也地提嚩多】 (术语)译曰本尊。大日经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直所尊之义也。”

  【索】 (物名)不动之金刚索,观音之羂索等。不动之索为束缚恶人之标示。观音之索为网罗善类之标示。

  【所被之机】 (术语)可被教化之机根也。

  【所变】 (术语)由实体所变化者。

  【所遍计】 (术语)遍计所执性之法,遍计于我法之遍计心,故云所遍计。

  【所变无记】 (术语)四无记之一。

  【所别】 (术语)因明之宗支,如言声无常,以声之体为有法,一云前陈,亦云所别,以无常之义为法。一名后陈,亦云能别。

  【所别不极成】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数论外道对佛弟子立我是可思,其所别之我,非我佛弟子之所许,故云所别不极成。所别能别皆为自他共许所用之语也。见因明大疏四。

  【所藏】 (术语)阿赖耶三藏之一。见“阿赖耶”条。

  【索哆】 (术语)Sattva,同萨埵。谓坚忍不拔之丈夫也。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

  【索诃】 (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译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语谓之索诃。又曰娑诃。见“娑婆”条。

  【所化】 (术语)施教化者曰化主或能化,受教化者云所化。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索话】 (杂语)同索语。

  【锁龛】 (仪式)又曰盖棺。棺自寝室移法常,请僧为佛事,待佛事毕,以锁锁棺盖之式也。见象器笺十四。

  【所立不遣】 (术语)因明喻法之过也。如立无常之宗,举极微之异喻。是不遮遣所立之宗,故云所立不遣。见因明大疏七。

  【所立法不成】 (术语)因明喻法之过也。如立无常之宗举虚空之同喻。是所立之宗法不成,故曰所立法不成。见因明大疏七。

  【所量】 (术语)三量之一。心所量度分别之对境也。

  【索菩萨】 (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

  【所求菩萨发心】 (术语)见“三种发心”条。

  【所诠】 (术语)诠者显也。依经文而显义理,故经文云能诠,义理云所诠。四教仪一曰:“教是能诠,理是所诠。”义林章一本曰:“所说法者,所诠义也。名句字者,能诠文也。”

  【所司】 (职位)执寺务之僧,勾当公文,谓之所司。

  【所须严净愿】 (术语)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七愿。见“四十八愿”条。

  【所薰四义】 (名数)由七转识薰习种子之第八识,具备四义也:一、坚住性,无前后始终忧喜变动,一类而相续不断也。二、无记性,具中容性质,为无覆无记性,对善与染污皆不相违背。若有强胜之善,或有染污之性质,则互相违背,不能宽容也。三、可重性,有不依他生起之自在之势力,与他融合之性质者。四、与能薰和合性,与能薰之识体同时同处和合一致也。故他身相望,异时相望,不可论能薰所薰。

  【所依不成】 (术语)因明四不成之第四。谓因所依之宗有法不成就也。例如对经部之无空论者,而胜论师谓虚空实有,德所依故。见因明大疏五。

  【所引生果】 (术语)由十二支中牵引生超起二因引生之生与老死也。

  【所引支】 (术语)为十二支中无明行二能引支引起之识,名色,六处,触,受之五支也。

  【所有】 (术语)谓身有有生死果报之所也。无量寿经曰:“亦无所作,亦无所有。”慧远疏曰:“亦无所有,无果可有。”

  【索语】 (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

  【索欲】 (术语)戒律之语。一山之大众会合时,有事故而欲缺席,是曰欲法。此欲意豫传于出席之比丘,是云与欲。受与欲谓之受欲,于会合之席,问开会之初,有主事受欲者否,是云索欲。此时受欲之人答某谁与欲于我。

  【索欲问和】 (仪式)既知索欲无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问一同和否,是曰问和。此索欲与问和二法,于一切之羯磨必于其初行之。见行事钞上三。

  【所缘】 (术语)称心识曰能缘,心识之所对云所缘。缘者攀缘之义也。俱舍光记二曰:“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有彼所缘故名有所缘,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起,犹如羸人非杖不行。”

  【所缘断】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

  【所缘缚】 (术语)二缚之一。谓缚于所缘之境也。

  【所缘有对】 (术语)三有对之一。见“有对”条。

  【所缘缘】 (术语)四缘之一。见“四缘”条。

  【所愿不虚】 (杂语)诸种愿望皆满足之意。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普贤!若于欲世授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食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所知依】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也。因彼识为偏依圆三性所知法之所依故也。唯识述记三末曰:“所知者,三性与彼为依,名所知依。即摄论第一所知依品是,此所知依阿赖耶识之别名也。”【所知依】(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所知依,能为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一所知依品是,此所知依,阿赖耶识之别名。”

  【所知障】 (术语)二障之一。

  【所作】 (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为能作,其发动造作云所作。无量寿经上曰:“亦无所作,亦无所有。”慧远疏曰:“亦无所作无因可作,亦无所有无果可有。”

  【所作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不知因与宗同喻贯通时事件之总该合说,而视宗与同喻个个分离,攻击因之不成立之过也。


  【他宝】 (譬喻)他人之宝。以譬于己无益。华严经偈曰:“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止观七曰:“印心作观,非数他宝。”

  【他鞞罗】 (术语)又作体毗履,他毗利。上座部之梵名。慧琳音义七十三曰:“他鞞罗,唐云上座部,或云尊宿也。”见体毗履条。梵Sthavira。

  【他方道俗菩萨院】 (堂塔)在祇园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出家之菩萨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故曰道俗菩萨。见祇园图经。

  【他化自在天】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为第六天。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śavartina,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

  【他己】 (术语)他人与自己。出生菩提心经曰:“当知是人解脱他己,立安人天。”海会菩萨所问经曰:“菩萨虽在独住,不利他己阿兰若钩。”

  【他界】 (术语)谓人之死也,去娑婆世界而往他世界之俗语也。古通贵贱而用之。后惟限于高堂之人用之。

  【他力】 (术语)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为自力,佛之本愿力加被力为他力,此中一切诸佛为众生虽有他力。而特以他力之一法,使众生成佛道者。为弥陀如来一佛。以是为彼佛之本愿故也,弥陀之本愿曰唯愿信我者往生我土,使成佛道,故舍自力而信弥陀者。与此本愿相应,自成往生成佛之愿果也。而此信心亦为依佛之本愿而发者,即他力也,以他力之信心为他力所摄取也。净土论中下曰:“他力为增上缘。”又曰:“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教行信证二曰:“言他力者,如来本愿力也。”

  【他利利他深义】 (术语)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等语,昙鸾于论注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众生得利益为主题,施利者之力难显,言利他,则表利众生之意,而显与力者。佛建大愿,自成佛而利益众生者,不可不谓为自利利他之意也。

  【他力念佛】 (术语)对自力之诸行而言。念佛之行,为于佛方,成往生净土之大功德,而与众生者,故有此名。又对于自力念佛而言。谓念佛之功德,非欲回向净土而往生,乃于信心获得上,自感谢佛恩之情念,而口称佛名也。如真宗之念佛是。

  【他力宗】 (流派)自力宗之对。劝他力往生之宗旨也。见“他力”条。

  【他门】 (杂语)他之宗门。

  【他毗利】 (术语)译言上座部。见体毗履条。

  【塌萨阿劳】 (杂语)塌萨为不蠲之义,关于其事也。阿劳之阿,为发语助辞。劳为劳扰。关事苦劳之状,嘲人动作之词也。服天方语解曰:“塌萨,与塌[仁-二+(大/韭)]同,唐音通,出于山谷集。注:物不蠲也,蜀人语。”

  【他生】 (杂语)于今生谓过去未来之生也。

  【他胜罪】 (术语)波罗夷之译名。波罗夷为比丘之重罪,善法为他恶法所胜之义也。俱舍论十五曰:“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同光记曰:“由犯四重立他胜名。梵云波罗夷,此云他胜。善法为自,恶法为他。若善胜恶法名为自胜,若恶法胜善名为他胜。故犯重人名为他胜。”

  【他世】 (杂语)对于今世而言过去未来也。

  【他受用身】 (术语)佛之报身,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身。见“报身”条。

  【他受用土】 (术语)佛之报土,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土。见“报土”条。

  【他土】 (术语)他之世界。法华经宝塔品曰:“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他心通】 (术语)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三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谒华严,严命坐,顷曰:尔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师驰白马过寺门矣。又问之。一公曰:危乎!师,何为处乎刹末也?华严曰:聪明果不虚。试复观我。一公良久,泚颡面赤作礼曰:师得无入普贤地乎?集贤校理郑符云:柳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诜禅师本传曰:“日照三藏诣诜,诜不迎接。直责之曰:僧何为入俗嚣湫处?诜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过人头,岂容标身鸟外?诜曰:吾前心于市,后心刹末,三藏果聪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弹指数十,曰:是境空寂,诸佛从是出也。”指月录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肃宗待以师礼。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与师试验。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天津桥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他心智】 (术语)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已上,得发无智,于六通中,谓之他心通。大乘义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论二十三曰:“他心智,缘他心有漏无漏心心数法。”

  【他心智通】 (术语)六通之一。略称他心通。见“他心通”条。

  【他心智通愿】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八。使极乐国中人天,皆得他心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意那由陀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他缘】 (术语)所起之法为自。能起之诸缘为他。一切之事物,一无自性,悉为他缘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我身属于他缘,冥冥不知来处。”

  【他缘大乘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六。法相宗之住心也。起无缘之慈而为济度他之大乘行之住心也。他缘者,谓缘他之众生。大日经一曰:“大乘行发无缘乘心,法无我性。”此无字之梵语莽钵罗,有无与他之二义。故疏为他缘乘与无缘乘之二释。疏二曰:“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皆令同入此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他缘觉心】 (术语)他缘大乘心与觉心不生心。十住心中之二心。

  【他宗】 (杂语)他之宗派。

  【塔】 (术语)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pa,巴Thūp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问有无,皆名支提。明了论云:支提,此云净处。”行事钞下二曰:“杂心云:有舍利名塔,无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亦云方坟。支提云庙,庙者貌也。”玄应音义六曰:“诸经论中,或作薮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苏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图,皆讹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译云庙。或云方坟,此义翻也。或云大冢,或云聚相,谓累石等高以为相也。”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又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数斗波,皆讹也。”法华文句记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显,方坟,义立也。谓安置身骨处也。”寄归传三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处以为制底。”塔有显密二教之别。显教以为揭高德之标帜,即所谓墓标,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五轮塔是佛体。非墓标。因而许为结缘追福。建于一般僧俗之墓处,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轮塔也。

  【塔庙】 (堂塔)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我之塔庙为听法华经故涌出其前。”

  【塔婆】 (术语)见“塔”条。

  【塔寺坚固】 (术语)五坚固之一。佛灭第四之五百年,坚固造立塔寺之时期也。

  【塔头】 (术语)禅林之称。大寺德高之住僧入寂后,其徒弟,慕师德,不去塔头,构房而住。称为某大德之塔头何院。必别有院号。其后只为寺中别坊之名。临济录曰:“师到达磨塔头,塔主云:长老先礼佛先礼祖。师云:佛祖俱不礼。”

  【塔像】 (术语)塔与佛像。无量寿经下曰:“起立塔像,饭食沙门。”

  【塔印】 (印相)塔为大日如来三昧耶形之法印,故曰塔印。又手结塔形之印相。见“率都婆印”条。

  【塔之层级】 (杂语)探玄记八曰:“依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三声闻,四轮王也。真谛三藏引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起塔:一如来,露盘八重已上,是佛塔。二菩萨,七盘。三缘觉,六盘。四罗汉,五盘。五那含,四盘。六斯陀含,三盘。七须陀洹,二盘。八轮王一盘。若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也(所引之十二因缘经今不传)。又依僧祇律,凡僧亦起塔。谓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既非圣人。总无露盘。仍使在屏处。若违之。则结罪。准此等文,今方为师造塔,广起露盘,非惟现人得罪,亦乃累彼先亡。深可悲也。”后分涅槃经上曰:“佛告阿难:佛般涅槃荼毗既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置七宝瓶,当于拘尸那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三层,上有相轮。”寄归传二曰:“或有收其设利罗为亡人作塔,名为俱攞。形如小塔,上无轮盖,然塔有凡圣之别,如律中广论。”毗奈耶杂事十八曰:“佛言: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头,高一二尺方二三尺,准量大小,中竖轮竿,次着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中略)佛告长者:若为如来造窣睹波者,应可如前具足而作。若为独觉勿安宝瓶,若阿罗汉相轮四重,不还至三。一来应二,预流应一,凡夫善人,但可平头,无有轮盖。”已上十二因缘经所云之露盘,即为后分涅槃经所云之层,每级出四檐者。寄归传毗奈耶杂事所云之相轮,即今之所谓九轮。一就檐数,一就相轮而论差别也。资持记下一之四曰:“露盘即四檐也。(中略)凡僧不得出檐安级。今有出檐者由不知教,僭同上圣。(中略)相轮者,圆轮耸出,以为表相故也。”故凡圣皆许相轮。行事钞下一之四亦引用上出探玄记所引之僧祇律辨之。然则相轮谓为露盘,或覆钵下之斗形,谓为露盘。非经意也。

  【塔主】 (职位)禅林之职名。守塔者。

  【踏床】 (物名)椅子前承足之小ㄦ也,又曰脚凳。毗奈耶杂事作承足床,僧祇律作承足机。

  【沓婆】 (人名)沓婆摩罗之略,罗汉名。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上曰:“达啰弊夜摩罗弗多啰Dravya mallaputra,隋云物力士子,旧云沓婆摩罗子者。”可洪音义四上曰:“踏腊骠,亦名达罗弊,亦名陀腊骠,亦沓婆摩罗子,此云财力士也。”

  【闼婆】 (天名)干闼婆之略。

  【沓婆回心】 (故事)沓婆罗汉回小乘心而发大乘之菩提心。是通四分律之大乘,五证之一也。见“五义分通”条。

  【沓婆摩罗】 (人名)具名沓婆摩罗弗多罗。经论中末后之一语,汉译曰沓婆摩罗子。如舍利弗多罗曰舍利子。见“沓婆”条。

  【沓婆摩罗子】 (人名)沓婆,或作达婆,或作陀婆。又曰陀骠陀骠。翻云主摩罗。此云力士,或云壮士。根本律曰:波波国中有一壮士大臣,名胜军。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所有赀产,如毗沙门王。虽非王种,时诸壮士作灌顶法,扶以为王。后生一儿,色相端美,天然净洁。彼国之法,若天然净洁者,名实。此儿亦尔。净洁过人,复是壮士大王之子,应与立字名实力子。”善见律曰:“沓婆是比丘名,摩罗是王名。此王子出家,故名沓婆摩罗子。此大德,年七岁出家,须发落地,即成罗汉,得三达智,具六神通。以本愿故,为僧差使。”

  【胎藏界】 (术语)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净之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犹如母之胎内摄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记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二譬众生之肉团心。此肉团心,本是八叶之莲华,以摄持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大日经义释四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基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余三重是从此自证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秘藏记钞三曰:“经说曼荼罗来处,一切众生心中有八瓣肉团,是八叶莲华形也。于是处建立曼荼茶罗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也。以从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罗一切之诸尊故也。而谓之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护,爱育众生,犹如母于胎内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众生本具之胎藏之理,开示一切众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门,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因之对金刚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觉也,胎者本觉也,金者从因向果也,胎者从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经疏一曰:“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同疏三曰:“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证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身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华也。”

  【胎藏界大日如来】 (佛名)此为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中尊,于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发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为种子,以率都婆为三昧耶形,密号谓之遍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台宝王宫殿,于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台,以阿字门转作大日如来身,如阎浮檀紫摩金色,如菩萨形,首戴发髻犹如冠形,通身放种种色光,被绢乘衣,此是首陀会天成最正觉之标帜也(首陀会,译云净居大日经疏一曰:“释论云:第四禅五种那含住处,名净居天。过之以往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曰大自在天王是也。”),彼界诸圣天众,衣服轻妙,乃至无有铢两,本质严净不复假以外饰,故世尊俯同其像也。”秘藏记上曰:“阿字者,毗卢遮那理法身种子。”同下曰:“八叶九尊中台大日如来。(中略)黄色金,入定印。”

  【胎藏界九尊】 (名数)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前之五佛加东南维普贤菩萨,西南维文殊菩萨,东北维弥勒菩萨,西北维观音菩萨之四尊也。

  【胎藏界曼荼罗】 (术语)胎藏界真言本经大日经虽说诸种之曼荼罗而根本之都会檀曼荼罗由十三大院而成,以大日为中心辏合一切之佛菩萨诸天诸神者,但现图之曼荼罗则省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见现图曼荼罗条。

  【胎藏界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于坛场者,曼陀罗为坛场之义,轮圆之义,坛中安置十三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轮圆具足者,是胎藏界之曼陀罗也,此曼陀罗乃显众生本具之理性者,故又名因曼陀罗,理曼陀罗,以东方为发因之位,故亦名东曼陀罗,其理性清净无垢之德,喻之莲华,故亦名莲华曼陀罗。又此曼陀罗有现图曼陀罗与阿阇梨所传曼陀罗之二种,现图曼陀罗为图画,善无畏三藏祈请虚空炳现之坛形,即现今流布于世者是也。阿阇梨所传曼陀罗为大日经及仪轨所说不载之于图画,由一一阿阇梨,传其作法及义理,二者相违之点不少,盖现图为结缘,阿阇梨所传为传法也。参照现图曼荼罗条。

  【胎藏界三部】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于五部,胎藏界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三德,统收其曼荼罗于三部:一佛部,是于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为大定。二莲华部,此为如来之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喻之而名莲华部,观音院地藏院之在右方者是也。三金刚部,是为如来之慧之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之三障,故喻之而名金刚部,在金刚手院除盖障院之左方者是也,是为大智。而就现图之第四重即外部之诸尊言之,有二义,一通中胎上下,摄于佛部,南方摄于金刚部,北方摄于莲华部。一通四方,摄于释迦院,释迦为三界六道能化之佛,故外部之尊通为其眷属也。大日经疏五曰:“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是佛持明侍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呼三部之次第有二种,此经佛莲金之次第,由胜而劣之次第也。又瞿醯经苏悉地经等次第为佛金莲,是佛部为解脱,金刚部为般若,莲华部为法身,故自本有修出于生之次第也。见秘藏钞三。

  【胎藏界十三大院】 (术语)大日经仪轨说胎藏界之曼陀罗划十三院而安置诸尊。但现图曼陀罗缺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见现图曼荼罗条。

  【胎藏界五佛】 (名数)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心部云中胎藏,又称中台八叶院,八叶莲华开敷之形也。中台是大日如来,四方之四叶现四佛,四维之四叶现四菩萨,即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中台之大日如来合为五佛也。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者大日经说十院,青龙仪轨说十三院,现图示十二院。于此加四大护院,而为十三大院,四大护院者,应在四门云。

  【胎藏界诸尊】 (杂语)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为常数。第一中台八叶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释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为之内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刚部院二百五尊,通内外院为四百十四尊也。

  【胎藏经】 (杂名)无垢贤女经之异名。又菩萨处胎经之异名。

  【胎大日】 (杂名)胎藏界之大日如来。对金刚界之大日而云。

  【胎宫】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他力而修自力念佛之人,虽往生极乐,而五百岁间不能见闻三宝,犹如此界四生中胎生者在母胎内不能见日月,故名之为胎生,其胎生者所生之七宝宫殿,谓之胎宫。为于佛抱疑惑者之生处,故亦名疑城。是为无量寿经所说。依观无量寿经所言则此宫殿谓之含华。所在之莲华不开敷,为不能见闻三宝之义也。见疑城胎宫条。观经妙宗钞一曰:“大本中说,疑心修善。生彼胎宫,乐同忉利。”

  【胎化藏】 (术语)八藏之一。说佛在摩耶夫人胎中现种种教化事之法藏,菩萨处胎经等是也。

  【胎金】 (术语)大别秘密教有胎藏界金刚界之两宗,胎藏界由理门而成,金刚界由智门而成,日本东密以从果向因之次第而次第为金胎,台密以从因至果之次第而次第为胎金。

  【胎金各存五部三部】 (杂语)密轨问辨下曰:“毗卢疏,解释五色五字,以为五部五智:金刚轨,归命普贤(佛部),金刚(金刚部),莲华手(莲华部)。此则二界各存三部五部也。”

  【胎金率都婆】 (物名)胎藏界为等五字所成。金刚界为一字所成。而其塔形有二说:一胎藏界为五轮塔,是为本有之因德,故不加庄严也。又金刚界为多宝塔,是为修生之果德,故加庄严也。又一说,二塔同为五轮塔,于运心宜有差别,五字所成者,为各别之五轮色法塔,一字所成者,为无碍之五轮心法塔。问:今两部之三昧耶曼荼罗所图者,同似宝塔,而其形无差别,今何言五轮塔耶?答曰:宝塔之总体为五轮,五轮之上以四曼加庄严也,今约于本体两部共谓为五轮耳。见秘藏记钞四。而此为自性清净心,亦为真如,亦为法性,亦为佛,亦为如来藏,亦为观。见秘藏记本。

  【胎金显密】 (术语)一金为显,以智显故。胎为密,以理深密故。二胎为显,以色显故。金为密,以心隐故。

  【胎经】 (经名)菩萨处胎经之略。

  【胎卵湿化】 (杂语)四生也。见“四生”条。

  【胎内五位】 (名数)人在母胎发育之间分为五位。见“五位”条。【胎内五位】(名数)人在胎内生育之次第分五位:一、羯罗蓝位Kalalaṁ,译言和合或杂秽,或凝滑膜。父母之赤白二谛初和合而成一团凝滑之位。二、頞部昙位Arbudaṁ,译言疱。经二七日。渐渐增长而为疮疱形之位。三、闭尸位Peśi,译言血肉。经三七日,渐为血肉之位。四、健南位Ghana,译言坚肉,凝厚,肉团。经四七日,渐至肉坚之位。五、钵罗奢佉位Praśākha,译曰支节,形位,五支。经五七日,渐具六根之位。于是乎出生也。见俱舍论九,同光记九。

  【胎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象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胎外五位】 (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胎息】 (杂语)道家养生之术,柳文所谓服气是也。出抱朴子。佛教谓为数息之法。

  【胎狱】 (譬喻)四生中之胎生者,在母胎内之苦,譬如狱也。又云胎宫。天台观经疏序曰:“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与华池。”

  【台道】 (杂语)天台宗之道法。

  【台衡】 (杂语)台为天台山之智者,衡为衡岳之慧思。慧思为师,智者为弟子。今姑随语便而谓为台衡。犹言曹洞也。释签二曰:“洎于隋文御宇,台衡诞应。”辅行一曰:“南山叹云:唯衡岳台崖双弘禅慧。”四教仪集解下曰:“清凉观佛云: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不假更看他面。”

  【台家】 (流派)天台宗也。

  【台教】 (术语)天台宗之教门。

  【台密】 (流派)日本天台宗所传之密教也。

  【台徒】 (杂名)天台宗之僧徒。

  【台岳】 (地名)天台山也。

  【台座】 (物名)座床之高者,安置佛像于此。

  【太粗生】 (杂语)太者甚也,粗者暴也,生者指人。言甚粗暴之人也。临济录曰:“师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斋次,师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为是神通妙用,本体如然。普化踏倒饮床。师云:太粗生。”

  【太孤危生】 (杂名)太者甚也。孤危者,如孤峰之危然不可攀缘也,生犹言者,言甚孤危者。碧岩三则垂示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太孤危生,不涉二涂。”

  【太鼓】 (物名)寺院法器之一。经中虽有击法鼓之语,然不闻印度之寺院具太鼓。支那之寺院,于梵钟外,必具之。禅家之寺院,虽有法鼓茶鼓斋鼓等种种之设,教禅诸寺通设者,乃鼓楼之太鼓也。此为报漏刻者,昼称为晓鼓昏鼓而朝夕打之,夜称为更鼓,而于一更等打之。

  【太廉纤生】 (杂语)太者甚也,廉者粗也,纤者细也,谓涉于粗细之事而接人之宗匠手段也。生犹言者,指太廉纤者言也。碧岩三则垂示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太廉纤生。”是禅之建立门也。

  【泰山府君】 (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并设十六小地狱。罪鬼入此狱期满后,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焰罗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可供太山府君。”胎曼大钞六曰:“或记曰:太山府君,亦名奉教官,肉色,左手持人头幢,右手持书,于阎魔王断罪处记善恶业作天也。”十王经注五曰:“太山王者。诗云:太山不让块,大海不厌涓露。如积尘成山赏少善,如微滴成海记少恶,故云太山王也。即是炎魔王之太子也,又云太山府君,又云奉教者,又云深沙大王。”

  【太山王】 (天名)又作泰山王。泰山府君也。

  【太虚空】 (术语)浩浩宇宙之虚空也,毕竟无为无物,故云顽空,偏空,太虚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别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曰:“当观二乘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但净意识,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

  【太子本起经】 (经名)中本起经之异名。

  【太子本起瑞应经】 (经名)太子瑞应本起经之异名。

  【太子和休经】 (经名)一卷,失译。与太子刷护经同本。

  【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经】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异名。

  【太子慕魄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太子沐魄经同本。慕魂、沐魄皆梵语,太子之名,说佛昔为慕魄太子,十三岁之间为无言之行。

  【太子沐魄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慕魄经同本。

  【太子辟罗经】 (经名)天王太子辟罗经之略名。

  【太子瑞应本起经】 (经名)二卷,吴支谦译。与过去现在因果经同本。

  【太子刷护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和休经皆大宝积经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之异译。刷护和休皆太子之名,宝积经译为师子。太子见佛而问答,佛与记别。

  【太子须大拏经】 (经名)一卷,西晋圣贤译。说佛往昔为须大拏Sudā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罗蜜之事。须大拏或作须达,苏达拏。

  【贪】 (术语)梵语啰哦Bāga,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俱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瑜伽伦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大乘义章二曰:“爱染名贪。”同五本曰:“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贪爱】 (术语)于五欲之境贪着爱着而不能离者。贪与爱异名同体也。胜天王般若经一曰:“众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由贪爱。”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楞伽经三曰:“杀无明父,害贪爱母。”

  【贪病】 (术语)三病之一。贪爱之心,病恼有情之身心者。见涅槃经三十九。

  【贪瞋】 (术语)三毒中之二毒,贪欲与瞋恚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贪瞋一发,业构三涂。”

  【贪瞋痴】 (术语)贪欲与瞋恚愚痴三种之烦恼也,此三有荼毒人最剧,故称三毒。涅槃经二十九曰:“毒中之毒,不过三毒。”释门归敬仪中曰:“下凡烦恼,微细难知,粗而易见,勿过三毒,自毒毒他,深可厌患。”

  【贪瞋二河譬喻】 (譬喻)二河白道之喻也。见“二河白道”条。

  【贪毒】 (术语)三毒之一。贪欲之烦恼,毒害有情之身心者。

  【贪烦恼】 (术语)六大烦恼之一。贪欲之情恼乱有情之身心者。

  【贪缚】 (术语)三缚之一。贪欲之烦恼,缚有情之身心不使出离者。见华严孔目章。

  【贪恚痴】 (术语)同于贪瞋痴。又云淫怒痴,即三毒之烦恼也。

  【贪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贪着于自心顺情之境生种种之妄见者。

  【贪结】 (术语)五结之一。贪欲之烦恼,使人系缚于三界之生死而不得出离者。

  【贪狼】 (譬喻)言贪欲之深如狼也。无量寿经下曰:“贪狼于财色。”同义寂疏曰:“狼性多贪故,多贪者谓之狼,如狐性疑谓之狐疑。”

  【贪染】 (术语)贪着五欲之境染着也。

  【贪使】 (术语)十使之一。贪欲之烦恼,驱使有情之身心者。

  【贪水】 (杂语)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贪惜】 (术语)贪惜财物无施与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有无相通,无得贪惜。”

  【贪习】 (术语)贪欲之为习性者。楞严经八曰:“贪习交计,发于相吸。”

  【贪欲】 (术语)引取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即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无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引取心无厌足为贪欲。”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贪欲瞋恚愚痴】 (术语)即三毒之烦恼也。

  【贪欲盖】 (术语)五盖之一。贪欲之烦恼,盖覆有情之心识而不使善法发生者。

  【贪欲即是道】 (术语)台宗所立性恶之法门也,贪欲之事虽恶,而具法性之实理,故习于贪欲者,可就贪欲而观法性也。又谓之淫欲即是道。

  【贪欲尸利】 (术语)三毒尸利之一。见“三毒”条。

  【贪欲使】 (术语)十使之一。贪欲之烦恼,驱役有情之身心使流转于三界者。

  【贪着】 (术语)多求而无厌足为贪,贪心固着而不离云着。法华经序品曰:“贪着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宝积经七十八坚牢比丘壁上偈曰:“邪念生贪着,贪着生烦恼。”遗教经曰:“若有智慧则无贪着。”

  【贪浊】 (术语)贪欲之烦恼,浊乱有情之身心者。随愿往生经曰:“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

  【檀】 (术语)Dāna,又作檀那,陀那。译曰布施,施与。大乘义章十二曰:“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慧琳音义十二曰:“陀那,正云驮曩。唐云施,古曰檀那,一也。”

  【坛】 (术语)Mānḍala,梵语曼荼罗,义译为坛。以筑坛安置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坛形有种种。密门杂抄曰:“今于堂内造木坛者,乌枢瑟摩明王经中,止雨法以紫檀作坛,此其本说也。诸部要目云:四角者曰地轮坛,圆者曰水轮坛,三角者曰火轮坛,半月形者曰风轮坛,又土坛为地坛,作小木坛,无论何处,自在持行,如流水者,为水坛,护摩坛为火坛,随处为本尊者为风坛。”

  【昙】 (杂名)昙摩Dharma(巴Dhamma)之略。译曰法。唐僧之名,如昙鸾昙曜等多冠昙字者是也。甄正论上曰:“窃寻昙梵二字,此土先无,玉篇说文字林字统,竟无此字。昙梵二字本出佛经,(中略)翻译人造,用诠天竺之音,演述释迦之旨。在于此方,先无此字。后葛洪于佛经上录梵字,训以为净,陆法言因而撰入切韵。”

  【檀波罗蜜】 (术语)Dānap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又十波罗蜜之一。檀为檀那之略,译曰布施或施主。以财或法施与人也。波罗蜜,译曰度,或到彼岸。谓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布施即其行法之一。又(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一位之尊也。密号曰普施金刚。

  【昙谶】 (人名)昙无忏之略,此人立半满二教,以判一代教。

  【檀嚫】 (术语)Dakṣiṇā,与哒嚫同。见“达嚫”条。

  【昙谶二教】 (术语)西秦昙无忏所立二教之判。即半字教,满字教也。

  【檀德】 (地名)山名。与檀特山同。

  【檀度】 (术语)六度之一。檀波罗蜜也。檀为施与之义,波罗蜜为度之义,谓度生死之行法也。施与为可度生死而到涅槃之一行法。

  【檀耳】 (物名)旃檀耳之略。耳者茸也。佛于最后之斋食受之而涅槃。见“旃檀耳”条。

  【檀法】 (术语)金胎两部曼荼罗之法,曼荼罗,一译曰坛。又曰护摩法。以设坛修护摩供养之法故也。护摩法有四种五种六种之别。谓之四种坛法乃至六种坛法。见“护摩”条。

  【昙花】 (植物)优昙华之略。

  【昙花一现】 (杂语)谓偶见即逝也。法华经言: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参看“优昙华”条。

  【檀家】 (杂语)谓系属于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檀为檀那或檀越之略,施与之义。

  【坛戒】 (术语)登坛受戒也。

  【镡津集】 (书名)宋释契嵩撰。四库著录本二十二卷。万历经房刻本则十九卷。契嵩。字仲灵。本藤州镡津人。故名其诗文集曰镡津。宋之藤州。今广西藤县也。

  【坛经】 (书名)具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门人记之,尊为法宝坛经。略曰坛经。称经者,后人尊其法也。非六祖之意。夹注辅教编六坛经赞题注曰:“始其众人欲请宗门第六祖大鉴禅师开演东山法门于韶阳大梵寺,尊敬大鉴之道,乃封土为坛,以资其说法。其后其弟子者集大鉴之说因而目为坛经也。”疏注二家如下:六祖坛经增注,日本山田大应注。六祖坛经笺注,丁福保注。

  【坛经真伪】 (杂语)传灯录二十八南阳忠国师语曰:“吾比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谈,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忠国师者,曹溪之直弟也。可见此时已有改换之伪本矣。其后在辽国遂为焚弃。佛祖统纪十四高丽国义天传曰:“见飞山别传议,为跋曰:甚矣古禅之与今禅名实相辽也。(中略)珠公论辩斯其至焉,近者辽国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与焚弃,而比世中国禅宗章句,多涉异端,此所以海东人师疑华夏为无人。今见飞山高议,乃知有护法开士百世之下住持末法者,岂不赖珠公力乎(成珠作别传议,于禅教之际,深有发明)。”其后至元,德异宗宝二老,探古本删定之,刊行于世。此今之坛经也。德异序曰:“惜哉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六祖大全之旨。德异幼年尝见古本,自后遍求三十余载,近得通上人寻到全文,遂刊于吴中休休禅庵,与诸胜士同一受用。”是元世宗至元二十七年之记也。宗宝跋曰:“余初入道有感于斯,续见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版亦已漫灭。因取其本校雠,讹者正之,略者详之。复增入弟子清益机缘,庶几学者得尽曹溪之旨。”是其翌年之记也。案二公同时刊行二本。而宗宝本为胜,后人取德异之序冠之。以广流通云。

  【昙柯迦罗】 (人名)Dharmakāla,又曰昙摩诃罗。译曰法时。天竺沙门。魏嘉平中至洛阳,译出僧祇戒心。高僧传一曰:“昙柯迦罗,此云法时。”四分戒本疏一上曰:“天竺沙门昙摩迦罗,魏言法时,出僧祇戒心。”饰宗记三本曰:“中天竺沙门昙摩迦罗,或云柯罗,此云法时。”

  【谈空说有】 (杂语)佛教有空有二宗。说法者各执其一以相竞也。苏轼诗曰:“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有夜不眠。”

  【谈林】 (术语)谈议之林,谓僧徒之学场也。犹言学林。续高僧传十三曰:“释志念频弘二论,三十余年,学观霞开谈林雾结。”宋书列传五十七曰:“又有慧严慈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时斗场寺多禅僧,京师为之语曰:斗场禅师窟,东安谈议林。”

  【檀林】 (术语)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称也。李绅诗曰:“世人遥礼二檀林。”西域记叙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观佛三昧经说念佛之功德曰:“如伊兰林,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道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

  【昙鸾】 (人名)续高僧传六曰:“昙鸾或作峦,雁门人。初研究四谛之佛性,注解大集经,半而罹疾,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学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三藏菩提留支,问曰:佛经中长生不死法有胜此仙经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处有长生法?纵得长生,终轮回于三有而已。即以观无量寿经授之曰:是大仙方也。鸾顶受,烧仙经,一心修净业。魏主重之,号曰神鸾。下敕使住并州大寺,晚移住北山石壁玄中寺。魏兴和四年寂于平州遥山寺,寿六十七。所著有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自号为有魏玄鉴大士。昙者,梵语,译曰法。鸾为汉言,是净土真宗七祖之第三祖也。

  【檀弥离】 (人名)长者名。昔有五比丘共入山行道。时相语曰:此中一人行乞食,他四人专行道。一比丘许之,往至世间,劝诸檀越日送食。四人身安,专行道,于一夏中得道果。即共谓彼比丘曰:吾等以汝缘故,达所期,汝何愿?比丘曰:使我得天上人中富贵,然后发心获道果。于是此比丘死后九十一劫中,常生于天人中,极豪贵。今复生于拘萨罗国长者家,为檀弥离长者,值释迦出世出家证道果。见贤愚经十二。西藏Danbyi-la。

  【檀弥罗】 (人名)王名。王为恶逆,破塔毁寺。以剑杀害西天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西天之付法于此绝。见付法藏传六。

  【昙摩】 (术语)新曰达磨。译为法。又(人名)比丘名。译曰法。历代三宝记七曰:“昙摩此云法。”又(佛名)法苑珠林曰:昔舍卫国中有二鹦鹉,解人言语。时阿难见鸟聪黠为说四谛,苦寂灭道。二鸟闻法,飞向树上,欢喜诵持。夜宿为野狸所食,缘此善根,来生人中。出家修道,得辟支佛。一名昙摩,二名修昙摩。

  【昙摩跋罗】 (杂名)鬼神名。译曰学帝王。见金光明文句七。

  【昙摩谶】 (人名)比丘名。见“昙无谶”条。

  【昙摩德】 (人名)与昙无德同。

  【昙摩伽陀耶舍】 (人名)Dharmagatayaśas,比丘名。历代三宝记十一曰:“天竺沙门昙摩迦陀耶舍,齐言法生称。”

  【昙摩迦】 (人名)又作昙摩迦留。法藏比丘之梵名。支谦译之大阿弥陀经上曰:“尔时世有大国王,王闻佛经道,心即欢喜开解,便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字昙摩迦。”平等觉经一曰:“便弃国位,行作比丘,名昙摩迦留。”本经以下之文译为法宝藏。庄严经曰:“作法。”如来会曰:“法处。”智度论五十曰:“法积。”无量寿经上曰:“法藏。”梵Dharmākara。

  【昙摩迦罗】 (人名)又曰昙柯迦罗。见“昙柯迦罗”条。

  【昙摩鞠】 (人名)昙摩鞠多之略。

  【昙摩鞠多】 (人名)Dharmagupta,比丘名。又作昙摩鞠,昙摩德,昙摩屈多迦,昙无德,昙无鞠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译曰法正,法镜,法藏,法护,法密等。佛灭后百年优婆鞠多五弟子中之一。于律藏立一部,名为昙无德部。律名四分律。可洪音义三曰:“昙摩鞠律部师宗名,昙摩鞠多,亦云昙无德,此云法镜,亦云法藏,即四分律部也。”戒本疏一上曰:“昙摩鞠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又曰:“梵音昙无德,昙摩德,与鞠多,传有讹僻,唐言度之。同云法正,谓法正律主,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护者,能兴建正法,不堕于时,即十八部中法护部是也。又言法镜者,能照达万法也。”饰宗记二本曰:“昙无德者,部执疏中昙摩鞠多,翻为法护,宗轮论中名法藏部。”大集经二十二曰:“我涅槃后,有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以例解说,覆隐法藏,故名昙摩鞠多。”

  【昙摩流支】 (人名)Dharmaruci,比丘名。高僧传二曰:“昙摩流支,此云法乐。”历代三宝记八曰:“昙摩流支,此云法希。”

  【昙摩罗】 (人名)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西域乌场国沙门昙摩罗所立也。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凡所闻见。无不通神。

  【昙摩罗察】 (人名)Dharmarakṣa,又作昙摩罗刹,比丘名。

  【昙摩罗谶】 (人名)比丘名。与昙无谶同。

  【昙摩蜜多】 (人名)Dharmamitra,比丘名。译曰法秀,罽宾国人。见高僧传二。

  【昙摩难提】 (人名)Dharmānandī,比丘名,译曰法喜,兜佉勒人,苻秦建元中至长安,与道安佛念等共译出中阿含,增一阿含及毗昙心等一百六卷。及后姚苌寇关内,辞还西域。不知所终。后僧伽提婆校正难提所译二阿含,今经是也。高僧传一曰:“昙摩难提,此云法喜,兜佉勒人。(中略)以苻氏建元中至于长安。及姚苌寇逼关内,人情危阻,难提即辞还西域。不知所终。”

  【昙摩蜱】 (人名)Dharmaprīya,比丘名。译曰法爱。见历代三宝记八。

  【昙摩屈多迦】 (人名)昙摩鞠多,一作昙摩屈多迦。见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梵Dharmaguptaka。

  【昙摩耶舍】 (人名)Dharmayaśas,比丘名。高僧传一曰:“昙摩耶舍,此云法明,罽宾人也。”开元录四曰:“昙摩耶舍,秦言法称。”

  【檀拏】 (物名)Daṇḍa,又作檀陀,但荼。译曰棒,杖。陀罗尼集经四曰:“檀陀,唐言策杖。”演密钞八曰:“但荼,棒也。”又(地名)山名,与檀特山同。

  【檀拏印】 (物名)又作但荼印。于棒头戴人头者。阎摩王之标帜也。治罚罪人之意。标帜或印契谓之印。大日经疏五曰:“琰摩法王,手执檀拏印。此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大日经密印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于掌中,余皆上向,是焰摩但荼印。”

  【檀那】 (术语)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钵底Dānap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为檀,去钵底留那也,又称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贫穷海。”又布施也。翻译名义集曰:“檀那,法界次第云: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

  【檀那达罗多】 (人名)Dhanadatta,婆罗门之名,译曰财与。见本行集经四七。

  【檀那寺】 (杂名)由檀家归属之寺也。檀那为施与之义,俗家施与僧寺以资缘,则自僧称俗曰檀那。又曰檀家。僧施与俗家以法利,则自俗家呼僧寺为檀那寺。

  【檀尼迦】 (人名)或云檀贰迦,或云但尼迦,或云达腻迦,或云陀尼迦。善见律云:檀尼迦是名,此比丘是瓦作家子。善见和泥作屋,窗牖户扃,悉是泥作,唯户扇是木,取柴薪牛屎及草,以赤土圬涂外烧之。熟已,赤色如火,打之呜唤,状如铃声,风吹窗牖,犹如乐音。

  【檀槃那】 (地名)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檀那槃那(檀那槃那疑檀槃那之误),应云檀那槃那,译曰施林。”

  【谭婆】 (杂名)食狗肉者。玄应音义七曰:“谭婆,谓食狗肉人也。”

  【檀契】 (术语)对于师而谓有檀家之契也。

  【檀舍】 (术语)檀者梵语译曰施。为舍之义。故曰檀舍。寄归传一曰:“由行檀舍自可越度贫穷。”

  【檀施】 (术语)檀为梵语,译曰施。是梵汉双举之熟语。

  【檀特】 (地名)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为往昔须大拏太于修菩萨行之处。西域记二曰:“昔苏达拏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旧曰檀特山,讹也。(中略)跋虏城东北二十余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拏太子于此栖隐。”玄应音义五曰:“檀特山,或云单多罗迦山,或言檀陀山,此译云阴山。然禅门记录中多以之为悉达太子之苦行处,但未见经说。”祖庭事苑三曰:“普曜经云:世尊逾城出家至檀特山,始于阿蓝迦蓝处五年学不用处定。”明教之正宗记一曰:“太子年十九岁二月八日夜,乘马出自北门,至檀特山。”检普曜经无此文。

  【檀特罗和】 (地名)Daṇḍavara,林名。翻梵语九曰:“檀特罗和,应云檀荼波罗。译曰:檀荼者罚,波罗者胜。”

  【檀头】 (杂名)檀徒中之头首。

  【檀徒】 (杂名)檀家之徒辈。言檀家之人也。

  【檀荼幢】 (物名)又曰人头幢。大日经所云檀荼印也。

  【檀陀伽阿兰若】 (术语)梵音Dāntaka-āraṇyaka,三处阿兰若之一。见“三处阿兰若”条。

  【檀陀柯】 (地名)又作弹宅迦。Daṇḍaka,林名。译曰治罚。二十唯识述记下曰:“弹宅迦者,真谛云檀陀诃,此云治罚。治罚罪人处也。”

  【昙无】 (术语)又作达磨,昙摩,译曰法。戒疏一上曰:“所言法者,此方土言:大夏梵音即云达磨,或云昙无,昙摩之异传耳。未解声明,故言多僻。”

  【昙无谶】 (人名)Dharmarakṣa,比丘名。又作昙摩谶,昙摩罗忏,昙谟谶。译曰法丰。高僧传二曰:“昙无谶,或云昙摩忏,或云昙无忏,盖取梵音不同也。”历代三宝记八曰:“凉言法丰。”法华传一曰:“昙摩罗忏,此云法丰。中印度人,婆罗门种,亦称伊波勒菩萨。”

  【昙无德】 (人名)律主名。见昙摩鞠多条。

  【昙无德部】 (流派)律宗五部之一。昙无德比丘之部宗也,佛灭后百年优婆鞠多罗汉五弟子之一,于戒律藏建立一部,部名曰昙无德部。律名曰四分律。见昙摩鞠多条。

  【昙无德戒本】 (书名)四分比丘戒本之异名。

  【昙无德律】 (书名)四分律之异名。

  【昙无谛】 (人名)比丘名。开元录一曰:“沙门昙无谛,亦云昙谛,魏云法实,安息国人。”按昙无为梵语,译为法,谛者汉言也。梵Dharmasatya。

  【昙无竭】 (菩萨)菩萨名,具名达摩郁伽陀。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于众香城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郁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众香城中,为众生随意说法,令众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郁单越人,唯以昙无竭菩萨为主。其国难到,萨陀波仑(译为常啼)不惜身命,又得诸佛菩萨接助能到。大菩萨为度众生,故生如是国中。”华严疏钞四十五曰:“昙无竭,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云法尚。今言法起,与生勇义同。”般若经三十卷行瑫音义曰:“昙无竭,此云法上。”又(人名)比丘名。高僧传三曰:“昙无竭,此云法勇。”梵Dharmodgata。

  【昙无鞠多】 (人名)与昙无德同。见昙摩鞠多条。

  【昙无兰】 (人名)比丘名。译曰法正。见历代三宝记七,开元录三,贞元录五。梵Dharmarakṣa。

  【檀信】 (术语)施主之信仰。檀越之信施。檀为施与之义。僧史略中曰:“或契宿因,冥招檀信。”

  【檀兴】 (术语)檀者布施行。兴者与福。为施行而兴福果也。

  【谈义】 (术语)谈话法义也。

  【谈议】 (术语)谈话商议也。唐华严经五十三曰:“知诸语言,知诸谈议。”

  【檀越】 (术语)Dānapati,谓施主也。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资持记曰:“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三藏云:具云陀那钵底,此翻施主。”

  【潭柘寺】 (寺名)见“岫云寺”条。

  【檀中】 (杂语)在檀家之数者。

  【檀主】 (杂名)又曰檀家。施主也。

  【叹波那】 (饮食)又作怛钵那。译曰麨。玄应音义十四曰:“叹波那食,译曰麨也。”饰宗记八本曰:“怛钵那,或为叹波那,此云乳粥。音义云:此云麨也。”

  【探草】 (术语)探竿影草之略。

  【叹德】 (术语)赞叹他德也。

  【叹德师】 (职位)密教行传法灌顶,灌顶终时,诵赞叹新阿阇梨德之文者也,最是名誉之役。

  【叹佛】 (术语)赞叹佛德之偈文也。弥满于经中。禅门之疏及回向之首,以联句或四句偈叹佛德,谓之叹佛。祝圣回向之首曰:“巍巍金相,堂堂觉王。”是也。

  【叹佛偈】 (经名)出于无量寿经上卷。法藏比丘诣世自在王佛所赞佛德之偈文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焰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云云凡八十句。

  【探竿影草】 (术语)临济四喝之一。临济录曰:“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编鹈羽以探水中,待鱼集一处而网之,是云探竿,以草浮水中鱼集其影,是云影草。以喻善知识接得学者之善所也。人天眼目注曰:“探竿,渔者具也。束鹈羽,插竿头,探水中,聚群鱼于一处,然后以网漉之谓也。影草者,刈草浸水中则群鱼潜影,然后以网漉之。是皆渔者聚鱼之方便也。善知识于学者亦复如是。”

  【叹灵】 (杂语)亡者回向之首语。

  【探水】 (物名)禅僧拄杖下头二尺许别存小枝,挠而向下,缠绕于本干,名为探水。盖于路遇水,则先下杖验之,视水在小枝上下,而后敢渡也。见象器笺十九。

  【探题】 (职位)于法华会维摩会等,为论义之时,定论题之人曰探题,又云题者,是最重之职,统领论场者,此人在高座判断问答之是非时谓之精义者。

  【探头】 (杂语)探者探索,头者头领,师家之勘辨云探头。临济录曰:“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

  【炭头】 (职位)禅林之称呼。司炭柴者。

  【探玄记】 (书名)具名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唐法藏撰,释晋经六十卷。

  【叹真】 (术语)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亦曰叹真。赞叹真愿之义也。

  【汤头】 (职位)禅林司点汤之事者。

  【堂嚫】 (术语)施僧堂之僧之施物也。

  【堂达】 (职位)七僧之一。法会之式,于场传达愿文等之僧也。

  【唐捐】 (杂语)虚弃也。玄应音义曰:“唐,徒也。徒,空也。说文,捐,弃也。”庄子曰:“是求马于唐肆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福不唐捐。”

  【唐三藏】 (人名)玄奘三藏也。

  【唐僧取经】 (杂语)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辟,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经六百余部而归。其心经至今诵之。”双树幻抄曰:“玄奘以贞观三年冬,抗表辞帝,制不许,即私遁出玉关,抵高昌。高昌王奉奘行赀护送达于罽宾。随历大林国仆底国那伽罗国禄勒那国,至曲阇国。曲阇王有胜兵十万,雄冠西域。其俗以人祀天。奘至,被执,以风度特异,将戮以祭。俄大风作,尘沙涨天,昼日晦冥。彼众惊异,释之。至中天竺,入王舍城。彼已预闻奘至,具礼郊迎,安置那兰陀寺,见上方戒贤论师。贤时春秋一百有六,道德为西土宗师,号正法藏。奘启以求法意。贤咨嗟曰:吾顷疾病且死,忽梦文殊谓曰:汝未应厌世,后三年,震旦有大沙门从汝受道。自尔以来,今三稔矣。于是慰喜交集。奘从贤穷探大乘,曰益智证。至贞观十六年,乃发王舍城,入祇罗国,国主迎问而国有圣人出世,作小秦王破阵乐,可为我言之。奘粗陈帝神武大略。其主大惊,即以青象名马助奘,驮经而还。以贞观十九年至长安。文皇惊喜,手诏飞骑迎之。亲为经文作序,名圣教序云。”通俗编三十七曰:“唐艺文志,有王元策中天竺国行记,十卷。法苑珠林谓元策官金吾将军,奉诏扈玄奘往西域取经,归,撰此记。今佚不传。”

  【堂上】 (职位)堂头之异名。禅林方丈之住持也。

  【唐生】 (杂名)印度札记上曰:“唐宋之世,中土请经求法之僧,踵趾相错,至今相沿称华人曰唐生。”

  【堂司】 (杂名)禅林维那寮之别号。维那司僧堂之事,故其居所谓之堂司,又呼其人为堂司。

  【堂头】 (职位)禅林之称,方丈之异名,住持人之居处也。因而住持云堂头和尚。

  【堂头和尚】 (职位)见堂头项。

  【堂主】 (职位)谓禅林延寿堂之主也。水陆堂主,罗汉堂主等各守一堂者虽亦称堂主,但特指延寿堂主。总即别名也。

  【掏珠法】 (仪式)摄真实经谓佛部,右手拇指与头指。金刚部,右手拇指与中指。宝部,右手拇指与无名指。莲华部,右手拇指与小指。羯磨部,右手拇指与四指。苏悉地经谓胎藏界之三部,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指少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掏之。莲华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余指皆舒而掏之。金刚部,合大指与头指之头,余指皆舒而掏之。

  【逃禅】 (杂语)逃禅。犹云逃墨逃杨。杜甫诗曰:“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王嗣奭云:醉酒而悖其教,故曰逃禅。后人以学佛者为逃禅,误。见订讹杂录。

  【陶家轮】 (物名)制陶器所用之车轮,又制造陶器之人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资持记中一之下曰:“陶家谓土作家,轮即范土为杯器之车,运之则转,故以喻焉。”行宗记三上曰:“陶家即土作者,轮盘一发,余力自转。”

  【淘汰】 (术语)天台所立五时教之说,以第四时之般若经为淘汰教,说诸法皆空之理遣荡一切之执情也。四教仪集注上曰:“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特恩度僧】 (杂语)隋文帝敕士庶使出家,是岁度僧五十万。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特懵】 (术语)大日经疏十、有曰:“除一切恶趣特懵。”故世间于塔婆之里书Dhvaṁ也。

  【忒煞】 (杂语)又作忒[目*煞],煞为杀之俗字。碧岩一曰:“忒煞老婆。”普灯十四曰:“汝忒[目*煞]远在。”

  【特胜】 (术语)观法名,十六特胜也。见“十六特胜”条。

  【特欹拏伽陀】 (术语)Dakṣiṇāgāthā,译言施颂,对于施物祈愿施主之福之伽陀也,旧曰哒嚫是也。寄归传一曰:“特欹拏伽陀,是持施物供奉之仪。特欹尼师,即是应合受供养人。是故圣制,每但食了,必须诵一两陀那伽陀报施主恩。”慧琳音义六十曰:“特欹拏,此云将施物供养三宝之义。伽陀,即偈颂也。是咒愿施主福德资益之意。(中略)初引佛经,后加人意所颂也。”

  【特尊】 (术语)三界中佛特尊贵也。智度论一曰:“我神德无量,三界特尊,为一切覆护。”

  【腾兰】 (杂名)摩腾与竺法兰。初传佛教于支那之人。

  【藤蛇喻】 (术语)出金光明经。迷执妄情所现之相,以为实有,恰如见藤蔓而以为蛇也。

  【踢倒净瓶】 (杂语)传灯录曰:“百丈召沩山云: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华林曰:某甲忝居上首。佑公何得住持?百丈曰:若能下得一句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华林曰:不可唤作木[木*突]也。百丈不肯。乃问佑师。师踢倒净瓶。百丈笑云:输却山子也。”

  【梯蹬】 (譬喻)渐渐升高之木阶也,以譬渐教。止观一曰:“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同辅行曰:“梯者,说文木阶也。极高用梯,次高用隥故。隥字亦可从足,谓升蹑也。从木者雉茎反,非此所用,从石者谓山坡渐高也。亦可义用。正应从邑。何,此蹬字亦梯类也,可以升高也。”

  【梯隥】 (譬喻)渐渐升高之木阶也,以譬渐教。止观一曰:“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同辅行曰:“梯者,说文木阶也。极高用梯,次高用隥故。隥字亦可从足,谓升蹑也。从木者雉茎反,非此所用,从石者谓山坡渐高也。亦可义用。正应从邑。何,此蹬字亦梯类也,可以升高也。”

  【梯罗浮呵】 (地名)巴Thera-guhā,窟名。译曰上座。探玄记十五曰:“梯罗浮呵者,此云上座,即尊者名也。以居此窟故,因以为名。文殊问经体毗里部。此云上座部。同此名也。”

  【题】 (术语)经论之题目。凡大乘经之首题,一部之总标也。总括一部,则归于题。广说题者,即一部也。故受持首题之名字,与受持一部之功德相均。胜鬘宝窟上本曰:“题者,至人说法有略有广。略则一题之名,广则一部之教。演略为广,开一题,成一部。括广为略,卷一部,成一题也。”观无量寿经曰:“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醍鞞沙】 (杂语)Dveṣa,译曰瞋恚。见名义集六。

  【提波延那】 (人名)又作提波耶那,仙人名。辅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婆延那仙人所听法,舍脂(帝释夫人)念帝释舍我欲诣余女隐形上车,到仙人所,帝释乃见之言:仙人不欲见女,汝当还去。不肯去。帝释以莲荷茎打之,舍脂乃以软语谢。诸仙闻声起欲,螺髻落地失通。”又佛本行集经十六曰:“昔迦尸国有一仙人,名提波耶那,隋言埏上生,被孙陀利淫女诳惑。”梵Devayāna。

  【提唱】 (术语)谓禅家宗匠,向学徒提起宗要唱导也。他宗有所谓讲释,而禅宗不立文字,专一悟入,故全班之说明,为自然不可说者。此所以提起唱导宗要而击发所化之心魂也。

  【提点】 (职位)禅林之职名。司金谷者。库司知事之外有此职。原为宋朝官职之名。提点者,提举点检其事使无尘滞也。见象器笺七。

  【提多迦】 (罗汉)Dhṛtaka,罗汉名。

  【提多罗吒】 (天名)Dhṛtarāṣṭra,四天王之一、持国天也。见“四天王”条。

  【提纲】 (术语)亦曰提要,提唱。举宗旨之要文而说明意义者。

  【提诃】 (术语)Deha译作身。俱舍光记十一曰:“提诃,此云身。”瑜伽伦记一曰:“提诃,此云身。毗提诃,此云胜身。”

  【提河】 (地名)阿利罗跋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卫城岸之河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

  【提和竭】 (佛名)见“大和竭罗”条。

  【提和罗耶】 (佛名)Devarāja,译曰天王。萨昙分陀利经曰:“调达。却后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名提和罗耶,汉言天王。”

  【提和越】 (杂名)Devasopāna,译曰天地。萨昙分陀利经曰:“天王佛国名提和越。汉言天地国。”

  【醍醐】 (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

  【醍醐灌顶】 (术语)以醍醐灌人之顶。喻输入人之智慧也。今以为令人舒适之喻。顾况诗曰: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醍醐经】 (经名)天台以法华涅槃二经为醍醐味之经典。法华玄义三曰:“醍醐经妙因妙果。”

  【醍醐杀人】 (术语)于过去佛所,尝闻大乘实相之教,譬如毒,今值释迦之说醍醐经,其毒即发,断结惑之生,谓之醍醐杀人。如涅槃经中钝根之声闻,开发慧眼,得见佛性是也。法华玄义十曰:“醍醐杀人者,如涅槃经中,钝根声闻,开发慧眼,得见佛性。乃至钝根缘觉菩萨七种方便,皆入究竟涅槃,即其义也。”

  【醍醐味】 (譬喻)五味之第五。见醍醐喻项。

  【醍醐喻】 (譬喻)天台依涅槃经喻之于第五时之法华涅槃。真言依六波罗蜜经譬之于陀罗尼藏。其他诸宗各喻其自宗。涅槃经十四曰:“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六波罗蜜经一曰:“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苏熟苏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苏,大乘般若犹如熟苏,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苏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自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提桓】 (杂语)Deva,又作提洹,提婆,提和。译曰天。

  【提洹竭】 (佛名)Dipaṁkara,译曰燃提灯。佛名。可洪音义二曰:“提洹竭,中户官反。亦云提和竭,此云锭光,即燃灯佛也。”

  【啼哭佛】 (佛名)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为楼由,翻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于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于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译,但云楼至)。”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金刚身下第三示非梵非圣身,既为鬼神属。四天处住,是故非圣身,实是楼至佛。故非凡,此云啼哭佛,独住半贤劫度众生。”此疏之意,以今之二王为楼至佛之化身也。禅录亦多依此。皆误也。见“二王”条。

  【啼哩曳】 (术语)十二合掌之第十、译曰横拄指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仰二手掌令二手中指头相接而仰之,名啼哩曳合掌,此名横拄指合掌。”梵Tiryak。

  【提罗】 (术语)扇提罗Saṇḍhila之略。男女根不具之称。昔有比丘五人。为欲得利养,矫装圣者之形,有一妇人信之,诚意供养之。因而妇人大得绝福,比丘死堕地狱,后生于人为扇提罗。止观一曰:“无德受供,如彼提罗行。”见“羼提罗”条。

  【题名僧】 (职位)参列法会之僧中,除导师及七僧外,其他众僧称为题名僧。类之多少无一定。题名人于读师之次举经之题目者,故名。

  【题目】 (术语)经论之题号也。凡大乘之经典置重题号,题为一部之总标,题与本文,以但为广略之别为通规。故受持题目之功德,等于受持一经之功德。观无量寿经曰:“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以是日本日莲宗于彼宗所依法华经一部八卷题号,妙法莲华经之五字,示归敬信受之意,冠以南无二字。唱为南无妙法莲华经。

  【提婆】 (杂语)Deva,译曰天。如摩诃提婆之译为大天。提婆达多之译为天授是也。又(人名)又作提波,菩萨名,译作天,后以一目施神,故曰迦那提婆Kāṇadeva,伽那者片目之义。或以一目授女子。本执师子国人,龙树之弟子,付法藏第十四祖也。提婆菩萨传曰:“提婆菩萨,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博识才辩,擅名诸国,而以人不信受其言为忧。其国中有大天神,曰大自在天,有人求愿,能令满足。提婆诣庙求入相见,主庙者言:天像至神,不可正视,又使人百日失心。提婆言:是我所愿见,若不如此,我岂欲见。主庙者奇其志气,使入庙。天像动其眼,怒目视之。提婆问天:神则神矣,何其小也?当以威灵感人,智德伏物。而以黄金自多,动颇梨荧惑人,非我所望。便梯像凿出其眼。观者皆惊异。提婆言:我使汝等知神不假形,情不托形而已。吾既非慢,神亦非辱也。言已而出,其夜备精馔供天神。天神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质馈,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诬我者人,汝所供馔尽美,唯无我所须,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应命以左手出眼与之。天神赞曰:善哉丈夫,真上施也,汝求何愿,我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禀明心,不假外质,唯恨悠悠蒙朦,不知信受我言,神赐我愿,必当令我言不虚没。神言:必如愿。于是退诣龙树菩萨,受出家法,剃头法服,周游扬化。时南天竺王信受邪道,沙门亲子不得一见,提婆欲化之,变形为宿卫士,能干事。王见之喜,问其人,提婆言:我是一切智人。王惊异,以种种事验之,果然。于是集国中一切婆罗门使论议,无一敌者,皆剃发为弟子。有一邪道弟子,耻其师屈,自誓汝以口伏我,我以力伏汝。偶见提婆独由禅起经行,以刀决之,五脏委地。提婆言:是我先业所害,非汝也。悟然而化。初以眼施神无一目,时人号曰迦那提婆。”百论疏上之上曰:“提婆者天也。盖是其本名,末称伽那提婆。伽那者,小一目。以一目施天神,故以为名。复传云:提婆曾乞食。有女人应发道心,于婆提眼生爱。提婆出之示之,但是不净,因以发心,故小一目也。”

  【提婆达】 (人名)提婆达多之略。

  【提婆达兜】 (人名)同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 (人名)Devadatta,又作提婆达兜、禘婆达多、地婆达多、地婆达兜、调婆达多、调达、达兜,译曰天热,天授。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为利养造三逆罪,生堕于地狱。但其本地为深位之菩萨,于法华受天王如来之记别。释迦谱六曰:“由中本起经云:调达,又云提婆达多。齐云天热。以其生时人天心皆忽惊热故。因为名。增一阿含云提婆达兜。”法华义疏九曰:“提婆达多,是斛饭王子。提婆此翻为天,达多言热。以其生时诸天心热故,名天热。所以然者,诸天知其造三逆罪破坏佛法,见其初生心生热恼故,因以为名。”西域记六曰:“提婆达多,唐言天授,斛饭王之子也。”十二游经曰:“调达四月七日食时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

  【提婆达多品】 (经名)法华经卷五最初之品名。记释迦如来往昔为闻法华经,奉事今提婆达多前身阿私仙人之事。又记提婆达多今虽为三逆罪,在无间地狱,然后来成佛,号天王如来,及八岁龙女依文殊菩萨之化导,于南方无垢世界现身成佛。于一经中为功德最胜之经文。

  【提婆地提婆】 (人名)Devātideva,译曰天上天。佛未出家时之名。

  【提婆多】 (人名)Devatā,译曰夫人。探玄记二十曰:“夫人者梵名提婆多,正翻应名天后,古人就义曰夫人。”

  【提婆弗呾罗】 (人名)Devaputra,译曰天子。见求法高僧传上。

  【提婆击钟】 (故事)西域记八曰:“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边有故伽蓝,伽蓝中有窣堵波,名建犍稚声。初城内伽蓝数百,僧徒甚盛,后渐殂落,外道益滋,白王令二者对论,败者不击犍稚。王允之。而诸僧取败。十二年间不能击犍稚。提婆闻之,白其师龙猛菩萨直入城内,晨朝时,大击犍稚。王乃召集学人使论议。外道悉堕负。国王大喜,建此灵基,以旌至德。”

  【提婆俱吒】 (地名)山名。译作天台。善见律第七。见翻梵语。梵Devakūṭa。

  【提婆论】 (书名)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之略名。

  【提婆落起多】 (人名)Devarakṣita,译曰天护。商主名。见阿育王经九。

  【提婆魔啰播稗】 (天名)Devamāra Pāpīyas,天魔之梵名。慧苑音义下曰:“天魔波旬,真云提婆魔啰播稗。提婆,此云天也。魔啰,障等也。播稗,罪恶也。谓此类报生天宫住,好劝人造恶退善,令不得出离故也。”

  【提婆毗何罗】 (寺名)Devavihāra,译曰天寺。伽蓝名。

  【提婆品】 (经名)提婆达多品之略。见“提婆达多品”条。

  【提婆菩萨传】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所载大同。

  【提婆菩萨造论】 (书名)百字论一卷,百论二卷,外道小乘四字论一卷,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

  【提婆设摩】 (人名)Devakṣema,罗汉名。译曰贤寂,天寂。识身足论之作者。西域记五曰:“城南道左有大伽蓝,昔提婆设摩阿罗汉,于是造识身足论说无我人,瞿波阿罗汉作圣教要实论说有我人。”俱舍光记一曰:“佛涅槃后一百年中,提婆设摩造识身足论七千颂,此云贤寂。”同神泰疏一曰:“提婆设摩,此云天寂。”

  【提婆投针】 (故事)西域记十曰:“时提婆菩萨自执师子国(即锡兰)来求论议,谓门者曰:为通谒。门者通于龙猛(即龙树)龙猛知其名,盛满钵水命弟子曰:汝持此水示彼提婆。提婆见水,默而投针,弟子持钵怀疑而返。龙猛曰:彼何辞?对曰:默无所说,但投针于水。龙猛曰:智人也,满钵之水,譬我智之周,彼投针遂极其底,是非常人,应速召进。提婆颇自负,期将大对抗,忽睹威颜,忘其所言,自引责,请受教,龙猛曰:遇斯俊彦,写瓶有寄矣。”

  【提婆为利养学神通】 (故事)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三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为教于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三从十力迦叶波学。毗奈耶破僧事十三曰:“提婆达多未得圣果时世饥荒,乞食难得,有诸神通者或往他洲,或往天取食。提婆达多见之,欲得神通,诣佛请教。佛知彼起逆罪,劝三学不教通法。提婆去往憍陈如乃至五百上座请教。诸比丘知佛意,亦不教。更去诣十力迦叶波,彼不知佛圣意,即教之。达多受其教而得神通。”四从阿难学。出曜经十五曰:“时有比丘名调达,聪明广学,十二年间坐禅入定,心不移易,诵佛经六万,象不胜载。后意转退,渐生恶念,意望供养,至世尊所,请说神通之法,世尊知彼恶意,说四非常法,不许通法。去至舍利弗目连所,二比丘亦同佛,调达念阿难我弟,彼必教我。诣阿难所请,阿难为说其法。调达闻已,在闲处专心一意,由粗入细,以心举身,以身举心,身心俱合,渐渐离地,乃至石壁无碍。”智度论十四、十诵律三十七亦同。

  【提婆为天】 (故事)西域记五记提婆到中天竺钵罗耶伽国一伽蓝,与外道为循环论而服之。见“我天尔狗”条。

  【提婆五法】 (故事)五逆罪中以破僧罪为最重,破僧者于同一结界中构别法而树立一众也。今提婆所立有五法。辅行一曰:“言五法者。婆沙云: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盐及五味。与正理不同。正理云:一不受五味。二断肉。三断盐。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边寺。”非谓是五法悉邪,立此五法为二分一味之僧为大罪也。参照五法条。【提婆五法】(名数)提婆达多妄说五法,破释迦之和合僧。正理论四十三曰:“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为出离道:一者不应受用乳等,二者断肉,三者断盐,四者应被不截衣服,五者应居聚落边寺。”婆沙论一百十六曰:“云何五法?一者尽寿着粪扫衣,二者尽寿常乞食,三者尽寿唯一坐食,四者尽寿常居回露,五者尽寿不食一切鱼肉血昧盐苏乳等。”婆沙之五法与正理不同,律多引婆沙之五法。

  【提婆五逆】 (故事)法华文句八下曰:“诱拐五百比丘,而破和合僧(是一)。掷大石而自佛身出血(是二)。教阿阇世王放醉象使之践佛(是三)。以拳杀华色比丘尼(是四)。置毒于手之十爪,欲由礼佛足而伤佛(是五)。”是非五种各别之五逆,乃重同类而成五数,盖自佛身出血与教阿阇世王及置毒于爪中,为同一之逆罪。配之于别种之五逆,则但为三逆罪也。同次文曰:“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摄。”

  【提婆五逆与三逆】 (故事)见“五逆”条。

  【提婆犀那】 (人名)Devasena,罗汉名。译作天军。见西域记四。

  【提婆与佛初结雠】 (故事)佛本行集经十二曰:“悉多太子十二岁之时,五百童子各在自己园内游嬉。时有群雁飞行虚空,提婆达多射一雁,雁带箭落太子园中,太子愍之,拔箭疗其疮。提婆达多遣使求之不与。是提婆达多构怨最初之因缘也。”

  【提婆宗】 (术语)又曰龙树宗。三论之空宗也,以是为龙树提婆二大士所显扬者也。

  【提山】 (地名)佉罗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萨所居。地藏菩萨仪轨曰:“尔时释迦牟尼佛,在佉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藏菩萨俱。”性灵集二曰:“提山垂迹。”

  【提舍】 (术语)又作底沙。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云:底谓底逻那,此云度也。沙谓皤沙,此云说也,言说法度人也。”梵Tirṇa-bhāṣya。

  【提舍那】 (术语)Deśaniya,译曰发露,说罪。所犯之罪向他自首也。旧谓之忏悔。行事钞中四之三曰:“提舍那者,此云发露。谓此忏悔是发露法故。”同资持记曰:“提舍那者,亦即忏悔之通名。”寄归传二曰:“必若自己陈罪,乃云提舍那矣。”

  【提舍尼】 (术语)Pratideśaniya,波罗提舍尼之略。七聚罪之第五。

  【提树】 (杂名)菩提树之略。

  【提撕】 (术语)正字通曰:“提撕之撕有西私二音,西者提撕警觉也。警觉弟子而教导之也。西域记七曰:“提撕指授。”性灵集八曰:“庭训有余,提撕无极。”

  【提调】 (杂语)提举其事而能为调理也。敕修清规寮主副寮曰:“提调香灯茶汤。”

  【提头赖吒】 (天名)又作提多罗吒Dhṛtarāṣtra,即持国天也。四天王之一。须弥之半,第四层之东。为东方天主,守护东洲,故亦曰东方天。

  【提谓波利】 (人名)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p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为北天人。或称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发爪使造塔。但此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三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贾客,乘五百乘车。中有二大人:一名离谓,一名波利。二人昔善知识。死为善神,恒随逐之。作是念。今佛始成大道。未有献食。我今当令二人饭佛,使长夜获安。即以神力车牛皆踬。众人怖惧四向求神。彼神于空中语言:汝等莫怖。今佛世尊初成大道。静坐七日,从定起,游行。坐彼树下。未有献食者。汝奉上麨蜜。长夜获安。众人欢喜即和麨蜜。俱诣树下。遥见世尊。(中略),前礼佛足。奉上麨蜜。(中略)受已语言。汝等当归依佛。归依法。即受二自归。是为人中二贾客最初受二自归。便为说随喜咒愿之偈。(中略)尔时世尊说是偈已,更为贾人说种种妙法。,示教利喜已。”因果经三曰:“即从座起,诣波罗捺国。尔时有五百商人。二人为主:一名跋陀罗斯那,一名跋陀罗利。(中略)佛到多谓婆跋利村。时彼商人既见如来威相庄严,又见诸天前后围绕,倍生欢喜,即以蜜麨而奉上佛。”瑞应本起经下曰:“一名提谓,二名波利。”修行本起经下曰:“度二贾客提谓波利。”中本起经上曰:“度二贾客提谓波利。”方广大庄严经十曰:“时北天竺国兄弟二人为众商之主,一名帝履富婆,一名婆履。”佛本行集经三十二曰:“尔时彼处从北天竺有二商主:一名帝梨富婆,隋言胡瓜。二名跋梨迦,隋言金挺。”

  【提谓波利经】 (经名)原有二部:一为一卷之提谓经,真本也。一为二卷之提谓经,伪撰也。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曰:“提谓波利经二卷(旧则有提谓经一卷),右一部。宋孝武时,北国比丘昙靖撰。”唐高僧传一(昙曜传)曰:“又有沙门昙靖者,以创开佛日,旧译诸经并从焚荡,人间诱导,凭准无因(言魏武废佛之难),乃出提谓波利经二卷,意在通悟,而言多妄习。(中略)旧录别有提谓经一卷,与诸经语同,但靖加五方五行,用石糅金,致成伪耳。”一卷之提谓经,亦不存于今藏经。

  【提谓经】 (经名)提谓波利经之略名。

  【提衣】 (术语)同唱衣。

  【提云般若】 (人名)Devaprajñā,比丘名。译曰天智。开元录九曰:“沙门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阗国人也。”

  【体】 (术语)梵语驮都Dhātu,译曰体、界,性等。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相。此体相有性相二宗之别,法相宗谓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谓祇完能依之相为所依之体,犹如种种器具通为一全体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谓四支五官者相也,此外有众同分或阿赖耶识者,是所依之体,法性宗谓该摄四支五官众同分阿赖耶识者为体,此外无有别体。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之关系亦如此,法相宗谓依他起之万有外,有圆成实之真如,法性宗谓该通依他起之万有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身体之体,梵语Kāya。又体者通之义。谓通达于理也。常言体信,体达,体会等。述记九末曰:“体者通也。”金光明玄义曰:“体是达义。”

  【体达】 (术语)体者达也,通也,通达事物之理而无壅塞,谓之体达。金光明玄义下曰:“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唯识述记九末曰:“体者通也。”止观五曰:“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动皆止。”

  【体大】 (术语)三大之一。一切众生之心性,唯一绝待,不生不灭,真实如常为体,周遍法界而无限量为大。

  【体法】 (术语)通教之人,不如藏教人依拆色之法,直体达诸法即空无生而入于真空,谓之体法。法华文句十曰:“有体法三乘人,同学无生断烦恼尽。”四教仪集注下曰:“体法念处等观。”

  【体法念处观】 (术语)通教人所修之四念处观也。见体法项。

  【体解】 (术语)体者通达,解者悟解。晋华严经六曰:“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体空】 (术语)经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种:一者体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于极微,分拆心而至于一念,分拆之结果,始观空,谓之拆空,是一切小乘教之空理也。体空者,无须分拆之,真押法之体而观如幻如梦是空,存体随显之空理也。如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之喻,说此体空,是大乘之所明。此体空中自含中道之理,故谓之不但空亦曰含中空。不但空者谓非如拆空之但空(分拆,诸法而但使归空,故云但空)也。含中空者谓含中道之空也。

  【体空观】 (术语)见体空之观法也。为大乘菩萨之观法,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依之而证空寂之涅槃,故同于小乘之觉,利根之菩萨,依之而达观中道(体空之里含中道,于体空之下辨之)。

  【体空教】 (术语)说体空之教门,在方等部般若部之诸经及涅槃经。如金刚般若之六喻,维摩经之十喻是也。天台之四教,名之为通教。钝根之菩萨,依此而证等于三藏教之空寂涅槃,利根之菩萨,依此而证如别圆二教之中道,一教通于前后故也。

  【体空无生观法】 (术语)观一切诸法,观其体空无性,如梦幻如露亦如电之观法也。

  【体露】 (杂语)物全然显出也。传灯录云门章曰:“问:树凋叶落时如何?师曰:体露金风。”传灯录古灵章曰:“师登座举唱百丈门风。乃曰:灵光独燿,回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体灭】 (术语)有为法之事体,由缘而生,刹那刹那,其体灭亡,谓之体灭。但灭非断灭之谓,其体灭亡,皆为后生法之因,更生新事体而使相绩,故自其当体言,则为灭亡,由因果之关系言之,则非毕竟断灭。是成实法相等所立之实义也。若依萨婆多部所立,则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宗义,不论一时与永久,总不许体上之灭亡,祇就体上之作用言之也。故彼宗有用灭而无体灭。

  【体内方便】 (术语)方便有体内体外之二种。见“方便”条。

  【体毗履】 (术语)Sthavira,又作体毗里,梯毗梨,他鞞罗,他俾罗,译曰上坐,老宿。文殊问经曰:“体毗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四分开宗记一本曰:“他俾罗,此云上座。”十八部论曰:“他鞞罗,秦言上座部。”探玄记十五曰:“体毗里。”

  【体如是】 (术语)见“十如”条。

  【体外方便】 (术语)方便有体内体外之二种,圆教所说之方便为体内方便,余教所说之方便为体外方便。天台所立也。见“方便”条。

  【体相】 (术语)实质为体,依于实质而外现差别之支分为相,体者一也,相者非一也,体者绝待也,相者相待也,体者无限也,相者有限也。见“体”条。

  【体相用】 (术语)起信论所说之三大也。真如为体,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为相,此体相不固定,应于缘而活动为用。见“三大”条。

  【体信】 (术语)体者通也,通于他之心而能信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心相体信。”

  【体性】 (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

  【体性同体】 (术语)就理之法门而论,则如来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也。

  【体义】 (术语)体者诸法平等之理,义者诸法差别之相。又义如第一义谛之义,直指平等之法体,故体即义也。

  【体用】 (术语)一味之实相为体,因果之诸法为用。法华文句三曰:“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如大地一生种种芽。”

  【体用别论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体真止】 (术语)三止之一。体真空之理而不动心者。

  【体智】 (术语)体达真空之智也。法华玄义三曰:“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

  【体宗用】 (术语)此乃台宗五重玄义中之三重,是涅槃之三德,起信之三大,正为法华一部之大宗也。释签一之本曰:“当知体等三章祇是三德,乃至祇是一切三法。”又曰:“部内不出体宗用。”文句记一之一曰:“三法始末亘一部。”同十之二曰:“通指一部体宗用三。”又曰:“故知并是此经体宗用也,是则序正流通无非妙法。”

  【体宗用三大】 (名数)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日经心目立体宗用之三重,日本弘法之秘藏记,亦立体宗用之三重。此体宗用即体相用之三大也。弘法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以曼荼罗为体者,即六大。据三种悉地仪轨五论皆号为曼荼罗也。三三昧者为心佛生,自语意等之三平等。方便者为始曼上转本曼下转之妙业。出于秘藏记钞九。

  【嚏】 (杂语)音帝。鼻塞喷嚏也。西域凡僧俗礼敬时若嚏,皆愿言长寿无病。如此方小儿若嚏,佥愿言百岁。

  【剃刀】 (物名)剃除毛发者。中阿含经四曰:“铁轮利如剃刀。”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剃,体计反,除毛发之剃刀也。”

  【剃发】 (术语)剃须发染衣者为佛弟子出家之相,为去憍慢且别于外道之出家而为之。谓是为三世诸佛之仪式也。因果经二曰:“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智度论四十九曰:“剃头着染衣,持钵乞食,此是破憍慢法。”毗尼母论三曰:“剃发法,但除头上毛及须,余处毛一切不听却也。所以剃发者,为除憍慢自恃心故。”行事钞下四曰:“五分佛制半月剃发。”地藏十轮经四曰:“我今恭敬礼,剃发染衣人。”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剃发染衣,其事未办。”

  【替僧】 (杂名)明制。凡皇太子诸王生。率剃度幼童一人为僧。名曰替僧。神宗替僧名志善。见张江陵集。

  【剃头】 (术语)剃除头发也。为出家之相。秘藏宝钥中曰:“出家者,剃头染衣比丘等是也。”见“剃发”条。

  【天】 (界名)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罗Sura,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一分在须弥山中,其一分远在苍空,总名之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处指一切之鬼神,名为天,如鬼子母神谓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为天,如人中之好华谓之天华。大乘义章六末曰:“天者如杂心释有光明故名之为天,此随相释。又云天者净故名天,天报清净故名为净。若依持地所受自然,故名为天。”义林章六本曰:“神用光洁自在名天。”法华文句四曰:“天者天然自然胜、乐胜、身胜、故天为胜,众事悉胜余趣,常以光自照,故名为天。”止观四曰:“自然果报名为天。”婆娑论百七十二曰:“于诸趣中彼趣最胜最乐最善,最善最妙高故名为天。”嘉祥金光明经疏曰:“外国呼神亦名为天。”智度论曰:“天竺国法,名诸好物皆为天物。”

  【天爱】 (术语)愚者之异名。世间最胜者,无过于天。指至愚为天,犹指贫人而呼为富者,指痴钝而呼为聪明,调弄之辞也。此痴天当怜之,故云天爱。又一说,其人愚痴无所取,但为天所爱,仅得自存,故云天爱。唯识枢要上末曰:“天爱者,梵云没劫Moha,此名为愚。愚有三名:一、提婆Deva,此云天。二、昵缚Jvala’,此云光明。三、钵刺阇钵底Prajāpati,此云天生主。(中略)世间之胜莫过于天,世间之劣莫过愚者,唤愚为天,调之故也。唤奴为郎若等,光明者照了义。愚人痴闇,调唤为光明,如名贫人为富财物,亦如唤钝人为聪明物。梵王世间皆计为父,犹彼所生但知端坐。虽生一切,都无动作。痴人喻彼,虽被驱使,百种皆作,都无所知,无小别识。劣从胜号,名曰生主。”唯识述记二末曰:“言天爱者,以其愚痴,无可录念,唯天所爱,方得自存。如言此人天矜故尔,故名天爱。”

  【天部】 (术语)诸天之部类也。为住于天界者之总称。

  【天部善神】 (术语)谓梵天,帝释,四天大王,守护佛法之天界善神也。

  【天乘】 (术语)五乘之一。能修十善,乘之而生于欲界之六天,能修禅定,乘之而生于色界无色界之诸天,是名天乘。

  【天祠】 (术语)祠大自在天等天部之处。

  【天道】 (界名)六道之一。与天趣同。欲界有六重之天,并色界无色界之诸天是也。其依处在诸趣之顶,故谓之天。身有光明,故谓之天。果报最胜,故谓之天。为有情轮回之道途,故谓之道,趣者所趣向也。又(术语)自然之道,法尔之理,谓之天道,与儒言天道同。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不得蹉跌。”又曰“天道施张,自然化举。”同净影疏曰:“凡在世间天下诸理自然施立,是故名为天道施张。”

  【天德瓶】 (物名)出心所愿者之瓶也。六十华严经五十九曰:“菩提心者,则为天德瓶,满足一切所乐欲故。”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天德瓶】(物名)天上之德瓶也。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见“瓶”条。

  【天帝】 (天名)忉利天之帝主。姓释迦氏,谓之天帝释,又云帝释天。净影维摩经疏曰:“帝犹主也,忉利天主名为天帝。”

  【天帝弓】 (杂名)虹之异名。往生要集中本曰:“双眉皎净似天帝弓。”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天弓亦言帝弓,即天虹也。”

  【天帝化鼠】 (传说)战遮婆罗门女,以木盂覆腹,诣佛所。于大众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断其绳而落木盂,大众大笑。见“旃遮”条。

  【天地记经录】 (书名)立世阿毗昙论之异名。

  【天地镜】 (书名)照天地实相之明镜也。仁王经下曰:“是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中略)亦名护国珠,亦名天地镜。”嘉祥疏六曰:“天地镜者,般若照世界无所有故。”

  【天帝生驴胎】 (传说)辅行四曰:“法句经云:昔有天帝自知命终生于驴中,愁忧不已,云救苦厄者唯佛世尊,便至佛所稽首伏地,归依于佛。未起之间,其命便终,生于驴胎。室断破他陶宗坏器,器主打之,遂破其胎还入天帝身中。佛言殒命之际归依三宝,罪怼已毕,天帝闻之得初果。”

  【天帝释】 (天名)忉利天之主,姓释迦,名天帝释,又云帝释天。

  【天帝释城】 (杂语)帝释天之宫城也。名善见城。又名喜见城。

  【天督】 (国名)即印度之讹。

  【天耳】 (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

  【天耳通】 (术语)天耳智证通之略。

  【天耳智】 (术语)天耳与识相应之智慧也。

  【天耳智通】 (术语)天耳智证通之略。

  【天耳智通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七愿,使极乐之往生人皆得天耳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天耳智证通】 (术语)六通之一。以与天耳相应之智慧证知一切之声境。而通达无碍者。略云天耳通。俱舍光记廿七曰:“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是二识相应慧,智缘二境无壅名通,从根及能证为名天眼智证通天耳智证通。”此天耳通有修得报得二种,修得者在于人界修四禅定,依定力发得彼天界之四大于肉眼上,因使为天耳之用者。报得者座于色界之四禅为彼天之果报而自得之,犹如人界之肉眼者。法界次第中上曰:“修天耳者,若于深禅定中发得色界四大清净造色,住耳根中,即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如天耳通。”

  【天盖】 (物名)盖佛之头上以避雨露尘埃者。原系天人之供养,故云天盖。又垂于头之上方者。亦曰天盖。礼赞曰:“天来香盖捧,人去宝衣齎。”见“盖”条。

  【天根】 (术语)大自在天之标帜,其形为男根者。现今印度教西拔派之神体也。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此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余尺,中有天根,形极伟大。谓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

  【天宫】 (界名)梵语曰泥缚补罗Devapura,天人之宫殿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天弓】 (杂名)虹之异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天弓亦言帝弓,即天虹。”

  【天宫宝藏】 (杂名)经藏之异名。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之处,收藏一切经,谓之天宫。佛灭后,法藏渐隐没于二处:一天宫,一龙宫。释门正统三曰:“今称龙宫海藏者,乃约龙树入海而言。又称天宫宝藏者,乃附慈氏居处而说。”

  【天狗】 (异类)本为彗星之句,其名出汉书,梵语曰忧流迦,正法念经翻为天狗。亦彗星之名也。正法念经十九曰:“一切身分光焰腾赫,见此相者皆言忧流迦下,魏言天狗下。”

  【天鼓】 (物名)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击而自发妙音者。唐华严经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从天业报而生得。知诸天众放逸时,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无常,如水聚沫性虚伪。诸有如梦如阳焰,亦如浮云水中月。(中略)三十三天闻此音,悉共升善法堂。帝释为说微妙法,咸令顺寂除贪爱。”法华经序品曰:“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又佛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一曰:“外国名佛以为天鼓。贼欲来时天鼓则鸣,贼欲去时天鼓亦鸣。天鼓鸣时诸天心勇,天鼓鸣时修罗惧怖。众生烦恼应来,佛则为说法。众生烦恼应去,佛则为说法。佛说法时弟子心勇,佛说法时诸魔惧怖。天鼓无心能为四事,如来虽说亦复无心,是故名佛以为天鼓也。”

  【天鼓雷音佛】 (佛名)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于中台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为鼓音如来。善无畏三藏以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为义立,或为经文之误,天鼓雷音之名,出于秘藏记。若约于义立,则称涅槃不生不灭之德谓之不动。鼓音之义,如天鼓之无形相,而能一切法音。佛之大涅槃作无作之妙用,非如小乘之寂灭,故以天鼓为譬也。大日经疏四曰:“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槃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名应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无住相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大般涅槃亦复如是,非如二乘永寂,都无妙用,故以为喻也。”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疏(疏卷十六)曰:“北方鼓音佛(前为阿閦今改置此名也)。”同疏二十曰:“又前云北方阿閦者,经误也。此是瑜伽义,与此不相应,以鼓音佛为定也(此二处之文,指前段谓为北方不动佛之经文以阿閦此翻不动也)。”秘藏记末曰:“北方天鼓雷音如来,赤金色,入定之相。”

  【天冠】 (物名)殊妙之宝冠,非人中所有,故云天。观无量寿经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

  【天鬼】 (异类)六趣中之天趣与鬼趣也。二教论上曰:“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天行】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天者第一义天,天然实相之理也。菩萨依天然实相之理,而成妙行,故曰天行。

  【天华】 (杂名)天上之妙华。又人中之好华如天物者亦曰天华。心地观经一曰:“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天妓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起,雨诸天华。”智度论九曰:“云何为天华?天华芬熏,香气送风。复次天竺国法,名诸好物皆名天物,虽非天上华,以其妙好,故为天华。”

  【天华着舍利弗衣】 (传说)维摩经观众生品曰:“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天画】 (杂名)谓天上之妙画,非人中所有者。观无量寿经曰:“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

  【天皇】 (寺名)唐荆州天皇寺之道悟禅师。石头希迁之法嗣也。见传灯录十四。

  【天机】 (术语)天然之机感也。止观一曰:“天机秀发。”

  【天界】 (界名)见“天道”条。

  【天口】 (术语)婆罗门之法以火为天之口,火烧供物则诸天得食之云。是护摩供之所由来。百论疏上之中曰:“再供养火为欲生福,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瞑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法天口耶?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正烧苏等千八种物,令香气上达诸天,天得食之,令人获福。将欲烧时,前遣人咒,然后烧。”章安之涅槃经会疏三十二曰:“火天者火是天口。若供养之,但烧鱼肉,烟气至天,天得此气,故是天口。”

  【天乐】 (杂名)天人之伎乐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又(术语)三乐之一。生欲界诸天所受之欢乐也,修十善业者生天感之。见大宝积经一百一。

  【天龙】 (术语)诸天与龙神。为八部众之二众。天者,梵天帝释等也,龙者难陀跋难陀等也。法华经序品曰:“天龙夜叉。(中略)人非人。”见“天龙八部”条。

  【天龙八部】 (术语)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曰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迦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被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赞】 (经名)出于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大云轮请雨经,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之卷末及毗奈耶杂事四。无垢大乘经卷末曰:“天阿苏罗、药叉等,来听法者应至心。拥护佛法使长存,各各勤行世尊教。诸有听徒来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于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障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天龙夜叉】 (术语)诸天与龙神及夜叉为八部众中之三者。

  【天罗国】 (地名)斑足王之国也。仁王以良贲疏下一曰:“梵云提婆罗,此云天罗。”梵Devala。

  【天魔】 (天名)天子魔之略称,四魔之一。第六天之魔王也。其名云波旬,有无量之眷属,常障碍佛道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魔罗,此译云障,能为修道作障碍也。亦名杀者,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云恶爱,即释迦佛出世魔王名也。诸佛出世,魔各不同。如迦叶佛时魔名头师,此云恶瞋等也。”

  【天魔波旬】 (天名)波旬者,魔王名。见“天魔”条。四十二章经曰:“佛初成道,天魔波旬以三旬娆乱耳。”

  【天魔外道】 (术语)天魔与外道。共害佛道者。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行持钞下一曰:“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

  【天女】 (天名)梵语曰泥缚迦你也Devakanyā,欲界六天之女性也。色界以上之诸天无淫欲,故无男女之相。

  【天女画像】 (图像)伎艺天女念诵法曰:“先画摩醯首罗天王,三面六臂,颜貌奇特,端正可畏。从其发际,化生一天女。殊妙可喜,天上人间,无能胜者。着天衣服,璎珞严身。两手腕上,各有环钏。左手向上,捧一天花。右手向下,作捻裙势。身形可长三尺,或随大小,任取称量。”

  【天女散华】 (故事)维摩经天女散华,华着舍利弗等之体去之而不能去。见“天华”条。

  【添品法华】 (经名)添品妙法莲华经之略。

  【添品妙法莲华经】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多用什师之译文,变其品之前后。但添罗什本之不足,即提婆达多一品,并药草喻品中生育之一喻,故云添品。普门品中之后偈,罗什本云本来有提婆品,嘉祥,天台,慈恩谓其无,今从后义。

  【天亲】 (人名)Vasubandhu,梵名婆薮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薮译曰世天,毗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薮槃豆传曰:“婆薮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三人,皆名婆薮槃豆,长兄别称阿僧伽(译曰无着),小弟别称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母名,跋婆译曰儿),中子独以通名称。初于阿逾阇国萨婆多部出家,研学小乘既通大毗婆沙论之义,为众讲之,一日作一偈,共作六百偈,称为俱舍论。后用无着之示诲,忏悔小执之非,欲断舌谢其罪。无着云:汝既以舌诽谤大乘,更以此舌赞大乘可也。于是造唯识论等诸大乘论,弘宣大教,寿八十,寂于阿逾阇国。”付法藏传六曰:“尊者阇夜多临灭度时,告比丘婆修槃陀:无上妙法,今付属汝,汝当至心护持。婆修盘陀受教,解一切之修多罗,广化众生。”百论序疏曰:“婆薮云天亲,天亲者天帝之弟也。生于阎浮提而伏修罗,是割那舍阇人,云丈夫国。原为小乘学,通五百部之小乘。兄阿僧伽是大乘人,见弟盛弘小乘而覆大道,特现病曰:汝罪过深重,我为之病。弟曰若尔则是舌之过,当断舌。曰:不如更造大乘论而宣流大道。于是作五百部之大乘论,时人呼为千部论主。”西域记五曰:“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槃豆。译曰天亲,误也。”

  【天亲传】 (书名)婆薮槃豆传之略名。

  【天亲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

  【天趣】 (界名)六趣之一。与天道同。

  【天人】 (术语)天与人,即六趣中之天趣与人趣也。无量寿经上曰:“天人归仰。”又曰:“诸天世人。”法华经宝塔品曰:“移诸天人,置于他土。”又(天名)天上之人,天界生类之总称,如天人之五衰等。

  【天人散花尸上】 (传说)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见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随师父之教,令我堕罪,苦痛难言,悉我故身,故来鞭耳。稍稍前行,复见一死人。天神来下,散华于死人尸上,以手摩挲之。行人问言:观君似是天,何故摩挲是死尸?答曰:是我故身,生时之日孝顺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师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来报之耳。”

  【天人师】 (传说)如来十号之一。梵语曰舍多提婆摩菟舍喃Devamanuṣyaśāstṛ,为天与人之教师,故名天人师。智度论二曰:“复名舍多提婆摩菟舍喃。舍多秦言教师,提波言天,摩菟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师。云何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依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问曰:佛能度龙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

  【天人五衰】 (术语)见“五衰”条。

  【天人致敬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七愿,或曰人天人致敬愿,或云天人致敬愿。

  【天如】 (人名)元沙门,名惟则,号天如。得法于中峰,住姑苏之师子林。注楞严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补注称为会解,盛行于世。交光之楞严正脉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余年,海内讲听楞严者,惟知有会解,而他非所尚。”冯梦祯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经译梵以来,疏解者十余家,唯天如会解,学者翕然宗之。以为是足尽楞严矣,不知是天如楞严,非如来所说之楞严也。”

  【天上】 (杂名)欲界之六欲天及色界无色界之诸天也。

  【天上四塔】 (名数)帝释天建佛之四塔:一箭塔,取佛为太子时所带之一箭建塔。二发塔,取太子出家时之发建塔。三钵塔,取佛将成道时受牧女乳糜之钵建塔。四佛牙塔,取佛荼毗时之佛牙建塔。见佛本行集经十三、十九、三藏法数十三。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杂语)佛初生时之语,是三世诸佛之常法也。长阿含经一曰:“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瑞应经上曰:“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因果经一曰:“菩萨即便堕莲花上,无扶持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智度论三十八曰:“佛自说菩萨本起。菩萨初生时,行七步,口自说言:我所以生者,为度众生故。言巳默然,乳哺三年,不行不语。渐次长大,行语如法。一切婴儿小时未能行语,渐次长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萨初生能行能语,后便不能语,当知是方便力故。”

  【天神】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ā,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天神地祇】 (术语)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众之属隶也。又时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天师】 (杂名)天子之师也。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玄宗沙门一行号称天师。”

  【天识】 (术语)本性也。真如也。刘禹锡六祖碑曰:“能使学者还其天识。”颜延之庭诰曰:“遂使业习,移其天识。”

  【天食】 (饮食)欲界天之食物须陀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天王天,并诸天众,皆用彼天须陀之味。(中略)欲食时,即于其前有众宝器自然成满,天须陀味种种异色。诸天子中有胜堂者,其须陀味食色最白净。若彼天子果报中者,其须陀味色则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须陀味色则稍黑。时彼天子以手取天须陀味内其口中,此须陀味既入口中已,即自渐渐消融变化,譬如酥及生酥掷置火中。”维摩经一曰:“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饮食有异。”

  【天识论】 (书名)一卷,陈真谛译。明众生之识,转变为众生,为诸法。

  【天食时】 (术语)见“四食时”条。

  【天使】 (天名)阎魔王之使。天者自然之义,发自自然之业道而警告世者,譬之曰天使。经中说三天使五天使。

  【天授】 (人名)提婆达多之译名。西域记六曰:“提婆达多,唐言天授,斛饭王之子也。”

  【天寿】 (寺名)寺号也,宋赞宁于端拱元年在左街天寿寺,上宋高僧传三十卷,故彼书一称天寿史。

  【天树王】 (杂名)忉利天上之波利质多树也。此树为树中之王,故名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法华经序品曰:“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天台八教】 (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为八教。详见“八教”条。

  【天台八教大意】 (书名)一卷,灌顶撰。述一宗所立化仪化法八教之大意者。

  【天台传佛心印记】 (书名)一卷,元虎溪沙门怀则述。说深明性具之圆宗,直指人心。使见性成佛者。注二卷,明传灯注。

  【天台大师】 (人名)天台宗之开祖,名智顗,于天台山之石城入寂,称为天台大师。详见“智顗”条。

  【天台九祖】 (名数)佛祖统纪于台宗立东土之九祖: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禅师,第三祖南岳禅师,第四祖智者禅师,第五祖章安禅师,第六祖法华禅师,第七祖天宫禅师,第八祖左溪禅师,第九祖荆溪禅师。龙树菩萨虽生于印度,然北齐禅师,依其中观论承其旨,故取之为高祖。

  【天台律】 (流派)大乘圆顿戒也。

  【天台三教】 (名数)一顿教,二渐教,三不定教,是于化仪四教中除秘密教一者,此称为大纲之三教。此三教惟摄法华已前之诸经。法华玄义十曰:“大纲三种:一顿二渐三不定,此三名同,旧义异也。”又一渐教,二顿教,三圆教。圆教即法华经。此三教摄一代。日本智证之唐决曰:“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疏七余二者指顿渐。又净名经广疏云:圆顿渐三教也。”又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别教。是于化法四教中除圆教之一者,谓之权门之三教。法华经科注一下曰:“执所入之一理,疑三教之能门。”

  【天台三生】 (术语)台家约种熟脱三段示佛道成就之相。初种菩提心之种子为种,修行渐熟为熟,修行成而果德显为脱。此三段或配于久远与中间及今世之三。或于一生一念之中立此三。然则三生者,但示三位之别耳。见“种熟脱”条。

  【天台山】 (地名)在浙江省台州天台县之西,仙霞岭脉之东支也。形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接四明金华,蜿蜒东海滨,如衣之有缘。隋智者大师依此山而开辟一宗,因之有天台宗之名。观音玄义记一曰:“天台山者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辅行一曰:“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三台,故以名焉。”大明一统志四十七曰:“天台山在天台县西一百一十里,道书是山上应台星,超然秀出。有八重视之如一帆,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

  【天台山方外志】 (书名)三十卷,明释传灯着。自山名以讫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采其故实,掇彼菁藻。至台教之真文,高人之遗韵,尤加详焉。凡研究台教者此为必备之书。又十二卷。清齐召南原撰。阮元重订。志以天台山方外为名,与郡邑志,体例稍殊。宜详山水,而略城乡。详释道,而略儒门。齐志于此三门,间有漏误。今以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赤城志、梁高僧传、唐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诸书、订讹补阙。以成完书。

  【天台韶国师】 (人名)吴越王之为师也。三十二祖传曰:“德韶,处州龙泉人,族陈氏,法眼之法嗣也。入天台山建寺院,大兴玄妙之宗,吴越王钱元瓘尊为国师。时天台智者教典散落,惟新罗国有全本,往彼国缮写备足,入藏。传法弟子百余人,永明寿为上首。尝以涅槃四种闻示学者,曰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闻,诸方目为四料拣,清雍正十二年封妙慈圆彻禅师。”

  【天台四大释例】 (术语)解释经之文句,天台大师所用四种之方法:一、因缘释,或云感应释,究佛与众生之关系因缘而解释者。二、约教释,以一文句参照藏通别圆四教而解释者。三、本迹释。以一文句参照本迹二门而解释者。四、观心释,以一文句适用于自己之心,观其心而解释者。

  【天台四教】 (名数)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见“八教”条。【天台四教】(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四教之名,通于两种,其实八教也。见“五时八教”条。

  【天台四教仪】 (书名)一卷,高丽沙门谛观撰。以灌顶之八教大意为宗,更详名相,且略前三教之十乘而明圆教之十乘。本书之注述如下:天台四教仪集注十卷(元南天竺沙门蒙润集),科天台四教仪一卷(元南天竺沙门蒙润科),天台四教仪注略二卷(明云间沙门文石注)。

  【天台四释】 (名数)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众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为释义之方规。惹众生之乐欲为第一悉檀,使生信为第二悉檀,破恶执为第三悉檀,使入实相,为第四悉檀。假如第一解经中如是我闻之如是曰:“如是者指事之词,指一经所说之事实而云如是。”此为世间通途之释义,使闻者易解以惹世人之乐欲,故是为世界悉檀之因缘释。二解曰:“如是者信顺之辞。”是为举阿难之信。而劝人之信者。故为为人悉檀之因缘释。三解曰:“外道经文冠首置阿(无义)、沤(有义)二字,如是者,当惹起他之诤论,故佛教对之而置如是二字。”是以无诤破诤之意,故为对治悉檀之因缘释。四解曰:“如者真如也,是者真如离百非也。”是使入中道实相之释义,故为第一义之因缘释。以如是四种之悉檀为因缘,而为四种之释义,谓之因缘释。二约教释,天台分释尊一代教义为藏通别圆四教,就此四教之义各各释其法,谓之约教释。如释一心为意识,是约三藏教之释也。如言为阿赖耶识,是约通教之释也。如谓为如来藏识,是约别教之释也。如言为三千诸法,是约圆教之释也。三本迹释,佛身有本地垂迹之二,伽耶山头始成之释迦是垂迹之化佛,更有实之报身,成道于久远之昔,而今实在,是依法华经寿量品而知之。因依此本地垂迹之二门,而解法义,谓之本迹释。如解舍利弗等诸佛弟子而谓为比丘之声闻,是约迹之释也,如谓为原是菩萨,是约本之释也。四观心释。前三释,虽微者微,密者密,而我省之无所得,则徒劳精而算砂,于是设观心之一释,如解王舍城而云为我一心是也。何则?众生之心,原藏如来,佛在王舍城者,示众生之一心,本来佛之所住也。是以所说之法义,寄于我一心,而观实相之理,故谓之观心释。法华文句一曰:“一因缘,二约教,三本迹,四观心。始从如是终于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书或三二一,贵在得意,不烦笔墨。”

  【天台四相承】 (术语)谓圆顿戒相承,止观业相承,遮那业相承。达磨相承也。

  【天台五悔】 (术语)天台大师为修法华三昧者依弥勒问经占察经普贤观经等之意,说五种之忏悔法,使于昼夜六时修之。名为六时五悔:一、忏悔,发露已往之罪而诫将来也。二、劝请,劝请十方如来以转法轮也。三、随喜,于自他一切之善根随喜赞叹也。四、回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于众生,又向于佛道也。五、发愿,发四弘誓而导前之四行也。此中有忏悔之名者,虽仅一则。然其他四法,通为悔罪灭恶者,故亦名悔法。止观七下曰:“唯法华忏别约六时五悔,重作方便。”辅行七之四曰:“虽有劝请等四不同,莫非悔罪,故名五悔。”修忏要旨曰:“所以悉称悔者,盖皆能灭罪故也。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罪,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罪,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三昧行法曰:“采法华普贤观及诸大乘经意撰此法门。”

  【天台宗】 (流派)隋智者大师入寂于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师。天台大师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以智度论为指南,以涅槃经为扶疏,以大品经为观法,因而明一心三观之妙理也。先是本宗第一祖北齐慧文,依中观论始发明此妙理,以授第二祖南岳之慧思,慧思传之第三祖天台之智者。智者曰:传道在行亦在说。于是讲说三部:一、玄义,是说一家之教相者;二、文句,是解法华之经文者;三、止观,是示一心之观行者;一宗之教观备于此。因以此师显宗名。次有第四祖章安之灌顶,笔受天台之讲说,三部之书成于此,一宗之典型永存。自章安历第五祖法华之天宫,第六祖左溪之三师,至第七祖荆溪之湛然。荆溪崛起中唐,作释签,疏记,辅行,次第释彼三部,又着金錍义例诸书,排他邪解。由荆溪八传至宋之四明,是时台宗萎微不振。四明解行兼至,再兴一宗。而天台始分为山家山外二流,山家为四明之正传,以忘心为观境,及说事造之三千。山外以慈光之悟恩为祖,以真心为观境,且不许事造之三千。四明既显扬山家之正宗,而受之者为广智,神照,南屏等,源源不绝,且传至日本,流布甚广。而山外之流,不久湮灭。

  【天台宗五时教】 (术语)天台宗分别佛一代之说法为五时。第一华严时。佛成道后,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与名。第二鹿苑时。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中于鹿野苑等说小乘阿含经之间。是就地而与名。第三方等时。说阿含后八年说维摩胜鬘等诸大乘经。广(方之义),谈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之义),被众机之间。是就所说之法而与名。第四般若时。说方等经后二十二年,说诸部般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付名。第五法华涅槃时。般若二十二年后,八年说法华经,一日一夜说涅槃经之间。是亦依经题而付名。荆溪之四教仪备释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此五时就经典之部帙而分之者。更立化仪之四教与化法之四教,分别此五时中之说法仪式与所说之教义。是台家所立之五时八教也。见“八教”条。

  【天堂】 (杂名)天上宫殿也。遗教经曰:“不知是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法华玄义一曰:“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三论玄义曰:“若必无因而有果者,则善招地狱,恶感天堂。”

  【天堂地狱】 (杂名)宗教家谓善人死后,当升天堂,受诸福乐。恶人则入地狱,受诸苦痛也。宋史曰:“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天梯山】 (地名)天台山之异名。辅行一曰:“有云本名天梯,谓其山高可登而升天,后人讹传,故云天台。”

  【天童】 (天名)护法诸天现童形而给侍于人者。释门正统八曰:“天童给侍。”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天童山】 (地名)一作天潼山。在浙江鄞县六十五里。甚高秀。有玲珑岩龙隐潭诸胜。本名太白山,以太白星化为天童降下,故名天童山,我国五山之一。天童寺在焉。佛祖统纪三十七曰:“晋永康中,沙门义兴庐于山上,有童子来给薪水,曰吾太白星也,上帝遣侍左右。言讫不见。”大明一统志四十六曰:“天童山在宁波府城东六十里。”天童寺又名弘法寺。

  【天王】 (天名)欲界六天之最下天,在须弥山半腹之四方,有天主四人,谓之四天王:东曰持国天王,南曰增长天王,西曰广目天王,北曰多闻天王。

  【天王如来】 (佛名)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为极恶人。佛言彼为权者。往昔为阿私仙时受持法华经,我于其时依彼闻法华经,故今日得成佛。彼实非恶人,为权诫世人作逆罪耳,故今在地狱。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说。经曰:“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又过去有天王如来,以俗形成佛,是异例也。自在菩萨经下曰:“过去燃灯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光明佛前,有佛号天王如来。(中略)是天王佛及诸菩萨不着袈娑,皆着自生净沙天衣。”智度论曰:“如天王佛,衣服仪容与白衣无异,不须钵食。”

  【天王太子辟罗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天王之太子名辟罗,由天飞来诣佛所,佛为说善恶应报之义。

  【天王堂】 (寺名)陔余丛考三十四曰:“按谈薮记曰:唐天宝间,番寇西安,诏不空三藏诵咒禳之。忽见金甲神人,不空云:此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往救矣,后西安奏捷。亦云西北有天王现形,胜之。朝廷因敕诸道立像,郎锳谓今佛寺有天王堂始此也。又括异志,宋建炎中敌将屠秀州,天王现于城上,大若数间屋,遂惧而引去,因建天王楼于城西北隅。”

  【天下半】 (杂语)陈释真观,通礼诗儒道群经,又涉琴碁。沙门洪偃称其具八能,时人语曰:钱塘有真观,当天下一半。

  【天仙】 (术语)天人与神仙也。理趣分述赞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经疏二曰:“天仙谓诸五通神仙。”法华忏法曰:“菩萨声闻缘觉众,及一切天仙。”

  【天香】 (物名)天上之香。又人中之妙香亦云天香,如人中之好华曰天华。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亦闻天上诸天之香。”

  【天须菩提】 (人名)三须菩提之一。佛弟子中有三须菩提,此其中之一人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天须菩提。”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天眼力】 (术语)佛所得十力之一。佛所得之天眼也。为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者,故云力。

  【天眼明】 (术语)阿罗汉所得三明之一。天眼通之更为明了者。天眼通凡圣皆能得之,天眼明非圣者不能得。

  【天眼通】 (术语)六通之一。以色界天趣清净之四大所造之眼根,而知远近粗细之形色及六道众生之死此生彼,通达无碍者。有修得报得二种。见“天眼”条。今催眠术家亦有此名目,日本谓之千里眼。

  【天眼智】 (术语)以天眼知物之智也。

  【天眼智通】 (术语)天眼智证通之略。

  【天眼智通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六,使极乐往生人得天眼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不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天眼智证通】 (术语)俱舍论二十七叙六通,谓神境智证通乃至漏尽智证通也。六通悉以智为体,智慧为证知事物分别通达无碍之力用者。故谓之智证通。依天眼与眼识相应所起之智慧证知所对之境通达无碍,是为天眼通。

  【天衣】 (衣服)天人之衣。其量至轻者。璎珞本业经下曰:“净居天,衣重三铢。”长阿含经二十曰:“忉利天衣,重六铢。”智度论三十四曰:“四天王,衣重二两。忉利天,衣重一两。(中略)色界天,衣无重相。”

  【天衣拂千岁】 (譬喻)假盘石劫之喻以示时之长也。璎珞本业经下曰:“譬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智度论五曰:“劫义佛譬喻说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过,持细软衣,一来拂拭,令是大石山尽,劫故未尽。”是名盘石劫。

  【天衣怀】 (人名)三十二祖传曰:“义怀,北宋真仁间人,永嘉乐清陈氏子也。长游京师,依景德寺为行童。天圣中试经得度,至姑苏,礼明觉于翠峰。因汲水折担,忽然有悟。其后七坐道场,化行海内。崇宁中敕谥振宗禅师,清雍正十二年封圆湛振宗禅师。”

  【天意树】 (杂名)天上之如意树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天意树,诸天有树随天意转,所求皆遂,故得名也。”

  【天有】 (术语)七有之一。依过去之戒定等因,而感得现在之天界乐果也。因果不失,故名有。大藏法数曰:“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也。谓众生由过去戒定之因,感现在快乐之果。不亡,故名天有。”

  【天语】 (术语)婆罗门自以梵语称为天语,谓梵天之语也。释迦方志上曰:“五天竺诸婆罗门,书为天书,语为天语。”戒本疏一上曰:“天地初辟,未有人物。色有梵王,降生此土。仍传本习书语于人,是则天语天书。”

  【天狱】 (界名)天宫与地狱。秘藏宝钥下曰:“不知自心为天狱,岂悟唯心除祸灾。”

  【天真】 (术语)天然之真理,非人之造作者。止观一曰:“法门清妙,为天真独朗,为从蓝而青。”同辅行曰:“理非造作故曰天真,证智圆明故云独朗。”宝镜三昧歌曰:“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安乐集上曰:“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

  【天真独朗】 (术语)日本传教大师在唐时,道邃和尚传授观心之口诀,有此语。谓为一言之一心三观。天真者谓本体不生也。吾人之一心一念,寻其本来不生而无相也。独朗者吾人悟入此天真则本来无生死涅槃之别,宇宙朗然而光明,凡身即大觉之佛也。

  【天真佛】 (术语)法身佛之异名。谓众生本具之理性,天真独朗者。证道歌曰:“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宗镜录十六曰:“祖佛同指此心而成于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同三十一曰:“寒山诗云:寒山居一窟,窟中无一物。净洁空堂堂,皎皎明如日。粝食资微躯,布裘遮幻质。任汝千圣现,我有天真佛。”

  【天中天】 (术语)佛之尊号。天为人之所尊,佛更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也。佛为天之至极,故曰天中天。又为佛之小字。释氏要览中曰:“一日抱太子谒释迦增长大天神庙,庙神石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于天神中更为尊胜,宜名天中天。”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圣主天中天。”

  【天众】 (术语)总称梵天帝释等凡属天部之种类。

  【天众五相】 (术语)见“五衰”条。

  【天竺】 (地名)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笃,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笃,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皆讹。正云印特伽罗,此云月。”又(山名)在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竺。有三天竺寺,三面阻山,中路直辟,若函谷然。长松夹道,唐刺史袁仁敬所植,凡九里,名九里松山,即此。又(寺名)在浙江杭州。寺有三:一在飞来峰南,曰下天竺寺。一在稽留峰北,曰中天竺寺。均隋建。一在北高峰麓,曰上天竺寺,吴越建。

  【天竺九仪】 (名数)印度九种之礼法。西域记曰:“天竺致敬之式,其仪有九: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惟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

  【天竺三时】 (杂语)印度以一岁分为三期,而立名者,亦云三际。热时(Grīṣma)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三期冥加,世尊三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三时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盛热时(Grsīma)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时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茂时(Śaradā)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渐寒时(Hemanta)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盛寒时(Śiśira)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以之配制怛罗月(Caitra)吠舍佉月(Vaiśākha)逝瑟吒月(Jyaisṭha)頞沙荼月(āṣāḍha)室罗伐拏月(Śrāvaṇa)婆达罗钵陀月(Bhādrapada)頞湿缚廋阇月(Aśvayuja)迦刺底迦月(Kārttika)末伽始罗月(Mārgaśīrṣa)报沙月(Pauṣa)磨伽月(Māgha)颇勒窭拏月(Phālguna)十二月。由此分春夏秋冬之四时,翻译名义集曰:“如来圣教,岁为三时。”

  【天竺五山】 (名数)智度论三曰:“问曰:佛何以多住王舍城?答曰:以坐禅精舍多故,余处无有如竹园。鞞婆罗跋恕Vaibhāra vana、萨多般那求呵Saptaparṇaguhā(南山石室)、因陀罗势罗求呵Indraśailaguhā、萨簸恕魂直迦钵婆罗Sarpiskuṇaika-pāvara’、耆阇崛Gṛdhrakūṭa,五山中有五精舍。竹园Veṇūvana,在平地。”【天竺五山】(名数)见“五山十刹”条。

  【天竺衣】 (衣服)旧律南山家之三衣,谓之南山衣,新律义净家之三衣谓之天竺衣。

  【天竺宗派】 (杂语)有小乘二十部。出于宗轮论。见“小乘”条。又大乘有中观(龙树宗),瑜伽(弥勒宗)二宗。出于寄归传。中观宗为支那之三论宗,瑜伽宗为支那之法相宗。

  【天主】 (天名)诸天之帝主也。最胜王经八曰:“有王法心论,名天主教法。”

  【天住】 (术语)三住及四住之一。

  【天子】 (杂名)前世修中品下品之十善生于人中为国王者,为诸天所护持,故名天子。仁王经上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金光明经三曰:“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复称天子。”又欲界第六天之主曰天子,如天子魔是也。

  【天子魔】 (天名)四魔之一,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天主及天民障碍佛道者。智度论五曰:“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中略)常一心故,一切处心不着故,入不动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

  【天子业魔】 (天名)四魔之一,天子魔也。以前世之业感此魔报,故谓之业。

  【天尊】 (术语)佛之异名。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无量寿经上曰:“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同净影疏曰:“天尊是佛异名,天有五种,如涅槃说。佛于五天中上,故曰天尊。”

  【田夫即身成佛秘法】 (修法)先本尊加持,为智拳印,次一印三明,先于内五股印大咒三返,次以同印二头指招中咒(口传)三返,次以同印二大指押二无名,小咒(口传)三返。见日本心舟七刀印田五。

  【填王】 (杂名)优填王也。始刻佛像。

  【田相衣】 (术语)袈裟之竖横割截而不缝缀,似田畔者,名田相衣。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

  【田衣】 (术语)袈裟之异名。以袈裟割截作田畔之相也。佛祖统纪三十七曰:“梁武帝服田衣,北面敬礼,受具足戒。”见“田相衣”条。

  【调达】 (人名)涅槃经三十三曰:“调婆达多。”观无量寿经曰:“调达。”法华经提婆品曰:“提婆达多。”同陀罗尼品曰:“调达。”具略之异耳。译曰天热。又译天授。见提婆达多条。

  【调度】 (术语)调养身之一切资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钞钵器篇注曰:“房舍众具五行调度。”资持记曰:“谓调养具度,即众物之通名。”

  【调伏】 (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调伏藏】 (术语)三藏之一,毗奈耶藏也。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中略)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除诸恶行故。”

  【调伏法】 (术语)修法四种之一。念五大明王等而修护摩,以退治恶魔怨敌之法也。“调伏法取黑月日中亦夜半起首。不论善恶日行之,不得三时行。若急速者不论白黑,其火曜星宿等尤吉。行者面向南方蹲居,以右足蹈左足上,即观自身遍法界,成青黑色三角曼荼罗。我身一法界,我口即炉口。我作降三世忿怒尊。眷属围绕。又想追置彼恶人身于坛上。放大智火,烧净我身中业烦恼及彼恶人贪瞋痴并所作恶事。彼此平等蒙法利益,获得长寿福乐。”见“护摩”条。

  【调伏行】 (术语)三昧耶戒也。大日经七曰:“妙真言调伏行。”

  【调伏羯磨】 (术语)毗尼母论所说二羯磨之一。比丘犯法而未忏悔,则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以使犯者自悔过也。译曰羯磨作法。于众中行如此调伏之作法也。

  【调伏天】 (界名)金刚界外金刚部北方中央之尊。又曰象头天。或曰金色毗奈耶迦。

  【调练心作意】 (术语)见“四种作意”条。

  【调婆达多】 (人名)即提婆达多也。

  【调柔善】 (术语)见“七善”条。

  【调声】 (杂语)导师之音头也。

  【调熟】 (术语)使恶调伏,使善成熟也。法华玄义一曰:“调伏长养而成熟之。”同释签曰:“因调而熟名为调熟。”

  【条衣】 (衣服)出家之大衣也。有九条至二十五条之别,故曰条衣。萨婆多论曰:“大衣分三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两长一短,名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名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名上品。”

  【调意】 (术语)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修施治悭为调意。”

  【调御】 (术语)一切众生,譬如狂象恶马。佛譬如象马师而调御之也。无量义经曰:“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智度论二曰:“佛法为车弟子马,实法宝主佛调御。若马出道失正辙,如是当治令调伏。”又佛十号之一曰调御丈夫。

  【调御师】 (术语)佛之异名。见调御丈夫项。

  【调御丈夫】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堤Puruṣa-damya-sārathi,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虽亦化女人,今从尊而唯谓为丈夫。智度论二曰:“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秦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

  【调直定】 (术语)天台译三昧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苕帚】 (故事)林间录上作“苕帚”者非也。宜作扫帚。乃周利槃特之故事。见“周利槃特”条。

  【贴菜】 (杂名)禅林于常住所调之菜外,别自贴附而表供养之意者,谓之贴菜。俗称添菜。

  【贴嚫】 (术语)嚫者梵语Dakṣiṇa施物也。于修法会等有特劳者,加增其施物。是曰贴嚫。海篇类编曰:“贴天叶切,音帖,裨也,依附也,又粘置也。”

  【帖释】 (术语)帖经文而解释之也。止观七曰:“帖释经文。”

  【贴相】 (术语)无田相之袈裟云缦衣,为令缦衣作田相,于衣上贴附条数,是曰贴相。释氏要览上曰:“十诵律云:比丘居山野,许着缦条衣,不许着入聚落,应于衣上贴作田相。又云:比丘贫少衣,不能割截,应于衣上安贴,若五七九条,若过十条等。”

  【铁钵】 (物名)钵者梵语钵多罗Pātra之略,译曰应量器,为应于各自身量而受施食之器物,以铁制之,故云铁钵,以瓦或石制者,谓之瓦钵石钵。石钵者局于佛,瓦钵铁钵,比丘得通用之,最多者铁钵也。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曰:“体者。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铁也。”

  【铁城】 (杂名)地狱之城也。大藏中有铁城泥梨经一卷。

  【铁城泥犁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五天使并地狱之苦状。泥犁者地狱之梵语。

  【铁多罗】 (物名)见“六物”条。

  【铁蒺藜】 (譬喻)金铁之蒺藜,以譬无着手之处。碧岩十二则着语曰:“铁蒺藜。”同种电钞曰:“真佛无相故着手无处。”

  【铁际】 (杂名)铁围山之际。

  【铁橛子】 (譬喻)喻古人之公案,无容易下嘴之处也。无尽灯论上曰:“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见。一齐见之曰:铁橛子没滋味,阿呵呵!悟如生盲者问乳,言似贝作声会,言似雪作冷会。夫铁橛子者非所以无滋味,无汝下嘴处,是谓之铁橛子。祇向难下嘴处,奋发大勇猛心,竖咬横咬,咬咬不止,则忽然一咬咬破,咬破将来,始知此中有无尽法味,是谓铁橛子。后人不会错作没滋味会。”

  【铁馂馅】 (譬喻)铁之馒头。以譬没滋味。

  【铁剌林地狱】 (界名)犯邪淫人所堕之处。智度论十七曰:“若犯邪淫,侵他妇女,贪受乐触,如是等种种因缘。堕铁剌林地狱中,剌树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善女身,唤此罪人:上来共汝作乐。狱卒驱之令上,剌皆向下贯剌罪人,身被剌害,入骨彻髓。既至树上,化女还复蛇身,破头入腰,处处穿穴。”

  【铁轮】 (杂名)铁轮围山,即铁围山也。俱舍论曰:“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

  【铁轮王】 (杂名)四轮王之一。感得铁之轮宝,统御南阎浮提一洲之帝王也。至增劫时人寿二万岁出现(智度论),或于减劫时人寿八万岁以上出现(俱舍论)。

  【铁牛】 (譬喻)以譬不可动,又譬无容嘴之处。碧岩三十八则曰:“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同着语曰:“千人万人撼不动。”五灯会元药山章曰:“某甲在石头,如蚊子上铁牛。”

  【铁树】 (譬喻)金铁之树木,无开花结果之事。碧岩四十则垂示曰:“休去歇去,铁树开花。”同种电钞曰:“宗师家到大休歇处,领铁树花开劫外春,不是尽细识人争得如此乎?”

  【铁塔】 (传说)南天竺有铁塔,收藏一切秘部大经,龙猛菩萨(旧译龙树)入其中,值金刚萨埵,传受两部之大经,金刚智三藏口传,其弟子沙门智藏(不空三藏之法讳),记之于金刚顶经义诀,是铁塔说之本据也。日本东密台密皆依用之而不疑。安然之教时问答三曰:“沙门智藏金刚顶义诀云:此经有百千颂广本,(中略)其大经本阿阇梨云:经荚广长如床,厚四五尺,有无量颂。在南天界铁塔之中,佛灭度后数百年间无人能开。此塔以铁扇铁锁而封闭之。其中天竺国佛法渐衰时,有大德先诵持大毗卢遮那真言,得毗卢遮那佛而现其身,现于多身于空中说此法门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写讫即灭。即毗卢遮那念诵法要一卷是。时大德持诵成就,愿开此塔,于七日中绕塔念诵。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门,乃开塔门。诸神一时踊怒,不令得入。唯见塔内香灯光明一丈二丈,名华宝盖,满中悬列。又闻赞声。此大德至心忏悔,发大誓愿,然后得入塔中。入已,其塔寻闭。经于多日诵此经王广本一遍,为如食颂。得诸佛菩萨指授所堪记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门还闭如故。”弘法之付法传下,亦叙此说,终曰:“然前所述事略,载金刚顶义决中。”

  【铁丸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有热铁丸,狱卒驱罪人令撮之,手足尽行烂坏。见三藏法数四十五。

  【铁围结集】 (传说)弥勒菩萨等率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经。见“结集”条。

  【铁围山】 (界名)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梵Cakravāḍa。

  【铁札】 (物名)冥土记人间罪福之金铁帐簿也。十王经注曰:“二童子以亡人罪福诸业录金铁札奉见阎王也。”

  【铁觜虫】 (动物)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复有众生,忽被掷置粪秽深坑。坑中有虫,其觜铦利,纯是钢铁,长十六指。啄啖众生皮骨髓脑。”十住毗婆沙论七曰:“家是铁觜虫,不善觉观,常唼食人。”智度论曰:“阿鼻地狱中有铁嘴毒虫,从鼻中入,脚底出。从足下入,口中出。”

  【听教】 (术语)佛所说之三藏中,独律藏有制听二教,依理而制之法,谓之制教,随缘计情而听许之法,谓之听教。如四重禁者制教也,如十二头陀法者听教也,三衣者制教也,三衣之外得蓄余衣者听教也。

  【听经楼】 (杂名)人海记曰:“成祖靖难后,于都城四达之衢,必建一听经楼。每夜令僧于上讽诵经义。俾臣民席地静听之。既迁都。百年后,旧制尽失。尚存其一于北门桥。与十庙相近。嘉靖初,僧复新之。人莫知其为听经楼之故址也。”

  【听闻】 (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

  【听衣】 (杂名)见“二衣”条。

  【听众】 (杂语)听闻说法之人也。

  【庭前柏树子】 (公案)见“赵州”条。

  【停心】 (术语)五停心观也。

  【庭仪】 (仪式)法会时于堂前庭上作行道之式也。

  【庭仪曼荼罗供】 (修法)三种曼荼罗供之一。于庭上作大行道之曼荼罗供也。

  【通】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通别二序】 (术语)一经之序分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而证信序者,共通其经以外之余经,故云通序,发起序者,特局于其一经,故称别序。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通达位】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位之一。菩萨竣一阿僧祇劫之行,始登初地之位,通达少分二无我理之位也。是谓之菩萨之见道。唯识论九曰:“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三藏法数二十一曰:“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

  【通达心】 (术语)具云通达菩提心。五相成身之第一。初蒙阿阇梨之开示而达菩提之理,修心月轮观法之位也。

  【通佛教】 (术语)谓不偏于特殊之宗派共通佛教全般之教义也。

  【通覆】 (术语)谓白事而通达其志也。小补疑会曰:“覆,通作复。复,房六切。白也。”

  【通行】 (术语)道之异名。以能通达而趣于涅槃也。

  【通后别圆】 (术语)通教共通于后之别教,圆教也。于此教利根之菩萨别圆二教之人证同样中道之理故也。

  【通化】 (术语)弘通教化也。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罗什师今位阶三贤,所在通化。”

  【通会】 (术语)法门之相违,融通和会也。五教章上曰:“各依教闻宗,务存通会。”

  【通慧】 (术语)神通与智慧。又诸神通以慧为体,故云通慧,通即慧也。俱舍论二十七曰:“如是六通解脱道摄。慧为自性。”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慧声。”

  【通惑】 (术语)天台所立五惑中,见思之惑名为通惑,尘沙无明之二名为别惑。以见思为通于三乘而断之惑故也。四教仪曰:“集谛者即见思惑,(中略)又云通惑。”

  【通偈】 (术语)不论经之长行与偈颂但数文字至三十二字者谓之通偈。是数经之法也。百论疏上曰:“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三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通肩】 (术语)见“通两肩法”条。

  【通教】 (术语)天台所立化法四教之第二。说万法当体即空无生无灭(当体即空无实生实灭)之理,为使二乘及钝根之菩萨得但空之证,使利根之菩萨得不但空即中道之证而施设之三乘教也。不要断灭万法,说万法当体为因缘生,而当体即为空无生,故空之中自有不空之义而含中道之理,此名不但空,亦名当通含中。利根之菩萨,证此含中之中道而为别教圆教之人也。佛之通教,正为此人。故以通教为大乘之初门。然而通者共通之义,有二义:一者三乘共学之义。藏教之三藏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所学各异,而此教之三乘,三乘共学谛缘度,皆见当体即空之理。但以断见思之正使,兼侵害习气,自行化他共行,而分三乘之别,故名通。二者单就菩萨有通前通后之义。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二种,钝根之菩萨与前之藏教同证但空之涅槃,利根之菩萨,闻之而会不但空之义,遂闻后当体即空之说,而通于别圆二教所诠中道实相之理,为别教圆教之人。如此就菩萨有通前通后之义故名通教也。此二义中,佛之通教本意为使利根之菩萨,得通后之益也。四教仪曰:“通前藏教,通后圆教,故名通教。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

  【通教十地】 (术语)见“十地”条。

  【通教四门】 (术语)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门,又云不实门,谓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三亦有亦空门,又云亦实亦不实门,双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门,又云非实非不实门,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双遮空有而入道也。四教仪三曰:“通教四门者,即是智度论明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佛于此四句广说第一义悉檀。”

  【通戒】 (术语)又云略戒:“诸恶莫作,众(或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之偈颂也。是过去七佛所通说,又为通于一切大小乘之戒经,故谓之通戒。七佛各有通戒。见七佛通戒条。

  【通戒偈】 (术语)通戒之四句偈也。见“通戒”条。

  【通利】 (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

  【通力】 (术语)神通或业通之力用也。佛菩萨及外道仙人所得为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别,鬼神狐狸等所得为业通,以彼依业力所得故也。有三通力。见“通”条。

  【通两肩法】 (术语)略云通肩,又云通披。着袈裟对于偏袒右肩而通两肩着之也。偏袒右肩者,恭敬之相,通肩者,福田之相。故比丘出而乞食必作通肩之仪。

  【通论】 (术语)见“通申论”条。

  【通论家】 (术语)通释无着摄大乘论之教家也。

  【通明禅】 (术语)于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而观身息心三事之禅法也。修此禅者,必通观身息心之三故云通明,又能发六通三明故名通明,见止观九,法界次第上之下。

  【通明慧】 (术语)六通与三明及三慧也。无量寿经下曰:“得深禅定诸通明慧。”

  【通念佛】 (术语)对于别念佛而言。通三世诸佛之名号而称之也。

  【通披】 (术语)见“通两肩法”条。

  【通前藏教】 (术语)谓通教共通于前之藏教也。即于此教钝根之菩萨,虽观无生四谛而但证偏空之理故也。

  【通申论】 (术语)三论之嘉祥,区别菩萨所造之论为二种,通申诸经之旨者云通申论,如中论百论等。别申一经之旨者云别申论,如智度论之释大品经。略云通论别论。见三论玄义。明智旭称之为宗经论(通申论),释经论(别申论)。见阅藏知津。

  【通身手眼】 (公案)犹云浑身是手浑身是眼也。五灯会元曰:“道吾问云岩昙晟禅师曰: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山摸枕子。吾曰:我会也。师曰:作么生会?吾曰:遍身是手眼。师曰: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吾曰:师兄作么生?师曰:通身是手眼。”

  【通受】 (术语)大乘之受戒有二法,通受三聚净戒为通受,别受别解脱戒谓之别受。别解脱戒者,三聚净戒第一摄律仪戒之一分也。通受者不必要限于现前之师,于佛前自誓,感好相随而得戒。别受之法,必具三师七证,行羯磨之作,而始得戒。是谓之通受自誓,别受相承。

  【通途】 (术语)谓通常之法也。观音义疏上曰:“此乃通途商略。”因明义断曰:“此解虽然未是通途。”

  【通霄路】 (术语)通天之路也。五灯会元七(太原孚章)曰:“鼓山赴大王请,雪峰门送。(中略)趁至中路,便问师兄向什么处?山曰:九重城里去。师曰: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山曰:他宗自有通霄路。”

  【通序】 (术语)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如是我闻等通于诸经之序说为通序,通序后系本经一部之缘起为别序。通序天台分为五成就,嘉祥分为六成就。合此通别二序为一经三分之第一序分。胜鬘宝窟上本曰:“众经大同,故名通序。”

  【通夜】 (仪式)念诵自夜而达明也。行事钞中三曰:“僧祇若佛生日转法轮日,乃至大会,通夜说法。”普通人死时守之彻宵,又谓进荐之勤行也。

  【同别二教】 (术语)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于二乘三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也。五教章上明其十别。同教一乘者,为使二乘三乘等机入于一多无尽之法界,以一乘无尽之法寄显于始教之三乘法,或终顿之一乘法而说也。然则同教一乘约于所寄之法则为终顿二教之一乘教与始教之三乘教,此中就华严本经之说相论之,则彼经所说之同教一乘为终顿二教。经中说一多无尽之法者,是别教一乘也,此名直显门。又寄于终顿二教之一乘法显一多无尽之一乘法者,彼经之同教一乘也,此名寄显门。法华经中亦有同别二教,然彼之同教一乘为开会二乘之机于一乘,故寄于始教之三乘法,而说无尽一乘法,此为本经同教一乘与末经同教一乘之相违。且华严法华二经,虽共说同别二教,而华严多说别教,少说同教,法华多说同教一乘,少说别教一乘,故又大判二经,华严为别教一乘,法华为同教一乘也。见五教章上。其别异之义门有十种:一时异,所说之时异也。二处异,所说之处异也。三主异,所说之佛异也。四众异,所闻之众异也。五所依异,所依之三昧异也。六说异,一方说一切方说也。七位异,一位一切位也。八行位,一行一切行也。九法门异,法门之建立广狭异也。十事异,舍林地山等一一事相尽为甚深之法门也。见五教章上施设异相门。

  【铜钵】 (物名)以铜所作之磬也。

  【铜钹】 (物名)又曰铙钹。法华经曰:“琵琶铙铜钹。”

  【同参】 (术语)僧侣之相谓也。有二义:一谓参谒。言同事一师也。传灯录曰:“仁慧大师上堂曰:我与释迦同参,汝道参什么人?”二,谓相与研究。石林诗话曰:“禅宗论云门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其二为截断众流,其三为函盖乾坤。若有解此,当与渠同参。”刘克庄诗曰:“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同法】 (杂语)同行法者。行持钞下四曰:“同法义重。”又(术语)因明之例语,同喻上有宗与因二种之同义,对于宗之同边,谓之同品,对于因之同边,谓之同法,例如立无常之宗,同喻之瓶上无常之义名同品,所作之义名同法。

  【同法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者之论法,虽为异品者,而对手强为同品而攻击之过误也。

  【同分】 (术语)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诸法相同之因名为同分。是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众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众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为法同分,又众生同分分二类:一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一类同等,异于非情上之同分也。二为有差别同分,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罗门刹利等之称,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别之同分。又法同分有无差别有差别。俱舍论五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为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中略)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又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门,同分之义稍异。见彼同分条。

  【同分妄见】 (术语)众生迷失真性,于一切虚妄之境界同受苦乐也。

  【同分异全不定过】 (术语)似因十四过中,六不定过之一。具云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不定过。谓三支中之因,关系喻中同品之一部分,关系异品之全部也。例如谓:“或人为女子”(宗),“不产子故”(因),此宗之同品总为女子,因之同品,限于其中一部不生子之石女,故可谓因关系同品之一部,但异品之男子,总无生子者,故其关系全部勿论矣。

  【同行】 (术语)三善知识之一。同心行道之人也。止观四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视世尊,是名同行。”同辅行曰:“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五会法事赞下曰:“各留半座乘华叶,待我阎浮同行人。”新华严经七十三说同行之义,举八十四同。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饶益同梵行者。”

  【童行】 (职位)禅寺入寺之年少未得度之童子名。或云道者。

  【童行堂】 (杂名)童行之居室也。

  【同教】 (术语)见“同别二教”条。

  【同教一乘】 (术语)见“同别二教”条。

  【同境依】 (术语)诸识记种依之一。

  【同居】 (界名)凡圣同居土之略称,见四土条。

  【同居秽土】 (界名)同同居项。

  【同居净土】 (界名)同同居项。

  【同类无碍】 (术语)异类无碍之对,如火与火不相碍,地与地不相碍是也。

  【同类五逆】 (名数)一、犯母与无学之比丘尼,是杀母罪之同类。二、杀入定中之菩萨,是杀父罪之同类。三、杀有学之圣者,是杀罗汉罪之同类。罗汉者,无学之圣者也。四、夺僧众成和合之缘,不使和合之事成就,是破僧罪之同类。五、破佛之窣堵波,是出佛身血之同类。俱含论十八曰:“同类者何?颂曰:污母无学尼,杀住定菩萨,及有学圣者,夺僧和合缘,破坏窣堵波,是无间同类。”

  【同类因】 (术语)六因之一。旧谓之习因。如前念之善心为因,而后念之善心又起善业,前念之恶心为因,而后念之恶心又起恶业,各自同类之法对于同类之法为因者也。其果称为等流果。俱舍论二曰:“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应知亦尔。”

  【同类助业】 (术语)又云同类善根。谓五正行中读诵,观察,礼拜(前三),赞叹供养(后一),之四种助业也。此等与称名念佛,虽同为往生净土之正行,然非正定之业而为助成称名之业,故称为同类之助业。

  【铜轮王】 (术语)四轮王之一。感得铜制轮宝而王二大洲之转轮圣王也。见“转轮王”条。又十住菩萨习种性之人为铜轮王,化二大洲,故十住为铜轮位。圆教分证即之位也。仁王经上曰:“习种铜轮二天下。”同天台疏曰:“十住菩萨习种性人作铜轮王,王二天下。”止观二曰:“进入铜轮,破弊根本,本谓无明,本倾枝折,显出佛性,是分证真实位。”

  【铜锣】 (物名)教家用之。正字通曰:“锣,郎何切,音罗。筑铜为之,形如盂。”

  【童蒙止观】 (术语)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异名。

  【同名天】 (神名)二天之一。见“同生神”条。

  【童女迦叶】 (人名)与断见外道之弊宿梵志论议遂使彼屈服而为优婆塞。长阿含经第七弊宿经曰:“时童女迦叶,在斯婆醯村北,尸舍婆林住。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婆醯村。此村丰乐,民人众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为梵分。”然与此同本异译之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曰:“一时尊者鸠摩罗迦叶,游拘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往诣斯和提,住彼村北尸摄和林。尔时斯和提中,有王名蜱肆。”鸠摩罗,此译童子,即童子迦叶也。然则所谓童女者殆误。僧祇律十九曰:“王舍城中有姊妹二人妊身未产,信佛出家,诸比丘尼见其腹相便驱出。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在家妊身者无罪。此比丘尼后生男儿字童子迦叶,年至八岁。出家修道,成阿罗汉。”五分律九曰:“童子迦叶,不满二十受具足戒。比丘生疑,佛言今听数胎中岁足为二十,若犹不满,又听以闰月足。”

  【同品】 (术语)于因明宗之所立均等之品类名同品,即同喻也。入正理论曰:“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

  【同品定有性】 (术语)因之三相之一。凡为宗因喻三支中之因者,必具宗同品喻体上定有之性,例如立无常之宗,以所作性为因,以瓶为同品之喻,决定于此同品之瓶上应有因之所作性之义。若无之,则断因喻之关系,不能得因体同喻之助力。

  【同如来庄严具】 (术语)称密印也。密印者,是一切诸佛以此庄严之故成法界之身,又以此加持众生之故得同于法身,故云同如来庄严具。大日经密印品曰:“有同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标帜。”义疏十曰:“一切佛以此为庄严故,得成如来法界之身。若有众生修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来法界身也。”

  【同生神】 (天名)又云同生天。旧华严四十五言一切之人,自有生以来,即有同生同名二天,常随从侍卫。同生天者,此天与其人同时生也,同名天者此天与其人同名字也。此二神,药师经谓之俱生神。见俱生神条。

  【同生天】 (天名)与同生神同。

  【同时具足相应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

  【童侍】 (职位)同童行。宋僧传(贯休传)曰:“出家为童侍,日诵法华经一千字。”

  【同世五师】 (杂名)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鞠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师。三论玄义曰:“同世五师者:一、昙无德,二、摩诃僧祇,三、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然大集经二十三,则为一、昙摩鞠多,二、萨波若帝婆,三、迦叶毗部,四、弥沙塞部,五、波蹉富罗。是等唯为一种之相传,非有确实之证佐。此同世之五师,为律部之分派,上出者非师名,分派之名也。善见律二述传统,谓“目犍连子帝须临涅槃,付弟子摩哂陀,摩哂陀是阿育王儿也,持律至师子国。摩哂陀临涅槃,付弟子阿栗吒,从尔已来,更相传授至今日。我今说往昔师名,从阎浮利地持律藏至师子国,第一名摩哂陀,第二名一地臾,第三名帝郁帝臾,第四名参婆楼,第五名拔陀沙,云云。”此巴利律文之Mahinda Iṭṭhiya Sambala Bhaddanāma也。此五师与上出之五派,似非可一致者,其传统中律文之次下惟见昙无德之名。

  【童受】 (人名)经部论师拘摩逻多Kumārabdha之译名。西域记三曰:“拘摩逻多,唐言童受。”同十二曰:“当此之时,东有马鸣,南有提婆,西有龙猛,北有童受,号为四日照世。”

  【童授】 (人名)新因明之祖,陈那之译名。西域记十曰:“陈那,唐言童授。”

  【童寿】 (人名)姚秦三藏鸠摩罗什之译名。

  【同体】 (譬喻)如波之于水,四肢之于一身,谓之同体。

  【同体慈悲】 (术语)观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一身,而起拔苦与乐之心,谓之同体之慈悲。起信论曰:“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又曰:“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同体方便】 (术语)又云体内方便。台宗释方便用体外体内之二者。见“方便”条。

  【同体三宝】 (术语)又云一体三宝。四种三宝之一。见“三宝”条。

  【同体之惑】 (术语)谓根本无明。是为真如自体之迷惑,故名同体之惑,如波与水同体。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

  【同听异闻】 (术语)台宗所立化仪四教中,第三之秘密教与第四之不定教,于佛说法时同一座而听,各自异闻,小乘之机闻小法,大乘之机闻大法,谓之同听异闻。即一音异解也。但此秘密教与不定教之别。同听异闻之人,自他互相知,谓之不定教,互不相知,谓之秘密教。玄义释签一曰:“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听异闻,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两异。”

  【同味】 (术语)谓义理分齐同也。释签一曰:“一家义意,谓二部同味。”

  【同文故来】 (术语)引证文为一连之文,则虽非证该处之文,亦引列之,谓之同文故来,俱舍光记十五曰:“正取六境,不受色贪,同文故来。”

  【同闻众】 (术语)谓列于诸经首之比丘菩萨等诸众。即同闻法之众也。法华文句一曰:“释同闻众为三:初声闻,次菩萨,后杂众。诸经多尔。”

  【同相】 (术语)六相之一。有为之万法虽有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之缘起不相违背也。

  【同心结】 (杂语)用于袈娑[巾*句]纽之结法也。以纽作绾结,使其两端入于中心一处,故名同心结。

  【同性经】 (经名)具名大乘同性经,二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佛在大摩罗耶精妙山顶,楞迦大城之毗毗沙那罗刹王供佛问法,而受菩萨之记。海龙王问其往因,佛为说之。次有海妙探自在智通菩萨从东方来,以大宝殿供佛问法。佛为说如来十地之名,及声闻十地之名,辟支佛十地之名,菩萨十地之名。

  【同学】 (杂语)同所习者。维摩经菩萨品曰:“乐近同学。”,“什曰: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

  【铜鍱部】 (流派)上座部之异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铜鍱部上座部也。鉴赤铜鍱书字记文。今犹在师子国也。”巴Tambapaṇṇiya。

  【桐鱼】 (物名)以桐材所制之木鱼也。

  【同展三拜】 (仪式)大众一同展坐具而三拜也。

  【童真】 (术语)沙弥之异名,又通于有发童子,凡童子之性,天真烂漫,故云真,若准汉语则当云真童,今准梵语故曰童真。玄应音义五曰:“童真是沙弥别名。梵云究摩啰浮多Kumārabahūta,究摩啰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浮多此云真,亦言实也。”楞严经五曰:“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童真住】 (术语)十住之第八住。初生于佛家,在童子之位也。

  【童子】 (术语)Kumāra,梵语究摩罗,鸠摩罗迦。为八岁以上未冠者之总称。西国希出家而寄侍于比丘所者,称曰童子,又经中称菩萨为童子,以菩萨是如来之王子故也。又取无淫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归传三曰:“凡诸白衣,诣苾刍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发,毕愿缁衣,号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学生。”玄应音义五曰:“究摩啰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呼文殊善财宝积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子者,即非稚齿。如智论云: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畏等悉具佛事。故往鸠摩罗迦地。又云: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萨是名童子。”

  【童子迦叶】 (人名)其母于妊娠中出家为比丘尼,后生男子,字童子迦叶。年至八岁出家,成阿罗汉果。尝浴于恒河,现神通于波斯匿王前,使王起敬信僧宝之念。见经律异相十六。

  【童子经法】 (修法)以金刚童子为本尊而祈祷之秘密法。此法依金刚童子经。

  【童子戏作佛事】 (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舍宅仓储,以土为麨着仓中。此二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土名为麨,奉上世尊。无胜在傍合掌随喜。德胜于是说偈赞曰。(中略)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正法王,号阿恕迦。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

  【桶底脱】 (杂语)谓坐化也。赵沨诗曰:“桶底脱时无一物。”传灯录曰:“雪峰告岩头曰:我问德山从上宗乘事,德山打一棒曰:道什么。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五灯会元曰:“真歇了,八厨看煮面次,忽桶底脱,众皆失声曰:可惜许了。曰:桶底脱,合欢喜。因甚烦恼。僧曰:和尚即得。”

  【桶头】 (职位)管掌桶类之禅寺僧也。

  【偷盗】 (术语)十恶业之一,新译作不与取,他人不与而自取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盗取他财物,故名为偷盗。”俱舍论十六曰:“要先发欲盗故思,于他物中起他物想,或力或窃起盗加行,不误而取,令属己身。齐此名为不与取罪。”

  【偷兰】 (术语)偷兰遮之略。

  【偷兰遮】 (术语)又曰偷兰遮耶,萨偷罗。梵音Sthūlātyayas,巴Ohullaccaya,译作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六聚罪之一。初二篇之因罪(犯波罗夷与僧残而未遂者),及五篇不摄之诸果罪(就死尸而淫,盗五钱已下,不在五篇中者)也。故此中于罪体虽有因果之别,轻重之差,而就最重者列于波罗夷僧残之次,以对于此二者之因罪(即本遂罪)最重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善见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后堕恶道体是鄙恶,从不善体立名者,由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又翻为大罪,亦言粗恶。声论云:正音名为萨偷罗,明了论解偷兰为粗,遮耶为过。”

  【偷婆】 (术语)Stūpa,同于塔婆。译曰庙或坟,玄应音义十曰:“偷婆,经中或作兜婆,或云塔婆,或言薮斗波,皆讹也。正言窣堵波,此云庙,或言方坟,皆义释也。”见“塔”条。

  【头北面西】 (术语)头北面西,右胁而卧者,如来涅槃之相也。后分涅槃经上曰:“尔时世尊三反入诸禅定,三反示诲众己。于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背东方。(中略)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即般涅槃。”长阿含曰:“尔时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处娑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为如来于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婆沙论一百九十一曰:“问:世尊何故令敷设北首卧状而卧耶?答:欲显彼国论师法应尔故,谓彼国论师皆敷设北首床而卧,世尊亦尔。有说:欲显远离世所妄执吉祥事故,谓彼国死者乃令床上北首而卧,佛为破彼妄吉祥执,是故未般涅槃则令敷设北首床而卧。有说:欲止拘尸那中诸力士等不净心故,谓彼国俗皆于北方建立天祠。若佛北足而卧者,则诸力士生不净心。云何欺蔑我等所事北足而卧?有说:为欲显佛恭敬正法故。谓佛豫知般涅槃后无上法炬北方炽然久久不灭,故于床上北首而卧。”又曰:“问:世尊何故右胁而卧?答:欲显佛如师子王而卧故。如契经说:卧有四种:谓师子王卧,天卧,鬼卧,耽欲者卧。师子王右胁而卧,天则仰面,鬼则伏面,耽欲者卧左胁着地。佛是无上人中师子,故右胁而卧。”

  【头鐼】 (物名)第一之鐼子也。为盛羹者。于三个鐼中为最大,故名头鐼。见“鐼子”条。

  【头光】 (术语)在佛或罗汉顶上之圆光也。又曰背光。亦曰后光。

  【投华】 (仪式)华为供养佛而投于坛上也。结缘灌顶,有投华之法。见投华三昧耶项。

  【投华三昧耶】 (仪式)五种三昧耶之第二,即结缘灌顶也。胎藏界之诸尊有二百余体,未知其中与我有往昔之宿缘者为谁,凡开悟得脱,依于宿世之结缘,故投华于曼荼罗界,当其所投之尊,知为吾本尊,乃念其尊,行其法也。是曰投华三昧耶,亦谓之结缘灌顶。

  【投机】 (术语)大悟彻底,合于佛祖之心机也。

  【头面作礼】 (术语)以我头面顶礼尊者之足也。智度论十曰:“何以曰头面礼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贱,履不净处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贵礼所贱,贵重供养故。”观无量寿经曰:“遥见世尊,头面作礼。”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

  【头破七分】 (杂语)谓为鬼神所打,头作七分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

  【头然】 (譬喻)然即燃,头上火燃也。急遽宜救者。譬危急。佛藏经三曰:“勤行精进,如救头然。”心地观经五曰:“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然。”止观七曰:“眠不安席,食不甘哺,如救头然。”

  【头上安头】 (譬喻)喻事之复沓也。传灯录曰:“元安示众曰: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黄庭坚拙轩颂亦有此语。

  【投身饲饿虎经】 (经名)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之略名。

  【头首】 (职位)禅林分诸役僧为东西之两班,西班之诸役,谓之头首,东班之诸役,谓之知事。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书记等是头首也。敕修清规两序章列西序之头首,曰:“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衣钵侍者,汤药待者,圣僧侍者是也。”

  【头陀】 (术语)Dhūta,又作杜荼,杜多。译曰抖擞,抖拣,洮汰,浣洗等。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也。行事钞头陀行仪编曰:“善见云:头陀者汉言抖擞,谓抖擞烦恼,离诸滞着。”同资持记曰:“抖擞举弃于物令尽无余,从喻为名。”大乘义章十五曰:“头陀胡语,此方正翻名为抖拣,此离着行,从喻名之。如衣抖拣能去尘垢,修习此行,能舍贪着,故曰抖拣。”玄应音义七曰:“头陀此应讹也,正言杜多,译云去洮汰,言大洒也,旧云斗薮一义也。”瑜伽伦记六下曰:“旧言头陀讹也,今名杜多,此云修治,或翻抖拣,翻洗浣等。”释氏稽古略曰:“宗一禅师往开元寺受具,雪峰以其苦行,呼为头陀。”按俗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亦称行者。

  【头陀袋】 (物名)为头陀行人所携之袋也。

  【头陀第一】 (故事)十大弟子中以迦叶为头陀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法华文句一曰:“增一阿含佛法中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大迦叶第一。”

  【头陀行】 (术语)头陀之行法,虽有十二种,然多就乞食之一行而云。

  【头陀十八物】 (名数)头陀所使用之十八种道具。即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之称。律中之十三资具。为比丘用物,与此有别。为后世之修行者制之。

  【头袖】 (物名)头巾之异名。头巾之形,似衣袖之形,故名头袖。即帽子也。其称本于国一禅师。经山无准范禅师录曰:“入内引对升坐云:唐代宗尝宣召本山国一祖师,每加礼敬。适遇天寒,代宗以销金龙袖覆其顶。后竟以龙袖为帽,至今祖师遗像俨然犹存。”

  【投渊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寒中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之为生天之因者。见涅槃经十六。

  【投针】 (故事)钵水投针,迦那提婆之故事也。见提婆项下提婆投针条。

  【投子】 (地名)唐舒州投子山义青禅师,大阳玄禅师之法嗣也。五灯会元十四但举法语而无行迹之记事。

  【秃】 (杂语)说文曰:“无发也。”经中斥破戒无行之比丘,谓之秃人,又云秃居士。以彼虽剃发而无出家沙门之行,但是秃头之俗人秃头之居士耳。涅槃经三曰:“破戒不护法者名秃居士。”又曰:“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北齐书文宣帝纪曰:“晋阳有沙门乍愚乍智,时人呼阿秃师。”北梦琐言曰:“高骈谓开元寺十年后当有秃丁数千作乱。”五灯会元曰:“张无尽叙龙安末后句。云庵骂曰:此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得信。”太平广记引河东记曰:“夜叉骂经行寺僧行蕴曰:贼秃奴何起妄想之心。”

  【突吉罗】 (术语)又云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Duṣkṛta,独柯多(巴)Dukkaṭa。戒律之罪名也。四分律分之为身口二业,而译为恶作(身业)恶说(口业)明了论,合身口二业译曰恶作(恶作之作,以意名,以依意之作动而起身口二业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善见云:突者,恶也。吉罗,作也。声论正音突膝吉栗多。”戒本疏一下曰:“名突吉罗者,如律本云恶作恶说也。分身口业故有斯目。明了论中二业一名,俱为恶作,身口为非,无非鼓动故也。”又名式叉伽罗尼,义翻曰应当学,又称百众学,此戒名微细而难犯,当能学习,故云学。其戒品数多,故云众。其中(二百五十戒中)但列举百戒,故云百。盖突吉罗之名就过之边而言,式叉伽罗尼之名就行之边而言也。

  【秃居士】 (术语)居士破戒不护法者。见“秃”条。

  【秃空】 (术语)斥方广道人之恶取空为秃空,法界之万德一无所具,故名为秃。止观七曰:“正法大城金刚宝藏,具足无缺何所而无,岂容秃空而已!”

  【突路拏】 (人名)Droṇa,婆罗门名,平分佛舍利,以止诸国王之斗争,经中译香姓,又译香烟。出于毗奈耶杂事三十九。见“香姓”条。

  【秃奴】 (杂语)又云秃人秃居士等,骂僧之语也,谓外相似僧而心行非僧也。临济录曰:“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

  【突婆】 (物名)香名。陀罗尼集经五曰:“突婆香,唐云茅香。”见都嚧瑟迦及兜楼婆条。

  【秃人】 (杂名)又作秃居士秃奴等。骂非行之僧人也,见秃项。

  【突瑟几理多】 (术语)Duṣkṛta又作突膝吉栗多。突吉罗之具名。见“突吉罗”条。

  【荼】 (术语)Ḍha,般若经所说四十二字门之最后梵字,以此字为字母之究竟,越此字更无字也,故南岳假四十二字表大乘之四十二位,以阿字表初住,以荼字表妙觉。智度论四十八曰:“荼字门,入诸法边竟处故不终不生。过荼无字可说,何以故?更无字故。”又曰:“波荼,秦言必。荼外更无字,若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

  【荼镈和罗城】 (地名)旧唐书曰:“荼镈和罗城北临禅连河。”

  【徒弟】 (杂名)门徒弟子之略称。释氏要览上曰:“弟子又云徒弟,谓门徒弟子略之也。”

  【涂毒鼓】 (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曰:“全豁禅师上堂,一僧出礼拜请。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参照“毒鼓”条。

  【涂割】 (譬喻)谓有恩人来涂香于我一手,有怨人来割取我一手,以譬恩怨之二缘。涅槃经三曰:“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复有一人持栴檀涂佛。佛于此二,若生等心云何?”止观十曰:“虽起慈悲,爱见悲耳。虽安涂割,乃生灭强忍。”

  【屠沽】 (杂名)屠,杀者。沽,卖者也。指下贱之人而言。元照之弥陀经疏曰:“此乃具缚凡夫,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也。”

  【荼吉尼】 (天名)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你、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脏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三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大日经疏四曰:“荼吉你,世间小术。亦于此门摄受之。”大日经四曰:“伸三昧手以覆面门尔贺嚩触之。是诸荼吉尼印。真言曰:颉履诃。”大疏十曰:“荼吉尼真言,此是世间有造此法术者,亦自在咒术,能知人欲命终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尔者,人身中有黄。所谓人黄犹牛有黄也。若得食者能得极大成就。一日周游四域随意所为皆得,亦能种种治之。有嫌者以术治之极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杀人,必依自计方术。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术取其心。虽取其心然有法术,要以余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终,至合死时方坏也。毗卢遮那以降三世法门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涂身,于旷野中作法悉召荼吉尼辈,而呵责之。以汝常杀人故今当食汝,以方便示彼众吞之。彼等怖畏咸归命佛,然后放之制令断肉。我白佛言:我若不食肉者如何自济?佛言听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时诸大药叉等知彼命终争来欲食。我云何得之?佛言听于六月内以咒法加持之,至命终时听汝取食,为调彼众令入佛慧故,说此真言也。真言曰诃利诃。”义释七曰:“贺是因义以一切法皆因心有故,今以罗字门食之名为啖食人心,更加傍点,故永灭心垢,住大涅槃也。”大疏十四曰:“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触掌,即荼吉尼印也。”演密钞九曰:“荼吉尼,是夜叉趣摄,能以自咒术盗取人心食之。”摩诃迦罗天之法为调伏此荼吉尼也。见“大黑天”条。

  【荼吉尼法】 (修法)据以上所举经疏之说,荼吉尼原为有通力之一种鬼神,成就此法则其人亦得通力,因而印度外道多修此法。而真言密教为摄受彼外道谓佛亦说此。然支那传译之经轨中未有此,日本盛行此法,且出种种之经轨,而以狐精为其本体,其经轨如阿罗婆沙曩吒枳尼经,相欢陀罗尼经,刀自女经,神验咒王经,辰狐本因缘经,吒枳尼旃陀利王经等。无一在大藏中也。

  【荼矩磨】 (植物)Kuṅkuma,译曰郁金香。见最胜王经七。荼为误字。

  【途卢檀那】 (人名)Droṇodana,王名。佛本行集经五曰:“途卢檀那隋言斛饭王。”参照“斛饭”条。

  【荼毗】 (术语)Jhāpita,又曰阇毗,阇维阇鼻多,耶维,耶旬。译为焚烧,犹言火葬,僧死而焚其尸也。玄应音义四曰:“耶维,或言阇鼻,或言阇维,或言阇鼻多,义是焚烧也。”同五曰:“耶旬,或云阇毗阇维同一义,正言阇鼻多,义是梵烧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阇毗或言阇维,或荼毗。古云耶旬。此云焚烧也。”同四十三曰:“耶维,或言阇维,皆讹也。正言阇鼻多,义是焚烧。”西域记六曰:“涅叠般那(Nirdhāpana),唐言焚烧。旧云阇维,讹也。”

  【图寺】 (杂语)浮图与佛寺。高僧传康僧会曰:“江左兴立图寺。”

  【屠所羊】 (譬喻)以譬人之寿命,时时克克近于死也。涅槃经三十八曰:“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敌所绕。(中略)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摩诃摩耶经上曰:“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

  【涂香】 (仪式)六种供具之一。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也。智度论九十三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三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捣以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行愿品疏钞三曰:“涂香者,谓和合诸香用涂身手,供养之时当作是念:我献涂香,愿从此等流五无漏涂香磨莹热恼者,脱彼诸地狱一切极炎热。”又请诵印明,用涂香。不空羂索经三曰:“涂香涂手结持印。”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念诵秘密略法曰:“次用涂香涂手臂上,然后念诵。”

  【荼枳尼形像】 (图像)其印与种子如大日经疏所言,其形像及功德,据所谓吒枳尼旃陀利经曰:“尔时世尊于宝座上结跏跌坐。(中略)时从地涌出白辰狐王,白形色朗满白净如白雁王,现顶上孔雀鸟,颈悬宇头宝珠。(中略)尔时佛言:今此会中有一菩萨,名为辰狐王菩萨,是则贫(贫字或为观字之误)自在菩萨生身也。虚空天下三昧形,有六臂,是利六道众生。”

  【徒众】 (杂语)弟子之成群者。

  【土麨】 (故事)阿输迦王前世为童子,戏以土为麨奉佛,因受佛灭后二百年为大王之记别。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沈淀而位登支佛,童子进土麨而福受轮王。”

  【土地讽经】 (仪式)每月二日与十六日读经于土地堂也。

  【土地神】 (神名)守护境界之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本此。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曰:“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惟茔旁所祀称后土。”邱浚家礼仪节曰:“温公书仪本开元礼,家礼本书仪。其丧礼,开茔域及窆与墓祭,俱祀后土。后土之称,对皇天也。士庶家有似乎僣,文公集有祀土地文,今拟改后土氏亦为土地之神。”又太平御览引裴元新言曰:“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今元有五岁女孙卒病,诣市卜,云犯土。乃即依方治之,病率愈,然后知天下果有土神矣。”齐民要术曰:“载祝曲文曰:东方青帝土公,南方赤帝土公,西方白帝土公,北方黑帝土公,中央黄帝土公。主人某甲,谨相祈请云云。今祝土者所举土神名号,尤繁伙焉。”

  【土地堂】 (杂名)土地神及护法神之堂也。设于佛殿之东边。见象器笺一。

  【吐泪】 (杂名)譬母之赤精为吐,比父之白精为泪,止观七曰:“吐泪赤白,二渧和合,托识其中。”同辅行曰:“吐泪等者,大论云:身内欲虫,人和合时,男虫白精如泪而出,女虫赤精如吐而出。骨髓膏流令此二虫吐泪而出。”

  【土罗遮】 (术语)Sthūlātyaya,梵语与偷兰遮同。译作重罪。优婆离问经曰:“土罗遮,重罪也。”

  【土馒头】 (杂名)坟墓之异名。

  【土糗】 (故事)阿输迦王前世为童子,戏以土为麨奉佛,因受佛灭后二百年为大王之记别。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沈淀而位登支佛,童子进土麨而福受轮王。”

  【土砂供养】 (修法)加持土砂之法会也。以此土砂散于病人或亡者也。见土砂加持项。

  【土砂加持】 (修法)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于亡者之尸骸或其墓处也。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曰:“设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来不空毗卢遮那如来真实本愿大灌顶光真言神通威力加持土砂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彼西方极乐国土,莲华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亦说此法。

  【土曜】 (杂名)九曜之一。在密教,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方。

  【土葬】 (仪式)四葬之一。埋藏死者于土中也。行事钞下四曰:“土葬埋之岸傍。”

  【兔】 (动物)印度人亦如吾国旧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是月。假如有论者,立“怀兔者非月”之宗,则彼于因明三十三过中,犯世间相违之过焉。见“怀兔”条。西域记七,记月中有兔之说。谓狐兔猿三兽,异类相悦,天帝欲试其心,故现饥乏形,使各求食。狐衔一鲜鲤,猿采异华果,以馈天帝。兔独无所得,乃自烧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于月轮,传乎后世。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又杂宝藏经二,经律异相四十七,记兔自烧身供大仙之因缘。

  【兔角】 (譬喻)愚人误以兔耳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兔毛尘】 (杂语)小于羊毛尘七分者,可止住兔毛尖之微尘也。俱舍论十二曰:“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

  【团拜】 (杂语)众人聚拜也。见象器笺十。

  【团食】 (饮食)又曰搏食。皆旧译之称。

  【推功归本】 (术语)推末末之功,令归于根本之德也。

  【退大】 (术语)退失大乘,堕于二乘也。如舍利弗遇乞眼婆罗门退大乘以至今日。

  【退道声闻】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见“声闻”条。

  【退法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最钝根之罗汉,一旦证罗汉果后时逢恶缘退没自果者。

  【退凡下乘率都婆】 (堂塔)在天竺灵鹫山之二基石塔也。频毗娑罗王所建。西域记九曰:“宫城东北行十四里,至鹫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发兴人徒,由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王至此徒行以进。一云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往。”

  【退没】 (术语)由上地堕落于下地,乐地堕落于苦处也。往生论注上曰:“空过者,退没者。”往生要集上本曰:“上二界中,虽无如此之事,终有退没之苦。”

  【退屈】 (术语)菩萨修行有可生三种退屈心之难关。见“三退屈”条。唯识论九曰:“修胜行时有三退屈。”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令生退屈。”

  【退转】 (术语)言既退失所修证而转变其位地也。法事赞曰:“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法华经序品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退座】 (杂语)法会佛事等式终了后,各归于寮舍也。

  【屯仑摩】 (天名)甄陀罗王名。至佛所弹琴,使迦叶不堪其坐者。见智度论十。梵Druma。

  【咃】 (术语)Ṭ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以为“一切法长养不可得”之义。文殊问经曰:“称[女*它]字时,是出置答声。”出置答者自Thapaniya(sthā)释之。又涅槃经以为“咃者法身具足,喻如满月,是故名咃。”

  【托钵】 (术语)比丘之乞食也。正字通曰:“托同拓,手承物也。”手承钵而乞食之义也。续传灯录惟正禅师章曰:“闻托钵乞食,未闻安生以享。”又粥饭之时,擎钵而赴僧堂,曰托钵。联灯会要雪峰章曰:“师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师晒饭巾次,见德山托钵,至法堂前。师云: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山便归方丈。”

  【脱阇】 (物名)Dhvaja,译曰幢。楞严经七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长水疏七曰:“脱阇云幢。”

  【拖泥带水】 (杂语)又曰和泥合水。禅门斥口头禅之词。碧岩二则垂示曰:“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脱皮净】 (术语)戒律之法,果实有皮者,脱皮而食,谓之脱皮净,食之无罪。不然,即为不净。见行事钞下二。

  【托生】 (术语)胎生之之有情宿身于母胎内也。在极乐则托生于莲华。

  【托事观】 (术语)台家所说三种观法之一。如观王舍城为心王观万二千为人十二处之千如,一一事相入心而悟解为真理的,谓之托事观。华严宗所谓十玄中之托事显法生解门也。见“观法”条。

  【托事显法生解门】 (术语)华严宗所立十玄门之一。同于天台宗之托事观。托于浅近事相而显深妙法理之法门也。密教事相门之标帜,全属于此门。见玄门条。

  【托塔天王】 (菩萨)佛经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管领罗刹夜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时绘其像于旗。列于卤簿之内。

  【托胎】 (术语)托于母胎也。又如来八相之一。乘六牙白象自兜率天下,从母之右胁入而托胎也。

  【脱体】 (术语)全体一般等之意。碧岩第一则评唱曰:“脱体现成。”同九则评唱曰:“脱体不是。”

  【脱珍着弊】 (譬喻)以譬释迦如来潜报身之体而垂丈六之应身,说小乘四谛之教者。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

  【托子】 (物名)茶托也。

  【佗】 (术语)T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佗字门,一切法住处不可得。”由Sthāna(住处)释之。文殊问经曰:“称多字时,是势力进无畏声。”似由Sthāman(势力)释之。

  【驮】 (术语)Dha,又作达。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所谓:“驮字门一切法界不可得故”者,自Dharmadhātu(法界)释之。文殊问经所谓:“称驮字时是七圣财声”者,自Dhana(财)释之。

  【驮都】 (术语)Dhātu,译曰界,体性。事物固有之自体也。事物各有界畔而持自性之义也。又谓如来之舍利。是为金刚不坏之身界,以其为实体故也。又曰达磨驮都,译为法界法体。惟具略之异耳。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驮都谓坚实也,此亦如来体骨,舍利之异名。”慧琳音义八曰:“驮都此云法界,界体也。”俱舍光记八曰:“身界梵曰驮都,即佛身体也,亦名室利罗(Śarlra),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俱舍宝疏十八曰:“驮都此云性,如来体性也。”

  【陀多竭多】 (术语)Tathāgata,译曰如来。见“多陀阿伽度”条。

  【驮缚若】 (物名)Dhvaja,译曰幢。大日经疏九曰:“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Ketu,此翻为旗。”

  【驮迦】 (动物)见“迦兰陀”条。

  【陀邻尼】 (杂语)同陀罗尼。

  【陀邻尼钵】 (杂语)Dhāraṇipada,陀邻尼即陀罗尼。钵者钵吒之略,译曰句。陀罗尼之语句也。

  【陀邻尼钵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与陀罗尼经及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同本。

  【陀罗】 (地名)山名。陀罗者持之义,以华言翻之,当曰双持山也。

  【陀罗骠】 (术语)Dravya,胜论所立六谛之一。译曰主谛,所依谛,新译曰六句义,又译实句义。为地,水,火,风,空,时,方,神(又曰义),意九种之实法也。百论疏上中曰:“陀罗骠,称为主谛,亦云所依谛。谓地,水,火,风,空,时,方,神,意,此九法为一切物主,故云主谛。”

  【陀罗经被】 (物名)清制。王大臣薨。赐陀罗经被。被以白绫为之。上印藏文佛经。字作金色。

  【陀罗罗】 (人名)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陀罗罗仙,有作何罗罗,古音云无医仙。”

  【陀罗那】 (术语)Dharana,夜叉名。译曰持。见孔雀王咒经上。

  【陀罗尼】 (术语)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陀罗尼】(真言)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三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谟(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诃路洒拏(大忿怒)欠(空)佉[口*皿]佉[口*皿](啖食啖食)萨缚尾觐南(一切障)吽(恐怖)怛罗吒(叱呵)憾[牟*含](种子)。次中咒,即慈救咒。咒曰:南谟(归命)三曼多(普遍)缚曰罗赧(诸金刚)战拏(暴恶)摩诃路洒拏(大忿怒)萨破吒也(破坏)吽(恐怖)恒罗他(坚固)憾[牟*含](种子)Namas sarva-tathāgatebhyas sarvamukhebhyas sarvatātrāṭa caṇḍa mahāroṣaṇa khaṁ khāddhi’ khāddhi’ sarvavighnaṁ hūṁ traṭa haṁ maṁ。慈救咒者,曩莫三曼多缚曰罗,赦战拏(极恶谓暴恶之中又甚暴恶也)摩诃路,洒拏(二大忿怒也)娑破吒也(三破坏也)吽(恐怖也)怛罗吒(四坚固也)悍(引)[牟*含](引)(二字种子。已上句义出青龙轨中卷)。Namas samanta-vajrānāṁcaṇḍa mahāroṣaṇa sa paṭaya hūṁ trāṭa haṁ maṁ。小咒即心咒,咒曰:南谟三曼多(归命普遍)缚曰罗赧(诸金刚)憾(种子)Namas samantavajrānāṁ haṁ。

  【陀罗尼藏】 (术语)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之一。为真言陀罗尼之法藏,五藏中此为最上醍醐之教法,据之而立真言宗。见“五藏”条。

  【陀罗尼集经】 (经名)十二卷,唐阿地瞿多译。说诸佛菩萨诸天之印咒。

  【陀罗尼句经】 (经名)持句神咒经之异名。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略名诸部要目。就真言诸部而列其要义。

  【陀罗尼品】 (经名)法华经品名。在第八卷,说药王菩萨及四天王十罗刹女等各拥护持经者之神咒。

  【陀罗尼三昧】 (术语)Dhāraṇisamādhi,发无量陀罗尼之禅定名。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是三昧力故,闻持等诸陀罗尼皆自然得。”

  【陀罗尼三重配释】 (术语)守护经一有回向陀罗尼,据密教之深义,以此陀罗尼三字,配于三世之佛,三世之父母,及地空天之三神,而回向供养也。一陀为过去之佛,罗为现在之佛,尼为未来之佛。其义陀罗尼者,梵字也。者法界之义,界者性也,过去者,法谢而性在,故配于过去之诸佛。又者尘垢之义,现在者诸法现起,是尘垢之义也。故配于现在之佛。又者诤论之义,未来者万法未现起,其相不分明,是诤论之义也,故配于未来之佛。二陀配于过去之父母,罗配于现在之父母,尼配于未来之父母。其义如上。三陀配于地,罗配于空,尼配于天。陀配于地者,是回向国王之意。地为阿字不生之理,为法界之体,故以字配于法界也。空者,是回向于人之意,以人居天地之中间故也。者尘垢之义,虚空之中,众生世间,器世间等之诸法乱起,是即尘垢之义,故以配之。天者,回向诸天鬼神之意,天为诸法混一而不分明,故配于诤论之字。是据随求陀罗尼仪轨所谓:“陀者过去佛等”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陀罗尼形】 (术语)谓如来万德轮圆具足之总持身也。大疏十八曰:“陀罗尼形者,谓总束真言轮而以为身,即成智门身也。”义释十三曰:“陀罗尼形者,谓总成向来真言轮,而以为身,即成普门身也。由住此总持身故,于一切众生前,示所喜见身,说所称机之法,无有差谬,同入佛智也。”

  【陀罗尼印】 (术语)四种陀罗尼中忍陀罗尼法之印。忍者安住于实相之理也。大乘之深经皆以此陀罗尼印印之。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陀罗尼印印之。”注“什曰:总持有无量,实相即总持之一。若经中说实相,实相即是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

  【陀罗尼杂集】 (书名)十卷,撰者未详,附于梁录。搜集种种之咒。

  【驮摩】 (术语)与达磨同。译曰法。智度论四十八曰:“驮摩,秦言法。”

  【陀摩】 (术语)智度论四十八曰:“陀摩,秦言善。”

  【陀那】 (术语)Ḍā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铢。见大乘法数二。又(术语)阿陀那(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

  【柁那】 (术语)Dāna,译曰施。慧琳音义十曰:“柁那,正云驮囊,唐云施。古曰檀那,一也。”

  【陀那钵底】 (术语)Dānapati,译曰施主。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

  【陀那伽他】 (术语)Dānagatha,又作Dakṣiṇāgāthā,旧称哒嚫伽陀,报施主之说法也。又云特敧拏伽陀,陀那,特敧拏,皆为施与之义,伽陀者,颂也。见哒嚫条。

  【陀那笈多】 (人名)Dhanagupṭa,儿童名。译曰宝护。见阿育王经八。

  【陀那婆】 (天名)Dānavat,神名。译曰有施。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陀那婆神:陀那此云施,婆言有,此神得有施名。”

  【驮那演那】 (术语)Dhyāna,译曰静虑。见驮南条。

  【驮南】 (术语)Dhyāna,又作驮演那,驮那演那。定名七种之一。译为静虑。旧称,禅那,译言思惟修。俱舍宝疏二十八曰:“驮南,此云静虑,驮那旧云禅那讹也。”了义灯五本曰:“四云驮那衍那,此云静虑。”瑜伽伦记四上曰:“四云驮衍那,此云静卢,旧云禅义不正也,或云持阿那讹也。”俱舍光记二十八曰:“印度造字声明论中有字界字缘,审虑梵云振多,是字缘。于振多义中置地界故,地是梵音,复以余声明法助此振多义地界变成驮南,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

  【陀毗罗】 (地名)又作陀毗荼,达罗毗荼,达罗弭荼。南印土国名。其国言咒语,多甚难解。西域记十曰:“达罗毗荼国,南印度境。”瑜伽论九曰:“达罗弭荼种种明咒。”同伦记九下曰:“景云:南天竺东南海渚有一师子国,名达罗弭荼。(中略)测云:旧论云陀弥国书。旧释云:是鬼国所发语言,不可解了。”本行集经十一,列六十四书,中有“陀毗荼国书”。大部补注十一曰:“婆沙云:一天王作是念,若佛为我作陀毗罗语,说四谛者我则能解。”梵Davila Damila,Dravila。

  【驮婆】 (杂名)梵名。译言奴。参照无价驮婆条。

  【驮索迦】 (杂名)Dāsaka,译曰奴。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陀天】 (异类)荼吉尼天也。

  【驮衍那】 (术语)Dhyāna,又作驮那演那,驮南。译曰静虑。见“静虑”条。

  【橐子】 (物名)托子,亦作橐子。假字也。

  【拓斗提奢】 (杂语)见“招提”条。

  【拓杜罗】 (神名)药师经所说十二大将之一。无翻语。


  【瓦钵】 (物名)土制之食器。佛许弟子用之。行事钞下之二曰:“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铁也。”释氏要览中曰:“佛住孙婆白土村,尔时孙婆天神白佛:过去佛皆受用此处瓦钵。佛乃听比丘受瓦钵。”

  【瓦官寺】 (寺名)在金陵凤凰台,又作瓦棺寺。晋哀帝所创立。见佛祖统纪五十三。天台智者住此前后八载。

  【瓦器金器】 (譬喻)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毗尼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毗尼,如金银器破,还可修治,是菩萨毗尼。”

  【瓦师】 (本生)释迦先世为瓦师,名大光明。智度论三曰:“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浆、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便发愿言:我于当来老病死恼五恶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释迦文。我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

  【袜】 (杂语)又云袜子。释氏要览曰:“钞云袜亦是衣,四分律云寒听着袜。”

  【嗢钵】 (植物)嗢钵罗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钵罗,此云黛花也。”见沤钵罗条。

  【嗢钵罗】 (植物)见沤钵罗条。

  【嗢呾罗】 (人名)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罗、郁多罗、温呾罗。译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西域记十、珠利耶国条,谓提婆尝闻师得六神通,具八解脱,往投宿,席唯一床。师乃聚落叶,指使就坐。提婆频述请决。师为言屈,厚礼提婆,恭敬有加。

  【嗢怛罗】 (人名)见“嗢呾罗”条。

  【嗢怛罗頞沙荼】 (杂语)Uttarāṣāḍha,月名。嗢呾罗为上。頞沙荼月当于太阴历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是夏三月之初。故曰上。西域记六曰:“上座部。菩萨以嗢呾罗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十五日。”

  【嗢怛罗矩噜】 (界名)又作殟怛罗句卢。北大洲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嗢怛罗僧伽】 (衣服)见“郁多罗僧”条。

  【嗢怛罗犀那王】 (人名)Uttarasena,王名。译曰上军。见西域记三、释迦方志上。

  【嗢达洛迦】 (人名)又作郁头蓝弗。人名。译曰雄杰。慧琳音义十八曰:“嗢达洛迦,梵语也。唐言雄杰,即经中郁头蓝弗是也。”见“郁头蓝弗”条。

  【嗢底迦】 (人名)外道名。译曰能说。见俱舍记三十。梵Uktika。

  【嗢多罗僧】 (衣服)见“郁多罗僧”条。

  【嗢多那惹】 (术语)合掌之名。十二合掌之一。以两掌仰而相并,俱向上而相铺,谓之嗢多那惹合掌。译曰显露,显露内心之意。见大日经疏十三。

  【嗢恒罗漫怛里拏】 (界名)Uttaramantriṇa,中洲之名。译曰上议。八中洲之一。见俱舍颂疏世间品。

  【嗢俱吒】 (杂语)见“嗢屈竹迦”条。

  【嗢露迦】 (人名)见“优楼迦”条。

  【嗢屈竹迦】 (杂语)Utkuṭuka,又作嗢俱吒。译曰蹲踞。两足蹈地,竖两膝。凡向人谢罪,向大众申礼等作之。南海寄归传三曰:“嗢屈竹迦,译为蹲踞。双足履地,两膝皆竖,摄敛衣服,勿令垂地,即是持衣说净。常途轨式,或对别人而说罪,或向大众而申敬,或被责而请忍,或受具而礼僧。,皆同斯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嗢俱吒坐,臀不着地。”

  【嗢柁那】 (术语)见“嗢柁南”条。

  【嗢柁南】 (术语)又作嗢陀南。四法印之别称。译曰集施。但与四法印之本称乌挓南,其义别也。见乌挓南条。

  【袜子】 (物名)即袜。

  【外尘】 (术语)尘者六尘。六根所对之事物。凡夫以为此六尘在于心外,故曰外尘。六祖坛经曰:“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释门归敬仪曰:“大圣示教,境是自心。下愚迷执,尘为识外。”

  【外道】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外道六师】 (名数)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ś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着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ātyā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ñā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见维摩经弟子品,涅槃经十九,止观十上。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乔答摩!我曾遍观诸外道类,各别立宗。所谓晡刺拏迦摄波子,末塞羯利瞿黎子,珊逝移毗刺知子,阿市多鸡舍甘跋罗子,脚俱陀迦多演那子,昵揭烂陀慎若底子。此等诸师各述异宗,未知谁是。”又立三种之六师外道:一、一切智六师外道,见邪真理,发邪智而辩才无碍者。二、神通六师外道,得世间之禅定而发五神通者。三、韦陀六师外道,又曰文字外道。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之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等无所不知者。见四教仪二。

  【外道三宝】 (名数)外道亦立三宝。百论疏上之中曰:“广明三宝化世,此中凡列十师:一迦毗罗三宝行世,二优楼迦三宝行世,三勒沙婆三宝行世。(中略)迦毗罗谓佛宝,弟子谓僧宝,僧法住谓法宝。”

  【外道十六宗】 (名数)又名十六异论。见“外道”条附录十六外论项。

  【外道十一宗】 (名数)九十五种之外道,以十一宗统收之。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故名为数论,又论能生之数,故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由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前二十四谛从神我生,以神我为主。神我者常觉明了,常住不坏,而摄受诸法。是故神我是常一,为万物之因,涅槃之因也。二卫世师,计六句生。梵语卫世,华言无胜。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其师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游方乞食,似鸺鹠鸟。故时人名为鸺鹠仙人。及获五通,遂说论十万偈,以证菩提。六句生者,一实,谓诸法体实,为德业所依。二德,即道德也。三业,即作用也。四大有,与实德业同为一有。五同异,如地望于地是同,望于水即异,水火风等亦然。六和合,诸法之和合也。如鸟之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三涂灰,计自在天生万物。涂灰者,即外道之名。此外道计欲界第六之自在天,能生万物。四阐陀论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梵语阐陀,华言智论,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士。以其骨节钩锁而有力故也。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者,自口生婆罗门,自两臂生刹利,自两[月*坒]生毗舍,自两脚生首陀。五安荼论师,计本际生。梵语安荼,无翻语。本际者,即过去世之初际也。此外道计世间最初有大水,时有大安荼出生,形如鸡卵,后为两段,上为天,下为地,中生一梵天,复能出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故梵天是生万物之主。六时散外道,计物从时生。此外道自见草木等物,时有生华,时有生果,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使枝条随时荣枯,时虽微细而不可见,然以此华实等,则知有时也。七方论师,计方生人,人生天地。方即四方。此外道计四方能生人,人能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八路伽耶,计色心法皆极微作。梵语路伽耶,华言顺世。此外道计色心等法,皆由四大之极微能生尘色,是极微,其体实有,世间之尘物,虽为无常,而极微之因,则不坏也。九口力论师,计下虚空为万物因。此外道计由空生风,由风生火,由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冻,作为坚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终则还归于虚空。十宿作论师,计苦乐随业。此外道计一切众生受苦乐之报,皆随宿世本业之所作。若持戒精进,身心受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尽,则众苦亦灭,众苦灭故,即得涅槃,是故计宿世之所作,为一切之因。十一无因论师,计自然生。此外道计一切万物,因无,缘亦无,皆自然而生,皆自然而灭。见华严演义九。

  【外道四执】 (名数)是天竺外道九十六种之总括:一邪因邪果,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若灭,还归本天,若天瞋,则四生皆苦,若天喜,则六道悉乐。然天非物之因,物非天之果,盖是邪心之所画,故曰邪因邪果。二无因有果,执万物无因而有自然,例如言万物依造化而有,造化无因,简言之,即造化无因而有果也。又名自然外道。就无因言,谓为无因,就有果言,谓为自然,此其所执也。三有因无果。断见者流,谓唯有现在实无后世,例如草木,尽于一期是也。四无因无果,总为拨无因果之邪见,无可受苦乐果之善恶业因,亦无对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也。三论玄义曰:“总论西域九十六术,别序宗要,则四执盛行:一计邪因邪果,二执无因有果,三立有因无果,四辨无因无果。”

  【外道四宗】 (名数)又曰四见。亦曰四执:一迦毗罗,计一。二优楼僧佉,计异。三尼犍子,计亦一亦异。四若提子,计非一非异。见入大乘论上,破四宗论上。又,一执一者,如数论等。二执异者,如胜论等。三执亦一亦异者,如尼犍子等,四执非一非异者,如阿时缚外道。见唯识论一,同述记一末。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因外道之问而说一切法如梦如幻之义。

  【外道相善】 (术语)外道所修之观行也。名之为相善,有二种:一为相似之义,外道所修之六行观,似菩萨之观法,故为相善。二相为有相之义,外道之善为不知人法二空之理而修者,故曰相善。

  【外道小乘涅槃论】 (书名)具名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叙外道小乘所执二十种之涅槃。

  【外道小乘四宗论】 (书名)具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破外道小乘所执一异等之四见。

  【外道之梵天】 (天名)外道所见之梵天,有三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中略)于界场中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涅槃。”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中略)于彼部显之中梵天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如和会僧。”二、自綼纽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为一切万物之元,是綼纽论师之梵天说也。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三、以摩醯首罗为法身,以那罗延为报身,以梵天为应身,是摩醯首罗论师之说也。提婆论曰:“梵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一体三分。”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那罗延,那罗此翻为人,延那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外典】 (术语)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止观辅行四之三曰:“大论云:习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无所成,而刀日损。又云:读外典者,如视日光,令人眼暗。”

  【外法】 (术语)佛法外之法。如荼吉尼之法,阿尾舍之法等。

  【外凡】 (术语)二凡之一。声闻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修行位为外凡,四善根之位为内凡。又菩萨乘以十信之位为外凡,十住等三贤之位为内凡。大乘义章十七末曰:“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缘真性,故名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舍故名为凡。”四教仪集注中曰:“相似见理名内,未得似解名外。”

  【外缚拳】 (印相)见“外缚印”条。

  【外缚印】 (印相)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于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见大日经疏十三。又曰坚固缚,金刚缚,又曰外缚拳。为解结使之缚之意。显十地圆满之形者也。

  【外供养】 (术语)又曰外四供,或单曰外供。见“外四供”条。

  【外海】 (地名)谓第七金山与铁围山间之海也。所谓四大洲在于此处。俱舍论十一曰:“第八名外,咸水盈满,(中略)于外海中大洲有四。”

  【外护】 (术语)二护之一。佛所制之戒法,护吾身口意之非为内护。族亲檀越,供衣服饮食为外护。见三藏法数七。

  【外护摩】 (术语)见“护摩”条。

  【外护善知识】 (术语)三善知识之一。谓给我衣食所须使我安稳修道行之善友也。止观四下曰:“夫外护者,不拣黑白,但营理所须,如母养儿,如虎衔子,调和得所,旧行道人乃能为耳,是名外护。”

  【外教】 (术语)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种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统记三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为外教,释氏为内教。”二教论曰:“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称为外。济神之典,典号为内。”又。治心之术,名为内教。修身之教,名为外教。

  【外金刚部】 (术语)金刚界曼陀罗之外众也。有二十天。绕四方。对于三十七尊之内众,谓之外。

  【外金刚部会曼荼罗】 (术语)理趣释下曰:“中画摩醯首罗如本形,以八种天围绕之,四门画四供养各本形。”

  【外金刚部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院之第十三。在最外面。列金刚部之诸尊,故名为外金刚部院。

  【外金刚二十天】 (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第一根本成身会,第二三昧会,第三微细会,第四大供养会,第八降三世会,第九降三世三昧会等六会外部所布列之金刚众也。

  【外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身外之诸物,悉为实体不可得。

  【外魔】 (异类)魔之自外来者。属于四魔中之天魔,天台分之为三种:一[怡-台+追]惕鬼、二时媚鬼,三魔罗鬼。见止观八下。

  【外四供】 (术语)为金刚界三十七尊中,香,华,灯,涂之四菩萨,是由中央之大日如来供养阿閦等之四佛者。

  【外四供养】 (名数)四方如来应之,各流出一女菩萨供养中央如来也。其先东方之阿閦如来流出香菩萨而供养之,此以东方为初发菩提心之方,又东方者初也,是故以妙香供养之,其故东方是三摩耶戒也(理趣经意)。戒名戒香,戒者是三学之初也,故以己所证之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其次南方之宝生如来,流出华菩萨供养之,是于胎藏界此如来名开敷华王如来,此为南方福德门之标帜,即以己所证之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其次西方之阿弥陀如来,流出灯菩萨供养之,此以阿弥陀为智慧门,故以己所证之智慧三摩地灯供养大日也。其次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流出涂香菩萨供养之,不空成就者释迦如来也,又涂香为五分法身之标帜。戒定等之功德,能除烦恼之污秽,故譬如涂香也。北方为入涅槃门,故以五分法身为其自证。盖释迦如来出于秽土,利益众生亲近于浊乱之境界,故以此五分法身之涂香清秽浊,以己所证之涂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见辨惑指南三。

  【外贪欲】 (术语)见他男女等而起之贪欲也。止观八上曰:“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

  【外题】 (术语)经卷表纸所记之经题。

  【外题六十四字】 (名数)妙法莲华经卷第一乃至妙法莲华经卷第八。法华经八卷之外题文字。通计六十四字也。

  【外题以字】 (杂语)经之外题之头,书形,是似以字,故曰以字。有诸说。见“以字”条。

  【外外道】 (术语)数论师胜论师等佛法外之外道曰外外道。止观十上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内外道。”

  【外我】 (术语)身外之我也如以大自在天视为宇宙唯一之大我者。大日经疏七曰:“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于自在梵天等。”

  【外无为】 (术语)于外境不动心者。即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触细滑,意不妄念也。

  【外五钴印】 (印相)见五钴印条。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钴,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钴,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钴,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钴通成五钴。而交叉左右之无名指,容于掌内,为内五钴印,出于手背,为外五钴印。见图印集二。

  【外相】 (术语)善恶美丑之现于身上者。又,身口所作之现于外者。毗尼义钞上之一曰:“内德既异,外相亦异。”

  【外相十二】 (名数)三十六物中,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也。

  【外学】 (术语)学外教之典籍及世间法也。毗奈耶杂事六记舍利弗降伏拨无后世之外道,佛因听比丘学外论。其文曰:“佛告诸苾刍,非一切处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听诸苾刍学卢迦耶等诸外俗论。时诸苾刍闻佛世尊许学书论,遂无简别,愚昧之类亦学外书。佛言:不应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学外书,自知明慧多闻强识能摧外道者,方可学习。诸明慧者,镇学外典,善品不修。佛言:不应如是常习外典。佛言:当作三时,每于两时读佛经,一时习外典。苾刍遂于年月分作三时。佛言:人命迅速刹那无定。不应年月分作三时,可于一日分为三分。苾刍朝习外典暮读佛经。佛言:于日初分及以中后可读佛经,待至晚时应披外典。苾刍即便暂时寻读,不诵其文。寻还废忘,佛言应诵。”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韦陀院,外道以为宗极。又有书院,大千界内所有不同文书并集其中,佛俱许读之,为伏外道,而不许依其见也。”

  【外仪】 (术语)谓行住坐卧之四威仪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外仪虽异,心念常念。”

  【外用】 (术语)对于内证而言。有一本体由此而现于外之作用也。申言之,即应机而示现说法神通等之用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以定住缘,息其外用。”法华玄义一上曰:“内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

  【外缘】 (术语)自外与力,而助物之生起之缘也。对于内因而言。四缘中之增上缘也。起信论曰:“用重习者,即是众生外缘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外阵】 (术语)佛殿内之坐处,区划二所。近佛之所为内阵,远为外阵。又书为下阵。

  【外执】 (术语)外道之邪执见也。俱舍论三十曰:“应舍盲闇诸执恶见所为求慧眼。”

  【剜灯】 (修法)刳身燃灯以供养佛,表至诚也。贤愚经一说世尊为虔阇尼梨王时,为欲闻劳度差婆罗门之法而行之。报恩经二大同小异。止观七曰:“三藏中事施雄猛,剜灯救贸国城妻子,而理观全无毫末。”

  【玩具】 (术语)印名。即羯磨会嬉菩萨所结之印契也。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三等。

  【顽石点头】 (杂语)莲社高贤则传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今言感化之深曰顽石点头。本此。

  【丸香】 (物名)和种种之香以为丸者。建立曼荼罗仪轨,谓“以丁香,白檀,沉香,熏陆,龙脑香,豆丸,白芥子及苏合香,半为末,半为丸。丸以苏蜜和之者。”是也。为修护摩特烧而供养者。或谓表示总集烦恼。或为表示以智火烧尽烦恼云。

  【晚参】 (仪式)谓晚刻之参禅或晚刻之念诵。对于早参而言。敕修清规晚参曰:“凡集众开示般谓之参,古人匡徒,使之朝夕咨扣,无时而不激扬此道,故每晚必参,则在晡时。”祖庭事苑七曰:“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晚粥】 (杂名)晡时之粥食也。于律法虽触不过中食之戒,然禅院则称为药石而用之也。

  【万】 (术语)卐字之音。卐字不入经传。惟释藏中有之。释家谓佛再世生,胸前隐起卐字文,后人始识此字。华严音义谓卐本非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宣城梅氏不入字汇。自钱塘吴任臣作元音。统韵末卷。始行补入。参照“万字”条。

  【万八千世界】 (杂语)佛将说法华经眉间白毫放光明照东方世界之数量也。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法华嘉祥疏二曰:“万八千世界者,表说一乘之果己满,如万;一乘之因未圆,如八千;又表一乘真实故,义即具足,如万;三乘是方便未具足故,如八千。”

  【万不一生】 (术语)显杂修之失之语。谓杂修行者,万人中无一人得往生于弥陀之报土中者。

  【万灯会】 (行事)点万灯以供养佛之法会也。菩萨藏经曰:“然十千灯明忏悔众罪。”十千即万也。

  【万法】 (术语)总该万有事理之语,法者自体之义,轨则之义,万有之事理,一一有自体,具轨则,故皆名法。乃至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亦名为法。以彼有无之自体,有无之轨则也。故比之外典之万有万事万物等言,而此言为最泛。

  【万法是真如真如是万法】 (术语)以大乘至极之义,说万法之性相也。万法指染净之诸法,真如指离染净之一味实体,真如之体如水,万法之相如波,波之性即水,万法之性即真如,水随缘而生波之相,真如之体应缘而现万法之相。净名经曰:“万法即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金錍论曰:“故子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

  【万法一如】 (术语)万法由因缘而生,为自然之法,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即以空为性也。万法各有一空性,谓之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相似之义,以万法空性不二而相似也。对万之言而云一如,若对妄之言,则曰真如,如者正指空性之理体而言。往生十因曰:“而今觉知法界唯真,万法一如,无烦恼可断。烦恼即菩提,无生死可厌,生死是涅槃。”

  【万法一心】 (术语)一切之法,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也。唐华严经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晋华严经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无造。”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画师能画种种色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贼,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般若经五百六十八曰:“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

  【万分】 (术语)菩萨之修行,至于佛位也。

  【万佛名经】 (书名)宋刘跂学易集。有万佛名经序曰:“赵郡李侯常武之夫人,乐安孙氏。自常武没,屏居里第,阅诵藏经,积十余万。岁钞取佛名,类聚次第,数字一万。使其子周南召南缮录成书,析为十卷,题曰万佛名经。”

  【万福寺】 (寺名)在福州福清县黄檗山。黄檗宗之本山也。参照“黄檗山”条。

  【万行】 (术语)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论曰:“复经三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

  【万行少善】 (术语)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念佛所摄之善根福德无量,尔余之万行,少善根少福德也。

  【万华会】 (行事)万灯会之异名。或谓万灯会外有万华会,供养一万之华于佛之法会也。

  【万劫】 (杂语)劫为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万劫者,经世界成坏一万,言时之极长也。

  【万境】 (术语)一切之境界也。

  【万僧会】 (行事)会一万之僧而修供养也。李唐懿宗。禁中设万僧会。帝升座赞呗。

  【万善】 (术语)一切之善事也。

  【万善同归集】 (书名)六卷,宋延寿着。明众善尽归于实相者。

  【万松】 (人名)燕京报恩寺万松行秀禅师,河内人也。于荆州净土寺出家,遍参诸处,终于磁之大明寺谒雪岩,契悟心印,寻还净土寺,构万松轩以自适。金章宗明昌四年(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召师问道,赐锦绮之大僧衣。承安二年,诏师住西山仰山栖隐禅寺。得法者一百二十人,寿八十一。称万松老人,报恩老人。见会元续略一上,师着从容录,盖涉于金元两朝之曹洞禅大宗匠也。

  【万物严净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七愿,使国中万物严净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腕香】 (修法)于臂上烧香也。

  【万缘俱绝】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

  【万指】 (杂语)万人也。林间录上曰:“万指出迎。”

  【万子轮王】 (术语)初地菩萨之别号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璎珞铜轮王,一百子为眷属。(中略)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为眷属。”如此诸位菩萨当于世间果报,则欢喜地即初地之菩萨功德,得四天王,有一万之福子。

  【万字】 (术语)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刹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于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为万者,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刹那译为字者,是与恶刹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刹那,乃相,恶刹那,乃字也。今卐为相而非字,故可译为吉祥海云相,即万相也。然其形右旋则为卐,如礼敬佛,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总以右旋为吉祥。古来有作卍者,误也。高丽本之藏经及慧琳音义二十一之华严音义皆作卐。又示右旋之相而记为。大乘经之说,谓此系佛及第十地菩萨胸上之吉祥相,三十二相之一,据小乘之说,则此相不限于胸上。楞严经一曰:“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无量义经曰:“胸表卐字师子臆。”观佛经三曰:“于万字印中说佛八万四千诸功德行。”唐译华严经三十九曰:“皆于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坏魔怨。”(是说第十地菩萨万字之文)。唐译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卐字,名吉祥海云。”菩提流支译之十地经论十二曰:“经曰:于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出一大光明,名坏魔怨。论曰:于菩萨胸中有功德庄严万字相,名为无比。”(是卐形当万字之元初也。名义集六华严音义云:大周长寿二年主上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然华严音义无此文,且其说为非)。毗奈耶杂事十三曰:“世尊便舒无量百千功德所生左手旋环万字。能除怖畏,善施安稳。捉少年头,屈右手指,内彼口中,钩其齿木,与血俱出。”同二十六曰:“世尊便以上妙轮相万字吉祥网挽,其指谓从无量百福所生,相好庄严。”慧琳音义十二曰:“卐字之文,梵云室哩靺蹉,唐云吉祥相也。有云万字者,谬说也。(中略)非是字也。乃是如来身上数处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华严音义上曰:“卐字之形,今勘梵本。卐字乃是德者之相,元非字也。(中略)卐,室利靺蹉。此云吉祥海云。”明本之华严音义一曰:“卐,梵书万字。若佛胸前吉祥相是万字者,何不作此字者?盖知魏朝翻十地论,译人昧劣,错谓洛刹那为相,恶刹那为字,由此相字二音按声呼之。洛恶皆如鹤字,声势既其相近故,使一朝之谬,累代忘返也。”华严疏钞八曰:“形如卐字者,静法云(即华严音义者)室离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云吉祥海云,众德深广如海,益物如云。古来三藏,误译洛刹曩为恶刹罗,遂以相为字,故为谬耳。然此相以为吉祥,万德所集成,因目为万,意在语略,义含应云万相耳。”已上诸说,以万字之万为汉语之义,然有一说,以万直为梵音,而写卐字之音者。宋僧传三曰:“译音不译字,如佛胸前卐字是也。”日本最澄之注无量义经上曰:“万者,借音之字,胸上表示梵满之字。其梵字者,应作卐字。此经备音作此万字,即表果满也。”案此说非是。余于印度闻学僧之说,谓此卐形为梵天家之吉相,凡画尊像必划此卐形,于此郭内画形体为法,是乃火炎上之形,梵天之法,以火为最大清净,最大吉祥而创此相也。

  【王法】 (杂语)帝王当执持之正法也。佛为优填国王说王法正论经,为舍卫国王说王法经。

  【王法经】 (经名)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之异名。一卷,义净译。与施护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及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四经同本。为舍卫国波斯匿王说治国之正法者。

  【王法为本】 (术语)净土真宗就世出世立真假二谛。出世间之法为真谛门,真谛门以信心为本。又世间道为俗谛门,俗谛门以王法为本。

  【王法正理论】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不空译之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也。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王法正论】 (杂语)王法正理论之略名。

  【王法正论经】 (经名)佛为优填国王说王法正论经之略名。唐不空译,与玄奘译之王法正理论同本。

  【王宫会】 (术语)观无量寿经一部为二会之说,佛初降临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说本经一部,是为王宫会,后还灵鹫山为阿难大众复演之是为耆阇会。

  【王古】 (人名)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郎。仁慈宽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师时。与禅门耆宿结道交。及游江西,与黄龙翠岩晦堂杨岐等诸师缔清游,深契禅旨。又悟净土法门之胜义。博考诸经,大有所发明。元丰七年着新修往生净土传三卷,补戒珠之遗,凡列传一百九人。又撰直指净土决疑集三卷,鼓吹禅净一致之旨义。自亦修观念之心,持念佛,手尝不释数珠。与杨杰次公齐名,遥继庐山高士之遗风。临终不觉苦痛,光明满室,端坐而卒。见佛祖统记二十八,庐山莲宗宝鉴四等。

  【亡魂】 (杂语)亡者之灵魂也。

  【王老师】 (人名)池州南泉之普愿禅师,姓王氏,承马祖之法弘道于南泉。常自称王老师。

  【王日】 (杂语)八王日也。

  【王日休】 (人名)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课千拜。绍兴三十年。请观音加佑,校辑大阿弥陀经,三年终其功。有五十六分。又着龙舒净土文十卷。干道九年正月厉声念佛,感佛来迎,立化。见乐邦文类三,佛祖统纪二十八等。

  【王三昧】 (术语)又名三昧王三昧。又曰三昧王。三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此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为第一。(中略)一切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譬如阎浮提众川万流,皆入大海,亦如一切民人皆属国王。”又选择集下,以念佛为王三昧。坐禅用心记,以坐禅为王三昧。

  【王膳】 (譬喻)饥遇王膳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王舍】 (地名)见王舍城项。

  【王舍城】 (地名)梵名曷罗阇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毗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于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鹫山也。智度论三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毗罗(Kap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呼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为人,力能并兼诸国,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更有一复次释,述婆薮仙人故事)。西域记九曰:“曷罗阇姞利呬城,唐云王舍,初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也。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障罹灾。防火不暇,资产废业,众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细民不谨,致此火灾。宜制严科以清绝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寒林者,弃尸之处,僧谓不祥之地,人绝游止之迹。今迁于彼,同夫弃尸。既耻陋居,当自谨护。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顷之,王宫中先失火。谓诸臣曰:我其迁矣。乃命太子监摄留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时吠舍厘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修戎旅,欲袭不虞。边侯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

  【王舍城结集】 (故事)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ppala或七叶窟Saptap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于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结集,又云五百结集。此结集后世传说甚多,或言有窟内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众之异见。遂由此传说之无根据,生否定此结集事实之学者,但无论其内容如何,而结集之史实,无存疑之余地也。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故事)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修妒路藏与阿毗昙藏。”(取意)。四分律五十四曰:“初大迦叶与五百大比丘至王舍城,优波离先结集毗尼藏,次阿难结集修多罗藏与阿毗昙藏,既结集三藏后,长老富罗那率五百比丘来,迦叶更对此比丘等如上结集三藏。”(取意)。智度论二曰:“大迦叶欲结集三藏,至王舍城阇崛山中告阿阇世王赐我等食,日日送付,今我等为结集经藏,不作他行,三月安居于此。先十五日说戒时集大众,迦叶入禅定,以天眼观之,一千人中,独阿难一人未尽余垢。迦叶自禅定起,携阿难手从众中出,言今清净众中欲结集经藏,汝余垢未尽,不可住此,阿难深惭耻悔责,其夜中尽余垢为阿罗汉,直入加于千数。于是使阿难先结集修妒路法藏,次使优波利结集毗尼藏,后复使阿难结集阿毗昙藏。”(取意)。毗尼母经三曰:“大迦叶先于王舍城耆阇掘山竹林精舍中集五百比丘,使难阿结集第一毗尼藏,第二修妒路藏,第三阿毗昙藏之三藏,后富兰那偕比丘五百人来加之。”(取意)。已上皆记三藏之结集,比丘之数与结集者小有异。僧祇律三十二曰:“与一千大比丘同至王舍城刹帝山窟,敷置床褥,庄严世尊座,世尊座左面,敷舍利弗座,其右面敷目犍连座,次敷大迦叶座,如此次第敷五百座,办四月供养,为结集法藏,悉断外缘。尔时一千人中选取五百,使阿难先结集四阿含及杂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取意)。五分律三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至王舍城使优波离先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取意)。善见律一曰:“阿阇世王为结集者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造讲座,大迦叶得五百比丘来此,先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法藏。”(取意)。已上僧祇律与善见律皆不言第三阿毗达磨藏之结集。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大迦叶集八万四千众,使阿难结集第一契经藏,第二律藏,第三阿毗昙藏,第四杂藏(此中有方等大乘)弥勒菩萨在座称善哉”(取意)。撰集三藏传曰:“于摩竭陀僧伽尸城北,迦叶聚八万圣者,使阿难结集四藏,一经藏,二律藏,三法藏,四杂藏。”(取意)。已上增一阿含经与撰集三藏传所说皆同,大众部之义也。故虽不自言窟外,而为窟外之结集无论矣(义林章二本,决撰集三藏传为大众部之义,唯识同学钞三之五、决今增一阿含经为大众部之经)。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故事)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毗尼藏,毗尼藏者,佛法之寿命也。乃使优波离一夏中八十度诵。次使阿难诵五阿含经,次诵阿毗昙。时有一万罗汉后来。婆修婆斯为上首。皆住界外各诵三藏。真谛部执论疏二曰:“于王舍城七叶岩夏四月十五日,大迦叶集五百罗汉,先使阿难颂五阿含为经藏,次使富娄那诵阿毗昙,名对法藏,次使优波离诵毗奈耶名律藏。时有无量比丘来欲听法。迦叶不许,使住界外,各自如法诵出三藏。婆师婆比丘为上首。其数多,故时号皆多众。界内众,迦叶为上首。世尊自指迦叶为上座,佛灭后亦为弟子之依,故号上座。其年十二月阿阇世王死,迦叶亦入狼迹山。大众便散。”(取意)。西域记九曰:“出王舍城北门行一里余,至迦兰陀竹园。自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阴有大石室,阿阇世王为结集者于此建堂宇。大迦叶欲结集法藏,登苏迷虑山,击大犍稚,集圣者,得一千人,于此始结集。时安居初之十五日也。阿难结集素怛缆藏,优波厘结集毗奈耶藏,迦叶自结集阿毗达磨藏。雨安居间三月,尽结集三藏讫。大迦叶为僧中一切上座,谓之上座部结集。其西北隔二十余里,有大众部结集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者,来此结集法藏。别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为五藏。凡圣同会,故云大众部。”(取意)。宗轮论述记曰:“佛初入灭,七叶岩中二部结集。(中略)皆由未生怨王为大檀越种种供养,恐界内界外人多,难可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慈恩寺传三所记同此。但窟内结集之集文云:“经雨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

  【亡五众物】 (术语)死亡五众之遗物也,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为五众,就此五众之遗物而分轻重,三衣等之轻物以之分与现在之僧众,金银田园等之重物以之归入于常住物。见轻重仪,行事钞下一。

  【王仙】 (杂名)转轮王出家具五通者。俱舍光记五曰:“王仙,谓转轮王舍家修道,具足五通名曰王仙。”

  【亡者】 (术语)死亡之人也。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飞来乘烟,入无间地狱。”随愿往生经曰:“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

  【亡智】 (术语)事理亡顿法之智也。十不二门曰:“祇由亡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同指要钞曰:“言亡智者,事理顿亡之智。”

  【往还二回向】 (名数)往相回向与还相回向也。

  【往还衣】 (衣服)五种衲衣之一。

  【网界】 (术语)又曰金刚网。护摩坛上界之结界也。”

  【往来八千返】 (术语)释迦如来来生此土化众生,来往已及八千度也。梵网经下曰:“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品竟。”

  【网目】 (譬喻)网之细目也。天台之判教,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比诸大纲,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比诸网目。法华玄义十曰:“法门网目。”同文句记一曰:“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网目。”

  【往生】 (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往生集】 (书名)三卷,明云栖袾宏辑。分九类。集录往生人之事迹者。

  【往生讲】 (行事)念阿弥陀佛而愿往生极乐之人之佛事也。

  【往生净土忏愿仪】 (书名)一卷,宋遵式集。由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经等诸大乘经中采取而定往生净土忏愿之方式者。有十门。

  【往生礼式】 (书名)往生礼赞之讲式也。

  【往生礼赞】 (书名)往生礼赞偈之略名。

  【往生礼赞偈】 (书名)一卷,唐善导着,五部九帖之一。述为愿往生之礼赞。六时礼赞在此中。

  【往生论】 (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异名。又名净土论。

  【往生论偈】 (书名)与往生论同。

  【往生一定】 (术语)谓得一念归念之信,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也。

  【枉死城】 (传说)相传其城绕酆都殿之右。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直至被害之魂得有投生之日,提出解发诸殿各狱收禁受罪。非被遭屈之魂概入此城也。

  【往相】 (术语)二回向之一。谓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共往生安乐净土,谓之往相回向。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往相回向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七愿也。

  【往相信心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八愿,至心信乐之愿也。

  【往相证果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一愿也。又曰必至灭度愿。

  【往相正业愿】 (术语)同选择称名愿。

  【往益】 (杂语)净土往生之利益也。安乐集上曰:“采集真言,助修往益。”

  【望参】 (职位)禅林之职名。副参之候补者也。

  【妄尘】 (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

  【妄分别】 (术语)不知真如平等无差别为一如,徒为无明所驱而起善恶美丑等之差别妄见也。

  【妄风】 (譬喻)妄念鼓动,譬之于风。性灵集八曰:“一念妄风鼓波涛。”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

  【妄尽还源观】 (书名)一卷,具名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宗第三祖贤首着。教修华严之观法而还归于一心之本源。一卷分为六颂,前三章说圆顿之妙解,后三章正明观法。

  【妄境界】 (术语)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妄军】 (譬喻)妄惑攻我,故比之以军兵。往生十因曰:“觉王一发,妄军悉退。”

  【望寮】 (堂塔)禅家寮主之下有副寮,副寮之下有望寮之职,望寮者,副寮若阙,即可转上而补之,故名。见象器笺六。

  【妄念】 (术语)虚妄之心念也,凡夫贪着六尘境界之心也。

  【忘七】 (公案)指月录曰:“庞居士见丹霞士,以拄杖划地作七字。霞于下划个一字。士曰:因七见一,见一忘七。霞便起去。”

  【妄情】 (术语)虚妄不实之情识也。唯识论一曰:“随自妄情种种计度。”顺正理论二十三曰:“又彼所说唯率妄情。”

  【妄染】 (术语)妄为虚妄不实之义,染为染污不净之义。以名一切生死之法。起信论曰:“过恒沙等妄染之义。”

  【妄说】 (术语)虚妄不实之言说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劣慧妄说闇,覆蔽牟尼言。”

  【妄习】 (术语)妄念妄想之习惯。

  【望乡台】 (传说)面如弓背,朝东西南三向湾,直八十一里,后如弓弦,坐北,剑树为城,台高四十九丈。刀山为坡,砌就六十三级,犯鬼登此台照镜见闻之后,押入叫唤大地狱内。

  【妄想】 (术语)不当于实曰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注维摩三:“生曰:妄想妄分别之想也。”大乘义章三本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楞严经一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伽经四曰:“妄想自缠,如蚕作茧。”观无量寿经曰:“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菩提心论曰:“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乃至展转成无量无边烦恼。”止观七曰:“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

  【妄心】 (术语)妄分别之心也。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楞严经十曰:“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妄心薰习】 (术语)四薰习之一。见四薰习条。

  【妄信】 (术语)谬误之信念也。

  【妄言】 (术语)与妄语同。无量寿经下曰:“妄言绮语。”普贤行愿品曰:“妄言粗恶多离间。”

  【妄业】 (术语)虚妄不实之业因也。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

  【妄语】 (术语)十恶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实之言者。智度论十四曰:“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大乘义章七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涅槃经三十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妄语戒】 (术语)五戒十戒中有妄语戒。禁制一切之妄语。又具足戒中分大小之二,在四波罗夷中为大妄语戒。在九十单提中为小妄语戒。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或受天龙鬼神之供养等,总说过人之法也。小妄语者,谓其他一切不实之言语。

  【妄语十罪】 (名数)谓作虚诳语所生之十种祸也。智度论曰:“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妄缘】 (术语)缘者,关于吾身之内外事物也,此缘体虚妄不实,故曰妄缘。又此事物为我起妄情之缘由,故曰妄缘。

  【妄云】 (譬喻)烦恼之蔽覆心性有如云也。

  【妄执】 (术语)虚妄之执念也。又执着虚妄之法也,把而不离曰执。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妄习执见。”

  【微】 (杂语)七倍于极微者。见“极微”条。

  【微钵哩哆】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译曰反叉合掌。见大日经疏十三。梵Viparita。

  【微尘】 (术语)色体之极少为极微,七倍极微,为微尘。七倍微尘,为金尘。金尘者,得游履金中之间隙也。俱舍论十二曰:“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

  【微尘数】 (杂语)譬数量之多,以碎物为微尘,其数多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大千界微尘数菩萨。”

  【危城】 (譬喻)譬身为危城也。归敬仪中曰:“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沿逸欲。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杯器。”涅槃一曰:“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贪淫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

  【微吃哩抳多】 (杂语)Vikriḍita,译曰踊跃。大日经疏一曰:“梵云微吃哩抳多,是踊跃义、游戏义、神变义。”

  【威德】 (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

  【威德定】 (术语)同威德三昧。往生十因末曰:“眼识唯缘色尘,依威德定,亦缘法处色。”

  【威德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持莲华,坐于岩上之像也。配于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可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现天大将军身为说法。”此将军身之威德,广大而胜,故名为威德。

  【威德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发威德力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威德三昧者,菩萨得此三昧,威德庄严。”

  【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 (菩萨)维摩居士之尊称也。维摩诘Vimalakirti,译曰无垢称。优婆塞者,在家之信士也。威德与王者,尊称也。

  【微行】 (杂语)微妙之行法也。观经天台疏曰:“微行妙观,至道要术。”

  【微吉罗拏】 (菩萨)五佛顶尊之第五。译曰舍除顶。大日经疏五曰:“微吉罗拏,译云舍除顶。是弃舍一切烦恼义。是摧碎义也。”梵Vikirṇa。

  【微聚】 (术语)色聚之极小者。盖无单一极微而生之物,欲界之物质,其最为单纯者,为能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极微,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声,有无不定,故除之),极微等八种之极微,必以聚合俱生为法。因而所谓最小之色聚,称为微聚也。

  【微密】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

  【微密持经】 (经名)无量门微密持门经之略名。

  【微妙】 (人名)比丘尼名。说自身为世苦出家得圣果之经历。度五百比丘尼。见贤愚经三、诸经要集九。又(杂语)法体幽玄故曰微。绝思议故曰妙。维摩经菩萨品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无量寿经下曰:“普为十方说微妙法。”长阿含经一曰:“如来大智微妙独尊。”法华经提婆品曰:“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微妙法水】 (术语)称字门。以此字门清净之法水,净行者之心器,且使生身田之字佛种子也。义释十一曰:“微妙法水,从空而注,以净其心器。”

  【微妙曼拏罗经】 (经名)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之略名。

  【微摩丽】 (杂语)译曰无垢。见大日经疏五。

  【威怒】 (术语)振大威势而忿怒也。

  【威怒王】 (术语)金刚部诸尊现忿怒身之总名。圣无动经曰:“圣无动摩诃威怒王。”

  【威怒王念诵法】 (经名)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之略名。

  【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经名)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之略名。

  【微若布罗迦】 (植物)Bijapūraka,果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曰:“微若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方有。”

  【微瑟纽】 (天名)Viṣṇu,又作毗瑟纽、毗纽、韦纽、毗瑟笯、毗瑟怒、毗搜纽、毗瘦纽。那罗延天之别名也。又为自在天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同十七曰:“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毗瑟纽。”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毗瑟笯天,旧云毗搜纽,或云毗纽,皆讹也。此当幻惑义,是伐薮天别名也,旧言婆薮天也。”同二十三曰:“此天有大威德,乘金翅鸟行,行时有轮以为前导,欲破则彼无有能当也。”不空羂索经二曰:“毗瑟怒。”瑜伽伦记十七上曰:“毗瑟笯世界者,毗纽天处也。毗瑟笯者,名为幻惑。”见“韦纽天”条。

  【微沙落起多】 (人名)阿育王第一夫人之名。译曰光护。见阿育王经三。梵Vibhārakṣita。

  【威神】 (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

  【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经名)菩萨修行经之异名。

  【微誓耶】 (天名)Vijayā,又作微惹耶,毗社耶。日天之妃也。译曰无胜,誓耶为胜,微誓耶为最极无胜也。大日经疏五曰:“释天眷属之南置日天众。在八马辂车中,并二妃在其左右所谓誓耶。微誓耶,译云胜无胜也。”秘藏记末曰:“微舍耶天,肉色持弓箭。”又五佛顶尊之第二曰誓耶。第三曰微誓耶。大日经疏五曰:“第二誓耶,译为胜顶。第三微誓耶,此用多声呼也,译为最胜顶。”

  【微戍陀】 (杂语)Viś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七曰:“真言中或有扇多(是寂义),微戍陀(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微微心】 (术语)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也。

  【微细流注】 (术语)谓妄识之微细生灭迁流也。为阿赖耶识之相。

  【微细身】 (术语)密教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周遍于法界。秘藏记末曰:“凡佛者舍有漏五蕴等身,有无漏五蕴等身,无漏五蕴等微细身。微细身如虚空。”同下曰:“法身微细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细身虚空乃至草木一切处无不遍,是虚空是草木即法身。于肉眼见粗色,于佛眼微妙之色。”

  【微细生死】 (术语)变易生死之异名。大乘义章八曰:“微细生灭无常,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千手陀罗尼经曰:“超越无量亿劫微细生死。”

  【微细相容安立门】 (术语)见“玄门”条附录。

  【威仪】 (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

  【威仪法师】 (职位)同威仪师。

  【威仪僧】 (职位)同威仪师。

  【威仪师】 (职位)授戒时三师七证中有教授师,为指示授戒者以坐作进退之威仪者,此教授师,又云威仪师。行事钞上三曰:“单白差威仪师。”自此一般法会指挥众僧仪式作法之僧,名为威仪师。

  【威音那畔】 (术语)威音王佛以前也,谓向下之实际理地。威音以后,即向下之佛事门也,见威音王佛项。

  【威音王佛】 (佛名)梵名Bhiṣmagarjitasvararāja,法华经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楞严经五曰:“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然禅录假此佛名示时之极远,又指向上本分为威音佛以前。祖庭事苑五曰:“威音王佛以前,盖明实际理地。威音已后,即佛事门中。此借喻以显道,庶知不从人得。后人谓音王实有此缘,盖由看阅藏教之不审。”法华通义六曰:“此乃空劫初成之佛,已前无佛。故宗门称向上曰威音那畔。”方语钞曰:“禅录言威音王者,谓极远也,又指本分也。”五灯会元十九曰:“空劫威音前,则有一壶米。”

  【唯】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一简别之义,简别于他法云唯。二决定之义,示决定有此法云唯。三显胜之义,示此法之显胜云唯。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一简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二决定义。”

  【惟白】 (人名)宋静江(现广西临桂县治)人,姓冉氏,号佛国禅师。云门宗法云法秀之嗣,住汴京法云寺。撰续灯录三十卷,又着大藏纲目指要录八卷。后移明州天童寺,年寿并缺。见续传灯录十二,佛祖统纪四十六等。

  【为病听酒】 (术语)见“酒”条附录。【为病听酒】(杂语)分别功德论曰:“祇园有比丘,病经六年。优婆离往问所须?答唯思酒。优婆离曰:待我问佛。至园问佛,有比丘思以酒为药,可否?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优婆离复往索酒使饮,病寻平复。重为说法,使得罗汉果。”毗尼母论曰:“病者,听瓮上嗅之。若差,不听嗅。”然持律者以酒为性罪,虽病者亦不听也。见俱舍论十四。

  【为恶人说戒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一。诫为恶人说佛戒者。盖未受菩萨戒者或外道恶人及邪见人辈,未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与木头无异,故若为利养向是等恶人,说七佛之教诫,则所化无益,说者唯得罪也。法藏及太贤皆谓之非处说戒戒。以此等人皆为非处也。道俗七众大小二乘俱制之。出梵网经卷下,菩萨戒义疏卷下。

  【惟干颇罗天】 (界名)Bṛhatphala,玄应音义三曰:“惟干颇罗天,此云广果天。第四禅第二天也。凡夫果中,此最殊胜,故名为广果天也。”

  【唯渐无顿】 (杂语)禅源诸诠三曰:“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薰而发现也。”

  【韦将军】 (天名)韦天将军也。

  【违境】 (杂语)违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境相本无差别,而任自己之心意以判之也。

  【唯境无识】 (术语)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立唯境无识(今所谓唯物论)之义,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于俗谛中立唯境无识之义,以与护法论师之唯识无境对立。盖内识有境有心,心必托境而起故也。义林章一末曰:“或顺世外道及清辩等。成立境唯。为简于彼言识之唯。”

  【维口食】 (术语)四邪命食之一。维为四维。谓比丘学种种之方相咒术卜占等而为生活也。

  【为利倒说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十六。诫为利养惜法,可答不答:无前无后,谤三宝,倒说经律之文字者。法藏谓之惜法规利戒,太贤谓之贪财惜法戒,大小乘皆制之。或谓唯限于大乘。出菩萨戒义疏卷下。

  【为利诈师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四十一。诫内无可为人师之智德,外诈为智德,为利养名闻,贪求多数之弟子者。法藏谓之无德作师戒,太贤谓之恶求弟子戒,出家二众大小乘皆制之。出菩萨戒义疏卷下。

  【维楼黎王】 (人名)见“毗琉璃”条。

  【维摩】 (人名)Vimalakirti,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佛在世毗耶离城之居士也。自妙喜国化生于此。委身在俗。辅释迦之教化,法身大士也。佛在毗耶离城庵摩罗园,城中五百长者子诣佛所请说法时,彼故现病不往,为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床,以成方等时弹诃之法,故其经名为维摩经。维摩经方便品曰:“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己曾供养无量诸佛。”同见阿閦佛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注维摩经一曰:“什曰:维摩诘,秦言净名。生曰:维摩诘,此云无垢称也。其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遐布,故致斯号。”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

  【维摩诘】 (人名)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唐诗人王维字摩诘。即以此菩萨之名为其名字也。参照“维摩”条。

  【维摩诘经】 (经名)二卷,吴支谦译。维摩经三译中之最古。

  【维摩诘经讲义】 (书名)二卷,民国八年,太虚法师于京师已未讲经会讲演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在会闻法者集成之。书中多推陈出新之语。融贯哲理,聏调天下,于讲经中,能独开一生面者。

  【维摩诘所说经】 (经名)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为注维摩。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撰。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净名玄。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广疏。维摩经略疏十卷,隋智顗说,唐湛然略,世称为净名疏。净名玄论八卷,隋吉藏述。维摩经游意一卷,隋吉藏述。维摩经义疏六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五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维摩经疏记钞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记。不全。说无垢称经疏六卷,唐窥基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智圆述。维摩经疏科一卷,明失名著。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镫着。维摩经饶舌一卷,净挺着。

  【维摩诘子所问经】 (经名)大方等顶王经之异名。维摩诘之子善思童子抱于保姆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

  【维摩金粟如来后身】 (传说)见“金粟”条。

  【维摩经】 (经名)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之略名。

  【维摩经不二】 (故事)见“默不二”条。

  【维摩经供养】 (行事)新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之法会也,于佛像谓为开眼。于经谓为供养。

  【维摩经十喻】 (名数)显人身之无实以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三是身如焰,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梦,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响,九是身如浮云,十是身如电。见维摩经方便品。

  【维摩经折衷疏】 (书名)六卷,明释大贤述。其法弟大舣为之序云:此经自秦译以来,始出肇师注。而多引什师之语。其文简。其旨深。(中略)近时无我疏印天台四教六即四悉三观等语,其文浩汗。义旨重叠,诚繁矣。吾兄古德法师,新出斯解,义乃折衷云云。

  【维摩罗达】 (人名)Vimaladattā,译曰离垢施。波斯匿王之女。见佛说离垢施女经。

  【维摩罗诘】 (人名)维摩之具名。

  【维摩丈室】 (杂名)见“方丈”条。

  【为母说法经】 (经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之略名。

  【维那】 (职位)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三纲之一。维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称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众,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众杂事指授于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也。”行事钞集僧通局篇曰:“维那声论翻为次第也,谓知事之次第,相传云悦众也。”同赴请设则篇曰:“维那声论翻为次第也,为知事之次第,相传云悦众也。”同赴请设则篇曰:“十诵为知请故须立维那,出要律仪翻为寺护,又云悦众,本正音婆逻,此云次第。”僧史略上曰:“按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又曰:“寺之设也,三纲立焉,若网罟之巨纲,提之则正,故曰也。梵语摩摩帝,悉替那,羯磨陀那,华言言寺主上座悦众也。”名义集一曰:“隋智琳,润州刺史李海游,命琳为断事纲维。尔后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韦纽天】 (天名)Viṣṇu,又作违纽天,毗纽,韦糅,毗瑟纽,毗瑟笯,毗瑟怒,毗搜纽,毗瘦纽。译曰遍净等。大自在天之别名,生于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天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天,秦言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韦纽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广百论一曰:“违纽天,秦云遍胜天。”三论检幽钞一曰:“韦纽者,此翻为遍净。”大日经疏十七曰:“韦纽天者,自在天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即那罗延天也。”

  【维婆虫】 (动物)纴婆虫之误。见纴婆虫条。

  【维祇难】 (人名)沙门名。译曰障碍。见历代三宝记五。梵Vighna。

  【围绕】 (仪式)绕右旋而敬礼,即右绕三匝也。法会之行道式本此。贤愚因缘经九曰:“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中略)睹之心悦,不知礼法。直问世尊,不审瞿昙起居何如?世尊即时命令就座。时首陀会天遥见须达,虽见世尊,不知礼拜供养之法。化为四人,行列而来。到世尊所,接足作礼,胡起问讯,起居轻利,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是时见其如是,乃为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应如是。即起离座如彼礼敬,问讯起居,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法华文句二下曰:“围绕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净居天化为人像,到已右旋,旋已敬礼,却坐听法,因于天敬人以为楷。(中略)围绕者,行旋威仪也。”

  【为人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具名各各为人悉檀。佛之说法,鉴众生之机根,各应其人而说之,以成就善根者。

  【唯色】 (术语)色心不二,故万法唯心,又唯色也。依之立护法唯识无境,故立清辩唯境无识。止观义例上曰:“能了诸法则见诸法唯心唯色,当知一切由心分别诸法,何曾自谓同异?”

  【沩山】 (人名)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佑,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出家。在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年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海禅师,究明心法。往沩山构梵宇。值武宗毁释,裹头隐于民。大中初,裴休请师还沩山。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禅会殊盛。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大中七年寂,寿八十三。敕谥大圆禅师。师嗣百丈海。海嗣马祖一。见传灯录九、会元八、稽古略三。

  【沩山警策】 (书名)一卷,沩山灵佑着。注释数种,如下:沩山警策注一卷,宋守遂注。沩山警策指南一卷,明道霈述。沩山警策句释记二卷,明弘赞注开诇记。沩山警策注一卷,明大香注。

  【沩山举米】 (公案)“沩山尝举一粒米曰: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此一粒从何处生?自曰:此一粒,莫不轻。”见葛藤集下。

  【沩山侍立百丈】 (公案)“沩山五峰云岩,同侍立百丈。百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沩山云:却请和尚道。丈云:我不辞向汝道,恐己后丧我儿孙。”见碧岩集第七十则。

  【沩山业识】 (公案)“沩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众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什么。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沩云善哉!”见从容录三十七则。

  【沩山摘茶】 (公案)“沩山与仰山摘茶次。沩云:终日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沩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沩云:放子三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唯识】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毗若底Vijñapti,此译为识。梵语倒置之为识唯,通常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为三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为三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心,唯识论就了别之义而云唯识,其体一也。又唯心之名,通于因果,唯识之称,唯在因位,三种者:初能变(第八识),二能变(第七识),三能变(前五识)也,八种者,眼识乃至阿赖耶识也。义林章一末曰:“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问唯识之言,谓有八种之识,除八种识体之外,更无余法乎。答不然,言唯八识者,谓一切诸法不离八识,非言八识之外无余法也。凡诸法分别为五法: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此中前四者为事,后一者为理,称曰五法事理。此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称唯识。以第一之心,乃识之自相,第二之心所,乃识之相应法,第三之色,乃心与心所之所变,第四之不相应法,乃心与心所及色之分位差别,第五之无为法,乃前四法之实性故也。又唯之言,取遮遣遍计所执性,识之言,取依他圆成之二性。唯识论七曰:“唯识言有深意趣。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离诸识实有色等。”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毗若底,此翻为识。识者了别义,识自相,识相应,识所变,识分位,识实性,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名唯识。”楞严经五弥勒菩萨之言曰:“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唯识导论】 (书名)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识二十论,称曰唯识导论。二十述记上曰:“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末后乃有护法菩萨。护法所造释名唯识导论。”法相之学匠单称导论者,成唯识论也。

  【唯识二十论】 (书名)常云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由偈颂之数而名。总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非明宗义也。有三译,一后魏般若流支译,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谛译,题曰大乘唯识论。三今论是也。此论慈恩作释,谓之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

  【唯识二十论述记】 (书名)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释唯识二十论。

  【唯识法师】 (人名)慈恩大师虽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识论为宗,故号唯识法师。

  【唯识观】 (术语)具名唯识三性观。三性者何?一曰遍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三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实体,真如是也。分别此三性,则以遍计所执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系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唯者简持之义,简去遍计,而持取依圆之二性,识之言者,显所持取之依圆二性也。修此唯识三性观,自浅至深,有五重,称为五重唯识:一曰遣虚存实识。以心外诸境,为遍计所执之虚妄,体用非有而遮遣。心内诸法,为依他与圆成,体用非无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之观法。二曰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分别识相则各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之四分,此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心。而所缘之相分,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曰摄末归本识。相分系识内所取之境,见分系识内能取之作用,此二者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自体分为本,见相二分为末,故离识之自体分,无见相之末,摄末而归于本。此乃体用相对之观法。四曰隐劣显胜识。八识之自体分,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者,胜如王,心所者,劣如臣,故隐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此乃心心所相对之观法。五曰遣相证性识。留于第四重之八识心王之自体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空所遣之圆成实性,即以依他之事相为空而舍遣,证得圆成实性也。此为事理相对,唯识观之至极。五重之中,前四重,为舍遣遍计所执性而使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曰相唯识。后一重为舍遣依他起性而证得圆成实性之观法,故曰唯识观。菩萨观此唯识无境,以相违识相智等之四智。

  【唯识会】 (行事)讲赞唯识论之法会。

  【唯识家】 (术语)法相宗之异名。

  【唯识开蒙】 (书名)二卷,元释云峰集。是书不列正文,仅将论文中紧要之处撮为标题一百五十,设为问答:以畅其旨,故云开蒙也。

  【唯识了义灯】 (书名)唯识三个疏之一。具名成唯识论了义灯,七卷,唐淄州大师慧沼作。显慈恩之正义,而斥圆测之异义。

  【唯识论】 (书名)有二本:一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三译:一后魏瞿昙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谛译,一卷,题曰大乘唯识论。三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注释如下: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料简二卷,唐窥基撰。又称唯识开发。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别钞十卷,存卷一卷五卷九卷十,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八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二卷,存卷上,唐智周述。成唯识论了义灯十四卷,唐慧沼述。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存卷下,唐智周撰。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唐智周撰。成唯识论义蕴五卷,唐道邑撰。成唯识论疏义演二十六卷,唐如理集。缺卷六末下及十七十八二十二。成唯识论演秘释卷一,唐如理撰。注成唯识论卷十七,余缺。成唯识论疏钞十八卷,唐灵泰撰。缺卷九卷十三末卷十五卷十七。成唯识论学记八卷,新罗太贤集。唯识开蒙二卷,元释云峰集。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明明昱俗诠。成唯识论集解十卷,明通润集解。成唯识论音义十卷,明广承音义。成唯识论合响十卷,明大真合响。成唯识论自考十卷,明大惠录。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十卷,明智旭述。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明明昱约意。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二卷,智素科。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十卷,智素补遗。成唯识论证义十卷,明王肯堂证义。

  【唯识三个疏】 (名数)唯识枢要,唯识了义灯,唯识演秘也。唯识枢要辩成唯识论中之要义,唯识了义灯破圆测之邪义,唯识演秘解唯识述记之难义。

  【唯识三十论颂】 (书名)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triṁśati-śastra-kārikā,常云三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之本颂也。

  【唯识三世】 (术语)三种三世之一。见“三世”条。

  【唯识三性观】 (术语)见“唯识观”条。

  【为实施权】 (术语)为使归于真实,假施设权法也。法华玄义第一序有曰:“为莲故华者,譬为实施权。”是盖为解释法华经题目莲华二字三义中之一义,尔前与法华相对,于尔前四时说逗机益物之法者,皆是为使归于法华真实之妙圆,假设之方便权说,虽暂有用而终可废者。

  【唯识枢要】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唯识三个疏之一。四卷,唐慈恩作,解成唯识论中之要义。

  【唯识述记】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唐慈恩大师着。解成唯识论。

  【唯识俗诠】 (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之请,诠释此论。批却导窾。曲畅旁通。开卷粲然,了无疑滞。云云。

  【唯识随疏翼】 (书名)见“成唯识论随疏”条。

  【唯识所变】 (术语)万有总由阿赖耶识所变出之意。见“赖耶缘起”条。

  【唯识无境】 (术语)言唯有内心,心外无境也。楞伽经唯识论曰:“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秘藏宝钥上曰:“幻影观心,唯识遮境。”

  【唯识无境界论】 (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

  【唯识心定】 (术语)唯识观也。楞严经五曰:“我修习唯识心定,入三摩地。”

  【唯识心要】 (书名)十卷,明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

  【唯识修道五位】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为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觉)间,重修习妙观以断余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证理之位,即无学道也。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见唯识论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开十信位,则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终,开等觉,则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开合不同耳。

  【唯识演秘】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演秘,唯识三个疏之一。七卷,唐朴杨大师智周作。释唯识述记。

  【唯识义蕴】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义蕴。十卷,唐开元寺道邕作,释唯识述记。

  【唯识义章】 (书名)法苑义林章之异名。

  【唯识圆教】 (术语)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深教也。见“三教”条。

  【唯识章】 (书名)大乘法苑义林章一末篇章之名。

  【唯识中道】 (术语)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遍计所执者,以情有故为非空,以理无故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为空,以似有故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为非有,以妙有故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三性对望而论,现于虚妄认识上之一切万法(即遍计所执之法)悉为虚妄之影像,而非实有之法,情有理无也。然自实之种子变现之依他起诸法,假令非常住实在而不可谓为无,如幻假有也。圆成实性之真如,真空妙有,其体空寂,真实圆满之实在也。一切诸法皆具此三性,故空有不可不断,是非有非空之中道也。此为三性对望之中道。

  【唯识中道宗】 (流派)又云唯识宗。同于法相宗。

  【唯识宗】 (流派)法相宗之异名,彼宗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也。

  【违顺】 (术语)违境与顺境。感苦之境界,名为违境。感乐之境界名为顺境。常曰顺违。今以苦乐文字之次第,谓为违顺。唯识论三曰:“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往生要集上末曰:“以贪瞋境多违顺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俱非者,非顺非违)。

  【违他顺自】 (术语)对于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论其各有此义。随缘真如之违他,谓真如反对他,无明妄染,显现自家之德也。顺自者,谓真如随顺自家之本性,内自重于无明,令起净用也。是即还灭门之意。成事无明之违他,谓无明违背他真如之理体,而覆真理也。顺自者,谓无明随顺自家之本性而成妄心也。是即流转门之意。

  【韦提】 (人名)韦提希之略。

  【韦提得悟】 (故事)韦提希闻观经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寿经曰:“说此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廓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

  【韦提求净土】 (故事)韦提既被幽囚,生厌离心,愿生于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韦提希】 (人名)Vaidehi,又云毗提希,吠提希。新称吠题呬弗多罗。译曰思惟,思胜,胜妙身。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也。法华文句二曰:“韦提希,此云思惟。”同记曰:“亦云思胜。”法华义疏二曰:“韦提希,翻为思惟,亦云四维。”法华玄赞二曰:“梵云吠题呬弗多罗,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从彼乞得,因以为名。韦提希,讹也。”

  【韦提幽囚】 (故事)阿阇世太子听提婆达多恶友之言,幽囚其母后韦提希于宫内。见“阿阇世”条。

  【韦天将军】 (天名)姓韦,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将军,此南天王八将军之一也。为南山道宣律师示现,南山依之着灵威要略并律相感通传二书,律相感通传云韦将军,法苑珠林云天人韦琨,有拥护东西南三洲佛化之宿愿,古来禅录多与韦驮天混一,非也。感通传曰:“有一天人来礼敬,叙暄凉已。曰:弟子姓王名蟠,(中略)弟子是南天韦将军下之使者。将军事务极多,拥护三洲之佛法。(中略)次又一天云:姓费氏,礼敬如前。云:弟子迦叶佛时,生在初天。在韦将军下,诸天贪欲所醉,弟子以宿愿力不受天欲,清净梵行,偏敬毗尼。韦将军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法苑珠林十六曰:“又有天人韦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将军之一臣也。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将,斯人为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清净梵行修童真业,面受佛嘱弘护在怀,周统三洲住持为最。”

  【韦陀】 (经名)Veda,又作围陀,毗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驮,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为四分。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金光明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曰:“四明法,即四薜陀论,旧曰韦陀,或毗伽罗论,皆讹谬也。一颜力薜陀,此云寿明,释命长短事。二耶树薜陀,此云祀明,释祀祠之事。三娑摩薜陀,此云平明,平是非事。四阿达薜陀,此云术明,释伎事。”法华文句八之三曰:“毗陀论,此云智论。”玄应音义十九曰:“毗陀,或言韦陀,皆讹也。应言鞞陀,此云分也,亦云知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演密钞二曰:“吠陀,此云明,即是外道四明也。”百论疏上之下曰:“四皮陀者:一荷力皮陀,明解脱法。二治受皮陀,明善道法。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四阿闼皮陀,明咒术算数等法。本云皮陀,此间语讹,故云韦陀。”摩登伽经上曰:“昔者有人名为梵天,修习禅道有大知见。造一围陀,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白净,出兴于世,造四围陀:一者赞诵,二者祭祀,三者歌咏,四者禳灾。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弗沙,其弟子众二十有五。于一围陀广分别之,即便复为二十五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鹦鹉,变一围陀为十八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为善道,其弟子众二十有一,亦变围陀为二十一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鸠求,变一围陀以为二分,二变为四,四变为八,八变为十,如是展转凡千二百六十有六种。是故当知围陀经典易可变易。”案吠陀者,印欧语系中最古之文献,印度最古之圣典也。集阿利亚民族从中央高原而下至印度五河Pañjab流域占居雪山西麓恒河流域间之赞歌,为婆罗门教根本之圣典,纪元前千年已前之记录。有三吠陀或四吠陀,利俱吠陀Ṛg-veda,撒买吠陀Sāmaveda,亚求罗吠陀Yajurveda是为三吠陀,加阿他罗滑吠陀Atharva-veda而为四吠陀。利俱吠陀者,乃百论疏之所谓荷力皮陀,集太古之赞美歌者,十卷,一千十七篇,有一万五百八十颂,撒买吠陀者,为三磨皮陀,于赞歌附音乐供祭式之实用者,有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此中除七十八颂外悉为利俱吠字赞歌也。亚求罗吠陀者,相应于冶受皮陀,为集四时祭祀之祭式咒文可用之祭词者,此吠陀特有之咒文,皆散文也。此吠陀分为黑部Kṛṣṇayajus白部Śuklayajus。黑部者,咒文与解脱不分,有四种:一、Taitiriya-saṁhitā,二、Maitrāyaṇi-saṁhitā,三、Kāṭhaka-saṁhitā,四、Kapiṣṭhala-kāṭha-saṁhitā也。白部者,咒文与解说不混,一种,即Vājasaneyi-saṁhitā也。阿他罗滑吠陀者,为阿闼皮陀,集禳灾禁咒,日常祈念修法可用之祭歌者。二十卷,七百六十篇六千颂。

  【韦驮】 (天名)翻译名义曰:“韦驮是符檄用征召也,与今所称护法韦驮无涉。其护法者,盖跋阇罗波腻。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其手执金刚杵,因以立名。”正法念经曰:“昔有国夫人,生千子,试当来成佛之次。至楼至,当第千筹。其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今因状其像于伽蓝之门。”

  【韦陀梵志】 (流派)以吠陀为主之梵志,即韦陀论师也。大日经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为说瞿昙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毗卢遮那身也。”

  【韦陀论师】 (流派)奉事梵天,受持围陀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韦陀罗】 (天名)Vetāla,又云毗陀罗。见“毗陀罗”条。

  【韦陀输】 (人名)Vitāśoka,又Vigatāśoka,达磨阿输迦王之弟。智度论二十谓之韦驮输,阿育王经三谓之毗多输迦,阿育王传二谓之宿大哆。善见律二谓之帝须。由阿输迦之方便为七日王,遂发心者。阿育王经三言阿育王之弟毗多输迦,信外道之法,谤王供养佛僧,王告大臣言:我弟信外道之言,我当以方便使入佛法,我今入浴,脱天冠及宝衣,汝当以我衣冠为弟庄严使升王座。大臣如王言,王出见之,大怒,欲杀之,大臣谏曰:是王之弟,愿王忍辱。王曰:我忍辱七日,使彼为王,而杀之。乃七日内使恣意受五欲。一日过已,使旃陀执刀立门告曰:一日既过,余六日在,当死。如是七日已,王问曰:汝王七日,种种伎乐,汝数数见闻耶?答曰:我都不见不闻,旃陀罗日日执刀高声唱曰:七日中,已几许日过,尔许日当死,我闻此声虽为阎浮提王得妙欲五妙,以忧深故,不见不闻。于是王为说种种生死苦法。王弟遂发心出家,证阿罗汉果。

  【韦驮天】 (天名)又作违陀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陀Skanda天之误,译曰阴天。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风水诸神,韦陀天神,及毗纽天。”大方等大云经三曰:“见事韦驮作韦驮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经七曰:“梵天,大自在天,违陀天,迦旃延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违陀天,译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阴也。提婆云天也。但建违相滥,故笔家误耳。”案法华经陀罗尼品有韦陀罗鬼,韦陀罗,一作毗陀罗,起尸鬼也,韦驮天即是(见毗陀罗)。又世以韦驮天为韦天将军者,讹也。

  【韦驮天还佛牙】 (传说)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帝释后,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云云)。”

  【维卫】 (佛名)见“毗婆尸”条。

  【维卫佛】 (佛名)Vipaśyin,过去七佛之第一佛,长阿含经谓为毗婆尸佛。增一阿含经中七佛父母姓字经谓为维卫佛。

  【为无为】 (术语)有为法与无为法也。离涅槃虚空等因缘之为作,是无为法,有色心等因缘为作之法,是有为法。

  【为物身】 (术语)对于实相身而言。见“二身”条附录。

  【唯心】 (术语)一切诸法,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是谓唯心。亦云唯识。心者集起之义,集起诸法故云心,识者了别之义,了别诸法故云识,同体异名也。八十华严经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唯识论二曰:“入楞伽经伽他中说,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

  【唯心回转善成门】 (术语)华严宗所立十玄门之第九。谓唯如来藏之一心,自在性起,成就一切之功德也。见五教章中。

  【唯心偈】 (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宗以为显唯心缘起之至极者,谓为心总。佛及众生为别心,总该一切万有故,迷则为众生,悟则为佛。心外无众生,心外无佛也。天台以此偈立三法妙。山外之解谓心乃能造之理,佛及众生乃所造之理,如华严宗言:山家之释谓心佛众生之三法,各具事理,为能造所造,显互具互融实相之意之偈也。

  【唯心净土】 (术语)见“己身弥陀唯心净土”条。

  【惟俨】 (人名)山西绛州人,姓韩氏,十七岁出家。博通经论,严持戒律。一日自叹曰:大丈夫当离法自净,谁能屑屑行细事。即诣石头希迁室,次参马祖道一,言下契悟,侍奉三年。后还石头,为其法嗣。年八十四寂。敕谥弘道大师。见传灯录十四,传法正宗记七。

  【沩仰宗】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佑,嗣法于百丈海禅师。江西仰山禅师,名慧寂,嗣法于沩山。师资相承,别为一流,法道甚盛。遂有沩仰宗之名。见稽古略三。

  【维耶】 (地名)见“毗舍离”条。

  【维耶离】 (地名)Vaiśāli,毗耶离国也。

  【唯一神道】 (流派)日本神道之一派,两部神道之对。神代不混外教,纯粹相续之意,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仪式者。其言曰神道者根本也,儒教者,枝叶也,佛法者,华实也。故依世间显露之浅义,别佛为本地,神为垂迹,依隐幽之密义,则神为本地,佛为垂迹也。如真言之秘密,单为秘密而浅,神道之密义,隐密而存深义。相承有相传、传授、面授、口诀之四重。又立影像、光气、向上、底下之四位,授神道护摩,宗源行事,十八神道等云。

  【违缘】 (术语)违于吾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之难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诸违缘,数被残害。”又思虑他事也。辅行五之三曰:“心无异缘。”

  【唯愿无行】 (术语)修得道果必愿行具足,愿大则行亦应大,若仅有愿,而徒望果,无与此相应之行,无有得证果者。此为通教家难净土教之语也。

  【维越】 (术语)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译言不退。不退转菩萨正道之位也,以名初地之位。

  【唯蕴无我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谛观法,了悟唯有五蕴之法而无人我实体之住心也。

  【惟则】 (人名)永安(现江西庐陵县)人,号天如。中峰明本之法嗣,属于虎丘之门派。元至元中,住苏州师子林,撰楞严会解,后造楞严经圆通疏。凡十卷。此外有禅宗语录,净土或问:十法界图说等。年寿并缺。见续稽古略一,五灯会元二十二。

  【违自顺他】 (术语)对于违他顺自而言。谓违背自家之本性而随顺他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论其各有此义。随缘真如之违自,谓真如违背自家之本性而隐其真体也。顺他者,谓真如随顺他无明,而显现妄法也。此即流转门之意。成事无明之违自,谓无明违背自家之本性而诠示真如之功德也。顺他者,谓无明随顺他真如而能知其名义,成净用也。此即还灭门之意。

  【尾扶】 (杂语)佛之别名。大日经疏十七曰:“尾扶是佛之别名,亦是法王义,谓声便故用此音说也。”梵Vibhū。

  【伪经】 (术语)汉魏以后,翻译为盛,伪似之经论,杂然而出。不可不辨。道安之疑经录序曰:“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口受。同师所受,若十二十,转以授后学。若有一字异者,共想推校,得便摈之,僧法无纵也。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中略)安敢豫学次,见泾渭杂流,龙蛇并进,岂不耻之!今列意谓非佛经者如图,以示将来后学。”可以知安公之时既盛。

  【伪经目录】 (书名)出三藏记集五揭道安之疑经录及僧佑之疑经录。大唐内典录十揭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四十有伪经目录。开元释教录十八揭疑惑录。其他历代之众经目录各有伪经一科。

  【伪经伪轨】 (术语)大黑天之本说。前所揭之仁王经,大日经,三世最胜心明王经,理趣经,孔雀经,仁王经疏,大日经疏,及寄归传等是也。世有佛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大福德圆满陀罗尼经,摩诃迦罗大黑天神所问经等。皆伪经也。诸录不载。又,嘉祥寺神恺之大黑天神法。世称为大黑天仪轨。为人所据。然非真本。亦伪作也,但书中引用之经疏语悉正。

  【尾噜博乞叉】 (天名)Virūpakṣa,广目天之梵名。

  【尾噜荼迦】 (天名)同毗琉璃,增长天之梵名。见四天王条。

  【尾你也】 (术语)Vibyā,译曰明,真言之别称。真言能破众生烦恼之闇障,故名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二合)。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怚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

  【委顺】 (杂语)谓僧死也。是任因缘之义。稽古略二曰:“翟罪于祖,祖乃委顺。”

  【位不退】 (术语)三不退,又四不退之一。菩萨十住以上无再退堕于下凡而流转于恶道也。

  【未曾有】 (杂语)梵名阿浮陀Adbhuta,译言希有,未曾有。总以名意外之事。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

  【未曾有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亦云希法。”四分饰宗记三本曰:“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旧名未曾有。”法华玄义曰:“佛现种种神力,众怪未曾有。”又(经名)一卷,失译。说造佛之功德,未曾有。

  【未曾有正法经】 (经名)三卷,宋法天译。是阿阇世王经之新译。

  【味尘】 (术语)六尘之一。食味之法污真性,故云尘。

  【味道】 (杂语)玩味于道也。三论玄义曰:“味道之流。”

  【未到地】 (术语)谓未到定也。

  【未到定】 (术语)新云未至定。旧云未到定。见“未至定”条。

  【未得谓得】 (杂语)己未得圣法,而谓已得,因起慢心,谓之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为证。”大乘义章五末曰:“增上慢者,实不得圣而谓已得,名增上慢,以其圣法是增上故。”

  【未发菩提心授记】 (术语)见“授记”条。

  【未敷莲华】 (杂名)半开而将满开之莲华也。秘密念佛抄曰:“观音手执未敷莲,作开敷势,即此表示也。”

  【未开显】 (术语)与未显真实同。

  【未来】 (术语)又云当来。谓事物之作用,众生之果报等之当来而未来者。

  【未来际】 (术语)未来世之边际也。未来无边际而假视为有,谓之尽未来际。

  【未来世】 (术语)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

  【未来往生】 (术语)死后往生极乐净土也。

  【未了因】 (术语)前生未了之因缘也。苏轼诗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未离欲】 (术语)谓已断三界之见惑,尚未断欲界之修惑也。预流一来之二果,未离欲之圣者也。

  【位妙】 (术语)十妙之一。

  【位牌】 (物名)死者之影像为之神主,记官位姓名,谓之位牌,本始于懦礼,位牌又称神牌、神板、灵牌、主牌等,宋代禅家用之。位牌之位,非灵牌中阴之义,为尊敬之,故应僧俗而书其位也。朱子语录曰:“主牌荀勖礼,据隋炀帝所编礼书,有一篇荀勖礼乃是。云阔四寸,厚五分,八分大书,某人神坐,不然只小楷书亦得。”经济录六曰:祭先祖父母,有神主,有神牌。神主者,亡者之正体,与影像同义。神牌者,记亡者神灵所居,礼也。虽为木作之物,而其义有别,其制不同。神主书某之神主,神牌书某之神位,故神牌亦云神板,今世之所谓位牌者是也。

  【味如嚼蜡】 (杂语)谓无味也。楞严经:“当横陈时,味如嚼蜡。”

  【味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

  【未生怨】 (人名)阿阇世王之翻名。见“阿阇世”条。

  【未生怨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瓶沙王为阿阇世太子所害之事。

  【卫世师】 (流派)见“胜论宗”条。【卫世师】(流派)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鸺鹠。又号羯拏仆,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裔有慧月,更加四句义为十句义。十句义论是也。玄应音义十曰:“卫世师,此语讹略也。应言鞞崽迦论,此云胜。其论以六句义为宗,旧云六谛。”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卫世师此云无胜,外道论也。”唯识述记一末曰:“吠世史迦,此翻为胜。造六句论,诸论罕匹,故云胜也。或胜人所造,故名胜论。旧云卫世师,或云鞞世师,皆讹略也。(中略)多年修道,遂获五通,谓证菩提,便欲入灭。但嗟所悟未有传人,愍世有情痴无慧目,乃观七德,授法令传:一生中国,二父母俱是婆罗门姓,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聪明辨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经无量时无具七者,后住多劫。波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弃,此云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其人七德虽具,根熟稍迟。既染妻孥,卒难化度。经无量岁,伺其根熟。后三千岁,因入戏园与其妻室竞华相忿,鸺鹠因之乘通化之,五顶不从,仙人且返。又三千岁,化又不得。更三千年,两竞尤甚。相厌既切,仰念空仙。仙人应时神力化引,腾空迎往所住山中,徐说所悟六句义法:一实,二德,三业,四有,五同异,六和合,(中略)后其苗裔名为慧月,立十句义。”

  【未受具人】 (术语)出家未受具足戒之人也。于未受具人之前不能说戒,乃戒律之制也。行事钞上一曰:“六简众云未受具出。”

  【位头】 (职位)禅林之称,在于众位之最上者。

  【未显真实】 (术语)无量义经曰:“以诸众生等性欲不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佛成道后四十余年说种种之法,投种种之机,此中有大法,有小法,有方便,有真实。天台以之判藏通别圆四教,约言之,即有成佛之法与不成佛之法是也。然佛一代之化期将尽而说法华经,其先说成佛之法,已不待言,彼不成佛之法,实成佛之法也,为成佛之方便说浅近之法,开会前不成佛之法而为成佛之法也。是之谓法华开会。此开会乃佛之本意。四十余年未显真实者,谓不为此开会也。然则尔前为未显真实,今经为示真实相者,唯就开会之化仪而言,非就所说之化法而言也,就所说之法而言,则尔前诸经,真实大法即圆教之存者,反较法华为多,而于圆教之体与法华所说之圆教无异,法华之圆法可以成佛,故尔前所说之圆教亦当成佛,如天台判观经之所说,为圆顿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凡此诸经皆是逗会他意,令他得益,不谭佛意意趣何之?今经不尔,絓是法门纲目大小观法十力无异,种种规矩皆所不论,为前经已说故。但论如来布教之元始,中间取与渐顿适时,大事因缘究竟终讫,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罤。”

  【味欲】 (术语)同食欲。见四欲条。

  【味着】 (术语)执着食味也。无量寿经下曰:“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自然饱食,身心柔软,无所味着。”

  【未知当知根】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见“三无漏根”条。

  【未知根】 (术语)又云未知当知根。是三无漏根之一。

  【未至定】 (术语)又云未到定。上界八地各有根本定与近分定,断欲界修惑所发之禅定,为初禅之根本定,乃至断无所有处修惑所得之禅定,为非想处之根本定。又伏欲界烦恼,发近似初禅根本定之禅定,为初禅之近分定,乃至伏无所有处烦恼,发近似非想处根本定之禅定,为非想处之近分定,如此八根本定八近分定中,初禅之近分定有与他之近分定相异之点,故立别名,谓之未至定。言未至根本定之义也。近分之义亦同此。

  【未作不得】 (术语)酬因感果,其理必然,故未为善恶之业,必无招致善恶之果报也。

  【濊佉阿悉底迦】 (术语)Ekāsitika,佛之德相。八十一随好也。濊与秽同。

  【温独波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勇进勤护,见大孔雀咒王经。梵Udyoga-pāla。

  【温陵】 (人名)宋温陵开元莲寺沙门戒环也。徽宗宣和年中着妙法莲华经解二十卷。又见“戒环”条。

  【温陵开元寺志】 (书名)四卷,鼓山元贤撰。记录泉州温陵开元寺之事者。

  【温室】 (杂名)即浴室。又曰汤殿。宝积经五十七曰:“明至我家,入温室洗浴。”教诫律义示入温室之法十六条。

  【温室经】 (经名)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之略称。

  【温室洗浴众僧经】 (经名)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洗浴之功德。

  【温陀罗】 (杂语)见“嗢呾罗”条。

  【温宿】 (地名)西域国名。相当于现今之乌什。在新疆天山之南麓,疏勒之东北,阿克苏之西。梁高僧传罗什传下谓为龟玆之北界。

  【温糟】 (杂名)误红糟为温糟。见红糟条。

  【闻成就】 (术语)六成就之一。经首闻之一字也。

  【闻城十二因缘经】 (经名)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之异名。

  【文池】 (地名)文真邻陀龙池也,又名目真邻陀池,在金刚座之侧。

  【闻持】 (术语)闻教法而忆持不忘,即陀罗尼也。华严经三十三曰:“闻持无量诸佛正法。”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

  【闻持观】 (术语)修求闻持法之观法也。见“求闻持法”条。

  【闻持陀罗尼】 (术语)与闻陀罗尼同。持之梵语陀罗尼也。

  【闻法】 (杂语)闻教法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闻法难】 (术语)四难之一。得闻正法为难也。

  【闻光力】 (术语)闻光明之力也。闻阿弥陀如来智慧之光明,有超世希有之大愿,摄取不舍之威神力而信之。即信弥陀之救济也。

  【闻慧】 (术语)三慧之一。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义章十曰:“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又闻信教法名为闻,思惟法理名为慧。法华玄义一曰:“今使闻慧兼修义观双举。”同十曰:“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闻即信】 (术语)谓闻之即信也。不信,则虽闻而如不闻。经曰“闻其名号”者,非闻于耳,闻于心之意也。

  【闻忌】 (杂语)在远方闻亲近者等死去而为忌也。

  【文夹】 (物名)禅林之语。入书札之手箱也。

  【文句】 (术语)解释经文,谓之文句,或云章,疏,述义,记,释解等。文句之题,如天台智者之妙法莲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句是也,文句者,以释者之句,分别本经之文之义也。又解释经之文文句句,故名文句,有财释是也。但常言文句者,指妙法莲华经文句而言。总即别名也。文句记一曰:“言文句者,文谓文字,一部始终。句谓句读,义通长短。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

  【文理】 (杂语)能诠之文句与所诠之义理也。梁僧传(道安传)曰:“文理会通,经义克明。”

  【闻名】 (术语)闻佛之名号也。观无量寿经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闻名不退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七愿也。见“得不退转愿”条。

  【闻名得定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二愿也,见“住定供佛愿”条。

  【闻名得忍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四。使闻弥陀名者皆得无生法忍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闻名梵行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六愿也。与常修梵行愿同。

  【闻名见佛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五愿也。见“住定见佛愿”条。

  【闻名具德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四愿也。见“具足德本愿”条。

  【闻名具根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一愿也。见“诸根具足愿”条。

  【闻名转女愿】 (术语)弥陀如来第三十五愿,与女人往生愿同。

  【文尼】 (术语)Muni,又名茂泥,牟尼。见“牟尼”条。

  【文若草】 (植物)十诵律云文阇草,五分律云文柔草,皆一也。

  【文殊】 (菩萨)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文殊八大童子】 (名数)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网童子,二地慧童子,三无垢光童子,四不思慧童子,五召请童子,六髻设尼童子。七救护慧童子,八邬波髻设尼童子。见胎曼大钞四。

  【文殊八字法】 (修法)八字文殊之修法也。见“文殊”条。

  【文殊八字护摩法】 (修法)八髻八字文殊之供养法也。见“文殊”条。

  【文殊般涅槃经】 (经名)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之略名。

  【文殊般若经】 (经名)有二译:一梁曼陀罗仙译,题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梁僧伽波罗译。题曰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宝藏经】 (经名)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之略名。

  【文殊出现】 (杂语)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寂调音所问经曰:“东方去此过万佛土,有世界名曰宝住,佛号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文殊师利为彼诸菩萨摩诃萨如应说法。”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曰:“佛告跋陀波罗菩萨:文殊师利有大慈心,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来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佛灭后经四百五千岁于其本生处入灭。”

  【文殊发愿经】 (经名)文殊师利发愿经之略名。

  【文殊佛土严净经】 (经名)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之略名。

  【文殊供养法】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文殊行经】 (经名)文殊尸利行经之略名。

  【文殊号法王子】 (杂语)一切菩萨皆为如来法王之子,而独称文殊者,因文殊为佛左面之弟子,而菩萨众之上首故也。法华文句记曰:“问曰:经称文殊为法王子,其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之子?答:有二义,一于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诸经中文殊为菩萨众首。”

  【文殊护身咒】 (真言)谓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以齿[口*临]二字或叱洛呬焰四字合成一字者。见“文殊”条下“一字文殊法”项。

  【文殊化龙女】 (传说)文殊入大海娑竭罗龙宫化八岁龙女。诣灵山,使龙女于大众前成佛。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文殊悔过】 (修法)文殊菩萨所说之忏悔法也。佛在耆阇崛山,新学菩萨蔽于狐疑,有如来齐光照燿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随喜,请法,兴供,回向,发愿之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赞叹之。见文殊悔过经。

  【文殊悔过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说悔过之法。

  【文殊净律经】 (经名)文殊师利净律经之略名。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经名)一卷,失译。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

  【文殊涅槃经】 (经名)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之略名。

  【文殊菩萨】 (菩萨)见“文殊”条。

  【文殊前三三】 (杂语)唐无着禅师,与清凉山文殊菩萨对话中之语,碧岩第三十五则载之。见“无着”条。

  【文殊三昧】 (术语)发无相妙慧之三昧也,此智慧为文殊所具,故名文殊三昧。大疏五曰:“悉是文殊三昧,故经云侍卫无胜智也。”

  【文殊三世果位】 (杂语)文殊虽为助释迦之化,一时现菩萨之因位,然三世皆为果上之如来。过去称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现在号为欢喜藏摩尼宝精佛,未来称为普见佛。首楞严三昧经下曰:“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中略)佛世尊,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号平等。(中略)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龙种上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度天人已入于涅槃。(中略)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智度论二十九曰:“如首楞严经中,文殊师利自说,七十二亿反作一缘觉,而般涅槃,又现作佛,号龙种尊。”心地观经三曰:“请我释迦牟尼佛当为菩萨戒和上,龙种净智尊王佛当为净戒阿阇梨,未来导师弥勒佛当为清净教授师。”菩萨璎珞经四曰:“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来。(中略)佛世尊,刹号空寂,正于此处成无上等正觉。(中略)尔时,大身如来,今文殊师利是。”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曰:“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极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此界现受教。(中略)佛刹名无碍,佛名升仙尊。(中略)彼升仙佛者,我身濡首是。”(已上过去之佛名)。央崛摩罗经四曰:“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在世教化。(中略)彼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宝积经六十曰:“此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

  【文殊师利】 (菩萨)旧称文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菩萨名,略云文殊。见“文殊”条。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经名)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众,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经名)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之略名。

  【文殊师利发愿经】 (经名)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文殊师利佛土庄严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十五文殊师利授记会之别译。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赵宋天息灾译。略云文殊仪轨。

  【文殊尸利行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文殊巡行诸比丘房,见舍利弗坐禅,后至佛前问难,显示阿罗汉之义,五百比丘不忍,立座而去。文殊更说法要。

  【文殊师利净律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本。寂顺律音天子问,文殊师利答。

  【文殊师利菩萨】 (菩萨)文殊师利名,菩萨其位也。见“文殊”条。

  【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 (经名)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之异名。

  【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经名)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之略名。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净居天,金翅鸟王对文殊说真言密行。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经名)宿曜经之具名。

  【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 (经名)一卷,六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 (经名)金刚顶超胜三昧经说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之略名。

  【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经名)大圣文殊师利赞佛法身礼之略名。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大般若第七会之别译。略云文殊般若。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经名)二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第三十五善德天子会之别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二卷,梁曼陀罗仙译,与僧伽婆罗译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先出,所谓文殊般若是也。

  【文殊师利问经】 (经名)二卷,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七品,分别大乘之诸戒,悉昙之字母,佛灭后小乘二十部之分出等。属大乘律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诸佛甚深三昧谛观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问云何发心?佛答无发是发。次月净光德天子,与文殊问答菩提之义。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广宝箧经之异译。

  【文殊师利巡行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与文殊尸利行经同本。

  【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文殊师利赞一百八名之梵颂也。

  【文殊说不思议境界经】 (经名)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境界经之略名。

  【文殊说名义经】 (经名)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之略名。

  【文殊说摩诃般若经】 (经名)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文殊所乘师子与孔雀】 (杂语)文殊乘师子,以表智慧之狞猛,且文殊以所居清凉山有五百毒龙,为降伏之故也。胎曼中之两文殊,皆坐白莲台。儿文殊亦不乘狮子。乘狮子为八字仪轨之说也。盖乘狮子者,乃金刚界之文殊,坐白莲者乃胎藏界之文殊也。申言之。即胎藏界之文殊以青莲华为三昧耶形,且坐于白莲台,金刚界之文殊以金刚剑为三昧耶形,骑于狮子又孔雀也,胎曼大钞四曰:“文殊狮子座事。八字轨曰:金色放光明,坐狮子王座。”(具云文殊八字仪轨,密宗授受秘密,世无刊本)然依八字文殊法之本经,则以孔雀为其所乘。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其画像作童子相貌,乘骑金色孔雀。”

  【文殊所持青莲华与剑】 (杂语)文殊司一切如来之智慧,无相之智德不染着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莲以表之。能断烦恼,故金刚界之文殊,右持利剑以表之。大日经疏五曰:“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真实经曰:“我今右手执大利剑能断一切众生烦恼。”理趣经曰:“文殊以自剑挥斫一切如来。”同释曰:“智增上菩萨用四种文殊般若剑断四种成佛智能取所取障碍。是故文殊现挥斫四佛臂也。”

  【文殊为九代之祖】 (杂语)法华经序品言:“往昔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有八子,闻父出家成道,皆随之出家。时有一菩萨,名妙光,佛因之说法华经。佛入灭后八子皆以妙光为师,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后之佛名燃灯,其妙光即文殊也。”若是则文殊居八代之首,燃灯为释迦之师,故文殊乃释迦如来九代之祖也。

  【文殊为释迦胁侍】 (杂语)文殊与普贤为两胁侍,文殊为左之侍者。净名玄四曰:“文殊既是释迦左面侍者,此土行最高。”释门正统曰:“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是由胜劣之次第,故文殊为左(即上),普贤为右(即下)也,若依知行理智定慧等法门时则普贤当在左文殊当在右。以文殊司诸佛之智德,普贤司诸佛之定慧也。故一处以文殊弥勒为两胁侍,以文殊置右弥勒置左。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于佛右边画文殊师利,如童子相貌,顶戴宝冠,于释迦牟尼佛左边画弥勒菩萨。”

  【文殊问经】 (经名)文殊师利问经之略名。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经名)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

  【文殊问菩提经】 (经名)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之略名。

  【文殊五使者】 (名数)经云与愿金刚使。大日经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三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于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盖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设尼是发端严义,邬波其亚者,文殊以五髻征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发为名,质多罗是杂色义。”是五髻文殊之使者也。

  【文殊五体悔过经】 (经名)文殊悔过经之异名。

  【文殊五字真言胜相】 (经名)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之略名。

  【文殊现宝藏经】 (经名)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之略名。

  【文殊巡行经】 (经名)文殊师利巡行经之略名。

  【文殊一字陀罗尼法】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之略名。

  【文殊仪轨】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之略名。

  【文殊印真言】 (真言)文殊菩萨之印与陀罗尼也。

  【文殊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七,以文殊为中尊,安二十五尊。

  【文殊智慧】 (杂语)小乘比丘,以舍利弗为智慧第一,大乘菩萨,以文殊为智慧第一。故有觉母之称。见“觉母”条。

  【文殊捉剑迫佛】 (传说)大宝积经一百五曰:“五百菩萨得宿命智,知多劫所作重罪。以忧悔故,不证无生法忍。时文殊知其念已,于大众中偏袒右肩,手执利剑,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言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应善害,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化,无我无人,为谁杀而受殃。是时诸菩萨知宿罪皆如幻化,得无生忍,异口同音说偈曰: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闻思修】 (术语)见“三慧”条。

  【文陀竭】 (人名)Mūṛdhagata,金轮王名。初由母之顶上而生,故称曰顶生王,是释迦如来之前身也。既为金轮王,有千子七宝,领四天下,亦不知饱,一日飞到忉利天见天上玉女,生彼天王若死我欲代治天上之意,生此意时,失通堕地,因顿着床,是劝人少欲知足也。见文陀竭王经。

  【文陀竭王经】 (经名)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顶生王经同本,二经皆是中阿含四洲经。文陀竭为顶生王之名。

  【闻陀罗尼】 (术语)又曰闻持陀罗尼。四陀罗尼之一。闻持佛之教法而不忘也。陀罗尼译言总持。大乘义章十一末曰:“教法名法,于佛教法闻持不忘,名法陀罗尼,闻不忘故经中亦名闻陀罗尼。”见“陀罗尼”条。

  【闻物国】 (地名)舍卫国也。玄应音义八曰:“闻物国,谓舍卫国,十二游经文云:无物不有国也。”弥陀经元照疏曰:“舍卫翻闻物,人物富庶,远闻诸国故。”

  【闻一悟解百千门】 (杂语)见因解悟百千门条。

  【文证】 (杂语)经文之证据也。大乘义章三曰:“先定其名次引文证。”

  【文字】 (杂名)诠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法华玄义五曰:“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言语文字皆解脱相。”

  【文字般若】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文字能诠般若之法,又文字之性空寂而本来解脱,故为般若。

  【文字法师】 (术语)专习教相而不修禅行者之称。止观五曰:“非闇证禅师文字法师所能知也。”同七曰:“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禅师共。”

  【文字人】 (杂语)暗禅者之对。谓拘泥文字上所现之学问,而闲却实践的方面之修业者。

  【稳坐】 (术语)无事安坐也。临济录曰:“老僧稳坐。”

  【问禅】 (杂语)住持升座说法时,名客出众与住持问答:是曰问禅。

  【问法印】 (印相)乌枢瑟摩经上曰:“其问法相,并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来也。”

  【问话】 (杂语)禅林之学生,向和尚发问之语句也。即法堂上禅客所发之问禅是也。由来学生学习此问话为能事,其弊甚多。传灯录(瑞鹿先禅师章)曰:“师云:大凡参学佛法,未必学问话是参学。”

  【问桥】 (故事)方等陀罗经三说佛往昔对智者发愚问而教智者也。止观十曰:“方等云:种种问桥,智者所呵。”

  【问讯】 (杂语)合掌而口问安否也。但敬揖以表问安否之心亦云问讯。僧史略上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敬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释氏要览中曰:“善见论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僧祇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

  【瓮形】 (异类)Kumbhāṇḍaka,即鸠槃荼。

  【瓮中捉鳖】 (譬喻)喻不能走脱也。五灯会元曰:“圆悟答徐俯曰:瓮里何曾走却鳖?”按元曲有瓮中捉鳖之语。

  【我】 (术语)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认定我者为外道,否定之者为教。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述记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蕴之和合者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论一曰:“我谓诸蕴世俗假者。”智度论一曰:“佛弟子辈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

  【我爱】 (术语)于己妄执之我,深为爱着也。俗所谓自爱心。第七识常向第八识起此烦恼,四根本烦恼之一。唯识论四曰:“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圆觉经曰:“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

  【我波罗蜜】 (术语)谓至佛果而成就我德之波罗蜜行也。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总为至佛果之行法名。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虑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成摄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我痴】 (术语)迷于无我之道理为我痴。唯识论四曰:“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

  【我倒】 (术语)思有实我之颠倒妄见。四倒之一。行事钞下之四曰:“大德顺佛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着。”

  【我德】 (术语)我者自在之义,佛具八种之自在为我德。涅槃四德之一。见“八大自在我”条。

  【我法】 (杂语)对于同道者言之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

  【我法俱有宗】 (术语)华严宗所谈,十宗之第一。谓人天乘及小乘之犊子部等,以我与法皆为实有也。因而犊子部等为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严破之。见五教章上三,探玄记一,华严大疏钞八。

  【我见】 (术语)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为常一之义,谓之我见,又云身见。梵语曰没曳达利瑟致,译曰我见。唯识论四曰:“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同述记九末曰:“梵云没曳达利瑟致,此云我见。”大乘义章六曰:“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起信论曰:“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我空】 (术语)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假和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众生空。十地论一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如实知故。”三藏法数十曰:“我空,谓于五蕴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同六曰:“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

  【我空真如】 (术语)谓无我之真理。真如者以名常住之真理,今此真理为离我执之无我真体,故云我空真如。二乘证悟之真理,止此一也。原人论曰:“便悟此身但是众缘和合相,元无我人。为谁贪瞋?为我杀盗施戒,遂不滞心于三界有漏善恶,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我空真如。”孔目章三曰:“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

  【我论】 (术语)法我见,人我见二种之邪论。楞伽经四曰:“离于我论,自性无垢。”

  【我慢】 (术语)梵语Asmimā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我慢定】 (术语)又云悭执定,于定中所现种种之异境以为殊妙而取着也。大疏六曰:“若见异境界以为殊妙,而取着之,名为我慢定,亦名悭执定。”

  【我人】 (术语)我与人也。我之四名之二。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同宗密略疏下一曰:“统唯我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初者谓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

  【我人四相】 (名数)一我相,于五蕴法中计有实我,有我之所有也。二人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为人,异于余道也。三众生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依五蕴而生也。四寿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一期之寿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见金刚经。

  【我室】 (譬喻)我执能包藏一切之烦恼,故譬之以室。释门归敬仪上曰:“我室四蒙,包藏见爱。”同通记上本曰:“我有二种:人我法我。主宰为义,能藏见爱,喻之室。”

  【我事】 (术语)谓自身也。俱舍论二十二曰:“我事谓自身。”

  【我所】 (术语)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注维摩经五:“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

  【我所见】 (术语)执我所有之偏见,即不知一切之事物本为假有,无自他所属,而误固执为我所有之偏见也。

  【我所事】 (术语)与我所,我所有同。俱舍论二十二曰:“我所事者,谓衣服等。”

  【我所心】 (术语)想实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

  【我天尔狗】 (术语)百论之著作者,提婆为论伏外道论师所用一种之循环论法也。西域记五曰:“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中有外道婆罗门,高论有闻,辩才无碍,循名责实,反质穷辞。雅知提婆博究玄奥,欲挫其锋,乃循名问曰:汝为何名?提婆曰:名天(提婆译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如是循环,外道方悟。自时厥后,深敬风猷。”

  【我闻】 (杂语)一切经之初,置我闻二字者,息世之执竞,且证亲闻之无谬。我者阿难自谓也,注维摩经一:“什曰:若不言闻,则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则情有所执。情有所执,诤乱必兴。若言我闻,则我无法,则无所执。得失是非。归于所闻。我既无执,彼亦无竞。无执无竞。诤何由生?肇曰:出经者,明己亲承圣旨,无传闻之谬也。”华严经疏四曰:“我即阿难,闻谓亲自听闻。”

  【我我所】 (术语)我者,谓自身;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众(五蕴之身),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注维摩经二:“肇曰:我身之妙主,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国财妻子万物尽我所也。什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慧远维摩经疏一末曰:“约报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圆觉经钞九曰:“我谓正报,我所谓依报。”

  【我相】 (术语)实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同刊定记四曰:“我者谓自五蕴总相为我。”

  【我想】 (术语)思惟有实我之妄想。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

  【我有】 (术语)有一实我体之妄执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说阿笈摩,除我有执。”

  【我愚】 (术语)妄执有我体之愚惑情。不达无我之真理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

  【我语取】 (术语)执着种种我见之言语,谓之我语取。取者执着之义,四取之一。

  【我者】 (术语)自身也。圆觉经曰:“其心乃至圆悟涅槃,是我者。”

  【我知者】 (术语)谓数论二十五谛中,第二十五之神我谛。述记一末曰:“我知者神我也。”

  【我执】 (术语)认有我身之执念为我执,亦云人执。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舍论二十九曰:“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俱舍光记二曰:“我执谓我见。”梵ātma-grāha。

  【我执习气】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随我执所熏成之种子也。此虽亦为名言熏习,而由我执之熏种,使自他差别,故别立之。成唯识论八曰:“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卧】 (杂语)梵语Śaya,睡眠之意。四威仪之一。说见“卧法”条。

  【卧法】 (杂语)比丘眠卧之法。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论六曰:“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右胁卧,脚脚相累。不得散手脚,不得散乱心,不得散乱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后眠。至后夜,疾疾起,经行,坐,除去睡盖。”释氏要览下曰:“宝云经云:欲卧,身向右边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为长养诸根大种故。瑜伽论问云:何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

  【沃焦】 (杂名)在大海底吸水石之名。由其下无间地狱之火气,故此石常焦热云。观佛经五曰:“从阿鼻地狱上冲大海沃焦山,下大海水渧如车轴计。”贤愚因缘经四曰:“海何以故?注入不增不减。下阿鼻火上冲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注入故,以故不减。”文句记九下曰:“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中,及十住婆沙中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文句私记九本曰:“兼名苑曰:东海有焦石,一名沃焦。方圆三万里,水沃之,则消尽。”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曰:“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为八河,及阎浮提一切众流皆归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刚轮故大海不灭。”又以譬凡夫之欲情无穷极,佛独超度之,故释迦牟尼,一翻度沃焦。

  【沃焦海】 (杂名)沃焦石所在之海。是众生受苦之处。六波罗蜜经曰:“马头山,沃焦海。”超悟疏曰:“谓大海中,有沃焦石。海水无量,悉被消铄,此是增上受苦之处。”

  【沃焦山】 (杂名)此石广大,故云山。

  【卧具】 (地名)卧时之资具。床榻被褥等。智度论三十曰:“卧具者,床榻被褥帏帐枕等。”又四分律名三衣袈裟曰卧具,十诵律曰敷具,从其形似而为名也。萨婆多论五曰:“敷具者,衣名也。”行事钞中之二曰:“言卧具者,是三衣也。即三衣总名卧具,犹如此方被之相,故取通号。”同下之一曰:“此袈裟色,从色得名。(中略)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

  【乌】 (术语)O,又作鸥,袄,邬,奥,鄂,污。悉昙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污字时,是取声。”又大庄严经曰:“唱乌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声。”是由Ogha(瀑流)Oḍha(取)之语释之。又ū,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四。又作污,忧,优,宇,欧,忧,瓯,乌乌,鸣。金刚顶经字母品曰:“污字门,一切损减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文字品曰:“称污字时,是损减世间多有情声。”此由ūna(损减)释之。又大庄严经四曰:“唱乌字时,出诸世间一切众生智慧狭劣声。”

  【污】 (术语)梵字()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鸥,袄,乌,邬,皆同。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文殊问经字母品十四曰:“称污字时,是取声。”是盖文殊问经说浅略之字相,金刚顶经即其字相,明绝对之字义(即真实之本体)也。日本净严之悉昙字记讲述曰:“字母表云执瀑流。执者取义,谓执取生灭无常之法。是有二类:凡夫执生灭无常之法,是取着常。二乘不知无常生灭之法,即常住不灭之法。偏执取无常无我,厌离生死,欣求涅槃。今悟解瀑流不可得之性,则一切诸法,常住不灭,又随缘生灭。以此之故,凡夫二乘之偏执,俱不可得。次若执取生死永断,犹滞二乘地,又着无识身三昧故,犹未免漏流。若了达本不生际,即漏而无漏故,漏无,不漏无。复次,漏与无漏,俱时具足,名真无漏。何则?一尘亦不漏失故,是为瀑流不可得之实义。”又梵字(ū)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污字门时,一切法损减不可得。”文殊问经字母品十四曰:“称污字时,是损减世间多有情声。”是文殊问经唯就浅略之字相,金刚顶经说甚深之字义也。日本空海之吽字义曰:“以佛眼观之,佛与众生,同住解脱之床。此无彼无,无二平等,不增不减,周圆周圆也。既无胜劣增益之法,何有上下损减之人。是名污字之实义。”又曰:“诸法因不可得故,污字门因不可得。因不可得,则本初不生。本初不生,则不增不减。不增不减,则大般涅槃之果海。大般涅槃之果海,则如来之法身。是名污字之实义。”

  【乌波】 (术语)Bhava,译曰有。三有二十五有之有。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又十二缘起中之有支,招未来苦果之善恶业也。名义集六曰:“乌波,或云萨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世续生,是名为有。”

  【邬波半止迦】 (异类)又作优波般止哿Upapaūcaka,夜叉名。译曰小五。见孔雀王咒经下。

  【乌波髻使者】 (佛名)文殊之使者。胎藏界曼陀罗第七文殊院二十五尊中之一,位于文殊之左方第一。秘藏记下曰:“乌波髻使者,黄色,左手青莲华,右手利剑。”梵Upakeśini。

  【邬波那】 (杂语)译曰发起。见大日经疏一。

  【乌波难陀龙王】 (异类)八大龙王之一。难陀龙之弟。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门及南门。肉色,头有七蛇,右手执剑,左手散开。

  【邬波尼杀昙】 (杂语)Upaniṣad,又作坞波尼杀昙,优波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慧苑音义上曰:“优波尼沙陀分,正云坞波尼杀昙。言坞波者近也,尼杀昙者少也。”慧琳音义一曰:“优波尼沙陀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同十曰:“义译为微细,极至邻虚,名坞波尼杀昙。”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尼杀昙分,又言优婆沙陀分,此数之极也。”能断金刚论下曰:“邬波尼[愍-民+?]昙,译为因。”

  【邬波婆娑】 (术语)见“优波婆娑”条。

  【邬波三钵那】 (术语)Upasaṁpanna,译曰近圆。受大戒者之美称。寄归传三曰:“既受戒已,名邬波三钵那。”注曰:“邬波是近,三钵那是圆,谓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亲近涅槃。”

  【邬波僧诃】 (异类)Upasiṁha,又作优婆僧伽。夜叉名。译曰小狮子。见孔雀王咒经中。

  【邬波世罗】 (人名)Upaśaila,劫初卵生之罗汉名。译曰小山。因住处而名之。见俱舍论八,同光记八。

  【邬波斯迦】 (术语)又作鸟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夷条。

  【邬波素迦】 (术语)见“优婆塞”条。

  【邬波索迦】 (术语)又作乌波索迦。见“优婆塞”条。

  【乌波提涅槃】 (术语)译言有苦涅槃。谓外道小乘之涅槃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波,此翻为有,提云苦也。谓二乘所得无余涅槃,未离变易,行苦随故。有余涅槃,及诸外道所计涅槃,并未离三苦故。”Upādhi-nirvāna。

  【邬波提舍泥】 (杂名)Upadeśana,译曰业声。八转声之第二。

  【邬波题铄】 (术语)见“优婆提舍”条。

  【邬波驮耶】 (术语)见“优婆驮耶”条。

  【邬波柁耶】 (术语)又作邬波驮耶。见“优婆驮耶”条。

  【邬波遮卢】 (人名)轮王名。译曰小髀。从父髀生故名。见俱舍论八,同光记八。Upacāru。

  【乌勃】 (植物)果名。慧琳音义五十三曰:“乌勃林,即嗢勃林也,木果也。似木菰而大,甚香。”

  【乌逋沙他】 (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译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见“布萨”条。梵文多用Poṣ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乌苌】 (地名)一作乌长,国名。见“乌仗那”条。

  【乌刍涩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刍涩摩仪轨】 (经名)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之略称。

  【乌刍沙摩】 (明王)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刍涩摩,乌刍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因之于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乌刍沙摩修法】 (修法)出于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经一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秽迹金刚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要门一卷,秽迹金刚百变法经一卷,陀罗集经九,金刚乌枢瑟摩法印咒品等。

  【乌刍沙摩尊形】 (图像)尊形为忿怒形,由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持剑,下手把羂索,左手持棒,次手把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见乌枢瑟摩明王经上,图像钞八。若据陀罗尼集经九,则“面貌端正。极令殊好。”非忿怒之形,且四臂之器杖有差违,更有异形。

  【污道沙门】 (术语)四沙门之一。破戒无惭之沙门而污正道者。

  【邬阇衍那】 (地名)Ujjayini,国名。南印度之境。僧徒三百余人,大小兼学。有阿输迦王所作之地狱遗址。见西域记十一。

  【乌铎迦汉荼】 (地名)Uṭakhāṇda,北印度健驮罗国之都城名。在信度河之北岸。玄奘自印度归,至此流失多数之经卷云。

  【乌伽罗国钵】 (器名)或作郁伽罗,又名云优伽罗,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钵,不受,佛听受畜。

  【乌回鸠罗】 (杂语)译曰无二平等。可洪音义十五曰:“梵云乌回鸠罗,此云无二平等。萨婆多律云:乌回名二,鸠罗名平等。其心无二平等如称,名乌回鸠罗也。”

  【污家】 (术语)比丘以物赠与在家之人为使得者思报恩,不得者闻之不喜,彼此皆伤平等施心故谓之污家。是比丘最当慎之所作,十三僧残中有污摈谤违僧谏戒。行事钞中之二曰:“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种种信施物,为三宝自身乃至一切,而与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污家。(中略)由以信施物与白衣故,破前人平等好心,于得物者欢喜爱乐,不得物者纵使贤善无爱乐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同资持记曰:“名污者,莫非坏彼净信令生厚薄故。”

  【污戒】 (术语)受戒之人屡迷于烦恼,无惭无愧,而污净戒也。

  【乌臼】 (人名)乌臼,嗣法于马祖。见传灯录八,会元三。

  【乌臼问法道】 (公案)出碧岩集七十五则。

  【乌俱婆誐】 (天名)不动明王使者之名。八大童子之一。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乌俱婆誐,此云超越住世也。”梵Ugra-bhaga。

  【乌窠禅师】 (人名)乌窠道林禅师,姓潘,名香光,富阳人也。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具。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处,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下。师谒之,发明心地。及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盘曲如盖,遂栖止其上。白侍郎出守杭郡,入山问道。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童也晓得。师曰:八十老翁行不得。忽一日,谓侍者曰:吾今报尽,言讫坐亡。

  【乌剌尸】 (地名)国名。属于北印度境之迦湿弥罗国,僧徒学大乘。见西域记三。

  【乌蓝婆拏】 (行事)见“盂兰盆”条。

  【屋里人】 (杂语)谓人人本具之心性。盖以家屋喻身体,主人公喻心性也。又谓参学同一师家之人。例如翠岩保福长庆三大老,同为雪峰会下人,故称为屋里人,是也。出于碧岩种电钞七等。

  【污栗驮】 (术语)Hṛdaya,译曰心。谓草木之中心也。止观一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污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通常谓之肉团心。密教之用语,污字通常作汗。

  【乌龙】 (人名)法华传八曰:“李遗龙者,并州人。其家书业,相继究微。龙父名曰乌龙,偏重此土道教,不信佛教。性耽嗜酒肉,谤佛经。(中略)凡一生中,不书佛经。设复有人,赠投金玉利,都不见经,况自书写。遂发狂乱,语遗龙曰:若汝吾子,不可信佛经。信而犯者,灾横不少。即吐血而卒。后并州司马,发心贞固,偏重法华。如法欲写其经,无能书。同志有人谓司马曰:乌龙之子遗龙,继业能书。其家邪见,不写佛经。君威能伏邪心,堪任书写。司马以方便调伏,更不随,自称家传固辞。更雇余书生,造一部毕,若纸若笔,必以净心,自出珍宝,如法营欲,清净供养。复思惟我既州主,龙岂不肯受言!逼以刑言,赎以金玉,龙遂立题目,悔责父遗嘱。入夜不觉,一日一夜。次夜梦,百千天人围绕大威德天,龙前庭中住立,问谁人天?答我是汝父乌龙,先生愚气,不信佛经,堕大地狱。炎火缠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五百利犁,构吾舌肉,不可具说。昨日地狱上,忽有光明,于中现一化佛,说偈言:假令遍法界,断善诸众生。一闻法华经,决定成菩提。如是六十四佛,次第而现,说偈亦尔。尔时地狱火灭,变为凉地。我及众生,舍身生第四天,天上法尔初三事即知。汝造题目六十四字,一一之字,现化佛身,说偈拔苦。我与汝身,一肉血分。依我一人善缘,地狱罪人,闻偈离苦,同生一处,今围绕者是也。”

  【邬卢频螺迦叶波】 (人名)又作乌卢频螺迦叶波。见“优楼频螺迦叶”条。

  【乌罗伽】 (杂名)Uraga,译曰腹行。即龙蛇之类。见探玄记二十。

  【乌洛迦栴檀】 (植物)Uragacandana,香木名。慧苑音义下曰:“乌洛迦者西域蛇名,其蛇常患毒热,据此香树,以身绕之,毒热便息,故因名也。或曰:此蛇最毒,螫人必死。唯以栴檀,能治,故以为名耳。”

  【乌律律】 (杂语)又作乌律率。形容眼睛之黑色语也。

  【乌律率】 (杂语)与乌律律同。

  【屋门】 (譬喻)五功德门之一。

  【乌摩】 (异类)Unmada,又曰忧摩陀。鬼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忧摩陀,此云妖狂,亦是醉神者也。”涅槃经疏七曰:“优摩陀,能令人醉鬼。阿婆罗,令人狂鬼。”文句私记十末曰:“注经云:乌摩食精鬼。”

  【乌摩妃】 (天名)Umā,乌摩,译曰贪。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极深密门曰:“大自在天王,妃乌摩为座。”摩醯首罗天之后妃也,彼天之左足,蹈乌摩妃,是表贪也。又此尊蹈于降三世之足下,乘赤羊者,摩醯首罗既乘白牛,得大自在力,故妃乘羊以显其微力。曼陀罗大钞七谓乌摩妃为白肉色,乘赤羊,左手持三戟,右手持莲花。

  【乌娜迦】 (杂名)水之一异名。见“郁持”条。

  【邬那末奴沙婆陀】 (术语)Unamanuṣyapada,译曰减人语。损减他人之语,即毁呰也。见饰宗记六本。

  【乌鸟喻经】 (经名)此经说比丘之行,不可如獭,乃至如乌鸟,应如猩猩之喻。摄于中阿含经十三。

  【乌婆计设尼童子】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于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竖大头小三指,余指屈,当胸,坐于赤莲。

  【乌婆柯】 (人名)Upaka,外道名。译曰近住。见义林章二本。

  【邬婆婆沙】 (术语)见“优波婆娑”条。

  【邬婆提耶】 (术语)见“优婆驮耶”条。

  【乌婆陀颇尼】 (饮食)译曰薄甘蔗糖。见善见律十七。

  【乌耆】 (地名)又作阿耆尼[仁-二+乌]夷。新疆之东北部。见慈恩传二。Agni。

  【乌耆帝】 (真言)咒名。七佛所说神咒经一曰:“有咒名乌耆帝,晋言除禅定垢,却障道罪,诸魔邪鬼悉能灭之。”

  【污染】 (术语)污染于世间之五尘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莲华,无污染故。”

  【乌瑟】 (术语)乌瑟腻沙之略。

  【乌瑟腻沙】 (术语)Uṣṇiṣa,又作嗢瑟尼沙,郁瑟尼沙,郁尼沙,坞瑟腻沙。译曰佛顶,肉髻。佛之顶骨隆起成髻形者。三十二相之一。可洪音义一上曰:“乌瑟腻沙,此云佛顶。”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瑟腻沙,或作嗢瑟尼沙,或作郁瑟尼沙,此云髻。案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义四曰:“乌瑟腻沙,梵语也,如来顶相之号也。观佛三昧海经云:如来顶上,肉髻团圆,当中涌起。高显端严,犹如天盖。”往生要集上末曰:“乌瑟高显,晴天翠浓,白毫右旋,秋月光满。”无上依经曰:“郁尼沙。”

  【乌瑟腻沙总持经】 (经名)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之略名。

  【乌瑟腻沙最胜尊】 (佛名)谓乌瑟腻沙最胜总持功德之尊体。详见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乌瑟沙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沙斯】 (天名)Uṣas,星名。译曰太白星。见玄应音义二十二。吠陀之女神。化为曙光也。

  【乌社】 (杂名)见优婆驮耶条。

  【乌施罗】 (植物)Uśira,草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施罗末草名也,形如此土细辛,其体极冷。”

  【乌枢瑟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枢瑟摩明王经】 (经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之略。唐阿质达霰译,三卷。

  【乌苏波置楼】 (经名)得大势菩萨之陀罗尼名。译曰救诸病苦。见陀罗尼集经一。

  【乌苏慢】 (异类)鬼名。译曰厌神。玄应音义一曰:“厌人鬼名也,梵言乌苏慢,此译言厌。”释迦谱二曰:“乌苏慢,汉名厌神。”

  【乌苏耆昼腻多】 (经名)陀罗尼名。译曰金光照燿。见陀罗杂集一。

  【乌苏吒】 (经名)陀罗尼名。译曰除淫。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一。梵Uṣṭa。

  【乌素沙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孙】 (地名)国名。见“乌仗那”条。

  【乌娑哆罗迦】 (异类)恶鬼名。见慧琳音义三十五。梵Ustraka。

  【乌昙跋罗】 (植物)又作优昙钵罗,邬昙钵罗。花名。见“优昙”条。

  【乌昙跋罗浆】 (饮食)百一羯磨五曰:“乌昙跋罗,其果如梨子,八种浆之第五也。”

  【乌昙婆罗华】 (植物)与乌昙跋罗同。见乌昙跋罗浆项。

  【乌头天】 (天名)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尊。胎藏界曼陀罗大钞六曰:“此天者井宿也,问:何故名乌头乎?答:顶上戴乌头故。”梵Nirviṣi。

  【乌荼】 (地名)梵名Odra,或作Odivisa。东印度之国名。西域记十谓其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周二十余里,入海商人,远方旅客,往来中止之路,其城坚峻,多诸奇宝云。

  【邬荼】 (地名)国名。见“乌仗那”条。

  【乌图末罗】 (植物)木名。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曰:“若欲祈雨。取乌图末罗木。”经注曰:“三藏云:其木似栀子。”

  【邬陀南】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见“忧陀那”条。

  【邬驮南】 (术语)又作乌拖南,邬陀南。见“忧陀那”条。

  【邬陀延】 (地名)Udayana,又作优陀延,邬陀衍。译曰出。日出之义。见宗轮论述记。

  【邬陀衍那】 (人名)王名。见优婆填王条。

  【邬斜诃罗】 (异类)夜叉鬼名。译曰吸食。见孔雀王经上。梵Ucchvasa-āhāra。

  【乌仗那】 (地名)Udyāna,又曰乌杖那,乌苌,邬荼,乌孙,乌你也曩等。国名。西域记二曰:“乌仗那国,唐言苑,昔轮王之苑囿也。旧云乌孙场,或曰乌茶,皆讹。北印度境。”开元录六曰:“乌苌国,正音应云邬荼。”慈恩传二曰:“乌仗那,旧称乌长,讹也。”梵语杂名曰:“乌你也曩。”在北印度境,周五千余里,山谷相属,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如来昔为哥利王,割截肢体,为尸毗王舍身于鹰等之遗迹皆在此国。见西域记三。即今之Yasefzay也。

  【乌啄支富敷】 (真言)神咒名。译曰众生五欲淤泥卧提拔令出三界。见陀罗尼集经二。

  【无】 (术语)梵语阿,A,译曰无、非、不。以世俗释之,只是否定事物存在之辞。以胜义释之,则无有二种。惑智之无与圣智之无是也。惑智之无,仅为断见,圣智之无,则超于有无之妙无也。真言以阿字为观道之要门,禅家亦有以无字为悟道之关门者,皆取圣智之无也。无门关第一则曰:“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评唱曰:“参学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学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无爱】 (术语)如来无饿鬼爱,故名真解脱,饿鬼爱者贪欲无厌如饿鬼也。涅槃经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又曰:“解脱者名曰无爱。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真解脱。”

  【无碍】 (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即身成佛义曰:“无碍者,涉入自在义。”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与弥陀佛万德,本来空寂,一体无碍。”

  【无碍大会】 (行事)又云无遮大会。施与一切僧俗之大斋会也。佛祖统纪二十七曰:“梁武大同二年,帝幸同泰寺,设无碍大会。”

  【无碍道】 (术语)见“无间道”条。

  【无碍光】 (术语)十二光之一。阿弥陀佛之光明也。阿弥陀佛之光明,无论山河云雾等外障,即贪瞋痴慢等内障亦不能障蔽,且为照破,故名。

  【无碍光佛】 (佛名)即无碍光如来。

  【无碍光如来】 (佛名)经云无碍光佛,论云无碍光如来。阿弥陀如来十二异名之一。往生论曰:“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无碍解】 (术语)又云无碍辩。见“四无碍解”条。

  【无碍人】 (术语)佛之德号,以佛证生死即涅槃之无碍道故也。晋华严经五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知生死即涅槃。”赞阿弥陀佛偈曰:“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无碍智】 (术语)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胜鬘宝窟上末曰:“无碍智者,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

  【无安】 (术语)一切世间无安稳之法,悉以苦为自性。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新译仁王经下曰:“爱欲结使,自作疮疣,三界无安,国有何乐?”

  【无巴鼻】 (杂语)巴者,把也。鼻,鼻准也。无巴鼻犹抟之不得。即得无所得之意也。德异坛经序曰:“尽得无巴鼻。”

  【无比法】 (术语)阿毗昙,一译无比法,无比类之无上法也。见“阿毗昙”条。

  【无比女】 (人名)优填王经曰:“佛在拘深国,王号优填。其国有婆罗门,名摩因提。有一女容貌希有,名曰无比。官僚豪姓求聘之为妻,父曰:若与我女容貌齐者则应之。摩因提见佛相好具足,喜曰:方为此人。即将女诣佛所,请曰:愿以奉箕帚。佛说种种不净之相。曰:秽恶臭皮囊,有何好处?应将去。摩因提惭耻而退,送此女于优填王,王大喜,宠之甚。王之正后尝师事佛,得须陀洹道,此女谮之于王,王惑其言,以百箭射之。箭皆绕后三匝,还落王前。王惊惧,至佛所自忏悔,佛为说女子之诸恶。”

  【无比身】 (术语)佛身微妙,世无比类,故云无比。胜鬘经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宝窟上本曰:“天下无类,故云无比。”

  【无边】 (术语)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

  【无边法界】 (术语)法界广大而无边际,无尽诸法存于其中,诸法无尽,故法界亦无边。法界者,容法之界域也。

  【无边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也。

  【无边门陀罗尼经】 (经名)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之略名。

  【无边身】 (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无边身菩萨】 (杂名)即如来之异名。传心法要下曰:“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无边世界】 (术语)谓虚空界也。又云谓无数之世界无边际存在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

  【无表戒】 (术语)戒有二种,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之时,造作受者身口而表示受戒之相于外,谓之表戒,此时身内生一种有防非止恶功用之实物,谓之无表戒。以此于外相无表示故也。表戒者,受戒时竣,即亦断绝,无表戒者,永于身内相续以护身口之恶也。而此无表戒有部以为色法,成实宗以为非色非心,法相宗以为心法。参照“无作戒”条。

  【无表色】 (术语)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质,有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于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部宗之义也,若依成实宗之义。则此法无缘虑之性用,故非心,无质碍之性用,故非色。即为非色非心之法也。大乘法相宗以之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有之思种子别作用,摄之于心法。此无表色有善恶,善性之无表色,有招乐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恶性之无表色,有招苦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论一曰:“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无表色二功能】 (名数)表色即表业之善性恶性,唯有成大业道为感未来异熟果之异熟因之一功能。无表色即无表业之功能,一成业道,二别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此功能自未舍戒以来,其功能念念倍增。故若舍戒时,失其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而不失感异熟之业道功能也。

  【无表思】 (术语)法相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以之为戒体。此戒体于外相无表示,故名无表思,顺小乘有部之义,名为无表色,彼宗以无表之戒体为色法故也。

  【无表业】 (术语)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宗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为体,故复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宗以为以非色非心为体,大乘法相宗以为以心法为体,而假名曰表色无表色。

  【无不定心】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无不知已舍】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无财饿鬼】 (异类)饿鬼有有财无财少财多财等之种类,极无福分之饿鬼,少分之食物不能下咽者,名曰无财饿鬼。见“饿鬼”条。

  【无财鬼】 (异类)无财饿鬼也。

  【无惭】 (术语)梵语曰阿纥里Ahrīkatā,言作恶自心无耻也。唯识论六曰:“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

  【无惭外道】 (流派)此外道计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为,非人间之所关知,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瞋则众生苦。人间之罪福,一系于大自在天之意,使全责任负于大自在天,犯罪而不惭愧,则不堕于恶道。惭愧,则却堕于地狱云。

  【无差别】 (术语)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

  【无常】 (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

  【无常刀】 (譬喻)观佛经三曰:“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

  【无常风】 (譬喻)风不知所来,不知所去,去来于不用意之间而散花灭火,以譬时至则众生之命数即为夺去也。智度论二曰:“咄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

  【无常观门】 (术语)观世相无常之佛门也。

  【无常虎】 (譬喻)无常之可怖如虎也。

  【无常偈】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非常偈也。

  【无常讲】 (行事)以无常(即人死)为缘而修之佛事也。

  【无常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老病死三法之不可爱,后附五言颂十二首,七言颂四首,谓之无常偈。西天僧葬时颂之。

  【无常狼】 (譬喻)无常之可畏,譬如狼也。智度论十五曰:“菩萨虽上妙五欲,不生贪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王有一大臣,覆藏自罪。王欲罚罪,语曰:若得无脂肥羊,当许汝罪。大臣有智,系一羊养以水草,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得养肥而无脂。王问如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见无常空狼消结使脂,肥功德身。”

  【无常鸟】 (杂名)冥土之鸟名。谓杜鹃也。十王经曰:“树有荆棘,宛如锋刃。二鸟栖掌,一名无常鸟,一名拔目鸟。”注曰:“无常鸟者,杜鹃也。拔目乌鸦也。”

  【无常磬】 (杂语)又云引磬。人命临终所打之磬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终亡者,打无常磬。”同资持记曰:“天台智者临终语维那曰: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声磬耶(今时死已方打,故知无益)。”

  【无常杀鬼】 (譬喻)见“杀鬼”条。

  【无常使】 (譬喻)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又有阎魔王遣五天使之说。见“天使”条。

  【无常堂】 (堂塔)又云无常院、延寿堂、涅槃堂,皆其别名也。置临命病者之所。见“无常院”条。

  【无常想】 (术语)十想之一、观想无常之理也。

  【无常迅速】 (术语)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无常依】 (术语)如来之德号。如来为一切众生之所依,故名。

  【无常依经】 (经名)二卷,梁真谛译。说造佛像之功德及如来之功德。

  【无常院】 (堂塔)律家曰无常院,无常堂,禅家曰涅槃堂,延寿堂。置临命之病僧使观无常之所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依中国本传云:祇洹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以凡生贪染。见本房内衣钵众具,多生恋着无心厌背,故制令至别处,堂号无常。来者极多还反一二。(中略)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起。左手中系一五彩幡。脚垂曳地。当安病者在像之后。左手执幡脚。作从佛往净刹之意。”

  【无常钟】 (杂名)同无常磬。

  【无瞋】 (术语)三善根之一。遭违缘而心无瞋恨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瞋?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

  【无尘法界】 (术语)尘者色等之六尘,即三界之诸法也,法界为真理之异名,理体清净,一切三界诸法唯由理缘起,理外无尘境,故云无尘法界。观经玄义分曰:“无尘法界凡圣齐圆。”起信论曰:“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心为真心,即真如之心也)。

  【无尘三昧】 (术语)无能胜菩萨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离一切之尘垢也。

  【无尘唯识】 (术语)尘为尘境,即三界之诸法。谓万法唯为阿赖耶识所作,识外无尘境也。真谛译摄论五所谓“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无尘法界”说唯理。无尘唯识说唯识。

  【无称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佛之异名,其光明无称量之者,故名无称光。

  【无痴】 (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痴惑也。唯识论六曰:“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无齿大虫】 (杂语)大虫者虎,无齿者,年长而无齿也。

  【无刀大贼】 (譬喻)不持刀之劫贼也,以譬无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净心诫观中曰:“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

  【无倒】 (术语)颠倒事理者,凡夫之通见,如指苦为乐指无常为常是也。离一切颠倒之正见曰无倒。

  【无道心】 (术语)求佛果之心曰道心,无求佛果之心曰无道心。

  【无得正观】 (术语)又云不二正观。三论家之目。就谛理而谓之八不中道,就观解而谓之无得正观。八不即无得,中道则正观也。中道之理,为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故正观之智,无生灭一异等所得也。三论玄义曰:“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谛教为宗。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

  【无等】 (术语)佛之尊号。梵语曰阿娑磨Asama,谓比之余生无与等也,智度论二曰:“婆伽婆,名有德,先已说。复名阿娑磨,秦言无等。”大日经疏三曰:“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过上,故名无等。”

  【无等等】 (术语)梵语Asamasama,佛道及佛之尊号。佛道超绝无与等者,故云无等,唯佛与佛等,故曰等。维摩经佛国品曰:“无等等佛自在慧。”法华经普门品曰:“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佛道超绝无与等者,唯佛佛自等,故言无等等。”智度论二曰:“复名阿娑摩娑摩,秦言无等等。”同四十曰:“无等等,诸佛名无等。与诸佛等,故名为无等等。”同净影疏曰:“佛比余生无等,名为无等。佛佛道齐,故复言等。”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佛道无等,唯佛与佛等故。名此道为无等等。所以名佛为无等等。”又九界之众生不能等于理佛,能等于此理佛,则无等之等也。法华文句十曰:“无等等者,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心能等此理,故无等而等也。”又无等无等之意,如言无上上。只显法之独绝也。贤首心经略疏曰:“独绝无伦,名无等等。”法华文句十曰:“如是知见究竟法界,广无崖底,无等无等等,更无过上。”玄义私记二本曰:“无等之下重云等者,以一无字冠二等字也。”

  【无等等乘】 (术语)大乘之总名。无等无等之意,言他无比类也。宝积经二十三曰:“是故此乘名大乘,(中略)无上上,无等等乘。”

  【无等等句】 (杂名)指幻焰等之十缘生句为无等等句,以是为与无等之佛智得等同之言句故也。大日经疏三曰:“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过上,故名无等。而心之实相与之函盖相称,间无异际,故曰无等等。若以十缘生了知心处,则安住其中,故曰无等等句。”

  【无等等三昧】 (术语)观一切众生等于无等之佛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等等三昧者,得此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佛,观一切法皆同佛法。”

  【无等等咒】 (杂名)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

  【无等觉】 (术语)无等等之正觉也。又无与等之正觉也。瑜祇经曰:“名金刚持地,速悟无等觉。”

  【无等力三昧耶明妃】 (术语)即入佛三昧耶真言。大日经密印品曰:“尔时薄伽梵即便住于身无害力三昧,住斯定故,说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力三昧耶明妃。”义释十曰:“三力者,谓三世力,或是三平等也。无等力者,即此三力也。”

  【无动佛】 (佛名)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无动行】 (术语)又云不动业,三行之一。谓修禅定而生于色界无色界也。禅定离心之散动,故云无动,生天之果报决定而无移动,故云无动,前义就因而言。后义就果而言。

  【无动尊】 (菩萨)不动尊之异名。立印轨曰:“于袈裟上,画圣者无动尊。”

  【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修法)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之略名。

  【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密法品】 (经名)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密法品之略名。

  【无对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无耳人】 (术语)见“无眼人”条。

  【无二平等经】 (经名)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之略名。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经名)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

  【无二无三】 (术语)法华无二亦无三之略。

  【无二亦无三】 (术语)谓成佛之道,唯一而无二道三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为偈文之语。其本文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诸师解之,其说不一。台家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对简之,成立唯一圆教。余乘若二若三、训为“余乘与若二与若三”。余乘者,指别教,若二者,指通别二教,若三者,指藏通别三教。意谓今之法华时为唯一圆教,不如前华严时(第一时)之兼别教,不如般若时(第四时)之带通别二教,不如方等时(第三时)之对待藏通别三教也。是视二三之数为复数而解之也(法华文句)。三论之嘉祥,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对简之,成立唯一佛乘。故训为“余乘之若二若三”。余乘者,总指缘觉与声闻,若二者,别指缘觉,若三者,别指声闻。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为第一、缘觉乘为第二、声闻乘为第三。意谓为唯一佛乘,无第二之缘觉乘,亦无第三之声闻乘也。慈恩言勘梵本谓为无第二无第三、译时果谓无二亦无三也(法华义疏,法华玄赞)。

  【无法爱】 (术语)十乘观之一。

  【无法可说】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无法有法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

  【无烦天】 (界名)色界十八天之第十四。

  【无方】 (术语)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璎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行事钞上一之二曰:“药病相叩,利润无方。”同资持记曰:“方谓方所。如来立法,量同空界。群生万类,无不沾益,故其所利,不在一隅。故曰无方。”

  【无方释义】 (术语)三论家四种释义之一。见“四种释义”条。

  【无分别法】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无分别心】 (术语)离情念分别之心识也。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见百法问答钞二。

  【无分别智】 (术语)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方始冥符也。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平等起,是名无分别智。”起信论曰:“无分别心与体相应。”

  【无缝塔】 (杂名)凡造塔用木或石叠累而成,故皆有缝棱级层,若以一块石造之,则无缝棱级层,此之无缝塔,世所谓卵塔也。无缝塔之形如鸟卵,故云卵塔。无缝塔之语,出于忠国师。传灯录(南阳忠国师章)曰:“师以化缘将毕,涅槃时至,乃辞代宗。代宗曰:师灭度后,弟子将何所记?师曰:告檀越,造取一所无缝塔。曰:就师请取塔样。师良久曰:会么?曰不会。师曰:贫道去后,有侍者应真,却知此事。”

  【无佛世界】 (术语)谓释迦既入灭,弥勒佛未出现之中间时也。此时地藏菩萨出而教化众生。延命地藏经曰:“我每日晨朝入诸定,入诸地狱令离苦,无佛世界度众生,今世后世能引导。”

  【无覆无记】 (术语)二无记之一。覆者覆蔽之义。见“无记”条。

  【无盖】 (杂语)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同净影疏曰:“佛悲殊胜,余不能加,不能盖上,名无盖悲。”同嘉祥疏曰:“无盖悲者,佛慈悲无所不覆盖耳。”

  【无盖大悲】 (术语)见无盖项。

  【无根】 (杂语)无男女之根者。

  【无根树】 (杂名)七女经曰:“七女告帝释曰:愿与我辈愿,帝释许诺。一女曰: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树。”

  【无根信】 (术语)初无信根,今蒙佛力而生信,是云无根信。涅槃经二十曰:“世尊!我见世间从芛兰子生芛兰树,不见芛兰生栴檀树。我今始见从芛兰子生栴檀树,芛兰子者我身是。栴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同会疏十八曰:“本时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曰无根。”增一阿含经三曰:“得无根善信,所谓阿阇世王是。”

  【无功德】 (故事)会元一(达磨章)曰:“达磨大师见梁武帝,帝问:朕起寺度僧,有何功德?磨曰:无功德。”

  【无功用】 (术语)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观经玄义分曰:“功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

  【无功用智】 (术语)菩萨于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于真性之智也。西方要决曰:“十地论云:入八地已去,得任运无功用智,于散散中得自在故无念退也。”玄义分记一曰:“佛地论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无功用。”

  【无垢】 (杂名)清净而无垢染也。又曰无漏。

  【无垢称】 (人名)维摩居士之翻名。旧作净名,新作无垢称。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Vimalakirti,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

  【无垢称经】 (经名)说无垢称经之略名。玄奘译维摩经之经题也。

  【无垢地】 (术语)离垢地之异名。离垢地为菩萨第二地之名,又谓等觉之菩萨曰无垢地菩萨。四教仪五曰:“等觉位即是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若望佛地名为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

  【无垢光菩萨】 (菩萨)胎藏界文殊院之尊。文殊师利菩萨之眷属。

  【无垢光童子】 (菩萨)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即无垢光菩萨,密号曰离尘金刚。显文殊之空智,无垢而放光明。为三髻童子形,黄色,左持未敷莲,右捧宝钵,安于脐下,坐于赤莲。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弥陀山等译,劫毗罗城之战荼婆罗门,知七日后当命终,恐惧来见佛,佛敕使修理古塔,念诵神咒。因之命根增长,生于极乐国乃至成佛,遂广说造塔及咒法。

  【无垢净光法】 (修法)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所说,造塔灭罪之法也,陀罗尼中以阿弥陀佛为本尊。

  【无垢轮】 (术语)清净之法轮也。即说法是。

  【无垢妙清净圆镜】 (杂语)大日经成就悉地品曰:“啰字为眼界,辉烛犹明灯。俛颈小低头,舌近于腭间。而以观心处,当心现等引。无姤妙清净,圆镜常现前。如是真实心,古佛所宣说。”

  【无垢女】 (人名)经中有数无垢女,一为维摩居士妻之名。见月上经。一为须达多婆罗门女之名,在母胎中闻佛说出生后至佛所变为男子。见无垢贤女经。一为舍婆提城优婆夷之名,问佛早起拂佛塔之功德。见无垢优婆夷问经。

  【无垢人】 (术语)维摩经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无垢忍】 (术语)璎珞经所说六忍之第五、等觉地之菩萨断除无明之惑染,于自性清净之心体安住不动之位也。因云无垢菩萨。

  【无垢三昧】 (术语)佛菩萨清净三昧之总称。三昧者禅定也。

  【无垢施】 (术语)波斯匿王女之名。梵名维摩罗达。译曰离垢施,又曰无垢施。年始十二岁,容貌端正,时八大声闻八大菩萨皆被诘问。离垢施经曰:“城中波斯匿王有女,曰维摩罗达,晋言离垢施。”梵Vimāladattā。

  【无垢施经】 (经名)离垢施经之异名。

  【无垢识】 (术语)梵名阿末罗Amala。译曰无垢识。旧译家以为第九识之称,新译家以为第八识净分之称,是不别立第九识故也。唯识论三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同述记三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之为第九识者非也。”【无垢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述记三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

  【无垢世界】 (界名)龙女成佛之世界名。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无垢逝菩萨】 (菩萨)又曰虚空无垢菩萨。在胎藏界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一位,密号曰明彻金刚。主五大虚空藏之德,明星天子之本地也。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五。

  【无垢水】 (杂名)后夜由井中汲出为阏迦供用之水也。真言修行钞二曰:“终南山道宣云:后夜水未生虫,故云无垢水。”

  【无垢贤女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

  【无垢眼】 (术语)以览字置于两眼,转肉眼为法眼,谓之无垢眼。大日经七曰:“安立无垢眼。”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同二十曰:“无垢,览字也。”

  【无垢衣】 (衣服)袈裟之总名。言无烦恼之垢染也。释氏要览上曰:“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

  【无垢优婆夷问经】 (经名)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

  【无光佛】 (术语)佛之无光明者,如言无好佛。洞山录曰:“署山曰:好个佛,只是无光焰。”会元(岩头章)曰:“洞山好佛,祇是无光。”

  【无行般】 (术语)五种不还之一。有一种之不还果,生于色界,不加功力,经久自然断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

  【无后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谓等觉之菩萨也。以彼此身入于妙觉不更受后身故也。

  【无患子】 (植物)同木槵子。

  【无毁犯戒】 (术语)菩萨十戒之一。菩萨自保净戒而不犯,为众生说妙法而使不犯戒也。

  【无极宝三昧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入无极宝三昧召集十方菩萨,舍利弗与十方来之菩萨及文殊师利问答法要。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际】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

  【无记】 (术语)三性之一。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又感善果不可记,感恶果亦不可记者。俱舍论二曰:“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唯识论五曰:“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大乘义章七曰:“解有二种:一对果分别,中容之业不能记得苦乐两报,故名无记。二就说分别,中容之业如来不记为善为恶,故名无记。”

  【无记法】 (术语)无记性之法也。有记法之对。

  【无际智】 (术语)言佛智无边际也。无量寿经下曰:“亿劫思佛智,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

  【无价】 (杂语)价直之至极也,如言极数为无数。无量寿经下曰:“无价衣供养无量觉。”法华经授记品曰:“无价宝珠,系汝衣里。”

  【无价驮婆】 (杂语)驮婆者梵语,译曰奴,为人使役而不取佣资之奴,谓之无价驮婆,以比行无缘大悲之菩萨。俱舍论十八曰:“如世传有无价驮婆,当知此言目彼菩萨。”同光记十八曰:“驮婆,此云奴。不用钱买名为无价,谓彼菩萨受他驱役,利益有情。如不用钱买奴相似。”

  【无间】 (界名)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修,等无间缘等。

  【无间道】 (术语)二道之一。方断惑而不为惑间隔之无漏智也,旧译谓之无碍道。已断惑已正证理之智曰解脱道,即无间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脱道乃后念之果道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无间地狱】 (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此五义,大部补注以为成实论之说而引之,诸师皆效是,然成实论无此义,于五无间条下辩之)。成实论八曰:“次身受报,故名无间。”(成实论仅此一义耳)。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有余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无间修】 (术语)四修之一。不间断之修行也。

  【无间业】 (术语)有五种之大恶业,此恶业决定受极苦之果,更无余业余果之间隔,故名无间业。又造此恶业之人,由此命终定堕地狱中而无间隔,故名无间业。此二义虽有前就法后就人之别,然皆当体得名也。又地狱名为无间,此业能受无间地狱之果,故名无间业,是从果得名也。俱舍论十七曰:“此无间名,为目何义?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此二释为当体得名)。大乘义章七曰:“此五何故名无间业?释有四义:一趣果无间,故曰无间。故成实言: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二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三寿命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寿命无绝,因从果称,名为无间。四身形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升满不相障碍,因从果号,名曰无间。”(此四释前一为当体得名,后三为从果得名)梵ānantarya。

  【无减】 (术语)成佛果后尽未来际无减少之功德也。

  【无见顶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为大相,好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为髻形,谓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于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三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同天台疏曰:“肉髻是相,无见顶是好,此相好表于极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楞严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无教色】 (术语)旧译之无作色。一名无教色。新译曰无表色。见“无作色”条。

  【无觉无观三昧】 (术语)新云无寻无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观三昧。二禅已上乃至非想地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无觉有观三昧】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无竭】 (人名)昙无竭之略。比丘名。

  【无戒】 (术语)依法而领纳戒体谓之受戒,受戒后毁犯戒体,谓之破戒,自初未受戒谓之无戒。无戒之僧谓之名字比丘。见末法灯明记。

  【无尽】 (术语)无为法离生灭之相,故为无尽,又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故为无尽。无为法之无尽,权教所谈,有为法之无尽,实教所谈,华严宗盛谈此义。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何谓无尽?谓无为法。”注曰:“肇曰:有为法有三相,故有尽。无为法无三相,故无尽。”大日经疏十四曰:“无尽者,即是无相别名。”

  【无尽财】 (杂名)寺中积金钱贷与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三宝之用者。释氏要览曰:“寺院长生钱。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西京记云:寺中有无尽藏。又则天经序云:将二亲所畜,用两京之旧邸,莫不总结招提之宇,咸充无尽之藏。十诵律云:以佛塔物出息,佛听之。僧祇云:供养佛华多,听转卖,买香油。犹多者,转卖入佛无尽财中(详诸律,三宝皆有无尽财)。”

  【无尽藏】 (术语)谓德广无穷为无尽,包含无尽之德曰藏。大乘义章十四曰:“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曰藏。”探玄记十九曰:“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维摩经佛道品曰:“以佑利众生,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

  【无尽灯】 (譬喻)法门名。以一人之法展转开导百千人而无尽,譬如以一灯燃百灯,故云无尽灯。此为横之无尽也。维摩经菩萨品曰:“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又华严之贤首形事实上一种之无尽灯,以表法界缘起重重无尽之意。是亦横之无尽也。佛祖统纪三十三曰:“无尽灯,贤首法藏师。为则天以十镜置八隅,中安佛像,燃灯照之则镜镜现像,以表刹海重重无尽之意。”又禅林以长明灯名无尽灯,是竖之无尽也。北涧文集然无尽灯记曰:“净名大士既授万二千人天女无尽灯法门。从而谕之曰: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伊尹所谓以先觉觉后觉也。后世焚膏继晷号无尽灯,非净名心也。”

  【无尽法界】 (术语)重重无尽之法界缘起也。见次条。(CBETA注:见“无尽缘起”条)

  【无尽根】 (植物)药树名也。华严经曰:“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

  【无尽海】 (譬喻)无尽之法譬如海之深广也。华严经二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无尽慧】 (术语)无尽无边之智慧也。瑜祇经曰:“身如妙吉祥,能成无尽慧。”

  【无尽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知无尽法(即无为法)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尽三昧者,得此三昧,灭诸无常等相,即入不生不灭。”

  【无尽玄宗】 (术语)说幽玄无尽缘起之法之宗,即云华严宗。

  【无尽意】 (菩萨)梵名阿差末底Akṣayamati,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时,从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所来,广说八十无尽之法门,无尽意菩萨经是也。又于法华经会座为普门品之对扬众,取颈上璎珞与观音菩萨。名义集一曰:“阿差末,此云无尽意。”

  【无尽意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密号曰定慧金刚,无尽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白色。右持梵箧,左为拳。参照“无尽意”条。

  【无尽意菩萨经】 (经名)四卷,刘宋智严等译。无尽意菩萨从东方不眴国普贤佛所来,说八十无尽法门。与大集经无尽意品同。

  【无尽缘起】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又云法界缘起。华严经所说缘起之法门也。一切之法,互相为缘互相起法也。缘一法而起万法,缘万法而起一法,重重缘起,而缘起之义无穷,故曰无尽缘起。故云万法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见五教章十。

  【无禁捉蛇】 (譬喻)禁者禁制也,捉毒蛇有制法,应以铁杖先押其头,次以手捉其顶,不依此制法,卒尔捉蛇,则为螫死。是譬比丘无观智之制法,漫谈空理,放恣五欲也。出于阿梨吒经。止观二曰:“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无禁捉蛇者。”同辅行曰:“淮北河北邪空之人,滥称大乘,入恶无观。故以无禁捉蛇喻之。禁者制也,术法制物故也。贪欲如蛇,观法如禁,以观观欲如捉蛇。不善四句如无禁。”

  【无酒神】 (异类)八部众之一。阿修罗也。法华文句二曰:“阿修罗者,此云无酒。四天下采花酝于大海,鱼龙业力其昧不变,瞋妒誓断,故言无酒神。”

  【无句】 (术语)有无四句之一。计我与五蕴身皆无之外道见,名为无句,即断见也。

  【无空论师】 (杂名)经部师不立虚空实有,因之名为无空论师。

  【无孔笛】 (譬喻)无孔笛不能吹,以譬公案之难,无着手之处也。普灯录三十曰:“无孔笛,最难吹。”碧岩八十二则着语曰:“无孔笛子撞着叠柏板。”

  【无孔铁锤】 (譬喻)铁锤之无孔者,无柄,更无着手处也。碧岩十四则着语曰:“无孔铁锤。”同七十六则着语曰:“元来是个无孔铁锤。”

  【无愧】 (术语)梵语Anaratratā。不顾世间恣作暴恶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众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为诸善士所诃厌名为罪。于此异中不见怖畏,说名无愧。”

  【无裈长者子】 (杂语)本为长者之子,而犊鼻裈亦不完者。碧岩五十则颂古曰:“个个无裈长者子。”

  【无量】 (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同上末曰:“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也。”

  【无量称】 (杂语)大日如来之称,又如实真言行者之称。大日经一曰:“何况无量称,住真言行法,行此无上句,真言救世者。”同疏六曰:“当知如是人转复希有,常为普门海会之所称叹,名闻十方,又同大日如来有种种名号,故云无量称也。”

  【无量功德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诵此陀罗尼则得见观世音菩萨及无量寿佛。

  【无量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中略)超日月光佛。”楞严经五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无量光明土】 (界名)极乐世界之异名。平等觉经曰:“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教行信证五曰:“谨案真佛土者,佛者则是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无量光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西方南端,密号曰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又名甘露光菩萨,为赤肉色,右持莲,上有光,左手伏膝上。

  【无量光天】 (界名)色界第二静虑三天中之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

  【无量慧】 (术语)佛之德号。以具甚深无量之智慧故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无量慧世尊,受彼众人请。”赞阿弥陀佛偈曰:“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

  【无量觉】 (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

  【无量劫】 (杂语)经劫无量也。劫者,梵语,谓世界成败之一期也。见“劫”条。

  【无量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静虑三天中之第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此净转胜,是难限故,名无量净天。”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刘宋功德直玄畅共译。一向出生菩萨之异译。

  【无量门微密持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一向出生菩萨经之异译。

  【无量清净佛】 (佛名)无量寿佛之别称。平等觉经一曰:“无量清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经名)四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寿经之异译。

  【无量声佛顶】 (菩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五位。密号曰妙响金刚。主说法之德。或有无边音声,无边声,妙音,遍昭(遍声之意)之名。黄色,左手持莲,上有法螺。右手立无名小三指(无名小三指五字,疑有误,今仍之),余二指屈而当胸,坐于赤莲。

  【无量识】 (术语)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识,其实立无量之心识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则以佛有无量,故心识亦无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罗之诸尊,立一识八识九识十识无量识之五释:一识者,中台大日尊一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小乘成实之所立同。八识者,八叶尊八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性相二宗八识家之所立同。九识者,中台八叶九尊九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大乘华天之所立同。十识者,除前九尊,摄其余十佛刹微尘数之一切心王而为一识,此名为一切一心识(即释论之一一识心),加之以前之九识而为十识,摄一切之心数。无量识者,开上之一切一心识,即无量识也,以摄一切之心数。见秘藏记末。显教亦存此义。法华经一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文句九解之曰:“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是既明经中智智无边之义,释家亦述理理无边智智无边之义。又华严经三十六说:“此菩萨摩诃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五教章下说十心,以显无尽。是亦经释同曰无量无尽也。又净影之大乘义章三曰:“随义别分识乃是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八识。”如是诸说亦非智智无边之义耶?显教约知一心无量之法,而成无量心,密教本来有无量心,各自知无量之法也。又华严法华有此等之言者,以插佛密义故也。见吽字义探宗记下。

  【无量寿】 (经名)阿弥陀瘦斯Amitāyus之译。见“阿弥陀”条。

  【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仅有咒文。

  【无量寿佛】 (佛名)阿弥陀佛之译名也。净土三部经中,小经存梵名题曰阿弥陀经,大经举译名题曰无量寿经。阿弥陀含无量光,无量寿之二义。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于密教为五佛中之西方尊,于胎藏界曰无量寿,于金刚界曰阿弥陀。见“阿弥陀”条。

  【无量寿佛真身】 (故事)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脩道于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于此。其徒漆其身而龛之。僖宗时,奉为无量寿佛。历朝香火甚盛。明一统志八十三曰:“全真,柳州人。唐至德初来游湘源,刱净土院。宋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翌日即至,四门各见其入,宙出道迎,惟见其一,其神变不可具述,卒年一百三十二。五代时,因全真多神异,改湘源为全州。今其真身在湘山,历代封为慈祜寂照妙应禅师。”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曰:“会昌间,汰释氏。寂照师一夕生肉髻,须发并长。乃衣紫霞衣入覆釜山,结庵而居。示寂后,其遗蜕在湘山,曰无量寿佛塔。”

  【无量寿观经】 (经名)观无量寿经之异名。

  【无量寿经】 (经名)梵语Sukhāvativyṅha-sūtra,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净土三部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之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该括无遗。无摄之机,通于圣凡。凡位具摄三辈。唯除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此经前后有十二译,中存五译欠七译。见“五存七欠”条。各家注述如下: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无量寿经记二卷,上卷残,下卷逸,唐玄一集。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唐璟兴撰。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彭际清述。无量寿经会译一卷,魏源会译。

  【无量寿经论】 (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异名。

  【无量寿经义疏】 (书名)二卷,隋净影寺慧远撰。又唐嘉祥寺吉藏撰。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书名)一卷,婆薮槃豆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论经义者为优婆提舍,是论无量寿经经义而造之愿生偈也。愿生偈者,愿生于安乐国之偈文也。又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净土论。

  【无量寿如来】 (佛名)即阿弥陀如来也。见“无量寿佛”条。

  【无量寿如来会】 (经名)宝积经第五会之名。无量寿经为此会之别译。

  【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阿弥陀如来之陀罗尼及供养法,教人证念佛三昧则必生净土。

  【无量寿如来印】 (印相)莲华部之入定印也。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无量寿如来,金色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见“入定印”条。

  【无量寿王】 (佛名)无量寿佛也,佛是觉王,故称曰王。

  【无量寿王陀罗尼经】 (经名)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之略名。

  【无量寿院】 (杂名)兜率天内院四十九院中有无量寿院。

  【无量寿咒】 (杂名)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经中说诵此陀罗尼者,则增寿命满百岁。敕修清规圣节曰:“讽无量寿咒,举药师号。”

  【无量寿庄严经】 (经名)Amitāyurvyūha-sūtra,又Sukhāvativyūha-sūtra,具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无量寿经之异译也。

  【无量四谛】 (名数)四种四谛之一。见“四谛”条。

  【无量无碍】 (术语)四无量与四无碍也。

  【无量无数劫】 (杂语)经劫无量无数也,世界一成一败之时量,谓之劫,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

  【无量义】 (术语)无量无数之义理,谓一切诸法也。诸法无量,各具义理,故云无量义。又实相之异名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法华嘉祥疏二曰:“无量义者,凡有二种:一者实相之体不可限量,谓体无量。二者从实相一法出一切教,谓用无量。此体用并有深所以故称为义。”

  【无量义处三昧】 (术语)梵语Anantanirdeśapratiṣṭhāna samādhi。佛说法华前,先说无量义,次入此三昧也。无量者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也,义处为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也,生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三昧,谓之无量义处三昧。佛既说无量义后,将说实相,于中间入此定,依所出之无量义故为无量义经之三昧,依所归之义处,则为法华经之三昧,因而通于前后。法华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罗汉缘觉菩萨佛。此等诸法名为无量,实相为义处,从一义处出无量法,得为无量法入一义处。”

  【无量亿劫】 (杂语)无量亿者数目,劫者梵语长时之名也。

  【无量义经】 (经名)一卷,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佛将于法华说无量之法归于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为法华之开经。又法华论列法华十七名,无量义经,其一名也。是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故以为别名也。

  【无量义经疏】 (书名)日本传教疏三卷,题曰注无量义经。又无量义经笺注,丁福保注。

  【无量印法门经】 (经名)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之略名。

  【无量尊】 (佛名)无量寿佛之异称。无量寿经下曰:“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

  【无六识】 (术语)谓不以耻为耻之人。言其无眼等之六识也。

  【无漏】 (术语)Anā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瞋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无漏道】 (术语)二道之一。谓三乘之人。离烦恼垢染之戒定慧。四谛中之道谛是也。分之为见修无学之三道。

  【无漏法】 (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如三乘圣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论一曰:“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

  【无漏法性】 (术语)法性清净,本离烦恼之漏垢,故云无漏。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无漏法性之妙身。”

  【无漏根】 (术语)无漏智之根本也,有三种,名曰三无漏根。见“三无漏根”条。

  【无漏果】 (术语)无漏道所得之果德也。四谛中灭谛之涅槃是。

  【无漏后身】 (术语)二乘无学果之身也。既断烦恼曰无漏,生死之最后身,曰后身。法华经授记品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

  【无漏慧】 (术语)离随染烦恼性质之纯真无垢智慧也。即三乘之圣智是。

  【无漏界】 (术语)无漏清净之世界也。又谓涅槃。

  【无漏路】 (术语)无漏清净之境界,不染污烦恼之世界也。

  【无漏实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法华经序品曰:“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无漏通】 (术语)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后之漏尽通为无漏通。前五于有漏道可得,后一者非无漏道,不能得也。

  【无漏因】 (术语)以无漏清净之戒定慧证涅槃果,谓之无漏因。四谛中之道谛也。

  【无漏智】 (术语)谓三乘之人,离烦恼无染之清净智也。断惑证理,即此智之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

  【无漏最后身】 (术语)与无漏后身同。法华经方便品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

  【无没识】 (术语)第八识十八名之一。唯识了义灯四本曰:“无没识者。无相论云:一切诸种子无所隐没,故无没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阿梨耶及阿赖耶者,但梵言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无没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本曰:“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无门关】 (书名)宋禅僧慧开,字无门,指评古人之公案四十八则,题曰禅宗无门关。此书以赵州之无宗为第一则,自云祖师之关只一个无字,乃宗门之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无门宗】 (流派)谓禅宗也。无门乃佛心之异名。宗镜录五十七曰:“楞伽经云:一切诸度门,佛心为第一。又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言宗者,谓心实处。”

  【无灭】 (人名)梵名阿泥楼豆,阿[少/(兔-、)]楼陀,阿那律。译曰无灭。天眼第一。见“阿那律”条。

  【无明】 (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ā,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闇】 (譬喻)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教行信证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闇慧日。”

  【无明病】 (譬喻)无明能伤人,故以譬于病。止观六曰:“无明为病渊源,中道为药府城。”往生要集中末曰:“佛是医王,法是良药,僧是瞻病人,除无明病,开正见眼。”

  【无明藏】 (术语)无明为根本,生无量之惑业苦,故称之曰藏。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言从无明藏起十三烦恼。”

  【无明法性一体】 (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为迷冰者指水为冰,为迷水者指冰为水,如迷法性即指无明,如迷无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识即无明之法性,亦乃不识即法性之无明。”见“无始无明”条。

  【无明父】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楞伽经三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无明父贪爱母】 (杂语)贪爱长养诸业譬如母,无明发生诸惑譬如父。入楞伽经四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名为父。”

  【无明惑】 (术语)台家所立三惑之一。为障覆中道之理之根本无明,别教之菩萨从初地断之,圆教之菩萨,从初住断之,而证中道之理也。

  【无明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为无明不了事理执种种之邪见也。

  【无明结】 (术语)九结之一。无明能系缚人于三界而不使出离,故谓之结。

  【无明酒】 (譬喻)无明能昏沈人之本心,故以酒为譬。妙法圣念处经七曰:“勿饮无明酒。”秘藏宝钥上曰:“徒缚妄想之绳,空醉无明之酒。”又酒者为诱无明闇心之缘,故云无明酒。

  【无明糠】 (譬喻)无明能令业种生后世之果,故以米种之糠皮为譬。智度论二曰:“佛心种子后世田中不生,无明糠脱故。”

  【无明壳】 (譬喻)壳为鸟卵之外皮,无明能生育生死故以卵壳为譬也。药师经上曰:“破无明壳。竭烦恼河。”慧琳音义十一曰:“经言无明壳,喻根本无明及以贪爱,包含无量结使烦恼,陶铸有情命业生死,宛转其中不能出离无明窟宅。如鸟居卵壳。故引为喻也。”

  【无明流】 (术语)四流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漂流于生死,故名为流。

  【无明漏】 (术语)三漏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漏落于生死不能出离,故曰漏。

  【无明罗刹】 (譬喻)无明能害人,故以罗刹譬之。

  【无明罗刹经】 (经名)一卷,失译,引郁禅耶城折吒王降伏疫鬼为喻,以明如来逆观十二因缘破无明之罗刹也。

  【无明堑】 (譬喻)无明能陷没人故以堑壕譬之。长阿含经十二曰:“断刺平爱坑,及填无明堑。”

  【无明乳】 (譬喻)法性譬水,无明比乳,和乳于水与鹅,则彼啜乳而残水,以譬菩萨之消无明,清法性也。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从此已去,乃判真因。”

  【无明使】 (术语)十使之一。无明能驱使人使流转于三界,故名使。

  【无明树】 (譬喻)无明能生苦果,故以树为譬。教行信证二曰:“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

  【无明网】 (譬喻)无明能罗人,故譬之以网。中阿含经二十九曰:“永舍离我慢,裂坏无明网。”

  【无明薰习】 (术语)四薰习之一。见四薰习条。

  【无明长夜】 (譬喻)烦恼之惑覆智眼,不见不可思议之光明,流转于生死界,故譬以长夜之闇黑。

  【无明住地】 (术语)五住地之第五。于根本枝末中为根本无明,于我法二执中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中略)暗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为住。能生恒沙,故称为地。”唯识述记八末曰:“旧言无明住地,今言习地。梵本无住所言。习者,由数习故,有此无明等五住地,故名无明习地。所言住是何义。”

  【无明住地惑】 (术语)五住地惑之一。

  【无谋】 (术语)如来之施化,但应于缘,初无谋虑也。止观七曰:“无谋权巧,故号能仁。”四教仪集注上曰:“如来妙应,无谋没化。”玄义二曰:“无谋之权,称缘转变。”

  【无恼指鬘】 (人名)凶人央掘摩罗Aṅgulimālya,译为指鬘,指鬘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无害。”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此咒能破邪法,能破魔军,饶益有情。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此咒能成就一切吉祥之事业,消除众罪。

  【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于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

  【无能胜金刚形像】 (形像)黑色忿怒相也,有四面四臂,面上并有三目,有大炎鬘,左右持铁钩鉾镑,密号曰胜妙金刚。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三。

  【无能胜明妃】 (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与无能胜明王相向。密号曰长生金刚。其三昧与无能胜明王同。参照无能胜菩萨条。

  【无能胜明王】 (菩萨)即无能胜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前,与其妃相对,而守护一门,密号曰胜妙金刚。参照无能胜金刚形像项。

  【无能胜菩萨】 (菩萨)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大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菩萨。”大疏五曰:“释迦牟尼座下,应作忿怒持明。右边号无能胜,左边号无能胜明妃。并白色,持刀印,观佛而生其间。”同十曰:“此是释迦化身,隐其无量自在神力而现此忿怒明王之形,谓降伏众生而尽诸障也。(中略)能于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树下摧破四魔兵众也。无能胜即无不可破坏之义也。”普通真言品义释曰:“释迦眷属以无能胜为忿怒明王。”秘藏记末曰:“无能胜释迦忿怒,自性轮慈氏。”是秘藏记之二轮身也。若依仁王经义轨等之三轮身,则释迦为自性轮,慈氏为正法轮身,无能胜金刚为教令轮身。见教令轮身条。

  【无念】 (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事皆失。”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宗镜录八曰:“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成正念?”传心法要曰:“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又曰: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无一念,便是境忘心自灭,无复可追寻。”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俗谓失策曰无念,谓遗恨为无念者,无正念之意也。出曜经七曰:“无念及放逸,亦不习所修。睡眠不求悟,是谓入深渊。”

  【无起】 (术语)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记,观法如化。”同慧远疏下曰:“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

  【无情成佛】 (术语)见“非情成佛”条。

  【无情非佛】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曰:“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又曰:若无情是佛者,活人应不如死人。”

  【无求】 (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无去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不见一切法来去相。”

  【无去无来】 (术语)谓如来之法身,湛然常住也。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起信论义记上曰:“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无染识】 (术语)妙观察智之异名。妙观察智为莲华部之主,莲华在淤泥而不染,故谓其智云无染戒。见秘藏记本。

  【无热】 (杂名)梵语阿耨达阿那婆达多。法华义疏二曰:“阿那婆达多,此云无热。”

  【无热池】 (地名)又云无热恼池。梵名阿耨达池Anavatapta又,Anavadatta,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匝八百里,赡部洲之中心也。住于此之龙王,名阿耨达龙王。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三徙多河,四缚刍河。无热恼池纵横正等,面各五十逾缮那量,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非得通人无由能至。”西域记一曰:“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多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

  【无热天】 (界名)五净天之第二、在于色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已得杂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

  【无三恶趣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无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

  【无色贪】 (术语)五上分结之一。见“结”条附录。

  【无色天】 (界名)谓无色界之四处。

  【无色有】 (术语)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

  【无沙矩摩】 (杂名)译曰牛粪。出饰宗记五末。见“瞿摩夷”条。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无上宝聚】 (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无上宝珠】 (譬喻)阿弥陀佛之名号,譬之无上之宝珠。往生论注下曰:“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念净,即得往生。”

  【无上惭愧衣】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无上乘】 (术语)叹称教法之至极也。即大乘之异名。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无上处经】 (经名)一卷,失译。指三宝为三无上处。

  【无上大果】 (术语)对于等觉而谓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谓为大果,即佛果也。法华经曰:“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

  【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

  【无上道心】 (术语)愿求无上道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

  【无上灯】 (杂名)涅槃之总名,以能照破烦恼之昏闇故也。中阿含经三十曰:“一切有结尽,无病为涅槃,谓之无上灯。”

  【无上法】 (术语)涅槃也。一切法中无过涅槃也。智度论五十五曰:“如阿毗昙中说,有上法者,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涅槃,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

  【无上法轮】 (术语)如来之说法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长阿含经一曰:“佛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

  【无上法王】 (杂语)如来之尊号。以如来于法得自在故也。圆觉经曰:“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智度论七曰:“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

  【无上方便】 (术语)阿弥陀佛作愿,摄取一切众生,使生于极乐国善巧之方便无过于此,故名无上之方便。净土论注下曰:“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无上福田衣】 (衣服)袈裟之总名。袈裟之条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田衣。又僧为三福田之一、故名僧衣为福田衣。无上者,称叹之语。

  【无上慧】 (术语)佛所得之智慧也。法华经序品曰:“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无上觉】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无上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两足谓如人类有两脚者,以佛于两脚众生中无上尊胜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无上轮】 (术语)三轮之一。轮者坚固之义,无常坚固,破之非易,故名轮。见“三轮”条。又无上之法轮也。谓佛之说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当转无上轮。”

  【无上妙觉】 (术语)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故云妙,无有过之,故云无上。圆觉经曰:“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无上涅槃】 (术语)对于二乘所得之涅槃而云大乘之涅槃为无上。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无上菩提誓愿证】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证无上菩提之誓愿也。

  【无上忍】 (术语)堪受真理之智谓之忍。有无上忍,寂灭忍等。无上者叹称之语。宝积经二十二曰:“速至大安稳,成就无上忍。”又十忍之一、信受无常之理而不疑也。

  【无上上】 (术语)佛之德号也。无上无上之义。涅槃经四相品曰:“无上上者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无上上乘】 (术语)大乘之德号。无上无上之教法也。

  【无上士】 (术语)Anuttara,佛十号之一。无上之士夫也,人中最胜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士。涅槃经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涅槃经八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最无上,非余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智度论二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之。(中略)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亦无上。”大乘义章二十末曰:“士者,人之别称,人中最胜。余不能加,名无上士。”

  【无上世尊】 (术语)佛之尊号。以佛为一切世间中最尊胜故也。

  【无上眼】 (术语)无上之法眼也。中阿含经二十九曰:“堪任正梵行,成就无上眼。”

  【无上正遍道】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往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无上正遍知】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注维摩经七曰:“肇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莫法不知,正遍知也。”

  【无上正等觉】 (术语)无上正等正觉之略。

  【无上正等戒】 (术语)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以是为成无上正等觉之因故也。

  【无上正等菩提】 (术语)菩提新译曰觉,即无上正等觉也。

  【无上正等正觉】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正法付属】 (传说)涅槃经二,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鞠多。”

  【无上正觉】 (术语)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谓佛之悟也。无过于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觉。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译无上正等正觉。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无上正真道】 (术语)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ṁbodhi之古译。无量寿经上曰:“时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又曰:“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懃精进,顶礼无上尊。”

  【无生】 (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梵网经上曰:“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止观大意曰:“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肇论新疏游刃中曰:“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但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而趣于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无生灭不碍于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萨乘。”垂裕记二曰:“无生寂灭,一体异名。”

  【无生宝国】 (杂名)极乐无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无生宝国。法事赞曰:“无漏无生还即真。”往生礼赞曰:“无生宝国永为常。”

  【无生藏】 (术语)诠无生之理之法藏也,如中论所说之八不是也。见说法明眼论。

  【无生忏】 (术语)三忏之一。现罪障之法体为无生,而亡善恶之隔也。

  【无生法】 (术语)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楞严经长水疏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

  【无生法忍】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无生观】 (术语)见“二空观”条。

  【无生际】 (术语)无生之理,为法之际极源底,故云无生际。智度论三十三曰:“诸法相,推求寻究入无生法中,更无过是者,是名无生际。”

  【无声漏】 (杂名)以末香造篆文,供计时之用,故称无声漏。释门正统三曰:“有以盘模篆文,号无声漏者。”

  【无生门】 (术语)诸法无生之理也,观此无生之理者,为一贯佛道始终之入道初门。止观五之三曰:“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至果。又能显无生,使门光扬。净名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门,皆是菩萨从门入,而无生为始(法自在菩萨之入不二门)。大品明阿字门,所谓诸法初不生,此证无生门。”

  【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术语)阿弥陀之名号,以法藏菩萨之无生智所成,故为无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往生论赞下曰:“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又曰:“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无生忍】 (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无生身】 (术语)佛之法身无生灭,故云无生身。涅槃经九曰:“如来实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观经玄义分曰:“定散等回向,速证无生身。”

  【无生四谛】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谛之一。天台以配于通教之法门。说迷悟之因果,悉为幻化之法,而非实生实灭,生灭即无生灭,故云无生四谛,以简异于藏教生灭之四谛。

  【无生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已生之因,虽成立宗,而就未生之因,谓不能成立宗之过也。例如对于所谓“声无常”,谓声发后固成立宗,而未发时,无其体故,不得云无常之过是也。

  【无生之生】 (术语)如化身示现于娑婆,众生往生于极乐,为离六道四生生之生,故云无生之生。

  【无生智】 (术语)声闻果十智之第十。阿罗汉之最极智也,已断三界之烦恼,证知我身更不受生于三界,阿罗汉果之智也。又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无胜国】 (界名)释迦如来之净土也。涅槃经二十四曰:“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悉皆平等无有高下,犹如西方安乐世界,亦如东方满月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于此土阎浮提中现转法轮。”

  【无师智】 (术语)谓无师独悟之佛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嘉祥疏六曰:“无师智者,前之三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大日经疏一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庵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之授决之时,即可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无师自觉方名佛耶?”

  【无实】 (术语)无实体也。南本涅槃经十二曰:“有名无实即世谛。”不真空论曰:“以名求物,无当名之实。”

  【无识身三昧】 (术语)金刚顶经一曰:“阿婆颇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经诀云:阿之言无。婆颇那迦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是一切义成就菩萨未为五相成身观前所住之三昧也。

  【无始】 (术语)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胜鬘宝窟中末曰:“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梵语杂名曰:“无始,阿努婆嚩底。”

  【无始间隔】 (术语)见“无始无明”条。

  【无始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由因果之理推之,则世间一切之法,实为无始,更以慧眼观之,则诸法皆空,而无始之相亦不可得,此谓之无始空。见智度论三十一。

  【无始旷劫】 (术语)生死无始,故云无始,经久远年劫,故云旷劫。

  【无始生死】 (术语)无明无始,故生死亦无始也。见“无始无明”条。

  【无始无边】 (术语)谓佛法远大。莫能知其由来也。齐书曰:“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肇乎中世,渊源浩博,无始无边。”

  【无始无明】 (术语)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为无始者,有三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释,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释,三就真实同体之理而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释者,谓凡一切有为法,乃因缘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更无初始,若有初始,则是无因生之外计,而非佛法,得涅槃经之四柱偈及摄论之文等说而明也(见无始条)。是为大乘论之通说。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释者,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是缘起法之自然也。此时无明为惑之根本,无明之先更无为始之惑法,故谓之无始。依此释,则无始之言,即根本之异名,成无明有始之义。依此义,起信论谓为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天台谓之元品无明,起信论之疏家谓之根本无明。曰忽然,曰元品,曰根本,皆为有始之异名也。圆觉经曰:“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转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本业经下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无始有二释:一云,无明无有始,故众生无始,波若无底。二云,无明最在初实录有始,但无有一法在此前者,故云无始也。”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起信论义记下末曰:“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前无别有法为始起之本,故云无始,即是论忽然义也。此约粗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以起无初故也。”大乘经论所说,多依此义。是为使去妄归真之一种教道,权大乘之义也。三就真妄同体之义而释者,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名,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也,吾等本来为冰,非先为水而后为冰也,如前为水之说,仅为教道之方便耳。起信论曰:“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文句私记五曰:“若言心性本净,为惑所覆,犹教道,且顺权说。(中略)若依实理,心性未净,犹如无始唯冰无水。虽今是冰,则不得云冰不是水。心性亦尔,虽本是无明不得云非三德,是故圆人唯观无始,三道即三德,不同权人却覆方见。”

  【无数劫】 (杂语)见“阿僧祇”条。

  【无所不至明】 (真言)具名遍法界无所不至真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真言曰:南么。(中略)恶。”

  【无所不至印】 (印相)诸尊通用之印也。

  【无所得】 (术语)体无相之真理心中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是曰无所得。即空慧也,无分别智也。涅槃经十七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智度论十八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仁王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维摩慧远疏曰:“无所得者,理中无情可得。此诸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为无所得。”又曰:“观真舍情,名无所得。”

  【无所观】 (术语)观念诸法无所得之理也。入佛境界经曰:“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

  【无所求行】 (术语)行入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无所希望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象腋经之异译。

  【无所有】 (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或说无作。”仁王经中曰:“是故阴入界无我,无所有相。”

  【无所有处】 (界名)无色四处之第三处。修禅定之人,初观空为无边,破空之人,今厌识之无边,观所缘皆无所有,为无所有之解,依此行力所生之处,故名无所有处。从加行之禅定而立名者。

  【无所有处地】 (界名)无所有处为三界九地之一、故名地。

  【无所有处定】 (术语)为生无所有处之禅定也。见“无所有处”条。

  【无所有处天】 (界名)无所有处为无色界天之一处,故名天。

  【无所有菩萨经】 (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于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说此菩萨之大方便力。

  【无所著】 (术语)佛之德号,以佛不执着尘染也。行事钞下三之二曰:“增一云。(中略)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正等觉。”同资持记曰:“无所著者,离尘染故。”

  【无贪】 (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贪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无体】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无体随情假】 (术语)二假之一。如外道凡夫妄执之实我实法,非有我法之实体,但为随自己妄情,而假说之实我实法也。

  【无头榜】 (杂语)禅林之说。匿名造谤者,谓之无头榜。若人无头时不可认其人,今造榜谤人者藏己姓名,故云。

  【无为】 (术语)梵语Asaṁskṛ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无为法】 (术语)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无为法身】 (术语)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因缘之造作,故云无为。净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

  【无为戒】 (术语)密教之三昧耶戒也,虽依阿阇梨之加持而受得,然是暂借外缘,显本来自身之具得者,此为本不生之戒,不依自他之能所,故曰无为戒。

  【无为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一切无为法不可得也。仁王经合疏中曰:“无为空者,虚空数灭,非数灭空也。”

  【无为空死】 (术语)与言醉生梦死同。遗教经曰:“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

  【无为能为】 (术语)佛之法身,为无为而能为也。往生论注下曰:“尽夫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

  【无为泥洹】 (术语)泥洹为涅槃之变音,涅槃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故曰无为。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

  【无为涅槃界】 (术语)涅槃为不生不灭,绝一切有为之相,故云无为,净土门谓极乐,即无为涅槃界也。法事赞曰:“极乐无为涅槃界。”

  【无为舍】 (术语)无为者,涅槃也,涅槃为人之安宅,故云舍。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无为生死】 (术语)变易生死,胜鬘经谓之无为生死。以圣者为无为之人无为人所受之生死也。大乘义章八本曰:“圣人不起有漏业受分段报,名曰无为。无为圣人所有生死,名无为生死。”

  【无为无欲】 (术语)无造作之念,无贪欲之心也。无量义经曰:“其心寂静,常在三昧,恬安憺泊,无为无欲。”

  【无畏】 (术语)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无畏不同,一门说四。”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碍。力无所畏。”无量寿经上曰:“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无畏藏】 (术语)离怖畏之安稳宝藏也。叹称真言行者之言。千手经曰:“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无畏三藏】 (人名)善无畏三藏之略称。

  【无畏施】 (术语)三施之一。以无畏施于人也。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一切众生之无畏无过于此,名曰无畏施。

  【无位真人】 (术语)不属于佛众行位之赤裸裸真人也,如云本来面目。临济录曰:“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

  【无闻比丘】 (术语)一向修禅而无正闻慧之比丘,所谓暗禅师是。如善星比丘,得第四禅定谓证涅槃,及其后退失四禅,拨无涅槃之法,谤阿罗汉尚有后身,堕于无间地狱,是曰无闻比丘。楞严经九曰:“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谤后生,堕阿鼻地狱。”见“善星”条。

  【无问自说】 (经名)十二部经之一。同邬陀南。

  【无问自说经】 (经名)十二部经之一。梵名优陀那Udāṇa,译曰无问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如阿弥陀经。大乘义章一曰:“第五名为优陀那经,此翻名为无问自说,不由谘请而自宣唱,故名无问自说经也。”

  【无我】 (术语)梵语Anā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总为因缘生,亦无常一之我体,既无人我,无法我,则无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毕竟无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刚经曰:“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十地经论一曰:“无我智有二种,我空法空。”大乘义章二曰:“法无性实,故曰无我。”同三曰:“苦非我体,故名为无我。”俱舍光记二十六曰:“违我见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蕴自体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观七曰:“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论曰:“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之,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无我观】 (术语)观一切诸法为无我之观法也。

  【无我想】 (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

  【无我印】 (印相)三法印之一。凡愚妄于色身假合上固执常一之我,作种种之妄业,佛为破其妄计,说无我之理,此理决定而不可违越,又为证异于外说之印契,故云无我印。见“三法印”条。

  【无相】 (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见有相条。

  【无相大乘】 (术语)三论以空理为宗,故有无相大乘之别称。

  【无相佛】 (人名)无相好之佛也,谓身不具三十二相而其德与佛等也。三论玄义曰:“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付法藏传三优婆鞠多称无相好佛。

  【无相福田衣】 (术语)袈裟之德名。出世之服,离有为世染之相,故曰无相,为生无漏福德之道衣,故曰福田。资持记下四之二曰:“无相福田者,出世无漏之福,离有为相故。”

  【无相观】 (术语)见“二空观”条。

  【无相好佛】 (人名)优婆鞠多身虽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然其功德与佛齐,故时人称为无相好佛。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阿育王经八曰:“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丘,名优波鞠多无相佛,当作佛事。”【无相好佛】(人名)尊者优婆鞠多,于佛灭后百年出世,为付法藏之第五祖,时人称其德曰无相好佛。谓身不具相好,而其德与佛等也,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

  【无相教】 (术语)即无相空教也。岌师之三教,慧观,波颇蜜多,刘虬之五教中各指诸部般若经之所说为无相教,以对小乘经之有相教,法相宗以之为第二时空教,华严宗以之为空始教,天台宗以之为圆教,挟带通别二教之带教。

  【无相解脱门】 (术语)三解脱之第二,与三三昧中无相三昧同。

  【无相空教】 (术语)谓般若经之所说,三论之所宗。以彼说一切诸法,无相空寂,而无实体故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要。”

  【无相离念】 (术语)对立相住心而言。观真如之理体观为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四空绝,百非远,离一切之念虑思想也。

  【无相菩提】 (术语)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于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

  【无相三昧】 (术语)三三昧门之第二。又云无相解脱门。见“三三昧”条。

  【无相无相解脱门】 (术语)重三解脱门之第二。见三三昧项中重三昧。

  【无相无相三昧】 (术语)同无相无相解脱门。

  【无相心地戒】 (术语)禅门所传之戒,云无相心地戒。犹台宗之戒曰圆顿无作戒,密宗所传之戒曰秘密三摩耶戒,各以其家之宗义名之也。禅家以无相不可得之心地为戒体,戒相有梵网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无相业】 (术语)念佛四种业之一。观佛身上之空寂无相也。

  【无相宗】 (术语)三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为宗,故他人目之为无相宗,非彼自称也。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为相性二宗,华严天台等谈真如随缘之宗,谓之性宗,法相三论不许真如随缘之宗,谓之相宗,此相宗中分为有空二者,立依他万法缘生非空之法相宗为有相宗,立依他万法缘生即空之三论宗为无相宗,是亦判教之一门也。选择集本曰:“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而判一代圣教,所谓有空中是也。如无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圣教,所谓菩萨藏声闻藏是也。”

  【无想】 (术语)无想天或无想定也。

  【无想处】 (界名)无想天也。

  【无想定】 (术语)外道欲得无想天果而修之灭一切心想禅定也。有部宗之说,诸外道等谓无想天之果报为真涅槃,为求彼报学修无想定以灭心想,依第四禅定灭诸心法而今无念无想,即灭心想已,则得一种非色非心之法而补领心处,是曰无想定。成实宗中不存此义,谓凡夫不能灭心法,但入定之心,寂静微细而难觉,故云无想,非全为无想也。俱舍论五曰:“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无想者定名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

  【无想果】 (术语)又曰无想报,无想事。色界第四禅天有无想天处,生于此处,则五百大劫间心心所都灭,身实为枯木死灰,因而一类之外道,谓此是真涅槃界,于现世修无想定,死后则生彼天。盖以无想定为因,感得一种非色非心之物,防止心心所而使不生也,此非色非心之一物。为对于无想定之因之果报(新译曰异熟果),故谓之无想果。俱舍论五曰:“无想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遮未来心心所令暂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异熟果。谁之异熟?谓无想定。”

  【无想界】 (界名)无想天也。

  【无想经】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略名。

  【无想天】 (界名)无想有情之天处也。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俱舍论五曰:“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

  【无心】 (术语)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非云无心识。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故云无心。如五位无心是也。宗镜录四十五曰:“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处。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先德云:一念妄心仅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则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故经云:有心皆苦,无心即乐。”同八十三曰:“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传心法要下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无心道人】 (杂语)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三世佛者始觉之佛,如三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于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于佛而不通于凡,限于应身而不通于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凡心与佛心,是为无心之形。无凡心,故一切凡夫在此中。无佛心,故一切诸佛在此中。一时成供养一切之凡圣,岂非胜于偏供耶?黄檗云:于佛作清净光明解脱想。于众生作垢浊闇昧生死想。不可成佛。肇公云:佛非人非天。故能天能人也。此为真佛。非天非人者,为实体遮情之法门也。能天能人者,为权用表德之法门也。遮表俱时,体用不二,是为法门之大体。无心道人无凡圣之心,无心故为凡圣之物体,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

  【无心定】 (术语)灭尽定四名之一。大乘义章九曰:“无心定者,偏对心王以彰其名,心识尽谢,故曰无心。离于有心分别散动,名无心定。”

  【无心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谓灭尽定及无想定无心之禅定。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心三昧者,即是灭尽定,或无想定。何以故?佛自说因缘入是三昧中,诸心心数法不行。”

  【无信称名】 (术语)无他力真实之信心,但口称念佛也。不信自己所称之念佛,为往生之正因,不知弥陀之愿行,如俗流所称之念佛是也。

  【无性】 (人名)菩萨名,释无着之摄大乘论于唯识之法门成立别义。又(术语)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法华经曰:“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曰:“诸幻成无性。”

  【无性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着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

  【无性有情】 (术语)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无有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也,故永沉沦于六道而不能出离,法相宗所立五性各别之第五无性种姓也。

  【无修无证】 (术语)离修证情念之无为真人也。台家称所谓无作性德之人。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人。”

  【无学】 (术语)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法华嘉祥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

  【无学道】 (术语)三道之一。谓断三界诸惑已尽,证真谛之理,不更要学修之圆满智慧,即阿罗汉之无漏智也。

  【无学果】 (术语)修行位到第四果之人也。即阿罗汉果。

  【无寻唯伺】 (术语)色界之中间禅,无寻之心所,唯有伺之心所也。

  【无寻无伺】 (术语)色界二禅已上,无寻之心所与伺之心所也。

  【无言】 (术语)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产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于法。凡所发言,莫说世事,常当颁宣出世之法,常当守口,慎言少语,莫于世事起诸觉观,当依于义,莫依文字。尔时闻是语已,不复涕泣。无婴儿相,乃至七日色貌和悦,见人欢喜,目未曾眴。是时有人语其父母:是儿不祥不应畜养,何以故?喑无声故。父母答言:是儿虽复喑不出声,然其身根具足无缺,当知是儿必有福德,非是不祥薄福之人。因为立字,字曰无言。时无言童子渐渐长大,如八岁儿。所游方面,人所乐见,随有说法转法轮处,乐往听受,口无所宣。尔时无言童子以佛神力与其父母眷属宗亲往宝坊所,到已见佛,心生欢喜。礼敬供养,右绕三匝,合掌而立。并见十方诸来菩萨,生大喜心。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师子将军所生之子,身根具足而不能语,是何恶业因缘所致?佛告舍利弗:汝今不应作如是语轻是童子,何以故?是人即是大菩萨也。(中略)尔时无言菩萨现如是等大神通已,低头合掌作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中略)尔时无言以佛神力及己愿力,与诸菩萨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正向于佛而说偈。”(有无言童子经二卷,此品之异译也。)梁武金刚般若经忏文曰:“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无说之深。”(不说菩萨者,维摩居士也。)

  【无言戒】 (术语)无言之戒行也。见“无言”条。

  【无言菩萨】 (人名)即无言童子也。

  【无言菩萨经】 (经名)无言童子经之异名。

  【无言三昧耶】 (术语)西方金刚语菩萨之三摩地也。

  【无言说道】 (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

  【无言太子】 (人名)即无言童子也。

  【无言童子】 (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见“无言”条。

  【无言童子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之异译。

  【无眼人】 (术语)譬不知正道之人。安乐集上曰:“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中略)是故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大藏中无此经,大周刊定疑经目录有摩诃目连经一卷,或是)。

  【无央数劫】 (杂语)央者尽也,无尽数之劫也,劫者极长时之名,记世界成坏之时节数目也。无量寿经上曰:“无央数劫,积功累德。”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此佛灭度无央数劫。”

  【无依】 (术语)如言无着,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香味触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

  【无依涅槃】 (术语)同无余依涅槃。

  【无一物】 (术语)禅门六祖得道之语。六祖坛经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疑】 (术语)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

  【无疑解脱】 (术语)三种罗汉之第三。

  【无异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论者论法所用之同品,敌者无理分别,攻击为非同品是异品之过误也。

  【无异想】 (术语)如来十八不共法之一。于一切众生无远近亲疏之异想也。

  【无义语】 (术语)义者义利也,无益之语谓之无义语。晋华严经二十四曰:“无义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说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所有言说不能明了。”

  【无意】 (术语)无虚妄之意思也,是为禅道之至极。三慧经曰:“问云: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间念万事皆失。”

  【吴音】 (杂语)宋僧传二十四大光传,吴音诵经,帝甚异其事。

  【无因果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草木自生自死,人亦同之者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

  【无因外道】 (流派)同于无因论师。

  【无因无果】 (术语)三论玄义所明外道四执之一。见“四执”条。

  【无因有果】 (术语)三论玄义所明外道四执之一。见“四执”条。

  【无忧树】 (植物)梵名阿输迦Aśoka,阿述迦。佛生于此树下。见阿输迦条附录。

  【无忧王】 (人名)旧称阿育,新称阿输迦王,译曰无忧王。见阿育王条。

  【无忧最胜吉祥王如来】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

  【无有等等】 (杂语)谓数量之大无上也。无有相等同等数之意。又云无等等。

  【无有好丑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愿使国中人天无有好丑之差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无余】 (术语)无余残无余蕴也。谓事理之至极也。如无余涅槃,无余说,无余修等。

  【无余灰断】 (术语)入无余涅槃而灰身断智也,即无余涅槃之证。

  【无余记】 (术语)佛之授记有有余无余之二种。演密钞五曰:“余即未尽之义,今尽言之名为无余。如佛现前记彼某时某处证觉号某如来,名无余记。言有余者,如来有所未尽之意,如言汝于未来某佛为汝授记,名有余记。”

  【无余涅槃】 (术语)梵语Anupadhiśeṣa-nirvāṇa,二涅槃之一。新云无余依涅槃。身智皆灰灭之涅槃也。见“涅槃”条。

  【无余入寂】 (术语)二乘之人,证无余涅槃而归入寂灭也。

  【无余说】 (术语)谓尽理之说也。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三论玄义曰:“教称满字,理曰无余,信之则获福无边。”

  【无余修】 (术语)四修之一。不加余行专修一行之谓也。

  【无余依】 (术语)无余涅槃又云无余依涅槃。依者苦所依之身体也,涅槃有二种,有苦之依身谓之有余依涅槃,无苦之依身谓之无余依涅槃。唯识述记十末曰:“依谓依身。”

  【无余依妙涅槃界】 (术语)阿罗汉灰身灭智而寂灭之境界也。无有漏之依身,故云无余依,其境界不可思议故云妙,圆寂故云涅槃。毗奈耶杂事十八曰:“现诸神变,入无余依妙涅槃界。”

  【无欲】 (术语)无贪欲也。无多欲也。

  【无欲仙人】 (杂名)仙人之无多欲者。行事钞下二之一曰:“四分八种浆。古昔无欲仙人所饮。梨、酸枣、甘庶、蕤果、葡萄、舍楼伽等浆也。”

  【无缘】 (术语)无系属之关系也。无心识之攀缘也。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无缘乘】 (术语)观三界唯心无于心外缘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经疏二曰:“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无缘乘心】 (术语)十住心之第六、他缘大乘心也,他无两义,梵音同一、故约于菩萨之大悲缘他众生而谓之他缘,约于菩萨之大智缘心外无法而谓之无缘。大疏二曰:“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普令同入是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无缘慈悲】 (术语)三种慈悲之一。见“慈悲”条。

  【无缘道场】 (杂名)不属于一人,不能定其为谁,泛云为一切众生之道场也。

  【无缘法界】 (术语)无差别平等之义也。无缘者,谓不分别彼此之境也(境为所缘,心为能缘)。法界者,谓法之有限也。普及分别彼此有限之法谓之无缘法界。

  【无缘佛】 (杂语)于自己无因缘之佛。谓于宿世未与自己结缘之佛也。

  【无缘三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灭尽定之异名。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缘之禅定也。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无缘三昧即灭尽定。”

  【无缘寺】 (杂名)回向于无缘之人之道场也。

  【无缘塔】 (杂名)不系属于一人合葬多人之坟墓也。又谓无亲戚故旧之缘者之坟墓。

  【无缘之众生】 (术语)佛菩萨有本来所化之众生系属之,是为有缘之众生。故于此佛有缘者,于彼佛无缘,于无缘之众生,毕竟不得化之。

  【无缘冢】 (杂名)同于无缘塔。

  【无愿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作解脱门。三解脱门之第二。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见“三三昧”条。

  【无愿三昧】 (术语)与无愿解脱同。

  【无愿无愿解脱门】 (术语)重三解脱门之第三,见“三三昧”条。

  【无愿无愿三昧】 (术语)同无愿无愿解脱门。

  【无云天】 (界名)色界第四禅有九天,此其中最初之天也。法苑珠林曰:“遍净天至无云天,复远一倍。”

  【无择地狱】 (界名)无间地狱之古译。以造无间业之人,不择何人而押收之故也。楞伽经三曰:“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不入无择地狱?”正法华经一曰:“其大光明照诸佛国,靡不周遍,至于无择大地狱中,上达三十三天。”

  【无遮】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

  【无遮大会】 (行事)见“无遮会”条。梁武帝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陈武帝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并见南史。

  【无遮会】 (行事)Pañca-pariṣad,P añcavarṣikā-pariṣad,梵语般阇于瑟。译曰无遮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也。印度国俗屡行之,支那则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统纪通塞志)。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

  【无遮施】 (术语)无遮会也。

  【无着】 (术语)无执着于事物之念也。又(人名)菩萨名。梵名阿僧伽Asaṅga,天亲菩萨之兄也,皆为法相宗之祖。见“阿僧伽”条。又禅师名。唐杭州无着禅师,名文喜,年七岁出家,习律听教,宣宗初,往五台礼文殊。遇一老翁牵牛而行,迎师入寺。翁纵牛引师升堂,翁曰:近由何处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奉戒律者不少。翁曰:有几何?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有几何?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均提出茶,又进酥酪。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得什么吃茶?师无对。辞别。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几许。童子呼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几许?师曰:是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师憬然悟彼翁是文殊。懿宗咸通三年,师至洪州观音院,参仰山寂禅师,顿悟心要。光化三年寂,寿八十。见五灯会元宋僧传二十。

  【无着果】 (术语)阿罗汉果之古译。出三藏记集一曰:“旧经无着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亦言阿罗诃)。”

  【无着行】 (术语)十行之一。无着即无碍之义,言诸行圆融而无障碍也。

  【无着戒】 (术语)十种戒之一。二乘之人见真谛之理能成圣道,于五尘之境无染着也。

  【无着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着所造之摄大乘论也,有三译,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陈真谛译三卷,皆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三卷,题曰摄大乘论本。

  【无着天亲宗】 (术语)法相宗之异名。无着为兄,造摄大乘论等,天亲为弟,造唯识论等,共成立法相宗。

  【无诤】 (术语)安住于空理与物无诤也。佛言须菩提得无诤三昧。见“无诤三昧”条。

  【无诤第一】 (故事)须菩提在弟子中得无诤三昧为最第一。

  【无诤轮王】 (本生)转轮圣王无诤念也。见“无诤念王”条。

  【无诤念王】 (本生)阿弥陀如来因位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岚,有转轮王名无诤念,有一大臣名宝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宝藏。后出家成菩提,号宝藏如来。如来广为无诤念王说法,王请如来及诸圣众三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时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圣王即发菩提心愿,求清净国土,宝藏如来与授记。即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是也。”

  【无诤三昧】 (术语)故住于空理与他无诤之禅定也。金刚经曰:“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阿罗汉。”同略疏中曰:“无诤三昧者,以其解空,则彼我俱忘。能不恼众生,亦能令众生不起烦恼故也。”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注维摩经三曰:“肇曰:善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顺法相,无违无诤。内既无诤,外亦善顺群心,令无诤讼,得此定名无诤三昧也。”南岳着有无诤三昧法门二卷。

  【无诤智】 (术语)诤者烦恼之异名,使他人对于己身而不起贪欲瞋恚烦恼之智,谓之无诤智。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智。俱舍论二十七曰:“自知己身福田中胜,恐他烦恼复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此行能息诸有情类烦恼诤,故得无诤名。”

  【无知】 (术语)昏闇之心不知照事理也。小乘教立二种之无知: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见“二无知”条。又真智寂静而不动,绝一切分别,谓之无知。起信论曰:“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净土论注下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中略)无知故能无不知。”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肇法师之宝藏论有般若无知论一篇。

  【无执受】 (术语)对外境无执着觉受者。即谓如无感觉之无机物者。

  【无制人】 (术语)起惑任情,自制无法,名曰无制人。是以邪见身无法为法者。俱舍论三十曰:“不见真理无制人。”

  【无种阐提】 (术语)无种者,无佛种性,毕竟不能成佛之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阐提者,梵语一阐提之略。不具信心,断善根,永不能成佛者之谓。涅槃经德王品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焚烧一切善根。”

  【无种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无无漏之善种,毕竟不能出离生死者,又名无性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

  【无住】 (术语)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起,故云无住。故无住者万有之本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同注曰:“什曰: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起信论义记上曰:“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宗镜录八曰:“文殊师利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释云:无住即实相异名,实相即性空异名。”

  【无住处村】 (地名)时拘萨罗国,有一村,无僧伽蓝及停留之舍。有居士为福德故,造立住处。备诸饮食,供给往来众僧。唯施一食,不能多供。因以福德施设,故余律皆名福德舍。

  【无住处涅槃】 (术语)同无住涅槃。

  【无住涅槃】 (术语)四种涅槃之一。见“涅槃”条。

  【无住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诸法无常无住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作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

  【无住心】 (术语)见“住无住处”条。

  【无字】 (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云无。此称赵州无字,而为禅家之公案。见“无”条。

  【无字宝箧经】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之异译,先出。

  【无字法门经】 (经名)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之略名。

  【无自然性】 (术语)一切有为法依众缘而生,无自然之性也。唯识论九曰:“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

  【无自性】 (术语)谓诸法为因缘生,无一定之自性也。唯识论九曰:“一切法皆无自性。”

  【无自性心】 (术语)极无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于华严宗。

  【无字印】 (术语)无字之法印也。起生死之关者,以无字之法印。见“无”条。

  【无足】 (杂名)如蛇等。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无作大戒】 (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戒法者,以所谓无作色之一种色法为戒体,故曰无作,对小乘戒及沙弥戒而称大乘戒或大僧戒为大戒。见“无作色”条。

  【无作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之一。于一切生死法中离愿求造作念之禅定也。见“三三昧”条。

  【无作戒】 (术语)又云无教,新译曰无表。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者,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者,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动作息时亦灭,而无作戒则一生之中常相续而发防非止恶之功能,是谓之无作戒体。此戒体向境而防一一之非者,即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就能防之体立无作戒,就所防之境分别二百五十等相,为发此无作戒故行作戒也。行事钞中一之三曰:“若单立作,作体谢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须无作。长时防非,若单立无作,则起无所从。不可孤发,要赖作生,二法相藉。”又曰:“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又曰:“言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此无作戒体,或以为色法,或以为心法,或以为非色非心法,凡有三家不同。见戒体条附录。

  【无作三昧】 (术语)同无作解脱门。

  【无作三身】 (术语)天台圆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为报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为有为法佛。圆教之佛,三身皆为本有自尔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谓之为无作三身。守护国界章下之中曰:“有为报佛,梦里权果。无作三身,梦前实佛。”

  【无作色】 (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见“无表色”条。

  【无作四谛】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谛之一。天台以配圆教之法门。四谛者,迷悟之因果也。圆教者,中道之理性,具本来十界诸法,则迷悟缘生之事相,为一一本具理性之德,别无造作,事相之当体,即为中道实相,故谓之无作四谛。

  【五阿含】 (经名)一长阿含。二中阿含。三僧育多阿含。四鸯堀多罗阿含。五屈陀伽阿含。见善见律毗婆娑一。【五阿含】(名数)见“五阿笈摩”条。

  【五阿笈摩】 (名数)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于北方所传之四阿含经外加小乘杂部经典小阿含即屈陀迦阿含经而谓为五阿含。善见律毗婆沙一曰:“法师曰:有五阿含。何谓为五?一者长阿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鸯掘多罗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后说法住记曰:“素怛缆藏有五阿笈摩:谓长阿笈摩,中阿笈摩,增一阿笈摩,相应阿笈摩,杂类阿笈摩。”梵āgama。

  【五碍】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王、魔王、转轮圣王、佛。”

  【五八识】 (术语)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为大圆镜智。

  【五八十具】 (名数)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称。即小乘诸律所说戒之总标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三之三曰:“一切者,总收五八十具。”此其例也。其中五八两种,为在家之戒,十具两种,为出家之戒。

  【五八尊】 (术语)千手观音即千体之观音也。以之配于二十五有每一有有四十手即四十体之观音,称之为五八尊。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五拔刀贼】 (譬喻)见“五刀”条。

  【五百蝙蝠】 (本生)结集大毗婆娑论之五百罗汉,前身为五百之蝙蝠。西域记三曰:“南海之滨有一枯树,五百蝙蝠于中穴居。有诸商侣止此树下,时属风寒,人皆饥冻。聚积樵苏,蕴火其下,烟焰渐盛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毗达磨藏,彼诸蝙蝠,虽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随业受生,俱得人身。舍家修学,乘闻法声,聪明利智,普证圣果,为世福田。近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贤圣,于迦涅弥罗国作毗婆沙论,斯并枯树之中五百蝙蝠也。”

  【五百部】 (杂名)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三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起必从缘。”又曰“五百部,智论但有通数,不出人法名义。”

  【五百尘点劫】 (术语)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世界而为微尘,每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下一尘,竟尽其尘,而其所经之世界,悉碎为微尘,以其一尘为一劫。是显释迦如来成佛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寿量品。【五百尘点劫】(术语)法华经寿量品明释迦久远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国乃下一点。如东行尽此微尘。(中略)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劫。”

  【五百毳徒】 (杂语)毳徒,着毳衣之徒众。毳衣,以鸟毛织成之衣也。五百,五百人也。传灯录曰:“道潜禅师,河中府人,姓武氏。初诣临川谒净慧,慧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而为王侯所重。后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化定慧禅师,建大伽蓝,号曰永明。请居之,师坐永明大道场,常五百众。”

  【五百大愿】 (本生)释迦如来往昔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所起五百誓愿。悲华经七曰:“尔时宝海梵志,在宝藏佛所诸天大众人非人前,寻得成就大悲之心广大无量,作五百誓愿已。”经文漫说五百分别为难。

  【五百弟子品】 (经名)见“五百弟子授记品”条。

  【五百弟子授记品】 (经名)法华经卷四第八品之名,此品说下根之弟子,授成佛之记别者。受记别之弟子,总有千二百人,分之为二段,初先授记于富楼那一人,后总授记于余人。然则自人数上言之。应言为千二百弟子授记品也。惟其千二百人中五百人皆为有同一名号之如来。又此五百人一同有立述领解等之特殊事。故特揭五百为品名。

  【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五百弟子各说本因。

  【五百估客】 (故事)有五百估客,入海求宝,逢摩竭鱼,中有一优婆塞,念佛而免危难。见智度论七,经律异相四十三。

  【五百戒】 (术语)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本律之说相,唯三百四十八戒,以大数而称为五百。束为七聚:一,八波罗夷。二,十七僧残。三,三十舍堕。四,百七十八单提。五,八提舍尼。六,百众学。七,七灭诤。行事钞中一曰:“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钞中上曰:“世人妄传五百戒者非也,亦有经律尼戒五百,此但有总数而无实名也。”参照“具足戒”条。【五百戒】(名数)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数也。大爱道比丘尼经上曰:“佛告比丘尼裘昙弥:汝行十戒如法,则有大戒,名具足,真谛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事。”毗尼母经八曰:“比丘二百五十法,比丘尼五百法。”药师如来本愿经曰:“比丘尼受持五百戒。”此外经论说五百者颇多。然检诸律,未明示五百戒数也。参照“戒”条附录。

  【五百罗刹女】 (名数)今之锡兰岛往昔为五百罗刹鬼女所住处。见西域记十一。

  【五百罗汉】 (名数)像器笺十四曰:“五百罗汉名,莫闻藏乘说。近有南宗江阴军干明院罗汉尊号碑一卷刊布,亦不载本据矣。”案殆因佛灭后第一结集之五百罗汉或毗婆沙论结集之五百罗汉等数目而私举其名号耳。【五百罗汉】(杂语)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又,尔时贾客五百众者,则五百罗汉是。今佛寺中每有五百罗汉。考之佛经,其说不一。盖佛既累次转生,此五百人者。亦累次转生,故所见非一也。余见罗汉条。

  【五百年】 (术语)见“五五百年”条。

  【五百人授记】 (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

  【五百身因】 (术语)谓五百比丘各说自身所由生之原因也。依涅槃经三十五,五百比丘,对舍利弗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思惟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某比丘言爱与无明为身因,得阿罗汉果。有比丘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为身因。次诣佛前,问其说正不正。佛答一一无非正说,且言欲界众生,以父母为身因。又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前二十九品诸弟子各明其本尔之因缘,第三十品佛自说示过去之本因。

  【五百生】 (杂语)又曰五百世。为长时之套语。自五百本生经(齐永明年中摩诃乘译,今无)起。

  【五百生野狐】 (传说)误一转语而堕于五百生野狐身。见“百丈”条。

  【五百生怨】 (杂语)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婆娑论中云: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所,时有一狼将其儿去。其母见已,趁之语曰:汝狼何以将吾儿去?狼即答曰:汝是我怨,曾于五百生中尝食我儿。我今杀汝儿,此乃怨雠相报,何以生瞋?”

  【五百世】 (杂语)与五百生同。

  【五百世无手】 (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五百世怨家】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

  【五百问】 (经名)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之异名。

  【五百问事】 (经名)见“五百问”条。

  【五百仙人】 (传说)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三。五百仙人在山中。甄陀罗女浴于雪山池中。仙闻女歌声,而失禅定。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时,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狂醉,失神足,一时堕于地。见智度论十七。

  【五百狝猴】 (传说)五百狝猴,欲捉水中之月,尽没死。参照“狝猴”条。

  【五百小乘】 (流派)小乘分五百部。见“五百部”条。

  【五百雁】 (故事)五百之雁,闻法而生天上。又有五百之雁,为五百之罗汉。见“雁”条。

  【五百雁为五百罗汉】 (本生)报恩经四谓“昔有国王,欲得雁肉,使猎师捕雁。时有五百雁过虚空,雁王误落网中。猎师大喜,将取杀之,有一雁来悲鸣投于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虚空不去。猎师见之,不忍杀雁王,放之使去,国王闻之断雁肉。尔时之王即今阿阇世王,雁王为佛,一雁为阿难,五百雁为五百罗汉也。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传说)佛在波罗捺国为四众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于罗,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于忉利天。见贤愚经十三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五百异部】 (流派)小乘之异计有五百部。见“五百部”条。

  【五百由旬】 (杂语)法华经说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而有宝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天台谓凡圣同居土为三界之果报,故以之为三百由旬,方便有余土为四百由旬,实报无障碍土为五百由旬,超之即有宝所,即究竟之常寂光土也。嘉祥以三界为三百,以二乘为二百,超三界与二乘之处,即大乘之宝所真涅槃也。慈恩以分段生死有惑业苦之三,为三百,以变易生死有惑苦之二,为二百,超此二生死,则至涅槃云。

  【五百幼童聚沙兴塔】 (传说)五百幼童相结为伴,日日游戏,但至江水,聚砂兴塔,各言塔好,虽有善心,而宿命福薄,时天卒雨,江水暴涨,漂流溺死。佛告众人,五百童子生于兜率天,皆同发心为菩萨行。佛放光明,使其父母见子所在,佛遥呼五百童子来。时皆住虚空中,散华于佛,下稽首言,蒙世尊恩,身虽丧亡,得见弥勒。见出生经,经律异相四十四。

  【五百之尘】 (杂语)五百尘点劫也。

  【五宝】 (名数)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于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三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罗择地法曰:“五宝者:所谓金、银、真珠、瑟瑟、颇梨。”

  【五比丘】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为文句四之三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三、拔提(又摩诃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签六之二列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释摩男,五、十力迦叶。是摩男于俱利为别人,一摩男为跋提之异名(文句),一摩男为陈如之异名。除陈如之名而以释摩男之名加于第四,皆误也。摩男为摩诃那摩之略,大名之义,拘利太子之尊称也。是为释氏,故亦云释摩男。非别人。

  【五边】 (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着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五遍行】 (名数)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又第五曰:“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于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无始不断,或缘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时;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无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为遍行。但萨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别境(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为大地法。又出于瑜伽师地论第三等。

  【五别境】 (术语)为五位百法中欲,胜解,念,定,慧之五心所。缘各别之对境缘而起。故名别境。

  【五波罗蜜】 (术语)于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为主,他五者为从,得他种之波罗蜜者。般若之功德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陀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智度论二十八曰:“复次,余诸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波若。”

  【五部】 (名数)谓见道苦集灭道之四谛及修道也。大毗婆沙论第五十一曰:“部有五无六。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现在前时,断修所断。异生修道现在前时,总断五部。”但五部通三界各立之。又一切烦恼,皆属此五部。又即小乘五部也。佛灭后百年,付法藏第五世,优婆鞠多之下有弟子五人,于戒律上各抱异见,一大律藏始分五派:一昙无德部,二萨婆多部,三弥沙塞部,四迦叶遗部,五婆粗富罗部。见五部律条。又金刚界五部。见“金刚界”条。

  【五部般若】 (名数)一摩诃般若,二金刚般若,三天王问般若,四光赞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大众,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赞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若。”嘉祥仁王经疏一曰:“五部如此经说。”此中第一摩诃般若,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曰大品般若),二十七卷,是大般若之第二会也。西晋无罗叉译之放光般若三十卷及西晋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十卷(经文未尽),与之同本。第二金刚般若,罗什译之金刚般若经一卷是也。元魏菩提留支译之金刚般若一卷,陈真谛译之金刚般若一卷,隋达磨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一卷,唐玄奘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一卷(大般若之别抄)。义净之能断金刚般若一卷,皆同本也。是为大般若之第九会。第三天王问般若,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是也,为大般若之第六会。第四光赞般若,梵本未渡,在今藏中之光赞经及放光般若,皆与什译之摩诃般若同本,三部共为大般若之第二会。第五仁王般若,佛最后所说之本经是也,有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大般若之别部也。

  【五部不动形像】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着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五部部主 五部法王】 (杂语)诸部要目以大日如来等五佛为部主,秘藏记依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名之为部王,以五方之五大明王为部主(主有二义,一因主之义,二如执权,有管领之义,如诸部要目,则据初义,如安然则据后义)。

  【五部禅经】 (名数)一、禅法要解经,二卷。罗什译。二、达磨多罗禅经,二卷,佛陀跋陀罗译。三、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僧伽罗刹造,罗什译。四、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昙摩蜜多译。五、禅要经,一卷,失译人名。

  【五部大乘经】 (名数)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三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涅槃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

  【五部大论】 (名数)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堂为说五论之颂:一、瑜伽论,二、分别观所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论,五、金刚般若。”

  【五部大疏】 (名数)见“五大疏”条。

  【五部法】 (术语)与五部秘藏同。详见“金刚界”条。

  【五部忿怒】 (名数)是五部之教令轮身也。

  【五部灌顶】 (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

  【五不还果】 (名数)又曰五种那含。全超等之五种也。见“不还”条。

  【五不还天】 (名数)与五净居天同。

  【五部海会】 (术语)谓金刚界五部之诸尊,悉来会而为法事也。

  【五部合断】 (术语)五部者,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三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于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见六行观条),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终于下下品。每一品正断之位,谓之无见道。既断之位,谓之解脱道。每一断惑必要此二道也。故总为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心。许以六行观之有漏智断五部即见修二惑者,唯小乘之有部宗耳。大乘不许以有漏智断迷理之见惑也。

  【五部护摩】 (修法)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于增益中而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于一切法。此二者属于五部,是三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为佛部之母。佛部之尊甚多,于其中独举此尊者,佛眼有破诸宿恨之功能,一切灾难多者。系恶星所为,故归于此尊而除其灾厄也。次增益段,各随所求之事而以四菩萨为本尊。求福德者,以宝菩萨为本尊。宝菩萨者即虚空藏,以宝珠为三昧耶形,故求福者归之。求智慧者,以光菩萨为本尊。慧光照破愚闇,故其义相应。求官位者,以幢菩萨为本尊。于高幢上安宝珠,是为幢,官位者秀出,其义相应也。求爱念者,以笑菩萨为本尊。欢喜微笑,为爱念之至极,故其义相应。次降伏段,忿怒尊者,依瑜伽轨之意,降伏之法,以降三世为本尊,以四忿怒为眷属。四忿怒者萨王爱喜之四菩萨也。是即东方之五尊,各住于忿怒之三摩地,故云忿怒尊。降伏之法,以摧破他人为功能,故此教令轮之忿怒尊,独为相应。次敬爱段,观音者,西方四菩萨中之法菩萨也。敬爱之法,以莲华为标帜。阿弥陀虽为莲华部之主,而观音正手持莲华,为敬爱之表示,故独举此尊也。次钩召段以钩菩萨为本尊,此有二义:一按瑜伽轨之意,钩召之法,以阿閦为本尊,萨王爱喜为眷属。其中菩萨特与钩召相应。言其故,则王菩萨以钩为三昧耶形故,以义名钩菩萨也,一四摄中之钩菩萨也,瑜祇经云:钩索锁铃四,尽成钩召事。四摄者利他之相,北方之释迦,亦居于化他之极,仍以四摄菩萨属于北方,以其中钩菩萨为本尊也。其以北方羯磨部之钩召法,出东方金刚部之尊者,以经轨中往往东北二部有相通之义,今依通义而出之也。

  【五部惑】 (术语)见“五部”及“五部合断”条。

  【五部教主】 (名数)谓金刚界五部之五智如来也。见“金刚界”条。

  【五部净居炎摩罗】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曰:“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即是。

  【五部九卷】 (名数)净土门之祖唐善导着,有五部九卷:一、观经疏四卷,二、净土法事赞二卷,三、观念法门一卷,四、往生礼赞一卷,五、般舟赞一卷。

  【五不可思议】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详见“不可思议”条附录。

  【五部律】 (名数)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昙无德部Dharmagupta,又曰昙摩鞠多,是部主之名,译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于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a,或曰萨婆谛婆,译言一切有。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三、弥沙塞部Mahīśāsaka,译言不着有无观。从行而名,律本曰五分律。四、迦叶遗部Kāśyapīya,此曰重空观,以空亦空为观,就行而名。但戒本传译曰解脱戒经,其戒相与五分律同。五、婆粗富罗部Vātsīputrīya,又曰婆蹉富罗,译言犊子。从部主之名,又从宗计曰着有行。以执有实我故也。律本未传,见大集经二十,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二,戒疏一上,义林章三末。

  【五部秘藏】 (术语)金刚界五部之秘密法门也。见“金刚界”条。

  【五部秘经】 (名数)日本东密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之四部加要略念诵为五部。日本台密于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五部秘经】(名数)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也。或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加要略念诵经为五部。或于以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

  【五部母】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部母。主各生当部功德之德之尊也,如典藏主。一佛部,佛眼尊也(见“佛眼尊”条)。但秘藏记,谓此部之部主为大日如来,是乃究竟之本源,故更无部母。秘藏记钞八会之不依能生之义立之,由养育之义而立之。二金刚部,金刚波罗蜜菩萨也。三宝部,宝波罗蜜菩萨也。四莲华部,法波罗蜜菩萨也。五羯磨部,羯磨波罗蜜菩萨也。是则为四波罗蜜。据出生四佛之义而立之。见诸部要目,秘藏记末。

  【五部念珠】 (名数)佛部为菩提子,金刚部为金刚子,宝部为宝珠,莲华部为莲子,羯磨部为杂宝。见略出经四,摄真实经下。

  【五部色】 (名数)佛部为白,金刚部为青,宝部为黄,莲华部为赤,羯磨部为杂。见摄真实经下。

  【五部苏悉地法王】 (名数)是日本台密所立苏悉地之法王也。

  【五不退】 (名数)五种之不退。见“不退”条。

  【五部陀罗尼藏】 (名数)一佛部,即诸佛之咒。二金刚部,即诸金刚神之咒。三莲华部,即诸菩萨之咒。四宝部,即诸天之咒。五羯磨部,即诸鬼神之咒(辩天经疏),可以知诸尊之部属。

  【五怖畏】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五部相应数珠】 (杂语)摄真实经持念品谓佛部,菩提子。金刚部,金刚子。宝部,金银玻璃种种诸宝。莲华部,莲子。羯磨部,种种间错杂色。瑜伽念诵经谓如来部,菩提子。金刚部,金刚子。宝部,金,珠。莲华部,莲子。羯磨部,杂宝间错。

  【五不正食】 (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五部总持】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译言总持。

  【五部尊法】 (名数)又曰五种坛法。言五种之修法也:一息灾法,二增益法,三降伏法,四爱敬法,五钩召法。出补陀落会轨。见坛法条。

  【五部座】 (名数)详见“金刚界”条附录五佛座项。

  【五彩幡】 (物名)以五色彩画之旗也。行事钞下四曰:“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左手中系一彩幡,脚垂曳地。当安病者在像之后,左手执幡脚作从佛住净刹之意。”

  【五参日】 (杂名)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见“五参上堂”条。

  【五参上堂】 (仪式)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上堂也。此外朔望之两日别有祝圣上堂,通计之恰是每五日一参,故曰五参。非曰一月参五度也。见象器笺十一。

  【五藏】 (名数)佛灭后窟外大众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为佛灭后阿难之结集,菩萨藏者佛在世时即有之云。文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也。”又曰:“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又小乘之法藏部亦立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明咒藏,五、菩萨藏。见宗轮论述记。又密教立五藏似大集部所立之五藏。六波罗蜜经一曰:“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中略)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生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五藏】(术语)佛灭之年,安居时,大众部之众,在窟外结集法藏而为五藏。见“藏”条。

  【五藏三摩地观】 (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閦如来,鍐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览字者东方宝生如来,唅字者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欠字者上方毗卢那大日如来。”如是五脏即为五大,而五大即为五智如来,则依此五藏三摩地,而得即身成佛也。因而又名五轮(五轮者五大之德名)三摩地,亦曰五物观。

  【五叉地狱】 (界名)以五头铁叉分磔罪人之地狱。慧琳音义五十三曰:“经言,五叉者,地狱名也。以此铁叉分磔罪人身形,名为五叉地狱。”

  【五阐提罗】 (杂语)又作五扇提罗。有沙门五人死堕地狱。后生人间而为阐提罗。参照扇提罗条。

  【五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尘。止观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五乘】 (名数)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于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于天上者。三、声闻乘,乘四谛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于佛果者。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谛、缘、六度,所乘法也。”文句七之一曰:“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声闻乘出三界无常苦,缘觉乘出从他闻法苦,菩萨乘出内无利智外无相好苦。”此通途之五乘也。二者:一、菩萨乘,二、缘觉乘,三、声闻乘,四、种种性乘,合说诸乘者,五、人天乘也。见大乘庄严功德经中、楞伽经八。三者:一、人乘,二、天乘,欲界之六天也,三、声闻乘,四、缘觉乘,五、菩萨乘也。四者:一、小乘之佛乘,二、小乘之缘觉乘,即愚法之缘觉也,三、小乘之声闻乘,即愚法之声闻也,四、梵乘,色界之诸天也,五、天乘,欲界之诸天也。见五教章上二。五者:严宗别途之五乘。一、小乘,愚法之声缘二乘也(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之二类见二乘条),二、声闻乘,三、缘觉乘,此二者,不愚法之二乘也,四、菩萨乘,五、一乘。与台宗之佛乘同。见五教章上二。六者:台宗别途之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二乘,声缘之二者,四、菩萨乘,五、佛乘也。问此中菩萨乘与佛乘如何差别?答曰:一乘家与三乘家之见解各异。法相三论之三乘家,谓菩萨与佛,但为因果之别,故菩萨乘即佛乘。华严天台之一乘家,谓佛与菩萨,各有因果,权之因果为菩萨乘,实之因果为佛乘。即华严终教天台别教之因果,是菩萨乘;华天两家圆教之因果,是佛乘。密教以五大配于通途之五乘,五乘皆为毗卢遮那法身中之自体,立五乘成佛也。一、人乘,是为地大;以人皆住于地故也。二、天乘,是为水大;水以鍐为种子,鍐字者,离言说之义,定地之天,离言说之故也。又天者自在之义,水从方圆之器自在而转,故其义相应。三、声闻乘,是为火大;以声闻自心发火,而灰身灭智故也。又火大之种子为啰,啰为语菩萨之种子,声闻依言教而得度,故配之。四、缘觉乘,是为风大;风大之种子为诃,是因缘之义也,缘觉观十二因缘,故其义相应,又开悟以风缘而飞花落叶之观,故配之。五、菩萨乘,是为空大;因菩萨以二空为观故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五乘齐入】 (术语)谓托乘于弥陀之愿力,而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之五乘,得齐入于真实报土也。

  【五持】 (术语)五种陀罗尼也。见“陀罗尼”条。又(名数)五种之总持。密宗所立:一、闻持,耳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显密之差别,而无漏无失者。二、法持,于法总持而不漏者。三、义持,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失者。四、根持,于六根之缘境,总持而无余念者。五、藏持,总持如来藏之理而无漏失者。见辨惑指南三。

  【五处供养】 (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

  【五处加持】 (术语)以指印或杵铃当身体之五处也。五处加持有二义:大日三世常住,故以喉表之,人喉寿也。大日弥陀一佛义可思之,弥陀能成无量寿,大日所成无量寿也。

  【五处真言】 (真言)谓加持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见青龙轨上。

  【五存七欠】 (术语)我国净土门所依之佛说无量寿经,有十二代之译:第一译,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清译。已亡。第二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或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第三译,佛说阿弥陀经,二卷,内题曰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坊本之表题曰大阿弥陀经。第四译,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第五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帛延译。已亡。第六译,无量寿经,二卷,西晋竺昙摩罗译。已亡。第七译,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东晋竺法力译。已亡。第八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佛陀跋多罗译。已亡。第九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宝云译。已亡。第十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昙摩蜜多译。已亡。第十一译,无量寿如来会,二卷,或三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第五会,即彼经十七十八之两卷。第十二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此中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一,第十二之五译存,余皆亡。五译中为正本而读诵讲敷者。僧铠译之无量寿经也。见真宗教典志一。

  【五大】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五大】(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见“五大”条。

  【五大部】 (名数)南山律依凭之注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系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分八卷),三、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钞三卷(分六卷)也。其中前三部,略曰事钞戒疏业疏,有特称为三大部者。随机羯磨疏正源记第一所谓“南山所撰大部凡三,曰删补钞戒本钞及玆疏。”者是。盖以此三部尽律之要义故也。凡律之要,唯有二事。即所谓止恶与修善。戒疏详止恶之行相,业疏详修善之行相,事疏两明止恶修善之二者。但此三大部,比丘止作之义虽详。而未明比丘尼之止作,故于尼钞,更明比丘尼之止作。又行事钞明行虽审,而于解未尽,故于义钞审其解。元照校勘义钞序曰:“事义两钞,表里相资。非事钞,则行无所凭,失本。非义钞,则解无以发,昧来。”又妙辨四分比丘尼钞跋论五部相成之义曰:“我大师示僧,撰事钞等三大部,示尼,撰此书三卷,于是律之灯稍炽。”皆其义也。

  【五大观】 (术语)五轮观也。守护国经二曰:“想其身成迦楼罗,作五大观:一者观地作白色观,二者观水作绿色观,三者观火作黄赤色观,四者观风作黑色观,五者观空作青色观。”

  【五大观门】 (术语)观地等五大之法门也。

  【五大力菩萨】 (菩萨)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吼也。旧译仁王经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三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三、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手持千宝罗网,往护彼国。五、无量力吼菩萨,手持五千剑轮,往护彼国。”新译仁王经奉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今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放白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琉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已上五菩萨为五佛之正法轮身,其教令轮身为五大明王,祭之有除盗难之利益。

  【五大龙王】 (名数)又曰五类龙王。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也。见“龙王”条附录。

  【五大论】 (名数)无着所造之五部大乘论。见“五部大论”条。

  【五大明王】 (明王)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于未来世受持三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于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于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为三轮身。此三轮身,仪轨之意也。又莲华三昧经之意,以此三身为五佛身口意之三业。然秘藏记以五菩萨与五佛皆为自性轮身,此以度众生为菩萨之自性故也。其中教令轮身,即五大明王。自性轮身,为佛住于自性之法身,故云自性轮,正法轮身为住于菩萨以正法度人之真实身,故云正法轮,教令轮身为受佛之教令,化现忿怒形,摧伏淫刚众生之身,故云教令轮身。而教令轮身之本地,有二说:一依仁王经仪轨等之说,则各以其正法轮身之菩萨为本地。即菩萨受本佛之教令而现忿怒也。依大日经疏等之说,则直以自性轮身之佛为本地,秘藏记依后说。但此配属为一往,克实则五佛各现五种之正法轮身,五种之教令轮身也。故在九会曼荼罗,为大日之自性轮身,于理趣会现金刚萨埵之正法轮身。又于降三世会,现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轮身。不动金刚者,受中央大日如来之教令,示现二臂之忿怒形,降伏一切鬼魅惑乱之明王也。降三世金刚者。受东方阿閦如来之教令。示现四头八臂之忿怒形,降伏侵害正法之大自在天魔众之明王也。军荼利金刚者,受南方宝生如来之教令,示现八臂之忿怒形,降伏行疾疫恼害人之一切阿修罗众诸鬼神之明王也。六足金刚者,受西方无量寿佛之教令,降伏兴恶风雨害有情之一切毒龙之明王也。净身金刚者,受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教令,示现四臂之忿怒形,降伏夺人精气之一切药叉之明王也。八大童子秘要法曰:“金刚手曰:一切意相不同,或为顺,或为逆。是故如来现慈悲之身,随而作利益,解曰:诸佛之大悲,为愍众生故。即于顺者以顺应之,若于逆者则以逆制之。一佛住于忿怒三昧时,十方诸佛同入于忿怒三昧。毗庐遮那于无相中示现明王时,诸佛菩萨不更现忿怒之身乎?故四方之如来现教令之身,降伏众魔也。然本誓各有不同,且常不随逐于行者。或降三世菩萨降伏天魔或三世之贪瞋痴,或军荼利降伏毗那耶迦之常随魔及人魔,或焰摩德迦降伏龙魔及诸怨敌,或金刚夜叉调伏众魔及无智者。不动明王,恒随行者,若天、若毗那夜迦、若鬼等所作之障碍,一时消灭。”

  【五大色】 (术语)地大为黄色。是增味之义也。众色加黄色,则其色必增光。遍于诸色而不违背,不失其性,是即色法之中义也。遍于众色而黄色不违,故不失本之自体。示坚固不坏之性。如彼字遍于诸意而不失自体,是故黄色为金刚不坏之地大色,本不生及安住不动与黄色相应法尔之道理也。次水大为白色。白色远离诸垢随染不违之义也。是亦水大离垢秽绝戏论之色相。圆形之不住一处,与白色之随染不违,显色形色虽异,而理致同一。次火大为赤色。赤色者炽然猛利之义也。今此猛利有诸色垢秽之意。于五色中为炽盛之色,遮眼之情也。盖色法之炽盛者,无较赤色为甚者。次风大为黑色。黑色者隐覆之义也。如水不动时,能现其像,动转时,影像即隐没。以因缘生之故。诸法本性之形色隐覆,而随缘不定也。互为能成,一相增明,故余相隐没。皆是风大黑色之义。依之而黑色与因缘生之法理及半圆形相应,更非别法。次空大为青色。青色者众色具足之义也。五色中相违者,为黑白之二色。今黑白和合齐等,即为青色,是故青色在黑白之中间,而反兼黑白。然带此青色光辉者是黄色,青色分明者是赤色。仍于五色之中具足众色者,青色也。故为含容众物之空大色。又青等五种之正色也。见“五色”条。又五大之色也。见“五大”条附录。

  【五大施】 (术语)以能持五戒为五大施。见佛说五大施经。

  【五大施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五戒为五种之大施。

  【五大使者】 (名数)又曰五天使者: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王法牢狱。阎王责罪人曰:我于世间现此五使者诫汝,汝何未见之。见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五大使者经】 (经名)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之异名。

  【五大疏】 (名数)台密之目: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善无畏三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三、苏悉地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四、菩提场一字经疏,五卷,日本智证着。五、瑜祇经行法记,一名瑜祇经疏,一卷,日本安然着。

  【五大形】 (术语)地大为方。一切形中四方均等之貌,有安住不动之势力。故维持诸法而使止住,是为方形。次水大为圆。圆形者,轮圆具足不住一性之形也。盖水于一切法中,形体不定,随器而为种种之形者也。故其形相为圆。次火大为三角。三角者,炽盛猛利之形也,其故如剑戟等,猛利能破坏一切事物,且能切断之者,皆三角形也,故为有猛利势之火大形。次风大为半月形。半月形者,大力之形也。其故以半月形一方为平坦安住之形,一方为圆形不住之形,此二相和合而成此形。是自体成立而能成作诸法之义也。若但平坦,则欠动转之用,若但圆形,则无安住之体,然平圆具足而成此形。故能守自性而成作业。是有风大之大力能坏诸法,亦能成诸法也。故其形为半月。次空大为团形。团形者万德具足之形也。其故以团形为方圆不二之形。今三角形互向其头,而四个合则为方,半月二个合则为圆,故此团形含具五形,故为含具一切事物之空大形。见十住心广名目六。

  【五大虚空藏】 (名数)虚空藏菩萨之德分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璎珞严饰于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华,华上有如意宝珠,珠之周边有火焰。西方施愿虚空藏菩萨,坐紫莲华,宝冠如前,庄严如前。合掌当胸前,形色如红波利。北方无垢虚空藏菩萨,坐白莲华,宝冠如前,庄严如前,左手施无畏,右手持宝莲华,华上有月轮,形色水白。中央解脱虚空藏菩萨,宝冠如前,庄严如前。坐黄白莲华,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独钴杵,色黄。”又瑜祇经曰:“行者应画五大金刚虚空藏,于一圆明中等于自身量而画之,于一圆中更分为五,于中圆画白色虚空藏,左手执钩,右手持宝。前圆中画黄色虚空藏,左持钩,右执宝金刚。右圆中画青色虚空藏,左执钩,右持三瓣宝,放大光明。于后圆中画赤色虚空藏,如前,左持钩,右持大红莲华。左圆中画黑紫色虚空藏,如前,左持钩,右持宝羯磨,是名五大虚空藏求富贵法。若画此像,于青色或金色绢上画之,其菩萨衣服首冠璎珞皆依本色,各半跏坐。画此像了,对坛前无间诵五字明一千万遍,即得富贵成就。”日本东寺观智院国宝中,有惠运自唐请去之瑜祇五大虚空藏菩萨木像。金刚虚空藏(乘师子),摩尼虚空藏(乘象),法界虚空藏(乘马),业用虚空藏(乘鸟),莲花虚空藏(乘孔雀)是也。【五大虚空藏】(术语)以虚空藏菩萨之德配于五方而建立者。详见“虚空藏”条附录。

  【五大虚空藏法】 (修法)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修法。用于天变地妖之祈祷。

  【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大虚空藏修法之仪轨。

  【五大愿】 (名数)密宗所立,出于尊胜轨。是于佛地之五位发五愿也: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以度一切众生为愿,是愿求东方阿閦如来内证之菩提心也。二、福智无边誓愿集,以集成无边功德为愿,是愿求南方宝生如来内证之福德者,福智圆满之位也。三、法门无边誓愿学,以学显密大小教法为愿,是愿求西方阿弥陀如来清净之转法轮智也。四、如来无边誓愿事,以成供养诸佛利乐众生二事为愿,是愿求北方不空成就佛之内证大精进智也。五、无上菩提誓愿成,以成就究竟之果德为愿,是愿求中央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也。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曰:“若于本教尊胜陀罗尼经,每于白月十五日,除灭业增福延命,要期诵一千遍,证出世三摩地,得不妄陀罗尼。(中略)若欲持诵,至道场先双膝着地,礼毗庐遮那佛及八大菩萨,发露忏悔,发五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福智无边誓愿集,三、法门无边誓愿学,四、如来无边誓愿事,五、无上菩提誓愿成。”

  【五大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别名。以此处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为般若菩萨,中尊之左边为降三世,次为不动,中尊之右边为大威德,次为胜三世。是与寻常之五大明王异。其中除军荼利与金刚药叉而加般若菩萨与胜三世。彼五大明王金,刚界五部之忿怒尊也,此五尊在胎藏界。胎藏界无宝部,故除军荼利,无羯磨部,故除金刚夜叉,以其余三尊成胎藏界之三部,于此以中尊之般若菩萨为三部之总体而加之,以胜三世为降三世之别尊而加之,成为五忿怒。见秘藏记私钞一。

  【五大字义】 (术语)大日经二入真言品偈曰:“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道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此五句如其次第说五大之深义者也。其先本不生为字,地大之义,本不生不可得之意。吾心非青黄赤白方圆长短过去现在未来等,推求之此心既不可得,是诸法本不生之义也,二、出过语言道为字,水大之义,一切诸法言说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本有,则不可言生,亦不可言灭,不可言一,亦不可言异,乃至不可言断,亦不可言常,离八违戏论,绝四句百非之言论,是为诸法言说不可得之实义,其出离戏论之言说者,水能洗濯物之德也。三、远离于因缘为字,火大之义,一切诸法尘垢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之体性为六大,其体本为妙净,何有尘垢,但其不净者,迷情耳。是为诸法尘垢不可得之实义。其能焚烧尘垢者,火大之德也。四、诸道得解脱为字。风大之义,一切诸法因业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不生,则诸法为本来实有,无今始生者,故无因业。是为诸法因业不可得之实义,风大能破坏物之德也。五、知空等虚空为字,空大之义,而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亦以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其为空与虚空等。是不存一物,空大之德也。然明五字之观,有遮情表德之二义。如上所解,观其所不可得者。为其遮情。是方便也。若由表德之实义,则于此不可得之心,圆明而无一点之尘翳,又观诸法万德,圆融具足也。余准之而可知。秘藏记末曰:“于五字观观不可得,其意如何?是遗迷之义,非至极义,观圆明是至极义。”十缘生观亦然。

  【五大尊】 (名数)又曰五大明王: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见“五大明王”条。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见“五大院”条。

  【五大尊根本印】 (印明)交腕而作外缚五股印。或于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印也。或传曰:五大尊共通用剑印,又云用外五股印,诵慈救咒时,中坛之阿阇梨,中指作剑印而诵之也。见印田五。

  【五大尊配置】 (修法)或不动(中),军荼梨(东),金刚药叉(北),降三世(军荼梨之东),大威德(金刚药叉之西),或不动(中),降三世(东),军荼梨(西),金刚药叉(降三世之东),大威德(军荼梨之西)立状不同。

  【五大尊一坛法】 (修法)若欲以五大尊同安一坛,则当准于仁王仪轨修之。彼文云:坛之中心,画十二辐轮,东边画五股金刚杵,南边画金刚宝,西边画金刚剑,北边画金刚牙。此上五事,即是五方菩萨手中所执之秘密契也。东南隅画三股金刚杵,西南隅画宝冠,西北隅画箜篌,东北隅画羯磨金刚杵,当四角之上置四贤瓶,金银铜瓷等。新瓦亦得。于可受一升已下之瓶,满盛水,插枝条之华,取四色绘,各长四尺,色为青黄赤绿,以次系于四瓶之顶。次于第三重之东门画金刚钩,南门画金刚索,西门画金刚锁,北门画金刚铃,东南角画香炉,西南角画荷叶,中画杂华,西北角画灯,东北角画涂香器,所画之杵等,皆有光焰,三重坛外有一重之界道云云。

  【五大尊总印明】 (印相)印为外缚五股印,中为不动,大指为降三世,左头指为军荼梨,小指为大威德,右头指为金刚药叉。此印为五剑,中指作剑形,二头指真立,由中尊之剑出四方之剑,成四大明王。是深秘之释也。明为吽吽吽吽吽。见心舟七刀印田五。

  【五旦望】 (杂语)谓五参日与朔日十五日也。皆有上堂。见象器笺三。

  【五刀】 (譬喻)有人为王所逼走旷野,有旃陀罗五人各持刀逐其人。五刀譬人之五阴也。见涅槃经二十三,杂阿含经四十三。

  【五道】 (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

  【五道将军】 (杂名)十王之眷属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别供焰罗王五道将军,即得削死籍付生籍。”

  【五道六道】 (名数)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智度论三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唯摄于天趣,一摄于天趣鬼趣之二者。见唯识枢要下本。新译家多用五趣。

  【五道冥官】 (杂名)十王经曰:“六道冥官。”五道六道,开合不同,冥官为十王之眷属。

  【五道受生经】 (经名)法苑珠林八十六所引,今藏经中无之。

  【五道转轮经】 (经名)罪福报应经之异名。

  【五道转轮王】 (鬼类)十王之一。冥途亡人第三年厅府之官王也。其本地为阿弥陀如来,即领二官众狱司,治众生愚痴烦恼之冥官。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谓“五道转轮王厅。阿弥陀佛。尔时天尊说是偈言:后三所历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身。邪见放逸过,愚痴无智罪。犹如车轮回,常在三途狱。”是也。

  【五德】 (名数)有种种之五德。

  【五灯会元】 (书名)二十卷。宋释普济撰。其书取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驸马都尉李遵勖天圣广灯录,释维白建中靖国续灯录,释道明联灯会要,释正受嘉泰普灯录,撮其要旨,汇为一书,故曰五灯会元。删薙冗杂,颇为简要。其考论宗系,亦最详明。见四库提要。

  【五灯录】 (名数)一景德传灯录,二广灯录,三续灯录,四联灯录,五普灯录也。禅宗正脉序曰:“已而六传至曹溪,而支分派别,洋溢泛滥,遍满天下。不有文字纪录事缘,又何以知其投针玄趣,激电迅机,开示妙明之真性哉!此吴僧道原传灯录之所有作。(中略)后斯辙者曰广灯、续灯、联灯、普灯,虽各详略不同亦无非所以明此一大事也。宋时有僧普济者,患五灯之浩瀚,作五灯会元以惠来学,甚盛心也。”

  【五灯严统】 (书名)二十五卷,明费隐通容,百痴愿公共撰。录过去七佛至云门澄法嗣之禅宗五家传灯法系者也。匡五灯续略之讹谬,严加勘校。使从前相传之道统,不涉紊乱,故立此书名。

  【五谛】 (名数)五种之谛。谓因果等五种之理,真实不虚也。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所谓“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智谛,四境谛,五胜谛。”显扬圣教论第八所谓“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能知谛,四所知谛,五至谛。”是也。其中前四者为安立,后一者为非安立谛。依慈恩之说,安立中,因谛即集谛,果谛即苦谛,智谛即道谛,境谛即灭谛,非安立即真如也。瑜伽论记第十一下,总出三师之说,文曰:“增五门中,前四为安立,后一为非安立。前四谛者,景云:一因谛,则是集与道。二果谛,则是苦与灭。三智谛则为四谛之智。四境谛则为所知之四谛。基云:前四为四谛。测云:因摄世出世之因,果摄世出世之果。此则因果相对,摄一切尽。智与境,则心境相对,亦摄一切尽。”

  【五顶】 (杂名)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一末曰:“般遮尸弃Pañcaśikhin,此言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又五体之佛顶尊也,见“佛顶尊”条之五佛顶。

  【五顶轮王】 (术语)又曰五佛顶。五体之佛顶轮王也。见“佛顶尊”条之五佛顶。

  【五顶山】 (地名)五台山也。

  【五度】 (名数)福行之五波罗蜜也:一、布施,慈心施物也。二、持戒,持佛戒而慎身口意之恶也。三、忍辱,忍耐一切之苦痛陵辱而心不动也。四、精进,勇猛励一切之善,伏一切之恶也。五、禅定,心止一处而拂去妄念也。

  【五钝使】 (术语)谓本惑十使中贪瞋痴慢疑之五使。贪瞋痴慢之四使,都为迷执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钝者,故谓为钝使。疑使为就四谛真理而起之惑,以犹豫不决为自性,其性分亦非锐者,故类从贪等四使而为钝使。

  【五恶】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即反于五戒者。

  【五恶段】 (术语)无量寿经下明五恶之一章也。

  【五恶见】 (名数)一身见,见为常有一我体。二边见,见为死后我体断灭。又见为常在。三邪见,见为无因果之道理。四见取见,取已上之诸见,而见为究竟至极之真理。五戒禁取见,取非理之戒禁,而见为生天受乐之因。是即十使中之五利使也。

  【五恶趣】 (术语)于三恶趣加人、天,修罗属于天。无量寿经下曰:“横截五恶趣。”【五恶趣】(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悉以之为恶趣。地狱鬼畜三者,为纯恶之所趣,故名为恶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三途人天是其五趣,于此分别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

  【五法】 (杂语)五法有种种。

  【五法藏】 (名数)小乘之犊子部所立,一过去法藏,二未来法藏,三现在法藏,四无为法藏,五不可说法藏。彼立非即非离蕴之我以之摄于不可说法藏。见五教章上之三。

  【五法成身】 (术语)见“五相成身”条。

  【五法互具】 (术语)息灾等之五法,又互具五法,今就息灾一法而言之,此有内心外法之二种,先言内心之法,则行息灾法,而除贪瞋等之诸烦恼,是息灾也。依此息灾而除烦恼之闇,定慧等之功德增长,是增益也。因此诸功德增长而摧破无明等,是调伏也。依是调伏而违隔之烦恼与菩提相和,为烦恼即菩提,又受诸佛菩萨之爱护,是敬爱也。因无违隔而诸善友集生,又由智慧之镜明照而万法现集,是钩召也。次就外法而言,则为国家修法,除国家之诸灾,是息灾也。增诸福德,是增益也。无诸灾殃,是调伏也。又因之而无战乱诤斗等事,是敬爱也。诸善集生,是钩召也。他四法准此可知。见秘藏记末,同钞九。

  【五法人】 (名数)受提婆达多破僧五法者。

  【五法身】 (名数)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与大乘所立三种之五种法身。见“五分法身”条。

  【五法事理唯识】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见“五法”条。

  【五番相对】 (名数)净土宗判正行与杂行之得失者。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所谓“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是也。亲疏对者,修正行者,其行体系在弥陀,与彼佛甚亲昵,彼此三业,互不舍离,故名为亲,修杂行者,其行体不系于弥陀,彼此三业,互相舍离,其关系疏漫,故名为疏。近远对者,修正行者,愿见弥陀,佛即应念现在目前,与彼佛甚邻近,故名为近,修杂行者,不愿见佛,佛不现目前,其关系隔远,故名为远。无间有间对者,修正行者,常忆念弥陀而无间断,故名无间,修杂行者,忆念不相续,故名有间。不回向回向者,修正行者,从不别用回向,而以名号之行体,有愿行具足之义,自然为往生之业,故名不回向,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为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则不为往生之因,故名回向。纯杂对者,正行纯为极乐之行,故名为纯,杂行行体,种种杂多,果报亦泛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等,故名为杂。

  【五方便】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五方色】 (术语)密教有二说:一、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此准于世法者也(不空三藏传)。二、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无畏传)。

  【五方五智】 (术语)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见“五大”条下“密教五大。”

  【五分】 (杂语)无着菩萨之着论有五部。对于十支论,故曰五分。见“五部大论”条。又五分法身也。见“五分法身”条。

  【五分法身】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五分戒本】 (书名)弥沙塞五分戒本之略名。弥沙塞部五分律之戒经也。

  【五分律】 (书名)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之略名。五部律中弥沙塞部之律本也。

  【五分十支】 (术语)法相宗所依之论,无着所造之五大论与世亲所造之十支论也。

  【五分香】 (名数)以香譬五分法身也。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

  【五分作法】 (术语)详见“五支作法”条。

  【五忿怒】 (名数)就金刚界之五智如来而各分忿怒王也。补陀落海会轨曰:“以五智忿怒相配五智:不动尊毗卢遮那忿怒,降三世尊阿閦佛忿怒,军荼利宝生佛忿怒,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五忿怒】(明王)谓五大明王也。秘藏记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

  【五佛】 (名数)有胎藏界之五佛(中台八叶院),又有金刚界之五佛。见“五智如来”条。

  【五佛宝冠】 (物名)又名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略称宝冠。冠中有五化佛,表五智圆满之德,故有此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中所谓“顶有五宝天冠,天冠中有五化佛,结跏趺坐”者是也。是盖为大日如来及诸佛顶尊所戴之宝冠,冠中之化佛,即五智五佛也。

  【五佛顶】 (名数)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众德火光聚,及与舍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众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伞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为三昧耶形之佛顶尊也。是为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之标帜。大日经疏五曰:“次于释迦师子之南置如来五顶,第一白伞佛顶。”同义释七曰:“此则如来众相之顶,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秘藏记末曰:“白伞盖佛顶,黄色,持莲华,上有白伞盖。”调定图曰:“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伞盖,右手仰屈地水火风,舒空,坐赤莲华。”二、胜佛顶,又作殊胜佛顶。以宝剑为三昧耶形,为主殊胜大慧之尊,故名为胜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二誓耶,译为胜顶。”秘藏记末曰:“胜佛顶,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宝剑,围火焰,右手执未开莲华。”三、最胜佛顶,又云一字最胜佛顶轮王、最胜金轮佛顶、转轮王佛顶、金轮佛顶(此有释迦金轮与大日金轮,今乃释迦金轮也)。此尊主如来八相中转法轮之德,转法轮之德,无比无上,故名为最胜佛顶。又拟法轮于世间之金轮,而以金轮为三昧耶形,故云金轮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三微誓耶,此用多声呼也,译为最胜顶。”秘藏记末曰:“最胜佛顶,亦名金轮佛顶,黄色,左手执莲华,上有金轮。”四、火聚佛顶,又作光聚佛顶、放光佛顶、火光佛顶。此尊主以光明摄聚众生之德,故名。秘藏记作高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四谛殊罗施,译云火聚顶。”秘藏记末曰:“高佛顶,黄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如意宝。”五、舍除佛顶,又作除障佛顶、摧碎佛顶、除业佛顶、除盖障佛顶、尊胜佛顶等,主摧破一切烦恼之德。大日经疏五曰:“第五微吉罗拏,译云舍除顶,是弃舍一切烦恼义,亦是摧碎义也。”此五佛为表释迦如来五智之最胜者,无论何尊形,皆作转轮王之形也。大日经疏五曰:“此是释迦如来五智之顶,于一切功德中犹如轮王具大势力,其状皆作转轮圣王形。谓顶有肉髻形,其上复有发髻,即是重髻也,余相貌皆如菩萨令极端严欢喜。”同十六曰:“五佛顶,其白伞佛顶以伞为印,胜佛顶以刀围普,最胜佛顶以轮为印,除障佛顶以钩为印(摧碎),火聚佛顶画佛顶髻形。”梵1.Sitātapattra2.Jaya3.Vijaya4.Tejorāśi5.Vikīrṇa。【五佛顶】(名数)与五佛顶尊同。

  【五佛顶法】 (修法)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以金轮,白伞,光聚,高,胜,五佛顶尊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顶轮王身为金色相,瞻仰如来,左手执开莲华,于华台上侧,竖画一金轮。右手扬掌,身背有圆光。白伞盖佛顶身为金色相,视一字顶轮王,左手当胸,执开莲华。于华台上画白伞盖。右手执半开莲华。身背有圆光。高佛顶身为金色相,瞻一字顶轮王,左手执弭惹布罗迦果,右手执青忧钵罗华,身背有圆光。光聚佛顶身为金色相,瞻一字顶轮王,左手执开莲如意珠,身有圆光,作种种色。胜佛顶身亦金色相,瞻一字顶轮王,左手执开莲华,于华台上直竖画剑。右手持如意珠。身背有圆光。此五顶王,面目熙怡,身状一如菩萨。头冠璎珞,环钏衣服,以庄严之。皆跏趺坐于白莲。其种子如其次第,为,三昧耶形,则轮伞佛心印弭惹布罗迦果剑也。

  【五佛顶经】 (经名)一字佛顶轮王经之异名。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经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

  【五佛顶尊】 (名数)又曰五顶轮王。自释迦如来顶上现出之五体如来也。见“佛顶尊”条。

  【五佛灌顶】 (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于金胎之两部。是有受职结缘之二者。

  【五佛灌顶印明】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遍照灌于顶,不动佛于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五佛羯磨印】 (名数)一、大日,智拳印也。二、阿閦佛,触地印也。右手垂而触地。三、宝生佛,施愿印也,仰右手掌。四、阿弥陀佛,三摩地印也,舒右之五指安于左掌上。五、不空成就佛,羯磨印也。见瑜祇经。

  【五佛色】 (杂语)见“五智如来”条。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又为境智行之三轨。

  【五佛五身】 (名数)一、常住三世净妙法身,是大日也,二、金刚坚固自性身,是阿閦也。三、福德庄严圣身,是宝生也。四、受用智慧身,是阿弥陀也。五、作变化身,是释迦牟尼也。见金刚界礼忏。

  【五佛性】 (名数)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此三者即三因佛性。)四果佛性,菩提之果也,正觉之智谓之菩提。五果果佛性,大涅槃也。以菩提之智,显涅槃之理,故云果之果。法华文句十曰:“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互本当,了、缘,佛性种子本有,非适今也。果性、果果性,定当得之。”

  【五佛子】 (名数)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一憍陈如,二頞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拘利。出于法华玄义六下。详见“五比丘”条。又预流果之人,一来果之人,不还果之人,阿罗汉果之人,辟支佛之人。见大藏法数三十一。

  【五佛座】 (名数)金刚界五佛之宝座也。一大日师子座师子为诸兽之王,于诸兽中游行无畏。毗卢遮那亦如是。为诸法之王,于诸法中不变无碍,故坐师子座。二阿閦象座。象之力用,于诸兽中无过之者,金刚部王皆据其上者,表坚力无碍也。又兔马象三兽渡河象王独极底,象马车步四兵中,以象为第一,于诸兽中其力最大,能摧破各物无敢敌者。金刚部摧破之德用与之相应。三宝生马座。诸世间尊贵吉祥,无先于马。马有慧用,世以为宝。宝生佛之灌顶法王以之为座,于灌顶表具吉祥也。又轮王七宝中有马宝,能行地空,具速疾神通之德。空为智,阳德也,地为理,阴德也。南方为理智具足之事转,故以马宝为座。又南方者修行之方,三密之修行速疾,达所诣之处,故马宝之速疾飞行,为其相应之标帜。四阿弥陀孔雀座。诸世间以孔雀为瑞禽,此禽华丽,具种种之色,复有明慧,善应时宜。故阿弥陀之转法轮王以之为座。又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有孔雀鹦鹉等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之音,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种种之法门。是最与转轮王相应之标帜也。五不空成就迦楼罗座。此鸟之威力,能降诸龙,于诸龙所居之四大海中,向迦楼罗所向之方,龙即降伏。不空佛之羯磨王以之为座,智用随方之羯磨,摄引一切人天之诸龙无不归者,以表诸佛菩萨随摄随归无有违者。又,迦楼罗鸟一日食一大龙,五百小龙,如观佛三昧经所说。今此佛入生死大海,取人天之龙,使到菩提之彼岸,故以之为所坐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五福德经】 (经名)贤者五福德经之略名。

  【五缚】 (名数)于相应所缘二缚之中,更开所缘为四缚,合于相应缚而为五缚。四缚者:一同部同品缚,二同部异品缚,三异部同品缚,四异部异品缚。部谓四谛修道之五部,品谓贪瞋等之各种。见俱舍光记一。【五缚】(名数)见“缚”条。

  【五盖】 (名数)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盖,执着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二、瞋恚盖,于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三、睡眠盖,心昏身重,而不为其用以盖心性者。四、掉悔盖,心之躁动,谓之掉,于所作之事而心忧恼,谓之悔,以盖心性者。五、疑法,于法犹豫而无决断,以盖心性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通名盖者,盖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心善,不得开发,故名为盖。”又详智度论十七,大乘义章五本,三藏法数二十四。

  【五根】 (名数)有二种:(一)眼等之五根:一眼根,生眼识者。二耳根,生耳识者。三鼻根,生鼻识者。四舌根,生舌识者。五身根,生身识者。俱舍论一曰:“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二)信等之五根:一信根,信三宝四谛者。二精进根,又名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忆念正法者。四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思惟真理者。此五法为能生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为五根。见智度论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大乘义章四。俱舍论三曰:“于清净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五根】(术语)见“根”条。

  【五根本】 (名数)六大烦恼中除见之一,余贪瞋痴慢疑为五大烦恼。大日经疏二曰:“由有无明故生五根本烦恼心。谓贪瞋痴慢疑。”

  【五根色】 (术语)信根白,白者,越百六十心垢之义也,是为信之色,故为最初。精进根赤,赤者,大勤勇之义也,是为精进之色,故为第二。念黄,一念理相应时,定慧均等(黄色为黑白均等之色),而七觉开发,是为念之色,故为第三。定根青,青者大空三昧之义也,是为定之色,故为第四。慧根黑,即如来究竟之色也,是为慧之色,故为第五。又信根白,最初也。精进根黄,黄者,如金刚(金刚为地,其色黄)之不可沮坏,是进之义也,故为第二。念根赤,心障净除而光明显照,是念之义也,故为第三。余二者如上所辨。见大日经疏六。

  【五更】 (杂语)依颜氏家训,漏刻之法,汉魏以来自昏至晓之一夜,分为五刻。或谓之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或曰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曰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更者历也,经也。经历五时,则曰五更。

  【五功德门】 (术语)净土论所云:得往生于弥陀净土,而成就之五种功德也。为配于五念门而立者。真宗谓五种中初二门为现生正定聚之益。净土论曰:“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所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第五门。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

  【五供】 (杂名)五供养之略。

  【午供】 (杂语)谓午斋也。宋无寄僧诗曰:“午供春香入野芜。”

  【五供养】 (名数)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一涂香,二华鬘,三烧香,四饭食,五灯明。说见苏悉地经供养品,理趣释卷下等。

  【五谷】 (名数)一稻谷,二大麦,三小麦,四菉豆,五白芥子。见法华轨。一大麦,二小麦,三稻谷,四小豆,五胡麻,见建立轨,一髻尊陀罗尼经。

  【五股】 (物名)又作五钴、五古、五[月*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刚杵。股为枝之义,独头之杵,谓之独股;分为五头,谓之五股。股通作[月*古],杵以金作钴,借字也,余为略字或当字。凡金刚杵,西土之战具也,以表退治烦恼之金刚智。其中五股表金刚界之五部,合两头而为十枝,以表十波罗蜜也。诸部要目曰:“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怀断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证金刚三业,护金刚智,坐金刚座,亦是一切智智。”五重结护曰:“五钴杵显五智也。中直者此正义无方便;边曲者,是权义而带方便故也。权必归实,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众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谷响集二曰:“本作股,股者枝义。有五枝者名五股杵,有三枝者名三股杵。杵西国兵器,如有三枝戟云三戟。股通作[月*古],作钴者与[月*古]音同,盖以金刚杵故从金作钴,只取音同耳。”

  【五股杵】 (物名)见“五股”条。

  【五股金刚】 (物名)见“五股”条。

  【五钴金刚杵】 (物名)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钴金刚,又云五钴。钴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五个支之金刚杵也。原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三钴,独钴,共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五佛五智。中钴表佛之实智,弯曲于内部之四钴表权智。大日经疏第五曰:“所持密印,即是五钴金刚。五如来智,皆兼权实二用。”又金顶经疏第三曰:“谓普贤菩萨,具足智力,能转法轮,是故如来以五智印而授与之。此五智印,具足五相,谓五钴也。”参照“五股”条。

  【五钴铃】 (物名)铃之把柄。为五钴之形者。密教之修法,为惊觉诸尊而振之。

  【五股印】 (印相)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为秘密。真言宗于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赞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圆满。若作漫荼罗,及画瑜伽像。结窣睹波印,诵明如四处。普贤三昧耶,屈进力(二头指)如钩,檀慧(二小指)禅智(二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次诵一字明,结羯磨印,时时不间断,三十七圆满。”此所以生,上述之异名也。

  【五观】 (名数)一、真观,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之惑之空观也。二、清净观,于既除见思粪秽之清净身,断尘沙之惑之假观也。三、广大智慧观,断无明之惑得广大之智慧之中观也。四、悲观,以上三观观众生,拔众生苦之谓也。五、慈观。以上三观观众生而与众生以乐之谓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又食时之五观,五眼之观照,华严宗五教之观法。

  【五官】 (术语)生老病死之四者,与现在之王官。灌顶经一曰:“破是归戒名为再犯,若三犯者为五官所得便。”玄应音义四曰:“五官,谓生老病死及现在县官,亦名五天使者。”

  【五官王】 (异类)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轻重者。十王经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伍官王】 (杂名)十王之第四。司掌大海底正东沃燋石下合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罪人事犯大小推入合大地狱受苦。另再判发何小地狱受苦。满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五果】 (杂语)有种种之说。

  【五果回心】 (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劫,阿那含果经四万劫,阿罗汉果经二万劫,辟支佛经十千劫。姑证大乘之佛果。

  【五过】 (名数)五种之过失有种种。

  【五海】 (名数)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三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众世界海,一切众生海,法界业海,一切众生欲乐诸根海,一切三世诸佛海。”是也。据华严经探玄记第三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三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别或性别之义,第五是觉圆之义。此五者,皆一即具余四,并深广无尽,具德难思,故称为海。又约于染净,则佛界唯净,众生海唯染,世界及根欲亦净亦染,法界非净非染也。约于人法,则众生及佛界是人,法界是法,根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乃至广作十门分别之。盖佛自证之境,性海圆明,虽十十无尽,而不立十名。所以唯托半数说之者,乃欲使人易信也。案解深密经第五曰:“如来境界,谓一切种五界差别。何等为五?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调伏界,五调伏方便界。”又菩萨地持经第八曰:“菩萨有五种无量,生一切巧方便行:一者众生界无量,二者世界无量,三者法界无量,四者调伏界无量,五者调伏方便无量。”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亦举此五无量。并广为解说。是盖以五海原为三乘之教门,今托之,使易解华严一乘深玄幽旨之意也。

  【五海十智】 (名数)诸佛如来对于五海而发十智也。五海者,一、一切诸世海。二、一切众生海。三、法海业海。四、一切众生乐欲诸根海。五、一切三世诸佛海。十智者,一无量无边法界智,是法智也,五海智非一、故云无量无边。二能诣三世诸佛所智,是尽边智,究尽五海而该三际之佛也。三一切世界海成坏智,是成坏智,五海之集散,亦世界法之集散也。四入无量众生界智,是所化智,五海约于染亦众生海也。五佛甚深法门智,是理智,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六一切三昧不坏三昧住智,是三味智,五海皆定境也。七入一切菩萨诸根界智,是知根欲智也。八一切众生语言转法轮辞辩海智,是辩智也。九一身遍满一切世智智,是身遍智也。十一切诸佛音声智,是圆音智也。是皆通于五海等。见华严卢舍那品,探玄记三。

  【五行】 (名数)一布施行,二持戒行,三忍辱行,四精进行,五止观行。是于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为止观之一者。见起信论。又一、圣行,菩萨修戒定慧之三业也。二、梵行,梵者清净之义,以净心而运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也。三、天行,天为四天中之第一义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是为天行。四、婴儿行,婴行譬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小善之行也。五、病行,菩萨以大慈悲和于一切众生,同有烦恼,同有病苦也。见涅槃经十一。又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以之配于五方等。见“五大”条。

  【五后得智】 (名数)菩萨之行满足后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达智,欲见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随念智,忆念在观心中了知诸法之相,出观后亦得不忘之智也。三、安立智,在了知之诸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也。四、和合智,由得了之智慧,观察一切诸法和合之境界,转一切烦恼而为菩提之智也。五、如意智,自己所欲之一切事得自在之智也。

  【五后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见“意识”条。

  【五悔】 (术语)天台,真言,所立略异。

  【五会法师】 (人名)唐法照为善导之后身,创五会念佛,故称为五会法师。唐代宗大历七年寂。出于佛祖统纪二十六。

  【五会法事赞】 (书名)具名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唐法照着。说五会念佛之作法,揭赞文。

  【五会念佛】 (仪式)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经上有“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之文。故分念佛之调音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遍,以五会为一周。见五会法事赞。

  【五荤】 (名数)又曰五辛。名义集三曰:“苍颉篇,荤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荤。”见“五辛”条。

  【五浑】 (杂语)五浊之异名。见七佛神咒经一。

  【五惑】 (名数)与五钝使同。

  【五髻】 (术语)表金刚界之五智。儿文殊,矜羯罗童子等之头上为五髻。五髻者,前后左右中。

  【五髻冠】 (物名)作五髻形之宝冠。圣无动尊陀罗尼经曰:“是大菩萨戴五髻冠显五种智。”

  【五髻文殊】 (菩萨)顶上结五髻,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阿字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大日经一曰:“次至第三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郁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莲华,上表金刚印。慈颜遍微笑,坐于白莲台。”同疏五曰:“文殊师利,身郁金色,顶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卢钵罗,是细叶青莲华,华上有金刚印,极熙怡微笑,坐白莲台。(中略)首有五髻者为表如来五智久已成就,以本愿因缘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曰:“即于坛心画曼殊室利菩萨,作童子形,右手持金刚宝剑左手持摩诃般若梵筴,坛轮四周梵写阿啰跛者娜字。”【五髻文殊】(菩萨)见“文殊”条。

  【五家】 (流派)我国禅宗分派之概称。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于北地,后世无分派。南宗行于南地,有五家七家之别。五家者:一沩仰宗,二临济宗,三曹洞宗,四云门宗,五法眼宗也。七家者,于此加黄龙与扬岐。五宗分派之次第,如表。

  【五家七宗】 (名数)禅宗分派之概称。见“五家”条。

  【五家所共】 (术语)世之财物,为王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有物,不能独用之也。智度论十一曰:“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同十三曰:“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大疏八曰:“我今舍世间所爱之财,五家所共,多诸过患,用贸无上法宝正法之财。”

  【五坚固】 (名数)见“五五百年”条。【五坚固】(术语)见“五五百年”条。

  【五间色】 (杂语)对于青等五正色有绿等五间色。见“五色”条。

  【五见】 (名数)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详见五字部本条。【五见】(名数)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为五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而计度实为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与我所见二者,则为身见。常略我所见而单曰我见。二、边见,一旦有我身起我见之后,其我或计度为死后断绝者,或计度为死后亦常住不灭者。是有二义:起于身见后边之妄见,故名边见(唯识);偏于断或常之一边,故名边见(俱舍)。三、邪见,拨无因果之道理者。以为世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故恶不足恐,善亦不足好,如此谬见,乃邪之最邪者,故付以邪之名。四、见取见,以劣知见为始,取其他种种之劣事,思为此最胜殊妙者。上之见字,虽指身见边见等之见,然尚含其他种种之事物。五、戒禁取见,由上之见取见,遂以非理非过之戒禁为始,取其他种种之行法,以之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者。此中有二种:持牛戒或鸡戒等,以为生天之因,是曰非因计因之戒禁取见;修涂灰断食等种种之苦行,以为涅槃之道,是曰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已上五见,为恶慧之一分,于见道一时不断之者。旧译家称之为五利使。见唯识论六,俱舍论十九。

  【五箭】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俱舍论一曰:“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五觉】 (名数)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三、相似觉。于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五、究竟觉,于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三藏法数二十。又五觉者,众生觉,声闻觉,二乘觉,菩萨觉,佛觉。

  【五教】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详见“宗”条。(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五教佛身】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称。

  【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宗旨,而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宗之分别。成于第三祖贤首。见五教及十宗条。

  【五教章】 (书名)三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三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著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唐本。然贤首送新罗义湘寄海东师之书。谓为一乘教分记。又自着之华严传中谓为华严教分记三卷。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谒贤首,禀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后日本求华严经未渡之章疏时,更自彼地得一本,为宋朝传来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贤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讹谬。宋之净源举其三失。

  【五教章之注疏】 (书名)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观复之析薪记五卷,师会之复古记三卷,希迪之集成记五卷。以上为宋朝四大家。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记三卷,今开为六卷,通路记五十卷,问答钞十五卷,纂释三十卷。皆和人作也。

  【五教止观】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五结】 (名数)一贪结,贪着生死法之烦恼。二恚结,忿怒违情事之烦恼。三慢结,恃己凌他之烦恼。四嫉结,妒他盛荣之烦恼。五悭结,悭惜财物之烦恼。见阿毗达磨集论四、三藏法数二十四。【五结】(名数)系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之妄惑,谓之结。有五种:一贪结,二恚结,三慢结,四嫉结,五悭结。出于阿毗达磨集论四。详“见结”条。

  【五结乐子】 (天名)侍帝释天之乐神名。来佛前弹琉璃之琴,颂佛德。见中阿含经三十三。

  【五劫思惟】 (术语)弥陀如来建立四十八愿之前,五劫之间思惟之也。无量寿经上曰:“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五解脱轮】 (术语)金刚界五智如来所住之五大月轮也。五大月轮是清净之菩提心,能解脱烦恼,故名。又能解脱五趣轮回之缠缚,而成为圆明无碍之月轮,故名。又五轮塔婆之异名。见“五轮塔婆”条。

  【五戒】 (术语)一不杀生戒,不杀生物也。二不偷盗戒,不取不与也。三不邪淫戒,不犯有看守者也。四不妄语戒,不为无实之言也。五不饮酒戒,不饮酒也。此五者在家之人所持,男子谓之优婆塞,女子谓之优婆夷。大毗婆娑论名为五学处。大庄严经名曰五大施。俱舍论名曰近事律仪。俱舍论十四曰:“受离五所应远离,安立第一近事律仪。何等名为五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说,五饮诸酒。”又指持五戒之优婆塞而云五戒,如赵五戒,智举五戒等。仁王经上曰:“有千万亿五戒贤者。”【五戒】(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见“戒”条。

  【五戒二十五神】 (名数)五戒一一各有五神。护持五戒者。见灌顶经一。

  【五戒法】 (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何以故?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者。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名防止。

  【五戒分满】 (术语)萨婆多部宗之义,不许五戒之分受,成实宗之义,则许随意分受。俱舍论十四曰:“近事必具律义。”成实论五戒品曰:“问曰:有人言:具受则得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随受多少皆得,但取要有五。”智度论十三曰:“五戒有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行优婆塞,五者断淫优婆塞。”

  【五戒果报】 (杂语)持五戒则得人趣之果报。文句四下曰:“普曜曰:五道源来,五戒为人,十善生天。”

  【五戒相经】 (经名)优婆塞五戒相经之略名。

  【五戒与五常】 (杂语)天台仁王经疏上引提谓经以五戒配于五常,谓不杀,仁也。不偷盗,智也。不邪淫,义也。不饮酒,礼也。不妄语,信也。止观六上所配不同:谓仁者不杀戒也,义者不盗戒也,礼者不饮酒戒也,智者不妄语戒也,信者不邪淫戒也。

  【五禁】 (术语)谓五戒也。寄归传一曰:“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众,遂广彰于七篇。”

  【五茎莲华】 (本生)释迦如来昔遇燃灯佛(锭光佛),奉五茎莲华,布发于泥,使佛蹈之,因受记别。见“然灯佛”条。【五茎莲华】(本生)见“然灯佛”条。

  【五精舍】 (名数)智度论三曰:“五山中有五精舍。”见“五山”条。又一给孤独园,在舍卫国。二鹫岭,在摩揭陀国。三狝猴池,在毗耶离国。四庵罗树园,在毗耶离国。五竹林精舍,又名迦兰陀竹园,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傍。见三藏法数二十四。【五精舍】(名数)见“精舍”条。

  【五净】 (名数)黄牛之尿、粪、乳、酪、酥也。苏悉地经仪轨下曰:“牛五净者,谓黄牛尿及粪未堕地者,乳酪酥。”又(术语)谓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居天也。安乐集上曰:“寄华五净,风日不萎。”

  【五境】 (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法,是为眼等五根所缘之境界,故云五境。

  【五净居天】 (名数)色界第四禅,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地:一、无烦天,无一切烦杂之处。二、无热天,无一切热恼之处。三、善现天,能现胜法之处。四、善见天,能见胜法之处。五、色究竟天,色天最胜之处。俱舍颂疏世品一曰:“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五净食】 (名数)见“五种净食”条。

  【五居】 (界名)五净居天也。性灵集七曰:“五居足疲秣,十虑心灭休游。”

  【五俱伦】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为同伦,故曰俱伦。案五俱伦或作五拘邻,拘邻者,五比丘第一阿若憍陈如之别译也,然则俱伦,与俱邻,皆为梵语,五比丘中以拘邻为首,故略称之谓五俱伦也。无量义经曰:“我起树王诣波罗捺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应法记曰:“鹿园在波罗奈国,佛始成道于中度五俱邻开化之初。”法苑珠林十一曰:“菩萨于此鹿林,在五拘邻比丘所。”

  【五俱意识】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见“意识”条。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五具足】 (物名)花瓶一双,蜡烛台一双,与香炉之五个佛具。

  【五恐怖经】 (经名)佛说五恐怖世经之略称。

  【五恐怖世经】 (经名)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

  【五苦】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即合四苦为一苦也。二、爱别离苦。离别亲爱者之苦也。三、怨憎会苦。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求欲者不得之苦也。五、五盛阴苦。亦云五阴盛苦。五阴者,身心之总体,心身炽盛生长之诸苦也,又心身盛受一切苦也。【五苦】(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三、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阴盛苦,五阴为一身之总体,为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五苦,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三藏法数二十四。又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犯罪枷锁苦。见五苦章句章,三藏法数二十二。又地狱等五道之苦。观经妙宗钞一曰:“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纵乐还堕恶趣故。”

  【五苦章句经】 (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

  【五乐】 (名数)一出家乐,世间之人,多诸惑业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此苦也。二远离乐,为色界初禅天之乐。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生禅定之喜乐也。三寂静乐,为二禅天之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四菩提乐,成无上道,于法界得自在之法乐也。五涅槃乐,离生死之苦,入于无余涅槃,究竟寂灭之乐也。见华严大疏钞十三。【五乐】(杂语)五欲之快乐也。群疑论探要记七曰:“五情快乐名为五乐,谓凡愚人贪染五境深生乐着。”

  【五类龙王】 (名数)大集经须弥藏品曰:“善住龙王为一切象龙王,婆难陀龙王为一切蛇龙王,阿耨达龙王为一切马龙王,婆楼那龙王为一切鱼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为一切虾蟆龙王也。”

  【五类声】 (名数)悉昙体文三十三字中,除满口声八字,余二十五字为类声:一、迦等五字,牙声;二、遮等五字,齿声;三、吒等五字,舌声;四、多等五字,喉声;五、波等五字唇声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为涅槃点。大疏七曰:“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证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五类说法】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五类天】 (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于须弥山者。四、游虚空天,谓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下。其他诸部要目与三十卷教王经十各有一说。

  【五离怖畏】 (杂语)离五种之可畏也。贪火不烧,不瞋毒,不感刀伤,不漂流,诸觉观之烟不能薰害。

  【五力】 (杂语)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又(名数)三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三、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者。四、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者。五、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者。见法界次第中之下。智度论十九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又曰:“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是名为力。”梵语出名义大集四一。又一、定力,一切禅定之力。二、通力,一切神通之力,是定力之结果也。三、借识力,色界二禅天以上,总无眼等五识,若有必用,则得以通力自由起初禅天之五识,谓之借识力。四、大愿力,佛菩萨之大誓愿力。五、法威德力,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种之力,不可思议,非现比二量之境界,故唯识论中以之决一切诸法性相,独不判此五力。宗镜录四十八曰:“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又,一切通力中,中有之业通力最强,此五力亦不能遮止之,故谓之五力不可到。见三藏法数二十五。【五力】(名数)说见本条。

  【五力明王】 (明王)不动等之五大明王也。此五大明王为五大力菩萨之变身,故云五力明王。见“五大力菩萨”条。

  【五利使】 (术语)十使中之前五者,身见等之五见也。此五见由迷于四谛之理性而起。为惑性之锐者,故名利使。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于见道一时断之者。见“五见”条。

  【五量】 (名数)上四量加义准量。义准量者,若准于法之无我,必知为无常也。

  【五轮】 (名数)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周圆具足,故曰轮。【五轮】(术语)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着地作礼,为礼之至极。见“五体”条。又世界之成立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于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为四轮所成。轮者以此四层各为周圆之形故也。又密教之通称,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为五轮。此五大,法性之德具足圆满,故云轮。世界为此五轮所成。大日经疏十四曰:“一切世界皆是五轮之所依持,世界成时,先从空中而起风,风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即是曼荼罗安立次第。”见“五大”条。又金刚界之五解脱轮也。又佛之五指也。楞严经一曰:“我实观五轮指端。”

  【五轮成身】 (术语)以五轮观而成吾身为大日如来也。见“五轮观”条。

  【五轮观】 (术语)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三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众德,故名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于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如其次第,观于自身之腰下、脐轮、心上、额、顶上五处也。大日经疏十四曰:“凡阿阇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时,当先住于瑜伽而观自身。从脐以下当作金刚轮,其色黄而坚;从脐以上至心当作水轮,其色白;次从心以上至咽当作火轮,其色赤;次从咽以上至顶当作风轮,其色黑。复次地轮正方、水轮圆、火轮三角、风轮半月形,最上虚空作一点,具种种色,在顶十字缝上置也,是此轮形正与身分相称也。此五位者即是前所说五字,方中置阿字、圆中置嚩字、三角中置啰字、半月中置唅字、点中置欠字。”大日经义释八曰:“凡行者欲修观时,先当住瑜伽座以阿、嚩、啰、贺、佉五字加持自体。”大日经义释十一出五轮成身之图。又于地、水、火、风、空之五大,而得自在之禅定名。日本黑谷语灯录曰:“大安寺有胜行上人者,修五轮观成就之人,居常每日入环堵中数刻而出。一日出迟,徒弟凿壁偷眼,不见上人,唯见床上水之澄清。试以投石有声,弟子怪之。上人出定之后,自觉胸间有物楚痛难忍,召其徒曰:‘汝等见定相有何事乎?’徒报以实。上人曰:‘汝待我更入定为取之去。’上人翌日入定,徒复窥见床上有火,光焰炽然,乃探石取去。上人起定无后痛苦。”参照“五字严身”条。

  【五轮际】 (术语)谓最下之虚空轮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下至五轮际。”

  【五轮六大】 (名数)五轮者五大之异名。五大加识大为六大。

  【五轮率都婆】 (堂塔)单云五轮,密教所立之率都婆也。显教之率都婆,为高显佛德或安置佛舍利而立者。密教不然,以是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而建立于坟墓之上也。其形与五轮成身同。见五轮观条。

  【五轮三摩地】 (术语)观地等五轮之三摩地也。尊胜轨明二种:一正报观,一器界观。正报观如之次第,者顶上,者眉上,者心上,者脐上,者腰下也。依报观反之,最下者,次上者,次上者,次上者,次上者也。

  【五轮塔】 (堂塔)密教所说。五轮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也。五大之形,如次第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五大之种子为阿婆罗吽佉。见“五轮成身”条。

  【五轮塔婆】 (堂塔)见“五轮率都婆”条。

  【五轮字】 (术语)等之五字也。大疏八曰:“次五轮字持身。”见“五轮观”条。

  【五论】 (名数)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所著之五部大乘论也。见“五部大论”条。

  【五论十支】 (名数)无着菩萨之五部本论及世亲菩萨之十部末论。皆显法相瑜伽之理者,见“五分十支”条。

  【五律】 (名数)五部之律藏也。见“五部律”条。

  【五略十广】 (名数)摩诃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为五略。摩诃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为十: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为五,谓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是也。发大心者,修止观,先须发大菩提心,乃明四弘誓愿。修大行者,示十广第七正观之大意,明四种三昧。感大果者,即修观之结果,示十广之第八果报,明从观行,经相似,而至于分真即之位,则应同百佛世界而八相作佛,裂大网者,既感大果,终则趣于化他,说五时八教,明裂破邪见大网之大用,归大处者,既说教破网。化他之能事终,则即归于三德秘藏之大涅槃云。其中发大心之一,示十广中前六章之大意,余四者示后四章之大意。要之五略,即十广之大意,其要与法华玄义之十妙相同。十广中,释名者,释止观之名。体相者,明止与观非别体为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摄法者,明止观二法中,摄入恒沙无量之万法,偏圆者,明尔前四时三教之止观皆偏,今教之止观独圆妙,方便者,为观前之加行方便,即广明二十五方便,正观者,明正修止观之相,示十境一一可各修十乘观法之旨。但此章至半,以智者大师归寂,摩诃止观中,因缺果报以下之三章。又见止观辅行传弘决等。

  【五没】 (术语)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于下界时,现五衰之相。参照“五衰”条。

  【五门禅】 (术语)谓小乘七方便中之五停心观也。有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又维摩经弟子品中迦旃延章说之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五义是也。维摩以之为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一一双非。取其双比之义,为圆教之五门禅。释签四之一曰:“言五门禅者,如净名迦旃延章五门是也,取结成双非以显中道为圆五门。”

  【五门禅经要用法】 (书名)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

  【五梦】 (名数)智度论六曰:“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又复所梦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毗婆沙论三十七曰:“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五由诸病,谓若诸大不调适时,便随所增梦见彼类(乃至)异生圣者皆得有梦。圣者中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独觉亦皆有梦,唯除世尊。所以者何?梦似颠倒,佛于一切颠倒习气皆已断尽,故无有梦。如于觉时心心所法无颠倒,转睡时亦尔。”【五梦】(传说)如来涅槃之夜,阿阇世王感五种之恶梦。一月落而日自地出,二星陨如雨,三烟气自地出,四七彗星现天上,五天上有大火聚,遍覆虚空,而坠于地。见后分涅槃经下。俱舍颂疏界品二曰:“五梦不祥,双林现灭。”

  【五梦经】 (经名)法苑珠林十所引,大藏经中不载。

  【五秘】 (名数)五秘密之略。

  【五秘密】 (名数)金刚界所立之秘法。金刚萨埵(中)、欲(东)、触(南)、爱(西)、慢(北),之五金刚菩萨也。一、金刚萨埵,谓一切众生本有自性之六大。六大之体性坚固不变,故云金刚。萨埵译言有情,安之于中央者,以六大为诸法之根本体性故也。二、欲金刚,凡夫始遇阿阇梨,开示六大平等生佛不二之理,而发菩提心之位也。欲者,金刚顶莲华部心仪轨说为菩提大欲,理趣经说为大欲最爱成就,菩提心为自取大菩提度尽法界大众生之大贪欲心,故名欲。三、触金刚,已发菩提心,入于三界,触于一切众生,而修大悲万行之位也。能化为缘,所化为因,因缘和合而成济度。是触之义也。四、爱金刚,自成就佛果而专怜爱众生之位也。五、慢金刚,住于涅槃而大我自在之位也。此欲触爱慢之四字,虽悉为烦恼之名,然以表佛德故,悉付秘密之名字,故此五尊名为五秘密。理趣经开题曰:“欲触爱慢之体,还表果德。”

  【五秘密曼荼罗】 (图像)又名十七尊曼荼罗。于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于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于右后,爱金刚安于左侧,慢金刚安于右侧。又有以欲触爱慢四菩萨顺次安于前右后左者。若依深秘之义,则欲菩萨为金刚界大圆智镜,故为大慧,触菩萨为宝部平等性智,故为大定,爱菩萨为莲华部妙观察智,故为大悲,慢菩萨为羯磨部成所作智,故为大精进,乃摄定于慧,摄进于悲,合此四菩萨为悲智二德,合悲智二德为一金刚萨埵,是即为爱染明王也。

  【五秘密仪轨】 (经名)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之略名。

  【五妙】 (术语)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净妙者。就极乐之境界言之。观无量寿经曰:“彼国土极妙乐事。”往生要集上末明极乐之十乐,中曰:“第四五妙境界乐。”又五妙欲之略。

  【五妙境界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境界极其妙乐也。

  【五妙音乐】 (杂语)言宫商角征羽之五音,极其妙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五妙音乐,顿绝听闻。”

  【五妙欲】 (术语)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然凡夫之欲心则感为妙乐也。

  【五明】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ātmavidyā,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与自他同;内明之一,与自他各学异。婆罗门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明者阐明之义,各开阐其理而证明之,故曰明。又明为智之异名,各依其学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记二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五明轮】 (术语)谓五明论也。慈氏轨曰:“五明轮悉无不通。”

  【五魔】 (名数)见“魔”条。

  【五母子经】 (经名)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五那含天】 (界名)与五净居天同。在色界之第四禅天。以阿那含即不还果圣者之生处也。见五净居天条。

  【五纳衣】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纳成衣,名粪扫衣也。”【五纳衣】(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法衣篇解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得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得。”同资持记曰:“五纳即五色碎段重纳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五逆】 (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

  【五逆经】 (经名)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之略名。

  【五逆轻重】 (杂语)大乘义章七曰:“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故成实云破僧最重,何故如是?离三宝故。(中略)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

  【五逆罪】 (术语)五逆之罪恶。见“五逆”条。

  【五念处】 (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见阿修罗项。

  【五念门】 (名数)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一、礼拜门,以身业而向阿弥陀佛之形像礼拜也。二、赞叹门,以口业而称阿弥陀佛之名也。三、作愿门,一心愿生于彼国土也。四、观察门,以智慧而观察土之十七功德,佛之八种功德,菩萨之四种功德也。五、回向门,愿以己之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彼此皆成佛也。门为入出之义,前四门为入于安乐净土之门,后一门为出于利他教化之门,故通名为门。净土论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五篇】 (名数)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残者,比丘犯此罪,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而向于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波逸提罪Pāyattika,译曰堕,堕狱之人也。此有舍堕与舍二种,二种合而比丘有一百二十戒,比丘尼有二百八戒。四提舍尼罪,具云波罗提提舍Pratideśaniya,译曰向彼悔,向他比丘而忏悔,便得除灭之罪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突吉罗罪Duṣkṛta,译曰恶作,其所作之恶也,其罪尤轻,比丘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合有一百九戒,比丘尼亦同。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一曰:“五篇名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五篇】(术语)律学惯读为五篇七聚。见“篇聚”条。

  【五品】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法华而助观解者。经曰:“何况读诵受持之者。”三、说法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经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经曰:“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经曰:“复能清净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问难。”见四教仪注下,三藏法数二十。

  【五品弟子位】 (术语)天台所立,圆教八位之第一。修观行即五品之行之位也。是为外凡,故曰弟子。见“五品”条。

  【五瓶】 (物名)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谷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于此插宝花而奉佛。大日经疏八曰:“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泄漏。如毗尼中方便灌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谷五药。(中略)又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和水,兼置龙脑牛黄,于瓶口插以宝华。或随方土所有名花,取其花果条叶茂好圆具者使间错垂布,令极端严,以彩缯缠头并系华鬘涂以众香。(中略)中胎藏当安五瓶,最中大日瓶安在华台,余置外华叶中。”一字奇特佛顶经曼荼罗仪轨品曰:“应取新瓶底不黑者,令应量,取阿摩罗(此曰梨树)梢叶插其中,又取俱缘果(此土无)安瓶口上,瓶中置诸宝及诸种子,并香水令满,以细缯帛系其顶,安于坛四角及中央。”

  【五瓶灌顶】 (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于行者之头上也。

  【五瓶智水】 (杂语)五瓶为金刚界之五部,其香水表五智如来之智慧者。

  【舞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五菩提】 (名数)一、发心菩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三、明心菩提,观察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三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坐于道场,断烦恼之缘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见智度论五十三。

  【五悭】 (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施,不使余人受之。四、余赞悭,我独受此称赞,不使余人受之。五、法悭,我独知此经之深义,不使余人知之。见成实论十二。

  【五千大鬼】 (杂语)五千之大鬼,叱吒破戒者也。梵网经下曰:“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

  【五千上慢】 (杂语)有五千比丘怀增上慢之心,释迦将说法华经,彼等谓我既得妙果,何要闻法华,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是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经名)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五千增上慢】 (故事)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立,礼佛而退。”

  【五情】 (术语)眼耳等之五根也。根能有情识,故曰情。有财释也。智度论十七曰:“入道渐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同四十曰:“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曰:“摄五情不。”参照六情条。

  【五取蕴】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着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五趣】 (名数)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从一至一,故名为趣。”无量寿经曰:“开示五趣,度未度者。”

  【五趣生死轮】 (图像)寺院门颊所画轮回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毗奈耶三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众云集,来听法要,人众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干连处四众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干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于四众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为听法故皆来集会。尔时世尊告阿难陀:非一切时处常有大目干连,如是之辈颇亦难得,是故我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时诸苾刍不知画法,世尊告曰:应随大小圆作轮形处中安毂;次安五辐表五趣之相;当毂之下画捺洛迦;于其二边画傍生饿鬼;次于其上可画人天;于人趣中当作四洲,东毗提诃、南赡部洲、西瞿陀尼、北拘卢洲;于其毂处作圆白色,中画佛像;于佛像前应画三种形,初作鸽形表多贪染、次作蛇形表多瞋恚、后作猪形表多愚痴;于其辋处应作溉灌轮像,多安水罐画作有情生死之像,生者于罐中出头,死者于罐中出足;于五趣处各像其形;周围复画十二缘生生死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无明支应作罗刹形、行支应作瓦轮像、识支应作狝猴像、名色支应作乘船人像、六处支应作六根像、触支应作男女相摩触像、受支应作男女受苦乐像、爱支应作女人抱男女像、取支应作丈夫持瓶取水像、有支应作大梵天像、生支应作女人诞孕像、老支应作男女衰老像、病支应作男女带病像、死支应作舆死人像、忧应作男女忧戚像、悲应作男女啼哭像、苦应作男女受苦之像、恼应作男女挽难调骆驼像;于其轮上应作无常大鬼蓬发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于鬼头两畔书二伽他曰: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于此法律中,常修不放逸,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次于无常鬼上应作白圆坛,以表涅槃圆净之像。”有部毗奈耶杂事十七曰:“给孤长者施园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我欲庄饰,即往白佛。(中略)佛言:长者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次傍一面作大神通变,又于一面画作五趣生死之轮。”

  【五趣杂居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即欲五趣地也。见“九地”条。

  【五热】 (杂语)外道之苦行。热五体于火也。

  【五人说经】 (名数)说佛教之经典者有五种人:一、佛说,如常。二、弟子说,声闻菩萨说法,为佛所认可者。三、仙人说,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化人者。四、诸天说,如帝释在善法堂常说般若者。五、化人说,上四种人,隐本现化说法者。如观佛三昧海经六,罗睺罗化为转轮圣王,至须达家度毗佉离者是也。见智度论二。

  【五忍】 (名数)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于初地至三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三顺忍,于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也。四无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也。五寂灭忍,于第十地及妙觉间诸惑断尽而涅槃寂灭之位也。忍者忍可,或安忍之义,决定其理无移动之念也。旧译仁王经教化品曰:“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同嘉祥疏曰:“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上,在三贤位。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顺忍上中下者,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无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灭忍上下者,十地下,佛地上。”大乘义章十二曰:“慧心安之,名之为法,忍行不同,一门说五。”【五忍】(术语)仁王经所说菩萨之位。见“忍”条。

  【五日八讲】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故云八讲。

  【五日十座】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

  【五如来】 (名数)即宝胜,妙色身,甘露王,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曰:“曩谟宝胜如来,除悭贪业福德圆满,曩谟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谟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谟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谟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行者若能如此为称五如来之名,则以佛之威光加被于彼故,能令一切饿鬼等,无量罪灭,无量福生,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饮食,变成甘露美妙食,速离苦身,生天净土。”

  【五如来色】 (名数)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余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三如来共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毗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于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盖障,故为第二。沙罗树王如来(开敷华王如来)黄,成正觉时,万华开敷。皆至金刚(金刚为地其色赤)实际,故为第三。无量寿如来青,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普现大悲曼荼罗,犹如虚空(虚空之色青)之具含万象,故为第四。鼓音如来(释迦)黑,所以垂普门之迹者,以皆欲显本,本即是如来自证之地住于大涅槃也,若舍加持神力时,则一切众生之心量,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居于最后。三、大疏二十所谓由于五转色。五佛如其次第,为黄赤白黑青。见“五色”条。菩提心义六会第二与第三曰:此中初义,为染色次第,是初心观者之次第也,后义为果地佛德之次第,取青具诸色之义。以青为大日之色。四、慈氏轨等谓由五色界道之义,故为白黄赤黑青之次第,是亦依观行者之次第也。亦与五大色相应。慈氏轨下曰:“第三院最外,白黄赤黑青之五道图之,表五智之义。”尊胜轨下曰:“第三院外院画五道,白黄赤黑青,此表五佛顶五智之义。”

  【五三八二】 (术语)法相宗所立。谓相名等五法,遍计所执性等三性,眼等八识。我空法空二无我也。楞伽经一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五色】 (杂语)青黄赤白黑为五色。亦曰五正色。亦曰五大色。又绯,红,紫,绿,琉黄为五间色。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曰:“言上色者总五方正间: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绯红紫绿琉黄,五方间色也。”各色配方位,则如图。

  【五色幡】 (物名)止观辅行曰:“五色幡者总举五色,绣画间色亦应无在,字应作幡。幡者旌旗之总名也,经中多作此幡,幡帑字耳。今佛法供具,相状似彼,故云幡耳。凡造幡法,切不得安佛菩萨像。幡是供具,供于所供,如何复以形像为之?”

  【五色粉】 (名数)五种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坛时,涂坛所用之染料也。陀罗尼集经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黄色,若郁金末,若黄土末。三赤色,若朱沙末,赤土末等。四青色,若青黛末,干蓝靛等。五黑色,若用墨末,若炭末等。其粉皆和沉香末用。”

  【五色根】 (术语)谓眼等之五根。以此色蕴中之五根,别于信等之五根也。

  【五色光】 (杂名)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

  【五色界道】 (术语)言造显曼荼罗时,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醯坛跢罗经中曰:“中台,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三色。第三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经疏六曰:“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为周界竟,次于其外布赤色界,次外又布黄色,次外又布青色,最外次布黑色。其第二重,亦依如上次第布白赤黄三色。第三重周界,但布纯白一色,皆极令均调正直,渐次右旋布之。其行道及供养处外缘等,随作一纯色界。瞿醯云:但用白色也。所以先白色,从中向外者,明此菩提心五种根力,渐次增广,乃至住于大般涅槃,则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故,黑色最居外也。若从浅至深,自迹归本,则世尊俯同六趣,为初门眷属,开发净菩提心。若众生入此明门,超百六十心时,则已出过世间,上菩萨位。故第三漫荼罗,唯以白色为界也。第二漫荼罗于白之上更加赤色,黄色者,赤是勤勇,菩提心中,进修万行,黄是如来念处。万德开敷。尔时即入重玄门,居寂光土。乃至迹居补处,犹故不识一人。故于第二重,但以三色为界也。第一重漫荼罗于三色之上更加青色黑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谓如来身口意密无尽加持故,作大虚空色。黑为如来寿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毕竟无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来秘藏,非普为一切众生,故名眷属也。又入此深玄色时者,即是如来自证中胎华藏。尔时见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浅深之殊。而诸众生有渐入者,有超升者,有顿入者。然其所趣,毕竟同归,故云一切内深玄也。”

  【五色列次】 (名数)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三,略出经三,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三、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所明五色界道)。四、青黄赤白黑(苏悉地经三所说五色线,大疏十九所明文字色)。五、白赤黄黑(集经一所出五色界道)。六、白黄青赤黑(瑜祇经所出五大虚空色)。七、白黄青赤黑青(大日经一所说并线色)。八、黄赤白黑青(大疏二十所说五转也)见瑜伽学习揵图。

  【五色鹿】 (杂语)见“鹿”条。

  【五色缕】 (杂名)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中略)或有疾药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五色水】 (杂语)高僧传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以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际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五色线】 (物名)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漫荼罗綖亦尔。(中略)复次,五色綖者,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信进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贯摄一切教门,是故名为修多罗。古译谓之綖,经也。盖五色即为五智之色,故此五色线,有用于灌顶道场,作金刚线坛线结线等者。其中张于大坛之金刚橛者,及灌顶时授于受者,使挂于手者,谓之金刚线。二十一结同授于受者者,谓之结线,或曰二十一结修多罗。七结而系于腰者,谓之腰线。又有埋五宝五谷等于曼荼罗之五方时,用以缚其裹物之口者。又婆罗门之臂系五色线,佛除比丘之病缘外禁系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系之于臂。(中略)便于他日以五色线缠于臂上,入城乞食,诸婆罗门等见生轻贱。(中略)佛作是念:若诸苾刍以五色线系臂,有斯过失,由是苾刍不应以五色线系臂,若有系者得越法罪。佛既不许系臂线,时有苾刍身婴患苦,诣医人所。问言:贤首我身有疾,幸为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系臂必得除愈。报曰:世尊不听。彼言仁之大师,慈悲为本,病缘开许,理所不疑。时诸苾刍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为病因缘医人教者,线系无犯。”

  【五色云】 (物名)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速成就佛道者,当于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啰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萨像,相好庄严如前说。但右手持五色云,左手举上握所著天衣端。画像已,其印相,左右手为羽,势作飞相。真言曰:唵嚩日罗(二合),达磨(一),半者路婆铭伽(五色云),悉驮(引),尾地也(二合),驮罗南(成就明仙者),娑嚩(二合),贺。于山崛寂处作念诵法,满一万八千遍已得仙果。”

  【五山】 (名数)见“五山十刹”条。

  【五山十刹】 (杂名)五山之名。起于天竺。吾国南宋时创之。十刹亦创于吾国。五山十刹共属临济。

  【五善】 (名数)五戒也。见“善恶”条。

  【五扇提罗】 (传说)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经书。时世谷贵,为人所轻,不供养之。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办具绳床,坐旷野中,扫洒庄严,依次而坐。外形似禅,内思邪浊,见者谓圣,因此招供,饱足有余。有一女人名曰提韦,闻之喜供,提韦有十顷园林,令住终身。(中略)提韦真心供养福尽命终生化乐天,其五比丘专行巧伪邪浊心,福尽命终生于地狱。经八千劫偿其施主,虽复为人,诸根闇钝,无男女根,名为石女。经尔所劫偿施主已,佛告匿王,时提韦者今皇后是,五比丘者随从担舆五人者是。”

  【五善五恶】 (名数)无量寿经谓不杀等五戒曰五善,反此五戒曰五恶。经下曰:“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福德度世寿泥洹之道。”同净影疏曰:“五恶,所谓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令持五善,所谓五戒,翻前五恶。”已下经下详说五恶,称曰五恶段。

  【五上分结】 (术语)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于色界无色界起之,且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色爱结,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三掉结,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四慢结,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五无明结,二界众生痴闇之烦恼。见同上。【五上分结】(术语)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见“结”条附录。

  【五上堂】 (仪式)与五参上堂同。

  【五烧】 (譬喻)造杀,盗,淫,妄,酒之五恶者,生时遭王法之逼害,死入于恶道,名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无量寿经下曰:“我今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又曰:“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五摄论】 (名数)无着菩萨摄集一切大乘之要义而作论,名摄大乘论。天亲无性二菩萨作释论而通其义,梁真谛,唐玄奘,各翻译之,故有五名。一无着摄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名曰摄大乘论,陈真谛译,三卷,亦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三卷,名摄大乘论本。天亲摄论,又名世亲摄论。天亲菩萨,通释无着之本论者。陈真谛译十五卷,名摄大乘论释,随笈多译,十卷,名摄大乘轮释论,唐玄奘译,十卷,名摄大乘轮数。三无性摄论,无性菩萨,通释无着之本论者。唐玄奘译,十卷,名摄大乘论释。四梁摄论,称前真谛所译之无着摄论三卷,与天亲摄论十五卷。五唐摄论,称前玄奘所译之无着摄论三卷,与天亲摄论无性摄论各十卷也。见三藏法数二十。

  【五身】 (名数)五种法身有四种。见“法身”条附录。【五身】(名数)佛之五种法身也。见“法身”条。

  【五神变】 (名数)与五神通同。

  【五神通】 (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

  【五声】 (名数)即五音。见“五音”条。

  【五生】 (名数)菩萨之受生有五种:一、息苦生,亦名除灾生,如为大鱼等于饥世救苦,于海中救苦等。二、随类生,随一切众生之类而生,以度彼等。三、胜生,亦名大势生,形色族姓富贵等也。四、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诸王也。五最后生,最后身之菩萨身也。见瑜伽论四。

  【五盛阴苦】 (术语)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阴而成,其五阴之势用炽盛,故曰盛阴。受于盛阴一切之苦,谓之五阴盛苦。即心身之总苦也。又曰五阴盛。见“五阴盛苦”条。

  【五师】 (杂名)五种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十二曰:“经师律师论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又付法之五师。有二类:一异世之五师,二同世之五师。

  【五失本三不易】 (名数)又称五失三不易。言翻译梵经,有五种失原本之义并三种之不容易者。晋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曰:“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咏叹,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记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远,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玆五失。经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盖翻译之业,其事甚难。今道安作五失三不易之说,以警策译家,良有由也。僧叡大品经序曰:“执笔之际,三惟亡师五失三不易之诲,则忧惧交怀,惕焉若厉。”是能懔守师训者。

  【五师子】 (杂语)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婆达多教阿阇世愿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阇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中略)我于尔时为欲降伏护财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寻即失粪。举身投地,敬礼我足。”又见报恩经四。

  【五识】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见五字部五识条。【五识】(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见“识”条。

  【五食】 (名数)长养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种:一、念食,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必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三、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以长养慧命者。四、愿食,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五、解脱食,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者。见华严经疏十九。

  【五时】 (术语)五时教也。

  【五时八教】 (术语)天台宗所立。以五时定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天台四教仪曰:“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见五时教及八教条。

  【五十八戒】 (名数)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与四十八轻戒。

  【五十恶】 (名数)金刚三昧经曰:“一念心相故皆名心王,净中心动五阴具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五十恶者,识阴有八,即是八识,受想二阴随识各有八。行阴有九,八与想相应,一与想不相应,所谓不相应法也。色阴有十七,十七者,受想行识能通之四与五根,五尘,及法处所摄色之律仪色,不律仪色,自在所生色也。

  【五十二类】 (名数)即五十二众。

  【五十二身像】 (图像)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形像,愿求无由。请垂降许。佛言汝且前去,寻当现彼。及菩萨还,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之上。菩萨取叶,而图写所在,流布远近。汉明帝感梦使往祈法,便获迦叶摩腾等,至洛阳。后腾姊之子作沙门,持此瑞像,又达此国,所在图之。未几,齎像西返。而此图传流不甚广。魏晋已来年代久远,又经灭法,经像湮除,此瑞迹殆将不见。隋文帝开教,有沙门明宪,从高齐道长法师所,得此一本,说其本起与传符。以是图写流布,遍于宇内。时北齐画工有曹仲达者,善丹青,妙尽梵迹,传模西瑞,为京邑所推。今寺壁之正阳皆其真范也。又隋江都安乐寺慧海,从齐州僧道诠得此图像,图写礼忏,具如续高僧传第十四等所记。尔来传写此像者亦多。案阿弥陀净土之变相,流布后代者不少,当以此像为最古也。

  【五十二位】 (术语)明菩萨乘之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如大日经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经明十地之十位,胜天王般若经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论明三乘合说之十位,金光明经明十地妙觉之十一位,唯识论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之四十一位,智度论加入等觉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门是也),仁王般若经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之五十一位,华严经,菩萨璎珞经等加入等觉明五十二位。日本弘法之秘藏记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入十回向终之暖顶忍世第一四善根而明五十四位。首楞严经加入等觉妙觉而明五十六位。已上诸位分别凡圣则大日经之十位,初三位为凡位,后七位为贤圣。智度论之十位,初二位为凡位,后八位为贤圣位。胜天王金光明经之十位十一位,皆为圣位。唯识论之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为贤位,十地,妙觉为圣位。是天台之别教,华严终教之乘位也。若从二宗圆教之乘位,则皆是圣位也。智度论之四十二位,亦准此可知。华严等之五十二位,初十信为凡位,不入贤圣位。住行向之三位,在别教终教为贤位,在圆教为圣位。十地等妙之十二,在别教终教是圣位。又于圆教为圣位。后五十四位,五十六位,亦准此可知。要之贤圣之位次,共有四十二位。故了义灯曰:“仁王、华严、璎珞、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位贤圣,不言五十二位。”此中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华严之始教用五十二位,其终圆二教用四十二位,天台之别圆二教,用五十二位。今依台宗而示之则五十二位,分为七科。又分为凡圣之二,凡与圣又各分为二。天台四教仪曰:“华严明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十地为圣,妙觉为佛(即四十一位),璎珞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明十地佛果,胜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如是诸经增减不同者。界外菩萨随机利益,岂得定说。然位次周足莫过璎珞,故今依彼略明菩萨历位断证之相。”

  【五十二种供物】 (杂语)涅槃会因五十二众捧五十二种之供物。

  【五十二众】 (名数)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众生也。佛将于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众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众。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三,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三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恒沙大臣长者八,六恒沙毗沙离王及夫人后宫眷属阎浮提内诸王九,七恒沙诸王夫人十,八恒沙诸天女十一,九恒沙诸龙王十二,十恒沙诸鬼神王十三,二十恒沙金翅鸟王十四,三十恒沙干闼婆王十五,四十恒沙紧那罗王十六,五十恒沙摩睺罗伽王十七,六十恒沙阿修罗王十八,七十恒沙陀那婆王十九,八十恒沙罗刹王二十,九十恒沙树林神王二十一,千恒沙持咒王二十二,亿恒沙贪色鬼魅二十三,百亿恒沙天诸采女二十四,千亿恒沙地诸鬼王二十五,十万亿恒沙诸天子二十六,十万亿恒沙四方风神二十七,十万亿恒沙主云雷神二十八,二十恒沙大香象王二十九,二十恒沙狮子兽王三十二,十恒沙诸飞鸟王三十一,二十恒沙水牛牛羊三十二,二十恒沙四天下中诸神仙人三十三,阎浮提中一切蜂王三十四,阎浮提中一切比丘比丘尼三十五,无量世界中间人天众三十六,阎浮提所有山神三十七,四大海神及诸河神三十八,四天王三十九,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四十,夜摩天四十一,兜率天四十二,乐变化天四十三,第六天四十四,大梵天五及梵众四十五,阿修罗四十六,欲界天魔波旬四十七,大自在天四十八,东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四十九,南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西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一,北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二,见涅槃经会疏一。

  【五十法】 (名数)大品般若说四念处等之三十七品,次说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之八种法。合为五十。此中四禅四无量心为属于色界之禅定,他皆为属于无色界之禅定。智度论二十一云:问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后说八种法?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之道,行此道已,则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也。已说道。次当说到处之门,四禅等是开其门之妙法。复次,三十七品是上妙之法。欲界之心,散乱难修。故依上界禅定先调柔之也。问四禅之外别说余法乎?答众生机根意业种种,从其机根意业,故别说之。若为厌欲界散乱者,说四禅。若为欲得大福德者,说四无量心。为厌患色如在牢狱者,说四无色定。为观所缘不得自在者,说八胜处。若为有遮道不得道达者,说八背舍。为心不调柔,于禅定不得次第入出自在者,说九次第定。为一切所缘不能遍照者,说十一地处。

  【五十功德】 (名数)谓五十人展转随喜之功德也。见“五十展转”条。

  【五时教】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等所立,有种种之不同。

  【五十六位】 (名数)见“五十二位”条。

  【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名数)释迦佛入灭至弥勒佛出世之年数也。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以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

  【五十三参】 (杂语)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之知识也。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五十三佛】 (名数)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三佛。(中略)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普光一,普明二,普静三,多摩罗跋栴檀香四,栴檀光五,摩尼幢六,观喜藏摩尼宝积七,一切世间精进八,摩尼幢灯光九,慧炬照十,海德光明见上大乐十一,金刚牢强普散金光十二,大强精进勇猛十三,大悲光十四,慈力王十五,慈藏十六,栴檀窟庄严胜十七,贤善首十八,善意十九,广庄严王二十,金华光二十一,宝盖照空自在王二十二,虚空宝华光二十三,琉璃庄严王二十四,普现色身光二十五,不动智光二十六,降伏诸魔王二十七,大光明二十八,智慧胜二十九,弥勒仙光三十,世静光三十一,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三十二,龙种上智尊王三十三,日月光三十四,日月珠光三十五,慧幡胜王三十六,狮子吼自在力王三十七,妙音胜三十八,常光幢三十九,观世灯四十,慧威灯王四十一,法胜王四十二,须弥光四十三,须曼那花光四十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四十五,大慧力王四十六,阿閦毗欢喜光四十七,无量音声王四十八,一方四十九,金海光山五十,海慧自在通王五十一,大通光五十二,光切法常满王五十三。又,法藏比丘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出世之佛,有五十三数:一锭光,二光远,三月光,四栴檀光,五善山王,六须弥天冠,七须弥等曜,八月色,九正念,十离垢,十一无着,十二龙天,十三夜光,十四安明顶,十五不动地,十六琉璃妙华,十七琉璃金色,十八金藏,十九焰光,二十焰根,二十一地动,二十二月像,二十三日音,二十四解脱华,二十五庄严光明,二十六海觉神通,二十七水光,二十八大香,二十九离尘垢,三十舍厌意,三十一宝焰,三十二妙顶,三十三勇立,三十四功德持慧,三十五蔽日月光,三十六日月琉璃光,三十七无上琉璃光,三十八最上首,三十九菩提华,四十月明,四十一日光,四十二华色王,四十三水月光,四十四除痴瞑,四十五度盖行,四十六净信,四十七善宿,四十八威神,四十九法慧,五十鸾音,五十一师子音,五十二龙音,五十三处世。此出于无量寿经卷上。但同本异译之诸经,说其数及出现之次第不定。

  【五十三善知识】 (名数)善财童子历访之善知识数也。见“五十三参”条。

  【五十三智识】 (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会上问答,故祇摄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为五十三人。所谓五十三知识也。德云比丘Meghaśri一,旧作功德云,海云比丘Sā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śā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ṭhita三,弥伽长者Megha四,解脱长者Mukta五,海幢比丘Sāgaradhvaja六,休舍优婆夷āsā七,毗目瞿沙仙人Bhiṣmottaranirghoṣa八,旧作毗目多罗,胜热婆罗门Jayoṣmāyata九,旧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āyaṇi十,旧作弥多罗尼,善见比丘Sudarśana十一,旧作善现,自在主童子Indriyeśvara十二,旧作释天主,具足优婆夷Prabhñtā十三,旧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ān十四,旧作甘露顶,法宝髻长者Ratnacñḍa-dharmaśreṣṭhin十五,旧作法宝周罗,普眼长者Samantanetra十六,旧作普眼妙香,无厌足王Anala十七,旧作满足,大光王Mahāprabha十八,不动优婆夷Acala’十九,遍行外道Sarvagāmin二十,旧作随顺一切众生,鬻香长者Utpalabhñtigāṁdhika二十一,旧作青莲华香,婆施罗船师Vairocana二十二,旧作自在,无上胜长者Jayottama二十三,师子频申比丘尼Siṁhavikrīḍitā二十四,旧作狮子奋迅,婆须蜜女Vasumitrā二十五,鞞瑟氏罗居士Vesāhila二十六,旧作安住,观自在菩萨Avalakiteśvara二十七,旧作观世音,正趣菩萨Ananyagāmin二十八,大天神Mahā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āvarā三十,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旧作婆娑婆陀,普德净光夜神Samantagambhīraśrivimalaprabhā三十二,旧作甚深妙德离垢无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āṇojaḥśri三十四,旧作妙德救护众生,寂静音海夜神Praśāntarūtasāgaravati三十五,守护一切众生夜神Sarvanagaraksāsaṁbhavatejaḥśri三十六,旧作妙德守护诸城,开敷树花夜神Sarvavṛksapraphāllanasukhaṁsaṁvāsā三十七,大愿精进夜神Sarvajagadrakṣāpraṇidhānavñryaprabhā三十八,旧作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妙德圆满夜神Sutejomaṇḍalaratiśri三十九,瞿婆释种女Gopā四十,旧作瞿夷,摩耶佛母Māyā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ābha四十二,遍友童子师Viśvāmitra四十三,众艺童子Silpābhijña四十四,贤胜优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坚固解脱长者Muktāsāra四十六,妙月长者Sucandra四十七,无胜军长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静婆罗门Śivarāgra四十九,旧作尸毗最胜,德生童子Śrisaṁbhava五十,弥勒菩萨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萨Mañjuśri五十二,普贤菩萨Ś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与德生童子对论者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识之下,积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当分之修行)与胜进分(为进上位之修行)之二,则合为一百一十。故经文云:“一百一十知识。”探玄记二十曰:“此是总括前后知识,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分,故有百一十也。”

  【五十三尊】 (名数)金刚界之五十三尊也。于金刚界之三十七尊,加贤劫之十六菩萨者。见秘藏记本。

  【五十四位】 (名数)见“五十二位”条。

  【五十颂经】 (经名)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波罗蜜经于三乘法,皆当摄受。

  【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波罗蜜经于三乘法,皆当摄受。

  【五十天供】 (修法)谓降伏魔缘,退治曜宿障碍,求国家安宁,五谷成熟,供养天地八方守护神五十天之作法也。五十天者,十二天二十八宿九曜及四臂不动尊也。一说谓是称五大尊十二天二十八宿七曜之五十二天。或谓有五大尊十二天北斗七星十二宫神五星二十八宿之六十九天。或谓有四臂不动四大明王十二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北斗七星十二宫神五星及二十八宿之七十二天。其供法大抵与十二天供同。

  【五十五善知识】 (名数)又名五十五圣。详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五十小劫】 (杂语)五十小劫之长时,以佛之神力使如半日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之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五十校计经】 (经名)明度五十校计经之略名。

  【五十一位】 (术语)仁王般若经所说。五十二位中等觉之位,摄于第十地。成五十一位。见五十二位项。

  【五十缘身经】 (经名)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之略名。

  【五十展转】 (术语)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比丘等,闻此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为父母,若为善友,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复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其第五十善男善女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有大施主,满八十年布施一世界人以种种娱乐之具,知八十年后将死,集八十年间施与之众生,我当以佛法教训之,令一时皆得罗汉果。其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五十种无着无缚解脱回向】 (名数)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九,无着无缚回向之菩萨,以其所修之善根为五十种之回向。出八十华严三十二。

  【五十转】 (术语)五十展转之略。

  【五十字门】 (名数)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注)、[口*吕]ḷ、[口*吕](引)ḹ四字,子音中其结合字乞叉Kṣa,及滥Llaṁ,恰如日本之伊吕波假名字,严密言之,则难称为字母,故有时省略之。如大日经第二,母音中,唯举一阿字,总略其余,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结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唯举十二摩多,缺四别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昙字记亦缺四别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滥之二字,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归传第四谓悉谈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举五十字母之经典中,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文殊问经字母品,加结合字乞洒,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南本涅槃经第八,大般泥洹经第五等,加攞Lla,北本涅槃经第八加[口*荼]ḍa,无有一准。然于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于随音点anusvāra,涅槃点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颚音,舌音,齿音,唇音之顺序,排各各强弱,含气,不含气之诸字母,次列半母音,齿头音,吹气音。盖此等字母,印度小学儿童,必先学习,寄归传第四所谓斯乃小学标章之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国为使童幼妇女学习谙诵之,设种种之法,有一法,乃选语之头字有字母,或其语中含字母之语,以此语说明其字母之意义也。例如选字母阿在头字之阿你怛也ānitya(无常之义)之语,说阿为无常之义,又选阿提ādi(初或本之义)及阿耨波陀Anutpāda(不生之义)之语,示阿字有本不生之义,后密教用此童蒙学习之法,解释浅略之文字字母于深秘,直显绝待究竟之极理,五十字门,悉是法尔之法曼荼罗,通于三世十方,常恒不变。故学之书之,则得常住之佛智,诵之观之,则证不坏之法身。乃至说为诸教之根本,诸佛之父母。大日经疏第七,谓“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论明萨婆若有三种名: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实一心中得,为分别令人易解故,作三种名,即此阿字义也。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啰字者,余诸字义皆然。又一切言语中带阿声者,皆阿字门所摄。若带啰声者,皆啰字门所摄。余字亦尔。(中略)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庐遮那。何有深浅之别。若行者能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无差别义,当知是人通达二谛义亦识真言相也。”此可以见其义趣。今为便览,表示北本涅槃经已下诸经之字母数,即如图(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经,南涅即南本涅槃经,泥洹即大般泥洹经,文殊即文殊师利问经,瑜母即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殊母即文殊问经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经,庄严即方广大庄严经,字记即悉昙字记,皆略符也)。

  【五使者】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邬波髻设尼Up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你,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三、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五、请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ṣaṇi,又译钩召,招召。大日经第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参照“文殊”条附录。

  【五事毗婆沙论】 (书名)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事论。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之五法也。

  【五事妄语】 (杂语)见“大天”条。

  【五侍者】 (名数)一侍香侍者,二侍状侍者,三侍客侍者,四侍药侍者,五侍衣侍者,是谓之五侍者。禅林之称。【五侍者】(名数)一侍香,二侍状,三侍客,四侍药,五侍衣。见象器笺六。

  【五誓】 (术语)宗密所立五大愿之异名。

  【五手】 (名数)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于掌,余三指散如三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善手,施无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义。三、笑手,回思惟手而当于心前,使三指向于上也。四、华手,以头拇二指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五、虚空手,侧右手,散指而置于空中也。见大日经疏十六。

  【五受】 (名数)受心识领纳所对之境之作用也。差别有五种:一、忧受,为意识之领纳,对于遣情之境,分别为忧恼者。二、喜受,为意识之领纳,对于顺境之境,分别为喜悦者。三、苦受,为眼等五识之领纳,对于违情之境,无分别而感苦痛者,四、乐受,为眼等五识之领纳,对于顺情之境,无分别而戚快乐者。五、舍受,为通于六识之领纳,对于不违不顺之境,无苦无乐者。见唯识论五。

  【五衰】 (术语)天人将死时,现五种之衰相。经论所说不一。涅槃经十九曰:“释提桓因,命将欲终,有五相现: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花萎,三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座。”佛本行集经五曰:“尔时护明菩萨大士,天寿满已,自然而有五衰相现。何等为五?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腻,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乐本座。”俱舍论十说大小之五相曰:“然诸天子,将命终时,先有五种小衰相现:一者衣服严具出非爱声,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者于沐浴位水渧着身,四者本性嚣驰,今滞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数瞬动。此五相现,非定当死。复有五种大衰相现:一者衣染埃尘,二者花鬘萎悴,三者两腋汗出,四者臭气入身,五者不乐本座。此五相现,必定当死。

  【五说】 (杂语)佛等五人之说法也。见“五人说经”条。

  【五所依土】 (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也。以无漏之五蕴为体,往昔修功德,成就无碍之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土也。三、色相土,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也。以自行之后得智为体,万德成就,众宝庄严,故名。四、他受用土,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之后得智为体,由所宜之变现,以大悲力现大小胜劣种种之净土也。五、变化土,变化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成事智为体,修利他之行,故随众生之心,变现净秽种种之国土也。

  【五台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台山在五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三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台。其中南台去中台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贤首华严传一曰:“案此经(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二万菩萨常住说法,故今此山下有清凉府,山南面小峰有清凉寺,一名五台山。五山最高,其上并不生森林,以与积土同,故谓之台。山周回四百余里,东连恒岳,中台上有大华池,湛然清彻,间有微感。又有精屋石塔,北台上有铁浮图二,并舍利及文殊形像。(中略)昔北齐日大敞玄门于此山中置伽蓝二百余所。又割恒定等八州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中略)山去京一千六百里,代州界也。地居边境,寒烈特甚,故四月已前,七月已后,坚冰积雪,皓皓弥布。非盛夏之日登践无由。”蒋维乔中国名胜第十三种五台山弁言曰:“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亦名清凉山,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五峰环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夏时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山左邻恒岳,右瞰滹沱,周五百余里,状如莲华。东南西北四台,皆自中台发脉,群峰联属,势若游龙。丛林大刹,皆在中台之下。僧侣分为青衣僧黄衣僧,青衣僧即寻常之僧人,皆着青衣,黄衣僧则喇嘛也。各有著名十大寺,如显通、塔院、圆照、广宗、殊像、碧山、南山、凤林、金阁、灵境等寺,青衣所住持也。菩萨顶、玉花池、金刚窟、镇海、罗睺、普安、三泉、七佛、寿宁、台麓等寺,喇嘛所住寺也。喇嘛中有扎萨克,居菩萨顶真容院,由西藏达赖喇嘛派来,六年一任,约束众喇嘛,职位颇尊。青衣僧则由各寺公举会长,处理公共之事。蒙古王公每岁朝山,布施甚多。闻纪元后以关外道途不静,来者较少。然香火犹盛。内地僧俗二众,夏时朝山者,亦绎络于途。”

  【五坛法】 (修法)五坛之法。祈祷五大明王之修法也。中坛为大圣不动明王,东坛为降三世明王,南坛为军荼利明王,北坛为金刚药叉明王,西坛为大威德明王。须阿阇梨五人。

  【五体】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五体投地】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五天】 (地名)五天竺之略。又五净居天之略。

  【五天使】 (名数)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说五天使,于三天使加生与王法之牢狱者。又云五大使者。

  【五天使经】 (经名)阎王五使者经之异名。又(杂语)梵语室罗缚拏Śrāvaṇa,见梵语杂名。

  【五天使者】 (杂名)生、老、病、死、王法牢狱、之五者,见“天使”条。

  【五天音与汉土二音】 (杂语)以汉音吴音之二音评五天之音,则中天之音,多用汉音,少用吴音。南天之音,多用吴音,少用汉音。此中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一行,慈恩,惠果等用中天之音。智广,宝月等用南天之音。详见悉昙藏一、悉昙三密钞上。

  【五天竺】 (地名)略称五天。东西南北中五方之天竺。即东天西天南天北天中天。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四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五方之分配与今异。

  【五天子】 (名数)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众,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三、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于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众。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名称远闻天子。当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图说。阿阇梨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过此已上有菩萨受佛职处,亦名净居天,多是一生补处菩萨,是第二院所摄,非此中所明也。”其间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名称远闻天子又名遍音声天子。如其次第。配于色究竟天,善见天,善现天,无热天,无烦天。其印相则如大日经第四密印品曰:“以智慧手承颊,是自在天印。即以此印令风火轮差戾伸之,是普华天子印。同前印,以虚空轮在于掌中,是光鬘天子印。同前印以虚空风轮,作持华相,是满意天子印。以智慧手虚空水轮相加,其风火轮地轮,皆散舒之,以掩其耳,是遍音声天印。”同经第五秘密漫荼罗品曰:“净境界之行,所谓净居天。置彼诸印相,佛子应谛听。所谓思惟手,善手及笑手,华手虚空手,画之如法则。”大日经疏第十六解之曰:“思惟手谓稍屈地水指向掌,余三指散舒如三奇杖,稍侧头,屈手向里,以头指指颊。善手谓手施无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妙好义也。笑手谓回思惟手当心前,令三指向上也。花手以风空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舒之,或竖舒皆得。虚空掌,谓侧右手,散指而在空中。”

  【五条】 (衣服)五条袈裟也。

  【五条袈裟】 (衣服)三衣之一。袈裟者。缝缀数条之布帛作长方之幅者也。安陀会横有五条。故名五条袈裟。其全体之大,若依四分宗则长四肘,即七尺二寸,广二肘,即三尺六寸。见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

  【五调子】 (名数)见“五音”条。

  【五停四念】 (术语)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也。法华玄义三曰:“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

  【五停心观】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而分别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之人修之。五、数息观,计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种:以第四之界分别观与第三之因缘观相似,省之而加观佛。因观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烦恼故也。业障多之人修之。净影于大乘义章十二正明第一种,傍示第二种。曰:“问曰:有人诸患等分何以为治?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治,毗昙法中义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尔。”天台于四教仪、四念处、名第四观为界方便,而举第一种。于玄义、止观即、为念佛观,而举第二种。图示其次第并名字之不同,则如图。

  【五停心观位】 (术语)七贤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观法之位。

  【五通】 (名数)一神境智证通,又云身如意通Ṛddhividhi-jñā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证通Divya-cakṣ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Divya-ś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证通Paracitta-jñā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证通Pūrvanivāsānusmṛti-jñā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证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证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五通】(术语)天眼等之五种神通力也。见“五神通”条。

  【五通菩萨】 (菩萨)天竺之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劝请弥陀之形像来,流布于天竺。是为彼土阿弥陀佛画像之始。释门正统四引感应传。

  【五通神】 (神名)邪神也。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绝妖邪之怪。”武林闻见录曰:“嘉泰中大理寺决一囚,数日,见形狱吏云:泰和楼五通神虚位,某欲充之,求一差檄,言差充某神位,得此为据可矣。如其言,经数月,人闻楼上五通神日夜喧哄。吏乃泄前事,为增塑一像,遂寂然。”按,今委巷荒墟多建矮屋,绘版作五神像祀之,谓之五圣。留青日札云:即五通神也。或谓明太祖定天下,封功臣,梦阵亡兵卒千万请恤。太祖许以五人为伍,处处血食。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庙,俗称为五圣堂。然则五圣与五通不同矣。陔余丛考三十五曰:“钮玉樵谓五通起于明祖,则未必然。按夷坚志,刘举将赴解,祷于钱塘门外九里西五圣行祠,遂登科。为德兴尉,到任奠五显庙。知为五圣之祖祠也。则五圣之祠,宋已有之。七修类稿又谓五通神即五圣也。然则五圣五显五通,名虽异而实则同。夷坚志所载,韩子师病祟,请客以符水治之。见五通神销金黄袍,骑马而去。(中略)如此之类,不一而足。而陈友谅僭号,亦在采石五通庙。则五圣者,宋元已有之。而非起于明祖矣。”

  【五通仙】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五同缘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五痛】 (杂语)由五恶而感五种之苦果也。见“五烧”条。

  【五王经】 (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

  【五妄想】 (名数)谓五蕴也。一、坚固妄想,即色阴也。众生之体,因想而生,心因想而起,命因想而传,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名现色身曰坚固妄想。二、虚明妄想,即受阴也。众生欲想而登高,则足先酸涩,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是即无受阴体。故曰虚明。三、融通妄想,即想阴也。众生之念虑为虚情,色身为实,虚实虽不纶。然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虽异。然用能相应者,由想而通之也。故名融通。四、幽隐妄想即行阴也。众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无暂停息,运密移于运,体虽迁,然无觉者,故名幽隐。五、颠倒妄想(又曰微细精想),即识阴也。众生识精之湛非真湛然,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急流细不可见。湛了内之罔象虚无,故云颠倒。见楞严经。

  【五唯】 (名数)Pañca Tanmātrāṇi,具曰五唯量。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中之第四位。自我慢而生者。声、触、色、味、香,即佛教之五境也。此五者,为物质之根本,唯以此而生五大五根等,故云唯量。唯识述记一末曰:“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中略)量者定义,唯定用此成大根等。”

  【五畏】 (名数)见“五怖畏”条。寄归传二曰:“舍五畏之危道,遵八正之平衡。”

  【五位】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五味】 (譬喻)佛于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于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为淡泊,复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以譬佛于华严之后说阿含经,闻阿含经,为小乘之机。三、生酥味,更自酪制者。以譬于阿含之后说方等经,小机熟而为大乘通教之机。四、熟酥味,更精制生酥者。以譬于方等经之后说般若经,通教之机熟而为大。乘别教之机。五、醍醐味,更煎熟熟酥者。以譬于般若经之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别教之机熟而为大乘圆教之机。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此五味之喻,有人法之二种:人者,涅槃经十谓佛言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法者,涅槃经十四配于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涅槃,如上所引。又六波罗蜜经以之配于经律论般若总持之五藏。梵语如其次第:Kṣīraṁ Dadhi Navanītaṁ Gholaṁ Sarpimaṇḍa又酸,苦,甘,辛,咸也。

  【五味禅】 (名数)五种交杂之禅也。对一味禅而言。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之五种。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曰:“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盖宗密之意,在诸禅分类,以明最上乘禅之阶级殊等,彼禅乃所谓如来禅。非达摩门下之一味清净禅,即所谓祖师禅。香岩智闲一日举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有卓锥地,今年贫锥也无。”时仰山慧寂,与闲同为沩山灵佑之法嗣,向闲曰:“如来禅许吾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此如来禅,即宗密之所谓最上乘禅也。昔归宗寺智常欲于诸方学五味禅,马祖道一,为彼使吃棒头一味之禅。有颂曰:“五味与一味,吃了须噫气,金轮峰下令行时,凛凛清风诚可畏。”

  【五位君臣】 (杂语)曹洞宗开祖洞山禅师之所设。以真理立为正位,以事物立为偏位,其偏正二位作交互,以质学者之修证。曹山嗣洞山譬之于君(正位)、臣(偏位)之二位,而阐明其理者。是洞宗之秘要也。见五位附录。

  【五位三昧】 (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也。二、声闻三昧,四谛之法也。三、缘觉三昧,十二因缘之法也。四、菩萨三味,六度万行之法也。五、佛三昧,一佛乘之法也。五种三昧即为五乘,是胎藏界三重曼荼罗之总体,如来秘密加持之法门也。故各修其法而与理相应,则皆得到于佛地。大日经疏七曰:“若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曼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同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

  【五位无心】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想天而修无相定之位也。三,灭界定无心,是俱解脱之阿罗汉,欣乐涅槃妙寂所入之无心定之位也。以七日为最极。四,极睡眠无心,在极睡眠而一时六识不修行之位也。五,极闷绝无心,是逼于打伤病苦等而一时气绝失心之位也。此无心为于一期相续之身上论者,故不言死生位之二无心,且末那,阿赖耶,之二识,恒时相续而无断绝无心之时,故不言之。但于六识论之。见百法问答钞三。

  【五位显诀】 (书名)洞山所作。显五位之要诀。有曹山之解释。见曹洞二师录。

  【五味粥】 (饮食)禅家以十二月八日为佛成道之日,于其日集杂榖众味造粥,谓之五味粥。即腊八粥也。

  【五问十题】 (杂语)论义有五问十题之称。问者五人,讲师一人。问者一人以各业副为十题。初问之题曰业义。次问之题曰副义。

  【五无反复经】 (经名)佛说五无反复经,一卷,刘宋沮渠京闻译。王舍城之梵志来舍卫国,途见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仆等五人不愁哭,以为大逆而无反复之人(无反复者无反己而放逸也),佛说理开梵志之心。

  【五无间】 (名数)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三、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由旬,无些少空处也(大部补注八及十二以或引成论为标列此五无间之义。然检成实论唯有初一义,无后四义。后四义大乘义章七于无间业举四义中〔引于无间业下〕,取自后三义也。但彼合时无间与命无间之二为一寿命,此开而为二也。后人不察,和附之皆为成论之说。翻译名义集,四教仪集注,增辉记等皆然)地藏菩萨本愿经上曰:“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此二者与上同。三、罪器无间,种种之罪器充满而无间隔也。四、众类无间,种种之众生同一受之而无间隔也,五、时无间,与上同。

  【五无间业】 (名数)即五逆罪也。见“五逆”条。【五无间业】(名数)感无间地狱苦果之五种恶业,即五逆罪也。见“五逆”条。

  【五无间罪】 (名数)五无间之罪业。与五无间业同。

  【五无量】 (名数)一身,二心,三智,四虚空,五众生也。见大日经六。相传此五无量配于五佛。身为宝生佛,心为阿閦佛,智为无量寿佛,虚空为大日如来,众生为不空成就佛。

  【五五百年】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五五菩萨】 (名数)见“二十五菩萨”条。

  【五系】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系缚天魔两手两足及颈之五处也。涅槃经六曰:“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言已,便当还去。”大部补注五曰:“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处如理治于见魔故也。五尸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处者,首楞严三昧经云:两手两足及颈,名五处系缚也。”

  【舞戏】 (杂名)金刚界曼荼罗有嬉鬘歌舞四供养之菩萨。大日经义释六曰:“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密印。”

  【五下分结】 (术语)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贪欲之烦恼。二瞋结,瞋恚之烦恼。三身见结,我见之烦恼。四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五疑结,狐疑谛理之烦恼。此五惑于欲界而起者,且为之不能超脱欲界,故谓之下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下分。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四教仪集注中,三藏法数二十四。【五下分结】(术语)谓系缚有情于欲界之五种烦恼。见“结”条附录。

  【五下分结经】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五十六。

  【五香】 (名数)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沉香,三丁香,四郁金香,五龙脑香。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又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又三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啰娑,诃梨勒,石密也。见苏悉地经分别烧香品。又修孔雀经法时所烧者。即沉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也。又五分法身香之略。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智见香也。见璎珞经。

  【五相】 (杂语)天人将死时,身上现五哀之相。见五哀条。又成就通达心等五相,而现得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见“五相成身”条。

  【五相成身】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证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敛者,渐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证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证立八相成身。

  【五相成身观】 (术语)见上。

  【五向】 (术语)密宗之五悔也。约回向之名而曰五向。见诸仪轨诀影三。

  【五小部】 (名数)一、观经疏,观无量寿经之疏。二、光明玄,金光明经之玄义。三、光明疏,金光明经之文句。四、观音玄,又曰别行玄,请观世音经之玄义。五、观音疏,又曰别行疏,请观世音经之文句。已上共为天台智者之作。以有三大部。玆故曰五小部。共有四明尊者之记。

  【五邪】 (名数)见五邪命项。

  【五邪命】 (名数)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见智度论十九。

  【舞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五心】 (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一。

  【五辛】 (杂语)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天台戒疏下曰:“旧云:五辛谓蒜、葱葱、兴渠、韭、薤,此文止兰葱足以为五,兼名苑分别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葱是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葱蒺也。”兴渠为梵语辛胶之名。唐高僧传,谓僧徒多迷兴渠,或云蕓台胡荽,或云阿魏,唯净土集中别行书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阙于兴渠。兴渠生于阗,根粗如细蔓菁而白,其臭如蒜。台荽非五辛,所食无罪。今他书犹多以芸台胡荽为荤,不知其误。

  【五星】 (名数)又名五执。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也。大方等大集经四十曰:“见虚空中诸列宿日月五星,昼夜运行,各守常度,为于天下作照明。”宿曜经上曰:“五星以速至迟,即辰星、太白、荧惑、岁、镇、排为次第,行度缓急于斯彰。”岁星者木曜。即五行中木之精,东方苍帝之子也。荧惑星者火曜,即火之精,南方赤帝之子也。镇星者土曜,即土之精,中方黄帝之子也。太白者金曜,即金之精,西方白帝之子也。辰星者水曜,即水之精,北方黑帝之子也。此五星,一周天,迟速不同,镇星二十九年半,岁星十二年,荧惑星二年,太白及辰星各一年,人每至命星,吉凶不等,七曜攘灾决一一明其攘灾法。彼真言行者,有欲建立曼荼罗修行法,先定良辰,与此等曜宿诸尊之本誓相契,以期能为吉祥而离诸障,圆满成就其法者。

  【五性】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详见“三草二木”条。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五姓】 (杂语)释迦族之五姓也。见“瞿昙”条。

  【五性各别】 (术语)法相宗所立。见“五性”条。

  【五性宗】 (流派)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别故。见“法相宗”条。

  【五序】 (名数)天台分科法华经之别序而为五序:一众准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等是也。二现瑞序,六瑞是也。三疑念序,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等是也。四发问序,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等是也。五答问序,尔时文殊师利是也。

  【五学处】 (术语)五戒之别名。见一切有部百一羯磨一。

  【五旬】 (术语)五为汉语。梵语为般遮。旬为梵语之神通。即五神通也。玄应音义三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案阿闇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经等云五神通同一也。”

  【五衍】 (名数)梵云衍,此译云乘。五衍即一人,二天,三声闻,四辟支,五菩萨之五乘也。肇论曰:“乘五衍之安车。”头陀寺碑文曰:“凭五衍之轼。”

  【五眼】 (名数)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三、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备前四眼者。见智度论三十三,大乘义章二十本。此五眼中慧眼为空谛一切智。法眼为假谛道种智。佛眼为中谛一切种智。

  【五药】 (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拏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五叶】 (名数)传灯录达磨章举达磨传法之偈。曰:“吾本来玆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是禅家分五家之谶语也。

  【五业】 (名数)四业与前同,第五一字业。是日本智证更置尊修一字顶轮王经之学生也。【五业】(名数)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毗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复有余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复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论第十五顺正理论第四十等。(二)取受业,作用业,加行业,转变业,证得业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七曰:“取受业者,谓眼等能见色等。作用业者,谓地等能任持等。或复诸法自相所作。谓所有色,质碍变坏。如是等。加行业者,谓意解为先,起身业等。转变业者,谓金师等,造庄严具等。证得业者,谓证得圣道等涅槃等。”即是。又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第四等。(三)救济灾横之业,救济恶道之业,救济行非方便之业,救济行身见之业,救济乘之业也。梁译释大乘论卷十曰:“复次,诸佛法界恒时应见有五业:一、救济灾横为业,由唯现盲聋狂等疾恼灾横能灭除故。二、救济恶道为业,从恶处引拔安立于善处故。三、救济行非方便为业,诸外道等加行非方便,降伏安立于佛正教故。四、救济行身见为业,为过度三界,能显导圣道方便故。五、救济乘为业,诸菩萨欲偏行别乘,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即是。是与往生论三种随便菩提门之法,似开合不同。又出梁译摄大乘论释第十五等。(四)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也。天亲之往生论曰:“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之法门故。”往生论注卷下释之,谓身业为礼拜,口业为赞叹,意业为作愿,智业为观察,方便智业为回向。此五种之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之法门,自在之业成就。又出往生论注记第五等。

  【五衣】 (名数)四分律以三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与覆肩衣水浴衣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三衣与僧脚崎及俱苏洛迦为五衣。见十八物图。【五衣】(名数)使比丘持三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于三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祇支覆肩皆入制故。”

  【五义分通】 (名数)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虽为小乘,然与其余之萨婆多律等异,有一分通于大乘者。求其义于本律,凡有五处。以此五处之义知分通大乘,谓之五义分通:一、沓婆厌无学,四分律三明十三僧残之无根谤戒,其中有阿罗汉,名沓婆摩罗子。在静处思惟,此身无常,生灭而不坚固,我今当以如何之方便,求牢固之法?今欲以我力供养于僧,为僧作力役。是厌无常生灭之三乘身,求菩萨之法,回心于大乘,修利他之行也。二、施生成佛道,四分僧戒本有回向文,其语曰:“我今说戒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皆共成佛,岂是小乘?三、相召为佛子,四分律一有序,序中有“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语。盖梵网经所说大乘戒中虽呼僧众为佛子,而小乘戒中常称为比丘。然则今以佛子之称呼召,其意在于大乘之佛道可知也。四、舍财用非重,此于忏悔舍堕罪时,先向僧众舍出其所犯之财体(即如赃物者),而后行忏悔之法,僧众一旦没收其财物,忏悔后竣后,更以之还于本人也。然于本宗虽不还之于本人,而于僧中用之,亦惟结突吉罗之轻罪,不成偷盗之重罪。是因为忏悔之人,既诚心舍出,则彼之财物,非彼之所有也。是为以意业为主之大乘义。五、尘境非根境,谓色声等之尘境为眼识等之所识知,而非眼根等之所晓了也。四分律十一释小妄语戒中,有曰:“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此于小乘有部之宗义有根见识见之争,以根见为正义,今云眼识能见等者。为识见之义,即大乘之意也。以上来五义为分通大乘之证。出于业疏三下,济缘记三下,资持记上三之一。

  【五义平等】 (术语)心王与心所相对,有彼此平等之义五种,故名相应法。见“相应法”条。

  【五意】 (名数)一业识,二转识,三现识,四智识,五相续识。此五识自细至粗,依止次第而生,故称为意。意有能生与依止之义。见起信论。

  【五翳】 (名数)一烟,二云,三尘,四雾,五阿修罗之手,此五者能障日月之光,故谓之五翳。止观五曰:“重沓五翳,埃霭曜灵。”

  【五因】 (名数)以四大种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种所生之色,名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随逐于大种如弟子之依于师,故名依因。三、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如持壁画,名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续而不断绝,名为持因。五、养因,增长四大种所造之色,名为养因。此五因于六因中,为能作因之摄,于四缘中为因缘之摄。见俱舍论七。又一、生因,即惑业也。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名为生因。二、和合因,与善法善心和合,与不善法不善心和合,与无记法无记心和合,故名和合因。三、住因,一切众生依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大烦恼而得住,如家屋之依柱而得住,故名住因。四、增长因,众生依衣服饮食等而长养其身,故名长养因。五、远因,依父母之精血而生其身,如依凭国王而免盗贼之难,依咒力而脱伤害,是名远因。见涅槃经二十一。

  【五音】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征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于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于东方。征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于北方。即阿于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于五智。

  【五阴】 (术语)见“五蕴”条。【五阴】(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见“蕴”条。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见“五蕴”条。

  【五阴魔】 (譬喻)四魔之一。与五蕴魔同。

  【五阴盛苦】 (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五阴世间】 (术语)与五蕴世间同。

  【五阴喻经】 (经名)五阴譬喻经之略名。

  【五印】 (杂语)五印度之略。

  【五印度】 (杂名)又曰五天竺。以印度区画东西南北中之五处。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为污真理者,故名尘。止观四曰:“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论十七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欲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又一财欲,二色欲,三饮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

  【五缘】 (名数)二十五方便中之五。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诸缘务,近善知识也。又五种增上缘之略。

  【五云】 (杂语)譬五障以云也。

  【五蕴】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五蕴】(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五蕴皆空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五蕴论】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五蕴魔】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五蕴譬喻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对于五阴而说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杂阿含经第十卷。

  【五蕴世间】 (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五蕴宅】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五脏病相】 (杂语)面无光泽,手足无汗,是肝之病相,面青皓者,是心之病相,面黑色,是肺之病相,身无气力,是肾之病相,体涩如麦糠,是脾之病相也。

  【五脏脉相】 (名数)若脉洪直者,肝病之相,轻浮者,心病之相,尖锐冲刺,肺病之相,如连珠者,肾病之相,沉重迟缓,脾病之相。

  【五葬】 (名数)谓土葬、火葬、水葬、野葬、林葬也。见“葬法”条。

  【五则法门】 (行事)曹洞宗由四月十六日,或十月十六日五日间所修之法问论议也。

  【五障】 (术语)女人之身具五种之障碍也。又云五碍。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又见中阿含经二十八,智度论九。又欺为信障,怠为进障,嗔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见法华经。又(名数)修道有五障。一、烦恼障,根本之烦恼,障盖净心,妨害道机,而不使入于佛法。二、业障,过去之重罪乃至诽谤正法也。以先业之障未除,而有种种之难不得入于佛法。三、生障,若得无难之生处,则必悟道,然先业乘之,而受无暇之身为趣生障,不得入于佛法。四、法障,已生无障之处,又有悟道之机,以先世障法等缘故,不逢善友,不得闻正法。五、所知障,已逢知识,得闻正法,而有种种之因缘,两不和合,妨修般若。见大日经疏。

  【五障三从】 (术语)五障与三从也。五障如上出。胜鬘经宝窟曰:“五碍三监。”智度论曰:“一切女身无所系属,则受恶名。女人之体,幼则从父母,少则从夫,老则从子。”

  【五正行】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五正色】 (杂名)谓青等五方之正色也。见“五色”条。

  【五正食】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五知根】 (名数)数论所立二十五谛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与佛教之五根相当。见唯识述记一末。

  【五支戒】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余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着,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余,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余四篇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

  【五支念诵法】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胄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五支作法】 (术语)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于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谓五支作法也。瑜伽师地论解辩因曰:“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又释引喻曰:“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余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又随所有法望所余法,相状自体业用法门因果五种,展转少分相似,名为同类。其五种少不相似,名为异类。声无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辩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类),非所作如虚空(异类),即其例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亦举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为合,第五名为结,不立同类异类之别。是一种之新说也。彼论曰:“合者,为引所余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余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依是可知第四合支,于直接所立之宗无关系。乃由前三支所成之义已成立,更为成立余此类似所成之义,引彼义使之合者,第五结支为总结,由前三支所成立之义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义者。彼论举一例,谓诸法无我(立宗),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玄因),如于现在施设过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结),即其义也。又世亲如实论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与前二者有殊。彼论曰:“五分义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义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决定言。譬如有人言声无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是第三分。声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声无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堕负处。”外道尼耶夜学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与如实论所说略同。

  【五执】 (名数)见“五星”条。

  【五指】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为拳。”

  【五智】 (名数)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于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五智】(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于尘沙,是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为法界体性智,主方便究竟之德。二、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也。三、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四、妙观察智,是转意识所得。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也。五、成所作智,是转眼等之五识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也。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为引摄众生,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此时法界体性智住于本位,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主发菩提心之德。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主修行之德。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主成菩提之德。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主入涅槃之德。由此五智成为体相二大。盖法界体性智之大日为六大,是体大也,四方之四佛为其所出之别德,则是四曼之相大也。即大圆镜智之阿閦,为大曼荼罗身。平等性智之宝生,为三昧耶(译平等)曼荼罗身。妙观察智之弥陀,为法曼荼罗身。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为羯磨(译作业)曼荼罗身。理智不二,故此五智五佛,即胎藏界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也。其分配有二样。见“五大”条。此有通别二门,今依别门也,若依通门,则五智直为五智,五如来直为五如来,教观大纲曰:“慈觉云:真言天台立五智者,法界体性智缘中道遮照境。”【五智】(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

  【五智宝冠】 (物名)又曰五佛宝冠。冠于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头上者,有五峰,标五智五佛。

  【五智金刚杵】 (物名)即五钴金刚杵。

  【五智如来】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三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见“五智”条。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毗庐遮那佛,由成法界智。”

  【五智所生三身】 (术语)莲华三昧经谓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为毗庐遮那佛,口业为普贤菩萨,意业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为阿閦佛,口业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为降三世金刚。三、平等性智之身业为宝生佛,口业为虚空藏菩萨,意业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为阿弥陀佛,口业为观自在菩萨,意业为六足金刚。五、成所作智之身业为释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业为金刚业菩萨,意业为摩诃药叉金刚。此三者即如其次第为自性正法教令之三轮身也。瑜祇经曰:“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光明心殿中,云云。”十住心广名目六曰:“以上五智,一切佛具之。然而约别相云之者,如次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五佛也,自家不二实义可思之。”

  【五智印】 (名数)一吽,金刚智印。二怛落,宝智印三昧。三纥利,法轮智印。四恶,羯磨智印。五鍐,一切如来法界智印。见金刚顶义诀。

  【五智真言】 (真言)即五佛之种子,鍐(大日),吽(阿閦),怛落(宝生),纥利(弥陀),恶(不空)也。

  【五种阿阇梨】 (名数)名义集一曰:“南山钞云:四分律,明五种阿阇梨:一出家阿阇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阇梨,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阇梨,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阇梨,所从受经。五依止阿阇梨,乃至依住一宿者。”【五种阿阇梨】(名数)见“阿阇梨”条。

  【五种阿那含】 (名数)与五种不还同。见不还条。

  【五种般】 (名数)又曰五种不还,五种那含。见“不还”条。

  【五种般若】 (名数)更开五种,该收般若之诸法。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如上),四境界般若。为般若之所缘,一切诸法是也。般若之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故名之为境界般若。五眷属般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诸智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是皆观照般若,即慧性之眷属,故名为眷属般若。见金刚经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五种般若】(名数)见“般若”条。

  【五种比量】 (名数)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三、业比量,由业作而推理业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业所依,如(中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属着法,以一比余,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云云。”五、因果比量,见因而推论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

  【五种不翻】 (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意故也。见名义集序。

  【五种不还】 (名数)又名五种那含,五种般。般者般涅槃之略,为入涅槃之义:一、中般,不还之圣者,死于欲界而往色界,于其中有之位,断余烦恼而般涅槃也。二、生般,谓生于色界已,不久断余惑,而般涅槃也。三、有行般,生已,而于其天处长时加行勤修,以断余惑,方般涅槃也。四、无行般,生已,而于其天处无加行,懈怠而经长时,余恶自解脱,而般涅槃也(此由生般中别开者)。五、上流般,流者进行之义,于色界必从下天进行于上天,其间断余惑而般涅槃也。此中有乐慧,乐定之二种。乐慧者为生于色究竟断余惑而般涅槃,乐定者为生于无色界之有顶天断余恶而般涅槃,是虽生于无色,而以经色界之生,所以摄于色界之生也。【五种不还】(名数)又曰五种那含,五种般。见“不还”条。

  【五种不净】 (名数)见“不净观”条。

  【五种不可思议】 (名数)智度论三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注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五种不可思议】(名数)见“不可思议”条。

  【五种不男】 (名数)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竖。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三、妒不男,因见他之淫,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男,根能变现,遇男则女根起,遇女则男根起者。五、半不男,半月为男根之用,而半月不为者。表中半择迦依上解则如Ubhayavyañjaka(二根者)。四分律三十五曰:“佛言:黄门于我法中无所增益,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应灭摈。是中黄门者:生黄门、犍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黄门。”新译家又有二解:其一以无根为扇搋,有根而不具为半择迦。前之扇搋,分本性与损坏之二种;后之半择迦,分嫉妒、半月、灌洒之三种;以为五种。灌洒者,澡浴等灌洒之时,男势方起也。其二五种之不男,通名为半择迦,扇搋唯限于无根。故对法论八曰:“半择迦有五种:谓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慈恩据此。法华玄赞九曰:“五种不男者:谓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洒。”生便者,生便无根者也。出于俱舍光记三。

  【五种不女】 (名数)五种不男之外,有五种不女: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脉。见大藏法数三十二。

  【五种布施】 (名数)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见贤愚经诸经要集十一。

  【五种不随】 (名数)三类境中之性类有五种不随之义: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

  【五种不退】 (名数)就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处不退,而立五种之不退:一、大悲摄持不退,众生生净土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摄持之,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二、佛光照触不退,生净土者,常照触佛光,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三、常闻法音不退,生净土者,常闻水鸟树林之说法音,故一生之后,不退失菩提也。四、善友同居不退,生净土者,与彼国诸菩萨为胜友,故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一生之后,不退失菩提也。五、寿命无量不退,生净土者,寿命无量,故一生之后,不退失菩提也。见净土十疑论。【五种不退】(名数)一信等之五不退。二净土之五不退。见“不退”条。

  【五种不应施】 (名数)不应施与于人者有五种:一以非理之财物,二酒及毒药,三罝罗机网,四刀杖弓箭,五音乐女色。见法苑珠林八十一。

  【五种藏】 (名数)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为境故。三、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一切之过失而真实不坏故。五、自性清净藏,秘密是藏之义,若一切法随顺此佛性,则名为内,是正而非邪,即为清净。若诸法违逆此理则名为外,是邪而非正,名为染浊故。又胜鬘经列五藏:一、如来藏,二、法界藏,三、法身藏,四、出世间上上藏,五、自性清净藏。此中所谓法界藏者,论之正法藏也。法界为生正法之因,故名法界藏。亦名正法藏。故佛性论中引今之胜鬘经曰:“故胜鬘经言:世尊!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说此五藏义故,如意功德而得显现。”已上五藏之义,梁之摄论释说之,华严演义钞十三引之。与法界之五义相同。见法界条。

  【五种禅】 (名数)一,四念处。二,八背舍。三,九次第定。四,师子奋迅三昧。五,超越三昧。【五种禅】(名数)四念处为所观。观练薰修四者为能观。能所合而为五种。见“禅”条。

  【五种恶病】 (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见请观音经,辅行二之二。

  【五种法加句】 (术语)于上五法加于其真言上下之语,各随于其法而定,诸轨之说不同。如图五说中,就秘藏记之说而释之,则息灾法安唵字于真言之初者,归命之义也。行者归于本尊,彼此不二之义,一切灾难,依于贪瞋痴之烦恼,烦恼之根,无始之间隔(无始无明)也。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达于如理,则诸灾即时止息,故以唵字为息灾相应之字。后之娑婆诃者,寂静之义,寂静者息灾之义。以诸事无为,而无灾难时,一切寂静故也。增益法安吽字于真言之初者,宝悉地陀罗尼经以字为宝珠之种子,宝珠为增益之三昧耶形,故安于最初。那莫者,归命之义,宝珠所在,万人朝宗,是归命之义也。降伏法安吽字于真言之初,吽者其音如牛吼,是降伏之声也。又吽者风大之种子,风有摧破之能,故为降伏之加句。后安发吒者,发吒为破坏之义,又能与调伏相应。钩召法,敬爱法,于此二法真言之初安吽字者,吽为因缘之义,因缘必招果,故为钩召,又与钩和合而成果,故为敬爱,又吽为风大之种子,风大为半月形而恋一方,故是钩召敬爱之义,弱者来之义,体文之字,为生之字,生即来也,加涅槃点者,生即无生,来即无来之义。无来之来,是真言之来。来是钩召之义,又敬爱之义也。见秘藏记钞九。

  【五种法界】 (名数)又华严家就所入之法界立五门:一有为法界,是前之事法界也。二无为法界,是前之理法界也。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是前之事理无碍法界也。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五无障碍法界,是前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已上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见探玄记十八,大疏钞六十。

  【五种法身】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报德分智慧与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应德分地上地前之胜劣也。虚空法身即法身。总名之为法身者,以皆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于上之四种法身加法界身为五种。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别圣位经偈曰:“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礼忏经于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证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见五轮九字明秘释。(三)华严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则为如来万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就其应言之,则有感无不形,有机无不应,故名变化法身。四实相法身,言其妙,则无相无为,故名实相法身。五虚空法身,称其大,则弥满虚空,包括万有,故名虚空法身。见华严大疏钞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见五分法身条。【五种法身】(名数)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类之五种。

  【五种法师】 (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五种法师】(名数)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经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中略)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会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于此人间。”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者规则也,师训匠也,法虽可规,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

  【五种佛性】 (名数)见“佛性”条。

  【五种供养】 (名数)一涂香,二华,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也。【五种供养】(名数)见“供养”条。

  【五种灌顶】 (名数)一、阿阇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三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三、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于身心也。四、智印灌顶,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也。五、句义灌顶,观真言之义,布之于心胸,能悟解之也。见金刚顶义释。又五种之三昧耶,谓之五种灌顶。已上诸种中,三种中之事业灌顶一与四种灌顶之四,五种灌顶中第一种中之甘露灌顶一,其第二种中学法灌顶已下之三,正是泻水灌顶,余者皆或受师之护念或传佛智而灌顶也。

  【五种果】 (名数)异熟等之五果。见“五果”条。

  【五种行】 (名数)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见“五种法师”条。又观经散善义所说五种之正行。见“五正行”条。

  【五种护摩】 (名数)从上四种中,钩召法,开敬爱法,梵名迦多耶,而为五种,以配金刚界之五部。为请诸佛菩萨爱护者。瑜祇经疏上曰:“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有五种法: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秘藏记末曰:“以五种法相充五种:一、息灾用佛部尊,二、增益用宝部尊,三、降伏用金刚部尊,四、敬爱用莲华部尊,五、钩召用羯磨部尊。”【五种护摩】(名数)详见“护摩”条。

  【五种护摩木】 (名数)息灾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爱者花木,钩召者剌木。

  【五种护摩色】 (名数)寂灾法(息灾法)白。白是寂灾之色,如来部之义,故为最初。增益法黄。黄是增益之色,莲华部之义,故为第二。降伏法赤。赤是降伏之色,金刚部之义,故为第三。求财法青,青是成办所事,亦出生随类之形,故为第四(青色含五色)。摄召法(钩召法)黑。黑是摄召之义,即诸奉教者忿怒等所为众务,故为第五。

  【五种偈】 (名数)一短句,二字乃至五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二前句,六字或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三中句,八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四后句,九字乃至二十六字为一句。五长句,二十六字以上为一句。

  【五种嘉誉】 (名数)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第四所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是也。

  【五种结界】 (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见“结界”条中结界五相。

  【五种净肉】 (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余之肉也。见楞严会解。【五种净肉】(名数)见“食”条。

  【五种净食】 (名数)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于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干净,谓果物之蔫干失生气,不堪更为种者,方取食之也。五、鸟啄净,谓取鸟之啄残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种,依火乃至鸟啄而为净食,故谓之火净食乃至鸟啄净食。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种之净法,前五种与上同。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即爪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种净(即蔫干净)。见行事钞下二。

  【五种乐】 (名数)见“乐”条。

  【五种铃】 (名数)铃有五钴铃,宝铃,一钴铃,三钴铃,塔铃,五种之别。又总名之曰金刚铃。仁王经法等大法修行坛场所用之密具也。行者于东方前列之金刚盘上,以五钴铃置东方,宝铃置南方,一钴铃置西方,三钴铃置北方,塔铃置中央为法。日本僧宗叡入唐,请归此法,遂盛行于日本密家。五钴等名,皆取于其柄形也。

  【五种魔】 (名数)新译曰五蕴魔。旧译曰五阴魔或五众魔。

  【五种那含】 (名数)又曰五种不还,五种般。那含者阿那含之略,译言不还。般者般涅槃之略,入涅槃之义也。见“不还”条。

  【五种衲衣】 (名数)无用之布缝缀之五种僧衣。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也。

  【五种念诵】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此二者同上。四声生念诵,于心莲华上,观想白贝念想由此出妙音声而持诵也。五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诵也。见秘藏记末。又一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四真实念诵,又云实相念诵。此四者与最初之四种同,五忿怒念诵,以猛音诵之,是与上之降魔念诵同。见安然金刚界对受记六。已上诸种中三摩地念诵与真实念诵,是念非诵,其他皆念诵也。今总名之曰念诵。【五种念诵】(名数)见“念诵”条。

  【五种涅槃】 (名数)凡夫计度五种之现涅槃:一以欲界为证处而爱慕之故,二爱慕初禅之性无爱故,三爱慕二禅之心无苦故,四爱慕三禅之极悦故,五爱慕四禅之苦乐两亡故。计度此五处之现涅槃,故堕落于外道,惑于菩提之性。见楞严经。

  【五种菩提】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于般若中不着于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无上菩提,等觉之菩萨。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得无上菩提也。见智度论五十三。【五种菩提】(名数)见“菩提”条。

  【五种旗幡】 (名数)有部尼陀那五曰:“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佛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时彼长者不知欲造何幡。佛言:有五种旗幡:谓师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已上为供具之幡)。

  【五种轻重事】 (书名)律书名。目连问戒律中五种轻重事之异名。

  【五种三乘】 (名数)始别终同三乘(小乘),始终俱别三乘(始教),始终俱同三乘(终教),始终俱离三乘(顿教),始终俱同三乘(圆教)之称。

  【五种三谛】 (术语)言空假中之三谛有五种也。别接通,圆接通,别教,圆接别,圆教各有三谛。

  【五种三归】 (名数)三归戒有五种,见“三归”条。【五种三归】(名数)翻邪三归为一,重受三归有四:一、五戒之三归,二、八戒之三归,三、十戒之三归,四、具足戒之三归。受诸种之戒时,必先受三归。通为五种。释氏要览上曰:“毗尼母云: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

  【五种三昧】 (名数)大日所说之五位三昧也。见“五位三昧”条。【五种三昧】(名数)一一善知识于法门身真实相中,心住于缘,不生妄想戏论,是等持之义也。如入阿字门,一念法界,是毗遮那三昧也。于莲华印,一心不乱,是观自在三昧也。于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三昧也。乃至释梵之诸尊各于一法界门得自在,若于彼解脱身一缘不乱,名为净天眼三昧。若于大悲藏云海中,一心不乱,名为普眼三昧,亦名普现身三昧。见大日经疏六。

  【五种三昧道】 (名数)真言门之五种三昧也。详教时问答二。

  【五种三昧耶】 (名数)见“三昧耶”条。

  【五种散乱】 (名数)众生之心有五种散乱:一、自然散乱,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也。二、外散乱,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之分别也。三、内散乱,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也。四、粗重散乱,计我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也。五、思惟散乱,弃舍大乘,忆念小乘,而不得寂静也。

  【五种色法】 (名数)对法论说法处之中有五种之色法者。见“法处所摄色”条。

  【五种善根发相】 (名数)一、息道善根发相。数息观成,入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也。二、不净观善根发相。定中起不净观,舍爱着之所而发善根也。三、慈心善根发相。于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净之善根也。四、因缘观善根发相。于定中起正见,离断常之邪见,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发相。于定中念诸佛之功德相好等,发清净善根也。见坐禅法要。

  【五种神分】 (名数)明眼论曰:“一劝请神分,必须劝请权实诸神故。二除障神分,依守护神念力可除天魔障碍故。三显本神分,依修善力显本地,倍增威光故。四和合神分,依本迹和合,可满足二世悉地故。五供养神分,依上四种,使诸天龙神等欢喜,供养礼拜赞叹故。”

  【五种甚深】 (名数)一、义甚深。谓如来所证种智性之义,微妙不可思议也。二、实体甚深。谓如来所证实相之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也。三、内证甚深。谓如来所得之一切智,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也。四、依止甚深。谓如来所证真如之法体遍于一切处,无染无净,不变不迁,不即不离也。五、无上甚深。谓如来所证之无上菩提,非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也。见法华论上。

  【五种声闻】 (名数)以上四种声闻,加大乘声闻一种而为五种。大乘声闻者即佛道声闻也。以佛道之声,使一切闻,因而一切众生,悉终归大涅槃之宝所也。依此义,则一切众生悉为声闻。依法华一乘之义,立此声闻也。法华经所言:“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也(声闻三义中第三义当之)。见法华文句一。【五种声闻】(名数)见“声闻”条。

  【五种圣福】 (名数)一圣福,住于阿罗汉最后身而得有余涅槃者,是小乘之声闻也。二体圣福,通教之三乘人,同体达诸法即为无生,唯断烦恼之正使,而不能侵害习气者是也。三小萨埵福,具自行化他之二利,以无言说之道断烦恼,遂入无余涅槃者,是小乘之菩萨也。四大萨埵福,自初发心次第化人而入大涅槃者,是大乘别教之菩萨也。五闻法华经初随喜福,圆教之菩萨,闻法华经而随信者是也。见法华文句十。

  【五种说人】 (名数)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三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人说”者,其序次虽殊,而意则同也。又出于观经疏等。(二)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也。华严经疏第一所谓“今此能说,通三世间,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是也。华严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者,佛说也。余会多菩萨说。入法界品之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又旧华严经普贤菩萨行品,说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之五种。盖此等能说人之用法必非一,或用音声,或用光明,或用妙色等,以开悟众生也。

  【五种坛法】 (名数)谓五种悉地。见“悉地”条。

  【五种天】 (名数)涅槃经二十三。明四种之天。同十八明生天与第一义天之二种,其中生天以在四种中合二处所明为五天,即于彼四种加第一义天为第五也。第一义天是佛及佛所证之涅槃。经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五种通】 (名数)五种之通力。身口意三业,通用无碍,变化自在,谓之通力。一、道通,以证悟中道实相之理而得之,如菩萨之通力无碍者。二、神通,神为心神,凝心修定所得,如罗汉之通力自在者。三、依通,依凭药饵符咒等所得,如神仙之灵变自在者。四、报通,亦名业通,以果报而自得之,如诸天之变化,神龙之隐变者。五、妖通,惟妖怪使然,如老狸古木之精为奇变者。见宗镜录十五。

  【五种通经】 (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称师。”见“五种法师”条。

  【五种陀罗尼】 (名数)见“陀罗尼”条。

  【五种唯识】 (名数)见五字部五种唯识条。【五种唯识】(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五种问难】 (名数)问有五种之原因: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也。见瑜伽释论。

  【五种无明】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四主独无明,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五非主独行无明,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见百法问答钞一。【五种无明】(名数)见“无明”条。

  【五种悉地】 (名数)息灾、增益、敬爱、钩召、降伏之五法也。见辨惑指南四。【五种悉地】(名数)见“悉地”条。

  【五种邪命】 (名数)见“五邪命”条。

  【五种性】 (名数)于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中除第六妙觉性之果性,取因位之种性而为五种性也:一习种性,为十住之位,研习空观,而破见思之惑。二性种性,为十行之位,不住于空,而能教化众生,分别一切法性。三道种性,为十回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之佛法。四圣种性,十地也,以前之住行向皆名为贤,此是十地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无明之一分,而证入圣位,故名为圣种性。五等觉性,此位之菩萨,望后之妙觉,虽犹有一等,然胜于前之诸位,故称觉名为等觉性。日本传教注无量义经中曰:“未显真实者,但说随他五性。”【五种性】(名数)于六种性中除妙觉性者。以种为因之义,而明因位,中除果位。见“六种性”条。

  【五种修法】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征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拏。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照护摩及悉地条。

  【五种言说】 (名数)一、相言说,执着色等诸相而生之言说也。二、梦言说,依梦中所现境界而生之言说也。三、妄执言说,以念旧所闻,旧所作,而生之言说也。四、无始言说,无始以来,执着戏论,依种子薰习而生之言说也。五、如义言说,如义而生诠旨无殊之言说也。此中前四言说以虚妄说之故,不能谈真,后一言说为实说故,得谈真理。马鸣菩萨据前四种故指真如谓为离言说相也,见释摩诃衍论二。

  【五种一乘】 (名数)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于五教章。

  【五种印】 (印相)肉眼等五眼各别之印也。见天台史略下。

  【五种与愿金刚使】 (名数)见“五使者”条。

  【五种杂行】 (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参照五正行)者。见二行条。

  【五种增上缘】 (名数)又名五增上缘,亦曰五缘。即念佛者现当二世所应蒙之增上缘,有五种之别。观念法门所谓“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明五种增上利益因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三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是也。灭罪增上缘,又名现生灭罪增上缘,由佛为增上缘消除一切业障也。护念得长命增上缘,又名护念增上缘,现生护念增上缘,弥陀观音势至等随逐影护也。见佛增上缘,又名见佛三昧增上缘,得弥陀之三念愿力加于外而见佛也。摄生增上缘者,弥陀之愿力,能摄众生使得往生也。证生增上缘者,保证灭后之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也。前三者为现益,后二者为当益。

  【五种真言】 (名数)一如来说,二菩萨金刚说,三二乘说,四诸天说,五地居天说,谓龙鸟修罗之类也。又通前三种名为圣者真言,第四名为诸天众真言,第五名为地居天者真言,亦可通名为诸神真言,但有浅深相违耳。见大日经疏七。

  【五种正行】 (名数)见“五正行”条。

  【五种正食】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五种自在】 (名数)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也。二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非乐,地狱非苦,去住无碍也。三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能,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行业,但为利他而纵任无碍也。四觉观自在,粗心曰觉,细心曰观。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行,虽有思惟,然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也。五众具果报自在,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经营,自然周具,心无染碍也。见大宝积经六十八。

  【五众】 (名数)五蕴之旧译,旧译曰五隐,五众。众为和集之义。法华经譬喻品曰:“分别说诸法生灭之五众。”法华嘉祥疏五曰:“以五法和集,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故云众也。杂心云:积聚是阴义。”又出家之五众:一、比丘,受具足戒之男子。二、比丘尼,受具足戒之女子。三、式叉摩那,译言学法女。将受具足戒而学六法之女子。四、沙弥,出家受十戒之男子。五、沙弥尼,出家受十戒之女子。见三藏法数二十二。

  【五重世界】 (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五十曰:“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时起,一时灭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种;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是名一佛世界。”冠注五教章卷下之四引此文,而为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所以名为世界性者,以准于旧华严经五十六所说十重世界之次第也。五教章通路记五十二曰:“华严经中,积聚诸刹而名世界性,积诸世界性而名世界海,释此次第而作此解释,论之第三重既立海之名,是故章主名第二重之世界为世界性。海之后所以安界种者,种是种类,亦是因义。积诸界海,共安一处,摄诸流类,故名为种,为第五重作其因种。故界海之次,建界种之名。”

  【五重塔】 (堂塔)梵语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显佛德者。安置佛舍利者。有三重五重乃至十三重等之不同。详见“塔”条。

  【五重塔婆】 (堂塔)与五重塔同又与五轮塔同。

  【五重唯识】 (术语)见“唯识观”条。【五重唯识】(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见“唯识”条。

  【五重相传】 (术语)又曰五重血脉。日本净土宗极秘相传者。第一重随自意门相传,第二重授手印相传,第三重领解钞相传,第四重决答相传,第五重十念相传。一重之终,揭列祖相承之名,次固守其义而记可决持之旨,书年号月日,授法师之署名,在判,弟子之名而与之。惟对于在家之人不许相传。

  【五重玄义】 (名数)第一释名,无名,则不能显法。故应先释经题。第二辨体,名者呼体故,名之次宜辨体,体者一部之旨归,众义之中枢也。第三明宗,宗者修行之宗旨也。会体必由修行。故体之次宜明宗。第四论用,会体而自行已圆,则应自体起用,利益众生。故就宗而论一经之作用。第五判教,利益已多,则所说之教义无尽,故用之次宜判教义之大小权实。已上五重。就法华经释之。则与咸之法华撮要曰:“此经乃以法譬为名,实相为体,一乘因果为宗,断疑生信为用,无上醍醐为教相。”【五重玄义】(术语)又曰五重玄谈。天台智者凡释诸经立五重之玄义。见“玄义”条。

  【五重云】 (譬喻)譬女人之五障于云也。见“五障”条。

  【五周因果】 (名数)谓综括华严经所诠之义理,有五周之因果也。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说见华严经疏钞玄谈八。

  【五住】 (名数)五住地之略。

  【五住地】 (名数)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一、见一处住地,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断于一处,故曰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重,故表爱之名。三、色爱住地,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独表爱之名。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表爱之名。有爱之有为生死之义,无色界之爱于生死之果报,为爱着之最终者,故名有爱。五、无明住地,三界一切之无明也,无明为痴闇之心体,无慧明者,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别立一住。大乘义章五本曰:“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称之为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能生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五住地惑】 (名数)又名五住地烦恼。见“五住地”条。

  【五专】 (名数)真宗谓以自力专修五种正行中之一种,其功德足以往生净土。即专礼,专读,专观,专名,专赞叹也。

  【五转】 (术语)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三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三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于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智五佛。五轮之五字,即。今略解之则此中之长阿点表行,阇点表大空,恶点表涅槃,乌点表三昧。依之而阿字者,单一本有之菩提心。也阿(长)字者于合行也,是本有之菩提心并始成之行而为始成之菩提行也。阇字者于合大空点也,是菩提心,离一切之相而成菩提也。恶字者于加涅槃点也,是菩提心并一切之障除,而为涅槃也。恶(长)字者于加涅槃点与三昧点也,是菩提心并究竟之涅槃与大悲化他之三昧,而为方便究竟也。见悉昙藏五。以此分配于五方之五智五佛,大日经疏有中因东因之二种,依中因之次第,则次第为中东南西北,中央大日之位为发心,此配字。北方,鼓音(不空释迦)之位为方便究竟,配字。又依东因之次第,则次第为东南西北中,东方宝积之位为发心,此配字。中央大日之位为方便究竟,此配字。大日经疏十四曰:“又此阿有五种:阿,阿(长),暗,恶,恶(长)。(中略)前者坛法中心是大日如来,即同此中阿字。(中略)今从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叶也。(中略)其恶(长)字,一字是方便轮,轮至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转生四字,谓阿是菩提心,阿(长)是行,暗是成菩提,恶是大寂涅槃,恶(长)是方便。”此中因之义也。同二十曰:“初阿字在东方,如梵音阿字,即有动首之义。如顺世间法,诸法中东方为上故。喻菩提心最是万行之初也,其名曰宝幢佛。(中略)次入中恶(长)字,是方便也。此是毗卢遮那佛本地之身,华台之体。”是东因之文也。如是五转有中因与东因之别者,以中因依本觉上转之次第,东因依始觉上转之次第故也。中因之菩提心者,一切众生本安住于法尔之菩提,而未曾流转生死,有极大顿机,闻此说不动一步,直逮得本地之体性,此时修行证入方便究竟四转之加德一时具足成就。而为众生开自证俱时之功德,更开后之四转也。是胎藏界之意也。东因之菩提心者,一切众生虽安住法尔之佛位,而为无明烦恼所覆障,久乃生死流转之凡夫。然今遇圣教之净则,知识之妙缘,更发归本之心而修行升进也。是金刚界之意也(秘藏记钞五)。又初以行者之肉团心为曼荼罗,上观八叶之莲台,中安阿字,而为大日之种子。若约此门,则第一之阿字为大日之种子。若依佛地则五智圆满,是方便究竟也。大圆镜智成阿閦佛,是菩提心也。故第五之阿字为大日之种子,以第一之阿字为阿閦之种子。如是诸尊之种子有五转,而成五德也。如金刚界之大日是发心,是修行,是菩提,是涅槃,是方便也。又如文殊之种子,是发心,是修行,是成菩提,是涅槃,是方便也。又如观音之种子,是发心,是修行,是菩提,是涅槃,是方便也。他皆准此。印形亦然。大日之印,若约于形,则阿閦之印形是大日之菩提心也,宝生之印形,是大日之菩萨行也,弥陀之印形,是大日之证菩提也,不空成就之印形,是大日之入涅槃也,大日之印形,是大日之起方便也。若莲华部之尊为中台,乃至文殊,释迦,阎王为中台,亦如是。见菩提心义六。

  【五转成身】 (术语)见“五相成身”条。

  【五转色】 (杂语)见“五色”条下。【五转色】(术语)菩提黄,是金刚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义也。与文殊之义同。万行以妙慧为道,离慧不得有作。成菩提白,是圆明究极之义,又是水之义。如我昔愿,今既满足,化一切众生,使皆入于佛道,为是事故,起大悲也(大悲水色,其白如上)。涅槃黑,垂迹极而返于本,济生有缘之缘尽。则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已隐于涅槃之山,故色黑也。方便究竟青,方便究竟位之中心为空,具一切之色,即是加持世界曼荼罗普门之会,毕竟清净而无所不有。故青也。见大日经疏二十。

  【五转与四重圆坛】 (术语)五转配于胎藏界之四重圆坛,则如图。此有从果向因与从因至果之二种。见菩提心义六。问曰:从果向因之时,以阿字为中央大日之种子,则胎藏界曼荼罗从果向因也,故以阿字为种子,何以诸家又以第五之恶(长)字为中央大日之种子耶?答曰:胎藏界为从果向因者,以对于金刚界之从因至果故也,然金胎两部,本为不二,则金刚界亦宜有从果向因之化他,又胎藏界亦可有从因至果之自利。故于疏说此两义也。然则大日如来,今出从果向因之化他门,以究竟方便智现四重曼荼罗,使一切众生引入中台大日如来之位,故其种子为方便究竟之恶(长)字也。持诵第二云:“私云为大日是从因向果种子,为大日是从本垂迹种子,今灌顶像是垂迹形故为定。”

  【五庄严法】 (名数)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也。苏悉地羯罗经上曰:“应当一心听是胜上微妙法则,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是盖提示此经一部之大纲者也。其中精进者,远离二边之垢而住于极理为精,勤策于清净法界中为进。入真言门之菩萨,先发菩提心,被慈悲甲胄,于无尽生死中,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都无有怯弱,破诸天魔等,直进于不退转,名为精进。明王为表示三部诸尊之本誓愿力者,即明可以诸佛之三昧道为所依者。若菩萨不依凭诸佛之本誓,则不得警发尘数之圣众,入生死海利益单品也。除障以下三者,如其次第为扇底迦(息灾),阿毗遮噜迦(调伏),补瑟征迦(增益)之三种法。扇底迦法,能寂六道及三乘等之三惑三障,故云除障。阿毗遮噜迦法,降伏凡圣无始之怨敌。今随能伏之法,故名为成就诸勇猛事。补瑟征迦法,能满凡圣一切之所乐,故云成就一切,能成就之法,为真言也。见苏悉地经疏第一等。

  【五缀钵】 (物名)补缀五处缺损之铁钵也。戒律之制,过五缀则不许用之,又不至五缀则不许更新。四分律九曰:“若比丘钵破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尼萨耆波逸提。若满五缀不漏,更求新钵者,突吉罗。”

  【五浊】 (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瞋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浊增时】 (术语)五浊者,住劫中自人寿二万岁之时为始,初则其浊轻微,渐从时代之变化,而增高其度,在末法浇季之今时,愈益增长,故谓之五浊增时。

  【五滓】 (杂语)与五浊同。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滓,沮史反,浊也。”

  【五字观】 (术语)见“五轮观”条。

  【五字门】 (名数)一、我觉本不生,即阿字门也。二、出过言说道。即啭字门也。三、诸过得解脱。即嚩字门也。四、远离于因缘。即诃字门也。五、知空等虚空。即结字门也。见“五大”条。

  【五字明王】 (杂名)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钩召五字明王,之五字也。见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五字色】 (术语)黄。白。赤。黑。青。即五大之色也(五轮九字秘释)。

  【五字陀罗尼颂】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略颂五字真言之秘法。

  【五字文殊】 (术语)以阿啰跛者娜五字为陀罗尼之文殊尊也。

  【五字文殊法】 (修法)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为(阿)(罗)(跛)(舍)(那)其本经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五字文殊咒】 (真言)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罗尼等,阿罗婆遮那之五字也。

  【五字严身】 (术语)五字者,阿鍐囕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时,布阿字于下体,布鍐字于脐上,布囕字于心,布唅字于眉间,布佉字于顶上,以加持己身,而为大率都婆,即坚固金刚之身也。大日经七持诵法则品曰:“如前转阿字,而成大日尊。法力所持故,与自身无异。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下体及脐上,心顶与眉间。于三摩呬多,运相而安立。以依是法住,即同牟尼尊。阿字遍金色,用作金刚轮,加持于下体,说名瑜伽座。鍐字素月光,在于雾聚中,加持自脐上,是名大悲水。囕字初日晖,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智火光。唅字劫灾焰,黑色在风轮,加持白毫际,说名自在力。佉字及空点,相成一切色,加持在顶上,故名为大空。”又曰:“五字以严身,威德具成就。炽然大慧炬,灭除众罪业。天魔军众等,及余为降者,当见如是人,赫奕同金刚。”参照“五轮观”条。

  【五字严身观】 (术语)谓以阿等五字加持身也。见五字严身项,并参照五轮观条。金刚界明五相身。胎藏界明五字严身。即身成佛之深极,唯在此观。见秘藏记钞三。

  【五字真言】 (术语)谓五大之种子,阿毗罗吽欠之五字也。又曰五字文殊之陀罗尼。

  【五字咒】 (术语)五字文殊之陀罗尼。阿啰跛者娜之五字。见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五字陀罗尼颂。

  【五字咒品】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之异名。

  【五宗】 (名数)是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三者同前。四真宗,如涅槃等经明佛性真如等者是也。五法界宗,如华严经明法界自在无碍之法门者是也。【五宗】(名数)大乘之五宗:一天台宗,二华严宗,三法相宗,四三论宗,五律宗也。又禅宗之五宗。见“五家”条。

  【五族如来】 (佛名)谓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见安像三昧仪轨经。

  【五祖】 (名数)(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俨,三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三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俨,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扬无尽之宗义。然此二师,尚属草创。贤首大师法藏,承智俨,兴著述,大唱华严之宗教。后世称此宗,号为贤首宗。法藏殁后有澄观,亦盛撰述疏钞,复兴鸿业,其功颇为伟大。宗密绍澄观,依圆觉经弘阐华严大义。此二师所解,与法藏所说虽不无异同,然是即教界之思潮有转化,又因所释之大经不同,适殊其所明之方法,故或谓澄观宗密,有违法藏所立,不可立为华严祖师,其见未免少偏。宋净源于此五师,加马鸣龙树二师,谓为七祖。凝然加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都为十祖。今就吾国而言,故惟立五祖也。八宗纲要卷下曰:“杜顺已下,唯立五祖。”佛祖统记等,亦唯举此五师。(二)净土之五祖:一昙鸾,二道绰,三善导,四怀感,五少康也。昙鸾初注解天亲之往生论,又依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立难易二道之教判。昙鸾殁后,有道绰别立圣净二门之教判,弘通念佛。善导承道绰,判本愿名号为正定业,主唱凡入报土之义,大振净土法门。怀感师事善导,依法相解说净土之宗义。怀感后有少康,亦盛宣扬净土,称为后善导。此五师其所说不尽相同。又吾国弘通念佛之师不少。而唯列此五师者,据选择集也。但彼集于此五师之上,加菩提流支而为六祖,以昙鸾曾就流支受观经,又注解其所译之往生论故也。(三)莲社之五祖:一善导,二法照,三少康,四省常,五宗赜也。乐邦文类第三曰:“莲社之立,既以远公为始祖。自师归寂,抵今大宋庆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中间继此道者,乃有五师:一曰善导师,二曰法照师,三曰少康师,四曰省常师,五曰宗赜师。”省常结净行社,宗颐建莲华胜会,各兴行莲社念佛者。又(杂名)禅宗东土之第五祖弘忍禅师。又宋蕲州五祖山之法演禅师,亦曰五祖。见续传灯录二十。

  【五祖演】 (人名)唐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生于锦州之邓氏,嗣白云之端和尚。端嗣杨岐之会,会嗣慈明之圆,临济下之九世也。嗣演之法者,为佛果之勤,佛鉴之懃,佛眼之远,世呼曰三佛,宋徽宗崇宁三年寂。见续传灯录二十,稽古史略四。

  【五尊合行法】 (修法)五大明王之修法,勤于一人之法也。

  【五作业根】 (名数)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七位,生五种作业之根也。一语具,为语之具,即口舌等;二手;三足;四小便处,即生殖器;五大便处。”唯识述记一末曰:“五作业根者:一语具、二手、三足、四小便处、五大便处。此中语具,谓语所须,口舌等是。此中手足,即分皮根少分为之。前取总皮(五知根中之皮根),今取支故。又此男女大遗根等有别作用,故别立也。”

  【坞】 (术语)U,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三音。又作乌、欧、郁、忧、于、嗢、瓯、郁、优、有、伪、温、邬、佛、盂。金刚顶经字母品曰:“坞字门,一切法譬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坞(上)字时,是多种逼迫声。”大庄严经四曰:“唱乌(上声)字时,出世间诸恼乱事声。”涅槃经八曰:“郁者,于诸经中,最上最胜。增长上上谓大涅槃。”譬喻不可得者,自Upamā(譬喻)释之。逼迫及恼乱者,自Upadrava释之。

  【悟】 (术语)觉之意。对于迷而言。即自迷梦醒觉也。与觉悟同义。

  【悟本】 (人名)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禅师之谥号。见曹洞二师录。

  【坞波塞迦】 (术语)见“优婆塞”条。

  【坞波陀耶】 (术语)又作邬波陀耶,见“优婆驮耶”条。

  【物不迁论辨解】 (书名)一卷,明真界解。

  【物不迁正量论】 (书名)二卷,明镇澄着。

  【物不迁正量证】 (书名)一卷,明道衡述。

  【悟刹】 (杂名)开悟之人所住之国土。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圆觉经曰:“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

  【悟禅】 (术语)参悟禅理也。苑咸诗:“莲花梵宇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

  【戊达罗】 (杂名)旧云首阤,梵语也。又作戍达罗。详见“首陀”条。

  【悟道】 (术语)开真实之知见,证悟菩提之道也。

  【晤恩】 (人名)宋慈光院晤恩。高论尊者清竦之旁出,山外宗之祖也。初就志因学三观之旨,道名大播。雍熙三年入寂,寿七十五。稽古略四曰:“初天台宗,自唐德宗建中三年荆溪尊者灭后,五传至清竦,竦有二弟子,曰义寂,曰志因。寂以教观之正脉传于义通,通传于四明之知礼,下竺之遵式,源源授受。志因传于晤恩,恩之名,着于僧史。恩传于洪敏与源清,清传于孤山之智圆与梵天之庆昭,昭传于继齐与威润,境观解行,各师其说。四明之知礼,辞而辟之,衡岳之家世斥之为山外宗。”宋僧传七、佛祖统纪十有传。

  【物机】 (术语)众生之机根也。止观大意曰:“起十界身,能随顺物机。”因明大疏序曰:“应物机于双树,浃至教于尘洲。”

  【悟空】 (人名)唐京兆云阳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人。俗姓车氏。名法界。悟空其字。后魏拓跋氏之胤裔。天宝九年,罽宾大首领萨波达干与三藏舍利越魔来求和,朝廷遣中使张韬光等四十余人,师时授左卫,与其行焉。取道安西,经历诸国,至罽宾东都城干陀罗国。张韬光等既毕使命,将归。师病不能随,仍留彼国,后疾渐痊,遂投三藏舍利越魔落发,号达摩驮都(译云法界)。贞元五年,随中使段明秀归国,进佛舍利及所译经。奉敕正度,赐名悟空。后不知所终。敕使翻经三部十一卷,编入贞元录。圆照录其行状。见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宋高僧传等。

  【勿力伽难提】 (人名)应云蜜利伽罗,此云鹿难提,亦云喜,总言之名鹿喜。善见律曰:鹿杖沙门。鹿杖,其名也。沙门者,如沙门形,剃头留少许周罗发,着坏色衣,一以覆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比丘,拾取残食以自活命。

  【悟忍】 (术语)韦提希夫人以现见阿弥陀佛。廓然大悟,得无生之忍。是为悟忍。又曰喜忍,亦名信忍。十信位之忍也。观经定善义曰:“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玆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中略)是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悟入】 (术语)悟实相之理,入于实相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又(人名)迦湿弥罗国有部宗之罗汉。众贤论师之师。梵名塞建地罗。见俱舍光记一。

  【勿提堤犀鱼】 (人名)堤音低,犀音西,龟玆国番语,三藏名也。录自注云:此云莲华精进也。见希麟音义。

  【悟真寺】 (寺名)在陕西西安府终南山中覆军山。隋净业开基之所。见续高僧传等。


  【西】 (杂名)跛室制么Paścima,见梵语杂名。

  【西庵】 (杂名)与西堂同。

  【西班】 (职位)与西序同。见两序条。

  【西藏佛教】 (故事)西藏新志中曰:“周赧王二年岁在戊申,额纳特克(中印度)有乌迪雅纳汗者,为邻国所败。自印度逃至雪山,住雅赞塘,遂呼谓雅尔隆氏。其季子生有异表,众人推为汗(王之意),寻为土伯图国之王。其后七世,有奸臣隆纳木者纂其位。不半载,前汗之子某汗恢复故位。又传七世,至多里隆赞汗,得百拜忏悔经、多宝经、及金塔宝,敬慎供养,是为佛教入藏之始。时西历四百七年,东晋安帝义熙丁未三年也。八世特勒德苏隆赞年十六袭汗位,曾派大臣至中印度习音学,回国后使译百拜忏悔经与三宝云经,以为治国之助。又尚唐文成公主,当文成公主之至西藏也,携带经卷佛像。于是汗又聘中印度之桑吉刺必满师及巴勒布国之锡拉满祖师,及鄂斯达师,唐僧之玛唅德斡等,使译经卷,宣布国中。西藏佛教之盛自此始。”

  【西藏喇嘛教育】 (流派)喇嘛教育之年限甚长。管理极严。八岁入寺院之学校,检查体格,使暗记古人格言。如是十二年,称试验生。由保证人介绍,登姓名于僧录。给以银徽章,使附袈裟。削发行宣示式,始得法名。更进而为住职。又经十二年,课程渐次增高。学祈祷,习经,频以问答论难试验其修行之功效。若能解决问答论难各题,得列众僧之前。但实行研究者甚少。不过循例举行,视为具文耳。谚云:吃喇嘛之食,须具铁颚。其难苦可知也。

  【西藏主】 (职位)大禅林二分大藏经而置于东西,司之者,有东藏主,西藏主之二人。藏主又曰知藏。

  【西刹】 (界名)刹者梵语Kṣetra,土之义。西方之国土,即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也。

  【息除贼难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佛在摩伽陀国,阿难怖贼,佛为说结界咒。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与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同本异译。

  【息慈】 (杂名)梵语沙弥之旧译。初入佛门息世情,行慈济之义。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曰:“此翻为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情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

  【希代】 (杂语)希世也。慈恩传九曰:“英词曲被,即超希代之珍。”

  【希法】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说希奇不思议事之经典也。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希法者,谓于此中唯说希奇。出世间法,由此能正显三乘希有故。”梵名阿浮达磨,见“阿浮达磨”条。

  【西方合论】 (书名)十卷。明袁宏道撰。集古德之要语,述西方净土之教义者。

  【西方净土】 (界名)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然诸大乘中念佛之言,独限于西方之阿弥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众生往生佛国之誓愿者,法界诸佛中独阿弥陀一佛也。大日如来虽于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说九字之真言,劝九品往生。释迦佛虽于诸大乘经中说十方无量之佛,然赞佛而劝念佛往生者,独弥陀佛也。故释签释诸经所赞多在弥陀。药师虽立十二大愿,然于念我者,但使八大菩萨引导其人于西方极乐,不愿使往生我国也。华严经入法界品,十方诸佛长子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说一切菩萨总愿之十大愿王,更说大经总结之颂文,中言“愿我临欲命终时,面见彼佛阿弥陀等。”愿于其土成就此十大愿,度一切众生也。普贤者,显密皆以为主发菩提心之德,以其愿行为三世十方诸佛菩萨之标准大本。故已来之佛,如此愿已往生西方净土而证菩提,未来之菩萨,自此往生西方极乐而证菩提。西方弥陀主五智中妙观察智或转法轮智,观察一切众生之机而转妙法。故天台于止观谓弥陀为法门之主。大日疏释大日如来入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三摩地说大日经具缘品,为所谓大悲生之嘉会坛曼荼罗(见嘉会坛条)。又,密教立三品悉地。以天宫为下界悉地,十方净土为中品悉地,密严国土为上品悉地。日本弘法之秘藏记,释西方极乐即密严国土。日本觉鍐着五字九轮秘释,特劝西方往生也。然则权实显密,其道虽异,而其所归,在于往生西方,证大菩提。四十八愿中,曾无西方净土之言,弥陀者,其身周遍法界,其土亦周遍法界也,故观经说如来身是法界身,净土论释为究竟如虚空大无边际。故本愿有曰十方众生,而不言为东方众,岂净土所在,得以东西南北指定之乎。西方云者,释迦如来之方便也。东方日出处为万物之发生,西方日没处为万物之终归,故佛准世情特指定西方,而教众生涅槃之大归处也。

  【西方莲华部】 (术语)以金刚界之五部,配于五方,则西方为莲华部,妙观察智之无量寿如来也。

  【西方师】 (杂语)西方之师也。多谓迦湿弥罗以西,犍陀罗国地方之人师。俱舍论二十六曰:“西方诸师,作如是说。”同光记二十六曰:“西方诸师即是健驮逻国诸师,婆沙云外国师。”

  【西方十万亿】 (术语)弥陀之极乐国土在自此西方过十万亿之佛土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西方十字尊】 (术语)谓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之名号,有六字九字十字之三种。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为十字之名号。此中归命二字,虽为众生之信心,然以之为所归之佛名者,净土门之妙义也。

  【西方同居土】 (界名)谓弥陀之极乐净土也。台宗之称。天台之四土,第一曰凡圣同居土。凡夫与佛菩萨之圣者同住之义也。此有二种:一同居土之秽土。如娑婆世界。一同居土之净土。如兜率天之弥勒净土,西方之弥陀净土。

  【西方要决】 (书名)具名西方要决释疑通规,一卷(或作二卷),唐慈恩着。明往生西方极乐之要决。

  【西方斋社】 (杂名)远法师,与晋朝诸贤修净土业,结社白莲。又与道安,雷次宗,刘遗民,共结西方斋社。

  【西干】 (地名)印度之异名。西为西方,干为身毒,贤豆之借字。或云干非梵语,干者天也。西干如言西天。祖庭事苑二曰:“西干即天竺国,五印土,或云西天西干,皆译师义立。”

  【西光】 (杂语)西方极乐净土之光明也。

  【西行】 (术语)往生西方净土之行业也。续高僧传二十道绰传曰:“西行广流,斯其人矣。”

  【西河】 (人名)唐道绰禅师之别号。师为并州汶水人。检诸传无西河之号。待考。

  【息化】 (术语)佛息教化而入于涅槃也。辅行一曰:“圆音教风,息化归寂。”文句记三曰:“开权即是法华之相,息化即是涅槃之征。”

  【西化】 (术语)西方之化益也。观经玄义分曰:“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

  【息忌伽弥】 (术语)Sakṛdagāmin,又作息忌伽弥,息忌陀伽迷。译曰一来。小乘四果之第二。智度论三十二曰:“息忌名一,伽弥名来,是人从此死生天上,天上一来得尽众苦。”坐禅三昧经下曰:“息忌陀伽迷,秦言一来。”

  【吸尽西江水】 (杂语)传灯录襄州庞居士蕴参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则与汝道。居士言下顿悟。又见指月录九。按,大慧语录,庞居士谒马祖。问:如水无筋骨云云,与此少异。

  【西净】 (杂名)禅林中称西序之人所上之厕也。厕为至不净之处,必要净洁,故名为净。此外又有东净。然后世以西净为厕之总名。又西净雪隐,唐音相近,遂失本名而用雪隐之字,雪隐者,唐灵隐净头寮(扫除拭之寮)扁额之文字也,雪窦之显禅师,会在灵隐隐于净头职。故灵隐之净头寮曰雪隐。以为厕处之名,不当。见象器笺二。

  【息苦】 (术语)息生死之苦也。

  【希麟音义】 (书名)续一切经音义。十卷,唐希麟集。【希麟音义】(书名)十卷,唐希麟撰,即续一切经音义也。慧琳音义,依开元释教录,从大般若经起,至护命法止。惟自开元录后,相继翻译之经论,及拾遗律传等,皆无音义,故麟师续之。从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起,至续开元释教录止,总二百六十六卷。黎养正序曰:“麟师续撰,一禀琳公家法。撷华成鬘,积壤崇山,探赜阐微,克绍前美。”余见“续一切经音义”条。

  【息虑凝心】 (术语)制妄念妄想而凝心思惟也。

  【西曼陀罗】 (术语)又作果曼陀罗。金刚界之曼陀罗也。对比金胎,则胎藏界为明菩提心之理性者,故属于因而配于东方。金刚界,为明成佛之事相者,故属于果而配于西方。

  【西明】 (人名)唐南山大师住西明寺,故号为西明。又,法相宗之异辙圆测法师住西明寺,亦曰西明。

  【西明寺】 (寺名)唐高宗时于长安立之。佛祖统纪五十三曰:“唐高宗敕建西明寺大殿十三所。”稽古略三曰:“戊午显庆三年,六月十二日,帝创西明寺成。十三日帝出绣像长幡,送寺安奉。(中略)七月,诏迎玄奘法师入居西明寺。”

  【西尼】 (人名)西尼迦之略。外道名。

  【西你迦】 (人名)Sainika,译言有军。外道名。旧称先尼。见“先尼”条。

  【西牛货洲】 (杂名)西瞿陀尼之译名。在须弥山西方之大洲也。其俗以牛市易,故名。俱舍论十一曰:“西牛货洲,圆如满月。经二千五百,周圆七千半。”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西牛货洲,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洲。”

  【希奇】 (术语)希有奇特也。宝积经三十五曰:“世尊成就一切世间甚希有法。”义林章一本曰:“虽是希奇,然是有上,是未了义。”文句记十上曰:“安能信斯希奇。”

  【希迁】 (人名)唐南岳石头山希迁,粤人,姓陈氏,闻曹溪六祖道风,师事之。六祖寂后,于罗浮山受戒。偶闻青原行思补溪席,又归从之。天宝初,往南岳南寺,于寺东大石上结庵居焉,时人尊之曰石头和尚。门人归崇者颇多,时江西以马祖为主,湖南以石头为主。年九十一寂,敕谥无际大师。见宋高僧传九,传灯录十四等。

  【希求施】 (术语)希求生天而行布施也。八种施之一。

  【西瞿陀尼】 (杂名)Apara-godānīya,又作西瞿耶尼,西瞿伽尼。西大洲名。瞿陀尼译曰牛货。其俗以为牛货币,故名。在须弥山之西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西瞿陀尼,或云俱耶尼,或作瞿伽尼。瞿此云牛,陀尼此云取与,以彼多牛。用市易,如此间用钱帛等也。”

  【西瞿耶尼】 (界名)与西瞿陀尼同。

  【西山住部】 (流派)Aparaśaila,小乘二十部之一。大众部中初度之分派也。见宗轮论述记。

  【息世讥嫌戒】 (术语)如杀盗淫妄,不待佛制而性自罪,佛准于其本性而制之是云性戒。其他比丘之戒法,多为持比丘之资格,止世之讥嫌而制者,是为遮戒。一名息世讥嫌戒。涅槃经十一曰:“有二种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谓四禁也。息世讥嫌戒者,不作贩卖。云云。”

  【析水】 (杂语)弃钵之水余残曰析水,半饮之,半弃之,故曰析。见象器笺二十。

  【析水桶】 (物名)容析水之桶也。

  【希祀鬼】 (异类)九鬼之一,死后希望子孙追荐祭祀之鬼类。

  【西堂】 (职位)禅林称当寺前住之人名为东堂,他山退隐之长老来住本寺,名为西堂。以西是宾位故也。见象器笺五。净家袭闻此名,长老称上人。次称西堂。

  【西天】 (地名)天竺在支那之西方,故曰西天。佛祖统记五十三曰:“西天求法,东土译经。”

  【西天二十八祖】 (术语)天台于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禅家立二十八祖之传灯。见“二十八祖”条。

  【西天四七】 (术语)谓印度禅宗付法之祖师,即自摩诃迦叶至菩提达磨之二十八代也。与东土二三连结而呼之。

  【析微尘】 (杂语)分析微尘至实空也。首楞严经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相。”

  【析小】 (术语)其意谓折断折破之意,折破折断小乘曰析小法。华文句记四曰:“析小弹偏,叹大褒圆。”

  【息心】 (术语)梵语沙门之古译。见“沙门”条。

  【西序】 (役名)禅门之职位,拟于朝廷之两阶,分东序西序之两班。见“两序”条。

  【析玄记】 (书名)佛祖统纪二十二曰:“法师敬云,建业人,夙学天台之道。光化二年,于永嘉寺讲经,依俱舍论述小乘入道五位,作析玄记二卷。”光化为唐昭宗之年号。惜其书不传。

  【希有】 (杂语)事之甚少者,无相类者。无量寿经上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法华经序品曰:“是不思议,现希有事。”嘉祥法华疏三曰:“旷世所无,故言希有。”

  【希有人】 (术语)赞叹念佛行者之语。即希信难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经德王品亦说六种之希有人,谓:“善男子,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华。一、不行恶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为希有。复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复有二人:一、谘受新法。二、温故不忘。复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复有二人:一、乐闻法。二、乐说法。复有二人:一、善问难。二、善答。善问难者汝身(德王菩萨)是,善答者谓如来。”

  【西域】 (地名)总指支那以西之诸国,别指印度。

  【西域传】 (书名)西域记之异名。释迦方志下曰:“贞观十九年,安达京师,奉诏译经,乃着西域传一十二卷。”别有隋朝彦琮撰述之西域传。行宗记一上曰:“西域传隋朝彦琮撰。”

  【西域记】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记。又曰西域传,十二卷。总持寺沙门辩机撰。唐玄奘游西域诸国之纪行者。

  【西域记地理考证】 (书名)一卷,清丁谦着。英人有恭宁翰者。久居印度。精心考古。着玄奘游迹图。将记中各国所在。逐一注明,今为何城,此书以此图为蓝本。惟图所未及。或确知其有误者。必详加考定。以衷一是。恭图所无。最难考定者。惟葱岭以西大雪山内赌货罗故此诸小国。著者因此易稿至七八次。继思疆域沿革。今昔不同。而山川道途。必无大异。遂先审察彼此之离距及方向。即以今日通行之路线。依次求之。果然十得信九。且与名邻国疆界方位。并皆符合。即间有未敢自信者。要当相去不远。

  【西域求法高僧传】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撰。总有五十六人。外有四人。

  【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 (书名)一卷,清丁谦着。其序曰:“此由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摘出。炫之跋云:惠生行记,事多不尽录。今以道药传宋云家记并载。按上三书,藏经既未收入,亦无他传本,盖亡佚久矣。尚赖此记存其涯略,亟加考证,以为究心地学之助。因记首有西域取经字,即以名篇。”

  【昔圆】 (术语)对今圆之称。法华之纯一独妙圆教为今圆,尔前兼但对待之圆教为昔圆。台教之判,其圆用今昔虽别,而圆体则今昔一也。

  【希运】 (人名)唐洪州黄檗山希运,闽人,身量矮小,额间隆起,号为肉珠。倜傥不羁,真大乘之器。依一姥劝,见百丈山海禅师而开心眼,还住黄檗山,裴休深钦重之。大中年中终,敕谥断际禅师。见宋高僧传二十,传灯录九。

  【息灾】 (术语)止身之灾厄也。真言之修法,有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之四者。深密经一曰:“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大日经疏三曰:“于息灾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

  【息灾法】 (修法)息灾之修法是真言四种坛法之第一。消灭天变地异兵火饥馑疾病横死等灾害之法也。此法以用佛部之尊为通规。补陀落海轨曰:“息灾法用佛部尊等,是故有五智佛。”

  【息灾坛】 (术语)修息灾法之护摩坛也。见“息灾法”条。

  【息灾延命】 (修法)息灾法与延命法也。由真言四种修法中之增益法别开而立延命之修法。

  【息灾增益】 (术语)四种修法中之息灾法与增益法也。

  【息诤因缘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中阿含周那经之别译。

  【析智】 (术语)分析小乘诸法而观空性之智也。法华玄义三曰:“以析智观界内十二因缘事。”

  【西竺诸国精舍】 (名数)舍婆提国有二处:一祇园精舍,二摩伽罗母堂。婆罗奈斯国有一处,鹿林中之精舍也。名梨师槃陀那。毗耶离国有二处:一摩诃槃,二狝猴池岸精舍。鸠睒弥国有一处,名劬师罗园。见智度论三。

  【西主】 (杂语)西方极乐净土之主。即阿弥陀佛也。

  【夕座】 (仪式)讲经一日有朝夕二座。夕之讲座云夕座。

  【悉耻罗末底】 (人名)Sthiramati,译曰安慧,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

  【悉达】 (人名)悉多太子之名。见悉达多项。

  【悉达多】 (人名)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多、悉陀、悉多頞他,正音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ārthaśiddha,译曰一切义成。释迦佛为净饭王太子时之名也。修行本起经上曰:“悉达,汉言财吉。”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悉达,隋言成利,太子名也。”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慧苑音义下曰:“悉达,具云萨缚頞他悉地。地字应平声呼。言萨缚者,此云一切也。頞他,事也。悉地,成也。言其于一切所应作事皆已成就也。”梵网述记上曰:“悉达者,梵音具。名悉多頞他。悉多,此云成。是成就义。西方人言,诵经纯熟,名为悉多。頞他,此云办,即是事究竟义。”

  【悉怛多般怛罗】 (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patra。

  【悉地】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悉地持明仙】 (人名)依咒术得外法悉地之仙人也。大日经疏六曰:“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

  【悉地宫】 (术语)成就真言妙果,即悉地之国土宫殿也。有三品。大日经疏三曰:“此中言悉地宫有上中下,上谓密严佛国,出过三界非二乘所见闻。中谓十方净严。下谓诸天修罗宫等。”

  【悉地果】 (术语)称证菩提之(暗)字。义释十三曰:“住于最上一切法句而得成就,故名暗字悉地之果也。”

  【悉地罗窣都】 (术语)Siddhirastu,悉昙章之题名也。寄归传四曰:“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但以成就吉祥为目。”

  【悉多頞他】 (人名)太子名。见“悉达多”条。梵Siddhārtha。

  【悉伽罗】 (动物)Śṛgāla,译曰野干。见玄应音义二十四。

  【悉皆金色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惜囊】 (杂语)谓比丘之受戒以后也。取所谓比丘护戒如护惜浮囊之故事。见“浮囊”条。

  【犀扇】 (杂名)画犀牛之扇子。公案,盐官有犀牛扇子。见“盐官”条。

  【悉他陛攞尼迦耶】 (流派)Sthaviranikaya,译曰上座部。见开宗记一。

  【悉他薜罗】 (术语)Sthavira,译曰住位。受戒后经十岁离师独住之位也。寄归传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罗(译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薜攞(译为住位),得离依止而住,又得为邬婆驮耶。”

  【悉昙】 (术语)Siddham,又作悉谈。译曰成就。玄应音义二曰:“悉昙,此云成就。”梵语本系梵天所制,故名悉昙。见悉昙章项。

  【悉檀】 (术语)Siddhānta,又作悉谈。智度论说四悉昙,悉昙者同于悉谈。悉檀,成就之义也。然古师或译曰宗或译曰理,又有译为成者。独南岳以悉为汉语,檀为梵语,施之义。见“四悉檀”条。

  【悉昙藏】 (书名)日本安然撰,有八卷,故称为八卷藏。梵悉昙俱舍Siddhakoṣa。

  【悉昙十八章】 (术语)以摩多体文四十七言(又四十九言),为本而生之文字有十八章,载于悉昙字记。寄归传四曰:“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余字,合三百余颂。”

  【悉昙十二韵】 (术语)四十七字中之十二摩多也。

  【悉昙十二章】 (术语)摩多之十二音也。西域记二曰:“开蒙诱进,先遵十二章。七岁后,渐授五明大论。”

  【悉昙四十二字门】 (术语)见“悉昙章”条。

  【悉昙四书】 (名数)一、悉昙字记。二、悉昙十二例。三、法华梵释。四、真言句义钞也。

  【悉昙五十字门】 (术语)见“悉昙章”条。

  【悉昙章】 (术语)列次梵字之元始及其生字,为儿童最初之科本,是名悉昙章。悉昙者,别指摩多(母韵)体文(子韵)之四十七言。涅槃经所谓半字者是也。又总称他之生字十八章。本之而成就十八章之文字及名句等,故名悉昙,又为小学之标称而题嘉名也。演密钞六曰:“梵语悉昙,此云成就。准声明中即是男声,八转声中属于业声。业谓造作,以此为本而能成办诸章文字及名句等故云成就。”寄归传四曰:“一则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Siddhirastu,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但以成就吉祥为目。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法华游意上梵竺曰:“依天本前皆无题,但云悉昙,此云吉祥,亦名成就。”玄应音义二曰:“案西域悉昙章,本是波罗贺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无异书,但点画之间微有不同耳。悉昙此云成就,论中悉檀者亦悉昙也,以随别义转音名为悉檀。”

  【悉昙字记】 (书名)一卷,唐智广,记南天竺般若菩提所传之悉昙者。

  【悉昙字数】 (杂语)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昙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三十五声也。摩多十二音阿阿(长)伊伊(长)欧欧(长)蔼蔼奥奥(长)暗痾体文三十五声迦佉伽伽哦者车社社若吒他荼荼拏多他陀陀那波颇婆婆磨也啰罗缚奢沙娑诃滥叉(乞洒)。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为始,以差字为终。十二摩多与三十四体文也,仅除三十五字中属于遍口声之滥字耳。然金刚顶经字母品说五十字,始于阿,终于乞洒,此初列十六摩多,后列三十四体文(如庄严经除滥字)。十六摩多者,第六音之下列里,哩,[口*吕],嚧,后列(噎)(爱)等六摩多也。依之而总为五十字。又文殊问经字母品说五十字,始于阿,终于乞洒,全同金刚顶经,但别摩多之文字为吕,[口*吕],力,嚧。又涅槃经文字品说五十字。初列十二摩多,次列三十四体文(除滥字),迦为始,荼为后,次有别摩多四(鲁流卢楼)字。又大日经具缘品说四十二字。初说摩多之阿字一字,次说迦等之体文二十字,次说野等遍口声之体文八字,次说仰等之体文五字。总有四十二字。又同字轮品说五十字。初说摩多之伊等十二字,后说仰等五字,是不依音声之次第,而依于义理之次第也。又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四十二字,般若经四念处品亦说四十二字(与华严之字门大异),大集经海慧菩萨品说二十八字(自阿至婆),寄归传有四十九言。依字记之说,故是如金刚顶经等于第六音之下取别摩多四音而最后(暗)(痾)之二字称为界畔字而省之,因之而为十四音。即于摩多之十四加体文三十五。

  【悉替那】 (杂语)译曰上座。出于名义集一。

  【悕玄】 (术语)希望玄理也。

  【锡】 (物名)锡杖之略。

  【熙连】 (地名)又作希连Hiraṇyavatī,河名。一作叩刺那伐底。译云金河。佛于此河畔涅槃。见“阿恃多伐底”条。

  【熙连禅】 (地名)又作希连禅。河名。见“熙连”条。

  【膝芦】 (杂语)释迦菩萨修禅时,地之生草,穿菩萨之肉,上生至于肘云。见观佛三昧海经。雪窦祖英集上曰:“芦芽穿膝。”

  【锡仑】 (地名)印度半岛东南端之一岛。虽称世尊传道之地,然实非也。乃阿育王王子摩呬陀开教之地耳。又曰狮子洲。

  【锡杖】 (物名)十八物之一。梵语,吃弃罗Khakkhara,译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显密之二意。显教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毗奈耶杂事三十四曰:“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何故打破我门?默尔无答。佛言:不应打门,可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警觉。(中略)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是名杖法。”四分律五十三曰:“诸比丘道行,见蛇蛆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投锡杖动。”其制法依锡杖经,迦叶佛为二股十二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环。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二股十二环表世谛第一谛之二谛与十二因缘。然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契弃罗,则是鸣声之义。古人译为锡者,意取锡作声,鸣杖锡杖任情称。说目验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铃任情。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劳心?而复通身总铁,头安四股,重滞将持,非常冷涩,非本制也。”密教以为五大所成之法界塔婆,地藏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故有六环,以表六大,上头有五轮之卷形,以表宝塔。

  【锡杖经】 (书名)得道梯邓锡杖经之略名。

  【嬉戏菩萨】 (菩萨)内四供养之一。见“八供养”条。

  【醯补卢沙】 (术语)八转声之第八。译曰呼声。见“补卢沙”条。Hepuruṣa。

  【醯都】 (术语)Hetu,译曰因。即因缘之因。见大日经疏十。

  【醯都钵罗底也】 (术语)Hetupratyaya,译曰因缘。醯都为因,钵罗底也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醯都费陀】 (术语)Hetuvidyā,译曰因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为因,费陀云明。”

  【醯哩】 (神名)女神名。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醯哩言词妙辩才。”梵Heraya又Hari。

  【醯罗城】 (地名)Hidda,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都府之名。一曰佛头骨城。以有佛之顶骨而有名。

  【醯罗山】 (地名)Hila,在北印度乌仗那国之山名。是释尊于过去世为菩萨时为欲闻半偈舍身之处。见西域记三。

  【醯摩嚩多】 (异类)又作醯摩跋陀。鬼神名。译曰舍主。住于雪山。毗沙门天王夜叉八大将之一。金光明经曰:“复有大神,奢罗密帝,醯摩跋陀。”同文句七曰:“醯摩跋陀,翻为舍主。”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北门,当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中略)五名醯摩嚩多,即是住雪山者。”梵Haimavata。

  【醯遮波多】 (异类)夜叉名。译曰雪山主。见孔雀王咒经下。

  【习】 (术语)烦恼之余气曰习气,又云习。

  【习果】 (术语)见习因习果项。

  【习灭】 (杂语)习善灭恶也。无量寿经下曰:“善知习灭音声方便。”同净影疏下曰:“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

  【习气】 (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弗既断瞋惑之种子,而动则怒气如摧,是瞋惑习气尚存之现证,三乘中声闻全不断之,缘觉稍侵害之。佛全断之。述记二末曰:“言习气者,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故名习气。”

  【习气果】 (术语)二果之一。

  【习所成种性】 (术语)二种性之一。见“种性”条。

  【习因习果】 (术语)新译之同类因,旧译云习因。新译之等流果,旧译曰习果。智度论谓之习因习果。习者习续之义。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乃至习续前念之无记而起后念之无记,前为习因,后为习果。通于一切之色心,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止观八曰:“何名习因习果?答:阿毗昙人云:习因是自分因,习果是依果。又习名习续。自分种子相生,后念心起,习续于前,前念为因,后念为果。此义通三性。”

  【习种性】 (术语)二种性或六种性之一。见“种性”条。

  【喜德女】 (人名)此女往昔爱敬妙光菩萨,发愿世世为其妇,后化生于喜见淫女园之莲华中,养于喜见淫女,才色皆备。年二十四、见国王太子德主,起爱敬心,请为其妻。太子言我发大菩提心于自己身命财无所悭惜,汝若勿悔则可。喜德女言:假令地狱火来烧我身,终不悔。于是偕诣佛所听法,太子得无量陀罗尼门,女得调伏心志。见智度论三十五。

  【徙多】 (地名)又作枲多,私多。河名。见“私陀”条。

  【喜根】 (菩萨)菩萨名。诸行无行经下说喜根胜意二菩萨之事。智度论六引此。文殊师利白佛言:昔有佛名狮子音王。时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喜根,容仪质直,不舍世法,又不分别善恶,不赞少欲知足,不赞戒行头陀,但说诸法实相。语诸弟子,一切诸法,淫欲相、瞋恚相、愚痴相,即是诸法实相,方便教弟子使入一相智(云云)。

  【喜见】 (杂语)人喜见之也。

  【喜见城】 (界名)忉利天(译曰三十三天)帝释所住之城名。在须弥山之顶。智度论一百曰:“七匝山顶有三十三天宫,其城七重,名为喜见。九百九十九门,一一门边皆有十六青衣大力鬼神,守护城中。”然起世经、贤愚经、长阿含经、优婆塞戒经、俱舍论、顺正理论等总作善见城,是翻译之相违也。因而俱舍论颂疏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见者称善也。”

  【喜见菩萨】 (菩萨)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之略。药王菩萨之前身,尝为供养法华经而烧身者。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众生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中略)以供养佛。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旃檀,(中略)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中略)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

  【喜见天】 (界名)喜见城之天处,即三十三天。

  【洗净】 (杂语)大小便洗手之法。寄归传二细记之。最为律家所重。

  【喜乐】 (术语)眼等五识无分别而悦豫,谓之乐,意识分别而悦豫,谓之喜。五受中之二。

  【喜林苑】 (杂名)四苑之一。旧云欢喜园。帝释天之苑庭名。俱舍论七曰:“城外四面四苑庄严,是彼诸天共游戏处:一众车苑。(中略)四喜林苑。”光记十一曰:“婆娑一百三十三云:四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历观无厌。”

  【喜面天】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众。伊舍那天之子。见胎曼大钞六。

  【喜菩萨】 (菩萨)具名金刚喜菩萨,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

  【喜忍】 (术语)净土门所说三忍之一。现见阿弥陀佛而心生欢喜之时,得无生法忍,是名喜忍。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观经序分义曰:“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慈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喜舍】 (术语)又云净舍,净施等。喜施财宝也。

  【喜受】 (术语)心于顺境受忻悦之喜也。五受之一。见三藏法数二十一。

  【喜悟信】 (术语)净土真宗所立之三法忍也。见“喜忍”条。

  【系】 (术语)系缚之意也。

  【呬度】 (地名)北方胡国呼印度之称。寄归传三曰:“北方胡国,独唤圣方,以为呬度。呬音许伊反,全非通俗之名,但是方言,固无别义。西国若闻此名,多皆不识。”

  【系缚】 (杂语)烦恼缠绵身心而不使自由,故以名烦恼。

  【细滑欲】 (术语)六欲之一。贪着身体之软细滑泽也。

  【咥哩迦】 (术语)Mātṛka,译曰本母。论藏之异名。慧琳音义六十曰:“咥哩迦,或云摩怛里迦,唐云本母。”

  【咥哩若底】 (术语)Tijāti,译曰三生。三世之生命也。见梵语杂名。

  【戏论】 (术语)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又不问理非理,总斥一切之言论。与俗所谓滑稽,冗谈等同。大日经疏十九曰:“戏论者,如世戏人以散乱心动作种种身口,但悦前人而无实义。今妄见者所作者亦同于此,故名戏论也。”大乘玄论二曰:“戏论是借譬之名。(中略)于道无所克获,如小儿戏论为耳。”嘉祥法华义疏二曰:“无记心中往复言论名为戏论。中论云:戏论有二种:一者爱论,二者见论。”最胜王经一曰:“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法华经信解品曰:“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

  【釳罗】 (杂名)Graha,又作釳栗何,蘗哩诃。译曰执。谓日月等之五执也。大日经疏十三曰:“言釳罗是执。日之眷属,凡有八曜,皆名为执也。”同四曰:“九执者,梵音釳栗何,是执持义。”同七曰:“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终始相随故,梵语名蘗哩诃,翻为九执,正相会一处。天竺历名正着时,此执持义。”

  【系驴橛】 (譬喻)路傍系驴马之木杭。譬言心非贵重之物,非可保重,而为其所紧缚。碧岩第一则着语曰:“是甚系驴橛!”

  【呬摩咀罗】 (人名)Himatala,睹货罗国王名。译曰雪山下。见西域记三。

  【系念】 (术语)念系于一处而不思他也。宝积经四十七曰:“书夜常系念,勿思于欲境。”观无量寿经曰:“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系念】(术语)同于系念。玄应音义三曰:“古文系继二形,今作系同,古帝反。说文:系,结束,亦连缀不绝也。”

  【系念定生愿】 (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呬怒泥舍】 (地名)Sindhu-deśa,呬怒者天竺之本名。泥舍译曰国。见梵语杂名。

  【细色】 (术语)谓男女好妙之容色也。无量寿经下曰:“眄眛细色,邪态外逸。”

  【细四相】 (术语)生、住、异、灭之四相也。见“四相”条。

  【戏忘念天】 (界名)与戏忘天同。见戏忘天项。

  【戏忘天】 (界名)又曰戏忘念天。在欲界六天之中间。此天众以戏笑而忘失正念退没彼之天处,故名戏忘念天。唯识演秘四末曰:“按瑜伽云:谓有欲界诸天,名游戏忘念。彼诸天众,或时耽着种种戏乐,久相续住。由久位故,忘失正念。由失念故,从彼天没。”

  【细心】 (术语)见“细意识”条。

  【细意识】 (术语)微细之意识也。又名细心。即于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识也。成唯识论三所谓“有余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此第八识。”是也。是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执计不同。见唯识述记四、了义灯四等。

  【隙游尘】 (术语)又曰日光尘。梵Vātāyanacchidriarajas,飞散空中,肉眼仅得辨认之尘也。与极微之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倍相当。参照“极微”条。

  【系缘】 (术语)广于法界之事物悬思也。对一念之语而言。一念者一思而止也。止观上曰:“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系着】 (术语)心系于事物而局执也。与执着同。涅槃经十七曰:“系著者为魔缚,若不著者则脱魔缚。”

  【系珠】 (譬喻)不知己衣里系珠,贫穷求衣食之喻也。见“衣珠”条。大日经疏四曰:“系珠毒鼓之缘,岂当己乎?”

  【煆发】 (仪式)烧得度人剃落之发之式也。

  【虾虹梁】 (杂名)连系殿堂向拜之柱与本殿之柱之梁,作波形,其状如虾,故名。

  【瞎驴】 (譬喻)盲目之驴马。譬至愚也。临济录序曰:“正法谁传,瞎驴边灭。”

  【瞎屡生】 (杂语)瞎者盲目。屡与娄通,愚也,昧也。生者,指人之称。呼至愚者谓之瞎屡生。临济录曰:“瞎屡生索饮钱有日在。”

  【虾蟆禅】 (术语)虾蟆唯解一跳,不解他术。以喻认一知半解为是,而不通于他之不活脱不自由之死禅。

  【虾蟆股】 (物名)堂塔建筑,其搏风或楣与台轮之间,上部开为左右之作云形曲线者,谓之虾蟆股。以其似虾蟆之开后股,故有此名。

  【黠慧】 (术语)谓世俗之智慧也。大般若经三百三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有黠慧不。”

  【夏】 (术语)四时之一。谓夏期三个月间之安居行也。见“安居”条。

  【夏安居】 (术语)一夏九旬之安居也。行事钞上之四曰:“由夏中坏行义多招讥复重故。文云:自今已去听三月夏安居。”见“安居”条。

  【下八地】 (名数)谓三界九地中第八无所有处地已下也。见“九地”条。

  【下棒】 (杂语)禅宗之师,执柱杖打学人,谓之下棒。五灯会元七曰:“德山禅师小参,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闲话者三十棒。”又示众云:“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亦三十棒。”德山由来以下棒有名。

  【下辈观】 (术语)三辈观之一。观无量寿经说十六观中,下之三观观九品之往生人,观其下三品,名为下辈观,第十六观也。其文曰:“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下钵】 (杂语)禅僧之食法中,僧堂在单之僧众将吃粥饭时,闻厨前云版鸣,悬于挂搭单上方钵盂,一齐而下。

  【下尘】 (术语)下界之尘境,恶道也。释门归敬仪曰:“生身不徒委于下尘。”同通真记上曰:“下界恶道也。”

  【下乘】 (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住。”

  【下地】 (术语)三界分九地,境界之劣者为下地,优者为上地。又菩萨有十地之位,指其高下谓之上地下地。

  【下地粗苦障】 (术语)外道于三界九地离下地而生上地时,观下地粗苦障,上地静妙离,以断下地之烦恼。是名六行观。观下地为粗,为苦,为障而厌之,观上地为静,为妙,为离,而愿之。见“六行观”条。

  【下根】 (术语)根性之劣者,与根机之弱者。华严经十七曰:“利根乃与中下根。”涅槃经十四曰:“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法轮。”

  【下化】 (术语)下化众生之略。

  【下化众生】 (术语)菩萨起四弘誓愿,上求菩提,下济众生也。完具此上求下化之二者,名为大菩提心。往生要集上末曰:“总言之愿作佛心,亦名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心,别谓之四弘誓愿。”九品义曰:“菩提心者,觉悟义也。(中略)若略说者,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心也。”止观一上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下间】 (杂语)凡入堂己身之左为下间。法堂方丈西,僧堂南,库司北,是下间也。见象器笺二。

  【夏解】 (术语)夏安居之终日。七月十五日。

  【下界】 (界名)人界也。对于天上界而言。

  【夏金刚】 (菩萨)理趣会曼荼罗,内供养之四菩萨,出于外供养。金刚花鬘菩萨,名为夏金刚,或时夏金刚,时雨金刚,云金刚。

  【夏经】 (行事)于夏安居中所写之经典。又于夏安居中诵经也。

  【夏竟】 (术语)夏安居终之日也。旧律为七月十五日,新律为八月十五日。见“安居”条。

  【下炬】 (杂语)又曰下火,秉炬火葬式,最后导师以炬表示火葬亡者之意。

  【下口食】 (饮食)四种邪命食之一。谓比丘种植田园和合汤药等,以求衣食也。对于仰口食而语。见智度论三,三藏法数十九。

  【下腊】 (术语)又曰浅腊。腊数多者,曰上腊。少者云下腊(腊当作蜡)。

  【夏腊】 (术语)又曰夏腊,法腊。比丘之年岁也。比丘每岁为九旬之安居,由其安居之数,以算法龄,称曰法腊几岁,故安居中与安居竟之日,犹如世俗之旧腊与岁首。此所以用夏腊之字也。以此夏腊之多少而定僧中之长幼。月灯三昧经六曰:“当问其夏腊。”僧史略下曰:“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夏腊耳。经律又谓十五日为佛腊日也。”蔡邕独断曰:“腊者岁之终也。”贾岛诗曰:“夏腊今应三十余。”

  【下劣乘】 (术语)毁斥小乘之言。止观五上曰:“设厌世者,玩下劣乘,攀附枝叶,狗狎作务,敬狝猴为帝释,宗瓦砾是明珠,此黑暗人,岂可论道。”

  【夏满】 (术语)夏安居满之日也。

  【夏末】 (术语)夏安居之终。

  【下品】 (术语)往生弥陀净土之人有九种类,其中之下三种曰下品。见次条。(CBETA注:见“下品上生”条)

  【下品上生】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九品往生之一。经曰:“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诸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中略)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中略)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下品下生】 (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中略)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下品中生】 (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下忍】 (术语)四善根中之忍法位有上中下三品,最初之位曰下忍。具修十六行相之位也。见“忍法”条。

  【下生经】 (经名)弥勒下生经之异名。

  【夏首】 (杂名)夏安居之初日也。圆觉经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

  【夏书】 (行事)于夏安居时期书经文也。夏安居者于佛法为枢要之修行时。

  【下堂】 (杂语)朝粥饭毕,下僧堂也。见象器笺九。

  【下衣】 (衣服)五条袈裟之别名。最下着之。故名。【下衣】(衣服)五条袈裟之别名。

  【下语】 (术语)师家下教训学人之语也。又谓呈露自己之见解,着于公案本则或颂下之语也。

  【夏斋】 (行事)禅院于结夏之日设斋会。见象器笺十四。

  【夏中】 (术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也。

  【下种】 (术语)台宗所立种熟脱三时之第一时。于久远之昔闻谈而下一乘之种子也。文句一上曰:“众生久远蒙佛善巧令种佛道因缘。”六十华严经十(明法品)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

  【下众】 (杂名)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出家男,出家女,优婆塞,优婆夷。谓之梵网宗下七众。再加大僧大尼二众,则成九众。见天台戒疏上。

  【夏众】 (杂名)为夏安居之僧众。

  【下转】 (术语)谓元初一念之无明,背真性而缘起生死也。即流转是。释摩诃衍论二曰:“诸染法有力,诸净法无力,背本下下转,名为下转门。诸净法有力,诸染法无力,向原上上转,名为上转门。”

  【夏坐】 (术语)又曰坐夏,夏安居也。法显传曰:“度陇至干归国夏坐。”

  【仙】 (术语)梵语曰哩始,Ṛṣi长寿不死之称,总名行者。佛为长寿不死,故亦名仙。十二礼曰:“阿弥陀仙两足尊。”梵语杂名曰:“仙哩始。”名义集上曰:“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仙,佛于中最尊上,故名大仙。”

  【先辈】 (术语)谓先进先达之人。临济录曰:“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

  【先钵经】 (经名)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之略名。

  【先陈】 (术语)因明之语。宗法中有法之言也。以必先陈有法而后说法故也。

  【仙城】 (地名)佛之出生地迦毗罗城也。见迦毗罗条。

  【先达】 (杂名)尊高德之称。谓比我先达于道者。法华文句九上曰:“彼诸大士,是先进先达。”梁僧传序曰:“博谘故老,广访先达。”

  【仙道王】 (传说)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胜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顶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胜,夫人名胜身,太子名未生怨。影胜王以佛之画像赠仙道王,仙道王拜像生信心,以国让太子。至王舍城,与影胜王共诣佛所为比丘,得圣道。后顶髻信佞臣谗,弑仙道比丘。”

  【先德】 (杂语)先达之有德者。慈恩传一曰:“后复北游,询求先德。”释签起序曰:“先德既详。”

  【仙洞】 (杂名)仙人所居之山洞也。

  【仙经】 (术语)总名道教之经典,说长生不死之术者。

  【仙鹿王】 (术语)鹿栖于山,故曰仙。超绝于同类中,故曰王。佛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于鹿王之膊。往生要集上末曰:“仙鹿王之膊,千辐轮之跌。”

  【先尼】 (人名)Seuika,又作西你迦,霰尼。外道名。译曰有军,胜军。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西你迦,此云有军,外道名也,旧云先尼讹也。”可洪音义十一上曰:“西尼亦云先尼,梵志名,唐云胜军。”楞严经十曰:“霰尼。”涅槃经二十九曰:“尔时众中有梵志名先尼,复作是念:瞿昙有我耶?如来默然。”

  【仙人】 (术语)梵语曰哩始,Ṛṣi称外道之高德者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仙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为五通仙。又称佛亦曰大仙。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余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云诸仙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劝修苦行成五通神仙。”楞伽经四曰:“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中略)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中略)有知仙人者。”楞严经八曰:“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中略)此等皆于人中练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参照“仙”条。

  【仙人鹿野苑】 (地名)即鹿野园。在迦尸国。法显佛国记曰:“复顺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国波罗捺城之东北十里许,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栖宿。世尊将成道,诸天于空中唱言:白净王子出家学道,却后七日当成。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故名此处为仙人鹿野苑。世尊成道以后,人于此处起精舍。”

  【仙人鹿园】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仙人鸟】 (名数)青雀之一种。佛将成道,世人皆感此仙人鸟之瑞。大疏九曰:“此时菩萨已到苦行源底,知无义利。受牧牛女人乳糜已,于河中澡浴,相好圆满,尔时去佛道渐近,有无量青雀之瑞,如本行经中广明。此鸟正名操沙,形似青雀而青者,方俗间所谓仙人鸟也。”

  【仙人园】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先生】 (术语)同前生。前世也。

  【先世】 (术语)同前世。过去世也。

  【先世资粮】 (术语)见“资粮”条附录四种资粮项。

  【先陀】 (杂语)先陀婆Saindhava之略。涅槃经九曰:“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其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时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索先陀婆即便奉盐,若王食已将欲饮浆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游索先陀婆即便奉马。如是智臣善解大臣四种密语。”

  【先陀客】 (杂语)名利智聪明之人。所谓解先陀婆密语之人也。法华经科注八曰:“世有天机高妙领宫在前号先陀客。”

  【先陀婆】 (杂语)译曰盐。见上条。(CBETA注:见“先陀”条)

  【先业】 (术语)前世之业因。

  【仙音】 (术语)佛之音声非寻常,故曰仙音。楞严经一曰:“伽陵仙音遍十方界。”

  【仙豫】 (本生)又曰仙誉。国王名。昔释迦如来为仙豫王时。杀诽谤大乘法之五百婆罗门,婆罗门命终后,生于地狱,悔过,发大乘之信,即生于甘露鼓如来世界。涅槃经十二曰:“我念往昔于此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仙豫,爱念敬重大乘经典。(中略)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缘,从是已来,不堕地狱。”同十六曰:“诸婆罗门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即有三念。(中略)于大乘方等经典生信敬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诸经要集十一曰:“如仙誉国王,杀五百婆罗门生地狱中。发生信心,生甘露国。”

  【仙苑】 (地名)鹿野苑之异名也。辅行一曰:“鹿群所居故名鹿苑,佛初于此而转法轮。(中略)二仙所住故亦曰仙苑。”见“鹿野园”条。

  【先照高山】 (譬喻)佛出世先说华严经,蒙大乘之机,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也。止观一曰:“华严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渐也,高山顿也。”(是以天台宗之意略抄经意之文也)。

  【先哲】 (杂语)在我先之贤哲也。梁僧传(僧佑传)曰:“大精律部有迈先哲。”慈恩传九曰:“尽先哲之多能。”

  【贤】 (术语)证真谓之圣,邻于圣谓之贤。玄义四下曰:“邻圣曰贤。”

  【闲不闲】 (术语)闲者佛道修行有暇之境界,不闲者有八难等而无暇也。

  【闲尘境】 (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境,言语属于声尘之境。临济录曰:“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

  【闲处】 (术语)闲静之处,谓练若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闲道人】 (术语)诗经毛注曰:“闲,习也。”习道之人也。证道歌曰:“绝学无为闲道人。”

  【贤豆】 (地名)见“印度”条。

  【贤钩天】 (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北方第六天。与二十八宿中之壁宿,七曜中之贪狼星,五行中之火相当。贤为善,钩为钩召,招集福德之意也。种子为字。寂静之义,或作字。有之义也。此天在因位,着于万法实有之见,欲望炽盛,如豺狼之贪,故约于因位之本性,以字为种子。然由胎藏大日之加持,为曼荼罗会中所摄取,乃体达阿字本不生之理,万法实有之见破而欲念顿为消灭,身心寂静,故约于果位之身以字为种子。

  【贤护】 (人名)Bhadrapāla,梵名曰[台-台+犮]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台-台+犮]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台-台+犮]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曰:“有一最大巨富商主长者之子,名[台-台+犮]陀罗波梨(随言贤护)。(中略)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长老阿难!汝欲闻此[台-台+犮]陀罗波梨长者家中所有众乐事乎?乃至具足说其受于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况复人间。(中略)是长者子,凡有六万最大商主恒随彼后。(中略)其[台-台+犮]陀罗波梨家内恒常铺设六万上妙六合床榻,杂色被褥以覆其上,(中略)复有六万婇女,端正殊绝,身体柔软细滑,(中略)又其长者欲食之时,则有六万杂种羹臛饭,食微妙香美,犹如天厨无有异也。”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有“贤护长者品。”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一曰:“王舍大城有优婆塞。名曰贤护。为众上首。”

  【贤护经】 (经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之略称。

  【闲机境】 (术语)不用之机缘作略。临济录曰:“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

  【咸杰】 (人名)宋明州天童之密庵禅师,名咸杰。就应庵华禅师得法,奉敕住径山灵隐寺,晚居天童而寂。见五灯会元,稽古略四。

  【贤劫】 (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三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行宗记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梵Bhadrakalpa。

  【贤劫经】 (经名)又名[台-台+犮]陀劫三昧经。译曰贤劫定意经。八卷或十卷,西晋竺法护译。初说诸三昧,诸度无极,佛之神通功德事。末说贤劫千佛事。

  【贤劫千佛】 (术语)过现未三住劫,各有一千佛出世。贤劫千佛者,佛祖统纪三十勘考诸经论,依其所记,则住劫有二十增减,其前八增减中,为佛之出世。于第九减劫,始有佛,名拘留孙佛。是为千佛之第一。次为拘那含牟尼佛,次为迦叶佛,次即今之释迦牟尼佛。自此至第十增减之减劫,有弥勒出世,次于第十增减之减劫中,有师子佛等九百九十四佛。次于第二增减之增劫,有楼至佛出世。合计一千佛。

  【贤劫千佛名经】 (经名)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之略称。

  【贤劫十六菩萨】 (名数)贤劫十六尊也。见“贤劫”条。

  【贤劫十六尊】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贤劫千佛中上首十六尊之秘印密咒。

  【闲居】 (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幽谷,二头陀抖擞,三兰若伽蓝。”

  【闲居十德】 (名数)无男女境无爱欲心,无杂言缘无妄语愆,无敌对人无斗诤畏,无是非友无赞毁误,无见人失无谈他过,无随逐属无眷属嗜,无对面人无礼仪烦,无来临客无飨应营,无交众情无好衣望,独修妙行更无他妨。

  【贤明】 (术语)贤圣,明哲。无量寿经下曰:“贤明长者,尊贵豪富。”

  【贤瓶】 (物名)贤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时,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经疏八曰:“有部毗尼中说: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四大弟子,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无不如愿。”见瓶及德瓶条。

  【贤瓶宫】 (天名)Kumbha,又曰Bhadra-kumbha,宝瓶。十二宿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以宝瓶为三昧耶形。

  【贤人】 (术语)三贤十圣,七贤七圣等。总称声闻乘预流果以前,菩萨乘初地以前之观行者为贤人。成宗论二十七贤圣中,前二者为贤人,后二十五者为圣者。玄义八曰:“贤名贤能,亦名贤善。善故有德,能故有智。智德具足,故称贤人。”见“贤圣”条。

  【贤善】 (术语)贤而行善者。涅槃经四相品曰:“外现贤善,内怀贪嫉。”观经疏散善义曰:“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贤圣】 (术语)外典谓之圣贤。内典谓之贤圣。贤者和于善之义。圣者会于正之义。和于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不断惑,在凡夫之位者,谓之贤。既发无漏智,证理断惑,次舍凡夫之性者,谓之圣。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为贤。见道以上名为圣。大乘义章十七本曰:“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理也。理无偏邪,故说为正。证理舍凡,说为圣矣。(中略)就位分别,见前已前调心离恶,名之为贤。见谛已上会正名圣,故仁王中,地前并名为三贤,地上菩萨说为十圣。”四教仪二曰:“言贤者,邻圣曰贤,(中略)贤者名直善也。”嘉祥仁王经疏三曰:“会真名圣。”俱舍义光记二十二曰:“贤谓贤和,圣谓圣正。”大乘中,仁王经有三贤十圣之目,璎珞本业经有四十二贤圣之称。小乘中,萨婆多宗立七贤七圣,成实宗立二十七贤圣。但贤有通别之二门。据别门,则贤居下位。据通门,则通于见谛以上。如经说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等,福田经所说之二十贤圣。俱舍论二十二曰:“分别贤圣品。”成实论一曰:“分别贤圣品。”大乘义章十七本曰:“贤圣义。”义林章五本曰:“二十七贤圣章。”各有所说。

  【贤圣名字品】 (经名)菩萨璎珞本业经之品名。

  【贤胜优婆夷】 (人名)五十参善知识之第四十五。

  【贤士】 (术语)称在家之菩萨。思益经一曰:“跋陀婆罗等十六贤士。”

  【贤首】 (术语)比丘之尊称。犹言贤者,尊者。义净译新律中多用此称。又(菩萨)华严经贤首品有贤首菩萨。又(人名)佛说贤首经有并沙国王妃贤首夫人。又华严宗第三祖,唐法藏,字贤首。其祖康居国人,来居长安。藏年十六,诣四明山阿育王塔炼一指,誓学华严。尝预玄奘三藏之译场,然以所见不同而出。至则天武后朝,为译场之首。与实叉难陀,义净,复礼等,共出新华严经等,为则天武后讲新华严经。圣历二年,奉诏讲大经于佛授记寺,感天瑞。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见宋高僧传五,佛祖统纪二十九。又见法藏条。

  【贤首经】 (经名)佛说贤首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并沙国王夫人[台-台+犮]陀师利(此曰贤首),愿闻十方佛菩萨土之名。佛为说之。次问离女身之法。佛答以十事。梵Bhadraśri,-śiri(Siras之不规则女姓)。

  【贤首十宗】 (名数)见“宗”条附录。【贤首十宗】(名数)是华严宗所判之十宗也:一、我法俱有宗。此立有我法二种之宗也。夫佛以无我为通理,而在佛教中立有我,故谓之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论破我中,严破此宗。二、有法无我宗。此立法即实有而我即空无之宗也。三、法无去来宗。此立现在法为有,过未法为无之宗也。四、现通假实宗。此立现在法为假有实有之宗也。五、俗妄真实宗。此立世间法转倒,但有假名,出世间法非倒,而为真实之宗也。六诸法但名宗,此立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之宗也。已上六宗,总是小乘教。印度小乘有二十部,区别此六宗(如图)。七、一切皆空宗。此立诸法皆空之宗,即空始教也,而不举相始教者,以举后略初,且为对后之真德不空故也。八、真德不空宗。此立如来藏具无量德,随缘生起,真如不空义之宗,即终教也。九、相想俱绝宗。此为泯诸法相。绝心识想,直叩真性本体而谈证入之宗,即顿教也。十,圆明具德宗。此谈圆明真性,具足法界万德,更无一法欠灭,一真法界无尽无极之义之宗,即圆教也。见五教章上。

  【贤首五教仪开蒙】 (书名)一卷,清释续法撰。因贤首五教仪六卷,听众未能全诵。故又略成此书,使学者易于练习。释通理曾为增注,共六卷。

  【贤首五教仪科注】 (书名)四十八卷,清释续法,总集贤首清凉圭峰等著述六百余卷,而成贤首宗一家言。以祖述贤首而判释迦如来一代之所说法者,故曰贤首五教仪。凡六卷。嗣因旨义深奥,又自为之科注。为贤首宗一家之要书也。卷首冠以悬谈二卷。合五十卷。

  【贤首宗】 (流派)华严宗也。至贤首而此宗大成,故名。

  【咸水喻经】 (经名)佛说咸水喻经一卷。失译人名。举没于海水人乃至渡海水人之七喻,以譬没于生死人乃至到于彼岸人之七种而说法者。

  【闲文字】 (杂语)不要之文字。六祖坛经曰:“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

  【贤现普贤】 (术语)见“普贤”条附录。

  【贤愚经】 (经名)贤愚因缘经之略。

  【贤愚因缘经】 (经名)三卷,元魏慧觉等译。为集贤圣凡愚之种种因缘事迹者。

  【贤者】 (术语)修善道,未断惑证理者。如三贤十圣,七贤七圣之贤。又通名上位。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贤者舍利弗,贤者大目干连。”等。

  【贤者五福德经】 (经名)高丽藏作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一卷,西晋白法祖译。说贤者说法得五种之福德。

  【贤胄部】 (流派)Bhadrayāni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部主名曰贤。以贤为祖,故称为贤胄部。其所说与犊子部同。宗轮论述记曰:“贤胄者,贤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贤阿罗汉之苗裔,故言贤胄。从所袭部主为名也。”

  【贤坐】 (杂语)四坐法之一。密教行者,修敬爱法,或降伏法时所结之坐法也。略出念诵经一曰:“若欲降伏,应面向西,结贤坐而坐。”注云:“并脚蹲坐,臀不着地,是也。”又准提陀罗尼经曰:“竖二膝,并脚,名为贤坐。”

  【显本】 (术语)于法华经寿量品显释迦如来久远之本地也。见“开显”条。

  【显本神分】 (术语)五种神分之一。见“神分”条附录。

  【显必圆通成佛心要】 (书名)二卷。宋北辽五台山金河寺沙门道[辰*殳]集。本是一卷,后人分之。宣政殿学士陈觉序之云:文成一卷,理尽万途,会四教总归于圆宗,收五密咸入于独部。盖此书于显教阐扬贤首宗四法界之理,于密教则独明持准提神咒之种种行法,而广赞之。

  【显道释义】 (术语)三论四释之一。见“四释”条附录。

  【显得】 (术语)真言所立三种成佛之一。见显得成佛项。

  【显得成佛】 (术语)密教谓三密行业相应,修行圆满具足,心中自开显内证之无量功德,于意证得依正无碍十界平等之佛身。真言名目曰:“加持内证,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开示自身之万德,出现佛相,地地升进,十一地所显圆极是也。”三种即身成佛之一,参照即身成佛条。

  【显典】 (术语)显教之经典。

  【显顿】 (术语)开三教之渐教,而显一乘之顿教也。

  【显过破】 (术语)因明论者之立论,敌者不别立论法反对之,惟于论者之论法指摘其有过误,并辩结论之非,此谓之显过破。

  【狝猴】 (动物)梵语杂名曰:“摩迦罗。”Markaṭa,经中以譬凡夫之妄心。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涅槃经二十九曰:“众生心性,犹如狝猴。狝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同三十一曰:“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中略)躁扰不住,犹如狝猴。”

  【狝猴池】 (地名)又作狝猴江。在毗舍离国庵罗园之侧。佛在此处说诸经。天竺五精舍之一。玄应音义十四曰:“狝猴江,梵言末迦吒此云猴,贺逻驮,此云池。在毗舍离庵罗侧,昔狝猴为佛共集穿池,今言江者译人义立耳。”西域记七(吠舍厘国)曰:“石柱南有池,是群狝猴为佛穿也,在昔如来曾住于此。”智度论三曰:“毗耶离二处:一名摩诃槃,二名狝猴池岸精舍。”

  【狝猴江】 (地名)梵语么迦吒。此云狝猴。贺逻驮。此云池。而云江者,乃译人义立耳。此池在毗舍离宫城外,约五六里,庵罗女园侧。是昔狝猴群集,为佛穿作此池也。参照狝猴池项。

  【狝猴淫鳖】 (传说)摩诃僧祇律五曰:“过去世时,香山中有仙人住处,去山不远有一池水。时池水中有一鳖,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张口而眠。时香山中有诸狝猴,入池饮水已。上岸,见此鳖张口而眠,时彼狝猴更欲作淫法,即以身生内鳖口中。鳖觉合口,藏六甲里时鳖急捉狝猴,却行欲入水。狝猴急怖,便作是念:若我入水,必死无疑。然苦痛力弱,任鳖回转,流离牵曳。遇值险处,鳖时仰卧。是时狝猴两手抱鳖,作是念言:谁当为我脱此苦难。狝猴曾知仙人往处,彼当救我。便抱此鳖向彼处去,仙人遥见便作是念:咄哉异事!今是狝猴作何等?欲戏弄狝猴故言:婆罗门是何等宝物?满钵持来。得何等信而来向我?尔时狝猴即说偈言:我愚痴狝猴,无事触恼他。救厄者贤士,命急在不久。今日婆罗门,若不救我者。须臾断身生,困厄还山林。”

  【狝猴着黐】 (传说)涅槃经二十五曰:“如诸猎师,纯以黐胶置之案上,用捕狝猴。狝猴痴故,往手触之,触已粘手;欲脱手故,以脚蹋之,脚复随着;欲脱脚故,以口啮之;口复粘着,如是五处悉无得脱。于是猎师以杖贯之负还归之。(中略)狝猴者喻诸凡夫,猎师者喻魔波旬,黐胶者喻贪欲结。(中略)凡夫之人五欲所缚,令魔波旬自在将去,如彼猎师黐捕狝猴担负归家。”

  【狝猴捉水月】 (譬喻)涅槃经九曰:“喻如狝猴捉水中月。”摩诃僧祇律七曰:“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狝猴,游行林中。到一尼拘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狝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狝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狝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少未至水连,狝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狝猴堕井水中。佛告诸比丘:尔时狝猴主者今提婆达多是,尔时余狝猴者今六群比丘是。”

  【显机】 (术语)有显机显应,显机冥应等之四。见“感应妙”条。

  【显机冥应】 (术语)见“感应妙”条。

  【显机显应】 (术语)见“感应妙”条。

  【显加】 (术语)二加之一。佛于华严会上加被神力于菩萨而使说法,有冥显之二加。佛以身业摩菩萨顶,以口业劝说法,以意业与智,谓之显加,但以意业与智,谓之冥加。盖身口二业之加被,显然可见,故为显加,意业之加被,冥然不可见,故为冥加也。华严经疏一曰:“加有二种:一者显加。具于三业。二者冥加。但与智令说。”

  【显家】 (术语)显教之宗家。谓真言宗以外之诸宗也。

  【显教】 (术语)真言宗判一切之佛教为显教密教之二,总释尊所说大小乘之契经为显教,大日所说之金胎两部为密教。见“显密”条。

  【显教十波罗夷】 (名数)大乘对于小乘之四波罗夷,八波罗夷而说菩萨之十波罗夷:一杀戒,即人畜一切之杀生也。二盗戒,虽一针一草之微亦不与而取也。三淫戒,即人畜一切之淫事也。四妄语戒,即大小一切之妄语也。五酤酒戒,即贩卖酒也。六说四众过戒,举四众(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与比丘与比丘尼也)之罪过(七逆十重也)而说之也。七自赞毁他戒,称自己之功德而讥他之过恶也。八悭惜加毁戒,他人求财请法,悭惜不与而加毁辱也。九瞋心不受悔戒,向他生瞋心加以骂辱打击,犹不息,他求悔善言忏谢亦不容受也。十谤三宝戒,诽谤三宝也。见梵网经戒疏下。

  【显教十六菩萨】 (名数)显教之经论,处处举贤护等十六菩萨,是皆在家之菩萨也。全举其名者。但思益经与智度论,宝积经百十一曰:“复有十六大士,贤护菩萨而为上首。”无量寿经曰:“又贤护等十六正土。”法华论上曰:“如[台-台+犮]陀波罗(译言贤护)菩萨等十六大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智度论曰:“善守(与贤护同义)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台-台+犮]陀婆罗居士菩萨是王舍城内人,宝积王子菩萨是毗耶离国人,皇德长者子菩萨是赡波国人,导师居士菩萨是舍卫国人,那罗达婆罗门菩萨是浮梯罗国人,水天优婆菩萨,且举此六,余有略也。”思益经一曰:“及跋陀罗婆罗等十六贤士,跋陀婆罗(译曰贤护或善守),宝积菩萨,星德菩萨,帝天菩萨,水天菩萨,善力菩萨,大意菩萨,殊胜意菩萨,增意菩萨,善发意菩萨,不虚见菩萨,不休息菩萨,不少意菩萨,导师菩萨,日藏菩萨,持地菩萨。”此中论之第一第二与经之第一第二全同。第三论作皇德,经作星德,是殆经论有一写误者。又论之第四,导师居士与经之第十四全同。又论之第五那罗延婆罗门菩萨即经之第四帝天菩萨也。又论之第六水天与经之第五全同。

  【显教十重戒】 (术语)显教中,又有深浅两种,其深者,千钵经所说之十重是也,但此唯约于心性,说实相之理为十重,未别说其戒相,盖其戒相即梵网所说之十重戒也。经五说:“一者如来一切心法,金刚自性,本来清净,毕竟寂灭。菩萨若于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觉心真净,了见心性无染无着。是故菩萨能持十重戒者,是即名为不坏毗尼。(中略)十者如来一切心法,毕竟无相,离于心想,清净无障。菩萨能持十重戒者,于戒净性不见有戒不见无戒,得名证离小乘执缚一切戒相,是则名为究竟毗尼。”其浅者即梵网经所说之十无尽藏戒也。是戒相虽为十种,而此中具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对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若犯之。则得波罗夷罪。浅释之第一杀戒,佛子若自杀,教人使杀,方便而杀,赞叹而杀,见作而随喜,乃至咒杀,杀之因,杀之缘,杀之法,杀之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之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则是菩萨之波罗夷也。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使盗,方便而盗,赞叹而盗,见作而随喜,乃至以咒而盗,盗之因,盗之缘,盗之法,盗之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之物,一切之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之财物者,是菩萨之波罗夷也。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过戒七自赞毁他戒。八悭惜加毁戒。九瞋心不受悔戒。十谤三宝戒。所以言十无尽者,如例示一二,以一戒中存种种项目故也。

  【显戒论】 (书名)三卷,日本传教大师最澄着。说明台宗所传圆顿戒之旨者。

  【显经】 (术语)显教之经典也。除真言宗外,谓自余一切大小乘诸宗所依之经典。二教论上曰:“显教契经,部有百亿。”见“显教”条。

  【显境名言】 (术语)表义名言之对。七识之心心所识别境也。以恰如名句文之诠义,故指心心所而谓为显境名言。

  【显净土教行证文类】 (书名)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之略名。

  【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 (书名)六卷。建立教,行,信,证,真佛土,化身土之六科,广明净土真宗之教相,每科各一卷,但信卷与化身土卷并分两卷,故总为八卷。日本亲鸾撰。后世略曰教行证。教行信证,净土文类,教行证文类,显净土教行证文类等。

  【显露】 (术语)呈于外而无所隐也。涅槃经五曰:“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谓之秘密。”玄义一上曰:“法华是显露,非秘密。”

  【显露秘密二教】 (名数)天台宗所言。与真言宗之显教密二教不同。彼就教法而料之者,此于说法之仪式上言之也。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中有秘密教,对此而他之化仪三教,顿渐不定,谓为显露教。如来以不思议力隐密教化其机类,不使自余之人知之者,为秘密教,公开而使自他一般知之者,为显露教。例如鹿苑时之说法,声闻之人,见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阿若憍陈如一人得初果,是显露教,而菩萨于其座见无数人得声闻道,乃至无数人得一生补处,则秘密教也。此二教之意,原据龙树。智度论六十五曰:“诸佛事有二种:一者密,二者现。”

  【显密】 (术语)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为密教,他宗尽为显教。显教者,计众生之机,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三密之法门者。此三密之法门,唯为佛与佛内证之境界,等觉之菩萨,尚不能穷知,故云密教。密者秘奥幽妙之义。非云秘而不示也。盖大小乘三藏十二部经所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之法门,是显教,而释迦为其教主,大日经金刚顶经等所说金胎两部之法门,陀罗尼印契念诵灌顶之仪轨,是密教,而大日为其教主。凡真言宗有二种之教判,一为显密二教,二为十住心。显密为横判一代教者,十住心为竖判诸宗者。显密之意,在金刚顶经,日本空海据之作二教论,十住心之义,在大日经十住心品,空海据之作十住心论。二教论上曰:“夫佛有三身,教则二种:应化开说,名曰显教,言显略逗机。法佛谈话,谓之密教,言秘奥实说。”又曰:“自性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说三密门,谓之密教。此三密门者,所谓如来内证智境界也。等觉十地不能入室,何况二乘凡夫谁得升堂?”又曰:“问:显密二教,其别如何?答:他受用应化身随机之说,谓之显也。自受用法性佛说内证智境,是名秘也。”净土指归上曰:“诸佛法藏,有显有密。显谓十二部经三藏圣教,密谓坛场作法,诵持秘密,决取神效。”宋僧传三曰:“夫教者不伦,有三畴类:一显教者诸乘经律论也。二密教者瑜伽灌顶五部护摩三密曼拏罗法也。三心教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法也。”

  【显密兼学】 (术语)兼修显密二教之学,即学修一代之佛法也。

  【显密戒三学】 (名数)于显教法华华严等与真言密教加戒律之宗而云显密戒之三学。

  【显密三重配立】 (术语)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三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三,三乘一乘,善无畏三藏大日经疏之意,显教为通达三乘,真言为唯一佛乘。见二教论杲宝钞二。案是为日本东密一宗之言,他宗不许也。

  【显明】 (术语)无恶之垢染也。无量寿经上曰:“洗濯垢汗,显明清白。”

  【显色】 (术语)二色之一。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之十二,显然可见者。此中青黄赤白之四为本色,余八色为此四色之差别。俱舍论一曰:“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赤白,余显是此四差别。”

  【显色贪】 (术语)四种贪之一。见显色而起之贪欲也。例如见女人之肤而起之贪是也。

  【显色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显识】 (术语)显识论二种识之一。阿梨耶识之异名。阿梨耶识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能显现一切之境界,故名显识。见显识论,三藏法数五。

  【显识经】 (经名)大乘显识经之略名。二卷,唐地婆诃罗译。大宝积经第三十九,贤护长者会之异译也。

  【显识论】 (书名)一卷,梁真谛译。说三界但有显识(即阿梨耶识)与分别识(即意识)之二种识。

  【显实宗】 (术语)净影所立四宗之第四。

  【显示】 (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

  【显示因】 (术语)六种因之一。一念之妄情生,必有所作善恶之业相,如灯之照物,显然可见也。见入楞伽经二,三藏法数二十六。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华严经寿量品中如来自说之一段也。

  【显形】 (术语)显色形色之二。见“显色”条。

  【显性教】 (术语)具名一乘显性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显扬论】 (书名)显扬圣教论之略。

  【显扬圣教论】 (书名)二十卷,无着造,唐玄奘译。法相宗十一论之一。取瑜伽论之枢要者。

  【显益】 (术语)现得佛菩萨之利益也。玄义七下曰:“此土他土弘经论其功德,观文但明冥利,不说显益。”

  【显应】 (术语)有冥机显应与显机冥应等之四。见“感应妙”条。

  【显正】 (术语)对于破邪而言。又名申正,立正。谓申明中正之义旨也。如大乘起信论,对于对治邪执,设显示正义之一科,即其例也。中论百论等,亦多寓破邪显正之意。

  【显正缘】 (书名)四卷,山外五家之一,孤山智圆着。释荆溪之金錍论。

  【蚬子】 (人名)唐洞山价禅师之法嗣,京兆府蚬子和尚。不知何许人。印心于洞山。俗混于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唯被一衲,逐日沿江岸,探掇虾蚬,以充其腹。暮即宿于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华严静禅师与之往来唱歌。后不知所终。见五灯会元十三。

  【显宗】 (术语)显教之宗旨。除真言宗外,谓余之诸宗也。

  【显宗论】 (书名)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之略称。四十卷,萨婆多部众贤造,唐玄奘译。显扬诸法实有之宗义。天亲传称为光三摩耶论。梵Samaya pradīpikā。

  【现般涅槃】 (杂语)大日经六(三三昧耶品)曰:“复次秘密主,次于一身示现三种,所谓佛法僧。复次秘密主,从此成立说三种乘,广作佛事,现般涅槃,成熟众生。”般涅槃,译曰入灭。佛八相成道中示现入涅槃之相也。

  【现报】 (术语)现在作善恶之业,而现身受善恶之果也。

  【现成】 (术语)禅宗之语。自然出来,不假造作安排者。与天台所云当体即是等同。

  【现成底见】 (杂语)现成的之见解。如吃茶吃饭,今日所有悟之境界,非别要修行与工夫者。类于自然外道之僻见也。无尽灯论上曰:“或生法空见,或生一味平等见,或生现成底见,或生当体即是见。”

  【现成公案】 (术语)现又作见。现之义也。不借造作安排现成就之公案也。此中含褒贬二意。传灯录十二(睦州章)曰:“师见僧来云:见成公案放汝三十棒。”碧岩第九则着语亦有见成公案之说。

  【现当】 (术语)现在与未来之二世。未来又云当来。故云。

  【献阏伽香水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两手捧阏伽器也。见十八契印轨。

  【现法乐住】 (术语)禅定七名中之一。禅定者,离一切之妄想而现受法味之乐安住不动,故名。了义灯五本曰:“定有七名。(中略)七云现法乐住。(中略)现法乐住,唯在静虑,根本非余,净不通散。”

  【限分】 (术语)南山律宗之意,佛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制戒本为止业因。业因必由三毒。凡夫未能了心性,卒然制之甚难,故约于身口二业而制四重。二业既清净,则心自沉静。能见过本。故制四重为道体。是根本制也。更制其余种类以防四重名为深防。又因过犯尚未穷极,豫加重制,禁微以防着,亦名深防。如比丘尼触男臂准为重犯等,此二义,初通于四重,则为通义,后就四重各各而论,则为别义。次分限者制意业也。善恶之本缘,无非我倒,依此我倒而结业堕于生死。故各随其限分而还制其心。故曰心念作。发心作。皆名犯。然诸师多不立此义。戒者但约于身口,于何处明心戒?虽然,身口具非感善恶。依思心而成业道也。但见论中,若制心戒者无得脱者,就其独头之心而言也。独头之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得思觉,而不制止(谓之重缘心),故成犯也。此亦有通别之二。通者谓制止一切之邪念,别者如比丘比丘尼于睡眠中漏不净,则比丘犯僧残罪,比丘尼犯波逸提罪是也。见戒疏一下,二上,行事钞上一之一。

  【现供养】 (术语)对于四种供养中运心供养而谓他之三供养也。见“供养”条。

  【现观】 (术语)慧现观谛理也。于见道十六心之位观上下八谛之理,谓之圣谛现观。此有二种,如小乘有部以十六心见道故,为渐现观,如大乘法相立一心真见道故,为顿现观。唯识述记九末曰:“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又曰:“现观者,慧现观诸法。”

  【现观边】 (术语)即见道现观后边所得之世俗智也。大毗婆沙论三十六曰:“现观苦边集边灭边,得此智故,名现观边。有说此是诸瑜伽师,观圣谛时,傍修得故,名现观边。尊者妙音说曰:此智近现观故,名现观边。如近村物,名曰村边。”又见俱舍论二十六。

  【现行】 (术语)阿赖耶识有生一切之法之功能,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色心之法谓之现行,复指所生之法而谓之现行。现行法之略也。

  【现行法】 (术语)从阿赖耶识种子显现行动之一切法也。

  【献华座印言】 (印相)立印轨曰:“复次献华座,名金刚莲华。定慧芙蓉合,水(无名)火中俱散开,犹如莲华叶。二风头屈附火初节之侧住,奉诸佛菩萨。”

  【现劫】 (术语)现在之劫。即贤劫。

  【献莲华座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两手合掌中虚,左右无名指中指头指舒开而屈,如微敷莲华之形。

  【现量】 (术语)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识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现量。此总出于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惟五识与五同缘,五俱之意识而已。因明入正理论曰:“现量谓无分别。(中略)现现别转,故名现量。”因明大疏上本曰:“能缘行相,不动不摇,自唯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又同下末曰:“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为现。”

  【现量相违】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即相违于现量所得之事实而立宗之过失也。如立宗而说声非所闻,声所闻之法,为与耳识同起之意识(五俱之意识也),现量所证知,若谓声非所闻,则与此现量之证知相违,故名现量相违。见因明大疏中本。

  【羡那】 (人名)Sena,译曰军。见贤愚经六。

  【现起光】 (术语)二光之一。常备于佛身之光明谓之常光,应缘而大放光谓之现起光。

  【现前】 (术语)在于现在目前也。律中现前僧之语,处处散见,似指现居于眼前之僧。又显现于前也。

  【现前地】 (术语)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真如净性显现之位。最胜般若显现之位。楞严经八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唯识论九曰:“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现前授记】 (术语)四种授记之一。见菩萨根性熟,现于一切大众前授成佛之记也。

  【现瑞序】 (术语)以名法华经序品中叙雨华放光六瑞之一段。

  【现色不相应染】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五识中之现识,三细中之现相也。现识为现一切之色像即境界之相者,故名现色。生境界之相,犹为微细之根本无明分际,而未与心王心所相应而起(惟为心王),故名不相应染。

  【献身】 (术语)献身于佛也。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说行者以身献阿閦等之四佛曰:“为欲承事诸如来,舍身奉献阿閦佛。全身委地以心礼,金刚合掌舒顶上。(中略)由此献身方便故,便能示现种种身。”

  【现身】 (术语)现生之身。又佛菩萨化现种种之身也。

  【现身说法】 (术语)谓神力广大。能现种种身。向种种人说法也。楞严经曰:“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今谓借己身为譬喻,以寓训戒者。亦用此语。

  【现生】 (术语)现在之生。同于现世,指其人在生之一期。理趣经曰:“即于现生证一切法平等金刚三摩地。”

  【现生不退】 (术语)日本真宗所谈。确得信心者,于现生住于所谓正定聚之不退位而未来必开涅槃之证也。现生十益中:“入正定聚益”是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中略)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参照“现生”条。

  【现生十种益】 (名数)日本真宗所立。文类三末曰:“获得金刚信心者,横超三涂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一冥众护持益,梵天,帝释,四天王,龙神八部等护持行者也。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发挥名号之至德,尽其功德,圆满具足于我身也。无量寿经下曰:“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净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三转恶成善益,获一念信心之时,既具足至德,则转三世之重恶,而使尽为菩提之善也。四诸佛护念益,十方恒沙之诸佛护念行者也。选择集末曰:“十方诸佛,护念念佛行者。”五诸佛称赞益,诸佛称赞行者也。无量寿经下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如来会下曰:“广大胜解者。”六心光照护益,由佛之大慈悲心照触念佛行者之光明,谓之心光。念佛之行者,为此心光所照护也。观念法门曰:“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七心多欢喜益,念佛之行者,如初欢喜地菩萨于未来成佛,决定无间违,心常欢喜也。八知具报德益,念佛之行者,即具足至德,获得大利,今可为报谢佛恩之身也。九常行大悲益,他力信心之行者,以自信者劝人,为自行佛之大悲之身也。安乐集曰:“大悲经云:云何名为大悲?。(中略)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十入正定聚益,定成佛之位谓之正定聚,又云不退位。念佛之行者,以信之一念入于此位,而未来必成佛也。净土论注上曰:“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现生正定聚】 (术语)现生十益之一。入正定聚益也。见现生不退项。

  【现识】 (术语)楞伽所说三识之一。阿赖耶识之异名。一切诸法,尽依阿赖耶识而显现,故名现识。楞伽经一曰:“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唯识了义灯四本曰:“现识者。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又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以名阿赖耶识之相分。由阿赖耶识之自体分变现能见之心与所见之相也。彼论以其自体分名业识,以其见分名转识,以其相分名现识。【现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本曰:“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

  【现世】 (术语)现在之世。人有生命之间也。

  【现世利益】 (术语)专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获得现世之利益也。观念法门说现生利益五种增上缘之第二曰:“护念得长命增上缘。”教行信证三末说现生十种利益之第一曰:“冥众护持益。”皆为证明现世之利益者。

  【线索】 (物名)坛上所张之线绳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以五色缕令童女右合,粗细如其小指,以系橛头周围坛上。”

  【现通】 (术语)现通力也。唯识论十曰:“称彼机宜,现通说法。”

  【现通假实宗】 (术语)慈恩八宗之第四。贤首十宗之第四。小乘二十部中说假部并经量部之别师及成实论等所立,说现在法通于假实,故有此称。盖说假部三科中,五蕴不分根境,能缘所缘不对立,直就法之自性而分类,故以之为实。十二处十八界能所根境相对而说,故谓为假设而非实法。又经量之别师谓五蕴十二处为粗分别,故立为假。十八界为细分别,故立为实。见法华玄赞一、五教章上。

  【现图曼陀罗】 (术语)胎藏金刚之两部曼荼罗,流布于世者。本为现于空中者,故云现图。或为现所图示者,故云现图。金曼者,金刚智,不空所传,胎曼者,善无畏所传,或云两曼皆善无畏所传。曼陀罗大钞一曰:“此现图曼陀罗者。善无畏三藏舍国位入秘密教,奉值金刚智受两部大法,为北天竺坚陀罗陀国大王授两部大法。时大王云:正奉见两部曼陀罗矣,时善无畏金粟王塔本请圣加被,时炳现虚空。曼陀罗是也。(中略)或说云:北天竺暮噜罗国有王名金粟王,归依善无畏三藏建塔置其寺。时王云:授我真言。三藏思,天竺大日经广本十万偈三百卷,无便授。此时三藏向天云:授我末世相应法。祈时经七日金字大悲胎藏曼陀罗现空,三藏图绘之。今世流布曼陀罗是也。”又金曼之现图有诸说。见九会曼陀罗条。

  【现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之一。三细中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境界之相者。于论谓之境界相,义记谓之现相,五识中之现识,六染心中之现色不相应染也。起信论曰:“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相妄现。”

  【线香】 (物名)又作线香,仙香。杂抹众香加糊而作之。其炷烟长久,故称为仙香。亦曰长寿香。其制纤长如线,故曰线香。线又作线。

  【现一切色身三昧】 (术语)略称普现三昧。如妙音观音自在示现一切众生色身之三昧名。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中略)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现益】 (术语)现世之利益。

  【现印】 (印相)不动尊十四印之一。见“不动尊”条。

  【现喻】 (术语)八种喻之一。以现在之事物为譬者。

  【现在】 (术语)其事物正呈作用之位也。现今存在之义。俱舍论二十曰:“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现在报经】 (经名)菩萨璎珞经之异名。

  【现在佛名经】 (经名)称扬诸佛功德经之异名。

  【现在世】 (术语)三世之一。三世有二种:一刹那之三世,二果报之三世。依刹那之三世则以生相为未来世,以灭相为过去世,以住异二相为现在世。依果报之三世,则以一期之生老病死为现在世,以过去无数之生老病死为过去世,以当来无数之生老病死为未来世。

  【现在五果】 (名数)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之五者,为依无明与业过去之因而显之现在之果,故名。参照“十二因缘”条。【现在五果】(术语)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六处,六根具足,将出胎内之位。四、触,既出胎内而触于外境之位。五、受,分别苦药之位。即十二因缘中自第三至第七者。以无明与行之二者为过去之因,以此五者为现在之果,以次之爱取有三者,为现在之因,以次之生,老死二者为未来之果。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经名)一卷,失译。列出世于现在贤劫之千佛名。

  【现在有体过未无体】 (术语)经量部之说,谓一切诸法惟现在之时,为实在,于过去与未来为非实在。

  【现证】 (术语)现证妙果也。

  【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经名)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之略称。

  【现智身】 (术语)金刚界修法所结之印明之一。见现智身印明项。

  【现智身印明】 (印相)莲华部心轨于被甲拍掌之后说现智见智二身之印明。文云:“次结现智身,二羽金刚缚,禅智入于掌,身前想月轮,于中观本尊,谛观于相好,遍入金刚已,大印如仪则,身前当应结,思惟大萨埵。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萨怛缚(有情金刚萨埵种子)。

  【现种种身】 (杂语)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说妙音菩萨现三十四身济度众生曰:“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献珠】 (故事)法华经提婆品,记龙女上宝珠于佛,以表己证圆果曰:“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曰: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献珠偈】 (杂名)指提婆品龙女所颂深达罪福相等三行半之偈也。龙女先颂此偈,后献宝珠。以珠显偈之意也。玄义私记六曰:“指三行半偈名献珠偈,珠表得记,偈明成菩提事,珠显偈意故也。”

  【相】 (术语)梵语攞乞尖拏Lakṣaṇa,见梵语杂名。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唯识述记一本曰:“相谓相状。”法华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

  【香】 (杂语)梵语健达Gandha,译曰香。玄应音义三曰:“健达,此译云香也。”有情非情之气分一切鼻可嗅者。大乘义章八末曰:“芬馥名香,此名不足,于中亦有腥臊臭,不可备举,且存香称。”俱舍论一曰:“香有四种:好香恶香,等不等香,有差别故。”此中以沈水等薰物为六种供养之一。大日经疏十一曰:“随取华等,以心念加之。如华即以华真言,香以香真言加之。(中略)以如来加持力故,能成不思议业。”此香有涂香末香丸香等之别。

  【香案】 (物名)香炉之机。香烟台。行事钞二衣篇曰:“经架香案经函之类。”

  【相部】 (人名)唐相州,日光寺释法砺之号。如谓冀州为冀部也。州称部者,是僧传之语例。

  【相部律】 (流派)四分律三派之一。相部之法砺。对南山之道宣,东塔之怀素而立一派,谓之相部律。

  【香刹】 (术语)佛寺也。香者,同香殿香室之香,刹者,梵语Ksetra之略。译曰土田。

  【香尘】 (术语)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为污人之情识而覆真性者,故斥之曰尘。香者六尘之一。三藏法数二十八曰:“尘即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露。(中略)旃檀沈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相承】 (术语)师弟授受以道也。大灌顶神咒经二曰:“师师相承受此经典。”顺正理论二十二曰:“上代师资相承。”

  【香城】 (异名)般若经所说法涌菩萨之住处。常啼菩萨,于此所牺身求般若波罗蜜多。出于大般若三百九十八常啼菩萨品。止观五上曰:“香城粉骨,雪岭投身,亦何足以报德?”

  【相承血脉】 (术语)血脉相承之转语。诸宗法脉相承,犹如子孙承父母之血肉也。

  【香厨】 (杂名)僧家之食厨,谓之香积香厨。盖香者取香饭之义。见“香饭”条。

  【香刍】 (植物)香草。自恣之比丘以为座。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伽为座,诸比丘并于草上坐。(中略)随意即自恣也。”

  【相传】 (术语)师弟传道也。注维摩经一曰:“圣圣相传,其道不改矣。”十地义记一本曰:“昔来相传。”

  【相大】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大之一。相者德相也。言真如之体,具无量无边之性德也。起信论曰:“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又曰:“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是体大),从本以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相待】 (术语)自他相待,藉以存立也。如三线相待为三角,若缺一线则不能。一切之有为法,自他互待亦然。色境待眼根而为色境,眼根待色境而为眼根,短待长而为短,长待短而为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注维摩经弟子品曰:“肇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也。”

  【相待假】 (术语)相待之法,无自体,例如长待短为长,则无长之自性,短待长为短,则无短之自体,长短共无实之体性,而相待存于假,故云相待假。成实论所说三假之一。此有二种,如眼识之待眼根,谓之观待假,如长之待短谓之形待假。新译仁王经中分别此二者,单名观待假为相待,名形待假为不定相待。

  【相待妙】 (术语)法华二妙之一。圆教之外,存藏通别之三教,以三教之粗,显圆教之妙,是名相待妙。泯三教而归圆教,妙之外无粗之形可待,是名绝待妙。即法华已前所说之圆教为相待之妙法,法华所说之圆教为绝待之妙法也。

  【相待有】 (术语)三种有之一。如待短而有长,待长而有短,待东而有西,待西而有东是也。见智度论十二。

  【香稻】 (植物)有香气之米稻。劫初时,自然生于地上者。俱舍论十二曰:“有非耕种香稻自生,众共取之,以充所食。”寄归传一曰:“林藤香稻,转次食之。身光渐灭,日月方现。”

  【香殿】 (堂塔)佛殿之雅名。见“香室”条。求法高僧传一曰:“根本香殿。”

  【相对】 (术语)对立相违之二门也。

  【香饭】 (传说)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众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中略)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少法者得弘大道。(中略)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佛言可往。(中略)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受佛威神力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香饭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中略)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慈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中略)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赐。”

  【相分】 (术语)心法四分之一。心体变为所缘之境相者。在心理学摄所谓一切之客观。

  【香风山】 (物名)在香山。香光明菩萨之住处。见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探玄记十五。

  【相符】 (杂语)相符极成之略。

  【相符极成】 (术语)自他皆同意而无异论也。因明三十三过中,宗有相符极成之过。于因明立宗者,在于立他不许之义,以因喻之力使他许。故可为宗者,必为一许(自)一不许(他)若从初即出自他共许之宗,则是徒费语言,故为过也。因明入正理论曰:“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因明大疏曰:“对敌申宗,本诤同异。依宗两顺,枉费成功。”

  【香附子】 (饮食)梵语目窣哆Mustā,药名。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见最胜王经七。

  【相缚】 (术语)为六尘之境相所缚而心不自在也。唯识论五曰:“言相缚,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香盖】 (杂名)香烟上结为盖形者。最胜王经六曰:“见彼香烟,一刹那顷,变成香盖。”

  【香光庄严】 (术语)心念佛,佛随逐于吾身,犹如染香气之人身有香气也。楞严经五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香国】 (杂名)佛国之名。维摩诘经曰:“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供养彼佛及诸菩萨。维摩诘化作菩萨,到众香界。礼彼佛足,愿得世尊所食之余。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沈约文曰:“虽果谢庵园,饭非香国。而野粒山蔬,可同属餍。”

  【香海】 (杂语)香水之海。围绕须弥山之内海,尽香水也。此有二:一莲华藏世界之香水海。华严经八曰:“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探玄记三曰:“为异彼染士咸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论十一曰:“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佛祖统记三十一曰:“第一香水海,横广八万由旬。第二香水海,四万由旬。(中略)第七香水海,一千二百五十由旬。”法华玄赞序曰:“腾香海而津八万。”

  【相好】 (术语)Lakṣana Vyañjana,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是谓之相,细相之可爱乐者,谓之好。相者大相,好者更为庄严大相之小相也。就丈六之化身而言,则相有三十二,好有八十。就报身而言,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法界次第下曰:“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显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辨好也。”辅行六曰:“相大庄严身,好小庄严身,若说大者则说小。”智度论二十九曰:“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具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大乘义章二十末曰:“福状外彰,名之为相。又表内德亦名为相,姿媚可爱惬悦人情,说之为好。”

  【香合】 (物名)入香之器。敕修清规念诵曰:“烧香侍者捧香合。”

  【香华】 (物名)香与华俱为供养佛者,六种供养之二。法华经序品曰:“香华伎乐,常以供养。”后分涅槃经举如来荼毗之式曰:“大众各持无数香华宝幢幡盖供养。”

  【香火】 (物名)烧香灯火。人奉于寺庙之物。释门正统四曰:“香火之严,于今为盛。”唐高僧传一曰:“香火梵音,礼拜唱导。”

  【香火因缘】 (杂语)古人盟誓。多设香火告神。故佛家谓彼此契合曰香火因缘。谓如结盟于宿世。故逾分相爱也。北史曰:“与主上有香火因缘,故相救援耳。”白居易诗曰:“香火因缘久愿同。”

  【香积】 (佛名)众香世界之佛名。玄应音义三曰:“香积,梵言干陀罗耶。”维摩经香积佛品曰:“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请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中略)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云云。”又谓僧家之食厨或供料。盖取香积世界香饭之意也。

  【相即】 (术语)谓如波即水,水即波,彼此互废己而同于他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相即也。两镜相照为相入,非相即也。

  【香集】 (界名)佛国名。虚空藏菩萨之本土。虚空藏菩萨经曰:“西方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一切香集。彼国有佛,名胜华敷藏如来。彼佛今正为诸大众转妙法轮。彼有菩萨,名虚空藏。已从彼佛,闻深妙法,得诸禅定。时虚空藏菩萨,即与八十亿菩萨俱顶礼佛足,身升虚空,诣娑婆世界。”陈文帝之虚空藏菩萨忏文曰:“动神变相,去香集之境。放净光明,来阎浮之界。”

  【香几】 (物名)同于香案。香炉之台。见象器笺十九。

  【香偈】 (杂名)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亦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证寂灭。”四句。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

  【相见道】 (术语)真见道之对。谓真见道之后,起后得有分别之智慧,对于前之无分别智所证之真理,再分别变真如之相分,拟于真见道而观念之之位也。

  【香界】 (杂语)谓佛寺也。见丹铅录。高适诗曰:“香界泯群有。”按语本维摩诘经。见香国条。

  【香筥】 (物名)盛香之器。又作香盒,香合。多为木制或漆制。其形以平圆为常。

  【香聚山】 (地名)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香聚山,应是在北香山王。”

  【相看】 (杂语)宾主会见曰相看。禅林之语。敕修清规月分须知曰:“九月重阳日,住持上堂,许方来相看。”

  【相空】 (术语)诸法有性相二者,性之空无云性空,相之空无云相空。小乘教之所明者为性空之分,般若经等之所说者为相空之分。

  【相空观】 (术语)南山所立三观之一。既观诸法之性空无上,更观诸法之相空无。即大乘之初门也。见行事钞中四。

  【相空教】 (术语)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浅教也。见“三教”条。

  【香口比丘】 (人名)依叹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气之比丘也。释门归敬仪曰:“香口比丘,报由叹佛。正业所感,为人所名。”智度论十一曰:“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虽未见道,于佛法中少有信乐。日日请诸比丘入宫供养,日日次第留法师使说法。有一年少法师,聪明端正。次应说法,而在王边坐。口有异香,王甚疑怪。谓彼欲以香气薰王宫之人。语比丘言:口中有何等,开口看之。即为开口,无所有。与水使漱,香气如故。王问大德,新有此香耶?抑旧有之耶?比丘答曰:自迦叶佛时有之。问如何而有?答曰:我昔于迦叶佛法中为说法比丘,在大众中欢喜演说迦叶世尊无量之功德,自是以后,常有妙香出口中,世世不绝,恒如今日。”

  【香楼】 (堂塔)佛火葬时,置宝棺之楼。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一切大众,所集微妙香木,积高须弥。芬馥香气,普熏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楼。(中略)是时天人大众,将欲举棺置香楼上。(中略)渐渐荼毗,经于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

  【香炉】 (物名)烧香之器。金制者谓之金香炉。土制者谓之土香炉。造二层形者谓之火舍香炉。皆供于佛前。导师所持者谓之柄香炉,有柄之香炉也。

  【香炉箱】 (物名)容柄香炉之长方形箱,使导师后之侍者持之。

  【相轮】 (术语)又曰轮相。塔上之九轮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谓之相。又相者视也,人仰视之,故云相。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相轮者,圆轮耸出,以为表相故也。”名义集七曰:“言轮相者,僧祇云:佛造迦叶佛塔,上施盘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视也。”

  【相轮塔】 (堂塔)相轮樘之俗称。以相轮樘为一种之塔婆也。

  【相轮樘】 (堂塔)作相轮塔者俗称也。樘者柱也,不作塔,仅形容塔上之九轮而立幢柱者。梵名计都Ketu,译曰幢,相。幢与相同义故也。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曰:“今为汝说相轮樘中陀罗尼法。”菩提心义十曰:“金光明云南方宝相,新译经云宝幢,幢相同是鸡都。例如旧云信相,新云妙幢。”

  【相名五法】 (名数)常曰三性五法,皆分别诸法之自性者,楞伽经所说。瑜伽唯识诸大论详释之。一、相,森罗万像之有为法,各自因缘而生,呈各种之相状者。二、名,是亦依因缘而呼彼之相,生一一之名者。盖相为所诠而名为能诠也。此二者由凡夫有漏之心变现之所变境也。三、分别,旧译曰妄想。是分别所变二相之能变心也。已上三者有漏心之能变所变也。四、正智,杂无漏心之一切妄想者。已上四者,共为有为法,有漏无漏之别也。五、如如,由前之正智而证得之真如也。为由如理智证得之真如,故曰如如。是无为法也。以此五法该收有为无为等之一切诸法,一事无余矣。见楞伽经一,唯识论八。

  【香木】 (物名)出厕去秽之木。以香材造之,悬于竿端摩擦之而净两手。见象器笺二十。

  【香盘】 (物名)香篆之盘。见象器笺十九。

  【香钱】 (物名)资佛前香费之钱也。敕修清规知殿曰:“施主香钱,不得互用。”

  【香染】 (术语)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于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干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阁经中云:若以干陀罗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自注云干陀罗树香,安息香也。翻译名义集三云:干陀罗耶,正言犍达,此言香。金刚顶念诵经四云:若出家人,合着干陀色衣。大日经不思仪疏云:袈裟者,干陀色也。立印仪轨云:干陀,褐色也。按字书云:褐,黄黑色。俗谓之茶褐色。一谓犍陀罗,黄色,梵名也。见名义集。”按名义集三曰:“犍陀罗,或劫宾那,此云黄色。”则香染为袈裟之本色明矣。

  【乡人】 (杂名)谓旧里之人。百丈清规尊宿迁化条所谓:“勤旧,办事,乡人,法眷。”是也。其为首长者曰乡头,或曰乡长,列于末位之意曰乡末。又见百丈清规二及六,象器笺称呼门。

  【香如须弥】 (譬喻)以香譬须弥山也。新译仁王经上曰:“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

  【相入】 (术语)谓彼此事物,互相融入,而无乖隔,如数多之灯光相和也。就差别之诸法,而论圆融无碍之义,由于相即与相入之二门。见“相即”条。

  【香入】 (术语)香,总嗅于鼻者。为十二入之一,故云香入。见“十二入”条。

  【香色】 (杂语)香染之色。见“香染”条。

  【香山】 (地名)在无热池之北,阎浮提洲之最高中心。汉所谓昆仑山也。俱舍论谓之香醉山。今地学家所谓脱兰斯喜马拉雅山也。观佛三昧海经曰:“雪山有树,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从香山来。以风力故,得至雪山。”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西域记一曰:“赡部洲之中池者,阿耨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南山戒疏一上曰:“四河本源香山所出。(中略)俗云昆仑者,经言香山。”梵Gandhamādana。

  【香山大树紧那罗】 (天名)居于香山大树之紧那罗也。紧那罗者,八部众之一,音乐之神。见“大树紧那罗”条。

  【香山寺】 (寺名)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为唐日照三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敕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庄丽冠于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香神】 (天名)又云香音神。八部众之一,干闼婆神Gandharva食香,从身放香,故云香神。玄应音义三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罗,又作干沓婆,或云犍达婆,或云干闼婆。旧名也,今正言犍达缚。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香,旧云香神,亦近也。经中亦作香音神也。”

  【相始教】 (术语)大乘始教中广说诸法之性相,而不言一切皆成佛之教也。如唯识论。空始教之对。见“空始教”条。

  【相似】 (术语)如相似觉,相似即,相似位等。菩萨阶位之名。

  【香室】 (堂塔)本为世尊之居室,今转为佛殿之异名。毗奈耶杂事二十六注曰:“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Gandhakuṭi,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台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意也。”

  【香市】 (杂名)即众香市也。法苑珠林三界篇曰:“忉利天有七市:第一榖米市,第二衣服市,第三众香市,第四饮食市,第五华鬘市,第六工巧市,第七淫女市。处处并有市官,是诸市中,天子天女,往来贸易,具市廛法以为戏。”

  【相似即】 (术语)天台所立六即之第四。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得六根清净之德之位也。圆教谓之内凡。此智虽为有漏,而似可断无明之真无漏智,故云相似,初后之位不二,故云即。

  【相似即佛】 (术语)天台所立六即佛之一。谓依凡圣一如之理而相似之人即佛也。

  【相似觉】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第二。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位发类似真觉之智慧以制伏诸烦恼之位也。

  【香水】 (术语)置香或花奉佛之水也。梵语阏伽。见“阏伽”条。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衣,复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阏伽,烧香薰之,应诵真言。”大日经疏五曰:“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

  【香水海】 (杂名)见“香海”条。

  【香水瓶】 (器具)容阏伽水之瓶也。大日经疏八曰:“如香水瓶者,诸阏伽器亦然。当用金银白琉璃等为垸,乃至商佉熟铜石木。或以树叶新瓦,盛众香水,置众名花。”

  【香水钱】 (物名)僧之税钱也。宋高僧传八(神会传)曰:“十四年,范阳安禄山举兵内向。两京板荡,驾幸巴蜀。副元帅郭子仪,率兵平殄。然于飞挽索然,用右仆射裴冕权策,大府各置戒坛度僧,僧税缗,谓之香水钱,聚是以助军须。”

  【香塔】 (堂塔)以香和泥而造之塔。

  【香台】 (堂塔)佛殿之别称。寄归传一曰:“富罗勿进香台。”又香炉之台。

  【香汤】 (物名)密教有以香汤洗身之法,加合香药三十二味。见最胜王经七。

  【香亭】 (物名)置香炉之小亭。器形如亭,四傍围纱,前扁香亭两字,同于真亭之制,内安大香炉。尊宿之丧赴坛场时,香亭在真亭之前。见象器笺二十。

  【香陀罗尼经】 (经名)大金刚香陀罗尼经之略名。

  【香丸】 (物名)混合种种之香为丸者。用于密轨。

  【香王】 (菩萨)菩萨名。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曰:“其画像法,任其大小,身肉皆白,面貌端正,头戴天冠,颈有璎珞,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于五道众生。手下并画黑鬼三五个,左臂屈肘,手当左奶,以把莲华,其华从脚下出生,其华白红色,足下莲华,亦白红色。项背圆光,上有伞盖,五色绵绮,以为衣服。两重珠条,络于髆上,一赤色,一黄色。”Gandharāja。

  【香王观音】 (菩萨)此菩萨为观音之部属,故于十五观音中为香王观音。在第十五数。

  【香王经】 (经名)上经之略名。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记咒并画法行法。

  【香为佛使】 (杂语)香者为能通人之信心于佛之使,故云佛使。行事钞讣请篇曰:“增一云: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白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之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以能通信,故云佛使。”

  【相违决定】 (术语)六不定之一。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失也。立者先具三支立一宗之时,敌者对之亦立具三支正反立者之宗者,此时立敌两立,不能生决定之智,故立敌之因,皆名决定相违,为不定因之一,不定因者,谓使宗法不能决定之因,相违决定者,谓立敌之因各决定成立相违之宗也。立敌各决定而成相违之宗,故即为不定因也。因明入正理论曰:“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缘因故,俱名不定。”

  【相唯识】 (术语)明唯识之相状为唯识之意,对于性唯识,位唯识而言明。实性理体所依立之依他起性万法者之部门也。

  【相违释】 (术语)六合释之一。二语连续,为别体释者。例如谓论语,论为师弟之议论,语为圣贤之法语是也。

  【香为信心之使】 (杂语)资持记下三之三曰:“贤愚经六云:佛在舍卫,放钵国长者,有子名富奇那,后出家证阿罗汉。化兄羡那,造旃檀堂请佛。各持香炉,共登高楼。遥望祇桓,烧香归命。会佛及圣僧,香烟乘空在佛顶上,作一烟盖。佛知即语神足比丘同往。”僧史略中曰:“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炉,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

  【相违因】 (术语)十因之一。为法将生而障碍之使不生者。

  【香味】 (术语)色香味触四极微之一。见“四微”条。

  【相无性】 (术语)三无性之一。就遍计所执而论空理者。妄心所计实我实法之相,名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体性都无,如龟毛兔角,是云相无性。相者凡夫之妄心,认为实我实法之境相也。唯识论九曰:“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

  【相想俱绝宗】 (术语)贤首所立十宗之一。相为所缘之境,想为能缘之心,谓绝离心境顿显理性之宗旨也。即五教中顿教之所宗是也。五教章上曰:“相想俱绝宗,如顿教中绝言之教,显绝言之理等,如净名嘿理等。”

  【香象】 (菩萨)或称香惠,赤色,不可息。贤劫十六尊之一。居金刚界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之第一位。密号大力金刚或护戒金刚。又(异类)青色带香气之象。罗什之维摩经注释香象菩萨之名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此也。”此菩萨在北方之香聚山说法。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有三千菩萨眷属常为说法。”梵Gandhahasti。

  【香象大师】 (人名)华严宗第三祖,名法藏,字贤首,日本多称为香象大师。宋高僧传五曰:“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中略)复号康藏国师是欤。”

  【香象菩萨】 (菩萨)维摩经之同闻众。又见香象条。

  【香象之文】 (术语)取世亲菩萨造俱舍论所载之香象宣令故事,指俱舍论而言。俱舍论颂疏一曰:“于时世亲至本国已,讲毗婆沙。(中略)如是次第成六百颂,摄大婆沙。其义周尽,标颂香象。击鼓宣令云:谁能破者,吾当谢之。”西域记张说叙曰:“欲穷香象之文,将罄龙宫之目。”又佛典之通称,大方便报恩经四曰:“提婆达多,虽复能多读诵六万香象典(丽本作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

  【香姓】 (人名)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于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pa(巴Allakappa),诸跋罗民众(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众Kaulya(巴Koliya),毗留提国(巴Veṭhadipa),婆罗门众,迦维罗卫国Kapilavastu(巴Kapilavatthu),释种民众Śākya(巴Sakya),毗舍利国Vaiśāli(巴Vesāli),离车民众,Licchavī,及摩竭陀Magadha王阿阇世Ajātaśatru(巴Ajātasattu)。闻如来于拘尸城Kuśinagara(巴Kusināra),双树间取灭度,皆自会言今我宜往求舍利之分。时诸国王阿阇世等,即于国中下令,严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进渡恒河。先遣婆罗门香姓至拘尸城,求舍利。曰:不与则四兵在此,不惜身命,当以力取。拘尸城君臣不听。曰:如来遗形不敢许,彼欲举兵,则吾亦在此。时香姓婆罗门晓众人曰:诸贤长夜受佛教诫,口诵法言,心服仁化。宁可诤佛舍利共相残害耶。如来遗形,欲以广益,舍利现在者,但当分取。众咸称善,命香姓分之。尔时香姓,以一瓶一石许之舍利,均为八分已,与八国,己请于众人受其空瓶(取意),后分涅槃经曰:“姓烟婆罗门。”Droṇa者,量之义,非香姓之原语。香姓之名不详。

  【相续】 (术语)因果次第而不断绝也。有为法无一常住,世人但认因果连续为常住耳。俱舍论四曰:“何名相续,谓因果性。”

  【相续常】 (术语)佛地论所说三种常之一。假令有中间之隔,而以前后相续定常义者,生起无间断,是曰不断常,有时间断,而更生起,前后连续者,谓之相续常。

  【相续假】 (术语)成实论所说三假之一。一切有为法,悉由因果相续,而至视如假有,其实体无也。

  【相续解脱经】 (经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之略名。又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之略名。

  【相续识】 (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六尘中之相续相也。彼就无明而差别,此就识体而论者。

  【相续无常】 (术语)二无常之一。见“二无常”条。

  【相续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粗相之第二。分别违顺二境因而起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

  【相续心】 (术语)安乐集所立三心之一。不间杂余念,但忆念弥陀一佛,心无间断而相续也。

  【相续执持位】 (术语)阿赖耶识三位之一。

  【香烟】 (杂名)供佛之香之烟。贤愚经六曰:“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

  【香严】 (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无明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蜜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又(人名)唐邓州香严山智闲禅师,就沩山灵佑禅师而契悟,法化盛行,死后敕谥袭灯大师。见宋高僧传十三。

  【香严击竹】 (公案)师出家,依沩山禅会。佑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沉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佑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为说。佑曰:吾说得吾见解,于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题曰:画瓶不能充饥。于是尽焚之。曰:此生,不学佛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泣辞山去,到奉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本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省悟。遽归沐浴,烧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仍述一偈曰:“一击忘所知,而不假修知。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忘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等。

  【香严上树】 (公案)“禅师云: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么时,作么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窦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香药】 (饮食)混种种之香而炼成之药。最胜王经七曰:“洗浴之法,当取香药三十二味。”

  【香衣】 (衣服)敕许之色衣。元以香木染之,故名。后转为种种之色。但台密等所用者赤而带黄者也。禅宗济家用黄色,洞家有种种。净土宗紫绯之外皆通名香衣。但除蓝色。见启蒙随录二。按香衣谓香染之衣。见香染条。

  【香音神】 (天名)干闼婆神也。见香神项。

  【香印】 (杂名)同于香篆。见香篆条。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昙禅师广录禅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校穿。”

  【相应】 (术语)即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泛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于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为梵语根Yuj之变化)。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相应阿笈摩】 (经名)四阿含之一,即杂阿含也。旧云杂阿含,新云相应阿笈摩。经与伽他相应之义。毗那耶杂事三十九曰:“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此即名为相应阿含摩,旧云杂者取义。”

  【相应不善】 (术语)见“善恶”条。

  【相应独头二无明】 (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余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至于六粗与余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相应断】 (术语)四断之一。有漏八识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虽非染污,然为与烦恼相应而为染污之性也。故断其相应之惑时,则自心心所亦离染污之系也。谓之相应断。

  【相应法】 (术语)心心所之异名。同时而起之一聚心心所,有五平等之义,故名相应法。一所依平等,谓心王依眼根则心所亦依眼根也。二所缘平等,谓心王缘青境则心所亦缘青境也。三行相平等,谓心王了解青色,则心所亦了解青色也。四时平等,谓心王此时起则心所亦此时起也。五事平等,谓心王其体为一个,则心所之体亦各为一个也。俱舍论四曰:“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

  【相应缚】 (术语)二缚之一。心为与此相应而起之烦恼所系缚也。

  【相应善】 (术语)见“善恶”条。

  【相应无明】 (术语)依起信论之意,则业转现之三细为不相应无明,智相等之六粗为相应无明。三细者未有心王心所之差别,至六粗始生心王与心所之差别也。起信论曰:“言相应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若依瑜伽唯识之意则意识为无明,与他之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五恶见之十曰根本烦恼),相应而起,谓之相应无明,于根本烦恼之中独起无明,谓之独头无明,又曰独行无明,不共无明。无明有发业润生之二大用,即依此无明也。见唯识述记五末,百法问答钞一。

  【相应相可经】 (经名)佛说相应相可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说善恶之人,各以类相聚。出单卷之杂阿含经中。

  【相应心】 (术语)谓妄心与烦恼诸惑相应也。见唯识论三。

  【相应因】 (术语)六因之一。心王与心所互相应,以心王为因,而起心所,以心所为因,而起心王,故彼此相应,名为相应因。其相应之义,心王与心所有平等之义五种也。是云五义平等。俱舍论六曰:“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又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

  【相应宗】 (流派)梵语瑜伽Yoga,译曰相应。真言宗之异名。彼宗以三密相应之旨为本,故曰瑜伽宗,又云相应宗。

  【香欲】 (术语)色声香味触五欲之一。是为凡情之常欲,故名欲,止观四下曰:“香欲者,即是郁弗,氛氲,兰馨,麝气,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香。”

  【香云】 (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

  【相智】 (术语)谓缘世间事相之俗智也。在小乘者于佛相智,皆谓为有漏智。大乘则纯为无漏也。

  【香炷】 (杂名)线香之类。又有香气之灯烛。楞严经六曰:“能于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香馔】 (饮食)谓忌日之斋食也。敕修清规达磨宿忌曰:“率比丘众,营备香馔,以伸供养。”

  【香篆】 (杂名)以香造篆文点之以火而测时者。后唯为闻香烧于饮席或佛前。谷响集七曰:“洪刍香谱云: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烧一昼夜。”释门正统三曰:“后又有以盘摹香篆号无声漏者,缔创若易。而久久之后,末香有燥湿,山童有勤惰,岂若壶更之罕失乎?”

  【相宗】 (流派)法相宗之略。

  【相宗八要】 (书名)八卷。明末白下雪浪洪恩,演说宗教,特从大藏中录八种示人,以为习相宗者之阶梯。盖两土之著作也。其八种之名目:一、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二、唯识三十论。世亲菩萨造。玄奘译。三、观所缘缘论。陈那菩萨造。玄奘译。四、六离合释。失造论及译人名。五、观所缘缘论释。护法菩萨释。唐三藏法师义净译。六、因明入正理论。商羯罗主菩萨造。玄奘译。七、三支比量。玄奘立。宋永明寺主延寿禅师于宗镜录中节出。八、八识规矩。玄奘造颂。以上之次序,依明释明昱所次。蕅益则因明论列第一,六离合释列第七,三支比量则谓之真唯识量也。

  【相宗八要解八卷】 (书名)明明昱着。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六离合释法式通关一卷,观所缘缘论释记一卷,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三支比量义钞一卷,八识规矩补注证义一卷。

  【相宗八要直解八卷】 (书名)明智旭解。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直唯识量略解一卷,八识规矩直解一卷,六离合释法式略颂一卷。

  【香醉山】 (地名)见“香山”条。

  【祥草】 (植物)吉祥草之略。如来成道时以吉祥草为座。

  【祥瑞】 (杂语)吉祥之瑞相。善事出现时,为豫告或赞叹而现之不可思议相也。六种震动,天雨妙华等是也。

  【祥月】 (术语)祥者,由礼记之小祥(一周忌)大祥(三周忌)而来,因而宗密之盂兰盆疏有祥月之文字,灵芝之新记解之,有祥月即周年之说,即一周忌也。

  【想】 (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响】 (杂语)见“十缘生句”条。

  【想爱】 (术语)情想与爱欲。顺诸事情想则生爱欲,以此二者为受生之本因。楞严经曰:“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

  【想地狱】 (界名)等活地狱之异名。罪人为苦所逼,作已死想,而冷风吹来更活起来。俱舍论曰:“等活地狱。”显宗论曰:“想地狱。”

  【想颠到】 (术语)三颠倒之一。凡夫对六麈之境,而思想颠倒,生种种烦恼也。宗镜录四十二。

  【饷供】 (杂语)于佛前或灵前供食膳也。

  【想观】 (术语)想事物于心而观。事理二观之事观也。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即此事观。经曰:“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乃至“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想念】 (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

  【想受灭无为】 (术语)六无为之一。见“无为”条。

  【享堂】 (堂塔)祖堂也。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故云享堂。

  【想蕴】 (术语)五蕴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种种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蕴。俱舍论二曰:“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象】 (动物)梵语迦耶Gaja,见名义集,一作誐惹。见梵语杂名,普贤菩萨所乘,大圣欢喜天之神体也。

  【象宝】 (动物)转轮圣王七宝之一。为乘驾而感得象之最胜也。

  【象鼻】 (杂语)讥下垂衣之一角者。毗奈耶十曰:“着泥洹僧不得如象鼻,如象鼻者不应戒行。”注曰:“其一角当前下垂。”凡着袈裟之法,袈裟右上角搭于左肩上,而垂于后。若置之于肘上或垂于胸前者,此为象鼻之相,不如法也。毗奈耶十曰:“不得垂三衣前角着,著者不应戒行。”注曰:“不抄着肩上,垂之臂上肘前。”行事钞下之一曰:“以垂臂上名象鼻也。”寄归传二曰:“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勿安肘上。”又曰:“袈裟角垂,正当象鼻。梵僧纵至,皆亦雷同。良为绢滑堕肩,遂令正则讹替。后唐三藏来传搭肩法。然而古德嫌者尚多。党旧之迷,在处皆有。”

  【像法】 (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似也。谓与佛灭后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正法相似之佛法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大论佛法凡有四时:一佛在世时。二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三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四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藏法数曰:“正犹证也,像像似也。”顺权方便经下曰:“我之身侍须菩提已来十二年,未曾得闻如是像法众佑地说。”正像末三时之年数,经论之异说多。见“正像末”条。

  【像法决疑经】 (经名)一卷,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列之于伪经目录中。然天台以之为涅槃经之结经,往往引用之。法华文句九下曰:“像法决疑经结成涅槃。”释签十曰:“彼像法决疑结涅槃。”

  【像法转时】 (杂语)转犹言起。谓佛灭后经五百年像法之起时也。药师经曰:“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像观】 (术语)与像想观同。

  【像化】 (术语)像法之教化。佛教之来支那,在经佛灭后五百年之正法时后,故为当时佛法之总称。又以儒为名教,故以佛为像教,以拜佛像故也。西域记序曰:“慧日沦影,像化之迹东归。”俱舍颂疏一曰:“圆晖多幸,遭玆像化。”

  【向火】 (杂语)禅家取暖于炉边谓之向火。百丈清规六曰:“寒月向火先坐炉圈上,然后转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匙火筋,不得拨火飞火灰,不得聚头说话,不得煨点心等物,不得炙鞋焙屩烘衣裳,不得搅起直裰露裤口,不得吐唾并弹垢腻于火内。”

  【像季】 (术语)像法之末季。佛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正法后一千年为像法。似法所行之时也。辅行序曰:“况时淹像季,学鲜知机。”注曰:“季者,或指像法末,或直指末法。”西方要决后序曰:“生居像季,去圣斯遥。”

  【象迹喻经】 (经名)说四圣谛喻以一切足迹中象迹为第一。摄于中阿含经七。更有一卷,异学卑卢说象迹王之喻赞佛。佛更具足说之。证无漏为极大象迹。摄于中阿含经三十六。

  【象迦叶】 (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经二曰:“观了诸法都无所著,所谓象迦叶比丘是也。”

  【象驾】 (譬喻)以譬佛教之东渐。谓象驮经而来也。华严玄谈曰:“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演义钞曰:“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鹫岩西峙。后句即化法东被,故云象驾东驱。言象驾者略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

  【像教】 (术语)与像化同。又佛像与经教。唯识述记序曰:“汉日通晖,像教宣而遐被。”

  【象教】 (杂名)佛教为形象以教人。故又谓之象教。王巾头陀寺碑曰:“正法既没。象教陵夷。”

  【像经】 (杂语)佛像与经典。顺权方便经下曰:“所在土地,逮得听服如是像经。”

  【象力比丘】 (人名)或名象首。又名法手。舍夷国有象首聚落,彼因称名也。是释种子。杂阿含经佛记云:此人犯三种非法,所谓悭贪愚痴瞋恚,当堕于地狱中。

  【象炉】 (物名)炉为白象形,以之烧香置于道场之入口,行者跨之入内。薰身使清净之意也。用象者以象身有香气也。注维摩经一曰:“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是。”

  【像末】 (术语)见像法及正像末条。

  【向内等】 (术语)对于向外等而言。等字有二义,言眼等而于外等取耳鼻舌身,谓之向外等,言眼耳鼻舌身等,向内而示等类,他无所取,谓之向内等。又曰等内,等外。

  【向去】 (术语)洞宗之举唱谓向于正位为向去,自正位来于偏位为却来。见象器笺六。

  【向上】 (术语)自末进于本,谓之向上,自本下于末,谓之向下。释摩诃衍论二曰:“于生灭门,有二种位。云何为二?一者向上门,二者向下门。如是二门,生灭决择。”碧岩普照序曰:“衲僧向上以巴鼻。”种电钞曰:“向上者,千圣不传底事。”

  【向上一句】 (术语)极悟之至极一句也。

  【向上一路】 (术语)宗门之极处谓之向上一路。碧岩种电钞第二本中垂示引盘山之语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向上宗乘】 (术语)极悟之至极宗旨也。碧岩种电钞十垂示曰:“提起向上宗乘,扶竖正法眼藏。”

  【象舍利】 (人名)佛弟子有名象舍利者。还舍法服,习白衣之行,凭两女人肩上,后诣佛所复为沙门,寻于座上得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五。

  【像始】 (术语)像法之始。赞阿弥陀偈曰:“本师龙树摩诃萨,诞形像始理颓纲。”

  【象头精舍经】 (经名)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顶经,大乘伽耶山顶经同本异译。

  【象头山】 (地名)梵名伽耶Gayā,竭夷。讹略也,具名羯阇尸利沙Gaya(ja)śirsa,译作象头。有二处,一在灵鹫山北三四里,同一界内,提婆于此行破僧罪。二在尼连禅河傍,佛度三迦叶之所。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阇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在鹫峰山北可三五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故。旧云伽耶山者,讹也。以羯阇之与伽耶音相近,故谬传尔。然西方别有伽耶山,去鹫峰山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非破僧处。”法华文句一曰:“伽耶,亦羯夷,亦象。”十二游经曰:“四年象头山上为龙鬼神说法。”魏菩提留支译之伽耶山顶经,隋毗尼多流支译为象头精舍经。

  【向外等】 (术语)见“向内等”条。

  【象王】 (杂语)象中之王。以譬佛者。涅槃经二十三曰:“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谓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种好相,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师子王。”华严经曰:“象王行处落花红。”又譬菩萨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象王,善调伏故。”

  【像想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八观弥陀佛形像之观法也。“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中略)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象牙华】 (譬喻)谚言象闻雷则牙上生华。涅槃经八曰:“譬如虚空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华。若无雷震,则华不生,亦无名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常为一切烦恼所覆,不可得见。是故我说。众生无我,若得闻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如象牙华。”

  【象牙闻雷生花】 (传说)涅槃经八曰:“譬如虚空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花。若无雷震,花则不生,亦无名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常为一切烦恼所覆,不可得见。”

  【象养盲父母】 (传说)杂宝藏经二曰:“昔迦尸国王与比提醯国王战败,更以象令战,得一大白香象于山中。象曰:山有盲父母,无养者。王感其至孝,使去。后父母死,白象再来,于王告战诤之非。王听言,遣象至比提醯国讲和。

  【象腋经】 (经名)佛说象腋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于此深经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

  【象喻】 (譬喻)涅槃经六、以象喻佛性,盲人譬无明之众生,说众盲摸象之肢体,为种种之解。曰:“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广弘明集二十曰:“手擎四钵,始乎鹿野之教。身卧双林,终于象喻之说。”

  【像运】 (术语)像法之时运。佛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正法后一千年为像法。像者似也。西域记十二曰:“黄图流鹫山之化,赤县演龙宫之教,像运之兴,斯为盛矣。”行事钞上之二曰:“举彼微言,重光像运。”高僧传三曰:“三藏法门,有缘必睹。自像运东渐,在玆为盛。”

  【象众】 (人名)梵音Hastigaṇa,释种甘蔗王四子中之第三子。

  【象主】 (杂语)四主之一。印度之异名。见“四主”条。

  【象尊】 (杂名)印度之国王皆尊象,故谓之象尊国。寄归传一曰:“鸡贵象尊之国。”自注曰:“言象尊者。西国君王以象为最,五天并悉同然。”

  【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舍卫国向阿难说四方电神之名,并说神咒。观自在等亦各说一咒。即雷除之咒也。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佛为说咒与之。

  【消除灾难经】 (经名)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之略名。

  【消伏毒害经】 (经名)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之略名。

  【消灭】 (杂语)恶事苦恼之消灭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病即消灭。”

  【消释】 (术语)消除经文之难义,解释义理之蕴结也。止观七曰:“随语消释。”

  【销释】 (术语)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一曰:“销释喻科文之解判,能分事理,销者煎销也,释者解释也。”

  【消瘦服】 (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瘦服,损烦恼故。”

  【萧寺】 (杂名)寺之异名。本于梁武帝造寺多以姓为名。释氏要览上曰:“今多称僧居为萧寺者,必因梁武造寺以姓为题也。”李肇国史补曰:“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至今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匣于小亭以玩之,号为萧斋。”

  【逍遥自在】 (杂语)谓无所拘束也。五灯会元曰:“性空妙普庵主,建炎初,荷策往见贼魁徐明,明欲斩之,为文自祭。有云: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贼骇异释之。”

  【消灾吉祥经】 (经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之略名。一卷,不空译。

  【消灾经】 (经名)与消灾吉祥经同。

  【消灾陀罗尼】 (真言)与消灾咒同。

  【消灾咒】 (真言)陀罗尼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唐代失译。二经同本异译。此中说之。经曰:“我今说过去沙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中略)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

  【小阿弥陀经】 (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说阿弥陀事之经典,此其最小品也。又以无量寿经之异译有称大阿弥陀经者,故用以为别。

  【小阿师】 (杂语)阿字无意,犹言小师。阿者,如阿谁阿爷为呼亲人之语辞。临济录曰:“后生小阿师。”

  【小白华】 (植物)四华之一。曼陀罗华之译名。光宅法华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见曼陀罗华条。

  【小本】 (经名)净土三部经中,天台谓无量寿经为大本,阿弥陀经为小本。

  【小便】 (杂语)又,作小行。放尿也。摩得勒伽六曰:“比丘处处不得小便,应在一处作坑。”

  【小参】 (术语)禅林中之称。谓非时之说法也。上堂称为大参,其规则校大参为小,故曰小参。又称家教。祖庭事苑八曰:“禅门诘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说法,谓之小参。”

  【小参头】 (职位)参头之下有小参头。

  【小草】 (譬喻)三草之一。以喻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之机类。见“三草二木”条。

  【小乘】 (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ānā,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

  【小乘二部】 (名数)小乘之分派,诸说不定,今记其梗概,有二部四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之五种。但四部五部为以戒律为本之异说,二部,十八部等则正为宗义之分派也。二部即上座部大众部。此有二种:一为结集之异同,非宗义之别称。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窟内与窟外两处结集三藏。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曰上座部。窟外以年少之僧多,故名曰大众部。佛法一味,略有异诤,上座大众之称滥觞于是。二佛灭百年后阿输迦王时依大天比丘五事之说,小乘佛法,初分二派,昔时界外结集之苗裔,多附同大天之义,故取昔名称为大众部。反对大天之义者,多昔时界内结集之缘裔,故亦袭昔名,名为上座部,是小乘分宗之初也。以此二部为根本,渐次分部执遂成十八,二十。但是乃文殊问经,宗轮论之一说,更有此时生五部分派之说。见五部条。

  【小乘二家涅槃】 (术语)有部宗谓涅槃为本来实有。断烦恼时,起所谓离系得之绳属之于行者之身也,成实宗谓涅槃为无法,生死因果之无,是涅槃也。大乘玄论三曰:“小乘二师者,毗昙计无为为涅槃。是善是常本有,在烦恼外,断烦恼起得得之属于行者,成论明涅槃但是无法。”

  【小乘戒】 (术语)小乘律藏所说之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是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国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以成戒学,何则,此具足戒,虽为小乘律所说,然由大乘言之,则为所谓三聚净戒中之摄律仪戒,于释迦法中出家之菩萨,必现比丘相为常规也。

  【小乘经】 (术语)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诠空寂之涅槃者,十二部经中唯存九品。四部之阿含经等是也。

  【小乘九部】 (术语)十二部经完具曰大乘经,此中除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三部,仅说九部曰小乘经。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见“九部”条。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术语)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三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三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常无常异,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性是常,大乘之涅槃亦是常。常义相顺,故得相成。”(余三义略)。又就常乐我净四德,分别大小,则大乘之涅槃,具有四德,小乘之涅槃,四义不定。据小说小。则小乘之涅槃,有常乐净之三,唯无我之一。何则?涅槃为无为,不迁于四相,故说为常,又何断之惑体,永灭不起,故名为常。寂灭之体永安,故名为乐,离垢染故称为净,而于此涅槃中,身智俱灭,无自在之大用,故无可名为我(俱舍论说灭谛之行相,谓为灭,净,妙,离因而可知无我德),据大说小,则某时全夺四德而悉为无。某时与以乐净之二,而不许我常之二。全夺之者以彼尚有变易生死故也。许净乐之二者,就离分段生死上,有一分净乐之义故也。法华玄论二曰:“大小之涅槃凡有三义:一、本性寂灭非本性寂灭异。小乘之涅槃,灭生死而涅槃也。大乘之涅槃,生死本来涅槃也。故法华方便品言之,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二界内界外断惑异。小乘之涅槃,唯断界内分段生死而止,大乘之涅槃,并断界外变易生死也。三、众德具不异。小乘之涅槃,无身无智,故不具众德。大乘之涅槃,具身智,故具法身般若之德。”法华玄赞二,谓真如具三德,以成涅盘,一真如生圆觉,名为般若。真如之体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以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也。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离分段变易二死,故名解脱。小乘之涅槃,离分段生死,未脱变易生死,故非圆满之解脱。然就离分段之生死,谓为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由此小乘亦得名涅槃,而非为大涅槃,以其不具足故也。要之离分段变易二生死,有无边之身智,具法般解之三德,常乐我净之四义者,大乘之涅槃也。唯离分段之生死,灭无身智(身大乘言之有变易生死之身智),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之一分,四义之中,唯具常乐净之三者,小乘之涅槃也。

  【小乘偏渐戒】 (术语)对于大乘戒之圆顿称小乘戒曰偏渐。功德不圆满,故为偏,非顿成佛之法,故曰渐。

  【小乘三藏】 (术语)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此三藏之根本皆佛说,于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于小乘,故于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诃衍藏Mahāyānapiṭaka,以对小乘之三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诃迦叶于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中略)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贪着小乘三藏学者。”天台据之,于四教之中呼小乘教为三藏教。然于小乘宗之中如经量部不许佛说之论藏。谓论藏者如来灭后弟子之所说。故世亲于俱舍论之初叙有部宗之义曰:“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此依经量部之意示论藏之佛说,非己所信,故置传字者。因而众贤于正理论之初痛驳之。今案结集小乘之三藏以三藏为小乘之别名,虽在佛灭后,而佛在世时,其教法中既有三藏分别之存在,其证文不一。智度论百曰:“佛在世时无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迦Mātṛka比丘。”(摩多罗迦论藏之异名也)。毗奈耶杂事十四曰:“缘在室罗伐罗城,时有苾刍名毛血。(中略)见佛说法于三藏经说地狱苦。”同十八曰:“三藏经中有疑处除我更无能答者。”同三十四曰:“贼言:圣者仁是三藏。持经律论耶?苾刍亦同前答。(中略)佛言汝等苾刍善闲经律论。”此等皆佛在世之事也。因是可知佛在世已有三藏之名矣。

  【小乘三印】 (术语)小乘之三法印,对于大乘之一实相印而言。见“三法印”条。

  【小乘十八部】 (名数)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众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众部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之五部,又于第二百年末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之三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众部则为九部。又上座部于三百年之初,分为萨婆多部与雪山部(萨婆多部〔译云说一切有部〕后世称为毗昙宗),后同于三百年由萨婆多部出犊子部,又由犊子部出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之四部,次由萨婆多部更出化地部,次由化地部出法藏部,于三百年之末,由萨婆多部更出饮光部,于第四百年由萨婆多部复出经量部。萨婆多部共出九部加入雪山部为十部。复加前大众部之八部为十八部。其他有义净所见之十八部。以上十八部为末部之分派,加之以根本上座大众之二部为二十部。今表示之如图。

  【小乘十八不共法】 (名数)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合而为十八。俱舍论廿七曰:“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中略)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为十八不共法。唯于诸佛尽智时修,余圣所无,故名不共。”无量寿经下曰:“十力无畏不共法声。”

  【小乘寺宾头卢为上座】 (故事)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头卢为上座,后依不空三藏之奏请,以文殊为上座。表制集二曰:“伏望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询之圣典具有明文。(中略)斯乃天竺国皆尔,非僧等鄙见,仍请永为恒式。”一心戒文上曰:“凡佛寺上座置大小二座:一者一向大乘寺,置文殊师利菩萨以为上座。二者一向小乘寺,置宾头卢和上以为上座。三者大小兼行寺,置文殊与宾头卢两上座。小乘布萨日宾头卢为上座,坐小乘次第。大乘布萨日文殊为上座,坐大乘次第。”

  【小乘四部】 (名数)义净三藏渡天时,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归传一曰:“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注云:一、阿难耶莫诃僧祇尼迦耶,周云圣大众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万颂,合三十万颂,周译可成千卷。二、阿离耶悉他陛攞尼迦耶,周云圣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阿离耶慕攞萨婆悉底婆拖尼迦耶,周云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阿离耶三蜜栗底尼迦耶,周云圣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三十万颂。然而部执所传多有同异,且依现事言共十八,分为五部,不闻西国耳。”

  【小乘四门】 (名数)天台所判。一小乘有门,发智六足论等之所说。二小乘空门,成实论之所说,三小乘亦有亦空门,毗勒论之所说,四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之所说。

  【小乘外道】 (杂语)小乘与外道。又小乘即外道也。外道小乘二十种,外道中小乘外道论师是也。

  【小乘五部】 (名数)佛灭后百年阿输迦王时,上座大众之根本,以大天而生部别,此时优婆鞠多阿罗汉之下于律藏分出五部。故此五部之分派为古来律宗之所用。然其五部与有部宗所传之五部及南山一家之五部,稍有相违。但义净三藏于二者皆不取之。见“五部律”条。

  【小赤华】 (植物)四华之一。梵语曼殊沙华。译作小赤华。光宅法华疏一曰:“曼殊沙华者,为小赤团华。”见曼殊沙华条。

  【小豆粥】 (饮食)见“粥”条。

  【小法】 (术语)小乘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钝根乐小法。”

  【小烦恼地法】 (术语)小乘七十五法中五种心所法之一种。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之十心所也。此十者唯修惑而起于意识,且各各与无明相应而起,非如大烦恼地法之心所,一切染心俱起者,故名小烦恼地法。俱舍论四曰:“唯修所断,意识地起,无明相应,各别现行,故名为小烦恼地法。”

  【小根】 (术语)可受小乘教之根性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令小根等渐登圣位。”法华玄义一曰:“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并不闻。次教建立不融,大根都不用。”

  【晓公四教】 (名数)海东元晓,立四教:一三乘别教,如四谛缘起经等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学,其中二乘又明法空,异于菩萨,故曰三乘别教。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为声缘菩三乘所共学,其中皆说二空,故曰三乘通教。三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菩萨不与二乘共学,名为一乘,其中未显法之周遍圆融,故名分教。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等,具明法界之理,故名一乘满教。见华严玄谈四。

  【晓鼓】 (杂名)晓打之鼓。对于昏鼓而言。

  【小行】 (术语)对于大乘行法而谓小乘行法之言。又小便之异名。释氏要览下曰:“小行,往小便,律言小行。”

  【小机】 (术语)可受小乘教化之下劣根机。非成佛之机言也。

  【小劫】 (术语)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一名为小劫,依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而为小劫。法华经曰:六十小劫,身心不动。按释氏以劫纪时,从十岁增至八万,减至十岁,经二十返为一小劫。又见法苑珠林。道家以三千六百周为小劫,见云笈七签。

  【小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为受戒,说戒,自恣等临时结成之小结界也。见行事钞上二。

  【小金刚轮印明】 (印相)正结轮坛之印与明也。以此印明成就坛场。

  【小经】 (经名)净土门三部经中佛说阿弥陀经之称。又异名四纸经。

  【小开静】 (术语)详见“开静”条。

  【小空】 (术语)小乘所说之空理也。是灭有之空,索然但为偏空,故名小空。

  【晓了】 (杂语)犹言了解。净住子曰:深悟在别世,晓了因缘法。又(人名)五灯会元匾担山晓了禅师者。六祖之嫡嗣。

  【小律仪】 (术语)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小乘戒也。显扬大戒论序曰:“保执者自谓,除非小律仪更无大乘戒。”

  【小弥陀经】 (经名)净土三部中佛说阿弥陀经之字数最少,故曰小弥陀经。

  【小目连】 (人名)目连有六人。小目连者,六人中之一也。见南山感通传。见目连条。

  【小念】 (仪式)以小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三昧品曰:“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

  【小品】 (术语)释氏辨空经。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今谓短篇文字曰小品。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罗什译。十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异名。

  【小品经】 (经名)罗什译。十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异名。

  【小千】 (杂名)小千世界也。

  【小千世界】 (界名)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之铁围山为限曰一世界,此世界之数一千曰小千世界。详见“三千大千世界”条下。

  【小三灾】 (术语)灭劫末所起之三种灾厄也。见“三灾”条。【小三灾】(术语)一住劫之中,有二十增减劫,其起于减劫之终者,谓之小三灾:一、刀兵灾,时人为非法,瞋毒转盛,相见即起猛利之害心,随手所执,皆为利刀,互相残害也。二、疾疫灾,时人具如前诸过失。故吐非人毒,而流行疾疫,遇之便命终。三、饥馑灾,时人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怒而不降雨,世间久遭饥馑,多分命终。俱舍论十二曰:“从诸有情起虚诳语,诸恶业道后后转增故,此洲人寿量渐减,乃至极十小三灾现,此小三灾中劫末起。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中略)刀兵灾起极唯七日,疾疫灾起七月七日,饥馑七年七月七日,度之便止。”

  【小僧】 (杂名)少年之法师曰小僧。

  【小圣】 (术语)圣者中,证悟之浅者。小乘之四果对于大乘则为小圣。又大乘之诸菩萨,对于佛亦为小圣。

  【小师】 (术语)受具足戒未满十夏者之称。又弟子之称。又沙门谦下之称寄归传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罗,译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薛攞,译为住位,得离依止而住。”释氏要览上曰:“亦通沙门之谦称也。”

  【小食】 (饮食)禅家早晨之食。亦云点心。海龙王经请佛品曰:“尔时海龙王白佛言:唯佛加哀,诣我宫中,屈神小食。”

  【小树】 (譬喻)二木之一。以譬小行之菩萨。见“三草二木”条。

  【小水穿石】 (杂语)谓水虽小,长流则能穿石。证果虽难,勤行精进,则亦得达也。此说出遗教经。

  【小四相】 (术语)又名随相。附随大四相之四相也。见“四相”条。

  【小王】 (杂名)除转轮王外,余悉为小王,所谓粟散王是也。法华经普门品曰:“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小妄语】 (术语)妄语有小大之别。见“妄语”条。

  【小妄语戒】 (术语)妄语戒有二,大妄语戒是四波罗夷罪之第四,小妄语戒是九十堕罪之第一。见“妄语戒”条。

  【小五条】 (衣服)五条袈裟之小者。禅家之挂络是也。

  【小祥忌】 (仪式)一周忌也。小祥为儒典一年祭之名。

  【小像】 (杂语)谓肖像之缩小者。或雕刻,或绘画,皆得称之。李贺诗曰:“沉香薰小像。”

  【晓莹】 (人名)氏族不详。字仲温。历参诸方丛林,顿明大事,嗣法于大慧杲日。晚年归隐江西罗湖畔,杜门不与世接。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十月,撰罗湖野录四卷,云卧纪谈二卷。年寿并缺。见佛祖通载三十,续传灯录三十二目录等。

  【小远】 (人名)对于晋之慧远称隋净影寺之慧远曰小远。

  【小院】 (杂名)小法师也。

  【小召】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小召在大召之北,相距半里许,名曰喇木契。楼高三层,上有金殿一座,寺为唐文成公主所建。殿内佛像名珠多吉觉,释迦摩尼之弟也,八岁成佛。又塑像之内,俗传有公主肉身云。座额书默[病-丙+卡]能仁四字。”

  【小止观】 (书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异名。二卷,天台大师着。

  【小宗】 (杂名)小乘之宗家也。义林章二本曰:“二小宗所有二谛。”

  【小座汤】 (仪式)禅林座汤之礼有大小。见“座汤”条。

  【孝服】 (仪式)尊宿迁化,弟子法眷所著之凶服也。敕修清规有尊宿迁化孝服之一章,有麻布缀腰帛等差,然非释门之正仪。六祖坛经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元照之六物图亦痛非之。

  【校量】 (术语)又曰较量。校较虽通,而以校为本。广韵曰:“较,又古孝切,音教,与校通,比较也。”比量物之多少曰校量。

  【校量功德经】 (经名)希有校量功德经之略称。

  【校量数珠功德经】 (经名)有二:一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为同本,校量数珠之体质而以菩提子为至极者。

  【校量叹】 (术语)欲赞叹任何之功德,先假举一大功德,使知其分量,而后以之况知其他功德之更大也。天台嘉祥谓之格量叹,慈恩谓之校量叹。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之所明者,其一例也。

  【校饰】 (杂语)宋书礼志,第六品以下,不得服金钿及以金校饰之器物。齐书舆服志,皇太子象辂校饰,如御旗九旒降龙。又漆画轮车,金涂校饰如辇,微有减降。佛国记,昔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处,佛即成道。与诸弟子游行,语云:此本是吾割肉贸鸽处,国人由是得知,于此处起塔,金银校饰,余详“绞饰”条下。

  【孝顺】 (术语)子对于亲尽诚顺命之道。梵网经下曰:“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心地观经二曰:“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

  【孝养】 (杂语)尽孝道供养父母也。又,死后追荐供养谓之孝养。以此亦为子之道也。

  【孝子经】 (经名)一卷。失译。明供养父母不若劝父母为善去恶之旨。

  【孝子睒经】 (经名)菩萨睒子经之异名。

  【孝子隐经】 (经名)菩萨睒子经之异名。

  【些吉】 (天名)具名些吉利多耶尼,火天名。见玄应音义一。

  【胁】 (人名)即胁尊者。

  【胁比丘】 (人名)与胁尊者同。

  【邪倒见】 (术语)邪僻颠倒之恶见也。药师经曰:“愚痴迷惑信邪倒见。”

  【邪道】 (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邪定】 (术语)邪性定聚之略。

  【邪定聚】 (术语)邪性定聚之略。

  【邪法】 (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瞋毒增上。”

  【邪观】 (术语)观净土之依正,或违佛经之正说,或离余观,称之为邪观。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弥勒上生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邪行】 (术语)总称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瑜伽伦记六上曰:“邪行九十六种外道等。”

  【邪行障】 (术语)唯识论所明十障之一。见“十障”条。

  【邪行真如】 (术语)七真如之一。见“真如”条。

  【邪见】 (术语)五见之一。

  【邪见乘】 (术语)斥小乘之空法为邪见乘。止观七之四曰:“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宋-木+(ㄠ/牛)]耳。”

  【邪见稠林】 (譬喻)邪见有种种,而交互繁茂,如稠林之茂密,故曰邪见之稠林。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邪见经】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邪见经之别译。

  【邪见使】 (术语)五利使之一。

  【邪见网】 (譬喻)邪见之参差交络。罗人如网,故曰邪见网。智度论十一曰:“是入邪见网,烦恼破正智。离诸清净戒,唐苦堕异道。”

  【邪见幢】 (杂语)邪人标榜邪见,如大将之幢旗,故曰邪见幢。三论玄义曰:“善巧说法,燃正法炬,灭邪见幢。”

  【邪聚】 (术语)邪性定聚也。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见“三聚”条。

  【邪空】 (术语)斥方广道人之大虚空曰邪空。三论玄义曰:“学大乘者名方广道人,执邪空不知假有。”

  【邪林】 (譬喻)邪见之多如林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相似道,相似善,难知难学多入邪林。”

  【邪慢】 (术语)七慢之一。见“慢”条。

  【邪命】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谓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之术数学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维口食,维为四维,谓学种种之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见智度论三。

  【邪命食】 (术语)见邪命项。

  【邪命说法】 (术语)为求衣食之料而说法,曰邪命说法。

  【邪魔】 (异类)恶邪之魔罗也。魔罗为恶鬼神之总称。佛书以妄见为邪魔。言足为正道之障也。起信论曰:“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盂兰盆经曰:“邪魔外道。”

  【邪魔外道】 (流派)邪恶之魔鬼与佛法外之行者也。药师经下曰:“信世间邪魔外道妖[薜/女]之师妄说祸福。”

  【邪山】 (譬喻)邪见之高譬之山。止观五之四曰:“倾邪山,竭爱海,皆观之力。”

  【邪扇】 (譬喻)以邪道煽动人,譬之曰邪扇。赞阿弥陀佛偈曰:“关闭邪扇开正辙。”

  【胁士】 (术语)又作胁侍,挟侍,立于佛两胁之菩萨也。士为大士,菩萨之译名,常侍佛赞佛化众生之大士也。观音势至为阿弥陀佛之胁士(观经),日光月光为药师佛之胁士(药师经),文殊普贤为释迦佛之胁士(华严经),若在小乘,则以大迦叶阿难为胁士。

  【胁侍】 (术语)与胁士同。侍为侍者。

  【邪私】 (术语)邪念私欲,耽于女色也。行宗记二上曰:“邪私者耽女色也。”

  【邪思惟】 (术语)横邪之思惟也。

  【邪网】 (譬喻)邪法如网绞络而能罗人,故曰邪网。无量寿经上曰:“掴裂邪网消灭诸见。”起信论曰:“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同义记上曰:“出邪魔羂网故。”

  【邪性定】 (术语)邪性定聚之略。

  【邪性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见“三聚”条。

  【邪旬】 (术语)荼毗之转讹。玄应音义六曰:“邪旬,或云阇维阇毗,同一。正言阇鼻多,是焚烧也。”见“荼毗”条。旬与波旬(Pāpiya)之旬同。旬字,为毗之音,故邪旬者,Jhāpeti(现),Jhāpita(过)之译音也。

  【邪因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邪因邪果】 (术语)见“四执”条。

  【邪淫】 (术语)非自己之妻妾而淫之曰邪淫。五戒之一。

  【邪淫之恶鬼】 (异类)今生邪淫之咎,于地狱感恶鬼使苦吾身。恶鬼即狱卒也。往生要集上本曰:“狱卒取地狱人,置刀叶林,见彼树头,有好端正严妇女。如是见已,即上彼树。树叶如刀,割其身肉,次割其筋,如是劈割一切处已。得上树已,见彼妇女,复在于地,以欲媚眼,上看罪人。作如是言:念汝因缘,我到此处。见已,欲心炽盛,次第复下,刀叶向上。”

  【邪瑜伽行】 (术语)总称苦行外道非理之观行。瑜伽伦记五上曰:“或依棘刺,修断瑜伽。或依灰坌,或行木杵,夜即卧上。或行着板衣,夜即卧板。或如狐蹲住,乃后夜不至地。即是邪瑜伽行也。”

  【邪云】 (譬喻)邪见之隐覆佛性,譬如云,故曰邪云。

  【邪正一如】 (术语)见“一如”条。

  【邪执】 (术语)固执不正之见解曰邪执。地藏十轮经五曰:“远离一切邪执恶见。”起信论曰:“对治邪执。”同义记下末曰:“一切邪执皆依我见。”大乘义章五末曰:“邪执翻境,名之为倒。”

  【胁尊者】 (人名)梵曰波栗湿缚Pārśva,又作波奢。付法传中第十祖。小乘有部众人,劝迦腻色迦王为婆娑结集者,即第四结集之人。其所以称胁者,西域记二曰:“波栗湿缚,唐言胁,初尊者之为梵志师也。年垂八十舍家染衣,城中少年便诮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浅智。夫出家者,有二业焉:一则习定,二乃诵经。而今衰耄,无所进取,滥迹清流,徒知饱食。时胁尊者,闻诸讥议,因谢时人而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于席。(中略)绵历三岁,学通三藏,断三界欲,得三明智,时人敬仰,因号胁尊者。”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胁尊者,付法藏中波奢比丘,常坐者也。”付法藏传五曰:“彼胁比丘,由昔业故,在母胎中,六十余年。既生之后,须发皓白,厌恶五欲,不乐居家,往就尊者佛陀密多,稽首礼足,求在道次。(中略)勤修苦行,精进勇猛,未曾以胁至地而卧,时人即号为胁比丘。”

  【写叠】 (杂名)写于白叠之佛像也。祖庭事苑六曰:“摩腾,竺法兰,以白叠画释迦像并四十二章经,载以白马云云。”

  【写经】 (杂名)书写经文而供养之也。

  【写瓶】 (术语)传法无遗漏,譬诸一瓶之水写于他一瓶也。涅槃经四十曰:“如写瓶水置之一瓶。”

  【写照】 (杂语)画肖像谓之写照。照者镜也。见镜之所照,模仿而写其面像也。

  【谢戒】 (术语)禅林有沙弥得度受戒后,至师所拜谢之礼。名为谢戒。见象器笺九。

  【泻瓶】 (譬喻)见“瓶”条附录。

  【泄悉知】 (地名)Yaṣṭi-vana,林名。译曰竹杖。西域记九曰:“泄瑟知林,唐言杖林。林竹脩劲,其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究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泻药】 (饮食)下剂药也。慧琳音义六十三曰:“泻药,为除五脏肠胃积热及宿食不消故,以药汤除去其滓滞,令体气通畅,即如今之大黄朴消巴豆犀角等是也。”

  【谢因缘】 (术语)禅宗住持之诲示,谓之因缘。开示后,对之大展三拜或九拜,谓之。谢因缘。见象器笺十二。

  【懈怠】 (术语)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唯识百法随烦恼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烦恼之一。唯识论六曰:“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励,亦名懈怠。”俱舍论四曰:“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菩萨本行经上曰:“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懈怠不听法戒】 (术语)制懈怠而不听受正法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一。新学之菩萨,每有讲法,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谘问之,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之一切说法处,亦应悉至而听受。此戒即诫菩萨自抱无知,懈怠不听法者。通于大小二乘道俗七众。法藏名之为不听经律戒,太贤谓为不能学戒。今依天台。

  【懈怠耕者经】 (经名)佛说懈怠耕者经,一卷,宋惠简译。佛对耕者说懈怠之过。彼闻而悔过,得不退转。

  【懈怠贼】 (术语)懈怠贼道心,故云。智度论十五曰:“一切诸贼中,无过懈怠贼。”

  【懈慢边地】 (界名)日本真宗视懈慢界与边地为一,故曰懈慢边地。懈慢界为菩萨处胎经所说,边地为无量寿经所说。假令为别,亦皆为极乐之附庸也。

  【懈慢国】 (界名)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于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于极乐,故谓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于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花庄严,七宝转围床。(中略)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染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

  【懈慢界】 (界名)与懈慢国同。

  【廨院主】 (职位)廨院者禅林食物管理之所,主者其管事也。禅苑清规曰:“廨院主之职,主院门收杂买卖。”

  【心】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为集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三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为心。”唯识论三,述记三末,了义灯四本,揭数多之异名也。【心】(术语)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于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毗若底(识)之三心。宗镜录举纥利陀心(肉团心)、缘虑心、质多心、干栗驮心(坚实心)之四心。三藏法数十九举肉团心、缘虑心、积聚精要心、坚实心之四心,今总证之为六种心:一肉团心,梵语旧曰千栗驮,新曰纪哩驮耶。肉团心即吾人之心脏,密家所谓八叶之心合莲华也。又草木之心也,此为物之中心,故又曰处中心。是止观之第二心,大日经疏干栗驮心之第一义,宗镜录,三藏法数之第一心也。大日经疏三曰:“阿阇梨云:凡人汗栗驮心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音云纪哩驮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经义释三曰:“汗栗驮心者,此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音云纥哩乃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于此处(指肉团心),思莲华形。(中略)汗栗陀,讫栗陀,一名转耳。”同十二曰:“干栗驮者,是处中心也。”又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是处思莲华形。”止观一曰:“汗(本文作污误)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宗镜录四曰:“一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黄庭经所明。”二集起心,为第八阿赖耶识。以集诸种子,又能生诸现行法故也。梵曰质多。法相宗之万法唯识,依此而定。是唯识述记之第一心,宗镜录之第三心也。唯识论三曰:“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识。”唯识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云心也。(中略)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薰种,此识中既积果已后起诸法故说此心名为心。”宗镜录四曰:“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识积聚种子生起现行。”法相宗心意识三者,有通别二门,其通门虽许三名互通,而其别门则其体各别,故以此质多心唯为第八识之特名也。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译言意。为思虑之义,第七识之特名也。是亦限于法相宗。唯识论四曰:“是识(第七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四缘虑心,又曰虑知心,了别心。梵语与上集起心同。此为通于八识之能缘作用也。但常就意识而言。台家所谓介尔阴妄之心者,一心三观之一心是也。止观一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同二曰:“对境量知,异乎木石名为心。”大日经疏十二曰:“梵云只多,是虑知心也。”大乘义章二曰:“虑知曰心。”宗镜录四曰:“二缘虑心,此是八识,俱能缘虑白分境界。”是楞伽经注之第二心,止观,大日经疏之第一心,宗镜录之第三心,三藏法数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语毗若底,译为识,为了别之义,唯为意等六识之特称。唯识述要上本曰:“梵云毗若底(丁你反,识也)。”五坚实心,坚固真实之不生不灭心。即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真如之异名也。华严所谓总该万有之一,起信论一心二门之一心,楞伽经注之第二心,宗镜录,三藏法数之第四心也。但宗镜录以其梵语干栗驮为纥栗驮,干栗驮之同一转声。楞伽经一曰:“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注:“此心,梵音汗栗驮,汗栗太宋言心。谓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梵音云质多也。”宗镜录四曰:“四干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贞实心,此是真心也。”六积聚精要心。积聚诸经中一切之要义者。言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观之第三心,大日经疏干栗驮之第二义也。但止观以其梵语为矣栗驮,与彼干栗驮之肉团心殊别。大日经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驮之心,即是真实心也。”止观二曰:“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心经幽赞上曰:“心者坚实妙寂之称。”显教于肉团心与质多心之外,建立自性清净心之坚实心。而密教于其胎藏界直观凡夫之干栗驮即肉团心之八分为八叶之莲华。上开九佛,是名自性清净心,又于金刚界约于干栗驮处中心之义,名质多心为干栗驮,故于此二心外,不安立别之坚实心也。秘藏记钞十曰:“汗栗驮,肉团心也。是凡夫所见可破坏法也,于此处开佛心,是名自性清净心也。(中略)以自性清净心直名汗栗驮,从所说处立名也。(中略)约处中边质多心名汗栗驮名也。不空心要云:夫修行者初发信心,即大圆镜智纥哩娜耶心。(中略)而大圆镜智发菩提心真言名冒地质多,以知大圆镜智纥俚娜耶心者,质多名纥哩娜野也。”

  【欣】 (术语)欣尚之意。心所名。对于厌而言,即令心欣慕功德之精神作用也。入阿毗达磨论上曰:“欣谓欣尚,于还灭品,见功德已,令心欣慕,随顺修善。心有此故,欣乐涅槃。与此相应,名欣作意。”顺正理论十一曰:“欣谓善心希求过患出离对治,此增上力所起顺证修心欣尚性。此于离喜未至等地,亦有现行,故非喜受。与此相应名欣作意。”皆是也。大毗婆沙论百四十三说有欣厌二心所。又二十八、百九十六,说别有厌心所。俱舍论等说,心所中不出欣厌之二。俱舍光记四所谓“此论中等不别说者,以非恒起,或非并生,故不说为大善地法。”成唯识论六所谓“及显十一义别心所。谓欣厌等善心所法。虽义有别,说种种名,而体无异,故不别立。欣谓欲俱无瞋一分。于所欣境不憎恚故”是也。

  【心宝】 (杂语)心中具无量之宝财,故曰心宝。宗镜录九曰:“一切宝中心宝为上,故知一切法宝皆归宗镜中,无有无量法财珍宝而不积集。”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书名)三卷,高丽义天作。录经论之钞疏。内题为东海有本见行录。

  【心冰】 (譬喻)心中有疑而不解,譬于冰,谓之心冰。因明大疏上本曰:“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

  【心病】 (术语)二种病之一。

  【心波】 (术语)谓意念相续不绝,如波浪之叠生也。释惠洪诗曰:“心波不兴类古井。”

  【心不相应】 (术语)心不相应行法之略。

  【心不相应行】 (术语)心不相应行法之略。

  【心不相应行法】 (术语)五法之一。见“五法”条。

  【心尘】 (杂语)谓烦恼也。烦恼污心性故名尘。又(术语)心上之尘垢,即烦恼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若彼心尘,使性知谁不无。”

  【心城】 (譬喻)禅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譬之于城。与遗教经堤塘之喻同。行事钞上一之三曰:“禅定心城,以戒为廓。”又以身为城郭,故曰心城。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宝眼净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心乘】 (术语)佛教以心观为主,故曰心乘。明神宗续入藏经序曰:“坐换升平,密契心乘。”

  【忻出观】 (术语)六行观之第六。观初禅之心,离欲染而为自由,与初禅之身,得五通而为自由,因出果出共忻也。大藏法数三十四曰:“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心出家】 (术语)二种出家之一。见“出家”条。

  【心灯】 (术语)犹言心灵。静中不昧之义。梁简文帝文曰:“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心谛】 (术语)仁王经疏说三谛之一。见“三谛”条。

  【心地】 (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

  【心地观经】 (经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之略名。

  【心颠倒】 (术语)三颠倒之一。见“颠倒”条。

  【心多欢喜益】 (术语)现世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之欢喜也。

  【新发意】 (术语)谓新发求菩提之意者。是不限于出家,通称在家出家者也。然至后世乃限于新出家者(新发意谓四位以下者之出家,入道谓三位以上者)。法华经序品曰:“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名义集一曰:“阿夷怗,此云新学,亦云新发意。”

  【新发意菩萨】 (术语)二种菩萨之一。见“菩萨”条。

  【心法】 (术语)一切诸法,分色心二法,有质碍为色法,无质碍而有缘虑之用,或为缘起诸法之根本者为心法。此心法,显密二教相违。显教以心法为无色无形,密教以为有色有形。显密共立种种之心法。见“心”条。

  【心法身】 (术语)吾人之心性即法身,为在缠如来,故曰心法身。莲华三昧经曰:“归命本觉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莲台。”是归命于在缠如来也。

  【心佛】 (术语)华严十种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现之佛,谓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华严经五十二曰:“应知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楞严经七曰:“如来无间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昧耶戒序曰:“喻法界于帝网,观心佛于金水。”又(杂语)谓自心之本性即佛体也。自真心外无佛体。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与诸佛体平等无二。”又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又曰:“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术语)是华严经夜摩天宫品之文也,天台谓之三法妙。密教之三昧耶戒,以此三平等为体。夫佛与众生因果相违,而心则通于因果。对于佛与众生为能变之体也。是以因果不二,能变所变一如,故曰是三无差别。见“三界唯一心”条。

  【新妇子禅师】 (杂语)是指恶知识之柔弱而言也。妇人始嫁,即艳容而取媚于夫,是恐违夫之意,趁出而不能为家之主宰也。临济录曰:“若似新妇子禅师,便即怕趁出院,不与饭吃不安不乐。”

  【心缚】 (术语)妄想缚心,故曰心缚。楞伽经二曰:“彼相则是过,皆从心缚生。”

  【心根】 (术语)二十五谛之一。见“数论外道”条附录。

  【心垢】 (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

  【心观】 (术语)天台一心三观之法也。天台之观法,以吾人平常之心念,为所观之境,故别于华严之法界观,法相之唯识观等而称为心观。佛祖统纪(慧文传)曰:“佛以心观口授南岳。”

  【心光】 (术语)对于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称。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离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别有心光。观念法门曰:“但或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取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六要钞五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色名之心光。”

  【心光常护益】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则此心光常照护此人也。

  【心鬼】 (杂语)心邪而于现生作恶业,死后自感责身之恶鬼也。又,心之可怖与恶鬼均。

  【心海】 (譬喻)众生之心体如海,外之境界如风,所生之八识如波浪。楞伽经一曰:“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

  【心行】 (术语)心为念念迁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恶之所念,谓之心行。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止观五曰:“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六趣往行,善恶悉善知也。”又心中念念不忘为心行。禅宗明心见性,不使心有昏昧也。六祖坛经曰:“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心行不离】 (术语)在于真宗,南无阿弥陀佛者,本愿之行,深信名号之缘由者,行者之信也。于信之上,自具如来之愿行,故离南无阿弥陀佛之行而无信,离信而无行。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杂语)又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言语道断条。

  【心华】 (譬喻)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曰心华。唐华严经六十六曰:“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华开敷。”圆觉经曰:“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心怀恋慕】 (杂语)心忆念佛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薄福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此言,诸比丘!如来虽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心秽经】 (经名)说比丘拔心中之五秽,解心中之五缚,宜修五法。见增一阿含五十六。

  【心慧】 (术语)对于身戒曰心慧。身守戒,心研慧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

  【心机】 (术语)谓心之发动也。大日经疏七曰:“随种种乐欲心机,以种种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说真言道。”文句七曰:“事似先迷,心机本顺。”

  【心极】 (杂语)心者心髓也,极者至极也,言义理之心髓至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曩括所遗并包心极。”

  【心即法】 (术语)传心法要上曰:“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新集浴像仪轨】 (书名)一卷,唐慧琳述。

  【心迹】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心寂静】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心解脱】 (术语)又曰慧解脱。无学之一。见“无学”条。

  【欣界】 (界名)可欣求之境土。如贤圣之住处等是也。十不二门序曰:“光尘忽变,欣界尤赊。”

  【心戒】 (术语)制止心念邪非之戒也。是为大乘戒之通义。然小乘戒中南山四分律宗之意,于制戒立深防与分限之二者。而分限即心戒也。

  【新戒】 (杂名)谓沙弥之初受戒者。

  【薪尽】 (杂语)谓佛之涅槃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法华义疏三曰:“薪尽火灭者,依小乘义,以身为薪,智慧为火。故智慧依于身,身尽智便灭。就大乘释者,薪喻于感,火喻于应。众生感尽,诸佛应息。”

  【薪尽火灭】 (术语)谓佛入无余涅槃也。小乘之菩萨,为伏惑行因。故成佛果之最后身,为实业所生,谓之齐业身。业坏报尽,谓之薪尽,果报之身尽,则智慧随灭,谓之火灭。若大乘之菩萨,为断惑行因,故佛果之身,非实业所生,祇随机生灭,故曰齐缘身,故众生之机尽,谓之薪尽,随而应身之灭,谓之火灭。法华经序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薪尽日】 (杂语)二月十五日如来之涅槃日也。

  【心经】 (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略。又,中略曰般若心经。宋史艺文志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俗亦简称心经。”说大般若精要诸法皆空之理。余详“般若心经”条。

  【心精进】 (术语)二种精进之一。见“精进”条。

  【心经略疏】 (书名)一卷,唐贤首着。

  【心经略赞】 (书名)一卷,唐慈恩着。

  【心经秘键】 (书名)具名,般若心经秘键,一卷,日本弘法着。在十卷章之中。

  【心经真言】 (真言)揭谛揭谛Gātigāti者,揭为行不可得之字,谛为如不可得之字,乘如之行,是为真行,故曰行如。此二者初为声闻之行,次为缘觉之行也。波罗揭谛Pragāti者,波罗为圆满最胜之义,揭谛如上。是诸大乘之行也。胜于前之二乘行。故曰波罗。波罗僧揭谛Prasaṁgāti者,僧为和合之义,对译之心经,注为究竟,譬如百川究竟,终和合于大海之一水,佛果究竟,终归于一味果海之义也。是为真言行。菩提Bodhi者,以上来所举四揭谛之行证入菩提果之义也。娑婆诃Svāha有五义,表五智(见“苏波诃”条)见心经秘钞,秘藏记本。

  【心镜】 (术语)心如明镜,能照万像,故曰心镜。圆觉经曰:“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神秀禅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起信论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新旧两伊】 (术语)梵书之伊字,有新旧两样。旧伊者三点不连续,新伊者以细书而连续之,如此方艸书之下字“”,是章安之说。师之涅槃经疏六曰:“言伊字者,外国有新旧两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借此况彼,横如烈火,竖如点水,各不相绩。不横不同烈火,不竖不同点水。应如此土艸下字相,细画相连是新伊相。旧伊可譬昔教三德。(中略)新伊字者,可譬今教三德。”增晖记七曰:“”(旧字)“”(新伊)。

  【新旧两译】 (术语)佛典之译语有两样:一曰旧译,一曰新译。以唐玄奘三藏为界。玄奘以前者为旧译,玄奘以后者为新译。玄奘者新译之翘楚也。

  【新旧医】 (譬喻)经中有云旧医客医者,止观谓为新旧医。佛初对小乘之徒,说无常之义,至涅槃时,说常住之义。因而小乘之徒,疑佛语之前后相违。佛即举新旧两医之喻,以解其惑。涅槃经二谓:“譬如国王阇钝,有一医师亦顽冥。国王无鉴识之明,厚赐重录。其医王病,不察其病症,一用乳药。后客医来,以方便介其医得王宠遇,遂斥旧医。因劝王曰:愿王自今勿用乳药,乳药于病有害。且宜令国中曰:病者一切勿用乳药,若用者断头。王听之,令于国中。于是国中病者无用乳药者。后王有病,即命是医如何治之?医即劝用乳药曰:我先断乳药者,大妄语也,王今有热病,正宜服乳药。王曰:汝今狂乎,汝先言毒,今复言好。如汝言,则旧医果胜汝欤?医曰:王勿作是言。譬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智人见之,不言是虫能解字。旧医亦尔,不别诸病,悉用乳药。如彼虫偶得成字。是乳药亦是甘露,亦是毒药也。若是[牛*孛]牛不食酒糟滑草等,放牧之处,不在高原,不在下湿,饮清流,食青草,饮喂调适,行住得所,如是则其乳能除诸病,是名为甘露妙药。其余之乳,一切皆名毒药。王闻之曰:善哉!吾自今日可复用乳药矣。乃令国中更用乳药。”此喻之意,旧医之纯用乳药者,如彼外道之唯说邪常,客医之如来,初使制乳者,如初时欲破外道之邪常,为说无常,后复使用乳药者,如成小乘无常已,今还说大乘真常,新旧二乳,乳之名虽同,而邪正之义别也。

  【心空】 (术语)心性广大,含容万象,譬之于大虚空。故曰心空。吽字义曰:“无始以来,本住心空。”又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故云心空。仁王经中曰:“空慧寂然无缘观,还照心空无量境。”

  【心苦】 (术语)二苦之一。见“身苦”条。

  【心莲】 (术语)显教譬自性心之清净,曰心莲。密教谓肉团心之实形为心莲。莲华三昧经曰:“常住妙法心莲台。”大日经疏四曰:“凡人汗栗驮心状,犹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心量】 (术语)心起妄想,种种度量外境谓之心量。是凡夫之心量也。如来真证之心量,离一切之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是也。楞伽经三曰:“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心灵】 (杂语)心识灵妙,故曰心灵。楞严经一曰:“汝之心灵,一切明了。”

  【心路】 (杂语)心为到佛地之道路,故曰心路。南山戒疏一上曰:“心路躁扰,静定何因。”释门归敬仪中曰:“心路苍茫,莫知投寄。”

  【新律家】 (流派)对于旧律家而言。四分律五分律等为旧译之律,有部律为义净之新译。以此等律为所依,谓之新律家。

  【心马】 (譬喻)心之动乱如狂马,故曰心马。又曰心猿意马。观心论曰:“心马终不调。”安乐集上曰:“凡夫心如野马。”性灵集四曰:“此思此愿常策心马。”三教指归中曰:“鞭心马而驰八极,油意车以戏九空。”

  【心迷法华转】 (杂语)六祖坛经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言开悟心性者,能运转利用法华。迷惑心性者,为法华所运转利用。即成主从之别。盖释迦之说法华,是运转利用法华而济度众生也。众生之听法华,是为法华所运转利用而被济度也。楞严经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凡夫被转物,菩萨能转物,如是转者,故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忻妙观】 (术语)六行观之第五。观初禅之禅定不动为上妙,初禅之身,虽有形,而如镜中之像自在,忻妙因妙果也。大藏法数三十四曰:“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果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为粗,即忻受得初禅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心灭】 (术语)言真如离心念之相,故心行之处灭而无可思念也。二教论曰:“言断心灭。”

  【心明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

  【心命】 (术语)又曰慧命。法身以慧为寿命,故谓之心命。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心魔】 (术语)见“心魔贼”条。

  【新摩利迦】 (植物)花名。译曰如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心魔贼】 (术语)心魔者,烦恼魔也。烦恼之恶魔,能贼害世出世之善法,故曰心魔贼。净心诫观上曰:“披戒定铠摧心魔贼。”

  【心目】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心念】 (术语)心识之思念也。无量寿经上曰:“众生心念。”法华经普门品曰:“心念不空过。”

  【心念不空过】 (杂语)心念佛而空不放念之意。法华经普门品曰:“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心念法】 (术语)三种羯磨法之一。见“羯磨”条。

  【心念口言】 (术语)心念其事口言其事也。行事钞下一之三曰:“受僧施者,应心念口言,是我分得也。”

  【心平等根】 (术语)数论二十五谛之一,与心根同。见“教论”条。

  【心器】 (术语)心是受万法之器,故曰心器。南山戒疏一上曰:“善识世人心器。”

  【欣求】 (杂语)愿求善法也。

  【欣求净土】 (术语)愿求西方之极乐也。往生要集一部明十大门中有曰:“第一厌离秽土,第二欣求净土。”见“厌离秽土”条。

  【心趣】 (术语)心念之所趣。如言心行。中阿含经三十一曰:“心趣好恶色,为欲所缚害。”

  【新三论】 (书名)见“三论”条。

  【心神】 (术语)众生之心性灵妙,故曰心神。止观五之三曰:“色法尚能如此,况心神灵妙,宁不具一切法耶?”

  【心生灭门】 (术语)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忻胜观】 (术语)六行观之第四。观初禅上胜禅定之乐,与初禅禅味之乐,忻因胜果胜也。大藏法数三十四曰:“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心师】 (术语)为我心之师,故曰心师。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通真轨上曰:“萨婆多云:我教谓心师也,他教谓师心也。”

  【心识】 (术语)小乘俱舍以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以之为别体,有一识乃至无量之差别。详见“识”条。

  【心是法身】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下曰:“心是法身,谓能生万法,故号法界之身。”

  【心受】 (术语)二受之一。详见“受”条。

  【心树】 (术语)谓意念之生发如树木也。法苑珠林曰:“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

  【心数】 (术语)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大日如来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智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心水】 (譬喻)心之影现或动摇万象。又有染净,譬于水,谓之心水。大日经三曰:“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华严经八十曰:“菩萨心水现其影。”

  【心随转法】 (术语)一切之心所法与定俱戒道具戒之二无表色及此法之生住等四相,与心王同时同果,又同善等之性其他一切之相,故谓之心随转法,即心生则随而生,心灭则随而灭也。俱舍论六曰:“心所二律仪,及彼心诸相,是心随转法,由时果善等。”

  【新岁】 (术语)谓夏安居竟之翌日,即七月十六日(旧律)是比丘之新年元旦也。

  【新岁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坐夏既竟,佛集众僧,使各相忏悔,诸天来供养偈赞。

  【心所】 (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瞋等别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识有五十一法。见“五位”条。

  【心所法】 (术语)常略曰心所。

  【心塔】 (术语)密教之深旨,以众生之心直为塔婆,故曰心塔。三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为塔也。如第三曼荼罗以自心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

  【心田】 (譬喻)心能生善恶之苗,故曰心田。古尊宿录曰:“沩山曰:直得没交涉,名运粪人,污你心田。”

  【心亭】 (譬喻)犹言心城。心以身为亭,故曰心亭。秘藏宝钥下曰:“从此初门移心亭。”

  【辛头波罗香】 (物名)Sindhupāra,出自辛头河岸之香也。慧苑音义下曰:“辛头者,河名也。波罗,此云岸也。谓其香生彼河岸,故以出处为名耳。”

  【心王】 (术语)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瞋等之情也。密教以之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为其眷属。此心王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为心王,余尊为心数。但依主伴无尽因果不二之义,则无论何尊,总以中央配于法界体性智,故九会四重之圣者得各为心王也。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大日经三曰:“安住心王,等同虚空。”成实论十六曰:“处处经中说心为王。”俱舍论六曰:“此中心王极少,犹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四念处一曰:“心者心王,异乎木石。”

  【心王铭】 (书名)傅大士作。见传灯录三十。

  【心王如来】 (杂名)大日如来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吽字义曰:“心王如来,既至如是地。尘数难思心所眷属,谁不得此大我身。”

  【心王心所】 (术语)见“心心数”条。

  【心无差别】 (术语)三无差别之一。见“三无差别”条。

  【心无嫉妒行】 (术语)清凉所立四安乐行之一。见“四安乐行”条。

  【新无量寿经】 (经名)五会赞指观无量寿经,称为新无量寿经。是以双卷之无量寿经译于前,观无量寿经为译于后者,故对前译之双卷经而称观经为新无量寿经也。

  【心无失】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

  【心无所住】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着。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着。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

  【心无畏故】 (杂语)大日经曰:“心无畏故,能究竟净菩提心。”行者观心月,泰然无所畏惧,谓之心无畏。以心无畏之故,得净究竟圆明之菩提心也。

  【心悟转法华】 (术语)见“心迷法华转”条。

  【心喜瑞】 (术语)法华六瑞之一。

  【心香】 (术语)谓中心虔诚如爇香供佛也。梁简文帝文曰:“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心相】 (术语)心之行相。即见分也。又为肉团心。即心脏之相貌。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者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往生要集十本曰:“如来心相如红莲华。”

  【心相应行】 (术语)谓一切之心所法也。是与心王相应俱起,故曰心相应。是有为法,故曰行。

  【心想】 (术语)意识心王之思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智海从心想生。”

  【心心】 (术语)言前后之心。或言心与心所。仁王经下曰:“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

  【心心数】 (术语)心与心所也。心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所。为心王所有贪瞋等多数之别作用也。维摩经五曰:“遍知众生心心数法。”俱舍论四曰:“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中略)或名相应,等和合故。”

  【心性】 (术语)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以心性立为真空,圆教立为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圆觉经曰:“以净觉心知觉心性。”起信论义记中本曰:“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法华玄义四之三曰:“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唯识论二曰:“众生心性二分合成。”止观大意曰:“不变随缘故为心,随缘不变故为性。”又心性二字,空宗与性宗等解说不同。惟禅宗则毫无区别。黄檗传心法要曰:“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又云:“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南阳慧忠国师语录曰:“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则别,悟则不别。曰: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曰: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心性三千】 (术语)一念之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也。

  【新学菩萨】 (术语)新发心学习佛道之菩萨也。梵网经下曰:“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

  【新薰说】 (术语)唯识宗有谓第八识所藏之种子,非为本来固有者,如视为本有,能薰之法,所薰之识,皆有无始以来。即种子亦为无始以来所薰习者。难陀,胜军二师为此说。非宗之正义。

  【新薰种子】 (术语)本有种子之外,有新薰种子。见“种子”条。

  【心眼】 (术语)观念之心,能照了诸法,故曰心眼。观无量寿经曰:“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往生要集中本曰:“行者以心眼见于己身,亦在于彼光明照中。”

  【心药】 (譬喻)出世之教法医众生之心病,故称曰心药。秘藏宝钥上曰:“九种心药,拂外尘而遮迷。金刚一宫,排内库而授宝。”

  【心要】 (术语)心为心髓,要为精要。谓法门之至极也。又心性上精要之法义也。六祖坛经曰:“指示心要。”天台荆溪着有始终心要一卷。又(经名)金刚顶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

  【心一境性】 (术语)定有七名,此其中之一也。为使心止住一境之性。详见“定”条。

  【新译】 (术语)见“旧译”条。

  【新义派】 (流派)日本真言宗之一派。

  【心意识】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余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心印】 (术语)禅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实义也。犹如经宗之所谓三法印,一实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黄檗传心法要上曰:“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六祖坛经曰:“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碧岩第一则评唱曰:“单传心印,开示迷途。”祖庭事苑八曰:“心印者,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刘禹锡文曰:“佛灭度后,大弟子演圣言而成经,传心印曰法,承法而能传曰宗。”今彼此会意曰心心相印,本此。又密教以大日经所说名为心印。以心者精要之义。印为决定之义。此经所说,为三乘之精要,而决定三乘故也。大日经疏三曰:“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广开一切法门,是名通达三乘也。”演奥钞二曰:“心印者,心精要义,印决定义,此经所说为心为印广开一切法门,是故持此心印名通达三乘也。”又印相,圣观音之心印也。

  【心用四分】 (术语)心识之作用分四种,称为四分。见“四分”条。

  【心欲】 (术语)心之乐欲也。法华乐王菩萨品曰:“观众生心欲。”

  【心猿】 (譬喻)以心之散动譬于猿猴。故曰心猿。慈恩传九曰:“守察心猿,观法实相。”

  【心源】 (术语)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五曰:“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心缘】 (术语)言起心而攀缘外境也。为虑知心外事物之义。起信论中本曰:“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心远离】 (术语)二种远离之一。向自己之内界,而思惟远离不善迷惑也。”

  【心愿】 (术语)心之愿也。月上女经下曰:“谁今如是满心愿。”顺正理论二十二曰:“亦如心愿与众同居。”

  【心月】 (譬喻)心性之明净譬如月也。菩提心论曰:“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

  【心越禅师】 (人名)讳兴俦,字心越,号东皋,明杭州金华府婓郡浦阳人。清康熙七年三十岁,谒翠微阁堂,三年参容狗子话,得师之印可。日本延宝五年至长崎。后改造水户之天德寺,号祇园寺。为开山。寿五十七寂。见日本洞上联灯录。

  【心月轮】 (术语)真言之金胎两部,胎藏界观众生之肉团心为莲华,以其开合分因果,金刚界观之为月轮,以其圆缺分凡圣。其月轮标帜菩提心圆明之体也。金刚顶经一曰:“时菩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遍知已,我见自心形如圆月,一切如来告言:汝已发一切如来普贤心,获得齐等金刚坚固。”菩提心论曰:“一切众生悉合普贤之心,我观自心形如月轮,何故以月轮为喻?谓满月圆明体则与菩提心相类。”建立轨曰:“谛想心臆间圆明,可一肘(即菩提心),犹如秋月光澄明仰在心。”

  【心真】 (术语)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也。秘藏宝钥上曰:“顿越三妄入真心。”

  【心真如门】 (术语)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心证】 (术语)心与佛相印证也。释皎然诗曰:“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

  【心智】 (术语)心为体,智为用,体用并举而曰心智。仁经王经中曰:“心智寂灭,无缘照。”

  【心咒】 (术语)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为如来心中之胜法。故名心咒。随求陀罗尼经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无胜此法故。”楞严经七曰:“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实莲华所说心咒。”

  【心珠】 (譬喻)众生之心性,为本来清净之佛性,故譬之为明珠。心珠歌曰:“此心珠如水月。”梁简文帝文曰:“心珠可莹。”

  【心珠歌】 (书名)韶山和尚作。见传灯录三十。

  【心住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

  【心自在者】 (术语)言阿罗汉解脱一切定障而禅定得自在也。即俱解脱阿罗汉也。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阿罗汉心自在者。”

  【心宗】 (流派)佛心宗之略,禅宗也。禅源诸诠下曰:“所传心宗,实贯三尊。”

  【心作】 (术语)心之作业。即三业中之意业也。

  【心作解脱】 (术语)十六特胜之第十一。

  【心作摄】 (术语)十六特胜之第十。

  【心作喜】 (术语)十六特胜之第九。

  【信】 (术语)心所法之名。于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唯识论六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俱舍论四曰:“信者令心澄净。”颂疏四曰:“信者澄净也,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大乘义章二曰:“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晋华严经六曰:“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本业经下曰:“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智度论一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中略)复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

  【信不退】 (术语)三不退之一。见“不退”条。

  【信藏】 (杂语)信心含藏一切之功德,故云信藏。华严经一曰:“信藏解脱门。”

  【信成就】 (术语)六成就之一。

  【信成就发心】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种发心之一。见“三种发心”条。

  【信德】 (术语)信心之功德也。又信佛法之德者也。

  【信度】 (地名)Sindhu,有信度国,信度河。

  【信度国】 (地名)Sindhu,原为印度之称。又特以名一国。此国信度河边,周七千余里,大都城谓之毗苫婆补罗Vichavapura,周三十余里,宜谷稼牛羊等。如来昔游此国,故无忧王于圣迹之处造窣堵波数十所。见西域记十一。

  【信度河】 (地名)又作辛头河。赡部洲四大河之一。见“四河”条。

  【信幡】 (物名)为信号之幡也。祖庭事苑三曰:“今晋朝,唯白虎示信,用鸟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鸿雁燕乙,有去来之信是也。”【信幡】(物名)为信心而奉佛之幡也。见“幡”条。

  【信佛功德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信佛之功德。

  【信伏】 (术语)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楞严经四曰:“恐汝诚心未信伏。”梁僧传法曰:“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

  【信根】 (术语)五根之一。

  【信鼓】 (杂名)总谓钟磬之音。为得信之方便者,通谓之信鼓。增一阿含经四十二,阿难升讲堂击犍稚曰:“我今击此如来信鼓,(中略)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露地击犍稚,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资持记上一之四曰:“信鼓者,于事则告众有期,在法则归心无二。鼓谓击动发音,名通钟磬。”参照“钟”条。又临终之引磬谓之信鼓。决定往生集曰:“信鼓者磬名也,亦名无常磬也。”

  【信海】 (譬喻)信心之实德,广大无边,故譬之海。教行信证三本曰:“真如一实之信海。”

  【信行】 (术语)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信后】 (术语)闻弥陀之名号而发信心之后也。

  【信后称名】 (术语)净土真宗之教得信心后之称名总为报恩。净土门之特殊法门也。

  【信后相续】 (术语)信后之念佛相续也。见“信后”条。

  【信慧】 (术语)五根中之信根与慧根也。信以破邪见,慧以断无明。无量寿经下曰:“寿命甚难得,佛世复难值,人有信慧难。”教行信证行卷曰:“佛在世甚难值,有信慧不可致。”

  【信教自由】 (杂语)人民信奉何教。悉听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强制之也。

  【信解】 (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见“七贤”条。

  【信解行证】 (术语)是佛道之一期也,先信乐其法,次了解其法,依其法而修习其行,终证得其果也。

  【信解品】 (经名)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四经之第二。信者闻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于自心内也。此一品为譬喻品中第二之领解段。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法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为于上譬喻品广引三车一车之譬,而说会三归一之旨。于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连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欲述其领悟之旨,说长者穷子之譬,述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五时之教门,自彰其领悟之处也。

  【信解智力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佛五力之信解法与十力之智力。十力如常。五力者信进念定慧也。

  【信戒】 (术语)三宝及戒之四证净法总收于信戒之二种。盖三宝净者,以信为体,戒净即为戒也。俱舍论二十五曰:“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应知实事唯有二。谓于佛等三种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唯有二。”药师经曰:“坏君臣法,毁于信戒。”

  【信乐】 (术语)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即信心欢喜也。净土真宗以弥陀十八愿有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其至心与欲生心之二,摄于信乐之一,此谓之一心,又云一念。盖信喜心诚即为至心,其心即为欲生净土之欲生心也。教行信证信卷曰:“私窥三心字训:三即合一,其意何者?至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心者即是种也,实也。言信乐者,信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满也,(中略)验也,宣也,忠也。乐者即是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言欲生者,欲者即是愿也,乐也,觉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也,为也,兴也。明智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中略)欲愿爱悦之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为兴之心,(中略)故疑盖无杂也。今案三心字训,真实心而虚伪无杂,正直心而邪伪无杂,真知疑盖无间杂故是名信乐。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唯识论六曰:“二信有德者,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

  【信力】 (术语)五力之一。

  【信力入印法门经】 (经名)五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佛在普光法殿文殊师利请问清净初地之法,佛以六十余种之五法答之。次问普贤菩萨,云何诸佛无障碍智乃至无障碍身?普贤叹其难知难见。文殊再请,乃具答之。

  【信满成佛】 (术语)占察经所说四种成佛之一,华严宗唱导之。彼宗之行位,有行布圆融之两门。行布门,自十信至佛果,六位之次第不同,其圆融门则得一位随得一切位也。其义以六相圆融十玄缘起而知之。故经中说十信之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位(旧经第六第七新经第十四第十五贤首品),谓之信满成佛。

  【信明】 (杂语)信忍证明其事也。无量寿经上曰:“幸佛信明,是我真证。”

  【信女】 (术语)梵语优婆夷,Upāsikā,翻信女。信受佛法而受三归五戒或八戒斋之女也。

  【信忍】 (术语)三忍五忍六忍之中各有信忍。见“忍”条。

  【信施】 (术语)谓信者之施物也。观佛经五曰:“虚食信施以此因缘食诸铁丸。”涅槃经十一曰:“宁以此口吞热铁丸,终不敢以毁戒之口食信心檀越饮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信奉者故曰信施。”

  【信士】 (术语)Upāsaka,梵称优婆塞,译云信男,又云信士。在家之信者,受三归五戒或八斋戒者。通俗编曰:今人出财布施曰信士。汉曹全碑阴义士某千,义某五百,义士即出资助刊者。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士皆改为信。今之信士,即汉碑所称义士也。

  【信首】 (术语)佛法以信为最初,故谓之信首。释门归敬仪上曰:“宜敬设仪,开其信首之法。”

  【信手】 (术语)入佛之宝山以信心为手而采宝,故云信手。智度论一曰:“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

  【信受奉行】 (杂语)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也。诸经之终多有斯语。见“奉行”条。

  【信受难】 (术语)四难之一。

  【信水】 (譬喻)譬信心之澄净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称之曰信水。演密钞三曰:“若先习垢深则不染诸法界之法,若以信水澣令洁白则堪受染。”

  【信顺】 (术语)信受所闻之法而随顺之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教行信证信卷序曰:“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法华玄义六下曰:“人心由法成亲,亲故则信,信故则顺。”

  【信外轻毛】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信现观】 (术语)六现观之一。缘三宝之世间出世间决定净信也。

  【信香】 (仪式)禅僧住持一寺,初说法为开堂,亦云出世开法。此时齎香寄师,而通嗣法之信谓之信香。见象器笺十。又贤愚经六,说香为信心之使,因此而总云香为信香。见“香”条。

  【信相菩萨】 (菩萨)金光明经信相菩萨疑释尊之寿命,不酬往昔之因位(仅八十寿命),因而四佛世尊,各说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之一喻,以示释尊之长寿。

  【信向】 (术语)信三宝不疑而归向之也。随愿往生经曰:“信向者少,邪习者多。”

  【信心】 (术语)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也。此有迷信正信,解心仰心,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别。见“信”条。

  【信心欢喜】 (术语)信心之体,必有欢喜之相。因而约信心欢喜之四字归于信乐之二字,约信乐之二字归于信之一字,是净土真宗之法门,悉归于信之一字。犹如天台之法门悉归于具之一字,真言之法门悉归于阿之一字也。

  【信心铭】 (书名)三祖僧璨作。见传灯录二十。

  【信心为本】 (术语)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为真俗二谛,即世出世二门,俗谛以王法为本,真谛以信心为本。盖真宗之意,以为众生往生弥陀之净土,非由称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愿力也。

  【信心正因】 (术语)真宗又于前条。真谛门中分为二,谓之信心正因称名报恩。

  【信仰】 (术语)信三宝不疑而钦仰之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人天等类同信仰。”唐僧传(慧琎传)曰:“亲欣其信仰。”

  【信衣】 (衣服)佛家传授之衣也。五灯会元,二十五祖曰:“师子尊者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六祖坛经曰:“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信一念】 (术语)见“一念”条。

  【信种】 (术语)信心之种子,成信根于身者也。

  【信珠】 (譬喻)信能澄清人心,故譬之为澄水之珠。成实论四曰:“得信珠则心池清。”

  【星供】 (杂语)供养本命星也。

  【星祭】 (行事)宿曜经说人人当年星本命星侵犯则其人有灾。如来说大悲陀罗尼消除之。名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经曰:“我有大吉祥真言,名破宿曜,若能受持至心忆念,其灾自灭,变祸为福。”且大集经二十三昧神足品曰:“二十八宿日月随行,一切众生日月年岁皆悉系属,若人生日于角星者,多财富贵,聪明多智,眷属炽盛,寿命。”乃至一一说之。此星祭,即祀其人之当年星及本命星也。然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为大悲随情之方便,而非佛教之教,又大集经之说为光味仙人之言,而非佛说,故佛破之。经曰:“佛言:众生闇行,着于颠倒,烦恼系缚,随逐如是宿书籍仙人,星宿虽好,亦复生于牛马猪狗。亦有同于一星生者而有贫富贵贱参差。是故我知是不定法。”又涅槃经梵行品曰:“诸佛世尊,于诸众生不观种姓老少中年贫富日月星宿工巧下贱卑仆婢使,唯观众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则便慈念。”

  【星宿】 (术语)又称宿曜,印度之天文法也。其中有二十八宿Nakṣatra,十二宫Rāśi,七曜Graha之别。人界天界一切之事实,恒相反影,吉凶之相,现于宿曜,且由星宿之运行,而豫定个人之运命者也。是为星占法。阴阳师,兵家,及密教之占卜者皆传播之。藏经中有宿命智陀罗尼经,宿命陀罗尼,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宿曜仪轨,七曜禳灾决,七星如意轮秘要经,七曜星辰别行法等诸经,民间流布之杂书尤不胜枚举。

  【星宿劫】 (术语)过现未三大劫中,未来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佛祖统纪三十曰:“未来星宿劫,千佛出兴如天星宿。”

  【星宿劫千佛名经】 (经名)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

  【形貌欲】 (术语)六欲之一。

  【形色】 (术语)梵语Saṃsthānarūpa之译。有形之色也。对于显色而言。即色法中,质碍粗着,因触而忆知长短等者。此有八种:一长,二短,三方,四圜,五高,六下,七正,八不正。一面多生曰长,一面少生曰短,四面齐正曰方,周遍一切处而生曰圆,中凸出曰高,中坳凹曰下,面齐平曰正,面参差曰不正。有部虽谓是等诸色,极微各别,各有别体,而唯识大乘则谓青等四显色分位假立非实色也。又梵语Rūpavacara之译。即人之颜色形貌也。无量寿经上所谓“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法华经信解品所谓“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是也。【形色】(术语)形体与色相。法华经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谓长短方圆等形之可见于眼者。二色之一。俱舍论一曰:“形色有八,(中略)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形山】 (譬喻)身体譬之山。宝藏论空有品曰:“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

  【形身】 (术语)大乘入楞伽经三曰:“名句文身。”楞伽经二曰:“名句形身。”形身即文身字身也。文字以形为体,故曰形身。楞伽经二曰:“形身者,谓显示名句,是名形身。”

  【形同息慈】 (杂名)大乘之学人,受小乘之十戒,形同沙弥者。息慈者,梵语沙弥之译。

  【形像】 (图像)其像不一,一为双身抱合之像。大圣欢喜形像品仪轨曰:“夫妇二天,令相抱立,其长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头人身,但男天面系女天右肩,而令视女天背;亦女天面系男天右肩,而令视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现,手足柔软,犹如壮肥端正女人。男天头无华鬘,肩系赤色袈裟。女天头有华鬘,而不着袈裟,手足有璎珞环,亦用其两足蹈男天足端。此二天俱白肉色,着赤色裙,各以二手互抱腰上,其右手覆左手背。二天右手中指端令至左手中指中节背上。”含光仪轨曰:“二天身相抱正立,双象头人身。其左天着天华冠,鼻牙短,其目亦细,着赤袈裟福田相衣,身赤白色;右天面目不慈,鼻长目广,不着天冠及福田衣,身赤黄色,唯以黑色衣而缠其颈肩,此天以面相着前女天面,作爱着相。(中略)又像二形如形,相抱正立。唯以男天面系女天之右肩,而视女天背;亦以女天面系男天之右肩,而视男天背也。目细牙短为妇天,其二天并不着法衣天冠,而现本毗那夜迦身。”二为单身二臂之像。秘藏记末曰:“欢喜天,左手萝卜,右手持团。”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曰:“欢喜天,象头人身,左手萝卜,右手持团,萝卜大根也。”三为单身四臂之像。形像品仪轨曰:“复有四臂像,其形象头人身,具足四臂。所谓右第一手执钺斧,第二手把欢喜团盘,左第一手把牙(或执杵),第二手执宝棒。”四为单身六臂之像。含光仪轨曰:“象头人身,左牙出,右牙折。面少向左,其鼻向外瘘,身色赤黄。有六臂,左上手把刀(金刚智言把剑),次手把果盘(金刚智言欢喜团),下手把轮,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索,下手把牙。”【形像】(图像)大日经一曰:“大梵在其右,四面持发冠,唵字相为印,执莲在鹅上。”大日经疏五曰:“大梵王,戴发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余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记下曰:“大王,大梵天四面,面上三眼,有四手各持华瓶鉾,肉色。”【形像】(图像)有二种:一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为衣,在处常翘于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大日经疏十四曰:“先仰左手当脐如承把琵琶状,右手风空捻余散申之,向身运动,如弹弦之状,是妙音天印也。”秘藏记下曰:“辩才天,白肉色,弹琵琶。”【形像】(图像)不空羂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三说:一者三面十臂,一者三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三面六臂也。三面六臂者三面各有三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三面六臂。正中大面慈悲熙怡,如首戴大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化阿弥陀佛。左面怒目可畏,眉间一眼,鬓发耸竖,月冠冠有化佛。右面颦眉怒目,狗牙上出,极大可畏,眉间一眼,须发耸竖,首戴月冠冠,有化佛。一手持羂索,一手持莲华,一手持三叉戟,一手执钺斧,一手施无畏,一手把如意宝杖。结跏趺坐,佩身光焰。”又秘藏记末记三面四臂之像云:“不空羂索菩萨,白肉色,有三目并三面,左右二面大青色,着鹿皮裙。有四手,左一手取开莲,次手羂索,右一手说法相,次手取军持瓶。”【形像】(图象)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二十八曰:“台中出现不空羂索心王清净莲华明王,三面四臂,首戴宝冠。冠有化佛,当中正面,圆满熙怡,眉间一目。左右二面如不空羂索观世音左右面目,一手持开莲华,一手持羂索,一手持宝幢,一手把三叉戟。”秘藏记末曰:“不空钩观自在菩萨,四面四手,肉色,左右二面青色。左一手莲华上有钩,一手羂索,右上手捧钩,次一手三股跋折罗。”【形像】(图像)经轨所说有种种。(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三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为黑色,立印轨为青色,使者法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于彼也。大日经二曰:“不动如来使,持慧刀羂索,顶髻垂左肩,一目而谛观,威忿身猛焰,安住在盘石,面门水波相,充满童子形。”同疏五曰:“画不动明王如来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慧刀印,左持羂索,顶有莎髻,屈发垂在左肩,细闭左目,以下齿啮右边上唇,其左边下唇稍翻外出,额有皱文犹如水波状。坐于石上,其身卑而充满肥盛,作奋怒之势,极忿之形,是其密印标帜相也。(中略)所以持利刃以羂索,承如来忿怒之命尽欲杀害一切众生也。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究之命,令得大空生也。若业寿种除,则戏论语风亦皆息灭,是故缄闭其口。以一目视之意,明以等目所观,一切众生无可宥者。故此尊凡有所为事业唯为此一事因缘也。镇其重障磐石使复不动,成菩提心妙高山王故,云安住在磐石也。”同九曰:“不动明王,此是如来法身。以大愿故,于无相中而现是相,护一切真言行者。若行者常能忆念,能离一切障也。所谓不动者,即是真净菩提之心。为表此义故,因事立名也。此明王闭一目者,有深意也。以佛眼明鉴,唯一而已,无二无三也。”立印轨曰:“左垂一索发,左目而视眇,右手操锐剑,左手执羂索,安置宝盘上,现叱吒暗鸣,现怖三界相。”安镇轨曰:“坐金盘上,光焰炽盛,其焰多有伽楼罗状。”圣无动尊念诵仪轨曰:“头上七髻左肩。”今释以上诸书所述之意义如下:一、右手之利剑,其说详于上“标帜”条。二、左手之羂索,亦如上。三、左头垂一辫发,表一子之慈悲也。头为一身中之最上者,故表佛界,左表众生界,如母之爱念一子,垂大悲于众生界也。又左为慈悲之标帜。四、一目谛观,如疏自释,而所以闭左一目开右一目者,表掩闭左道,而使入字之一乘也。而世间之不动多开两目,或言开两目者,依安镇轨所云目口皆张。又传释迦所现之不动,开一目,闭一目者,以释迦出世于五浊恶世,使三乘六道悉入一佛乘故也。大日所变之不动,两眼俱开,是即以本不生之智眼,谛观生死涅槃,皆是心德,而无可弃者故也。五、住迦楼罗焰,迦楼罗焰遍于身上者,是表智火之金翅鸟身啖食恶毒之龙也,金翅鸟啖食诸龙故。不二中道之大智火,降伏九十六种外道边见之义也。六、坐磐石,如疏自释。或问:依疏文,磐石者,初譬重障,后譬净菩提心,其相违如何?答曰:是烦恼即菩提之意,迷则为重障,悟则为净菩提心,本非二体也。七、闭其口,亦详于疏释。八、下齿啮右上唇,是表使天魔怖畏之智力。右者智之方,天者为上,故以右齿咬上唇也。九、左边下唇稍翻外出,是表起慈悲之用,左者悲之方,悲者为下化,故左唇翻于外也。十、额上小波相,额者四处加持时,南方宝生如来灌顶作佛之位,而在因者,第七识也,即一切众生七识之波浪并起,与第七识相应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烦恼水波之位也。又依实义,则额上者即以字之智水灌顶作佛之位也。此表染净之水波,而额上作皱印也。十一、顶上七莎髻,髻形分七,如莎草所分之形,底哩轨颂云“头上七种发,表七菩提分。”顶上者大空之果也,以依七觉支而能证果故也。又发者是心之条,觉悟者亦心之用,故以发表之也。十二、身青黑赤黄。青黑皆风大之色,表大能破之色即调伏之相,使者法曰:“赤黄色者,黄是地大阿字诸法本不生理所证之色,赤是火大本不生智能证之色,理智不二,能证一体,故现赤黄色也。”十三、充满肥盛,其身卑而充满肥盛者,是僮仆承事之相也。(第二像):立印轨云:底哩皆于第三章说之。底哩经云:欲禁他军阵之众,而使不动,则自于旌上画不动尊,四面四臂,身作黄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畏之状,遍身有火光,作吞兵之势(兵是武器之总名,立印云:作吞他刀之相),四臂所持未详,依安镇法及护世八天法,则上二手作金刚拳,头指与小指曲如钩,以安于口之两边,下二手如常持剑索。其身黄色者,摄领之义,胜他之义也。盖黄者是真金及中央之土色,土者金木水火之主,中者四方之宗(是摄领之义),真金者是银铜铅铁等中之最(是胜他之义),四面者吞四方敌兵之义也,上二手利牙之相,是啖食怨敌之相也,剑索如上。(第三像):立印轨云:又有法,画释迦牟尼佛像,右边画文殊童子,左画金刚手菩萨,作微笑形,于下画无动大威怒金刚,着种种璎珞,严饰于身。此中不动之像同第一像,但加三尊为异,此中中央之释迦为不动之本身故(底哩经意),金刚手者亦是本身故(立印轨意),文殊者智之尊,明王主智,故加此三尊也。(第四像):立印轨云:复次有画像法,于袈裟上画,应作青黑色,发向左边垂,作童真形状,操铄讫底(三叉戟),或执缚曰罗,眼睛色微赤,有威焰,其光赫赫,坐磐山上,其山色赤黄,着青色衣。此中铄讫底表三部之智,以不动为佛部之持明使者,佛部为莲金二部之总体故也。(第五像):出立印轨,亦同第一像。但取死人衣服刺自身之血图之,欲成持明仙中之王,则对此像持诵。(第六像):安镇国家法云:四臂,作大忿怒身,绀青色,湛满,端严,目口皆张,狗牙出于上,右剑,左索,其上二臂在口之两边,作忿怒印,身处八轮之金刚轮内,其轮内外,现八个三股金刚杵头,后有迦楼罗炎,坐极大之四宝须弥山上,有八天王并眷属。(第七像):瑜伽大教王二云:阿阇梨观想坎字变为大智印,大智化为不动尊忿怒明王。作眇眼童子相,身口翡翠色,顶上戴冠,内有阿閦佛,六臂四面,各面有三目,正面微笑,右面黄色,现忿怒相,开口,出舌,舌如红莲,左面白色,以齿咬唇,现大忿怒相。右第一手持剑,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之印(竖头指也),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放赤色之光,遍满照耀,坐莲华上,垂一足。座下有大宝山,心念吽字,故能除诸魔,具无边之神通,如化云遍满虚空。依如此之法,而观想彼人已践圣道,不久可以成佛,此名一切如来证觉不动智变化金刚三摩地。(第八像):大圣无动明王守护国界法云:复次,说画像之法,取白毡或净衣而画圣尊。四面忿怒,身色如日轮,火发上耸,六臂,各持器杖。右手持利剑,左持索,次右手持金刚箭,左手持宝弓,次右手持金轮,左手执金刚杵。以金色之师子王为座而坐之,八大童子侍立于左右。【形像】(术语)梵语钵罗底么Pratimā之译。即木像画像等肖像也。根本毗奈耶四十五曰:“汝持画像至本国时,于广博处悬缯幡盖,香花布列,盛设庄严,方开其像。若此,有问是何物者,应答言此是世尊形像。”即其例也。【形像】(术语)陀罗尼集经九大青面金刚咒法曰:“一身四手,左边上手把三股叉,下手把棒。右边上手掌拈一轮,下手把羂索。其身青色,面大,张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顶戴髑髅,头发耸竖如火焰色。顶缠大蛇,两膊各有倒悬一龙,龙头相向。其像腰缠二大赤蛇,两脚腕上亦缠大赤蛇。所把棒上亦缠大蛇,虎皮缦胯,髑髅璎珞。像两脚下各安一鬼,其像左右两边各当作一青衣童子,发髻两角,手执香炉。其像右边作二药叉,一赤一黄,执刀执索。其像左边作二药叉,一白一黑,执槊执叉。形像并皆甚可怖畏。手足并作药叉手足,其爪长利。”【形像】(图像)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曰:“此青颈观自在菩萨画像法,其三面。当前正面作慈悲熙怡貌,右边作师子面,左边作猪面。首戴宝冠,冠中有化无量寿佛。又有四臂,右第一臂执杖,第二臂执把莲华,左第一执轮,左第二执螺。以虎皮为裙,以黑虎皮于左膊角络,被黑蛇以为神线。于八叶莲华上立,璎珞臂钏,环佩光焰,庄严其身。其神像从左膊角络下。”【形像】(图像)俱摩罗仪轨曰:“次画本尊像,长一尺五寸,而作丁字立。足踏青莲华,身作黄云色。发赤上缭乱,种种诸璎珞,环钏以严身,用虎皮缦胯。左执拔折罗,右下施无畏,当作极迅形。”又有一种画法。圣迦扼忿怒金刚童子仪轨经上曰:“画菩萨身,种种璎珞以庄严,身如火色,遍身流出火焰。以右手持金刚杵,锋举向上。左手作施愿手,脚为里荼踏磐石上。”(里荼即前言之丁字形也)。其他又有数种之画法。【形像】(图像)同秘要品曰:“矜羯罗,形如十五岁童,着莲华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与头指间横插一股杵,天衣袈裟微妙严饰。制吒迦亦如童子,色如红莲,头结五髻(表五智),左手嚩日罗,右手执金刚棒,瞋心恶性之者,故不着袈裟,以天衣缠颈肩。”【形像】(图像)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把扇,于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作四个日形着之,其天扇上作焰光形。右手伸臂并伸五指,指头垂下。身长大小一寸二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好者一二寸好。(中略)其像左右各作一侍者,其侍者作天女形,种种庄严,作此像已。若比丘欲行远道,于袈裟中裹着彼像,若是优婆塞头髻中藏着于像,大小行时离身放着,不得共身上厕大小行。”天息灾译之大摩利支菩萨经一曰:“今有成就法,用好彩帛及板木等,于其上画无忧树。于此树下画摩利支菩萨,身如黄金色,作童女相,挂青天衣,手执莲华,顶戴宝塔庄严。(中略)别明成就法,令彼行人先作观想,想彼摩利支菩萨坐金色猪身之上,身着白衣,顶戴宝塔,左手执无忧相华枝,复有群猪围绕。”

  【性】 (术语)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性者体也。”探玄记十八曰:“性是因义。”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智度论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同下曰:“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尽十方虚空界,元来是我一心体。”禅源诸诠三曰:“良由此宗(禅宗)所说本性,不但空寂,而自然常知,故应目为心也。”

  【兴禅护国论】 (书名)三卷,日本荣西着。一论十门中之第二,有镇护国家门。示兴禅之本意在此,以为题名。

  【兴俦】 (人名)金华浦阳人。姓蒋氏,字心越,号东皋。十岁薙染。清康熙七年,三十岁,参翠微阔堂,居二年。堂问狗子话。师将启口,堂一喝。如此者七八次。他日又入室。堂喝出。于是平生之疑碍冰释。堂乃付偈印证之。师时年三十三也。时明僧澄一住日本长崎兴福寺。闻师德望聘之。师遂于康熙十五年六月东渡。大弘法化。年五十七寂。见日本续高僧传。

  【兴道下八祖】 (名数)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兴道道邃,天台至行广脩,国清正定物外,国清妙说元琇,国清高论清竦,螺溪净光义寂,四明宝云义通,四明法智智礼之八师。

  【性德】 (术语)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

  【性得】 (术语)与生得同。谓不由学问经验而于本性上具备者。

  【性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一。见“十地”条。

  【性恶】 (术语)对修恶之称。依关系而起之恶谓之修恶,本来真如理性所具之恶,谓之性恶。性具善,亦具恶,此性恶之义,天台一宗之极说,他宗未谈之法门也。天台于观音玄义发之,荆溪于止观辅行五提出此说,后至四明,对于华严宗及山外之异义,盛扩张此义。真如纯真无妄,不具恶,依无明之妄缘而背性起恶者,大乘诸家之通谈也。华严宗圆教之极说亦然。然台家贬之为别教所谈而不取,谓修恶之性即为性恶,性具善亦具恶云。修善即性善,他宗犹言之,修恶即性恶,独为台宗之极谈。性善不断,性恶亦不断也。问:性具善恶皆不断,则阐提与佛有何相违?答:阐提断尽修善,但住性善。佛断修恶,但有性恶。问:阐提不断性善为使修善起,佛不断性恶亦使修恶起耶?答:阐提不达性善,以不达故为善所染缚,修善自生起而对治恶,佛达性恶故,于恶自自在,不为恶所染缚,则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修恶。但以自在故,为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犹如名医之于毒药二法也。故迷悟之别,非在断不断而在达不达也。天台观经疏曰:“理者法界无碍,无染而染,即理性毒也。”法华玄义五曰:“破无明理恶,说内教位。”观音玄义上曰:“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不?答:具。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住。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坏,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烧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答:阐提既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佛耶?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一阐提也。”止观辅行五曰:“如来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意,众滞自消。”观音疏记一曰:“修恶全体是性恶故。十二因缘及以五阴,一一如空,常住周遍。”止观义例上曰:“性恶若断,普现色身,从何处而立?”参照“性具”条。又对遮恶而立邪。如比丘之伐草木恳土地,以佛之遮止而为恶事,谓之遮恶,如杀盗为本性恶事,谓之性恶。

  【性分】 (术语)诸法差别之自性也。止观五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

  【性佛】 (术语)法性佛也。三身中之法身也。显密不同颂曰:“显法身默然,密性佛说法。”辨惑指南三曰:“性佛者,六大法性佛之意。”密教以六大为法身故也。

  【性根】 (术语)犹言根性。谓人心地之本原也。李绅石经堂记曰:“如来以万门万行普示群生,随其性根,用假方便。”

  【性海】 (譬喻)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故云性海。如来法身之境也。西域记序曰:“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往生礼赞曰:“性海如来尽是师。”五教章上曰:“性海果分当是不可说义。”五灯会元云:“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谓性海,特未尝知,祖即为说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玆发现。”白居易诗云:“性海澄渟平少浪。”

  【兴行】 (杂语)兴事行事也。经名有“佛说兴起行经。”

  【性横修纵】 (术语)台家所说法报应之三如来,正了缘之三佛性,行智理之三法,法般解之三德等,在圆教为不纵不横,在别教为纵横差别,约之于性修因果二门,而谓之性横修纵,因纵果横。性横修纵者,就三德明之,则此三齐为性德,般若解脱之二德不更为智断之修用,三法自立,互不相融,如三帝王之鼎立,故谓之为横。而其修成时,更起缘因了因之功以相资助,故先法身,次般若,后解脱,次第显发。谓之为修纵。因纵果横者,在因而行时,行智理次第资发,故谓之为因纵。如前之修纵。至果则性德三身一时显发,故谓之果横。如前之性横。盖横者以别异之义而名,纵者以次第之义而名也。文句九曰:“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修德三如来是纵。”同记曰:“别教虽有性德之语,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别义。若三在修前后而得,道理成纵。”光明记一曰:“行智理三,次第资发,修时纵也。法报应三,果中齐显,证时横也。”如斯在别教非横即纵者,以不知三德修性之关系故也。在圆教为不纵不横。盖三德俱为性具者圆教之意以为般若解脱虽在于性而有修用之功,何则?九界之惑业,为性恶之德,惑业之性,即般若解脱之性德,故由迷言之,虽为惑业,由解言之,即为缘了。可以知圆教之二德虽在于性,而有修用之功矣。故此三德本来有性修之关系,一性如帝王,二修如二臣,一性具二修,即成不横之义也。然别教以为九界迷妄之惑业,性虽于理不离,而相与理别,三性共为此惑业所覆,横凝在性,不为二德二修之用,故三德各别,成性横之义也。又圆教虽言般若解脱即缘了之二修为修德,然非如别教在理性之外,乃为性所具之本有之德,故即于是性。如此二修即于一性故成不纵之义。别教于惑业之外,别修成了缘之德,则必为前后,故成修纵之义也。妙宗钞二曰:“三虽性具,缘了是修。二虽是修,非适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则横。二若非性,三法则纵。”

  【兴化】 (人名)魏府兴化山存奘禅师。临济玄之法嗣。后唐庄宗之师。灭后敕谥广济大师。见传灯录十二。

  【兴化打中】 (公案)僧问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师云:打中间底。僧便礼拜师云:山僧昨日赴个村斋,途中遇一阵狂风暴雨,向古庙里避得过。见五灯会元十一兴化章。

  【性火】 (术语)对事火之称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种云性火。性火者,遍于一切之色法也。因明大疏二曰:“火有二种:一者性火,二者事火。”

  【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性戒】 (术语)二戒之一。如杀盗自性是戒,不待佛制故名性戒。

  【性境】 (术语)三类境之一。

  【性净解脱】 (术语)二解脱之一。

  【性具】 (术语)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界之恶法及佛界之善法,总具十界三千之善恶诸法也。天台始发之,荆溪,四明,盛详述之。他宗虽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恶,台家独谈性具恶也。因之天台分之为别圆二教,以他宗之极说未尽性具,总谓之别教。观音玄义记二曰:“九界望佛皆名为恶,此等诸恶,性本具不?答:只具一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缘因了因有性善,亦具性恶。观音玄义上详说之),他皆莫测。”佛心印记曰:“是知今宗性具之功,功在性恶。”妙宗钞上曰:“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则无同断同悟之义。”同下曰:“荆溪云:他宗不明修性,若以真如一理,名性随缘差别为修,则荆溪出时甚有人说也。故知他宗同极,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是指华严宗也,然贤首之菩提心章曰:“随举一门亦具一切,随举一义亦具一切,随举一句亦具一切。然此具德门中,性具善恶。法性实德,法尔如是。”是分明有性具之说也(蕉窗漫笔上)。教行录三教门杂问答曰:“问:一切大乘经论皆谈一切众生本性清净,台宗明性具十界,六既是秽,如何合诸经论?答:十法界六秽四净,台宗既云性具,即是性恶法门,安得不清净乎?明此应具二义:一约情智说,二约迷悟分。情智者,犹言以情分别诸法皆邪,离情分别诸法,分别皆正。今圆人应用佛眼种智了达一念染情,体具十界,互融自在,则一切诸法,悉皆清净,荆溪所谓知刹那染体悉净者是也。二约迷悟分别,当知迷则十界净秽俱染,悟则十界净秽俱净,台宗所明十界性恶法门悉皆清净者,正约悟解边说也。故荆溪曰:三千在理,同名无明,岂非迷故三千俱迷也,三千无改,无明即明,岂非悟故三千俱悟乎。然此二义犹是对修门说,若直约平等法界言之,则非修非性,非迷非悟,非净非秽,一切众生不劳造作,本性灵明,具足十界,不受诸垢。故经曰:五道清净不受色,学此者有即成大道,岂非一切众生法界本净乎。”参照性恶条。

  【性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空”条。

  【性空观】 (术语)南山三观之一。小乘之观法,观因缘生之法其性空也。见“三观”条。

  【性空教】 (术语)南山三教之一。小乘教也。见“三教”条。

  【性力】 (术语)十力之一。

  【性命】 (术语)有情之性与命也。圆觉经曰:“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性念处】 (术语)三种四念处之一。见“四念处”条。

  【性起】 (术语)对缘起之称。缘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诸法,故有染净之差别,是乃因位之如来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故唯有净法,是乃果海之法身。性起与性具云何分别?答:性起为华严之极谈,性具为天台之圆谈。华严宗不言性具,虽谈真如法性之理,性起万法,然不言彼理性之内具诸法也。指要钞下曰:“他宗极圆,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又不谈性具百界,但论变造诸法,何名无作耶?”

  【兴起行经】 (经名)佛说兴起行经,二卷,一名严成宿缘经。后汉康孟详译。说佛一生中所受十难之因缘。

  【兴渠】 (饮食)Hingu,又作兴瞿,兴旧,兴宣。五辛之一。玄应音义十八曰:“兴渠,此言讹也,应言兴旧兴宜。出阇乌荼娑佗那国,彼土人常所食者也,此方相传以为芸薹非也。此树汁似桃胶,西国作食皆着之,今时阿魏药是也。”慧琳音义六十八曰:“兴瞿,梵语药名,唐云阿魏也。”宋僧传二十九慧日传曰:“僧徒多迷五辛中兴渠,兴渠人多说不同,或云芸薹胡荽,或云阿魏。(中略)五辛此土唯有四:一蒜二韭三葱四薤,阙于兴渠。梵语稍讹,正云形具。余国不见,回至于阗方得见也。根粗如细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国人种取根食也。于时冬天到彼,不见枝叶。薹荽非五辛,所食无罪。”

  【兴瞿】 (饮食)五辛之一。见“兴渠”条。

  【性色】 (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性善】 (术语)对修善或事善之称。天台所说,谓法性所具之善也。性具之佛界是。见性恶项。

  【兴盛】 (杂语)事之盛起也。大灌顶神咒经二曰:“末世九百年中魔道兴盛。”法事赞下曰:“正治五浊时兴盛。”

  【性识】 (术语)众生之根性心识也。归敬仪中曰:“群生性识深浅利钝。”

  【兴世】 (杂语)佛之出世也。行持钞上之一曰:“至人兴世。”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拯接群品。”今此且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

  【性土】 (术语)法性土之略。

  【性唯识】 (术语)对生灭变化下八识之相唯识,称常住无相之真如曰性唯识。又五重唯识之第五遣相证性识也。参照“唯识”条。

  【性我】 (术语)心性之大我也。去凡夫之妄我,则归于如来之性我。

  【兴显经】 (经名)如来兴显经之略名。

  【兴显如幻经】 (经名)如来兴显经之异名。

  【性相】 (术语)性者法之自体,在内不可改易也。相者相貌,现于外可分别也。有为无为相对,则无为法为性,有为法为相。而有为无为皆有性相,自体云性,可识云相。智度论三十一曰:“性言其体,相言可识。”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相,如是性。”涅槃经二曰:“汝今当观诸行性相。”

  【性相八识相异】 (术语)是在如来藏(即真如)为识体与否。相宗之八识,唯于有为法上立之,性宗入无为之真如于识中。如大乘义章,问曰:前六识,有所了别,故可名识,后阿陀那阿梨耶二识,云何名识?答了别有三:一,事相之了别,前六识也。二,妄相之了别,阿陀那识也。三,真实自体之了别,阿梨耶识是也。

  【性相二宗】 (名数)法性宗与法相宗也,略云性宗相宗。见“二宗”条。

  【性相二宗十异】 (名数)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三乘异,法相宗以三乘为真实,一乘为方便,法性宗以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众生为了义,一性皆成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为方便,一性皆成为真实。三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谓真如与无明和合而缘起诸法。四真如随缘凝然异,相宗谓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性宗谓真如具不变随缘之二义,因随缘之故,应染净之缘而作善恶之法。五三性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三性中遍计性是空,依他圆成之二性,皆为有,有为无为别也,相性谓依他之无性即圆成也。六生佛不增不减异,相宗谓五性之中,有无种性之人,不能成佛,故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性宗谓一理齐平生佛体无二,故生物二界不增不减。七二谛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俗谛为空,真谛为有,空有各别,性宗谓即有之空为真,即空之有为俗,真空妙有,体一名异。八四相一时前后异,法相谓生住异灭之四相,前后异时,生住异为现,灭为未来,生灭不能同时,法性谓同时之具足四相刹那,相有名生,实无名灭,正生即正灭,不待后无也。九能所断证即离异,法相谓能断是智,所断是惑,能证是心,所证是无为之理,体性俱别也。法性谓照惑之无体即是智,能证之智外,无所断之惑,又照智无自体,即是如之德,如自体自具光德也。故智之外有如,无智之所入也。如之外有智,无能证如也。十佛身有为无为异,法相谓如来之四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依种而生,是与有为无漏涅槃之无为不同,法性谓有即于法性之色心,故佛之色心皆无为常住,非四相之所迁。

  【性相学】 (术语)性者诸法之自体,相为其相貌义理也。又名法相。俱舍成实等明小乘之性相,瑜伽唯识等说大乘之性相,因之学习此等之诸论曰性相学。一名法相学。瑜伽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婆沙论一曰:“阿毗达磨性相所显。”

  【性心】 (术语)性即圆明之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是也。楞严经一曰:“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又禅宗往往以性心与心性颠倒通用。见“心性”条。

  【性用别论】 (术语)四重出体之第四。见“出体”条附录。

  【性欲】 (术语)过去之习性云性,现在之乐欲云欲。无量义经曰:“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方便说诸法。”大日经疏一曰:“性欲者,欲名信喜好乐。如孙陀罗难陀好五欲,提婆达多好名闻,乃至诸得道人亦各有所好。性名积习,习欲为性。”

  【性遮】 (术语)性罪与遮罪也。又性戒与遮戒也。

  【性种性】 (术语)二种性,或五种性,六种性之一。见“种性”条。

  【性重戒】 (术语)二种戒之一。

  【性宗】 (术语)相性二宗之一,又空性二宗之一。见“二宗”条。

  【性罪】 (术语)二罪之一。如杀盗等之诸恶不待佛制而自性是恶也。犯之必有罪报。

  【兄弟】 (杂语)禅林之语。自少壮居于丛林谙熟清规者,曰山中之兄弟。反于晚达之人。又法中同门之总称也。见象器笺五。

  【胸行】 (杂名)以胸步行者之意。蛇,蜥蜴等也。

  【胸字】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谓胸上之卍字也。观佛三昧经三曰:“是时世尊,披僧祇支,示胸德字,令比丘读诵德字已,知佛功德智慧庄严,于卍字印中说佛八万四千诸功德行。比丘见已,赞叹佛言:世尊甚奇特,但于胸字说无量义,何况佛心所有功德。”

  【熊耳山】 (地名)达磨之塔所也。塔记曰:“大师化缘已毕,传法得人,乃端居而逝,即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也。葬于熊耳山,起塔定林寺。”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河南府曰:“熊耳山在卢氏县,山连永宁,两峰相并如熊耳。”

  【熊岭】 (地名)见“熊耳山”条。

  【修跋拏】 (杂语)Suvarṇa,译曰金。见金光明经玄义下。

  【修跋拏婆颇婆郁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 (经名)Suvarṇap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明帝王经。金光明玄义上曰:“真谛三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郁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那,此言王。修多罗,此言经。都云金光明帝王经。”

  【修禅定】 (术语)修行禅定也。

  【修禅六妙门】 (术语)六妙法门之异名,佛祖统纪名为不定止观。

  【修忏】 (术语)修忏悔之行法也。

  【修忏要旨】 (书名)一卷,宋四明智礼撰。

  【修慈分】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之略名。

  【修道】 (术语)行位三道之一。声闻乘自一来向至阿罗汉向究竟,断三界修惑之位也。又菩萨乘十地之间断俱生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之位也。既于见道,一旦照见真谛,更修习真观,故谓为修道,四教仪六曰:“二三果去重虑缘,真名修道。”

  【修道所断】 (术语)三断之一。

  【修得】 (术语)对于生得或报得之称而言,以修行之功所得,故曰修得。

  【修得通力】 (术语)三通力之一。见“通”条。

  【修妒路】 (术语)修多罗之异音也。见“修多罗”条。

  【修断】 (术语)四正断之一。

  【修多阑波提那】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译曰经量部。见四分开宗记一。

  【修多罗】 (术语)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为綖。其余经文谓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于理,合于机,故曰契。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之于纬。故曰经。法华玄义八曰:“修多罗,或云修单兰多,或云修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释不同。或言无翻,或言有翻。”此下就无翻而示含五义,故不可翻,一法本,亦云出生。二微发,亦云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就其有翻,亦举五翻。一经,二契,三法本,四綖,五善语教。此中取经之翻。华严探玄记一曰:“修多罗,或云修妒路,或言素怛罗。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合机故。经亦二义,谓贯穿法相故,摄持所化故。”大乘义章一曰:“修多罗者,中国之言,此方释者,翻译非二。或名经本,或复翻为直说语言,或名契经,或翻名綖。人家所以翻为经本,盖依仁王百论故尔。如仁王中佛告大王,经本偈经乃至论义,一切皆如。以彼经中名修多罗为经本故,人即执此用为翻名。又百论中名其经本为修妒路,或云经本。人复执此定为翻名,盖乃随义以名经体,非正翻名。本义有四:一理教相对,教为理本,故名为本。二就经中经论相对,经为论本,故名为本。(中略)此等乃是随义傍翻,非正翻名,人复所以翻为直说,依成实论故为此释。彼文说言修多罗者,直说语言,人即执此以为翻名,盖乃是其辨释之辞,非正翻名。诃梨跋摩作论,解释十二部经,对彼祇夜伽陀偈经,故指斥言修多罗者直说语言,如似说言热者是火,岂是翻名。人复所以翻名契经,依增一阿含序故,便作此翻。彼言契经是第一藏,毗尼第二,毗昙第三。明知契经是修多罗,又依杂心业品之文,彼文说言,断律仪者如契经品,乃其所指是修多罗品,人即执此以为翻名,斯乃随义以名其经,非是翻名。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为契。此既方言,何用私情种种图度?若正相翻,名之为綖。何以得知?今此且以三门释之:一准定方言,二以义解,三以文证。准方言者,外国之人正名世人缝衣之綖为修多罗,那得异翻。言义解者,诸法星罗,周散法界,所以次第显理在世人不坠不失,良以圣教贯穿故尔。贯法之能如綖贯花,故名为綖。言文证者,如律中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落。何以故?无綖贯故。如是种种名种种性种种家出家令佛法疾灭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经教摄取法故。故目圣教以之为綖。佛法如花,所被众生三业如案,造过非如风,灭法如花零落,若无言说记持彼法,法则隐灭,良以言教记持在世,人虽造过,法常不灭,以有此能,故说如綖。又杂心言修多罗者,名曰结鬘,能贯诸法。贯法犹是綖之义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素怛缆,此译云綖。旧言修多罗,或云修妒路,皆讹也。”义林章三本曰:“杂心论云:经有五义,谓出生,涌泉,显示,绳墨,结鬘五义。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缆,此名契经。”大日经五曰:“四种苏多罗,谓白黄赤黑。”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为苏呾缆。是连持众德,令其不散,故名綖。”(大日经云綖即系,非经意)。此修多罗有总别之二称:总修多罗者,三藏中之修多罗藏是也,该摄十二部经。别修多罗者,十二部经中之修多罗部经是也。是于总修多罗中,各以别义分开十一,直说法相。余不收于十一者,取总名而为别名也。又(物名)真宗各派七条袈裟所用之组纽,名修多罗。是取綖之义也。梵Sūtra。

  【修多罗论】 (流派)Sautrāntika,经量部也。

  【修多罗王经】 (经名)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之略名。

  【修恶】 (术语)天台之目,对于性恶之称。菩萨界已下九界造作之恶,名为修恶。其恶为真如之性德,名为性恶。谓性为纯真无妄,恶为违性而起者。华严宗已下之实谈也。天台之同教独谓性具善恶,修恶即性恶云,见性恶条。

  【修法】 (术语)行密教之祈祷法曰修法。

  【修法阿阇梨】 (术语)作加持祈祷之阿阇梨也。

  【修法阿阇利】 (术语)与修法阿阇梨项同。

  【修法供物】 (修法)毗那夜迦法曰:“当取一升清细麻油以净铜器盛之,用上咒文咒油一百八遍,即暖其油。然后将像放着油中,安置坛内,用净铜匙铜杓等挛油,灌其二像顶身,一百八遍。(中略)正灌油之时,数数发愿,复用苏蜜和面作团,及萝卜根,并酒一盏,及欢喜团。时新华果等,如是日别取新者供养。

  【修伽度】 (术语)见“修伽陀”条。

  【修伽陀】 (术语)Sugata,又作修伽度。译曰好去,好说,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去生死而归于涅盘,故曰好去,善逝。好说法,故曰好说。智度论二曰:“修伽陀。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说。是名好去好说。好去者,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好说者,如诸法实相说,不着法爱说。”玄应音义四曰:“修伽陀,或云修伽度。慧印三时经,译云善逝。此如来德之一号也。”

  【修行】 (术语)四法之一。如理修习作行也。通于身语意之三业。汉书儒林传曰:“严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淮南子诠言训曰:“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布施而使仁无章。”按修行本士君子所共务。自晋书谓鸠摩罗什不拘小检,修行者颇疑之,后人遂专以为释氏言,如白居易长斋诗:三春多放逸,五月暂修行。苏轼僧爽白鸡诗: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修行,皆得道果。”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修行本起经】 (经名)二卷,后汉竺大力等译。与过去现在因果经同本。

  【修行道地经】 (经名)七卷,天竺沙门众护撰,西晋竺法护译。有三十品。明五阴等之法相及三乘之行法。论藏也。

  【修行道经】 (经名)达磨多罗禅经之异名。

  【修行方便禅经】 (经名)达磨多罗禅经之异名。

  【修行经】 (经名)修行道地经之略名。

  【修行门】 (杂名)谓葬场之南门也。由阿字四转之深义而来。见“四转”条。

  【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三卷,唐智严译。集诸经四十二部,明菩萨之行门六十六条。

  【修行住】 (术语)菩萨位十住之第三。

  【修慧】 (术语)三慧之一。修习而成之正智曰修慧。于定散中属于定也。

  【修惑】 (术语)旧曰思惑。新曰修惑。于修道而断之贪瞋痴等迷事之惑也。其惑有八十一品。见“思惑”条。

  【修坚】 (术语)六坚法之一。

  【修利】 (异类)夜叉名。译曰日。见孔雀经下。

  【鸺鹠】 (动物)又作休留。枭鸱之类。画间不能见者。庄子秋水篇曰:“鸱鸺,夜摄蚤察见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梵Ulūka。

  【鸺鹠仙化石】 (传说)止观私记十曰:“真谛云:休留仙人,成劫末出。服长生药,变为石,形如牛卧。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门人皆称入涅槃。”

  【鸺鹠仙人】 (人名)UIūka,胜论派之鼻祖。始说六句义之法。止观十上曰:“沤楼(僧佉),此翻休睺。”同辅行十之一曰:“优楼(僧佉),此云休留仙。其人昼藏山谷,以造经书。夜则游行,说法教化。犹如彼鸟,故得此名。(中略)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亦得五通。”见“优楼迦”条。

  【鸺鹠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修罗】 (异类)阿修罗之略。常与帝释天战斗之鬼神也。见“阿修罗”条。

  【修罗场】 (杂名)阿修罗王与帝释天战斗之场也。【修罗场】(杂语)阿修罗与帝释之战场也。

  【修罗道】 (界名)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常为斗诤者。

  【修罗多】 (人名)比丘名。译曰调柔。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

  【修罗攻帝释】 (故事)观佛三昧经曰:“修罗攻帝释,立大海水,踞须弥山顶。九百九十九手同时俱作,撼善见城,摇须弥山。四大海水一时波动。”

  【修罗宫悉地】 (修法)密教有成阿修罗法之悉地,生于彼宫殿之法。陀罗尼集经鸟枢沙摩轨说明彼之咒法。曰:“修罗女及仙人女等,出迎行者,入内供养。常与甘露饮行者,齿发皮肤并自脱去,更得新生。其人身形如似金色,持咒人得一千年活,力如金刚。”同千转陀罗尼轨说咒法曰:“其地开而作孔穴,咒佛得入。欲住得见弥勒佛者,即任意住。”西域记十详细记清辩入宫之作法。

  【修罗界】 (界名)阿修罗为十界中之第七界。

  【修罗酒】 (杂语)梵语修罗Surā又Sura,译云酒。阿修罗,即无酒也。见“阿修罗”条。

  【修罗军】 (杂名)阿修罗神与帝释天合战之军兵也。

  【修罗窟】 (杂名)阿修罗王所住之石窟也。在深山幽谷,西域记处处记之。如清辩菩萨入大安达罗国之阿素洛宫,待弥勒之成佛。见西域记十。

  【修罗趣】 (异类)阿修罗为六趣之一。

  【修罗妄执】 (术语)修罗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动。虽听善语,亦不能证悟。

  【修罗巷】 (术语)同修罗场。

  【修罗隐藕丝孔】 (传说)阿修罗王与帝释战,败北,欲遁无所,以通力潜身,入于藕丝之孔。见观佛三昧海经,智度论三十,法苑珠林五。

  【修罗战】 (杂语)阿修罗王与忉利天之帝释战斗也。修罗有美女,无好食,诸天有好食无美女,互相憎嫉,故恒战斗。见别译阿含经三,法华义疏一,经律异相四十六,法苑珠林五。

  【修迷楼】 (杂名)山名。见“须弥”条。

  【修摩提女】 (人名)Sumati,又作须曼女。增一阿含须陀品第三十曰:“阿那邠邸长者(须达长者)女修摩提嫁满财长者子,使其家供佛僧,同悟道。”支谦译之须摩提女经,此品之别译也。有混Sumati与Sumāgati者宜注意。

  【修善】 (术语)断恶行善也。又对于性善之称,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实大乘之通谈也。见“性恶”条。

  【休舍罗】 (地名)优婆夷之名。译曰怖望。见慧苑音义下。

  【修生】 (术语)由修行而得者。与得于自然法尔者有区别。与修证同。

  【修私摩】 (人名)频婆娑罗王长子之名。译曰善结。见坐禅三昧经上。梵Suaiman。

  【修所断】 (术语)三所断之一。见“三断”条。

  【休屠】 (术语)即浮屠也。汉书霍去病传曰:“收休屠祭天金人。颜注,金佛像是也。”汉武故事曰:“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祀之。”鱼豢魏略西夷传曰:“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传休屠经。”即今之佛经也。阮元曰:“世言佛教始于后汉,而不知西汉即有其事。其初有休屠之称,后始称曰浮屠,或称佛图、佛陀,皆一音之转。”

  【修陀里舍那】 (异类)夜叉名。译曰善见。见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Sudarśana。

  【修习般若波罗密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修习力】 (术语)二力之一。

  【修习位】 (术语)唯识修道五位之第四。见“五位”条。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书名)一卷,天台智顗撰。一名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

  【修性】 (术语)始成曰修。本有曰性。如修德,性德,修恶,性恶等。

  【修性不二】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见“不二”条。

  【修学】 (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

  【修因感果】 (术语)修善恶之因而感苦乐之果也。嘉祥大经疏曰:“法藏修因感净土果。”灵芝小经疏上曰:“今经即以弥陀修因感果依正庄严不思议为所诠理。”

  【修越那波婆苏】 (人名)Suvarṇaprabhāsā,女子名。译曰金光明。见贤愚经五。

  【修越那提婆】 (人名)Suvarṇadeva,儿名。译曰金天。见贤愚经五。

  【修造局】 (杂名)禅林掌一山作事之处。见像器笺七。

  【修斋】 (术语)执行斋会也。会僧而供斋食,曰斋会。

  【修证】 (术语)修行证理也。像法决疑经曰:“一切众生本是佛,今亦修证还成佛。”传灯录(南岳章)曰:“修证即不无,染污亦不得。”禅源都序上曰:“闻谈因果修证,便推属经论之家。”

  【修止三】 (名数)修止有三:一系缘守境止,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二制心止,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也。三体真止,若随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诸法,心既不取诸法,则妄念自止。是体真而止息妄念,故曰体真止。见小止观。

  【修诸功德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是也。为修诸功德之人临终时,来迎引导之愿,故亦曰临终现前愿,现前导生愿,来迎引接愿,至心发愿愿。

  【宿报】 (术语)依宿世业因而感之果报也。

  【宿德】 (术语)老宿之有道德者。

  【宿福】 (术语)宿世之福德善根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同妙庄严王品曰:“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无量寿经上曰:“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宿根】 (术语)宿世之根性也。

  【宿行本起经】 (经名)修行本起经之异名。

  【宿忌】 (术语)对正忌之当日而谓其前日云宿忌。

  【宿命】 (术语)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宿命力】 (术语)如来十力之一。

  【宿命明】 (术语)三明之一。见三明。

  【宿命通】 (术语)六神通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证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见“通”条。

  【宿命智】 (术语)知宿命之智也。

  【宿命智经】 (经名)宿命智陀罗尼经之略名。

  【宿命智通】 (术语)六通中之宿命通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

  【宿命智通愿】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五。使往生之人天,皆得宿命智之誓愿也。

  【宿命智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持此陀罗尼者,能得宿命智。

  【宿善】 (术语)宿世所植之善根也。往生要集下末曰:“念彼佛者,宿善内熟,今开发耳。”

  【宿善往生】 (术语)对于念佛往生而言,谓信心获得,由于宿善之开发,是为宿善往生,不拘宿善之有无而依十念往生者,谓之念佛往生。

  【宿世】 (术语)前世之生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宿世因缘,吾今当说。”

  【宿世因缘周】 (术语)法华三周之一,对下类者说宿世因缘,诱证悟之说法也,即化城喻品之说法是。

  【宿王戏三昧】 (术语)法华十六三昧之一。

  【宿习】 (术语)宿世之习也。通于善恶。俱舍论十二曰:“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天台别传曰:“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

  【宿曜】 (术语)二十八宿与七曜也。见“星宿”条。

  【宿曜经】 (经名)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之略名。

  【宿曜仪轨】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

  【宿业】 (术语)宿世所作善恶之业因也。长阿含经一曰:“宿世之所成。”顺正理论二十五曰:“行缘识者,显示宿业。”资持记上三之一曰:“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

  【宿夜】 (杂语)即迨夜也。明日荼毗之前夜,故云宿夜。见象器笺三。

  【宿意】 (术语)宿昔之意愿,又宿昔之怨意也。

  【宿因】 (术语)植于宿世之业因也,通于善恶。华严经七十五曰:“宿因无失坏。”求法高僧传下曰:“宿因感会,今果现前。”

  【宿缘】 (术语)宿昔之因缘也。华严经二十五曰:“同行宿缘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梁传求那跋陀罗曰:“不图宿缘乃逢此事。”

  【宿愿】 (术语)宿昔之本愿也。

  【宿愿力】 (术语)宿愿之力用也。观无量寿经曰:“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

  【宿债】 (术语)宿昔之负债也,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楞严经六曰:“是人此始宿债,一时酬毕。”

  【宿植】 (术语)宿世所植之善根也。法华经普门品曰:“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法华玄义曰:“宿植淳厚者。”

  【宿执】 (术语)宿世于心执着不离之善恶性质也。

  【宿直】 (杂语)月天以二十七日经二十七宿一周于天,其递次直于宿处云宿直,其日云宿直日。

  【宿执开发】 (术语)宿世执行之善根功德,今世开发而结善果也。

  【宿直日】 (杂语)见宿直项。

  【宿煮】 (术语)比丘于居处煮食云宿煮,律不禁之。资持记上二之一曰:“食界者,摄食以僧,令无宿煮罪。”

  【宿住随念智力】 (术语)佛十力之一。知过去宿世之智力也。

  【宿住随念智证通】 (术语)俱舍所说六通之一。随意知宿昔住世之通力也。

  【宿住通】 (术语)宿住随念智证通之略,六通中之宿命通也。

  【宿住智正明】 (术语)俱舍论所说三明之一。见“三明”条。

  【宿作】 (术语)宿昔之作业也,单以宿作为一切之因,是宿作外道之执计也。见“宿作外道”条。

  【宿作外道】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众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于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众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不异,然以一切归于宿作不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为邪执也。毗婆沙论百九十八曰:“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此非因计因戒禁取,见苦所断。(中略)问:此正法中,亦说所受苦乐过去业为因而非恶见,彼外道亦作是说,何故名恶见耶?答:此正法中说,现所受有以过去业为因,有是现在士用果者。彼说一切皆以过去所作业为因,不说现在有士用果,故名恶见。”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论曰:或执宿作。释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现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现在非因,如世间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人被礼遇一则不尔,故知唯由宿作,不图现在功力。”华严演义钞八曰:“瑜伽云:何因缘故彼外道作如是见?答: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在士夫作用为彼因者彼当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涅槃三十五广破此见。”玄奘译世亲释二曰:“宿作为因者,谓彼不许有士用因,故成邪执。”

  【绣佛】 (图像)佛像或曼荼罗,以彩丝刺绣或织出者。吾国于唐代即有之。唐诗选饮中八仙曰:“苏晋长齐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是也。

  【绣利密多】 (天名)神王名。译曰有功勋。见金光明经文句七。

  【秀能】 (杂名)北宗之祖神秀与南宗之祖慧能也。

  【岫云寺】 (寺名)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创于晋,清康熙三十一年赐金重脩,宏丽轶旧观。行宫参差,有舍利塔金刚延寿塔俱在寺内。

  【虚庵】 (人名)宋天童虚庵怀敝禅师。黄龙慧南之法嗣为灵源惟清,清之法嗣为长灵守卓,卓之法嗣为育王之无示介谌,谌之法嗣为万年之心闻昙贲,贲之法嗣为天童之经瑾,瑾之法嗣,即虚庵怀敝也。敝住于天台万年寺而传法于日本建仁寺开山明庵荣西,见佛祖宗派纲要。依此则虚庵当为黄龙七世之孙。

  【须跋】 (人名)苦行外道之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须跋执苦行为道也。”

  【须跋陀】 (人名)须跋陀罗之略。

  【须跋陀梵志梦】 (故事)佛涅槃夕,须跋陀梵志感恶梦,怖而诣佛所,出家得道。见“须跋陀”条。

  【须跋陀罗】 (人名)Subhadra,佛最后之圣弟子名。见“苏跋陀罗”条。

  【须波弗】 (人名)Suprabuddha,国王名。译曰善觉。见释迦谱二。

  【须部摩】 (异类)Subhūma,夜叉名。译曰善地。见孔雀经下。

  【须达】 (人名)Sudatta,又作须达多。新称苏达多。译言善与,善给,善授,善温等。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本名,祇园精舍之施主也。玄应音义三曰:“须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慧苑音义下曰:“须达多,此云善给,施无依怙也。”华严疏钞六曰:“须达多,正言赈济无依,义云给孤独也,即长者之称。”

  【须达多】 (人名)与须达同。

  【须达经】 (经名)一卷,齐求那毗地译。佛为须达说施法。与中阿含须达多经同本。

  【须达梨舍那】 (界名)Sudarśana,旧作须[带/足],须嚏,须带,须滞,须[病-丙+带]。天名。译曰善见天。玄应音义三曰:“须带天,案中阴经,作须滞天,或作须[病-丙+带]天,亦言善见天。定障渐微,见极明彻,故名善观也。楼炭经作须嚏天,皆一也。应言须达梨舍那,此言善观天。嚏,音丁计切。[病-丙+带],音帝。”

  【须达拏】 (本生)Sudāna,又作须大拏,须提梨拏。新作苏达拏。太子名译言善牙,善爱,好爱,善与,善施等。佛之前身,行布施行之名也。智度论十二曰:“须提梨拏太子,秦言好爱。以其二子施婆罗门,次以妻施,其心不转。”玄应音义五曰:“须大拏,或云须达拏,或云苏陀沙拏。此云善与。亦云善施。”西域记二曰:“苏达拏太子,唐言善牙。以父王大象施婆罗门。”有太子须大拏经一卷。皆详说之。见“苏达拏”条。

  【须达七贫】 (传说)须达七次贫,后贫最剧。于粪壤中得一木,乃旃檀也。卖之得米四斗,告妇曰:且炊一斗,吾当索菜。时佛知可度时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妇喜入之钵中。更炊一斗,目连复往乞,亦喜而与之。复炊一斗,迦叶往乞之,亦与之。犹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妇喜而尽施之。佛口自咒愿,今日罪灭福生。须达寻还,见之大喜,共饮饭汁。须臾,珍宝谷帛,自然涌出,如往时之富。须达踊跃,更请佛及僧尽供养之。佛为说法,皆得道。见杂譬喻经下,杂宝藏经二、经律异相三十五。

  【须达劝化】 (故事)须达长者建立祇园精舍时,虽得唯以己之货财办之,而为使众人植福,亦自乘象而劝化人云。见百缘经六。

  【须大拏】 (人名)见“须达拏”条。

  【须带】 (界名)Sudarśana,又作须[病-丙+带],须[带/足]。善见天也。

  【须阇多】 (人名)Sujātā,又作须阇提。善女名。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有善女名须阇多,隋言善生。”贤愚经二曰:“须阇提品。”

  【须阇提】 (人名)见须阇多项。

  【须扶提】 (人名)Subhūti,比丘名。

  【须浮帝】 (人名)与须扶提同。

  【虚假】 (术语)不实之义。谓无实体也。辅行五之三曰:“假者,只是不实为义。”三假之一。见“三假”条。

  【虚假行】 (术语)非真实之行也。谓内心与外相不调之行。又云自力杂毒善。

  【虚假心】 (术语)虚伪而不真实之心也。谓凡夫自力之心。

  【虚假杂毒善】 (术语)凡夫所修之善根,皆虚假不实,无不杂我执烦恼之污也。

  【须犍提】 (界名)地狱名。译曰极香华。见四阿含暮抄下。可洪音义二曰:“须犍提,此云黑衣。”梵Sugandhi。

  【虚空】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见“虚空无为”条。

  【虚空藏】 (菩萨)梵名ākāś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包藏一切之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中尊也。大集经虚空藏品谓为从此东方大庄严世界一宝庄严佛所之菩萨,虚空藏菩萨经谓为从此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胜华敷藏如来所之菩萨。金刚界之曼陀罗在贤劫十六尊之中。胎藏界在第六之释迦院与第十之虚空藏院。注维摩一曰:“什曰:虚空藏菩萨,实相慧藏如虚空也。”千手经曰:“当知其人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大集经十四虚空藏品曰:“何因缘故名虚空藏?佛告速辩菩萨:善男子!譬如大富长者多诸民众,无量库藏财宝充满,能行布施,心无悭吝。若行施时,贫穷往者,随意所须,开大宝藏,悉能给与,彼诸众生皆得适意。长者施已,心喜无悔。善男子!虚空藏菩萨亦复如是。(中略)得如来神足力故,于虚空中,随众生所须,若法施若财施,尽能施与,皆令欢喜。”大日经一曰:“次复于龙方,当画虚空藏,勒勇被白服,持刀生焰光。”同疏五曰:“次于西方画虚空藏菩萨,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诸眷属皆坐正莲华上。此菩萨持如来等虚空慧。所以持大刀者,利慧之标帜也。被服白衣,明白净无垢,是其教门外饰也。譬如虚空无所分别,亦无所积集,而世间万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门亦尔,于毕竟空中出生不思议自在用,无有究尽。如大集虚空藏经中广明,故名虚空藏也。”此菩萨与南方宝生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同胎。

  【虚空藏法】 (修法)虚空藏之修法。即以不空译之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为所依,通修福德智慧音声之法也。

  【虚空藏观经】 (经名)观虚空藏菩萨经之异名。

  【虚空藏讲】 (行事)讲赞虚空藏菩萨之法事也。

  【虚空藏经】 (经名)虚空藏菩萨经之略名。

  【虚空藏念诵法】 (经名)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之略名。

  【虚空藏菩萨经】 (经名)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译。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之胜华敷藏佛所现大神力而来。佛说其顶上宝珠之因,消一切之罪,满一切之所求。

  【虚空藏菩萨经轨】 (经名)虚空藏菩萨经,一卷。虚空孕菩萨经,二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已上三部同本异译)。观虚空藏菩萨经,一卷。大集经虚空藏品(已上方等部)。大虚空藏菩萨念诵经,一卷。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一卷。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一卷。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一卷。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一卷。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已上密部)。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经名)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与虚空藏菩萨经同本异译。

  【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宋法贤译。但有陀罗尼而无经文。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梁录失译。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请虚空藏菩萨哀求于佛,佛现神力,七佛于空中各说一咒。

  【虚空藏求闻持法】 (经名)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无畏译。说求闻持之修法。【虚空藏求闻持法】(修法)见“求闻持”条。

  【虚空藏形像】 (形像)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五曰:“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印,持大刀印者,利慧之标帜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持开莲华,上有如意珠,右手持宝剑。”又观虚空藏菩萨经曰:“虚空藏菩萨顶上有如意珠,其如意珠为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现五十三佛像,如意珠中现十方佛佛像。”

  【虚空藏与明星】 (杂语)一说日月星,配观音、势至、虚空藏之三菩萨,以明星为虚空藏之化身。故修虚空藏求闻持法者祈祷明星。虚空孕菩萨经曰:“于后夜烧香,求彼东方黄白大士,名阿楼那。(中略)东方黄白阿楼那,阎浮提显现之时,彼虚空孕菩萨即随后来。”虚空藏菩萨经曰:“后夜向东方烧香,请明星曰:明星明星,汝今初出,照阎浮提,大悲护我,可为我白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曰:“明星出时,从座而起,向于明星说如是言:南无阿喽那。南无阿喽那。愿以大悲白大悲虚空藏菩萨。”法华文句一上曰:“明星天子,是虚空藏菩萨应作。”阿楼那者明星之梵音Aruni也。

  【虚空藏与日月星】 (杂语)宿曜仪轨曰:“若人欲求福智,当归依此菩萨,日月星皆虚空藏所变也。”

  【虚空藏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第十之名。虽有二十八尊,而以虚空藏菩萨为中尊。

  【虚空处定】 (术语)空处定之具名。四空处定之一。见“空处”条。

  【虚空法身】 (术语)五种法身之一。谓如来之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远离诸染也。非言彼身外之虚空即法身也。

  【虚空华】 (譬喻)如病眼之人,见空中如花者浮动,是名虚空华,譬事物之无实体也。楞伽经一曰:“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同于空华。

  【虚空化】 (术语)佛化也。清异录上曰:“玄奘论道释云:道有为宗,舟航化。佛无为宗,虚空化。”

  【虚空惠】 (菩萨)梵名Gaganaṁati,又Sahacittotpada-dharmacakra,胎藏界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在虚空藏菩萨右方第二列之第一位。种子为字,是迁变之义,三昧耶形为莲上之金刚轮。此轮为八辐轮,即表八正道。形像肉色,左手持莲华,莲上有八辐轮,右手仰掌,上立独股金刚杵。独股金刚者,示独一法界阿字净菩提之智,又虚空惠之称,表虚空藏菩萨之惠之意也。

  【虚空会】 (术语)从法华经见宝塔品末:“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结跏趺坐。”至嘱累品中:“多宝佛塔还可如故。”佛与大众悉住在虚空之中,故名虚空会,加以前后之两会在灵山,谓之两处三会之说。

  【虚空界】 (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

  【虚空库菩萨】 (菩萨)以虚空为库藏,随众生愿望而施与种种珍宝,经无量劫不可穷尽,故名虚空库。

  【虚空身】 (术语)华严经所说,能三世间十身之一。谓如虚空无名无相无碍自在之身。即毗卢舍那如来之身相也。见探玄记十四。

  【虚空神】 (神名)梵语舜若多Śūnyata,译曰虚空神。主空之神也。

  【虚空十义】 (名数)一无障碍义,诸色法中无障碍故。二周遍义,无所不至故。三平等义,无简择故。四广大义,无分际故。五无相义,绝色相故。六清净义,无尘累故。七不动义,无成坏故。八有空义,灭有量故(为有之空)。九义空空,离空着故(为空之空)。十无得义,不能执取故。见释摩诃衍论三。

  【虚空四名】 (名数)一虚空,二无所有,三不动,四无碍,见止观三上。

  【虚空天】 (界名)五类天之一。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以其离须弥山在虚空中故。见秘藏记末。

  【虚空无边】 (术语)谓虚空之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

  【虚空无边超越】 (菩萨)梵名Gaganananta-vikrama,又云越无量虚空。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二行第四位之菩萨也。密号曰广大金刚。形像为黄白色,右手屈臂开肘仰掌,指头向右,左手向内当奶,持三[月*古]杵,竖左膝,交趺而坐。衣之前端,系于左肘上,下垂下。印相为禅慧檀智,反而相叉,即持地印也。

  【虚空无垢持金刚】 (菩萨)梵名Gaganāmala-vajradhara,又云虚空无垢执金刚。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二行东边第一位之菩萨也。密号曰离染金刚。形像为肉色,右手屈臂开肘仰掌侧,指端向右,左手竖掌,持一[月*古]杵,当左奶房。面向右方,坐赤莲华。印相为定慧内缚,舒二风,屈腕,即索印也。

  【虚空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有部宗所立有二虚空,一有为虚空,二无为虚空也。凡现于无色像所者,是有为虚空,本来常空者无为虚空也。有为虚空者有分限,有生灭,属于眼识之所见。因是称此为空界之色,为五蕴中色蕴之所摄,六大中空大之所摄。是有为无常也。无为虚空者,无限无际,真空寂灭、离一切之障碍,一切有碍之物体得自在行动于其中者。是属于意识之所缘,为三无为中之虚空无为。世所谓为虚空者,即空界之色。有为虚空也。空界之色,其体性虽不障碍他法,然为他法障碍,现障碍于他有形物体而其体即灭,因此而名为有为。若实之虚空,离于能碍所碍,亦周遍于有形之物体中,常恒不变,是为无为法,以无障碍解虚空之义。俱舍论一曰:“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碍故,色于中行。”正理论一曰:“虚空容受色等有为。”俱舍光记一曰:“空界色,虽非能碍,而是所碍,被余色碍而开避故其体不生。世言虚空者,于空界色说虚空声。”又曰:“空界复由虚空得有。”大乘义章二曰:“如毗昙。虚空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又大乘六无为之一。唯识论立六种无为,以彼有部所立虚空无为,非实有之法,于佛证得之法性上为六无为相中之一相。法性之体,离诸之障碍,故名之为虚空无为,非别有容受万物之无为虚空也。因而依有部则虚空之语,直指大虚空,依唯识则一者喻语,法性之无为,似大虚空,故名虚空。一者法性,即为虚为空,故名虚空。见唯识论二、同述记二末。

  【虚空眼】 (菩萨)佛母尊之名。又云佛眼。于胎藏界定三部之母主时以金轮佛顶尊为佛部之部主,以虚空眼尊为佛部之部母。在旧译仁王经有“观空品”。在新译仁王经为“观如来品”。是证大空三昧为佛故虚空即佛也。此虚空眼尊以大空三昧为本体,主生佛部一切功德之母之德,故称佛母。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大勒勇北至于北维,置虚空眼,即毗卢遮那佛母也。”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佛顶为主,虚空眼为母,又云佛眼也。”佛眼有三种。见“佛眼尊”条。

  【虚空有无】 (术语)胜论立虚空为九实之一,以为有,有部宗亦立为三无为之一,以为有,成实宗,大乘宗皆以为无。见“虚空无为”条。

  【虚空喻】 (术语)大乘空十喻法之一。智度论六曰:“如虚空者,但有名而无实法。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是,空无所有,人远无漏实智慧故,弃实相。见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种种杂物心着。”此下就虚空之有无而设问答:决虚空之无实体。

  【虚空云海明门】 (术语)初地之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则所得之明门,不可限量,故譬之为虚空与云与海,而称为虚空云海明门。大疏七曰:“至十一地畔,于虚空云海法明门中,一一皆见莲华藏世界。”

  【虚空孕】 (菩萨)虚空藏之异译。菩萨名。见“虚空藏”条。

  【虚空孕经】 (经名)虚空孕菩萨经之异名。

  【虚空孕菩萨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经之异译也。

  【虚空智字】 (术语)谓金刚幢菩萨之种子怛囕字。其字体字为如之义,真如离诸相如虚空,故云虚空。瑜祇经疏三曰:“虚空智体如字。”

  【虚诳语】 (术语)十恶业之一。以恶心故欺他人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于所说义异想发言,及所诳者解所说义染心不误成虚诳语。若所诳者未解言义此言是何?是杂秽语。”

  【须赖经】 (经名)有二译:一为曹魏白延译。一为前凉支施伦译。皆一卷。

  【须梨耶】 (天名)Sūrya,译曰日。出于起世经九。见“苏利耶”条。

  【须罗陀】 (人名)梵志女名。译曰鲜洁辨。见阿阇世王女经。

  【须曼】 (植物)又作须曼那。花名。见“须摩那”条。

  【须曼耳比丘】 (人名)须曼为花名,此比丘前生以须曼花供养佛塔,依此因缘,耳上生须曼花,故名。智度论二十九曰:“如须曼耳比丘,先世见鞞婆尸佛塔,以耳上须曼华布施。以是因缘故,九十一劫中,不坠恶道,受天上人中乐。末后三时,须曼在耳,香满一室,故字曰须曼耳。后厌世出家,得阿罗汉道。”

  【须曼女】 (人名)须摩提菩萨即妙慧童女也。见“须摩提菩萨”条。

  【须弥】 (杂名)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其中心之山,即为须弥山。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其顶上为帝释天所居,其半腹为四王天所居,其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其第七金山外有咸海,其外围曰铁围山,故云九山八海。赡部洲等四大洲在此咸海之四方。注维摩经一曰:“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胜鬘宝窟中本曰:“须弥,此言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积。林公须弥留,此言善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西域记一曰:“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慧琳音义一曰:“或云须弥,山弥楼山,皆梵音声转不正也。正云苏迷嚧,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名妙光也。”玄应音义六曰:“须弥山亦言修迷楼山,正言苏弥卢,此译言妙光,亦云妙高山也。”俱舍论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

  【须弥灯王佛】 (菩萨)维摩诘,借师子座于须弥灯王佛。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过东方三十六恒沙国有世界,名为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使来入维摩诘室。”

  【须弥楼】 (杂名)山名。见“须弥”条。

  【须弥四层级】 (名数)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自水际至尽第一层。相去有十千逾缮那量,如是乃至有第三层至尽第四层亦有十千之量,此四层级自妙高山傍出而围绕之,尽其下半,最初之层级,出为十六千。第二第三第四之层级,如其次第为八千四千二千。有药叉神,名为坚手,住于初层级。有名持鬘者,住于第二级。有名恒憍者,住于第三级。此三者,皆是四大天王所部之大众也。第四之层级,为四大天王及其诸眷属共居止之所,如妙高山四外层级,四大王众及眷属之居。如是持双持轴山等七金山上,亦有天之居,是皆四大王所部之封邑也。是名依地而住之四大王众天。欲天之中此天最广。见俱舍论十一。此四层级。又详说于正法念经二十二乃至二十四。

  【须弥坛】 (物名)又曰须弥座。谓形象须弥山之中细台座也。上安置本尊。

  【须弥座】 (物名)与须弥坛同。谓佛座也。须弥。山名。王勃文曰:“俯会众心,竞起须弥之座。”

  【须摩】 (界名)须摩提之略。西方极乐之异称也。净土法门源流章曰:“王舍城内,启须摩之嘉会。”与须摩提同。

  【须摩经】 (经名)须摩提菩萨经之略名。

  【须摩那】 (植物)Sumanā,又作修摩那,苏摩那,须曼那。花名。玄应音义三曰:“须摩那花或云苏摩那华,其色黄白,亦甚香,不作大树,才高三四尺,四垂似盖者也。”慧苑音义下曰:“须摩那花,此云悦意花。其形色俱媚,令见者心悦,故名之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须摩那,亦云苏摩那。玄奘云善称意。”法华义疏十一曰:“须摩那,此云好意花。”陀罗尼集经十二曰:“须曼华,此云相思。”

  【须摩那菩萨】 (菩萨)与须摩提菩萨同。玄应音义五曰:“须摩提,应云须摩那。此译云好意,或云好智。”梵Sumati。

  【须摩檀】 (人名)夫人名。译曰华施。见贤愚经五。梵Kusumadāna。

  【须摩提】 (界名)Sumati,西方极乐之别名。译曰妙意,好意等。般舟三味经曰:“念西方阿弥陀,今现在彼,随所闻当念。去此十万亿佛刹,名须摩提。”云栖小经疏二曰:“极乐者,梵语须摩提,此云安乐,亦云安养,亦云清泰,亦云妙意。名虽小殊,皆极乐义。”

  【须摩提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三十之异译也。

  【须摩提女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增一阿含须陀品第三十之别译。

  【须摩提菩萨】 (本生)Sumati,又作须摩那。菩萨名也。智度论三十译为妙意。以五百金钱买须罗婆女五茎华,供养燃灯佛,受释迦文之记别。智度论三十五曰:“如须摩提菩萨,见燃灯佛。从须罗婆女买五茎华,不肯与之,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华,女犹不与,而耍之而言:愿我世世常为君妻,当以相与。菩萨以供养佛故即便许之。”又有一须摩提菩萨。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三十所说之童女菩萨是也。大宝积经九十八妙慧童女会第三十曰:“王舍城长者女,名妙慧,年始八岁,诣佛问法。佛为说四十行。女发大愿,动地雨花,众变金色。次答文殊之诸问。文殊向佛赞之。佛因说其由发菩提心经三十劫。女又发大誓愿,即转如三十岁知法比丘。”竺法护译及罗什译之须摩提菩萨经,又菩提流志译之须摩提经,皆为此会之异译也。

  【须摩提菩萨经】 (经名)有二译:一为西晋竺法护译,一卷。一为秦罗什译,一卷。皆为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三十之异译。

  【须摩提王】 (人名)四教仪集注中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须摩提王,为须陀摩王或须陀须摩王之误。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止观七略作“须陀摩王。”是普明王之梵名也。辅行一曰:“普明者,得名未知。此从仁王经名,大论名曰须陀摩王,方音不同耳。”见须陀须摩条。

  【须摩提长者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中长者子须摩提死。父母痛苦不已,佛说一切法无常开喻之。

  【须那刹多】 (人名)Sunakṣatra,比丘名。译曰好星。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须涅多罗】 (异类)Sunetra,又作苏泥怛罗。夜叉名。译曰善眼。见孔雀王咒经下。

  【须涅蜜陀】 (界名)Sunirmita,天名。译曰化乐。见智度论五十四。

  【须毗罗】 (异类)Suvira,夜叉名。译曰好勇。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须婆睺】 (异类)Suvāc,夜叉名。译曰好声。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音似为Subāhu(好臂)。

  【须菩提】 (人名)Subhūti,又作须浮帝,须扶提。新作苏补底,苏部底。译言善现,善吉,善业。又称空生。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之人。佛使此人说般若之空理。注维摩经三曰:“什云:须菩提,秦言善业。肇曰:秦言善吉。”西域记七曰:“苏补底,唐言善现,旧曰须扶提,或曰须菩提。译曰善吉,皆讹也。”法华文句二曰:“须菩提,此翻空生。生时家中仓库筐箧器皿皆空,问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从依报器皿瑞空以名正报,依正俱吉。(中略)故言善吉也。”

  【须菩提品】 (经名)摩诃般若钞经之异名。

  【须扇多佛】 (佛名)Suśānta,译曰甚净。玄应音义三曰:“须扇头佛,又云须扇多佛。晋言甚净。”智度论七曰:“如须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舍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众生。”

  【虚堂】 (人名)名智愚,虚堂其号也。就湖州道场山运庵岩而契悟,出世于嘉兴府兴圣禅寺,时宋理宗绍定二年也,宝佑六年敕领育王山三年,景定五年有诏使住净慈。衲子云集,堂宇不能容,半居堂外。理宗崩,召师使对灵普说,两宫赉赐优渥,度宗咸淳三年迁径山,六年,寿八十五寂。见会元续略三上,虚堂录末尾行状。

  【虚堂和尚颂古评唱折中录】 (书名)二卷,日本僧含虚叟编。对于虚堂智愚之颂古,折衷诸家之评唱,以资禅学士之参考者。

  【虚堂和尚语录】 (书名)十卷,门人等编。编录临济宗扬岐派虚堂智愚之法语偈颂诗文者。前七卷,虚堂在世已被刊行,续集三卷,系妙源所辑集刊行者。

  【虚堂录】 (书名)门人妙源编。其末有云:“祖翁在世,语录二帙,刊流天下。宋咸淳五年,晋之续录后集,已成三卷。”

  【虚堂三问】 (故事)虚堂在灵隐鹫峰塔,杜绝世谛,衲子请益,遂立三问:使各着语。一己眼未明底,因甚将虚空作布裤着。二划地为牢底,因甚透者个不过。三入海算沙底,因甚针锋头上翅足。”见虚堂录八。

  【须提那】 (人名)聚落主名。译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须提那者,多云聚落主名也。此云求得。其子耶舍,此翻为明,如僧祇释,持信出家。”Sudina。

  【须嚏】 (界名)天名。见“须达梨舍那”条。

  【须陀】 (术语)新称戍陀罗Śñdra,旧称首陀。天竺四姓之最下姓。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农人也。旧曰首陀,讹也。”又(饮食)Sudhā,又作首陀,苏陀。天之甘露味也。玄应音义四曰:“须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云白也。随相论云:须陀,此云善。陀,是言贞实也。”见“苏陀”条。

  【须陀般那】 (术语)见“须陀洹”条。

  【须陀洹】 (术语)Srota-āpauna,具称须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旧译入流,至流,逆流,沟港等。新译预流。声闻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圣道之义,逆流者,违背于生死之流也。断三界之见惑,即得此果。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陀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三:一当名正翻。名修无漏。如涅槃说。须名无漏。陀洹修习。以修无漏故,名须陀洹。二随义傍翻。名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随义傍翻。亦名触债。将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触债。”智度论三十二曰:“须陀名流,即是八圣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圣道分,流入涅槃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窣路多阿半那,此云预流。一切圣道说名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须陀洹者讹也。或云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慧苑音义上曰:“须陀洹,正云窣路陀阿钵囊。言窣路陀者,此云入也。阿钵囊者,此云流也。谓适断见惑,舍异生性,初获圣性,入圣行流,故名入流。旧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大明度经二曰:“沟港。”同行瑫音义曰:“梵云须陀洹,此云入流。谓已入圣流。今云沟港,乃取入流之义也。”玄应音义五曰:“今言沟港者,取其流入处也。”

  【须陀洹果】 (术语)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于前之向位而称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

  【须陀洹向】 (术语)须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间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为须陀洹向。

  【须陀摩】 (人名)普明王之梵名也。见“须陀须摩”条。

  【须陀沙弥】 (界名)须陀夷沙弥也。

  【须陀食】 (饮食)见“须陀”条。

  【须陀须摩】 (人名)又作须陀摩。国王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山,置于九十九诸王中。须陀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王言我不畏死,畏失信于婆罗门。王语其所以,鹿足王放之使还。约过七日来还,王还国,布施婆罗门,立太子为王。过七日,欲至鹿王所。国民叩头留王,王说偈曰: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为大人,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弃身寿命,心无有悔恨。如是思惟至鹿足王所,鹿王见之叹言:汝为实语人。尔时王赞实语而呵妄语。鹿足闻之,起净信,放还王及九十九王。”此事酷似仁王经所说普明王为班足王所捉,请七日犹豫,还国设仁王会之因缘。因而天台以为智度论之须陀须摩王,即仁王经之普明王。止观二曰:“须陀摩王,失国获偈。”梵Sudhāman。

  【须陀耶】 (人名)沙弥名。见“苏陀夷”条。

  【虚妄】 (术语)无实云虚,反真云妄。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法华经譬喻品曰:“佛之所说,言不虚妄。”涅槃经三十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虚妄法】 (术语)色声等五欲之法,其体虚假不实,故云虚妄。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

  【虚妄分别】 (术语)妄分别事理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虚妄轮】 (术语)谓生死之轮回也。是依虚妄之惑业所感,其体非真宗,故云虚妄。赞阿弥陀佛偈曰:“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虚伪】 (术语)虚妄而不真实也。楞伽经三曰:“无垢虚伪妄想习气。”无量寿经下曰:“虚伪谄曲之心。”

  【虚无】 (术语)无物之实体,无为自然也。老子以此虚无为道体。三论玄义曰:“伯阳之道,道指虚无。牟尼之道,道超四句。”【虚无】(术语)虚无之宗旨。谓三论宗所立之真空。三论大义钞一曰:“以无心之妙慧,而契无相之虚宗。”

  【虚无身】 (术语)佛身通融自在,而离一切如光影,谓之虚无身。无量寿经上曰:“类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嘉祥疏曰:“以神通无所不至,故曰无极之体。色如光影,故云虚无之身。”述文赞中曰:“虚无无极者,无障碍故。希有故。”

  【虚心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合十指之头而掌之中心稍为相离者。梵云三补吒,梵(Saṁpuṭa)合掌。见大日经疏十三。

  【须炎】 (界名)Suyāma,天名。见“须夜摩”条。

  【虚言】 (杂语)无实之言语。唯识论四曰:“彼有虚言,都无实义。”

  【须炎摩】 (界名)天名。见“须夜摩”条。

  【须延头】 (佛名)又作须扇多。佛名。译曰甚净。见玄应音义三。梵Suyantu。

  【须夜摩】 (界名)又作须炎,须炎摩。天名。译曰妙善,妙时分。智度论五十四曰:“须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善。”玄应音义三曰:“须炎或作须夜摩天,此云妙善天。又炎摩,此云时分。须炎摩,此言善时分。”慧苑音义上曰:“须夜摩。须,善也。夜摩,时也。言彼诸天,光明赫奕,昼夜不别。依看花开合以分其时,既非明闇之时,故曰善时也。”见夜摩天条。Suyāma。

  【须臾】 (杂语)俱舍论十二曰:“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又曰:“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瑜伽伦记四曰:“牟呼栗多,此云须臾。”梵语杂名曰:“须臾,乞沙拏,Kṣaṇa刹那也。”犹言暂时,时量也。

  【须真天子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须真天子发三十三问。佛一一答之。须真又以三十二事问文殊,文殊一一答之。乃至有须真与文殊诸种之问答。

  【须真胝】 (天名)Sucinti,译曰善思惟。见玄应音义三。

  【虚舟】 (人名)元虚舟禅师,名普度,初住中天竺寺,后住灵隐寺。稽古略四曰:“诏中天竺虚舟普度,住影德灵隐,师扬州人,受业扬子桥白莲寺,嗣常州华藏无得通禅师,通嗣灵隐松源岳禅师。”

  【许可】 (杂语)认许印可之意,谓传授教法而与以许可印信也。如真言家之许可作法,净土宗圆顿戒许可之类是也。

  【序】 (术语)诸经皆有序正流通之三分,其初记缘起者曰序。

  【续宝林传】 (书名)见“宝林传”条附录。【续宝林传】(书名)五代梁朝南岳维劲,唐昭宗光化年中集宝林传以后宗师之机缘,作续宝林传四卷。见稽古略三。

  【序分】 (术语)诸经三分之一。见序正流通三分项。

  【续高僧传】 (书名)三十卷,唐道宣集。

  【续古今译经图纪】 (书名)一卷,唐智升撰。

  【续开元释教录】 (书名)具名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唐圆照集。

  【续命法】 (修法)续命神幡之祈祷法也。

  【续命神幡】 (物名)祈祷药师如来所用五色神幡之名。以得延命之益故也。药师经曰:“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炽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经律异相六载阿育王依之而延二十五年寿之事。【续命神幡】(物名)是祈祷命延长之神幡也。药师经曰:“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燃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释迦谱十,说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未成而得病。乃以造幡悬之功力,延十二年之命(经律异相六亦同)。又诸经要集十引迦叶语阿难经曰:“阿育王二十五年延寿,故名续命神幡。”

  【序品】 (术语)经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现六瑞,而起众疑,因众之疑而使弥勒向文殊问其缘由,文殊说过去所见证言其当说法华。以为一经发起之由序,故名序品。

  【续入法界品】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异名。

  【序三义】 (名数)经释家科分序为三种。法华文句一上曰:“序者训庠序,谓阶位宾主回答悉庠序也。经家从义,谓次由述也。如是等五事冠于经首,次序也。放光六瑞起发之由,由序也。回答释疑,正说弄引,叙述也。具此三义故称为序。”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序有三训,随义以释。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如世墙序在堂奥之外,即喻序文冠一钞之表,此端序义也。二序即训叙,谓撰述始终,十门例括。三行条流,使一部文义历然不混,此即次序义也。三训绪者,如缲茧得绪则余丝可理,学者观序则诸编可求,此谓由序义也。”

  【旭师】 (人名)明蕅益大师,名智旭,故云旭师。见“智旭”条。

  【序四义】 (名数)法华义疏一曰:“序者渐也,假时托处,动地雨花,为正说由渐,故名为序也。又序者次也,初明缘起后辩正经,盖是义之次第也。又序者谓祥序也,经首列事,祥序可观之也。又序者舒也,欲显事我舒广故云序也。”

  【序题】 (术语)唐善导释观经先以七门简括之,第一门谓之序题,叙如来出世之大纲,亦题一经元意之意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序题者,略序出世大纲,亦题一经元意也。”

  【序王】 (杂名)天台智者制法华经之序而题为序王。王者起也,初也,序者众文之起初,故名序王。释签一之一曰:“王字去声,谓起也、初也。序起众文之始故云序王。”

  【叙谢】 (杂语)叙临筵智识,两序侍者,单寮,蒙堂等之德而谢之,是曰叙谢。又云谢语。见象器笺十一。

  【续一切经音义】 (书名)十卷,唐希麟集。又名希麟音义。【续一切经音义】(书名)唐希麟撰,十卷。此书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单行本。又收入续藏中。近收入频伽精舍大藏经中。详“希麟音义”条。

  【序正流通三分】 (名数)凡释经论,以分序正流通之三分为法:一序分,最初叙其经发起理由因缘即缘起之部分也。二正宗分,次正应其缘起而说法门之部分也。三流通分,终说以所说之法门付嘱弟子或国王等使流通于遐代之部分也。是为秦道安所创始,以作万世之洪范者也。

  【宣鉴】 (人名)唐朗州德山院宣鉴,参龙潭崇信而契悟。咸通初应武陵太守薛延望请,居德山。四海禅徒辐辏。其人训授,天险海深,边际难窥。雪峰参见,嗣其法。咸通六年寂,寿八十四。见宋僧传十二,传灯录十五。

  【宣流】 (杂语)弘布正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宣说】 (杂语)演说教法也。唐华严经五曰:“以佛力故能宣说。”

  【宣政院】 (职位)元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十人,同知副使佥院各二人,同佥院判各三人,参议经历各二人,都事三人,照磨管勾各一人,僧俗并用。二十六年,置断事官四人。以后增省不一。至天历二年,定置如前。详于续文献通考。

  【玄策】 (人名)六祖慧能大师得法弟子也。传灯录五曰:“婺州玄策禅师者,婺州金华人也。出家游方,师曹溪六祖。后却金华,大开法席。”

  【玄畅】 (人名)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觋,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帝深加礼重,请为太子师。师固辞,迁荆州,止于长沙寺。时有西域沙门功德直,为师译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师刊正文义,辞旨婉密。刘宋末,至成都,居大石寺。寺有阿育王塔。中藏大石钵。钵量可容数十斛,上建五层木浮图以覆之。师乃自画金刚密迹等十六神像。后游西界,望岷岭,见岷山郡北广阳县界有齐后山,遂有终焉之志。仍入山结草庵,萧齐建元元年,建立伽蓝,名齐云寺。时传琰镇成都,敬师高风。师乃致书,附齐后山赞一颂。琰即具表闻于高帝。敕给百户。及萧齐武帝即位,司徒文宣王启迎师至京师,惠文太子亦发使请之。于是泛舟东下,中途罹疾,止京师灵根寺者少时。永明二年寂。年六十九。葬于钟山。师明经律,深达禅要,占记无不验,诸子多所该涉。尝慨华严文旨浩博,未有义释,励精研思,遂作其疏。盖为华严疏释之嚆矢。又善三论,学者宗之。所著诃梨跋摩传一篇,存。详见出三藏记集,梁高僧传等。

  【玄导】 (术语)玄妙之化导。唯识枢要上本曰:“终期既渐,奄绝玄导。”

  【玄道】 (术语)玄妙之道。佛道之通称。

  【玄德】 (术语)玄妙之功德。行宗记一上曰:“神用难思,故云玄德也。”

  【玄范】 (人名)唐代人。乡贯不详。少年出家,受学于当时之名匠,覆践清旷,强学天心。专通唯识之学。精探因明。住长安普光寺,以著述为事。与玄奘同时出,或谓即其门人。年寿并缺。所著有别集二十卷,成唯识论疏二十卷,杂集论疏十六卷,解深密经疏十卷等十余种。详见大唐内典录等。

  【玄纲】 (术语)谓幽玄之法义大纲。行持钞上之一曰:“纽既绝玄纲,树已颠大表。”

  【玄高】 (人名)冯翊万年(陕西临潼东北七十里)人。姓魏,俗名灵育。十二岁出家,专学禅律。闻佛驮跋陀罗,弘法长安石羊寺,往师之,旬日,精通禅法。于是游西秦入麦[廿/积]山。时长安沙门昙弘,亦隐此山,师与之道交最深。时河南有二僧谗于河南王世子曼,言师聚其徒将为国害。师乃被摈,迁于河北林阳堂山。时昙弘在成都。高名藉甚河南王遣使迎接。弘谓王曰:既深鉴远识,何以信谗弃贤?贫道所以不远数千里者,欲献此一言耳。王及太子,赧然愧悔。即遣使召请,尊为国师。后入北凉,为沮渠蒙逊所敬重。时北魏拓跋焘据平城,讨北凉,迎师布化平城。太子晃师事之,武帝亦崇敬焉。司徒崔皓,道士寇谦之,有宠于武帝,恐晃承位后,夺其威柄,因谮师与晃结,有异图。武帝大怒,师遂遇害。诸弟子迎尸窆于城南旷野,年四十三。详见梁高僧传十一、佛祖统纪三十八等。

  【玄根】 (术语)玄妙之根性也。涅槃无名论曰:“仰攀玄根,俯提弱丧。”

  【悬鼓】 (术语)修日想观时,正坐西向而观日之将没,状如悬鼓。观无量寿经曰:“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玄关】 (术语)出入玄旨之关门。头陀寺碑曰:“玄关幽键,感而遂通。”白居易诗曰:“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碧岩八十八则垂示曰:“当机敲点,击碎金锁玄关。”普灯录十七曰:“玄关大启,正眼流通。”

  【玄轨】 (术语)玄妙之方规也。往生讲式曰:“长夜之明珠,净土之玄轨。”

  【旋火轮】 (术语)以火旋转而为轮形者。轮形似有而非实,以譬一切事法之假相。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止观六曰:“为此见故,造众结业。堕坠三途,沈迥无已,如旋火轮。若欲息之,应当止手。”智度论六曰:“如旋火轮。但惑人目。”

  【玄籍】 (术语)玄妙之典籍。通名佛经。注维摩经序曰:“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行事钞下四曰:“创染玄籍,标心处远。”资持记下四之一曰:“玄籍通目佛教。”

  【悬记】 (术语)悬者悬旷,悬远也。遥记未来之事,谓之悬记。即豫言也。如楞伽经豫言龙树之出世,摩耶经豫言马鸣之降生。六祖坛经曰:“跋陀罗之悬记。”西域记曰:“昔释迦佛悬记,当有国王于此胜地建窣堵波。”文句七上曰:“悬记,如化城品未来弟子也。”

  【玄鉴居士】 (人名)印度人。为护法菩萨之檀越。常给侍之。菩萨没后,护持其所著唯识之释论,授之玄奘三藏。见唯识枢要上本。

  【悬脚坐】 (术语)降伏鬼神之法,阿吒薄俱元帅仪轨下曰:“悬脚坐,以左右二手急作拳,捺左右二眼上,急以上唇啮下唇,裂睚看,是阿吒婆拘降伏大魔鬼神印。”

  【玄觉】 (人名)唐玄觉,字明道。温州永嘉人。初精天台之止观,常修禅观。后至曹溪,一宿而契旨,有一宿觉之名。还永嘉,学者辐辏,号为真觉大师。着证道歌并永嘉集。先天二年寂,敕谥无相大师。见宋僧传八传灯录五。

  【玄景】 (人名)隋玄景,二十七出家,以禅道融内外,巧于讲导。大业二年六月寂。续高僧传十七(玄景传)曰:“每震法鼓动即千人屯赴,供施为俦罕匹,所以景之房内黄紫缁衣上下之服各百余副,一时一换为生物善。”名义集曰:“衡岳终身一衲,玄景每曙更衣,共高僧也。”

  【玄镜】 (书名)华严法界玄镜之略称。

  【悬镜】 (物名)悬置佛堂之镜。经中譬镜于佛智也。

  【悬旷】 (杂语)谓佛道之幽远也。法华经提婆品曰:“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

  【旋岚】 (杂名)又云旋蓝,译曰大猛风。见“毗岚”条。

  【玄览】 (术语)深见其理也。止观一上曰:“今人意钝,玄览则难。”同辅行曰:“以慧内照,故云玄览。”

  【玄朗】 (人名)唐婺州乌伤悬(浙江义乌县治)人。一作东阳(浙江东阳县治),傅大士六代孙也。字慧明,号左溪。九岁出家,如意元年,蒙敕度,配住东阳清泰寺。因就光州岸律师,受具足戒,寻学律仪。又博究经论,精通涅槃,常恨古人章疏之判断有不允当者。往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禅师共商榷禅要,然未明大旨。因诣东阳天宫寺,从慧威研学精励,不患贫苦。达法华,净名,大论,止观等,通一宗之教迹。后就恭禅师,重修观法,又涉猎儒书,兼好道宗。而自以止观为入道安心之要,厌人世,好山林,随十八种物,行十二头陀,隐于浦阳左溪山(一作佐溪),坐一室者三十余年。开元十六年,应婺州刺史王正容请,暂居城下,寻以疾辞还山,诲人不倦,颇勤讲学。细行修心,常徇律法之制。一日顾门人曰:吾六即道圆,万行无得,戒为心本,汝等师之。天宝十三年寂,年八十三。吴越王谥曰明觉尊者。以门人湛然为的嗣,新罗之法融,理应,纯英,亦悉弃旧学来投。尝撰法华经科文二卷。修治法华文句若干卷。事迹详见“永嘉集”、“宋高僧传”、“释门正统”等。

  【玄流】 (术语)玄者缁也。被缁衣之流派也。谓僧徒。辅行序曰:“津导玄流。”

  【玄路】 (术语)玄妙之道路。谓真理也。阿毗达磨心论慧远序曰:“于三观则观玄路之可游。”不应拜俗等事五谢佑书曰:“凝心玄路,投迹法门。”玄中铭序曰:“寄鸟道,向寥空,以玄路而该括。”

  【玄门】 (术语)玄妙之法门也,总以名佛法。三论玄义曰:“不二玄门。”行事钞上之一曰:“凡厕预玄门者,克须清禁,无容于非。”迦才净土论上曰:“净土玄门,十方咸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佛法深妙,有信得入,故曰玄门。”

  【玄门无碍十因】 (术语)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无定性故,诸法为如来藏心之缘起法,原无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三缘起相由故,缘起之法,不得单独保体,必为相由而仅成体者,故随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性融通故,法性融通,故如性之事,亦有可融通之理。五如幻梦故,诸法之虚假无实,如幻梦,故有可和融之理。六如影像故,诸法缘起于一心界而不存在,如镜中之影像,故有可和融之理。已上六因,就诸法自尔之德相。已下就业用之无碍而说因由。七因无限故,菩萨于因中修无限之因,故有至果必得无碍业用之理。八佛证穷故,佛者证穷真性,故如性业用亦无碍也。九深定用故,以深妙之禅定力故得业用之无碍。十神通解脱故,不思议之神通力,离物之羁束而为自在,故可得业用之无碍。见华严玄谈六。

  【玄秘塔】 (杂名)唐碑名。塔为大达法师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权书。碑本在长乐南原。后移西安府学。见金石史。

  【玄签】 (书名)法华玄义释签之略称。荆溪着。

  【玄沙】 (人名)唐福州玄沙山宗一禅师,名师备。少年为渔者,年三十,忽慕出家,投芙蓉之训禅师,剃发受具。寻就雪峰之存禅师契悟玄旨,初住普应院,后迁玄沙。闽主以师礼待之,学徒八百余。梁太祖开平二年寂,寿七十五。见会元七,传灯录十八。

  【玄沙三种病人】 (公案)又曰玄沙接物利生。玄沙师备,假盲聋哑三种病人之济度,示无为五官机能转于尘里者,宜别开发真佛智见,有心眼存者。景德传灯录第十八玄沙传所谓:“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且问汝,只如盲聋哑三种病人,汝作么生接?拈槌竖拂,他眼且不见,耳又不闻,口复哑,若接不得,则佛法尽无灵验”是也。

  【玄沙闻燕子】 (故事)会元七(玄沙章)曰:“师因参次,闻燕子声乃曰:深谈实相,善说法要。便下座。”

  【玄疏】 (书名)玄为天台之法华经玄义,疏为法华经文句,又曰妙玄妙疏。

  【玄谈】 (术语)讲经论先于文前分别一经之深义,谓之玄谈。与玄义同。如华严玄谈是。又以名总论佛教之玄理者。如十玄谈是。又玄者悬也。悬谈后事也。观经序分义曰:“玄谈未标得处。”

  【悬谈】 (术语)讲经论者先于文前论一部之要义纲领,谓之悬谈。如天台之法华玄义,清凉之华严玄谈是也。盂兰盆疏记下曰:“未入经文,义章先说,故曰悬谈,悬即先也。”

  【旋陀罗尼】 (术语)法华三陀罗尼之一。谓于法门得旋转自在之力也。嘉祥法华义疏十曰:“旋陀罗尼,于法门中圆满具足,出没无碍。”

  【旋陀罗尼字轮门】 (术语)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也。见“旋陀罗尼”条。

  【玄琬】 (人名)雍州新丰(陕西临潼东北)人。十五岁出家,师事昙延。受具后,就洪遵学四分律,涉猎律部者三年。又于昙迁禀摄论,研讨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论,百论等。又造经四藏,备尽庄严。常慨忏悔授戒之法有亏,寻讨诸忏法,严饰道场,每春于受戒之首,依二十五佛及千转神咒,洁斋行道,使彼毁禁之辈,登坛受法。贞观初年,受敕为皇太子及诸王等,授菩萨戒,于长安建普光寺居之。又受敕入为皇后六宫及妃主等授菩萨戒,寻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现在藏经,更使于延兴寺造藏经。师并受敕监之。北周灭法以后,及隋朝再兴,传度法本,但存卷帙,至寻检文理,则多乖背,师因集义学沙门,使雠校正。法藏之得绝伪滥,明纲领者,一师之力也。师虽广以三藏教世,而偏以律仪驰誉,诸国僧尼之受具足戒者三千人。自王公僚佐至庶人,从受归戒者,二十余万。又上书皇太子乞行行慈灭杀顺气奉斋四条,贞观九年为下诏自三月至五月断杀。师又上书乞延期,特听尽于岁暮。十年十二月,罹疾,遗表皇太子,献自撰之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三德论,各一卷。寂于延兴寺,年七十五。太宗下诏恻悼,为给葬具,使殡于终南山寺。唐朝沙门之有敕葬,实以师为嚆矢。详见“续高僧传”、“佛祖统纪”等。

  【玄悟】 (术语)玄妙之悟也。楞严经曰:“于精明中,玄悟精理,得大随顺。”孙绰文曰:“见机而作,超然玄悟。”三论大义钞一曰:“玄悟之俦,忘指足月。”

  【悬香】 (物名)又作挂香。入香于囊,置之室内,以拂恶臭也。宋代禅僧用之。释氏要览中曰:“四分云:比丘房内臭,佛许用香泥,泥之犹臭。佛言:应四角悬香。”

  【玄心】 (术语)玄妙之心识。注维摩经序曰:“玄心独悟。”

  【玄学】 (术语)玄妙之学问。佛学之通名。

  【玄一】 (人名)唐代人。乡贯未详。通法相学,以著述为事。着无量寿经记二卷,观无量寿经记一卷,法华经疏八卷,阿弥陀经疏一卷,涅槃经料简二卷,瑜伽论疏十七卷,中边论料简一卷,梵网经疏三卷,唯识枢要私记一卷等,多散佚不传。惟无量寿经记上卷一卷,收入日本续藏经。观其处处引用窥基元晓法位等,可知其出于诸师之后。

  【悬衣翁】 (异类)十王经曰:“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影住二鬼:一名夺衣婆,二名悬衣翁。(中略)婆鬼脱衣,翁鬼悬枝。显罪低昂,送后王厅。”

  【玄义】 (术语)幽玄之义理。深妙之义理。天台释诸经,先于文前绪论五重之深义,题为玄义。法华经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是也。法华玄义十下曰:“我以五章略谭玄义,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粗述所怀。”金光明玄义拾遗记上曰:“玄谓幽微难见也,义谓理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义而有五重。(中略)大师搜抉如是五义解释一题,欲令学者豫知经旨然后寻文,使于文文成智行故。斯是道场,特因静发。称会佛旨,演兹奥旨。故不可以暗证者及寻文者同日而语也。幽微所以,岂虚名哉?”

  【玄义分】 (书名)唐善导作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于经题之下谭一经之深义,称为玄义分。

  【玄应】 (人名)唐京师沙门,颇精字义,造一切经音义。但无详细之纪传。续高僧传三十(智果传附)仅记曰:“京师沙门玄应者,亦以字学之富皂素所推,通造经音甚有科据矣。”又(术语)幽玄之感应。与冥应冥加等同。

  【玄应意义】 (书名)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即一切经音义也。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曰:“释智升开元释教录,称玄应以贞观之末,捃舍藏经,为之音义注释训解,援引群籍。证据卓明云云:案齐沙门释道惠,为一切经音义。宋高僧传云:唐释惠琳,为大藏音义一百卷。二书今皆不传。是编唐书艺文志著录,名众经音义。此从释藏本刊印,其中所引群籍,如郑康成尚书注,论语注,三家诗,贾逵服虔春秋传注,李巡孙炎尔雅注,以及仓颉三仓,葛洪字苑,字林声类,服虔通俗文,说文音隐,多不传之秘册。玄应通晓儒术,著书该博,惟昧汉人之通转假借。泥后代之等韵,是其所短也。”余见“一切经音义”条。

  【玄应音义】 (书名)即玄应所撰二十五卷之一切经音义。见“一切经音义”条。

  【玄月】 (譬喻)玄妙之真理,譬之月也。三论大义钞一曰:“举此秘指,以示彼玄月。”

  【玄赞】 (书名)具名法华经玄赞。慈恩着。解法华经。

  【玄奘】 (人名)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袆。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三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于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毗昙,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荆州讲摄论毗昙,往相州谒慧休,往赵州受成实于道深。寻入长安,就道岳学俱舍论。时有法常僧辩二大德,名冠上京,偏讲摄大乘论。师又就听之。然以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晦。不知适从。乃欲西游以明之。表请不许,师不为屈。贞观三年八月(一说贞观元年或贞观三年四月),上万里孤游之途。具尝艰苦,经西蕃诸国,贞观七年至印度。中途,于屈支国,会木叉鞠多,于缚喝国纳缚伽蓝,礼佛齿、佛澡盆等。从砾迦国僧般若羯罗,读毗婆沙论。于梵衍那国拜巨石像。至迦毕试国,安居沙落迦寺。与大乘僧秣奴若瞿沙,萨婆多部僧阿黎耶,伐摩等,共会法集。入印度境,至那揭罗曷国,拜燃灯授记之圣迹。又于佛顶骨城,礼佛顶骨及佛僧伽胝并瞿波罗龙王窟之佛影。入健驮逻国布路沙布逻城,见卑钵罗树下过去四佛坐处,并迦腻色迦王伽蓝等。赴乌仗那国,巡礼行菩萨千生施眼处,割截身体处,刺身饲五乐叉处等灵地,又于呾叉始罗等国,参拜菩萨舍千头处投身喂处等遗迹。至迦湿弥罗国,就僧称法师,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论等,兼与大乘学僧毗成陀僧诃等攻窍诸经论。至磔迦国,于长年婆罗门受百论,广百论等。于至那仆底国,就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至阇烂达罗国,从旃达罗伐摩受众事分毗婆沙。至窣禄勤那国,就阇耶鞠多听经部毗婆沙。入秣底补罗国,就德光弟子蜜多斯那学辩真论,随发智论。至劫比他国,礼佛从天降下三道宝阶塔。至羯若鞠阇国,与毗离耶犀那读佛使毗婆沙。又经历钵逻耶伽等国,巡拜佛生处,佛涅槃处,佛转法轮处等诸圣迹。于吠多补罗城,得菩萨藏经。遂至摩揭陀国。于是诣菩提树下金刚座处,又礼耆阇崛出,竹林精舍等灵地,入那烂陀寺,以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又听讲顺正理显扬对法等诸论,研钻梵书。后赴伊烂拏钵伐多国,与怛他揭多鞠多等共读毗婆沙等诸论。至憍萨罗国,就婆罗门受集量论。赴驮那羯磔迦国,从大众部僧苏部底等,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及大乘诸经论。至钵伐多国,从大德,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摄正法论等。还摩揭陀国,至杖林山胜军论师所,学唯识决择论,意义理论,庄严经论等。师子光讲中百二论,破瑜伽之义。师乃和会中观瑜伽两宗,述会宗论三千颂。光惭赧退去。又遇顺世外道,师与之论难,亦伏之。且得乌荼国小乘论师所制之破大乘论七百颂,指摘其谬说,作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戒日王敬师甚厚,为设大会,敕使诸国义解之徒,集于曲女城。师受请登床,专称扬大乘之论意,无一人能致言难者。寻与戒日王同赴钵罗耶伽国,列于五年大会。遂归国。贞观十九年至京师。以所获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献于朝。太宗使于弘福寺传译之。高宗永徽三年请于朝。于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显庆四年,高宗以玉华宫为寺,荐先帝,使师居之。次年在此译大般若经。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录所译之经论,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月五日寂,寿六十五。事迹详见大唐西域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卷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佛祖通载十二等。

  【玄旨】 (术语)玄妙之旨趣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迦旃延不谕玄旨。”义林章一本曰:“语设将融,玄旨犹隔。”信心铭曰:“不识玄旨,徒劳念诤。”张玭诗曰:“静室谈玄旨。”

  【玄忠】 (人名)真宗第三祖。魏之昙鸾。晚年住汾州石壁玄忠寺。故称为玄忠大师。

  【旋转真言】 (真言)称正念诵之真言,以旋转念珠而诵之也。见十八道钞下。

  【玄宗】 (术语)玄妙之宗旨。佛教之通名。注维摩经序曰:“常恐玄宗坠于译人。”唯识枢要上本曰:“文蕴玄宗,情吝奥旨。”

  【选佛场】 (杂名)释氏开堂设戒之地,曰选佛场。传灯录曰:丹霞将应举,道遇一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霞曰:选佛当往何所?客曰:江西马大师出世,此选佛场也。

  【选友】 (人名)婆罗门名。悉达太子就此人学书。佛祖统记二曰:“太子时七岁,令学书。访国中聪明,婆罗门名曰选友,起大学堂床榻学具。太子问师书有几种。”

  【选择】 (术语)去恶而取善也。大阿弥陀经上曰:“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

  【选择本愿】 (术语)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亿佛土中能选择而立之本愿也。总为四十八愿(大阿弥陀为二十四愿),别为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

  【选择本愿念佛集】 (书名)二卷,日本源空着。净土宗之典也。

  【选择集】 (书名)选择本愿念佛集之略名。

  【选择诸法经】 (经名)佛藏经之异名。

  【学】 (术语)学修戒定慧三者。因位曰学。果上曰无学。

  【噱叉】 (地名)Vakṣu(the Oxus),河名。

  【学处】 (术语)可学之个处。菩萨地持经一曰:“菩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众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无上菩提。”

  【学法灌顶】 (仪式)对于传法灌顶而言。印可为弟子之位,谓之学法灌顶。印可为师之位,谓之传法灌顶。大疏演奥钞三曰:“学法传法者,师资两位灌顶也。印可资位名学法,印可师位名传法。此二座真言行者入修次第故,处处对明之也。”

  【学法女】 (术语)见“式叉摩那尼”条。

  【学海】 (人名)续高僧传一(菩提流支传)曰:“沙门昙显,依大乘经,撰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中略)虽山东江表,乃称学海。”

  【学海涌智水】 (譬喻)学解智辩,如水之滚滚涌出也。

  【学和敬】 (术语)见“六和敬”条。

  【学悔】 (术语)比丘一旦犯淫盗杀妄之一而忏悔者。盖一犯此重罪者,即失为比丘之资格,然若忏悔,则名之为学悔,终身列于比丘之最末。

  【学匠】 (术语)学徒,学生。师曰师匠,故弟子曰学匠。

  【学教成迷】 (杂语)学佛说之教法,而生谬解者。如小乘,权大乘。是三论宗之用语。三论玄义作学教起迷。三论玄义曰:“言不会道,破而不收,说必契理。收而不破,学教起迷。亦破亦收,破其能迷之情,收取所惑之教。诸法实相,言忘虑绝,实无可破亦无可收。”

  【学戒】 (术语)见“六事成就”条。

  【学侣】 (杂语)有学问之僧侣。

  【学人】 (杂语)学道之人也。菩萨璎珞经曰:“佛子庄严二种法身,是人名学行人。”

  【学生】 (术语)少年寓寺院习学外典者。寄归传三曰:“凡诸白衣,诣苾刍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发,毕愿缁衣,号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学生。”

  【学徒】 (术语)与学生同。俱舍论一曰:“教诫学徒,故称为论。”义林章一本曰:“庶后学徒,详而易入。”

  【学无学】 (术语)研究真理,以断妄惑,谓之学。真理究,妄惑尽,无更可修学者,谓之无学。小乘之学无学,以前三果为学,阿罗汉果为无学。大乘之学无学,以菩萨之十地为学,佛果为无学。文句八上曰:“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研修真理,慕求胜见,名之为学,学位在三果四句真无漏慧也。阿罗汉果,研理已穷,胜见己极,无复所学,故名无学。”嘉祥之法华义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己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法华经序品曰:“学无学二千人。”

  【雪窦】 (人名)明州雪窦山禅师,名重显,字隐之,从所住号为雪窦。嗣法于智门祚。宋仁宗皇佑四年寂,寿七十三。赐号明觉大师。见续传灯录二。

  【雪峰】 (人名)福州雪峰禅师,名义存,得法于德山。唐懿宗咸通年中上福州雪峰山创禅院,法席常有千五百人众,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寂,寿八十七。见传灯录十六。

  【雪峰鳖鼻蛇】 (公案)碧严第二十二则曰:“雪峰示众曰:南山(雪峰)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云: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见从容录二十四则。

  【雪峰尽大地】 (公案)碧岩第五则曰:“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雪浪】 (人名)明末沙门雪浪三怀洪思,与憨山出无极之门,创讲经典据正文,不牵注疏。一时缁素尊之。着有楞严经解一卷。科判一章,雪浪集。见续释氏稽古略三、楞严眼随一。

  【雪岭】 (地名)雪山也。

  【雪岭投身】 (本生)雪山童子为半偈投身岩下与罗刹也。详见“雪山大士”条。止观五曰:“香城粉骨,雪岭投身,亦何足以报德。”

  【雪山】 (地名)印度之北境有高耸大山,千古顶雪,故云雪山。梵语Himālaya。译曰雪藏。涅槃经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唐书西域传曰:“北天竺距雪山,圜抱如壁。南有谷,通为国门。”同注曰:“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雪山,积雪甚高。马上举鞭测之,犹未及其半。又曰:由他路回,遂历大山,山有石门,望如削蜡。有巨石横其上,若桥焉。”外国史略曰:“印度北连雪山,称曰希马拉雅山,与西藏交界,希马拉雅山高于海面二万九千尺。”

  【雪山八字】 (杂名)雪山半偈也。

  【雪山半偈】 (本生)雪山童子为半偈舍身也。见“雪山大士”条。

  【雪山部】 (流派)Haimavatā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初,上座部始生说一切有部之新派,根本之上座部移转于雪山中,称曰雪山部。宗轮论述记曰:“上座弟子,本弘经教,说因部(说一切有部别名)起,多弘对法。既闲义理,能伏上座部僧。说因时遂大强,上座于斯乃弱。说因依旧住处,上座移入雪山,从所住处为名,称雪山部。若从远所袭,以名上座部。”

  【雪山不死药】 (饮食)雪山有灵草,名娑诃,人见之,得寿无量。涅槃经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沙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

  【雪山成道】 (术语)释迦成道,在摩揭陀国之菩提树下。非在雪山。谓之雪山者,就雪山大士之往因而假说之耳。

  【雪山大士】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于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于尔时住于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于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经无量岁。”止观二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

  【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本生)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为试我变其身为罗刹,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于尔时闻半偈心生欢喜,四顾唯见罗刹。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说余半偈,吾终身为汝弟子。罗刹云:我今实饥,不能说。我即告曰:但汝说之,我当以身奉大士。罗刹于是说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闻此偈已,于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时升高树上投身于地,尔时罗刹复帝释形,接取吾身。依此功德超越十二劫。”

  【雪山偈】 (杂名)诸行无常之四句偈也,雪山大士于雪山闻此偈,故有是名。辅行五曰:“兴皇以雪山偈消不生生,是诸行无常。”见“雪山大士”条。

  【雪山鸟】 (杂名)又曰寒苦鸟。见“寒苦鸟”条。

  【雪山童子】 (本生)与雪山大士同。

  【雪山仙人】 (人名)雪山有仙人名跋伽婆Bhaigava,食草根,修习慈心,而烦恼不能除,与一雌虎行欲,生十二子。见大集经二十四、经律异相三十九。

  【雪童】 (本生)雪山童子也。秘藏宝钥中曰:“雪童投身。”见“雪山大士”条。

  【雪隐】 (杂语)古来之说,雪为雪窦山之明觉禅师,隐为浙江之灵隐寺。雪窦尝在灵隐寺司厕职,故有此称。见“西净”条。

  【血】 (杂名)梵语曰噜地罗Budhira,见梵语杂名。

  【血海】 (譬喻)譬地狱等之恶趣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令我今者枯竭血海,超越骨山。闭恶趣门,开涅槃路。”

  【血脉】 (术语)诸宗各有列祖传来之奥旨。世世传受,如人体之血脉相连,故云。密家最重之。起信注疏一曰:“血脉相承,一向蹑前起后。”

  【血脉相承】 (术语)见“血脉”条。

  【血盆经】 (经名)又曰女人血盆经,具名目连正教血盆经。唐建阳书林范氏板本之大乘法宝诸品经咒卷末及诸经日诵,均载此经。惟大藏经录不载。盖是伪造。然今流通颇广也。

  【血书】 (杂语)以血书经文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中略)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智度论十六曰:“如爱法梵志,十二岁过阎浮提,求知圣法。(中略)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之。当以与汝,即如其言破骨剥皮,以血书偈。”

  【血途】 (术语)三途之一。畜生道之异名。辅行一之三曰:“从相食边,故云血途。”

  【血途道】 (界名)畜生之道也。止观一上曰:“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途道。”见“三涂”条。

  【血污池】 (传说)相传在酆都殿后之左。无论男妇,好宰杀血溅厨灶神佛庙堂经典书章字纸一切祭祀器皿之上者,及虐待婢仆打扑出血者,皆入此池。或云无论男女,凡不顾神前佛后,不忌日辰如五月十四十五日夜八月初三十月初十此四日犯禁交媾者,除降恶疾暴亡外,死后浸入此池。

  【薰陆香】 (物名)梵名君杜噜Kundurnka,如桃之胶,有香气者。西域记十一曰:“薰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演密钞六曰:“薰陆者,出于西方,即树胶。夏天日炙,镕滴沙中,在地有香,谓之薰陆。”土耳古语Ghyünluk。

  【熏士】 (杂名)见“苾刍”条。

  【薰习】 (术语)身口所现之善恶行法或意所现之善恶思想起时,其气分留于真如或阿赖耶识,如香之于衣也。其身口意所现者,谓之现行法。气分留于真如或阿赖耶识者,谓之种子或习气。因而现行法于真如或阿赖耶识留其种子或习气之作用,谓之薰习。起信论曰:“薰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薰习故,则有香气。”唯识述记一之本曰:“薰者挚发义,习者数数义,由数数薰发有此种故。”

  【熏习】 (术语)与薰习同。详见“薰习”条。

  【薰修】 (术语)薰为薰习,如薰香于衣也。修者修行。以德薰身修行也。观无量寿经曰:“戒香薰修。”八十华严经二十五曰:“恒普薰修一切善法。”

  【寻】 (术语)见“寻伺”条。

  【巡案】 (杂语)禅林住持巡回众寮按察其行仪,谓之巡案。于僧堂谓之巡堂。见象器笺九。

  【寻常念佛】 (术语)简别于别时法之念佛,不择行住坐卧四威仪。昼夜不断之念佛,称为寻常念佛。

  【旬单】 (物名)禅林副寺十日一算费用,记之纸端者,谓之旬单。见象器笺十六。

  【巡更】 (职位)丛林之夜巡也。丛林每夜轮二人巡更,打板念佛,直欲唤起光天彻地之主人公,不使为偷心白拈之所欺瞒。其中兼有五种之大利:一者,警觉昏昧,使出梦宅。二者,敲破参头使于悬崖撒手。三者,使小人不敢私自交接。四者,灯火慎明门户常严。五者,能使虚空作舞,露柱扬眉。见象器笺七。

  【巡更铃】 (物名)火铃,又称巡更铃。见“火铃”条。

  【巡火板】 (物名)振火铃,打板,巡诸寮舍,报僧众警火灾也。见象器笺十八。

  【巡廊板】 (杂名)禅家为报浴时巡行廊下而鸣板。一寮三下而周遍,谓之巡廊板,又云报廊板。见象器笺十八。

  【巡寮】 (仪式)校定清规云:侍者上堂时,先使行者挂巡寮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众各出外迎接,仍送出。众寮人多处,唯寮元一人迎送出入,大众只立门外。见象器笺九。僧祇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着有为事,二恐着俗论,三恐着睡眠,四为看病僧,五令年少比丘观佛威仪庠序生欢喜故。见祖庭事苑八。

  【循身观】 (术语)四念处观中之身念处观也。观身之不净由头至足,次第巡历,观三十六物皆不净,故名循身观。大日经疏三曰:“如修循身观时,见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种不净,恶露充满,终不为此而生贪爱。”慧苑音义二曰:“循身观,循巡也。今谓四念处中第一观身不净,从头至足次第巡历,三十六物皆不净也。”

  【寻声救苦】 (杂语)弥陀摄取念佛之众生也。般舟赞曰:“一切时中缘法界,摄取六道现身中,眼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刹那间。”

  【寻思路绝】 (杂语)超越思虑分别也。唯识论十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中略)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

  【寻伺】 (术语)旧云是观。新作寻伺,不定法中二种之心所也。见“七十五法”条。

  【巡堂】 (行事)巡僧堂也,此有数种:一住持之巡堂(入院,旦望之茶,坐禅),二大众之巡堂(三八念诵),三首座之巡堂(坐禅,大座参,结制),四维那之巡堂(圣节),五参头之巡堂(挂搭),六都寺之巡堂(库司汤),七知事之巡堂(结制,旦望茶),八请客烧香之巡堂(方丈茶),九沙弥之巡堂(参堂)。此巡堂有数义:一点检之义(坐禅时,住持,首座),二告报之义(圣节时,维那),三请谢之义(茶汤时),四礼贺之义(入院时,挂搭时,结制时也,三八念诵后巡堂,盖亦是住持大众互相礼也)。见象器笺九。

  【巡堂请茶】 (仪式)住持请众故请客侍者巡堂也。敕修清规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曰:“挂点茶牌,长板鸣,请客侍者入堂。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至中问讯而退,谓之巡堂请茶。”

  【巡锡】 (术语)与巡教同。持锡杖而游化,故有锡字。

  【寻香城】 (杂语)见“干闼婆城”条。

  【逊婆明王】 (明王)又曰你逊婆逊你。降三世明王之别名也。见降三世条。

  【逊婆明王法】 (修法)内作业灌顶品所说。经疏三曰:“逊婆明王五部吽迦罗具三十七尊,内外火法之护磨也。”经说逊婆明王之根本真言曰:唵嚩日罗吽(引),迦罗吽吽吽,尔逊婆,吽吽。金刚顶十八会初,教王会四大品中第二降三世尊有六曼荼罗,所谓大三法羯之四各具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四印会十七,一印会十三尊。今文之四印加持,东方四印曼荼罗之十七尊法也。

  【训童行】 (行事)训诲童行之意。禅宗每月一日十五日等,集各局务行者于寝堂,训诲垂示也。百丈清规有训童行条。

  【迅执金刚】 (天名)十九执金刚之一。参照“金刚”条。


  【压油轮罪】 (术语)以轮压造油,杀害麻中虫之罪也。十轮经四云:善男子譬如压油,一一麻中皆生诸虫,以压油轮压取之,即得油。善男子汝等当见压油之人,于其日夜应定杀几众生。若复有人,以是十轮压油,一轮一日一夜压油千斛如是乃至满千年,其压油人,得几罪耶?地藏菩萨言:甚多,世尊!是人罪量无数不可知,唯佛与佛知之。经中更比于淫女舍,酒家,屠儿,旃陀罗等,校量其罪轻重。

  【牙菩萨】 (菩萨)又名金刚药叉。不空成就(释迦)四亲近之第三,东方之菩萨也。为忿怒形,而以半三胡,如牙者为三昧耶形。密号之猛利金刚也。见胎曼大钞一,秘藏记钞十。

  【牙字】 (术语)金刚牙菩萨之种子字也。字有他恐怖之义。牙亦具食啖他而恐怖之义。故名字为牙字。瑜祇经曰:“金刚怖食啖牙字发光明。”

  【哑法】 (术语)无言之行也。哑者聋哑之哑。业疏四下曰:“十诵云:若受哑法偷兰,以同外道故。故僧祇中,不得不语法。若欲方便少事不语,得至半月。于布萨时。应共语问讯问事答事咒愿等也。”小乘以无言之行为外道之哑法,禁之。大乘不然。

  【哑羊】 (譬喻)羊之哑者,譬至愚之人也。梵Eḍamūka。

  【哑羊僧】 (杂语)四种僧之一。见“僧”条。

  【哑羊外道】 (流派)天竺有外道,如哑羊不语,以为胜行。见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二。

  【哑子得梦】 (譬喻)哑者得梦,不能语之,以喻自然自得之境,不可以言语与他谈者。无门关赵州狗子则,无门着语曰:“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此即以心传心端的,言诠不及,意路不到,决不关他唇吻之意也。

  【烟盖】 (杂语)香烟蟠作盖形者,贤愚经六曰:“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

  【咽罗】 (异类)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见[口*垔]罗那条。

  【咽尼】 (术语)又作咽尼。佛之德相也。译曰鹿王。玄应音义四曰:“[口*垔]尼又作咽,同于坚、于见二切,此译云鹿王。”见“伊尼延”条。

  【綖】 (术语)与线同字。梵语修多罗Sūtra,直译为綖。义译为经。两译双举为綖经。经文为如线之贯物,使不散逸,贯穿连缀文句与义理者,故喻之为线。见“修多罗”条。

  【言阿】 (术语)言悉昙之最初阿字也。又,总云梵语。以一切之梵字皆有阿点故也。

  【言便】 (杂语)言论上之便宜。俱舍论二十六曰:“然说见言乘言便故。”

  【言陈】 (术语)因明学之语。宗因喻之所陈于言者谓之言陈,意中有所许者,谓之意许。因明四相违中,法差别相违因,与有法差别相违因者,立者于言陈之外,别有意许,故就其意许而付相违因之过失也。宋高僧传(药山传)李翱评复性书曰:“其文则隐而不援释教,其理则彰而乃显自心,弗事言陈,唯萌意许。”

  【严炽王】 (人名)严炽王闻大萨遮尼干子赞叹释尊说深法而生解。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延促劫智】 (术语)谓佛之智力伟大,得自在超越伸缩劫(时间)也。

  【炎刀】 (物名)狱卒所持之刀,刀身发炎者。往生要集上本曰:“炎刀剥割一切身皮。”

  【炎点】 (术语)涅槃之猛炎,能烧尽生死,故曰炎,涅槃点谓之炎点。见“涅槃声”条。

  【言端】 (术语)如以空之一言示不空非不空也。总为圆教之言诠。见“三谛”条。

  【言断】 (杂语)言语道断之略。二教论上曰:“言断心灭。”

  【严佛调】 (人名)后汉沙门。与优婆塞安玄同译法镜经等者。开元录一曰:“沙门严佛调,亦云浮调。”佛调二字,或为梵语。

  【阎浮】 (界名)见“阎浮提”条。又(植物)Jambu,又曰剡浮,琰浮。旧称阎浮。新称赡部。译曰秽。树名。嘉祥之法华经义疏八曰:“阎浮者,此云秽。”善见律十七曰:“阎浮子,其形如沈菰大,紫色酢酣。”参照“阎浮树”条。

  【阎浮那提金】 (杂名)见阎浮檀金项。

  【阎浮树】 (植物)印度所产之乔木。学名Eugeniajambolana,虽为落叶植物,而其期极短,新叶相续而出。其叶为对生叶,叶端尖。四五月顷开花,为淡黄白色,形微小。果,最初为黄白色,渐渐变为橙赤紫色,及熟,则带黑色而为深紫色。形及大,略似雀卵。其味涩,少带酸而甘。南本涅槃经九所谓:“庵罗树及阎浮树一年三变”者是也。参照阎浮及阎浮提条。

  【阎浮檀金】 (杂名)Jambunadasuvarṇ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三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赡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金,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中略)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大日经疏五曰:“郁金即是阎浮金色。”法华经授记品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

  【阎浮提】 (界名)Jambudvipa,旧称阎浮提,琰浮洲,阎浮提鞞波。新称赡部洲。当须弥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处。阎浮者新称赡部。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译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阎浮树之林,故以为洲名。又属南方,故曰南阎浮提。智度论三十五曰:“如阎浮提者,阎浮树名,其林茂盛,此树于林中最大,提名为洲。”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池。(中略)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玄应音义十八曰:“剡浮或云阎浮提,或作谵浮,又云赡部,皆梵音讹转也。剡浮者从树为名,提者略也,应言提鞞波,此云洲也。”西域记一曰:“南赡部洲,旧曰阎浮提洲讹也。”

  【盐官】 (人名)杭州盐官县镇国海昌院齐安禅师,海门郡人,姓李氏,生时神光照室,出家后,闻大寂行化于龚公山,诣之。大寂一见器之,命入室。密示正法。见传灯录七。

  【盐官犀牛扇子】 (公案)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矣。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窦拈云:我要不全底头角。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窦拈云:犀牛儿犹在。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雪窦拈云:适来为什么不得出。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雪窦拈云:可惜劳而无功。”见碧岩九十一则,种电钞十,从容录二十五则。

  【言行】 (术语)口业为言,身业为行。无量寿经下曰:“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严护】 (杂语)严护其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严护法城。”

  【岩户观音】 (图像)端座于岩窟内之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配于法华普门品所谓:“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迥去。”

  【言教】 (术语)如来以言语垂示之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譬喻,广演言教。”

  【严诫宿缘经】 (经名)兴起行经之异名。

  【炎经】 (经名)涅槃经之异名。是佛临灭时将附荼毗时之经文,故有斯名。又赞涅槃光明之法故云炎经。又见“焰”条。

  【綖经】 (术语)又曰线经。梵语之修多罗,若直译则可为綖。常义译为经。或合为綖经。綖线同字也。见修多罗条。法华玄义六曰:“修多罗翻线经。”大日经疏五曰:“修多罗,古译谓之綖经也。”

  【盐净】 (杂语)跋阇子十非法之一。见“跋阇子比丘”条附录。

  【严净】 (杂语)国土之庄严清净也。法华经序品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

  【严净佛土经】 (经名)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之异名。

  【言句】 (杂语)言语与文句。

  【阎老】 (天名)阎魔王也。临济录曰:“阎老前吞热铁丸。”

  【阎罗】 (天名)俗传地管狱之神曰阎罗。其说有二。或以为十王之一。群书拾唾曰:“释氏所谓十王者,五曰阎罗。”或以为位在十八王上。戒庵漫笔曰:“佛言琰魔罗,盖主捺落迦者。阎罗即琰魔罗之异译。余十八王,见于阿含等经。名皆梵语,王主一狱,乃阎罗僚属。”按梵语阎罗,其义为双王。佛经云:昔有兄及妹,皆作地狱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参照琰魔条。

  【阎逻】 (天名)又作阎罗,焰罗,琰罗。阎摩罗阇之略。慧苑音义上曰:“阎逻,具正云琰摩逻阇。”见“琰魔”条。

  【阎罗天子】 (杂名)十王之第五。司掌大海底东北沃燋石下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犯鬼照过孽镜后,牛头马面差鬼押入大地狱细查,再发入诛心十六小地狱受苦,受满期限,转解第六殿查对。

  【阎罗王五天使经】 (经名)佛说阎罗王五天使经,一卷。宋慧简译。说世间生,老,病,死,刑罚,是阎罗王五天使之旨者。

  【阎罗王星】 (杂名)瑟星也。仁王经六曰:“瑟星者外国名阎罗王星,随此星所出,必有灾难。”

  【阎曼德迦】 (明王)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大威德明王,六足尊。五大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大钞三曰:“大威德密号也,大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阎曼德迦威怒王】 (明王)是为忿怒之明王,故曰威怒王。

  【阎曼德迦仪轨】 (经名)有四本:一,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二,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三十,一卷。三,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一卷。四,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阎曼德迦尊】 (明王)威德尊大,故曰尊。

  【延命】 (术语)延人之命也。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曰:“次说护摩除灾延命坛。”

  【延命地藏】 (菩萨)对于延命普贤而说延命地藏。延命地藏经谓:“时佛住佉罗陀山,告帝释曰:有一菩萨名延命地藏,见此菩萨体,闻此菩萨名,众病悉除,寿命长远,尔时帝释白佛曰:世尊!何故名延命地藏?佛告天帝释,心无生灭,故名延命。时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调御法性;一名掌恶,在右,降伏无明。”

  【延命地藏经】 (经名)此经不载于经录,人或疑其伪。

  【延命地藏菩萨】 (菩萨)延命地藏经所说。地藏菩萨有延命之德,故名。经曰:“佛告帝释:有一菩萨,名曰延命地藏菩萨。每日晨朝,入于诸定。游化六道,拔苦与乐。”

  【延命法】 (修法)延命之修法有二:一者普贤延命,二者延命菩萨。

  【延命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补陀落海会轨第三院东门之延命观音曰:“顶上大宝冠,其中住佛身。身相深黄色,慈悲柔软相。救世二十臂,引接群生类(云云)。”

  【延命菩萨】 (菩萨)延命菩萨法之本尊即金刚萨埵也。是金刚寿命经所说,二种延命法中之一也。金刚寿命经略赞曰:“此经本尊,延命菩萨。延命菩萨,即金刚萨埵。今经护摩法轨云:于花胎中,想阿字,光明遍照,成金刚寿命菩萨。今经仪轨云:复想金刚萨埵,即结金刚寿命菩萨陀罗尼印。”百二十尊法有修法。

  【延命印明】 (真言)延命招魂法之印明也。

  【阎摩德迦】 (明王)大威德明王之梵名。见“阎曼德迦”条。

  【阎摩兜】 (真言)陀罗尼之名。译曰解众生缠缚。

  【阎摩罗】 (天名)阎摩罗社之略。见“琰魔”条。

  【阎摩罗社】 (天名)又作琰摩逻阇。译曰双王。见琰魔及阎罗条。

  【炎魔天供六十坛法】 (修法)修六十座之炎魔天供,坛为修护摩之坛场也。

  【阎魔王】 (天名)即阎王。参照阎罗琰魔各条。

  【阎魔卒】 (异类)呵责堕狱罪人之狱卒也。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欣悦他苦者,死为琰魔卒。

  【阎牟河】 (地名)六波罗蜜多经曰:“复有无量众生,往殑伽河南,阎牟河北,二水中间。”

  【盐牟那】 (地名)Yamunā,又作蓝牟尼那,摇尤那。恒河之支流,至钵逻耶伽Allahabad而合于本流。翻梵语九曰:“蓝牟尼那,应云盐牟那,亦云摇尤那,译曰缚也。”大智度论第二十八卷曰:“河名也。”

  【延年】 (术语)与延寿,延命同。延长其命也。观念法门一曰:“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旧译之药师经曰:“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中略)横死入地狱,无有出期。”

  【延年转寿】 (杂语)赖自己之定力,或佛力等,延长宿业所感之寿命也。据发智论十二并俱舍论三等,谓成就神通心得自在阿罗汉,对僧众或别人,以诸命缘之衣钵等物,随分布施,施已发愿,即入定,由定起已,心念口言,我能感富之异熟果之业,愿皆转招寿之异熟果云云。是说依自己之定力,转富之异熟果,而感命之异熟果,以得延年转寿者也。又造塔延命功德经,说由造塔之修福而得延命之法。并参照前条。

  【阎婆度】 (动物)苦地狱罪人之鸟名。往生要集上本引正法念经十三曰:“有恶鸟身大如象,名曰阎婆。觜利生炎,执罪人遥上空中。东西游行,然后放之。如石堕地,碎为百分。”

  【阎婆度处】 (界名)十六眷属地狱之一。阎婆度鸟所居之处。见往生要集上本。

  【阎婆叵度】 (界名)阎婆度也。与阎婆度处项同。正法念经十三曰:“阎婆叵度。”

  【延庆寺】 (寺名)在浙江四明山。初称保恩院,宋至道三年。法智大师知礼叹其颓弊,与觉圆共积十年之经营,遂重兴之,赐额曰延庆。天台之教院,讲席常盛。后元丰中比丘介然,绍兴中比丘清润,皆修饰之。见延庆寺净土院记等。

  【言诠】 (术语)言语为诠义理者也。

  【言筌】 (术语)言语为显义理之具,如筌为捕鱼之具,故以筌为譬。

  【言诠中道】 (术语)中道之理,原离言说,然欲说之,必用言语。言语所显之中道,谓之言诠中道,与离言中道相区别。

  【炎热地狱】 (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狱之第六。火随身起,热苦不堪,故曰炎热。见俱舍论世间品。

  【言色】 (杂语)言语与颜色。无量寿经下曰:“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严身真言】 (术语)称如来顶相,如来甲,如来圆光,如来舌相之四种真言。作阿阇梨事业之法,必同于佛身,是故以如来顶等真言,加持自身,即忽同佛之庄严也。如来会三十二个真言中,此四真言以严身之功德殊胜,故特出之。大疏九曰:“次下有四真言,亦是曼荼罗阿阇梨庄严之相。”

  【严饰】 (杂语)同于庄严。法华经序品曰:“严饰国界。”

  【盐事净】 (杂语)跋阇子十事非法之一。见“跋阇子比丘”条附录。

  【延寿】 (人名)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吴越忠懿王钱俶,深归于师。迁于永明大道场。众盈三千。宋太祖开宝八年,年七十二而寂。着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师嗣天台韶国师,韶嗣法眼益禅师。见五灯会元十,佛祖统纪二十六,佛祖通载二十六,稽古略三。

  【延寿经】 (经名)上经之略称。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经,善方便陀罗尼经,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皆同本。

  【延寿堂】 (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钵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有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象器笺二曰:“禅林宝训音义云:延寿堂抚安老病之所也。古者丛林老僧,送安乐堂,病者送延寿堂也,又今涅槃堂是也。”

  【延寿堂主】 (职位)略称堂主。延寿堂之主事也。象器笺八曰:“禅苑清规延寿堂主云:堂主须请宽心耐事,道念周旋,安养病僧,善知因果之人。堂中所用,柴炭米面,油盐酱菜,茶汤药饵,姜枣乌梅,什物家事,皆系堂主缘化。”

  【盐水佛】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如达赖及尊贵之僧圆寂,敛尸棺内,塞之以盐,盐水漏于棺底,则以黄土和之,作小佛像,名盐水佛,最为贵重,得之甚艰。若得之者,异常宝重,永传于家。”

  【言说】 (术语)五种说法之一。以言音说法也。

  【言说法身】 (术语)二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言蹄】 (譬喻)蹄者罤也。罤者网兔之具。以譬言语之诠义理。作蹄者误也。唯识述记序曰:“息诠辨于言蹄之外。”起信论义记上曰:“绝言象于筌蹄。”

  【盐天】 (界名)Yāmā,又作焰天,炎天,夜摩,须夜摩,焰摩。译曰妙善,善时分。欲界之第三重天也。可洪音义一曰:“盐天,或云炎天,或云焰天,或云夜摩。智度论云:须夜摩,秦言妙善,大般若经云善时分。”见“焰摩天”条。

  【岩头】 (人名)唐鄂州岩头全豁禅师,参德山而契旨。住于岩头。值武宗汰教,隐身为渡子,后庵于洞之卧龙山,徒众辐凑。光启三年入寂,敕谥清岩禅师。见传灯录十六。

  【阎王】 (天名)又作焰王。阎魔王也。秘藏宝钥中曰:“释帝诵之,摧修罗之军。阎王跪之,礼受持之人。”法苑珠林曰:“阎罗王者,昔为沙毗国王。常与维陀如生王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悉忿怼,同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十八人即主领十八地狱也。”阎罗王五天使者经曰:“人死当堕地狱,则主者持行,白阎罗王具其善恶。阎罗王为现五使者而问言。”睽车志曰:“张叔言判冥鬼有十人,而十人内两是妇人。翻译名义亦云阎罗一名琰魔,此云双王。其兄及妹皆作地狱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参照琰魔条。

  【言亡虑绝】 (杂语)言语亡思虑绝之意。与所谓绝言绝思,心言路绝,同义。谓无言语可以谈,非思虑所能及也。三论玄义上曰:“诸法实相,言亡虑绝。”中论疏第一末曰:“大乘实相,言亡虑绝。”皆其例也。

  【严王品】 (经名)妙庄严王本事品之略名。出于法华经第八卷。记妙庄严王夫人净德,使其二子净藏净眼劝父王诣佛所听闻法华经之往古事历。

  【言味】 (杂语)言语与意味。止观一上曰:“言味相符。”

  【盐香】 (譬喻)盐原无香,以譬无法也。同于龟毛兔角。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万善同归集五曰:“何起龟毛兔角之心?作蛇足盐香之见。”

  【盐心】 (术语)凡入盐之处,皆增咸味,喻人心一旦思念之事,更增思念也。大日经一曰:“云何盐心?谓所思念。彼复增加思念。”

  【言依】 (术语)有为法皆摄于能诠之名与所诠之义。而一切有为法之名与义,为依于言语音声者,故指有为法而云言依。对于不可称不可说之无为法也。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术语)又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究竟之真理,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心念之处灭而不可思念也。心行者心念之异名,心者迁流于刹那,皆云心行。璎珞经下曰:“一切言语断道心行处灭。”维摩经阿閦佛品曰:“一切言语道断。”止观五上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仁王经中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俗作“同断”者误。

  【延沼】 (人名)汝州风穴禅师,讳延沼,参南院颙禅师而悟旨。宋太祖开宝六年七十八岁而寂。师嗣南院颙,颙嗣兴化奘,奘嗣临济玄。见僧史略三。

  【眼】 (杂名)梵语斫刍。又作斫气刍Cakṣu,义林章三本曰:“梵云斫刍。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翻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译。”华严大疏五曰:“照瞩为眼。”

  【剡浮捺他金】 (杂名)又曰阎浮那陀金。见“阎浮檀金”条。

  【眼根】 (术语)六根之一。眼识发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其体质清净,是为实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见者,是名胜义根。彼以肉眼可见之眼球,称为扶尘根,为彼胜义根之所依者。即如盲人,有扶尘根,无胜义根故,不能生眼识也。俱舍论一曰:“眼谓内处四大所造,净色为性。”同颂疏一曰:“眼等五根,体清净故,如珠宝光,故名净色。”

  【眼疾病陀罗尼经】 (经名)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之略名。

  【眼见家】 (术语)就眼根眼识而论,俱舍论二述为二家:一眼根观照色境,名为见,因此眼识能了别,名为识。谓见之用即在眼根,此名眼见家。一眼识依眼根而生,识能见色境而了别之为色。即见者识之用也。是名识见家。此中大众部法救论师等为识见家,有部宗之本义,眼见家也。愚案,其余耳根等之闻等准此可解。楞严经七大中开根大者,据此眼见家之义也。

  【衍门】 (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Mahāyāna之略。译曰大乘。门者部门。对小乘谓大乘云衍门。文句记一上曰:“古人唯知衍门一大。”

  【琰魔】 (天名)Yama-rāja,又作炎摩、焰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焰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焰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琰魔法王】 (天名)琰魔为劝善惩恶之判官,故谓为法王。药师经古迹记曰:“晓悟罪人,止众恶故。虽鬼界摄,亦名法王。”

  【琰魔界】 (界名)Yama-loka,琰魔王之世界,在此大洲地下五百由旬之处,纵广亦五百由旬。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或有端严具大威德,受诸富乐,自在如天。或有饥羸颜貌丑陋,如是等类,广说如经。”长阿含经地狱品曰:“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

  【琰魔三天使】 (名数)一老,二病,三死。狱卒将罪人到阎罗王前时,王责之曰:我遣此三天使诫汝,汝何不觉知?见长阿含经十九地狱品第四,三界义。

  【琰魔使】 (异类)极恶之人,琰魔王遣鬼卒引取之。药师经曰:“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善殊之赞解之曰:是药师如来方便力,使恶人梦见之也。

  【琰魔天】 (天名)Suyāmadeva,裁断一切众生善恶业之天。三昧耶形为人头之杖。又名檀荼头。人头表向净颇梨镜,知善恶之业。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二。

  【琰魔王苦乐二相】 (传说)阎罗王宫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现出。时有大狱卒,捉王使卧热铁上。以铁钩开口,以洋铜灌之,全身无不燋烂。受此苦已,复与诸众生相娱乐,与诸大臣眷属同受福乐。见长阿含经十九地狱品,三界义。

  【琰魔王厅】 (杂名)阎魔王之公判庭。十王经曰:“大城四面周围铁墙,四方开铁门,左右有檀荼幢,上安人头形,人能见人间,如见掌中庵罗果。右黑闇天女幢,左泰山府君幢,(中略)左神记恶,形如罗刹,常随不离。悉记小恶,右神记善,形如吉祥,常随不离,皆录微善。总名双童。(中略)其王以簿推问亡人,算计所作,随恶随善而断分之。”药师经曰:“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中略)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毁三宝,坏君臣法,毁于信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参照焰魔天曼陀罗条。

  【琰魔卒】 (鬼类)地狱呵责罪人之狱卒也。俱舍论十一曰:“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见他苦欣悦,死作琰魔卒。”又曰:“琰魔王使诸罗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名琰魔卒。”

  【眼目】 (譬喻)譬物之主要而言。圆觉经曰:“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文句记十上曰:“以一乘妙行为眼目。”

  【眼目异名】 (譬喻)名虽异,其实同,譬之眼目,名异其实同也。俱舍光记一曰:“一切与诸,眼目异名。”同二十曰:“性之与体,眼目异名。”

  【眼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

  【掩色】 (术语)掩隐白毫之色之意,谓佛陀之死也。又用于高僧之死。俱舍论曰:“青莲罢笑。白毫掩色。”

  【眼识】 (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

  【掩室】 (术语)掩闭室而不接于人也。谓如来成道后,三七日间,坐思而不说法也。僧肇之无名论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那。”肇论新疏下曰:“法华说:如来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说法。智度论第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语等。义言掩室也。”

  【眼同】 (杂语)众眼同见为事。元朝之俗语也。

  【掩土】 (仪式)全身埋葬也。

  【眼智明觉】 (术语)见道中智之别称。苦法智忍为眼,苦法智为智,苦类智忍为明,苦类智为觉。见辅行五之四。

  【演畅】 (术语)说演义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阿弥陀经曰:“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演道俗业经】 (经名)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三财与出家之三业者。

  【演密钞】 (书名)解大日经义释者。十卷,大辽天佑帝朝,即宋神宗时,燕京圆福寺沙门觉苑着。

  【演若】 (人名)演若达多之略。宗镜录五曰:“千迷竞起,空迷演若之头。一法才生,唯现闼婆之影。”

  【演若达多】 (人名)Yajñadatta,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人名。译曰祠授。因祠天而授之义。俱舍光记三十曰:“延若达多,此云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子,故言祠授。”楞严经四曰:“演若达多。”唯识述记一本曰:“耶若达多。”

  【演若多】 (人名)见演若达多项。

  【演若多之头】 (故事)室罗城有一狂人曰演若达多。某日朝,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头中眉目而喜。还观己,不得见己头中眉目,因大瞋恨,谓是魑魅所作而狂走。此以自己之本头譬真性,镜中之头譬妄相。喜见镜内之头有眉目者,以比认妄相为真,坚执不舍。不见自己之本头有眉目者,以比真性无一切之诸相。楞严经四曰:“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演说】 (术语)布演义理而说示也。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八十华严六曰:“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

  【演义钞】 (书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之略名。

  【演祖】 (人名)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也。就白云端契悟,居东山而接众。见续传灯录二十。

  【顩钵罗】 (衣服)Kambala,羊毛织成者。西域记二曰:“顩钵罗衣,织细羊毛也。”

  【雁】 (动物)梵语亘娑。译曰雁(亘娑Haṁsa,鹅也。通名亦用于雁。雁之梵名Dhār tarāṣṭra也)。

  【焰】 (譬喻)又作炎。如来,众生之机缘既尽,即入于涅槃。故托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为炎,称涅槃经为炎经,称涅槃点为炎点。玄奘译摄论释十曰:“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

  【厌】 (术语)心所名。对欣而言。厌背苦集无量过患之善精神作用也。毗婆沙论及正理论,立之为善心所,谓于慧及无贪之外有别法,俱舍论等则不别立之。俱舍光记四出其理由,谓厌欣二行相,为相违之心,故于一心中不并起,又不恒起,又不普于善心周遍相应,故不别立之云。

  【雁不食出笼】 (传说)国王欲得雁肉,以笼养之,中有不食者,诸雁谓曰何不食?不食者言忧不能食。七日瘠瘦,得从笼孔中出飞去。遥谓肥者曰:卿等贪食害痛在后。见譬喻经六、经律异相四十八。

  【彦琮】 (人名)北齐赵郡柏人(直隶唐山县治)人。姓李氏。十岁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岁,游邺都,参讲席。十四岁,入晋阳,齐后召赴宣德殿,讲仁王经。齐亡。北周武帝召为通道观学士,侍讲大易老庄之书。师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及隋文帝为相,佛教稍兴。便为朝士讲般若经。年二十五落发。文帝受周禅。自此讲筵不绝。与陆彦师薛道衡等共着内典文会集。又为沙门撰唱导法,皆改正旧体,繁简得中。文帝见老子化胡画像怪之,师作辩教论,明道教之妖妄。西域经至,奉敕从事翻译。仁寿二年奉敕撰众经目录。寻又着西域传。又撰沙门名义论及别集上五卷。大业间,炀帝于上林园立翻经馆,使居之。于林邑获佛经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昆仑书多梨树叶等,以送于馆,使师披览之。师并编叙目录,撰为五卷。又与裴矩共修缵天竺记。前后所译之经,凡二十三部一百许卷。并制序冠之经首。大业六年七月寂。年五十四。归葬柏人。所著有西域志十卷,达摩笈多传四卷,通极辩教论一卷,通学论一卷,善财童子诸知识录一卷,新译经序合一卷,辩正论,福田论,僧官论,慈悲论,默语论,鬼神录,愿往生礼赞偈等。出于历代三宝记,续高僧传,大唐内典录等。

  【彦悰】 (人名)乡贯不详。唐贞观末,学于玄奘门。着大唐京师寺录傅十卷,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三卷。年寿并缺。出于大唐内典录等。

  【彦达缚】 (天名)见“干闼婆”条。

  【雁行】 (杂语)以雁行之不乱,喻行列之整齐也。续高僧传二十二曰:“应供列雁行之僧,戒闻叙重受之夏。”又作雁立。敕修清规二曰:“参头领众雁立,插香喝参,三拜,退分东西序后,雁立。”

  【厌患对治】 (术语)四对治之一。见四对治条。

  【焰慧地】 (术语)菩萨位阶之名。十地之第四地。楞严经七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唯识论九曰:“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见“十地”条。

  【牪货】 (地名)四大洲中西大洲名。见“西牛货洲”条。

  【宴寂】 (术语)安然而入寂也。谓圣者之死。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于佛宴寂后,宣扬助法化。”大部补注八曰:“宴寂。宴,安也,息也。上文云寂然宴默是也。”

  【焰口】 (异类)饿鬼名。阿难独坐静室,其夜三更,见一饿鬼,名焰口。身体枯瘦,咽如针,口吐火焰。告阿难曰:却后三日汝命尽,将生饿鬼中。阿难恐,问免苦之方便。鬼曰:汝明日为我等百千饿鬼及诸婆罗门仙人等各施一斛食,且为我供养三宝,则汝得增寿,我得生天。阿难以白佛。佛即说陀罗尼曰:诵此陀罗尼,能使无量百千施食充足。见焰口饿鬼经。焰口亦名面然。

  【焰口饿鬼经】 (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之略称。

  【焰口施食仪】 (经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之略称。

  【焰口仪轨经】 (经名)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之略名。

  【厌苦缘】 (杂语)善导分观经之发起序为七段,自时韦提希被幽闭已至共为眷属之一段,科为厌苦缘。谓此一段为韦提希夫人为阿阇世王所幽闭,起厌娑婆苦之情之缘起也。观经序分义曰:“从时韦提希被幽闭,下至共为眷属已来,明厌苦缘。”

  【验来果】 (术语)从死相而验知未来之果也。出瑜伽论。

  【厌离】 (术语)于物厌离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唯识论六曰:“厌谓慧俱无贪一分,于所厌上,不染着故。”

  【厌离秽土】 (术语)厌娑婆也。往生要集上本分要集一部之所明为十门。曰:“一厌离秽土,二欣求净土,(中略)十问答料简。”

  【雁立】 (杂语)见雁行项。

  【焰罗经】 (经名)上经之略名。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书名)唐不空三藏撰。说焰罗王之供养法者。

  【焰曼威怒王】 (明王)又作阎曼威怒王。见“阎曼德迦”条。

  【厌魅】 (异类)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毗陀罗。见“毗陀罗”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雁门】 (杂语)以佛曰雁王,故佛门曰雁门。又(人名)净土论注记主梁昙鸾之称号。以师为雁门人也。唐高僧传六曰:“释昙鸾,或为峦,未详其氏,雁门人也。”

  【焰摩界】 (界名)饿鬼趣也。见“琰魔”条附录琰魔界。

  【焰摩天】 (界名)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三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遍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时上有兜率陀。”

  【焰摩天妃】 (天名)焰摩天之后妃,主定德为慈忍形。

  【焰摩天供】 (修法)供养焰摩天之法。百二十尊法六。详记其修法。

  【焰摩天曼荼罗】 (图像)以焰魔天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头幢。左右为焰魔后二人,右着衣,左裸。外界下部中央,五道大神坐于床上,右为司命,持简与笔而跏坐,右见司录卷子。又同左侧为拏吉尼,裸形持囊,左为遮文荼,坐马头形之莲叶上。又上部之中央,有泰山府君,凭机执笔,左手执人头幢,其左为圣天,右为成就仙坐。图中五道大神,司命,司录,泰山府君,皆唐服也。然泰山府君为道教之神,与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所出不同。

  【焰摩王印】 (印相)炽盛光佛顶仪轨曰:“二手合成莲,小指头指垂入掌。与檀拏相同。”

  【宴默】 (术语)安然而沉默也。法华经序品曰:“寂然宴默。”补注八曰:“宴,安也,息也。”三藏法数四曰:“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

  【厌求】 (术语)厌苦求乐也。起信论曰:“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往生要集上本曰:“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验入涅槃】 (术语)见“死相”条。

  【厌沙油】 (譬喻)譬物之不可得也。涅槃经二十五曰:“世尊譬如厌沙油不可得,心亦复如是。虽复厌之贪不可得,当知贪心二理各异,没复有之何能污心?”

  【验生畜趣】 (术语)见“死相”条。

  【验生地狱】 (术语)见“死相”条。

  【验生饿鬼】 (术语)见“死相”条。

  【验生人中】 (术语)见“死相”条。

  【厌世】 (术语)厌世间,求出离也。止观五曰:“设厌世者,玩下劣乘。攀附枝叶,狗狎作务。敬狝猴为帝释,宗瓦砾是明珠。此黑暗人,岂可论道。”

  【雁书】 (本生)佛之前生谭。往昔波罗捺王摩诃罗阇有二子,名善友恶友。兄欲得如意珠恤国人,与弟恶友共入大海得珠,弟嫉之,夺珠,刺兄眼,归谓没于水,父母恸哭,后兄眼恢复,在利师跋国。宫廷初饲一白雁,闻其主不幸,悲呜宛转。母夫人为作书系于雁颈,雁飞到利师跋国,见善友飞呜。善友知父母悲哀,作手书又系于其雁,雁归,父母审事情,即杻械恶友迎善友。其时恶友即提婆达多,善友即今之佛。见大方便佛报恩经四(恶友品)。

  【雁塔】 (堂塔)西域记九曰:“有窣堵波,谓亘娑Haṁsa,唐言雁。昔此伽蓝。习玩小乘,小乘渐教也。故开三净之肉。而此伽蓝,遵而不坠,其后三净,求不时获。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照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又古欢堂集杂着五、西京记曰:唐慈恩寺西院浮图,高三百尺。永徽五年,沙门玄奘造。国人谓之雁塔,塔在朱雀街第十五坊,南临黄渠,木竹阴翳,最于京师。沈佺期诗曰:“雁塔丹青古,龙池岁月深。”即此。唐故事,进士及第,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雁塔题名。塔以石为壁,唐人游观,留题甚多。不特进士题名而已,塔屡遭火,断石遗字犹有存者。

  【焰胎】 (术语)光焰围绕其身,如在胎藏,谓之焰胎。大日经一曰:“身处于焰胎。”同疏五曰:“光焰周遍苦身。如在胎藏。故云处焰胎也。”

  【雁王】 (杂名)佛之异名。与鹅王同。以佛三十二相中,手足一一指间。如雁如鹅,有缦网交络也。智度论四曰:“五者手足指缦网相,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

  【焰王光佛】 (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第五佛。十二佛者,皆赞叹无量寿佛光明之德之名也。慧远疏曰:“此光胜余,名焰王光。”赞弥陀偈曰:“佛光照曜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焰王。”

  【焰网】 (术语)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不尽,如帝释天之珠网也。药师经曰:“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药师经纂解上曰:“焰谓光焰,网谓珠网,言光明无尽义也。”

  【雁为比丘落命】 (传说)见“雁塔”条。

  【验相】 (杂语)灵验之相貌。

  【厌欣】 (术语)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略。见“厌离”条。

  【雁宇】 (堂塔)又作雁堂。佛堂之异名。善见律十曰:“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

  【验主问】 (术语)汾阳十八问之一。由弟子发问而验师宗之深浅也。又云探拔问。见碧岩第九则评唱。

  【宴坐】 (术语)坐禅也。维摩经弟子品曰:“宴坐树下。”净影之义记二本曰:“宴犹嘿也,嘿坐树下,名为宴坐。宴晏相滥,晏是安义,宴是嘿义,全别,今影宴矣。”天台之疏四曰:“宴坐者,有云:缩止义,如龟藏六野干不能害。缩止六识,六尘魔不能恼,故言缩止。今明宴之言安,安住根本净禅乃至灭定。息外劳尘,似涅槃法,安置心中,身证想受灭,故言宴坐。”

  【燕坐】 (术语)与宴坐同。中阿含经二十八曰:“入室燕坐。”

  【央仇魔罗】 (人名)见“央掘摩罗”条。

  【鸯伽】 (地名)国名。见鸯崛多罗条。

  【鸯伽社哆】 (杂名)Aṅgajāta,译曰生支。男茎也。根木百一羯磨六曰:“梵云鸯伽社哆,译作生支,即是根也。”

  【鸯伽陀】 (人名)王名。佛本行集经曰:“有刹利王,名鸯伽陀,隋言与分身。”

  【鸯竭罗私】 (人名)仙人名。大日经疏十六曰:“鸯竭罗私,是汗液义也。此仙不从胎生,从汗液而生,故得名也。”

  【鸯俱舍】 (物名)(梵Aṅgiras)又作鸯俱奢,鸯俱者,鸯俱尸。武器名。译曰曲钩。慧琳音义二十一曰:“鸯俱奢此云曲钩。”可洪音义九曰:“鸯俱尸此云钩。”(āṅgūṣa镝矢之义)。

  【鸯俱舍印】 (印相)陀罗尼集经四曰:“鸯俱舍印,唐云钩印。”

  【鸯窭利摩罗】 (人名)见央崛摩罗条。

  【央掘】 (人名)央掘摩罗之略。

  【央崛产难】 (公案)禅之公案。殃崛摩罗入城托钵,到一长者家,值其妇产难。长者告曰:沙门是佛弟子,有何方便,救我家产难?殃崛返白佛,以佛教,使子分娩。见会元一。

  【鸯掘多罗】 (地名)国名。饰宗记八末曰:“真谛部执疏云:鸯掘多罗国,在摩竭陀国北,或云鸯伽国。”(Aṅga)。

  【鸯崛髻】 (人名)与鸯崛鬘同。

  【鸯崛髻经】 (经名)佛说鸯崛髻经一卷。与鸯崛摩经同本。小乘部之摄。西晋法炬译。

  【央掘经】 (经名)央掘摩罗经之略。见“央掘摩罗”条。

  【鸯崛利摩罗】 (人名)见“央掘摩罗”条。

  【鸯崛摩经】 (经名)佛说鸯崛摩经,一卷,增一阿含经力品之别出,西晋竺法护译。小乘部之摄。

  【央掘摩罗】 (人名)Aṅgulimālya,旧称央掘摩罗,央仇魔罗,央崛鬘,新称鸯崛利摩罗,鸯窭利摩罗。译曰指鬘。佛阤在世时,住于舍卫城者。信奉杀人为得涅槃。因此邪说,出市杀害九百九十九人,切取各人之指,戴于首为鬘,第千人,欲害其亲生之母,佛怜愍之,为说正法,即改过忏悔而入佛门,后得罗汉果。西域记六曰:“鸯崛利摩罗,唐言指鬘,旧曰央崛摩罗,讹也。室罗伐悉底之凶人也,杀人取指,冠首为鬘。”经律异相十七曰:“杀害人民,各取一指,用作华鬘,以是故,名曰鸯崛鬘。”贤愚因缘经八曰:“鸯仇魔罗,晋言指鬘。周行斩害,列七日。头方九百九十,惟少一指。时欲害母,后佛度之。”止观二之四曰:“央掘摩罗,弥杀弥慈。”又名为一切世间眼。见鸯掘经。

  【鸯崛摩罗】 (人名)见央崛摩罗条。

  【央崛摩罗经】 (经名)说佛济度央崛摩罗之事。大乘部摄,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

  【鸯堀多】 (人名)鸯崛摩罗之略。

  【鸯堀多罗阿含】 (经名)五阿含之一。见善见律毗娑沙一。

  【鸯轮伐摩】 (人名)鸯输伐摩之误。

  【鸯输伐摩】 (人名)Aihśuvarman,王名。西域记七曰:“鸯输伐摩,唐言光胄。”第七世纪顷尼波罗国王名也。

  【羊车】 (譬喻)三车之一,譬声闻乘。见“三车”条。

  【羊乘】 (譬喻)与羊车同。

  【阳光】 (譬喻)即阳焰也。大日经疏二曰:“阳光者如春时地气,日光望之如水,迷渴者生企求心。”

  【羊角】 (譬喻)即羚羊角。以譬烦恼也。金刚至坚,喻佛性。羚羊角能坏之。即烦恼能坏佛性也。传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无,非有非无,总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觅者也。”又云:“设你有者,皆名羊角。”六祖金刚经序曰:“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羚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乱。”

  【杨柳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以杨柳为三昧耶形之观音也。杨柳取其柔顺,不知起因。

  【羊鹿牛车】 (譬喻)法华经所说之三车也,以譬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见“三车”条。

  【羊毛尘】 (杂语)梵语Aviraja,止于羊毛尖之小尘也。俱舍论十二曰:“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

  【杨岐】 (人名)宋袁州杨岐山方会,与黄龙山慧南皆为临济六世慈明圆禅师之法嗣,各立一派,称为扬岐黄龙。师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寂。见续传灯录七。

  【羊僧】 (术语)哑羊僧也。四种僧之一。见“四种僧”条。

  【羊石】 (杂语)羯磨之略字。

  【杨文会】 (人名)字仁山,清安徽石埭县人。生于道光丁酉十一月十六日。卒于宣统辛亥八月十七日,年七十五。生平好读奇书。凡音韵历算天文舆地,以及黄老庄列,靡不领会。二十七岁时,曾于皖省书肆中得大乘起信论一卷。病后检阅他书,举不惬意。读起信论,乃不觉卷之不能释也。由是遍求佛经。一心学佛。悉废其向所为学。以为末法世界,全赖流通经典,普济众生。北方龙藏,既成具文。双径书文,又毁于兵燹。于是发心刻书本藏经,俾广流传。乙丑年乃就金陵差次,擘画刻经事。校勘刻印而外,或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往往至漏尽而寝。是岁参考造像量度经,及净土诸经,延画家绘成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十一面大悲观音像,并搜得古时名人所绘佛菩萨像,刊布流通。戊寅曾惠敏奉使欧洲,随赴英法,考求法国政教生业甚详。丙辰春,应刘芝田星使召,随往英伦,考察英国政治制造诸学。深明列强立国之原。时已五十有三矣。厥后见仕途之芜杂,誓不复与政界相往还。乃于东瀛购得小字藏经全部,闭户诵读。庚寅夏,走京师,礼旃檀佛像,并求藏外古德逸书。又寓书日本南条文雄,广求中国失传古本。南条学梵文于英国,与居士素稔。厥后由海外得来藏外书籍二三百种。因择善付梓。甲午与英人李提摩太君译成英文大乘起信论,以为他日佛教西行之渐。丁未秋,就刻经处开佛教学堂曰祇桓精舍。冀学者渐通中西文,以为将来往天竺振兴佛教。国文英文同志任之,佛学居士自任之。就学缁素二十余人,日有进益。未两稔,因经费不给而止。居士弘法四十余年,流通经典至百余万卷,印刷佛像至十余万张。着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二卷,佛教初学课本,阴符道德庄列发隐诸书。又等不等观杂录,则居士殁后所刻之遗著也。徐君文霨云:先生既由莲池憨山上穷贤首清凉,而溯其源于马鸣龙树。于以入毗卢之性海,契弥陀之愿门。故居恒自言教宗贤首,行在弥陀。又尝与李澹缘居士书曰:念佛法门,普摄三根。中人以上,宜以三经一论为津梁。更以大乘起信论为入道之门。通达此论,则楞严楞伽华严法华等经自易明了。尝立量云:念佛往生是有法,自力他力为宗,因云因果相感故,喻如车两轮。尝约桂伯华居士专心研究因明唯识二部,期于彻底通达。为学佛者之楷模,不至颟顸儱侗走入外道而不自觉。实振兴佛法之要门。且于净土道理深为有益。盖庄严净土,总不离唯识变现也(云云)。其详见杨仁山居士事略,玆撮其大要耳。

  【阳焰】 (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作飏焰,或单曰焰,又曰阳光。庄子所谓“野马尘埃”是也。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同注曰:“渴见阳焰,惑以为水。”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智度论六曰:“如焰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维摩经慧远疏曰:“阳焰浮动,相似野马。”止观一上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飏焰。”

  【飏焰】 (譬喻)飏者浮动之义,焰者飏焰也。见“飏焰”条。

  【杨叶】 (譬喻)若有小儿啼,则与杨树之黄叶以止啼。譬佛之方便也。涅槃经二十曰:“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杨叶定非金也。”

  【杨枝】 (物名)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啮小枝之头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中略)齿木名为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那烂陀寺,目自亲观,既不取信于他,闻者亦无劳致惑。检涅槃经梵本,云嚼齿木时矣。”大日经疏五曰:“彼当取优昙钵罗或阿说他木端直嫞好者,不粗不细剂十二指量,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节侧而相捻,是其正数也。此二木是过去佛菩提树,若无者当求有乳之木,谓桑谷等。”凡西国请俗人,先赠齿木及香水等,而祝其人之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亦用杨枝净水。观音忏法曰:“我今具杨枝净水,惟愿大悲哀怜摄受。”毗尼日用切要曰:“取杨枝,律中名曰齿木。杨有四种,皆可梳齿也:一白杨,叶圆。二青杨,叶长。三赤杨,霜降叶赤。四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今咸以柳条当杨枝,柳条垂下,乃小杨也。若无柳处,将何梳齿?须知一切木皆可梳齿,皆名齿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独谓柳木一种。”又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网经合注六曰:“杨枝即樟柳神。”

  【仰】 (术语)ṅa又作我,俄哦。悉昙体文三十五字中,牙声之等五。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哦。”寄归传曰:“我。”南本涅槃曰:“俄。”金刚顶经曰:“仰。”金刚顶经曰:“仰字门,一切法支分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仰字时,是五趣清净声。”大庄严经曰:“唱哦字时,出销灭众生十二支声。”此从Aṅga(支分)之语释之也。大日经,华严经,大品等不说。

  【仰覆世界】 (界名)华严经说种种之世界,中有仰世界,有覆世界。仰世界如常。覆世界如蜂窝。八十华严经十七曰:“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

  【痒和子】 (杂名)如意之异名。

  【仰觉】 (术语)仰望正觉也。二教论上曰:“仰觉萨埵。”

  【仰口食】 (术语)谓比丘以星宿日月风雨等术数之学求衣食也。四邪命食之一。见智度论三,三藏法数十九。

  【仰山】 (人名)禅师慧寂,居江西大仰山,号仰山。师十四出家,初谒忠国师之侍者耽源,传国师之圆相,后参泻山而悟玄旨。见传灯录十一。

  【仰山四藤条】 (杂语)公案。传灯录十二,晋州霍山景通条曰:“师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师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语讫,向右边翘一足而立。仰山起来,打四藤杖。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又十一,霍山条曰:“仰山一僧到,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师乃唤维那搬柴着(一作打钟着),大禅佛骤步去。”宗门统要绩集八,录诸师之评,其中雪窦显云:藤条未到折,因甚只与四下,须是个斩钉截铁汉始得。昭觉勤评雪窦语曰:胡饼里讨什么汁,大似随邪逐恶。

  【仰山枕子】 (杂语)公案。僧问仰山:法身说法否?山云:我说不得,别有一说得。僧云:说得底人在什么处?山推出枕子。见曾元九仰山章。

  【仰山指雪】 (杂语)公案。师因见雪狮子,乃指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众无对。见宗门统耍绩集八,仰山条。其条下录诸师之评语,云门偃云:当时好便与推倒。雪窦显云:云门只解推倒,不解扶起。琅玡觉云:即今问汝诸人,推倒扶起,相去多少?拄杖拶过眉毛鼻孔,呵呵大笑,掷下拄杖。净慧昌云:推倒也错,扶起也错,还有过得此色者么?

  【仰食】 (杂语)仰口食之略。见“仰口食”条。

  【仰月点】 (术语)成菩提之大空点有二样:一圆点.,一仰月点,此有种种异义,日木东寺及安然之义,谓字字及等五字皆通,圆点半月均成。大日经疏及日本东寺安然以外诸流之意,谓字局于圆点,等五字局于仰月(见“大空点”条),并用此两点则为之形。悉昙三密钞,问曰:若二点共是空点,一种已足,何为两种?答:仰月是庄严点,圆点是实体,故有其异。此依悉昙字记以仰月为严也。愚案庄严之解似不妥。梵文一点一画,岂无深意。瑜祇经爱染王品所说爱染王之种,重字为之形,以此为胎金两部之不二法故也。然则一圆点者,约于胎藏界之日轮而示大空,仰月点者,约于金刚等之月轮而示大空也。据此,则假令为之一字,而因示胎金不二故,并用两点明矣。故悉昙藏三曰:“大日经义释云:摩是重空,此于阿空点加仰月形为重空也。”见“空点”条。

  【祅】 (神名)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注曰:“杜佑通典:职宫门视流内,有萨宝符祅正(祅希烟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西域天神,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元奘记尼波罗国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中略)案西域故皆婆罗门祅教,汉霍去病逾焉支收休屠祭天金人,疑即胡祅像,非佛像也。”

  【腰白】 (衣服)又曰腰帛,丧中以白带围腰者。象器笺十七曰:“尊宿迁化,孝服者,白带围腰。言腰帛,或作腰白。”

  【祅教】 (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国之火教也。见“大秦寺”条。

  【祅寺】 (杂名)末尼祅教之寺也。见“大秦寺”条。

  【腰线】 (修法)加持线楼,带于行者之腰者。苏悉地经一曰:“复取白叠丝及以麻缕,令童女染作红色或郁金色,合令作线,取结为真言索。持诵七遍,而作一结。一一如是,乃至七结。置本尊前,以真言加持。经一千遍,持诵时及护摩时,欲卧之时,应以系腰。夜卧之时,不失精秽,故应须系。”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腰线者,令童女右旋搓合,经三合已,重更三合,若网调云作。”

  【腰衣】 (衣服)见“裙”条。

  【瑶花】 (堂塔)玉华宫也。见“玉花”条。

  【药藏】 (堂塔)阿育王于四门立药藏,施药于一切比丘。见善见律毗婆沙二。

  【药草】 (譬喻)法华经药草喻品以佛之教法譬之雨,众生之机类譬之草木。佛教之雨,虽为一味,然随众生之种类,而滋生各自之智性,因而治惑,称为药草。此中虽有三草二木之差别,然木为二而少,草为三而多,故废少而取多。又三草中之中草为声缘之二乘,此品所明,正在声缘之二乘,故举药草而兼他也。经曰:“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濧,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草实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药草喻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五品。见“药草”条。

  【药厕抳】 (天名)Yakṣin,不动明王使者之名。译曰勇健神。圣无动尊成就使者法品曰:“次无动尊药厕抳(唐云勇健神)使者像,一身四手。左边上手把三股叉,下手把棒,右边上手掌把一轮,下手把羂索。其身青色而大张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顶载髑髅,头发耸竖,如火焰色。顶缠大蛇,二膊各有倒垂一龙,龙头相向。其像要缠二大赤蛇,二脚腕上缠大赤蛇。所把棒主上亦缠大蛇,虎皮缦裤髑髅璎珞。”

  【药叉】 (异类)见“夜叉”条。

  【药叉持明】 (异类)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南方,是增长天之眷属也。

  【要道】 (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道。”广百论释论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

  【要行】 (术语)主要之行法也。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上曰:“坚固志愿,建立要行。”行事钞下四之二曰:“明诸要行勿过八敬。”

  【要慧经】 (经名)大乘方等要慧经之略。

  【要集经】 (经名)诸佛要集经之略名。

  【要偈】 (杂语)主要之偈颂。

  【药犍度】 (书名)二十犍度之第七。四分律四十二就时药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等细说之。药犹言食。

  【要津】 (术语)渡生死海主要之津路也。传灯十六,药山章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众。”临济录序曰:“把定要津,壁立万仞。”

  【要路】 (杂语)与要道同。楞严经四曰:“一切要路津口。”梁僧传(七身篇论)曰:“七觉八道实涅槃之要路。”

  【要略念诵经】 (经名)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之略名。

  【要门】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法谓之要门,善导一家之称。观经玄义曰:“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入,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要妙】 (术语)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入诸法,究畅要妙。”净影疏曰:“得其宗要,知其妙旨。”

  【药乞叉】 (异类)Yakṣa,又作夜乞叉,药叉。旧称夜叉。

  【药山】 (人名)唐禅师惟俨,嗣石头迁禅师,住沣洲之药山。海众云合。文宗太和二年入寂,寿八十四。

  【药山升座】 (故事)药山久不升座,院主白云大众久思示诲,请和尚为众说法。山使打钟。众方集。山升座良久,便下座归方丈。院主随于后,问适来许为众说法,云何不垂一言?山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见从容录缘第七则。

  【药上菩萨】 (菩萨)见“药王菩萨”条。

  【药师】 (菩萨)具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称。梵名鞞杀社窭噜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prabhāsa,为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发十二誓愿,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克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中略)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又医也。大宝积经曰:“譬如药师持药囊,自身病不能疗治。”

  【药师八大菩萨】 (菩萨)药师经曰:“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经中不举八菩萨之名。

  【药师灯】 (物名)北周书张元传曰:“其祖丧明,元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言愿祖目明见,元求代闇。如此经七日,其夜梦一老翁以金鎞治其祖目。”灌顶经曰:“救脱菩萨白佛言:若有尪羸痛恼,请诸僧七日七夜斋戒诵经,劝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四十九首,灯亦复尔,七层每一层七灯,转如车轮。其遭厄难,可以过度。救脱菩萨,盖即药师佛也。”

  【药师护摩】 (修法)供养七佛药师之秘法也。

  【药师悔过】 (修法)向药师如来忏悔罪障之法也。

  【药师讲】 (行事)念诵药师如来之法会也。

  【药师经】 (经名)有五译:一,题曰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一卷。二,宋慧简译,一卷,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三,隋达摩笈多译,一卷,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四,唐玄奘译,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五,唐义净译,二卷,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此中前四译,单译出药师如来之部,第五义净译,于前卷译出六佛,于后卷译出药师佛,故单言药师经,则为前四译,特指玄奘译。言义净译者,则称七佛药师经。各家疏注如下:药师经疏一卷,唐窥基撰。药师经镫焰一卷,净挺着。药师经直解一卷,灵耀撰,附梵文神咒。药师经古迹二卷,新罗太贤撰。药师经钞二卷,善珠撰。药师经篡解四卷,亮汰撰。

  【药师经轨】 (经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玄奘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义净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一卷,金刚智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不空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一卷,失译人名。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二卷,沙啰巴译。

  【药师琉璃光佛】 (菩萨)药师佛之具名。见“药师”条。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经名)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

  【药师琉璃光如来】 (菩萨)药师佛之具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五译之一,常称药师经者是也。

  【药师如来本愿经】 (经名)一卷,隋达摩笈多译。五译之一。

  【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七佛药师之念诵法。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药师三尊】 (图像)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也。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悉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药师散华】 (仪式)见“散华”条。

  【药师十二神将】 (神名)以药师如来神力守护行者之十二大将也:一,宫毗罗大将。二,伐折罗大将。三,迷企罗大将。四,安底罗大将。五,额你罗大将。六,珊底罗大将。七,因陀罗大将。八,波夷罗大将。九,摩虎罗大将。十,真达罗大将。十一,招杜罗大将。十二,毗羯罗大将。见药师经。

  【药师十二誓愿】 (名数)第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第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第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第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第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之愿。第八转女成男之愿。第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第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愿。见药师经。

  【药师印相】 (印相)开左手置脐下,以右手重于上,二大指之头相合,名为法界定印。是药师如来之根本印也。见图印集一。

  【药师真言】 (真言)“唵,呼嚧呼嚧,战驮利,摩橙祇,莎诃。”见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

  【药食】 (杂语)见“药石”条。

  【药石】 (杂语)又作药食。有疗病之意味。谓禅林晚间之粥。隐语也。黄檗清规曰:“药石晚食也,比丘过午不食。故晚食名药石,为疗饿渴病也。”

  【要术】 (杂语)主要之方术也。资持记中一之三曰:“唯戒一门,严为要术。”

  【药树王】 (杂名)又曰药王树。草木有可以治病者。其中最胜者,称为药王。捺女耆域因缘经曰:“逢一小儿担樵,耆域望视悉见此儿五脏肠胃,缕悉分明。耆域心念,本草经说:有药王树,从外照内见人腹脏,此儿樵中得无有药王耶?”

  【药树王身】 (术语)菩萨应现于六道,救众生苦难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菩萨亦如是,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宝,随意而不穷不尽。菩萨大慈熏身与众生乐,名如意药王身。”法华玄义六曰:“示身轮者,即是示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法华入疏七曰:“五约药树珠王明,观世音譬药树王遍体愈病,普门者譬如意珠王随意所与。”

  【药童子】 (传说)耆域Jīva以药草作童子之形以医诸病云。大宝积经八曰:“耆域医王,合集诸药,以取药草作童子形,端正殊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谛,所有究竟殊异无比。往来周旋,住立安坐,卧寐经行,无所缺漏所显变业。或有大豪国王太子大臣百官贵姓长者,来至耆域医王所,视药童子。与共歌戏,相其颜色,病皆得除,便致安稳。”

  【药王】 (杂名)药中之为最者。

  【药王藏】 (杂名)良药之库藏也。千手经曰:“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

  【药王品】 (经名)药王菩萨本事品之略称。

  【药王菩萨】 (菩萨)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云:“过去久远劫有佛,号琉璃光照如来,劫名正安稳,国名悬胜幡。彼佛涅槃后,于像法中有千比丘,发心修行。众中有一比丘,曰日藏。聪明多智,为诸众说大乘之平等大慧。众中有一长者,名星宿光。闻大乘,心生欢喜。持诃黎勒果及诸杂药,供养日藏比丘及诸众。因发大菩提心。时星宿光之弟曰电光明,亦随兄持诸良药,供养日藏及诸众,发大誓愿。此时大众赞叹号兄为药王,弟为药上。是今药王药上二菩萨也。佛告弥勒:是药王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巳满,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药上菩萨亦次药王作佛,号净藏如来。”法华嘉祥疏二曰:“药王者,过去世以药救病,因以为名。”

  【药王菩萨本事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二品之名。说药王菩萨往昔为供养法华烧身燃臂之本事因缘。

  【药王菩萨品】 (经名)药王菩萨本事品之略称。

  【药王烧臂】 (传说)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曰:“过去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彼佛为一切众喜见菩萨及大众说法华经,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修苦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入此三昧雨诸妙华妙香,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作是供养已,自念不如以我身供养,服诸妙香,身涂香油。于日月灯明佛前,以愿力烧身。其火燃千二百岁,其身乃尽。菩萨命终后,复化生于日月净明德佛国土净德王家。即白父诣佛所,以偈赞佛。佛曰:我涅槃时到,我以佛法嘱累于汝。于夜后分入涅槃,尔时菩萨收佛舍利,立八万四千塔而供养之。菩萨复自念:我作是供养,心犹不足。即于大众前燃百福庄严之臂,七万二千岁中,供养八万四千之塔。尔时大众见其无臂,忧恼悲哀。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前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佛言:一切喜见菩萨,今药王菩萨是也。”摩诃止观一曰:“药王烧手,普明刎头。”

  【药王树】 (杂名)见“药树王”条。

  【药王药上经】 (经名)观药王药上经之略名。

  【要文】 (术语)主要之法文也。梁僧传(慧远传)曰:“抄其要文,撰为二十卷。”慈恩传七曰:“翻译圣教要文。”

  【曜宿】 (术语)七曜与二十八宿。见“星宿”条。

  【要言】 (杂语)主要之言句也。行事钞下三之四曰:“要言妙辞,直显其义。”

  【要真弘三门】 (术语)真宗所云之教相,要门与真门及弘愿也。要门者第十九愿成就之法门,为观经所说,修定散自力之诸行而往生于懈慢边地也。是称双林树下往生。真门者第二十愿成就之法门,为阿弥陀经所说,修自力回向之念佛而往生于疑城胎宫也,是称难思往生。弘愿之真门者第十八愿成就之法门,为无量寿经所说,修他力信心之念佛,而往生真实报土也,是称难思议往生。众生从此三门往生弥陀之净土。

  【要旨】 (杂语)主要之旨趣也。禅源都序上曰:“禅门要旨,无是无非。”

  【药珠二身】 (名数)药树王身如与如意珠王身也。佛为拔众生苦化现之身,谓之药树王身(见“药树王身”条),为与众生以乐化现之身,谓之如意珠王身。法华玄义六曰:“示身轮者,即是示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法华嘉祥疏二曰:“菩萨有二种身:一如意珠王身,能与一切乐。二药树王身,见闻之者无不苦灭。”

  【耶】 (术语)Y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野字门一切法一切乘不可得故。”由Yāna(乘)释之。文殊问经曰:“称野字时是佛通达声。”又为诸药叉之种子也。又者为声之语尾也。仁王仪轨下释陀罗尼曰:“野,依声明法,八转声中第四为声,为彼作礼故名。”

  【耶祇经】 (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迦奈国婆罗门耶祇舍外道归佛,不能受持五戒向佛还戒。佛默不答,有五鬼神来欲害之,佛放光救之得苏生,外道忏悔更受戒,即得初果。

  【耶若达多】 (人名)Yajñadatta,见“演若达多”条。

  【耶舍】 (人名)Yasas,比丘名。译曰名闻,名称。或作耶舍陀Yaśoda,耶舍那。有部毗奈耶四十曰:“具寿阿难陀有弟子在婆飒婆聚落,号曰名称,梵云耶舍。”四分律曰:“耶舍伽那子。”善见律曰:“耶斯那。”西域记曰:“耶舍陀。”阿育王经二曰:“比丘名耶舍,翻名闻。”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耶舍此云誉,谓名誉也。”梵语杂名曰:“名闻,耶舍。”出于佛灭后一百年。为摩竭陀国华氏城鸡园寺之上座,劝阿育王建八万四千佛塔,后于跋耆国毗舍离城集七百贤圣为第二结集之阿罗汉也。见阿育王经一,毗奈耶杂事四十。

  【耶舍崛多】 (人名)Yaśogupta,比丘名。译曰称藏。见历代三宝记十一。

  【耶舍塔】 (堂塔)名山记曰:王祎自建昌还,经庐山,记曰:石峰从山腰拔起如卓笔,峰顶有舍利塔,俗呼为耶舍塔。释氏书云:东晋时,耶舍尊者,自西域奉舍利来,于此建塔。

  【耶输多罗】 (人名)Yaśodharā,又作耶输陀罗,耶戍达罗。译曰持称,持誉,具称等。悉达太子之夫人,罗睺罗之母也。后随摩诃波阇婆提出家,于法华得授记。密教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法华嘉祥疏一曰:“耶输多罗,此云名称,诸女中有名称也。”法华玄赞一曰:“耶戍达罗,此云持誉。耶输陀罗,讹也。形容美丽,近远闻知生育罗睺,天人赞咏,故名持誉。誉,美称也。(中略)未曾有经,须达拏经,瑞应经,皆云罗睺是瞿姨之子。佛有三夫人(云云)。”大日经疏五曰:“耶输陀罗,译云持名称者。”有部毗奈耶十八曰:“宝女耶输陀罗,此云持称,亦云具称。”

  【耶输陀】 (人名)耶输陀罗之略。

  【耶输陀罗】 (人名)见耶输多罗项。

  【耶维】 (杂语)又作邪维,阇维,耶旬,阇毗,荼毗等。见“荼毗”条。

  【耶旬】 (杂语)见“荼毗”条。

  【野】 (术语)悉昙五十字门之一。见“耶”条。

  【野布施】 (术语)又云花钱。于丧场分与之施物也。

  【野干】 (动物)见“狐”条。

  【野狐禅】 (杂语)禅家以外道为野狐禅。传灯录曰:“有老人参百丈禅师云:昔住此山,因错对一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四家玄录曰:“百丈大智禅师,一老人听法,曰僧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遂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禅。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汝但问。老人便问。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后住,乞依亡僧例焚烧,岩中果见一死狐,积薪化之。”

  【野狐精】 (杂名)野狐之精灵,变幻诳人者。传灯录十二(潭空章)曰:“有尼欲开堂,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试一变。尼曰:变了也,野狐精。”

  【野狐身】 (传说)古人误一转语,五百世为野狐身。见“百丈”条。

  【野鹿】 (譬喻)善心之难系,譬之野鹿也。涅槃经十五曰:“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往生要集中末曰:“野鹿难系,家狗自驯。”

  【野盘僧】 (杂语)奔走诸方无闲暇之村野僧也。

  【冶受皮陀】 (书名)Yajurveda,四皮陀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二冶受皮陀,明善道法。”见“韦陀”条。

  【野巫】 (杂语)草野之巫师,唯解一术者,以譬寡闻之禅人。止观七曰:“又如野巫唯解一术,方救一人获一脯胖,何须神农本草耶?欲为大医,遍览众治,广疗诸疾,转脉转精,数用数数验,恩救博也。”

  【野葬】 (仪式)四葬之一。舍置尸骸于野中也。

  【业】 (术语)梵语羯磨Karma,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在过去者,谓为宿业,现在者谓为现业。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业为造作之义。是有二种:一如身之取舍屈伸等造作,名为身业,音声之屈曲造作,名为语业,是直指身之造作,语之造作为业也。二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也,思之心所以造作为性,故以之为业性。即动作身之思为身业。动起语之思为语业。作动意之思为意业。依此义而俱舍论就十业道区别业业道与业道。谓杀等七支为身语二业,故为业,又为业之道。业为身语之二业,自体是业,业之道为思心所游履之处。又贪瞋等三者,唯为业之道,以彼非自体业,唯为思心所游履之所故也(依大乘之教,则意亦有业之义,依此则贪等之意业亦为业业之道也)。此二种业中,小乘俱舍以第一种为实业,为正感果之异熟因,大乘唯识以第一种为假业,以第二种正发动身语之现行思心所,为招当果之实业。

  【业报】 (术语)应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报。又业因与果报。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南本涅槃经六曰:“是薄福人受业报故。”法华经序品曰:“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宗镜录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业报。”

  【业报差别经】 (经名)具名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一卷,隋瞿昙法智译。为首迦长者说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而转,广说一切之业,各有十种。

  【业报略经】 (经名)分别业报略经之略名。

  【业报身】 (术语)华严宗之所谈,十身之一。菩萨为济度众生如众生现业因所感之身者。见“佛身”条。

  【业病】 (杂语)依前世恶业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

  【业波罗蜜】 (菩萨)四波罗蜜之一。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居大日如来北方之菩萨名。是即大日如来入北方释迦三摩地所出生者。密号曰妙用金刚,或曰作业金刚。形像青色,左手持莲华,莲上有箧。右手取羯磨杵。三昧耶形,即箧上羯磨杵也。

  【业簿】 (杂名)记众生善恶业之冥官帐簿也。

  【夜叉】 (异类)Yakṣ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曰:“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

  【夜叉八大将】 (名数)毗沙门天王管领夜叉八大将以护众生界。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北门当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罗,译曰宝贤。二名布噜那跋陀罗,译曰满贤。三名半枳迦,旧曰散支。四名沙多祁里。五名醯摩嚩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毗洒迦。七名阿吒嚩迦。八名半遮罗。”

  【夜叉吉蔗】 (异类)吉遮为夜叉之所作者。法华经陀罗尼品曰:“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

  【夜叉罗刹】 (异类)YaksaRakṣasa,夜叉与罗刹,皆恶鬼之总名。夜叉译捷疾鬼。罗刹译暴恶鬼。

  【夜叉说半偈】 (传说)涅槃经十四,记释帝桓因身变为罗刹,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之半偈,与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半偈。见“半偈”条。

  【业尘】 (杂语)恶业污身故云尘。

  【业成】 (术语)业事成办之略。真宗之用语,平生业成。

  【业成就论】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毗目智仙译。与大乘成业论同本。

  【业秤】 (杂名)在地狱冥官之下,量罪业轻重之秤也。十王经曰:“业匠构巧,悬七秤,量身口七罪,为纠轻重。又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

  【业处】 (术语)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于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禅定粗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余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于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净,若为安心注想,得生清净处”。皆以清净业所感之处所之意解之,谓为净土之异名。然按梵语业处,无业所感处之义,且观现今缅甸等南方诸国,称为伽楼摩须德跋那Karmasthāna,其法盛行,乃知从来之解说未了。业处者,虽为欲得涅槃而修之,然非广开说法之法,为秘密传之者,故重师资相承,称其师为业处阿阇梨Karmasthāna-ācārya,其传授之仪式,颇为庄重。于坛上安业处佛(菩提树下入定之像),于下坛之两端,各点五个烛,中列盛白色香华之五枚钵,由左方顺次供养之于佛、法、僧、业处佛,及业处阿阇梨。次唱偈,次第礼之。从阿阇梨承业处之法后,默坐静心意,遂至生舍喜Upekṣāpriti云。此南方诸国所行之一种禅法,不独僧侣,即居士间亦相传之。

  【业道】 (术语)三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于六趣,故名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途,名之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为道。”业以思之心所为体,十善十恶,共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为道。即业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又监视人善恶作业之天神地祇谓为业道神。略曰业道。观念法门引净土三智经曰:“向天曹地府一切业道数数首过。”

  【业道冥祇】 (术语)业道为各自依业因而成之诸种鬼类。冥祇者,幽冥之神祇也。一髻尊陀罗尼经曰:“启白一切诸佛般若菩萨金刚诸天等及与一切业道冥祇。”

  【业厄】 (杂语)由前世恶业所感之灾厄。

  【业风】 (譬喻)恶业所感之猛风,劫末大风灾时及地狱等所吹之风。又,善恶之业,能使人转而轮回三界,故譬之曰风。正法念经十曰:“一切风中,业风第一。”十卷楞伽经九曰:“业风长四大,如诸果成熟。”唯识论四曰:“阿赖耶识,业风所漂。遍依诸根,恒相续转。”大乘义章七曰:“业力如风。善业,风故吹诸众生好处受乐。恶业,风故吹诸众生恶处受苦。”般舟赞曰:“业爱痴绳缚人送,随业风吹落苦中。”

  【业缚】 (杂语)业之系缚也。义林章一末曰:“三界业缚彼犹有故。”辅行一之一曰:“教汝解业缚。”

  【叶盖】 (物名)以木叶所造之盖笠也。释氏要览中曰:“盖律有二种:一竹盖,二叶盖。”

  【业感】 (术语)以善恶之业因,感苦乐之果者。秘藏宝钥中曰:“夫灾祸之兴。略有三种:一时运,二天罚,三业感。”

  【业感缘起】 (术语)缘起论之一种,说世界自他一切之万象,为依吾人业因而感生之理。参照“缘起”条。

  【业垢】 (譬喻)恶业不净,而感苦果,故譬之于尘垢。赞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

  【业果】 (术语)业为善业恶业,果为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楞严经四曰:“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义林章二曰:“断见众生,不信后世善恶业果。”

  【业海】 (术语)谓种种恶因。如大海也。四十二章经注曰:“罪始滥觞,祸终灭顶,恶心不息,业海转深。”

  【业行】 (术语)业即行,非别义。种类杂多,故重二字。往生要集中本曰:“诸余业行,不令杂起。”

  【业火】 (譬喻)恶业害身譬如火。又名烧地狱罪人之火。以后者由前世之恶业所感故也。楞严经八曰:“以业火干枯。”

  【业结】 (术语)恶业与烦恼。结为烦恼之异名。

  【业镜】 (杂名)冥界写取众生善恶业之镜也。楞严经八曰:“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净心诫观上曰:“今唯使汝净除业镜客尘曀等。见汝身中少分佛性。”资持记下三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伪造之十王经所谓净玻璃镜是也。

  【业罥】 (譬喻)善恶之业,缚人而系于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三曰:“业羂所系缚。”

  【业羂】 (譬喻)善恶之业,缚人而系于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三曰:“业羂所系缚。”

  【业苦】 (术语)善恶之作业,感苦乐之果者曰业。依业而得之苦乐果,通曰苦。华严经毗卢遮那品曰:“愿佛光照我,灭生死业苦。”净心诫观上曰:“解义不救业苦,汝宜依诫如说修行。”

  【业累】 (杂语)业之系累。恶业之障害身者。与业魔同。

  【业力】 (术语)善业有生乐果之力用。恶业有生恶果之力用。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业林】 (譬喻)僧俗和合,住于一处,如树木之丛集为林也。特为禅庭之名。以禅之翻名,有功德丛林之语也。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中略)僧聚处得名丛林。”大乘义章十三曰:“禅者是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中略)功德丛林者从果为名,智慧神通四无量等是其功德,众德积聚说为丛林,定能生之因。从果目,是故说为功德丛林。”宋高僧传石霜诸传曰:“诸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中略)堂中老宿长卧不坐,屹着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祖庭事苑二曰:“梵语贫婆那,此云丛林。”

  【业轮】 (譬喻)善恶之业,能载人使轮转于六趣,故譬以车轮。

  【夜摩】 (界名)Yāma,具曰须夜摩Suyāma,苏夜摩。欲界六天中第三天名。旧曰焰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故也。智度论九曰:“夜摩名善分天。”探玄记六曰:“夜摩者,若具云苏夜摩。苏者,此云善也。夜摩者,此云时也。”佛地论五曰:“夜摩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俱舍光记八曰:“夜摩天,此云时分,谓彼天处时时多分称快乐。”又鬼官之总司曰夜摩。即阎摩也。夜摩,阎摩,梵语之转也。见琰摩条。

  【业魔】 (杂语)十魔之一。一切恶业之障害善道者。

  【夜摩卢迦】 (界名)Yamaloka,阎摩王之世界也。

  【夜摩尼夜摩】 (术语)Yama-Niyama,此学派之修行方法也。金七十论上曰:“法者何为相?夜摩尼夜摩。夜摩者有五:一无瞋恚,二恭敬师尊,三内外清净,四减损饮食,五不放逸。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十种所成就,是故名为法。”

  【业恼】 (术语)恶业与烦恼。秘藏宝钥中曰:“业恼株杭。”

  【业绳】 (譬喻)言业之系缚如绳也。止观七上曰:“业绳未断,去已复还。”

  【业识】 (术语)有情流转之根本识也。依根本无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动作之念者。起信论曰:“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然论中二样用之。一对于他之转识现识等,一对于分别事识即意识。因之前者当于阿赖耶识中之自体分,后者当于阿赖耶识全体。

  【业食】 (杂语)四食之一。以业资身者。如地狱之有情,无食物而生活。

  【业事成办】 (术语)业因成就也。净土论注上曰:“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智度论十二曰:“复次,于事成办,名彼岸。”

  【业受】 (杂语)受为寿。依先业所感之寿命也。

  【业寿】 (杂语)依宿世业因而定之寿命。秘藏宝钥上曰:“业寿之风。”

  【业疏】 (书名)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之异名。南山作,三大部之一。

  【业体】 (术语)又云业性。正招苦乐异熟之异熟因也。小乘以表色无表色之色法为业体。大乘以思心所之现行及种子为业体,于所行之思心所上假立表色之名,于种子上假立无表色之名。成实论以之为非色非心之法,见“业”条。

  【业天】 (术语)善恶之业,必引苦乐之果,如天道之自然,故曰业天。儒所谓天道,即佛之业道也。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日本望西楼注曰:“憬兴云:天者业也,恶业之道故。瑜伽亦云业天,盖同此矣。瑜伽论云:业天所恼,虽无作者,而业果自属,难得逃。”

  【业田】 (譬喻)业能生苦乐之果,故譬之于田。华严经三十八曰:“业田爱润无明覆。”

  【业通】 (术语)又曰报通。五种通力之一。如中有之身及鬼神,依宿业自然而得之通力也。俱舍论九曰:“一切通中,业通最疾,凌空自在,是谓通义。通由业得,名为业通。此通势用速故名疾,中有具得最疾业通,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

  【业网】 (譬喻)善恶之业因罗人而使沉没于生死,故譬之于网。归敬仪曰:“业网所拘。报增鬼录。”

  【业系】 (譬喻)业犹如绳,缚众生之身而系于三界之牢狱,故曰系。起信论曰:“凡夫业系苦。”

  【业系苦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粗相之一。谓由业所感之生死苦果也。由恶业受苦果业报之系缚而不自在,故云系。起信论曰:“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业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相之一。依根本无明而真心始动作者。相当于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起信论曰:“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同义记中末曰:“业有二义:一动作义,二为因义。”

  【业性】 (术语)又曰业体。业之自体也。华严经二曰:“业性广大无穷尽。”见“业体”条。

  【叶衣观音】 (菩萨)被叶衣观音之略。被叶衣,为喻着八万四千功德衣之意。密号为异行金刚。三昧耶形为未敷莲华。其形像如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所说:“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宝冠,冠有无量寿佛,璎珞环钏,庄严其身。身有圆光,火焰围绕。像有四臂:右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愿手。左第一手,持钺斧。第二手持羂索,坐莲华上。”秘藏记曰:“白肉色,左手取羂索,右手执未敷莲华。”胎藏界曼陀罗钞二曰:“问:何故名被叶衣耶?答:不明,若是叶色色云心欤。衣慈摄受,被着欤。私案云:被着之义可然,叶者八万四千诸相好外繁茂义欤。衣,法华云:柔和忍辱衣矣。”梵Palāśāvalin。

  【叶衣观自在经】 (经名)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

  【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详说其修法及功德。

  【业义】 (术语)论场之语。法华讲等时,问者对于讲师,初所问者曰业义。次所问者曰副义。

  【业因】 (术语)善业为乐果之因,恶业为苦果之因者。成实论业因品曰:“业是受身因缘。”又曰:“万物从业因生。”般舟赞曰:“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业影】 (譬喻)言业之从身如影也。智度论六曰:“处处常随逐,业影不相离。”成实论业因品曰:“因形有影,形灭则影灭。”

  【业有】 (术语)七有之一。又名行有。业之体用不亡,谓为有。

  【业余】 (术语)三余之一。二乘之人,虽离可受三界分段生死之有漏业,但尚余界外可变易生死之无漏业者。

  【业缘】 (术语)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尽由业缘而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新译仁王经下曰:“诸界趣生,随业缘生。如影如响,一切皆空。”法华经序品曰:“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唯识论八曰:“能招后有诸业为缘。”

  【业贼】 (譬喻)恶业之害身譬如贼。性灵集八曰:“业贼日集。”

  【业障】 (术语)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者。涅槃经十一曰:“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俱舍论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业障除】 (术语)净除业障之意。印言名。又名大慧刀印。以智慧之利刀除灭业障,故有此名。即二羽为金刚拳,屈进力二节,禅智压二度,结业障除印,诵唵缚日啰羯磨尾输驮耶萨嚩啰拏你母驮萨底曳曩三摩耶吽之真言时,则以金刚业之故能净三业,灭五逆决定业云。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等。

  【业种】 (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

  【业种子】 (杂语)二种种子之一。见“种子”条。

  【鍱腹】 (传说)有憍慢之外道,谓我腹中容一切之智慧,恐其破裂以铜鍱鍱腹也。智度论二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光明文句五曰:“世智辩聪如长爪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

  【伊】 (术语)i又作壹,彝,意,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伊字门一切法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伊字时是诸根广博声。”大日经疏十四曰:“见伊字时,即显三昧。”一切根不可得者,自Indriya(根)释之也。又又作翳咿,伊伊,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伊(引)字门一切法灾祸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伊(引)字时,是世间灾害声。”大庄严经四曰:“唱伊字时,出一切世间众多病声。”从īti(灾)释之也。

  【依】 (术语)梵语腻地Nidhi之译。疏所依也。对于亲所依为所依而言,言为物之依止或依凭也。

  【衣】 (衣服)梵语曰支缚罗Cīvara,又曰缚萨怛罗Vastra,五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并覆肩裙类之总名。袈裟由其衣之色而附以名。

  【一白三羯磨】 (术语)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谓之白四羯磨。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读表白文也。羯磨梵语,译曰作业,即为授戒作业之义,是亦一种表白之文。三羯磨者,三读羯磨之表文也。虽均是表白。而最初对大众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谓之白。其次记授戒法于受者之表文,谓之羯磨。是为完全受戒。然则白四,亦曰白四羯。表白与羯磨。读四度表文之意也。是授戒之作法上最为郑重者。其白文如下:“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若僧时到,僧忍听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白如是。”其次羯磨“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见行事钞资事记上三之二羯磨条。

  【一百八】 (名数)佛家惯用一百八字,又略作百八。

  【一百八臂金刚藏王】 (明王)胎藏界之曼陀罗,位于第十虚空藏院之忿怒尊。有一百八臂,持各种之器杖。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五。

  【一百八遍】 (杂语)念佛之遍数一百八也。一百八本为烦恼之数量。为对治此烦恼。故贯数珠一百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之晓钟,亦此意也。见“烦恼”条下。

  【一百八名梵赞】 (书名)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之略名。

  【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经名)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之略名。

  【一百八十五龙王】 (名数)出于大云请雨经。

  【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名。

  【一百八尊契印】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称。

  【一百三十六地狱】 (界名)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为一百二十八。于此加根本之八热。而为一百三十六。见三界义。

  【一百五十赞佛颂】 (书名)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义净译,一卷。以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者。

  【一百一十城】 (名数)善财童子以福城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于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教,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心无疲倦,次至我所。”

  【一百一十知识】 (名数)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于同处)。然结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三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后参两度。又德生与有德在同处参见,各省去一名故也。详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一棒】 (杂语)禅宗祖师,提撕弟子振棒而警醒之。见“一喝”条。

  【衣宝】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指衣珠之喻。见“衣珠”条。法苑珠林序曰:“衣宝与髻珠。”

  【一宝】 (譬喻)以宝譬一心之灵性也。宝藏论曰:“夫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识物灵照,内外空然,寂寞难见,其号玄玄。”

  【依报】 (术语)心身者,正实之果报也。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诸物,谓之依报。如世界国土,家屋,衣食等是。璎珞本业经上曰:“凡夫众生,住五阴中,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报之土。”见“依正”条。

  【一笔勾】 (术语)谓破除一切也。莲池大师作七笔勾歌诀劝世,有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等七首。谓一切尘缘,皆可消除净尽也。今亦谓前事不提,曰一笔勾销。

  【一笔三礼】 (杂语)绘佛像写经文每一笔三次礼拜也。

  【一遍】 (杂语)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遍,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遍。”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遍。

  【衣钵】 (术语)三衣与钵也。二者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观出家受戒之时,最初即以衣钵具足为条件可知也。后为袈裟与铁钵之意。禅家以道授受,谓为授受衣钵。传灯录一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六祖坛经曰:“五祖忍大师,传衣钵六祖能大师。”辅行一之一曰:“预厕禅门,衣钵传授者盈耳。”郭青猬集曰:“万历乙酉,予入韶州至曹溪寺,僧因出传衣宝钵革履。衣似今羊绒褐衣,而间以金缕。传灯录谓西域屈眴布缉木绵花心织成,理或然也。钵本瓷器,为广东提学魏庄渠所碎,或云有心碎之,或云偶坠诸地。僧以漆胶,仍似钵形,而宝色无光。革履云是六祖遗履,比今履差长耳。考衣实出达磨,非佛所遗者,今宇内千年之物,独此衣存。”蒿庵闲话曰:“六祖衣钵,传自达摩,藏广东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器,钵则魏王所赐,嘉靖中督学使者某焚碎之。”又僧之钱帛,总曰衣钵。象器笺二十多引典据。

  【一钵】 (物名)三衣一钵为比丘生活之质素也。钵梵语钵多罗之略。译曰意量器。见钵条。秘藏宝钥中曰:“僧尼一钵。”

  【衣钵簿】 (杂名)钱财之帐簿。

  【衣钵阁】 (杂名)藏住持衣财之处,此方所谓眠藏。见象器笺一。

  【衣钵侍者】 (职位)掌住持之钱帛者。象器笺六曰:“住持资具,钱帛之有处,谓之衣钵阁。盖蓄资财,非僧人本志。讳露言之,称衣钵矣,而此侍者掌此。”

  【一藏】 (名数)一切之教法唯摄于一藏。法界法轮藏是也。释摩诃衍论一曰:“唯立一藏总摄诸法,谓法界法轮藏。”

  【一藏数目】 (名数)今时僧俗持诵经咒。动称一藏。问其数。则云五千四十八也。尝考历代藏经目录。惟开元释教录有五千四十八卷之数。余则增减不等。至今乃有七千二百余卷矣。世俗执着五千四十八者。乃依西游记之说耳。夫持诵者。量自心力。如法定数。或以一百为藏。表大乘百法也。或以五百为藏。应五位进修。有五百波罗密也。或以一千为藏。显百界千如也。或以三千为藏。阐三千性相也。或以五千为藏以五百波罗蜜。一一具十也。或以一万为藏。乃万德齐彰也。或以八万四千为藏。转八万四千尘劳。成八万四千法门也。上来广略多般。行之均合教意。又何必专依丹书黄道之数为定法耶?见等不等观杂录。

  【依草附木】 (术语)又曰依草附叶。谓精灵之依附草木者。对人之精灵而云。无门关曰:“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灵精。”临济录曰:“十年五岁并无一人,皆是依草附叶,竹木精灵,野狐精魅。”

  【一叉鸠王】 (人名)Ikṣvāku,译曰甘蔗氏。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又名日种善生,释迦种族之祖先也。在印度河流域之浮陀落(褒多那Potala)城。

  【一刹】 (术语)Kṣetra,一国土也。刹,掣多罗之略名。译作土田。一佛济度之境,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刹。见名义集七。

  【一刹那】 (术语)Kṣaṇa,谓时之极少。曰一刹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仁王经上曰:“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俱舍论十二曰:“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无性摄论六曰:“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

  【伊刹尼】 (修法)Iksaṇi,得知他人心中所思之咒术名。俱舍论二十七曰:“有咒术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有咒术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刹尼,此云观察。又真谛云:伊刹尼,是论名。是露形外道师所造,翻为观察。此咒从彼所造论为名,故称伊刹尼。”玄应音义二十六曰:“伊刹尼此云占相观察。”

  【一阐底迦】 (术语)见“一阐提”条。

  【一阐提】 (术语)Icchāntika,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同二十六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阐提。”涅槃经疏十曰:“古来云:阐提具含众恶,不知的翻,唯河西翻为极欲,言极爱欲之边,此即于总恶之内,取一事为翻。例如涅槃名含众德,亦无的翻,而翻为灭度者,亦是总中取此一事为翻。”新称,一阐底迦,译曰乐欲,乐生死之义。见““阿颠底迦””条。又作一颠迦。楞严经六曰:“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长水之义疏曰:“一颠迦,即断善根者。”

  【一阐提杖】 (杂名)涅槃经三十八曰:“是经能为一阐提杖。”

  【一场懡[怡-台+罗]】 (杂语)懡[怡-台+罗]为梵语,译曰惭愧。即一场之惭愧也。碧岩集第一则,达磨渡江至魏,有“不免一场懡[怡-台+罗]”之语。此外禅宗语录多用之。

  【一超直入】 (术语)顿速蓦直超入于本觉地也。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意,谓不屈着于他之教相言句,不依赖于念佛修忏,直彻见自己是何物,到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也。永嘉证道歌有曰: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与所谓单刀直入同义。

  【一尘】 (术语)一微尘也。为物质之极小者。涅槃经十曰:“一尘一佛。”华严经五十一曰:“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

  【一尘法界】 (术语)一微尘即法界也。圆悟录一曰:“一尘含法界,一念遍十方。”

  【一城】 (譬喻)以城譬小乘之涅槃。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二百由旬,化作一城。”文句七下曰:“防非御敌,称之为城。”

  【一乘】 (术语)成佛唯一之教也。乘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于涅槃岸,故谓之乘。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文句四上曰:“圆顿之教,为一佛乘。”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胜鬘宝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依法华论,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第十四名一乘经。起信论义记上曰:“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案方便品所说,即开会三乘之别执,悉归趣于平等大会,等使一切众生成佛道也。盖大乘佛教中,所谓权大乘家,立一切有情为法尔,五性各别之说。故其中定性二乘及无性,毕竟无由成佛。是故诸佛之法,自不可无三乘之别。定性二乘,必由声闻缘觉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萨种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华等经,或说唯有一乘者,是引摄不定性者,不使堕于二乘地,进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来密意之说也。又以所趣之真如无差别,三乘解脱等相等,故说为一乘耳。实则非无二三之别也。如大乘庄严经论第五,摄大乘论释第十,广列十义或八义意趣而论之。是为所谓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经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张也。至于实大乘则不然。盖其所立之说,一切众生,本无五性之别,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说三乘各别之法者,不过为对于权机假说之方便耳。此为所谓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华严等宗家所主张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华经,主对于三乘之人,说其教之所以方便,开会之,使归于一佛乘,华严经主对于十地之大菩萨,广说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俨贤首,分一乘而更论同教别教之二种。五十要问答上,谓“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谓“一乘之义,分别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华严经所说,方便乘有十义”云云。又五教章上,谓“一乘教义之分齐,开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并广释述之。今择要言之,则在同于三乘而说一乘为同教,于三乘全不共而别说一乘为别教。彼法华譬喻品所谓宅内所指之门外三车,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是别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为别说。或谓一同于三,或谓三同于一,互相交参,是欲使成根欲性,进而入于华严别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种:一、为存三之一乘,所谓不破三乘之疑执,亦不会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说为一乘。如摄大乘论之十义意趣是也。二、为遮三之一乘,会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别执,而说为一乘。如法华之同教一乘是也。三、为直显之一乘,不对于二乘,故无可破,唯为大菩萨,直示法界成佛之仪。如华严之别教一乘是也。又若经五教而论之,则总有五种之一乘。一别教一乘,如华严是。二同教一乘,如法华是。三绝想一乘,如楞伽是。是为顿教。所谓绝想亡言之边,名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为终教。一性皆成之边,名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为始教。如摄论之十义意趣是。

  【一成】 (术语)一人成道。或一事成就也。

  【一乘法】 (术语)一佛乘之法也。即法华之教义。

  【一乘法门】 (术语)一乘之法为入佛地之门户。故曰法门。即法华经之所说。

  【一乘家】 (杂语)弘一佛乘之法者,寻常称华严天台之二家,谓之两一乘家。又对于弘三乘教者而称弘一乘者用之。

  【一乘经】 (经名)法华经也。此经为主明一乘法者。

  【一乘究竟教】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是也。

  【一乘妙典】 (经名)明一乘之理之妙典。即法华经是。又云一乘妙经。

  【一乘妙文】 (经名)法华经文也。

  【一乘菩提】 (术语)言一乘为真实之菩提,非二乘三乘方便之菩提也。

  【一乘显性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一成一切成】 (术语)一人成道即万人成道。一事成就即万事成就。一切例皆然。名之为事事无碍法界。此为华严经所明。华严大疏二曰:“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遍法界。(中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中略)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

  【一乘一味】 (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一乘圆宗】 (流派)天台宗之美称。以彼宗弘宣一乘圆顿之妙义也。

  【一乘之机】 (术语)可闻一乘法之根机者。

  【一乘之珠】 (譬喻)以譬妙法一乘珠也。出法华经五百授记品。见“珠”条。

  【一持】 (术语)受持一佛名及一经文曰一持。不动经曰:偈文:“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护,随逐不相离,必送华藏界。”

  【一触】 (杂语)详见“一缕一触”条。

  【一揣食】 (饮食)又曰一搏食。作丸而食也。比丘唯一度受一揣之食,其后不增加为二度。又名节量食,乃十二头陀行之一。大乘义章十五曰:“揣者,手握物使坚固也。”见“揣食”条。

  【一吹】 (杂语)劫灭之大火,人一吹之。极言其力之弱小。佛藏经上曰:“譬如劫尽大火烧时。人以一唾能灭此火。又以一吹还成世界及诸天宫。于意如何。为希有不。”

  【一锤】 (譬喻)如锤之作器。以喻说法而开发众生之机也。祖庭事苑五曰:“锤当作椎。”椎,铁椎。智觉心赋曰:“如王索一椎之器。”

  【一锤便成】 (术语)一言之下大悟彻底也。祖庭事苑五曰:“雪峰问投子云:一椎便成时如何?子云:不是性[亿-音+喿]汉。峰云:不假一椎时如何?子云:不快漆桶。”

  【一大车】 (譬喻)以一大车譬法华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见火宅条下火宅喻。

  【一大劫】 (术语)一个之大劫也。见“大劫”条。

  【一大三千世界】 (术语)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为单位数,则一大千世界之数为一○○○○○○○○○也。其成立及破坏,无不相同。又为一佛所领之土。俱舍论十一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坏。”一大千世界中含有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故一大三千世界,谓之三千大千世界。

  【一大事】 (术语)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大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三七九,故名为大。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为事。”止观一下曰:“云何为一?一实不虚故,一道清净故,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故,云何为大?其性广博,多所含容(乃至)事者十方三世佛之仪式,以此自成佛道,以此化度众生,故名为事。”玄赞三曰:“大事体即智见,诸佛出世,为此大事,四义明之,谓开示悟入。”又,人之生死谓为大事。善导之临终正念诀曰:“世之大事,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生,一念若错,便堕轮回。”

  【一大事因缘】 (术语)为一大事之因缘。文句四上曰:“众生有此机,感佛名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本意。”

  【一大宅】 (譬喻)以长者之一大宅,譬三界之火宅。法华经譬喻品曰:“譬如长者有一大宅。”见“火宅”条。

  【一代】 (杂语)人之一生也。

  【一代半满教】 (术语)释尊一代中所说有半字教、满字教也。半满教者,犹言大小乘。见“半满教”条。

  【一代教】 (术语)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代中所说大小乘之诸教也。止观义例下曰:“一代教法,会在法华。”

  【一代三段】 (术语)总括释尊一代之说教,视如一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为序分。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为正宗分。涅槃经为流通分。此日本日莲上人依傍天台五时教判,主张法华经中心主义之名目也。见观心本尊钞四种三段下。

  【一代五时佛法】 (术语)天台宗区别释迦一代之教法,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四教仪曰:“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详“五时”条。

  【一刀三礼】 (杂语)雕刻佛像,每下一刀,须礼拜三宝三次。画像经文,谓之一笔三礼,又曰:一字三礼。

  【一道】 (术语)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三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涅槃经十三曰:“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大日经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涅槃经二十五曰:“一道者,谓大乘也。”

  【一道法门】 (术语)称阿字之一门曰一道法门。大日经六曰:“吾今演说差别道一道法门。”大疏十七曰:“谓一切法不出阿字门,即是一道也。道者谓乘此法,有所至到之义也。一道者即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

  【一道神光】 (杂语)谓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虚灵不昧之心光是也。从容录第三十一则颂曰:“一道神光,初不覆藏。”又隐山和尚颂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即其例也。

  【一道无为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一道者,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离诸造作及有为无为之别执,名为无为。是盖谓真言行者,超三劫中,于第二劫虽了达万有唯心,心外无别法,而恐沉没于真如无为之中,故知于此住心,不坏因缘,而证法界之理,同时不动法界,随缘自在显现,而作为万有,即体达因缘之生灭,是法界之生灭,法界之不生灭,是因缘之不生灭,而离有为无为之别执也。大日经第一住心品曰:“谓空性者,离根境而为无相无境界,离诸戏论而等于虚空。无边之佛法,依此相续而生,离有为无为界。离诸造作,离眼耳鼻舌身意。”由是此住心,亦名为空性无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显教,则当于天台。摩诃止观第一有曰:“云何为一?一实不虚故,一道清净故,一切无碍之人从一道出生死故。”所以此住心。又名如实一道心。盖天台一乘,盛谈诸法即实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体无二,依正含于理内,根境备于性中,泯境智于一如,故其分齐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于天台也。显教虽以此分齐为终极,然真言行者,不许停滞于此处。金刚界仪轨云:“身证十地,而住于如实际,空中诸如来,弹指惊觉告言:善男子!汝所证之处,是一道清净,金刚喻三昧及萨婆若智,尚未能证知。勿以此为足。应满足普贤,方成最正觉。”是乃谓进而发足第十秘密庄严心。可开金刚宝藏也。

  【一灯】 (杂语)贫女之一灯也。见“贫女”条。【一灯】(譬喻)以一灯明喻智慧破迷闇。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大集经一曰:“譬如百年闇室,一灯能破。”楞严经六曰:“身然一灯,烧一指节。”

  【一等】 (术语)一样平等也。无量寿经上曰:“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又同一之阶级也。

  【一地】 (譬喻)以地譬众生之佛性。一切之草木种子皆依地而生,一切之善根功德皆依一佛性而生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一地所生。”文句七上曰:“地,实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法华义疏八曰:“一相谓一实相,合一地也。”

  【一谛】 (术语)对于二谛三谛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谛同。涅槃经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谛者,即第一义谛。有善方便故,随顺众生,说有二谛。”是世谛即第一义谛,言有二谛者,示方便之意也。法华玄义第二明一谛之意义,谓譬如醉人,其心眩乱,视日月山川等,悉皆回转,而醒人但见不转,不见转,众生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虽谓有二谛,而世谛如转日,实唯为本日之一谛也。又毗婆沙论第七十二,解一谛之说颇多。有谓灭谛为一谛,有谓道谛名为一谛,乃至评家谓四谛,亦是世谛,亦是第一义谛云。又胜鬘经,谓四圣谛中,三谛是虚妄法,不真实,一灭谛为真实谛。”义林章第二末,谓胜鬘经说为一实谛,是唯如来藏乃为一实,余有起尽云。案智度论八十六曰:“声闻人以四谛得道,菩萨以一谛入道。”

  【依地】 (术语)对于依身所依之定也。以喻定。

  【伊帝目多伽】 (经名)见“十二部经”条。

  【伊帝曰多伽】 (经名)见“十二部经”条。

  【伊帝越多伽】 (经名)见“十二部经”条。

  【一颠迦】 (术语)见“阐提”条。

  【一断】 (术语)断一烦恼也。

  【一段事】 (术语)谓本体上之姿。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坏以后,犹存续无始无终者。虽至于圣境亦无得。虽往于凡夫,亦不失底一大事也。云门禅师曰:自古至今,祇是一段事,无是无非,无得无失,无生与未生。古人到这里,放一线道,有出有入。

  【一断一切断】 (术语)谓断一烦恼,即有断一切烦恼之道理也。华严宗依无尽缘起之理而盛谈此旨。五教章三曰:“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是此义也。”

  【一多相容不同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详见“玄门”条下。

  【一法】 (术语)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三曰:“惟以一法得出离。”

  【衣法】 (术语)衣与法也。谓传正法之征,更授师之袈裟也。传灯录三曰:五祖弘忍,对六祖慧能曰:“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随机小大,而引导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迦叶尊者。展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达磨届于此土,承袭以至于吾。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中略)能居土跪受衣法。”

  【依法不依人】 (术语)法四依之一。见“四依”条附录。

  【一法界】 (术语)真如之理体也。界,为所依及所因之义。真如为生圣法之所依所因,故曰法界。唯一无二,故名一也。起信论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义记中本曰:“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为一法界。此非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为一,依生圣法故云法界,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圣法依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故也。”

  【一法界心】 (术语)超绝有无而离差别之心。二教论上曰:“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

  【一法句】 (术语)谓一法也。句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为四句,总为三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盖彼论立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之二观中,观二十九句现象之差别,即为毗婆舍那,观一法理体之平等,即为奢摩他。初虽别观奢摩他,毗婆舍那,而其机纯熟,则止观俱行,成柔软心,二十九句即为一法句,一法句即为二十九句,广略相入,得如实知见,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之妙理。

  【一法若有】 (公案)“僧问古德: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体界;去此二途,请师速道。”见会元十七,葛藤集下。

  【一法身】 (术语)一个之法身。华严经十三曰:“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见“法身”条。

  【一法印】 (术语)对小乘之三法印称大乘之实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实相印之名。即诸法实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

  【医方】 (术语)医疗禁咒之术。

  【医方论】 (术语)五明论之一。说医术之论。

  【医方明】 (术语)五明之一。见“五明”条。

  【一放一收】 (杂语)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为师家应学人机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学人,放行者纵学人。一放之时,森森罗列。一收之时,空界无物。谓擒纵与夺,有自在之状也。见碧严录第九十九则。

  【一分家】 (流派)心识之一分说。即起认识作用之时。唯起于自体分。至于见分相分,乃自无始以来妄执之熏习,与能缘所缘相似,而发现之遍计所执也。安慧所立,与难陀之二分说,均非正义。

  【一分菩萨】 (术语)受一分戒之菩萨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有受一分戒者,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

  【一佛】 (杂语)一人之佛陀也。

  【一佛乘】 (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同品曰:“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一佛成道】 (杂语)一佛成道于世间。则法界尽受其德。金刚錍曰:“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依正。”

  【一佛多佛】 (术语)大乘许于一时有多佛出世,且勿论。小乘则于俱舍十二有二说:萨婆多师之义,无边之世界,唯一佛出世,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者。余师之义,则一三千大千世界,虽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而其他三千大千世界,佛之出世,非无与之同时者;故无量之世界,同时有无量之佛出世。智度论九,同举此二义,以前义为不了义,后义为了义。【一佛多佛】(术语)大乘有多世界一时出现多佛之论,在小乘则有异说。详“见佛”条。

  【一佛净土】 (术语)从一般之佛土,称弥陀净土曰一佛净土。十疑论曰:“阎浮提之众生,心浊多乱,偏赞一佛净土,使专心一境,即得往生。若总念一切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生。”又一佛土,即一佛净土。皆指弥陀之净土而言。

  【一佛世界】 (术语)谓一佛所化之世界也。又曰一佛土或一佛国土。中阿含经十七,谓二佛无同时出现者,恰如转轮圣王,一四天下同时无二人云。此为一佛教化,普及须弥四洲,更不须余佛出世之意,即一佛所化之世界为一四天下之说也。然智度论五十曰:明五重世界,谓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世界,数之至恒沙,谓之一佛世界,复数之至恒沙,谓之一佛世界海,复数之至恒沙,谓之一佛世界种,复至其数无量,谓之一佛世界云。此论文,第二重与第五重,虽同为一佛世界,而五教章卷下,取华严之意,改第二重为世界性,第五重为一佛世界,此为终教所谈一佛所化之范围也。

  【一佛土】 (术语)与一佛世界同。往生论曰:“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又同一佛土。即弥陀之净土也。

  【衣服随念愿】 (术语)无量寿经上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八愿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之大经钞四科之,谓为衣服随念愿。

  【衣服天】 (天名)又曰金刚衣天。金刚界曼陀罗第二羯磨会众中,外金刚二十天之一天。此尊司胎内之胞衣,覆所生之子,防母所饮寒温气之德。黑色,持弓箭。见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二。

  【一浮沤】 (譬喻)浮沤,水泡也。以大海中之浮沤喻人身。楞严经二曰:“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同经三曰:“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有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一盖】 (故事)一天盖也。维摩经中所说不可思之神变。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

  【衣裓】 (衣服)长方形之布帛,男女多挂于肩,用以拭手,或盛物。法华经譬喻品曰:“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阿弥陀经曰:“各以衣裓盛众名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义疏五曰:“衣裓者,衣衿也。”玄赞五曰:“裓者,孤得反,衣襟也。(中略)天仙之衣,应是彼类。”案悬于肩,则宜谓之裓,今见天人之像自两肩长垂者是也。又,一说,衣裓,本来花器之称。法华文句五下曰:“三藏法师云:衣裓,是外国盛花之器。”天台之阿弥陀经义记曰:“衣裓是盛花器,形如函,而有一足,手擎供养。”象器笺十九曰:“僧家散花器,名衣裓。其器小竹笼,以贮花而散之。”

  【一个半个】 (杂语)极少之数也。南泉禅师所谓会取佛未出世时尚不得一个半个之类是也。但原非禅语。而出于道安习凿齿之故事,秦符坚陷襄阳。谓左右曰:我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习鉴齿半人也。习鉴齿跛一足,故戏之为半个。

  【一根】 (术语)一类之根性也。妙玄一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又为眼等六根任何根之一。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一弓】 (杂语)尺度之量。言如弓之长也。鹤林玉露九曰:“荆公诗云:卧占宽闲五百弓。盖佛家以四肘为弓,肘一尺八寸,四肘盖七尺二寸。其说出译梵。”俱舍论十二曰:“二十四指,横布为肘,竖积四肘为弓。”颂疏六曰:“一肘有一尺八寸,一弓有七尺二寸。”梵Dhanu。

  【依估】 (术语)谓依赖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大宝积经二十三曰:“世间大依怙,以此乘出离。”

  【一光三尊】 (图像)弥陀如来与观音菩萨势至菩萨三尊,或释迦与药王药上三尊,立于一光明中。谓之一光三尊。

  【依果】 (术语)又曰依报。凡有情之果报有二种。总谓有情之心身曰正报正果。谓身外之物(即山川居家衣服饮食等)曰依报依果。以是乃正报正果之依处也。赞弥陀偈曰:“无漏依果难思议。”

  【一行】 (人名)直隶钜鹿人,姓张,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强记非凡,游诸方究律藏。又得历数算法之秘诀。唐玄宗闻其名,开元三年,敕入禁廷。九年,撰大衍历九卷。十一年,制黄道仪。善无畏来,师就习密教。参与译经。且撰大日经疏。又遇金刚智,受秘密灌顶。十五年,寂于华严寺。年四十五。谥大慧禅师。所著有大日经疏二十卷,七曜星辰别行法一卷,北斗七星护摩法一卷,梵天火罗九曜一卷,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一卷,宿曜仪轨一卷,华严海印忏仪四十二卷等。见宋高僧传五,佛祖通载十六。又(术语)专于一事也。善导之观经疏一曰:“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岂将念佛一行即望成。”

  【一行居集】 (书名)八卷,清彭绍升着,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别号知归子。法名际清。因刘遗民高忠宪二公往来修学之地,皆名东林。故题其居曰二林。自号二林居士。居士治古文,言有物而文有则。熟于本朝掌故。所述事状信而有征,卓然可传于后世。论学之文。精心密意,纪律森然,汇为二十有四卷,名二林居集。居士谈内典之作,亦择言尔雅。不涉语录陋习。字字从性海中流出。发挥净土之精义最多。为佛门之大著作。汇为八卷,名一行居集。

  【一行三昧】 (术语)心定于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数四曰:“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三昧者。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中略)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六祖坛经曰:“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次,事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之异名。一心念佛也。文殊般若经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见起信论义记下末,安乐集下,往生礼赞。

  【一行一切行】 (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众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一行一切行,则四三昧。”探玄记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一喝】 (术语)喝为张口出叱叱之声也。禅家祖师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门下二世法嗣,马祖道一,尝于其弟子百丈参之之时,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参,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传灯录六。碧岩八则评唱曰:“德山棒,临济喝。”禅林句集坤曰:“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注曰“赞临济德山句”盖盛用棒喝为德山临济已后之事。

  【一喝商量】 (公案)“临济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见临济录,会元十一等。

  【一诃子】 (杂语)一阿黎勒果也。名义集三曰:“诃黎勒,新云诃梨怛鸡,此云天主持来,此果为药,功用至多。”四十二章经曰:“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见“诃梨勒”条。

  【一合相】 (术语)世界为微尘之集合者。故称世界为一合相。华严经大疏演义钞曰:“一合相者,众缘和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等,以成于人,名一合相。”

  【一恒】 (名数)一恒河沙之略。

  【一恒河沙】 (名数)一恒河沙之数。见“恒河沙”条。

  【一化】 (术语)指如来一代之教化而言。天台观经疏曰:“此约一化以明通。”又一时化益之意。法华玄义一上曰:“一期化导,事理俱圆。”三论玄义曰:“释迦小乘一化,徒然虚设。”

  【一化五味之教】 (术语)天台宗区别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之五时。此五时之教法,托于涅槃经所出之五味喻,谓为五味之教。五味者乳、酪生酥、熟酥、醍醐,如其次第配于彼五时。见“五味”条。法华文句六下曰:“四大弟子,深得佛意,探领一化五味之教,始终次第,其文出此也。”

  【一回忌】 (术语)又名一周忌。死后满一年之忌日也。此日多请僧行佛事。儒家曰小祥。十王经曰:“一年过此转苦辛,男女修斋福业因;六道轮回仍未定,造经造佛出迷津。”详见“年忌”条。

  【一会】 (术语)读经及说法之会座。多人会合曰会。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阿弥陀经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一惑】 (术语)一类之妄惑也。归敬义中曰:“元立三学,同倾一惑为宗。”

  【一机】 (术语)一类之机缘也,谓当受同一种教之动机也,碧岩四十六则评唱曰:“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又一机关也。楞严经六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柚,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一机一境】 (术语)机谓属于内而恸于心者。境谓属于外而显于形者。释尊拈华为境,迦叶会其消息,破颜微笑,为机。又如烟为境,见之早知是有火,为机。碧岩录马大师不安则垂示,有曰:“一机一境,一言一句,且图有个入处。好肉上剜疮,成窝成窟,大用现前,不存规则。”此即机境也。涉于言句者,欲暂使学人有入处,诱引之方便耳。真个之大用现前,非拘于此规则者。虽然,机境非绝对的不用着,祇忌学人执之而已。一说,非真个自性彻见之师,徒拈槌竖拂,以对学人而拟禅机者,名为一机一境之禅者。

  【一极】 (术语)一实至极之道。至理不二故曰一。无量义经序曰:“一极正觉,任机而通。”三论玄义曰:“法华会三乘,同归一极。”止观义例上曰:“若异若同,同入一极。”

  【一即多多即一】 (术语)见“一即十”条。

  【一即六】 (术语)谓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于真性则余五根亦得解脱也。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又“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一即三】 (术语)言一乘教即三乘教之意也。

  【一即十】 (术语)所谓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数。均由一相叠而成。若以一为本数,即单位。则舍一而不能有二至十。此所以一即二,一即三以至一即十也。易言之。二乃由本数之一为始。渐次成而为二。一之外别无二之本体也。由此以推。十亦由本数之一为始。渐次成而为十。一之外别无十之本体也。由是论之。一乃组成他数之一。非自性之一。若果为自性之一。则一终为一。不能成二至十之数。即能成二至十之数。其为组成他数之一可知矣。故此时所论之本数之一。为有体数。二至十为无体数。即空也。故一十相即。又一为有力数。二至十为无力数。故一十相入。根据此法而详论之。一尘为主。一切佛土。悉在此中。一念为主。无量之时劫。亦尽在其中。此即大陀罗尼缘起之法门。华严一家之盛谈者也。又一即多之意义。与上相同。见五教章中。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术语)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挂碍。”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祇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何得有别?”永嘉禅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舍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华严经第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盖以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镕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咸味也。此妙旨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即约观法而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说。以一心三观,示一境三谛之圆理,约观境而传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于诸法上说一尘一切尘,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众生一切众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识一切识等,或约修证迷悟等,使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一显一切显,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门一切门,一种一切种,一受一切受等。又约破立权实而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解释也。

  【一虮】 (杂语)数量名。为隙尘之七倍。俱舍论十二曰:“积七牛毛尘,为隙游尘量,隙尘七为虮,七虮为一虱。”梵Likṣā。

  【一际】 (术语)彼此二边无分别也。智度论十九曰:“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宗镜录二十二曰:“法报虽分,真化一际。”

  【一寂】 (术语)谓寂灭一理也。五教章上曰:“一相一寂。”冠注曰:“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止观大意曰:“于一寂理,不分而分。”

  【一偈】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一偈一句。”

  【一髻】 (杂语)顶上结一髻也。古梵志中有此风。

  【一髻罗刹法】 (修法)一髻罗刹尊之修法也。见一髻尊陀罗尼经。

  【一髻罗刹女】 (异类)罗刹名。孔雀王经曰:“有大罗刹女,名曰一髻。是大罗刹妇,居大海岸,闻血气香,于一夜中,行八万逾缮那。”

  【一髻罗刹王菩萨】 (菩萨)住于胎藏界曼陀罗第一苏悉地院之忿怒尊名。有大火炎髻,身色青黑,有四手。见秘藏记下,曼陀罗大钞五。

  【一髻文殊】 (菩萨)尊形如五髻文殊。头上唯有一髻,戴宝冠。三昧耶形为宝珠,以师里为种子。是求富德而修之者。【一髻文殊】(图像)顶结一髻之文殊菩萨也。与五髻文殊,八髻文殊有别。修文殊一字法时,则画此尊。见“文殊”条。

  【一髻尊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唐不空译。一卷。

  【一家】 (术语)一宗一派一门名曰一家。大乘义章三曰:“一家宣说。”辅行一之五曰:“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旨。”

  【伊迦波提罗那】 (佛名)如来之名。译曰最上天王如来。见陀罗尼杂集九。

  【一家宴】 (仪式)禅院之语。入院之节,不请他寺,唯供养寺内大众。曰一家宴。见象器笺九。

  【一假一切假】 (术语)空假中三观中,假不唯言假观之一。空观中观皆谓为假。止观五上曰:“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

  【一间】 (术语)旧云一种子。言不还向中一种之圣者,虽断欲界修惑八九品然犹有一品或二品之余残,更可受欲界之生者。俱舍论二十四曰:“一间者,间谓间隔,彼余一生为间隔故,不证圆寂,或余一品欲修所断惑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有一间者,说名一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一间,梵言翳迦鼻至迦Ekavīcika,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间,言有一间隙在,不得般涅槃也。旧云一种子者,梵言鼻豉迦Bijika,此言种,斯或译者不善梵言,或笔人不寻本语,致玆讹失也。”

  【衣犍度】 (术语)犍度为梵语Khaḍṇa,译曰蕴聚等。以名经论之篇章。四分律有二十犍度,说法衣之篇章,称为衣犍度。

  【一间圣者】 (术语)不还向中有一间圣者,乃十八有学之一。见“一间”条。

  【一箭道】 (杂语)里程名。法华经药王品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同嘉祥疏十一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一角仙人】 (人名)又名独角仙人。过去久远之昔,于波罗奈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为名。及长修禅定。而得通力。因惑于名扇陀之淫女,遂失其通力,出山为国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释尊也。扇陀即今之耶输多罗女也。见智度论十七,经律异相三十九。

  【一觉】 (术语)与觉同。即一悟也。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起信论曰:“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依教分宗】 (术语)与教相判释同。见教判条。

  【一劫】 (名数)一个之劫也。劫示长时,为梵语,有大中小之三劫。详见“劫”条。

  【一解脱】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说一解脱义。”文句记四中曰:“一解脱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脱。”涅槃经三十二曰:“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

  【衣界】 (术语)摄衣界之略。摄衣而属于其人。使无离衣罪之结界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注羯磨云:衣界者,摄人属人,令无离宿罪。”

  【一界】 (术语)一世界也。楞严经一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又十界中任何界之一。玄义二上曰:“九界之权,一界之实。”

  【一茎草】 (杂语)一茎之草,与梵刹或丈六金身,一如而不二也。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云此处宜建梵刹。帝释将一茎草,插于地上,云建梵刹已竟。世尊微笑。”又赵州语录曰:“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是漏心佛不二物我一如之消息也。

  【一境】 (术语)一种之境界也。碧岩四十六则评唱曰:“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

  【一境三谛】 (术语)空假中三谛,融即于一境之意。又曰圆融三谛,不思议三谛。是天台圆教之说。诸法无自性,故为空,因缘所成,故为假,即空即假,故为中。如是一一之境,三谛之理,镕融相即,三一一三,无碍圆融,为绝对不可思议也。法华玄义第一,谓此妙谛为天然之性德。盖此意也。但就三千即空假中之意言之,则有山家山外之异义。山家之智礼,谓三谛皆具三千。山外之神智,谓三千定是妙假。固执空中不具三千。

  【一境四心】 (杂语)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处,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天见种种宝庄严地,人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于是处唯见虚空”云云。大明三藏法数第十八题之为一境四心:一、天见是宝严地。二、人见是水。三,饿鬼见是脓血。四,鱼见是住处。

  【一九】 (术语)指弥陀而言。

  【一九之教】 (术语)弥陀之教。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

  【一九之生】 (术语)谓九品往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

  【一举万里】 (杂语)行脚抖擞之行也。止观七下曰:“若遁迹不脱,当一举万里,绝域他方,无相谙练,快得学道。”

  【一句】 (术语)表诠一个之义理者为一句。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俱舍论五曰:“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秘藏宝钥中曰:“一句妙法,亿劫难遇。”碧严录七则垂示曰:“声前一句,千圣不传。”

  【一句道尽】 (杂语)以一句道破真理无所有之意。宋竹庵颂曰:“中论因缘所生法,一句道尽无剩语,我说即是空假中,朱帘暮卷西山雨。”见稽古略四。

  【一句投火】 (故事)菩萨为闻一句之法而入大火坑也。佛祖统纪智礼传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华严经三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令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况小火坑而不能入。”

  【一俱胝】 (杂语)一亿也。希麟续音义曰:“一俱胝,梵语数名,此翻为亿也。”详“俱致”条。

  【一句子】 (术语)向上之那一句。子者语助。景德传灯录十四曰:“药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说向人。道吾出曰:相随来也。”此为暗示无言无说无示无识之端的者。非云相对的言语文句之句。

  【一空】 (术语)三藏法数四曰:“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圣凡因果之法,虽种种不同,求其体性,毕竟皆空。”寂调音所问经五曰:“如瓦器中空,宝器中空,俱同一空,无二无别。”止观七上曰:“方等云:大空小空,皆归一空。”一空即法性实相。宋高僧传五澄观传曰:“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空之中。”

  【一空一切空】 (杂语)空假中三观中,空不唯为空之一,假中皆为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

  【一腊】 (术语)又作一腊。僧受戒经一夏曰一腊集韵曰:“腊或作腊”腊为冬祭,乃一年之终也。说文曰:“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也。”而佛立安居之制,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定安居之期日。以此安居为僧家之一岁,谓之法腊,又曰法岁。其属于夏期者,曰夏腊,又有僧腊戒腊之名。释氏要览下曰:“夏腊即释氏法岁也,凡序长幼,必问夏腊,多者为长。”又作一老。称法腊第一长老。详见“戒腊”条。

  【一腊缚】 (杂语)量名。见“腊缚”条。

  【一来果】 (术语)四果之一。详见“四果”条。

  【一来向】 (术语)四向之一。详见“四向”条。

  【伊兰】 (植物)Erāvaṇa,又作伊罗,黳罗,堙罗那等。树名。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经论中多以伊兰喻烦恼,以旃檀之妙香比菩提。

  【伊兰拏钵伐多国】 (地名)īriṇaparvata,中印度之境。多小乘之学徒。见西域记十。

  【伊兰拏山】 (地名)火山名。在中印度伊烂拏钵伐多国。现今附近惟有温泉涌出,不见喷火。西域记十,形容此山,谓含吐烟霞。蔽亏日月云。

  【一类】 (杂语)彼此相似也。唯识述记七末曰:“一类者是相似义。”

  【伊梨沙掌拏】 (杂名)生殖器病之名。译曰妒黄门。因见他淫,方有妒心,而起淫根之病也。出名义集二。īrṣyāpaṇḍaka又见“五种不男”条。

  【伊梨延陀】 (杂语)鹿之梵名。见“伊尼延”条。

  【一理】 (术语)同一之理性也。华严大疏二曰:“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不增不减。”法华文句记六中曰:“由一理故,偏通一切。”

  【一里劫万里劫】 (杂名)菩萨璎珞本业经曰:“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万里劫。”

  【一理随缘】 (术语)见“但理随缘”条。

  【一莲】 (杂语)一莲华也。与莲台同。

  【一连】 (杂语)以线系之,曰一连。

  【一莲托生】 (术语)往生净土,托生于同一之莲华中也。阿弥陀经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也。

  【一莲之实】 (杂语)于同一净土之莲台上结成佛之实也。

  【衣领树】 (杂名)树名。冥土悬所褫罪人之衣者。十王经二曰:“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抄曰:“梵云大波罗树,又云毗罗树,汉云衣领树。罪人悬衣,故云衣领树也。”

  【一流】 (术语)同一流类。法华文句八上曰:“此二千人,或是学,或是无学人,同是一流。”舍毗尼义钞上之一曰:“众生行别,不能一流。”

  【一卢舍】 (杂语)一俱卢舍之略。见“俱卢舍”条。

  【一路】 (术语)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严经五曰:“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长水之义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传灯录七,盘山语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伊罗跋提河】 (地名)河名。异称跋提。译曰贤河。见慧琳音义二十六,Erāvati。

  【医罗钵呾逻龙王池】 (地名)医罗钵呾逻Elāpattra者梵名。在北印度呾叉始罗国。西域记三谓其周百余步,其水澄清,杂色莲华,开荣有异彩云。

  【伊罗钵多罗】 (异类)同医罗钵咀罗龙王Erāpattra,见伊罗钵龙王条。

  【伊罗钵龙王】 (异类)Erāpattra,伊罗钵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三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钵(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于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如是无量亿年,颇有佛出世以不?而依那罗陀童子仙,始知释迦世尊出世,伊罗钵龙王与那罗陀,相随共向于世尊所。(中略)伊罗钵龙王,即白佛言:世尊我念往昔,有佛出世,名曰迦叶如来。我于彼中,出家修行。我时见一草,名曰伊罗。我时以手,斫取彼草,执捉将诣佛所,白彼佛言:若有比丘,斫于此草,得何果报?时彼世尊,即报我言:汝知若人故心斫断此草,当堕牢固地狱。我于尔时闻此佛语,心中不信。以不取彼佛语故,不受其教诲。又自思惟:但斫此草,有何果报?以既不信故,造波夜提罪,不舍此邪见,命终已后,遂即生长寿龙中。是故彼时,为我立名,名伊罗钵也。”四分律一曰:“所造恶虽微,慎莫谓为轻。如破伊罗叶,常在于龙中。”庄严经论三曰:“伊罗钵龙王,以其毁禁戒,损伤树叶故,命终堕龙中。”

  【医罗钵龙王】 (异类)亦云医罗钵罗。医罗,树名,此翻云臭气。钵罗。此翻云极。由此聋王往昔损此树叶故,致头上生此臭极之树也。

  【伊罗多罗】 (异类)伊罗钵多罗之略,见“堙罗那”条。

  【伊罗婆那龙象王】 (鬼类)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婆那,蔼罗筏拏,爱啰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那,蔼那婆那,伊那钵那,伊罗钵那,[口*垔]罗钵多罗,伊罗钵多罗,医罗钵咀罗等。伊罗为树名。或梵汉并称,谓为伊罗叶,黳罗叶,瑿罗叶等。因陀罗乘御之象王也。普通翻为香叶。见玄应音义。或译为能出声等。见慧苑音义。此象王,见正法念处经,新译华严经,大宝积经,大般若经等。惟佛本行集经,西域记,新译华严经,慧苑音义等,又以为龙王之名。龙象本皆为那伽Nāga所译如伊罗婆那象王瑿罗叶龙王,其原语恐同,为一帝释乘御之龙象,至后乃分岐耳。或先为龙王之名,更以神话化之为帝释象王之名,亦未可知也。

  【伊罗叶】 (植物)见“堙罗那”条。

  【一洛叉】 (杂语)数名。见“落叉”条。

  【一缕一触】 (杂语)言得袈裟之一丝,及触袈裟一度。皆得无量之功德也。文句记三中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同私记三本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者:龙得袈裟一缕,免金翅鸟难;牛角一触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钞九曰:“龙得一缕者,广见法苑四十七,经律异相四十八,大部补注六等。牛角一触者。笺难第一云,曾以角触袈裟,后改报为僧闻法等,未见出处,后更追注。”

  【一虑】 (术语)专一心虑也。归敬仪中曰:“论美四修,经叹一虑。”

  【一麻】 (故事)世尊苦行之日,仅食一麻一米。麻,麻子也。智度论三十四曰:“如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诸外言:我等先师,虽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勤苦。”

  【一麦】 (杂语)量名。俱舍论十二曰:“七虱为[麸-夫+广]麦,七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

  【一盲】 (杂名)一个盲目者。

  【一盲引众盲】 (譬喻)无门关曰:“拼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

  【一毛端】 (术语)极少之称。楞严经二曰:“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万国土。”

  【一门】 (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入涅槃之门也。安乐集上曰:“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一门普门】 (术语)亦曰一门即普门。言通一法则达一切法之道理也。大日经疏一曰:“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

  【一面】 (杂语)场所之一部也。法华经序品曰:“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一面器】 (仪式)饰于护摩坛四方之六器。曰四面器。止在正面之一方者。谓之一面器。

  【一灭】 (术语)四谛中之灭谛也。成实论一谛品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三论玄义曰:“就成实义,但会一灭,方乃成圣。”归敬仪中曰:“事分三义,宗成一灭。”(三义,戒定慧也)。

  【一明】 (术语)一陀罗尼也。明为真言陀罗尼之异名。此从佛口所出之陀罗尼,犹佛身所出之光明。故以为名。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

  【依名释义】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名之一。见“四释”条附录。

  【一魔万箭】 (杂语)意谓微少之恶,亦极可怕也。归元直指有曰:“见一魔事,则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则千锥札耳。”

  【一目多伽】 (经名)又作一曰多伽。见“十二部经”条。

  【一衲】 (衣服)又作一纳。一枚之衲衣也。衲衣为僧衣之名。见“纳衣”条。佛祖统记六慧思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纳。”

  【衣那】 (杂名)俗云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产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那后出,故谓后物。于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于其衣那,有松文者,长命富贵之相也。若有竹文者,虽长命而贫穷也。或有龟文者,最短命不吉之相也。如是能见之已。以其脐尾埋清净处,供五节供等,成大黑氏神,是于我等大恩德者也。若致不法,令大鸟等食之,则成障碍神,频为祸祟矣。是名衣那荒神,故为报此恩,正称袈裟。而挂体上,修验行者结袈裟者,全是彼衣那形也。”(结袈裟即九界袈裟)。

  【伊那槃那龙】 (异类)Eḍavarṇa,龙名。羊色之义(名义大集,一六七)。伊那,译言树。槃那,译言叶。因于过去曾坏树叶,堕在龙中,故以为名,如Erapattra之解,是别一龙也。出于探玄记十八。见伊罗钵龙王条。

  【伊那婆那】 (地名)林名。探玄记四曰:“伊那婆那,此言王林,谓佛为太子时,在此林中生,故立名也。”梵Airāvaṇa。

  【一那由多】 (术语)数名。详见“那由他”条。

  【衣囊】 (物名)纳三衣之囊。又谓之衣袋。五分律廿一曰:“时诸比丘在路行,不收摄衣曳地污裂,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犯者突吉罗,应作囊盛。诸比丘作囊太长,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极长使前至脐后至腰,乃至应用粗物作。”萨婆多部律摄五曰:“三衣袋法三肘广一肘半,长牒两重缝之为袋,两头缝合当中开口,长内其衣搭在肩上,口安[巾*句]带勿令虫入。”Cīvarabīsikā。

  【伊尼延】 (杂语)Aiṇeya,又作伊泥延,黳尼延,翳泥耶,瑿泥耶,[口*垔]尼延,因尼延,伊梨延陀。鹿之梵名也。玄应音义一曰:“伊尼延,或云[口*垔]尼延,皆讹也。正言黳尼延耶,此鹿王名也。[口*垔],音乌贤切,黳乌奚切。”同二十二曰:“瑿泥耶[跳-兆+尃],乌奚切,下市耎切,鹿王名也。旧经中伊尼延,又作因尼延,亦作[口*垔]尼延,皆一也。”名义集三曰:“伊尼延,或伊泥延,此云金色。”

  【伊泥延】 (杂语)见“伊尼延”条。

  【伊泥延腨相】 (术语)佛之三十二相中,第八相。言佛膝似彼鹿王之膝也。智度论四曰:“八者伊泥延腨相,如伊泥延鹿王腨,随次佣纤。”慧苑音义下曰:“伊尼延者鹿名也,其毛多色黑腨形佣纤,长短得所,其鹿王最胜,故取为喻。腨字又作[跳-兆+尃]。”梵Aīṇeyajaṅgha。

  【一念】 (术语)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三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注上曰:“百一生灭名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摩诃僧祇律十七,则谓“二十念名为一瞬顷,二十瞬名为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为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为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此即一昼夜为三十须臾,一须臾二十分为一罗豫,一罗豫二十分为一弹指,一弹指二十分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为一念之说也。又大智度论三十,引经论谓“一弹指顷有六十念。”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刹那兹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此二说可为同意。彼翻译名义集五,谓“刹那毗昙翻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与一刹那解为同义也。(二)思念对境一次也。其义亦多。如天台,以阴妄刹那之心名为一念。又或以本觉灵知之自性,谓为一念。净土门诸派,以古来一念多念之论盛行,随而一念之解,其说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称弥陀果体所成就之佛智,谓为一念,所谓“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亲鸾氏,以闻名信喜之心,名为一念,教行信证六,所谓“一念云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为一心。”是也。又依选择集上,则谓“念与声是一。”其证则引观经下品下生“使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论十念即为十声。故诵经谓之念经。诵法华谓之念法华。称佛名谓之念佛。凡念字之义,虽通于观念称念,而弥陀之本愿为称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称佛之声也。按义寂之无量寿经疏曰:“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为一念,非唯生灭刹那等。”无量寿经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义也。

  【一念不生】 (术语)超越念虑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顿教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顿教为华严宗所立五教之一,禅之宗旨当之。冠注曰:“通路云:一念不生等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为众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谓不得名佛!故达磨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华严清凉国师对则天武后之语曰:“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见稽古略三。

  【一念三千】 (术语)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一念随喜】 (术语)归依于法而信服之之念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念万年】 (术语)谓刹那一念之心,而摄万年之岁月无余。

  【一念相应】 (术语)(一)谓无间道金刚喻定相应之智,唯为一刹那也。大般若经三百九十三有曰:“从此无间以一刹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粗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又天台通教,以一念相应之慧,顿断残习,现带劣胜应身而成佛云。是等为于无间道,断尽最后一品习气之慧,名一念相应也。(二)谓与灵知自性之一念相应也。法华玄义二曰:“果即一念相应,大觉朗然,无上菩提为习果。”盖一念者,为灵知之自性。即始觉与彼本觉灵知之性,冥然不二,故曰一念相应。是等为佛果之理智冥合,不二之当体,名一念相应也。

  【一念相应慧】 (术语)是定慧相应之一念,理智相应之一念,将成佛时之智慧也。智度论九十二曰:“住如金刚三昧,用一念相应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名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起信论曰:“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一念业成】 (术语)一念信阿弥陀佛之本愿,而往生净土之业成辨也。

  【一念义多念义】 (流派)又曰一念往生,多念往生。日本源空上人立念佛往生之宗,出其门者非一人,异解颇多。幸西立一念义。一念义者,凡夫之信心与佛智之一念相应,往生之业事自然成辨,不须多念之念佛也。隆宽立多念义。积念佛之功,往生之业事始为成辨,故一生之间念念相续,以待临终,百万遍之类也。

  【一念逾新罗】 (杂语)即一念已逾海外之意。传灯录曰:“有僧问盛禅师如何是觌面事?师曰:新罗国去也。”东坡诗曰:“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一宁】 (人名)号一山。台州人。俗姓胡氏,长入佛门,待郡之鸿福寺无等融公。二年,辞入四明山,随普光寺处谦,习法华诸经。后受律宗台宗之教旨。元成宗欲遣有道名僧,劝化日本归附,众推一宁。大德三年,成宗赐金襕之僧伽梨,并妙慈弘济之号。敕使东航。日本疑为游侦,禁锢之。师昼夜禅诵。悠然乐道。未几,解禁。迭主建长圆觉南禅诸寺。年七十一寂。有偈曰:横行一世,佛祖吞气,箭已离弦,虚空坠地。日本人列入本国高僧传。

  【一沤】 (譬喻)一水泡也。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一品】 (术语)经中之篇章曰品。梵曰跋渠Varga,巴Vaggo,译作品。别之义也。

  【一品经】 (杂名)经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分一品而书写之,名曰一品经。各经均可书写其一品。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法华经为始。

  【依凭】 (术语)依赖也。南本涅槃经十九曰:“依凭国王,无有盗贼。”

  【一婆诃】 (物名)希麟续音义曰:“一婆诃,下音呵,梵语也,此云图,又作篅同,音市缘反,即仓图也。”参照婆诃条。

  【伊蒲塞】 (术语)优婆塞之转音。西域记九曰:“邬婆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婆塞,皆讹也。”见“优婆塞”条,Upāsaka。

  【衣蒲童子】 (图像)宋太尉吕惠卿,游五台山,见一童子。体黑被发,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且现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还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见童子于香几上,命画工图之。见稽古略四。

  【伊蒲馔】 (杂名)佛寺素席也。名山记。谢东山游鸡足山记曰:“山之绝顶一僧,洛阳人,留供食,所具皆佳品。予谓野亭曰:此伊蒲馔也。”

  【一普】 (术语)普及一堂之意。见“一中”条。

  【一期】 (术语)人之一生也。唯识论五曰:“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四念处三曰:“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妙玄义一上曰:“一期化导,事理俱圆。”

  【一千二百功德】 (名数)六根清净之功德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一千七百则公案】 (名数)五灯录中公案之数凡一千七百则,山房夜话上曰:“且如禅宗门下,自二祖安心,三祖忏罪,南岳磨砖,青原垂足。至若擎叉,球辊,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则机缘,莫不皆八字打开两手分付。”宗论三曰:“若缘木求鱼,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疮疣纸,千七百公案亦陈腐葛藤。”

  【一切】 (术语)该罗事物之称。玄应音义曰:“说文云:一切,普也。普即遍具之义,故切宜从十。说文,十谓数之具,从七者俗也。”史记曰:“臣观诸候王邸第百余,皆高祖一切功臣。”同索隐曰:“此一切,犹一例,同时也,非如他一切,训权时也。”胜鬘经宝窟中末曰:“一切止是该罗之名。”法苑珠林二十八曰:“一以普及为言,切以尽际为语。”无量寿经慧远疏上曰:“举一名余,故云一切。”智度论三十曰:“一切有二:一、名字一切,一、实一切。”

  【一切遍智印】 (印相)谓三角形也。是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于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遍智印,作三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一切处】 (术语)又名遍处。禅定之名。以所观之境,周遍于一切处也。有十种。名十一切处,又云十遍处。见法界次第下,三藏法数三十八。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真言)四摄菩萨真言也。参照“四摄菩萨”条。

  【一切法】 (术语)又名一切万法,一切诸法。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己摄一切法。”梵Sarva-dharma。

  【一切法高王经】 (经名)佛说一切法高王经。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一卷。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术语)毗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为使众生入于法界而得决定智之法印。义释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果故,更说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一切法界自身表】 (术语)表者,表现之义,于一切法界中表现自身。而使一切众生知见,谓之一切法界自身表。大日经五曰:“法界生如来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云遍满。”义释十一曰:“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谓能令一切众生悉知见也。谓如来身表普现色身,如彼大云,遍于法界。云是遍满义也,言化身之云,遍满于法界,遍于十方世界,不可限量也。”

  【一切法生界印】 (印相)三种三昧耶印中之法界生三昧耶印也。

  【一切法义王经】 (经名)一切高王经之异名。

  【一切佛顶轮王】 (佛名)由佛眼尊流出之金轮佛顶也。以八辐轮为其三昧耶形。瑜祇经曰:“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又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略称。

  【一切佛会】 (术语)称莲华胎藏界会也。大疏十六曰:“从金刚智,出生一切佛会也。”

  【一切佛心印】 (印相)一切遍智印之异名。

  【一切即一】 (术语)见“一即一切”条。

  【一切皆成】 (术语)谓一切众生皆悉成佛也。对于五性各别而言。盖三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余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为无余界回心之说。故谓一切众生无不成佛者。今举三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又“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涅槃经十曰:“一切菩萨声闻缘觉,于未来世皆当归大般涅槃,譬如众流归大海。”又第三十六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虽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当成菩提道,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等,必当得成阿耨菩提。”又第十一说五种人成佛中,明须陀洹果人过未来八万劫成菩提,斯陀含果人过未来六万劫,阿那含果人过未来四万劫,阿罗汉果人过未来二万劫,辟支佛道人过未来十千劫,成阿耨菩提之旨。大云经第四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入楞伽经第二曰:“说三乘者,为使发起修行地故,虽说诸性差别,然非究竟地,声闻缘觉,毕竟得如来身。”中阴经上曰:“于无余泥洹界,发金刚心,一一成佛。”密严经中曰:“十梵之处:无烦、无热、善见、善现、阿迦尼吒、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住彼已,渐除贪欲,从此生清净佛土,常游妙定,至于真解脱。”尼干子经二曰:“为此众生故,分别差别说。究竟皆成佛,更无余乘有。我为化众生,分别说余道。渐化入于一,故无三差别。”胜鬘经曰:“声闻辟支佛乘皆入于大乘。”圆觉经曰:“有性无性,齐成佛道。”等是也。

  【一切皆空宗】 (流派)华严宗所立十宗之一。见“十宗”条。

  【一切经】 (术语)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并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著作而称之。佛教传播于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则原本为散斯克利图Saṁskṛt语及巴利Páli语。翻译而传者,有汉译藏,西藏藏,蒙古藏,满洲藏(详“清字经馆”条),及欧译之诸典。散斯克利图语之原本,自北方尼波罗地方,渐次为学者所发见,然其数未甚多。巴利语之原本,为巴利三藏,即锡兰暹罗缅甸等南方诸国所现传者。其中暹罗之官版藏经,以西纪一八八八年出版,世界各国之大学或学会,均得寄赠。巴利三藏中。律藏Viuaya-Piṭakaṁ,为波罗提木叉Pratimokkha注释之悉答韦蒲般伽Sutta-vibhanga、蹇陀Khandh-aka、波利婆罗Parivāra三部,经藏Sutta-Piṭakaṁ,为长阿含Digha-nikāya中阿含Majjhima-nikāya、杂阿含Saṁyutta-nikāya、增一阿含Aṅguttara-nikāya、小阿含khuddak-anikāya之五部,谕藏Abhidhamma-Piṭakaṁ,为法僧伽Dhamma-Saṅgaṇi以下总有七论。西藏藏为喇嘛教徒之所护持,属于经部者,总计八类,百五十一部,三百五十册,更有续藏二百二十三册,其经部为清康熙二十三年所刊行,其续藏则为雍正六年所镂刻者。蒙古藏及满洲藏为奉天所保存,其中满洲藏经,世界唯有一部,日俄之战,为日本所得。此外各国语之藏经,虽尚有数种,而其中卷帙最浩繁,部义皆完备者,实维汉译藏。案汉译藏经印行之最古者。则以宋太祖开宝五年,平定列国,造金银字佛经,前后凡数藏。同年敕印雕佛经一藏,凡一十三万版,为其嚆矢。寻而至道元年,高丽王治遣使至宋求官本,与其国从来所藏之前后二藏及契丹藏,参订校旧,经十四年,全行刻成。世所谓高丽藏者是也,凡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复开版藏经,有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九百十六卷,所谓宋藏者是也(详宋藏条)。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亦翻刻藏经,至二十七年告竣,有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称为元藏者是也(详见“元藏”条)。此藏罹元末之兵燹,与宋藏共归灰烬,惟流传于日本者尚存。有尼法珍者(详“法珍”条),慨然起兴藏之志,经三十年。渐奏其功,是为方册藏经之滥觞明成祖永乐十八年,敕印刻大藏经版,至正统五年,始告竣,是为北藏。藏于北京。其南藏者,为太祖洪武时所刻。成祖又敕安置石刻一藏于大石洞。然流通未遍,学者多感不便。后神宗时,密藏禅师亦发愿刻方册藏本,万历十七年,于五台山创刻,业未竣而入寂,后人迭继其业,遂完成之,是谓明藏。有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藏则于雍正十三年开工。乾隆三年告竣。又有京西石经山之石刻藏经。则晋琬公法师刻石贮封石洞者也。日本现存古写本不少。而最著者,为堀川天皇敕僧侣一万人,于一日写一切经,顺德天皇敕一万五千僧,于一日写一切经等。德川氏使天海僧正,刻活字排印大藏,其活字及藏经今尚在,有六千三百廿三卷。寻而黄檗之铁眼和尚,又将明藏上梓。明治十三年,弘教书院以丽藏为本,与宋元明三本对校,印行活字板大藏经,计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缩成四十帙,四百十八册。明治三十三年,藏经书院又以活字印行日本大藏经。藏教书院复纂辑藏经所漏者,题为日本续藏经,共七千八百七十三卷。清季上海频伽精舍,根据弘教本,略加增减,以活字印行大藏经四十帙,四百十四册,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挽近英法德俄诸国语之译本,渐见于世,将来更有西文一切经,未可知也。

  【一切经供养】 (行事)书写一切经而供养之之法事。一切经为法宝故,以为三宝之一而供养之。

  【一切经音义】 (书名)唐玄应撰,二十五卷。详“玄应音义”条。又,唐慧琳撰,百卷。此书采集玄应音义慧苑音义等而成。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单行本。又收入续藏中。近收入频伽精舍大藏经中。详“慧琳音义”条。

  【一切经中弥陀偈】 (经名)即后出阿弥陀佛偈也。见“后出阿弥陀佛偈”条。

  【一切流摄守因经】 (经名)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一切男女我父母】 (杂语)心地观经二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一切菩萨真言】 (真言)与普通种子心真言同。见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一切普门身】 (术语)具足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也。大疏八曰:“供养一切普门身。”

  【一切人中尊】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也。义释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毗卢遮那也。”

  【一切如来】 (术语)种种之如来也。

  【一切如来宝】 (佛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六释迦院中之一尊也。左手持莲花,上有如意宝珠。详日本秘藏记,曼陀罗大钞。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修法)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三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阇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顶宝冠,为究竟三界之法王也。”

  【一切如来必定印】 (术语)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赞叹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印,为授大菩提记。”

  【一切如来顶白伞盖经】 (经名)Sarvatathāgatoṣṇisasit’átapatra,原本为散斯克利图语。为霍奇孙所发见。佛一时在三十三天时。说其眉间传出之神咒及其功德汉译佛典,似无可与之对当者。

  【一切如来定】 (术语)称大空三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三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为大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三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多。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行人初发心时,能如是正观心佛性者,亦即名入如来定。”

  【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术语)如来三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众生得如我故,欲善为众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众生及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一切如来摩诃菩提金刚坚牢不空最胜成就种种事业三昧】 (术语)称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三摩地。见摄真实经上。

  【一切如来普贤摩诃菩提萨埵三昧耶】 (术语)大日如来东方金刚手菩萨出生之三昧耶也。见略出经注一。

  【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 (真言)入佛三昧耶真言之德名也。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印相)又曰三三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为阏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于内心,(掌中)教令彰于外相也。佛口云二空(二大指),入于掌中者,两部大日之智德(秘),又人法二空之智(浅)也。二空之妙理。即诸法之本源。两部之极智。乃众德之总括。佛法诸宝住其中。即此意也。二地竖开(檀慧坚开),系功德之母。譬如世间万物。皆自地出生。一切之功德。均由菩提心(本不生之义)而生。今表此义。即二地(二小)竖开也。见不动瑜伽要钞。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术语)佛眼三摩地也。大日如来住于此三摩地而说摄一切大阿阇梨位真言。见瑜祇经大阇梨经品。

  【一切如来智印】 (印相)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二遍知院中之三昧耶形也。在莲华上作三角形者。

  【一切如来诸法本性清净莲华三昧】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西方妙观察智大智慧门之莲华三昧。由此而阿弥陀如来出生。见摄真实经上。

  【一切世间】 (术语)总称秽土之语。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杂语)此言甚深微妙之法,为一切世间众生之难信受者。法华经序品曰:“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阿弥陀经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大日经五曰:“其中如来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一切万法】 (术语)与一切诸法同。宗镜录三曰:“一切万法,至理虚玄。”

  【一切万物】 (术语)与一切万法同。无量寿经下曰:“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

  【一切无上觉者句】 (真言)称百光遍照真言之暗字。大日经六曰:“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寺门尊处诸佛所说心。”

  【一切无障碍】 (杂语)言通达一切而无不及也。法华经神力品曰:“能持此经者,于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一切无障法印明】 (印相)左右为刀印而向外二头指着于侧。口诵婆誐嚩帝(世尊),苏婆诃(成就)。见印田七。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一切一心识】 (术语)梵名干栗陀耶。十识之一。见“识”条。

  【一切义成】 (佛名)又谓之一切义成就。悉达太子之译名。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刺他悉达,唐言一切义成,旧言悉达,讹也。”是世尊之幼名。华严经十二曰:“如来于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释迦牟尼。”金刚顶经说此菩萨五相成佛之相。见“释迦”条。

  【一切有部】 (流派)具名说一切有部。梵名萨婆多。小乘宗之名。二十部之一。见“说一切有部”条。

  【一切有情】 (术语)与一切众生同。旧译为众生,新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有情如来藏。”

  【一切有为】 (术语)谓有作为有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者。

  【一切真言心】 (术语)称百光遍照真言之暗字也。大疏十八曰:“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于一切真言最为上首。”

  【一切真言主】 (术语)称两部之诸尊也。瑜祇经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刚界大曼荼罗王,皆悉集会。”

  【一切智】 (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一切智藏】 (术语)知一切者之意。佛之尊称。善生经曰:“如来即是一切智藏。”

  【一切智船】 (譬喻)乘人而运于一切智地岸之船。即佛也。教行信证文类二曰:“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舟。”

  【一切智地】 (术语)证得一切智之位,即佛果位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其所说法,皆悉至于一切智地。”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一切智慧者】 (术语)称大日如来也。大日经一曰:“一切智慧者,出现于世间,如彼优昙华,时时乃一现。”

  【一切智经】 (经名)佛为波斯匿王,分别一切智之事,四姓之胜劣等者。摄于中阿含经五十九。

  【一切智句】 (术语)句者住处之义。一切智句者,佛之住处也。大日经六曰:“于彼恒勤修求一切智句。”义释十四曰:“句是住处义,一切智之住处,即是佛住也。”

  【一切智人】 (术语)同“一切智藏”条。智度论二曰:“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

  【一切智忍】 (术语)六忍之一。见“忍”条。

  【一切智无所畏】 (术语)四无畏之一。见“四无畏”条。

  【一切智相】 (术语)梵语萨婆若多Sarvajñatā,一切智之相貌。智度论二十七曰:“萨婆秦言一切,若多秦言相。”

  【一切智心】 (术语)求一切智之心也。日本源信之往生要集中末曰:“一切智心者,是第一义空相应心,或可是愿求佛种智心。”

  【一切智者】 (术语)谓具足一切智者,是佛之异称。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智度者,开道者,说道者。”梵Sarvajña。

  【一切智智】 (术语)三智中之一切智,混声闻缘觉之智,故为分别彼一切智,而名佛智为一切智智。大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那Sarvajñāna,即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又谓一切智智,譬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大地,为一切众生所依,又如火界,烧一切无智之薪,又如风界,除去一切诸烦恼之尘,又如水界,一切众生依之欢乐。又谓此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菩提心为因者,谓行者如实知自心也。大悲为根者,谓行者发悲愿,拔众生之苦,与以乐也。方便为究竟者,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一切种妙三昧】 (术语)得此三昧,则得以一切种之功德庄严吾身。见智度论四十七。

  【一切种识】 (术语)八识之一。即第八识之异名。又名种子识。言执持一切种子而不失之识也。详见“识”条。

  【一切种智】 (术语)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种之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见“三智”条。

  【一切诸佛】 (术语)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术语)法华经为甚深秘密之要法。非为小机劣慧所容易开演,故名。同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同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同品曰:“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文句八上曰:“秘要之藏者。隐而不说为秘。总一切为要。真如实相包蕴为藏。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一箧四蛇】 (譬喻)以一箧盛四蛇,喻一身之四大和合也。涅槃经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喂饲。卧起摩跣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四卷金光明经一曰:“地水火风,合集成立,随时增减,共相残害,犹如四蛇,同处一箧,四大蚖蛇,其性各异。”止观一下曰:“三界无常,一箧偏苦。”

  【一拳】 (杂语)握拳也。

  【依诠谈旨】 (术语)对于废诠谈旨而言,谓托于言虑之诠门,说其旨也。例如真如为妙谛,永离言诠,无实可名,然为使人悟其体义,强立真如之名,谈真实如常等之旨,是也。其他三性三无性等,总为依诠门之谈。见百佉问答钞等。

  【一拳五指】 (譬喻)卷则一拳,开则五指,以喻总别一体之义。

  【伊阙佛龛】 (堂塔)在河南洛阳龙门山之西崖。大佛龛也。为北魏宣武帝时所造,唐贞观十五年魏王泰为长孙皇后修之。因更磨崖刻其由致于傍,褚逐良书之。

  【一人当千】 (杂语)以一人之力当千人。涅槃经二曰:“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人作虚】 (杂语)公案名。一人吐虚言,则万人相传为实也。空谷集云:“有僧问兴化存奘,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作虚,万人传实。”谓佛祖之大道,为言句思量所可及,一涉文字葛藤,则忽失真也。

  【一日】 (术语)自日出至日没之间也。

  【一日佛】 (术语)一日清净至暮,则为一日间之佛也。宗镜录二十三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一日经】 (术语)在一日中将一部经写完。名为一日经。

  【一日三时】 (术语)晨朝、日中、黄昏也。一日分昼三时,夜三时。印度古代之风。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一日斋】 (行事)一日持八斋戒而精进也。

  【一如】 (术语)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赞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事物物曰理,称其理彼此同相曰一如。故与显教诸法同体之一如差异,盖显教之一如,一法界也。密教之一如,多法界也。吽字义曰:“同一多如,多故如如。”又(人名)明上天竺寺之僧。撰法华科注并撰大明三藏法数。见续稽古略三。

  【一如顿证】 (术语)十方之人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也。又一真如也。止观八下曰:“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辅行八之三曰:“魔佛理一,故名为如。”

  【一如观音】 (图像)三十三观音之一。为乘云飞行之像。

  【一三昧】 (术语)一行三昧之略。惟专心思一事,不顾其他也。

  【一色】 (术语)一色也。为微细之意。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杂语)一色一香虽为微细之物,而尽有中道实相之本体。天台立空假中之三观而照一切诸法。为悟之极处。止观一上曰:“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

  【伊沙】 (地名)īsa山名。译曰自在。见增一阿含二十三。又(天名)伊沙那之略。见“伊舍那”条。

  【一杀多生】 (杂语)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经第十二,记仙豫王杀害世恶婆罗门,以其因缘却不堕地狱。行愿品疏钞五,引报恩经文以明一杀多生之因缘。报恩经七曰:“有一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护持正法。婆罗门子缘事他行,有五百人,共为徒侣。前至险路,五百群贼,常住其中。贼主密遣一人,历伺诸伴,应时欲发。尔时贼中复有一人,先与是婆罗门子,亲善知识,故先来告语。尔时婆罗门子,闻此语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惧畏诸伴没三恶道,受无量苦;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若害诸伴,贼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作是念已,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三恶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使诸同伴安隐无为。”

  【伊沙那】 (地名)聚落之名。华严经六十四曰:“聚落名伊沙那。”探玄记十八曰:“依天竺,本名伊舍那,此云旷野,亦名怖求。”慧苑音义下曰:“伊沙那者,此云长直也。”

  【伊沙驮罗】 (地名)īśādhara又作伊沙陀罗。山名。俱舍光记十一曰:“伊沙驮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耸,犹如车轴。此山能持,故名持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伊沙驮罗,旧言伊沙陀罗,此言自在持,亦言持轴。”

  【一山】 (杂名)以寺院多在山中,故一寺亦名一山。但一山之名广,而一寺之称狭。又(人名)僧一宁,字一山,见“一宁”条。

  【伊赊那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一蛇首尾】 (譬喻)杂譬喻经曰:“昔有一蛇,头尾自诤,头语尾曰:我应大。尾语头曰:我应大。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大。汝无此术。尾曰:我使汝去,故得去,若我不去,则汝不得去。以身绕木三匝,三日不已,求食不得,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放我,听汝为大。尾闻其言,即时放之。后语尾曰:听汝前行。尾在前行,未数步,堕大深坑而死。喻众生无智,为人我,终堕于三途也。”

  【伊舍那】 (天名)īśāna又作伊邪那,伊赊那。居于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罗位于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亦言大自在天也。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三戟枪,浅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者:右手作拳,安腰右,左手五指,直竖相着,地水二指屈中节,火风空三指,各少相去。”智度论五十六曰:“伊余那是大自在天王。”秘藏记下曰:“伊舍那天,黑青色,面上三目,系髑髅璎珞,左手持器盘,右手鉾镴。”胎藏界曼陀罗钞六详释之。瑜伽伦记九曰:“伊舍那者,此云自在,即大自在天。”玄应音义三曰:“伊沙天,此云众生主。”案,摩醯首罗天居色界之顶,即第四禅,伊舍那天为其化身,居欲界之顶,即第六天。

  【伊舍那后】 (天名)īśānā伊舍那天之后妃。秘藏记下曰:“伊舍那天后,白肉色,持鉾。”胎藏界曼陀罗钞六详释之。

  【伊舍那天】 (天名)见“伊舍那”条。

  【一身】 (名数)法相宗总门之法身也,又真言之法界身也。见“法身”条。

  【依身】 (术语)身为有情之依处。又为眼耳等之依处,故云依身。名义集六曰:“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是积集义,及依止义。”

  【一生补处】 (术语)见“弥勒”条。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至于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梵Eka-jāti-pratibuddha。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图像)称三十臂之弥勒菩萨。见“弥勒”条。

  【一生不犯】 (术语)一生不犯戒律,不行淫,谓之一生不犯。

  【一生果遂】 (术语)于现在一生之间,经历三往生也。第二十愿,闻名系念之众生,果遂其志愿,以三生果遂之义释之。然真宗以今生自双树林下往生之要门,转入难思往生之真门,更出方便真门,归入难思议往生之弘愿,谓为一生果遂。

  【一生入妙觉】 (术语)天台宗所说。三论,唯识等他宗之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得至于佛位(妙觉),然天台以圆顿之妙觉,信之,行之,则于现在世中得自凡夫位一跃直达于妙觉之佛果。谓之一生入妙觉。

  【一生所系菩萨】 (术语)与一生补处菩萨同。见弥勒条。

  【伊湿伐逻】 (天名)īśvara,译曰自在。见西域记二。参照“自在天”及“伊叶波罗”条。

  【伊师迦】 (植物)īṣīka用以作矢之坚芦也。又为王舍城之高山名。以譬我见我慢之高者。瑜伽略纂三曰:“伊师迦者,西方二释: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坚硬常住,我等亦尔。或复有草,名伊师迦,体性坚实,故喻我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伊师迦山名也,言此山高耸,喻我慢也。”

  【一识】 (名数)小乘之成实宗及经部,谡众生唯有一识,一识依于六根而缘六境,而说明之以经中所说六窗一猿之喻。是亦有一理。密教亦立一识。中台大日尊之法界体性智是也。

  【一食】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详见“头陀”条。

  【一实】 (术语)真如也。一,平等之义,名平等之实相曰一实。三藏法数四曰:“一实谛,谓一实相中道之理也,无有虚妄,无有颠倒,名一实谛也。”四教义一曰:“诸佛菩萨之所证见,审实不虚,谓之为谛。”

  【一时】 (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ṃsamayaṃ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

  【一实乘】 (术语)一实之教法也。教法能乘人到涅槃之岸,故曰乘。

  【一实观】 (术语)一实之观法也。宝积经百十二曰:“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

  【一实境界】 (术语)悟一实之境界也。占察经下曰:“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往生要集中本曰:“此一实境界,即是如来法身也。”

  【一识外道】 (流派)外道名。谓人身中有一心魂,常由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而攀缘外境,恰如六窗之室内畜猿猴者。行事钞下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狝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外道通游。”

  【一实无相】 (术语)一实之妙体,绝待不二而离诸虚妄之相,是曰一实无相。无方圆之相,如水之妙体。此即诸法之实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

  【一实相】 (术语)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

  【一实相印】 (术语)诸法实相之一法印也。即对于三法印而谓诸法实相之一理也。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嘉祥疏四曰:“为人说于实相,印定诸法。”三藏法数四曰:“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见“一法印”条。

  【一实圆乘】 (术语)明一圆顿之旨之教法:“即法华经是也。”

  【一实圆顿】 (杂语)赞叹法华之教旨也。谓一实之理,具圆顿之功德,圆顿者,言圆满顿速之义。为功德圆满,成佛顿速也。

  【一实圆宗】 (流派)说一乘实相之教法。无碍圆满之宗旨也。指天台宗而言。

  【依士释】 (术语)依主释之异名。六合释之一。见“六离合释”条。

  【衣树】 (植物)生妙衣之树。在忉利天之喜见城。瑜伽论四曰:“复有衣树,从此出生种种妙衣。其衣细软,妙色鲜洁,杂彩间饰。”

  【一水四见】 (譬喻)见“一境四心”条。

  【一说部】 (流派)又曰执一语言部。梵名猗柯毗毗与婆诃利柯Ekavyavahārika,又Ekabyohara,或作鞞婆诃罗。小乘二十部之一。为佛灭二百年顷,由大众部中分裂之一派。从大众部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之说而出。立一切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之说。故有此名。异部宗轮论,谓此部之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说也。意谓诸法为唯一之假名。无体可得。即乖于本旨。所以分别名一说部。从所立为名也。慈恩及贤首分小乘二十部为六宗,名此部为诸法但名宗。判为分通大乘。文殊问经卷下注执一语言曰:“所执与僧祇同,故言一也。”虽然,非也。何则,若其所执,与大众部(僧祇)之本旨相同,则无立别部之必要也。

  【伊私耆梨】 (地名)Rṣigiri,巴Isigiil,山名。译曰仙山,见善见律八。

  【一四句偈】 (术语)四句所成之一偈文也。心地观经二曰:“劝诸众生,开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真实波罗蜜多。”

  【一四天下】 (界名)指须弥山四方之四大洲而言。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是也。见“须弥”条。

  【依他】 (术语)非自然之法,而为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是曰依他法,亦云依他起性。三性之一。成唯识论八曰:“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依他八喻】 (譬喻)依他十喻中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之八喻也。见摄大乘论五之“依他十喻”。

  【依他起性】 (术语)见“三性”条附录遍依圆三性条。

  【依他十喻】 (譬喻)依他法之无实体,以十种之喻而显。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生。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大般若经一曰:“于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

  【依他心】 (术语)佛变化身之假心也。

  【依他自性】 (术语)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法,有假有似有之自性也。

  【一檀构】 (修法)灌顶式道场之庄严。有一檀构与两檀构之二种。两坛构者,金胎两部之曼荼罗,庄严于两坛也。一檀构者,金胎之两部随受法之前后而各严其一坛也。普通用者,均一坛构。见金刚界式幸闻记。

  【伊提目多伽】 (经名)见“十二部经”条。

  【衣体】 (术语)法衣材体之义。即作三衣等之品质也。四分律六许粪扫衣及十种之衣,即“憍赊耶衣,劫贝衣,钦婆罗衣,刍摩衣,谶摩衣,扇那衣,麻衣,趐夷罗衣,鸠夷罗衣,谶罗半尼衣。”也。憍赊耶Kauśeya,巴Kausa者,野蚕之羂布劫。贝者迦波罗Karpāsa,巴Kappāsika即绵布。钦婆罗kambala者毛丝杂织,亦曰细羊毛衣。刍摩Ksaumaka者,麻布之一种也。扇那者,白羊毛布。鸠夷罗者,绛色羊毛布。谶罗半尼者,尨色羊毛布。趐夷罗者,鸟毛所织之物也。西域记二亦举憍奢耶以下五种衣。后世南山律排斥绢布然未有典据。义净于南海寄归传二说破之。

  【一体】 (术语)外相虽异而其本性则一。故曰一体。涅槃无名论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法界观曰:“情与非情共一体。”

  【一体三宝】 (术语)慧海禅师曰:心是佛,不用将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法。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即是一体三宝。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一体三分】 (术语)摩醯首罗天与那罗延天梵天为一体,而亦三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论,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为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也。”吉藏中论疏第一末,谓“外道明有三天,即是彼家三身,自在天为本,如内法身佛,应为韦纽,如内应身佛,韦纽脐中化为梵王,如内化身佛。”此中韦纽,与那罗延同视。

  【一体三身自性佛】 (术语)于己色身内归依法报化三身佛也。六祖坛经曰:“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一体速疾力三昧】 (术语)一体而具速疾力之三昧也。大日经疏一曰:“毗卢遮那,本行菩萨道时,以一体速疾力三昧,供养无量善知识,遍行无量诸度门。”大疏六曰:“一切如来一体速迅三昧者,谓入此三昧时,则证知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于一念中,能次第观察,无量世界海,微尘数等诸三昧门。知如是如是若干众生,于彼三昧门中,应得入道。知彼善知识,已为若干众生作种种因缘,未为若干众生作种种因缘。或有众生入如是法门,不可得超升成佛,入余法门,久远稽留不得成佛。如是等种种根性不同,进趣方便皆亦随异。乃至游戏其中,次第修习出入超世间,于一一门,各得能成就无量众生,故名一体速疾力三昧也。”

  【依通】 (术语)通力之一种。依凭药力咒术等而现神通之作用,故云依通。所谓神仙之类是也。五通之一。见宗镜录十五,三藏法数二十一。

  【一秃乘】 (术语)斥佛道不具功德者之谓。止观七下曰:“祇一秃乘,无法门具度。”

  【一途】 (术语)以途譬一义理也。安乐集上曰:“径举大车,亦是一途。”戒疏一之上曰:“一途之释也。”垂裕记一曰:“义匪通方,故曰一途。”

  【一团心识】 (术语)与密教所说肉团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团,其状似莲华开合之心脏,为意识之所存者,故遂以心脏直解一团之心识也。见肉团心条。

  【一脱】 (术语)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脱。”

  【一陀罗尼】 (术语)陀罗尼一章。如尊胜陀罗尼,千手陀罗尼等。

  【一唾】 (术语)与一吹同,言其力弱小也。

  【一唾消世界火】 (譬喻)佛藏经上曰:“无明相中,假名相说,皆是如来不思议力。譬如有人嚼须弥山,飞行虚空,石筏渡海,负四天下及须弥山,蚊脚为梯,登至梵宫,劫尽烧时,一唾劫火即灭,一吹世界即成,以藕丝悬须弥山,手接四天下雨。”止观五下曰:“劫火起时,菩萨一唾火即灭。”性灵集一曰:“一唾能销百界火,一朝能灭万人愁。”

  【一万八千人】 (杂语)谓从劫初已来,恶王杀害亲父者,有一万八千人。此说出观无量寿经。

  【一万僧会】 (行事)会僧一万人而作法事也。若会千人则曰千僧会。

  【医王】 (术语)医中之王。称赞佛譬以医王。无量义经曰:“医王大医王,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生服。”涅槃经五曰:“成等正觉,为大医王。”

  【医王善逝】 (术语)药师如来之别名(医王之名,诸佛通用,今因药师之名,特谓此如来为医王)。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

  【一往】 (杂语)一渡也,一通也。止观七上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华论记二曰:“一往三藏名为小乘,再往三教名为小乘。”文句记五上曰:“言非尽理,故云一往。”

  【一妄】 (术语)一片迷妄之心也。宗镜录一曰:“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

  【一微尘】 (术语)极微分子。为物质之最小者。见“极微”条。首楞严经三曰:“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止观一下曰:“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具一切佛法。”辅行一之五曰:“宝性论云:有神通人,见佛法灭,以大千经卷,藏一尘中,后有人破尘出卷。”

  【一味】 (术语)如来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无二。故名一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名为一味。”深密经四曰:“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三藏法数四曰:“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三教也。”法华经义疏八曰:“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一味禅】 (术语)对阶段的渐进的之禅而名顿悟顿入之禅曰一味禅。琅玡代醉编三十二曰:“有僧辞归宗云:往诸方,学五味禅,归宗云:我这里有一味禅,为甚不学?”

  【一味泻瓶】 (术语)又曰泻瓶。一瓶之水泻于他瓶毫无余杂遗漏,以譬师资相承无遗余也。八宗纲要上曰:“佛灭百年写瓶无遗。”

  【一位一切位】 (术语)言得一位,则同时得一切位也。为华严经所明。与一门普门同。探玄记一曰:“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同卷曰:“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运即一切运,名不思议乘。”

  【一味蕴】 (术语)无始已来,一味相续而转之细意识也。是于经量部为轮回之主体者。见异部宗轮论。

  【伊吾】 (地名)在新疆之东北端。现今为哈密之地也。约隔二百哩,与甘肃之瓜州相对。其中间即沙漠,古所谓莫贺延沙碛是也。玄奘备尝艰苦,以八日通过之。见慈恩传一。

  【一无碍道】 (术语)生死与涅槃融和无障之悟道也。往生论注下曰:“一道者,一无碍道也,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槃。”

  【一物不将来】 (术语)公案名。言本来无一物之消息。即向上屋里,空界无物。今一物亦不将来之意也。从容录第五十七则曰:“严阳尊者问赵州: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云:放下着。严云: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州云:恁么则担取去。”是问一物不将来,即为既担一物来,故为赵州所勘破。

  【一息】 (术语)人间之一呼吸也。止观四上曰:“一息不追,千载长往。”同七上曰:“一息不返,即名命终。”

  【一息半步】 (杂语)自定起而经行时之步行法。即静起座,先于呼吸之间,举左足,进于右足之半,于次之呼吸,举右足,与左足相并,次自左足始,进十步乃至二十步,则转右而返,就原座云。如净禅师语曰:一息半步,此古佛之法也。近来之长老,曾无知者。

  【一夏】 (术语)修夏时九十日安居之行也。本行经曰:“作一房与彼一夏安坐。”见“安居”条。

  【一夏九旬】 (术语)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为夏安居之日数。略曰一夏。

  【一相】 (术语)(一)谓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圣所称叹。”维摩经弟子品曰:“不坏于身,而随一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一相乎?”(二)对于异相而言,计一切法唯从一元而生之外道见解也。外道小乘四宗论,谓一切法言一者,外道僧法论师之说也。盖中论八不中之非一,即非此僧佉之计。起信论,谓真如自性非一相,亦破此计。

  【一相法门】 (术语)文殊功德庄严经下曰:“智上菩萨言:文殊师利以何一相而说于法?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说一相法耶?智上菩萨答曰:文殊师利不见蕴及处界,亦非无见,亦非有见,于法无分别,亦无所分别,又不于法而见积集,亦不于法而见散失,是即名为一相法门(一)。师子勇猛雷音菩萨曰:若于法性,不违法性,不作种种分别,是凡夫法,是声闻法,是缘觉法,是如来法,入于一相,谓远离相,是即名为一相法门(二)。善见菩萨曰:若修行真如,而于真如无所思惟,亦不分别,此是甚深,是即名为一相法门(三)。无尽辨菩萨曰:诸法皆尽,究竟尽者乃曰无尽,说一切法不可尽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四)。善思惟菩萨曰:若于思惟入不思惟,彼无所思,亦不可得,是即名为一相法门(五)。离尘菩萨曰:若究竟不染于一切相,染无所染,亦不爱,不恚,不痴,不作一,不作异,亦非作,亦非不作,不取,不舍,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六)。娑蘗罗菩萨曰:若入甚深法,难测如大海,而于正法亦不分别,如是住,如是说,于自无所思,于他无所说,是即名为一相法门(七)。月上童真菩萨曰:若思惟一切有情,平等如月,而亦不思我及有情,如是说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八)。摧一切忧闇菩萨曰:若遇忧戚而无所忧,而于忧箭亦不疲厌,云何有情起于忧根,所谓于我若有,于我住平等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九)。无所缘菩萨曰:若不缘欲界不缘色无色界不缘声闻独觉之法,不缘佛法,如是说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十)。普见菩萨曰:若说法者,应平等说,其平等者,所谓空性,不于空性思惟平等,于平等法亦无所得,如是说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十一)。三轮清净菩萨曰:夫所说法,不违三轮。云何为三于我无所得?于闻不分别,于法无所取,如此名为三轮清净,如是所说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十二)。成就行菩萨曰:若知不着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说,不说于一字,所谓离言说故,若如是说一切法者,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十三)。深行菩萨曰:若乐瑜伽,知一切法,则于诸法而无所见,于彼若说,若无说者,于法无二,是即名为一相法门(十四)。”

  【一相三昧】 (术语)禅定之名。六祖坛经曰:“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一相无相】 (术语)浑然而现一相,为无相之意。智度论二十七曰:“一相所谓无相。”

  【一相一味】 (术语)一相者,众生之心体,诠一实之真如也,一味者,如来之教法,诠一实之理也。文句七上曰:一相者,众生之心。同一真如相,是一地也。一味者,一乘之法。同诠一理,是一雨也。法华经义疏八曰:“一相谓一实相,合一地也。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一相智】 (术语)证悟诸法一实相之智也。智度论六曰:“以此方便教诸弟子入一相智。”

  【一向】 (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探玄记八曰:“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专也、偏也。药师经曰:“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

  【一向出生菩萨经】 (经名)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阇那掘多译,摄于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一向大乘寺】 (杂语)总称一向专学大乘不兼小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一向记】 (术语)向人问与以决定之答也。俱舍论十九曰:“若作是问,一切有情,皆当死不,应一向记,一切有情,皆定当死。”

  【一向小乘寺】 (杂语)总称一向专学小乘不兼大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一向宗】 (流派)日本真宗之别名。以一向念佛为宗旨,故名。

  【一小劫】 (术语)一增或一减之间曰一小劫,是新译家之说。合一增一减曰一小劫,是旧译家之说。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又详“劫”条。

  【一心】 (术语)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余缘。”探玄记三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三末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又,一心有事理之二种:无余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观音义疏上曰:“一心归凭,更无二意,故名事一心也,(乃至)理一心者,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

  【一心不乱】 (术语)一心而不散乱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慈恩之阿弥陀经疏曰:“一心不乱者,专注无散也。”

  【一心称名】 (术语)一心而称佛名也。法华经普门品曰:“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一心顶礼】 (术语)一心头面礼拜也。观音忏法曰:“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一心归命】 (术语)一心而归顺于佛也。净土论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一心合掌】 (术语)心定于一处而合掌也。合掌者,表一心,见“合掌”条,法华经信解品曰:“右膝着地,一心合掌。”

  【一心金刚宝戒】 (术语)天台宗相传之菩萨戒名。依梵网经而立此称。又名圆顿戒。其戒相仅为梵网之十重四十八轻戒。梵网经下曰:“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

  【一心敬礼】 (术语)敬礼三宝之心不二也。法华忏法之初:“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佛,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法,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僧。”

  【一心念佛】 (术语)念佛之心不二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一心三观】 (术语)又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或不次第三观。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于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又摩诃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盖天台之意,在对于别教隔历之次第三观,而明圆教之不次第三观也。别教之说,先修空观,破见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证真谛之理,次修假观,破尘沙之惑,得道种智,而知假谛恒沙之法门,后修中观,破无明之惑,得一切种智,而证中道法身,故三观次第而用之。圆教之说则不然,三观融即于一心,不纵不横,恰如伊字之三点,又如一刹那之法,有生住灭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举一观,即圆具三观。谓举一空观,则假中亦空。以三观悉能荡相着故也。举一假观,则空中亦假。以三观皆有立法之义故也。举一中观,则空假亦中。以三观之当处皆为绝对故也。是即三观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观,任运具三。如是三一圆融,修性泯绝,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故得三惑破于一时,三智发于一心。所以称为不可思议之三观也。维摩经玄疏三,明一心三观,有三意:一、所观之境,即一念无明之心,因缘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观,观此一念无明之心,圆照三谛之理。三、证成,证一心三观,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来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观之论目。其余诸教,绝不说一心三观之旨。又见维摩经略疏七及止观辅行五之三。

  【一心三惑】 (术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体三惑。止观辅行六之三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即,三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三惑,其体各别,次第为隔历三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粗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三惑。即迷于绝对之一理之一惑,粗分名为见思。细分名为尘沙,极细分名为无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从而障三谛。粗分之见思,障真谛。细分之尘沙,障假谛。极细分之无明,障中道。然覈其实,则为一心之三惑,故一见一思,其体无非法界,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之可见。且能破之三观,既融即于一心,则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时必破也。

  【一心三智】 (术语)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智,修假观得道种智,修中道观得一切种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观,次第发得三智。而在天台圆教,则三观融于一心,故即所发之三智,亦同时于一心证得,无前后并别云。原出大智度论二十七,彼文自为问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品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即是也。昔北齐之慧文,读此文,豁然悟圆理之极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传智顗,智顗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之圆理,遂为开立天台一宗之基。此所以同宗以龙树为高祖师也。

  【一心真见道】 (术语)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于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为无见道,于次一念证所显真理之位为解脱道,此二道称为真见道。次生后得智分别思想所证之真理,谓之相见道。此有三心相见道,十六相见道之二。而真见道有无间解脱之二道,虽涉于多刹那,然非别之所作。以其相等,故名为一心。唯识论九曰:“真见道,谓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

  【一心正念】 (术语)一心正念而归于佛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一心专念】 (术语)念佛之心专一也。往生论曰:“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一形】 (术语)谓人之形骸存续之期间也。又名一期,一生涯。

  【一宿觉】 (术语)称永嘉玄觉禅师也。传灯录曰:“永嘉禅师诣曹溪,语契六祖。六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之一宿觉。”

  【一虚】 (术语)一样空之事也。肇论曰:“齐万有于一虚。”

  【一旋一咒】 (术语)在佛之周围一旋之间,诵毕一次陀罗尼也。摩诃止观第二上,明半行半,坐三昧中,引大方等陀罗尼经:“礼竟,以志诚心悲泣雨泪,陈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不下。”

  【依学宗】 (术语)谓仅为依学学问之宗,而非信心修行之宗也。如俱舍成实宗即是。

  【一寻】 (杂名)尺度名。八尺曰寻。无量寿经下曰:“诸声闻众,身光一寻。”

  【依言真如】 (术语)对于离言真如而言,见“真如”条附录二真如条。

  【一眼之龟】 (譬喻)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鳖头入板孔。”【一眼之龟】(譬喻)大海有龟,腹有一眼。随波浮游于中,遇大木之穴则乘之,偶风吹来,遂覆此木,龟仰向其腹之一眼,当于浮木之孔,见日月之光,此譬希有难逢之际遇(见十住论之鳌眼持头),盲龟之喻少异之。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鳖头入板孔。”

  【一业】 (术语)一业因也。同一之业因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引一生,业能圆满。”一业引未来世一生之意。

  【伊叶波罗】 (人名)īśvara译曰自在。西域人。善通三藏。达四阿含。宋文帝元嘉年中于彭城翻译诸经。见名义集一。

  【一叶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为乘于一片之莲叶中故,而有此名。

  【一业所感】 (术语)各人为同一之业。而感同一之果也。又名共业共果。

  【一一】 (杂语)犹言逐一也。首楞严经曰:“现一一形,诵一一咒。”观无量寿经曰:“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梵网经开题曰:“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智轨曰:“即以陀罗尼文字,右旋布列心月轮面上观,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字中,流出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

  【一异】 (术语)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异曰异。皆为偏于一方之思想。中论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异,治外道计执一异障。”智度论二十曰:“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

  【依义不依语】 (术语)法四依之一。见“四依”条附录。

  【一翳】 (杂语)言为他所障蔽也。传灯录十曰:“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初参归宗。问: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师曰:和尚发诚实言,何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师曰: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眼,空华乱坠。”此言一障蔽物在眼,则见空华之乱堕,不得认虚空之实性也。空华为空中之花。视为有而无实体者。宗镜录一曰:“先德云: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

  【一因】 (术语)一个之原因也。俱舍论六曰:“一因生法,决定无有。”瑜伽论释曰:“证得一因,即成佛道。”

  【一音】 (术语)一音声也,指如来之说法而言。维摩经佛国品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止观七下曰:“一音殊唱,万听咸悦。”

  【一音教】 (术语)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说一切教之意。鸠摩罗什并菩提流支所立。华严经疏第一,出一音教中。有曰:“然有二师:一、后魏菩提流支云: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上之二师,初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然并为教本不分之意耳。”是即叙流支立大小并陈之义,罗什唱圆音异解之义者也。流支之说,并出于义林章第一,探玄记第一及五教章卷上等。谓佛于一音中,陈大小二乘之法,故称大乘之机,闻大乘之法,而解其义,小乘之机,闻小乘之法,而解其义也。又法华玄义第十上,有曰:“北地禅师,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满等教,但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一音说法,随类异解。诸佛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但是一音教也。”是即指罗什圆音异解之义乎。而谓为北地禅师,则罗什以后,似有敷演其说以唱之者。又一音之义,婆沙论第七十九,颇有其说。

  【一印】 (术语)一印相也,一印契也。见“印相”条。

  【一印顿成】 (术语)习得一印相而顿得成佛之利益也。又一法印之意,谓诸法实相唯一不二之真理也。玄义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中略)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

  【一印二明】 (术语)金胎两部之大日菩萨印,皆为遍法界无所不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为,胎大日为之五字明。金刚顶经曰:“诸法本不生(二地),自性离言说(二水),清净无垢染(二火),回业等虚空(二风二空)。”是说无所不至之塔印也。又大日经真言品曰:“我觉本不生(二地),出过语言道(二水),诸过行解脱(二火),远离于因缘(二风),知空等虚空(二至)。”是亦说无所不至之塔印也。然则两部之大日,俱以塔婆为三昧耶行。故为一印。而两部大日之种子两相交替。故为二明。是曰一印二明。初传法时。为秘而不授之印明。原双纸云:“师传云:体不变故,印为一也。说交替故,真言为两种也。”口传云:体不变故,为六大法界之体,无相无分别之义,说交替故,为设说之义也。又体不变者为口决云,两部皆为一种之法身,故印为一也,住于理而说胎,名曰胎藏部。住于智而说金,名曰金刚顶部。故说有两种。问以等五字为六大法界之真言可乎,以之一字,亦为法界之真言如何?答曰:为水大之种子,此字引长,则其响为字即地大之种子,而于此地大之方形。切于角违。即为字之三角火转,又折半此水圆形。即为之半月风轮,又于风大之半月合火大之三角,则为字之团形虚空轮,故字具五大之种子。见赖瑜秘记。

  【一印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六会。见九会曼荼罗条。

  【一由缮那】 (杂语)由旬之新称。见“由旬”条。

  【一由旬】 (杂语)里程名。见“由旬”条。

  【一雨】 (譬喻)教法之一味,譬之雨,佛虽说一味之法,然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然。法华药草喻品曰:“一雨所润。”法华义疏八曰:“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依语五过】 (名数)对于正教不得正解,则生五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人,四谤法,五轻圣法。见成实论,归敬仪通真记中。

  【医喻经】 (经名)佛说医喻经,宋施护译,一卷。以医有四法譬佛法有四谛法。

  【一源】 (譬喻)以水源譬一个之原理也。大集经八曰:“诸法无二,无有分别,一昧一乘,一道一源。”三论玄义曰:“一源不究,则戏论不灭。”

  【一缘】 (术语)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三十八曰:“行住坐卧,常系一缘。”

  【依圆】 (术语)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之二性也。三论大义钞一曰:“都存依圆徒,还同栗过。”

  【一圆相】 (术语)在禅门为悟之对照而出之圆相也。有圆相之商量者,自慧忠国师始。传灯录五曰:“师见僧来,以手作圆相,相中书曰字,僧无对。”碧岩六十九则曰:有南泉一圆相之公案。“南泉、归宗、麻谷,同去礼拜忠国师。至中路,南泉于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皈师于圆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么则不去也。”

  【一愿建立】 (术语)弥陀之四十八愿中,本第十八之一愿而立宗旨。

  【一月三身】 (譬喻)以一月譬法报应之三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为变化之用。用无自性,从体而起。有感则通,无感则不通。犹如月影,有水则现,无水则不现。虽然。此三者,原是一体,惟从用而立名耳。

  【一月三舟】 (譬喻)以月譬佛,三舟喻众生之机感不同。谓同一之月,依舟之动止,而所见各有异也。华严经疏钞十六上曰:“譬犹朗月流影遍应,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住之者见月不移。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三藏法数四曰:“一月喻佛,三舟喻世间众生见佛不同。”

  【一拶】 (术语)禅语。谓匆促谈话也。系师僧试弟子者。

  【一拶拶倒了】 (杂语)为匆促谈话已毕之谓。碧岩三十五则着语曰:“一拶拶倒了也。”

  【一增】 (术语)由人之定命十岁起,每百岁增一岁,达于八万四千岁之定命间。俱舍论光记十二曰:“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佛祖统纪三十曰:“以人寿八万四千岁,百年命减一年,至十岁,复增至八万四千岁。”

  【一增一减】 (术语)经劫之间人寿一增一减也。俱舍论光记十二曰:“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一增一减之间,新译家称曰中劫。俱舍论十二曰:“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极十年,即名为初一住中劫。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年增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十年,尔乃名为第二中劫。次后十七,例皆如是。于十八后,从十岁增,极至八万岁,名第二中劫。”旧译家名此一增一减曰小劫。佛祖统纪三十曰:“如是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二十增减为一中劫。”

  【一搩手】 (杂语)Vitastf,尺度名。又名一磔手、一张手、一折手,张中指与大指之长也。又搩字,作磔、[操-品+(丽-鹿)]、[攗-鹿+(牙*牙)]、析。字典曰:“搩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同曰:“磔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玄应音义曰:“磔,古文[序-予+乇]同,知格反,通俗文,张申曰:磔,广雅,磔张也,开也。炘曰:古文[序-予+乇]当作厇。玉篇云:厇亦作磔,开厇也。”然则搩磔二字可通用。他皆假借。行事钞中曰:“佛搩手,尺量不定。今总会诸部,校勘是非。僧祇佛搩手长二尺四寸,明了论同之。善见云:中人三搩手长佛一搩手。多论云:佛一搩手凡人一肘半。五分佛搩手长二尺。”行事钞下曰:“今依五分,佛一搩手,长二尺。准唐尺者,则一尺六寸七分强。”详于资持记中二之一,下一之二。名义集三曰:“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释氏要览上曰:“佛一搩手,长二尺四寸。”壒囊钞十五曰:“一[操-品+(丽-鹿)]手者八寸。(中略)智证之杂记云:一[操-品+(丽-鹿)]者,散舒中大两指以为一析。”

  【一搩手半】 (杂语)造佛之尺也。壒囊钞十五曰:一搩手半者,一尺三寸也,即自母之肘节以至腕节也。或云一尺二寸、一搩八寸,半乃四寸也。人在母胎之时,至第二十七日,人相皆备。以手推面,蹲踞而坐。其时身体之长,与母之一搩手半齐等故也。但此亦非人人皆同,略有差异。概言之,一搩手半,大约为普通之一尺或一尺二三寸。造佛之所以取一搩手半者,乃取胎内等身之义。吾人出生之后,藉养育而得五尺八寸等之身体。

  【一丈六像】 (图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观无量寿经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又详“丈六”条下。

  【一障者】 (术语)又名自性。喻本有之见修二惑,无始无明也。瑜祇经第七品曰:“时会中有一障者,不从空生,亦不从他方而来,忽然而现,诸菩萨各如醉人,不知所从来处。(中略)时障者忽然现身,作金刚萨埵形,于顶上现一金刚轮,足下现一金刚轮,两手中各现一金刚轮,又于心上现一金刚轮,遍身于光照触会中。”此五轮为心,左手,足下,右手,顶上。如其次第为中,东,南,西,北,之五方五部,以表五秘,即中央系金刚萨埵,四方即欲触爱憎之四菩萨,障者作此五秘密,为表示无明即明之义。

  【一辙】 (术语)一轨辙也。止观五上曰:“斯一辙之意。”法华文句二之下曰:“千车共一辙。”

  【依着】 (术语)谓执着也。大般若经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往生要集上末引此文执著作依着。

  【一着】 (术语)犹言一事也,宗论三曰:“向上一着,千圣不传。”梵室寓谈曰:“有名异而实同者,如台宗谓之一心三观,贤首谓之一真法界,相宗谓之胜义唯识,禅宗谓之向上一着,盖未始少异也。”

  【一真】 (术语)又名一如。亦曰一实。皆为绝待之真理也。一者无二,以平等不二之故谓之一。真者离虚妄之义,所谓真如也。

  【一真地】 (术语)悟一真法界理之位也。四十二章经曰:“视平等如一真地。”道沛注曰:“平等视众生,如一真地。以一真法界,绝自他也。”

  【一真法界】 (术语)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动静一言,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回出者,其唯法界欤。”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曰真,融摄一切万法。故曰法界。乃华严经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数四曰:“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

  【一真如】 (名数)一真法界无差别也。起信论所谓真生未分之一心是。

  【一真无为】 (术语)言一真法界之体为无为自然。楞严经八曰:“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长水义疏曰: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法界。此法界体。具如是无方妙用。故云本然。”

  【依正】 (术语)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三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行愿品疏钞二曰:“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依正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见“十不二门”条。

  【依正二报】 (术语)正报与依报也。皆为应于前业之果报,故谓之二果,亦曰二报。

  【一枝花】 (杂名)禅家语,谓金波罗华为一枝花。

  【一只眼】 (术语)与所谓顶门眼同。真正见物之一个眼也。碧岩八则垂示曰:“具一只眼,可以坐断十方,壁立千仞。”

  【依止】 (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

  【依止阿阇梨】 (职位)比丘新度后,以依止其他先辈比丘而受其监督为法。此师曰依止阿阇梨。五种阿阇梨之一。见四分律三十四。

  【依止甚深】 (术语)如来所证之真如法体,遍于一切处,为一切万有之所依也。五甚深之一。见法华论,三藏法数十九。

  【依止师】 (职位)同依止阿阇梨。又谓禅家受学参禅之师也。见象器笺。

  【一指头禅】 (术语)公案名。尽天尽地悉摄尽于一指头上之意。景德传灯录第十一,金华俱胝传,俱胝时为实际尼所勘破,愤慨不能措。偶以杭州天龙和尚到其庵。俱胝因问之。天龙时竖一指示之。俱胝即坐,大有所悟。由是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不别为提唱。当欲示寂,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由是一指头禅,于禅家之间,大为喧传。收于碧岩集第十九则及无门关第三则。

  【一智】 (名数)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为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也。一相寂灭之相,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此智观三谛,若言一相寂灭之相,即是观中道也,若言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即是双照空假二谛也。见止观三之二。

  【依智不依智】 (术语)法四依之一。见“四依”条附录。

  【一中】 (术语)设斋食普及于一堂之中也。又云一普。联灯会要洞山价禅师章曰:“令主事辨愚痴斋一中。”传灯录作一普。一普者及于一堂之义。象器笺十五有多解。

  【一中劫】 (术语)一个之中劫。时之名也。见“劫”条。

  【一中一切中】 (术语)空假中三观之中,中不惟为中观之一,空观假观亦谓为中也。止观五上曰:“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

  【一周关】 (杂语)与一周忌同。

  【一周忌】 (行事)又名一回忌。死后满一年之忌日。儒家名小祥。见“年忌”条。

  【一肘】 (杂语)印度尺数名。俱舍论十二谓,七麦为一指节,三指节为一指,横列二十四指为一肘,竖布四肘为一弓。西域记二谓,七宿麦为一指节,二十四指为一肘,四肘为一弓。据此而论,俱舍论之一肘,当一指节之七十二倍。西域记之说,仅当二十四倍。人指之广狭不同,肘之长亦无一定,惟有一说,一尺八寸乃至一尺四寸为一肘,佛之量倍之。

  【衣珠】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楞严经四曰:“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文句记三下曰:“众生身中,有昔种缘,名为衣珠。”

  【依主释】 (术语)六离合释之一。见“六离合释”条。

  【一炷】 (杂语)烧香一次,又灯明一次。楞严经六曰:“于身上爇一香炷。”

  【一转语】 (术语)机转之一语,谓发扬转翻心机之格外语句也。向于公案而吐意见时所说者。碧岩九十一则曰:“请禅客各下一转语。”传灯录百丈章曰:“黄檗曰:古人祇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

  【一庄严三昧】 (术语)观得诸法一昧相之三昧也。见智度论四十七。

  【医子】 (譬喻)法华经七喻之一。譬本门之开近显远者。有良医为事用到他国。诸子后余毒药,闷绝宛转。是时父还,诸子欢喜乞救疗,父即与色香味具足之好药草。诸子中不失心者,服之病尽愈。其失心者,毒气深入于身不敢服。父因方便至他国,诈言死。诸子闻之,悲哀之余,遂醒悟服其好药,病毒悉除。于是父复归来相见欢喜无极。此其大旨也。如来譬之医,子喻之三乘,如来以方便力,对三乘之人,虽说灭度,实则寿命无量劫而不灭度也。

  【一字】 (术语)一个之文字。名之极少也。俱舍论世间品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光记十二曰:“析名至一字,为名极少。”大方广师子吼经曰:“法唯一字,所谓无字。”

  【一字布身德】 (术语)大日经悉地成就品及转字轮品所说。以阿之一字布于身之一切处也。注转字轮品曰:“或一切阿字,发髻金色光,住白莲华台,等同于仁者。”演奥钞四十三曰:“或一切阿字者,谓以阿一字遍布金身,为一曼荼罗也。”

  【一字不说】 (术语)佛虽说八万四千之法。而佛自证之法,则非可以言说说。又所说之诸教,有本来法性,而非为佛之创说。此义谓之一字不说。四卷楞伽经三曰:“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七卷楞伽经四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我于某夜。成最正觉。乃至某夜当入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自证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证法。谓诸佛所证。我亦同证。不增不减。证智所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金刚经曰:“须菩提!于意如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同经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一字禅】 (术语)云门接人,好说一字,谓之一字禅。碧岩六则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三字禅:顾筡咦。又说一字禅。僧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门云:普。”大慧语录十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一字顶轮王经】 (经名)唐菩提流支译,同上。

  【一字佛顶轮王经】 (经名)唐菩提流支译,六卷。略曰五佛顶经。佛以金刚密迹主菩萨之请,入大三摩地,现大转轮王之相,说一字佛顶轮王咒已,时大千震动,魔宫火起,地狱苦息,观世音金刚主二大菩萨,闷绝躄地。佛复说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萨即醒起身。次说白伞盖顶轮王咒,次说光聚顶轮王咒,次说高顶轮王咒。共有十三品。

  【一字佛顶真言与佛眼真言】 (真言)一字佛顶轮王经曰:“即说一字佛顶轮王咒曰:娜莫(归命),缮曼陀勃驮喃(普遍诸觉者),勃琳[合*牛](种子)。”次世尊说佛眼咒曰:“大善男子!若所在方处持此佛顶咒者,五百由缮那出世世间一切咒王悉无成住。(中略)十地一切诸大菩萨,亦怖是咒威德神力,何咒诸天小威力者。若常诵是一字佛顶轮王咒时,每当先诵此佛眼咒七遍,满已又乃安诵是一字佛顶轮王咒时数毕已,又诵佛眼咒数一七遍,则得安稳无诸娆恼。”真言修行钞二曰:“一切散念诵之初,诵佛眼真言,以其为三部之佛母故也。大金刚轮之真言,以补阙分之故,最后诵之。又一字金轮真言,为悉地成就之咒故诵之。但以一字咒之功德胜于余咒,余咒之威光皆隐,故于一字咒之后,密诵佛眼咒七遍,鸩鸟入海,鳞类悉死,此时入以犀角,必能苏生。故于仪轨中,以犀角譬佛眼咒。故深密之口传,于一字之后,密诵佛眼真言七遍。

  【一字金轮】 (佛名)见一字金轮法项。

  【一字金轮法】 (修法)具云一字金轮佛顶法。金轮佛顶者,尊体之名。以(勃噜唵)之一字为真言。故谓之一字金轮。其德广大无边,胜于诸尊。其种子名三身具足之咒,为秘中之甚秘者。三摩耶形为八辐轮。尊像为黄金色或白色。坐八叶白莲华上。手结智拳印。顶有肉髻之形。其上更有发髻。形如轮王。故名。祈一切悉地及除灾,修其法。是五佛顶尊之一也。大日经疏五曰:明五佛顶“此是释迦如来五智之顶,于一切功德中,犹如轮王具大势力,其状皆作转轮圣王形,谓顶有肉髻形,其上复有发髻,即是重髻也。”经轨如下。一字奇特佛顶经三卷,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一字佛顶轮王经六卷,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一卷,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一卷,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

  【一字金轮佛顶法】 (修法)一字金轮法之具名也。

  【一字经】 (经名)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之略称。

  【一字轮王咒】 (真言)金轮佛顶尊之咒文Bhrūṁ,见密咒圆因往生集。

  【伊字三点】 (术语)梵书(伊字)之形,从三点成,谓之伊字之三点。是不纵不横,而有三角之关系,故以譬物之不一不异,或非前非后。涅槃经譬之于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烈火“”之形为横,譬物在一时为体之别。如牛之两角,又点水“”之形为纵,譬物在异时为体之别。如花与实。涅槃经二曰:“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

  【一字三礼】 (术语)书经文,每一字,三次礼拜三宝也。

  【一字文殊】 (菩萨)以齿[口*临]或体哩呬淫一字,为真言之文殊菩萨也。三摩耶形,为于青莲华上载如意宝珠者。尊象为童子形。金色。半跏坐千叶白莲华上。左手执青莲华。其华上有如意宝珠。右手向外。五指垂下。作满愿之印。熙怡微笑。其首髻为一髻。故又称一髻文殊。以此菩萨为本尊而修法,其法名一字文殊之法。祈产生虚疾等者修之。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谓“此咒能灭一切恶邪魍魉,是一切诸佛吉祥之法也。”又谓“若有女人产难时,取阿吒卢沙迦根或郎伽利迦根,诵之七遍,和以无虫水摩之,涂于产女之脐中,儿即易生。或诸男子中箭之所,镞入筋骨,拔之不出,则以十年酥三两,咒一百八遍,安疮中及食之,则箭镞即出。”

  【一字文殊法】 (修法)合叱洛呬焰之四字成一字之真言,而念诵之也。此为求子而修之。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曰:“此之一字悉能成就一切事业,悉能圆满所有善法。”本经除上经一卷(唐义净译)外,有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上经同本异译。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唐宝思惟译。具画像法及护摩法。

  【一字业】 (术语)修习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之行业。遮那业六种之一。日本台家六祖智证大师所设。见台宗学则上。

  【一宗】 (术语)一个宗旨也。又指吾宗而言。西方要诀曰:“依此一宗。”辅行一之一曰:“一宗教门,文无假以为总者。”迦才净土论曰“此之一宗,窃为要路。”

  【依宗教别】 (术语)谓依所立宗义之异,判佛之一代教自有别也。如华严宗之五教,法相宗之三时判教是也。出李通玄华严合论第一。

  【一坐食】 (术语)谓比丘受头陀法者,不数数食,及小食等。唯受一坐食。法于一坐中食,令满足。更无坐食。设未满足,有因缘起者,亦无更坐食。故名一坐食。

  【衣座室】 (譬喻)就法师弘通法华经,假喻示以三种之轨则,是曰弘经之三轨。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黳】 (术语)一作爱蔼。南本涅槃经作“黳”,北本涅槃经作“野”,字记曰:“长蔼字,近于界反”,大日经作“蔼”,金刚顶经作“爱”。见“爱”条。

  【黳罗】 (植物)见“伊兰”条。

  【瑿罗跋】 (异类)见瑿罗跋那项。

  【毉罗跋那】 (术语)īśvaravāṇa,又作毉罗跋那。佛之声。译曰自在声,圆音。以佛之声于一音具众音故也。华严疏钞十二曰:“毉罗跋那者,具云毉湿弗罗跋那。毉湿弗,自在也。罗跋那者,声也。即圆音自在耳。”慧苑音义上曰:“毉罗跋那。毉者,具云毉湿弗罗跋,此云自在也。罗跋那者,大声也。谓佛号大自在声。”可洪音义四曰:“毉罗跋,上鸟兮反,下蒲末反。佛名也。正作毉字。”

  【瑿罗跋那】 (异类)见“瑿罗跋那”条。

  【咦】 (杂语)笑貌。禅宗师家接学人时,又导师唱法语了,开示言诠不及意路不到之玄旨幽意,常用此语。又有作于嘲笑者。碧岩第一则颂圣谛廓然下语曰:“箭过新罗,咦。”无门关四十一则达磨安心话,无门曰:“末后接得一个门人,又却六根不具,咦。”此类是也。盖于笑里寓欢德之意。

  【仪轨】 (术语)记密部本经所说佛菩萨诸天神等念诵供养仪式轨则之书。谓之仪轨。原为龙树所诵出,最为广博。不空善无畏自其中抄出而传译之者,即今之仪轨也。宋元以下之大藏经中载之。【仪轨】(术语)旧本之仁王经,不说陀罗尼,因而其念诵作法不备,及不空新经出,经中有陀罗尼,且别出念诵之仪轨。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二卷。仁王般若念诵法一卷,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皆不空译者。【仪轨】(书名)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一卷,唐不空译。【仪轨】(杂名)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第九,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仪轨】(经名)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即瑜祇经第十二品),金刚药叉瞋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一卷。【仪轨】(经名)圣迦扼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三卷。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怒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一卷(略名俱摩罗仪轨)。

  【仪式】 (术语)作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仪式。”八教大意曰:“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

  【仪同三司】 (职位)唐代宗初赐不空三藏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见僧史略下。

  【仪晏】 (人名)唐吴兴人。游历诸方,参镜清道怤,嗣法后,依括苍唐山德严而落发,后晋开运年间,游江郎岩,入石龛中,令弟子慧兴以石锁之。淳化元年,寂于衢州乌巨山。年百十五。见五灯严统八。

  【遗弟】 (杂语)师灭后所遗之弟子。

  【遗法】 (术语)佛去而遗于世之教法也。

  【遗化】 (术语)遗于后人之教化也。梁高僧传一曰:“夫塔寺之兴,以表遗化也。”

  【遗迹】 (杂语)古人所遗之旧迹也。梁僧传(康法朗传)曰:“誓往伽夷,仰瞻遗迹。”

  【遗教】 (术语)遗留后人之教法也。

  【遗教经】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异名。佛垂灭时之遗诫也。此经或谓为大乘,或谓为小乘。台家以为大乘,称为涅槃部之结经。见文句私记三本。

  【遗教经论】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以七分解释之,建立菩萨所修之所法,依此论释,则遗教经为大乘部也。

  【遗诫】 (杂语)遗于后人之教诫也。唐僧传道安曰:“作遗诫九章以训门人。”

  【遗经】 (经名)遗教经更约之曰遗经。

  【移龛】 (仪式)入龛三日后,移龛于法堂读经,是为移龛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移山经】 (经名)力士移山经之略。

  【遗形】 (杂语)佛舍利之异名。长阿含经四曰:“如来遗形,不敢相许。”

  【遗训】 (术语)遗于后人之教训也。大日经疏八曰:“以法王遗训而教训之。”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曰:“遗训遐宣。”

  【疑】 (术语)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大乘义章六曰:“疑者于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诸谛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

  【疑城胎宫】 (术语)阿弥陀佛国土之边地有一宫殿,以七宝庄严,若于疑心中念阿弥陀佛者,胎生于此宫殿中,五百岁间,不得闻三宝之名。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为胎生之宫殿,故曰胎宫。但笼居宫殿中,不得见佛闻法之益,故曰胎生。以其似四生中之胎生,故云。无量寿经下曰:“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者。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教行信证六曰:“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疑刺】 (譬喻)疑念害善根,故譬以毒刺。万善同归集六曰:“坚信根,而拔疑刺。”

  【疑烦恼】 (术语)见“烦恼”条附录。

  【疑盖】 (术语)疑惑之情,盖覆心识,使不彻见真理也。五盖之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痴心求理,犹豫不决,名之为疑。盖者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心善,不得开发,故名为盖。”

  【疑盖无杂】 (术语)真实之信心,无疑心间杂之意。疑为五盖之一。障无漏之五蕴,故曰疑盖。教行信证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极成用重之心,审验宣忠之心,欲愿爱悦之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为兴之心,大悲回向之心故,疑盖无杂。今按三心字训,真实心而虚假无杂,正直心而邪伪无杂,真知疑盖无间杂故,是名信乐。信乐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

  【疑根】 (譬喻)疑念深入于心,譬如根。万善同归集六曰:“智刃绝挥,疑根顿断。”楞严经二曰:“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疑悔】 (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疑惑】 (术语)疑理迷于事,不能决定是非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无量寿经下曰:“疑惑中悔,自为过咎。”

  【疑见】 (术语)谓于诸谛理怀犹豫,无决定之见也。十种见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三。

  【疑结】 (术语)由疑真谛之理,作种种之妄业,为三界所系缚,不能出离,名之为疑结。九结之一。结为结缚不出之义。大乘义章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亦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称为结。”三藏法数三十五曰:“疑结,谓诸众生,于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广行众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疑结。”

  【疑使】 (术语)为疑惑所驱役,而流转于三界,谓之疑使。十使之一。大乘义章六曰:“使者如地论说:随逐缚义,名之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系缚。烦恼亦尔,久随行人,系缚三有,不令出离,故名为使。有人释言,驱役名使,于义无爽,但非经论。”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使以驱役为义,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

  【疑是解津】 (杂语)谓疑为知解之律渡也。涅槃疏十三曰:“疑是解津,复是惑本。”三德指归十八曰:“疑是解津者,津谓津济。由疑故得解,则疑是解之津济也。”辅行四之四曰:“师法二疑,须晓其时。若未入三昧来,于此二法,若不疑者,或当复杂邪师邪法,故应熟疑思择之,疑为解津,此之谓也。”南山戒疏一曰:“由涉疑故,是解家法。”

  【疑网】 (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智度论二十七曰:“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

  【疑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疑续善】 (术语)因果之道理,断定为决无,名为邪见。有此邪见者,为断善根之人,以其断灭一切之善根不使发生故也。然此邪见之人,有时触于善缘而生或有因果道理一念之疑,则此时已断之善根再续生,谓之疑续善。俱舍论十七曰:“续善疑有见。”疑有者或有因果理之疑念也。见者决定为定有之正见也。

  【疑执】 (术语)疑惑之执念。断于见道者。唯识枢要上本曰:“远离疑执,起处中行。”

  【蚁】 (动物)虫名。

  【倚版】 (物名)与禅版同。坐禅时所倚之道具。厚三分余,长一尺八寸,横三寸九分,上下空穴。用时束定于绳床之横绳。

  【已达大德】 (术语)已达于道之高僧。即证阿罗汉果之圣者也。

  【以佛道声】 (杂语)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小乘之弟子等,亦领悟大乘之佛道,今以佛道之教,传于一切之人也。我指小乘之弟子。

  【已还】 (术语)还者还归之意。与所谓已来同。例如三千年已还,则谓自三千年之过去至于今日之间,等觉已还云者,则自等觉至凡夫间之一切地是也。对于已经而言。

  【已今当】 (术语)已者已往,今者现今,当者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也。法华玄义释签二下有曰:“已今当之妙,于玆固迷。”是华严等前四时之经为已说,无量义经为今说,涅槃经为当说也。又阿弥陀经曰:“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已今当说】 (术语)佛三世说法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已今当往生】 (杂语)涉于三世往生净土之人。赞阿弥陀偈曰:“已生今生当生,亦然。”阿弥陀经曰:“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已离欲者】 (术语)又曰已离欲人。即离欲界修惑者之称。此有异生与圣者二种。俱舍论二十三谓:“若凡位,已断欲界第九品染,至此见位,名第三果向。”此言在凡夫位,修有漏六行观,断尽欲界修惑之异生已离欲者。俱舍论二十四曰:“若断第九,成不还果,必不还来生欲界故。”此言入见道后,重修有漏无漏二道,总断尽欲界修惑之圣者已离欲者。

  【矣栗驮】 (杂语)译言心。物之中心要点。止观一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矣即牟字乎。

  【以砂施佛】 (本生)阿育王前世,为小儿时,途逢释迦佛戏以沙为麨施佛,佛预言彼来生必为国王。见阿育王传一,义楚十八。

  【已生】 (术语)梵语部多bhūta之译。(一)法自未来生相位流至现在位之一刹那也。与现在同义。(二)对于求生而言。即本有也。中有之众生,常次求可受生之处,故名求生。本有则已有所生。故云已生。

  【蚁术】 (杂语)救蚁之术也。演密钞序曰:“幼攻蚁术,长号鹏耆。”

  【以心传心】 (术语)禅家之常语。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于心也。达磨之血脉论曰:“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六祖坛经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宗密之禅源都序上之一曰:“达磨受法天竺,躬至中华,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数为解,事相为行。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故,但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显宗破执,故有斯言。”

  【以心灌顶】 (术语)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三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以血洗血】 (譬喻)谓迷妄诱心,自迷执入迷执无些利益也。杂阿含经十曰:“譬如士夫从闇而入闇,从冥入冥。从粪厕出堕粪厕,以血洗血。舍离诸恶还复取恶,凡愚比丘亦复如是。”

  【蚁喻经】 (杂名)佛说蚁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蚁之猬集譬五蕴。

  【以针投钵】 (杂语)公案名。付法藏第十四祖迦那提婆,初为外道,一日,自执师子国来憍萨罗国,诣龙树求论议。龙树乃使弟子持满钵之水致之提婆前。提婆见之,默投一针于钵中。龙树曰:智哉如是人。遂引见,授以至真之妙理。见西域记传灯录等。

  【已知根】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廿二根之一。谓已知了四谛道理之修道位所发之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九根也。

  【以字】 (术语)经题或守札之头书“”之形。是为古来以字。异义甚多。宋高僧传三曰:“音字俱不译,如经题上二字是。”依此说,则本为“”之形,讹为“”也。然祖庭事苑一举古来之三说:“一是呕啊二字(又曰阿伛),二是音字俱不译,三是梵书之心字。”而三说皆不取。自决为“盖当时佣书者。运笔以覆经题。固无疑矣。”谷响集二,修验故事便览二详译之。

  【义】 (术语)梵语阿他Artha,又作阿阤,译曰义。道理,意味也。华玄略述一本曰:“义者所以也。”净影维摩义记四曰:“义别有三:一对相显实,所以名义。二对体用显义用名义。三对恶论善义利名义。”

  【忆】 (术语)心悬一处而不忘也。大乘义章二曰:“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

  【译】 (杂名)以本国言文与外国言文互译也。亦作翻译。隋书经籍志曰:“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齎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说文曰:“译,传译四夷之言者,从言睾声。”李善注东京赋引作传四夷之语者。后汉书和帝纪注引亦作语。尚书大传曰:“越裳以三象重九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恐使之不通,故重九译而朝。注云欲其转相晓也。”吕氏春秋慎势篇曰:“不用象译狄鞮,方三千里。注云周礼象胥古掌蛮夷闽越戎狄之国,使传通其言也。东方曰羁,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大戴礼保傅篇曰:“胡越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也,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说苑善说篇曰:“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汉书百官表,典客属官,有行人译官丞令。汉黄支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后汉书马融传曰:“南徼因九译而致贡,朔狄属象胥而来同。”方言曰:“译,传也,译见也。注云:传宣语,即相见。”急就篇曰:“旃裘[革*索][革*睾]蛮夷民,去俗归义来附亲,译导赞拜称妾臣。颜注,译,传言也。”周礼大行人,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郑司农云:象胥,译官也。又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郑注叙官云:通夷狄之言者曰象。此类之本名,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案国语,舌人委而礼之。舌人即象胥。汉书平帝纪,越裳氏重译。颜注,译谓传言也。道路绝远,风俗殊隔,故累译而后乃通。又佞幸传,单于怪贤年少,以问译。颜注,译传语之人也。余详“翻译”条。

  【亿】 (杂语)亿有四等。瑜伽略纂二曰:“西方有四种亿: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今瑜伽显扬百万为亿,华严千万为亿,智度论十万为亿。”探玄记四曰:“西国数法,有三种亿:一、百万,二、千万,三、万万。(中略)此中据千万一亿。”

  【异安心】 (术语)异于正统派之安心也。毁斥之语。为真宗之常语。

  【义便】 (术语)明义之便宜也。玄义一下曰:“若从义便,应先明法,却论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难思,若从名便,应先妙次法。”

  【义辩】 (术语)菩萨七辩之一。智度论五十五曰:“说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

  【异部】 (术语)别异之部类,谓宗派等。异部宗轮论述记上曰:“异者别也,部者类也。人随理解情见不同,别而为类,名为异部。”

  【异部宗轮论】 (书名)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萨婆多宗之所传也。宗派之部类各异,故曰异部。所宗之法互有取舍,轮转不定故名宗轮。述小乘二十部之宗旨者。

  【异部宗轮论述记】 (书名)一卷,慈恩作。

  【义操】 (人名)唐青龙寺东塔院义操。乃慧果阿阇梨付法之上足,为国师。以大悲胎藏等三部之秘法,付与法润义真大遇等。见明匠略传。

  【义成殿】 (杂名)于佛生日造浴佛之小亭,于亭上揭义成殿之额。义成乃悉达太子之幼名,一切义成之略。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ārtha-siddha,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

  【忆持】 (术语)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观无量寿经曰:“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异出菩萨本起经】 (经名)西晋聂道真译。一卷。

  【义楚】 (人名)宋齐州开元寺义楚,出家勤学不怠。极俱舍一宗。后该览大藏三遍,拟白乐天六帖,一十年中孜孜着义楚六帖,呈于朝。唐世宗敕付史馆,赐明教大师之号。开宝年中,寿七十四寂。见宋高僧传七。

  【义楚六帖】 (书名)二十四卷,义楚着。类集释氏之义理文章,庶事群品者。大纲五十部。随事四十门。

  【义存】 (人名)唐福州雪峰广福院义存。泉州南安人。十七落发,遇德山宣鉴而契悟。咸通年中,登闽之象骨山雪峰创院,徒众翕然。僖宗赐号真觉大师。师住闽州四十余年,学者冬夏千五百不减。梁开平二年,寿八十七寂。见宋高僧传十二,传灯录十六。

  【义灯】 (书名)唯识论了义灯之略称。

  【异端】 (术语)谓与我道不同者。指外道外教而言。

  【亿法明门】 (术语)一亿法门之数。仁王经上曰:“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

  【异方便】 (术语)特殊之方便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义和】 (人名)乡贯未详。住平江能仁寺,唱华严圆融念佛法门。南宋干道元年,于临安慧因院撰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一卷。尝赐圆澄法师之号。年寿并缺。见乐邦文类,佛祖统纪等。

  【义虎】 (人名)义解之猛,譬如虎也。释氏要览中曰:“高僧道光,在江东,研究义理,号义虎。”

  【义怀】 (人名)宋永嘉乐清(浙江温州乐清县治)人。姓陈氏。世营渔业。长入景德寺为童行,天圣中,试经得度。初参金銮善,又谒叶县省,皆不契。仍东游至姑苏翠峰,谒雪窦重显,汲水担柴,辛惨练修,一日有所悟其机,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显拊案称善印可。后出世于铁佛寺,提倡法要。其语曰:“譬如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显激赏以为类己。寻住越州天衣寺,凡五迁法席。所到皆兴其荒废,大振云门之法道。嘉佑五年寂,年七十二。世称曰天衣义怀。见续传灯录,佛祖通载等。

  【异慧】 (术语)异于正理之种种邪智也。大疏九曰:“勿生于异慧。(中略)异慧是分别妄想之慧。”

  【义寂】 (人名)新罗国人。年代事迹未详。或云玄奘门人,与元晓等同时出。所著颇多。有无量寿经疏三卷,观经纲要,涅槃经总目二卷,大乘义林章十二卷等二十余种。见义天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等。又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义寂,字常照,温州永嘉人。受具已,往会稽学南山律钞,至天台山研究止观,先是天台教迹,尽为散逸,金华古藏中,但得净名疏而已。后告韶禅师派人至日本购获仅足。于佛陇道场国清寺相继讲训。许王钱氏私署净光大师,赐紫方袍。及兴螺溪道场,四方学侣云集。雍熙四年寿六十九寂。着止观义例等。自智者捐世,至六代传法湛然后,二百余岁,受其遗寄,最能荷负。见宋高僧传七。

  【义兼两向】 (杂语)一文上下异义也。

  【异见】 (术语)差异之见界。善导之经疏四观曰:“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学异执之所退失倾动。”

  【亿劫】 (术语)一亿之劫数。今转谓极长之时间。

  【异解】 (术语)差异之见解。八十华严经十七曰:“但入真如,绝异解。”

  【义解】 (术语)义理之解释。解释佛经之深义也。高僧传十科中有义解一科。

  【译经院】 (堂塔)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三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于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绕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阿伽此云器,凡供养之器,皆称曰阿伽,今言阿伽,乃是沐浴器),设香华灯水殽果之供。礼拜绕旋,祈请冥佑,以殄魔障。第一译主,正坐面外,宣传梵文。第二证义,坐其左,与译主评量梵文。第三证文,坐其右,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差误。第四书字梵学僧,审听梵文,书成华字,犹是梵音(初为纥哩第野,为素怛览)。第五笔受,翻梵音成华音。(纥哩第野再翻为心,素怛览翻为经)。第六缀文,回缀文字使成句义(如笔受云照见五蕴彼自性空见此,今云照见五蕴皆空,大率梵音多先能后所,如念佛为佛念,打钟为钟打,故须回缀字句,以顺此土之文)。第七参译,参考两土文字使无误。第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如无无明无明,剩两字,如上正遍知,上阙一无字)。第九润文,官于僧众南向设位。参详润色(如心经度一切苦厄一句,元无梵本,又是故空中一句,是故两字,元无梵本)。僧众日日沐浴,三衣坐具,威仪整肃,所须受用,悉从官给。天息灾言: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皆不避。若变文回避,虑妨经旨。今欲依国学九经但阙点画,诏答:佛经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山堂考索曰:“太宗崇尚释教,置院于太平兴国寺,后改为传法院,车驾亦尝临幸。得西域僧法天及天息灾施获等,取所献梵书翻译焉。天息灾等并赐紫袍师号,又命文臣润色其文。是岁天息灾等献所译经文一卷,诏入藏刻板流行。自是尽取禁中梵夹,俾之翻译,每诞节即献经焉。天息灾等皆至朝散大夫光禄寺鸿胪卿以卒。自是译经之盛,后世无比。”

  【义净】 (人名)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三藏,咸亨二年,年三十七、发足取路南海趣印度,经二十五年,经三十余国,天后嗣圣元年,还洛阳,天后亲迎于上东门外,置所齎梵本于佛授记寺。初与于阗之实叉难陀共译华严经,后于长安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自译最胜王经等二十部。和帝神龙元年,于洛阳内道场译孔雀王经,又于大先福寺译庄严王经。二年随驾归雍京。后置翻经院于大荐福寺,使居之。三年入内与翻经沙门九旬安居。其后所译多多,都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别出南海寄归内法传,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五部九卷,其他杂着颇多。净虽遍译藏,然偏考律部,先天二年寿七十九寂。见宋高僧传一。

  【义空】 (人名)唐代人。乡贯未详。师事盐官齐安,承南宗禅之奥旨。为其上首。应日本橘皇后之请,至彼国,为檀林寺开山。居数岁,归唐。年寿并缺。

  【异口同音】 (杂语)人数多时,众人为同一之语也。报恩经一曰:“异口同音,俱发声言。”南本涅槃经十曰:“异口同音,唱如是说。”慈恩之弥勒上生经疏曰:“身别故异口,语等故同音。”

  【义类次第】 (术语)法相宗释三时教判之语。释尊所说之教法,不关年月之前后,由教义之浅深而判有空中之三时也。

  【义理】 (术语)适于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

  【义例】 (书名)止观义例之略称。荆溪作,二卷。

  【义利】 (术语)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佛地经论一曰:“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大日经疏七曰:“于一一真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

  【义立】 (杂语)推义而立说也。谓经论无明文,而推其中所合之义。立自己之主张也。选择传弘决疑钞所谓“圣净二门人师义立”即其例也。

  【义例随释】 (书名)六卷,草堂处元着。释义例而破山外神智之纂要者。

  【义例纂要】 (书名)六卷,宋神智从义,释义例者。所谓山外之异义也。

  【义林章】 (书名)大乘法苑义林章之略名。

  【义龙】 (譬喻)长于义学,以龙为譬。释氏要览中曰:“陈高僧惠荣,讲学纵横,号义龙。”

  【异论】 (术语)不同之论义,有反于正法与杂多之二义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给孤独长者,于外道精舍,伏彼异论。”成实论二曰:“诸比丘等,种种异论。”

  【义门】 (术语)各种之义理,门户差异,而彼此不混同也。门者差别之义。止观大意曰:“开拓义门,观法周备。”元照之弥陀经疏曰:“先以义门,括其纲要。”

  【异门】 (术语)与我门派相异者。与他宗他派等同。

  【忆念】 (术语)记忆不忘也。华严大疏钞三十四上曰:“摄法在心,故名忆念。”

  【异品】 (术语)因明学与宗义相异之品类曰异品,即用于异喻者。入正理论曰:“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

  【异品遍无性】 (术语)因明学之语。于体当具三义中之第三义,谓因必望于宗之异品即异喻之物,具宗义遍无之性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二。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名。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于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义青】 (人名)青社人。姓李氏。于妙相寺试经得度,习百法论。一日叹曰:“三祇途远,自困何益。”乃入京师听华严尝读法慧菩萨偈,至即心自性句,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耶?”去叩禅林,参浮山法远于圣岩寺,随侍凡六年。洞下宗旨,悉皆究明。远即付大阳警玄之顶相,皮履,直裰,更嘱曰:代我续其宗风。无久滞此。宜善护持。”寻见圆通法秀,意气相投,自是道声藉藉。初住建州白云山,寻迁舒州投子山,举大阳之宗风,故有投子之号。年寿并缺。法嗣九人,芙蓉道楷最着。所著有投子青禅师录二卷。见续传灯录,佛祖通载等。

  【义趣】 (术语)义理之所归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了达诸义趣。”玄赞三曰:“是所说义,何所归趣?”

  【异人】 (杂语)与言他人,别人等同。法华经序品曰:“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

  【义山】 (譬喻)譬义理之高如山也。因明大疏一曰:“竦义山于奥腑。”

  【义少】 (杂名)能解义之少年也。释氏要览下曰:“法安年十八,讲涅槃经。张永问年几?永叹曰:昔扶风朱勃。年十二,能读书。人号才童,今安公可曰义少。”

  【抑摄二门】 (术语)见抑止摄取项。

  【异生】 (术语)凡夫之异名,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曰异生。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谓由无明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种种趣中,色心像类,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也。”唯识述记二本曰:“异有二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五趣故。又变异名异,此转变为邪见等故,生谓生类。”探玄记十曰:“异生者,执异见而生,故曰异生。即旧名凡夫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异生,梵言婆罗必栗托仡那(Bālapṛthagjana),婆罗,此云愚。必栗托,此云异。仡那,此名生。应作愚异生,言愚痴闇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也。亦言小儿别生,以如小儿不同圣生,故论中作小儿凡夫是也。又名婴愚凡夫,亦云婴儿凡夫。凡夫者义译也。旧经中或言毛道凡夫。案梵本。毛,名嚩罗。愚,名婆罗。当由上婆声之相近致斯讹谬,译人之失也。”秘藏宝钥上曰:“凡夫作种种业,感种种果,身相万种而生,故名异生。”

  【异生羝羊心】 (术语)十住心之一。凡夫之愚,譬之羝羊。羝羊为牡羊,只念食欲与淫欲者。见秘藏宝钥上。

  【异生性】 (术语)使人为凡夫之本性,指所谓见惑之烦恼种子而言。唯识一曰:“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于诸圣法,未成就故。”俱舍论四曰:“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述记二本曰:“异生之性,名异生性。”

  【译师】 (杂名)翻译经论之法师也。

  【异世五师】 (杂名)阿育王传于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诃迦叶,二阿难,三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优婆鞠多也。此中摩田提与商那和斯,同禀于阿难,同世之师也,故于付法藏传二十三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佑,撰萨婆多部记五卷(出三藏记十二),揭有部之资师相传中次第此五师,嘉祥,南山,依之而立异世之五师。嘉祥之三论玄义曰:“萨婆多部传有异世五师,有同世五师。异世五师者:一迦叶,二阿难,三末田地,四舍那婆斯,五优婆掘多。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十余年,更相付属,名异世也。”南山之戒疏一上,亦揭阿育王传之五师,中曰:“三师末田提,四师商那和修,并是阿难亲承资奉。阿难将灭,以法付二人。田提道洽罽宾,和修化在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王也。”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伽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伽叶传付阿难,阿难复付末田地,末田地复付舍那婆私,舍那婆私传付优波笈多。”止观一上曰:“付法藏人,始迦叶终师子二十三人,末田地与商那同时,取之则二十四人。”又善见律二出传戒之五师,即第三结集时正系派之传统也。曰:“第一优波离Upāli,第二驮写拘Dāsaka,第三须那拘Sonaka,第四悉伽婆Sggava,第五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ntta Tissa。此五师于阎浮利地,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断绝,即至第三结集。”

  【义疏】 (术语)解释本经义理者。疏者疏通之义,疏通义理之意。止观七下曰:“览他义疏。洞识宗途。”

  【异熟】 (术语)旧译果报,新译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总名,谓果异于因之性质而成熟也。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是乐果非善性而为无记性(非善非恶曰无记),对于善性之业可云异类(善性与无记性类异也)。苦果对于恶业,苦果非恶性而为无记性,是亦因与果异性质也(苦乐二果皆为无记性)。因之名曰异熟果。又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之义。俱舍论六曰:“异类而熟,是异熟义。”唯识述记二之末曰:“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补注十一曰:“新云异熟,旧云果报。”梵Vipāka。

  【异熟等五果】 (名数)性相门分别因果之相,因分六种,果分五种:一、异熟果,以恶业招来世三恶之苦果,以善业招来世人天之乐果。苦乐之果性,皆为无记,与业因之善与恶之性异,故曰异熟果。自六因中之异熟因而来。二、等流果,依前之善心而转生后之善心,依前之恶心而益生后之恶业,依前之无记而生后之无记,等于果性因性而流来者。自六因中之同类因与遍行因而来。三、士用果,如农夫之于米麦,如行力之于道果,总依造作之力用而得者。自六因中之俱有因与相应因而来。四、增上果,以一有为法,望其余一切之有为法,为增上果,其余一切法,或与之以力,或不与力,亦不障害之,以其与力及不障之增上力,生此果也。是虽似前之士用果,然彼局于对有力之因体,此则通于有力无力之一切法,而为所得之果。自六因中之能作因而来。五、离系果,依涅槃之道力而证之者。涅槃离一切之系缚,故云离系。此法常住,非自六因而生者,唯以道力而证显,故虽与以果之名而非对于六因之因体。见显扬论十八,俱舍论六。

  【异熟果】 (术语)五果之一。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故名异熟果也。唯识述记二之末曰:“异熟因所招,名异熟果。”

  【异熟生】 (术语)大乘之义,别异熟与异熟生,阿赖耶识为异熟,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为异熟生。以是六识之异熟有由阿赖耶种子(即异熟)所生之义也。唯识论三曰:“眼等六识业所感者,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小乘总谓异熟因之所生为异熟生,与异熟果同。俱舍论二曰:“异熟因所生,名异熟生。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

  【异熟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三能变中之第一异名。见“三能变”条。【异熟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见“异熟”条。

  【异熟因】 (术语)六因之一,谓善恶之二业也。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而苦乐之二果非善非恶而为无记法,是曰异熟。其异熟之因名异熟因。俱舍论六曰:“唯诸不善,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异熟法故,何缘无记不招异熟?由力劣故,如朽败种。(中略)为异熟之因,名异熟因。”

  【异熟障】 (术语)谓自然之果报,不能修行佛法之境界也,如三恶趣或无想天是。俱舍论十七曰:“全三恶趣,人趣北洲,及无想天。名异熟障,此障何法,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

  【异说】 (术语)异于他之说也。月上女经下曰:“利益众生,无异说。”瑜伽论释曰:“就相随机,种种异说。”物不迁论曰:“群籍殊文,百家异说。”

  【义天】 (人名)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又十住等之菩萨,名为义天,四天之一。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又高丽国仁孝王第四子,名义天,出家,封佑世僧统,元佑初,入中华求法,上表哲宗请传贤首宗教,归国流通,敕就钱唐慧因寺净源受法。又就天竺寺慈辨受天台教观,谒灵芝大智学律藏,就圆照宗本禅师问宗旨之大义。归国弘通华严。见释门正统八。稽古略四。

  【义天目录】 (书名)本名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二卷,海东传华严大教沙门义天着。为目次诸家之章疏者。是章疏目录之嚆矢。自序曰:“开元中,初有大法师,厥号智升。刊落讹谬,删简重复,总为一书,曰开元释教录。凡二十卷,最为精要。议者以为经法之谱,无出升之右矣。住持遗教,莫大焉。予掌穷谓(按穷谓二字,疑原本有误,无从考正,今仍之),经论虽备,而章疏或废,则流衍无由矣。辄效升公护法之志,搜访教迹,以为己任。孜孜不舍,仅二十载于玆矣。今以所得新旧制撰诸宗义章,不敢私秘,叙而出之,后有所得。亦欲随而录之,脱或将来编次函帙,与三藏正文,垂之无穷,则吾愿毕矣。

  【义通】 (人名)高丽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有异相,顶有肉髻,眉长五六寸。干佑顷来汉土,至天台山云居寺见韶国师,又于螺溪义寂闻一心三观之旨,以为圆顿之学,悉于兹彻。遂留受业,又为天台之第十六祖。将归乡里,经四明,郡守钱维治固止其行,漕使顾承徽舍宅为传教院使居之。宋太宗赐宝云之额。宝云之号盖基于此。端拱元年十月寂。寿六十二。所著有观经疏记,光明玄赞释,光明句备急钞等。见佛祖统纪八,释氏稽古略四。

  【邑头尼】 (杂名)析津日记曰:“仙露寺遗址,地名千邑人,故比丘尼皆曰邑头尼。”

  【义推相似过类】 (术语)因十四过类之第七。谓不知宗因宽狭之规则,滥为义推,由反面攻击立者论法时所招之过误也。凡宗因之关系,因之范围,与宗之范围同等。若狭时,得论理推断,不许因之范围,较宗之范围宽广,然敌者不知此理,例如对于“声无常(宗),由人意力发故(因),犹如人造品(同喻)。”之论式,欲破斥之,若谓如汝所云,义推之,不得不谓无常者,皆由人生之意力发生,然有无常而非人造之物,如此论式,实为谬误云云,是全不知宗因宽狭之规则,为敌者自己之过误也。

  【义陀罗尼】 (术语)Artha-dhāraṇī,陀罗尼者,梵语总持之义。能总持所闻之义趣而不忘失,谓之义陀罗尼。乃菩萨所成之德。四种陀罗尼之一。三藏法数十四曰:“诸菩萨,持所闻无量义趣,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义陀罗尼。”大乘义章十一曰:“于诸法义,总持不忘。名义陀罗尼。”

  【义味】 (譬喻)依文生义,如依食生味。盖喻义为食味也。又义者言义,味者趣意,即言与意也。行事钞中二曰:“义味俱解。”资持记中二之一曰:“义谓言义,味即意趣。”

  【义无碍】 (术语)知诸法之义,了了通达而无滞也。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知义无滞,名义无碍。”

  【义无碍辩】 (术语)自义无碍智起义无碍之言说也。于言说辩了之名。见“四无碍”条。

  【义无碍解】 (术语)旧译曰义无碍智。新译曰义无碍解。

  【义无碍智】 (术语)于义得无碍之智也。

  【义湘】 (人名)新罗人。唐总章二年,游中国,至长安终南山,随智俨,学华严经。时吉藏亦同学。交游研钻,深入玄微。归国阐扬华严一乘之宗风。年寿并缺。着有一乘法界图等。为海东华严之初祖。

  【异相】 (术语)四相之一。见“有为”条。

  【义相】 (术语)义理与相状也。五教章下曰:“佛果义相。”又义理之相状也。三藏法数十五曰:“义相名相,即能诠教下,所诠义理之相。”

  【异心】 (术语)谓二心。移于他之心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义心】 (术语)犹豫不决之心也。有迷事迷理二者。迷事之疑,于见道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断之。

  【义玄】 (人名)唐真定府临济院义玄,曹州南华人。见黄檗山运禅师,了然通彻,后赵人请住子城之南临济,示人心要,颇类德山。以咸通七年丙戌寂,敕谥慧照大师。言教颇行于世,称曰临济宗。见宋高僧传十二。

  【异学】 (术语)异于我道之学问。毁斥之称。涅槃经一曰:“摧伏异学坏正法者。”散善义曰:“异见异学。”

  【义学】 (杂语)谓如俱舍唯识等建立名数,论因果阶级,法相跼蹐文字间之学问也。释氏稽古略四所谓“两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贤首之疏钞,义学而已。士大夫聪明超轶者,皆厌闻名相因果。”之类是也。

  【异义】 (杂语)别立义而异于他者。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下曰:“其佛所说,不讲异义。”慈恩之宗轮论疏曰:“后别立义,乖初所立,与本宗别,名末宗异义。”

  【义意】 (术语)义趣意向。顺正理论二十三曰:“我见此经,义意如是。”慧恺旧俱舍序曰:“重译论文,再解义意。”

  【异因】 (术语)异之原因。别途之原因。遗教经曰:“集实是因,更无异因。”

  【亦有亦空门】 (术语)双照有空而显中道之法门也。

  【亦有亦无句】 (术语)有无四句之一。见“有无”条。

  【异缘】 (术语)谓他事悬心也。大日经疏八曰:“情有所注,不复异缘。”

  【异辙】 (术语)不同之轨辙。谓学派等之异。毁斥之语。文句记九之上曰:“进止异辙。”

  【义真】 (人名)唐人,乡贯未详。惠果之法孙,受法于义操。开成会昌顷,住长安青龙寺东塔院。有英名,究三教,通五部,特精胎藏。日本僧圆仁圆行等,多就受密学,后武宗诏废佛教,破坏寺塔,使僧尼还俗,毁章敬青龙安国三寺,以为内园。师不知所终。

  【异执】 (术语)固执异于正理之理而不动之迷情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异见异学异执。”教行信证六末曰:“教诫邪伪异执外教。”

  【抑止】 (术语)抑止恶事也。

  【抑止门】 (术语)为欲使众生不放逸,方便隐摄取之慈悲,言恶者之不可救,而垂诫也。对于摄取门而言。见抑止摄取项。

  【抑止摄取】 (术语)制遮与容受也。同于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圆满,于智慧门制遮逆恶众罪,于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也。无量寿经之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皆得往生。”古来会解之者,如善导观经疏四,谓寿经约于未造业,由抑止门故除逆谤。观经约于既造业,由摄取门故取之。当于群疑论三十五家中之第九家。然六要钞别解为罪业与多劫障重之二义。若约于弥陀大悲之本誓,则如法事赞所云:“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法谤阐提,回念皆往。”有同一无别报土得往之益也。

  【译主】 (职位)见“译经院”条。

  【义足经】 (经名)佛说义足经,二卷,吴支谦译。由十六小经而成,各经之终有义足偈,因名义足经。义足偈者,补足上说经义之意。

  【易行】 (术语)对于难行之语。平易之行法。又易行之道。谓念佛之法也。是龙树菩萨之说。十住毗婆娑论易行品曰:“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无量寿经下曰:“易往而无人。”

  【易行道】 (术语)至易悟之地之路,故曰道。易行品曰:“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教行信证六本曰:“于安养净刹,入圣证果,名净土门,云易行道。”

  【易行品】 (书名)龙树造,十住毗婆沙论第五卷中之品名。至初地不退位之道,有难易。易行品示其易行之道,别说阿弥陀佛之救济也。

  【易行水路】 (譬喻)易行品中,譬难行之法,以陆路之步行。譬易行之教,以水路之乘船。曰:“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至阿惟越致地者。”

  【易往】 (术语)与易行同。往生净土易者。

  【易往易行】 (术语)往生易与修行易之意,他力念佛之宗旨也。

  【逸多】 (菩萨)阿逸多之略。弥勒菩萨名。四明教行录曰:“辅处逸多,受折维摩诘。”

  【逸婀】 (术语)谓一阿字也。逸一音近,婀阿声同。性灵集六曰:“奇哉逸婀之德,皇矣五转之[金*夏]。”

  【意】 (术语)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异,而体是一如。”止观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之摄论一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起信论义记中末曰:“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

  【意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三。意离四过,安乐行法华之法也。见“四安乐行”条。

  【意车】 (譬喻)意之活动如车也。三德指归中曰:“油意车以戏九空。”

  【意成】 (术语)又曰意生。由意之力而身成立也。

  【意成身】 (术语)同意生身。

  【意成天】 (天名)天名。离色界无色界饮食,祇以意思存在之天人也。唯识论七曰:“无色亦名意成天。”

  【意处】 (术语)十二处之一。即心王也。在五蕴中为识蕴,在十八界中为七心界。此六识界与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生长之义,故于十二处中,略立为意处。盖由十二处者,为愚于色者所说之法门,故开色者为详,心略而唯为一也。

  【意地】 (术语)意乃第六识,是支配一身之所。又为发生万事之场处,故曰地,犹言心地。唯识论五曰:“意地感受,名忧根。”宗镜录二曰:“注一昧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尘。”

  【意愤天】 (天名)由没于意愤天处而降生于人间者,住于须弥山。止观私记五末曰:“婆沙云意愤天。”

  【意根】 (术语)六根之一。见“六根”条。

  【意根坐断】 (术语)断灭烦恼之根本思量分别也。有意识乃生分别,分别生种种烦恼。故烦恼断灭,必意识断灭。

  【意见】 (术语)人之思量也。南山戒疏之上曰:“有何意见,而欲乖异。”

  【意解】 (术语)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观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注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同慧远疏一曰:“内除爱染,名为漏尽;得无学智,名为意解。”

  【意近行】 (术语)仅第六意识上有之,能为意识亲近之缘,使意识行者,即喜忧舍之三受也。五受中,苦乐二受,依五根及意根,不亲近于意识。此三受其所缘各各有六境,故合为十八意近行。见俱舍论十。

  【意经】 (经名)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

  【意乐】 (术语)意得满足而悦乐也。药师经曰:“精进能调意乐。”玄奘译之摄大乘论中,明六种之意乐。又唯识论九、明七最胜中,有意乐最胜。三藏法数二十七曰:“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

  【意力】 (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意路不到】 (杂语)意识不能到者。即不得以思虑分别而臆度之真理境界也。虚堂录四曰:“言诠不及,意路不到。”

  【意轮】 (术语)三轮之一。见“三轮”条。

  【意马】 (譬喻)言人意驱逐于外境不住于一处,犹如奔马也。慈恩传九曰:“愿托虑于禅门,澄心于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絷意马之奔驰。”

  【意马心猿】 (譬喻)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赵州录遗表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

  【意密】 (术语)三密之一。见“三密”条。

  【意气金刚女】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奉涂香于本尊之天女名。手捧涂香器。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三。

  【瘗钱】 (杂名)瘗于葬处之钱也。释门正统四曰:“唐王岐传云:玄宗时,岐为祖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觋。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世俚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岐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于汉世之瘗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岐始耳。”

  【意巧】 (术语)用意以种种方便所得之善巧也。晋书索靖传曰:“叡哲交通,意巧滋生。”

  【意趣】 (术语)心意之趣向。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意三】 (名数)十恶中属于心意之三恶也。即贪欲。瞋恚,愚痴是。

  【意生】 (术语)生于意之谓也。

  【意生八叶大莲华王】 (术语)内心曼荼罗之大悲胎藏界也,是由我内心而生,故称曰意生。见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及义释十二。

  【意生化身】 (术语)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也。

  【意生金刚女】 (天名)金刚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以香奉于本尊之天女名。手持柄香炉。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三。

  【意生身】 (术语)又曰意成身。由Manomaya译之。初地以上之菩萨身。为众生济度如意受生而得之身,故名。胜鬘经曰:“大力菩萨意生身。”宝窟中末曰:“意生身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四卷楞伽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同经三说三种之意生身。七卷楞伽经四说三种之意成身。

  【意识】 (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泛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

  【意树】 (譬喻)人之意譬如树。谓善果恶果皆依意而结也。集沙门不应拜俗事序曰:“意树纷披。”

  【意水】 (术语)言入定时,心意湛然如水也。三藏法师传九曰:“定凝意水。”

  【意性】 (术语)令物彼此相异之性。其性虽不可见,然有此异性,乃现异相也。俱舍论四曰:“何名转变?谓相续中前后异性。”胜论师十句义中有异性句义。详释于十句义论,唯识论一,述记一之末。

  【意性化身】 (杂语)意生化身之误。见“意生”条附录。

  【意许】 (术语)因明学所用之语,存于意而不显于言曰意许。显于言曰言陈,因明论大疏三曰:“以彼成立意许法之差别,积聚他用。”因明论直解曰:“口虽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许差别性也。”

  【意学】 (术语)禅宗之学问。禅学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有佛心宗之名。禅源都序一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不相违。”传通缘起上曰:“道善意学。”

  【意言】 (术语)意中之言,为意所思者。圆觉经略疏钞十一曰:“意言者意中之言也。”

  【意业】 (术语)三业之一。见“三业”条。

  【意猿】 (术语)意之狂奔如猿也。三教旨归下曰:“二六之缘,诱策意猿。”

  【意执】 (术语)意中执持事物,坚固而不动也。

  【曀】 (术语)梵字e,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十二韵之一。或作蔼,[医-酉+言],翳,[口*垔],衣。详见“翳”条。

  【翳】 (术语)E,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曀,蔼,曳[口*垔]。字记曰:“短蔼字去声,声近樱系反。”大日经作“翳”,金刚顶作“曀”,涅槃经作:“[口*垔]”。金刚顶经字母品曰:“曀字门一切法求,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曀字时,是起所求声。”大庄严经曰:“唱翳字时,出所希求诸过患事声。”涅槃经曰:“[口*垔]者即是诸佛法性涅槃。”法求不可得者,自Eṣanā(所求)释之也。

  【翳迦鼻指迦】 (术语)Ekavicjka,旧译曰一种子。新译曰一间。圣者之位名。见“一间”条。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间。言有一间在,不得般涅槃也。旧云一种子者,梵言鼻致迦,此云种。斯或译者不善梵音,或笔人不寻本语,致玆讹失也。”瑜伽伦记六曰:“一间者,唯为一生所间,不得涅槃,故名一间。间是隙,旧名一种子,谓不正也。”

  【翳迦讫沙罗】 (杂语)Ekākṣara,译曰一字。见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翳迦惹吒】 (菩萨)Ekajaṭa,翳迦为一,惹吒为髻。一髻尊之梵名也。

  【翳迦珊尼】 (杂语)Ekāsanika,译曰一坐食。见四分律疏饰宗记五本。

  【翳罗】 (植物)又作黳罗,瑿罗。树名。见[口*垔]罗那条。

  【翳泥耶】 (术语)又作瑿泥耶。鹿名,三十二相之一。见“伊尼延”条。

  【翳身药】 (杂名)用此药,则能隐身,不触他人之目云。为印度之仙法,谓之隐形药。龙树菩萨传曰:“四人相亲,莫逆于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中略)各与青药一丸,告之曰:汝在静处,以水磨之。用涂眼睑,汝形当隐,无人见者。龙树磨此药时,闻其气,即皆识之。分数多少,锱铢无失。还告药师,向所得药,有七十种分数,多少皆如其方。(中略)四人得术,纵意自在,常入王宫,宫中美人,皆被侵凌。”

  【翳荼迦】 (动物)虫名。食粪,蜣蜋之类。见慧琳音义十五。

  【翳醯呬】 (杂语)ākarṣanaṁ,译曰召请。慧琳音义三十五曰:“此句梵语也,唐名召请句,来义也。”

  【懿摩弥】 (人名)īkṣvāku,又曰悫摩,伊摩。译为甘蔗。又作日种,善生。见“甘蔗”条。

  【阴】 (术语)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止观五上曰:“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净影取积聚之一义。大乘义章八本曰:“积聚名阴,阴积多法故。”是言色声等之有为法,多法积聚而为体也。已上二家皆为旧译,梵语塞建陀Skandha之译语也。然新译以译之为蕴,解积聚之义。为且视旧译之阴字为阴阳之阴,因许积聚之义不许阴覆之义。若为阴覆之义,则梵语云钵罗婆陀。慈恩之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阴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案阴音应以于今反,阴阳之阴也(阴阳之阴,是阴积之义)。但仁王经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性。”又中论疏四末曰:“阴者阴杀也,其义主杀。以此五法能害慧命,是故经中喻旃陀罗。”是如天台之释,有荫覆之义。名义集六曰:“蕴谓积聚,古翻阴,阴乃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

  【因】 (术语)因明三支作法之一。谓推断未决之宗义之理由也。例如某为中国人(宗),为南京人故(因)之论式中,某为中国人者,未决之宗义也。然依为南京人之理由,推断此未决之宗义,于是生断定某为中国人之结果矣。又造果者,即原因也。婆娑论百二十七曰:“造是因义。”大乘义章二曰:“亲生义,目之为因。”“二因”、“三因”、“五因”、“六因”,各见本条。

  【因便释】 (术语)解本事之因释他事也。

  【阴藏】 (术语)佛之阴茎也。佛之阴茎藏于腹中而不现见,故云阴藏,似马之阴,故名马阴藏,又云阴马藏,三十二相之一。三藏法数四十八曰:“阴相藏密,犹马阴不可见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如来阴藏,平如满月,有金色光,犹如日轮。”

  【阴藏相】 (术语)见阴藏项。

  【因成假】 (术语)诸法者,由因缘成立,故为假而非实。三假之一。成实宗所立。

  【阴持入经】 (经名)后汉安世高译,二卷。说五阴六入等之法相,及三十七器之道科。小乘部。

  【因达罗大将】 (天名)Indra,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因达罗,译曰帝释。见大孔雀咒王经。见因陀罗条。

  【因道】 (术语)因者对果之语,为得果而修之道,谓之因道。

  【因等起】 (术语)对于刹那等起而言。因等引起业之意。申言之,即表业及无表业,必于其前念,有善恶之心心所,因之而发。谓动机也。此有远因等起,与近因等起之二种。远因等起者,思惟之思,即思业,当于唯识所谓审虑思,决定思,谓豫思惟所作之事,间接为业之因也。近因等起者,作事之思,即思已业,当于唯识之动发胜思,谓随思而为所作之事,动身发语也。所作业之三性别,由近因等起而判之。出于俱舍论及记第十三。

  【因坻】 (天名)可洪音义一曰:“因坻,音迟,亦言因提。此云主,谓天主帝释也。”见“因陀罗”条。

  【因地】 (术语)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圆觉经曰:“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又因于地也。

  【因地倒者还因地起】 (譬喻)譬逆缘即顺缘也。大方等如来秘密藏经下曰:“迦叶!假有人天坠堕于地,堕大地已,还依大地而得起住。如是!迦叶!是众生等,于如来所,生不善故,堕在恶道。堕恶道已,还缘如来,速得出离。云何名为缘如来?于如来所生慇重心。”大庄严经论二曰:“如人因地跌,还扶而得起,因佛得过愆,亦因佛灭。”付法藏传五曰:“佛陀蜜多告曰:尼干,如因地倒,还扶而起。汝若归佛,此罪可灭。”法华文句曰:“其无善因,不谤亦堕。因谤堕恶,心由得益。如人倒地,还从地起。”

  【因地倒者因地起】 (杂语)迷悟不离心,倒与立不离地也。玄义六下曰:“若信若谤,因倒因起。如喜根虽谤,后要得度。”禅林类集正觉逸颂曰:“堪悲堪笑修山王,因地起兮因地倒。”宗镜录七曰:“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众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文句记十之中曰:“因谤堕恶,必由得益。如人倒地,还从地起。”

  【因分】 (术语)因之分齐也。对于果分而言。即普贤因人所知所了之境界也。具曰缘起因分,又曰因分可说。见因分可说项。

  【因分可说】 (术语)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佛佛自知之法,不可言说,是曰果分不可说。然此不可说之果分,得于因人之机缘略说一分,是曰因分可说。因分者,其所现所说,皆为因位因人,故只谓是因位因人所知所了之分际也。五教章上曰:“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者是也。”即十地论二所谓:“前言十地义,如是不可得说闻,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于果分为一分,故言我但说一分。”

  【因果】 (术语)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说善恶应报之义。观无量寿经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

  【因果拨无】 (术语)否定因果报应之道理也。十轮经七曰:“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广百论释论五曰:“若无善恶,苦乐亦无,是即拨无一切因果。”俱舍论十七曰:“缘何邪见能断善根,谓定拨无因果邪见。”

  【因果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见“十不二门”条。

  【因果皆空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云空见论。立无原因结果理,又世间一切法悉空之外道诸派总称也。据义林章二谓诸邪见外道见行善者返生恶趣,行恶者返生善趣,便谓因果皆空,或总排拨一切空云。

  【因果经】 (经名)过去现在因果经之略称。别有佛说因果经一卷,罗什所译,不入经藏。

  【因果历然】 (术语)因果之事实,显而明白也。止观义例上曰:“存诸教则因果历然。”宗镜录十二曰:“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济缘记一上曰:“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历然。”

  【因果应报】 (术语)善因者善果,恶因者恶果,有原因,则必有结果之应报也。慈恩传七曰:“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因行果】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三句义也。第一句菩提心为因,是因。第二句大悲为根,是行。第三句方便为究竟,是果。此三者,摄一切大小显密之诸宗也。

  【因行果德】 (术语)因位之修行与果上之功德也。六度四摄等,为因位之修行,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为果上之功德。

  【阴幻】 (术语)谓五阴如幻,假有之理也。辅行二曰:“闻说阴幻,知罪无生。”

  【因集生缘】 (术语)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观集谛之境而为四种之观解。即观集谛者迷因之惑业也,惑业者生苦果之因也,集积苦果而使现者集也,使苦果相续不绝者生也,助缘者使苦果成办之缘也。

  【音教】 (术语)以音声所说之教法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今日,闻佛音教,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因揭陀尊者】 (人名)十六罗汉之一,见“罗汉”条。

  【阴界】 (界名)五阴与十八界也。

  【阴境】 (术语)十境之一。

  【因兰】 (术语)兰者偷兰遮也。是为四重禁之方便。故云因兰。见“偷兰遮”条。

  【音乐】 (术语)作乐以供养三宝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百缘经曰:“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而作妓乐,出城游戏,入城门值佛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妓乐供养佛,发愿而去。佛微笑,语阿难言:诸人等由妓乐供养佛,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受快乐。”智度论九十二曰:“问云:诸佛贤圣是离欲人,不须音乐歌舞,何故供养妓乐?答曰:诸佛于一切法无所著,故无所须,诸佛怜众生出世,故受之。其供养者,使随愿得福。”无量寿经下曰:“普散华香,奏诸音乐。”

  【音乐天】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众,作音乐之天部也。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七曰:“是八部众紧那罗众也。法华疏曰:天帝法乐神也。佛说法时,与诸天来奏乐,故两所击鼓形出。”

  【因力】 (术语)于物之生正为原因之力。对于缘力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因力缘力。”

  【因论】 (术语)因明论也。大日经疏三曰:“声论因论。”演密抄四曰:“因论因明也。”探玄记十二曰:“因论治邪见,以格量正理。”又,因于论也。

  【因论生论】 (术语)因论而生论,自本论涉于支论之谓也。探玄记四曰:“后三品因论,别问别答。”

  【堙罗】 (植物)堙罗那之略。见堙罗那项。

  【堙罗那】 (植物)Airāvaṇa,又作[口*垔]那婆那,伊罗钵多罗,伊罗钵那,[口*垔]罗婆那,伊罗婆拏,黳罗叶,毉罗叶,伊兰等。元为草名。以名天帝之象。玄应音义十一曰:“堙罗,古文堙二形,今作堙。同于仁切。帝释象王,名堙罗那,或名那婆那,或名伊罗钵多罗。此译云香叶。身长九由旬,高三由旬,其形相称也。[口*垔],鸟贤切。”同二十二曰:“黳罗叶,一奚切,树名也。旧经律中,作伊罗叶,讹也。”华严疏钞四十三曰:“伊罗钵那,此云香叶,常居第一金山之胁。”可洪音义三曰:“翳罗,上乌兮反,龙象王之名也。又因烟二音,或云[口*垔]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慧琳音义第十二曰:“[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又龙王名。本行集经三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钵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钵,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三十八曰:“毉罗叶者,龙王名也。此龙头上有毉罗树,故名。”见“伊兰”条(本项中伊罗婆那Airāvaṇa与伊罗钵Elāpattra及Erāvarṇa似相混,皆龙象名也)。

  【因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是对于金刚界之曼陀罗而言。金刚界者,为显修得之智之法门,故配于果。胎藏界者为示本有之理之法门,故属于因。因而复配之于东西,胎藏界之方,谓之东曼陀罗,金刚界之方,谓之西曼陀罗。见金刚曼陀罗大钞一。

  【因明】 (术语)五明之一。梵名醯都费陀Hetuvidyā,属于论理之学科。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三支中,以因支为最要,故云因明。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义,故曰因明。”释尊以前,足目Akṣapāda仙人创之。至佛灭后,大乘论师陈那完成之。其书名因明正理门论。见因明大疏上本。

  【因明论】 (术语)对于余论部而明因明之论,谓之因明论。即正理门论,入正理论等。

  【因明门】 (术语)因明之法门。是对于他法门而言。

  【因明入正理论】 (书名)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着,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本论各家之注解如下: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佚中下二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佚上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下卷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相宗八要解第一。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相宗八要解第六。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凤潭着。

  【因明正理门论】 (书名)陈那着,唐义净译,一卷。与上同本。

  【因明正理门论本】 (书名)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

  【阴魔】 (譬喻)五阴能害众生佛性,故譬之魔。四魔之一。

  【音木】 (物名)割笏也,读经时每句读打以调声规律缓急之具。如拍子木之类。

  【因内】 (术语)因明与内明也。见“因明”条。

  【因内二明】 (术语)因明与内明也。内明亦五明之一。委悉内典之学科。详“五明”条。

  【因能变】 (术语)对于果能变之语而言。八识种子在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生种子,念念相续之前因后果转变。又,八识种子各生八识现行之转变,此二种转变谓之因能变,自其种子生之八识,各从自体分变现见相二分,谓之果能变。唯识述记二末曰:“因能变即是种子,转变生果,果通种子及与种子,自类种子亦相生故。”同三本曰:“变有二种:一者生变,即转变。变谓因果生熟差别,等流异熟二因习气,名因能变。所生八识现种种相,是果能变,故能生因说名能变。二缘名变,即变现义。是果能变,且第八识唯变种子及有根身等,眼等转识变色等是也。”

  【因尼延】 (杂语)见“伊尼延”条。

  【因譬】 (术语)因缘与譬喻。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因缘,种种譬喻。”

  【阴钱】 (杂名)纸钱之别名。阴府所用之钱货。见瘗钱及纸钱条。

  【因人】 (术语)因位之人也。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总称。

  【阴入界】 (术语)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谓之三科。见“三科”条。楞伽经曰:“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入界生灭。”

  【因三相】 (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备之三个法则也。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盖因以确立未决宗义之理由而名,故与宗及同喻之关系应必有,同时与异喻之关系须绝无。此因所以有三相之别也。

  【音声】 (术语)入于耳根者曰音声。

  【音声佛事】 (术语)佛事者佛济度众生之事业也,佛济度众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或以衣服卧具等,于此娑婆界不依他之方法,独以音声为说法,故云。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中略)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光明玄二曰:“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唯识述记二本曰:“此以音声为佛事故。”玄义六下曰:“他土余根皆利,随所用尘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

  【音声念诵】 (仪式)出声称佛名,即诵经也,四种念诵之一。

  【音声陀罗尼】 (术语)于佛菩萨之所说,总持秘密之深义曰音声陀罗尼。智度论六曰:“胜意菩萨未学音声陀罗尼,闻佛说便欢喜,闻外道语便瞋恚,闻三不善则不欢喜,闻三善则大欢喜。”诸法无行经下音声陀罗尼作音声法门。

  【因十四过】 (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支上所显十四种之过误也。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五,共不定。六,不共不定。七,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不定。八,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九俱品一分转不定。十,相违决定。十一,法自相相违。十二,法差别相违。十三,有法自相相违。十四,有法差别相违。参照“三十三过”条。

  【因提】 (天名)又作因坻。见“因坻”条。

  【因提梨】 (天名)见“因坻”条。

  【因体】 (术语)于因明为因之体者。即有法上所具之义,立者敌者共许之事件也。立声无常之宗,声论师及佛者共许同有,所作之义,是即因体也。

  【因同品】 (术语)谓因明同喻所备之条件与因同品类也。例如内阁总理亦应守中华民国法律(宗),为中华民国故(因),人民如其余人民(同喻),之论式中“其余公民”之同喻,与“中华民国人民”之因,同一品类是也。

  【因陀啰达婆门佛】 (佛名)译曰相应佛。见陀罗尼杂集二。

  【因陀啰誓多】 (天名)Indraceṭa,译曰帝释侍者。见陀罗尼集经十二。

  【因陀罗】 (天名)Indra,本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也。”又(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因达罗,印陀噜。药师七佛本愿经念诵仪轨供养法曰:“药叉大将因陀罗,其身红色执宝棍,主领七亿药叉众,誓愿守护如来教。”

  【因陀罗跋帝】 (杂名)帝释天所居之城名。菩萨念佛三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罗跋帝。”经注曰:“随名天主城,亦名帝幢。”

  【因陀罗呵悉多】 (植物)又作因达罗喝悉哆,因陀罗诃塞多。香药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七,举香药三十二味,其中第七所谓白皮者是也。或云是人参之一种。

  【因陀罗尼罗】 (杂名)见“因陀罗尼罗目多”条。

  【因陀罗尼罗目多】 (杂名)Indranilamuktā,又作因陀尼罗,因陀罗尼罗,帝释之青珠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或解云:帝释所居处,波利质多罗树下地,是其宝故,名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为珠也。”慧苑音义下曰:“因陀罗尼罗,因陀罗,此云帝也,主也。尼罗,青也。宝中最尊第一,故曰青主也。”智度论十曰:“因陀尼罗,天青珠也。”

  【因陀罗势罗窭诃】 (地名)又作因陀罗世罗求诃,因沙旧,因陀罗窟。帝释石窟也。在中印度旧王舍城东方六哩之山上。见“因陀罗世罗求诃”条。

  【因陀罗世罗求诃】 (地名)Indraśailaguhā,又作因陀尼罗势罗窭诃,山名。法华文句一上曰:“因陀罗世罗求诃,此云蛇神山,灵鹫山五精舍之一也。”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窭诃山,唐言帝释窟。”

  【因陀罗王】 (天名)大日经疏一曰:“因陀罗王者,帝释也。”

  【因陀罗网】 (譬喻)是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云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以譬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者。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见“玄门”条。

  【因陀罗宗】 (流派)帝释天造声明论,能以一言含众义,谓之因陀罗宗。大日经二曰:“如因陀罗宗,诸义理成就。”同疏七曰:“因陀罗者,是天帝释之异名。帝释自作声论,能于一言具含众义,故引以为证。”

  【因陀尼罗】 (杂名)见“因陀罗尼罗目多”条。

  【阴妄】 (术语)五阴尽为迷妄者,故云妄。

  【阴妄一念】 (术语)谓阴盖善法之迷妄一念心。即凡夫现前一刹那之心,指阴识无记之第六识也。盖天台之意,谓初心者,不堪直以融妙之法体为所观,修圆顿之妙观,故不就佛界或众生界,而即近要易修自己一念之心法,定为所观之境。于摩诃止观正修章中虽广举所观之十境,以备机根之不同,若克示境体,则如所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而但观识阴,通识阴三性中,亦独取无记羸劣现前刹那之妄心以为所观之境体云。参照介尔阴妄一念项。

  【因位】 (术语)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也。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

  【垔醯掣怛罗国】 (地名)又作垩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阇罗国北部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之僧徒甚多。见西域记四。智度论三。

  【因相】 (术语)阿赖耶识三相之一。意言为万法原因之相。盖第八阿赖耶识,摄持一切种子,能为万法生起之原因也。成唯识论二曰:“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即是。八识之因相,实有六因十因等种类,独执持种子令不失之义,于他为不共之相,故取之为第八识之因相也。盖因相之义,具通于依持因与生起因之二意。今唯以持种之特用为因相者,解之于狭义也。若于广义言之,则第八识中摄藏之诸法种子,亦可名为因相。何则?以种子正为现起诸法之亲因缘法故也。故唯识论述记四,谓:“三相,皆唯为现行之识,虽所生义别,而实无广狭,实通现种。”然论文专以现行之第八识明为因相者,以种子之相,微细而隐故耳。就中若就现行识而言,则因者依持之义,即执持种子为诸法原因之意。又就种子识而言,则因者生起之义,即能为生起诸法原因之意。

  【音响忍】 (术语)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之真理也。三法忍之一。见“三法忍”条。

  【因修】 (术语)因地之修行(修行佛因之位为因地),又修行成佛之因也(本为修因,对于果证而颠倒其句耳)。慈恩传序曰:“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证。”

  【因熏习镜】 (术语)四镜之一。于真如体内具足一切之功德,而熏习众生以为成佛之正因,如净镜现一切之影也。起信论曰:“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

  【因业】 (术语)因者有亲生结果之力,业者为生果助缘之所作,即因与缘。此二相和而诸法生。大日经二曰:“诸法无形像,清澄无垢浊,无执离言说,但从因业起。”大日经疏十九曰:“因如镜,业如身,对镜而影现也。”

  【音义】 (术语)训文字之音而注其义也。

  【因异品】 (术语)因明异喻所备之条件与因异品类也。例如内阁总理亦应守中华民国法律(宗),为中华民国人民故(因),如外国人(异喻),之论式中,外国人之异喻,与中华民国人民之因,全异品类是也。

  【因因】 (术语)对于果果而言。见“果果”条。

  【因源】 (术语)对果而谓为因,对末而谓为源也。华严经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因圆】 (术语)可得佛果之因圆满也。

  【因缘】 (术语)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缘名缘由。”辅行一之三曰:“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又梵语尼陀那之译意。十二部经之一。又云缘起。参照“尼陀那”条。又四缘之一。因即缘之意。此非因与缘各别而论,亲因即名为缘。俱舍论七,谓:“因缘者,五因之性。”六因中,除能作因,余五因虽总为因缘,而唯识论七唯名同类因为因缘。“六因”、“四缘”及“十二因缘”,各详见本条。

  【因缘变】 (术语)见“二变”条。

  【因缘观】 (术语)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宋高僧传曰:“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大乘义章十二曰:“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因缘,分别观察。”

  【因圆果满】 (术语)修行之因具足而佛果之德圆满也。心地观经一曰:“三僧祇劫度众生,勤修八万波罗蜜。因圆果满成正觉,住寿凝然无去来。”

  【因缘合成】 (术语)森罗万象,必自因(亲因),与缘(助缘)而成,此二者相合而生结果,谓之因缘合成。

  【因缘轮】 (譬喻)因缘运物如车轮,故云轮。因缘相继生起而无限极故以轮为譬。又(术语)约阿等十二摩多于缘觉之十二因缘观,称为因缘轮。详见义释十一。

  【因缘僧护经】 (经名)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因缘生】 (术语)见“无始无明”条。

  【因缘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

  【因缘释】 (术语)天台四大释例之一。见“四释”条附录天台四释项。

  【因缘释义】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义之一。见“四释”条附录三论四释项。

  【因缘说】 (术语)说经中事物由来之处。十二部经之一。见“十二部经”条。

  【因缘舞】 (行事)以神佛之因缘为文句而舞也。

  【因缘性】 (术语)为诸法生起原因又为依托之性也。四缘性之一。大乘小乘,其解不同。(一)小乘于诸法之原因六因中,除能作因外,余五因为因缘性。如此因缘性,义既通于六因中五因,故其意颇广,且举一例,如眼识之起,以有发识取境作用之眼根为因,所对之色境为缘而生。故眼根与色境,为眼识生起,有为因缘之性云。(二)大乘于六因中,唯以同类因为因缘之性,余五因总为增上缘之性。详言之,则同类因通于因缘性与增上缘性。余五因唯为增上缘之性。因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又名自种因。即过去之善法,于现在之善法为因,现在之善法,于未来之善法为因。恶法无记法亦然。如此诸法之亲因缘种子,为因缘性,又熏生此种子之现行法,为种子之因缘性,更生后自类种子之前念种子,为后起种子之因缘性,毕竟离为诸法原因之种子,不可立因缘性也。

  【因缘依】 (术语)谓一切诸法发生所亲依者。唯识论规定诸心心所为有所依之法,举三种所依,此即其中之一也。对于增上缘依及等无间缘依而言,谓一切诸法各自之种子也。一切有为法,皆依各自之种子而生起,若离种子之因缘,则决无生者。斯一切种子,为诸法之原因,又为诸法依生之所依法,故名之曰因缘依。成唯识论四所谓:“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即其事也。虽然详究论文之意,因缘依之体,不止于种子,又熏生种子之现行法,亦因种子为因缘依。若单以种子为因缘依,则与瑜伽论等所云之种子依何异。故同论述记四,释此论文,谓:“约识而论,唯种子识。今泛说诸有为法,皆托此依,据通依(因缘依)故也。一切有为法,无无因缘者。”瑜伽论之种子依,其名义限于种子生现行之一面,不能更示种子生种子及现行熏种子时互为因缘之义。故唯识论悉摄此等所依法,名为因缘依,以代瑜伽论所谓种子依。要之因缘依之语,有自体办生本据之意,以狭义解之,与种子依同,为单指诸法之种子者。若以广义解之,则生种子之现行法,并生后念种子之前念种子,亦为因缘依也。小乘不言种现等法,唯言心心所法,总依四缘,六因中除能作之一因,余因皆为因缘之性云。

  【因缘周】 (术语)三周之一。见“三周”条。

  【因缘宗】 (流派)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一。见“宗”条附录四宗项下。

  【因中说果】 (术语)于因上说果之论法。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如世间人,说泥即是瓶,缕即是衣,是名因中说果。果中说因者,牛即水草,人即是食。”智度论四十三曰:“知人日食数匹布,不可食,从布因缘得食,是名因中说果。如见好画而言好手,是为果中说因。”

  【因中有果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曰因中有果论。计因中常有果性之外道也。譬如禾因谷生而论其谷中既有禾性是也。参照“外道”条附录十六外论。

  【慇重修】 (术语)见“四修”条。

  【因字金刚句】 (术语)因字者,东方阿閦佛之种子,称字。之字体诃,为因之义故也。金刚句者,此之种子变为五股金刚之形也。瑜祇经曰:“因字金刚句,发生猛利火,烧除众不祥。”

  【因字生金刚】 (术语)称金刚萨埵之种子字也。其字体字者,为一切诸法之本因,故称因字。此字变成五股之金刚杵,故云生金刚。瑜祇经曰:“因字生金刚,满彼大空界。”

  【淫】 (术语)十恶之一。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等不等观杂录一曰:“经中淫字多从女旁,专指男女事也。今人欲依说文改从旁,书中淫字训义甚多,放也、溢也、甚也、邪也,经中专指男女事,故从女为妥。”

  【银地】 (杂名)或曰金地琉璃地等。佛阁道场之通称。

  【银地道场】 (堂塔)支那天台山之古佛道场,智者大师于此传法。大明一统志四十七曰:“银地岭在天台县北三十里,与金地岭相接,相传为定光佛示现处。”

  【吟讽】 (杂语)毗奈耶杂事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其音清亮,上彻梵天。”

  【淫火】 (譬喻)淫欲之热情,譬如火也。止观七上曰:“皆以不净为初门,悉治淫火。”智度论十四曰:“淫火内发,自烧而死。”

  【淫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见“十重戒”条。

  【银轮王】 (杂名)四轮王之一。自天感得银轮宝而王三天下者。见“轮王”条。

  【淫罗】 (譬喻)以喻淫欲之捕人也。智度论十四曰:“淫罗网,人皆投身。”

  【淫怒痴】 (术语)是旧译之称。新译谓之贪瞋痴,三毒之烦恼也。涅槃经五曰:“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毒箭,受大苦切。”

  【银色女经】 (经名)佛说银色女经,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佛说于过去为银色女救他之事。与佛说前世三转经同。事迹小异。

  【银山铁壁】 (譬喻)灵性之孤峻独绝,譬如银山铁壁之难攀也。圆悟录四所谓:“有依倚底碧落青霄,无依倚底银山铁壁。”又碧岩录普照序所谓:“银山铁壁,孰敢钻研”之类是也。壁立万仞针札不入之语,其义亦同。

  【淫汤】 (饮食)米汤也。淫者留之义,点米粉于汤,混浊滞留,是曰淫汤。续字汇云:淫,王粲七哀诗:“何为久滞淫。”文选注留也。

  【银碗里盛雪】 (公案)示生佛一如之真源,即一色边之宗极者。云门文偃法嗣巴陵新开院颢鉴三转语之一。碧岩集十三则曰:“僧问巴陵如何是提婆宗?巴陵云银碗里盛雪。”又宝镜三昧歌有“银碗盛雪,明日藏鹭。类之不齐,混则知处。”

  【淫习因】 (术语)十因之一。见因部十因六果条。

  【吟咏】 (杂语)毗奈耶杂事曰:“佛言不可作吟咏声,诵诸经法,及读经,请敬白事皆不可作。然有二事作吟咏声:一谓叹大师之德,二谓诵三启经,余皆不合。”

  【淫欲】 (术语)见“淫”条。【淫欲】(术语)色欲也。圆觉经曰:“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行事钞中曰:“智论云:淫欲虽不恼众生,心心系缚,故为大罪。故律中淫欲为初。”按淫,除淫汤外,应均从女作淫。

  【淫欲病】 (譬喻)淫欲伤身譬如病。止观九上曰:“如是想者,是淫欲病之大黄汤。”

  【淫欲火】 (譬喻)淫欲烧心,譬之火也。千手陀罗尼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淫欲即是道】 (杂语)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经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于是三事中,有无量佛法。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智度论六引此文曰:“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冰之性即如水,贪瞋痴三毒之性即法性真如也。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止观二曰:“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中略)贪欲即菩提。(中略)佛说贪欲即是道者。佛见机宜,知一种众生,底下薄福,决不能于善中修道,极任其罪转无已。令于贪欲修习止观,极不得已故作此说。”辅行四曰:“经说欲是道者,只云道性不出于欲,亦云欲性不离于道,约理云即,约事须离。”参照即条。

  【引出佛性】 (术语)三佛性之一。见“三佛性”条。

  【引导】 (术语)导人使入于佛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导众生。”同法师品曰:“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又(仪式)下炬时之法语也。黄檗希运禅师当母溺死时,投炬说法语曰:“广河源头干彻底,是此五逆无所藏。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是妄语,诸佛妄语。”是为死后引导之始。由是禅家有引导,他宗亦以他宗之意引导。

  【引发因】 (术语)十因之一。见“十因”条。

  【引饭大师】 (譬喻)喻禅家引饭之槌也。清异录上曰:“禅家未粥饭,先鸣槌,维那掌之。丛林目净槌为引饭大师,维那为栾槌都督。”

  【隐峰】 (人名)姓邓氏,称为邓隐峰。初游马祖之门,不能见其奥,来往石头两番。后于马祖言下契悟。唐元和中上五台山寂。见会元三。

  【隐峰推车】 (术语)公案。“隐峰禅师,一日推车,次马祖展脚。在路上坐。师云:请师收脚。大师云:已展不缩。师云:已进不退。乃推车碾损祖脚。祖归法堂。执斧子曰:适来碾损老僧脚底,出来。师便出。于祖前引颈。祖乃置斧。”见会元三,光明藏中,葛藤集下。

  【隐覆】 (术语)隐实事也。

  【隐覆授记】 (术语)与其人以成佛之记别,以佛之神力隐于其人而使他人知之,谓之隐覆授记。四种授记之一。见“授记”条。

  【隐覆说】 (术语)隐实理而说也。方便说。大法鼓经上曰:“隐覆说者,谓言如来毕竟涅槃,而实如来常住不灭。”

  【饮光】 (人名)迦叶之译名。自光饮蔽他微光之义。名为饮光有二义:一是祖先之姓,故名。一彼身有光明,故名。文句一下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真谛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使不现,故言光波,亦云饮光。迦叶身光,亦能映物。”法华义疏一曰:“十八部论疏云:具足应云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合而言之,故云饮光。饮光是其姓。上古仙人,名为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今此迦叶,是饮光仙人种,即以饮光为姓,从姓立名,称饮光也。又此罗汉,亦自有饮光事,其人身有金色光明。(中略)此金犹不及迦叶金色,是故亦名饮光。”

  【饮光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三百年之末,自说一切有部别出者。取部主之名名为饮光部。与佛在世之饮光同名异人。见宗轮论述记上。

  【饮光仙】 (人名)上古有仙人名饮光。见饮光项。

  【引果】 (术语)对满果之语。一有情之果报分为总别二者。果报之主成分为引果,果报之局部为满果。例如第八识是引果,五根五境等好丑美恶是满果。第八识为总报之果体,于反现吾等人界五根五境等之总体上,更就彼总体变成美恶上下贫富等之差别,是第八识中具有满业之种子使然。故因此可知同一人间,果报上有种种之上下差别者,是满果也。引果总为同一。见唯识论二,同述记二末。

  【引化】 (术语)引接化度也。六祖坛经曰:“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

  【引驾大师】 (人名)唐朝四大师之一。引迎天子车驾之役。太宗贞观中。封智威为引驾大师。佛祖统纪七曰:“师在太宗朝,名德升闻,召补朝散大夫,封四大师。”,“耆老相传云:唐有四大师:谓引驾大师,护国大师,余二阙闻。今详考隋唐传,但有引驾之名,其员有四。”僧史略下曰:“为引驾大德者,唯端甫称之(唐宪宗时僧)。此必敕补,傥自号私署,安可称之?此命近亦不闻矣。然则车驾巡幸还京,僧道必具幡幢螺钹远迎,僧录道录,骑马引驾,而无敢自称引驾者。”

  【引接】 (术语)又作引摄。佛菩萨之手引取众生也。涅槃经二十八曰:“方便引接。”往生要集上本曰:“与无量圣众,同时赞叹,授手引接。”【引接】(术语)或作引摄。佛以大愿业力摄取之手,引导摄取众生也。

  【引接悲愿】 (术语)引接众生之本愿也。指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愿曰:“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见无量寿经上。

  【引接结缘乐】 (杂语)往生要集十乐中之第六乐。往生净土后,将娑婆结缘之父母知友,自在引接而济度之乐也。要集上末曰:“若生极乐,智慧高明,神通洞达,世世生生恩所知识,随心引接。(中略)无缘尚尔,况结缘乎?”

  【饮酒】 (术语)五戒之一。禁饮酒。俱舍论十四曰:“诸饮酒者,心多纵逸,不能守护诸余律仪,故为护余,令离饮酒。”

  【饮酒三十六失】 (名数)一,不孝父母。二,轻慢尊长朋友。三,不敬三宝。四,不信经法。五,诽谤沙门。六,讦露人罪。七,恒说妄语。八,诬人恶事。九,传言两舌。十,恶口伤人。十一,生病之根。十二,斗诤之本。十三,恶名流布。十四,人所憎嫌。十五,排斥圣贤。十六,怨黩天地。十七,废忘事业。十八,破散家财。十九,恒无惭愧。二十,不知羞耻。二十一,无故捶打奴仆。二十二,横杀众生。二十三,奸犯他妻。二十四,偷人财物。二十五,疏远善人。二十六,狎近恶人。二十七,常怀恚怒。二十八,日夜忧愁。二十九,牵东引西。三十,持南着北。三十一,倒沟卧路。三十二,堕车坠马。三十三,逢河落水。三十四,持灯失火。三十五,暑月热亡。三十六,寒天冻死。见四分律。

  【饮酒三十五过】 (名数)一,现世财物虚竭。何以故?饮酒醉乱,心无节限,用费无度故。二,众病之门。三,斗诤之本。四,裸形无耻。五,丑名恶露,人所不敬。六,无复智慧。七,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种种事业,废不成办。十,醉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则惭愧忧愁。十一,身力转少。十二,身色坏。十三,不知敬父。十四,不知敬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敬婆罗门。十七,不敬叔伯及尊长。何以故?醉闷愦恼,无所别故。十八,不敬佛。十九,不敬法。二十,不敬僧。二十一,朋党恶人。二十二,疏远贤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无惭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纵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恶,不喜见。二十八,贵重亲属及诸知识所共摈弃。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弃舍善法。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远离涅槃。三十三,种狂痴因。三十四,身坏命终,堕恶道泥犁中。三十五,若得为人,所生之处,常当狂騃。如是种种过失。是故不饮酒。见智度论。

  【饮酒十过】 (名数)一,颜色恶。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之变常,无有善相也。二,下劣。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三,眼视不明。恣饮而狂痴瞻视,昏瞀不辨色境也。四,现瞋恚相。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为忿怒也。五,坏田业资生。恣饮放逸,破费产业,散失资财也。六,致疾病。饮酒过度,则失身体之调,以致疾病也。七,益斗讼。醉酒发很,与人争竞,不惜身命,而斗讼益增也。八,恶名流布。耽饮纵恣,则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流布远近也。九,智慧减少。饮酒昏迷,愚痴狂騃,而智慧减少也。十,命终堕恶道。狎朋饮酒,不修善行,则恶业日增,命终后堕于恶道也。见四分律十。

  【隐劣显胜识】 (术语)见“唯识观”条。

  【隐密】 (术语)如来说法有显了隐密之二意。显了为于文面分明显然者。隐密为说者本意所存,密隐文内者。显说为方便,密意为真实。与以了义教为真实,以不了义教为方便者不同。演密钞二曰:“此宗多有隐密之语。”教行证文类六本曰:“依释家之意,按无量寿佛观经者,有显彰隐密义。”

  【隐密显了俱成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见“玄门”条附录。

  【引请阿阇梨】 (职位)禅林得度之沙弥,未知进退,引导而教授之者,谓之引请阿阇梨。即律宗之教授师也。见象器笺八。

  【引请阇梨】 (术语)见“阿阇梨”条。

  【引磬】 (物名)用于佛事之乐器。鸣之引大众之注意者,故名。碗状之小钟,于隆起之顶点贯纽,附之以木柄,便于携取者,故亦名手磬。

  【引入】 (术语)大日经疏十九曰:“有常悲者,乃合引入曼陀罗也。”

  【引入印】 (印相)引弟子入坛场内之印也。胎藏界用入佛三昧耶之印,金刚界用萨埵之三昧耶印,苏悉印用合掌,此即以三部之三昧耶生在佛家之意也。或总用大钩召印。

  【引摄句】 (术语)见“摄召句”条。

  【隐身】 (术语)隐身之术。与隐形同。龙树传曰:“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辨。”参照翳身药条。

  【引声】 (术语)由声明法,而附节引声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六曰:“苾刍不应歌咏引声。”

  【隐胜彰劣恩】 (术语)见“十恩”条。

  【饮食】 (术语)饮料食物。欲界之有情,必依饮食而立身。

  【饮食供养】 (术语)五种供养之一。真言观行要览曰:“苏悉经二(献食品)曰:略说献食,应用团根、长根、诸果、酥饼、油饼、诸羹曤等,或种种粥,及诸饮食,此四种食,通献诸部。瞿醯经中(奉请供养品)曰:所有臭秽、辛苦、涩味、古残宿、不祥之食,不应供养。或若不办种种羹者,但用小豆羹,而供养亦得。凡所领上,皆应点酪。凡乳粥上,皆应着蜜。其小豆羹上,应着牛酥。若有姜者,亦应着之。其果子中,石榴为上。于诸根中,毗多罗根为上。”

  【饮食三昧】 (术语)五供三昧之一。

  【饮食三时供】 (行事)苏悉地经偈曰:“晨朝时,日中时,及日没时。”不动使者轨曰:“旦时,午时,黄昏时。”

  【隐实施权恩】 (术语)见“十恩”条。

  【饮食四时】 (行事)胎藏三时,常事也,金刚界四时,是以此界取一切之物类四故也。四时者于平常之三时加半夜。

  【饮食欲】 (术语)欲界三欲之一。见“三欲”条。

  【饮食真言】 (真言)六种供养真言之一。见“供养”条。

  【饮树】 (杂名)诸天取饮之树也。瑜伽论四曰:“诸天爱其广大,形色殊妙,多诸适悦。复有饮树,从此流出甘美之饮。”

  【隐所法】 (修法)密教行者上厕时所修之法。入一切秽所亦修之。法于顶上观囕字,于左右胁观长之吽字,念乌瑟沙摩明王。盖以上此尊住于不净餐食之三昧也。

  【隐形法】 (修法)隐形使人不见之法。

  【隐形算】 (杂语)以算法极意行隐形秘术之法。

  【隐形药】 (饮食)与翳身药同。见翳身药条。

  【隐形印】 (印相)梵语安怛祖那印。译曰隐形印。摩利支天经云:左手为空拳,舒右手掌覆之之形。

  【饮血地狱】 (界名)日日饮血之地狱。见地藏本愿经上地狱名号品。

  【引业】 (术语)对满业之语。牵引众生五趣四生之业也。又名引因,索引业,或总报业。但大小乘解其名义,其说少异。毗婆娑论十九及俱舍论十七等,谓业能引众同分等,为引业。圆满庄严其同分,谓之满业。是盖引业约因而解,满业约果而解之故,业果相对也。唯识论述记二等,则别有业业相对,果果相对之二解。总报业,感总报之果,同时扶其余劣弱之业,使彼亦能感别报,谓之引业,别报业圆满庄严第八总报之果体谓之满业,是业业相对也。又总报之果起时,其果能为增上缘,引生其余别报之果,故谓之引业,又此别报之果,能使总报之果圆满,故谓之满业,是即果果相对也。然此引业限于一业耶?抑于多业亦通耶?引一生耶?抑于多生亦通耶?此问题大小乘说之亦不同。小乘之说,引业限于一业,又唯引一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光记十七曰:“非多业引一生,又非一业引多生,唯一业引一生,多业引多生。”即其意也。是盖以一业若引多生,则当于熟时生先后之别,多业若引一生,则有于众同分生差别之难故也。然大乘之说,则一多互为不定。杂集论所谓:“或一业力牵一身,乃至一业力牵多生,多业力得一身”是也。小乘中经部,亦如大乘,许一业引多生之义。

  【隐元】 (人名)明僧隆琦,字隐元,赴日本,为日本黄蘗宗之开祖。

  【隐元禅师语录】 (书名)明海宁编,十六卷。

  【引正太子】 (人名)中印度憍萨罗国引正王(娑多婆汉那Sātyavāhana’)之子也。王深归依龙树菩萨,依龙树之妙术,年貌不衰,太子患不能嗣王位。因思父王之长命依于龙树之福力,乃请龙树使自杀。父王闻龙树死,即命终。太子遂即王位。见西域记十。

  【引座】 (术语)禅林导引他升座说法,而绍介于众曰引座。见象器笺十一。

  【印】 (术语)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头作种种之形,以为法德之标帜者。由小指次第数至大指,此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又左手为定,右手为慧,以此左右十指为种种之印相。例如标火德而结火印,标水德而结水印等。菩提心论曰:“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众是也。”大日经疏十三曰:“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标帜。以此印故,表示法界之体,即名法界幢也。”补陀落海会轨曰:“左手寂静故,名理胎藏海。右手办诸事,名智金刚海。左手五指者,胎藏海五智。右手五指者,金刚海五智。左手定右慧,十指即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缩则摄取一,开则有数名。左小指为檀,无名指名戒,左中指为忍,左头指为进,左大指为禅。右小指为慧,无名指为方,右中指为愿,右头指为力,右大指为智。(中略)小指为地,无名为水,中指为火,头指为风,大指为空。”又佛菩萨手所执种种之具谓之印,即三昧耶形也。大日经疏二十曰:“印谓所执印,即刀轮羂索金刚杵之类也。”又教理之决定者谓之印。如实相印,三法印等。大乘义章二曰:“优檀那者,是外国语。此名为印。(中略)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名印也。”秘藏记上曰:“印决定义也。”又印章。象器笺十九曰:“毗奈耶杂事云:时有贼来盗僧库藏,并及私物。为无记验,苾刍不知何时失物。佛曰:苾刍可畜其印,应用五种物为印,所谓鍮石赤铜白铜牙角。佛言:凡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印,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者,刻作骨锁像或作触髅形,欲令见时生远离故。”

  【印持】 (术语)自信认受持也。

  【印达罗】 (杂语)Indra,数量名。六十数之一。俱舍论三曰:“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

  【印定】 (术语)印可决定之义。唯识述记六曰:“印境决定。”

  【印度】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腊India(国名),Indus(河名),旧称身笃,身毒,贤豆,天竺等。新称印度,印特伽,译曰月。西域记二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中略)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慈恩传二曰:“印特伽国,谓印度也。”是月之名与Indu混也。

  【印度佛教】 (杂语)印度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众圣点记之说,可知为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度一圆之地,其被教化之最厚者,为室罗伐底,与摩揭陀之二地域。据小乘之传说,释尊住室罗伐悉底时最多,据大乘之记录,则常住摩揭陀。此两国在释尊时代,为东西之两大国,在印度中,为最枢要之地域,及佛化之密被两国,其为事实,可断言也。释尊为迦毗罗城主净饭大王之太子,降诞于蓝毗尼园,成正觉于尼连禅河畔,以波罗奈国鹿野苑为初转法轮之地,其后游行各处,为人天洒甘露之法雨,遂以八十岁为一期,于拘尸那揭城边娑罗双树林间,寂然入于泥洹,是为佛教开立之初元。佛陀入灭后未几,摩诃迦叶与阿难等,共于摩揭陀国七叶树窟,行第一回之结集。阿阇世王厚遇之,使大法得合,此在原始之佛教史上,亦为重要之事实。自是以后,至阿育王出世之间,记传之说各异,南方传谓其中间年次为二百十余年,北方传谓为百余年。北方传明迦叶以下五师之传灯,南方传亦举优波离以下五师之相承。或有谓阿育王有达磨阿育与迦罗阿育之二人,欲调和南北所传之乖离者。或有谓阿育王之第三结集,与吠舍厘城之第二结集,实为一事复传者。此一段史乘,在佛教史上,最为黑闇不明,然阿育王出世,为西历纪元前第三世纪之中叶,可据泰西学者之考证而明之。佛教于此时代,始大发展。王派遣传道僧,亘东西两大陆,活动颇极盛观,彼末田地入迦湿弥罗,开萨婆多部之愿,当在此时,摩哂陀游锡于锡兰。或亦在此时。据北方所传谓育王时上座大众二部分裂,南方所传,无此记载。但无论如何,阿育王尽力于佛教之效绩,实为不可掩者,印度之佛教,以此时传播四方,且至开南北佛教之基。阿育王没后,约经三百年,至迦腻色迦王出世之间,为史家所谓小乘二十部分裂时代,阿育王时代分裂之上座大众两部,其兴废之迹,于此可考。大众部之佛教,似与阿育王统同其消长,大体自中印度涉南印度而流行,其盛时在阿育王时代并王殁后百余年间,上座部之佛教,以末田地之罽宾开教为始,其教线不在中印度。似常以北方迦湿弥罗为中坚。就时代言之,上座部于中印度大众部佛教亡灭时代,渐接兴隆之机运,阅百余年,至迦腻色迦王出现,于是见婆沙结集之盛事,迦腻色迦王之出现,在西历纪元第一世纪之末,王亦力图佛教兴隆。有名之大毗婆沙,编纂于此时代。胁,世友,法救,妙音,觉天,那迦斯那,马鸣等之杰僧,亦与此王前后辈出,教学上呈空前之伟观,迦腻色迦王观后之佛教,主传播于犍驮罗以北之中央亚细亚,西历纪元二三世纪顷,从此地大输入佛曲于支那。当时中印度地方全为他教徒所占。西历纪元第三世纪之初,龙树出现,复兴前已湮没之大众部佛教,于引正王保护下,以憍萨罗国为中心,宣布中观佛教,至其弟子提婆,更扩张教线于中印度,对抗外道,举破邪之实。同时又有鸠摩逻多,诃梨跋摩等诸论师,于咀叉始罗,朅盘陀,疏勒等地方,施教化。降及西纪第五世纪之初,笈多王统之毗讫罗摩阿迭多王时,有无着世亲兄弟出,专以阿逾陀国为中心,鼓次瑜伽佛教,同时迦湿弥罗国,有塞建地罗,僧伽跋陀罗等英才,相次而兴,宣提毗婆沙之教义,世亲以后,继承其教法者,有德慧,安慧,护法,难陀,亲胜,火辨,德光,无垢友等。其中护法于西纪第六世纪之中叶出世,以摩揭陀为中心,弘宣世亲之教系。得尸罗阿迭多王之归依,住那烂陀寺,亦大于中印度师子吼。后世称之为那烂陀寺隆盛时代。同时又有陈那,天主,清辩,智光之徒,鼓扬龙树之教系,又大发挥因明之精髓。于印度佛教史上,称为掉尾之隆运。尔后未机,佛教为印度教所蹂躏,至西历一千年回教又侵入印度,佛教遂殆绝迹。要之印度为佛教之发生地,故大小半满权实显密等各种教理,悉有其萌芽,固勿论,而佛灭五六年百年间,小乘教隆盛时代,既生本末二十部之分立,相次出发智,六足,婆沙等之绚烂作物,对于宇宙及人生之原始的考察,殆达于其极,及龙树提婆出世,始启大乘教勃兴之机运,中观佛教,为其丰富之著述所发挥,已无遗憾。寻而无着世亲,鼓吹瑜伽佛教,印度之大乘,于是生空有二宗之别,他日于支日本等,作一乘三乘两宗之基。其中龙树提婆所唱者,为大众部的,可认为说假部一说部等之发展。无着世亲主张者,为是座部的,可认为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之发展。亲光之佛地经论四,谓声闻藏于佛去世百年已后,即分多部,而菩萨藏千岁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诤,千岁已后,乃兴空有二种之异论。又最胜子之瑜伽师地论释,谓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着有见。有龙猛菩萨,提婆菩萨,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百论等。以除彼之有见。然由是众生复着于空见,故无着菩萨,事大慈尊,请说瑜伽师地论,显遍计所执为情有理无,依他圆成为理有情无,观此可知印度之佛教,一方带理论的倾向,鹜深远之思索。又一方守戒律,立意实践修道,为上座部之一派,现今锡兰,缅甸,暹罗等流播之南方佛教即是,与支那日本等流布之北方教思索的,大异其趣。

  【印佛】 (术语)以香作佛形而烧之,谓之印佛。瑜伽行,舍遗之徒,有印佛读经之事。见真言修行颂二。

  【印佛作法】 (修法)或印之于纸上,或印之于净沙上,或印于虚空等,先于一前机备香花,置形木。次,三礼,诵如来咒。次,净三业印言。次,三昧耶戒印言,针印。三摩耶,萨埵鍐次,发菩提心印言,外缚定印。唵菩提质多摩陀波陀耶弥。次,劝请合掌诵:“我今香烟印如来(水虚空等随改),相好具足放光明。遍满虚空世界海,犹如灯烟无障碍。依此印印佛德力,恒为众生解脱缘。”次,以右手取棒印佛。左手持念珠记数,诵真言已,印之(此真言有异说,大日佛眼者,大日所印之佛),想所印之所尊,五眼具足,三身圆满,与真佛无异,乘此香烟(虚空水等随改),周遍于十方界。利益众生,共成佛道。次,印佛数满已,总以香华供养。次,普供养印明。次,回向。愿我所修印佛善。回施三有及四恩。自他共入菩提城。同证一如真如法界。印佛轨云:“印沙土,地中生类离苦得乐。印水上,水中生类离苦得乐。”

  【印观】 (术语)手结印相,而观本尊于意也。印者身密,观者意密。

  【印光】 (术语)自佛陀心印而发之光明。大日经疏六曰:“菩提印光。”

  【印光法师文钞】 (书名)释圣量着。无卷数。共九十五篇。徐文霨跋曰:“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陕之郃阳人。驻锡普陀法雨寺之藏经楼,世罕知者。甲寅岁,高鹤年居士,攫师文稿数篇,印入佛学丛报。霨受而读之,合掌欢喜,叹未曾有。大法凌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者如我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也。”

  【印坏文成】 (杂语)谓镕蜡作印,置之泥土上,蜡印自然坏,而其迹则显成印文也。安乐集上曰:“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是以印坏喻死,文成譬生,显死生同时也。又摩诃止观九曰:“过去无明业是蜡,现在父母精血是泥。过去业不住,故各印坏。现在托识,名色具足。故名文成。”是譬十二因缘相续循环之理也。

  【印经院】 (杂名)事物纪原引宋会要曰:“太平兴国八年置印经院,神宗熙宁末废其院,以所印板赐显圣寺。”

  【印可】 (术语)证明弟子之所得,而称美许可之也。论语皇侃义疏曰:“皆被孔子印可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辅行七之三曰:“印谓印可,可谓称可。事理相称,故可圣心。”

  【印明】 (术语)印者印相。明者陀罗尼也。见“一印二明”条。

  【印母】 (术语)称十二合掌也。是为一切契印之根本,故云印母。大疏十三曰:“今此中先说十二合掌名相,凡诸印法,此十二极要,宜明记也。”

  【印契】 (术语)印相者,标示法界之性德,而非伪者,故云契。契者契约。不改之义也。即身成佛义曰:“手作印契,口诵真言,心住三摩地,三密相应加持故,早得大悉地。”【印契】(术语)本尊之印契名千眼印,出千臂经中,先以二小指无名指中指,各以甲背相着,其二人指竖头相拄二大指侧搏附人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于眉间而诵真言。

  【印手菩萨】 (人名)晋道安之名号。佛祖通载七曰:“安左臂有肉,方寸许,隆起如印,时号印手菩萨。”广弘明集二十曰:“或称印手,高坐擅名。”案维摩经之列众,有宝印手菩萨。

  【印塔】 (堂塔)宝箧印塔之略称。

  【印特伽】 (地名)见“印度”条。

  【印土】 (地名)指印度。印度国土之义。出生义曰:“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梵网经本疏曰:“是故印土持菩萨戒者,无不背诵。”肇论新疏中曰:“天竺或曰印土身毒。”

  【印相】 (术语)印之形相。如不动之印为刀剑之相,观音之印为莲华形等。【印相】(术语)胎曼大钞一曰:“左手作拳,仰置脐,右手覆掌安脐上。”谓为金刚部之定印。

  【印象】 (杂语)印影于镜等之形也。大集经十五曰:“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

  【印信】 (术语)传授秘法也。

  【印域】 (地名)指印度而言,印者印度,域者境域。三论大义钞一曰:“印域探三藏之赜致。”

  【印纸】 (物名)禅林以小纸片朱印其寺号,谓之印纸。见象器笺十六。又印与纸也。

  【印纸同时】 (譬喻)一枚之文,有次第前后,而印之于纸时,则现于同时,譬有次第前后之物,现于同时而用之。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一切佛法,并于第二七日,一时前后说。前后一时说,如世间印法,读文则句义前后,印文则同时显现。同时前后,理不相违。”

  【印治】 (术语)印可治定之义。

  【印咒】 (术语)与印相应之咒也。又印与咒也。

  【印宗】 (人名)广州法性寺印宗,初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能亦就此人出家受戒。先天二年,八十七岁而示寂。见传灯录五。

  【婴儿行】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有自利利他之二释。就自利释之,则菩萨之大行,总离分别,如彼婴儿,故名婴儿行。就利他释之,则人天声闻缘觉之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彼,以大悲心示现此等小善,故名婴儿行。大乘义章十二曰:“婴儿行有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若论自利,从喻为名,行离分别,如彼婴儿无所辨了,名婴儿行。若论利他,从所化为名。如经中说:凡夫二乘始行菩萨如似婴儿,化此婴儿,名婴儿行。”

  【璎珞】 (物名)梵语枳由罗Keyūra,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同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观无量寿经曰:“诸璎珞中盛蒲桃浆。”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

  【璎珞本业经】 (经名)菩萨本业璎珞经之略名。

  【璎珞羯磨】 (术语)羯磨者谓授戒之作法。璎珞经大众受学品所明授戒之作法也。是为梵网戒宗之相宗,天台一乘家之所遵由者。

  【璎珞经】 (经名)菩萨本业璎珞经之略名。摄于大乘律部。又菩萨璎珞经之略,摄于方等部。

  【璎珞粥】 (饮食)杂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牵连如璎珞,故名。永觉贤禅师诗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璎珞粥。”

  【婴童无畏心】 (术语)真言所立十住心之第三。修十善行求天道果之住心也。天上之果报虽胜,然比之佛果,则为劣朦,故曰婴童,而离三途之苦难,故曰无畏。见“十住心”条。

  【婴童心】 (术语)真言十心之一。见“十心”条附录。

  【鹦鹉】 (动物)梵云臊陀。或云叔迦Śuka,能作人言。见名义集二。

  【鹦鹉车】 (杂语)古禅师语,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而无实行,谓之鹦鹉车。见琅玡代醉编三十二。

  【鹦鹉谏王】 (传说)有王无道,养一鹦鹉。聪明能言。见王无道,言其恶,王惭而受谏。见鹦鹉谏王经,义楚二十三。

  【鹦鹉经】 (经名)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佛尝于此家乞食,为说法,谓之佛说鹦鹉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鹦鹉救山火】 (传说)山火烧林,鹦鹉思林恩,取水洒林。天帝见而感之,降雨止火。见僧伽罗刹经,经律异相十一,义楚二十三。

  【鹦鹉请佛】 (传说)鹦鹉请佛于林中说法宴坐,后得生天。见百缘经六,义楚二十三。

  【鹦鹉屎】 (杂语)问答乖角,如问河答山也。百喻经曰:“有二小儿,水中得一毛。一曰仙人发,一曰熊尾,来问仙人。时仙人嚼麻子在手,答曰:此似鹦鹉屎。”

  【鹦鹉说法】 (传说)夜摩天中,鹦鹉说法化导诸天。见正法念经,义楚二十三。

  【鹦鹉塔】 (杂名)戒庵漫笔曰:“韦南康镇蜀时,有一鹦鹉甚慧。驯养者晓以佛理,一日不震不仆,敛翼委足,奄然而绝。焚之,有舍利。韦公为立塔瘗之,号曰鹦鹉塔。”

  【鹦鹉闻法】 (传说)须达长者有二鹦鹉,阿难为说四谛之法。闻而信解,死而生天。见金藏经,义楚二十三,行事钞下,资持记下四之一。

  【鹦鹉孝养】 (本生)佛因位时为鹦鹉而养盲父母。见杂宝藏经一,义楚二十三。

  【荧惑天】 (界名)见荧惑星项。

  【荧惑星】 (杂名)梵名阿誐罗迦那乞叉怛摩Aṁgāraka-nakṣatra,又称荧惑天,火荧惑星,火曜星,罚星,四利星。或曰虚汉。金刚界三昧耶会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南方五尊之五位也。形像为肉色女形,左手作拳安于膝。右手持火精当于胸。坐于荷叶座。出于焚天火罗九曜者为神形。

  【迎接】 (术语)迎取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迎接曼陀罗】 (图像)为净土变相之一种,即念佛行者蒙阿弥陀如来来迎引接之图像也。

  【莹山】 (人名)日本曹洞宗绍瑾禅师之道号。其宗呼道元禅师为高祖,称莹山为太祖。

  【影】 (杂名)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十二显色之一。俱舍论一曰:“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又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以譬因缘生之事物。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以譬物之不相离。法句经上曰:“福乐自追,如影随形。”菩萨处胎经七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影草】 (杂语)见“探竿影草”条。

  【影供】 (行事)神佛或人形之木像或绘像捧供物者也。

  【影护】 (术语)如影之随形,不离其身而拥护之也。观念法门曰:“随逐影护,爱乐相见。”

  【影坚】 (人名)频婆娑罗王之译名。西域记八曰:“频毗婆罗,唐言影坚,旧曰频婆娑罗讹也。”

  【影略互显】 (术语)犹言慈父悲母。父非无悲,母亦非无慈。是各举一,各略一,上句所略,以下句所举影显之,下句所略,以上句所举影显之,谓之影略互显。

  【影胜】 (人名)摩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玄奘译曰影坚。义净译曰影胜。见“频婆娑罗”条。

  【影事】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影堂】 (堂塔)奉祀先人遗像之所。古今注曰:“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容貌,庶人则立影堂。释氏借此二字谓安置佛祖真影之堂舍。”雍陶诗曰:“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李远寄友诗曰:“他时若更相随去,祇是含酸对影堂。”

  【影现】 (术语)佛为众生济度现形也。

  【影响众】 (术语)或作影向众。四众之一。诸佛及法身之菩萨,为赞助释迦如来之教化,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也。释迦之法主如形声,诸菩萨如影响,文殊普贤等诸菩萨是也。法华文句三曰:“影响者往古诸佛,法身菩萨,隐其圆极,匡补法王,如众星绕月,虽无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响众。”同记曰:“次释影响众者,然化主形声必资伴以影响,方令发起击动事遂,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

  【影像】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妄识分别,于心上现种种之相,名为影像。是犹如镜面水上之影像也。

  【影向】 (术语)神佛来临也。影者取其本体一时应现之义,或取来临时其形不可见。

  【影向众】 (术语)见“四众”条。

  【应】 (术语)又曰应供。梵语阿罗诃Arhat之译名。如来十号之一。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之义。涅槃经十八曰:“应者,一切人天,应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妓乐而供养之,是故名应。”

  【应庵】 (人名)明州天章应庵禅师。名昙华。嗣法于虎丘隆禅师,宋孝宗隆兴元年寂。见稽古略四。

  【应报】 (术语)应于善恶之业而来苦乐之果报也。经名有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应本】 (术语)应化身之根本也。别圆二教以中道为应本。

  【应病与药】 (譬喻)佛对众生种种之机,说种种之教,犹之医应人之病而与药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应病与药,令得服行。”菩提心论曰:“诸佛慈悲,从真起用,救摄众生,应病与药,施诸法门。”

  【硬剥剥地】 (杂语)形容物之坚。见碧岩五十九则着语。

  【应法】 (术语)与法相应,不背于理也。犹言如法。

  【应法记】 (书名)具名释门章服仪应法记,一卷,宋元照撰。

  【应法经】 (经名)佛说应法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中阿含受法经之下卷。

  【应法妙服】 (杂名)如法之三衣,即袈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

  【应法沙弥】 (杂名)三沙弥之一。正应沙弥之年龄者。即自十四岁至十九之沙弥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应法者,正合沙弥位也。”

  【应佛】 (术语)应身佛也。见“应身”条。

  【应赴僧】 (杂语)禅宗记曰:“禅僧衣褐,讲僧衣红,瑜伽僧衣葱白。瑜伽者,今应赴僧也。”

  【应伽】 (杂语)Aṇga,译语曰支分。慧苑音义下曰:“应伽此云身。身有四名:一曰迦耶,二曰没理罗,三曰弟诃,四曰应伽。然应伽亦云分,谓支分也。”

  【应感】 (术语)神佛之感应。胜鬘宝窟中本曰:“应迹为论,应感既彰。”

  【应供】 (术语)如来十号之一。梵语,阿罗诃Arhat,译曰应供。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之供养者。智度论二十四曰:“应受一切世间供养,故名为应供人。”大乘义章二十末曰:“外国名为阿罗诃也,此云应供。如来诸过悉已断尽,福田清净,应受物供,故名应供。”

  【应果】 (术语)阿罗汉果也。阿罗汉,一译应。具可应人天供养之德故也。

  【应护】 (术语)诸佛菩萨等应同众生之所愿,隐见而保护其众生之意也。

  【应化】 (术语)应者应现。应众生之机类而现身也。化者变化。应真佛缘而变化种种也。西域记七曰:“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夫。”

  【应化法身】 (术语)法身之佛,应现无量之身也。菩萨璎珞经上自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之法身。法性身,应化法身是也。谓于第一义谛之法流水中,由实性生智,故为实智之法身。法名自体,集藏为身。一切众生之善根,感此实智之法身,故法身能现应无量之法身。一切世界国土身,一切众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萨身,皆悉能现不可思议身云。又同经下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之随形,以果身为常故,应身亦为常。是即他受用报身及应身,化身等总名为法身也。见法身条。

  【应化佛菩提】 (术语)三佛菩提之一。见“菩提”条附录。

  【应化利生】 (术语)诸佛菩萨之应现,为诸众生说法,使入佛道,与以无上之利益也。

  【应化身】 (术语)又单曰应身,化身。三身中之第三。自真体变现者。

  【应化声闻】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应迹】 (术语)应化垂迹。应于机缘而化现垂迹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上地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胜鬘宝窟中本曰:“应迹为论,应感既彰。”

  【应客侍者】 (职位)六侍者之一。见“侍者”条附录。

  【应理圆实宗】 (流派)法相宗四名之一。此宗所明,尽应于理,圆满真实,就理而设之宗名也。见“法相宗”条。

  【应理宗】 (流派)应理圆实宗之略。法相宗之别名。

  【应量器】 (物名)铁钵也。与应器同。

  【应灭摈】 (术语)Pravāsanīya,律中刑罚之名。犯了四波罗夷罪,当加灭摈之罚者。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应摈者,应犹当也。罪合当摈,而未摈故。”见“灭摈”条。

  【应能】 (人名)见“应文”条。

  【应器】 (物名)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器也。又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二之三曰:“钵是梵言,具云钵多罗,此翻应器,应量之器,对法为名。准章服仪云:堪受供者用之,名当应器,此即对人为目。或处说云:量腹而食,故云应器。即对食为名。”名义集七曰:“钵多罗,此云应器。发轸云:应法之器也。”楞严义疏一上曰:“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色与体量,皆应法度也。”

  【应人】 (术语)阿罗汉也。见“应身”条。寄归传一曰:“次有弘法应人结集。”

  【应身】 (术语)Nirmāṇakāya,三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经论有三种之不同。一,依同性经,摄论,则对于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为应身,现于地前之菩萨及二乘凡夫,为化身。胜鬘经宝窟上本曰:“同性经云:应身住净土,化身居秽土。(中略)摄论云:地前是化佛,登地是应身者。此应身是与真如相应,名为应身。(中略)地前未见真如,但见八相成道,故言见化身。”二,依起信论,则凡夫二乘之所见,即三十二相之佛身为应身。此应身即同性经之化身也。起信论曰:“凡夫二乘心所见,名为应身。(中略)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三,依金光明经,则不论凡夫二乘菩萨,不问相好多少,凡应他而现之佛身为应身,不现佛身,现五趣之身,为化身,此应身含有同性经及起信论之二身也。义林章七本释金光明经之文曰:“如来相应如如,如如智愿力故,所现相好,顶背圆光。为地前三乘及十地菩萨,所现之身,名为应身。为化三乘,所现佛身及化十地他受用身,并名应身。应他机宜,现佛身故。(中略)随众生类,现五趣身,是名化身。不现佛形,而显化故。”然天台于应身立胜劣之二,能会通此三种:一,胜应身,是同性经等之说。二,劣应身,是起信论之说。而通此二身者,即金光明经之说。

  【应身土】 (界名)应身佛所居住之国土也。谓应众生机缘而变现之国土。

  【应身与化身同异】 (杂语)同性经金光明经于应身之外立化身,则二身差别,起信论于应身之外不立化身,又唯识论法华论等于化身之外不立应身。则化身即应身也。见三身条。

  【应受识】 (术语)十一识之一。见“识”条附录。

  【应颂】 (术语)十二分经之一。梵名祇夜Geya,应前之所说而重颂者,亦名重颂。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应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随述赞前契经所说。”

  【应天】 (人名)滁州人。姓蒋氏。依天衣义怀,传云门之宗要,住真州长芦寺,号佛照禅师。年寿并缺。门人有长芦宗颐,雪窦道荣,慧日智觉等二十五人。见续传灯录八等。

  【应土】 (术语)二土之一。又三土之一。谓应于众生之机而化现之国土也。又作化土。见“二土”条。

  【应文】 (人名)讳允炆。明太祖之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即建文帝也。燕王迫金川门,帝将自尽。王钺曰:先帝升遐时,附一箧,命临大难时发之。即进一红箧,封锁甚严。帝碎箧观之,内有度牒三叶,一云应文,二云应能,三云应贤。并有袈裟,帽鞋,剃刀及白金十锭。帝曰:命也。即令程济祝发,改名应文。时杨应能,叶希贤,亦祝发,各改名易衣,取牒从鬼门逃。暮至神乐观,明朝向溧阳而去。自是经湖湘入蜀,游云南。后还闽,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住十五年。寻寓南宁一萧寺,落魄过三十九年。时正统五年,年六十四,恩州知事岑锳,闻之于京师,赐号老佛,迎入西内。途中赋诗曰:流落江湖四十秋,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录,野老吞声哭未休。后寂于宫中。弘治中,谥恭仁康定景皇帝。见明高僧传三,续释氏稽古略三,元明清史略二等。但明高僧传等,其名作应能,恐误。

  【应现】 (术语)应机而现身也。净名玄二曰:“智论功德相法身,处处应现往。”观经疏定善义曰:“弥陀应声即现。”定善义传通记二曰:“释迦许说,弥陀应现。”金光明经二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应形】 (术语)应物之形。即应身。注维摩经序曰:“观应形则谓之身。”

  【应仪】 (术语)具应人天供养之威仪者。即阿罗汉之旧译。出三藏记集一曰:“旧经无着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亦言阿罗诃。”玄应音义四曰:“应仪道,又言应真,或言真人,旧云无着果,亦云阿罗诃,今言阿罗汉,皆是一义。”

  【应应】 (术语)对于法应而言。法身之感应,谓之法应,应身之感应,谓之应应。妙玄六上曰:“法应则冥益,应应则显益。”

  【应用无边】 (术语)佛为救济众生而应现之妙用,无碍自在,无时而不现,无处而不显,即应化之神力自在也。

  【应真】 (术语)阿罗汉之旧译。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出三藏记一曰:“旧经无着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又应于真理之人。法华文句一上曰:“阿[台-台+犮]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同记曰:“阿[台-台+犮]经能所双标,应谓能应之智,真即所应之理,以智应理之人,故云应真。”

  【应正遍知】 (术语)应与正遍知。佛十号中第二号与第三号也。应为应供之略。正遍知又曰正等觉。见“十号”条。

  【应作】 (术语)应机而作。与应现同。文句二下曰:“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中略)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

  【痈疮剌箭】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止观七曰:“痈疮剌箭,常自是苦,有何可乐?”智度论三十一曰:“世间乐颠倒病故,着五欲乐,烦恼转多。以是故行者不见乐但见苦,如病如痈如疮如剌。”

  【拥护】 (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

  【永安】 (人名)宋沙门契嵩于永安山之精舍作正宗记。见五灯会元十五。

  【永不现行位】 (术语)谓十地中第八地以后至于佛果之间也。无漏心任运相续而烦恼不起,故有此名。又功德刹那增进,故亦曰刹那增进位。

  【涌出】 (杂语)从地下涌出也。法华经宝塔品说,多宝塔自地下涌出。同涌出品说,恒沙大菩萨自地下涌出。

  【涌出品】 (经名)从地涌出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五品名。说释迦如来久远所教化之无量大菩萨自地下涌出,以为说释迦寿量之缘由,即本门法华之序分也。

  【永断习气智】 (杂语)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利菩萨之智也。出生义曰:“就一切如来永断习气智而生金刚利。”

  【永嘉】 (人名)温州永嘉玄觉禅师。永嘉人,姓戴氏。出家遍探三藏。精通天台之止观。后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时称一宿觉。翌日下山,回温江。学者辐辏。号为真觉大师。唐睿宗先天元年入寂,赐谥无相大师。着证道歌一首。又有永嘉集盛行于世。见传灯录五,佛祖统纪十。

  【永嘉集】 (书名)庆州刺史魏靖,辑玄觉禅师之文,序之为十篇。目为永嘉集。

  【永觉】 (人名)永觉元贤禅师建阳蔡氏子。出家后,于崇祯甲戍,住鼓山。次住开元宝善及浙之真寂。丁酉坐脱。塔本山。师通内外典。所著补灯继灯禅余诸书百余卷行世。

  【永劫】 (术语)永久之长时也。劫者梵语算世界成坏相之名也。无量寿经上曰:“兆载永劫。”

  【勇猛精进】 (术语)勇猛进修难行也。无量寿经上曰:“勇猛精进,志愿无倦。”法华经序品曰:“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

  【永明】 (人名)宋智觉禅师延寿,住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故称为永明。见“延寿”条。

  【永明心赋注】 (书名)永明着,四卷。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书名)一卷。

  【永宁】 (人名)虚堂禅师,讳永宁。参太湖山无用而悟玄旨。受元顺帝之归敬。赐三番号。明洪武二年,年七十八寂。见续稽古略二。

  【永宁寺】 (寺名)北魏献文帝建之。在长安之北台。塔七级,高三十丈。见稽古史略二。

  【永平】 (人名)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住永平寺,故谓之永平。

  【永平清规】 (书名)二卷。日本道元撰。又曰永平元禅师清规,永平大清规。诲洞家之日用仪式法者。

  【永平元和尚颂古】 (书名)一卷。日本道元着,侍者诠慧等编。

  【涌泉】 (术语)梵语修多罗Sūtra(常翻为经),含有五义,此其中之第三义。修多罗中之文义不尽,如石泉之流注也。法华玄义八曰:“三含涌泉者,从譬为名也。佛以四悉檀说法,文义无尽,法流不绝。”

  【永生】 (术语)谓涅槃也。涅槃为不生之法,故不灭。取不灭之义,而曰永生。又谓弥陀之净土。生于净土,则悉为无量寿,故曰永生。问:既有生,何无灭?答曰:净土之生,生即无生也,生已,即证无生之理故,永生不灭也。无量寿经下曰:“度世长寿泥洹之道。”又曰:“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观经玄义分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永夜】 (杂语)如言长夜。谓生死之长也。观经玄义分曰:“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

  【用大】 (术语)三大之一。言真如之体,有生一切诸法善恶因果之大作用也。起信论曰:“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用灭】 (术语)对于体灭而言。诸法之灭,其体非灭。体为常住恒有。其作用灭也。是为诸法灭之主张。

  【用心】 (术语)使用其心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盂兰盆经疏上曰:“菩萨用心,不务专己。”

  【优毕叉】 (术语)见“优毕舍”条。

  【忧毕叉】 (术语)见“优毕舍”条。

  【优毕舍】 (术语)Upekṣa,又作忧毕叉。译曰舍。平等。持心平等,不偏一方。舍者舍偏心也。涅槃经三十曰:“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优毕叉,此云舍也。”大乘义章十曰:“止观舍者,经中亦名定慧及舍,此乃修中之差别也。修义不同,一门分为三: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为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舍者外国名优毕叉,此翻为舍,行心平等,舍离偏执,故名为舍。”

  【优钵】 (植物)又作乌钵。花名。优钵罗之略。见优钵罗条。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优波底沙】 (人名)Upateja,阿罗汉名。译曰大光。解脱道论之著者。见解脱道论一。

  【优波弟铄】 (术语)见“优婆提舍”条。

  【优波弟耶夜】 (术语)见“优婆驮耶”条。

  【优波笈多】 (人名)又作邬波笈多,邬波级多。罗汉名。见优波鞠多条。

  【优波鞠多】 (人名)又作邬波鞠多。罗汉名。见优婆鞠多条。

  【优波柯罗】 (异类)Upākala,邬波哥罗。夜叉名。译曰小黑。见孔雀王咒经下。

  【优波离】 (人名)又作邬波离。优婆利。忧波利。见“优婆离”条。

  【优钵罗】 (植物)Utpala,又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花名。译曰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慧苑音义上曰:“优钵罗,具正云尼罗乌钵罗,尼罗(Nila)者此云青。乌钵罗者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为喻,其花茎似藕稍有刺也。”玄应音义三曰:“优钵剌,又作沤钵罗,此译云黛花也。”法华玄赞一曰:“优钵罗者,此云红莲花。”大日经疏十五曰:“优钵罗花,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如泥卢钵罗花。”

  【优钵罗比丘尼】 (人名)即华色比丘尼也。

  【优波罗忏】 (术语)Upalakṣa,又作优婆罗叉,译曰律。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优波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也。”大乘义章一曰:“优婆罗叉,此翻为律。”

  【优钵罗华】 (植物)见优钵罗龙王项。

  【优钵罗龙王】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八龙王中之一。文句二上曰:“沤钵罗,此云黛色莲花池,龙依池住,从池得名。”法华义疏二曰:“沤钵罗龙者,从莲华池作名也。”

  【优钵罗槃那】 (人名)王舍城之淫女也。见“梦”条附录。

  【优波摩那】 (人名)Upamāna,人名。译曰譬喻。是佛之庶子也。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优波那诃】 (术语)见“优婆驮耶”条。

  【优波难陀】 (人名)Upananda,比丘名。译曰重喜,大喜。慧琳音义二十五曰:“优波难陀,或云拔难陀,此云重喜。”涅槃经疏一曰:“优波难陀,此翻大喜,或云重喜。其形端正,父母字之为大喜。”

  【优波尼沙陀】 (术语)见“邬波尼杀昙”条。

  【优波婆娑】 (术语)Upavāsa,又作邬婆沙。译曰近住。近圣道而住之义。又曰斋。持八斋戒之义。又曰善宿。离不善而宿于善道之义。不拘男女,持八斋戒者之称。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邬波婆娑,亦言优婆罗娑,此云近住。谓受八戒者,近阿罗汉等善人而住者也。”俱舍光记十四曰:“邬波婆娑,或翻为斋。西方有人,一日持斋亦名邬波婆沙。共受八斋戒,亦名优波娑沙。”成实论九曰:“八戒斋名优婆娑,秦言善宿。是人善心,离破戒宿,故为善宿。”

  【优波扇多】 (人名)Upaśānta,比丘名。阿毗昙心论经之著者。

  【优波斯那】 (人名)Upasena,梵志名。译曰最上征将。见本行集经四十二。

  【优波娑迦】 (术语)见“优婆塞”条。

  【优波提舍】 (术语)见“优婆提舍”条。

  【优波替舍】 (人名)见“舍利弗”条。

  【优波陀】 (植物)见优钵罗条。

  【优差波跋多】 (书名)书名,译曰举转。见本行集经十一。梵Uccāpavarta。

  【优禅伽摩】 (动物)又作忧承伽摩。鸟名。译曰高行。起世因本经二曰:“优禅伽摩,隋言高行,鸟名也。”异译经本曰:“忧承伽摩,此言高逝。”梵Uccaṁgama。

  【忧承伽摩】 (动物)鸟名。见“优禅伽摩”条。

  【优多】 (术语)陷人于暗坑之法。戒疏与咸注中曰:“优多者,律中作无烟火坑,以土覆上,令人陷死。”梵Gūḍha。

  【优多罗】 (人名)Uttara,人名。译曰上。百缘经五曰:“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其妇怀妊。满足十月,生一男儿,端正殊妙,世所希有。父母欢喜,因为立字,名优多罗。”

  【优多罗摩纳】 (人名)Uttaramanas,婆罗门名。译曰上志。大梵志之贵族。见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下。

  【优多罗僧】 (衣服)见“郁多罗僧”条。

  【优伽】 (书名)本行集经十一曰:“优伽,隋言严炽。”梵Ulkā。

  【优伽赊国钵】 (物名)或云忧伽赊,或云乌伽赊,皆一也。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钵,不敢受,佛听受畜。

  【忧海】 (譬喻)忧之深譬如海。智度论二曰:“心没忧海,不能自出。”

  【忧火】 (譬喻)忧恼之烈譬如火。金光明经四曰:“我常渴仰,欲见于佛。为是事故,忧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冷法水,以灭此火。”

  【幽灵】 (术语)幽界之精灵也,六道众生不可眼见者,皆为幽灵。人命终已后,其形体不可见,故谓之幽灵幽仪等。道宣律师感通录曰:“幽灵随喜。”二十唯识述记序曰:“幽灵守昏而永翳。”

  【优流漫陀】 (地名)Urumaṇḍa,又作优留曼荼。山名。阿育经七曰:“优流漫,山名,此翻大醍醐。”翻梵语曰:“优留曼荼,大醍醐也。”

  【优留毗迦叶】 (人名)见“优楼频螺迦叶”条。

  【优楼】 (人名)优楼迦之略。见“优楼迦”条。止观十上曰:“优楼僧佉。”

  【优楼迦】 (人名)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鸺鹠。仙人名。出于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鸺鹠仙,云鸺角仙,亦云臭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于夜半营办饮食。仍与眷属,来受供养。所说之经,名卫世师,有十万偈,明于六谛。”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优娄佉,此云鸺鹠,是造鞞师论师,说六谛义者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成劫末人寿无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云鸺鹠。昼避色声,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时人谓似鸺鹠,因以名也。旧云优娄佉,讹也,或名羯拏仆。羯拏,云米斋。仆,翻为食。先为夜游,惊他稚妇,遂收场碾糠秕之中米斋食之,故以名也。时人号曰食米斋仙人,旧云蹇尼陀,讹也。亦云吠世师迦,此翻为胜,造六句论,诸论罕匹,故云胜也。或胜人所造,故名胜论。旧云卫世师,或云鞞世师,皆讹略也。”止观十上曰:“沤楼(僧佉),此翻休睺,计因中无果。”同辅行曰:“优楼(僧佉),此云休留仙。”参照“胜论宗”及“数论”条(Kaṇabhuj Ada)。

  【优楼频螺】 (植物)Uruvilvā,巴Uruelā,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毗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三十四曰:“如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楼频蠡,亦优楼毗,(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优楼频螺迦叶】 (人名)Uruvilvā-kāśyap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毗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三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三人,居长者也。”玄赞一曰:“迦叶波者姓也,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叶,皆饮光种。兄弟三人,梵云邬卢频螺,言优楼,讹也。此云木瓜,当其胸前,有一癃起,犹如木瓜。又池中龙亦名木瓜,从彼为称,故以为名。”为归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论师。导佛于毒蛇窟,不得害。与二弟及弟子共归佛出家。见四分律三十二。

  【优楼频螺聚落】 (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隔伽耶城东南七里许,以佛于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为优楼频螺迦叶之生地而有名。优楼频螺说见前。

  【优娄佉】 (人名)见“优楼迦”条。

  【优楼佉】 (人名)见“优楼迦”条。

  【优罗尼沙土】 (书名)梵名Up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昙。记述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为出于西历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赞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所说甚极幽微森严。优波尼沙土,即为说明之而起者,于宇宙之原始,诸神之性质,精神物质之本性,及其关系等,作哲学的解释,颇富神秘与譬喻。此所以为所谓六派哲学所依出之源泉也。此书出之时代,史家称为历史上优波尼沙土时代。盖优波尼沙土者,依最上精神认识破残余无明之谓,或侍坐于他足下倾听其言教之谓,或谓为神秘之义。考其思想之大要,及于吠陀时代之末期,以究明世界太原为考察中心点之结果,或以大自在天为世界之太原,或以为神我,或以为声,因欲说其原因,遂至全脱神话的区域,而产出一个原体“梵”Brahman之思想。因世界之开发生成,发现此唯一之梵自行繁殖之意志,遂以斯所造之世界,为差别的恶毒之世界,苦痛虚妄之世界,无有真乐。是即为优波尼沙土之思想,此厌世思想,遂生所谓平等与差别之对立,孕庞大之印度哲学者也。言其解脱之方法,彼等谓差别之生活精神与最上精神,原非别物。不过爱着差别,迷惑生活精神而已。故个人精神,若知其自性,则得直与最上精神之梵合一矣。盖梵为世界之太原,亦即为世界万有。非人格的根本之精神力也。以差别之万有,探其一原,知一原而于差别之内认之,神与世界对立而不阻隔,说二者之合一,为其特长。即在梵为中心之一元的万有神教,同时于他面作平等差别对立观,因使厌离解脱可能也。所谓:“其者汝也。”Tat tvam asi,“我者梵也。”Aham Brahma asmi之二句,称为优波尼沙土哲学之最高真义,愿其思想虽已达高潮,而言语朦胧,不无未脱朴素幼稚之观。优波尼沙土中主要者,为Aitareya-up Kauṣitaki-up Taittiriya-up.Bṛhadāraṇyaka-up.等,参照“优婆尼沙昙”条。

  【幽冥】 (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优摩陀】 (异类)见“乌摩”条。

  【优婆底沙】 (人名)见“优波底沙”条。

  【优婆憍舍罗】 (术语)又作沤和拘舍罗,译曰善巧方便。十波罗蜜中,第七波罗蜜之名,出于可洪音义二。参照“沤和拘舍罗”条。

  【优婆鞠多】 (人名)Upagup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鞠多,邬波鞠多,优婆鞠提,邬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鞠多,优波鞠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鞠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邬波鞠多,此云近护。”毗奈耶杂事四十曰:“邬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疏五曰:“邬波鞠多,此云近藏,佛涅槃后,一百年出,是阿育王门师。”付法藏之第五师,出于佛灭后二百年阿育王时。称为无相佛。见贤愚经十三优婆鞠提品,付法藏传三,阿育王经六。

  【优婆鞠提】 (人名)见“黑白石”条。

  【优婆掘多】 (人名)又作邬波屈多。见优波鞠多条。

  【忧婆唎驮夜】 (杂语)译曰小心法。见陀罗尼集经二。

  【优婆离】 (人名)Upāli,又作优婆利,邬波离,优波离,忧波利。译曰近取,近执。罗汉名。悉达太子执事之人。是本行集经五十三优波离因缘品所说。持律第一之比丘。更有一人,本为尼犍外道之弟子,是中阿含经三十二优婆离经所说。注维摩经三曰:“肇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也。”二十唯识述记下曰:“邬波离者,此云近执,亲近于王,执王事也,如世说言朝延执事。”弥勒上生经疏下曰:“优波离,此云近执,佛为太子,彼为大臣。亲近太子,执事之臣,古人云佛家人,非也。”净名疏五曰:“优波离,此云上首,有翻化生。”

  【优婆离结集律藏】 (故事)佛灭后第一结集时,优婆离结集律藏。见智度论二,四分律五十四,善见律毗婆沙一,西域记九。

  【优婆离经】 (经名)有二部:一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三。苦行尼犍弟子,有优婆离居士,云三业中意业最重,欲难破佛之立义而来,反受佛化,断惑证果。案是别一优婆离也。一摄于中阿含经五十二。就七灭诤等问答如法不如法者。是持律第一之优婆离也。

  【优婆离律】 (经名)优婆离问佛经之异名。

  【优婆离问佛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译。因优婆离之问说小乘戒之大要者。

  【优婆离问经】 (经名)优婆离问佛经之略称。

  【优婆离问菩萨受戒法】 (经名)一卷,菩萨善戒经之异名。

  【优婆离因缘品】 (经名)忧婆离之史传。摄于佛本行集经五十三。

  【优婆罗叉】 (人名)见“优波罗忏”条。

  【优婆尼沙昙】 (术语)Upan-iṣad,一作优波尼沙土。吠陀后所出佛罗般摩那Brāhmana文学之末期,有附属于阿兰若迦āraṇyaka部分之一大文学。谓之优婆尼沙昙。优婆尼沙昙,其数极多。其内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说区区。今亘于全体而观其思想之倾向,论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体,确立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二大义,脱婆罗门传说之宗教的色彩,为纯然自由思索之哲学。此其特色也。优婆尼杀昙之字源,为Upa-ni-sad,根asd有二义:一为:“坐”,他为:“灭”欧洲学者,专采前义,解为:“近侍”或“侍坐”之义,其名自近侍于师而可随闻者而来。印度学者,多袭香罗之说,归于后义,其名由打破人之欲情,迷妄,与以智识者而得,然原义与“近侍”之意相违。即非可于公会稠坐中说之,唯可于秘密对坐间传之之教义也,以此优婆尼杀昙为有秘奥秘密秘义等意味者。优婆尼杀昙中多于此等之意而用之。因而优婆尼杀昙之异名,有用秘密教,最上秘密,至上秘密之名者。印度有二种优婆尼杀昙。一含五十二种。一有百八种。五十二集为印度学者间所公认之定数。百八集惟存于南印度。其内容似非全可信用者。虽然。其全体之数极多,法之婆娄德氏以为总数有二百五十种。德之曷勃罗氏列举二百三十五种。其中属于“四吠陀”而为世承认者,约五十种,分之以新旧属于最古之“三吠陀”即“利俱”“撒门”“雅求斯”者十一种,称为古优婆尼沙昙。属于第四吠陀即“阿答楼华”者三十九种,谓之新优婆尼沙昙。优婆尼沙昙之翻译,有波斯译,罗甸译,德译及英译之四种。波斯译为西历一六五七年波斯国皇子达腊修壳弗Dārā Shukoh使婆罗门学士翻译者。罗甸译为法人安恺知窦丕隆Anquetil duPeron,由波斯译翻译为罗甸语者,此称为优泼纳伽昙,德译为勃乌罗黩伊孙Paul Deussen,于属于四吠陀五十种以外,加译优泼纳伽昙中所存十种之原本,合称为六十优婆尼沙昙Sechzig Upaniṣads des Veda者。英译有种种,其中马翁之东方圣书第一卷,及第十五卷十二种之译,在印度图书Bibliotheca Indica中殆为以同数之翻译而重者。而上记四种翻译中其尤为完全,于学者之坐右不可缺者。为黩伊孙之德译也。又见优波尼沙土条。

  【优婆尼杀昙】 (术语)见“邬波尼杀昙”条。

  【优婆尼沙陀】 (术语)见“邬波尼杀昙”条。

  【优婆塞】 (术语)Upāsaka,旧称优婆塞,伊蒲塞。新称邬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邬波塞迦,邬波素迦等。译曰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亲近奉事三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男子。四众之一。七众之一。西域记九曰:“邬波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波塞,皆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索迦,或言优波娑迦,近侍也,言优婆塞者,讹也。此云近善男,亦云近宿男,谓近三宝而住宿也,或言清信士善宿男者义译也。”同二十三曰:“邬波索迦,亦云优婆娑柯,受三归住五戒者。优婆,此云受。娑柯,此云男。”希麟音义五曰:“乌波塞迦,旧云优婆塞,新云邬波索迦。邬波,此云近。迦,此云事。索,即男声也。即近事男也。谓亲近承事三宝者故云。”华严疏钞六十二曰:“亲近比丘而承事故。”业疏二下曰:“正音云邬波塞迦,唐翻善宿也。故成论云:此人善能离破戒宿,古录以为清信士者。清是离过之名,信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通称,取意得矣。在言少异。”涅槃经八曰:“归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

  【优婆塞迦】 (术语)见“优婆塞”条。

  【优婆塞戒】 (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

  【优婆塞戒经】 (经名)七卷,北凉昙无谶译。说在家菩萨入道修行之法。大乘律之摄。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同本异译。记菩萨戒之戒相者。五戒者为五邪命五放逸事等。非杀,盗等五戒。大乘律之摄。

  【优婆塞五戒相经】 (经名)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

  【优婆斯】 (术语)见“优婆夷”条。

  【优婆私柯】 (术语)又作邬波斯迦。见“优婆夷”条。

  【优婆娑】 (术语)见“优波婆娑”条。

  【优婆娑柯】 (术语)见“优婆塞”条。

  【优婆提舍】 (术语)Upadeśa,又作邬波题铄,优婆题舍,优波提舍,邬波弟铄,优波替舍等。译曰论议。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曰:“优婆提舍,此正名论,论诸法故。”同卷曰:“优婆提舍,此名论义,问答论理,名论义经。”法苑义林章二之本曰:“邬波题铄,古优婆题舍,此云论议。”玄应音义十七曰:“优婆提舍,此云逐分别所说,沙门随彼即释。旧人义译,为论义经也。”同二十三曰:“邬波弟铄,此云论议也。”

  【优婆替】 (人名)Upatisya,舍利弗之名。

  【优婆驮耶】 (术语)Upādhyāya,又作邬波柁耶,优波那诃,忧波第耶夜,邬波陀耶,优波陀诃,郁波弟耶,邬波[亭*也]耶,坞波陀耶,邬婆提耶,郁波弟耶夜等。译曰亲教师,依止师,依学等。呼师之称。善见律四曰:“优波那诃,汉言瞋盛。”百一羯磨一注曰:“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言和尚者,乃是西方俗语,非是典语。然诸经律梵本,皆云邬波驮耶。”寄归传三曰:“邬波是其亲近,波字长唤中有阿字,义当教读,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泛唤博士,皆名邬社。(中略)北方诸国,皆唤和社,致令传译习彼讹音。”菩提资粮论五曰:“忧波弟耶,隋言近诵。”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柁耶,旧言和尚或言和阇,皆讹也。此云亲教,亦去近诵,以弟子年少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也。”同二十三曰:“旧云和尚和阇,皆于阗等诸国讹也。义译云:知罪知无罪为和上也。”业疏三上曰:“中梵本音,邬波陀耶,在唐译言。名之依学,依附此人,学出道故。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转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释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远意,失其近语。真谛所译明了论疏,则云优波陀诃,稍近梵音,犹乖声论。余亲参译,委问本音,如上所述。彦琮译云:郁波弟耶,声相似也。”

  【优婆夷】 (术语)Up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事三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女子。四众之一。七众之一。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斯迦,或言优波赐迦,此云近善女,言优婆夷者,讹也。”同二十三曰:“优婆,此云受,私柯,此云女。”受者受五戒之义。慧琳音义十三曰:“邬波斯迦,唐言近善女,或言近事女。”西域记九曰:“邬波斯迦,唐言近事女,旧曰优波斯,又曰优波夷,皆讹也。”华严疏六十二曰:“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在俗之信女也)。

  【优婆夷堕舍迦经】 (经名)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一卷,失译。与佛说斋经皆为中阿含经五十五持斋经之别译。对优婆夷堕舍迦说斋戒之法及其功德。堕舍迦为夫人之名。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经名)二卷,失译。因毗舍佉母之问,广说优婆夷之净行者。方等部之摄。

  【优婆夷净行经】 (经名)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之略。

  【优尸罗】 (植物)Uśira,冷药草名。见正法念经二十三。译曰香菜。见四分律疏九。

  【忧世】 (杂语)现世四苦八苦充满,忧惧不安之意。又作浮世。如浮云萍草无定相也。

  【忧受】 (术语)五受之一。见“五受”条。

  【优昙】 (植物)Udumbara,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昙花,讹略也。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此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植。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昙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法华玄赞三曰:“邬昙钵罗,此云瑞应。”法华义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灵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则现。”翻梵语九曰:“郁昙钵林,亦云优昙婆罗,亦云优昙钵。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钵罗。”同妙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参照“优昙华”条。

  【优昙钵】 (植物)又作优昙钵。花名。见“优昙”条。

  【优昙波罗】 (植物)又作优昙婆罗,花名。见“优昙”条。

  【优昙华】 (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南史曰:“优昙华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出世。”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参照“优昙”条。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着柳弃上,有线形长柄托之,多数簇聚,如树之有花。日本称为优昙华。

  【优檀那】 (术语)优檀那,译曰说印。

  【优昙婆罗】 (植物)又作优昙波罗,花名。见“优昙”条。

  【优昙婆逻经】 (经名)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实瑟居士。诣优昙婆罗林之异学园。告异学以我一论灭瞿昙,如弄空瓶。世尊闻之,至其园说种种之法,使彼屈服。摄于中阿含经二十六。

  【优填】 (人名)见优填王项。

  【优填王】 (人名)Udayana,旧称优填,于阗。新称优陀延,邬陀衍那,嗢陀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迦方志上曰:“邬陀衍那王,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那(此云出)伐蹉(此云爱)揭剌阇(此云王),云优填者,讹也。”心地观经一曰:“于阗王。”

  【优填王经】 (经名)佛说优填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此经与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共为大宝积经九十七卷优陀延王会之异译,优填王之正后归佛,得须陀洹果,王信无比夫人之谮欲杀之,发三箭,而箭还住于王顶上之空中。王大惊悔,与无比夫人共来佛所忏罪。佛为说大夫及夫人之道。

  【优填王造佛像】 (传说)释尊,一夏九旬,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不远阎浮。时拘睒弥国优填王思慕之。以牛头栴檀造如来像高五尺,如来自天宫还,刻檀之像,立而迎之。故世尊于彼像嘱末世之教化。见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西域记五,经律异相六。又佛上天时,优填王铸金作像云。见观佛三昧经六。

  【优填王作佛形像经】 (经名)佛说作佛形像经之别名。一卷,失译。佛以优填王之问说作像之功德者。

  【幽途】 (杂名)幽冥之途,死后所趣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止观四上曰:“幽途绵邈,无有资粮。”

  【忧陀伽】 (杂名)Udaka,译曰水。见“郁持”条。

  【忧陀伽娑罗栴檀】 (植物)Uraga-sāracandan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忧陀伽娑罗栴檀者,具云地毗乌罗伽娑罗也。地毗此云妙,乌罗伽此云腹行,即龙蛇之类。娑罗此云胜,亦云坚固。谓此栴檀坚固胜出,在龙宫,故以为名。”

  【优陀罗】 (杂名)风名。译曰火破。见翻梵语九。又(人名)优陀罗罗摩子之略。

  【优陀罗经】 (经名)说优陀罗罗摩子不知痈本。虽生于非想天,而还堕于狸中。身为痈,爱为痈本。摄于中阿含经二十八。见“郁头蓝弗”条。

  【忧陀罗经】 (书名)见“优陀罗”条附录。

  【优陀罗罗摩子】 (人名)见“郁头蓝弗”条。

  【忧陀那】 (术语)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邬陀南,优檀那,邬驮南,郁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名义集六曰:“优陀那,天台禅门曰:此云丹田,去脐下二寸半。”又译曰中。天台之禅门口诀曰:“一脉直往趣脐,号曰优陀那风,优陀那者中也,故号此脉为中脉也。”又译曰自说。十二部经中之无问自说经。无人问,佛自说法者。俱舍光记一曰:“邬陀南,此云自说。即十二部经中第五,自说经也。无人问佛自说故。若言嗢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说故;或言集施,集所说义,施有情故。”慧苑音义上曰:“邬驮南,此云无问自说。”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陀南,此言自说,旧言郁陀那。”同二四曰:“邬陀南旧曰优陀那,自言自说,谓不待请问而自说也,即无问自说经是也。”又译曰印,标相,总略。一切行无常等之四法印也。瑜伽伦记十一之下曰:“四乌拖南,若作嗢字者,皆须改正,旧语不正。名四优陀那,翻名为印,今翻名说。即世尊常诵说,此义似无问自说,随义傍翻,亦得名印。或名总略义,或名标相,如说无常是有为标相。(中略)涅槃寂静,是无为法标相。若名嗢拖南,则名集施。”大乘义章二曰:“优檀那者,是外国语,此名为印,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名印也。”华严经大疏钞十八曰:“优檀那此名标相。”同钞曰:“嗢陀南此云集施,应与邬陀南异。今论亦云嗢陀南,或译之少巧。”同二十二曰:“邬陀南者,旧为优陀那讹也。正翻为说,义当无问自说。”案四法印之颂,亦曰四乌拖南,又曰四嗢拖南。但言乌拖南,则自说或法印之义。言嗢拖那,则集散或集施之义。此中以言乌拖那为本义。

  【优陀延山】 (地名)见“邬陀延”条附录。【优陀延山】(地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优陀延山,此云日出处也。”

  【优陀延王】 (人名)见“邬陀延”条附录。【优陀延王】(人名)释迦方志上曰:“优填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见“优填”条。

  【优陀夷】 (人名)Udāyīn,又作乌陀夷,邬陀夷。人名。译曰出现。法华经义疏九曰:“优陀夷,亦乌陀夷,此云出也。”唯识述记七本曰:“邬陀夷,此名出现。日出时生,故以名也。”佛本行集经五十二优陀夷品曰:“长者优陀夷。”又(经名)出于顺正理论十二,依人而名经者。

  【幽仪】 (术语)幽冥之仪容也。谓死者之灵。

  【忧狱】 (譬喻)忧愁之苦譬如牢狱。智度论十八曰:“胜负怀忧喜,胜者堕憍坑,负者堕忧狱。”

  【幽旨】 (杂语)幽妙之旨趣也。华严玄谈一曰:“照住幽旨。”

  【油】 (物名)律摄云:油谓苣藤蔓菁及木蜜等,并五种脂,如法澄滤。苣藤即胡麻也,蔓菁即芜菁也。其根茎叶,可为菜食,子可压油也。

  【油钵】 (譬喻)持正念譬如持油钵。涅槃经二十二曰:“譬如世间有诸大众,满二十五里。王敕一臣持一油钵,经由中过,莫令倾覆。若弃一滴,当断汝命。复遣一人拔刀在后随而怖之。臣受王教,尽心坚持。经历尔所大众中,虽见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着彼邪欲,当弃所持,命不全济。是人以是怖因缘故,乃至不弃一滴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虽见五欲,心不贪着。”智度论十五曰:“菩萨欲脱生老病死,欲度脱众生,常应精进一心不放逸,如人擎油钵行大众中。”杂阿含经二十四,修行道地经三,同有此譬。

  【游方僧】 (杂名)云游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脚僧。

  【由干】 (杂名)由干陀罗之略。山名。

  【游行】 (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

  【游行经】 (经名)三卷,长阿含经第二至第四。因阿阇世王问伐邻国事,广为比丘说七法六法。乃至历叙入涅槃分舍利之事。佛般泥洹经二卷,大般涅槃经三卷,般泥洹经二卷,皆为同本异译。

  【游化】 (术语)游行处处而教化也。地藏经曰:“游化六道,拔苦与乐。”法华玄义一曰:“不动寂场,游化鹿苑。”

  【游蓝】 (饮食)食味名。慧琳音义七十九曰:“游蓝是阿修罗王所食味也。或云苏陀,天甘露也。其状难名。”

  【游山】 (杂语)禅门之人,己事了毕,不须参问:观览胜概也。敕修清规装包曰:“如游山,到处将及门,下包捧入。且过安歇处解包,取鞋袜,濯足更衣,搭袈裟,与知客相看。”

  【游四衢经】 (经名)舍利弗目连游四衢经之略名。

  【游戏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乘五色云。左手安偏膝,游观法界之相。

  【游戏三昧】 (术语)传灯录曰:“南泉扣大寂之室,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三昧,梵语,专心也。诸佛菩萨,以专心救济众生为游戏,故云。

  【游戏神通】 (术语)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乐,曰游戏。又戏者自在之义,无碍之义。智度论七曰:“戏名自在,如师子在鹿中自在无畏,故名为戏。”注维摩经五曰:“什曰:神通虽大,能者易之。于我无难,犹如戏也。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娱。”同慧远疏曰:“于神通中历涉为游,出入无碍,如戏相似,故亦名戏。”同嘉祥疏曰:“外道二乘,神通即有碍,不名游戏。今菩萨无碍,云戏也。”

  【游心法界】 (术语)使心游法界。观见万差之诸法也。晋华严经三曰:“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人乃知佛境界。”

  【游虚空天】 (天名)五类天之一。日月星宿等游行虚空之天神也。见秘藏记末。

  【由旬】 (杂语)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逾阇那。新称逾缮那。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逾缮那,旧曰由旬,又曰逾阇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穷微之数,分一逾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称拘卢舍,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分一指节为七宿麦。”玄应音义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逾阇那,皆讹也。此言逾缮那,此译云:合也,应也。计合应尔许度量,同此方驿逻也。”有部百一羯磨三曰:“言逾缮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略。若准西国俗法,四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若准内教,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一俱卢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数,准其步数才一里半余,将八倍之当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驿。亲验当今西方逾缮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遮无远滞。”注维摩经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一指节者,横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运之俱舍记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证之杂记曰:“横大母指而取其厚,以为一指也。”俱舍论十二曰:“赡部洲人身,多长十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积算此指节之量可知由旬之度。

  【由延】 (杂语)Yojana,见“由旬”条。

  【犹预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宗因喻中属于因之过。谓立犹预不决之疑义于因也。入正理论曰:“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预不成。”彼山麓有火(宗),以现烟故(因),犹如烟筒(喻),是雾是烟未决定者,用于因故曰犹预不成。见因明大疏五。

  【游增地狱】 (界名)八热八寒为大地狱。八大热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狱,以一狱城之四面门外,各有炉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之四处也,是名十六游增地狱。八大热合为一百二十八游增。有罪业之众生游此,倍增苦恼,故曰游增。俱舍论十一曰:“十六增者,八捺落伽四面门外各有四所。(中略)四面各四增,故言皆十六。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说名增。本地狱中适被害已,重遭害故。”

  【有】 (术语)(一)对于无或空而言。此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者,实有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圆成实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约于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于壮年以后。(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无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执之,以为解脱,故遮遣之而特谓之有。有者生死相续之义,显非真灭之意也。上二界之贪,谓之有贪,上二界之漏,谓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

  【有边】 (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

  【有表色】 (术语)即有表业也。

  【有表业】 (术语)身口意之三业,有有表业、无表业二种。又云有表色、无表色。见“业”条。

  【有部】 (流派)宗名。说一切有部之略,小乘宗之一,梵名萨婆多。有为无为之一切法,尽立为实有,故云说一切有部。佛灭后三百年之初,于上座部中分立。见宗轮论述记。巴Sabbatthivāda,梵Sarvāstivāda。

  【有部律】 (经名)有部宗之戒律。又作律书,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

  【有部律摄】 (经名)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之略称。

  【有部目得迦】 (经名)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之略称。

  【有部尼陀那】 (经名)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之略称。

  【有财】 (杂语)Sāmiṣā,有财物也。

  【有财饿鬼】 (异类)饿鬼有三种:一无财饿鬼,毕竟不能食者。二小财饿鬼,食脓血等者。三多财饿鬼,能得人遗落之食及祭飨之食者。三界义说之。指后二者为有财饿鬼。

  【有财释】 (术语)又曰多财释。六离合释之一Rahuvrīhisamāsa,见“六离合释”条。

  【有待】 (术语)谓人身为待食物衣服等之资而立者。止观四上曰:“有待之身,必假资籍。”南山之戒疏四上曰:“有待之形,假资方就。”行宗记二上曰:“身名有待,必假资缘。”梁僧传,道安传曰:“损米千斛,弥觉有待为烦。”案,有待之字,本于庄子逍遥游之“犹有所待者也”句。

  【有待不定】 (术语)有待之身,无常也。

  【有待转变】 (术语)有待之身可以转变也。

  【有德女】 (人名)波罗奈城有德婆罗门之女,见佛相好而起净信,问深法。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因有德女问,说第一义谛之理,授彼以菩提之记别。

  【有顶】 (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又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于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妙句解六曰:“非非想天,名为有顶。是于三界有漏世间,极顶之故。”往生要集上本曰:“乃至有顶,轮回无期。”梵Akaniṣṭha,巴Akaniṭṭha。

  【有顶惑】 (术语)谓有顶地之惑也。又云非想之惑。有顶地为三界九地中之最上地,此地所起之惑,有见惑修惑之别,其中见惑,虽于见道一时断之,而修惑则于修道先断下八地之七十二品,次断有顶之九品中下八品,此名阿罗汉后向,最后断第九品,即名阿罗汉果。盖下八地之惑,以有漏欣上厌下之六行观得断之,而此有顶之惑,则非无漏智不能断。盖以无漏智势力牢强,能治自地之惑及上地之惑故也。见俱舍论二十四。

  【有顶天】 (界名)见“有顶”条。

  【有对】 (术语)就十八界分别三种之有对: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三所缘有对。对者碍之义。碍有二种:一障碍之义,二拘碍之义。障碍之义者,第一之障碍有对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为体。此十色互相障碍,如手之碍手,石之碍石,故名障碍,障碍即有对也。拘碍之义者,第二之境界有对,与第三之所缘有对也。境界有对者,六根六识之十二界与法界一分之心所法也,此十三界之法为境所拘,故名有对。境界有对也(依主释)。所缘有对者,六识及境界之七心界与法界之一分心所法也。此八界为所缘之境所拘碍,故名有对,所缘有对之依主释也。此中境界与所缘之差别有多义,玆言其一义,则以取根及心识之境一边,名为境界有对,以缘心与所之境一边,名为所缘有对云。见俱舍论二。梵Sapratigha。

  【有对触】 (术语)对于增语触而言。与前五识相应之触心所也。随所依之五根有对而名。俱舍论十所谓:“眼等五触说名有对,以有对根为所依故,有对触名从所依”是也。

  【有法】 (术语)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于因明宗之前句,名为有法,后句名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声(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

  【有法差别相违因】 (术语)四相违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辞,差别者,其前名辞里面所含之别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凡狡黠之论法,于宗之前名辞,怀抱二种之意许,立者成立其一,希敌者不成立。今立者所陈之因,于宜关系之同品不关系,反关系于不应关系之异品,缺因之后二相,敌者因之却为无过之因,是即有法差别相违因也。亦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有法空】 (术语)见“空”条。

  【有法意许】 (术语)宗之前名辞所用之语为立敌共许,然以狡黠之手段,秘有别种之意见者。四相违中,有法自相相违因与有法差别相违,敌者看破有法意许,即以立者自身之因喻破立者,立者之过误也。

  【有法自相相违因】 (术语)四相违之第三。有法者,宗之前名辞,自相者,于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即谓立者所设之因,望其宗之前名辞时,缺因之后二相,故不为成立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之因,而反为可打消之之理由,遂至敌者即用其因,成立反对之宗者。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有分别】 (术语)有分别作用之意。对于无分别而言。六识中眼等五识,唯有寻伺相应之自性分别,故俱舍论二,名之为无分别,第六意识,并具散慧相应之计度分别及定散诸念之随念分别,能分别所缘之境,故名之为有分别。成唯识论七亦曰:“于彼所缘能明了取,异于眼等识,故非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又对于无分别正体智而名其余后得等智为有分别。即缘境分别种种之差别智也。

  【有分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

  【有覆无记】 (术语)见“无记”条附录。

  【有根身】 (术语)谓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总有他根故也。唯识述记三本曰:“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

  【有海】 (术语)指三界之生死而言。有者果报之事(果报实有,故云有),海者譬生死之无边。宝积经曰:“生死有海,苦哉痛哉。”俱舍论一曰:“由惑世间漂有海。”颂疏界品一曰:“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死海中。”

  【有后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见“生死”条附录。

  【有记法】 (术语)善恶二法,其相显了,得记别当来之果相,故云有记法。即有可引异熟果表象之法也。见毗婆沙论五十一。

  【有间】 (术语)对于无间而言。间者间杂,又间隔之义。即余心互相间杂。或有时间及空间之间隔也。往生论注上所谓有间心,选择集上所谓修杂行者,于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名有间,皆有时间间隔之意者也。

  【有见】 (术语)执着于有之邪见。又云常见。智度论七曰:“有二种见:有见无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空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法华经义疏四曰:“智度论云:爱多者着有故起有见,见多者着无故起无见。又云:四见多者着有,邪见多者着无也。”法华玄赞四曰:“若有者执我后身为有,常见也。若无者执我后身为无,断见也。”又就十八界而分别有见无见。唯色界之一为有见,他皆无见也。显色形色二者,由在彼在此之差别不同,而能示现彼此之言说,言说名见,有彼之言说,故名有见。又见者眼观照根色,故名为见,色眼有见,故名有见。见俱舍论二。梵Sanidarśanaṁ。

  【有脚经笥】 (人名)宋僧传十六曰:“后唐贞峻,时称有脚经笥。听俱舍论,随讲诵颂,八品六百行。”

  【有教】 (术语)对空教之语。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诸法实有之义,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识本有之义,依此而一者对于小乘之成实宗,一者对于大乘之三论宗,而称为有教或有宗。

  【有教无人】 (术语)谓唯有教道,而实际无行证之人也。天台一家,判藏教断惑位,通教八地已上,及别教初地已上为有教无人。盖藏通别之前三教,若约于行人禀教之边言之,固为有教有人,望当教之极果而进,然自因成果满上论之,则先示之极果,恰如以空拳诳惑小儿,蒙因中被接之益,悉接入于后教,无实证当教之极果者,摩诃止观三下曰:“别教因中,有教行证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无行证人。何以故?若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初住位,非复别家初地位也。初地尚尔,何况后地后果。故知因人不到于果故,云果头无人。”是即说别教之有教无人也。维摩玄疏四,亦出藏通二教之说。

  【有觉有观三昧】 (术语)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有结】 (术语)有者生死之果报。其可招果报之烦恼谓之结。贪瞋痴之烦恼,东缚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结。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法华文名一上曰:“诸有,二十五有生处也,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

  【有解】 (术语)对于空解之语。诸法有而非无之见解也。止观十下曰:“作此有解。”

  【有界】 (术语)有世界之略。总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而名为有之世界。

  【有句】 (术语)就有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有而非无”,是有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有”,是无句也。第三句曰:“亦有亦无”,是双亦句也。第四句曰:“非有非无”,是双非句也。

  【有空】 (术语)森罗万象历然谓之有。其实体空虚谓之空。

  【有空不二】 (术语)谓有相为空性,而空性亦为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有空不二】(术语)言有相是空性,而空性是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空中三时】 (术语)法相宗分佛一代之教法为有空中之三教,谓佛,最初为破凡夫外道之我执,说阿含经等,示法有我无之理,次为破彼法执,说般若经等,示诸法皆空之理,终为破有空之二执,说解深密经等,示非空非有中道之理。此为大乘之至诚。依之而言初时之说为有教,第二时为空教,第三时为中道教。见唯识述记一本,了义灯一本。

  【有愧】 (术语)梵云地底迦,译曰有愧。于己所作有愧心也。遗教经曰:“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有量】 (术语)对无量之语。谓事物之有限极也。

  【有量诸相】 (术语)凡实体为绝待,故为无彼此之限量者,然有为之事相,则必不得无彼此之限量,此谓之有量诸相。即世间一切之事物,尽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实体,体者,一味平等无限绝待也。赞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智度论八十二曰:“有相有量为粗,无相无量为细。”

  【有灵】 (术语)有灵魂者。犹言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有灵之类,谁不怀钦。”

  【有流】 (术语)有者,三界之果报。流者,四种之惑。三界之果报实有,故云有。四种之惑使人漂没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一见流、二欲流、三有流(与今之有流异)、四无明流也。止观一下曰:“横截死海,超度有流。”辅行一之四曰:“有谓三有,流谓四流。于此三处,因果不亡,故名为有。为此四法,漂溺不息,故名为流。见流,三界欲也。欲流,欲界一切诸惑,除见及痴。有流,上二界一切诸惑,除见及痴。无明流,三界痴也。”又四流中之见流。见“四流”条。

  【有漏】 (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谓之有漏。一切世间之事体,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也。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槃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有漏禅】 (术语)对于无漏禅而言。即不依四真谛等,但依厌下欣上有漏之六行观而修之禅定也。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定是也。

  【有漏道】 (术语)招人天三界果报之行法,谓之有漏道。可成就涅槃果之道,谓之无漏道。以三界尽为有漏,而涅槃为无漏也。

  【有漏断】 (术语)对于无漏断而言。以有漏道断烦恼也。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而断八地七十二之修惑也。

  【有漏果】 (术语)有漏业因所招之果报也。即人间天上乃至地狱等。

  【有漏行】 (术语)(一)有漏心所修之行法也。如见道以前之修行,及修道位中杂修静虑之有漏心是也。见俱舍论二十三二十四。(二)谓有漏即行也。有漏法即有为法之意。以行为造作之义,有为之异名也。

  【有漏净土】 (术语)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据群疑论一,谓阿弥陀佛之净土,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然凡夫之心为有漏,故不得直生彼无漏之净土,但于佛所变之无漏净土上,由自己之有漏心,变作似无漏之净土,而往生其中云:申言之,即极乐净土者,就佛之本土而论,为无漏之净土,就凡夫之所变及受用而论,不免即为有漏之净土也。此准于唯识家之法相而判之。

  【有漏路】 (术语)同于有漏道。又云迷世界。

  【有漏三界】 (术语)三界者烦恼之结果,故尽为有漏。

  【有漏善法】 (术语)有漏之业因有善恶,五戒十善,是善地,五逆十恶,是恶法。有漏之善法,招有漏之乐果,即人天之果报。有漏之恶法,招有漏之苦果,即鬼畜之果报。

  【有漏世界】 (杂名)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

  【有漏因】 (术语)招三界果报之业因也。即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

  【有漏智】 (术语)对于无漏智而言。带有漏烦恼之过,无断迷理烦恼之力之智慧也。虽观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然重以世俗之法为对象,故亦云世俗智。

  【有轮】 (术语)有者生死之果报。即三有二十五有等之有。轮者生死之果报旋转而无停止。故譬以车轮。安乐集上曰:“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轮。”嘉祥仁王经疏三曰:“发一念菩提心故,破无始有轮。”

  【有门】 (术语)四门之一。见“四门”条。

  【有名无实】 (术语)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即世俗之法,皆为因缘假成,如瓶车等,唯有名而无其实体也。涅槃经十三有曰:“有名无实者,如我众生,乃至旋火轮及名句等五种世法,是名世谛。”

  【有情】 (术语)Sattva,梵语曰萨埵。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大日经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着义。又名萨埵,是有情义。”

  【有情居】 (术语)有情所好居住之处,谓之有情居。有九所,称为九有情居。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

  【有情世间】 (界名)二世间之一。见“世间”条。

  【有情数】 (术语)非有情数之对。谓摄于有情之类者。毗婆沙论十三于有执受之有情数(有感觉之有情数),无执受之有情数(无感觉之有情如化人),外举有情数大种因,非有情数大种因,婆沙论百三十八,由品类足,识身足之二者,解有执受,以有情数与有根及异熟生之三语为同义。

  【有情缘慈】 (术语)见苦有情而起慈悲也。三种缘慈之一。

  【有色】 (术语)欲界与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金刚经曰:“若有色,若无色。”天台之疏曰:“有色即欲色二界,无色即空处。”长水之刊定记四曰:“有色即以色为身,无色即以四蕴为身。”

  【有色天】 (界名)色界之诸天也。

  【有上士】 (术语)等觉之菩萨也。四教义十曰:“问曰: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答曰:涅槃经云: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有身】 (术语)有六根之身相者。临济录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

  【有胜天经】 (经名)尊者阿那律,为仙余财主说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之因果差别者。摄于中阿含经十九。

  【有识】 (术语)有识者,如云有情,归敬仪中曰:“有识凡夫。”观经散善义曰:“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

  【有识根身】 (术语)见“有根身”条。

  【有事】 (术语)有为法之异名。俱舍论一曰:“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亦世路言依,有离有事等。”颂疏曰:“有事者,事是因义,有为有因故,名为有事。”

  【有手】 (杂名)Hastin,象之别名。百论疏上之下曰:“象有七肢,以手胜故,从胜受名为有手。故外国人,呼象以为有手。婆沙云:佛经说信是象手,如象手能取众生数非众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知外国道俗,通名象为有手。”

  【有所得】 (术语)执着之心。分别之心也。智度论六十曰:“有所得者,所谓以我心于诸法中取相故。”同八十三曰:“诸有二者是有所得,无有二者是无所得。”佛藏经一曰:“有所得者,说有我人寿者命者。”探要记十曰:“爱执即生,名有所得。若执有相,是增益执,亦名常见。若执无相,是损减执,亦名断见。”涅槃经十七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中略)名大涅槃。”三论玄义曰:“有所得者为魔眷属,非佛弟子。”

  【有所得心】 (术语)唐译仁王经上曰:“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

  【有所缘】 (术语)心识谓之有所缘,心识以外之物谓之无所缘。所缘者如眼识之于色,耳识之于声。心识攀缘寄托之境界也。总之,心识必有此所缘,故名有所缘。俱舍论二曰:“六识意界及法界摄诸心所法,名有所缘,能取境故。”

  【有贪】 (术语)上二界之贪烦恼也。有者上二界之定,及其依身。于上二界常起定贪多于内门而转,故立此名。外道于上二界起解脱之想,故为遮之而立此名。见俱舍论十九等。梵Bhavarāga。

  【有贪心】 (术语)与贪相应及贪所系属之心也。不与贪相应之余善心及无覆心,名为离贪心。见俱舍论二十六。

  【有体】 (术语)对于无体之语。有实体者也。有部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法相宗立百法,为有体之法。其中有有形之物质,有无形之心识,有因缘生之有为法,有非因缘之无为法。

  【有体施设假】 (术语)于无名之法体上施设假名之谓也。自诸法实相上论之,则世间万般之事物皆是也。是二假之一。见“二假”条。

  【有为】 (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梵Asaṃskṛta。

  【有为功德】 (术语)涅槃之第一义谛为无为功德,其他一切因缘生之功德,谓之有为功德。仁王经上曰:“有为功德,无为功德。”

  【有为果】 (术语)对于无为果而言。谓结果之自体,为为作造作之有为法者。五果中士用,增上,等流,异熟之四果是也。

  【有为解脱】 (术语)对于无为解脱而言。又名无学支。即无学之胜解也。胜解为大地法之心所,故为有为,有为法之胜解起于无学之果体,故云有为解脱。见毗婆沙论二十八,俱舍论二十五。

  【有为经】 (经名)诸行有为经之略称。

  【有为空】 (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经十六曰:“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仁王经合疏中曰:“有为空者,色心和合生,阴界入等,皆无所有。”

  【有为生死】 (术语)凡夫之分段生死谓之有为生死,菩萨之变易生死名为无为生死。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宝窟下本曰:“分段名曰有为,变易名曰无为。分段之因名为有漏,变易因名为无漏。分段果名有为,变易果为无为。对界内有漏,语界外为无漏,然实是有漏。对界内有为,名界外无为,然实是有为。”

  【有为无常】 (术语)谓有为法转变无常也。华严演义钞十六下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

  【有为无漏】 (术语)又作无漏有为。有为而通于无漏之法。即胜义对法,四谛中之道谛也。有二十九法。第六识心王,道共戒之无表,大善地法之十法,大地法之十法,寻,伺,得及四相是也。

  【有为转变】 (术语)谓有为法生住异灭,常转变也。华严演义钞二十一曰:“杂集论云:若法有生住异灭,可名有为。”生住异灭即转变之相也。

  【有无】 (术语)有法与无法也。如小乘之七十五法,大乘之百法是有法。如龟毛兔角,是无法。又有者常见,执有我有法之邪见也,无者断见,执无我无法之邪见也。即反对之遍见也。十卷楞伽经五曰:“邪见论生法,妄想计有无。若知无所生,亦知无所灭。观世悉空寂,彼不堕有无。”同九曰:“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

  【有无二边】 (术语)执有之边际,执无之边际,皆为邪见,故云边见。肇论曰:“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

  【有无二见】 (术语)一切之邪见纳于此二见之中,自此二见生一切之邪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文句四下曰:“若有是常见,若无是断见,因此二见生六十二。”

  【有无四句】 (术语)第一有句。执必有我,即常见也。第二无句。执必无我身,是断见也。第三亦句,执我身亦有亦无,是有无相违见也。第四非句。执我身非有非无,是戏论见也。见华严疏十六,三藏法数十八。

  【有无邪见】 (术语)有见无见皆非中道之正见,故云邪见。

  【有习】 (术语)习者习气,谓烦恼之气分。对于无明之语而云有习。

  【有相】 (术语)对于无相之语,有造作之相者,有虚假之相者。大日经疏一曰:“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有相安乐行】 (术语)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有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为有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忏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有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有相安乐行,此依劝发品,散心诵法华。不入禅三昧,坐立行一心。念法华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见普贤身。”(劝发品具名普贤菩萨劝发品,在法华经最末,劝散心念诵者。南岳之法华忏今不传,故引万善同归集)。

  【有相教】 (术语)佛成道后十二年间,说阿含经,谓之有相教。此因阿含经以诸法实有之理为本故也。见华严经疏一,三藏法数十。

  【有相无相】 (术语)密教就有相无相有浅略深秘之二释。言其浅略之义,则凡夫所知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了易知,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如幻虚伪,自性即空,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言其深秘之释,则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故云无相,非为非色非形也。台宗圆教之圆空,妙空。毕竟空,第一空,与此第二释同。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解。为应彼等故,在有相说。”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凡密教之三本尊三密等皆有此有相无相之浅深二重也。彼宗,以无相一概为显教之浅义者,显密相对一往之义也。若于自宗言之,则尚以无相为深义,依此所引之经文可知。

  【有相业】 (术语)如信有净土而念佛,求往生,是有相之作业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遍厌秽土,专求净土。”

  【有相宗】 (术语)撰择集本呼法相宗为有相宗,对于所谓无相宗之三论宗而言。曰:“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而判一代理教。”在彼大乘,以心外之境为无,心内之法为有故也。

  【有想】 (术语)对于无想之语。对于无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无想天在色界,生于此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

  【有想天】 (界名)天处中,除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其余尽为有想也。

  【有想无想】 (术语)有想与无想之有情。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金刚经曰:“若有想,若无想。”

  【有想执着】 (术语)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认为实有,于此寄心夺心之谓也。

  【有心位】 (术语)谓心王起时。对于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起,七八二识恒相续而不止,故不论有无。又前五识必伴第六识而起。故唯就第六识之起不起而论有心无心。见成唯识论七。

  【有性】 (术语)有出离解脱之性,谓之有性。无佛性谓之无性,即阐提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圭峰之略疏下一曰:“有性者三乘性也,无性者阐提性也。非为他日回心,现已齐成佛道。”

  【有学】 (术语)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学之道故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梵Śaikṣa。

  【有学无学】 (术语)见“有学”条。法华经序品曰:“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有寻有伺】 (术语)三三摩地之一。见“三摩地”条。

  【有严】 (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于栌木下,号曰栌庵。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归寂。着有大部备检,笺难,助览,或对。见稽古略四。

  【有验】 (术语)成就密法而现种种之灵验也。

  【有耶无耶】 (杂语)心驰于有无二边而犹豫不决定也。多以名属于欲界修所断之无覆无记邪行相之智,亦有以为孤疑之相而用之者。

  【有一人】 (公案)谓寂然不动自证独悟之佛也。与赵州所谓屋里之真佛同。圆智禅师问石霜和尚曰:有一人无出入息,速道将来。霜曰:不道。圆曰:因何不道?霜曰:不将来。又问鲁祖: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住此意时如何?祖曰:有一人无出入气息。

  【有因论】 (术语)立有实因而生实果是一种之邪见,谓之有因论。佛教由无生之本义破此有因论。四卷楞伽经四曰:“野马犍闼婆,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

  【有因无果】 (术语)外道四执之一。见“四执”条。

  【有余】 (术语)就一切之事理而诠未究竟至极之词。对于无余而言。

  【有余涅槃】 (术语)有余涅槃者,对无余涅槃而言。有余无余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余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余涅槃。即证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余涅槃,其身死时,乃无余涅槃也。故有余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余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余依涅槃Sopādhiśeṣanirvāṇa,无余依涅槃Nirupadhiśeṣanirvā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余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余,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余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余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余累故曰有余。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余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余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余,故云有余,大乘之无余涅槃,究竟而无残余,故云无余。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又曰:“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阴。”

  【有余师】 (杂名)正统以外之论师,又不列大家之学匠,皆称有余师。略云有余,或余师。又曰:有诸师或有人。又有称有余之说为有说,他之部宗为有余部者。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

  【有余师说】 (术语)正义之外,更为余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余师说。

  【有余说】 (术语)尚存余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胜鬘经曰:“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宝窟中末曰:“有余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余说。”

  【有余土】 (杂名)具云方便有余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余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余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余土。故彼之所谓无余涅槃,尚为有余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别也。为无明未尽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余土。天台之观经疏曰:“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余。”

  【有余依】 (术语)二种涅槃之一。见“有余”条附录有余涅槃项。

  【有余依涅槃】 (术语)即有余涅槃。

  【有缘】 (术语)有缘于佛道者。观无量寿经曰:“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报恩经七曰:“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

  【有支】 (术语)十二支之一。唯识述记八本曰:“有谓三有,支者因义今义,即三有因,生善恶趣差别因也。”见“十二因缘”条。

  【有支习气】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为三有因之熏习气分,能招三界异熟果法之业种也。有二种。一招人天之善果者,二招三恶趣非爱之果者。成唯识论八曰:“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有执受】 (术语)如属于吾身分之四大,为己心识所执持者,谓之有执受。如身体外之事物,不然者,谓之无执受。俱舍论一曰:“声唯八种,谓有执受。或无执受,大种为因。”同二曰:“有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

  【有主物】 (术语)谓有主之财物也。略有四种:一、三宝之物,二、人之物,三、鬼神之物,四、畜类之物。取此等有主物,则成盗罪。见行事钞中,资持记中一之四。

  【有作】 (术语)对无作之语。与有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有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又有作者犹言有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

  【右绕】 (术语)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于右也。无量寿经上曰:“稽首佛足,右绕三匝。”象器笺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于塔边,左行过,护塔神瞋。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寄归传三曰:“言旋右者,梵云钵喇特崎拏Pradakṣiṇa,钵喇字缘,乃有多义。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总明尊便之目,故时人名右手为特崎拏。意是从其右边,为尊为便,方合旋绕之仪。”然解右绕之古义甚多,依南山,义净之意,则向尊者右手边而旋,出于其左手边,是为右绕。反之即为左绕。南山之归敬仪曰:“右绕者面西北转,右肩袒侍,向佛而恭。比见有僧,非于此法,便东回北转,此为右绕。西竺梵僧,阗聚京邑,经行旋绕,目阅其踪,并乃西回而为右绕,以顺天道,如日月焉。”是以尊者之左手为东,其右手为西者。义净之寄归传三曰:“但可依其梵本,并须杜塞人情,向右边为右绕,向左边为左绕。斯为圣制,勿致疑惑。”是亦以尊者之左手为左边,尊者之右手为右边者。然南山之感通传曰:“戒坛之举,住持之式相也。众僧说戒受戒,尽往登之,事讫东回左转,南出而返也。”此左旋也。此相违者元照解之,曰归敬仪示绕佛之仪,感通传示绕坛之义者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然诸经论,皆令右绕。古今诤论,纷纷不息。都缘不晓绕佛绕坛两仪自别。(中略)绕佛者本乎致敬,绕坛者便于行事。致敬则必须右绕,表执持之恭勤。行事则必须左绕,使上下而伦序。”象器笺十曰:“忠按:禅林巡堂者,左绕而准绕坛仪。寻常行道者,右绕而准绕佛仪。”又慧琳音义二十一示万字形与白毫右旋之图。右绕左绕由我以尊者之左右为标准也。

  【右绕佛塔功德经】 (经名)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因舍利弗之请问说绕塔之功德。

  【右手】 (术语)以右手配于智慧。大日经疏三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秘藏记本曰:“右手辨一切事,故名智,金刚界也。右手五指,金刚界五智。”

  【右膝着地】 (杂语)印度之敬礼法。以右膝与右指尖着于地,使右股在空。又竖左膝于上使左足跖着于地也。是亦曰互跪。归敬仪下曰:“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此谓有所启请,悔过授受之仪也。佛法顺右,即以右膝拄地,右脮在空,右指拄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拄地,使三处翘翘曲身前就,故得心有专志,请悔方极。”(三处为右膝右指左指)。同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拄地,挺身而立者是也。”象器笺十曰:“忠曰:今人所为互跪者,右膝着地,右跖承尻,植左膝屈之,左跖蹈地,都无在空者。如此互跪,易于长跪。宁长跪可踣,互跪不可倒,翻令人疑互跪难为长跪易为之说。”法华经信解品曰:“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

  【右旋】 (术语)言佛之白毫向右方旋绕也。观无量寿经曰:“眉目白毫,右旋婉转,如五须弥山。”

  【鱼】 (动物)阿弥陀佛,为鱼济度人。见“阿弥陀”条。又,释迦如来修菩萨行时,尝往海中见海中鱼,巨细相吞,自没足于海,大鱼得饱,小鱼得活。此菩萨魂神化为鲸鱼之王,身长数里,时海边饥馑,人民相食,鲸鱼乃寄身海边使肉食取之,以救饥馑之民。见度无极集一,经律异相十一。

  【鱼板】 (物名)本名梆,鱼形之小板。禅院之浴室悬之。

  【余乘】 (仪式)乘者教法也。自宗之教法呼为宗乘,余宗之教法谓之余乘。

  【于谛】 (术语)三论宗之语。于者所依之义。佛之说法为教谛,所依之二谛为于谛。是依中论诸佛依此二谛说法之文而立。二谛义上曰:“论云:诸法性空,世间颠倒,思有为世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为第一义谛。诸佛依此二谛说法,(中略)今正此一句,明依二谛说法,所依是于谛,说法是教谛也。”

  【于阇罗】 (植物)木名。译曰好。翻梵语九曰:“于阇罗应云那阇罗,译曰好也。”梵Kuñjara,或谓应作干阇那。

  【于遁】 (地名)即于阗。

  【鱼腹儿】 (故事)阿罗汉拘罗之事也。付法藏经曰:“拘罗生婆罗门家,其母蚤亡,父更娶妻。拘罗年幼,后母瞋忿,掷诸河中。值一大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复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市卖之。拘罗父见,即随买,持以归。以刀剖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愿父安养,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出。年渐长大,求佛出家,得阿罗汉果。”

  【余甘子】 (植物)梵名,庵摩洛迦果āmraphala,毗奈耶杂事一曰:“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庵摩洛迦果也。”见“庵摩洛迦”条。

  【鱼鼓】 (物名)木鱼之异名。鱼形之板鼓,为报知诸事而打者,因其空洞谓之鼓,为板形谓之鱼板。鱼板须似鱼形。

  【余结】 (术语)残余之结使也。结使为烦恼之异名。

  【鱼篮观音】 (菩萨)即马郎妇观音也。为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因有此名,又有水上乘大鱼之形像。宋濂鱼篮观音像赞序曰:“予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艳女子,挈篮鬻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耶?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其半。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唯马氏子能。女令具礼成婚。入门,女即死。死即麋烂立尽。遽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冢观之。唯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言讫,飞而去。自是陕西多诵经者。”

  【盂兰经】 (经名)盂兰盆经之略。

  【盂兰盆】 (行事)Ullambana,又作乌蓝婆拏。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三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然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斯由尊者之亲魂沉闇道,载饥且渴,命似倒悬。纵圣子之威灵,无以拯其涂炭。佛令盆罗百味式贡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依此则盆之一字为汉语,为救倒悬之苦,盛百味于盆,供三宝,故曰盂兰盆。元照之盂兰盆疏新记上评之曰:“按应法师经音义云:梵语乌蓝婆拏,此翻倒悬,今详乌蓝即盂兰也。婆拏即今之盆也,是则三字并是梵言,但音之讹转耳。疏主且据经文安着盆中之语,故作华言解释。音义则梵言得实,疏家则一往符经,疑故两存,随人去取。”

  【盂兰盆供】 (行事)当日调百味之饮食及百种之器具,供养安居告终之众僧也。供祖先之亡灵及施于饿鬼,非本意也。云栖之正讹集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日。”

  【盂兰盆会】 (行事)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救法于佛。佛教于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种供物供三宝。请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会。盂兰盆经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佛祖统纪三十三曰:“盂兰此翻解倒悬,言奉盆供于三宝福田,用以解饥虚倒悬之急。”汉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初设盂兰盆斋。

  【盂兰盆经】 (经名)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盂兰盆之缘起及修法。各家之注疏如下:盂兰盆经疏二卷,唐宗密撰。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唐宗密疏,宋元照记。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宋普观述。盂兰盆经疏孝衡钞科一卷,宋遇荣排。盂兰盆经疏孝衡钞二卷,宋遇荣钞,坛式附。盂兰盆经疏钞余义一卷,宋日新录,盂兰盆经新疏一卷,明智旭新疏,道昉参订。盂兰盆经疏折中疏一卷,灵耀撰。盂兰盆经略疏一卷,盂兰盆经笺注,丁福保注。

  【盂兰斋】 (行事)盂兰盆斋之略。斋者,斋食,当日为盂兰盆有斋食之供养,故名斋。

  【余流】 (杂语)自宗外之流义也。

  【鱼母】 (譬喻)弥陀佛以念力住持极乐国土,譬之鱼母之念持其子也。净土论注上曰:“住持者,如黄鹤持子安千龄更起,鱼母念持子迳泶不坏。”

  【余念】 (术语)心于所对之境不一,念余事也。大宝积经六十八曰:“此诸众会无余念。”大法炬陀罗尼经九曰:“汝于法师应起佛想,莫作余念。”

  【盂盆斋】 (行事)盂兰盆斋之略。见盂兰盆项。

  【鱼山】 (地名)即渔山。一名吾山,在山东东阿县西八里,以陈思王曹植游此,感梵呗而著名。详见“渔山”条。

  【鱼施饿鬼】 (行事)鱼族供养之施食会。渔夫对于平生之杀生为荐后生菩提或航海中遭难鱼族为祟,投饮食于河海施食供养也。

  【于阗】 (地名)又名于殿,于填,于遁,溪丹,屈丹等。梵语瞿怚萨那Kustana,译曰地乳。今Khotan,和阗地也。离车族由尼波罗纵断西藏高原于此处建国,为大乘所行之地,东来之经典多经此地而来,西域记十二记关于此地之历史。

  【鱼兔】 (譬喻)譬经文之义理。止观三曰:“得鱼兔忘筌罤。”

  【鱼王贝母】 (譬喻)此二者行时,众鱼众贝悉皆附随。以譬一大烦恼起,众惑随之而起。止观五下曰:“鱼王贝母,众使具足。”

  【余习】 (术语)又曰残习,余气,习气。既断烦恼,犹存残余之习气也。二乘不能断此余习,独佛断之。唐华严经二曰:“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智度论二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烟烧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瞋恚余习,难陀淫欲余习,毕陵伽婆蹉慢余习,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

  【余蕴】 (术语)余者残余,蕴者五蕴,谓已脱分段五蕴,而余未变易五蕴之菩萨身,又言最后身之二乘及菩萨。

  【于遮那摩罗】 (人名)妃名。译曰金鬘,阿育经四曰:“于遮那翻金,摩罗翻鬘。”于为干之误。梵Kāṁcana-mālā。

  【余执】 (术语)残留于心而不离之执念也。

  【禺中】 (术语)巳时。即今之午前十时也。说文曰:“日在巳曰禺中。”天台取华严经日出三照之文,配于五时教以第四之般若时定为禺中时之教。

  【鱼子】 (譬喻)因多而果之成熟者少,譬之鱼之子。智度论四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又佛念众生,譬之鱼母之念鱼子。智度论三十七曰:“以佛念故,而不堕落。譬如鱼子母,念则得生,不念则坏。”

  【余宗】 (杂语)由自己之宗而指称他宗也。

  【愚痴】 (术语)三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即是痴毒,亦名无明。”大乘义章五本曰:“闇惑名痴。”华严大疏钞二十曰:“迷于四谛,皆曰愚痴。”

  【愚痴斋】 (人名)洞山良价,临命终时设僧斋名为愚痴斋,以诫弟子之恋情也。传灯录十五(良价传)曰:“唐咸通十年三月,命剃发披衣,令击钟,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师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办愚痴斋一中,盖责其恋情也,众犹恋慕不已。延至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斋毕,曰:僧家勿事大率临行之际喧动如斯,至八日,浴讫,端坐长往。”

  【逾阇】 (地名)Ayodhyā,阿逾阇之略,弥勒菩萨自天降说瑜伽论之大讲堂。即在此国。可洪音义二曰:“逾阇国名,阿逾阇国此云不可战。”

  【逾阇那】 (杂语)Yojana,见“由旬”条。

  【愚钝】 (杂语)心愚根性钝者。行事钞中之四曰:“若论事忏,属彼愚钝。”文类曰:“凡小易修真教,愚钝易往捷径。”

  【愚钝物】 (杂语)吐罗难陀比丘尼骂迦叶尊者为愚钝物。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吐罗难陀苾刍尼,从外而来,欲入住处,遇河水泛溢,见迦摄波在板桥上。吐罗难陀作是念:此愚钝物,今可治之。速往桥边,用力蹋板。时迦摄波,遂即落河,衣服并湿,钵沈水底,锡杖随流。迦摄波曰:姊妹汝无过犯,乃是具寿阿难陀,作斯过失,强请世尊,度如斯类恶行之女。”

  【愚法】 (术语)小乘二类之一。声闻缘觉二种之小乘,单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谓为愚法小乘。一旦虽取小果。然解大乘之理。遂回心向大者,谓为不愚法小乘。大乘义章十七末曰:“小中有二种人:一愚法人,执小迷大,名愚法人。知小解大,名不愚法人。”冠注五教章上之三曰:“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前一即愚法二乘,后一即别教一乘。”义苑曰:“具云愚法小乘,谓愚于法空故,此是大乘贬斥为名故。”

  【愚法二乘】 (术语)与愚法同。见愚法条。

  【渔梵】 (杂名)见“渔山”条。

  【愚夫】 (杂语)梵曰婆罗Bāla,译愚夫。言愚痴之凡夫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唯识枢要上本曰:“梵云婆罗,此云愚夫,本错云缚罗,乃言毛道。”

  【愚夫所行禅】 (术语)四种禅之一。谓二乘之人及外道观无我之性,无常,不净之相等。

  【瑜伽】 (术语)Yoga,一作瑜誐。男声呼曰瑜伽,女声呼曰瑜祇Yogin,与物相应之义(瑜祇Yogin为瑜伽Yoga之修行者,其体声第一格为Yogi女声为Yogini此解及末出大日经疏之解有疑)。相应有五义:一与境相应,二与行相应,三与理相应,四与果相应,五与机相应。此中显宗多取理相应之义,瑜伽唯识之瑜伽是也。密教取行相应之义,瑜伽三密之瑜伽是也。唯识述记二本曰:“言瑜伽者,名为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慧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也。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大日经疏二曰:“瑜伽释为相应,若以女声呼之则曰瑜祇,所谓相应者即是观行应理之人也。”即身义曰:“瑜伽者翻云相应,相应涉入,即是即义。”

  【瑜伽阿阇梨】 (术语)Yogācārya,又称见谛阿阇梨。三密相应,照见真谛之初地以上阿阇梨也。

  【瑜伽成就】 (术语)三密相应之行法成就也。

  【瑜伽大教王】 (菩萨)称金刚界之诸经。大教王经上曰:“我今归命礼,瑜伽大教王,开演一佛乘,如来三密藏。”

  【瑜伽大教王经】 (经名)五卷,赵宋法贤译。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说瑜伽大教王经。即金刚界之秘法也。

  【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之略名。

  【瑜伽护摩仪轨】 (经名)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之略名。

  【瑜伽降三世极深密法门】 (经名)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极深密法门之略名。

  【瑜伽教】 (术语)密教总名。密教以三密之瑜伽为宗也。

  【瑜伽羯磨】 (术语)Yogakarman,瑜伽论所明之授戒作法,法相三乘家之所相承也。授戒之作法,谓为羯磨。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释遏阿等五十字门之义。

  【瑜伽经】 (经名)瑜伽大教王经之略名。又为密经之总名。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观自在菩萨之念诵法也,观自在为莲华部之主。

  【瑜伽论】 (书名)瑜伽师地论之略名。

  【瑜伽论释】 (书名)瑜伽师地论释之略名。

  【瑜伽密宗】 (流派)与真言宗同。

  【瑜伽念珠经】 (经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之略名。

  【瑜伽三密】 (术语)瑜伽为相应之义,三密为身口意之三业,手结印,口咒真言,意念本尊,此三密互相即,又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三密,谓为相应。以此相应为观行之成就。又瑜伽师之三密也。真言之观行者,谓为瑜伽师。

  【瑜伽上乘】 (术语)瑜伽为相应之义,三密之行业,相应而契于理,谓为瑜伽。此行为无上之佛乘,故曰上乘。真言教之美称也。

  【瑜伽师】 (术语)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见“瑜伽”条。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于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名瑜伽师,即有财释。”圆觉大钞七本曰:“瑜伽者,此云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谓一与境,二与行,三与理,四与果,五与机相应也。虽有多说,今唯以禅定为相应也。师者即观行人,是师之称,如云禅师。”俱舍光记业品一曰:“瑜伽师,即观行者异名也。”梵Yogācārya。

  【瑜伽师地论】 (书名)梵名Yogāoāryabhāmi-śāstra,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三乘之行人,谓为瑜伽师。瑜伽师所依所行之境界有十七聚,谓为瑜伽师地,瑜伽师之地也。此论明瑜伽师所行之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者,第一五识身相应地乃至第十七无余依地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瑜伽,此译云相应。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师地,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众生,故名瑜伽师。师谓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旧经中言观行人者也。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即十七地也。”佛去世后一千年中,无着菩萨自阿逾陀国讲堂升夜摩天受于弥勒菩萨,昼日为大众宣说者。本论之著述如下:瑜伽论略纂十六卷,唐窥基撰。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瑜伽伦记四十八卷(或作二十四卷),唐遁伦集撰。

  【瑜伽师地论释】 (书名)一卷,最胜子菩萨等造,唐玄奘译。释瑜伽师地之名义,略释十七地之名义。

  【瑜伽唯识】 (术语)瑜伽论与唯识论也。即印度之空宗有宗。

  【瑜伽我】 (术语)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之一。

  【瑜伽像】 (图像)修真言瑜伽经者观想之尊像也。瑜祇经曰:“若作曼荼罗,及画瑜伽像。”

  【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之略名。

  【瑜伽瑜祇经】 (经名)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之略名。

  【瑜伽宗】 (流派)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大日宗。大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宗相对。菩提心论心钞上曰:“瑜伽大日经宗通名也。谓大日经等也。此经疏中指大日经云此瑜伽宗故。”又支那之法相宗在印度名为瑜伽宗。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则瑜伽。”

  【瑜伽座】 (物名)修瑜伽行者之座床也。大疏八曰:“住瑜伽座以五轮字持身。”大日经七持诵法则品曰:“阿字遍金色,用作金刚轮。加持下体,说为瑜伽座。”

  【瑜干驮罗】 (杂名)Yugaṁdhara,又作由犍陀罗,瑜健达罗,由干陀罗,游犍陀罗,逾健达罗。七金山之第一。译曰双持。山有二道。故名。玄应音义一曰:“由干,大论作犍陀罗山,此译云由犍者双。陀罗者持,名双持山也。”同二十四曰:“特健达罗,旧言由干陀罗山,此云持双山。言此山峰有二陇道,因以名之。”俱舍光记十一曰:“此云持双,此山顶上有二道,犹以如车迹。山持二迹,故名持双。”瑜伽略纂一曰:“七金山者,一瑜健驮罗,此云持双山。顶有两棱故。”华严疏钞三十九曰:“此云双持,回文即云持双也。”

  【愚惑】 (杂语)心愚而迷于理者。无量寿经下曰:“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

  【瑜珈僧】 (杂名)应赴僧也。禅宗记曰:“禅僧衣褐,讲僧衣红,瑜珈僧衣葱白。”

  【逾健达罗】 (地名)天竺山名。华言双迹。此山之峰。有二陇道似车迹。故名。见翻译名义集。

  【瑜金】 (术语)佛灭后小乘之分派,譬之折金杖也。见“金杖”条。

  【逾捺野经】 (经名)萨钵夜酥里瑜捺野经之略名。

  【瑜祇】 (术语)Yogin,一作瑜岐,瑜祁。梵语瑜伽Yoga,译为相应。与理相应之法体之称也,因而有瑜祇(即瑜伽)人师之称。唯识述记二本曰:“若言瑜祇,即观行者,是师之称。”慧琳音义三十一曰:“瑜祁,观行入定相应者也。经作祇,误也。”同四十二曰:“瑜岐,唐云相应也。瑜祇瑜伽亦同此释。”

  【瑜祇灌顶】 (修法)日本东密一流,于金胎两部灌顶外,由瑜祇经别立灌顶法,谓之瑜祇灌顶。谓两部之灌顶为金胎二、瑜祇灌顶为金胎不二。因而为五种三昧中第五三昧耶之秘密灌顶。是与日本台密于两部外,立两部不二之苏悉地灌顶相似。又为以心灌顶之别称。瑜祇经内作业灌顶品,明以心灌顶,亦明手印灌顶。经所谓“置华于印中,令散彼支分。随华所堕处,行人而尊奉。教彼本明印,令共作成就”是也。

  【瑜祇经】 (经名)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之略名。

  【愚僧】 (杂语)斥指愚昧之出家者而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不学愚僧,传为口实。”通鉴唐纪七曰:“愚僧矫诈,皆云由佛。”今为自称之语。

  【渔山】 (地名)又作鱼山。地名。魏曹植在此处始制梵呗。因而梵呗谓之渔呗渔梵等。玄赞四曰:“陈思王登渔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故今俗中,谓之渔梵。冥会西域三契七声闻俱胝耳等所作法也。”文句记五中曰:“按梁宣验记云:陈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岁善文艺,私制转七声。植曾游渔山,于岩谷间,闻诵经声,远谷流美,乃效之而制其声,如贤愚经铃声比丘缘。”西征记曰:“鱼山此临河,在济州。”

  【逾缮那】 (杂语)又作喻缮那,旧称由旬。见“由旬”条。

  【愚童】 (譬喻)以喻不知因果之道理。而惑溺于生死之凡夫也。大日经一曰:“无始生死愚童凡夫,执着我名我有,分别无量我分。”大日经疏一曰:“萨埵略有三种:一者愚童萨埵,谓六道凡夫。不知实谛因果,心行邪道,修习苦因,恋着三界,坚执不舍,故以为名。”

  【愚童持斋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谓凡夫信世间因果之道理,知持斋之为善而行之也。持斋者不过中食之法(过正午不为食),以之为善道者,为印度古来之风俗,无异于此方所谓仁义之道。因而以之为人乘之住心。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类,犹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彼思惟此少分,发起欢喜,数数修习。秘密主,是初种子善业发生。复以此为因,于六斋日,施与父母男女亲戚,是第二芽种。复以此施,授与非亲戚者,是第三疱种。复以此施,与器量高德者,是第四叶种。复以此施,欢喜授与伎乐人等,及献尊宿,是第五敷华,复以此施,发亲爱心供养之,是第六成果。”秘藏宝钥上曰:“愚童持斋心,由外因缘,忽思节食,施心萌心,如谷遇缘。”俱舍光记十四曰:“西方国俗,断食名斋。”

  【揄旬】 (杂语)见“由旬”条。

  【瑜遮那讲堂】 (堂塔)在阿瑜遮国Ayodhyā,之寺院。往昔弥勒菩萨自都率天下说瑜伽论等五部大论之堂。

  【俣[口*皿]野】 (杂名)诸天名。见慧琳音义三十五。

  【雨宝】 (譬喻)妙法之德譬如宝也。

  【雨宝经】 (经名)佛说持世陀罗尼经之异名。

  【雨宝陀罗尼经】 (经名)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与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皆为佛说持世陀罗尼经之异译。

  【语表业】 (术语)无表业之外,有身表业语表业。人之言语乃以一种意思表示于人之作业,故谓之语表业。俱舍论十三曰:“语表业体谓即言声。”唯识述记二本曰:“语谓语言,此能表了所欲说义,故名为语表。”

  【语等】 (术语)四等之一。诸佛之言音为同等无二不增不减者。见楞伽经三。

  【与夺】 (术语)论评教义,褒而取之,谓之与。贬而斥之,谓之夺。四教仪集注上曰:“约教别与,约教通夺。”

  【语梵】 (术语)如来三密中之语密及梵轮也。梵轮为法轮之异名。梵为清净之义。

  【与果】 (术语)对于取果之称。为所生之法种因,谓之取果。正于所生之法与以力使之生,谓之与果。俱舍论六曰:“能为彼种故名取果,正与彼力故名与果。”

  【伛和】 (杂语)见“沤和拘舍罗”条。

  【伛和拘舍罗】 (杂语)见“沤和拘舍罗”条。

  【雨花】 (杂语)又作雨华。大同坊云花寺,大历初,僧俨讲经,天雨花,至地咫尺而灭。夜有光烛室。敕改为云华。见酉阳杂俎。

  【雨花台】 (地名)在江苏江宁县南。据冈阜最高处。遥瞰大江。俯临城市。为金陵扼要之地。相传梁武帝时。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花。故名。

  【雨华】 (术语)自天雨华也,法华经序品曰:“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无量寿经上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人,当雨珍妙华。”

  【雨华瑞】 (术语)释尊将说法华经,入于三昧时,自天雨四种之华(如上所记),称之为雨华瑞。法华六瑞之第三瑞也。法华经疏二曰:“据事而言,既说非常法,致感诸天供养。(中略)约理而谈者,天者净也。四众封执之心既净故,得闻经成佛。(中略)雨四华者,正表四众成佛。”

  【与力不障】 (术语)当其生而附与以力补助之,使无障碍,增上缘之一种也。

  【庾岭】 (地名)在广东省。六祖至此放置衣钵。大明一统志卷八十广东南雄府曰:“大庾岭在府城北八十里,汉兵击吕嘉,有禅将姓庾者戍此,故名。以其多梅亦曰梅岭。(中略)六祖塔在大庾岭上。”祖庭事苑三曰:“六祖卢行者,自密授衣法,是夜潜遁。有道明者,与数十人蹑迹而追,至大庾岭,明最先见,祖乃置衣钵于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明举之如山不动。”

  【语录】 (杂语)禅祖之语要,不事华藻。以俗谈平话宣之,侍者小师随而笔录者,名为语录。宋儒讲学,门弟子记其言论,亦袭是称,如上蔡语录之类。大抵以白话叙述。别为一格。

  【语路】 (杂语)临济录曰:“学人拈出个机权语路,向善知识口角头。”

  【语轮境界】 (术语)称佛之陀罗尼身境界。是百光遍照真言字所成也。大日经六曰:“佛言: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义释十三曰:“汝可观我语轮,谓即观佛陀罗尼身字轮境界也。”

  【雨曼陀罗华】 (杂语)法之奇瑞。自天降曼陀罗华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万亿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佛说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与么】 (杂语)俗语,指物之辞也。祖庭事苑一曰:“与么指辞也。”

  【语密】 (术语)如来三密之一。佛之言语为神变不思议者。

  【语菩萨】 (杂名)维摩为西方之语菩萨。以无语即语之故也。

  【雨期】 (杂语)谓夏三月也,见“安居”条。

  【雨乞】 (杂语)旱时,依修法乞降雨也。又曰请雨,或曰祈雨。古自印度行之,海龙王经,大云经请雨品,大云轮请雨经等说此法。皆请龙王,又诵孔雀王经。支那日本广行之。

  【语善】 (术语)见“七善”条。

  【雨势经】 (经名)佛为雨势大臣说七不衰法者。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五。

  【与手低头】 (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即敬礼之轻者。

  【语无表语】 (术语)言语使某作业发动于口时,同时招感他日果报之原因,薰发于自己之身内。其被薰发者,无形无象,无他可表示者,故曰语无表。见业条。

  【语言音声欲】 (术语)见“六欲”条。

  【语业】 (术语)三业之一。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与欲】 (术语)见“欲法”条。

  【与愿手】 (术语)结与愿印之手相也。

  【与愿印】 (印相)又曰施愿印,满愿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复作与诸愿印,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愿印相。”摄真实经曰:“第三结施诸愿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众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是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大日经疏十六曰:“与愿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梵Varadamudrā。

  【与愿印与施无畏印】 (杂语)或以为别,或以为同。见施无畏印条。

  【雨众】 (流派)Vārṣya,数论派之别称。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迦毗罗,讹也。此云黄赤,鬓发面色,并黄色故。今西方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其后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部主者,名伐里沙,此翻为雨,雨时生故,即以为名。其雨徒党,名雨众外道。”见“数论”条。

  【雨众三德】 (术语)数论派立二十五谛。其第一曰自性冥谛。此有萨埵,剌阇?答摩之三德。见“三德”条。

  【欲】 (术语)梵语剌者Rajas,希求之义,希求尘境也。唯识论五曰:“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俱舍论四曰:“欲谓希求所作事业。”大乘义章二曰:“于缘欲受称欲。”同七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释氏要览下曰:“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经云: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梵语杂名曰:“欲,剌者。”

  【欲爱】 (术语)菩萨喜乐正法,谓之法爱,凡夫贪爱五欲之境,谓之欲爱,又欲界之贪爱也。对于色爱而言。楞严经一曰:“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

  【欲爱住地】 (术语)见“五住地”条。【欲爱住地】(术语)五住地惑之一。总称属于欲界之一切思惑,思惑之中,爱惑最重,故云欲爱住地。

  【欲暴流】 (术语)四暴流之一。见“瀑流”条。

  【郁鞞罗】 (地名)Uruvilvā,河名。译曰过时。见翻梵语。同于优娄频螺。本为苦行林之村名。以流其村故,又为河名也。

  【郁鞞罗尼连禅】 (地名)河名。译曰大时不受。见翻梵语。即优娄频螺村之尼连禅河。世尊成道前,舍苦行而沐浴之河也。

  【郁钵罗华比丘尼】 (人名)即华色比丘尼也。见“华色”条及莲华女条。

  【郁波罗槃尼柯】 (人名)比丘尼名。阿育王经三曰:“郁波罗翻青,槃尼柯翻色。”智度论十三曰:“郁钵罗华。”梵Utpalavarṇikā。

  【郁波尸】 (人名)Upāśi,女名。译曰自在。见慧琳音义二十五。

  【郁曾伽】 (杂语)Ucchaṅga,数名。译曰数千万百。见本行集经十二。

  【欲尘】 (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记十一曰:“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

  【欲吃多】 (杂语)Yukta,译曰冥符,契合之义。演密钞七曰:“梵云欲吃多,冥符义。”

  【郁持】 (杂名)Udaka,又作郁持迦,忧陀伽,乌娜迦等。水之别名。涅槃经十三曰:“随其种类,说言其水。或言波尼,或言郁持,或言[沙/米]利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持东天竺人,呼水名也。”玄应音义二曰:“郁持迦此水之一异名也。”翻梵语九曰:“郁持应云忧陀伽,译曰水也。”梵语杂名曰:“乌娜迦。”案持者特之误也。

  【浴池】 (杂语)为浴身所设之池塘也。印度为热国,故处处设之,以供澡浴之用。如东土之浴室。法华经曰:“流泉浴池,施佛及僧。”

  【郁持迦】 (杂语)与郁持同。

  【郁怛罗究琉】 (界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郁怛罗越】 (界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郁单曰】 (界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郁单越】 (界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郁低迦】 (人名)见郁底迦项。

  【育抵华】 (植物)育抵Yuktā者梵名。译言相应。大方等大集经三所谓“复散诸华,谓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乃至须曼那华,育抵华”是也。

  【郁底迦】 (人名)梵名Uktika,又作郁胝歌,郁低迦。译曰能说。佛在世之外道,尝诣佛所,问世间有边无边等四句。见杂阿含经三十四。

  【玉牒】 (术语)佛典也。因明大疏一曰:“金容映梦,玉牒晖晨。”

  【郁多】 (衣服)同郁多罗僧。七条衣也。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多,于六反,或作郁多。七条衣也。”郁多罗僧伽之略。见“郁多罗僧”条。

  【郁多罗】 (人名)又作优多梨。仙人名。释迦之本生,尝于过去住波罗捺国,求正道之念深,自剥身皮为纸,折取身骨为笔,以血和墨,听受书写婆罗门所诵之颂偈。见贤愚经一,菩萨本行经下。

  【郁多罗迦神】 (神名)天竺雪山神也。有禅法拥护之誓。梵Uttaraka。

  【郁多罗鸠留】 (地名)北大洲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郁多罗究留】 (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罗鸠娄、郁多罗拘楼、郁多罗鸠留、郁怛罗究琉、郁怛罗越、郁单越、郁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噜、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单越或言郁怛罗越,或言郁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鸠留,正言郁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鸠琉此云作,亦云姓也。不详何义立名。”同十八曰:“郁单曰,或言郁怛罗越。”同二十四曰:“俱卢洲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郁单越。”华严疏钞十三上曰:“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千岁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经二曰:“有何因缘,说彼名曰郁多罗究留洲?诸此丘,其郁多罗究留洲,于四天下,比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故说郁多罗究留洲。郁多罗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义上曰:“郁单越。具正云:殟怛罗句嚧。言殟怛罗者。此云上也,胜也。句嚧所作也。谓彼洲人,于所作事,皆无我所,胜余三洲故也。”西域记一曰:“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慧琳音义一曰:“殟怛罗矩嚧,此译为高胜。常受乐胜故为名。古郁单越Uttravatti,或郁拘楼。”

  【郁多罗鸠娄】 (界名)见郁多罗究留项。

  【郁多罗拘楼】 (界名)见郁多罗究留项。

  【郁多罗僧】 (衣服)Uttarāsaṅga,又作嗢多罗僧,优多罗僧,郁多罗僧伽,嗢怛罗僧伽等。袈裟名。三衣之一。译曰上衣。玄应音义十四曰:“郁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或作沤多罗僧亦犹梵言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琳音义十五曰:“郁多罗伽,梵语僧衣名也。即七条袈裟,是三衣之中常服衣也,亦名上衣。”瑜伽论二十五曰:“嗢怛罗僧伽。”【郁多罗僧】(衣服)郁多罗僧伽之略。见“郁多罗僧”条。

  【郁多罗僧伽】 (衣服)Uttarāsanga,上衣,大衣,七条衣也。饰宗记五末曰:“郁多罗僧伽,译云上着衣也。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也。”见“郁多罗僧”条。

  【郁多摩】 (杂语)Uttama,译曰明。金光经之明。见金光明经玄义(郁多摩译曰最胜,非明之梵语,古来谓为金光明之明者,非也)。

  【欲法】 (术语)凡于僧中说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缘,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随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谓之与欲,其比丘受彼委托,谓之受欲。出僧中而说之,谓之说欲。

  【浴佛】 (行事)与灌佛同。西天于平常行之。中日诸宗于四月八日之佛生日行之。禅家更于十二月八日之佛成道日行之。后汉书陶谦传曰:“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荆楚岁时记曰:“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各设会,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吴志刘繇传曰:“笮融督广陵彭城,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宋书刘敬宣传曰:“八岁丧母。四月八日,敬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僧史略上曰:“浴佛者,唐义净三藏躬游西域,见印度每日禺中,维那鸣钟,寺庭取铜石等像,于盘内磨香或泥,灌水以叠揩之。举两指灌水于自顶之上,谓之吉祥之水,冀求胜利焉。问:浴佛表何?通曰:象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也。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为佛生日也。”参照“灌佛”条。

  【玉佛】 (杂名)续通考曰:“元丞相伯颜尝至于阗国,凿井得一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肪,照之可见筋骨脉络。”

  【浴佛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浴佛之方规及功德。

  【浴佛会】 (行事)与灌佛会同。

  【欲缚】 (术语)五欲四缚也。

  【狱缚】 (杂语)为三界之牢狱所缚也。马鸣传曰:“三界狱缚无一可乐。”

  【郁伽陀达磨菩萨】 (菩萨)Udgataḍharma,菩萨名。译曰法盛。智度论九十七曰:“郁伽陀秦言盛,达摩秦言法。此菩萨在众香城中,为众生随意说法,令众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

  【郁伽支罗】 (地名)所在不明。

  【郁伽支罗经】 (经名)佛游郁伽支罗说法要者。摄入中阿含经十八。巴Ukkacelā。

  【欲钩】 (术语)菩萨以爱欲牵人遂济度之,欲犹如钩。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金光明文句二曰:“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以屑出屑,将声止声。”

  【浴鼓】 (物名)禅林报浴时之鼓也。

  【欲海】 (譬喻)爱欲之深广譬如海也。元照弥陀经疏下曰:“未成之佛久沈欲海,杳无出期。”温子升文曰:“漂沦欲海。”梁武帝文曰:“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识于涅槃。”

  【玉豪】 (譬喻)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为毫之借字。慧琳音义十一曰:“玉豪,假借字也,正体从毛作毫。言玉毫者,如来眉间白毫毛也。皓白光润,犹如白玉,佛从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西域记张说叙曰:“玉毫流照,甘露洒于大千。金镜扬晖,薰风被于有截。”

  【欲河】 (譬喻)贪欲之烦恼,令人沉没,故譬以河也。思益经一曰:“世尊谁度欲河?佛言:能舍六入者。”

  【玉花】 (堂塔)宫名。唐玄奘三藏,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释门正统八曰:“显庆四年,以玉华宫为寺,追崇先帝,诏居之,于此译大般若经,涉四年,成六百卷。”

  【玉华寺】 (寺名)即玉花寺。见“玉花”条。

  【域怀】 (术语)域者限域也,所期之分限云域怀。又云域心。法华文句会本十曰:“原其域怀求佛。”同记曰:“言域怀者,域谓限域,期心分齐。”

  【玉环】 (物名)玉制之环。千手观音之一右手所持者。其手曰玉环手。

  【欲火】 (譬喻)淫欲之热情如火也。楞严经八曰:“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大集经三十八曰:“欲火入心,犹如鬼着。”

  【郁迦】 (人名)Ugra,具名郁迦罗越。舍卫国长者名。译曰功德。又曰威德。见慧琳音义二十六。长者诣佛所出家,佛为说法。见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梵Ugravati。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经名)西晋竺法护译,一卷。

  【郁迦长者经】 (经名)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之略。

  【欲箭】 (譬喻)五欲之法害人,故譬如箭。唐华严经净行品曰:“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又(物名)欲金刚菩萨所持之箭也。欲箭者密语也,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中。菩萨以大悲心钩召一切有情,使安住于佛道也。五秘密轨曰:“欲金刚以菩萨心箭钩召一切有情,安置佛道。”金刚界仪轨曰:“极喜三昧耶印,名为大悲箭,以射厌离心。”维摩经所说之欲钩,取于女性,今之欲箭取于男性。慧琳音义十曰:“欲箭,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中也。”

  【欲觉】 (术语)三恶觉之一。贪欲之知觉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瞋觉害觉。”

  【欲界】 (界名)梵名Kāmadhātu,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情所住之处,名为欲界。上自六欲天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八大地狱是也。俱舍论八曰:“地狱等四及六欲界,并器世间,是名欲界。”又曰:“欲所属界,说名欲界。”俱舍光记三曰:“欲界欲胜故但言欲。”

  【欲界定】 (术语)欲界所属之禅定也。然欲界为散地不当有禅定,谓欲界定乃未至定之异名,是一义也。或谓欲界虽为多分散心,亦非无少分之定心,取其少分之定,故名欲界定。其定心不永续,灭去甚速,故又谓之电光定,是一义也。见七帖见闻三末。若依成实之义,则欲界有确然之禅定,能发无动智。见止观九之一。

  【欲界九品惑】 (名数)见“九品惑”条。

  【欲界三欲】 (名数)食欲,睡眠欲,淫欲之三欲也。

  【欲界散地】 (术语)欲界之有情无定心,定心限于色界无色界之有情,故以彼云定地而名欲界为散地。

  【欲界系】 (术语)分诸法为三界,系属于欲界之法,云欲界系。

  【欲界诸宫殿】 (杂语)欲界有六重之天,称曰六欲天。即六欲天之宫殿也,见“六欲天”条。

  【欲金刚】 (菩萨)见“五秘密”条。【欲金刚】(菩萨)金刚界理趣会中台五尊四金刚之一。密号曰意生金刚,二手捻箭,以大悲之欲箭,害二乘厌离心之深我法门也。

  【郁金香】 (植物)郁金,草名。梵语,恭矩磨Kuṅkumaṁ,其花黄而香,可以为薰香。名义集三曰:“恭矩磨,此云郁金。周礼春官,郁人采取以鬯酒。说文云:郁金草之华,远方所贡芳物,郁人合而酿之,以降神也。宗庙用之。”最胜王经七曰:“郁金恭矩么。”

  【欲苦】 (术语)欲界之苦患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此凡愚少厌欲苦。”

  【欲剌】 (譬喻)言五欲恼人如针之刺也。无量寿经下曰:“拔诸欲刺,以安群生。”

  【欲乐】 (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

  【郁楞伽】 (人名)缘生论及大乘缘生论之作者。梵Ullanga。

  【玉琳国师】 (人名)三十二祖传曰:“通琇号玉林,毗陵杨氏子,顺治十五年世祖章皇帝诏入禁中万善殿焚修,封大觉禅师。庚子春遣使赐紫衣,加封大觉普济禅师。其冬复诏来京,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辛丑春南还,住天目山师子正宗寺。丙辰(康熙十五年)八月顺寂,春秋六十有三,僧腊四十有四。”

  【欲流】 (术语)四流之一。欲界贪瞋等之思惑也,由此思惑而流转于欲界,故名欲流。又总名三界之生死曰欲流,以是为依欲惑而得之流转也。楞严经四曰:“汝今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

  【预流果】 (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panna,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谓之逆流向,又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道,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俱舍论二十三曰:“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

  【预流向】 (术语)四向之一。预流果之因道也。见“预流果”条。

  【域龙】 (人名)又曰大域龙。论师名。梵名陈那Dinnāga,新因明学之鼻祖。瑞源记一曰:“后记云:域龙者,梵语此云陈那是也。秋条记云:具存梵音。应言摩诃Mahā,陈那伽,此云大域龙。谓由菩萨德雄辩捷,而立破自在,其犹龙故。五印度域,莫敢抗者,故称曰大域龙。”案西域记十曰:“陈那,唐言童授。”慈恩传四曰:“陈那,此云授童。”原语无童授之意,误传也。见“陈那”条。

  【欲漏】 (术语)三漏之一。欲界之见思二惑也。众生因欲界之见思二惑而造作诸业,漏落于欲界而不能出离,故名欲漏。

  【预弥国】 (界名)阎魔王之世界也。预弥为阎魔或夜摩之讹转。十王经曰:“阎摩王国名无佛世界,亦名预弥国,亦名阎魔罗国。”梵Yami。

  【欲魔】 (术语)淫欲之恶魔也。楞严经九曰:“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

  【欲泥】 (杂语)言淫欲之秽浊如泥也。首楞严经合论曰:“淫心烦烧,名为热恼。淫事秽浊,名为欲泥。”

  【郁尼沙】 (术语)见鸟瑟腻沙条。

  【欲气】 (术语)淫欲之气分也。楞严经一曰:“欲气粗浊。”

  【欲堑】 (譬喻)贪欲深而难越,故譬以堑。无量寿经上曰:“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欲取】 (术语)四取之一。谓贪欲之心,能取着五尘之境也。

  【玉泉】 (寺名)寺名。天台智者所居。智者别传曰:“于当阳县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赐额,号为一音,重改为玉泉。其地本来荒险,神兽蛇暴。”止观一上曰:“于荆州玉泉寺一夏敷扬。”

  【玉泉玉花两宗】 (流派)玉泉谓天台宗,玉花谓法相宗。出新译之经论于支那传法相宗者,玄奘师也。故就其所居谓之玉花。

  【欲染】 (术语)五欲之污染真性者。法华经譬喻品曰:“虽复教诏而不信受,于诸欲染贪着深故。”

  【玉柔】 (杂名)牛肉也,言牛肉则显,故曰玉柔。出于冰揭罗童子经。

  【欲如意足】 (术语)四如意足之一。

  【欲色二界】 (名数)三界中之欲界与色界也,皆为天人之依处。

  【郁瑟尼沙】 (术语)见鸟瑟腻沙条。

  【浴圣】 (仪式)禅家洗浴圣僧像之法也。安置僧堂中央之像,总名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之寺安文殊,小乘之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大迦叶或须菩提。见象器笺三。

  【浴室】 (杂名)洗浴之室也,西土必以冷水,东土必以温水,故谓为温室。寄归传三曰:“世尊教为浴室,或作露地砖池。(中略)又洗浴者并须饥时。浴已正食,有其二益:一则身体清虚,无诸垢秽。二则痰癊消散,能餐饮食。饱食方洗,医明所讳。”义楚六帖七曰:“有部律颂云:浴室画五天使。”

  【浴室安贤护菩萨像】 (杂语)禅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得,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僧堂清规曰:“九日,浴主于浴室鸣钟集众,于贤护大士讽经,于心经消灾等回向。”

  【浴室贤护菩萨像】 (仪式)贤护菩萨,梵名跋陀婆罗。此菩萨于浴室依水之因缘而证圆通,依此因缘于浴室安置此菩萨。见“贤护”条。

  【郁瘦歌逻】 (人名)婆罗门名。

  【郁瘦歌逻经】 (经名)郁瘦歌逻婆罗门,说四种之奉事而立四姓之差别。佛说种种之喻。而明四姓之平等。见中阿含经。巴Eskāri。

  【欲贪】 (术语)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楞严经四曰:“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郁昙钵】 (植物)花名。见“优昙”条。

  【郁提尸】 (地名)山名。译曰远闻。探玄记十五曰:“郁提尸山。此云远闻山。谓多处远人皆闻故,即此国四周之山处也。”梵Udeśin。又译曰日出处。见翻梵语九。

  【欲天】 (界名)欲界之诸天也。有六重,称曰六欲天。俱舍论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欲天五淫】 (杂语)欲界诸天之淫事有五事,四天王天与忉利天之众生,其淫事与人间界无异,夜摩天则勾抱成淫,兜率天以执手为淫,化乐天以对笑为淫,他化天以相视成淫。

  【郁头】 (人名)婆罗门名。郁头蓝弗之略。

  【浴头】 (职位)禅林之目。当直浴室之行者也。

  【郁头蓝】 (人名)郁头蓝弗之略。

  【郁头蓝弗】 (人名)Udraka Rāmaputra,涅槃经三十八曰:“郁头蓝弗。”同二十一曰:“郁陀伽。”佛本行集经二十二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优陀罗经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罗摩经曰:“郁陀罗罗摩子。”十轮经三曰:“嗢达洛迦。”智度论十七曰:“郁陀罗伽仙人。”同一梵语也。佛出家而问道之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名义集二曰:“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

  【郁头生非想天后为飞狸】 (传说)彼欲得一旦所失之五通,于林间一心专至,当垂得时,有鸟在树上,以急鸣乱其意。舍树而至水边求定。复闻鱼斗动水声,不得禅,即生瞋恚。我当尽杀鱼鸟。此人久后得定,生于非想天。寿八万劫终,下生而为飞狸,杀诸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恶道。见智度论十七,止观辅行四之二。

  【郁头为女失五通】 (传说)智度论十七曰:“如郁陀罗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飞到王宫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国法,接足而礼。夫人手触,即失神通。从王求车,乘驾而出,还其本处。”

  【郁陀伽】 (人名)仙人名。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郁陀伽阿罗罗等大仙人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陀伽,古音云胜也。亦名盛也。”见“郁头蓝弗”条。

  【郁陀罗伽】 (人名)见“郁头蓝弗”条。

  【郁陀罗罗摩】 (人名)见“郁头蓝弗”条。

  【郁陀那】 (术语)见“忧陀那”条。

  【欲无减】 (术语)十八不共佛法之一。谓济度众生无厌足也。

  【玉呬耶经】 (经名)蕤呬耶经之异名。

  【欲想】 (术语)三恶想之一。思财想色之思想也。无量寿经上曰:“不起欲想瞋想害想。”

  【浴像】 (仪式)洗浴佛像也。即灌佛。见灌佛及浴佛条。

  【浴像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宝思惟译。

  【浴像经】 (经名)浴像功德经之略称。

  【浴像仪轨】 (书名)新集浴像仪轨之略名。

  【欲邪行】 (术语)五戒之一。淫欲之邪行也。见俱舍论十六。

  【欲心】 (术语)贪欲之心也。月上女经上曰:“有欲心者无解脱。”

  【域心】 (术语)同于域怀。

  【欲性】 (术语)众生种种之欲望为其本性。佛说法必随此欲性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

  【玉耶】 (人名)给孤独长者儿妇之名。

  【玉耶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与上经同本异译。

  【玉耶女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佛对玉耶女说女人十恶五善三恶之法,分别七种之妇。玉耶女闻教悔过,为授十戒。

  【欲油】 (修法)欢喜天之法有浴油之式。见“欢喜天”条。

  【欲有】 (术语)三有之一。欲界之业因果报存在实有也。

  【郁庾伽波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勤守。见梁译孔雀王咒经下。又作温独伽波罗。译曰勇进勤护。见唐译大孔雀王咒经中。梵Udyoga-pāla。

  【郁郁黄花】 (杂语)秦道生法师之语。言草木尽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中略)禅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师曰:此尽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不出法,岂非法身乎。又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色,岂非般若乎。”

  【浴主】 (职位)又曰知浴。同浴室之僧也。

  【狱卒】 (术语)在地狱之内,现种种可畏之形,以种种之苦具,残害罪人者。然是非实之有情,则于罪人之业力而见之如有情也。俱舍论十一曰:“诸地狱卒是有情不?有说非情如何动作?有情业力,如成劫风,若尔云何?通彼大德法善现说:如彼颂言,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见他苦欣悦,死作琰魔卒。琰魔王使诸逻刹婆,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名琰魔卒。是实有情,非地狱中害有情者,故地狱卒非实有情。”

  【喻】 (术语)因明三支作法之一。在因之次而助因使宗成立者。以既知之事实为喻。作推定未知事实之用。

  【寓钱】 (物名)以纸作钱形寓钱之意者。即纸钱也。见“纸钱”条。

  【喻体】 (术语)见“喻依”条。

  【喻依】 (术语)因明之喻法,分喻依喻体之二义,欲喻之义理为喻体,其喻体之所依为喻依,例如瓶为喻依,瓶上所作无常之义为喻体。喻法所取者为喻体,而非为喻依也。因明大疏上曰:“瓶等喻依。”又曰:“如空等,此举喻依以彰喻体。”

  【寓宗】 (术语)寄寓他宗之宗旨。如俱舍宗寓于法相宗,成实宗寓于三论宗是也。

  【豫修】 (术语)与逆修同。豫修死后之佛事也。见逆修条。

  【豫修斋】 (仪式)为豫修请僧供斋也。

  【燠】 (术语)又作炮,奥。悉昙十二母音之第十也。

  【醧忘台】 (传说)若禽兽鱼虫过千百等劫,受报满后,判发西大洲为男为女者,即交醧忘台下。共台居十殿冥王殿前六桥之外。甚高大。四围廊房一百零八间。向东甬道仅阔一尺四寸。孟婆神设盏于此。使人饮汤,以忘前生之事。

  【鬻香长者】 (人名)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广大。有鬻香长者,名优钵罗华。”

  【鸳班】 (杂语)凡讽经,面面相看而对立,谓之鸳班。

  【蜎飞蠕动】 (杂名)蜎飞者飞虫也。蠕动者蛆虫也。过度人道经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龙舒净土文二曰:“蜎飞谓微细飞虫也,蠕动谓微细蛆虫也,若此者佛尚化度,况于人乎?”

  【冤亲】 (杂语)冤谓怨家,亲谓亲爱者。五灯会元曰:“佛教慈悲,冤亲平等。”

  【冤亲平等心】 (术语)见“七种忏悔心”条。

  【冤习因】 (术语)见“因”条附录十因十果项。

  【缘】 (术语)Pratyaya,攀缘之义。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见之,乃至身识攀缘触境而觉之。因而心识为能缘,其境界为所缘,其心识向境界而动之作用,谓之缘。即心攀缘境界也。缘为心对于境之作用,易言之,则为心之虑知。故常曰缘虑,示缘即虑知也。成唯识论一曰:“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又由藉之义。依藉于他者。大乘义章三本曰:“缘者由藉之义,缘别不同,故分为四:一者因缘,二者次第缘,三者缘缘,四者增上缘。”

  【圆板】 (物名)圆形之钟板也,可以打击者。

  【缘本致经】 (经名)佛说缘本致经。一卷,失译。与佛说本相倚致经皆为中阿含本际经之别出。说善恶诸法,皆次第缘生者。本者因之义。致者生之义。

  【缘变】 (术语)对于生变而言。谓诸八识之自体分,变现见相二分,从其见分而缘相分也。见唯识述记五。

  【元藏】 (杂名)元代所刻之大藏经也。又曰元本。刻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总计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卷,大乘律二十五部,五十二卷。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三十九卷。大乘论九十七部,五百二十三卷。小乘论三十六部,七百二十卷。贤圣传记录一百八部,五百四十四卷。续入藏三百三十二部,九百四十四卷。其函号部数等,大与宋藏同。

  【元藏目录】 (书名)大普宁寺大藏经目录之异名。

  【圆测】 (人名)唐京师西明寺圆测,慧解纵横,玄奘三藏为慈恩基师讲新翻之唯识论时,测赂守门者隐而听之。归则缉缀义章。将欲罢讲,测于西明寺鸣钟集众,称讲唯识。基嫌其有夺人之心,遂让测讲训。三藏讲瑜伽论。还同前盗听而受之。亦不后基也。迨天后初,选入译场为证义。所著之唯识疏钞,天下分行焉。见宋高僧传四。

  【缘尘】 (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

  【元辰星】 (术语)或曰元神星。可称为本命星之里星者。于本命星祈寿命,则于元辰星,祈官位荣禄除病恼除忧患等。又修本命星供时,宜向此元辰星之方,供养佛菩萨。本命星为阳星,则元辰星为当于其第八之星,本命星为阴星,则元辰星为当于其第六之星。如子年为阳,丑年为阴,寅年为阳,卯年为阴,可以类推。子年生者,则子年贪狼星之第八,即未方之武曲星,为元辰星。丑年生者,则丑年巨门星之第六,即午方之破军星,为元辰星。亦可类推。密宗盛传此说。见日本真言密教圣典。

  【圆成】 (术语)成就圆满也。楞严经一曰:“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缘成】 (术语)对于自性而言。谓诸法为因缘所成,全无自性也。华严之无尽缘起,基于此理。

  【缘乘】 (术语)五乘之一。

  【圆乘】 (术语)圆满无缺之教法也。谓三乘中之佛乘。

  【圆成实性】 (术语)三性之一。空烦恼所知二障而显之真理。诸法真实之体性也。曰真如、曰实相、曰法界、曰法性、曰涅槃、皆同体异名也。为圆满成就诸法功德之实性,故名圆成实性。从其具德也。唯识论八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

  【圆道】 (术语)三谛圆融一实之真道也。止观一之一曰:“会不二之圆道。”

  【源底】 (术语)至极之处。根元之处。华严经十四曰:“得诸如来心之源底。”天台戒疏上曰:“观达无始无明源底。”

  【圆断】 (术语)台宗圆教之断法也。谓台宗解元来性恶,故见思、尘沙、无明之三惑,同时并断也。指要钞二曰:“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则无圆断圆悟之义,故得即名而无即义也。”

  【圆顿】 (术语)台宗之圆教,就其行位而谓为圆顿。见“圆教”条。

  【圆顿凡夫】 (术语)足受圆顿一乘教法之利根凡夫。

  【圆顿观】 (术语)圆顿止观之略称。

  【圆顿观解】 (术语)圆顿之观解,修圆顿止观之法也。

  【圆顿教】 (术语)圆教之具名。天台宗之教法也。

  【圆顿戒】 (术语)谓天台宗之戒法也。彼宗以所谓圆融诸法顿速成佛圆顿之旨为宗。故名所依之戒为圆顿戒。十宗略记谓此戒与小乘律宗,云泥各别,原以法华开显之妙理为本而兼梵网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等也。止观云:当知中道妙观,戒之正体,上品清净,究竟持戒,是圆戒之正意也。

  【圆顿戒坛】 (术语)依法华圆顿之旨而立者。即是纯一之大乘戒坛也。为大乘僧者,必当就之受戒。

  【圆顿菩萨大戒】 (术语)天台宗之圆顿戒也。赞戒德谓为圆顿。简别于声闻缘觉之所受谓为菩萨。对于小乘戒谓为大戒。

  【圆顿无作大戒】 (术语)天台宗所传之圆顿戒也。圆顿及大戒,叹戒德之语,无作,新译家谓为无表。戒体之通称也。戒体为非色非心,住于受者之身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决非为可造作发动之法,故曰无作。见“无作色”条。

  【圆顿止观】 (术语)略曰圆顿观。静止妄念曰止。真智通达曰观。由止成观。由观资止。止观不离。故略称止观。亦单曰观。此止观之法有三种。为渐次不定圆顿。法华所说之观法,为圆顿止观,天台大师宣说之,章安大师编集之,名为摩诃止观。十卷之大本是也。见“止观”条。又(书名)摩诃止观,一名圆顿止观。以书中说圆顿止观之法义故也。

  【圆顿宗】 (流派)天台宗也。

  【圆堕】 (术语)与圆实堕同。

  【缘法】 (术语)因缘也。凡遇相契者谓有缘法。

  【圆佛】 (术语)圆教之法身佛,即毗卢舍那佛也,又在台家之圆教,称为十界圆融之佛。普贤观经义疏下曰:“释迦牟尼佛名毗卢舍那,此即圆佛果成相也。”法华文句一曰:“隐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即圆佛自觉觉他。”四教仪曰:“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圆教佛相也。”指要钞上曰:“烦恼生死,乃院九界法。”既十界互具,方名圆佛。岂坏九转九。”

  【缘佛】 (杂语)谓于己有因缘之亡者。俗谓人死为成佛,故称亡者为佛。

  【圆伏】 (术语)台宗圆教之法,达惑体融通,亡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之差别,则于同时伏之也。

  【缘缚断】 (术语)断所缘之缚也。对于自性断而言。所缘境者,五部之烦恼,缚所缘之境使不自在也。见俱舍论二十一。

  【圆供】 (物名)圆坛之供物也,修法之坛有方坛圆坛之别。

  【缘观】 (术语)所缘之境与能观之心。三论玄义曰:“内外并称,缘观俱寂。”天台仁王经疏中曰:“缘观俱空。”

  【圆观】 (术语)天台宗圆教所说之观法,即圆顿之观法也。圆者,圆融圆满圆顿等之义。见“圆教”条。

  【园观】 (术语)园者园林,观者高台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常处地狱,如游园观。”

  【圆光】 (术语)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也。观无量寿经曰:“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圆光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背负火焰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意。

  【圆果】 (术语)涅槃也。是以圆满行因证得之圆满果德,故名圆果。大日经三曰:“愿一切无障,安乐诸群生,乐欲成如来所称赞圆果。”法华玄义四曰:“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

  【圆海】 (譬喻)如来果上之功德,广大圆满,譬之大海,曰圆海。二教论曰:“天亲十地,驰因分可说之谈。龙猛释论,挟圆海不谈之说。”

  【圆行】 (术语)圆教之行法。谓一行即一切行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圆行一行一切行。”

  【圆合】 (术语)圆满融合诸法也。圆觉经曰:“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缘化】 (术语)与劝化同。劝化有缘者,使行布施也。禅苑清规曰:“堂主缘化。”

  【圆晖】 (人名)唐中大云寺圆晖,研精性相。特深于俱舍一门。光宝二师后,有此人。作俱舍论颂疏,天下珍之。见宋高僧传五。

  【缘机】 (术语)因缘机会也。止观十下曰:“若有缘机熟,即坐道场,断结作佛。”

  【圆机】 (术语)圆顿之机根也。法华玄义六曰:“圆机圆应。”

  【圆极】 (术语)圆满至极也。五教章上曰:“果海圆极。”

  【元吉树】 (植物)菩提树之异名。辅行之一之二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

  【缘己生】 (术语)谓由缘而生者。由无明之缘而生之行,为缘己生,由行而见之时识,即缘己生也。

  【圆寂】 (术语)涅槃旧译灭度。新译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也。即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极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之,贤圣命终,为圆寂,即入于涅槃。宝积经五十六曰:“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宗轮论述记曰:“无上法王,久入圆寂。”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

  【圆坚】 (术语)圆极之果坚实之德也。寄归传二曰:“弃九门之虚伪,希十地之圆坚。”

  【缘觉】 (术语)梵语Pratyekabuddha,旧称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罗。新称钵剌翳伽佛陀。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缘觉者:一,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证理,一,因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悟无常,断惑证理。独觉者,彼于无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飞花落叶,而独自觉悟也。大乘义章十七末曰:“言缘觉者,外国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名曰因缘,佛名为觉。缘觉名义,解有两种:一约所观法门以释。缘者是其十二缘法,始从无明,乃至老死。观斯悟解,从缘得觉,故号缘觉。二就得道因缘以释。如辟支佛得道因缘经中广说,如拂迦沙见风动树,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现事缘,而得觉悟,曰缘觉。”瑜伽伦记八上曰:“独觉地,若依梵语,名钵刺翳迦陀。旧云辟支,讹也。此云独觉。初发心时,亦值佛世,闻法思惟。后得道身出无佛世,性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玄赞五曰:“乐独善寂者,是独觉义。出无佛世,得能证道,独自善证寂灭理故。又以此慧,深知诸法因缘者,是缘觉义。故瑜伽云:或观待缘而证圣果,故名缘觉。观十二缘起而证果故。”然天台一家区分此二者,出于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为缘觉。出于无佛世,观飞花落叶之外缘而成道者,为独觉。四教仪三曰:“辟支迦罗,是天竺之言,此土翻为缘觉。此人宿世福德,神根胜利,学十二因缘以悟道也。大智度论云:缘觉有二种:一独觉,二因缘觉。一明独觉辟支迦罗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能独出智慧,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中略)二明因缘觉者。因闻十二因缘觉悟,成辟支佛也。”辅行九之三曰:“大论二十一云:迦罗此翻因缘觉,亦云独觉。出值佛世,闻因缘法,名为缘觉。出无佛世,自然得悟,名为独觉。”文句四上曰:“释论云缘觉独觉,独觉出无佛世,缘觉愿出佛世。”四教仪集注中曰:“缘觉者,观内因缘,禀佛教法。独觉者,观外因缘,无师自悟。”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圆教】 (术语)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三教,第三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为圆教,华严宗复立五教,第五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先就圆体言之,则为圆融圆满之二义。十界三千之诸法,一如一体,谓为圆融,十界三千之诸法,条然具足,谓为圆满,亦曰圆足。圆融为空谛,圆满为俗谛,此二相即不二为中谛。观此三谛于一时,谓为圆。辅行二之一曰:“圆名圆融圆满义,又圆者全也。李奇云:圆钱也,即圆全无缺也。”四教仪一曰:“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次就行位言之,则谓为圆顿。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涅槃经说发心究竟二无别是也。顿者顿极顿足,诸法本圆融,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以一念之开悟,顿疾极足佛果,谓为圆顿。是天台所判四教中,第四圆教之所诠也。是为宗之极致。故教名圆顿宗。戒名圆顿戒。观名圆顿观。辅行二之一曰:“圆顿者,顿名顿极顿足。(中略)体非渐教,故名为顿。”次称三谛相即之实相,不可思议。谓为圆妙。释签一之一曰:“圆,觉妙之别名。”四教仪集解下曰:“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为圆妙。”

  【缘觉乘】 (术语)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

  【缘觉乘十地】 (名数)见“十地”条。

  【圆教二种三谛】 (名数)一、名随德用三谛。于空假中之三谛各有一功能。空谛有破情之用,假谛有立法之用,中谛有绝待之功能。二、体一互用三谛。三谛本为圆融而一相一味,非可见其界畔之法。即三谛各具三能之说也。

  【缘觉法界】 (术语)十法界之一。诸佛众生之本体谓之法界。有十种之差别。缘觉为其中之一。天台所立。

  【圆觉会】 (行事)禅林有圆觉会。拈提圆觉经也。

  【圆觉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注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大疏钞科三卷,存中与下,唐宗密制。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宗密于大钞略出。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唐宗密述。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十三卷,唐宗密撰。圆觉经略疏科一卷,唐宗密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略钞十二卷,唐宗密于大钞略出。圆觉经钞辨疑误二卷,宋观复撰。圆觉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宋清远述。御注圆觉经二卷,宋孝宗皇帝注。圆觉经类解八卷,宋行霆解。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宋如山注。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载下半,宋如山注序。圆觉经心镜六卷,宋智聪述。圆觉经集注二卷,宋元粹述。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宋周琪述。圆觉经直解二卷,明德清解。圆觉经近释六卷,明通润述。圆觉经要解二卷,明寂正要解。圆觉经句释正白六卷,弘丽着。圆觉经连珠一卷,净挺着。别收入阅经十二种中,玆不出。圆觉经析义疏四卷,通理述,前附大义悬示各一卷。圆觉经精解评林卷上,明焦竑纂。圆觉经讲义二卷,谛闲讲演。圆觉经佚文。

  【圆觉经五性差别】 (名数)经中依一切众生断理事二障之浅深迟速而差别五性:一、凡夫性,凡夫散善之人,未断一毫之惑之人。二、二乘性,声闻缘觉之二乘,但除事障(见思二惑),而未断理障(尘砂无明)之人。三、菩萨性,渐断二障而证大圆觉之人。四、不定性(是圭峰之说,文说顿渐二性),又曰顿超如来性(是凤潭之说,就顿觉之人而言)。五、外道性,信外道邪说而未知佛之正道之人也。此五性亦得成佛,与法相所立之五性,不啻天渊。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

  【缘觉菩提】 (术语)三菩提之一。缘觉人之发菩提心也。不劝化他众生,欲己独解脱。出生菩提经之说。见三藏法数九。

  【圆觉三观】 (名数)圆觉经说三种之观法,谓为圆觉之三观:一、奢摩他观。奢摩他,译言止,专静止心念而入于涅槃也。二、三摩钵底观。三摩钵底,译言观。观如幻之相而证幻化之净行也。三、禅那观。禅那,译言思惟。不取静相及幻化,思惟而证中道之实相也。此三观单复重叠,而为二十五种,称之为二十五清净定轮(经于二十五种一一说之)。经偈曰:“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缘觉身】 (术语)楞严经六曰:“若诸有学,断十二因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缘觉十二因缘院】 (堂塔)缘觉之人,于院内修习十二因缘观,故名。往昔在祇园精舍之内。

  【圆教十真如】 (名数)以前之十真如,是别教之义也。圆教之十真如,为法华所说,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如是等十如是之法也。故十如是与十真如,名义相同。天台谓之无作之无作,真言谓之真如十界。理趣释释上下十峰之金刚智处中表如来之十地十真如十法界者即是也。即身成佛义释十界中,列地狱等十界,亦与天台同。是如佛性论之假真如释,故名真如。见菩提心义四。

  【圆教四门】 (名数)天台言圆教有四门: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是也。【圆教四门】(术语)圆教以万法圆融之故,门门各立之义不可有。然于一法之上非无四门入理之异:一有门,观见思之假即是法界,具足一切佛法,是三谛相即之假也。二空门。观一切之法不在因,不属缘,我及涅槃亦皆空,是三谛相即之空也。三亦有亦空门,空假相即,故为亦有亦空,是空假相双之中也。四非有非空门,见思即法性故见思非有,法性即见思故法性非空,是双非空假之中道也,见止观六。

  【圆接别】 (术语)台宗之语。别教地前之贤位,合空假而为假。又于修假之位内,点示发习而为圆教之菩萨,谓为圆接别。以圆教引接别教菩萨之义也。

  【圆戒】 (术语)圆顿戒也,以名天台家所传之大乘戒。法华玄义四曰:“佛戒即圆戒也。”又南山大师称四分律宗分通大乘之戒为圆戒。

  【圆镜曼荼罗】 (术语)自心圆明中,字印形之三,旋转成就,名为圆镜曼荼罗。由此内心之妙曼荼罗出音声,名为转法轮。其音普遍于十方,名为法螺。大疏八曰:“犹字轮旋转相成,共为一体。如字轮者,印轮身轮亦然。是故解圆镜曼荼罗义时,即解我密藏中转法轮义。转此法轮时,以一音声普遍十方世界,警悟众生,故曰吹大法螺也。”演密钞七曰:“圆镜曼荼罗者。百字位成品偈云:彼有能知此,内心之大我,随其自心位,导师所住处。八叶从意生,莲华极严丽,圆满月轮中,无垢犹净镜。于彼常安住,真言救世者,(中略)常出生清净,种种自作业,(中略)真言者能作,一切诸佛事。”

  【圆具】 (术语)具足戒之异名,受具足戒者近于涅槃之圆果,故云圆具。旧曰具足戒,新曰近圆戒。寄归传四曰:“圆具圆心,遵修律藏。”

  【源空】 (人名)日本净土宗之开祖。初受台学,又受密教及圆顿大戒,后见善导观经疏,遂舍所习,专事念佛。撰撰择本愿念佛集。

  【圆空】 (术语)对于偏空而曰圆空。着于空曰偏空。空亦空,更无所著曰圆空。亦名第一义空。无尽灯论上曰:“呵偏空而入圆空。”

  【缘了】 (术语)三因中之缘因,了因。智慧谓之了因。其他一切之善根,谓之缘因。见“三因”条。

  【缘理】 (术语)观念真理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一切发心,莫不缘理。”往生要集上末曰:“缘理愿者,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缘理断九】 (术语)于十界中,独观念佛界之真理,断他九界之妄法也。天台别教,华严圆教之所说。观音玄义记三曰:“通别人缘理断九。”

  【缘理观】 (术语)三现观之一。见“现观”条附录。

  【缘理菩提心】 (术语)见“菩提心”条附录。

  【缘力】 (术语)助缘之力。对于因力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因力缘力。”慧远疏曰:“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名为缘力。”

  【圆轮】 (术语)谓真言月轮观之月轮也。金刚顶疏一曰:“试观圆轮,无乐不与。”

  【缘虑心】 (术语)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即眼耳乃至阿赖耶八种之心识也。又曰虑知心。梵名质多。四种心之一。止观一之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名义集六曰:“质多耶,或名质帝,或名波荼,此方翻心。黄帝经五藏论,目之为神。西域外道,计之为我。此土佛教,翻缘虑心,此通八识。”见“四种心”条。

  【圆满】 (术语)台宗圆教之圆体有圆融圆满之二义。见“圆教”条。

  【圆满修多罗】 (术语)谓华严经也。修多罗,译言经。此名经中自说。晋华严经五十五曰:“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曰:“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因而为华严经之别称,又华严天台判教中立圆教之名皆依此文也。

  【圆密】 (术语)天台之圆教与真言之密教。日本台密立天台真言理密同一。故有圆密之称。

  【圆密禅戒】 (术语)一圆教即止观业,二密教,即遮那业,三禅宗,即牛头禅,四戒律,即梵网宗。

  【圆密十真如】 (术语)通别诸教,以遍行真如等十种为十真如,圆教及真言教则指此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所谓如是相等十如是之法为十真如,十如是与十真如,其名义俱同。出菩提心义四。

  【原妙】 (人名)苏州人。姓徐氏。字高峰。见“高峰”条。

  【元妙】 (术语)涅槃之觉体,本来不可思议,故谓之元妙。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

  【圆妙】 (术语)台家释圆教之圆,有圆妙之一义。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谓为圆妙。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四教仪集注下曰:“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

  【元明】 (术语)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故曰元明。楞严经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一名本明。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而名。楞严经一曰:“元明能生诸缘。”

  【圆明具德宗】 (术语)华严所立十宗之一。五教中圆教之所诠也。

  【缘念】 (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

  【缘念处】 (术语)三念处之一。见“三种念处”条。

  【圆凝】 (术语)凝然圆寂之涅槃也。寄归传四曰:“令学四真,证圆凝之两得。”

  【元品能治】 (杂语)退治元品无明者,等觉智欤,妙觉智欤。昔有开善庄严之诤。开善法师言妙觉智断,引胜鬘经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之文。庄严师言等觉智断。引大经有所断,名有上士。无所断,名无上士之文。

  【元品无明】 (术语)又名根本无明,无始无明。迷于中道实相之理者,名为无明,其无明有浅深粗细之别。故天台之别教分之为十二品,圆教分为四十二品,其中最微细深远之元本品类,谓之元品。是一切众生所迷之元初根本,故名根本无明,此无明与真如之无始皆为无始,故名无始无明。然则此元品无明,为无始生死之根元也。若断了而一念即成佛之位也。见“无始无明”条。

  【缘起】 (术语)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大日经三曰:“缘起甚深难可见。”又事物之起因。辅行一之一曰:“述此缘起,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付法藏缘起。三国佛法传通缘起等。

  【缘起法】 (术语)即十二缘起也。

  【缘起法颂】 (术语)见“缘起偈”条。

  【缘起偈】 (术语)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文也(但偈中说三谛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为苦灭之二谛)。约于其中苦谛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于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见“法身偈”条。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泥漆瓦砖,或聚沙雪。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金刚童子成就仪轨上曰:“又欲成就殊胜果者,于神通日月白分就趣河海侧,印沙印泥为塔,中置缘起偈。”

  【缘起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小乘部之摄。释十二因缘之义。

  【缘起门】 (术语)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缘起善巧】 (术语)十善巧之一。即十二因缘也。

  【缘起圣道经】 (经名)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缘起颂】 (术语)与缘起偈同。

  【缘起因分】 (术语)对于性海果分而言。华严宗之语。原来如来之果海,不可称不可说,随机缘而起说,专为因人。因而其所说皆为因人所知所了之分齐,谓之缘起因分(因人者,因位之人,即等觉以还者)。五教章上曰:“缘起因分,即普贤境界也。”

  【缘气】 (术语)缘虑心之气分也。见“缘影”条。

  【圆诠】 (术语)诠显圆理之经也。如华严法华是也。止观一之一曰:“声为佛事,称之为经。圆诠之初,目之为序。”

  【缘缺不生】 (术语)一切法由因缘之和合而生。故虽显现之因存在,而缺缘时,则永久止于未来,而不得显现也。

  【圆仁】 (人名)日本人。曾入唐,礼五台山。逢志远法师,写得台家诸书。又就元政阿阇梨,义真阿阇梨,玄法寺法全阿阇梨等传受两部曼荼罗之大法。又就智者八代高弟醴泉寺宗颖受止观。住长安六年始归国。寿七十一寂。谥曰慈觉。

  【原人论】 (书名)具名华严原人论,一卷,唐圭峰宗密着。以华严之宗意,穷考人趣之生起者。

  【缘日】 (术语)有缘日之略。谓某佛于娑婆有缘之日也。又结缘日之义。众生于其佛结缘之日也。此缘日之义,经论无典据。但以三十佛分配于三十日而拜之,则自五祖戒禅师始。是缘日之根元也。

  【圆融】 (杂语)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众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此法门为性宗之枢机,实大乘之极谈。楞严经四曰:“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止观曰:“若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之用,即可得相摄。”宗镜录九十九曰:“事理圆融者,即种种事称理而遍。以真如理为洪鑪,融万事为大冶,铁汁洋溢,无异相也。”

  【圆融门】 (术语)华严宗就华严经之所说,立行布圆融之二门。见“行布门”条。

  【圆融三谛】 (术语)谓台家圆教所谈之三谛。三谛为空假中,藏通二教依空谛之一,别教虽添假中二谛。然空假中次第而观,故谓为隔历三谛。圆教观为即空即假即中,故谓之圆融三谛。

  【圆融三学】 (术语)谓华严天台所判中,圆教之三学也,戒定慧互为融即,具三即一、一即三之理致,异于余教之三学也。

  【圆融十乘】 (术语)天台所判四教中圆教之十乘观法也。行止观有十种之法,谓为十乘观法。此十乘观法通于藏通别圆之四教,故特指圆教之十乘,而谓为圆融十乘。以十乘一一悉以事理之圆融为理致故也。

  【圆融至德嘉号】 (术语)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也。由永劫之修行,而圆具诸善万行,由兆载之思性,而融摄一切功德,备无上至极之福德,此名号之意也。

  【缘如是】 (术语)十如是之一。见“十如”条。

  【缘生】 (术语)谓由缘而生也。指一切之有为法而言。与缘起同。但缘起者为由其因而立之名,缘生者为由其果而立之名。新译之仁王经二曰:“深入缘生空无相愿。”良贲疏上二曰:“言缘生者,缘谓众缘,生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生。”唯识述记十六曰:“瑜伽五十六说:因名缘起,果名缘生。”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经名)佛说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同本。说有十一种之胜分,因而于十二缘生初置无明之故者。

  【缘生偈】 (术语)与缘起偈同。见法身偈条。

  【缘生论】 (书名)一卷,圣者郁楞迦造。明十二因缘之义者。隋达摩笈多译。

  【圆生树】 (杂名)树名。在忉利天善见城之东北。俱舍论十一曰:“东北圆生树。”同颂疏曰:“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是三十三天受欲乐所也。其圆生树盘根,深广五十逾缮那,耸干上升,枝叶傍布,高广量,等百由缮那,挺叶开花,妙香芬馥,顺风熏满百由缮那,逆风时犹遍五十。”

  【园生树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昼树度经同本。

  【圆实】 (术语)圆顿一实也,称天台圆教之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一位圆具一切位,而成佛顿极顿速,谓为圆顿。此理为一而无二三,为真实而非虚妄,谓为一实。

  【圆实堕】 (术语)谓堕落于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邪正不二,善恶一如等说之圆实理谈而破戒行流于放逸也。

  【缘事】 (术语)缘事相之心,对于缘理而言。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谓之缘理,信因果报应之事相,谓之缘事。往生要集上末曰:“缘事誓愿亦有胜利耶?答:虽不知缘理,此亦有胜利。”又关系吾身之事务。圆觉经曰:“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又缘影也。见“缘影”条。

  【缘事菩提心】 (术语)见“菩提心”条附录。

  【圆塔】 (物名)金刚界之法身塔也。见“法身塔”条。又谓为塔。显修生之智也。见密门杂抄。

  【圆坛】 (术语)梵语曼荼罗Maṇḍala,旧译曰坛。新译曰轮圆具足,圆满具足。安置诸尊之坛场,故曰圆坛。大日经疏一曰:“于萨婆若平等心地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十八部等四重法界圆坛。此一一本尊身语心印皆是一种差别乘也。”止观二曰:“作圆坛彩画。”

  【圆谈】 (术语)谈诸法实相圆融之理。金光明玄义上曰:“法性之圆谈。”

  【圆通】 (术语)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又以觉慧周遍通解通入法性,谓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又曰:“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中略)如吾所证,音声为上。”楞严正脉疏曰:“六根互用,周遍圆融,成玆妙果。其修入方法,最为方便者,即从耳根修入,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近能悉,是通也。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若不寻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渐至动静双除,根尘回脱,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又观音为圆通大士。见圆通大士项。

  【圆通忏法】 (修法)观音忏法之别名。此法以观音为道场之主,故名观音忏法,复称观音为圆通大士,故名圆通忏法。【圆通忏法】(修法)观音忏法之别名。以观音一称圆通大士故也。

  【圆通忏摩法】 (修法)与圆通忏法同。梵语忏摩(Kṣama),略曰忏。请宽恕之义也。

  【圆通大士】 (菩萨)观音之别号也。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简是非。文殊历评已。独以最后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以此土众生六根中耳根为最利,故以耳根为圆通之方便而为最上也。因而二十五圣中圆通之名,独冠于观音。

  【圆通三昧】 (术语)楞严会上二十五大士,各言法性圆通之三昧行。如以憍陈那之音声为圆通三昧,以观音之耳闻为圆通三昧。

  【园头】 (职位)禅寺之役名。司菜园者。

  【圆陀陀地】 (杂语)或曰陀陀为美艳之貌,碧岩四十三则颂古曰:“琉璃古殿照明月。”着语曰:“圆陀陀地。”

  【圆位】 (术语)谓圆教之位次,位位相摄圆融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圆位,位位相摄。”

  【缘务】 (术语)谓吾身世间之务也。止观四下曰:“缘务妨禅,由来甚矣。(中略)缘务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伎能,四学问。”

  【圆悟】 (术语)圆满觉真理也。圆觉经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圆教,三谛三观圆融,故空假中之谛理,同时觉悟也。指要钞上曰:“既不明性具十界,故无圆断圆悟义。”又(人名)宜兴人。姓蒋氏,号密云。三十岁,从幻有正传祝发。过铜棺山,豁然大悟,四十九岁,传传之衣拂。历住六大刹,大振宗风。崇祯中年七十七寂。有全录十二卷。见天童密云禅师年谱,五灯严统等。又圆悟克勤禅师。见“克勤”条。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书名)二十卷,宋虎丘绍隆等编。汇集佛果禅师一生之三堂小参,普说法语,拈古,颂古等。欲知宋代临济之宗风及禅师之造诣及事历者,此书实不可少。

  【圆悟祸门】 (杂语)公案名。意谓佛教之真理非言语文字所能诠,徒弄言端语端遂失其真也。圆悟录有曰:“圆悟克勤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云:口是祸门。”即是也。

  【元贤】 (人名)福建建阳县人。姓蔡,字永觉。幼修儒学,二十岁补弟子员。二十五岁,闻僧诵法华经,叹曰:周孔之外,果别有一大事。自是留意教乘,博通经典。寿昌慧经,开法于邑之董岩,师随而参禅,四十岁落发。慧经迁化后,依止于同门之博山元来,受具戒。寻辞归闽。舟过剑津,偶闻僧诵法华经,廓然大悟。偈曰: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祇自知。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时明天启三年,九月,年四十六门也。崇祯六年,谒闻谷广印,受云栖祩宏之戒本。后归鼓山,大阐洞上宗风。立身如山岳,操行如冰霜,卫道拯世,福慧圆明,咸尊称为古佛之再来云。清顺治十四年十月七日寂。年八十。门下甚多,得法者惟为霖道霈而已。所著有楞严经略疏,金刚经略疏,般若心经指掌,四分戒本约义等十余种。见永觉贤公塔铭等。

  【圆相】 (术语)见“一圆相”条。

  【缘相】 (术语)缘虑之状。圆觉经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集。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缘想】 (术语)攀缘境界之妄想也。止观四下曰:“如是呵已,色欲即息。缘想不生,专心入定。”

  【元晓】 (人名)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著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盛行于世。世称其人为海东师,疏曰海东疏。见宋僧传四。

  【元心】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缘心】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圆心】 (术语)求涅槃圆果之心也。寄归传四曰:“圆具圆心,遵修律藏。”

  【圆信】 (术语)圆常之正信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圆信,圆常正信。”又台家圆教之机,信一念具十界三千之法。

  【缘性自性】 (术语)七种自性之一。见“自性”条附录。

  【缘修】 (术语)二修之一。见“二修”条。

  【圆修】 (术语)在台家圆教,同时修空假中之三观也。又圆满修万行也。圆觉经曰:“圆修三种。”元照弥陀经疏上曰:“万行圆修,最胜独推果号。”

  【缘熏习镜】 (术语)四镜之一。见“四镜”条。

  【元因】 (术语)佛本行论曰:“佛闵世人,慎勿造因。因缘生相,是为元因。远因结远果,近因结近果,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无量因结无量果,历劫消受。”按元因今作原因。

  【圆音】 (术语)圆妙之声音。谓佛语也。楞严经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

  【缘因】 (术语)缘者缘助,谓一切之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曰缘因。二因之一。见涅槃经二十八,三藏法数六等。

  【缘因佛性】 (术语)五佛性之一。见“佛性”条附录。

  【缘影】 (术语)又曰缘气,缘事。是为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故谓之缘影。为见分缘虑外尘之气分,故曰缘气。是非能缘之心性,而为所缘之事相(即四分中之相分),故曰缘事。缘影有二种:五识及五因缘之意识,缘外之五尘时,心内所现之色声等是一也。又五后之意识,独类之意识,分别见闻觉知外之六尘之性觉也(五感及五因缘之意识,虽亦见闻觉知,而无见闻觉知之分别心)。分别此见闻觉知之分别性,为缘外尘而生者,故亦是缘影也。然则第一与第二,虽有所缘能缘之别,然皆是缘影也。

  【缘缘】 (术语)旧曰缘缘。新曰所缘缘。所缘之缘也。四缘之一。心识对于境界时(如眼之于色),心识谓之能缘,境界谓之所缘。缘为攀缘,心识各自攀缘境界之义也。因而境界于心识为所缘之缘,即心识缘其所缘而起者,称之为缘之缘或所缘之缘,与他之诸缘别异。见大乘义章三本,三藏法数十五。

  【圆元】 (术语)谓十方众生知觉冥通而打成一片之处也。楞严经十曰:“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涧-日+曶],能入圆元。”

  【元照】 (人名)杭州灵芝寺元照,字湛然,初依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毗尼。后从神悟禅师讲天台之教观。复从广慈之才法佛受菩萨戒,博究南山之律宗。而意笃净业。每曰生弘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而已。住灵芝三十年,宋徽宗政和六年九月一日寂。寿六十九。谥大智。唐太宗贞观中,终南山。澄照大律师道宣作戒疏羯磨疏事钞,弘四分律。流通逾四百载,释义近六十家。中大寺之昭庆律师允堪,作会正记,独为尽理。最后灵芝元照以法华开显圆意,作资持记,与会正记殊途,四分一宗由是分为两派。见往生传,佛祖统纪二十九,稽古略四。

  【圆照】 (术语)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又(人名)京兆蓝田(陕西蓝田县)人。姓张氏。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出家,研钻维摩法华因明唯识等,傍究儒典,特精律藏。唐开元年间,奉敕预译经,大历年间,诏两京律师十四人,定新旧两疏之律条,师与超济等共当笔受之任,所谓敕佥定四分律疏是也。年八十二寂。所著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十九种。见宋高僧传,佛祖统纪等。

  【缘者】 (杂语)于吾身有缘者。

  【圆珍】 (人名)日本人。尝入唐,于福州开元寺就般若多罗三藏习梵学,上天台山研台宗之章疏,入长安遇青龙寺传教和尚,长生殿持念大德法全,传受两部之秘旨,受传法阿阇梨位之灌顶。寿七十八寂,谥智证。

  【缘正】 (术语)三佛性中缘因佛性与正因佛性也。文句七曰:“众生但正无缘,今闻信解,缘正具足,开佛知见。”

  【缘中】 (术语)缘中乃指心之所缘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论二十一曰:“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此是所缘之境。非缘中亦是境之名目。若缘中亦是境之名目。下当云及。不当用若字。小止观曰:“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可知系念鼻端,即是心住缘中。若谓缘中是境,则一心系念两境,岂不心境分张,何由成定?故智度论虽说三境,毕竟止缘其一,故一一皆用若字。道家以两目齐平之中间,谓之缘中。此乃附会之词。

  【圆珠】 (譬喻)心想奔转不停,如盘上之圆珠也。释门归敬仪曰:“教称野鹿,又等圆珠。”

  【圆宗】 (术语)耆阇寺凛法师立六宗教第六名圆宗,指华严经所说圆融具德之法门也(五教章上之二)。然自天台宗兴,盛鼓吹圆顿一实之旨。遂为彼宗之别称。

  【元祖】 (杂语)谓开一宗之元初祖师也。理惑论曰:“佛乃道德之元祖。”辅行一之一曰:“以此因果,共为诸师所承元祖。”

  【远尘离垢】 (术语)远离尘垢也。尘垢虽为烦恼之总名,然今指八十八使之见惑。断八十八使之见惑而得正见,谓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于二乘初果与菩萨初地之得益也。但多就小乘之初果而言。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维摩经方便品曰:“三万二千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远分对治】 (术语)见“对治”条。

  【远关日】 (杂语)远忌也。参照“远忌”条。

  【远行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七地之名。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故名。唯识论九曰:“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远忌】 (术语)五十年百年等之远年忌也,又曰远关日。

  【远劫】 (术语)经劫久远也。劫为梵语劫波之略,计世界成坏之时量也。

  【远离】 (术语)谓无为法之性,空而脱一切之事相系缚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注曰:“肇曰:远离无为之别称耳,虽见无为离远之要,而身心不离有为善也。”

  【远离处】 (术语)远离聚落之处也。

  【远离乐】 (术语)五种乐之一。于初禅天远离欲界爱染之烦恼,而生禅定之喜乐也。”

  【远离所灭流】 (术语)见“七流”条。

  【远师】 (人名)隋朝之慧远法师也。

  【远师二教】 (名数)净明寺慧远之教判也。判渐教与顿教。见“二教”条。

  【远沾妙道】 (术语)去佛遥远之众生,沾于法华妙道而得利益之意。法华文句一所谓:“后五百岁远沾妙道。”是也。

  【愿】 (术语)梵曰尼底Pranidhana,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上末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七下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中略)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别有别愿。”

  【院】 (杂名)梵曰罗摩,ārāma,翻为院。围以土墙之屋舍也。又官廨曰院,后为僧居之名。又后世以寺为总号,院为寺中别舍之号。如唐之慈恩寺有翻经院。名义集七曰:“罗摩,此云院,周垣小院。”释氏要览上曰:“院,梵云罗摩,唐言院。”

  【愿波罗蜜】 (术语)十波罗密之第八。菩萨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誓愿,为到彼岸之大行者。见三藏法数三十八。

  【愿波罗蜜菩萨】 (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三位之尊。密号曰成就金刚。以主四弘誓愿而名。白黄色,着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无名小二指,余屈,作刀印,坐于赤莲。

  【愿波罗蜜十德】 (名数)一,尽成就一切众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三,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五,尽修行遍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十,证得如来之智慧。见唐华严经十八。

  【愿成就文】 (术语)法藏菩萨建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其说十八愿成就之文,谓之愿成就文。在无量寿经下卷之初(四十八愿上卷),其文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愿船】 (譬喻)弥陀之本愿,渡众生于彼岸,故譬以船。迦才净土论下曰:“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净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上大愿船。”龙舒净土文二引此文,言出净土传往生要集中本引此文,言出清净觉经。而经无其文。教行证文类二曰:“乘大悲愿船,浮光明广海。至德风静,众祸波转。”

  【怨敌】 (杂名)怨恨雠敌也。金光明经二曰:“邻国怨敌兴如是念。”

  【愿度】 (术语)十度之一。见“度”条附录。

  【愿佛】 (术语)十种佛之一。谓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为酬报因愿之佛,故名愿佛。见八十华严经五十三,三藏法数三十六。

  【愿公】 (佛名)是上行先生条。

  【苑公四教】 (名数)唐贤首弟子慧苑以宝性论,谓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因之而立四教:一迷真异执教,谓诸凡夫外道,迷于真性广起异计者。二真一分半教,谓声闻缘觉二人于真如随缘不变二义中,但得随缘一分,名为真一,于其随缘分中唯说性空所显之理,不说法空,名为半,合谓之真一分半教。三真一作满教,谓初心菩萨,但得不变一分而不得随缘,故名一分,于不变中双显二空之理,故名为满。四真具分满教,谓菩萨了随缘不变二义,以显真实之理,识如来藏者,见华严玄谈四。

  【愿海】 (譬喻)菩萨之愿事深广,譬如海也。江总诗曰:“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八十华严经六曰:“显示一切大愿海。”万善同归集六曰:“超三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往生要集上本曰:“闻一实道,入普贤之愿海。”

  【愿行】 (术语)誓愿与修行也。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论七曰:“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赞阿弥陀佛偈曰:“一切菩萨增愿行。”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

  【愿行具足】 (术语)具足愿与行之意。善导观经疏一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中略)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愿慧】 (术语)誓愿与智慧。无量寿经上曰:“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愿偈】 (术语)愿生偈之略名。天亲菩萨作。愿生净土之偈文也。净土论曰:“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怨家】 (术语)与我结怨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怨家债主焚漂劫夺。”遗教经曰:“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

  【怨结】 (术语)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唐华严经六十八曰:“于有恩人反加杀害,于无恩处常怀怨结。”心地观经六曰:“能损自他互为怨结。”

  【愿力】 (术语)誓愿之力。亦曰本愿力。陆游诗曰:“香火徒勤愿力违。”智度论七曰:“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

  【愿力回向】 (术语)亦曰他力回向。谓弥陀以本愿力收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于名号内,与之于众生也。行信,因果,往相,还相,皆自如来清净之愿心,回施于众生也。

  【愿力信心】 (术语)为如来本愿力所与之信心。又为如来本愿力所救之信心。对于名号信心而言。

  【愿力自然】 (术语)众生往生,非由行者之思惟分别,乃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自然即得往生也。

  【怨灵】 (术语)持怨雠念之亡灵也。

  【愿轮】 (术语)菩萨之誓愿坚固,摧破一切之敌,如轮王之轮宝,故谓为轮。又菩萨之身为终始转于自己之誓愿者,故愿谓之轮。

  【院内道行杂作衣】 (衣服)三衣中安陀会之异名。安陀会衣为五条。袈裟之最下者,惟独居院内或行道时着用之,故名为院内道行衣,入聚落会大众时不得着之。六物图曰:“安陀会名下衣(最居下故或下着故),从用名院内道行衣(入聚随众则不得着)。”【院内道行杂作衣】(衣服)同上。谓居寺中房室行道路时,或作诸杂务时所服者,故以为名。

  【愿巧】 (杂语)巧妙之本愿也。转语而谓为愿巧,如转巧善为善巧也。

  【怨亲】 (术语)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大集经二十六曰:“于怨亲中平等无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智度论二十曰:“慈心转广,怨亲同等。”

  【怨亲平等】 (术语)谓奉绝对之大慈悲之佛徒,怨敌与亲友同一视也。参照怨亲项。

  【愿人】 (杂名)于神佛立愿之人。

  【愿身】 (术语)佛具十身之一。见“佛身”条附录。

  【愿生偈】 (书名)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之略称。又曰往生论。

  【愿食】 (术语)五食之一。圣者以愿力资持身,修万行,故称为食。三藏法数二十四曰:“愿食,谓修圣道之人,以愿持身,不舍万行,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愿食。”

  【愿土】 (界名)依阿弥陀佛本愿成就之国土,即极乐净土也。往生礼赞曰:“而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愿文】 (术语)为法事时述施主愿意之表白文也。

  【愿心】 (术语)佛愿救众生之心。众生愿成佛之心。总之为四弘誓愿之心也。

  【怨贼】 (杂名)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遗经曰:“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

  【怨憎会苦】 (术语)八苦之一。我所怨憎之人或嫌忌之事物,每相会这苦也。涅槃经十二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

  【愿智】 (术语)如来共德之一(共德为别于不共德之语),谓如愿生来之妙智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

  【愿主】 (杂语)发起起立塔像,书写经典等,捴关于佛道善根之人也。此人以此善根愿成佛或往生,故名为愿主,又曰本愿。无量寿经下曰:“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院主】 (职位)又名寺主。禅家监事之旧名也,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寺主。院主之名,以住持之称号既滥,故改为监事云(住寺为一山之主)。释氏要览下曰:“监寺会要云:监者总领之称,所以不称寺院主者,盖推尊长老。”

  【愿自在】 (术语)十自在之一。见“自在”条附录。

  【愿作度生】 (术语)愿作佛心与愿作度众生心之称。见愿作佛心项。

  【愿作佛心】 (术语)愿作佛之心也。往生论注下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案菩提心为上求下化之心。愿作佛心是上求菩提之心,度众生心是下化众生之心。

  【愿作心师】 (术语)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

  【约】 (术语)谓某事约归于某局部也。其解如就字。就于人就于法即约于人约于法也。

  【约法】 (术语)就教法上而谈也。对约机而言。

  【约行六字】 (术语)行者修行,万善万行也。六字者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如来,使五劫间思惟,兆载永劫间修业所得之大功德,含有于一法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中。即所谓约行六字也。

  【约机】 (术语)由受法者之方而云,由众生之机上而论。

  【约教释】 (术语)天台四大释例之一。见“四释”条。

  【约教约部】 (术语)天台就教之方面而论曰约教,就部之方面而论曰约部。

  【月】 (杂名)梵语曰战捺啰Candra,遗教经曰:“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止观一曰:“月隐重山,举扇类之;风息太虚,动树训之。”月为势至菩萨之化现。见“月天子”条。

  【月爱三昧】 (术语)如月光可爱,以除人之热恼,佛入此三昧,则放净光,除众生贪瞋之热恼,故名月爱。涅槃经二十曰:“譬如盛夏之时,一切众生常思月光。月光既照,郁热即除。月爱三昧,亦复如是,能令众生除贪恼热。”

  【阅藏】 (杂语)阅者披阅,藏者大藏经之略,即披阅大藏经也。

  【月藏经】 (经名)大方等大集月藏经之略名。十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大集经六十卷中,自第四十六至五十六之月藏分十一卷是也。月藏为菩萨名。月藏菩萨自西方来说方等之妙理者。

  【阅藏知津】 (书名)明智旭着。四十卷。叙一切经每部或每品之大意。且诠考翻译之单复者。

  【阅叉】 (异类)即夜叉也。

  【月单】 (杂语)禅院主计官一月结一度收支,谓之月单。见象器笺十六。

  【月灯三昧】 (术语)佛,对月光童子说一切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之法门。因童子之名,称为月灯三昧。即月灯三昧经之所说。

  【月灯三昧经】 (经名)有二译:一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十卷。一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刘宋先公译。前经之一分。

  【越阇】 (物名)Vajra,译为金刚。智度论十曰:“越阇(金刚)龙珠如意珠。”

  【越法罪】 (术语)又曰越三昧耶罪。违越三世诸佛秘密之法之罪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此大乘密教当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专擅自恣而越法则,故云住不放逸也。”演密钞十曰:“若传受失宜,专擅自恣,即是放逸,违越三世诸佛秘密法则。得越法罪,越法罪者,此中所谓犯三昧耶四波罗夷中第三戒也。谓传法之人当须善识根缘,又知法门分际应病授药,勿使差根。”

  【月盖】 (人名)毗舍离国长者之名。尝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请西方三尊,救国内恶疫。禅宗之山门阁上。观音右边,安置长者之像者,即为其请三尊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同注八:“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者,众所推也。”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曰:“时毗舍离大城之中,有一长者,名曰月盖。与其同类五百长者,俱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国人民,遇大恶病。良医耆婆,尽其道术,所不能救。唯愿世尊,慈愍一切,救济病苦,令得无患。尔时世尊,告长者言:去此不远正主西方,有佛世尊,名无量寿,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及大势至,恒以大悲,怜愍一切,救济苦厄。汝今应当五体投地,向彼作礼,烧香散华,系念数息,令心不散。经十念顷,为众生故,当请彼佛及二菩萨。说此语时,于佛光中,得见西方无量寿佛并二菩萨。如来神力,佛及菩萨,俱到此国,往毗舍离,住城门阃。(中略)尔时毗舍离人,即具杨枝净水,授与观世音菩萨。大悲观世音,怜愍救护一切众生故,而说咒曰:(中略)毗舍离人,平复如本。”

  【月宫】 (界名)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为五?一持,二住,三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天宫殿依空而行。(中略)于此月天大宫殿中,有一大辇,青琉璃成,其辇舆高十六由旬,广八由旬。月天子与诸天女,在此辇中,以天种种五欲功德,和合受乐,观娱悦豫,随意而行。诸比丘!彼月天子,如天年月,寿五百岁,子孙相承,皆于彼治。”立世阿毗昙论五日月行品曰:“从剡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是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由干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是月宫者,厚五十由旬,广五十由旬,周回一百五十由旬。是月宫殿,琉璃所成,白银所覆,水大分多,下际水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中略)是宫殿,说名栴檀,是月天子于其中住。”

  【月光】 (菩萨)梵名战达罗钵刺婆。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七十三尊之一。密号曰清凉金刚。种子为字。迁变为义。此尊主如来化他之德,表示迁变众生苦厄,使为利益安乐者也。其形像身为白色,左手为拳,安于腰,右手持莲华,其莲华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为三形。又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亦安此尊。见“月光菩萨”条。

  【月光摩尼】 (物名)宝珠名。摩尼之光如月者。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千手经曰:“月精摩尼。”

  【月光菩萨】 (菩萨)药师如来二胁士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又胎藏界第七文殊院之一众。秘藏记末曰:“月光菩萨,黄色,左手持青莲华,上有半月形。”又释尊在因位时,作大国王,施头于婆罗门时之名。又曰月光王。见佛说月光菩萨经,贤愚经六月光王头施缘品,经律异相二十五。

  【月光菩萨经】 (经名)佛说月光菩萨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月光施头之缘事。

  【月光太子】 (本生)释尊过去世为国王之子,称为月光太子。一日游行。遇癞人因治病,请其血髓。即破骨出髓,涂于病人,以血饮之。见智度论十二,经律异相三十一。

  【月光童子】 (人名)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谏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三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于未来世,护持我法。(中略)于当来世佛法末时,于阎浮提支那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能令支那国内一切众生信于佛法种诸善根。时大行王,以大信心大威德力,供养我钵,于尔数年,我钵当至沙勒国,从尔次第至支那国。”(历代三宝纪十二又引此经)。佛说申日经曰:“佛告阿难:我般涅槃千岁已后,经法且欲断绝。月光童子,当出于秦国作圣君,受我经法,兴隆道化。秦土及诸边国鄯善、乌苌、归玆、疏勒、大宛、于填、及诸羌虏夷狄,皆当奉佛尊法,普作比丘。”此童子为月灯三昧经之对告众。其异译月明菩萨经称为月明童男。宝雨经一曰:“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曰月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曰:汝光明甚为希有。(中略)由汝曾种无量善根因缘,今得如是光明照曜,天子!以是缘故,我涅槃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位居阿鞞跋致,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治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于一切时常修梵行,名曰月净光。”

  【月光童子经】 (经名)佛说月光童子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佛说德护长者经同本异译,稍略。其他,申日儿本经,佛说申日经同本异译。

  【月光王】 (本生)释尊在过去世施头于婆罗门时之名,又曰月光菩萨。见“月光菩萨”条。

  【月忌】 (行事)每月一度之忌日。与年忌相对。即每月行于故人死亡日之法要也。

  【月精】 (物名)又曰月精摩尼。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者。其手亦曰月精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患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于月精摩尼手。真言:唵(引)苏悉地揭哩(二合)萨嚩(二合)贺。”

  【阅经十二种】 (书名)二卷,明净挺着。阅读十二种之经典而记其所感者。即华严经颂,梵网戒光,楞伽心印,维摩饶舌,圆觉连珠,楞严问答,药师灯焰,弥陀舌相,金刚三昧,心经句义,法华悬谭,及涅槃末后是也。

  【岳林寺】 (寺名)又作岳林寺,在浙江奉化县,梁大同中所建,五代时,布袋和尚住于此,遂于其东廊下示灭。据传灯录二十七,大殿东堂,布袋之全身现存,后宋皇佑中赐御书佛法二字云。

  【月轮】 (术语)谓太阴也。俱舍论十一曰:“日月径量,几喻缮那,日五十一,月唯五十。(中略)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能照。”见“月宫”条。

  【月轮观】 (术语)胎藏界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即肉团心之八分,观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月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观为十六分之月轮。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并之际,月光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于日月一分相过之后。月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于其后月十五分之明,成为十六分。此十六分即表金刚界十六大菩萨般若经所说之十六空也。故菩提心论曰:“何故以月轮为喻?满月圆明体则与菩提心相类,凡月轮有一十六分,喻瑜伽中金刚萨埵至金刚拳有十六大菩萨。(中略)摩诃般若经中,内空至无性自性空亦有十六义,一切有情于心质中有一分净性,众行皆备,其体极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轮回六趣亦不变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当合宿际,但为日光夺其明性,所以不现。后起月初日日渐加,至十五日圆满无碍。”守护国界经九曰:“善男子谛听!当为汝说。汝今宜应当于鼻端想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中略)唵字即是毗卢遮那之真身也。”法华轨曰:“如秋月光明澄静仰在心中。”无量寿轨曰:“犹如净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罗尼颂曰:“右旋布心月(布五字),如以水精珠存于明镜上。”秘藏记本曰:“念诵分限了,即结定印,观五字。是月轮观,又实相观,谓阿卑罗吽欠。先月轮安心上,轮上布五字。(中略)唯一向观月轮周遍,良久以后,月轮周遍法界。俄须忘身与月轮,专住无分别智,然后为利众生,住大悲门出观,卷缩月轮,收敛自心。”辨惑指南一曰:“言观字,则先于我身心中观径一肘量圆明之月轮,于其中观八叶白色之开敷莲花,于其莲台中观念有金色之字(若于莲华上观月轮,则于其中观阿字),如斯念念相续,而不交余念,则妄想日退,无明渐尽,本觉心佛自然而显。”心地观经八曰:“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中略)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钢缚印,冥目观察胸中明月,作是思惟: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净明,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证道歌曰:“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月轮三昧】 (术语)月轮观也。佛祖统纪三十五曰:“十三祖龙树于南天竺以法藏付迦那提婆,入月轮三昧蝉蜕而去。”

  【月眉】 (杂名)佛之眉相如初月也。

  【月面佛】 (佛名)此佛之寿命,仅一日一夜。华严疏钞十二曰:“如月面佛寿,一日夜故。佛名经第六云:(中略)月面佛寿一日夜,日面佛寿一千八百岁,梵面佛寿二十三千岁。”弥陀经略记曰:“或有佛短众生长,如东方月面如来,彼佛寿命,一日一夜。”碧严第三则曰:“马大师不安,院主问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

  【月明菩萨】 (菩萨)又与月明童子,月明童男,月光童子异称同人。

  【月明菩萨经】 (经名)佛说月明童子经。一卷,吴支谦译。此经为月灯三昧经之一分。佛对月明童男(即月光童子)说法财二施,及过去之智止太子以身肉疗比丘之病。月灯经以之作智意女。

  【越难经】 (经名)一卷,西晋聂承远译。越难长者大富而悭,死为盲乞儿,乞食至其家,打于其子。佛因之说偈。

  【月辇】 (杂名)月天子之辇也。起世经曰:“彼月天子,身分光明,照彼青辇。其辇光明,照月宫殿,殿光照四大洲。”

  【越毗尼】 (术语)违越毗尼即戒律也,如真言所言越法罪或越三昧耶。行事钞中之一曰:“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毗尼。”

  【越毗尼罪】 (术语)略作越毗尼。见越毗尼项。

  【月婆首那】 (人名)比丘名。续高僧传一曰:“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陈云高空。”译僧伽吒经等。梵Upaśūna。

  【越三昧耶】 (术语)如来之本誓名三昧耶,违越如来之本誓曰越三昧耶。漫授受秘法者之罪名也。不得传授,私诵真言,又授未灌顶人以秘法,皆得越三昧耶之罪。又名越法罪。大日经四曰:“若异此者同谤诸佛菩萨,越三昧耶,决定堕于恶趣。”同十四曰:“不尔者即得越三昧耶罪,三昧耶者是自誓也。一切如来所立誓愿,(中略)以方便故而立此法。是故犹如世间大王之教敕不可过越,为过者必获重责也。观智轨曰:“一一印契仪轨真言,应当于灌顶阿阇梨处躬亲禀受。若不从禀受决择,而专擅作者,是即名为越三昧耶,受及授者俱获重罪。”参照“越法罪”条。

  【越三摩耶罪】 (术语)即越三昧耶之罪也。见越三昧耶项。

  【月上女】 (人名)维摩诘之女。生未几,大如八岁,容姿端正。城内之人,争来求婚不止,月上女即告曰:我当自选其人。期日,会城内士人,其时月上女于众中上于虚空,说偈使众人听之。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之下。自尔月上女诣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见月上女经。

  【月上女经】 (经名)佛说月上女经。二卷。隋阇那崛多译。

  【月氏国】 (地名)见“月支”条。

  【月鼠】 (传说)以鼠譬月也。见“白黑二鼠”条。

  【月坛】 (杂语)凡殿堂壁外之露坛皆曰月坛。盖受月光之义也。见象器笺一。

  【月天】 (天名)梵名战捺罗,旃陀罗,战达罗Candra,又有苏摩Soma,苏摩提婆Somadeva,印度Indu,创夜神Niśākara,星宿王Kakṣatranātha,喜怀之头饰Śivaeśkhara,莲华王Kumuda-pati,白马主Śvetavājin,大白光神Śitān,冷光神Śitamarīci,鹿形神Mṛgāṅka,野兔形神Śaśa,等异名。又曰月天子。

  【月天妃】 (天名)秘藏记末曰:“月天妃,白肉色,持青莲华。”

  【月天子】 (天名)月宫之天子也。其名曰宝吉祥。势至菩萨之化现也。胎藏界曼陀罗以为外金刚部院之一众而列之。起世经十及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说月宫之事。大日经疏五曰:“西门之南,与日天相对,应置月天,乘白鹅车。”秘藏记末曰:“月天子,白肉色,杖上有半月形,乘三鹅。”文句二下曰:“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嘉祥法华疏二曰:“有经云: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

  【阅头檀】 (人名)Śuddhodana,又作首图驮那。译曰净饭,白净饭王。本行集经五曰:“阅檀头王,隋言净饭王。”玄应音义四曰:“阅头檀王,此译云白净饭王也,或言净饭王也。”见“净饭王”条。

  【月兔】 (传说)见“兔”条。

  【越喜三昧】 (术语)耶输陀罗女所入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生种种之欢喜,并使一切众生欢喜,故名越喜三昧,越乃超越无比之义。见“耶输多罗”条。

  【月黶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次复于执金刚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者,号月黶尊。面有三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大笑之形。以金刚宝为璎珞,此是持金刚者,以无量门大势威猛摄护众生三昧也。”此尊半月轮中现黑色忿怒也。故似月黶。故云尔也。秘藏记末曰:“月黶忿怒菩萨,黑肉色,极大忿怒之形。有四手,左右二手结印,左一手取一股跋折罗,右一手鉾镴。”

  【月曜】 (天名)七曜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众。秘藏记末曰:“月曜肉色,持半月形,上有兔形。”

  【月喻经】 (经名)佛说月喻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以皎月圆满诫比丘之戒行。

  【月支】 (地名)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或云月氏。”杂宝藏经七曰:“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闻罽宾国尊者阿罗汉字祇夜多有大称名,思欲相见,即自躬驾,与诸臣从,往造彼国。”原语Kuṣana。

  【月种】 (杂名)梵名Candra-vaṁśa刹帝利族之一姓。与日种共为印度二大王种之一,相传为月天之子孙。出于印度神话辞书等。

  【悦众】 (职位)别名知事。僧中之职名。司僧中之事务者。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中略)秦主敕选道碧法师为僧正,慧远为悦众,法钦慧斌掌僧录。”

  【越罪】 (术语)越毗尼罪之略。违越毗尼法(戒律)之罪也。行事钞上三曰:“僧得越罪。”

  【云版】 (物名)版形铸为云形,故谓之云版。为报时而打者。又云大版。挂于库司之前。象器笺十八曰:“云章曰:版形铸作云样,故云云版。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云版也。”

  【云鼓】 (物名)报午斋之鼓,画云形,故云云鼓。见象器笺十八。

  【云海】 (譬喻)譬物之多也。大日经疏一曰:“以遍一切处净菩提心,兴供养云,普作佛事。”金刚界礼忏文曰:“遍法界一切供养云海菩萨摩诃萨。”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

  【云何呗】 (行事)涅槃经三曰:“云何于此经,究竟到涅槃,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此四句一偈之首,以有云何二字,谓之云何呗。呗者,梵语呗匿之略,附以音调而讽咏之也。

  【云横山】 (地名)又作云黄山。在浙江义乌。上有岘壁,高百丈,广三十五丈,可俯瞰华溪。傍有如来峰,七佛峰。梁天监年中善慧大士栖居此山顶,躬耕行道,因以有名。彼“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之偈,盖咏当时之景物者。大同五年,创寺于双梼树下,名曰双林寺。陈天嘉二年,绕树行道,感七佛相随,山顶忽见黄云之横。其状盘旋恰如盖,因名云横山。见传灯录二十七。

  【云华】 (人名)华严宗第四祖智俨之号。八宗纲要曰:“第四智俨禅师承杜顺佛,盛弘此宗,制作多多。居云华寺号云华尊者。”

  【云集】 (杂语)多集之貌。又如云之集于无心之貌。言他方来之大众也。八十华严经二曰:“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大疏二曰:“多数大身,重重无碍,云之象也。又浮云无心。龙吟则起,菩萨无住,佛现爰来。”

  【云集众】 (术语)如来之弟子为二分,常随从闻教助化者,谓之常随众,限于或时或处从他方如云之多而来集者,谓之云集众。此云集众限于大乘经。智旭之楞严文句一曰:“与大比丘众已下,具列常随云集两类,显同闻众成就。”

  【云金刚】 (菩萨)又云时雨金刚。(鍐字)之智水灭烦恼之火,故云云金刚。见理趣释。

  【云居】 (人名)云居道膺禅师,生幽州玉田王氏。参洞山。一日,山问大阐提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师曰:始成孝养自尔,山许为室中领袖。师住持云居三十年,道遍天下,众至千五百人。南昌钟王师尊之,愿为世世师,唐天福二年,壬戌正月三日,示寂。谥弘觉禅师。

  【云居罗汉】 (杂语)居于云上之罗汉,形容远超脱于俗界者。碧岩十一则着语曰:“也是云居罗汉。”

  【云居山】 (地名)在江西南康建昌县西南三十里。其山峻险,顶上常有云,故名。又名欧山,为欧岌得道之地。又以洞山之上足道膺住此山振洞上之宗风而有名。

  【云门】 (人名)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姑苏嘉兴人,姓张氏,嗣雪峰。南汉主晟归依之,赐匡真禅师之号。干和七年己酉岁示寂。后,宋太祖干德四年(南汉主鋹天宝九年),赐谥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见传灯录十九、会元十五、稽古略三。

  【云门钵桶】 (公案)同于碧岩五十则尘尘三昧。

  【云门禅师语录】 (书名)三卷。

  【云门尘尘三昧】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饭。”见碧岩五十则。

  【云门倒一说】 (公案)“僧问云门:不是目前机,亦非目前事时如何?门曰:倒一说。”见碧岩十五则,种电钞二本。

  【云门对一说】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云:对一说。”圆语评唱曰:“一大藏教,只消三个字。四方八面,无你穿毉处。人多错会却道,对一时机宜之事故说。又道森罗及万象,皆是一法所印,谓之对一说。更有道,只是说那个一法,有什么交涉,非唯不会。更入地狱如箭,殊不知古人意不如此。”见碧岩十四则,种电钞二本。

  【云门光明自在】 (公案)“云门垂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诸人光明?自代云:厨库三门。又云:好事不如无。”见碧岩八十六则,种电钞九。

  【云门糊饼】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糊饼。”见碧岩七十七则,种电钞八、从容录七十八则。万松着语曰:“一举四十九。”盖知这一个糊饼之昧,则四十九皆可知之意也。但这糊饼随于食者,而或为醍醐,或为毒药。此僧自己见识未熟,却质问向上底事,故以斯答。

  【云门金毛狮子】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僧云:便恁么去时如何?门云:金毛狮子。”花药栏者以竹林围芍药牡丹等之四边者也。见碧岩三十九则,种电钞四。

  【云门举令】 (公案)“云门一日云:宗门作么生举令?代云:吽。”见云门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语录】 (书名)云门禅师语录之具名。

  【云门六不收】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法身?门云:六不收。”见碧岩四十七则,种电钞五。

  【云门露柱】 (公案)“云门示众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自代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见碧岩八十三则,种电钞九,从容录三十一则。

  【云门露字】 (公案)“僧问云门: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门云:露。”露者显露,谓遍法界曾无藏匿者,示自己罪恶向自己忏悔之意也。见会元十五云门章。

  【云门七条】 (故事)五灯会元云门章曰:“上堂因闻钟声。乃曰:世界与么广阔,为什么镜声披七条?”

  【云门三高】 (名数)云门宗之三高僧也。元至正年间,云门山有三禅师。一浮休允若,二断江觉恩,三休耕逸。三师时居韶州云门山,相共讽咏吟诵。世人慕其高风,称为云门三高。

  【云门三句】 (公案)“师云: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若辩得出,有参学分。若辩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案云门三句,依起信论,则第一句为一心门,第二句为真如门,第三句为生灭门。见会元十五德山缘密章,人天眼目中云门宗部。

  【云门山】 (地名)在广东韶州曲江县治。五代后晋末,云门宗祖文偃徙居此山,再兴废址,新建堂宇。凡二年有半竣功,号为光泰禅寺。时禅徒辐凑,门风甚盛,因取山名,以立宗名。

  【云门声色】 (公案)“云门示众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糊饼,放下手却是馒头。”见从容录八十二则。

  【云门失通】 (公案)“灵树生生不失通(为僧修净业故),云门三生为王,所以失通(染着五欲垢故)。”灵树者云门同门人。见碧岩六则评唱。

  【云门十五日】 (公案)“云门垂语云: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得一句来。自代云:日日是好日。”见碧岩六则,种电钞一。

  【云门屎橛】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者,拭人粪之橛之干者。取至污秽之意。见会元十五、无门关二十一则。

  【云门体露金风】 (公案)“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云:体露金风。”见碧岩二十七则,种电钞三。

  【云门须弥】 (公案)“僧问云门: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门云:须弥山。”见从容录十九则,会元十五云门章。盖谓是非为有无分别之限,如须弥山之意也。

  【云门药病相治】 (公案)云门示众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见碧岩八十七则,种电钞九。

  【云门一宝】 (公案)“云门示众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拈灯笼向佛殿里,将三门来灯笼上。”此据肇公之宝藏论广照空有品:“夫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识物灵照,内外空然,寂寞难见,其号玄玄。”拈灯笼已下为云门之注脚。形山为四大五蕴,灯笼譬一宝之明照,佛殿里比形山之空虚,三门即山门。见碧岩六十二则,种电钞七,从容录九十二则。

  【云门一曲】 (公案)“僧问如何是云门一曲?门云:腊月二十五。”见会元十五云门章。

  【云门拄杖子】 (公案)“云门以拄杖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什么处得来?”见碧岩六十则。种电钞六。

  【云门宗】 (流派)禅宗之一派。以云门山文偃禅师为宗祖,故谓之云门宗,稽古略三曰:“师嗣雪峰存禅师,存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禅师,师之法道。世宗仰之。目之曰云门宗。”

  【云衲】 (术语)云水之衲僧。云水者,喻行脚而言。佛祖通载(云峰高禅师传)曰:“云衲四来,三堂皆溢。”衲或作纳。

  【云栖】 (人名)云栖大师,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初为儒生,三十后,出家,行脚多年,住于杭之云栖,建创禅林,励念佛,严戒律,寿八十一、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示寂。著书三十二种。见续稽古略三。

  【云水】 (术语)行脚僧也。取行云流水之意。禅林之语。从容录一曰:“两堂云水尽纷拏,王老师能验正邪。”

  【云堂】 (堂塔)又云僧堂。大众之集处,言甚多如云也。象器笺一曰:“僧堂亦曰云堂,谓众集如云多也。”

  【云心】 (术语)云时之心也。云雨之时,人气郁翳,忧虑滋多,故常思虑苦乐而非心之晴者,名为云时之心。六十心之一。大日经一曰:“云何云心,谓常作降雨思念?”疏二曰:“如西方,夏三月中,霖雨殊甚,以常滞淫昏垫故。时俗忧乐思虑之心,蔚翳滋多,故作降雨时思念也。觉知已,则当行舍心。离于世间忧喜,随顺法喜,是所对治。”

  【云兄水弟】 (杂语)禅僧相亲之意。与俗所谓四海兄弟四海同胞同。永平清规曰:“方来云兄水弟,众心为自心,道念为自念。”

  【云岩】 (人名)潭州云岩寺昙晟,钟陵建昌人,姓王氏,少出家,初参百丈海禅师,侍左右者二十年,未悟玄旨,百丈归寂后,谒药山,言下契会。唐会昌元年,六十而寂。见宋高僧传十一、传灯录十四、五灯会元五。

  【云岩大悲】 (公案)同“云岩问道吾手眼”条。

  【云岩扫地】 (公案)从容录二十一则曰:“云岩扫地次,道吾云:太区区生。岩云:须知有不区区者。吾云:恁么则有第二月也?岩提起扫帚云:这个是几月?吾便休去。”是示忙中有闲,不更涉第二头,扫地之时为扫帚一本之王三昧,即森罗万象悉为一本之扫地三昧也。

  【云岩问道吾手眼】 (公案)碧岩八十九则曰:“云岩问道吾: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什么?吾云: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

  【云云】 (杂语)言未尽之貌。止观辅行一之二曰:“云云者,未尽之貌。云者言也。说文,云象云气在天回转之形。言之在口,如云润物。广雅云:云者有也,下文尚有如云之言。”文句记一上曰:“云云者,象气之分散,如云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未说者,尚多如云。”

  【云众水众】 (杂语)与云兄水弟同。

  【云宗】 (流派)白云宗之略。

  【允堪】 (人名)宋昭庆律师允堪,钱塘人,依天台崇教大师慧思出家。学无不通,尤精通律部,着会正记等之文十二部,以继绍南山宣律师之律藏。后作灵芝律师元照资持记,会正资持相对而分派。见释氏稽古略四。

  【允若】 (人名)元绍兴人,幼依云门元剃度,后谒大恢山,习天台之教观。湛堂性澄主南竺演福,往依之,精究无不尽。澄甚器重之。英宗至治元年,澄奉诏入燕都,校正大藏,奏若行业,赐慈光圆照之号。泰定年间,主杭州兴化寺,与天岸弘济,我庵本无,玉庭罕,三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之四依。未几退居越州云门寺,与断江觉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世又呼为云门之三高。至正十九年罹贼难,遂寂。年八十。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俯称为僧中御史。见大明高僧传一等。

  【蕴】 (术语)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中略)或翻为聚,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者,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曷罗陀。”俱舍论光记一之余同。俱舍论一曰:“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颂疏界品一曰:“聚谓积聚,即是蕴义。”然新译之仁王经上,并用二义。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运庵】 (人名)宋湖州道场山运庵岩禅师。嗣法于松源岳禅师,授之于虚堂愚禅师。见稽古略四。

  【蕴不摄无为】 (杂语)积集性者谓为蕴,然无为法非积集性,故不摄于蕴之中,因之而五蕴之中,虽含摄一切之有为法,独无无为法在其中也。俱舍论一曰:“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

  【蕴处界】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曰阴入界,普通名之为三科。分类诸法万有之名也。俱舍论第一颂曰:“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

  【蕴界】 (术语)五蕴与十八界也。更加十二处谓之三科。俱舍论颂疏一曰:“三科蕴界训谈。”

  【蕴落】 (术语)譬五蕴之聚合于聚落也。释摩诃衍论曰:“已过五蕴聚落故。”秘藏宝钥下曰:“藏海息七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

  【蕴魔】 (术语)四魔之一。见“四魔”条。

  【蕴善巧】 (术语)见“十善巧”条。

  【蕴识】 (术语)蕴蓄心识之意,如云含识,谓有情也。西域记序曰:“蕴识怀灵之异。”又识为五蕴之一,故云蕴识。

  【蕴驮南】 (术语)与嗢拖南同。

  【运心】 (术语)起如何如何之心。又心向某方而运。

  【运心供养】 (行事)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也。又心中起至诚之供养想也。苏悉地经中曰:“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力应作,或复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如世尊说,诸行法中,心为其首。若标心而供养者,满一切愿。”同上述运心之相曰:“若无如上花养根果献者,曾见曾闻献供养花,或自曾献花,随所应。令想运供养,最为胜上供养尊法。虽有如前花果等献,若能至心虚虔,合掌顶奉,供养本尊花果,如是心意供养最上,更无过者。”

  【运心随方】 (术语)真言宗之事相行法,有此二途。运心者,假令身向任何一方,而我谓前方为东方也。随方者,随于东西南北之四方也。是举方位之一,而他可类推者。见辨惑指南四。


  【杂阿含经】 (经名)四阿含经或五阿含经之一。杂集不摄于其余之阿含经者。宋求那跋陀罗译。五十卷。此外有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失译。杂阿含经一卷,失译皆自大部中撮要别择者。梵Saṁyuktāgama。【杂阿含经】(经名)一卷,失译。杂阿含本经中之撮要别译。

  【杂阿毗昙经】 (书名)杂阿毗昙心论之异名。

  【杂阿毗昙毗婆沙】 (书名)杂阿毗昙心论之异名。

  【杂阿毗昙心论】 (书名)杂者,杂糅之义,谓于本论杂糅解释也。即法胜阿毗昙心论之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杂阿毗昙心论】(书名)略名杂心论。尊者法救,以阿毗昙心论过于简略更增加而成此书。宋僧伽跋摩等译,十一卷。

  【杂宝藏经】 (经名)十卷,元魏吉迦夜译。举王子以肉济父母等百二十一条之因缘。劝人作福与持戒。

  【杂宝声明论】 (经名)护法菩萨造,有二万五千颂。西方之学者,以为声明论之至极。见唯识枢要上本。

  【杂藏】 (术语)佛灭后,经典之结集。有二藏三藏四藏五藏等之别。经量部为经律二藏之结集。萨婆多部为三藏之结集。大众部为四藏或五藏之结集。四藏者三藏与杂藏也。此中摄一切菩萨之教行。增一阿含经序品曰:“方等大乘总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颂,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集藏传曰:“杂藏之法,赞菩萨生,此中诸义多于三藏,都合诸法结在一处。”此杂藏为大乘教。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所谓阿含、阿毗昙、毗尼、杂藏。摩诃般若波罗蜜等诸摩诃衍经,皆名为法。”摩诃衍经亦解为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

  【杂藏经】 (经名)一卷,晋法显译。记饿鬼与目连之问答。

  【杂毒】 (术语)譬苦性及烦恼为毒。混杂毒之法谓之杂毒。正法念经五十六曰:“诸有虽名乐,犹如杂毒蜜。”

  【杂毒善】 (术语)杂三毒,污于烦恼之善根修行。如自力之修善是也。观经散善义曰:“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

  【杂观想】 (术语)见“杂想观”条。

  【杂含】 (经名)杂阿含经之略称。

  【杂行】 (术语)唐善导就净土之行业,判五种之正行与五种之杂行。见“二行”条。

  【杂华】 (杂语)见“杂华经”条。

  【杂华经】 (经名)华严经之异名。万行譬如华,以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百行交杂,谓之杂华。其意一也。华严玄谈九曰:“今经受称多种不同。(中略)其二从譬受名,如涅槃及观佛三昧经,名此经为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观佛三味经本行品曰:“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于杂华经中已广分别。”

  【杂华云】 (物名)杂种种之妙华而为云形者。观无量寿经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

  【杂集论】 (书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之异名。

  【杂犍度】 (术语)见“八犍度”条。又二十犍度之一。四分律五十一卷以下三卷说规定修道资具之章也。

  【杂林苑】 (杂名)帝释四苑之一。

  【杂譬喻经】 (经名)有四部:一,旧杂譬喻经二卷,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二,杂譬喻经,一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三,杂譬喻经二卷,失译。四,杂譬喻经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五,譬喻经十卷,不入藏经。有坊刊。

  【杂染】 (术语)一切有漏法之总名。该善恶无记之三性。唯言染,则烦恼局于恶性,言杂染,则与善及无记亦通。以有漏之善无记,与烦恼之恶性杂糅故也。唯识论述记二末曰:“诸有漏法,皆名杂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隶烁,此名杂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净土文类证卷曰:“杂染堪忍群萌。”

  【杂善】 (术语)对于他力之念佛而言。自力之诸善,谓之杂善。

  【杂生世界】 (术语)如娑婆世界狱鬼畜人天五趣杂居之世界也。净土论注下曰:“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千,苦乐一品,以杂业故。”

  【杂碎衣】 (衣服)三衣中大衣之异名。以割截之条数最多故也。六物图曰:“梵云僧伽梨,此云杂碎衣,条相多故。”此解恐为不妥。当是拾集破碎杂布所作之衣之意。即粪扫衣也。

  【杂无极经】 (经名)六度集经之异名。

  【杂想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十三观,观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三尊种种变现杂相之观法也。天台观经疏曰:“普杂何异而为二耶?普观作自身往想,称彼境界一一具观。杂观明佛菩萨神力自在,转变非恒,大小不定,或随物现,故名为杂。”

  【杂心论】 (书名)杂阿毗昙心论之略。

  【杂修】 (术语)杂修异类之行业也。俱舍论二十四,名有漏定与无漏定相杂而修,为杂修定。文曰:“如是有漏,中间刹那前后刹那无漏杂,故名杂修定。”又唐善导于往生净土之行,分别五种之正行与五种之杂行,正行中第四之念佛为正业,他为助业,念佛之一行,杂糅他之助业及杂行,名为杂业。修杂业,谓之杂修。往生礼赞曰:“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又曰:“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日本见真大师便甄别杂行杂修之二。念佛兼杂行为杂行。念佛兼前三后一之助业为杂修。是日本真宗之特色也。净土文类化土卷曰:“杂行杂修,其言一而其意惟异。”又曰:“诸善兼行故曰杂行,助正兼行故曰杂修。”

  【杂修静虑】 (术语)杂修有漏无漏之禅定也。杂修者以无漏之力,资有漏之定力也。五净居天为纯圣之依处,但第四禅之有漏定,不得感其果,必须以无漏定之薰力,资助有漏定也。俱舍论二十四曰:“先杂修第四,成由一念杂,为受生现乐,及遮烦恼退。”

  【杂业】 (术语)如娑婆世界,于一界中感鬼畜人天胎卵湿化等种种杂多苦果之业因也。是非就一人言之,就受生于同一界之各人而言之也。净土论注一曰:“杂生世界,(中略)苦药万品,以杂业故。”

  【杂缘】 (术语)外来杂乱吾正念者。无论何事凡妨正念者皆是也。往生礼赞曰:“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

  【杂住界】 (术语)同“五趣杂居地”条。

  【灾患】 (术语)修禅定上有八种之灾患。见“八灾患”条。

  【在缠】 (术语)具名在缠真如。即真如法性之理隐在烦恼缠缚之中也。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三所谓:“在缠名正性。”起信论义记中末所谓:“在缠者性净不空如来藏”是也。

  【在家】 (杂语)对于出家之称。在家而有妻子父母者。

  【在家出家】 (杂语)谓虽不为僧而能摆脱一切也。庐山莲社杂录曰:“谢灵运欲投名入社,远公不许。灵运谓生法师曰:白莲道人将无谓我俗缘未尽,而不知我在家出家久矣。”长庆集有在家出家诗。

  【在家二戒】 (名数)一五戒,二八戒。佛为在家而信佛道者制此二戒。五戒为尽形寿之戒,故但禁邪淫。八戒为一日一夜之戒,故总禁淫。

  【在家戒】 (术语)小乘之五戒八戒,大乘之十善戒。是在家之戒法也。

  【在家菩萨】 (术语)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优婆塞戒经三曰:“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在家沙弥】 (术语)沙弥以持十戒为法,故断淫,绝生计,全为出家之分,然有但剃发而家有妻子者,是曰入道或在家沙弥。虽然,入道之称不正。见“入道”条。

  【在理教】 (杂名)异教名。白莲教之支流,起于清初。其祖曰杨莱如,山东即墨县人,明万历进士。明亡后,从劳山程杨旺学道,后传道于燕齐间,遂立在理教。在理者,言在儒释道三教之理中,奉佛教之法,修道教之行,习儒教之礼也。不设像,不焚香,戒烟酒,不禁茹荤。多用咒歌偈语,北人颇信奉之。

  【再请】 (杂语)禅林之语。再受食于钵盂也。俗作再进非。见象器笺十六。

  【再请禅】 (术语)定式坐禅,及定钟鸣而止。此后再坐禅,谓之再请禅。见百丈清规六。

  【在世】 (杂语)谓佛之存生中也。行事钞上之一曰:“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同资持记上一之一曰:“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百岁,出世之时也。三十成道,说三乘法,度人无量,八十唱灭。今指五十年中行化之时,故云在世。”

  【在俗】 (杂语)没在世俗之中者。谓不能修正道之人也。

  【再往】 (杂语)又曰二往。再论究事物也。止观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华论记二曰:“一往三藏名为小乘,再往三教名为小乘。”

  【在心在缘在决定】 (杂语)在于心在于缘在于决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谓自心缘决定三点校量,辨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而得往生,决不违背业道之理也。按观经等谓若有众生,造五逆十恶等诸不善业者,应堕恶道,多劫间受无量苦,而临命终时,遇善智识教,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是反于业道如秤重者先牵之理,故往生论注上,由在心在缘在决定之三义比较之,示罪业轻念佛功德重之理。在心者,就能造心之虚实,较量其轻重强弱。即彼造恶之人,依止虚妄颠倒之心而造作,此十念者,闻佛之真实功德,发起净信而称名。一实一虚。譬如千岁之闇室,一灯点来,忽然明朗,念佛已为弥陀之大光明故,一念十念,能照破无明之重昏也。在缘者,就所对境之真妄较量之。即彼造罪之人,以烦恼虚妄之众生,为所缘之对境,此十念者,以佛之真实清净无量功德,为所对之境界也。在决定者,就造业时期之缓急论之。即彼造罪之人,造业在于平常,故造恶后,善无记等之心,续起间隔,而此十念者,命迫须臾,修念之善心,最后猛利,他之后心,续起不间隔也。有此三义,故临终十念之力,能灭诸罪而得往生云。

  【在在处处】 (杂语)各处各方也。涅槃经九曰:“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

  【赞】 (术语)梵语戍怛罗Stotra,以偈颂而赞叹佛德者。梵语谓之梵赞,汉语谓之汉赞。

  【酂】 (术语)见“嵯”条。

  【赞阿弥陀佛偈】 (书名)一卷,北魏昙鸾作。赞叹阿弥陀佛之偈颂。

  【赞呗】 (杂语)赞叹佛德之梵呗也。僧史略中曰:“赞呗原始。案十诵律中,俱胝耳作三契声以赞佛,其人善呗易了解。”

  【暂出还没人】 (术语)见“四种人”条。

  【赞佛】 (术语)赞叹佛德也。

  【赞佛超九劫】 (杂语)释迦佛昔与弥勒同修菩萨之行时,见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释迦即七日七夜翘一足,以一偈赞佛,因是比弥勒超九劫而成佛。见智度论四,本行略经一。

  【赞佛乘】 (术语)赞叹佛乘而教化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

  【赞佛偈】 (杂名)无量寿经上法藏比丘赞世自王如来之偈颂。

  【赞佛转法轮】 (杂语)赞佛与转法轮也。转法轮者,谓成道而说如来之教法也。赞即转法轮之义。

  【赞礼】 (仪式)赞叹礼拜贤圣也。

  【赞那曩】 (物名)Candana,香名。玄应音义八曰:“赞那曩古译云栴檀香是也,出外国海岛中。”

  【赞宁】 (人名)佛祖历代通载二十六曰:“沙门赞宁,随钱王归朝(指宋太祖时),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唐天佑中,生于吴兴之德清金鹅别墅,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著述毗尼,时人谓之律虎。文学日茂,声望日隆。武肃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改赐通惠,诏修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及诏撰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咸平初,加右街僧录。又着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偁作文集序,极其赞美云。至道二年示寂,葬龙井坞焉。”十国春秋拾遗曰:“近世释子,多务吟咏,惟赞宁独以著书立言,尊崇儒术。为佛事故,所著驳董仲舒繁露二篇,难王充论衡三篇,证蔡邕独断四篇,斥颜师古正俗七篇,非史通六篇,答杂斥诸史五篇折海潮论兼明录二篇,抑春秋无贤臣论一篇。为王禹偁所激赏。”余详释氏稽古略四。

  【赞叹】 (杂语)以口业称美其德也。文句二曰:“发言称美名赞叹。”行事钞下三曰:“美其功德为赞,赞文不足,又称扬之为叹。”

  【赞叹供养杂行】 (术语)赞叹供养诸佛菩萨诸天而为往生之因也。

  【赞叹供养正行】 (术语)一心赞叹供养弥陀一佛也。

  【赞叹门】 (术语)净土论五念门之一。

  【赞题】 (杂名)说法时于冒头引经论一二句而为讲赞之题目者。

  【赞头】 (职位)法会职务之名。赞众中之头首,发赞之音头者。

  【暂暇】 (杂语)与起单同。

  【赞众】 (杂语)于法事之式,唱赞偈者。其头首谓为赞头,余人谓之赞众。有四智赞,吉祥赞等种种之赞文。

  【葬法】 (仪式)印度之葬法有三种,四种。三种者:一火葬,二水葬,三野葬也。四种者:一火葬,二水葬,三土葬,四林葬也。西域记二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沈流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毗奈耶杂事十八曰:“佛言:苾刍身死,应为供养。苾刍不知云何供养?佛言:应可焚烧。(中略)欲烧殡时无柴可得。佛言:可弃河中。若无河者穿地埋之。夏中地湿多有虫蚁。佛言:于丛薄深处令其北首右胁而卧,以草稕支头,若草若叶覆其身上。”行事钞瞻病送终篇曰:“中国有四葬:水葬投之江流,火葬焚之以火,土葬埋之岸傍,林葬弃之中野,为雕虎所食。律中多明火林二葬。亦有薶者。五分云:尸薶之,若火烧在石上,不得草上安。”汉地亦有四薶之说。列子曰:“晏平仲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

  【葬礼】 (仪式)葬送之礼式也。见“葬式”条。

  【葬殓】 (仪式)又作葬敛。谓葬式也。

  【葬式】 (仪式)佛家之葬式,本依后分涅槃经净饭王泥洹经等所说及毗奈耶杂事所说之亡僧葬法(见“葬法”条),至于后世,诸宗各殊,惟禅宗典例,最为详密。今记其大要,僧死先为浴亡,使浴亡者。次着衣,据寝室,行入龛佛事,其第二夜通夜诵经。次入龛第三日,于寝室先行移龛佛事,移之于法堂。移于法堂后,行锁龛佛事,而锁龛盖。于是有举哀之式及奠茶汤之佛事。次行起龛佛事,由法堂起龛至山门首,在此转龛,即转龛向里也。斯时供香华茶汤为转龛佛事,鸣钹至葬处。既至葬处,则先烧香奠茶,次为秉炬(又曰下火)之事,导师取拟炬之小木为下火佛事。次付荼毗,荼毗后为收骨,拾白骨。次为安骨,迎之于寝室行佛事。次行起骨佛事,举骨至塔所,于塔所行入塔佛事,入骨于墓。是其大要也。见象器笺十四。对在家之法,诸宗亦不一准,惟为亡者剃须发,与法名,乃一般之式,盖以亡僧之格行之也。律书所出者,见葬法条。

  【葬送】 (杂语)送亡人于葬处也。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曰:“吾灭度后,当有梵志理家尽礼葬送。”

  【葬头河】 (杂名)出于十王经之妄说。其文曰:“葬头河曲,于初江边,官厅相连承所渡。前大河即是葬头,见渡亡人名奈何津。所渡有三:一山水濑,二江深渊,三有桥渡。”

  【葬头河婆】 (异类)十王经之妄说,谓葬头河边有夺衣婆褫亡人之衣也。文曰:“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影住二鬼:一名夺衣婆,二名悬衣翁。(中略)婆鬼脱衣,翁鬼悬枝。”

  【糟糠】 (譬喻)糟者取酒后之滓。糠者取米后之糠。以喻憍慢之比丘及粗恶之法。法华经方便品曰:“众中之糟糠。”大法鼓经上曰:“此诸比丘,清净纯一。真实强力,离诸糟糠。”

  【枣柏大士】 (人名)李长者通玄在则天朝,会华严经新译八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枣,柏叶饼一枚,后人号为枣柏大士。

  【早参】 (杂语)又曰朝参。早晨之参禅也。祖庭事苑曰:“禅门诘旦升堂谓之早参。”

  【早忏法】 (仪式)匆匆诵忏法之法式也。

  【早帝梨】 (异类)译曰鬼。见旧婆沙论七。

  【早离速离】 (传说)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那,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于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遂发愿言:愿我常在此岛修菩萨行,利益十方之人,发如此一百愿而命终。父自海来,求子不得,问之邻人,知弃于孤岛,遂往觅之,唯见白骨。乃啼哭发愿:我愿度诸恶众速成佛道,又愿我常住娑婆世界说法教化。此时之长那,即今之释迦如来。摩耶斯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也。早离者观音菩萨也。速离者大势至菩萨也。海岸之绝岛,即今补陀洛山也。”此经一卷,经目不载。盖伪撰者。

  【澡瓶天子】 (天名)一作作瓶天子。释迦佛为太子时。因出四门,历观诸相。忻厌之意,日愈一日。繇是父王益其伎乐以悦之。每至夜分,有净居天人名作瓶。住在空中,发言警策。复使乐器皆出五欲非乐,世间无常,涅槃寂静,速须出离之声(云云)。详见佛本行集经。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曰:“于是澡瓶天子,以警觉彰伎女之丑容。”

  【造幡功德】 (杂语)百缘经七举波多迦比丘之缘。见“波哆迦”条附录。

  【造花】 (物名)以纸或绢所造之花也,得以供佛。寄归传四曰:“冬景片时或容阙乏,剪诸缯彩坌以名香,设在尊前,斯实佳也。”

  【灶经】 (书名)隋书经籍志曰:“五行家有灶经十四卷。梁简文帝撰。”

  【造立形像福报经】 (经名)一卷,失译,与佛说作佛形像经同本异译。佛在拘罗瞿国为优填王说。

  【造立形像经】 (经名)造立形像福报经之略名。

  【灶神】 (神名)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共祀灶。”又祭法曰:“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御览引淮南子万毕术曰:“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万毕人姓名,见灶策列传,盖八公之辈,有术一卷,高诱所注,见淮南外篇,今亡)。陆灶蒙祀灶解曰:“灶神以时录人功过,上白于天,当祀之,以祈福祥。”周礼注曰:“颛顼氏有子曰黎,祀为灶神。”淮南子泛论训曰:“炎帝作火而死为灶。”庄子达生篇曰:“灶有髻。”音义司马彪云曰:“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许慎五经通义,谓灶神姓苏,名吉利。或云姓张,名单,字子郭。其妇姓王,名抟颊,字卿忌。酉阳杂俎谓神名隗,一名壤子。有六女,皆名察洽。其属神有天帝娇孙,天帝大夫,硎上童子,突上紫官等。按诸说不同,流俗称之曰灶君,或曰灶王。战国策复涂侦谓卫君曰:昔日臣梦见灶君。唐李廓镜听词曰:匣中取镜辞灶王,君与王皆经道之,而灶君尤古。

  【造书天】 (天名)梵名婆罗贺摩天Brahman,称始造悉昙之人。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造书天,梵云婆罗贺摩天,即造悉昙章十二音字母者是也。”

  【造寺坚固】 (术语)五个五百年中,第四五百年为末法之初,虽为无行证之时,然为结善缘盛立寺塔者多之时代也。

  【造塔】 (杂语)十诵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给孤独居士深心信佛,到佛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尊游行诸国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发言:居士!汝当供养此爪发。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发塔爪塔。佛言:听起发塔爪塔,是名起塔法。”高僧传曰:“康僧会。吴赤乌十年至建康,孙权令求舍利,既得之。权为造塔,晋帝过江更修饰之。此中国造塔始也。”

  【造塔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说佛在忉利天为观音菩萨分别:“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之一偈,书写之而安置于塔内。

  【造塔延命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般若译。波斯匿王知却后七日寿尽,诣佛请延命之法。佛劝造塔供养,并说其仪轨法则。

  【造像】 (杂语)佛上三十三天,夏中三月不在阎浮时,拘翼国优填王慕佛以栴檀造五尺之佛像,舍卫国波斯匿王闻之,以紫磨金铸五尺之佛像而供养之,于时阎浮提之内始有二像,见增一阿含经二十八。又优填王造金像,见观佛三昧经六。波斯匿王造栴檀像,见外国图记。诸经中说造像之功德者,如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上说造像之始,有历史的事实可信。作罗汉像,又为佛塔装饰而刻诸种之像者,佛时代亦有之,若为崇拜之对象而制作佛像者,则似以阿育王后迦腻色迦王时代为始。

  【造像功德经】 (经名)具名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忉利天上,优填王初造佛像。佛自天而下,王问功德,佛深赞之。弥勒因问灭业障之事。佛一一细答。

  【造作魔】 (异类)好土功,好战斗等,总为无事平稳之害者。

  【择地】 (术语)依真言法造坛,选胜地也。是为具支分之随一。

  【择法觉支】 (术语)见“七觉分”条。

  【择法眼】 (术语)简别法之是非之识见也。

  【则剧】 (杂语)杂剧一则也。密庵天童录曰:“似小儿则剧。”

  【择力】 (术语)以智慧简别诸法之力也。

  【择灭】 (术语)涅槃之异名。灭者灭诸相之无为法也。涅槃者是由真智之拣择力所得之灭法,故曰择灭。俱舍论一曰:“择谓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唯识述记二末曰:“即此真如,名为择灭,即由慧力方证会故。”

  【择灭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涅槃之无为法也。

  【择乳眼】 (譬喻)乳混水,使鹅饮之,彼能择乳而遗水。见“鹅王”条。

  【择时】 (术语)修真言法,选其法相应之时日也。

  【贼缚比丘】 (人名)见“草系比丘”条。

  【贼住】 (术语)谓未受具足戒者,住于受具足戒之比丘众中,共僧事也。寄归传一曰:“不思咽咽当有流浆之苦,谁知步步现招贼住之殃。”行事钞上三曰:“四分云:为比丘与外道相滥,佛令问何时何月何和尚阇梨等,即知佛法与外道俗人有异,勘问知非贼住。”

  【怎生】 (杂语)犹言如何样也。朱子语录多用怎生字。如云不知后面一段是怎生地。

  【憎爱】 (杂语)憎怨爱亲也。无量寿经下曰:“当为导师,等无憎爱。”圆觉经曰:“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增悲】 (术语)菩萨之种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谓之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益众生,谓之悲增。又名之为增悲增智。稽古略三曰:“明州普贤忏院幼璋禅师,收瘗台温明三郡饿殍遗骸数千,时人呼师曰增悲菩萨。”祖庭事苑曰:“增悲犹悲增也,菩萨人不取涅槃而利生,曰悲增也。”

  【增道损生】 (术语)法华本门之利益也。谓初住已上至于佛果四十二位之间,渐增悟智,渐减生死之类也。迹门之法华,声闻之人,受成佛之记,既为菩萨,则本门之法华,得菩萨增道损生之益也。观音义疏下曰:“声闻疑除受记作佛,菩萨迷去增道损生。”法华文句九曰:“本门增道损生,皆约圆位解释。”

  【增慧经】 (经名)增慧陀罗尼经之略名。

  【增慧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大慧菩萨住于须弥山顶,由童子相菩萨之请,说此咒。

  【增加句】 (术语)真言上下所增加之紧要语句也。随于法,各有差别。

  【增劫】 (术语)于住劫中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至人寿八万四千岁之间,谓之增劫。

  【增戒学】 (术语)增上戒学之略。戒律为三学之一,故曰戒学,此法力强,故曰增上。增上谓力之强也。因而三学共冠增字。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增戒学者,出世正道,增上胜法,非谓渐制而言增也,定慧亦同。”又增上其戒之义。

  【增进佛道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十。往生极乐,则有自然增进佛道之乐事。见往生要集上本。

  【增上】 (术语)总言势力之强。

  【增上果】 (术语)五果之一。依增上缘而生者。如眼识之于眼根,眼识为增上果也。

  【增上慧殊胜殊胜语】 (术语)见“十殊胜语”条。

  【增上慧学】 (术语)三学之一。发增胜智慧之学。又增进智慧之学。

  【增上戒殊胜殊胜语】 (术语)见“十殊胜语”条。

  【增上戒学】 (术语)三学之一。见“增戒学”条。

  【增上慢】 (术语)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是失。”

  【增上慢声闻】 (术语)五种声闻之一。于小乘之涅槃不甘闻大乘法者。如法华之五千人。

  【增上心】 (术语)强盛之心。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又定心也。定心之势力强盛,故名。中阿含经二十五曰:“增上心经。”

  【增上心殊胜殊胜语】 (术语)见“十殊胜语”条。

  【增上心学】 (术语)三学之一。定学也。定学有增上之力,故谓之增上心学。又为增进心之学,故曰增上心学。

  【增上缘】 (术语)四缘之一。谓起他法与以强力者。如眼根之能生眼识,田土之能生米麦。大乘义章三本曰:“增上缘者,起法强,故曰增上。”观经玄义分曰:“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增息】 (术语)增益息灾也。以名加持祈祷之功能。

  【增一阿含经】 (经名)五十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四阿含之第一。见阿含经条。梵Ekottara-āgama,巴Aṅguttara。

  【增益】 (术语)四种坛法之一。为增益福德,祈念南方宝部诸尊之修法也。大日经疏十一曰:“增益亦名圆满,谓能满一切所愿也。”秘藏记末曰:“增益用宝部尊。”同本曰:“增益法,以白月日出起首,行者面向东方,半跏坐若结跏趺坐。其修福德者即观我身遍法界,成黄金方坛。又观身成降三世尊极善怡相也,我口即炉口。又想身作如意宝珠,雨七宝及杂财物,满自界院内及法界。若为他觅官位封禄,观国王大臣爱念某甲授与官禄。若为他求庆者,观诸佛菩萨加被国王大臣爱念与庆。若修智慧者,观从我心智慧日轮光明出现照曜法界。”

  【增益边】 (术语)见“二边”条。

  【增益法】 (修法)见“增益”项。

  【增长】 (术语)横增竖长也。胜鬘宝窟上末曰:“增长者,横阔为增,竖进为长。”

  【增长广目】 (天名)增长天与广目天。

  【增长天】 (天名)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见“四天王”条。

  【赠别经】 (仪式)送葬日之前夜,谓之赠别夜,赠别夜之讽经,谓之赠别经。

  【赠别夜】 (术语)送葬日前夜也。又名迨夜,宿夜,大夜。

  【缯盖】 (物名)以绢布所作之大盖。

  【赠五重】 (杂语)净土宗以死者之父母妻子等亲近缘者,代死者受五重相传,使死者为佛祖历代血脉相承之人,于法名加誉号,期以此功德,使死者增进佛道也。

  【吒】 (术语)Ṭ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言一切法慢不可得(大日经)之义等。文殊问经曰:“称吒字时,是断结声。”涅槃经曰:“吒者于阎浮提示现半身而演说法,喻如半月是名吒。”慢者似从Ṭanha释之。

  【樝庵】 (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于樝木下,号为樝庵。拾薪汲水自炊,以安养为期。宋建中靖国元年寂,寿八十一。着大部借备捡四卷,笺雄四卷,助览四卷,或对四卷。见释门正统八。

  【吒婆】 (杂语)译曰障碍。见智度论四十八。

  【吒王】 (人名)罽腻吒王之略称。

  【搩手】 (杂名)梵语Vitasti,又作磔手。搩手者,张也。谓张拇指与中指之距离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磔字当从石,张也,谓母指中指相去为磔。”

  【栅门那】 (物名)又曰讪若。十外道之一。见讪若条。

  【诈习因】 (术语)见“因”条附录十因十果项。

  【诈现异相】 (术语)见“五邪命”条。

  【斋】 (术语)又作时。斋食,时食也。斋者谓不过中食,正午以前所作之食事也。戒律上,于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为正时,以后为非时。时者宜食,非时者不宜食。因而时中之食为斋食。字典曰:“斋戒也敬也。”是通于一切。梵名乌哺沙他,又曰布萨,Upavasatha,巴Uposatha,说式也。清净之义。后转曰斋曰时。正指不过中食之法。守之曰持斋。是为斋之本义。然后又一转而为不为肉食。此因大乘教之本意,置重禁肉食,遂曰持斋者,禁肉食也。精进云者,惟不肉食之事也。寄归传三曰:“时非时,且如时经所说,自应别是会机。然四部律文皆以午时为正,若影过线许,即曰非时。”起世经七曰:“乌晡沙他,隋言增上,谓受持斋法,增上善根。”起世因本经七曰:“乌晡沙他,隋言受斋,亦云增长。”多论一曰:“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

  【斋罢】 (杂语)又曰斋退。谓午斋终后。

  【斋板】 (物名)库司有大板,斋时打之者。见象器笺十八。

  【斋场】 (杂名)为斋供之场所。

  【斋嚫】 (杂名)斋者斋食,嚫者施物也。

  【斋持】 (术语)如言持斋。为修道而受持不过中食之法也。

  【斋灯】 (物名)与柴灯同。

  【斋法】 (术语)过正午不食之法。见“斋”条。又清肃整威仪之法。楞严经一曰:“严整威仪,肃慕斋法。”

  【斋非时】 (术语)午前之食,谓之时。午后之食谓之非时。沙弥之十戒,有不过中食。比丘之具足戒,有非时食戒。故出家之僧尼,总不可受非时食。后呼斋非时为斋供非时之称者,非也。善见论十六曰:“非时食言是时食。”寄归传三曰:“时非时,且如经说。”

  【斋鼓】 (物名)报斋时之鼓。

  【斋会】 (行事)会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会。佛祖统记三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于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诏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斋会也。

  【斋戒】 (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斋经】 (经名)佛说斋经,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经持斋经也。说持斋之功德。

  【斋七】 (行事)谓人死后七七日之斋会也。见“累七斋”条。

  【斋七幡子】 (仪式)七七日之斋会,以纸作幡子,使主僧火化之。以期亡灵见幡子之好相而得好身也。释氏要览下曰:“北俗亡累七斋日,皆令主斋僧剪纸幡子一首,随纸化之。按正法念处经有一十七种中有,谓死时若生天者即见中有如白叠垂下,其人识神见已,举手揽之,便受天人中有。故今七七日是中有死生之日,以白纸幡子胜幢之相示之。”

  【斋日】 (杂语)祖先忌日等为斋供之日。又六斋日也。

  【斋僧】 (杂语)设食以供僧众也。唐六典曰:凡国忌日,两京定大寺观各二,散斋。诸道士僧尼,皆集于斋所。五代会要曰:晋天福五年,令每遇国忌,行香之后,斋僧一百人,永为定制。

  【斋时】 (术语)吃斋食之时也。自明相现至正午之间。僧祇律曰:“午时日影过一发一瞬,即是非时。”

  【斋食】 (术语)过午时不食,谓午前中之食也。斋非就食体而云。就食时而云也。持比丘戒沙弥戒者勿论,持在家八斋戒者之食法也。故僧家之食及法会之施食,总名为斋。但俗以为精进而禁肉类,是大乘戒之别意,非关于斋之本义。

  【斋堂】 (堂塔)斋堂即食堂,食堂即僧堂也。

  【斋退】 (杂语)禅林之语。又曰斋罢。午斋之后也。

  【斋席】 (杂名)设斋供之法席。

  【斋筵】 (术语)设斋食以供养三宝之法会。

  【斋月】 (术语)正五九三个月为宜持斋食法而慎恶事之月,故曰三长斋月。见“三长斋月”条。

  【斋钟】 (杂名)报斋时之大钟也。三十六下。见僧堂清规五。

  【斋粥】 (饮食)斋者午食。粥者朝餐。释门正统三曰:“斋粥而不愆期。”又曰:“粥则见手掌文,斋则过午不食。”晓光渐现至得见掌中之文为粥时。

  【斋主】 (术语)斋食之施主。楞严经一曰:“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

  【宅门】 (术语)五功德门之一。见“五功德门”条。

  【宅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

  【瞻病】 (杂语)与看病同。瞻病有五德,见五德条附录。

  【瞻病五德】 (名数)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等,五能为病人说法。见四分律四十一。

  【瞻波】 (植物)Campaka,又作占婆,瞻婆,瞻匐,瞻博,旃波迦,瞻博迦,睒婆。树名。译曰金色花树。其花有香气远熏。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瞻博花,旧言旃簸迦,或作瞻波花,亦作瞻匐,又作占婆花,皆方夏之差耳。此云金色花,大论云黄花树也,树形高大,花亦甚香,其气逐风弥远也。”玄应音义二曰:“睒婆又作覢婆,同式染反,此译云木绵。”

  【瞻波国】 (地名)Campā,瞻波,木名,以木名国。在中印度恒河滨,此国都城名瞻波城,中印度都城之元始也。西域记十曰:“昔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处,未知宫室。后有天女降迹人中,游殑伽河,濯流自媚,感灵有娠。生四子,分王瞻部洲,各擅区字,建都筑邑,封疆画界,此则一子之国都,瞻部洲诸城之始也。”

  【瞻波犍度】 (术语)Campā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佛在瞻波国如羯磨法明非之篇章名。见四分律四十四。

  【瞻波经】 (经名)佛在瞻波国为目连说犯戒之事。摄于中阿含经九。

  【瞻博】 (植物)又作占婆,睒婆。树名。见“瞻波”条。

  【瞻博迦】 (植物)又作旃簸迦,占博迦。树名。见“瞻波”条。

  【旃达罗伐摩】 (人名)Candravarman,比丘名。译曰月胃。见慈恩传二。

  【旃丹】 (地名)见“震旦”条。

  【瞻风】 (杂名)见“拨草瞻风”条。

  【瞻匐】 (植物)又作薝葡,香树名。见瞻婆条。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人入瞻匐林,唯嗅瞻匐,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辟支佛功德香也。”

  【瞻匐迦】 (植物)见“瞻波”条。

  【瞻婆比丘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中阿含大品瞻婆经之别译。

  【瞻婆城】 (地名)又作占婆城。瞻婆国之都城。见“瞻波国”条。

  【瞻婆怛伽】 (地名)河名。以花得名。见瞻波比丘经。

  【旃叔迦】 (物名)Kiṁśuka,宝名。见“甄叔迦”条。

  【旃檀】 (植物)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旃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旃弹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天竺国竺法师将画释迦像,是优填国旃檀师第四作也。又按本草谓檀香有白檀黄檀紫檀之别,故古今注称紫檀为旃檀,此紫檀乃檀香之别种,非今通用之紫檀木也。

  【旃檀耳】 (饮食)生于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三曰:“尔时世尊于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阇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众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那寻设饮食供佛及僧,别煮旃檀树耳,世所珍奇,独奉世尊。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余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与。”玄义七曰:“八十二岁老比丘身,诣纯陀舍,持钵乞食,食旃檀耳羹,食讫说法,果报寿命中夜而尽。”

  【旃檀罽昵吒】 (人名)月支国王名。征中印度,将马鸣菩萨而还。见付法藏传五马鸣传。

  【旃檀那】 (植物)见“旃檀”条。

  【旃檀瑞像】 (图像)优填王所作之佛像也。见“瑞像”条。

  【旃檀香辟支佛】 (佛名)四缘觉之一。麟喻独觉也。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第八位。密号曰清冷金刚。形瘦,色黄白,左掌向外,立于胸之胁,右手执袈裟角,坐于赤莲。

  【旃檀香身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陀罗尼名旃檀香身。诵持之,则能见观音。又除身之恶疾。

  【旃檀薪尽】 (故事)言佛之涅槃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旃檀烟】 (故事)谓佛之荼毗也。以旃檀为薪而荼毗佛也。

  【旃提罗】 (术语)译曰奄人。断男根者。胜鬘经曰:“即遣内人名旃提罗。”同宝窟上本曰:“旃提罗,此云奄人。(中略)又旃提罗者,此云善信。其人善而有信言善信,今谓奄人是其通名,善信当其别名。未曾有经云:旃提罗,翻为应作。”梵Ṣaṇḍila(Saṇḍha,Śaṇḍa Ṣaṇḍha)。

  【旃荼罗】 (杂名)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按即旃陀罗。

  【旃陀阿输柯】 (人名)Cāṇḍaaśoka,阿输柯王作暴恶。人称为旃陀阿输柯。旃陀为旃陀罗,译言暴恶或可畏。阿育王经一曰:“阿育王瞋,即以竹箔里诸女人以火烧之,以其恶故,时人谓为旃陀阿输柯王,翻可畏。”

  【旃陀利】 (杂名)见“旃陀罗”条。

  【旃陀罗】 (杂名)Caṇḍā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为业者。男曰旃陀罗。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为自标故。”玄应音义三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一云主杀人狱卒也。案西域记云:其人若行则摇铃自标,或拄破头之竹,若不然王即与其罪也。”法显传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同二十三曰:“旃荼罗,此云执暴恶人,亦言恶杀。”阿育王经三曰:“旃陀利女,翻下姓。”

  【旃陀罗提婆】 (人名)Candradeva,比丘名。译曰月天。见求法高僧传上。

  【旃陀婆罗鞞】 (人名)王名。译曰月光。见战达罗钵喇婆条。

  【旃陀耆利柯】 (地名)Caṇḍagiri,译曰可畏山。见阿育王经一。

  【旃陀越】 (地名)国名。所在不明。

  【旃陀越国王经】 (经名)Candrapati-sūtra,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旃陀越国王信婆罗门之谮,埋怀胎之夫人于土中。儿生于冢中,母之半身不朽,三年饮乳。至六岁,佛度使出家,证阿罗汉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旃延】 (人名)迦旃延之略。比丘名。

  【瞻仰】 (术语)以恭敬之心而仰观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瞻仰两足尊。”维摩经上曰:“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旃育迦】 (人名)王名。佛灭后七百年出,再建祇园精舍。法苑珠林三十九曰:“经律大明祇桓寺之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余步,祇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中略)于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

  【旃遮】 (人名)又作旃阇,战遮。婆罗门名。又名遮摩那。梵音Ciñca Mānavika。光明玄上曰:“若饥得食,病得差,狱得出,狝猴得酒。旃遮婆罗门饱食指腹,皆是世人畅情为涅槃尔。”此婆罗门女,名孙陀利,为腹盆而谤佛,佛九恼之一。兴起行经下曰:“佛告舍利弗:往昔阿僧祇劫前有佛名尽胜如来,尔时有两种比丘:一名无胜,一名常观。波罗那城有长者,名大爱,有妇曰善幻。两比丘往其家为檀越,善幻供养无胜四事无乏,供养常观至薄,以无胜比丘断诸漏,六通具足,常观比丘结使未尽故。常观自言,无胜比丘与善幻通,不以道法供养,自以恩爱耳。汝知尔时常观,即我身是,善幻妇人,今婆罗门女名旃遮者是。我尔时无故以无胜罗汉罪,无数千载在地狱,受诸苦痛。今虽为佛,为诸大众说法要时,以余殃故,多舌童女以舞盂起腹,来至我所曰:沙门何故不说自家事,乃说他事?汝今独乐,不知我苦,汝先与我通,使我有身,今当临月。尔时众会皆低头默然。时释帝桓因侍后,扇佛,以神力化一鼠,入其衣里,啮舞盂,忽然落地。诸四众及六师之徒见盂堕地,皆大欢喜,扬声称庆。智度论二曰:“旃阇婆罗门女。带盂谤佛。”法显传曰:“外道女名旃遮摩那。起嫉妒心。乃怀衣着腹前。似若妊身”西域记六曰:“瞿伽梨陷坑南八百余步有大深坑。是战遮婆罗门女毁谤如来生身陷入地狱之处。”

  【旃遮婆罗门女】 (人名)见旃遮项。

  【展单】 (术语)禅林之语。单者半单也。无晚参时,鸣放参钟三下,其时展半单,后遂谓放参钟为展单。

  【展转】 (杂语)身体展张而移于他也。四卷楞伽一曰:“展转相因。”无量寿经下曰:“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唯识论八曰:“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占察】 (杂语)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观我心为月轮或莲华,于其上观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使其宝珠遍满法界,故其中一切善恶之相悉现,可以知其吉凶祸福。大日经疏四曰:“当自观心莲华上如意宝珠内外明彻,彼谛观察时,所有之善恶悉于中现。”又曰:“此如意珠只是阿字引耳。”秘藏记末曰:“定未萌事,我心观月轮,轮上观阿字,变阿字成如意珠,宝珠遍满法界。”又有占察经所说之法。

  【占察经】 (经名)占察善恶业报经之略名,二卷,隋菩提灯译。地藏菩萨说投木牌占吉凶善恶之法,兼示忏悔之法,次示一实境界二道之观道事理具备。明智旭,着有占察经疏三卷,占察行法一卷。

  【战达罗】 (术语)一作战捺罗Candra,译曰月。又外道名。因明大疏中曰:“十八部中上首名战达罗,此云慧月,造十句论。”

  【战达罗钵喇婆】 (人名)Candraprabha,国王名。译曰月光。西域记三曰:“如来昔修菩萨行,为大国主,号战达罗钵剌婆,唐言月光。志求菩提,断头惠施。”贤愚经五曰:“旃陀婆罗鞞王,晋言月光。”

  【战捺罗】 (杂语)见“战达罗”条。

  【战捺罗野】 (真言)Candrāya,是月天子之名,即其真言也。息除一切世间之热恼,施以清凉之乐,故谓之为甘露。今以最初之战字为真言之体,战是不死之义,一切甘露味中无过于净月三昧,其服之者,即离诸变迁而不死不生也。捺是施与之义,啰是无尘之义,又为净月之用,以加曳字之声,即名月天乘。见大日经义释七。

  【湛然】 (人名)台州国清寺湛然,姓威氏,唐晋陵荆溪人,时人尊其道,号为荆溪。天宝载剃落,持律森严,极止观之奥旨。法华释签,文句记,止观辅行,其他净名广略疏,涅槃后分疏,金刚錍等。著书颇多。中兴天台之道。智者之后,第六代也。建中三年二月寂,寿七十二。宋开宝年中吴越王钱氏请谥圆通尊者。见宋高僧传六、佛祖统纪七。

  【章安】 (人名)章安者地名。讳灌顶。后学尊崇故指其所生处呼之。见垂裕记一。

  【章服义】 (书名)释门章服义之略称,道宣着。

  【章疏】 (术语)分篇章而论法门云章。如大乘义章,法苑义林章等。通释经论之文句云疏。又称述记,义记等。寄归传四曰:“经典章疏皆不可分,当纳经藏四方僧共读。”

  【长阿含经】 (经名)四阿含经之一。二十二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见阿含经条。

  【长阿含十报法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长阿含中之十上经同本异译。十种法说于增一。

  【长板】 (杂语)谓禅林长打云板也。于斋时鸣之。见象器笺十八。

  【长钵】 (术语)比丘于一个铁钵之外。畜多余之铁钵,曰长钵。比丘若得长钵,则于十日以内,不得不作净施之法。若不作之,而过十日,则结罪如长衣。

  【长钵过限戒】 (术语)二百五十戒中三十舍堕之一。得长钵,必于十日以内行净施法之戒法也,若不行之,过十日之限,则结舍堕罪。见行事钞中二。

  【长耳和尚】 (人名)吴越时,杭州法相寺长耳行修和尚,泉南陈氏子。长耳垂肩。七岁犹不言。或问之,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参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兽驯若。灵异益着。僧问如何是长耳?师以手曳耳示之。问南峰难到么?曰:只为他会不过。曰到后如何?曰孤峰独宿。吴越王问永明,今有真僧否?曰:长耳和尚,乃定光佛应身也。王礼称定光出世。师曰:弥陀饶舌。少选而化。宋赐号宗慧大师。

  【长发梵志】 (杂名)梵志之头发长者。伽耶山顶经曰:“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

  【长干寺瑞像】 (图像)行事钞下二曰:“如长干寺瑞像是阿育王第四女作。脚趺铭云,今在京师大发灵相。”称阿育王像。

  【掌光】 (杂语)道昂慧解夙成。掌中常有光,不劳灯烛。

  【长跪】 (术语)两膝据地,两胫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众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为易也。释门归敬仪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归传一曰:“言长跪者,谓是双膝踞地,竖两足以支身,旧云胡跪者非也。五天皆尔,何独道胡?”释氏要览中曰:“长跪即两膝着地,亦先下右膝为礼。”

  【掌果】 (譬喻)掌中之庵摩罗果也。以譬物之易见。止观一曰:“如观掌果无有僻谬。”

  【长行】 (术语)谓经文中,直宣说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数长故也。是对于偈颂之称,十二分教之中第一修多罗是也。故诸经自能诠之文体分之,则惟长行与偈颂之二者而巳。百论疏上曰:“总谈设教,凡有三门:一但有长行,无有偈颂,如大品之类。二但有偈颂,无有长行,如法句之流。三具存二说,如法华经等。”法华义疏三曰:“龙树十住毗婆沙云:一者随国法不同,如震旦有序铭之文,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也。”

  【长老】 (术语)通称道高腊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便。佛言:从今唤长老某甲,如唤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金刚经纂要上曰:“长老者德长年老,唐译曰具寿,寿即是命。魏译曰慧命,以慧为命。”又(职位)禅家称住持之僧为长老。敕修清规住持章曰:“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祖庭事苑曰:“今禅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行事钞下二之二曰:“毗尼母云: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门国王之所尊敬,是耆宿长老。”

  【长连床】 (物名)禅林僧堂所置之大床也。长大而连坐多人者。禅门规式曰:“僧堂设长连床,施椸架,挂搭道具。”

  【长眉僧】 (人名)宾头卢尊者也。尊者保长命而住于世,以眉毛长得名。杂阿含经二十三曰:“时王见尊者宾头卢,头发皓白,辟支佛体。头面礼足,长跪合掌。(中略)白尊者曰:尊者见世尊耶?三界所尊仰。时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毛,视王而言:我见于如来,于世无譬类。”祖道载七曰:“道安每疏经义,必求圣证。一日感庞眉尊者降,安出所制似之。”僧史略上曰:“南山宣律师按法立坛,感长眉僧(即宾头卢身也),随喜赞叹。”

  【长眉沙门】 (人名)即长眉僧。

  【长明灯】 (物名)又名续明灯,无尽灯。佛前夜昼常明之灯也。五百问曰:“问:续佛光明昼可灭不?答不得,若灭犯堕。”敕修清规亡僧曰:“夜点长明灯。”刘餗隋唐嘉话曰:“江宁县寺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按自晋迄唐,凡五百许年。可谓久矣。又日本之出云大社,有地神氏时长明灯。至今几乎三千年。天壤之间,恐无有再久于此灯也。

  【长命灯】 (物名)长明灯,一作长命灯。祈愿长命之意也。

  【长乞食】 (术语)十二头陀法之一。常以乞食资身,不坐阿练若而受食者。

  【长日】 (术语)言日日相续而历久也。与常日,不断平生等同。

  【长生】 (术语)极乐之寿命也。无量寿经下曰:“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又曰:“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教行信证信卷曰:“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

  【长生符】 (杂名)比佛之教法于仙道,称为长生符。提谓经曰:“欲得不死地,当佩长生之符,服不死之药,持长乐之印。”法华玄义十曰:“长生符者,即三乘法是。”

  【长生库】 (堂塔)贮长生钱之库藏。今俗呼典当为长生库。老学庵笔记曰:“今僧寺辄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梁甄彬尝以束苎就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苎还,于苎束中得金五两,送还之。”则此事亦已久矣。

  【长生钱】 (物名)无尽财之异名。

  【掌石】 (譬喻)海底有石名掌,无一微尘之不平,经中以为国土平正之喻。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地平如掌。”法华文句七曰:“经直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则非所引,海底有石名掌,此石无有一微尘不平,当知类如法掌耳。”

  【长食】 (术语)多余之食物也。行事钞中一曰:“僧祇云:若将僧家长食还房得偷兰。”

  【长时修】 (术语)四修之一。见“四修”条。

  【长世】 (杂语)久长之世。行事钞上一曰:“引误后世,罪流长世。”

  【长寿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寿命极长,终不中夭,所谓婆薄罗比丘是。”

  【长寿法】 (术语)以阿字之数息观,成就长寿。

  【长寿天】 (界名)天人之长寿者。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之寿命,为五百大劫,是色界天之最长寿也。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为八万劫,是三界之最长寿也。

  【长寿王】 (本生)佛往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邻国之贪王来伐之,誓不与战,与长生太子共逃出。后愍贫人来乞王身,随之见贪王。王即杀之。被杀时,遗命长生太子,慎勿报怨,太子奉遗命,乃止报。见佛说长寿王经,中阿含十七,长寿王本起经。

  【长寿王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长寿王之因缘。

  【长水】 (人名)宋秀州长水子璇,字仲微,号长水。以华严为宗。初依本州洪敏法师,学楞严经。后参琅玡山慧觉禅师,豁然大悟,欲嗣其法,琅玡谓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励志扶持,以报佛之恩德,勿以殊宗为介。乃再拜奉教。后住长水。以贤首之宗制楞严经等疏,总行于世。见五灯会元十二。

  【长翁】 (人名)宋明州天童山如净禅师,号长翁,雪窦鉴禅师之法嗣也。幼岐巍,长学出世之法,鉴使参雪窦,看庭前柏树子之话有省。呈颂曰:西来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对眼睛,落地枯枝才[跳-兆+孛]跳,松藿亮鬲笑掀腾。鉴领之,出世屡迁名刹,后奉敕升天童。某年寂,寿六十六,全身塔于本山。见会元续略一上,僧谱三十五。

  【长物】 (术语)比丘资持一身之诸具分三种,一六物,二百一资具,三长物也。此中六物,属于制门,通三根之人,必须受持,百一以下,属于听门,中根之人,但不堪于六物,听受持百一资具,下根之人,不堪于六物与百一资具,听更畜长物。长物者,多余之衣钵药及金银米谷等也。而畜之者,宜行净施之法。若不行此法,而畜之,则犯舍堕罪。行事钞下一曰:“萨婆多云:百一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长物。若似宝,入百一物数,不须说净。余者一切器,与非器一外,皆应作净。”

  【长养】 (术语)功德善根,生长养育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新译仁王经中曰:“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中略)而能少分化诸众生,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长夜】 (譬喻)凡夫流转生死。无明之昏,未寝之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汝亦长夜随我受学。”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胜鬘宝窟中本曰:“长夜者,生死远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晓,故称长夜也。”

  【长衣】 (术语)比丘三衣或百一资具外之衣体也。总称周尺长一尺二寸,广八寸已上,制衣以外所残余之衣片为长衣。长者长物之义,上根之比丘,三衣以外,下根之比丘,三衣及百一资具之外者,总属长物。含注戒本畜长衣过限戒曰:“佛在舍卫国,听持三衣,不得有长。六群比丘畜多长衣,或旦起衣,或中时衣,或晡时衣。彼常经营庄严衣服,积而藏举。比丘举过。佛便诃已,因开重制。(中略)衣有十种,长衣者,长如来八指,广四指是。”戒疏三上曰:“限分之余名长。”行持钞中二曰:“长衣谓三衣之外财也。”同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三衣外者,若受百一,则百一外为长。”

  【长衣过限戒】 (术语)具曰畜长衣过限戒。二百五十戒中三十舍堕罪之第一。比丘若于三衣,或百一资具之外,得周尺一尺六寸,广八寸已上之衣体,则于十日已内,宜行说净之法。若不作此法而畜之,过十日之限,则自十一日之明相现时结舍堕罪。含注戒本上曰:“畜长衣不净施得畜,若过十日尼萨耆波逸提。”戒本疏三上曰:“贮用属己名畜,限分之余为长,越于期限故曰畜长衣过限戒。”

  【长斋】 (术语)斋食长续也。斋食者,谓不过中食之行法也。七日长斋云者,则七日之间斋食也。般舟三昧经曰:“一食长斋。”南史曰:“刘虬精信释氏,衣粗布,礼佛长斋。”杜甫诗曰:“苏晋长斋绣佛前。”

  【长斋月】 (术语)正五九之三月也。此三月为可续一月斋食之月。见“三长斋月”条。

  【长爪梵志】 (人名)Dirghanakhabrahmacārin,长爪其名,梵志为志梵行之外道总称。舍利弗之舅,摩诃俱絺罗,与姊舍利论议不如。俱絺罗思惟言,非姊力也,必怀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尔,及生长大,当如之何?思惟已,生憍慢心。为广论议故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国,始读经书。诸人问言:汝欲习何经?长爪答言:十八种大经尽欲读之。诸人语曰:尽汝寿命,犹不得一,何况能尽?长爪自誓言:我不剪爪,要读尽十八种经。人见爪长,号为长爪梵志。既而学成,摧诸论师。还至本国,问姊之生子。曰:彼生至十六岁,论议胜一切人,有释种道人,剃头为弟子。长爪闻之,直诣佛所,语佛曰:瞿昙!我一切法不受。佛问长爪:汝言一切法不受,是见受不?彼知言此见我受,则自语相违。便答言:一切法不受,此见亦不受。佛言: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则无所受,与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长爪不能答,自知堕负处,于佛生信心。佛为说法,断其邪见,彼即坐得圣果。见智度论一。大日经疏二曰:“长爪梵志。”

  【长爪梵志请问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三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

  【长者】 (杂名)梵语曰疑叻贺钵底Dṛha-pati,积财具德者之通称。如须达长者等。法华玄赞十曰:“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迈财盈,名为长者。”又,年长者之称。孟子曰:“徐行后长者。”又,显贵者之称。史记曰:“门外多长者车辙。”又,谨厚者之称。汉书曰:“宽大长者。”

  【长者布金】 (故事)须达长者。以金布地买祇陀之园林,以建祇园精舍奉佛。

  【长者法志妻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入城乞食,教化长者法志之妻及其下婢,皆使转男子得道记。

  【长者女】 (杂名)长者之女。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于长者婆私腻伽之家受供养,其女与夫共见佛,与舍利弗及文殊问答深义。

  【长者施报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为须达长者说过去之长者行大施会,及其功德,不如三归慈心。

  【长者音悦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之音悦长者,得四种之吉祥,佛往赞叹之,使植福。后得四种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赞叹之,乃被痛打。佛因说长者之夙缘。

  【长者子】 (杂名)长者之子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有长者子,名曰宝积。”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舍卫城长者之子死。父母悲哀不止。佛说此子先没天而生于长者之家,今死而生于龙中,即为金翅鸟所取食。因而三处一时啼哭,且说此儿之前因。长者闻之而得法忍。

  【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经名)一卷,宋慧简译。舍卫城僧伽罗摩长者之子,往昔屡出家,今第七次于释迦佛之所出家学道。佛为授止观之法。彼直证阿罗汉。佛言我弟子中降伏魔者,以僧伽罗摩比丘为第一。

  【长者子制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佛说逝童子经同本异译。制为童子之名。

  【掌珍论】 (书名)具名大乘掌珍论,一卷,清辩菩萨造,唐玄奘译。明诸法无相之义,破护法之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论也。

  【掌中庵摩勒果】 (譬喻)似与庵摩罗两用。维摩经弟子品曰:“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楞伽经四曰:“如来者,现前世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

  【掌中庵摩罗果】 (譬喻)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以喻一目了然也。阿那律,为天眼第一。

  【掌中论】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Diṅnāga),唐义净译。论三界唯有假名,实无外境,引蛇绳麻之譬。

  【障】 (术语)烦恼之异名。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大乘义章五本曰:“能碍圣道说以为障。”余见二障三障四障五障十重障各条。

  【障碍山】 (地名)毗那怛迦山Vinataka之译。

  【障碍有对】 (术语)三有对之一。见“有对”条。

  【丈夫】 (术语)勇健之人。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

  【丈夫拜】 (杂语)谓女人拜也。异说颇多。但普通为座拜。

  【丈夫国】 (地名)在北印度,天亲菩萨生国之名。婆薮槃豆传曰:“婆薮槃豆法师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Puruṣapura人也。富娄沙译为丈夫,富罗译为土。(中略)毗搜纽天,既居此地显丈夫能,因此立名称丈夫国。”

  【丈夫志干】 (术语)尪弱怯劣之反对,指意志强固之勇者。堪忍永劫修行。积德猛进之菩萨。

  【障尽解脱】 (术语)二解脱之一。

  【杖林】 (地名)外道以竹杖量佛之身量处。西域记九曰:“佛陀伐那山空谷中,东行三十余里,至泄瑟知林,唐言杖林。竹竹脩劲,被山弥谷。其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量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种根焉。”Yaṣṭivana。

  【丈六】 (术语)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三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余国皆长丈三尺。”行事钞下曰:“明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尺以定律吕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丈六金身】 (术语)传灯录曰:“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金色。”北史曰:“时蜀沙门法成,率僧数千人,铸丈六金身。”

  【招魂法】 (杂语)儒家云招魂,佛家云去识还来。招还亡者之灵魂而供养之也。

  【招提】 (术语)具名拓斗提舍,梵音Caturdeśa,译曰四方。谓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僧之施物为招提僧物,四方僧之住处为招提僧坊。魏太武造伽蓝,以招提名之,招提二字,遂为寺院之异名。增一阿含经十四曰:“毗沙鬼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招提僧,唯愿世尊为之受之。”悲华经八曰:“比丘比丘尼无惭无愧,或断招提僧物,断现前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玄应音义十六曰:“招提,译云四方也。招,此言四。提,此言方。谓四方僧也。一云:招提者讹也,正言拓斗提奢,此云四方。译人去斗去奢。拓,经误作招。以拓招相似,遂有斯误也。”涅槃经十一曰:“招提僧坊。”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招提僧坊,此云四方僧坊也。”名义集七曰:“后魏太武始光元年造伽蓝,创立招提之名。”比丘尼钞中上曰:“拓斗提奢,隋云四方。但是僧处,旧拓提者讹略也。昔人去斗除奢,拓复误作招。以拓招两字,形滥相似,致久来误矣。”

  【昭玄】 (寺名)后魏建昭玄寺,为僧尼之总管所。僧史略中曰:“后魏有曰:初立监福曹以统摄僧尼,寻更为昭玄寺也。故隋百官志曰:昭玄寺掌佛教,署大统一人统一人维那三人,置功曹主簿员管诸州群县沙门矣。”佛祖统纪五十一曰:“陈文帝,置昭玄十统。”有昭玄大沙门统,昭玄沙门统,昭玄沙门都统,昭玄大统,昭玄上统等之称。

  【爪犊】 (杂语)长爪梵志与犊子部也。秘藏宝钥中曰:“爪犊遥望。”

  【爪净】 (术语)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爪甲去其皮壳,然后食也。否则曰不净食。

  【爪镜】 (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艸,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网经合注六曰:“爪镜即圆光法。”或曰:“爪镜者,以药涂指上,咒之,光明如镜,见人吉凶。”

  【爪上】 (譬喻)受人身者极希,譬以爪上之土。见爪土项。

  【爪上土】 (譬喻)见“爪土”条。

  【爪塔】 (堂塔)给孤独长者为供养佛之爪发而立塔,是为起塔之始。十诵五十六有异说。

  【爪土】 (譬喻)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众生入道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复如是。”涅槃经三十三曰:“尔时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舍身还得人身;舍三恶身,得受人身;诸根完具,生于中国,具足正信,能修习道;修习道已,能得解脱;得解脱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恶身。(中略)不得解脱常乐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爪章】 (书名)长爪梵志之所说。性灵集六曰:“爪章发论。”

  【照法轮】 (术语)玄奘所立三法轮教之第二,即第二时之空教也。见“三教”条。

  【肇法师】 (人名)姚秦长者沙门僧肇也。

  【照拂】 (行事)禅林谓维那之点检也。照为监视之义。拂音弼,辅弼也。敕修清规圣节曰:“维那烧香,点汤,照拂。”正字通曰:“拂与弼通,荀子谏诤辅拂。”

  【照寂】 (术语)真如之妙用照十方曰照。真如之妙体离诸过曰寂。妙用之当相为寂体曰照寂。寂体之当处为妙用曰寂照。

  【照镜】 (杂语)在戒法,为自己之相好而观镜,为越毗尼。病新愈后,或新剃发时,又颜面生疮时,始得照镜。

  【照览】 (术语)佛菩萨以光明照见众生之机也。遵式之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曰:“聊荐精诚,仰惟照览。”仁岳之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曰:“惟愿洪慈,俯回照览。”

  【肇论】 (书名)三卷,唐肇作。以作者之名为题。物不迁论第一,不真空论第二,般若无知论第三,涅槃无名论第四,首有宗本义之一章,冠于四论。疏注如下:肇论疏三卷,晋惠达撰,缺下卷。肇论疏三卷,唐元康撰。肇论疏科一卷,宋遵式排定。夹科肇论序注一卷,宋晓月注。注肇论疏六卷,宋遵式述。肇论新疏三卷,宋文才述。肇论新疏游刃三卷,宋文才述。肇论略注六卷,明德清述。

  【照牌】 (物名)牌上图示众僧之座次,使各人照知之者。

  【召请】 (术语)劝请佛菩萨,又召致人众也。大日经七曰:“召请如本教。”涅槃经一曰:“召请涅槃众。”

  【召请方便真言】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啰(二合)钵啰(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钩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钵[口*履]布啰迦(满足)莎诃(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钩,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遍一切处作钩召,今如来之钩,则不如是,善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招菩提之果也。以要言之,则悉满一切如来之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使亦得此道。故次句曰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而残之也。遍害一切之不调伏者,皆于菩提之行,而趣于妙果,使得满足也。”

  【召请童子】 (菩萨)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左五位。梵名阿羯啰洒也,译言召请,密号称为普集金刚,主召请众生于菩提道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召请童子印明】 (真言)见“文殊”条。

  【照堂】 (堂塔)在禅林僧堂之后。首座之僧代住持提撕众僧之处。此屋连于僧堂而邃闇,故高其制,使之敞明,名为照堂。或作之于法堂之后。又为影堂之异名,则误也。见象器笺一。

  【兆载永劫】 (术语)兆载者数量名,永劫者,历兆载之劫数,故云永。极长之一时期,谓之劫。梵语也。无量寿经上曰:“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赵州】 (人名)赵州观音院从谂,南泉普愿之法嗣也。唐曹州人,姓郝氏,童稚于本州扈通院披剃,未受戒,便抵池阳参南泉,值南泉偃息。泉问曰:近离什么处?师曰:近离瑞像院。曰:还见瑞像否?师曰:不见瑞像,祇见卧如来。曰: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沙弥。曰:主在什么处?师曰: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南泉器之,而许入室。异日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为是非耶?师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受戒。仍返南泉,留久之。众请住赵州观音院,一曰东院,道化大扬。昭宗干宁四年十一月二日寂,寿一百二十,敕谥真际大师。见传灯录十。

  【赵州柏树子】 (公案)“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三十七则,从容录四十七则。

  【赵州大萝卜】 (公案)“僧问赵州: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州云:镇州出大萝卜头。”见碧岩第三十则。

  【赵州狗子】 (公案)见“狗子佛性”条。

  【赵州救火】 (公案)“赵州到黄檗,檗见来,便闭却入门。州于法堂内把火云:救火救火。檗便出擒住云:道道。州云:贼过后张弓。”见会元赵州章,葛藤集上。

  【赵州勘婆】 (公案)“五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云:蓦直去。僧才行三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云:待我去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其答。州还,谓众云:台山婆子,我勘破了。”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三十一则,从容录十则。

  【赵州三转语】 (公案)见“三转语”条附录。【赵州三转语】(名数)碧严九十六则曰:“赵州示众三转语。”会元四赵州章曰:“师上堂曰: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碧严评唱曰:“泥佛若渡水则烂却了也;金佛若渡炉中则镕却了也;木佛若渡火,便烧却了也。”

  【赵州四门】 (公案)“僧问赵州:如何是赵州?州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见碧岩九则。

  【赵州问死】 (公案)“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如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见碧岩四十一则,从容录六十三则。

  【赵州无字】 (公案)与赵州狗子同。

  【赵州洗钵】 (公案)“僧问赵州,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钵盂去。其僧省悟。”见无门关七则,从容录三十九则。

  【遮断】 (术语)对于永断之称。一时遮止烦恼不使起,谓之遮断。

  【遮恶】 (术语)对于性恶而言。如饮酒依佛遮制而为恶者。非自性之恶。

  【遮迦和】 (地名)山名。见“烁迦罗”条。

  【遮迦越罗】 (杂名)译曰转轮圣王。见斫迦罗伐辣底条。

  【遮犍度】 (书名)不使有罪科之比丘居于僧中。说举罪不可不具备五德等。见四分律四十八。

  【遮戒】 (术语)二种戒之一。

  【遮梨夜】 (术语)又作遮唎耶Caryā,译曰诸行。诸有为法也。智度论四十八曰:“遮利夜,秦言行。”大日经疏七曰:“梵音遮唎耶,是诸行义。”

  【遮卢邬波遮卢】 (人名)Cāru Upacāru,遮卢与邬波遮卢二人之名。此二人共为劫初湿生之人。俱舍光记八曰:“遮卢唐言髀,邬波遮卢,唐言小髀。于我养王两髀上各生一疱,疱生一子,颜貌端正。从所生处为名,以小标别。”

  【遮魔】 (异类)魔子名。过去久远劫光明无垢光王如来出世时,有一魔子,名遮,即今持地菩萨是也。依金刚齐菩萨之教化,归于光王佛,发菩提心。彼金刚齐即今奋迅菩萨是也。见奋迅王经上。

  【遮摩那】 (人名)外道名。见“旃遮”条。梵Śamana。

  【遮末逻】 (地名)Cāmara又作遮摩罗。瞻部大洲边二中洲之一。俱舍论十一曰:“瞻部洲边二中洲者:一遮末罗洲,二筏罗遮末罗洲。”同光记十一曰:“遮末罗,此云猫牛也。”

  【遮那】 (术语)又作舍那。毗卢遮那之略。显教用舍字。密教用遮字。

  【遮那果德】 (术语)果德者,佛果德用之义,换言之,则遮那佛所具之绝对德用也。

  【遮那果满】 (术语)言遮那佛果海之众德圆满也。

  【遮那教主】 (术语)毗卢遮那如来是真言两部之教主也。

  【遮那圆顿】 (术语)以华严经为毗卢遮那法身所说圆融顿极之法,指华严宗而云。

  【遮那咒】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真言。

  【遮难】 (术语)十六遮,十三难也。小乘律之法,拣受具足戒人之器非器,以此十六遮与十三难。遮者总非自性之恶,但以于受具不适,遮止之不使受戒,故名为遮。难者为自性恶,毕竟非受具之器,故名之为难。有此遮难中之一者,不得受具戒。故于受戒之前,先有教授师,向受者问此遮难之有无。其遮难至后世数渐增,南传之律书最少,自四分律至有部律,大增其数。其次行事钞,由于四分律。

  【遮努罗】 (天名)神名。译曰执持。见俱舍光记二十七。梵Cānura。

  【遮遣】 (术语)见“荼毗”条。【遮遣】(术语)法被遮止遣去,不使存立也。如心外之法,遮遣为空。

  【遮情】 (术语)遮情表德,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遮情门】 (术语)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遮诠】 (术语)对于表诠之称。见“二门”条。

  【遮诠表论异】 (术语)见“二宗”条。

  【遮诠门】 (术语)见“二门”条。

  【遮文荼】 (异类)旧云嫉妒女,又曰怒神。恶鬼名。即起尸鬼也。演密钞五曰:“遮文荼者,此是夜叉趣摄,能以咒术厌祷害于世人,世人亦有行此法者。”法华经云:“若吉遮,若人吉遮,即是也。”法华文句十曰:“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见“起尸鬼”条。梵Chamaṇḍa。

  【遮性】 (术语)遮戒与性戒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遮性者,毗尼所制无出遮性。”参照“戒”条。

  【遮阅那】 (术语)梵音Rājān,又作曷啰阇。译曰王。见光明玄义。

  【遮吒迦】 (动物)Caṭaka,鸟名。正法念经十六曰:“遮吒迦鸟,此鸟唯会天雨。仰口承天雨而饮之,莫得食余水。”

  【遮照】 (术语)破法归空,谓之遮。存法观义,谓之照。破立空有之异名也。宗镜录八曰:“破立一际,遮照同时。”

  【遮制】 (术语)见“遮戒”条。

  【遮罪】 (术语)对于性罪之称。如饮酒伐木,依佛之遮制而于比丘法中为罪者。非自性之罪。又梵网之大乘戒,称七逆为七遮罪,而遮止之使不受菩萨戒。见“七逆”条。

  【折伏摄受】 (术语)折伏恶人,摄受善人也。此二门为佛道之大纲。胜鬘经曰:“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止观十曰:“夫佛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杖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胜鬘宝窟上末曰:“刚强应伏,伏令离恶;柔软应摄,摄令住善;故名折伏摄受也。”折伏配智慧门,摄受配慈门。

  【折脚铛】 (杂语)缺去一脚之铛也。傅灯录曰:“无蒙国师曰: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后,茅茨石室,向折脚铛子边煮饭吃三二十年。”

  【折利怛罗】 (地名)Caritra,城名。译曰发行。见西域记十。

  【折芦】 (故事)达磨祖师折芦苇而渡江也。释氏通鉴曰:“达磨至金陵,知机不契,遂去梁。折芦北趋魏境,寻至雒邑,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

  【折石】 (譬喻)又云破石,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也。寄归传四曰:“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折石之过。”

  【者里】 (杂语)祖庭事苑二曰:“这里。这,当作者,指事之辞也。这,三苍诂训云:古文同适字,之石切。又旧韵诞彦二音,唯禅录作之也切。皆沿袭所致。”

  【这个】 (术语)又作者个,指物之辞也。正字通末中曰:“者又此也。”

  【鹧鸪斑】 (杂语)好香谓之鹧鸪斑,以其色斑似之也。

  【这里】 (杂语)见“者里”条。

  【着】 (术语)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谓之着。如爱着执着贪着等是。大乘义章二曰:“缠爱不舍名著。”释门归敬仪中曰:“着是病本。”法华经方便品曰:“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辅行二曰:“以着为要,以达为善。”

  【着法】 (术语)执着之念及所著之事物。总云着法。又执着于法也。

  【着鬼簿】 (物名)又云灵簿。过去帐之异名。

  【着铠入阵】 (譬喻)喻比丘之持戒坚固者。遗教经曰:“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如着铠入阵。”

  【着乐】 (术语)执着于乐境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着乐痴所盲。”

  【着我】 (术语)思五蕴假和合之身中,有我实在而执着之也。

  【着想】 (术语)执着事物之妄想也。

  【着心】 (术语)执着于事理之心也。智度论四十六曰:“若以着心修善,破则易。若着空生悔,还失其道。譬如火起草中,得水则灭。”止观十曰:“四门虽是正法,若以着心着此四门,则生邪见。”又曰:“观法虽正,着心同邪。”

  【着衣吃饭】 (杂语)言日常之事,无何等之奇特也。临济录曰:“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着于如来衣】 (术语)三轨弘经之一。见“三轨”条。

  【着语】 (术语)着于古则公案句下之短评也。

  【珍宝】 (物名)金银珠玉之类。法华经信解品曰:“无量珍宝不求自得。”同化城喻品曰:“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大集经十六曰:“妻子珍宝及王位,临命终时无随者。”

  【真常】 (术语)谓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也。楞严经四曰:“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真乘】 (术语)真实之教法也。秘藏宝錀上曰:“作迁慢如真乘寂。”

  【真达罗大将】 (天名)十二神将之一。

  【真丹】 (杂语)印度人亦称我国曰真丹,与震旦,神丹。皆异译之字也。西域记曰:“翻摩诃支那为大汉国,或谓日出东隅,其色如丹。故云震旦真丹者,此皆讹说。今谓神丹者,唯借其音耳。”

  【真道】 (术语)真实之道也。瞿醯经下曰:“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

  【真德不空宗】 (术语)十宗之一。见“宗”条。

  【真等流】 (术语)三等流之一。

  【真谛】 (术语)二谛之一。真谓真实无妄。谛犹义也。对俗谛言,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是也。又(人名)真谛三藏也。

  【真谛门】 (术语)见“二谛”条。

  【真谛三藏】 (人名)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ārtha。又曰拘那罗陀Guṇarata。梁大同十二年三十余岁来支那,受武帝好遇,会逢国难,往北齐,赴东魏,流离间,述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等译,及世亲传等着二百七十八卷。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寂。岁七十一。

  【真读】 (仪式)诵大般若经有真读与转读二样。逐卷诵六百卷之始终云真读,诵经之初中数行而转回经卷,云转读。

  【真多摩尼毫相印】 (印相)又云如来毫相印。以左手作拳,置之眉间也。见大日经密印品。

  【真发明性】 (术语)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一曰:“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真法】 (术语)真如实相之法也。华严经十六曰:“正觉远离数,此是佛真法。”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相。”教行信证行卷曰:“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

  【真法供养】 (术语)真实之法供养也。法华经药王品言,药王菩萨往昔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时,烧身供养日月净明德如来时,诸佛同时赞之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天台大师于普贤道场修法华三昧至此是真精进之句豁然大悟。

  【真法界】 (术语)法界绝虚妄,故云真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般若证真法界。”

  【针锋】 (譬喻)自四禅天投芥子贯针孔之喻也。见针芥项。

  【真佛】 (术语)报身佛对于化身佛谓之真佛。又谓无相之法身。无量寿经曰:“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相。”

  【真佛颂】 (书名)虚堂和尚作。

  【真佛子】 (术语)别教菩萨,始到初地,即证我法二空之真如,故谓为生于如来家之真佛子。唯识述记九末曰:“绍继佛种,令不断绝。乃至般若证真法界,名于中生,名真佛子。”

  【真福田十法行】 (名数)首楞严三昧经下曰:“有十法行,名为真福田,一住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云云。”

  【真弘决判】 (术语)真宗就自力回向之念佛真门与他力信心之念佛弘愿而废力真假也。

  【真化二身】 (名数)一、真身,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二、化身,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

  【砧基簿】 (杂名)始建寺时所定殿堂廊庑之柱础图也,是虽为后日无用之物,然住持之人不可不知之。故入寺后。宜询问两序之人。敕修清规曰:“交割砧基什物。”中峰本禅师拟寒山诗曰:“十册古传灯,转作砧基簿。”

  【真际】 (术语)真言之边际,即至极之义,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经上曰:“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维摩经阿閦品曰:“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楞严经一曰:“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真寂】 (术语)寂者涅槃也。佛之涅槃对二乘之伪涅槃谓之真寂。因明大疏上本曰:“归真寂于两河,余烈光乎沙劫。”

  【甄迦罗】 (杂名)Kamkara,数量名。法华经药王品曰:“甄迦罗,频婆罗Bimbara,阿閦婆Akṣobhya等偈。”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其中第十六曰:“矜羯罗。”玄应音义六曰:“甄迦罗,或云恒迦罗,此当千万亿。”法华玄赞十曰:“甄迦罗等者,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六十,妄失余八。以十渐积至第十六名矜羯罗,第十八名频跋罗,第十九名大频跋罗,第二十名阿刍婆,第二十一名大阿刍婆。此总三种,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数也。”

  【甄迦罗女】 (天名)乐神名。八部众之一。智度论十七有甄陀罗女。辅行四之三误作甄迦罗女。紧那罗,坚陀罗,真陀罗等,梵语之讹转。见“紧那罗”条。

  【真假八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有真实之愿与方便之愿。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之六愿为真,十九、二十之二愿为假。合成八愿。

  【真见道】 (术语)于见道位起无漏根本之无分别智,悟唯识真如之理也。

  【真觉】 (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真教】 (术语)真实之教也。教行信证一一曰:“十方称赞之试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

  【真觉寺】 (寺名)寺为隋开皇时所建。智者大师示寂于此。

  【真解脱】 (术语)断一切烦恼障而证得佛之涅槃也。离缚云解,自在云脱。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今就解脱之一德谓之解脱。又二乘之解脱,住于涅槃,故非真解脱。佛以大悲之故不住于涅槃,又以大智之故不住于生死,即为不住涅槃,故云真。涅槃经四相品曰:“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唯识论一曰:“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同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针芥】 (譬喻)仰针于地,自天上投芥子,欲适中其针锋甚难。以譬佛出世之难遇也。南本涅槃经纯陀品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是。”天名疏曰:“仰针于地,梵宫投芥,堕在针锋。此事甚难,值佛生信复难于是,生信闻法复难于是。”止观五曰:“坠芥岂得下贯针锋。”

  【真金色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见“三十二相”条。

  【真金山】 (譬喻)譬佛身之有光明也。十住毗婆沙论五曰:“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真金像】 (术语)如来之身色如真金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真净】 (术语)谓如来所证之法,真实清净也。对于二乘之伪,故云真实,无累不脱,故云清净。法华经如来神力品曰:“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

  【真境】 (杂语)真理之境界也。维摩经序曰:“冥心真境,既画环中。”

  【真净大法】 (术语)是地涌菩萨称赞法华之语也。天台以此一句证本经明常住。神力品曰:“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世尊曰:(中略)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脱书写而供养之。”法华玄义七曰:“口唱真常大法,是真是常,略举二德,我乐可知。而钝者读文犹自不觉也。”同释签曰:“真是常德,净是净德。既有常净,岂无我乐?故云二德可知。钝者读文犹自不觉者,不觉此经具足四德,谬判法华。不明常住,以是而言,古今咸钝。”

  【真空】 (术语)小乘之涅槃也。非伪故云真,离相故云空。是无一物之偏真单空也。行宗记一上曰:“真空者即灭谛涅槃,非伪故真,离相故空。”又真如之理性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故云真空。即起信论所明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真如,华严所说三观中之真空观是也。又对于非有之有为妙有,谓非空之空曰真空。是大乘至极之真空也。

  【真空观】 (术语)华严宗所立三观之一。见“三观”条。

  【真空妙有】 (术语)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谓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有之故,因果之万法一如也。济缘记一上曰:“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历然。”

  【针孔】 (譬喻)于地上立针,自天上投纤缕,使入针孔,事之甚难者。以譬人身之难受也。法苑珠林三十一曰:“提谓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投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受甚过于是。”(万善同归集五引文同之)。

  【针口鬼】 (异类)九鬼之一。见“鬼”条。

  【真理】 (术语)显教对于有为之事相而谓无为之真如为真理,密教以摄持之义为理,有为之事相各摄持其体而不乱杂,谓之理,指其法之不生谓之真。即是胎藏界之十界曼荼罗也。

  【针毛鬼】 (异类)九鬼之一。见“鬼”条。

  【真门】 (术语)对方便之教道,称真实之证道云真门。行愿品疏二曰:“总为迷真,故示真门。”教行信证化身土卷曰:“小本唯开真门,无方便之善。”

  【真妙】 (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

  【真明】 (术语)真实之明慧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行者虽修观照,真明未发。”

  【真普贤】 (菩萨)生身之普贤菩萨也。临济录曰:“你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你一念心无差别光,处处总是真普贤。”

  【真诠】 (术语)诠者,显也。显真理之文句云真诠。宗镜录二十六曰:“金是身外之浮财,岂齐至教。命是一期之业报,曷等真诠。”俱舍颂疏一曰:“咀以真诠,狎以兰室。”

  【真筌】 (术语)筌者筌蹄,喻言说也,即真诠是。

  【真人】 (术语)总称阿罗汉,亦称佛。以是为证真理之人故也。无量寿经下曰:“杀真人斗乱众僧。”法华文句一曰:“瑞应云真人。”同疏记曰:“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玄应音义九曰:“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诃。经中或言应真,或言应仪,亦言无着果,皆是一也。”中本起经上曰:“方身丈六,华色紫金,明曜于世。(中略)身正修德,履道忽荣弃利,义曰真人。凡有千二百五十人俱。”

  【真人经】 (经名)佛为比丘说,恃善法者为不真人法,自他不贱者为真人法。见中阿含二十。

  【真如】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证证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真如不变】 (术语)与不变真如同。见真如条。

  【真如都】 (术语)真如为诸佛之证处,故云都。依随缘真如之义,吾等众生由本觉真如之都而流出,轮回于六道也。但是乃天台别教教道方便之所谈,非圆教证道之实说也。见“无始无明”条。

  【真如法身】 (术语)不空真如具无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法身,又法身之体,真实如常,故云真如法身。

  【真如海】 (术语)真如法性具无量之性功德,故云海。起信论归敬颂曰:“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观经玄义分归敬颂曰:“归命尽十方,法性真如海。”

  【真如寂灭相】 (术语)真如之体离一切之妄染,谓之寂灭相。是十真如之无染真如也。

  【真如内薰】 (术语)真如之法性由内部而感化也。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内薰其妄心,又诸佛之报化二身垂教法由外薰之,配之于三大,则真如法身为体相二大,报化二身为用大。依此内外之二薰,众生渐生厌求之菩提心也。一切皆成佛之义,依之而成。起信论曰:“真如薰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薰习,二者用薰习。自体相薰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是体相薰习),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性(是用薰习),依此二义常恒薰习。以有薰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真如三昧】 (术语)观真如无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禅定也。起信论曰:“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真如实相】 (术语)真如与实相,同体异名,约于假谛之妙有而曰实相,约于空谛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不变随缘之二义。又实相其实为三谛之总名,故真如实相通于空假中也。观佛三昧经曰:“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往生要集中本曰:“色即是空,故谓之真如实相。空即是色,故谓之相好光明。”

  【真如随缘】 (术语)随缘真如随无明之染缘而生九界之妄法也。

  【真如相回向】 (术语)十回向之一。

  【真如一实】 (术语)真如即一实之理。教行信证文类三本曰:“真如一实之信海。”

  【真如缘起】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见“缘起”条。

  【真色】 (术语)如来藏中之色,即于真空之妙色,是云真色。依此真善妙色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真善】 (术语)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经曰:“真善菩萨。”又曰:“真善男子。”

  【真善妙有】 (术语)真空妙有之法也。即台家三谛中,假谛之诸法。因之谓法身之色相云真善妙有之色。

  【真身】 (术语)诸佛二身之一。见“二身”条。

  【真身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九,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也。

  【真生二门】 (名数)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也。

  【真识】 (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见“识”条。又离妄念之心识也。即第六识之净心是。唯识述记一本曰:“净彼真识,成斯雅论。”

  【真实】 (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

  【真实报土】 (界名)由于修业而有报土也。同于实报土。真实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于真宗谓之真实报土往生,对于诸行往生之净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

  【真实不虚】 (术语)如来之说法无虚妄也。见般若经十。

  【真实行】 (术语)十行之一。

  【真实际】 (术语)又曰真际,实际。真实者,真如也,穷极真如之源底曰真实际。无量寿经上曰:“分别显示真实之际。”

  【真实经】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之略名。

  【真实理门】 (术语)法相宗所立二门之一。见“随转理门”条。

  【真实明】 (术语)称佛之智慧光,云真实明。是三德中般若之德也。赞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

  【真实身】 (术语)魏书释老志曰:“诸佛法身有二种义:一者真实,二者权应。真实身者,谓至极之体,妙绝拘累,不得以方处期,不可以形量限,有感斯应,体常湛然。权应身者,谓和光六道,同尘万类,生灭随时,修短应物,形由感生,体非实有,权形虽谢,真体不迁,但时无妙感,故莫得常见耳。”案此说明佛生非实生,灭非实灭也。

  【真实性】 (术语)圆成实性三义之一。

  【真实义】 (术语)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世间之法,悉同其名,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是水是风,乃至见苦终不言乐,见乐终不言苦,是虽于假名立相,然称认皆同。此为世流布真实义。二方便流布真实义,世间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筹量,随宜方便,造作经书论议以开导人,此为方便流布真实义。三净烦恼障真实义,声闻缘觉是以无漏道破诸烦恼结业,得无碍智,此为净烦恼障真实义。四净智慧障真实义,声闻缘觉得无碍智,未能显发中道之理,故名智慧障。佛菩萨断此障中道之理自然显现,此为净智慧障真实义。见菩萨善戒经二。

  【甄叔迦】 (物名)Kiṁśuka,又作坚叔迦,紧祝迦。宝石名。译曰赤宝。玄应音义六曰:“甄叔迦宝,译云赤色宝。按西域传云:有坚叔迦树,其花赤色,形大如手。此宝色似此花,因以名焉。”慈恩之上生经疏下曰:“甄叔迦宝,状如延珪,似赤琉璃。”慧琳音义十六曰:“紧祝迦。”又(植物)树名。慧琳音义十一曰:“甄叔迦,西国花树名也。此方无此树。大唐西域记云:印度多有甄叔迦树,其花赤色,形如人手。一说云:亦名阿叔迦(Aśoka),亦名无忧树,其花亦赤色,此说正也。”

  【真说】 (术语)真实之说法也。又如来亲口之教说也。教行信证信卷曰:“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释家宗义。”

  【真俗】 (术语)真俗为事理之异名,因缘所生之事理曰俗,不生不灭之理性曰真。故有空中或空假中之三者为有,又以假为俗,空中为真。而是为相对之名,故依相对而生重生之真俗。遂至为世出世或在家出家之异名。见“二谛”条。

  【真俗不二】 (术语)天台别教,华严终教以上,真如随缘为诸法,诸法即真如也。是云真俗不二。然是就诸法之实法真如边,得言不二者。于诸法之当相,不得言真如,故非真不二。天台之圆教或真言之如,性具十界三千之诸法而为真如之诸法,是乃真不二也。

  【真俗中三谛】 (名数)空假中之三谛也。

  【真堂】 (堂塔)禅家安置祖师真影之堂也。见僧堂清规五。

  【真亭】 (堂塔)禅宗挂亡尊宿真影之小亭也。真亭之制,四柱四宇,其形如亭,四傍皆张薄纱,透彻玲珑,前檐扁真亭两字。影前安牌。或言有真影赞辞,自书名则不用牌,丧赴化坛时,此器在龛前扛而进发。见象器笺二十。

  【真荼】 (杂名)Oaṇḍāla,旃陀罗之讹略。

  【真土】 (界名)真佛土之略。谓佛真身所住之法性土也。对化身所住之化土而立。教行信证真佛土卷曰:“言真土者,大经言无量光明土,或言诸智土。”

  【甄陀】 (天名)又作紧那罗,紧捺洛。八部众之一。译曰人非人。见“紧那罗”条。

  【真陀罗】 (天名)Kiṁnara,一作甄陀罗。见“紧那罗”条。

  【甄陀罗女歌声】 (杂语)智度论十七曰:“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罗女,于雪山池中浴。闻其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风吹诸林树。”同下文曰:“如五百仙人飞行时,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着狂醉,皆失神足,一时堕地。”

  【真陀末尼】 (物名)见“震多末尼”条。

  【真妄】 (术语)一切诸法有真妄之二。随无明之染缘而起之法为妄,随三学之净缘而起之法为真。又因缘生之生,总为不实,故为妄法,不生不灭之真如真实,故为真法。

  【真妄二心】 (名数)第九之庵摩罗识,为自性清净心,是真心也,第八已下之八识总为无明所起之妄心也。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之。海水常住不变,是为真,波浪起灭无常,是为妄。分之则为四心:一唯真心,真生不二之一心也,是唯为诸佛如来之心。二唯妄心,无明所起之八识心也,是唯为外道凡夫之心。三从真起妄心,由真如而缘起之妄心也,是为别教已上之心。别教已下乃至外道凡夫不知此妄心。四指妄即真心,离真心而无妄心,妄心即真心也,是为初地已上菩萨之心。见名义集六上。

  【真文】 (术语)称佛菩萨所说之文句云真文。辅行二之五曰:“今运居像末,嘱此真文。”唐高宗三藏圣教序曰:“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

  【真我】 (术语)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谓涅槃之我德云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是真实之我故也。大藏法数十二曰:“我者自在无碍之谓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凡夫,于五蕴身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称为我者,即是真我,故名我德。”又对佛教之俗我(即假我),谓外道凡夫所执之实我云真我。俱舍论三十曰:“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

  【真无量】 (术语)佛德无量,故云真无量。是通诸佛而言,若约于弥陀佛而言,则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谓之真无量。真者谓其德不虚妄也。赞阿弥陀佛偈曰:“神力本愿及满足,(中略)稽首归命真无量。”

  【真无漏智】 (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漏智谓之真无漏智。此以二乘不断法执,不灭所知障,非真之无漏智也。

  【真相】 (杂语)犹言本来面目也。洛阳伽蓝记曰:“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李绅诗曰:“真相有无因色界。”

  【真歇了】 (人名)丹霞凉禅师法嗣,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也。见五灯会元十四。

  【真心】 (术语)真实不妄之心也,又正信无疑之心也。净土真言约之于他力之信心谓之金刚之真心。往生礼赞曰:“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教行信证信卷曰:“金刚不坏之真心。”

  【真形】 (杂语)真实之形体也。谓佛之无相真身。临济录引傅大士之颂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

  【真性】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曰:“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真性菩提】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见“菩提”条。

  【真修】 (术语)二修之一。

  【真言】 (术语)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三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为体性,故总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言,密语。又云咒明。日本东密谓假令依于总门,而真言者限于两部之大经(此摄一切之真言经)。东密立理秘密教,释迦所说之法华华严楞伽仁王等诸经总说一乘教之真如法性者为真言(见四秘密教条)。大日经疏一曰:“真言者,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曰咒,非正翻也。”同义释一曰:“真如语言,故名真言。”是释摩诃衍论中所说五种言语之第五如义语也。显教虽谓真如为言语道断,而依前四种之语则真言即以如义语真如尚说也。然则真语者说真如之语也(是日本台密之义),真实之语也,又真率正直之语也(是日本东密之义),如语者又说真如也。真实如常之语也。此二者对于显教之假名语而言,不妄者诚实不虚之语,不异者决定不二之语。此二者对于凡夫之虚语两舌而言,大日经疏三曰:“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曰:“夫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秘藏记本曰:“真言者,如来真实言无虚妄,故曰真言。”金刚寿命经略赞曰:“不空三藏云:于真言密教中说如是四种,名陀罗尼真言明。”大日经二曰:“一切法界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同经疏七曰:“如来一切言说无非真言故。”又曰:“一一声字即是入法界门故,得名为真言法教也。至论真言法教,应遍一切随方诸趣名言,但以如来出世之始迹于天竺,传法者且约梵文作一途明义耳。”而显教诸宗依印度古来相传以为梵语系大梵天创造者。然密教就之立三重之秘密释以解之。第一秘密释大日如来说之,大日如来于色究竟天成道,始于此说阿字之言,后梵天降世说之,世人不知其本以为梵天创造也。第二秘密中之秘释阿字自说之。第三秘秘中之秘释,真如理智自说之。大日经供养疏下曰:“问:谁说阿字?答:秘密释毗卢遮那佛说本不生故,二秘中秘密释阿字自说本不生故。秘秘中秘释,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故。”大日经一曰:“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是诸法法尔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现,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真言法尔故。”同疏七曰:“此真言相,声字皆常。常故不流,无有变易。法尔如是,非造作所成。”东密依此文谓梵文本有常住也。愚案密教之宗意由本不生言之,故一切诸法,悉为本有常住,不独梵文,即汉语和语,亦皆本有常住。然东密诸师独于梵许本有常住,余以为人为之妄作何也(秘藏记钞等)?余私解之,有二义,一据本不生之理言之。依此义则一切诸方诸趣之言语亦得谓为本有常住。一由如来于印度出世,假梵文说诸法不生言语不可得等之深义,称其深义之本有常住。依此义则其义理本有常住,梵文独言为本有常住。是密教所谓法门身,余宗所谓法言,岂得为人造耶?又于显教称赞佛菩萨之言教,谓之真言。安乐集上曰:“采集真言,助修往益。”五会法事赞曰:“三世诸佛诚谛之真言。”教行信证序曰:“诚哉摄取不舍真言,超世希有正法。”

  【真言阿阇梨】 (术语)阿阇梨之名,本通于一般之教师,后乃局于真言传授秘法之职位称号。大日经疏三曰:“若于此曼荼罗种种支分,乃至一切诸尊,真言手印,观行悉地,皆悉进达,得传法灌顶,是名阿阇梨。”

  【真言八种义】 (名数)一真如性一体之义。所谓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离言离相,言语道断,心行寂灭,本来净故也。二随想流出相成之义。以性净故,应化相应之义也。三加被护念之义。以四种不可思议力故,所谓业力佛力真言力药力等护念成熟也。四随诸众生所求不同之义。本愿如神药随服应念成就故也。五慈悲义。慈悲证此法故。六以佛愿度有情之义。随心应像故也。七以诸菩萨度有情之义。八一切诸佛不思议之义。真言不思议力。亦成无上不思议之果故也。见慈氏轨上。

  【真言藏家】 (流派)真言宗以真言藏为所依,故对于他家名为真言藏家。真言藏为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中之第五陀罗尼藏也。二教论上曰:“但真言藏家以此为入道初门。”

  【真言乘】 (术语)又曰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佛地,故云真言乘。喻其迅速,故云神通乘。秘藏宝钥中曰:“密教者,自性法身大毗卢遮那如来,与自眷属,自受法乐故,所说法是也。所谓真言乘者是也。”

  【真言法教】 (术语)见“真言教”条。

  【真言花】 (修法)以真言加持花而奉献之,云真言花。苏悉地经一曰:“以真言花当奉献之。”

  【真言教】 (术语)真言陀罗尼之教法,阿乃至诃等也。大日经二曰:“秘密主,以要言之,诸如来一切智智,一切如来自福智力、自愿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中略)(诃)字门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

  【真言救世者】 (术语)称阿字也。大疏六曰:“此阿字门为一切真言王,犹如世尊为诸法之王,故曰真言救世者。”

  【真言秘密】 (术语)真言为如来三秘密之随一语秘密,故云真言秘密。秘密者,非言秘不示人也,谓法佛之三业幽奥深妙,非等觉之菩萨,不能窥知之,故云秘密。又在凡夫,为迷情隐覆,不能发愿,故云秘密。

  【真言秘宗】 (流派)又曰真言密宗。真言秘密之宗教也。所谓真言宗是。

  【真言趣】 (术语)趣,又云道。即如六趣六道。真言具其差别之德,故云真言趣。大日经五曰:“自真言道,以为标帜,图具曼茶罗,如本尊相应。”大疏十七曰:“趣,谓如六趣等,此是真言趣兼曼茶罗。如本尊相应者,如本尊有如是法我亦有之,故云具也。”

  【真言三字】 (名数)古德云:真言有三种:多字,一字,无字也。无字者,圆觉无相之理。此理秘密也。一字者,种子也。多字者,佛顶陀罗尼等也。

  【真言师】 (杂名)依真言宗之法作加持祈祷者也。

  【真言十地】 (名数)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准于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说。列表如图。然是尚借别教之名而明超。大日经云十地此生满足。尊胜瑜伽云身证十地住如实际是也。是密教之十地非佛之十地,佛之十地已明于上同性经所说,佛乘之十地是也,即台宗所谓圆教之十地也。菩提心义七曰:“诸经十地浅深不同。若证契经(同性经之异译),四乘各有十地。天台以为四教十地。若中阿含明十二证。若大品经明二十地:一干慧等,二欢喜地等。智论有二十地:一但菩萨十地(即欢喜地等),二共菩萨十地(即干慧地等)。此等二种是通别十地也。华严仁王四十二地中十地是圆十地,若大日经十地此生满足是密十地,借别明超。今此中云身证十地非佛十地、佛十地者,一广明地德地乃至毗卢舍那智藏海地,满空诸佛皆是毗卢舍那化身何有十地阶级。”

  【真言十地十心】 (名数)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生,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此二心无别之境界,还是于第八心中约于方便而转开出耳。一一地中亦有此十心。见大疏三。参照十心条之真言十心。

  【真言十心】 (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恶之因果,故名种子心。二、芽种,于每月六斋日八关戒也。六斋日,即是智度论中所说上代五通仙人劝于此日断食,顺善法,又免鬼神灾横之论。由于止息贪求常见利乐之故,欲修有此法使得增长,于持斋日舍财物以与六亲,自己不食,则我无守护之忧,使他人爱敬,获孝养之誉,见此因果,故转生欢喜,生欢喜故,善心稍增。如由种生芽也。三、疱种,欲成此守斋之善心,修有无贪慧舍之心,由于修有。故善心渐渐增长,复能施与非亲识之人。尔时善萌益见增长。犹如芽茎滋盛尚未生叶之时,故名疱种。四、叶种,已能习行慧舍,藉此为因,渐能甄释所观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胜,我今应亲近而供养之,即是慧性渐开,遇善知识之由渐也。五、敷华,慧性渐开,甄别所施之境,见其利他之益,如世间伎乐之人,能化大众而使欢喜,故施与之。又以尊宿耆旧,见闻较多,及学行高尚,为世师范,推诚欢喜,而施与之。使我施时之心益形欢喜,此即花种也。六、成果,所习纯熟,不特欢喜,复能以亲爱之心施与学行之人。又由前施之因缘,得闻法之利,知彼怀出离内欲等胜德,狎习亲附而供养之。即是成果也。七、受用种子,已能作斋施,见其利益,即知三业不善,皆以是为哀恼之因缘,我当舍之,护戒而住。由于护戒,故现世获诸善利,有大名闻,身心安乐,益复增广贤善,命终得生天。譬如种果已成,受用其实也。故曰受用种子。八、婴童心,既知尊行之人,宜亲近供养,又见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渐识因果。今复闻善知识言此大天能与一切之乐,若虔诚供养,则所愿皆满,即能生归依之心。所谓自在天,梵天,那罗延天,乃至大围陀论师等也。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之三宝(自在天,四韦陀为传法者),欢喜归依随顺修行,即是第八婴童心之无畏依也。九、殊胜心,即于此第八无畏依中复有殊胜心也,既闻世间诸薄伽梵宜供养归依,遂生心此诸三宝中何物为胜,我当择其善者,随顺修行,由于前之善根力故,于彼所说法中,随得殊胜住,有求解脱之智(即求空智之心)生也。十、决定心,已于解脱之空法作证也(此心即第四唯蕴无我乘之初种子心也)。已上十心中,前六心就愚童斋心而说之,后四心就第三婴童无畏而明之。然三乘一一之地,皆具此十心也。十心中前八心,对于外道违理之心,而名为顺理之心,又对于后二心为违世之心,而名为顺世之八心。若以十住心分别之,则第三婴童无畏心为后二心,是违世,第四唯蕴无我心已上,总为违世之十心。出大日经疏三。

  【真言四释】 (名数)一行之大日经疏,处处以浅略释与深秘释解教义,又不可思议(僧名)之供养次第法疏末,就阿字本不生之说者立三重之秘释,因而总合二者开四重之释义,是真言一家之释例也。一浅略释,解阿字为梵王之说(显教中处处说之)是也。二秘密释,如解毗卢遮那佛说阿字本不生是也。三秘密中秘释,如解阿字自说本不生是也。四秘秘中秘释,如解本不生之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而说之是也。今以铁钵释之,谓其铁为坚牢,其圆取格好,是浅略释也。谓其圆为菩提心之标相,其铁表示心之坚固,是秘密释也。更谓铁为南天之铁塔,圆为周遍法界,是秘密中之秘释也。更谓铁表金刚界,圆表胎藏界之圆檀,是金胎两界之标帜,则是秘中秘释也。大日经供养法疏下曰:“问阿谁向本怯呼造本不生耶?答:有三种:一秘密释,二秘密中秘释,三秘秘中秘释。一秘密释者,毗卢遮那佛说本不生故。二秘密中秘释者,阿字自说本不生故。三秘秘中秘释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故。”日本安然之菩提心义一曰:“大日经义释有三种释:如云于此经文有浅略释有深秘释,于深秘中亦有浅深。若供养法疏亦有三种:一深秘释,(中略)两文相合即成四种。”

  【真言陀罗尼】 (术语)梵语曼陀罗,译曰真言,梵语陀罗尼,译曰总持。其他曰咒,曰明,曰秘密号,曰密语,皆同体异名也。金刚顶分别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

  【真言陀罗尼宗】 (流派)是大日如来亲授之宗名也。见“真言宗”条。

  【真言王尊】 (杂名)大日如来之尊称也。

  【真言五悔】 (术语)真言宗略普贤之十大愿而为五悔。又,除劝请加发愿而为五悔。

  【真言心】 (术语)谓阿之一字也。是为一切真言之中心,由此而一切之真言流出,故云心。大日经五曰:“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驮之心,即是真实心也。”

  【真言智】 (术语)智中之智,无过于此之智也。大日经五曰:“解秘中最秘,真言智大心,今为汝宣说。”疏十七曰:“真言智者,谓智中之智无上无过也。”

  【真言宗】 (流派)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为佛说之号也。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三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为之立名。真言之名,为约于三密中语密之名,约于语密者,以三密中普利益人之语密最为广大故也。就本宗之传来而论。大日如来越三世之一时,于色究竟天之法界心殿,对金刚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为自受法乐说大日经,又于真言宫殿说金刚顶经,金刚萨埵结集之(日本台密谓阿难亦预之)。其后释迦佛灭后约八百年顷,龙猛(龙树)菩萨咒七个白芥子投之,开十六丈(表示金刚界之十六菩萨)南天之铁塔,亲从金刚萨埵传受两部之大经(台宗云大日经于塔外由文殊菩萨传受),而龙猛传之于龙智,龙智保寿至七百岁,授大经于善无畏,善无畏老龄七十九,携大日经及苏悉地经于唐玄宗开元四年丙辰来长安,开元十二年译苏悉地经三卷,十三年译大日经七卷,沙门宝月译说之,沙门一行笔授之,且作其疏。而金刚顶者,龙智授之金刚智,金刚智授之不空。金刚智齎十万颂之金刚经,伴年少十四之不空,开元八年来长安,不幸于海上逢暴风,投其经本于海中。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入灭,天宝元年,不空还南天竺,逢龙智,复受十万颂之大本,于天宝五年归唐,同十二年,译出教王经十卷。吾国真言宗于是大盛。不空门下有含光,慧朗,慧果。含光慧朗,法统不盛。慧果门下有义明,义圆,惠日,惠应,义操,及日本之弘法。义操门下有义真,海云,法全。惠应门下有文[王*密]。义真门下可考者,惟日本之圆仁等。法全门下有造玄,而日本之圆仁等亦就学焉。法全以后,真言遂衰。宋代虽有法贤,施护,法天等,译出密部经论,而无足见者。元世发思八出,乃唱变态的密教,即今西藏之红衣派喇嘛教是也。而日本自弘法学成回国,密教大盛。至于今不衰。三国佛教略史曰:“真言宗者,依秘密真言为宗,故名。此宗弘传由来,以大日如来为秘密教主。大日如来于法界心殿开示两部之秘密,金刚萨埵亲受灌顶职位,是为真言秘密第二祖。萨埵承持秘法,待人传弘。及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礼萨埵,受传法仪轨,是为第三祖。龙树传之龙智菩萨,为第四祖。龙智寿七百岁,授之金刚智三藏,为第五祖。三藏该通大小,总持显密。来于长安,传弘密教。亦为支那传密宗之第一祖也(善无畏虽先来,未开宗立教,无有承者,故不入列祖之数)。时不空三藏年甫十四,从金刚智来,能通汉语,与智共译经。三十七岁,还天竺,更遇龙智菩萨受瑜伽秘密法,是为第六祖。亦支那之第二祖。天宝五年,再来京师,大译经论,总出七十七部一百一卷。汉地密教之盛者,三藏之力也。三藏门下惠果等八人为上首,并弘传三密之妙法。(中略)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之义。三密者,手结印契,口诵陀罗尼,心观阿字本不生之理是。”

  【真言宗八祖】 (名数)一大日如来,二金刚萨埵,三龙猛,四龙智,五金刚智,梵云缚曰罗菩提,六不空,七惠果,惠果以下,吾国未闻有继之而为祖者。日本则以空海继之而为八祖。诸宗中以如来加列祖中者,仅真言教而已。且显教相承,仅为法之相承,不问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以亲就师受灌顶为限,故谓之血脉。

  【真要】 (术语)真实精要之理也。法华经信解品曰:“说斯真要。”唯识枢要上本曰:“究畅真要。”

  【真仪】 (杂语)真身之仪容也。如云真影,灵像等。

  【真因】 (术语)真实之正因也。教行信证三本曰:“证大涅槃之真因。”

  【真影】 (图像)真身之影像也。通木像画像而言,性灵集七曰:“龙猛菩萨龙智菩萨真影等都二十六幅。”教行信证六末曰:“图画真影。”又真身之影现也。承远和尚碑(韵府)曰:“胜缘既结,真影来影。”

  【真应二身】 (名数)即生法二身,名异义同也。大乘义章十九曰:“自德名真,随化所现,说以为应,真则是其法门之身,应则是其共世间身。”

  【真语】 (术语)说真如一实之理之语也。又如来随自意说,毫不为他曲示,故云实语。大日经疏一曰:“真言者,(中略)真语如语。”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金刚般若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珍域】 (术语)珍宝之方域。谓诸佛净土也。天台观经序曰:“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

  【贞元华严】 (经名)般若三藏译四十华严之别称。唐贞元年中翻译,故有此名。

  【贞元经】 (经名)称四十卷之华严经也。

  【贞元录】 (书名)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之略称。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书名)三十卷,唐圆照贞元十六年依敕命撰。

  【真证】 (术语)真实不妄之证据也。如云明证。又真实之证悟也。无量寿经曰:“幸佛信明,是吾真证。”教行信证信卷序曰:“沈自心唯心,贬净土真证。”

  【甄正论】 (书名)三卷,唐玄嶷着。广破灵宝等经天尊等名之伪。

  【真知】 (术语)真智之知也。释氏稽古略三曰:“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

  【真胝】 (天名)Cinti,天名。译曰善思惟。玄应音义四曰:“真胝:胝,作尸切。此云善思惟,是天名也。”

  【真智】 (术语)又云圣智。缘真如实相之智,云真智。是无缘之缘也。故真智谓为无智。注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净土论注下曰:“实无相故真智无知也。”

  【珍重】 (杂语)劝自重自爱之词也。僧史略曰:“临去辞曰珍重者何?此则相见既毕情意已通,嘱曰珍重犹言善加保重,请加自爱。好将息,宜保惜,同也。”释氏要览中曰:“释氏相见将退,即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言珍重即是嘱云善加保重也。”

  【真子】 (术语)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于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经一曰:“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胜鬘宝窟下曰:“真子者,于法信顺,堪绍佛业,故名真子。又行解非妄名真,从佛口生,从正法故,名如来真子。又摄论意,佛子有五义:一以信心为种子,二以般若为母,三以禅为体,四以忍为乳,五以佛为父。又如无量义经以诸佛为父,方等经以诸佛为母,生菩萨子。”大日经疏一曰:“以从如来种性生,从佛身语意生,故曰真子。”

  【真宗】 (流派)真实之宗旨,是各称自所信之宗也。又明真如法相实理之宗旨,如云性宗,天台之别教,华严之终教已上是也。观经散善义曰:“真宗难遇。”五会法事赞本曰:“念佛成佛是真宗。”慈恩传八曰:“臣等夙敬真宗,幸窥天藻。”广百论释论曰:“重显真宗,遗彼余疑。”教行信证化卷曰:“钞真宗诠,摭净土要。”大乘义章一曰:“辨此实性,故曰真宗。”五教章上曰:“四真宗涅槃华严等明佛性法界真理等。”

  【振波迦论真陀摩那迦楼】 (佛名)译曰伤悲怜念。见道神足无极变化经。梵Ohinnopakaruṇacintāmanasikāra。

  【震旦】 (地名)Cina,又作振旦,真丹,神丹。翻译名义集曰:“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近人或云:震即秦,乃一声之转。旦,若所谓斯坦,于义为地。盖言秦地耳。参照“支那”条。

  【震旦三圣】 (名数)见“三圣”条附录。【震旦三圣】(名数)老子孔子颜回也。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先开,大小乘经然后可信。真丹既然,十方亦尔。”同辅行曰:“清净法行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光净菩萨彼称仲尼,迦叶菩萨彼称老子。天竺指此震旦为彼,准诸目录,皆推此经以为疑伪。文义既正,或是失译。”

  【震动】 (杂语)大地震动有三种之六种震动。见“六种震动”条。

  【震多末尼】 (物名)一作振多摩尼,又作震跢末尼Ciutā-maṇi,译曰如意珠。希麟音义六曰:“振多摩尼,或云真多末尼,梵语轻重也。此译云如意宝珠。”陀罗尼集经六曰:“真陀末尼,唐云如意珠。”大日经疏一曰:“真陀摩尼为诸宝之王。”

  【镇国道场】 (堂塔)镇护国家之道场也。

  【镇护国家道场】 (堂塔)佛于仁王经,金光明,守护国界经等,说消灭七难,镇护国家之法。修此法之寺院,谓之镇护国家之道场。如唐之青龙寺是也。

  【镇将夜叉法】 (修法)镇护国家之金刚夜叉秘法也,日本传教大师自唐之顺晓阿阇梨传至日本。见天台史略上。

  【振铃】 (仪式)密教之修法,或为唤召诸尊,或为表欢喜而振铃也。又印度之旃陀罗振铃以别于常人云。见“旃陀罗”条。

  【震岭】 (地名)震旦国,即汉地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震岭者,震是梵言之省略,岭者即土境之通名。具云震旦,亦云真丹,此翻汉地。”

  【镇守】 (术语)护伽蓝神也,为扫除伽蓝境内之魔障,劝请天神地祇,于寺院之内设社庙者。天竺以来之制也。殿内安置四天王像,亦为此意。释氏要览下曰:“四分云:伽蓝中立神屋。传云:中国(谓天竺)僧寺立鬼庙(即鬼子母),次立伽蓝神庙(护伽蓝神有十或今土地神也),次立宾头卢庙。”

  【镇头迦】 (植物)Tinduka,译曰柿。止观十曰:“有害无害,譬如迦罗镇头二果。”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镇头迦木,此云柿木。”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镇头迦果,古译云状,同此方柿木之类也。”西域记二曰:“镇杜迦果。”梵语杂名曰:“底朵睹娑。”见“迦罗镇头”条。

  【镇头迦罗】 (植物)镇头迦果与迦罗迦果也。见“迦罗镇头”条。

  【震越】 (衣服)Civara,译曰卧具,又曰衣服。玄应音义三曰:“真越或作震越,此应卧具。”同十二曰:“震越梵言也,此译云衣服也。”

  【镇宅不动法】 (修法)为镇护第宅之不动尊修法也。

  【钲】 (物名)铙之小者。说文曰:“铙小钲也。”今钲反比铙小。其钓者谓为钓钲。置者谓为敲钲。法事时叩以通知信息。又于念佛时叩之。

  【钲鼓】 (物名)佛教仪式所用之乐器。

  【蒸沙】 (譬喻)譬物之不可成也。楞严经六曰:“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万善同归集六曰:“匍匐升沈,轮回莫已。蒸砂之喻,足可明之。”

  【烝砂作饭】 (譬喻)楞严经曰:“佛言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烝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证】 (术语)无漏之正智,能契合于所缘之真理,谓之证。胜鬘宝窟中末曰:“缘起相应,名之为证。”大乘义章一曰:“己情契实,名之为证。”同九曰:“证者是知得之别名也。”俱舍论二十五曰:“如实觉知四圣谛理,故名为证。”

  【正报】 (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故曰正报。

  【正遍觉】 (术语)梵语三藐三佛陀Samyak-saṁbuddha译言正遍觉。佛十号之一也。名义集一曰:“三藐三佛陀,什师言正遍觉也。言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出生死梦故云觉。”

  【正遍知部】 (流派)佛部之异名也。大日经疏六曰:“正遍知部三昧门。”

  【正遍知海】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正遍智】 (术语)梵语与正遍觉同。一译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智度论二曰:“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涅槃经十八曰:“云何正遍知,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大乘义章二十曰:“正遍知者明其解圆明。”又,梵语三藐三菩提,一译正遍知。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证不退】 (术语)三不退,四不退,五不退中第三也。见“不退”条。

  【正忏悔】 (修法)忏法之式有七日之加行法,其终正作行事,曰正忏悔。

  【证成道理】 (术语)见“四种道理”条。

  【证大菩提】 (术语)证得大菩提也。佛之正觉,谓之大菩提。

  【正当】 (杂语)正当忌日之日也。

  【正当恁么时】 (杂语)老婆烧庵则中之字也。恁么为俗语指辞:“正如此时”也。

  【证道】 (术语)教证二道之一。证悟中道真实之道也。见“二道”条。

  【正道】 (术语)正真之师道也。称三乘所行之道。无量寿经下曰:“唯乐正道无余欣戚。”又八正道分也。见八正道分条。

  【证道歌】 (书名)唐永嘉大师玄觉着。各家注释如下:证道歌颂一卷,法泉继颂。证道歌注一卷,宋知讷述。证道歌注一卷,元永盛述,德弘编。

  【证道同圆】 (术语)台家之语。别教之初地菩萨,断一品之无明而证一分之中。圆教之初住亦然。故别教初地之证住与圆教之初住,同其断证,谓之证道同圆。

  【证得】 (术语)以正智如实证悟真理也。华严经十一曰:“即时证得十种法门。”十卷楞伽经九曰:“证得欢喜地。”

  【证得法身】 (术语)二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证得胜义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胜义谛之第三。见“谛”条。

  【证得世俗谛】 (术语)见“谛”条附录。

  【正等觉】 (术语)称诸佛无上之正智而曰正等觉。觉者觉知诸法之智也。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曰等。七佛经曰:“毗婆尸佛应正等觉。”

  【正等觉无所畏】 (术语)四无所畏之一。

  【正等正觉】 (术语)三藐三菩提,新译为正等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

  【正地部】 (流派)与化地部同。

  【正定】 (术语)八正道之一。又正定聚之略。

  【正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

  【正定业】 (术语)称弥陀之名号也。以第十八愿为往生之正目而正为其所誓故也。对于五念门中前三后一之助业而言,观经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证发心】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种发心之第三。见“三种发心”条。

  【证法】 (术语)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声闻缘觉佛种种差别之道法也。俱舍光记二十九曰:“证法者,谓声闻缘觉如来三乘菩提分法。”

  【正法】 (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

  【正法华经】 (经名)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是法华译本之初出者。与后出之罗什译大同。但药草喻品中有迦叶之问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记品之初有入海取宝喻。法师品名药王如来品。有宝盖王及千子善盖太子法供养之事,又诸咒皆翻梵为汉。嘱累品在最后。

  【正法经】 (经名)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又大乘菩萨正法经之略名。

  【正法炬】 (譬喻)正法能照生死之阇,故譬之于炬。三论玄义曰:“善巧说法,燃正法炬灭邪见幢。”

  【正法轮】 (术语)如来所说之教法也。见“法轮”条。

  【正法轮身】 (术语)三种轮身之一。见“教令轮身”条。

  【正法律】 (流派)与真言律宗同。

  【正法妙心】 (术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略语也。见“正法眼藏”条。

  【正法明如来】 (佛名)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之佛名。千手陀罗尼经等之说也。

  【正法念经】 (经名)正法念处经之略名。

  【正法念经处】 (经名)七十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详说十善业道及生死之过患,地狱等六道之业果,最后说身念处之法。

  【正法桥】 (譬喻)正法能渡生死海之人,故譬之于桥。大集经五十六曰:“正法桥破坏,法足不复行。”

  【正法时】 (术语)三时之一。见“正像末”条。

  【正法寿】 (术语)正法之寿命也。佛灭后一千年正法时之间,谓为正法寿。以教行证之三,为正法之体,住于此三世,为正法之寿命。俱舍论二十八曰:“既知如来正法寿,渐次沦亡如至喉。”见“正像末”条。

  【正法眼藏】 (术语)又曰清净法眼。禅家以之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鹫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禅门之意解之,则是正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故曰藏。法华经所谓佛知见也。涅槃妙心,为佛心之本体。体寂灭,故曰涅槃。不可思量分别,故曰妙。法华所谓妙法也。但法华就客观而谓为妙法。今就主观而谓为妙心。对一类顿悟之机,使离言句之假名,直尔会得此佛心,谓之以心传心。然世尊付嘱迦叶以正法眼藏,虽为涅槃经之诚说,而拈华微笑之事,宝为禅门后辈之蛇足。其说基于慧炬之宝林传,人天眼目,五灯会元已下与之雷同,惟为夸张其宗之具耳,隋唐之诸祖无言此事者。传灯录二曰:“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又曰:“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明教传法正宗记所载亦同之。是正涅槃经二所谓:“尔时佛告诸比丘,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是也。然则谓为正法眼藏,谓为清净法眼,皆总以名佛一代所说无上之正法也。况大悲经教品曰:“如来法付嘱诸圣,以正法眼之名,且指灭后三藏结集曰结集法眼,岂限于所谓教外别传之心印耶?”见拈花微笑条。又(书名)书名。有明径山宗杲之正法眼藏。有日本道元禅师之永平正法眼藏。

  【正法依】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能以正法说与众生,故佛为正法之所依也。胜鬘经曰:“佛为正法依。”同宝窟中本曰:“佛能以正法授与众生为正法依也。”

  【正恭敬经】 (经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说比丘敬法敬师之仪则。

  【正观】 (术语)对于邪观之称。观与经合,则称正见,即正观也。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又离痴而见法,曰正观。无量寿经上曰:“正念正观。”同净影疏曰:“离痴见法,名为正观。”又三论宗多用正观中观之名。以八不名为中观,无得名为正观。三论玄义曰:“以无得正观为宗。”

  【正观音讲】 (行事)讲赞圣观音之法会也。

  【证果】 (术语)小乘证得佛果,缘觉果及声闻之四果,又大乘证得初地乃至等觉十一地菩萨之分果,佛之满果,谓之证果。证果者,正名无漏之正智也。五灯会元曰:“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正果】 (术语)学佛之人,精修有得,谓之证果。别于外道,故曰正果。果者,喻如果之成熟也。

  【正行】 (术语)真正之行业也,或对邪行而言。或对杂行而言。见“五正行”条。

  【正行经】 (经名)阿含正经之略名。

  【正行六度品】 (术语)观行位五品之一。见“五品”条。

  【正行真如】 (术语)七真如之一。

  【正化】 (术语)以正道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宣流正化。”

  【正慧】 (术语)真正之慧心也。智度论四曰:“正慧入母胎。”

  【正机】 (术语)正可受其教法之机根曰正机。如净土门言恶人正机,女人正机等。法华玄义六曰:“未来善恶为正机也。”

  【正忌】 (术语)正当之忌日也,谓人死亡之日。

  【正见】 (术语)八正道之一。离诸邪倒之正观也。华严经三十曰:“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胜鬘经曰:“非颠倒见是名正见。”

  【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正教】 (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

  【证觉】 (杂语)证得佛道,觉悟真理也。

  【正觉华】 (术语)极乐净土之莲华,为依弥陀如来正觉所成之华,故曰正觉华。净土论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证教授】 (术语)见“四种教授”条。

  【政教一致】 (杂名)混合政治与宗教由宗教的立脚地而号令天下也。

  【正解】 (术语)正觉之略名也。正悟解法性也。唯识论一曰:“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同述记一本曰:“言正解者,正觉异号。”

  【证金刚心】 (术语)见“五相成身”条。

  【正尽觉】 (术语)新译之正等觉,旧曰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中阿含经五十九曰:“如来无所著正尽觉。”

  【正精进】 (术语)八正道之一。

  【证净】 (术语)证净有四种。以无漏智如实觉知四圣谛之理,因而正信三宝及戒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证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中略)如实觉知正圣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皆名为净。离不信垢破戒垢故,由证得净,立证净。”

  【正聚】 (术语)三聚中之正定聚也。见“三聚”条。

  【正了缘】 (术语)见“三因佛性”条。

  【正理门论】 (书名)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

  【正量部】 (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为量,量无邪谬名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为部名也。见宗轮论述记。

  【正令】 (术语)为禅门教外别传本分之命令,棒喝之外不立一法,谓之正令。碧岩序曰:“提掇正令。”同种电钞曰:“正令乃本分之令,棒喝并行,不立一法,此谓正令也。”

  【诤论】 (术语)张我见而互诤也。宝积经九十二偈曰:“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

  【正论】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政论经】 (经名)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之略名。

  【证满成佛】 (术语)四满成佛之一。

  【证明】 (术语)证明于本誓无违越之证言也。首楞严经三曰:“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正命】 (术语)八正道之一。

  【正命食】 (术语)二食之一。

  【正念】 (术语)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也。起信论曰:“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慧远观经疏曰:“舍相入实名为正念。”

  【正念诵】 (术语)五种念诵中之三摩地念诵也。言行者住于定心,观念真言之字相也。

  【正念往生】 (术语)四种往生之一。

  【正勤】 (术语)见“四正勤”条。

  【正日】 (杂语)葬送之当日也。见象器笺三。

  【证入】 (术语)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也。此有分满。二乘之极果及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等觉为分,妙觉为满。

  【证入成佛】 (术语)华严宗所立三生成佛各生成佛之一。见“三生成佛”条。

  【证入生】 (术语)华严宗所立三生成佛第三。见“三生”条。

  【正色可染】 (杂语)见“生像”条。

  【正食】 (杂语)旧作蒲阇尼。译云正食。新作蒲善尼。译云啖食。有五种。见半者蒲膳尼条。

  【正使】 (术语)对于习气之称。正现起之烦恼正体曰正使。其烦恼之余习曰习气。阿罗汉虽断正使,而习气不能亡也。观经玄义分偈曰:“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四教仪曰:“但断正使不能侵习。”

  【正士】 (术语)梵语曰菩萨。一译正士。求正道之大士也。无量寿经上曰:“十六正士。”同下曰:“十方来正士。”

  【正事经】 (经名)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之略名。

  【正受】 (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是禅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也。大乘义章十三曰:“离于邪乱故说为正,纳法称受。”探玄记三曰:“纳法在心名为正受。”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同序分义曰:“因前思想渐微,微细觉想俱亡,唯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

  【正受三昧】 (术语)三昧一译正受。正受三昧者,梵汉双举也。

  【正说】 (杂语)对于邪说而言。又对于傍说而言。

  【正思惟】 (术语)八圣道之一。

  【正所被】 (术语)指为蒙被教化之标的而言。凡愚恶人之机类,皆可谓为弥陀之正所被也。

  【正堂】 (堂塔)禅林谓方丈室为正堂。见象器笺一。

  【正体】 (杂语)神佛等之本体。

  【正位】 (术语)小乘之涅槃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肇曰:正位取证之位也。”同慧远疏曰:“声闻见证无为涅槃为入正位。”

  【证文】 (杂名)见“译经院”条。

  【正五九月】 (杂语)见“三长斋月”条。

  【证悟】 (术语)以正智于真理证知悟解也。胜鬘宝窟中本曰:“摄受正法,证悟于理。”禅源都序上曰:“识字看经元不证悟。”

  【正习】 (术语)正使与习气也。见“正使”条。四教仪曰:“正习俱除。”

  【正像】 (术语)正法,像法也。见“正像末”条。

  【正像末】 (术语)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三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证果者,是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行,随而无证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三末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证果时,是为末法时。嘉祥法华义疏五曰:“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法华玄赞五曰:“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青龙仁王经疏三下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三大部辅注七曰:“正者证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俱舍论二十九以教证为正法之体,明住于正法之世,为一千岁。教法者经律论之三藏也,证法者三乘之菩提分法也(与前言证果异),若有人于其教法诵持及正说者,为住于教法世。若有人行其菩提分法者,为住于证法世。故随此三人住世之时量,可知住于正法世之时量。圣教中总言为唯千岁住(证法唯千年住,教法之住时,复过于此,即像法也)。颂曰:“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正心】 (术语)正直之心,离谄曲也。无量寿经下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正心行处】 (术语)三昧之一译也。三味者正心行邪曲之处也。

  【正心住】 (术语)十住之第六。

  【正信】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信者信正法之心也。维摩经方便品曰:“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起信论曰:“起大乘正信。”

  【正信偈】 (书名)宋慈云之天竺别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日本见真大师教行信证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类有念佛正信偈,意同而文少异。其徒称为正信偈。

  【证信序】 (术语)又曰发起序。为经首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略)与(云云)”之序,使众生知所闻的确,又显无误而起信者,故名。

  【正性】 (术语)与圣性同。

  【正性定聚】 (术语)三圣之一。

  【正性离性】 (术语)与圣性离生同。

  【正学六法戒】 (术语)正学女受学时六种之戒法也。见“式叉摩那尼”条。

  【正学女】 (术语)见“式叉摩那尼”条。

  【正业】 (术语)八正道之一。身口意之三业清净,离一切之邪妄也。净土真宗以他力之念佛为往生之正业。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正业,正业则是念佛。”

  【正依经】 (经名)各宗派各有依正之根本经典。如净土宗之三经是也。

  【正意】 (术语)意无邪念也。无量寿经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正意经】 (经名)阿含正行经之异名。

  【正因】 (术语)对缘因而言。正生法之因种曰正因。资助之力曰缘因。

  【正因佛性】 (术语)三因佛性之一。

  【正因缘】 (术语)对外道说邪因缘而言。

  【正语】 (术语)八正道之一。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也。

  【正杂二行】 (术语)净土门所立。见二行及五正行条。

  【正辙】 (杂语)对于异辙之称。真正之轨辙也。法华文句记十曰:“并是法华之正辙也。”

  【正直】 (杂语)方正质直。离邪曲之心也。往生论注下曰:“正直曰方。(中略)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又一乘成佛之法曰正直。见“正直舍方便”条。

  【正直舍方便】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偈曰:“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台家释之曰:正者,对傍而言。直者,对曲而言。非通别二教之偏,非人天五乘之曲,故谓为正直之一道。即圆教之一乘是也。法华文句五曰:“五乘是曲而非正,通别偏傍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也。”

  【证智】 (术语)菩萨于初地证悟中道真实之理之无漏正智也。仁王经下曰:“证智自在。”观经玄义分曰:“证智未证智。”

  【正智】 (术语)与圣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大乘义章三曰:“言正智者,了法缘起无有自性,离妄分别契如照真,名为正智。”

  【正中】 (杂语)正午也。

  【正助杂三行】 (术语)正行助行杂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称名也。助行者,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之四称也。杂行者,谓不入此五者之一切诸善万行。

  【证转】 (术语)见“三转法轮”条。

  【正宗】 (术语)谓初祖所传之宗派也。云峰悦禅师语录序曰:“不受燃灯记别,自提三印正宗。”

  【正宗分】 (术语)经论三分之一。见“三分科经”条。

  【知】 (术语)了了自觉也。禅源诸诠二曰:“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可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察。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总不言。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恐宗旨灭绝,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同三曰:“设有人问:每闻诸经云,迷之即垢,悟之即净;纵之即凡,修之即圣;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愚者认名,便谓已识。智者应更问: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今时学禅人多疑云:达摩但说心,荷泽何以说知?如此疑者,岂不似疑云?比只闻井中有水,云何今日忽觉井中湿耶?思之思之,直须悟得水是名不是湿,湿是水不是名,即清浊水波凝流无义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净善恶无义不通也。”

  【支谶】 (人名)月支之僧,支楼迦谶也。梁僧传一曰:“支楼迦谶,亦直云支谶。”

  【知次位】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八。谓观行者知自己之位次也。

  【知道者】 (术语)知真实之道者。为佛之自称。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知道者。”

  【支帝】 (术语)见“支提”条。

  【知殿】 (职位)禅林掌佛殿之事者。见象器笺六。

  【支度】 (杂语)谓度修法供养物等支具之意。陀罗尼集经十二有庄严道场及供养具支料度法一品。

  【支遁】 (人名)晋林虑人。字道林。本姓闵氏。家世奉法。尝于余杭山沉思道行。年二十五,始释形入道。后终于洛阳。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称支硎。详见“支硎山”条。

  【知恩报德】 (术语)知师父之恩德而报谢之也。往生论注上曰:“知恩报德,理宜先启。”

  【知恩报德益】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喜身蒙恩德,以报谢之念为事之利益也。

  【支伐罗】 (物名)Civara,又曰至缚罗。译言衣。寄归传一曰:“袈裟乃事梵言,即是干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饰宗记五末曰:“支伐罗译之为衣。”

  【知法】 (术语)在显教谓能知诸经之深义者曰知法,在密教谓能知秘密之事相者曰知法。涅槃经十五曰:“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

  【支分生曼荼罗】 (术语)大日经疏三曰:“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之身,各遍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曼荼罗位故通约佛身上中下之体以部类分之,由脐已下现生身之释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种种之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殊异,及其眷属不同,周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四重第三院)。由脐已上至咽出现无量十住诸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以无量眷属普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由心已下者是恃大悲万行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大眷属(是第三重即第二院),由心已上者是持金刚密慧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内眷属(是第二重即第一院)。已上二重通名大心众。由咽以上至如来顶上出现四智四三昧之果德佛身,此四佛四菩萨之八身于一切世界徒众刹土名业身业诸受用之事不同,亦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一重即中胎)。”【支分生曼荼罗】(术语)于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种子,因自支分流出诸尊也。

  【支佛】 (佛名)辟支佛也。止观十曰:“藉少因缘尚证支佛。”

  【支佛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一。辟支佛之地位也。

  【知浮法】 (术语)根本律云:苾刍应习浮,恐有难缘,不能浮渡。

  【知根】 (术语)数论所说二十五谛中眼等五根名知根。以有见闻等之知觉也。

  【知根无所畏】 (术语)菩萨四无所畏之一。菩萨知了众生之机根而说法,故无所畏怖也。

  【支公】 (人名)吴沙门支谦也。

  【知见】 (术语)就意识云知,就眼识曰见,又推求名见,觉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见。皆为慧之作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开佛知见。”

  【知见波罗蜜】 (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异名。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知解宗】 (杂语)但以多知多解为宗者。六祖坛经曰:“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法眼大师曰:“古人授记人,终不错。如今立知解为宗,即荷泽是也。”黄檗曰:“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

  【知净】 (术语)见“知净语”条。

  【知净语】 (术语)比丘有净语,犹如忌词。如比丘要草木时,谓斫木摘花等,是为不净语。谓“知之”“看之”者,是为净语。又如对金钱而言“收”“取”等,是尽属不净语。净语凡有四种,一汝知是,二汝看是,三我须是,四我与是。从此四净语中之第一种曰知净语。又云知净。行事钞中坏生种戒曰:“五分凡诸草木若有所须,语净人言汝知是。若不解者,又语言汝看是。若不解,复语我须是。若不解,复语我与是。坏地亦然。”同资持记中三之一曰:“五分初明净语,次列四种。解一即止,随言通得。四皆云是,即指前物。”同畜钱宝戒曰:“僧祇云:若凡得钱及安居衣,直不得以手取。使净人知,无者指脚边地语言:是中知。”同资持记曰:“无者,谓无净人,暂安地处。言是中知,即净语也。”

  【支具】 (杂语)言修法所要之支度道具也。

  【知客】 (职位)又云典客,典宾。禅林司宾客之接待者。

  【知苦断集】 (术语)苦者苦谛,生死之果报也,集者集谛,烦恼恶业也。为四谛中之二谛。知生死果报之苦而断招此苦果之烦恼恶业也。

  【知库】 (职位)禅林司仓库者。又曰库头。

  【支郎】 (杂名)僧之雅名也。释氏要览上曰:“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一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谶支亮。于中谦者,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复多智。时彦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

  【知礼】 (人名)宋四明山法智尊者知礼,字约言,后人依其所居号为四明大师。七岁出家,十五具戒,专学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宝云受天台之教观,淳化二年始受请,主干符。咸平六年,日本国遣寂照持源信法师问目二十七条请答释。天禧元年结同志修法华忏,三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监杨亿等致书止之。四年真宗闻高行。赐法智大师号,使住世宣教。六年正月寂,寿六十九。唐末之乱天台教籍多散逸,至螺溪义寂,虽遗文稍集,而学者犹晦于正宗。师于此时崛起,深达性具之旨,揭一家之正灯。称其法为山家正义,后学台教者多宗之。见佛祖统纪八。

  【知寮】 (职位)寮主之异名。

  【支娄迦谶】 (人名)又云支谶。见“支谶”条。

  【知论】 (书名)大智度论之异名。

  【只履西归】 (故事)传灯录曰:“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达磨大师于禹门千圣寺端坐而化,其徒为之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二年,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手携只履,翩翩独逝。问师何往?曰:西天去。云具奏其事,帝令启圹视之,惟见空棺,一革履存焉。”

  【祗么】 (杂语)祗者只也,么者恁么之么,助辞也。临济录曰:“大丈夫儿,莫祗么论主论贼。”聊尔之意也。

  【枝末法轮】 (术语)三转法轮之一。

  【枝末惑】 (术语)与枝末无明同。

  【枝末无明】 (术语)对根本无明而得名。起信论谓众生不达一法界之理忽然妄念微动,谓之根本无明,依此根本无明而起之业相,见相,境界相三细,名为枝末无明。又五住地中,第五之无明住地名根本无明,前四住地即见思之惑,名枝末无明。

  【支那】 (地名)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旃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人,因称我国为秦,支那即秦音之转。”玄应音义四曰:“振旦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那,此云汉国也。又无正翻,但神州之总名也。”善见律二曰:“摩诃勒弃多至史那世界国。”注曰:“是汉地也。”史者误。乃臾那(Yona)之臾,指希腊人种(Ionian)而言。汉地也之注,为支那注释者之误。西域记五曰:“当此东北数百万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同十八曰:“或作震旦脂那,今作支那。”慧苑音义下曰:“此翻为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即今汉国是也。”

  【脂那】 (杂名)即支那,翻译名义集脂那条云:一云支那,此云文物国,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二云指难,此云边鄙,即贬挫此方非中国也。西域记云:摩诃至那,此曰大唐。

  【支那十刹】 (名数)一、中天竺山天宁万寿永祚寺,在杭州。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在乌程县。三、蒋山太平兴国寺,在南京。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在苏州。五、雪窦山资圣寺,在宁波。六、江心山龙翔寺,在永嘉县。七、雪峰山崇圣寺,在福建侯官县。八、云黄山宝林寺,在金华。九、虎丘山云岩寺,在苏州。十、天台山国清教忠寺,在天台县。

  【支那提婆瞿怛罗】 (杂名)Cina-deva-gotra,译曰汉天种。见西域记十二。

  【支那五山】 (名数)一、径山兴圣万寿寺,在杭州。二、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在宁波。三、太白山天童景德寺,在宁波。四、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五、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在杭州。此为宋南渡后所定。后元文宗时,建金陵之天界大龙翔集庆寺独为五山之冠。明朝依之。

  【支那宗派】 (杂语)有十三宗:一毗昙宗,二成实宗,三律宗,四三论宗,五涅槃宗,六地论宗,七净土宗,八禅宗,九摄论宗,十天台宗,十一华严宗,十二法相宗,十三真言宗。以上所列,多依兴起弘传之次第而举之。见三国佛法传通缘起上。

  【支谦】 (人名)汉时高僧,字恭明,月氐国优婆塞也。汉末游洛,该览经籍,细长黑瘦,白眼黄睛。时人语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知身经】 (经名)佛知身经之略名。

  【知识】 (名数)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与六粗相中之智相同。就心体云智识,就无期之相云智相。见智相条。又(术语)朋友之异名。如云知人,我知其心识其貌之人也。又我所知之人也。非多知博识之义。诸经之初有“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即就为人所知而云:其人善,为善友善知识。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曰善知识,又单云知识。又劝善友使喜舍三宝,谓之劝知识,唱知识。

  【知识会】 (行事)供养华严入法界品五十三善知识之法会也。见象器笺十三。

  【知识众】 (杂语)多数之知友也。

  【知事】 (职位)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禅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为东班,称此等僧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稽其佛世,饮光位众于灵鹫,身子莅事于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不牢固,请为僧知事。”

  【知世间】 (术语)梵语路迦惫Lokavid,译曰知世间。如来十号之一。谓知一切世间之法也。智度论二曰:“复名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

  【支提】 (术语)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征。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于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三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火焚之。众聚香柴遂成大[廿/积],即名此处以为制底,是积聚义。(中略)又释:一想世尊众德俱聚于此。二乃积砖土而成之。详传字义如是,或名窣睹波,义亦同此。旧总云塔,别道支提,斯皆讹矣。”玄应音义三曰:“支提,或言脂帝,或言脂帝浮都,此云聚相,谓集宝及石等高以为相也。”宗轮论述记曰:“制多者,即先云支提,讹也,此云灵庙。”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问有无,皆名支提。”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同六曰:“复次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为佛塔也。”阿育王经七曰:“四支征(音知荷反)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

  【支提加部】 (流派)与制多山部同。

  【支提山部】 (流派)Caityaśaila,小乘二十部之一。旧云支提山部,新云制多山部。

  【支陀】 (术语)或云支提。或云制地。支提,制地,本是塔庙之名,即浮图别号。义翻为积集。亦云聚相。

  【知息遍身】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谓由欲界定证未至地之定时,证身及定法皆虚假也,息之入出遍身,微而如有,有而如无也。

  【知息出】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于数息观,觉照出息分明也。

  【知息长短】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谓调心渐熟,至观照明了,觉知息之出入长短之想也。

  【枝香】 (杂名)三种香之一。

  【支硎山】 (地名)在江苏吴县西南。晋支遁隐此。平石为硎。山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报恩寺。又称报恩山。东址有观音寺,亦称观音山。

  【支用】 (杂语)支者分也。支用者,为分钱物等而用之也。见象器笺十二。

  【知与智之别】 (杂语)禅源诸诠三曰:“空宗以分别为知,无分别为智,智深知浅,性宗以能证圣理之妙慧为智,以该于理智通于凡圣之灵性为知,知通智局。”同二曰:“智局于圣,不通于凡。知即凡圣皆有,通于理智。”

  【知浴】 (职位)禅林司浴室者。

  【芝苑】 (人名)灵芝之元照,又称芝苑。有题为芝苑遗编者三卷。

  【知者】 (术语)十六神我之一。谓人身中有能知事物者,是神我之体也。

  【支征】 (杂语)见“支提”条。

  【知正觉世间】 (术语)华严宗所立三种世间之一。如来具大智慧永离偏邪能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故以为名。即释迦如来能化之智身也。

  【知之一字】 (术语)唐释宗密,自荷泽得悟入之处。谓知之一字,说破吾人之心性而无余蕴。宗密之禅源都序上之二曰:“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寂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是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同上之二曰:“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又思达磨悬丝之记,恐宗旨绝灭,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知足】 (术语)言知足安分也。大乘义章十四曰:“得小之时,心不悔恨,说为知足。”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又(界名)知足天之略。

  【知足天】 (界名)兜率天也。名义集二曰:“兜率院,此云妙足,新云睹史院,此云知足。”弥勒之净土在此天。

  【知足院】 (杂名)知足天之内院也。知足天有内外二院,内院为弥勒菩萨之净土。

  【执】 (术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妄情也。或云执念,又云执心。

  【执藏】 (术语)阿赖耶识三藏之一。阿赖耶者,藏之义,以含藏一切法故也。而此藏识常恒为第七末那识所缘而被为我执,故名执藏。唯识述记三本曰:“我爱缘之,为执藏义。”

  【执持】 (杂语)固执不动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

  【执持识】 (术语)依于法相大乘之意。阿赖耶识,一名阿陀那识,此译执持识。了义灯四本曰:“七名执持识,谓阿陀那识。”梵ādāna。【执持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即阿陀那之译名。

  【直传】 (术语)直接传授,即口传也。

  【直道】 (术语)不迂曲而直至涅槃之道也。大乘义章一曰:“二空即是世直道。”直到佛地之道也。教行信证证卷序曰:“最胜直道。”

  【直裰】 (衣服)偏衫与裙子之裰合者。敕修清规五曰:“直裰,相传前辈见僧有偏衫而无裙,有裙而无偏衫,遂合二衣为直裰。然普化索木直裰,大阳传草履直裰,古亦有矣。”

  【直掇】 (衣服)与直裰同。传灯录曰:“普化谓市人乞我一个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诗曰:“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苏辙孔平仲惠蕉布诗曰:“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按,说文,[袖-由+毒],衣躬缝也。集韵云:或作[袖-由+笃],[袖-由+督]。又周礼疏,中央为督,所以督率两旁。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音义亦云中也。六书故云:人身督脉,当身之中,贯彻上下,故衣缝当背之中达上下者,亦谓之督。据此则直掇字,本当作[袖-由+毒],而督亦可借用。若裰则补破之义,不应联直字为名,作掇则更无义矣。

  【执花印】 (印相)大指与拇指相捻如执花之形,余指申散而竖之,即是。大日经疏十六曰:“执花印空风相捻,如执花形,余指申散而竖之。”

  【职吉蹉】 (杂语)译曰治疗。唯识述记六末曰:“职吉蹉Dikitsā是治疗义,毗职吉蹉Vicikisā是疑义。”

  【执见】 (术语)执持己心而不离之见解也。就种种之妄见而言之。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妄习,执见铿然。”显密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

  【执金刚】 (术语)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三部中金刚部之诸众,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中略)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中略)金刚手秘密主如是上首。”同疏一曰:“梵云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中略)前明诸执金刚,一向是如来智印。”又警护诸天诸佛之夜叉神谓之执金刚。见执金刚神项。

  【执金刚神】 (天名)又云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手执金刚杖而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于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俱舍论十一曰:“颂曰: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论曰: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广量各有五百。有药叉神名金刚手。于中止住。守护诸天。”五分律一曰:“诸佛常法有五百金刚神侍卫左右。”智度论三十五曰:“执金刚菩萨,常执金刚卫护菩萨。”又古来于寺门两胁安金刚力士之像,世称为二王。见“二王”条。梵Vajrapāṇi又Vajradhara。

  【跖俱罗】 (动物)翠鸟名。见慧琳音义三十四。梵Cakra。

  【执情】 (杂语)执着之妄情也。五教章中曰:“以执情而惊怪。”

  【执取相】 (术语)六粗相之一。见“六粗”条。

  【执师子国】 (地名)梵云僧伽罗Siṁ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僧伽罗者,释迦如来因位为大商主时之名,始入于彼处而立国,因取其名为国号。见西域记十一。

  【执事】 (职位)禅林之知事,又云执事。见象器笺七。

  【执受】 (术语)众生以身内之五根五境为非执受之法,执受者,执为摄之义、持之义,受为领之义、觉之义也,摄为自体,持使不坏。又共安危能生苦乐等之觉解,名为执受。唯识述记二本曰:“言执受义者。执者,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安危共同而领受之能生觉受,名为执受。”

  【直说】 (术语)直说法义之长行经文也。十二部经中修多罗之说相也。又不借余人,本人自说曰直说。成实论一曰:“修多罗者,直说语言。”大乘义章二曰:“长行直说,斯皆是其修多罗摄。”

  【直岁】 (术语)禅林之目。直者当也,当一岁之干事,故云直岁。敕修清规下一曰:“直岁,职掌一岁作务。”僧史略中曰:“或立直岁,则直一年,或直月,直半月,直日。皆悦众也。”释氏要览下曰:“三千威仪经,具十德堪充直岁。”

  【直堂】 (职位)禅寺轮次守僧堂之役,即当直也。

  【执相应染】 (杂语)六染心之一。

  【直心】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执心】 (杂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心也。广百论释曰:“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中论疏三末曰:“方广之流闻无生,乃更增其执心。”

  【执曜】 (术语)九执七曜也。梵Graha。

  【执一语言部】 (流派)一说部之异名。

  【值遇】 (杂语)希逢也。得会益我者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婆罗,今日乃值遇。”法事赞曰:“度此身难值遇,喻如优昙华始开。”

  【直月】 (术语)见“直岁”条。

  【执障】 (杂语)我执与烦恼障,又法执与所知障也。

  【执杖梵志】 (人名)手所持之杖似人头,此梵志击杀目连。鼻奈耶二曰:“执杖梵志,手所持杖似人头。”见“摩诃目犍连”条。

  【执杖药叉】 (异类)门胁之金刚力士,律云执杖药叉。见“二王”条。

  【执着】 (术语)固着于事物而不离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下四曰:“大德顺佛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着。”

  【职众】 (杂名)总称法会时带梵呗散华等各职务参于一麻之僧众。又作色众。色为色目之义。

  【植众德本】 (杂语)积种种之功德也。法华经序品曰:“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功德能生善果,故曰德本。

  【指】 (譬喻)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伽经四曰:“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护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实心。”楞严经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亡失月体,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圆觉经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智度论九曰:“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往生论注下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

  【止】 (术语)定名七种之一。即禅定之异名也。梵语曰奢摩他Samatha,又名三摩地Samādhi,静息动心也。又心定止于一处也。常对观而言。依止拂妄,依观证真理也。佛地论一曰:“止谓三摩地。”起信论曰:“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同义记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故也。”往生论注上曰:“译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

  【止持】 (术语)二持之一,止者制止也,持者持戒也,制止身口之恶而行不杀不盗等,是依止而成持戒也。如五篇七聚之戒法是。行事钞中四曰:“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

  【止持戒】 (术语)五戒八戒等总为制止恶之戒法,故云止持戒。见“止持”条。

  【止持门】 (术语)见“止持”条。

  【止持作犯】 (术语)对杀盗之恶法而言,止者持戒也,作者犯戒也。反之,对慈悲等之善法而言,则止者犯戒也,作者持戒也。

  【枳怛】 (地名)海岛名,见“枳怛那”条。

  【枳怛那】 (地名)海岛名。译曰踊出。探玄记十五曰:“枳怛者,具云眤枳多,此云踊出。即海岛山之名。”华严疏钞四十五曰:“枳怛那。”慧琳音义六十曰:“枳吒。”

  【指多】 (杂语)Citta,译曰心。见“质多”条。

  【止恶门】 (术语)与止持门同。

  【止犯】 (术语)于善法作之曰持,止之而不作,曰犯,依止而成犯是曰止犯。

  【指方立相】 (术语)指方者指定西方也,立相者建立弥陀之相好也。是为观经一部之说相。圣道门之诸家以之为对于一往劣机之方便说,其究竟说谓心外无法,故心外无净土,实相无相,故佛身无相。然净土门为本为凡夫之宗,故以此指方立相为宗之极致,不取己心之净土,无相之理佛也。观经定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止风雨经】 (经名)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之略名。

  【指腹亲】 (杂语)指腹中之子而约结婚,是云指腹亲。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今可共作指腹之亲,我等二人若生男女共为婚媾。”

  【止观】 (术语)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毗钵舍那Vip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则止属于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也。观者属于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正证真如。盖止伏妄念,譬如磨镜。磨已,则镜体离诸垢(是断惑),能现万像(是证理),是即观也。若真止真观必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也。然则真观必寂然,故观即止,真止必明净,故止即观也。注维摩经曰:“什曰:始观等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也。”同五曰:“肇曰: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三曰:“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止不动。(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观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观穿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中略)是就能观得名,立观达观。”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又曰:“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同二曰:“观如灯,止如密室。”起信论曰:“止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同义记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也。毗钵舍那亦如是也。以双现前时正名止观故。”止观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小止观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结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观一曰:“止观明静,前代未闻。”同辅行曰:“止观静,观体明也。”又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大乘义章十曰:“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止观不二】 (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止观大意】 (书名)一卷,唐湛然撰,记解释诸经之十义及五方便十乘观之轨行者。

  【止观法门】 (书名)具名大乘止观法门,四卷,陈南岳慧思,说其心要,立五门:一止观依止,二止观境界,三止观体状,四止观断得,五止观作用,后更示礼佛止观,食时止观,大小便利止观。

  【止观辅行】 (书名)止观辅行传弘决之略称。

  【止观辅行传弘决】 (书名)本为十卷,开为四十卷。唐湛然撰。释天台之摩诃止观。

  【止观行者】 (杂名)修天台止观法之行者也。止观之行法有四种,称为四种三昧。

  【止观和尚】 (人名)为唐道邃之号。

  【止观论】 (书名)摩诃止观之异名。

  【止观门论颂】 (书名)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义净译,有七十七颂,明修不净观之法门也。

  【止观舍】 (术语)是修行中之差别也。止观之义见前,舍者梵语优毕叉Upekṣa。涅槃经三十一曰:“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净,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止观皆舍而住于平等也。即止观不二之位。大乘义章十曰:“舍者外国名优毕叉,此翻名舍,行止平等,舍离偏习,故名为舍。”止观曰:“止即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等者名为舍相,舍相即是通于法身。”

  【止观十法】 (名数)有十法而成止观也。又名十乘观法。

  【止观十观】 (名数)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萨。此十者止观所对之境也。见止观五。

  【止观十门】 (名数)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出宗镜录三十五。

  【止观四本】 (名数)一圆顿止观,大师在荆州玉泉寺说者,章安记为十卷。二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者,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之禅波罗蜜是也。三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而说者,一卷,今之六妙是也。四小止观,大师为俗兄陈缄请出而说者,今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也。见小止观元照序(即小止观之原名,分上下二卷)。

  【止观玄文】 (书名)即摩诃止观也。

  【止观义例】 (书名)二卷,唐湛然述。分七科而释圆顿止观。从义为之纂要,处元为之随释。

  【止观宗】 (流派)天台宗之异名。因彼宗以止观行为本也。

  【纸冠】 (物名)又曰额乌帽子。法师阴阳师等所著用者。又当死人额之三角纸也。

  【旨归】 (术语)教意所趣谓之旨归。法华玄义八上曰:“体者一部之旨归,众义之都会也。”同止观二曰:“旨归者文旨所归也,如水流趣海,火灾向空。”辅行曰:“旨者意也,归者趣也,教意所趣名为指归。”

  【止行二善】 (术语)犹言止持与作持也。即积极的行善根功德勇猛精进之善,消极的避作恶,而远离犯罪也。

  【指环】 (物名)又曰指钏,草钏,草环,茅环。密教之法,续草作环,以此穿于无名指。苏悉地经一曰:“作法时,当用茅草而作指钏,着于右手无名指上。(中略)以着此草环故,罪障除灭,手得清净,所作皆成。”又曰:“其茅环者,称无名指量,以茅三缠作金刚结。”

  【纸阄】 (杂名)永明智觉禅师始为之。佛祖统纪二十六(永明智觉法师传)曰:“夜半绕像,见普贤前莲花在手,遂上智者岩,作二阄: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经万善庄严佛土。乃冥心清祷,得诵经万善阄,乃至七度。于是一意专修净业。”

  【枳哩枳哩真言】 (真言)降三世明王之真言,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曰:“都以枳哩枳哩忿怒无对真言持诵香水。”

  【枳哩枳哩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异名。见真言修行钞五。梵Kelikila。

  【枳罗婆】 (地名)山名。见“左”条。

  【枳罗苏】 (地名)Kilāsa,山名。译曰白。翻梵语九曰:“枳罗苏,应云枳罗婆(婆应为娑之误),译曰白也。僧祇律第三十四卷。”

  【指鬘】 (人名)央掘摩罗之译名。见“央掘摩罗”条。

  【指鬘经】 (经名)央掘摩经之异名。

  【止门】 (术语)六妙门之一。

  【指难】 (地名)同支那。

  【纸钱】 (物名)真言宗祭供星天,专用纸钱。又禅林,于祈祷及盂兰盆会等雕纸如钱形,数十相连,与心经等于会毕时,焚化之,所以供鬼神也。唐书王玙传曰:“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玙乃用为穣祓。”按,法苑珠林,纸钱起于殷长史。洪庆善杜诗辨证云:齐东昏侯好鬼神之术,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王叡诗:纸钱灰出木棉花。李山甫诗:可要行人赠纸钱。徐凝诗:无人送与纸钱来。皆言之。卲康节春秋祭祀,亦焚纸钱。程伊川问之。曰:冥器之义也。脱有益,非孝子顺孙之心乎。宋王炎有清明日先茔挂纸钱诗。”又封氏见闻纪曰:“后汉蔡伦所造,魏晋以来,始有其事。凡鬼神之物,其象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今则皆烧之。”

  【枳攘娜钵啰你闭】 (术语)Jṣānapradipa,译曰智灯。仁王护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枳攘娜,此云智。钵啰你闭,此云灯。由此智灯,破诸闇故。”

  【指兔】 (杂语)兔为月,指兔者如言指月也。见“指”条。

  【止宿草庵】 (杂语)法华经信解品偈曰:“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示其金银,真珠玻璃,诸物出入,皆使令知。犹处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事,我无此物。”是长者有智故运其方便也。此止宿草庵,譬般若时之转教付财。二十年者,标依二乘法而断惑证理也。

  【纸叶】 (杂名)佛在世既许于纸叶书写经典。毗奈耶杂事二十五曰:“若于经典不能记忆,当云何持?佛言:应写纸叶读诵孚持。”

  【纸衣】 (衣服)纸制之衣也。五灯会元临济下有纸衣和尚。曹山录有纸衣道者。北齐书元宗纪曰:“回纥入东京,肆掠荡尽,士民皆衣纸。”

  【指印】 (杂名)即拇印也。行事钞中上曰:“诸书指印遣使。”同资持记曰:“言指印者。旧云:手墨印纸,以表其意。或云:西人指上贯印持以为信。”

  【枳由罗】 (物名)一作羁由罗,吉由罗。又译曰璎珞。见翅由逻及璎珞条。

  【指月】 (譬喻)以指譬修多罗,以月譬字相,见“指”条。

  【枳吒】 (地名)译曰踊出处。见“枳怛那”条。

  【止止不须说】 (杂语)佛于迹门法华止舍利弗请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治禅病秘要法】 (经名)二卷,北凉沮渠宗声译,说关于坐阿练若修禅定人身心之种种病魔治法。

  【治禅病秘要经】 (经名)治禅病秘要法之异名。

  【至诚心】 (术语)观经所说之一。真实愿往生之心也。

  【制怛罗】 (杂名)Caitra,星名。此星现于正月,故名正月曰制怛罗月。俱舍光记三十曰:“制怛罗,是星名。正月出现,正月从此星为名。”西域记二曰:“春三月,谓制怛罗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又人名。以此人生于此月,故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制怛罗,人名也。此正月星名,西国立名多此也。”

  【质怛罗】 (杂名)Citra,亦云唧怛罗。锦绣也。大日经义释七曰:“西方谓锦绣为唧怛罗。”梵语千字文曰:“质怛罗,锦。”今称Chinz,印花布也。

  【质呾罗婆拏】 (人名)Citrabhāṇa,译曰火辨。世亲同时人,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

  【至得果佛性】 (术语)三佛性之一。

  【至德具足益】 (术语)言信弥陀而念佛者,于现世具足无上之功德也。现世十种益之一。

  【质底】 (术语)Citi,译曰积聚。寄归传三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火焚之。众聚香柴遂成大[廿/积],即名此处以为质底,是积聚义。据从生理,遂有制底Caitya之名。”

  【制底】 (堂塔)Caitya,同质底。积聚之义。谓佛塔也。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三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为佛塔也。”寄归传三曰:“制底是积聚义。”

  【制底畔睇】 (杂语)Caitya-Vandana,谓敬拜佛塔也。寄归传二曰:“制底畔睇或云制底畔弹那,(中略)畔睇者敬礼也。凡欲出外礼拜尊像。有人问云:何所之适?答曰:我向其处制底畔睇。”

  【质帝】 (术语)见“质多”条。

  【治地住】 (术语)见“十住”条。

  【制多】 (术语)Caitya,又曰制底,制怛罗。旧称支提。见“支提”条。

  【质多】 (术语)Citta,又曰质多耶,质帝。译曰心。虑知之心也。止观三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唯识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中略)是集起义,是心义。”大日经疏十六曰:“心名质多,质多者犹如众彩庄严精聚,名为质多。”秘藏记末曰:“质多名虑知,有情等心也。(中略)释名,集起曰心。”梵语杂名曰:“心,指多。”名义集六曰:“质多耶,或名质帝,或名彼荼,此方翻心。”是五心之一。法相宗立心意识之三为别体。以此质多心为第八识之特名。其他诸宗以之为诸识之通名。

  【质多迦】 (流派)部宗名。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曰:“质多迦部此云西山部。”梵Cetyaka。

  【制多迦】 (天名)Ceṭaka,一作制吒迦,制吒迦难。不动明王八大童子之第八。译曰福聚胜者。现恶瞋之相。圣无动尊成就使者法品曰:“若制吒迦难,唐言福聚胜者。造画其像,面目忿怒。”见“矜羯罗”条。

  【质多罗】 (杂语)译曰杂色。见大日经疏九。又星名。宝星陀罗尼经四曰:“质多罗(唐言角宿)星生者,男女阴上当有厌子,为性纯直,而多爱欲,后歌舞。”又天神名。在胎藏外金刚部。又药名。善见论十七曰:“质多罗是外国药名。”又山名。梵语杂名九曰:“质多罗山,译曰种种。”梵Citra。

  【制多山部】 (流派)Jetavanīyā,小乘二十部之一。大众部大天住制多山所立之部。制多者梵语,译曰灵庙。宗轮论述记曰:“制多者,即先云支提,讹也。此云灵庙,即安置圣灵庙处也。此山多有此制多,故因此立名。”

  【质多耶】 (术语)见“质多”条。

  【质多翳迦阿羯罗多】 (术语)Cittaekāgratā,译曰心一境性。定之异名。唯识了义灯五本曰:“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质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罗云境,多云性。”

  【制恶见论】 (书名)此书为玄奘三藏于印度所作,以破外道之恶见。唯识述记七末曰:“我之大师,戒日大王为设十八日无遮会时,造制恶见论。”

  【志公碑】 (杂名)梁释宝志之碑也。在邹平醴泉寺。行书。碑阴有志公像。指月录曰:“宝志禅师: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已日闻儿啼鹰巢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其后出家专修禅,披发徒跣,着锦袍,往来皖山剑水之下。以翦尺拂子挂杖头,负之而行。”其碑文为琅玡王筠所作。见南史隐逸传。

  【治国天】 (天名)同持国天。

  【制教】 (术语)即戒律。以毗尼藏之所诠是制止邪非之教故也。南山戒疏一上曰:“教由制兴,故名制教。”

  【至教】 (杂语)至实之教,至极之教也。唯识述记一末曰:“言至教者至实教也。”

  【至教量】 (术语)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又曰圣教量,正教量,声量。以圣教之至言量邪正也。俱舍光记五曰:“至极之教,故名至教,亦名圣教量。”见“量”条。

  【制教三宗】 (名数)见“化制二教”条。

  【制戒】 (术语)佛对弟子制戒律也。

  【制经】 (经名)长者子制经之略名。

  【至静】 (杂语)又曰极静。禅定之力极而静心也。圆觉经曰:“以静慧故证至静性。”

  【至理】 (杂语)至极之道理也。宗镜录曰:“还丹一粒,点铁为金。至理一言,转凡为圣。”

  【制门】 (术语)如来悲德所垂,五逆十恶犹摄取,是为开门,如来智德所发,制止诸恶,毫无容赦,是为制门。所谓化制二教是也。

  【治魔法】 (修法)凡治魔障者,或念三归五戒等,或诵般若经,菩萨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经所说之治魔咒。见小止观,起信疏等。又以念佛治之。在止观九之二。净土修证仪云:十乘之理观,能发九境之魔事,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净土之事观,以弥陀果人清净之功德为境故,永绝魔事,心无邪念时,则圣境现前,光明发显。

  【至那罗阇弗咀罗】 (杂名)Cinarājaputra,译曰汉王子,梨也。见西域记四。

  【至那你】 (杂名)译曰汉持来。桃也。见西域记四。梵Cīnāṇi。

  【炙茄会】 (行事)禅林炙茄子开筵,谓之炙茄会。禅苑清规监院曰:“如冬斋。(中略)炙茄会。”

  【至人】 (杂名)释迦如来之尊号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释迦如来,道成积劫,德超三圣。化于人道,示相同之。是以且就人中美为尊极,故曰至人。”

  【治生产业】 (杂语)谓日常之生业也。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一心真如,及生灭相,无二无别。即三明一,即一论三,故得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制体】 (堂塔)Caitya,同制底。秘藏宝钥上曰:“制体旗光。”

  【制听二教】 (名数)戒学之语。佛所制必当持之法,名制。为以便宜听其随意行之之法,名听。故制法不行之则得罪,听法不持之亦不得罪。譬如比丘之三衣,比丘尼之五衣,是制法。如百一资具是听法。亦以此意而分别佛之教法,律藏曰制教,经论二藏曰听教。见戒疏一上,行事钞中。

  【至相尊者】 (人名)即华严第二祖智俨也。见“智俨”条。

  【至心】 (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

  【至言】 (杂语)至理至极之言也。俱舍论三十曰:“佛至言真法性。”

  【治意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数息观之法。

  【至愿】 (杂语)至诚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兴至愿。”

  【至真】 (杂语)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行事钞下之二曰:“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

  【质直】 (术语)质者正也,正直之心,无谄曲也。佛道在悟达众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质直是净土。法华经寿量品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又曰:“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维摩经佛道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同菩萨品曰:“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帙子】 (物名)帙箦,卷经卷,竹制之帙也。

  【智】 (术语)梵语Jñā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智碍】 (术语)二碍之一。又云所知障。碍涅槃之烦恼云烦恼碍,碍菩提之无明云智碍。菩提即佛之一切智。为智之障碍,故名智碍。其体为根本无明也。

  【智悲】 (术语)如来之大智与大悲也。加以大定为三德。

  【智辩】 (杂语)智慧与辩才也。心能照理曰智,智发于说曰辩。辩乃智之德也。无量寿经上曰:“智慧辩才。”

  【智辩无穷愿】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三十。令极乐往生人得智辩无穷之德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智波罗蜜】 (术语)般若波罗蜜也。

  【智波罗蜜十德】 (名数)一知贪欲行者,二知瞋恚行者,三知愚痴行者,四知等分行者,五知修学地行者,六于一念中知无边众生之行,七知无边众生之心,八知一切法之真实,九知一切如来之力,十普觉悟法界门。见唐华严经十八。

  【智藏】 (术语)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众生自心处内有八瓣,和合成莲华,此莲华中有正遍知海,是名毗卢遮那智藏,亦名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又(人名)不空三藏之讳。贞元释教目录十五曰:“大辩正大广智不空三藏和上者,南天竺执师子国人也,法讳智藏,号不空金刚。”

  【智藏海】 (譬喻)智藏之深广,譬如海也。宗镜录二十八曰:“毗卢遮那智藏海。”

  【智城】 (譬喻)智慧之城郭。譬佛果也。教行信证二曰:“令诸群生入智城。”

  【智杵】 (物名)金刚杵之异名。有独钴三钴五钴等,皆标帜内证之智德者,故名智杵。性灵集六曰:“实相智杵,摧破邪山。”

  【智德】 (术语)诸佛三德之一。如实照了诸法而无碍者,即菩提是也。又有智慧,有行德者。谓智德兼备之高僧也。

  【智灯】 (譬喻)智慧之灯也。智度论二曰:“痴冥道增智灯灭。”

  【智谛】 (术语)智为能照之观智,谛为所照之谛理。犹言智境。

  【智度】 (术语)六度之一。般若波罗蜜Prajñāpāramitā也。般若译曰智,波罗蜜译曰度,习修实智之行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于智度,通达方便。”

  【智度论】 (书名)大智度论之略名。

  【智断】 (术语)智德与断德也。照了真理曰智德,断尽烦恼曰断德。即菩提与涅槃也。往生论注上曰:“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智断具足,能利世间。”

  【掷恶人印】 (印相)以右手大指,捻无名指甲上,每诵真言一遍,一度向彼恶人掷之。见欢喜母成就法。

  【智法身】 (术语)见“法身”条。

  【智斧】 (譬喻)智能断烦恼,故譬以斧。涅槃经三十八曰:“是经即是刚利智斧,能伐一切烦恼大树。”

  【智光】 (譬喻)智慧之光。智能破无明之闇,故以光为譬。

  【智光灭业障经】 (经名)具名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佛说智炬陀罗尼经同本别译。佛在日月天子宫说佛菩萨之名及咒,普贤菩萨赞叹而劝受持。

  【智光严经】 (经名)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之略名。

  【智果】 (术语)涅槃曰断果,菩提曰智果。以菩提为佛智,由因地修行而生之妙果也。

  【智海】 (譬喻)智慧广大,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地藏十轮经八曰:“渐次趣入深广智海。”

  【智行】 (术语)智慧与修行也。法华玄义四曰:“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智慧】 (术语)梵语若那Jñāna,译曰智。般若Prajñā,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谛曰智,照真谛曰慧。通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

  【智慧波罗蜜】 (术语)又曰知见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也。六波罗蜜之一。又佛之实智对于方便之权智曰智慧波罗蜜。法华经譬喻品曰:“如来亦复如是。(中略)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同方便品曰:“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智慧灯】 (譬喻)智慧能破愚痴之闇,故譬以灯光。智度论四十一曰:“以智慧灯照我等。”

  【智慧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智慧无穷,决了诸疑,所谓舍利弗比丘是。”智度论十一曰:“一切众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闻,于十六分中,犹尚不及一。”

  【智慧风】 (譬喻)智慧能吹人入法性之海,故譬以风。六波罗蜜经偈曰:“众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波,愿得智慧风,吹入法性海。”

  【智慧观】 (术语)观世音菩萨五观之一。以真实之智慧,观实相之理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智慧光】 (术语)阿弥陀佛十二光之一。佛之光明能破一切众生无明之闇,故名智慧光。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

  【智慧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阿弥陀佛之异名。以彼佛具智慧之光明故也。无量寿经上曰:“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中略)智慧光佛。”

  【智慧海】 (譬喻)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智慧火】 (譬喻)智慧能烧烦恼之薪,故喻以火。

  【智慧剑】 (譬喻)智慧能断烦恼绝生死之绊,譬如利剑。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心地观经八曰:“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

  【智慧箭】 (譬喻)智慧能害烦恼之贼,故譬以箭。增一阿含经三十九曰:“仁铠三昧弓,手执智慧箭,福业为兵众,今当坏汝军。”智度论十曰:“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

  【智慧门】 (术语)入智慧之门户也。佛果之实智云智慧,入其实智之因地权智云门。又如来自证之智云实智,利他教化之智云权智。权智为令入实智之门户也。又权智所说之一切教法为令入实智之门户,故名曰智慧门。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法华文句三曰:“其智慧门即是叹权智也。盖是自行道前方便有进趣之力,故名为门。从门入到道中,道中称实,道前谓权也。”法华义疏四曰:“门者,权智说一切教为通佛智,故以一切教为佛智慧门。”法华玄赞三曰:“智慧门者,即能诠教,智慧甚深,即所诠理。”

  【智慧念佛】 (术语)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其体为阿弥陀如来真实圆满之智慧,故执持其名号之念佛曰智慧念佛。

  【智慧鸟】 (传说)若为财物说法者,死,生天上为智慧鸟,能说法云。正法念经三十一曰:“若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是名下品之法施也。(中略)如是等法施之人,生于天上,作智慧鸟,能说偈颂,是则曰下法施也。”

  【智慧山】 (譬喻)智慧之高如山也。涅槃经八曰:“如来悉断无量烦恼,住智慧山。”

  【智慧水】 (譬喻)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故譬以水也。文殊师利问经曰:“心性本净,诸过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

  【智慧云】 (譬喻)智慧之广大如云也。仁王经下曰:“智慧如密云,遍满于法界。”

  【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智慧资粮】 (术语)见“资粮”条附录。

  【智火】 (术语)称字。大教王经上曰:“金刚三摩地,字发智火,烧除虚妄因。”又(譬喻)以智烧烦恼之薪,故譬以火。涅槃经三十八曰:“善男子!是经即是刚利智斧,能伐一切烦恼大树,(中略)即是智火焚烦恼薪。”

  【智火印】 (印相)即法界生印也。见胎藏界事钞上。

  【智惑】 (术语)智慧与妄惑。相克之法如水火。

  【智积】 (人名)王子名。大通智胜佛时出家十六王子之第一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曰智积。”又(菩萨)从多宝如来来法华之会座,与文殊菩萨论议女人成佛事之菩萨。法华经提婆品曰:“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启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又金刚界曼荼罗中贤劫十六尊之一。

  【智积菩萨】 (人名)中吴纪闻曰:“灵岩寺,乃智积开山之地。智积当东晋末。自西土来刱立伽蓝,泗州僧伽至无锡,闻智积在苏即回。曰:彼处已有人矣,由是名遂显,有贫妪持角黍为献,智积受之,妪因得度,至今上已日号智积生日,聚数百妪为角黍会。”

  【智吉祥印】 (术语)梵志之说法印,谓之净行者吉祥印,释尊之说法印,谓之智吉祥印。释尊之说法印有三种。

  【智楫】 (譬喻)由智渡生死海故以舟楫譬之。万善同归集五曰:“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

  【智剑】 (譬喻)清净之智慧,以断烦恼之绊,故譬如剑也。最胜王经二曰:“生死羂网坚牢缚。愿以智剑为断除。”

  【智箭】 (譬喻)智慧之锐如弓箭也。智度论十一曰:“当以智箭破汝疑军。”

  【智界】 (术语)理智相对,智所属之法曰智界。犹云智门也,界者自性之义。差别之义。称胎藏界曼荼罗为理界,金刚界曼荼罗为智界。

  【智镜】 (譬喻)智慧之照了譬如镜也。因明大疏序曰:“明悬智镜者,幸留心鉴照。”

  【智境】 (术语)智者能观之心,境者所对之法。境有真妄二者,妄为智之所断,真为智之所证。

  【智境冥一】 (术语)谓能观之真智与所观之真理,冥合一致也。止观五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以无缘智,缘无相境。无相之境,相无缘之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

  【智境四相】 (名数)一我相,众生于涅槃之理,心有所证,于取其所证,心执着而不忘。认之为我,是名为我相。二人相,比前我相,已进一步,不复认证为我,尚持我悟之心,是名为人相。三众生相,较前人相又进一步,虽已超过我人之相,尚存了证了悟之相,是名为众生相。四寿命相,比前众生相复进一步,虽已超过证悟之心,尚存能觉之智,如彼之命根,潜续于内,是名寿命相。见圆觉略疏下。

  【智净相】 (术语)不思议业相之对。依法力熏习而如实修行,破生灭相,现不生灭,破无明不觉,显现法身之相也。即本觉之随染者还于本净之相也。

  【智拘絺罗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二位。密号曰正圆金刚,或宿慧金刚。主释迦精进之德。七集虽以此尊为比丘形,列于声闻众,而在释迦院则为供养云海二菩萨中之一尊,为肉色使者形,合掌中入未敷莲华作供佛之状,坐于荷叶。

  【智炬】 (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炬。观经玄义分曰:“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

  【智炬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同本别译。

  【智类道忍】 (术语)八忍,十六心之一。将得道类智前时所起之忍可决定也。

  【智力】 (术语)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无量寿经上曰:“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华经普门品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智门】 (术语)对悲门之称,是为一双之法。门者差别之义。诸佛万德,可差别为此二者。一切自利之德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为悲门。

  【智妙】 (术语)法华迹门十妙之一。证实相之境之智微妙不可思议也。方便品曰:“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智母】 (术语)生智之母也。犹言觉母。新译仁王经中曰:“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又论藏之异名也。摩得勒迦,译曰智母。

  【智目】 (譬喻)智犹如目。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智目行足】 (譬喻)譬智解于目,譬修行于足也。见“智目”条。

  【智囊】 (杂名)称多智之人曰智囊。释氏要览中曰:“吴支谦字恭明,号智囊。高僧传云:祇园寺三千僧,皆号奘法师为智囊。”

  【智譬水】 (譬喻)胎藏界之理譬如莲华。金刚界之智譬如月或水。譬于水者,以金刚界智法身之种子为水大,即鍐字故也,水有五德,恰与五智相当。秘藏记本曰:“以水譬五智者,水性清净,一切色相显现,譬大圆镜智。一切万象影现,无高无下,而为平等,譬平等性智。水中一切色相差别,显现明了,譬妙观察智。一切情非情之类,依水而湿长,譬成所作智。其水无所不适,譬法界体性智。”

  【智拳印】 (印相)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刹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印。”

  【智人】 (杂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论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智刃】 (譬喻)智慧之锋刃也。万善同归集五曰:“智刃才挥,疑根顿断。”

  【智山】 (譬喻)智之高譬如山也。唐华严经二十二曰:“智山法华,悉已清净。”

  【智身】 (术语)华严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以圆明之智慧为佛身者。

  【智生三昧】 (术语)大日如来说百光遍照真言之三昧也。义释十三曰:“佛将说此真言导师,即住巧智生三昧。谓此三昧能生如来普门善巧智,故以为名也。”

  【智首】 (人名)唐弘福寺智首,为四分律宗之祖,南山律师之师也。作四分律广疏十二卷。见续高僧传二十二。

  【智手】 (术语)称右手。

  【蛭数】 (佛名)见“底沙”条。

  【智水】 (术语)谓灌顶之水。灌顶者,以如来智慧注入行者之仪式也。大日经疏八曰:“陈列密严佛土法界大图,坐于妙法莲华自在神通师子之座,以本性清净智慧慈悲水,具含万德而灌其心。”

  【智息入】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于数息观觉照入息分明也。

  【智闲】 (人名)邓州香严寺智闲,嗣沩山之法者。

  【智相】 (术语)智慧之相貌。谓佛之光明也。佛之光明,为佛智显于外之相貌也。净土论注下曰:“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又起信论所说六尘相之一。于三细中第三境界相,起妄心智用,而分别可爱不可爱之境也。

  【智相三昧】 (术语)生真实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见一切诸三昧中,有真实禅慧相。

  【智象】 (杂语)智慧之龙象。称大智之僧。又涅槃经,智度论等三兽渡河之喻,以深智比象。

  【智心】 (术语)智慧之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大乘义章十九曰:“智心不怯,名为无畏。”

  【智旭】 (人名)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三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三年,闻一法师讲首楞严经,至空生大觉,忽生疑不能得,遂于像前发四十八愿,决心出家。天启二年三梦憨山,时憨山在曹溪,不能往从,从憨山之徒雪岭剃度。寻往云栖听古德讲唯识论,疑与首楞严之宗旨不合,请问。古德云:性相二宗不许和会。心怪之曰:佛法岂有二耶?遂入径山参禅,性相二宗,一时透彻。旭见律学退废,以兴律为任,既述毗尼集要,寻欲注梵网经,于佛前拈阄以决所宗,得天台宗,于是究心台部,而不肯为台宗子孙,以近世之台宗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也。晚住灵峰,生平著述合有四十余种,顺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寂,寿五十七。尝曰:生平行履,百无一长,独有大菩提心,忘身为人,舍己从人,为堪质之于三世慈尊者。见灵峰宗论。师之灵峰二十景颂中大雄峰颂曰:“鹫岭遥传秪一传,由来吾道贵闻知。但从龙树通消息,不向黄梅觅破衣。”

  【智俨】 (人名)华严二祖云华智俨法师,又号至相尊者。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初剃染时,祷于大藏前,抽得华严首卷。终日诵阅。遂往杜顺和尚所。侍听未久,尽得玄旨。尚以所集观法传与祖习,令其讲授。偶遇异僧谓曰:欲解华严一乘之宗者,十地中六相之义是也。静摄思之,当自知耳。因即淘研,豁尔贯通。从此数讲华严。宗风大振。名遍寰中。总章元年,告门人曰:吾将暂往净方也。不逾月,遂说法而逝。世寿七十二矣。

  【智眼】 (术语)智能见事物,故名眼,智即眼也。又智之眼也。谓非肉眼也。唐华严经六十一曰:“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成实论十九曰:“智慧现在前,犹明眼见色。”

  【智顗】 (人名)天台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氏,其母梦吞白鼠而生师。卜者曰:白鼠者,龙所化也。七岁,喜往伽蓝,僧口授普门品,一遍成诵。十八岁就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初从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陈文帝元嘉元年时,思禅师止光州大苏山,师往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逐,今复来也。即示以普贤道场法,说法华四安乐行。师日夜自励,经二七日诵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而入定,照了法华。思叹曰:非汝不证,非我不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所发功德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师千群万众亦不能穷汝辩,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陈光大元年同法喜等二十七人初至陈都金陵,时年三十。大建元年仪同三司沈君理请居瓦官寺,讲法华,乃一夏九月谈经玄义。止瓦官前后八载,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陈大建七年秋九月始入天台安居佛陇。九年二月帝诏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遂创伽蓝,十年五月左仆射徐陵奏于朝,赐修禅寺之号。陈少主数数遣使请师于金陵,师出,止于金陵灵超寺,讲释论及仁王般若于太极殿,后移光宅寺。金陵既败,师往憩于庐山,隋开皇十一年晋王镇建康(即金陵),遣使奉迎,师曰:我与晋王有宿缘,直赴之。此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府金城殿设千僧斋受菩萨戒,师谓王曰:大王纡遵圣戒,可名总持。王赞师曰:大师传佛法灯,宜称智者。十二年师至荆州,为报地恩于当阳县玉泉山建立精舍,赐额云一音,重改玉泉。十三年夏四月于玉泉寺说法华玄义,十四年夏四月又说摩诃止观,晋王入朝,师亦辞归天台。十七年冬十月,晋王归藩,遣使入山奉迎,师随使出山,至石城,乃有疾。曰: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场,处所既好,宜最后用心。右胁西向卧,专称弥陀般若观音,又唱法华无量寿二经,为最后闻思。弟子智朗请曰:不审师何位,此处没,将生何处?师曰:不领吾众,必得六根净(十信位即相似即),为他损己,是五品位,汝何问生,吾诸师友观音侍从,皆来迎我。诫维那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则增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时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时也,寿六十。见智者大师别传,唐高僧传十七。谧法空宝觉灵慧尊者,世称天台大师,称其宗为天台宗。

  【智印】 (术语)如人有印则得入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得入实相之理,故曰智印。又如印契判物之真伪,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曰智印。又如大日拳印不动之剑印,各证明内证之智德者,故曰智印。法华经妙音品曰:“智印三昧。”法华义疏十二曰:“如人入安稳国,有印得入,无印不得入。菩萨得此三昧,解入实相。”法华玄赞十曰:“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秘藏宝钥上曰:“五部诸佛智擎智印。”

  【智印经】 (经名)大乘智印经之略名。赵宋智吉祥等译。与慧印三昧经及如来智印经同本。佛入智印三昧,说如来所知之境界。

  【智永】 (人名)南北朝陈永欣寺僧,俗姓王,会稽人,号永禅师。善书,能兼诸体,草书尤胜。临书三十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

  【智渊】 (譬喻)智深犹如渊也。金光明经二曰:“智渊无边,法水具足。”

  【智愿】 (术语)智与愿也,又智之愿也,达于实相之理之智慧所发之大悲弘愿也。

  【智愿海】 (譬喻)智愿之深广譬如海也。礼赞初夜偈曰:“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智月】 (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月也。唐华严经八十曰:“如来智月出世间。”又(人名)梵名若那战达罗Jñānacandra,译曰智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护法菩萨之门人。见唯识述记一本。

  【智增菩萨】 (菩萨)二增菩萨之一。见“二增菩萨”条。

  【智者】 (人名)天台大师智顗之德号,由晋王所赐。辅行一曰:“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从初生端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静也。即出家后师为立号,从德为名,故用静义。后授晋王菩萨戒品,因即为王立以法号云。大王纡尊圣禁,名曰总持。王曰:大师传佛法灯,称为智者。”见“智顗”条。又(杂语)有智慧者。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

  【智者大师真身塔】 (堂塔)塔建于真觉寺内。智者大师之肉身在焉。

  【智证】 (术语)以实智证涅槃也。维摩经弟子品曰:“受诸触如智证。”

  【智智】 (术语)智中之智也,特称佛之一切智。见“一切智智”条。

  【智钟】 (杂语)鸣钟也。

  【智周】 (人名)唐泗州智周,号朴杨。为溜州慧沼之弟子,作唯识论演秘,因明记等。

  【智幢】 (杂语)智慧之宝幢。又(菩萨)菩萨名。贤劫十六正士之一。

  【智幢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南方之西端。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曰圆满金刚。高竖大智之幢幡,以破戏论为德。白肉色,右持幢,左拳安腰。

  【智自在所依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于第九善慧地证悟之真如。无碍智所依之真如也。在此地得四无碍智,自在得知,故有此名。

  【雉】 (动物)野鸡也。

  【置答】 (术语)四答之一。置弃而不答也。如外道问神魂之断常,问如来灭后之有无,佛皆置而不答:名为置答:所谓十四不可记也。

  【雉救林火】 (传说)昔野火烧林。林有一雉,以水洒林,往返不止。时天帝来问言:汝何作?答曰:我愍众生,故欲救此林,此林荫影清凉,我诸种类眷属,皆悉依仰,我身有力,云何怠而不救之?天帝问言:汝精勤可至几时?答曰:将以死为期。天帝言:汝心虽尔,谁证知之?即自立誓,我心至诚不虚,火即当灭。是时净居天知雉弘誓,即为灭火。见智度论十六,经律异相四十八,义楚六帖二十三。

  【钟】 (物名)Ghantā,梵语犍稚,译曰钟,又曰磬。为作法事时集众而打者。增一阿含经曰:“阿难即升讲堂,手执犍稚,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尔时复说此偈: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露地击犍稚,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行事钞上之一曰:“佛在世时,但有三下。故五分云打三通,后因他请,方有长打。(中略)然初欲鸣时,当依经论建心标为,必有感征。应至钟所礼三宝讫,具仪立念:我鸣此钟者,为召十方僧众。有得闻者,并皆云集,共同和利。又诸有恶趣受苦众生,令得停息。”参照“犍稚”条。

  【中阿含经】 (经名)四阿含经之一。六十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见“阿含”条。

  【中安居】 (行事)三安居之一。见“安居”条。

  【中般】 (术语)五种不还之一。不还之圣者自欲界而生于色界之中有之身,证罗汉果而般涅槃也。

  【中辈】 (术语)见“三辈”条。

  【中辈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十五观之名。观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三种往生人之善行也。

  【中辈生】 (术语)无量寿经所说三辈生之一。往生人之中辈也。观经之中辈观用之,为中品上生等之三品。惟开合不同耳。见三辈条。

  【中呗】 (仪式)法会举梵呗之偈,有初中后三节。其中节曰中呗。

  【中本起经】 (经名)二卷,后汉昙果等译。叙如来初成道以后在世中间说法教化之行迹者。

  【中边论】 (书名)具名辨中边论。天亲菩萨造,为解释弥勒菩萨所造之辨中边论颂者。三卷,唐玄奘译。又陈真谛译,二卷,谓之中边分别论。

  【中草】 (譬喻)三草二木之一。见“三草二木”条。

  【中乘】 (术语)缘觉乘之异名。是在三乘之中位,故名。多论一曰:“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独佛自知。”法华文句四曰:“身子迦叶等,悉是中乘根性。”

  【中道】 (术语)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者,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双非双照之目也。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道第一义】 (术语)诸法无过于中道,故曰第一义。

  【中道第一义观】 (术语)三观中,中观之德名。空假二谛,双照而离有无二边之观法也。破障中道之根本无明者。止观三曰:“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观,此名出璎珞经。”

  【中道观】 (术语)天台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而断无明之惑也。四教仪曰:“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

  【中道即法界】 (术语)止观辅行一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法界诸法,迄至一色一香无非为中道。故换言之,中道即法界也。而此中道法界为所缘之妙境,若就能缘之妙智言之,则为止观,盖系缘于法界,而广缘事理之诸法,是止即妙观,念与法界为一而泯亡事理之法相,是观即妙止也。此妙境妙智,一体不二,故谓之法界即止观。

  【中道教】 (术语)三时教之一。说有空不偏中道之教也。是法相宗所立。

  【中道妙观】 (术语)谓超绝假观与空观之真实中道观法也。

  【中道实相】 (术语)万有之实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

  【中道应本】 (术语)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为应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则实谛为偏直空理,三界诸法本在理外,依惑业因缘而生,故断惑已,则三界诸法归于空已。故菩萨欲永受三界之生,而度众生者,或故留惑,或由惑之习气势力也。然别圆二教之意,谓十界诸法以中道之理为本,中道之理,为应缘而现者,故断烦恼,而中道之体愈圆明,十界诸法显现,随机感而起不思议之应用。是曰中道之应本。

  【中道宗】 (术语)与中道教同。

  【中谛】 (术语)天台所立三谛之一。中观所对之理也。中者中正绝待之称。谓不离二边不即二边,中正绝待之理也。见“三谛”条。

  【钟梵】 (杂语)钟声梵呗也。表制集曰:“时中礼忏钟梵递亏。”性灵集八曰:“钟梵断而亦续。”

  【中梵】 (杂语)中天竺也,梵为梵土。天竺之异名。

  【中峰】 (人名)元天目山之普应国师。名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昼夜励精。后参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彻底。说法无碍,著书若干。仁宗闻而聘之,不至。制金文之伽梨衣赠之,并赐号佛日广慧普应国师。至元三年寂,寿六十一。有广录三十卷行于世。见中峰和尚行录。

  【中根】 (术语)六根之利钝,有上中下三者,有非利非钝之六根者,谓之中根。

  【中观】 (术语)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为观道之至极,法相宗以观遍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为中观,三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为中观,天台宗以观三千诸法一一绝待为中观。然天台所立之中观,有隔历圆融之二法,别教所说,为隔历之中,圆教所说,为圆融之中。隔历之中,于空假之外,有绝待之中,乃但中也。圆融之中,为空假绝待之中,其中即不但中也。盖别教之义,原隔历空假之二者,故随于空假之外不得不隔历中道。然空假本来非为别物,空即假,假即空也,然则离此空假相待之绝待之中,亦非在相待之外。相待即绝待也,绝待即相待也,故空假中之三者为一法之异名,即假即空即中也。空之外无假,假之外无空,空假相待之外,无中之绝待,中之绝待外,无空假之相待。是为圆教至极之中观。

  【中观论】 (术语)世称曰中论,见“中论”条。

  【中观释论】 (书名)具名大乘中观释论,九卷,安慧菩萨造,赵宋惟净等译。释中观论二十七品中之前十三品者。

  【终归于空】 (术语)言诸法之实相,终归趣于空也。空者非灰断之空,乃中道第一义空,空亦空绝对之空,谓之第一义空。空亦空则此中自有中道之义,故云中道。即非偏空,而为中空、圆空、妙妙空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真言阿字本不生之实义是也。

  【中含】 (经名)中阿含经之略称。

  【中后不食】 (术语)谓午中以后不食也。所谓不过中食戒是。释氏要览上曰:“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得安乐。”

  【中悔】 (术语)信仰不坚固,先信后疑,遂中途破悔其所信也。

  【中价衣】 (衣服)就价言,则居三衣之中,因名中价衣。见六物图。此非价额,乃于衣尊贵之点而得名。【中价衣】(衣服)郁多罗僧衣之别名。以此衣之财直在三衣中为中位也。又因此衣着于中间及贵重,故曰中价衣。非钱财价值之意也。见六物图。

  【中间禅】 (术语)与中间定同。

  【中间定】 (术语)又名中间三昧,中间静虑,中间禅。大梵天王所得之禅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禅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禅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禅定,是名中间定,修之者在初禅天顶上为大梵天王,彼常住此禅定。俱舍论二十八曰:“初本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皆无寻伺,唯中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中略)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

  【中间护摩】 (修法)此为大坛劝请曼荼罗诸尊而供养之祈受者灭罪生善悉地之法也。

  【中间静虑】 (术语)与中间定同。

  【中间三昧】 (术语)与中间定同。

  【终教】 (术语)贤首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中劫】 (术语)新译家谓一增一减为中劫,旧译家谓一成劫及一住劫为中劫。即当于新译之二十中劫也。见“劫”条。

  【中流】 (术语)譬烦恼也。以众生为烦恼,在生死之中流故也。维摩经阿閦佛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注曰:“生曰: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钟楼】 (堂塔)悬大钟之楼也。

  【中论】 (书名)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现藏中阿僧佉释,瞿昙般若译之顺中论,二卷。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之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安慧释,惟净等译之大乘中观释论,九卷,皆为龙树中论之异出。西藏亦有中观学派之二系统,则此论为学者所珍重,不待言矣。

  【中论疏】 (书名)十卷。嘉祥吉藏着。

  【终南】 (人名)华严宗初祖杜顺,寂后现灵于终南山,后人称曰终南。见佛祖统纪二十九。

  【中品】 (杂语)中等之品类。如净土教有中品往生,密教有中品悉地等。

  【中品上生】 (术语)净土往生九品中之第四。见“九品”条。

  【中品下生】 (术语)净土往生九品中之第六。见“九品”条。

  【中品中生】 (术语)净土往生九品中之第五。见“九品”条。

  【中千世界】 (杂名)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围绕之,是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详见“三千大千世界”条。

  【钟声七条】 (公案)“云门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见会元十五,云门章,无门关。

  【中食】 (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

  【中实】 (术语)中道实相之略。离二边曰中,无虚妄曰实。

  【中士】 (术语)声闻缘觉也。有自利而无利他者。

  【中胎】 (术语)中胎藏之略。

  【中胎藏】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院也。此为大日如来之本体,由此出生四重之曼陀罗,故曰胎藏。胎藏界之名基于此。

  【中台】 (杂名)莲华中心为佛之台座处也。

  【中台八叶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台有大日如来。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萨。总为五佛四菩萨之九尊。中台大日如来为黄金色,入定印。东方宝幢如来,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为黄金色。西方无量寿如来,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目稍闭视下。北方天鼓雷音如来,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东南方普贤菩萨,为白肉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利剑,火焰围之。西南方文殊师利菩萨,为黄色,有五髻冠,左手持青莲华,上有三股之金刚,右手持梵箧。西北方观自在菩萨,为白肉色,右手执开敷之红莲华,西北方慈氏菩萨,为白肉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军持瓶。以上四方四佛为果德,其四菩萨各为其因行也。大日经疏五曰:“正方四方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参照“现图曼陀罗”条。

  【中台外部】 (术语)十三大院中第二院以下对于中台八叶院,故总曰外部。又,外金刚部院之一谓之外部。

  【中台五尊】 (杂名)中台八叶院中之五佛也。中台非五尊也。

  【中坛】 (杂语)五坛之修法也。以不动尊为中坛。

  【中体】 (杂名)中央之尊体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中天】 (地名)中天竺也。

  【中天竺】 (地名)天竺分五分,其中央部云中天竺。

  【中天竺寺】 (寺名)杭州飞来峰有三处伽蓝: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是也。

  【中天竺葬仪】 (仪式)立世论曰:“阎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或置水中。或埋土里。或着空地。”西域记曰:“终没临丧,哀号相泣。裂裳拔发,拍额椎胸。服制无闻,丧期无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唐书西域传曰:“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饵鸟兽鱼龟,无丧纪。”

  【中童子】 (杂名)法会赋花筥者,谓之童子。有大童子中童子小童子之别。见“童子”条。

  【钟头】 (职位)禅寺司晓,昏,斋钟,定钟,四时鸣钟之职。鸣钟则别有打钟行者为之。见僧堂清规五。

  【忠心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对移山梵志说五贼五欺之诸法。与阿含正行经同本别译。

  【中心经】 (经名)忠心经之异名。

  【中宿衣】 (衣服)又名中着衣,内衣安陀会,即五条袈裟之异名也。宿者住之义,以其为近身住著者也。名义集七曰:“安陀会,或安怛罗婆沙,此云中宿衣,谓近身住也。”

  【中阳院】 (界名)此天位于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天之侧。中有灵所台。台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众,相集彼岸会时商量各帐簿,八度校之,三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众生善恶之业云。

  【中因】 (术语)对东因之称。见“五转”条。

  【中阴】 (术语)又云中有。死此生彼,中间所受之阴形也。阴者五阴之阴(新译云五蕴),俱舍宗以为有一定之中阴,成实宗以为无之,大乘宗以为有无不定。谓极善极恶之人,无中阴,直至所至。余皆有之。大乘义章八曰:“命报终谢,名为无有。生后死前,名为本有。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文句四曰:“中阴倒悬诸根皆毁坏。”见“中有”条。

  【中阴法事】 (仪式)人间之中阴,身如童子之形,且必以七日为一期而生于本生处。若于七日之终,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日,至第二七日之终而生于本生处。如此七日为一期,最长者至第七期,第七期之终,必生于一处矣。因之此七七日间称曰中阴,在此时为追荐之法事,是曰中阴法事。略称曰中阴。于生缘未定之间,希以追福之力生于善处也。随原往生经曰:“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净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中阴经】 (经名)二卷,姚秦竺佛念译。佛入中阴放大光明,集一切中阴之众生,说大乘之法,其中,初品佛与弥勒菩萨论中阴之法。又(仪式)读诵于中阴间之诸经也。

  【中印】 (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

  【中印度诸国】 (地名)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三波诃),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毗霜那,曰垩醯掣呾罗,曰毗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阇,曰阿逾陀,曰阿耶穆佉,曰钵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室罗伐悉底(原注旧谓舍卫),曰劫比罗伐窣堵(原注旧曰迦毗罗卫),曰蓝摩,曰拘尸那揭罗,曰婆罗痆斯,曰战主,曰吠舍厘(原注旧曰毗舍离),曰尼波罗,曰摩揭陀(原注旧曰摩迦陀,又曰摩竭提),曰伊烂拏钵伐多,曰瞻波,曰羯朱嗢祇罗(原注彼俗言羯蝇羯罗),曰奔那伐潬那,曰憍萨罗,曰摩醯湿伐罗补罗,凡三十国。”

  【中有】 (术语)四有之一。生死之果报有而非无,谓之有,现生与当生中间之果报谓之中有,又称中阴。中有者为灭当来之生之业所引生者,故中有之形如其所趣本有之形。欲界中有之量,如小儿年五六岁,然诸根明利。又色界中有之量,圆满如本有,衣服与体俱生,以惭愧之心增盛故也。其他欲界之中有,则以增长之无惭愧故而无衣。且欲界之中有,以香为食,因而称之为干闼婆。又天之中有仰头人,鬼畜生之三者,横而如人,地狱之中有,头下足上。俱舍论九详说之。此中有有有无之论。见中阴条。

  【中有生缘】 (杂语)欲界之胎卵二生,成中有之当有者,一依于倒心。虽住远方,然由业力所起之眼根,能见生处父母之交会,而起倒心。若为男,则缘母而起男欲,若为女,则缘父而起女欲。翻此缘二俱起瞋心(男于父起瞋,女于母起瞋),时健达婆(谓中有),由起此二种倒见,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之人不净泄,至胎时,谓是己有,便生喜慰。从兹中有没而生有便生也。见俱舍论九。

  【中有五名】 (名数)一意成,以为由意而生之身,非精血等外缘所成故。二求生,以常喜寻求畜生之处故。三食香,为以资香食而往生处故。四中有,以为二趣中间所有之蕴故。五起,以对向当生而起于暂时故。见俱舍论十。

  【中有之旅】 (杂语)中有之身,彷徨而求生缘,譬如旅客也。往生十因曰:“形无常住,只有守尸之鬼。神无常家,独跰中有之旅。悲哉冥冥独逝,一人不从。”

  【中元】 (行事)七月十五日也。修行记曰:“七月中元为大庆之月,道书云: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道士于是日夜诵经,十万大圣录灵篇,饿鬼囚徒亦得解脱。”五杂俎曰:“道经,以正月望为上元,七月望为中元,十月望为下元。遂有三元三官大帝之称。是俗妄之甚者。”见“盂兰盆”条。

  【中着衣】 (衣服)安陀会之译,与内衣同。

  【中洲】 (杂名)须弥山之四方,有南赡部等四大洲,此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俱舍论十一曰:“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赡部洲边二中洲者,一遮末罗洲,二筏罗遮末罗洲。”

  【中宗】 (流派)中道之宗旨也。法相宗立三时教,以第三时教,为自家之非有非空之中道教。即法相宗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中宗五分,盛行于四主。”

  【中尊】 (术语)诸尊中位于中央之尊体也。如五大明王之中尊为不动明王。三尊佛之中尊为阿弥陀如来。八叶之中尊为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五智如来之中尊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也。

  【冢】 (杂名)梵言舍磨奢那。封葬之所云冢,其高者云坟。又以土高筑为物事之标者亦曰冢,后转为墓之泛称。翻译名义集曰:“舍磨奢那(Śmaśāna)此云冢。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累砖石,似率堵婆,但形卑小。”

  【种草】 (术语)佛性之在人,如草木之有种子,故曰种草。

  【种德】 (人名)婆罗门名。长阿含经十五有种德经。巴Soṇadaṇḍa。

  【种根器】 (术语)阿赖耶识所缘之三境也。见“阿赖耶”条。

  【冢间第一】 (故事)优多罗比丘常离人中,而在冢间思味法乐,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三曰:“常乐冢间,不处人中,所谓优多罗比丘是。”

  【冢间坐】 (术语)十二头陀法之一。比丘坐卧于冢间也。

  【种觉】 (术语)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曰种觉。法华文句七曰:“求至种觉,故言至珍宝所也。”观经疏曰:“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同妙宗钞上曰:“于种种法证本圆觉。”观音玄钞上曰:“既成种觉,号正法明。”

  【种识】 (术语)种子识之略称。第八识之异名也。

  【种熟脱】 (术语)天台所说。依法华法门之意,究佛世尊化导始终之三益法相也:一种者,众生最初蒙佛之善巧,下佛道之种也。二熟者,中间相值,以圆机之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而成熟之也。三脱者,今日雨华动地,于法华之会座,以如来之灭度而灭度也。而三益涉于三世,有远有近,由于其人。是一佛之教化,由于其佛而完全之意也。众生或亘三世,或于一生,由于其下成菩提种之佛而得道成佛也。其可于法华会座成佛者,非限于其一生而得闻法,乃于过去世受释迦佛之教化也。可为释迦佛对于所谓久远实成而起之教义。法华文句一曰:“四示相者,且约三段示因缘相:众生久远蒙佛善巧,令种佛道因缘,中间相值。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而成熟之,今日雨华动地,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复次,久远为种,过去为熟,近世为脱,地涌等是也。复次,中间为种,四味为熟,王城为脱,今之开示悟入者也。复次,今世为种,次世为熟,后世为脱,未来得度者是也。”法华玄义二曰:“无谋之权,称缘转变,若远若近,若种若熟若脱,皆为一荣故。”

  【种性】 (术语)种为种子,有发生之义。性为性分,有不改之义。

  【种姓清净】 (术语)见“十德”条附录。

  【种性住】 (术语)六种住之一。

  【种智】 (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辅行一曰:“觉者大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也。”

  【种智还年】 (杂语)法华文句记九曰:“父久先服种智还年之药,父老而若少。子亦久禀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是法华涌出品,释迦如来指地涌无量之大菩萨,而言为我弟子,弥勒疑言父少子老,举世所不信。此即以譬解其父少子老之意也。释迦既于久远之昔,以服种智之灵药,奏还年之功而少,今日现垂迹之少相,地涌之菩萨,亦久禀常住不死之奇方,故见之如老也。

  【种种界智力】 (术语)十力之一。悉知种种不同之佛智力。

  【种种论】 (杂名)见“六十二见”条。

  【种种色世界】 (杂语)世界之种种色相也。华严经光明觉品曰:“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薝卜花色世界,优钵罗花色世界,金色世界,宝色世界,金刚色世界,玻璃色世界,平等色世界。”

  【种种胜解智力】 (术语)十力之一。明了众生种种欲乐胜解之智力。

  【种子】 (术语)法相宗所谈,对于现行法之称。指在阿赖耶识中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而谓之种子。犹如草木之种子也。是为有为法之正因,四缘中因缘之实体也。唯识论二曰:“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唯识述记二本曰:“种子即是诸法因缘,皆因相也。”【种子】(术语)。【种子】(术语)或为字,以为万法能生之本源故。或为字,以为出生万德之宝珠故。又以为羯磨部天鼓雷音佛之教令轮身故。或为字,以与不动一体又为坚牢地神故。或为字。以为不二妙成就之尊故。或为字。以大黑为风之黑业之体故。或为字,以与释尊(即天鼓雷音佛)一体故。或为字,以为文殊之化现故。【种子】(术语)为第四点之阿。以此为五转中第四,第四转入涅槃之种子故也。【种子】(术语)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为北方之佛)。此四字合而之一字成,则中央之大日方便善巧智具足圆满也(不动之降魔,大方便善巧也)。上者约于东因之义。若约于中因之义,则是本不生之义,是中央本有之因也;是行因东方也;是寂静南方证菩提也;以真如圆寂法身涅槃之故(略出经四)为西方,字是北方方便究竟之果德也。自此种子之义,而明王之德,所以为诸尊之通体,大日之教令轮身,可知。(二)漫字。大疏十曰:“漫字摩是我义。入阿字门,即无我也。又以此大空三昧而怖畏众魔,以此字亦有阿声及点也。”以上二种子最通用。(三)路字(底哩三昧耶经上卷,以之四字为种子故),此字于离尘之字加之三昧点,尘垢即为烦恼魔故,离尘三昧之字即降魔三昧也。(四)吽字。演密钞七曰:“疏此是中胎[合*牛]字义者,此不动明王,是毗卢遮那成辨诸事之智,为欲善护一切菩提心故。以毕竟无相之身,作如来使者之形,行如来事,故此明王即是净菩提心大日心王。”释其义,则凡此字者菩提心之体也。众生之心动转,即有息风出入,自口出入,则自成之响,自鼻出入,则自成之响,故此二字俱为菩提心之体。谓胎之东方宝幢佛以字为种子,则金之东方阿閦佛以字为种子。又金之大日以字为体(五佛灌顶大日真言之终句是也),则萨埵以字为种子(字之本体为字故),胎之大日以字为种子,则萨埵以字为种子也。此以大日为自心之体性,萨埵亦为菩提心之体故也。而不动亦为众生本有之体性,故以字为其种子。又字者四字合成,者东方阿閦发心,者南方宝生之行因(宝珠为万法能生之因故),者西方弥陀之菩提(绝灭之义,绝灭无明而圆满功德故),者上之空点即北方不空成就之涅槃也。故此一字具四智四佛四转四部,所以不动即为大日也。(五)阿字(字下所引依底哩三昧经)即是大日之种子故。又为自心本有之萨埵种子故。又阿字为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诸法各各当位不动,常恒湛寂,是为不动尊。不动尊之种子,虽尚有秘诀,今示其主要之五个,其余从略。【种子】(术语)漫荼罗大钞四曰:“种子者,字也。”【种子】(术语)或字或字,或等。【种子】(术语)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木之种子,故名种子。诸尊各有种子,标所具之众德。仁王经轨曰:“言种子者,引生义,摄持义。”大日经疏六曰:“作字漫荼罗者,经中有种子字,当如法置之。”同十曰:“以下说种子字,从一字能生多故名种子也。”同十七曰:“佛两足尊说阿字为种子,种子能生多果,一一复生百千万数,及至展转无量不可说也。”

  【种子惑】 (术语)对于现行惑而言。

  【种子境】 (术语)阿赖耶识三境之一。见“阿赖耶”条。

  【种子曼荼罗】 (术语)四曼中之法曼荼罗也。

  【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 (术语)在色者二缘和合,在心者四缘和合时,阿赖耶识所持之种子,生现行。是本有种子生果之功能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其现行之法,必随所应而薰种子,其薰之种子,即新薰种子也。此谓之现行薰种子。应知此时有三法,成二重之因果。三法者:一为能生之种子,二为所生之现行,三为所薰之种子。二重之因果者:一为种子生现行,二为现行薰种子。此三法同时成二重之因果。以所生之现行,即薰种子故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又曰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就八识而论,则第八识所持之种子为因,生眼等之七转识,同时七转识之现行法为因,生第八识之种子。因而谓之七转第八互为因果。本宗因果之谈于此为极。

  【种子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以其生一切有漏无漏之诸法故也。【种子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述记三末曰:“即为诸法为种子义,前第一心,是积集种在其中义。今此取能生诸法义,故二差别。”生诸法一一之原因,谓之种子。

  【种子识六义】 (名数)一刹那灭义。谓眼耳鼻舌身意等诸种子,刹那才生,生即随灭,念念不停而变异也。二果俱有义。果者,识与根也。识与根同时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即随而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也。三恒随转义。识起时,种子亦随而转,如眼根照境时,种子随而相续,无有间隔也。四性决定义。诸识所缘之善恶无记三性,无有间杂。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而不能成善法,缘善境,则成善法,而不能成恶法也。五待众缘义。识非为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成就。眼识之种子空明,得根境等之缘而始显发也。六引自果义。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时,眼识即缘所对之实境,而不混声香之别体也。见成唯识论二。

  【种子心】 (术语)见“十心”条附录。

  【众】 (术语)梵语僧伽Saṁgha,此译众,旧译家谓四人已上之和合,新译家谓三人已上之和合。天台观经疏曰:“众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法华义疏二曰:“四人已上,至万二千人以还悉名为众。”法华玄赞一曰:“众者僧也。理事二和,得众名也。三人已上得僧名故。”见“僧”条。

  【重】 (杂语)物体之重量也。俱舍论一曰:“可称名重。”

  【众宝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坐地上,右手按地,立左手安于左膝,现长者身。

  【重病堂】 (堂塔)又作重病阁。延寿堂之异名也。

  【众病悉除】 (术语)是药师如来十二愿中之第七愿也。玄奘译药师经第七愿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众车苑】 (杂名)又曰众车园,帝释善见城四园之一。见帝释条附录。

  【重担】 (术语)众生以烦恼为重担,菩萨以众生为重担。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众生,为之重担。”同净影疏曰:“声闻舍物,不将众生以为重担。菩萨荷负,故用众生而为重担。”

  【众道】 (术语)谓三乘之行法也。无量寿经下曰:“众道之要。”

  【重定授菩萨戒法】 (书名)一卷,明智旭重定。

  【众法】 (术语)三种羯磨法之一。谓四人已上之比丘相和作羯磨也。又谓之僧秉。见“羯磨”条。

  【重翻】 (术语)一种之梵本为二重三重之译者。开元录十曰:“单本原来一本,更无别本。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重复衣】 (衣服)僧伽梨之异名。以重着郁多罗僧上故也。

  【重阁讲堂】 (堂塔)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狝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毗舍离住狝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三曰:“一时佛住毗耶离狝猴池侧重阁讲堂。”大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毗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

  【重关】 (术语)禅语。谓悟道之难关也。

  【众合地狱】 (界名)八大热地狱之第三。见“地狱”条。

  【重诲】 (术语)重教也。无量寿经下曰:“受佛重诲。”

  【众会】 (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

  【重火】 (流派)敬重火神者。事火外道也。佛道论衡序曰:“敬日重火之徒。”

  【众经目录】 (书名)一隋法经等撰。七卷,一隋静泰撰,五卷。

  【众经撰杂譬喻】 (书名)二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

  【重空】 (术语)空之又空也。

  【重空观】 (术语)同重空三昧项。

  【重空三昧】 (术语)有总别二名,别者单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总者兼他称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二。见“三三昧”条。

  【众苦】 (术语)诸苦难也。智度论十一曰:“人身无常,众苦之薮。”

  【众寮】 (杂语)禅林,众僧依止之寮舍也。

  【重如】 (术语)如如也。智之至极为智智,理之至极为如如。见“如如”条。梵网经开题曰:“重如月殿说三密自乐。”爱染讲式曰:“重如月宫朵万德而相应。”

  【重三三昧】 (术语)又称重空三昧。是举前空空三昧之一以摄他也。若各别称之,则为重空,重无相,重无愿也。一、空空三昧,罗汉先以无漏智观诸法之空无我,是名空三昧,更以有漏智观前之空智为空相,厌舍之名为空空三昧。二、无相无相三昧,先以无漏智观涅槃之灭静妙离,名为无相三昧,更以有漏智观尽灭此智之非择灭无为静相,而厌舍前之无相,名为无相无相三昧。三、无愿无愿三昧,观如上苦集道三谛之苦无常等相,更厌舍之也。故总是有漏。俱舍论十八曰:“重二缘无学,取空非常相,后缘无相定,非择灭为静。”大乘义章二曰:“何故修此重空三昧?成实论言如人以杖烧尸,死尸既尽杖亦须烧。智亦如是,前用断结,结患既亡,智亦须舍,故须修之。”

  【众僧】 (杂语)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众,众僧为梵汉双举之目。

  【重山】 (譬喻)以譬烦恼之厚重也。止观一曰:“月隐重山,举扇类之。风息太虚,动树训之。”同辅行曰:“真常性月,隐烦恼山。烦恼非一,故名为重。”

  【众生】 (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

  【众生爱乐十由】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七参,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对童子说一切众生爱乐十由:一如来威德力故。二顺如来教故。三行如来语故。四学如来行故。五得如来所护力故。六修如来所印道故。七种如来所行善故。八依如来所说法故。九如来智慧日光所照故。十如来性净业力所摄故。见唐华严经七十二。

  【众生本觉心莲】 (术语)密教所谈。见“心莲”条。

  【众生本性】 (杂语)众生本性,为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有不变随缘二义,其随缘故为众生。众生之本体即法身,故经曰:法身流转五道,名众生。五教章中曰:“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众生。”指事记曰:“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法华玄义六明六种眷属中曰:“理性眷属,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理性相关,任运是子,故曰: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尊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此是理性,不关结缘不结缘,皆是佛子也。”

  【众生不可思议】 (术语)四事不可思议之一。见“不可思议”条。

  【众生恩】 (术语)四恩之一。

  【众生根】 (术语)众生之根性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众生垢】 (术语)取我之心曰众生垢。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慧远疏曰:“取我之心,名为众生垢。”

  【众生回向】 (术语)见“回向”条。

  【众生见】 (术语)谓固执实有众生之妄见也。我见之异名。

  【众生界】 (界名)对佛界之称。十界中除佛界,总称他九界曰众生界。

  【众生界尽】 (杂语)令一切众生界尽成佛也。华严经十地品曰:“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就。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槃界尽、佛出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入境界尽、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中略)若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我愿乃尽。”

  【众生忍】 (术语)二忍之一。见“忍”条。

  【众生世间】 (界名)三世间之一。

  【众生数忍辱】 (术语)二种忍辱之一。

  【众生说】 (术语)五类说经之一。

  【众生无边誓愿度】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见“四弘誓愿”条。

  【众生无差别】 (术语)三无差别之一。见“三无差别”条。

  【众生无始无终】 (术语)众生之体既为法身,则法身无始无终,众生亦无始无终也。且众生无始,以无明无始故也。见“无始无明”条。

  【众生相】 (术语)我人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众生相续】 (术语)三相续之一。

  【众生想】 (术语)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也。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

  【众生心】 (术语)一切众生所有之心也。起信论曰:“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众生心有真妄二者,依严家则以真心为大乘之体,即如来藏心也。义记上曰:“众生心者出其法体,谓如来藏心。”依台家则以妄心为大乘之法体,所谓介尔阴妄之心是也。依相宗则是阿赖耶之一心。

  【众生意乐意趣】 (术语)四种意趣之一。

  【众生缘慈】 (术语)三慈之一。见“慈悲”条。

  【众生浊】 (术语)五浊之一。见“五浊”条。

  【众圣】 (术语)谓小乘初果已上,大乘初地已上之断惑证理诸圣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道超群典,誉光众圣。”行宗记上之一曰:“众圣非一。”

  【众圣点记】 (术语)持善见律毗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众圣点记。出三藏记十一善见律毗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于众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历代三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资相传云:佛涅槃后,优波离既结集律藏讫,即于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华供养律藏,便下一点置律藏前,年年如是。优波离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写俱,陀写俱欲涅槃付弟子须俱。(中略)如是师师相付至今三藏法师,三藏法师将律藏至广州,舶反还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罗,罗以永明六年共沙门僧猗于广州竹林寺译出此善见毗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庚午岁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师法,以香华供养律藏讫,即下一点。当其年计得九百七十五点,点是一年。赵伯休,梁大同元年,于庐山值苦行律师弘度,得此佛涅槃后众圣点记,年月讫齐永明七年。伯休语弘度曰:自永明七年以后云何不复见点?弘渡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圣人手自下点,贫道凡夫止可奉持顶戴而已,不敢辄点。伯休因此旧点下推至梁大同九年癸亥岁,合得一千二十八年。房(三藏记之著者)依伯休所推,从大同九年至今开皇十七年丁已岁,合得一千八十二年。若然则是如来灭度始出千年,去圣尚迩,深可庆欢。”依此记则周敬王三十五年,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五年,是佛入灭之年也。

  【众事分阿毗昙论】 (书名)十二卷,尊者世友造,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即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之同本异出。仅有七品。【众事分阿毗昙论】(书名)尊者世友造,宋求那跋陀罗,菩提耶舍共译,十二卷。与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同本异译,但有七品。

  【重誓】 (术语)又云重愿。谓法藏菩萨前立四十八愿,后更立三誓也。又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七愿誓名号三誓中重誓名声超十方,故云重誓。礼赞曰:“当知本誓重愿不虚。”正信偈曰:“重誓名声闻十方。”

  【重誓偈】 (杂名)三誓偈之异名。

  【重颂】 (术语)十二分教之一,梵语祇夜Geya,译曰重颂。既宣说于上,更以偈颂结之也。法华经序品曰:“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众同分】 (术语)使有情得同等类似果报之因,名为众同分。俱舍论十五曰:“弃舍众同分。”谓人之死也。见同分条。

  【众徒】 (术语)总称持戒之清僧曰众徒。

  【众务】 (术语)律于四人已上相合作羯磨,谓之众务。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众务,谓四人已上羯磨僧。”

  【众喜瑞】 (术语)法华六瑞中之心喜瑞也。见“六瑞”条。

  【众贤】 (人名)Saṁghabhadra,论师名。有部宗悟入之弟子,曩者世亲菩萨讲婆沙论,造俱舍论,匡毗婆沙师之误,众贤论师通破俱舍论,破俱舍取雹摧草本之意,名曰俱舍雹论。世亲菩萨见之,称此论反发明我宗,因改名顺正理论,有八十卷,又显宗论有四十卷,正理以破执为主,显宗以显正为本。见西域记四。

  【众香国】 (界名)佛经假设之词。谓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楼阁苑囿皆香,其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云云。

  【众香国土】 (界名)维摩经香积佛品所说香积如来之净土也。

  【众香市】 (杂名)见“香市”条。

  【众许摩诃帝经】 (经名)十三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迦毗罗国,释众欲闻过去种族之事,佛敕目连说之,次叙摩耶之生缘乃至一代教化之事绩。释尊一生教化之记录也。经题之义未详。

  【众佑】 (术语)新作世尊,旧作众佑。众德助成,或众福助成之义。玄应音义一曰:“众佑。佑,助也,谓众德相助成也。旧经多言众佑者,福佑也。今多言世尊者,为世所尊也。此盖从义立名耳。”同二十一曰:“众佑,于救切,世尊号也。谓有众德自佑。佑,犹助也,梵言婆伽婆,正言薄迦梵Bhagavat也。”僧史略上曰:“汉末魏初传译渐盛,或翻佛为众佑。”

  【众园】 (术语)梵语僧伽蓝摩Saṁgharāma,译曰众园。比丘众依止之园庭也。即寺院是。

  【众缘慈】 (术语)三缘慈之一。众生缘之慈悲也。见“慈悲”条。

  【重缘心】 (术语)忽然心起,缘善恶之境,谓之独头心,更相续而缘前念,谓之重缘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缘心也。

  【重障】 (术语)为佛道重障者。大要有三种,一切之无明烦恼,谓之惑障,五逆十恶等谓之业障,三途八难等谓之报障。众生为此等障碍不能开悟佛道也。唐华严经二曰:“摧重障山,见佛无碍。”

  【重重帝网】 (术语)帝释天之珠网,重重交络者,称为因陀罗网(因陀罗,译曰帝),以譬华严经所说如来依正之功德重重无尽也。探玄记一曰:“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故,有重重无尽帝网门也。”参照玄门条。

  【众罪如霜露】 (杂语)由思惟忏悔之功德而一切之罪障忽消灭也。普贤观经曰:“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善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说二忏中之理忏,三忏中之无生忏也。

  【粥】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粥罢】 (术语)晨朝吃粥之后也。敕修清规圣节曰:“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罢上堂。”

  【粥罢钟】 (杂名)粥后打钟三下,此名粥罢钟。或曰:此展单之钟也,非为粥罢。或曰:此三下但是下堂之钟也。

  【周遍法界】 (术语)法之所在,名法界,法无尽,故法界亦无边。法身之功德,及于无边之法界,谓之周边法界。

  【周遍含容观】 (术语)华严宗法界三观之一。见“三观”条。

  【周遍含容观十门】 (名数)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三、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四、通局无碍门,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近即远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门,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门,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广容,故遍,在一切中即复摄一切诸法全住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无障无碍。七、摄入无碍门,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中,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使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门,一切望一,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交参无碍。十、普融无碍门,一切及一,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前九门之文,以不顿显,故此摄同使一刹那,既总别同时,则重重无尽也。出注法界观。

  【粥饭僧】 (杂语)言但吃粥饭无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书曰:“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叹。时韩伯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伯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五代史李愚传曰:“废帝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耳,以为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周关】 (杂语)一周忌也。关者关节之义,是距死亡日一周年之关节也。

  【周忌】 (杂名)一周忌也。值先亡者忌日一周年之日也。

  【周忌斋】 (行事)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周金刚】 (人名)唐德山鉴禅师姓周氏,出家常讲金刚般若经。时名之曰周金刚。见传灯录十五德山章。

  【周金刚王】 (人名)周金刚,更云周金刚王。

  【周利般兔】 (人名)即周利槃特。

  【周利槃特】 (人名)Śuddhipanthaka又Kṣ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托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弥陀经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议经翻为继道。(中略)以兄弟相继于路边生。兄名路边,弟名继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托迦,朱荼是小,半托迦是路。旧云周利槃特迦者,讹也。”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利般兔是。”

  【周利槃特迦】 (人名)见“周利槃特”条。

  【周罗】 (物名)玄应音义二曰:“周罗,此译云小宝也。”梵Ktudra,巴Culla。

  【周罗发】 (杂名)一作周罗,首罗,译言小髻,小髻云周罗发。沙弥得道时,顶留五三小髻,至和尚前,互跪,和尚乃剃除此小髻也。行事钞下四曰:“与剃发时,当顶留五三周罗发,来至和尚前互跪。和尚问云:今为汝去顶发可?答言尔便为除之。”同资持记曰:“周罗,经音义云:此翻为小,梵僧云小髻也。留五三者趣举其数,留一亦得。准知落发亦是和尚,恐其烦久,故令阇梨为除余者,但留少许和尚亲落。”起世因本经一曰:“周罗,隋言髻也。外国人顶上结少许长发为髻。”玄应音义十八曰:“周罗,此译云小也,谓小髻也。”探玄记八曰:“周罗此云顶发。”释氏要览上曰:“周罗发,即今亲教和尚最后为剃顶上发也。梵语周罗,此云小结。”梵Sūrya。

  【周那】 (人名)Cunda,纯陀之异名。大部补注三曰:“周那恐是纯陀,梵音不同。”玄义私记七曰:“周那者,经云王子周那,双卷泥洹名华氏子淳陀,大经云工巧之子纯陀,六卷泥洹经云长者淳陀。”

  【周那自宅供旃檀耳羹】 (故事)据长阿含经三,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之所见也,大小感见之不同不可和会。涅槃经疏四曰:“若见佛自行乞食,到纯陀舍食旃檀耳羹,中夜入灭,舆向双林以火焚身。此小缘劣见,若见纯陀悲感但献八斛四斗不思议供,充饱一切。(中略)大缘见胜。”

  【粥疏】 (杂名)高僧齐己,蜀人,幼舍俗,依沩山佑禅师。时仰山义寂禅师住豫章观音院。己总辖庶务,有粥疏曰:“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更祈英哲,各遂愿心。既备清晨,永资白业。”见释氏稽古略三。

  【粥头】 (职位)掌早粥之僧也。

  【周陀】 (人名)Śuddhipanthaka又作Kṣudrapanthaka,比丘名。嘉祥法华义疏九曰:“周陀者,翻为不乐,又云小路。”法华玄赞八曰:“周陀,此云蛇奴。”

  【周陀半托迦】 (人名)又作周荼半托迦。比丘名。见“周利槃特”条。

  【周祥】 (杂语)一周忌也。佛之一周忌即儒家之小祥忌,故谓之祥。

  【粥之利】 (杂语)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粥之时】 (杂语)明相现而得见手中文以来可食之。见开斋条。释门正统三曰:“粥则见于手中文,斋则过午不食。”

  【周稚般他迦】 (人名)见“周利槃特”条。

  【洲渚】 (譬喻)譬涅槃也。祖庭事苑三曰:“大般若云:善现白佛:云何菩萨为与世间作洲渚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佛言:譬如巨海大小河中,高显可居周回水断,说为洲渚。如是善现,色前后际断,乃至诸佛正等菩提前后际断,由此前后际断一切法断,此一切法前后际断,即是寂灭,即是微妙,即是如实。”

  【咒】 (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ī,一译曰咒。此外又有种种之译名。见“陀罗尼”条。

  【昼暗林】 (杂名)谓墓所也。见“尸陀林”条。

  【咒遍】 (杂语)诵咒之遍数也。

  【咒藏】 (术语)四藏之一。见“藏”条。

  【咒齿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经云: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舍利弗,大目犍连比丘,南无觉意名闻(舍卫国之译名)边北方犍陀摩诃延山,彼有虫名羞吼无,在某牙齿中止,今当遣使者无敢喰某牙及牙中牙根牙边,虫不即下器中,头破作七分,如鸠罗勒蚁梵天劝此咒,南无佛使我所咒皆从如愿。是为经之全文,而不说咒。

  【咒禁师】 (杂名)结诵印明作加持祈祷之法师也。咒者陀罗尼,禁者凡真言之法,禁止不受灌顶印可之人行之,故谓之禁。

  【咒咀】 (术语)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为起尸鬼即毗陀罗是。古昔有倒悬乌刍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

  【咒秘】 (术语)陀罗尼也。

  【咒目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治目疾之神咒。

  【咒起死鬼】 (修法)咒尸鬼使之起以杀怨人也。见“毗陀罗”条。

  【咒三首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一为大轮金刚陀罗尼。二为日光菩萨咒。三为摩利支天咒。

  【咒杀】 (杂语)谓以起尸鬼咒杀人也。菩萨戒经疏下曰:“咒杀谓毗陀罗等。”见“毗陀罗”条。

  【咒神】 (术语)陀罗尼各有一定之本尊。是曰咒神。

  【咒师】 (杂名)咒禁师之略称。

  【咒时气病经】 (经名)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

  【咒誓】 (术语)诵神佛之名,证吾言如实不妄,曰咒誓。佛制禁比丘作此咒誓也。有部毗奈耶杂事十九曰:“是时六众有缘事时,即便引佛法僧宝而为咒誓,或引邬波驮耶阿遮利耶而为咒誓。有信敬俗人闻咒誓时作如是语:我等俗流尚不引佛及师为誓,仁等出家何故引佛及师而作咒誓?是所不应,彼默无对。苾刍白佛。佛言:俗生讥耻,时合其宜。然出家本求实语,不应盟誓。若作,越法罪。”然依四分之旧律则似开此咒誓。行事钞下四之一曰:“律云:有言誓,应言若我作是事,南无佛。若汝作是事,亦南无佛。不得杂余地狱等。”同资持记曰:“律下,次教咒誓,谓有屈抑之事发誓以雪之,意是求佛为证,故云南无佛等。”

  【咒术】 (术语)神咒之妙术也。咒有变杀人生人之物质等之奇术。故谓之咒术。观无量寿经曰:“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

  【咒术陀罗尼】 (真言)四种陀罗尼之一。

  【咒陀罗尼】 (术语)四种陀罗尼之一。【咒陀罗尼】(术语)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谓陀罗尼也。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也。陀罗尼者,总持之义,总持有二释:一就人,一就法。就人释者,佛菩萨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种中所释者是也。大乘义章十一末曰:“菩萨依禅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萨依禅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良以咒术传益义多,故偏论之。”就法释者,神咒之言句,总持无量之文义,无尽之功德,故名持。佛地论五曰:“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明已上二释中神咒之功德,必依后释,诸经中显此咒陀罗尼有五名:一陀罗尼,二明,三咒,四密语,五真言,此中后四者为义翻也。秘藏记本曰:“诸经中说陀罗尼,或陀罗尼、或明、或咒、或密语、或真言,如是五义,其义如何?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咒者,佛法未来汉地前,有世间禁咒法,能发神验除灾患。今持此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与咒禁法相似,是故曰咒。密语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真言者,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然皆是举一边所名也。”

  【咒文】 (术语)陀罗尼之文句也。

  【咒五首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说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咒,六字咒,俱胝佛咒,一切如来随心咒,观自在菩萨随心咒。

  【咒小儿经】 (经名)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咒心】 (术语)咒者陀罗尼,心者精要之义,如般若心经之心,称其咒中之精要曰咒心。如佛说楞严咒已,称之曰咒心者,即是也。经七曰:“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觉,(中略)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因之禅家每年七月十三日楞严会满散唱念称赞此咒后心咒之文曰咒心。见象器笺十三。

  【咒印】 (杂名)陀罗尼与印契也。楞严经八曰:“心持咒印,顾盻雄毅。”

  【咒愿】 (术语)又唱法语愿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为咒愿。此有食时咒愿与法会咒愿二种。若总言之,则修菩萨之行者一举一动悉应咒愿,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说。见“愿”条。

  【咒愿六德】 (名数)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世尊告诸比丘:咒愿有六德。施主檀越成就三法:信根成就,戒德成就,闻成就。施物亦成三法:物色成就,味成就,香成就。”依咒愿之功德而成就此六德也。

  【咒愿师】 (杂名)诵咒愿文之僧也。是为法会最重事,必由大导师为之。

  【珠】 (物名)喻实相之妙理为珠。详见“衣珠”及“髻珠”条。

  【诸宝行树】 (杂名)出种种之宝之并树也。在于极乐。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诸蔽】 (术语)见“六蔽”条。

  【诸波罗蜜】 (术语)布施持戒等之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

  【诸波罗蜜依果】 (术语)见“十种依果”条。

  【诸部要目】 (书名)陀罗尼门诸部要目之略名。

  【诸藏纯杂具德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见“玄门”条。

  【诸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此五法污真性,故名尘。普贤观经曰:“以着色故爱诸尘。”

  【诸德福田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也。

  【诸恶莫作】 (术语)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于此一偈。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北本涅槃经十四曰:“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智度论十八曰:“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华玄义四之一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释氏要览上曰:“阿难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世谓之七佛通戒偈。其义虽为通诫,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为第六佛迦叶如来之偈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于此贤劫中有佛名为迦叶如来,寿二万岁,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为禁戒。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诸法】 (术语)与万法同。

  【诸法从缘生】 (术语)见“法身偈”条。

  【诸法但名宗】 (术语)华严十宗之一。见“宗”条。

  【诸法寂灭相】 (术语)诸法之实相,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来,常示寂灭相。”

  【诸法皆常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亦曰伊师迦īśika外道。主张我及世间之常住。义林章一曰:“诸法皆常宗,谓伊师迦计,我及世间皆是常住,即计全常一分常等,计极微常,亦是此摄。”

  【诸法皆空】 (术语)是三谛中之空谛也。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故无有实性,无实性,谓之空。是般若经之所明也。然依法相权宗之意,则遍计性为非有,依他性为但有,圆成实性为实有,故非一切皆空,若依华天之实宗,则圆成即依他遍计,故空谛者诸法皆空也。

  【诸法实相】 (术语)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于中谛,频唱法界,天台约于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谛,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谛,独限于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为十界因果之法,天台约之于三世间十界十如,而谓为三千诸法。实相者言离本来虚妄之相,而相相皆实也。其诸法之实相,法华经方便品解之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为三千之诸法,法位为三谛圆融之法位。抑世间之法,视为生灭无常者,为见空谛一边之小乘偏见,其无常之处,具不变之性,是为假谛。譬如花之落,空谛也。而具开于落处之性,是假谛也。更案具开于落处之性者,并具落于开处之性。此二相即为不二,则是中谛也。此中谛谓之中道实相。此中道实相,一切诸法之相也。故天台止观谓之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然则花虽落。而具此中道实相,柳虽枯,而亦有此中道之实相。实相为常住之异名,故为中道实相,散也枯也。皆常住也。是即诸法之实相也。然吾等牛羊之眼,迷执诸法为实我实法(是凡夫之见),不能见无常生灭之世相(是二乘之见)者,如何能彻见中道实相之妙理乎?非除无明,开佛慧,则不能也。故法华经方便品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智度论五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同十曰:“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同十七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然此诸法实相之语,弥满诸经,乃至外道之经书亦说之。各以其义解之。或以诸法皆空为诸法实相,或以涅槃为诸法实相,或以苦空无常无我为诸法实相,又净土门以弥陀之名号为诸法实相,真言宗以阿字不生为诸法实相,华严宗以一真法界为诸法实相,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诸法实相,三论宗以八不中道为诸法实相,成实宗以皆空为诸法实相,有部宗以苦空无常无我为诸法实相。今所明者,乃天台一家之诸法实相也。智度论十八曰:“一切世间经书及九十六种出家经中,皆说有诸法实相,又声闻三藏中亦有诸法实相。”又曰:“问曰:云何是诸法实相?答曰:众人各说诸法实相以自为是,此中实相不可破坏常住不异。”同七十九曰:“诸法实相有种种名字,或说空,或说毕竟空,或说般若波罗蜜,或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依于诸法实相,明定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思益经二曰:“诸法实相,即是涅槃。”佛藏经上曰:“何等名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

  【诸法实相异名】 (杂语)诸法实相,有种种之语。智度论三十三曰:“如法性实际,此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大乘玄论三曰:“大圣随缘善巧于诸经中说名不同,故于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则于华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首楞严经名首楞严三昧;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异名也。”日本慧心之自行略记曰:“此一实理名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毕竟空,亦名如来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谛,亦名第一义谛,虽有如是种种异名,但实相一理。”

  【诸法无行经】 (经名)二卷,秦罗什译。说诸法实相,无善恶之行。

  【诸法无我】 (术语)三法印之一。

  【诸法无我印】 (术语)见“三法印”条。

  【诸法无相】 (术语)谓诸法为因缘假和合,无一定之相也。

  【诸法无因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主张我及世间无因而起之无因外道也。

  【诸法五位】 (名数)佛家建立诸法,先有三门:一小乘俱舍宗立七十五法,小乘成实宗立八十四法,大乘法相宗立百法,总以之收束于五位:一、色法,有物质之形者,又以物质为因而生者。二、心法,了识事物者。三、心所法,随附于心法而起者,是为心法所有之法,故名心所法。四、不相应法,不附随于心法者。五、无为法,常住而不自因缘生者。成实宗之八十四法,无一一记之之明文,故措之。俱舍为物心两实之宗,故其次第为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于此中摄七十五法。法相为唯心无物之宗,故其次第为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于此中收百法。如图。

  【诸法相即自在门】 (术语)十玄门之第四。

  【诸法因缘生】 (术语)见“法身偈”条。

  【诸佛称扬愿】 (术语)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七。

  【诸佛称赞益】 (术语)见“现生十种益”条。

  【诸佛顶】 (菩萨)三佛顶五佛顶等之佛顶尊也。见“佛顶尊”条。

  【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焰明持经】 (经名)须真天子经之异名。

  【诸佛法身经】 (经名)如来智印经之异名。

  【诸佛供养经】 (经名)频婆沙罗王诸佛供养经之略称。

  【诸佛护念益】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言念弥陀者为十方诸佛所护念也。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恒伽河边,为众生怖死,集十方佛,同声说咒,次说坛法。

  【诸佛家】 (杂语)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散善义曰:“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

  【诸佛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过去出世之诸佛。

  【诸佛母菩萨】 (菩萨)虚空眼之异名。

  【诸佛菩提】 (术语)三菩提之一。见“菩提”条。

  【诸佛十乐】 (名数)见“十乐”条附录。【诸佛十乐】(名数)一不可思议所信乐,二无有等比佛三昧乐,三不可限量大慈悲乐,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五无有边际大神通乐,六最极尊重大自在乐,七广大究竟无量力乐,八离诸知觉寂静之乐,九住无碍住恒正定乐,十行无二行不变异乐。见唐华严经廿四。

  【诸佛现前三昧】 (术语)见十方世界诸佛,现显自己前说法之三昧。

  【诸佛心经】 (经名)诸佛心陀罗尼经之略名。

  【诸佛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与诸佛心印陀罗尼经同。

  【诸佛心印经】 (经名)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之略名。又诸佛心陀罗尼经之异名。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佛在兜率天说二咒,闻者不生魔界,速证菩提。

  【诸佛要集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游奈丛树间,于石室中晏坐三月,变身至东方普光世界天王佛处,与诸佛说要集之法,乃至说文殊尽其神力不能起离意女之入定事。

  【诸佛以莲华为坐床】 (杂语)诸佛常以莲华为座床者,盖取莲华藏世界之义。莲华藏世界者,报身佛之净土也。又智度论八曰:“以莲华软净,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坏故。又以庄严妙法坐故。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中略)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华台也。然世间莲亦有无量差降,所谓大小开合色相浅深各发不同,如是心地花台亦有权实开合等异也。若是佛,谓当作八叶芬陀利,白莲华也,其华令开敷四布。若是菩萨,亦作此华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极开也。若缘觉声闻,当坐于花叶之上,或坐俱勿头华叶上。(中略)若净居诸天乃至初禅梵天等,世间立号为梵者皆坐赤莲华中。”

  【诸佛咨嗟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十七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诸福田经】 (经名)诸德福田经之略名。

  【诸根】 (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

  【诸根具足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一愿也。愿念佛行者,由于佛之功德而诸根具足也。

  【诸行】 (术语)行者迁流之义,谓生自因缘,迁流三世之有为法也。其法数多,故曰诸行。中论观行品曰:“诸行名五蕴。”法华玄义十曰:“诸行是因缘生法。”

  【诸行无常】 (术语)万物常变转之意。涅槃经十四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名诸行无常偈。亦曰雪山偈。此一偈为总佛法之大纲,各依其宗义,所释不同。今明通途之一义,则诸三世迁流之有为法,名为诸行。诸行为无常,是生灭之法,此生灭之法,是苦。此半偈是流转门。灭此生与灭已,无生无灭为寂灭。寂灭即涅槃,是乐。为乐者非言受涅槃乐,谓对于有为之苦,而寂灭为乐耳。此半偈是还灭门。诸行无常Aniccā vata sankhāra,是生灭法Uppādavayadhammo,生灭灭已Uppjjitvānirujjhanti,寂灭为乐Tesaṁ rūpasamo sukho。

  【诸行无常印】 (术语)三法印之一。

  【诸行依果】 (术语)见“十种依果”条。

  【诸行有为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说一切行之迁流乃至佛亦不免舍此身。

  【珠髻大臣】 (人名)或云宝髻,或云如意顶发,其义一也。梵语摩尼,此云如意珠。摩尼是宝之总名。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

  【诸见】 (术语)诸邪见也。总有六十二见。无量寿经曰:“掴裂邪网,消灭诸见。”维摩经弟子品曰:“于诸见不动。”注曰:“肇曰:诸见者六十二诸妄见也。生曰:诸见者邪见也。”

  【诸见法界】 (术语)见“法界”条附录观门十法界条。

  【诸教决定名义论】 (书名)一卷,宋施护译。明一切教中诸根本字之如实义。唵字为最上首及吽字阿字等即三身。

  【诸经要集】 (书名)二十卷,唐道世集。自大藏中摘集其要义。

  【珠颗用对功德多少】 (杂语)此中一分者为念一遍之一功德,一倍者,为念一遍之二功德,即逐数倍增也。又此用材之中,总有二十余种。独陀罗尼集经以水精为第一最胜,其余经轨皆以菩提子为第一最胜。

  【朱利】 (植物)草名。译曰贼草。智度论十二曰:“如有一草名朱利(秦言贼),华亦不盗不劫实非贼而名为贼。”梵Caurī。

  【朱利槃特诵一偈】 (故事)见“半托迦”条。

  【诸龙众】 (异类)八部众之一。

  【诸漏】 (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也。诸烦恼也。总摄三界之诸烦恼为三漏。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漏已尽,复无烦恼。”见“漏”条。

  【朱罗波梨迦罗】 (衣服)衣名。译曰杂碎衣。见善见律十四。

  【诸冥】 (术语)诸无知无明也。无知无明,冥真实之义,故曰冥。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为冥。”

  【诸趣】 (术语)人天等之五趣六趣也。楞伽经四曰:“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见“趣”条。

  【诸色】 (杂名)种种之事物也。敕修清规月令须知曰:“岁终结呈诸色簿书。”

  【诸善万行】 (术语)所有之善行也。

  【诸释子以火聚验罗睺罗】 (传说)佛出家之夜,耶输怀胎,六年后,佛成道之夜始生。故诸释子疑之。恶声盈城。乃作火坑,母子共投之,无恙。诸释子始不疑。见杂宝藏经十。

  【诸受】 (术语)苦乐舍等之三受五受也。见“受”条。

  【诸数】 (术语)数者法数也。有为之诸法,有种种差别之数,故名诸数。维摩经弟子品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诸天】 (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

  【诸天传】 (书名)二卷,宋行霆撰。为修天供记大梵天等之传,且定道场之列次。

  【诸天五苦经】 (经名)五苦章句经之异名。

  【诸通】 (术语)诸种之神通也。有五通六通等。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明慧。”慧远疏一曰:“诸通六通也。”见“通”条。

  【猪头和尚】 (杂语)禅师之头面似猪,故世人称为猪头和尚。释门正统四曰:“宋真宗皇帝景德三年。猪头和尚志蒙显化衢婺二郡。”

  【诸仙】 (杂语)称婆罗门净行者。法华经序品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

  【诸闲不闲】 (术语)闲者安也。于人天趣中无障难者,谓之诸闲。堕于难处者,谓之不闲。无量寿经上曰:“济诸剧难,诸闲不闲。”义寂疏曰:“人天趣中非难处者,名为诸闲。以容能起诸圣道故,堕难处者,名为不闲。以无容起诸圣道故。”

  【诸相】 (术语)诸差别之形相事物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法常寂然,灭诸相故。”

  【铢衣】 (杂名)言其衣之轻也。佛经说诸天人衣,重自数铢半铢不等。贾至诗曰:“舞怯铢衣重。”

  【诸因宿作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谓现世所受之果报,由于过去之宿因,故于现在精进,则灭旧业,于未来不受恶果云。亦曰无惭外道。义林章一曰:“诸因宿作宗,谓离系亲子,亦云无惭外道,谓现所受苦皆宿作为因,若现精进,便吐旧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于后不复有漏。”

  【诸有】 (术语)众生之果报,有因有果,故谓之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之别,故总谓之诸有。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仁王经中曰:“永无分段超诸有。”大乘义章八曰:“生死果报,是有不无,故名为有。”

  【诸有海】 (术语)三有乃至二十五有,为凡夫浮沉之生死海,故曰诸有海。教行信证信卷曰:“回于诸有海。”

  【诸欲】 (术语)色等之五欲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诸欲致患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诸缘】 (术语)色香等百般之世相,总为我心识之所攀缘者。据大乘之实义,则诸缘皆心识之所变也。首楞严经一曰:“汝今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诸蕴】 (术语)色受等之五蕴也。见“五蕴”条。

  【诸着】 (术语)著者执着也。凡夫执着于生死,二乘执着于涅槃,菩萨执着于所证之法,统之曰诸着。法华经方便品曰:“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诸执】 (术语)七曜及罗睺计都之九执也。大日经疏四曰:“诸执者,执有九种: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都合为九执。”

  【诸宗】 (术语)八宗九宗等多数之宗派也。见“宗派”条。

  【诸尊】 (术语)真言曼陀罗界之诸圣众也。

  【诸尊别行护摩秘法】 (修法)真言之护摩法,有诸尊合行与诸尊别行之二,别行者,于诸尊各各修护摩供也。

  【诸尊之面位】 (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众,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日。又摄真实经中说毗卢遮那如来坐在中,面向东方,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然。(中略)南方之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然。然现图诸尊,总向行者而坐。是为使行者观念之方便也。演奥钞十三曰:“问:右为智,故应为金刚部。左为理,故应为莲华部。今相反之如何?答:北以水故为莲华部,南以火故为金刚部。疏第四云:土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莲华部眷属,金持左方金刚部眷属,木持上方如来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诸明。”又曰:“问:观音右安多罗,左安毗俱胝如何?答:观音有定慧二德,多罗主定德,故置右,毗俱胝主慧德,故置左。例如大日右安莲华部尊,左安金刚部尊。”

  【竺】 (杂语)姓也。取天竺之竺,其人为天竺之产,故称为竺,如竺昙摩腾,竺昙无兰是也。又以天竺之人为师,亦称为竺,如竺佛念,竺道生是也。而晋道安唱释姓,由是我国之沙门皆称为释,以释迦为沙门一般之师也。开元录二曰:“沙门竺昙摩罗察,晋言法护。(中略)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遂称竺姓。”(秦晋已前,沙门多随师称姓,后因弥天道安道总称释氏)。

  【竹庵】 (人名)四明尊者四世秀州当湖之解空尊者,名可观,号竹庵。见“可观”条。

  【竹篦】 (物名)又作竹篦子,涅槃经谓之金錍,为点眼药之具。见“金錍”条。

  【竺道生】 (人名)竺姓,犹言释。道生其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见“道生”条。

  【竺法护】 (人名)姓竺,名法护。梵名昙摩罗察。见“竺昙摩罗”条。

  【竺法兰】 (人名)姓竺,名法兰。中印度人,汉明帝永平中与迦叶摩腾共来我国,译四十二章经等。见高僧传二。

  【竺坟】 (杂名)西竺之坟典。谓佛经也。

  【竺佛念】 (人名)竺姓,佛念名。凉州人,苻氏建元中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澄执梵文,念译为晋,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为苻姚二代译人之宗。后译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经等。卒于长安。见高僧传一。

  【竺干】 (地名)印度之别称。竺干为天竺西干之义。或言干竺,犹言天竺,后人误升竺字于上云。祖庭事苑二曰:“竺干即天竺国,或云西天西干,皆译师之义立。”甄正论中曰:“合云干竺,干者天也。后人抄写,误升竺字于字上故云竺干。”

  【逐机顿】 (术语)顿教二种之一。禅源诸诠三曰:“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闻即顿悟,全同佛果。”

  【逐机末教】 (术语)佛适应听者机根而说之枝末教也。称法本教之对。

  【竺经】 (杂名)即佛经。出天竺国。故曰竺经。李洞诗曰:“若遇多吟友,何妨看竺经。”

  【竹阄】 (杂名)如世流布之观音签,以竹策刻善恶之语句者。此灌顶梵天神策经梵天王所说也。经曰:“我(梵王)常见诸异道辈九十五种,各有杂术,为人决疑。而今世尊,正觉最上。更无此法,是故启问,唯愿听许。佛言:梵王善哉善哉!(中略)若四辈弟子,欲为人行此神策法时,当以竹帛书此上偈,以五色彩作囊盛之。若欲卜时,探取三策,至于七策,审定无疑。”此经出于佛说灌顶卷十。

  【竹林精舍】 (堂塔)梵名Veṇ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为印度僧园之嚆矢。见“迦兰陀”条。

  【逐鹿】 (杂语)虚堂录一曰:“逐鹿者不见山,攫金者不见人。”

  【竺律炎】 (人名)竺姓,律炎名。印度人,来吴译摩登伽经等。见开元录三。

  【竺难提】 (人名)姓竺,名难提Nandi,译曰善。西域人。见开元录三。

  【逐他用】 (术语)称钩召法。瑜祇经曰:“那罗延自在,俱摩罗释王,金刚尾延那,名为逐他用。”同疏三曰:“逐他钩召,逐者随也。”

  【竺昙摩罗】 (人名)竺昙摩罗刹Dharmarakṣa,竺姓,名昙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昙摩罗刹。”开元录二曰:“沙门竺昙摩罗察。”

  【竺昙无兰】 (人名)姓竺,名昙无兰。见“昙无兰”条。

  【竺土】 (杂语)天竺之国土也。

  【竹苇】 (譬喻)譬数之多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竹苇稻麻丛林。”

  【竺叶摩腾】 (人名)一作竺摄摩腾,见“迦叶摩腾”条。

  【竹园】 (堂塔)竹林精舍也。智度论十一曰:“佛度迦叶兄弟千人,次游诸国到王舍城顿止竹园。”

  【竹园伽蓝】 (堂塔)竹林精舍也。

  【竹杖外道】 (流派)同执杖梵志。

  【主伴具足】 (术语)华严宗所谈法界缘起之法,以此为主,则以彼为伴,以彼为主,则以此为伴,如此主伴具足而摄德无尽也。十玄门中之第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是也。

  【主伴无尽】 (术语)谓万有各为主为伴,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也。与主伴具足项同。

  【主独行无明】 (术语)五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主方神】 (天名)如八方天神。

  【主浣衣】 (人名)舍利弗二弟子之一。以洗濯衣服为职者。

  【嘱累】 (术语)嘱托以事而累彼也。法华文句中曰:“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宣传。”天台维摩经疏十曰:“嘱是付嘱为义,累是烦劳荷负之义矣。”又以累付嘱于彼之义。净影维摩经疏曰:“累是担累,法是宣传者之重担,故名为担累。以此嘱付令人传通,故名嘱累。”

  【嘱累品】 (经名)明嘱托弘通本经之品名。在法华维摩经等诸法,但诸经之嘱累品,例在经末,法华在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二,慈恩家以为编次之误,天台家不然之。各有一理。

  【主命鬼】 (异类)主人寿命之鬼神也。地藏本愿经曰:“主命鬼游行世界。”

  【主丧】 (职位)代亡人指挥后事,总主领丧事者。

  【煮沙】 (杂语)以泥沙欲煮成饭也。首楞严经曰:“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主事】 (职位)禅林之监寺,维那,典坐,直岁四职为主事之四员。见释氏要览下。

  【主首】 (职位)禅林,监寺之异称。见象器笺七。

  【麈尾】 (物名)鹿之大者谓之麈,群鹿皆随之,讲者取其尾,为拂子,以象彼麈,指授听众也。比丘持之,则犯堕罪。行事钞下二曰:“五百问云:若僧中说法,高座上不病,不得凭几捉麈尾,犯堕。”同资持记曰:“麈谓鹿之大者,群鹿行时看尾指处,即随所往,讲者持拂指授听众,故以为名。但不得畜毛为之,故制犯罪。”

  【主夜神】 (天名)见“婆珊婆演底”条。

  【主宰】 (术语)体常一而有主宰事物之作用,为我之义。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

  【拄杖】 (物名)拄身之杖也。毗奈耶杂事六曰:“佛在王舍城鹫峰山顶,有老苾刍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畜拄杖。闻佛许已,六众即便以金银等并杂彩物雕饰其杖。俗旅见已,共生嫌贱。苾刍白佛。佛言:苾刍有二种缘应畜拄杖。一谓老瘦无力,二谓病苦婴身。时有苾刍佯作老病而拄其杖,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实老病,应从僧伽乞畜杖羯磨。”拄字作柱者误。

  【拄杖子】 (物名)与单言拄杖者同。子者名词之助辞。作拄者正,作柱者误。

  【住持】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住持成就门】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北方金刚拳菩萨之三摩地也。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住持成就门,而生金刚拳。”

  【住持佛】 (术语)行境十佛之一。如来涉于十方三世,而住持佛法,故有此名。

  【住持三宝】 (术语)六种三宝之一,久住于世保持佛法之三宝也。木佛画像,住持之佛宝也;住持三藏经典之法宝也;剃发染衣之比丘僧,住持之僧宝也。见义林章六本。

  【助道】 (术语)诸种之道品,能资助止观,故名助道。又资助果德,故名助道。又诸行互为资助,故名助道。止观八之二曰:“若遮障重,当修助道,既解惑相持,便应索援。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内外贪欲起以胜处助。”大乘义章十六曰:“言助法者,是其缘义,资助果德故名为助。又复诸行互共相资助,亦名为助。”

  【助道人法】 (术语)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三:一须善明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三于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学。般舟经之偈云:此三昧经真佛语,设闻远方有此经,用法道故往听受,一心讽诵不忘舍。问:何等教文,与念佛相应?答:正明西方观行并九品行果者,莫如观无量寿经。说弥陀本愿并极乐细相者,莫如无量寿经。明诸佛相好并观相灭罪者,莫如观佛三昧经。明色身法身相,并三昧胜利者,莫如般舟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明修行方法者,莫如上之三经,并十往生经,十住毗婆沙论。日日读诵者,莫如阿弥陀经。结偈总说者,莫如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或曰往生论与净土论)。修行之方法,多在摩诃止观,及善导和尚之观念法门,并六时礼赞。问答料简,多在天台之十疑,道绰和尚之安乐集,慈恩之西方要诀,怀感和尚之群疑论。记往生人者,多在迦才之净土论,并瑞应传。”愚案其他选拔净土之要文,采集念佛者之偈颂法语者,莫如宋四明宗晓之乐邦文类。

  【助道资缘】 (术语)往生要集下末明念佛行者助道之资缘曰:“问:凡夫行人,要用衣食,此虽小缘,然能辩大事,裸喂不安,道法在焉?答:行者有二,谓在家出家也。其在家人,家业自在,餐饭衣服,何助念佛?如木槵子经琉璃王行,其出家人亦有三类:若上根者,草座鹿衣一菜一果,如雪山大士是;若中根者,常乞食粪扫衣;若下根者,檀越嚫施,但少有即知足;具如止观第四。况复若佛弟子,专修正道,而无贪求,自然具资缘。如大论所云:譬如比丘贪求者不得供养,无所贪求,则无所乏短,心亦如是,若分别取相,则得实法。又大集经月藏分中,欲界六天日月星宿天龙八部各于佛前发誓愿言:若佛之声闻弟子,住法,顺法,三业相应修行者,我等皆共护持养育,供给所须,使无所乏。问:凡夫必不三业相应,若有缺漏,应无依怙?答:如此问难,是即懈怠无道心者所致。若诚求菩提诚欣净土者,宁舍身命,岂破禁戒,应以一切勤劳,期永劫之妙果。”

  【住地】 (术语)以名生法之根本体,住者所住,地者所生之义也。一切之烦恼分类为五住地。胜鬘宝窟中末曰:“言地者,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目之为地。”

  【住定供佛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二愿,使他方国土菩萨众皆住于三昧得供养十方诸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定中得供佛,是定散并行也。

  【住定见佛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五愿,使他方之菩萨得于定中见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住定菩萨】 (术语)菩萨既终三大阿僧祇劫之行,尚修百大劫间可感三十二相妙果之福业。其百大劫之间谓之住定。住定者,居住于六种之决定也:一定生于善趣,二定生于贵家,三定六根具足,四定生为男子,五定得宿命通,六定所作之善事坚固而不退屈。杀害此菩萨一者,则犯类似之五逆罪也。见俱舍论十八。

  【住法罗汉】 (术语)六种罗汉之一。中根之罗汉止住于所证之法不退不进者。

  【住果】 (术语)声闻缘觉之圣者,各安住于所得之证果,不更进求胜道也。俱舍论二十三曰:“住果者,乃至未起胜果道时但名住果。”法华玄义五曰:“住果声闻犹在草庵。”

  【住果罗汉】 (术语)声闻乘之人,得涅槃果,安住于其果,无更进求佛道之心,谓之住果罗汉。罗汉者,声闻乘极果之名也。

  【住果缘觉】 (术语)缘觉乘之人,得涅槃果,而安住之无更希佛陀妙果之心,谓之住果缘觉。此住果之二乘,更能发心而至佛果否,是佛教上大问题也,小乘及大乘中法相三论之权家不许彼等发心成佛,华严天台等之实家则许之。台宗二百题四,有住果声闻,住果缘觉之论目,而问答此义。

  【注华严法界观门】 (书名)一卷,唐宗密撰。华严法界观门之注释书也。

  【住劫】 (术语)四中劫之一,谓自成劫至坏劫间此界有情住之一期也。其间有二十增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岁减一岁,而至十岁,为一减。自十岁更每百年增一岁,而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

  【注论】 (书名)往生论注之异名。

  【住前信相菩萨】 (术语)四十一位说十住位之前,即十信位之人也。此人虽呼为菩萨,而尚未达真菩萨位,故亦称假名菩萨,或名字菩萨。

  【助润生】 (术语)见“润生”条。

  【住僧】 (杂名)住居于寺院中之僧徒也。

  【祝圣拈香】 (仪式)祝皇帝之万岁而烧香也。

  【注疏】 (书名)金师子章云问类解一卷,晋水净源着。注金师子章一卷,宋承迁着。【注疏】(书名)金刚顶经开题二卷,金刚顶经略释一卷,教王经开题五卷,教王经秘释一卷,教王经义记三卷(已上弘法),金刚顶经开题勘注三卷(道范),金刚顶经开题一卷(果宝),金刚顶注疏七卷(慈觉)。

  【柱塔】 (杂名)见“塔”条。

  【注荼半托迦】 (罗汉)Cūḍapanthaka,十六罗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罗汉项。

  【注维摩经】 (书名)十卷,后秦僧肇,就罗什译之维摩经合糅罗什,道生及自己之三注者。

  【住位】 (术语)菩萨阶位中信位之次名住位,中分十位,称十住。四教仪四曰:“此十通名住者,会理之心名之为住。”

  【住无戏论金刚】 (菩萨)十九金刚之一。

  【住无戏论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中行第七位,主阿閦之断德,断灭妄想戏论,与十九执金刚中住无戏论金刚本誓同。梵号钵罗波制尾贺哩,密号无量语金刚,肉色,左手独股,右手如胎拳,竖小指,立右膝,坐赤莲花。

  【住无住处】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心住何处即住?答:住无住处即住。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

  【住相】 (术语)四相之一。使法体于现在暂时安住,各行自果者。俱舍光记五曰:“至现在已住令彼用暂时安住各引自果故为住,若无住相诸法暂住应更不能引自果。”

  【铸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雕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众首为上座,便有威肃,众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

  【住心】 (术语)行者安住于道之心相也。日本真言宗空海,依大日住心品而立真言之十住心。见“十住心”条。

  【住心品】 (书名)入真言门住心品之略,大日经品名,明真言行者之心相。

  【助音】 (仪式)众人同音唱和,曰助音。

  【住正定聚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一。使极乐往生人,皆住于正定聚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助咒僧】 (职位)唱和导师诵咒之助音僧也。

  【专行】 (术语)舍余法而专行一法也。教行信证六本曰:“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专精】 (术语)心专一而精进于道也。无量寿经下曰:“专精行道。”

  【专念】 (经名)专注念于一境也。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专想】 (术语)专观一境而心不散也。观无量寿经曰:“专想不移。”

  【专心】 (术语)谓心专一不杂余念也。教行信证二曰:“云专心者,即一心,形无二心也。”

  【专修】 (术语)专修一行也。教行信证六本曰:“专修者,唯称念佛名,离自力之心。”

  【专杂】 (术语)专念与杂修也。参照“杂修”条。

  【转】 (术语)依物之因缘而生起曰转,以生起即其物之转变也。唯识论一曰:“有种种相转。”同述记曰:“转是起义。”

  【转变】 (术语)因缘生之法,于相绩中前后异其相者。四相中之异相也。俱舍论四曰:“何名转变?谓相续中前后异性。”

  【转变秘密】 (术语)见“四种秘密”条。

  【转变无常】 (术语)见“七种无常”条。

  【转不退法轮方便】 (术语)十种方便之一。见“十种方便”条。

  【转藏】 (仪式)转读大藏经也。转藏与看藏不同,看者,每行阅过,自首彻尾。转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已。见转读条。

  【转大般若经】 (仪式)转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也。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若言读大般若经,即每行通读,因此对于转读而谓之真读。此转读般若之本据,为苏悉地经成就具支法品所谓:“犹不成者,当作是法,决定成就。所谓乞食精勤念诵,发大恭敬,巡八圣迹,礼拜行道。或复转读大般若经七遍,或一百遍。”

  【转读】 (术语)读诵经典也。转者自此移彼展转之义。地藏本愿经下曰:“或转读尊经。”高僧传经师论曰:“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为梵音。”又有对真读而谓为转读者,读诵经之初中后数行而转回经本也。如转大般若经。

  【转读般若】 (仪式)转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也。见“转大般若经”条。

  【转恶成善益】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之信心,其利益能断灭五逆十恶罪恶之罪障,成就不可称不可说之大善根云。

  【转法轮】 (术语)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与碾摧之二义,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佛之教法,亦回转一切众生界,摧破诸烦恼,故譬之曰法轮。轮者,譬说教法。转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转车轮也。止观辅行一曰:“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破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嘉祥法华义疏曰:“流圆演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无累不摧,亦是轮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华文句五曰:“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转法轮盖】 (物名)说法高座上所悬之天盖也。

  【转法轮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鹿野园树下,手抚飞轮,三说四谛之所法。

  【转法轮经论】 (书名)转法轮经优婆提舍之异名。

  【转法轮经优婆提舍】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毗目智仙译。是为解大乘之转法轮经者。

  【转法轮菩萨】 (菩萨)仁王经所说五大力菩萨中,金刚波罗蜜多菩萨(又曰般菩萨)之异名也。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谓之转法轮菩萨。新译仁王经谓之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旧译仁王经谓之无量力菩萨。此菩萨为大日如来之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乃其教令轮身也。仁王经仪轨下曰:“言金刚波罗蜜多者此云到彼岸也,如彼经云转法轮菩萨也。依正法轮现胜妙身,行愿圆满,住等觉位也。手持金刚轮者,毗卢遮那佛初成正觉时请转法轮,以表示故。又以法轮化导有情,令到彼岸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金刚不动,摧伏一切鬼魅惑乱诸障碍者。”

  【转法轮日】 (杂名)佛初在鹿野园说法之日,八月八日也。俱舍宝疏一曰:“定转法轮日者,诸经论中皆云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为五比丘转四谛法轮,说中间事日数不同,然不指陈说法月日者不可凭准。唯有婆沙及释律论,分明指陈说法月日,应依此文。婆沙一百八十三云:佛于迦栗底迦月日半第八曰度阿若憍陈那,迦栗迦当此方八月也,(中略)故知八月八日转法轮定。”行事钞中三曰:“若佛生日转法轮日,乃至大会通夜说法。”

  【转法轮时】 (术语)嘉祥所立三法轮教之第一。见“三教”条。

  【转法轮四轮】 (名数)一金刚轮,东方阿閦佛之法轮也。二宝轮,南方宝生佛之法轮也。三法轮。西方阿弥陀佛之法轮也。四羯磨轮。北方不空成就佛之法轮也。见理趣释下。

  【转法轮堂】 (堂塔)佛祖说法之堂舍也。禅宗曰法堂。教宗曰讲堂。

  【转法轮相】 (术语)八相成道之一。谓如来成道后至涅槃,一代中之说法也。

  【转法轮像】 (术语)标帜如来转法轮之像,可以刻于寺中公用之印者。毗奈耶杂事一曰:“凡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转法轮印】 (印相)三种三昧耶中金刚萨埵三昧耶印之德名也。

  【转法轮座】 (术语)佛祖说法之高座也。

  【转凡为圣】 (术语)宗镜录曰:“还丹一粒,转铁为金。至理一言,转凡为圣。”

  【转梵论】 (术语)转法轮之异名。梵者,清净之义,佛法清净,故曰梵轮。智度论二十五曰:“转梵轮者,清净故名梵。佛智慧及智慧相应法,是名轮。佛之所说,受者随法行,是名转。”

  【转格栏】 (杂语)西藏新志中曰:“拉萨宫殿之廊壁,尽绘佛像。信徒至此,以头摩之,故黑而生光。宫殿内外道路皆石砌。信徒匍匐过之,以头贴地为尽敬礼,故石道腻如油滑。宫殿周围约七里,一周名曰转格栏,可以祈福除灾。妇女每至午后,共向转格栏一周。每行三步,全身伏地,口诵经语,叉手于顶,右手持牛骨,向头上一画,起行三步,复如前。数日方能一周,始终须三十余里云。”

  【转骨】 (仪式)禅林之葬式,入骨于塔时,由寝堂起骨向塔所,在途中,在门首,下骨使向里,以奠茶汤,谓为转骨之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转化】 (术语)与迁化同。转教化于他土之义。又为迁转变化之义,谓命终之变也。无量寿经下曰:“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转回】 (杂语)即轮回。言既死而转生。既生而复死。如车轮之回转也。心地观经曰:“有情转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转计】 (术语)计者,计度分别也,计度分别所立之宗义,谓之计。若为他所难,更变其宗义,名为转计。

  【转教】 (术语)见转教付财项。

  【转教付财】 (术语)天台所立五时中第四之般若时,佛故使须菩提等声闻人代说般若经于大乘之菩萨,谓为转教。大乘之妙理,愿非声闻人所知,但以佛之加被力,移转佛之教于他也。佛所以使须菩提转教者,其意在使须菩提自领知大乘之妙理,故寄喻而谓为付财。付财之信,取法华经信解品之喻,示转教之本意也。四教仪曰:“次说般若,转教付财,能通淘汰。”同集注上曰:“所以令其转教菩萨意,在二乘领知法门,故曰付财。二乘本所不知,但谓加被令说,故曰转教。”

  【转劫所】 (传说)所地广七百由旬,周围上下俱是铁栅。内分八十一处。逐处皆有亭台,判吏,设案记事。栅外另有羊肠细路十万八千条,盘曲湾通四大部洲。其内暗如煤漆。使聻道死生进出此路。外则望入亮如水晶,丝毫毕露。判派吏轮班把守进出。凡不孝及多杀物命之鬼,发交所内,用桃条抽死为聻。改头换面,发进细路为畜类。

  【转经】 (仪式)有二义:一谓诵经也。即寻常之读经,每行阅过,谓之真读,是读经也。高僧传经师论曰:“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称为梵音。”一转经与读经有别。真读名读经,别有转读之法,名之为转读。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转翻经卷也。转经卷,转大般若经等是也。又转为旋转之义。唐时云服玩僧收为转经,今人谓写字为转经,非也。西域之俗,以木规圆为二转象,一用梵篆牝书,一用梵篆牡书。牝书自内而外,牡书自外而内。牝转在下,牡轮在上。以机而圆转之,所谓三藐母驮也。见升庵外集。

  【转经会】 (行事)转读大般若经之法会也。

  【转龛】 (仪式)禅家送亡之中路于出门首转龛向里,为奠茶汤之佛事也。见象器笺十四。

  【转辘辘地】 (杂语)碧岩五十三则评曰:“阿辘辘地。”中峰语录二十四曰:“转辘辘地。”圆转自在之貌。

  【转轮】 (术语)转轮王也。转论之威德,转轮之果报等。

  【转轮藏】 (物名)为回转书架而收经文者。梁傅大士所创造。见“轮藏”条。

  【转轮高座】 (术语)转论王之高座也。四分律三十六曰:“一处有大众来集说戒者,声音大小,众不悉闻。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当在众中立说戒。犹故不闻,应在众中敷高座,极令高好,座上说戒。犹故不闻,应作转轮高座,平手立及在座上说戒。”

  【转轮圣王】 (杂名)略曰转轮王,又曰轮王。见“转轮王”条。

  【转轮王】 (杂名)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阇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其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如其次第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即金轮王为四洲,银轮王为东西南之三洲,铜轮王为东南之二洲,铁轮王为南阎浮提之一洲也。俱舍论十二曰:“从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灭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施设足中说有四种,金银铜铁轮应别故,如其次第。胜上中下逆次能王,领一二三四洲。(中略)契经云: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佐。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转轮王应知亦尔。”智度论四曰:“问曰: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答曰: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菩萨相者:一净好,二分明,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七随远离。转轮圣王相不尔。”又(天名)十王之第十,殿居幽冥沃燋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核定发往投生,每月汇记细数,交第一展殿注册,送呈酆都。

  【转轮王七宝千子】 (传说)转轮王于轮宝之外,具六种之宝,合有七宝,又具足千子。长阿含六卷转论圣王修行经曰:“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千子具足,勇健雄猛。”涅槃经十二曰:“即于东方金轮宝,其轮千辐,毂辋具足。(中略)复有象宝,状白端严如白莲华。(中略)次有马宝,其色绀焰,髦尾金色。(中略)次有女宝,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中略)其后不久,于王宫内自然而有宝摩尼珠,纯青琉璃,大如人[月*坒]。(中略)其后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饶财宝,巨富无量。(中略)其后不久,有主兵臣,自然而出,勇健猛略,策谋第一。(中略)七宝成就,千子具足。”俱舍论十二曰:“经语轮王出现于世,便有七宝出现世间。其七者何?一者轮宝,二者象宝,三者马宝,四者珠宝,五者女宝,六者主藏臣宝,七者主兵臣宝。”此中长阿含所说之居士宝,涅槃俱舍谓之主藏臣宝。杂譬喻经谓之典财宝。

  【转轮王为半偈剜身燃千灯】 (传说)昔有转轮圣王为婆罗门剜身燃千灯,以供养之,闻半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寂。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三,经律异相二十四。

  【转轮王一字心咒】 (真言)勃噜唵。又部林也。见一字心咒经。

  【转轮五道经】 (经名)罪福报应经之异名。

  【转迷开悟】 (术语)舍三界生死之迷,达于涅槃之悟也。离烦恼之迷,得菩提之证也。

  【转妙法轮】 (术语)与转法轮同。说妙法也。

  【转女成佛经】 (经名)佛说转女身经之异名。

  【转女成男】 (术语)转化女身而成男子也。与变成男子同。

  【转女成男愿】 (术语)与女人往生愿同。

  【转女身经】 (经名)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佛为无垢光女说转女成男之法。由一法增至十法。兼明女身种种之苦恼。

  【转派】 (术语)脱所属之宗派,转于他宗内也。

  【转起】 (术语)转即起之义,依有为法之因缘而生起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转是起义。”

  【转识】 (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识体门谓之转识。业识之根本无明,一转而为能见之识者。又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谓之本识,其余七识,谓之转识。七转识是也。以此为本识转生之末识故也。又转有漏之八识而得无漏之四智,谓之转识。见转识得智项。

  【转识得智】 (术语)转有漏之八识,而得与无漏之八识相应之四智也。转有漏之第八识而得与无漏之第八识相应之大圆镜智,转有漏之第七识而得与无漏之第七识相应之平等性智,转有漏之第六识而得与无漏之第六识相应之妙观察智,转有漏之前五识而得与无漏之前五识相应之成所作智也。此四智虽各有二十二心心所,共相应而起,然此中智之心所,作用最为显胜。故标智之名也。唯识论十曰:“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

  【转世】 (术语)二十七贤圣之一。于前生得预流果一来果后,转身而为今生得不还果之圣者。此人不入色,无色界。直即般涅槃。

  【转他门句】 (术语)大日如来所说四句之一。大日经百字成就持诵品曰:“尔时世尊,又复宣说净除无尽众生界句,流出三昧句,不思议句,转他门句。”

  【转物】 (术语)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古德云:转得山河归自己,转得自己归山河。又云:老僧转得十二时,汝诸人被十二时转。又云: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作一茎草也。皆转物之义。又依教义,罗汉得六通时,地水火风空,皆能转变自由。菩萨神通,过于罗汉。见山河大地皆如幻影,芥纳须弥,毛吞巨海,亦寻常事也。

  【转依】 (术语)谓菩提涅槃之二果也。转者,转舍转得之义,依者所依之义,指第八识,第八识为依他起性之法,此中藏烦恼所知二障之种子,并无漏智(即菩提)之种子,且第八识之实性,即圆成实性之涅槃也。此中二障之种子为所转舍之法,菩提与涅槃为所转得之法。如此则第八识为所转舍二障与所转得二果之所依,故名。因之今修圣道,转舍其第八识中烦恼障之种子,而转得其实性之涅槃。又转舍第八识中所知障之种子,而转得其中无漏之真智(即菩提)谓之转依。所得之菩提涅槃,谓为二转依之妙果。唯识论九曰:“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见百法问答钞八。

  【转衣】 (仪式)谓门之传法也。

  【转依难证屈】 (术语)见“三退屈”条。

  【转有经】 (经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之异译前出。

  【转欲】 (术语)众僧作法事,有比丘欲缺席,则以自己赞同众事之欲望,说于他比丘。使其比丘于众中传说之。名之为欲法。由缺席本人对出席之人而说之,谓之与欲,他受之,谓之受欲,来众中传说之,谓之说欲。而其受欲之比丘,若有缘,不得出席,由更与欲于他比丘,谓之转欲。行事钞上一曰:“受欲已更忽缘碍欲转与他,毗尼母云得齐七反。”同资持记曰:“律云:持欲比丘自有事起,佛言听授与余比丘。”

  【转宗】 (术语)与改宗同。

  【撰号】 (术语)撰述论释疏记人之名号也。凡于题号下,置撰号,有自署与他置之制,其意不出二义:一为别于他之撰述,一为使因人而重法。自署之撰号,依第一义。他置者,二义共有之。往生论注上曰:“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

  【啭罗呬】 (天名)地下之神也。慧琳音义四十二曰:“呬音惊异反,地下诸天名也。此天人身豕首,四臂有大神力,常居地下,亦地神之类也。”啭为嚩之误。梵Vārāhi。

  【撰三藏及杂藏经】 (经名)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之略名。

  【装香】 (杂语)盛香于器也。

  【庄严】 (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观无量寿经曰:“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辅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

  【庄严宝王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赵宋天息灾译。说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又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毛孔希有之功德。

  【庄严佛法经】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异名。

  【庄严佛法诸义】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异名。

  【庄严劫】 (术语)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名庄严劫。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华光佛为首,毗舍浮佛为末。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见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庄严劫千佛名经】 (经名)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之略名。

  【庄严经】 (经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之略名。

  【庄严经论】 (书名)大乘庄严经论之略名。

  【庄严论】 (书名)有二部:一无着造,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之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一马鸣造,罗什译之大庄严论,十五卷。

  【庄严门】 (术语)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

  【庄严菩提心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

  【庄严清净藏三昧】 (术语)是大日如来三世无碍力与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之二力所依藏也。大日经三曰:“尔时世尊复住三世无碍力,依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依庄严清净藏三昧。”义释八曰:“如世间众生种种身口意业皆依于心,毗卢遮那亦尔。一切三世无碍智力,一切神变加持不思议力,依庄严清净藏也。”三世无碍力为自证,如来加持力为化他,庄严清净三昧为字门菩提心之体,谓内证与外用之一切事业以为所依而转也。

  【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经名)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之略名。

  【庄严三昧】 (术语)庄严王三昧之略称。

  【庄严王经】 (经名)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之略名。

  【庄严王三昧】 (术语)法华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

  【庄严王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佛在布怛落迦山为观世音妙吉祥二大菩萨说往昔所持之妙咒,持者当生极乐国。

  【幢】 (物名)梵名驮缚若Dhvaja,又曰计都Ketu,译曰幢。为竿柱高出,以种种之丝帛庄严者。藉表麾群生,制魔众,而于佛前建之,或于幢上置如意宝珠,号之为与愿印,宝生如来,或地藏菩萨之三昧耶形也。大日经疏九曰:“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色丝标帜庄严,计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旒旗密号,如兵家画作象龙鸟兽等种种类形,以为三军节度。”演密钞五曰:“释名曰:幢者童也(童独也),其貌童童然,即军中独出之谓也。”

  【幢幡】 (物名)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Dhvaja,译曰幢,梵语波吒迦Paṭāka,译曰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观无量寿经曰:“幢幡无量宝盖。”瑜祇经拾古钞上曰:“幡者悬于龙头之幢也,旗竿头安宝珠云幢旗,幡竿头置龙头云金刚幡也。”参照“幢”条。

  【幢相】 (衣服)解脱幢相之略,袈裟之异名。

  【椎】 (物名)又作槌。打物发声之小木也。集韵曰:“椎,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说文曰:“击也,又铁椎也。”涅槃经十三曰:“如鸣椎集僧,严鼓戒兵,吠贝知时,是名法世。”敕修清规法器章曰:“椎,斋粥二时。僧堂内。开钵念佛唱食遍食施财白众皆鸣之,维那主之,下堂时圣僧侍者鸣之。”

  【追福】 (术语)为死者修功德而追荐也。优婆塞戒经曰:“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北史隋文献皇后传曰:“上为立寺追福焉。”又见追荐项。

  【追荐】 (仪式)又曰追善。追荐者为死者追荐福之义,追善者为死者追修善事之义,追荐为典语,追善为俗字。又曰追福,追修,追严等。盂兰盆经宗密疏上曰:“逐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梵网经下曰:“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又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曰:“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追荐七分获一】 (杂语)佛说追荐之福,七分之,死者获一分,余悉属于作者也。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曰:“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人不信三宝,不行法戒,(中略)卒得病苦,缘此命终。或堕在三涂八难之中受诸苦恼,无有休息,父母兄弟及诸亲族为其修福,为得福不?佛言:普广!为此人修福者七分之中为获一也,何故尔乎?缘其前世不信道德故,使福德七分获一。”

  【追善供养】 (仪式)为先亡者之冥福,存在者之供养也。

  【追善经】 (仪式)为追善读经也。追善为追荐之俗字。

  【追修】 (仪式)为死者修功德也。

  【追严】 (修法)为天子行追荐之佛事也。严者庄严功德之义。希叟雪窦录曰:“大行追严上堂。”

  【坠芥】 (譬喻)于阎浮提立针,以一芥子自忉利天坠下,使贯其针锋。喻值佛之至难也。涅槃经二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此。”止观五曰:“盲龟由何值浮孔,坠芥岂得下贯针锋?”辅行五曰:“如针锋竖阎浮提,以一芥子从忉利天投阎浮提,何由可得贯针锋上?”

  【坠腰石】 (物名)六祖坛经曰:“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案六祖坠腰石镌龙朔元年卢居士志八字。今存黄梅东禅寺。

  【谆那】 (人名)译曰碎末。沙弥之名也。

  【准开山】 (杂名)道行崇高功被山门者,谓之准开山,或称中兴祖。见象器笺三。

  【准提】 (菩萨)Caṇdi,又作准胝,尊提。称为天人丈夫观音,人道之能化也。禅宗以准提为观音部之一尊,深尊崇之,日本东密以准提为六观音之一、摄于莲华部,独台密以七俱胝佛母准提经之经名,准提入于佛母中以为佛部之尊。准提译曰清净,赞叹心性清净之称。为三目十八臂之尊形。三昧耶形为未敷莲华。准提经曰:“准字门者,于一切法是无等觉义;提字门者,于一切法是无取舍义。”【准提】(菩萨)与准提同。

  【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经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准提佛母法】 (修法)见“准提”条附录。

  【准提观音】 (菩萨)见“准提”条。

  【准提轨】 (经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准提经】 (经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准提念诵观行等法】 (修法)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准提求愿观想法】 (修法)若求无分别,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相无色,当观文字无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门,当观两臂,若求四无量,当观四臂,若求六神通,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当观十臂,若求如来普遍广地,当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当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三十二相,当观三十二臂,若求八万四千法门,当观八十四臂,如是观念,当入一切如来三摩地门甚深方广不思议地。见七俱胝佛母准提经。

  【准提陀罗尼布字法】 (修法)出于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准提陀罗尼经】 (经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准胝法】 (修法)此道场观,先观想地结上金刚墙内有大海,大海中有大宝山,山上有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台,莲华上有月轮,轮中有嚩字,其字变成未敷莲华,莲华变成七俱胝佛母尊。白黄色。有十八臂。持种种三昧耶形(出本顶),着白轻罗绵,坐赤莲花。额有眼(即三眼),眷属围绕。其印契以二小指二无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竖头相着,二头指头附二中指上节侧,二大指各附二头指侧即成。其真言为唵。折隶。主隶。准提莎诃。准提经百二十尊法,佛部经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中说布此真言九字于身上之法。

  【准胝观音】 (菩萨)即准提观音。

  【拙度】 (术语)济度法之拙者。对巧度而言,以名小乘之观法也。止观三曰:“此止观虽出生死而是拙度,灭色入空。”同三曰:“尚不得拙度道果,何有后三番三宝四谛四沙门果?”

  【拙具罗】 (物名)香名。治病合药经曰:“拙具罗香者,安息香是也。”梵Gulglu,拙为掘之误。

  【灼臂】 (杂语)佛法苦心修行之表示。宋史曰:“开宝浮图灾,下有旧瘗佛舍利,诏取以入,宫人多灼臂落发者。”

  【斫刍】 (杂语)又作斫乞刍Cakṣus,眼之梵语也。义林章四本曰:“眼者照了导义,名之为眼。瑜伽第三云: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梵云斫刍,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翻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译。”梵语杂名曰:“眼,斫乞刍。”

  【浊恶】 (术语)五浊与十恶也。观无量寿经曰:“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天台观经疏曰:“浊恶者,浊五浊也:一见,二烦恼,三众生,四命,五劫。恶者十恶也: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瞋,邪见也。”

  【浊恶处】 (界名)谓此娑婆世界也。五浊十恶所行之处也。观无量寿经曰:“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充满,多不善聚。”

  【浊恶世】 (术语)五浊十恶炽盛之时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出浊恶世。”同普贤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

  【斫迦罗伐辣底】 (术语)又作斫迦罗跋罗底,斫迦罗伐剌底。梵音Cakravartin,译曰转轮。陀罗尼集经一曰:“斫迦啰跋啰底,唐言轮转。”玄应音义四曰:“斫迦罗,此言轮。伐剌底,此云转。”见斫迦罗伐辣底曷罗阇项。

  【斫迦罗伐辣底曷罗阇】 (杂名)又作遮伽罗伐过底遏罗阇,遮迦越罗,遮迦越。Cakravarti-rāja,译曰转轮王。玄应音义三曰:“遮迦罗伐辣底遏罗阇,此译云转轮王也。”同三曰:“遮迦越罗,正言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此译云转轮王也。”同四曰:“遮迦越罗,此译云转轮圣王。正言斫迦罗,此言轮。伐剌底,此云转。名转轮王顺此方言。”

  【斫迦罗婆】 (动物)Cakrravāka,又作斫迦罗婆迦。译言鸳鸯。玄应音义二曰:“斫迦罗婆,鸳鸯梵语。”

  【斫迦罗因陀罗】 (天名)又作赊羯罗因陀罗。帝释名。见“释提桓因”条。

  【浊劫】 (术语)浊恶之时期也。劫者梵语长时之称,五浊中之劫浊是也。灭劫中人寿二万岁以后。法华经劝持品曰:“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

  【浊乱】 (术语)谓恶法盛兴,浊人乱世也。总有五种,谓之五浊。

  【斫讫罗】 (术语)Cakra,译作轮。轮宝也。见慧苑音义上。

  【浊世】 (术语)五浊恶世也。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法华经劝持品曰:“浊世恶比丘。”往生要集上本曰:“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也。”

  【卓锡】 (杂语)张伯淳诗曰:“道林卓锡旧种此,仿佛于今八百年。”锡者锡杖。僧人所持,卓者拄立,故谓僧人居处为卓锡。详锡丈条。

  【浊业】 (术语)三业之一。见“业”条附录。

  【资财帐】 (物名)寺院之财产目录也。

  【资持记】 (书名)宋灵芝元照,解释南山之四分行事钞者。

  【缁黄】 (杂语)谓僧道也。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云。

  【资粮】 (术语)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假粮食,资助其身。欲三乘之证果,宜以善根功德之粮,资助己身也。最胜王经六曰:“具足资粮,超诸圣众。”唯识论九曰:“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同述记九末曰:“菩萨,因之初位资益己身之粮,方至彼果,故名资粮。”

  【资粮位】 (术语)唯识五位之一。见“五位”条。

  【缁林】 (杂名)寺院也。僧着缁衣,故曰缁。寺院为僧所居住之丛林,故曰缁林。林者言僧众之多也。唯识枢要上曰:“至年十七,遂预缁林。”

  【缁流】 (杂名)僧着缁衣,故谓之缁流或缁徒。流为流类之义,着缁衣之类也。释氏要览上曰:“缁流,此从衣色名之也。”

  【缁门】 (杂名)服缁衣之僧徒一门也。

  【资生】 (杂语)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

  【缁素】 (杂语)缁为缁衣,支那之禅僧多服之。素为白衣,印度之俗人多服之。因为僧俗之别称。

  【缁田】 (杂语)缁者缁衣,僧衣也。缁田犹言僧园。

  【缁徒】 (杂语)缁衣之徒也。

  【缁衣】 (衣服)紫而浅黑,非正黑。若黑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则尚黑色,若服黑色最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问缁衣者何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也。”

  【资缘】 (杂语)衣食住为资佛道修行之外缘,故云资缘。

  【淄州】 (人名)淄州天云寺慧沼,亲承于玄奘慈恩,造唯识了义灯七卷,释唯识论及慈恩之述记,着慧日论,最胜王经疏等。见宋僧传四。

  【紫柏】 (人名)明紫柏大师,名僧可,号达观,于燕京大建法幢,后罹诬而终,有紫柏老人集。

  【子断】 (杂语)烦恼如种子,烦恼所生之苦报如果实,因而断烦恼曰子断。止观辅行六曰:“言子断者,诸阿罗汉,已断烦恼,诸结烂坏。”

  【紫服】 (衣服)见“紫衣”条。

  【子缚】 (术语)见思之烦恼,对于苦果,谓为子,以烦恼系缚身而使不得自在,谓为子缚。对果缚之言也。四教仪曰:“子缚已断,果缚犹存。”

  【紫姑】 (杂名)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夜阴杀之厕间。上帝悯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于厕间,迎祝,以占众事。”按,俗呼为坑三姑。三之行次,未见所出。

  【子果】 (杂语)子者种子也。种子所生之果,谓之子果。果所生之种子,谓之果子。因而五蕴之果报。为过去烦恼所生之果,谓之子果。小乘之阿罗汉尚未断之。入无余涅槃乃永无之。又依今生烦恼有未来之报果,谓之果子。阿罗汉无来世之果报,故无果子。如来之现报,如小乘之有子果,无生报(后生之报),后报(后后之报)者,犹如小乘之无果子也。止观六曰:“大经得无上报者,有现报,故名无上报。无生后,故言佛无报。大经亦云子果果子,以现报故,即如子果。无后报故,不名果子。”

  【紫袈娑】 (衣服)见“紫衣”条。

  【紫甲】 (杂名)袈娑中之甲为紫地。其缘色不定,比之衲袈裟仪为略。

  【紫金】 (物名)见“紫磨金”条。

  【子满果】 (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把微惹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金刚智注曰此间无,岂石榴耶?不空译之。同经曰:“第五手掌俱缘果。”

  【紫磨】 (物名)金之最上品也。书禹贡,厥贡璆铁。释文。郭注尔雅。璆即紫磨金。按尔雅作镠。孔融文。金之优者。名曰紫磨。南史林邑国传。夷人谓金之精者为阳迈。若中国云紫磨者。参照次项。

  【紫磨黄金】 (物名)同紫磨金。

  【紫磨金】 (物名)又曰紫磨黄金。紫者紫色也,磨者无垢浊也。涅槃论曰:“阎浮檀金有四种:一青二黄三赤四紫磨,紫磨金具有众色。”本是汉名。孔融圣人优劣论曰:“金之精者名为紫磨,犹人之有圣也。”续博物志曰:“华俗谓上金为紫磨金,夷俗谓上金为阳迈金。”

  【紫磨忍辱】 (杂语)谓佛紫磨金色之身,有忍辱柔软之相。忍辱者,为有情非情所被,堪忍痛恼,不起瞋恚忿怒也。

  【子璇】 (人名)宋秀州长水子璇,号长水。初从本州洪敏法师学楞严经,后参见琅玡山觉禅师有所悟。后住长水,众几一千,以贤首之宗旨释楞严经起信论义记等。自唐之圭峰至宋代唱导华严者,惟师一人。见稽古史略四。

  【紫衣】 (衣服)紫色之袈裟或上衣也。是非佛制之色,乃赐僧之紫衣,始于唐之法朗等。僧史略下曰:“按唐书,则天朝有僧法朗等,重译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为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命称周,法朗薛怀义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袈娑金龟袋。其大云经颁于天下寺,各藏一本,令高座讲说。赐紫自此始也。”资持记曰:“今时沙门多尚紫服。按唐纪,则天朝薛怀义辞宫庭,则天宠用令参朝义。以僧衣色异,因令服紫袈娑,带金象袋。后伪撰大云经。结十僧作疏进上,复赐十僧紫衣龟袋。由此弊源一泄,于今不返。”六物图曰:“轻纱紫染,髓色俱非,佛判俗服,全乖道相,何善之有!”

  【子院】 (堂塔)丛林诸院,依附本寺,谓之子院。

  【自】 (术语)梵语曰阿婆拿Svayam,对于作为而云,自然之义。阿怛摩ātman,对于他而云,自己之义。见梵语杂名。

  【字】 (杂语)梵曰阿乞史啰Akṣara,又云阿刹罗。见梵语杂名。

  【自爱】 (术语)爱自身,是凡夫之欲情也,故自此生种种之苦。金光明经一曰:“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除自爱故,永绝追求。无追求故,名为涅槃。

  【自爱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受舍卫国王之请,于四衢街道说三种自爱之法。三种之自爱者归依三宝,爱护自之三业不使放纵也。

  【自比量】 (术语)因明三量之一。见“三量”条。

  【自比骂】 (术语)六种骂之一。

  【自乘果】 (术语)三乘各自之圣果也。

  【字等】 (术语)四等之一。

  【字等相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

  【自度】 (术语)唯度自身也。见“自调”条。

  【自饿法】 (流派)自饿外道之行法也。

  【自饿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一。

  【自尔】 (杂语)自然也。止观五之三曰:“自尔,自然之异名。”

  【自观心经】 (经名)上下二卷,上卷简括止观之得不得者有四句,下卷说观伺,瞋恚,乃至恶慧等多少有无,有恶须断,有善须求涅槃。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七。

  【自归】 (术语)自归三宝谓之自归,其授三归戒于弟子之人称为自归师。象器笺八曰:“观音忏法式,有导师香华自归三职。”

  【自行化他】 (术语)又云自利利他。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法华文句八之一曰:“别论:口业是化他,自意是自行。通论:三业自轨即是自行之法,三业之教诏即化他之法。”宗镜录三十四曰:“了一心自行化他。”

  【自化作苦经】 (物名)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之略名。

  【自欢喜经】 (经名)舍利弗向佛之师子吼,称说如来之难及。见长阿含经。

  【自家宝藏】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下曰:“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愿,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大悟。”

  【自觉】 (术语)三觉之一。见“三觉”条。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术语)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证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诸菩萨说真言,各欲引摄同类行者,若有修行,即同于我。今法佛自说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从虚空眼(佛名之异名),而生法身,如我无异也。见大日经疏十。

  【自觉圣智】 (术语)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为无师自悟,故称之曰自觉圣智。菩提心义十曰:“如来第五种智,亦名法界性智。菩提心论名法界智。牟利经名法界体性智,又名金刚智。瑜祇经云:唯一金刚断诸烦恼,金刚自性清净所成,是金刚如来智,故名金刚智。分别圣位经名自觉圣智,如法华经自然成佛道。华严亦云不由他悟。今真言宗大日如来自然觉了诸法本初,非流转者始修证之。”

  【自觉悟心】 (术语)自觉之心也。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曰:“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无有二相。自觉悟心有四相,云何为四?谓诸凡夫二种心: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如是二心能发菩提。诸佛菩萨有二种心: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是凡夫之自悟心约于识,贤圣之自悟心约于智,而识中如次第为五同缘意识与独头意识之二,智中如次第为如理智如量智之二也。

  【自教相违】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佛者对于外道立“我为有”既于其宗法相违自己之圣教,故谓之为自教相违。

  【自解佛乘】 (术语)天台大师七德之一。见“智顗”条。

  【字界】 (术语)见“字缘”条。

  【自净】 (术语)三自之一。见“三自”条。

  【自类因果】 (术语)同类因等流果也。

  【自力】 (术语)他力之对。见“他力”条。

  【自利利他】 (术语)声闻缘觉之行为自利,诸佛菩萨之行为自利利他。遗教经曰:“自利利人,法皆是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

  【自力信】 (术语)十三信相之一。

  【字轮】 (术语)轮者转生之义,真言一一文字从一字转生多字,故云字轮。大日经疏十四曰:“所谓字轮者,从此轮转而生诸字也。轮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转生四字。谓阿是菩萨心,阿(长)是行,暗是成菩提,恶是大寂涅槃,恶(长)是方便。如阿字者,当知迦字亦五字,乃至佉等凡二十字,当知亦尔。”又曰:“从一嚩,字转生多字,故名为轮也。”又字轮者,阿字菩提心之不动也。大日经疏十四曰:“又字轮者,梵音云阿刹啰轮,阿刹罗是不动义,不动者所谓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毗卢遮那住菩提心体性,种种示现普门利益,种种变现无量无边。虽如是垂迹无穷尽,能实常住不动,亦无起灭相。犹如车轮,虽复运动无穷而当中未曾动摇。由不动故,能制群动而无穷极也。此阿字亦复如是,以无上故即无动无退,而生一切字轮转无穷,是故名不动轮也。”

  【字轮观】 (术语)观之五字轮也。此观亦名法界体性三昧。以五字五大为法界之体性故也。又名净菩提心观。以大日经说此五字之实义。云我是本不生等,疏家释之。判定菩提之实义故也。其法先观吾心为圆明之月轮,于其心月轮上布此字轮而观之,是即观显自心本有法界法门身之功德也,若别尊时应于部而以此中一字为中心,以彼尊小真言右绕而布之,都法时总布五字。此月轮安于心上尊者出多法,或如仰镜,于平面观之,或如竖镜,于正面观之,或又如圆珠观之。然诸轨所明多仰观之。如法华轨言:秋月光明澄静,仰在心中。无量寿轨言:犹如净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罗尼颂云:右旋布心月,如以水精珠布明镜之上。建立轨云:谛想心胜间圆明一肘,犹如秋月主澄,明仰在心,是其证也。其五字之色亦有多说,或通观为黄金色,或通观如于琉璃盘上并水精珠(此五字陀罗尼颂之意也),或以五字即五方五大等之故随其部而观其色,即者地而黄,者水而白,者火而赤,者风而黑,者空而青又杂色也。其详见于秘藏记四等。

  【字曼荼罗】 (术语)即种子曼荼罗,四曼中之法曼荼罗也。若修行者无资力,不能作图画之大曼荼罗者,得以此字曼荼罗修法。大日经疏十三曰:“然实力不办者听作字曼荼罗,即于此置佛之处但画作阿字,是一切佛及菩萨之母也(云云)。”

  【字门观】 (术语)观诸尊之种子谓之字门观。不思议疏下曰:“字门观者种子也。”

  【字母】 (术语)悉檀之摩多与体文也,有四十二字,四十七字,五十字之别。显密诸经释之,是为生诸字之母,故云字母。智度论四十八曰:“四十二字母,并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若闻字则了其义。”见“悉昙”条。

  【字母表】 (书名)一卷,一行阿阇梨撰。

  【字母品】 (经名)文殊问经字母品之略名。

  【自内证】 (术语)自己内心证悟之相也。

  【自然】 (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

  【自然成就真言】 (真言)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于也),译云:汝天亲护者(于字入下句)。萨么(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于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也)播啰蜜多(到彼岸也)秦者(等也),译云:净地彼罗蜜。摩啰(天魔也)素年(军众也)野他(如也)毫蜜难(奴痕返破也),译云:如破魔军众。赦吃也(释迦也)僧系娜(师子也)哆以那(救世也),译云:释师救世。怛他痕(如义也)摩啰(魔也)若延(降也)[口*栗]埵(伏也),译云:我亦降伏魔。漫荼蓝隶(曼荼罗也)履佉(画也)[廿/狼](密也反)痕(我也),译云:我画漫荼罗。偈之意,先告地神曰:汝天女亲守护此大地者,已会供养一切诸佛导师,亲近修殊胜之行,净治诸地,净满诸度,及余种种功德摩诃般若中广历法如明,故曰等。次偈陈所以警发之意,说诚实之言,世尊若在菩提道场降伏天魔军众时,汝在大会现作证明,由是号世尊为释迦师子,能独步无畏,救护世间。我今亦欲随世尊所行,而绍如来之事,是故画此曼荼罗也。

  【自然慈】 (术语)无师自发之菩萨真慈,谓之自然慈。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行自然慈,无因待故。”同注:“肇曰:大乘之道无师而成,谓之自然菩萨真慈。”

  【自然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

  【自然界】 (术语)二种界之一。见“结界”条附录。

  【自然释迦】 (术语)言自然开发成佛之释迦也。四教仪曰:“何处天然弥勒,自然释迦?”

  【自然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自然悟道】 (术语)有依本觉内熏,有不依他教,自然开悟者,是名自然悟道。依此理而成最初一佛无师之义也。

  【自然虚无身】 (术语)如来之自性身,为法性自尔之性德,故云自然。离诸差别相,故云虚无。又极乐之往生人非胎生,故云自然。非饮食所长养,故云虚无。无量寿经上曰:“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义寂疏曰:“非胎胞所生育故自然,非饮食所长养故虚无。”

  【自然智】 (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挂碍,故以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于众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慧。若是自然之慧,则非修学可得,亦不可授人。”

  【字入门陀罗尼】 (术语)一切文字,悉入阿之一字,阿之一字,能总持一切字,使入诸法实相中,故名字入门陀罗尼,智度论二十八曰:“行陀罗尼菩萨闻此阿字,即时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字随所闻皆入一切诸法实相中,是名字入门陀罗尼。”

  【自杀】 (杂语)善见律十一谓有一比丘淫欲乱心日夜欲制其心而不能制,自念言我持戒具足,何以舍戒还俗,我宁可取死。是故上耆阇崛山顶投岩取死。佛告诸比丘莫自杀身,杀身者乃至不食亦得突吉罗罪。若比丘病极,若见众僧及看病比丘料理辛苦,自念言:此等正为我故,辛苦乃尔,自观寿命不得久活,而不食不服药,又有比丘自念我病极告,我寿命亦尽,我道迹如在手掌。若见如此,不食死,无罪。

  【自摄】 (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

  【自身自佛】 (杂语)此身即佛之意。观无量寿经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语,其他经论无自身自佛之语。

  【自誓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

  【自誓三昧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之书译也。

  【自誓受戒】 (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曰:“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妙相。”

  【自受法乐】 (术语)法乐者玩妙法真味,而自乐之谓也,其法乐受于自身,故云自受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教论下曰:“诸佛菩萨自受法乐,故各说自证三密门。”

  【自受用身】 (术语)四身之一。

  【自说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

  【自损损他】 (术语)自利利他之反也。般舟赞曰:“纵此贪瞋火自损损他。”群疑论二曰:“毁其正见自损损他。”

  【自他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

  【字坛】 (术语)种子曼荼罗也,是四曼中之法曼。大日经疏十三曰:“若弟子财力丰赡堪能广办者,师即当作画色像之坛,为示本尊身印之相故也。若力不能办而造字坛,即犯秘法隐覆之罪。”

  【自体爱】 (术语)三种爱之一。见“爱”条附录。

  【自体分】 (术语)自证分也。

  【自调】 (术语)声缘二乘之行法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也。智度论六十一曰:“乘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复次,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参照三自条。

  【自调度】 (术语)同自调项。

  【自调自度】 (术语)同自调项。

  【自调自净自度】 (术语)同自调项。

  【自我偈】 (书名)法华经寿量品曰:“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总有二十五行偈。取最初二字而称为自我偈。常别诵习之。

  【自相】 (术语)一切事物,有自共二相。见“共相”条。

  【自相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空”条附录。

  【字相字义】 (杂语)凡解真言分字相字义二段,以初释字相后解字义为法。字相之释,通于显教,字义之释,为密教特有之深义,例如释阿字为无,非,不,是字相也,又如释诃字是因缘之义,是字相也,如释阿为本不生之义,诃为因不可得之义,是字义也。而不可得即阿字本不生之义。故无论如何之字,入之于阿字门,释为“何何不可得。”则为字义释。此字义释,契当于三论之无方释,天台之观心释也。字母释曰:“世人但知彼字相,虽日用而未曾解其义。如来说彼实义,若随字相而用之,则世间之文字也。若解实义,则出世陀罗尼文字也。”又密教言之。不知阿字,伊字等文字之义理,字与义各别,谓之字相,字与义相应,谓之字义。即就字言之,如字乃作业之意,为字义,谛观字为作业不可得,到达宇宙之真义,谓之字义。吽字义曰:“一切世间知如是字相,未曾解字义,是故为生死之人。如来知如实实义,所以号大觉。”此有四重之义:一重,字相者字之形状,字义者字之意味。此为有文无义,有文有义,即知字之形知字为作业也。二重,固执字为作业,乃字相,诠为作业可得,乃字义。三重,字虽诠为作业不可得,然有能诠之体与所诠之理,是为字相,观能诠所诠一致不二,乃为字义。四重,能所虽一致,然有相分齐者,为字相,字义者万法历然,声字即显实相之实义,指法尔无作之境界。

  【自相作意】 (术语)三种作意之一。

  【自心三宝】 (术语)即自性三宝也。

  【自性】 (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见“数论外道”条附录。

  【自性不善】 (术语)见“善恶”条附录。

  【自性差别】 (术语)因明宗法五名之一。见“宗法”条。

  【自性禅】 (术语)九种大禅之一。见“禅”条附录。

  【自性断】 (术语)三断之一。

  【自性分别】 (术语)三分别之一。

  【自性行】 (术语)四种性行之一。

  【自性会】 (术语)大日如来之自性身会从心流出之诸内眷属为三世常自受法乐,说两部之大经,名为自性会。此会场,因人之实机,不得参加之,但未来世有一类顿大之机,闻此教,能信解,能修行,能证入者,乃为自性会之因人。但谓自性会之自性身有说法者,真言古义派之说也。若依其新义派则谓自性会之加持身说法也。

  【自性见】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身上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云:既是无如许种见,复何见?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自性戒】 (术语)十善戒者,不待佛之制止,自性可受持之戒也,故云自性戒,又云本性戒。大日经疏十七曰:“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二出家。此二众中复有二种戒:一自性修行,二是制戒。今此十戒是菩萨修行戒也。以此善性故,一切菩萨应行之,即涅槃所谓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

  【自性戒定慧】 (术语)言戒定慧不离自性也。六祖坛经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自性净心】 (术语)自性清净心之略称。

  【自性轮身】 (术语)诸佛三轮身之一。见“教令轮身”条。

  【自性冥谛】 (术语)数论二十五谛之一。冥诸者自性之异名。见“自性”条。

  【自性普贤如来】 (菩萨)普贤如来,即金刚界之大日如来。称其如来之自性身也。

  【自性清净藏】 (术语)五种藏之一。

  【自性清净心】 (术语)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又曰如来藏心,真心。即吾人之菩提心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

  【自性三宝】 (术语)三宝,佛法僧也。佛者自性之觉。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净。故云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自性善】 (术语)四种善之一。自性不善之对也。见“善恶”条附录。

  【自性身】 (术语)四身之一。

  【自性受用变化三身】 (术语)法相宗所立之三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三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为自受用身。是大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为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所现也。此即上之胜应身。三、变化身,对于初地已前菩萨,二乘凡夫及诸趣之众生变化种种之身使之感见者。即上之劣应身。是成所作智之所现也。佛地论三曰:“佛具三种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变化。”唯识论十曰:“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身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与上之三身相对,则如图。

  【自性唯心】 (术语)诸法即真如。万法唯一心之见解也。

  【自性住佛性】 (术语)三佛性之一。见“佛性”条。

  【自业自得】 (术语)自作善恶之业而自受苦乐之果也。正法念经七,狱卒呵责罪人说偈曰:“非异人作恶,非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字义】 (术语)大日经疏四曰:“真言中有字义,有句义。”

  【字印】 (术语)种子与印契也,是为三种本尊中之二种。

  【自语相违】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立宗言我母是石女是也。凡女之不产生如石者谓之石女。然于有法言我母,则既有子矣。然于能别言为石女,则是无子也。依之而自语之言吾母,有法之体与能别之义相违,故云自语相违。见因明三十三过法。

  【字缘】 (术语)悉昙之阿等十二摩多或十六摩多,是助成字义者,故谓之字缘。迦等三十五字或三十六字是字之根本,则谓之字界。探玄记十曰:“悉昙章中初哑阿等十二音,或加唎离等为十四音,即字缘也。及迦佉等三十六,字界也。以音加字转成一切诸名句文等。”(字缘加于字界而成语。探玄记解释以母音为字缘,子音为字界,非误也)。

  【自在】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自在等因宗】 (流派)外道计六宗之一。即摩醯首罗外道也。计世间之不平等,皆自在天所作,一切者皆从自在天生,皆由自在天灭。凡神论的要素,谓自在天之身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大地为身,河海为尿,山丘为粪,风为命,火为热气,而一切众生为身中之虫也。又主张大梵,时,法,空,我等之变化。义林章一曰:“自在等因宗,谓不平等因者,计随其所事即以为名,如莫醯伊湿伐罗等。或执诸法大自在天变化,或丈夫变化,或大梵变化,或时法空我等为因。”

  【自在戒】 (术语)智度论所说十种戒之一。

  【自在女天】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二百五尊之一。白肉色,持青莲华。见胎曼钞六。

  【自在人】 (杂语)如来所持之我德具八大自在,故称佛曰自在人。易行品曰:“自度亦度彼,我礼自在人。”

  【自在神力加持三昧】 (术语)大日如来加持法界众生有自在不思议妙力之三昧也。大日如来住于此三昧而现种种之身,说种种之法。此谓加持身说法。大日经疏一曰:“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现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立闻法,随种种心地开观照门。”

  【自在天】 (天名)见“大自在天”条。

  【自在天宫】 (界名)在色界之第四禅。自在天王之宫殿也。

  【自在天后印】 (印相)以左手握右手之地水(小指无名指),而入于掌中以大指头捻头指之第二节,是噜捺罗后印,即自在天后印也。见大日经疏十四。

  【自在天使者】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二百五尊之一。二人,作饮血之形。见胎藏界钞六。

  【自在天外道】 (流派)见“自在等因宗”条。

  【自在王】 (杂名)大日如来之尊称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上曰:“薄伽梵大毗卢遮那能为自在王,演说金刚界无边功德法。”

  【自在王经】 (经名)自在王菩萨经之略名。

  【自在王菩萨经】 (经名)二卷,秦罗什译。自在王菩萨请问自在法于佛,佛答以戒自在,五神通自在,乃至无碍慧自在等,及说菩萨之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自在心】 (术语)六十心之一。

  【自在悦满意明】 (真言)自在天变现欲乐之真言也。大日经疏十一曰:“如欲界有自在悦乐意明,(中略)自在天主以此悦乐意明力故,现种种杂色欲乐之具能满于一切,(中略)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现内外有情无情之境,如现食味音乐一一可提现前受用,若见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娱,各随彼心之所欲,何况如来真言而不能普现色身作佛事耶?”

  【自证】 (术语)第一义之真理非从他得而自证悟者,谓之自证。演密钞二曰:“言自证者,但是佛自证,不从他得也。”

  【自证灌顶】 (术语)三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自证会】 (术语)与自证坛同。

  【自证身】 (术语)谓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种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为法界体性智所成。在胎藏界为八叶中胎之大日,在金刚界为一印会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义言之,此自证身为自受法乐,从自心流出内证之诸眷属,常说两部之大经。就其新义言之,大日之自证身具自利利他之二德,依其利他之德,于自证会而自住于加持三昧现加持身,为未世众生说两部之大经。见“法身”条附录。大日经疏五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华莲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余三重是从此自证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门耳。”

  【自证寿】 (术语)谓一切诸佛无量寿之德也。

  【自证坛】 (术语)金刚界之成身会曼荼罗是也。先于色究竟天五相成身,证得圆满之佛身,直降于须弥顶先从大日如来之自心流出四方四伟之四亲近,总为十六大菩萨,次从四方之四佛流出大日亲近之四波罗蜜菩萨,次从大日如来对于四方之四佛流出喜发歌舞之四内供,次自四方之四佛为奉答之流出香花灯涂之四菩萨,终为摄引一切众生从大日如来流出钩索锁铃之四菩萨。是自证坛之相也。

  【自知】 (术语)四知之一。

  【自知录】 (书名)一卷,元中峰着。附于三时系念之后。

  【自煮】 (术语)食法八患之一。

  【自恣】 (仪式)梵云pravāraṇa钵刺婆刺拏。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自恣犍度】 (术语)二十犍度之一。见“犍度”条附录。

  【自恣日】 (术语)夏安居之竟日也。见自恣项。

  【自恣五德】 (名数)安居竟日行自恣举罪之式,选僧众而为自恣举罪之任者,必具二种之五德:一不爱,二不恚,三不怖,四不痴,五知自恣与不自恣,此名自恣之五德。又:一知时,二真实,三利益,四柔软,五慈心,此名举罪之五德。行事钞上四曰:“四分律取具二五法者,谓不爱恚怖痴,知自恣不自恣,此名自恣五德。律文又差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尘穬,慈心不以瞋恚,此谓举罪五德。”

  【自坐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自作自受】 (术语)五灯会元曰:“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鍐】 (术语)Vaṁ,智慧之标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也。三种悉地轨曰:“鍐字即大日如来智海,水大种子。神通自在法,名为智法身。”秘藏记本曰:“阿字者毗卢遮那理法身种子,鍐字者智法身种子。”

  【宗】 (术语)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见“宗派”条。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种,一单于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贤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宗乘】 (术语)各宗所弘之宗义及教典云宗乘。多为禅门及净土门标称自家之语。碧岩第五十则垂示曰:“权衡佛祖,龟鉴宗乘。”

  【宗法】 (术语)因明立量三支之第一支,由二句而成。又名曰宗体所立。其二句有五种之异名:一前句云自性,后句云差别。二前句云有法,后句云法。三前句云所别,后句云能别。四前句云前陈,后句云后陈。五前句云宗依,后句云亦宗依。以此二者皆宗体之所依也。见因明大疏上。

  【宗风】 (术语)一宗之风仪也。禅宗特称宗师家宗乘举扬之风仪曰宗风。犹言家风,禅风等。若就宗师家一人之风仪而云,如称“云门宗风,德山宗风”等是也。又祖师禅风相承,为其宗独特之流仪,亦曰宗风。如“临济宗风,曹洞宗风”是也。

  【宗骨】 (术语)一宗之骨目也,止观义例曰:“所用义旨,以法华为宗骨。”

  【宗极】 (术语)所宗所说之至极也。肇论上曰:“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维摩经序曰:“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

  【宗家】 (杂名)净土真宗指唐之善导呼曰宗家。是为本宗祖家中之翘楚故也。

  【宗匠】 (术语)宗师巧说法,成后毗,如工匠之说其徒。故谓之宗匠。贞元录十八曰:“宗匠成教,轨范贤明。”法华文句二曰:“才艺兼通为彼宗匠。”梁传慧亮曰:“当时宗匠无与竞焉。”

  【宗镜录】 (书名)百卷,宋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集。

  【宗喀巴】 (人名)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于甘肃省之西宁府,性慧敏。年十四,学于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众,自换黄色衣冠,告众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此为黄教之始祖。其改正红教之特点有三:一易衣帽为黄色,二改正咒语,三假定呼毕尔罕之转生,以传衣钵。于是黄教勃兴。宗喀巴有二大弟子,一曰达赖喇嘛,一曰班禅喇嘛。此二弟子,皆重见性度生,斥声闻小乘及幻术下乘。佐宗喀巴有力。至明之中叶,黄教之势,远出红教之上。”又曰:“圣武记云:黄教之祖宗喀巴,以明永乐十五年生于西宁卫。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初明代诸法王,皆赐红绮禅衣,本印度袈裟旧式也。其后红教寺持密咒,流弊至以吞刀吐火炫俗,无异师巫,尽失戒定慧宗旨。宗喀巴幼而神异,精通佛法,号甲勒瓦。在大雪山修苦,初出家,学于萨迦庙之呼图克图,乃元代发思巴之后,为红教之祖。相传其受戒时染僧帽不成色,惟黄立成,因服黄色之服。”今黄教徒以为阿弥陀文殊等之化身云。

  【宗令】 (术语)宗门之命令,如达示等。

  【宗论】 (书名)灵峰蕅益大师宗论之略名。又(术语)宗释二论之一。就一经总括宗旨建立法义为宗论,一一解其文义曰释论。净土源流章曰:“就一类经,总摄宗旨,建立法义,名为宗论。别解文句,名为释论。”

  【宗门】 (术语)本为诸宗之通称,后为禅宗自赞之称,因之称余宗曰教门。楞伽经一曰:“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祖庭事苑八曰:“宗门谓三学者莫不宗此门,故谓之宗门。正宗记云:所谓吾宗门,乃释迦门一佛教之大宗正趣。(中略)乃知古者命吾禅门谓之宗门,而尊教迹之外殊,是也。”

  【宗密】 (人名)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禅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禅师,因求披剃。一日,于任灌家赴斋,得圆觉经,诵未终,即感悟。圆曰:此经佛授汝耳,速参方去。后谒荆南忠,洛阳照,皆契印可。继览华严疏,欣然曰:吾逢圆觉,心地开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书达清凉,叙门人之礼。观国师答书印可曰:毗卢性海,与吾同游者,舍汝其谁欤。文宗诏赐紫衣。着有论疏九十余卷。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灭。其月二十二日奉全身于圭峰。荼毗得舍利,如玉。塔曰青莲。宣宗追谥定慧。

  【宗派】 (术语)大圣出世,说大小半满之诸教,摄化一切机缘。灭后贤圣各依教分宗以化益有缘。今列举灭后三国之诸宗如下。(cbeta注:见“天竺宗派”、“支那宗派”、“日本宗派”诸条。)

  【鍐乳】 (术语)喻法味之厚而云乳,即真言之法味也。性灵集六曰:“同饱鍐乳之味,齐游阿之阁。”

  【宗师】 (术语)宗者尊也,传正法为众所尊崇者,称曰宗师。又传佛心宗之师云宗师。释氏要览上曰:“宗师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人开空法道为众所尊故。”碧岩六十三则评唱曰:“宗师家看他一动一静。”又各宗称其祖曰宗师。如真宗谓唐之善导为宗师。

  【宗说俱通】 (术语)宗通,说通也。禅门自悟彻底云宗通。说法自在曰说通。宗说俱通为大宗师。祖庭事苑七曰:“清凉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楞伽经三曰:“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说通。”同注曰:“宗者道之本,说者教之迹。”证道歌曰:“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宗体】 (术语)宗义之实体也。又因明之宗法有宗体宗依之别。见“宗依”条。

  【宗途】 (术语)此宗旨别于他宗旨之途辙也。圆觉略钞七曰:“宗途者,宗旨别辙也。”

  【宗徒】 (术语)其宗之门弟也。

  【宗学】 (术语)各宗自家之修学也。

  【宗眼】 (术语)一宗之正法眼也。无尽灯论上曰:“雪峰真觉大师,绝世宗眼。”大藏一览十有宗眼品。

  【宗要】 (术语)宗主也,要如义,事物之主要名宗要。法华玄义一曰:“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故言宗要。”高丽元晓之略疏多称宗要。如法华经宗要,无量义经宗要,楞伽经宗要等。

  【宗依】 (术语)因明三支中宗法有宗依宗体二者。前陈之声(是曰有法),后陈之无常(谓之能别),二者名宗依。此二言极成而相关连,若于立敌一许一不许,是名宗体。此二者为宗体之所依,故曰宗依。因明大疏上曰:“有法能别,但是宗依,而非是宗。”

  【宗仪】 (术语)一宗之仪式也。

  【宗义】 (术语)一宗之义理,教观二门中之教相门也。婆沙论百二十七曰:“许则便违对法宗义。”顺正理论一曰:“由经有别,宗义不同。”

  【宗因喻】 (术语)因明之三支也。见“三支”条。

  【宗用】 (术语)台家五重玄义中之宗与用也。见“玄义”条。

  【宗源】 (术语)宗旨之本源也。三论玄义曰:“夫欲立理,先须序宗源。”

  【宗元】 (术语)宗旨之元由也。止观一曰:“行人若闻付法藏,则识宗元。”

  【宗旨】 (术语)诸经所说主要之旨趣也。光宅法华疏一曰:“诸经宗旨,要略有三。”行事钞上之一曰:“寻讨者不识宗旨。”证道歌曰:“建法幢,立宗旨。”神僧传曰:“佛图澄妙解深经,旁通世论。讲说之日,正标宗旨,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按此晋唐间语。有作宗致。见刘义庆世说。载荀粲语。宗致不同。有作宗指。见章怀太子冯衍传注。维纲,犹宗指也。又所信所属之宗派也。

  【宗致】 (术语)如言宗趣,谓主义至极之所云致。法华文句记四曰:“此是法华之宗致,实教之源由。”业疏二之上曰:“标举宗致。”

  【鍐字】 (术语)见“鍐”条。

  【鍐字门】 (术语)鍐字之法门也。见“鍐”条。

  【鍐鍐鍐】 (术语)佛顶尊之真言也,以最初之鍐字为真言之体。缚者是心智不行之处,言语不及之处,又加大空者,即是遍于一切处而无边际也,以三乘万行究竟归会之处故,三转而言之。又于三部为最无上故,于三谛中最真实际故,在三德之顶故,三转而言之也。见大日经义释七。

  【宗祖】 (术语)一宗之开祖也。

  【总报业】 (术语)有情之果报有二种:若生于人趣,则彼此之人类,受同一人界之果报,名为总报。如彼此之众生,六根有好丑,寿命有长短,各自别别,名为别报。因而业因又有二。其招总报之业因为总报业,感别报之业因为别报业。

  【总别】 (术语)总释,别释。总相,别相。总业,别业。即宽狭之一双也。

  【总别二义安心】 (术语)谓通佛教全体之安心与特异之安心也。如净土宗以厌欣心,菩提心为总。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别。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总持经】 (经名)大乘方广总持经之略名。

  【总持门】 (术语)总持之法门。总有法义咒忍四种。然密教所称者,别就第三之咒总持而言。指咒之一,而谓为总持门。总即别名也。因而亦指密教总体曰总持门,或曰陀罗尼藏。见“总持”条。

  【总持尼】 (人名)梁武之女,就达磨得法。祖庭事苑八曰:“总持号也,讳明练。梁武之女,事达磨为弟子。悟道示灭,塔去少林五里许。事具褚询望所写塔碑。”

  【总供】 (术语)供养本尊,供涂香,华,烧香,饮食,灯明之五种者,称之为别供,供已,更以印明,行普供之法。从此印明出无边广大之供物,供养一切海会之圣众,故名之为总供。

  【总观想】 (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六观也。观宝地宝树宝池,观宝楼阁,而观报土之全体终,故谓为总观想。见观无量寿经。

  【总即别名】 (术语)如开山之名为一切宗祖之总名,而别名各宗之开祖,如大师之称通于一切之大师,而别名某某大师色蕴总体之中,别于眼根所对之境,与以色之名者,皆此例也。俱舍光记一余曰:“虽标总称即受别名。”

  【总门唯识】 (术语)五位各别,不立唯识之义,以一切诸法不离识之一义,说唯识之理也。

  【总明论】 (书名)俱舍论之异名。俱舍论颂疏一曰:“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学者号为总明论也。”

  【总神分】 (术语)于法华讲最胜讲等之讲式,为除魔障,劝请天神地祇,于其神祇之总体,供养法乐,读般若心经为法。见“神分”条。

  【总相】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有总别二相。如无常无我之相,通于一切,故谓之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谓之别相。见智度论三十一。又六相之一。

  【总相戒】 (术语)如三聚戒十善戒,谓之总相戒。如二百五十戒,十戒,谓之别相戒。

  【总相念处】 (术语)新译家谓之总相念住。小乘三贤之第三,一切之有漏法,于总相观为苦空无常无我也。是非别别观四念处后则不能也。见“四念处观”条。

  【总相念住】 (术语)与次项间。

  【总愿】 (术语)显教立四弘誓,密教立五大愿。【总愿】(术语)诸佛有总愿别愿。如四弘誓愿为总愿。如药师十二愿,阿弥陀四十八愿为别愿。止观七曰:“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藏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

  【总制院】 (职位)见“宣政院”条。

  【足目】 (人名)Akṣapada,初说因明之仙人名。因明前记曰:“足目者相传两释:一云:目者多,目者慧,以多起慧名为足目。二云:足脚也,足下有目名为足目。”入正理门论曰:“如是过类,足目所说。”

  【族姓子】 (杂名)又云族姓男。梵名矩罗补啰Kula-putra,印度有四姓,生于如来家,于诸姓中为最胜,故云。大日经疏五曰:“梵云矩罗,是族义、部义。补怛罗,是男子义。若世谛释于四姓中生,皆名大族,今得生如来家。于诸族中为最胜,故名族姓子。”

  【足指按地】 (术语)形容佛之神通。言其足触处尽为黄金珍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足指现土】 (术语)佛之足指按地,按而现出净土也。见足指按地项。

  【祖道】 (术语)祖师之道。

  【祖灯】 (杂语)列祖之法灯也。业疏济缘记一上曰:“僧海还同于一味,祖灯分照于无穷。”

  【祖忌】 (术语)各宗开祖之忌日。

  【祖师】 (术语)祖者始也,始立法为人之师表者。通于显密教禅。春秋正义曰:“啖助曰:三传之义,本皆口传。后之学者,乃着竹帛,而以祖师之目题之。”汉书外戚传曰:“定陶丁姬,易祖师丁将军之元孙。”师古注曰:“祖始也,丁宽易之始师。”故释老二氏,称其创立宗派之人曰祖师。

  【祖师禅】 (术语)不立文字祖祖本传之禅也,对楞伽经所说之如来禅而立此称。即以如来禅为教内未了之禅,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至极之禅也。传灯录十一(仰山章)曰:“师问香严:师弟近日见处如何?严曰:某甲卒说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无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师曰:汝只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

  【祖师关】 (术语)入于祖师位之关门。无门关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宝林传曰:“期城太守杨衍之问达磨曰:西国相承称祖何义?达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为祖师。”

  【祖师会】 (行事)禅苑于岁旦陈列列祖之遗像及书画等,使众人拜观,称为祖师会。

  【祖师堂】 (堂塔)禅苑安置初祖达磨之堂名也。

  【祖师西来意】 (术语)初祖达磨自西天来此土传禅法,究竟意思如何?究此意思者,即究佛祖之心印也。五灯会元(赵州章)曰:“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碧岩十七则曰:“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同二十则曰:“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微云:与我过禅版来。牙过禅版与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西来意。”

  【祖庭事苑】 (书名)八卷,宋睦庵着。摘解云门录以下录中之熟语故事。

  【祖像】 (术语)开祖之影像。

  【祖训】 (术语)佛祖之教训。资持记中一之一曰:“佛教广示,祖训重彰。”

  【祖意】 (术语)祖师之意。各就自宗而言。又教禅相对,而天台真言等诸家之意曰教意。教外别传之禅曰祖意。是以祖祖直指之心印故也。

  【祖元】 (人名)字子元,号无学,宋庆元府人,年十四至径山参佛鉴,年十七有所省悟。佛鉴寂后,遍历诸处。年三十六,了然大悟,更无余蕴。太傅贾似道,闻元道誉。引使住天台山真如寺,元开堂酬佛鉴之恩,居七岁,侵于北虏兵戈,去而至温州雁荡,兵役压温境,举众逃窜,元独兀坐堂里,虏首欲加刃,元不动,述一偈曰:乾坤无地卓孤筇。喜得人空亦法空。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群虏感悔,作礼而退。明年还天台山,为天童寺首座。日本弘安二年建长寺缺席。平时宗发使币,求明宿,明州太守以元应之。弘安五年时宗创圆觉寺。请元为开山第一祖。同九年九月三日寂,寿六十一,谥曰佛光禅师。

  【纂要】 (书名)六卷,宋智礼从义着。释荆溪之止观义例,而立异计。所谓山外宗也。

  【钻故纸】 (杂语)讥死阅经典之僧也。传灯录曰:“古灵神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

  【钻火得冰】 (譬喻)法苑珠林曰:“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喻因果不能相反也。

  【钻篱菜】 (杂语)丛林之隐语。云鸡也。东坡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钻水求酥】 (譬喻)喻无理强求也。本缘经曰:“譬如钻水求酥,理实难得。”

  【钻纸蝇】 (譬喻)白云端禅师偈中之譬喻也。洪觉范林间录曰:“白云端禅师作蝇子透窗偈曰: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罪报】 (术语)罪之报。依罪业而感之苦果也。无量寿经下曰:“罪报自然,无从舍离。”

  【最澄】 (人名)日本传教大师,名最澄。与空海入唐传台密禅之三宗,为日本天台宗之高祖。所著甚多,凡二百八十余部云。

  【罪恶】 (术语)涉于身口意三业总背于理者。

  【罪福】 (术语)五逆十恶等为罪。五戒十善等为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无量寿经下曰:“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百论疏上之上曰:“罪以摧折为义。造不善业,感彼三涂,得于苦报,摧折行人,目之为罪。福是富饶为义。起于善业,招人天乐果,故称为福。”俱舍光记十五曰:“罪福二门,非皆齐等。”

  【罪福簿】 (物名)言阴府有记人罪福善恶之帐簿也。法苑珠林九十六谓为功德簿,罪福簿。又曰焰魔帐。

  【罪福无主】 (术语)自诸法实相上言之。罪福皆无定实之主,平等空寂也。观普贤经曰:“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维摩经不二品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与福无异。”法华经提婆品曰:“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罪福应法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罪根】 (术语)植罪恶深而不可拔者。又罪恶之根本。即无明也。

  【罪垢】 (譬喻)罪恶之污身譬如垢也。涅槃经一曰:“众生遇斯光者,罪垢烦恼一切消除。”

  【罪行】 (术语)三行之一。五逆十恶等之所行。

  【最后】 (杂语)谓人之死时。如最后之念佛,最后之教诲等。

  【最后念】 (术语)与最后心同。

  【最后品无明】 (术语)最极微细之无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谓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谓为最后品无明。七帖见闻七曰:“约流转初无始无明云也。又元初一念无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为无明。迷始一念无明也。又还灭门时断惑终故最后品无明云也。又终品无明释。”

  【最后身】 (术语)谓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阿罗汉及等觉菩萨之身也。法华方便品曰:“得阿罗汉最后身。”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最后身菩萨,菩萨之人,于最后生未成佛前名最后。”

  【最后身菩萨】 (术语)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于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

  【最后生】 (术语)见最后身及最后身菩萨条。

  【最后十念】 (术语)临命终时,念佛十遍也。此据观无量寿经所谓愚人临终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生于极乐之说。

  【最后心】 (术语)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最后刹那之心也。见大毗婆沙论三十二等。

  【最后有】 (术语)与最后生同。

  【最后之唱】 (杂语)如来涅槃,令诸比丘以戒为师,依戒而住。故云。

  【最极】 (术语)因位之极。等觉之位也。文句四曰:“邻圆际极,唯一生在。”同记曰:“言邻圆者,圆谓圆满,近于满位。邻,妙觉也。言际极者,显邻圆耳。”

  【最明】 (术语)四十二章经曰:“何者最明?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

  【最末后身】 (术语)与最后身同。见最后身条。

  【醉婆罗门】 (人名)佛在祇园,有婆罗门,因醉故,来佛所求度。佛敕阿难度之。彼醉既醒,即还家。比丘问佛以何度彼?佛答曰:彼自无量世以来,无出家之心,因醉发心,依此因后当得道。见智度论十三。

  【罪人】 (杂名)造罪之人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是也。

  【最上乘】 (术语)至极之教法也。诸宗各名其宗义。法华经授记品曰:“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二教论上曰:“为欲成就乘最上乘者故,名为大乘。”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经名)二卷,宋法天译。佛在广严城敕金刚手菩萨说弟子之八事及二谛等。

  【最上大悉地】 (术语)称佛果。回向颂曰:“我等所修诸功德,回向最上大悉地。”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经名)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

  【最上秘密那拏天经】 (经名)三卷,宋法贤译。说那拏天之修法仪轨。

  【最上意经】 (经名)最上意陀罗尼经之略名。

  【最上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最上意为陀罗尼之德称。

  【最胜】 (术语)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英,住最胜道。”净影疏曰:“无上菩提,是最胜道。”

  【最胜乘】 (术语)大乘之尊称。八十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义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

  【最胜灯王神咒经】 (经名)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之略名。

  【最胜佛顶】 (菩萨)金轮佛顶之一。胎藏界释迦院五佛顶尊之一。见“佛顶尊”条。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有陀罗尼八十句,前后无文。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 (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尊胜陀罗尼经之异译。

  【最胜佛顶印】 (印相)轮宝印也。见大日经密印品。

  【最胜讲堂】 (堂塔)帝释天讲堂之名。见增一阿含经十。

  【最胜经】 (经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之略名。又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之略名。

  【最胜人】 (杂语)称赞念佛行者之言。

  【最胜太子】 (天部)护持佛法守护国家之善神名。又名如意胜王,如意天王,甘露太子。

  【最胜坛】 (术语)称秘密坛之内心曼荼罗。大日经五曰:“此最胜坛故,应与三昧耶。”义释十二曰:“从诸佛大悲海而生金刚智,从金刚智出生一切佛会也。于一切曼荼罗中此最为上,无与比也。”

  【最胜陀罗尼经】 (经名)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之略名。

  【最胜王经】 (经名)具名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唐义净译。此经有三本:第一译云金光明经,有四卷。第二译云合部金光明经,有八卷。第三译即此金光明最胜王经也。一部有三十一品,是护国三部经之一。经之第六有四天王护国品,说四天王镇护国家之誓。

  【最胜王经疏】 (书名)六卷,淄州慧沼着。同八卷,海东元晓蓍。

  【最胜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于十地中第二离垢地所证之真如。是地持极净之尸罗故。于证亦具无边之功德,于一切法最胜,故名。

  【最胜子】 (人名)Jinaputra,造瑜伽师地论释之菩萨名。西域记十一曰:“钵伐多国,周五千余里。(中略)城侧有大伽蓝,僧徒百余人,并学大乘教,即是昔慎那弗呾罗(唐言最胜子)论师,于此制瑜伽师地释论。”

  【最胜尊】 (术语)尊中之至极,称佛。无量寿经上曰:“愿我功慧力,等此最胜尊。”

  【最无比经】 (经名)佛说最无比经,一卷,唐玄奘译。佛为阿难校量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之功德。

  【醉象】 (譬喻)譬恶心之难制者。涅槃经二十五曰:“譬如醉象狂騃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断其顶,即时调顺,恶心都尽。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罪性】 (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瞋恚之心皆是寂静门。”

  【罪业】 (术语)罪恶之所作。为感未来苦果之因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罪业因缘故。失乐及乐想。”

  【罪业应报经】 (经名)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之略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信相菩萨问二十种恶报之罪因。佛一一答之。

  【罪障】 (术语)罪恶为得善果之障。又于闻妙法为障者。随求陀罗尼经曰:“此比丘承此咒力,罪障消灭,即得生于三十三天。”法事赞曰:“阎罗司命,灭除罪障,注记善名。”

  【最正觉】 (术语)最上至极之正觉。谓佛也。正觉者指契于真理之智慧。无量寿经上曰:“得微妙法,成最正觉。”探玄记二曰:“正觉者,能觉之妙智,以菩萨亦有随分正觉,然位未极不得称最。今就至极名最正觉。”华严大疏一曰:“开悟称觉,离倒为正,至极为最。”

  【尊崇】 (术语)贵德敬圣也。杂阿含经五十曰:“尊崇佛法僧。”

  【尊记】 (术语)佛记弟子成佛之言曰记别,敬之而曰尊记。法华经曰:“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记。”

  【尊老】 (杂语)尊重之老僧也。寄归传三曰:“尊老之处,多座须安。”

  【尊灵】 (杂语)尊贵之灵魂。谓贵人之死者。

  【尊那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对尊那(Cunda)尊者说七种之布施,七种之发心。

  【尊容】 (杂语)佛菩萨等尊贵之容貌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跪七宝阶,瞻万德之尊容。”

  【尊上经】 (经名)一卷,晋竺法护译。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之别译。

  【尊胜大明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咒,名尊胜大明王。

  【尊胜法】 (修法)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为救善住天子七遍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华台上有月轮,此一大月轮中有九位,中位有字,字变成率都婆,率都婆变成大日如来,结跏趺坐,白肉色,两手脐下如入禅定,掌中承莲华,莲华上有金刚钩,戴五佛冠,周围八大佛顶坐,并不动降三世六个飞天等围绕。”

  【尊胜佛顶】 (佛名)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释迦牟尼如来,结跏趺坐,作说法相。(中略)尔时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从如来顶上发生惹耶三摩地,状若轮王之像,白色,首戴五佛宝冠,手执金刚钩,项背圆光,通身如车轮状,晖曜赫奕。现此三摩地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十方世界一切地狱六趣众生应堕恶道者,皆悉灭除,一切恶业不复受,若便生天及十方清净国土。为此善住天子七返恶道之身一时消灭,是故号为除障佛顶轮王,即是五佛顶轮王之一数,并通三佛顶八大顶轮王也。”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曰:“即于山间空闲处,或于净室,画本尊尊胜陀罗尼像安于东壁,持诵者以面对之。”

  【尊胜佛顶法】 (修法)尊胜法之具名。

  【尊胜佛顶如来】 (佛名)尊胜佛顶,为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尊像,故曰如来。

  【尊胜供】 (修法)尊胜佛顶尊之供养法也。

  【尊胜轨】 (经名)尊胜陀罗尼仪轨之略称。

  【尊胜护摩】 (修法)对尊胜佛顶尊而修护摩法也。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

  【尊胜经】 (经名)尊胜陀罗尼经之略名。

  【尊胜秘法】 (修法)尊胜佛顶尊之秘密修法也。见“尊胜法”条。

  【尊胜陀罗尼】 (真言)具名佛顶尊胜陀罗尼,尊胜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帝释天,悯善住天子有从今受七度畜生恶道身之业因,诣祇园精舍请佛救济之法,佛为说此陀罗尼,令诵之。尊胜陀罗尼经曰:“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中略)佛告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若有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皆悉消灭。”

  【尊胜陀罗尼经】 (经名)有五译,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三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四地婆诃罗重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五唐义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六宋施护译,尊胜大明王经,一卷。此六译中,不空三藏之弟子法崇,就第三译之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于世。

  【尊胜陀罗尼经疏】 (书名)二卷,唐法崇着。经文就佛陀波利之本,陀罗尼依不空三藏译之佛顶尊胜念诵供养法中所出。

  【尊胜陀罗尼仪轨】 (经名)有二本,一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一卷,二不空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

  【遵式】 (人名)宋慈云忏主之实名。见“慈云”条。

  【尊特】 (术语)谓胜应身尊大殊特。卢舍那佛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尊特之身,犹如虚空,为法性身菩萨说法。”四教仪集注上曰:“卢舍那,翻净满。谓诸恶都尽故净,众德悉圆故满。亦翻光明遍照,亦名尊特,名胜应。”

  【尊悟】 (杂语)尊贵人之证悟也。赞阿弥陀偈曰:“尊悟欢喜地。”

  【尊像】 (杂语)佛菩萨等之形像。苏悉地经二曰:“置阏伽于尊像前。”

  【尊星王】 (天名)北斗七星,七佛所说神咒经名为妙见菩萨,日本谓之尊星王,称祭北斗之法曰尊星王护摩。

  【尊形】 (术语)同尊仪。大日经六曰:“彼二种尊形成就二种事。”【尊形】(图像)金刚智仪轨曰:“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着白衣,衣上有花文,身着轻罗绰袖之天衣,以绶带系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为钏,其臂上之钏,七宝庄严,一一手上着指环,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说法之相,右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剑,第四手数珠,第五手微若布罗迦果(名曰子满果),第六手钺斧,第七手钩,第八手拔折罗,第九手宝鬘,左第二手如意宝幢,第三手莲华,第四手澡罐,第五手索,第六手轮,第七手螺,第八手贤瓶,第九手般若波罗蜜经夹也。”【尊形】(图像)有二样。降魔之大黑,现忿怒相。施福神之大黑,现爱乐相,忿怒相之形像。三世最胜心明王经谓有一头二手。慧琳音义谓有一头八臂。神恺大黑天神法谓有三面六臂。而日本所图者。皆三面六臂。福神大黑之形像,宜以寄归传所记者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圆帽。负囊。持小槌。踏米袋。又,日本山门有所谓三面大黑者。是彼国古德所创。无经轨可凭。【尊形】(形像)瑜祇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说秘金刚药叉形,六臂持众器,弓箭剑轮印(印铃也,是此尊之三昧耶形)及萨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马王髻。”秘藏记末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即牙菩萨,是寂静身。”补陀落海会轨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即可(可为牙之误,下脱菩萨二字)是寂静身(为忿怒形也)。又秽迹金刚为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金刚业也。秽迹即乌刍涩摩菩萨也。”

  【尊形曼荼罗】 (术语)一名形像曼陀罗。画诸尊之形像示相好具足与福德圆满者。六曼陀罗是也。

  【尊宿】 (杂语)德尊年长者。观经序分义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传灯录(睦州章)曰:“人称曰陈尊宿。”

  【尊仪】 (术语)尊贵之仪容。谓佛菩萨之形体,又贵人之真影灵牌等。尊胜经序曰:“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见尊仪。”寄归传一曰:“普就尊仪,蹲踞合掌。”又谓香奠,由奠于尊仪之意而名。

  【尊者】 (术语)梵语阿梨耶ārya,译作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罗汉之尊称。资持记下三曰:“尊者,腊高德重,为人所尊。”行事钞下三曰:“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称下座为慧命。”

  【尊足山】 (地名)鸡足山之异名。摩诃迦叶入定之处,因推崇之而名曰尊足山。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窭庐播陀山,唐言尊足。(中略)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言尊足。”Gurupāda在今之Gurpā驿。

  【左】 (术语)Ca又,援,者。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离迁变之义也,四圣谛Catur-āryasatya之声也。金刚顶经曰:“左字门,一切法离一切迁变故。”文殊问经曰:“称左字时,是圣谛声。”

  【左行】 (杂语)法苑珠林,谓造书者三人。长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按右行自右而左,梵文是也。左行自左而右,罗马文是也。下行自上而下,有先右后左者,汉文是也。有先左后右者,满洲文是也。

  【左间】 (杂语)凡向堂外而左边为左间。即上间也。坐位尊左者,支那中古以来之制也。

  【左溪】 (人名)名玄朗,号左溪。台宗之第八祖,荆溪之师。见佛祖统纪七。

  【坐】 (术语)梵语曰你沙你也,译曰坐。四威仪之一。谓整服敛容而坐之仪相也。

  【座】 (物名)梵语阿萨曩āsana。诸佛以莲华为座。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为行梵道。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是焚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又以师子为座。见“师子座”条。

  【座不冷秘法】 (修法)又云温座护摩。谓续修护摩法也。

  【坐参】 (杂语)每晚必参住持求开示,谓之晚参。其晚参已前,大众集于僧堂,坐禅澄心,以待晚参,谓之坐参。坐者禅坐,参者晚参,坐禅于参前之意。见象器笺九。

  【坐禅】 (术语)坐而修禅也。禅者梵语禅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于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见,与教相应。而以此为唯一之法,规矩最备者,无过于禅宗。增一阿含经十二曰:“坐禅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弥陀经上曰:“念经者,思道者;坐禅者,经行者。”天台之四种三昧中,其常坐三昧,即坐禅也。止观二曰:“居一静室或空闲地,离诸喧闹,安一绳床,傍无余座。九十日为一期,结跏正坐,顶脊端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以坐自誓。胁不拄床,况复尸卧,游戏住立。”

  【坐禅板】 (物名)报座禅时之板也。

  【坐禅法要】 (书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略名。

  【坐禅方法】 (杂语)大比丘三千威仪,天台之次第禅门,日本永平之普劝坐禅仪,莹山之坐禅用心记等,皆记坐禅之方法者也。

  【坐禅牌】 (物名)报坐禅所悬之牌也。

  【坐禅三昧法门经】 (经名)二卷,僧伽罗刹造,秦罗什译。明治淫欲瞋恚等之法者。

  【坐禅三昧经】 (经名)坐禅三昧法门经之略名。

  【坐禅十种行】 (术语)一、令观处明净。二、遍起观诸根。三、晓了于相。四、制令心调。五、折伏懈怠。六、心无味着。七、心欢喜。八、心定成舍。九、近学定人。十、乐着安定。见解脱道论四。

  【坐禅堂】 (堂塔)僧堂之异名。

  【坐禅用心记】 (书名)一卷,日本曹洞宗莹山着。详细记述坐禅之规范要旨,为曹洞宗勘要之书也。

  【作持戒】 (术语)区分戒为二种: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积极的命行,某行为后者命禁止也。即不杀不偷等之戒谓之止持戒,作说安居之善事为作持戒。又称止持门作持门,诸恶莫作为止持门,众善奉行为作持门。但此区别,戒本中非一一分类者,区别戒本与犍度也。

  【作持门】 (术语)顺于作持戒而积极的行众善也。

  【坐断】 (术语)断字,主眼也,坐者平坐之义。碧岩六则评唱曰:“坐断千差。”同三十二则垂示曰:“十方坐断,千眼顿断。”碧严四则着语曰:“不妨坐断天下人舌头。”

  【坐饿关】 (杂语)青溪暇笔曰:“近日一番僧自西域来,不御饮食,日啖枣果数枚而已。所坐一龛,仅容其身。如欲入定,则令人锁其龛门,加纸密糊封之。或经月余,謦欬之声亦绝,人以为化去,潜听之,但闻掐念珠历历。有叩其术者,则劝人少思少睡少食耳。”按释典虽有入定之说,而不必封锁于龛中也。今惟坐饿关者,有似此僧所为,疑此风即从此僧而起。

  【作法】 (术语)梵语曰羯磨,巴Kamma,梵Karna,译曰作法。于身口作为奉业也。

  【作法忏】 (术语)三种忏悔之一。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三业所作,一一依于法度而忏悔也。见四教仪集经下。

  【作法忏悔】 (术语)三种悔法之一。见“忏悔”条附录。

  【作法得】 (术语)请三师七证行羯磨之作法而得戒也。以区别于善来得、自誓得、定共得、道共得等之新作法得。

  【作法界】 (术语)摄僧摄衣等之地界有作法界自然界之二。依天然之地形而为界境,谓之自然界,行羯磨之作法而结成地界,谓之作法界,即结界也。见行事钞上二。

  【作犯】 (术语)对于止作两持而有止作两犯。作杀生偷盗等之恶事而犯所受之戒,谓之作犯;不作布萨安居等之善事,谓之止犯。行事钞中四曰:“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作恶法为宗。”

  【作梵】 (仪式)法事之初,作梵呗止息场内之喧乱也。

  【作梵阇梨】 (术语)沙弥得度时,作梵呗之阿阇梨也。禅家之得度式设之。

  【作佛】 (术语)成佛也。菩萨之行终者,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

  【作佛事】 (杂语)五代史石昂传曰:“禁其家不可以佛事污吾先人。”宋史穆修传曰:“母死不饭浮屠,不为佛事。”儒林公议曰:“马元居丧不为佛事,但诵孝经而已。”元史曰:“文宗纪至顺元年,中书省言近岁帑廪空虚,其费有五:一曰作佛事。”顺帝纪至元二十二年,李士瞻疏时政二十条,一曰省佛事,以节浮费。按,元典章,皇庆元年,旨云:今后但做好事处,只与素茶饭。所谓好事,即佛事也。

  【作佛形像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叙优填王造佛之形像,说造像之功德。造立形像福报经之异译。

  【座光】 (杂名)又曰光座。台座与后光也。陀罗尼集经十一曰:“功德天像,身长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座。”

  【坐海丈夫】 (传说)经律异相九,有“坐海以救估客”一章。昔菩萨与五百商人入海采宝,遇大飘风。菩萨曰:我为众生舍身,海神所恶者死尸也。即引刀自害,海神恶之,漂舟上岸。天帝释睹菩萨弘慈,以天之神药灌口。菩萨忽苏,起坐与众相劳。出杀身济估人经及度无极集。

  【作家】 (术语)禅宗大有机用者之称。碧岩二则评唱曰:“赵州是作家。”碧岩二十则着语曰:“作家宗师。”

  【作戒】 (术语)表色之异名。受戒时,发表于身口之作业,谓之作戒,其时领纳于身内之业体谓之无作戒。俱舍论名表色无表色,涅槃经名作戒无作戒,萨婆多论名无教身口教。见行事钞中一。

  【坐久成劳】 (术语)公案名。具云香林坐久成劳,托日常之言语动作,而商量天地之本分者。碧岩集第二所谓:“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是也。盖僧推祖师达磨西来,必有本分之一物,拈起其问;而香林拶面壁九年,定坐久疲劳。巧于言语应对之间,拈弄本分者也。

  【作举】 (术语)戒律之语。自恣之日,于僧众中请有德之人,使举比丘之犯罪。其人乃举罪告僧,谓之作举。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作举,谓僧中德人,举罪告僧。”

  【坐具】 (物名)旧称曰尼师檀,新称曰尼师但那Niṣīdana,译曰随坐衣、坐卧具、坐具。四分律十九曰:“为三缘制之:一为护身,二为护衣,三为护众人床席卧具。”然无论何时以坐具为礼拜之具,礼拜时先敷坐具,就其上作之,是甚为不法。南山义净皆痛斥之。释门归敬仪下曰:“坐具之目,本是坐时之具。所以礼拜之中,无文敷者也。(中略)今见梵僧来至佛前礼者,必先褰裙以膝拄地,合掌长跪,口赞于佛,然后顶礼。此乃遗风犹在,可准用之。无坐具明矣。”寄归传三曰:“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中略)其所须者,但拟眠卧之时护他毡席。若用他物,新故并须安替。如其己物,故则不须。勿令污染毁损信施,非为礼拜。南海诸僧,人用一布巾长三五尺,叠若食巾,礼拜用替膝头,行时搭在肩上。西国苾刍来见,咸皆莞尔而笑也。”

  【座腊】 (术语)与法腊同。

  【作礼】 (术语)作敬礼也。佛说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作么】 (杂语)作么生之略。

  【作么生】 (杂语)禅录之语。疑问之词。犹言如何。

  【坐牌】 (物名)于僧堂各记自己之名,张于其席次者。

  【作瓶天子】 (天名)见“澡瓶天子”条。

  【作善】 (术语)供佛施僧立像写经等。无量寿经下曰:“作善得善,为道得道。”

  【座汤】 (仪式)禅林之众僧为座荐汤,名曰座汤。有大小之别。如库司四节请阖山之大众,是云大座汤,于夏末特为夏中执役之人而设,是云小座汤。见象器笺十七。

  【坐堂】 (杂名)禅林之称,谓僧堂也。

  【座头】 (物名)禅林之称。小屏风高约三尺,立于户口左右之座首。又名隔板。见象器笺十九。

  【座忘】 (术语)坐禅时忘失自家现前之世界也。

  【作无作】 (术语)戒律之语。新译谓之表无表,旧译谓之作无作。作者身口造作之义,表者身口表彰之义。成实论谓之教无教,教示人身口作业之义。

  【坐夏】 (术语)安居之异名,坐夏安居也。西域记二曰:“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前代译经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见“安居”条。

  【坐夏由】 (杂名)行脚僧,在某寺过夏者,从本寺给以由文。见象器笺十六。

  【作像因缘经】 (经名)佛说作佛形像经之异名。

  【作业】 (术语)作为身口意之三业。

  【作意】 (术语)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趣所缘之境之作用。俱舍论四曰:“作意,谓能令心惊觉。”成唯识论三曰:“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作用】 (术语)有为法之生灭也。

  【座元】 (杂名)禅林之称。首座之异名。为僧堂座位之元首也。

  【作愿门】 (术语)五念门之第三。发自利利他之大誓愿,而如实修行,以求生于极乐也。

  【作者】 (术语)十六神我之一。外道立神我者,以我为作者,以有我而能用手足等作众事故也。见大乘义章六。

  【坐针锋】 (故事)坐于针之锋端而听法也。法苑珠林三界篇:“色界诸天下来听法,六十诸天共坐一锋之端,而不迫窄,都不相碍。”智度论:“三遍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

  【坐证】 (杂语)坐禅也。佛祖统纪七曰:“灭默无言坐证。”

  【座主】 (职位)大众一座之主也,如言上座首座。禅家云住持。教家云座主。为大众一座之主,统理一山者。如天台山修禅寺座主道邃是也。又由禅家名教家皆曰座主。释氏要览上曰:“摭言曰:有司谓之座主,今释氏取学解优赡颖拔者名座主,谓一座之主,古高僧呼讲者为高座,或是高座之主。”

  【﨟】 (术语)与腊同,详见“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