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瓦钵】 (物名)土制之食器。佛许弟子用之。行事钞下之二曰:“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铁也。”释氏要览中曰:“佛住孙婆白土村,尔时孙婆天神白佛:过去佛皆受用此处瓦钵。佛乃听比丘受瓦钵。”

  【瓦官寺】 (寺名)在金陵凤凰台,又作瓦棺寺。晋哀帝所创立。见佛祖统纪五十三。天台智者住此前后八载。

  【瓦器金器】 (譬喻)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毗尼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毗尼,如金银器破,还可修治,是菩萨毗尼。”

  【瓦师】 (本生)释迦先世为瓦师,名大光明。智度论三曰:“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浆、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便发愿言:我于当来老病死恼五恶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释迦文。我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

  【袜】 (杂语)又云袜子。释氏要览曰:“钞云袜亦是衣,四分律云寒听着袜。”

  【嗢钵】 (植物)嗢钵罗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钵罗,此云黛花也。”见沤钵罗条。

  【嗢钵罗】 (植物)见沤钵罗条。

  【嗢呾罗】 (人名)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罗、郁多罗、温呾罗。译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西域记十、珠利耶国条,谓提婆尝闻师得六神通,具八解脱,往投宿,席唯一床。师乃聚落叶,指使就坐。提婆频述请决。师为言屈,厚礼提婆,恭敬有加。

  【嗢怛罗】 (人名)见“嗢呾罗”条。

  【嗢怛罗頞沙荼】 (杂语)Uttarāṣāḍha,月名。嗢呾罗为上。頞沙荼月当于太阴历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是夏三月之初。故曰上。西域记六曰:“上座部。菩萨以嗢呾罗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十五日。”

  【嗢怛罗矩噜】 (界名)又作殟怛罗句卢。北大洲名。见“郁多罗究留”条。

  【嗢怛罗僧伽】 (衣服)见“郁多罗僧”条。

  【嗢怛罗犀那王】 (人名)Uttarasena,王名。译曰上军。见西域记三、释迦方志上。

  【嗢达洛迦】 (人名)又作郁头蓝弗。人名。译曰雄杰。慧琳音义十八曰:“嗢达洛迦,梵语也。唐言雄杰,即经中郁头蓝弗是也。”见“郁头蓝弗”条。

  【嗢底迦】 (人名)外道名。译曰能说。见俱舍记三十。梵Uktika。

  【嗢多罗僧】 (衣服)见“郁多罗僧”条。

  【嗢多那惹】 (术语)合掌之名。十二合掌之一。以两掌仰而相并,俱向上而相铺,谓之嗢多那惹合掌。译曰显露,显露内心之意。见大日经疏十三。

  【嗢恒罗漫怛里拏】 (界名)Uttaramantriṇa,中洲之名。译曰上议。八中洲之一。见俱舍颂疏世间品。

  【嗢俱吒】 (杂语)见“嗢屈竹迦”条。

  【嗢露迦】 (人名)见“优楼迦”条。

  【嗢屈竹迦】 (杂语)Utkuṭuka,又作嗢俱吒。译曰蹲踞。两足蹈地,竖两膝。凡向人谢罪,向大众申礼等作之。南海寄归传三曰:“嗢屈竹迦,译为蹲踞。双足履地,两膝皆竖,摄敛衣服,勿令垂地,即是持衣说净。常途轨式,或对别人而说罪,或向大众而申敬,或被责而请忍,或受具而礼僧。,皆同斯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嗢俱吒坐,臀不着地。”

  【嗢柁那】 (术语)见“嗢柁南”条。

  【嗢柁南】 (术语)又作嗢陀南。四法印之别称。译曰集施。但与四法印之本称乌挓南,其义别也。见乌挓南条。

  【袜子】 (物名)即袜。

  【外尘】 (术语)尘者六尘。六根所对之事物。凡夫以为此六尘在于心外,故曰外尘。六祖坛经曰:“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释门归敬仪曰:“大圣示教,境是自心。下愚迷执,尘为识外。”

  【外道】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外道六师】 (名数)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ś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着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ātyā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ñā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见维摩经弟子品,涅槃经十九,止观十上。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乔答摩!我曾遍观诸外道类,各别立宗。所谓晡刺拏迦摄波子,末塞羯利瞿黎子,珊逝移毗刺知子,阿市多鸡舍甘跋罗子,脚俱陀迦多演那子,昵揭烂陀慎若底子。此等诸师各述异宗,未知谁是。”又立三种之六师外道:一、一切智六师外道,见邪真理,发邪智而辩才无碍者。二、神通六师外道,得世间之禅定而发五神通者。三、韦陀六师外道,又曰文字外道。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之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等无所不知者。见四教仪二。

  【外道三宝】 (名数)外道亦立三宝。百论疏上之中曰:“广明三宝化世,此中凡列十师:一迦毗罗三宝行世,二优楼迦三宝行世,三勒沙婆三宝行世。(中略)迦毗罗谓佛宝,弟子谓僧宝,僧法住谓法宝。”

  【外道十六宗】 (名数)又名十六异论。见“外道”条附录十六外论项。

  【外道十一宗】 (名数)九十五种之外道,以十一宗统收之。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故名为数论,又论能生之数,故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由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前二十四谛从神我生,以神我为主。神我者常觉明了,常住不坏,而摄受诸法。是故神我是常一,为万物之因,涅槃之因也。二卫世师,计六句生。梵语卫世,华言无胜。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其师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游方乞食,似鸺鹠鸟。故时人名为鸺鹠仙人。及获五通,遂说论十万偈,以证菩提。六句生者,一实,谓诸法体实,为德业所依。二德,即道德也。三业,即作用也。四大有,与实德业同为一有。五同异,如地望于地是同,望于水即异,水火风等亦然。六和合,诸法之和合也。如鸟之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三涂灰,计自在天生万物。涂灰者,即外道之名。此外道计欲界第六之自在天,能生万物。四阐陀论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梵语阐陀,华言智论,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士。以其骨节钩锁而有力故也。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者,自口生婆罗门,自两臂生刹利,自两[月*坒]生毗舍,自两脚生首陀。五安荼论师,计本际生。梵语安荼,无翻语。本际者,即过去世之初际也。此外道计世间最初有大水,时有大安荼出生,形如鸡卵,后为两段,上为天,下为地,中生一梵天,复能出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故梵天是生万物之主。六时散外道,计物从时生。此外道自见草木等物,时有生华,时有生果,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使枝条随时荣枯,时虽微细而不可见,然以此华实等,则知有时也。七方论师,计方生人,人生天地。方即四方。此外道计四方能生人,人能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八路伽耶,计色心法皆极微作。梵语路伽耶,华言顺世。此外道计色心等法,皆由四大之极微能生尘色,是极微,其体实有,世间之尘物,虽为无常,而极微之因,则不坏也。九口力论师,计下虚空为万物因。此外道计由空生风,由风生火,由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冻,作为坚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终则还归于虚空。十宿作论师,计苦乐随业。此外道计一切众生受苦乐之报,皆随宿世本业之所作。若持戒精进,身心受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尽,则众苦亦灭,众苦灭故,即得涅槃,是故计宿世之所作,为一切之因。十一无因论师,计自然生。此外道计一切万物,因无,缘亦无,皆自然而生,皆自然而灭。见华严演义九。

  【外道四执】 (名数)是天竺外道九十六种之总括:一邪因邪果,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若灭,还归本天,若天瞋,则四生皆苦,若天喜,则六道悉乐。然天非物之因,物非天之果,盖是邪心之所画,故曰邪因邪果。二无因有果,执万物无因而有自然,例如言万物依造化而有,造化无因,简言之,即造化无因而有果也。又名自然外道。就无因言,谓为无因,就有果言,谓为自然,此其所执也。三有因无果。断见者流,谓唯有现在实无后世,例如草木,尽于一期是也。四无因无果,总为拨无因果之邪见,无可受苦乐果之善恶业因,亦无对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也。三论玄义曰:“总论西域九十六术,别序宗要,则四执盛行:一计邪因邪果,二执无因有果,三立有因无果,四辨无因无果。”

  【外道四宗】 (名数)又曰四见。亦曰四执:一迦毗罗,计一。二优楼僧佉,计异。三尼犍子,计亦一亦异。四若提子,计非一非异。见入大乘论上,破四宗论上。又,一执一者,如数论等。二执异者,如胜论等。三执亦一亦异者,如尼犍子等,四执非一非异者,如阿时缚外道。见唯识论一,同述记一末。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因外道之问而说一切法如梦如幻之义。

  【外道相善】 (术语)外道所修之观行也。名之为相善,有二种:一为相似之义,外道所修之六行观,似菩萨之观法,故为相善。二相为有相之义,外道之善为不知人法二空之理而修者,故曰相善。

  【外道小乘涅槃论】 (书名)具名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叙外道小乘所执二十种之涅槃。

  【外道小乘四宗论】 (书名)具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破外道小乘所执一异等之四见。

  【外道之梵天】 (天名)外道所见之梵天,有三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中略)于界场中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涅槃。”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中略)于彼部显之中梵天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如和会僧。”二、自綼纽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为一切万物之元,是綼纽论师之梵天说也。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三、以摩醯首罗为法身,以那罗延为报身,以梵天为应身,是摩醯首罗论师之说也。提婆论曰:“梵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一体三分。”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那罗延,那罗此翻为人,延那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外典】 (术语)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止观辅行四之三曰:“大论云:习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无所成,而刀日损。又云:读外典者,如视日光,令人眼暗。”

  【外法】 (术语)佛法外之法。如荼吉尼之法,阿尾舍之法等。

  【外凡】 (术语)二凡之一。声闻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修行位为外凡,四善根之位为内凡。又菩萨乘以十信之位为外凡,十住等三贤之位为内凡。大乘义章十七末曰:“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缘真性,故名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舍故名为凡。”四教仪集注中曰:“相似见理名内,未得似解名外。”

  【外缚拳】 (印相)见“外缚印”条。

  【外缚印】 (印相)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于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见大日经疏十三。又曰坚固缚,金刚缚,又曰外缚拳。为解结使之缚之意。显十地圆满之形者也。

  【外供养】 (术语)又曰外四供,或单曰外供。见“外四供”条。

  【外海】 (地名)谓第七金山与铁围山间之海也。所谓四大洲在于此处。俱舍论十一曰:“第八名外,咸水盈满,(中略)于外海中大洲有四。”

  【外护】 (术语)二护之一。佛所制之戒法,护吾身口意之非为内护。族亲檀越,供衣服饮食为外护。见三藏法数七。

  【外护摩】 (术语)见“护摩”条。

  【外护善知识】 (术语)三善知识之一。谓给我衣食所须使我安稳修道行之善友也。止观四下曰:“夫外护者,不拣黑白,但营理所须,如母养儿,如虎衔子,调和得所,旧行道人乃能为耳,是名外护。”

  【外教】 (术语)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种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统记三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为外教,释氏为内教。”二教论曰:“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称为外。济神之典,典号为内。”又。治心之术,名为内教。修身之教,名为外教。

  【外金刚部】 (术语)金刚界曼陀罗之外众也。有二十天。绕四方。对于三十七尊之内众,谓之外。

  【外金刚部会曼荼罗】 (术语)理趣释下曰:“中画摩醯首罗如本形,以八种天围绕之,四门画四供养各本形。”

  【外金刚部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院之第十三。在最外面。列金刚部之诸尊,故名为外金刚部院。

  【外金刚二十天】 (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第一根本成身会,第二三昧会,第三微细会,第四大供养会,第八降三世会,第九降三世三昧会等六会外部所布列之金刚众也。

  【外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身外之诸物,悉为实体不可得。

  【外魔】 (异类)魔之自外来者。属于四魔中之天魔,天台分之为三种:一[怡-台+追]惕鬼、二时媚鬼,三魔罗鬼。见止观八下。

  【外四供】 (术语)为金刚界三十七尊中,香,华,灯,涂之四菩萨,是由中央之大日如来供养阿閦等之四佛者。

  【外四供养】 (名数)四方如来应之,各流出一女菩萨供养中央如来也。其先东方之阿閦如来流出香菩萨而供养之,此以东方为初发菩提心之方,又东方者初也,是故以妙香供养之,其故东方是三摩耶戒也(理趣经意)。戒名戒香,戒者是三学之初也,故以己所证之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其次南方之宝生如来,流出华菩萨供养之,是于胎藏界此如来名开敷华王如来,此为南方福德门之标帜,即以己所证之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其次西方之阿弥陀如来,流出灯菩萨供养之,此以阿弥陀为智慧门,故以己所证之智慧三摩地灯供养大日也。其次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流出涂香菩萨供养之,不空成就者释迦如来也,又涂香为五分法身之标帜。戒定等之功德,能除烦恼之污秽,故譬如涂香也。北方为入涅槃门,故以五分法身为其自证。盖释迦如来出于秽土,利益众生亲近于浊乱之境界,故以此五分法身之涂香清秽浊,以己所证之涂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见辨惑指南三。

  【外贪欲】 (术语)见他男女等而起之贪欲也。止观八上曰:“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

  【外题】 (术语)经卷表纸所记之经题。

  【外题六十四字】 (名数)妙法莲华经卷第一乃至妙法莲华经卷第八。法华经八卷之外题文字。通计六十四字也。

  【外题以字】 (杂语)经之外题之头,书形,是似以字,故曰以字。有诸说。见“以字”条。

  【外外道】 (术语)数论师胜论师等佛法外之外道曰外外道。止观十上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内外道。”

  【外我】 (术语)身外之我也如以大自在天视为宇宙唯一之大我者。大日经疏七曰:“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于自在梵天等。”

  【外无为】 (术语)于外境不动心者。即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触细滑,意不妄念也。

  【外五钴印】 (印相)见五钴印条。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钴,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钴,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钴,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钴通成五钴。而交叉左右之无名指,容于掌内,为内五钴印,出于手背,为外五钴印。见图印集二。

  【外相】 (术语)善恶美丑之现于身上者。又,身口所作之现于外者。毗尼义钞上之一曰:“内德既异,外相亦异。”

  【外相十二】 (名数)三十六物中,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也。

  【外学】 (术语)学外教之典籍及世间法也。毗奈耶杂事六记舍利弗降伏拨无后世之外道,佛因听比丘学外论。其文曰:“佛告诸苾刍,非一切处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听诸苾刍学卢迦耶等诸外俗论。时诸苾刍闻佛世尊许学书论,遂无简别,愚昧之类亦学外书。佛言:不应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学外书,自知明慧多闻强识能摧外道者,方可学习。诸明慧者,镇学外典,善品不修。佛言:不应如是常习外典。佛言:当作三时,每于两时读佛经,一时习外典。苾刍遂于年月分作三时。佛言:人命迅速刹那无定。不应年月分作三时,可于一日分为三分。苾刍朝习外典暮读佛经。佛言:于日初分及以中后可读佛经,待至晚时应披外典。苾刍即便暂时寻读,不诵其文。寻还废忘,佛言应诵。”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韦陀院,外道以为宗极。又有书院,大千界内所有不同文书并集其中,佛俱许读之,为伏外道,而不许依其见也。”

  【外仪】 (术语)谓行住坐卧之四威仪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外仪虽异,心念常念。”

  【外用】 (术语)对于内证而言。有一本体由此而现于外之作用也。申言之,即应机而示现说法神通等之用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以定住缘,息其外用。”法华玄义一上曰:“内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

  【外缘】 (术语)自外与力,而助物之生起之缘也。对于内因而言。四缘中之增上缘也。起信论曰:“用重习者,即是众生外缘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外阵】 (术语)佛殿内之坐处,区划二所。近佛之所为内阵,远为外阵。又书为下阵。

  【外执】 (术语)外道之邪执见也。俱舍论三十曰:“应舍盲闇诸执恶见所为求慧眼。”

  【剜灯】 (修法)刳身燃灯以供养佛,表至诚也。贤愚经一说世尊为虔阇尼梨王时,为欲闻劳度差婆罗门之法而行之。报恩经二大同小异。止观七曰:“三藏中事施雄猛,剜灯救贸国城妻子,而理观全无毫末。”

  【玩具】 (术语)印名。即羯磨会嬉菩萨所结之印契也。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三等。

  【顽石点头】 (杂语)莲社高贤则传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今言感化之深曰顽石点头。本此。

  【丸香】 (物名)和种种之香以为丸者。建立曼荼罗仪轨,谓“以丁香,白檀,沉香,熏陆,龙脑香,豆丸,白芥子及苏合香,半为末,半为丸。丸以苏蜜和之者。”是也。为修护摩特烧而供养者。或谓表示总集烦恼。或为表示以智火烧尽烦恼云。

  【晚参】 (仪式)谓晚刻之参禅或晚刻之念诵。对于早参而言。敕修清规晚参曰:“凡集众开示般谓之参,古人匡徒,使之朝夕咨扣,无时而不激扬此道,故每晚必参,则在晡时。”祖庭事苑七曰:“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晚粥】 (杂名)晡时之粥食也。于律法虽触不过中食之戒,然禅院则称为药石而用之也。

  【万】 (术语)卐字之音。卐字不入经传。惟释藏中有之。释家谓佛再世生,胸前隐起卐字文,后人始识此字。华严音义谓卐本非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宣城梅氏不入字汇。自钱塘吴任臣作元音。统韵末卷。始行补入。参照“万字”条。

  【万八千世界】 (杂语)佛将说法华经眉间白毫放光明照东方世界之数量也。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法华嘉祥疏二曰:“万八千世界者,表说一乘之果己满,如万;一乘之因未圆,如八千;又表一乘真实故,义即具足,如万;三乘是方便未具足故,如八千。”

  【万不一生】 (术语)显杂修之失之语。谓杂修行者,万人中无一人得往生于弥陀之报土中者。

  【万灯会】 (行事)点万灯以供养佛之法会也。菩萨藏经曰:“然十千灯明忏悔众罪。”十千即万也。

  【万法】 (术语)总该万有事理之语,法者自体之义,轨则之义,万有之事理,一一有自体,具轨则,故皆名法。乃至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亦名为法。以彼有无之自体,有无之轨则也。故比之外典之万有万事万物等言,而此言为最泛。

  【万法是真如真如是万法】 (术语)以大乘至极之义,说万法之性相也。万法指染净之诸法,真如指离染净之一味实体,真如之体如水,万法之相如波,波之性即水,万法之性即真如,水随缘而生波之相,真如之体应缘而现万法之相。净名经曰:“万法即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金錍论曰:“故子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

  【万法一如】 (术语)万法由因缘而生,为自然之法,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即以空为性也。万法各有一空性,谓之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相似之义,以万法空性不二而相似也。对万之言而云一如,若对妄之言,则曰真如,如者正指空性之理体而言。往生十因曰:“而今觉知法界唯真,万法一如,无烦恼可断。烦恼即菩提,无生死可厌,生死是涅槃。”

  【万法一心】 (术语)一切之法,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也。唐华严经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晋华严经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无造。”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画师能画种种色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贼,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般若经五百六十八曰:“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

  【万分】 (术语)菩萨之修行,至于佛位也。

  【万佛名经】 (书名)宋刘跂学易集。有万佛名经序曰:“赵郡李侯常武之夫人,乐安孙氏。自常武没,屏居里第,阅诵藏经,积十余万。岁钞取佛名,类聚次第,数字一万。使其子周南召南缮录成书,析为十卷,题曰万佛名经。”

  【万福寺】 (寺名)在福州福清县黄檗山。黄檗宗之本山也。参照“黄檗山”条。

  【万行】 (术语)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论曰:“复经三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

  【万行少善】 (术语)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念佛所摄之善根福德无量,尔余之万行,少善根少福德也。

  【万华会】 (行事)万灯会之异名。或谓万灯会外有万华会,供养一万之华于佛之法会也。

  【万劫】 (杂语)劫为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万劫者,经世界成坏一万,言时之极长也。

  【万境】 (术语)一切之境界也。

  【万僧会】 (行事)会一万之僧而修供养也。李唐懿宗。禁中设万僧会。帝升座赞呗。

  【万善】 (术语)一切之善事也。

  【万善同归集】 (书名)六卷,宋延寿着。明众善尽归于实相者。

  【万松】 (人名)燕京报恩寺万松行秀禅师,河内人也。于荆州净土寺出家,遍参诸处,终于磁之大明寺谒雪岩,契悟心印,寻还净土寺,构万松轩以自适。金章宗明昌四年(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召师问道,赐锦绮之大僧衣。承安二年,诏师住西山仰山栖隐禅寺。得法者一百二十人,寿八十一。称万松老人,报恩老人。见会元续略一上,师着从容录,盖涉于金元两朝之曹洞禅大宗匠也。

  【万物严净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七愿,使国中万物严净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腕香】 (修法)于臂上烧香也。

  【万缘俱绝】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

  【万指】 (杂语)万人也。林间录上曰:“万指出迎。”

  【万子轮王】 (术语)初地菩萨之别号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璎珞铜轮王,一百子为眷属。(中略)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为眷属。”如此诸位菩萨当于世间果报,则欢喜地即初地之菩萨功德,得四天王,有一万之福子。

  【万字】 (术语)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刹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于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为万者,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刹那译为字者,是与恶刹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刹那,乃相,恶刹那,乃字也。今卐为相而非字,故可译为吉祥海云相,即万相也。然其形右旋则为卐,如礼敬佛,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总以右旋为吉祥。古来有作卍者,误也。高丽本之藏经及慧琳音义二十一之华严音义皆作卐。又示右旋之相而记为。大乘经之说,谓此系佛及第十地菩萨胸上之吉祥相,三十二相之一,据小乘之说,则此相不限于胸上。楞严经一曰:“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无量义经曰:“胸表卐字师子臆。”观佛经三曰:“于万字印中说佛八万四千诸功德行。”唐译华严经三十九曰:“皆于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坏魔怨。”(是说第十地菩萨万字之文)。唐译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卐字,名吉祥海云。”菩提流支译之十地经论十二曰:“经曰:于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出一大光明,名坏魔怨。论曰:于菩萨胸中有功德庄严万字相,名为无比。”(是卐形当万字之元初也。名义集六华严音义云:大周长寿二年主上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然华严音义无此文,且其说为非)。毗奈耶杂事十三曰:“世尊便舒无量百千功德所生左手旋环万字。能除怖畏,善施安稳。捉少年头,屈右手指,内彼口中,钩其齿木,与血俱出。”同二十六曰:“世尊便以上妙轮相万字吉祥网挽,其指谓从无量百福所生,相好庄严。”慧琳音义十二曰:“卐字之文,梵云室哩靺蹉,唐云吉祥相也。有云万字者,谬说也。(中略)非是字也。乃是如来身上数处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华严音义上曰:“卐字之形,今勘梵本。卐字乃是德者之相,元非字也。(中略)卐,室利靺蹉。此云吉祥海云。”明本之华严音义一曰:“卐,梵书万字。若佛胸前吉祥相是万字者,何不作此字者?盖知魏朝翻十地论,译人昧劣,错谓洛刹那为相,恶刹那为字,由此相字二音按声呼之。洛恶皆如鹤字,声势既其相近故,使一朝之谬,累代忘返也。”华严疏钞八曰:“形如卐字者,静法云(即华严音义者)室离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云吉祥海云,众德深广如海,益物如云。古来三藏,误译洛刹曩为恶刹罗,遂以相为字,故为谬耳。然此相以为吉祥,万德所集成,因目为万,意在语略,义含应云万相耳。”已上诸说,以万字之万为汉语之义,然有一说,以万直为梵音,而写卐字之音者。宋僧传三曰:“译音不译字,如佛胸前卐字是也。”日本最澄之注无量义经上曰:“万者,借音之字,胸上表示梵满之字。其梵字者,应作卐字。此经备音作此万字,即表果满也。”案此说非是。余于印度闻学僧之说,谓此卐形为梵天家之吉相,凡画尊像必划此卐形,于此郭内画形体为法,是乃火炎上之形,梵天之法,以火为最大清净,最大吉祥而创此相也。

  【王法】 (杂语)帝王当执持之正法也。佛为优填国王说王法正论经,为舍卫国王说王法经。

  【王法经】 (经名)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之异名。一卷,义净译。与施护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及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四经同本。为舍卫国波斯匿王说治国之正法者。

  【王法为本】 (术语)净土真宗就世出世立真假二谛。出世间之法为真谛门,真谛门以信心为本。又世间道为俗谛门,俗谛门以王法为本。

  【王法正理论】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不空译之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也。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王法正论】 (杂语)王法正理论之略名。

  【王法正论经】 (经名)佛为优填国王说王法正论经之略名。唐不空译,与玄奘译之王法正理论同本。

  【王宫会】 (术语)观无量寿经一部为二会之说,佛初降临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说本经一部,是为王宫会,后还灵鹫山为阿难大众复演之是为耆阇会。

  【王古】 (人名)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郎。仁慈宽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师时。与禅门耆宿结道交。及游江西,与黄龙翠岩晦堂杨岐等诸师缔清游,深契禅旨。又悟净土法门之胜义。博考诸经,大有所发明。元丰七年着新修往生净土传三卷,补戒珠之遗,凡列传一百九人。又撰直指净土决疑集三卷,鼓吹禅净一致之旨义。自亦修观念之心,持念佛,手尝不释数珠。与杨杰次公齐名,遥继庐山高士之遗风。临终不觉苦痛,光明满室,端坐而卒。见佛祖统记二十八,庐山莲宗宝鉴四等。

  【亡魂】 (杂语)亡者之灵魂也。

  【王老师】 (人名)池州南泉之普愿禅师,姓王氏,承马祖之法弘道于南泉。常自称王老师。

  【王日】 (杂语)八王日也。

  【王日休】 (人名)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课千拜。绍兴三十年。请观音加佑,校辑大阿弥陀经,三年终其功。有五十六分。又着龙舒净土文十卷。干道九年正月厉声念佛,感佛来迎,立化。见乐邦文类三,佛祖统纪二十八等。

  【王三昧】 (术语)又名三昧王三昧。又曰三昧王。三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此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为第一。(中略)一切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譬如阎浮提众川万流,皆入大海,亦如一切民人皆属国王。”又选择集下,以念佛为王三昧。坐禅用心记,以坐禅为王三昧。

  【王膳】 (譬喻)饥遇王膳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王舍】 (地名)见王舍城项。

  【王舍城】 (地名)梵名曷罗阇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毗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于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鹫山也。智度论三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毗罗(Kap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呼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为人,力能并兼诸国,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更有一复次释,述婆薮仙人故事)。西域记九曰:“曷罗阇姞利呬城,唐云王舍,初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也。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障罹灾。防火不暇,资产废业,众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细民不谨,致此火灾。宜制严科以清绝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寒林者,弃尸之处,僧谓不祥之地,人绝游止之迹。今迁于彼,同夫弃尸。既耻陋居,当自谨护。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顷之,王宫中先失火。谓诸臣曰:我其迁矣。乃命太子监摄留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时吠舍厘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修戎旅,欲袭不虞。边侯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

  【王舍城结集】 (故事)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ppala或七叶窟Saptap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于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结集,又云五百结集。此结集后世传说甚多,或言有窟内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众之异见。遂由此传说之无根据,生否定此结集事实之学者,但无论其内容如何,而结集之史实,无存疑之余地也。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故事)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修妒路藏与阿毗昙藏。”(取意)。四分律五十四曰:“初大迦叶与五百大比丘至王舍城,优波离先结集毗尼藏,次阿难结集修多罗藏与阿毗昙藏,既结集三藏后,长老富罗那率五百比丘来,迦叶更对此比丘等如上结集三藏。”(取意)。智度论二曰:“大迦叶欲结集三藏,至王舍城阇崛山中告阿阇世王赐我等食,日日送付,今我等为结集经藏,不作他行,三月安居于此。先十五日说戒时集大众,迦叶入禅定,以天眼观之,一千人中,独阿难一人未尽余垢。迦叶自禅定起,携阿难手从众中出,言今清净众中欲结集经藏,汝余垢未尽,不可住此,阿难深惭耻悔责,其夜中尽余垢为阿罗汉,直入加于千数。于是使阿难先结集修妒路法藏,次使优波利结集毗尼藏,后复使阿难结集阿毗昙藏。”(取意)。毗尼母经三曰:“大迦叶先于王舍城耆阇掘山竹林精舍中集五百比丘,使难阿结集第一毗尼藏,第二修妒路藏,第三阿毗昙藏之三藏,后富兰那偕比丘五百人来加之。”(取意)。已上皆记三藏之结集,比丘之数与结集者小有异。僧祇律三十二曰:“与一千大比丘同至王舍城刹帝山窟,敷置床褥,庄严世尊座,世尊座左面,敷舍利弗座,其右面敷目犍连座,次敷大迦叶座,如此次第敷五百座,办四月供养,为结集法藏,悉断外缘。尔时一千人中选取五百,使阿难先结集四阿含及杂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取意)。五分律三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至王舍城使优波离先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取意)。善见律一曰:“阿阇世王为结集者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造讲座,大迦叶得五百比丘来此,先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法藏。”(取意)。已上僧祇律与善见律皆不言第三阿毗达磨藏之结集。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大迦叶集八万四千众,使阿难结集第一契经藏,第二律藏,第三阿毗昙藏,第四杂藏(此中有方等大乘)弥勒菩萨在座称善哉”(取意)。撰集三藏传曰:“于摩竭陀僧伽尸城北,迦叶聚八万圣者,使阿难结集四藏,一经藏,二律藏,三法藏,四杂藏。”(取意)。已上增一阿含经与撰集三藏传所说皆同,大众部之义也。故虽不自言窟外,而为窟外之结集无论矣(义林章二本,决撰集三藏传为大众部之义,唯识同学钞三之五、决今增一阿含经为大众部之经)。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故事)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毗尼藏,毗尼藏者,佛法之寿命也。乃使优波离一夏中八十度诵。次使阿难诵五阿含经,次诵阿毗昙。时有一万罗汉后来。婆修婆斯为上首。皆住界外各诵三藏。真谛部执论疏二曰:“于王舍城七叶岩夏四月十五日,大迦叶集五百罗汉,先使阿难颂五阿含为经藏,次使富娄那诵阿毗昙,名对法藏,次使优波离诵毗奈耶名律藏。时有无量比丘来欲听法。迦叶不许,使住界外,各自如法诵出三藏。婆师婆比丘为上首。其数多,故时号皆多众。界内众,迦叶为上首。世尊自指迦叶为上座,佛灭后亦为弟子之依,故号上座。其年十二月阿阇世王死,迦叶亦入狼迹山。大众便散。”(取意)。西域记九曰:“出王舍城北门行一里余,至迦兰陀竹园。自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阴有大石室,阿阇世王为结集者于此建堂宇。大迦叶欲结集法藏,登苏迷虑山,击大犍稚,集圣者,得一千人,于此始结集。时安居初之十五日也。阿难结集素怛缆藏,优波厘结集毗奈耶藏,迦叶自结集阿毗达磨藏。雨安居间三月,尽结集三藏讫。大迦叶为僧中一切上座,谓之上座部结集。其西北隔二十余里,有大众部结集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者,来此结集法藏。别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为五藏。凡圣同会,故云大众部。”(取意)。宗轮论述记曰:“佛初入灭,七叶岩中二部结集。(中略)皆由未生怨王为大檀越种种供养,恐界内界外人多,难可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慈恩寺传三所记同此。但窟内结集之集文云:“经雨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

  【亡五众物】 (术语)死亡五众之遗物也,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为五众,就此五众之遗物而分轻重,三衣等之轻物以之分与现在之僧众,金银田园等之重物以之归入于常住物。见轻重仪,行事钞下一。

  【王仙】 (杂名)转轮王出家具五通者。俱舍光记五曰:“王仙,谓转轮王舍家修道,具足五通名曰王仙。”

  【亡者】 (术语)死亡之人也。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飞来乘烟,入无间地狱。”随愿往生经曰:“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

  【亡智】 (术语)事理亡顿法之智也。十不二门曰:“祇由亡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同指要钞曰:“言亡智者,事理顿亡之智。”

  【往还二回向】 (名数)往相回向与还相回向也。

  【往还衣】 (衣服)五种衲衣之一。

  【网界】 (术语)又曰金刚网。护摩坛上界之结界也。”

  【往来八千返】 (术语)释迦如来来生此土化众生,来往已及八千度也。梵网经下曰:“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品竟。”

  【网目】 (譬喻)网之细目也。天台之判教,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比诸大纲,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比诸网目。法华玄义十曰:“法门网目。”同文句记一曰:“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网目。”

  【往生】 (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往生集】 (书名)三卷,明云栖袾宏辑。分九类。集录往生人之事迹者。

  【往生讲】 (行事)念阿弥陀佛而愿往生极乐之人之佛事也。

  【往生净土忏愿仪】 (书名)一卷,宋遵式集。由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经等诸大乘经中采取而定往生净土忏愿之方式者。有十门。

  【往生礼式】 (书名)往生礼赞之讲式也。

  【往生礼赞】 (书名)往生礼赞偈之略名。

  【往生礼赞偈】 (书名)一卷,唐善导着,五部九帖之一。述为愿往生之礼赞。六时礼赞在此中。

  【往生论】 (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异名。又名净土论。

  【往生论偈】 (书名)与往生论同。

  【往生一定】 (术语)谓得一念归念之信,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也。

  【枉死城】 (传说)相传其城绕酆都殿之右。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直至被害之魂得有投生之日,提出解发诸殿各狱收禁受罪。非被遭屈之魂概入此城也。

  【往相】 (术语)二回向之一。谓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共往生安乐净土,谓之往相回向。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往相回向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七愿也。

  【往相信心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八愿,至心信乐之愿也。

  【往相证果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一愿也。又曰必至灭度愿。

  【往相正业愿】 (术语)同选择称名愿。

  【往益】 (杂语)净土往生之利益也。安乐集上曰:“采集真言,助修往益。”

  【望参】 (职位)禅林之职名。副参之候补者也。

  【妄尘】 (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

  【妄分别】 (术语)不知真如平等无差别为一如,徒为无明所驱而起善恶美丑等之差别妄见也。

  【妄风】 (譬喻)妄念鼓动,譬之于风。性灵集八曰:“一念妄风鼓波涛。”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

  【妄尽还源观】 (书名)一卷,具名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宗第三祖贤首着。教修华严之观法而还归于一心之本源。一卷分为六颂,前三章说圆顿之妙解,后三章正明观法。

  【妄境界】 (术语)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妄军】 (譬喻)妄惑攻我,故比之以军兵。往生十因曰:“觉王一发,妄军悉退。”

  【望寮】 (堂塔)禅家寮主之下有副寮,副寮之下有望寮之职,望寮者,副寮若阙,即可转上而补之,故名。见象器笺六。

  【妄念】 (术语)虚妄之心念也,凡夫贪着六尘境界之心也。

  【忘七】 (公案)指月录曰:“庞居士见丹霞士,以拄杖划地作七字。霞于下划个一字。士曰:因七见一,见一忘七。霞便起去。”

  【妄情】 (术语)虚妄不实之情识也。唯识论一曰:“随自妄情种种计度。”顺正理论二十三曰:“又彼所说唯率妄情。”

  【妄染】 (术语)妄为虚妄不实之义,染为染污不净之义。以名一切生死之法。起信论曰:“过恒沙等妄染之义。”

  【妄说】 (术语)虚妄不实之言说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劣慧妄说闇,覆蔽牟尼言。”

  【妄习】 (术语)妄念妄想之习惯。

  【望乡台】 (传说)面如弓背,朝东西南三向湾,直八十一里,后如弓弦,坐北,剑树为城,台高四十九丈。刀山为坡,砌就六十三级,犯鬼登此台照镜见闻之后,押入叫唤大地狱内。

  【妄想】 (术语)不当于实曰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注维摩三:“生曰:妄想妄分别之想也。”大乘义章三本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楞严经一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伽经四曰:“妄想自缠,如蚕作茧。”观无量寿经曰:“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菩提心论曰:“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乃至展转成无量无边烦恼。”止观七曰:“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

  【妄心】 (术语)妄分别之心也。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楞严经十曰:“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妄心薰习】 (术语)四薰习之一。见四薰习条。

  【妄信】 (术语)谬误之信念也。

  【妄言】 (术语)与妄语同。无量寿经下曰:“妄言绮语。”普贤行愿品曰:“妄言粗恶多离间。”

  【妄业】 (术语)虚妄不实之业因也。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

  【妄语】 (术语)十恶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实之言者。智度论十四曰:“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大乘义章七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涅槃经三十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妄语戒】 (术语)五戒十戒中有妄语戒。禁制一切之妄语。又具足戒中分大小之二,在四波罗夷中为大妄语戒。在九十单提中为小妄语戒。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或受天龙鬼神之供养等,总说过人之法也。小妄语者,谓其他一切不实之言语。

  【妄语十罪】 (名数)谓作虚诳语所生之十种祸也。智度论曰:“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妄缘】 (术语)缘者,关于吾身之内外事物也,此缘体虚妄不实,故曰妄缘。又此事物为我起妄情之缘由,故曰妄缘。

  【妄云】 (譬喻)烦恼之蔽覆心性有如云也。

  【妄执】 (术语)虚妄之执念也。又执着虚妄之法也,把而不离曰执。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妄习执见。”

  【微】 (杂语)七倍于极微者。见“极微”条。

  【微钵哩哆】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译曰反叉合掌。见大日经疏十三。梵Viparita。

  【微尘】 (术语)色体之极少为极微,七倍极微,为微尘。七倍微尘,为金尘。金尘者,得游履金中之间隙也。俱舍论十二曰:“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

  【微尘数】 (杂语)譬数量之多,以碎物为微尘,其数多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大千界微尘数菩萨。”

  【危城】 (譬喻)譬身为危城也。归敬仪中曰:“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沿逸欲。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杯器。”涅槃一曰:“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贪淫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

  【微吃哩抳多】 (杂语)Vikriḍita,译曰踊跃。大日经疏一曰:“梵云微吃哩抳多,是踊跃义、游戏义、神变义。”

  【威德】 (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

  【威德定】 (术语)同威德三昧。往生十因末曰:“眼识唯缘色尘,依威德定,亦缘法处色。”

  【威德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持莲华,坐于岩上之像也。配于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可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现天大将军身为说法。”此将军身之威德,广大而胜,故名为威德。

  【威德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发威德力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威德三昧者,菩萨得此三昧,威德庄严。”

  【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 (菩萨)维摩居士之尊称也。维摩诘Vimalakirti,译曰无垢称。优婆塞者,在家之信士也。威德与王者,尊称也。

  【微行】 (杂语)微妙之行法也。观经天台疏曰:“微行妙观,至道要术。”

  【微吉罗拏】 (菩萨)五佛顶尊之第五。译曰舍除顶。大日经疏五曰:“微吉罗拏,译云舍除顶。是弃舍一切烦恼义。是摧碎义也。”梵Vikirṇa。

  【微聚】 (术语)色聚之极小者。盖无单一极微而生之物,欲界之物质,其最为单纯者,为能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极微,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声,有无不定,故除之),极微等八种之极微,必以聚合俱生为法。因而所谓最小之色聚,称为微聚也。

  【微密】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

  【微密持经】 (经名)无量门微密持门经之略名。

  【微妙】 (人名)比丘尼名。说自身为世苦出家得圣果之经历。度五百比丘尼。见贤愚经三、诸经要集九。又(杂语)法体幽玄故曰微。绝思议故曰妙。维摩经菩萨品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无量寿经下曰:“普为十方说微妙法。”长阿含经一曰:“如来大智微妙独尊。”法华经提婆品曰:“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微妙法水】 (术语)称字门。以此字门清净之法水,净行者之心器,且使生身田之字佛种子也。义释十一曰:“微妙法水,从空而注,以净其心器。”

  【微妙曼拏罗经】 (经名)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之略名。

  【微摩丽】 (杂语)译曰无垢。见大日经疏五。

  【威怒】 (术语)振大威势而忿怒也。

  【威怒王】 (术语)金刚部诸尊现忿怒身之总名。圣无动经曰:“圣无动摩诃威怒王。”

  【威怒王念诵法】 (经名)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之略名。

  【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经名)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之略名。

  【微若布罗迦】 (植物)Bijapūraka,果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曰:“微若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方有。”

  【微瑟纽】 (天名)Viṣṇu,又作毗瑟纽、毗纽、韦纽、毗瑟笯、毗瑟怒、毗搜纽、毗瘦纽。那罗延天之别名也。又为自在天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同十七曰:“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毗瑟纽。”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毗瑟笯天,旧云毗搜纽,或云毗纽,皆讹也。此当幻惑义,是伐薮天别名也,旧言婆薮天也。”同二十三曰:“此天有大威德,乘金翅鸟行,行时有轮以为前导,欲破则彼无有能当也。”不空羂索经二曰:“毗瑟怒。”瑜伽伦记十七上曰:“毗瑟笯世界者,毗纽天处也。毗瑟笯者,名为幻惑。”见“韦纽天”条。

  【微沙落起多】 (人名)阿育王第一夫人之名。译曰光护。见阿育王经三。梵Vibhārakṣita。

  【威神】 (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

  【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经名)菩萨修行经之异名。

  【微誓耶】 (天名)Vijayā,又作微惹耶,毗社耶。日天之妃也。译曰无胜,誓耶为胜,微誓耶为最极无胜也。大日经疏五曰:“释天眷属之南置日天众。在八马辂车中,并二妃在其左右所谓誓耶。微誓耶,译云胜无胜也。”秘藏记末曰:“微舍耶天,肉色持弓箭。”又五佛顶尊之第二曰誓耶。第三曰微誓耶。大日经疏五曰:“第二誓耶,译为胜顶。第三微誓耶,此用多声呼也,译为最胜顶。”

  【微戍陀】 (杂语)Viś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七曰:“真言中或有扇多(是寂义),微戍陀(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微微心】 (术语)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也。

  【微细流注】 (术语)谓妄识之微细生灭迁流也。为阿赖耶识之相。

  【微细身】 (术语)密教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周遍于法界。秘藏记末曰:“凡佛者舍有漏五蕴等身,有无漏五蕴等身,无漏五蕴等微细身。微细身如虚空。”同下曰:“法身微细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细身虚空乃至草木一切处无不遍,是虚空是草木即法身。于肉眼见粗色,于佛眼微妙之色。”

  【微细生死】 (术语)变易生死之异名。大乘义章八曰:“微细生灭无常,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千手陀罗尼经曰:“超越无量亿劫微细生死。”

  【微细相容安立门】 (术语)见“玄门”条附录。

  【威仪】 (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

  【威仪法师】 (职位)同威仪师。

  【威仪僧】 (职位)同威仪师。

  【威仪师】 (职位)授戒时三师七证中有教授师,为指示授戒者以坐作进退之威仪者,此教授师,又云威仪师。行事钞上三曰:“单白差威仪师。”自此一般法会指挥众僧仪式作法之僧,名为威仪师。

  【威音那畔】 (术语)威音王佛以前也,谓向下之实际理地。威音以后,即向下之佛事门也,见威音王佛项。

  【威音王佛】 (佛名)梵名Bhiṣmagarjitasvararāja,法华经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楞严经五曰:“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然禅录假此佛名示时之极远,又指向上本分为威音佛以前。祖庭事苑五曰:“威音王佛以前,盖明实际理地。威音已后,即佛事门中。此借喻以显道,庶知不从人得。后人谓音王实有此缘,盖由看阅藏教之不审。”法华通义六曰:“此乃空劫初成之佛,已前无佛。故宗门称向上曰威音那畔。”方语钞曰:“禅录言威音王者,谓极远也,又指本分也。”五灯会元十九曰:“空劫威音前,则有一壶米。”

  【唯】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一简别之义,简别于他法云唯。二决定之义,示决定有此法云唯。三显胜之义,示此法之显胜云唯。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一简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二决定义。”

  【惟白】 (人名)宋静江(现广西临桂县治)人,姓冉氏,号佛国禅师。云门宗法云法秀之嗣,住汴京法云寺。撰续灯录三十卷,又着大藏纲目指要录八卷。后移明州天童寺,年寿并缺。见续传灯录十二,佛祖统纪四十六等。

  【为病听酒】 (术语)见“酒”条附录。【为病听酒】(杂语)分别功德论曰:“祇园有比丘,病经六年。优婆离往问所须?答唯思酒。优婆离曰:待我问佛。至园问佛,有比丘思以酒为药,可否?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优婆离复往索酒使饮,病寻平复。重为说法,使得罗汉果。”毗尼母论曰:“病者,听瓮上嗅之。若差,不听嗅。”然持律者以酒为性罪,虽病者亦不听也。见俱舍论十四。

  【为恶人说戒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一。诫为恶人说佛戒者。盖未受菩萨戒者或外道恶人及邪见人辈,未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与木头无异,故若为利养向是等恶人,说七佛之教诫,则所化无益,说者唯得罪也。法藏及太贤皆谓之非处说戒戒。以此等人皆为非处也。道俗七众大小二乘俱制之。出梵网经卷下,菩萨戒义疏卷下。

  【惟干颇罗天】 (界名)Bṛhatphala,玄应音义三曰:“惟干颇罗天,此云广果天。第四禅第二天也。凡夫果中,此最殊胜,故名为广果天也。”

  【唯渐无顿】 (杂语)禅源诸诠三曰:“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薰而发现也。”

  【韦将军】 (天名)韦天将军也。

  【违境】 (杂语)违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境相本无差别,而任自己之心意以判之也。

  【唯境无识】 (术语)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立唯境无识(今所谓唯物论)之义,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于俗谛中立唯境无识之义,以与护法论师之唯识无境对立。盖内识有境有心,心必托境而起故也。义林章一末曰:“或顺世外道及清辩等。成立境唯。为简于彼言识之唯。”

  【维口食】 (术语)四邪命食之一。维为四维。谓比丘学种种之方相咒术卜占等而为生活也。

  【为利倒说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十六。诫为利养惜法,可答不答:无前无后,谤三宝,倒说经律之文字者。法藏谓之惜法规利戒,太贤谓之贪财惜法戒,大小乘皆制之。或谓唯限于大乘。出菩萨戒义疏卷下。

  【为利诈师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四十一。诫内无可为人师之智德,外诈为智德,为利养名闻,贪求多数之弟子者。法藏谓之无德作师戒,太贤谓之恶求弟子戒,出家二众大小乘皆制之。出菩萨戒义疏卷下。

  【维楼黎王】 (人名)见“毗琉璃”条。

  【维摩】 (人名)Vimalakirti,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佛在世毗耶离城之居士也。自妙喜国化生于此。委身在俗。辅释迦之教化,法身大士也。佛在毗耶离城庵摩罗园,城中五百长者子诣佛所请说法时,彼故现病不往,为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床,以成方等时弹诃之法,故其经名为维摩经。维摩经方便品曰:“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己曾供养无量诸佛。”同见阿閦佛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注维摩经一曰:“什曰:维摩诘,秦言净名。生曰:维摩诘,此云无垢称也。其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遐布,故致斯号。”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

  【维摩诘】 (人名)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唐诗人王维字摩诘。即以此菩萨之名为其名字也。参照“维摩”条。

  【维摩诘经】 (经名)二卷,吴支谦译。维摩经三译中之最古。

  【维摩诘经讲义】 (书名)二卷,民国八年,太虚法师于京师已未讲经会讲演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在会闻法者集成之。书中多推陈出新之语。融贯哲理,聏调天下,于讲经中,能独开一生面者。

  【维摩诘所说经】 (经名)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为注维摩。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撰。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净名玄。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广疏。维摩经略疏十卷,隋智顗说,唐湛然略,世称为净名疏。净名玄论八卷,隋吉藏述。维摩经游意一卷,隋吉藏述。维摩经义疏六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五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维摩经疏记钞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记。不全。说无垢称经疏六卷,唐窥基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智圆述。维摩经疏科一卷,明失名著。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镫着。维摩经饶舌一卷,净挺着。

  【维摩诘子所问经】 (经名)大方等顶王经之异名。维摩诘之子善思童子抱于保姆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

  【维摩金粟如来后身】 (传说)见“金粟”条。

  【维摩经】 (经名)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之略名。

  【维摩经不二】 (故事)见“默不二”条。

  【维摩经供养】 (行事)新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之法会也,于佛像谓为开眼。于经谓为供养。

  【维摩经十喻】 (名数)显人身之无实以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三是身如焰,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梦,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响,九是身如浮云,十是身如电。见维摩经方便品。

  【维摩经折衷疏】 (书名)六卷,明释大贤述。其法弟大舣为之序云:此经自秦译以来,始出肇师注。而多引什师之语。其文简。其旨深。(中略)近时无我疏印天台四教六即四悉三观等语,其文浩汗。义旨重叠,诚繁矣。吾兄古德法师,新出斯解,义乃折衷云云。

  【维摩罗达】 (人名)Vimaladattā,译曰离垢施。波斯匿王之女。见佛说离垢施女经。

  【维摩罗诘】 (人名)维摩之具名。

  【维摩丈室】 (杂名)见“方丈”条。

  【为母说法经】 (经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之略名。

  【维那】 (职位)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三纲之一。维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称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众,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众杂事指授于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也。”行事钞集僧通局篇曰:“维那声论翻为次第也,谓知事之次第,相传云悦众也。”同赴请设则篇曰:“维那声论翻为次第也,为知事之次第,相传云悦众也。”同赴请设则篇曰:“十诵为知请故须立维那,出要律仪翻为寺护,又云悦众,本正音婆逻,此云次第。”僧史略上曰:“按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又曰:“寺之设也,三纲立焉,若网罟之巨纲,提之则正,故曰也。梵语摩摩帝,悉替那,羯磨陀那,华言言寺主上座悦众也。”名义集一曰:“隋智琳,润州刺史李海游,命琳为断事纲维。尔后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韦纽天】 (天名)Viṣṇu,又作违纽天,毗纽,韦糅,毗瑟纽,毗瑟笯,毗瑟怒,毗搜纽,毗瘦纽。译曰遍净等。大自在天之别名,生于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天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天,秦言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韦纽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广百论一曰:“违纽天,秦云遍胜天。”三论检幽钞一曰:“韦纽者,此翻为遍净。”大日经疏十七曰:“韦纽天者,自在天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即那罗延天也。”

  【维婆虫】 (动物)纴婆虫之误。见纴婆虫条。

  【维祇难】 (人名)沙门名。译曰障碍。见历代三宝记五。梵Vighna。

  【围绕】 (仪式)绕右旋而敬礼,即右绕三匝也。法会之行道式本此。贤愚因缘经九曰:“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中略)睹之心悦,不知礼法。直问世尊,不审瞿昙起居何如?世尊即时命令就座。时首陀会天遥见须达,虽见世尊,不知礼拜供养之法。化为四人,行列而来。到世尊所,接足作礼,胡起问讯,起居轻利,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是时见其如是,乃为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应如是。即起离座如彼礼敬,问讯起居,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法华文句二下曰:“围绕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净居天化为人像,到已右旋,旋已敬礼,却坐听法,因于天敬人以为楷。(中略)围绕者,行旋威仪也。”

  【为人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具名各各为人悉檀。佛之说法,鉴众生之机根,各应其人而说之,以成就善根者。

  【唯色】 (术语)色心不二,故万法唯心,又唯色也。依之立护法唯识无境,故立清辩唯境无识。止观义例上曰:“能了诸法则见诸法唯心唯色,当知一切由心分别诸法,何曾自谓同异?”

  【沩山】 (人名)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佑,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出家。在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年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海禅师,究明心法。往沩山构梵宇。值武宗毁释,裹头隐于民。大中初,裴休请师还沩山。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禅会殊盛。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大中七年寂,寿八十三。敕谥大圆禅师。师嗣百丈海。海嗣马祖一。见传灯录九、会元八、稽古略三。

  【沩山警策】 (书名)一卷,沩山灵佑着。注释数种,如下:沩山警策注一卷,宋守遂注。沩山警策指南一卷,明道霈述。沩山警策句释记二卷,明弘赞注开诇记。沩山警策注一卷,明大香注。

  【沩山举米】 (公案)“沩山尝举一粒米曰: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此一粒从何处生?自曰:此一粒,莫不轻。”见葛藤集下。

  【沩山侍立百丈】 (公案)“沩山五峰云岩,同侍立百丈。百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沩山云:却请和尚道。丈云:我不辞向汝道,恐己后丧我儿孙。”见碧岩集第七十则。

  【沩山业识】 (公案)“沩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众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什么。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沩云善哉!”见从容录三十七则。

  【沩山摘茶】 (公案)“沩山与仰山摘茶次。沩云:终日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沩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沩云:放子三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唯识】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毗若底Vijñapti,此译为识。梵语倒置之为识唯,通常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为三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为三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心,唯识论就了别之义而云唯识,其体一也。又唯心之名,通于因果,唯识之称,唯在因位,三种者:初能变(第八识),二能变(第七识),三能变(前五识)也,八种者,眼识乃至阿赖耶识也。义林章一末曰:“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问唯识之言,谓有八种之识,除八种识体之外,更无余法乎。答不然,言唯八识者,谓一切诸法不离八识,非言八识之外无余法也。凡诸法分别为五法: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此中前四者为事,后一者为理,称曰五法事理。此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称唯识。以第一之心,乃识之自相,第二之心所,乃识之相应法,第三之色,乃心与心所之所变,第四之不相应法,乃心与心所及色之分位差别,第五之无为法,乃前四法之实性故也。又唯之言,取遮遣遍计所执性,识之言,取依他圆成之二性。唯识论七曰:“唯识言有深意趣。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离诸识实有色等。”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毗若底,此翻为识。识者了别义,识自相,识相应,识所变,识分位,识实性,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名唯识。”楞严经五弥勒菩萨之言曰:“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唯识导论】 (书名)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识二十论,称曰唯识导论。二十述记上曰:“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末后乃有护法菩萨。护法所造释名唯识导论。”法相之学匠单称导论者,成唯识论也。

  【唯识二十论】 (书名)常云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由偈颂之数而名。总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非明宗义也。有三译,一后魏般若流支译,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谛译,题曰大乘唯识论。三今论是也。此论慈恩作释,谓之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

  【唯识二十论述记】 (书名)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释唯识二十论。

  【唯识法师】 (人名)慈恩大师虽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识论为宗,故号唯识法师。

  【唯识观】 (术语)具名唯识三性观。三性者何?一曰遍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三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实体,真如是也。分别此三性,则以遍计所执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系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唯者简持之义,简去遍计,而持取依圆之二性,识之言者,显所持取之依圆二性也。修此唯识三性观,自浅至深,有五重,称为五重唯识:一曰遣虚存实识。以心外诸境,为遍计所执之虚妄,体用非有而遮遣。心内诸法,为依他与圆成,体用非无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之观法。二曰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分别识相则各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之四分,此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心。而所缘之相分,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曰摄末归本识。相分系识内所取之境,见分系识内能取之作用,此二者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自体分为本,见相二分为末,故离识之自体分,无见相之末,摄末而归于本。此乃体用相对之观法。四曰隐劣显胜识。八识之自体分,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者,胜如王,心所者,劣如臣,故隐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此乃心心所相对之观法。五曰遣相证性识。留于第四重之八识心王之自体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空所遣之圆成实性,即以依他之事相为空而舍遣,证得圆成实性也。此为事理相对,唯识观之至极。五重之中,前四重,为舍遣遍计所执性而使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曰相唯识。后一重为舍遣依他起性而证得圆成实性之观法,故曰唯识观。菩萨观此唯识无境,以相违识相智等之四智。

  【唯识会】 (行事)讲赞唯识论之法会。

  【唯识家】 (术语)法相宗之异名。

  【唯识开蒙】 (书名)二卷,元释云峰集。是书不列正文,仅将论文中紧要之处撮为标题一百五十,设为问答:以畅其旨,故云开蒙也。

  【唯识了义灯】 (书名)唯识三个疏之一。具名成唯识论了义灯,七卷,唐淄州大师慧沼作。显慈恩之正义,而斥圆测之异义。

  【唯识论】 (书名)有二本:一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三译:一后魏瞿昙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谛译,一卷,题曰大乘唯识论。三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注释如下: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料简二卷,唐窥基撰。又称唯识开发。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别钞十卷,存卷一卷五卷九卷十,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八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二卷,存卷上,唐智周述。成唯识论了义灯十四卷,唐慧沼述。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存卷下,唐智周撰。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唐智周撰。成唯识论义蕴五卷,唐道邑撰。成唯识论疏义演二十六卷,唐如理集。缺卷六末下及十七十八二十二。成唯识论演秘释卷一,唐如理撰。注成唯识论卷十七,余缺。成唯识论疏钞十八卷,唐灵泰撰。缺卷九卷十三末卷十五卷十七。成唯识论学记八卷,新罗太贤集。唯识开蒙二卷,元释云峰集。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明明昱俗诠。成唯识论集解十卷,明通润集解。成唯识论音义十卷,明广承音义。成唯识论合响十卷,明大真合响。成唯识论自考十卷,明大惠录。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十卷,明智旭述。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明明昱约意。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二卷,智素科。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十卷,智素补遗。成唯识论证义十卷,明王肯堂证义。

  【唯识三个疏】 (名数)唯识枢要,唯识了义灯,唯识演秘也。唯识枢要辩成唯识论中之要义,唯识了义灯破圆测之邪义,唯识演秘解唯识述记之难义。

  【唯识三十论颂】 (书名)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triṁśati-śastra-kārikā,常云三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之本颂也。

  【唯识三世】 (术语)三种三世之一。见“三世”条。

  【唯识三性观】 (术语)见“唯识观”条。

  【为实施权】 (术语)为使归于真实,假施设权法也。法华玄义第一序有曰:“为莲故华者,譬为实施权。”是盖为解释法华经题目莲华二字三义中之一义,尔前与法华相对,于尔前四时说逗机益物之法者,皆是为使归于法华真实之妙圆,假设之方便权说,虽暂有用而终可废者。

  【唯识枢要】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唯识三个疏之一。四卷,唐慈恩作,解成唯识论中之要义。

  【唯识述记】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唐慈恩大师着。解成唯识论。

  【唯识俗诠】 (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之请,诠释此论。批却导窾。曲畅旁通。开卷粲然,了无疑滞。云云。

  【唯识随疏翼】 (书名)见“成唯识论随疏”条。

  【唯识所变】 (术语)万有总由阿赖耶识所变出之意。见“赖耶缘起”条。

  【唯识无境】 (术语)言唯有内心,心外无境也。楞伽经唯识论曰:“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秘藏宝钥上曰:“幻影观心,唯识遮境。”

  【唯识无境界论】 (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

  【唯识心定】 (术语)唯识观也。楞严经五曰:“我修习唯识心定,入三摩地。”

  【唯识心要】 (书名)十卷,明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

  【唯识修道五位】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为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觉)间,重修习妙观以断余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证理之位,即无学道也。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见唯识论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开十信位,则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终,开等觉,则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开合不同耳。

  【唯识演秘】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演秘,唯识三个疏之一。七卷,唐朴杨大师智周作。释唯识述记。

  【唯识义蕴】 (书名)具名成唯识论义蕴。十卷,唐开元寺道邕作,释唯识述记。

  【唯识义章】 (书名)法苑义林章之异名。

  【唯识圆教】 (术语)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深教也。见“三教”条。

  【唯识章】 (书名)大乘法苑义林章一末篇章之名。

  【唯识中道】 (术语)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遍计所执者,以情有故为非空,以理无故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为空,以似有故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为非有,以妙有故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三性对望而论,现于虚妄认识上之一切万法(即遍计所执之法)悉为虚妄之影像,而非实有之法,情有理无也。然自实之种子变现之依他起诸法,假令非常住实在而不可谓为无,如幻假有也。圆成实性之真如,真空妙有,其体空寂,真实圆满之实在也。一切诸法皆具此三性,故空有不可不断,是非有非空之中道也。此为三性对望之中道。

  【唯识中道宗】 (流派)又云唯识宗。同于法相宗。

  【唯识宗】 (流派)法相宗之异名,彼宗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也。

  【违顺】 (术语)违境与顺境。感苦之境界,名为违境。感乐之境界名为顺境。常曰顺违。今以苦乐文字之次第,谓为违顺。唯识论三曰:“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往生要集上末曰:“以贪瞋境多违顺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俱非者,非顺非违)。

  【违他顺自】 (术语)对于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论其各有此义。随缘真如之违他,谓真如反对他,无明妄染,显现自家之德也。顺自者,谓真如随顺自家之本性,内自重于无明,令起净用也。是即还灭门之意。成事无明之违他,谓无明违背他真如之理体,而覆真理也。顺自者,谓无明随顺自家之本性而成妄心也。是即流转门之意。

  【韦提】 (人名)韦提希之略。

  【韦提得悟】 (故事)韦提希闻观经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寿经曰:“说此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廓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

  【韦提求净土】 (故事)韦提既被幽囚,生厌离心,愿生于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韦提希】 (人名)Vaidehi,又云毗提希,吠提希。新称吠题呬弗多罗。译曰思惟,思胜,胜妙身。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也。法华文句二曰:“韦提希,此云思惟。”同记曰:“亦云思胜。”法华义疏二曰:“韦提希,翻为思惟,亦云四维。”法华玄赞二曰:“梵云吠题呬弗多罗,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从彼乞得,因以为名。韦提希,讹也。”

  【韦提幽囚】 (故事)阿阇世太子听提婆达多恶友之言,幽囚其母后韦提希于宫内。见“阿阇世”条。

  【韦天将军】 (天名)姓韦,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将军,此南天王八将军之一也。为南山道宣律师示现,南山依之着灵威要略并律相感通传二书,律相感通传云韦将军,法苑珠林云天人韦琨,有拥护东西南三洲佛化之宿愿,古来禅录多与韦驮天混一,非也。感通传曰:“有一天人来礼敬,叙暄凉已。曰:弟子姓王名蟠,(中略)弟子是南天韦将军下之使者。将军事务极多,拥护三洲之佛法。(中略)次又一天云:姓费氏,礼敬如前。云:弟子迦叶佛时,生在初天。在韦将军下,诸天贪欲所醉,弟子以宿愿力不受天欲,清净梵行,偏敬毗尼。韦将军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法苑珠林十六曰:“又有天人韦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将军之一臣也。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将,斯人为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清净梵行修童真业,面受佛嘱弘护在怀,周统三洲住持为最。”

  【韦陀】 (经名)Veda,又作围陀,毗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驮,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为四分。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金光明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曰:“四明法,即四薜陀论,旧曰韦陀,或毗伽罗论,皆讹谬也。一颜力薜陀,此云寿明,释命长短事。二耶树薜陀,此云祀明,释祀祠之事。三娑摩薜陀,此云平明,平是非事。四阿达薜陀,此云术明,释伎事。”法华文句八之三曰:“毗陀论,此云智论。”玄应音义十九曰:“毗陀,或言韦陀,皆讹也。应言鞞陀,此云分也,亦云知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演密钞二曰:“吠陀,此云明,即是外道四明也。”百论疏上之下曰:“四皮陀者:一荷力皮陀,明解脱法。二治受皮陀,明善道法。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四阿闼皮陀,明咒术算数等法。本云皮陀,此间语讹,故云韦陀。”摩登伽经上曰:“昔者有人名为梵天,修习禅道有大知见。造一围陀,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白净,出兴于世,造四围陀:一者赞诵,二者祭祀,三者歌咏,四者禳灾。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弗沙,其弟子众二十有五。于一围陀广分别之,即便复为二十五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鹦鹉,变一围陀为十八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为善道,其弟子众二十有一,亦变围陀为二十一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鸠求,变一围陀以为二分,二变为四,四变为八,八变为十,如是展转凡千二百六十有六种。是故当知围陀经典易可变易。”案吠陀者,印欧语系中最古之文献,印度最古之圣典也。集阿利亚民族从中央高原而下至印度五河Pañjab流域占居雪山西麓恒河流域间之赞歌,为婆罗门教根本之圣典,纪元前千年已前之记录。有三吠陀或四吠陀,利俱吠陀Ṛg-veda,撒买吠陀Sāmaveda,亚求罗吠陀Yajurveda是为三吠陀,加阿他罗滑吠陀Atharva-veda而为四吠陀。利俱吠陀者,乃百论疏之所谓荷力皮陀,集太古之赞美歌者,十卷,一千十七篇,有一万五百八十颂,撒买吠陀者,为三磨皮陀,于赞歌附音乐供祭式之实用者,有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此中除七十八颂外悉为利俱吠字赞歌也。亚求罗吠陀者,相应于冶受皮陀,为集四时祭祀之祭式咒文可用之祭词者,此吠陀特有之咒文,皆散文也。此吠陀分为黑部Kṛṣṇayajus白部Śuklayajus。黑部者,咒文与解脱不分,有四种:一、Taitiriya-saṁhitā,二、Maitrāyaṇi-saṁhitā,三、Kāṭhaka-saṁhitā,四、Kapiṣṭhala-kāṭha-saṁhitā也。白部者,咒文与解说不混,一种,即Vājasaneyi-saṁhitā也。阿他罗滑吠陀者,为阿闼皮陀,集禳灾禁咒,日常祈念修法可用之祭歌者。二十卷,七百六十篇六千颂。

  【韦驮】 (天名)翻译名义曰:“韦驮是符檄用征召也,与今所称护法韦驮无涉。其护法者,盖跋阇罗波腻。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其手执金刚杵,因以立名。”正法念经曰:“昔有国夫人,生千子,试当来成佛之次。至楼至,当第千筹。其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今因状其像于伽蓝之门。”

  【韦陀梵志】 (流派)以吠陀为主之梵志,即韦陀论师也。大日经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为说瞿昙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毗卢遮那身也。”

  【韦陀论师】 (流派)奉事梵天,受持围陀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韦陀罗】 (天名)Vetāla,又云毗陀罗。见“毗陀罗”条。

  【韦陀输】 (人名)Vitāśoka,又Vigatāśoka,达磨阿输迦王之弟。智度论二十谓之韦驮输,阿育王经三谓之毗多输迦,阿育王传二谓之宿大哆。善见律二谓之帝须。由阿输迦之方便为七日王,遂发心者。阿育王经三言阿育王之弟毗多输迦,信外道之法,谤王供养佛僧,王告大臣言:我弟信外道之言,我当以方便使入佛法,我今入浴,脱天冠及宝衣,汝当以我衣冠为弟庄严使升王座。大臣如王言,王出见之,大怒,欲杀之,大臣谏曰:是王之弟,愿王忍辱。王曰:我忍辱七日,使彼为王,而杀之。乃七日内使恣意受五欲。一日过已,使旃陀执刀立门告曰:一日既过,余六日在,当死。如是七日已,王问曰:汝王七日,种种伎乐,汝数数见闻耶?答曰:我都不见不闻,旃陀罗日日执刀高声唱曰:七日中,已几许日过,尔许日当死,我闻此声虽为阎浮提王得妙欲五妙,以忧深故,不见不闻。于是王为说种种生死苦法。王弟遂发心出家,证阿罗汉果。

  【韦驮天】 (天名)又作违陀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陀Skanda天之误,译曰阴天。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风水诸神,韦陀天神,及毗纽天。”大方等大云经三曰:“见事韦驮作韦驮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经七曰:“梵天,大自在天,违陀天,迦旃延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违陀天,译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阴也。提婆云天也。但建违相滥,故笔家误耳。”案法华经陀罗尼品有韦陀罗鬼,韦陀罗,一作毗陀罗,起尸鬼也,韦驮天即是(见毗陀罗)。又世以韦驮天为韦天将军者,讹也。

  【韦驮天还佛牙】 (传说)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帝释后,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云云)。”

  【维卫】 (佛名)见“毗婆尸”条。

  【维卫佛】 (佛名)Vipaśyin,过去七佛之第一佛,长阿含经谓为毗婆尸佛。增一阿含经中七佛父母姓字经谓为维卫佛。

  【为无为】 (术语)有为法与无为法也。离涅槃虚空等因缘之为作,是无为法,有色心等因缘为作之法,是有为法。

  【为物身】 (术语)对于实相身而言。见“二身”条附录。

  【唯心】 (术语)一切诸法,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是谓唯心。亦云唯识。心者集起之义,集起诸法故云心,识者了别之义,了别诸法故云识,同体异名也。八十华严经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唯识论二曰:“入楞伽经伽他中说,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

  【唯心回转善成门】 (术语)华严宗所立十玄门之第九。谓唯如来藏之一心,自在性起,成就一切之功德也。见五教章中。

  【唯心偈】 (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宗以为显唯心缘起之至极者,谓为心总。佛及众生为别心,总该一切万有故,迷则为众生,悟则为佛。心外无众生,心外无佛也。天台以此偈立三法妙。山外之解谓心乃能造之理,佛及众生乃所造之理,如华严宗言:山家之释谓心佛众生之三法,各具事理,为能造所造,显互具互融实相之意之偈也。

  【唯心净土】 (术语)见“己身弥陀唯心净土”条。

  【惟俨】 (人名)山西绛州人,姓韩氏,十七岁出家。博通经论,严持戒律。一日自叹曰:大丈夫当离法自净,谁能屑屑行细事。即诣石头希迁室,次参马祖道一,言下契悟,侍奉三年。后还石头,为其法嗣。年八十四寂。敕谥弘道大师。见传灯录十四,传法正宗记七。

  【沩仰宗】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佑,嗣法于百丈海禅师。江西仰山禅师,名慧寂,嗣法于沩山。师资相承,别为一流,法道甚盛。遂有沩仰宗之名。见稽古略三。

  【维耶】 (地名)见“毗舍离”条。

  【维耶离】 (地名)Vaiśāli,毗耶离国也。

  【唯一神道】 (流派)日本神道之一派,两部神道之对。神代不混外教,纯粹相续之意,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仪式者。其言曰神道者根本也,儒教者,枝叶也,佛法者,华实也。故依世间显露之浅义,别佛为本地,神为垂迹,依隐幽之密义,则神为本地,佛为垂迹也。如真言之秘密,单为秘密而浅,神道之密义,隐密而存深义。相承有相传、传授、面授、口诀之四重。又立影像、光气、向上、底下之四位,授神道护摩,宗源行事,十八神道等云。

  【违缘】 (术语)违于吾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之难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诸违缘,数被残害。”又思虑他事也。辅行五之三曰:“心无异缘。”

  【唯愿无行】 (术语)修得道果必愿行具足,愿大则行亦应大,若仅有愿,而徒望果,无与此相应之行,无有得证果者。此为通教家难净土教之语也。

  【维越】 (术语)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译言不退。不退转菩萨正道之位也,以名初地之位。

  【唯蕴无我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谛观法,了悟唯有五蕴之法而无人我实体之住心也。

  【惟则】 (人名)永安(现江西庐陵县)人,号天如。中峰明本之法嗣,属于虎丘之门派。元至元中,住苏州师子林,撰楞严会解,后造楞严经圆通疏。凡十卷。此外有禅宗语录,净土或问:十法界图说等。年寿并缺。见续稽古略一,五灯会元二十二。

  【违自顺他】 (术语)对于违他顺自而言。谓违背自家之本性而随顺他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论其各有此义。随缘真如之违自,谓真如违背自家之本性而隐其真体也。顺他者,谓真如随顺他无明,而显现妄法也。此即流转门之意。成事无明之违自,谓无明违背自家之本性而诠示真如之功德也。顺他者,谓无明随顺他真如而能知其名义,成净用也。此即还灭门之意。

  【尾扶】 (杂语)佛之别名。大日经疏十七曰:“尾扶是佛之别名,亦是法王义,谓声便故用此音说也。”梵Vibhū。

  【伪经】 (术语)汉魏以后,翻译为盛,伪似之经论,杂然而出。不可不辨。道安之疑经录序曰:“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口受。同师所受,若十二十,转以授后学。若有一字异者,共想推校,得便摈之,僧法无纵也。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中略)安敢豫学次,见泾渭杂流,龙蛇并进,岂不耻之!今列意谓非佛经者如图,以示将来后学。”可以知安公之时既盛。

  【伪经目录】 (书名)出三藏记集五揭道安之疑经录及僧佑之疑经录。大唐内典录十揭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四十有伪经目录。开元释教录十八揭疑惑录。其他历代之众经目录各有伪经一科。

  【伪经伪轨】 (术语)大黑天之本说。前所揭之仁王经,大日经,三世最胜心明王经,理趣经,孔雀经,仁王经疏,大日经疏,及寄归传等是也。世有佛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大福德圆满陀罗尼经,摩诃迦罗大黑天神所问经等。皆伪经也。诸录不载。又,嘉祥寺神恺之大黑天神法。世称为大黑天仪轨。为人所据。然非真本。亦伪作也,但书中引用之经疏语悉正。

  【尾噜博乞叉】 (天名)Virūpakṣa,广目天之梵名。

  【尾噜荼迦】 (天名)同毗琉璃,增长天之梵名。见四天王条。

  【尾你也】 (术语)Vibyā,译曰明,真言之别称。真言能破众生烦恼之闇障,故名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二合)。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怚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

  【委顺】 (杂语)谓僧死也。是任因缘之义。稽古略二曰:“翟罪于祖,祖乃委顺。”

  【位不退】 (术语)三不退,又四不退之一。菩萨十住以上无再退堕于下凡而流转于恶道也。

  【未曾有】 (杂语)梵名阿浮陀Adbhuta,译言希有,未曾有。总以名意外之事。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

  【未曾有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亦云希法。”四分饰宗记三本曰:“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旧名未曾有。”法华玄义曰:“佛现种种神力,众怪未曾有。”又(经名)一卷,失译。说造佛之功德,未曾有。

  【未曾有正法经】 (经名)三卷,宋法天译。是阿阇世王经之新译。

  【味尘】 (术语)六尘之一。食味之法污真性,故云尘。

  【味道】 (杂语)玩味于道也。三论玄义曰:“味道之流。”

  【未到地】 (术语)谓未到定也。

  【未到定】 (术语)新云未至定。旧云未到定。见“未至定”条。

  【未得谓得】 (杂语)己未得圣法,而谓已得,因起慢心,谓之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为证。”大乘义章五末曰:“增上慢者,实不得圣而谓已得,名增上慢,以其圣法是增上故。”

  【未发菩提心授记】 (术语)见“授记”条。

  【未敷莲华】 (杂名)半开而将满开之莲华也。秘密念佛抄曰:“观音手执未敷莲,作开敷势,即此表示也。”

  【未开显】 (术语)与未显真实同。

  【未来】 (术语)又云当来。谓事物之作用,众生之果报等之当来而未来者。

  【未来际】 (术语)未来世之边际也。未来无边际而假视为有,谓之尽未来际。

  【未来世】 (术语)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

  【未来往生】 (术语)死后往生极乐净土也。

  【未了因】 (术语)前生未了之因缘也。苏轼诗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未离欲】 (术语)谓已断三界之见惑,尚未断欲界之修惑也。预流一来之二果,未离欲之圣者也。

  【位妙】 (术语)十妙之一。

  【位牌】 (物名)死者之影像为之神主,记官位姓名,谓之位牌,本始于懦礼,位牌又称神牌、神板、灵牌、主牌等,宋代禅家用之。位牌之位,非灵牌中阴之义,为尊敬之,故应僧俗而书其位也。朱子语录曰:“主牌荀勖礼,据隋炀帝所编礼书,有一篇荀勖礼乃是。云阔四寸,厚五分,八分大书,某人神坐,不然只小楷书亦得。”经济录六曰:祭先祖父母,有神主,有神牌。神主者,亡者之正体,与影像同义。神牌者,记亡者神灵所居,礼也。虽为木作之物,而其义有别,其制不同。神主书某之神主,神牌书某之神位,故神牌亦云神板,今世之所谓位牌者是也。

  【味如嚼蜡】 (杂语)谓无味也。楞严经:“当横陈时,味如嚼蜡。”

  【味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

  【未生怨】 (人名)阿阇世王之翻名。见“阿阇世”条。

  【未生怨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瓶沙王为阿阇世太子所害之事。

  【卫世师】 (流派)见“胜论宗”条。【卫世师】(流派)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鸺鹠。又号羯拏仆,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裔有慧月,更加四句义为十句义。十句义论是也。玄应音义十曰:“卫世师,此语讹略也。应言鞞崽迦论,此云胜。其论以六句义为宗,旧云六谛。”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卫世师此云无胜,外道论也。”唯识述记一末曰:“吠世史迦,此翻为胜。造六句论,诸论罕匹,故云胜也。或胜人所造,故名胜论。旧云卫世师,或云鞞世师,皆讹略也。(中略)多年修道,遂获五通,谓证菩提,便欲入灭。但嗟所悟未有传人,愍世有情痴无慧目,乃观七德,授法令传:一生中国,二父母俱是婆罗门姓,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聪明辨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经无量时无具七者,后住多劫。波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弃,此云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其人七德虽具,根熟稍迟。既染妻孥,卒难化度。经无量岁,伺其根熟。后三千岁,因入戏园与其妻室竞华相忿,鸺鹠因之乘通化之,五顶不从,仙人且返。又三千岁,化又不得。更三千年,两竞尤甚。相厌既切,仰念空仙。仙人应时神力化引,腾空迎往所住山中,徐说所悟六句义法:一实,二德,三业,四有,五同异,六和合,(中略)后其苗裔名为慧月,立十句义。”

  【未受具人】 (术语)出家未受具足戒之人也。于未受具人之前不能说戒,乃戒律之制也。行事钞上一曰:“六简众云未受具出。”

  【位头】 (职位)禅林之称,在于众位之最上者。

  【未显真实】 (术语)无量义经曰:“以诸众生等性欲不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佛成道后四十余年说种种之法,投种种之机,此中有大法,有小法,有方便,有真实。天台以之判藏通别圆四教,约言之,即有成佛之法与不成佛之法是也。然佛一代之化期将尽而说法华经,其先说成佛之法,已不待言,彼不成佛之法,实成佛之法也,为成佛之方便说浅近之法,开会前不成佛之法而为成佛之法也。是之谓法华开会。此开会乃佛之本意。四十余年未显真实者,谓不为此开会也。然则尔前为未显真实,今经为示真实相者,唯就开会之化仪而言,非就所说之化法而言也,就所说之法而言,则尔前诸经,真实大法即圆教之存者,反较法华为多,而于圆教之体与法华所说之圆教无异,法华之圆法可以成佛,故尔前所说之圆教亦当成佛,如天台判观经之所说,为圆顿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凡此诸经皆是逗会他意,令他得益,不谭佛意意趣何之?今经不尔,絓是法门纲目大小观法十力无异,种种规矩皆所不论,为前经已说故。但论如来布教之元始,中间取与渐顿适时,大事因缘究竟终讫,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罤。”

  【味欲】 (术语)同食欲。见四欲条。

  【味着】 (术语)执着食味也。无量寿经下曰:“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自然饱食,身心柔软,无所味着。”

  【未知当知根】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见“三无漏根”条。

  【未知根】 (术语)又云未知当知根。是三无漏根之一。

  【未至定】 (术语)又云未到定。上界八地各有根本定与近分定,断欲界修惑所发之禅定,为初禅之根本定,乃至断无所有处修惑所得之禅定,为非想处之根本定。又伏欲界烦恼,发近似初禅根本定之禅定,为初禅之近分定,乃至伏无所有处烦恼,发近似非想处根本定之禅定,为非想处之近分定,如此八根本定八近分定中,初禅之近分定有与他之近分定相异之点,故立别名,谓之未至定。言未至根本定之义也。近分之义亦同此。

  【未作不得】 (术语)酬因感果,其理必然,故未为善恶之业,必无招致善恶之果报也。

  【濊佉阿悉底迦】 (术语)Ekāsitika,佛之德相。八十一随好也。濊与秽同。

  【温独波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勇进勤护,见大孔雀咒王经。梵Udyoga-pāla。

  【温陵】 (人名)宋温陵开元莲寺沙门戒环也。徽宗宣和年中着妙法莲华经解二十卷。又见“戒环”条。

  【温陵开元寺志】 (书名)四卷,鼓山元贤撰。记录泉州温陵开元寺之事者。

  【温室】 (杂名)即浴室。又曰汤殿。宝积经五十七曰:“明至我家,入温室洗浴。”教诫律义示入温室之法十六条。

  【温室经】 (经名)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之略称。

  【温室洗浴众僧经】 (经名)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洗浴之功德。

  【温陀罗】 (杂语)见“嗢呾罗”条。

  【温宿】 (地名)西域国名。相当于现今之乌什。在新疆天山之南麓,疏勒之东北,阿克苏之西。梁高僧传罗什传下谓为龟玆之北界。

  【温糟】 (杂名)误红糟为温糟。见红糟条。

  【闻成就】 (术语)六成就之一。经首闻之一字也。

  【闻城十二因缘经】 (经名)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之异名。

  【文池】 (地名)文真邻陀龙池也,又名目真邻陀池,在金刚座之侧。

  【闻持】 (术语)闻教法而忆持不忘,即陀罗尼也。华严经三十三曰:“闻持无量诸佛正法。”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

  【闻持观】 (术语)修求闻持法之观法也。见“求闻持法”条。

  【闻持陀罗尼】 (术语)与闻陀罗尼同。持之梵语陀罗尼也。

  【闻法】 (杂语)闻教法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闻法难】 (术语)四难之一。得闻正法为难也。

  【闻光力】 (术语)闻光明之力也。闻阿弥陀如来智慧之光明,有超世希有之大愿,摄取不舍之威神力而信之。即信弥陀之救济也。

  【闻慧】 (术语)三慧之一。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义章十曰:“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又闻信教法名为闻,思惟法理名为慧。法华玄义一曰:“今使闻慧兼修义观双举。”同十曰:“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闻即信】 (术语)谓闻之即信也。不信,则虽闻而如不闻。经曰“闻其名号”者,非闻于耳,闻于心之意也。

  【闻忌】 (杂语)在远方闻亲近者等死去而为忌也。

  【文夹】 (物名)禅林之语。入书札之手箱也。

  【文句】 (术语)解释经文,谓之文句,或云章,疏,述义,记,释解等。文句之题,如天台智者之妙法莲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句是也,文句者,以释者之句,分别本经之文之义也。又解释经之文文句句,故名文句,有财释是也。但常言文句者,指妙法莲华经文句而言。总即别名也。文句记一曰:“言文句者,文谓文字,一部始终。句谓句读,义通长短。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

  【文理】 (杂语)能诠之文句与所诠之义理也。梁僧传(道安传)曰:“文理会通,经义克明。”

  【闻名】 (术语)闻佛之名号也。观无量寿经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闻名不退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七愿也。见“得不退转愿”条。

  【闻名得定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二愿也,见“住定供佛愿”条。

  【闻名得忍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四。使闻弥陀名者皆得无生法忍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闻名梵行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六愿也。与常修梵行愿同。

  【闻名见佛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五愿也。见“住定见佛愿”条。

  【闻名具德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四愿也。见“具足德本愿”条。

  【闻名具根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一愿也。见“诸根具足愿”条。

  【闻名转女愿】 (术语)弥陀如来第三十五愿,与女人往生愿同。

  【文尼】 (术语)Muni,又名茂泥,牟尼。见“牟尼”条。

  【文若草】 (植物)十诵律云文阇草,五分律云文柔草,皆一也。

  【文殊】 (菩萨)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文殊八大童子】 (名数)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网童子,二地慧童子,三无垢光童子,四不思慧童子,五召请童子,六髻设尼童子。七救护慧童子,八邬波髻设尼童子。见胎曼大钞四。

  【文殊八字法】 (修法)八字文殊之修法也。见“文殊”条。

  【文殊八字护摩法】 (修法)八髻八字文殊之供养法也。见“文殊”条。

  【文殊般涅槃经】 (经名)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之略名。

  【文殊般若经】 (经名)有二译:一梁曼陀罗仙译,题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梁僧伽波罗译。题曰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宝藏经】 (经名)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之略名。

  【文殊出现】 (杂语)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寂调音所问经曰:“东方去此过万佛土,有世界名曰宝住,佛号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文殊师利为彼诸菩萨摩诃萨如应说法。”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曰:“佛告跋陀波罗菩萨:文殊师利有大慈心,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来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佛灭后经四百五千岁于其本生处入灭。”

  【文殊发愿经】 (经名)文殊师利发愿经之略名。

  【文殊佛土严净经】 (经名)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之略名。

  【文殊供养法】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文殊行经】 (经名)文殊尸利行经之略名。

  【文殊号法王子】 (杂语)一切菩萨皆为如来法王之子,而独称文殊者,因文殊为佛左面之弟子,而菩萨众之上首故也。法华文句记曰:“问曰:经称文殊为法王子,其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之子?答:有二义,一于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诸经中文殊为菩萨众首。”

  【文殊护身咒】 (真言)谓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以齿[口*临]二字或叱洛呬焰四字合成一字者。见“文殊”条下“一字文殊法”项。

  【文殊化龙女】 (传说)文殊入大海娑竭罗龙宫化八岁龙女。诣灵山,使龙女于大众前成佛。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文殊悔过】 (修法)文殊菩萨所说之忏悔法也。佛在耆阇崛山,新学菩萨蔽于狐疑,有如来齐光照燿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随喜,请法,兴供,回向,发愿之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赞叹之。见文殊悔过经。

  【文殊悔过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说悔过之法。

  【文殊净律经】 (经名)文殊师利净律经之略名。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经名)一卷,失译。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

  【文殊涅槃经】 (经名)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之略名。

  【文殊菩萨】 (菩萨)见“文殊”条。

  【文殊前三三】 (杂语)唐无着禅师,与清凉山文殊菩萨对话中之语,碧岩第三十五则载之。见“无着”条。

  【文殊三昧】 (术语)发无相妙慧之三昧也,此智慧为文殊所具,故名文殊三昧。大疏五曰:“悉是文殊三昧,故经云侍卫无胜智也。”

  【文殊三世果位】 (杂语)文殊虽为助释迦之化,一时现菩萨之因位,然三世皆为果上之如来。过去称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现在号为欢喜藏摩尼宝精佛,未来称为普见佛。首楞严三昧经下曰:“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中略)佛世尊,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号平等。(中略)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龙种上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度天人已入于涅槃。(中略)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智度论二十九曰:“如首楞严经中,文殊师利自说,七十二亿反作一缘觉,而般涅槃,又现作佛,号龙种尊。”心地观经三曰:“请我释迦牟尼佛当为菩萨戒和上,龙种净智尊王佛当为净戒阿阇梨,未来导师弥勒佛当为清净教授师。”菩萨璎珞经四曰:“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来。(中略)佛世尊,刹号空寂,正于此处成无上等正觉。(中略)尔时,大身如来,今文殊师利是。”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曰:“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极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此界现受教。(中略)佛刹名无碍,佛名升仙尊。(中略)彼升仙佛者,我身濡首是。”(已上过去之佛名)。央崛摩罗经四曰:“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在世教化。(中略)彼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宝积经六十曰:“此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

  【文殊师利】 (菩萨)旧称文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菩萨名,略云文殊。见“文殊”条。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经名)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众,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经名)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之略名。

  【文殊师利发愿经】 (经名)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文殊师利佛土庄严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十五文殊师利授记会之别译。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赵宋天息灾译。略云文殊仪轨。

  【文殊尸利行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文殊巡行诸比丘房,见舍利弗坐禅,后至佛前问难,显示阿罗汉之义,五百比丘不忍,立座而去。文殊更说法要。

  【文殊师利净律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本。寂顺律音天子问,文殊师利答。

  【文殊师利菩萨】 (菩萨)文殊师利名,菩萨其位也。见“文殊”条。

  【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 (经名)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之异名。

  【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经名)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之略名。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净居天,金翅鸟王对文殊说真言密行。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经名)宿曜经之具名。

  【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 (经名)一卷,六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 (经名)金刚顶超胜三昧经说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之略名。

  【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经名)大圣文殊师利赞佛法身礼之略名。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大般若第七会之别译。略云文殊般若。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经名)二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第三十五善德天子会之别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二卷,梁曼陀罗仙译,与僧伽婆罗译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先出,所谓文殊般若是也。

  【文殊师利问经】 (经名)二卷,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七品,分别大乘之诸戒,悉昙之字母,佛灭后小乘二十部之分出等。属大乘律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诸佛甚深三昧谛观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问云何发心?佛答无发是发。次月净光德天子,与文殊问答菩提之义。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广宝箧经之异译。

  【文殊师利巡行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与文殊尸利行经同本。

  【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文殊师利赞一百八名之梵颂也。

  【文殊说不思议境界经】 (经名)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境界经之略名。

  【文殊说名义经】 (经名)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之略名。

  【文殊说摩诃般若经】 (经名)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文殊所乘师子与孔雀】 (杂语)文殊乘师子,以表智慧之狞猛,且文殊以所居清凉山有五百毒龙,为降伏之故也。胎曼中之两文殊,皆坐白莲台。儿文殊亦不乘狮子。乘狮子为八字仪轨之说也。盖乘狮子者,乃金刚界之文殊,坐白莲者乃胎藏界之文殊也。申言之。即胎藏界之文殊以青莲华为三昧耶形,且坐于白莲台,金刚界之文殊以金刚剑为三昧耶形,骑于狮子又孔雀也,胎曼大钞四曰:“文殊狮子座事。八字轨曰:金色放光明,坐狮子王座。”(具云文殊八字仪轨,密宗授受秘密,世无刊本)然依八字文殊法之本经,则以孔雀为其所乘。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其画像作童子相貌,乘骑金色孔雀。”

  【文殊所持青莲华与剑】 (杂语)文殊司一切如来之智慧,无相之智德不染着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莲以表之。能断烦恼,故金刚界之文殊,右持利剑以表之。大日经疏五曰:“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真实经曰:“我今右手执大利剑能断一切众生烦恼。”理趣经曰:“文殊以自剑挥斫一切如来。”同释曰:“智增上菩萨用四种文殊般若剑断四种成佛智能取所取障碍。是故文殊现挥斫四佛臂也。”

  【文殊为九代之祖】 (杂语)法华经序品言:“往昔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有八子,闻父出家成道,皆随之出家。时有一菩萨,名妙光,佛因之说法华经。佛入灭后八子皆以妙光为师,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后之佛名燃灯,其妙光即文殊也。”若是则文殊居八代之首,燃灯为释迦之师,故文殊乃释迦如来九代之祖也。

  【文殊为释迦胁侍】 (杂语)文殊与普贤为两胁侍,文殊为左之侍者。净名玄四曰:“文殊既是释迦左面侍者,此土行最高。”释门正统曰:“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是由胜劣之次第,故文殊为左(即上),普贤为右(即下)也,若依知行理智定慧等法门时则普贤当在左文殊当在右。以文殊司诸佛之智德,普贤司诸佛之定慧也。故一处以文殊弥勒为两胁侍,以文殊置右弥勒置左。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于佛右边画文殊师利,如童子相貌,顶戴宝冠,于释迦牟尼佛左边画弥勒菩萨。”

  【文殊问经】 (经名)文殊师利问经之略名。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经名)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

  【文殊问菩提经】 (经名)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之略名。

  【文殊五使者】 (名数)经云与愿金刚使。大日经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三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于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盖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设尼是发端严义,邬波其亚者,文殊以五髻征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发为名,质多罗是杂色义。”是五髻文殊之使者也。

  【文殊五体悔过经】 (经名)文殊悔过经之异名。

  【文殊五字真言胜相】 (经名)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之略名。

  【文殊现宝藏经】 (经名)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之略名。

  【文殊巡行经】 (经名)文殊师利巡行经之略名。

  【文殊一字陀罗尼法】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之略名。

  【文殊仪轨】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之略名。

  【文殊印真言】 (真言)文殊菩萨之印与陀罗尼也。

  【文殊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七,以文殊为中尊,安二十五尊。

  【文殊智慧】 (杂语)小乘比丘,以舍利弗为智慧第一,大乘菩萨,以文殊为智慧第一。故有觉母之称。见“觉母”条。

  【文殊捉剑迫佛】 (传说)大宝积经一百五曰:“五百菩萨得宿命智,知多劫所作重罪。以忧悔故,不证无生法忍。时文殊知其念已,于大众中偏袒右肩,手执利剑,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言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应善害,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化,无我无人,为谁杀而受殃。是时诸菩萨知宿罪皆如幻化,得无生忍,异口同音说偈曰: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闻思修】 (术语)见“三慧”条。

  【文陀竭】 (人名)Mūṛdhagata,金轮王名。初由母之顶上而生,故称曰顶生王,是释迦如来之前身也。既为金轮王,有千子七宝,领四天下,亦不知饱,一日飞到忉利天见天上玉女,生彼天王若死我欲代治天上之意,生此意时,失通堕地,因顿着床,是劝人少欲知足也。见文陀竭王经。

  【文陀竭王经】 (经名)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顶生王经同本,二经皆是中阿含四洲经。文陀竭为顶生王之名。

  【闻陀罗尼】 (术语)又曰闻持陀罗尼。四陀罗尼之一。闻持佛之教法而不忘也。陀罗尼译言总持。大乘义章十一末曰:“教法名法,于佛教法闻持不忘,名法陀罗尼,闻不忘故经中亦名闻陀罗尼。”见“陀罗尼”条。

  【闻物国】 (地名)舍卫国也。玄应音义八曰:“闻物国,谓舍卫国,十二游经文云:无物不有国也。”弥陀经元照疏曰:“舍卫翻闻物,人物富庶,远闻诸国故。”

  【闻一悟解百千门】 (杂语)见因解悟百千门条。

  【文证】 (杂语)经文之证据也。大乘义章三曰:“先定其名次引文证。”

  【文字】 (杂名)诠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法华玄义五曰:“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言语文字皆解脱相。”

  【文字般若】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文字能诠般若之法,又文字之性空寂而本来解脱,故为般若。

  【文字法师】 (术语)专习教相而不修禅行者之称。止观五曰:“非闇证禅师文字法师所能知也。”同七曰:“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禅师共。”

  【文字人】 (杂语)暗禅者之对。谓拘泥文字上所现之学问,而闲却实践的方面之修业者。

  【稳坐】 (术语)无事安坐也。临济录曰:“老僧稳坐。”

  【问禅】 (杂语)住持升座说法时,名客出众与住持问答:是曰问禅。

  【问法印】 (印相)乌枢瑟摩经上曰:“其问法相,并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来也。”

  【问话】 (杂语)禅林之学生,向和尚发问之语句也。即法堂上禅客所发之问禅是也。由来学生学习此问话为能事,其弊甚多。传灯录(瑞鹿先禅师章)曰:“师云:大凡参学佛法,未必学问话是参学。”

  【问桥】 (故事)方等陀罗经三说佛往昔对智者发愚问而教智者也。止观十曰:“方等云:种种问桥,智者所呵。”

  【问讯】 (杂语)合掌而口问安否也。但敬揖以表问安否之心亦云问讯。僧史略上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敬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释氏要览中曰:“善见论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僧祇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

  【瓮形】 (异类)Kumbhāṇḍaka,即鸠槃荼。

  【瓮中捉鳖】 (譬喻)喻不能走脱也。五灯会元曰:“圆悟答徐俯曰:瓮里何曾走却鳖?”按元曲有瓮中捉鳖之语。

  【我】 (术语)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认定我者为外道,否定之者为教。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述记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蕴之和合者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论一曰:“我谓诸蕴世俗假者。”智度论一曰:“佛弟子辈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

  【我爱】 (术语)于己妄执之我,深为爱着也。俗所谓自爱心。第七识常向第八识起此烦恼,四根本烦恼之一。唯识论四曰:“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圆觉经曰:“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

  【我波罗蜜】 (术语)谓至佛果而成就我德之波罗蜜行也。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总为至佛果之行法名。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虑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成摄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我痴】 (术语)迷于无我之道理为我痴。唯识论四曰:“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

  【我倒】 (术语)思有实我之颠倒妄见。四倒之一。行事钞下之四曰:“大德顺佛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着。”

  【我德】 (术语)我者自在之义,佛具八种之自在为我德。涅槃四德之一。见“八大自在我”条。

  【我法】 (杂语)对于同道者言之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

  【我法俱有宗】 (术语)华严宗所谈,十宗之第一。谓人天乘及小乘之犊子部等,以我与法皆为实有也。因而犊子部等为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严破之。见五教章上三,探玄记一,华严大疏钞八。

  【我见】 (术语)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为常一之义,谓之我见,又云身见。梵语曰没曳达利瑟致,译曰我见。唯识论四曰:“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同述记九末曰:“梵云没曳达利瑟致,此云我见。”大乘义章六曰:“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起信论曰:“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我空】 (术语)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假和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众生空。十地论一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如实知故。”三藏法数十曰:“我空,谓于五蕴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同六曰:“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

  【我空真如】 (术语)谓无我之真理。真如者以名常住之真理,今此真理为离我执之无我真体,故云我空真如。二乘证悟之真理,止此一也。原人论曰:“便悟此身但是众缘和合相,元无我人。为谁贪瞋?为我杀盗施戒,遂不滞心于三界有漏善恶,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我空真如。”孔目章三曰:“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

  【我论】 (术语)法我见,人我见二种之邪论。楞伽经四曰:“离于我论,自性无垢。”

  【我慢】 (术语)梵语Asmimā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我慢定】 (术语)又云悭执定,于定中所现种种之异境以为殊妙而取着也。大疏六曰:“若见异境界以为殊妙,而取着之,名为我慢定,亦名悭执定。”

  【我人】 (术语)我与人也。我之四名之二。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同宗密略疏下一曰:“统唯我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初者谓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

  【我人四相】 (名数)一我相,于五蕴法中计有实我,有我之所有也。二人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为人,异于余道也。三众生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依五蕴而生也。四寿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一期之寿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见金刚经。

  【我室】 (譬喻)我执能包藏一切之烦恼,故譬之以室。释门归敬仪上曰:“我室四蒙,包藏见爱。”同通记上本曰:“我有二种:人我法我。主宰为义,能藏见爱,喻之室。”

  【我事】 (术语)谓自身也。俱舍论二十二曰:“我事谓自身。”

  【我所】 (术语)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注维摩经五:“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

  【我所见】 (术语)执我所有之偏见,即不知一切之事物本为假有,无自他所属,而误固执为我所有之偏见也。

  【我所事】 (术语)与我所,我所有同。俱舍论二十二曰:“我所事者,谓衣服等。”

  【我所心】 (术语)想实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

  【我天尔狗】 (术语)百论之著作者,提婆为论伏外道论师所用一种之循环论法也。西域记五曰:“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中有外道婆罗门,高论有闻,辩才无碍,循名责实,反质穷辞。雅知提婆博究玄奥,欲挫其锋,乃循名问曰:汝为何名?提婆曰:名天(提婆译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如是循环,外道方悟。自时厥后,深敬风猷。”

  【我闻】 (杂语)一切经之初,置我闻二字者,息世之执竞,且证亲闻之无谬。我者阿难自谓也,注维摩经一:“什曰:若不言闻,则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则情有所执。情有所执,诤乱必兴。若言我闻,则我无法,则无所执。得失是非。归于所闻。我既无执,彼亦无竞。无执无竞。诤何由生?肇曰:出经者,明己亲承圣旨,无传闻之谬也。”华严经疏四曰:“我即阿难,闻谓亲自听闻。”

  【我我所】 (术语)我者,谓自身;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众(五蕴之身),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注维摩经二:“肇曰:我身之妙主,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国财妻子万物尽我所也。什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慧远维摩经疏一末曰:“约报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圆觉经钞九曰:“我谓正报,我所谓依报。”

  【我相】 (术语)实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同刊定记四曰:“我者谓自五蕴总相为我。”

  【我想】 (术语)思惟有实我之妄想。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

  【我有】 (术语)有一实我体之妄执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说阿笈摩,除我有执。”

  【我愚】 (术语)妄执有我体之愚惑情。不达无我之真理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

  【我语取】 (术语)执着种种我见之言语,谓之我语取。取者执着之义,四取之一。

  【我者】 (术语)自身也。圆觉经曰:“其心乃至圆悟涅槃,是我者。”

  【我知者】 (术语)谓数论二十五谛中,第二十五之神我谛。述记一末曰:“我知者神我也。”

  【我执】 (术语)认有我身之执念为我执,亦云人执。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舍论二十九曰:“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俱舍光记二曰:“我执谓我见。”梵ātma-grāha。

  【我执习气】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随我执所熏成之种子也。此虽亦为名言熏习,而由我执之熏种,使自他差别,故别立之。成唯识论八曰:“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卧】 (杂语)梵语Śaya,睡眠之意。四威仪之一。说见“卧法”条。

  【卧法】 (杂语)比丘眠卧之法。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论六曰:“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右胁卧,脚脚相累。不得散手脚,不得散乱心,不得散乱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后眠。至后夜,疾疾起,经行,坐,除去睡盖。”释氏要览下曰:“宝云经云:欲卧,身向右边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为长养诸根大种故。瑜伽论问云:何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

  【沃焦】 (杂名)在大海底吸水石之名。由其下无间地狱之火气,故此石常焦热云。观佛经五曰:“从阿鼻地狱上冲大海沃焦山,下大海水渧如车轴计。”贤愚因缘经四曰:“海何以故?注入不增不减。下阿鼻火上冲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注入故,以故不减。”文句记九下曰:“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中,及十住婆沙中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文句私记九本曰:“兼名苑曰:东海有焦石,一名沃焦。方圆三万里,水沃之,则消尽。”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曰:“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为八河,及阎浮提一切众流皆归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刚轮故大海不灭。”又以譬凡夫之欲情无穷极,佛独超度之,故释迦牟尼,一翻度沃焦。

  【沃焦海】 (杂名)沃焦石所在之海。是众生受苦之处。六波罗蜜经曰:“马头山,沃焦海。”超悟疏曰:“谓大海中,有沃焦石。海水无量,悉被消铄,此是增上受苦之处。”

  【沃焦山】 (杂名)此石广大,故云山。

  【卧具】 (地名)卧时之资具。床榻被褥等。智度论三十曰:“卧具者,床榻被褥帏帐枕等。”又四分律名三衣袈裟曰卧具,十诵律曰敷具,从其形似而为名也。萨婆多论五曰:“敷具者,衣名也。”行事钞中之二曰:“言卧具者,是三衣也。即三衣总名卧具,犹如此方被之相,故取通号。”同下之一曰:“此袈裟色,从色得名。(中略)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

  【乌】 (术语)O,又作鸥,袄,邬,奥,鄂,污。悉昙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污字时,是取声。”又大庄严经曰:“唱乌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声。”是由Ogha(瀑流)Oḍha(取)之语释之。又ū,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四。又作污,忧,优,宇,欧,忧,瓯,乌乌,鸣。金刚顶经字母品曰:“污字门,一切损减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文字品曰:“称污字时,是损减世间多有情声。”此由ūna(损减)释之。又大庄严经四曰:“唱乌字时,出诸世间一切众生智慧狭劣声。”

  【污】 (术语)梵字()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鸥,袄,乌,邬,皆同。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文殊问经字母品十四曰:“称污字时,是取声。”是盖文殊问经说浅略之字相,金刚顶经即其字相,明绝对之字义(即真实之本体)也。日本净严之悉昙字记讲述曰:“字母表云执瀑流。执者取义,谓执取生灭无常之法。是有二类:凡夫执生灭无常之法,是取着常。二乘不知无常生灭之法,即常住不灭之法。偏执取无常无我,厌离生死,欣求涅槃。今悟解瀑流不可得之性,则一切诸法,常住不灭,又随缘生灭。以此之故,凡夫二乘之偏执,俱不可得。次若执取生死永断,犹滞二乘地,又着无识身三昧故,犹未免漏流。若了达本不生际,即漏而无漏故,漏无,不漏无。复次,漏与无漏,俱时具足,名真无漏。何则?一尘亦不漏失故,是为瀑流不可得之实义。”又梵字(ū)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污字门时,一切法损减不可得。”文殊问经字母品十四曰:“称污字时,是损减世间多有情声。”是文殊问经唯就浅略之字相,金刚顶经说甚深之字义也。日本空海之吽字义曰:“以佛眼观之,佛与众生,同住解脱之床。此无彼无,无二平等,不增不减,周圆周圆也。既无胜劣增益之法,何有上下损减之人。是名污字之实义。”又曰:“诸法因不可得故,污字门因不可得。因不可得,则本初不生。本初不生,则不增不减。不增不减,则大般涅槃之果海。大般涅槃之果海,则如来之法身。是名污字之实义。”

  【乌波】 (术语)Bhava,译曰有。三有二十五有之有。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又十二缘起中之有支,招未来苦果之善恶业也。名义集六曰:“乌波,或云萨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世续生,是名为有。”

  【邬波半止迦】 (异类)又作优波般止哿Upapaūcaka,夜叉名。译曰小五。见孔雀王咒经下。

  【乌波髻使者】 (佛名)文殊之使者。胎藏界曼陀罗第七文殊院二十五尊中之一,位于文殊之左方第一。秘藏记下曰:“乌波髻使者,黄色,左手青莲华,右手利剑。”梵Upakeśini。

  【邬波那】 (杂语)译曰发起。见大日经疏一。

  【乌波难陀龙王】 (异类)八大龙王之一。难陀龙之弟。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门及南门。肉色,头有七蛇,右手执剑,左手散开。

  【邬波尼杀昙】 (杂语)Upaniṣad,又作坞波尼杀昙,优波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慧苑音义上曰:“优波尼沙陀分,正云坞波尼杀昙。言坞波者近也,尼杀昙者少也。”慧琳音义一曰:“优波尼沙陀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同十曰:“义译为微细,极至邻虚,名坞波尼杀昙。”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尼杀昙分,又言优婆沙陀分,此数之极也。”能断金刚论下曰:“邬波尼[愍-民+?]昙,译为因。”

  【邬波婆娑】 (术语)见“优波婆娑”条。

  【邬波三钵那】 (术语)Upasaṁpanna,译曰近圆。受大戒者之美称。寄归传三曰:“既受戒已,名邬波三钵那。”注曰:“邬波是近,三钵那是圆,谓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亲近涅槃。”

  【邬波僧诃】 (异类)Upasiṁha,又作优婆僧伽。夜叉名。译曰小狮子。见孔雀王咒经中。

  【邬波世罗】 (人名)Upaśaila,劫初卵生之罗汉名。译曰小山。因住处而名之。见俱舍论八,同光记八。

  【邬波斯迦】 (术语)又作鸟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夷条。

  【邬波素迦】 (术语)见“优婆塞”条。

  【邬波索迦】 (术语)又作乌波索迦。见“优婆塞”条。

  【乌波提涅槃】 (术语)译言有苦涅槃。谓外道小乘之涅槃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波,此翻为有,提云苦也。谓二乘所得无余涅槃,未离变易,行苦随故。有余涅槃,及诸外道所计涅槃,并未离三苦故。”Upādhi-nirvāna。

  【邬波提舍泥】 (杂名)Upadeśana,译曰业声。八转声之第二。

  【邬波题铄】 (术语)见“优婆提舍”条。

  【邬波驮耶】 (术语)见“优婆驮耶”条。

  【邬波柁耶】 (术语)又作邬波驮耶。见“优婆驮耶”条。

  【邬波遮卢】 (人名)轮王名。译曰小髀。从父髀生故名。见俱舍论八,同光记八。Upacāru。

  【乌勃】 (植物)果名。慧琳音义五十三曰:“乌勃林,即嗢勃林也,木果也。似木菰而大,甚香。”

  【乌逋沙他】 (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译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见“布萨”条。梵文多用Poṣ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乌苌】 (地名)一作乌长,国名。见“乌仗那”条。

  【乌刍涩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刍涩摩仪轨】 (经名)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之略称。

  【乌刍沙摩】 (明王)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刍涩摩,乌刍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因之于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乌刍沙摩修法】 (修法)出于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经一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秽迹金刚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要门一卷,秽迹金刚百变法经一卷,陀罗集经九,金刚乌枢瑟摩法印咒品等。

  【乌刍沙摩尊形】 (图像)尊形为忿怒形,由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持剑,下手把羂索,左手持棒,次手把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见乌枢瑟摩明王经上,图像钞八。若据陀罗尼集经九,则“面貌端正。极令殊好。”非忿怒之形,且四臂之器杖有差违,更有异形。

  【污道沙门】 (术语)四沙门之一。破戒无惭之沙门而污正道者。

  【邬阇衍那】 (地名)Ujjayini,国名。南印度之境。僧徒三百余人,大小兼学。有阿输迦王所作之地狱遗址。见西域记十一。

  【乌铎迦汉荼】 (地名)Uṭakhāṇda,北印度健驮罗国之都城名。在信度河之北岸。玄奘自印度归,至此流失多数之经卷云。

  【乌伽罗国钵】 (器名)或作郁伽罗,又名云优伽罗,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钵,不受,佛听受畜。

  【乌回鸠罗】 (杂语)译曰无二平等。可洪音义十五曰:“梵云乌回鸠罗,此云无二平等。萨婆多律云:乌回名二,鸠罗名平等。其心无二平等如称,名乌回鸠罗也。”

  【污家】 (术语)比丘以物赠与在家之人为使得者思报恩,不得者闻之不喜,彼此皆伤平等施心故谓之污家。是比丘最当慎之所作,十三僧残中有污摈谤违僧谏戒。行事钞中之二曰:“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种种信施物,为三宝自身乃至一切,而与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污家。(中略)由以信施物与白衣故,破前人平等好心,于得物者欢喜爱乐,不得物者纵使贤善无爱乐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同资持记曰:“名污者,莫非坏彼净信令生厚薄故。”

  【污戒】 (术语)受戒之人屡迷于烦恼,无惭无愧,而污净戒也。

  【乌臼】 (人名)乌臼,嗣法于马祖。见传灯录八,会元三。

  【乌臼问法道】 (公案)出碧岩集七十五则。

  【乌俱婆誐】 (天名)不动明王使者之名。八大童子之一。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乌俱婆誐,此云超越住世也。”梵Ugra-bhaga。

  【乌窠禅师】 (人名)乌窠道林禅师,姓潘,名香光,富阳人也。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具。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处,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下。师谒之,发明心地。及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盘曲如盖,遂栖止其上。白侍郎出守杭郡,入山问道。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童也晓得。师曰:八十老翁行不得。忽一日,谓侍者曰:吾今报尽,言讫坐亡。

  【乌剌尸】 (地名)国名。属于北印度境之迦湿弥罗国,僧徒学大乘。见西域记三。

  【乌蓝婆拏】 (行事)见“盂兰盆”条。

  【屋里人】 (杂语)谓人人本具之心性。盖以家屋喻身体,主人公喻心性也。又谓参学同一师家之人。例如翠岩保福长庆三大老,同为雪峰会下人,故称为屋里人,是也。出于碧岩种电钞七等。

  【污栗驮】 (术语)Hṛdaya,译曰心。谓草木之中心也。止观一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污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通常谓之肉团心。密教之用语,污字通常作汗。

  【乌龙】 (人名)法华传八曰:“李遗龙者,并州人。其家书业,相继究微。龙父名曰乌龙,偏重此土道教,不信佛教。性耽嗜酒肉,谤佛经。(中略)凡一生中,不书佛经。设复有人,赠投金玉利,都不见经,况自书写。遂发狂乱,语遗龙曰:若汝吾子,不可信佛经。信而犯者,灾横不少。即吐血而卒。后并州司马,发心贞固,偏重法华。如法欲写其经,无能书。同志有人谓司马曰:乌龙之子遗龙,继业能书。其家邪见,不写佛经。君威能伏邪心,堪任书写。司马以方便调伏,更不随,自称家传固辞。更雇余书生,造一部毕,若纸若笔,必以净心,自出珍宝,如法营欲,清净供养。复思惟我既州主,龙岂不肯受言!逼以刑言,赎以金玉,龙遂立题目,悔责父遗嘱。入夜不觉,一日一夜。次夜梦,百千天人围绕大威德天,龙前庭中住立,问谁人天?答我是汝父乌龙,先生愚气,不信佛经,堕大地狱。炎火缠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五百利犁,构吾舌肉,不可具说。昨日地狱上,忽有光明,于中现一化佛,说偈言:假令遍法界,断善诸众生。一闻法华经,决定成菩提。如是六十四佛,次第而现,说偈亦尔。尔时地狱火灭,变为凉地。我及众生,舍身生第四天,天上法尔初三事即知。汝造题目六十四字,一一之字,现化佛身,说偈拔苦。我与汝身,一肉血分。依我一人善缘,地狱罪人,闻偈离苦,同生一处,今围绕者是也。”

  【邬卢频螺迦叶波】 (人名)又作乌卢频螺迦叶波。见“优楼频螺迦叶”条。

  【乌罗伽】 (杂名)Uraga,译曰腹行。即龙蛇之类。见探玄记二十。

  【乌洛迦栴檀】 (植物)Uragacandana,香木名。慧苑音义下曰:“乌洛迦者西域蛇名,其蛇常患毒热,据此香树,以身绕之,毒热便息,故因名也。或曰:此蛇最毒,螫人必死。唯以栴檀,能治,故以为名耳。”

  【乌律律】 (杂语)又作乌律率。形容眼睛之黑色语也。

  【乌律率】 (杂语)与乌律律同。

  【屋门】 (譬喻)五功德门之一。

  【乌摩】 (异类)Unmada,又曰忧摩陀。鬼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忧摩陀,此云妖狂,亦是醉神者也。”涅槃经疏七曰:“优摩陀,能令人醉鬼。阿婆罗,令人狂鬼。”文句私记十末曰:“注经云:乌摩食精鬼。”

  【乌摩妃】 (天名)Umā,乌摩,译曰贪。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极深密门曰:“大自在天王,妃乌摩为座。”摩醯首罗天之后妃也,彼天之左足,蹈乌摩妃,是表贪也。又此尊蹈于降三世之足下,乘赤羊者,摩醯首罗既乘白牛,得大自在力,故妃乘羊以显其微力。曼陀罗大钞七谓乌摩妃为白肉色,乘赤羊,左手持三戟,右手持莲花。

  【乌娜迦】 (杂名)水之一异名。见“郁持”条。

  【邬那末奴沙婆陀】 (术语)Unamanuṣyapada,译曰减人语。损减他人之语,即毁呰也。见饰宗记六本。

  【乌鸟喻经】 (经名)此经说比丘之行,不可如獭,乃至如乌鸟,应如猩猩之喻。摄于中阿含经十三。

  【乌婆计设尼童子】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于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竖大头小三指,余指屈,当胸,坐于赤莲。

  【乌婆柯】 (人名)Upaka,外道名。译曰近住。见义林章二本。

  【邬婆婆沙】 (术语)见“优波婆娑”条。

  【邬婆提耶】 (术语)见“优婆驮耶”条。

  【乌婆陀颇尼】 (饮食)译曰薄甘蔗糖。见善见律十七。

  【乌耆】 (地名)又作阿耆尼[仁-二+乌]夷。新疆之东北部。见慈恩传二。Agni。

  【乌耆帝】 (真言)咒名。七佛所说神咒经一曰:“有咒名乌耆帝,晋言除禅定垢,却障道罪,诸魔邪鬼悉能灭之。”

  【污染】 (术语)污染于世间之五尘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莲华,无污染故。”

  【乌瑟】 (术语)乌瑟腻沙之略。

  【乌瑟腻沙】 (术语)Uṣṇiṣa,又作嗢瑟尼沙,郁瑟尼沙,郁尼沙,坞瑟腻沙。译曰佛顶,肉髻。佛之顶骨隆起成髻形者。三十二相之一。可洪音义一上曰:“乌瑟腻沙,此云佛顶。”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瑟腻沙,或作嗢瑟尼沙,或作郁瑟尼沙,此云髻。案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义四曰:“乌瑟腻沙,梵语也,如来顶相之号也。观佛三昧海经云:如来顶上,肉髻团圆,当中涌起。高显端严,犹如天盖。”往生要集上末曰:“乌瑟高显,晴天翠浓,白毫右旋,秋月光满。”无上依经曰:“郁尼沙。”

  【乌瑟腻沙总持经】 (经名)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之略名。

  【乌瑟腻沙最胜尊】 (佛名)谓乌瑟腻沙最胜总持功德之尊体。详见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乌瑟沙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沙斯】 (天名)Uṣas,星名。译曰太白星。见玄应音义二十二。吠陀之女神。化为曙光也。

  【乌社】 (杂名)见优婆驮耶条。

  【乌施罗】 (植物)Uśira,草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施罗末草名也,形如此土细辛,其体极冷。”

  【乌枢瑟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枢瑟摩明王经】 (经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之略。唐阿质达霰译,三卷。

  【乌苏波置楼】 (经名)得大势菩萨之陀罗尼名。译曰救诸病苦。见陀罗尼集经一。

  【乌苏慢】 (异类)鬼名。译曰厌神。玄应音义一曰:“厌人鬼名也,梵言乌苏慢,此译言厌。”释迦谱二曰:“乌苏慢,汉名厌神。”

  【乌苏耆昼腻多】 (经名)陀罗尼名。译曰金光照燿。见陀罗杂集一。

  【乌苏吒】 (经名)陀罗尼名。译曰除淫。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一。梵Uṣṭa。

  【乌素沙摩】 (明王)见“乌刍沙摩”条。

  【乌孙】 (地名)国名。见“乌仗那”条。

  【乌娑哆罗迦】 (异类)恶鬼名。见慧琳音义三十五。梵Ustraka。

  【乌昙跋罗】 (植物)又作优昙钵罗,邬昙钵罗。花名。见“优昙”条。

  【乌昙跋罗浆】 (饮食)百一羯磨五曰:“乌昙跋罗,其果如梨子,八种浆之第五也。”

  【乌昙婆罗华】 (植物)与乌昙跋罗同。见乌昙跋罗浆项。

  【乌头天】 (天名)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尊。胎藏界曼陀罗大钞六曰:“此天者井宿也,问:何故名乌头乎?答:顶上戴乌头故。”梵Nirviṣi。

  【乌荼】 (地名)梵名Odra,或作Odivisa。东印度之国名。西域记十谓其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周二十余里,入海商人,远方旅客,往来中止之路,其城坚峻,多诸奇宝云。

  【邬荼】 (地名)国名。见“乌仗那”条。

  【乌图末罗】 (植物)木名。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曰:“若欲祈雨。取乌图末罗木。”经注曰:“三藏云:其木似栀子。”

  【邬陀南】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见“忧陀那”条。

  【邬驮南】 (术语)又作乌拖南,邬陀南。见“忧陀那”条。

  【邬陀延】 (地名)Udayana,又作优陀延,邬陀衍。译曰出。日出之义。见宗轮论述记。

  【邬陀衍那】 (人名)王名。见优婆填王条。

  【邬斜诃罗】 (异类)夜叉鬼名。译曰吸食。见孔雀王经上。梵Ucchvasa-āhāra。

  【乌仗那】 (地名)Udyāna,又曰乌杖那,乌苌,邬荼,乌孙,乌你也曩等。国名。西域记二曰:“乌仗那国,唐言苑,昔轮王之苑囿也。旧云乌孙场,或曰乌茶,皆讹。北印度境。”开元录六曰:“乌苌国,正音应云邬荼。”慈恩传二曰:“乌仗那,旧称乌长,讹也。”梵语杂名曰:“乌你也曩。”在北印度境,周五千余里,山谷相属,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如来昔为哥利王,割截肢体,为尸毗王舍身于鹰等之遗迹皆在此国。见西域记三。即今之Yasefzay也。

  【乌啄支富敷】 (真言)神咒名。译曰众生五欲淤泥卧提拔令出三界。见陀罗尼集经二。

  【无】 (术语)梵语阿,A,译曰无、非、不。以世俗释之,只是否定事物存在之辞。以胜义释之,则无有二种。惑智之无与圣智之无是也。惑智之无,仅为断见,圣智之无,则超于有无之妙无也。真言以阿字为观道之要门,禅家亦有以无字为悟道之关门者,皆取圣智之无也。无门关第一则曰:“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评唱曰:“参学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学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无爱】 (术语)如来无饿鬼爱,故名真解脱,饿鬼爱者贪欲无厌如饿鬼也。涅槃经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又曰:“解脱者名曰无爱。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真解脱。”

  【无碍】 (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即身成佛义曰:“无碍者,涉入自在义。”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与弥陀佛万德,本来空寂,一体无碍。”

  【无碍大会】 (行事)又云无遮大会。施与一切僧俗之大斋会也。佛祖统纪二十七曰:“梁武大同二年,帝幸同泰寺,设无碍大会。”

  【无碍道】 (术语)见“无间道”条。

  【无碍光】 (术语)十二光之一。阿弥陀佛之光明也。阿弥陀佛之光明,无论山河云雾等外障,即贪瞋痴慢等内障亦不能障蔽,且为照破,故名。

  【无碍光佛】 (佛名)即无碍光如来。

  【无碍光如来】 (佛名)经云无碍光佛,论云无碍光如来。阿弥陀如来十二异名之一。往生论曰:“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无碍解】 (术语)又云无碍辩。见“四无碍解”条。

  【无碍人】 (术语)佛之德号,以佛证生死即涅槃之无碍道故也。晋华严经五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知生死即涅槃。”赞阿弥陀佛偈曰:“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无碍智】 (术语)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胜鬘宝窟上末曰:“无碍智者,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

  【无安】 (术语)一切世间无安稳之法,悉以苦为自性。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新译仁王经下曰:“爱欲结使,自作疮疣,三界无安,国有何乐?”

  【无巴鼻】 (杂语)巴者,把也。鼻,鼻准也。无巴鼻犹抟之不得。即得无所得之意也。德异坛经序曰:“尽得无巴鼻。”

  【无比法】 (术语)阿毗昙,一译无比法,无比类之无上法也。见“阿毗昙”条。

  【无比女】 (人名)优填王经曰:“佛在拘深国,王号优填。其国有婆罗门,名摩因提。有一女容貌希有,名曰无比。官僚豪姓求聘之为妻,父曰:若与我女容貌齐者则应之。摩因提见佛相好具足,喜曰:方为此人。即将女诣佛所,请曰:愿以奉箕帚。佛说种种不净之相。曰:秽恶臭皮囊,有何好处?应将去。摩因提惭耻而退,送此女于优填王,王大喜,宠之甚。王之正后尝师事佛,得须陀洹道,此女谮之于王,王惑其言,以百箭射之。箭皆绕后三匝,还落王前。王惊惧,至佛所自忏悔,佛为说女子之诸恶。”

  【无比身】 (术语)佛身微妙,世无比类,故云无比。胜鬘经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宝窟上本曰:“天下无类,故云无比。”

  【无边】 (术语)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

  【无边法界】 (术语)法界广大而无边际,无尽诸法存于其中,诸法无尽,故法界亦无边。法界者,容法之界域也。

  【无边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也。

  【无边门陀罗尼经】 (经名)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之略名。

  【无边身】 (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无边身菩萨】 (杂名)即如来之异名。传心法要下曰:“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无边世界】 (术语)谓虚空界也。又云谓无数之世界无边际存在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

  【无表戒】 (术语)戒有二种,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之时,造作受者身口而表示受戒之相于外,谓之表戒,此时身内生一种有防非止恶功用之实物,谓之无表戒。以此于外相无表示故也。表戒者,受戒时竣,即亦断绝,无表戒者,永于身内相续以护身口之恶也。而此无表戒有部以为色法,成实宗以为非色非心,法相宗以为心法。参照“无作戒”条。

  【无表色】 (术语)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质,有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于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部宗之义也,若依成实宗之义。则此法无缘虑之性用,故非心,无质碍之性用,故非色。即为非色非心之法也。大乘法相宗以之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有之思种子别作用,摄之于心法。此无表色有善恶,善性之无表色,有招乐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恶性之无表色,有招苦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论一曰:“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无表色二功能】 (名数)表色即表业之善性恶性,唯有成大业道为感未来异熟果之异熟因之一功能。无表色即无表业之功能,一成业道,二别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此功能自未舍戒以来,其功能念念倍增。故若舍戒时,失其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而不失感异熟之业道功能也。

  【无表思】 (术语)法相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以之为戒体。此戒体于外相无表示,故名无表思,顺小乘有部之义,名为无表色,彼宗以无表之戒体为色法故也。

  【无表业】 (术语)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宗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为体,故复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宗以为以非色非心为体,大乘法相宗以为以心法为体,而假名曰表色无表色。

  【无不定心】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无不知已舍】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见“十八不共法”条。

  【无财饿鬼】 (异类)饿鬼有有财无财少财多财等之种类,极无福分之饿鬼,少分之食物不能下咽者,名曰无财饿鬼。见“饿鬼”条。

  【无财鬼】 (异类)无财饿鬼也。

  【无惭】 (术语)梵语曰阿纥里Ahrīkatā,言作恶自心无耻也。唯识论六曰:“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

  【无惭外道】 (流派)此外道计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为,非人间之所关知,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瞋则众生苦。人间之罪福,一系于大自在天之意,使全责任负于大自在天,犯罪而不惭愧,则不堕于恶道。惭愧,则却堕于地狱云。

  【无差别】 (术语)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

  【无常】 (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

  【无常刀】 (譬喻)观佛经三曰:“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

  【无常风】 (譬喻)风不知所来,不知所去,去来于不用意之间而散花灭火,以譬时至则众生之命数即为夺去也。智度论二曰:“咄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

  【无常观门】 (术语)观世相无常之佛门也。

  【无常虎】 (譬喻)无常之可怖如虎也。

  【无常偈】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非常偈也。

  【无常讲】 (行事)以无常(即人死)为缘而修之佛事也。

  【无常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老病死三法之不可爱,后附五言颂十二首,七言颂四首,谓之无常偈。西天僧葬时颂之。

  【无常狼】 (譬喻)无常之可畏,譬如狼也。智度论十五曰:“菩萨虽上妙五欲,不生贪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王有一大臣,覆藏自罪。王欲罚罪,语曰:若得无脂肥羊,当许汝罪。大臣有智,系一羊养以水草,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得养肥而无脂。王问如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见无常空狼消结使脂,肥功德身。”

  【无常鸟】 (杂名)冥土之鸟名。谓杜鹃也。十王经曰:“树有荆棘,宛如锋刃。二鸟栖掌,一名无常鸟,一名拔目鸟。”注曰:“无常鸟者,杜鹃也。拔目乌鸦也。”

  【无常磬】 (杂语)又云引磬。人命临终所打之磬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终亡者,打无常磬。”同资持记曰:“天台智者临终语维那曰: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声磬耶(今时死已方打,故知无益)。”

  【无常杀鬼】 (譬喻)见“杀鬼”条。

  【无常使】 (譬喻)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又有阎魔王遣五天使之说。见“天使”条。

  【无常堂】 (堂塔)又云无常院、延寿堂、涅槃堂,皆其别名也。置临命病者之所。见“无常院”条。

  【无常想】 (术语)十想之一、观想无常之理也。

  【无常迅速】 (术语)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无常依】 (术语)如来之德号。如来为一切众生之所依,故名。

  【无常依经】 (经名)二卷,梁真谛译。说造佛像之功德及如来之功德。

  【无常院】 (堂塔)律家曰无常院,无常堂,禅家曰涅槃堂,延寿堂。置临命之病僧使观无常之所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依中国本传云:祇洹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以凡生贪染。见本房内衣钵众具,多生恋着无心厌背,故制令至别处,堂号无常。来者极多还反一二。(中略)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起。左手中系一五彩幡。脚垂曳地。当安病者在像之后。左手执幡脚。作从佛往净刹之意。”

  【无常钟】 (杂名)同无常磬。

  【无瞋】 (术语)三善根之一。遭违缘而心无瞋恨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瞋?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

  【无尘法界】 (术语)尘者色等之六尘,即三界之诸法也,法界为真理之异名,理体清净,一切三界诸法唯由理缘起,理外无尘境,故云无尘法界。观经玄义分曰:“无尘法界凡圣齐圆。”起信论曰:“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心为真心,即真如之心也)。

  【无尘三昧】 (术语)无能胜菩萨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离一切之尘垢也。

  【无尘唯识】 (术语)尘为尘境,即三界之诸法。谓万法唯为阿赖耶识所作,识外无尘境也。真谛译摄论五所谓“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无尘法界”说唯理。无尘唯识说唯识。

  【无称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佛之异名,其光明无称量之者,故名无称光。

  【无痴】 (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痴惑也。唯识论六曰:“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无齿大虫】 (杂语)大虫者虎,无齿者,年长而无齿也。

  【无刀大贼】 (譬喻)不持刀之劫贼也,以譬无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净心诫观中曰:“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

  【无倒】 (术语)颠倒事理者,凡夫之通见,如指苦为乐指无常为常是也。离一切颠倒之正见曰无倒。

  【无道心】 (术语)求佛果之心曰道心,无求佛果之心曰无道心。

  【无得正观】 (术语)又云不二正观。三论家之目。就谛理而谓之八不中道,就观解而谓之无得正观。八不即无得,中道则正观也。中道之理,为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故正观之智,无生灭一异等所得也。三论玄义曰:“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谛教为宗。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

  【无等】 (术语)佛之尊号。梵语曰阿娑磨Asama,谓比之余生无与等也,智度论二曰:“婆伽婆,名有德,先已说。复名阿娑磨,秦言无等。”大日经疏三曰:“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过上,故名无等。”

  【无等等】 (术语)梵语Asamasama,佛道及佛之尊号。佛道超绝无与等者,故云无等,唯佛与佛等,故曰等。维摩经佛国品曰:“无等等佛自在慧。”法华经普门品曰:“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佛道超绝无与等者,唯佛佛自等,故言无等等。”智度论二曰:“复名阿娑摩娑摩,秦言无等等。”同四十曰:“无等等,诸佛名无等。与诸佛等,故名为无等等。”同净影疏曰:“佛比余生无等,名为无等。佛佛道齐,故复言等。”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佛道无等,唯佛与佛等故。名此道为无等等。所以名佛为无等等。”又九界之众生不能等于理佛,能等于此理佛,则无等之等也。法华文句十曰:“无等等者,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心能等此理,故无等而等也。”又无等无等之意,如言无上上。只显法之独绝也。贤首心经略疏曰:“独绝无伦,名无等等。”法华文句十曰:“如是知见究竟法界,广无崖底,无等无等等,更无过上。”玄义私记二本曰:“无等之下重云等者,以一无字冠二等字也。”

  【无等等乘】 (术语)大乘之总名。无等无等之意,言他无比类也。宝积经二十三曰:“是故此乘名大乘,(中略)无上上,无等等乘。”

  【无等等句】 (杂名)指幻焰等之十缘生句为无等等句,以是为与无等之佛智得等同之言句故也。大日经疏三曰:“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过上,故名无等。而心之实相与之函盖相称,间无异际,故曰无等等。若以十缘生了知心处,则安住其中,故曰无等等句。”

  【无等等三昧】 (术语)观一切众生等于无等之佛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等等三昧者,得此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佛,观一切法皆同佛法。”

  【无等等咒】 (杂名)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

  【无等觉】 (术语)无等等之正觉也。又无与等之正觉也。瑜祇经曰:“名金刚持地,速悟无等觉。”

  【无等力三昧耶明妃】 (术语)即入佛三昧耶真言。大日经密印品曰:“尔时薄伽梵即便住于身无害力三昧,住斯定故,说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力三昧耶明妃。”义释十曰:“三力者,谓三世力,或是三平等也。无等力者,即此三力也。”

  【无动佛】 (佛名)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无动行】 (术语)又云不动业,三行之一。谓修禅定而生于色界无色界也。禅定离心之散动,故云无动,生天之果报决定而无移动,故云无动,前义就因而言。后义就果而言。

  【无动尊】 (菩萨)不动尊之异名。立印轨曰:“于袈裟上,画圣者无动尊。”

  【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修法)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之略名。

  【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密法品】 (经名)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密法品之略名。

  【无对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无耳人】 (术语)见“无眼人”条。

  【无二平等经】 (经名)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之略名。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经名)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

  【无二无三】 (术语)法华无二亦无三之略。

  【无二亦无三】 (术语)谓成佛之道,唯一而无二道三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为偈文之语。其本文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诸师解之,其说不一。台家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对简之,成立唯一圆教。余乘若二若三、训为“余乘与若二与若三”。余乘者,指别教,若二者,指通别二教,若三者,指藏通别三教。意谓今之法华时为唯一圆教,不如前华严时(第一时)之兼别教,不如般若时(第四时)之带通别二教,不如方等时(第三时)之对待藏通别三教也。是视二三之数为复数而解之也(法华文句)。三论之嘉祥,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对简之,成立唯一佛乘。故训为“余乘之若二若三”。余乘者,总指缘觉与声闻,若二者,别指缘觉,若三者,别指声闻。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为第一、缘觉乘为第二、声闻乘为第三。意谓为唯一佛乘,无第二之缘觉乘,亦无第三之声闻乘也。慈恩言勘梵本谓为无第二无第三、译时果谓无二亦无三也(法华义疏,法华玄赞)。

  【无法爱】 (术语)十乘观之一。

  【无法可说】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无法有法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

  【无烦天】 (界名)色界十八天之第十四。

  【无方】 (术语)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璎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行事钞上一之二曰:“药病相叩,利润无方。”同资持记曰:“方谓方所。如来立法,量同空界。群生万类,无不沾益,故其所利,不在一隅。故曰无方。”

  【无方释义】 (术语)三论家四种释义之一。见“四种释义”条。

  【无分别法】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无分别心】 (术语)离情念分别之心识也。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见百法问答钞二。

  【无分别智】 (术语)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方始冥符也。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平等起,是名无分别智。”起信论曰:“无分别心与体相应。”

  【无缝塔】 (杂名)凡造塔用木或石叠累而成,故皆有缝棱级层,若以一块石造之,则无缝棱级层,此之无缝塔,世所谓卵塔也。无缝塔之形如鸟卵,故云卵塔。无缝塔之语,出于忠国师。传灯录(南阳忠国师章)曰:“师以化缘将毕,涅槃时至,乃辞代宗。代宗曰:师灭度后,弟子将何所记?师曰:告檀越,造取一所无缝塔。曰:就师请取塔样。师良久曰:会么?曰不会。师曰:贫道去后,有侍者应真,却知此事。”

  【无佛世界】 (术语)谓释迦既入灭,弥勒佛未出现之中间时也。此时地藏菩萨出而教化众生。延命地藏经曰:“我每日晨朝入诸定,入诸地狱令离苦,无佛世界度众生,今世后世能引导。”

  【无覆无记】 (术语)二无记之一。覆者覆蔽之义。见“无记”条。

  【无盖】 (杂语)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同净影疏曰:“佛悲殊胜,余不能加,不能盖上,名无盖悲。”同嘉祥疏曰:“无盖悲者,佛慈悲无所不覆盖耳。”

  【无盖大悲】 (术语)见无盖项。

  【无根】 (杂语)无男女之根者。

  【无根树】 (杂名)七女经曰:“七女告帝释曰:愿与我辈愿,帝释许诺。一女曰: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树。”

  【无根信】 (术语)初无信根,今蒙佛力而生信,是云无根信。涅槃经二十曰:“世尊!我见世间从芛兰子生芛兰树,不见芛兰生栴檀树。我今始见从芛兰子生栴檀树,芛兰子者我身是。栴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同会疏十八曰:“本时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曰无根。”增一阿含经三曰:“得无根善信,所谓阿阇世王是。”

  【无功德】 (故事)会元一(达磨章)曰:“达磨大师见梁武帝,帝问:朕起寺度僧,有何功德?磨曰:无功德。”

  【无功用】 (术语)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观经玄义分曰:“功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

  【无功用智】 (术语)菩萨于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于真性之智也。西方要决曰:“十地论云:入八地已去,得任运无功用智,于散散中得自在故无念退也。”玄义分记一曰:“佛地论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无功用。”

  【无垢】 (杂名)清净而无垢染也。又曰无漏。

  【无垢称】 (人名)维摩居士之翻名。旧作净名,新作无垢称。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Vimalakirti,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

  【无垢称经】 (经名)说无垢称经之略名。玄奘译维摩经之经题也。

  【无垢地】 (术语)离垢地之异名。离垢地为菩萨第二地之名,又谓等觉之菩萨曰无垢地菩萨。四教仪五曰:“等觉位即是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若望佛地名为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

  【无垢光菩萨】 (菩萨)胎藏界文殊院之尊。文殊师利菩萨之眷属。

  【无垢光童子】 (菩萨)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即无垢光菩萨,密号曰离尘金刚。显文殊之空智,无垢而放光明。为三髻童子形,黄色,左持未敷莲,右捧宝钵,安于脐下,坐于赤莲。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弥陀山等译,劫毗罗城之战荼婆罗门,知七日后当命终,恐惧来见佛,佛敕使修理古塔,念诵神咒。因之命根增长,生于极乐国乃至成佛,遂广说造塔及咒法。

  【无垢净光法】 (修法)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所说,造塔灭罪之法也,陀罗尼中以阿弥陀佛为本尊。

  【无垢轮】 (术语)清净之法轮也。即说法是。

  【无垢妙清净圆镜】 (杂语)大日经成就悉地品曰:“啰字为眼界,辉烛犹明灯。俛颈小低头,舌近于腭间。而以观心处,当心现等引。无姤妙清净,圆镜常现前。如是真实心,古佛所宣说。”

  【无垢女】 (人名)经中有数无垢女,一为维摩居士妻之名。见月上经。一为须达多婆罗门女之名,在母胎中闻佛说出生后至佛所变为男子。见无垢贤女经。一为舍婆提城优婆夷之名,问佛早起拂佛塔之功德。见无垢优婆夷问经。

  【无垢人】 (术语)维摩经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无垢忍】 (术语)璎珞经所说六忍之第五、等觉地之菩萨断除无明之惑染,于自性清净之心体安住不动之位也。因云无垢菩萨。

  【无垢三昧】 (术语)佛菩萨清净三昧之总称。三昧者禅定也。

  【无垢施】 (术语)波斯匿王女之名。梵名维摩罗达。译曰离垢施,又曰无垢施。年始十二岁,容貌端正,时八大声闻八大菩萨皆被诘问。离垢施经曰:“城中波斯匿王有女,曰维摩罗达,晋言离垢施。”梵Vimāladattā。

  【无垢施经】 (经名)离垢施经之异名。

  【无垢识】 (术语)梵名阿末罗Amala。译曰无垢识。旧译家以为第九识之称,新译家以为第八识净分之称,是不别立第九识故也。唯识论三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同述记三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之为第九识者非也。”【无垢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述记三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

  【无垢世界】 (界名)龙女成佛之世界名。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无垢逝菩萨】 (菩萨)又曰虚空无垢菩萨。在胎藏界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一位,密号曰明彻金刚。主五大虚空藏之德,明星天子之本地也。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五。

  【无垢水】 (杂名)后夜由井中汲出为阏迦供用之水也。真言修行钞二曰:“终南山道宣云:后夜水未生虫,故云无垢水。”

  【无垢贤女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

  【无垢眼】 (术语)以览字置于两眼,转肉眼为法眼,谓之无垢眼。大日经七曰:“安立无垢眼。”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同二十曰:“无垢,览字也。”

  【无垢衣】 (衣服)袈裟之总名。言无烦恼之垢染也。释氏要览上曰:“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

  【无垢优婆夷问经】 (经名)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

  【无光佛】 (术语)佛之无光明者,如言无好佛。洞山录曰:“署山曰:好个佛,只是无光焰。”会元(岩头章)曰:“洞山好佛,祇是无光。”

  【无行般】 (术语)五种不还之一。有一种之不还果,生于色界,不加功力,经久自然断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

  【无后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谓等觉之菩萨也。以彼此身入于妙觉不更受后身故也。

  【无患子】 (植物)同木槵子。

  【无毁犯戒】 (术语)菩萨十戒之一。菩萨自保净戒而不犯,为众生说妙法而使不犯戒也。

  【无极宝三昧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入无极宝三昧召集十方菩萨,舍利弗与十方来之菩萨及文殊师利问答法要。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际】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

  【无记】 (术语)三性之一。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又感善果不可记,感恶果亦不可记者。俱舍论二曰:“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唯识论五曰:“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大乘义章七曰:“解有二种:一对果分别,中容之业不能记得苦乐两报,故名无记。二就说分别,中容之业如来不记为善为恶,故名无记。”

  【无记法】 (术语)无记性之法也。有记法之对。

  【无际智】 (术语)言佛智无边际也。无量寿经下曰:“亿劫思佛智,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

  【无价】 (杂语)价直之至极也,如言极数为无数。无量寿经下曰:“无价衣供养无量觉。”法华经授记品曰:“无价宝珠,系汝衣里。”

  【无价驮婆】 (杂语)驮婆者梵语,译曰奴,为人使役而不取佣资之奴,谓之无价驮婆,以比行无缘大悲之菩萨。俱舍论十八曰:“如世传有无价驮婆,当知此言目彼菩萨。”同光记十八曰:“驮婆,此云奴。不用钱买名为无价,谓彼菩萨受他驱役,利益有情。如不用钱买奴相似。”

  【无间】 (界名)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修,等无间缘等。

  【无间道】 (术语)二道之一。方断惑而不为惑间隔之无漏智也,旧译谓之无碍道。已断惑已正证理之智曰解脱道,即无间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脱道乃后念之果道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无间地狱】 (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此五义,大部补注以为成实论之说而引之,诸师皆效是,然成实论无此义,于五无间条下辩之)。成实论八曰:“次身受报,故名无间。”(成实论仅此一义耳)。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有余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无间修】 (术语)四修之一。不间断之修行也。

  【无间业】 (术语)有五种之大恶业,此恶业决定受极苦之果,更无余业余果之间隔,故名无间业。又造此恶业之人,由此命终定堕地狱中而无间隔,故名无间业。此二义虽有前就法后就人之别,然皆当体得名也。又地狱名为无间,此业能受无间地狱之果,故名无间业,是从果得名也。俱舍论十七曰:“此无间名,为目何义?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此二释为当体得名)。大乘义章七曰:“此五何故名无间业?释有四义:一趣果无间,故曰无间。故成实言: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二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三寿命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寿命无绝,因从果称,名为无间。四身形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升满不相障碍,因从果号,名曰无间。”(此四释前一为当体得名,后三为从果得名)梵ānantarya。

  【无减】 (术语)成佛果后尽未来际无减少之功德也。

  【无见顶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为大相,好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为髻形,谓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于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三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同天台疏曰:“肉髻是相,无见顶是好,此相好表于极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楞严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无教色】 (术语)旧译之无作色。一名无教色。新译曰无表色。见“无作色”条。

  【无觉无观三昧】 (术语)新云无寻无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观三昧。二禅已上乃至非想地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无觉有观三昧】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无竭】 (人名)昙无竭之略。比丘名。

  【无戒】 (术语)依法而领纳戒体谓之受戒,受戒后毁犯戒体,谓之破戒,自初未受戒谓之无戒。无戒之僧谓之名字比丘。见末法灯明记。

  【无尽】 (术语)无为法离生灭之相,故为无尽,又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故为无尽。无为法之无尽,权教所谈,有为法之无尽,实教所谈,华严宗盛谈此义。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何谓无尽?谓无为法。”注曰:“肇曰:有为法有三相,故有尽。无为法无三相,故无尽。”大日经疏十四曰:“无尽者,即是无相别名。”

  【无尽财】 (杂名)寺中积金钱贷与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三宝之用者。释氏要览曰:“寺院长生钱。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西京记云:寺中有无尽藏。又则天经序云:将二亲所畜,用两京之旧邸,莫不总结招提之宇,咸充无尽之藏。十诵律云:以佛塔物出息,佛听之。僧祇云:供养佛华多,听转卖,买香油。犹多者,转卖入佛无尽财中(详诸律,三宝皆有无尽财)。”

  【无尽藏】 (术语)谓德广无穷为无尽,包含无尽之德曰藏。大乘义章十四曰:“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曰藏。”探玄记十九曰:“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维摩经佛道品曰:“以佑利众生,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

  【无尽灯】 (譬喻)法门名。以一人之法展转开导百千人而无尽,譬如以一灯燃百灯,故云无尽灯。此为横之无尽也。维摩经菩萨品曰:“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又华严之贤首形事实上一种之无尽灯,以表法界缘起重重无尽之意。是亦横之无尽也。佛祖统纪三十三曰:“无尽灯,贤首法藏师。为则天以十镜置八隅,中安佛像,燃灯照之则镜镜现像,以表刹海重重无尽之意。”又禅林以长明灯名无尽灯,是竖之无尽也。北涧文集然无尽灯记曰:“净名大士既授万二千人天女无尽灯法门。从而谕之曰: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伊尹所谓以先觉觉后觉也。后世焚膏继晷号无尽灯,非净名心也。”

  【无尽法界】 (术语)重重无尽之法界缘起也。见次条。(CBETA注:见“无尽缘起”条)

  【无尽根】 (植物)药树名也。华严经曰:“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

  【无尽海】 (譬喻)无尽之法譬如海之深广也。华严经二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无尽慧】 (术语)无尽无边之智慧也。瑜祇经曰:“身如妙吉祥,能成无尽慧。”

  【无尽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知无尽法(即无为法)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尽三昧者,得此三昧,灭诸无常等相,即入不生不灭。”

  【无尽玄宗】 (术语)说幽玄无尽缘起之法之宗,即云华严宗。

  【无尽意】 (菩萨)梵名阿差末底Akṣayamati,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时,从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所来,广说八十无尽之法门,无尽意菩萨经是也。又于法华经会座为普门品之对扬众,取颈上璎珞与观音菩萨。名义集一曰:“阿差末,此云无尽意。”

  【无尽意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密号曰定慧金刚,无尽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白色。右持梵箧,左为拳。参照“无尽意”条。

  【无尽意菩萨经】 (经名)四卷,刘宋智严等译。无尽意菩萨从东方不眴国普贤佛所来,说八十无尽法门。与大集经无尽意品同。

  【无尽缘起】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又云法界缘起。华严经所说缘起之法门也。一切之法,互相为缘互相起法也。缘一法而起万法,缘万法而起一法,重重缘起,而缘起之义无穷,故曰无尽缘起。故云万法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见五教章十。

  【无禁捉蛇】 (譬喻)禁者禁制也,捉毒蛇有制法,应以铁杖先押其头,次以手捉其顶,不依此制法,卒尔捉蛇,则为螫死。是譬比丘无观智之制法,漫谈空理,放恣五欲也。出于阿梨吒经。止观二曰:“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无禁捉蛇者。”同辅行曰:“淮北河北邪空之人,滥称大乘,入恶无观。故以无禁捉蛇喻之。禁者制也,术法制物故也。贪欲如蛇,观法如禁,以观观欲如捉蛇。不善四句如无禁。”

  【无酒神】 (异类)八部众之一。阿修罗也。法华文句二曰:“阿修罗者,此云无酒。四天下采花酝于大海,鱼龙业力其昧不变,瞋妒誓断,故言无酒神。”

  【无句】 (术语)有无四句之一。计我与五蕴身皆无之外道见,名为无句,即断见也。

  【无空论师】 (杂名)经部师不立虚空实有,因之名为无空论师。

  【无孔笛】 (譬喻)无孔笛不能吹,以譬公案之难,无着手之处也。普灯录三十曰:“无孔笛,最难吹。”碧岩八十二则着语曰:“无孔笛子撞着叠柏板。”

  【无孔铁锤】 (譬喻)铁锤之无孔者,无柄,更无着手处也。碧岩十四则着语曰:“无孔铁锤。”同七十六则着语曰:“元来是个无孔铁锤。”

  【无愧】 (术语)梵语Anaratratā。不顾世间恣作暴恶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众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为诸善士所诃厌名为罪。于此异中不见怖畏,说名无愧。”

  【无裈长者子】 (杂语)本为长者之子,而犊鼻裈亦不完者。碧岩五十则颂古曰:“个个无裈长者子。”

  【无量】 (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同上末曰:“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也。”

  【无量称】 (杂语)大日如来之称,又如实真言行者之称。大日经一曰:“何况无量称,住真言行法,行此无上句,真言救世者。”同疏六曰:“当知如是人转复希有,常为普门海会之所称叹,名闻十方,又同大日如来有种种名号,故云无量称也。”

  【无量功德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诵此陀罗尼则得见观世音菩萨及无量寿佛。

  【无量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中略)超日月光佛。”楞严经五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无量光明土】 (界名)极乐世界之异名。平等觉经曰:“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教行信证五曰:“谨案真佛土者,佛者则是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无量光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西方南端,密号曰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又名甘露光菩萨,为赤肉色,右持莲,上有光,左手伏膝上。

  【无量光天】 (界名)色界第二静虑三天中之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

  【无量慧】 (术语)佛之德号。以具甚深无量之智慧故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无量慧世尊,受彼众人请。”赞阿弥陀佛偈曰:“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

  【无量觉】 (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

  【无量劫】 (杂语)经劫无量也。劫者,梵语,谓世界成败之一期也。见“劫”条。

  【无量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静虑三天中之第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此净转胜,是难限故,名无量净天。”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刘宋功德直玄畅共译。一向出生菩萨之异译。

  【无量门微密持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一向出生菩萨经之异译。

  【无量清净佛】 (佛名)无量寿佛之别称。平等觉经一曰:“无量清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经名)四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寿经之异译。

  【无量声佛顶】 (菩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五位。密号曰妙响金刚。主说法之德。或有无边音声,无边声,妙音,遍昭(遍声之意)之名。黄色,左手持莲,上有法螺。右手立无名小三指(无名小三指五字,疑有误,今仍之),余二指屈而当胸,坐于赤莲。

  【无量识】 (术语)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识,其实立无量之心识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则以佛有无量,故心识亦无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罗之诸尊,立一识八识九识十识无量识之五释:一识者,中台大日尊一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小乘成实之所立同。八识者,八叶尊八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性相二宗八识家之所立同。九识者,中台八叶九尊九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大乘华天之所立同。十识者,除前九尊,摄其余十佛刹微尘数之一切心王而为一识,此名为一切一心识(即释论之一一识心),加之以前之九识而为十识,摄一切之心数。无量识者,开上之一切一心识,即无量识也,以摄一切之心数。见秘藏记末。显教亦存此义。法华经一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文句九解之曰:“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是既明经中智智无边之义,释家亦述理理无边智智无边之义。又华严经三十六说:“此菩萨摩诃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五教章下说十心,以显无尽。是亦经释同曰无量无尽也。又净影之大乘义章三曰:“随义别分识乃是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八识。”如是诸说亦非智智无边之义耶?显教约知一心无量之法,而成无量心,密教本来有无量心,各自知无量之法也。又华严法华有此等之言者,以插佛密义故也。见吽字义探宗记下。

  【无量寿】 (经名)阿弥陀瘦斯Amitāyus之译。见“阿弥陀”条。

  【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仅有咒文。

  【无量寿佛】 (佛名)阿弥陀佛之译名也。净土三部经中,小经存梵名题曰阿弥陀经,大经举译名题曰无量寿经。阿弥陀含无量光,无量寿之二义。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于密教为五佛中之西方尊,于胎藏界曰无量寿,于金刚界曰阿弥陀。见“阿弥陀”条。

  【无量寿佛真身】 (故事)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脩道于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于此。其徒漆其身而龛之。僖宗时,奉为无量寿佛。历朝香火甚盛。明一统志八十三曰:“全真,柳州人。唐至德初来游湘源,刱净土院。宋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翌日即至,四门各见其入,宙出道迎,惟见其一,其神变不可具述,卒年一百三十二。五代时,因全真多神异,改湘源为全州。今其真身在湘山,历代封为慈祜寂照妙应禅师。”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曰:“会昌间,汰释氏。寂照师一夕生肉髻,须发并长。乃衣紫霞衣入覆釜山,结庵而居。示寂后,其遗蜕在湘山,曰无量寿佛塔。”

  【无量寿观经】 (经名)观无量寿经之异名。

  【无量寿经】 (经名)梵语Sukhāvativyṅha-sūtra,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净土三部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之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该括无遗。无摄之机,通于圣凡。凡位具摄三辈。唯除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此经前后有十二译,中存五译欠七译。见“五存七欠”条。各家注述如下: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无量寿经记二卷,上卷残,下卷逸,唐玄一集。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唐璟兴撰。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彭际清述。无量寿经会译一卷,魏源会译。

  【无量寿经论】 (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异名。

  【无量寿经义疏】 (书名)二卷,隋净影寺慧远撰。又唐嘉祥寺吉藏撰。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书名)一卷,婆薮槃豆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论经义者为优婆提舍,是论无量寿经经义而造之愿生偈也。愿生偈者,愿生于安乐国之偈文也。又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净土论。

  【无量寿如来】 (佛名)即阿弥陀如来也。见“无量寿佛”条。

  【无量寿如来会】 (经名)宝积经第五会之名。无量寿经为此会之别译。

  【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阿弥陀如来之陀罗尼及供养法,教人证念佛三昧则必生净土。

  【无量寿如来印】 (印相)莲华部之入定印也。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无量寿如来,金色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见“入定印”条。

  【无量寿王】 (佛名)无量寿佛也,佛是觉王,故称曰王。

  【无量寿王陀罗尼经】 (经名)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之略名。

  【无量寿院】 (杂名)兜率天内院四十九院中有无量寿院。

  【无量寿咒】 (杂名)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经中说诵此陀罗尼者,则增寿命满百岁。敕修清规圣节曰:“讽无量寿咒,举药师号。”

  【无量寿庄严经】 (经名)Amitāyurvyūha-sūtra,又Sukhāvativyūha-sūtra,具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无量寿经之异译也。

  【无量四谛】 (名数)四种四谛之一。见“四谛”条。

  【无量无碍】 (术语)四无量与四无碍也。

  【无量无数劫】 (杂语)经劫无量无数也,世界一成一败之时量,谓之劫,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

  【无量义】 (术语)无量无数之义理,谓一切诸法也。诸法无量,各具义理,故云无量义。又实相之异名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法华嘉祥疏二曰:“无量义者,凡有二种:一者实相之体不可限量,谓体无量。二者从实相一法出一切教,谓用无量。此体用并有深所以故称为义。”

  【无量义处三昧】 (术语)梵语Anantanirdeśapratiṣṭhāna samādhi。佛说法华前,先说无量义,次入此三昧也。无量者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也,义处为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也,生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三昧,谓之无量义处三昧。佛既说无量义后,将说实相,于中间入此定,依所出之无量义故为无量义经之三昧,依所归之义处,则为法华经之三昧,因而通于前后。法华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罗汉缘觉菩萨佛。此等诸法名为无量,实相为义处,从一义处出无量法,得为无量法入一义处。”

  【无量亿劫】 (杂语)无量亿者数目,劫者梵语长时之名也。

  【无量义经】 (经名)一卷,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佛将于法华说无量之法归于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为法华之开经。又法华论列法华十七名,无量义经,其一名也。是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故以为别名也。

  【无量义经疏】 (书名)日本传教疏三卷,题曰注无量义经。又无量义经笺注,丁福保注。

  【无量印法门经】 (经名)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之略名。

  【无量尊】 (佛名)无量寿佛之异称。无量寿经下曰:“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

  【无六识】 (术语)谓不以耻为耻之人。言其无眼等之六识也。

  【无漏】 (术语)Anā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瞋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无漏道】 (术语)二道之一。谓三乘之人。离烦恼垢染之戒定慧。四谛中之道谛是也。分之为见修无学之三道。

  【无漏法】 (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如三乘圣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论一曰:“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

  【无漏法性】 (术语)法性清净,本离烦恼之漏垢,故云无漏。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无漏法性之妙身。”

  【无漏根】 (术语)无漏智之根本也,有三种,名曰三无漏根。见“三无漏根”条。

  【无漏果】 (术语)无漏道所得之果德也。四谛中灭谛之涅槃是。

  【无漏后身】 (术语)二乘无学果之身也。既断烦恼曰无漏,生死之最后身,曰后身。法华经授记品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

  【无漏慧】 (术语)离随染烦恼性质之纯真无垢智慧也。即三乘之圣智是。

  【无漏界】 (术语)无漏清净之世界也。又谓涅槃。

  【无漏路】 (术语)无漏清净之境界,不染污烦恼之世界也。

  【无漏实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法华经序品曰:“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无漏通】 (术语)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后之漏尽通为无漏通。前五于有漏道可得,后一者非无漏道,不能得也。

  【无漏因】 (术语)以无漏清净之戒定慧证涅槃果,谓之无漏因。四谛中之道谛也。

  【无漏智】 (术语)谓三乘之人,离烦恼无染之清净智也。断惑证理,即此智之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

  【无漏最后身】 (术语)与无漏后身同。法华经方便品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

  【无没识】 (术语)第八识十八名之一。唯识了义灯四本曰:“无没识者。无相论云:一切诸种子无所隐没,故无没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阿梨耶及阿赖耶者,但梵言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无没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本曰:“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无门关】 (书名)宋禅僧慧开,字无门,指评古人之公案四十八则,题曰禅宗无门关。此书以赵州之无宗为第一则,自云祖师之关只一个无字,乃宗门之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无门宗】 (流派)谓禅宗也。无门乃佛心之异名。宗镜录五十七曰:“楞伽经云:一切诸度门,佛心为第一。又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言宗者,谓心实处。”

  【无灭】 (人名)梵名阿泥楼豆,阿[少/(兔-、)]楼陀,阿那律。译曰无灭。天眼第一。见“阿那律”条。

  【无明】 (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ā,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闇】 (譬喻)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教行信证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闇慧日。”

  【无明病】 (譬喻)无明能伤人,故以譬于病。止观六曰:“无明为病渊源,中道为药府城。”往生要集中末曰:“佛是医王,法是良药,僧是瞻病人,除无明病,开正见眼。”

  【无明藏】 (术语)无明为根本,生无量之惑业苦,故称之曰藏。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言从无明藏起十三烦恼。”

  【无明法性一体】 (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为迷冰者指水为冰,为迷水者指冰为水,如迷法性即指无明,如迷无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识即无明之法性,亦乃不识即法性之无明。”见“无始无明”条。

  【无明父】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楞伽经三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无明父贪爱母】 (杂语)贪爱长养诸业譬如母,无明发生诸惑譬如父。入楞伽经四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名为父。”

  【无明惑】 (术语)台家所立三惑之一。为障覆中道之理之根本无明,别教之菩萨从初地断之,圆教之菩萨,从初住断之,而证中道之理也。

  【无明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为无明不了事理执种种之邪见也。

  【无明结】 (术语)九结之一。无明能系缚人于三界而不使出离,故谓之结。

  【无明酒】 (譬喻)无明能昏沈人之本心,故以酒为譬。妙法圣念处经七曰:“勿饮无明酒。”秘藏宝钥上曰:“徒缚妄想之绳,空醉无明之酒。”又酒者为诱无明闇心之缘,故云无明酒。

  【无明糠】 (譬喻)无明能令业种生后世之果,故以米种之糠皮为譬。智度论二曰:“佛心种子后世田中不生,无明糠脱故。”

  【无明壳】 (譬喻)壳为鸟卵之外皮,无明能生育生死故以卵壳为譬也。药师经上曰:“破无明壳。竭烦恼河。”慧琳音义十一曰:“经言无明壳,喻根本无明及以贪爱,包含无量结使烦恼,陶铸有情命业生死,宛转其中不能出离无明窟宅。如鸟居卵壳。故引为喻也。”

  【无明流】 (术语)四流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漂流于生死,故名为流。

  【无明漏】 (术语)三漏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漏落于生死不能出离,故曰漏。

  【无明罗刹】 (譬喻)无明能害人,故以罗刹譬之。

  【无明罗刹经】 (经名)一卷,失译,引郁禅耶城折吒王降伏疫鬼为喻,以明如来逆观十二因缘破无明之罗刹也。

  【无明堑】 (譬喻)无明能陷没人故以堑壕譬之。长阿含经十二曰:“断刺平爱坑,及填无明堑。”

  【无明乳】 (譬喻)法性譬水,无明比乳,和乳于水与鹅,则彼啜乳而残水,以譬菩萨之消无明,清法性也。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从此已去,乃判真因。”

  【无明使】 (术语)十使之一。无明能驱使人使流转于三界,故名使。

  【无明树】 (譬喻)无明能生苦果,故以树为譬。教行信证二曰:“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

  【无明网】 (譬喻)无明能罗人,故譬之以网。中阿含经二十九曰:“永舍离我慢,裂坏无明网。”

  【无明薰习】 (术语)四薰习之一。见四薰习条。

  【无明长夜】 (譬喻)烦恼之惑覆智眼,不见不可思议之光明,流转于生死界,故譬以长夜之闇黑。

  【无明住地】 (术语)五住地之第五。于根本枝末中为根本无明,于我法二执中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中略)暗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为住。能生恒沙,故称为地。”唯识述记八末曰:“旧言无明住地,今言习地。梵本无住所言。习者,由数习故,有此无明等五住地,故名无明习地。所言住是何义。”

  【无明住地惑】 (术语)五住地惑之一。

  【无谋】 (术语)如来之施化,但应于缘,初无谋虑也。止观七曰:“无谋权巧,故号能仁。”四教仪集注上曰:“如来妙应,无谋没化。”玄义二曰:“无谋之权,称缘转变。”

  【无恼指鬘】 (人名)凶人央掘摩罗Aṅgulimālya,译为指鬘,指鬘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无害。”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此咒能破邪法,能破魔军,饶益有情。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此咒能成就一切吉祥之事业,消除众罪。

  【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于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

  【无能胜金刚形像】 (形像)黑色忿怒相也,有四面四臂,面上并有三目,有大炎鬘,左右持铁钩鉾镑,密号曰胜妙金刚。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三。

  【无能胜明妃】 (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与无能胜明王相向。密号曰长生金刚。其三昧与无能胜明王同。参照无能胜菩萨条。

  【无能胜明王】 (菩萨)即无能胜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前,与其妃相对,而守护一门,密号曰胜妙金刚。参照无能胜金刚形像项。

  【无能胜菩萨】 (菩萨)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大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菩萨。”大疏五曰:“释迦牟尼座下,应作忿怒持明。右边号无能胜,左边号无能胜明妃。并白色,持刀印,观佛而生其间。”同十曰:“此是释迦化身,隐其无量自在神力而现此忿怒明王之形,谓降伏众生而尽诸障也。(中略)能于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树下摧破四魔兵众也。无能胜即无不可破坏之义也。”普通真言品义释曰:“释迦眷属以无能胜为忿怒明王。”秘藏记末曰:“无能胜释迦忿怒,自性轮慈氏。”是秘藏记之二轮身也。若依仁王经义轨等之三轮身,则释迦为自性轮,慈氏为正法轮身,无能胜金刚为教令轮身。见教令轮身条。

  【无念】 (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事皆失。”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宗镜录八曰:“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成正念?”传心法要曰:“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又曰: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无一念,便是境忘心自灭,无复可追寻。”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俗谓失策曰无念,谓遗恨为无念者,无正念之意也。出曜经七曰:“无念及放逸,亦不习所修。睡眠不求悟,是谓入深渊。”

  【无起】 (术语)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记,观法如化。”同慧远疏下曰:“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

  【无情成佛】 (术语)见“非情成佛”条。

  【无情非佛】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曰:“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又曰:若无情是佛者,活人应不如死人。”

  【无求】 (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无去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不见一切法来去相。”

  【无去无来】 (术语)谓如来之法身,湛然常住也。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起信论义记上曰:“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无染识】 (术语)妙观察智之异名。妙观察智为莲华部之主,莲华在淤泥而不染,故谓其智云无染戒。见秘藏记本。

  【无热】 (杂名)梵语阿耨达阿那婆达多。法华义疏二曰:“阿那婆达多,此云无热。”

  【无热池】 (地名)又云无热恼池。梵名阿耨达池Anavatapta又,Anavadatta,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匝八百里,赡部洲之中心也。住于此之龙王,名阿耨达龙王。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三徙多河,四缚刍河。无热恼池纵横正等,面各五十逾缮那量,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非得通人无由能至。”西域记一曰:“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多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

  【无热天】 (界名)五净天之第二、在于色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已得杂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

  【无三恶趣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无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

  【无色贪】 (术语)五上分结之一。见“结”条附录。

  【无色天】 (界名)谓无色界之四处。

  【无色有】 (术语)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

  【无沙矩摩】 (杂名)译曰牛粪。出饰宗记五末。见“瞿摩夷”条。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无上宝聚】 (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无上宝珠】 (譬喻)阿弥陀佛之名号,譬之无上之宝珠。往生论注下曰:“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念净,即得往生。”

  【无上惭愧衣】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无上乘】 (术语)叹称教法之至极也。即大乘之异名。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无上处经】 (经名)一卷,失译。指三宝为三无上处。

  【无上大果】 (术语)对于等觉而谓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谓为大果,即佛果也。法华经曰:“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

  【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

  【无上道心】 (术语)愿求无上道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

  【无上灯】 (杂名)涅槃之总名,以能照破烦恼之昏闇故也。中阿含经三十曰:“一切有结尽,无病为涅槃,谓之无上灯。”

  【无上法】 (术语)涅槃也。一切法中无过涅槃也。智度论五十五曰:“如阿毗昙中说,有上法者,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涅槃,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

  【无上法轮】 (术语)如来之说法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长阿含经一曰:“佛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

  【无上法王】 (杂语)如来之尊号。以如来于法得自在故也。圆觉经曰:“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智度论七曰:“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

  【无上方便】 (术语)阿弥陀佛作愿,摄取一切众生,使生于极乐国善巧之方便无过于此,故名无上之方便。净土论注下曰:“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无上福田衣】 (衣服)袈裟之总名。袈裟之条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田衣。又僧为三福田之一、故名僧衣为福田衣。无上者,称叹之语。

  【无上慧】 (术语)佛所得之智慧也。法华经序品曰:“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无上觉】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无上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两足谓如人类有两脚者,以佛于两脚众生中无上尊胜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无上轮】 (术语)三轮之一。轮者坚固之义,无常坚固,破之非易,故名轮。见“三轮”条。又无上之法轮也。谓佛之说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当转无上轮。”

  【无上妙觉】 (术语)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故云妙,无有过之,故云无上。圆觉经曰:“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无上涅槃】 (术语)对于二乘所得之涅槃而云大乘之涅槃为无上。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无上菩提誓愿证】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证无上菩提之誓愿也。

  【无上忍】 (术语)堪受真理之智谓之忍。有无上忍,寂灭忍等。无上者叹称之语。宝积经二十二曰:“速至大安稳,成就无上忍。”又十忍之一、信受无常之理而不疑也。

  【无上上】 (术语)佛之德号也。无上无上之义。涅槃经四相品曰:“无上上者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无上上乘】 (术语)大乘之德号。无上无上之教法也。

  【无上士】 (术语)Anuttara,佛十号之一。无上之士夫也,人中最胜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士。涅槃经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涅槃经八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最无上,非余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智度论二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之。(中略)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亦无上。”大乘义章二十末曰:“士者,人之别称,人中最胜。余不能加,名无上士。”

  【无上世尊】 (术语)佛之尊号。以佛为一切世间中最尊胜故也。

  【无上眼】 (术语)无上之法眼也。中阿含经二十九曰:“堪任正梵行,成就无上眼。”

  【无上正遍道】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往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无上正遍知】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注维摩经七曰:“肇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莫法不知,正遍知也。”

  【无上正等觉】 (术语)无上正等正觉之略。

  【无上正等戒】 (术语)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以是为成无上正等觉之因故也。

  【无上正等菩提】 (术语)菩提新译曰觉,即无上正等觉也。

  【无上正等正觉】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正法付属】 (传说)涅槃经二,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鞠多。”

  【无上正觉】 (术语)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谓佛之悟也。无过于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觉。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译无上正等正觉。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无上正真道】 (术语)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ṁbodhi之古译。无量寿经上曰:“时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又曰:“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懃精进,顶礼无上尊。”

  【无生】 (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梵网经上曰:“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止观大意曰:“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肇论新疏游刃中曰:“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但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而趣于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无生灭不碍于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萨乘。”垂裕记二曰:“无生寂灭,一体异名。”

  【无生宝国】 (杂名)极乐无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无生宝国。法事赞曰:“无漏无生还即真。”往生礼赞曰:“无生宝国永为常。”

  【无生藏】 (术语)诠无生之理之法藏也,如中论所说之八不是也。见说法明眼论。

  【无生忏】 (术语)三忏之一。现罪障之法体为无生,而亡善恶之隔也。

  【无生法】 (术语)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楞严经长水疏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

  【无生法忍】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无生观】 (术语)见“二空观”条。

  【无生际】 (术语)无生之理,为法之际极源底,故云无生际。智度论三十三曰:“诸法相,推求寻究入无生法中,更无过是者,是名无生际。”

  【无声漏】 (杂名)以末香造篆文,供计时之用,故称无声漏。释门正统三曰:“有以盘模篆文,号无声漏者。”

  【无生门】 (术语)诸法无生之理也,观此无生之理者,为一贯佛道始终之入道初门。止观五之三曰:“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至果。又能显无生,使门光扬。净名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门,皆是菩萨从门入,而无生为始(法自在菩萨之入不二门)。大品明阿字门,所谓诸法初不生,此证无生门。”

  【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术语)阿弥陀之名号,以法藏菩萨之无生智所成,故为无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往生论赞下曰:“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又曰:“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无生忍】 (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无生身】 (术语)佛之法身无生灭,故云无生身。涅槃经九曰:“如来实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观经玄义分曰:“定散等回向,速证无生身。”

  【无生四谛】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谛之一。天台以配于通教之法门。说迷悟之因果,悉为幻化之法,而非实生实灭,生灭即无生灭,故云无生四谛,以简异于藏教生灭之四谛。

  【无生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已生之因,虽成立宗,而就未生之因,谓不能成立宗之过也。例如对于所谓“声无常”,谓声发后固成立宗,而未发时,无其体故,不得云无常之过是也。

  【无生之生】 (术语)如化身示现于娑婆,众生往生于极乐,为离六道四生生之生,故云无生之生。

  【无生智】 (术语)声闻果十智之第十。阿罗汉之最极智也,已断三界之烦恼,证知我身更不受生于三界,阿罗汉果之智也。又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无胜国】 (界名)释迦如来之净土也。涅槃经二十四曰:“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悉皆平等无有高下,犹如西方安乐世界,亦如东方满月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于此土阎浮提中现转法轮。”

  【无师智】 (术语)谓无师独悟之佛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嘉祥疏六曰:“无师智者,前之三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大日经疏一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庵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之授决之时,即可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无师自觉方名佛耶?”

  【无实】 (术语)无实体也。南本涅槃经十二曰:“有名无实即世谛。”不真空论曰:“以名求物,无当名之实。”

  【无识身三昧】 (术语)金刚顶经一曰:“阿婆颇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经诀云:阿之言无。婆颇那迦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是一切义成就菩萨未为五相成身观前所住之三昧也。

  【无始】 (术语)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胜鬘宝窟中末曰:“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梵语杂名曰:“无始,阿努婆嚩底。”

  【无始间隔】 (术语)见“无始无明”条。

  【无始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由因果之理推之,则世间一切之法,实为无始,更以慧眼观之,则诸法皆空,而无始之相亦不可得,此谓之无始空。见智度论三十一。

  【无始旷劫】 (术语)生死无始,故云无始,经久远年劫,故云旷劫。

  【无始生死】 (术语)无明无始,故生死亦无始也。见“无始无明”条。

  【无始无边】 (术语)谓佛法远大。莫能知其由来也。齐书曰:“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肇乎中世,渊源浩博,无始无边。”

  【无始无明】 (术语)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为无始者,有三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释,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释,三就真实同体之理而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释者,谓凡一切有为法,乃因缘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更无初始,若有初始,则是无因生之外计,而非佛法,得涅槃经之四柱偈及摄论之文等说而明也(见无始条)。是为大乘论之通说。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释者,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是缘起法之自然也。此时无明为惑之根本,无明之先更无为始之惑法,故谓之无始。依此释,则无始之言,即根本之异名,成无明有始之义。依此义,起信论谓为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天台谓之元品无明,起信论之疏家谓之根本无明。曰忽然,曰元品,曰根本,皆为有始之异名也。圆觉经曰:“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转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本业经下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无始有二释:一云,无明无有始,故众生无始,波若无底。二云,无明最在初实录有始,但无有一法在此前者,故云无始也。”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起信论义记下末曰:“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前无别有法为始起之本,故云无始,即是论忽然义也。此约粗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以起无初故也。”大乘经论所说,多依此义。是为使去妄归真之一种教道,权大乘之义也。三就真妄同体之义而释者,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名,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也,吾等本来为冰,非先为水而后为冰也,如前为水之说,仅为教道之方便耳。起信论曰:“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文句私记五曰:“若言心性本净,为惑所覆,犹教道,且顺权说。(中略)若依实理,心性未净,犹如无始唯冰无水。虽今是冰,则不得云冰不是水。心性亦尔,虽本是无明不得云非三德,是故圆人唯观无始,三道即三德,不同权人却覆方见。”

  【无数劫】 (杂语)见“阿僧祇”条。

  【无所不至明】 (真言)具名遍法界无所不至真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真言曰:南么。(中略)恶。”

  【无所不至印】 (印相)诸尊通用之印也。

  【无所得】 (术语)体无相之真理心中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是曰无所得。即空慧也,无分别智也。涅槃经十七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智度论十八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仁王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维摩慧远疏曰:“无所得者,理中无情可得。此诸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为无所得。”又曰:“观真舍情,名无所得。”

  【无所观】 (术语)观念诸法无所得之理也。入佛境界经曰:“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

  【无所求行】 (术语)行入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无所希望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象腋经之异译。

  【无所有】 (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或说无作。”仁王经中曰:“是故阴入界无我,无所有相。”

  【无所有处】 (界名)无色四处之第三处。修禅定之人,初观空为无边,破空之人,今厌识之无边,观所缘皆无所有,为无所有之解,依此行力所生之处,故名无所有处。从加行之禅定而立名者。

  【无所有处地】 (界名)无所有处为三界九地之一、故名地。

  【无所有处定】 (术语)为生无所有处之禅定也。见“无所有处”条。

  【无所有处天】 (界名)无所有处为无色界天之一处,故名天。

  【无所有菩萨经】 (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于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说此菩萨之大方便力。

  【无所著】 (术语)佛之德号,以佛不执着尘染也。行事钞下三之二曰:“增一云。(中略)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正等觉。”同资持记曰:“无所著者,离尘染故。”

  【无贪】 (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贪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无体】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无体随情假】 (术语)二假之一。如外道凡夫妄执之实我实法,非有我法之实体,但为随自己妄情,而假说之实我实法也。

  【无头榜】 (杂语)禅林之说。匿名造谤者,谓之无头榜。若人无头时不可认其人,今造榜谤人者藏己姓名,故云。

  【无为】 (术语)梵语Asaṁskṛ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无为法】 (术语)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无为法身】 (术语)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因缘之造作,故云无为。净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

  【无为戒】 (术语)密教之三昧耶戒也,虽依阿阇梨之加持而受得,然是暂借外缘,显本来自身之具得者,此为本不生之戒,不依自他之能所,故曰无为戒。

  【无为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一切无为法不可得也。仁王经合疏中曰:“无为空者,虚空数灭,非数灭空也。”

  【无为空死】 (术语)与言醉生梦死同。遗教经曰:“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

  【无为能为】 (术语)佛之法身,为无为而能为也。往生论注下曰:“尽夫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

  【无为泥洹】 (术语)泥洹为涅槃之变音,涅槃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故曰无为。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

  【无为涅槃界】 (术语)涅槃为不生不灭,绝一切有为之相,故云无为,净土门谓极乐,即无为涅槃界也。法事赞曰:“极乐无为涅槃界。”

  【无为舍】 (术语)无为者,涅槃也,涅槃为人之安宅,故云舍。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无为生死】 (术语)变易生死,胜鬘经谓之无为生死。以圣者为无为之人无为人所受之生死也。大乘义章八本曰:“圣人不起有漏业受分段报,名曰无为。无为圣人所有生死,名无为生死。”

  【无为无欲】 (术语)无造作之念,无贪欲之心也。无量义经曰:“其心寂静,常在三昧,恬安憺泊,无为无欲。”

  【无畏】 (术语)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无畏不同,一门说四。”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碍。力无所畏。”无量寿经上曰:“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无畏藏】 (术语)离怖畏之安稳宝藏也。叹称真言行者之言。千手经曰:“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无畏三藏】 (人名)善无畏三藏之略称。

  【无畏施】 (术语)三施之一。以无畏施于人也。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一切众生之无畏无过于此,名曰无畏施。

  【无位真人】 (术语)不属于佛众行位之赤裸裸真人也,如云本来面目。临济录曰:“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

  【无闻比丘】 (术语)一向修禅而无正闻慧之比丘,所谓暗禅师是。如善星比丘,得第四禅定谓证涅槃,及其后退失四禅,拨无涅槃之法,谤阿罗汉尚有后身,堕于无间地狱,是曰无闻比丘。楞严经九曰:“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谤后生,堕阿鼻地狱。”见“善星”条。

  【无问自说】 (经名)十二部经之一。同邬陀南。

  【无问自说经】 (经名)十二部经之一。梵名优陀那Udāṇa,译曰无问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如阿弥陀经。大乘义章一曰:“第五名为优陀那经,此翻名为无问自说,不由谘请而自宣唱,故名无问自说经也。”

  【无我】 (术语)梵语Anā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总为因缘生,亦无常一之我体,既无人我,无法我,则无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毕竟无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刚经曰:“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十地经论一曰:“无我智有二种,我空法空。”大乘义章二曰:“法无性实,故曰无我。”同三曰:“苦非我体,故名为无我。”俱舍光记二十六曰:“违我见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蕴自体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观七曰:“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论曰:“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之,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无我观】 (术语)观一切诸法为无我之观法也。

  【无我想】 (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

  【无我印】 (印相)三法印之一。凡愚妄于色身假合上固执常一之我,作种种之妄业,佛为破其妄计,说无我之理,此理决定而不可违越,又为证异于外说之印契,故云无我印。见“三法印”条。

  【无相】 (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见有相条。

  【无相大乘】 (术语)三论以空理为宗,故有无相大乘之别称。

  【无相佛】 (人名)无相好之佛也,谓身不具三十二相而其德与佛等也。三论玄义曰:“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付法藏传三优婆鞠多称无相好佛。

  【无相福田衣】 (术语)袈裟之德名。出世之服,离有为世染之相,故曰无相,为生无漏福德之道衣,故曰福田。资持记下四之二曰:“无相福田者,出世无漏之福,离有为相故。”

  【无相观】 (术语)见“二空观”条。

  【无相好佛】 (人名)优婆鞠多身虽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然其功德与佛齐,故时人称为无相好佛。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阿育王经八曰:“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丘,名优波鞠多无相佛,当作佛事。”【无相好佛】(人名)尊者优婆鞠多,于佛灭后百年出世,为付法藏之第五祖,时人称其德曰无相好佛。谓身不具相好,而其德与佛等也,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

  【无相教】 (术语)即无相空教也。岌师之三教,慧观,波颇蜜多,刘虬之五教中各指诸部般若经之所说为无相教,以对小乘经之有相教,法相宗以之为第二时空教,华严宗以之为空始教,天台宗以之为圆教,挟带通别二教之带教。

  【无相解脱门】 (术语)三解脱之第二,与三三昧中无相三昧同。

  【无相空教】 (术语)谓般若经之所说,三论之所宗。以彼说一切诸法,无相空寂,而无实体故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要。”

  【无相离念】 (术语)对立相住心而言。观真如之理体观为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四空绝,百非远,离一切之念虑思想也。

  【无相菩提】 (术语)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于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

  【无相三昧】 (术语)三三昧门之第二。又云无相解脱门。见“三三昧”条。

  【无相无相解脱门】 (术语)重三解脱门之第二。见三三昧项中重三昧。

  【无相无相三昧】 (术语)同无相无相解脱门。

  【无相心地戒】 (术语)禅门所传之戒,云无相心地戒。犹台宗之戒曰圆顿无作戒,密宗所传之戒曰秘密三摩耶戒,各以其家之宗义名之也。禅家以无相不可得之心地为戒体,戒相有梵网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无相业】 (术语)念佛四种业之一。观佛身上之空寂无相也。

  【无相宗】 (术语)三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为宗,故他人目之为无相宗,非彼自称也。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为相性二宗,华严天台等谈真如随缘之宗,谓之性宗,法相三论不许真如随缘之宗,谓之相宗,此相宗中分为有空二者,立依他万法缘生非空之法相宗为有相宗,立依他万法缘生即空之三论宗为无相宗,是亦判教之一门也。选择集本曰:“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而判一代圣教,所谓有空中是也。如无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圣教,所谓菩萨藏声闻藏是也。”

  【无想】 (术语)无想天或无想定也。

  【无想处】 (界名)无想天也。

  【无想定】 (术语)外道欲得无想天果而修之灭一切心想禅定也。有部宗之说,诸外道等谓无想天之果报为真涅槃,为求彼报学修无想定以灭心想,依第四禅定灭诸心法而今无念无想,即灭心想已,则得一种非色非心之法而补领心处,是曰无想定。成实宗中不存此义,谓凡夫不能灭心法,但入定之心,寂静微细而难觉,故云无想,非全为无想也。俱舍论五曰:“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无想者定名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

  【无想果】 (术语)又曰无想报,无想事。色界第四禅天有无想天处,生于此处,则五百大劫间心心所都灭,身实为枯木死灰,因而一类之外道,谓此是真涅槃界,于现世修无想定,死后则生彼天。盖以无想定为因,感得一种非色非心之物,防止心心所而使不生也,此非色非心之一物。为对于无想定之因之果报(新译曰异熟果),故谓之无想果。俱舍论五曰:“无想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遮未来心心所令暂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异熟果。谁之异熟?谓无想定。”

  【无想界】 (界名)无想天也。

  【无想经】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略名。

  【无想天】 (界名)无想有情之天处也。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俱舍论五曰:“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

  【无心】 (术语)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非云无心识。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故云无心。如五位无心是也。宗镜录四十五曰:“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处。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先德云:一念妄心仅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则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故经云:有心皆苦,无心即乐。”同八十三曰:“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传心法要下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无心道人】 (杂语)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三世佛者始觉之佛,如三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于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于佛而不通于凡,限于应身而不通于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凡心与佛心,是为无心之形。无凡心,故一切凡夫在此中。无佛心,故一切诸佛在此中。一时成供养一切之凡圣,岂非胜于偏供耶?黄檗云:于佛作清净光明解脱想。于众生作垢浊闇昧生死想。不可成佛。肇公云:佛非人非天。故能天能人也。此为真佛。非天非人者,为实体遮情之法门也。能天能人者,为权用表德之法门也。遮表俱时,体用不二,是为法门之大体。无心道人无凡圣之心,无心故为凡圣之物体,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

  【无心定】 (术语)灭尽定四名之一。大乘义章九曰:“无心定者,偏对心王以彰其名,心识尽谢,故曰无心。离于有心分别散动,名无心定。”

  【无心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谓灭尽定及无想定无心之禅定。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心三昧者,即是灭尽定,或无想定。何以故?佛自说因缘入是三昧中,诸心心数法不行。”

  【无信称名】 (术语)无他力真实之信心,但口称念佛也。不信自己所称之念佛,为往生之正因,不知弥陀之愿行,如俗流所称之念佛是也。

  【无性】 (人名)菩萨名,释无着之摄大乘论于唯识之法门成立别义。又(术语)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法华经曰:“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曰:“诸幻成无性。”

  【无性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着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

  【无性有情】 (术语)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无有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也,故永沉沦于六道而不能出离,法相宗所立五性各别之第五无性种姓也。

  【无修无证】 (术语)离修证情念之无为真人也。台家称所谓无作性德之人。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人。”

  【无学】 (术语)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法华嘉祥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

  【无学道】 (术语)三道之一。谓断三界诸惑已尽,证真谛之理,不更要学修之圆满智慧,即阿罗汉之无漏智也。

  【无学果】 (术语)修行位到第四果之人也。即阿罗汉果。

  【无寻唯伺】 (术语)色界之中间禅,无寻之心所,唯有伺之心所也。

  【无寻无伺】 (术语)色界二禅已上,无寻之心所与伺之心所也。

  【无言】 (术语)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产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于法。凡所发言,莫说世事,常当颁宣出世之法,常当守口,慎言少语,莫于世事起诸觉观,当依于义,莫依文字。尔时闻是语已,不复涕泣。无婴儿相,乃至七日色貌和悦,见人欢喜,目未曾眴。是时有人语其父母:是儿不祥不应畜养,何以故?喑无声故。父母答言:是儿虽复喑不出声,然其身根具足无缺,当知是儿必有福德,非是不祥薄福之人。因为立字,字曰无言。时无言童子渐渐长大,如八岁儿。所游方面,人所乐见,随有说法转法轮处,乐往听受,口无所宣。尔时无言童子以佛神力与其父母眷属宗亲往宝坊所,到已见佛,心生欢喜。礼敬供养,右绕三匝,合掌而立。并见十方诸来菩萨,生大喜心。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师子将军所生之子,身根具足而不能语,是何恶业因缘所致?佛告舍利弗:汝今不应作如是语轻是童子,何以故?是人即是大菩萨也。(中略)尔时无言菩萨现如是等大神通已,低头合掌作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中略)尔时无言以佛神力及己愿力,与诸菩萨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正向于佛而说偈。”(有无言童子经二卷,此品之异译也。)梁武金刚般若经忏文曰:“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无说之深。”(不说菩萨者,维摩居士也。)

  【无言戒】 (术语)无言之戒行也。见“无言”条。

  【无言菩萨】 (人名)即无言童子也。

  【无言菩萨经】 (经名)无言童子经之异名。

  【无言三昧耶】 (术语)西方金刚语菩萨之三摩地也。

  【无言说道】 (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

  【无言太子】 (人名)即无言童子也。

  【无言童子】 (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见“无言”条。

  【无言童子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之异译。

  【无眼人】 (术语)譬不知正道之人。安乐集上曰:“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中略)是故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大藏中无此经,大周刊定疑经目录有摩诃目连经一卷,或是)。

  【无央数劫】 (杂语)央者尽也,无尽数之劫也,劫者极长时之名,记世界成坏之时节数目也。无量寿经上曰:“无央数劫,积功累德。”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此佛灭度无央数劫。”

  【无依】 (术语)如言无着,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香味触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

  【无依涅槃】 (术语)同无余依涅槃。

  【无一物】 (术语)禅门六祖得道之语。六祖坛经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疑】 (术语)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

  【无疑解脱】 (术语)三种罗汉之第三。

  【无异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论者论法所用之同品,敌者无理分别,攻击为非同品是异品之过误也。

  【无异想】 (术语)如来十八不共法之一。于一切众生无远近亲疏之异想也。

  【无义语】 (术语)义者义利也,无益之语谓之无义语。晋华严经二十四曰:“无义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说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所有言说不能明了。”

  【无意】 (术语)无虚妄之意思也,是为禅道之至极。三慧经曰:“问云: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间念万事皆失。”

  【吴音】 (杂语)宋僧传二十四大光传,吴音诵经,帝甚异其事。

  【无因果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草木自生自死,人亦同之者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

  【无因外道】 (流派)同于无因论师。

  【无因无果】 (术语)三论玄义所明外道四执之一。见“四执”条。

  【无因有果】 (术语)三论玄义所明外道四执之一。见“四执”条。

  【无忧树】 (植物)梵名阿输迦Aśoka,阿述迦。佛生于此树下。见阿输迦条附录。

  【无忧王】 (人名)旧称阿育,新称阿输迦王,译曰无忧王。见阿育王条。

  【无忧最胜吉祥王如来】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

  【无有等等】 (杂语)谓数量之大无上也。无有相等同等数之意。又云无等等。

  【无有好丑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愿使国中人天无有好丑之差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无余】 (术语)无余残无余蕴也。谓事理之至极也。如无余涅槃,无余说,无余修等。

  【无余灰断】 (术语)入无余涅槃而灰身断智也,即无余涅槃之证。

  【无余记】 (术语)佛之授记有有余无余之二种。演密钞五曰:“余即未尽之义,今尽言之名为无余。如佛现前记彼某时某处证觉号某如来,名无余记。言有余者,如来有所未尽之意,如言汝于未来某佛为汝授记,名有余记。”

  【无余涅槃】 (术语)梵语Anupadhiśeṣa-nirvāṇa,二涅槃之一。新云无余依涅槃。身智皆灰灭之涅槃也。见“涅槃”条。

  【无余入寂】 (术语)二乘之人,证无余涅槃而归入寂灭也。

  【无余说】 (术语)谓尽理之说也。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三论玄义曰:“教称满字,理曰无余,信之则获福无边。”

  【无余修】 (术语)四修之一。不加余行专修一行之谓也。

  【无余依】 (术语)无余涅槃又云无余依涅槃。依者苦所依之身体也,涅槃有二种,有苦之依身谓之有余依涅槃,无苦之依身谓之无余依涅槃。唯识述记十末曰:“依谓依身。”

  【无余依妙涅槃界】 (术语)阿罗汉灰身灭智而寂灭之境界也。无有漏之依身,故云无余依,其境界不可思议故云妙,圆寂故云涅槃。毗奈耶杂事十八曰:“现诸神变,入无余依妙涅槃界。”

  【无欲】 (术语)无贪欲也。无多欲也。

  【无欲仙人】 (杂名)仙人之无多欲者。行事钞下二之一曰:“四分八种浆。古昔无欲仙人所饮。梨、酸枣、甘庶、蕤果、葡萄、舍楼伽等浆也。”

  【无缘】 (术语)无系属之关系也。无心识之攀缘也。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无缘乘】 (术语)观三界唯心无于心外缘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经疏二曰:“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无缘乘心】 (术语)十住心之第六、他缘大乘心也,他无两义,梵音同一、故约于菩萨之大悲缘他众生而谓之他缘,约于菩萨之大智缘心外无法而谓之无缘。大疏二曰:“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普令同入是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无缘慈悲】 (术语)三种慈悲之一。见“慈悲”条。

  【无缘道场】 (杂名)不属于一人,不能定其为谁,泛云为一切众生之道场也。

  【无缘法界】 (术语)无差别平等之义也。无缘者,谓不分别彼此之境也(境为所缘,心为能缘)。法界者,谓法之有限也。普及分别彼此有限之法谓之无缘法界。

  【无缘佛】 (杂语)于自己无因缘之佛。谓于宿世未与自己结缘之佛也。

  【无缘三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灭尽定之异名。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缘之禅定也。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无缘三昧即灭尽定。”

  【无缘寺】 (杂名)回向于无缘之人之道场也。

  【无缘塔】 (杂名)不系属于一人合葬多人之坟墓也。又谓无亲戚故旧之缘者之坟墓。

  【无缘之众生】 (术语)佛菩萨有本来所化之众生系属之,是为有缘之众生。故于此佛有缘者,于彼佛无缘,于无缘之众生,毕竟不得化之。

  【无缘冢】 (杂名)同于无缘塔。

  【无愿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作解脱门。三解脱门之第二。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见“三三昧”条。

  【无愿三昧】 (术语)与无愿解脱同。

  【无愿无愿解脱门】 (术语)重三解脱门之第三,见“三三昧”条。

  【无愿无愿三昧】 (术语)同无愿无愿解脱门。

  【无云天】 (界名)色界第四禅有九天,此其中最初之天也。法苑珠林曰:“遍净天至无云天,复远一倍。”

  【无择地狱】 (界名)无间地狱之古译。以造无间业之人,不择何人而押收之故也。楞伽经三曰:“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不入无择地狱?”正法华经一曰:“其大光明照诸佛国,靡不周遍,至于无择大地狱中,上达三十三天。”

  【无遮】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

  【无遮大会】 (行事)见“无遮会”条。梁武帝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陈武帝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并见南史。

  【无遮会】 (行事)Pañca-pariṣad,P añcavarṣikā-pariṣad,梵语般阇于瑟。译曰无遮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也。印度国俗屡行之,支那则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统纪通塞志)。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

  【无遮施】 (术语)无遮会也。

  【无着】 (术语)无执着于事物之念也。又(人名)菩萨名。梵名阿僧伽Asaṅga,天亲菩萨之兄也,皆为法相宗之祖。见“阿僧伽”条。又禅师名。唐杭州无着禅师,名文喜,年七岁出家,习律听教,宣宗初,往五台礼文殊。遇一老翁牵牛而行,迎师入寺。翁纵牛引师升堂,翁曰:近由何处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奉戒律者不少。翁曰:有几何?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有几何?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均提出茶,又进酥酪。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得什么吃茶?师无对。辞别。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几许。童子呼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几许?师曰:是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师憬然悟彼翁是文殊。懿宗咸通三年,师至洪州观音院,参仰山寂禅师,顿悟心要。光化三年寂,寿八十。见五灯会元宋僧传二十。

  【无着果】 (术语)阿罗汉果之古译。出三藏记集一曰:“旧经无着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亦言阿罗诃)。”

  【无着行】 (术语)十行之一。无着即无碍之义,言诸行圆融而无障碍也。

  【无着戒】 (术语)十种戒之一。二乘之人见真谛之理能成圣道,于五尘之境无染着也。

  【无着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着所造之摄大乘论也,有三译,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陈真谛译三卷,皆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三卷,题曰摄大乘论本。

  【无着天亲宗】 (术语)法相宗之异名。无着为兄,造摄大乘论等,天亲为弟,造唯识论等,共成立法相宗。

  【无诤】 (术语)安住于空理与物无诤也。佛言须菩提得无诤三昧。见“无诤三昧”条。

  【无诤第一】 (故事)须菩提在弟子中得无诤三昧为最第一。

  【无诤轮王】 (本生)转轮圣王无诤念也。见“无诤念王”条。

  【无诤念王】 (本生)阿弥陀如来因位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岚,有转轮王名无诤念,有一大臣名宝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宝藏。后出家成菩提,号宝藏如来。如来广为无诤念王说法,王请如来及诸圣众三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时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圣王即发菩提心愿,求清净国土,宝藏如来与授记。即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是也。”

  【无诤三昧】 (术语)故住于空理与他无诤之禅定也。金刚经曰:“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阿罗汉。”同略疏中曰:“无诤三昧者,以其解空,则彼我俱忘。能不恼众生,亦能令众生不起烦恼故也。”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注维摩经三曰:“肇曰:善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顺法相,无违无诤。内既无诤,外亦善顺群心,令无诤讼,得此定名无诤三昧也。”南岳着有无诤三昧法门二卷。

  【无诤智】 (术语)诤者烦恼之异名,使他人对于己身而不起贪欲瞋恚烦恼之智,谓之无诤智。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智。俱舍论二十七曰:“自知己身福田中胜,恐他烦恼复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此行能息诸有情类烦恼诤,故得无诤名。”

  【无知】 (术语)昏闇之心不知照事理也。小乘教立二种之无知: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见“二无知”条。又真智寂静而不动,绝一切分别,谓之无知。起信论曰:“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净土论注下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中略)无知故能无不知。”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肇法师之宝藏论有般若无知论一篇。

  【无执受】 (术语)对外境无执着觉受者。即谓如无感觉之无机物者。

  【无制人】 (术语)起惑任情,自制无法,名曰无制人。是以邪见身无法为法者。俱舍论三十曰:“不见真理无制人。”

  【无种阐提】 (术语)无种者,无佛种性,毕竟不能成佛之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阐提者,梵语一阐提之略。不具信心,断善根,永不能成佛者之谓。涅槃经德王品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焚烧一切善根。”

  【无种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无无漏之善种,毕竟不能出离生死者,又名无性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

  【无住】 (术语)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起,故云无住。故无住者万有之本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同注曰:“什曰: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起信论义记上曰:“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宗镜录八曰:“文殊师利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释云:无住即实相异名,实相即性空异名。”

  【无住处村】 (地名)时拘萨罗国,有一村,无僧伽蓝及停留之舍。有居士为福德故,造立住处。备诸饮食,供给往来众僧。唯施一食,不能多供。因以福德施设,故余律皆名福德舍。

  【无住处涅槃】 (术语)同无住涅槃。

  【无住涅槃】 (术语)四种涅槃之一。见“涅槃”条。

  【无住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诸法无常无住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作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

  【无住心】 (术语)见“住无住处”条。

  【无字】 (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云无。此称赵州无字,而为禅家之公案。见“无”条。

  【无字宝箧经】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之异译,先出。

  【无字法门经】 (经名)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之略名。

  【无自然性】 (术语)一切有为法依众缘而生,无自然之性也。唯识论九曰:“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

  【无自性】 (术语)谓诸法为因缘生,无一定之自性也。唯识论九曰:“一切法皆无自性。”

  【无自性心】 (术语)极无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于华严宗。

  【无字印】 (术语)无字之法印也。起生死之关者,以无字之法印。见“无”条。

  【无足】 (杂名)如蛇等。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无作大戒】 (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戒法者,以所谓无作色之一种色法为戒体,故曰无作,对小乘戒及沙弥戒而称大乘戒或大僧戒为大戒。见“无作色”条。

  【无作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之一。于一切生死法中离愿求造作念之禅定也。见“三三昧”条。

  【无作戒】 (术语)又云无教,新译曰无表。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者,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者,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动作息时亦灭,而无作戒则一生之中常相续而发防非止恶之功能,是谓之无作戒体。此戒体向境而防一一之非者,即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就能防之体立无作戒,就所防之境分别二百五十等相,为发此无作戒故行作戒也。行事钞中一之三曰:“若单立作,作体谢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须无作。长时防非,若单立无作,则起无所从。不可孤发,要赖作生,二法相藉。”又曰:“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又曰:“言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此无作戒体,或以为色法,或以为心法,或以为非色非心法,凡有三家不同。见戒体条附录。

  【无作三昧】 (术语)同无作解脱门。

  【无作三身】 (术语)天台圆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为报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为有为法佛。圆教之佛,三身皆为本有自尔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谓之为无作三身。守护国界章下之中曰:“有为报佛,梦里权果。无作三身,梦前实佛。”

  【无作色】 (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见“无表色”条。

  【无作四谛】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谛之一。天台以配圆教之法门。四谛者,迷悟之因果也。圆教者,中道之理性,具本来十界诸法,则迷悟缘生之事相,为一一本具理性之德,别无造作,事相之当体,即为中道实相,故谓之无作四谛。

  【五阿含】 (经名)一长阿含。二中阿含。三僧育多阿含。四鸯堀多罗阿含。五屈陀伽阿含。见善见律毗婆娑一。【五阿含】(名数)见“五阿笈摩”条。

  【五阿笈摩】 (名数)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于北方所传之四阿含经外加小乘杂部经典小阿含即屈陀迦阿含经而谓为五阿含。善见律毗婆沙一曰:“法师曰:有五阿含。何谓为五?一者长阿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鸯掘多罗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后说法住记曰:“素怛缆藏有五阿笈摩:谓长阿笈摩,中阿笈摩,增一阿笈摩,相应阿笈摩,杂类阿笈摩。”梵āgama。

  【五碍】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王、魔王、转轮圣王、佛。”

  【五八识】 (术语)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为大圆镜智。

  【五八十具】 (名数)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称。即小乘诸律所说戒之总标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三之三曰:“一切者,总收五八十具。”此其例也。其中五八两种,为在家之戒,十具两种,为出家之戒。

  【五八尊】 (术语)千手观音即千体之观音也。以之配于二十五有每一有有四十手即四十体之观音,称之为五八尊。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五拔刀贼】 (譬喻)见“五刀”条。

  【五百蝙蝠】 (本生)结集大毗婆娑论之五百罗汉,前身为五百之蝙蝠。西域记三曰:“南海之滨有一枯树,五百蝙蝠于中穴居。有诸商侣止此树下,时属风寒,人皆饥冻。聚积樵苏,蕴火其下,烟焰渐盛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毗达磨藏,彼诸蝙蝠,虽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随业受生,俱得人身。舍家修学,乘闻法声,聪明利智,普证圣果,为世福田。近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贤圣,于迦涅弥罗国作毗婆沙论,斯并枯树之中五百蝙蝠也。”

  【五百部】 (杂名)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三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起必从缘。”又曰“五百部,智论但有通数,不出人法名义。”

  【五百尘点劫】 (术语)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世界而为微尘,每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下一尘,竟尽其尘,而其所经之世界,悉碎为微尘,以其一尘为一劫。是显释迦如来成佛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寿量品。【五百尘点劫】(术语)法华经寿量品明释迦久远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国乃下一点。如东行尽此微尘。(中略)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劫。”

  【五百毳徒】 (杂语)毳徒,着毳衣之徒众。毳衣,以鸟毛织成之衣也。五百,五百人也。传灯录曰:“道潜禅师,河中府人,姓武氏。初诣临川谒净慧,慧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而为王侯所重。后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化定慧禅师,建大伽蓝,号曰永明。请居之,师坐永明大道场,常五百众。”

  【五百大愿】 (本生)释迦如来往昔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所起五百誓愿。悲华经七曰:“尔时宝海梵志,在宝藏佛所诸天大众人非人前,寻得成就大悲之心广大无量,作五百誓愿已。”经文漫说五百分别为难。

  【五百弟子品】 (经名)见“五百弟子授记品”条。

  【五百弟子授记品】 (经名)法华经卷四第八品之名,此品说下根之弟子,授成佛之记别者。受记别之弟子,总有千二百人,分之为二段,初先授记于富楼那一人,后总授记于余人。然则自人数上言之。应言为千二百弟子授记品也。惟其千二百人中五百人皆为有同一名号之如来。又此五百人一同有立述领解等之特殊事。故特揭五百为品名。

  【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五百弟子各说本因。

  【五百估客】 (故事)有五百估客,入海求宝,逢摩竭鱼,中有一优婆塞,念佛而免危难。见智度论七,经律异相四十三。

  【五百戒】 (术语)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本律之说相,唯三百四十八戒,以大数而称为五百。束为七聚:一,八波罗夷。二,十七僧残。三,三十舍堕。四,百七十八单提。五,八提舍尼。六,百众学。七,七灭诤。行事钞中一曰:“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钞中上曰:“世人妄传五百戒者非也,亦有经律尼戒五百,此但有总数而无实名也。”参照“具足戒”条。【五百戒】(名数)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数也。大爱道比丘尼经上曰:“佛告比丘尼裘昙弥:汝行十戒如法,则有大戒,名具足,真谛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事。”毗尼母经八曰:“比丘二百五十法,比丘尼五百法。”药师如来本愿经曰:“比丘尼受持五百戒。”此外经论说五百者颇多。然检诸律,未明示五百戒数也。参照“戒”条附录。

  【五百罗刹女】 (名数)今之锡兰岛往昔为五百罗刹鬼女所住处。见西域记十一。

  【五百罗汉】 (名数)像器笺十四曰:“五百罗汉名,莫闻藏乘说。近有南宗江阴军干明院罗汉尊号碑一卷刊布,亦不载本据矣。”案殆因佛灭后第一结集之五百罗汉或毗婆沙论结集之五百罗汉等数目而私举其名号耳。【五百罗汉】(杂语)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又,尔时贾客五百众者,则五百罗汉是。今佛寺中每有五百罗汉。考之佛经,其说不一。盖佛既累次转生,此五百人者。亦累次转生,故所见非一也。余见罗汉条。

  【五百年】 (术语)见“五五百年”条。

  【五百人授记】 (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

  【五百身因】 (术语)谓五百比丘各说自身所由生之原因也。依涅槃经三十五,五百比丘,对舍利弗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思惟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某比丘言爱与无明为身因,得阿罗汉果。有比丘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为身因。次诣佛前,问其说正不正。佛答一一无非正说,且言欲界众生,以父母为身因。又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前二十九品诸弟子各明其本尔之因缘,第三十品佛自说示过去之本因。

  【五百生】 (杂语)又曰五百世。为长时之套语。自五百本生经(齐永明年中摩诃乘译,今无)起。

  【五百生野狐】 (传说)误一转语而堕于五百生野狐身。见“百丈”条。

  【五百生怨】 (杂语)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婆娑论中云: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所,时有一狼将其儿去。其母见已,趁之语曰:汝狼何以将吾儿去?狼即答曰:汝是我怨,曾于五百生中尝食我儿。我今杀汝儿,此乃怨雠相报,何以生瞋?”

  【五百世】 (杂语)与五百生同。

  【五百世无手】 (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五百世怨家】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

  【五百问】 (经名)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之异名。

  【五百问事】 (经名)见“五百问”条。

  【五百仙人】 (传说)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三。五百仙人在山中。甄陀罗女浴于雪山池中。仙闻女歌声,而失禅定。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时,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狂醉,失神足,一时堕于地。见智度论十七。

  【五百狝猴】 (传说)五百狝猴,欲捉水中之月,尽没死。参照“狝猴”条。

  【五百小乘】 (流派)小乘分五百部。见“五百部”条。

  【五百雁】 (故事)五百之雁,闻法而生天上。又有五百之雁,为五百之罗汉。见“雁”条。

  【五百雁为五百罗汉】 (本生)报恩经四谓“昔有国王,欲得雁肉,使猎师捕雁。时有五百雁过虚空,雁王误落网中。猎师大喜,将取杀之,有一雁来悲鸣投于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虚空不去。猎师见之,不忍杀雁王,放之使去,国王闻之断雁肉。尔时之王即今阿阇世王,雁王为佛,一雁为阿难,五百雁为五百罗汉也。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传说)佛在波罗捺国为四众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于罗,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于忉利天。见贤愚经十三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五百异部】 (流派)小乘之异计有五百部。见“五百部”条。

  【五百由旬】 (杂语)法华经说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而有宝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天台谓凡圣同居土为三界之果报,故以之为三百由旬,方便有余土为四百由旬,实报无障碍土为五百由旬,超之即有宝所,即究竟之常寂光土也。嘉祥以三界为三百,以二乘为二百,超三界与二乘之处,即大乘之宝所真涅槃也。慈恩以分段生死有惑业苦之三,为三百,以变易生死有惑苦之二,为二百,超此二生死,则至涅槃云。

  【五百幼童聚沙兴塔】 (传说)五百幼童相结为伴,日日游戏,但至江水,聚砂兴塔,各言塔好,虽有善心,而宿命福薄,时天卒雨,江水暴涨,漂流溺死。佛告众人,五百童子生于兜率天,皆同发心为菩萨行。佛放光明,使其父母见子所在,佛遥呼五百童子来。时皆住虚空中,散华于佛,下稽首言,蒙世尊恩,身虽丧亡,得见弥勒。见出生经,经律异相四十四。

  【五百之尘】 (杂语)五百尘点劫也。

  【五宝】 (名数)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于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三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罗择地法曰:“五宝者:所谓金、银、真珠、瑟瑟、颇梨。”

  【五比丘】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为文句四之三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三、拔提(又摩诃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签六之二列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释摩男,五、十力迦叶。是摩男于俱利为别人,一摩男为跋提之异名(文句),一摩男为陈如之异名。除陈如之名而以释摩男之名加于第四,皆误也。摩男为摩诃那摩之略,大名之义,拘利太子之尊称也。是为释氏,故亦云释摩男。非别人。

  【五边】 (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着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五遍行】 (名数)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又第五曰:“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于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无始不断,或缘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时;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无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为遍行。但萨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别境(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为大地法。又出于瑜伽师地论第三等。

  【五别境】 (术语)为五位百法中欲,胜解,念,定,慧之五心所。缘各别之对境缘而起。故名别境。

  【五波罗蜜】 (术语)于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为主,他五者为从,得他种之波罗蜜者。般若之功德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陀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智度论二十八曰:“复次,余诸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波若。”

  【五部】 (名数)谓见道苦集灭道之四谛及修道也。大毗婆沙论第五十一曰:“部有五无六。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现在前时,断修所断。异生修道现在前时,总断五部。”但五部通三界各立之。又一切烦恼,皆属此五部。又即小乘五部也。佛灭后百年,付法藏第五世,优婆鞠多之下有弟子五人,于戒律上各抱异见,一大律藏始分五派:一昙无德部,二萨婆多部,三弥沙塞部,四迦叶遗部,五婆粗富罗部。见五部律条。又金刚界五部。见“金刚界”条。

  【五部般若】 (名数)一摩诃般若,二金刚般若,三天王问般若,四光赞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大众,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赞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若。”嘉祥仁王经疏一曰:“五部如此经说。”此中第一摩诃般若,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曰大品般若),二十七卷,是大般若之第二会也。西晋无罗叉译之放光般若三十卷及西晋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十卷(经文未尽),与之同本。第二金刚般若,罗什译之金刚般若经一卷是也。元魏菩提留支译之金刚般若一卷,陈真谛译之金刚般若一卷,隋达磨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一卷,唐玄奘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一卷(大般若之别抄)。义净之能断金刚般若一卷,皆同本也。是为大般若之第九会。第三天王问般若,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是也,为大般若之第六会。第四光赞般若,梵本未渡,在今藏中之光赞经及放光般若,皆与什译之摩诃般若同本,三部共为大般若之第二会。第五仁王般若,佛最后所说之本经是也,有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大般若之别部也。

  【五部不动形像】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着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五部部主 五部法王】 (杂语)诸部要目以大日如来等五佛为部主,秘藏记依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名之为部王,以五方之五大明王为部主(主有二义,一因主之义,二如执权,有管领之义,如诸部要目,则据初义,如安然则据后义)。

  【五部禅经】 (名数)一、禅法要解经,二卷。罗什译。二、达磨多罗禅经,二卷,佛陀跋陀罗译。三、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僧伽罗刹造,罗什译。四、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昙摩蜜多译。五、禅要经,一卷,失译人名。

  【五部大乘经】 (名数)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三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涅槃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

  【五部大论】 (名数)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堂为说五论之颂:一、瑜伽论,二、分别观所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论,五、金刚般若。”

  【五部大疏】 (名数)见“五大疏”条。

  【五部法】 (术语)与五部秘藏同。详见“金刚界”条。

  【五部忿怒】 (名数)是五部之教令轮身也。

  【五部灌顶】 (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

  【五不还果】 (名数)又曰五种那含。全超等之五种也。见“不还”条。

  【五不还天】 (名数)与五净居天同。

  【五部海会】 (术语)谓金刚界五部之诸尊,悉来会而为法事也。

  【五部合断】 (术语)五部者,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三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于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见六行观条),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终于下下品。每一品正断之位,谓之无见道。既断之位,谓之解脱道。每一断惑必要此二道也。故总为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心。许以六行观之有漏智断五部即见修二惑者,唯小乘之有部宗耳。大乘不许以有漏智断迷理之见惑也。

  【五部护摩】 (修法)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于增益中而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于一切法。此二者属于五部,是三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为佛部之母。佛部之尊甚多,于其中独举此尊者,佛眼有破诸宿恨之功能,一切灾难多者。系恶星所为,故归于此尊而除其灾厄也。次增益段,各随所求之事而以四菩萨为本尊。求福德者,以宝菩萨为本尊。宝菩萨者即虚空藏,以宝珠为三昧耶形,故求福者归之。求智慧者,以光菩萨为本尊。慧光照破愚闇,故其义相应。求官位者,以幢菩萨为本尊。于高幢上安宝珠,是为幢,官位者秀出,其义相应也。求爱念者,以笑菩萨为本尊。欢喜微笑,为爱念之至极,故其义相应。次降伏段,忿怒尊者,依瑜伽轨之意,降伏之法,以降三世为本尊,以四忿怒为眷属。四忿怒者萨王爱喜之四菩萨也。是即东方之五尊,各住于忿怒之三摩地,故云忿怒尊。降伏之法,以摧破他人为功能,故此教令轮之忿怒尊,独为相应。次敬爱段,观音者,西方四菩萨中之法菩萨也。敬爱之法,以莲华为标帜。阿弥陀虽为莲华部之主,而观音正手持莲华,为敬爱之表示,故独举此尊也。次钩召段以钩菩萨为本尊,此有二义:一按瑜伽轨之意,钩召之法,以阿閦为本尊,萨王爱喜为眷属。其中菩萨特与钩召相应。言其故,则王菩萨以钩为三昧耶形故,以义名钩菩萨也,一四摄中之钩菩萨也,瑜祇经云:钩索锁铃四,尽成钩召事。四摄者利他之相,北方之释迦,亦居于化他之极,仍以四摄菩萨属于北方,以其中钩菩萨为本尊也。其以北方羯磨部之钩召法,出东方金刚部之尊者,以经轨中往往东北二部有相通之义,今依通义而出之也。

  【五部惑】 (术语)见“五部”及“五部合断”条。

  【五部教主】 (名数)谓金刚界五部之五智如来也。见“金刚界”条。

  【五部净居炎摩罗】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曰:“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即是。

  【五部九卷】 (名数)净土门之祖唐善导着,有五部九卷:一、观经疏四卷,二、净土法事赞二卷,三、观念法门一卷,四、往生礼赞一卷,五、般舟赞一卷。

  【五不可思议】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详见“不可思议”条附录。

  【五部律】 (名数)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昙无德部Dharmagupta,又曰昙摩鞠多,是部主之名,译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于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a,或曰萨婆谛婆,译言一切有。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三、弥沙塞部Mahīśāsaka,译言不着有无观。从行而名,律本曰五分律。四、迦叶遗部Kāśyapīya,此曰重空观,以空亦空为观,就行而名。但戒本传译曰解脱戒经,其戒相与五分律同。五、婆粗富罗部Vātsīputrīya,又曰婆蹉富罗,译言犊子。从部主之名,又从宗计曰着有行。以执有实我故也。律本未传,见大集经二十,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二,戒疏一上,义林章三末。

  【五部秘藏】 (术语)金刚界五部之秘密法门也。见“金刚界”条。

  【五部秘经】 (名数)日本东密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之四部加要略念诵为五部。日本台密于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五部秘经】(名数)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也。或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加要略念诵经为五部。或于以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

  【五部母】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部母。主各生当部功德之德之尊也,如典藏主。一佛部,佛眼尊也(见“佛眼尊”条)。但秘藏记,谓此部之部主为大日如来,是乃究竟之本源,故更无部母。秘藏记钞八会之不依能生之义立之,由养育之义而立之。二金刚部,金刚波罗蜜菩萨也。三宝部,宝波罗蜜菩萨也。四莲华部,法波罗蜜菩萨也。五羯磨部,羯磨波罗蜜菩萨也。是则为四波罗蜜。据出生四佛之义而立之。见诸部要目,秘藏记末。

  【五部念珠】 (名数)佛部为菩提子,金刚部为金刚子,宝部为宝珠,莲华部为莲子,羯磨部为杂宝。见略出经四,摄真实经下。

  【五部色】 (名数)佛部为白,金刚部为青,宝部为黄,莲华部为赤,羯磨部为杂。见摄真实经下。

  【五部苏悉地法王】 (名数)是日本台密所立苏悉地之法王也。

  【五不退】 (名数)五种之不退。见“不退”条。

  【五部陀罗尼藏】 (名数)一佛部,即诸佛之咒。二金刚部,即诸金刚神之咒。三莲华部,即诸菩萨之咒。四宝部,即诸天之咒。五羯磨部,即诸鬼神之咒(辩天经疏),可以知诸尊之部属。

  【五怖畏】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五部相应数珠】 (杂语)摄真实经持念品谓佛部,菩提子。金刚部,金刚子。宝部,金银玻璃种种诸宝。莲华部,莲子。羯磨部,种种间错杂色。瑜伽念诵经谓如来部,菩提子。金刚部,金刚子。宝部,金,珠。莲华部,莲子。羯磨部,杂宝间错。

  【五不正食】 (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五部总持】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译言总持。

  【五部尊法】 (名数)又曰五种坛法。言五种之修法也:一息灾法,二增益法,三降伏法,四爱敬法,五钩召法。出补陀落会轨。见坛法条。

  【五部座】 (名数)详见“金刚界”条附录五佛座项。

  【五彩幡】 (物名)以五色彩画之旗也。行事钞下四曰:“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左手中系一彩幡,脚垂曳地。当安病者在像之后,左手执幡脚作从佛住净刹之意。”

  【五参日】 (杂名)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见“五参上堂”条。

  【五参上堂】 (仪式)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上堂也。此外朔望之两日别有祝圣上堂,通计之恰是每五日一参,故曰五参。非曰一月参五度也。见象器笺十一。

  【五藏】 (名数)佛灭后窟外大众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为佛灭后阿难之结集,菩萨藏者佛在世时即有之云。文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也。”又曰:“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又小乘之法藏部亦立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明咒藏,五、菩萨藏。见宗轮论述记。又密教立五藏似大集部所立之五藏。六波罗蜜经一曰:“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中略)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生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五藏】(术语)佛灭之年,安居时,大众部之众,在窟外结集法藏而为五藏。见“藏”条。

  【五藏三摩地观】 (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閦如来,鍐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览字者东方宝生如来,唅字者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欠字者上方毗卢那大日如来。”如是五脏即为五大,而五大即为五智如来,则依此五藏三摩地,而得即身成佛也。因而又名五轮(五轮者五大之德名)三摩地,亦曰五物观。

  【五叉地狱】 (界名)以五头铁叉分磔罪人之地狱。慧琳音义五十三曰:“经言,五叉者,地狱名也。以此铁叉分磔罪人身形,名为五叉地狱。”

  【五阐提罗】 (杂语)又作五扇提罗。有沙门五人死堕地狱。后生人间而为阐提罗。参照扇提罗条。

  【五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尘。止观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五乘】 (名数)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于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于天上者。三、声闻乘,乘四谛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于佛果者。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谛、缘、六度,所乘法也。”文句七之一曰:“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声闻乘出三界无常苦,缘觉乘出从他闻法苦,菩萨乘出内无利智外无相好苦。”此通途之五乘也。二者:一、菩萨乘,二、缘觉乘,三、声闻乘,四、种种性乘,合说诸乘者,五、人天乘也。见大乘庄严功德经中、楞伽经八。三者:一、人乘,二、天乘,欲界之六天也,三、声闻乘,四、缘觉乘,五、菩萨乘也。四者:一、小乘之佛乘,二、小乘之缘觉乘,即愚法之缘觉也,三、小乘之声闻乘,即愚法之声闻也,四、梵乘,色界之诸天也,五、天乘,欲界之诸天也。见五教章上二。五者:严宗别途之五乘。一、小乘,愚法之声缘二乘也(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之二类见二乘条),二、声闻乘,三、缘觉乘,此二者,不愚法之二乘也,四、菩萨乘,五、一乘。与台宗之佛乘同。见五教章上二。六者:台宗别途之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二乘,声缘之二者,四、菩萨乘,五、佛乘也。问此中菩萨乘与佛乘如何差别?答曰:一乘家与三乘家之见解各异。法相三论之三乘家,谓菩萨与佛,但为因果之别,故菩萨乘即佛乘。华严天台之一乘家,谓佛与菩萨,各有因果,权之因果为菩萨乘,实之因果为佛乘。即华严终教天台别教之因果,是菩萨乘;华天两家圆教之因果,是佛乘。密教以五大配于通途之五乘,五乘皆为毗卢遮那法身中之自体,立五乘成佛也。一、人乘,是为地大;以人皆住于地故也。二、天乘,是为水大;水以鍐为种子,鍐字者,离言说之义,定地之天,离言说之故也。又天者自在之义,水从方圆之器自在而转,故其义相应。三、声闻乘,是为火大;以声闻自心发火,而灰身灭智故也。又火大之种子为啰,啰为语菩萨之种子,声闻依言教而得度,故配之。四、缘觉乘,是为风大;风大之种子为诃,是因缘之义也,缘觉观十二因缘,故其义相应,又开悟以风缘而飞花落叶之观,故配之。五、菩萨乘,是为空大;因菩萨以二空为观故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五乘齐入】 (术语)谓托乘于弥陀之愿力,而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之五乘,得齐入于真实报土也。

  【五持】 (术语)五种陀罗尼也。见“陀罗尼”条。又(名数)五种之总持。密宗所立:一、闻持,耳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显密之差别,而无漏无失者。二、法持,于法总持而不漏者。三、义持,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失者。四、根持,于六根之缘境,总持而无余念者。五、藏持,总持如来藏之理而无漏失者。见辨惑指南三。

  【五处供养】 (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

  【五处加持】 (术语)以指印或杵铃当身体之五处也。五处加持有二义:大日三世常住,故以喉表之,人喉寿也。大日弥陀一佛义可思之,弥陀能成无量寿,大日所成无量寿也。

  【五处真言】 (真言)谓加持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见青龙轨上。

  【五存七欠】 (术语)我国净土门所依之佛说无量寿经,有十二代之译:第一译,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清译。已亡。第二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或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第三译,佛说阿弥陀经,二卷,内题曰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坊本之表题曰大阿弥陀经。第四译,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第五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帛延译。已亡。第六译,无量寿经,二卷,西晋竺昙摩罗译。已亡。第七译,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东晋竺法力译。已亡。第八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佛陀跋多罗译。已亡。第九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宝云译。已亡。第十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昙摩蜜多译。已亡。第十一译,无量寿如来会,二卷,或三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第五会,即彼经十七十八之两卷。第十二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此中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一,第十二之五译存,余皆亡。五译中为正本而读诵讲敷者。僧铠译之无量寿经也。见真宗教典志一。

  【五大】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五大】(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见“五大”条。

  【五大部】 (名数)南山律依凭之注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系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分八卷),三、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钞三卷(分六卷)也。其中前三部,略曰事钞戒疏业疏,有特称为三大部者。随机羯磨疏正源记第一所谓“南山所撰大部凡三,曰删补钞戒本钞及玆疏。”者是。盖以此三部尽律之要义故也。凡律之要,唯有二事。即所谓止恶与修善。戒疏详止恶之行相,业疏详修善之行相,事疏两明止恶修善之二者。但此三大部,比丘止作之义虽详。而未明比丘尼之止作,故于尼钞,更明比丘尼之止作。又行事钞明行虽审,而于解未尽,故于义钞审其解。元照校勘义钞序曰:“事义两钞,表里相资。非事钞,则行无所凭,失本。非义钞,则解无以发,昧来。”又妙辨四分比丘尼钞跋论五部相成之义曰:“我大师示僧,撰事钞等三大部,示尼,撰此书三卷,于是律之灯稍炽。”皆其义也。

  【五大观】 (术语)五轮观也。守护国经二曰:“想其身成迦楼罗,作五大观:一者观地作白色观,二者观水作绿色观,三者观火作黄赤色观,四者观风作黑色观,五者观空作青色观。”

  【五大观门】 (术语)观地等五大之法门也。

  【五大力菩萨】 (菩萨)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吼也。旧译仁王经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三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三、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手持千宝罗网,往护彼国。五、无量力吼菩萨,手持五千剑轮,往护彼国。”新译仁王经奉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今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放白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琉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已上五菩萨为五佛之正法轮身,其教令轮身为五大明王,祭之有除盗难之利益。

  【五大龙王】 (名数)又曰五类龙王。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也。见“龙王”条附录。

  【五大论】 (名数)无着所造之五部大乘论。见“五部大论”条。

  【五大明王】 (明王)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于未来世受持三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于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于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为三轮身。此三轮身,仪轨之意也。又莲华三昧经之意,以此三身为五佛身口意之三业。然秘藏记以五菩萨与五佛皆为自性轮身,此以度众生为菩萨之自性故也。其中教令轮身,即五大明王。自性轮身,为佛住于自性之法身,故云自性轮,正法轮身为住于菩萨以正法度人之真实身,故云正法轮,教令轮身为受佛之教令,化现忿怒形,摧伏淫刚众生之身,故云教令轮身。而教令轮身之本地,有二说:一依仁王经仪轨等之说,则各以其正法轮身之菩萨为本地。即菩萨受本佛之教令而现忿怒也。依大日经疏等之说,则直以自性轮身之佛为本地,秘藏记依后说。但此配属为一往,克实则五佛各现五种之正法轮身,五种之教令轮身也。故在九会曼荼罗,为大日之自性轮身,于理趣会现金刚萨埵之正法轮身。又于降三世会,现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轮身。不动金刚者,受中央大日如来之教令,示现二臂之忿怒形,降伏一切鬼魅惑乱之明王也。降三世金刚者。受东方阿閦如来之教令。示现四头八臂之忿怒形,降伏侵害正法之大自在天魔众之明王也。军荼利金刚者,受南方宝生如来之教令,示现八臂之忿怒形,降伏行疾疫恼害人之一切阿修罗众诸鬼神之明王也。六足金刚者,受西方无量寿佛之教令,降伏兴恶风雨害有情之一切毒龙之明王也。净身金刚者,受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教令,示现四臂之忿怒形,降伏夺人精气之一切药叉之明王也。八大童子秘要法曰:“金刚手曰:一切意相不同,或为顺,或为逆。是故如来现慈悲之身,随而作利益,解曰:诸佛之大悲,为愍众生故。即于顺者以顺应之,若于逆者则以逆制之。一佛住于忿怒三昧时,十方诸佛同入于忿怒三昧。毗庐遮那于无相中示现明王时,诸佛菩萨不更现忿怒之身乎?故四方之如来现教令之身,降伏众魔也。然本誓各有不同,且常不随逐于行者。或降三世菩萨降伏天魔或三世之贪瞋痴,或军荼利降伏毗那耶迦之常随魔及人魔,或焰摩德迦降伏龙魔及诸怨敌,或金刚夜叉调伏众魔及无智者。不动明王,恒随行者,若天、若毗那夜迦、若鬼等所作之障碍,一时消灭。”

  【五大色】 (术语)地大为黄色。是增味之义也。众色加黄色,则其色必增光。遍于诸色而不违背,不失其性,是即色法之中义也。遍于众色而黄色不违,故不失本之自体。示坚固不坏之性。如彼字遍于诸意而不失自体,是故黄色为金刚不坏之地大色,本不生及安住不动与黄色相应法尔之道理也。次水大为白色。白色远离诸垢随染不违之义也。是亦水大离垢秽绝戏论之色相。圆形之不住一处,与白色之随染不违,显色形色虽异,而理致同一。次火大为赤色。赤色者炽然猛利之义也。今此猛利有诸色垢秽之意。于五色中为炽盛之色,遮眼之情也。盖色法之炽盛者,无较赤色为甚者。次风大为黑色。黑色者隐覆之义也。如水不动时,能现其像,动转时,影像即隐没。以因缘生之故。诸法本性之形色隐覆,而随缘不定也。互为能成,一相增明,故余相隐没。皆是风大黑色之义。依之而黑色与因缘生之法理及半圆形相应,更非别法。次空大为青色。青色者众色具足之义也。五色中相违者,为黑白之二色。今黑白和合齐等,即为青色,是故青色在黑白之中间,而反兼黑白。然带此青色光辉者是黄色,青色分明者是赤色。仍于五色之中具足众色者,青色也。故为含容众物之空大色。又青等五种之正色也。见“五色”条。又五大之色也。见“五大”条附录。

  【五大施】 (术语)以能持五戒为五大施。见佛说五大施经。

  【五大施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五戒为五种之大施。

  【五大使者】 (名数)又曰五天使者: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王法牢狱。阎王责罪人曰:我于世间现此五使者诫汝,汝何未见之。见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五大使者经】 (经名)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之异名。

  【五大疏】 (名数)台密之目: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善无畏三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三、苏悉地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四、菩提场一字经疏,五卷,日本智证着。五、瑜祇经行法记,一名瑜祇经疏,一卷,日本安然着。

  【五大形】 (术语)地大为方。一切形中四方均等之貌,有安住不动之势力。故维持诸法而使止住,是为方形。次水大为圆。圆形者,轮圆具足不住一性之形也。盖水于一切法中,形体不定,随器而为种种之形者也。故其形相为圆。次火大为三角。三角者,炽盛猛利之形也,其故如剑戟等,猛利能破坏一切事物,且能切断之者,皆三角形也,故为有猛利势之火大形。次风大为半月形。半月形者,大力之形也。其故以半月形一方为平坦安住之形,一方为圆形不住之形,此二相和合而成此形。是自体成立而能成作诸法之义也。若但平坦,则欠动转之用,若但圆形,则无安住之体,然平圆具足而成此形。故能守自性而成作业。是有风大之大力能坏诸法,亦能成诸法也。故其形为半月。次空大为团形。团形者万德具足之形也。其故以团形为方圆不二之形。今三角形互向其头,而四个合则为方,半月二个合则为圆,故此团形含具五形,故为含具一切事物之空大形。见十住心广名目六。

  【五大虚空藏】 (名数)虚空藏菩萨之德分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璎珞严饰于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华,华上有如意宝珠,珠之周边有火焰。西方施愿虚空藏菩萨,坐紫莲华,宝冠如前,庄严如前。合掌当胸前,形色如红波利。北方无垢虚空藏菩萨,坐白莲华,宝冠如前,庄严如前,左手施无畏,右手持宝莲华,华上有月轮,形色水白。中央解脱虚空藏菩萨,宝冠如前,庄严如前。坐黄白莲华,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独钴杵,色黄。”又瑜祇经曰:“行者应画五大金刚虚空藏,于一圆明中等于自身量而画之,于一圆中更分为五,于中圆画白色虚空藏,左手执钩,右手持宝。前圆中画黄色虚空藏,左持钩,右执宝金刚。右圆中画青色虚空藏,左执钩,右持三瓣宝,放大光明。于后圆中画赤色虚空藏,如前,左持钩,右持大红莲华。左圆中画黑紫色虚空藏,如前,左持钩,右持宝羯磨,是名五大虚空藏求富贵法。若画此像,于青色或金色绢上画之,其菩萨衣服首冠璎珞皆依本色,各半跏坐。画此像了,对坛前无间诵五字明一千万遍,即得富贵成就。”日本东寺观智院国宝中,有惠运自唐请去之瑜祇五大虚空藏菩萨木像。金刚虚空藏(乘师子),摩尼虚空藏(乘象),法界虚空藏(乘马),业用虚空藏(乘鸟),莲花虚空藏(乘孔雀)是也。【五大虚空藏】(术语)以虚空藏菩萨之德配于五方而建立者。详见“虚空藏”条附录。

  【五大虚空藏法】 (修法)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修法。用于天变地妖之祈祷。

  【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大虚空藏修法之仪轨。

  【五大愿】 (名数)密宗所立,出于尊胜轨。是于佛地之五位发五愿也: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以度一切众生为愿,是愿求东方阿閦如来内证之菩提心也。二、福智无边誓愿集,以集成无边功德为愿,是愿求南方宝生如来内证之福德者,福智圆满之位也。三、法门无边誓愿学,以学显密大小教法为愿,是愿求西方阿弥陀如来清净之转法轮智也。四、如来无边誓愿事,以成供养诸佛利乐众生二事为愿,是愿求北方不空成就佛之内证大精进智也。五、无上菩提誓愿成,以成就究竟之果德为愿,是愿求中央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也。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曰:“若于本教尊胜陀罗尼经,每于白月十五日,除灭业增福延命,要期诵一千遍,证出世三摩地,得不妄陀罗尼。(中略)若欲持诵,至道场先双膝着地,礼毗庐遮那佛及八大菩萨,发露忏悔,发五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福智无边誓愿集,三、法门无边誓愿学,四、如来无边誓愿事,五、无上菩提誓愿成。”

  【五大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别名。以此处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为般若菩萨,中尊之左边为降三世,次为不动,中尊之右边为大威德,次为胜三世。是与寻常之五大明王异。其中除军荼利与金刚药叉而加般若菩萨与胜三世。彼五大明王金,刚界五部之忿怒尊也,此五尊在胎藏界。胎藏界无宝部,故除军荼利,无羯磨部,故除金刚夜叉,以其余三尊成胎藏界之三部,于此以中尊之般若菩萨为三部之总体而加之,以胜三世为降三世之别尊而加之,成为五忿怒。见秘藏记私钞一。

  【五大字义】 (术语)大日经二入真言品偈曰:“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道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此五句如其次第说五大之深义者也。其先本不生为字,地大之义,本不生不可得之意。吾心非青黄赤白方圆长短过去现在未来等,推求之此心既不可得,是诸法本不生之义也,二、出过语言道为字,水大之义,一切诸法言说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本有,则不可言生,亦不可言灭,不可言一,亦不可言异,乃至不可言断,亦不可言常,离八违戏论,绝四句百非之言论,是为诸法言说不可得之实义,其出离戏论之言说者,水能洗濯物之德也。三、远离于因缘为字,火大之义,一切诸法尘垢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之体性为六大,其体本为妙净,何有尘垢,但其不净者,迷情耳。是为诸法尘垢不可得之实义。其能焚烧尘垢者,火大之德也。四、诸道得解脱为字。风大之义,一切诸法因业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不生,则诸法为本来实有,无今始生者,故无因业。是为诸法因业不可得之实义,风大能破坏物之德也。五、知空等虚空为字,空大之义,而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亦以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其为空与虚空等。是不存一物,空大之德也。然明五字之观,有遮情表德之二义。如上所解,观其所不可得者。为其遮情。是方便也。若由表德之实义,则于此不可得之心,圆明而无一点之尘翳,又观诸法万德,圆融具足也。余准之而可知。秘藏记末曰:“于五字观观不可得,其意如何?是遗迷之义,非至极义,观圆明是至极义。”十缘生观亦然。

  【五大尊】 (名数)又曰五大明王: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见“五大明王”条。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见“五大院”条。

  【五大尊根本印】 (印明)交腕而作外缚五股印。或于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印也。或传曰:五大尊共通用剑印,又云用外五股印,诵慈救咒时,中坛之阿阇梨,中指作剑印而诵之也。见印田五。

  【五大尊配置】 (修法)或不动(中),军荼梨(东),金刚药叉(北),降三世(军荼梨之东),大威德(金刚药叉之西),或不动(中),降三世(东),军荼梨(西),金刚药叉(降三世之东),大威德(军荼梨之西)立状不同。

  【五大尊一坛法】 (修法)若欲以五大尊同安一坛,则当准于仁王仪轨修之。彼文云:坛之中心,画十二辐轮,东边画五股金刚杵,南边画金刚宝,西边画金刚剑,北边画金刚牙。此上五事,即是五方菩萨手中所执之秘密契也。东南隅画三股金刚杵,西南隅画宝冠,西北隅画箜篌,东北隅画羯磨金刚杵,当四角之上置四贤瓶,金银铜瓷等。新瓦亦得。于可受一升已下之瓶,满盛水,插枝条之华,取四色绘,各长四尺,色为青黄赤绿,以次系于四瓶之顶。次于第三重之东门画金刚钩,南门画金刚索,西门画金刚锁,北门画金刚铃,东南角画香炉,西南角画荷叶,中画杂华,西北角画灯,东北角画涂香器,所画之杵等,皆有光焰,三重坛外有一重之界道云云。

  【五大尊总印明】 (印相)印为外缚五股印,中为不动,大指为降三世,左头指为军荼梨,小指为大威德,右头指为金刚药叉。此印为五剑,中指作剑形,二头指真立,由中尊之剑出四方之剑,成四大明王。是深秘之释也。明为吽吽吽吽吽。见心舟七刀印田五。

  【五旦望】 (杂语)谓五参日与朔日十五日也。皆有上堂。见象器笺三。

  【五刀】 (譬喻)有人为王所逼走旷野,有旃陀罗五人各持刀逐其人。五刀譬人之五阴也。见涅槃经二十三,杂阿含经四十三。

  【五道】 (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

  【五道将军】 (杂名)十王之眷属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别供焰罗王五道将军,即得削死籍付生籍。”

  【五道六道】 (名数)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智度论三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唯摄于天趣,一摄于天趣鬼趣之二者。见唯识枢要下本。新译家多用五趣。

  【五道冥官】 (杂名)十王经曰:“六道冥官。”五道六道,开合不同,冥官为十王之眷属。

  【五道受生经】 (经名)法苑珠林八十六所引,今藏经中无之。

  【五道转轮经】 (经名)罪福报应经之异名。

  【五道转轮王】 (鬼类)十王之一。冥途亡人第三年厅府之官王也。其本地为阿弥陀如来,即领二官众狱司,治众生愚痴烦恼之冥官。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谓“五道转轮王厅。阿弥陀佛。尔时天尊说是偈言:后三所历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身。邪见放逸过,愚痴无智罪。犹如车轮回,常在三途狱。”是也。

  【五德】 (名数)有种种之五德。

  【五灯会元】 (书名)二十卷。宋释普济撰。其书取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驸马都尉李遵勖天圣广灯录,释维白建中靖国续灯录,释道明联灯会要,释正受嘉泰普灯录,撮其要旨,汇为一书,故曰五灯会元。删薙冗杂,颇为简要。其考论宗系,亦最详明。见四库提要。

  【五灯录】 (名数)一景德传灯录,二广灯录,三续灯录,四联灯录,五普灯录也。禅宗正脉序曰:“已而六传至曹溪,而支分派别,洋溢泛滥,遍满天下。不有文字纪录事缘,又何以知其投针玄趣,激电迅机,开示妙明之真性哉!此吴僧道原传灯录之所有作。(中略)后斯辙者曰广灯、续灯、联灯、普灯,虽各详略不同亦无非所以明此一大事也。宋时有僧普济者,患五灯之浩瀚,作五灯会元以惠来学,甚盛心也。”

  【五灯严统】 (书名)二十五卷,明费隐通容,百痴愿公共撰。录过去七佛至云门澄法嗣之禅宗五家传灯法系者也。匡五灯续略之讹谬,严加勘校。使从前相传之道统,不涉紊乱,故立此书名。

  【五谛】 (名数)五种之谛。谓因果等五种之理,真实不虚也。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所谓“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智谛,四境谛,五胜谛。”显扬圣教论第八所谓“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能知谛,四所知谛,五至谛。”是也。其中前四者为安立,后一者为非安立谛。依慈恩之说,安立中,因谛即集谛,果谛即苦谛,智谛即道谛,境谛即灭谛,非安立即真如也。瑜伽论记第十一下,总出三师之说,文曰:“增五门中,前四为安立,后一为非安立。前四谛者,景云:一因谛,则是集与道。二果谛,则是苦与灭。三智谛则为四谛之智。四境谛则为所知之四谛。基云:前四为四谛。测云:因摄世出世之因,果摄世出世之果。此则因果相对,摄一切尽。智与境,则心境相对,亦摄一切尽。”

  【五顶】 (杂名)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一末曰:“般遮尸弃Pañcaśikhin,此言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又五体之佛顶尊也,见“佛顶尊”条之五佛顶。

  【五顶轮王】 (术语)又曰五佛顶。五体之佛顶轮王也。见“佛顶尊”条之五佛顶。

  【五顶山】 (地名)五台山也。

  【五度】 (名数)福行之五波罗蜜也:一、布施,慈心施物也。二、持戒,持佛戒而慎身口意之恶也。三、忍辱,忍耐一切之苦痛陵辱而心不动也。四、精进,勇猛励一切之善,伏一切之恶也。五、禅定,心止一处而拂去妄念也。

  【五钝使】 (术语)谓本惑十使中贪瞋痴慢疑之五使。贪瞋痴慢之四使,都为迷执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钝者,故谓为钝使。疑使为就四谛真理而起之惑,以犹豫不决为自性,其性分亦非锐者,故类从贪等四使而为钝使。

  【五恶】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即反于五戒者。

  【五恶段】 (术语)无量寿经下明五恶之一章也。

  【五恶见】 (名数)一身见,见为常有一我体。二边见,见为死后我体断灭。又见为常在。三邪见,见为无因果之道理。四见取见,取已上之诸见,而见为究竟至极之真理。五戒禁取见,取非理之戒禁,而见为生天受乐之因。是即十使中之五利使也。

  【五恶趣】 (术语)于三恶趣加人、天,修罗属于天。无量寿经下曰:“横截五恶趣。”【五恶趣】(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悉以之为恶趣。地狱鬼畜三者,为纯恶之所趣,故名为恶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三途人天是其五趣,于此分别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

  【五法】 (杂语)五法有种种。

  【五法藏】 (名数)小乘之犊子部所立,一过去法藏,二未来法藏,三现在法藏,四无为法藏,五不可说法藏。彼立非即非离蕴之我以之摄于不可说法藏。见五教章上之三。

  【五法成身】 (术语)见“五相成身”条。

  【五法互具】 (术语)息灾等之五法,又互具五法,今就息灾一法而言之,此有内心外法之二种,先言内心之法,则行息灾法,而除贪瞋等之诸烦恼,是息灾也。依此息灾而除烦恼之闇,定慧等之功德增长,是增益也。因此诸功德增长而摧破无明等,是调伏也。依是调伏而违隔之烦恼与菩提相和,为烦恼即菩提,又受诸佛菩萨之爱护,是敬爱也。因无违隔而诸善友集生,又由智慧之镜明照而万法现集,是钩召也。次就外法而言,则为国家修法,除国家之诸灾,是息灾也。增诸福德,是增益也。无诸灾殃,是调伏也。又因之而无战乱诤斗等事,是敬爱也。诸善集生,是钩召也。他四法准此可知。见秘藏记末,同钞九。

  【五法人】 (名数)受提婆达多破僧五法者。

  【五法身】 (名数)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与大乘所立三种之五种法身。见“五分法身”条。

  【五法事理唯识】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见“五法”条。

  【五番相对】 (名数)净土宗判正行与杂行之得失者。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所谓“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是也。亲疏对者,修正行者,其行体系在弥陀,与彼佛甚亲昵,彼此三业,互不舍离,故名为亲,修杂行者,其行体不系于弥陀,彼此三业,互相舍离,其关系疏漫,故名为疏。近远对者,修正行者,愿见弥陀,佛即应念现在目前,与彼佛甚邻近,故名为近,修杂行者,不愿见佛,佛不现目前,其关系隔远,故名为远。无间有间对者,修正行者,常忆念弥陀而无间断,故名无间,修杂行者,忆念不相续,故名有间。不回向回向者,修正行者,从不别用回向,而以名号之行体,有愿行具足之义,自然为往生之业,故名不回向,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为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则不为往生之因,故名回向。纯杂对者,正行纯为极乐之行,故名为纯,杂行行体,种种杂多,果报亦泛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等,故名为杂。

  【五方便】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五方色】 (术语)密教有二说:一、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此准于世法者也(不空三藏传)。二、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无畏传)。

  【五方五智】 (术语)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见“五大”条下“密教五大。”

  【五分】 (杂语)无着菩萨之着论有五部。对于十支论,故曰五分。见“五部大论”条。又五分法身也。见“五分法身”条。

  【五分法身】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五分戒本】 (书名)弥沙塞五分戒本之略名。弥沙塞部五分律之戒经也。

  【五分律】 (书名)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之略名。五部律中弥沙塞部之律本也。

  【五分十支】 (术语)法相宗所依之论,无着所造之五大论与世亲所造之十支论也。

  【五分香】 (名数)以香譬五分法身也。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

  【五分作法】 (术语)详见“五支作法”条。

  【五忿怒】 (名数)就金刚界之五智如来而各分忿怒王也。补陀落海会轨曰:“以五智忿怒相配五智:不动尊毗卢遮那忿怒,降三世尊阿閦佛忿怒,军荼利宝生佛忿怒,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五忿怒】(明王)谓五大明王也。秘藏记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

  【五佛】 (名数)有胎藏界之五佛(中台八叶院),又有金刚界之五佛。见“五智如来”条。

  【五佛宝冠】 (物名)又名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略称宝冠。冠中有五化佛,表五智圆满之德,故有此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中所谓“顶有五宝天冠,天冠中有五化佛,结跏趺坐”者是也。是盖为大日如来及诸佛顶尊所戴之宝冠,冠中之化佛,即五智五佛也。

  【五佛顶】 (名数)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众德火光聚,及与舍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众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伞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为三昧耶形之佛顶尊也。是为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之标帜。大日经疏五曰:“次于释迦师子之南置如来五顶,第一白伞佛顶。”同义释七曰:“此则如来众相之顶,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秘藏记末曰:“白伞盖佛顶,黄色,持莲华,上有白伞盖。”调定图曰:“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伞盖,右手仰屈地水火风,舒空,坐赤莲华。”二、胜佛顶,又作殊胜佛顶。以宝剑为三昧耶形,为主殊胜大慧之尊,故名为胜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二誓耶,译为胜顶。”秘藏记末曰:“胜佛顶,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宝剑,围火焰,右手执未开莲华。”三、最胜佛顶,又云一字最胜佛顶轮王、最胜金轮佛顶、转轮王佛顶、金轮佛顶(此有释迦金轮与大日金轮,今乃释迦金轮也)。此尊主如来八相中转法轮之德,转法轮之德,无比无上,故名为最胜佛顶。又拟法轮于世间之金轮,而以金轮为三昧耶形,故云金轮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三微誓耶,此用多声呼也,译为最胜顶。”秘藏记末曰:“最胜佛顶,亦名金轮佛顶,黄色,左手执莲华,上有金轮。”四、火聚佛顶,又作光聚佛顶、放光佛顶、火光佛顶。此尊主以光明摄聚众生之德,故名。秘藏记作高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四谛殊罗施,译云火聚顶。”秘藏记末曰:“高佛顶,黄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如意宝。”五、舍除佛顶,又作除障佛顶、摧碎佛顶、除业佛顶、除盖障佛顶、尊胜佛顶等,主摧破一切烦恼之德。大日经疏五曰:“第五微吉罗拏,译云舍除顶,是弃舍一切烦恼义,亦是摧碎义也。”此五佛为表释迦如来五智之最胜者,无论何尊形,皆作转轮王之形也。大日经疏五曰:“此是释迦如来五智之顶,于一切功德中犹如轮王具大势力,其状皆作转轮圣王形。谓顶有肉髻形,其上复有发髻,即是重髻也,余相貌皆如菩萨令极端严欢喜。”同十六曰:“五佛顶,其白伞佛顶以伞为印,胜佛顶以刀围普,最胜佛顶以轮为印,除障佛顶以钩为印(摧碎),火聚佛顶画佛顶髻形。”梵1.Sitātapattra2.Jaya3.Vijaya4.Tejorāśi5.Vikīrṇa。【五佛顶】(名数)与五佛顶尊同。

  【五佛顶法】 (修法)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以金轮,白伞,光聚,高,胜,五佛顶尊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顶轮王身为金色相,瞻仰如来,左手执开莲华,于华台上侧,竖画一金轮。右手扬掌,身背有圆光。白伞盖佛顶身为金色相,视一字顶轮王,左手当胸,执开莲华。于华台上画白伞盖。右手执半开莲华。身背有圆光。高佛顶身为金色相,瞻一字顶轮王,左手执弭惹布罗迦果,右手执青忧钵罗华,身背有圆光。光聚佛顶身为金色相,瞻一字顶轮王,左手执开莲如意珠,身有圆光,作种种色。胜佛顶身亦金色相,瞻一字顶轮王,左手执开莲华,于华台上直竖画剑。右手持如意珠。身背有圆光。此五顶王,面目熙怡,身状一如菩萨。头冠璎珞,环钏衣服,以庄严之。皆跏趺坐于白莲。其种子如其次第,为,三昧耶形,则轮伞佛心印弭惹布罗迦果剑也。

  【五佛顶经】 (经名)一字佛顶轮王经之异名。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经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

  【五佛顶尊】 (名数)又曰五顶轮王。自释迦如来顶上现出之五体如来也。见“佛顶尊”条。

  【五佛灌顶】 (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于金胎之两部。是有受职结缘之二者。

  【五佛灌顶印明】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遍照灌于顶,不动佛于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五佛羯磨印】 (名数)一、大日,智拳印也。二、阿閦佛,触地印也。右手垂而触地。三、宝生佛,施愿印也,仰右手掌。四、阿弥陀佛,三摩地印也,舒右之五指安于左掌上。五、不空成就佛,羯磨印也。见瑜祇经。

  【五佛色】 (杂语)见“五智如来”条。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又为境智行之三轨。

  【五佛五身】 (名数)一、常住三世净妙法身,是大日也,二、金刚坚固自性身,是阿閦也。三、福德庄严圣身,是宝生也。四、受用智慧身,是阿弥陀也。五、作变化身,是释迦牟尼也。见金刚界礼忏。

  【五佛性】 (名数)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此三者即三因佛性。)四果佛性,菩提之果也,正觉之智谓之菩提。五果果佛性,大涅槃也。以菩提之智,显涅槃之理,故云果之果。法华文句十曰:“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互本当,了、缘,佛性种子本有,非适今也。果性、果果性,定当得之。”

  【五佛子】 (名数)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一憍陈如,二頞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拘利。出于法华玄义六下。详见“五比丘”条。又预流果之人,一来果之人,不还果之人,阿罗汉果之人,辟支佛之人。见大藏法数三十一。

  【五佛座】 (名数)金刚界五佛之宝座也。一大日师子座师子为诸兽之王,于诸兽中游行无畏。毗卢遮那亦如是。为诸法之王,于诸法中不变无碍,故坐师子座。二阿閦象座。象之力用,于诸兽中无过之者,金刚部王皆据其上者,表坚力无碍也。又兔马象三兽渡河象王独极底,象马车步四兵中,以象为第一,于诸兽中其力最大,能摧破各物无敢敌者。金刚部摧破之德用与之相应。三宝生马座。诸世间尊贵吉祥,无先于马。马有慧用,世以为宝。宝生佛之灌顶法王以之为座,于灌顶表具吉祥也。又轮王七宝中有马宝,能行地空,具速疾神通之德。空为智,阳德也,地为理,阴德也。南方为理智具足之事转,故以马宝为座。又南方者修行之方,三密之修行速疾,达所诣之处,故马宝之速疾飞行,为其相应之标帜。四阿弥陀孔雀座。诸世间以孔雀为瑞禽,此禽华丽,具种种之色,复有明慧,善应时宜。故阿弥陀之转法轮王以之为座。又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有孔雀鹦鹉等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之音,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种种之法门。是最与转轮王相应之标帜也。五不空成就迦楼罗座。此鸟之威力,能降诸龙,于诸龙所居之四大海中,向迦楼罗所向之方,龙即降伏。不空佛之羯磨王以之为座,智用随方之羯磨,摄引一切人天之诸龙无不归者,以表诸佛菩萨随摄随归无有违者。又,迦楼罗鸟一日食一大龙,五百小龙,如观佛三昧经所说。今此佛入生死大海,取人天之龙,使到菩提之彼岸,故以之为所坐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五福德经】 (经名)贤者五福德经之略名。

  【五缚】 (名数)于相应所缘二缚之中,更开所缘为四缚,合于相应缚而为五缚。四缚者:一同部同品缚,二同部异品缚,三异部同品缚,四异部异品缚。部谓四谛修道之五部,品谓贪瞋等之各种。见俱舍光记一。【五缚】(名数)见“缚”条。

  【五盖】 (名数)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盖,执着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二、瞋恚盖,于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三、睡眠盖,心昏身重,而不为其用以盖心性者。四、掉悔盖,心之躁动,谓之掉,于所作之事而心忧恼,谓之悔,以盖心性者。五、疑法,于法犹豫而无决断,以盖心性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通名盖者,盖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心善,不得开发,故名为盖。”又详智度论十七,大乘义章五本,三藏法数二十四。

  【五根】 (名数)有二种:(一)眼等之五根:一眼根,生眼识者。二耳根,生耳识者。三鼻根,生鼻识者。四舌根,生舌识者。五身根,生身识者。俱舍论一曰:“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二)信等之五根:一信根,信三宝四谛者。二精进根,又名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忆念正法者。四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思惟真理者。此五法为能生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为五根。见智度论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大乘义章四。俱舍论三曰:“于清净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五根】(术语)见“根”条。

  【五根本】 (名数)六大烦恼中除见之一,余贪瞋痴慢疑为五大烦恼。大日经疏二曰:“由有无明故生五根本烦恼心。谓贪瞋痴慢疑。”

  【五根色】 (术语)信根白,白者,越百六十心垢之义也,是为信之色,故为最初。精进根赤,赤者,大勤勇之义也,是为精进之色,故为第二。念黄,一念理相应时,定慧均等(黄色为黑白均等之色),而七觉开发,是为念之色,故为第三。定根青,青者大空三昧之义也,是为定之色,故为第四。慧根黑,即如来究竟之色也,是为慧之色,故为第五。又信根白,最初也。精进根黄,黄者,如金刚(金刚为地,其色黄)之不可沮坏,是进之义也,故为第二。念根赤,心障净除而光明显照,是念之义也,故为第三。余二者如上所辨。见大日经疏六。

  【五更】 (杂语)依颜氏家训,漏刻之法,汉魏以来自昏至晓之一夜,分为五刻。或谓之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或曰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曰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更者历也,经也。经历五时,则曰五更。

  【五功德门】 (术语)净土论所云:得往生于弥陀净土,而成就之五种功德也。为配于五念门而立者。真宗谓五种中初二门为现生正定聚之益。净土论曰:“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所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第五门。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

  【五供】 (杂名)五供养之略。

  【午供】 (杂语)谓午斋也。宋无寄僧诗曰:“午供春香入野芜。”

  【五供养】 (名数)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一涂香,二华鬘,三烧香,四饭食,五灯明。说见苏悉地经供养品,理趣释卷下等。

  【五谷】 (名数)一稻谷,二大麦,三小麦,四菉豆,五白芥子。见法华轨。一大麦,二小麦,三稻谷,四小豆,五胡麻,见建立轨,一髻尊陀罗尼经。

  【五股】 (物名)又作五钴、五古、五[月*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刚杵。股为枝之义,独头之杵,谓之独股;分为五头,谓之五股。股通作[月*古],杵以金作钴,借字也,余为略字或当字。凡金刚杵,西土之战具也,以表退治烦恼之金刚智。其中五股表金刚界之五部,合两头而为十枝,以表十波罗蜜也。诸部要目曰:“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怀断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证金刚三业,护金刚智,坐金刚座,亦是一切智智。”五重结护曰:“五钴杵显五智也。中直者此正义无方便;边曲者,是权义而带方便故也。权必归实,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众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谷响集二曰:“本作股,股者枝义。有五枝者名五股杵,有三枝者名三股杵。杵西国兵器,如有三枝戟云三戟。股通作[月*古],作钴者与[月*古]音同,盖以金刚杵故从金作钴,只取音同耳。”

  【五股杵】 (物名)见“五股”条。

  【五股金刚】 (物名)见“五股”条。

  【五钴金刚杵】 (物名)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钴金刚,又云五钴。钴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五个支之金刚杵也。原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三钴,独钴,共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五佛五智。中钴表佛之实智,弯曲于内部之四钴表权智。大日经疏第五曰:“所持密印,即是五钴金刚。五如来智,皆兼权实二用。”又金顶经疏第三曰:“谓普贤菩萨,具足智力,能转法轮,是故如来以五智印而授与之。此五智印,具足五相,谓五钴也。”参照“五股”条。

  【五钴铃】 (物名)铃之把柄。为五钴之形者。密教之修法,为惊觉诸尊而振之。

  【五股印】 (印相)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为秘密。真言宗于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赞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圆满。若作漫荼罗,及画瑜伽像。结窣睹波印,诵明如四处。普贤三昧耶,屈进力(二头指)如钩,檀慧(二小指)禅智(二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次诵一字明,结羯磨印,时时不间断,三十七圆满。”此所以生,上述之异名也。

  【五观】 (名数)一、真观,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之惑之空观也。二、清净观,于既除见思粪秽之清净身,断尘沙之惑之假观也。三、广大智慧观,断无明之惑得广大之智慧之中观也。四、悲观,以上三观观众生,拔众生苦之谓也。五、慈观。以上三观观众生而与众生以乐之谓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又食时之五观,五眼之观照,华严宗五教之观法。

  【五官】 (术语)生老病死之四者,与现在之王官。灌顶经一曰:“破是归戒名为再犯,若三犯者为五官所得便。”玄应音义四曰:“五官,谓生老病死及现在县官,亦名五天使者。”

  【五官王】 (异类)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轻重者。十王经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伍官王】 (杂名)十王之第四。司掌大海底正东沃燋石下合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罪人事犯大小推入合大地狱受苦。另再判发何小地狱受苦。满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五果】 (杂语)有种种之说。

  【五果回心】 (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劫,阿那含果经四万劫,阿罗汉果经二万劫,辟支佛经十千劫。姑证大乘之佛果。

  【五过】 (名数)五种之过失有种种。

  【五海】 (名数)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三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众世界海,一切众生海,法界业海,一切众生欲乐诸根海,一切三世诸佛海。”是也。据华严经探玄记第三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三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别或性别之义,第五是觉圆之义。此五者,皆一即具余四,并深广无尽,具德难思,故称为海。又约于染净,则佛界唯净,众生海唯染,世界及根欲亦净亦染,法界非净非染也。约于人法,则众生及佛界是人,法界是法,根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乃至广作十门分别之。盖佛自证之境,性海圆明,虽十十无尽,而不立十名。所以唯托半数说之者,乃欲使人易信也。案解深密经第五曰:“如来境界,谓一切种五界差别。何等为五?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调伏界,五调伏方便界。”又菩萨地持经第八曰:“菩萨有五种无量,生一切巧方便行:一者众生界无量,二者世界无量,三者法界无量,四者调伏界无量,五者调伏方便无量。”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亦举此五无量。并广为解说。是盖以五海原为三乘之教门,今托之,使易解华严一乘深玄幽旨之意也。

  【五海十智】 (名数)诸佛如来对于五海而发十智也。五海者,一、一切诸世海。二、一切众生海。三、法海业海。四、一切众生乐欲诸根海。五、一切三世诸佛海。十智者,一无量无边法界智,是法智也,五海智非一、故云无量无边。二能诣三世诸佛所智,是尽边智,究尽五海而该三际之佛也。三一切世界海成坏智,是成坏智,五海之集散,亦世界法之集散也。四入无量众生界智,是所化智,五海约于染亦众生海也。五佛甚深法门智,是理智,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六一切三昧不坏三昧住智,是三味智,五海皆定境也。七入一切菩萨诸根界智,是知根欲智也。八一切众生语言转法轮辞辩海智,是辩智也。九一身遍满一切世智智,是身遍智也。十一切诸佛音声智,是圆音智也。是皆通于五海等。见华严卢舍那品,探玄记三。

  【五行】 (名数)一布施行,二持戒行,三忍辱行,四精进行,五止观行。是于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为止观之一者。见起信论。又一、圣行,菩萨修戒定慧之三业也。二、梵行,梵者清净之义,以净心而运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也。三、天行,天为四天中之第一义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是为天行。四、婴儿行,婴行譬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小善之行也。五、病行,菩萨以大慈悲和于一切众生,同有烦恼,同有病苦也。见涅槃经十一。又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以之配于五方等。见“五大”条。

  【五后得智】 (名数)菩萨之行满足后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达智,欲见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随念智,忆念在观心中了知诸法之相,出观后亦得不忘之智也。三、安立智,在了知之诸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也。四、和合智,由得了之智慧,观察一切诸法和合之境界,转一切烦恼而为菩提之智也。五、如意智,自己所欲之一切事得自在之智也。

  【五后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见“意识”条。

  【五悔】 (术语)天台,真言,所立略异。

  【五会法师】 (人名)唐法照为善导之后身,创五会念佛,故称为五会法师。唐代宗大历七年寂。出于佛祖统纪二十六。

  【五会法事赞】 (书名)具名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唐法照着。说五会念佛之作法,揭赞文。

  【五会念佛】 (仪式)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经上有“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之文。故分念佛之调音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遍,以五会为一周。见五会法事赞。

  【五荤】 (名数)又曰五辛。名义集三曰:“苍颉篇,荤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荤。”见“五辛”条。

  【五浑】 (杂语)五浊之异名。见七佛神咒经一。

  【五惑】 (名数)与五钝使同。

  【五髻】 (术语)表金刚界之五智。儿文殊,矜羯罗童子等之头上为五髻。五髻者,前后左右中。

  【五髻冠】 (物名)作五髻形之宝冠。圣无动尊陀罗尼经曰:“是大菩萨戴五髻冠显五种智。”

  【五髻文殊】 (菩萨)顶上结五髻,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阿字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大日经一曰:“次至第三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郁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莲华,上表金刚印。慈颜遍微笑,坐于白莲台。”同疏五曰:“文殊师利,身郁金色,顶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卢钵罗,是细叶青莲华,华上有金刚印,极熙怡微笑,坐白莲台。(中略)首有五髻者为表如来五智久已成就,以本愿因缘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曰:“即于坛心画曼殊室利菩萨,作童子形,右手持金刚宝剑左手持摩诃般若梵筴,坛轮四周梵写阿啰跛者娜字。”【五髻文殊】(菩萨)见“文殊”条。

  【五家】 (流派)我国禅宗分派之概称。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于北地,后世无分派。南宗行于南地,有五家七家之别。五家者:一沩仰宗,二临济宗,三曹洞宗,四云门宗,五法眼宗也。七家者,于此加黄龙与扬岐。五宗分派之次第,如表。

  【五家七宗】 (名数)禅宗分派之概称。见“五家”条。

  【五家所共】 (术语)世之财物,为王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有物,不能独用之也。智度论十一曰:“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同十三曰:“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大疏八曰:“我今舍世间所爱之财,五家所共,多诸过患,用贸无上法宝正法之财。”

  【五坚固】 (名数)见“五五百年”条。【五坚固】(术语)见“五五百年”条。

  【五间色】 (杂语)对于青等五正色有绿等五间色。见“五色”条。

  【五见】 (名数)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详见五字部本条。【五见】(名数)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为五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而计度实为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与我所见二者,则为身见。常略我所见而单曰我见。二、边见,一旦有我身起我见之后,其我或计度为死后断绝者,或计度为死后亦常住不灭者。是有二义:起于身见后边之妄见,故名边见(唯识);偏于断或常之一边,故名边见(俱舍)。三、邪见,拨无因果之道理者。以为世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故恶不足恐,善亦不足好,如此谬见,乃邪之最邪者,故付以邪之名。四、见取见,以劣知见为始,取其他种种之劣事,思为此最胜殊妙者。上之见字,虽指身见边见等之见,然尚含其他种种之事物。五、戒禁取见,由上之见取见,遂以非理非过之戒禁为始,取其他种种之行法,以之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者。此中有二种:持牛戒或鸡戒等,以为生天之因,是曰非因计因之戒禁取见;修涂灰断食等种种之苦行,以为涅槃之道,是曰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已上五见,为恶慧之一分,于见道一时不断之者。旧译家称之为五利使。见唯识论六,俱舍论十九。

  【五箭】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俱舍论一曰:“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五觉】 (名数)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三、相似觉。于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五、究竟觉,于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三藏法数二十。又五觉者,众生觉,声闻觉,二乘觉,菩萨觉,佛觉。

  【五教】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详见“宗”条。(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五教佛身】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称。

  【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宗旨,而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宗之分别。成于第三祖贤首。见五教及十宗条。

  【五教章】 (书名)三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三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著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唐本。然贤首送新罗义湘寄海东师之书。谓为一乘教分记。又自着之华严传中谓为华严教分记三卷。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谒贤首,禀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后日本求华严经未渡之章疏时,更自彼地得一本,为宋朝传来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贤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讹谬。宋之净源举其三失。

  【五教章之注疏】 (书名)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观复之析薪记五卷,师会之复古记三卷,希迪之集成记五卷。以上为宋朝四大家。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记三卷,今开为六卷,通路记五十卷,问答钞十五卷,纂释三十卷。皆和人作也。

  【五教止观】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五结】 (名数)一贪结,贪着生死法之烦恼。二恚结,忿怒违情事之烦恼。三慢结,恃己凌他之烦恼。四嫉结,妒他盛荣之烦恼。五悭结,悭惜财物之烦恼。见阿毗达磨集论四、三藏法数二十四。【五结】(名数)系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之妄惑,谓之结。有五种:一贪结,二恚结,三慢结,四嫉结,五悭结。出于阿毗达磨集论四。详“见结”条。

  【五结乐子】 (天名)侍帝释天之乐神名。来佛前弹琉璃之琴,颂佛德。见中阿含经三十三。

  【五劫思惟】 (术语)弥陀如来建立四十八愿之前,五劫之间思惟之也。无量寿经上曰:“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五解脱轮】 (术语)金刚界五智如来所住之五大月轮也。五大月轮是清净之菩提心,能解脱烦恼,故名。又能解脱五趣轮回之缠缚,而成为圆明无碍之月轮,故名。又五轮塔婆之异名。见“五轮塔婆”条。

  【五戒】 (术语)一不杀生戒,不杀生物也。二不偷盗戒,不取不与也。三不邪淫戒,不犯有看守者也。四不妄语戒,不为无实之言也。五不饮酒戒,不饮酒也。此五者在家之人所持,男子谓之优婆塞,女子谓之优婆夷。大毗婆娑论名为五学处。大庄严经名曰五大施。俱舍论名曰近事律仪。俱舍论十四曰:“受离五所应远离,安立第一近事律仪。何等名为五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说,五饮诸酒。”又指持五戒之优婆塞而云五戒,如赵五戒,智举五戒等。仁王经上曰:“有千万亿五戒贤者。”【五戒】(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见“戒”条。

  【五戒二十五神】 (名数)五戒一一各有五神。护持五戒者。见灌顶经一。

  【五戒法】 (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何以故?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者。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名防止。

  【五戒分满】 (术语)萨婆多部宗之义,不许五戒之分受,成实宗之义,则许随意分受。俱舍论十四曰:“近事必具律义。”成实论五戒品曰:“问曰:有人言:具受则得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随受多少皆得,但取要有五。”智度论十三曰:“五戒有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行优婆塞,五者断淫优婆塞。”

  【五戒果报】 (杂语)持五戒则得人趣之果报。文句四下曰:“普曜曰:五道源来,五戒为人,十善生天。”

  【五戒相经】 (经名)优婆塞五戒相经之略名。

  【五戒与五常】 (杂语)天台仁王经疏上引提谓经以五戒配于五常,谓不杀,仁也。不偷盗,智也。不邪淫,义也。不饮酒,礼也。不妄语,信也。止观六上所配不同:谓仁者不杀戒也,义者不盗戒也,礼者不饮酒戒也,智者不妄语戒也,信者不邪淫戒也。

  【五禁】 (术语)谓五戒也。寄归传一曰:“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众,遂广彰于七篇。”

  【五茎莲华】 (本生)释迦如来昔遇燃灯佛(锭光佛),奉五茎莲华,布发于泥,使佛蹈之,因受记别。见“然灯佛”条。【五茎莲华】(本生)见“然灯佛”条。

  【五精舍】 (名数)智度论三曰:“五山中有五精舍。”见“五山”条。又一给孤独园,在舍卫国。二鹫岭,在摩揭陀国。三狝猴池,在毗耶离国。四庵罗树园,在毗耶离国。五竹林精舍,又名迦兰陀竹园,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傍。见三藏法数二十四。【五精舍】(名数)见“精舍”条。

  【五净】 (名数)黄牛之尿、粪、乳、酪、酥也。苏悉地经仪轨下曰:“牛五净者,谓黄牛尿及粪未堕地者,乳酪酥。”又(术语)谓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居天也。安乐集上曰:“寄华五净,风日不萎。”

  【五境】 (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法,是为眼等五根所缘之境界,故云五境。

  【五净居天】 (名数)色界第四禅,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地:一、无烦天,无一切烦杂之处。二、无热天,无一切热恼之处。三、善现天,能现胜法之处。四、善见天,能见胜法之处。五、色究竟天,色天最胜之处。俱舍颂疏世品一曰:“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五净食】 (名数)见“五种净食”条。

  【五居】 (界名)五净居天也。性灵集七曰:“五居足疲秣,十虑心灭休游。”

  【五俱伦】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为同伦,故曰俱伦。案五俱伦或作五拘邻,拘邻者,五比丘第一阿若憍陈如之别译也,然则俱伦,与俱邻,皆为梵语,五比丘中以拘邻为首,故略称之谓五俱伦也。无量义经曰:“我起树王诣波罗捺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应法记曰:“鹿园在波罗奈国,佛始成道于中度五俱邻开化之初。”法苑珠林十一曰:“菩萨于此鹿林,在五拘邻比丘所。”

  【五俱意识】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见“意识”条。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五具足】 (物名)花瓶一双,蜡烛台一双,与香炉之五个佛具。

  【五恐怖经】 (经名)佛说五恐怖世经之略称。

  【五恐怖世经】 (经名)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

  【五苦】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即合四苦为一苦也。二、爱别离苦。离别亲爱者之苦也。三、怨憎会苦。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求欲者不得之苦也。五、五盛阴苦。亦云五阴盛苦。五阴者,身心之总体,心身炽盛生长之诸苦也,又心身盛受一切苦也。【五苦】(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三、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阴盛苦,五阴为一身之总体,为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五苦,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三藏法数二十四。又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犯罪枷锁苦。见五苦章句章,三藏法数二十二。又地狱等五道之苦。观经妙宗钞一曰:“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纵乐还堕恶趣故。”

  【五苦章句经】 (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

  【五乐】 (名数)一出家乐,世间之人,多诸惑业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此苦也。二远离乐,为色界初禅天之乐。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生禅定之喜乐也。三寂静乐,为二禅天之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四菩提乐,成无上道,于法界得自在之法乐也。五涅槃乐,离生死之苦,入于无余涅槃,究竟寂灭之乐也。见华严大疏钞十三。【五乐】(杂语)五欲之快乐也。群疑论探要记七曰:“五情快乐名为五乐,谓凡愚人贪染五境深生乐着。”

  【五类龙王】 (名数)大集经须弥藏品曰:“善住龙王为一切象龙王,婆难陀龙王为一切蛇龙王,阿耨达龙王为一切马龙王,婆楼那龙王为一切鱼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为一切虾蟆龙王也。”

  【五类声】 (名数)悉昙体文三十三字中,除满口声八字,余二十五字为类声:一、迦等五字,牙声;二、遮等五字,齿声;三、吒等五字,舌声;四、多等五字,喉声;五、波等五字唇声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为涅槃点。大疏七曰:“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证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五类说法】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五类天】 (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于须弥山者。四、游虚空天,谓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下。其他诸部要目与三十卷教王经十各有一说。

  【五离怖畏】 (杂语)离五种之可畏也。贪火不烧,不瞋毒,不感刀伤,不漂流,诸觉观之烟不能薰害。

  【五力】 (杂语)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又(名数)三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三、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者。四、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者。五、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者。见法界次第中之下。智度论十九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又曰:“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是名为力。”梵语出名义大集四一。又一、定力,一切禅定之力。二、通力,一切神通之力,是定力之结果也。三、借识力,色界二禅天以上,总无眼等五识,若有必用,则得以通力自由起初禅天之五识,谓之借识力。四、大愿力,佛菩萨之大誓愿力。五、法威德力,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种之力,不可思议,非现比二量之境界,故唯识论中以之决一切诸法性相,独不判此五力。宗镜录四十八曰:“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又,一切通力中,中有之业通力最强,此五力亦不能遮止之,故谓之五力不可到。见三藏法数二十五。【五力】(名数)说见本条。

  【五力明王】 (明王)不动等之五大明王也。此五大明王为五大力菩萨之变身,故云五力明王。见“五大力菩萨”条。

  【五利使】 (术语)十使中之前五者,身见等之五见也。此五见由迷于四谛之理性而起。为惑性之锐者,故名利使。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于见道一时断之者。见“五见”条。

  【五量】 (名数)上四量加义准量。义准量者,若准于法之无我,必知为无常也。

  【五轮】 (名数)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周圆具足,故曰轮。【五轮】(术语)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着地作礼,为礼之至极。见“五体”条。又世界之成立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于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为四轮所成。轮者以此四层各为周圆之形故也。又密教之通称,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为五轮。此五大,法性之德具足圆满,故云轮。世界为此五轮所成。大日经疏十四曰:“一切世界皆是五轮之所依持,世界成时,先从空中而起风,风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即是曼荼罗安立次第。”见“五大”条。又金刚界之五解脱轮也。又佛之五指也。楞严经一曰:“我实观五轮指端。”

  【五轮成身】 (术语)以五轮观而成吾身为大日如来也。见“五轮观”条。

  【五轮观】 (术语)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三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众德,故名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于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如其次第,观于自身之腰下、脐轮、心上、额、顶上五处也。大日经疏十四曰:“凡阿阇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时,当先住于瑜伽而观自身。从脐以下当作金刚轮,其色黄而坚;从脐以上至心当作水轮,其色白;次从心以上至咽当作火轮,其色赤;次从咽以上至顶当作风轮,其色黑。复次地轮正方、水轮圆、火轮三角、风轮半月形,最上虚空作一点,具种种色,在顶十字缝上置也,是此轮形正与身分相称也。此五位者即是前所说五字,方中置阿字、圆中置嚩字、三角中置啰字、半月中置唅字、点中置欠字。”大日经义释八曰:“凡行者欲修观时,先当住瑜伽座以阿、嚩、啰、贺、佉五字加持自体。”大日经义释十一出五轮成身之图。又于地、水、火、风、空之五大,而得自在之禅定名。日本黑谷语灯录曰:“大安寺有胜行上人者,修五轮观成就之人,居常每日入环堵中数刻而出。一日出迟,徒弟凿壁偷眼,不见上人,唯见床上水之澄清。试以投石有声,弟子怪之。上人出定之后,自觉胸间有物楚痛难忍,召其徒曰:‘汝等见定相有何事乎?’徒报以实。上人曰:‘汝待我更入定为取之去。’上人翌日入定,徒复窥见床上有火,光焰炽然,乃探石取去。上人起定无后痛苦。”参照“五字严身”条。

  【五轮际】 (术语)谓最下之虚空轮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下至五轮际。”

  【五轮六大】 (名数)五轮者五大之异名。五大加识大为六大。

  【五轮率都婆】 (堂塔)单云五轮,密教所立之率都婆也。显教之率都婆,为高显佛德或安置佛舍利而立者。密教不然,以是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而建立于坟墓之上也。其形与五轮成身同。见五轮观条。

  【五轮三摩地】 (术语)观地等五轮之三摩地也。尊胜轨明二种:一正报观,一器界观。正报观如之次第,者顶上,者眉上,者心上,者脐上,者腰下也。依报观反之,最下者,次上者,次上者,次上者,次上者也。

  【五轮塔】 (堂塔)密教所说。五轮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也。五大之形,如次第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五大之种子为阿婆罗吽佉。见“五轮成身”条。

  【五轮塔婆】 (堂塔)见“五轮率都婆”条。

  【五轮字】 (术语)等之五字也。大疏八曰:“次五轮字持身。”见“五轮观”条。

  【五论】 (名数)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所著之五部大乘论也。见“五部大论”条。

  【五论十支】 (名数)无着菩萨之五部本论及世亲菩萨之十部末论。皆显法相瑜伽之理者,见“五分十支”条。

  【五律】 (名数)五部之律藏也。见“五部律”条。

  【五略十广】 (名数)摩诃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为五略。摩诃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为十: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为五,谓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是也。发大心者,修止观,先须发大菩提心,乃明四弘誓愿。修大行者,示十广第七正观之大意,明四种三昧。感大果者,即修观之结果,示十广之第八果报,明从观行,经相似,而至于分真即之位,则应同百佛世界而八相作佛,裂大网者,既感大果,终则趣于化他,说五时八教,明裂破邪见大网之大用,归大处者,既说教破网。化他之能事终,则即归于三德秘藏之大涅槃云。其中发大心之一,示十广中前六章之大意,余四者示后四章之大意。要之五略,即十广之大意,其要与法华玄义之十妙相同。十广中,释名者,释止观之名。体相者,明止与观非别体为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摄法者,明止观二法中,摄入恒沙无量之万法,偏圆者,明尔前四时三教之止观皆偏,今教之止观独圆妙,方便者,为观前之加行方便,即广明二十五方便,正观者,明正修止观之相,示十境一一可各修十乘观法之旨。但此章至半,以智者大师归寂,摩诃止观中,因缺果报以下之三章。又见止观辅行传弘决等。

  【五没】 (术语)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于下界时,现五衰之相。参照“五衰”条。

  【五门禅】 (术语)谓小乘七方便中之五停心观也。有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又维摩经弟子品中迦旃延章说之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五义是也。维摩以之为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一一双非。取其双比之义,为圆教之五门禅。释签四之一曰:“言五门禅者,如净名迦旃延章五门是也,取结成双非以显中道为圆五门。”

  【五门禅经要用法】 (书名)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

  【五梦】 (名数)智度论六曰:“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又复所梦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毗婆沙论三十七曰:“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五由诸病,谓若诸大不调适时,便随所增梦见彼类(乃至)异生圣者皆得有梦。圣者中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独觉亦皆有梦,唯除世尊。所以者何?梦似颠倒,佛于一切颠倒习气皆已断尽,故无有梦。如于觉时心心所法无颠倒,转睡时亦尔。”【五梦】(传说)如来涅槃之夜,阿阇世王感五种之恶梦。一月落而日自地出,二星陨如雨,三烟气自地出,四七彗星现天上,五天上有大火聚,遍覆虚空,而坠于地。见后分涅槃经下。俱舍颂疏界品二曰:“五梦不祥,双林现灭。”

  【五梦经】 (经名)法苑珠林十所引,大藏经中不载。

  【五秘】 (名数)五秘密之略。

  【五秘密】 (名数)金刚界所立之秘法。金刚萨埵(中)、欲(东)、触(南)、爱(西)、慢(北),之五金刚菩萨也。一、金刚萨埵,谓一切众生本有自性之六大。六大之体性坚固不变,故云金刚。萨埵译言有情,安之于中央者,以六大为诸法之根本体性故也。二、欲金刚,凡夫始遇阿阇梨,开示六大平等生佛不二之理,而发菩提心之位也。欲者,金刚顶莲华部心仪轨说为菩提大欲,理趣经说为大欲最爱成就,菩提心为自取大菩提度尽法界大众生之大贪欲心,故名欲。三、触金刚,已发菩提心,入于三界,触于一切众生,而修大悲万行之位也。能化为缘,所化为因,因缘和合而成济度。是触之义也。四、爱金刚,自成就佛果而专怜爱众生之位也。五、慢金刚,住于涅槃而大我自在之位也。此欲触爱慢之四字,虽悉为烦恼之名,然以表佛德故,悉付秘密之名字,故此五尊名为五秘密。理趣经开题曰:“欲触爱慢之体,还表果德。”

  【五秘密曼荼罗】 (图像)又名十七尊曼荼罗。于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于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于右后,爱金刚安于左侧,慢金刚安于右侧。又有以欲触爱慢四菩萨顺次安于前右后左者。若依深秘之义,则欲菩萨为金刚界大圆智镜,故为大慧,触菩萨为宝部平等性智,故为大定,爱菩萨为莲华部妙观察智,故为大悲,慢菩萨为羯磨部成所作智,故为大精进,乃摄定于慧,摄进于悲,合此四菩萨为悲智二德,合悲智二德为一金刚萨埵,是即为爱染明王也。

  【五秘密仪轨】 (经名)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之略名。

  【五妙】 (术语)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净妙者。就极乐之境界言之。观无量寿经曰:“彼国土极妙乐事。”往生要集上末明极乐之十乐,中曰:“第四五妙境界乐。”又五妙欲之略。

  【五妙境界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境界极其妙乐也。

  【五妙音乐】 (杂语)言宫商角征羽之五音,极其妙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五妙音乐,顿绝听闻。”

  【五妙欲】 (术语)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然凡夫之欲心则感为妙乐也。

  【五明】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ātmavidyā,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与自他同;内明之一,与自他各学异。婆罗门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明者阐明之义,各开阐其理而证明之,故曰明。又明为智之异名,各依其学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记二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五明轮】 (术语)谓五明论也。慈氏轨曰:“五明轮悉无不通。”

  【五魔】 (名数)见“魔”条。

  【五母子经】 (经名)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五那含天】 (界名)与五净居天同。在色界之第四禅天。以阿那含即不还果圣者之生处也。见五净居天条。

  【五纳衣】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纳成衣,名粪扫衣也。”【五纳衣】(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法衣篇解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得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得。”同资持记曰:“五纳即五色碎段重纳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五逆】 (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

  【五逆经】 (经名)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之略名。

  【五逆轻重】 (杂语)大乘义章七曰:“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故成实云破僧最重,何故如是?离三宝故。(中略)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

  【五逆罪】 (术语)五逆之罪恶。见“五逆”条。

  【五念处】 (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见阿修罗项。

  【五念门】 (名数)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一、礼拜门,以身业而向阿弥陀佛之形像礼拜也。二、赞叹门,以口业而称阿弥陀佛之名也。三、作愿门,一心愿生于彼国土也。四、观察门,以智慧而观察土之十七功德,佛之八种功德,菩萨之四种功德也。五、回向门,愿以己之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彼此皆成佛也。门为入出之义,前四门为入于安乐净土之门,后一门为出于利他教化之门,故通名为门。净土论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五篇】 (名数)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残者,比丘犯此罪,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而向于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波逸提罪Pāyattika,译曰堕,堕狱之人也。此有舍堕与舍二种,二种合而比丘有一百二十戒,比丘尼有二百八戒。四提舍尼罪,具云波罗提提舍Pratideśaniya,译曰向彼悔,向他比丘而忏悔,便得除灭之罪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突吉罗罪Duṣkṛta,译曰恶作,其所作之恶也,其罪尤轻,比丘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合有一百九戒,比丘尼亦同。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一曰:“五篇名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五篇】(术语)律学惯读为五篇七聚。见“篇聚”条。

  【五品】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法华而助观解者。经曰:“何况读诵受持之者。”三、说法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经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经曰:“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经曰:“复能清净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问难。”见四教仪注下,三藏法数二十。

  【五品弟子位】 (术语)天台所立,圆教八位之第一。修观行即五品之行之位也。是为外凡,故曰弟子。见“五品”条。

  【五瓶】 (物名)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谷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于此插宝花而奉佛。大日经疏八曰:“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泄漏。如毗尼中方便灌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谷五药。(中略)又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和水,兼置龙脑牛黄,于瓶口插以宝华。或随方土所有名花,取其花果条叶茂好圆具者使间错垂布,令极端严,以彩缯缠头并系华鬘涂以众香。(中略)中胎藏当安五瓶,最中大日瓶安在华台,余置外华叶中。”一字奇特佛顶经曼荼罗仪轨品曰:“应取新瓶底不黑者,令应量,取阿摩罗(此曰梨树)梢叶插其中,又取俱缘果(此土无)安瓶口上,瓶中置诸宝及诸种子,并香水令满,以细缯帛系其顶,安于坛四角及中央。”

  【五瓶灌顶】 (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于行者之头上也。

  【五瓶智水】 (杂语)五瓶为金刚界之五部,其香水表五智如来之智慧者。

  【舞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五菩提】 (名数)一、发心菩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三、明心菩提,观察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三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坐于道场,断烦恼之缘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见智度论五十三。

  【五悭】 (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施,不使余人受之。四、余赞悭,我独受此称赞,不使余人受之。五、法悭,我独知此经之深义,不使余人知之。见成实论十二。

  【五千大鬼】 (杂语)五千之大鬼,叱吒破戒者也。梵网经下曰:“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

  【五千上慢】 (杂语)有五千比丘怀增上慢之心,释迦将说法华经,彼等谓我既得妙果,何要闻法华,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是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经名)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五千增上慢】 (故事)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立,礼佛而退。”

  【五情】 (术语)眼耳等之五根也。根能有情识,故曰情。有财释也。智度论十七曰:“入道渐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同四十曰:“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曰:“摄五情不。”参照六情条。

  【五取蕴】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着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五趣】 (名数)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从一至一,故名为趣。”无量寿经曰:“开示五趣,度未度者。”

  【五趣生死轮】 (图像)寺院门颊所画轮回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毗奈耶三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众云集,来听法要,人众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干连处四众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干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于四众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为听法故皆来集会。尔时世尊告阿难陀:非一切时处常有大目干连,如是之辈颇亦难得,是故我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时诸苾刍不知画法,世尊告曰:应随大小圆作轮形处中安毂;次安五辐表五趣之相;当毂之下画捺洛迦;于其二边画傍生饿鬼;次于其上可画人天;于人趣中当作四洲,东毗提诃、南赡部洲、西瞿陀尼、北拘卢洲;于其毂处作圆白色,中画佛像;于佛像前应画三种形,初作鸽形表多贪染、次作蛇形表多瞋恚、后作猪形表多愚痴;于其辋处应作溉灌轮像,多安水罐画作有情生死之像,生者于罐中出头,死者于罐中出足;于五趣处各像其形;周围复画十二缘生生死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无明支应作罗刹形、行支应作瓦轮像、识支应作狝猴像、名色支应作乘船人像、六处支应作六根像、触支应作男女相摩触像、受支应作男女受苦乐像、爱支应作女人抱男女像、取支应作丈夫持瓶取水像、有支应作大梵天像、生支应作女人诞孕像、老支应作男女衰老像、病支应作男女带病像、死支应作舆死人像、忧应作男女忧戚像、悲应作男女啼哭像、苦应作男女受苦之像、恼应作男女挽难调骆驼像;于其轮上应作无常大鬼蓬发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于鬼头两畔书二伽他曰: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于此法律中,常修不放逸,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次于无常鬼上应作白圆坛,以表涅槃圆净之像。”有部毗奈耶杂事十七曰:“给孤长者施园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我欲庄饰,即往白佛。(中略)佛言:长者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次傍一面作大神通变,又于一面画作五趣生死之轮。”

  【五趣杂居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即欲五趣地也。见“九地”条。

  【五热】 (杂语)外道之苦行。热五体于火也。

  【五人说经】 (名数)说佛教之经典者有五种人:一、佛说,如常。二、弟子说,声闻菩萨说法,为佛所认可者。三、仙人说,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化人者。四、诸天说,如帝释在善法堂常说般若者。五、化人说,上四种人,隐本现化说法者。如观佛三昧海经六,罗睺罗化为转轮圣王,至须达家度毗佉离者是也。见智度论二。

  【五忍】 (名数)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于初地至三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三顺忍,于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也。四无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也。五寂灭忍,于第十地及妙觉间诸惑断尽而涅槃寂灭之位也。忍者忍可,或安忍之义,决定其理无移动之念也。旧译仁王经教化品曰:“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同嘉祥疏曰:“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上,在三贤位。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顺忍上中下者,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无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灭忍上下者,十地下,佛地上。”大乘义章十二曰:“慧心安之,名之为法,忍行不同,一门说五。”【五忍】(术语)仁王经所说菩萨之位。见“忍”条。

  【五日八讲】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故云八讲。

  【五日十座】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

  【五如来】 (名数)即宝胜,妙色身,甘露王,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曰:“曩谟宝胜如来,除悭贪业福德圆满,曩谟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谟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谟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谟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行者若能如此为称五如来之名,则以佛之威光加被于彼故,能令一切饿鬼等,无量罪灭,无量福生,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饮食,变成甘露美妙食,速离苦身,生天净土。”

  【五如来色】 (名数)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余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三如来共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毗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于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盖障,故为第二。沙罗树王如来(开敷华王如来)黄,成正觉时,万华开敷。皆至金刚(金刚为地其色赤)实际,故为第三。无量寿如来青,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普现大悲曼荼罗,犹如虚空(虚空之色青)之具含万象,故为第四。鼓音如来(释迦)黑,所以垂普门之迹者,以皆欲显本,本即是如来自证之地住于大涅槃也,若舍加持神力时,则一切众生之心量,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居于最后。三、大疏二十所谓由于五转色。五佛如其次第,为黄赤白黑青。见“五色”条。菩提心义六会第二与第三曰:此中初义,为染色次第,是初心观者之次第也,后义为果地佛德之次第,取青具诸色之义。以青为大日之色。四、慈氏轨等谓由五色界道之义,故为白黄赤黑青之次第,是亦依观行者之次第也。亦与五大色相应。慈氏轨下曰:“第三院最外,白黄赤黑青之五道图之,表五智之义。”尊胜轨下曰:“第三院外院画五道,白黄赤黑青,此表五佛顶五智之义。”

  【五三八二】 (术语)法相宗所立。谓相名等五法,遍计所执性等三性,眼等八识。我空法空二无我也。楞伽经一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五色】 (杂语)青黄赤白黑为五色。亦曰五正色。亦曰五大色。又绯,红,紫,绿,琉黄为五间色。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曰:“言上色者总五方正间: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绯红紫绿琉黄,五方间色也。”各色配方位,则如图。

  【五色幡】 (物名)止观辅行曰:“五色幡者总举五色,绣画间色亦应无在,字应作幡。幡者旌旗之总名也,经中多作此幡,幡帑字耳。今佛法供具,相状似彼,故云幡耳。凡造幡法,切不得安佛菩萨像。幡是供具,供于所供,如何复以形像为之?”

  【五色粉】 (名数)五种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坛时,涂坛所用之染料也。陀罗尼集经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黄色,若郁金末,若黄土末。三赤色,若朱沙末,赤土末等。四青色,若青黛末,干蓝靛等。五黑色,若用墨末,若炭末等。其粉皆和沉香末用。”

  【五色根】 (术语)谓眼等之五根。以此色蕴中之五根,别于信等之五根也。

  【五色光】 (杂名)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

  【五色界道】 (术语)言造显曼荼罗时,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醯坛跢罗经中曰:“中台,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三色。第三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经疏六曰:“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为周界竟,次于其外布赤色界,次外又布黄色,次外又布青色,最外次布黑色。其第二重,亦依如上次第布白赤黄三色。第三重周界,但布纯白一色,皆极令均调正直,渐次右旋布之。其行道及供养处外缘等,随作一纯色界。瞿醯云:但用白色也。所以先白色,从中向外者,明此菩提心五种根力,渐次增广,乃至住于大般涅槃,则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故,黑色最居外也。若从浅至深,自迹归本,则世尊俯同六趣,为初门眷属,开发净菩提心。若众生入此明门,超百六十心时,则已出过世间,上菩萨位。故第三漫荼罗,唯以白色为界也。第二漫荼罗于白之上更加赤色,黄色者,赤是勤勇,菩提心中,进修万行,黄是如来念处。万德开敷。尔时即入重玄门,居寂光土。乃至迹居补处,犹故不识一人。故于第二重,但以三色为界也。第一重漫荼罗于三色之上更加青色黑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谓如来身口意密无尽加持故,作大虚空色。黑为如来寿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毕竟无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来秘藏,非普为一切众生,故名眷属也。又入此深玄色时者,即是如来自证中胎华藏。尔时见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浅深之殊。而诸众生有渐入者,有超升者,有顿入者。然其所趣,毕竟同归,故云一切内深玄也。”

  【五色列次】 (名数)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三,略出经三,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三、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所明五色界道)。四、青黄赤白黑(苏悉地经三所说五色线,大疏十九所明文字色)。五、白赤黄黑(集经一所出五色界道)。六、白黄青赤黑(瑜祇经所出五大虚空色)。七、白黄青赤黑青(大日经一所说并线色)。八、黄赤白黑青(大疏二十所说五转也)见瑜伽学习揵图。

  【五色鹿】 (杂语)见“鹿”条。

  【五色缕】 (杂名)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中略)或有疾药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五色水】 (杂语)高僧传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以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际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五色线】 (物名)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漫荼罗綖亦尔。(中略)复次,五色綖者,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信进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贯摄一切教门,是故名为修多罗。古译谓之綖,经也。盖五色即为五智之色,故此五色线,有用于灌顶道场,作金刚线坛线结线等者。其中张于大坛之金刚橛者,及灌顶时授于受者,使挂于手者,谓之金刚线。二十一结同授于受者者,谓之结线,或曰二十一结修多罗。七结而系于腰者,谓之腰线。又有埋五宝五谷等于曼荼罗之五方时,用以缚其裹物之口者。又婆罗门之臂系五色线,佛除比丘之病缘外禁系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系之于臂。(中略)便于他日以五色线缠于臂上,入城乞食,诸婆罗门等见生轻贱。(中略)佛作是念:若诸苾刍以五色线系臂,有斯过失,由是苾刍不应以五色线系臂,若有系者得越法罪。佛既不许系臂线,时有苾刍身婴患苦,诣医人所。问言:贤首我身有疾,幸为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系臂必得除愈。报曰:世尊不听。彼言仁之大师,慈悲为本,病缘开许,理所不疑。时诸苾刍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为病因缘医人教者,线系无犯。”

  【五色云】 (物名)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速成就佛道者,当于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啰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萨像,相好庄严如前说。但右手持五色云,左手举上握所著天衣端。画像已,其印相,左右手为羽,势作飞相。真言曰:唵嚩日罗(二合),达磨(一),半者路婆铭伽(五色云),悉驮(引),尾地也(二合),驮罗南(成就明仙者),娑嚩(二合),贺。于山崛寂处作念诵法,满一万八千遍已得仙果。”

  【五山】 (名数)见“五山十刹”条。

  【五山十刹】 (杂名)五山之名。起于天竺。吾国南宋时创之。十刹亦创于吾国。五山十刹共属临济。

  【五善】 (名数)五戒也。见“善恶”条。

  【五扇提罗】 (传说)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经书。时世谷贵,为人所轻,不供养之。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办具绳床,坐旷野中,扫洒庄严,依次而坐。外形似禅,内思邪浊,见者谓圣,因此招供,饱足有余。有一女人名曰提韦,闻之喜供,提韦有十顷园林,令住终身。(中略)提韦真心供养福尽命终生化乐天,其五比丘专行巧伪邪浊心,福尽命终生于地狱。经八千劫偿其施主,虽复为人,诸根闇钝,无男女根,名为石女。经尔所劫偿施主已,佛告匿王,时提韦者今皇后是,五比丘者随从担舆五人者是。”

  【五善五恶】 (名数)无量寿经谓不杀等五戒曰五善,反此五戒曰五恶。经下曰:“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福德度世寿泥洹之道。”同净影疏曰:“五恶,所谓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令持五善,所谓五戒,翻前五恶。”已下经下详说五恶,称曰五恶段。

  【五上分结】 (术语)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于色界无色界起之,且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色爱结,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三掉结,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四慢结,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五无明结,二界众生痴闇之烦恼。见同上。【五上分结】(术语)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见“结”条附录。

  【五上堂】 (仪式)与五参上堂同。

  【五烧】 (譬喻)造杀,盗,淫,妄,酒之五恶者,生时遭王法之逼害,死入于恶道,名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无量寿经下曰:“我今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又曰:“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五摄论】 (名数)无着菩萨摄集一切大乘之要义而作论,名摄大乘论。天亲无性二菩萨作释论而通其义,梁真谛,唐玄奘,各翻译之,故有五名。一无着摄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名曰摄大乘论,陈真谛译,三卷,亦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三卷,名摄大乘论本。天亲摄论,又名世亲摄论。天亲菩萨,通释无着之本论者。陈真谛译十五卷,名摄大乘论释,随笈多译,十卷,名摄大乘轮释论,唐玄奘译,十卷,名摄大乘轮数。三无性摄论,无性菩萨,通释无着之本论者。唐玄奘译,十卷,名摄大乘论释。四梁摄论,称前真谛所译之无着摄论三卷,与天亲摄论十五卷。五唐摄论,称前玄奘所译之无着摄论三卷,与天亲摄论无性摄论各十卷也。见三藏法数二十。

  【五身】 (名数)五种法身有四种。见“法身”条附录。【五身】(名数)佛之五种法身也。见“法身”条。

  【五神变】 (名数)与五神通同。

  【五神通】 (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

  【五声】 (名数)即五音。见“五音”条。

  【五生】 (名数)菩萨之受生有五种:一、息苦生,亦名除灾生,如为大鱼等于饥世救苦,于海中救苦等。二、随类生,随一切众生之类而生,以度彼等。三、胜生,亦名大势生,形色族姓富贵等也。四、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诸王也。五最后生,最后身之菩萨身也。见瑜伽论四。

  【五盛阴苦】 (术语)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阴而成,其五阴之势用炽盛,故曰盛阴。受于盛阴一切之苦,谓之五阴盛苦。即心身之总苦也。又曰五阴盛。见“五阴盛苦”条。

  【五师】 (杂名)五种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十二曰:“经师律师论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又付法之五师。有二类:一异世之五师,二同世之五师。

  【五失本三不易】 (名数)又称五失三不易。言翻译梵经,有五种失原本之义并三种之不容易者。晋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曰:“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咏叹,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记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远,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玆五失。经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盖翻译之业,其事甚难。今道安作五失三不易之说,以警策译家,良有由也。僧叡大品经序曰:“执笔之际,三惟亡师五失三不易之诲,则忧惧交怀,惕焉若厉。”是能懔守师训者。

  【五师子】 (杂语)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婆达多教阿阇世愿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阇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中略)我于尔时为欲降伏护财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寻即失粪。举身投地,敬礼我足。”又见报恩经四。

  【五识】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见五字部五识条。【五识】(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见“识”条。

  【五食】 (名数)长养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种:一、念食,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必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三、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以长养慧命者。四、愿食,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五、解脱食,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者。见华严经疏十九。

  【五时】 (术语)五时教也。

  【五时八教】 (术语)天台宗所立。以五时定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天台四教仪曰:“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见五时教及八教条。

  【五十八戒】 (名数)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与四十八轻戒。

  【五十恶】 (名数)金刚三昧经曰:“一念心相故皆名心王,净中心动五阴具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五十恶者,识阴有八,即是八识,受想二阴随识各有八。行阴有九,八与想相应,一与想不相应,所谓不相应法也。色阴有十七,十七者,受想行识能通之四与五根,五尘,及法处所摄色之律仪色,不律仪色,自在所生色也。

  【五十二类】 (名数)即五十二众。

  【五十二身像】 (图像)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形像,愿求无由。请垂降许。佛言汝且前去,寻当现彼。及菩萨还,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之上。菩萨取叶,而图写所在,流布远近。汉明帝感梦使往祈法,便获迦叶摩腾等,至洛阳。后腾姊之子作沙门,持此瑞像,又达此国,所在图之。未几,齎像西返。而此图传流不甚广。魏晋已来年代久远,又经灭法,经像湮除,此瑞迹殆将不见。隋文帝开教,有沙门明宪,从高齐道长法师所,得此一本,说其本起与传符。以是图写流布,遍于宇内。时北齐画工有曹仲达者,善丹青,妙尽梵迹,传模西瑞,为京邑所推。今寺壁之正阳皆其真范也。又隋江都安乐寺慧海,从齐州僧道诠得此图像,图写礼忏,具如续高僧传第十四等所记。尔来传写此像者亦多。案阿弥陀净土之变相,流布后代者不少,当以此像为最古也。

  【五十二位】 (术语)明菩萨乘之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如大日经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经明十地之十位,胜天王般若经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论明三乘合说之十位,金光明经明十地妙觉之十一位,唯识论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之四十一位,智度论加入等觉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门是也),仁王般若经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之五十一位,华严经,菩萨璎珞经等加入等觉明五十二位。日本弘法之秘藏记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入十回向终之暖顶忍世第一四善根而明五十四位。首楞严经加入等觉妙觉而明五十六位。已上诸位分别凡圣则大日经之十位,初三位为凡位,后七位为贤圣。智度论之十位,初二位为凡位,后八位为贤圣位。胜天王金光明经之十位十一位,皆为圣位。唯识论之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为贤位,十地,妙觉为圣位。是天台之别教,华严终教之乘位也。若从二宗圆教之乘位,则皆是圣位也。智度论之四十二位,亦准此可知。华严等之五十二位,初十信为凡位,不入贤圣位。住行向之三位,在别教终教为贤位,在圆教为圣位。十地等妙之十二,在别教终教是圣位。又于圆教为圣位。后五十四位,五十六位,亦准此可知。要之贤圣之位次,共有四十二位。故了义灯曰:“仁王、华严、璎珞、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位贤圣,不言五十二位。”此中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华严之始教用五十二位,其终圆二教用四十二位,天台之别圆二教,用五十二位。今依台宗而示之则五十二位,分为七科。又分为凡圣之二,凡与圣又各分为二。天台四教仪曰:“华严明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十地为圣,妙觉为佛(即四十一位),璎珞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明十地佛果,胜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如是诸经增减不同者。界外菩萨随机利益,岂得定说。然位次周足莫过璎珞,故今依彼略明菩萨历位断证之相。”

  【五十二种供物】 (杂语)涅槃会因五十二众捧五十二种之供物。

  【五十二众】 (名数)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众生也。佛将于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众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众。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三,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三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恒沙大臣长者八,六恒沙毗沙离王及夫人后宫眷属阎浮提内诸王九,七恒沙诸王夫人十,八恒沙诸天女十一,九恒沙诸龙王十二,十恒沙诸鬼神王十三,二十恒沙金翅鸟王十四,三十恒沙干闼婆王十五,四十恒沙紧那罗王十六,五十恒沙摩睺罗伽王十七,六十恒沙阿修罗王十八,七十恒沙陀那婆王十九,八十恒沙罗刹王二十,九十恒沙树林神王二十一,千恒沙持咒王二十二,亿恒沙贪色鬼魅二十三,百亿恒沙天诸采女二十四,千亿恒沙地诸鬼王二十五,十万亿恒沙诸天子二十六,十万亿恒沙四方风神二十七,十万亿恒沙主云雷神二十八,二十恒沙大香象王二十九,二十恒沙狮子兽王三十二,十恒沙诸飞鸟王三十一,二十恒沙水牛牛羊三十二,二十恒沙四天下中诸神仙人三十三,阎浮提中一切蜂王三十四,阎浮提中一切比丘比丘尼三十五,无量世界中间人天众三十六,阎浮提所有山神三十七,四大海神及诸河神三十八,四天王三十九,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四十,夜摩天四十一,兜率天四十二,乐变化天四十三,第六天四十四,大梵天五及梵众四十五,阿修罗四十六,欲界天魔波旬四十七,大自在天四十八,东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四十九,南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西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一,北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二,见涅槃经会疏一。

  【五十法】 (名数)大品般若说四念处等之三十七品,次说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之八种法。合为五十。此中四禅四无量心为属于色界之禅定,他皆为属于无色界之禅定。智度论二十一云:问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后说八种法?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之道,行此道已,则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也。已说道。次当说到处之门,四禅等是开其门之妙法。复次,三十七品是上妙之法。欲界之心,散乱难修。故依上界禅定先调柔之也。问四禅之外别说余法乎?答众生机根意业种种,从其机根意业,故别说之。若为厌欲界散乱者,说四禅。若为欲得大福德者,说四无量心。为厌患色如在牢狱者,说四无色定。为观所缘不得自在者,说八胜处。若为有遮道不得道达者,说八背舍。为心不调柔,于禅定不得次第入出自在者,说九次第定。为一切所缘不能遍照者,说十一地处。

  【五十功德】 (名数)谓五十人展转随喜之功德也。见“五十展转”条。

  【五时教】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等所立,有种种之不同。

  【五十六位】 (名数)见“五十二位”条。

  【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名数)释迦佛入灭至弥勒佛出世之年数也。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以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

  【五十三参】 (杂语)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之知识也。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五十三佛】 (名数)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三佛。(中略)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普光一,普明二,普静三,多摩罗跋栴檀香四,栴檀光五,摩尼幢六,观喜藏摩尼宝积七,一切世间精进八,摩尼幢灯光九,慧炬照十,海德光明见上大乐十一,金刚牢强普散金光十二,大强精进勇猛十三,大悲光十四,慈力王十五,慈藏十六,栴檀窟庄严胜十七,贤善首十八,善意十九,广庄严王二十,金华光二十一,宝盖照空自在王二十二,虚空宝华光二十三,琉璃庄严王二十四,普现色身光二十五,不动智光二十六,降伏诸魔王二十七,大光明二十八,智慧胜二十九,弥勒仙光三十,世静光三十一,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三十二,龙种上智尊王三十三,日月光三十四,日月珠光三十五,慧幡胜王三十六,狮子吼自在力王三十七,妙音胜三十八,常光幢三十九,观世灯四十,慧威灯王四十一,法胜王四十二,须弥光四十三,须曼那花光四十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四十五,大慧力王四十六,阿閦毗欢喜光四十七,无量音声王四十八,一方四十九,金海光山五十,海慧自在通王五十一,大通光五十二,光切法常满王五十三。又,法藏比丘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出世之佛,有五十三数:一锭光,二光远,三月光,四栴檀光,五善山王,六须弥天冠,七须弥等曜,八月色,九正念,十离垢,十一无着,十二龙天,十三夜光,十四安明顶,十五不动地,十六琉璃妙华,十七琉璃金色,十八金藏,十九焰光,二十焰根,二十一地动,二十二月像,二十三日音,二十四解脱华,二十五庄严光明,二十六海觉神通,二十七水光,二十八大香,二十九离尘垢,三十舍厌意,三十一宝焰,三十二妙顶,三十三勇立,三十四功德持慧,三十五蔽日月光,三十六日月琉璃光,三十七无上琉璃光,三十八最上首,三十九菩提华,四十月明,四十一日光,四十二华色王,四十三水月光,四十四除痴瞑,四十五度盖行,四十六净信,四十七善宿,四十八威神,四十九法慧,五十鸾音,五十一师子音,五十二龙音,五十三处世。此出于无量寿经卷上。但同本异译之诸经,说其数及出现之次第不定。

  【五十三善知识】 (名数)善财童子历访之善知识数也。见“五十三参”条。

  【五十三智识】 (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会上问答,故祇摄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为五十三人。所谓五十三知识也。德云比丘Meghaśri一,旧作功德云,海云比丘Sā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śā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ṭhita三,弥伽长者Megha四,解脱长者Mukta五,海幢比丘Sāgaradhvaja六,休舍优婆夷āsā七,毗目瞿沙仙人Bhiṣmottaranirghoṣa八,旧作毗目多罗,胜热婆罗门Jayoṣmāyata九,旧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āyaṇi十,旧作弥多罗尼,善见比丘Sudarśana十一,旧作善现,自在主童子Indriyeśvara十二,旧作释天主,具足优婆夷Prabhñtā十三,旧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ān十四,旧作甘露顶,法宝髻长者Ratnacñḍa-dharmaśreṣṭhin十五,旧作法宝周罗,普眼长者Samantanetra十六,旧作普眼妙香,无厌足王Anala十七,旧作满足,大光王Mahāprabha十八,不动优婆夷Acala’十九,遍行外道Sarvagāmin二十,旧作随顺一切众生,鬻香长者Utpalabhñtigāṁdhika二十一,旧作青莲华香,婆施罗船师Vairocana二十二,旧作自在,无上胜长者Jayottama二十三,师子频申比丘尼Siṁhavikrīḍitā二十四,旧作狮子奋迅,婆须蜜女Vasumitrā二十五,鞞瑟氏罗居士Vesāhila二十六,旧作安住,观自在菩萨Avalakiteśvara二十七,旧作观世音,正趣菩萨Ananyagāmin二十八,大天神Mahā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āvarā三十,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旧作婆娑婆陀,普德净光夜神Samantagambhīraśrivimalaprabhā三十二,旧作甚深妙德离垢无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āṇojaḥśri三十四,旧作妙德救护众生,寂静音海夜神Praśāntarūtasāgaravati三十五,守护一切众生夜神Sarvanagaraksāsaṁbhavatejaḥśri三十六,旧作妙德守护诸城,开敷树花夜神Sarvavṛksapraphāllanasukhaṁsaṁvāsā三十七,大愿精进夜神Sarvajagadrakṣāpraṇidhānavñryaprabhā三十八,旧作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妙德圆满夜神Sutejomaṇḍalaratiśri三十九,瞿婆释种女Gopā四十,旧作瞿夷,摩耶佛母Māyā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ābha四十二,遍友童子师Viśvāmitra四十三,众艺童子Silpābhijña四十四,贤胜优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坚固解脱长者Muktāsāra四十六,妙月长者Sucandra四十七,无胜军长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静婆罗门Śivarāgra四十九,旧作尸毗最胜,德生童子Śrisaṁbhava五十,弥勒菩萨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萨Mañjuśri五十二,普贤菩萨Ś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与德生童子对论者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识之下,积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当分之修行)与胜进分(为进上位之修行)之二,则合为一百一十。故经文云:“一百一十知识。”探玄记二十曰:“此是总括前后知识,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分,故有百一十也。”

  【五十三尊】 (名数)金刚界之五十三尊也。于金刚界之三十七尊,加贤劫之十六菩萨者。见秘藏记本。

  【五十四位】 (名数)见“五十二位”条。

  【五十颂经】 (经名)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波罗蜜经于三乘法,皆当摄受。

  【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波罗蜜经于三乘法,皆当摄受。

  【五十天供】 (修法)谓降伏魔缘,退治曜宿障碍,求国家安宁,五谷成熟,供养天地八方守护神五十天之作法也。五十天者,十二天二十八宿九曜及四臂不动尊也。一说谓是称五大尊十二天二十八宿七曜之五十二天。或谓有五大尊十二天北斗七星十二宫神五星二十八宿之六十九天。或谓有四臂不动四大明王十二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北斗七星十二宫神五星及二十八宿之七十二天。其供法大抵与十二天供同。

  【五十五善知识】 (名数)又名五十五圣。详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五十小劫】 (杂语)五十小劫之长时,以佛之神力使如半日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之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五十校计经】 (经名)明度五十校计经之略名。

  【五十一位】 (术语)仁王般若经所说。五十二位中等觉之位,摄于第十地。成五十一位。见五十二位项。

  【五十缘身经】 (经名)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之略名。

  【五十展转】 (术语)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比丘等,闻此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为父母,若为善友,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复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其第五十善男善女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有大施主,满八十年布施一世界人以种种娱乐之具,知八十年后将死,集八十年间施与之众生,我当以佛法教训之,令一时皆得罗汉果。其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五十种无着无缚解脱回向】 (名数)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九,无着无缚回向之菩萨,以其所修之善根为五十种之回向。出八十华严三十二。

  【五十转】 (术语)五十展转之略。

  【五十字门】 (名数)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注)、[口*吕]ḷ、[口*吕](引)ḹ四字,子音中其结合字乞叉Kṣa,及滥Llaṁ,恰如日本之伊吕波假名字,严密言之,则难称为字母,故有时省略之。如大日经第二,母音中,唯举一阿字,总略其余,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结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唯举十二摩多,缺四别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昙字记亦缺四别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滥之二字,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归传第四谓悉谈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举五十字母之经典中,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文殊问经字母品,加结合字乞洒,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南本涅槃经第八,大般泥洹经第五等,加攞Lla,北本涅槃经第八加[口*荼]ḍa,无有一准。然于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于随音点anusvāra,涅槃点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颚音,舌音,齿音,唇音之顺序,排各各强弱,含气,不含气之诸字母,次列半母音,齿头音,吹气音。盖此等字母,印度小学儿童,必先学习,寄归传第四所谓斯乃小学标章之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国为使童幼妇女学习谙诵之,设种种之法,有一法,乃选语之头字有字母,或其语中含字母之语,以此语说明其字母之意义也。例如选字母阿在头字之阿你怛也ānitya(无常之义)之语,说阿为无常之义,又选阿提ādi(初或本之义)及阿耨波陀Anutpāda(不生之义)之语,示阿字有本不生之义,后密教用此童蒙学习之法,解释浅略之文字字母于深秘,直显绝待究竟之极理,五十字门,悉是法尔之法曼荼罗,通于三世十方,常恒不变。故学之书之,则得常住之佛智,诵之观之,则证不坏之法身。乃至说为诸教之根本,诸佛之父母。大日经疏第七,谓“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论明萨婆若有三种名: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实一心中得,为分别令人易解故,作三种名,即此阿字义也。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啰字者,余诸字义皆然。又一切言语中带阿声者,皆阿字门所摄。若带啰声者,皆啰字门所摄。余字亦尔。(中略)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庐遮那。何有深浅之别。若行者能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无差别义,当知是人通达二谛义亦识真言相也。”此可以见其义趣。今为便览,表示北本涅槃经已下诸经之字母数,即如图(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经,南涅即南本涅槃经,泥洹即大般泥洹经,文殊即文殊师利问经,瑜母即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殊母即文殊问经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经,庄严即方广大庄严经,字记即悉昙字记,皆略符也)。

  【五使者】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邬波髻设尼Up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你,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三、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五、请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ṣaṇi,又译钩召,招召。大日经第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参照“文殊”条附录。

  【五事毗婆沙论】 (书名)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事论。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之五法也。

  【五事妄语】 (杂语)见“大天”条。

  【五侍者】 (名数)一侍香侍者,二侍状侍者,三侍客侍者,四侍药侍者,五侍衣侍者,是谓之五侍者。禅林之称。【五侍者】(名数)一侍香,二侍状,三侍客,四侍药,五侍衣。见象器笺六。

  【五誓】 (术语)宗密所立五大愿之异名。

  【五手】 (名数)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于掌,余三指散如三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善手,施无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义。三、笑手,回思惟手而当于心前,使三指向于上也。四、华手,以头拇二指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五、虚空手,侧右手,散指而置于空中也。见大日经疏十六。

  【五受】 (名数)受心识领纳所对之境之作用也。差别有五种:一、忧受,为意识之领纳,对于遣情之境,分别为忧恼者。二、喜受,为意识之领纳,对于顺境之境,分别为喜悦者。三、苦受,为眼等五识之领纳,对于违情之境,无分别而感苦痛者,四、乐受,为眼等五识之领纳,对于顺情之境,无分别而戚快乐者。五、舍受,为通于六识之领纳,对于不违不顺之境,无苦无乐者。见唯识论五。

  【五衰】 (术语)天人将死时,现五种之衰相。经论所说不一。涅槃经十九曰:“释提桓因,命将欲终,有五相现: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花萎,三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座。”佛本行集经五曰:“尔时护明菩萨大士,天寿满已,自然而有五衰相现。何等为五?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腻,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乐本座。”俱舍论十说大小之五相曰:“然诸天子,将命终时,先有五种小衰相现:一者衣服严具出非爱声,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者于沐浴位水渧着身,四者本性嚣驰,今滞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数瞬动。此五相现,非定当死。复有五种大衰相现:一者衣染埃尘,二者花鬘萎悴,三者两腋汗出,四者臭气入身,五者不乐本座。此五相现,必定当死。

  【五说】 (杂语)佛等五人之说法也。见“五人说经”条。

  【五所依土】 (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也。以无漏之五蕴为体,往昔修功德,成就无碍之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土也。三、色相土,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也。以自行之后得智为体,万德成就,众宝庄严,故名。四、他受用土,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之后得智为体,由所宜之变现,以大悲力现大小胜劣种种之净土也。五、变化土,变化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成事智为体,修利他之行,故随众生之心,变现净秽种种之国土也。

  【五台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台山在五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三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台。其中南台去中台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贤首华严传一曰:“案此经(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二万菩萨常住说法,故今此山下有清凉府,山南面小峰有清凉寺,一名五台山。五山最高,其上并不生森林,以与积土同,故谓之台。山周回四百余里,东连恒岳,中台上有大华池,湛然清彻,间有微感。又有精屋石塔,北台上有铁浮图二,并舍利及文殊形像。(中略)昔北齐日大敞玄门于此山中置伽蓝二百余所。又割恒定等八州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中略)山去京一千六百里,代州界也。地居边境,寒烈特甚,故四月已前,七月已后,坚冰积雪,皓皓弥布。非盛夏之日登践无由。”蒋维乔中国名胜第十三种五台山弁言曰:“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亦名清凉山,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五峰环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夏时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山左邻恒岳,右瞰滹沱,周五百余里,状如莲华。东南西北四台,皆自中台发脉,群峰联属,势若游龙。丛林大刹,皆在中台之下。僧侣分为青衣僧黄衣僧,青衣僧即寻常之僧人,皆着青衣,黄衣僧则喇嘛也。各有著名十大寺,如显通、塔院、圆照、广宗、殊像、碧山、南山、凤林、金阁、灵境等寺,青衣所住持也。菩萨顶、玉花池、金刚窟、镇海、罗睺、普安、三泉、七佛、寿宁、台麓等寺,喇嘛所住寺也。喇嘛中有扎萨克,居菩萨顶真容院,由西藏达赖喇嘛派来,六年一任,约束众喇嘛,职位颇尊。青衣僧则由各寺公举会长,处理公共之事。蒙古王公每岁朝山,布施甚多。闻纪元后以关外道途不静,来者较少。然香火犹盛。内地僧俗二众,夏时朝山者,亦绎络于途。”

  【五坛法】 (修法)五坛之法。祈祷五大明王之修法也。中坛为大圣不动明王,东坛为降三世明王,南坛为军荼利明王,北坛为金刚药叉明王,西坛为大威德明王。须阿阇梨五人。

  【五体】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五体投地】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五天】 (地名)五天竺之略。又五净居天之略。

  【五天使】 (名数)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说五天使,于三天使加生与王法之牢狱者。又云五大使者。

  【五天使经】 (经名)阎王五使者经之异名。又(杂语)梵语室罗缚拏Śrāvaṇa,见梵语杂名。

  【五天使者】 (杂名)生、老、病、死、王法牢狱、之五者,见“天使”条。

  【五天音与汉土二音】 (杂语)以汉音吴音之二音评五天之音,则中天之音,多用汉音,少用吴音。南天之音,多用吴音,少用汉音。此中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一行,慈恩,惠果等用中天之音。智广,宝月等用南天之音。详见悉昙藏一、悉昙三密钞上。

  【五天竺】 (地名)略称五天。东西南北中五方之天竺。即东天西天南天北天中天。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四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五方之分配与今异。

  【五天子】 (名数)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众,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三、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于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众。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名称远闻天子。当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图说。阿阇梨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过此已上有菩萨受佛职处,亦名净居天,多是一生补处菩萨,是第二院所摄,非此中所明也。”其间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名称远闻天子又名遍音声天子。如其次第。配于色究竟天,善见天,善现天,无热天,无烦天。其印相则如大日经第四密印品曰:“以智慧手承颊,是自在天印。即以此印令风火轮差戾伸之,是普华天子印。同前印,以虚空轮在于掌中,是光鬘天子印。同前印以虚空风轮,作持华相,是满意天子印。以智慧手虚空水轮相加,其风火轮地轮,皆散舒之,以掩其耳,是遍音声天印。”同经第五秘密漫荼罗品曰:“净境界之行,所谓净居天。置彼诸印相,佛子应谛听。所谓思惟手,善手及笑手,华手虚空手,画之如法则。”大日经疏第十六解之曰:“思惟手谓稍屈地水指向掌,余三指散舒如三奇杖,稍侧头,屈手向里,以头指指颊。善手谓手施无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妙好义也。笑手谓回思惟手当心前,令三指向上也。花手以风空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舒之,或竖舒皆得。虚空掌,谓侧右手,散指而在空中。”

  【五条】 (衣服)五条袈裟也。

  【五条袈裟】 (衣服)三衣之一。袈裟者。缝缀数条之布帛作长方之幅者也。安陀会横有五条。故名五条袈裟。其全体之大,若依四分宗则长四肘,即七尺二寸,广二肘,即三尺六寸。见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

  【五调子】 (名数)见“五音”条。

  【五停四念】 (术语)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也。法华玄义三曰:“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

  【五停心观】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而分别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之人修之。五、数息观,计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种:以第四之界分别观与第三之因缘观相似,省之而加观佛。因观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烦恼故也。业障多之人修之。净影于大乘义章十二正明第一种,傍示第二种。曰:“问曰:有人诸患等分何以为治?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治,毗昙法中义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尔。”天台于四教仪、四念处、名第四观为界方便,而举第一种。于玄义、止观即、为念佛观,而举第二种。图示其次第并名字之不同,则如图。

  【五停心观位】 (术语)七贤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观法之位。

  【五通】 (名数)一神境智证通,又云身如意通Ṛddhividhi-jñā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证通Divya-cakṣ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Divya-ś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证通Paracitta-jñā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证通Pūrvanivāsānusmṛti-jñā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证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证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五通】(术语)天眼等之五种神通力也。见“五神通”条。

  【五通菩萨】 (菩萨)天竺之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劝请弥陀之形像来,流布于天竺。是为彼土阿弥陀佛画像之始。释门正统四引感应传。

  【五通神】 (神名)邪神也。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绝妖邪之怪。”武林闻见录曰:“嘉泰中大理寺决一囚,数日,见形狱吏云:泰和楼五通神虚位,某欲充之,求一差檄,言差充某神位,得此为据可矣。如其言,经数月,人闻楼上五通神日夜喧哄。吏乃泄前事,为增塑一像,遂寂然。”按,今委巷荒墟多建矮屋,绘版作五神像祀之,谓之五圣。留青日札云:即五通神也。或谓明太祖定天下,封功臣,梦阵亡兵卒千万请恤。太祖许以五人为伍,处处血食。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庙,俗称为五圣堂。然则五圣与五通不同矣。陔余丛考三十五曰:“钮玉樵谓五通起于明祖,则未必然。按夷坚志,刘举将赴解,祷于钱塘门外九里西五圣行祠,遂登科。为德兴尉,到任奠五显庙。知为五圣之祖祠也。则五圣之祠,宋已有之。七修类稿又谓五通神即五圣也。然则五圣五显五通,名虽异而实则同。夷坚志所载,韩子师病祟,请客以符水治之。见五通神销金黄袍,骑马而去。(中略)如此之类,不一而足。而陈友谅僭号,亦在采石五通庙。则五圣者,宋元已有之。而非起于明祖矣。”

  【五通仙】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五同缘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五痛】 (杂语)由五恶而感五种之苦果也。见“五烧”条。

  【五王经】 (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

  【五妄想】 (名数)谓五蕴也。一、坚固妄想,即色阴也。众生之体,因想而生,心因想而起,命因想而传,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名现色身曰坚固妄想。二、虚明妄想,即受阴也。众生欲想而登高,则足先酸涩,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是即无受阴体。故曰虚明。三、融通妄想,即想阴也。众生之念虑为虚情,色身为实,虚实虽不纶。然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虽异。然用能相应者,由想而通之也。故名融通。四、幽隐妄想即行阴也。众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无暂停息,运密移于运,体虽迁,然无觉者,故名幽隐。五、颠倒妄想(又曰微细精想),即识阴也。众生识精之湛非真湛然,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急流细不可见。湛了内之罔象虚无,故云颠倒。见楞严经。

  【五唯】 (名数)Pañca Tanmātrāṇi,具曰五唯量。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中之第四位。自我慢而生者。声、触、色、味、香,即佛教之五境也。此五者,为物质之根本,唯以此而生五大五根等,故云唯量。唯识述记一末曰:“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中略)量者定义,唯定用此成大根等。”

  【五畏】 (名数)见“五怖畏”条。寄归传二曰:“舍五畏之危道,遵八正之平衡。”

  【五位】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五味】 (譬喻)佛于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于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为淡泊,复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以譬佛于华严之后说阿含经,闻阿含经,为小乘之机。三、生酥味,更自酪制者。以譬于阿含之后说方等经,小机熟而为大乘通教之机。四、熟酥味,更精制生酥者。以譬于方等经之后说般若经,通教之机熟而为大。乘别教之机。五、醍醐味,更煎熟熟酥者。以譬于般若经之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别教之机熟而为大乘圆教之机。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此五味之喻,有人法之二种:人者,涅槃经十谓佛言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法者,涅槃经十四配于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涅槃,如上所引。又六波罗蜜经以之配于经律论般若总持之五藏。梵语如其次第:Kṣīraṁ Dadhi Navanītaṁ Gholaṁ Sarpimaṇḍa又酸,苦,甘,辛,咸也。

  【五味禅】 (名数)五种交杂之禅也。对一味禅而言。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之五种。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曰:“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盖宗密之意,在诸禅分类,以明最上乘禅之阶级殊等,彼禅乃所谓如来禅。非达摩门下之一味清净禅,即所谓祖师禅。香岩智闲一日举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有卓锥地,今年贫锥也无。”时仰山慧寂,与闲同为沩山灵佑之法嗣,向闲曰:“如来禅许吾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此如来禅,即宗密之所谓最上乘禅也。昔归宗寺智常欲于诸方学五味禅,马祖道一,为彼使吃棒头一味之禅。有颂曰:“五味与一味,吃了须噫气,金轮峰下令行时,凛凛清风诚可畏。”

  【五位君臣】 (杂语)曹洞宗开祖洞山禅师之所设。以真理立为正位,以事物立为偏位,其偏正二位作交互,以质学者之修证。曹山嗣洞山譬之于君(正位)、臣(偏位)之二位,而阐明其理者。是洞宗之秘要也。见五位附录。

  【五位三昧】 (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也。二、声闻三昧,四谛之法也。三、缘觉三昧,十二因缘之法也。四、菩萨三味,六度万行之法也。五、佛三昧,一佛乘之法也。五种三昧即为五乘,是胎藏界三重曼荼罗之总体,如来秘密加持之法门也。故各修其法而与理相应,则皆得到于佛地。大日经疏七曰:“若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曼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同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

  【五位无心】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想天而修无相定之位也。三,灭界定无心,是俱解脱之阿罗汉,欣乐涅槃妙寂所入之无心定之位也。以七日为最极。四,极睡眠无心,在极睡眠而一时六识不修行之位也。五,极闷绝无心,是逼于打伤病苦等而一时气绝失心之位也。此无心为于一期相续之身上论者,故不言死生位之二无心,且末那,阿赖耶,之二识,恒时相续而无断绝无心之时,故不言之。但于六识论之。见百法问答钞三。

  【五位显诀】 (书名)洞山所作。显五位之要诀。有曹山之解释。见曹洞二师录。

  【五味粥】 (饮食)禅家以十二月八日为佛成道之日,于其日集杂榖众味造粥,谓之五味粥。即腊八粥也。

  【五问十题】 (杂语)论义有五问十题之称。问者五人,讲师一人。问者一人以各业副为十题。初问之题曰业义。次问之题曰副义。

  【五无反复经】 (经名)佛说五无反复经,一卷,刘宋沮渠京闻译。王舍城之梵志来舍卫国,途见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仆等五人不愁哭,以为大逆而无反复之人(无反复者无反己而放逸也),佛说理开梵志之心。

  【五无间】 (名数)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三、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由旬,无些少空处也(大部补注八及十二以或引成论为标列此五无间之义。然检成实论唯有初一义,无后四义。后四义大乘义章七于无间业举四义中〔引于无间业下〕,取自后三义也。但彼合时无间与命无间之二为一寿命,此开而为二也。后人不察,和附之皆为成论之说。翻译名义集,四教仪集注,增辉记等皆然)地藏菩萨本愿经上曰:“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此二者与上同。三、罪器无间,种种之罪器充满而无间隔也。四、众类无间,种种之众生同一受之而无间隔也,五、时无间,与上同。

  【五无间业】 (名数)即五逆罪也。见“五逆”条。【五无间业】(名数)感无间地狱苦果之五种恶业,即五逆罪也。见“五逆”条。

  【五无间罪】 (名数)五无间之罪业。与五无间业同。

  【五无量】 (名数)一身,二心,三智,四虚空,五众生也。见大日经六。相传此五无量配于五佛。身为宝生佛,心为阿閦佛,智为无量寿佛,虚空为大日如来,众生为不空成就佛。

  【五五百年】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五五菩萨】 (名数)见“二十五菩萨”条。

  【五系】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系缚天魔两手两足及颈之五处也。涅槃经六曰:“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言已,便当还去。”大部补注五曰:“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处如理治于见魔故也。五尸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处者,首楞严三昧经云:两手两足及颈,名五处系缚也。”

  【舞戏】 (杂名)金刚界曼荼罗有嬉鬘歌舞四供养之菩萨。大日经义释六曰:“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密印。”

  【五下分结】 (术语)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贪欲之烦恼。二瞋结,瞋恚之烦恼。三身见结,我见之烦恼。四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五疑结,狐疑谛理之烦恼。此五惑于欲界而起者,且为之不能超脱欲界,故谓之下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下分。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四教仪集注中,三藏法数二十四。【五下分结】(术语)谓系缚有情于欲界之五种烦恼。见“结”条附录。

  【五下分结经】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五十六。

  【五香】 (名数)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沉香,三丁香,四郁金香,五龙脑香。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又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又三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啰娑,诃梨勒,石密也。见苏悉地经分别烧香品。又修孔雀经法时所烧者。即沉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也。又五分法身香之略。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智见香也。见璎珞经。

  【五相】 (杂语)天人将死时,身上现五哀之相。见五哀条。又成就通达心等五相,而现得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见“五相成身”条。

  【五相成身】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证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敛者,渐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证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证立八相成身。

  【五相成身观】 (术语)见上。

  【五向】 (术语)密宗之五悔也。约回向之名而曰五向。见诸仪轨诀影三。

  【五小部】 (名数)一、观经疏,观无量寿经之疏。二、光明玄,金光明经之玄义。三、光明疏,金光明经之文句。四、观音玄,又曰别行玄,请观世音经之玄义。五、观音疏,又曰别行疏,请观世音经之文句。已上共为天台智者之作。以有三大部。玆故曰五小部。共有四明尊者之记。

  【五邪】 (名数)见五邪命项。

  【五邪命】 (名数)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见智度论十九。

  【舞心】 (术语)见“六十心”条。

  【五心】 (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一。

  【五辛】 (杂语)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天台戒疏下曰:“旧云:五辛谓蒜、葱葱、兴渠、韭、薤,此文止兰葱足以为五,兼名苑分别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葱是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葱蒺也。”兴渠为梵语辛胶之名。唐高僧传,谓僧徒多迷兴渠,或云蕓台胡荽,或云阿魏,唯净土集中别行书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阙于兴渠。兴渠生于阗,根粗如细蔓菁而白,其臭如蒜。台荽非五辛,所食无罪。今他书犹多以芸台胡荽为荤,不知其误。

  【五星】 (名数)又名五执。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也。大方等大集经四十曰:“见虚空中诸列宿日月五星,昼夜运行,各守常度,为于天下作照明。”宿曜经上曰:“五星以速至迟,即辰星、太白、荧惑、岁、镇、排为次第,行度缓急于斯彰。”岁星者木曜。即五行中木之精,东方苍帝之子也。荧惑星者火曜,即火之精,南方赤帝之子也。镇星者土曜,即土之精,中方黄帝之子也。太白者金曜,即金之精,西方白帝之子也。辰星者水曜,即水之精,北方黑帝之子也。此五星,一周天,迟速不同,镇星二十九年半,岁星十二年,荧惑星二年,太白及辰星各一年,人每至命星,吉凶不等,七曜攘灾决一一明其攘灾法。彼真言行者,有欲建立曼荼罗修行法,先定良辰,与此等曜宿诸尊之本誓相契,以期能为吉祥而离诸障,圆满成就其法者。

  【五性】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详见“三草二木”条。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五姓】 (杂语)释迦族之五姓也。见“瞿昙”条。

  【五性各别】 (术语)法相宗所立。见“五性”条。

  【五性宗】 (流派)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别故。见“法相宗”条。

  【五序】 (名数)天台分科法华经之别序而为五序:一众准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等是也。二现瑞序,六瑞是也。三疑念序,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等是也。四发问序,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等是也。五答问序,尔时文殊师利是也。

  【五学处】 (术语)五戒之别名。见一切有部百一羯磨一。

  【五旬】 (术语)五为汉语。梵语为般遮。旬为梵语之神通。即五神通也。玄应音义三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案阿闇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经等云五神通同一也。”

  【五衍】 (名数)梵云衍,此译云乘。五衍即一人,二天,三声闻,四辟支,五菩萨之五乘也。肇论曰:“乘五衍之安车。”头陀寺碑文曰:“凭五衍之轼。”

  【五眼】 (名数)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三、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备前四眼者。见智度论三十三,大乘义章二十本。此五眼中慧眼为空谛一切智。法眼为假谛道种智。佛眼为中谛一切种智。

  【五药】 (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拏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五叶】 (名数)传灯录达磨章举达磨传法之偈。曰:“吾本来玆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是禅家分五家之谶语也。

  【五业】 (名数)四业与前同,第五一字业。是日本智证更置尊修一字顶轮王经之学生也。【五业】(名数)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毗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复有余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复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论第十五顺正理论第四十等。(二)取受业,作用业,加行业,转变业,证得业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七曰:“取受业者,谓眼等能见色等。作用业者,谓地等能任持等。或复诸法自相所作。谓所有色,质碍变坏。如是等。加行业者,谓意解为先,起身业等。转变业者,谓金师等,造庄严具等。证得业者,谓证得圣道等涅槃等。”即是。又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第四等。(三)救济灾横之业,救济恶道之业,救济行非方便之业,救济行身见之业,救济乘之业也。梁译释大乘论卷十曰:“复次,诸佛法界恒时应见有五业:一、救济灾横为业,由唯现盲聋狂等疾恼灾横能灭除故。二、救济恶道为业,从恶处引拔安立于善处故。三、救济行非方便为业,诸外道等加行非方便,降伏安立于佛正教故。四、救济行身见为业,为过度三界,能显导圣道方便故。五、救济乘为业,诸菩萨欲偏行别乘,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即是。是与往生论三种随便菩提门之法,似开合不同。又出梁译摄大乘论释第十五等。(四)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也。天亲之往生论曰:“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之法门故。”往生论注卷下释之,谓身业为礼拜,口业为赞叹,意业为作愿,智业为观察,方便智业为回向。此五种之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之法门,自在之业成就。又出往生论注记第五等。

  【五衣】 (名数)四分律以三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与覆肩衣水浴衣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三衣与僧脚崎及俱苏洛迦为五衣。见十八物图。【五衣】(名数)使比丘持三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于三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祇支覆肩皆入制故。”

  【五义分通】 (名数)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虽为小乘,然与其余之萨婆多律等异,有一分通于大乘者。求其义于本律,凡有五处。以此五处之义知分通大乘,谓之五义分通:一、沓婆厌无学,四分律三明十三僧残之无根谤戒,其中有阿罗汉,名沓婆摩罗子。在静处思惟,此身无常,生灭而不坚固,我今当以如何之方便,求牢固之法?今欲以我力供养于僧,为僧作力役。是厌无常生灭之三乘身,求菩萨之法,回心于大乘,修利他之行也。二、施生成佛道,四分僧戒本有回向文,其语曰:“我今说戒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皆共成佛,岂是小乘?三、相召为佛子,四分律一有序,序中有“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语。盖梵网经所说大乘戒中虽呼僧众为佛子,而小乘戒中常称为比丘。然则今以佛子之称呼召,其意在于大乘之佛道可知也。四、舍财用非重,此于忏悔舍堕罪时,先向僧众舍出其所犯之财体(即如赃物者),而后行忏悔之法,僧众一旦没收其财物,忏悔后竣后,更以之还于本人也。然于本宗虽不还之于本人,而于僧中用之,亦惟结突吉罗之轻罪,不成偷盗之重罪。是因为忏悔之人,既诚心舍出,则彼之财物,非彼之所有也。是为以意业为主之大乘义。五、尘境非根境,谓色声等之尘境为眼识等之所识知,而非眼根等之所晓了也。四分律十一释小妄语戒中,有曰:“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此于小乘有部之宗义有根见识见之争,以根见为正义,今云眼识能见等者。为识见之义,即大乘之意也。以上来五义为分通大乘之证。出于业疏三下,济缘记三下,资持记上三之一。

  【五义平等】 (术语)心王与心所相对,有彼此平等之义五种,故名相应法。见“相应法”条。

  【五意】 (名数)一业识,二转识,三现识,四智识,五相续识。此五识自细至粗,依止次第而生,故称为意。意有能生与依止之义。见起信论。

  【五翳】 (名数)一烟,二云,三尘,四雾,五阿修罗之手,此五者能障日月之光,故谓之五翳。止观五曰:“重沓五翳,埃霭曜灵。”

  【五因】 (名数)以四大种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种所生之色,名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随逐于大种如弟子之依于师,故名依因。三、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如持壁画,名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续而不断绝,名为持因。五、养因,增长四大种所造之色,名为养因。此五因于六因中,为能作因之摄,于四缘中为因缘之摄。见俱舍论七。又一、生因,即惑业也。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名为生因。二、和合因,与善法善心和合,与不善法不善心和合,与无记法无记心和合,故名和合因。三、住因,一切众生依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大烦恼而得住,如家屋之依柱而得住,故名住因。四、增长因,众生依衣服饮食等而长养其身,故名长养因。五、远因,依父母之精血而生其身,如依凭国王而免盗贼之难,依咒力而脱伤害,是名远因。见涅槃经二十一。

  【五音】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征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于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于东方。征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于北方。即阿于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于五智。

  【五阴】 (术语)见“五蕴”条。【五阴】(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见“蕴”条。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见“五蕴”条。

  【五阴魔】 (譬喻)四魔之一。与五蕴魔同。

  【五阴盛苦】 (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五阴世间】 (术语)与五蕴世间同。

  【五阴喻经】 (经名)五阴譬喻经之略名。

  【五印】 (杂语)五印度之略。

  【五印度】 (杂名)又曰五天竺。以印度区画东西南北中之五处。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为污真理者,故名尘。止观四曰:“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论十七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欲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又一财欲,二色欲,三饮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

  【五缘】 (名数)二十五方便中之五。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诸缘务,近善知识也。又五种增上缘之略。

  【五云】 (杂语)譬五障以云也。

  【五蕴】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五蕴】(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五蕴皆空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五蕴论】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五蕴魔】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五蕴譬喻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对于五阴而说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杂阿含经第十卷。

  【五蕴世间】 (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五蕴宅】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五脏病相】 (杂语)面无光泽,手足无汗,是肝之病相,面青皓者,是心之病相,面黑色,是肺之病相,身无气力,是肾之病相,体涩如麦糠,是脾之病相也。

  【五脏脉相】 (名数)若脉洪直者,肝病之相,轻浮者,心病之相,尖锐冲刺,肺病之相,如连珠者,肾病之相,沉重迟缓,脾病之相。

  【五葬】 (名数)谓土葬、火葬、水葬、野葬、林葬也。见“葬法”条。

  【五则法门】 (行事)曹洞宗由四月十六日,或十月十六日五日间所修之法问论议也。

  【五障】 (术语)女人之身具五种之障碍也。又云五碍。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又见中阿含经二十八,智度论九。又欺为信障,怠为进障,嗔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见法华经。又(名数)修道有五障。一、烦恼障,根本之烦恼,障盖净心,妨害道机,而不使入于佛法。二、业障,过去之重罪乃至诽谤正法也。以先业之障未除,而有种种之难不得入于佛法。三、生障,若得无难之生处,则必悟道,然先业乘之,而受无暇之身为趣生障,不得入于佛法。四、法障,已生无障之处,又有悟道之机,以先世障法等缘故,不逢善友,不得闻正法。五、所知障,已逢知识,得闻正法,而有种种之因缘,两不和合,妨修般若。见大日经疏。

  【五障三从】 (术语)五障与三从也。五障如上出。胜鬘经宝窟曰:“五碍三监。”智度论曰:“一切女身无所系属,则受恶名。女人之体,幼则从父母,少则从夫,老则从子。”

  【五正行】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五正色】 (杂名)谓青等五方之正色也。见“五色”条。

  【五正食】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五知根】 (名数)数论所立二十五谛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与佛教之五根相当。见唯识述记一末。

  【五支戒】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余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着,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余,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余四篇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

  【五支念诵法】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胄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五支作法】 (术语)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于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谓五支作法也。瑜伽师地论解辩因曰:“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又释引喻曰:“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余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又随所有法望所余法,相状自体业用法门因果五种,展转少分相似,名为同类。其五种少不相似,名为异类。声无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辩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类),非所作如虚空(异类),即其例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亦举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为合,第五名为结,不立同类异类之别。是一种之新说也。彼论曰:“合者,为引所余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余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依是可知第四合支,于直接所立之宗无关系。乃由前三支所成之义已成立,更为成立余此类似所成之义,引彼义使之合者,第五结支为总结,由前三支所成立之义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义者。彼论举一例,谓诸法无我(立宗),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玄因),如于现在施设过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结),即其义也。又世亲如实论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与前二者有殊。彼论曰:“五分义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义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决定言。譬如有人言声无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是第三分。声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声无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堕负处。”外道尼耶夜学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与如实论所说略同。

  【五执】 (名数)见“五星”条。

  【五指】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为拳。”

  【五智】 (名数)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于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五智】(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于尘沙,是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为法界体性智,主方便究竟之德。二、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也。三、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四、妙观察智,是转意识所得。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也。五、成所作智,是转眼等之五识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也。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为引摄众生,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此时法界体性智住于本位,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主发菩提心之德。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主修行之德。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主成菩提之德。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主入涅槃之德。由此五智成为体相二大。盖法界体性智之大日为六大,是体大也,四方之四佛为其所出之别德,则是四曼之相大也。即大圆镜智之阿閦,为大曼荼罗身。平等性智之宝生,为三昧耶(译平等)曼荼罗身。妙观察智之弥陀,为法曼荼罗身。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为羯磨(译作业)曼荼罗身。理智不二,故此五智五佛,即胎藏界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也。其分配有二样。见“五大”条。此有通别二门,今依别门也,若依通门,则五智直为五智,五如来直为五如来,教观大纲曰:“慈觉云:真言天台立五智者,法界体性智缘中道遮照境。”【五智】(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

  【五智宝冠】 (物名)又曰五佛宝冠。冠于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头上者,有五峰,标五智五佛。

  【五智金刚杵】 (物名)即五钴金刚杵。

  【五智如来】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三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见“五智”条。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毗庐遮那佛,由成法界智。”

  【五智所生三身】 (术语)莲华三昧经谓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为毗庐遮那佛,口业为普贤菩萨,意业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为阿閦佛,口业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为降三世金刚。三、平等性智之身业为宝生佛,口业为虚空藏菩萨,意业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为阿弥陀佛,口业为观自在菩萨,意业为六足金刚。五、成所作智之身业为释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业为金刚业菩萨,意业为摩诃药叉金刚。此三者即如其次第为自性正法教令之三轮身也。瑜祇经曰:“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光明心殿中,云云。”十住心广名目六曰:“以上五智,一切佛具之。然而约别相云之者,如次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五佛也,自家不二实义可思之。”

  【五智印】 (名数)一吽,金刚智印。二怛落,宝智印三昧。三纥利,法轮智印。四恶,羯磨智印。五鍐,一切如来法界智印。见金刚顶义诀。

  【五智真言】 (真言)即五佛之种子,鍐(大日),吽(阿閦),怛落(宝生),纥利(弥陀),恶(不空)也。

  【五种阿阇梨】 (名数)名义集一曰:“南山钞云:四分律,明五种阿阇梨:一出家阿阇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阇梨,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阇梨,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阇梨,所从受经。五依止阿阇梨,乃至依住一宿者。”【五种阿阇梨】(名数)见“阿阇梨”条。

  【五种阿那含】 (名数)与五种不还同。见不还条。

  【五种般】 (名数)又曰五种不还,五种那含。见“不还”条。

  【五种般若】 (名数)更开五种,该收般若之诸法。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如上),四境界般若。为般若之所缘,一切诸法是也。般若之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故名之为境界般若。五眷属般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诸智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是皆观照般若,即慧性之眷属,故名为眷属般若。见金刚经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五种般若】(名数)见“般若”条。

  【五种比量】 (名数)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三、业比量,由业作而推理业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业所依,如(中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属着法,以一比余,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云云。”五、因果比量,见因而推论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

  【五种不翻】 (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意故也。见名义集序。

  【五种不还】 (名数)又名五种那含,五种般。般者般涅槃之略,为入涅槃之义:一、中般,不还之圣者,死于欲界而往色界,于其中有之位,断余烦恼而般涅槃也。二、生般,谓生于色界已,不久断余惑,而般涅槃也。三、有行般,生已,而于其天处长时加行勤修,以断余惑,方般涅槃也。四、无行般,生已,而于其天处无加行,懈怠而经长时,余恶自解脱,而般涅槃也(此由生般中别开者)。五、上流般,流者进行之义,于色界必从下天进行于上天,其间断余惑而般涅槃也。此中有乐慧,乐定之二种。乐慧者为生于色究竟断余惑而般涅槃,乐定者为生于无色界之有顶天断余恶而般涅槃,是虽生于无色,而以经色界之生,所以摄于色界之生也。【五种不还】(名数)又曰五种那含,五种般。见“不还”条。

  【五种不净】 (名数)见“不净观”条。

  【五种不可思议】 (名数)智度论三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注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五种不可思议】(名数)见“不可思议”条。

  【五种不男】 (名数)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竖。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三、妒不男,因见他之淫,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男,根能变现,遇男则女根起,遇女则男根起者。五、半不男,半月为男根之用,而半月不为者。表中半择迦依上解则如Ubhayavyañjaka(二根者)。四分律三十五曰:“佛言:黄门于我法中无所增益,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应灭摈。是中黄门者:生黄门、犍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黄门。”新译家又有二解:其一以无根为扇搋,有根而不具为半择迦。前之扇搋,分本性与损坏之二种;后之半择迦,分嫉妒、半月、灌洒之三种;以为五种。灌洒者,澡浴等灌洒之时,男势方起也。其二五种之不男,通名为半择迦,扇搋唯限于无根。故对法论八曰:“半择迦有五种:谓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慈恩据此。法华玄赞九曰:“五种不男者:谓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洒。”生便者,生便无根者也。出于俱舍光记三。

  【五种不女】 (名数)五种不男之外,有五种不女: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脉。见大藏法数三十二。

  【五种布施】 (名数)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见贤愚经诸经要集十一。

  【五种不随】 (名数)三类境中之性类有五种不随之义: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

  【五种不退】 (名数)就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处不退,而立五种之不退:一、大悲摄持不退,众生生净土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摄持之,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二、佛光照触不退,生净土者,常照触佛光,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三、常闻法音不退,生净土者,常闻水鸟树林之说法音,故一生之后,不退失菩提也。四、善友同居不退,生净土者,与彼国诸菩萨为胜友,故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一生之后,不退失菩提也。五、寿命无量不退,生净土者,寿命无量,故一生之后,不退失菩提也。见净土十疑论。【五种不退】(名数)一信等之五不退。二净土之五不退。见“不退”条。

  【五种不应施】 (名数)不应施与于人者有五种:一以非理之财物,二酒及毒药,三罝罗机网,四刀杖弓箭,五音乐女色。见法苑珠林八十一。

  【五种藏】 (名数)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为境故。三、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一切之过失而真实不坏故。五、自性清净藏,秘密是藏之义,若一切法随顺此佛性,则名为内,是正而非邪,即为清净。若诸法违逆此理则名为外,是邪而非正,名为染浊故。又胜鬘经列五藏:一、如来藏,二、法界藏,三、法身藏,四、出世间上上藏,五、自性清净藏。此中所谓法界藏者,论之正法藏也。法界为生正法之因,故名法界藏。亦名正法藏。故佛性论中引今之胜鬘经曰:“故胜鬘经言:世尊!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说此五藏义故,如意功德而得显现。”已上五藏之义,梁之摄论释说之,华严演义钞十三引之。与法界之五义相同。见法界条。

  【五种禅】 (名数)一,四念处。二,八背舍。三,九次第定。四,师子奋迅三昧。五,超越三昧。【五种禅】(名数)四念处为所观。观练薰修四者为能观。能所合而为五种。见“禅”条。

  【五种恶病】 (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见请观音经,辅行二之二。

  【五种法加句】 (术语)于上五法加于其真言上下之语,各随于其法而定,诸轨之说不同。如图五说中,就秘藏记之说而释之,则息灾法安唵字于真言之初者,归命之义也。行者归于本尊,彼此不二之义,一切灾难,依于贪瞋痴之烦恼,烦恼之根,无始之间隔(无始无明)也。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达于如理,则诸灾即时止息,故以唵字为息灾相应之字。后之娑婆诃者,寂静之义,寂静者息灾之义。以诸事无为,而无灾难时,一切寂静故也。增益法安吽字于真言之初者,宝悉地陀罗尼经以字为宝珠之种子,宝珠为增益之三昧耶形,故安于最初。那莫者,归命之义,宝珠所在,万人朝宗,是归命之义也。降伏法安吽字于真言之初,吽者其音如牛吼,是降伏之声也。又吽者风大之种子,风有摧破之能,故为降伏之加句。后安发吒者,发吒为破坏之义,又能与调伏相应。钩召法,敬爱法,于此二法真言之初安吽字者,吽为因缘之义,因缘必招果,故为钩召,又与钩和合而成果,故为敬爱,又吽为风大之种子,风大为半月形而恋一方,故是钩召敬爱之义,弱者来之义,体文之字,为生之字,生即来也,加涅槃点者,生即无生,来即无来之义。无来之来,是真言之来。来是钩召之义,又敬爱之义也。见秘藏记钞九。

  【五种法界】 (名数)又华严家就所入之法界立五门:一有为法界,是前之事法界也。二无为法界,是前之理法界也。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是前之事理无碍法界也。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五无障碍法界,是前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已上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见探玄记十八,大疏钞六十。

  【五种法身】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报德分智慧与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应德分地上地前之胜劣也。虚空法身即法身。总名之为法身者,以皆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于上之四种法身加法界身为五种。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别圣位经偈曰:“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礼忏经于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证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见五轮九字明秘释。(三)华严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则为如来万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就其应言之,则有感无不形,有机无不应,故名变化法身。四实相法身,言其妙,则无相无为,故名实相法身。五虚空法身,称其大,则弥满虚空,包括万有,故名虚空法身。见华严大疏钞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见五分法身条。【五种法身】(名数)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类之五种。

  【五种法师】 (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五种法师】(名数)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经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中略)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会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于此人间。”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者规则也,师训匠也,法虽可规,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

  【五种佛性】 (名数)见“佛性”条。

  【五种供养】 (名数)一涂香,二华,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也。【五种供养】(名数)见“供养”条。

  【五种灌顶】 (名数)一、阿阇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三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三、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于身心也。四、智印灌顶,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也。五、句义灌顶,观真言之义,布之于心胸,能悟解之也。见金刚顶义释。又五种之三昧耶,谓之五种灌顶。已上诸种中,三种中之事业灌顶一与四种灌顶之四,五种灌顶中第一种中之甘露灌顶一,其第二种中学法灌顶已下之三,正是泻水灌顶,余者皆或受师之护念或传佛智而灌顶也。

  【五种果】 (名数)异熟等之五果。见“五果”条。

  【五种行】 (名数)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见“五种法师”条。又观经散善义所说五种之正行。见“五正行”条。

  【五种护摩】 (名数)从上四种中,钩召法,开敬爱法,梵名迦多耶,而为五种,以配金刚界之五部。为请诸佛菩萨爱护者。瑜祇经疏上曰:“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有五种法: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秘藏记末曰:“以五种法相充五种:一、息灾用佛部尊,二、增益用宝部尊,三、降伏用金刚部尊,四、敬爱用莲华部尊,五、钩召用羯磨部尊。”【五种护摩】(名数)详见“护摩”条。

  【五种护摩木】 (名数)息灾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爱者花木,钩召者剌木。

  【五种护摩色】 (名数)寂灾法(息灾法)白。白是寂灾之色,如来部之义,故为最初。增益法黄。黄是增益之色,莲华部之义,故为第二。降伏法赤。赤是降伏之色,金刚部之义,故为第三。求财法青,青是成办所事,亦出生随类之形,故为第四(青色含五色)。摄召法(钩召法)黑。黑是摄召之义,即诸奉教者忿怒等所为众务,故为第五。

  【五种偈】 (名数)一短句,二字乃至五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二前句,六字或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三中句,八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四后句,九字乃至二十六字为一句。五长句,二十六字以上为一句。

  【五种嘉誉】 (名数)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第四所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是也。

  【五种结界】 (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见“结界”条中结界五相。

  【五种净肉】 (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余之肉也。见楞严会解。【五种净肉】(名数)见“食”条。

  【五种净食】 (名数)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于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干净,谓果物之蔫干失生气,不堪更为种者,方取食之也。五、鸟啄净,谓取鸟之啄残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种,依火乃至鸟啄而为净食,故谓之火净食乃至鸟啄净食。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种之净法,前五种与上同。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即爪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种净(即蔫干净)。见行事钞下二。

  【五种乐】 (名数)见“乐”条。

  【五种铃】 (名数)铃有五钴铃,宝铃,一钴铃,三钴铃,塔铃,五种之别。又总名之曰金刚铃。仁王经法等大法修行坛场所用之密具也。行者于东方前列之金刚盘上,以五钴铃置东方,宝铃置南方,一钴铃置西方,三钴铃置北方,塔铃置中央为法。日本僧宗叡入唐,请归此法,遂盛行于日本密家。五钴等名,皆取于其柄形也。

  【五种魔】 (名数)新译曰五蕴魔。旧译曰五阴魔或五众魔。

  【五种那含】 (名数)又曰五种不还,五种般。那含者阿那含之略,译言不还。般者般涅槃之略,入涅槃之义也。见“不还”条。

  【五种衲衣】 (名数)无用之布缝缀之五种僧衣。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也。

  【五种念诵】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此二者同上。四声生念诵,于心莲华上,观想白贝念想由此出妙音声而持诵也。五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诵也。见秘藏记末。又一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四真实念诵,又云实相念诵。此四者与最初之四种同,五忿怒念诵,以猛音诵之,是与上之降魔念诵同。见安然金刚界对受记六。已上诸种中三摩地念诵与真实念诵,是念非诵,其他皆念诵也。今总名之曰念诵。【五种念诵】(名数)见“念诵”条。

  【五种涅槃】 (名数)凡夫计度五种之现涅槃:一以欲界为证处而爱慕之故,二爱慕初禅之性无爱故,三爱慕二禅之心无苦故,四爱慕三禅之极悦故,五爱慕四禅之苦乐两亡故。计度此五处之现涅槃,故堕落于外道,惑于菩提之性。见楞严经。

  【五种菩提】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于般若中不着于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无上菩提,等觉之菩萨。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得无上菩提也。见智度论五十三。【五种菩提】(名数)见“菩提”条。

  【五种旗幡】 (名数)有部尼陀那五曰:“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佛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时彼长者不知欲造何幡。佛言:有五种旗幡:谓师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已上为供具之幡)。

  【五种轻重事】 (书名)律书名。目连问戒律中五种轻重事之异名。

  【五种三乘】 (名数)始别终同三乘(小乘),始终俱别三乘(始教),始终俱同三乘(终教),始终俱离三乘(顿教),始终俱同三乘(圆教)之称。

  【五种三谛】 (术语)言空假中之三谛有五种也。别接通,圆接通,别教,圆接别,圆教各有三谛。

  【五种三归】 (名数)三归戒有五种,见“三归”条。【五种三归】(名数)翻邪三归为一,重受三归有四:一、五戒之三归,二、八戒之三归,三、十戒之三归,四、具足戒之三归。受诸种之戒时,必先受三归。通为五种。释氏要览上曰:“毗尼母云: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

  【五种三昧】 (名数)大日所说之五位三昧也。见“五位三昧”条。【五种三昧】(名数)一一善知识于法门身真实相中,心住于缘,不生妄想戏论,是等持之义也。如入阿字门,一念法界,是毗遮那三昧也。于莲华印,一心不乱,是观自在三昧也。于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三昧也。乃至释梵之诸尊各于一法界门得自在,若于彼解脱身一缘不乱,名为净天眼三昧。若于大悲藏云海中,一心不乱,名为普眼三昧,亦名普现身三昧。见大日经疏六。

  【五种三昧道】 (名数)真言门之五种三昧也。详教时问答二。

  【五种三昧耶】 (名数)见“三昧耶”条。

  【五种散乱】 (名数)众生之心有五种散乱:一、自然散乱,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也。二、外散乱,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之分别也。三、内散乱,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也。四、粗重散乱,计我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也。五、思惟散乱,弃舍大乘,忆念小乘,而不得寂静也。

  【五种色法】 (名数)对法论说法处之中有五种之色法者。见“法处所摄色”条。

  【五种善根发相】 (名数)一、息道善根发相。数息观成,入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也。二、不净观善根发相。定中起不净观,舍爱着之所而发善根也。三、慈心善根发相。于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净之善根也。四、因缘观善根发相。于定中起正见,离断常之邪见,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发相。于定中念诸佛之功德相好等,发清净善根也。见坐禅法要。

  【五种神分】 (名数)明眼论曰:“一劝请神分,必须劝请权实诸神故。二除障神分,依守护神念力可除天魔障碍故。三显本神分,依修善力显本地,倍增威光故。四和合神分,依本迹和合,可满足二世悉地故。五供养神分,依上四种,使诸天龙神等欢喜,供养礼拜赞叹故。”

  【五种甚深】 (名数)一、义甚深。谓如来所证种智性之义,微妙不可思议也。二、实体甚深。谓如来所证实相之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也。三、内证甚深。谓如来所得之一切智,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也。四、依止甚深。谓如来所证真如之法体遍于一切处,无染无净,不变不迁,不即不离也。五、无上甚深。谓如来所证之无上菩提,非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也。见法华论上。

  【五种声闻】 (名数)以上四种声闻,加大乘声闻一种而为五种。大乘声闻者即佛道声闻也。以佛道之声,使一切闻,因而一切众生,悉终归大涅槃之宝所也。依此义,则一切众生悉为声闻。依法华一乘之义,立此声闻也。法华经所言:“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也(声闻三义中第三义当之)。见法华文句一。【五种声闻】(名数)见“声闻”条。

  【五种圣福】 (名数)一圣福,住于阿罗汉最后身而得有余涅槃者,是小乘之声闻也。二体圣福,通教之三乘人,同体达诸法即为无生,唯断烦恼之正使,而不能侵害习气者是也。三小萨埵福,具自行化他之二利,以无言说之道断烦恼,遂入无余涅槃者,是小乘之菩萨也。四大萨埵福,自初发心次第化人而入大涅槃者,是大乘别教之菩萨也。五闻法华经初随喜福,圆教之菩萨,闻法华经而随信者是也。见法华文句十。

  【五种说人】 (名数)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三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人说”者,其序次虽殊,而意则同也。又出于观经疏等。(二)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也。华严经疏第一所谓“今此能说,通三世间,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是也。华严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者,佛说也。余会多菩萨说。入法界品之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又旧华严经普贤菩萨行品,说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之五种。盖此等能说人之用法必非一,或用音声,或用光明,或用妙色等,以开悟众生也。

  【五种坛法】 (名数)谓五种悉地。见“悉地”条。

  【五种天】 (名数)涅槃经二十三。明四种之天。同十八明生天与第一义天之二种,其中生天以在四种中合二处所明为五天,即于彼四种加第一义天为第五也。第一义天是佛及佛所证之涅槃。经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五种通】 (名数)五种之通力。身口意三业,通用无碍,变化自在,谓之通力。一、道通,以证悟中道实相之理而得之,如菩萨之通力无碍者。二、神通,神为心神,凝心修定所得,如罗汉之通力自在者。三、依通,依凭药饵符咒等所得,如神仙之灵变自在者。四、报通,亦名业通,以果报而自得之,如诸天之变化,神龙之隐变者。五、妖通,惟妖怪使然,如老狸古木之精为奇变者。见宗镜录十五。

  【五种通经】 (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称师。”见“五种法师”条。

  【五种陀罗尼】 (名数)见“陀罗尼”条。

  【五种唯识】 (名数)见五字部五种唯识条。【五种唯识】(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五种问难】 (名数)问有五种之原因: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也。见瑜伽释论。

  【五种无明】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四主独无明,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五非主独行无明,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见百法问答钞一。【五种无明】(名数)见“无明”条。

  【五种悉地】 (名数)息灾、增益、敬爱、钩召、降伏之五法也。见辨惑指南四。【五种悉地】(名数)见“悉地”条。

  【五种邪命】 (名数)见“五邪命”条。

  【五种性】 (名数)于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中除第六妙觉性之果性,取因位之种性而为五种性也:一习种性,为十住之位,研习空观,而破见思之惑。二性种性,为十行之位,不住于空,而能教化众生,分别一切法性。三道种性,为十回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之佛法。四圣种性,十地也,以前之住行向皆名为贤,此是十地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无明之一分,而证入圣位,故名为圣种性。五等觉性,此位之菩萨,望后之妙觉,虽犹有一等,然胜于前之诸位,故称觉名为等觉性。日本传教注无量义经中曰:“未显真实者,但说随他五性。”【五种性】(名数)于六种性中除妙觉性者。以种为因之义,而明因位,中除果位。见“六种性”条。

  【五种修法】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征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拏。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照护摩及悉地条。

  【五种言说】 (名数)一、相言说,执着色等诸相而生之言说也。二、梦言说,依梦中所现境界而生之言说也。三、妄执言说,以念旧所闻,旧所作,而生之言说也。四、无始言说,无始以来,执着戏论,依种子薰习而生之言说也。五、如义言说,如义而生诠旨无殊之言说也。此中前四言说以虚妄说之故,不能谈真,后一言说为实说故,得谈真理。马鸣菩萨据前四种故指真如谓为离言说相也,见释摩诃衍论二。

  【五种一乘】 (名数)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于五教章。

  【五种印】 (印相)肉眼等五眼各别之印也。见天台史略下。

  【五种与愿金刚使】 (名数)见“五使者”条。

  【五种杂行】 (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参照五正行)者。见二行条。

  【五种增上缘】 (名数)又名五增上缘,亦曰五缘。即念佛者现当二世所应蒙之增上缘,有五种之别。观念法门所谓“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明五种增上利益因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三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是也。灭罪增上缘,又名现生灭罪增上缘,由佛为增上缘消除一切业障也。护念得长命增上缘,又名护念增上缘,现生护念增上缘,弥陀观音势至等随逐影护也。见佛增上缘,又名见佛三昧增上缘,得弥陀之三念愿力加于外而见佛也。摄生增上缘者,弥陀之愿力,能摄众生使得往生也。证生增上缘者,保证灭后之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也。前三者为现益,后二者为当益。

  【五种真言】 (名数)一如来说,二菩萨金刚说,三二乘说,四诸天说,五地居天说,谓龙鸟修罗之类也。又通前三种名为圣者真言,第四名为诸天众真言,第五名为地居天者真言,亦可通名为诸神真言,但有浅深相违耳。见大日经疏七。

  【五种正行】 (名数)见“五正行”条。

  【五种正食】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五种自在】 (名数)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也。二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非乐,地狱非苦,去住无碍也。三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能,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行业,但为利他而纵任无碍也。四觉观自在,粗心曰觉,细心曰观。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行,虽有思惟,然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也。五众具果报自在,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经营,自然周具,心无染碍也。见大宝积经六十八。

  【五众】 (名数)五蕴之旧译,旧译曰五隐,五众。众为和集之义。法华经譬喻品曰:“分别说诸法生灭之五众。”法华嘉祥疏五曰:“以五法和集,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故云众也。杂心云:积聚是阴义。”又出家之五众:一、比丘,受具足戒之男子。二、比丘尼,受具足戒之女子。三、式叉摩那,译言学法女。将受具足戒而学六法之女子。四、沙弥,出家受十戒之男子。五、沙弥尼,出家受十戒之女子。见三藏法数二十二。

  【五重世界】 (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五十曰:“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时起,一时灭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种;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是名一佛世界。”冠注五教章卷下之四引此文,而为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所以名为世界性者,以准于旧华严经五十六所说十重世界之次第也。五教章通路记五十二曰:“华严经中,积聚诸刹而名世界性,积诸世界性而名世界海,释此次第而作此解释,论之第三重既立海之名,是故章主名第二重之世界为世界性。海之后所以安界种者,种是种类,亦是因义。积诸界海,共安一处,摄诸流类,故名为种,为第五重作其因种。故界海之次,建界种之名。”

  【五重塔】 (堂塔)梵语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显佛德者。安置佛舍利者。有三重五重乃至十三重等之不同。详见“塔”条。

  【五重塔婆】 (堂塔)与五重塔同又与五轮塔同。

  【五重唯识】 (术语)见“唯识观”条。【五重唯识】(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见“唯识”条。

  【五重相传】 (术语)又曰五重血脉。日本净土宗极秘相传者。第一重随自意门相传,第二重授手印相传,第三重领解钞相传,第四重决答相传,第五重十念相传。一重之终,揭列祖相承之名,次固守其义而记可决持之旨,书年号月日,授法师之署名,在判,弟子之名而与之。惟对于在家之人不许相传。

  【五重玄义】 (名数)第一释名,无名,则不能显法。故应先释经题。第二辨体,名者呼体故,名之次宜辨体,体者一部之旨归,众义之中枢也。第三明宗,宗者修行之宗旨也。会体必由修行。故体之次宜明宗。第四论用,会体而自行已圆,则应自体起用,利益众生。故就宗而论一经之作用。第五判教,利益已多,则所说之教义无尽,故用之次宜判教义之大小权实。已上五重。就法华经释之。则与咸之法华撮要曰:“此经乃以法譬为名,实相为体,一乘因果为宗,断疑生信为用,无上醍醐为教相。”【五重玄义】(术语)又曰五重玄谈。天台智者凡释诸经立五重之玄义。见“玄义”条。

  【五重云】 (譬喻)譬女人之五障于云也。见“五障”条。

  【五周因果】 (名数)谓综括华严经所诠之义理,有五周之因果也。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说见华严经疏钞玄谈八。

  【五住】 (名数)五住地之略。

  【五住地】 (名数)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一、见一处住地,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断于一处,故曰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重,故表爱之名。三、色爱住地,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独表爱之名。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表爱之名。有爱之有为生死之义,无色界之爱于生死之果报,为爱着之最终者,故名有爱。五、无明住地,三界一切之无明也,无明为痴闇之心体,无慧明者,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别立一住。大乘义章五本曰:“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称之为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能生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五住地惑】 (名数)又名五住地烦恼。见“五住地”条。

  【五专】 (名数)真宗谓以自力专修五种正行中之一种,其功德足以往生净土。即专礼,专读,专观,专名,专赞叹也。

  【五转】 (术语)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三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三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于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智五佛。五轮之五字,即。今略解之则此中之长阿点表行,阇点表大空,恶点表涅槃,乌点表三昧。依之而阿字者,单一本有之菩提心。也阿(长)字者于合行也,是本有之菩提心并始成之行而为始成之菩提行也。阇字者于合大空点也,是菩提心,离一切之相而成菩提也。恶字者于加涅槃点也,是菩提心并一切之障除,而为涅槃也。恶(长)字者于加涅槃点与三昧点也,是菩提心并究竟之涅槃与大悲化他之三昧,而为方便究竟也。见悉昙藏五。以此分配于五方之五智五佛,大日经疏有中因东因之二种,依中因之次第,则次第为中东南西北,中央大日之位为发心,此配字。北方,鼓音(不空释迦)之位为方便究竟,配字。又依东因之次第,则次第为东南西北中,东方宝积之位为发心,此配字。中央大日之位为方便究竟,此配字。大日经疏十四曰:“又此阿有五种:阿,阿(长),暗,恶,恶(长)。(中略)前者坛法中心是大日如来,即同此中阿字。(中略)今从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叶也。(中略)其恶(长)字,一字是方便轮,轮至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转生四字,谓阿是菩提心,阿(长)是行,暗是成菩提,恶是大寂涅槃,恶(长)是方便。”此中因之义也。同二十曰:“初阿字在东方,如梵音阿字,即有动首之义。如顺世间法,诸法中东方为上故。喻菩提心最是万行之初也,其名曰宝幢佛。(中略)次入中恶(长)字,是方便也。此是毗卢遮那佛本地之身,华台之体。”是东因之文也。如是五转有中因与东因之别者,以中因依本觉上转之次第,东因依始觉上转之次第故也。中因之菩提心者,一切众生本安住于法尔之菩提,而未曾流转生死,有极大顿机,闻此说不动一步,直逮得本地之体性,此时修行证入方便究竟四转之加德一时具足成就。而为众生开自证俱时之功德,更开后之四转也。是胎藏界之意也。东因之菩提心者,一切众生虽安住法尔之佛位,而为无明烦恼所覆障,久乃生死流转之凡夫。然今遇圣教之净则,知识之妙缘,更发归本之心而修行升进也。是金刚界之意也(秘藏记钞五)。又初以行者之肉团心为曼荼罗,上观八叶之莲台,中安阿字,而为大日之种子。若约此门,则第一之阿字为大日之种子。若依佛地则五智圆满,是方便究竟也。大圆镜智成阿閦佛,是菩提心也。故第五之阿字为大日之种子,以第一之阿字为阿閦之种子。如是诸尊之种子有五转,而成五德也。如金刚界之大日是发心,是修行,是菩提,是涅槃,是方便也。又如文殊之种子,是发心,是修行,是成菩提,是涅槃,是方便也。又如观音之种子,是发心,是修行,是菩提,是涅槃,是方便也。他皆准此。印形亦然。大日之印,若约于形,则阿閦之印形是大日之菩提心也,宝生之印形,是大日之菩萨行也,弥陀之印形,是大日之证菩提也,不空成就之印形,是大日之入涅槃也,大日之印形,是大日之起方便也。若莲华部之尊为中台,乃至文殊,释迦,阎王为中台,亦如是。见菩提心义六。

  【五转成身】 (术语)见“五相成身”条。

  【五转色】 (杂语)见“五色”条下。【五转色】(术语)菩提黄,是金刚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义也。与文殊之义同。万行以妙慧为道,离慧不得有作。成菩提白,是圆明究极之义,又是水之义。如我昔愿,今既满足,化一切众生,使皆入于佛道,为是事故,起大悲也(大悲水色,其白如上)。涅槃黑,垂迹极而返于本,济生有缘之缘尽。则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已隐于涅槃之山,故色黑也。方便究竟青,方便究竟位之中心为空,具一切之色,即是加持世界曼荼罗普门之会,毕竟清净而无所不有。故青也。见大日经疏二十。

  【五转与四重圆坛】 (术语)五转配于胎藏界之四重圆坛,则如图。此有从果向因与从因至果之二种。见菩提心义六。问曰:从果向因之时,以阿字为中央大日之种子,则胎藏界曼荼罗从果向因也,故以阿字为种子,何以诸家又以第五之恶(长)字为中央大日之种子耶?答曰:胎藏界为从果向因者,以对于金刚界之从因至果故也,然金胎两部,本为不二,则金刚界亦宜有从果向因之化他,又胎藏界亦可有从因至果之自利。故于疏说此两义也。然则大日如来,今出从果向因之化他门,以究竟方便智现四重曼荼罗,使一切众生引入中台大日如来之位,故其种子为方便究竟之恶(长)字也。持诵第二云:“私云为大日是从因向果种子,为大日是从本垂迹种子,今灌顶像是垂迹形故为定。”

  【五庄严法】 (名数)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也。苏悉地羯罗经上曰:“应当一心听是胜上微妙法则,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是盖提示此经一部之大纲者也。其中精进者,远离二边之垢而住于极理为精,勤策于清净法界中为进。入真言门之菩萨,先发菩提心,被慈悲甲胄,于无尽生死中,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都无有怯弱,破诸天魔等,直进于不退转,名为精进。明王为表示三部诸尊之本誓愿力者,即明可以诸佛之三昧道为所依者。若菩萨不依凭诸佛之本誓,则不得警发尘数之圣众,入生死海利益单品也。除障以下三者,如其次第为扇底迦(息灾),阿毗遮噜迦(调伏),补瑟征迦(增益)之三种法。扇底迦法,能寂六道及三乘等之三惑三障,故云除障。阿毗遮噜迦法,降伏凡圣无始之怨敌。今随能伏之法,故名为成就诸勇猛事。补瑟征迦法,能满凡圣一切之所乐,故云成就一切,能成就之法,为真言也。见苏悉地经疏第一等。

  【五缀钵】 (物名)补缀五处缺损之铁钵也。戒律之制,过五缀则不许用之,又不至五缀则不许更新。四分律九曰:“若比丘钵破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尼萨耆波逸提。若满五缀不漏,更求新钵者,突吉罗。”

  【五浊】 (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瞋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浊增时】 (术语)五浊者,住劫中自人寿二万岁之时为始,初则其浊轻微,渐从时代之变化,而增高其度,在末法浇季之今时,愈益增长,故谓之五浊增时。

  【五滓】 (杂语)与五浊同。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滓,沮史反,浊也。”

  【五字观】 (术语)见“五轮观”条。

  【五字门】 (名数)一、我觉本不生,即阿字门也。二、出过言说道。即啭字门也。三、诸过得解脱。即嚩字门也。四、远离于因缘。即诃字门也。五、知空等虚空。即结字门也。见“五大”条。

  【五字明王】 (杂名)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钩召五字明王,之五字也。见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五字色】 (术语)黄。白。赤。黑。青。即五大之色也(五轮九字秘释)。

  【五字陀罗尼颂】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略颂五字真言之秘法。

  【五字文殊】 (术语)以阿啰跛者娜五字为陀罗尼之文殊尊也。

  【五字文殊法】 (修法)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为(阿)(罗)(跛)(舍)(那)其本经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五字文殊咒】 (真言)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罗尼等,阿罗婆遮那之五字也。

  【五字严身】 (术语)五字者,阿鍐囕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时,布阿字于下体,布鍐字于脐上,布囕字于心,布唅字于眉间,布佉字于顶上,以加持己身,而为大率都婆,即坚固金刚之身也。大日经七持诵法则品曰:“如前转阿字,而成大日尊。法力所持故,与自身无异。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下体及脐上,心顶与眉间。于三摩呬多,运相而安立。以依是法住,即同牟尼尊。阿字遍金色,用作金刚轮,加持于下体,说名瑜伽座。鍐字素月光,在于雾聚中,加持自脐上,是名大悲水。囕字初日晖,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智火光。唅字劫灾焰,黑色在风轮,加持白毫际,说名自在力。佉字及空点,相成一切色,加持在顶上,故名为大空。”又曰:“五字以严身,威德具成就。炽然大慧炬,灭除众罪业。天魔军众等,及余为降者,当见如是人,赫奕同金刚。”参照“五轮观”条。

  【五字严身观】 (术语)谓以阿等五字加持身也。见五字严身项,并参照五轮观条。金刚界明五相身。胎藏界明五字严身。即身成佛之深极,唯在此观。见秘藏记钞三。

  【五字真言】 (术语)谓五大之种子,阿毗罗吽欠之五字也。又曰五字文殊之陀罗尼。

  【五字咒】 (术语)五字文殊之陀罗尼。阿啰跛者娜之五字。见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五字陀罗尼颂。

  【五字咒品】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之异名。

  【五宗】 (名数)是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三者同前。四真宗,如涅槃等经明佛性真如等者是也。五法界宗,如华严经明法界自在无碍之法门者是也。【五宗】(名数)大乘之五宗:一天台宗,二华严宗,三法相宗,四三论宗,五律宗也。又禅宗之五宗。见“五家”条。

  【五族如来】 (佛名)谓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见安像三昧仪轨经。

  【五祖】 (名数)(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俨,三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三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俨,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扬无尽之宗义。然此二师,尚属草创。贤首大师法藏,承智俨,兴著述,大唱华严之宗教。后世称此宗,号为贤首宗。法藏殁后有澄观,亦盛撰述疏钞,复兴鸿业,其功颇为伟大。宗密绍澄观,依圆觉经弘阐华严大义。此二师所解,与法藏所说虽不无异同,然是即教界之思潮有转化,又因所释之大经不同,适殊其所明之方法,故或谓澄观宗密,有违法藏所立,不可立为华严祖师,其见未免少偏。宋净源于此五师,加马鸣龙树二师,谓为七祖。凝然加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都为十祖。今就吾国而言,故惟立五祖也。八宗纲要卷下曰:“杜顺已下,唯立五祖。”佛祖统记等,亦唯举此五师。(二)净土之五祖:一昙鸾,二道绰,三善导,四怀感,五少康也。昙鸾初注解天亲之往生论,又依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立难易二道之教判。昙鸾殁后,有道绰别立圣净二门之教判,弘通念佛。善导承道绰,判本愿名号为正定业,主唱凡入报土之义,大振净土法门。怀感师事善导,依法相解说净土之宗义。怀感后有少康,亦盛宣扬净土,称为后善导。此五师其所说不尽相同。又吾国弘通念佛之师不少。而唯列此五师者,据选择集也。但彼集于此五师之上,加菩提流支而为六祖,以昙鸾曾就流支受观经,又注解其所译之往生论故也。(三)莲社之五祖:一善导,二法照,三少康,四省常,五宗赜也。乐邦文类第三曰:“莲社之立,既以远公为始祖。自师归寂,抵今大宋庆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中间继此道者,乃有五师:一曰善导师,二曰法照师,三曰少康师,四曰省常师,五曰宗赜师。”省常结净行社,宗颐建莲华胜会,各兴行莲社念佛者。又(杂名)禅宗东土之第五祖弘忍禅师。又宋蕲州五祖山之法演禅师,亦曰五祖。见续传灯录二十。

  【五祖演】 (人名)唐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生于锦州之邓氏,嗣白云之端和尚。端嗣杨岐之会,会嗣慈明之圆,临济下之九世也。嗣演之法者,为佛果之勤,佛鉴之懃,佛眼之远,世呼曰三佛,宋徽宗崇宁三年寂。见续传灯录二十,稽古史略四。

  【五尊合行法】 (修法)五大明王之修法,勤于一人之法也。

  【五作业根】 (名数)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七位,生五种作业之根也。一语具,为语之具,即口舌等;二手;三足;四小便处,即生殖器;五大便处。”唯识述记一末曰:“五作业根者:一语具、二手、三足、四小便处、五大便处。此中语具,谓语所须,口舌等是。此中手足,即分皮根少分为之。前取总皮(五知根中之皮根),今取支故。又此男女大遗根等有别作用,故别立也。”

  【坞】 (术语)U,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三音。又作乌、欧、郁、忧、于、嗢、瓯、郁、优、有、伪、温、邬、佛、盂。金刚顶经字母品曰:“坞字门,一切法譬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坞(上)字时,是多种逼迫声。”大庄严经四曰:“唱乌(上声)字时,出世间诸恼乱事声。”涅槃经八曰:“郁者,于诸经中,最上最胜。增长上上谓大涅槃。”譬喻不可得者,自Upamā(譬喻)释之。逼迫及恼乱者,自Upadrava释之。

  【悟】 (术语)觉之意。对于迷而言。即自迷梦醒觉也。与觉悟同义。

  【悟本】 (人名)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禅师之谥号。见曹洞二师录。

  【坞波塞迦】 (术语)见“优婆塞”条。

  【坞波陀耶】 (术语)又作邬波陀耶,见“优婆驮耶”条。

  【物不迁论辨解】 (书名)一卷,明真界解。

  【物不迁正量论】 (书名)二卷,明镇澄着。

  【物不迁正量证】 (书名)一卷,明道衡述。

  【悟刹】 (杂名)开悟之人所住之国土。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圆觉经曰:“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

  【悟禅】 (术语)参悟禅理也。苑咸诗:“莲花梵宇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

  【戊达罗】 (杂名)旧云首阤,梵语也。又作戍达罗。详见“首陀”条。

  【悟道】 (术语)开真实之知见,证悟菩提之道也。

  【晤恩】 (人名)宋慈光院晤恩。高论尊者清竦之旁出,山外宗之祖也。初就志因学三观之旨,道名大播。雍熙三年入寂,寿七十五。稽古略四曰:“初天台宗,自唐德宗建中三年荆溪尊者灭后,五传至清竦,竦有二弟子,曰义寂,曰志因。寂以教观之正脉传于义通,通传于四明之知礼,下竺之遵式,源源授受。志因传于晤恩,恩之名,着于僧史。恩传于洪敏与源清,清传于孤山之智圆与梵天之庆昭,昭传于继齐与威润,境观解行,各师其说。四明之知礼,辞而辟之,衡岳之家世斥之为山外宗。”宋僧传七、佛祖统纪十有传。

  【物机】 (术语)众生之机根也。止观大意曰:“起十界身,能随顺物机。”因明大疏序曰:“应物机于双树,浃至教于尘洲。”

  【悟空】 (人名)唐京兆云阳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人。俗姓车氏。名法界。悟空其字。后魏拓跋氏之胤裔。天宝九年,罽宾大首领萨波达干与三藏舍利越魔来求和,朝廷遣中使张韬光等四十余人,师时授左卫,与其行焉。取道安西,经历诸国,至罽宾东都城干陀罗国。张韬光等既毕使命,将归。师病不能随,仍留彼国,后疾渐痊,遂投三藏舍利越魔落发,号达摩驮都(译云法界)。贞元五年,随中使段明秀归国,进佛舍利及所译经。奉敕正度,赐名悟空。后不知所终。敕使翻经三部十一卷,编入贞元录。圆照录其行状。见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宋高僧传等。

  【勿力伽难提】 (人名)应云蜜利伽罗,此云鹿难提,亦云喜,总言之名鹿喜。善见律曰:鹿杖沙门。鹿杖,其名也。沙门者,如沙门形,剃头留少许周罗发,着坏色衣,一以覆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比丘,拾取残食以自活命。

  【悟忍】 (术语)韦提希夫人以现见阿弥陀佛。廓然大悟,得无生之忍。是为悟忍。又曰喜忍,亦名信忍。十信位之忍也。观经定善义曰:“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玆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中略)是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悟入】 (术语)悟实相之理,入于实相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又(人名)迦湿弥罗国有部宗之罗汉。众贤论师之师。梵名塞建地罗。见俱舍光记一。

  【勿提堤犀鱼】 (人名)堤音低,犀音西,龟玆国番语,三藏名也。录自注云:此云莲华精进也。见希麟音义。

  【悟真寺】 (寺名)在陕西西安府终南山中覆军山。隋净业开基之所。见续高僧传等。